●東華錄選輯(一)
順治朝
順治元年
順治二年
順治三年
順治四年
順治五年
順治六年
順治七年
順治八年
順治九年
順治十年
順治十一年
順治十二年
順治十三年
順治十四年
順治十五年
順治十六年
順治十七年
·順治元年甲申(一六四四)夏四月乙丑(初八日),上卸篤恭殿,賜攝政睿親王多爾袞大將軍敕印。敕曰:『我皇祖肇造丕基、皇考底定宏業,重大之任,付於眇躬。今蒙古、朝鮮俱已歸服,漢人城郭、土地雖漸攻克,猶多抗拒。念當此創業垂統之時,征討之舉所關甚重。朕年沖幼,未能親履戎行;特命爾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袞代統大軍,往定中原。用加殊禮,賜以御用纛蓋等物;特授奉命大將軍印,一切賞罰俱便宜行事。至攻取方略,爾王欽奉皇考聖訓,諒巳素諳。其諸王、貝勒、貝子、公、大臣等事大將軍,當如事朕;同心協力以圖進取,庶祖、考英靈為之欣慰矣。尚其欽哉』。王受印敕,行三跪九叩頭禮。賜王黃繖一、纛二、黑狐帽、貂袍、貂桂、貂坐褥、涼帽、蟒袍、蟒袿、蟒坐褥。仍賜從征諸王、貝勒、貝子、公等衣服鞍馬有差。
壬申(十五日),攝政睿親王師次翁後。明平西伯吳三桂遣副將楊珅、遊擊郭雲龍自山海關來致書曰:『三桂初蒙我先帝拔擢,以蚊負之身,荷遼東總兵重任。王之威望,素所深慕,但「春秋」之義,交不越境;是以未敢通名。人臣之誼,諒王亦知之。今我國以甯遠右偏孤立之故,令三桂棄甯遠而鎮山海;思欲堅守東陲而鞏固京師也。不意流寇逆天犯闕,以彼狗偷烏合之眾,何能成事。但京城人心不固,奸黨開門納款,先帝不幸,九廟灰燼。今賊首僭稱尊號,掠擄婦女、財帛,罪惡已極!誠赤眉、綠林、黃巢、祿山之流,天人共憤。眾志已離,其敗可立而待也。我國積德累仁,謳思未泯。各省宗室如晉文公、漢光武之中興者,容或有之。遠近已起義兵,羽檄交馳;山左、江北,密如星布。三桂受國厚恩,憫斯民之罹難,拒守邊門,欲興師以慰人心。奈京東地小,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我國與北朝通好二百餘年,今無故而遭國難,北朝應惻然念之;而亂臣賊子,亦非北朝所宜容也。夫除暴剪惡,大順也;拯危扶顛,大義也;出民水火,大仁也;興滅繼絕,大名也;取威定霸,大功也。況流賊所聚金帛、子女,不可勝數;義兵一至,皆為王有:此又大利也。王以蓋世英雄,值此摧枯拉朽之會,誠難再得之時也。乞念亡國孤臣忠義之言,速選精兵,直入中協、西協;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門,滅流寇於宮廷,示大義於中國。則我朝之報北朝者,豈惟財帛;將裂地以酬,不敢食言。本宜上疏於北朝皇帝,但未悉北朝之禮,不敢輕瀆聖聰;乞王轉奏』王得書,即遣學士詹霸、來袞往錦州,諭漢軍齎紅衣砲向山海關進發。
癸酉(十六日),攝政睿親王師次西拉塔拉,報吳三桂書曰:『向欲明修好,屢行致書;明國君臣不計國家喪亂、軍民死亡,曾無一言相答。是以我國三次進兵攻略,蓋示意於明國官吏軍民,欲明國之君熟籌而通好也。若今日,則不復出此;惟有底定國家,與民休息而已。予聞流寇攻陷京師,明主慘亡,不勝髮指!用是率仁義之師,沈舟破釜,誓不返旌旗;必滅賊,出民水火。及伯遣使致書,深為喜悅,遂統兵前進。夫伯思報主恩,與流賊不共戴天,誠忠臣之義也。伯雖向守遼東,與我為敵;今亦勿因前故,尚復懷疑。昔管仲射桓公中鉤,後桓公用為仲父,以成霸業。今伯若率眾來歸,必封以故土,晉為藩王;一則國讎得報,一則身家可保,世世子孫長享富貴如河山之永也』。
丁丑(二十日),攝政睿親王軍次連山。吳三桂復遣郭雲龍、孫文煥來,致書曰:『接王來書,知大軍已至寧遠;救民伐暴,扶弱除強,義聲震天地。其所以相助者,實為我先帝,而三桂之感戴猶其小也。三桂承王諭,即發精銳於山海以西要處,誘賊速來。今賊親率黨羽,蟻聚永平一帶;此乃自投陷阱,而天意從可知矣。今三桂已悉簡精銳,以圖相機剿滅。幸王速整虎旅,直入山海,首尾夾攻,逆賊可擒,京東西可傳檄而定也。又仁義之師,首重安民;所發檄文,最為嚴切。更祈令大軍秋毫無犯,則民心服而財土亦得,何事不成哉』!王得書,即星夜進發,踰寧遠,次於沙河地方。
己卯(二十二日),師至山海關。......遂入關。是日,進吳三桂爵為平西王。
辛巳(二十四日),師次新河驛。攝政睿親王多爾袞以進山海關敗賊捷音奏聞,言『臣統大軍前進,明總兵官吳三桂遣使來言:賊首李自成已陷燕京,崇禎帝后俱自經。自成於三月二十日僭稱帝,遣人招降三桂;三桂不從,隨自永平返據山海關,欲求投順我國,為崇禎帝報仇。因諭其使:如果來歸,即裂地封王。仍令齎賫書去後。臣即星夜前往,於四月二十一日抵山海關。值賊首李自成親率馬、步兵二十餘萬,挾崇禎帝太子、第三子定王、第四子及宗室晉王、秦王、漢王、郡王等及三桂父襄與俱來;復遣人招三桂降。三桂不從,賊隨圍山海關。是晚,即敗賊總兵唐通馬、步兵數百人於一片石,斬百餘人;絨兵遂遁。次日,我大軍直薄山海關,三桂開門迎降。我軍遂由南水門、北水門、關中門入,望見賊渠領眾自北山橫亙至海列陣。是日大風揚塵,咫尺不見;我軍對賊布陣,不能橫列及海。臣隨集諸王、貝勒、貝子、公、固山額真、護軍統領等謂:「爾等毋得越伍躁進!此兵不可輕擊,須各努力;破此,則大業可成。我軍可向海對賊陣尾,鱗次布列;三桂兵,可分列右翼之末」。各號令畢,於是我軍齊列;及二次呼噪進兵,風遂止。各對陣奮擊,大敗賊兵,追殺至四十里;陣獲晉王朱審煊,獲駝馬、段幣無算:此皆仰藉上天眷佑及皇上洪福所致。臣隨統大軍,與吳三桂直搗燕京矣』。
五月己丑(初二日),師至燕京。
己亥(十二日),攝政睿親王多爾袞遣官奏報底定燕京捷音。奏言:『臣統大軍前往燕京,自山海以西各城堡文武將吏皆爭先奉表迎降。四月十六日,流賊李自成盡括金銀、幣帛載發長安。三十日,自成焚燬宮闕遁走,臣隨遣內外藩王、貝勒、貝子、公、固山額真、護軍統領等率師追擊。臣親率餘兵於五月初二日抵燕京,京城文武官吏、耆老士庶悉出城迎降,以已刻入城』。
己酉(二十二日),以禮葬明崇禎帝后及妃袁氏、兩公主並天啟后張氏、萬曆妃劉氏,仍造陵墓如製。
六月丁已朔,令洪承疇仍以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同內院官佐理機務。
庚申(初四日),令戶部右侍郎王鱉永招撫山東、河南。
丙寅(初十日),遣固山額真覺羅巴哈納、石廷柱率師定山東。
庚午(十四日),遣固山額真葉臣率師定山西。
故明參將唐虞時啟言:『逆賊張獻忠自江西轉掠江南,勢甚猖獗。臣惟南京形勢之地,閩、浙、江、廣等處皆視其順逆以為向背。今乘其危懼,即頒令旨賞格,臣齎往南京宣諭官民,江南之地可傳檄而定也。若慮張獻忠、左良玉首鼠兩端,則有原任鎮臣陳洪範可以招撫;乞即用為招撫總兵。臣子起龍乃洪範婿,曾為史可法標下參將;彼中將領,多所親識。乞令其齎諭往招,則近悅遠來,一統之功可成』。下所司知之。
壬午(二十六日),攝政睿親王以書招故明總兵陳洪範。
乙酉(二十九日),平定山東固山額真覺羅巴哈納、石廷柱等啟報:霸州、滄州、德州、臨清先後俱下;各城無官者,已酌量委署。
秋七月戊子(初三日),令平定山東固山額真覺羅巴哈納、石廷柱等移師會固山額真葉臣軍定山西。
壬辰(初七日),以方大猷為右僉都御史巡撫山東(由招撫山東監軍副使遷)。
丁酉(十二日),招撫山東、河南侍郎王鰲永啟薦山東故明大學士謝陞等四十餘人,事下吏部。又啟報:濟南、東昌、青州、臨清等州郡以次撫定,並賫送故明德王朱由■〈弻上木下〉降表。又密報;『聞南中已擁立福王,改元弘光。以史可法為內閣;封總兵劉澤清、劉良佐、黃得功、高傑等,分據各鎮。江北之地,彼所必爭。請亟補鎮臣移駐曹、單,控扼淮、徐』。下所司確議。
己亥(十四日),兵部右侍郎金之俊啟薦故明薊遼總督丁魁楚、陝西總督丁啟睿、陝西巡撫練國事、副都御史房可壯、吏部員外郎左懋泰、河東守道郝炯等;攝政睿親王令衛送來京錄用。
甲辰(十九日),招撫山東、河南侍郎王鰲永啟報撫定青州郡縣並齎故明衡王降書以聞。
壬子(二十七日),攝政睿親王令南來副將韓拱薇、參將陳萬春等齎書致史可法曰:『予向在瀋陽,即知燕山物望,咸推司馬。及入關破賊,得與都人士相接見,識介弟於清班,會託其手勒平安,拳致衷緒;未審以何時得達!比聞道途紛紛,多謂金陵有自立者。夫君父之仇,不共戴天。「春秋」之義:有賊不討,則故君不得書「葬」、新君不得書「即位」;所以防亂臣賊子,法至嚴也。闖賊李自成稱兵犯闕,手毒君親;中國臣民,不聞加遺一矢。平西王吳三桂介在東陲,獨效包胥之哭;朝廷感其忠義,念累世之宿好、棄近日之小嫌,爰整貔貅,驅除狗鼠。入京之日,首崇懷宗帝后謚號;卜葬山陵,悉如典禮。親郡王、將軍以下,一仍故封,不加改削;勳戚文武諸臣,咸在朝列,恩禮有加。耕市不驚,秋毫無擾。方擬秋高氣爽,遣將西征;傳檄江南、聯兵河朔、陳師鞫旅,戮力同心:報乃君國之仇,彰我朝廷之德!豈意南州諸君子苟安旦夕,弗審時機;聊慕虛名,頓忘實害:予甚惑之!國家之撫定燕都,乃得之於闖賊,非取之於明朝也。賊毀明朝之廟主,辱及先人;我國家不憚征繕之勞,悉索敝賦,代為雪恥。孝子仁人,當如何感恩圖報!茲乃乘逆寇稽誅、王師暫息,遂欲雄據江南,坐享漁人之利。揆諸情理,豈可謂平!將以謂天塹不能飛渡,投鞭不足斷流耶?夫闖賊但為明朝祟耳,未嘗得罪於我國家也。徒以薄海同仇,特申大義。令若擁號稱尊,便是天有二日,儼為勍敵。予將簡西行之銳,轉旝東征;且擬釋彼重誅,命為前導。夫以中華全力,受製潢池;而欲以江左一隅兼支大國,勝負之數,無待蓍龜矣!予聞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則以姑息。諸君子果識時知命,篤念故主、厚愛賢王,宜勸令削號歸藩,永綏福祿。朝廷當待以虞賓,統承禮物;帶礪山河,住在諸王侯上:庶不負朝廷仗義討賊、興滅繼絕之初心。至南州群彥翩然來儀,則爾公爾侯,列爵分土,有平西之典例在;惟執事實圖利之!晚近士大夫好高樹名義,而不顧國家之急;每有大事,輒同築舍。昔宋人議論未定,兵已渡河;可為殷鑑。先生領袖名流,主持至計;必能深惟終始,寧忍隨俗浮沈!取舍從違,應早審定!兵行在即,可西可東;南國安危,在此一舉。願諸君子同以討賊為心,毋貪一身瞬息之榮,而重故國無窮之禍,為亂臣賊子所笑;予實有厚望焉!「記」有之:惟「善人能受盡言」;敬布腹心,佇聞明教!江天在望,延跂為勞。書不宣意』。可法旋遣人報書,語多不屈。書曰:『大明國督師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史可法頓首,謹啟大清國攝政王殿下:南中向接好音,法隨遣使問訊吳大將軍,未敢遽通左右;非委隆義於草莽也,誠以「大夫無私交」,「春秋」之義。今倥傯之際,忽捧琬琰之章,真不啻從天而降也。循讀再三,殷殷致意;若以逆賊尚稽天討,煩貴國憂,法且感且愧。懼左右不察,謂南中臣民偷安江左,竟忘君父之怨;敬為貴國一詳陳之。我大行皇帝敬天法祖、勤政愛民,真堯舜之主也。以庸臣誤國,致有三月十九日之事。法待罪南樞,救援無及。師次淮上,凶問遂來;地坼天崩,山枯海泣。嗟乎!人孰無君,雖肆法於市朝以為泄泄者之戒,亦奚足謝先皇帝於地下哉!爾時南中臣庶,哀慟如喪考妣,無不拊膺切齒,欲悉東南之甲,立翦兇仇;而二三老臣謂「國破君亡,宗社為重」,相與迎立今上,以繫中外之心。今上非他,神宗之孫、光宗猶子,而大行皇帝之兄也。名正言順,天與人歸。五月朔曰,駕臨南都,萬姓夾道歡呼,聲聞數里。群臣勸進,今上悲不自勝,讓再讓三,僅允監國。迨臣民伏闕屢請,始於十五日正位南都。從前鳳集、河清,瑞應非一;即告廟之日,紫雲如蓋,祝文陞霄,萬目共瞻,欣傳盛事。大江湧出枬梓數十萬章,助修宮殿:豈非天意也哉!越數日,遂命法視師江北,刻日西征。忽傳我大將軍吳三桂借兵貴國,破走逆成;為我先皇帝后發喪成禮,掃清宮闕,撫輯群黎。且罷薙髮之令,示不忘本朝。此等舉動,震古鑠今;凡為大明臣子,無不長跪北向、頂禮加額,豈但如明諭所云「感恩圖報」已乎!謹於八月薄治筐篚,遣使犒師;兼欲請命鴻裁,連兵西討。是以王師既發,復次江、淮。乃辱明誨,引「春秋」大義來相詰責;善哉乎!推言之,然此文為「列國君薨,世子應立,有賊未討,不忍死其君」者立說耳。若夫天下共主身殉社稷、青宮皇子慘變非常,而猶拘牽「不即位」之文、坐昧「大一統」之義,中原鼎沸,倉卒出師,將何以維繫人心、號召忠義?紫陽「綱目」,踵事「春秋」。其間特書,如莽移漢鼎,光武中興;丕廢山陽,昭烈踐阼;懷、愍亡國,晉元嗣基;徽、欽蒙塵,宋高纘統:是皆於國仇未翦之日,亟正位號。「綱目」未嘗斥為自立,率以正統予之。甚至元宗幸蜀,太子即位靈武;議者疵之,亦未嘗不許以行權,幸其光復舊物也。本朝傳世十六,正統相承;自治冠帶之族,繼絕存亡,仁恩遐被。貴國昔在先朝,夙膺封號;載在盟府,寧不聞乎!今痛心本朝之難,驅除亂逆;可謂大義復著於「春秋」矣。昔契丹和宋,止歲輸以金繒;回紇助唐,原非利其土地。況貴國篤念世好,兵以義動;萬代瞻仰,在此一舉。若乃乘我蒙難,棄好崇仇;窺此幅員,為德不卒:是以義始而以利終,為賊人所竊笑也。貴國豈其然!往先帝軫念潢池,不忍盡戮;剿撫互用,貽誤至今。今上天縱英武,刻刻以復仇為念。廟堂之上,和衷體國。介冑之士,飲泣枕戈;忠義民兵,願為國死。竊以為天亡逆闖,當不越於斯時矣。語曰:「樹德務滋,除惡務盡」。今逆賊未服天誅,諜知捲土西秦,方圖報復;此不獨本朝不共戴天之憾,抑亦貴國除惡未盡之憂。伏乞堅同仇之誼;全始終之德。合師進討,問罪秦中;共梟逆賊之頭,以洩敷天之憤:則貴國義聞照耀千秋,本朝圖報惟力是視。從此兩國世通盟好,傳之無窮;不亦休乎!至於牛耳之盟,則本朝使臣久已在道,不日抵燕奉盤盂從事矣。法北望陵廟,無涕可揮;身蹈大戮,罪應萬死。所以不從先帝者,實為社稷之故。傳曰:「竭股肱之力,繼之以忠貞」。法處今日,致命遂志,克盡臣節,所以報也。惟殿下實昭鑑之!弘光甲申九月十五日』。
九月辛卯(初六日),招撫山東、河南侍郎王鰲永啟言:『楊威係故明總兵劉澤清委用之官,澤清南奔,威遂盤踞登萊,假稱山東前鋒恢剿副總兵名色,肆行焚戮。乞敕大兵速剿,以杜亂萌』。從之。
癸巳(初八日),平定山西固山額真葉臣、覺羅巴哈納、石廷柱等啟言:『故明兵部尚書張縉彥已遣人招至,縉彥自言有死罪,不敢入朝。其開封、衛輝、懷慶等府業已委官署事,並酌留官屬兵丁駐防』。
辛丑(十六日),遣梅勒章京和託、李率泰、額孟格等率寧遠駐防兵定山東、河南。
乙巳(二十日),平定山西固山額真葉臣等奏:『潞、澤所屬州縣,俱委員管理。有董學禮者,原係故明副將降賊受職,駐紮懷慶;後為我軍擊敗,遁往潼關。以書招之,學禮遂降,願率兵駐防黃河西岸;因給與總兵紮付。又少林等五寨賊首李際遇,明季屢攻不克,授以總兵職銜;後與劉賊相持,我兵至懷慶,差人招撫,即將所據一府、二州、十二縣大小山寨千餘兵二十七萬齎書來降。......』。報聞。
庚戌(二十五日),招撫江南副將唐起龍奏:『臣抵清河口,聞南來總兵陳洪範已到王家營;臣隨見洪範,備頌大清恩德并賫敕緣由。洪範叩接敕書,開讀訖,所齎進奉銀十餘萬兩、金千兩、段絹萬疋。其同差,有兵部侍郎左懋第、太僕寺卿馬紹愉。臣先差官趙鉞馳報,即同洪範北上。其行間機密,到京另奏』。報聞。
冬十月戊寅(二十四日),檄諭河南、南京、浙江、江西、湖廣等處文武官員軍民人等曰;『爾南方諸臣,當明國崇禎皇帝遭流賊之難,陵闕焚燬,國破家亡;不遣一兵、不發一矢,如鼠藏穴:其罪一。及我兵進剿,流賊西奔;爾南方尚未知京師確信,又無遺詔,擅立福王:其罪二。流賊為爾大仇,不思征討;而諸將各自擁眾擾害良民,自生反側,以啟兵端:其罪三。惟此三罪,天下所共憤、王法所不赦。用是恭承天命,爰整六師,問罪征討。凡各處文武官員,率先以城池地方投順者,論功大小,各陞一級;抗命不服者,本身受戮,妻子為俘。若福王悔悟前非,自投軍前,當釋其前罪,與明國諸王一體優待。其福王親信諸臣,早知改過歸誠,亦論班次大小,仍與祿養。檄到之處,民人無得驚惶、農商照常安業。特茲曉諭,咸使聞之』。
己卯(二十五日),命和碩豫親王多鐸為定國大將軍,率師征江南。
十一月乙酉朔,偽弘光使臣陳洪範南還。於途次具密啟,請留同行左懋第、馬紹愉,自願率兵歸順,並招徠南中諸將。攝政王令學士詹霸等往諭,勉其加意籌畫;成功之日,以世爵酬之。遂留懋第、紹愉。
丁亥(初三日),河南巡撫羅繡錦奏:『故明兵部尚書張縉彥、主事凌駉不即遵旨來京,擁兵河上,觀望游移,人心驚惑。副將郭光輔、參將郝尚周數調不援,復叛從賊。請速發兵靖亂』!得旨:『定國大將軍和碩豫親王多鐸擒縉彥、駉治以軍法,光輔、尚周著該撫拏問』。
癸丑(二十九日),山東沂州總兵夏成德奏:『解宿遷縣圍,殺賊兵六千餘人,獲馬騾、旗纛等物。又遣游擊劉范德、守備孫萬壽、文成功往取贛榆,擒斬偽都司王有年、守備王建仁,拔其城』。報聞。
十二月丙辰(初二日),河南巡撫羅繡錦奏:『河南土寇叛亂已久,狡猾性成;前招降李際遇,將近兩月,未見來歸。以此類推,降誠難信。況中州南有明兵,西臨流寇;有報賊抵河南府立營者,有報許定國、高傑等兵馬俱臨河岸者,有報張縉彥已受明山西直隸河南總督職者,又有報凌駉結連土寇以書招董學禮過河者:種種情形,以臣度之,彼皆伺我兵所向,以乘其隙耳。如我軍南下,則就中行其叵測;如我軍西入,則乘虛以犯河北:二者必居一於此。乞亟賜熟籌大軍南渡,或將南岸沿河一帶土孽先行撲滅,去其肘腋之患,則河北可保無虞』。下所司速議。
戊辰(十四日),定國大將軍豫親王多鐸奏:『兵至孟津,遣護軍統領圖賴先率精兵渡黃河,流賊偽都司黃士欣、果毅將軍張有聲遁,沿河十五寨堡兵民望風歸順;睢州偽總兵許定國、五寨首領李際遇等各擁眾四、五萬,亦遣人來降。隨撥兵防守,各處大軍向潼關進發』。
辛已(二十七日),有劉姓者,自稱明崇禎太子,內監楊玉為易服,送至故明周后父周奎家;時崇禎帝公主亦在奎所,相見掩面泣,奎跪獻酒食。既而疑其偽,具奏以聞。隨令內院傳故明貴妃袁氏及東宮官屬內監等辨視,皆不識。問以宮中舊事,亦不能對。袁氏等皆以為偽,惟花園內監常進節、指揮李時蔭等執以為真。吏部侍郎沈惟炳、御史趙開心、給事中朱徽等各言事關重大,宜加詳慎。因下法司覆勘,得假冒狀,楊玉、李時蔭等十五人皆棄市。以開心奏中有「太子若存,明朝之幸」一語,亦論死;因係言官,免罪、奪俸三個月。仍令內院傳諭內外:『有以真太子來告者,太子必加恩養;其來告之人,亦給優賞』。
--以上見順治朝「東華錄」卷一(原順治一至三)。
·順治二年乙酉(一六四五)春正月己丑(初五日),故明開封府知府李猶龍盤踞河岸,繕修船艦;自稱欽命河道,仍用崇禎年號。主事凌駉所委開封府推官王夢桂偽造關防,共圖不軌。豫親王多鐸統師過衛輝,遣內院刑部官捕獲猶龍、夢桂,俱於軍前正法。奏聞,上命並籍其家。
丁酉(十三日),命饒餘郡王阿巴泰為總統、固山額真準塔為左翼、梅勒章京譚布為右翼,帥師往山東代肅親王豪格。
乙巳(二十一日),肅親王豪格奏:『偽睢州總兵官許定國於元年十二月以書遺臣,言欲攜其子來歸,請我師渡河援之。臣覆書言:「果欲降,可速遣爾子來」。定國遂於二年正月遣其二子至,仍乞我師渡河,衛其眷屬。臣因未奉上命,不敢渡河。十五日,定國又遣人來,言高傑偵知彼遣子投誠,遂發兵五千圍州城,不能自脫;亟望我師馳救。臣未經奉旨,不敢擅往。謹此奏聞』。
戍申(二十四日),遣參將徐應舉招撫故明總兵高傑。
二月己未(初六日),投誠睢州總兵許定國奏:『孽寇高傑已用計擒斬;其餘黨尚未剿除,請發大軍剋日渡河,以靖殘寇』。得旨:『許定國計殺高傑,歸順有功,知道了。征南大兵,不日即至河南。兵部知道』。
辛酉(初八日),諭定國大將軍豫親王多鐸曰:『聞爾等破流賊於潼關,遂得西安,不勝嘉悅!初曾密諭爾等往取南京,今既攻破流寇,大業已成,可將彼處事宜交與靖遠大將軍和碩英親王等,爾等相機即遵前命趨往南京。大丈夫為國建功,正在此時,汝其勉之!......』。
甲戌(二十一日),饒餘郡王阿巴泰奏:『二月初三日,聞南兵渡河圍徐州沛縣李家樓,隨遣固山額真準塔等領兵星夜前往。賊馬步兵二千有餘屯駐徐州十五里外,我兵衝擊賊營,賊兵赴河死者無算,擒斬逆渠六人;安撫百姓,秋毫無犯,獲人口、牛馬甚多』。
三月丙申(十三日),定國大將軍豫親王多鐸等奏:『二月十四日,大軍由西安府抵河南,招降流賊鎮守河南偽平南伯劉忠。旋得平定江南之諭,即於三月初五日南征。因齎解所獲西安府及潼關二處金印八顆及金銀、珍珠、紬段等物』。
壬子(二十九日),定國大將軍豫親王多鐸等奏:『三月初七日,臣統兵出虎牢關口,固山額真拜尹圖等出龍門關口,兵部尚書宗室韓岱、梅勒章京伊爾德、侍郎尼堪等統外藩蒙古兵由南陽路,三路兵同趨歸德,所過州縣盡皆投順。兵科凌駉逃往南中,復為御史出巡河南,適在歸德;亦已擒獲。南陽偽副將李好獻札投誠,隨給札陞為總兵官。河南、開封、歸德三府屬州縣,已委官管理。內院中書趙文蔚陞為河南兵備道,王永亦陞為清軍道。總兵官高第留鎮河南、孔希貴留鎮歸德,惟開封府尚未留兵駐防。許定國及投誠賊首劉芳興等,俱隨營南征。河南地方初定,請速鑄給各官印信,以防詐偽』。得旨:『王方收關、陝,旋定中原;剿寇安民,勳庸茂著:朕甚嘉悅!所請地方各官印信,即與鑄給』。
夏五月庚寅(初九日),王文奎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總督淮、揚(由保定巡撫遷);趙福星為右僉都御史,巡撫鳳陽(由宿遷兵備道遷)。
己酉(二十八日),定國大將軍豫親王多鐸等奏:『大軍於四月初五日自歸德府起行,沿途都邑俱已投順。十三日,離泗州二十里,令固山額真阿山率蒙古固山額真馬喇希、富喇克塔及將士前奪泗北淮河橋;其守泗總兵焚橋遁,我軍遂夜渡淮。翌日,追五十餘里,不及。十七日,遣尚書宗室韓岱、梅勒章京伊爾德、護軍統領阿濟格尼堪、署護軍統領杜爾德率師至揚州城北,獲船百餘艘。是日,大軍距揚州城二十里列營;令署護軍統領顧納代、伊爾都齊、費揚古、吳喇禪、梅勒章京阿哈尼堪、署梅勒章京格霸庫等率師自揚州城南,獲船二百餘艘。十八日,大軍薄揚州城下,招諭其守揚閣部史可法、翰林學士衛允文及四總兵官、二道員等;不從。二十五日,令拜音圖、圖賴、阿山等攻克揚州城,獲史可法,斬於軍前。其據城逆命者,並誅之。五月初五日,進至揚子江。時偽福王下鎮海伯鄭鴻逵以水師守瓜州、曹總兵以水師守儀徵汛地。初六日,我軍陳北岸;相距三日。初八日晚,令拜音圖、圖賴、阿山率舟師由運河潛至南岸,列於江之西,距瓜州十五里。初九日,復令梅勒章京李率泰率舟師五鼓登岸,黎明渡江,官兵陸續引渡;令左翼舟師留泊北岸,敵至則以砲夾攻之。初十日,聞福王率馬士英及諸太監潛遁。十五日,我軍至南京,忻城伯趙之龍率魏國公徐文爵、保國公朱國弼、隆平侯張拱日、臨淮侯李祖述、懷寧侯孫維城、靈璧侯湯國祚、安遠侯柳祚昌、永康侯徐弘爵、定遠侯鄧文囿、項城伯常應俊、火興伯鄒順益、寧晉伯劉允基、南和伯方一元、東寧伯焦夢熊、安城伯張國才、洛中伯黃周鼎、成安伯柯祚永、駙馬齊贊元、內閣大學士王鐸、程正揆、禮部尚書錢謙益、兵部侍郎朱之臣、梁雲構、李綽、給事中林有本、陸朗、王之晉、徐方來、莊則敬及都督十六員、巡捕提督一員、副將五十五員並城內官兵迎降。其沿途來歸者,興平伯高傑子高元照、廣昌伯劉良佐、提督李本深、總兵胡茂楨、張士元、郭虎、楊承祖、李中星、何應昌、翟鳴鳳、王之剛、李遇春、張天祿、張天福、李成棟、李棲鳳等二十三員,監軍道張建、柯起鳳二員,副將四十七員,參將、遊擊共八十六員,馬步兵二十三萬八千三百』。捷聞,得旨:『皇天眷佑、宗廟式靈,王公、將士分猷宣力;方平河朔,旋定江南。覽王奏報,朕甚嘉悅!應行祭告、詔赦事宜,即擇吉具儀呈覽。王躬履戎行,指麾調遣克奏膚功,特遣侍臣前赴軍中慰勞。一應有功將帥官兵,作速察敘,以憑封賞』。
庚戌(二十九日),宣平定江南捷音。
六月丙辰(初五日),遣侍衛尼雅達、費揚古等齎敕往諭豫親王多鐸等。敕曰:『覽王等奏捷,朕心不勝喜悅!前者,擊敗流賊,著有懋功。未幾,平河南、取揚州、破揚子江水陸諸營,直抵金陵,江南遂定。此皆王與諸臣同心報國所致,深可嘉尚!至各郡邑投誠官員,或為福王所用、或為王等所委,俱開明履歷,分別註冊。各處文武、軍民,盡令薙髮;倘有不從,以軍法從事。其郡邑有未下者,或宜移檄招撫、或宜統兵征剿:地方一切事宜,酌議速奏』。
辛酉(初十日),定國大將軍豫親王多鐸等奏:『南京既克,福王潛遁太平,遣貝勒尼堪、護軍統領圖賴、固山額真阿山、貝子屯齊、和託、護軍統領阿濟格尼堪、阿爾津、敦拜、署護軍統領杜爾德、梅勒章京伊爾德、阿哈尼堪、前鋒統領努山等率兵追之。福王走蕪湖,我兵趨擊;福王登舟欲渡江,圖賴遂據江口,截其去路。偽靖國公黃得功逆戰,擊敗之;敵兵皆墮水,盡奪其舟,得功中流矢死。偽總兵田雄、馬得功縛福王及其妃來獻,並率十總兵部眾降,獲金銀、紬段、寶玉、貂皮等物無算』。得旨:『朕覽王奏,福王朱由崧就擒,將領兵丁盡行歸順;知道了。王平定江南,克有成績,深可嘉悅!本內各營功次,一併詳察,以便優敘』。
丙寅(十五日)遣侍衛綽克圖、巴克善往諭和碩豫親王多譯等。敕曰:『覽王等奏捷,不勝喜悅!江南既定,福王就擒,此皆王與諸臣協力效忠所致。王可移文各該地方,宣布德意,招撫居民。錢糧應徵者照常徵收,應解京者照常運送。其投降騎兵,仍留彼地;步兵應留若干?應裁若干?爾等酌量裁減。蒙古人有投順者,俱分隸旗下;俟回軍日同赴京師安插,口糧照滿洲兵丁支給。文武各官印信,俟爾等除授文冊到日頒發。守洪武陵寢官員且暫留,將其官役地畝錢糧數目俱明註於冊,送京裁奪。南京或仍為京、或改為省,俟大定日再議。一切緊要圖籍,俱著收藏毋失』。
丁卯(十六日),鎮守廬、鳳、淮、揚等處固山額真準塔等奏:『五月間,臣自徐州水陸並進,值劉澤清下副將高佑統戰艦攻宿遷,官兵大敗之。師次清河,澤清所部總兵馬化豹、副將張思義等率兵四萬、船千餘艘,據淮、黃、清三河口,連營十里。梅勒章京康喀賴同遊擊范炳、吉天相等率兵渡清河,列營相距,以砲擊敗敵艦。復遣都司楚進功率步兵六百人拒黃河北岸,鳴砲相應。又分兵兩路:一自清河上游進擊,一攻對岸馬步敵兵:俱敗之。合軍追入淮安界,斬其副將二、參將一。師次清江浦,監司范鳴珂攜敕印來降。澤清同偽總兵田仰,各率兵丁、家口登舟遁。偽總兵柏永馥率所部及城中官民出迎,遂克淮安。其鳳陽、廬州一帶望風納款,臣隨領兵巡歷各處,安撫居民,委署官吏。是役共投降監司一、總兵一、副將二十三、參將二十五、遊擊四十、都司守備七十三,獲船五百餘艘、馬九百餘匹、橐駝二十五隻、紅衣砲一百二十位、銀四萬七千兩』。下兵部察敘。
己卯(二十八日),詔曰:『本朝立國有年,幅員既廣,無意併兼。向來疆場搆兵,本欲言歸於好;不期寇兇極禍,明運永終。於是整旅入關,代為雪恥;猶以賊渠未殄,不遑起居,隨命二王誓師西討。而南中乘釁立君,妄僭尊號;亟行亂政,重困人民。朕用是夙夜祗懼,思救煢黎。西賊既摧,旋命南伐,兵無頓刃。循汴抵淮;甫克維揚,隨平江左。金陵士女,紹我見休。既獲福藩,南土略定。特宏大賚,嘉與維新。其河南、江北、江南官民詿誤,咸赦除之。從前橫徵逋賦,悉行蠲免。大軍所過,免今年稅糧之半;餘免三之一』。
故明總兵高進忠率部將黃中色等六十七人同都御史王燮、御史蘇京自海中雲臺山請降。得旨:『江南既入版圖,天下一統;朝廷方招羅俊傑,廣示包容。總兵高進忠並文官王燮、蘇京抒誠歸順,良可嘉悅!著遣官齎詔往諭。又馬登洪、林慶業等已曾歸順,後聞福王潛號南京,遂不果來;今福王被擒,登洪等心懷疑愧,逡巡島嶼,殊為可念!特將前罪盡行赦免,亦差官齎詔招徠撫慰。若遵製薙髮,幡然來歸,許與新順將帥一體優敘』。
閏六月甲申(初四日),靖遠大將軍英親王阿濟格等奏:『流賊李自成率西安府馬步賊兵十三萬並湖廣襄陽、承天、荊州、德安四府所屬各州縣原設守禦賊兵七萬,共計二十萬;聲言欲取南京,水陸並進。我兵亦分水陸兩路躡其後,追及於鄧州、承天、德安、武昌、富池口、桑家口、九江等七處,降者撫之、拒者誅之。窮追至賊老營,大敗賊兵八次;賊兵盡力窮;竄入九宮山。隨於山中遍索自成,不得。又四出搜緝,有降卒及被擒賊兵,俱言自成竄走時,攜隨身步卒僅二十人,為村民所困;不能脫,遂自縊死。因遣素識自成者往認其屍,屍朽莫辨。或存或亡,俟就彼再行察訪。俘自成兩叔偽趙侯、偽襄南侯並自成妻妾二口,獲金印一顆,又獲偽汝侯劉宗閔並一妻二媳、自成養子偽義侯姜耐妻、偽齊侯顧英妻、偽總兵左光先並一妻三子及術士偽軍師宗矮子,又獲太原府故明晉王二妃。其自成兩叔及偽汝侯劉宗閔,俱斬於軍。自成又有妻妾三口因追急,投揚子江死。計我兵追躡自成及分翼出師敗賊凡十有三戰,獲駝三十一、馬贏六千四百五十、船三千一百八艘。又有故明寧南侯左良玉子夢庚、總督袁繼咸、守道李猶龍、巡按黃樹率總兵十二員、馬步兵十萬並家口泊舟於九江之東流縣界揚子江中,俱投降,共帶大小船艘四萬。合計河南屬城十二、湖廣屬城三十九、江西屬城六、南京屬城六,共計六十三城,設官撫定』。得旨:『逆賊李自成罪惡貫盈,神人共怒;朕恭行天討,定亂救民。覽王奏報,知督兵追剿直至九江,破賊眾二十餘萬,所獲馬駝、船艘各數千計,賊寇蕩平;及收降故帥左良玉子夢庚等兵十萬人、船四萬艘,河南,湖廣、江西、江南等處盡皆歸順:朕甚嘉悅!郊、廟、社稷祭告禮儀,即擇吉舉行。王運籌決勝,茂著勳庸;特遣侍臣,前赴軍中慰勞。一應有功內外王公、將士,作速察敘,以憑封賞』。
庚寅(初十日),遣侍衛坤巴圖魯齎書往諭英親王阿濟格等曰:『頃者,覽王奏捷,知王與諸將同心奮勇,掃滅逆寇,克奏膚功;朕甚嘉悅!念王及行間將士驅馳跋涉懸崖峻嶺、深江大河,萬有餘里;亦可謂勞苦而功高矣。今寇氛既靖,宜即班師。其左夢庚及河南北招撫兵丁,亦與偕來。餘兵應留充軍伍或散歸田里,王與諸大臣商榷行之。故明晉藩二王妃,可優禮衛送來京』。
癸巳(十三日),命內大學士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洪承疇以原官總督軍務,招撫江南各省。
癸卯(二十三日),以恭順侯吳惟華為太子太保兼右副都御史總督軍務,招撫廣東;禮部左侍郎孫之獬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翰林院侍讀學士提督軍務,招撫江西;尚寶寺卿黃熙允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招撫福建;原任大同巡撫江禹緒仍以兵部右待郎兼有僉都御史提督軍務,招撫湖廣;刑部郎中丁之龍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招憮雲、貴。
定國大將軍豫親王多鐸等奏:『定南京後,令貝勒博洛、固山額真拜尹圖、阿山等率兵趨杭州,招撫浙省。我兵至杭,賊分兩路迎敵,大敗之。是夜,賊兵悉渡錢塘江逃竄,我兵追至江岸駐營。賊兵見之,以為江潮朝夕有信,我兵必被淹;乃潮水連日不至,闔郡驚為神助。潞王大恐,遂率眾開門納款;浙西湖州、嘉興、浙東紹興、寧波、台州、嚴州等府,亦皆歸順。紹興淮王渡江來見;復遣人至湖州縶周王眷屬,移杭安置;收總兵王之仁所部兵將二萬五千人。又聞杜陽王在廬州、和州作亂,隨令總兵官吳兆勝等率師往剿,獲杜陽王並其妻子』。得旨:『覽王奏報,官兵進取杭州,潞王勢窮歸順,浙江各府盡報遵依;總兵王之仁率眾投降,杜陽王作亂擒獲:俱知道了。王頻奏奇勳,朕甚嘉悅!有功將帥、官兵,速行察敘』。
乙巳(二十五日),諭:『南京,著改為江南省;設官事宜,照各省例行。但向來久稱都會,地廣事繁;諸司職掌作何分任,聽總督大學士洪承疇到時酌妥奏聞』。
戊申(二十八日),投誠偽東平侯劉澤清奏請奉母回籍,不允;命赴京朝見。
秋七月壬子(初三日),命貝勒勒克德渾為平南大將軍,同固山額真葉臣等往江南代豫親王多鐸。
賜招撫南方內院大學士洪承疇敕曰:『朕以江南初經歸命,其餘各省遠邇未同,恐巳歸者尚多驚疑,未附者或懷觀望;保釐南土,實賴股肱。是用命卿招撫江南各省地方,總督軍務兼理糧餉;馳往江南,昭宣德意。一遵近日恩赦詔款,覈實舉行,使新附兆民,咸霑實惠。凡滿洲大兵、直省官兵各有統領,卿宜會同固山額真葉臣及督、撫、鎮等官調遣約束。其有不法擾民,在各旗旗下者,即移文咨會依法處治,毋使困民。江南各省已經歸順者,即責成撫、按問民疾苦,興利除害,速圖善後之策。未歸順者,先以文告再三曉諭,果不服從,方可加以師旅;即有攻討,亦以平定安集為先。其間進止機宜,密與平南大將軍貝勒勒克德渾參酌施行。其深山窮谷,聲教未通;或有頑梗無知,乘機嘯聚。即移檄撫、鎮等官,多方解散;如有不悛,速令翦除。凡南方降服水陸諸軍,宜移會各督、撫挑選精壯,參用滿、漢,教成水軍,以備不時調用。軍資、糧餉,俱從各省地方通融支給。如有福王新設兵丁,盡行革除。其額軍應汰老弱及解散降民,須申飭各屬安插得宜,毋令失所。凡關國計民生大利大害,不時馳奏,請旨興革。其山林隱逸及故明廢紳才德堪用者,從公諮訪,徵聘來京;或軍前先委署事者,開列上聞,下部察覈實授。所屬文武有才望出眾、禦侮保民顯著成績者,特奏薦擢。如奸貪庸懦,即奏請罷斥;毋延時日,致誤地方。至用兵之際,有稽遲糧運、違誤軍機或臨陣退縮、殺良冒功及借軍興以剝民、侵兵餉以肥己,文官五品以下、武官副將以下,皆以軍法從事,鎮、道等官飛章參劾。其江寧、江西、湖廣及將歸附各省,悉聽節製。敕中開載未盡事宜,准便宜舉行。卿以輔弼忠貞,膺茲重寄;宜開誠布公、集思廣益,慎持大體,曲盡群情,期於德威遐布,南服永清。朕方崇帶礪,用答膚功;毋得因循輕率,偏執乖方,有負倚託至意』。
癸丑(初四日),鎮守淮、揚等處固山額真準塔等奏:『故明東平侯劉澤清率所部兵丁並文武各官歸順,原住石城島總兵馬登洪、朝鮮總兵林慶業亦降』。
乙卯(初六日),以劉應賓為右僉都御史,巡撫安廬池太(故明通政使);土國寶為右副都御史,巡撫江甯(由總兵遷)。
丙辰(初七日),以都督同知謝弘儀為右都督,招撫廣西。
己未(初十日),以何鳴鑾為右僉都御史,巡撫湖廣(故明興國州知州);高斗光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巡撫偏沅(故明鳳陽巡撫);潘士良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撫治鄖陽(由刑部右侍郎遷)。
戊辰(十九日),內大臣何洛會、河南巡撫羅繡錦等奏:『我兵進克西平縣,賊首劉洪起伏誅,汝、寧等處悉平』。下部議敘。
丁丑(二十八日),鳳陽巡撫趙福星奏:『偽弘光總漕田仰指薙髮為名,鼓惑奸民作亂,殺通州、如皋、海門牧令;臣同梅勒章京譚布等領兵剿撫,悉就平定』。
八月丙午(二十七日),梅勒章京屯泰奏:『江西總兵金聲桓征討益王,陣獲叛官王養正等六員、鍾祥王朱慈■〈熒,石代火〉等九人。隨同文武各官審實,將叛官正法;其故王皆衰殘廢棄,或應發原籍姑留殘喘,以彰我朝浩蕩之仁』。得旨:『故明諸王,無論大小,俱著赴京朝見』。
九月庚戌(初二日),浙閩總督張存仁奏:『叛賊方國安、王之仁從富陽渡江犯杭城,遣副將張杰、王定國督兵往剿,斬首四千級,餘賊復盤踞富陽,又令定國往餘杭防剿;至關頭,遇賊對壘。我師奮勇掩殺,追至小嶺二十餘里,斬獲無算;陣擒國安子士衍等,斬之』。
癸丑(初五日),命鎮國公傅勒赫、輔國公扎額納等率師協防江西。
辛酉(十三日),鎮守廬、鳳等府固山額真準塔等奏:『故明新昌王潛遁海島雲臺山,聚眾作亂,攻陷興化縣。官兵進剿,破其巢穴,斬首三千級;獲新昌王於淮安,斬之。
庚午(二十二日),「海寇」田仰寇福山,江寧巡撫土國寶率副將曹虎等敗之。
以漢中投誠總兵賀珍禦賊有功,授為定西前將軍。
丁丑(二十九日),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奏:『江西南康、南昌、九江、瑞州、撫州、饒州、臨江、吉安、廣信、建昌、袁州及江南徽、寧等府,俱平』。又奏:『湖廣偽澤侯田見秀、義侯張鼐、棉侯袁宗第赴省投誠』;命照恩詔事例,免罪錄用。
冬十月戊子(初十日),招撫大學士洪承疇奏:『徽州一府,夙負險阻。故明翰林金聲甘心悖逆,陰結閩寇,受唐王偽敕,起鄉兵十餘萬,製造甲冑、槍砲等項,分布山隘以拒我師。臣奉貝勒令,會同固山額真葉臣一面進剿;一面分發告諭,宣揚朝廷德意。茲提督張天祿、總兵卜從善、李仲興、劉澤泳等由旌德縣進兵,連破十餘寨;馳至績溪縣,生擒金聲並偽官四員,斬於軍。師至徽州,駐營城外,不令一兵入城;出示安民,市肆如故。嗣後撫輯招諭事宜,俟臣等商確奏聞』。得旨:『覽卿奏,徽郡已經收服,兵不入城,秋毫無擾;具見運籌製勝,紀律嚴明,朕甚嘉悅!有功鎮將及在事文武各官,通著察明敘錄。撫輯善後及招諭事宜,俱聽卿商確便宜行』。
丙申(十八日),以苗胙土為僉效都御史,巡撫南、贛、汀、韶(故明鄖陽撫治)。
丁酉(十九日),時故明唐王僭號福建、魯王竊據浙江,馬士英等兵渡錢塘,去杭州城十里立五營。平南大將軍貝勒勒克德渾遣兵進剿;未至,馬士英兵渡江遁。總督張存仁、總兵官田雄追斬五百餘級,以捷聞。
丙午(二十八日),以蕭起元為右僉都御史,巡撫浙江(由常州府知府遷)。
十一月壬子(初四日),改張存仁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總督浙江、福建(由浙江總督改);以羅繡錦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總督湖廣、四川(由河南巡撫遷)。
甲寅(初六日),命甲喇章京巴山、梅勒章京康喀賴為左、右翼,同洪承疇駐防江寧;朱瑪喇駐防杭州,貝勒勒克德渾率鎮國將軍鞏阿岱、固山額真葉臣討湖廣流寇一隻虎等。
丁卯(十九日),平南大將軍貝勒勒克德渾等奏:『左翼梅勒章京朱瑪喇等敗偽總兵馬士英於餘杭,右翼梅勒章京和託等敗偽總兵方國安於富陽,斬偽副將二員、偽參將五員。及兩翼會合回兵,於杭州城三十里外突遇賊兵,復大敗之。後馬士英、方國安渡錢塘窺杭州,守杭州梅勒章京濟席哈同總督張存仁、總兵田雄等擊敗之,溺江死者無算』。
戊寅(三十日),以陳之龍為右僉都御史,巡撫鳳陽(由署三邊總督遷)。
十二月乙酉(初七日),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奏:『福建偽閣部黃道周兵寇徽州,提督張天祿統兵進剿,生擒偽總兵偽監紀李筦先、吳志俊等,陣斬賊將程嗣聖等十餘人,殲賊甚眾』。又報:『故明總兵高進忠率兵三千餘人、戰艦六十九艘自崇明來歸』。下所司議敘。
辛卯(十三日),江寧巡撫土國寶奏:『逆紳吳日生、荊本徹出沒太湖倡亂,連■〈舟宗〉剽掠;提督吳勝兆、總兵官楊承祖等分兵追剿,逆首相繼敗亡』。
癸巳(十五日),江西總兵官金聲桓奏:『閩中擁立唐藩,遍加偽職。督臣佟養和發兵三營,合臣馬步兵四路進剿。遣副將李士元、王得仁、湯執中等攻南贛,擊敗偽閣部李永茂、鄉紳楊廷麟、劉同陞、萬元吉、揭重熙及福建之永寧王、羅川王、饒州之偽閣部黃道周、袁州之偽總督何騰蛟等數十萬眾,擒獲偽都督陳祖恩、方重志、余時、張禮、沙孟志、蔡欽、金世任、督兵內監胡應龍』。
漕運總督王文奎奏:『「海寇」馬西祿、王文功縛獻首賊酆報國、司邦基等並帶海船二十五隻、兵丁五百餘名,詣江甯投誠。又如皋賊首於錫凡、劉一雄等久聚江海,為總兵官孔希貴、蘇見樂所擒。如皋一帶悉平』。
戊戌(二十日),湖廣巡撫何鳴鑾奏:『黃岡縣巨寇易道三、王光淑擁眾猖獗,連絡四十八寨;總兵官徐勇領兵兩路擊之,光淑就擒,道三勢迫投順,降者二千餘眾,各寨土寇悉平』。
壬寅(二十四日),吏部議覆:『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奏,以江寧、蘇、松、常、鎮五府隸撫臣土國寶轄;池、太、徽、寧、安慶五府並廣德一州隸撫臣劉應賓轄,仍兼管光、固、蘄、廣、黃、德、湖口等處;廬、鳳、淮、揚四府、滁、和、徐三州隸撫臣趙福星轄。其原頒敕書,俱照各分屬地方另行改正』。從之。
丙午(二十八日),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奏:『巨寇荊本徹侵據崇明,總兵官李成棟統師進剿,賊勢披靡,崇明底定。偽監軍道王臣縉向為荊本徹威脅,今大兵臨城,即開城納款;請開赦過之路,以廣皇仁』。得旨:『王臣縉准與赦罪效用。有功人員,所司察明敘卹』。
丁未(二十九日),浙江總督張存仁奏:『叛逆方國安、馬士英嘯聚江東赭山、杭州朱橋、范村等處,所在肆掠。梅勒章京朱瑪喇、總兵官田雄、副將張杰等分兵進剿,方國安水師數萬,一鼓盡殲。其餘諸逆,被我軍擒斬甚眾』。下所司察敘。
·順治三年丙戌(一六四六)春正月辛酉(十三日),定西大將軍何洛會等奏:『逆寇賀珍、孫守法、胡向化率馬步兵七萬餘犯西安,會固山額真墨爾根侍衛李國翰等兵至,內外夾擊,殲滅殆盡,獲駝馬甚眾』。下部察敘。
江西提督總兵官金聲桓奏:『副將劉一鵬等圍偽永寧王於撫州,紅旗王定國先登,官兵繼進,逆眾潰走南門;我兵四面環截,擒偽永寧王朱慈炎並其子邦真、妃張氏及其偽總兵謝南達等九十餘員,斬獲無算。餘黨奔據建昌,我兵追擊,復棄城而遁』。下所司察敘。
己巳(二十一日),命肅清王豪格為靖遠大將軍,同衍禧郡王羅洛宏、貝勒尼堪、貝子屯齊喀、滿達海,鎮國公喀爾楚渾、岳樂努寨等帥師征四川。
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奏:『故明唐王朱聿釗兵寇徽州,總兵張天祿等率兵堵剿,敗之;獲其閣郡黃道周等,諭降不從,斬道周於軍前。我兵追及逸賊,直入浙江開化縣,士民薙髮投順』。下部察敘。
二月辛巳(初四日,駐防江寧侍郎巴山、梅勒章京康喀賴等奏:『正月十二日夜,江寧府城內民與城外賊同謀作亂;事覺,捕斬為首者三十人。至十八日夜,賊首偽潞安王、瑞昌王復率賊兵二萬餘,三路入犯;俱擊敗之』。
乙酉(初八日),定西大將軍內大臣何洛會等奏:『固山額真墨爾根侍衛李國翰、昂邦章京齊墨克圖領兵護送奏疏,遣副將王平率兵百名前行;至渭南縣界,遇王姓秀才賊兵千餘人,擊敗之。又遣中軍陳德、副將任珍等以兵七百破賊首劉文炳於蒲城縣,擒賊將王交、張留,斬刈殆盡,俘獲甚多,遂趨同州,敗賊首李遙,殲賊二百餘名。臣等聞賊渠賀珍由黑水峪口奔武功縣,遂統領官兵至濠泗河,大敗之;斬獲甚眾』。
梅勒章京屯泰奏:『偽永勝伯鄭彩遣偽總兵劉福、副將林引等領眾援江西撫州,副將王得仁等敗之,斬賊千五百餘級;又敗其偽副將趙珩等於高山嶺、斬獲無算』。
戊子(十一日),諭定遠大將軍肅清王豪格曰:『據南陽總兵官任得功奏:「河南南陽府逆賊一隻虎、郝如海等糾集騎兵七千、步兵二萬肆行搶掠,大為民患」等語。朕思見今陝西西安等處稍寧,無有他警;王其選精兵二千名,簡領將帥前赴南陽,詢問任得功賊巢所在?前往撲剿。如賊已遠遁,追之不及;遣人來奏,王仍往西安遵前旨行。王等所領餘兵,著在西安府秣馬以俟』。
丙申(十九日),遣侍郎巴山、梅勒章京張大猷率師鎮守江寧,甲喇章京傳喀蟾、梅勒章京李思忠率師鎮守西安。
諭定西大將軍何洛會曰:『茲遣順德、潞安、平陽、蒲州四處滿洲弁兵家口前往西安駐防;俟到齊之日,爾何洛會明白交代來京。前曾有旨命和碩肅親王撥滿洲、蒙古兵一千名隨爾鎮守西安,今爾來京,可將所撥滿洲兵帶回;其蒙古兵,遣歸本部落。遣蒙古兵時,爾可撥同回將領及士馬送出邊境,仍須沿途嚴加約束,毋得搶掠民間財物』。
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奏:『潛山、太湖間司空寨賊首石應璉等擁故明樊山王朱常■〈巛上水下〉嘯聚焚擄,遣將士馳剿,斬應璉等五人,生擒常■〈巛上水下〉;各寨悉平』。得旨:『朱常■〈巛上水下〉,著正法』。
浙閩總督張存仁奏:『昌化縣賊首姚志卓嘯聚亡命,與江東叛寇方國安相結,攻陷縣城;協鎮張杰等領官兵進剿,志卓遁去,昌邑復平』。
丙午(二十九日),命貝勒博洛為征南大將軍,同固山額真公圖賴率師征福建、浙江。
三月乙卯(初八日),定西大將軍何洛會等奏:『擒斬黑水峪賊首孫守法、胡向宸等及其從賊二千餘人,陣獲騾馬無算』。
丁已(初十日),陝西總督孟喬芳奏:『定西大將軍何洛會追賊偽光山伯劉體仁於山陽縣,敗之;斬首二萬級』。
庚午(二十三日),平南大將軍貝勒勒克德渾奏:『臣等去年十二月十八日自江寧乘舟向湖廣省進發,正月初十抵武昌,偵知馬姓、王姓總兵自岳州叛奔何騰蛟於長沙;遣護軍統領博爾惠等率兵馳擊,遇叛賊千餘掠臨湘,盡殲之。進至岳州,王總兵聞風遁走;追擊,敗之。馬總兵豫從水路遁去;副將黑運昌未往,率船百艘迎降。二十九日,師至石首,聞賊渡江圍荊州,賊船千餘艘泊江上;臣等於二月初二日遣尚書覺羅郎球等赴江南岸諭令;賊倘渡江,即行督剿,奪其船艘。大軍遂去荊州百里渡江,乘夜疾馳;初三日早,抵荊州,賊竟不覺,尚爾攻城。我兵突分兩翼直躪賊營,大破之,斬獲甚眾。薄暮收兵,郎球等於江南岸獲賊船千餘艘。次日,遣奉國將軍巴布太等分為兩路追殺賊眾於安遠、南漳、喜峰山、關王嶺、襄陽府等處,撲斬殘寇殆盡。師進彝陵口,李自成弟李孜同偽磁侯田見秀、偽義侯張耐、偽武陽伯李佑、偽太平伯吳汝義及偽將三十九人馬步賊兵五千餘名詣軍降,獲玉璽一、人口無算、馬騾牛隻一萬二千餘;惟一隻虎未獲』。捷聞,優獎之,下所司察敘。
夏四月己卯(初三日),諭平南大將軍勒德克渾曰:『頃聞爾等破滅一隻虎等賊,深用嘉悅!是皆爾與諸將士同心戮力,為國盡瘁;故不至重勞我師,削平逆丑。今一隻虎等賊既殄滅,乘暑氣未甚,亟宜班師。至於故明廢藩、宗姓有獻地投誠者,俱著免死,攜來京師。或窮迫降順、或叛而復歸及被執獻者,無少長,盡滅之。其英王已招降之賊黨,一經釋放,復聚為亂,肆行擾民,甚為失計。如闖賊李自成之弟李孜及賊官田見秀、張耐、李佑、吳汝義及副將、參將等官並賊之兵丁窮而來歸,降叛反覆者,俱斬。倘有誠心迎降者,著免死,攜來。凡歸順良民,勿得擾害』!
鄖襄總兵官王光恩奏:『攻破房縣賊寨並白馬洞一隻虎餘賊,生擒叛將王斌,斬首三百六十餘級,陣獲牛馬、銀印』。又報:『一隻虎黨偽光山伯劉體純詐降後,焚劫樊城,攻犯襄陽;偕巡撫徐起元擊敗之』。
丙申(二十日),江西巡撫李翔鳳奏:『浮梁、餘干等縣逆寇勾連閩賊倡亂,直犯饒城;副將鄧雲龍等擊敗之。副將王得仁等進兵水口,擊敗閩賊,克光澤縣;復旋師撫州,剿殺東鄉、安仁一帶逆孽,俘斬甚眾』。
五月庚申(十五日),兵部議覆:『鎮守江西總兵官金聲桓奏:「臣原銜提督撫剿,今改為鎮守,事權不隆,無以彈壓軍民文武;請仍統原銜,錫之敕書,假以便宜」。臣部查鎮臣無節製文武之例,本朝更無便宜行事之製;聲桓所請,殊為僭越,自難允行。但江西寇氛尚熾,姑改「鎮守」為「提督」;一切剿撫事宜,仍令會同撫、按並聽內院大學士洪承疇裁行』。命改金聲桓為提督總兵官,仍飭行。
六月己丑(十四日),湖北總督羅繡錦奏:『總兵官徐勇率兵攻破麻城各山賊寨,生擒偽副將梅增、偽總兵周文江、岳州署總兵官馬蛟龍等,陣斬偽帥滿大壯,生擒偽將龍見明等』。下部議敘。
壬辰(十七日),以高士俊為左副都御史,巡撫湖廣(由下湖南道參政遷)。
乙未(二十日),浙閩總督張存仁奏:『副將張國勳等進剿太湖逆賊,擒獲偽大學士馬士英、長興伯吳日生、主事倪曼青等』。令斬士英等,有功將士所司察議。
丁酉(二十二日),征南大將軍貝勒博洛等奏:『大軍五月二十日抵杭州,適賊兵營於錢塘江東岸綿亙二百里,艤舟江上以待。我軍未具舟楫,不能渡。忽見江沙暴漲,水淺可涉;遂令固山額真圖賴等策馬徑渡,分兵往擊之。偽國公方國安望風膽落,盡棄戰艦;急趨紹興,攜偽魯王朱彝垓遁保台州。大兵奮力追剿,屢獲全勝;擒偽總兵武景科等,斬獲甚眾,江東底定』。
秋八月乙酉(十二日),南贛巡撫苗胙土奏:『江西各府叛服靡常,總以贛州為觀望之地。今諸路官兵十餘營圍贛巳四閱月,兵將分鑣,號令匪一,旗鼓不振。鎮臣金聲桓、柯永盛智勇兼備,士馬精良;伏乞假以總理之權,一赴贛州、一鎮南昌,令諸營將領悉聽節製,庶號令明而蕩平可期』。下兵部議。
丁亥(十四日),征南大將軍貝勒博洛奏:『大兵攻克金華、衢州二府,擒斬偽蜀王朱盛濃、樂安王誼石及偽伯吳凱、總兵項鳴斯等,全浙底定』。下兵部察敘。
浙閩總督張存仁奏:『偽大學士謝三賓、閣部宋之普、兵部尚書阮大鋮、刑部尚書蘇壯等八十四人投誠』。
戊子(十五日),以恭順王孔有德為平南大將軍,與懷順王耿仲明、績順公沈志祥、右翼固山額真金礪、左翼梅勒章京屯泰率滿洲、蒙古、漢軍官兵征湖廣、兩廣。諭曰:『爾等先定湖廣地方,次定江西贛南,由是入廣東,鎮守一方;遣人奏報候旨。但爾等同爵,今在軍中,不可不立主帥;同去王公諸將等,凡事悉聽恭順王令行』。
癸已(二十日),命智順王尚可喜統所部兵偕孔有德南討。
九月己酉(初六日),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奏:『偽瑞昌王朱誼氻結連江寧、常、鎮、平、廣逆黨謀犯省城,官兵進剿,擒誼氻並其黨偽經略韋爾韜、偽總兵楊三貫、夏含章等』。命斬之。
壬子(初九日),定遠大將軍肅親王豪格等奏:『臣率大軍於三月二十六日抵西安,聞寇在邠州,遣尚書星訥往剿;賊聞風潰遁,追斬千餘級,偽副將宋大傑、賀洪器、參將齊勳、張國棟等率馬步三百餘人降。又聞慶陽一帶為賊所據,遣固山額真杜雷分兵往剿,攻克其寨,斬賊渠石二等。又遣固山額真巴顏、墨爾根侍衛李國翰悉率漢軍兵同副將王平等撲滅延安一帶諸寇。五月十六日,賊首劉文炳、康千總、郭天星、張破臉等率賊兵三千餘拒敵;我師擊之,斬殺甚眾,獲馬騾百十二匹。聞賊渠賀珍在漢中府,二隻虎、孫守法在興安州,武大定、高如礪、蔣登雷、石國璽、王可成等在徽州、階州;大軍於五月初五日自西安起程行,分遣貝勒尼堪、貝子屯齊喀、昂邦章京鰲拜巴圖魯、固山額真覺羅巴哈納等率兵由棧道向漢中興安進發。十六日,貝勒尼堪等擒賊哨卒,訊知賀珍尚圍漢中,以馬步賊兵二千據守雞頭關;隨遣巴哈納、吳賴等分兵一半,由山中僻徑以往。貝勒尼堪等於十八日抵雞頭關,賊兵二千迎拒;擊殲之。及抵漢中,賀珍尚未知覺;我兵疾躪其營,賊潰而逃,追斬無算,獲賀珍原領印信並馬騾八百餘匹。五月二十五日,聞賀珍遁居西鄉縣,遣鰲拜、馬喇希等分兵往擊;追及楚湖敗之,獲馬騾三百餘匹。聞二隻虎、孫守法等破興安,貝勒尼堪等自漢中至漢陰,二隻虎遁入四川,孫守法已奔岳科寨。巴顏、李國翰等擊敗延安一帶賊兵,尾至張果老崖,賊入山寨,我軍掘壕圍之,使人來報;因遣守西安府圖賴率滿洲綠旗兵往代巴顏、李國翰守張果老崖。七月十六日夜,潛攻克之,擒斬賊渠康千總,獲馬騾二百九十三匹。臣率兵一半,向秦州進發。二十二日,分遣貝子滿達海、輔國公哈爾楚渾、蒙古固山額真準塔巴圖魯等率兵搜剿,武大定、石國璽等率賊兵七百名降。高如礪率賊兵迎拒,尚書星訥敗之,獲馬騾一百四十三匹;滿達海等抵三台山,圍之。臣於六月十二日亦至,周視三台山壁立堅固,未可以攻;令四面掘濠圍之。高如礪遁,蔣登雷、王可臣率賊兵二千降;遂克三台山』。
丙寅(二十三日),安徽巡撫劉應賓奏:『偽崇陽王寇歙縣,副將張成功等敗之,獲總兵閔士英、鄭鵬遠等』。命誅之。
丁卯(二十四日),湖川總督羅繡錦奏:『逆賊何騰蛟等寇岳州,鎮將高士清等進剿,斬獲甚多』。下所司察敘。
冬十月丙子(初四日),湖川總督羅繡錦奏:『總兵官鄭四維等平定彝陵、枝江、宜都三州縣,擒斬賊眾無算』。下所司察敘。
辛已(初九日),江南提督金聲桓奏:『副將潘永喜等擒偽王朱常洊、總兵了悟、金志逵等,斬級無算;鄱寇悉平』。
甲申(十二日),江西提督金聲桓奏:『副將高進庫、劉伯祿等克贛州,斬偽閣部楊廷麟』。下所司議敘。
以章于天為右僉都御史,巡撫江西(由山東兗西道參政遷)。
十一月癸卯朔,征南大將軍貝勒博洛奏:『既定全浙,隨分兵由衢州、廣信兩路進師福建,固山額真公圖賴等擊敗偽閣部黃鳴駿等於仙霞關,遂破浦城;前鋒統領努山等擒斬偽巡撫楊廷清、李暄,分遣署護軍統領杜爾德、前鋒參領拜尹岱等攻下建寧、延平等府。聞偽唐王朱聿釗遁走汀州,遣護軍統領阿濟格尼堪、杜爾德等率兵追襲,直抵城下;我軍奮擊先登,擒斬朱聿釗及偽陽曲王朱盛渡、西河王朱盛■〈氵全〉、松滋王朱演漢、西城王朱通簡並偽官等,撫定汀州。偽總兵姜正希率兵二萬復襲汀州,乘夜登城;我兵擊敗之,斬殺萬餘級。固山額真宗室韓岱等破偽總兵師福軍於分水關,入崇安縣;俘斬偽巡撫楊文忠等,撫定興化、漳、泉三府。署梅勒章京趙布泰等襲克福州:前後連破賊兵二十餘陣,降其偽總兵二十員、副將四十一員、參遊七十二員、馬步兵六萬八千五百餘名,福建悉平;獲偽璽九顆,馬騾、輜重無算』。得旨:『博洛等躬親調度,平定浙、閩;命所司擇吉祭告天地、宗廟,詔赦天下』。
戊午(十六日),浙閩總督張存仁奏:『錢塘一帶地方緊要,應設水師五千,以防海寇』。下所司知之。
十二月癸酉朔,蘇松提督吳勝兆奏:『故明遂平王朱紹鯤及偽職方楊模等擁眾太湖,句連「海寇」,謀為不軌;副將詹世勳等率兵撲剿,擒紹鯤等』。命斬之。
甲申(十二日),靖遠大將軍肅親王豪格等奏:『十一月二十六日至南部,偵逆賊張獻忠列營西充縣境;隨令護軍統領鰲拜巴圖魯等分領八旗護軍先發,臣統大軍星夜兼程繼進。次日黎明抵西充,獻忠盡率馬步賊兵拒師;鰲拜等奮擊,大破之,斬獻忠於陣。臣至,復分兵四出,破賊營一百三十餘處,斬首數萬級,獲馬騾一萬二千二百餘匹』。得旨:『豪格指授方略,克奏膚功;獻忠伏誅,四川平定,深可嘉悅!有功官兵,察明議敘;仍擇吉祭告,詔赦天下』。
乙酉(十三日),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奏:『偽高安王朱常淇同偽江軍道江於東等盤踞徽州婺源縣之小坑,提督張天祿等率兵進剿,常淇及妻子並其黨俱就擒』。命斬之。
丙戌(十四日),以劉武元為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由天津兵備道右參政遷)。
丁酉(二十五日),陝西巡按趙■〈喘,山代口〉奏:『賀珍等賊盤踞興安,副將任珍等於十一月十三日率兵往剿,賊望風遁;副將王平等追擊,大破之,斬首三千餘級,收降一千五百餘人,獲騾馬、器械甚眾』。
●順治四年丁亥(一六四七)春正月壬子(初十日),遣梅勒章京董阿賴率師駐防杭州。
湖廣總兵官柯永盛奏:興國州等處寨寇悉平;下兵部察敘。初,陳友諒遺孽分為柯、陳二姓盤踞江西武寧、湖廣興國;而居興國者尤蕃衍黠悍,迄明之世為患將三百年。有柯抱沖者,與何騰蛟結連自立為王,以其黨陳珩玉為帥,倚山結寨,焚劫郡縣;攻陷興國州,殺武昌同知張夢白,勢甚猖獗。鎮臣柯永盛同按臣吳贊元遣將征剿,十日內凡八戰,皆敗之,俘斬無算,焚其巢穴,生擒抱沖、珩玉,斬之;餘黨悉平。前後獲婦女四百餘口、騾馬二百匹,俱分給有功將士及陣亡官兵家屬。
壬戌(二十日),陝西巡按趙喘奏:『官兵擊敗延慶賊渠郭君鎮、終南賊渠孫守法,生擒椒溝賊渠姚科、耿三桂,斬獲無算』。
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奏:『總兵官卜從善、黃鼎等擊安慶賊渠趙正,大破之;生擒數十人,斬首五百餘級,獲器械、甲冑無算』。
二月乙亥(初四日),署兩廣總督佟養甲奏:官兵平梧州。
丁丑(初六日),陝西總督孟喬芳奏:『賀珍等殘孽出沒漢中,孫守法盤踞興安、胡向宸負固不服;副將王平等剿賀珍、劉二虎夥賊於興安,斬向宸於板橋南山,困守法、秦四子於椒溝』。下部察敘。
乙丑(十八日),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奏:『故明宗姓偽瑞昌王朱議貴與湖賊趙正俱就擒』。命斬之。
乙未(二十四日),征南大將軍多羅貝勒博洛奏:『廣州府偽唐王朱聿釗弟聿■〈金奧〉僭號「紹武」,署兩廣總督佟養甲、署提督李成棟帥師進剿,斬聿■〈金奧〉並偽周王肅■〈罒上水下〉、益王思■〈厶上火下〉、遼王術雅、鄧王器鼎、鉅野王壽■〈鉬句〉、通山王蘊越、高密王宏椅、仁化王慈魶、鄢陵王肅柄、南安王企壟、周王世子恭探、遼王世子儼鐐、宗姓由梧、慈■〈黑刂〉,獲偽王及文武官員印記共三百九十顆;廣郡悉平』。命敘有功將士;其祭告、詔赦事宜,令所司擇吉以聞。
丁酉(二十六日),降江寧巡撫土國寶一級,調外用;以擒獲奸細王伯時,不請旨擅殺也。
戊戌(二十七日),以佟國鼐為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由巡鹽御史遷)。
三月丙寅(二十五日),署兩廣總督佟養甲奏:高、雷、廉三府平定。
夏四月丁丑(初六日),故明總督田仰帶領兵丁三千名、馬騾二百匹投誠。
己卯(初八日),湖廣巡撫高士俊奏:『收撫長沙,招降偽總兵及參、遊、知縣偽官舉貢三十一人、兵三千五百名,獲船三百艘』。
癸未(十二日),以周亮工為福建按察使(由江南揚州兵備道參政遷)。
辛卯(二十日),江寧巡撫土國寶奏:『蘇松提督吳勝兆謀叛,殺死方姓推官、楊姓同知;督標將官張永義等立縛勝兆並同謀之陸同,獲偽銀印一顆,隨解江寧內院臣洪承疇研審確情,請旨發落。其叛黨馬雄、顧友成逃脫』。命察永義等功次並二廳官被殺情由,脫逃叛黨嚴緝務獲。
陝西巡按趙■〈喘,山代口〉奏:『慶屬地方向緣賀珍等倡逆,各處響應,焚掠幾無虛日;令戶部侍郎屠賴兵剿殺逆寇三千餘名,招撫各堡並獲婦女、牲畜、甲冑、弓矢、槍砲等物,地方漸臻寧謐』。下部察敘。
甲午(二十三日),陝西巡撫趙■〈喘,山代口〉奏:官兵計取賊首孫守法。命傳首陝西。
庚子(二十九日),安徽巡撫李棲鳳奏:『總兵李仲興、副將許漢鼎等擒偽總兵江烏、副將吳繼、陳國柱、鄭思祥、監軍道蘇坤等,斬級甚多;招撫偽總兵、副參、監紀張天麒等十人』。命將吳繼正法、張天麒等覈議,有功將士敘賫。
五月壬寅(初二日),江寧巡撫土國寶奏:『舟山海寇沈廷揚等聯■〈舟宗〉復犯崇明,遊擊李雲龍等分兵追剿,廷揚就擒,俘斬賊兵千餘;湖、海諸寇悉平』。
己酉(初九日),初,故明廢紳侯峒曾等遣奸細潛通偽魯王,為柘林遊擊陳可所獲;中有偽敕一道,反間招撫大學士洪承疇及巡撫土國寶。事聞,覺其詐,於是諭江寧等處昂邦章京巴山、張大猷曰:『爾等鎮守地方,遇有亂萌及奸細往來,嚴察獲解,具見爾等公忠盡職。大學士洪承疇、巡撫土國寶皆因效力我朝,故賊用間諜誣陷。總兵吳勝兆監收奸細謝堯文,供稱嘉定縣廢紳侯峒曾子侯懸■〈氵靜〉等具逆疏付堯文潛通魯王。爾等即將奸細謝堯文、窩逆之孫梢及有名各犯拘提到官,公同大學士洪承疇、操江巡撫陳錦嚴行審究具奏』。又諭洪承疇、土國寶曰:『順治四年四月初四日,柘林遊擊陳可搜獲敕一道;內云:「封承疇為國公、國寶為侯爵」。又黃斌卿密書內云:「承疇所具本章,已為轉奏;國寶二次密字,亦已轉奏國主訖」。又云:「內仗承疇殺巴、張二將,外託國寶靖除地方,則江南不足定」等語。朕見此,益知賊計直同兒戲。因卿等皆我朝效力大臣,故反間以圖陰陷;朕豈墮此小人之計耶!卿等當益勵忠勤,以報國恩,勿以此介意』。
癸丑(十三日),實授廣東委署各官;以佟養甲為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總督兩廣兼巡撫廣東(由總兵官遷)。
己未(十九日),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奏;『故明推官陳子龍陰受偽魯王部院職銜,結連太湖巨寇,潛通舟山餘孽。章京索卜圖計擒之,子龍投水死。湖、海諸寇聞風解散,蘇、松一帶漸平』。
浙閩總督張存仁奏:『海寇周崔芝據福州鎮東衛並海口民城,屢肆剽掠。副將滿進忠等分兵擊之,兩城俱下。又賊黨岑本高犯浦城,為副將李繡所敗,斬獲甚眾;地方平定』。
六月庚辰(十一日),兩廣總督佟養甲奏:招降故明趙王朱由棪、總兵李志璉。
南贛總兵柯永盛奏:『遊擊楊遇、孔國治等解安遠縣圍,破賊兵萬餘人,降三十餘寨;賊巢悉平』。
己丑(二十日),冊封故多羅饒餘郡王阿巴泰子貝勒博洛為多羅郡王。冊文曰:『爾貝勒博洛破流賊、滅福王平定河南、江南時,爾佐和碩德豫親王以行。王分兵一半,令爾招撫蘇州、杭州等府地方。爾獲故明惠王、潞王等親王郡王五人,世子一人、巡撫張鳳翔等文武官員六十人,降其兵二萬五千八十人。戰敗敵兵,凡十五次。又攻克三府七縣,遂平定江南常州、蘇州等府十三州縣,浙江杭州等府二十一州縣。又平定福建、浙東時,以爾為征南大將軍。爾渡錢塘江抵浙東,敗敵二次;克取金華府,擒斬蜀王朱常農等三人,偽閣老馬士英、偽國公方國安等大小五十五員;收降文武官大小三百一十四員,馬步兵一萬四千三百七十人:平定八府、五十三縣地方。繼入福建,誅偽唐王朱聿釗等偽親郡王七人、世子一人、將軍二人、總督一人、伯一人、巡撫一人;共敗敵兵二十四次,收降偽國公鄭芝龍等大小官二百九十一員、馬步兵十一萬三千人。八府一州五十八縣地方悉皆平定,以及江西四縣之地。故進封為多羅郡王,賜之冊印。爾其欽哉』!
癸巳(二十四日),陝西總督孟喬芳奏:『逃竄逆賊武大定攻陷紫陽縣,結連仁河南山偽官覃遠、許不惑等倡亂;興安總兵官任珍擊敗之,斬首二千餘級,巢穴悉平』。
湖廣巡撫高士俊奏:『大軍攻拔衡山、安化、新化、龍陽等縣、衡州、常德二府,生擒偽總兵黃朝宣及副將、遊擊、通判等官,斬首三千餘級』。
甲午(二十五日),蘇松提督吳勝兆謀反鞫實,伏誅。
秋七月壬寅(初三日),湖北巡按曹葉卜奏:『叛逆王光代盤踞鄖陽,妄用「永曆」年號,僭稱鎮武伯;官兵進剿,提督孫定遼敗績,莫知所之』。
丁巳(初六日),遣侍郎喀喀木等率師征鄖陽。
戊午(十九日),調馬國柱為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總督江南、江西、河南(由宣大總督調)。
庚申(二十一日),浙閩總督張存仁奏:『莒州洞賊李長蛟、偽軍師王國用、陳泰鐘等陷建寧府,總兵官李應宗、副將曹允吉死之。海賊亦於是日進口,燒斷漳州江東橋,皆係鄭彩諸逆為祟;長泰、海澄、龍溪盡為賊出沒之所,餘黨分寇同安、安溪諸處』。
八月庚午(初二日),江西提督金聲桓奏:『擒獲故明宗姓偽麟伯王、靄伯王於瀘溪山』。命斬之。
乙酉(十七日),定遠大將軍肅親王豪格等奏:『貝勒尼堪、貝子滿達海、固山額真杜雷、覺羅巴哈納、準塔巴圖魯、馬喇希、護軍統領鰲拜巴圖魯、墨爾根侍衛李國翰、護軍統領哈寧噶、車爾布、德爾得赫等分兵征剿遵義、夔州、茂州、榮昌、隆昌、富順、內江、貴陽等處,斬偽王及巡撫、道官、總兵、副、參、遊、都、守一千餘員,兵了無算,獲馬騾一萬二千四百餘;川寇悉平』。
庚寅(二十二日),江寧巡撫劉今尹奏:『徽州偽總兵余希生等就擒,餘眾潰散;張公山各寨悉平』。
九月辛亥(十四日),淮安土賊張華山等用偽「隆武」年號,嘯聚賊眾千餘,攻據廟灣;遊擊潘延吉、同知耿嘉樂棄城走,俱革職提問。
甲子(二十七日),南贛巡撫劉武元奏:『瑞金、石城、興國、英德等州縣土賊悉平』。下兵部察敘。
河南巡撫金元禎奏:『鄖陽賊首王二等犯淅川縣,官軍擊敗之』。下所司察敘。
冬十月庚午(初三日),初,投誠武毅伯施福、澂濟伯鄭芝豹率十鎮官軍持投誠平國公鄭芝龍牌招撫白沙;至甲子等處,驅散巨寇蘇成,降偽總兵林榆等。別遣總兵施琅、梁立同、提督李成棟、監軍戚元弼等援剿順德縣「海寇」,多所斬獲。賊首張家玉陷東莞,遣黃廷、成陞等以舟師二千擊敗之。三水等縣告急,復遣投誠都督戴忠等率水師抵九江追擊,斬獲甚眾。至是,捷聞。
丙戌(十九日),遣梅勒章京朱喇瑪率師駐防杭州。
戊子(二十一日),侍郎喀喀木奏:『自河南鄧州至鄖陽,會防守光化之陝西副將王平引兵渡河,追賊王光泰及其黨偽總兵李士英等。光泰初聞大兵至內鄉,即遁走房縣,官兵遂復鄖陽;追至房縣,斬級萬餘,光泰等竄四川。官兵留駐鄖陽剿撫餘黨,以次就平』。
乙未(二十八日),江西巡撫章于天奏:『遣副將徐文燦、湯執中領兵剿吉水縣賊王來八等,斬獲甚多」。
十一月丁酉朔,江西巡撫章于天奏:『廣信,弋陽、鉛山、崇仁逆寇悉平』。
戊戌(初二日),漕運總督楊聲遠奏:『擒獲偽義王朱■〈山上汲下〉並其子臬』。命斬之。
己亥(初三日),南贛總兵柯永盛奏:寧都逆寇平。
癸卯(初七日),兩廣總督佟養甲奏:斬擒逆賊陳邦彥等。下兵部察敘。
庚戌(十四日),以侍郎陳泰為靖南將軍,偕梅勒章京董阿賴等征福建。
壬子(十六日),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奏:『犯僧函可,係臣會試房師故明禮部尚書韓日纘之子,出家多年。於順治二年正月內,自廣東來江寧刷印藏經;值大兵平定江南,粵東路阻未回,久住省城。臣在江南,從不一見。今以廣東路通回里,向臣請牌;臣給印牌,約束甚嚴。因出城門盤驗,笥中有福王答阮大鋮書稿,字失避忌。又有「變記」一書,干預時事。函可不行焚燬,自取愆尤。臣與涵可有世誼,理宜避嫌;情罪輕重,不敢擬議。其僧徒金獵等四名,原係隨從,歷審無涉。臣謹將原給牌文及函可書帖封送內院,乞敕部察議』。得旨:『洪承疇以師弟情面,輒與函可印牌,大不合理;著議處具奏。函可等,著巴山、張大猷差的當員役拿解來京』。尋部議:承疇革職;得旨:寬免。
癸丑(十七日),江西巡撫章于天奏:『東安縣逆寇平,擒偽瑞昌王朱統■〈汲上金下〉』。得旨:『朱統■〈汲上金下〉著正法。有功官兵,下所司察敘』。
甲子(二十八日),平南大將軍恭順王孔有德以平湖南捷聞,下所司議敘。
十二月丁卯〔朔〕,江西提督金聲桓奏:『吉安等處偽官郭應銓等受永曆偽職,盤踞龍泉山中,與渠魁王來八句連作亂,殘害地方。遣副將劉一鵬率兵撲剿,擒賊渠王子凌、郭應銓等,斬獲無算』。
壬申(初六日),張存仁引疾乞休,許之。以陳錦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總督浙、閩(由操江巡撫遷)。
癸酉(初七日),浙江巡按奏世禎奏:『逆賊黃斌卿擁船八十餘號直犯寧波,總兵官張杰堵截夾攻,斬級無算,擒賊渠俞國統等二十四人』
癸未(十七日),陝西總督孟喬芳奏:『興安總兵官任珍剿殺賊首米國珍、李世英等,餘黨悉平』。下所司議敘。
丙戌(二十日),平南大將軍恭順王孔有德等奏:『臣等自岳州進兵長沙,偽巡撫何騰蛟、總兵王進才先遁。隨遣梅勒章京卓羅、藍拜等探其所向,遇進才部賊捨舟登岸逆戰,卓羅等擊敗之。我師次湘潭,聞偽平南伯黃朝選擁賊十三萬屯於燕子窩;臣率梅勒章京藍拜、屯泰等由水路進至蘆口,擊破北路賊營。智順王尚可喜同卓羅等由陸路進至渚州,遇偽總兵徐松節引馬步賊一萬三千逸去,追擊敗之。朝選走衡州,臣等星夜進兵趨衡;朝選與其四子匿於神祠,搜獲斬之,餘孽盡殲。臣令懷順王耿仲明、固山額真金礪、梅勒章京卓羅等由衡州水路還長沙,遇偽總兵楊國棟擁賊二千屯天津湖;前隊甲喇章京張國柱、扎薩藍等擊敗之。次日,國棟領馬步賊三千從牛皮灘遁去;我兵追擊之,生擒偽副將七員。懷順王耿仲明等至長沙,國棟領馬步賊七千水陸迎戰;我兵奮擊,賊眾大敗。追入長沙城內,悉殲之。又聞賊困桂陽州,令智順王尚可喜同藍拜等赴援,留固山額真金礪等於衡州。臣同懷順王耿仲明並卓羅等趨祁陽,聞賊兵三千據熊飛嶺,隨率兵三百趨擊,追入祁陽;我軍齊集,圍其城,殺偽總兵一、副將一、馬步賊七千。又聞賊據寶慶,留懷順王耿仲明為後應,臣引兵趨寶應,圍其城,克之;斬偽魯王朱鼎兆、世子朱乾生、偽總兵黃晉、李茂功、吳興、偽藍司劉佐、偽副、參、遊、都、守四十餘員、馬步賊三萬二千。又聞偽永曆據武岡州,我兵夜發疾進,令梅勒章京黑成功、協領渥赫納等為前隊;遇賊梗路,黑成功等擊敗之,賊奔入木城。次日,我兵縱火焚木城,奪門而入;斬偽監軍道一、偽總、副、參、遊等官百七十餘、馬步兵萬八千有餘。師抵武岡,偽永曆僅以身遁,劉承蔭降。先是,智順王尚可喜等趨桂陽時,聞郝搖旗所部賊一千四百聚翔鳳鋪,令護軍統領線國安、協領蘇朗等擊敗之。師抵桂陽,賊解圍遁;藍拜等趨進,搖旗逸去。又遣國安等引兵趨靖州,追緝偽永曆。有偽總兵蕭曠、姚有姓擁賊一萬、土司二千據靖州,國安等疾趨,圍其城,奪門而入;生擒曠及有姓,餘賊悉殲。偽侍郎蓋光英等領土司兵萬四千,揚言欲奪蕭曠、姚有姓,侵犯我營;擊敗之。師趨沅州,聞偽伯張憲弼部下偽總兵分列五營於黔陽,令藍拜往圍之;賊出城迎戰,藍拜等擊之,斬賊七千餘。師至沅州,憲弼擁賊三萬有奇,出城拒戰;我兵奮擊,遂克其城;湖南悉平。貴州黎平府偽岷王朱埏峻降。計前後所獲偽永曆太子朱爾珠、驪山王朱埏院、安昌王朱埏眷並偽將軍等宗姓等二十七人,招降偽國公劉承蔭、偽伯王雲程、劉承永、董英、周恩仲、高清浩、鄭應昌、偽內閣吳秉、偽巡撫傅上瑞及偽總兵四十七員、偽副、參、遊等二千餘員、馬步兵六萬八千有奇,獲馬匹、船隻無算。苗夷大半俱降;其未順者,已遣人招撫。新服地方需人料理,隨令總兵官于時中、副將王希用率新降兵二千四百駐衡州府。又委副將何允為總兵官,同副將劉尚艾率新降兵一千二百駐武岡州;投誠總兵陳躍龍、副將蕭遠領新降兵三千駐黎平府。偏沅巡撫高斗光有疾未痊,委投誠偽伯周思仲代之。又令投誠副將張勒領新降兵一千同周思仲駐沅州,總兵官馬蛟麟駐常德府」。優旨嘉獎之。
庚寅(二十四日),原任浙閩總督張存仁奏:『副將馬成等援剿處州,斬賊無算,恢復景寧、雲和、龍泉三縣』。
湖廣荊州總兵官鄭四維奏:『逆賊牛萬才窺伺松滋,遊擊劉進忠等援剿,斬賊千餘,賊奔深谷。臣慮荊州屬邑遼闊,又接壤襄、鄖、陝、蜀、滇,有歷來未服土司通同諸賊盤踞歸、巴,窺伺彝陵,誠為心腹之患。請增兵防守彝陵、灃州,以為久遠之計』。章下所司。
福建巡撫佟國鼐奏:『逆賊鄭彩等糾眾數萬圍攻省城,副將鄒必科等奮剿,斬級數千,餘賊潰散』。
乙未(二十九日),湖川總督羅繡錦奏:『提督總兵官孫定遼剿賊至鄖屬安陽口,營壘未備;眾賊掩至,定遼戰死』。下所司知之。
--以上見順治朝「東華錄」卷二(原順治四至九)。
·順治五年戊子(一六四八)春正月辛亥(十五日),原任浙閩總督張存仁奏:『偽宜春王朱議衍自江西入據汀州山寨,總兵官于永綬破其寨,議衍就擒』。命誅之。
二月甲戌(初九日),江南江西河南總督馬國柱奏:『江西總兵金聲桓據南昌叛,偽稱豫國公,王德仁偽稱建武侯,餘將各稱偽職,用偽隆武年號;攻陷郡邑,劫掠船艘。聲言將浮江東下,窺伺江南。請速發大兵,以圖撲滅』。章下兵部。
辛巳(十六日),江南江西河南總督馬國柱奏:『官兵恢復無為州,擒斬賊首王洪圖等,並獲降賊州同李斅沅』。得旨:『李斅沅,著正法』。
原任浙閩總督張存仁奏:『官兵恢復連城、順昌、將樂三縣,先後擒斬偽侍郎趙士冕、偽總兵黃鍾靈等』。
甲申(十九日),湖川總督羅繡錦奏:『官兵攻破徐家寨等賊巢,擒斬逆渠邢志濂等』。
壬辰(二十七日),偏沅巡撫線縉奏:『偽貴溪王朱常彪、偽恢武伯向登位句通苗賊,結連張光璧等分兵二路寇沅州;臣同護軍統領線國安、梅勒章京許爾顯等合兵進剿,攻下永寧,斬首三千餘級,獲常彪、登位及偽將二十餘人,俱伏法』。
三月庚戌(十五日),命固山額真譚泰為征南大將軍,同固山額真何洛會統領官兵討江西反賊金聲桓。
戊午(二十三日),反賊金聲桓遣敵遺書開歸總兵高第,約期舉兵。第執其使以聞。
癸亥(二十八日),陝西巡按劉明偀奏:『賊渠武大定收合餘燼,窺犯寧羌界;遊擊張德俊等大破之,擒斬千百四十餘名,獲婦女、馬匹、衣甲、輜重無算』。
夏四月壬申(初七日),浙閩總督陳錦奏:『克復建寧,擒斬偽鄖西王朱常湖、偽國師王祁等』。
壬午(十七日),平南大將軍恭順王孔有德奏:『大軍至辰州,擒偽榮王朱有楨子朱松於苗洞,又生擒偽奉國將軍朱運烇於興化土司;隨破永寧巢,擒偽貴溪王朱長標。軍至廣西全州,何騰蛟等聞風遁,貴州銅仁府,廣西全州興安縣、關陽縣苗猺共三十一處、洞二百六十處俱歸順,擒獲偽南威王朱寅衛並子朱載功、偽長沙王朱由櫛、偽輔國將軍朱華等四十一人及諸偽伯、總兵司道官員甚眾』。下所司察敘。
丙戌(二十一日),命固山額真劉之源、佟圖賴為定南將軍,駐防寶慶;固山額真墨爾根侍衛李國翰為定西將軍,駐防漢中。
丁亥(二十二日),命平西王吳三桂自錦州移鎮漢中。
辛卯(二十六日),鳳陽巡撫陳之龍奏:『自金逆之叛,沿海一帶與舟山之寇止隔一水,故密差中軍各將稽察奸細,擒到偽總督黃毓祺並家人袁五,搜獲銅鑄偽關防一顆、反詩一本;供出江北富黨薛繼周等、江南王覺生、錢謙益、許念元等,見在密咨拏緝」。得旨:『黃毓祺,著正法。其江北窩賊薛繼周等、江南逆賊王覺生、錢謙益、許念元等,著馬國柱嚴飭該管官訪拏。袁五,著一併究擬』。
癸巳(二十八日),故明宗姓朱履祧訛言倡亂,被獲伏誅。
閨四月乙未朔,湖川總督羅繡錦奏:『興國逆賊劉大刀與偽總督鮑瑞玉合謀為亂,遊擊張國忠等分兵進剿,陣斬瑞玉;擒偽副將彭守軌、推官錢居清、同知錢應統等十人斬之,並獲偽札、關防、馬匹、器械』。
壬寅(初八日),湖廣提督柯永盛奏:『偽總兵蕭相國、偽都司徐雲從於蘄水糾眾倡亂,千總鄂效鵬等進剿,擒相國等』。
癸卯(初九日),以李國英為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由署巡撫總兵官遷)。
乙卯(二十一日),平西王吳三桂赴漢中戍守。
己未(二十五日),以遲日益為右副都御史,巡撫湖廣(由右布政使遷)。
五月癸未(十九日),以朱延慶為右僉都御史,巡撫江西(由浙江嘉湖道參政遷)。
甲申(二十日),江南江西河南總督馬國柱奏:官兵大破金逆,復九江、饒州等府。
丁亥(二十三日),命浙江總督移駐衢州。
秋七月庚寅(二十七日),浙江巡撫蕭起元奏:『擒獲衢州賊魁趙之超,招撫臨安縣賊渠高自生等千餘人』。
八月癸巳朔,南贛巡撫劉武元奏:『江西逆賦金聲桓、王得仁等擁眾二十餘萬直犯贛界,圍城三月;官兵誓死決戰,殺賊萬餘,遺孽望風奔竄,重圍頓解』。
己亥(初七日),浙閩總督陳錦奏:『海逆鄭彩等連■〈舟宗〉千餘,盤踞長樂、連江等縣;總統部臣陳泰、李率泰分兵夾擊,盡驅出海,長、連二縣次第恢復。又統師直入興化,生擒賊渠偽總督顧世臣等十二人,斬之;興化蕩平』。
壬寅(初十日),授投誠唐通、左夢庚、鄭芝龍、董學禮、許定國子爾安為一等精奇尼哈番,劉良佐為二等精奇尼哈番,劉澤清、李本深為三等精奇尼哈番,張天福、劉進忠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張國柱為二等阿思哈尼哈番,張大元、趙之龍、李朝雲、韓文、鄭家棟、劉麟圖、許得功為三等阿思哈尼哈番,餘授職有差。
乙卯(二十三日),以張學聖為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由浙江督糧道參議遷)。
九月壬戌朔,江西巡撫王志佐奏:『偽巡撫吳江、偽兵部尚書余應桂等久聚南康、湖口,黨惡助逆;遣遊擊李文玉進剿,江等就擒』。命斬之。
壬申(十一日),命鄭親王濟爾哈朗為定遠大將軍,統兵討湖廣逆賊李錦、馬進忠。
己丑(二十八日),孔有德等班師。
冬十月壬寅(十一日),偏沅巡撫線縉奏:定南將軍固山額真佟圖賴復寶慶。
丙辰(二十五日),劉澤清句連曹縣叛賊謀為不軌事覺,澤清並弟、姪及賊渠李洪基、李化鯨皆伏誅。
十一月甲子(初四日),江南江西河南總督馬國柱奏:『廣賊李成棟妄稱惠國公,始踞南雄、繼而句連峒蠻土寇號稱百萬,直犯贛城;撫臣劉武元、總兵官胡有陞大敗之,成棟單騎走,斬首萬餘級,俘獲無算』。得旨褎獎,從優敘賚。
丙寅(初六日),陝西巡撫黃爾性奏:『逆賊賀珍等謀欲渡江截漕,興安總兵官任珍擊走之,生擒賊渠李應全等,斬獲無算』。下所司察敘。
十二月辛亥(二十一日),南贛巡撫劉武元奏:『副將劉伯祿等攻破魚骨等寨,擒斬偽軍門劉志諭並偽副將、參將、遊擊等二十餘名;參將栗養志等攻破連花等寨,俘其偽滋陽王妃孔氏,並擒剿偽都督葉南枝等;遊擊鮑虎等又大敗賊兵於土橋,擒斬偽軍門劉飛等』。下所司察敘。
壬子(二十二日),江南江西河南總督馬國柱奏:『副將楊捷等復都昌,生擒賊渠偽兵部尚書余應桂』。命斬之。
·順治六年己丑(一六四九)春正月壬戌(初三日),浙閩總督陳錦奏:「福州總兵張應夢復羅源縣,右路總兵馬得功復永春、德化二縣,擒偽總師顏昌儒等,平三百餘寨』。
乙丑(初六日),江南江西河南總督馬國柱奏:『舟山偽僉都嚴我公率知府許珖等投誠,兼獻進剿機宜,願充鄉導』。下兵部議。
壬申(十三日),四川巡撫李國英奏:『偽逆李廷明犯劍州,章京項友功、黃世仁等往剿;至毛蛇溝、板橋壩等處,賊逆戰,奮擊大破之,追殺二十餘里,生擒偽將三員,斬首二百餘級』。
辛巳(二十二日),以金廷獻為右僉都御史,巡撫偏沅(由御史遷)。
壬午(二十三日),征南大將軍固山額真譚泰、固山額真何洛會等奏:『官兵於去年七月初十日薄南昌府城下,圍困賊兵。至本年正月十八日,固山額真何洛會領護軍參領喀爾他喇、署甲喇章京根特巴圖魯至城南,豎雲梯進攻。十九日午後,蒙古固山兵先登,叛賊金聲桓中二矢,投水死,仍磔屍示眾;生擒王得仁,正法。賊黨盡殲,南昌、九江、南康、瑞州、臨江、袁州等府俱平』。下兵部察敘。
丙戌(二十七日),四川巡撫李國英奏:『叛將王基城舊部林時泰等,前殺基成來降;臣是以待之不疑,令分防中江、潼川、射洪等處。時泰等屢次乞糧,臣以非額設,未給;遂據城譟叛,殺死射洪知縣楊于朝。臣遣副將曹純忠、遊擊惠成傑等分兵攻剿,斬獲無算,時泰等俱潰遁』。得旨:『林時泰,著嚴行剿捕,毋致逋誅』。
二月辛亥(二十二日),平西王吳三桂等奏:『偽王朱森釜、偽定遠侯趙榮貴率賊萬餘犯階州,臣等前後分擊,殺賊七千有餘,陣斬森釜、榮貴,獲偽侯印一顆、偽總兵印十顆及馬騾、金銀等物』。下所司議敘。
戊午(二十九日),川湖總督羅繡錦奏:辰常總兵官馬蛟麟剿張逆於黃茅田,大破之。
三月甲戌(十五日),川湖總督羅繡錦奏:『總兵官馬蛟麟陣擒賊渠舒有朝等』。下部察敘。
戊寅(十九日),浙閩總督陳錦奏:『福清等二十縣士民同心效死守城,忠義可嘉!請免本年丁徭,以示鼓勵』。奏下部議。
辛巳(二十二日),江南江西河南總督馬國柱奏:『楚賊突犯霍山,把總韓明秀、守備徐志高赴敵,死之』。
甲申(二十五日),征南大將軍固山額真譚泰、何洛會等奏:『大兵至南安,偵逆賊李成棟竊據信豐、偽兗國公竊據南康;遣兵先破偽兗國公,殲除殆盡。繼抵信豐,前後合圍。逃出之人報云:「賊謀夜遁,梅勒章京覺善等遂豎梯攻克其城。賊潰散渡河,署梅勒章京宜爾格德等督兵追剿,李成棟溺水死」。隨令護軍統領伊爾德等平定撫州、建昌兩府,復破偽總兵楊奇盛兵二千有奇;擒斬渠魁,撲滅餘孽,江西悉平』。下所司議敘。
丙戌(二十七日),平西王吳三桂等奏:『大兵抵秦,克復宜君、同官二縣,擊敗逆賊王永強等,斬首七千餘級,獲駝馬四百五十餘匹』。下部察敘。
夏四月丙申(初八日),陝西巡撫黃爾性奏:『平西王吳三桂等克蒲縣,誅逆寇王永強所設偽官,餘黨悉平』。
癸卯(十五日),福建巡按霍達奏:官兵復平和、詔安、漳平、寧洋四縣。
癸丑(二十五日),浙閩總督陳錦奏:官乓平福寧、福安縣。
靖南將軍陳泰等奏:『福建二府、一州、二十九縣先為賊踞,臣等領兵剿殺,俱巳恢復,安設官兵;全閩底定』。得旨:『據奏官兵大捷,福建全省已定。陳泰等盡心調度,克奏膚功,深可嘉悅!在事有功人員,察明議敘』。
五月丁卯(初九日),以丁文盛為福建左布政使(由河南按察使遷)、周亮工為福建右布政司(由按察司遷)。
丙子(十八日),以李棲鳳為右僉都御史,巡撫廣東(由浙江嘉湖道參議遷);郭肇基為兵部左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巡撫廣西(由三等阿達哈哈番遷)。
丁丑(十九日),改封恭順王孔有德為定南王、懷順王耿仲明為靖南王、智順王尚可喜為平南王,各授金冊、金印。賜孔有德冊文曰:『爾孔有德原係明臣,見明國之氣運衰微,遂起兵行元帥事,蹂躪山東地方。全攜所部將吏軍民航海來歸,原給都元帥敕印。於崇德元年四月二十七日優加冊印,封恭順王;俾功名富貴帶礪山河,子孫世世承襲。一切過犯,盡皆原宥。隨多羅克勤郡王取旅順口時,爾帥所部兵協攻。平定朝鮮國時,爾率所部隨輔政叔德豫親王破其援兵。和碩英親王取皮島時,爾帥所部兵協攻,圍困錦州;及和碩鄭親王破洪承疇兵時,爾帥所部兵交戰。叔父攝政王取杏山時,爾帥所部兵協攻。和碩鄭親王取中後所、前屯衛時,爾率所部兵協攻。叔父攝政王入山海關之日,殺敗流賊二十萬;爾率所部兵交戰。又追擊流賊至慶都縣,爾率所部兵交戰。輔政叔德豫親王領兵剿流賊、滅福王平定河南、江南,在潼關殺流賊時,爾率所部兵交戰;取揚州時,爾率所部兵協攻;取江陰縣時,爾率所部兵協攻。又特命爾領兵進取湖南,爾隨宜剿撫,攻克郡邑,招撫官吏、兵民甚眾。爾原封恭順王,今授金冊、金印,加封為定南王;爾其益勵忠勤,奉公守義,以報特恩。尚其欽哉,勿負朕命』!賜耿仲明冊文曰:『爾耿仲明原係明臣,因見明國之氣運衰微,遂起兵行總兵事,蹂躪山東地方。全攜所部將吏、軍民航海來歸,原給總兵官敕印。於崇德元年四月二十七日,優加冊印,封懷順王;俾功名富貴帶礪山河,子孫世世承襲。一切過犯,盡皆原宥。隨多羅克勤郡王取旅順口時,爾率所部協攻。平定朝鮮國時,爾率所部隨輔政叔德豫親王破其援兵。和碩英親王取皮島時,爾率所部協攻。叔父攝政王破洪承疇三營時,爾率所部兵交戰。叔父攝政王取塔山時,爾率所部兵協攻。和碩鄭親王取中後所、前屯衛時,爾率所部兵協攻。叔父攝政王入山海關之日,殺敗流賊二十萬;爾率所部兵交戰。又追擊流賊至慶都縣,爾率所部兵交戰。輔政叔德豫親王領兵剿流賊、滅福王平定河南、江南,在潼關殺流賊時,爾率所部兵交戰;取揚州時,爾率所部兵協攻。又同恭順王進取湖南,爾隨宜剿撫,攻克郡邑,招撫官吏、兵民甚眾。爾原係懷順王,今授金冊、金印,加封為靖南王;爾其益勵忠勤,奉公守義,以報特恩。尚其欽哉,勿負朕命』!賜尚可喜冊文曰:『爾尚可喜原係明臣,見明國之氣運衰微,擒其所遣副將二員,起兵取廣鹿等五島,全攜所部將吏、兵民航海來歸,原給總兵官敕印。於崇德元年四月二十七日,優加冊印,封智順王;俾功名富貴帶礪山河,子孫世世承襲。一切過犯,盡皆原宥。後征大同時,爾於代州敗明步兵七百。平定朝鮮國時,爾率所部隨輔政叔德豫親王破其援兵。和碩英親王取皮島時,爾率所部兵協攻。我兵在松山破洪承疇兵時,爾率所部兵交戰,又隨和碩英親王在松山破曹總兵之兵。叔父攝政王取杏山時,爾率所部兵交戰。和碩鄭親王取中後所、前屯衛時爾率所部兵交戰。叔父攝政王人山海關之日,殺敗流賊二十萬,爾率所部兵交戰。又追擊流賊至慶都縣,爾率所部兵交戰。和碩英親王征流賊圍攻延安府,爾率所部兵進戰。又同恭順王進取湖南,爾隨宜剿撫,攻克郡邑,招撫官吏、兵民甚眾。爾原係智順王,今授金冊、金印,加封為平南王;爾其益勵忠勤,奉公守義,以報特恩。尚其欽哉,勿負朕命』!
令定南王孔有德率舊兵三千一百及新增兵一萬六千九百___共二萬往剿廣西,挈家駐防。其全省巡撫、道、府、州、縣各官並印信,俱令攜往。靖南王耿仲明率舊兵二千五百及新增兵七千五百、平南王尚可喜率舊兵二千三百及新增兵七千七百___共二萬往剿廣東,挈家駐防。其全省巡撫、道、府、州、縣各官並印信,俱令攜往。
戊寅(二十日),設定南王下隨征總兵官一、左右翼總兵官各一,靖南王、平南王下左右總兵官各一;每總兵下,中軍、旗鼓各一。調廣西辰常總兵官右都督馬蛟麟為定南王下隨征總兵官、定南王下二等阿思哈尼哈番線國安為左翼總兵官、三等精奇尼哈番曹得先為右翼總兵官、靖南王下二等阿思哈尼哈番徐得功為左翼總兵官、二等阿思哈尼哈番連得成為右翼總兵官、平南王下一等阿思哈尼哈番許爾顯為左翼總兵官、三等阿思哈尼哈番班志富為右翼總兵官。
辛巳(二十三日),陝西巡撫黃爾性奏:『平西王吳三桂、固山額真墨爾根侍衛李國翰進取延安府,賊兵遠竄,復其城』。下所司議敘。
壬午(二十四日),四川巡撫李國英奏:龍安邊郡悉平。
六月丙午(十八日),江南江西河南總督馬國柱奏:南贛餘孽擁故明宗室朱由植作亂,官兵討平之。
秋七月癸酉(十六月),湖廣巡撫撫遲日益奏:『剿撫黃州賊眾三百餘砦,偽王朱蘊■〈金嚴〉等就擒』。得旨:『兵部察敘。朱蘊■〈金巖〉,著即於彼處正法』。
贈福建陣亡遊擊王鳳岐官。
乙亥(十八日),署江西提督事劉光弼奏;復廣昌縣,收撫饒州、撫州降將三十餘員。
戊寅(二十一日),贈福建陣亡參將路運皞、桂顯官。
甲申(二十七日),南贛巡撫劉武元奏:『廣東餘孽三路肆逆:一長驅渡嶺,入犯南安;一屯聚烏逕,窺伺信豐;一設計夾攻,直逼崇義。隨分調各營將士奮勇會擊,連破木城,擒斬偽軍門劉治國等九人,陣獲馬匹、器械無算』。下兵部敘卹。
丙戊(二十九日),陝西巡撫黃爾性奏:『吳三桂、李國翰復延綏鎮城,斬賊眾四千六百餘級』。
丁亥(三十日),四川巡撫李國英奏:『蜀賊孫一鳳糾結土司龔人龍等句引番逆謀犯龍安,參將王明德等大敗之』。下兵部察敘。
八月已丑(初二日),平西王吳三桂、固山額真墨爾根侍衛李國翰等統兵攻剿蒲城、宜川、安寨、清澗等處逆賊,斬級數千。捷聞,下所司議敘。
癸已(初六日),陝西總督孟喬芳奏:『山西逆寇虞允等稱偽永曆年號,陷蒲州及臨晉、河津等縣;臣同戶部侍郎額色督軍渡河直趨蒲州,殺賊無算,遂復其城,臨晉、河津等縣皆平』。又報剿平興安賊渠王國賢等。俱下所司議敘。
丙午(十九日),錄固山額真譚泰克復江西功,授一等精奇尼哈番。
定遠大將軍鄭親王濟爾哈朗奏:『大軍自安陸府入長沙,聞賊渠何騰蛟、馬進忠等據湘潭,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固山額真阿濟格尼堪統八旗前鋒兵並護軍為前哨,臣領眾軍為後隊;前哨兵先抵湘潭,賊出三門迎戰,我兵分剿,大敗之,生擒騰蛟。奪門而入,克其城。隨令尚書阿哈尼堪、固山額真劉之源等率兵一旅趨寶慶,固山額真佟圖賴、伊拜等率兵一旅趨衡州。時聞賊渠一隻虎(「蔣錄」云即李錦)據辰州,臣親領兵渡江趨辰州。又聞賊渠杜永熙部賊據永興,臣星夜趨永興;前鋒統領席特庫等先至,奪門而入。生擒偽總兵尹舉智等十人,斬之;獲馬七十一匹、船四百艘。一隻虎聞風,棄辰州遁。阿哈尼堪、劉之源等聞賊首王進才、馬進忠(「蔣錄」云即混十萬)據寶慶,乘夜馳往。平明抵城,賊眾迎戰,擊敗之。遂克寶慶,破南山坡九營;斬偽總兵馬有志、胡進玉等七人,獲馬百十有七匹。努山等又擊破進才九營於大水,阿哈尼堪等擊破賊首袁宗第、二隻虎(「蔣錄」云即偽光山伯劉體純)等十營於紅江。師至沅州,令伊爾都齊等分兵一半趨靖州。時有賊三千餘人踞山角立寨,梅勒章京金維城等直衝入,大敗之。靖州賊聞風先遁,我兵奮力追逐,獲馬三十匹。固山額真佟圖賴等距衡州三十里,遇賊兵千人屯橋上,前鋒兵擊敗之。又破偽總兵陶養用寨於石橋門,斬養用;破偽伯胡一清七營於城南山、偽副將黃姓兵於望公嶺、偽總兵周進唐兵於山峪口、偽總兵方姓等兵於山上。一清復率賊眾萬人,距廣西全州三十里立六營,又擊破之,我師遂入全州』。
辛亥(二十四日),浙江福建總督陳錦奏:『江右流寇突入延平,攻陷大田、尤溪二縣。臣調兵會剿,恢復二邑,斬馘甚多』。
九月甲子(初八日),授投誠偽右副都御史嚴我公仍為右副都御史、招撫沙埕舟山等處招撫使,偽開遠侯吳凱為沙埕侯,偽義安伯顧奇勳為舟山伯,偽開平將軍姜君獻為歸義將軍,偽總兵陳德芝為招撫標下右營總兵,雷虎彪為招撫標下後營總兵,楊子龍為招撫標下前營總兵,偽安遠將軍王用陞為懷義將軍,偽翼義將軍陳龍為慕義將軍,偽副使呂一成為沙埕監軍副使,高樹勳為舟山監軍副使:俱賜敕印並貂帽、蟒袍等物。
冬十月癸已(初八日),賊陷福建興化府,署府事福州府推官黎樹聲死之。撫按以聞,贈樹聲本省按察使司僉事,廕一子入監讀書。
乙巳(二十日),陝西總兵官任珍奏:『偽副將唐仲亨句連川寇,偪近秦境;臣率兵敗之於屠油壩,連破三穴,斬仲亨,擒偽王朱常瑛、朱由杠、偽帥焦賚明、偽監軍鄧林春、蒙古卜布賴等,解赴西安正法』。下所司查敘。
十一月戊午(初三日),江西巡撫朱延慶奏:『順治五年江西遭金、王二逆之變,文武各官俱割辮從逆;惟故巡按御史董成學、分守湖東道參議成大業、新喻縣知縣張雲輦、廬陵縣知縣常庚、袁州副將尚登第,或威脅不屈,視死如飴;或抗志不辱,與城俱殞。乞敕部優卹,以慰忠魂』。章下部議。
壬午(二十七日),靖南王耿仲明往征廣東,至江西吉安府自盡。
癸未(二十八日),江南江西河南總督馬國柱奏:『徽州府黃山寨偽總兵王俊、張公寨偽總兵汪永高、五都源寨偽副將江溥、黃尖寨偽監紀程正邦、寧國府大義寨偽副將籍維倫、天目寨偽副將朱國相、華陽寨偽遊擊葛惕中等,各以寨降』。
十二月戊子(初四日),定遠大將軍鄭親王濟爾哈朗等奏:『廣西賊渠趙廉(案「蔣錄」云:一作焦璉)分三路寇全州,順承群王勒克德渾等率前鋒統領席特庫等擊敗之,獲馬四十餘匹。後復來寇,臣等率兵往援;比至,賊已遁。聞賊渠曹棍子在道州,遂令順承郡王征之。賊文柵壘,據永安關。我軍潛襲,席特庫拔其營;署護軍統領阿濟賴等斬關而入,克之,獲馬二十餘匹。九月,曹槓子復以其黨萬餘寇道州,順承郡王等率官兵擊敗之;斬賊渠三人,生擒一人,獲馬六十餘匹。臣等率兵至永州,賊渠周進唐、熊兆藻立五營於大松橋,臣等遣署梅勒章京達爾泰等擊敗之。時固山額真佟圖賴留駐衡州,尚書阿哈尼堪、固山額真劉之源留駐沅州;賊攻長寧縣,佟圖賴遣牛錄章京陳天謨等破之於石鼓洞,斬偽總兵、副將二人。賊渠王強等犯沅州,阿哈尼堪遣署護軍統領杜爾德破之於便水,斬偽副將三人及賊兵七百餘級,獲馬六十餘匹。諜聞賊渠二隻虎據烏撒城,臣等遣前鋒統領努山等往剿;賊三面逆戰,我兵俱擊敗之。署護軍參領胡尼雅等相繼奪門,遂克其城;斬偽副將、參、遊五人及賊兵千五百餘級,獲馬二百餘匹。我兵自烏撒城還,剿賊於艾考洞;比至,賊遁,我兵追敗之,斬偽閣部楊鰲等三人。又遣署護軍統領伊爾都齊等大破賊渠何永忠,克黎平府。永忠潰奔永從縣,我兵躡其後,賊逆戰,大破之;永忠攜妻子遁,斬偽泗江王並偽將五人,賊兵一百六十級,獲馬四百餘匹,招降偽總兵、副將、監司十一員』。
己亥(十五日),平西王吳三桂、固山額真墨爾根侍衛李國翰奏:『賊渠劉登樓、任一貴、謝汝德潰奔榆鎮、西協、定邊一帶,發兵追剿,累戰克捷;偽將齊進才殺汝德降,將官馬永爵射死一貴,總兵劉芳名擒斬登樓,榆林等處底定。隨分官兵渡河攻圍保德、府谷,又發諭招撫,河東附近悉皆納款;河保營偽總兵張鳳翼授首,偏關偽軍門萬鍊內變自焚』。下所司察敘。
辛丑(十七日),江西提督總兵官劉光弼奏:『逆賊張自盛、洪國玉等盤踞湖東,臣遣中軍參將陳陞等往擊,敗之,斬獲無算;餘賊奔潰,偽總兵董明魁、郭承旻等率眾降,江右土寇悉平』。
己酉(二十五日),四川巡撫李國英奏:『鄰水、大竹二縣僻在山陬,向為陳三台、甘一爵、朱德洪等所據。今三台就撫,一爵、德洪尚爾執迷;臣遣官招之,一爵陽順陰逆,將官任魁、署鄰水縣知縣王文采墮計身殞。鎮臣盧光祖等率兵往剿,鏖戰七晝夜,將士填塹直登,二逆先後伏誅,餘黨悉除;鄰、大二縣,俱入版圖』。下所司察敘。
庚戌(二十六日),浙江巡撫蕭起元奏:寧波、紹興、台州土寇悉平。
·順治七年庚寅(一六五○)春正月壬戌(初八日),南贛巡撫劉武元奏:官兵恢復廣東南雄府。
甲戌(二十日),浙閩總督陳錦奏:『偽德化王朱慈葉、偽石城王朱議■〈氵〈巛上夕下〉〉糾逆作亂,陷大田;官兵進剿,慈葉、議■〈氵〈巛上夕下〉〉俱就擒』。命斬之。
二月甲午(十一日),以王一品為兵部左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巡撫廣西(原任鳳陽巡撫)。
三月乙卯(初二日),江西巡撫朱延慶奏:『廬陵縣知縣常庚,當金、王二逆叛亂時,抗節不從,罵賊而死;乞賜卹典』。章下所司。
丁丑(二十四日),浙江福建總督陳錦奏:『官兵生擒偽新建王朱由模及其黨朱由柍、黃繼盛』。命斬之。
夏四月甲午(十一日),定南王孔有德奏:『大兵抵衡州,擒偽軍門鄭思愛於燕子窩,敗偽興寧侯胡一青於永州,撲巨寇馬進忠於武岡,滅偽永國公曹志健於龍虎關,擒偽軍門黃順祖、偽總兵林國瑞於興寧,並招降偽軍門向文明等官兵五萬,斬獲無算』。得旨:『裦獎;有功人員,令所司察敘』。
六月乙酉(初三日),平西王吳三桂奏:『保德州民兵崔耀等擒斬偽定國公牛化麟,以城降;殲偽官二百一十七人』。
癸卯(二十一日),南贛巡撫劉武元奏:『官兵擒剿偽軍門彭順慶、偽官一百五十七名,復寧都、石城二縣』。
秋九月甲寅(初三日),福建巡撫張學聖奏:『逆渠鄭成功犯潮州,總兵官王邦俊大破之,成功遁入海』。
冬十月庚子(二十日),福建提督楊名高奏:『官兵進剿邵武逆賊,擒偽寧南伯洪國玉、偽總兵李安民、偽閣部揭重熙』。命斬之。
十一月乙卯(初六日),平西王吳三桂奏:『官兵復府谷縣,斬偽經略高友才等及偽官三百餘員、兵千餘名,擒從逆榆林道孫士寧、副將賈梧、遊擊李鼎鋐斬之,降偽總兵郝自法等』。下兵部察敘。
乙丑(十六日),平南王尚可喜奏『官兵克廣東省城,斬賊六千餘級,溺水死者無算;陣擒賊將范承恩等,俘獲甚眾。肇慶府賊將宋裕昆等率所部降』。下兵部察敘。
戊辰(十九日),舟山等處招撫使嚴我公奏:『偽侯阮進等投誠,遣養子阮義入京朝見;又逆賊陳龍既降復叛,已遣人行間,縱火焚死』。下所司知之。
十二月丙午(二十七日),湖川總督羅繡錦奏:『定南王孔有德攻拔桂林府,擒斬甚眾;粵西道通』。
·順治八年辛卯(一六五一)春正月庚甲(十二日),定南王孔有德奏:『攻克廣西省城,底定桂、平二府;擒斬偽靖江王並偽世子、將軍、中尉、閣部、總兵文武等官四百七十三員,招撫二百四十七員,獲馬騾、器物無算』。下所司察敘。
壬申(二十四日),敘征福建、湖廣功,將士陞授有差。
二月壬寅(二十四日),移定南王孔有德駐廣西桂林府。
閏二月戊申朔,川湖總督羅繡錦奏:『續順公沈永忠遣總兵官張國柱同護軍統領馬進功率官屬兵丁追剿湖南賊寇,賊首牛萬才率偽總兵以下官八十餘員、兵五千七百餘名齎繳偽敕印投誠』。
己未(十二日),平南王尚可喜奏:『總兵官許爾顯復肇慶府及羅定州,徐成功復高州府』。
甲子(十七日),偏沅巡撫金廷獻奏:『湖南幅員遼闊,賊黨繁多。雖經和碩鄭親王、定南王大創之後,仍復嘯聚■〈犭英〉猖。如偽平遼王李定國、偽秦王孫可望、平東王劉文秀、沐國公及張先璧、萬年策等偪近沅州肘腋,而曹、馬、楊、何、毛、郝、趙、王等各逆又復糾合跳梁,蟻聚靖州門戶。又有紅頭、白頭、梅獠諸賊徒逞於郴、桂、藍山、宜章、興寧間,所在蠢動。雖有續順公駐鎮,然地廣兵單,未免有顧彼失此之虞。伏乞敕部酌議:以湖北無事之兵、量移湖南有事之地並足經製之額堵防邊界,則重地有兵、戰守有具,封疆有賴矣』。下兵部議。
丁卯(二十日),廣西巡撫王一品奏:『定南王孔有德遣總兵線國安、馬蛟麟等進克梧州、柳州二府』。
夏四月庚戌(初四日),南贛巡撫劉武元奏:『逆賊羅榮犯虔州,副將楊遇明斬之』。
庚午(二十四日),命故靖南王耿仲明子繼茂襲爵。
五月丁丑朔,江西巡撫夏一鶚奏:『逆渠傅鼎銓等盤踞江、閩,恃險負固;臣調兵分路夾擊,追入福建,陣斬賊級萬餘,生擒鼎銓及偽總兵楊起龍、偽副將等一百八十三員,獲騾馬、器械、偽札、關防甚多』。得旨:『傅鼎銓等,著正法』。
六月辛未(二十六日),廣東巡撫李棲鳳匯報恢復廉州、永安、和平、興寧、長樂、龍川、惠來、潮陽、遵化、揭陽、晉寧、程鄉、澄海等縣。
江西巡撫夏一鶚奏:副將康時昇等破賊張自盛於封禁山。
癸酉(二十八日),平南王尚可喜匯報收復雷、廉、潮、惠等府。
秋七月丙戌(十一日),續順公沈永忠奏:『總兵官許天寵、阿達哈哈番張彥弘、護軍統領宋文科等進剿馬、曹、郝、盧等賊,陣擒偽將席世賢等一百七名,斬獲甚多』。又奏:『招撫湖南逆寇偽侯牛萬才等三十人、偽副將劉芳節等二百二十六人,降賊眾一萬八千有奇』。
癸卯(二十八日),贈殉難廣東總兵官車任重官廕。
八月丙午朔,贈殉難兩廣總督兵部尚書佟養甲、巡按御史劉顯名、湖廣郴桂兵備道僉事李懋祖官廕。
戊午(十三日),定南王孔有德奏:『總兵線國安、馬蛟麟克柳州、梧州二府並所屬十二州縣』。
九月壬午(初八日),命平西王吳三桂與墨爾根侍衛李國翰率師征四川,賜三桂敕諭。
浙閩總督陳錦奏:『賊渠阮進、張名振等擁偽魯王踞舟山,臣會同固山額真金礪、劉之源、提督田雄等統兵進剿。由定關出海,遇賊艘於橫洋,奮擊之;生擒偽蕩湖侯阮進。遂至舟山,掘陷其城;我兵奮勇齊登,賊勢屈,縱火自焚,偽官及家口俱為灰燼。張名振聞城破,擁偽魯王遁去』。下所司察敘。
庚子(二十六日),續順公沈永忠奏:『右路總兵郝效忠進剿黎平,逆賊失利陣亡』。
冬十月庚申(十六日),賜固山額真墨爾根侍衛李國翰敕諭。
十一月丙子(初二日),湖廣荊州總兵官鄭四維奏:『偽侯于大海向據巫、夔拒命,今率部眾於彝陵就撫』。
丙戌(十二日),平南王尚可喜奏:官兵復雷州府。
--以上見順治朝「東華錄」卷三(原順治十至十七)。
·順治九年壬辰(一六五二)春二月甲辰(初二日),賜福建殉難遊擊尚香策、都司雷世清、張天才官。
庚申(十八日),革左都御史趙開心職;以伊子趙而汴系偽隆武舉人已經參革,復違旨瀆請會試故也。
夏四月丁巳(十六日),定南王孔有德奏:『粵西桂、平、梧、柳四郡已收復,尚餘五府未歸;分遣鎮臣線國安、馬雄、全節等領兵三路進取,臣親率大兵直抵賓陽、居中策應,思、南、慶、橫等二十二州縣盡入版圖。偽慶國公陳邦傅殺偽宣公焦璉,率潯州郡縣並所部兵投誠』。
六月庚戌(初十日),廣東巡撫李棲鳳奏:『副將先啟玉等陣擒叛鎮李成棟子元允、建捷等,偽伯李開祖等投誠。總兵官許爾顯、副將李之珍平肇慶、高州王、馬二賊,南韶遊擊林嗣環、張偉擊敗逆寇曹志建,俘馘纍纍』。
丁巳(十七日),贈福建殉難知縣董潾、錢嘉倫、高咸臨、胡天湛官廕。
己巳(二十九日),諭續順公沈永忠:『覽卿奏,逆賊猖獗,我兵退保湘潭;朕已悉知。爾率部下將士,可鼓勵同心固守,勿輕戰失機。今已發大兵星馳援剿,不久即至。如見處之地難於據守,相度險要,併力堅防;內斂兵勢、外禦賊氛,勿輕舍疆土,退縮貽誤。可同督、巡、鎮、按定議以行』。
秋七月癸酉(初四日),偏沅巡撫金廷獻奏:『逆賊孫可望陷桂林,定南王孔有德自縊』。
丙子(初七日),閩浙總督陳錦統領將士征「海寇」鄭成功至漳州灌口,為家人刺死。
甲申(十五日),命和碩敬謹親王尼堪為定遠大將軍,統大軍征湖南、貴州。
丙戌(十七日),江南江西總督馬國柱奏:『江、閩官兵會剿大覺巖賊,陣斬偽總兵李金等數十人,降偽總兵蘆毓瑞等十三人,生擒渠魁張自盛,斬獲殆盡』。
丁亥(十八日),平西王吳三桂、定西將軍固山額真墨爾根侍衛李國翰奏:『臣等遣官兵招撫漳臘、松潘等處,攻拔重慶等府,剿殺偽總兵李廷明等,俘獲甚多。又分遣梅勒章京戴都等領官兵圍成都,偽撫南王劉文秀棄城遁。隨進攻嘉定,擒斬偽總兵龍名揚:蜀地漸次底定』。下所司察敘。又奏:『蜀地東接三楚,西連羌番,南進滇、黔,北抵秦隴,幅員甚廣。自張逆蹂躪,諸偽相繼;十數年番猓跳梁,孑遺塗炭。仰荷皇上軫念殘疆,大張撻伐;雖巨寇三路奔潰、東南漸入版圖,然大憝孫可望假借名號、鼓煽人心,蟻聚建昌、遵義、永寧等處,抗拒王師,未嘗忘情於蜀。宜早定經製,擇衝要地設鎮將官兵,責成戰守,以為久安長治之策』。下兵部議。
戊子(十九日〕,諭平西王吳三桂曰:『王統兵入川,成都各府賊眾懼竄,民人歸附;朕心嘉悅。邇者川湖總督羅繡錦塘報兵部,稱有湖南地方將官得賊中假刻王告示一張。該部以原示具奏,朕一覽,即知此示係逆賊畏王之威,計窮力竭,故設狡謀反間。朕與王誼屬君臣、情同父子,豈能間之!本宜即時毀棄,但恐王在彼聽聞,不知其故;特差內翰林弘文院學士能圖、兵部理事官喀齊喀巴圖魯齎送假示於王,以著朕推誠至意。前六月二十八日,朕曾有諭王及固山額真墨爾根侍衛李國翰「令相機進取貴州;如四川或有渠魁抗拒,不便移師前進,仍著速行馳奏」之旨。今和碩敬謹親王充定遠大將軍統大軍於本年七月二十日出都,王宜不時差人遠哨,酌量王師由湖南將進貴州之時,王即由四川進剿;毋得於大軍未到之先,輕行深入。如四川賊未盡平,兵難前進,亦即以實奏聞』。
己丑(二十日),和碩敬謹親王尼堪率師出都,上親送至南苑。
戊戌(二十九日),命內大臣公遏必隆、鰲拜巴圖魯、內大臣喀世屯、大學士范文程等傳諭鄭芝龍曰:『朕聞爾子弟在福建為亂,爾投誠有功,毋輕出城行走,恐人藉端誣陷;即往墳塋祭掃,亦必奏明乃去。朕嘉爾功,故以此告諭。爾子有在京成立者,可送一人入侍』。
以祖澤遠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督湖廣、四川(由江南提督遷)。
八月庚子朔,精奇尼哈番鄭芝龍以其祖、父墳塋俱在原籍福建,請留繼母及子、弟各一人守視,其妻、妾及二子移送來京;又以住房在鑲黃旗而身屬正黃旗,往來未便,懇請改隸旗分。得旨:『鄭芝龍准入鑲黃旗,仍官其在京一子為二等侍衛;兵部即行福建督、撫:除伊母、弟及長男聽留原籍外,其妻、妾、兩男即填給勘合,遣人同芝龍所差家人護送來京』。
丁巳(十八日),諭定遠大將軍敬謹親王尼堪等曰:『聞賊入廣西,於七月初四日攻陷桂林府,定南王孔有德自盡。嚮命王等剿滅湖南賊寇、平定貴州,今毋往貴州,仍從湖南進取寶慶;其西安府調發滿洲兵將及提督總兵柯永盛官軍,同續順公留於寶慶。王領大兵入廣西,相機搜剿。其餘一應事宜,俱照前敕遵行』。
諭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曰:『覽王奏,具悉定南王孔有德為國盡忠身歿,朕甚悼切!故遣和碩敬謹親王尼堪為定遠大將軍,率精銳兵將星速啟行,不久即至廣西。王等其勿前進;倘賊入廣東,王等務計萬全以侍大兵,毋得輕動』。
平南王尚可喜奏:『靖南王耿繼茂前率兵進取瓊州,偽部院杜永和、偽伯張月等親詣投誠,地方底定。邇來粵西告警,省會單薄;靖南王孤軍遠出,不無隱憂』。上以瓊南底定,命靖南王班師回省。
戊午(十九日),諭平西王吳三桂、固山額真墨爾根侍衛李國翰曰:『前曾諭爾等俟大兵入貴州時,爾等相機而往。今大兵已止貴州之行,令趨廣西;爾等亦不必往,可遵前諭,相機安定四川地方』。
九月戊寅(初九日),湖廣辰常總兵官徐勇奏:『偽總兵王忠等犯辰州,遣參將張鵬等往剿,擒獲無算』。下所司議敘。
癸未(十四日),命護軍統領阿爾津為定南將軍,同固山額真馬喇希往征廣東未定州縣。
甲申(十五日),以劉清泰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總督浙、閩(由內翰林秘書院學士遷)。
丙申(二十七日),諭辰常總兵官徐勇曰;『爾屢次奏報,拒斬賊使、擒獲偽官,同道府縣將領各官誓死固守,忠壯可嘉!昨覽爾奏,以孤軍迎擊巨寇,殲殺無算,生擒偽總兵、副將等官及賊眾甚多,獲偽印、偽札並器械、馬匹,朕心嘉悅!已諭兵部從優議敘。爾宜益奮忠勇,誅渠殲黨,保固疆圉,以膺殊賞。道府縣各官、將領士卒,爾宜遍布朝延嘉獎至意;共圖保障,迅掃狂氛,並有不次陞賞』。
冬十月庚子(初二日),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奏:『正月整兵南下,沿途餘孽斂跡,偽總兵蔡奎歸順。進抵廉州,遣呂應學等攻克欽州、靈山,陣擒偽總兵袁勝、偽南陽侯李元允、偽鎮平伯周朝等,斬偽總兵上官星拱、偽益陽王等。惟賊渠李明忠遁走雷州,偽軍門杜永和、偽博興侯張月等同偽西平王朱聿■〈金興〉縛明忠來降,即斬明忠以徇。高、雷、廉、瓊四郡前後投誠官共二百八十一員』。
壬寅(初四日),平南王尚可喜奏:官兵復梧州。
丁未(初九日),賜浙閩總督劉清泰敕曰:『近日海寇鄭成功等屢次騷擾沿海郡縣,本應翦除。但朕思昔年大兵下閩,伊父鄭芝龍首先歸順,其子弟何忍背棄父兄,甘蹈叛逆!此必地方官不體朕意,行事乖張;鄭成功等雖有心向化,無路上達。又見伊父歸順之後,睿王令人看守防範;又不計其在籍親人,作何恩養安插:以致成功等疑懼反側。朕又思鄭芝龍等既久經歸順,其子弟即朕赤子,何忍復加征剿!若成功等來歸,即可用之海上,何必赴京!今已令鄭芝龍作書宣布朕之誠意,遣人往諭成功及伊弟鄭鴻逵等知悉。如執迷不悟,爾即進剿。如芝龍家人回信到閩,成功、鴻逵等果發良心、悔罪過,爾即一面奏報,一面遣才幹官一、二員到彼審察歸順的實,許以赦罪、授官,聽駐紮原住地方,不必赴京。凡浙、閩、廣東海寇,俱責成防剿;其往來洋船俱著料理,稽察奸宄、輸納稅課。若能擒斬海中偽藩逆渠,不吝爵賞。此朕原待歸誠大臣至意,爾當開誠推心,令彼悅服。仍詳籌熟察,勿墮狡計』!
甲寅(十六日),吳三桂、李國翰奏:『巨憝孫可望遣偽撫南王劉文秀、偽將軍王復臣等率馬步兵五萬入犯西安,臣等退師保寧,為決戰固守之計。值賊黨薄城下,連營十五里。臣等親往迎敵,我兵奮勇橫衝,賊眾大潰;擒斬復臣及偽將等二百餘員、賊兵四萬餘級,獲偽印、象馬、器械無算』。下兵部議敘。
辛酉(二十三日),調護軍統領阿爾津為安西將軍,同固山額真馬喇希鎮守漢中。諭曰:『今逆賊侵犯四川,深厪朕懷!用以爾阿爾津為安西將軍,同馬喇希總統將士前赴平西王吳三桂、定西將軍墨爾根侍衛李國翰處,駐紮漢中,保固地方,整頓兵馬。賊若入犯,會同平西王、墨爾根侍衛相機剿除。其進征四川事宜,著候明旨』。
十一月庚午(初二日),命固山額真卓羅為靖南將軍,同固山額真藍拜等統兵征廣東未定州縣。
乙酉(十七日),左都御史房可壯等參奏:『今日閩海之變,實閩撫張學聖以貪穢啟之。海寇雖據廈門,然波恬數載;學聖不能彰國威而布皇仁,乃探彼遠出,覬共厚貲,率鎮臣馬得功、道臣黃澍直入寇巢,席卷其所有,致寇以索取原物為名,稱兵煽禍。又不聞學聖整師遏剿,顧借出巡以遠避,且謝事以養病,任地方之糜爛;弭救無術,後效難期。按臣王以元職任糾彈,明知撫臣之貪而無一言上奏,亦將何以自解』!下吏、兵二部察議。
庚寅(二十二日),湖廣辰常總兵官左都督徐勇與黔寇白文選戰敗,死之。
辛卯(二十三日),定遠大將軍和碩敬謹親王尼堪歿於陣,年四十三;追封和碩莊親王。
十二月壬寅(初四日),江西巡撫蔡士英奏:官兵復安福、永新二縣。
丙午(初八日),以粵東漸定,錢糧不敷,撤靖南將軍卓羅等兵回京。
戊午(二十日),廣東巡撫李棲鳳奏:『山賊陷香山縣,知縣張令憲父子被執不屈,俱遇害。總兵官吳進功等督兵恢復』。
己未(二十一日),復命護軍統領阿爾津為定南將軍,同固山額真馬喇希等統將士征湖廣辰、常逆賊;賜之敕曰:『今逆賊侵犯湖南辰州府,以爾阿爾津為定南將軍,同馬喇希總統官屬兵丁前往湖南辰州、常德地方有賊之處,即行剿滅;其荊州、襄陽等處,一併平定。朕曾諭續順公沈永忠、提督總兵官柯永盛、協領額色等駐兵寶慶,爾等相機互相策應,務期奠安楚地。凡事,與梅勒章京等會議而行』。
·順治十年癸已(一六五三)春正月甲戌(初七日),諭內三院:『據定遠大將軍和碩敬謹親王等差內翰林國史院侍讀學士碩代、前鋒參領科爾昆奏捷云:「九年十一月十九日,大軍抵湘潭縣,賊首偽將軍馬進忠等率領馬步兵已遁往寶慶府。王與眾將商議,將疲弱兵馬撥兩翼,委署梅勒章京二員、又每旗章京二員,牛錄甲兵四名留後餵養;於二十一日率領官兵自湘潭縣起身,向衡州府進發。二十二日,去衡山縣三十里,前鋒遇賊哨卒;追至衡山縣,擊敗偽軍門一員、偽副將五員、馬步賊兵千八百名。即於是夜兼程前進;二十三日,天未明,抵衡州。及明,王率貝勒、貝子、公、固山額真等向前,正列陣間,賊兵即至;我兵各依所對之處衝入。賊兵大敗,追殺二十餘里,斬獲甚多;得象四、馬八百二十有奇,擊敗賊兵約四萬餘」。爾衙門轉發鈔傳』。
庚辰(十三日)命隨征貝勒屯齊為定遠大將軍,統征剿湖南大軍。敕諭屯齊以下及夸蘭大以上各官曰:『我朝用兵,俱以全力克敵製勝,此爾等所悉知者。爾等此番晝夜疾趨二百三十里,以致士馬疲勞;此大失也。嗣後諸事悉與夸蘭大等以上共相商酌,敬慎而行。如值渠寇,應分遣眾兵者,則於固山額真公韓岱、伊爾德二人內遣一人,其一人毋使離。爾貝勒屯齊率本旗護軍居中而營,貝勒巴恩漢、貝子扎喀納、穆爾祜、公韓岱、伊爾德當各領護衛及親軍同貝勒屯齊軍於一處。其提問章京馬爾泰、侍衛阿進土雷等,宜加詳鞫。有墮馬被重創、情有可原者,執解來京;如果情無可原、棄主奔潰者,即就彼處正法』。
敕諭護軍統領阿爾津等曰:『爾等率師可往會湖南大軍,或踵大軍所去之路、或從捷徑而行,爾等可擇便以往。既會大軍,將爾等所領敕印付貝勒屯齊收貯。爾阿爾津當同韓岱、伊爾德與貝勒同營,凡事共商酌而行』。
庚寅(二十三日),命朱國柱仍以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撫治鄖陽(原任登萊巡撫)。
二月乙卯(十八日),命續順公沈永忠為剿撫湖南將軍,鎮守湖南。
甲子(二十七日),浙閩總督劉清泰奏:『廈門一窟,係鄭逆老巢。撫臣張學聖、道臣黃澍、鎮臣馬得功垂涎金幣,乘成功他出,潛師往襲,悉攫其家貲;以致鄭逆索償修怨,海郡淪陷。按臣王應元徇隱不奏,深負巡方言官之職,請交部議罪』。得旨:『張學聖,馬得功、黃澍、王應元,俱革職。著刑部速差滿官拏解來京,嚴訊具擬』。
夏四月辛丑(初六日),江南江西總督馬國柱奏:『建昌營都司鄭德陣擒偽都督陳文魁等於南豐,中軍參將陳陞陣擒偽都督宋朝宗等於樂安、偽伯金簡臣等於寧都』。
丙午(十一日)以佟國器為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由右參政管左布政使遷)。
己未(二十四日),偏沅巡撫金廷獻奏:『查獲故明福清王嫡子朱由杞;並偽劉知府所遺文卷一箱,內載故明宗族、廢紳往來書札』。得旨:『朱由杞,著即就彼正法;文書,即行焚燬。若翻閱窮究,必致擾害地方。所首文書內有干連者,即行釋放』。
五月壬申(初七日),轉周亮工為福建左布政使(由右布政使轉)。
乙亥(初十日),封精奇尼哈番鄭芝龍為同安侯、子成功為海澄公、弟鴻逵為奉化伯、芝豹為左都督;錫之敕諭曰:『朝廷報功,必隆其典;臣子效順,各因其事。茲爾鄭芝龍當大兵南下未抵閩中,即遣人投順,移檄撤兵;父子、兄弟歸心本朝,厥功懋矣!睿王不體朕心,僅從薄敘;猜疑不釋,防範過嚴。在閩眷屬,又不行安插恩養。以致闔門惶懼,不能自安。雖鄭芝豹音信尚通,而鄭成功、鄭鴻逵恩養遂阻。加以地方撫、鎮、道官不能宣揚德意,曲示懷柔;反貪利冒功,妄行啟釁。廈門之事,咎在馬得功;而鴻逵遵依母教,遂爾旋師。足見諸臣身在海隅,不忘忠孝;朕甚嘉之!已將有罪官將提解究擬,即遣人齎敕傳諭,開導歸誠。成功、鴻逵果令李德持家書來並傳口語,芝龍隨即具奏;書詞雖涉矜誕,口語具見本懷。朕念爾等前有功而不能自明,後有心而不能上達;君臣誼隔、父子情疏,爾等不安於衷亦已久矣。朕親政以來,知百姓瘡痍未起,不欲窮兵;爾等保眾自全,亦非悖逆。今以芝龍首倡歸順,賞未酬功;特封為同安侯,錫之誥命。芝龍子成功為海澄公、芝龍弟鴻逵為奉化伯、芝豹為左軍都督府左都督總兵官,各食祿俸如例。成功、鴻逵另有專敕,芝豹遇缺推補。朕推心置腹,不吝爵賞,嘉與更始。猶慮爾等疑畏徘徊,茲特遣官黃徵明往諭。敕諭到日,滿洲大軍即行撤回;閩海地方保障事宜,悉以委託。爾等當會同督、撫商酌行事,應奏聞者不時奏聞。爾等受茲寵命,果能殫心竭力輯寧地方,實爾等之功。如或仍懷疑慮,不肯實心任事,以致地方不安;非徒誤朕封疆,亦且擾爾桑梓。揆情度理,爾等量必不然。況爾等父兄在朕左右,子弟盡列公侯;懷君德則為忠臣,體親心則為孝子,順兄志則為悌弟。此爾等千載一時之遇也,可不勉哉!前差黃正陞,已經議恤以官;今奉差之黃徵明及往來李德等,事竣之日,各加官賞。朕命重申,服之無斁。欽哉』!
命駐防江寧府昂邦章京喀喀木為靖南將軍,帥師征廣東逆寇;賜之敕曰:『今逆賊侵犯廣東肇慶等處地方,以爾喀喀木為靖南將軍,同梅勒章京噶來道鴉總統官兵,前赴廣東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處,將延擾廣東賊寇與二王相機剿除;其未服本省府、州、縣等處地方,亦與二王相機剿撫。凡事,與梅勒章京等會議而行』。
庚寅(二十五日),諭內三院:『湖南、兩廣地方雖漸底定,滇、黔阻遠,尚未歸誠。朕將以文德綏懷,不欲勤兵黷武;而遠人末喻朕心,時復蠢動。若全恃兵威,恐玉石俱焚,非朕承天愛民本念;必得夙望重臣曉暢民情、練達治理者,假以便宜,相機撫剿,方可敉寧。朕遍察廷臣,無如大學士洪承疇;著特陞太保兼太子太師、內翰林國史院大學士、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處地方,總督軍務兼理糧餉。聽擇扼要處所駐紮,應巡歷者隨便巡歷。撫、鎮以下,聽其節製;兵馬、糧餉,聽其調發。一應撫剿事宜,不從中製,事後報聞。滿兵或留、或撤,酌量即行具奏。文武各官在京、在外者,應取用者擇取任用、陞轉調補,隨宜奏請;吏、兵兩部不得掣肘。應用錢糧,即與解給;戶部不得稽遲。歸順官員,酌量收錄;投降兵民,隨宜安插。事會可乘,即督兵進取;時當防守,則慎固封疆。各處土司,已順者加意綏輯,未附者布信招懷;務使近悅遠來,稱朕誕敷文德至意。功成之日,優加爵賞。俟地方既定、善後有人,即命還朝,慰朕眷懷。應給敕諭、印信,作速撰鑄給與。即傳諭該部遵行』。
六月乙巳(十一日),諭吏部:『湖南、湖北疆境遼闊,軍務甚繁;著祖澤遠專督湖廣。其四川兵馬、錢糧,皆從陝西調發,境壤相連;著孟喬芳兼督四川:各換敕與之。廣東、廣西應設總督一員,著速推堪任者具奏』。
辛亥(十七日),禮部奏:『明末殉難忠臣大學士范景文、戶部尚書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華、副都御史施邦耀、太常寺少卿吳麟徵、左蔗子周鳳翔、檢討王偉、都給事中吳甘來、御史王章、陳良謨、左中允劉理順、馬世奇、主事成德、金鉉、駙馬都尉鞏永固等十五員,應加旌恤。前太監王承恩死節,已經立碑賜地,春秋供祭;今景文等殉君盡節,亦應給謚賜祭,以慰忠魂』。得旨:『范景文等給謚賜祭,依議行。王承恩從君殉節可嘉,非可限以常例;雖已立碑旌表、賜地供祭,還與他謚。范景文等仍於各原籍照例賜地,春秋致祭』。
壬子(十八日),吏部議覆經略大學士洪承疇「保舉原任大學士李率泰堪任兩廣總督」一疏,得旨:『李率泰本當永不敘用,既經略輔臣保為兩廣總督,特允所舉。著改過自新,以圖報稱』。
癸丑(十九日),定遠大將軍貝勒屯齊等奏:『逆賊偽安西王李定國、偽國公馬進忠率馬步賊兵四萬餘至永州,臣等以西安府兵暨提督總兵官柯永盛兵駐衡州,大軍於二月十三日向永州進發。二十八日抵永州,李定國已遁,度龍虎關而去。又聞偽秦王孫可望親率賊兵來靖州、偽將軍馮雙禮率二萬餘來武岡州,大軍於三月初六日自永州向寶慶進發。十五日,擒生口問訊,具言馮雙禮、白文選、馬進忠率賊四萬餘營於岔路口三十里外周家坡,孫可望在寶慶;我軍遂岔路口。次日前進,見賊營於山頂,據地頗險;日暮天雨,不便進攻,列陣相抵。至夜,孫可望率全軍來自寶慶,與馮雙禮等軍合;十七日,賊眾十萬下山環陣,進薄我軍。我軍分兵奮擊,斬殺甚眾;獲馬匹七百餘、象一隻、軍器無算』。得旨:『貝勒等破賊立功,深可嘉尚!有功人員,著察明議敘』。
庚申(二十六日),以李率泰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督兩廣。
秋七月乙未(初二日),敘恢復廣東功,加廣東巡撫李棲鳳兵部右侍郎,南贛巡撫劉武元太子太保、兵部尚書。
辛丑(初八日),以宜永貴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由倉場侍郎遷)。
庚申(二十七日),諭內三院:『廣東賊勢潰散,地方漸平,且去湖南遼遠,應專任兩王及該督、撫料理。江西切近湖南,一應用官、調兵事宜,時有關涉;袁州、吉安一帶餘賊未靖,應撫緝剿禦:著經略輔臣洪承疇兼理,敕印即與換給』。
八月壬午(十九日),平南王尚可喜等奏:官兵復化州及吳川縣。
辛卯(二十八日),廣西巡撫陳維新奏:『逆賊李定國自肇慶直犯平樂府,府江道周永緒、平樂府知府尹明延、平樂縣知縣塗起鵬、富川縣知縣華鍾俱遇害』。
九月丙辰(二十四日),耿繼茂、喀喀木克潮州。
丁巳(二十五日),逆渠孫守金、偽宜川王朱敬■〈金翟〉盤踞紫陽,糾連川、湖諸孽,負固十年;總督孟喬芳遣總兵官趙光瑞等討平之。捷聞,下部察敘。
冬十月癸亥朔,命田雄移駐定海。
庚辰(十八日),同安侯鄭芝龍奏:『前命招撫逆弟鴻逵、逆子成功,臣即遣人貽書宣傳聖意,俱未受封』。上以鄭成功妄行索地、誇詐大言,其欲不可饜足;著議政王貝勒、大臣確議以聞。
戊子(二十六日),遣禮部右侍郎高珩諭祭明末殉難諸臣范景文等十六人,各予謚:范景文曰「文忠」、倪元璐曰「文貞」、李邦華曰「文肅」、施邦耀曰「文愍」、吳麟徵曰「貞肅」、周鳳翔曰「文介」、汪偉曰「文毅」、吳甘來曰「莊介」、王章曰「節愍」、陳良謨曰「恭潔」、劉理順曰「文烈」、馬世奇曰「文肅」、成德曰「介愍」、鞏永固曰「忠烈」、金鉉曰「忠潔」、太監王承恩曰「忠節」。
十一月戊戌(初六日),敕諭靖海將軍海澄公鄭成功曰:『朕臨御天下,思與百姓休息,底於太平。有負固不服者,則兵之;其有輸誠國家、矢忠宣力者,爵賞曷有靳焉。爾父鄭芝龍首先投順,忠誠可嘉;特畀侯爵,世世延賞。復封爾為海澄公,洎爾叔等一門盡被恩榮,朕豈憚於用兵如此哉!但以為力服明威,何如示恩示信。爾不即祗承敕印,乃遣李德等來,爾父持爾書入告。朕覽書內有「君擇臣、臣亦擇君」之語,爾來投誠,正是擇君;朕破格委任,正是擇臣。君臣一心至誠相待,何有不信之處!又云爾父為貝勒所紿,屈抑數年。爾父在睿王時,果有猜疑看守之事;朕親政以來,優厚大臣,加陞爾父官爵,同國家勳舊諸臣恩禮罔間:想爾亦悉知之。又云「一攻、一議,二、三其令」。因固山額真奉命在先、劉清泰招撫在後,及爾差人一到,即令撤兵,何嘗失信!又云「三府屯兵,並轄三省沿海地方」;原敕止有泉州等處,並未有三府之說;此傳言之誤。爾言一府未足屯兵,未為不是;故益以三府。又云「島上諸紳籍沒已盡,府、道、縣視為奇貨」;或亦有之。諸人果非叛逆,有司何得執問!但既係叛逆,窮究黨與,亦未為過。又云「公為五等上爵,充總兵官,尚在提督之下」;似為有理。故命爾掛「靖海將軍印」。又云「用人莫疑,疑人莫用」。朕因不疑,故授爾以封爵,委以海上之事;如有所疑,豈肯加封委任。又云「父親致力於內、兒盡力於外,付託得人,地方安靜」。此言殊為合理。朕再三宣諭,不欲加兵。為地方頻年兵火之苦暨父子間隔之情,爾即多所詞說,皆所不計。復念爾兵卒眾多,一府難以安插,錢糧委難支給;仍益以漳州、潮州、惠州三府並泉州四府駐紮。即將四府水陸寨遊營兵餉,撥給爾部下弁兵;不足,不另補。正課錢糧,仍行解部;管民文官,俱聽部選。爾原轄武官,聽爾遴委;仍將姓名、職銜具奏,造冊送部。開洋船隻,爾得稽察;收納課稅,送布政使司解部。朕待爾推心置腹,毫無猜疑。爾受茲敕印,速宜安插兵丁、防剿海賊,所轄將士嚴行約束、勿擾百姓;上以報朕委任之意,下以全爾等歸命之忠。爾能積功累勞,仍有懋官懋賞。主臣相得,垂諸史冊,豈不休哉!爾其欽承之』!
戊午(二十六日),浙閩總督劉清泰等奏:『江浙會剿將領陳陞等自均潭進攻九仙山賊寨,逆首楊文忠砲死,賊弟楊富、賊將劉理順等勢窮乞降,餘黨悉平』。下所司敘卹。
庚申(二十八日),經略大學士洪承疇奏:『楚省寇亂多年,人知逆賊孫可望等抗拒於湖南,而不知郝搖旗、一隻虎等肆害於湖北。今湖南分駐重兵,足備防剿;而各郡窵遠,不免首尾難顧之憂。其荊州賊孽,倘或由澧州而犯常德、或截岳州以犯湘潭,則我軍腹背受敵。臣與督臣議:臣宜往來長沙四應調度,督臣移駐荊州;提督標下官兵宜赴荊州、鄖、襄間聽調,仍俟另撥各營官兵增武昌城守,以壯聲援』。又奏:『頃桂林雖復,其實附郭止臨桂一縣,外郡止靈川、興安、全州三州縣而已。逆賊李定國距省僅二百里,眈眈思逞;滿洲援剿官兵豈能定留,將來恢復州縣何以分守?兵至則賊退、兵去則賊複合,彼逸我勞,甚犯兵家之忌。又若孫逆探我兵出援,因以靖、沅賊兵截粵西險道,則我首尾難顧,反置孤軍於徼外:種種危形,顯然易見。目前已嚴促所調官兵速往協同戰守,俟臣親歷衡、永、再商機宜以聞』。俱下所司速議。
十二月丙寅(初五日),以固山額真陳泰為定南靖寇大將軍,與固山額真藍拜、濟席哈、護軍統領蘇克薩哈等統兵鎮湖南。
庚午(初九日),諭平西王吳三桂曰:『朕惟折衝禦侮,社稷良臣;報德崇功,國家盛典。爾平西王吳三桂,英才自命,雄略群推;早識天心,先歸王室。子居甥館,親聯帶礪之間;身受藩封,寵列公孤之右。曩入關破寇,從定中原;暨銜命撫秦,共平西陝:蓋忠勤之備至,亦威惠之交孚。繼以巴蜀跳梁,特命陳師致討,成都諸邑悉隸版圖,保郡餘氛旋成殄滅;厥功懋矣,朕甚嘉焉!聿彰圖閣之猷,爰申詔祿之典。茲將功次,續入冊內;又於藩俸六千兩外,加俸一千兩,以報勤勞。嗚呼!元老壯猷,忠尚資於頗,牧;戚臣宣力,誼更篤於腹心。王其鞏固封疆,殫抒籌策;績益弘於勘定,盟永重於河山。尚克祗承,無斁朕命』!
丙戌(二十五日),江寧巡撫周國佐奏:『海逆入犯吳淞,遣副將張思達、參將雷應春等出洋進剿;將士奮勇,轉戰一百四十餘里,殺賊無算,參將張其業、楊國海先登陣歿』。命所司敘卹。
--以上見順治朝「東華錄」卷四(原順治十八年至二十一)。
·順治十一年甲午(一六五四)春正月庚戌(十九日),廣東巡撫李棲鳳奏:『副將栗養志,張瑋招撫仁化月峒賊渠陳茂等及其黨七百餘人』。
癸丑(二十二日),江南江西總督馬國柱奏:『海賊■〈舟宗〉分入犯崇明、內江、靖江、泰興,蘇州總兵官王璟等連擊敗之』。
乙卯(二十四日),江南江西總督馬國柱奏:『海寇犯金山,夜竊大砲,復燒燬金山、瓜州船隻、順流而遁』。
辛酉(三十日),湖廣總督祖澤遠奏:『辰常總兵官楊遇明擊敗賊渠張纏頭於桃源之兩河口,誅獲無算,生擒偽總兵李陽春等』。
二月己巳(初八日),命靖南王耿繼茂移鎮廣西桂林。
癸酉(十二日),敘桂林戰守功,加提督總兵官線國安太子太保、總兵官全節左都督,餘各陞級、紀錄有差。
辛巳(二十日),敕諭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曰:『廣東嶺海要區,新經底定,撫綏彈壓,善後宜周;平南王尚可喜專留鎮守。廣西地方,乃楚粵門庭、滇黔鎖鑰,省會雖平,郡縣未附。逆賊李定國見踞柳州,狡圖窺伺,伏莽尚繁;亟需剿撫。特命靖南王耿繼茂帶領本標官兵及隨征綠、旗官兵前赴廣西桂林駐紮;續即發馬五百匹,以資馳剿。務要申嚴紀律,鈐束兵將,防剿逆賊,招撫人民,偕經、督、撫、鎮諸臣同心協力,與湖南、廣粵策應聲援,廓清南服。功成之日,益加懋賞。朕念兩王躬擐甲胄,率勵官兵,摧方張之寇、收不逞之民。肇慶逆賊,潛蹤遁竄;潮州叛將,駢首就誅:地方安堵,功莫與京,朕深嘉悅!茲特遣內翰林秘書院學士郎廷佐、一等侍衛姑蘇、三等侍衛德墨起、兵部主事土喇前往宣諭朕意。特頒賞齎,標下官員,聽王酌賞;再各給銀三千兩,將陣前效力撥什庫、千把總並兵丁,亦聽兩王賞給。兩王既專分鎮,益懋前勳,慰朕倚任至意。欽哉』!
壬午(二十一日),以林天擎為右僉都御史,巡撫湖廣(由布政使司參政遷)。
癸未(二十二)日,江寧巡撫周國佐奏:『海寇張名振等傾巢入犯,副將趙光祖敗之於■〈氵采〉淘港、遊擊黃永義敗之於楊家觜、遊擊曹士奇敗之於小洪東阜,俘斬甚眾』。下所司察敘。
廣東巡撫李棲鳳奏:恢復平遠縣。
三月壬辰(初二日),江南總督馬國柱奏:『逆賊賴龍等盤踞桂東,出沒江、楚;臣移咨楚撫合兵會剿,直搗賊巢,賴龍等就擒』。下所司察敘。
乙卯(二十五日),給事中魏裔介參奏續順公沈永忠「身為大帥、手握重兵,當孫逆攻圍辰、永諸郡,一籌莫展,望風宵遁;乞亟賜罷斥,免誤封疆」。命永忠明白回奏。
夏四月壬戌(初三日),江西巡撫蔡士英奏:『偽都督曹志攀、偽總兵汪文生犯饒州、廣信屬邑,檄官兵迎剿;復遣廣信府通判張羽招撫,志攀、文生率眾降』。下所司察敘。
乙丑(初六日),給事中張王治奏:『江南鎮江,咽喉重地;因無建牙重臣整飭戰具,以致賊兵內犯。查舊製,設文武操江二員;今止存操江巡撫一員,又駐八百里外,鞭長不及,恐誤事機。合請移駐京口,專防江海。吳淞要地,仍責令蘇州總兵官鎮守;無事則訓練水師,有事則飛舸追剿。職守既定,南北各無推諉,海氛撲滅可計日待矣』。下所司速議。
庚午(十一日),四川巡撫李國英奏:『偽都督魏勇犯順慶,臣同川北總兵官盧光祖遣副將霍光先等擊破之』。下所司察敘。
壬申(十三日),江寧巡撫周國佐奏:『吳淞副將趙光祖、遊擊李廷棟等敗海寇張名振於崇明南沙觜、壽興沙等處,獲船甚多』。下所司察敘。
丙子(十七日),浙閩總督劉清泰奏:『鄭成功雖斂跡投誠,迄未奉詔薙髮。其附從黨羽仍行屠掠,漸及省會;假冒土民,擾我海防,窺我江、浙。當亟飭成功分別翦除,以安邊境。至於漳、泉止設水陸官兵,原無遊寨名色;其撥給額餉與經製官兵,俱作何著落?乞敕該督、撫從長商酌,安置妥協』!下所司確議。
丁亥(二十八日),以秦世楨為右僉都御史,巡撫浙江(由大理寺寺丞遷)。
戊子(二十九),江南「海寇」徐可達、朱元等降。
五月壬寅(十三日),福建提督楊名高奏:『鄭成功雖經就撫,而奉詔不恭、衣冠如舊;且縱兵焚掠,侵擾延、康等處,情甚叵測』。下兵部知之。
丙辰(二十七日),以固山額真楊麒祥為平南將軍,駐防杭州。
六月丁卯(初九日),諭兵部:『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等統率大軍定廣東時,原任總兵蘇利、吳六奇率所部弁兵迎降,授以副將職銜,著有勞績。又值潮州郝尚九作叛,伊等調集本部弁兵船隻,忘身盡職,毫無遲誤;故二王奏請加蘇利、吳六奇為總兵官。隨准部議,授以總兵官職銜,先行給札、後領敕印,已有諭旨。朕思蘇利、吳六奇先經投誠、後復效力,所授官職不足以償其功,宜加超擢。蘇利著陞水軍左都督,統本部官兵駐紮碣石衛,防禦海寇;吳六奇著陞左都督,統本部官兵駐紮饒平衛,防禦鄰境盜賊:俱換給敕印』。
以固山額真朱瑪喇為靖南將軍,同護軍統領敦拜帥師援剿廣東。
己卯(二十一日),以周亮工為左副都御史(由福建左布政使遷)。
癸未(二十六日),鄭親王濟爾哈朗等奏:『同安侯鄭芝龍以次子鄭世忠與成功誼切手足,若令與使臣同到成功處諭以君恩、責以父命,巽言婉導,彼必欣然嚮化。應如所請』。從之。
秋七月己丑(初二日),諭靖海將軍海澄公鄭成功曰:『自古識時俊傑遇推誠待人之主,披肝效順,矢忠勿二,方能建立事功,身名俱泰;未有猜疑觀望,可稱識時知命者。朕承皇天眷佑,奄有萬方;海陬一隅,何難偏師戡定!但閩嶠蒼生皆吾赤子,不忍勤兵。又念爾父鄭芝龍投誠最早,忠順可嘉。故推恩延賞,封爾公爵,給與敕印;俾爾駐紮泉、漳、惠、潮四府,撥給遊營兵餉,養爾部下弁兵。朕之推誠待爾,可謂至矣!爾自當薙髮傾心,義不再計。今據爾疏奏,雖受敕印,尚未薙髮,冀望委畀全閩;又謬稱用兵屯紮舟山,就近支給溫、台、寧、紹等處錢糧。詞語多乖,要求無厭。乃復以未撤四府防兵為辭;爾尚未歸誠,豈有先撤防兵之理!若爾懷疑猶豫,原無歸誠實心,富明白陳說;順逆兩端,一言可決。今如遵照所領敕印,薙髮歸順則已;如不歸順,爾其熟思審圖,毋貽後悔』!
甲辰(十七日),閩浙總督劉清泰以病乞假,允之。
丙辰(二十九日),以屯泰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督閩、浙(由吏部右侍郎遷。謹案:「本紀」屯泰一作佟代)。
八月己未(初二日),南贛巡撫宜永貴奏:『官兵會剿瑞金縣逆賊,直搗羅漢巖,生擒偽都督許勝可等十餘人並賊眾數百人;瑞金平』。命所司察敘。
乙亥(十八日),經略大學士洪承疇奏:『辰常總兵官徐勇,當黔寇狓猖之時,誓死固守,歷有戰功。逆賊遺書誘降,斬其來使,以示無貳。後因辰州孤城莫援,賊將白文選率眾圍攻,城遂陷。勇督兵巷戰,被槍墮馬,猶立斬數賊;力竭不支,為賊所害。既死,猶握刀不釋,賊截其手而去;闔門遇難者三十九人。請加優卹,以勵臣節』。得旨:『徐勇屢著戰功,忠節殉難,闔門受害,深可憫惻;著所司從優察卹』。又奏:『辰常道參議劉昇祚,辰州城陷被執,賊偪授偽職,辱罵不屈,立遭慘磔;闔門男婦,遭戮無遺。辰州府知府王任杞,城陷後,罵賊觸怒,碎屍而死。其祖母俱自縊,一門男婦遇害者四十六人。並請褒卹』;得旨:『劉昇祚等應得卹典,該部察例具奏』。
九月庚寅(初四日),以軍功,封廣西提督線國安為三等伯。授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右翼總兵官全節為三等精奇尼哈番、一等阿達哈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左翼總兵官馬雄為二等阿思哈尼哈番:仍鎮守廣西。
冬十月壬午(二十六日),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奏:『逆賊李定國猝陷高明、復圍新會,賊勢張熾,兵力不支;請速發禁旅,以靖邊圉』。奏下兵部。
十一月庚子(十四日),鑲黃旗同安侯鄭芝龍奏:『逆子成功請地益餉,抗不薙髮。寄臣書信,語多違悖,妄誕無忌;臣不敢隱匿,謹將原信二封繳呈聖覽。臣當席藁待罪』。得旨:『議政王、貝勒、大臣會同密議速奏』。
甲辰(十八日),議政王、貝勒、大臣會議:『鄭成功屢經寬宥,遣官招撫,並無剃髮投誠之意;且寄伊父芝龍家書,語詞悖妄,肆無忌憚,不降之心已決。請敕該督、撫、鎮整頓軍營,固守汛界;勿令逆眾登岸,騷擾生民。遇有乘間上岸者,即時發兵撲剿』。從之。
十二月壬申(十六日),命世子濟度為定遠大將軍,同貝勒巴爾處渾、貝子吳達海、固山額真噶達渾帥師征鄭成功。
平南王尚可善、靖南王耿繼茂奏:『逆賊李定國圍犯新會,城中糧盡,殺人馬為食。臣等率兵往援,至三水縣,分布沿江隘口;出奇兵製其後,以待大軍。比靖南將軍朱瑪喇等至,遂合兵進剿,敗之於珊洲,戮偽副將一,生擒十餘名,斬級百五十餘。抵新會,定國率馬步賊分據山口山頭;我軍奮勇衝擊,奪其山,斬獲甚眾。定國遁,新會以全』。命所司察敘。
乙亥(十九日),福建巡撫佟國器奏:『海逆鄭成功襲入漳州,連陷各縣;復圍泉州,勢及興化。請迅發滿洲大軍進剿,並敕調潮州水師直抵廈門,與閩首尾夾擊』。下議政王、貝勒、大臣會議。
丁丑(二十一日),江西巡撫蔡士英奏:『逆寇周文發搆難閩中,流禍江界,偽總兵霍武等相為犄角;福建、江、浙三省附近居民,被其殘害。分守湖東道安煥令守備陳天珍剿撫並用,霍武等率眾來降;湖廣東路悉平』。
·順治十二年乙未(一六五五)春正月戊子(初三日),兩廣總督李率泰奏:『廣西土賊偽總兵廖篤增等負嵎作梗,結連西逆;官兵分道進剿,陣斬篤增於玉版巢。又賊渠李先芳、廖鳳等盤踞藤縣,遙為李定國聲援;定藩左翼總兵官馬雄攻之,生擒偽知府姜炎,斬獲無算』。下兵部察敘。
癸卯(十八日),以于時躍為右僉都御史,巡撫廣西(由湖廣驛傳道副使遷)。
二月癸未(二十八日),靖南王耿繼茂、平南王尚可喜奏:『逆賊李定國自新會敗逃,臣等遣梅勒章京畢力克圖等追擊賊兵於興業縣境,敗之。又追至橫州江,擊其步騎兵,剿殺甚多,獲象二隻;定國渡江引去,竄入南寧府,粵東高、雷、廉等三府、三州、十八縣及粵西橫州等二州,四縣悉平』。下部察敘。
三月庚子(十五日),調佟國器為南贛巡撫、宜永貴為福建巡撫。
福建巡撫佟國器獲同安侯鄭芝龍與其弟鴻逵、子成功交通私書,羈其使,具奏封進。下兵部密議。
丁未(二十二日),鄭親王濟爾哈朗等議奏:『續順公沈永忠統率重兵保障西南,受茲重任,不能鼓舞將士堵禦逆賊、固守地方;一聞沅、靖、武岡失陷,遂退回寶慶、長沙。喪師失地、貽誤封疆,按律當斬。但永忠曾偕伊叔志祥投誠功大,應免死,削爵,為民;所遺公爵,准與弟兄承襲』。從之。
夏四月壬戌(初八日),四川巡撫李國英奏:『今滇、黔未靖,徵兵轉餉;湖南、兩廣,俱有重兵。平西王、李國翰之兵見屯漢中,蓄銳甚久。誠能分道並進,首尾夾擊,賊力有幾,豈能四面支持?是誠一勞永逸之計。萬一機會有待,請先敕平西王、李國翰率兵駐鎮保寧為各路之統領,遣將先取成都,資其肥饒,且屯且守;次取重慶,以扼咽喉。然後乘流東下,進定夔關,以通荊、襄之氣脈,撤滇、黔之門戶,即為收滇、黔之張本。蓋從古取滇、黔者,未有不由於取蜀也。至於內外文武,必同力一心,事乃底績。祈嚴飭諸臣,凡有司兵、司餉之責者,須如臂指相應,勿使掣肘,此尤成功之根本而滅賊之要務』。下所司密議。
五月甲午(十一日),江南總督馬鳴佩奏:『偽伯陳其綸負固瑞金,後又依附鄭逆嘯聚大柏山內。南贛總兵官胡有陞遣參將孔國治等進剿,其綸敗竄寧都界內天心寨,土人斬首以獻』。下所司察敘。
丁酉(十四日),命固山額真石廷柱為鎮海將軍,駐防京口。
六月戊辰(十五日),定南靖寇大將軍陳泰等奏:『偽安南王劉文秀率偽將軍盧明臣、偽興國侯馮雙禮等賊眾六萬、船千餘艘,分兵由常德攻岳州、武昌,文秀自留攻常德。護軍統領蘇克薩哈伏兵邀擊之,焚獲船艘甚多,賊眾大敗;明臣赴水死、雙禮被重創,降偽副將等四十餘員,文秀遁走貴州』。下兵部察敘。
壬申(十九日),兵部議准浙閩總督屯泰奏:『沿海省分,應立嚴禁,毋許片帆入海。違者,立置重典』。從之。
秋八月癸亥(十二日),命固山額真阿爾津為寧南靖寇大將軍,同固山額真卓羅等駐防荊州,固山額真祖澤潤分防長沙。
冬十月乙丑(十五日),革原任浙閩總督劉清泰職,以憲臣龔鼎孳劾其不候交代、回駐杭州,以致漳州夫陷也。
十一月癸未(初三日),浙江巡撫秦世禎奏:『海逆圍舟山,分■〈舟宗〉犯穿霩、昌石、定關』。下所司速議。
丁亥(初七日),浙江巡撫秦世禎奏:『舟山副將把成功俯首從賊,寧波、定海震動。乞調江寧滿洲官兵星赴定海關,合師會剿』。下所司速議。
十二月丙寅(十六日),先是,偽部院朱盛濃同弟盛添聚眾富川,句結土寇王心、蔣乾相等及八、九兩都猺獞肆行劫掠,為孫可望、李定國應援,楚、粵被患;廣西巡撫于時躍同提督伯線國安、右翼總兵官全節、侍衛李茹春、湖廣總督祖澤遠調發提標遊擊彭鱗、道州參將李東斗等進剿,馘其渠首,斬獲甚眾,九團、兩都一百九十二寨悉平。至是,捷聞。
甲戌(二十四日),命固山額真伊爾德為寧海大將軍,統兵剿舟山賊寇(「本紀」伊作宜)。
--以上見順治朝「東華錄」卷五(原順治第二十二至二十五)。
·順治十三年丙申(一六五六)春正月己亥(二十日),「海寇」犯台州,副將馬信以城叛降於賊。
二月戊午(初九日),諭經略大學士洪承疇曰:『日者逆渠孫可望猖狂犯順,遣發偽帥統率多賊,夜襲常德。爾與定南靖寇大將軍陳泰等籌畫有素,調度合宜;文武將士莫不用命戮力,水陸追剿,大獲全勝。張撻伐之偉略,絕窺伺之狡謀。論敘膚功,已頒懋賞;仍賜特諭,彰朕嘉悅之意。爾尚益攄遠略,大展壯猷;淨掃寇氛,佇膺殊寵。欽哉』!
戊辰(十九日),移兩廣總督駐梧州,從經略洪承疇請也。
靖南王耿繼茂奏:『我師抵南寧,逆賊李定國奔往安隆;鎮臣馬雄等擒其偽陽春伯李先芳,陣斬偽參將杜紀等,俘獲無算』。下所司察敘。
庚午(二十一日),諭:『閩浙重地,海氛未靖;全賴總督重臣和輯文武、撫綏軍民,庶能同心剿禦,克奏膚功。屯泰久與浙撫不睦,屢次疏奏。似此督、撫參商,封疆何賴!秦世楨已經解任,屯泰亦著回京另用。兩廣總督李率泰,著加太子太保,總督浙、閩地方;固山額真王國光,著以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兩廣地方』。
三月丙午(二十七日),諭吏、兵二部:『固山額真朱瑪喇等率兵擊敗侵犯廣東逆賊李定國,雪衡州、桂林之忿,快慰眾心,朕甚嘉悅!此番軍功,止照他處常例議敘;其功次不及定數者,竟不議敘,殊屬不合。伊等軍功,著再加酌量議敘具奏。其軍士有於主帥前首先陷陣、殺傷敵兵者,亦著確察,分別奏聞賞賚。今攻城者少、野戰者多,此後不可仍照舊例敘功。爾二部會同將敘功條例,會議具奏』。
夏四月辛亥(初三日),兩廣總督李率泰奏:『粵西偽永安王朱華堧及偽總兵官、知府、土司百餘員投誠』。
辛酉(十三日),寧南靖寇大將軍固山額真阿爾津奏:『官兵大破賊渠姚黃於彝陵之蛇倒退山,招撫偽官五十二員、兵民萬一千三百餘名,俘獲人畜、器械無算』。下所司察敘。
浙閩總督屯泰奏:敘在任剿撫功;上以台州失事,不知引罪,反冒眾人之功,切責之。旋又以留戀地方,不即交代,並下部議處。
丁丑(二十九日),平南王尚可喜奏:克復揭陽、晉寧、澄海三縣。
五月己丑(十一日),諭兵部:『前固山額真朱瑪喇等統大軍往粵東擊破李定國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總督李率泰率所屬弁兵協力合剿,著有勞績,理應一體敘功。爾部即一併議敘具奏』。
閏五月癸丑(初六日),福建巡撫宜永貴以病免。
丙辰(初九日),兩廣總督李率泰奏:『粵西都康、萬承、安平、鎮安、龍英五府、上映、下石、全茗、果化、都結、恩城、憑祥七州、上林一縣、都陽、定羅、下旺三司各土官投誠』。
己未(十二日),以郎廷佐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督江南、江西(由江西巡撫遷);劉漢祚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由江南左布政使遷)。
以擊敗李定國功,加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歲俸一千兩,給敕獎諭;仍賜貂裘、鞍馬等物。
丙寅(十九日),以張朝璘為兵部左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巡撫江西(由戶部侍郎遷)。
六月癸巳(十六日),諭江南、浙江、福建、廣東督、撫、鎮等官曰:『朕維自古帝王底定萬邦,皆恩威並用;討貳懷服,乃能使人心樂於歸往,早享太平。本朝開創之初,睿王攝政攻下江、浙、閩、廣等處,有來降者多被誅戮,以致遐方士民疑畏竄匿,從海逆鄭成功者實繁有徒。或係嘯聚有年,未經歸化;或係被賊迫脅,反正無由;或係偶陷賊中,力難自拔。原其本念,未必甘心從逆。此輩皆朕赤子,迷罔無知,深可憫惻!今欲大開生路,許其自新。該督、撫、鎮即廣出榜文曉諭:如賊中偽官人等有能悔過投誠,帶領船隻、兵丁、家口來歸者,察照數目,分別破格陞擢;更能設計擒斬鄭成功等賊渠來獻者,首功封為高爵,次等亦加世職。同來有功人等,顯官封賞,皆所不惜。倘執迷不悟,鄭逆所據不過海濱窮島,波上游魂,勢不能久;一旦絕其糧餉,阻其出沒,遣發大兵直搗巢穴,必致玉石俱焚,雖悔亦何及乎!其前次陷賊官兵及新歸人等,地方官問明來歷,盡心安插。原有田產,速行察給;即無田產,亦設法周恤,務令得所』。
辛丑(二十四日),湖廣容美土司田吉麟以所部兵二萬投誠;上嘉獎之,命所司速敘。
癸卯(二十六日),福建巡撫宜永貴奏:『寧化逆首黃素禾勢蹙投誠,餘黨悉散』。
秋七月戊申(初二日),廣西巡撫于時躍奏:官兵擒斬賊渠偽義寧伯龍韜。
庚戌(初四日),定遠大將軍世子濟度等奏:『偽都督總兵黃梧、副將蘇明、鄭純等謀斬偽總兵華棟等並殲其部兵四百餘名,率眾薙髮,獻海澄縣投誠。隨遣梅勒章京翁愛等入城安撫,計降其文武大小偽官八十六員、兵一千七百名』。得旨:『黃梧等獻城歸順,可嘉!著即行優擢』。
八月壬辰(十七日),諭吏、兵二部:『鎮守海澄都督總兵官黃梧棄逆效順,殺其同守偽官華棟偽兵;率民薙髮,領標下官屬兵丁獻城輸款,倡首來歸;深可嘉尚!黃梧,著加優典封為海澄公,照例給與敕印。其標下各員,從優議敘具奏』。
癸巳(十八日),福建巡撫宜永貴奏:『海逆數十萬襲陷閩安鎮,直薄省城;連營數十里,攻圍旬餘。滿、漢官兵奮勇剿殺,賊眾潰敗,重圍始解』。
九月丙午朔,寧海大將軍固山額真伊爾德等奏:『臣等領兵至杭州,海逆偽總兵王長樹、毛光祚、沈爾序等擁賊兵登岸,侵犯大蘭山等處;遣梅勒章京顧祿古,總兵官張承恩引兵趨夏關擊敗之。至兩斗門,賊復迎戰,又擊敗之;斬長樹、光祚、爾序並頭目及賊兵無算。臣率師次寧波,乘舟趨定海縣,分三路進發。賊渠偽總製陳六御、偽英義伯阮思等於海島里江口山下列戰艦以待,臣等率兵進攻,賊兵敗北;追至衡水洋口,陣斬六御、思等,擒獲甚多:遂取舟山』。得旨裦獎,下所司從優議敘。
冬十月丁丑(初三日),以蔣國柱為兵部左侍郎兼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巡撫安徽(由戶部侍郎遷)。
庚辰(初六日),平西王吳三桂等奏:四川開縣偽巡撫鄧希明、偽總兵張元凱率眾降。
甲午(二十日),以胡全才為兵部右待郎兼右副都御史,總督湖廣(由鄖陽撫冶遷)。
辛丑(二十七日),寧南靖寇大將軍阿爾津等奏:『大兵渡江,賊聞風逃遁。固山額真卓羅等統兵追剿,斬獲甚眾,克復辰州』。下所司察敘。
壬寅(二十八日),寧南靖寇大將軍阿爾津等奏:『土司永順、總兵彭弘澍率其部下官吏並籍所屬三州、六司三百八十洞戶口以降』。上嘉獎之,下所司察敘。
十一月丙寅(二十二日),以張長庚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巡撫湖廣(由內國史院學士遷)。
十二月乙未(二十二日),命李蔭祖仍以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督湖廣。
丁酉(二十四日),兵部議覆:『廣西巡撫于時躍奏:巨逆李定國前在土司遣妻張氏並家口到省來投,請給住宅、銀米養贍,以繫其心;並氏父張應選及家口人等俱給月米,使定國遙感皇恩,速來就撫』。得旨:『李定國妻張氏及家口人等在彼養贍,恐有未周,負朕體恤本懷。爾部即差章京一員,令各督、撫遴委的當員役,途次供給防護,同送來京,從優恩養,以彰朕招徠至意』。
·順治十四年丁酉(一六五七)春正月庚戌(初七日),浙閩總督李率泰奏:『逆渠陳德容叛亂,擾害三省幾及十年;今悔悟就撫』。
甲寅(十一日),寧海大將軍固山額真伊爾德征舟山凱旋,上命多羅貝勒杜蘭等迎勞之。
乙卯(十二日),定遠大將軍世子濟度奏:『梅勒章京覺羅阿克善率師平閩,見烏龍江難渡,遂沿江由山僻尋渡口往福州。聞逆賊在福州府高齊陸路,遂先遣褚庫巴圖魯、巴度進剿;遇賊千餘,擊敗之,斬二百餘級。分遣署護軍統領宜格圖率兵往侯官縣征剿水賊,遇賊千餘拒敵,又擊敗之,斬百餘級。阿克善至福州,偵知賊船二百餘艘泊於高齊境烏龍江;阿克善等由水路、夸蘭大星鼐等由陸路齊進,又擊敗之,追至大漳河口,陣斬偽都督總兵,偽都司二員,獲大小船十四艘,悉獲其軍械。又聞泉州府大營地方有賊千餘,隨令護軍統領穆成格、夸蘭大馬喇等前往擊敗之,斬七百餘級。又惠安縣海港內封渭、沙格、黃齊等三村賊眾盤踞,令護軍統領覺羅雅布蘭等率兵前進,擊敗之;斬偽官二、賊千七百餘級,獲大小船五百九十艘。又衛套泊有賊船,夸蘭大大雅等擊敗賊眾,焚其船十七艘。又閩安鎮對岸梅花、碾石二村匿留賊黨,令梅勒章京阿玉錫等領兵搜剿、斬賊四百餘級,焚其船八艘。又令委署章京肫退等往烏龍江渡口偵探,遇賊眾敗之,焚其船十七艘。又令署護軍統領石漢巴圖魯、協領拜柱護、夸蘭大霍特率領滿兵,會合中路總兵官楊捷進取漳浦縣海島內銅山所。值海風忽作,後軍難渡;署雲霄鎮參將張韜等先登舟,半渡賊眾突犯,韜同千總一員、把總二具、兵六十餘石俱戰歿。因兵力單薄,暫停攻取,再圖相機前進。前者恢復海澄貝疏後,賊勢稍阻,源續投誠偽都督總兵一、副將五、參將八、遊擊二、都司四、守備三、千總七、把總八、閒散官六、文職二、旗鼓中軍一、操官四、義將一、大小各官共五十二、兵三千二十六名。原任同安參將楊啟智、舟山中軍遊擊杜茂祜前已失守從賊,令繳偽關防來降』。下兵部察敘。
二月癸未(初十日),兵部奏:『故明楚藩崇陽王朱蘊鈐與偽總兵李盛功等向化投誠,朱蘊鈐應併家口起送京,分別養贍;偽總兵李盛功應授參將職銜』。從之。
三月丙寅(二十三日),先是,海澄公黃梧具揭兵部,據稱『海賊俱屬漳、泉、潮、惠之人,梧今大張布告,必漸次歸附。但鄭成功恃其父芝龍在京,欺誑招撫,藉以登岸派餉。故首惡在芝龍,必先斷絕芝龍,使之音問不通,則成功海上之匹夫耳。又成功之敢於猖獗,而其父芝龍誑謀罔上,齎書下海,揚言招撫,沿海人心搖惑。凡欲投誠者,咸以欲撫之故,仍堅其怙惡之心。請密奏翦除芝龍,以絕其根』。部議:『芝龍陰謀,已為家人尹大器告發。且成功既不薙髮歸誠,不可仍留芝龍,以啟海上觀望之心。芝龍及其弟芝豹、子世忠、世恩、世蔭、世默,應請敕刑部正法』。上命議政王、貝勒、大臣密議以聞。
丁卯(二十四日),定遠大將軍世子濟度班師還京。
海澄公黃梧奏:『鄭成功未及剿滅者,以有福、興等郡為伊接濟淵藪也。南取米於惠、潮,賊糧不可勝食矣;中取貨於興、泉、漳,賊餉不可勝用矣;北取材木於福、溫,賊舟不可勝載矣。今雖禁止沿海接濟而不得其要領,猶勿禁也。夫賊舟飄忽不常,自福、興距惠、潮乘風破浪,不過兩日;而閩、粵有分疆之隔,水陸無統一之權:此成功所以逋誅也。宜敕沿海督、撫、鎮臣與臣商度防海事務,平時共嚴接濟之處,遇賊備加堵截之防。臣專一整飭馬步、舟師,視賊所向,到處撲剿。至群賊伎倆,臣所熟悉;破賊機宜,臣籌之素矣。抑更有請者,成功之所以稔惡,倚其父芝龍陰通家信,搖惑民心,故逆黨堅不悔禍。誠嚴禁芝龍父子,不許音信往來,成功將立見敗亡』。下兵部密議。
戊辰(二十五日),初,上以閩浙總督屯泰、巡撫秦世禎玩誤封疆,命吏部都察院詳察具奏。至是,議奏:『浙閩總督原駐衢州,居中調度;乃屯泰移駐杭州,爭居撫署。及舟山、臺州等處相繼失守,又不一至海上親視情形。秦世禎身任巡撫,不思早備密防,以致地方叛變。失事之後,不能擒剿:均難辭罪。屯泰應革去三等阿達哈哈番,秦世禎應革職為民』。從之。
夏四月甲戌(初二日),南贛巡撫佟國器奏:興寧縣雷連十二峒猺官龐國安等投誠。
丁丑(初五日),議政王、貝勒、大臣會議:『鄭芝龍寄書伊子成功,並無歸順之意;出語驕肆,理難存留。芝龍及其弟芝豹、子世忠、世恩、世廕、世默,俱應正法』。得旨:『鄭芝龍等法當處斬;向念其投誠功績,從寬禁錮。今若遽行正法,非朕前意。仍著免死,俱流徒寧古塔地方;家產籍沒』。
壬辰(二十日),以固山額真宗室羅託為寧南靖寇大將軍,駐防荊州;固山額真伯佟六十駐防長沙。
五月辛酉(十九日),以平西王吳三桂率兵破嘉定州賊,生擒偽總兵龍名揚,招降烏斯藏大乘法王、大寶法王及四川三州、十六縣,擊敗偽撫南王劉文秀馬步兵,斬偽將軍王復臣、總兵王之俊等,獲金印及象馬等物甚多,平靖大寇;歲加俸銀一千兩,其功績增註入冊。
六月庚辰(初九日),贈福建陣歿遊擊劉天佑官。
甲申(十三日),浙閩總督李率泰密奏:『逆賊鄭成功父子詭秘,芝龍不宜流徙寧古塔;恐由此而遁,則將來沿海為患,不可勝言』。下兵部速議。
辛丑(三十日),經略輔臣洪承疇以病劇,請解任;得旨:『覽卿再奏,病勢轉加,深軫朕懷!軍務殷繁,難以靜攝;著解任回京調理』。
秋八月乙亥(初五日),先是,兵部議覆:『浙閩總督李率泰奏:鄭芝龍一日不殺,成功之心一日不死,群逆之意亦觀望不決;恐致仍中狡謀,貽禍沿海。請敕刑部將芝龍並伊弟芝豹、子世忠、世恩、世廕、世默等俱就寧古塔正法,妻妾人等入官』。命議政王、貝勒、大臣會議。尋議:『應如部擬』。上審酌再三,復令另議。至是,復議:『寧古塔地近江海,賊船往來叵測;芝龍就禁,恐有疏虞。應加鐵鍊三條,手足杻鐐,嚴飭章京兵丁加謹看守』。從之。
丙申(二十六日),「海寇」鄭成功犯浙江臺州府,分巡紹臺道蔡瓊枝、副將李必及府、縣等官俱降賊。
九月辛丑(初二日),以李國英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督陝西三邊、四川。
庚戌(十一日),敘復舟山功,將士陞授有差;贈死事者官,子弟襲職。
癸丑(十四日),以高民瞻為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
乙丑(二十六日),諭兵部:『蘇松等處總兵官馬進寶,著改名逢知』。
丙寅(二十七日),固山額真屠賴等奏:『官兵復福建閩安鎮,投誠大小官一百餘員,獲器械、印信甚多』。下所司議敘。
冬十月庚寅(二十一日),加都督僉事蘇州總兵官梁化鳳為都督同知,統率抽調各營一萬名,改為水師,仍駐防崇明。兩協設副將二員,各統水師二千名,駐防吳淞;遊擊六員,各統水師一千名,分泊崇明各沙:俱屬梁化鳳統轄。提督總兵馬逢知專管陸師,裁蘇州總兵官缺。從總督郎廷佐請也。
十一月辛酉(二十三日),寧南靖寇大將軍固山額真宗室羅託等奏:『臣等至荊州,宣佈皇上德意,偽將多願投誠。臣隨遣兵奪取心潭口,往巴東斷渡口;於是偽總兵田國欽、黃世奎、鄧基昌等及賊渠孫可望標下偽總兵趙世超、副將趙三才相繼降』。
壬戌(二十四日),偏沅巡撫袁廓宇奏:『偽秦王孫可望與李定國不協,興兵相攻,為定國所敗;遣其偽將程萬里等赴中路鎮臣李茹春、右路鎮臣王平軍前投誠,仍請兵復仇。可望行至沙子嶺,為偽總兵楊武追襲幾殆;我兵馳援,賊方駭散。可望因得乘間攜其妻子來歸,計降偽總兵都督二十二員、偽太僕寺一員、偽副參遊等一百餘員、偽內官二十二員、兵丁家口五百餘名、馬騾五百餘匹』。
十二月癸酉(初五日),諭兵部:『輔臣洪承疇前已有旨,准解任回京調理。近聞病已痊癒,仍著留原任,親統所屬將士同寧南靖寇大將軍固山額真宗室羅託等由湖廣前進,相機平定貴州』。
甲戌(初六日),封孫可望為義王。
癸未(十五日),敕諭平西王吳三桂、固山額真侯墨爾根侍衛李國翰曰:『逆賊煽亂雲、貴,騷擾地方已久。今賊李定國與孫可望互相攻戰,可望來降。乘此賊黨內亂、人心未定之際,特命王為平西大將軍,同固山額真侯墨爾根侍衛李國翰進討。爾等統領所屬官兵及漢中、四川各官兵,由四川前往貴州相機進攻。凡事,王與固山額真會議而行。漢中、四川,仍酌量留兵防守』。
命固山額真趙布泰為征南將軍,統前去官兵並提督線國安標兵及湖南調發官兵由廣西往貴州,相機進取。凡事,與提督線國安、梅勒章京富喀莽吉圖等會議而行。
命固山額真宗室羅託、固山額真濟席哈統領官兵及經略調取各官兵由湖南往貴州,相機進取。凡事,與固山額真特津、佟六十、護軍統領鄂鼐等會議而行。
丙戌(十八日),寧南靖寇大將軍固山額真宗室羅託等奏:『偽總兵譚新傳等率偽官十餘員、家屬二千餘名來降』。下所司察敘。
·順治十五年戊戌(一六五八)春正月丙午(初九日),命信郡王多尼為安遠靖寇大將軍,同平郡王羅可鐸、貝勒尚善、杜蘭、固山額真伊爾德、阿爾津、巴思漢、卓羅等率師征雲南。
二月庚寅(二十三日),以克閩安鎮功,賞海澄公黃梧甲冑、貂裘等物。
辛卯(二十四日),平西王吳三桂奏:川東偽總督張京、總兵張宿、兵科謝佩等十八員投誠。
三月辛丑(初四日),廣西巡撫于時躍奏:『李定國逆黨閆維龍、曹延生等陷橫州,防守都司趙連城以眾寡不敵,退屯貴縣。總兵官馬雄馳援,賊棄城遁;遂復橫州,俘斬甚眾』。得旨嘉獎,下部議敘。
甲辰(初七日),諭吳三桂、羅託、濟席哈、趙布泰、李國翰等曰:『朕夙以奉天討罪、救民水火為心,是以特命爾等率師南征;剿撫機宜,俱載前諭。今念貴州等處民、苗雜處,當先加意撫綏,安輯民心。爾等率領大軍經過府、州、縣及土司蠻洞等處地方,當嚴行約束官兵:凡良民、苗蠻財物及一草一木,勿得擅取;惟務宣布仁恩,使彼樂於歸附。倘官民不遵紀律、仍行搶掠者,即加處治,以示懲戒。爾等所領漢兵,一併嚴行禁飭。其未闢地方,須多發告示,遍行曉諭。爾等受茲敕旨,當恪遵奉行,勿致擾害地方,以副朕除暴安民至意』。
夏四月甲戌(初八日),以平南王尚可喜既加歲俸,因添註其軍功於冊曰:『爾駐紮廣東,同靖南王統領官兵圍困南雄府,有賊二千餘突出西門來犯,擊敗之;用雲梯攻克南雄府,殺賊兵六千餘,擒獲偽總兵楊傑、董洪信、鄭國林等斬之,安定南雄府百姓。又前往韶州府招撫官民並招撫韶屬六縣,俱各歸順。又同靖南王統領官兵招撫英德、清遠、從化,俱各歸順。及抵廣東省城,分汛攻圍,發諭招撫,有偽部院杜永和遣偽侯伯張月、李云泰、李建捷等率賊兵七千餘並廣西偽國公陳邦傅、龐太監、偽伯馬寶等統賊兵萬餘迎犯;爾督官兵敗之,擒獲偽副將魏廷相等八員,並招撫海寇梁標相等,獲船一百五十隻。又發官兵先用紅衣砲攻打西關,城上砲火矢石交加,難以攻克;爾親督官兵奮勇攻戰,遂克其城,殺賊六千有餘,百姓底定。行令所屬州縣,俱各投誠。遣官兵招撫增城縣,有惠州府收養滿洲五人,轉送來京。又將所獲偽滋陽王等八人,富即梟示。有海寇圍困潮州府,爾行諭漳鎮發兵往援,賊方敗遁。又發官兵恢復肇慶,平定高、雷、廉等府。又前招撫海寇梁標相等復行反叛,流毒地方;爾發官兵擊斬之,安定百姓。又廣西桂林告變,賊犯梧州;爾密授將士方略,恢復城邑,安撫人民。聞賊李定國圍困肇慶,隨同靖南王統兵前往,斬殺賊眾;復遣官兵追至四會河口,盡殲之。又賊將吳子聖率賊萬餘,並以象隻圍困新會,濬壕豎柵,晝夜攻城;爾親率官兵援剿,賊眾驅象迎擊,敗之,斬數百人,遂解新會之圍。又同靖南王統領官兵進援高明,李定國遣賊眾來犯;爾遣官兵殺賊三百有餘,生擒偽總兵武君禧等三十餘員,並獲馬騾、器械等物。又於新會縣山峽口,同靖南王、固山額真朱瑪喇、護軍統領敦拜等擊賊兵斬之,獲象一十三隻。又撥官兵與敦拜等尾追李定國,擊敗賊兵三千有餘,獲象一隻。又在衡州擊敗賊兵萬餘,各府州縣俱經恢復。故每歲加俸一千兩,所有功績添注冊內』。
丙子(初十日),平西大將軍平西王吳三桂、固山額真侯墨爾根侍衛李國翰奏:『官兵敗賊於合州,遂進取重慶,偽都督杜子香率眾逃竄,全城克復』。下所司察敘。
五月辛亥(十五日),兩廣總督王國光奏:『澄海遊擊劉進忠、知縣祖之麟、典史江景雲叛從海逆,縣城被陷』。
壬戌(二十六日),廣西巡撫于時躍奏:『偽寶康侯賀九儀竊踞大寧,遣偽鎮曹友等率黨數千突犯賓州;遊擊劉彥明等分布官兵,擊敗於丁橋,斬獲甚多』。下兵部議敘。
甲子(二十八日),寧南靖寇大將軍固山額真羅託等奏:『克復湖南沅、靖等處,進取貴州省城及平越、鎮遠等府,先後共招降偽官兵丁四千九百九十餘人、男婦九千八百餘名口,獲馬一千四百餘匹、象十二隻』。征南將軍固山額真趙布泰亦報『大兵已抵貴州,所過南丹州、那地州撫寧司各土司兵民及獨山州官民俱就撫』。優旨嘉獎,命兵部俟事平察敘。
六月戊辰(初二日),平西大將軍平西王吳三桂等奏:『臣等收復重慶,即統兵進發。逆首李定國、劉文秀遣偽將軍劉正國等率賊眾、象隻在三坡、紅關等處據險設伏,以拒我兵。臣等令馬步相兼,步步督戰、節節前進,賊遂奔潰。我兵疾追,賊由水道遁入雲南。臣等收復遵義府並所屬州縣,招撫偽總兵及副、參、遊等官,計降賊兵五千有餘,臣等隨抵貴州。有偽總兵梁杰英等擁賊三千有餘,屯開州拒守;我兵奮勇分擊,賊大敗,陣斬賊二千有餘,獲其象馬、器械,遂克開州』。上嘉獎之,命事平日議敘。
辛未(初五日),以趙廷臣為右僉都御史,巡撫貴州(由湖廣督糧道參議遷);以經略大學士洪承疇薦舉也。
壬申(初六日),調佟國器巡撫浙江;以蘇弘祖為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由左僉都御史遷)。
丙子(初十日),福建巡撫劉漢祚奏:『提督馬得功、梅勒章京傅大受等破海寇於白沙,斬馘無算』。下所司察敘。
兩廣總督王國光有疾,奏請回旗調理;允之。
辛巳(十五日),以李棲鳳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督兩廣(由廣東巡撫遷)。
癸巳(二十七日),浙閩總督李率泰奏:『鄭逆擁眾直犯溫郡,平陽、瑞安俱陷,全浙震動。請敕就近調發江寧滿兵援剿,以固疆圉』。下所司議。
秋七月己酉(十四日),以董應魁為兵部左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巡撫廣東(由刑部右侍郎遷)。
己未(二十四日),諭吏部:『浙閩舊設總督一員,今海氛未息,幅員遼闊,勢難兼顧;除見任總督外,著再設一員,分理兩省軍務。爾部即會推堪任者引見;其各駐紮地方,一併議奏』。
甲子(二十九日),以趙國祚為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總督浙江(由固山額真遷),駐紮溫州;改閩浙總督李率泰為福建總督。
八月丙子(十一日),遣章京魏黑、傅達禮、顓塔、薩璧齎敕二道,往諭信郡王多尼、固山額真宗室羅託曰:『固山額真趙布泰等由廣西前進,兵力單弱,宜行增遣;除前往每牛錄一護軍及甲士外,今增遣固山額真宗室羅託所率前鋒官兵,並將信郡王所率每牛錄護軍五名、羅託所率每牛錄護軍二名內擇馬力壯者每牛錄出護軍二名,其章京量所出護軍名數撥出,付濟席哈率在固山額真趙布泰軍營,一同前進。信郡王統領騎兵全軍並每牛錄護軍四名前進。其經略洪承疇,或於貴州之貴陽府,或於他處形勝之地,從便屯紮;將固山額真宗室羅託所率每牛錄兵一名、每旗官一員,令梅勒章京一人統領同駐。其餘每牛錄護軍一名、兵四名,羅託領之。俟信郡王軍至,即還駐荊州。爾等身在彼處,知地理遠近;此三路進兵,必須度量程途、約期並進,毋得參差,致有疏失!其一切進取機宜,未可懸度指授;爾等擇便相機而行。凡事,悉與經略洪承疇商酌。往廣西官兵或少馬匹,可將羅託下將士之馬照數給發;其所給馬匹,明白造冊送部。今自京城已發有馬匹往羅託軍中,到日分給將士』。諭固山額真趙布泰曰:『茲遣固山額真濟席哈與其同往之梅勒章京等及羅託所率前鋒官兵每牛錄護軍二名,往益爾軍。至日,爾與固山額真濟席哈暨梅勒章京等,凡事公同商酌。其進取機宜,未可懸度指授;爾等擇便相機而行。敕書到日,可即駐師;俟濟席哈等至,一同進發』。上復面諭魏黑等曰:『爾等至彼處,可齊集兩王、貝勒、貝子、公、固山額真及夸蘭大等,諭以撫循士卒,當如父之愛子。行軍必敬慎提防,謀事無失;毋得驕矜躁急,致有疏虞。夫士在行間,固當有進無退;而克敵製勝,有貴懼以成謀。前敬謹親王及訥爾特等之敗,皆以輕敵躁進故也。至投誠之人,當分別其傾心效順,或事急來降。即事急來降者,亦皆當收養;縱有逃亡,聽其自去:始足彰我恩育之仁。夫以威服人,何如以德服人之為愈也。其平西王、固山額真墨爾根侍衛李國翰等,亦以此意諭之』。
吳三桂奏:『偽興寧伯王興為李定國調赴雲南,將卒家口留駐綏陽。臣兵至桐梓,興子偽總兵王友臣差偽中軍朱尚文迎赴軍前投順;興亦自雲南脫歸謁見。又有偽侯、偽將軍等共帶家口七千餘及水西宣慰使安坤等投誠』。
乙酉(二十日),逆賊譚詣等率眾犯重慶,命總督李國英統官屬兵丁入川撲剿。
浙江巡撫陳應泰奏:『八月初九、初十等日颶風大作,賊船飄散;官軍瞭其所向,分兵追剿;當陣生擒及投誠共九百餘名,並獲關防、器械、甲馬等項。逆賊子屬沈溺,喪氣歸巢』。得旨:『探明逆賊鄭成功的在何處,相機圖剿。其有功人員,著議敘』。
冬十一月甲午朔,福建巡撫劉漢祚奏:『海寇竊踞永寧、崇武等澳,聯■〈舟宗〉飄忽,屢犯洛陽內港等處。提督馬得功遣參將甯獻功等進剿,獲斬無算』。
十二月壬午(二十日),江西巡撫張朝璘奏:『故明宗姓朱議滃、偽都督王祐、偽經略彭坤等及偽文武官百餘、眾三千餘人投誠』。
戊子(二十六日),命固山額真明安達禮為安南將軍,同固山額真俄羅塞臣、賽音達理等駐防貴州。
己丑(二十七日),敕諭信郡王多尼、吳三桂、趙布泰等曰:『川、湖、雲、貴之人,皆朕臣庶;寇亂以來,久罹湯火。今大兵所至,有歸順者,俱加意安撫,令其得所;能效力建功者,不靳爵祿,以示鼓勵。王等即遍行傳諭』。
--以上見順治朝「東華錄」卷六(原順治二十六至三十一)。
·順治十六年己亥(一六五九)春正月甲午(初二日),四川巡撫高民瞻奏:『偽侯譚文、譚弘、譚詣兄弟叛逆,久居川東。今伊等互相猜忌,譚文方糾黨侵犯重慶,譚詣遂殺文來降。我兵乘勢掩擊,餘眾奔潰;譚弘亦遣人納款』。
丁酉(初五日),以徐永禎為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由大理寺卿遷)。
庚子(初八日),初,安遠大將軍信郡玉多尼、征西大將軍平西王吳三桂、征南將軍固山額真趙布泰會於平越府之楊老堡,議分兵進取雲南:多尼自貴陽入、三桂自遵義入、趙布泰自都勻入,訂以十二月會師雲南省城。多尼兵至安莊,斬其偽劉將軍;追至盤江,賊焚鐵鎖橋遁,我軍作浮橋而濟。至松嶺衛,偽鞏昌王白文選率兵二萬拒敵;我軍分路進擊,大敗之,遂進抵雲南。三桂兵至七星關,白文選屯兵守險;乃從水西苗猓界間道度關,以襲賊後。賊聞遁去,遂直趨烏撒。趙布泰兵至盤江之羅顏渡口,賊拒險沈船,我軍不得渡;投誠土司知府岑繼魯獻策,從下流十里取所沈船,乘夜潛師而濟,賦倉皇逃潰。梁瑞津有偽伯李成爵屯兵萬人於山谷口,我軍環山四面夾擊,大敗賊眾,斬獲無算。時偽晉王李定國全師據雙河口山頂,趙布泰遣兵登山,奪其形勝;賊列象陣來爭山,我軍合力奮擊,大敗之,獲其象只。至陸格,定國復率三十營賊兵列柵拒守;趙布泰分兵為三隊,張左右翼擊之,再戰俱捷,追四十餘里,獲象馬甚眾。時聞賊尚據鐵鎖橋,乃從普安州間道入雲南。三路大師俱入省城,李定國、白文選與偽永曆奔永昌。至是,捷聞;上嘉獎之,命所司察敘。
癸卯(十一日),起林天擎為右僉都御史,巡撫雲南(降調湖廣巡撫);從經略洪承疇請也。
癸丑(二十一日),以趙廷臣總督雲貴、卞三元巡撫貴州(由山西按察使遷)。
二月丁卯(初六日),浙江總督趙國祚奏:『海逆犯溫州,官兵擊敗之,獲賊船九十五艘』。命所司察敘。
丙子(十五日),以雲南收復,命羅託等班師,以明安達禮駐防貴州。
三月丙申(初五日),調蔣國柱仍以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巡撫江寧(由操江調)。
戊申(十七日),以朱衣助為右副都御史,督提操江兼巡撫安徽(由陝西右布政使遷)。
浙江巡撫佟國器奏:『海逆犯太平,官兵擊敗之,斬七百餘級,俘獲百餘』。下所司察敘。
論征福建功,將士陞授有差,贈死事者官。
甲寅(二十三日),先是,經略輔臣洪承疇奏:『雲南山川峻險,幅員遼闊,非腹裏地方可比。請敕議政王、貝勒、大臣密議,三路大兵作何分留駐守?貴州中路漢兵及廣西漢兵作何布置安設』?嗣經兵部議:『留撥官兵鎮守滇南,事關重大,請旨定奪』。詔議政王,貝勒、大臣會議。至是,王等議:『平西、平南、靖南三藩內,應移一王駐鎮雲南。漢中已屬腹裏,兼有四川阻隔,不必藩王駐防;應移一王分鎮粵東,一王分鎮蜀中。何王應駐何省?恭侯上裁』!奏入,命平西王駐鎮雲南、平南王駐鎮廣東、靖南王駐鎮四川。
夏四月辛卯朔,貴州總督趙廷臣奏:『逆賊馮天裕等竄伏山寨,句結亡命,先陷湄潭、嗣犯甕安。臣調思南、平越、遵義、偏橋各路官兵擊破賊營,斬天裕及偽總兵冉宗孝等,餘黨悉平』。
甲寅(二十四日),信郡王多尼、平西王吳三桂、固山額真趙布泰等奏:『臣等追剿偽永曆,師至鎮南州,聞偽鞏昌王白文選擁賊至玉龍關,隨遣前鋒統領白爾赫圖等進剿。白文選拔營先遁,我兵追及,賊復迎戰,隨擊敗之;獲偽鞏昌王金印一顆,生擒偽總兵呂三貴,並獲象三只、馬一百四十匹。至永平縣,賊縱火燒瀾滄江之鐵鎖橋遁去。臣等乘夜發兵渡江,克永昌府;偽永曆及李定國遁走騰越州。我兵渡瀘江,定國伏兵於磨盤山上木柵內迎敵,我軍分為八隊衝擊。前鋒統領白爾赫圖等領前鋒先登,斬偽伯竇名望;固山額真沙里布繼進,伏賊齊發,我兵力戰,復敗之。賊遁石門,是夜逸去,遂克騰越州。復自騰越州追剿,過南甸、至孟村,賊從三宣六慰路遁去;乃班師回省』。上嘉獎之,命所司察敘。多尼等又奏:『臣等至雲南省城,有土司官王耀等二十餘員各率所屬猓猓村兵丁人口齎偽敕印、誥命、劄付投誠』。下所司議敘。
定南王屬下梅勒章京總管官兵李茹春奏:『定南王孔有德子廷訓,順治九年失陷桂林時,被逆寇擄去。今入雲南訪問,已於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遭李定國慘害。臣隨同平西王吳三桂等赴土主廟迎廷訓櫬於臣營,容臣扶櫬回京』。得旨:『定南王子久陷滇中,尚冀大軍克取,來京有日。據奏慘遭逆害,深可憫惻!應行恩卹並扶櫬歸葬事宜,著速議具奏』。
丁已(二十七日),平西王吳三桂奏:『大兵克滇後,偽慶陽王馮雙禮同偽德安侯狄三品等遁走四川建昌衛,臣再三招徠,雙禮執迷不從,狄三品等用計執之以獻,並繳偽慶陽王金印一顆、大將軍金印一顆、金冊一、副敕一;馮雙禮或俘解來京、或軍前正法?伏候上裁』!得旨:『覽王奏,計擒偽王馮雙禮,具見王籌畫周詳、指授得宜,豫伐狡謀,克奏膚功;朕心嘉悅!狄三品等遵諭效力,擒逆來獻,誠悃可嘉;並敖一鳳,俱著從優議敘具奏。馮雙禮附逆梗化,大軍所至不即投誠,竄跡入蜀,本當正法;但今既就擒,殺之無益。姑免死,昭朕好生之心;著押解來京安置』。三桂又奏:『偽延長伯朱養恩、偽總兵龍海陽、偽副將吳宗秀等為李定國守四川嘉定州,今率眾投誠』。下所司察敘。
五月壬戌(初二日),兩廣總督李棲鳳奏:『偽江夏王、偽知府姬玿並賊渠陳奇策等就擒,南寧、太平、思恩等府悉定』。
己已(初九日),偏沅巡撫袁廓宇奏:『武陵縣袁夢吉當馬逆復犯常德,誓守孤城,被執罵賊死;乞照例卹廕,以慰忠魂』。下所司議。又奏:『故明輔國將軍朱儒相投誠』。下所司知之。
壬申(十二日),浙江總督趙國祚奏:『官兵自永嘉、泰順、青田等處進剿海寇,俱多斬獲』。
戊寅(十八日),浙江巡撫佟國器奏:『臣同總督趙國祚、昂邦章京柯魁、梅勒章京夏景梅、提督田雄、水師總兵常進功等統滿漢兵追擊鄭逆,直抵衙前,賊渠奔遁;又敗之於定關等處,焚斬甚多』。
辛已(二十一日),諭戶、兵二部:『雲、貴新入版圖,百姓皆朕赤子,念十餘年來逆寇李定國等竊踞南服,民久在水火之中困於誅求,生計日匱,疾痛莫告。今大兵所至,群黎歸命,歡若更生。但聞兩省地方生理未復,室廬殘毀、田畝荒蕪,俯仰無資,衣食艱窘。朕每念及,不勝憫側!至南行大兵,閱歷險阻,長驅深入,糧餉恐有時不濟。今特發內帑銀三十萬兩,爾部即差的當員役剋期齎往經略軍前,以十五萬兩賑濟兩省真正窮民;其十五萬兩令經略臣收貯,見今進討三路大兵如有需餉甚急者,立行接濟』。
壬午(二十二日),浙江總督趙國祚彙報官兵剿殺鄭逆功;得旨:『此奏內準據各官塘報,或稱砍死海賊無算、或稱打落渰水無算及打壞賊船、打死劫糧賊眾動日不可勝計,或稱獲刀槍、旗牌等物焚燬,或稱生擒賊二、三名不等斬訖,俱無的據;著確察議奏。凡各官塘報捷功,必臨陣斬獲若干?所獲馬匹器械若干、攻克城池營寨若干?確實有據,始可言功。若泛言斬獲及城池夫守、賊去即稱恢復,皆係飾詞鋪張,深為可惡!常見明末行間奏報,輒云殺死無數、獲器械無算,掩敗為功,相為欺罔,以致誤國。今乃仍踵陋習,每多希功請敘。倘沿襲不改,必致貽誤封疆。著即通行嚴飭,以後再有此等奏報者,定治以罔上冒功之罪不貸!兵部知道』。
六月壬子(二十三日),「海寇」陷鎮江府。
秋七月丁卯(初八日),命內大臣達素為安南將軍,同固山額真索洪、護軍統領賴塔等統領官兵征剿「海逆」鄭成功。
戊辰(初九日),故明廢宗朱義盛謀反,並其黨舒瑛、張定之、李勇士、李贊美、譚武周、陳國輔、魏名觀、徐介石俱伏誅。
丙子(十七日),「海寇」犯江南省城。
庚辰(二十一日),漕運總督亢得時聞「海寇」入犯江寧,出師高郵,自溺死。
壬午(二十三日),授偽德安侯狄三品為抒誠侯、偽總兵馮萬保為都督同知,以擒偽王馮雙禮來獻故也。
八月己丑朔,江南總督郎廷佐奏:『海寇自陷鎮江,勢愈猖獗。於六月二十六日偪犯江寧,城大兵單,難於守禦。幸貴州凱旋梅勒章京噶褚哈、馬爾賽等統滿兵從荊州乘船回京,聞賊犯江寧,星夜疾抵江寧。臣同駐防昂邦章京喀喀木、梅勒章京噶褚哈等密商,乘賊船尚未齊集,當先擊其先到之船。喀喀木、噶褚哈等發滿兵乘船二十艘,於六月三十日兩路出剿,擊敗賊眾,斬級頗多,獲船二十艘、印二顆。至七月十二日,逆渠鄭成功親擁戰艦數千、賊眾十餘萬登陸,攻犯江寧。城外連下八十三營,絡繹不絕;安設大砲地雷、密布雲梯、復造木柵,思欲久困。又於上江、下江以及江北等處分布賊艘,阻截要路。臣與喀喀木等晝夜固守,以待援兵協剿。至七月十五日,蘇松水師總兵官梁化鳳親統馬步官兵三千餘名至江寧;又撫臣蔣國柱調發蘇松提督標下游擊徐登第領馬步兵三百名、金山營參將張國俊領馬步兵一千名、水師右營守備王大成領馬步兵一百五十名、駐防杭州協領牙他里等領官兵五百名,俱抵江寧。臣等公議:賊今分兵偪城,立三營於儀鳳、鍾阜二門外,當先擊之。隨於七月二十三日派滿兵堵賊諸營,防其應援;遂發總督、提督兩標綠營官兵並梁化鳳標營官兵,從儀鳳、鍾阜二門出剿。賊踞木柵,併力迎敵,我軍各將領奮不顧身,冒險先登。鏖戰良久,陣擒偽總統余新,並斬偽總兵二員,擊死賊眾無算。至晚收軍,臣等又公議:滿洲綠旗官兵悉出擊賊;恐城內空虛,留臣守城。其喀喀木、噶褚哈、馬爾賽、梁化鳳等由陸路進,漢兵提督管效忠、協領扎爾布、巴圖魯、費雅住巴圖魯、臣標副將馮武卿等由水路進。各統官兵,次日五鼓齊出;賊已離營屯紮高山,擺設挨牌火砲,列陣迎敵。我兵自下仰攻,鏖戰多時,賊始大敗;生擒偽提督甘輝並偽總兵等官,陣斬賊眾不計其數,燒燬賊艘五百餘只,餘孽順流敗遁。喀喀木、噶褚哈等復領水、陸兩路官兵疾追至鎮江瓜州,諸賊聞風,乘舟而遁。大軍於二十八日回江寧』。得旨:『據奏滿、漢官兵奮勇,水陸併進,擒剿逆寇甚多,克奏大捷,深可喜悅!著該部從優議敘具奏』。
癸巳(初五日),命固山額真劉之源為鎮海大將軍,同梅勒章京張元勳、周繼新領官屬兵丁駐防鎮江。
以蔡士英為兵部左侍郎兼左副都御史,總督漕運、巡撫鳳陽(原任漕運總督);調宜永貴為兵部左侍郎兼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巡撫安徽(由福建巡撫調)。
甲午(初六日),四川巡撫高民瞻奏:『臣統率弁兵進取成都,逆賊聞風逃遁;追至新津河,陣斬及溺死無算。偽官俱繳印投誠,川西底定』。命所司察敘。
丙申(初八日),經略大學士洪承疇奏:『安南國都將太傅宗國公武公恣遣使納款』。報聞。
庚子(十二日),安南將軍固山額真明安達禮等奏:『臣等自荊州赴援江寧,八月初七日至荻港,聞賊乘船千餘艘赴江寧,泊三山峽。隨分兵前進,至舊縣地方,偽都督楊文英等於揚子江港口迎戰。我兵擊敗之,擒斬偽副將一,獲船隻、器械甚多』。下所司議敘。
甲辰(十六日),江寧巡撫蔣國柱奏:『逆寇鄭成功自江寧敗遁南下,復犯崇明;遊擊劉國玉等擊敗之,賊俱南遁』。下所司察敘。
乙卯(二十七日),逮江寧巡撫蔣國柱至京勘問;以海賊犯京口,國柱同提督管效忠敗績也。
九月己未朔,江寧巡撫蔣國柱奏:『鎮江失守時,文官知府戴可進等六員、武官副將高謙等十四員皆失身從逆,獨巡江營守備羅明昇守譚家洲陣亡,應從優卹』。下所司察議。
庚申(初二日),免浙江台州府四年至十二年寇劫倉庫稅糧。
壬戌(初四日),川陝總督李國英奏:『收復嘉定一路,招降偽將軍楊國明、總兵武國用,各州縣偽官皆繳印投誠』。
冬十月丁酉(初十日),江南蘇松巡按馬騰陞奏:『前因京口夫守,特遣固山額真駐防鎮江,誠慮之周也。而臣竊以為有不便者三:鎮江之民瘡痍未復,傳聞大軍駐紮,惶懼竄徙。若果兵臨,勢必侵擾,民何能安?且恐滿兵驕悍成習,即號令有不能施:不便者一。以重兵駐防京口者,禦海寇也。必須修備戰艘、練習水師;此非滿兵所長:不便者二。用兵之道,將有號令、兵有紀律;事權歸一,兵力自優。何必設此無統攝之滿兵株守一城,以虛糜兵餉?不便者三。臣為要地起見,為萬民請命,不得不為皇上痛陳之』。得旨:『京口要地,向因防兵單弱,致海逆入寇失陷;故特遣滿兵駐防。馬騰陞乃云「未能禦寇,輒先擾民」。前賊至之日,鎮江闔城從賊,理應誅戮;免其追究,已屬法外之仁。今遣兵駐防,原以為民;何為反云擾民?征剿寇盜、平定地方,皆滿兵之力;何云滿兵驕悍成習?設防之兵,當水陸兼備;江寧大捷,亦由陸兵力戰敗賊。何云非滿兵所長?駐防之兵,該固山額真自能統攝;如有寇警,該固山額真自當相機堵剿。何云無統攝之滿兵株守一城,虛糜兵餉?鎮江原有綠旗兵不能禦賊,地方文官不能以一失加賊;馬騰陞身為巡方,遠避他府!今乃借口為地方起見,妄行條奏,沽名市恩;且馬騰陞系何國之人?乃稱滿兵驕悍成習,是何意見?著作速明白回奏』。
己酉(二十二日),諭吏、兵二部:『雲南遠徼重地,久遭寇亂,民罹水火,朕心不忍。故特遣大軍,用行吊伐。今新經平定,必文武各官同心料理,始能休養殘黎、輯寧疆圉。至統轄文武軍民,尤不可以乏人;前已有旨命平西王吳三桂移鎮雲南。今思該藩忠勤素著、練達有為,足勝此任。當茲地方初定之時,凡該省文武官賢否甄別舉劾、民間利害因革興除及兵部錢糧一切事務,俱暫著該藩總管奏請施行。內外各該衙門不得掣肘,庶責任既專、事權歸一,文武同心,共圖策勵,事無遺誤,地方早享昇平,稱朕戡亂柔遠至意。俟數年後,該省大定,仍照舊令各官管理。其應行事宜,爾等即行議奏』。
庚戌(二十三日),經略洪承疇以目疾乞休。得旨:『卿久任岩疆,勞績茂著。今滇、黔初闢,正資彈壓料理。覽奏,目昏衰老,深軫朕懷!特准解任,回京調理』。
十一月丙戌(二十九日),平西王吳三桂等奏:『大軍取沅江,陣殲土司那松、偽將軍高應鳳等』。下所司議敘。
十二月己丑(初三日),江南江西總督郎廷佐奏:『偽總督陳九思乘海寇內犯,率黨金曉等攻劫浮梁等處;我軍擊敗之,九思投誠』。
丙午(二十日),兩廣總督李棲鳳奏:安南都統使莫敬耀投誠。
辛亥(二十五日),以擊敗「海寇」功,授蘇松水師總兵官梁化鳳三等阿達哈哈番,仍加左都督、太子太保。
壬子(二十六日),諭兵部:『靖南王耿繼茂,久鎮東粵,勞績素著。今又自請移鎮、效力疆埸,忠志可嘉!著移駐廣西。廣西提督線國安,著帶領所統兵士來京另用』。
·順治十七年庚子(一六六○)春正月庚申(初四日),論江南、浙江失陷城池各官罪,江南提督馬逢知等解任、罰俸有差。
二月丙戌朔,平西王吳三桂奏:『偽侯吳子聖、伯廖魚、陳建、將軍楊武、楊國明、劉啟明、總兵郝承裔等,各率所部投誠』。
戊子(初三日),平西王吳三桂奏:官兵大破賊於普洱。下所司察敘。
三月辛未(十六日),兵部以「海寇」攻陷鎮江,巡撫蔣國柱、提督管效忠等敗績遁走,分別定議。奏上,得旨:『蔣國柱免死,革職,與本王下為奴;管效忠免死,革提督並世職,鞭一百,發包衣下辛者庫為奴:俱籍沒家產。協領費雅柱巴圖魯、扎爾布巴圖魯俱革世職,立絞,籍沒。牛錄章京喀福納、查都、拖輝、布顏、希佛訥俱革職,免死,鞭一百,籍沒為奴』。
甲戌(十九日),以袁懋功為兵部左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巡撫雲南兼建昌畢節等處地方。
己卯(二十四日),吏、兵二部會奏:『據駐防江寧總管喀喀木等咨稱:「操江巡撫朱衣助於失陷瓜州後降賊,遣家人朱鎮等四人持號布至江寧接取家口」。今研審朱衣助,供云:「原領兵赴援瓜州,與賊對敵;兵敗被擒,後復逃回」。但衣助身膺巡撫重任,不能固守地方,以致失陷城池;雖旋即逃回,亦難辭咎。應革職,送刑部議罪』。得旨:『朱衣助情罪未經審明,止據本人口供;草率具奏,甚屬不合!著再行嚴加詳審,確議具奏』。
壬午(二十七日),川陝總督李國英奏:『官兵進剿下川東賊寇,生擒偽總兵譚益,陣斬偽總兵陳貴策、高鶴鳴、偽監軍道王文錦、張耀等,餘黨悉平』。
夏四月丙午(二十二日),平西王吳三桂奏:『滇南負固有年,一朝戡定;獨逆渠李定國等挾偽永曆遁出邊外。是滇土雖收,滇局未結;邊患一日不息,兵馬一日不寧。臣叨列維藩,何忍以此貽憂君父!因再三籌畫,竊以為有三患、二難:永曆在緬,李定國、白文選等分住三宣六慰、孟艮一帶,藉永曆以鼓惑眾心。倘不乘勝大舉入緬以淨根株,萬一此輩復整敗軍窺我邊防,兵到則彼退藏、兵撤則彼復擾:此其患在門戶。土司反覆無定,惟利是趨。如我兵不動,逆黨假永曆以號召內外諸蠻,萬一如前日元江之事,一被煽惑,遍地烽起:此其患在肘腋。投誠官兵雖已安插,然革面尚未革心;永曆在緬,於中豈無繫念!萬一邊關有警,若輩生心:此其患在腠理。今滇中兵馬雲集,糧草取之民間;勿論各省餉運愆期,即到滇召買,民室方如懸磬,市中米價日增,公私交困:措糧之難如此。召買糧草,民間必須搬運交納;年年召買,歲歲輸將,民力盡於官糧、耕作荒於南畝,人無生趣,勢必逃亡。皮之不存,毛將安附:培養朱之難又如此。臣用是徹底籌畫,惟有及時進兵,早收全局,誠使外孽一淨,則邊境伺隙之慮、土司無簧惑之端、降人無觀望之志,地方稍得甦息,民力略可寬紓,一舉而數利存焉。竊謂救時之方,計在於此』。下議政王、貝勒、大臣及戶、兵二部速議。
甲寅(三十日),議政王、貝勒、大臣等會議:『平西王吳三桂奏:永曆在緬,偽王李定國借以鼓惑眾心,相應進剿。其見在雲南滿洲官兵,聽該藩與各都統商酌率往。至於兵馬、錢糧所需甚多,不惟措處維艱,亦萬難即運至滇。目前應用草料,敕該藩設法措備,務使兵民兩利。再查戶部撥給雲南十七、八年分兵餉銀三百三十萬兩,已經催解。其已解到者,聽該藩支給進征兵丁;其未解到者,仍嚴飭各督、撫星夜解往,以為接濟』。命學士麻勒吉、侍郎石圖往雲南,與吳三桂面商機宜。
五月癸亥(初九日),贈福建陣亡遊擊袁九龍官。
己巳(十五日),平西王吳三桂以移鎮雲南,地方荒殘,米價騰貴,家口無資;奏請故明公國沐天波莊田給壯丁二千人,每人地六日。部議每丁給地五日;從之。
癸未(二十九日),平西王吳三桂奏:土舍那崙投誠。
六月庚寅(初七日),義王孫可望奏辭封爵冊印。得旨:『王自南方孑身投誠,朕心嘉尚,特錫王封;乃舉國臣工意懷輕忽,容或有之。王以孤蹤疑畏,控辭冊印,理亦宜然。但封爵出自朕裁,孰敢陵侮!雖係孤蹤,不必疑畏。冊印著仍祗受』。
壬辰(初九日),左都御史魏裔介劾奏:『大學士劉正宗陰毒奸險、大學士成克鞏相為比附,蠹國亂政不止一端。如自陳奏內不許隱瞞過失,正宗於昨歲奉上諭切責,言其持論矯偏、處事執謬,暴戾褊淺,過夫日增;諄諄數十言,竟不敘入,忍背訓誡,大不敬、無人臣禮。又如李昌祚係李子春叛案有名,未經拏獲審問,刑部原招具在;進士陳于鼎、王重俱以通海發覺。正宗、克鞏系闢看本章之官,乃於上前票擬,竟令李昌祚內陞,不將刑部本章奏明,使叛案之人得躋九列。又克鞏薦周亮工徇私敗露,自宜認罪;乃僅以二人合薦巧飾。至正宗一薦董國祥,而國祥為貪官盧慎言輦金打點;再薦梁羽明,而羽明以包攬河工即被總督糾參。正宗不自檢舉,欺君之罪何辭!正宗莫逆之友為張縉彥、方拱乾,縉彥外貶、拱乾流徙;正宗之友如此,正宗為何如人耶!且縉彥序正宗之詩曰:「將明之才」;其詭譎尤不可解。如劉祚遠係正宗孫輩,祖為內閣、孫為巡撫,一居政府、一掌兵權;未聞正宗辭避。況祚遠系崇禎時秀才,同梟逆劉正學及家人李弼等投海寇鄭成功為大帥;順治六年始回,並未投誠自首。正宗發書學道,復其秀才。李弼目不識丁,正宗代為營求,冒濫武舉,見充兵部差官。又正宗之弟正學亡命入海,為鄭逆總兵;順治六年,始行潛歸,亦未投誠自首。正宗屬託巡撫耿焞奏授文登守備,未幾躐陞撫標中軍。又聯宗久已嚴禁,正宗與總兵劉芳名結為昆弟。前至京師,索其名馬、姑羢、銀器等;又告假歸里,受耿焞之賻千金。其他溷淆是非、顛倒用舍,又不知凡幾也。祈乾斷處分,以杜禍亂之萌』。得旨:『此所參情節,關繫重大;著劉正宗、成克鞏各據實明白回奏』。
己亥(十六日),大學士劉正宗遵旨同奏:『憲臣魏裔介指李昌祚係李之春叛黨,而以臣不奏明皇上致令內陞,謂臣黨叛;黨叛何事輕以加人!刑部既有招案,臣夫記憶,自難辭咎。然裔介身為法司,屢經審閱,知之更真;何不糾參於議補、議陞之時!直俟內陞已久,獨苛責於閱看章奏之官;何其責人明而責己暗也!又謂臣一薦董國祥、再薦梁羽明,國祥為盧慎言行賄、羽明以包攬河工被糾,臣不檢舉,為欺君;查吏部事例:「凡薦舉之官在本任不職,追坐舉主」。臣薦國祥為文選司郎中、羽明為考功司郎中,俱順治十年冬間之事。國祥掌選期滿,陞任提督四譯館卿,洊歷吏部侍郎,緣議事降級補任;又歷任至宗入府府丞,而後得流徙之罪。事隔六年,與選司任內無涉。羽明考功任滿,陞太常寺少卿,請假在籍;而後被糾,經已辯明復職,亦與功司內無涉。又謂臣與張縉彥、方拱乾為莫逆之交,每欲引之亂政;試問臣所亂者,何政耶?且所稱縉彥序臣之詩有「將明之才」一語,詭譎不可解;此語誠似詭譎,然臣見存詩稿,縉彥序中未見此語也。又謂劉祚遠係臣孫輩,一居政府、一掌兵權,未聞臣辭避;夫祚遠資序原淺,何敢奢望巡撫!且皇上曾諭臣不許回避,臣同官皆知之;又何敢套辭虛瀆天聽!又謂祚遠來歷可駭,曾投鄭成功處為大帥,回日並未投誠自首。夫皇上元年定鼎燕都,安邱士民同時歸服;二年乙酉祚遠即應鄉試,從未南行。何由投入鄭成功處,尚須自首也?伏乞敕令嚴察虛實、詳覈是非,庶法紀明而朝常肅矣』。得旨:『劉正宗素性暴戾褊淺,負氣多矜,朕所夙知;禮加誠諭,至今未見省改。至於一切政務,皆朕親裁,未嘗專倚閣臣;或正宗偏私,奉旨偶合,遂自任於外亦未可知。原參事情關繫重大,劉正宗著革職,吏部羈候,議政王、貝勒、大臣、九卿科道會同嚴察議奏。魏裔介、季振宜身為言官,既知劉正宗等過端,乃不先為舉發;迨奉諭之後,始行糾參。若無諭旨,必終為隱諱,明係贍徇蒙蔽,殊為可惡!亦俱著革職,刑部嚴提,議政王、貝勒、大臣、九卿科道會同議罪具奏』。
秋七月戊午(初五日),先是,平西王吳三桂請以投誠兵丁分十營,每一千二百名為一營;以投誠官統之。營名一曰「忠勇」、二曰「義勇」,各分中、前、後、左、右五營;並擬投誠偽官馬寶等十員為總兵官,其應用中軍、遊擊、守傭,俱開具姓名請補。至是,部議悉如所請。得旨:『馬寶,著以右都督充忠勇中營總兵官;李如碧,著以都督僉事充忠勇前營總兵官。高啟隆,著以都督同知充忠勇左營總兵官。劉之復,著以參將管忠勇右營總兵官事。塔新策,著以副將管忠勇後營總兵官事。王會,著以右都督充義勇中營總兵官。劉偁,著以副將管義勇前營總兵官事。馬惟興,著以左都督充義勇左營總兵官。吳子聖,著以都督僉事充義勇右營總兵官。楊威,著以副將管義勇後營總兵官事。餘俱依用』。
丁丑(二十四日),命靖南王耿繼茂移駐福建。
戊寅(二十五日),吏部、兵部奏:『操江巡撫朱衣助降賊一案,屢加刑訊;雖無投賊確供,但衣助如不降賊,當兵敗被執後,賊豈肯將衣助並家僕安置一處,從容縱逃。應革職,拿交刑部擬罪』。得旨:『議政王、貝勒、大臣會同詳審確議具奏』。
壬午(二十九日),命都統宗室羅託為安南將軍,率師征「海寇」鄭成功。
八月甲申朔,議政王、貝勒、大臣、兵部、刑部議奏:『江南提督馬逢知縱放奸細,陰附逆賊,貽誤封疆;負國重恩,情罪重大。馬逢知並其子俱應斬立決,妻妾、家產俱籍沒入官。江南巡撫馬騰陞與逢知結為弟兄,同謀徇隱;亦應斬立決』。得旨:『據審馬逢知交通海逆,情罪重大。但逢知彼時或賊至獻城、或率兵從賊,叛跡顯著,自應並伊子即行正法;今閱招內將海逆差來偽副將劉澄不即誅戮,仍行放回,陰附逆賊是真;至顯為叛逆之處,尚未得實情。事關重闢,宜加詳慎。馬逢知並其親子及馬騰陞俱應斬,著牢固監候;家產依議籍沒。該部選才能侍郎一員前往,會同劉之源、郎廷佐、梁化鳳確察逢知當日叛逆事蹟;果有確據,再行加等治罪』。
丁亥(初四日),內大臣等議:『先是,安南將軍都統明安達禮等奏海寇忽棄舟山南遁,臣等因議「內大臣達素所統弁兵如攻廈門,賊或乘間前來舟山;都統明安達禮及同去綠旗各軍,仍應暫守舟山」。當時奉有諭旨。今細思舟山既為所棄,使我軍守舟山,而賊即不能來浙江、江南,則宜遣兵固守。但汪洋大海,賊船任意往來;舟山雖守,亦屬無益。且舟山孤懸海中,糧草轉運艱難。明安達禮所統弁兵,似不必防守舟山。或撤回浙江,令守要地;或撤回京師。伏候睿裁』!得旨:『議政王、貝勒、大臣會議具奏』。尋議:『應令明安達禮帥兵回京』。從之。
己丑(初六日),敘貴州、江寧軍功,將士陞授有差。
議政王、貝勒、大臣會議:『海賊陷瓜州時,操江巡撫朱衣助降賊;遣家人朱鎮於江寧接取家屬,被執。衣助見家屬未至,且念伊父在京,因自賊營逃回;捏稱對壘陷陣,為賊所擒。衣助應斬,籍其家。但能即日逃回,應免死;仍交與該王為奴。其家屬,聽該都統、副都統發落。朱鎮,應鞭一百』。從之。
丙申(十三日),雲南車里土司刀木禱來降。
戊戌(十五日),命沈永忠為挂印將軍,鎮守廣東。
辛丑(十八日),遣內大臣公愛星阿為定西將軍,率師征逆賊李定國。
己酉(二十六日),四川巡按張所志奏:『降將郝承裔復叛,突犯邛州,攻圍嘉定;官兵擊敗之,承裔退據邛雅』。
辛亥(二十八日),平西王吳三桂奏:『貴州水西土司安坤久蓄異謀,近聞刑牲祭鬼,將為不軌;又馬乃土目龍吉兆兄弟私受李定國偽敕,繕械稱兵,逆形已彰。臣念水西、馬乃為用兵要路,未可容其窺伺梗阻。臣欲為先發製人之策,乘其未動,早為剿平,以清肘腋之患。又烏撒土司安重聖,亦反側叵測;所當並圖收拾,以伸國威』。得旨:『議政王、貝勒、大臣密議速奏』。尋議:『應如所請,相機殲剿』。從之。
九月癸亥(十一日),戶部議覆福建總督李率泰奏:『海氛未靖,應遷同安之排頭、海澄之方田沿海居民八十八堡及海澄內地,酌量安插』。從之。
丁卯(十五日),平南王尚可喜奏:『官兵追剿粵東文村、隔水、南廳賊寇,生擒偽伯周金湯,偽總兵李嘗榮投誠』。又奏:『偽將軍鄧耀踞海康,官兵水陸夾擊,斬獲甚多。耀遁走交趾,偽黨梁信等就撫,巢穴平毀』。
冬十月乙已(二十三日),允平西王請,設雲南援剿四鎮;以四川右路總兵官右都督馬寧為雲南援剿前鎮總兵官、四川左路總兵官署都督僉事沈應時為雲南援剿左鎮總兵官、湖廣益陽總兵官署都督同知王輔臣為雲南援剿右鎮總兵官、都督同知楊武為雲南援剿後鎮總兵官。
十一月辛酉(初十日),議政王、貝勒、大臣、九卿科道等遵旨議奏:『魏裔介、季振宜奏參劉正宗與總兵官劉芳名結為兄弟;給假回籍,山東巡撫耿焞送銀三千兩,又強占絲、布二行營利;及劉祚遠之補巡撫、曹申吉之內陞各款:俱無確據,無庸議罪外,但凡大臣自陳,所有過失不許隱瞞,劉正宗於自陳奏內,將從前上諭「持論矯偏,處事執謬、暴戾褊淺、過失日增」切責數十語不行全列,竟行隱諱:其罪一也。魏裔介奏參李昌祚係李之春叛案有名之人,劉正宗、成克鞏係閱看本章之官,刑部本章皆已看過;乃於上前票擬,佯為不知,令李昌祚內陞得躋九列,明係黨叛。據正宗供:李昌祚於十四、十五兩年俱任京官,彼時為何不拿等語。今李昌見祚見在緝拿,此李昌祚或是與否,雖未可懸定,但姓名相合,正宗於昌祚內陞時不行奏明:其罪二也。董國祥係正宗保舉之員,收受盧慎言賄銀已經議罪流徒,正宗不行認罪檢舉:其罪三也。季振宜供:楊義前參董國祥劣跡;正宗供稱:楊義與董國祥因京畿道刷卷,互相爭競奏參。查楊義原奏云:「正宗甫到吏部,即薦董國祥等;在廷豈無賢者,乃遠薦降處之員外越補郎中,非師弟私人而何」!正宗乃止稱因刷卷奏參:其罪四也。又正宗供:「魏裔介因奉嚴旨,曾託艾元徵懇求照管,又託李敬向成克鞏言其相恐之意」。及問艾元徵、李敬,俱供並無此事。魏裔介若果將此語託艾元徵、李敬傳說,正宗當日何不陳奏!乃於魏裔介參後,方始說出;明係挾仇誣捏:其罪五也。又艾元徵與正宗質對時,正宗隨口改供,又為王崇簡等所證;方云「於參本之外多其詞說,是我不是」。正宗反覆巧辨:其罪六也。又據正宗供:「劉正學四年投誠,留在佟養甲下效用;後因拿獲逆官之功,補授文登守備」。據劉正學供:「四年投誠後,李成棟反叛,佟養甲被害,我曾作偽參將。七年,投誠平南王」等語。此等情節,正宗當日雖不知,及劉正學回籍,伊豈不知;身為大臣,不以實奏,章行隱諱:其罪七也。又正宗回奏疏內既將正學未叛以前之功奏授守備等情具奏,至復行反叛情節,乃為隱諱;則與裔介所參劉正學未有寸功,暗屬耿焞奏授守備之語相合:其罪八也。據魏裔介供:「先因不參陳名夏之子,將言官俱經議處,故將劉正學一併奏參」。查魏裔介原參本內有「有司各官畏正學如虎」之語,劉正宗不行回奏,是何緣由?正宗供:「我恐本長,所以將此語不曾回奏是實」。夫回奏本字數逾格,已經奏明,雖多何礙!正宗枝梧詞屈,莫可狡辨:其罪九也。又魏裔介參奏有「張縉彥序正宗之詩曰將明之才,其言詭譎,尤不可解;同懷叵測之心,於此昭然」等語。皇上念係大臣,不即加處分,令其自行回奏。正宗不據實回奏,反巧飾奏稱「此語誠似詭譎,張縉彥序中未見此語」;欺瞞匿過:其罪十也。正宗身為大臣,御前詳問,仍巧為支飾;及張縉彥供吐真情,方承認送書是實,因裔介奏參,懼而扯毀:其罪十一也。「將明之才」既係「詩經」、「漢書」、「顏貢卿墨刻」所載,若非有意借用,何不即行承認;而必欺飾以匿非扯毀以滅跡。又據供詞,彼此閃爍,實有詭譎之意,與原參「同懷叵測之心」並前供「是兩借意思」等語相合,情罪重大。劉正宗,應立絞。張縉彥為劉正宗作詩序,送與劉正宗;乃謊稱曾送與魏裔介、林起龍、張椿、王熙,未送劉正宗:其罪一也。既作詩序刻板送人,復云「尚未成書,止有幾本,不曾遍送與人」:其罪二也。又云:「此一篇原係草稿,後又故作一篇,刻與不刻,我不知道」。又云:「從前所作一篇,已刻在書內送人」。反覆巧辨:其罪三也。又在御前詳問,將送書實情仍行巧飾,謊供「不曾送劉正宗」;及至訊刑,方供「送劉正宗是實」。「將明之才」之語既系「詩經」、「漢書」、「顏貢卿墨刻」所載,若非有意借用,何不即行承認;乃巧辭欺飾,實有詭譎之意、叵測之心,與魏裔介原參之語相合。又據台臣蕭震參奏有「張縉彥叛逆於故明,復懷叵測於本朝」等語。張縉彥以詭譎言詞作為詩序煽惑人心,情罪重大。張縉彥,應立斬。又魏裔介奏參成克鞏徇私薦周亮工一案,止宜據實認罪;乃一則曰「孫承澤合詞」、再則曰「不為特薦」,巧飾實甚。但據成克鞏回奏云:「止求皇上處分,並無別意」;而伊原奏內亦已自請議處,奉旨寬宥。除此款成克鞏無庸議罪外,魏裔介奏參「李昌祚係李之春叛案有名之人,乃上前票擬令李昌祚內陞,劉正宗、成克鞏係看詳本章之官,不加考覈,竟使叛案之人得躋九列,明係黨叛」。克鞏回奏:「李之春叛案發覺有年,李昌祚若係叛案之人,即當拏獲正法;不但不當為九列,亦不得為職官。何以聽其尚任司道,不得拏獲」等語。今李昌祚見在緝拏,果否即係此人雖未可懸定,但姓名相合,於昌祚內升時不行奏明:其罪一也。又克鞏供:「李敬曾向我云:魏裔介因奉嚴旨,甚是恐懼,因怨劉正宗誼屬同鄉,不為照管,欲使聞之,向我言及但出自裔介之指,使或出李敬之代謀,我俱不知」。及問李敬、魏裔介,堅供並無此事。如魏裔介果有此言,成克鞏當日何不奏明?乃於魏裔介參後說出,明係誣陷魏裔介:其罪二也。成克鞏,應革職。魏裔介參奏內雖有三款屬虛,而以上諸款是實;魏裔介應免罪,仍行補用。季振宜參奏內四款俱虛,董國祥一款是實;亦應免罪,仍行補用。劉正學反叛情節,既經投誠,無庸查議。其奏授守備,係敘四年未叛以前之功;七年投誠之後,並未立功。正學應革職為民,永不敘用。原任山東巡撫耿焞將投誠無功之劉正學奏授守備,本應議處;已經別案提問,無容再議。李昌祚情由雖於叛賊李之春家搜出偽札,內有檢討李昌祚劄付一張;但李之春供稱:「將此劄付攜帶已經五年,因不知李昌祚在於何處,不曾與他」。未經指出李昌祚何省之人、偽札又在李之春家,或係名姓相同亦未可定。李昌祚,應免議。魏裔介奏參「劉祚遠元年以後,不曾歸順,投入海寇鄭成功處為大帥,六年始回營,復秀才」;據劉祚遠供:「我自小並未南行,歷年考案可查。訊劉正學、李弼等,並不曾同祚遠南去」。隨將劉祚遠考案行查山東巡撫,回稱「順治二年、五年、六年、七年,俱經考過」等語。又問劉祚遠:「三年、四年,為何不考」?據云「三年係分外添一次科考,考與不考由人;我因患病,故不曾考。四年學道不曾來,所以未考」。劉祚遠三年、四年未考緣由,應復行查東撫;俟查到之日,再行議覆。李弼、劉正燦、于心宇等,審係無干,無庸議』。得旨:『劉正宗性質暴戾;器量褊淺。持論矯激偏私,罔揆於理;處事執謬自恣,務顯所長。悻愎瑣屑,負氣乖張。惟以沽名好勝為事,弗顧國家大體。時或適意,則驕矜誇詡;偶拂其意,則忿然不平:絕無休休老成之度。凡伊劣狀,朕素知之。特以才學,故加擢用。屢行誡飭、復降嚴諭,冀其省改,以副朕簡拔之意。乃置若罔聞,性愈恣睢、量愈褊急,卒無悛悔,罪過滋多;大負擢用深恩。本當依擬正法;念任用有年,姑從寬免死。著革職,追奪誥命,籍沒家產一半;歸入旗下,不許回籍。張縉彥巧辨欺飾,本當依擬處斬;亦從寬免死,著革職,追奪誥命,籍沒家產,流徒寧古塔地方。成克鞏素性庸劣,依違附和,凡事因人,非能專擅自用者;姑從寬免罪,著復職,仍留原任。餘俱依議』。
十二月戊子(初七日),刑部侍郎尼滿會同駐防京口大將軍劉之源等遵旨議奏:『臣等查審「馬逢知交通海逆」一案,緣有海賊柳卯於沙浦港被我軍擒獲,逢知聲言係投誠之人,停留信宿,給食賞銀;託令往招撫海船,縱之使還。又海逆鄭成功曾遣偽副將劉澄說令逢知改服衣冠,領兵往降;逢知聲言欲殺劉澄而實未殺,反餽劉澄銀兩。又差人以扇遺成功,又將申報成功投誠之本先示成功。又蔡正係奉旨發回之人,不即斥逐;私留數月,將蔡正之髮薙短,以便潛往。又遣人護送出境,給以銀兩及狐腋袿、毯子等物並寄成功書札。至勸留劉澄招撫之事,訊之副將趙光祖、岑應元供稱:並無見據。又趙光祖等供:劉澄帶來信,係逢知之弟馬三接自逢知之手,即經裂碎焚燬。是逢知當日叛逆從賊雖未顯著,然富海賊率眾直犯江南之時,託言招撫而陰相比附,不誅賊黨而交通書信,且潛遣奸細往來:此則臣等查審所得之情節也』。得旨:『此所審供詞,著議政王、貝勒、大臣覈議具奏』。
辛卯(初十日),敘破「海寇」功,將士陞授有差,贈死事者官。
--以上見順治朝「東華錄」卷七(原順治三十二至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