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台灣文獻叢刊·第178種】台案汇录丁集

台灣文獻叢刊

  【第 178 種】

  臺案彙錄丁集

  .作者:

  .原書頁數: 0320 頁

  ●書籍簡介

  第一七八種「臺案彙錄丁集」

  本書(二冊三二○面一九二、○○○字)分五卷,為清代臺灣關係檔案彙錄第四集,稱為「臺案彙錄丁集」。全書由「明清史料」戊、己兩編選集一百十八件檔案輯成,概屬臺灣軍事行政事項。卷一收乾隆時期二十四件、卷二收嘉慶及道光時期三十一件,以關於馬政--如奏留馬匹在臺試養、報銷官馬朋扣皮臟銀兩以及請裁馬匹之類案件為較多,次為關於臺澎各營修建衙署兵營、戍臺班兵調撥與配渡、賞卹遇匪禦盜被難弁兵、題報官莊租息、籌撥防堵經費、調駐營員、移撥汛兵以及奉到恩詔律例王命旗牌與欽頒督捕則例等例行事項。卷三收乾隆、嘉慶及道光時期二十件,全為各級軍事長官巡閱全臺營伍之報告。卷四收雍正及乾隆時期十三件、卷五收嘉慶及道光時期三十件,均為報告督解臺澎餉銀、運載戍兵眷米、報銷官兵俸餉馬乾紅白賞銀及眷口米折銀兩等項檔案。

  ●序號   篇名

  1  弁言

  2  臺案彙錄丁集總目

  3  臺案彙錄丁集卷一、卷二目錄

  4  臺案彙錄丁集卷一

  5  一、臺灣總兵章隆揭帖(乾隆二年分奉到諭旨及條奏議行各案件分晰簡敘)乾隆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6  二、臺灣總兵張天駿揭帖(恭報奉到律例日期)乾隆八年十二月初一日

  7  三、臺灣總兵張天駿揭帖(乾隆七年分奉到上諭及條奏議行事件簡敘奏聞)乾隆八年十二月十九日

  8  四、閩浙總督那揭帖(奏銷乾隆八年分福建通省各營官兵馬匹朋扣賠樁銀兩)乾隆九年六月二十八日

  9  五、臺灣總兵張天駿本(奏報奉到欽頒督捕則例日期)乾隆九年十一月初六日

  10  六、福建巡撫周揭帖(臺協營房修竣報銷)乾隆九年十二月十八日

  11  七、臺灣總兵李有用題本(恭報奉到王命旗牌日期)乾隆十五年九月二十日

  12  八、福建布政使德舒殘冊(福建各縣軍功爵賞世襲人員報部清單)乾隆十八年正月

  13  九、閩浙總督喀爾吉善題本(查覆修理澎湖協副將並左右兩營遊擊守備各署所用木植價值)乾隆十八年五月初二日

  14  一○、臺灣總兵馬大用題本(恭報奉到恩詔日期)乾隆二十年九月十三日

  15  一一、吏部「為內閣抄出浙閩總督楊廷璋奏」移會(請注銷遠年世職之承襲)乾隆二十七年閏五月

  16  一二、內閣抄出福建漳州總兵奏殘件(閩省陸路各營馬兵應請一例換臺)乾隆二十九年八月初三日

  17  一三、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蘇昌奏」移會(請以澎臺二協遊擊改為都司)乾隆三十年七月

  18  一四、閩浙總督蘇昌題本(請改水師)乾隆三十一年二月十四日

  19  一五、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李奏」移會(軍政展限)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十九日

  20  一六、閩浙總督福康安殘奏摺(軍政展限)

  21  一七、兵部「為內閣抄出大學士公福等奏」移會(酌留馬匹在臺試養)乾隆五十三年五月二十三日

  22  一八、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伍拉納等奏」移會(臺澎戍兵一律撥換)乾隆五十四年五月二十日

  23  一九、兵部「為軍機大臣會同戶兵二部奏」移會(臺灣添設馬兵)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

  24  二○、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題本(奏報興建汛署兵房巡船)乾隆五十五年四月二十日

  25  二一、兵部「為內閣抄出兼署福撫伍奏」移會(禁止班館)乾隆五十六年正月

  26  二二、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題本(奏銷旗營操演槍砲需用硝鉛料價)乾隆五十六年七月二十九日

  27  二三、工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等奏」移會(建蓋澎湖被風倒壞兵房)乾隆五十九年九月

  28  二四、工部題本(議覆閩督覺羅伍拉納請建蓋澎湖被風倒壞兵房)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初十日

  29  臺案彙錄丁集卷二

  30  二五、閩浙總督魁倫題本(題報臺灣北路協中、左、右、北淡水四營補造乾隆五十九年分官馬朋扣、皮臟、買補價銀各項清冊)嘉慶元年七月初五日

  31  二六、閩浙總督魁倫題本(題報乾隆六十年分臺澎各營兵丁馬匹冊籍)嘉慶元年九月二十四日

  32  二七、兵部題本(核銷閩督魁倫題報臺灣兵丁馬匹冊籍)嘉慶元年九月二十七日

  33  二八、兵部題本(核銷閩督魁倫題報乾隆六十年分閩省各營官馬朋扣賠樁、倒斃買補、皮臟變價並扣存馬匹銀兩清冊)嘉慶元年十月十四日

  34  二九、閩浙總督魁倫題本(題報嘉慶元年分閩省各營官馬朋扣賠樁、倒斃買補、皮臟變價並扣存馬匹銀兩清冊)嘉慶二年閏六月二十二日

  35  三○、兵部題本(賞卹在洋遇盜被難弁兵)嘉慶二年十一月十三日

  36  三一、兵部「為兵科抄出本部彙題」移會(賞卹禦匪被害兵丁)嘉慶五年十二月

  37  三二、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愛新泰奏」移會(臺募兵丁及義民首內拔補之把總、外委等弁,請免調回內營)嘉慶九年正月二十九日

  38  三三、禮部「為內閣抄出奉上諭一道」移會(前因林爽文之亂,臺灣曾募鄉勇義民幫同官兵作戰;上諭國家既有經制軍旅,不應再募鄉勇)嘉慶九年二月

  39  三四、戶部題本(議覆湖南巡撫阿林保請將臺灣軍需案內原任寧洋縣病故知縣胡興黌應追款項豁免)嘉慶十年閏六月初五日

  40  三五、閩浙總督玉德題本(題報修造鳳山、嘉義、彰化三縣地震倒塌兵房工料銀兩)嘉慶十年七月初八日

  41  三六、閩浙總督玉德題本(題報閩省嘉慶九年分兵丁馬匹清冊)嘉慶十年九月二十八日

  42  三七、工部題本(核銷閩督玉德題報修造鳳山、嘉義、彰化三縣地震倒塌兵房工料銀兩)嘉慶十二年三月初十日

  43  三八、閩浙總督阿林保題本(題報嘉慶十年分臺灣各營官馬朋扣、皮臟銀兩清冊)嘉慶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44  三九、兵部題本(核銷閩督阿林保題報嘉慶十一年分臺灣各營官馬朋扣、皮臟銀兩)嘉慶十三年四月十八日

  45  四○、閩浙總督汪志伊題本(題報嘉慶七、八、九、十等年分臺澎各營並福州旗營每年操演槍砲所需硝磺鉛子料價等項銀兩)嘉慶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46  四一、閩浙總督汪志伊題本(題報臺澎各營官莊租息銀兩)嘉慶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47  四二、刑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趙片奏」移會(臺灣水陸官兵,請令該道會同總兵管轄)道光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48  四三、戶部「為本部議覆閩浙總督趙慎畛等奏」移會(請免扣閩省補攤軍需銀兩)道光四年十一月

  49  四四、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兼署福建巡撫孫爾准奏」移會(請酌改戍臺班兵配渡章程)道光六年五月

  50  四五、兵部「為內閣抄出本部奏」移會(核議閩督孫爾准等請調駐臺灣北路營員)道光七年三月

  51  四六、兵部「為內閣抄出兼署閩浙總督魏元烺奏」移會(遵旨裁減閩浙兩省兵 )道光十二年五月

  52  四七、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程祖洛奏」移會(籌請改設臺灣營員,酌裁馬匹)道光十三年八月

  53  四八、戶部「為內閣抄出代辦閩浙總督福建巡撫魏元烺奏」移會(奏報調駐臺灣北路營官兵建設衙署兵房等項估需工料銀數)道光十三年九月

  54  四九、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程祖洛奏」移會(嚴禁勒令商船渡載戍臺班兵)道光十五年三月三十日

  55  五○、戶部「為議覆內閣抄出閩浙總督程祖洛等奏」移會(臺灣艋舺營添兵案內漏未增估換防兵丁盤費,懇恩增估撥補)道光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56  五一、工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鍾祥等奏」移會(奏報添建嘉義參將及臺鎮左營衙署需用工料銀兩)道光十七年十一月

  57  五二、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鄧廷楨片」移會(戍臺班兵暫緩調換)道光二十年八月

  58  五三、戶部「為本部議覆臺灣總兵達洪阿等奏」移會(籌撥臺灣防堵經費)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二日

  59  五四、兵部「為兵部等部議覆閩浙總督劉韻珂等奏」移會(閩省兵營裁減馬匹)道光二十四年六月

  60  五五、兵部「為核議閩浙總督劉等奏」移會(臺灣各營汛移撥弁兵)道光二十七年十一月

  61  臺案彙錄丁集卷三

  62  五六、臺灣總兵馬驥題本

  63  五七、臺灣總兵何勉揭帖

  64  五八、臺灣總兵何勉揭帖

  65  五九、臺灣總兵張天駿揭帖

  66  六○、臺灣總兵陳汝鍵題本

  67  六一、臺灣總兵林洛題本

  68  六二、臺灣總兵游金輅題本

  69  六三、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愛新泰奏」移會

  70  六四、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愛新泰奏」移會

  71  六五、兵部「為內閣抄出福州將軍賽沖阿奏」移會

  72  六六、兵部「為內閣抄出福建巡撫王紹蘭奏」移會

  73  六七、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武隆阿奏」移會

  74  六八、福建巡撫孫爾准奏摺

  75  六九、臺灣總兵蔡萬齡奏摺

  76  七○、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蔡萬齡奏」移會

  77  七一、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劉廷斌奏」移會

  78  七二、兵部「為內閣抄出福建水師提督劉起龍奏」移會

  79  七三、戶部「為內閣抄出福建陸路提督馬濟勝奏」移會

  80  七四、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張琴奏」移會

  81  七五、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達洪阿奏」移會

  82  臺案彙錄丁集卷四

  83  七六、浙閩總督郝玉麟奏摺

  84  七七、福建巡撫劉揭帖

  85  七八、戶部等部奏摺

  86  七九、福建巡撫鐘音題本

  87  八○、戶部題本

  88  八一、戶部「為本部具奏福建巡撫雅咨」移會

  89  八二、閩浙總督李侍堯題本

  90  八三、戶部「為內閣抄出將軍公福康安等奏」移會

  91  八四、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題本

  92  八五、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伍拉納等奏」移會

  93  八六、戶部題本

  94  八七、史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伍奏」移會

  95  八八、戶部題本

  96  臺案彙錄丁集卷五

  97  八九、閩浙總督魁倫題本

  98  九○、戶部題本

  99  九一、戶部題本

  100  九二、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魁等奏」移會

  101  九三、閩浙總督玉德題本

  102  九四、閩浙總督玉德題本

  103  九五、閩浙總督玉德等奏摺

  104  九六、戶部題本

  105  九七、戶部題本

  106  九八、閩浙總督阿林保題本

  107  九九、戶部題本

  108  一○○、戶部題本

  109  一○一、戶部題本

  110  一○二、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兼署福建巡撫趙慎畛奏」移會

  111  一○三、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趙慎畛奏」移會

  112  一○四、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趙慎畛等奏」移會

  113  一○五、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兼署福建巡撫孫爾准奏」移會

  114  一○六、戶部「為內閣抄出福建巡撫韓克均奏」移會

  115  一○七、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孫爾准等奏」移會

  116  一○八、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孫爾准等奏」移會

  117  一○九、閩浙總督孫爾准奏摺

  118  一一○、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孫爾准奏」移會

  119  一一一、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程祖洛等奏」移會

  120  一一二、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鄧廷楨等奏」移會

  121  一一三、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鄧廷楨奏」移會

  122  一一四、戶部「為閩浙總督顏伯燾等奏」移會

  123  一一五、戶部「為閩浙總督劉韻珂等奏」移會

  124  一一六、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劉韻珂等奏」移會

  125  一一七、戶部「為閩浙總督劉韻珂等奏」移會

  126  一一八、福建巡撫徐繼畬奏摺

  127  臺案彙錄丁集卷三、卷四、卷五目錄

  ●弁言

  「臺案彙錄丁集」是從「明清史料」戊、己兩編裏選錄了一百十八個文件編輯而成的。全書分作五卷。

  卷一收了二十四個乾隆時期的文件,卷二收了三十一個嘉慶和道光時期的文件。在這些文件裏,以關於臺灣馬政——如奏留馬匹在臺試養、報銷官馬朋扣皮臟銀兩以及請裁馬匹之類的為較多,其次則為關於臺澎各營修建衙署兵房、戍臺班兵的調撥與配渡、賞卹遇匪禦盜被難的弁兵、題報官莊租息、籌撥防堵經費、調駐營員、移撥汛兵以及恭報奉到恩詔、律例、王命旗牌和欽頒督捕則例之類的例行公事。總而言之,都是有關臺灣軍事行政的各項檔案。

  卷三收了乾隆、嘉慶和道光時期的二十個文件,全系巡閱全臺營伍的報告。按照定例,臺灣總兵年須巡查所屬營汛地方,校閱官兵武藝、點驗軍裝器械;但將軍、督、撫和水提、陸提也要分年輪流渡臺巡閱。所以這一卷的文件,四分之三是臺灣總兵的報告,四分之一是將軍、巡撫和水陸提督的報告。

  卷四收了雍正、乾隆時期的十三個文件,卷五收了嘉慶、道光時期的三十個文件。這些文件大都是報告督解臺澎餉銀、運載戍兵眷米、報銷官兵俸餉馬乾紅白賞銀和眷口米折銀兩的檔案。

  巡閱營伍和辦理軍餉,原也是軍事行政的事項;因為這兩項的文件比較多,就特為分作兩類,編為三卷(卷三~卷五)。

  各卷之中,有些文件是奏報福建全省之事的。因為臺灣是福建的一府,這些文件當然與臺灣有關,所以也被收入了。

  本書最值得注意的是嘉慶九年正月二十四日的一道上諭(見卷二第三三號文件)。這個上諭先述清朝的經制兵在乾隆晚期以前是如何的能打仗:

  『國家設兵,所以衛民,內而八旗勁旅、外而駐防綠營,原以備一時徵調之用。我朝從前用兵域外,平定准噶爾、回部、大小金川以及剿捕內地亂民,均系調用額兵,隨征奏凱,從未有雇募鄉勇之事』。

  繼述乾隆五十二年用兵臺灣以及嘉慶初期幾年間平定川、楚白蓮教之亂,卻都雇募鄉勇:

  『自臺灣匪徒林爽文滋事時,該處地隔海洋,本有義民等急公慕義,請效馳驅,因而隨宜量用,協同官兵,分司搜剿。

  『迨至勦辦邪匪,帶兵大員及地方官等召募鄉勇多名,輾轉隨征,以致愈集愈多,數盈累萬』。

  國家既有經制兵,為什麼又雇募鄉勇呢?上諭說:

  『揆厥所由,皆因武職大員不能實心辦公。平居無事,往往令本標兵丁充僕隸廝養之役,或兼習手藝,在署傭工,而於訓練操演,轉視為具文。屬下將弁相率效尤,而督、撫大吏又不能隨時整飭。遂致隸名營伍,步伐茫然;一旦有事徵調,其能知紀律、陷陣衝鋒者寥寥無幾,勢不得不募民充勇,以供調撥』。

  這個上諭說明了嘉慶時期清朝的經制兵——八旗與綠營都已腐敗不堪。白蓮教亂之平定,不是這兩種額兵打平的,全靠團練鄉勇之力。

  考團練鄉勇的政策,是由合州知州龔景瀚建議的。他因八旗官兵不可靠,所過地方受害甚於盜賊,所以主張募集鄉勇,給以武器,舉辦團練,既可替國家節省軍費,又可減免地方的擾害。其時,四川一省便有鄉勇三十萬人。事平之後,又把鄉勇的兵器收回。嘉慶皇帝還下了這一道上諭,認為:

  『國家兵制之設,有將軍、都統、督、撫、提、鎮以資統轄,設立營伍,蒐簡軍實,豈尚不能為國宣力?乃必藉閭閻未經練習之人,供疆場折衝之用,則又安用官兵為耶?

  『兵之強弱,總視乎練兵之勤惰。如勤加訓練,則弱者可漸使之強;倘玩愒從事,則強者亦流而為弱』。

  他諭令各省將軍、都統、督、撫、提、鎮等:

  『嗣後均應飭營員,痛改〔前非,督率〕官兵,認真操演。俾標兵皆成勁旅,以肅軍政而勵戎行』!

  可是,這種頹風終究未能挽回。清代的經制兵既不足以平內亂,當然沒有捍禦外侮的能力;所以後來一與西方武力接觸,便無往而不敗。而洪、楊之役,也全靠鄉勇之力才得平定。足見八旗、綠營的腐化,是清代中衰的主要象徵之一。(百吉)

  ●臺案彙錄丁集總目

  卷一、臺灣軍事行政(乾隆時期)……………………………………………………(一)

  卷二、臺灣軍事行政(嘉慶、道光時期)………………………………………(一○三)

  卷三、巡閱營伍(乾隆、嘉慶道光時期)………………………………………(一七九)

  卷四、軍米軍餉(雍正、乾隆時期)……………………………………………(二一七)

  卷五、軍米軍餉(嘉慶、道光時期)……………………………………………(二五七)

  ●臺案彙錄丁集卷一、卷二目錄

  一、臺灣總兵章隆揭帖(乾隆二年分奉到諭旨及條奏議行各案件分晰簡敘)乾隆三年十二月十九日………………………………………………………………………………(一)

  二、臺灣總兵張天駿揭帖(恭報奉到律例日期)乾隆八年十二月初一日………(一四)

  三、臺灣總兵張天駿揭帖(乾隆七年分奉到上諭及條奏議行事件簡敘奏聞)乾隆八年十二月十九日……………………………………………………………………………(一五)

  四、閩浙總督那揭帖(奏銷乾隆八年分福建通省各營官兵馬匹朋扣賠樁銀兩)乾隆九年六月二十八日…………………………………………………………………………(三○)

  五、臺灣總兵張天駿本(奏報奉到欽頒督捕則例日期)乾隆九年十一月初六日(四一)

  六、福建巡撫周揭帖(臺協營房修竣報銷)乾隆九年十二月十八日……………(四二)

  七、臺灣總兵李有用題本(恭報奉到王命旗牌日期)乾隆十五年九月二十日…(四八)

  八、福建布政使德舒殘冊(福建各縣軍功爵賞世襲人員報部清單)乾隆十八年正月………………………………………………………………………………………(四九)

  九、閩浙總督喀爾吉善題本(查覆修理澎湖協副將並左右兩營遊擊守備各署所用木植價值)乾隆十八年五月初二日………………………………………………………………(七一)

  一○、臺灣總兵馬大用題本(恭報奉到恩詔日期)乾隆二十年九月十三日……(七四)

  一一、吏部「為內閣抄出浙閩總督楊廷璋奏」移會(請注銷遠年世職之承襲)乾隆二十七年閏五月……………………………………………………………………………(七四)

  一二、內閣抄出福建漳州總兵奏殘件(閩省陸路各營馬兵應請一例換臺)乾隆二十九年八月初三日……………………………………………………………………………(七七)

  一三、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蘇昌奏」移會(請以澎臺二協遊擊改為都司)乾隆三十年七月………………………………………………………………………………(八○)

  一四、閩浙總督蘇昌題本(請改水師)乾隆三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八二)

  一五、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李奏」移會(軍政展限)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十九日………………………………………………………………………………………(八四)

  一六、閩浙總督福康安殘奏摺(軍政展限)………………………………………(八五)

  一七、兵部「為內閣抄出大學士公福等奏」移會(酌留馬匹在臺試養)乾隆五十三年五月二十三日……………………………………………………………………………(八八)

  一八、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伍拉納等奏」移會(臺澎戍兵一律撥換)乾隆五十四年五月二十日…………………………………………………………………………(八八)

  一九、兵部「為軍機大臣會同戶兵二部奏」移會(臺灣添設馬兵)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九○)

  二○、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題本(奏報興建汛署兵房巡船)乾隆五十五年四月二十日………………………………………………………………………………………(九三)

  二一、兵部「為內閣抄出兼署福撫伍奏」移會(禁止班館)乾隆五十六年正月………………………………………………………………………………………(九五)

  二二、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題本(奏銷旗營操演槍砲需用硝鉛料價)乾隆五十六年七月二十九日………………………………………………………………………………(九六)

  二三、工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等奏」移會(建蓋澎湖被風倒壞兵房)乾隆五十九年九月………………………………………………………………………(九八)

  二四、工部題本(議覆閩督覺羅伍拉納請建蓋澎湖被風倒壞兵房)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初十日…………………………………………………………………………………(九九)

  二五、閩浙總督魁倫題本(題報臺灣北路協中、左、右、北淡水四營補造乾隆五十九年分官馬朋扣、皮臟、買補價銀各項清冊)嘉慶元年七月初五日………………(一○三)

  二六、閩浙總督魁倫題本(題報乾隆六十年分臺澎各營兵丁馬匹冊籍)嘉慶元年九月二十四日………………………………………………………………………………(一○四)

  二七、兵部題本(核銷閩督魁倫題報臺灣兵丁馬匹冊籍)嘉慶元年九月二十七日……………………………………………………………………………………(一○五)

  二八、兵部題本(核銷閩督魁倫題報乾隆六十年分閩省各營官馬朋扣賠樁、倒斃買補、皮臟變價並扣存馬匹銀兩清冊)嘉慶元年十月十四日…………………………(一○七)

  二九、閩浙總督魁倫題本(題報嘉慶元年分閩省各營官馬朋扣賠樁、倒斃買補、皮臟變價並扣存馬匹銀兩清冊)嘉慶二年閏六月二十二日……………………………(一一二)

  三○、兵部題本(賞卹在洋遇盜被難弁兵)嘉慶二年十一月十三日…………(一一六)

  三一、兵部「為兵科抄出本部彙題」移會(賞卹禦匪被害兵丁)嘉慶五年十二月……………………………………………………………………………………(一一八)

  三二、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愛新泰奏」移會(臺募兵丁及義民首內拔補之把總、外委等弁,請免調回內營)嘉慶九年正月二十九日……………………………(一一九)

  三三、禮部「為內閣抄出奉上諭一道」移會(前因林爽文之亂,臺灣曾募鄉勇義民幫同官兵作戰;上諭國家既有經制軍旅,不應再募鄉勇)嘉慶九年二月…………(一二一)

  三四、戶部題本(議覆湖南巡撫阿林保請將臺灣軍需案內原任寧洋縣病故知縣胡興黌應追款項豁免)嘉慶十年閏六月初五日……………………………………………(一二三)

  三五、閩浙總督玉德題本(題報修造鳳山、嘉義、彰化三縣地震倒塌兵房工料銀兩)嘉慶十年七月初八日…………………………………………………………………(一二五)

  三六、閩浙總督玉德題本(題報閩省嘉慶九年分兵丁馬匹清冊)嘉慶十年九月二十八日……………………………………………………………………………………(一二七)

  三七、工部題本(核銷閩督玉德題報修造鳳山、嘉義、彰化三縣地震倒塌兵房工料銀兩)嘉慶十二年三月初十日………………………………………………………(一二八)

  三八、閩浙總督阿林保題本(題報嘉慶十年分臺灣各營官馬朋扣、皮臟銀兩清冊)嘉慶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一三二)

  三九、兵部題本(核銷閩督阿林保題報嘉慶十一年分臺灣各營官馬朋扣、皮臟銀兩)嘉慶十三年四月十八日………………………………………………………………(一三四)

  四○、閩浙總督汪志伊題本(題報嘉慶七、八、九、十等年分臺澎各營並福州旗營每年操演槍砲所需硝磺鉛子料價等項銀兩)嘉慶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一三七)

  四一、閩浙總督汪志伊題本(題報臺澎各營官莊租息銀兩)嘉慶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一三九)

  四二、刑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趙片奏」移會(臺灣水陸官兵,請令該道會同總兵管轄)道光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一四一)

  四三、戶部「為本部議覆閩浙總督趙慎畛等奏」移會(請免扣閩省補攤軍需銀兩)道光四年十一月…………………………………………………………………………(一四三)

  四四、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兼署福建巡撫孫爾准奏」移會(請酌改戍臺班兵配渡章程)道光六年五月………………………………………………………………(一四六)

  四五、兵部「為內閣抄出本部奏」移會(核議閩督孫爾准等請調駐臺灣北路營員)道光七年三月……………………………………………………………………………(一四八)

  四六、兵部「為內閣抄出兼署閩浙總督魏元烺奏」移會(遵旨裁減閩浙兩省兵丁)道光十二年五月…………………………………………………………………………(一五○)

  四七、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程祖洛奏」移會(籌請改設臺灣營員,酌裁馬匹)道光十三年八月………………………………………………………………………(一五四)

  四八、戶部「為內閣抄出代辦閩浙總督福建巡撫魏元烺奏」移會(奏報調駐臺灣北路營官兵建設衙署兵房等項估需工料銀數)道光十三年九月………………………(一五七)

  四九、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程祖洛奏」移會(嚴禁勒令商船渡載戍臺班兵)道光十五年三月三十日…………………………………………………………………(一五九)

  五○、戶部「為議覆內閣抄出閩浙總督程祖洛等奏」移會(臺灣艋舺營添兵案內漏未增估換防兵丁盤費,懇恩增估撥補)道光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一六四)

  五一、工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鍾祥等奏」移會(奏報添建嘉義參將及臺鎮左營衙署需用工料銀兩)道光十七年十一月………………………………………………(一六九)

  五二、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鄧廷楨片」移會(戍臺班兵暫緩調換)道光二十年八月……………………………………………………………………………………(一七一)

  五三、戶部「為本部議覆臺灣總兵達洪阿等奏」移會(籌撥臺灣防堵經費)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二日………………………………………………………………………(一七二)

  五四、兵部「為兵部等部議覆閩浙總督劉韻珂等奏」移會(閩省兵營裁減馬匹)道光二十四年六月…………………………………………………………………………(一七三)

  五五、兵部「為核議閩浙總督劉等奏」移會(臺灣各營汛移撥弁兵)道光二十七年十一月……………………………………………………………………………………(一七六)

  ●臺案彙錄丁集卷三、卷四、卷五目錄

  五六、臺灣總兵馬驥題本(恭報巡查地方,閱驗營伍情形並回署日期)乾隆二年十二月初一日………………………………………………………………………………(一七九)

  五七、臺灣總兵何勉揭帖(恭報巡查營汛回署日期)乾隆五年十一月初七日……………………………………………………………………………………(一八○)

  五八、臺灣總兵何勉揭帖(恭報巡查營汛回署日期)乾隆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一八一)

  五九、臺灣總兵張天駿揭帖(恭報出巡營汛地方日期)乾隆八年十一月初四日……………………………………………………………………………………(一八二)

  六○、臺灣總兵陳汝鍵題本(恭報巡查營汛回署日期)乾隆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一八二)

  六一、臺灣總兵林洛題本(恭報巡查營汛回署日期)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一八三)

  六二、臺灣總兵游金輅題本(恭報巡查營汛回署日期)乾隆二十八年九月二十八日……………………………………………………………………………………(一八四)

  六三、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愛新泰奏」移會(恭報巡閱全臺水陸營伍及南北兩路地方情形)嘉慶九年正月三十日…………………………………………………(一八五)

  六四、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愛新泰奏」移會(恭報查閱郡城安平水師並北路營汛地方情形)嘉慶十年五月…………………………………………………………(一八七)六

  五、兵部「為內閣抄出福州將軍賽沖阿奏」移會(恭報查閱臺灣北路營伍並沿途海口各情形)嘉慶十二年七月…………………………………………………………(一八八)

  六六、兵部「為內閣抄出福建巡撫王紹蘭奏」移會(奏報巡閱臺澎營兵,分別等第及馬步箭全不中靶之都司,請旨降補)嘉慶二十一年八月初十日……………………(一九○)

  六七、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武隆阿奏」移會(恭報巡閱全臺營伍及南北兩路同噶瑪蘭地方情形)嘉慶二十三年二月………………………………………………(一九二)

  六八、福建巡撫孫爾准奏摺(恭報巡閱臺澎各官兵事竣,分別拔擢降革)道光四年閏七月初六日……………………………………………………………………………(一九四)

  六九、臺灣總兵蔡萬齡奏摺(恭報查閱全臺水陸營伍及南北兩路情形)道光五年七月初二日…………………………………………………………………………………(一九七)

  七○、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蔡萬齡奏」移會(恭報巡閱全臺水陸營伍及南北兩路地方情形)道光六年三月…………………………………………………………(一九九)

  七一、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劉廷斌奏」移會(恭報查閱全臺水陸地方營伍情形)道光八年二月初三日………………………………………………………………(二○一)

  七二、兵部「為內閣抄出福建水師提督劉起龍奏」移會(恭報赴臺校閱營伍官兵技藝,分別等第,並稽查地方情形,及回抵廈門日期)道光八年八月二十六日……(二○五)

  七三、戶部「為內閣抄出福建陸路提督馬濟勝奏」移會(恭報前赴臺灣校閱營伍、稽查地方情形,及回抵泉州日期)道光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二○八)

  七四、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張琴奏」移會(恭報巡閱全臺水陸營伍及南北兩路地方安謐情形)道光十五年三月三十日……………………………………………(二一二)

  七五、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達洪阿奏」移會(恭報巡閱地方營伍)道光十七年四月……………………………………………………………………………………(二一四)

  七六、浙閩總督郝玉麟奏摺(請酌量勻撥臺澎隨丁步餉)雍正十三年閏四月初五日……………………………………………………………………………………(二一七)

  七七、福建巡撫劉揭帖(題報乾隆六年分賞給戍臺班兵眷口銀兩)…………(二一八)

  七八、戶部等部奏摺(議覆閩督喀爾吉善等奏請臺澎俸餉改於每年春初一次領運)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八日………………………………………………………………(二二二)

  七九、福建巡撫鐘音題本(題報戍守臺灣班兵眷銀眷米)乾隆二十一年六月三十日……………………………………………………………………………………(二二六)

  八○、戶部題本(議覆前署福建巡撫鐘音奏臺灣辛卯年額徵供粟蠲免後所有該年兵米、眷米籌項供支)乾隆三十六年七月初一日………………………………………(二三一)

  八一、戶部「為本部具奏福建巡撫雅咨」移會(新添臺兵四百名准洽換班車費)乾隆四十八年五月…………………………………………………………………………(二三七)

  八二、閩浙總督李侍堯題本(題報乾隆五十一年分閩省兵丁紅白賞銀)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初六日…………………………………………………………………………(二四○)

  八三、戶部「為內閣抄出將軍公福康安等奏」移會(遵旨酌給戍臺兵丁官產銀兩)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二四一)

  八四、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題本(題報於乾隆五十三年分閩省兵丁紅白賞銀)乾隆五十四年八月初四日……………………………………………………………………(二四三)

  八五、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伍拉納等奏」移會(新添臺灣戍兵,請加給眷米並換班盤費車腳各銀兩)乾隆五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二四五)

  八六、戶部題本(核覆閩督覺羅伍拉納題報於乾隆五十一、二年分臺灣各鎮標營賞給兵丁紅白事件等項銀兩)乾隆五十五年二月初四日………………………………(二四七)

  八七、吏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伍奏」移會(酌議臺灣戍兵銀糧等事宜)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二五○)

  八八、戶部題本(核覆福建巡撫浦霖題報剿匪亡故兵丁眷口分別支給半餉銀兩)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二五○)

  八九、閩浙總督魁倫題本(題報閩省乾隆六十年分兵丁紅白賞銀)嘉慶元年七月初五日……………………………………………………………………………………(二五七)

  九○、戶部題本(核銷署福建巡撫姚棻題報臺灣北路淡水等營乾隆五十九年支過官兵俸餉馬乾等銀)嘉慶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二五九)

  九一、戶部題本(核銷署福建巡撫姚棻題報乾隆六十年分賞給戍守臺灣澎湖兵丁銀兩並眷口米折銀兩)嘉慶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二六一)

  九二、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魁等奏」移會(酌籌撥補兵米)嘉慶元年十二月……………………………………………………………………………………(二六五)

  九三、閩浙總督玉德題本(題報臺澎各營兵丁加給銀兩)嘉慶五年七月初四日……………………………………………………………………………………(二六七)

  九四、閩浙總督玉德題本(題銷閩省嘉慶五年分賞卹兵丁紅白事件等項銀兩)嘉慶六年七月初四日…………………………………………………………………………(二六九)

  九五、閩浙總督玉德等奏摺(查明臺澎各營戍兵加餉不敷銀兩,在於府庫墊給,應行籌補歸款)嘉慶九年十一月三十日…………………………………………………(二七一)

  九六、戶部題本(核銷前任福建巡撫溫承惠題報嘉慶十年賞給戍守臺灣、澎湖、淡水兵丁並眷口米折銀兩)嘉慶十二年二月初五日……………………………………(二七三)

  九七、戶部題本(核銷閩督阿林保題閩省嘉慶十一年分賞給內地綠營並臺澎各營兵丁紅白事件等項銀兩)嘉慶十三年二月初三日………………………………………(二七七)

  九八、閩浙總督阿林保題本(題銷嘉慶十一年分臺灣戍兵加給餉銀)嘉慶十三年四月二十五日………………………………………………………………………………(二八○)

  九九、戶部題本(核銷福建巡撫張師誠題報臺灣鎮標等營嘉慶十三年分官兵俸餉馬乾銀米等項)嘉慶十七年六月初八日…………………………………………………(二八二)

  一○○、戶部題本(議覆四川總督常明將川省各營出師臺灣案內參革、開除、病故弁兵原借行裝俸賞未完銀兩分別應免、應扣,造冊具題)嘉慶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二八五)

  一○一、戶部題本(核銷閩督前署福建巡撫董教增題報臺灣原北路淡水營今改艋舺營暨內地抽撥艋舺營陸路兵丁嘉慶十六年支過兵米)嘉慶二十五年六月十八日…(二八八)

  一○二、戶部「為內閣抄同閩浙總督兼署福建巡撫趙慎畛奏」移會(督運本年臺澎餉銀)道光三年五月………………………………………………………………………(二九二)

  一○三、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趙慎畛奏」移會(督運本年臺澎餉銀)道光四年五月……………………………………………………………………………………(二九三)

  一○四、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趙慎畛等奏」移會(專雇商船前往臺灣裝運內地兵米眷谷)道光五年三月二十六日………………………………………………(二九四)

  一○五、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兼署福建巡撫孫爾准奏」移會(督運本年臺澎餉銀)道光六年五月………………………………………………………………………(二九六)

  一○六、戶部「為內閣抄出福建巡撫韓克均奏」移會(督運本年臺澎餉銀)道光七年五月…………………………………………………………………………………(二九八)

  一○七、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孫爾准等奏」移會(籌議戍兵眷米改給折色)道光八年正月……………………………………………………………………………(三○○)

  一○八、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孫爾准等奏」移會(督運本年臺澎餉銀)道光八年五月三十日………………………………………………………………………(三○二)

  一○九、澎浙總督孫爾准奏摺(督運本年臺澎餉銀)道光九年五月二十四日……………………………………………………………………………………(三○四)

  一一○、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孫爾准奏」移會(督運本年臺澎餉銀)道光十一年五月………………………………………………………………………………(三○五)

  一一一、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程祖洛等奏」移會(督運本年臺澎餉銀)道光十四年六月十九日……………………………………………………………………(三○七)

  一一二、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鄧廷楨等奏」移會(給發本年臺澎各營俸餉附解臺屬備建汛署兵房工料銀兩)道光二十年六月………………………………………(三○八)

  一一三、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鄧廷楨奏」移會(預籌臺灣來歲兵餉,先期酌撥解貯)道光二十年八月………………………………………………………………(三一○)

  一一四、戶部「為閩浙總督顏伯燾等奏」移會(給發本年臺澎各營俸餉等項銀兩)道光二十一年四月………………………………………………………………………(三一一)

  一一五、戶部「為閩浙總督劉韻珂等奏」移會(臺灣應運內地兵米兵谷仍請半本半折)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三一二)

  一一六、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劉韻珂等奏」移會(給發本年臺澎臺營俸餉銀兩)道光二十五年七月…………………………………………………………………(三一四)

  一一七、戶部「為閩浙總督劉韻珂等奏」移會(給發本年臺澎各營俸餉銀兩)道光二十六年六月……………………………………………………………………………(三一六)

  一一八、福建巡撫徐繼畬奏摺(給發本年臺澎各營俸餉銀兩)道光二十七年七月初六日……………………………………………………………………………………(三一七)

  ●臺案彙錄丁集卷一

  一、臺灣總兵章隆揭帖(乾隆二年分奉到諭旨及條奏議行各案件分晰簡敘)乾隆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二、臺灣總兵張天駿揭帖(恭報奉到律例日期)乾隆八年十二月初一日

  三、臺灣總兵張天駿揭帖(乾隆七年分奉到上諭及條奏議行事件簡敘奏聞)乾隆八年十二月十九日

  四、閩浙總督那揭帖(奏銷乾隆八年分福建通省各營官兵馬匹朋扣賠樁銀兩)乾隆九年六月二十八日

  五、臺灣總兵張天駿本(奏報奉到欽頒督捕則例日期)乾隆九年十一月初六日

  六、福建巡撫周揭帖(臺協營房修竣報銷)乾隆九年十二月十八日

  七、臺灣總兵李有用題本(恭報奉到王命旗牌日期)乾隆十五年九月二十日

  八、福建布政使德舒殘冊(福建各縣軍功爵賞世襲人員報部清單)乾隆十八年正月

  九、閩浙總督喀爾吉善題本(查覆修理澎湖協副將並左右兩營遊擊守備各署所用木植價值)乾隆十八年五月初二日

  一○、臺灣總兵馬大用題本(恭報奉到恩詔日期)乾隆二十年九月十三日

  一一、吏部「為內閣抄出浙閩總督楊廷璋奏」移會(請注銷遠年世職之承襲)乾隆二十七年閏五月

  一二、內閣抄出福建漳州總兵奏殘件(閩省陸路各營馬兵應請一例換臺)乾隆二十九年八月初三日

  一三、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蘇昌奏」移會(請以澎臺二協遊擊改為都司)乾隆三十年七月

  一四、閩浙總督蘇昌題本(請改水師)乾隆三十一年二月十四日

  一五、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李奏」移會(軍政展限)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十九日

  一六、閩浙總督福康安殘奏摺(軍政展限)

  一七、兵部「為內閣抄出大學士公福等奏」移會(酌留馬匹在臺試養)乾隆五十三年五月二十三日

  一八、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伍拉納等奏」移會(臺澎戍兵一律撥換)乾隆五十四年五月二十日

  一九、兵部「為軍機大臣會同戶兵二部奏」移會(臺灣添設馬兵)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

  二○、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題本(奏報興建汛署兵房巡船)乾隆五十五年四月二十日

  二一、兵部「為內閣抄出兼署福撫伍奏」移會(禁止班館)乾隆五十六年正月

  二二、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題本(奏銷旗營操演槍砲需用硝鉛料價)乾隆五十六年七月二十九日

  二三、工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等奏」移會(建蓋澎湖被風倒壞兵房)乾隆五十九年九月

  二四、工部題本(議覆閩督覺羅伍拉納請建蓋澎湖被風倒壞兵房)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初十日

  ·一、臺灣總兵章隆揭帖

  副將充鎮守福建臺灣等處掛印總兵官事帶紀錄一次駐劄臺灣府職章隆謹揭為欽奉上諭事:案承前任福建浙江總督臣滿照會,准兵部咨開,奉上諭:為治之道在於務實,不尚虛名。朕纘承丕基,刻以吏治兵民為念,事無大小,周思詳慮,求其見諸施行實可以有濟天下者,必下諭旨,諄諄告誡中外。條奏有當理者,無不嘉與採納。所冀內外臣工,實在遵行,庶有成效。一年以來,所下諭旨及中外條奏,頒發於六部、九卿、八旗、各直省者亦已多矣。內外衙門於奉到事件,若不過行一文書,出一告示,徒託空文,竟不見諸實事,則不徵不信,豈朕倚毗相助為理之至意?倘所下諭旨及條奏准行之事,其中果有一、二未盡允協,宜加損益者,自即當據實入告。爾等即通行六部、九卿、八旗、各省督、撫、提、鎮,凡從前所下諭旨及條奏議行事件,皆令其於來年十二月,各條各款,其實在如何施行,其行之如何已有成效,條分縷晣明白奏聞。至有密奏下諭旨者,仍密行詳悉奏聞。朕之所以寬其期限者,俾欲各得悉心體究,斟酌施行,於吏治兵民實有所濟。各宜砥礪,以副朕懷。特諭。欽此等因,轉行遵奉在案。業經前任總兵遞年恭繕黃冊進呈在案。又為欽奉上諭事,案於雍正六年二月二十二日,前任總兵官陳倫烱准福建水師提督臣藍廷珍咨,蒙兵部劄付內開,職方清吏司案呈,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內閣交出批本員外郎七達子等奏稱,雍正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宗人府奏為有無成效一本折奏,奉旨:覽,各部院具奏。此等事件有造冊具奏者,亦有於本內繕寫者,亦有於摺內開寫者,各不相同,將此俱著畫一繕本具題,不必全敘,祈聲明緣由總統繕寫,以便覽閱。欽此。又奉旨:總兵官黃元驤亦為此具奏,想各省督、撫、提、鎮等必陸續具奏。俟奏到之日,爾等寫票簽交批本處收貯。朕乘暇看閱。欽此。雍正三年,各部院俱畫一另行繕本具奏。前降諭旨,祗交各部院畫一具奏,是以督、撫等仍有造冊具題者,亦有繕本具題者,請於開印後批發等因具奏。本日奉旨:大學士等當遵照交部院之旨,傳諭督、撫、提、鎮等亦令畫一,將有無成效事件,俱於本內聲明緣由具奏,不必另造冊檔,欽此。相應通行直隸各省提、鎮一體欽遵可也。為此合劄該提督,轉行各該鎮,一體欽遵施行等因,轉咨遵奉在案。茲臣於乾隆三年八月十三日到任視事,遵將前任總兵臣馬驥,乾隆二年分任內奉到諭旨及條奏議行各案件,查明實力奉行,務期成效緣由,逐一分晣簡敘:

  一件為請定武職終養之例,仰祈聖主採擇、以廣孝治事:案於乾隆二年正月初五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議得:廣州將軍張奏稱武職應照文職終養之例等語,應如所請,奉旨依議,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欽惟皇上聖德大孝,普天之下,凡有血氣心知,莫不觀感興起,而武職弗得終養,未免向隅,茲邀恩旨,得遂烏鳥之情,移孝作忠,鹹願捐軀圖報矣。

  一件為請嚴越海樵採煎鹽等事:案於乾隆二年正月十二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承准戶部劄開,議得:浙江布政使張若震奏稱沿海居民越海樵採煎鹽,其斧斤、鍋鋤均屬鐵器,難容下海,請禁止,應如所請,奉旨依議,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伏查閩省食鹽,俱系日曬,從無越海樵採煎鹽之事,但私越偷渡及鐵器下海,久經嚴禁,凡水師口岸各汛,於出入船隻遂日查驗,臣不時更加嚴察,自無受賄私縱情弊。

  一件為請停竊盜會勘等事:案於乾隆二年正月十六日,前任總兵馬驥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會議得:原任按察使白映棠奏稱事主報竊,毋庸會勘等語,應如所請,仍令該管員弁出具並無抑勒諱飾印結,奉旨依議,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伏查臺地孤懸海外,防範更宜嚴密,現蒙督臣檄令各營轄內地方有無盜竊案件,不許諱捏,按月出具印結報核,各營員弁皆知奉法,不敢諱強為竊。

  一件為請嚴盜犯等事:案於乾隆二年正月二十三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准閩浙總督巨郝咨,准吏部咨,會議得: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陳奏稱劇盜連劫數家,請將地方官處分之處,毋庸議,仍行令各督、撫、提、鎮,嚴飭地方文武各官,不時查察,如有地方屢遭劫掠,立即提參,奉旨依議,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伏查臺地各處扼要隘口,皆設塘汛,安兵把截防巡。又定例各營按月輪撥弁目,帶兵遊巡,防範嚴密。但恐日久漸弛,臣時加提撕申飭,懲惰獎勤,毋致居民屢遭劫掠之事。

  一件為欽奉上諭事:案於乾隆二年二月初二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署福建水師提督臣蘇明良咨,蒙兵部劄付,總理事務王大臣奉上諭:大臣及科道等官,各矢忠藎,為上為德,為下為民,庶稱朕拳拳冀望之心,至本朝定鼎以來,從前臣工章疏,有忠讜剴切,卓然可傳者,著內閣、翰林院派員精選,進呈刊刻,以垂示將來,其入選章疏諸臣內有素行端純、完名全節者,准祀賢良祠,用昭朕崇禮直臣、風勵百僚之意,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欽惟皇上聖德天縱,乃猶好問察言,精選章疏以示楷模,崇祀賢良以示鼓勵,百爾臣工,敢不勉竭愚誠,少獻芻蕘之一得。

  一件為欽奉上諭事:案於乾隆二年三月初七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福建巡撫臣盧咨,准戶部咨開,內閣抄出奉上諭:聞臺地番黎大小計九十六社,有每年輸納之項名曰「番餉」,按丁徵收,有多至二兩、一兩有餘及伍、陸錢不等者,著照民丁之例,每丁徵銀二錢;又聞澎糧廳、淡防廳均有額編人丁,每丁徵銀四錢有零,亦著照臺灣四縣之例行,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仰見皇上如天之仁,內外民番,視同一體,咸沐浩蕩洪恩,海隅出日,皆在並生丕冒之中矣。

  一件為欽奉上諭事:案於乾隆二年四月初一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署福建水師提督臣蘇明良咨,蒙兵部劄付,准吏部咨,內閣交出奉上諭:朕聞近日督撫中於屬員餽送土儀物件,間有收受一、二者,此風斷不可長,是用特申誡諭,務各凜遵。如有暗中收受者,或經朕訪聞,或被風聞參劾,必嚴加議處,以為簠簋不飭者之戒,特諭,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竊地方大吏,必潔己方能率屬,若有收受餽送,即舉劾出於公心,亦干物議,臣誥誡屬員,凜遵聖訓,並不敢毫有授受,以肅軍紀。

  一件為遵旨議覆事:案於乾隆二年四月十六日,前任總兵馬驥准署福建水師提督臣蘇明良咨,蒙兵部劄付,會議得:刑科給事中陳□□奏內稱仇盜未明之案,請將武職一體處分等語,應如所請,奉旨依議,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竊地方有仇盜未明之案,汛地弁兵應同文員嚴緝,自宜一體處分,然嚴緝在有事之後,而巡查在無事之先,臣時加申飭汛弁,務必勤謹巡緝,庶幾消患未萌。

  一件為請旨事:案於乾隆二年五月初四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署福建水師提督臣蘇明良咨,准閩浙總督臣郝咨,准禮部咨,各省文、武官員印信、關防,臣部造成,照依文移程限,交提塘齎送各提、鎮、布司轉發給領,奉旨所奏是,依議,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伏思文武員弁請給印信、關防,不無需費,且遠省海外,往返尤艱,茲蒙恩旨發給承領,非但省事節費,而公事亦無遲誤矣。

  一件為欽奉上諭事:案於乾隆二年六月初二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准吏部咨,奉上諭:雨澤愆期,已逾旬日,漸有亢戾之象,朕心深為憂灼,立夏前後,若再無雨澤,則秋田難於播種,小民恐有艱食之虞,應作何預為籌畫之處,著總理事務大臣詳議具奏,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欽惟皇上敬天勤民,兢兢業業,無時或釋。雨澤少有愆期,即先事預籌民食。中外臣工,敢不倍加省惕,仰體宸衷,悉心籌畫,務使有備無患,以副聖天子宵旰憂勤至意。

  一件為欽奉上諭事:案於乾隆二年六月二十三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內閣奉上諭:朕查閩省澎湖地方附島居民,咸置小艇捕魚,以餬其口,昔年提臣施琅倚勢霸佔,立為獨行,每年得規禮一千二百兩,頗為沿海窮民擾累,著總督郝玉麟宣朕諭旨,永行禁革,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欽惟皇上明見萬里,無遠弗屆,臺地民番丁銀,已蒙恩減,茲澎島漁船苦累,又荷蠲除,海隅蒼生,無一夫不得其所矣。

  一件為欽奉上諭事:案於乾隆二年六月二十三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內閣奉上諭:嗣後督撫摺奏補用人員者,著於摺內聲明本人科分、籍貫,以憑朕酌奪焉,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伏思以人事君者,大臣之職分,然或涉於徇私,即蹈欺罔之咎,恭蒙聖量包容,諄諄誥誡,凡封疆大吏,自宜靖共爾位,勉效公忠矣。

  一件為遵旨議奏、仰祈睿鑒事:案於乾隆二年七月十二日,前任總兵臣馬驥承准閩浙總督臣郝□□照會,據臺灣鎮總兵馬驥摺奏內請將溢息銀兩,加賞臺地遊巡丁車腳,並賞給臺澎武職員弁白事銀兩,蒙皇上朱批,將此摺交與郝議奏,欽此欽遵,應如所請,每兵日加賞銀一分,臺澎武職官弁病故,於盈息內賞給白事銀兩,奉朱批照卿所議行,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竊臺地防範宜周,遊巡兵丁車腳,再加賞給,則費用既足,自應實力巡查。至於武職故員,扶櫬無資,並加賞恤,海外員弁兵丁,均沐洪恩,無不感激思奮矣。

  一件為火藥既有儲備等事:案於乾隆二年七月三十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會議得:雲南鶴麗鎮總兵顧祖純奏稱火藥鉛彈並預備以實營伍等語,應如所請,奉旨依議,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竊火藥、鉛子,相需為用,缺一不可,今既一併預貯,每年操演,出陳易新,洵足壯軍實而修武備矣。

  一件為欽奉上諭事:案於乾隆二年七月三十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議得:閩浙總督郝疏稱奉上諭:朕思各省營伍離提鎮遼遠,著行文各省督撫,令其酌量地方營制,應如何令提鎮等隔數年一次親身巡閱之處,妥協詳議具奏,欽此;臣查閩省惟銅山水師一營,應委令附近之南澳總兵每年前赴查察等語;應如所請,奉旨依議,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仰見皇上睿慮周詳,俾水陸遠近各營巡查,並無遺忽,斯軍伍咸臻整肅,而將士無不奮勵矣。

  一件為敬陳末議事:案於乾隆二年七月三十日,前任總兵臣馬驥承准閩浙總督臣郝照會,准兵部咨,議得:兩廣總督鄂奏稱,部覆湖廣彝陵總兵王進昌條奏,火器外委難資實用,請嗣後各營出有外委三缺,將馬兵拔補二名,火器內拔補一缺等語,應如所請,奉旨依議,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竊火器添設外委,必致虛糜兵額,且槍手兼習弓馬,又非上進無階,嗣後陸續調拔,不再設立,斯兵額無缺,而火器皆資實用矣。

  一件為奏明事:案於乾隆二年八月十二日,前任總兵臣馬驥承准閩浙總督臣郝照會,准吏部咨,議得:署河南布政溫而遜奏稱,臣閱邸報,伏讀諭旨,凡地方大員同省辦事處,互結姻親,則嫌疑在所不免,嗣後各宜留意,以免嫌疑之跡,欽此;今臣與守道黃叔璥實系姻親,應否回避,恭摺陳奏等語。查定例無兒女姻親回避之條,但同省之員若結姻在未蒞任以前,遇有舉劾,將該員誼系姻親之處,本內聲明,以憑查核;奉旨依議,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竊同省現任締結姻親,即有嫌疑之跡,臣恪遵聖訓,罔敢徇私,申飭屬員,共矢公忠,以仰副聖朝正直蕩平之治。

  一件為請停隨帶人員之例、以清吏治事:案於乾隆二年八月二十六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會議得:刑部左侍郎劉奏稱,新任督、撫、提、鎮,往往奏請隨帶人員,請嗣後概停其奏請隨帶等語,應如所請,奉旨依議,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竊調任奏請隨帶,輿論即指為私人,且賢能隨地皆需,我欲絜為腹心,彼即少一膂力,亦非公恕之道,向後不許隨帶,自無偏黨。

  一件為臺灣字識援例詳請等事:案於乾隆二年八月二十九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准閩浙總督臣郝咨,准部咨,會議得:閩浙總督郝疏稱,臺澎各營兵糧工字識,請飭令內營調撥空糧前往,聽其就近招募等語,應如所請,奉旨依議,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竊內營撥識來臺,多屬未諳,辦事遲鈍,貽誤匪輕,茲就本地招募,於營務大有裨益。

  一件為請嚴稽查小艇之法、以靖盜源事:案於乾隆二年九月初八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查先經浙江溫州總兵施世澤奏稱,沿海港■〈氵义〉小艇,俱令取具澳鄰甘結印烙,編號書篷,給照出入,就近汛口查驗,計口計日帶糧,限日往返等語,應如所請,奉旨依議,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竊查閩省沿海小艇,印烙編號、取結給照成例,遵行已久,臣時加申飭,無致懈弛,以靖海疆。

  一件為欽奉上諭事:案於乾隆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總理事務王大臣奉上諭:朕御極以來,凡八旗、部院及直省虧空銀兩,施恩豁免者,已不下數千萬兩,嗣後一切虧空案件,仍照舊例辦理,如有實在不能完納者,但當云無力完帑,出具保結,不得用家產盡絕字樣,著將此旨傳諭內外臣工知之,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伏思虧空人員,罪無可逭,恭逢皇上御極,加恩豁免,又荷誥誡諄諄,寬其既往,予以自新,雖至愚之人,亦知感激儆省。

  一件為欽奉上諭事:案於乾隆二年九月二十九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內閣奉漢字上諭:從前侵貪那移應追之項,已於恩詔內查果家產盡絕、力不能完者,概與豁免,至於那移之項,查明實系因公確有憑據者,具題請旨,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仰見皇上寬仁矜恤,雖法無可貸,猶原其情,百爾臣工,自當砥礪廉隅,謹守繩墨,而無及於罪戾矣。

  一件為請申遏糴之禁等事:案於乾隆二年閏九月十八日,前任總兵臣馬驥承准閩浙總督臣郝照會,准戶部咨,會議得:浙江布政使張若震奏稱,臣聞各省每遇鄰封水旱,本地谷價稍高,輒禁出境,請定以遏糴處分等語,應如所請,奉旨依議,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竊民食最宜通融,鄰封豈容遏糴,但本地歉收,自當暫禁海口透越,更須稽查,斯處分嚴而立法善矣。

  一件為特請嚴禁臺灣民槍等事:案於乾隆二年閏九月二十三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議得:福建水師提督王郡奏稱,蒙部文准民人制造鳥槍,宜將臺民製造鳥槍之處,照舊禁止等語,應如所請,奉旨依議,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竊臺地民番雜處,易啟釁端,防範最宜嚴密,不許製造鳥槍,即有不逞之心,憑藉無資,亦不敢熾,洵為要地之福。

  一件為地方盜案等事:案於乾隆二年十月二十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准閩浙總督臣郝咨,准刑部咨,議得:署廣東提督張天駿奏稱,盜案武弁參處,不過停升罰俸,而提鎮又無憑督緝等語,應請嗣後盜賊案件,該州縣移知該管汛弁,即具文申報提鎮,以便責令跴緝,奉旨依議,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竊地方盜案,文武員弁均同緝拿,更加各上司嚴督,則賊犯自無兔脫之患。

  一件為請嚴私越番界之例、以全民命事:案於乾隆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承准刑部劄付,會議得:福建水師提督王郡奏,臺民於番界之外私行出入者,照潛出外境律等語,應如所請,奉旨依議,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竊小民趨利目前,罔顧後患,立法既嚴,則稽查謹密,人不敢犯,而民命之所全實大矣。

  一件為敬陳臺地善後事宜事:案於乾隆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巡視福建臺灣御史臣白單咨,准戶部咨,會議得:巡視臺灣御史白等奏稱,番地勘丈歸番,嚴禁暗贌私買等語,應如所請,奉旨依議,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竊畫清番界,嚴禁佔越,洵為臺地善後要務,地方文武員弁實力奉行,務使番民相安,海疆自底寧靖。

  一件為請更武職無籍可歸等事:案於乾隆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嗣後武職革退之員,查明實系無籍可歸,准其入籍任所,奉旨依議,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竊官職雖有崇卑,無籍可歸,情皆可憫,一體准其入籍,則廢弁身家咸欣有托矣。

  一件為欽奉上諭事:案於乾隆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前任總兵臣馬驥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內閣奉上諭:荊州將軍袞泰因軍政屆期,將年老佐領五十泰等七員,照例請交部院議處,但此內不無出兵數次,曾經效力,其有軍功者,如何定例之處,著九卿會議具奏,欽此,欽遵臣等會議,奉旨依議,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伏思疆場效力,為武臣職分之當,然年耄力衰,自宜引退,乃蒙皇上洪恩優渥,俾桑榆餘齒,得遂生全,凡在戎行,無不感激矣。

  一件為欽奉上諭事:案於乾隆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前任總兵臣馬驥承准閩浙總督臣郝照會,准兵部咨,內閣奉上諭:曾奉皇考聖諭云,每見督撫提臣中有將熟習水師人員調用陸路者,以致用違其長,若從前有似此誤用者,可查明題請改調,向後部中推升之缺,亦著聲明旨,近見各省題補武弁又有如從前之弊,著該督撫提臣□各屬武弁內詳查,奏聞請旨,若陸路弁員有通曉水師者,亦著奏聞以水師調補,欽此等因,經前任總兵臣馬驥通行臺澎水陸各協營一體欽遵在案。仰見皇上因材器使,造就曲成至意,蓋置非其地,則用違其材,況水師人員,尤為難得,一轉移間,而抱材思奮之士,皆得自效矣。

  欽惟皇上精一執中,剛柔敷政。操三重以寡過,知天知人;敷五福而錫民,無偏無黨。海疆僻遠,咸經□□□詳;要地繁難,悉有成憲之可守。臣庸材譾□,□寄謬膺,接任以後,惟有小心恪遵,實力辦理,庶仰報皇恩於萬一耳。臣謹將前任總兵臣馬驥乾隆二年分任內奉到上諭及條奏議行事件,查明實力奉行,務期成效,逐條簡敘聲明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施行。為此除具題外,理合具揭,須至揭帖者。右具揭帖。乾隆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三~八○八頁。

  ·二、臺灣總兵張天駿揭帖

  鎮守福建臺灣等處掛印總兵官署都督僉事駐劄臺灣府職張天駿謹揭為恭報微臣奉到律例日期事:乾隆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據坐京提塘俞學天差齎刑部律例館頒給漢字律例一部到臣。臣隨率所屬員弁,出郊跪迎至署,恭設香案,望闕叩頭謝恩祗領訖。欽惟我皇上太和昭臨,至仁丕懋,本好生之德,繼列聖而載定爰書,期刑措之風,命群工以重參條教,寬嚴並濟,准情理之時宜,繁簡適中,酌重輕於畫一,特頒令典,敕布章程,維允維明,垂億萬年而永久,是彝是訓,合十五國以同文。佇見緯消貫索,頌帝德之高深;行看草臥桁楊,仰皇仁之浩蕩。山陬海澨,共凜王章;秋肅春溫,咸欽聖澤。所有微臣奉到律例祗受日期,理合恭疏題報,伏乞皇上睿鑒施行。為此除具題外,理合具揭,須至揭帖者。右具揭帖。乾隆八年十二月初一日。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一三頁。

  ·三、臺灣總兵張天駿揭帖

  鎮守福建臺灣等處掛印總兵官署都督僉事駐劄臺灣府職張天駿謹揭為欽奉上諭事:案承前任福建浙江總督臣滿照會:准兵部咨開:奉上諭:為治之道,在於務實,不尚虛名。朕纘成丕基,刻以吏治兵民為念。事無大小,周思詳慮,求其見諸施行,實可以有濟天下者,必下諭旨,諄諄告誡。中外條奏有當理者,無不嘉與採納。所冀內外臣工,實在遵行,庶有成效。一年以來,所下諭旨,及中外條奏頒發於六部、九卿、八旗、各直省者,亦已多矣。內外衙門,於奉到事件,若不過行一文書,出一告示,徒託空文,竟不見諸實事,則不徵不信,豈朕倚毗相助為理之至意?倘所下諭旨,及條奏准行之事,其中果有一、二未盡允協,宜加損益者,自即當據實入告。爾等即通行六部、九卿、八旗、各省督、撫、提、鎮,凡從前所下諭旨,及條奏議行事件,皆令其於來年十二月,各條各款,其實在如何施行?其行之如何已有成效?條分縷晣,明白奏聞。至有密奏下諭旨,仍密行詳悉奏聞。朕之所以寬其期限者,俾欲各得悉心體究,斟酌施行,於吏治兵民,實有所濟。各宜砥礪,以副朕懷。特諭。欽此等因,轉行遵奉在案。業經前任總兵遞年恭繕黃冊進呈在案。又為欽奉上諭事,案於雍正六年二月二十二日,前任總兵臣陳倫烱准福建水師提督臣藍廷珍咨,蒙兵部劄付內開,職方清吏司案呈,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內閣交出批本,員外郎七達子等奏稱:雍正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宗人府奏為有無成效一本折奏,奉旨:覽各部院具奏,此等事件,有造冊具奏者,亦有於本內繕寫者,亦有於摺內開寫者,各不相同。將此俱著畫一繕本具題,不必全敘,祗聲明緣由,總統繕寫,以便覽閱。欽此。又奉旨:總兵官黃元驤亦為此具奏,想各省督、撫、提、鎮等必陸續具奏。俟奏到之日,爾等寫票簽交批本處收貯,朕乘暇看閱,欽此。雍正三年,各部院具畫一另行繕本具奏。前降諭旨,祗交各部院畫一具奏。是以督撫等仍有造冊具題者,亦有繕本具題者,請於開印後批發等因具奏。本日奉旨:大學士等當遵照交部院之旨傳諭督、撫、提、鎮等,亦令畫一,將有無成效事件,俱於本內聲明緣由具奏,不必另造冊檔。欽此。相應通行直隸各省提鎮,一體欽遵可也。為此,合劄該提督轉行各該鎮一體欽遵施行等因,轉咨遵奉在案。茲臣遵將前任總兵臣何勉乾隆七年分欽奉諭旨及條奏議行各案件,實力奉行,務期成效緣由,逐一查明,分晣簡敘:

  一件為籌備營伍積貯、以資飽騰事:案於乾隆七年正月初九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准署福建浙江總督印務署福州將軍臣策咨,准戶部咨:各省武職升遷署事各員,原有留半親丁名糧,造報既未畫一,恐歷年久遠,該管上司不行查察,於營伍無裨。請嗣後各省將留半親丁銀兩,遵照雍正八年上諭,留為本營修理營房衙署之用,申報上司查核,將餘存數目,年底造冊報部備查可也。奉硃批:依議,欽此等因,遵照在案。

  一件為欽奉上諭事:案於乾隆七年正月二十三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郡咨,蒙兵部劄付內開,奉上諭:各省副將、參將分別等第,五年舉行一次,著將所保一等之副將、參將俱送部引見,永著為例,欽此等因,欽遵在案。

  一件為移付事:案於乾隆七年正月二十五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黏單內開,奉旨:近來督撫參官甚多,大都摭拾細事,加以重款。及至審虛,不得不請開復。夫國家策勵人材,必須養其廉恥。若既被嚴參,於獲罪受辱之後,審明復職,而靦然不以為恥,則後此之蕩檢踰閑,恐不可問。若稍知愧怍之人,又必志氣隳頹,不能復振。是豈督撫仰體朝廷培植人材之道?近來臣工,率狃於觀望迎合之陋習。朕諄諄開導,至再至三,而此風尚不能改。在京部院衙門,承辦之人尚多,偶有不協寮寀,猶可救正,朕亦可面加指示。至外省督撫,若務為迎合,為屬吏者又群然迎合以取悅上官,則公事之顛倒舛錯者,非鮮淺矣。九卿督撫宜深體朕懷,各自省察警惕,以襄治理,欽此等因,欽遵在案。竊惟澄敘官方,原不期於刻劾,整飭屬吏,應各盡其公忠。去觀望迎合之習,庶無偏黨依附之虞。內外臣工,各宜猛省。

  一件為敬陳蒭蕘等事:案於乾隆七年二月初七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黏單內開,議得原署湖督那奏稱:營伍私設提塘及字識冒佔伙糧之弊,仰請敕下各省督撫諸臣,一體清查裁禁等語。應如所請,提鎮各標協營,毋許於省會地方提鎮駐劄之所,私設提塘。或有應需辦理,著提鎮自行僱辦。各協營或附提鎮所委之人,或約同附近營分公同僱人承辦。所雇之人,給賞工食,毋許擅給名糧。至各營掌稿書識,除本身名糧一分之外,動支公費銀兩,量給工食,年底造冊報銷。所有從前冒佔之糧,清出募補。各省均照楚省一體辦理。奉旨:依議,欽此等因,欽遵在案。如此清查裁禁,分別雇辦量給,而冒佔之弊肅清矣。洵屬有效。

  一件為請申明中軍之制、以勵戎行事:案於乾隆七年二月初九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黏單內開:嗣後凡一應奔走役使之事,不得擅責中軍料理。各督、撫、提、鎮將米鹽瑣務付託中軍籌畫之處,悉行禁革。中軍與文員宴會探聽信息之處,倘有仍循陋習,立即查參。又歲時令節,督、撫、提、鎮衙門張燈結綵,中軍曲意經營,即以兵丁子弟充作伶優雜戲,至醫卜、星象、碁師、琴客出入督撫等衙門,行令嚴查禁革。如中軍仍有曲意經營等情,即照不謹例議處。嗣後中軍、副將、參將、遊擊缺出,有應題補之缺,行令督、撫、提、鎮揀選題補。如將不端之人徇情題補,後有發覺,將督、撫、提、鎮照濫舉匪人例議處。奉旨:依議,欽此等因,欽遵在案。竊惟嚴中軍之體制,定濫舉之處分,庶幾領袖得人,而官常自肅矣。

  一件為查奏事:案於乾隆七年三月初九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准福建布政司咨呈,奉福建巡撫臣王牌,准刑部咨,會同吏部摺奏:嗣後官員,有犯侵貪等案,欽遵辦理。凡原擬斬絞,有以限內完贓請減者,刑部查明,果系貪婪入己,情罪較重,即於請減本內聲明加簽,請旨徒犯,坐臺三年;果無貽誤,准其免罪,回籍回旗。問流者坐臺三年,報滿之日,將應否寬免之處,奏聞請旨。如有貽誤,嚴參治罪。再查貪婪人員內有完贓之後,實系無力坐臺者,准其呈明,取具各官印甘各結,據實保題,免其發往,各照減等之罪發落。倘尚有隱匿贓私,一經發覺,將參員嚴加治罪,保題出結各官交部嚴加議處。奉旨:依議,欽此等因,欽遵在案。如此分別辦理,庶貪官不致有未盡之贓私,而軍臺亦無貽誤矣,洵屬可行。

  一件為遵旨速行事:案於乾隆七年三月十一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准刑部咨稱,會覆侍郎周條奏一摺黏單內開:老瓜賊之本地方官拿獲,並無議敘疏縱,亦無議處,責成未專,因而緝捕不力等語。應如所請,嗣後地方官有能拿獲一名者,照拿獲鄰境盜首例分別議敘;不能拿獲,經犯事地方及別州縣拿獲或指名關拿者,將該地方官照不實力編排保甲、稽查盜賊例議處。又塘汛兵丁,宜嚴定曉夜巡查,以慎防範。應行令轉飭該管汛防員弁,嚴督汛兵,晝夜輪番,往來巡查,務令凶賊絕跡。如汛兵怠惰,照例治罪。該汛員弁聽其懈弛,照約束不嚴例議處。又文武承緝之例,應如所請,嗣後道路掩埋無主身屍,有背負及放氣被勒戮傷情形,將專兼統轄文武各官,俱照盜案例揭參疏防。限內不獲,照盜案例議處。倘有避重就輕,察出照諱盜例議處。至老瓜賊中途謀害行客,武職疏防,俱照設有墩舖防兵之例議處。奉旨:欽此等因,欽遵在案。

  一件為欽奉上諭事:案於乾隆七年三月十一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內開,奉上諭:嗣後外任旗員子弟年至十八歲以上者,在外仍令該督撫題請,在內著呈明該都統查奏,俱准其隨任。其不願隨任者亦聽之。若隨任之後,或出署交遊,及干預地方之事,著該督撫即行查參,從重議處,欽此等因,欽遵在案。

  一件為欽奉上諭事:案於乾隆七年四月初六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准福建巡撫臣王咨,准刑部咨開,奉上諭:苗地匪類,詭名甚多。即如黔、粵逆苗石金元、戴老四,乃案內之首犯。一人而有數名,易於濛混,則為從之黨羽,借名漏網者不少。傳諭廣西等省之督、撫、提、鎮,嗣後於始初拿獲苗犯之時,將一人幾名,詳細訊問,開寫明白,知會鄰省員弁,不許稍有隱匿,則使彼此易於查察,欽此等因,欽遵在案。

  一件為詳情事:案於乾隆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黏單內開:嗣後承緝、承追、承查、承變等項案件,俱不准將公出日期扣除。至承審案件,如印官公出,概准其於本限內扣除。該督撫查參咨內,聲明其委署別邑之本任內應審之事,不准照公出之例扣展。再專司督催之道府廳員,如承審案件,遇有公出,照州縣之例扣展。其未經審解及承緝、承追、承查、承變等事,亦照此例,不准扣除。奉旨:依議,欽此等因,欽遵在案。似此分別扣展,而承督各官,事件既無率結之虞,辦理亦無因循之患,洵屬可行。

  一件為欽奉上諭事:案於乾隆七年四月二十八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黏單內開,奉旨:左都御史劉奏大學士張親族居官人多、應請裁抑一摺,又奏尚書訥承辦事務太多、並任事過銳一摺,此國家之瑞也,朕心轉以為喜。大臣見人直陳己過,若有幾微芥蔕,則非大臣之度矣。張親族人家,一經查議,皆知謹飭,轉於大學士有益,所請裁抑之處,著該部查議。至訥職掌太多,如有可減之處,俟朕酌量降旨。近來參奏大臣者,每多過當,有關國體。此等奏摺,若不發出,宵小無知者,必且以參大臣為幸進階,其為害於人心風俗,實非淺鮮。是以將二摺發出,並將朕意曉諭眾人知之,欽此等因,欽遵在案。仰見皇上於從諫如流之中,寓君臣交儆之意。上以存國體,下以正人心,聖諭周詳,所關匪細。

  一件為知照事:案於乾隆七年五月初八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黏單內開:嗣後外任大小官員,凡遇降革留任及降職、降俸、住俸等案,於彙題奉旨之日起,應扣俸銀,照數分別扣解,按季造報查核。武職事同一體,應照文職一例辦理。奉旨:依議,欽此等因,欽遵在案。自此按季報咨,而開復不致停升,扣解既清,而俸銀俱歸畫一矣。洵屬可行。

  一件為移付事:案於乾隆七年五月初九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工部題覆,湖北布政使司嚴瑞龍條奏核減工程銀兩、照雜項錢糧例勒限催追一摺,應如所奏:嗣後計以年限。若限滿不完,將承追官初參降二級,戴罪督催完納,復參罰俸一年。如承辦之員,遇有升遷事故,於任所原籍催追。限滿不行完繳者,亦令該督撫等指名交部,分別議處。奉旨:依議,欽此等因,遵行在案。自此承追、承辦各有定期,而催追完繳,均無延飾矣。洵屬可行。

  一件為請除營伍錮習等事:案於乾隆七年五月十九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黏單內開:行令各省督、撫、提撫、鎮,嚴飭標、協、營、汛,將現在各兵有無子弟,確查注冊。遇有糧缺,實系年力強壯者,方准頂補;如無合式子弟,即另行募補。至現在舊兵內,其從前未經出師效力而筋力已衰,自應裁汰;若有出師效力,筋力雖衰,尚堪差操者,酌量留伍。該管將弁,倘有造報不實,朦混頂補,怠忽從事者,即行查參。奉旨:依議,欽此等因,欽遵在案。似此據實查造,而幼弱不得濫充,分別汰留,而衰老莫能虛應。於以錮習悉除,而兵丁咸歸實用矣。洵屬可行。

  一件為請嚴失察等事:案於乾隆七年六月十二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黏單內開:查直省盜劫案內,窩家不獲,止於按限查參議處,並無因所屬地方有窩盜之家,地方官不實力奉行察訪,被別處拿獲供出窩家,將州縣及捕盜等官,照例參處之案。是定例罰俸一年之條,向來督撫並不遵照查參。請將此例再通行各省督、撫,嚴飭密訪查拿。若被別處拿獲盜賊供出或被上司訪出者,照定例參處。武職專汛外委各官,亦照文職之例。奉旨:依議,欽此等因,欽遵在案。竊惟究盜原須究窩,增例不如遵例。文武並嚴查獲之條,而奸匪自無托足之地矣。洵屬可行。

  一件為請定失察等事:案於乾隆七年六月十三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黏單內開:嗣後遇有事主被盜,不行呈報,經本管州縣查出,或拿獲賊犯,審明補報者,免其議處。如經上司訪令查拿,或別處獲賊供出,始據具報者,降一級留任。該管府廳巡道訪查補報者,均免議處。別處發覺者,同城道府、同知、通判等官罰俸一年,不同城百里以內罰俸六個月,百里以外者罰俸三個月。奉旨:依議,欽此等因,欽遵在案。竊惟州縣有稽查盜賊之責,不宜因事主未報而從寬。上司有督率緝捕之權,亦宜於有司失察而加罰。洵屬可行。

  一件為欽奉上諭事:案於乾隆七年六月二十二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內開,奉上諭:各省會及府城照京城之例,置備水桶、水銃、鉤鐮、麻搭之類,派定人役兵丁,一遇火警,齊集搶救。我皇考為民禦患,至詳且悉。朕御極以來,復再三訓飭。今看似有視為具文之意,且器椇日久敝壞,亦應隨時修整。著行文各省督、撫、將軍等,嚴飭所屬,敬謹奉行。倘有怠忽,必於該管大臣是問,欽此等因,欽遵在案。

  一件為遵旨會議具奏事:案於乾隆七年六月二十五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准護福建巡撫印務臣張咨,准刑部議覆侍郎張條奏重利放債一摺,應如所奏:嗣後欽遵定例,如有佐領驍騎校領催等盤剝該管兵丁放印子銀者,問擬鞭責枷號,仍照例追利入官。其並無扣取兵丁錢糧情事,止系重利放債者,仍照違禁取利之本律治罪。若民人交通領催人等,用計盤剝,按其情罪與指扣者不同,應照領催枷號例減一等。旗人內如有勒取兵丁錢糧之人,不在本佐領下放債者,亦應照民人減等發落。奉旨:依議,欽此等因,遵奉在案。

  一件為遵旨議奏事:案於乾隆七年六月二十六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黏單內開,大學士伯臣鄂等遵旨議覆:嗣後各省滋生銀兩利息,約以一分為准,不得過一分五釐,永著為例。如有違禁,於現在營運數目之外,再將息銀作本,併於議定一分五釐外,私取重利者,該督、撫、提、鎮即指名糾參。奉旨:依議,欽此等因,欽遵在案。

  一件為酌增捕治等事:案於乾隆七年六月二十七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黏單內開:嗣後各汛兵丁,每日務於黃昏以迄天明,於本汛上下巡至鄰汛適中為止。並令地方官撥壯快一名,給單繳查。又行文各督撫,飭令所屬地方官諭鄰佑地保人等,不時稽查密稟。俟拿獲查審確實給賞。捕役能緝獲鄰境老瓜賞銀五十兩,本境者二十五兩。旁人首報能全獲者賞銀十兩。挾嫌誣拿希賞者,照例治罪。再於所屬捕盜同知、通判內,遴委才能之員,分帶幹役,四散查拿,緝獲議敘。捕役一體賞賚。誣良滋擾,照例參治。奉旨:依議,欽此等因,欽遵在案。似此兵丁上下徹夜輪巡,而凶賊殊難下手,鄰保官役各予勸懲,而宵小莫可潛蹤。洵屬可行。

  一件為欽奉上諭事:案於乾隆七年七月初十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准護福建巡臣張咨,准刑部咨開,奉上諭:朕嘗見各省督撫等奏報查拿盜賊,皆稱鄰封境上,萑苻潛匿,搶奪橫行,而本省則極安靜。此固由於督撫有互相推諉之心,亦由所屬官員欺誑上司以卸己責。獨不思督撫皆朕簡用大臣,豈可存此疆彼界之心?此風不可改,國家何所依賴?可即傳諭各督撫知之。欽此等因,欽遵在案。竊惟查拿盜賊,原無此疆彼界之分,凡百臣工,豈可存恕己責人之見?聖諭周詳,允宜法守。

  一件為遵旨議奏事:案於乾隆七年七月十六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准前任福建巡撫臣劉咨,准兵部咨黏單內開:查各省舉子會試咨文,例由州縣起文,轉府至藩司,給咨赴部。有轉發州縣付本人者,有親身赴司候領者,原不畫一。今楊□□既稱赴省需費耽延,實堪矜憫,應如所請,自甲子年為始,於鄉試後藩司咨文,限一月內發各州縣付本人齎部。其會試武舉,亦照此例。奉旨:依議,欽此等因,欽遵在案。自此赴省無煩路費,咸歸實用,咨文迅發,會試不致耽延,於以體恤寒儒,實以造成多士。洵屬可行。

  一件為遵旨議奏事:案於乾隆七年七月十九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准前任福建巡撫臣劉咨,准禮部咨黏單內開:議得孟夏行常雩禮,奏請皇上親詣行禮,或遣親王行事。孟夏後旱,則七日一祈。不雨或小雨,還從各壇祈禱如初。旱甚乃大雩。久雨伐鼓,用少牢榮祭於京師國門。不止則伐鼓,用牲祭於社,無庸各壇祈禱。各省、府、州、縣,孟夏擇日行常雩禮。或有亢旱,每七日先祭山川,次祭社稷。

  不雨乃行祈禱如初,但不得用大雩之禮,亦不必另設雩壇。其社稷、耤田等處,自有壇壝可以恪恭將事。其或霪潦為災,則伐鼓用牲,榮祭城門,以祈晴霽。奉旨:是,依議,欽此等因,欽遵在案。竊惟祀雩、祀榮,報祭悉循乎典則,祈晴、祈雨,京外各致其悃誠。睹此禮樂修明,是自雨暘時若。洵屬可行。

  一件為請旨事:案於乾隆七年七月二十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准閩浙總督臣那咨,准兵部咨黏單內開:查揀選一二等之武進士,難免壅滯,請嗣後雙單月輪用功加之時,無庸用之員,即將投供之武進士抵補。再查臣部差官二十員,於武舉內揀充期滿歸入勞班選用,似應令揀選一二等之武進士,與武舉一例充補,期滿均歸選用。如武進士、武舉同日期滿,令其掣籤。如武進士內同日期滿,仍照揀選年分、等第、名次選用。奉旨:依議,欽此等因,欽遵在案。似此過班抵補,既無礙於功加,一例選充,亦無妨於武舉。武進藉以疏通,而營伍於以有效。洵屬可行。

  一件為請定飭行等事:案於乾隆七年八月初十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黏單內開:嗣後各省督、撫、提、鎮、將軍、都統、副都統題奏本章內,如有奉旨飭行者,仍祗遵旨飭行。其奉特旨交部議者,將該督、撫、提、鎮、將軍、都統、副都統照在京各衙門錯誤本章之例議處。奉旨:依議,欽此等因,欽遵在案。

  一件為欽奉上諭事:案於乾隆七年九月二十四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內開,奉上諭:內地米谷偷載出洋,例有嚴禁。昔我皇考訓諭地方官弁,至再至三。但恐日久法弛,人心玩忽,用是再頒諭旨,著沿海地方之督、撫、提、鎮等轉飭文武官弁,申明禁約,務絕偷越之弊。或有疏漏,經朕訪聞,必於該督、撫、提、鎮是問。欽此等因,欽遵在案。現在凜遵聖諭,實力奉行。

  一件為移付事:案於乾隆七年九月二十八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內開:嗣後外任旗員子弟年至十八歲以上請留任所者,照例詳明各上司。該督撫核實情節,先行咨明部旗存案,仍俟年底,臣部會齊人數具題。其在旗各員,初蒞外任,呈請帶往任所者,仍遵奉諭旨辦理。奉旨:依議,欽此等因,欽遵在案。

  一件為欽奉上諭事:案於乾隆七年十月初三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黏單內開,奉上諭:各省軍政,乃黜陟將弁、鼓勵戎行之要務,所關匪淺。倘司其事者,或瞻徇情面,庇護私人,則賞罰不明,戎政廢弛,重負朝廷委任之意,其罪不可逭矣。用是特頒此旨,務各洗心滌慮,將從前弊習,一一屏除。倘有仍蹈前轍者,必當加以嚴譴。該部即通行曉諭知之,欽此等因,欽遵在案。竊惟軍政為激揚鉅典,豈可任意瞻徇?舉劾為黜陟大權,豈宜妄行顛倒?聖諭特頒,咸知謹凜。

  一件為奏明事:案於乾隆七年十一月初五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黏單內開:查出征病故三品以下官員,會典內載有給賞之條。惟副將病故,既不得同提鎮之仰邀特恩,又不能比三四品官均霑聖澤,同屬效力疆場,而賞恤未經畫一,請嗣後出征病故副將,應照三四品官之例,一體恤賞。奉旨:依議,欽此等因,欽遵在案。

  一件為咨繳事:案於乾隆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准禮部咨黏單內開:查印信關防,關係綦重。嗣後凡舊印繳部,應令該衙門於印面漢篆文正中鐫一繳字,呈送上司驗明,封固送部。奉旨:依議,欽此等因,欽遵在案。似此體制,不致有乖,而封繳莫能滋弊,洵屬可行。

  一件為遵旨議奏事:案於乾隆七年十二月十五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准福建浙江總督臣那咨,准兵部議覆福督那條奏:福建省生息銀兩,內地合之臺澎,租息按照,年需不敷。緣加給臺兵盤費,所用已浮於前,今取息既減,支用轉增。仰懇天恩,准於存剩息銀內動撥一萬五千兩,以一分五釐取息等語。應如所請,准其撥出通融賞給,務使均沾實惠。此外尚有餘剩息銀,陸續歸還司庫,報部查核。奉旨:依議,欽此等因,遵照在案。似此變通辦理,而閩省兵丁均沾聖澤於無疆矣。洵屬可行。

  一件為欽奉上諭事:案於乾隆七年十二月十七日,前任總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劄付內開,奉上諭:閩省向來武備廢弛,兵丁久染惡習。而武弁又復袒護姑容。即如漳浦縣殺死知縣一案,子龍小刀會內即有兵丁連結,此則干犯法紀之尤甚者。著該督、撫、提、鎮嚴飭各將弁,自今以後,務令約束兵丁,申明條教。倘再有百姓不法之案,營兵在內指使牽連者,將該管弁員即行糾參,從重議處,欽此等因,欽遵在案。竊惟兵以衛民,豈宜誘民以犯科?官以盡職,豈可曠職以驕兵?聖諭特頒,咸思謹凜。

  欽惟我皇上德懋中和,同恩覆載。宵衣旰食,時深保赤之懷;發政施仁,恆切求寧之念。凡立法納言,悉經睿鑒精詳,莫不至善至當。臣一介庸愚,謬膺重寄,夙夜冰兢,隕越是懼。欽奉上諭,敢不加意黽勉,率屬實力奉行,期有成效,以報高深於萬一耳。臣謹遵查舊案,將乾隆七年分奉到上諭及條奏議行事件,俱於本內簡敘,聲明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施行。為此除具題外,理合具揭,須至揭帖者。右具揭帖。乾隆八年十二月十九日。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一本六九~七五頁。

  ·四、閩浙總督那揭帖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世襲雲騎尉加二級紀錄十九次那為請定歲底奏報、以肅馬政事:據福建布政司布政使高山詳稱:查康熙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奉前任李督院牌:案准兵部咨開,順治十八年朋馬數目,系巡撫兼管軍務任內之事,仍應令各該巡撫查核造冊具題;至嗣後朋樁馬匹,以各該巡撫交割之日為始,俱聽總督查核奏報等因,奉有依議之旨,抄出到部,移咨到院行司。

  奉此,又為閩省買補營馬透支水師朋銀、酌定成規、以杜冒銷、以示公普事,奉前總督郝部院牌:照得營制武職大小員弁以及戰守各兵,均有朋銀扣貯司庫,以備買補例缺操馬及更換戰船篷索之需。而各營扣貯朋銀,多寡不一。倒馬支領,必量入為出,核定額數,總不浮出本營朋扣之外。其未滿三年,扣除賠樁,此定例也。查閩省奏銷內開,雍正八年分通省水陸各營官兵朋扣並賠樁銀三萬四千八百六十六兩六錢一分;內內地陸路官兵朋扣並賠樁銀二萬二千六百七十二兩四錢三分,內地水師官兵朋扣銀七千三百六十兩零九錢八分,臺灣水陸官兵朋扣銀四千八百三十三兩二錢。查陸路各營共額設經制營馬五千六百三十八匹,自應各計本營朋扣銀數,核報倒馬領銀買補,寧少無溢,始與定例相符。乃查雍正八年分各標協營報過倒馬竟至一千二百四十八匹,買補動支朋銀二萬七千四百五十六兩,除將陸路朋銀通支外,又透支內地水師並臺灣官兵朋銀四千七百八十三兩五錢七分。水師領過修換篷索銀三千五百一十兩五錢二分八釐,下剩報部朋銀僅三千九百兩零八分二釐。且查通省報倒馬匹,並不畫一。如督標三營額馬六百六十四匹,每年共報倒馬一百四十五匹,每匹部價二十二兩計算,該領朋銀三千一百九十兩,除動支三營共朋扣銀二千四百二十六兩四分外,多支朋銀七百六十三兩九錢六分;將軍標兩營額馬四百匹,每年共報倒馬一百零一匹,計算該領朋銀二千二百二十二兩,除動支兩營共朋扣銀一千一百六十六兩八錢八分外,多支朋銀一千五十五兩一錢二分;提標五營額馬八百六十二匹,每年共報倒馬二百七十匹,計算該領朋銀五千九百四十兩,除動支五營共朋扣銀二千六百五十四兩四錢外,多支朋銀三千二百八十五兩六錢;撫標汀州鎮、興化協、長福營等標鎮協營共額馬一千一百一十五匹,每年共報倒馬二百七十三匹,計算該領朋銀六千零六兩,除動支各本營朋扣銀四千二百三十三兩八錢四分外,多支朋銀一千七百七十二兩一錢六分。以上每年通省共多支朋銀六千八百七十六兩八錢四分。至九年分所領朋銀,亦系照舊透支。查此透支之項,均為各營弁冒銷。其兵丁遇有倒馬,又有賠樁、肉臟、截曠種種各色,仍扣兵銀買補。是以兵丁每逢倒馬,不但不得應支馬價,尚須扣出銀兩,以為買馬之用。從前本部院在廣東任內核定朋銀之數目,額報倒馬之多寡,並通行嚴禁,不許營弁又扣兵銀買馬。雍正九年,一歲之內馬兵倒馬者,不出肉臟,量扣朋樁,即將所領馬價買補,年底查核,尚有餘存銀兩分賞各兵。故知報馬雖多,原與兵丁無涉,徒滋營弁冒銷耳。所有雍正十一年分閩省倒馬數目,本部院確加斟酌,應減倒馬三百一十三匹,每年通省核定止報倒馬九百三十五匹,動用買補朋扣銀二萬零五百七十兩。將來盈縮,總不得浮出本營朋扣之外。其於兵丁並無所累,而朋銀不致為營弁冒銷矣。至此項減報倒馬所餘銀六千八百八十六兩,例應同原支剩朋銀三千九百兩零,一體充餉。但查水師有各營修整出洋巡防軍械每年共需銀七百一兩三錢三分,又水師提督並海壇、金門、南澳三鎮執事夫役工食等項共銀九百三十七兩零,向在地丁錢糧耗羨內支用。查此項原系水師公務,況耗羨銀兩不能歲內徵完,一切公費,應量入為出。經本部院會同撫都院計議另奏,除原支剩朋銀三千九百兩零仍照舊充餉外,應請將水師前項所需銀兩即於此減報倒馬銀內酌撥支給。下剩銀五千二百四十七兩零。查臺灣鎮協各營均屬一體扣朋,因系內地各標協營現兵調換,是以原無公費名糧。在臺灣陸路並無操馬,無憑支領朋銀。水師設有戰船,燂洗修理,又無公費可動。一切公事俱系營弁捐備,既有重洋之險,又有捐備之費,未免偏枯。至內地水師官兵,出洋巡哨,日在洪波怒浪之中,甚為勞苦,所有下剩朋銀,應照粵省核減朋銀之例,俾出洋官兵一體均沾,並資臺灣公務水師燂洗之用。至水師提鎮,仰蒙聖恩,賞有執事夫役等銀。其陸路提鎮暨臺灣鎮,相應仰邀皇上天恩,一視同仁,於前項下剩朋銀五千二百餘兩之內,陸路提督給銀五百兩,臺灣鎮遠處重洋,需用繁多,給銀四百兩,福寧、汀州、漳州三鎮各給銀二百兩,以為賞號之需,俾一切公務更得充裕。至臺灣鎮屬之水師安平、澎湖二協各給銀二百兩,陸路南北二路各給銀二百兩,以資燂洗戰船,辦理營中公務,餘為賞給出洋官兵等項之用。其朋扣銀兩動支各數目,統於每年奏冊內分晣登明報部等因,除恭摺奏明,奉旨俞允,併咨明兵部外,備牌行司。計粘單一紙內開:督標應減報馬五十一匹,將軍標應減報馬四十五匹,陸路提標應減報馬一百三十八匹,撫標應減報馬三十五匹,汀州鎮應減報馬三十一匹,興化協應減報馬一十一匹,長福營應減報馬二匹。以上共減馬三百一十三匹等因。

  奉此,又為遵旨知會事,奉前督院牌:雍正十一年七月十二日,准署陸路提督福州阿將軍咨開為照閩省水陸各營,統於每兵百名內派存空糧三分,以為修補軍裝、甲械之需。唯軍標兩營,尚無扣存空糧,修備軍裝無項可支。先經奏請恩准,將節省馬價及草乾、肉臟等銀,為兩營修造軍裝之用,並將制備過軍裝、藥鉛等項並動用及剩銀數,於每年歲底奏報各在案。嗣准貴部院以陸路各標協營每年所報倒馬過浮,恐致營弁冒銷,循照廣東減報之例,議將陸路各營減報倒馬三百一十三匹,共節省銀六千八百八十六兩,除各項公務派給外,下剩朋銀,賞給出洋官兵等項之用等因,摺奏奉旨俞允,並單開軍標兩營應減報馬四十五匹等因,咨會前來。查軍械等項必須按時修備,軍標兩營既無扣存空糧,馬價又已裁減無餘,而兩營欽奉諭旨,兵丁遺缺悉挑旂丁頂補,復不便循照通省一體派存空糧。輾轉思維,無項可以動那,復經恭摺奏懇,即於前項下剩朋銀內每年賞銀五百兩,並將草乾、肉臟銀兩添補,以為兩營修備軍裝之用,仍於每年具摺奏報等緣由,荷蒙聖主恩准。除另咨署將軍副都統並飭行軍標兩營外,合咨煩請查照施行等因到院行司。

  奉此,又為酌定驛朋事宜請旨遵行事,奉前督院牌:雍正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准兵部咨開,車駕清吏司案呈,本部奏前事等因,雍正十二年三月二十日交與奏事郎中張文彬等轉奏,本日奉旨依議,欽此,相應行文該督,轉行巡撫、藩司並提鎮各營一體遵行可也,合咨欽遵查照施行。計粘單一紙內開:一馬匹皮臟,除口外差遣及在軍營倒馬免其變價外,其餘倒馬,俱系動帑採買,所有皮臟,例應變價解部。查江南督撫提標及湖北、湖南朋馬、驛馬皮臟銀或九錢、或一兩、或一兩五錢,即陝西、甘肅、河南、山東、河標、漕標、四川猶變價五錢,乃其餘各省朋馬、驛馬皮臟銀或三錢、或二錢、或一錢零,或分釐無報。縱馬臟無值,豈馬皮果盡為棄物乎?應將各省朋驛未經報出皮臟銀兩及變價不及五錢者,悉令照五錢例從輕開報,變價解部。一、各省朋馬奏銷冊籍,多有舛錯遺漏,若不行駁查,既恐朦混冒開,若駁查往復,又必稽遲歲月,於內於外,俱有未便。應令該督撫將各營官兵馬匹各造總冊一本、細冊一本,朋樁、皮臟等銀總冊一本、細冊一本,臣部頒給式樣,令其照式造報。如有浮冒重複等弊,不難按冊稽查,而即可題結。計發冊式四本等因,咨院行司。又為前事奉前督院牌:雍正十二年六月初五日,准戶部咨同前因行司。

  又為前事奉前督院牌:乾隆元年正月二十一日,准兵部咨開,車駕司案呈,兵科抄出本部題前事議覆浙閩總督郝奏銷閩省各營雍正十二年分朋馬一案,於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初八日題,本月初十日奉旨依議,欽此,欽遵抄出到部,相應抄錄原題移咨前去,欽遵查照施行。計粘單一紙內開:兵部為請定歲底等事,兵科抄出浙閩總督郝題前事等因,於雍正十三年八月三十日題,十月十八日奉旨:該部察核具奏,欽此,欽遵抄出到部。該臣等議得:福建浙江總督郝疏稱,建寧鎮及臺灣城守營系新設營分,從前未經議及,所有賞號公務,均應照例年各給銀二百兩;又淡水營有燂洗戰船之費,亦應年給與一百兩等語;應於此項剩餘銀內照數撥給五百兩等因,咨院行司。

  奉此,為欽奉上諭事,奉前總督閩浙郝部院牌:乾隆二年閏九月二十九日,准兵部咨開,職方清吏司案呈,兵科抄出本部題前事等因,於乾隆二年九月二十日題,本月二十二日奉旨依議,欽此,相應抄錄粘單行文該督可也,合咨欽遵查照施行。計粘單一紙內開:議得閩浙總督郝疏稱,接准部咨,欽奉上諭:朕查閱省澎湖地方,系海中孤島,並無田地可耕,附島居民,咸置小艇捕魚以餬其口。昔年提臣施琅倚勢霸佔,立為獨行,每年得規禮一千二百兩。及許良彬到任後,遂將此項奏請歸公,以為提督衙門公事之用,每年交納,率以為常。行家任意苛求,漁人多受剝削,頗為沿海窮民之擾累,著總督郝玉麟宣朕諭旨,永行禁革。其現在捕魚船隻,飭令該地方官照例編號,稽查辦理。

  此項陋規,既經裁除,若水師提督衙門有公用必不可少之處,著郝玉麟將他項銀兩酌撥數百金補之,欽此。臣隨即出示禁革去後,茲准水師提督臣王以水師提督衙門有應援通省之責,所遣官兵,不有賞罰,無以勸懲,如每年哨巡、大操以及按期操考、獲匪緝私、遠近差遣,動需賞給,此乃按歲必不可少之公用,向俱就澎湖漁例內支應,今此項既奉旨禁革,所有公用之費,現荷聖恩體恤,將他項銀兩酌撥補之,應聽酌裁等因。臣查陸路提督衙門亦系應援全省,從前曾於減報倒馬案內經臣奏請,於下剩朋馬銀內撥給五百兩以為賞號之需,荷蒙世宗憲皇帝俞允在案。今水師提督衙門事同一例,相應仰懇天恩,一視同仁,俯准每年酌撥銀五百兩,以為賞號等項之用。其亦請於減報倒馬下剩朋扣銀內支銷,理合遵旨具疏題明等因,具題前來。查乾隆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內閣奉上諭:朕查閩省澎湖地方,系海中孤島,並無田地可耕,附島居民,咸置小艇捕魚,以餬其口。昔年提臣施琅倚勢霸佔,立為獨行,每年得規禮一千二百兩。及許良彬到任後,遂將此項奏請歸公,以為提督衙門公事之用,每年交納率以為常。行家任意苛求,漁人多受剝削,頗為沿海窮民之擾累。著總督郝玉麟宣朕諭旨,永行禁革。其現在捕魚船隻,飭令該地方官照例編號,稽查辦理。此項陋規既經裁除,若水師提督衙門有公用必不可少之處,著郝玉麟將他項銀兩酌撥數百金補之,欽此,欽遵行文在案。今該督既稱出示禁革,並准水師提督王以水師提督衙門有應援全省之責,所遣官兵,不有賞罰,無以勸懲,如每年哨巡、操考、獲匪、緝私、差遣,動需賞給,向俱就澎湖漁例內支應等因。臣查陸路提督衙門從前曾於減報倒馬案內奏請於下剩朋銀內撥給五百兩以為賞號之需,今水師提督衙門,仰懇一視同仁,俯准每年酌撥銀五百兩,以為賞號等項之用,亦請於減報倒馬下剩朋扣銀內支銷等語,應如該督所請,福建水師提督衙門嗣後每年在於下剩朋銀內撥給銀五百兩,以為賞號等項之用,仍將動支賞給各細數開造清冊,同該年朋馬奏銷各冊,送部查核等因,咨院行司。奉此,俱經移行一體遵照在案。

  該本司布政使高山查得:福建省鎮防、經制將軍、督撫、提鎮、水陸綠旗、九府二州及臺灣澎湖各鎮標營官兵馬匹,乾隆八年正月起至十二月底,鎮防官兵共應存朋扣銀三千八百六十八兩八錢九分,共應存皮臟銀七十五兩,賠樁銀無;經制各鎮標營官兵共應存朋扣銀二萬八千六百三兩一錢,共應存皮臟銀三百九十二兩五錢,賠樁銀八十兩;臺灣各營官兵共應存朋扣銀六千七百四十八兩一分,皮臟銀無賠樁銀無。以上朋扣、賠樁共銀三萬九千三百兩,皮臟共銀四百六十七兩五錢,本司遵照舊例,逐一按營分晣,照依各營數目,備造清冊並簡明總冊,現在合就呈送,伏候察核具題。

  再查續為敬陳防海事宜等事,案奉具題,嗣後閩省水師各營戰船應給修換篷索銀兩常年每歲於朋扣餘剩銀內給發,與買馬一項同時奏銷等因,奉准部覆,遵照在案。今除閩省各鎮標營應買馬九百三十五匹,共用朋銀二萬五百一十二兩八錢六分,又動皮臟變價款內湊給銀五十七兩一錢四分,二項共價值銀二萬五百七十兩,又朋扣餘剩銀內乾隆八年分給過水師各營篷索料價銀三千九百四十三兩八分四毫,俱備造細數清冊另請題銷外,又減報倒馬扣存朋扣銀內乾隆八年分給過督標水師營制換篷索料價銀二十八兩七錢四分四釐八毫,又動給水師旗營制換篷索料價銀二百一十二兩九錢九分四毫,又動給水師提鎮執事人役工食銀九百三十六兩二錢,又動給水陸提督並陸路各鎮賞號銀二千二百兩,又動給水師各營出洋官兵銀一千二百四兩四錢,又動給將軍標修整軍裝銀五百兩,又動給臺澎各營燂洗戰船並辦理營中公務銀一千一百兩,又動給水師各營制備火藥軍械銀七百一兩三錢三分外,實剩朋銀七千八百八十兩三錢九分四釐四毫,實存賠樁銀八十兩,實存皮臟銀四百一十兩三錢六分。朋扣、賠樁、皮臟共銀八千三百七十兩七錢五分四釐四毫內,奉准部咨,每百兩應解飯食銀二兩,共應扣解銀一百六十七兩四錢一分五釐八絲八忽外,實剩朋扣、賠樁、皮臟銀八千二百三兩三錢三分九釐三毫一絲二忽。現在備造各項總、細數冊,一併詳送,伏候察核具題等由到臣。

  據此,該臣看得:閩省鎮防、經制將軍、督撫、提鎮、水陸綠旗、九府二州及臺灣澎湖各鎮標營官兵馬匹朋扣、賠樁銀兩,例應年底造冊奏銷。茲據福建布政司布政使高山詳稱:查得乾隆八年正月起至十二月底,鎮防官兵共應存朋扣銀三千八百六十八兩八錢九分,共應存皮臟銀七十五兩,賠樁銀無;經制各鎮標營官兵共應存朋扣銀二萬八千六百三兩一錢,共應存皮臟銀三百九十二兩五錢,賠樁銀八十兩;臺灣各營官兵共應存朋扣銀六千七百四十八兩一分,皮臟銀無,賠樁銀無。以上朋扣、賠樁共銀三萬九千三百兩,皮臟共銀四百六十七兩五錢,造具清冊,詳請具題。並聲明乾隆八年分除各鎮標營應買馬九百三十五匹,共用朋銀二萬五百一十二兩八錢六分,又動皮臟變價款內湊給銀五十七兩一錢四分,二項共價值銀二萬五百七十兩。又朋扣餘剩銀內,乾隆八年分給過水師各營篷索料價銀三千九百四十三兩八分零,俱備造細數清冊另請題銷外,又減報倒馬扣存朋銀內乾隆八年分給過臣標水師營制換篷索料價銀二十八兩七錢四分零,又動給水師旗營制換篷索料價銀二百一十二兩九錢九分零,又動給水師提鎮執事人役工食銀九百三十六兩二錢,又動給水陸提督並陸路各鎮賞號銀二千二百兩,又動給水師各營出洋官兵銀一千二百四兩四錢,又動給將軍標修整軍裝銀五百兩,又動給臺澎各營燂洗戰船並辦理營中公務銀一千一百兩,又動給水師各營制備火藥軍械銀七百一兩三錢三分外,實剩朋銀七千八百八十兩三錢九分零,實存賠樁銀八十兩,實存皮臟銀四百一十兩三錢六分。朋扣、賠樁、皮臟共銀八千三百七十兩七錢五分零,內除每百兩應解飯食銀二兩,共應扣解銀一百六十七兩四錢一分零外,實剩朋扣、賠樁、皮臟銀八千二百三兩三錢三分零,現在造冊詳請具題等情前來。臣覆核無異,除冊分送戶、兵二部及兵科查核外,臣謹會同福建巡撫臣周合詞具題,伏乞皇上敕部核覆施行。為此除具題外,理合具揭,須至揭帖者。乾隆九年六月二十八日。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一四~八一八頁。

  ·五、臺灣總兵張天駿題本

  鎮守福建臺灣等處掛印總兵官署都督僉事駐劄臺灣府臣張天駿謹題為恭報微臣奉到欽頒漢字督捕則例日期事:乾隆九年十一月初一日,蒙刑部律例館劄開:為頒發三流道里表併督捕則例事,查得三流道里表併督捕則例二書應行頒發之處,經本部擬定數目,另繕清單摺奏,於乾隆八年十二月初二日奉旨:知道了,欽此,欽遵相應抄錄原奏,將漢字三流道里表並清漢督捕則例二書照單頒發,並知照各該督、撫、將軍、提、鎮等各衙門一體欽遵奉行可也等因,並發臺灣鎮總兵官衙門漢字督捕則例一部到臺。臣隨率屬出郊跪迎至署,恭設香案,望闕叩頭謝恩祗領訖。臣謹將奉到日期恭疏題報,伏乞皇上睿鑒施行。為此具本謹具奏聞。乾隆九年十一月初六日,鎮守福建臺灣等處掛印總兵官署都督僉事駐劄臺灣府臣張天駿。

  旨:該部知道。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一八頁。

  ·六、福建巡撫周揭帖

  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紀錄一次降三級留任駐劄福州府周謹揭為稟報颱風情形事:據署福建布政司事署按察司按察使王廷諍呈詳:奉前劉撫院牌,乾隆八年三月二十五日,准工部咨,營繕司案呈,工科抄出本部題前事內開,該臣等議得福建巡撫劉疏稱:閩省臺灣府屬臺、諸二縣,乾隆五年閏六月二十二、三、四等日颱風大作,衙署、營房、倉廒、城柵等項損壞,經前署撫臣王彙入田禾被災情形案內題報。准到部覆,衙署、營房、倉廒、城柵應估計興修之處,行令確查,另行題報等因。行據布政使張嗣昌詳:據臺灣府知府錢洙申:據攝理臺灣縣事同知郝霔詳稱:衙署、城柵,經前縣朱岳楷隨時修補,惟臺協三營營房,會營逐細查勘,估需工料銀八百四十九兩零。又據諸羅縣知縣何衢詳稱:衙署、煙墩、砲臺等項,捐資修整完固,毋庸估計請修等因。經司飭減另造妥冊在案。茲據臺灣府知府范昌治詳:據臺灣縣知縣楊允璽申稱:臺協三營營房,會營撙節確估,實需工料銀七百八十一兩九錢零,造冊請題修建。並聲明臺灣工程限期,酌定部覆允准日為始,五個月領價辦料興工,又六個月完竣,限四個月造冊委員勘驗,再限兩個月出結到司,詳請題銷等因前來。臣覆查無異。除冊送部外,謹合詞具題等因前來。查臺灣縣被風損壞臺協三營營房,該撫劉既稱撙節確估,實需工料銀七百八十一兩九錢零,題請修建等語。應如所題,將前項營房准其修理。仍令該撫照依定限,轉飭作速辦理,並將興工日期先行報部,俟工俊之日,將需用一切物料價值,委員查勘,取具並無浮冒捏飾印結,同用過工料銀兩,照例備造細冊報銷。至應動何項銀款之處,並令該撫咨報戶部撥用。其臺灣縣應修衙署、城柵並諸羅縣應修衙署、煙墩、砲臺等項,既據各該縣修補完固,毋庸估計請修,應毋庸議,並知照戶部可也。乾隆八年二月十三日題,本月十五日奉旨:依議,欽此。相應移咨前去,遵照施行等因,咨院行司。

  奉此,又為稟報事:奉前閩浙總督署巡撫印務那部院牌,乾隆八年四月十七日,准戶部咨,福建司案呈,乾隆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准工部咨開:議得福建巡撫劉疏稱,閩省臺灣府屬臺、諸二縣,乾隆五年閏六月二十二、三、四等日颶風大作,衙署、營房、倉廒、城柵等項損壞,經前署撫臣王彙入田禾被災情形案內題報。准到部覆,衙署、營房、倉廒、城柵應估計興修之處,行令確查,另行題報等因。行據布政使張嗣昌詳:據臺灣縣知縣楊允璽申稱:臺協三營營房,撙節確估,實需工料銀七百八十一兩九錢零,造冊請題修建等因。除冊送部外,謹合詞具題等因。查臺灣縣被風損壞,臺協三營營房,該撫劉既稱撙節確估,實需工料銀七百八十一兩九錢零,題請修建等語。應如所題,將前項營房,准其修理。仍令該撫照依定限,轉飭作速辦理,照例備造細冊報銷。至應動何項銀款之處,並令該撫咨報戶部撥用,並知照戶部等因。乾隆八年二月十三日題,本月十五日奉旨:依議,欽此。相應移咨等因前來。相應移咨福撫,將前項應需工料銀兩,動撥銀款,報部查核可也等因,咨院行司。

  奉此,又為稟報颱風情形事,奉本部院牌,乾隆九年正月初九日,准戶部咨,福建司案呈,乾隆八年十一月十六日,准福撫周咨稱:臺灣縣應修蓋臺協中、左、右三營營房,先據核估,實需工料銀七百八十一兩九錢九釐,造冊具題,奉准部覆,准其修理。應令照例定限,轉飭作速辦理,並將興工日期,先行報部,俟工竣之日,將需用一切物料價值,委員查勘,取具並無浮冒捏飾印結,同用過工料銀兩,照例備造細冊報銷。至應動何項銀款之處,並令咨報戶部撥用等因。隨即於庫貯乾隆七年分地丁銀內,照數支給承領,並飭令作速購辦料物,依期興工,具報詳咨去後。茲據臺灣府申:據臺灣縣詳稱:臺灣僻處海外,不產物料,動作工程需用木植磚瓦各項,俱赴內地買運。兼之重洋阻隔,風信靡常,一切案件,原限十個月完結。此案工程酌定限期,自部覆允准日為始,五個月領價辦料興工,應以乾隆八年三月二十五日准咨起,至七月內興工。據報於八月二十九日興工,稽遲有因,應請免議。除檄催作速兼工趕修竣報外,合將據報興工日期,同動用銀兩,備造數冊,一併先行咨明戶、工二部等因前來。查修蓋臺協營房,估需工料銀七百八十一兩九錢九釐,既經該撫在於乾隆七年地丁銀內動支,相應准其動撥。仍咨該撫,俟工竣造報工部核銷之日,報部查核可也等因,咨院行司。

  奉此,又為前事,奉本部院牌,乾隆九年正月十六日,准工部咨,營繕司案呈,本年十一月十六日,准福撫周咨稱:查臺灣縣應修蓋臺協中、左、右三營營房,先據核估實需工料銀七百八十一兩九錢九釐,當經具題動項給修,奉准部覆,俟工竣之日,取結造冊報銷。至應動何項銀款之處,並令咨報戶部撥用等因,隨即轉行遵照在案。續於庫貯乾隆七年分地丁銀內照數支給承領,並飭令作速購辦物料,依期興工,具報詳咨去後。茲據臺灣縣知縣楊允璽詳稱:臺地不產物料,向系內地買運,赴臺應用。至本年八月二十五日方始進港。隨會同營員,擇於八月二十九日興工,依限趕竣,稽遲有因,合將興工日期具報等由。查臺灣僻處海外,不產物料,動作工程需用木植磚瓦各項,俱赴內地買運。兼之重洋阻隔,風信靡常。一切案件,原限十個月完結。此案工程,酌定限期,自部覆允准日為始,五個月領價辦料興工,應以乾隆八年三月二十五日准咨起,計至七月內興工,據報於八月二十九日興工,稽遲有因,應請免議。除檄催作速兼工趕修竣報外,合將據報興工日期,同動用銀兩,備造數冊,先行咨明戶、工二部等因前來。查臺灣縣修蓋臺協營房,該撫既將興工遲延緣由聲明,應毋庸議。仍咨該撫轉飭,作速趕修完竣,造具冊結題銷。至動用銀款,事隸戶部,該撫既經移咨戶部,應聽戶部核覆,仍知照戶部可也等因,咨院行司。

  奉此,俱經前署司檄行臺灣府轉飭,作速兼工趕修,依限竣報,委員驗勘結覆去後。續據臺灣府知府范昌治詳:據臺灣縣知縣楊允璽詳稱:遵查此案修蓋臺協中、左、右三營營房,業經購辦料物,已於乾隆八年八月二十九日興工,具文呈報,詳奉咨明內部在案。茲前項營房,著匠兼工,遵照定限,俱於本年二月內全竣,交營收管,撥兵住守外,合將用過工料,併運費銀七百八十一兩九錢九釐,遵照成規定式,備造長、徑、寬、厚尺寸,按料計工,分別舊有、新添料物細冊呈送,伏乞轉請題銷等由到府。卑府隨將送到清冊,移委臺防廳逐一確勘,有無浮冒,據實移覆去後。茲准臺防廳同知方邦基移稱:隨即遵委,馳赴臺協中、左、右三營,將臺灣縣修蓋營房,逐加查勘,委系實估實修完固,並無浮冒,合就出具並無扶捏印結移送,請煩察轉等因到府。卑府覆查無異。合就據文轉送等緣由到司。

  據此,該署布政司事署按察使王廷諍查得:臺灣縣應修蓋臺協中、左、右三營營房,先據核估實需工料並運費銀七百八十一兩九錢九釐,冊報到司。當經張前司轉造簡明數冊,詳奉具題動項給修。奉准部覆,准其修理,應令照依定限,轉飭作速修理,並將興工日期先行報部,俟工竣之日,將實用一切物料價值,委員查勘,取具並無浮冒捏飾印結,同用過工料銀兩,照例備造細冊報銷。至應動何項銀款之處,併令咨報戶部撥用等因。隨經前司轉行遵照動給承領。續據臺灣府知府范昌治申:據臺灣縣知縣楊允璽詳報:臺地不產料物,向由內地買運。茲承修此案營房購辦各料,奈遠隔海洋,風信靡定,至乾隆八年八月二十五日,方始進港。隨會營擇於八月二十九日興工等由,轉報到司。復經前司將動支過乾隆七年分地丁銀兩,備造款冊,並將興工各緣由詳請咨明戶、工二部各在案。奉准部覆,相應准其動撥,應令轉飭作速趕修完竣,俟工竣造報工部核銷等因。隨經轉行遵照,兼工趕修竣報去後。茲據臺灣府知府范昌治詳:據署臺灣縣事彰化縣俸滿知縣費應豫申稱:前任知縣楊允璽承修此案營房,遵照定限,俱於乾隆九年二月內全竣,交營收管,撥兵住守外,備造用過工料並運費七百八十一兩九錢九釐,按照成規定式,備造長、徑、寬、厚尺寸,按料計工,分別舊有、新添料物細冊呈送,伏乞轉請題銷等由到府。經臺灣府移委臺灣府海防同知方邦基,按冊逐加查核,俱系實估實修完固,並無浮冒,出具無捏印結,依限轉送到司。本署司查核無異,合就轉造數冊,同委員查勘印結,一併詳送,伏候察照具題請銷等因到臣。

  據此,該臣看得:臺灣縣承修臺協中、左、右三營被風損壞營房,估需工料並運費銀七百八十一兩九錢零,經前撫臣劉題請動項給修,部覆准其修理,照依定限,轉飭將興工日期先行報部,俟工竣之日,將實用一切物料價值,委員查勘,取具並無浮冒捏飾印結,同用過工料銀兩,修造細冊報銷。至應動何項銀款之處,併令咨報戶部撥用等因。業經行司,轉行遵照,動給承領。續據臺灣府知府范昌治申:據臺灣縣知縣楊允璽詳報:會營擇于乾隆八年八月二十九日興工等由。復經前司張嗣昌將動支過乾隆七年分地丁銀兩,備造款冊,並將興工各緣由詳請咨部。准部動撥行令作速趕修完竣,報部核銷等因,轉行遵照去後。茲據署布政司事署按察使王廷諍詳:據臺灣府知府范昌治詳:據署臺灣縣事彰化縣俸滿知縣費應豫申稱:前任知縣楊允璽承修此案營房,遵照定限,俱於乾隆九年二月內全竣,交營收管,撥兵住守外,備造用過工料並運費銀七百八十一兩九錢零,按照成規定式,備造長、徑、寬、厚尺寸,按料計工,分別舊有、新添料物細冊,經委臺灣府海防同知方邦基查勘完固,並無浮冒,出具無捏印結造冊,詳請題銷前來。臣覆查無異,除冊送部外,謹會同閩浙總督臣馬合詞具題,伏乞皇上敕部核覆施行。為此除具題外,理合具揭,須至揭帖者。右具揭帖。乾隆九年十二月十八日。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一本七六~七九頁。

  ·七、臺灣總兵李有用題本

  鎮守福建臺灣等處掛印總兵官帶軍功紀錄二次駐劄臺灣府臣李有用謹題為恭報微臣奉到新頒王命旗牌日期事:竊臣於乾隆十五年二月初一日,蒙工部劄開為請旨事,虞衡司案呈,本部奏請換頒各省督撫、將軍、提鎮王命旗牌令箭一摺,於乾隆十四年十月十五日奏,本日奉旨:知道了,欽此,欽遵,相應行文直隸各省督撫、提鎮一體遵照,於文到之日,委員赴部請領,並令各該督撫等遵照原奏,俟新旗牌頒發到日,即將舊旗牌送部查銷等因到臣。遵即專差臣轄北路左營千總馬猶龍赴部請領去後。茲於本年九月十七日,捧到欽頒福建臺灣鎮總兵官王命旗牌到臺,臣率屬出郊跪迎至署,恭設香案,望闕叩頭謝恩祗受,遵即恭驗新頒王命旗牌令字四百四十一號起至四百五十號止十面桿副,敬謹珍藏訖。除將舊領旗牌另容送部察銷外,所有微臣奉到王命旗牌日期,理合恭疏題報,伏乞皇上睿鑒施行。為此具本謹具奏聞。乾隆十五年九月二十日,鎮守福建臺灣等處掛印總兵官帶軍功紀錄二次駐劄臺灣府臣李有用。

  旨:該部知道。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二三頁。

  ·八、福建布政使德舒殘冊

  (上缺)

  一、平和縣冊報部單有名一等海澄公一員黃梧,福建漳州府平和縣人。於順治十三年間,帶領官兵,以海澄縣倉庫、城池、軍火、砲械首先納獻歸誠,復同靖南王耿繼茂、總督李率泰等帶領所部官兵,剿殺海賊,克取金廈、浯嶼、閩安等處,題敘封一等海澄公,頒給勒印,准襲十二次。於康熙十三年四月內病故,遺疏題請所遺公爵,給伊男□□□□□十三年八月十一□□□□□旨准襲,添注敕書。十四年五月內,海寇倡亂,全家殉難,系伊堂兄黃芳世承襲,奉旨加恩,十五年二月初一日添注敕書,再准襲十一次。芳世病故,所遺公爵系伊弟芳泰承襲,於十七年五月初一日添注敕書,再准襲十次。黃芳泰病故,所遺公爵與伊長子黃應纘承襲,於康熙三十年正月三十日奉旨准襲,添注敕書,再准襲九次。應纘因衰病乞休,將所遺公爵請與伊親姪黃仕簡過繼為子承襲,於雍正八年十月十二日奉旨准襲,添注敕書,再准承襲八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海澄縣冊報部單有名二等阿達哈哈番世職一員詹六奇,福建漳州府海澄縣人。由將材於康熙十七、十九等年隨師克復浙江江山縣大溪灘、仙霞關、金廈等處,並攻克陳州、馬州一十九寨。康熙二十二年,征剿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得授二等阿達哈哈番,漢文稱為二等輕車都尉世職,准襲五次。奉部頒給敕書承領。續補授江西南贛總兵官,於康熙三十一年六月初三日在任病故。所遺應襲五次世職,緣長男詹伯豸軍前立功,自有官職,其世襲隨與長孫詹世琳承襲。於康熙五十三年九月初一日奉旨准襲,添注敕書承領,未經出仕,於雍正二年十一月內病故,尚有應襲四次世職。經伊嫡長曾孫詹嘉錫,於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內呈請承襲。乾隆元年十月初七日,奉旨准襲,注給敕書發閩隨標學習。尚有應襲三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詔安縣冊報部單有名阿達哈哈番世職一員林寶,福建漳州府詔安縣人。由將材於康熙十五年克取仙霞關,十九年帶領官兵攻克十九寨、■〈氵丙〉州、潯尾等處並金、廈兩島。二十二年,進剿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授為左都督,給一二等阿達哈哈番,准襲五次劄付,漢文稱為二等輕車都尉世職。奉部頒給敕書,特授河南、河北鎮總兵官。康熙二十七年七月內在任病故。所遺應襲五次世職,經伊長男林兆麟承襲。三十三年十月內掣補廣西欝林營參將,康熙四十六年升授山東文登營副將,五十五年三月內在任病故,尚有應襲四次世職。應伊長孫林克應承襲,因敕書遺失在部,未經承襲。理合聲明造報。

  一、莆田縣冊報部單有名三等阿達哈哈番世職一員林葵,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由浙江提標隨征遊擊於康熙十三年耿逆變亂,奉差冒險偵探,優升浙江寧海營參將。十七年,奉調赴閩征剿。十八年,攻克獅子山、金廈等處,議敘功加二十二等,授為左都督,給一拜他喇布勒哈番。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題敘授為三等阿達哈哈番,漢文稱為三等輕車都尉,准襲四次。奉部頒給敕書劄付。二十六年,補授直隸三屯營副將。康熙二十七年,升授雲南鶴麗總兵。三十一年,調補湖廣沅州總兵。三十六年軍政案內,年老乞休回籍。所遺應襲四次世職,經伊男林邦杰於三十九年間呈請承襲,十二月內奉旨准襲。在閩候補,未經授職,因年力衰邁,於乾隆元年八月內呈請將世職讓與伊男林繼祖承襲,給咨送部。乾隆二年十月初二日奉旨准襲,添注敕書承領,現在發閩候補。尚有應襲二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莆田縣冊報部單有名三等阿達哈哈番世職一員吳英,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原任福建督標中軍副將,於康熙十七年恢復金、廈等處,議敘授為拖沙喇哈番。康熙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島嶼,招撫臺灣,議敘授為三等阿達哈哈番,漢文稱為三等輕車都尉世職,准襲四次,奉部頒給敕書劄付承領。續授福建水師提督。五十一年七月內因患背疽,臨危遺本奏請將所得世職與伊男吳應鵬承襲。康熙五十三年正月二十六日,奉旨准襲,添注敕書,劄付給發承領。續補福建水師提標前營遊擊。五十四年六月十二日在任病故,所遺世職,伊嫡孫吳一清呈請承襲。五十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奉旨准襲,將原領敕書照例添注承領。乾隆二年九月內,補授湖廣督標左營遊擊。七年,推升山西平魯路參將。乾隆八年九月內,題授浙江太平營參將。十二年五月內,升授四川永寧副將乾隆十四年四月內在任病故,尚有應襲二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莆田縣冊報部單有名三等阿達哈哈番世職一員鄭桂,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由隨標於康熙十三年耿逆變亂奉調隨征,克復壽昌、淳安、遂安等縣。十五年,恢復江山。十九年,帶兵征剿陳州等十九寨、海澄、金廈等處,議敘功加左都督,給一拖沙喇哈番。二十二年,克復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功加十九等,授為三等阿達哈哈番,漢文稱為三等輕車都尉世職,准襲四次,奉部頒給敕書劄付。康熙二十七年,推升山東臺莊營遊擊。康熙三十一年五月內在任病故,所遺應襲四次世職,經伊男鄭星拱呈請承襲。康熙四十五年題帶赴閩,以參將補用。雍正四年七月內病故,尚有應襲三次世職,系伊孫鄭國俊請襲,於乾隆五年九月初三日奉旨准襲,發閩學習。乾隆九年三月內病故,更有應襲二次世職,經伊曾孫鄭蛟請襲。於乾隆十三年六月十九日奉旨准襲。現在發閩候補。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漳浦縣冊報部單有名三等阿達哈哈番世職一員韓進忠,福建漳州府漳浦縣人。由龍江營守備于康熙十九等年隨師恢復海澄縣,並攻破漸山、東埭等十九寨。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授為三等阿達哈哈番,漢文稱為三等輕車都尉,准襲四次世職,頒給敕書劄付承領,未仕而故。所遺世職,經伊男韓顯宗請襲。於康熙三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奉旨准襲,添注敕書承領。未經出仕,身故,尚有應襲三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漳浦縣冊報部單有名三等阿達哈哈番世職一員藍廷珍,福建漳州府漳浦縣人。由總兵官於康熙六十年臺匪朱一貴倡亂,帶領官兵征剿。七日之內,克復全臺。議敘得授三等阿達哈哈番,漢文稱為三等輕車都尉世職,准襲四次,奉部頒給敕書承領。於雍正元年九月內在任病故,所遺應襲四次世職,經伊嫡三子藍日寵承襲。雍正八年三月二十五日,奉旨准襲,添注敕書承領在案。現在發閩學習。尚有應襲三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平和縣冊報部單有名三等阿達哈哈番世職一員羅檔,福建漳州府平和縣人。於順治十八年間獻銅山、金城,帶兵萬餘投誠,議敘授為左都督,給一三等阿達哈哈番,漢文稱為三等輕車都尉世職,准襲四次。康熙十七年七月初二日,奉部頒給敕書承領,隨即病故。所遺應襲四次世職,系伊男羅永佐承襲,未經出仕。於康熙十七年四月內病故。尚有應襲三次世職,系伊嫡長孫羅剛承襲,補授浙江黃岩鎮標遊擊,年老休致回籍,俱經添注敕書在案。更有應襲二次世職,經伊嫡孫羅洪請襲。現在給咨送部,未蒙覆准。理合聲明造報。

  一、莆田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世職一員陳斌,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由將材於康熙十三年耿逆變亂,隨師克復淳安、遂安、壽昌等縣。十四年,攻克源□湖南等處。十五年,恢復建陽。十九年帶兵征剿漸山、陳州、馬州等十九寨、金廈等處,議敘功加二十二等,授為左都督,十一拖沙喇哈番。二十二年,奉調帶兵征討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功加十一等,授為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仍記餘功一次,紀錄四次,漢文稱為騎都尉、又一雲騎尉世職,准襲三次,奉部頒給敕書劄付。康熙二十九年,補授河南南陽鎮標遊擊。三十八年,告休回籍。康熙四十三年在家病故,所遺應襲三次世職,經伊男陳王捷於康熙四十四年六月十六日奉旨准襲,添注敕書祗領。因年力衰弱,呈請讓與嫡孫陳銑承襲。乾隆四年七月初二日奉旨准襲,添注敕書,發閩候補。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晉江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世職一員施韜,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由效力於康熙十六年隨師克復漳、泉。十七年,攻圍海寇。十九年,恢復陳州等十九寨。二十二年,恢復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得授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漢文稱為騎都尉、又一雲騎尉世職,准襲三次,奉部頒給敕書劄付承領。未經出仕,於康熙五十九年十二月內病故。所遺應襲三次世職,經伊子施士隆呈請承襲。於雍正四年七月二十四日奉旨准襲,添注敕書,發回本省督標學習。於雍正十年七月初二日未仕身故,尚有應襲二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晉江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世職一員林賢,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原任海壇總兵官,於康熙二十二年克復澎湖三十六島嶼,招撫臺灣,議敘為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劄付,漢文稱為騎都尉、又一雲騎尉世職,准襲三次。未經承領敕書,在任病故,所遺應襲三次世職,經伊長男林夢松請襲。於康熙二十九年四月十三日奉旨准襲,注給敕書。未仕而故,尚有應襲二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海澄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世職一員林芳,福建漳州府海澄縣人。由金門鎮標右營守備於康熙二十二年帶領官兵攻克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得授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漢文稱為騎都尉、又一雲騎尉世職,准襲三次。康熙三十年八月內,奉部撰給敕書。續授廣東韶州副將。於康熙四十年十一月內,奉令征剿八排崗徭,殉難陣亡。准廕一子,以守備用。伊長男林文祥承襲難廕。所遺應襲三次世職,經伊嫡長孫林亮聲請襲。於乾隆四年四月初四日奉旨准襲,發回本省學習候補。未經出仕,於乾隆八年十二月內病故。尚有應襲二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長樂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世職一員高天鳳,福建福州府長樂縣人。由將材於康熙十九年隨師克復漸山等十九寨並金廈、海澄等處。二十二年,隨軍征剿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功加十九等,給一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仍記餘功一次,漢文稱為騎都尉、又一雲騎尉世職,准襲三次,奉部頒給敕書承領。二十七年,補授臺灣水師右營守備,歷升雲貴督標副將。四十六年正月內在京病故,所遺應襲三次世職,伊子高日於四十九年間具結請咨,赴部承襲,在京病故。其敕書繳部添注,未經領回,所遺世職,經伊孫高必盛請襲。於乾隆九年三月二十六日奉旨准襲,發回本省隨標學習。乾隆十六年五月內,被陳爕首告冒頂題參發審,現在審明詳題在案。尚有應襲二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福清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一員魏國珍,福建福州府福清縣人。由將材於康熙八年隨師征剿海逆,大破賊船。十九年,克復海壇、南日、平海、湄洲、崇武、臭塗、金廈等處。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功加十九等,授為左都督,給一拖沙喇哈番,仍記餘功四次。三十二年三月內,推授四川川北鎮右營遊擊。四十年,帶領官兵攻破二道水磨岡磨西面,直取打箭爐,斬殺巒賊五千有餘,議敘授為拜他喇布勒哈番,漢文稱為騎都尉,准襲二次世職。四十一年,推升陸路提標中軍參將。於康熙四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在任病故。所遺世職,經伊子魏廷佐注入廣東南海衛具結請襲。於康熙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奉旨准襲,撰給敕書承領。未仕身故,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福清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一員胡宗明,福建福洲府福清縣人。由海壇鎮標左營守備於康熙十七年間克復海壇、南日、平海、湄洲、崇武、金廈等處。二十二年,復征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十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漢文稱為騎都尉世職,准襲二次,奉部頒給敕書劄付。康熙二十八年,補授浙江太湖營遊擊。康熙三十九年,推升江南川沙營參將,因病告休回籍。所遺應襲兩次世職,經伊男胡拱斗承襲,於康熙四十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旨准襲,添注敕書。於乾隆四年正月內病故,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福清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一員江新,福建福州府福清縣人。由海壇鎮標右營遊擊於康熙十九年攻克澎湖,招撫臺灣,敘功加左都督,給與拜他喇布勒哈番,漢文稱為騎都尉世職,准襲二次,奉部頒給敕書劄付。續授山西大同府助馬路參將,因病告休回籍,於康熙三十五年正月內病故。所遺應襲二次世職,經伊長男江夢弼承襲,於康熙四十年十月內奉旨准襲,添注敕書。因即身故,未經領回,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閩清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一員葉大興,福建福州府閩清縣人。由將材於康熙十八年隨師克復陳州、馬州等十九寨及海澄、金廈等島。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功加左都督,給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漢文稱為騎都尉,准襲二次世職,奉部頒給敕書承領。未經出仕,於康熙四十六年病故。所遺世職,因伊子葉郡相繼淪亡,經伊孫葉□具結請襲。於雍正十一年給咨赴京,旋復病故,未經承襲,並無所出。所有世職,系詔安縣人游在中冒頂葉闢名字請襲。於乾隆六年四月二十八日,奉旨准襲,添注敕書,發閩隨標學習。續奉委署連江營守備事務,經前任福州府續陞糧驛道張鏐查出檢舉,於乾隆八年詳報題參審擬,於乾隆十年四月十四日奉准刑部咨覆,游在中發邊衛充軍在案。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晉江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一員米得高,福建福州府晉江縣人。由晉江營千總於康熙十七等年隨師征剿海壇、南日等十九寨、金廈二島。二十二年奉令攻克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功加左都督,給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漢文稱為騎都尉,准襲二次世職劄付,未經請領敕書。績調補臺灣水師中營右哨千總。於康熙二十五年三月二十日在任病故。所遺世職,經伊四男米振龍注入浙江杭州前衛具結請襲。康熙四十一年二月十八日奉旨准襲,撰給敕書承領,奉發本省陸路提標候補。未經出仕,於雍正十年正月二十三日病故。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同安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一員林顯達,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人。由效力於康熙十三年隨師征剿,克七盤,破朝天等關有功,劄委守御。十七年隨征洞庭,給千總劄任事。十九年進剿海逆,克復海壇、南日、平海、湄洲、崇武、臭塗等處。康熙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功加十九等,授為左都督,給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漢文稱為騎都尉世職,准襲二次,承領敕書劄付回籍。未仕身故。所遺應襲二次世職,經伊長男林得拱請襲。於乾隆八年六月二十二日奉旨准襲。現在發閩候補。其敕書送部添注,未經領回。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惠安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一員黃瑞,福建泉州府惠安縣人。由援剿前鎮中營遊擊於康熙十七年征剿海寇,克取海壇、南日、湄洲、平海、臭塗、金廈等處。康熙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陸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功加十九等,授為左都督,給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漢文稱為騎都尉世職,准襲二次,承領敕書劄付。續授山西東路參將。康熙三十一年,以年老告休回籍,隨即身故。尚有應襲二次世職。理合聲明造報。

  一、惠安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一員陳元,福建泉州府惠安縣人。由建寧城守右營遊擊於康熙十七年隨征金廈,授為功加都司僉書,復剿洞庭、岳州。康熙十九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功加左都督,給一拜他喇布勒哈番,仍帶餘功二次,紀錄一次劄付,漢文稱為騎都尉世職,准襲二次,頒給敕書承領。續授水師提標左營守備,在任病故。所遺應襲二次世職,經伊長男陳光勳請襲。康熙四十九年二月二十三日奉旨准襲,將原領敕書送部添注,未經領回。未仕而故。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同安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一員郭新,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人。由效力於康熙十九年奉令帶兵征剿海寇,恢復金廈等處。二十二年,隨師攻克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功加左都督,給一拜他喇布勒哈番劄付,漢文稱為騎都尉世職,准襲二次,承領敕書劄付回籍,未仕身故。所遺應襲二次世職,經伊長男郭士進請襲。乾隆九年三月二十六日奉旨准襲,發回閩省學習。敕書送部添注,未經領回。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同安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一員楊奇,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人。康熙二年,帶兵投誠,隨征金廈等處。三年,克復銅山,議敘功加左都督,給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漢文稱為騎都尉世職,准襲二次,承領敕書劄付回籍,未經出仕身故。所遺應襲二次世職,經伊長子楊希文於康熙三十九年呈准承襲。其敕書送部添注,未經領回。未仕而故。尚有應襲一次世職,經伊嫡孫楊仕超呈請,於乾隆八年十二月初十日奉准部覆,以楊仕超之父楊冗現系閩安水師千總供職,自行具呈請襲,殊屬違例,不准承襲。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龍溪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一員陳聰,福建泉州府龍溪縣人。由行伍於康熙十七年澄城被困,奉令密帶公文,冒險往漳請援。二十二年,奉令配船航剿,克取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授為功加左都督,給一拜他喇布勒哈番,仍記餘功三次,漢文稱為騎都尉,准襲二次世職劄付,未經請領敕書。康熙二十三年,調補臺灣鎮標右營把總,續調福寧鎮標左營把總。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在任病故。所遺世職,經伊長男陳永請襲。於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奉旨准襲,注給敕書。未仕而故。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龍溪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一員陳龍,福建漳州府龍溪縣人。由福建金門鎮總兵官於康熙二十二年克取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授為拜他喇布勒哈番,漢文稱為騎都尉世職,准襲二次。康熙三十年十二月內,奉部頒給敕書劄付。於康熙三十五年三月內,在任病故。遺疏具請所遺應襲二次世職,與伊幼男陳汝鍵承襲。於康熙三十五年八月初三日奉旨准襲,添注敕書,現任香山協副將。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平和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一員蔡盛,福建漳州府平和縣人。於康熙十七年十一月內,從海上帶兵投誠。十八年,拔委海澄右營千總。二十二年,隨師克取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殺賊一萬四千餘名,議敘授為左都督,給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漢文稱為騎都尉,准襲二次世職,承領敕書劄付。康熙三十年,推升陝西甘肅撫標右營遊擊。三十八年十月內休致回籍。四十年七月十八日病故。所遺世職,經伊子蔡恩升請襲。於康熙四十七年十二月十四日奉旨准襲,添注敕書承領。未仕身故。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閩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一員何應元,福建福州府閩縣人。由水師提標前營遊擊於康熙十七年隨師征剿海壇十九寨、金廈等處。二十二年,奉令攻克澎湖三十六島嶼,招撫臺灣,議敘功加十六等,給一拜他喇布勒哈番,仍記餘功三次劄付,漢文稱為騎都尉世職,准襲二次,奉部頒給敕書。歷升古北鎮總兵。於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內病故。所遺世職,經伊長男何必騰請襲。康熙四十七年六月二十三日奉旨准襲,添注敕書。未仕而故。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漳浦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一員林亮,福建漳州府漳浦縣人。由澎湖水師右營守備於康熙六十年臺匪朱一貴倡亂,帶領兵船為頭隊先鋒,攻取鹿耳門,克復安平鎮。又率弁兵攻擊府治,恢復全臺,議敘給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漢文稱為騎都尉,准襲二次世職劄付。雍正元年九月二十二日,奉旨准注廣東潮州衛撰給敕書承領。歷升臺灣鎮總兵。雍正五年,調補浙江定海總兵。於雍正五年七月內在任病故。所有世職,遺本奏請與次子林朝翼承襲。奉准部覆查,取印結,並原領敕書送部。隨於雍正六年十一月初九日注給承領。現任廣東碣石鎮總兵。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漳浦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一員鄭興,福建漳州府漳浦縣人。由江東橋左營遊擊於康熙二十二年間帶兵征剿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殺賊一萬四千餘名,議敘給一拜他喇布勒哈番劄付,漢文稱為騎都尉,准襲二次世職,奉部頒給敕書承領。隨即病故。所遺應襲二次世職,經伊男鄭永錫呈請承襲。於康熙三十三年十月十三日奉旨准襲,添注敕書。亦經病故。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海澄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一員王瑞,福建漳州府海澄縣人。由將材於康熙二年隨師克取金廈。十七年,隨軍征剿岳州。十九年,攻克海壇、南日、平海、湄州、臭塗。康熙二十二年,克復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功加十九等,授為左都督,給一拜他喇布勒哈番,仍記餘功二次,漢文稱為騎都尉世職,准襲二次。續授福建水師左營右哨二司把總。未經承領敕書。於康熙四十五年五月內病故。尚有應襲二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海澄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一員許雲,福建漳州府海澄縣人。由臺灣協副將於康熙六十年臺匪朱一貴倡亂,血戰陣亡,議敘拜他喇布勒哈番,漢文稱為騎都尉世職,准襲二次。奉部頒給敕書承領。所有應襲二次世職,伊長男許芳曾早已身故。其世職系伊長孫許時中呈請承襲。雍正五年正月二十八日奉旨准襲,添注敕書。現任湖廣荊州參將。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安溪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一員林孺,福建泉州府安溪縣人。由水師提標中營守備於康熙二十二年克取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殺賊萬餘,議敘得授拜他喇布勒哈番,漢文稱為騎都尉世職,准襲二次,頒給敕書劄付。回籍,於康熙五十二年病故。所遺應襲二次世職,經伊子林天育呈請,於康熙五十年二月十三日奉旨准襲,添注敕書。業經補授廣東海門營遊擊,休致回籍。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詔安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一員廖琠,福建漳州府詔安縣人。由將材於康熙十九年隨師克復陳州等十九寨、海澄、金廈等處。康熙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功加二十二等,給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漢文稱為騎都尉世職,准襲二次,奉部頒給敕書劄付承領。未仕身故。所遺應襲二次世職,經伊男廖朝覲於康熙五十五年請襲,未蒙部准,隨即身故。至雍正十二年,經伊嫡長孫廖遜請咨赴部。乾隆元年七月二十日奉旨准襲,發閩隨標學習。於乾隆十七年六月內,因營識黃尚瑞等冒支餉銀一案,奉參發審,訊無分贓情事,應請開復。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詔安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一員金福,福建漳州府詔安縣人。由武生於康熙十八年招撫偽藩全鎮文武官兵一萬二千餘名投誠,奉令進剿烏山、水晶坪等處。十九年,帶領官兵,隨師克復陳州十九寨、海澄、金廈等島。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功加二十二等,授為左都督,給一拖沙喇哈番,仍記餘功二次,漢文稱為騎都尉世職,准襲二次,未經請領敕書。未仕身故。所遺應襲二次世職,因伊長男金朝鋐染患瘋疾,不堪襲職,經伊長孫金廷用請咨赴部,於乾隆元年九月二十日奉旨准襲。隨於乾隆四年六月內未仕身故。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詔安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一員廖興,福建漳州府詔安縣人。由將材於康熙十八年隨師征剿陳州等十九寨。十九年,恢復海澄、金廈等處,議敘功加左都督,給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漢文稱為騎都尉世職,准襲二次,奉部頒給敕書劄付承領。於康熙五十一年間,未仕而故。所遺應襲二次世職,因伊長子天鏞早故,經伊嫡長孫廖國選呈請承襲。乾隆元年七月二十日奉旨准襲,添注敕書承領。乾隆七年,補授福寧鎮標中營遊擊,奉委護理福寧總兵官印務。於乾隆九年十二月內在任病故。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浦城縣冊報部單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一員陳維陶,福建建寧府浦城縣人。由將材於康熙十七年隨師攻克漸山、陳州、馬州等處一十九寨,並蕩平金廈二島。二十二年,奉令克取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授為左都督,給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漢文稱為騎都尉,准襲二次世職劄付,承領敕書。未仕身故。所遺世職,經伊長男陳開泰具結請襲。於雍正九年十月十二日奉旨准襲,添注敕書。未仕而故。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侯官縣冊報部單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職一員何勉,福建福州府侯官縣人。由行伍於康熙六十年臺匪朱一貴倡亂,隨師征剿,擒獲賊眾,歷著軍功,議敘奉旨加恩,給一拖沙喇哈番,世襲兩代,漢文稱為雲騎尉世職,頒給敕書劄付承領。隨經奏請將伊三子何思和承襲,於乾隆三年七月初五日奉旨准襲。現任直隸務關路參將。尚有應襲一次世職。理合聲明造報。

  一、晉江縣冊報部單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職一員宋斌,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由將材於康熙十九年征剿海壇、金廈等處。二十二年隨師攻克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功加左都督,給一拖沙喇哈番,仍記餘功四次,漢文稱為雲騎尉,准襲一次。二十五年補授閩安遊擊。三十六年升補山西汾州參將。因年老乞休回籍,續經病故。所遺應襲一次世職,經趙家騏冒名系伊曾孫宋麒請襲,於乾隆七年七月初三日奉旨准襲。續經查明參革發審。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長樂縣冊報部單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職一員蔡國,福建福州府長樂縣人。由閩安鎮右營把總於康熙十九年隨師征海壇、南日、平海、湄州、金廈等處。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功加十九等,授為左都督,給一拖沙喇哈番,仍記餘功六次,漢文稱為雲騎尉世職,准襲一次,奉部頒給敕書劄付。三十年,補授烽火門千總,因病告休回籍,於四十一年六月內病故。所遺應襲一次世職,經伊次子蔡廷柱於四十二年間具結請咨,赴部承襲,敕劄投繳添注。續蒙部駁,以非嫡長子,與例不符,未經准襲。至乾隆八年五月間病故。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福清縣冊報部單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職一員吳必貴,福建福州府福清縣人。由行伍康熙十九年二月內隨師克復海壇、南日、金廈等處。二十二年六月內,征剿花嶼、八罩,克復澎湖,進撫臺灣,議敘功加十九等,授為左都督,給一拖沙喇哈番,仍記餘功肆次,漢文稱為雲騎尉世職,准襲一次,未經承領敕書。四十八年十一月內,補授漕標後營右哨千總。五十八年二月內,升授廣西富賀營守備。五十八年四月內,題補福建水師提標右營遊擊。乾隆二年十月內病故。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莆田縣冊報部單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職一員李祿,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由行伍於康熙十六年奉剿黃石等處。十九年,隨師克復金廈等處。二十二年,征剿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功加十九等,授為左都督,給一拖沙喇哈番,仍記餘功二次,漢文稱為雲騎尉世職,准襲一次,奉部頒給敕書劄付承領。未經出仕。五十年正月二十六日,在籍病故。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莆田縣冊報部單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職一員游崇功,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由臺灣水師協標左營遊擊於康熙六十年臺匪朱一貴倡亂,帶兵征剿,奮勇殺賊,血戰陣亡,荷蒙皇上加恩,賞給拖沙喇哈番,漢文稱為雲騎尉世職,准襲二次。於雍正四年四月內頒給敕書承領。伊男游金闕系候補守備,另有執事,所遺應襲兩代雲騎尉世職,請給伊嫡長孫游繼盛承襲。於乾隆十一年九月十七日奉旨准襲,添注敕書,現在發閩候補。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惠安縣冊報部單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職一員蔡靖,福建泉州府惠安縣人。由隨征把總於康熙十九年隨師進剿海逆,克復海壇、南日、平海、湄洲、崇武、臭塗、金廈等處。二十二年,奉令配船攻克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功加左都督,給一拖沙喇哈番,漢文稱為雲騎尉,准襲一次世職劄付。康熙三十四年,推授湖廣提標前營遊擊,原品休致回籍。康熙三十八年,注入廣東潮州衛。三十八年十月二十四日,奉旨依議,撰給敕書承領。續於康熙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三日病故。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同安縣冊報部單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職一員董方,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人。由澎湖協標右營守備於康熙六十年臺匪朱一貴倡亂,請領先鋒進剿,克復府治,議敘一拖沙喇哈番劄付,漢文稱為雲騎尉世職,准襲一次,未經請領敕書,在任病故。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龍溪縣冊報部單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職一員呂孝德,福建漳州府龍溪縣人。由漳州鎮標空銜遊擊於康熙十七年攻克漸山、東埭、萬人洞、十九寨,殺賊四千餘名,議敘得授拖沙喇哈番劄付,漢文稱為騎都尉世職,准襲一次。康熙二十三年八月內,奉部頒給敕書承領。回籍未仕,身故。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平和縣冊報部單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職一員羅萬倉,福建漳州府平和縣人。由臺灣南路營參將於康熙六十年臺匪朱一貴倡亂,對敵陣亡,議敘一拖沙喇哈番,漢文稱為雲騎尉世職,准襲一次,未經承領敕書。續於乾隆八年間,經伊四男羅世華呈請承襲,本年六月初五日奉旨准襲在案。尚有應襲一次。理合造報。

  一、詔安縣冊報部單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職一員何國舉,原姓名郭揚輝,福建漳州府詔安縣人。由招募水兵於康熙十九年隨師克復海壇、金廈等處。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功加十九等,授為左都督,給一拖沙喇哈番,仍記餘功四次劄付,漢文稱為雲騎尉世職,准襲一次,未領敕書。三十五年,升授紹興協副將,請復本姓名何國舉。四十一年告休回籍。康熙五十四年,伊長子何諒請咨赴京承襲,因無敕劄,未蒙部准,隨即身故。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一、長樂縣冊報部單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職一員謝友忠,福建福州府長樂縣人。由督標左營百總於康熙十九等年隨師恢復海澄、金廈並漸山、東埭等十九寨,議敘功加二十一等,授為左都督,給一拖沙喇哈番,仍記餘功三次,漢文稱為雲騎尉世職,准襲一次,奉部頒給敕書劄付。因病告休回籍,未經出仕。於康熙四十年正月內病故。伊子謝奇雄家貧無力請襲,續於雍正二年十一月內病故。所遺應襲一次世職,經伊嫡孫謝廷元於乾隆七年間具結請咨赴部承襲,奉旨准襲,發回本省督標學習。乾隆十二年十月內,經長樂縣知縣姚循義查出鄭應舉冒襲,詳請題參在案。理合聲明造報。

  一、詔安縣冊報部單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職一員陳旺,福建漳州府詔安縣人。由隨標於康熙十九年隨師克復海壇、南日、平海、湄洲、崇武、臭塗、金廈等處。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島嶼,進撫臺灣,議敘功加十九等,授為左都督,給一拖沙喇哈番,仍記餘功陸次,漢文稱為雲騎尉世職,准襲一次劄付。康熙三十年三月內,補授水師提標右營右哨千總。三十二年二月十九日,奉部頒給敕劄承領。三十五年二月內,染患瘋疾,辭退,於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病故。尚有應襲一次。理合聲明造報。

  乾隆十八年正月日,布政使德舒(年月上用清漢字「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之印」一顆)。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九二~一○○頁。

  ·九、閩浙總督喀爾吉善題本

  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世襲騎都尉加一級紀錄九次革職留任又從寬留任駐劄福州府臣喀爾吉善謹題為特委確勘事:據福建布政司布政使德舒呈詳:奉閩浙總督喀部院牌:乾隆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准工部咨開,營繕司案呈,工科抄出本部題前事內開:該臣等查得閩浙總督喀爾吉善疏稱:修理澎湖協副將並左右兩營遊擊守備各衙署用過工料銀兩,題准部覆,所用物料匠工,轉飭查明分晰,另造妥冊題銷,所用高洋木並其餘木植價值,併令核減造報等因,轉行遵照去後。茲據福建布政使顧濟美呈詳:修理副將遊守各衙署遵照部駁各款,逐一詳細查明分晰造報。至所用高洋木料,緣邇來近水山場,木植採用殆盡,必須購覓內山,輓運出水,價值昂貴,實無浮多,無從核減,備造清冊詳送題銷前來。臣覆核無異,除冊送部外,臣謹合詞具題等因前來。

  查修理澎湖協副將並遊擊守備等署用過工料銀八百五兩一錢三分零,先據該督造冊題銷,經臣部議覆以所用物料匠工,並未分晰,木植價值較該處定例浮多,行令查明分晰,據實核減,另造妥冊題銷在案。今據該督另行造冊具題。臣部查冊開所用木植價值,仍未據實核減。雖據聲明,邇來近水山場木植採用殆盡,必須購覓內山,輓運出水,價值昂貴,實無浮多,無從核減等語。但木植價值,果否昂貴,以及是否照依時價採買之處,未據該督委勘,取結送部,臣部難以懸擬。相應行令該督轉飭委員確查。如果木植價值昂貴,實系照依時價採買,即照例取具切實無浮印結,具題到日,再行核議可也。乾隆十七年九月十五日題,本月十九日奉旨:依議,欽此。相應移咨該督遵照施行等因,咨院行司。

  奉此,該本司布政使德舒查得:修理澎湖協副將並左右兩營遊擊守備各衙署用過工料銀兩一案,先經前司顧濟美造冊,詳請題銷,奉准工部咨覆,查冊開所用木植價值,果否昂貴,以及是否照依時價採買之處,未據委勘取結,難以懸擬,應令轉飭委員確查。如果木植價值昂貴,實系照依時價採買,即照例取具切實無浮印結,具題到日再議等因。當即檄委澎湖通判查驗結報去後。茲據臺灣府澎湖通判何器覆稱:遵奉檄委,隨即親赴該營將此案修理澎湖協副將並左右兩營遊守各衙署逐一驗勘,並確查木植時價。所用木植價值,果系昂貴,實系照依時價採買,並無浮冒。理合出具並無扶掜切實印結申繳等情前來。本司覆查無異,合將送到印結同營結詳送,伏候察照,具題請銷等由到臣。

  據此,該臣看得:修理澎湖協副將並左右兩營遊擊守備各衙署用過工料銀八百五兩一錢三分零,先據造冊,經臣會疏題銷,准到工部咨覆,查冊開所用木植,價值果否昂貴,以及是否照依時價採買之處,應令轉飭委員確查。如果昂貴,實系照依時價採買,即照例取具切實無浮印結,具題到日再議等因,轉行遵照去後。茲據福建布政司布政使德舒詳稱:當即檄委臺灣府澎湖通判何器親赴該營,將此案修理澎湖協副將並左右兩營遊守各衙署逐一驗勘,確查所用木植,價值果系昂貴實,系照依時價採買,並無浮冒,出具並無扶掜切實印結到司,同營結詳送具題請銷等因前來。臣覆查無異,除結送工部外,臣謹會同福建巡撫臣陳弘謀合詞具題,伏乞皇上敕部核覆施行。臣等未敢擅便,為此具本謹題請旨。乾隆十八年五月初二日,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兼都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世襲騎都尉加一級紀錄九次革職留任又從寬留任駐劄福州府臣喀爾吉善。

  旨:該部察核具奏。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七本六四六~六四七頁。

  ·一○、臺灣總兵馬大用題本

  鎮守福建臺灣等處掛印總兵官降一級留任駐劄臺灣府臣馬大用謹題為恭報奉到恩詔日期事:乾隆二十年九月十一日,准福建巡撫臣鐘音差員齎捧欽奉皇上敬加崇慶慈宣康惠敦和裕壽純禧皇太后徽號謄黃恩詔到臺,臣隨率同在城文武各官,出郊跪迎至公所,恭設香案,跪聽宣讀,望闕叩頭祗受,欽遵即頒發所屬各協營一體欽遵外,謹將奉到恩詔日期,恭疏題報,伏乞皇上睿鑒施行。為此具本謹具奏聞。乾隆二十年九月十三日,鎮守福建臺灣等處掛印總兵官降一級留任駐劄臺灣府臣馬大用。

  旨:該部知道。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二七頁。

  ·一一、吏部「為內閣抄出浙閩總督楊廷璋奏」移會

  吏部為知照事:驗封司案呈,乾隆二十七年閏五月十三日,內閣抄出閩浙總督楊奏前事等因一摺,抄出到部。除本部於本月十五日移送兵部欽遵定議外,相應移會稽察房可也。須至移會者。計粘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二十七年閏五月日。

  浙閩總督臣楊廷璋謹奏為奏請注銷遠年世職之承襲、以杜頂冒捏混事:竊照閩省從前因有海上率眾投誠、並攻克臺澎、平復耿逆、及剿平逆匪朱一貴等案議敘功加世職人員甚多,俱經頒給敕書劄付,以為符券,此誠聖朝酬庸盛典。本身故後,原准其嫡派子孫按次承襲,酌量錄用。詎非姓子孫,因循不振,於本人故後,不即具呈請襲。又因有遺存敕劄可憑,並不將因何不即請襲緣由,隨時據實呈報存案。歷今遠則百年,近亦不下數十年,其從前議敘檔案,內外各衙門均多散失,即子孫之現在有無故絕,敕書劄符之現存何人收執,均無從稽考。迨乾隆十六年,准部咨查各省世職,經前任各督撫各臣將閩省所有世職,通查造冊咨部,從此始有冊檔可查。但世遠年湮,其子孫是否嫡派,有無疏族遠房及異姓乞養頂認混冒,更或本家子孫不肖,難以上進,將所有世職敕劄頂賣他人,種種弊混,難以究詰。在地方官行查之時,亦祗向請襲之人及族鄰保長逐一查訊取結,而伊等有心弊混,不難串作一帆,扶同捏冒。即如造冊咨部後承襲各世職內,現經臣查出林承武、林大威、鄭應元等三人,或系無服遠族,或系同姓不宗,竟混行頂冒,居然襲職,支食俸餉。現雖拿究伏法,而冊內未經請襲之職,尚有數十員之多。若不及早設法清釐,將來年復一年,為時永久,弊益難稽。倘不法奸徒將敕劄頂買,影射冒名承襲,承查之員稍不精細嚴密,鮮不墮其術中。伏思當日國家錄及微勳,予以世職,有子孫者自必即時請襲,以圖報效榮身,誰肯甘心暴棄,不願仰承恩澤,冀圖上進?其子孫未襲而至曾孫請襲者,必是頂冒故絕,亦可概見。今若任其輾轉滋弊,是以朝廷報功之典,轉為奸徒幸進之階,殊非所以整法紀而肅官常。臣愚,請將閩省已經造冊報部及從前間有遺漏未經報部各世職查明,凡有伊等祖父未經襲職者,無論有無嫡派子孫,一概注銷,永不復行承襲。仍於大小各衙門明立文案,並聲明注銷緣由,出示曉諭,咸使知悉。設日久仍有瞻玩之人,赴官朦混請襲者,立即根究確實。果無情弊,則勒令歸農。若查有弊混,即嚴拿從重究治。如此設法整頓,不特頂替捏冒之弊可杜,而奸匪自無從中作奸誆騙,所全實多矣。

  抑臣更有請者:奸民鄒文、邱子位等假造敕劄散賣,業經敗露,質審明確,將邱子位等正法。鄒文先經病故。所賣偽劄,雖已根究查出蔡保、陳光、陳喜、林斌各犯,但查該犯散賣有年,恐所賣不止此數。此時既無活口可究,而從前被騙買劄之人,因鄒文已故,無可追究,意欲出頭自首,又慮身罹罪愆,將偽劄仍行藏匿。在官又無從挨戶根查。此等不法之物,豈容不消除淨盡?容臣出示,遍行曉諭,凡有從前曾向鄒文買過敕劄之人,毋論祖父及本身所買,均勒限一月內將偽劄呈繳送官,免其治罪。如冥頑不靈,限內不行遵繳,將來一經訪查,立拿從重治罪,不少寬貸。務使所買偽劄盡行燬銷,不使片紙遺留,致滋日久弊混。臣謹一併恭摺具奏,是否有當,伏乞皇上睿鑒訓示。謹奏。

  乾隆二十七年閏五月初十日奉朱批:該部議奏,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二本一一一頁。

  ·一二、內閣抄出福建漳州總兵奏殘件

  乾隆二十九年八月初三日,內閣抄出福建漳州鎮總兵□□□□□奏為敬陳末議、以均勞逸、以正儀注、仰乞睿鑒事:竊臣一介武夫,邊鄙劣質,仰蒙聖恩,由行伍微弁而歷擢封疆重寄,汲深綆短,時悚蚊負,凡有裨於營伍官常事宜,靡不細心籌酌,以期盡善,斷不敢稍存緘默,壅於上聞。茲臣不揣固陋,謬抒管見,敬擬二條,謹為我皇上陳之:

  一、營中馬兵應請一例換臺,以均勞逸也。竊查營中兵丁有馬、步、守兵之分,技藝有弓箭、槍牌之別,遇有差事,勞逸必須苦樂適均,方無偏枯之嘆,更必額數相宜,亦得選拔有人而鼓勵士氣。茲查閩省陸路各營兵丁換臺一役,案於雍正三年內,經前任臺灣御史臣禪濟布奏請,臺灣設立馬兵三百名,同步守兵一例在於內營派撥更換等因,遵辦在案。此誠於營制各宜,勞逸適均,且使內地臺營遇有□□□缺,各就本營挨次拔補,而挑選有人,亦不致人少缺多,□□□□□□□臺灣拔補外委,亦得有馬兵選拔,更不致將步兵遷就□□□□□善也。續於雍正七年內,經前任總督臣高其倬因馬匹渡洋□□,到臺不服水土,倒斃甚多,遂又奏請將臺灣馬兵三百名改為步兵三百名,防守臺營等因,遵辦又在案。自此以後,則內營撥臺兵丁,概系步守,而馬兵一項不准換臺,遂使臺營遇有經制外委缺出,只就步兵內挑選拔補,使內地各營遇有馬糧缺出,竟致有人少缺多,選拔無人,奈為成例所限,只得遷就拔補。似此既於營制未合,且於鼓勵有妨,辦理甚屬掣肘。查閩省地方,概系依山濱海,地土潮熱,而馬匹在營倒斃,亦屬不少。況馬兵糧餉較之步守兵丁又優,未便因馬匹不利,臺營遂將馬兵亦不換臺,致使勞逸不均,而鼓勵有礙。臣再四籌酌,馬匹雖於臺營不宜,而馬兵並非必不可撥。茲謬抒管見,請撥無馬之馬兵赴臺換防,仍照前任臺灣御史臣禪濟布奏請之額,在於內地陸路各營,派撥三百名輪流換防,以資戍守。將原改之步兵三百名,按照內地各營名數,盡將弓箭手步兵□□□回內營操防。至撥臺馬兵等初次過臺所遺之馬匹,□□□□□□兵丁騎操,無庸另行買補。俟三年換回之時,又有□□□□□□配給騎操。彼此撥換,輪流接騎,並嗣後每年請領額馬□□□臺馬兵草乾算明,俱歸司庫,無庸請領,則年復一年,亦於國帑不致糜費。似此一轉移間,庶使臺營遇有外委缺出,內營遇有馬糧缺出,均得選拔有人,而歷來有遷就之弊,可以永除,則勞逸而鼓勵戎行,似於內地、臺疆兩有裨益矣。

  一、總兵進見總督之儀注,宜遵會典也。切實體制貴乎適中,進接難容紊越,自應敬謹遵守,未便以一時之紛更,致違萬載之典禮。查近奉兵部劄付內開:准禮部議覆廣西左江鎮總兵官蔡卜年條奏請定總督巡閱營伍儀注一案,議得通禮內開:司道見總督,初見具銜名、履歷、公服詣署,至大門外下轎,入及儀門,由左門入,總督迎於外堂,屏內先行,司道隨入,及廳事,司道告報北面稟參,總督辭,乃三揖,總督西面答揖,總督正坐,司道傍侍坐,辭出,三揖如初,總督送至屏門外,司道三揖,趨出,至大門外上轎。又總兵官見總督,與司道見□□□□等語。至總督巡閱按臨各鎮時,如何迎送接見之處,□□□□開載。茲據總兵官奏請酌定儀注前來,查閱兵□□□□□軍政體統,自宜嚴肅,惟是總兵為長鎮大員,弁兵俱□□□,若披執跪見,誠未免於過卑,應令總兵官於總督按臨各鎮時,照司道初見總督之儀接見。總督將至,總兵官出城迎接,路旁打躬,隨至教場,總督升坐,總兵官上堂北面稟參,總督辭,向上三揖總督出坐答禮,總兵官旁坐,總督升轎,總兵官在傍打躬,送至原接處,仍於路旁打躬。如此則於總督節制及總兵官專閫之體,均為整肅,可無長傲獻媚之弊等因,遵行在案。竊查會典內見載:總兵官見總督用履歷、手本,由儀門進堂,三揖,總督答禮後,□堂侍坐,總(約缺十一二字)下又載總兵官往總督衙門,至二(約缺十一二字)語。伏思會典之儀,乃我朝定鼎之鴻模,垂萬世一統之制,(約缺十二三字)絲毫踰越。茲蒙部檄,議覆左(約缺八字)奏請總督巡閱儀注,案,並將總兵(約缺十一二字)通禮議覆與司道見儀同等因,(約缺十一二字)慎重,但恐與會曲所載一定之儀(約缺十一二字)後,凡遇總督巡閱按臨(約缺五十六字)外,至於總兵官往總督(下缺)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三六~八三七頁。

  ·一三、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蘇昌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武選清吏司案呈,乾隆三十年七月初八日,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蘇昌奏福建澎臺二協遊擊改為都司等因,(下缺)

  閩浙總督臣蘇跪奏為議請酌改遊擊都司各缺、以均營制、仰祈聖鑒事:竊照閩省為山海要區,從前設立標營,各就水陸地方險易,分設大小員弁,駐防鎮守,控制已屬周密。惟是水師人員內,尚有員缺多寡殊懸。迨預保升遷,不無窒礙。更有地方應用水師人員,向俱補用升路,似未合宜之處,均須酌量更改,以收實效。查外海水師副、參、遊、都、守均系在外題補之缺,例應預保,聽部掣升。但閩省水師遊擊,通省共有一十四員,而應升遊擊之水師都司,祗有閩安協左右營都司二員。遊擊為都司升缺,迨預保應掣水師遊擊時,理應先儘都司保送,無如人數過少,每有甫經任事,即行預保升任者,遷轉過驟,於整頓營伍之道非。若概將水師守備越次保送,必須材技十分出色者,方可膺選。然人材難得,因掣補需人,不得不為遷就保送。在各員升遷既多躐等,而所保又未盡得人,殊多未協。臣到任以來,細心籌畫,與水師、提臣、往復商酌,惟有於水師遊擊各缺內,酌改都司幾員,俾都司員數稍多,庶辦理易臻妥協。除水師提鎮各親標遊擊均分防各地、毋庸置議外,其副將所轄營分,無論水陸,各省俱祗都司。惟閩省水師副將所轄營分,均系遊擊。乾隆十八年間,於刪除武職空銜論俸升轉案內,經部議將閩安協左右二營遊擊改為都司,以符營制。尚有澎湖協水師副將左、右二營及臺灣協水師副將中、左、右三營,現在仍屬遊擊。在當日因協駐劄海外,體制宜嚴,是以多設遊擊,以重防維。邇來海宇清寧,澎臺已不殊內地,既有鎮協大員駐劄統轄,初不在多此二、三員遊擊,方為有備無患。查澎臺二協遊擊,均與副將同城,並不分防。有副將就近調度,則哨巡等事,都司亦必辦理裕如。況遊擊、都司官階相去一間,果其選用得人,都司未必不勝於遊擊。設任非其人,即遊擊正恐不如都司。以臣愚見,應請將澎臺二協水師遊擊共五員內,祗留臺協中軍遊擊一員,其餘四員一併改為水師都司,作為水師守備升缺。其管轄備弁兵丁及巡洋等事,悉皆照舊辦理,毋庸另為更張。預保應掣水師遊擊時,即於各都司內擇其任事久而才具可觀者,酌量保送。如實無可保,再於水師守備內慎選材能傑出之員,聲明預保。再查臺灣之北路淡水營駐劄八里岔,系屬販洋要路,又為臺郡北路門戶,巡防最為緊要,向設都司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額設陸兵三百名、水兵二百名,派撥臺協戰船二隻,以資巡哨。但歷來俱於陸路人員內調補。臣查水師人員兼辦陸路,其操防、訓練原無二致,若以陸路人員兼辦水師,不諳洋面駕駛情形,勉強辦理,終覺有名無實。查該都司原系水陸兼管之缺,應請將北路淡水營都司一缺,嗣後改用水師人員。再於各把總外委內改用一半水師弁目,俾令督率水兵實力巡查洋面。其千總一員並其餘把總、外委,仍於陸路人員拔補,督率耑防陸路地方,庶海外水陸巡防,均歸實在。如此酌量更改,在外海水師仍不乏員,而都守遷轉又得均平,可杜濫觴倖進之漸。且於外洋巡哨,亦不為虛設。似於營制海防用人,均有裨益。如蒙俞允,所有應改員弁各缺,請俟現任各員報滿離任時,陸續題請改補。臣與水師提臣吳會商意見相同,理合恭摺具奏,是否有當,伏乞皇上睿鑒訓示。謹奏。

  乾隆三十年七月初五日奉朱批:該部議奏,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八本七八四~七八五頁。

  ·一四、閩浙總督蘇昌題本

  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仍兼世管佐領臣蘇昌謹題為請改水師事:准福建水師提督臣吳必達咨,據署水師提標前營遊擊事世職藍元枚詳稱:竊元枚系世襲三等輕車都尉,於乾隆二十四年請襲,二十五年引見,奉旨:藍元枚著交與該督標下學習行走,欽此。乾隆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二日收標,歷蒙委署水陸遊擊、都司、守備各缺,並無貽誤。伏念元枚籍隸福建漳浦,生長海濱,且自幼隨父出洋,涉歷波濤。及元枚襲職後,歷署水師營務。是水務船工,益加練習,自揣水師實為所長。懇乞請改水師,以圖報效等情。又據水師提標中軍參將朱承祚詳,據署水師提標中營守備事試用武進士柴大紀詳稱:竊大紀生長浙江海濱,幼從父兄出洋貿易,涉歷波濤,雲色風潮素所熟悉。後入武庠,謬舉鄉闈,癸未科中式武進士,揀選一等一名,奉部分發福建省試用。乾隆二十九年九月初一日收標,疊蒙委署水師提標後營中營各守備事務,每每坐帶兵船,巡防海汛,練習福建洋面事宜,兼識沙線澳嶼。伏查陸路人員內有通曉水師者,悉蒙改用。茲大紀情願改入水師行走,庶得竭力報效等情,理合轉詳等由各到提督。據此移咨到臣。經臣檄發海壇鎮親帶赴外洋詳加試驗去後。茲據海壇鎮總兵官章紳咨呈覆稱:驗得藍元枚、柴大紀船上駕駛操縱各項事宜,俱能諳曉,詢其風雲、水色、沙線、島嶼,亦皆明晰,均堪請改水師等由。又據臺灣鎮總兵官楊瑞詳,據臺灣北路副將觀柱詳,據右營守備王祥詳稱:竊守備籍隸福建,生長海濱,幼隨叔父出洋貿易,續投福寧鎮標左營入伍,拔把擢千。而福寧雖屬陸汛,與水師之烽火、閩安接壤,按期均與水師員弁一體會哨,旋蒙補授備,調補今職。其臺澎一帶沙線、島嶼,亦已熟悉。自揣改水,實為所長,合情詳請察轉,檄發試驗,俾得改補,以圖報效等情,轉詳到本職。據此隨檄委臺灣水師副將趙一琴管帶出洋試驗得王祥水務諳曉,駕駛熟悉等情前來。本職復加面試,水務果甚熟悉,堪以改調水師等由各到臣。

  據此,該臣看得:武職員弁如有水陸用違其長者,案奉諭旨,准予改調,欽遵在案。茲准據水師提督臣吳必達、臺灣鎮總兵官楊瑞咨稱,署水師提標前營遊擊事世職藍元枚、署水師提標中營守備事試用武進士柴大紀、臺灣北路右營守備王祥,俱系生長海濱,自幼均隨父兄叔父出洋,水務素所熟悉,據詳請改水師前來。臣查藍元枚、柴大紀、王祥生長海濱,從幼出洋,素識海道,歷經委署水師營務,或調任臺灣水務,益加熟悉,船工水性均所周知。據請改用,經海壇、臺灣各鎮臣帶出外洋,面加親試,果於水務諳曉。理合循例題明,准予改入水師營分別學習,試用調補,庶不致用違其長。臣謹會同署理福建水師提督印務漳州鎮總兵官臣任澍合詞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議覆施行。臣等未敢擅便,為此具本謹題請旨。乾隆三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仍兼世管佐領臣蘇昌。

  旨:該部議奏。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三本二一○~二一一頁。

  ·一五、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李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職方司案呈,內閣抄出閩督李奏前事一摺,除行文完結外,相應抄單移會貴房查照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十九日。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十五日,內閣抄出閩浙總督李跪奏為奏明請旨事:竊照本年十月,武職各官屆當舉行軍政之期,事關激揚鉅典,必須詳慎考察,黜陟得宜,始足示懲勸而肅戎伍。臣荷蒙聖恩,調補閩浙總督,於本年二月間馳抵泉州駐扎,所有閩浙兩省將備,材技優絀,辦事勤惰,均未深知。且各員又多帶兵前赴臺灣剿賊。應俟事竣回營,核其功過,分別優劣,以昭激勸。相應仰懇聖恩,俯准閩浙二省,於乾隆五十二年十月軍政,俟剿匪事竣,循例補行,庶衡鑑得以周詳,舉劾益昭慎重。臣現在仍留心察訪,如有怠玩不職之員,隨時據實核參,不敢稍事姑容,致滋貽誤。理合恭摺奏明,伏乞皇上睿鑒。謹奏。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十二日奉朱批:覽,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三本二五○頁。

  ·一六、閩浙總督福康安殘奏摺

  臣福康安跪奏為奏請加展軍政限期、仰祈聖鑒事:竊查閩、浙二省應行五十二年軍政,經前督臣李侍堯奏請展限。及上年軍務告蕆,兩省員弁陸續調赴省城候考,因李侍堯染患瘡疾,不能考驗,署督臣魁綸任內,又以為日無多,未及辦理,令各員弁暫行回任候調在案。伏思武職之有軍政,猶文員之有大計,於激揚進退之中,寓彰癉勸懲之道。閩浙地方遼闊,山海錯盤。閩省八鎮、七協、五十八營,浙省五鎮、十一協、三十七營,碁布星羅,在在均關緊要。向來各營習氣,怠玩廢弛。自臺灣逆匪滋事,各員弁帶兵前赴會剿,至上年夏間內渡歸營,而自將備以下,經前督臣調考來省,需候日久,旋以未及考驗,復行回任,往返道途,殊形跋涉。統計一年之中,在營操練巡查之日甚少。臣抵任以來,體察營伍情形,亟應嚴加整頓。惟標營遠近不齊,員弁多未識面。現雖陸續調考,其漢仗、弓馬自可一望而知。所有平日操防之勤惰,辦事之優絀,尚須詳加訪察,一時究難悉其底裏。且督臣統轄兩省,而提督則系分別水陸,各有專轄,考覈更為親切。今福建水師提督哈當阿、陸路提督梁朝桂系甫經到任,浙江提督觀成尚未來浙,現系衢州鎮總兵伊里布護理,於各營員弁之賢否,均未能深知,即往返劄詢,亦屬無益。而臺灣一鎮,向例由該鎮考驗後出具考語送核彙題。該營員弁多系臣上年在於臺灣酌核打仗出力之人,分別奏咨補用,半載以來,勤惰恐難一致。奎林到任不久,亦未便草率辦理。是臣此時當亟須整頓之秋,有不能即行舉劾之勢。除大計薦劾,現與撫臣徐嗣曾另摺奏請再行展限半年外,所有五十二年軍政,相應仰懇聖恩,竟再展限一年。容臣就兩省營分酌分遠近,陸續調考,並分予各提督半年之限,囑令實心察驗,隨時出具密考,咨送查對。統於今冬考驗齊全,彙冊具題。則辦理既昭慎重,而各營員弁赴調,亦覺從容。大抵綠營習氣,兵丁則不解操防,將弁則惟思克扣。今若以軍政期逾,遽行調考,員弁等甫經回任,又復束裝,盤費無出,勢須借貸不足,必致克扣軍餉。以兵丁有定之銀糧,供員弁不時之侵扣,將兵力日疲,營務日廢。故臣愚昧之見,惟有寬期調考,使員弁等在營稍稍休息,再行赴省,則措費少覺舒徐,即不得藉詞克扣,致累兵丁。

  至臣蒙皇上逾格厚恩,畀以海疆重任,吏治、兵防,二者並重。現在水師、陸路,地方盜風未息,劫案時聞,良由各營將弁兵丁積懦成疲,積疲成玩。臣自抵任以後,嚴飭各鎮協營務宜振刷精神,一洗從前惡習,大聲疾呼,不遺餘力。仍時刻留心訪察,如有不肖員弁仍前玩懦,貽誤戎行,則不待調考即行嚴參,不敢稍存姑息。而各營中或有緝捕勇往,訓練精嚴、出力向上者,亦必亟行奏請升用,斷不以未經考驗,阻其上進之階。臣復竊思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備。今營伍如此廢弛,地方如此緊要,即使員弁等弓馬不致生疏,漢仗尚可去得,而以之緝盜不獲,以之操兵而兵不強,此等員弁沾染習氣已深,若非明示懲儆,難望其知畏知悛。臣為皇上儲備人才,輯寧邊境,早作夜思,劄催面飭,務使將為有用之將,兵為有用之兵。將來調驗時,凡員弁等漢仗、弓馬,縱有可觀,亦必將其平日獲盜多寡,操兵勤惰,互相參核,以定優劣。如此則黜陟俱歸核實,而戎伍可冀改觀。事關軍政考核,謹繕摺具奏,伏乞(下缺)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四九頁。

  ·一七、兵部「為內閣抄出大學士公福等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車駕司案呈,本年五月十八日,內閣抄出協辦大學士公福等奏巴圖魯侍衛等交回馬內酌留臺灣馬一百匹給發馬乾試養等因一摺,相應抄錄原奏移會貴房查照可也。須至移會者。計粘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五十三年五月二十三日。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四七頁。

  ·一八、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伍拉納等奏」移會

  戶部為移會事:福建司案呈,內閣抄出閩浙總督伍等具奏前事一摺,相應抄錄原奏移會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五十四年五月二十日。

  閩浙總督臣覺羅伍拉納、福建巡撫臣徐嗣曾跪奏為臺澎新舊戍兵、酌籌一律撥換班程、恭摺奏請聖鑒事:竊照臺灣、澎湖各營原額戍守班兵一萬二千一百七十六名,向由內地各營均勻派往,三年輪替。乾隆五十二年分班滿應回內地兵丁,時值剿匪未平,暫緩撥換。上年大功告竣,經將軍福康安查明戍兵內傷亡事故及班滿應行調回各兵缺額七千八百八名,又酌增汛防兵一千二百名,統計新舊共應補兵九千零八名,即於內地派往征兵內挑其年力精壯者留補;並聲明以調到臺灣之日為始,照例扣算換防之期,奏奉諭旨依議,欽遵在案。茲據臺灣鎮總兵普吉保請將內營馬步戰守各兵,勻作三次撥換,每次以六個月為期,咨呈前督臣李侍堯飭司查議。迨督臣福康安蒞任,以從前挑留戍兵,原因海疆初定,戍額不可不足,內外撥換,又恐往返需時,故為議宜之計。至挑征作戍,更於勞苦之力倍加勞苦。臺地既已寧靜,而臣徐嗣曾在臺灣數年,該處以征作戍之兵,類能安分,似未便拘泥前奏例限,致行征居戍,獨著勤勞,遂與面加商確,仰體皇上優恤戎行之意,一律速予換回,以均勞逸。當即飭司核議撥換班程。隨據藩司伊轍布詳稱:向日撥換臺灣一營之兵,每派至內地空營至數十營不等,以致弁兵不相認識,稽察為難。此後新增舊額換防弁兵,遵照福康安在臺灣時奏定章程,應於督、撫、提、鎮、協標各營分,整齊歸一劃撥。如某營應派外委千把若干員,某營應派馬步戰守兵若干名,一營仍歸一營總兵挑出指定,前往臺灣某營更替,俾無混淆,畫一注冊。

  至此次班程,如照臺灣鎮臣所議作為三起勻換,每起以六個月為期,須至五十五年秋間方能完竣,班次未免過遲。應分作四起,每起以三個月為期,各按營分歸撥換。擬將新增戍防經制額外外委十六員、兵一千二百名,同原額內應撥水陸馬步守兵二千三百名,通共弁兵三千五百一十六名為第一起,班程糧餉於本年四月初一日畫一起住;又派撥內地水陸各臺兵三千五百名為第二起,班程糧餉於七月初一日畫一起住;又派內地水陸各營兵三千五百名為三起,班程糧餉於十月初一日畫一起住;又派撥各營兵二千八百七十六名為第四起,班程糧餉於五十五年正月初一日畫一起住。各起弁兵通於一年以內全數完竣,仍俟三年屆滿,換回原營歸伍等情,經福康安與臣徐嗣曾斟酌定議,咨明水、陸二提臣暨行內地各營遵照揀派。福康安旋因奉命調任兩廣,迅速遄行,臣徐嗣曾署篆接辦,詳奏核辦通行。催趲將省城、廈門各哨船調撥齊備。臣伍拉納抵任後,會同查照福康安核定班程,隨復飛檄嚴催,一面咨移水、陸各提臣互相點驗頭起班兵。已據報齊集廈門,風順即隨配隨渡。其撥換之第二、三、四起,臣仍趕緊催趲,俾得按期依次前進,不致有誤班程。並將各冊咨部外,所有新舊戍兵酌籌一律撥換班程,謹合詞恭摺具奏,伏乞皇上睿鑒。謹奏。

  乾隆五十四年五月初三日奉朱批:如所議行,欽此。於本月初六日抄出到部。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五一頁。

  ·一九、兵部「為軍機大臣會同戶兵二部奏」移會

  兵部為遵旨議奏事:武庫司案呈,軍機大臣會同戶、兵二部奏前事等因一案,相應抄錄原奏移會稽察房可也。須至移會者。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日。

  軍機大臣會同兵部等部謹奏為遵旨議奏事: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覺羅伍、福建巡撫徐奏臺灣留喂馬匹、試有成效、酌籌改撥馬兵數目等因一摺,於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初九日奉朱批:軍機大臣會該部議奏,欽此;欽遵抄出到部。臣等會議得:閩浙總督覺羅伍等奏稱:臺灣各營,雍正二年原設為馬兵三百名,於雍正七年添設塘汛案內將馬兵議裁。此次將軍福康安剿捕臺灣逆匪,屢次克捷,多藉馬力,議請於解往臺灣軍營馬匹內酌留一百匹,試養一年,如果喂養得宜,再於臺灣鎮標、北路協標各改設馬兵一百名,作為定制,奏准在案。臣伍拉納因本年未經前赴臺灣,照會該鎮奎林查明喂馬情形具覆。茲據該鎮報稱:留喂馬匹已屆一年,倒斃止二十七匹,餘皆臕壯,堪以畜牧,並請於臺灣鎮及南北路、城守各標營按其形勢之衝簡,兵數之多寡,改設馬兵三百名,派撥防守等情。伏查前項馬匹,臣等雖未及親加查驗,既據奎林呈報試養已有成效,自屬實在情形。且臺灣南北兩路道里綿長,若以三百匹馬,按照各營均勻分撥,不惟聲援既壯,而弁兵又得騎操嫻熟,實於海外要地大有裨益。應如該鎮所議,臺灣鎮標中、左、右三營、城守二軍、南路營、下淡水二營、北路協標四營,共設馬兵三百名。所需馬匹,即照福康安原奏,於內地偏僻標營調撥班期更換,留馬易人,一切糧餉、草料並無增減。其每年倒馬匹數,查內地各營每馬一百匹,年額倒馬二十匹,今臺灣天氣潮熱,似宜量為區別,應請每百匹年額倒馬二十五匹。應補之馬,照例動支朋銀買補。派撥之馬兵三百名,應於五十五年正、四兩月分撥起程,糧餉、草乾於四、七兩月起住,將來歸入新定班程之頭、二兩起內歸總撥換,俾臻畫一,另造班程各冊咨部。再查臺灣上年酌留馬一百匹,內有福州等營馬七十五匹,不在原奏調撥之列,若令解回內地,未免更多往返,應即於內地照數扣除,就應派營分撥還補額。其挑留之馬兵七十五名,亦由原營派撥步兵換回,各歸原伍,以符營制等因具奏前來。

  查臺灣各營,原設馬兵三百名,於雍正七年添設塘汛守兵議裁在案。乾隆五十三年,協辦大學士公福剿捕逆匪,迅就蕩平,多藉馬力,奏請於解往軍營馬內酌留一百匹,試養一年,如果喂養得宜,再於臺灣鎮標、北路協標各改設馬兵一百名奏准在案。今該督撫奏稱,據臺灣鎮奎林呈報,試養馬匹倒斃止二十七匹,餘皆臕壯,堪以畜牧,奏請於南北路、城守各標營改設馬兵三百名,所需馬匹於內地偏僻標營調撥班期更換,留馬易人,並酌定分撥改設數目營分,附單具奏。核與上年福康安原奏情節相符,應如所請,按形勢之衝簡,兵數之多寡,均勻攤配,俾馬步各兵互為聲援,誠於海外要地,大有裨益。其所請自五十五年正、四兩月分撥起程,另文報部之處,亦應如所奏辦理。應令該督將內地調撥標營馬匹數目,並改設馬兵姓名,照例造入兵丁、朋馬各冊內報部查核。至該處既經添設馬兵,自應照內地之例,一體按期操演,以期精練純熟,俾成勁旅。並將操演各兵技藝,造冊報部查核。其每年額倒馬數,既據聲稱臺灣天氣潮熱,似宜與內地各營量為區別,應准其每百匹每年倒馬二十五匹。所倒馬匹,應由內地動支朋銀買補。其賠樁年分,並皮臟變價,悉照該省朋馬奏銷定例辦理。一切糧餉、草乾起住月分,於報銷冊內分晰聲造報部查核。再上年酌留馬一百匹內,有福州等營馬七十五匹,亦應准其仍留備用,即於內地照數扣除,就應派營分撥還補額。仍將各該兵領騎馬匹毛齒、年月日期、兵丁姓名,統入該省朋馬奏銷案內造報查核。其挑留之馬兵七十五名,系在未經定制設立馬兵以前,暫留彈壓,今既定額改設馬兵,亦應如所請,由原營派撥步兵換回,各歸原伍,以符營制。此案系兵部主稿,合併聲明。為此謹奏請旨。

  乾隆五十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奏,本日奉旨:依議。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五三~八五四頁。

  ·二○、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題本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覺羅伍拉納謹題為遵旨等事:竊照閩省臺灣、內地各營移駐弁兵添設塘汛防守,應需建造汛署、兵房、巡船等項。統計蚶江等處汛地,共應建汛署三座,塘房二百零四間,煙墩四十八座,望樓、旗杆、牌坊、照牆各十六座,巡船一隻,勘估共需工料銀六千四百二十七兩一錢零,動撥司庫存公銀兩,給領興建,經前督臣富勒渾會摺具奏。准到兵部咨覆,准其動頂興建,以資防守。仍將應建汛署、塘房、煙墩、望樓、旗杆、牌坊、照牆、巡船轉飭核實確估,造具冊結,題報興建。所需工料銀兩,應准在於存公銀內動支。將動用銀兩,進入存公冊內報部查核等因,轉行遵照去後。茲福建布政使伊轍布詳稱:據泉州府蚶江通判陳惇會同署晉江縣方維憲、陸路提標右營遊擊張瑞麟冊開蚶江五堡岩、右浮港等汛建蓋千總衙署一座、塘房三十間、並墩樓牌坊等項,共需工料銀一千一百三十一兩七錢一分八釐;福清縣知縣李倓會同護理海壇鎮標左營遊擊林士元,冊開旗杆尾汛塘房十間、並墩樓牌坊等項,共需工料銀二百七十四兩六錢五分四釐;署福清縣知縣郭廷魁會同護理長福營參將事右軍都司馬元勳冊開,城頭汛塘房十間、並墩樓牌坊等項,共需工料銀二百七十四兩六錢五分四釐;長樂縣知縣彭如槐會同長福營右軍都司哈景泰冊開,潭頭汛塘房三間、並墩樓牌坊等項,共需工料銀一百一十三兩七錢二分一釐;閩縣知縣李堂會同護理閩安協副將事遊擊施如憲冊開,東岐、浮岐等汛衙署一座、塘房十三間、並墩樓牌坊等項、巡船一隻,共需工料銀七百四十四兩三錢五分五釐;泉州府馬家巷通判常明會同署同安營參將事遊擊倪賓冊開,馬家巷、萬家村等汛塘房三十間、並墩樓牌坊等項,共需工料銀七百六十四兩一錢二分二釐;護理龍岩州事海澄縣知縣何茹連會同龍岩營遊擊和昌冊開,大池、小池、龍門船巷、王莊、三井、上家邦等汛衙署一座、塘房三十間、並墩樓牌坊等項,共需工料銀一千三百零三兩三錢二釐。通計內地各汛共需銀四千六百零六兩五錢二分六釐。按冊覆核,均與原估相符,委系撙節核實,並無浮冒,應行動撥存公銀兩給領興建,業經彙入乾隆五十年奏銷存公冊內造報在案。至臺灣南北路各營添設塘汛,先經逆匪滋事,未據造報,見在建築城垣,未及兼辦塘汛,應俟造送冊結到日,另案詳題。所有內地各汛已據冊報到齊,未便留待,合先轉造清冊,同送到圖結,詳請察核具題。再查馬家巷會勘印結,未據並送,見飭催取,送到另詳補咨,合併聲明等情前來。臣覆核無異,除冊結圖送部外,臣謹會同福建巡撫臣徐嗣曾、水師提督臣哈當阿、陸路提督臣海祿合詞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核覆施行。為此具本謹題請旨。乾隆五十五年四月二十日,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覺羅伍拉納。

  旨:該部察核具奏。

  ——錄自明清史料己編第七本六八三頁。

  ·二一、兵部「為內閣抄出兼署福撫伍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職方司案呈,內閣抄出兼署福撫伍奏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貴房查照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五十六年正月日。

  閩督兼署福撫伍跪奏為禁止班館等項名目、遵例具奏事:案准部咨:奉上諭:蠹役擾害善良,於吏治民生,大有關係,著傳諭各督撫,務飭問刑衙門,將班館等項名目永行禁革,仍著年終奏聞。欽此。欽遵在案。臣查差役設立班館,勒賄殃民,最為地方之害。閩省自懲治臺灣蠹役案內奏奉諭旨嚴查,臣得時刻留心防察,遇有差役詐贓之案,無不盡法痛治。現在內地各屬奸蠹稍知畏懼,即臺灣地方經總兵奎林及道府等遇事嚴懲,亦尚斂跡。茲乾隆五十五年歲底,據兩司轉據各府州屬結報閩省班館一項,及囤房、土地堂之名異而實同者俱已禁絕等情,會詳前來。伏思此等積弊,最易潛滋,總期平時嚴查,遇事認真整頓,方不致復萌故習。臣惟有督率司道時時留心,有犯必懲,斷不敢少容懈縱,以仰副聖主察吏安民、綏靖海疆之至意。所有禁止、班館等名目緣由,臣謹恭摺具奏,伏乞皇上睿鑒。再閩浙總督系臣本任,毋庸會銜,合併陳明。謹奏。

  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十九日奉朱批:以實為之,欽此。於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抄出到部。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四本三八八頁。

  ·二二、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題本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覺羅伍拉納謹題為遵旨議奏事:竊照福建臺灣澎湖水陸各營暨福州旗營,遞年操演槍砲、火藥、鉛子,需用硝鉛料價桶腳等項,查照部准價值,每年核實動支額派存公銀二千七百一兩九錢三分五釐,歷年造冊題銷在案。茲據福建布政使伊轍布詳稱:乾隆四十七年奉文武職名糧改給養廉,添補實兵,內槍砲各兵,應於四十八年起加用藥鉛,業經造冊咨報。今查乾隆五十年分,計臺澎福州等八旗營實需硝鉛料價桶腳等銀二千三百零八兩五錢八分六釐,在於乾隆五十年分額派存公銀二千七百一兩九錢三分五釐之內動支,計節省餘剩存公銀三百九十三兩三錢四分九釐。又乾隆五十一年分計臺澎福州等八旗營實需硝鉛料價桶腳等銀二千三百零八兩五錢八分六釐,在於乾隆五十一年額派存公銀二千七百一兩九錢三分五釐之內動支,計節省餘剩存公銀三百九十三兩三錢四分九釐。以上二年節省餘剩存公共銀七百八十六兩六錢九分八釐,同收回四十二年分硝斤合共銀九千八百零六兩九錢九分一釐,分別截給,委員採辦四十四年分硝斤應用,理合遵照分晰報銷四柱,同節省存公銀兩,按年按款備造清冊,並取具實銷印結,詳送察核具題。所有乾隆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二、三十三、三十七、四十、四十一、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八、四十九等十四年,節省餘剩,共銀六千四百七十一兩三錢零七釐,業於前次四柱冊內造報,動支湊給委員採辦四十三年分硝斤,俟收回歸入下次四柱冊內造報,合併聲明等情前來。臣覆核無異,除冊結分送戶、工二部外,臣謹具題,伏乞皇上睿鑑,敕部核覆施行。為此具本謹題請旨。乾隆五十六年七月二十九日,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覺羅伍拉納。

  旨:該部察核具奏。

  ——錄自明清史料己編第七本六八七~六八八頁。

  ·二三、工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等奏」移會

  工部為移會事:營繕司案呈,本年九月二十三日內閣抄出閩督伍等奏建蓋澎湖兵房一摺,除行文外,相應抄錄原奏知會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五十九年九月九日。

  閩浙總督臣覺羅伍拉納、福建巡撫臣浦霖跪奏為動項建蓋澎湖被風倒壞兵房、循例具奏事:竊照臺灣府澎湖地方於乾隆五十五年六月間陡起颶風,民間房屋多有倒壞,經臣提取司庫銀兩,委員曾中立管解前往,並飭會同升任臺灣府楊廷理親赴查勘,逐一撫恤,恭摺具奏,並聲明兵房等項,分別勘估另辦。接准部咨,行令造具冊結,照例辦理等因,轉行遵照去後。茲據布政使轍布詳,准臺灣府楊廷理移稱:飭令澎湖通判蔣曾年會同副將李南馨確勘左右兩營,原設十三汛兵房,於乾隆二十二年請動項修蓋,歷年已久,茲復被風倒壞,僅存基址,共應建兵房六十八間,並砲臺、望樓、旗杆、牌坊、照壁、煙墩等項,估需工料銀三千二百十四兩二錢三分八釐,造具冊結移送到司,核與准銷例價無浮,應請於浙江省解到商捐臺灣城工銀兩餘剩項下動支興建,遵例呈請具奏前來。臣等覆查無異,除飭取冊結另疏核題外,所有動項建蓋澎湖被風兵房估需銀數緣由,臣等謹合詞恭摺具奏,伏乞皇上睿鑒。謹奏。

  乾隆五十九年九月十九日奉朱批:該部知道,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五九頁。

  ·二四、工部題本

  經筵講官署工部尚書吏部尚書鑲黃旗漢軍統臣金簡等謹題為動項建蓋澎湖兵房等事:兵科抄出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題前事內開:竊照臺灣府澎湖地方於乾隆五十五年六月初六日陡起颶風,民間房屋多有倒壞,經臣提取司庫銀兩,派委署南勝同知曾中立管解前往,並飭會同前升任臺灣府知府楊廷理親赴查勘,逐一撫恤,恭摺具奏,並聲明兵房等項分別勘估另辦,於乾隆五十六年正月初九日准到工部咨覆,行令造具冊結,照例辦理等因,轉行遵照在案。茲據福建布政使伊轍布詳,准臺灣道楊廷理移,據署臺灣府知府袁秉義轉,准澎湖通判蔣曾年會同澎湖協副將李南馨親詣確勘,澎湖水師左、右兩營原設新城東邊等十三汛兵房,並砲臺、照牆、旗杆、牌坊、望樓、煙墩廠、煙臺等項,撥兵駐守巡查,緣島峰孤懸,四圍環海,頻遭風雨摧殘,先於乾隆三十二年間題請動項修蓋,歷年已久,本多損壞,乾隆五十五年六月初六日陡遭颶風驟雨,被刮倒塌,木料、磚瓦掀飛破碎,隨風入海,僅存基址。遵經召匠確估,應建新城東邊、新城西邊等二汛營房各一座七間,嵵裡汛、風櫃尾汛、文良汛等三汛營房各一座三間,將軍澳汛、挽門汛、水垵汛、西嶼內塹汛、外塹汛、小門汛、吉貝汛、等七汛營房各一座五間,北山赤崁汛營房一座十間,共六十八間,砲臺十座共三十間,又嵵裡汛、風櫃尾汛、文良汛、將軍澳汛、挽門汛、水垵汛、西嶼內塹汛、外塹汛、小門汛、北山赤崁汛、吉貝汛等十一汛照牆、旗杆、牌坊、望樓、煙墩廠等項每汛各一座,煙臺汛各三座,共估需工料銀三千二百一十四兩二錢三分八釐,造具冊結,由府道加結,移送到司,核與歷奉准銷例價並無浮糜,應請在於浙江省解到商捐臺灣城工銀兩餘剩項下動支給領,興建竣固,交營收管,另造冊結報銷,合先轉造估冊,同送到圖結,詳候察核具題等情前來。臣覆查無異,除冊結圖分送兵、工二部並循例恭摺具奏外,臣謹會同福建巡撫臣浦霖合詞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議覆施行,謹題請旨。乾隆五十九年八月二十日題,十月初四日奉旨:該部議奏,欽此。欽遵准兵部於十月初十日將原抄咨送到部。

  該臣等議得: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疏稱:竊照臺灣府澎湖地方,於乾隆五十五年六月初六日陡起颶風,民間房屋多有倒壞,經臣提取司庫銀兩撫卹具奏,並聲明兵房等項分別勘估另辦,准到部覆,行令造具冊結照例辦理等因,轉飭遵照在案。茲據福建布政使伊轍布詳,准臺灣道楊廷理移,據署臺灣府知府袁秉義轉,准澎湖通判蔣曾年會同澎湖協副將李南馨親詣確勘,澎湖水師左、右兩營原設新城東邊等十三汛兵房並砲臺、照牆、旗杆、牌坊、望樓、煙墩廠、煙臺等項撥兵駐守巡查,緣島嶼孤懸,四圍環海,頻遭風雨摧殘,先於乾隆三十二年間題請動項修蓋,歷年已久,本多損壞,乾隆五十五年六月初六日陡遭颶風驟雨,被刮倒塌,木料、磚瓦掀飛破碎,隨風入海,僅存基址。遵經召匠確估,應建新城東邊、新城西邊等二汛營房各一座七間,嵵裡等三汛營房各一座三間,將軍澳等七汛營房各一座五間,北山赤崁汛營房一座十間,共六十八間,砲臺十座共三十間,又嵵裡等十一汛照牆、旗杆、牌坊、望樓、煙墩廠等項每汛各一座,煙臺每汛各三座,共估需工料銀三千二百一十四兩二錢三分八釐,造具冊結,由府道加結移送到司,應請准於浙江省解到商捐臺灣城工銀兩餘剩項下動支興建,合先轉造估冊同送到圖結詳候具題等情。臣覆查無異,除冊結圖分送兵、工二部並循例恭摺具奏外,臣謹會同福建巡撫臣浦霖合詞具題等因前來。查福建臺灣府澎湖地方被風倒塌營汛、兵房並照牆、旗杆、牌坊、望樓、煙墩等項,先據該督於奏報撫卹被災摺內聲明衙署、營房等項照例分別辦理,經臣部移咨該督轉飭照例造具冊結,分題咨辦理。嗣據該督奏明兵房等項下估需工料銀三千二百十四兩二錢三分八釐,請在浙江省解到商捐臺灣城工銀兩餘剩項下動支興建等因,又經臣部移咨該督轉飭作速具冊結題報辦理,並行文戶部各在案。今據該督疏稱,修建澎湖水師左、右兩營、新城東邊等十三汛兵房共六十八間,砲臺十座共三十間,並照牆、旗杆、牌坊、望樓、煙墩等項共估需工料銀三千二百十四兩二錢三分八釐,造具冊結題報辦理等語。應如該督所題,准其照估興修。仍令該督轉飭作速撙節辦理,俟工竣之日,將用過工料銀兩照例切實確核造具冊結題銷。至冊開裝修門扇板片並未開明應裝處所高寬尺寸,成砌圍牆亦未開明面數並每面各長丈尺,油飾彩畫均未將應油應畫處所逐件露明長徑寬厚尺寸開載,應將原冊粘簽鈐印發還該督,轉飭於題銷冊內照依簽駁各款,逐一詳細查造,以便核辦並行文戶部可也。臣等未敢擅便,謹題請旨。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初十日,經筵講官署工部尚書吏部尚書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大臣管理御茶膳房奉宸苑事務鑲黃旗漢軍都統總管內務府大臣臣金簡、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尚書掌翰林院事教習庶吉士臣彭元瑞、左侍郎管理錢法事務總管內務府大臣臣伊齡阿、左侍郎臣吳省欽、右侍郎兼鑾儀衛鑾儀使臣阿迪斯、右侍郎鑲藍旗漢軍都統臣范宜恆、營繕清吏司郎中臣文光、郎中臣達琳、郎中臣閻學■〈氵朿〉、員外郎臣多隆阿、員外郎臣李肖筠、主事臣元明、主事臣恆清、主事臣何道生。

  旨:依議。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六○~八六一頁。

  ●臺案彙錄丁集卷二

  二五、閩浙總督魁倫題本(題報臺灣北路協中、左、右、北淡水四營補造乾隆五十九年分官馬朋扣、皮臟、買補價銀各項清冊)嘉慶元年七月初五日

  二六、閩浙總督魁倫題本(題報乾隆六十年分臺澎各營兵丁馬匹冊籍)嘉慶元年九月二十四日

  二七、兵部題本(核銷閩督魁倫題報臺灣兵丁馬匹冊籍)嘉慶元年九月二十七日

  二八、兵部題本(核銷閩督魁倫題報乾隆六十年分閩省各營官馬朋扣賠樁、倒斃買補、皮臟變價並扣存馬匹銀兩清冊)嘉慶元年十月十四日

  二九、閩浙總督魁倫題本(題報嘉慶元年分閩省各營官馬朋扣賠樁、倒斃買補、皮臟變價並扣存馬匹銀兩清冊)嘉慶二年閏六月二十二日

  三○、兵部題本(賞卹在洋遇盜被難弁兵)嘉慶二年十一月十三日

  三一、兵部「為兵科抄出本部彙題」移會(賞卹禦匪被害兵丁)嘉慶五年十二月

  三二、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愛新泰奏」移會(臺募兵丁及義民首內拔補之把總、外委等弁,請免調回內營)嘉慶九年正月二十九日

  三三、禮部「為內閣抄出奉上諭一道」移會(前因林爽文之亂,臺灣曾募鄉勇義民幫同官兵作戰;上諭國家既有經制軍旅,不應再募鄉勇)嘉慶九年二月

  三四、戶部題本(議覆湖南巡撫阿林保請將臺灣軍需案內原任寧洋縣病故知縣胡興黌應追款項豁免)嘉慶十年閏六月初五日

  三五、閩浙總督玉德題本(題報修造鳳山、嘉義、彰化三縣地震倒塌兵房工料銀兩)嘉慶十年七月初八日

  三六、閩浙總督玉德題本(題報閩省嘉慶九年分兵丁馬匹清冊)嘉慶十年九月二十八日

  三七、工部題本(核銷閩督玉德題報修造鳳山、嘉義、彰化三縣地震倒塌兵房工料銀兩)嘉慶十二年三月初十日

  三八、閩浙總督阿林保題本(題報嘉慶十年分臺灣各營官馬朋扣、皮臟銀兩清冊)嘉慶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三九、兵部題本(核銷閩督阿林保題報嘉慶十一年分臺灣各營官馬朋扣、皮臟銀兩)嘉慶十三年四月十八日

  四○、閩浙總督汪志伊題本(題報嘉慶七、八、九、十等年分臺澎各營並福州旗營每年操演槍砲所需硝磺鉛子料價等項銀兩)嘉慶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四一、閩浙總督汪志伊題本(題報臺澎各營官莊租息銀兩)嘉慶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四二、刑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趙片奏」移會(臺灣水陸官兵,請令該道會同總兵管轄)道光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四三、戶部「為本部議覆閩浙總督趙慎畛等奏」移會(請免扣閩省補攤軍需銀兩)道光四年十一月

  四四、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兼署福建巡撫孫爾准奏」移會(請酌改戍臺班兵配渡章程)道光六年五月

  四五、兵部「為內閣抄出本部奏」移會(核議閩督孫爾准等請調駐臺灣北路營員)道光七年三月

  四六、兵部「為內閣抄出兼署閩浙總督魏元烺奏」移會(遵旨裁減閩浙兩省兵 )道光十二年五月

  四七、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程祖洛奏」移會(籌請改設臺灣營員,酌裁馬匹)道光十三年八月

  四八、戶部「為內閣抄出代辦閩浙總督福建巡撫魏元烺奏」移會(奏報調駐臺灣北路營官兵建設衙署兵房等項估需工料銀數)道光十三年九月

  四九、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程祖洛奏」移會(嚴禁勒令商船渡載戍臺班兵)道光十五年三月三十日

  五○、戶部「為議覆內閣抄出閩浙總督程祖洛等奏」移會(臺灣艋舺營添兵案內漏未增估換防兵丁盤費,懇恩增估撥補)道光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五一、工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鍾祥等奏」移會(奏報添建嘉義參將及臺鎮左營衙署需用工料銀兩)道光十七年十一月

  五二、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鄧廷楨片」移會(戍臺班兵暫緩調換)道光二十年八月

  五三、戶部「為本部議覆臺灣總兵達洪阿等奏」移會(籌撥臺灣防堵經費)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二日

  五四、兵部「為兵部等部議覆閩浙總督劉韻珂等奏」移會(閩省兵營裁減馬匹)道光二十四年六月

  五五、兵部「為核議閩浙總督劉等奏」移會(臺灣各營汛移撥弁兵)道光二十七年十一月

  ·二五、閩浙總督魁倫題本

  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隨帶世襲三等輕車都尉世管佐領革職從寬留任臣魁倫謹題為請定等事:竊照福建省各標鎮協營乾隆五十九年分官兵馬匹朋扣、皮臟銀兩,業據福藩司彙冊請銷,並聲明臺灣北路中、左、右及北淡水四營冊籍,因沿海遭風遺失,俟催送到日另造,經臣會疏具題,准到部覆,行令速飭補造核銷等因,轉行遵照在案。茲據福建布政使田鳳儀詳稱:催准兼管臺灣鎮事水師提督哈當阿移,據北路協中、左、右、北淡水四營補造乾隆五十九年分官兵朋扣、皮臟、買馬價銀各項清冊,移請核銷,並聲明冊已造送,實因遭風失水,以致未能依限造送,遲延有因,所有應議遲延各職名,請免開送等因前來。查閩省臺灣北路中、左、右並北淡水四營乾隆五十九年正月起,至十二月止,官兵共應存朋扣銀一千九百六兩七錢八分,皮臟銀一十二兩五錢,賠樁銀無項。以上朋扣、皮臟共銀一千九百一十九兩二錢八分。又福建省臺灣北路中、左、右、北淡水四營舊管各官例馬五十匹,各兵騎操馬九十八匹,外遺營官馬二匹,新收各官例馬一十二匹,各兵騎操馬二十八匹,內買補官馬二十五匹,改調官馬三匹;開除各官例馬六匹,各兵騎操馬二十七匹,內買補官馬二十五匹,改調官馬二匹;實在各官例馬五十六匹,內附支馬二匹,各兵騎操馬九十九匹,外遺營官馬一匹;遵照部頒式樣,備造四柱按營分晰管、收、除、在四柱清冊。並聲明乾隆五十九年分臺灣北路中、左、右並北淡水四營應買官馬二十五匹,每匹原定價二十二兩,共用銀五百五十兩外,實剩朋扣銀一千三百五十六兩七錢八分,實存皮臟銀一十二兩五錢,通共存銀一千三百六十九兩二錢八分。案准部咨,每百兩應解飯食銀二兩,共應解飯食銀二十七兩三錢八分六釐,實剩朋扣、皮臟銀一千三百四十一兩八錢九分四釐。合就轉造清冊,詳請題銷。所有奉取北路中、左、右、北淡水四營造冊遲延各職名,並請邀免開報等情來。臣覆核無異,除冊分送戶、兵二部及兵科查核外,臣謹會同護理福建巡撫臣姚棻、署理水師提督印務漳州鎮總兵官臣顏鳴漢、陸路提督臣王彙合詞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核覆施行。為此具本謹題請旨。嘉慶元年七月初五日,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隨帶世襲三等輕車都尉世管佐領革職從寬留任臣魁倫。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六二~八六三頁。

  ·二六、閩浙總督魁倫題本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世襲三等輕車都尉世管佐領革職從寬留任臣魁倫謹題為通行事:據福建布政使司布政使田鳳儀稱:乾隆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奉准兵部咨行,自乾隆十四年為始,將通省經制原額,調撥裁汰安塘駐防缺額實在兵丁、馬匹、駝隻等項各總數目,臚例冊首,再行按照督撫提鎮標營,分晰造冊具題等因,遵照在案。茲准閩省水師陸路暨臺灣、澎湖各標鎮協營,將乾隆六十年分各營經制原額、調撥裁汰缺額實在兵丁、馬匹,遵照部頒冊式,造具清冊到司。遵即逐一查核,按營分晰,備造四柱總細數目清冊,詳送察核具題等情到臣。據此,該臣看得:案准部咨,通省經制原額、調撥裁汰駐防缺額實在兵丁馬匹分晰造冊具題等因,茲據福建布政使田鳳儀詳,准閩省水師陸路暨臺灣、澎湖各標鎮協營將乾隆六十年分各營經制原額、調撥裁汰缺額實在兵丁、馬匹,遵照部頒冊式,按營分晰,備造四柱清冊,詳送具題等情前來,臣覆查無異,除冊送部外,臣謹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核覆施行。為此具本謹題請旨。嘉慶元年九月二十四日,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世襲三等輕車都尉世管佐領革職從寬留任臣魁倫。

  旨:該部察核具奏。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六三頁。

  ·二七、兵部題本

  經筵講官兵部尚書鑲黃旗漢軍都統管理宗人府銀庫事務臣慶桂等謹題為題報兵馬冊籍事:查乾隆十四年十月內,臣部議覆原任陝甘總督尹繼善題報清查兵馬一案,行令各省督、撫、提、鎮,將各標鎮協營兵丁馬匹數目,按年造冊送部,臣部於年終察核匯題等因,具題,奉旨依議,欽此,欽遵在案。上年十二月內,臣部匯題乾隆五十九年分各省兵丁馬匹數目,據前署閩浙總督長麟題報,福建水師陸路各營實在兵丁馬匹數目,聲明臺灣北路中、左、右、淡水等四營清冊,因沿海遭風遺失,另飭補造。茲據閩浙總督魁倫將該四營馬步戰守兵丁馬匹實在數目,補造清冊具題前來。臣部查臺灣北路中、左、右、淡水四營額設馬步兵三千八百八十二名,核與五十八年分冊報兵額相符。至額設馬一百匹,亦與五十八年分冊報額數相符。再查此案前據該督聲明,該四營兵馬冊籍因沿海遭風遺失,尚非無故遲延,應毋庸議。臣等未敢擅便,謹題請旨。嘉慶元年九月二十七日,經筵講官兵部尚書鑲黃旗漢軍都統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大臣管理宗人府銀庫事務臣慶桂、經筵講官尚書兼文淵閣直閣事臣紀昀、戶部右侍郎兼署兵部左侍郎正黃旗滿洲副都統臣臺布、左侍郎鑲紅旗漢軍副都統兼公中佐領清字經館提調臣趙■〈金英〉、右侍郎臣李潢、武庫清吏司掌印郎中臣誠安、郎中兼公中佐領臣馮世枚、郎中臣海明、郎中臣世傑、郎中兼公中佐領臣富通、郎中臣曹師曾、主事臣蔣師爚、候補主事臣申瑤、額外主事臣肅崇阿、額外主事臣扎蘭泰、車駕清吏司郎中臣黃永沛。

  旨:依議。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六四頁。

  ·二八、兵部題本

  經筵講官兵部尚書鑲黃旗漢軍都統管理宗人府銀庫事務臣慶桂等謹題為請定歲底奏報、以肅馬政事:兵科抄出閩浙總督魁倫題前事內開:竊照福建省鎮防經制督撫提鎮水師陸路各鎮標協營官兵馬匹朋扣賠樁、倒斃買補、皮臟變價、扣存馬匹銀兩並營馬數目等項,例應按年造冊奏銷。茲據福建布政使田鳳儀詳稱:遵查閩省乾隆六十年正月起,連閏至十二月止,鎮防官兵共應存朋扣銀二千六百九十二兩八錢一分,皮臟銀四十七兩,賠樁銀無項;經制各鎮標營官兵共應存朋扣銀二萬六千二百五十兩五錢四分,皮臟銀三百六十二兩五錢,賠樁銀四十兩;臺灣各營應存朋扣銀四千九百二十三兩六錢八分,皮臟銀三十二兩五錢。以上朋扣、皮臟、賠樁共銀三萬四千三百四十九兩三分。又福建省冊報舊管各官例馬一千四百三十六匹,內查臺灣南路營、南路下淡水營、臺灣水師中左右三營應造各冊,節次飛催,未准送到,容俟催送到日另造,應除例馬七十二匹外,實在例馬一千三百六十四匹;各兵騎操馬四千二百二十九匹,內查臺灣南路營、南路下淡水營、臺灣水師中左右三營應造各冊,節次飛催,未准送到,容俟催送到日另造,應除各兵騎操馬四十匹外,實在各兵騎操馬四千一百八十九匹;內外委、千把總、騎操馬二百五十三匹,額外外委騎操馬一百五十五匹,現兵騎操馬三千八百二十一匹,內查臺灣南路營、南路下淡水營、臺灣水師中左右三營應造各冊,節次飛催未准送到,容俟催送到日另造,應除現兵騎操馬四十匹外,實在現兵騎操馬三千七百八十一匹;外遺營官馬一十九匹,又興協右營未買補官馬四匹,補造乾隆五十九年臺灣北路中、左、右並北淡水四營各官例馬五十六匹,內附支馬二匹,各兵騎操馬九十九匹,外遺營官馬一匹。以上各官例馬一千四百二十匹,各兵騎操馬四千二百八十八匹,外委、千把總騎操馬二百五十三匹,額外外委騎操馬一百五十五匹,現兵騎操馬三千八百八十匹,外遺營官馬二十匹,未買補官馬四匹。新收各官例馬六百九十匹,各兵騎操馬一千八百八十六匹,內買補官馬八百八十四匹,改調官馬一千二匹。開除各官例馬七百六十六匹,各兵騎操馬一千九百四匹,內買補官馬八百八十四匹,改調官馬一千二十匹。實在各官例馬一千三百四十四匹,內附支馬六匹,各兵騎操馬四千二百七十匹,內外委、千把總騎操馬二百四十二匹,額外外委騎操馬一百五十四匹,現兵騎操馬三千八百七十四匹,外遺營官馬三十八匹,未買補官馬四匹。遵照部頒式樣,備造按營分晰管、收、除、在四柱清冊。並聲明乾隆六十年分各鎮標營應買官馬八百八十四匹,每匹原定價銀二十二兩,共用銀一萬九千四百四十八兩,內除陸路提標中左右前後五營、興化左右二營、汀州中右二營,除動支本營朋銀並皮臟、賠樁銀兩湊給外,尚不敷銀二百二兩一錢四分,於通省朋扣銀內湊給。又內地各營倒馬八百一十九匹共應皮臟銀四百九兩五錢,臺灣各營倒馬六十五匹共應皮臟銀三十二兩五錢,共銀四百四十二兩,內除湊給陸提各鎮營買馬價銀外,只存皮臟銀三百三十四兩九錢三分,俱於朋樁總冊內登明。又朋扣餘剩銀內,乾隆六十年分給水師各營篷索料價銀一千四百六十九兩二釐,另冊詳請題銷外,又減報倒馬扣存朋扣銀內乾隆六十年給過省屬各營馬價銀一萬九千四百四十八兩,內陸提各鎮營皮臟銀一百七兩七分,賠樁銀四十兩湊用外,實動朋扣銀一萬九千三百兩九錢三分,又動給水師提鎮執事人役工食銀七百六十二兩六錢,又動給水師旗營為快、捷等字號十二隻戰船篷索料價銀一百三十二兩九錢七分四釐,又動給金門左右二營大小槳■〈舟彭〉船四隻修換篷索料價銀二百三十四兩六錢八釐,又動給水師提督並各鎮賞號銀二千八百兩,又動給水師各營出洋巡哨銀一千二百四兩四錢,又動給八旗並水師旗營賞號銀七百二十兩,又動給八旗步兵操演藥鉛銀八十四兩五錢八分六釐,又動給臺灣各營燂洗戰船並辦理營中公務銀一千一百兩,又動給水師各營制備火藥軍械銀六百九十五兩七錢三分,又動給臺灣水師中營平字一號等六船篷索料價銀八十四兩九錢四分九釐,又動給臺灣水師左營定字三號等五船篷索料價銀六十二兩九錢一分三釐,又動給臺灣水師右營澄字二號等四船篷索料價銀七十兩二錢九分四釐外,實剩朋銀五千一百四十四兩四分四釐,實存皮臟銀三百三十四兩九錢三分,通共存銀五千四百七十八兩九錢七分四釐。奉准部咨,每百兩應解飯食二兩,共應解飯食銀一百九兩五錢七分九釐,實剩朋扣、皮臟銀五千三百六十九兩三錢九分五釐,合就詳請察核題銷等情前來。臣覆核無異,除冊分送戶、兵、工部及兵科查核外,臣謹會同護理福建巡撫臣姚棻、署理水師提督印務漳州鎮總兵官臣顏鳴漢、陸路提督臣王彙合詞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核覆施行。再此案據該司於嘉慶元年六月二十九日具詳到臣,緣臣查辦核算數目之有稽時日,是以具題稍遲,合併陳明。謹題請旨。嘉慶元年七月初五日題,九月十七日奉旨:該部察核具奏,欽此;欽遵抄出到部。

  該臣等議得:閩浙總督魁倫疏稱,閩省各營官兵朋扣銀兩,例按年奏報。茲據福建布政使田鳳儀詳稱:乾隆六十年分水陸各營共扣朋銀三萬三千八百六十七兩三分,賠樁銀四十兩,皮臟銀四百四十二兩,三共銀三萬四千三百四十九兩三分,除各項支銷外,實存銀五千三百六十九兩三錢九分五釐等因,造冊具題前來。查福建省經制營馬四千三百五十二匹,除臺灣南路等營奏銷冊籍未經送到,應除馬四十匹外,實在兵丁騎操馬四千三百一十二匹。今乾隆六十年分通省各營倒馬八百八十四匹,與應倒之例有減無浮。內除興化城守左右二營未滿年限馬四匹照例賠樁銀四十兩,其餘各營倒馬按冊查對,騎操俱過三年,應免賠樁。所有該年朋扣銀三萬三千八百六十七兩三分,逐一核算,與實在官兵應扣銀數相符;皮臟銀四百四十二兩,亦與每匹應變銀五錢之數相符。至買補馬八百八十四匹,系赴口購買,每匹價銀二十二兩,共動支銀一萬九千四百四十八兩,臣部核與該省奏准原案赴口購買價直相符,應准開銷。又冊開水師提鎮執事人役工食銀七百六十二兩六錢,水陸提鎮賞號銀二千八百兩,水師各營出洋巡哨銀一千二百四兩四錢,系原任閩浙總督郝玉麟等奏明准給之項,均應准其支用。又冊開動給水師旗營篷索料價銀一百三十二兩九錢七分四釐,動給水師各營篷索料價銀一千六百八十七兩一錢五分八釐,動給八旗並水師營賞號、藥鉛等項銀八百四兩五錢八分六釐,動給臺灣、澎湖各營燂洗戰船、辦理營中公務銀一千一百兩,動給水師各營制備火藥、軍械銀六百九十五兩七錢三分等語;查動給八旗水師旗營賞號銀兩以及臺灣、澎湖各營辦理營中公務銀兩,應令該督報明戶部查核;其修換篷索及制備火藥、軍械銀兩,應令該督報明工部查核。至冊開動給金門鎮左右二營槳■〈舟彭〉船隻修換篷索銀二百三十四兩六錢八釐,臣部查前項銀兩先據該督咨報從前向系動支存營公糧,因公糧改為公費,歷年俱系就營挪墊,未經開銷,請在於六十年朋扣銀內動支給還等因,經臣部以此項銀兩從前向無報銷成案,行令查覆,尚未核准,應俟咨覆到日,再行核銷。以上通共支用銀二萬八千八百七十兩五分六釐外,尚存朋扣、皮臟銀五千四百八十八兩九錢七分四釐,內除應解臣部飯銀一百九兩五錢七分九釐,實存銀五千三百六十九兩三錢九分五釐,應令造報戶部撥用。至該督疏內聲稱,臺灣南路營、南路下淡水營、臺灣水師中、左、右三營朋馬清冊,未准送到,俟催送到日另送等語;應令該督速飭補造,咨送臣部查對核銷,並將因何遲延之處,一併聲明報部查核。再查臺灣城守右軍總冊開造倒斃馬五匹,撒冊止開倒馬三匹,總撒數目不符,應令該督查明報部查核。恭候命下臣部,行文閩浙總督並知照戶部、工部一體遵奉施行。臣等未敢擅便,謹題請旨。嘉慶元年十月十四日,經筵講官兵部尚書鑲黃旗漢軍都統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大臣管理宗人府銀庫事務臣慶桂、經筵講官尚書兼文淵閣直閣事臣紀昀、左侍郎鑲紅旗漢軍副都統兼公中佐領清字經館提調臣趙■〈金英〉、右侍郎臣李潢、車駕清吏司掌印郎中臣薩涵太、郎中臣黃永沛、郎中臣覺羅音德布、郎中臣魁明、員外郎臣多慶、員外郎臣達敏、員外郎臣彭希洛、主事臣魁齡、主事臣雷純、主事臣王觀、額外主事臣慕鏊。

  旨:依議。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六五~八六七頁。

  ·二九、閩浙總督魁倫題本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閩浙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世襲三等輕車都尉世管佐領革職從寬留任免革任又免革任臣魁倫謹題為請定歲底奏報、以肅馬政事:竊照福建省鎮防、經制督撫提鎮水師陸路各鎮標協營官兵馬匹朋扣賠樁、倒斃買補、皮臟變價、扣存馬匹銀兩並營馬數目等項,例應按年造冊奏銷。茲據福建布政使司事按察使李殿圖詳稱:遵查閩省嘉慶元年正月起至十二月止,鎮防官兵共應存朋扣銀二千五百二兩二錢二分,皮臟銀四十七兩,賠樁銀無項;經制各鎮標營官兵共應存朋扣銀二萬四千一百四十五兩九分,皮臟銀三百六十二兩五錢,賠樁銀七十兩;臺灣各營應存朋扣銀六千五百三十兩一錢四分,皮臟銀三十七兩五錢。以上朋扣、皮臟、賠樁共銀三萬三千六百九十四兩四錢五分。又福建省冊報舊管各官例馬一千三百四十四匹,各兵騎操馬四千二百七十匹,內外委、千把總騎操馬二百四十二匹,額外外委騎操馬一百五十四匹,現兵騎操馬三千八百七十四匹,外遺營官馬三十八匹,又興協右營未買補官馬四匹,補造乾隆六十年臺灣南路營、南路下淡水營、臺灣水師中左右三營各官例馬八十匹,各兵騎操馬三十九匹,外遺營官馬一匹。以上各官例馬一千四百二十四匹,各兵騎操馬四千三百九匹,外委千把總騎操馬二百四十二匹,額外外委騎操馬一百五十四匹,現兵騎操馬三千九百一十三匹,外遺營官馬三十九匹,未買補官馬四匹。新收各官例馬五百八十二匹,各兵騎操馬一千三百八十二匹,內買補官馬八百九十四匹,改調官馬四百八十八匹。開除各官例馬六百九十六匹,各兵騎操馬一千三百六十八匹,內買補官馬八百九十四匹,改調官馬四百八十八匹。開除各官例馬六百九十六匹,各兵騎操馬一千三百六十八匹,內買補官馬八百九十四匹,改調官馬四百七十四匹。實在各官例馬一千三百一十匹,內附支馬一十匹,各兵騎操馬四千三百二十三匹,內外委、千把總騎操馬二百四十三匹,額外外委騎操馬一百五十七匹,現兵騎操馬三千九百二十三匹,外遺營官馬二十五匹,未買補官馬四匹。遵照部頒式樣,備造按營分晰管、收、除、在四柱清冊。並聲明嘉慶元年分各鎮標營應買官馬八百九十四匹,每匹原定價銀二十二兩,共用銀一萬九千六百六十八兩,內除督標中營、陸路提標中左右前後五營,長福左右二軍、興化左右二營、汀州中左右三營、除動支本營朋銀並皮臟、賠樁銀兩湊給外,尚不敷銀五百七十九兩一錢一分,於通省朋扣銀內湊給。又內地各營倒馬八百一十九匹,共應皮臟銀四百九兩五錢,臺灣各營倒馬七十五匹,共應皮臟銀三十七兩五錢,共銀四百四十七兩。內除湊給督標各鎮標營買馬價外,只存皮臟銀二百五十七兩七錢三分,俱於朋樁總細各冊內登明。又朋扣餘剩銀兩,嘉慶元年分給水師各營篷索銀一千四百七十九兩九錢七分八釐,另冊詳請題銷外,又減報倒馬扣存朋扣銀內,嘉慶元年給過省屬各營馬價銀一萬九千六百六十八兩,內督標各鎮營皮臟銀一百八十九兩二錢七分,賠樁銀七十兩湊用外,實動朋扣銀一萬九千四百八兩七錢三分;又動給水師提鎮執事人役工食銀七百六十二兩六錢,又動給水師旗營為快、捷等字號十二隻戰船篷索料價銀一百三十二兩九錢七分四釐,又動給金門左右二營大小槳■〈舟彭〉船四隻修換篷索料價銀二十九兩三錢二分六釐,又動給水陸提督並各鎮賞號銀二千八百兩,又動給水師各營出洋巡哨銀一千二百四兩四錢,又動給八旗並水師旗營賞號銀七百二十兩,又動給八旗步兵操演藥鉛銀八十四兩五錢八分六釐,又動給臺灣各營燂洗戰船並辦理營中公務銀一千一百兩,又動給水師各營制備火藥、軍械銀六百九十五兩七錢三分,又動給臺灣北路淡水營波字二號一船篷索料價銀一十六兩四錢九分二釐,又動給督標水師營肅字一號等四船篷索料價銀二十七兩七分五釐外,實剩朋銀四千七百一十五兩五錢五分九釐,實存皮臟銀二百五十七兩七錢三分,通共存銀四千九百七十三兩二錢八分九釐。奉准部咨,每百兩應解飯食銀二兩,共應解飯食銀九十九兩四錢六分六釐,實剩朋扣、皮臟銀四千八百七十三兩八錢二分三釐。合就詳請具題。至此案委因辦理清查甫經完竣,是以出詳稍遲,合併聲明等情前來。

  臣覆核無異,除冊分送戶、兵二部及兵科查核外,臣謹會同署理福建水師提督印務漳州鎮總兵官臣顏鳴漢、陸路提督臣王彙合詞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核覆施行。再此案據該司於嘉慶二年閏六月十一日具詳到臣,緣臣前往泉州、廈門一帶督緝洋盜,於十九日旋省,親詣盤查藩司庫貯銀款,逐細察核,輾轉需時,是以題報稍稽。再福建巡撫印務系臣兼署,毋庸會銜,合併陳明。為此具本謹題請旨。嘉慶二年閏六月二十二日,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閩浙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世襲三等輕車都尉世管佐領革職從寬留任免革任又免革任臣魁倫。

  旨:該部察核具奏。——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七五~八七六頁。

  ·三○、兵部題本

  經筵講官兵部尚書鑲紅旗滿洲都統管理宗人府銀庫事務臣慶桂等謹題為議卹事:該臣等議得:准閩浙總督魁倫咨稱:臺灣鎮標守備林國陞、南路營把總羅于紅帶同兵丁三名,赴口買馬,並督標左營外委邱振聲管帶班滿換回班兵四十四名,配吳長春商船內渡。於嘉慶元年四月初十日駛至青水墘外洋,二更時分,猝遇粵匪,當即施放槍砲,打死賊匪十餘名。艇匪亦開槍砲圍劫,以致林國陞等被砲擊斃,各兵多有受傷落水,前經附片具奏,並聲明被害受傷各官兵飛查確數,另行造冊咨部請卹在案。查守備林國陞被賊放砲傷斃,把總羅于紅、外委邱振聲、兵丁鍾正魁、巫紹期並督標左營班滿兵丁林明龍等四十名,俱被戕害,落水斃命。婁得陞一名被擄無蹤。惟黃大山、牛陞、劉得、蕭明魁四名落水得生。查與卹賞之例相符。其沉失軍械並請准其動支錢糧制補。相應造冊,同送到印結,咨部核議等因。於嘉慶二年十月十五日移咨到部。除兵丁婁得陞一名,既據聲稱被擄無蹤,毋庸議外,查定例大洋大江危險地方,官兵因公差委漂沒身故者,守備卹銀三百兩,把總卹銀一百兩,外委官照把總例給與;守備加贈一級,廕子弟一人,以衛千總用;把總加贈一級,廕子弟一人,以把總用;應得祭葬,行文禮、工二部議奏;馬兵賞銀七十兩,步兵賞銀五十兩,如無妻子親屬承受者,給銀二兩,該督撫提鎮委官致祭;其沒水登岸幸獲生全者,兵丁照軍功頭等傷例賞銀三十兩各等語。今此案守備林國陞等帶同兵丁赴口買馬,並外委邱振聲管帶班滿換回兵丁,配載商船內渡,在洋猝遇粵匪,施放槍砲抵禦,因艇匪放槍圍劫,以致俱被戕害,落水斃命,其被害受傷各官兵,既經該督奏明,造冊請卹,應照因公差委漂沒身故之例,分別辦理。應將冊開被賊戕害之守備林國陞一員,照例卹賞銀三百兩,加贈一級,廕子弟一人,以衛千總用;把總羅于紅一員,照例卹賞銀一百兩,加贈一級,廕子弟一人,以把總用;應得祭葬,行文禮、工二部議奏;外委邱振聲一員,照例賞銀一百兩;馬兵巫紹期一名,照例賞銀七十兩;步戰守兵鍾正魁、林明龍、張龍、朱得貴、富國寶、施元陞、鄭紹宇、高得陞、劉必得、張榮、劉開文、陳永陞、林國興、傅朝佐、林漢隆、陳必福、鄭朝貴、葉得貴、金國寶、邱得魁、陳加春、淡有章、鄧兆雷、江得旺、何安喜、陳得桂、葉天開、葉上高、鄭光亮、卓得貴、姚士清、曾明登、陳文煥、黃得標、朱定國、張良得、劉陞、鄭起鑾、陳得富、林正茂、王得玉等四十一名,均照例各賞銀五十兩;此內亡故兵丁賞銀,如無妻子親屬承受者,給銀二兩,該督撫提鎮委官致祭;落水得生兵丁黃大山、牛陞、蕭明魁、劉得等四名,均照例各賞銀三十兩。以上所給之銀,應令該督照數給發,造報戶部核銷。至沉失軍械,除弓箭、撒袋、戰箭系營兵自備外,其餘鳥槍三十桿、腰刀三十八口、藤牌六面、牌刀六口,應准其動項補制,以資巡防。臣等未敢擅便,謹題請旨。嘉慶二年十一月十三日,經筵講官兵部尚書鑲紅旗滿洲都統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大臣管理宗人府銀庫事務臣慶桂、經筵講官尚書臣金士松、左侍郎鑲紅旗漢軍副都統兼公中佐領臣趙■〈金英〉、戶部右侍郎兼署兵部右侍郎正黃旗滿洲副都統兼公中佐領臣傅森、職方清吏司掌印員外郎臣五誠額、郎中臣富勒敏、郎中臣伊拉齊、員外郎臣多慶、員外郎臣富廉、員外郎臣王衍福、主事臣英倫、主事臣趙午彤、主事臣茅豫、主事臣申瑤、司務兼司事臣劉源浩、武庫清吏司主事臣蔣師爚。

  旨:依議。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七六~八七七頁。

  ·三一、兵部「為兵科抄出本部彙題」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職方司案呈,兵科抄出本部彙題前事一案,相應抄單移會稽察房查照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嘉慶五年十二月初七日。

  先經內閣抄出臺灣鎮總兵兼提督銜愛新泰等奏查拿嘉義縣屬鹽水港匪犯陳錫宗等案內各犯,所有該汛禦匪被害兵丁吳銘恩、黃金亮、陳得棟、陳登龍、王進祿、丁得龍、馮高、黃士升、楊飛龍、鄭明魁、楊大同等十一名,又受傷兵丁黃拱照、葉大升、郭文水、郭家進、黃龍標、孟朝俊、林騰雲、徐宗耀、陳得安、陸起標等十名,均系事出因公,應否照例分別卹賞之處,出自皇上天恩等因具奏,於嘉慶五年九月初十日奉上諭:愛新泰等奏續獲鹽水港滋事匪犯辦理一摺,所有被害兵丁吳銘恩等十一名、受傷兵丁黃拱照等十名,均著交部分別卹賞等因,欽此。除先經恭錄上諭,行文該鎮欽遵在案。應將擒捕匪犯被害身死之兵丁吳銘恩、黃金亮、陳得棟、陳登龍、王進祿、丁得龍、馮高、黃士升、楊飛龍、鄭明魁、楊大同等十一名均照陣亡例各賞銀五十兩,受傷兵丁黃拱照、葉大升、郭文水、郭家進、黃龍標、孟朝俊、林騰雲、徐宗耀、陳得安、陸起標等十名均照三等傷例各賞銀二十兩。以上被害各兵丁如無妻子親屬承受者,給銀二兩,該督撫等委官致祭等因。嘉義五年十一月三十日題,十二月初二日奉旨:依議,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己編第七本六九二頁。

  ·三二、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愛新泰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武選司案呈,內閣抄出福建臺灣鎮總兵愛新泰奏前事一摺,除另行議覆外,相應抄單移會貴處查照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嘉慶九年正月二十九日。

  嘉慶九年正月二十六日,內閣抄出提督銜臺灣鎮總兵奴才愛新泰跪奏為臺募兵丁及義民首內拔補之把總、外委等弁、請免調回內營、以資熟手、以裨巡緝事:竊照臺灣營員,自乾隆五十六年起,副、參、遊、都、守等官俸滿調回內地之例,已遵奉停止。惟千、把、外委等弁,仍照舊定章程,三年更換。其在臺招募兵丁,每年造冊報部。凡遇戍兵換班之年,移會內營,扣除免換,歷經遵辦在案。茲邇年以來,由義民首及臺募兵丁內打仗緝匪,著有微勞,欽奉諭旨,以把總、外委拔補,及論功獎拔者,共計有把總二員、外委額外五名,按照□行定例,三年俸滿班滿,均應調回內地差委。惟查該弁等皆臺灣土著,□□本地之深山窮谷,賊匪朁匿蹤跡情形,素所深悉。自從獎拔之後,身列官階,益知感奮,節次緝獲各案逸匪多名,解送審辦具奏有案,誠為得力可用。近因回班俸滿年滿之期將屆,該弁等戀土重遷,憚於內調,或稱父母老病,無可倚托,或稱眷口累贅,無力搬移,多方稟請辭退,奮勉之人不能久於其任,捨之實屬可惜,留之與例不符,辦理自覺窒礙。奴才仰蒙聖主天恩,俾以海外重鎮,遇事分應遵循舊例,敬謹妥辦,何敢妄冀更改?第察悉情形,若不據實奏懇聖恩,殊非仰副我皇上慎重海疆、量材器使至意。奴才愚昧之見,可否量為變通,請嗣後臺募兵丁及義民首內恩並拔補之把總、外委等弁,凡有俸滿班滿,援照募兵丁之例,仍留本任,免其調回內營操委,按年造冊,詳送督臣察核,咨部。仍留心察看,俸滿把總內如有始終奮勉、緝捕勤能者,詳報注冊,遇有臺營陞遷事故□□總缺出,詳請督臣查明缺次,應輪補何項人員,行知到日,遵照□□新例秉公揀選,分別水陸,就近咨送提臣考驗拔補。倘有始勤終怠等事,即行詳咨斥革,以示懲勸。似此一轉移間,與陞黜之途無礙。該弁等無虞更調,自必倍加感激,竭力趨公,而臺營內地均不致易換生手,於營伍汛守緝捕兩有裨益。奴才為海疆重地留心得力汛弁起見,不揣冒昧,理合恭摺具奏,是否有當,伏乞皇上睿鑒,敕部議覆施行。謹奏。

  嘉慶九年正月二十四日奉硃批:該部議奏。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二本一五九~一六○頁。

  ·三三、禮部「為內閣抄出奉上諭一道」移會

  禮部為知照事:儀制司案呈,嘉慶九年正月二十六日,內閣抄出軍機大臣會同戶、兵、工三部議駁御史體德奏請增改軍需則例一摺,奉上諭一道,欽此欽遵到部,相應恭錄粘單移會稽察房可也。須至移會者。計粘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嘉慶九年二月日。

  嘉慶九年正月二十六日,內閣抄出二十四日奉上諭:本日軍機大臣會同戶、兵、工三部議駁御史體德奏請增改軍需則例一摺,已依議行矣。閱摺內有鄉勇一項不應復有募用之語,所奏甚是。國害設兵,所以衛民,內而八旂勁旅,外而駐防綠營,原以備一時徵調之用。我朝軍政修明,從前用兵外域,平定准噶爾、回部、大小金川以及剿捕內地亂民如王倫蘇、四十三、田五之類,均系調用額兵,隨征奏凱,從未有雇募鄉勇之事。

  自臺灣匪徒林爽文滋事時,該處地隔海洋,本有義民等急公慕義,請效馳驅,因而隨宜量用,協同官兵,分司搜剿。迨至剿辦邪匪,帶兵大員及地方官等召募鄉勇多名,輾轉隨征,以致愈集愈多,數盈累萬。在鄉里小民等各衛身家,遇地方偶有不靖,自行團集什伍,保護田廬,原屬通曉大義,分所當然。若竟官為雇募,隨營接仗,甚或調往隔省從征,經年累月,成何體制?試思八旗兵丁,如簡發東三省官兵,不聞有召募奉天等處民人從軍者,即簡發京營勁旅,亦從未有令大、宛兩縣民人幫同出兵者。況國家兵制之設,有將軍、督撫、提鎮以資統轄,設立營伍,蒐簡軍實,豈尚不能為國宣力,乃必藉閭閻未經練習之人,供疆場折衝之用,則又安用官兵為耶?揆厥所由,皆因武職大員不能實心辦公,平居無事,往往令本標兵丁充僕隸廝養之役,或兼習手藝,在署傭工,而於訓練操演,轉視為具文。屬下將弁,相率效尤,而督撫大吏又不能隨時整飭,遂致隸名營伍,步伐茫然,一旦有事徵調,其能知紀律、陷陣衝鋒者,寥寥無幾,勢不得不募民充勇,以供調撥。是非惟兵不能衛民,而轉率民以充兵,則大非立制之意矣。現在三省邪匪肅清,干戈永靖,然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無備。況兵之強弱,總視乎練兵之勤惰。如勤加訓練,則弱者可漸使之強。倘玩愒從事,則強者亦流而為弱。嗣後各省將軍、都統、督撫、提鎮等,均應飭營員,痛改□□,□□官兵,認真操演,俾標兵皆成勁旅,以肅軍政而勵戎行。將此通諭知之。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五本四七六~四七七頁。

  ·三四、戶部題本

  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鑲白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臣宗室祿康等謹題為據題等事:戶科抄出湖南巡撫阿林保將福建臺灣軍需案內原任寧洋縣病故知縣胡興黌應追核減銀一百一十八兩零、查明無可著追,取結題請豁免一案,嘉慶十年二月初九日題,四月十五日奉旨:該部議奏,欽此;欽遵於本日抄出到部。該臣等查得湖南巡撫阿林保疏稱:據湖南布政使成寧詳稱:福建臺灣軍需案內病故寧洋縣知縣胡興黌應追銀一百一十八兩六錢五分六毫,當經飭據原籍興寧縣詳覆確查,該故員胡興黌家產盡絕,無力完繳,出具印結,詳奉咨准閩浙總督查明該故員歷過任所,並無資材隱寄,取具切實印結,咨請由湖南查照辦理等因,又經轉飭照例查辦去後。茲據直隸郴州知州應先烈申,據興寧縣知縣周曰健申稱:原任福建寧洋縣已故知縣胡興黌應賠核減臺灣軍需銀一百一十八兩六錢五分二釐六毫,實系家產盡絕,無力完繳,出具印甘各結由州加結前來,相應將賫到各結詳請察核,具題豁免等情。臣覆核無異,除結送部外,臣謹恭疏具題等因前來。

  查定例內外官員應賠一切欠項,如事屬因公核減以及分賠、代賠之項,通查該員原籍及歷過任所果無財產隱寄任所,官出具切實印結,由原籍加結題請豁免,倘題豁後別經發覺財產,儘數入官,仍將出結官員革職,所豁銀兩並著賠還等語。今福建臺灣軍需案內原任寧洋縣病故知縣胡興黌應追核減銀一百一十八兩六錢五分二釐六毫,前經臣部行文原籍湖南巡撫遵照承追定例,分限完繳。嗣據該撫咨復,該故員家產盡絕,實在力難完繳,取具印加各結咨部。又經臣部行據閩浙總督查明該故員胡興黌歷過任所,並無資財隱寄,取結詳咨湖南巡撫,照例具題辦理在案。茲據湖南巡撫阿林保確查該故員胡興黌實系家產盡絕,無力完繳,取具印加各結,題請豁免前來。臣部核與豁免之例相符。所有原任寧洋縣病故知縣胡興黌應追核減銀一百一十八兩六錢五分二釐六毫,應准其照數豁免。倘題豁以後,別經發覺,財產盡數入官,仍將出結各官照例革職,所豁銀兩並著賠還。恭候命下,臣部行文閩浙總督、福建巡撫、湖南巡撫一體欽遵查照。臣等未敢擅便,謹題請旨。嘉慶十年閏六月初五日,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鑲白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革職從寬留任臣宗室祿康、經筵講官太子少保文淵閣直閣事尚書世襲雲騎尉降二級留任又革職留任臣戴衢亨、御前侍衛左侍郎總管內務府大臣總理工程處事務嚮導處大臣管理御茶膳房三山事務鑲藍旗滿洲副都統世襲一等輕車都尉又一雲騎尉臣那彥寶(差)、刑部左侍郎署左侍郎臣祖之望、經筵講官右侍郎管理錢法事務鑲黃旗滿洲副都統管理咸安宮官學國子監事務臣恩普、左侍郎管理錢法事務教習庶吉士臣劉鐶之、郎中臣德慶、郎中臣楊毓江、郎中臣董淇、郎中臣林紹光、員外郎臣蘇成額、員外郎臣宗室德莊、員外郎臣覺羅麟祥、員外郎臣瑺弼、員外郎臣錢學彬、員外郎臣吳應咸、主事臣慶福、主事臣額勒德恩、主事臣明昌、主事臣任蘭祐、額外主事臣韋運標、額外主事臣張業南、額外主事臣歐陽厚均、額外主事臣趙學轍、七品官臣王啟文、七品官臣李湘茞、七品官臣王炘、司務臣三多。

  旨:依議。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八八頁。

  ·三五、閩浙總督玉德題本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玉德謹題為咨行事:竊照乾隆五十七年六月間,福建臺灣府屬臺、鳳、嘉、彰四縣同時地震,輕重不一,經前督臣伍拉納將委員勘辦緣由會摺具奏,並經前水師提督兼管臺灣鎮臣哈當阿會同前臺灣道楊廷理請將鳳山、嘉義、彰化三縣震倒各汛卡兵房三百六十二間先行動支臺灣府庫備公銀兩給發趕修,統俟事竣造冊詳送核辦等由,奏奉諭旨,欽遵查辦。嗣續據臺灣道府轉據鳳、嘉、彰三縣遵照原奏修竣前項兵房三百六十二間,共用過工料銀五千一百七十七兩一錢六分□釐,在於臺灣府庫備公項下動支,備造實需細冊,由鎮道府覆勘屬實,核加印結請銷。當經前藩司姜開陽轉詳請題。准到工部咨行,以並不遵例先行估報,又未將興工、完工日期聲明報部,遽行造冊題銷,殊與定例不符。且此案營房系乾隆五十七年六月內地震倒塌,於乾隆五十八年題銷卹賞銀兩案內聲明,先動府庫備公銀兩趕修之工,亦應一面趕緊建修,一面造冊估報,何以延至十年之久,始稱一律修竣,率請題銷,實屬任意遲延,奏請查取承辦官辦理遲延並違例報銷以及該管上司率轉各職名先行送部,照例□別議處,仍令另委妥員詳細確查前項營房是否實系修理完固,並將何日興工一併據實查明,另行照例造具估計冊結,題報到日,再行核辦等因,轉行遵照去後。

  茲據署福建布政使司事按察使韓崶詳稱:除將奉取各職名另案詳請咨覆核示外,茲移准臺灣道轉據臺灣府詳,據鳳山縣知縣吳兆麟、嘉義縣知縣陳起鯤、彰化縣知縣曹世駿等詳稱:遵查乾隆五十七年間地震案內,奏明應修前項兵房共三百六十二間,緣各前任辦理清查及審獲會匪各要案未及興修,始於嘉慶七年八月初三日興工,至十月初一、二等日修整完固,共用過臺灣府庫備公銀五千一百七十七兩一錢六分九釐。遵駁另行照例備造實需細冊,會同臺灣水師協副將等出具無捏印結,由府詣勘屬實,加結送道,由道會同臺灣鎮親加覆勘,實系已經修理完固,合就加具聯銜結,一併移司,核詳題估等因到司。覆核冊開工料、銀兩,均與成規相符,亦由臺灣鎮、道、府等遂層覆勘,委果修理堅固,應請准予交營收管以資兵丁棲止,理合遵駁另行照例轉造估冊,同送到各結,詳候察核具題。至動用銀數,雖在千兩以上,但系未奉新例以前已經奏明辦理之案,毋庸再行具奏,以省繁瑣。所有圖說,前已造送,應免重複繪造,合併聲明等情前來。

  臣覆核無異。除冊結送部外,臣謹會同福建巡撫臣李殿圖合詞具奏,伏乞皇上睿鑒,敕部核覆施行。為此具本謹題請旨。嘉慶十年七月初八日,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玉德。

  旨:該部察核具奏。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二本一六二~一六三頁。

  ·三六、閩浙總督玉德題本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玉德謹題為通行事:據福建布政使司布政使景安詳稱:案查乾隆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奉准兵部咨行,自乾隆十四年為始,將通省經制原額調撥裁汰安塘駐防缺額實在兵丁、馬匹、駝隻等項各總數目,臚列冊首,再行按照督撫提鎮標營分晰造冊具題等因,遵照在案。茲准閩省水師陸路暨臺灣澎湖各標鎮協營將嘉慶九年分各營經制原額、調撥增添、裁汰缺額實在兵丁、馬匹遵照部頒冊式,造具清冊到司。遵即逐一查核,按營分晰備造四柱總細數目清冊,詳送察核具題。並聲明現冊造報水陸各營,合計共缺額兵一千零五十七名,或系事故汰革暫未募補,或系撥赴臺灣換班,其應換回之兵在洋阻滯未經歸伍,旋經隨時查明拔補等情到臣。

  據此,該臣看得:案准部咨,通省經制原額、調撥裁汰、駐防缺額、實在兵丁、馬匹分晰造冊具題等因,茲據福建布政使景安詳,准閩省水師陸路暨臺灣、澎湖各標鎮協營將嘉慶九年分各營經制原額、調撥增添、裁汰缺額、實在兵丁、馬匹,遵照部頒冊式,按營分晰,備造四柱清冊,詳送具題。並聲明現冊造報水陸各營,合計共缺額兵一千零五十七名,或系事故汰革暫未募補,或系撥赴臺灣換班,其應換回之兵在洋阻滯,未經歸伍,旋經隨時查明拔補等情前來。臣覆查無異,除冊送部外,臣謹具題伏乞皇上睿鑑,敕部議覆施行。為此具本謹題請旨。嘉慶十年九月二十八日,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玉德。

  旨:該部察核具奏。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八九頁。

  ·三七、工部題本

  大學士管理工部事務臣費淳等謹題為修理兵房用過工料銀兩、照例核減准銷事:工科抄出閩浙總督阿林保題前事內開:竊照乾隆五十七年六月間,福建臺灣府屬鳳山、嘉義、彰化三縣地震倒塌兵房三百六十二間,經原任閩浙總督臣伍拉納等奏明請修。嗣經前任總督臣玉德將用過工料銀五千一百七十七兩一錢六分九釐,造冊題銷。經工部以前項兵房並不遵例先行估報,又未將興工、完工日期聲明報部,遽行造冊題銷,與例不符,奏明飭令查取承辦官辦理遲延,並違例報銷,及該管上司率轉各職名送部議處,仍令另委妥員詳細確查,是否實系修理完固,並將何日興工、完工之處,一併查明,另行造具估冊題報,到日再行核辦等因,咨行在案。續又經前任閩浙總督臣玉德具疏題覆,前項兵房實緣鳳山等縣辦理清查及審獲會匪各要案,未及興修,始於嘉慶七年八月初三日興工,至十月初一、二等日修整完固,遵駁另行造具估冊,並聲明此案奉取各職名,另案咨部覆核等情具題。准到工部咨,查系奏明之工,應如所題辦理,仍令轉飭照例切實確核造具冊結題銷。至冊開頭停■〈宀瓦〉瓦並未開明面寬坡深丈尺,調脊亦無高寬尺寸,築打灰土又未開明應築處所寬深丈尺,成砌圍牆並未開明面數並每面各長丈尺,以及扣除門口分位尺寸所用磚塊瓦片有全行添新者,有添新至八九成者,均屬不合,應將原冊粘簽鈐印,發還閩浙總督,轉飭於題銷案內照依簽駁各款,逐一詳細查造,以便核辦等因。嘉慶十年十二月初九日題,本月十一日奉旨:依議,欽此;相應移咨遵照可也等因。當經轉行遵照去後。茲據福建布政使景敏詳稱:准臺灣道移,據臺灣府轉據鳳山、嘉義、彰化等縣呈稱:遵查乾隆五十七年間地震案內,奏明應修兵房共三百六十二間,緣各前任辦理清查及審獲會匪各要案,未及興修,始於嘉慶七年八月初三日興工,至十月初一、二等日修整完竣,共在府庫備公項下用過工料銀五千一百七十七兩一錢六分九釐,並無虛浮,理合遵照部簽各款,分晰備造細冊,出具印結,並聲明鳳山一縣,緣印信於蔡逆滋擾之時遺失,應俟奉頒另再補具印結,請咨備案等情,由府加結送道,會同臺灣鎮加具聯銜印結,移送核詳題銷等由到司。合就轉造成規細冊,同送到各結具文詳送察核題銷等情前來。臣覆查無異,除冊結送部查核外,臣謹會同福建巡撫臣溫承惠合詞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核銷施行,謹題請旨。嘉慶十一年十月初一日題,十一月三十日奉旨:該部察核具奏,欽此;欽遵於本日抄出到部。

  該臣等查得閩浙總督阿林保疏稱:乾隆五十七年六月間,福建臺灣府屬鳳山、嘉義、彰化三縣地震,倒塌兵房,造冊題銷,經工部以前項兵房並不遵例先行估報,又未將興工、完工日期聲明報部,遽行題銷,奏明飭令查取承辦官辦理遲延並違例報銷及該管上司率轉各職名,送部議處等因。續經前任閩浙總督臣玉德遵駁另行造具估冊,並聲明此案奉取各職名另案咨部覆核具題。准到部咨,仍令轉飭照例切實確核造具冊結題銷等因,當經轉行遵照去後。茲據福建布政使景敏詳稱:准臺灣道移,據臺灣府轉,據鳳山、嘉義、彰化等縣呈稱:遵查乾隆五十七年間地震案內奏明應修兵房共三百六十二間,

  緣各前任辦理清查及審獲會匪各要案,未及興修,始於嘉慶七年八月初三日興工,至十月初一、二等日修整完竣,共在府庫備公項下用過工料銀五千一百七十七兩一錢六分九釐,並無虛浮,理合遵照部簽各款,分晰備造細冊,出具印結,由府加結送道,會同臺灣鎮加具聯銜印結,移送核詳題銷等由到司。合就轉造細冊,同送到各結,具文詳送,察核題銷等情。臣覆核無異,除冊結送部查核外,臣謹會同福建巡撫臣溫承惠合詞具題等因前來。

  查福建鳳山、嘉義、彰化三縣動用臺灣府庫備公銀兩修理乾隆五十七年地震倒塌兵房三百六十二間,碎石坯身圍牆湊長六百三十六丈七尺,共工料銀五千一百七十七兩一錢六分九釐一案,先經原任閩浙總督伍拉納等奏明請修,迨嘉慶八年始據前任閩浙總督玉德具題請銷。當經臣部以並不遵例先行估報,又未聲明興工、完工日期,遽行題銷,與例不符,專摺參奏,查取辦理遲延與違例報銷之承辦官及該管上司率轉各職名送部照例議處在案。嗣據前任閩浙總督玉德遵駁造冊題估,並聲明查取各職名另案咨部覆核。又經臣部將冊造未協之處,行令於題銷案內照依簽駁各款,詳細查造,以便核辦。旋據該總督將承辦遲延職名送部,其率轉各上司並違例報銷各職名,並未全行開送。仍經臣部行令遵照原奏送議各在案。今據閩浙總督阿林保轉飭遵駁將用過工料銀兩造冊題銷。臣部查冊開所用物料、匠夫等項,照該處例價並工程做法則例核算,應將多用之處減去銀九百二十七兩七錢六分七釐,實准銷銀四千二百四十九兩四錢二釐,相應繕造黃冊,恭呈御覽,俟發交臣部之日,將核減數目,於副冊內注明鈐印,發還閩浙總督,轉飭在於承辦官名下照數著追還項報部,並知照戶部。至應議各職名,現在並未一併開送,殊屬不合,應仍令該總督即行查取送議。臣等未敢擅便,謹題請旨。嘉慶十二年三月初十日,太子少保體仁閣大學士管理工部事務臣費淳、文淵閣提舉閣事工部尚書鑲紅旗漢軍都統總管內務府大臣管理雍和宮事務世管佐領降四級留任臣縕布、經筵講官尚書臣曹振鏞、經筵官左侍郎鑲黃旗滿洲副都統步軍統領衙門左翼總兵官總管內務府大臣英和(圍)、左侍郎臣周兆基(差)、右侍郎管理錢法堂兼管光祿寺事務正藍旗滿洲副都統臣成書(差)、右侍郎管理錢法堂事務臣蔣予蒲、營繕清吏司郎中臣傅綸代、郎中臣永敏、郎中臣黃洽、員外郎臣恆安、員外郎臣汪玉林、主事臣寶玉、主事臣容海、主事臣方應綸、主事臣陳啟文。

  旨:依議,冊併發。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九一~八九三頁。

  ·三八、閩浙總督阿林保題本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阿林保謹題為請定等事:竊照福建省嘉慶十年分內地、澎湖各鎮標協營官兵馬匹朋扣、皮臟銀兩,業據福建藩司彙冊請銷,並聲明臺灣鎮標中左右三營、臺灣城守左右二軍、南路營、南路下淡水營、北路中左右三營、臺灣水師中左右三營、北路淡水營朋馬清冊,未經送到,俟催送到日另造,經臣會疏具題在案。茲據福建布政使景敏詳稱:准臺灣鎮總兵官愛新泰催據各該營補造前項冊籍移送到司。該布政使景敏查得,臺灣鎮標中左右三營、臺灣城守左右二軍、南路營、南路下淡水營、北路中左右三營、臺灣水師中左右三營、北路淡水營嘉慶十年正月起至十二月止官兵共應存朋扣銀五千九百三十五兩九錢二分,賠樁銀無項,皮臟銀三十七兩。以上朋扣、皮臟共銀五千九百七十二兩九錢二分。又臺灣鎮標中左右三營、臺灣城守左右二軍、南路營、南路下淡水營、北路中左右三營、臺灣水師中左右三營、北路淡水營舊管各官例馬一百七十八匹,各兵騎操馬二百九十三匹,外遺營官馬七匹;新收各官例馬九十八匹,各兵騎操馬九十一匹,內應買額馬七十四匹,改調官馬一十七匹;開除各官例馬八十六匹,各兵騎操馬一百一十匹,內應買額馬七十四匹,改調官馬三十六匹;實在各官例馬一百九十匹,各兵騎操馬二百七十四匹,外遺營官馬二十六匹。遵照部頒式樣,備造四柱清冊。並聲明嘉慶十年分各營應買官馬七十四匹,每匹原定例銀二十二兩,共銀一千六百二十八兩。實存朋扣銀四千三百七兩九錢二分,賠樁銀無項,皮臟銀三十七兩,通共存銀四千三百四十四兩九錢二分;奉准部咨,每百兩應解飯食銀二兩,共應解飯食銀八十六兩八錢九分八釐;實剩朋扣、皮臟共銀四千二百五十八兩二分二釐。合就轉造清冊,詳請題銷等情前來。臣覆核無異,除冊分送戶、兵二部及兵科查核外,臣謹會同福建巡撫臣張師誠、水師提督臣張見升、署理陸路提督事務浙江衢州鎮總兵官臣英海合詞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核覆施行。再陸路提督臣許文謨現在臺灣督緝餘匪,尚未內渡,毋庸會銜,合併陳明。為此具本謹題請旨。嘉慶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阿林保。

  旨:該部察核具奏。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九四~八九五頁。

  ·三九、兵部題本

  兵部尚書鑲白旗漢軍都統一等子臣明亮等謹題為請定歲底奏報、以肅馬政事:兵科抄出閩浙總督阿林保題前事內開:竊照嘉慶十一年分閩省各營朋馬奏銷一案,前據藩司彙冊詳送,經臣具疏題銷,聲明臺灣南路營、南路下淡水營、北路中左右三營、北路淡水營冊籍,屢催逾期,未據造送,未能彙入通省,隨同造報,應俟另行截出續辦等情在案。茲據福建布政使景敏詳稱:催據各營送到數冊。查臺灣南路營、南路下淡水營、北路中左右三營、北路淡水營嘉慶十一年正月起至十二月止,官兵共應存朋扣銀二千五百七十七兩七錢一分,賠樁銀無項,皮臟銀一十七兩五錢;以上朋扣、皮臟共銀二千五百九十五兩二錢一分。又臺灣南路營、下淡水營、北路中左右三營、北路淡水營舊管各官例馬六十六匹,各兵騎操馬一百三十一匹,外遺營官馬九匹;新收各官例馬二十六匹,各兵騎操馬五十匹,尚應買額馬三十五匹,改調官馬一十五匹;開除各官例馬二十八匹,各兵騎操馬四十七匹,內應買額馬三十五匹,改調官馬一十二匹;實在各官例馬六十四匹,各兵騎操馬一百三十四匹,外遺營官馬六匹。遵照部頒式樣,備造四柱清冊。並聲明嘉慶十一年分各標營應買官馬三十五匹,每匹照原定價銀二十二兩,共銀七百七十兩,實存朋扣銀一千八百七兩七錢一分,賠樁銀無項,皮臟銀一十七兩五錢,通共存銀一千八百二十五兩二錢一分。奉准部咨,每百兩應解飯食銀二兩,共應解飯食銀三十六兩五錢四釐,實剩朋扣、皮臟共銀一千七百八十八兩七錢六釐。合就造冊詳送,察核具題等情來。臣覆核無異,除冊分送部、科外,臣謹會同福建巡撫臣張師誠、水師提督臣張見升、署理福建陸路提督事務浙江衢州鎮總兵官臣英海合詞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核覆施行。謹題請旨。嘉慶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題,嘉慶十三年三月初四日奉旨:該部察核具奏,欽此;欽遵抄出到部。

  該臣等議得:閩浙總督阿林保疏稱:福建省嘉慶十一年分官兵馬匹朋扣、皮臟銀兩,業據藩司彙冊請銷,並聲明臺灣各營冊籍未經送到,俟催取到日另疏具題在案。茲據福建布政使景敏詳稱:臺灣各營嘉慶十一年分官兵朋扣銀二千五百七十七兩七錢一分,皮臟銀十七兩五錢,內除買補馬三十五匹,每匹價銀二十二兩,共銀七百七十兩,應解部飯銀三十六兩五錢四釐外,實存銀一千七百八十八兩七錢六釐等因,造冊具題前來。查先據閩浙總督阿林保題銷嘉慶十一年分水路各營朋銀馬匹,經臣部於題覆案內,行令該督將臺灣各營官兵朋馬冊籍,迅速趕造送部等因在案。今該督造送冊開,臺灣各營嘉慶十一年分買補馬三十五匹。查福建省該年朋馬奏銷案內,倒馬八百五十三匹,今臺灣各營報倒馬三十五匹,核與該省每年應准報倒馬九百三十五匹之例,有減無浮,應准買補。按冊查對騎操俱過三年,應免賠樁。所有該年朋扣銀二千五百七十七兩七錢一分,逐一核算,與實在官兵應扣銀數相符;皮臟銀十七兩五錢,亦與每匹應變銀五錢之數相符;至買補馬三十五匹,每匹價銀二十二兩,動支銀七百七十兩,與該省赴口購買價值相符;應准開銷。尚存朋扣、皮臟銀一千八百二十五兩二錢一分,內除應解臣部飯銀三十六兩五錢四釐,實存朋扣皮臟銀一千七百八十八兩七錢六釐,應令該督報明戶部撥用。恭候命下,臣部行文閩浙總督並知照戶部一體遵奉施行。臣等未敢擅便,謹題請旨。嘉慶十三年四月十八日,兵部尚書內大臣閱兵大臣鑲白旗漢軍都統署正黃旗蒙古都統管理火器營事務一等子臣明亮、署經筵講官尚書臣劉權之、左侍郎正藍旗護軍統領(下缺)

  旨:依議。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九九頁。

  ·四○、閩浙總督汪志伊題本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汪志伊謹題為報銷事:竊照閩省臺灣、澎湖各營並福州旗營每年操演槍砲,動用火藥、鉛子,所需硝磺、鉛子料價及桶腳等項,例應在於額派存公銀二千七百一兩九錢三分五釐之內動用,按年造冊報銷。所有嘉慶七、八、九、十等年分各營操演槍砲,動用藥鉛價值等項,動支額派存公並節省銀兩,先據藩司造具清冊,詳送報銷,並聲明此案遲延職名,業於乾隆五十七年分題銷案內聲明俟移催送到,另詳請咨。今嘉慶七、八、九、十等年報銷,因前屆未經造報,難以越屆報銷,所有遲延職名,應請統歸五十七年分報銷案內移催開報,到日另詳請咨等情。經前兼署督臣王紹蘭於嘉慶二十年五月十三日恭疏題銷,接准工部咨,查福建臺澎各營並福州旗營嘉慶七、八、九、十等四年分操演槍砲用過藥鉛,據該督將共需用工料銀九千七百九十九兩三錢三分零造冊題銷,當將冊開操演藥鉛數目是否相符,應否准其照冊辦理,移准兵部覆稱,查福建臺澎各營並福州旗營冊開制辦藥鉛,並未將操演鳥槍兵丁名數暨砲位數目及次數、出數分晰造報,無憑核議,應令轉飭據實分晰造冊,送部核辦。應將原冊發還,轉飭遵照兵部原議,據實查明造報兵部核辦,俟兵部核准之日,再將用過工料銀兩照例造冊具題,送部核銷。至此案報銷例應年清年款,又經節次奏咨行催,乃遲至十年之久,始行題報,殊屬稽延,其應議職名自應各歸各年分案查取,何得以統歸乾隆五十七年分報銷案內開報,另詳請咨為詞,殊屬不合。應令嚴飭,將歷年承辦遲誤及督催不力各職名,迅即確切查明,先行開揭送部核議等因,當經轉行遵照去後。

  茲據署福建布政使覺羅麟祥詳稱:催准臺灣、澎湖各營並福州旗營將嘉慶七、八、九、十等四年給兵操演槍砲次數、出數及兵丁名數、並用過藥鉛核需硝鉛價值、同藥料桶價、腳費各銀兩細數,按年分晰造冊,移送請銷到司。覆查臺灣、澎湖各營並福州旗營嘉慶七年分給兵操演槍砲用過硝鉛價值並藥料、桶價、腳費請銷銀二千一百八十六兩四錢六分七釐四毫,又八、九、十等三年每年請銷銀二千四百三十六兩九錢九釐八毫,計四年共請銷銀九千四百九十七兩一錢九分六釐,按冊查核,與例相符,應請准其在於各該年額派存公銀內開銷。至所銷各銀兩,比較原報冊內共核刪銀三百零二兩一錢三分六釐八毫,應俟移營追繳歸款,收入節省藥鉛料價冊內造報外,理合按年轉造報銷,同操演槍砲次數、出數各細冊詳送察核,題覆請銷。至應議各職名,現在嚴催,容俟送到另詳請參,合併聲明等情前來。臣覆核無異,除冊送部外,臣謹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核銷施行。為此具本謹題請旨。嘉慶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汪志伊。

  旨:該部察核具奏。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一一~九一二頁。

  ·四一、閩浙總督汪志伊題本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汪志伊謹題為臺灣澎湖各營官莊徵收租息銀兩題報事:竊照福建臺灣澎湖各營徵收官莊租息銀兩,每年造冊報銷,例應取結保題。又各省賞卹兵丁紅白銀兩,案准部咨,欽奉恩旨,自乾隆四十七年為始,著於正項支給。至應徵臺灣官莊租銀,嗣後報撥充餉等因,遵行在案。茲據福建布政使李賡芸詳稱:福建省嘉慶九年分賞卹兵丁紅白事同赴臺灣換班兵丁盤費銀兩,欽遵恩旨,動支正項,先經造冊詳送題銷在案。所有臺灣各營官莊租銀,向系隔年報銷。茲准臺灣、澎湖各營陸續造具官莊租息數冊轉送前來。查福建省臺灣、澎湖各營賞卹銀兩,原系置買田莊改為官莊,徵收動剩租銀,截至嘉慶四年止,俱經全數入撥造報在案。今嘉慶九年分舊管原存臺灣、澎湖各營官莊本銀二萬五千三百四十兩,司庫又存嘉慶五年分官莊租銀一萬四千九百一十一兩五錢四分二釐二毫,又存嘉慶六年分官莊租銀一萬四千九百三十九兩四錢三分五釐,又存嘉慶七年分官莊租銀一萬五千零二十九兩一錢五分一釐六毫,又存嘉慶八年分官莊租銀一萬五千零五十二兩九錢五分一釐四毫,又存嘉慶九年分官莊租銀一萬五千零五十九兩九錢八分七釐四毫。以上共存租銀七萬四千九百九十三兩零六分七釐六毫,已於嘉慶七、八、九、十、十二等年臺灣、澎湖餉內扣存司庫,應俟彙入季冊報撥。又存陸路提標建寧鎮設倉買谷銀三千二百四十兩一錢一分二釐,又存督撫標等營借兵谷價銀三萬二千零七兩三錢三分八釐,合將實存各數目分晣造冊,並循例出結詳請題銷。再查官莊報銷冊籍,例應隔年題報。所有嘉慶九年分報銷冊籍,應扣至十一年底限滿。緣前奉部咨,行令將此官莊地畝共有若干,每畝額徵租息若干,並如何折實銀兩,按年另造妥冊送部核辦等因,節經飛催臺灣鎮道轉飭趕緊查造,未准送到,以致稽延。茲查田畝折實銀兩細冊,現准臺灣鎮道送到,造冊另詳呈請咨部。所有此案報銷遲延職名,俯俟移取到日,另詳請咨,合併聲明等情前來。臣覆核無異,相應照例加具印結,具疏保題。除印結揭送戶部清冊分送戶、兵二部外,臣謹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查核施行。為此具本謹題請旨。嘉慶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汪志伊。

  旨:該部察核具奏。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一二~九一三頁。

  ·四二、刑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趙片奏」移會

  刑部為移會事:福建司案呈,所有前事一案,相應抄單移會稽察房注銷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趙片奏:再各營兵丁每年冬季操演,應令同城道府縣與營員會同閱看,臺灣鎮標三營及城守左、右二軍、臺協三營水陸官兵,每年應令總兵會同臺灣道校閱一次,其平日營伍是否整飭,兵丁曾否操演,亦令臺灣道按月呈報督撫查考,此向例也。□來文員咸以營務非其專責,意存泄玩,即循例呈報,亦皆等視具文,並有竟不呈報者。各營員弁又以文武分□,□謂營□□□□所得,該管即屆操演之時,故不按例訂期知會,積習相沿,遂致□□□□侈縱。臣到任後,查卷嚴飭臺內文武,務遵定例,認真會同校閱,不容歧視。遇有營員妄逞意見,欺藐文員之事,隨時嚴飭,並不稍存矜驕。查臺灣凡有地方命盜等案,均由總兵會同臺灣道審辦,是以武□而兼任文員公事。況臺灣道例加按察使銜,向有奏事之責。每年郡城大操,應照舊例,會同秉公閱看。今平時臺灣地方營伍,亦應責令該道實力查察,俾武員不敢通同徇隱。並令臺營官兵,勤加訓練。鎮協各標營,該道近在同城,固應稽管。此外南路鳳山與郡城接壤,北路各協營相離稍遠,然該道經扎臺郡,與內地之間隔重洋者見聞較為切近,如有官兵懈玩,必須會同總兵嚴行懲究,逐月營伍情形,亦應據實呈報,毋任遵循成例,率以一文塞責。如有兵丁賭博、鬥毆及作奸犯科等事,廳縣移提,而該管營弁不即交訊,廳縣原行具稟道臺,該道報明總兵,會提營弁訊明,如系有心徇庇,立即斥革究辦。倘僅屬任意玩延,將該弁棍責,飭令交出滋事之兵,押送廳縣審訊。若怙惡不悛,並不嚴加管束,仍縱兵丁滋事,而又延不移交廳縣收審者,即非有□□□,亦將該弁斥革,押回內地。至犯事兵丁,即屆班滿,亦不准遽回內□,□俟在臺審結後再行釋回。庶各營官兵皆知儆畏,不敢謂文員不能管轄,肆意藐玩,仍前放縱滋擾也。謹附片具奏,伏乞聖鑑訓示,謹奏。

  道光四年十月二十七日奉上諭:趙慎畛奏臺灣水陸官兵,請令該督會同總兵管轄等語。臺灣道例加按察使銜,本有奏事之責。每年大操,著照舊例會同該鎮秉公閱看。其臺灣營伍,亦著責成該道實力查察,毋任武弁通同徇隱。並令該官兵勤加訓練。如有官兵懈玩,著會同該鎮嚴行懲究。逐月營伍情形,著該道據實呈報。倘兵丁賭博、鬥毆及作奸犯科等事,廳縣移提,營弁不即交訊,該道於廳縣具稟後,即會同該鎮提弁訊究。如系有心徇庇,立即斥革究辦,或僅止任意玩延,將該弁棍責,飭令交出滋事兵丁,押送廳縣審訊。若怙不悛改,並不嚴加管束,仍縱兵丁滋事,又延不移交廳縣收審者,即非有心庇護,亦著將該弁押回內地。至犯事兵丁,即屆班滿,□□□遽回內營,俟在臺審結後再行釋回。該道務實力整頓,毋得□□□相沿,致弁兵日益藐玩。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三七~九三八頁。

  ·四三、戶部「為本部議覆閩浙總督趙慎畛等奏」移會

  戶部為移會事:山西司案呈,本部議覆閩督趙慎畛等奏請免扣補攤軍需銀兩一摺,相應抄錄原奏移會稽察房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四年十一月日。

  戶部謹奏為遵旨議奏事: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趙慎畛、福建巡撫孫爾准奏福建省補攤軍需銀兩、力難捐繳、懇恩俯准免扣一摺,道光四年十一月初七日奉朱批:戶部查核具奏,欽此。欽遵於十一月初八日抄出到部。據該督撫奏稱:閩省攤捐剿辦臺逆林爽文、陳周全、蔡牽等軍需銀兩,除按廉攤扣外,截至嘉慶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欽奉恩詔之日止,計尚未捐完銀一百七十九萬九千四百二十八兩五錢二分一釐八毫,核□准豁條款相符,並查明無關歸補,奏奉諭旨:閩省剿辦臺灣逆匪案內軍需,節次核減攤扣未捐銀一百七十九萬餘兩,據該督查明此項銀兩不在藩庫遞年支銷之內,無關歸補,著加恩准予刪免等因,欽此,欽遵在案。嗣准部咨,以閩省奏明刪免軍需,應自道光三年四月十一日奉旨准免之日起免其捐解,其未經奉旨以前嘉慶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以後月日,仍應照舊攤扣等因,自應遵照通飭補扣,何敢稍任推諉。惟查嘉慶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以後至道光三年四月十一日止,按廉計算,共應補捐銀五萬三千四百二十二兩零,此項銀兩即在欽奉諭旨准免軍需銀一百七十九萬餘兩之內,同屬無關歸補之款,業經蒙恩刪免。現在事經數年,各官類多事故離閩,若紛紛咨籍著追,誠恐有名無實。倘止令在閩各官按數攤扣,豈一案有邀免有不邀免之別。況閩省各州縣尚有未捐加買耗銅價值,並隨時墊款支發派捐歸補各案未捐銀兩,均系有關歸補司庫之款,仍須循照舊章捐補。若再飭令補扣此項軍需銀五萬三千四百□□□兩零,實屬力有不逮。查現在湖南省攤扣軍需之案,亦因奏免在先□□□部咨行令補扣銀九萬八千六百餘兩,經該督撫奏奉諭旨准予刪免。閩省事同一律,奏請一律免捐等語。

  臣等伏查本年五月內,據湖南巡撫嵩孚請免補扣軍需三成養廉銀兩,奉上諭:嵩孚奏補扣軍需三成養廉懇請免扣一摺,湖南省平苗軍需案內攤捐三成養廉未完銀兩,前經戶部奏准豁免,於奉文准豁之日停止攤扣,該督於奉文查辦時即行停扣,仍令查明應扣之數補行扣交。茲據該撫奏稱,自嘉慶二十五年十月停扣起至本年二月奉文准豁之日止,應補扣銀九萬八千六百餘兩,此項銀兩即在豁免五十二萬一千七百餘兩之內,同屬無關歸補,著照所請,所有未完三成軍需銀九萬八千六百餘兩,加恩一併免其補扣等因,欽此,欽遵在案。此案福建省剿辦臺逆等案核減軍需,在於各屬養廉內攤扣未完銀一百七十九萬九千四百二十八兩五錢二分一釐八毫,前據閩浙總督查明系屬無關歸補之款,請旨豁免,奉上諭:趙慎畛奏查明攤扣廉銀各款一摺,閩省剿辦臺灣逆匪案內軍需,節次核減攤扣,尚有未捐完銀一百七十九萬餘兩,據該督按款確查,此項銀兩不在藩庫遞年支銷之內,無關歸補,著加恩准予刪免等因,欽此。經臣部以閩省奏明刪免銀兩,應自道光三年□月十一日奉旨准免之日停止,其未經奉旨以前,嘉慶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以後月日,仍飭扣繳報部亦在案。今據閩浙總督趙慎畛等奏稱,查嘉慶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以後至道光三年四月十一日止,按廉計算,共應補捐銀五萬三千四百二十二兩零,此項銀兩即在欽奉諭旨准免軍需銀一百七十九萬餘兩之內,同屬無關歸補之款,業經蒙恩刪免。現在事經數年,各官類多事離閩,若紛紛咨籍著追,誠恐有名無實。倘止令在閩各官按數攤扣,豈一案有邀免有不邀免之別。況閩省各州縣尚有未捐加買耗銅價值等項銀兩,仍須遁照舊章捐補,若再令補扣此項軍需銀兩,實屬力有不逮。現在湖南省攤扣軍需銀兩,亦因奏免在先,續奉部咨行令補扣,經該撫奏奉諭旨,准予刪免,閩省事同一律,奏請一律免捐等語。臣等查該省應行補捐五萬三千四百二十二兩零,即在從前欽奉諭旨准免銀一百七十九萬餘兩之內,核與湖南省補扣銀兩奉旨准予刪免成案相同,既據該督查明力難捐繳,援案奏懇刪免,自應一律准予免扣,以符奏案,而廣皇仁。所有臣等議核緣由,是否有當,伏乞皇上訓示遵行,謹奏請旨。

  道光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具奏,本日奉旨:依議,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三二~九三三頁。

  ·四四、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兼署福建巡撫孫爾准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武庫司案呈,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孫奏前事一摺,奉朱批:兵部議奏,欽此;欽遵抄出到部,除議奏外,相應抄錄移會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六年五月日。

  閩浙總督兼署福建巡撫臣孫爾准跪奏為福建戍臺班兵由內地配船東渡、今昔情形不同、應請酌改配渡章程、恭摺奏聞、仰祈聖鑒事:竊照閩省戍守臺灣兵丁,均在內地各營撥往,三年輪換一次。每次分四起調撥。向由廈門對渡鹿耳門,蚶江對渡鹿仔港。其八里坌一口,系屬後開,未經配渡班兵。嗣據臺灣鎮總兵觀喜會同護臺灣道方傳穟、署臺灣府鄧傳安詳稱:近年鹿仔港口門淤淺,出入維艱,舟行遲滯,班兵人數眾多,新舊更換,程途遠近不齊,先後等待,又需時日,裹帶口糧,間致不敷,頗形苦累。若由八里坌對渡省城之五虎門,則水程既無等候之苦,而陸行又省跋涉之勞,實屬因時制宜,體恤兵艱等情。經臣札飭藩司核議,並咨商水師提督臣許松年、陸路提督臣馬濟勝,意見相同。茲據藩司具詳請奏前來。臣查內地與臺灣形勢,東西相向之口對渡。鹿耳門在臺灣之南,迤■〈辶里〉而北為鹿仔港,極北為八里坌。內地泉州、漳州、興化三府、永春、龍岩二州,皆在省城之南,汀州在省城西南。各府州班兵由廈門、蚶江兩口配渡過臺,無庸紆道,應仍其舊。其地處西北之福州、福寧、建寧、邵武、延平五府水陸各營兵丁戍臺者,分隸北右、艋舺、滬尾、噶瑪蘭四營,皆在臺灣之北,自省城對直徑渡,海程不及七更,約計四百里。由八里坌進口登岸,陸行距艋舺、滬尾二營僅二、三十里,距北路協右營僅八十五里,距噶瑪蘭亦僅二百一十九里。若令福州等府各營兵丁,南赴廈、蚶配渡,陸程遠者一千餘里,近者亦幾及千里。廈門渡臺海程十二更,約計七百餘里;蚶江渡臺海程九更,約計五百餘里。到臺登岸之後,陸程到北路各營又不下千里及數百里。往復之間,計海程多數百里,陸路多者至二千餘里,少者亦千餘里,勞逸迥殊。若拘守舊章,不為通變,殊非體恤兵丁之道。核計福州之督標、水師福協、長福、海壇、閩安、羅源、連江、福寧之鎮標、銅山、烽火、建寧之鎮標、楓嶺及邵武、延平等營撥戍兵丁共二千八十餘名,向例分作四起行走,皆須由省城經過,每次最多者不過七百餘名,應請就近挑選閩安、海壇兩營大號戰船五、六隻,足敷配載,自南臺省港載赴五虎門,逕渡八里坌,登岸後即將該船順載班滿舊兵內渡,仍遵例不准雇用商船,以免擾累。班兵例由大員點檢,如有技藝平庸、老弱充數及不應派而派者,駁回更換,並將簽派不慎之營員責處。向來赴廈、蚶兩口之兵,俱由水陸兩提督點驗,今改從省城配渡,即由督撫親點,或委副參大員點驗。其過臺入伍,即由艋舺營參將驗收,以臻周密。如此一為變通,則鹿仔港不致守候之苦,廈門、蚶江兩處可免擁擠,而水陸程途近便,往返迅速,盤費亦省,於營務實有裨益。臣為今昔情形不同,體恤班兵起見,酌改配渡章程,謹會同水師提督臣許松年、陸路提督臣馬濟勝,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敕部議覆施行,謹奏。

  道光六年四月二十八日奉朱批:兵部議奏,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四三~九四四頁。

  ·四五、兵部「為內閣抄出本部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武選司案呈,本部奏前事一案,相應抄錄原奏移會貴處查照可也。須至移會者。計連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七年三月日,主政張。

  兵部謹奏為遵旨核議具奏事: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孫等奏稱:查全臺形勢,彰化適居南北之中。自彰化以南,水師設有總兵一員,副將、參將、遊擊、都司、守備共二十三員。彰化以北至艋舺止,計程幾及五百里,僅有北路右營守備一員駐劄竹塹,幅■〈巾員〉既廣,巡緝難周,必須調撥員弁,遞行移駐,方足以資控制。應請將鎮標右營遊擊調駐竹塹,改為北路右營遊擊,仍隸北路協副將管轄。其竹塹原設之千把總、外委、兵丁,俱循其舊。竹塹守備一員移駐淡水、彰化交界之大甲。另於鎮標右營調撥千把總、外委各一員,步戰兵二百名,駐防大甲,歸該守備管轄。所有鎮標右營遊擊事務,俱歸鎮標左營遊擊兼管。又銅鑼灣民風剽悍,三灣之斗換坪逼近內山,皆須移設汛防。請於鎮標左營調撥把總一員、步戰兵六十名,移駐銅鑼灣。又於鎮標左營調撥外委一員、步戰兵四十名,移駐斗換坪。均歸北路右營遊擊管轄。竹塹守備舊署,即改為遊擊衙門。其大甲移駐守備,應於何處設立衙署及建蓋兵房,分設塘汛,駐兵若干名之處,俟臺灣鎮道查勘妥議,詳覆到日,另行照例辦理等因一摺。於道光七年二月十四日奉上諭:孫爾准等奏調駐臺灣北路營員並移設汛兵以資防禦一摺,著交兵部核議具奏,欽此;抄出到部。

  臣等伏查:臺灣彰化以北至艋舺營,計程幾及五百里,僅設有北路右營守備一員駐劄竹塹,幅■〈巾員〉遼闊,稽察難周,一切巡防,未免鞭長莫及,自應於扼要之處,移駐官弁兵丁,庶聲勢可期聯絡,而巡緝較為周詳。該督為慎重地方起見,應如所奏,臺灣鎮標右營遊擊准其調駐竹塹,改為北路右營遊擊。其竹塹守備一員,准其移駐大甲,並於鎮標右營調撥千把總、外委各一員駐防大甲。該督又稱銅鑼灣民風剽悍,三灣之斗換坪逼近內山,皆須移設汛防,請於鎮標左營調撥把總一員移駐銅鑼灣,又撥外委一員移駐斗換坪,均應准其移駐,以資彈壓。其於鎮標右營撥步戰兵二百名移駐大甲,於鎮標左營撥步戰兵六十名移駐銅鑼灣,又於左營撥步戰兵四十名移駐斗換坪,均應如該督所奏辦理。再北路右營遊擊,仍歸北路協副將管轄,移駐大甲之千把總、外委各一員歸大甲守備管轄,所有鎮標右營遊擊事務歸鎮標左營遊擊兼管,,亦應如該督所奏辦理。至移駐大甲守備應建衙署兵房,既據該督聲明俟臺灣鎮道查勘詳覆到日另行辦理,所有移駐遊擊、守備、千把總、外委各員弁,是否隨缺更調,抑或另請調拔,並應換關防劄付,更改營汛司哨鈐記,及一切未盡各事宜,行令該督詳細查明,分別題咨,到部再行核辦。所有臣等遵旨核議緣由,理合恭摺具奏,伏候皇上訓示遵行。為此謹奏請旨等因,於道光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具奏,本日奉旨:依議,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四七~九四八頁。

  ·四六、兵部「為內閣抄出兼署閩浙總督魏元烺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武庫司案呈,內閣抄出兼署閩浙總督魏奏前事一摺,相應抄錄原奏移會各該處可也。須至移會者。計粘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十二年五月日。

  兼署閩浙總督福建巡撫臣魏元烺跪奏為遵旨裁減閩浙兩省兵丁、同節省糧餉數目、恭摺覆奏、仰祈聖鑒事:案准軍機大臣字寄欽奉上諭:前據長齡等奏籌辦回疆善後事宜,請將各省綠營兵額,各按馬步守兵分別均勻,每百名內暫裁二名,將裁缺所節經費,交甘肅藩庫,自道光十二年為始,歸入回疆經費項下搭運前往,以資支發,當交該部查明具奏。茲據奏各直省地方險易異宜,兵數多寡不一,且額兵有存城、分汛之別。存城者以備差練,為數稍多;分汛者以專戍守,人數較少,自應由各省查明核辦。著該省督撫,各按全省兵數,以每百名暫裁二名,計共裁馬步守兵若干名,於所屬標營內詳察煩簡多寡情形,遇有拔補開革事故所出之缺,應陸續分別扣除,及所裁餉銀糧折馬乾並紅白卹賞銀兩,應酌定裁減數目,一併迅速查明,各行據實覆奏,將此各諭令知之,欽此。當經移行閩浙水陸提鎮協營,確據地方情形,核實籌議,並將查辦緣由,附片奏明在案。嗣准福建水師提督臣陳化成、陸路提督臣馬濟勝、浙江提督臣戴雄,先後移覆,飭司核議。茲據福建藩司惠吉、署浙江藩司陳鑾詳覆前來。

  臣查閩省水陸共七十四營半,額設兵丁六萬二千一百三十九名。內中如臺灣、澎湖計十七營,系海外要區,民情浮動,全賴重兵鎮壓,又內地水師提標五營,駐扎廈門,地當險要,控制臺澎,為全閩鎖鑰,額設兵丁,均難裁減外,又閩安為省會藩籬,金門、銅山則洋面遼闊,亦未便按額核減。應請將閩安、金門、銅山等營酌量共裁減步兵五名、守兵四十二名,又戰兵降補守兵五十名。其餘南澳左營裁減步兵八名、守兵十一名,海壇左右營裁減步兵二十名、守兵十八名,福寧左營裁減步兵八名、守兵七名,烽火營裁減步兵七名、守兵八名,督標水師營裁減步兵十一名、守兵七名。又內地督撫提鎮協標四十一營半,共裁減馬兵六十名、步兵二百五十四名、守兵三百六十二名。以上閩省內地水陸各營,共裁減兵八百二十八名。又戰兵降補守兵五十名。本年有閏,節省餉銀一萬三千九百零三兩五錢,並省馬乾銀七百八十兩,米二千一百五十五石一斗四升,米折銀九百九十八兩四錢七分八釐。又水師提標五營、金門鎮標二營,嘉慶十一年間奏請添募水兵三千名,其時原因緝捕緊要起見,此項兵餉不在通省額估之內;嗣因洋面肅清,除已陸續裁汰抽撥外,現在尚存二百六十七名,應請全行裁汰,閏年可省戰餉並米折價銀六千五百六十兩一錢九分。至於浙江省水陸共六十二營半,額設兵丁三萬七千五百二十二名。內提右乍浦並定海、黃岩、溫州三鎮所屬共十七營,系屬外海水師,所設額兵,既應出洋緝捕,並須兼顧汛防,實有難減之勢。又寧波城、太湖內河水師、樂清、大荊、磐石、玉環左營以及衢州鎮屬之城守營、閩浙交界之楓嶺平營,或巡防緊要,兵額無多,又海防營經管塘工,有搶險防護之責。以上八營半,亦未便議裁。其餘撫標鎮協各標堪以裁減馬兵四十一名、步兵一百七十四名、守兵四百四十八名,本年有閏,節省餉銀一萬二百八十三兩,並馬乾銀五百三十三兩,米二千三百八十六石八斗,米折銀二百三十八兩六錢八分。通計閩、浙兩省裁減水陸額設並裁添募兵丁共一千七百五十八名,又戰兵降補守兵五十名,閏年共節省餉銀、米折銀三萬三千二百九十六兩八錢四分八釐,米四千五百四十一石九斗四升;常年節省銀三萬零四百一十三兩八錢九分八釐,米四千五百八十五石二斗四升。惟五營兵丁,全藉糧餉以養身家。今所裁額兵,若即遽令退伍住支,一旦養贍無資,流離失所,難保別滋事端,應請俟有拔補開革事故缺出,陸續扣除。核計裁減馬步守三項兵數,合計則見其多,而按之每名每項不至三名至十餘名,數月之間,即可一律扣除完竣。其全裁水兵二百六十七名,應於水提、金門兩標額設步戰兵內,遇有缺出,先儘撥補。所有未經扣除撥補之先,應給銀米,請歸建曠項下動支。裁兵遺下馬匹應照前辦成案,閩省抵補各該營本年應買之馬,浙省俟所裁馬兵出缺,照原領之數變價解司報撥。至紅白卹賞,系年無定額。每年所有若干,難以預計,應歸專案報銷。

  再查現准戶部咨覆題,本年兵餉,已照各省兵額,暫行扣撥百分之二。臣竊惟兵制與國賦相權,茲當籌辦回疆善後事宜,須節各省餉銀,以備撥用,凡在可裁者數,不敢留冗兵以糜費,而海疆重地,亦不敢稍存遷就,因節省而裁有用之兵。今浙省所裁兵丁,與戶部扣餉之數相符,閩省確按地方險易情形酌裁兵數,較之戶部撥餉原咨,計少裁馬步守三項兵丁一百五十名。此項少裁之兵,所需餉銀,本年業經由部減撥,擬在截曠下咨給。明歲仍請歸入額兵估計,以期兵皆足用,於撙節之中,不致有失控制之道。除將閩、浙兩省水、陸各營議請免裁及酌量裁減兵丁,按年節省餉乾銀米各數目,咨明軍機處、兵部核議,暨咨戶部察照外,臣謹恭摺覆奏,伏乞皇上聖鑑訓示。謹奏。

  道光十二年五月初一日奉朱批:兵部知道,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六三~九六四頁。

  ·四七、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程祖洛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武選司案呈,道光十三年八月十二日,內閣抄出前事一案,相應抄錄原抄移會貴處查照可也。須至移會者。計連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十三年八月日,主政鼐。

  閩浙總督臣程祖洛跪奏為籌請改設臺灣營員、酌裁馬匹、恭摺奏請聖訓事:竊嘉義縣居全臺兩面適中之地,南北袤一百三十里、東西廣五十一里,傍山則徑路錯雜,沿海則港■〈氵义〉紛岐,地大藏奸,素稱難治。而縣城東北四十餘里之斗六門地方,北界彰化,東接生番,實臺灣北路入山總徑,更為緊要。現在嘉義文職各官,知縣與典史駐劄縣城,斗六門、笨港二縣丞,大武隴、佳里興二巡檢,分列四隅,似當可以控制。惟武職向設北路左營都司一員、守備一員、千總三弁、把總四弁、外委額外外委十四名、兵丁一千一百三十八名,內撥守備、千總、外委各一員分駐斗六門,其餘各員弁除派守各汛外,僅有存城都司一員、把總一弁、外委額外外委五名。所有該營兵馬錢糧及嘉義縣城守巡防事件,均歸該都司一人經理,實不免有顧此失彼之慮。百餘年來,匪徒滋事,起於嘉義者多。即如上年張丙等倡亂之初,城中僅剩把總一弁,幸獲乂安,實賴皇上洪福。且臺灣民情浮動,而俗敬尊官,設遇傳謠外類盜賊竊發等事,若有參遊大員帶兵趕至,地方紳富即有恃不恐,無賴匪徒亦當不敢肆逞,無難即時解散殲擒。都司一官,職分較小,本難勝海外專營之任,況不為民俗所尊崇。該管副將又駐彰化,中隔虎尾、西螺等溪圳,夏秋潦漲之時,有竟月不能渡省,文報稽遲,聲息不通,每慮鞭長莫及。應請將北路左營改為嘉義營,添設參將駐劄;嘉義城歸臺灣鎮總兵統轄。其原設北路左營都司移駐斗六門,改為斗六門營都司,歸嘉義營參將兼轄。原設斗六門汛守備,移駐嘉義,作為嘉義營參將中軍守備,專管兵馬錢糧城守事件。設遇地方有事,參將會同文員巡緝彈壓,守備防守縣城。其北路協副將專管北路中、右二營,聲勢似較聯絡。又臺灣鎮標原設中、左、右三營遊擊三員,旋於道光七年將右營遊擊移駐竹塹,改為北路右營遊擊,歸北路協副將兼轄,所有鎮標右營事宜,裁歸遊擊兼管,固屬因時制宜,為挹彼注茲之計。惟是鎮標三營操而不防,原所以備調遣也,而調遣兵將之時,必先計及策應,如遇有需總兵親往彈壓事件,必得一將領帶兵隨行。其中軍遊擊既有代辦總兵衙門事務,城守營參將又有巡防郡城之責,均不便遠離。設須應援,即無可遣之將。兵可萬年不用,不可一日無備。應請將臺灣鎮標右營遊擊一員,照舊增設,俾資調遣。

  計添設參將、遊擊各一員,歲需俸廉等銀一千五百四十餘兩。現在閩省各營,並無可裁之缺,亦無另有常年閒款,堪以撥抵。惟查臺灣陸路各營,額設馬兵三百名,配馬三百匹。按年例准買補馬七十五匹,差員赴口購買,長途跋涉配船渡臺,已不免於水土失調;及至歸營,又無料豆可喂,飼以粳米稻草。加之地土炎熱潮濕,實在可以騎操者甚屬寥寥。且臺地道路窄狹,山皆嶮巇,即平地亦無坦途,本非可以馳騁之區。加以處處溪流重疊,或架以竹橋,或用小船渡載,縱有良馬,亦難展其驥足。帑項徒糜,實用無濟。應請於鎮標中、左、右、城守四營各額設馬四十匹內,每營裁馬十匹,北路中營額設馬五十匹內裁馬二十匹,共裁馬六十匹,各該營尚存馬三十匹,足敷差操之用。馬匹既裁,所有馬兵六十名,應請以三十名改為戰兵,三十名改為守兵。統計每年可節省草乾馬價兵餉等銀一千五百九十兩,即以此項節省銀兩撥充新添參將、遊擊俸廉等項之需。如此一轉移間,於營制並無妨礙,經費並無增加,而於彈壓調遣,實多裨益。前次欽差大臣瑚松額在臺時,亦曾彼此互商,因搜捕未竣,未及定議。茲臣與提臣馬濟勝暨鎮道各官再三商榷,眾謀僉同。並據臺灣鎮總兵張琴詳請具奏前來。臣謹據實請旨。如蒙俞允,所有新設嘉義營參將、臺灣鎮標右營遊擊員缺,均請照臺灣營員例,即於臺灣所屬人員內揀選題補。其應鑄給關防、添建衙署、分劃汛地等事,再行熟籌妥善,分別題咨辦理。是否有當,理合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敕部議覆施行。再此外尚有應行移駐汛防之處,容臣於巡歷南北兩路時覆加查勘,歸於善後章程內請旨遵辦。撫臣魏元烺、水師提臣陳化成遠隔重洋,不及會銜,合併聲明。謹奏。

  道光十三年八月十一日奉朱批:兵部議奏,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六七~九六八頁。

  ·四八、戶部「為內閣抄出代辦閩浙總督福建巡撫魏元烺奏」移會

  戶部為移會事:福建司案呈,內閣抄出代辦閩浙總督福建巡撫魏奏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十三年九月日,主政倪。

  代辦閩浙總督事福建巡撫臣魏元烺跪奏為調駐臺灣北路營官兵建設衙署兵房等項、估需工料銀數在五百兩以上、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竊照臺灣形勢,彰化以北至艋舺止,計程幾及五百里,僅有北路協標右營守備一員駐劄竹塹,幅■〈巾員〉遼闊,巡緝難周,經前任督臣孫爾准會同前任撫臣韓克均恭摺奏請,將臺灣鎮標右營遊擊調駐竹塹,改為臺灣北路協標右營遊擊,原設之千總、把總、外委、兵丁俱循其舊;其竹塹守備移駐淡水、彰化交界之大甲,另於鎮標右營調撥千總、把總、外委各一員、步戰兵二百名駐防大甲,歸該守備管轄。又銅鑼灣民風剽悍,三灣之斗換坪逼近內山,皆經移設汛房,請於鎮標左營調撥把總一員、步戰兵六十名移駐銅鑼灣;又於鎮標左營調撥外委一員、步戰兵四十名移駐斗換坪:均歸北路協標右營遊擊管轄。其設立衙署、兵房同應辦各事宜,另行照例題咨。接准部覆,如奏辦理等因。當經行據福建藩司詳稱:由水師提督、臺灣鎮道府飭據署淡水同知李慎彝、署臺灣北路協副將黃其漢會勘大甲地方,建設守備、千總、把總衙署各一所,外委公所三間,伙房四十間,並軍裝火藥庫局、演武廳、箭道亭等項,銅鑼灣建設把總衙署一所,伙房十二間,斗換坪建設外委公所三間,伙房八間,估計工料,核實統共需銀八千九百三十六兩七錢八分三釐五毫,請在司庫關稅盈餘款內動支,給還墊款,取造冊結圖式請題,並聲明竹塹守備原設舊署堪以改為調駐之遊擊衙門、兵丁伙房,及各弁司哨皆循舊章,惟箭道、庫局、圍牆等項損壞,容俟另辦。臣於兼署閩浙總督任內恭疏具題。准到工部咨覆:工料銀數在五百兩以上,請建軍裝、火藥庫局、演武廳、箭道亭等項奏請移駐摺內,亦未聲敘,行令專摺奏報,再行核辦等因。

  茲據福建藩司惠吉遵照部咨具詳請奏前來。督臣程祖洛帶印渡臺,衙門應辦事件奏明交臣代辦。臣查臺灣北路大甲、銅鑼灣、斗換坪等處地方,奏准調移備弁駐防,所有建設衙署、兵房等項估需工料銀八千九百三十六兩七錢八分三釐五毫,現經由司核與成規例價相符,應請准其在於司庫關稅盈餘款內動支,給還墊款。至庫局及演武廳、箭道亭為收貯軍裝火藥並官兵操練之所,當時原奏,因有陳明應辦各事宜另行照例題咨,是以摺內未經將庫局等項指明聲敘,實系應辦之工,請准一律建設。除飭將建竣工程交營撥兵駐守,照例取造冊結,敘明興工完竣日期請銷,並飭查竹塹遊擊衙門之箭道、庫局、圍牆等項,實在如何損壞,仍令設法修補,另行辦理外,所有建設衙署、兵房等項估需工料銀數在五百兩以上緣由,臣謹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再福建巡撫系臣本任,毋庸會銜,合併陳明。謹奏。

  道光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奉朱批:工部議奏,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六九頁。

  ·四九、兵部「為內閣抄閩浙總督程祖洛奏」移會

  兵部為欽奏事:職方司案呈,內閣抄出閩浙總督程奏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貴房查照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十五年三月三十日,副郎嵩。

  閩浙總督臣程祖洛跪奏為撥赴臺灣換防弁兵、申明定例、概用水師營哨船渡載、不准勒坐商船、以杜擾累而資練習、恭摺奏祈聖鑒事:竊照閩省內地各營撥赴臺灣換防弁兵,定例三年更調。而三年之中,又分四起,勻作二年,春秋二仲調撥水師營哨船赴廈門、蚶江、五虎門三口配載東渡,順載年滿舊兵歸營。此往彼來,既可連絡聲勢,又可練習水務,法至善也。

  祗因乾隆五十二年屆當換班之期,適值臺匪不靖,未經更換。至五十四年蕩平之後,同時互調,以致船少兵多,不敷配載,從權議令附搭商船東渡。後即援以為例。六十年間,各船戶以受累不堪,紛紛呈控。經前藩司田鳳儀等議請復歸舊例,不得擅用商艘。即出洋巡緝,亦不得復雇商船。彼時水師營員謬執私見,以五十四年權宜之法為必不可易,且有欲盡用商船,不調哨船之論,公然形諸稟牘,聚訟紛紜。延至嘉慶二年,前藩司調停其說,始改議先儘哨船配載,如實有不敷,再准商船附搭,欲以息水師之喙,仍大開累商之門。以後年年禁用商船,實無年不用商船,其弊遂不可勝言。

  蚶江、五虎門二口,每起配渡弁兵,少或數十名,至多不過八百餘名,需船甚少,弊竇尚輕。惟廈門一口,每起渡弁兵總有三千名左右,其調撥哨船事宜,應歸水師提標中軍參將管理。輪值換班之年,該參將往往以哨船屬當修造及已派巡洋、不敷配載為詞,稟請飭令廈門同知預備商船,藉為需索之計。迨所欲既遂,即不問哨船之大小堅脆,概行調集,始使東渡。換防弁兵,意存挾制,咸不□配哨船,仍然勒坐商船。沿今三十餘年,幾若視為定例。

  該商船一經配載班兵,非特不能多裝貨物,即弁兵等之飲食用度,悉取資於船戶。其所裝貨物,亦必先與水師提標中軍參將及所載弁兵言明,願加餽送,始准貨物上船。迨抵臺灣,即將該船扣留,順載年滿舊兵內渡。又不即時登舟,甚有三、五月不得開行者。其勒索費用,亦與在廈門時相等。故廈門商船,每屆三年,必有二年受換防弁兵之大累,惟一年可以經商營運。而臺灣營馬、船料、兵谷、囚犯及往來官員差使,則歲歲有之,仍須配用商船。多配一官差,即少裝一民貨。官差僱估,總不若民貨之寬裕。更兼近年以來,臺灣米糖等貨,價值漸昂,利息漸微,而商行年額採辦之黑鉛,捐解之緝經費,不能短缺。現在廈門商行,日形彫敝,商船漸次歇業,止剩四十餘號,仍然有減無增。雖欲驅之渡載班兵,亦將無以應差。此為累商之弊。

  各營哨船既不渡載班兵,巡洋又屬虛名,水兵船隻,安坐港■〈氵义〉,即在家逍遙,竟不知如何操駕。偶爾巡洋,出口不識汕沙水線,惟有任船所之,動輒損壞船隻。設遇臣衙門指派哨船,渡載兵餉軍械等物,必另行雇募舵工,始敢放洋。安能望其習練水戰,擒賊立功?水務廢弛,口岸敗壞,海洋盜劫頻仍,獲犯十無一二,莫不由此。此為水師營政之弊。換防弁兵習知其故,一則視為利途,冀可多方訛索,魚肉商船,因之驕者益驕,悍者益悍,此為陸路營政之弊。一事廢而三弊興。又水師提臣陳化成目擊情形,屢經會同興泉永道周愷身先□則,換回訓練,而勢成積重,難以驟通。

  □海□口臺灣貨物,米糧為多。商船既少,臺米即不能內渡。省城及漳、泉一帶,米價踴貴,刻刻有滋事之虞。臺灣地處窪下,米糖不能久貯,勢必透越外省,接濟匪類。又通粵商船以及往來江浙、天津、關東船隻,懼其到日拏差,即咸多方躲避。閩海關稅,半亦因此缺乏。於國計民生,均大有關繫。至於哨船舵工,既須臨時雇募,其兵丁之水性,亦可想見。設有緩急,將何所恃?

  通籌大局,趁此海洋平靖、兵哨□暇之時,必先復班兵配坐哨船舊章,概不准勒坐商船,則商困蘇而臺內貨物流動,兵識水而臺內聲勢聯絡。時值十三年分,並無應行換防兵丁,因先通飭嚴禁,並商同水師提臣陳化成,嚴督各鎮將,先將水兵舵工勤加教練。十四年春、秋二仲頭、二兩起撥赴臺灣換防兵丁,預期嚴飭水師營挑選大號堅固哨船,分駕三口,渡載班兵,不准一人一械,附搭商船。又恐難於慮始,且訪悉換防兵丁,惟省標八營及陸路提標五營,恃系將軍、督撫、提督親標,最為驕悍,法行自近,當即會同將軍臣樂善、撫臣魏元烺、陸路提督臣馬濟勝,於班兵未出營以前申明紀律,首先依限起程,專委大員彈壓赴口,並由臣飭發令箭,委員賫赴廈門,責成興泉永道稽察,如有不遵紀律、勒坐商船、滋生事端者,不論是弁是兵,輕則責革、枷號插箭遊示,重即以軍法從事。哨船到臺後,責令臺灣鎮道嚴飭各營將領,即日驗收新兵,舊兵統於十日內配坐原船內渡。果能按限往來,勤謹操駕,並無滋事損失,由臣將管駕弁兵,酌量記名獎拔。一年以來,仰仗聖主天威,同寮協力,幸得弁兵安靜,往來迅速。雖亦不免有遭風損船之事,較之從前之偶爾巡洋,動輒失事者,相去遠甚。

  臣祗申明舊例,並非創立新法。然人情大都逐利,不顧大局。今一旦將數十年積弊革除,水師營既失其利,又須冒險遠□,勞逸既殊,苦樂迥異。行之一載有奇,文武官員,多有向臣言及不便於水師者。此又臣斂怨速謗之一端。臣惟有堅持定見,不避怨嫌,以仰副皇上委任海疆之至意。至需索商船規費,勒用商船渡載班兵,以致口岸敗壞,水務廢弛,其罪魁不在現任之員,而在始作俑者。歷年久遠,實已無從遐溯。且事系由漸而成,自應寬其既往,儆以將來。嗣後如敢有不遵定例、圖復舊習、藉端勒索、敗壞船政者,無論提鎮將弁,臣即一併嚴參,請旨治罪,不敢稍事姑容。並請咨部立案。臣謹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訓示。謹奏。

  道光十五年三月十五日,內閣奉上諭:程祖洛奏撥赴臺灣換防弁兵、申明定例、概用水師營哨船渡載、不准勒坐商船一摺,閩省內地各營撥赴臺灣換防弁兵,例調水師營哨船赴廈門、蚶江、五虎門三口配載東渡,順載年滿舊兵歸營。嗣因乾隆年間臺匪蕩平之後,同時班兵,船少兵多,不敷配載,權令附搭商船東渡,後即援以為例。茲據該督奏稱,班兵勒坐商船,既足累商,各營哨船既不載渡班兵,巡洋又屬虛名,水師營務亦就廢弛。著即遵照定例,嗣後撥赴臺灣換防兵丁,預期嚴飭水師各營,挑選大號堅固哨船,分駕三口渡載班兵,不准一人一械,附搭商船。並責成興泉永道稽察,如有不遵紀律,勒坐商船、滋生事端者,不論是兵是弁,輕則責革,枷號插箭遊示,重則以軍法從事。哨船到臺後,責令臺灣鎮道嚴督各營將領,即日驗收新兵,換回舊兵,統於十日內配坐原船內渡。經此次申明定例之後,如敢有不遵定例,圖復舊習,藉端勒索者,無論提鎮將弁,著該督一併嚴參治罪,不准稍有姑容,以除積弊而肅營務。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七三~九七四頁。

  ·五○、戶部「為議覆內閣抄出閩浙總督程祖洛等奏」移會

  (移文缺)

  戶部謹奏為遵旨議奏事:內閣抄出閩浙總督程祖洛等奏臺灣艋舺營添兵案內、漏未增估換防兵丁盤費,以致歷年賞兵紅白盤費銀兩多有逾額支銷懇恩增估撥補一摺,道光十五年九月十三日奉朱批:該部議奏,欽此。欽遵於本月十七日抄出到部。據該□□奏內稱:臣等接准部咨,閩省報銷嘉慶十六、十八、二十一、二十二等年臺灣澎湖各營賞給兵丁紅白盤費逾額銀兩,行令刪除等因。查閩省綠營兵丁紅白事件及臺灣換防兵丁往回盤費銀兩,每年實估銀三萬九千三十一兩六錢,系屬有餘省分,本可不致逾額支銷。惟派防臺灣兵丁定例三年更替,分為四起,勻作兩年行走,核計道里遠近,按名賞給盤費銀自二兩至一兩不等。設各兵到臺後,於未經班滿之先事故開革,應由內地各營照額撥補,一體賞給盤費,為他省所無。嘉慶十四年以前,無論歇班換防,撙節辦理,統與額估數目不甚懸殊。迨嘉慶十五年以後,歇班之年仍有盈餘銀一萬一、二千兩至一萬八、九千兩不等,與從前不相上下。其換防之年,□□故稀少,補額防兵尚不甚多,亦間有盈餘銀數百兩及一、二千兩不等。而不敷之年較多。推原其故,皆由臺灣北路淡水營改為艋舺營案內,從嘉慶十三、十六兩年為始,在於內地水陸各營添撥戍臺兵丁八百七十一名,此往彼來,照例計算,應加增盤費銀二千二百四十九兩,當時漏未奏請增估,以致屆當換防之年,每多不敷。前任各督臣題請將甲年盈餘撥補乙年不足,截長補短,通融辦理,而未將嘉慶十三、十六等年以後應加增盤費銀二千二百四十九兩之處,據實奏請增估。部臣又以閩省本系有餘省分,不准逾額多支,屢駁刪減。遂致臺澎各營,嘉慶十六、十八、二十一、二十二等年報銷,尚未奉部覆准。嘉慶二十四年至道光十三年報銷,亦不能接續辦理。即內地各營道光十二年分報銷,復經部臣以動用銀數過多,恐臺灣不敷支放,駁令查照道光十二年通行章程,照例賞銀兩酌定成數,均勻支放。臣等伏思國家經費有常,各營兵丁賞給紅白盤費,本屬恩施逾格,自當核實慎重,非特道光十二年以後必應遵照部定章程辦理,即道光十一年以前逾額請銷之數,亦應遵駁刪減,以免冒濫。第近年以來之所以支銷逾額,實由加增盤費,未請增估。均勻支放章程,閩省於道光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奉到。於未經奉文之先,早已按照原額賞給,勢難按名追回。而後此請賞之兵,又未便兩岐,不得不仍照舊支給。此系當年實在情形。臣等綜計各年盈絀數目,內嘉慶十七、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道光元、三、四、五、七、八、九、十、十一等年,每年各有盈餘,共計存剩銀一十二萬三千八百九十七兩一錢,內除入於道光三、六、七等年春秋撥冊內入撥銀三萬五千二百二十七兩五錢外,實存剩銀八萬八千六百六十九兩六錢。又嘉慶十六、十八、二十一、二十二等年不敷銀三千一百十七兩五錢,現在奉部駁減。又嘉慶二十五年及道光二、六、十二等年每年亦各支放逾額,共計不敷銀一萬九千二百八十一兩三錢,尚未報銷。統共不敷銀二萬二千三百九十八兩八錢。此時若遵部駁全行刪減,即應向通省兵丁,按名按年分別著追。歷年既久,裁革事故無可著追之人業已不少。即現在充伍者,皆貧乏兵丁,未必即能呈繳。竊恐徒有飭追之名,而無歸補之實。合無仰懇皇上天恩,俯念此項逾額支銷銀兩,委系事出有因,實用實銷,並非冒濫,與他省僅有紅白而無盤費者不同,請將嘉慶十六、十八、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五、道光二、六、十二等八年紅白盤費不敷銀二萬二千三百九十八兩八錢,在於積年存剩銀八萬八千六百餘兩之內照數撥補,尚有餘剩銀六萬六千二百餘兩入撥造報。並請從道光十四年為始,將艋舺營添兵八百七十一名加增盤費銀二千二百四十九兩,照數增估。惟道光十四、十五兩年估餉,早經撥定,無可請增。如蒙俞允,所有十四、十五兩年共應增估銀四千四百九十八兩,請即在於報撥餘銀內一律撥補。嗣後換防兵丁盤費及本兵白事,仍照向例賞給,其紅事與家屬白事賞項,遵照酌定成數均勻支放,有餘則報部入撥,不敷則不准開銷等語。

  臣等伏查臣部例載:福建省綠旗營紅白事件,每歲額撥地丁銀三萬九千三十一兩六錢備賞,如有餘剩,入冊報撥,按年核實題銷。又臺灣換防兵丁,往回各賞盤費各等語。又於道光十一年,臣部議覆荊州將軍奏請添撥紅白賞項案內,議令嗣後各省兵丁,每年紅白事件,即照例賞銀兩酌定成數,均勻支放,總不得於額外再請添撥等因,奉旨依議,欽此,經臣部行文閩浙總督遵照在案。嗣據閩浙總督題銷歷年紅白賞項案內,嘉慶十六年多支銀二千四百七十九兩,十八年多支銀三十八兩,二十一年多支銀三百四兩,二十二年多支銀二百九十六兩五錢,請在歷年存剩入撥銀內動撥,節經臣部查系逾額多支,行令照數刪除。其道光十二年該省題報內地各營兵丁紅白賞盤費等項共用銀三萬八千四百四十餘兩,餘剩銀五百八十餘兩,俟臺灣各營造冊題報後核明辦理,復經臣部查餘剩銀僅止五百八十餘兩,恐不敷臺灣兵丁之用,駁令該督通盤籌畫,均勻辦理,題覆到日再行核銷各在案。茲據該督奏稱,閩省兵丁紅白事件及臺灣換防兵丁往回盤費,每年實估銀三萬九千三十一兩六錢,系屬有餘省分,本可不致逾額支銷。惟派防臺灣兵丁,核計道里遠近,按名賞給盤費銀自二兩至一兩不等,若皆歇班之年,原屬有餘,一遇換防之年,即形短絀。推原其故,皆由臺灣北路淡水營改為艋舺營案內,從嘉慶十三、十六兩年為始,在於內地水陸各營添撥戍臺兵丁八百七十一名,此往彼來,照例計算,應加增盤費銀二千二百四十九兩,當時漏未增估,以致嘉慶十六、十八、二十一、二十二等年,計不敷銀三千一百十七兩五錢,現在奉部駁減;又嘉慶二十五及道光二、六、十二等年,亦各支放逾額計不敷銀一萬九千二百八十一兩三錢,尚未題銷。統共不敷銀二萬二千三百九十八兩八錢,若全行刪減,勢難向通省兵丁按名按年分別著追,請將不敷銀二萬二千三百九十八兩八錢在於積年存剩銀內照數撥補,尚餘銀六萬六千二百餘兩入撥造報。並請從道光十四年為始,將改設艋舺營添兵八百七十一名加增盤費銀二千二百四十九兩,照數增估。其十四、十五兩年應增估銀四千四百九十八兩,即在於報撥餘銀內一律撥補等語。查閩省紅白賞銀,向於冬撥案內照例估撥。除兵丁紅白賞賚及班兵盤費動用外,歷年均有餘剩,入撥充餉。嘉慶十二年系換班年分,該省報銷案內存剩銀七千一百餘兩。即以嘉慶十三年後艋舺營添設防兵,應增盤費銀二千二百四十餘兩,核算尚可餘剩銀四千八百餘兩。嘉慶十九年系換班年分,已在艋舺營添設防兵之後,該省報銷案內亦有存剩銀四百九十餘兩。是該省紅白賞項,果能核實辦理,原無不敷。況道光十二年,兵部會議各省兵丁每百名裁減二名案內,據該督覆奏閩省裁撤步守兵八百餘名,賞項銀兩尤應多有餘剩。且查臣部道光十一年議覆荊州將軍奏添紅白賞銀案內,奉令各省於定額內均勻支放,不得額外請添;即使該省換防之年,偶遇兵丁紅白事件較多,除於額定銀數內給發盤費外,其餘銀兩均勻散放,何致尚有不敷?相應請旨,飭令該督將該省紅白賞銀於兵丁歇班之年,按照定例給發,餘剩銀兩入撥充餉。如遇換班之年,除換班兵丁盤費應照例支給外,紅白事件較少,仍照定例給與,餘銀入撥。倘紅白事件較多,即遵照奏定章程,均勻支放。惟臺灣遠隔重洋,勢難與內地兵丁統行核算,自應按照兵丁名數,於額估紅白銀內劃出銀兩若干,作為臺灣定額,另貯候領,毋得仍似從前之先儘內地動用,致臺灣兵丁不免向隅。其劃撥銀數,應令該督自行查明,酌定報部立案。所有該督奏請紅白賞銀案內,自道光十四年為始,每年增估盤費銀二千二百四十九兩,並將十四、十五兩年應增估銀四千四百九十八兩於報撥餘剩銀內撥補之處,應毋庸議。至原奏內稱嘉慶十六等年至道光十二年統共逾額多支銀二萬二千三百餘兩,實因此數年內兵丁事故過多,且在未經臣部奏定章程之先,各兵請領銀兩,不得不照例支給,此時若全行刪減,勢難向通省兵丁按名按年分別著追,請在於積年存剩銀內照數撥補之處,尚屬實在情形,應如所奏辦理。此外尚有積年存剩銀六萬六千二百餘兩,併令該督轉飭速行全數造入季撥冊內,報部撥用,並將嘉慶二十四年以後歷年動用紅白賞項及班兵盤費銀兩迅即造具清冊,報部核銷,毋再藉詞延宕。所有臣等核議覆奏緣由,理合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謹奏。

  道光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具奏,本日奉旨:依議,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七五~九七七頁。

  ·五一、工部「為內閣抄閩浙總督鍾祥奏」移會

  工部為移會事:營繕司案呈,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鍾奏臺灣添建參遊衙署演武廳一摺,除抄送兵部辦理外,相應移會可也。須至移會者。右移會稽察房。道光十七年十一月日,郎中張。

  閩浙總督臣鍾祥跪奏為添建參遊衙署演武廳需用工料銀兩、籌款借辦、捐廉歸補、恭摺奏祈聖鑒事:竊照道光十三年剿辦逆匪張丙完結,議奏添設嘉義營參將駐劄嘉義縣城,其原設北路左營都司移駐斗六門,改為斗六門營都司,原設斗六門汛守備移駐嘉義,作為嘉義營中軍守備,並將臺灣鎮標原裁右營遊擊,照舊增設,應行添建衙署事宜,分別辦理,奏經部議覆准,迄今尚未辦竣。臣查既系善後應辦之務,自應速為籌辦。其添建工程,不便請動帑項,亦應設法支用。查斗六門原有守備衙署,即可作為復設都司衙署,嘉義縣原有北路左營都司衙署,即可改為嘉義營中軍守備衙署,均毋須另行添建。惟嘉義營應添建參將衙署一座,又臺鎮右營衙署久為左營居住辦公,今增設臺鎮右營遊擊,自應仍還右營棲止,其左營早經倒塌衙署,應行建設。飭據臺灣鎮道議請借款辦理,攤廉歸還,由司移往該鎮道督飭各該縣會同營員勘估添建嘉義縣參將衙門一所、演武廳一座,共需工料運費銀三千八百八十二兩九錢一分二釐。又勘明臺鎮左營衙署,因被風雨刮壞,陸續坍塌無存,按址平地起蓋,共需工料運費銀五千八百二十兩零四分五釐。請於司庫籌款,先行發領興辦。俟營地豁免無著各款攤扣清完之日,自道光二十二年起,由臺地都守以上武職養廉,分年攤扣歸款。前案既清,後案才攤,為數相仿,仍循舊由藩司議請准其借款建造,捐廉歸補。因查有乾隆三十五年間前任福州將軍等奏明發交司庫另款存貯馬價一項,系備多需馬匹之時赴庫支用,並非隨時動用之款,迄今閑貯,已經多年,應請即在此項旗營寄貯馬價銀內借動銀七千六百九十二兩九錢五分七釐,給發興辦,詳請具奏前來。臣查此項添建衙署各工,議借寄貯馬價,捐廉歸補,系為節帑起見,自應俯如所請,動借辦理。除飭核實趕辦,並議定分攤年限,如數接扣歸款外,所有借款建辦衙署等項捐廉歸補緣由,臣謹會同福建巡撫臣魏元烺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敕部覆行。謹奏。

  道光十七年十月十五日奉朱批:該部議奏,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八○~九八一頁。

  ·五二、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鄧廷楨片」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武選司案呈,內閣抄出前事一案,相應抄錄原抄移會貴處查照可也。須至移會者。計連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二十年八月日,副郎王。

  道光二十年七月二十九日,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鄧廷楨片:再臺灣戍守弁兵,向系內地撥往,定例三年更調,而三年之中,又分四起,勻作二年,於六月間調撥水師營哨船配載新兵赴臺,於四月間順載年滿舊兵歸營。所有本年八、十兩月正屆二起戍兵瓜代之期,應即往來更替。惟現在夷匪滋事,內地各營弁兵,俱經防守口岸,無可調撥赴臺;且哨船均應歸營,預備攻守,亦屬無從撥載。所有本年秋季戍臺班兵,應俟來年春季再行交替。除通省各營遵照,並將留臺各兵眷口米谷等項另籌辦理外,臣等謹合詞附片陳明,伏乞聖鑑。謹奏。

  道光二十年七月二十八日奉朱批:依議,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八六頁。

  ·五三、戶部「為本部議覆臺灣總兵達洪阿等奏」移會

  戶部為遵旨速議具奏事:廣東司案呈,本部議覆臺灣鎮總兵達洪阿等奏請籌撥經費銀五十萬兩一摺,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三十日具奏,本日奉旨:依議,欽此。相應恭錄諭旨,抄錄原奏,移會稽察房查照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二日。

  戶部謹奏為遵旨速議具奏事: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奉上諭:達洪阿等奏請籌經費銀五十萬兩,撥貯閩省,陸續解臺,接濟軍需,著戶部速議具奏,欽此,欽遵抄出到部。臣等伏查臺灣防堵經費,上年十月內經該總兵達洪阿等奏准於閩省軍需項下,分撥銀三十萬兩在案。茲復據奏請籌撥銀五十萬兩。臣等公同商酌,擬撥福建本省春撥實存地丁銀三萬兩,春撥後續徵地丁銀四萬兩,廣東省春撥實存地丁銀十萬兩,封貯銀十萬兩,湖南省封貯銀十萬兩,蕪湖關稅銀九萬兩,北新關稅銀四萬兩,以上共銀五十萬兩,作為該處防堵經費。恭候命下,由臣部行文各該督撫監督等,將指撥銀兩,迅即委員解閩,並令閩浙總督照數收貯,以備臺灣陸續提用。其各省銀兩未經解到以前,如臺灣有提用之處,除動解該省地丁銀七萬兩外,仍於該藩庫正雜留支各款及存剩軍需項下,先行借支解往,以期無誤要需。謹將臣等□議緣由,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謹奏。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八七頁。

  ·五四、兵部「為兵部等部議覆閩浙總督劉韻阿等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武庫司案呈,所有前事一摺,相應抄錄原奏,並恭錄諭旨,移會稽察房遵照可也。須至移會者。計粘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二十四年六月日,主政吳。

  兵部等部謹奏為遵旨議奏事: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劉韻珂等奏閩省裁馬兵丁、請照原議改為步兵一摺,道光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五日奉朱批:該部議奏,欽此;欽遵抄出到部。查該督原奏內稱:閩省內聯浙粵,外控臺澎,山海錯綜,幅竭遼闊,加以臺地民情浮動,海濱俗尚凶頑,水陸兵威,必宜厚積,庶足資防守而備不虞。計臺閩各營額設馬步戰守兵六萬一千三百餘名,以之分隸七十餘營,每營多者不過千餘,少者或止數百。各該營所轄汛地,悉皆水陸要衝,且須輪班赴臺澎等處戍守。以千餘及數百之兵,供分汛與輪戍之役,原額既不免稍單,況臺澎遠隔重洋,戍兵分東■〈舟宗〉渡,風濤易於間阻,往往新兵已發,舊兵未回,本營一切差操,更形竭蹶,設再別有徵調,即致不敷。前准戶、兵二部會議裁馬,原以東南各省非騎兵用武之區,是以因地制宜,量為酌裁,並非因兵額冗多,故有此議。矧閩省情形,兵力實不宜減弱。至馬兵改步,前次辦有舊章,迄今多載,毫無糾纏。是雖稍有更張,仍屬並無窒礙。所有前項裁馬各兵,應請仍照原議,改為步額,以資防守,而壯軍威等語。

  臣等伏查各省營制,馬步兵丁,例有定額,無庸輕議裁改。前因東南各省非騎兵用武之區,經臣部、戶部會議,飭令酌量裁減馬匹,意在節省馬乾,並非更動營制也。上年該署督劉鴻翱奏請以裁馬之兵,改為步兵,經臣部以裁減馬匹,原為節省馬乾,該署督奏請以裁馬之兵改為步兵,於兵額既有紛更,辦理恐多窒礙,故擬請作為無馬馬兵所有改為步兵之處,自無庸議。今該督覆請原議改為步兵,似恐因裁馬之故而併裁兵,其實兵額並未議裁,系仿照甘肅省摘缺緩補無馬馬兵成案,作為無馬馬兵仍食馬兵月餉,遇有馬兵缺山,即以無馬馬兵拔補其無馬馬兵之缺,仍由步兵拔補,似於兵計操防,兩無窒礙。至無馬馬兵支領月餉,戶部查前項所裁之馬,既經兵部議令作為無馬馬兵,自應令其仍食馬兵月餉。應令該督轉飭遵照辦理,仍於各該年奏銷冊內分晰聲造,報部查核。其裁賸馬匹,奉飭變價一節,查該督上年奏請內地各營額設兵丁騎操馬內裁減馬九百六十匹,經臣部議覆准其照數裁汰,並令將此項裁減之馬,除抵補二十三年內地各營倒缺外,其餘馬匹轉飭即行變價,以節草乾而歸核實。今覆據該督奏請,查明閩省境土半系山阜,半屬水田,耕作俱藉人工,民間無可售變。且裁減之馬共止九百六十匹,該省內地並臺灣各營,歷年緩買應補之馬,幾及一千有零,即請將此項奉裁之馬,全數抵補等語。臣等詳加查核,該省前項裁減之馬,既系無從售變,各營應補之馬又須發價往購,一出一入,耗費滋多,即請儘數撥補營缺,可免轉輾耗折之虞,自系實在情形,應如所奏,准其儘數抵補該省各營應補缺額馬匹。此外缺額馬匹,請令該督即行派員出口購補,以慎操防。至裁撥馬匹支領草乾銀兩,戶部查前項裁減馬匹,今既經兵部議准撥抵應補缺額馬匹,所有草乾銀兩,應令以裁馬月日,歸於所抵未裁應補馬內造銷,則款目既歸簡明,而支用亦皆核實。並令於兵馬奏銷案內,分晰聲造,報部查核。再此摺系兵部主稿,會同戶部辦理,合併聲明。所有臣等覆奏緣由,是否有當,伏乞皇上訓示遵行。謹奏請旨。

  道光二十四年六月十九日具奏,本日奉旨:依議,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八九~九九○頁。

  ·五五、兵部「為核議閩浙總督劉等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武庫司案呈,所有前事一摺,相應抄錄原奏並恭錄諭旨移會稽察房遵照可也。須至移會者。計粘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二十七年十一月日,主政崇。

  謹奏為遵旨核議具奏事:道光二十七年十月二十四日,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劉等奏臺灣各營汛、酌量移撥弁兵一摺,奉朱批:該部議奏,欽此;欽遵抄出到部。查該督原奏內稱:本年三月,奉命渡臺巡閱營伍,於各營原設汛防中,詳加稽察,有應添撥兵丁者,有應酌量移駐者,有原隸他營、諸形隔閡、必須改歸本營管轄者。統計全臺汛防,所宜酌量變通者,惟阿公店、水底寮、店仔口、下加冬等四汛。查南路鳳山縣屬之阿公店汛,向與崗山為犄角。崗山地居扼要,且又逼近內山,盜匪最易出沒,所藉為聲援者,惟阿公店一汛。茲阿公店汛額設弁兵,只有外委一員、兵丁五名,以之巡防本汛,兵力尚形單薄,更何能顧及崗山?自應派撥兵丁,常川駐守。又水底寮汛,亦系鳳山所屬地方,額設守備一員、把總一員、兵丁一百三十名。該處離鳳山埤頭新城六十里,安集綏敉,原設防兵,似可裁減。應請即於水底寮汛額兵一百三十名內,抽出兵四十名,添防阿公店汛。至水底寮汛防兵既減,即無須守備駐劄。查該守備本系南路營參將管轄。該參將現駐埤頭城內。自應即將守備同隨防之把總,一併移駐埤頭。以守備作為南路營參將中軍,兼管兵馬錢糧。其隨防之把總一員,作為埤頭存城把總。所有埤頭原設存城千總一員,應即撥防水底寮汛。又北路營嘉義縣之店仔口汛,額設外委一員、兵丁四十名,向歸臺灣城守營參將管轄。該參將駐劄郡城,遇有文武會辦事件,每因相隔窵遠,往返不能克期。而嘉義營參將駐劄嘉義,本可就近與之商榷,無如該處汛地非其所轄。設遇差調,呼應一有不靈,即難免誤事機。自應分別改隸,方為捷便。又下加冬汛,系臺灣城守營管轄,額設守備一員、把總一員、兵丁一百三十三名。該處地當衝要,為南北往來必經之路,稽察稍未周密,盜賊即行潛滋,自應酌添兵丁,以資防禦。應請將店仔口汛,改歸嘉義營參將管轄,即於嘉義營額設弁兵內,酌調外委一員、兵丁四十名,撥防店仔口汛。並將該汛原設外委一員、兵丁四十名,添防下加冬汛,仍歸臺灣城守營管轄等語。

  臣等查臺灣、鳳山縣屬之阿公店汛,額設外委一員、兵丁五名,水底寮汛額設守備一員、把總一員、兵丁一百三十名,臺灣城守營所轄嘉義縣屬之店仔口汛額設外委一員、兵丁四十名,臺灣城守營所轄之下加冬汛額設守備一員、把總一員、兵丁一百三十三名。今據該督等察看情形,請將水底寮汛額兵一百三十名,酌抽兵丁四十名,撥添阿公店汛;並將店仔口汛改歸嘉義營管轄,即由嘉義營撥出外委一員、兵丁四十名防守店仔口汛;將該汛原設外委一員、兵丁四十名,添撥下加冬汛。既據該督聲稱於地方營伍,均有裨益,應如所奏辦理。至水底寮額兵內,抽出四十名,添防阿公店汛,水底寮汛防兵既減,即無須守備駐劄。查守備本系南路營參將管轄,該參將現駐埤頭城內,應將守備同隨防之把總移駐埤頭,以守備作為南路營參將中軍守備,兼管兵馬錢糧,其隨防之把總一員,作為埤頭存城把總。所有埤頭原設存城千總一員,應即撥防水底寮汛,並將該汛額兵九十名統交該千總管帶,庶阿公店聲威較壯,足為崗山策應。即水底寮汛留此多兵,無虞單弱。亦應如所奏辦理。並令該督察看,移設守備、千總、把總、外委,是否堪勝新移之缺,查明聲覆報部。以上各汛弁兵,經此次改撥之後,仍令該督嚴飭各該弁等認真訓練,協力操防,庶不致徒事紛更,以收實效。所有臣等遵旨核議緣由,理合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訓示遵行。謹奏請旨。道光二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具奏,本日奉旨:依議,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九九頁。

 

●臺案彙錄丁集卷三

  五六、臺灣總兵馬驥題本

  五七、臺灣總兵何勉揭帖

  五八、臺灣總兵何勉揭帖

  五九、臺灣總兵張天駿揭帖

  六○、臺灣總兵陳汝鍵題本

  六一、臺灣總兵林洛題本

  六二、臺灣總兵游金輅題本

  六三、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愛新泰奏」移會

  六四、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愛新泰奏」移會

  六五、兵部「為內閣抄出福州將軍賽沖阿奏」移會

  六六、兵部「為內閣抄出福建巡撫王紹蘭奏」移會

  六七、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武隆阿奏」移會

  六八、福建巡撫孫爾准奏摺

  六九、臺灣總兵蔡萬齡奏摺

  七○、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蔡萬齡奏」移會

  七一、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劉廷斌奏」移會

  七二、兵部「為內閣抄出福建水師提督劉起龍奏」移會

  七三、戶部「為內閣抄出福建陸路提督馬濟勝奏」移會

  七四、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張琴奏」移會

  七五、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達洪阿奏」移會

  ·五六、臺灣總兵馬驥題本

  鎮守福建臺灣等處掛印總兵官署都督僉事仍帶紀錄一次在任守制駐劄臺灣府臣馬驥題為恭報微臣巡查地方情形回署日期事:竊臣遵例巡查營汛地方,於乾隆二年十一月初三日自臺灣府治起行,業經恭疏題報在案。臣隨即前往北路,由城守右軍營汛以及北路中左右三營直抵上淡水營一帶汛防地方巡查。每於點驗之際,臣廣宣皇仁,面加訓誡;凡屬將弁,當知皇上豢養隆恩,最難報稱,務必努力辦公,整頓營伍,勤慎操防,庶無虛糜曠職;為兵丁者,當知聖恩軫念海外戍守,於賞卹紅、白二事之外,復加眷口之月糧,並賞運骸之資費,又增遊巡之車腳,必思如何報效,務要倍加奮勉,恪守營規,操演巡防,保衛疆圉。所有經過村社,臣亦敬宣聖化,俾民番咸知皇上懷保愛育之仁慈,使其感激相勸,各安淳厚,以樂熙恬。至考驗官兵技藝、器械、軍裝,率皆齊備可觀。內有材技優長、火器中靶、刀牌得法者,臣即分別賞給銀牌、制錢,以示鼓勵。其各社通事、土目、番黎、番婦以及讀書之番童,俱分賞銀牌、帽、煙、布疋、針線、紙筆墨等物,以示勸勉。茲臣歷北路一帶地方,官兵遵守約束,民番俱各相安,地方寧謐。臣隨於十一月二十七日巡回府治。除出具印結呈咨督、提二臣查核送部外,謹將巡查地方、閱驗營伍情形並回署日期,理合恭疏題報,伏乞皇上睿鑒施行。為此具本謹具奏聞。乾隆二年十二月初一日,鎮守福建臺灣等處掛印總兵官署都督僉事仍帶紀錄一次在任守制駐劄臺灣府臣馬驥。

  旨:該部知道。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三頁。

  ·五七、臺灣總兵何勉揭帖

  鎮守福建臺灣掛印總兵官署都督同知世襲兩代雲騎尉紀錄一次又軍功紀錄二次駐劄臺灣府職何勉謹揭為恭報微臣巡查營汛回署日期事:竊臣遵照定例,前往巡查南路一帶營汛地方,業將起行日期題報在案。臣隨於乾隆五年十一月初一日,自臺灣府治前赴南路營,至下淡水營一帶汛地,巡查閱驗,官兵技藝均屬可觀,器械軍裝俱皆齊備。內有習用硬弓及槍牌純熟得法者,分別獎賞,以示鼓勵。至於經過民莊、番社、臣宣佈皇仁,勸令各勤農業,儉用積蓄,永沐昇平之福,莫不歡呼鼓舞。其各社通事、土官、番黎以及讀書番童,臣均分賞煙、布、紙、筆等物,咸知感奮。所有巡查南路一帶地方,兵民相安,地方寧謐。臣隨於十一月初六日巡回府治。除出具印結,呈咨督、提二臣彙送兵部外,謹將巡查回署日期,理合恭疏題報,伏乞皇上睿鑒施行。為此除具題外,理合具揭,須至揭帖。右具揭帖。乾隆五年十一月初七日。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一本五一頁。

  ·五八、臺灣總兵何勉揭帖

  鎮守福建臺灣等處掛印總兵官署都督同知世襲兩代雲騎尉紀錄一次又軍功紀錄二次駐劄臺灣府職何勉謹揭為恭報微臣巡查營汛回署日期事:竊臣遵照定例,前往巡查南路一帶營汛地方,業將起行日期題報在案。臣隨於乾隆七年十一月十七日,自臺灣府治前赴南路營,至下淡水營一帶汛地,巡查閱驗。官兵技藝,均屬可觀;器械軍裝,俱皆齊備。內有技勇純熟者,分別獎賞,以示鼓勵。至於經過民莊、番社,悉皆安堵樂業。臣宣布皇上勤民德意,莫不歡呼鼓舞。其各社通事土官、番黎以及讀書番童,臣均分賞煙、布、紙、筆等物,咸知感奮。所有巡查南路一帶地方,兵民相安,地方寧謐。臣隨於十一月二十一日巡回府治。除出具印結呈咨督提二臣彙送兵部外,謹將巡查回署日期,理合恭疏題報,伏乞皇上睿鑒施行。為此除具題外,理合具揭,須至揭帖者。右具揭帖。乾隆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一本五九頁。

  ·五九、臺灣總兵張天駿揭帖

  鎮守福建臺灣等處掛印總兵官署都督僉事駐劄臺灣府職張天駿謹揭為恭報微臣遵例出巡營汛地方日期事:案查乾隆元年正月二十日,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郡咨,准閩浙總督臣郝咨開為請定鎮臣出巡等事,准兵部咨內開:臺灣一鎮,應仍照上年十一月題定巡查之例遵行等因,於雍正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題,本月二十八日奉旨:依議,欽此,轉咨欽遵在案。茲臣謹遵於乾隆八年十一月初四日,自裹行糧,輕騎減從,由臺灣府治起行,前赴北路三營及淡水營所轄各汛地方遍巡,查閱官兵騎射,點驗器械軍裝。所有微臣自臺灣府治起行出巡日期,理合恭疏題報,伏乞皇上睿鑒施行。為此除具題外,理合具揭,須至揭帖者。右具揭帖。乾隆八年十一月初四日。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一三頁。

  ·六○、臺灣總兵陳汝鍵題本

  鎮守福建臺灣等處掛印總兵官世襲騎都尉駐劄臺灣府臣陳汝鍵謹題為恭報微臣巡查營汛回署日期事:竊臣遵照定例,於乾隆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由臺灣府治前往巡查南路一帶營汛地方,業將起行日期題報在案。茲巡到南路營,至下淡水營一帶汛地,隨閱驗各營官兵技藝,內有弓馬純熟而兼用硬弓以及槍手打靶有准暨演舞牌刀而能衝鋒破陣者,分別獎賞,以示鼓勵。其有稍次者,緣本年屆班大換,多系內地新調來臺,甫經到營,未免有一二訓練未得咸臻熟嫺,臣仰體我皇上整飭戎行至意,嚴飭該管將備千把,時加操演,務使技藝一例純熟,以成勁旅。所有各營器械、軍裝,臣逐一點驗,俱各齊備。至於所巡營汛,俱見兵民相安,地方寧謐。所經過民莊、番社,悉皆安堵樂業。臣宣佈皇仁,莫不歡呼鼓舞。其各社通事、土官、番黎以及讀書番童,臣俱分賞煙布、紙筆等物,咸知感奮。現在巡查事竣,臣隨於本年十二月初五日巡回府治。除出具印結呈咨督、提二臣彙送兵部外,謹將回署日期,恭疏題報,伏乞皇上睿鑒施行。為此具本謹具奏聞。乾隆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鎮守福建臺灣等處掛印總兵官世襲騎都尉駐劄臺灣府臣陳汝鍵。

  旨:該部知道。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一九頁。

  ·六一、臺灣總兵林洛題本

  鎮守福建臺灣等處掛印總兵官帶軍功紀錄二次薦舉紀錄一次平常紀錄二次駐劄臺灣府臣林洛謹題為恭報微臣巡查營汛回署日期事:竊臣遵例於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四日,巡查北路營汛地方,業將起行日期恭疏題報在案。臣隨由城守右軍前往北路中、左、右三營及上淡水營一帶地方,遍歷巡查,考閱官兵技藝;內有純熟可觀者,逐加獎賞,以示鼓勵;間有生疏者,勒限學習,務底精純。各營器械、軍裝,俱皆齊備。所有經過民莊、番社,敬佈聖主德威,俾知激勸。其各社通事、土目、番黎以及讀書番童,多方訓誨,均給賞賚。臣隨由沿海水師塘汛巡回,於十一月二十五日抵郡。各處地方寧謐,民番安堵。除出具印結呈咨督、提二臣彙送兵部外,謹將巡查回署日期,恭疏題報,伏乞皇上睿鑒施行。為此具本謹具奏聞。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鎮守福建臺灣等處掛印總兵官帶軍功紀錄二次薦舉紀錄一次平常紀錄二次駐劄臺灣府臣林洛。

  旨:該部知道。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三三頁。

  ·六二、臺灣總兵游金輅題本

  鎮守福建臺灣等處掛印總兵官降一級駐劄臺灣府臣游金輅謹題為恭報微臣巡查營汛回署日期事:竊臣遵例於乾隆二十八年九月初六日,前往北路一帶巡查營汛,業將起行日期恭疏題報在案。臣隨由城守右軍北路中、左、右三營及上淡水營一帶營汛地方,遍歷巡查,考察官兵技藝內有純熟可觀者,分別獎勵,生疏者勒令勤加練習。至於軍裝、器械,均各齊備。經過莊社,傳諭通土、番黎,示以聖恩廣被,軍威整肅,並逐加給賞,俱各感激歡呼。臣就沿海水師塘汛巡回,地方寧謐,民番安堵,於本年九月二十六日回署。除出具印結呈咨督、提二臣彙送兵部外,謹將巡查回署日期,恭疏題報,伏乞皇上睿鑒施行。為此具本謹具奏聞。乾隆二十八年九月二十八日,鎮守福建臺灣等處掛印總兵官降一級駐劄臺灣府臣游金輅。

  旨:該部知道。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三六頁。

  ·六三、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愛新泰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職方司案呈,內閣抄出臺灣鎮總兵愛新泰奏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貴房查照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粘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嘉慶九年正月三十日。

  臺灣鎮總兵奴才愛新泰跪奏為巡閱全臺水陸營伍及南北兩路地方情形、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竊照臺灣鎮總兵,每年冬間,例應巡查南北兩路營伍及地方情形,據實具奏,歷經遵行在案。奴才於本年十月初旬,將本標中、左、右、城守四營官兵騎射、槍陣、牌陣等項看畢,即赴安平鎮查閱水操。旋於十一月初四日,前往北路嘉義、斗六、彰化、竹塹、艋舺、淡水、八里岔、石門、大雞籠等處察看,汛防周密,足資捍衛。歸途順由鹿仔港、笨港、鹽水港,巡閱水陸營汛,並查看地方民情及番塾莊社,於二十八日旋郡。十二月初二日,又往南路鳳山、埤頭、水底寮、下淡水、羅漢門、岡山等處衝僻營汛,概行查閱,於初八日回郡。所有郡城、安平、南北水陸各營官弁馬步箭、弓力准頭尚屬合式,兵丁槍砲陣勢聯絡整齊,籐牌跳舞便捷,軍裝器械均各完好鋒利,各營馬匹除例准倒斃之外,俱皆足額。其千總外委額外等弁馬步箭嫻熟、中靶較多及平日緝捕勤能者,即予記名獎賞,以備考拔;未正熟練者,勒限演習。兵丁之馬步箭、鳥槍打靶、及藤牌各技藝純熟者,分別獎賞;間有生疏者,對眾鞭責。奴才仍面飭各營將備,加意操防訓練,如覆閱時尚有技藝生疏,不惟弁兵分別降革,並將該管將備一併嚴參,務使將弁各知勉勵,營伍整飭,咸成勁旅,仰副我皇上廑念海疆至意。至南北兩路屯弁、屯丁,奴才順途查驗,人數足額,器械完備,循例賞給銀牌、煙茶、花紅、布物,並面諭各屯弁務將所管屯丁加意鈐束,無許滋事。經過各番社,男婦番童歡欣出莊迎接。奴才復再一體賞賚,以示鼓勵。沿途察看地方情形,俱屬寧謐。詢問出迎鄉耆人等,咸稱晚稻收成後糧價平減。田間現種豆、麥、地瓜、蔬菜,青蔥滿目,戶有蓋藏,民情十分安貼。奴才仰受聖恩深重,時凜冰淵,惟有欽遵聖訓,勉力巡防,不敢怠忽。於地方一切事宜,實心辦理,以期仰報聖主高厚鴻慈於萬一。所有奴才查閱全臺水陸營伍,地方寧謐情形,理合恭摺具奏,伏乞皇上睿鑒。謹奏。

  嘉慶九年正月二十四日奉朱批:實心勉力,不可怠緩,練兵尤為要務。欽此。於二十五日抄出到部。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五本四七五~四七六頁。

  ·六四、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愛新泰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職方司案呈,內閣抄出臺灣鎮總兵愛新泰奏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貴房查照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嘉慶十年五月日。

  福建臺灣鎮總兵世襲恩騎尉革職留任奴才愛新泰跪奏為查閱郡城安平水師並北路營汛地方情形、恭摺奏聞、仰祈聖鑒事:竊臺灣鎮總兵,例每年冬間巡查南北兩路營伍地方情形,據實具奏,歷年遵行在案。查上年系屆換班之期,水路各營兵丁有到臺者,奴才隨即點驗,分發各營收伍。十月初二日,考驗本標中、左、右、城守四營官兵馬步操演陣勢、鳥槍進步、連環牌陣等項。看畢,即赴安平,查閱水操。旋於十一月十一日前往北路,由嘉義、彰化閱驗北路中、左二營,所有官兵馬步箭尚屬合式,槍砲陣勢聯絡熟悉,藤牌跳舞便捷,軍裝甲械均各齊備鋒利,各營馬匹除例准倒斃之外俱尚足額。至千把外委額外等馬步箭純熟中靶多者,獎賞記名,以便考拔;其未甚熟練者,勒限練習。兵丁之馬步箭、鳥槍打靶及藤牌各技藝純熟者分別獎賞,間有生疏者對眾鞭責,並嚴飭各協營將備加意操演。奴才覆閱時,仍有技藝生疏,不惟將該弁兵分別降革,並將該管將備一併嚴參,務使員弁各知振勵,營伍整飭,仰副我皇上廑念海疆之至意。其北路等處屯弁、屯丁,奴才順途查驗,人數足額,器械完備,賞給銀牌、煙茶、布物,以示鼓勵。並諭各屯弁務將所管屯丁加意約束,毋庸滋事。經過各番社,男婦歡忻出莊迎接,奴才酌賞銀牌、煙布,並賞番童、番婦筆墨、花紅。察看情形,俱屬寧貼。理合將查閱郡城、安平、北路各營伍地方及回郡日期,恭摺具奏,伏乞皇上睿鑒。謹奏。

  嘉慶十年四月二十二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五本四九○頁。

  ·六五、兵部「為內閣抄出福州將軍賽沖阿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職方司案呈,內閣抄出福州將軍賽奏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貴房查照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嘉慶十二年七月日。

  奴才賽沖阿跪奏為查閱臺灣北路營伍並沿途海口各情形、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竊照奴才前奉上諭:將營汛操防事宜,隨時整飭等因,欽此。當於上年七月內,將南路各營官兵,次第操閱,奏蒙聖鑑。並聲明北路官兵,現防海口,另容較閱在案。茲奴才於四月十六日在府城將應辦要件趕辦具奏,隨即率同臺灣鎮總兵愛新泰自郡起程,查閱北路協三營並淡水營官兵。查北路協中營駐防彰化,其左右二營分駐嘉義、竹塹一帶;淡水一營遠駐臺北艋舺地方。奴才沿途操閱,逐一比較。內北路中營每槍兵十名,打靶准頭均在二十槍以上;箭兵中靶二枝者較多,亦有中靶三、四枝者;連環槍砲,尚屬聯絡;合操演陣,亦屬整齊可觀。北路右營及淡水營槍箭准頭稍次。餘皆大略相同。其左營官兵槍箭陳式又次之。所有閱過官兵,技藝優嫺者,奴才俱當場獎賞,以示鼓勵;其有弓馬生疏者,或系新募兵丁,或從前緝匪曾著勞績,奴才均當場責懲,仍勒限一月學習,如無長進,再行斥革。惟北路右營千總蕭元侯、把總周安邦弓馬技藝俱屬生疏,應行斥革,以示懲儆。點驗軍裝、器械,多有剿匪時遺失者,現在飭查另辦。沿途塘房有被賊焚燬未經修復者,一併僱令趕緊修建。額設馬匹,除事故倒斃外,按冊點驗,尚無短少。至奴才經過沿海地方,查閱海口。鹿仔港地方為北路通商總口,往來船隻最多,現設遊擊一員,管帶弁兵三百餘名駐港巡防;又北路協近在彰化,足資控制。其餘笨港、新店、三林、中港、後壟等海口,均系沿海小港,現設防守弁兵,亦俱周密。惟滬尾海口在臺灣極北,港道闊深,匪船易於竄泊,現設弁兵分駐防守,尚屬不敷。除先經派委參將一員,帶領征兵五百名協防外,所有該處營制,尚須酌量調劑。奴才現在咨商督臣,另行辦理具奏。至沿途早稻登場,市糧充裕,民情極為恬熙。臺灣南北洋面,現亦寧謐。所有奴才查閱情形,謹公同福建陸路提督奴才許文謨恭摺具奏,伏祈皇上睿鑒。謹奏。

  嘉慶十二年六月二十五日奉朱批:覽奏俱悉,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九五~八九六頁。

  ·六六、兵部「為內閣抄出福建巡撫王紹蘭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當月司案呈,七月十七、二十等日內閣抄出清漢摺奏事件,相應抄錄移會典籍廳可也。須至移會者。計粘單一紙。右移會典籍廳。嘉慶二十一年八月初十日。

  福建巡撫臣王紹蘭跪奏為巡閱臺灣澎湖營兵分別等第及馬步箭全不中靶之都司、請旨降補、以肅營伍、仰祈聖鑒事:竊臣先抵澎湖,次及臺灣南北各路並噶瑪蘭,將水陸各營官兵,逐加較閱。除陸路派防緊要汛口並水師出洋巡緝各官兵應免調閱外,查臺灣鎮標中、左、右三營、南路之下淡水營、北路協之右營及滬尾水師官兵,合操演陣,步伐整齊,連環聲勢聯絡,馬騎多能合式,鳥槍中靶分數逾額,藤牌跳舞靈便,對械亦屬快捷。臺灣水師中、左、右三營水操,駛船把舵,折戧轉篷,施放火具,爬桅泅水,(約缺九字)均堪列為一等。又臺灣城守營、(約缺九字)兩營、北路協中、左二營、艋舺噶瑪蘭二營,布陣連環,緊湊得法,藤牌跳舞,亦屬便捷,鳥槍中靶,均有逾額,馬步弓箭合式一半,應列為二等。又南路營陣法連環,尚屬齊集,雜技亦有可觀,惟弓馬軟弱,鳥槍中靶亦不及分數,應列為三等。當將該管將備營弁,分別訓飭責懲,諭令勤加操演。至各該管隊旗幟、軍裝、器械,俱屬鮮明鋒利,陸路馬步除例准倒斃、水師船隻除交廠修造外,餘皆足額。其各營將備千把總、外委、兵丁人等,年力尚俱壯健。內有中箭五枝及三、四枝並中靶三槍技藝出色者,立予拔補獎賞;不合式者,當場重責降革。所有護理臺灣城守營參將題補灌口營都司世襲雲騎尉文忠(約缺三字)箭俱未中靶,察其年力強壯,尚堪造就,相應請旨將該都司文忠降補守備。又弓馬平常之陸路把總鄭寶、朱得陞應降為經制外委。又經制外委丁開輝、姚光明、施兆龍、王登山、余連松、池元、李國章、魏朝標,俱應降為額外外委。又額外外委林玉□、□□、陳飛鵬、鄭捷升、陳安俱應降為馬兵。所遺(約缺四字)次考驗弓馬可觀之經制外委葉朝升額外外委,陳隆恩、鄭得順、馬兵陳捷標、陳元得、陳雲升、江騰蛟、林學朝遞相拔補。尚有未補各缺,因現在無人可拔,諭令各該營將一俟考有弓馬嫻習,例得拔補者,即行詳報挑補。又有堪以拔補之弁兵,現無相當缺分,亦即於冊內存記二十八名,遇有可補之缺,再行照例輪補,仍造具清冊咨明督臣汪志伊分別辦理,用示勸懲。以上降補各員弁、兵丁及隨營學習之世職候補備弁及弓馬未能嫺熟之水師各弁兵,一俟飭令時加操綠,責成該管將備,並咨明臺灣鎮總兵武隆阿,按期考驗,務期一律精純,咸成勁旅,以仰副聖主慎重海外岩疆整飭武備之(約缺七字)湖水陸各營官兵,分別等第各緣由,理合恭摺具奏,伏乞皇上睿鑒,謹奏。

  嘉慶二十一年七月十八日奉朱批:依議,兵部知道。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己編第七本六九四頁。

  ·六七、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武隆阿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職方司案呈,內閣抄出福建臺灣鎮總兵武奏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貴房查照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嘉慶二十三年二月日。

  福建臺灣鎮總兵革職留任奴才武隆阿跪奏為巡閱全臺營伍及南北兩路同噶瑪蘭地方情形、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竊照臺灣鎮總兵每年應巡查南北兩路營伍及地方情形,據實具奏,歷經遵辦在案。查本年系三、四起戍兵換班之期,凡內營新兵抵臺,奴才隨時點驗收伍,督飭各營將備欽遵前奉諭旨,不必拘定春秋之期,不時訓練,以嚴武備而收實效。茲於九月二十六日,先往南路鳳山埤、水底寮、下淡水、羅漢門、岡山等處衝僻營汛,概行查閱。回郡後,復於十一月初三日,前往北路嘉義、斗六、彰化、竹塹、艋舺、淡水、八里岔、滬尾、石門等處察看,汛防周密,足資捍衛。隨進噶瑪蘭巡查,在地文武均各認真緝壓,營汛墩房、軍裝器械亦皆嚴密齊備,旋即出山,順由鹿仔港、笨港、鹽水港巡閱水陸營汛,並查看海口地方情形及熟番莊社,於十一月二十四日事竣回郡。循例會同署臺灣道臣汪楠次第較閱本標中、左、右、城守兩軍及安平三營水陸官兵技藝完畢。查郡城及南北兩路水陸各營官弁馬步箭弓力准頭均屬合式,兵丁陣勢槍砲亦各聯絡整齊,藤牌跳舞便捷,軍裝軍械俱各鮮明鋒利;各營馬匹,除例准倒斃外,俱亦足額。千把外委等弁馬步箭嫺熟、中靶多者,獎賞記名,以備考拔;生疏者揭由督臣咨部斥革;未甚熟嫺、材力尚堪造就者,勒限練習。兵丁之馬步箭、鳥槍打靶及藤牌各技藝純熟者,分別獎賞;生疏者對眾鞭責。並飭各營將備加意訓綠操演,奴才不時復閱,倘技藝仍有生疏,不惟弁兵分別降革,並將該將備一併嚴參,務使將弁各知振勵營伍,精練技藝,有勇知方,咸成勁旅,仰副我皇上廑念海外岩疆、整飭武備之意。至南北兩路屯弁、屯丁,奴才順途查驗,人數足額,器械完備,照例捐賞銀牌、布疋,面諭各屯弁加意約束屯丁,毋許滋事。經過番社,男婦歡迎,一體量加賞賚,以示優卹。沿途察看情形,晚稻久經收穫,現種豆菱地瓜,雜糧遍地,青蔥暢茂。詢問出迎鄉耆人等,咸稱沿海一帶晚稻缺雨,收成稍為歉薄,幸有雜糧接濟,尚無妨礙。惟嘉義、彰化二縣屬近山沿海村落,時屈嚴冬,不無宵小出沒。更恐海島僻處,菁密林深,或有潛匿逸犯。奴才於經過地方口岸,諄囑營縣,實心實力,認真稽察,總期有犯必獲,不許虛應故事。奴才仰蒙皇上天恩,畀以海疆重任,惟有秉具天良,欽遵聖訓,於地方營伍,實心整頓料理,斷不敢稍尚虛文,因循貽誤,以期仰報聖主高厚鴻慈於萬一。所有奴才查閱全臺水陸營伍及地方寧謐情形,理合恭摺具奏,伏乞皇上睿鑒。謹奏。

  嘉慶二十三年二月十四日奉朱批:覽奏俱悉,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一三~九一四頁

  ·六八、福建巡撫孫爾准奏摺

  福建巡撫臣孫爾准跪奏為恭報微臣巡閱臺灣澎湖各官兵事竣、分別拔擢降革、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竊臣於道光四年正月陳奏,請於四月間過臺校閱營伍,就便查辦地方事件,恭奉朱批:知道了,欽此。又經臣將由省帶□起程及到澎湖、臺灣各日期先後奏報,並附片奏明考核各官兵等第,俟通臺閱竣,統行具奏在案。臣抵臺後,適值霖雨浹旬,校場積水未消,難於校閱。臣即暫駐郡城,遵旨召募商民,販米運赴天津,以裕民食,而平市價。至五月十四、五日,天色暢晴,校閱臺灣鎮標中、左、右、城守並臺協水師中、左、右等營陸操。十九日校閱水師中、左、右三營水操。隨赴鳳山縣校閱南路並下淡水營官兵事竣,於二十七日仍回郡城,審辦各案。並將募商運米十四萬石裝船放洋,辦理完竣,分案恭摺具奏。即由郡城起程,赴北路查閱。沿途查閱北路中、左、右營暨臺灣協左營分駐鹿港官兵。再由嘉義、彰化前進至噶瑪蘭,將艋舺、滬尾、噶瑪蘭等營逐加校閱完畢。除陸路派防緊要海口並水師出洋巡緝各官兵免調閱外,閱看得臺灣鎮標中、左、右三營及臺灣城守營、臺協三營合操演陣,進退步伐整齊,連環聲勢聯絡,馬步騎射合式者多,鳥槍中靶分數逾額,藤牌跳舞靈便,對械純熟趨捷,堪以列為一等;臺協水師中、左、右三營水操,駛船把舵,折戧轉篷,施放火器,爬桅泅水及水中對械等技,俱能純熟,南路營布陣連環緊湊如法,藤牌跳盪亦尚便捷,鳥槍中靶逾數,騎射多半合式,堪以列為二等;澎湖左、右二營、北路協中、左、右三營、艋舺、滬尾、噶瑪蘭陣法齊集,雜技亦有可觀,惟鳥槍中靶不及分數,弓馬稍形軟弱,應列為三等。當將該管將備,分別訓飭。各營配隊旗幟、軍裝、器械,皆屬鮮明鋒利。軍火、藥鉛、馬匹,俱能足額臕肚。水師船隻,除交廠修造外,餘皆實存無缺。其各營將備千總、外委、兵丁人等,年力強壯,內有中箭四五枝並鳥槍中靶較多、技藝出色、操防勤奮者,立予拔補獎賞。其年力衰弱、弓箭鳥槍不能合式、操防懈弛者,當場責革。護理澎湖水師協標左營遊擊事守備翁及,箭無中靶,察其年力未衰,營伍尚嫺,應請旨將守備翁及降為千總。又署滬尾水師守備蘇生貴,該海口時有私鹽往來,緝私不力,技藝亦屬庸劣;陸路噶瑪蘭頭圍千總黃廷相,操防懈弛,聲名平常;又把總盧森、外委鄭寶、熊連,騎射生疏;丁開輝年衰技庸;謝士樑人甚狡猾;俱請斥革。又把總楊維進、劉萬福,騎射平常,應請降為額外外委。林高輝、陳名高、李占梅,步射不能合式;甘日光弓力太軟,步射不能中靶,惟年力尚強,應俱請降為馬兵。所遺各缺,以此次考校年壯技優及緝捕得力之水師千總陳景嵐、陸路千總馬步衢、葉青華、把總周奪標、羅兆輝、經制外委丁有升、王登標、額外外委駱鴻照、蕭國章、沈雲飛、李國昌、陳日升遞相拔補。千總以上員缺,例由內地調補。千總陳景嵐、馬步衢、葉青華三員,把總周奪標、羅兆輝二員,應請記名,遇有千總以上缺出,隨時升補。其以拔補弁兵,現無相當缺分,亦即存記,遇有可補之缺,照例輪補。均造具清冊,咨明督臣趙慎畛分別辦理。尚有技藝未能精熟,而年力壯盛各員弁,應與現在降補各弁兵,咨明臺灣鎮總兵,一併勒令時加操練,以期一律精純。

  伏思臺灣為海外重地,巡防彈壓,尤賴兵威。是以一郡之地,設兵一萬四千餘名之多。兵額既眾,則訓練不可不勤,而□約尤不容不肅。本年五月中,安平水師兵丁翁正幅等,乘危搶奪米船,業經臣審明具奏,按律嚴辦,並將該管總兵明保、副將吳得勳奏請交部議處,護理遊擊方朝輝、署守備楊士高、許盛安、把總趙世傑、許世藩分別降革,以示懲儆在案。臣查臺灣營伍情形,有與內地不同者。內地兵丁,皆系土著,千把外委,多由本營拔擢,兵弁素相習熟。臺灣則由內地各營抽撥輪戍,例不准在臺召募。是以一營之內,每□數郡之人。初□之時,兵與兵既不相親,兵與將又不相識,需以月日,甫能熟習。而將弁既有隨時升調之事,兵丁亦有三年換班之期,不能如內地各營之將習兵心,兵識將意。臣現在惟有誡以勤於操演之一法。操演之時,勿徒奉行故事。於技藝出色,必呼名使前,面加獎勵。不能合式者,必親為指授,不憚精詳。如此則將之於兵,不僅知其姓名,識其面貌,並可通其性情,悉其材用,自無扞格不通之患矣。又兵丁本屬武夫,安能周知律令,而使氣任性,尤所難免。偶爾犯法,亦多出於不知,非由故犯。臣現將律例內與兵丁干涉各條,擇其易犯者,務取簡明,刊成木榜,發給各營懸掛,於操演事竣之後,令本營該管官弁,或在營守字識,詳為講解,俾知法令森嚴,不能倖免。日染耳濡,心知兢畏,自不致身犯憲章。以期上副聖主慎重海疆、整飭武備、咸使有勇知方之意。所有臣閱過臺澎水路各營官兵分別等第緣由,理合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再臣現在海外巡閱,循例由驛馳遞,合併陳明。謹奏。

  道光四年閏七月初六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三○~九三一頁。

  ·六九、臺灣總兵蔡萬齡奏摺

  福建臺灣鎮總兵官奴才蔡萬齡跪奏為查閱全臺水陸營伍及南北兩路地方情形、恭摺奏聞、仰祈聖鑒事:竊照臺灣鎮總兵年應巡閱地方營伍。奴才於上年十一月初四日接印任事,即因督拿鳳山逆匪楊良斌等首夥各犯,經歷兼旬,並所有應辦一切事宜,均須次第清理,庶於本年正月後起程前往查閱緣由,附片陳明聖鑑在案。伏思臺灣海外岩疆,幅員遼闊,番民雜處,人情浮動,全賴軍威震懾以資捍禦。是操防訓練,最關緊要。業經飭各該協營,勤督練習,毋許曠誤。茲奴才於二月十三日循例會同道臣孔昭虔,先閱鎮標城守及安平水師等營水陸官兵畢。二十日,自郡起程,前赴北路,沿山巡視至噶瑪蘭止。出由沿海一帶,查閱回郡。旋往南路,無論衝僻營汛及熟番莊社,遍加親歷,察看汛防周密,番民安堵。於四月初一日事竣,隨將閱過各營官兵,逐一確核。內鎮標中、左、右營陸操,陣勢整齊,連環聯絡,藤牌對械亦皆便捷,槍箭中靶多能逾額。又安平三營水操,駛船把舵、轉篷折戧、爬桅泅水及施放火具、水中對械等技,俱各如法,均堪列為一等。北路中、右二營、艋舺、滬尾、噶瑪蘭營、南路營、下淡水營,佈陣、連環、藤牌、對械,俱各熟習,槍箭中靶亦皆合式,應列為二等。各營旗幟器械,鮮明鋒利。馬匹除例准倒斃外,餘皆足額。其官弁兵丁內,有人材弓馬出眾者,獎賞記名,以備考拔。間有生疏而才力尚堪造就者,官則勒限,兵則鞭責。惟北路左營外委孫標、安平右營外委江申捷,馬步平常,箭無中靶;艋舺營外委郭廷勳,久病曠職;北路左營額外外委廖九邦,人軟技庸;均即斥革,以示勸懲。現當頭起戍兵換班之期,內營新兵陸續到臺,奴才隨時點驗,發營收伍,責成各將備督飭千把,時常宣講紀律,按期實心訓綠,不得以查閱已過,遂涉疏懈。奴才仍留心察看,各弁中如有始勤終惰、緝捕松勁,隨時揭由督臣咨部斥革,斷不稍存姑息。總期兵皆有用,餉不虛糜,仰副我皇上慎重海疆、修明武備之至意。南北兩路屯弁、屯丁,遂一點驗,人數足額,器械完備,隨賞給銀牌、布疋,面諭各屯弁約束屯丁,毋許滋事。附近番社男婦出迎,一體量加賞賚,以示優卹。沿途察看,惟臺灣氣候較早,並以暢雨應時,南路沿山一帶,早谷已經刈穫,餘亦長發,雜糧暢茂,可望有秋。惟臺灣地方居民,本鮮土著,其中良莠不齊,雖於上年冬間將南路匪徒大示懲創,遠近震警,現已斂跡,究系海外要區,防範終不容稍弛。奴才惟有恪遵聖訓,刻刻留心,事事得實,於經過地方口岸,諄囑營縣實心實力,認真稽查,務須有犯即獲,毋稍玩忽,以冀地方益臻綏靖,上慰宸衷,稍酬高厚鴻慈於萬一。今將奴才查閱全臺營伍及地方安靜情形,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謹奏。

  道光五年七月初二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四○頁。

  ·七○、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蔡萬齡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職方司案呈,內閣抄出福建臺灣鎮總兵蔡奏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貴房查照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六年三月日,主政尚。

  福建臺灣鎮總兵臣蔡萬齡跪奏為巡閱全臺水陸營伍及南北兩路地方情形、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竊臺灣鎮總兵,每年例應巡閱南北兩路營伍及地方情形,據實陳奏,歷經遵行在案。本年系頭起戍兵換班三期,凡內營新兵先後抵臺,均經臣隨時點驗,發營收伍。又噶瑪蘭奏准添設兵丁三百名,亦經抽撥前往戍守。並飭各營將備勤加訓練。茲臣循例於十一月初十日自郡起程,前往北路嘉義、斗六、新化、竹塹、艋舺、淡水、八里坌、滬尾、石門等處察看,汛防周密,足資捍衛。隨進噶瑪蘭,巡查該處民番樂業,地方尚屬安靜。即出山,順由鹿仔港、笨港、鹽水港查閱水陸營汛,並沿海地方及熟番莊社畢,旋赴南路,無論衝僻營汛,概行親歷。回郡又會同道臣孔昭虔校閱郡城及安平水陸官兵技藝,於十二月十九日竣事。查鎮標中、左、右營、城守營、北路左營、艋舺營、南路營及安平中、左、右營,陣勢靈動,槍砲聯絡,藤牌對械均屬便捷,槍箭中靶俱能逾額,堪列為一等。北路中、右二營及滬尾、噶瑪蘭、下淡水等各營,布陣、連環、藤牌、對械,俱各熟習,槍箭中靶亦皆合式,應列二等。各營旗幟器械,鮮明鋒利。陸路馬匹,除例准倒斃,亦皆足額。官兵技藝優嫺者,酌為獎賞,並記名升拔;兼有生疏而才力尚堪造就者,官則勒限,兵則棍責。惟艋舺營外委蔡振興,不守官箴,又北路右營外委方玉山、噶瑪蘭營外委鄭德順,人軟技庸,即斥革以示勸懲。仍嚴飭各營將備,加意訓練操演,臣不時覆閱。倘技藝仍有生疏,不惟弁兵分別降革,並將該將備一並嚴參,務使將弁各知振勵,營伍整飭,咸成勁旅,仰付我皇上慎重海外岩疆、修明武備之至意。至南北路各屯弁丁,查點人數足額,器械完備。經過番社男婦歡迎,俱各量加賞賚,以示優恤。沿途察看情形,晚稻早經收穫,現種地麥豆瓜各項雜糧,遍地青蔥暢茂。南路氣候較早,已各翻犁種蒔。地方民情,均極安謐。惟時屆嚴冬,近山沿海各村,恐不無宵小出沒竊搶。臣於經過地方口岸,諄囑營縣實心實力,認真稽察須有犯即獲,毋許虛應故事。臣仰荷天恩,畀以海疆重地,惟有秉具天良,欽遵聖訓,刻刻留心,事事得實,斷不故稍涉因循粉飾,致滋貽誤,以期仰報聖主高厚鴻慈於萬一。所有臣巡閱營伍地方情形,理合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謹奏。

  道光六年三月十五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四二~九四三頁。

  ·七一、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劉廷斌奏」移會

  兵部為欽奉事:職方司案呈,內閣抄出臺灣鎮總兵劉奏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貴房查照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八年二月初三日,正郎王。

  福建臺灣鎮總兵官奴才劉廷斌跪奏為查閱全臺水陸地方營伍情形、恭摺具奏、仰乞聖鑒事:竊奴才由正定鎮總兵,仰蒙皇上殊恩,調補臺灣重地。本年三月到任以來,查此地孤懸海外,民鮮土著,向稱浮動,兵由內地調換,訓綠操防,文武巡查緝捕,最關緊要。曾於謝恩摺內,聲明千把以下,請照內地拔補,無拘三年,方能得力,由督臣附於移民案內具奏。嗣奉朱批:海疆重地,刻刻俱要留心,除暴安良,尤當注意操防,更須認真,切忌姑息養奸,慎勉為之,以付委任。欽此。跪讀之餘,感激難名。奴才與道府留心體察,隨時隨事,嚴飭文武勤加巡緝,及親近將備,分晰技藝,申明軍紀,按期操練,並宣諭設兵原以衛民、除暴安良之道,以期兵技嫺熟,綏靖地方。

  茲於本年九月十九日,報明兵部,即日起程,先赴南路鳳山沿海至水底寮,由內山傍下淡水、阿里港、蕃薯寮、羅漢門、岡山一帶回郡。旋由北路嘉義、斗六門、水沙連、彰化、淡水、大甲、艋舺、噶瑪蘭內山回,由滬尾、葫蘆墩、貓霧捒、鹿港、笨港、鹽水港一帶,次第校閱南路營、下淡水營、北路左營、中營、右營、艋舺水陸兩營、噶瑪蘭營安平協分駐鹿港左營,於十月二十五日回署,閱驗親標中、左、右三營、城守左、右軍、安平中、左、右三營兵丁合操。各營陣勢挑槍齊截,連環聲勢聯絡,藤牌跳舞踴躍。經過塘汛,挨次點驗。槍箭中靶,均在六、七成以上。弁兵內技藝嫻熟者,當場獎拔;間有少及不中者,分別降責,以示懲儆。其分防偏僻小汛,奴才行令該管將備汛弁,於巡查緝捕之便,隨時點驗,庶巡防無虞偏廢。點驗軍裝鮮明,器械堅利。馬由口買,足堪■〈馬考〉操。槍箭中靶,北路協左營、南路營、艋舺、滬尾營、噶瑪蘭營、安平協右營、鎮標中營、右營、艋舺、陸路安平協中營、左營、鎮標左營次之;北路協右營、分防桃仔園後隴城守右軍、分防下加冬汛又次之。至澎湖孤懸海中,該協員弁本年軍政及考拔之便,俱經奴才調驗。其兵丁技藝,奴才委員點驗,據報與奴才親歷營分,亦屬相符。且該協副將孫得發、遊擊江鶴,俱年力精壯,操防勤慎,無虞廢弛。將備內除題補有人未到及未題補不記外,餘俱年力強壯,弓馬去得,尚無衰庸之員。奴才仍留心體察,如有怠惰操防、挑拔不慎、遇事不速、寬嚴失當之員,隨時咨報督提兩臣斥革。臺灣重地,奴才不敢稍事姑容,致滋貽誤。

  惟查有艋舺營陸路額外艾逢泰,臨場不到,立予斥革;遺缺請以該營目兵阮士朝拔補。北路右營額外李國章,弓馬平常,降為戰兵;遺缺請以該營目兵鄒應龍拔補。下淡水營額外戴恩,馬步未中,惟年力精壯,應請降為戰兵;遺缺請以南營水底寮汛目兵葉芳拔補。又艋舺營陸路外委吳廷貴、鎮標右營外委裴得華、安平協右營外委蔡觀光,馬步未中,惟俱各年力精壯,應請降為額外;其吳廷貴遺缺請以技藝嫺熟之艋舺營陸路額外李得寶拔補,裴得華遺缺請以北路右營額外陳起鳳拔補,蔡觀光遺缺請以滬尾營額外余良成拔補;其李得寶所遺額外缺請以吳廷貴降補,陳起鳳所遺額外缺請以裴得華降補,余良成所遺額外缺請以蔡觀光降補。又北路右營把總陳起蛟,操防不力,惟弓馬年力尚可,應請降為額外;遺缺請以技藝嫺熟之北路左營外委翁標桂拔補;翁標桂遺缺請以緝捕有方之北路中營額外陳大有拔補;陳大有遺缺請以陳起蛟降補。又鎮標中營外委王聯芳,久病不愈,應請休致;遺缺請以該營額外范澤源拔補;范澤源遺缺請以鎮標左營目兵黃振鳳拔補。又城守營右軍千總羅云臺,於巡防緝捕,不能得力,未便留臺。該弁由武舉出身,年力尚壯,弓馬亦可,應請調回內地候補。所遺千總缺,請以年壯技優之噶瑪蘭營把總李升拔補。李升遺缺請以噶瑪蘭營外委趙開麟拔補。趙開麟遺缺請以噶瑪蘭頭圍汛目兵詹興龍拔補。又南路營額外保世貴,臨場因病出缺,請以該營目兵張觀勝拔補。又北路左營額外林學潮臨場出缺,請以該營目兵陳天河拔補。又南路下淡水營外委康成興臨場患病,旋即出缺,請以北路右營額外孫建金拔補;孫建金遺缺請以北路右營目兵吳熊拔補。並將各該營將備,具報前來。除取各該弁履歷咨報督提兩臣照例咨部外,再澎湖協右營千總周承恩升補守備遺缺,先經前署鎮臣陳化成以該營把總林鳴陽拔補,現准督臣行知,與例未符,應行退回把總本任;其所遺周承恩千總缺,奴才即以考驗年壯技熟、緝捕勤能之艋舺所屬滬尾營水營把總陳云蛟拔補;陳云蛟遺缺請以澎湖右營外委林朝樑拔補;林朝樑遺缺請以安平協中營額外張祥珍拔補;張祥珍遺缺請以安平中營目兵傅英輝拔補,用示勸懲。奴才仍飭各營將備,勤加訓練,務期咸成勁旅,以冀仰副我皇上慎重海疆、整飭戎行、設兵衛民、除暴安良之至意。

  奴才經過南北兩路,社番男婦歡迎,俱量加賞賚,諭以勤耕習禮。屯丁器械鮮明有用。沿途察看情形,晚稻均已收藏遍地,男婦正收花生,現種豆麥地瓜各項雜糧,青蔥□茂。彰化葫蘆墩、四張犁、頭店一帶,秋苗出水,秋後即可裁插。地方民情俱極安謐。奴才於經過地方口岸,諄囑汛防文武及屯弁等,務留心稽察奸宄防範生番出沒,毋許港澳奸民借端生事稍有疏懈。奴才仰荷天恩,畀以海疆重任,惟有恪遵聖訓,刻刻留心,認真整頓,不敢稍涉因循,致滋貽誤,以期仰副皇上高厚鴻慈於萬一。所有奴才查閱地方營伍情形及回署日期,理合據實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謹奏。

  道光八年正月十八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五○~九五一頁。

  ·七二、兵部「為內閣抄出福建水師提督劉起龍奏」移會

  兵部為欽奉事:職方司案呈,內閣抄出福建水師提督劉奏前事等因,相應抄單移會貴房查照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八年八月二十六日,主政廉。

  福建水師提督臣劉起龍跪奏為臣赴臺灣校閱營伍官兵技藝、分別等第、並稽查地方情形、及回抵廈門日期、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竊臣准督臣孫爾准、撫臣韓克均咨會,本年□□臺灣營伍、地方之期,具奏令臣前往。隨於四月初八日,自廈門登舟,候風東渡緣由,恭摺奏明之後,十一日風帆稍順,由大擔放洋。十五日,駛抵澎湖。隨校閱澎湖水師協標左、右兩營操陣,考驗官兵技藝,察訪民情安貼。事畢還舟。緣連日風雨交錯,未能起篷。至二十日稍息,開駛渡臺,□□南風頂逆,迨二十五日至臺灣鹿耳門。二十六日,先閱臺協水師中、左、右三營□□□□官兵技藝,次第考□完竣。於五月初一日,由沿海赴南,至鳳山縣,校閱南□□、□□水營操陣官兵技藝。旋從□山一帶過郡,赴北路嘉義縣斗六門、彰化縣、淡水廳艋舺,直進噶瑪蘭內山,周□轉□滬尾,繞葫蘆墩,出黃港沿海一帶,先後校閱北路協標中、左、右三營、艋舺營、滬尾水師營、噶瑪蘭營及駐防黃港之臺協水師左營、暨沿途塘汛,俱經逐一簡□,於六月初五日到郡城。查核考冊內,臺灣鎮標中、左、右、城守四營、臺協水師中、左、右三營、北路協標左營、澎湖水師協標左、右營,操陣俱屬整齊進步,連環聯絡,槍箭中靶分數均在七成以上,藤牌對械跳舞便捷;臺灣水師三營,水師駕船、執舵、轉篷、折戧,往來施放槍砲,均能純熟,爬桅泅水及水中對械等技,亦皆靈便;均堪列為一等。又北路協標中、左、右兩營、艋舺營、滬尾水師、噶瑪蘭營、南路營、下淡水營,布陣連環,俱皆齊整緊湊,牌兵對□□□□熟,槍箭中靶分數俱在六成以上;堪以列為二等。查驗各營軍裝器械,鮮明堅利。陸路馬匹除倒斃、水師戰船除遭風擊碎駕廠修造外,餘俱足額。各營官兵內,有馬步全射及中靶四五箭、槍兵中靶二三槍者,俱經分別記名獎賞;生疏者責革。技藝次□□人材可觀,查詢平日差操尚屬勤奮,水師弁兵熟悉冰務者,均予勒限訓練,移知該鎮臣覆驗,如無□□再行斥革。所有各營將備員弁,上年經臣劉廷斌於軍政及閱兵案內甫經先後劾辦,現在尚無衰邁庸劣之員。各營兵丁,□□精壯。惟有臺灣鎮標左營額外李雄彪馬步生疏,但年力精壯,降為馬兵;遺缺請以馬步全射之該營馬兵□□芳拔補,所遺糧缺即以李雄彪降補。又南路下淡水營額外鄭□□,□步軟弱,未便姑容,□場斥革;遺缺請以材技可□之南路營□□□沈生拔補,用示懲勸。□仍於閱操時,曉諭軍律,俾各兵咸知大義,並令將領備弁務須時加訓練,□以閱後稍存懈怠。

  臣到臺歷過地方,細訪輿情,自督臣孫爾准於道光□年間剿撫閩粵民人分類械鬥一經懲創之後,民知儆畏,甚屬安□。□□□臣劉重麟欽遵諭旨,實力查辦清莊,設立總董,專司戢暴安良,立法極為周備。臣見地方官,均諄囑勉力奉行,勿得虛應故事。沿途調驗屯弁兵丁,俱各強壯,器械亦屬適用,照例賞給,以示鼓勵;並諭各守番隘,毋許生番出山擾害。所過村莊,各諭紳耆,務須約束子弟,守分安業,均各悅服,領命前去教督。察看田疇早稻,彰化以南業已登場,淡水以北氣候較遲,亦漸刈穫。詢問老農,俱稱年谷豐稔。地瓜雜糧亦好。臣往返臺郡,晤見鎮道□□和衷,遇事皆熟商辦理,所以民情安貼。洋面商船,亦絡繹如常,□□□□。目下地方雖屬安靜,但臺地民情向稱浮動,防微杜漸,仍當隨時隨事,認真查辦,並督飭協營廳縣勤加捕盜,以安閭閻。復諄囑鎮臣劉廷斌於水陸各營員弁,加意稽察,如有不循紀律,及人地未宜,難期振作,隨時分別核辦,總期海外營伍,整齊嚴肅,安益求安,以仰副皇上慎重海外岩疆、整飭武備之至意。茲臣出閱事竣,仍由鹿耳門配渡,於六月十四日登舟,開駕放洋,二十四日抵廈門。合將□過□澎營伍官兵技藝,分別等第,及稽查地方安靜各緣由,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再臣經過洋面□□□□隘,合併陳明。謹奏。

  道光八年八月十三日□朱批:知道了,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五五~九五六頁。

  ·七三、戶部「為內閣抄出福建陸路提督馬濟勝奏」移會

  兵部為欽奉事:職方司案呈,內閣抄出福建陸路提督馬奏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貴房查照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主政德。

  福建陸路提督奴才馬濟勝跪奏為敬陳奴才前赴臺灣校閱營伍、稽查地方情形、及回抵泉州日期、恭摺奏聞、仰祈聖鑒事:竊奴才准督臣孫爾准、撫臣魏元烺函商,以巡臺之舉,今年必當舉行,輪應奴才前往。奴才於四月初三日恭摺奏報後,帶印起程,赴廈門配船候風。十三日,風色稍順,即由大擔放洋。十四日辰刻,望見澎湖。因北風正急,不能落篷,奴才督飭舵工水手,極力■〈高戈〉戧。據稱船在下風,實難攏岸,不得已順流東渡。是日申刻,寄泊鹿耳門之外汕。十五日,即至臺灣府城。晤見鎮道,詢問地方情形,咸稱安靜,文武辦事,亦極和衷。惟春間雨澤稀少,立夏以來,甘膏疊沛,尚未十分透足。奴才至臺後,大雨時行。至十八、九等日,天色晴霽,隨將臺灣鎮標中、左、右、城守四營、臺協水師中、左、右三營,水陸操陣,官兵技藝,次第校閱。並行委臺協水師副將黃貴,驗看澎湖協標兩營營伍。奴才即親赴南路鳳山縣之埤頭、山豬毛等處,校閱南路下淡水各營。旋回臺郡。再赴北路之嘉義縣、彰化縣、竹塹、艋舺、噶瑪蘭內山一帶,周歷巡查,閱看北路協標中、左、右三營、艋舺、滬尾水師營、噶瑪蘭營及分駐鹿港之臺協水師左營,暨沿途塘汛官兵畢,於五月二十二日回抵彰化縣之茗港地方,按冊查核。內臺灣鎮標中、左、右三營、北路協標中、左、右三營、艋舺營、滬尾水師營,合操演陣,步伐整齊,槍砲連環聲勢聯絡,藤牌對械勇技靈便,鳥槍弓箭中靶逾額,臺協中、左、右三營水操,駛船、執舵、折戧、轉篷、施放火具、爬桅泅水及水中對械等技,俱極純熟,堪以列為一等。又臺灣城守兩軍、臺協水師三營、噶瑪蘭營,陸操布陣,連環緊湊,藤牌跳舞尚屬蹻捷,槍箭中靶亦多,堪以列為二等。又南路下淡水兩營合操,尚能如法,雜械等技,亦有可觀,惟槍口稍高,號令未能畫一,雖槍箭中靶均夠分數,應列為三等。其澎湖協標兩營,現據委員呈繳驗過圖冊,聲明操陣合式,核其槍箭中靶,多數亦俱足額。詢該處地方,亦稱安靜。查驗各協營旌幟軍裝器械等項,均屬鮮明鋒利。陸路馬匹、水師戰船,除例准倒斃、送廠修造外,餘俱足額。兵丁技優者,當場獎賞;技生疏者,即行降革。至各營將領備弁,奴才加倍留心考察,內有才技出色,緝捕認真,以及官聲尚好,熟悉海外情形,於臺灣實屬相宜者,酌舉一、二員開列密摺,咨送督臣,以備題補,餘俱循分供職,現在尚無庸劣之員。惟臺灣鎮標中營外委許元輝、南路下淡水營外委黃光烈,人軟技庸,難期振作,應行斥革。又臺灣協水師右營外委黎應升、南路營外委吳金龍、下淡水營額外劉建龍、北路中營額外黃朝鳳,均系步射平常,姑念年力正壯,應行降為額外馬步戰兵,所遺各弁缺,請以現在考驗弓馬可觀額外馬步目兵分別遞拔,另開清單,恭呈御覽。其弓馬稍次、人才尚可者,均予勒限綠習,移知臺灣鎮屆期覆驗辦理,務使一律精純,咸成勁旅,以期仰副聖主整飭戎行、綏靖海疆至意。

  刻下全臺地方,實系安靜,兼之鎮臣劉廷斌、道臣平慶遇事均能督屬迅速辦理,奴才經過各廳縣營汛,又復面囑該營文武,凡有應辦事件,務須妥速商辦,其應行稟報者,據實飛報,毋許壓延,而輕重之法,尤須實辦奉行,以除匪類而安良善。並諭紳衿耆老,約束子弟,毋許滋生事端。其化番男婦以及屯弁、屯丁沿途迎接者,均照例賞以銀牌、布疋,諭令各守番險,毋許生番逸出擾民,均各歡忭答應。沿途察看田疇禾稻,南路一帶,早已豐暢,北路氣候較遲,現得透雨,亦已陸續刈穫。詢問農氓,均稱收成尚好,咸慶豐年。奴才查閱事竣,於五月二十七日由茗港登舟,二十八日放洋內渡。因開駕後即遇西北風頂逆,至六月初四日收泊蚶江登岸,隨時馳赴泉州屬駐扎衙門。所有奴才經由洋面,商艘絡繹洵堪仰慰宸廑。今將閱過臺灣營伍官兵技藝,分別等第,及稽查地方安靜緣由,同奴才回署日期,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訓示,謹奏。

  道光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

  謹將奴才巡閱臺灣營伍弁兵升拔降革花名營分,繕具清單,恭呈御覽。計開:臺灣鎮標中營右哨二司外委許光輝斥革,遺缺請以該標右營額外黃茂拔補;所遺額外弁缺,請以該標中營馬兵楊耀宗拔補。臺灣南路下淡水營左哨外委黃光烈斥革,遺缺請以北路左營額外曾名標拔補;所遺額外弁缺,請以北路中營馬兵黃廷鳳拔補。臺灣水師右營右哨外委黎應升降為額外,遺缺請以該協中營額外李夢熊拔補;所遺額外弁缺,請以該協左營目兵林振貴拔補。臺灣南路營右哨頭司外委吳金龍降為馬兵,遺缺請以鎮標中營額外陳基成拔補;所遺額外弁缺,請以艋舺營馬兵黃書成拔補。臺灣下淡水營額外劉建龍降為戰兵,遺缺請以鎮標左營馬兵林得勝拔補。臺灣北路中營額外黃朝鳳降為戰兵,遺缺請以該營馬兵董連高拔補。道光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奉旨:依議,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六二~九六三頁。

  ·七四、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張琴奏」移會

  兵部為欽奉事:職方司案呈,內閣抄出福建臺灣鎮總兵張奏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貴房查照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十五年三月三十日,主政壽。

  福建臺灣鎮總兵官奴才張琴奏奏為巡閱全臺水陸營伍及南北兩路地方安謐情形、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竊照臺灣鎮總兵每年巡查南北兩路營伍及地方情形,據實具奏,歷經遵行在案。查臺灣營伍廢弛已久奴才上年抵臺後,謹遵欽奉諭旨,隨時嚴飭各營將弁,勤練兵技,申明紀律,務期兵歸實用,營伍整肅。本年值頭、二起班兵更換之期,凡遇新兵抵臺,奴才逐一點驗,發營收伍,並令勤加操練,以嚴武備。嗣屆冬令,應行遵例出巡,即於十月初三日報明兵部,先往南路鳳山、埤頭、水底寮、下淡水、岡山等處衝僻營汛,概行查閱,回郡。復於十月初六日前往北路嘉義縣、斗六門、水沙連、彰化縣、大甲、竹塹、艋舺、滬尾、噶瑪蘭等處,挨次閱看。即順由鹿港、鹽水港巡閱水陸營汛,查看海□地方情形,於十二月十六日事竣回郡。循例會同臺灣道臣劉鴻翱較閱本標中、左、右、城守四營及安平中、左、右三營水陸官兵技藝完畢。查郡城及南北兩路水陸各營合操陣式,尚皆整齊,槍砲亦俱聯絡,藤牌對械跳舞便捷,器械旗幟俱各鮮明堅利,馬道均堪騎操。並據護理澎湖副將事遊擊詹功顯呈送委驗該轄左、右兩營考冊前來。奴才悉心校核各營官兵技藝,鎮標中、左、右、城守安平中、左、右、艋舺、滬尾為優,北路中、左、右、噶瑪蘭、澎湖左、右營次之,南路下淡水兩營又次之。合計槍箭中靶分數,均有逾額,較奴才上年閱驗,俱有起色。各營將備,俱年力強壯,弓馬去得。千、把、外委、額外等弁,先據各該管將備開摺密送前來,奴才悉心校閱,其馬步箭中靶多者獎賞記名,其中等及弓力不及六力者,勒令勤加綠習。查有安平左營外委周名揚,步箭欠准,惟該員年力正壯,尚堪造就,應請降補額外,以觀後效。北路右營額外江捷升,弓馬罷軟,應行斥革,以示懲儆;所遺之缺,即就現考弁兵內,擇其緝捕得力、技藝優嫺者分別遞拔,詳由督臣照例核辦。奴才惟有恪遵聖訓,力除積習,嚴飭各營將備,申明紀律,加意訓練,嚴密巡防緝捕。奴才仍留心察訪,不時調驗。員弁中如有始勤終怠,訓練緝捕稍形疏懈者,隨時參辦;兵丁內如有技藝生疏者,斥革另補,務使營伍整飭,技藝嫺熟,俾各有勇方知,咸成勁旅,仰副我皇上廑念海疆、整飭武備之至意。

  至奴才經過地方密看沿途汛塘,兵房坍塌者,行令有司趕緊修造,以資棲止。仍於所過各村莊,諭令紳耆、總董人等,約束莊眾子弟,安分習業,和睦鄉里,勿分氣類。並令力行清莊聯莊之法,冀收實效。其南北兩路屯丁,查點足額,器械完備,循例指賞銀牌,面諭各屯弁加意約束屯丁,毋許滋事。經過番社,男婦歡迎,一體量加賞賚,以示優卹,民番極為歡忭。各屬糧價中平,南北地方洋面亦俱安謐,堪以上慰聖懷。奴才仰蒙皇上天恩,畀以海疆重任,已經兩載,惟有倍矢天良,督飭將備,實力整頓,並將地方事件,會同道臣劉鴻翱實心辦理,斷不敢稍事因循貽誤,以期仰報聖主高厚鴻慈於萬一。所有奴才查閱全臺水陸營伍及地方安謐情形,理合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謹奏。

  道光十五年二月二十二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七二頁。

  ·七五、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達洪阿奏」移會

  兵部為欽奉事:職方司案呈,內閣抄出臺灣鎮總兵達奏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貴房查照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右移會稽察房。道光十七年四月日,主政成。

  達洪阿片:再臺灣鎮總兵年應巡閱地方營伍,奴才達洪阿經於上年十月十一日自郡起程,循例前赴南路一帶,無論衝僻營汛,周加親歷,察看營伍整齊,刀槍鋒利,將備弁兵弓馬去得,大砲鳥槍准頭合式,一切軍裝、器械、馬匹、旗幟均各齊備足額。於二十日事竣,回至崗山地方,適接嘉義縣屬匪徒滋事之信,隨即回郡城,會商道府,籌備一切。一面挑選官兵,親督署城守營參將保芝琳一同管帶起程,馳往剿辦,駐營嘉義縣城外適中之地,盡力搜□,□盡根株,兩月餘以來,不遺餘力。所有郡城及北路各營官兵,未□親往校閱。除專檄各該管協將督率備弁,認真操演,將考過各官兵技藝原冊繳報,以備隨時抽驗優劣,分別賞罰外,合併附片陳明,伏祈皇上聖鑑。奴才達洪阿謹奏。

  道光十七年四月十三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七九頁。

  ●臺案彙錄丁集卷四

  七六、浙閩總督郝玉麟奏摺

  七七、福建巡撫劉揭帖

  七八、戶部等部奏摺

  七九、福建巡撫鐘音題本

  八○、戶部題本

  八一、戶部「為本部具奏福建巡撫雅咨」移會

  八二、閩浙總督李侍堯題本

  八三、戶部「為內閣抄出將軍公福康安等奏」移會

  八四、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題本

  八五、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伍拉納等奏」移會

  八六、戶部題本

  八七、史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伍奏」移會

  八八、戶部題本

  ·七六、浙閩總督郝玉麟奏摺

  浙閩總督臣郝玉麟謹奏為酌量勻撥臺澎隨丁步餉、仰祈聖鑒事:竊照武職自提鎮以下,俱蒙皇上賞給隨糧,以為養贍家口之用。又於雍正十二年正月內准兵部咨開:福建將弁親丁總兵六十分、副將三十分、參將二十分、遊擊十五分、都司十分、守備八分、千總五分、把總四分,陸路各營守備以上均給與馬四步六、千總馬一步四、把總馬一步三,臺灣並水師各營全給步餉,遵行在案。嗣據臺灣鎮臣蘇明良呈稱:臺澎各營並無馬兵,止有步糧、守糧二項。今奉恩旨:臺澎並水師各營全給步餉。現在各官應共支隨丁步餉八百零八名。因撥臺班兵內步兵不敷,止支步餉四百六十三名,尚缺步餉三百四十五名,請將內地步兵派撥赴臺調回守兵,庶臺澎官弁咸得沾沐皇仁等因到臣。臣隨咨商水陸提臣公同酌議。查臺澎官弁遠在海外,其勞苦出力與內地不同,一切食物亦較內地騰貴,自應倍加優恤。況既奉恩旨,更應使其一體沾恩,養贍家口充裕。惟是現在班兵已經撥換,不便如臺鎮所請另撥調換,使其遠涉重洋,惟有將內地各官隨丁步餉,暫為勻撥,庶臺澎各官養糧咸得遵旨全給步餉。除千把微員隨丁無幾不議外,所有內地自總兵以至守備,共隨丁步餉一千五十七名。議請於此一千五十七名內:總兵七員,每員勻撥步餉十二名;副將五員,每員勻撥步餉六名;參將十二員,每員勻撥步餉四名;遊擊四十員,每員勻撥步餉三名;都司七員,共勻撥步餉十一名;守備五十三員,每員勻撥步餉一名。以上共勻撥隨丁空名步餉三百四十五名,給與臺澎官弁。其調回守糧補給內地各官隨丁名數,俟內地步兵缺出,仍令陸續拔補,以足步兵之額。查內地步兵二萬一千一百五十三名,事故缺出亦多,拔補甚易。且內地各官年支餉銀,原與臺澎較多。今勻撥隨丁暫支守糧,缺出即補,亦無甚偏枯。如此,一轉移間,則已撥之兵不必另行派撥,致涉重洋之險,而臺澎官弁已實沾聖主優恤洪恩不淺矣。微臣等愚昧之見,是否有當,合謹繕摺恭請訓示,伏乞皇上睿鑒。臣玉麟謹奏。

  雍正十三年閏四月初五日奉旨:著照郝玉麟所請行,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一本二八頁。

  ·七七、福建巡撫劉揭帖

  巡撫福建等處地方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駐劄福州府劉謹揭為欽奉上諭事:據福建布政司布政使張嗣昌呈詳:奉前劉撫院牌:雍正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准兵部咨:職方清吏司案呈,內閣交出雍正七年正月十八日,怡親王大學士等奉上諭:福建臺灣戍守之兵丁,其父母、妻子留在內地,前已加恩每月給與米糧,以為養贍之資。聞臺兵之例,每月將所領錢扣留五錢,於內地為養贍家口之用。朕思兵丁遠涉海洋,所得餉銀,又復扣除以養家口,恐兵丁本身用度或有不敷,今沛特恩,於駐臺之兵丁每年賞銀四萬兩,為內地養贍家口之用。著總督等均勻分派,按期給發,俾兵丁本身食用既得寬舒,而父母、妻子之在內地者又得贍養,以示朕恤兵賞勞之至意。欽此。抄出到部,相應行文該督、撫、提、鎮欽遵可也。合咨欽遵施行等因,咨院行司。奉此,又奉前總督福建高部院牌,准兵部咨同前因行司。奉此,該本司布政使張嗣昌查得:閩省內地各鎮標營撥往臺灣、澎湖、淡水戍守班兵,荷蒙皇恩,每兵每月賞銀眷米一斗,以為養贍之資,猶恐兵丁遠涉,用度不敷,於駐臺兵丁每年復賞銀四萬兩,著均勻分派,按期給發,以為內地贍家之用等因。邊海戍卒眷屬,莫不含哺謳頌。業將此項銀兩,造入乾隆六年估撥報部在案。茲催據各鎮營陸續赴司請領前來。本司遵查內地各營撥往臺澎、淡水原額班兵共九千四百九十名,又於欽奉上諭事案內雍正七年十月起,臺營裁馬添設守兵四百名,通共班兵九千八百九十名,內除各官隨丁六百一十五名外,實換班兵丁並新增守兵共九千二百七十五名。又於敬陳臺灣善後事宜等事案內,雍正十二年為始,臺灣新設城守營添兵一千名,下淡水營添兵五百名,北路新設二營添兵一千二百八十名,通共添兵二千七百八十名;內除各官隨丁一百八十五名,實新添班兵二千五百九十五名。舊額、新添二項,共班兵一萬一千八百七十名;內除各營外委、千把、隨丁共八十六名外,實應領賞班兵一萬一千七百八十四名。自乾隆六年正月起,至十二月底止,每名每月給賞銀二錢八分二釐八毫六絲九忽四微二纖七沙四塵二秒二漠,年共給賞銀三兩三錢九分四釐四毫三絲三忽一微二纖九沙六塵六埃七秒三漠,通共賞給銀四萬兩。內除臺灣鎮總兵官一員、兵糧工字識六名、臺澎北路副將三員、城守南路參將二員、臺鎮中營遊擊一員、全臺都司三員、守備十三員、各衙門兵糧工字識各三名,共六十六名,通共七十二名,每名應除賞銀三兩三錢四釐四毫三絲零,共銀二百四十四兩三錢九分九釐一毫八絲零外,實應給賞銀三萬九千七百五十五兩六錢八毫一絲零。合就備造動支勻給班兵數目清冊呈送,伏候察核,隨奏題銷。再查各營戍守臺、澎、淡班兵眷口,荷蒙皇恩,每年賞給銀四萬兩,歷系照數通勻支給。惟查各班兵眷,屬遇有疾病事故,及遷移遠阻等項,未及赴營彙領,向例各該營即就現領數目領回散給,其未領銀兩留存司庫,陸續支發,是以歷年俱有存剩。今乾隆六年分眷口銀兩截至乾隆七年六月底止,尚存剩銀二百五十兩七錢一分八釐零,業經另案挨年開列彙報在案。至各營領回眷口銀兩,遇有兵丁逃故空缺,即於所領銀內截扣存營,此系曠缺截扣之項,緣從前各營俱無報繳,歷經移查。續據前後扣解,但至今尚未覆齊,並經另案聲明。現在清查明確,另報充餉,合併聲明等因到臣。

  據此,該臣看得:閩省臺、澎、淡水班兵,荷蒙皇恩,軫念遠戍海洋,眷米之外,又賞給銀四萬兩,為內地養贍家口之資,皇仁浩蕩,士卒歡呼。今乾隆六年分應賞銀兩,彙入乾隆六年分估餉冊內請撥,准部撥給在案。茲據布政使張嗣昌詳稱,內地各營撥往臺、澎、淡水舊額、新添二項班兵,除各官隨丁外,實應領賞班兵共一萬一千七百八十四名,自乾隆六年正月起至十二月底止,每名每月給賞銀二錢八分二釐零,年共給賞銀三兩三錢九分四釐零,通共賞給銀四萬兩內,除臺營各衙門兵糧工字識七十二名,每名應除賞銀三兩三錢九分四釐零,共銀二百四十四兩三錢九分零,實應給賞銀三萬九千七百五十五兩六錢零,將動支勻給班兵數目,備造清冊,詳請察核,隨奏題銷。並聲明各營戍守臺、澎、淡班兵眷口,荷蒙皇恩每年賞給銀四萬兩,歷系照數通勻支給,惟查各班兵眷屬遇有疾病事故及遷移遠阻等項,未及赴營彙領,向例各該營即就現領數目領回散給,其未領銀兩留存司庫,陸續支發,是以歷年俱有存剩;今乾隆六年分眷口銀兩,截至乾隆七年六月底止,尚存剩銀二百五十兩七錢一分八釐零,業經另案挨年開別彙報。至各營領回眷口銀兩,遇有兵丁逃故空缺,即於所領銀兩截扣存營,此系曠缺截扣之項,緣從前各營俱無報繳,歷經移查,續據前後扣解,但至今尚未覆齊,並經另案聲明。現在清查明確,另報充餉等由前來。臣覆查無異,除冊送部外,謹會同閩浙總督臣那合詞具題,伏乞(下缺)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一○~八一一頁。

  ·七八、戶部等部奏摺

  戶部等部經筵講官太保保和殿大學□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兼管吏部戶部事務總管內務府大臣管理三庫事務兼管理藩院事務一等忠勇公加一級軍功加一級臣傅恆等謹奏為遵旨議奏事: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喀爾吉善等奏請臺澎歲需俸餉改於遞年春初全年領運一摺,乾隆十八年六月初三日奉朱批:該部議奏,欽此,欽遵於本月初五日交出到部。該臣等查得:閩浙總督喀爾吉善奏稱:營伍官兵俸餉,自雍正年間題定照離省程途遠近,或按月、或兩月、或按季及兩季並領封貯文員庫內,逐月散給,遵循已久。臺澎官兵俸餉,原定兩季並領兩季,九、十月間請領冬春兩季,三、四月間請領夏秋兩季。澎協官兵俸餉封貯澎湖通判庫內,臺營官兵俸餉封貯臺灣府庫內,至期散給各在案。嗣因重洋風汛不常,臺澎領餉官兵,非不預期遣發司庫撥給俸餉,非不趕緊兌發,無如洋面險遠,運餉兵船以帑項關重,愈加衿慎,風水略有變異,收澳灣泊,往往逾季一、二月方得抵臺,倘或遭風飄往鄰省,輾轉守候,竟致逾季數月,方得抵臺。乾隆六年間,前署督臣策楞因臺澎兵餉逾期不能接散,臺營兵食尚有臺灣府庫額徵餉稅等項可以借動,接濟兵食,澎湖通判年徵丁餉僅止數百金,餉船逾期不到,兵丁竟至乏食,曾經奏准於藩庫動撥通協半年兵餉銀一萬六千餘兩,封貯澎湖通判庫內,以備餉船到遲,借給兵食亦在案。然此止因餉船風汛不利,逾期不到,則臺、澎兩處均有備借之項,兵食可以無憂不繼矣。惟是臣等歷查近年臺餉兵船遭風飄散者,十居八九,幸而飄倚閩粵兩省島澳,損失篷桅柁椗者,餉項官兵尚獲保全無恙,至如綏三一船領乾隆十五年冬、十六年春兩季俸餉七千四百餘兩,餉錢四百餘串,全船沉沒官兵六十餘員名,無一生存,餉項沉失固關重大,官兵溺斃深堪憫惻。臣等留心體察,臺洋風汛何時較為平順,臺澎俸餉應如何酌定撥運,可保無虞。據臺屬文武以及領餉員弁俱稱臺洋風汛,夏秋臺颶時發,倏忽變異,最為難測;冬令北風硬烈,船隻多遭飄擱;一歲之中,惟春令風和,縱遇風汛,亦不甚猛烈,臺餉船隻於二、三等月自廈開行赴臺,最為平順等語。行據布政使德舒議請,將臺、澎歲需俸餉二十萬餘兩,改於遞年春初,作為一次全年領運,分貯臺、澎各庫,嚴立盤查之法,按月支放兵餉。至每年春季俸餉未領到臺時,臺庫有徵存丁餉等項銀兩,澎庫有備貯半年兵餉,可以借動放給,俟運到即歸還原項等因前來。

  臣等伏查各營官兵俸餉,題定按月、按季及雨季兼領,原為慎重帑項,以杜私那侵用之弊。臺、澎遠隔重洋,更非僅去省道遠營分可比。如仍拘泥成例,將年需俸餉於三四月、九十月兩次領運,舍春令風色平和之時,而於夏令臺颶靡常、冬令北風猛烈之候,冒險輓運,帑項固屬堪虞,官兵戰艦亦應慎惜。臣等請自乾隆甲戌年為始,臺郡文武於年前冬底派委領餉文武,帶領弁兵,務於次年正月到省,布政使於開印後即將臺、澎全年俸餉扣算清楚,於二月中領運至廈,分配多船,臺營者運至臺灣府庫封貯,澎協者運至澎湖通判庫內封貯。每至一月之前,文武會同開庫,按數支散。至澎湖通判庫內既有預備半年兵餉銀一萬六千餘兩,此後再加收貯全年兵餉三萬二千餘兩,庫項關重,通判衙門人役無多,應於澎協派出經制千把一員,帶兵四十名晝夜住守外庫,嚴加防範。其臺灣府庫,郡城為重兵駐劄之地,仍照向例派撥防守。再臺澎兩庫,向後收貯全年兵餉,帑項繁多,盤查倍應嚴密。除道府奏銷盤查府廳兩庫、仍照向例據實加結轉送外,臺灣府庫,責成臺灣道每年於奏銷盤庫之外,隨時赴府庫盤查封貯全年兵餉。如有虧缺及徇情預借情弊,即行揭報。其澎湖通判衙門,為赴臺必經之地,凡遇新任道府自廈赴臺,即令親赴澎湖通判庫內盤查封貯全年兵餉,並預借半年兵餉,如有虧缺及徇情預借情弊,亦即揭報。如此不特重洋輓運,帑項倍加慎重,抑且互相防閑,亦永杜那移預借之弊矣。臣等為慎重帑項起見,不揣冒昧,合詞具奏等因前來。

  查臺澎官兵俸餉,原系按年兩季請領。嗣因臺澎遠隔重洋,風汛靡定,餉船每至愆期,臺灣兵餉尚有額徵餉稅可以借支,而澎湖額徵無幾,無項借支,是以於乾隆六年間奏准於藩庫內預撥半年兵餉銀一萬六千兩運貯澎湖通判庫內,以備借給在案。今該督等奏稱,近年以來,臺餉兵船遭風飄散者十居八九。臣等留心體察,臺洋風汛,夏秋臺颶時發,冬令北風硬烈,船隻多遭飄擱。一歲之中,惟春令風和,縱遇風汛,不甚猛烈。

  領運臺澎俸餉,舍春令風色平和之時,而於夏令颱颶靡常、冬令北風猛烈之候,冒險堪虞。請自乾隆甲戌年為始,臺郡文武於年前冬底派委領餉文武,帶領弁兵,務於次年正月到省,布政使於開印後即將臺澎全年俸餉扣算清楚,於二月中領運至廈,分配多船,運至臺澎庫內封貯。每月文武會同開庫,按數支散等語。臣等伏查臺澎領運俸餉,洋面險惡,帑項固關緊要,官兵戰艦亦宜慎惜。向年於三、四、九、十等月兩次赴領,既有冒險之虞,自宜變通辦理,俾免飄沉之患。今據督等察看情形,一歲之中,惟春令風色平和,應如所請,自乾隆甲戌年為始,准於每歲春間將全年俸餉一起領運,務於二月中自廈門入海,配船開發。其運到之後,封貯臺、澎各庫,仍令按月按數支散,文武會同開庫,不得徇情預借。至該督等奏稱臺、澎兩庫向後收貯全年兵餉,帑項繁多,盤查倍應嚴密,除道府奏銷盤查府廳兩庫,仍照向例據實加結轉送外,臺灣府庫責成臺灣道每年於奏銷盤庫之外,隨時赴府盤查封貯。其澎湖通判衙門,為赴臺必經之地,凡遇新任道府自廈赴臺,即令親赴澎湖庫內盤查封貯全年兵餉並預借半年兵餉,如有虧缺及徇情預借情弊,即行揭報等語。亦應如所議,加意稽查。如有虧空那移情弊,即行揭報題參。至奏稱澎湖通判庫內既有貯備半年兵餉銀一萬六千餘兩,此後再加收貯全年兵餉三萬二千餘兩,庫項關重,通判衙門人役無多,應於澎協派出經制千把一員,帶兵四十名,晝夜住守外庫,嚴加防範。臺灣府庫,郡城為重兵駐劄之地,仍照向例,派撥防守等語。亦應如所議,准其於澎協派出經制千把一員,帶兵四十名住守通判衙門外庫,晝夜巡查防範。其臺灣庫仍照向例,派撥防守,並將派出弁兵花名,造冊送部可也。此本系戶部主稿,合併聲明。謹奏請旨。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八日奏,本日奉朱批:依議,欽此。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八日,經筵講官太保保和殿大學士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兼管吏部事務總管內務府大臣管理三庫事務御前大臣兼管理藩院事務一等忠勇公加一級軍功加一級臣傳恆、太子少保議政大臣內大臣戶部尚書兼管三庫事務總管內務府大臣雲騎尉降一級留任又革職留任臣海望、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尚書世襲一等輕車都尉加一級臣蔣溥、暫行署理左侍郎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加一級臣夢麟、經筵講官左侍郎降三級留任臣嵇璜、右侍郎總管內務府大臣革職留任又革職留任加一級臣三和、右侍郎兼鑲黃旗漢軍副都統世二等子加一級紀錄一次臣王淳、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兼管兵部事務臣來保、太子太保暫行署理兵部尚書果毅公臣策楞、尚書降三級留任臣李元亮、左侍郎降三級留任臣雅爾圖、經筵講官右侍郎降三級留任臣觀保、暫行署理侍郎事務臣衛哲治。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二六~八二七頁。

  ·七九、福建巡撫鐘音題本

  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等處地方提督軍務世襲一等輕車都尉降一級留任駐劄福州府臣鐘音謹題為欽奉上諭事:據福建布政使司布政使德舒呈詳:雍正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奉准兵部咨,職方清吏司案呈,內閣交出雍正七年正月十八日怡親王大學士等奉上諭:福建臺灣戍守之兵丁,其父母妻子留在內地,前已加恩每月給與米糧,以為養贍之資。聞臺兵之例,每月將所領錢糧扣留五錢,於內地為養贍家口之用。朕思兵丁遠涉海洋,所得餉銀,又復扣除以養家口,恐兵丁本身用度,或有不敷,今沛特恩,於駐臺之兵丁每年賞銀四萬兩,為內地養贍家口之用,著總督等均勻分派,按期給發,俾兵丁本身食用既得寬舒,而父母妻子之在內地者又得贍養,以示朕恤兵賞勞之至意。欽此。抄出到部,相應行文該督撫提鎮欽遵可也。合咨欽遵施行等因,咨院行司。

  奉此,又為遵旨詳議具奏事:乾隆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奉准戶部咨,議覆前任巡撫陳大受謹籌臺郡積貯事宜案內一奏稱,籌備積貯,以清釐款項為首務。臺澎各營暨內地兵米歲需谷一十七萬三千九百八十餘石,合之臺屬徵額,實不敷粟四千四百餘石,加以現年徵額不能十分通完,即以帶徵舊欠抵算,仍恐徵收多寡難定,未便留此溢支虛額。查臺粟支給班兵眷米數內,有福寧、建寧、汀州三鎮、延、郡二協、烽火門、楓嶺、桐山三營米三千五百六十石四斗,抵粟七千一百二十石零,向撥福州府廳縣支給本色,各營不能運回,即在省城變價,仍俟臺粟歸補。前督臣郝玉麟題准每石折銀九錢,在於臺谷糶出價內動給等因在案。應請將此項眷米折銀改動正項,於估餉冊內造報支銷,則臺屬額粟不致溢支,而徵給相符等語。應如該撫所奏,將福寧等營班兵眷米折銀九錢,改動正項,入於估餉冊內另行估撥,仍於兵馬奏銷冊內分晰造報查覈等因,奉朱批依議,欽此,合咨前去欽遵施行等因。

  奉此,該本司布政使德舒查得:閩省內地各鎮標營撥往臺灣、澎湖、淡水戍守班兵,荷蒙特恩,每兵每月賞給眷米一斗,以為養贍之資;猶恐兵丁遠涉,用度不敷,駐臺兵丁每年復賞銀四萬兩,均勻分派,按期給發,以為內地贍家之用等因,邊海戍卒眷屬,莫不含哺謳頌。業將眷口銀兩並福寧等營眷米折價,俱造入乾隆二十年估撥報部在案。茲眷銀項下,內地各鎮標營撥往臺澎、淡水原額班兵共九千四百九十名,又於欽奉上諭事案內雍正七年十月起臺營裁馬添設守兵四百名,通共班兵九千八百九十名,內除各官隨丁六百一十五名外,實換班兵丁並新增守兵共九千二百七十五名。又於敬陳臺灣善後事宜等事案內,雍正十二年為始,臺灣新設城守營添兵一千名,下淡水營添兵五百名,北路新設二營添兵一千二百八十名,通共添兵二千七百八十名,內除各官隨丁一百八十五名,實新添班兵二千五百九十五名。舊額、新添二項,共班兵一萬一千八百七十名,內除各營外委、千把、隨丁八十六名外,實應領賞班兵共一萬一千七百八十四名。自乾隆二十年正月起至十二月底止,每名每月給賞銀二錢八分二釐八毫零,年共給賞銀三兩三錢九分四釐三毫零,通共賞給銀四萬兩。內督、撫、提、鎮各協營撥往臺、澎、淡水戍守班兵乾隆二十年分共實領眷銀三萬九千三百二十六兩三錢四分七釐二毫零,扣存臺、澎鎮營兵糧、工字識眷銀二百四十四兩三錢九分一釐零,扣存各營截曠銀一百四十兩四錢八釐八毫零,存剩司庫未領銀二百八十八兩八錢五分二釐九毫零,以上不應領並截曠及存剩眷銀六百七十三兩六錢五分二釐七毫零。眷米項下,福寧鎮三營班兵四百五十三名、桐山營班兵一百七十九名、延年城守二營班兵三百八十三名、建寧鎮三營班兵四百七十三名、楓嶺營班兵一百七名、邵武城守二營班兵四百一十名、汀州鎮三營班兵六百三十名、烽火門班兵三百三十二名,以上福寧等班兵共二千九百六十七名,每兵每月賞給眷米一斗,自乾隆六十九年十月起至二十年九月止,共應需眷米三千五百六十石四斗,每石折價銀九錢,共銀三千二百四兩三錢六分。內福寧等營自乾隆十九年十月起至二十年九月止,共實領眷米三千五百一十五石四斗七升七合零,每石折價九錢,共折價銀三千一百六十三兩九錢九釐五毫零;扣存各營截曠眷米一十九石三斗二升二合七勺零,共折銀一十七兩三錢九分四毫零;存剩司庫未領眷米二十五石六斗,折價銀二十三兩四分。截曠、存剩二項眷米共折價銀四十兩四錢三分四毫零,俱經歸入兵馬奏銷截曠冊內造報,候文撥用。理合備造動支班兵眷銀、眷米、折價、存剩、截曠數目清冊,呈送察照隨奏題銷。再查乾隆二十年分存剩司庫未領眷銀,現在同截曠等銀彙報充餉,將來各營如有班兵補支以及續扣銀兩,應於乾隆二十一年截剩眷銀撥給造報,合併聲明等情到臣。

  據此,該臣看得閩省臺、澎、淡水班兵,荷蒙特恩,軫念各兵遠戍海洋,眷米之外,每年賞給銀四萬兩,為養贍內地家口之資。所有乾隆二十年分應賞銀兩,已彙入乾隆二十年分估餉冊內請撥,准部撥給在案。茲據布政使德舒詳稱:內地各營撥往臺、澎、淡水舊額、新添二項班兵,除隨丁外,實應領賞班兵共一萬一千七百八十四名,每名每月給賞銀二錢八分二釐零,年共給賞銀三兩三錢九分四釐零,通共應賞給銀四萬兩。內督、撫、提、鎮各協營撥往臺、澎戍守班兵,乾隆二十年正月起至十二月底止,實領過眷銀三萬九千三百二十六兩三錢四分七釐零,扣存不應領賞並截曠及存剩共銀六百七十三兩六錢五分二釐零。又福寧等營應需眷米折銀三千二百四兩三錢六分,內自乾隆十九年十月起至二十年九月止,實領過米折銀三千一百六十三兩九錢二分九釐零,存剩未領共銀四十兩四錢三分零,俱經歸入兵馬奏銷截曠冊內造報,候文撥用,彙造清冊詳請題銷。並聲明乾隆二十年分存剩司庫未領眷銀,現在同截曠等銀彙報充餉,將來如有班兵補支銀兩,應於乾隆二十一年截曠銀兩撥給等情前來。臣覆查無異,除冊送部外,謹會同閩浙總督革職留任又從寬留任臣喀爾吉善合詞具題,伏乞皇上敕部核覆施行。臣未敢擅便,為此具本謹題請旨。乾隆二十一年六月三十日,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等處地方提督軍務世襲一等輕車都尉降一級留任駐劄福州府臣鐘音。

  旨:該部察核具奏。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二九~八三○頁。

  ·八○、戶部題本

  經筵講官議政大臣戶部尚書鑲白旗滿洲都統革職留任又從寬免其革任臣素爾訥等謹題為欽奉上諭事:戶科抄出前署福建巡撫鐘音題前事內開:據福建布政使司布政使錢琦會同署糧驛道事鹽法道達明呈詳:乾隆三十六年正月二十一日火票遞到戶部咨,福建司案呈,內閣抄出乾隆三十六年正月初二日內閣奉上諭:前此普免天下錢糧,曾降旨將閩省臺灣府屬地畝額糧編徵本色,一體予蠲。今普免直省正供,辛卯年屆該省輪免之期,著加恩仍將臺灣府屬一廳四縣辛卯年額徵供粟一十六萬餘石全數蠲免,該部即遵諭行,欽此。欽遵於本日抄出到部,相應行文福建巡撫欽遵查照辦理可也等因,咨院行司。奉此,該本司布政使錢琦會同署糧驛道事鹽法道達明查得:欽奉恩旨:將臺灣府屬一廳四縣辛卯年額徵供粟一十六萬餘石全行蠲免,欽此。欽遵,本司道遵查臺灣一府,年徵供粟,均系撥支臺灣澎湖及內地各營兵米之需,今奉恩旨將乾隆辛卯年額徵供粟全行蠲免,所有該年兵米、眷米自應籌項供支。查乾隆三十四年奏銷四柱年底冊報存剩供粟,自乾隆二十九年起,至乾隆三十四年止,共應存剩供粟二十九萬六千七十八石七斗九升零。又乾隆三十五年分供粟,除支給臺灣澎湖兵米外,應存剩粟九萬一百九十二石二斗一升。以上共存剩粟三十八萬六千二百七十一石零。內除臺灣府屬自乾隆三十一年起至乾隆三十五年止應運補內地兵米、兵眷粟二十九萬八千七百五十一石三斗六升零外,實止存剩粟八萬七千五百一十九石六斗四升零,請以供支臺灣澎湖各營乾隆三十六年兵米折粟九萬一千二百二十四石,尚不敷粟三千七百四石三斗六升零,應於乾隆三十五、三十六兩年臺灣澎湖各營建曠粟內撥支。所有臺灣府屬應運內地乾隆三十六年分各營兵米、眷粟,均請於內地原派支各縣倉谷內照例碾給。惟查督標四營,臺灣應運兵米七千七百八十五石,前因碾運愆期,兵食莫繼,先於乾隆十一年間,經前司高山詳奉批允,飭令借動備貯粟石,頭年配運,以備次年供支,仍俟徵收本年供粟歸補,歷年遵照辦理在案。茲乾隆三十六年分督標兵米七千七百八十五石,已據臺灣、鳳山、諸羅三縣借動備貯谷石,碾米運交省倉,應毋庸再於原派支衙門動谷碾給,其臺灣府屬借動備貯谷一萬五千五百七十石,請於乾隆三十七、三十八兩年額徵供粟內,除支給臺灣澎湖及內地等營兵糧外,兩年約計仍有支剩建曠粟一萬五千六百餘石,足敷撥補清款。至福州、泉州、漳州、福寧四府屬閩安等營應給兵米二萬二千一百二十三石三斗一升九合四勺,又福州、興化、泉州、漳州四府屬應給班兵眷米一萬四百三十五石二斗,臺灣府屬均未報運。應請於內地原派支各倉無論何項谷內,照數動碾供支,仍令指款作正造銷,毋庸另撥臺灣谷歸補。如此則內地兵糧無缺,而外海倉儲有備矣。合就會詳請題等情到臣。

  據此,該臣看得:臺灣府屬一廳四縣乾隆辛卯年額徵供粟一十六萬餘石,欽奉恩旨,全行蠲免,欽此隨經案行欽遵去後。茲據布政使錢琦會同署糧驛道事鹽法道達明詳稱:臺灣一府,年徵供粟,均系撥支臺灣澎湖及內地各營兵米、眷米之需。今奉恩旨,將乾隆辛卯年額徵供粟,全行蠲免,所有該年兵米、眷米,自應籌項供支。查乾隆三十四年奏銷四柱年底冊報存剩供粟,自乾隆二十九年起,至乾隆三十四年止,共存剩供粟二十九萬六千七十八石七斗九升零。又乾隆三十五年分應徵供粟,除支給臺灣澎湖兵米外,存剩粟九萬一百九十二石二斗一升。以上共存剩粟三十八萬六千二百七十一石零。內除臺灣府屬自乾隆三十一年起至乾隆三十五年止應運補內地兵米、眷粟二十九萬八千七百五十一石三斗六升零外,實止存剩粟八萬七千五百一十九石六斗四升零,請以供支臺灣澎湖各營乾隆三十六年兵米折粟九萬一千二百二十四石,尚不敷粟三千七百四石三斗六升零,應於乾隆三十五、三十六兩年臺灣澎湖各營建曠粟內撥支。所有臺灣府屬應運內地乾隆三十六年分各營兵米、眷粟,均請於內地原派支各縣倉谷內照例碾給。惟查督標四營臺灣應運兵米七千七百八十五石,前因碾運愆期,兵食莫繼,先於乾隆十一年間,經前司高山詳奉批允,飭令借動備貯粟石,頭年配運,以備次年供支,仍俟徵收本年供粟歸補,歷年遵照辦理在案。茲乾隆三十六年分督標兵米七千七百八十五石,已據臺灣、鳳山、諸羅三縣借動備貯谷石,碾米運交省倉,應毋庸再於原派支衙門動谷碾給。其臺灣府屬借動備貯谷一萬五千五百七十石,請於乾隆三十七、三十八兩年額徵供粟內,除支給臺灣澎湖及內地等營兵糧外,兩年約計仍有支剩建曠粟一萬五千六百餘石,足敷撥補清款。至福州、泉州、漳州、福寧四府屬閩安等營應給兵米二萬二千一百二十三石三斗一升九合零,又福州、興化、泉州、漳州四府屬應給班兵眷米一萬四百三十五石二斗,臺灣府屬均未報運,應請於內地原派支各倉無論何項谷內,照數動碾供支,仍令指款作正造銷,毋庸另撥臺灣谷歸補。如此則內地兵糧無缺,而外海倉儲有備等情,會詳請題前來。臣覆核無異。除冊送部外,理合具題,伏祈皇上敕部議覆施行。再照閩浙總督系臣暫署,無庸會銜,合併陳明,謹題請旨。乾隆三十六年三月二十七日題,五月十四日奉旨:該部議奏,欽此。欽遵於本日抄出到部。

  該臣等查得:前署福建巡撫鐘音疏稱臺灣府屬一廳四縣乾隆辛卯年額徵供粟一十六萬餘石,欽奉恩旨,全行蠲免,欽此。隨經案行欽遵去後。茲據布政使錢琦會同署糧驛道事鹽法道達明詳稱:臺灣一府,年徵供粟,均系撥支臺灣澎湖及內地各營兵米、眷米之需,今奉恩旨將乾隆辛卯年額徵供粟全行蠲免,所有該年兵米、眷米,自應籌項供支。查乾隆三十四年奏銷四柱年底冊報存剩供粟,自乾隆二十九年起,至乾隆三十四年止,共存剩供粟二十九萬六千七十八石七斗九升零。又乾隆三十五年分應徵供粟,除支給臺灣、澎湖兵米外,存剩粟九萬一百九十二石二斗一升。以上共存剩粟三十八萬六千二百七十一石零。內除臺灣府屬自乾隆三十一年起至乾隆三十五年止應運補內地兵米、兵眷粟二十九萬八千七百五十一石三斗六升零外,實止存剩粟八萬七千五百一十九石六斗四升零,請以供支臺灣澎湖各營乾隆三十六年兵米折粟九萬一千二百二十四石,尚不敷粟三千七百四石三斗六升零,應於乾隆三十五、三十六兩年臺灣澎湖各營建曠粟內撥支。所有臺灣府屬應運內地乾隆三十六年分各營兵米、眷粟,均請於內地原派支各縣倉谷內,照例碾給。惟查督標四營臺灣應運兵米七千七百八十五石,前因碾運愆期,兵食莫繼,先於乾隆十一年間,經前司高山詳奉批允,飭令借動備貯粟石,頭年配運,以備次年供支,仍徵收本年供粟歸補,歷年遵照辦理在案。茲乾隆三十六年分督標兵米七千七百八十五石,已據臺灣、鳳山、諸羅借動備貯谷石,碾米運交省倉,應毋庸再於原派支衙門動谷碾給。其臺灣府屬借動備貯谷一萬五千五百七十石,請於乾隆三十七、三十八兩年額徵供粟內,除支給臺灣澎湖及內地等營兵糧外,兩年約計仍有支剩建曠粟一萬五千六百餘石,足敷撥補清款。至福州、泉州、漳州、福寧四府屬閩安等營應給兵米二萬二千一百二十三石三斗一升九合零,又福州、興化、泉州、漳州四府屬應給班兵眷米一萬四百三十五石二斗,臺灣府屬均未報運,應請於內地原派支各倉無論何項谷內,照數動碾供支,仍令指款作正造銷,毋庸另撥臺灣谷歸補。如此則內地兵糧無缺,而外海倉儲有備等情,會詳請題前來。臣覆核無異,除冊送部外,理合具題等因前來。查乾隆三十六年正月初二日,欽奉上諭,將臺灣府屬一廳四縣辛卯年額徵供粟一十六萬餘石全數蠲免,經臣部行文該撫遵照在案。今據前署撫鐘音疏稱,臺灣澎湖各營,乾隆三十四年奏銷冊造。自乾隆二十九年至乾隆三十四年,共存剩供粟二十九萬六千七十八石七斗九升,又乾隆三十五年除支給臺灣澎湖兵米外存剩粟九萬一百九十二石二斗一升,共存剩粟三十八萬六千二百七十一石零;內除應運補內地各年兵米、兵眷粟二十九萬八千七百五十一石三斗六升零外,止剩粟八萬七千五百一十九石六斗四升零,請供支臺灣澎湖各營乾隆三十六年兵米折粟九萬一千二百二十四石,尚不敷粟三千七百四石三斗六升零,應於乾隆三十五、三十六兩年建曠粟內撥支。至臺灣府屬應運內地乾隆三十六年分各營兵米、眷米,除碾運督標四營兵米七千七百八十五石已據臺灣、鳳山、諸羅三縣借動備貯谷石碾米運交省倉,請俟乾隆三十七、三十八兩年額徵供粟內,除支給臺灣澎湖及內地各營兵糧外,約計仍有支剩建曠粟一萬五千六百餘石,足敷撥補清款。其應內地各營兵米、眷米三萬二千五百五十八石五斗一升九合零,請於內地原派支各縣倉無論何項谷內,照數動碾,作正造銷等語。應如該署撫所題,將乾隆三十六年臺灣澎湖各營應需兵米,即將各年存剩供粟並建曠內撥支造報;其應運內地兵糧,除督標四營兵米既據借動備貯谷石碾運,仍令該撫轉飭,俟乾隆三十七、三十八兩年建曠粟內歸補報部。其尚應運內地各營兵米、眷米三萬二千五百五十八石五斗一升九合,該署撫既稱於內地原派支各縣倉谷內照數動碾,作正造銷,亦應如所題,照數動碾支給,仍於察盤倉谷冊內分晰造報查核可也。臣等未敢擅便,謹題請旨。乾隆三十六年七月初一日,經筵講官議政大臣戶部尚書鑲白旗滿洲都統革職留任又從寬免其革任臣素爾訥、經筵講官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事務尚書臣于敏中、左侍郎鑲紅旗漢軍副都統兼公中佐領臣范時紀、右侍郎臣桂林、右侍郎兼世襲一等輕車都尉臣蔣賜棨、福建清吏司郎中臣福克進、郎中臣索興阿、郎中臣薩克善、郎中臣富綱、郎中臣楊嗣曾、郎中臣趙升、員外郎臣賽尚阿、員外郎臣克星額、員外郎臣青助、員外郎臣福參泰、主事臣富勒賀、主事臣西蘭、主事臣景祿、額外主事臣張誠基、額外主事臣劉詔陞、額外主事臣毛普登。

  旨:依議。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二本一二○~一二三頁。

  ·八一、戶部「為本部具奏福建巡撫雅咨」移會

  戶部為移會事:福建司案呈,本部具奏福建巡撫雅咨前事一案,相應抄單移會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乾隆四十八年五月日。

  戶部謹奏為奏明事:准福建巡撫雅咨稱:乾隆八年五月十五日,欽奉上諭:臺灣換班兵丁,一切行李,俱系各番社撥車供應,原議每里給銀五釐,資其飯食,乃以彼地無公項可動,以致文移往返,不能按期給發。查臺地有官莊項下徵收租粟銀兩,著每年扣出銀二百三十三兩一錢零,每逢三年,合扣銀六百九十九兩五錢,以為換班兵丁雇備車輛之費。欽此。當即轉行欽遵,自乾隆八年為始,在於各該年額徵官莊租粟銀內,按年全數扣留,分貯各廳縣,屆期支應,咨部覆准。自乾隆九年賞起,每逢三年班兵大換一周,合筭勻留支給數目,歷經按次造銷至四十四年止各在案。茲欽奉諭旨,將養廉名糧裁除改補實兵案內,復奉部議覆准,閩省添兵四千七百五十六名內,各按營伍情形,臺灣南北二路汛廣兵單,現經酌議臺灣南路下淡水營添兵一百名,北路協中營添兵五十名,左營添兵一百名,右營添兵五十名,又上淡水營添兵一百名,計共添兵四百名,則換班兵丁往返所需車工銀兩,亦應加增。若將向定銀數,每年臺灣、諸羅二縣移解協濟銀二百三十三兩一錢零,三年共解銀六百九十九兩五錢之內支應,勢必不敷,如臨期撥項,未免文移往來,徒滋案牘,且無實款可動。今自四十八年為始,臺地各營添兵四百名,三年大換一周,往回約需車價銀一百兩,應請自乾隆四十八年起,照舊例於諸羅縣額徵官莊租粟銀內按年加扣撥解協濟銀三十三兩零,三年合共加扣協濟銀一百兩,歸營給兵自雇,仍俟三年班兵大換一周,造冊咨銷一次。倘有餘剩,仍照舊例造入季報冊內報撥。理合咨明等因前來。

  查臺灣換班兵丁往返所需車輛,向系各番社撥給供應。嗣於乾隆八年欽奉上諭:臺灣換班兵丁,一切行李,俱系各番社撥車供應。原議每里給銀五釐,資其飯食,乃以彼地無公項可動,以致文移往返,不能按期給發。查臺地有官莊項下徵收租粟銀兩,著每年扣出銀二百三十三兩一錢零,每逢三年合扣銀六百九十九兩五錢,以為換班兵丁雇備車輛之資,欽此,欽遵歷年遵照辦理在案。今該撫雅以該省裁除名糧改補實兵案內,部議臺灣應添兵四百名,則換班兵丁往返所需車價銀兩,亦應加增。核計三年大換一周,約需銀一百兩,請照舊例仍於官莊租粟銀內,每年加扣撥解協濟銀三十三兩,仍俟三年造冊咨銷一次,如有餘剩,照例造入季冊報撥等語。臣等伏查臺灣換班兵丁所需車價銀兩,仰蒙聖恩,准於官莊租粟銀兩撥給,原系皇上加惠兵丁,體恤戍卒之意,今新添臺兵四百名,與舊設兵丁事同一律,所有需用車價銀兩,似應准其一體支給。但事關動支錢糧,臣等未便據咨核准,理合奏明請旨。如蒙俞允,臣部行文該省官莊租粟銀內按年照數扣解,仍俟三年大換一周,照例造冊報部核銷。如有餘剩,造入季冊報撥。為此謹奏。

  乾隆四十八年四月二十八日奏,本日奉旨:依議,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四二~八四三頁。

  ·八二、閩浙總督李侍堯題本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李侍堯謹題為遵旨議奏事:竊照案准部咨;欽奉上諭:各省營伍賞卹兵丁紅白銀兩,自乾隆四十七年為始,俱著於正項支給,欽此欽遵,隨經前督臣陳輝祖查明歲需賞項數目,奏准部覆,閩省約需賞項銀四萬二千兩,既據該督奏明請於地丁銀內作正開銷,核與原奉諭旨應動款項符合,應准照數動支,按年造冊報銷。其滿營賞項,令將軍衙門題報,以專責成。又臺澎各營遊巡車價並革伍病兵回籍路費及病故官兵扶柩等項,每年約需銀二千四百兩,經前督臣富勒渾請照紅白賞銀之例改入地丁正項賞給,奏准部覆,一併於地丁銀內動支,仍照舊例歸於紅白賞項案內分別題報各等因,轉行遵照在案。茲據福建布政使覺羅伍拉納呈詳:遵查福建省乾隆五十一年分原估紅白賞項銀四萬二千兩,內滿營估撥銀二千四百兩,應聽將軍衙門題報外,所有閩省各營估需銀三萬九千六百兩,內賞給內地各營兵丁紅白共銀二萬一千七百一十九兩,賞給戍臺兵丁眷屬紅白共銀一千八百八十五兩,賞給赴臺兵丁盤費共銀三千六百三十七兩,三項共銀二萬七千二百四十一兩,系在原估撥銀三萬九千六百兩之內動支,尚存銀一萬二千三百五十九兩。內先於五十一年十二月支給臺灣府銀七千兩,交給領餉員弁解往存貯府庫,為備賞臺澎各營兵丁白事盤費之用。緣臺匪林爽文滋事,未准臺灣各營造冊送司,俟剿匪事竣,催令造送齊全,仍隨臺灣兵馬奏銷,另行造冊詳題。如有餘剩,抑或不敷,遵照原奏辦理外,實存內地賞銀五千三百五十九兩,另入季冊報撥。今先將內地營賞兵銀兩造冊,詳請察照,題報核銷。再查臺灣各營官莊租銀,向系隔年題報,仍遵舊例辦理。所有各營獲息變價數冊,尚未到齊,俯俟另冊隨同原存本銀並內地借兵谷價一併出結,另行詳請題報。再此案正展限期,扣至八月底限滿,緣本司於七月二十二日奉旨查察驛站,又協辦大學士福康安來閩,奉旨車輛馬匹幫同照料,至九月二十二日到廈門後始將各案奏銷冊籍,親加查核,是以詳報稍遲,合併聲明等情前來。臣覆核無異,除冊分送戶、兵二部外,臣謹會同福建巡撫臣徐嗣曾、署水師提督臣王柄、暫署陸路提督事務漳州鎮總兵官臣常泰合詞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查核施行。為此具本謹題請旨。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初六日,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李侍堯。

  旨:該部察核具奏。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七本六七四頁。

  ·八三、戶部「為內閣抄出將軍公福康安等奏」移會

  戶部為移會事:福建司案呈,內閣抄出將軍公福等具奏前事一摺,相應抄錄原奏移會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

  臣福康安、徐嗣曾跪奏為欽奉恩旨、即行酌辦資給事:本年四月十七日,接奉上諭:內地兵丁渡洋防守,若無恆產,恐所得錢糧不敷資給,仍不免借端擾累、營私貿易等事。或將入官叛產,酌量撥給,作為幫貼,遇換班時仍著前後交代,收取餘息,以資貼補當差,似為妥協。並著福康安等一併歸入善後事宜內詳悉妥議等因,欽此。仰見我皇上優增海外戍兵,有加無已之至意。查逆案內入官田產,南北兩路處處皆有。現獲各犯供詞,並業戶鄉耆人等遍加訪察,遴委妥員分赴各處村莊履勘畝數界址,以免混淆遺漏。自應欽遵恩旨,逐一查辦,酌量撥給戍兵,作為恆產。惟是兵丁等各有操防之責,不能自行耕種,且系往來換戍,若令召佃收租,又易啟掯欠侵那之弊,應請將此項田畝交與地方官經理徵租,會同各處駐劄營員,當堂按名散給,通報查考,以資戍兵當差之用。其應撥畝數及每年每兵應給若干銀數之處,容臣徐嗣曾查明叛產,另行分晰具奏。

  再現在臺灣、澎湖兩處補額及新添戍兵,俱於本省徵兵內挑補。該兵等調撥渡洋,已逾一載,衣履等項不無缺損。其舊存戍兵等隨同剿賊,祗領月餉、月米,並無鹽菜銀兩。體察情形,均不免於拮据。臣等公同商酌,所有新、舊戍兵,請先按名賞借銀二兩。計兵一萬三千二百名,共需銀二萬六千四百兩,即於軍需款內借支散給,仍俟將來撥給叛產,徵收租息,扣完歸款。則恩膏得以早被,目前適濟急需,該戍兵等益當感激皇仁,倍加奮勉。且使日用寬裕,操防更為得力,而貿易營私之事,自可盡除。所有臣等仰體聖慈先籌資給緣由,謹合飼恭摺具奏,伏乞皇上睿鑒。謹奏。

  乾隆五十三年六月初六日奉朱批:如所議行,該部知道。欽此。於本月十二日抄出到部。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四八頁。

  ·八四、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題本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糧餉鹽課臣覺羅伍拉納謹題為遵旨議奏事:竊照案准部咨:欽奉上諭:各省營伍賞卹兵丁紅白銀兩,自乾隆四十七年為始,俱著於正項支給,欽此欽遵。隨經前督臣陳輝祖查明歲需賞項數目,奏准部覆:閩省約需賞項銀四萬二千兩,既據該督奏明,請於地丁銀內作正開銷,核與原奉諭旨應動款項符合,應准照數動支,按年造冊報銷。其滿營賞項,令將軍衙門題報,以專責成。又臺澎各營遊巡車價、並革伍病兵回籍路費、及病故官兵扶柩等項,每年約需銀二千四百兩,經前督臣富勒渾請照紅白賞銀之例,改入地丁正項賞給,奏准部覆,一併於地丁銀內動支,仍照例歸於紅白賞項案內分別題報各等因,轉行遵照在案。茲據福建布政使司布政使伊轍布呈詳:遵查福建省乾隆五十三年分原估紅白賞項銀四萬二千兩,內滿營估撥銀二千四百兩,應聽將軍衙門題報外,所有內地綠營並臺澎各營估需銀三萬九千六百兩,內賞給內地各營兵丁紅事共銀六千三百四十八兩,盤費共銀六十一兩五錢,賞給戍臺兵丁眷屬紅事銀九十三兩,又內地各營賞給白事銀三萬四千九百二十四兩,賞給□臺兵丁眷屬白事銀一千八百四十二兩,□□共銀四萬三千二百六十八兩五錢。又臺澎各營紅事共銀九兩,盤費共銀四千五百八十一兩,白事共銀七千三百四兩,三項共銀一萬一千八百九十四兩。以上內地臺澎各營共賞給銀五萬五千一百六十二兩五錢,除原估銀三萬九千六百兩支給外,尚不敷銀一萬五千五百六十二兩五錢,請於地丁銀內撥湊。合將內地臺澎各營賞兵銀兩,造冊詳請察照,題報核銷。再查臺灣各營官莊租銀,向系隔年題報,仍遵舊例辦理。所有各營獲息變價數冊,尚未造送,俯俟另冊隨同原存本銀並內地借兵谷價一併出結,另行詳請題報。又乾隆五十三年分賞給臺灣各營遊巡車腳及扶柩、運殖二項共銀二千一百二十五兩三錢九分,再查澎湖協標左、右二營五十三年分未有冊報動賞扶柩、運殖銀兩,又臺澎各營冊報並無賞給革伍病兵回籍路費銀兩。至前項賞銀原奏每年共約需銀二千四百兩於地丁銀內動支在案。茲五十三年分冊報只動賞銀二千一百二十五兩三錢九分,計尚剩銀二百七十四兩六錢一分,俟部覆准銷後,遵照入冊報撥,合併聲明。理合彙造清冊詳請題銷等情前來。臣覆核無異,除冊分送戶、兵二部外,臣謹會同福建巡撫臣徐□曾、水師提督臣哈當阿、調任陸路提督臣梁朝桂合詞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查核施行。再此案例應於六月內具以題報稍遲,合併陳明。為此具本謹題請旨。乾隆五十四年八月初四日,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覺羅伍拉納。

  旨:該部察核具奏。

  ——錄自明清史料己編第七本六八○~六八一頁。

  ·八五、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伍拉納等奏」移會

  戶部為移會事:福建司案呈,內閣抄出閩浙總督伍奏前事一摺,相應抄錄原奏移會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五十四年九月十二日。

  閩浙總督臣覺羅伍拉納、福建巡撫臣徐嗣曾跪奏為新添臺灣戍兵、加給眷米、並換班盤費車腳各銀兩、恭摺奏聞事:竊照臺灣鎮協各營,經前將軍臣福康安奏准新添弁兵一千二百十六名於內地水陸各營抽撥,以資防守,本年輪值換班,並經臣等酌定分作四起更換,會摺奏蒙俞允遵行在案。今各營應換頭、二起戍兵,久經配渡。其策三、四起班程,亦可依期派□,不致延誤。茲據福建布政使伊轍布將新添戍兵應加給眷米並換班盤費及車腳各銀兩,查議具詳請奏前來。臣等伏查每年戍臺班兵,仰蒙恩旨賞給眷口銀米,俾資養贍,已經六十餘載,各兵感沐鴻慈,無不淪浹歡呼。所有眷銀一項,遞年遵照恩賞銀四萬兩,於司庫內估撥均勻分派。查原額戍兵一萬二千一百七十六名,今添設弁兵一千二百十六名,共計應以一萬三千三百九十名勻派,每名每月分銀二錢四分八釐九毫零,足敷支給。惟眷米照臺灣戍兵舊例,每名每月賞給一斗,按新兵名數核計,每年應添給眷米一千四百五十九石二斗,遇閏之年加米一百二十一石六斗。臣等推廣皇仁,軫念兵艱,似應一例賞給。所撥兵內有福寧等鎮,向支米折銀兩者,應彙入兵餉撥冊估計。至應支本色各營,仍照例令其在於就近各廳動支倉谷碾給,仍分派臺灣各縣供粟還補。第查班兵眷米歷屆奏銷冊報,每年均自上年起至次年九月止為一年,而眷口銀兩又系歸年造報辦理,殊覺參差。今新添弁兵應支米折銀兩又自乾隆五十三年四月起至十二月止,五十二年冬撥案內,彼時尚未添兵,是以未經估計。今應彙同舊額戍兵應補給五十二年十月起至十二月止,一併核入五十三年分造報,統於五十三年截曠眷口銀內撥給,歸入該年匯冊聲明報銷。其五十四年起應需折色銀米,入於該年估餉冊內造報估撥,以昭畫一。至本色眷米,原在臺灣各縣供粟內運給。緣臺灣府屬五十三年正供並嘉義縣五十四年供粟,經前督臣福康安會摺奏准蠲免。內地各縣應需支放兵眷米石,先經前督臣李侍堯奏准,在於存剩軍需米內支放,亦奉恩允。所有新添戍兵自五十三年四月起,舊額戍兵自五十二年十月起,各計至五十四年十二月止,應需本色眷米,應請一併在於存剩軍需米內動支,歸年專案報銷,另於軍米案內聲除。

  再臺灣戍兵內,有賞給換班往回盤費及紅白事件銀兩,例應正項內動給。遞年內地共估撥銀三萬九千六百兩。又遊巡弁兵車腳、革伍病兵回籍路費、並扶柩等項,遞年估撥銀二千四百兩。茲新添弁兵一千二百十六名,系在內地各營抽撥,紅白銀兩本無增減。其換班往回及陸續補額戍兵所需盤費約需銀三千六百兩,三年一換,每年需銀一千二百兩。舊額新增年共估銀四萬八百兩。遊巡等費自五十四年為始,約計應加銀六百兩。遞年同原額共應估撥銀三千兩。如有餘剩,仍入撥充餉;設有不敷,亦於地丁項下動撥作正開除。所需添設弁兵車輛等銀,照舊額戍兵之□,亦於臺灣府屬官莊租粟銀內按年加扣協濟。今新添弁兵,亦應自五十四年為始,於嘉義縣額征官莊租粟銀內,每年加扣銀六十六兩八錢三分零。俟三年換班一周,造冊咨銷。似此則遠戍弁兵既得共沐殊恩,於海外要區足資防守,而估撥造報亦得畫一矣。是否有當,理合會摺具奏,伏乞皇上睿鑑,敕部核覆施行。謹奏。

  乾隆五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奉朱批:該部議奏,欽此。於本月初六日抄出到部。

  ——錄自明清史科戊編第九本八五二頁。

  ·八六、戶部題本

  經筵講官太子太保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文華殿大學士管理吏部戶部理藩院事務三等忠襄伯臣和珅等謹題為遵旨等事:戶科抄出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題報臺灣各鎮標營乾隆五十一、二兩年分賞給兵丁紅白事件等項銀兩一案,乾隆五十四年八月初四日題,九月十八日奉旨:該部察核具奏,欽此,欽遵於本日抄出到部。隨經臣部將給賞各營兵丁名數是否相符,行查兵部去後。今於乾隆五十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准兵部查覆到部。該臣等查得: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將臺灣各鎮標營乾隆五十一、二兩年賞給兵丁紅白事件等項銀兩造冊具題前來。查閩省內地各營乾隆五十一、二兩年紅白賞項銀兩,先經原任閩浙總督李侍堯造冊題銷案內,聲明於正項銀內動給,每年留給臺灣府銀七千兩,另案題報等因在案。今將該督題報該二年賞給臺灣各營紅白事件等項銀兩按年按款核覆於後:

  一、疏稱乾隆五十一年分留給臺灣各營紅白賞銀七千兩內,賞給兵丁紅事三件,每件三兩,共銀九兩,盤費費銀每名自一兩至二兩不等,共銀二千三百八十六兩五錢,賞給兵丁白事四百三十四件,每件四兩,共銀一千七百三十六兩,二共賞給銀四千一百三十一兩五錢,尚剩銀二千八百六十八兩五錢。又乾隆五十二年分留給臺灣各營紅白賞項銀七千兩內,賞給兵丁紅事九件,每件三兩,共銀二十七兩,盤費每名自一兩至二兩不等,共銀六十七兩,賞給兵丁白事一千一百四件,每件銀四兩,共銀四千四百一十六兩,二共賞給銀四千五百一十兩,尚剩銀二千四百九十兩。應於臺灣承領餉銀內扣收司庫,造入季冊報撥等語。查臺灣各鎮標營乾隆五十一、二兩年撥給銀一萬四千兩,既據該督疏稱賞給兵丁紅白事件並盤費銀八千六百四十一兩五錢,行查兵部,覆稱名數相符,臣部按冊核算,與應給銀數亦屬符合,應准開銷。其餘剩銀五千三百五十八兩五錢,臣部照數登記。應令該督即於臺灣應領餉銀內按數扣收司庫,造入季冊報部酌撥。

  一、疏稱臺灣遊巡目兵車腳同革伍病兵回籍及運柩等項,每年共需銀二千四百兩,於地丁銀內動支。今乾隆五十一年各營冊報動賞銀一千八十九兩七錢九分,尚餘剩銀一千三百一十兩二錢一分。五十二年各營冊報動賞銀三百一十四兩八錢,尚餘剩銀二千八十五兩二錢。俟准銷後入冊報撥等語。查臺灣各營遊巡目兵,乾隆五十一、二兩年動支車腳同革伍病兵回籍及運柩等項,既據該督題報,共動賞銀一千四百四兩五錢九分,臣部按冊核算,與應給銀數相符,應准開銷。其餘剩銀三千三百九十五兩四錢一分,臣部照數登記,應令該督即行轉飭造入季冊,報部酌撥。

  再查臺灣乾隆五十一、二兩年官莊租息銀兩,尚未據造冊報銷,並令該督亦即查明造冊送部核銷,毋任遲延。臣等未敢擅便,謹題請旨。乾隆五十五年二月初四日,御前大臣經筵講官太子太保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提舉閣事管理吏部戶部三庫理藩院事務總理圓明園內事務大臣總管內務府大臣管理上駟院武備院事務總管圓明園八旗包衣三旗官兵管理健銳營事務正白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世襲三等忠襄伯臣和珅、署經筵講官議政大臣戶部尚書臣覺羅巴延三、經筵講官尚書臣董誥、左侍郎鑲白旗滿洲副都統革職留任臣諾穆親、左侍郎兼管順天府尹事務世襲一等輕車都尉臣蔣賜棨、右侍郎臣韓鑅、福建清吏司郎中臣書德、郎中臣成履恆、郎中臣王應芬、員外郎臣穆隆阿、員外郎臣柏克慎、員外郎臣伊勒圖、員外郎臣阿克東阿、員外郎臣那善、員外郎臣吳振藻、主事臣成書、主事臣馬應選、額外主事臣趙三元、額外主事臣蕭光浩。

  旨:依議。

  ——錄自明清史料己編第七本六八一~六八二頁。

  ·八七、史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伍奏」移會

  吏部為知照事:考功司案呈,乾隆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內閣抄出閩浙督伍奏酌議臺灣戍兵加糧銀、游民挑募入伍、掛驗船隻番錢歸官經理、及船廠採辦木植、臺地增銷鹽斤各事宜緣由一摺,十月二十日奉朱批:軍機大臣會該部議奏,欽此,到部。除咨兵部主稿查辦外,相應知照可也。須至移會者。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日。

  ·八八、戶部題本

  經筵講官太子太保領侍衛內大臣文華殿大學士管理吏部戶部理藩院事務三等忠襄伯臣和珅等謹題為剿匪等事:戶科抄出福建巡撫浦霖將剿匪亡故兵丁眷口分別支給半餉銀兩造冊題銷一案,乾隆五十八年六月三十日題,九月初七日奉旨:該部察核具奏,欽此,欽遵於本日抄出到部。隨經臣部將兵丁名數移查兵部去後,今於乾隆五十八年九月二十八日准兵部查覆到部。該臣等查得福建巡撫浦霖疏稱:奉准部咨,閩省水陸各營節次打仗陣亡、淹斃、病故、迷失、被害各兵丁,每年應給半餉及半餉之半同再行減半暨米折共銀二萬九百一十六兩三分,遇閏加給餉米銀一千七百四十三兩二釐零。各兵丁眷口應支餉米銀兩,准其於各亡故兵丁截支糧餉之日為始,按年支給,造入兵馬奏銷冊內報銷。如該故兵眷屬病故及子弟年已及歲,即行住支報部。其截至乾隆五十六年止,應給銀兩,准於各年春秋撥存剩銀內動給。其乾隆五十七年起應支銀兩,准於建曠項下支給。倘有不敷,於地丁銀內湊給等因。行據布政使伊轍布詳稱:准水陸各營將陣亡、淹斃、病故、迷失、被害各兵丁無倚眷屬,自奉文到營住支糧餉之日起,至乾隆五十六年底止,應支半餉及半餉之半同再行減半各餉銀及米折銀兩取造冊領移送前來。查冊開一給水陸各標鎮協營節次打仗陣亡、淹斃兵丁內,除扣給一名外,實給過一千五百四十五名。自住支糧餉之日起,至五十六年底止,各眷屬半餉並米折共銀五萬八千九百五十兩一錢六分零。又迷失、病兵丁內,除扣給七名外,實給過一千三百四十二名,自住支糧餉之日起,至五十六年底止,各眷屬半餉之半並米折共銀二萬五千四百七兩八錢五分二釐零。又採薪迷失兵丁三名,自住支糧餉之日起,至五十六年底止,各眷屬半餉減半之半餉銀米折共銀二十九兩三錢六分四釐零。以上統共支給過銀八萬四千三百八十七兩三錢七分七釐零,業於乾隆五十八年春撥冊內造報晉江等縣續完地丁共銀九萬四千一百六十七兩八錢七分四釐之內,按數截支給領,俟屆本年秋撥彙入四柱冊造開除項下造報,理合將支銷銀兩分晰造具總細各冊詳題前來。臣覆核無異,除冊分送部科外,謹會同閩浙總督臣覺羅伍拉納合詞具題等因前來。

  查先據閩浙總督題報,閩省水陸各營節次打仗陣亡並淹斃馬步守兵共一千五百四十六名,遺下無倚眷口,每名每月應給半餉銀五錢、米三斗,每年共應需半餉銀九千二百七十六兩、米五千五百六十五石六斗;每石折價銀八九錢、一兩不等,共折價銀五千二百四十八兩八分,不扣小建朋銀,遇閏加給一個月餉米銀一千二百一十兩三錢四分。又派調剿匪在於軍營病故、迷失馬步守兵丁一千三百四十九名,遺下無倚眷口,每名每月應給半餉之半銀二錢五分、米一斗五升,每年共應需半餉之半銀四千四十七兩、米二千四百二十八石二斗;每石折價銀八九錢、一兩不等,共折價銀二千三百三十七兩八錢四分,不扣小建朋銀,遇閏加給一個月餉米銀五百三十二兩七分。又採薪被害遺失兵丁三名,每名每月應給半餉減半之半銀一錢二分五釐、米七升五合,每年共應需銀四兩五錢、米二石七斗;每石折價銀九錢及一兩不等,共折價銀二兩六錢一分,不扣小建朋銀,遇閏加給一個月餉米銀五錢九分二釐五毫。以上陣亡、淹斃、病故、迷失、被害各兵丁,每年共應給半餉及半餉之半同再行減半暨米折共銀二萬九百一十六兩零三分,遇閏加給餉米銀一千七百四十三兩二釐零。前項應給餉米銀兩起支日期,應請以各亡故兵丁截住糧餉之日為始,遞年支給。如有眷屬病故及子弟已及歲,隨時住支造報。並聲明前項兵眷應支餉銀米折等銀,截至乾隆五十六年止應給銀兩,於各年春秋撥存剩銀內動給。其乾隆五十七年起應支銀兩,於建曠項下支給。倘有不敷,於地丁銀內湊給等因。經臣部覆准在案。今據福建巡撫浦霖將閩省水陸各營陣亡並淹斃、病故及迷失、被害各兵丁無倚眷屬,自奉文到營住支糧餉之日起,至乾隆五十六年底止,應支半餉及半餉之半並再行減半各餉銀及米折銀兩,造冊題銷。據冊開:水陸各營節次打仗陣亡及淹斃、病故兵丁,內扣除一名外,實給過一千五百四十五名,自奉文住支糧餉之日起,至乾隆五十六年底止應給各眷屬半餉並米折共銀五萬八千九百五十兩一錢六分零。又迷失、病故兵丁,內扣除七名外,實給過一千三百四十二名,自住支糧餉之日起,至乾隆五十六年底止,應給各眷屬半餉之半並米折共銀二萬五千四百七兩八錢五分二釐零。又採薪迷失兵丁三名,自住支糧餉之日起,至乾隆五十六年底止,應給各眷屬減半之半餉銀米折共銀二十九兩三錢六分四釐。以上共支給過銀八萬四千三百八十七兩三錢七分七釐,於撥冊留備銀內撥給等語。查前項打仗陣亡及淹斃、病故並迷失各兵名數,臣部行查兵部,覆稱與該撫冊報名姓相符,其應給各眷屬餉銀、米折等項亦核與兵部知營案內應給之例符合,所有前項給過各兵眷屬半餉及半餉之半並再行減半餉銀、米折共銀八萬四千三百八十七兩三錢七分七釐,臣部按冊核算,亦屬相符,相應准其開銷。其前項應銷銀兩,業據該撫於本年秋撥留備銀內開除在案,應毋庸議。仍令該撫轉飭各營,如各兵眷屬病故及子弟年已及歲,即行隨時住支報部,毋任混支銷。臣等未敢擅便,謹題請旨。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御前大臣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保領侍衛內大臣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提舉閣事管理吏部戶部三庫理藩院事務掌翰林院事教習庶吉士總理圓明園內事務大臣總管內務府大臣管理上駟院武備院事務總管圓明園八旗包衣三旗官兵管理健銳營事務正白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世襲三等忠襄伯臣和珅、御前大臣內大臣太子少保戶部尚書正紅旗滿洲都統管理鑾儀衛事管理御茶膳房造辦處總理工程處事務總管清漪園等處嚮導處大臣御船處統領管理鷹狗處事務總管內務府大臣臣福長安、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尚書臣董誥、左侍郎兼管順天府府尹事務管理樂部事務世襲一等輕車都尉革職留任臣蔣賜棨、右侍郎正黃旗漢軍副都統管理圓明園清漪園暢春園事務總理工程處事務總管內務府大臣臣巴寧阿、右侍郎臣韓鑅、福建清吏司郎中臣福森布、郎中臣成履恆、員外郎臣阿克東阿、員外郎臣祿明、員外郎臣那霑、員外郎臣福炳、員外郎臣雅爾賽、主事臣景額、主事臣錢楷額外主事臣董思駉、額外主事臣曹祝齡、額外主事臣鄭浵、七品官臣任蘭祐。

  旨:依議。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五七~八五九頁。

  ●臺案彙錄丁集卷五

  八九、閩浙總督魁倫題本

  九○、戶部題本

  九一、戶部題本

  九二、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魁等奏」移會

  九三、閩浙總督玉德題本

  九四、閩浙總督玉德題本

  九五、閩浙總督玉德等奏摺

  九六、戶部題本

  九七、戶部題本

  九八、閩浙總督阿林保題本

  九九、戶部題本

  一○○、戶部題本

  一○一、戶部題本

  一○二、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兼署福建巡撫趙慎畛奏」移會

  一○三、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趙慎畛奏」移會

  一○四、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趙慎畛等奏」移會

  一○五、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兼署福建巡撫孫爾准奏」移會

  一○六、戶部「為內閣抄出福建巡撫韓克均奏」移會

  一○七、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孫爾准等奏」移會

  一○八、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孫爾准等奏」移會

  一○九、閩浙總督孫爾准奏摺

  一一○、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孫爾准奏」移會

  一一一、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程祖洛等奏」移會

  一一二、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鄧廷楨等奏」移會

  一一三、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鄧廷楨奏」移會

  一一四、戶部「為閩浙總督顏伯燾等奏」移會

  一一五、戶部「為閩浙總督劉韻珂等奏」移會

  一一六、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劉韻珂等奏」移會

  一一七、戶部「為閩浙總督劉韻珂等奏」移會

  一一八、福建巡撫徐繼畬奏摺

  ·八九、閩浙總督魁倫題本

  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隨帶世襲三等輕車都尉世管佐領革職從寬留任臣魁倫謹題為遵旨議奏事:竊照各省賞卹兵丁紅白事件銀兩,欽奉恩旨,自乾隆四十七年為始,著於正項支給,經前督臣陳輝祖奏准部覆,閩省約需銀四萬二千兩,於地丁銀內作正開銷,每年預行估計,如有餘剩,入冊報撥,倘有不敷,在於地丁銀內添撥。其滿營賞項,令將軍衙門題報,以專責成。又臺澎各營巡弁兵車輛並革伍病兵回籍路費及病故官兵扶運柩骸等項,每年約需銀二千四百兩,經前督臣富勒渾奏准,一並改動地丁正項,仍照舊例歸於紅白賞項案內分別題報。嗣臺灣鎮協各營新添戍兵,又經前督臣伍拉納奏明遊巡車輛及路費、運柩等項,年約加需銀六百兩,准到部覆,按年歸案造報核銷各等因,轉行遵照在案。茲據福建布政使田鳳儀呈詳:遵查福建省乾隆六十年分原官兵俸餉冊內,共估需紅白賞項銀四萬二千兩,內除滿營估撥銀二千四百兩,經臣將軍衙門題報外,所有內地綠營並臺澎各營估需銀三萬九千六百兩,內賞給過內地各營兵丁紅事銀五千一百三十兩、盤費銀一萬四千四百七十五兩、戍眷紅事銀一百八兩、兵丁白事銀一萬二千七百一十二兩、戍眷白事銀一千九百四十兩,五項共給銀三萬四千三百六十五兩,又賞給過臺灣鎮三營、臺灣城守二軍、北路協三營、北路淡水營、澎湖水師二營兵丁紅事銀二十七兩、盤費銀七千五百六十兩、兵丁白事銀一千三百三十二兩,三項共給銀八千九百一十九兩。以上內地、臺澎各營共賞給過銀四萬三千二百八十四兩。除動支原估撥銀三萬九千六百兩外,尚不敷銀三千六百八十四兩,應於乾隆六十年地丁銀內撥湊。至臺灣水師三營、南路營、南路下淡水營應造賞兵名冊,節次飛催,尚未送到,容俟送到另造請銷。合將內地、臺澎各營賞過銀兩,先行造冊,詳請題銷。再臺灣各營官莊租銀,向系隔年題報,仍循舊例辦理。所有各營獲息變價數冊,尚未造送,俯俟另冊隨同原存庫銀並內營借兵谷價一併出結,另詳請題。又乾隆六十年分動賞過臺灣鎮三營、臺灣城守二軍、北路協三營、北路淡水營、澎湖水師二營遊巡車輛及扶柩運殖二項共銀一千四百二十二兩三錢四分,相應造冊,一併詳送彙題請銷。再臺澎各營並無報給革伍病兵回籍路費,臺灣水師三營、南路營、南路下淡水營俟冊報到日,另造補銷。至前項賞銀,原奏每年共約需銀三千兩,於地丁銀內動支,茲乾隆六十年分冊報動賞銀一千四百二十二兩三錢四分,尚剩銀一千五百七十七兩六錢六分,俟臺灣水師等營冊報到日核明實剩數目,再行聲請入冊報撥,合併聲明等情前來。臣覆核無異,除冊分送戶、兵二部外,臣謹會同護理福建巡撫臣姚棻、署水師提督印務漳州鎮總兵官臣顏鳴漢、陸路提督臣王彙合詞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查核施行。再此案據該司於嘉慶元年六月二十九日具詳到臣,緣臣查辦核算數目,有稽時日,是以具題稍遲,合併陳明。為此具本謹題請旨。嘉慶元年七月初五日,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隨帶世襲三等輕車都尉世管佐領革職從寬留任臣魁倫。

  旨:該部察核具奏。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六一~八六二頁。

  ·九○、戶部題本

  經筵講官太子太保領侍衛內大臣文華殿大學士管理吏部戶部理藩院事務三等忠襄伯臣和珅等謹題為奏銷等事:戶科抄出署福建巡撫姚棻題銷臺灣北路淡水等營乾隆五十九年支過官兵俸餉、馬乾等銀一案,嘉慶元年七月二十一日題,九月十二日奉旨:該部察核具奏,欽此;欽遵於本日抄出到部。隨經臣部將官兵馬匹及委署員弁任卸日期是否相符,咨查兵部去後,今於嘉慶元年十月初三日,准兵部咨覆到部。該臣等查得署福建巡撫姚棻疏稱:閩省內地、臺灣各鎮標營乾隆五十九年分各官兵支銷俸餉、馬乾、兵米等項,先經署撫臣魁倫具題,並聲明北路中左右、淡水四營冊籍,因遭風未到緣由,准到部覆開銷,仍令將北路四營即行催取奏銷冊籍題銷,並將遲延各職名隨案開送,以憑核議等因。茲據布政使田鳳儀會同督糧道慶保詳稱:催准兼管臺灣鎮事水師提督哈當阿移,據北路協中左右三營、淡水營補造五十九年動給各項清冊請銷,並聲明冊已造送,實因失水往返駁查,兼海洋風信靡定,以致未能依限造送,所有奉取應議遲延各職名,請免開送等因。查閱省臺灣北路中左右並北淡水四營乾隆五十九年共應需俸餉馬、乾銀六萬二千七百五兩四分九釐陸毫,開除支給四營乾隆五十九年俸餉、馬乾銀五萬九千四百二十一兩三錢三分五釐,實在存剩乾隆五十九年建曠銀三千二百八十三兩七錢一分五釐,內除支給委署營務並外委拔署把總事務陳大立等共支俸薪、馬乾、餉米銀二百八十五兩四錢二分四釐,實存剩乾隆五十九年建曠銀二千九百九十八兩二錢九分一釐。又北路四營原估兵米一萬三千九百七十五石二斗,開除米一萬三千三百三十八石一斗七升,向系動支臺灣府屬之淡防、嘉義、彰化三廳縣額徵稻粟碾米支給,實存截曠米六百三十七石三升。所有支給俸餉、米谷以及缺截曠小建等項,本司道遵照備造支銷實數缺截曠簡明總冊,詳請察核題銷。所有□取北路中、左、右、淡水四營造冊遲延各職名,既據聲明海洋風信靡定,遲延有因,並請邀免開報等情前來,臣覆核無異,除冊送部外,謹會同閩浙總督臣魁倫合詞具題等因前來。

  查先據署福建巡撫魁倫題銷閩省乾隆五十九年官兵馬匹支過俸餉、馬乾、銀米案內,聲明臺灣北路中左右並淡水營奏銷冊籍未據送到,經臣部將已經造報各營應銷銀米,按款核議題覆,並行令該撫將北路等營奏銷清冊即行造送,並查取遲延各職名開參等因在案。今該撫疏稱,臺灣北路中左右三營並淡水營乾隆五十九年原估官兵俸餉馬乾銀六萬二千七百五兩四分九釐六毫,兵米一萬三千九百七十五石二斗,內支給過四營俸餉馬乾銀五萬九千四百二十一兩三錢三分五釐,米一萬三千三百三十八石一斗七升,實存建曠銀二千九百九十八兩二錢九分一釐,米六百三十七石三升等語;臣部查前項原估俸餉、馬乾、銀米各數,核與該撫原報乾隆五十九年奏銷案內另存數目相符,其開除各營官兵馬匹俸餉、馬乾及應支米石,並委署員弁支銷銀兩,行查兵部覆稱與冊造數目相符,臣部核與應支銀數亦屬符合,應准開銷。至存剩建曠銀兩,仍令該撫照數存貯,歸於下年奏銷案內報部查核。至每年奏銷例有定限,上年題報閩省兵馬錢糧案內,北路中左右並未造送,經臣部行令該撫催取,並查取遲延職名在案。今遲至一年有餘,始補行題銷。惟以海洋風信靡定,藉詞邀免,殊屬未協。應令該撫即將應議各職名開核參議。臣等未敢擅便,謹題請旨。嘉慶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御前大臣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保領侍衛內大臣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提舉閣事管理吏部戶部三庫理藩院事務掌翰林院事教習庶吉士總理圓明園內事務大臣總管內務府大臣管理上駟院武備院事務總管圓明園八旗包衣三旗官兵管理健銳營事務正白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世襲三等忠襄伯臣和珅、經筵講官太子少保東閣大學士管理禮部事務仍兼戶部事務臣董誥、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太子少保戶部尚書鑲白旗滿洲都統管理鑾儀衛事管理御茶膳房造辦處總理工程處事務總管清漪園等處嚮導處大臣御船處統領管理鷹狗處事務總管內務府大臣臣福長安、尚書鑲藍旗漢軍都統臣范宜恆、左侍郎管理樂部事務世襲一等輕車都尉革職留任臣蔣賜棨、右侍郎臣韓鑅、福建清吏司郎中臣書德、郎中臣圖桑阿、郎中臣百歲、員外郎臣巴哈布、員外郎臣福炳、員外郎臣雅爾賽、員外郎臣色布星額、員外郎臣董思駉、主事臣景額、主事臣倪思淳、主事臣鄭浵、額外主事臣蕭光浩、額外主事臣任蘭祐。

  旨:依議。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六八~八六九頁。

  ·九一、戶部題本

  經筵講官太子太保領侍衛內大臣文華殿大學士管理吏部戶部理藩院事務三等忠襄伯臣和珅等謹題為欽奉上諭事:戶科抄出署福建巡撫姚棻題銷乾隆六十年分賞給戍守臺灣澎湖兵丁銀兩並眷口米折銀兩一案,嘉慶元年七月二十七日題,十月十四日奉旨:該部察核具奏,欽此;欽遵於本日抄出到部。該臣等查得署福建巡撫姚棻疏稱:閩省臺澎淡水班兵,荷蒙特恩,軫念各兵遠戍海洋,眷米之外,每年賞給銀四萬兩,為養贍內地家口之資。所有乾隆六十年分應賞銀兩,已彙入乾隆六十年估餉冊內請撥,准部撥給在案茲據布政使田鳳儀詳稱:內地各營撥往臺澎淡水舊額、新添班兵共一萬三千三百九十二名,內自乾隆六十年正月起,至十二月底止,每名每月勻賞銀二錢四分八釐零,每年各應勻賞銀二兩九錢八分六釐零,通共賞給銀四萬兩。今乾隆六十年分通共實領眷銀三萬七千九百六十六兩四錢九分一釐,扣存截曠眷銀六百二十七兩一錢三分二釐,扣存司庫眷銀一千四百五兩六錢一釐,存整截銀七錢七分六釐,通共截曠銀二千三十三兩五錢九釐。再眷米項下,福寧等營應需眷米折價銀三千八百七十八兩五錢五分,內自乾隆六十年正月起,連閏至十二月底止,共實領眷米折價銀三千七百一十七兩五錢八分三釐,扣存司庫截曠眷米折價共銀一百六十兩九錢六分七釐,俱歸入兵馬奏銷截曠冊內造報,候文撥用,彙造清冊詳請題銷。並聲明乾隆六十年分存剩截曠眷銀彙報充餉,將來各營如有班兵補支以及續扣銀兩,應於嘉慶元年截剩眷銀撥給造報等情前來。臣覆核無異,除冊送部外,謹會同閩浙總督臣魁倫合詞具題等因前來。

  查先於雍正七年正月十八日奉上諭:福建臺灣戍守兵丁,遠涉海洋,所得餉銀,又復扣除以養家口,恐兵丁本身用度或有不敷,今沛特恩,於駐臺之兵丁每年賞銀四萬兩,為內地養贍家口之用著總督等均勻分派,按期給發,欽此,欽遵歷年按款分給,造冊報銷在案。又乾隆十二年三月內,臣部議覆原任福建巡撫陳大受於謹籌臺郡積貯事宜案內,以臺灣、澎湖各營暨內地兵米歲需谷一十七萬三千九百八十餘石,按照臺灣額徵粟一十六萬九千餘石,實不敷粟四千四百餘石,查臺灣粟石支給班兵眷米數內,有福寧、建寧、汀州三鎮、延平、邵武二協、烽火門、楓嶺、桐山三營米三千五百六十石四斗,抵粟七千一百二十石八斗,請將此項眷米折銀改動正項,每石折銀九錢,於估餉冊內造報等因,覆准亦在案。又於乾隆五十四年八月內,據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奏請新添戍兵一千二百十六名,應得恩賞銀兩,在於每年給銀四萬兩內,仍照原額新添兵數按名勻派,每名每月分給銀二錢四分八釐零,足敷支給;惟眷米一項,照臺灣戍兵舊列一律賞給每名每月給米一斗,共應添給眷米一千四百五十九石二斗,遇閏之年加給一百二十一石六斗。又奏稱班兵眷米折銀,歷年奏銷冊報,均系上年十月起至次年九月止,已滿一年之限,而眷口銀兩又系歸年造報,殊覺參差,今應核明五十二年十月起至十二月止,一併截算,統於乾隆五十三年截曠眷口銀內撥給,按年彙冊報銷,以歸畫一等因,亦經臣部奏蒙俞允在案。今據該撫冊報乾隆六十年分內地各營撥往臺灣、澎湖、淡水等處戍守班兵一萬三千三百九十二名,共應賞給銀四萬兩,每名每月按月勻賞實領銀三萬七千九百六十六兩四錢九分一釐,扣存截曠銀二千三十三兩五錢九釐,再福寧等營應需眷米折價銀三千八百七十八兩五錢五分,內連閏實應領銀三千七百一十七兩五錢八分三釐,扣存截曠銀一百六十九錢六分七釐等語;查前項應給臺灣戍守班兵眷銀並眷米折銀,臣部按冊核算,數目相符,其扣存截曠共銀二千一百九十四兩四錢七分六釐,相應照數登記,仍令該撫轉飭造入季冊報部酌撥。將來如遇班兵補支及扣存銀兩,於嘉慶元年截曠冊內聲明補給,報部查核。臣等未敢擅便,謹題請旨。嘉慶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御前大臣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保領侍衛內大臣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提舉閣事管理吏部戶部三庫理藩院事務掌翰林院事教習庶吉士總理圓明園內事務大臣總管內務府大臣管理上駟院武備院事務總管圓明園八旗包衣三旗官兵管理健銳營事務正白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世襲三等忠襄伯臣和珅、經筵講官太子少保東閣大學士管理禮部事務仍兼戶部事務臣董誥、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太子少保戶部尚書鑲白旗滿洲都統管理鑾儀衛事管理御茶膳房造辦處總理工程處事務總管清漪園等處鄉導處大臣御船處統領管理鷹狗處事務總管內務府大臣臣福長安、尚書鑲藍旗漢軍都統臣范宜恆、左侍郎管理樂部事務世襲一等輕車都尉革職留任臣蔣賜棨、右侍郎臣韓鑅、福建清吏司郎中臣書德、郎中臣圖桑阿、郎中臣百歲、員外郎臣巴哈布、員外郎臣福炳、員外郎臣雅爾賽、員外郎臣色布星額、員外郎臣董思駉、主事臣景額、主事臣倪思淳、主事臣鄭浵、額外主事臣蕭光浩、額外主事臣任蘭祐。

  旨:依議。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六九~八七○頁。

  ·九二、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魁等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武庫司案呈,十二月初八日內閣抄出閩督魁奏酌籌兵米一摺,相應恭錄移會查照可也。須至移會者。右移會稽察房。嘉慶元年十二月日。

  閩浙總督臣魁等跪奏為臺灣額徵供粟、奉旨蠲免、酌籌撥補兵糈、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恭照嘉慶元年欽奉恩旨,各省應徵錢糧普行蠲免,所有閩省臺灣府屬額徵供粟及官莊租息應免十分之三,於本年九月二十四日准到部咨,一體免徵等因,轉行欽遵在案。伏查臺灣府屬每年額徵供粟一十九萬九百三十三石三斗零,系按年撥支內地兵眷兵米谷並留給臺灣、澎湖兵糧之需。今嘉慶元年應徵供粟,欽奉恩旨蠲免,所有內地及臺灣兵糧,應即籌撥支放。經臣等檄行司道,妥議辦理去後,茲據藩司田鳳儀、糧道慶保詳稱:臺灣蠲免供粟,准到部咨,應分作三年輪免,每年勻免三分有零粟計六萬三千六百四十四石四斗零,仍應徵六分有零粟一十三萬七千二百八十八石九斗零,除本年留給臺灣、澎湖二處兵米粟九萬六千四百二十二石四斗外,計餘存勻徵供粟三萬八百六十六石五斗零,以之運給內地本年兵眷、兵米粟八萬四千六百八十九石四斗零,為數實屬不敷。現查臺灣府屬近年並無存剩供粟,而內地倉谷從前虧缺已多,未便再行動碾。茲查上年漳、泉被災,曾於江西、浙江及閩省動碾倉谷,採買米石,以備糶濟。嗣因春收豐稔,糧價平減,停糶之米尚餘九萬二千三百餘石,分撥各府縣倉廒存貯,堪以撥支兵糈。其嘉慶元年內地應支兵眷、兵米粟八萬四千六百八十餘石,折米四萬二千三百四十餘石,應於前項米石動支撥給。至嘉慶二、三兩年內地應支兵眷兵米粟共一十七萬三千四百三十五石五斗零,查臺灣三年勻徵六分供粟除按年留給臺灣、澎湖兵米外,合計應存粟八萬四千五百六十四石三斗零,仍應儘數運回內地供支兵糈,尚不敷粟八萬八千八百七十一石二斗零,折粟四萬四千四百三十五石六斗零,亦請在於前項平糶餘存米內動支。其米價、運腳,統俟兵糈支竣,核明實數,籌項撥補歸款,另行造冊請題。再臺灣官莊應免十分之三銀兩,並請查照乾隆五十六年免徵之例,於嘉慶元年免徵造報,以免分年輪蠲之煩等情,詳請具奏前來。臣等覆核無異,除將輪免數冊送部外,謹將籌撥兵糈緣由,合詞恭摺具奏,伏乞皇上睿鑒,敕部查核施行。謹奏。

  嘉慶元年十二月初六日奉朱批:軍機大臣會該部速議具奏,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七一頁。

  ·九三、閩浙總督玉德題本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玉德謹題為遵旨議奏事:竊照臺灣換防兵丁,欽奉恩旨,令將入官叛產,酌量撥給幫貼等因,經前撫臣徐嗣曾等奏請每兵每月於應得錢糧之外,按名加給銀四錢,即就臺地支給,計歲需加給銀六萬三千三百餘兩,在於抄出各路叛產及從前查封翁雲寬、楊光勳等抄產歲收租息內變價給放,如有不敷,再於臺灣府鹽埕項下溢額盈餘充補。又經前臺灣鎮臣奎林等奏報戍兵加給月餉,於乾隆五十五年正月起支,並經原任督臣伍拉納奏明每年照額估定,如有事故截曠,按日截除,留存充用,年底造冊,隨同俸餉養廉一律報銷,均經准到部覆,並令嗣後按年核明戍兵名數,照數給賞,仍於年底令臺灣鎮會同臺灣道查明實給銀數,並截曠銀兩,造冊彙報該督,核轉報部查核等因,遵照在案。茲據福建布政使李殿圖詳稱:遵查臺灣澎湖各營共額兵一萬三千三百九十二名,內除經制外委一百員、柁炊八十九名外,實兵一萬三千二百三名額,應加給兵餉銀六萬三千三百七十四兩四錢,內除各營自嘉慶四年正月起至十二月底止實在兵丁通共支過加餉銀六萬一千六百四十四兩八錢一毫,應缺截曠銀一千七百二十九兩五錢九分九釐九毫,所有實支加餉銀兩於嘉慶三年徵收叛產租息及鹽埕項下動支,理合造冊詳送察核具題。再查叛產田園同查封翁雲寬、楊光勳等田園年收租息數目,先准臺灣道府造冊送司,業將徵收租息數目核至嘉慶元年底止,開□□銷數目核至嘉慶二年底止,造具簡明數冊,詳奉前督院書麟具題在案。其嘉慶三年分應支銀兩,系動撥嘉慶二年徵收之項,緣二年風災案內奉文蠲緩,實收數目現在未據造報,應俟彙同三、四兩年收支數目,一併造具簡明數冊,另行詳送咨部備查。所有支給此項銀兩,現在先照額估核算辦理,合併聲明等情前來。

  臣覆核無異,除冊分送戶、兵二部及戶科查核外,臣謹會同福建巡撫臣汪志伊合詞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核覆施行。再此案據該司於嘉慶五年七月初二日具詳到臣,緣臣查辦核算數目,是以具題稍遲,合併陳明。為此具本謹題請旨。嘉慶五年七月初四日,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玉德。

  旨:該部察核具奏。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八二頁。

  ·九四、閩浙總督玉德題本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玉德謹題為遵旨議奏事:竊照各省賞卹兵丁紅白事件銀兩,欽奉恩旨,自乾隆四十七年為始,著於正項支給,經前督臣陳輝祖奏准部覆,閩省約需銀四萬二千兩,於地丁銀內作正開銷,每年預行估計,如有餘剩,入冊報撥,倘有不敷,在於地丁銀內添撥。其滿營賞項,令將軍衙門題報,以專責成。又臺澎各營遊巡弁兵車輛並革伍病兵回籍路費及病故官兵扶運柩骸等項,每年約需銀二千四百兩,經前督臣富勒渾奏准一並改動地丁正項,仍照舊例歸於紅白賞項案內分別題報。嗣臺灣鎮協各營新添戍兵,又經前督臣伍拉納奏明遊巡車輛及路費運柩等項,年約加需銀六百兩,准到部覆,按年歸案造報核銷各等因,轉行遵照在案。茲據福建布政使李殿圖呈詳:遵查福建省嘉慶五年分原官兵俸餉冊內,共估需銀四萬二千兩,除滿營估撥銀二千四百兩經將軍衙門題報外,所有內社綠營並臺澎各營估需銀三萬九千六百兩,內給過內地各營紅事銀四千四百七十兩,盤費銀六百七十三兩五錢,戍眷紅事銀九十兩,又各兵白事銀一萬三千一百九十二兩,戍眷白事銀一千三百三十六兩,五項共銀一萬九千七百六十一兩五錢;又給過臺澎各營紅事銀四十二兩,又兵丁白事銀一千九百一十二兩,二項共銀一千九百五十四兩;因無發回班兵,未給加賞盤費。以上內地、臺澎各營共給過銀二萬一千七百一十五兩五錢,原估撥銀三萬九千六百兩,除支給外,尚存剩銀一萬七千八百八十四兩五錢,應彙入撥冊造報。合將賞過銀兩,現在循舊核實造冊,詳請題報核銷。再臺灣各營官莊租銀向系隔年題報,仍循舊例辦理,所有各營獲息變價數冊,尚未造送,俯俟另冊隨同原存庫銀並內營借兵谷價一併出結,另行詳請題報。又嘉慶五年分動賞過臺灣鎮中左右三營、臺灣城守左右軍、南路營、北路協中左右三營、臺灣水師中左右三營、南路下淡水營遊巡車輛扶柩運殖二項,通共銀一千五百四十九兩五錢六分,相應造冊,一併詳送彙題核銷。再北路右營並上淡水營、臺協中右二營,澎湖左右營,並無冊報給過病故官兵扶運柩殖銀兩。其革伍病兵回籍路費,臺澎各營亦無冊報給過銀兩。查前項賞銀,原奏每年共約需銀三千兩,於地丁銀內動支,茲嘉慶五年分冊報動賞銀一千五百四十九兩五錢六分,計尚存剩銀一千四百五十兩四錢四分,俟部覆准銷後,遵照入冊報撥,合併聲明等情前來。

  臣覆核無異,除冊分送戶、兵二部外,臣謹會同福建巡撫臣汪志伊、水師提督臣李南馨、陸路提督臣顏鳴漢合詞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查核施行。再此案據藩司於嘉慶六年六月二十九日具詳到臣,緣臣查辦核算數目,是以具題稍遲,合併陳明。為此具本謹題請旨。嘉慶六年七月初四日,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玉德。

  旨:該部察核具奏。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八三頁。

  ·九五、閩浙總督玉德等奏摺

  閩浙總督臣玉德、福建巡撫臣李殿圖跪奏為查明臺澎各營戍兵加餉不敷銀兩、在於府庫墊給、應行籌補歸款緣由、仰祈聖鑒事:竊照臺澎各營戍兵加餉,每年額給銀六萬三千三百七十四兩零,原系奏明在於臺灣各屬抄產叛產徵收租息項下動給,如有不敷,再於鹽埕溢額盈餘項下撥湊,歷經遵奉在案。祗綠抄產叛產未經勘定等則租數,盈餘鹽課又已按年入撥充餉,是以自乾隆五十五年起至嘉慶二年止,不敷戍兵加餉銀兩,俱在府庫墊給,共計墊銀五萬一千九百八十二兩二錢六分,未經歸補。今前項叛產已於嘉慶四年經前督臣書麟查明每年應徵租息銀五萬七千七百七十九兩,核算具題。即據前臺灣府吳逢聖詳請咨部,在於嘉慶七年春撥存剩鹽課銀內動撥還款。今准部咨,以此項銀兩本應於鹽埕溢額盈餘項下撥補,遽請籌項,與原議奏案不符,行令自行具奏等因。其時適因興泉永道朱理前赴臺灣清查府庫之便,即經臣等飭司,一併移令確查去後。旋據興泉永道會同臺灣道遇昌,查明此項銀兩實系府庫墊給,因節年鹽埕報部盈餘,先已撥充正餉,委無餘剩。其所動七年撥剩鹽課,雖與原議未符,而所用銀數,實無多銷重支之弊。其自嘉慶三年起至六年止,尚有墊給不敷加餉銀二萬三千二百三十兩零,應即於臺灣府買存官鹽動支額外盈餘銀三萬八千五百餘兩之內,俟運售之日,繳價歸補等情,由藩司裘行簡核明詳請具奏前來。

  臣等伏查加餉銀兩,原應於抄叛產項下動支,如有不敷,再於鹽埕溢額盈餘項下撥補。當叛產尚未勘定、年無定額之時,自應儘收儘用。如有不敷,應先用鹽課盈餘。倘再不敷,然後府庫墊用。庶款項不致混淆。乃彼轉將鹽埕盈餘報撥充餉,戍兵加餉又於府庫籌墊。戍兵加餉不敷之項,仍請於七年鹽課存剩項下撥補。款雖不同,銀實無異,並無多支重銷情弊,合無仰懇皇上天恩,俯准將府庫墊給戍兵加餉不敷銀五萬一千餘兩,即於嘉慶七年春撥存剩鹽課項下開銷,以補原墊借款。嗣後遵照原奏,每年於額徵鹽課盈餘銀內撥出銀七千五百九十四兩七錢一分四釐,以充戍兵加餉之用。其自嘉慶三年起至六年止,臺灣府墊撥過加餉銀二萬三千二百三十兩零,亦應俟買存鹽斤銷售之日,繳還原價項下撥補歸款。嗣後不得再有借墊名目,庶海外庫項、兵餉,均得各清各款,不致糾纏,益昭慎重矣。謹合詞恭摺具奏,伏祈皇上睿鑒訓示。謹奏。

  嘉慶九年十一月三十日奉朱批:戶部議奏,欽此。於本月初二日抄出到部。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八七頁。

  ·九六、戶部題本

  經筵講官內大臣太子少保大學士管理戶部事務鑲白旗滿洲都統臣宗室祿康等謹題為欽奉上諭事:戶科抄出前任福建巡撫溫承惠題銷嘉慶十年賞給戍守臺灣、澎湖、淡水兵丁並眷口米折銀兩一案,嘉慶十一年八月十六日題,十一月初六日奉旨:該部察核具奏,欽此;欽遵於本日抄出到部。該臣等查得前任福建巡撫溫承惠疏稱:閩省臺、澎、淡水班兵眷米之外,每年賞給銀四萬兩,為養贍內地家口之資。所有嘉慶十年分應賞銀兩,據布政使景敏詳稱:內地各營撥往臺、澎、淡水舊額、新添班兵共一萬三千三百九十二名,內自嘉慶十年正月起,連閏至十二月止,每名每月勻賞銀二錢四分八釐九毫零,每年各應賞銀二兩九錢八分六釐零,通共賞給銀四萬兩。今嘉慶十年分實領眷銀三萬六千九百八十四兩二錢三分四釐,扣存截曠眷銀四百五兩八錢一分七釐,扣存司庫銀二千六百九兩一錢七分三釐,扣存整截眷銀七錢七分六釐,通共截曠銀三千一十五兩七錢六分六釐。再眷米項下,福寧鎮標三營班兵五百五十九名,內除左營改水案內減撥馬兵六十九名外,實在班兵四百九十名,桐山營班兵一百八十一名,延平城守二營班兵三百八十九名,建寧鎮標三營班兵六百三名,楓嶺營班兵一百八名,邵武城守二營班兵四百一十名,汀州鎮標三營班兵七百三十一名,烽火門班兵三百三十四名。以上各營班兵三千二百四十六名,嘉慶十年分共需米四千二百一十九石八斗,每石折價銀九錢,共折價銀三千七百九十七兩八錢二分。內自嘉慶十年正月起,連閏至十二月止,計十三個月,共實領米三千九百五十石二斗三升二合八勺,每石折價銀九錢,共折價銀三千五百五十五兩二錢九釐。扣存截曠米五十一石七斗六升七合二勺,每石折價銀九錢,共折價銀四十六兩五錢九分一釐。扣存司庫眷米二百一十七石八斗,每石折價銀九錢,共折價銀一百九十六兩二分。二共截曠眷米二百六十九石五斗六升七合二勺,每石折價銀九錢,共折價銀二百四十二兩六錢一分一釐。俱歸兵馬奏銷截曠冊內造報撥用。備造清冊,詳請題銷。並聲明嘉慶十年分存剩截曠眷銀,彙報充餉。將來各營如有班兵補支以及續扣銀兩,應於嘉慶十一年截剩眷銀撥給造報等情。臣覆核無異,除冊送部外,謹會同閩浙總督臣阿林保合詞具題等因前來。

  查雍正七年正月十八日奉上諭:福建臺灣戍守兵丁,遠涉海洋,所得餉銀,又復扣除,以養家口,恐兵丁本身用度或有不敷,今沛特恩,於駐臺之兵丁,每年賞跟四萬兩,為內地養贍家口之用,著總督等均勻分派,按期給發,欽此。欽遵歷年按款分給,造冊報銷在案。又乾隆十二年三月內,臣部議覆原任福建巡撫陳大受於謹籌臺郡積貯事宜案內,以臺灣、澎湖各營,暨內地兵米,歲需谷一十七萬三千九百八十餘石,按照臺灣額徵粟一十六萬九千餘石,實不敷粟四千四百餘石,查臺灣粟石支給班兵眷米數內,有福寧、建寧、汀州三鎮、延平、邵武二協、烽火門、楓嶺、桐山三營米三千五百六十石四斗,抵粟七千一百二十石八斗,請將此項眷米折銀,改動正項,每石折銀九錢,於估餉冊內造報等因,覆准亦在案。又於乾隆五十四年八月內,據原任閩浙總督伍拉納奏請新添戍兵一千二百十六名,應得恩賞銀兩,在於每年給銀四萬兩內,仍照原額新添兵數,按名勻派,每名每月分給銀二錢四分八釐九毫零,足敷支給;惟眷米一項,照臺灣戍兵舊例一律賞給,每名每月給米一斗,共應添給眷米一千四百五十九石二斗,遇閏之年加給一百二十一石六斗。又奏稱班兵眷米折銀,歷年奏銷冊報,均系上年十月起至次年九月止,已滿一年之限,而眷口銀兩又系歸年造報,殊覺參差,今應核明五十二年十月起至十二月止,一併截算,統於乾隆五十三年截曠眷口銀內撥給,按年彙冊報銷,以歸畫一等因,亦經臣部議准在案。今據該撫冊報嘉慶十年分內地各營撥往臺灣、澎湖、淡水等處戍守兵一萬三千三百九十二名,共賞給銀四萬兩,每名每月按數勻賞,實領銀三萬六千九百八十四兩二錢三分四釐,通共截曠銀三千一十五兩七錢六分六釐。再福寧等營眷米折價銀三千七百九十七兩八錢二分,內實領銀三千五百五十五兩二錢九釐,扣存截曠眷米折價銀二百四十二兩六錢一分一釐等語。查前項應給臺灣戍守班兵眷銀並眷米折銀,臣部按冊核算,數目相符,共扣存截曠存剩銀三千二百五十八兩三錢七分七釐,相應照數登記,仍令該撫轉飭造入季冊,報部酌撥,將來如有班兵補支銀兩,應於嘉慶十一年截曠銀內補給,報部查核。臣等未敢擅便,謹題請旨。嘉慶十二年二月初五日,經筵講官內大臣太子少保大學士管理戶部事務鑲白旗滿洲都統革職從寬留任臣宗室祿康、內大臣戶部尚書鑲藍旗滿洲都統世襲雲騎尉臣德瑛、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協辦大學士文淵閣直閣事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世襲雲騎尉降一級留任又革職留任臣戴衢亨、左侍郎鑲白旗滿洲副都統管理圓明園事務臣托津、左侍郎臣趙秉沖、右侍郎管理錢法事務總管內務府大臣正紅旗滿洲副都統管理御茶膳房造辦處事務兼管圓明園內事務管理清漪園等處三山事務總理工程處花爆作事務降一級留任又降二級留任臣蘇楞額、經筵講官右侍郎管理錢法事務兼署吏部左侍郎教習庶吉士臣劉鐶之、福建清吏司郎中臣定住、郎中臣四德保、郎中臣楊毓江、額外郎中臣歐陽衡、員外郎臣繼昌、員外郎臣瑺弼、員外郎臣覺羅五靈阿、員外郎臣留寶、員外郎臣祥瑛、員外郎臣劉洋、員外郎臣任蘭祐、額外員外郎臣范重棨、主事臣錫禮岱、主事臣富勒敦、主事臣額騰伊、主事臣慶徠、主事臣象曾、主事臣劉尹衡、額外主事臣那清安、額外主事臣那丹珠、額外主事臣徐旭曾、額外主事臣郝懿行、額外主事臣張曾謙、額外主事臣朱嗣韓、額外主事臣莫南采、額外主事臣周維垣、額外司務臣夏滋豐。

  旨:依議。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八九~八九一頁。

  ·九七、戶部題本

  經筵講官內大臣太子少保大學士管理戶部事務鑲白旗滿洲都統臣宗室祿康等謹題為遵旨等事:戶科抄出閩浙總督阿林保將閩省嘉慶十一年分賞給內地綠營並臺灣、澎湖各營兵丁紅白事件等項銀兩一案,嘉慶十二年七月初二日題,九月十七日奉旨:該部察核具奏,欽此,欽遵於本日抄出到部。隨經臣部將賞給各營兵丁名數是否相符,移查兵部去後,今於嘉慶十二年十月二十一日准兵部查覆到部。該臣等查得閩浙總督阿林保將閩省嘉慶十一年分賞給綠營兵丁紅白事件等項銀兩,造冊具題前來。查乾隆三十三年十二月內,經原任大學士傅恆等於議裁各省駐防綠營生息銀兩案內,聲明閩省內地紅白賞銀請動兵馬建曠銀款,臺灣紅白賞項並遊巡弁兵車輛故兵扶柩等銀於官莊租銀內動給。嗣於乾隆四十六年八月內欽奉諭旨:各省營伍賞卹兵丁紅白事件銀兩,自乾隆四十七年為始,俱著於正項支給,報部核銷,欽此,欽遵。其遊巡弁兵車輛、故兵扶柩等銀續經奏准,一併改動正項各在案。今將該督題報嘉慶十一年紅白賞項等銀,按款核覆於後:

  一、冊造內地各營兵丁紅事銀三千四百二十三兩,戍眷紅事銀七十八兩,又臺鎮中左右三營、城守左右軍、臺協中左右三營、澎湖左右二營紅事銀十八兩,又內地白事銀一萬一千五百四十四兩,戍眷白事銀一千一百八十四兩,臺鎮中左右三營、城守左右軍、臺協中左右三營、澎湖左右二營白事銀一千一百三十二兩,又給內地赴臺兵丁盤費銀三百三十五兩,臺鎮等營病故弁兵扶柩運殖按照程途里數遠近不等共給銀二百十一兩五錢等語:查前項賞給內地並臺鎮中左右三營、城守左右軍、臺協中左右三營、澎湖左右二營兵丁紅白事件並內地赴臺兵丁盤費及臺鎮等營病故弁兵扶柩運殖銀兩,移查兵部覆稱,核與該督冊報名數相符,臣部按冊核算銀數,亦屬符合,應准開銷。

  一、疏冊內稱:各營兵丁紅白事件並赴臺兵丁盤費共銀一萬七千七百十四兩,系於原撥地丁銀三萬九千六百兩之內動支,尚剩銀二萬一千八百八十六兩,應俟臺灣南北路各營造報後,核入季撥冊內造報。又賞給遊巡弁兵車輛及病故弁兵扶柩運殖銀兩,每年於地丁銀內撥銀三千兩;嘉慶十一年緣蔡逆竄臺滋擾,臺營、內地均有調撥官兵前赴南北兩路,現在尚未撤回,遊巡弁兵無須派撥報銷車輛。茲臺鎮各營動賞過各弁兵扶運柩殖銀二百十一兩五錢。尚剩銀二千七百八十八兩五錢。至南路營、南路下淡水營、北路中左右三營、北路淡水營給過銀兩,現在未准冊報,俟取冊報,補銷之日扣算實剩數目,入冊報撥等語:查閩省原撥綠營官兵紅白事件、並赴臺盤費銀兩,臣部核與原撥銀三萬九千六百兩之數相符。其綠營官兵紅白事件並赴臺盤費,除動支外,尚剩銀二萬一千八百八十六兩,應令該督俟臺灣南北路各營造報後,核入季撥冊造報。至遊巡車輛、扶柩等項原撥銀三千兩,據該督聲稱因蔡逆竄臺滋擾,臺營、內地均有派調官兵前赴南北兩路,現在尚未撤回,遊巡弁兵無須派撥車輛。其臺鎮各營動賞弁兵扶柩運殖銀兩外,尚剩銀二千七百八十八兩五錢,亦應令該督俟臺灣南路營、南路下淡水營、北路中左右三營、北路淡水營造報後,扣算實存數目,造入季冊報撥。

  再此案例應於六月內奏銷,今疏稱藩司景敏於嘉慶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具詳,該督因覆核數目,於七月初二日具題,計逾限二日,既據聲明,應毋庸議。臣等未敢擅便,謹題請旨。嘉慶十三年二月初三日,經筵講官內大臣太子少保大學士管理戶部事務鑲白旗滿洲都統革職從寬留任臣宗室祿康、內大臣太子少保戶部尚書鑲藍旗滿洲都統世襲雲騎尉臣德瑛、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協辦大學士文淵閣直閣事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世襲雲騎尉革職留任臣戴衢亨、署經筵講官左侍郎鑲白旗滿洲副都統管理圓明園事務臣托津、左侍郎署理錢法事務臣趙秉沖、右侍郎管理錢法事務總管內務府大臣正紅旗滿洲副都統管理御茶膳房造辦處事務兼管圓明園內事務管理清漪園等處三山事務總理工程處花爆作事務降一級留任又降二級留任臣蘇楞額、刑部左侍郎署右侍郎革職留任臣韓崶、福建清吏司郎中臣依欽素、郎中臣四德保、郎中臣楊毓江、額外郎中臣歐陽衡、員外郎臣寬寧、員外郎臣覺羅五靈阿、員外郎臣留寶、員外郎臣祥瑛、員外郎臣劉洋、員外郎臣任蘭祐、員外郎臣劉尹衡、額外員外郎臣范重棨、主事臣錫禮岱、主事臣富勒敦、主事臣額騰伊、主事臣慶徠、主事臣象曾、主事臣徐名紱、額外主事臣那清安、額外主事臣那丹珠、額外主事臣徐旭曾、額外主事臣郝懿行、額外主事臣張曾謙、額外主事臣朱嗣韓、額外主事臣莫南采、額外主事臣周維垣。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九六~八九七頁。

  ·九八、閩浙總督阿林保題本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阿林保護題為臺灣換防兵丁加給銀兩、造冊報銷事:竊照福建臺灣換防兵丁,欽奉恩旨,令將入官叛產,酌量撥給幫貼等因,經前撫臣徐嗣曾等奏請每兵每月於應得錢糧之外,按名加給銀四錢,即就臺地支給。計歲需加給銀六萬三千三百餘兩,在於抄出各路叛產及從前查封翁雲寬、楊光勳等抄產歲收租息內變價給放。如有不敷,再於臺灣府鹽埕項下溢額盈餘充補。又經前臺灣鎮臣奎林等奏報戍兵加給月餉,於乾隆五十五年正月起支,並經原任總督臣伍拉納奏明每年照額估定,如有事故截曠,按日截除,留存充用,年底造冊,隨同俸餉養廉一律報銷,均經准到部覆,並令嗣後按年核明戍兵名數,照數賞給,仍於年底令臺灣鎮會同臺灣道查明實給銀數並截曠銀兩,造冊彙報該督,核轉報部查核等因,遵照在案。茲據福建布政使景敏詳稱:嘉慶十一年分臺灣戍兵加給餉銀報銷一案,准臺灣鎮移,據各營造送數冊到司。查臺灣、澎湖各營共額兵一萬三千三百九十二名,內除經制外委一百員、柁炊八十九名外,實兵一萬三千二百三名,應額給加餉銀六萬三千三百七十四兩四錢。內除各營自嘉慶十一年正月起至十二月底止,實在兵丁通共支過加餉銀六萬一百九十九兩八錢九分,缺截曠銀三千一百七十四兩五錢一分,所有應支銀兩,於嘉慶十年徵收叛產租息及鹽埕項下動支,備造實支、實截各冊,詳送察核具題。再查叛產田園同查封翁雲寬、楊光勳等田園年收租息數目,先准臺灣道府先後造冊送司,業將徵收租息並開除支銷各數,核至嘉慶九年止,詳請題咨在案。其十年分應造前項各冊,業經嚴催,未據送到,應俟催造到日,另詳請咨。所有支給此項戍兵加餉銀兩,先行按照額估核算辦理。至此項報銷冊籍,向系隨同兵馬奏銷各冊一律詳題,緣嘉慶十一年分臺澎各營應造前項冊籍,臺灣各營均已依限送司,惟澎湖二營節催未送,無憑彙核報銷,是以稍遲。所有造冊遲延職名,自應歸於澎湖二營開送,並請俟飛催該二營查取到日,另行詳請咨參核議,合併聲明等情前來。臣覆核無異,除冊分送戶、兵二部及戶科查核外,臣謹會同福建巡撫臣張師誠合詞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核覆施行。為此具本謹題請旨。嘉慶十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阿林保。

  旨:該部察核具奏。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九○○頁。

  ·九九、戶部題本

  太保文淵閣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管理戶部事務正黃旗滿洲都統臣慶桂等謹題為奏銷事:戶科抄出福建巡撫張師誠題銷臺灣鎮標等營嘉慶十三年分官兵俸餉馬乾銀米等項一案,嘉慶十六年十一月初六日題,十二月十九日奉旨:該部察核具奏,欽此;欽遵於本日抄出到部。當經臣部將冊造官兵馬匹及各員委署任卸日期是否相符,行查兵部去後,今於嘉慶十七年二月十二日,准兵部查覆到部。該臣等查得福建巡撫張師誠疏稱:福建省嘉慶十三年分兵馬等項奏銷,經臣恭疏具題,並聲明臺灣鎮標中左右三營、臺灣城守左右二軍、南路營、下淡水營、臺灣北路中左右三營、臺灣水師中左右三營、北路淡水營、澎湖左右二營應造奏銷各冊,屢催未據造送,是以未能彙入通省隨同造報,請俟催送到日,另行具題在案。茲據布政使景敏詳稱,准臺灣鎮補送前項冊籍前來。查福建省臺灣鎮標中左右三營、臺灣城守左右二軍、南路營、下淡水營、北路中左右三營、臺灣水師中左右三營、北路淡水營、澎湖左右二營嘉慶十三年分官兵馬匹共應需俸餉乾銀二十三萬五千四百一十兩五錢九分一釐六毫,內除支給過俸餉乾銀二十一萬五千三百一十五兩二錢九分四釐,存剩嘉慶十三年分建曠銀二萬九十五兩二錢九分七釐六毫。再除支給過委署營務並外委拔署把總事務鄭端本等共支俸薪、馬乾餉米銀四千七百三十四兩五錢七分九釐三毫,實存剩十三年分建曠銀一萬五千三百六十兩七錢一分八釐三毫。又臺灣鎮標中左右三營、臺灣城守左右二軍、南路營、下淡水營、北路中左右三營、臺灣水師中左右三營、北路淡水營、澎湖左右二營嘉慶十三年分原估兵米五萬二千二百二十八石八斗,折粟一十萬四千四百五十六石六斗,內動原估臺灣府屬淡防、臺灣、鳳山、嘉義、彰化等廳縣支給過米四萬八千六百四十石九斗二升,又支給過外委吳夢連等拔署把總未經授劄以前照例共支外委本任米七十五石一斗五升,通共支米四萬八千七百一十六石七升,折粟九萬七千四百三十二石一斗四升,實存淡防、臺灣、鳳山、嘉義、彰化等廳縣倉建曠米三千五百一十二石七斗三升,折粟七千二十五石四斗六升。所有支給俸餉米谷,以及缺截曠小建等項備造支銷實數,並缺截曠簡明總冊,詳送察核題銷。臣覆核無異,除冊送部外,謹會同閩浙總督臣汪志伊合詞具題等因前來。

  查嘉慶十三年分福建省各營官兵、馬匹支過俸餉、馬乾銀米題銷案內,據該撫聲明臺灣鎮標中左右三營、臺灣城守左右二軍、南路營、下淡水營、北路中左右三營、臺灣水師中左右三營、北路淡水營、澎湖左右二營應造奏銷各冊,屢催未據送到,俟送到另行具題在案。今據福建巡撫張師誠疏稱:臺灣鎮標中左右三營、臺灣城守左右二軍、南路營、下淡水營、北路中左右三營、臺灣水師中左右三營、北路淡水營、澎湖左右二營嘉慶十三年分應需官兵俸餉、馬乾等銀二十三萬五千四百一十兩五錢九分一釐六毫,米五萬二千二百二十八石八斗,折粟十萬四千四百五十七石六斗,內除支過俸餉、馬乾銀二十一萬五千三百十五兩二錢九分四釐,存剩建曠銀二萬九十五兩二錢九分七釐六毫,再除支給過委署營務並外委拔署把總事務鄭端本等俸薪、馬乾等銀四千七百三十四兩五錢七分九釐三毫,實存剩建曠銀一萬五千三百六十兩七錢一分八釐三毫。給過米四萬八千六百四十石九斗二升,又給過外委吳夢連等拔署把總未經授劄以前共支外委本任米七十五石一斗五升,通共米四萬八千七百十六石七升,折粟九萬七千四百三十二石一斗四升,實存剩建曠米三千五百十二石七斗三升,折粟七千二十五石四斗六升等語。臣部查前項原估俸餉、馬乾銀米各數,核與原報嘉慶十三年奏銷案內另存數目相符,其各營官兵馬匹及各員委署任卸日期既據兵部查覆與冊造數目符合,所有支過俸餉、馬乾銀米俸薪等項,臣部按冊核算,惟支給過委署營務並外委拔署把總事務鄭端本等共支俸薪、馬乾等銀四千七百三十四兩五錢七分九釐三毫,數目不符,應令該撫轉飭詳細查明報部查核,其餘給過銀米數目均屬相符,應准開銷。至存剩建曠銀米,仍令該撫歸於下年奏銷冊內報部查核。至此案奏銷應於十四年題報,今遲至十六年始行具題,殊屬遲延,應令該撫即將應議各職名查取送部核議。臣等未敢擅便,謹題請旨。嘉慶十七年六月初八日,太保文淵閣大學士領閣事領侍衛內大臣管理戶部理藩院事務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圓明園八旗內府三旗正黃旗滿洲都統騎都尉臣慶桂、經筵講官內大臣太子少保戶部尚書清字經館總裁鑲白旗滿洲都統管理圓明園事務臣托津、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降一級留任臣曹振鏞、左侍郎鑲白旗漢軍副都統臣景安、左侍郎署吏部左侍郎臣初彭齡、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右侍郎管理錢法事務署吏部左侍郎總管內務府大臣武英殿總裁文淵抄提舉閣事翰林院掌院學士鑲黃旗滿洲副都統管理咸安宮事務降一級從寬留任臣覺羅桂芳、右侍郎管理錢法事務臣趙秉沖、福建清吏司郎中臣慶文、郎中臣瑺弼、郎中臣趙學轍、額外郎中臣張申三、員外郎臣祥明、員外郎臣舒寧、員外郎臣象曾、員外郎臣查元偁、員外郎臣張三綱、額外員外郎臣傅家顯、主事臣和明額、主事臣穆爾古瑚碧勒虎、主事臣盧浙、額外主事臣額騰伊、額外主事臣張曾謙、額外主事臣孔繼堠、額外主事臣郝懿行。

  旨:依議。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七~九○八頁。

  ·一○○、戶部題本

  (上缺)內大臣管理戶部事務正黃旗滿洲都統臣慶桂等謹題為題請豁免事:戶科抄出四川總督常明將川省各營出師臺灣案內參革、開除、病故弁兵原借行裝俸賞未完銀兩、分別應免、應扣、造冊具題一案,嘉慶十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題,四月二十五日奉旨:該部議奏,欽此;欽遵於本日抄出到部。當經臣部將冊造參革、開除、病故各弁兵員名數目是否相符,行查兵部去後,今於七月二十八日准兵部查明咨覆到部。該臣等查得四川總督常明疏稱:川省出師臺灣官兵、原借行裝俸賞銀兩業已參革開除、病故、無餉可扣、應照例請免一案,茲據四川布政使方積詳稱:准各標鎮協營查明出師臺灣案內,除現在官兵依限聽候坐扣完繳外,計參革、開除、病故弁兵五百三十一員名,共原借行裝俸賞銀五千六百八十兩八錢七分一釐六毫,內除一次寬免外,尚應扣銀三千九百九十五兩九分七釐三毫,內已扣收過銀四百三十八兩七錢三分七釐五毫,實未完銀三千五百五十六兩三錢五分九釐八毫,俱系例內借支之項,現在無餉可扣,造冊移請照例請免。復查前項弁兵例內借支行裝俸賞銀兩,曾經造冊詳請題銷在案,今既准查明各該弁兵業已參革、開除、病故,無餉可扣,所有借支未完銀兩,核與部議應免章程相符,自應照例請免,以廣皇仁而示體恤。理合分晰彙造花名銀數清冊,具文詳請察核,具題請免等情。臣覆核無異,除冊送部外,理合具題等因前來。

  查四川省各營官兵派調出師臺灣案內例借行裝俸賞銀兩,先據該督咨請於嘉慶十三年春季為始,按季起扣等因,經臣部覆准照辦在案。今據該督題報各標鎮協營查明出師臺灣案內,除現在官兵依限聽候坐扣完繳外,計參革、開除、病故弁兵五百三十一員名,共原借行裝俸賞銀五千六百八十兩八錢七分一釐六毫,內除一次寬免外尚應扣銀三千九百九十五兩九分七釐三毫,內已扣收過銀四百三十八兩七錢三分七釐五毫,實未完銀三千五百五十六兩三錢五分九釐八毫。查前項弁兵例內借支行裝俸賞銀兩,曾經造冊題銷在案,今既准查明各該弁兵業已參革、開除、病故,無餉可扣,所有借支未完銀兩,核與部議應免章程相符,自應照例請免等語。查冊造參革、開除、病故各弁兵員名數目,現准兵部查覆核與該督造報兵部冊內數目相符。惟查該弁兵等回營以後,未經事故以前期內儘可坐扣,乃該督先將應免之數劃出始行起扣,殊屬牽混。且前項借支銀兩既自嘉慶十三年春季起扣,何以截至十五年十二月底止,僅止扣收過銀四百三十八兩七錢三分七釐五毫,更屬遲延,所有前項請免銀三千五百五十六兩三錢五分九釐八毫,臣部難以率准。應令該督查照指駁情節,將該弁兵等回營以後、未經事故以前期內應扣銀兩,即著落扣報遲延之員名下賠繳歸款,報部查核。其餘應免銀兩,再行分晰造冊,取具切實印結,送部題請豁免。至現在官兵應扣銀兩,並令該督速飭按限扣解歸款,報部酌撥。臣等未敢擅便,謹題請旨。嘉慶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太保文淵閣大學士領閣事內大臣管理戶部事務正黃旗滿洲都統騎都尉臣慶桂、經筵講官內大臣太子少保戶部尚書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清字經館總裁鑲白旗滿洲都統管理圓明園事務臣托津、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降一級留任臣曹振鏞、左侍郎鑲白旗滿洲副都統臣成寧、刑部右侍郎兼署左侍郎臣章煦、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右侍郎管理錢法事務署吏部左侍郎總管內務府大臣武英殿總裁文淵閣提舉閣事翰林院掌院學士鑲黃旗滿洲副都統管理咸安宮事務降一級從寬留任臣覺羅桂芳、右侍郎管理錢法事務臣趙秉沖、郎中臣瑺弼、郎中臣斌良、郎中臣繼德、郎中臣任蘭祐、郎中臣錢學彬、員外郎臣宗室德莊、員外郎臣覺羅常英、員外郎臣玉符、員外郎臣歐陽厚均、主事臣那清安、主事臣琦昂、主事臣蕭鎮、主事臣牛坤、主事臣吳鼎臣、額外主事臣額騰伊、額外主事臣紅帶子文敏、額外主事臣李肄頌、額外主事臣宋潢、額外主事臣王啟文、額外主事臣李湘茞、額外主事臣劉錫申、額外主事臣張旭、司務臣三多、額外司務臣范光灼。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九~九一○頁。

  ·一○一、戶部題本

  經筵講官太子太保東閣大學士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管理戶部事務鑲白旗滿洲都統臣托津等謹題為奏銷事:戶科抄出閩浙總督前署福建巡撫董教增將臺灣原北路淡水營今改艋舺營暨內地抽撥艋舺營陸路兵丁嘉慶十六年支過兵米、補造清冊請銷一案,嘉慶二十五年正月二十六日題,三月二十三日奉旨:該部察核具奏,欽此。欽遵於本日抄出到部。當經臣部將冊造兵丁名數是否相符,行查兵部去後。今於嘉慶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六日,准兵部查覆到部。該臣等查得:閩浙總督前署福建巡撫董教增疏稱:福建省臺灣原北路淡水營、今改艋舺營,嘉慶十六年分兵丁支過糧米,經前撫臣史致光恭疏題銷,奉部行查一案,茲據福建督糧道馮鞶會同升任布政使明山詳稱:查臺灣原北路淡水營今改艋舺營暨內地抽撥艋舺營陸路兵丁,嘉慶十六年分全年支過兵米三千九百八十八石八斗四升,折粟七千九百七十七石六斗八升,扣存建曠米五百一十五石六斗六升,折粟一千三十一石三斗二升,內存剩歷年供粟內建曠米七十九石一斗二升,又存剩淡水廳倉建曠米四百三十六石五斗四升,業經造冊詳請題報,奉准戶部核覆,行令將此案按月支過兵丁名數並缺截曠日期,造冊補送兵部,並隨案題報,以憑核銷;至存剩建曠米五百一十五石六斗六升,折粟一千三十一石三斗二升,應令先行分別歸還原款,造入奏銷冊內報部查核,並將報銷遲延各職名隨疏附參等因。遵即轉行,將存剩前項建曠兵米粟石先行分別歸還原款,歸入奏銷案內造報。所有本案報銷遲延各職名,俯俟催取開送另詳咨參外,合就補造該年支過米石兵丁名數,同缺截曠日期總細清冊,隨送題報核銷等情。臣覆核無異,除冊揭送兵部外,再閩浙總督系臣本任,毋庸會銜,合併陳明,理合具題等因前來。

  查福建省臺灣各營,嘉慶十六年兵馬奏銷案內,聲明北路淡水營報銷兵米數冊,另行核實請銷;又臺灣北路淡水營,嘉義十六年額設兵丁陸百三十六名,原估米二千四百八十石四斗,其內地抽撥添設兵丁應需米石,未經隨同臺灣各營經制額兵數內估計,系就歷年存剩供粟內動支。嗣據調任福建巡撫史致光題報,原北路淡水營今艋舺營、又內地抽撥艋舺營陸路兵丁嘉慶十六年共應需米四千五百四石五斗,折粟九千零九石,計實給米三千九百八十八石八斗四升,折粟七千九百七十七石六斗八升,內動原估淡水廳額徵供粟四千八十七石七斗二升,又動支淡水廳歷年存剩供粟三千八百八十九石九斗六升,計扣存建曠米五百十五石六斗六升,折粟一千三十一石三斗二升,內存剩歷年供粟內建曠米七十九石一斗二升,又存剩淡水廳倉建曠米四百三十六石五斗四升;經臣部以前項給過米石兵丁名數行查兵部,覆稱未據該撫專案造冊送部,無憑核對,所有該年支給過該營兵米亦難核准,行令該撫速將此案按月支過兵丁名數並缺截曠日期造冊補送兵部,並隨案題報,以憑核銷;至存剩建曠兵米粟石,行令該撫先行分別歸還原款,造入奏銷冊內報部查核,並將報銷遲延各職名隨疏附參,仍行文兵部查照在案。今據閩浙總督前署福建巡撫董教增將臺灣原北路淡水營今改艋舺營暨內地抽撥艋舺營陸路兵丁嘉慶十六年支過米石兵丁名數補造清冊,隨送兵部,並題報請銷前來。查前項給過米石兵丁名數,既據兵部覆稱,核與該撫冊報相符,所有給過該營兵米三千九百八十八石八斗四升,臣部按冊核算,數目符合,應准開銷。至存剩建曠兵米粟石,既稱轉行分別歸還原款,歸入奏銷案內造報,應令即行造入奏銷冊內報部查核。其本案報銷遲延各職名,聲明俟催取開送,另行咨參,應令該署撫速即開揭送部查議。此案科抄於嘉慶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三日到部,於四月二十六日准兵部查覆,茲於六月十八日辦理具題,合併聲明。臣等未敢擅便,謹題請旨。嘉慶二十五年六月十八日,經筵講官太子太保東閣大學士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管理戶部理藩院事務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國史館會典館清字經館總裁鑲白旗滿洲都統管理圓明園八旗事務臣托津、太子少保內大臣戶部尚書管理內繙書房左翼幼官學事務正藍旗滿洲都統臣景安、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尚書國史館總裁臣盧蔭溥、左侍郎正黃旗滿洲副都統臣文孚、左侍郎南書房行走臣姚文田(差)、御前侍衛右侍郎管理錢法事務總管內務府大臣管理造辦處圓明園內事務鑾儀衛鑾儀使嚮導處大臣鑲白旗滿洲副都統鎮國將軍臣宗室禧恩、經筵講官右侍郎管理錢法事務臣王鼎、福建清吏司郎中臣依滿泰、郎中臣張甲三、員外郎臣額騰伊、員外郎臣崇齡、員外郎臣富爾錦、員外郎臣關齡保、員外郎臣劉尹衡、主事臣四德保、主事臣恩成、主事臣達林、主事臣武隆阿、主事臣托恩多、主事臣張錫謙、主事臣李鵬、主事臣蕭光浩、額外主事臣王若閎、額外主事臣朱能作、額外主事臣尹佩珩、額外主事臣郝懿行、額外主事臣彭玉田。

  旨:依議。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一八~九一九頁。

  ·一○二、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兼署福建巡撫趙慎畛奏」移會

  戶部為移會事:福建司案呈,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兼署福建巡撫趙奏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三年五月日,主政僧。

  閩浙總督兼署福建巡撫臣趙慎畛跪奏為應撥本年臺灣澎湖餉銀、分載兵船、委員督運、循例具奏、仰祈聖鑒事:竊據藩司誠端詳稱:道光三年臺灣各營應領俸餉馬乾養廉等銀二十一萬一千一百二十九兩零,內據臺灣府查明歷辦成案,將臺灣各廳縣應解錢糧等款詳請劃抵銀四萬二千一百七十九兩零,又臺灣文武員弁兵丁應扣應追各項並歸補司庫要款由司扎扣銀三萬七千六百二十八兩零,實支銀一十三萬一千三百二十二兩零;又澎湖二營應領俸餉等銀三萬二千一百五十三兩零,內據澎湖通判查明歷辦成案,詳請劃抵銀四百六十二兩零,由司酌扣要款銀五千七百八十七兩零,實支銀二萬五千九百四兩;又應發還臺灣府庫墊給各款銀一萬一千六百一十一兩零。以上統計發銀一十六萬八千餘兩,應調撥兵船六號,分載運交,所需防船軍火及弁兵口糧,即於額派出洋緝匪弁兵數內挑帶支給等情,具奏前來。臣查臺灣、澎湖,遠隔重洋,兵餉緊要,歷年俱經酌撥兵餉裝運,並派水師大員督解,本年仍應照辦。查有委護澎湖協副將沈朝冠,現在廈門候風配渡,所有臺灣、澎湖餉銀,自可順交督運。除咨移水師提督挑選堅固兵船六號,配足軍火砲械,撥赴廈門均勻裝配,並檄行沈朝冠遵照督飭領餉,暨委護文武員弁,小心管運,分赴臺灣、澎湖交收,以昭慎重。臣謹循例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再閩浙總督系臣本任,毋庸會銜,合併聲明。謹奏。

  道光三年四月二十七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二六頁。

  ·一○三、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趙慎畛奏」移會

  戶部為移會事:福建司案呈,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趙等奏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四年五月日,主政劉。

  閩浙總督臣趙慎畛、福建巡撫臣孫爾准跪奏為應發本年臺灣澎湖餉銀等項、分載兵船、委員督運、循例具奏、仰祈聖鑒事:竊據署藩司邱鳴泰詳稱:道光四年臺灣各營應領俸餉、馬乾、養廉等銀二十二萬六千七百四十三兩零,內據臺灣府將各廳縣應解錢糧等款詳請劃抵銀六萬九千二百九十四兩零,又臺灣文武員弁應扣應追各項並歸補司庫要款由司酌扣銀六萬三千三百一十九兩零,實支銀九萬四千一百二十九兩零;又澎湖二營應領俸餉等銀三萬五千四百一十二兩零,據該營廳造冊請劃銀一千二百八十六兩零,由司酌扣要款銀三千七十六兩零,實支銀三萬一千零五十兩;又應發還臺灣府庫墊給各款銀二萬五百七十兩零。以上統計發銀一十四萬五千七百餘兩,應調撥兵船五號,分載運交。所需防船軍火及弁兵口糧,即於額派出洋緝匪弁兵數內挑帶支給,並聲明前准部咨二年分公費不敷借支未還銀兩及嘉義縣交代案內存庫未解官莊稅契等銀,行令在於餉內扣收,遵於本年臺餉內劃收官莊銀四萬兩,先行歸補二年公費不敷咨借硝磺價等款,尚餘未扣銀兩,扣款過多,恐礙兵餉,應再飭府提存府庫於來年餉內補扣等情,詳請具奏前來。

  臣等查臺灣澎湖遠隔重洋,兵餉緊要,歷年俱經酌撥兵船裝運,並派水師大員督解,除咨移水師提督挑選堅固兵船五號,配足軍火砲械,撥赴廈門均勻裝配,除檄委署烽火門參將林志忠會同即用知縣劉功傑等督飭領餉暨委護文武員弁小心管運,分赴臺灣澎湖交收,以昭慎重外,臣等謹循例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謹奏。

  道光四年五月十六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二九頁。

  ·一○四、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趙慎畛等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職方司案呈,內閣抄出閩督趙等奏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貴房查照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年月缺)

  閩浙總督臣趙慎畛、福建巡撫臣孫爾准跪奏為專雇商船前往臺灣裝運內地兵米眷谷、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竊照臺灣府應運內地各廳縣兵米眷谷,向未按照商船樑頭大小配運。每船配谷,自三、四十石至三百餘石不等。前因各船戶往往捏報遭風,切為規弊,以致不敷配載,歷年每有積壓,曾於嘉慶十六年、二十三、二十五等年,節次奏明,專雇商船前往裝運,以清積欠,而裕兵糧。今自嘉慶二十五年雇船配運之後,按臺灣三個月報冊檔該計,鹿耳門口暫截至上年九月止,八里岔口暫截至上年八月止,鹿港口暫截至上年十一月止,共有已運澳未配谷八萬七千七百一十二石六斗七升九合一勺,未運澳谷六萬四百四十三石二斗二升,統共未配運谷十四萬八千一百五十五石八斗九升九合八勺。緣邇年海洋平靖,舟行來往無虞,商船多改小樑頭丈尺,以取便捷,大船日漸稀少,小船運谷無多;上年募商運米天津七十餘船,又皆免其配運臺谷,以示體卹;是以積壓較多。查臺灣應運內地米谷,有關支給兵糧,內地各廳縣臺谷未能及時運至,而兵米必須按期支放,不得不借碾倉谷墊應,亦須趕緊歸補,均未便任延。茲據藩司惠顯詳請循照歷次辦理章程,奏明專雇商船,前往裝運。臣等伏查積欠谷石已有十四萬八千一百五十餘石之多,自應一起配運清楚,方為正辦。惟查道光三年,浙省秋收積歉,奏明暫弛海禁,准令商人運米赴浙接濟。上年又復招募商人運米十四萬石前往天津。臺灣雖系產米之區究屬一郡之地,頻年販濟外省,而本省漳泉等府又向需臺米接濟。查上年十一月,臺灣上米每倉石價銀二兩四錢至二兩八錢不等,較之常時已屬稍昂。其十二月後市價,尚未據報到。此時若將積欠谷十四萬八千餘石,責令一起全運,再加以本年應運額谷八萬六千餘石,為數較多,不特大號商船一時不敷雇備,兼恐於臺郡民食有礙,自應酌量籌辦,以期於民食兵糧兩有裨益。應請飭令廈防、蚶江二廳,雇備堅固大號商船四十隻,約計每船可裝谷二千餘石者,前赴臺灣,將已報運澳谷八萬七千七百一十二石零,先行按數運回內地,分雇小船轉運沿海各廳縣倉交收。其尚未運澳谷六萬四百四十三石零,俟來年察看情形,再行籌辦。所有運谷腳費,行令廈防、蚶江二廳,按照例價,先行墊給。俟運谷報竣,赴司領回歸款。並派委文武員弁,率領兵丁,各帶砲械,防護督運。其防護兵丁所需口糧,查照前屆章程,按照緝匪之例,在於生息項下動支,派委督運。俟谷石運竣後,分別記功,酌量拔委,以示獎勵。並飭臺灣道府,俟商船一到,即將已經運澳谷石,趕緊配裝,克日內渡,毋許稍有遲延外,所有籌辦專雇商船赴臺運谷緣由,臣等謹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謹奏。

  道光五年三月二十六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三八~九三九頁。

  ·一○五、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兼署福建巡撫孫爾准奏」移會

  戶部為移會事:福建司案呈,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兼署福建巡撫孫奏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六年五月日,主政趙。

  閩浙總督兼署福建巡撫臣孫爾准跪奏為應發本年臺灣澎湖餉銀等項、分載兵船、委員督運、循例具奏、仰祈聖鑒事:竊據藩司惠顯詳稱:道光六年分臺灣各營應領俸餉、馬乾、養廉等銀二十萬九千八百八十三兩零,內據臺灣府將各廳縣應解錢糧等款詳請劃抵銀八萬五百九十五兩零,又由司酌扣要款銀五萬四千七百七兩零,實支銀七萬四千五百八十兩零;又澎湖二營應領俸餉等銀三萬三千六十九兩零,內據該營廳造冊請劃並由司核扣要款共銀四千四百八兩零,實支銀二萬八千六百六十一兩零;又應發還臺灣府庫墊給各款銀二萬五千六百四十八兩零。以上統計發銀一十二萬八千八百九十兩零,應調撥兵船五號,分載運交。所需防船軍火及弁兵口糧,即於額派出洋緝匪弁兵數內挑帶支給。並聲明前准部咨,臺灣府屬各縣未完官莊及嘉義縣交代案內未解稅契銀兩,就餉劃扣,於委解臺餉摺內聲明等因。茲查臺灣府屬臺、鳳、嘉、彰四縣未解完嘉慶十年起至道光元年止節年官莊銀一十一萬九千三百九十九兩零,除於道光四、五兩年臺餉內劃扣收銀四萬一千八百六兩零外,實尚未解完銀七萬七千五百九十二兩零,催據鳳山、嘉義二縣於道光四年奏銷冊報征完解府,嘉慶二十三年分起至道光元年止官莊共銀五百七十七兩零,現於應給道光六年臺餉銀內扣收司庫尚未解完銀七萬七千一十五兩零,應再嚴催完解,於下年臺餉劃收造報。至署嘉義縣龐周交代案內存庫稅契銀二千九百九十二兩零,業於道光五年臺餉內扣收司庫。又交代冊報存庫嘉慶十年分官莊銀八千六百七十六兩零,已彙同該縣額徵十年分官莊銀一萬八千一百七十六兩零,內徵完銀一萬六千八百六十五兩零,於嘉慶十三、十五、二十三、二十四等年臺餉內扣收在案,應由府自行飭提解補,前扣餉款,並不在道光二年奏銷案內開報臺灣府屬未解完嘉慶十年至道光元年止官莊銀一十一萬九千三百九十九兩零數內等情,詳請具奏前來。臣查臺灣、澎湖遠隔重洋,兵餉緊要,歷年俱經酌撥兵船裝運,並派水師大員督解,除咨移水師提督挑選堅固兵船五號,配足軍火砲械,撥赴廈門均勻裝配,並檄飭調署臺灣水師副將莊芳機,會同委署淡水同知蘇鏊等,督飭領餉,既委護文武員弁小心管運,分赴臺灣、澎湖交收,以昭慎重外,臣謹循例恭摺具奏,伏祈皇上聖鑑。再閩浙總督系臣本任,毋庸會銜,合併陳明。謹奏。

  道光六年五月十四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比。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四六~九四七頁。

  ·一○六、戶部「為內閣抄出福建巡撫韓克均奏」移會

  戶部為移會事:福建司案呈,內閣抄出福建巡撫革職留任韓奏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七年五月日,副郎鳳。

  福建巡撫革職留任臣韓克均跪奏為應發本年臺灣澎湖餉銀等項、分載兵船、委員督運、循例具奏、仰祈聖鑒事:竊據藩司吳榮光詳稱:道光七年分臺灣各營應領俸餉、馬乾、養廉等銀二十二萬五千一百九十兩零,內據臺灣府將各廳縣應解錢糧等款詳請劃抵銀五萬九千一百七十六兩零,又由司酌扣要款銀五萬一千六百九十八兩零,實支銀一十一萬四千三百一十五兩零;又澎湖二營應領俸餉等銀三萬四千三百五十兩零,內據該營廳造冊請劃並由司酌扣要款共銀三千八百一十四兩零,實支銀三萬五百三十六兩零;又應發還臺灣府庫墊給各款銀一萬五千一百一十八兩零。以上統計發銀一十五萬九千九百七十兩零。又應調撥兵船六號,分載運交,所需防船軍火及弁兵口糧,即於額派出洋緝匪弁兵數內挑帶支給。並聲明臺灣府所屬臺、鳳、嘉、彰四縣未解完嘉慶十年起至道光元年止節年官莊銀七萬七千一十五兩內,於上年六月間據臺灣、鳳山二縣解完司庫嘉慶十二、十三、十四等年官莊銀六千二百六兩零,又於七年臺灣餉內扣收臺灣、鳳山、嘉義等縣嘉慶十一年起至二十五年止官莊銀七千二百九十兩零,另行造入道光五年以前節年公費奏銷冊內造報。尚未完各年官莊銀六萬三千五百一十七兩零,應再嚴催解完,於下年臺餉劃收造報等情,詳請具奏前來。臣查臺灣澎湖遠隔重洋,兵餉緊要,歷年俱經酌撥兵船裝運,並派水師大員督解,除咨移水師提督挑選堅固兵船六號,配足軍火砲械,撥赴廈門勻裝,並檄飭現署閩安協副將武定太,會同試用知縣陳國瑞等,督飭領餉,暨委護文武員弁,小心管運,分赴臺灣、澎湖交收,以昭慎重外,臣謹循例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再閩浙總督系臣兼署,毋庸會銜,合併陳明。謹奏。

  道光七年五月初五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四八~九四九頁。

  ·一○七、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孫爾准等奏」移會

  戶部為移會事:福建司案呈,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孫等奏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八年正月日,主政劉。

  臣孫爾准、韓克均跪奏為籌議戍兵眷米、應請改給折色、以便隨時支放、仰祈聖鑑事:竊照閩省內地各營撥戍臺灣澎湖兵丁,於雍正年間,欽奉恩旨,每年賞銀四萬兩,為各兵眷養贍之資。又每名月給眷口米一斗。嗣因延平、建寧、邵武、汀州、福寧各處,領運維艱,改給折色。惟福州、興化、泉州、漳州等營戍兵,每年共支本色眷谷二萬五千八百餘石,在於臺灣府屬各縣應徵供谷內撥運,由管口廳員配交商船運回支放。從前臺地米谷、糖貨價值較賤,商民貿易船隻來去絡繹,是以配運不致遲誤。近年以來,生齒日繁,食物漸貴,商販獲利無多,船隻較前漸少,兵谷不能如數配運,以致頻年積壓。自嘉慶十六年至道光五年,屢經奏請專雇商船,委員往運,亦僅能暫時□□,不數年間又復積壓如舊。本年經臣等奏請將道光七年額運米谷,勒限年內運竣,並將六年以前未運谷石,分作三年帶運清楚,欽奉諭旨允准,轉行欽遵在案。嗣據臺灣道府具稟:兵谷眷谷年有定額,進口商船較少,實屬不敷撥配,請將眷谷一項改解折色,以後專運兵谷,可免積壓等情。臣等以眷谷一項,向系放給本色,據請改放折色,於該兵眷等支食有無窒礙,移咨水師、陸路兩提臣核議去後。茲據覆稱:飭據各營查詢,該兵眷等以既領本色,每因臺運愆期,不能隨時支領,茲若改給折色,得與眷銀同時關支,俱各情願,自可照議辦理等因,由司道覆核詳請具奏前來。

  臣等查臺屬每年應領兵米兵谷共有六萬餘石,加以此項眷谷二萬五千餘石,全賴商船配運。今赴臺船隻漸少,而貧眷應支月糧,不能緩待。內地各屬,往往借動倉谷墊放,未能即時歸補,殊非常法。臣等與藩司吳榮光再三籌酌,近年內地銀價,每兩可易制錢一千二、三百文。中稔之年,每石米價需錢二千二、三百文。按一米二谷計算,每米一石,折銀二兩,足敷兵眷買食。與上游延、建、邵、汀等營,以折色放給者,一律辦理。如蒙俞允,應請自道光八年起,臺屬應運眷榖,每石折銀一兩,飭司籌款,隨同眷銀,一併發給各營承領。即於應撥臺餉,劃扣司庫歸款。其七年以前未運糧石若干,查明一律改放折色,亦於臺餉內將谷價扣存司庫,以免解運之繁。所有內地各廳縣已經借動倉谷,仍飭採買歸補,以實倉儲。臣等謹合詞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訓示。再此項眷米改放折色,每年節省運腳銀兩,俟定案後,另行咨部報撥,合併陳明。謹奏。

  道光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奉朱批:該部議奏,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四九~九五○頁。

  ·一○八、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孫爾准等奏」移會

  (移文缺)

  閩浙總督臣孫爾准、福建巡撫革職留任臣韓克均跪奏為應發本年臺灣澎湖餉銀等項、分載兵船、委員督解、循例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竊照臺灣各營官兵俸餉,系預期造冊,由臺灣鎮總兵核明應領銀數,委員來省承領,由省添委文員並水師鎮將解取。有臺屬廳縣徵完人丁餉稅錢糧等項,向由臺灣府造冊聲請,就餉劃除,間有應扣要款,未經請劃,由司擇其緊要者,先行扣收,歷辦在案。本年臺澎各營應領俸餉之,先據澎湖協副將孫德發委員賫到冊領,其臺餉支冊未據送到,當經檄飭查催。旋據臺灣鎮道報稱:領餉之署臺協右營守備曾國章、南路營把總喬觀海二員及兵丁人等,配坐商船在洋遭風擊碎,另行備文委員請領等情。臣等以臺灣孤懸海外,餉銀最關緊要,若俟臺灣飭行委員請領,未免需時,當即飭司按照額估數目,擇其應扣要款,分別扣給,由省委員督運赴臺,以免遲誤。正在查辦間,復據臺灣鎮並臺灣府補造冊領,另派署臺協中營守備江奕喜等賫送到省,隨即發司核辦。茲據藩司吳榮光詳稱:本年臺灣各營額支俸餉乾糧共銀二十一萬六千一百十一兩零,內據臺灣府將臺屬廳縣應解錢糧等款詳請劃抵銀六萬三百兩零,又由司酌扣各款銀四萬九千三百三十兩零,實應支銀十萬六千四百八十兩零,又發還臺灣府庫墊給各款銀六千四百七十五兩零,又澎湖兩營應領俸餉等銀三萬二千九百九十七兩零,內據該營廳造冊請劃並由司核扣各款共銀四千二百八兩零,實應支銀八千七百八十九兩零。以上統計發銀一十四萬一千七百四十五兩零,應調撥兵船五號裝載,所需防船軍火及弁兵口糧,即於額派出洋緝匪弁兵數內挑帶支給。並聲明臺灣府屬未解完嘉慶十年起至道光元年止官莊共銀六萬三千五百十七兩零,本年兵餉□□山、嘉義二縣冊報徵完嘉慶二十二年起至道光元年止共銀三百六十三兩零,業經就項扣收,另行造入道光六年以前節年臺費奏銷冊內造報。尚未完各年官莊銀六萬三千一百五十四兩零,應再嚴催解完,於下年臺餉劃收造報等情前來。除咨移水師提督挑選堅固兵船五號,配足軍火砲械,撥赴廈門勻裝,並檄飭調署督標水師參將沈鎮邦會同署嘉義縣知縣張■〈亻普〉云等督飭領運,暨護送文武員弁小心管解,分赴臺灣澎湖交收,以昭慎重,臣謹循例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謹奏。

  道光八年五月三十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五三頁。

  ·一○九、閩浙總督孫爾准奏摺

  閩浙總督臣孫爾准等跪奏為應撥本年臺灣澎湖餉銀等項、分載兵船、委員督解、循例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竊照臺澎各營俸餉,向依預期造冊,由臺灣鎮總兵、澎湖協副將核明應領銀數,委員來省承領,由省添委文員,並水師鎮將督解。所有臺屬廳縣徵完人丁餉稅錢糧等項,向由臺灣府、澎湖廳造冊聲請,就餉劃除,尚有應扣之款,由司擇其緊要者先行扣收,歷辦在案。茲本年臺灣各營應領俸餉,先准臺灣鎮委員齎到冊領。其澎湖領餉文冊,據報派委署澎湖右營守備黃聯升賫送來省,乘駕勝字七號船在洋遭風擊碎。臣等以澎湖孤懸海島,若俟另行造冊,委員請領,未免需時,當即飭司按照額估數目,擇其應扣要款,分別扣給,由省委員解運,以免遲誤。正在查辦間,復據澎湖營廳補造冊領,另派千總陳雲蛟賫送到省。

  據藩司程含章詳稱:本年臺灣各營額支俸餉乾廉共銀二十一萬六千一百一十一兩零,內據臺灣府將臺屬廳縣應解錢糧等款詳請劃抵銀七萬五千七百兩零,又由司酌扣各款銀六萬四百零六兩,實應支銀八萬一百五兩零,又發還臺灣府庫墊給各款銀四萬四千二百八十一兩零;其澎湖應領俸餉乾廉等銀三萬二千九百九十七兩零,內據該廳造冊請劃並由司核扣各款共銀五千一百六十九兩零,實應支銀二萬七千八百二十七兩零。以上統計發銀一十五萬二千二百一十五兩零,應調撥兵船六號裝載,所需防船軍火及弁兵口糧,即於額派出洋緝匪弁兵數內挑帶支給。並聲明臺灣府屬未解完嘉慶十年起至道光元年止官莊共銀六萬三千一百五十四兩零,現據臺灣、鳳山、嘉義三縣徵完嘉慶十五年起至道光元年止共銀四百二十三兩零,業經就餉扣收,另行造入道光七年以前節年公費奏銷冊內造報。尚未完各年官莊銀六萬二千七百三十兩零,應再嚴催完解,於下年臺餉劃收造報等情前來。

  查澎湖僅派千總陳雲蛟來省領運,不足以昭慎重,除添派督標水師營守備邱鎮功協解,暨咨移署水師提督挑選堅固兵船六號,配足軍火砲械,撥赴廈門,聽候勻載,並檄委銅山營參將黃貴、試用同知丁秉南督飭護送之文武各員弁,小心管解,分赴臺灣、澎湖交收外,臣等謹循例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謹奏。

  道光九年五月二十日奉批:知道了。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氏編第十本九五八~九五九頁。

  ·一一○、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孫爾准奏」移會

  戶部為移會事:福建司案呈,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孫等奏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十一年五月日,副郎春。

  閩浙總督臣孫爾准等跪奏為應發本年臺灣澎湖餉銀等項、分載兵船、委員督解、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竊據藩司惠吉詳稱:道光十一年分臺灣各營應領俸餉馬乾養廉等銀二十一萬六千一百三十四兩零,內據臺灣府將各廳縣應解錢糧等款詳請劃抵銀六萬六千四百六十五兩零,又由司酌扣各款銀六萬六千四十四兩零,實支銀八萬三千六百二十四兩零,又發還臺灣府墊給各款銀一萬三百六十兩零;又澎湖二營應領俸餉等銀三萬二千九百九十七兩零,內據該營廳造冊請劃並由司核扣各款共銀三千四百六十一兩零,實支銀二萬九千五百三十五兩零。以上統計發銀十二萬三千五百十九兩零,應調撥兵船四號,分載運交,所需防船軍火及弁兵口糧,即於額派出洋緝匪弁兵數內挑帶支給。並聲明臺灣府所屬臺、鳳、嘉、彰四縣未解完嘉慶十年起至道光元年止,節年官莊銀六萬二千二百五十八兩零,現據續完各年銀六百九十七兩零,業經就餉扣收,另行造入節年公費奏銷冊內造報。尚未完各年官莊銀六萬一千五百六十兩零,未便儘數扣收,致海外兵餉短絀,應嚴催上緊徵解,於下年臺餉劃收造報等情,詳請具奏前來。

  臣等查臺灣、澎湖兵餉緊要,歷年俱撥兵船裝運,並派水師大員督解。除移咨水師提督挑選堅固兵船四號,配足軍火砲械,撥赴廈門,聽候裝載,並檄委署督標水師營參將邵永福、候補州同汪世清,督飭文武各員弁小心管解,分赴臺灣、澎湖交收外,臣等謹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謹奏。

  道光十一年五月初九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六一頁。

  ·一一一、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程祖洛等奏」移會

  戶部為移會事:福建司案呈,內閣抄出閩浙總督程等奏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十四年六月十九日,副郎景。

  閩浙總督臣程祖洛、福建巡撫臣魏元烺跪奏為給發本年臺灣、澎湖各營俸餉等項銀兩、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竊照臺灣各營官兵俸餉等項,向由府廳營造冊送司,分別扣抵支給。重洋遠隔,往年俱至春夏之間始能接到交冊,核明給發解往。其餉銀未到以前,由府籌墊。上年因有墊辦軍需款項,府庫尚未扣收。所有道光十四年分兵餉,誠恐不敷接濟。當經臣等於正月間奏明先行撥銀十萬兩,並發還府庫墊給雜款銀三萬兩,委員解往。應找若干,仍俟造冊到日,核明辦理。仰蒙聖鑑在案。

  茲據署藩司鳳來詳稱:查核送到文冊,臺灣各營應領俸餉、馬乾、養廉等項銀二十一萬六千一十五兩零,內除朋扣小建並由司酌扣各項銀一十一萬八百七兩零,又先已解過銀一十萬兩外,實找給銀五千二百八兩零,又發還臺灣府墊給各款銀一千四百九十兩零;又澎湖二營應領俸餉等銀三萬二千九百九十七兩零,內除該營廳造冊請劃並由司核扣各款共銀四千九百一十七兩零,實支銀二萬八千八十兩零。以上統計發銀三萬四千七百七十八兩零,應調撥兵船二號,裝載運交。所需防船軍火及弁兵口糧,即於額派出洋緝匪弁兵數內挑帶支給。至臺灣府屬各縣共未完嘉慶十年起至道光元年止官莊銀五萬六千九百四十八兩零,業經完銀一千二百六十八兩零,另行造入節年公費奏銷冊內造報。尚未完各年官莊銀五萬五千六百八十兩零,未便儘數扣收。至海外兵餉短絀,應嚴催上緊徵解,於下年臺餉劃收造報等情,詳請具奏前來。

  臣查支給扣收數目,俱各相符。咨行水師提督挑選堅固兵船二號,配足軍火砲械,並委文武員弁解至廈門,登舟分赴臺灣澎湖交收外,臣等謹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謹奏。

  道光十四年六月初三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七一頁。

  ·一一二、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鄧廷楨等奏」移會

  戶部為移會事:福建司案呈,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鄧等奏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二十年六月日,正郎德。

  閩浙總督臣鄧廷楨、福建巡撫臣吳文鎔跪奏為給發本年臺灣澎湖各營俸餉等項、並附解臺屬備建汛署兵房工料銀兩、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竊照臺灣各營官兵俸餉等項,向由府廳營造冊送司,分別扣抵支給,歷辦在案。茲據署藩司常恆昌詳稱:臺灣各營道光二十年分應領額支俸餉馬乾養廉等銀二十一萬六千四百一十六兩零,內除朋扣小建並臺灣府造冊請除及由司劃扣各要款共銀一十五萬三千三百二十八兩零,實給銀六萬三千八十八兩零,又發運臺灣府庫墊給各款實發銀一千三百一十九兩零;又澎湖二營應領俸餉等銀三萬二千九百九十七兩零,內除朋扣小建並由司核扣各款共銀一萬一千四百一十兩零,實給銀二萬一千五百八十六兩零;又臺屬備建汛署兵房等項工料銀,除先發外,茲附解銀六萬二百三十六兩零。以上統計發銀十四萬六千二百三十兩零。例應調撥兵船配運,惟查現當水師攻逐夷船緊要之際,各兵船在洋巡緝,不敷分運,應權雇商船二隻裝載,以期迅速穩渡。所有船價口糧,飭廳照數給發,不得抑勒擾累。嗣後裝運餉銀,仍照原案辦理等情,詳請具奏前來。臣等查支給扣收數目,俱各相符。除批飭暫雇商船分別運交,並檄委護理水師提標後營遊擊黃步青,會同候補通判錢燕喜等,督同文武員弁解至廈門登舟,將餉銀解赴臺灣府、澎湖廳交收。其備建汛署兵房等項工料銀兩,飭令解交臺灣道庫收貯,轉發各廳縣承領,趕緊修建,以資武備。臣等謹合詞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謹奏。

  道光二十年五月二十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八三~九八四頁。

  ·一一三、戶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鄧廷楨奏」移會

  戶部為移會事:福建司案呈,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鄧奏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二十年八月日,正郎德。

  閩浙總督臣鄧廷楨等跪奏為預籌臺灣來歲兵餉、先期酌撥解貯、以備緩急、恭摺奏祈聖鑒事:竊照臺灣地方孤懸海外,向由內地撥兵戍守,應需餉銀,歷系奉部指撥。上年徵存地丁,於當年春間解往分給,年額需銀十餘萬兩,計口授食,最為緊要。該處重洋遠隔,風汛靡常,平時已虞濡滯,茲當逆夷在浙滋事,閩省為來往咽喉,萬一稍有梗阻,所關匪細,更宜及早預圖。臣等與藩司悉心商確,臺營道光二十一年分糧餉,尚未奉部指撥,現在司庫存有二十年分地丁銀兩,可先酌撥銀六萬兩,派員運解臺灣府,交收貯庫,以備來歲春廈兵餉之用。海外存款稍裕,則兵心大定,緩急可以無虞。所有此項預撥銀兩,仍俟部撥二十一年兵餉時,另行作正開銷。除飭司趕緊委員解往外,臣等為籌備海外兵餉起見,謹合詞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訓示。謹奏。

  道光二十年七月二十八日奉朱批:依議,該部知道。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八五頁。

  ·一一四、戶部「為閩浙總督顏伯燾等奏」移會

  戶部為移會事:福建司案呈,所有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二十一年四月日,副郎佛。

  閩浙總督臣顏伯燾、福建巡撫臣吳文鎔跪奏為給發本年臺灣澎湖各營俸餉等項銀兩、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竊照臺灣各營官兵俸餉等項,向由府廳營造冊送司,分別扣抵支給,歷辦在案。茲據藩司曾望顏詳稱:臺灣各營道光二十一年分連閏應領額支俸餉馬乾養廉等銀二十三萬二千四十七兩零,內除朋扣小建並臺灣府造冊請除及由司劃扣各要款共銀一十一萬五千九百九十四兩零,又除上年預發銀六萬兩外,實找給銀五萬六千五十三兩零,又發還臺灣府庫墊給各款實發銀一萬八千八百七十二兩零;又澎湖二營應領俸餉等銀三萬五千三百三十七兩零,內除朋扣小建並澎湖廳開摺請除暨由司核扣各款共銀六千二百六十九兩零,實給銀二萬九千六十七兩零;又澎湖廳上年因防夷緊要,經向臺灣府庫借支銀五千兩,今應於籌備軍需款內撥出銀五千兩發還臺灣府歸款,以免海外庫款短絀。以上統計發銀十萬八千九百九十二兩零。向例應撥兵船裝載,並添委水師將弁由廈督同解運。惟現當防堵夷船緊要之際,兵船不敷分運,所有臺餉應由省暫雇商船裝配,較為便捷。澎湖相去廈門不遠,其澎餉應仍解廈門,用商船運往。至臺、澎兩處兵餉,原派有守備千把總來省領解,並由省派委知縣會同解往,足資照料。水師將弁現在調遣需員,均難分身,亦毋庸添委。詳請具奏前來。臣等查支給扣收數目均各相符。除批飭暫雇商船並檄委即用知縣王廷幹,督同領解文武員弁,將臺餉及發還各銀兩,由省港配船徑渡八里岔登岸,解赴臺灣府庫收貯,其澎湖餉銀,委令試用知縣楊治生等解廈門配船,運赴澎湖廳庫交收,以昭慎重外,臣等謹合詞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謹奏。

  道光二十一年閏三月二十六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八六~九八七頁。

  ·一一五、戶部「為閩浙總督劉韻珂等奏」移會

  戶部為移會事:福建司案呈,所有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主政裕。

  閩浙總督臣劉韻珂、福建巡撫臣劉鴻翱跪奏為臺灣應運內地兵米兵谷、因赴臺商船稀少、仍請半本半折、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竊照臺灣府屬,遞年應運澎湖及內地各府廳縣倉兵米兵谷,向藉商船赴臺貿易,搭配運至內地。前因夷氛未靖,來往商船稀少,撥配不敷,經臣劉鴻翱會同前督臣怡良恭摺奏請將臺運米谷,除澎湖、南澳二廳仍舊全運本色外,其餘內地各倉,自道光二十一年起,一律改為一半折色,仿照眷米折色成案,每谷一石折銀一兩,每米一石折銀二兩,由司籌款給發,在於次年應發臺餉銀內劃扣歸款,責令臺灣各縣,於額徵借粟內劃出變價,歸補臺餉。一俟夷匪平定,照舊章全運本色支給。欽奉諭旨允准在案。計自二十一年起,至今四載,均系半本半折,給發各兵承領。茲於題銷二十二年內地官兵俸餉案內,准到部咨,現在夷匪平定,臺運折色米谷,應令復照舊章,飭令臺屬全數運給,毋誤兵糈,而免轇轕等因。當經轉飭遵照。適值藩司徐繼畬赴廈查辦夷務,經臣等飭令順便察看籌辦去後。

  茲據藩司徐繼畬會同督糧道尚阿本詳稱:臺運兵米谷石,前因夷務未平,商船稀少,不敷撥配,議請改折一半。現今洋面肅清,本應復照舊章,全運本色。無如邇來商船仍屬無多,兼之本年三月間海面颶風大作,泉廈商船在臺港擊碎三十餘隻,商情益形困累。藩司查辦夷務,兩次赴廈,目擊商情,此時若責令全運,萬難配足,兵丁飯食,必不能按期給發,有關兵糈,仍應查照前案,全運澎湖、南澳兵谷一萬七千餘石,並內地各倉折半谷二萬餘石,又折半米三千九百餘石,其餘一半折色支給,請奏前來。

  臣等覆查配運官谷,本非商情所願,向例按船隻之大小,定配谷之多寡,勢不能因船隻較少,責令加倍配運,轉致畏葸不前。至各營兵糧,自二十一年改議半本半折以來,均以按期領價,隨時買食,各營稱便。且各兵於內地各府地方,零星買食,於民食亦毫無妨礙。應請將臺運內地各府地方廳縣兵米兵谷,仍照二十一年奏案,改為折色一半,給兵買食,劃抵臺餉歸款。俟三、四年後察看情形,能否照舊全運,再行奏請辦理。除咨覆戶部外,臣等謹合詞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訓示。謹奏。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初三日,內閣奉上諭:劉韻珂等奏臺運內地兵米兵谷仍請改折一摺,前因赴臺商船稀少,應運內地米谷,不敷搭配,酌量改為一半折色。茲據查明,臺商困累,船隻仍屬無多,各營兵糧,自改議半本半折以來,按期領價,隨時買食,亦於民食毫無妨礙。著照所請,所有臺運內地各府廳縣兵米兵谷,仍改為折色一半,劃抵臺餉歸款。俟三、四年後察看情形,如可照舊全運,即行奏明辦理。該部知道。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九○~九九一頁。

  ·一一六、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劉韻珂等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武選司案呈,內閣抄出前事一案,相應抄錄原奏,並所奉諭旨,移會貴處查照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原抄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二十五年七月日,主政張。

  閩浙總督臣劉韻珂、署理福建巡撫臣徐繼畬跪奏為給發本年臺澎各營俸餉銀兩、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竊照臺灣各營官兵俸餉等項,向由府廳營造冊送司,分別扣抵支給,歷辦在案。茲據署藩司裕康詳稱:臺灣各營道光二十五年分應領額支俸餉馬乾養廉等銀二十一萬六千四百一十六兩零,內除朋扣小建並臺灣府造冊請除及由司劃扣各要款共銀一十四萬八千五百一十八兩零,實給銀六萬七千八百九十七兩零,又發還府庫墊給各款實收一千七百七十七兩;又澎湖二營應領俸餉等項銀三萬二千九百九十七兩零,內除朋扣小建並澎湖廳開揭請除暨應由司核扣各款共銀六千一百三十兩零,實給銀二萬六千八百六十七兩零。以上統計收銀九萬六千五百四十二兩零。查照上年成案,分由省港廈門配渡,詳請具奏前來。臣等查臺灣、澎湖餉銀,向例應檄兵船裝載,並添委水師將弁,由廈督同解運。惟現在兵船在洋巡緝,兼因上年十月起程配載四起班兵赴臺,間有未經內渡,不敷分運。所有臺灣餉銀,應仍由省港暫雇商船裝配,徑渡八里岔,較為便捷。澎湖相去廈門不遠,餉銀若隨臺餉駛往八里岔登岸,解赴臺郡,轉由鹿耳門配運澎湖,周折甚多,徒延時日,應照舊章,由廈雇備商船配渡,俾得迅速抵澎。至臺澎兩處兵餉,原派有守備、千把總來省領解,並由省添委文員會同解往,足資照料,水師將弁,亦毋庸添委。除飭令暫雇商船,配足防船弁兵軍火砲械,並檄委試用通判陳汝實督同臺灣派委來省之領解文武員弁,將臺餉及收還各銀兩由省港配船徑渡八里岔登岸,解赴臺灣府庫收貯,其澎湖餉銀委令試用從九品胡昌源會同餉員領運,由廈門出口,駛赴澎湖廳庫交收,以昭慎重外,臣等謹合詞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謹奏。

  道光二十五年七月初五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九一~九九二頁。

  ·一一七、戶部「為閩浙總督劉韻珂等奏」移會

  戶部為移會事:福建司案呈,所有前事一摺,相應抄單移會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二十六年六月日,副郎福。

  閩浙總督臣劉韻珂、福建巡撫臣鄭祖琛跪奏為給發本年臺澎各營俸餉銀兩、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竊照臺灣各營官兵俸餉等項,向由府廳營造冊送司分別扣抵支給歷辦在案。前據兼署藩司武棠詳稱:臺灣各營道光二十六年分連閏應領俸餉馬乾養廉等銀二十三萬二千四十七兩零,內除朋扣小建並按臺灣府造冊請除及由司劃扣各要款共銀一十六萬七百一十兩零,實給銀七萬一千三百三十七兩零,又發還府庫墊給各款實發銀一萬三千八百八十五兩零;又澎湖二營應領俸餉等銀三萬五千三百三十七兩零,內除朋扣小建並澎湖廳開摺請除暨由司核扣各款共銀九千五百二十兩零,實給銀二萬五千八百一十七兩零。以上統計發銀一十一萬一千三十九兩零。查照上年成案,分由省港廈門配渡詳請具奏。前署撫臣徐繼畬卸事,未及辦理,移交前來。

  臣等查臺灣、澎湖餉銀,向例應撥兵船裝載,並添委水師將弁,由廈督同解運。惟現在兵船在洋巡緝,兼值本年四月起程配載頭起班兵赴臺,不敷調撥分運。所有臺灣餉銀,應仍由省港暫僱商船裝配,徑渡八里岔,較為便捷。澎湖相去廈門不遠,餉銀隨臺餉駛往八里岔登岸,解赴臺郡,轉由鹿耳門配運澎湖,周折甚多,徒延時日,應照舊章,由廈僱備商船配渡,以期迅速。至臺、澎兩處兵餉,原派有守備千把總來省領解,並由省添委文員會同解往,足資照料,水師將弁,亦毋庸添委。除飭令福防、廈防二廳暫僱商船,配足防船弁兵軍火砲械,並檄委候補通判張啟煊,督同臺灣派委來省之領解文武員弁,將臺餉及發還各銀兩,由省港配船,徑渡八里岔登岸,解赴臺灣府庫收貯,其澎湖餉銀,委令試用從九品姚涵,會同餉員領運,廈門出口,駛赴澎湖廳庫交收,以昭慎重外,臣等謹合詞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謹奏。

  道光二十六年閏五月二十八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九七頁。

  ·一一八、福建巡撫徐繼畬奏摺

  福建巡撫臣徐繼畬跪奏為給發本年臺澎各營俸餉銀兩、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竊照臺澎各營官兵俸餉等項,向由府廳營造冊送司,分別扣抵支給,歷辦在案。茲據藩司陳慶偕詳稱:臺灣各營道光二十七年分應領俸餉馬干銀等銀二十一萬六千四百一十六兩零,內除朋扣小建並臺灣府造冊請除及由司劃扣各要款共銀一十三萬二千五百一十六兩零,實給銀八萬三千九百兩零,又發還府庫墊給各款銀三萬三千五百一十六兩零;又澎湖三營應領俸餉等銀三萬二千九百九十七兩零,內除朋扣小建並澎湖廳開摺請除暨由司核扣各款共銀一萬四千三百五十一兩零,實給銀一萬八千六百四十六兩。以上統計發銀一十三萬六千六十五兩零。循照舊章,仍由廈門配渡,分運澎湖臺郡交收等情,詳請具奏前來。

  臣查臺灣、澎湖餉銀,向例應撥兵船裝載,並添委水師將弁,由廈督同解運。前因廈港夷氛未靖,臺灣餉銀自道光二十一年起,改由省港暫雇商船裝配徑渡八里岔登岸。查八里岔至臺灣府尚隔陸程十站,抬運餉鞘,腳費甚多。此時通商已久,華夷乂安,所有本年解臺大餉,自應仍復舊章,由廈配渡,以節糜費。惟現在兵船在洋巡緝,兼值本年四月起程配載三起班兵,不敷調撥。應查照上年成案,飭令廈防廳雇備商船裝載。至臺澎兩處兵餉,原派有守備、千把總來省領解,並由省添委文員會同解往,足資照料,水師將弁,亦毋庸添委。除飭令廈防廳暫雇商船二號,配足防船弁兵軍火砲械,並檄委試用通判朱璐等,督同臺灣、澎湖派委來省領解文武員弁,將臺澎餉銀,及發還各銀兩,由廈配船,□度天時,諏吉出口,駛赴澎湖廳、臺灣府交收,以昭慎重外,臣謹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再閩浙總督臣劉韻珂帶印渡臺閱伍,所有總督衙門事務,奏明交臣代辦,毋庸會銜,合併陳明。謹奏。

  道光二十七年七月初六日奉(下缺)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九八頁。

【台湾文献丛刊·第178种】台案汇录丁集

台湾文献丛刊

  【第 178 种】

  台案汇录丁集

  .作者:

  .原书页数: 0320 页

  ●书籍简介

  第一七八种「台案汇录丁集」

  本书(二册三二○面一九二、○○○字)分五卷,为清代台湾关系档案汇录第四集,称为「台案汇录丁集」。全书由「明清史料」戊、己两编选集一百十八件档案辑成,概属台湾军事行政事项。卷一收干隆时期二十四件、卷二收嘉庆及道光时期三十一件,以关于马政--如奏留马匹在台试养、报销官马朋扣皮脏银两以及请裁马匹之类案件为较多,次为关于台澎各营修建衙署兵营、戍台班兵调拨与配渡、赏恤遇匪御盗被难弁兵、题报官庄租息、筹拨防堵经费、调驻营员、移拨汛兵以及奉到恩诏律例王命旗牌与钦颁督捕则例等例行事项。卷三收干隆、嘉庆及道光时期二十件,全为各级军事长官巡阅全台营伍之报告。卷四收雍正及干隆时期十三件、卷五收嘉庆及道光时期三十件,均为报告督解台澎饷银、运载戍兵眷米、报销官兵俸饷马干红白赏银及眷口米折银两等项档案。

  ●序号   篇名

  1  弁言

  2  台案汇录丁集总目

  3  台案汇录丁集卷一、卷二目录

  4  台案汇录丁集卷一

  5  一、台湾总兵章隆揭帖(干隆二年分奉到谕旨及条奏议行各案件分晰简叙)干隆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6  二、台湾总兵张天骏揭帖(恭报奉到律例日期)干隆八年十二月初一日

  7  三、台湾总兵张天骏揭帖(干隆七年分奉到上谕及条奏议行事件简叙奏闻)干隆八年十二月十九日

  8  四、闽浙总督那揭帖(奏销干隆八年分福建通省各营官兵马匹朋扣赔桩银两)干隆九年六月二十八日

  9  五、台湾总兵张天骏本(奏报奉到钦颁督捕则例日期)干隆九年十一月初六日

  10  六、福建巡抚周揭帖(台协营房修竣报销)干隆九年十二月十八日

  11  七、台湾总兵李有用题本(恭报奉到王命旗牌日期)干隆十五年九月二十日

  12  八、福建布政使德舒残册(福建各县军功爵赏世袭人员报部清单)干隆十八年正月

  13  九、闽浙总督喀尔吉善题本(查覆修理澎湖协副将并左右两营游击守备各署所用木植价值)干隆十八年五月初二日

  14  一○、台湾总兵马大用题本(恭报奉到恩诏日期)干隆二十年九月十三日

  15  一一、吏部「为内阁抄出浙闽总督杨廷璋奏」移会(请注销远年世职之承袭)干隆二十七年闰五月

  16  一二、内阁抄出福建漳州总兵奏残件(闽省陆路各营马兵应请一例换台)干隆二十九年八月初三日

  17  一三、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苏昌奏」移会(请以澎台二协游击改为都司)干隆三十年七月

  18  一四、闽浙总督苏昌题本(请改水师)干隆三十一年二月十四日

  19  一五、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李奏」移会(军政展限)干隆五十二年七月十九日

  20  一六、闽浙总督福康安残奏折(军政展限)

  21  一七、兵部「为内阁抄出大学士公福等奏」移会(酌留马匹在台试养)干隆五十三年五月二十三日

  22  一八、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伍拉纳等奏」移会(台澎戍兵一律拨换)干隆五十四年五月二十日

  23  一九、兵部「为军机大臣会同户兵二部奏」移会(台湾添设马兵)干隆五十四年十一月

  24  二○、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题本(奏报兴建汛署兵房巡船)干隆五十五年四月二十日

  25  二一、兵部「为内阁抄出兼署福抚伍奏」移会(禁止班馆)干隆五十六年正月

  26  二二、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题本(奏销旗营操演枪炮需用硝铅料价)干隆五十六年七月二十九日

  27  二三、工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等奏」移会(建盖澎湖被风倒坏兵房)干隆五十九年九月

  28  二四、工部题本(议覆闽督觉罗伍拉纳请建盖澎湖被风倒坏兵房)干隆五十九年十二月初十日

  29  台案汇录丁集卷二

  30  二五、闽浙总督魁伦题本(题报台湾北路协中、左、右、北淡水四营补造干隆五十九年分官马朋扣、皮脏、买补价银各项清册)嘉庆元年七月初五日

  31  二六、闽浙总督魁伦题本(题报干隆六十年分台澎各营兵丁马匹册籍)嘉庆元年九月二十四日

  32  二七、兵部题本(核销闽督魁伦题报台湾兵丁马匹册籍)嘉庆元年九月二十七日

  33  二八、兵部题本(核销闽督魁伦题报干隆六十年分闽省各营官马朋扣赔桩、倒毙买补、皮脏变价并扣存马匹银两清册)嘉庆元年十月十四日

  34  二九、闽浙总督魁伦题本(题报嘉庆元年分闽省各营官马朋扣赔桩、倒毙买补、皮脏变价并扣存马匹银两清册)嘉庆二年闰六月二十二日

  35  三○、兵部题本(赏恤在洋遇盗被难弁兵)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三日

  36  三一、兵部「为兵科抄出本部汇题」移会(赏恤御匪被害兵丁)嘉庆五年十二月

  37  三二、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爱新泰奏」移会(台募兵丁及义民首内拔补之把总、外委等弁,请免调回内营)嘉庆九年正月二十九日

  38  三三、礼部「为内阁抄出奉上谕一道」移会(前因林爽文之乱,台湾曾募乡勇义民帮同官兵作战;上谕国家既有经制军旅,不应再募乡勇)嘉庆九年二月

  39  三四、户部题本(议覆湖南巡抚阿林保请将台湾军需案内原任宁洋县病故知县胡兴黉应追款项豁免)嘉庆十年闰六月初五日

  40  三五、闽浙总督玉德题本(题报修造凤山、嘉义、彰化三县地震倒塌兵房工料银两)嘉庆十年七月初八日

  41  三六、闽浙总督玉德题本(题报闽省嘉庆九年分兵丁马匹清册)嘉庆十年九月二十八日

  42  三七、工部题本(核销闽督玉德题报修造凤山、嘉义、彰化三县地震倒塌兵房工料银两)嘉庆十二年三月初十日

  43  三八、闽浙总督阿林保题本(题报嘉庆十年分台湾各营官马朋扣、皮脏银两清册)嘉庆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44  三九、兵部题本(核销闽督阿林保题报嘉庆十一年分台湾各营官马朋扣、皮脏银两)嘉庆十三年四月十八日

  45  四○、闽浙总督汪志伊题本(题报嘉庆七、八、九、十等年分台澎各营并福州旗营每年操演枪炮所需硝磺铅子料价等项银两)嘉庆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46  四一、闽浙总督汪志伊题本(题报台澎各营官庄租息银两)嘉庆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47  四二、刑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赵片奏」移会(台湾水陆官兵,请令该道会同总兵管辖)道光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48  四三、户部「为本部议覆闽浙总督赵慎畛等奏」移会(请免扣闽省补摊军需银两)道光四年十一月

  49  四四、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孙尔准奏」移会(请酌改戍台班兵配渡章程)道光六年五月

  50  四五、兵部「为内阁抄出本部奏」移会(核议闽督孙尔准等请调驻台湾北路营员)道光七年三月

  51  四六、兵部「为内阁抄出兼署闽浙总督魏元烺奏」移会(遵旨裁减闽浙两省兵 )道光十二年五月

  52  四七、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程祖洛奏」移会(筹请改设台湾营员,酌裁马匹)道光十三年八月

  53  四八、户部「为内阁抄出代办闽浙总督福建巡抚魏元烺奏」移会(奏报调驻台湾北路营官兵建设衙署兵房等项估需工料银数)道光十三年九月

  54  四九、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程祖洛奏」移会(严禁勒令商船渡载戍台班兵)道光十五年三月三十日

  55  五○、户部「为议覆内阁抄出闽浙总督程祖洛等奏」移会(台湾艋舺营添兵案内漏未增估换防兵丁盘费,恳恩增估拨补)道光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56  五一、工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钟祥等奏」移会(奏报添建嘉义参将及台镇左营衙署需用工料银两)道光十七年十一月

  57  五二、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邓廷桢片」移会(戍台班兵暂缓调换)道光二十年八月

  58  五三、户部「为本部议覆台湾总兵达洪阿等奏」移会(筹拨台湾防堵经费)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二日

  59  五四、兵部「为兵部等部议覆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移会(闽省兵营裁减马匹)道光二十四年六月

  60  五五、兵部「为核议闽浙总督刘等奏」移会(台湾各营汛移拨弁兵)道光二十七年十一月

  61  台案汇录丁集卷三

  62  五六、台湾总兵马骥题本

  63  五七、台湾总兵何勉揭帖

  64  五八、台湾总兵何勉揭帖

  65  五九、台湾总兵张天骏揭帖

  66  六○、台湾总兵陈汝键题本

  67  六一、台湾总兵林洛题本

  68  六二、台湾总兵游金辂题本

  69  六三、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爱新泰奏」移会

  70  六四、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爱新泰奏」移会

  71  六五、兵部「为内阁抄出福州将军赛冲阿奏」移会

  72  六六、兵部「为内阁抄出福建巡抚王绍兰奏」移会

  73  六七、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武隆阿奏」移会

  74  六八、福建巡抚孙尔准奏折

  75  六九、台湾总兵蔡万龄奏折

  76  七○、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蔡万龄奏」移会

  77  七一、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刘廷斌奏」移会

  78  七二、兵部「为内阁抄出福建水师提督刘起龙奏」移会

  79  七三、户部「为内阁抄出福建陆路提督马济胜奏」移会

  80  七四、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张琴奏」移会

  81  七五、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达洪阿奏」移会

  82  台案汇录丁集卷四

  83  七六、浙闽总督郝玉麟奏折

  84  七七、福建巡抚刘揭帖

  85  七八、户部等部奏折

  86  七九、福建巡抚钟音题本

  87  八○、户部题本

  88  八一、户部「为本部具奏福建巡抚雅咨」移会

  89  八二、闽浙总督李侍尧题本

  90  八三、户部「为内阁抄出将军公福康安等奏」移会

  91  八四、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题本

  92  八五、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伍拉纳等奏」移会

  93  八六、户部题本

  94  八七、史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伍奏」移会

  95  八八、户部题本

  96  台案汇录丁集卷五

  97  八九、闽浙总督魁伦题本

  98  九○、户部题本

  99  九一、户部题本

  100  九二、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魁等奏」移会

  101  九三、闽浙总督玉德题本

  102  九四、闽浙总督玉德题本

  103  九五、闽浙总督玉德等奏折

  104  九六、户部题本

  105  九七、户部题本

  106  九八、闽浙总督阿林保题本

  107  九九、户部题本

  108  一○○、户部题本

  109  一○一、户部题本

  110  一○二、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赵慎畛奏」移会

  111  一○三、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赵慎畛奏」移会

  112  一○四、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赵慎畛等奏」移会

  113  一○五、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孙尔准奏」移会

  114  一○六、户部「为内阁抄出福建巡抚韩克均奏」移会

  115  一○七、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孙尔准等奏」移会

  116  一○八、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孙尔准等奏」移会

  117  一○九、闽浙总督孙尔准奏折

  118  一一○、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孙尔准奏」移会

  119  一一一、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程祖洛等奏」移会

  120  一一二、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邓廷桢等奏」移会

  121  一一三、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邓廷桢奏」移会

  122  一一四、户部「为闽浙总督颜伯焘等奏」移会

  123  一一五、户部「为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移会

  124  一一六、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移会

  125  一一七、户部「为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移会

  126  一一八、福建巡抚徐继畬奏折

  127  台案汇录丁集卷三、卷四、卷五目录

  ●弁言

  「台案汇录丁集」是从「明清史料」戊、己两编里选录了一百十八个文件编辑而成的。全书分作五卷。

  卷一收了二十四个干隆时期的文件,卷二收了三十一个嘉庆和道光时期的文件。在这些文件里,以关于台湾马政——如奏留马匹在台试养、报销官马朋扣皮脏银两以及请裁马匹之类的为较多,其次则为关于台澎各营修建衙署兵房、戍台班兵的调拨与配渡、赏恤遇匪御盗被难的弁兵、题报官庄租息、筹拨防堵经费、调驻营员、移拨汛兵以及恭报奉到恩诏、律例、王命旗牌和钦颁督捕则例之类的例行公事。总而言之,都是有关台湾军事行政的各项档案。

  卷三收了干隆、嘉庆和道光时期的二十个文件,全系巡阅全台营伍的报告。按照定例,台湾总兵年须巡查所属营汛地方,校阅官兵武艺、点验军装器械;但将军、督、抚和水提、陆提也要分年轮流渡台巡阅。所以这一卷的文件,四分之三是台湾总兵的报告,四分之一是将军、巡抚和水陆提督的报告。

  卷四收了雍正、干隆时期的十三个文件,卷五收了嘉庆、道光时期的三十个文件。这些文件大都是报告督解台澎饷银、运载戍兵眷米、报销官兵俸饷马干红白赏银和眷口米折银两的档案。

  巡阅营伍和办理军饷,原也是军事行政的事项;因为这两项的文件比较多,就特为分作两类,编为三卷(卷三~卷五)。

  各卷之中,有些文件是奏报福建全省之事的。因为台湾是福建的一府,这些文件当然与台湾有关,所以也被收入了。

  本书最值得注意的是嘉庆九年正月二十四日的一道上谕(见卷二第三三号文件)。这个上谕先述清朝的经制兵在干隆晚期以前是如何的能打仗:

  『国家设兵,所以卫民,内而八旗劲旅、外而驻防绿营,原以备一时征调之用。我朝从前用兵域外,平定准噶尔、回部、大小金川以及剿捕内地乱民,均系调用额兵,随征奏凯,从未有雇募乡勇之事』。

  继述干隆五十二年用兵台湾以及嘉庆初期几年间平定川、楚白莲教之乱,却都雇募乡勇:

  『自台湾匪徒林爽文滋事时,该处地隔海洋,本有义民等急公慕义,请效驰驱,因而随宜量用,协同官兵,分司搜剿。

  『迨至剿办邪匪,带兵大员及地方官等召募乡勇多名,辗转随征,以致愈集愈多,数盈累万』。

  国家既有经制兵,为什么又雇募乡勇呢?上谕说:

  『揆厥所由,皆因武职大员不能实心办公。平居无事,往往令本标兵丁充仆隶厮养之役,或兼习手艺,在署佣工,而于训练操演,转视为具文。属下将弁相率效尤,而督、抚大吏又不能随时整饬。遂致隶名营伍,步伐茫然;一旦有事征调,其能知纪律、陷阵冲锋者寥寥无几,势不得不募民充勇,以供调拨』。

  这个上谕说明了嘉庆时期清朝的经制兵——八旗与绿营都已腐败不堪。白莲教乱之平定,不是这两种额兵打平的,全靠团练乡勇之力。

  考团练乡勇的政策,是由合州知州龚景瀚建议的。他因八旗官兵不可靠,所过地方受害甚于盗贼,所以主张募集乡勇,给以武器,举办团练,既可替国家节省军费,又可减免地方的扰害。其时,四川一省便有乡勇三十万人。事平之后,又把乡勇的兵器收回。嘉庆皇帝还下了这一道上谕,认为:

  『国家兵制之设,有将军、都统、督、抚、提、镇以资统辖,设立营伍,搜简军实,岂尚不能为国宣力?乃必藉闾阎未经练习之人,供疆场折冲之用,则又安用官兵为耶?

  『兵之强弱,总视乎练兵之勤惰。如勤加训练,则弱者可渐使之强;倘玩愒从事,则强者亦流而为弱』。

  他谕令各省将军、都统、督、抚、提、镇等:

  『嗣后均应饬营员,痛改〔前非,督率〕官兵,认真操演。俾标兵皆成劲旅,以肃军政而励戎行』!

  可是,这种颓风终究未能挽回。清代的经制兵既不足以平内乱,当然没有捍御外侮的能力;所以后来一与西方武力接触,便无往而不败。而洪、杨之役,也全靠乡勇之力才得平定。足见八旗、绿营的腐化,是清代中衰的主要象征之一。(百吉)

  ●台案汇录丁集总目

  卷一、台湾军事行政(干隆时期)……………………………………………………(一)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一○三)

  卷三、巡阅营伍(干隆、嘉庆道光时期)………………………………………(一七九)

  卷四、军米军饷(雍正、干隆时期)……………………………………………(二一七)

  卷五、军米军饷(嘉庆、道光时期)……………………………………………(二五七)

  ●台案汇录丁集卷一、卷二目录

  一、台湾总兵章隆揭帖(干隆二年分奉到谕旨及条奏议行各案件分晰简叙)干隆三年十二月十九日………………………………………………………………………………(一)

  二、台湾总兵张天骏揭帖(恭报奉到律例日期)干隆八年十二月初一日………(一四)

  三、台湾总兵张天骏揭帖(干隆七年分奉到上谕及条奏议行事件简叙奏闻)干隆八年十二月十九日……………………………………………………………………………(一五)

  四、闽浙总督那揭帖(奏销干隆八年分福建通省各营官兵马匹朋扣赔桩银两)干隆九年六月二十八日…………………………………………………………………………(三○)

  五、台湾总兵张天骏本(奏报奉到钦颁督捕则例日期)干隆九年十一月初六日(四一)

  六、福建巡抚周揭帖(台协营房修竣报销)干隆九年十二月十八日……………(四二)

  七、台湾总兵李有用题本(恭报奉到王命旗牌日期)干隆十五年九月二十日…(四八)

  八、福建布政使德舒残册(福建各县军功爵赏世袭人员报部清单)干隆十八年正月………………………………………………………………………………………(四九)

  九、闽浙总督喀尔吉善题本(查覆修理澎湖协副将并左右两营游击守备各署所用木植价值)干隆十八年五月初二日………………………………………………………………(七一)

  一○、台湾总兵马大用题本(恭报奉到恩诏日期)干隆二十年九月十三日……(七四)

  一一、吏部「为内阁抄出浙闽总督杨廷璋奏」移会(请注销远年世职之承袭)干隆二十七年闰五月……………………………………………………………………………(七四)

  一二、内阁抄出福建漳州总兵奏残件(闽省陆路各营马兵应请一例换台)干隆二十九年八月初三日……………………………………………………………………………(七七)

  一三、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苏昌奏」移会(请以澎台二协游击改为都司)干隆三十年七月………………………………………………………………………………(八○)

  一四、闽浙总督苏昌题本(请改水师)干隆三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八二)

  一五、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李奏」移会(军政展限)干隆五十二年七月十九日………………………………………………………………………………………(八四)

  一六、闽浙总督福康安残奏折(军政展限)………………………………………(八五)

  一七、兵部「为内阁抄出大学士公福等奏」移会(酌留马匹在台试养)干隆五十三年五月二十三日……………………………………………………………………………(八八)

  一八、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伍拉纳等奏」移会(台澎戍兵一律拨换)干隆五十四年五月二十日…………………………………………………………………………(八八)

  一九、兵部「为军机大臣会同户兵二部奏」移会(台湾添设马兵)干隆五十四年十一月………………………………………………………………………………………(九○)

  二○、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题本(奏报兴建汛署兵房巡船)干隆五十五年四月二十日………………………………………………………………………………………(九三)

  二一、兵部「为内阁抄出兼署福抚伍奏」移会(禁止班馆)干隆五十六年正月………………………………………………………………………………………(九五)

  二二、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题本(奏销旗营操演枪炮需用硝铅料价)干隆五十六年七月二十九日………………………………………………………………………………(九六)

  二三、工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等奏」移会(建盖澎湖被风倒坏兵房)干隆五十九年九月………………………………………………………………………(九八)

  二四、工部题本(议覆闽督觉罗伍拉纳请建盖澎湖被风倒坏兵房)干隆五十九年十二月初十日…………………………………………………………………………………(九九)

  二五、闽浙总督魁伦题本(题报台湾北路协中、左、右、北淡水四营补造干隆五十九年分官马朋扣、皮脏、买补价银各项清册)嘉庆元年七月初五日………………(一○三)

  二六、闽浙总督魁伦题本(题报干隆六十年分台澎各营兵丁马匹册籍)嘉庆元年九月二十四日………………………………………………………………………………(一○四)

  二七、兵部题本(核销闽督魁伦题报台湾兵丁马匹册籍)嘉庆元年九月二十七日……………………………………………………………………………………(一○五)

  二八、兵部题本(核销闽督魁伦题报干隆六十年分闽省各营官马朋扣赔桩、倒毙买补、皮脏变价并扣存马匹银两清册)嘉庆元年十月十四日…………………………(一○七)

  二九、闽浙总督魁伦题本(题报嘉庆元年分闽省各营官马朋扣赔桩、倒毙买补、皮脏变价并扣存马匹银两清册)嘉庆二年闰六月二十二日……………………………(一一二)

  三○、兵部题本(赏恤在洋遇盗被难弁兵)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三日…………(一一六)

  三一、兵部「为兵科抄出本部汇题」移会(赏恤御匪被害兵丁)嘉庆五年十二月……………………………………………………………………………………(一一八)

  三二、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爱新泰奏」移会(台募兵丁及义民首内拔补之把总、外委等弁,请免调回内营)嘉庆九年正月二十九日……………………………(一一九)

  三三、礼部「为内阁抄出奉上谕一道」移会(前因林爽文之乱,台湾曾募乡勇义民帮同官兵作战;上谕国家既有经制军旅,不应再募乡勇)嘉庆九年二月…………(一二一)

  三四、户部题本(议覆湖南巡抚阿林保请将台湾军需案内原任宁洋县病故知县胡兴黉应追款项豁免)嘉庆十年闰六月初五日……………………………………………(一二三)

  三五、闽浙总督玉德题本(题报修造凤山、嘉义、彰化三县地震倒塌兵房工料银两)嘉庆十年七月初八日…………………………………………………………………(一二五)

  三六、闽浙总督玉德题本(题报闽省嘉庆九年分兵丁马匹清册)嘉庆十年九月二十八日……………………………………………………………………………………(一二七)

  三七、工部题本(核销闽督玉德题报修造凤山、嘉义、彰化三县地震倒塌兵房工料银两)嘉庆十二年三月初十日………………………………………………………(一二八)

  三八、闽浙总督阿林保题本(题报嘉庆十年分台湾各营官马朋扣、皮脏银两清册)嘉庆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一三二)

  三九、兵部题本(核销闽督阿林保题报嘉庆十一年分台湾各营官马朋扣、皮脏银两)嘉庆十三年四月十八日………………………………………………………………(一三四)

  四○、闽浙总督汪志伊题本(题报嘉庆七、八、九、十等年分台澎各营并福州旗营每年操演枪炮所需硝磺铅子料价等项银两)嘉庆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一三七)

  四一、闽浙总督汪志伊题本(题报台澎各营官庄租息银两)嘉庆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一三九)

  四二、刑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赵片奏」移会(台湾水陆官兵,请令该道会同总兵管辖)道光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一四一)

  四三、户部「为本部议覆闽浙总督赵慎畛等奏」移会(请免扣闽省补摊军需银两)道光四年十一月…………………………………………………………………………(一四三)

  四四、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孙尔准奏」移会(请酌改戍台班兵配渡章程)道光六年五月………………………………………………………………(一四六)

  四五、兵部「为内阁抄出本部奏」移会(核议闽督孙尔准等请调驻台湾北路营员)道光七年三月……………………………………………………………………………(一四八)

  四六、兵部「为内阁抄出兼署闽浙总督魏元烺奏」移会(遵旨裁减闽浙两省兵丁)道光十二年五月…………………………………………………………………………(一五○)

  四七、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程祖洛奏」移会(筹请改设台湾营员,酌裁马匹)道光十三年八月………………………………………………………………………(一五四)

  四八、户部「为内阁抄出代办闽浙总督福建巡抚魏元烺奏」移会(奏报调驻台湾北路营官兵建设衙署兵房等项估需工料银数)道光十三年九月………………………(一五七)

  四九、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程祖洛奏」移会(严禁勒令商船渡载戍台班兵)道光十五年三月三十日…………………………………………………………………(一五九)

  五○、户部「为议覆内阁抄出闽浙总督程祖洛等奏」移会(台湾艋舺营添兵案内漏未增估换防兵丁盘费,恳恩增估拨补)道光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一六四)

  五一、工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钟祥等奏」移会(奏报添建嘉义参将及台镇左营衙署需用工料银两)道光十七年十一月………………………………………………(一六九)

  五二、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邓廷桢片」移会(戍台班兵暂缓调换)道光二十年八月……………………………………………………………………………………(一七一)

  五三、户部「为本部议覆台湾总兵达洪阿等奏」移会(筹拨台湾防堵经费)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二日………………………………………………………………………(一七二)

  五四、兵部「为兵部等部议覆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移会(闽省兵营裁减马匹)道光二十四年六月…………………………………………………………………………(一七三)

  五五、兵部「为核议闽浙总督刘等奏」移会(台湾各营汛移拨弁兵)道光二十七年十一月……………………………………………………………………………………(一七六)

  ●台案汇录丁集卷三、卷四、卷五目录

  五六、台湾总兵马骥题本(恭报巡查地方,阅验营伍情形并回署日期)干隆二年十二月初一日………………………………………………………………………………(一七九)

  五七、台湾总兵何勉揭帖(恭报巡查营汛回署日期)干隆五年十一月初七日……………………………………………………………………………………(一八○)

  五八、台湾总兵何勉揭帖(恭报巡查营汛回署日期)干隆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一八一)

  五九、台湾总兵张天骏揭帖(恭报出巡营汛地方日期)干隆八年十一月初四日……………………………………………………………………………………(一八二)

  六○、台湾总兵陈汝键题本(恭报巡查营汛回署日期)干隆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一八二)

  六一、台湾总兵林洛题本(恭报巡查营汛回署日期)干隆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一八三)

  六二、台湾总兵游金辂题本(恭报巡查营汛回署日期)干隆二十八年九月二十八日……………………………………………………………………………………(一八四)

  六三、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爱新泰奏」移会(恭报巡阅全台水陆营伍及南北两路地方情形)嘉庆九年正月三十日…………………………………………………(一八五)

  六四、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爱新泰奏」移会(恭报查阅郡城安平水师并北路营汛地方情形)嘉庆十年五月…………………………………………………………(一八七)六

  五、兵部「为内阁抄出福州将军赛冲阿奏」移会(恭报查阅台湾北路营伍并沿途海口各情形)嘉庆十二年七月…………………………………………………………(一八八)

  六六、兵部「为内阁抄出福建巡抚王绍兰奏」移会(奏报巡阅台澎营兵,分别等第及马步箭全不中靶之都司,请旨降补)嘉庆二十一年八月初十日……………………(一九○)

  六七、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武隆阿奏」移会(恭报巡阅全台营伍及南北两路同噶玛兰地方情形)嘉庆二十三年二月………………………………………………(一九二)

  六八、福建巡抚孙尔准奏折(恭报巡阅台澎各官兵事竣,分别拔擢降革)道光四年闰七月初六日……………………………………………………………………………(一九四)

  六九、台湾总兵蔡万龄奏折(恭报查阅全台水陆营伍及南北两路情形)道光五年七月初二日…………………………………………………………………………………(一九七)

  七○、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蔡万龄奏」移会(恭报巡阅全台水陆营伍及南北两路地方情形)道光六年三月…………………………………………………………(一九九)

  七一、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刘廷斌奏」移会(恭报查阅全台水陆地方营伍情形)道光八年二月初三日………………………………………………………………(二○一)

  七二、兵部「为内阁抄出福建水师提督刘起龙奏」移会(恭报赴台校阅营伍官兵技艺,分别等第,并稽查地方情形,及回抵厦门日期)道光八年八月二十六日……(二○五)

  七三、户部「为内阁抄出福建陆路提督马济胜奏」移会(恭报前赴台湾校阅营伍、稽查地方情形,及回抵泉州日期)道光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二○八)

  七四、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张琴奏」移会(恭报巡阅全台水陆营伍及南北两路地方安谧情形)道光十五年三月三十日……………………………………………(二一二)

  七五、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达洪阿奏」移会(恭报巡阅地方营伍)道光十七年四月……………………………………………………………………………………(二一四)

  七六、浙闽总督郝玉麟奏折(请酌量匀拨台澎随丁步饷)雍正十三年闰四月初五日……………………………………………………………………………………(二一七)

  七七、福建巡抚刘揭帖(题报干隆六年分赏给戍台班兵眷口银两)…………(二一八)

  七八、户部等部奏折(议覆闽督喀尔吉善等奏请台澎俸饷改于每年春初一次领运)干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八日………………………………………………………………(二二二)

  七九、福建巡抚钟音题本(题报戍守台湾班兵眷银眷米)干隆二十一年六月三十日……………………………………………………………………………………(二二六)

  八○、户部题本(议覆前署福建巡抚钟音奏台湾辛卯年额征供粟蠲免后所有该年兵米、眷米筹项供支)干隆三十六年七月初一日………………………………………(二三一)

  八一、户部「为本部具奏福建巡抚雅咨」移会(新添台兵四百名准洽换班车费)干隆四十八年五月…………………………………………………………………………(二三七)

  八二、闽浙总督李侍尧题本(题报干隆五十一年分闽省兵丁红白赏银)干隆五十二年十一月初六日…………………………………………………………………………(二四○)

  八三、户部「为内阁抄出将军公福康安等奏」移会(遵旨酌给戍台兵丁官产银两)干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二四一)

  八四、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题本(题报于干隆五十三年分闽省兵丁红白赏银)干隆五十四年八月初四日……………………………………………………………………(二四三)

  八五、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伍拉纳等奏」移会(新添台湾戍兵,请加给眷米并换班盘费车脚各银两)干隆五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二四五)

  八六、户部题本(核覆闽督觉罗伍拉纳题报于干隆五十一、二年分台湾各镇标营赏给兵丁红白事件等项银两)干隆五十五年二月初四日………………………………(二四七)

  八七、吏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伍奏」移会(酌议台湾戍兵银粮等事宜)干隆五十五年十一月……………………………………………………………………………(二五○)

  八八、户部题本(核覆福建巡抚浦霖题报剿匪亡故兵丁眷口分别支给半饷银两)干隆五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二五○)

  八九、闽浙总督魁伦题本(题报闽省干隆六十年分兵丁红白赏银)嘉庆元年七月初五日……………………………………………………………………………………(二五七)

  九○、户部题本(核销署福建巡抚姚棻题报台湾北路淡水等营干隆五十九年支过官兵俸饷马干等银)嘉庆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二五九)

  九一、户部题本(核销署福建巡抚姚棻题报干隆六十年分赏给戍守台湾澎湖兵丁银两并眷口米折银两)嘉庆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二六一)

  九二、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魁等奏」移会(酌筹拨补兵米)嘉庆元年十二月……………………………………………………………………………………(二六五)

  九三、闽浙总督玉德题本(题报台澎各营兵丁加给银两)嘉庆五年七月初四日……………………………………………………………………………………(二六七)

  九四、闽浙总督玉德题本(题销闽省嘉庆五年分赏恤兵丁红白事件等项银两)嘉庆六年七月初四日…………………………………………………………………………(二六九)

  九五、闽浙总督玉德等奏折(查明台澎各营戍兵加饷不敷银两,在于府库垫给,应行筹补归款)嘉庆九年十一月三十日…………………………………………………(二七一)

  九六、户部题本(核销前任福建巡抚温承惠题报嘉庆十年赏给戍守台湾、澎湖、淡水兵丁并眷口米折银两)嘉庆十二年二月初五日……………………………………(二七三)

  九七、户部题本(核销闽督阿林保题闽省嘉庆十一年分赏给内地绿营并台澎各营兵丁红白事件等项银两)嘉庆十三年二月初三日………………………………………(二七七)

  九八、闽浙总督阿林保题本(题销嘉庆十一年分台湾戍兵加给饷银)嘉庆十三年四月二十五日………………………………………………………………………………(二八○)

  九九、户部题本(核销福建巡抚张师诚题报台湾镇标等营嘉庆十三年分官兵俸饷马干银米等项)嘉庆十七年六月初八日…………………………………………………(二八二)

  一○○、户部题本(议覆四川总督常明将川省各营出师台湾案内参革、开除、病故弁兵原借行装俸赏未完银两分别应免、应扣,造册具题)嘉庆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二八五)

  一○一、户部题本(核销闽督前署福建巡抚董教增题报台湾原北路淡水营今改艋舺营暨内地抽拨艋舺营陆路兵丁嘉庆十六年支过兵米)嘉庆二十五年六月十八日…(二八八)

  一○二、户部「为内阁抄同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赵慎畛奏」移会(督运本年台澎饷银)道光三年五月………………………………………………………………………(二九二)

  一○三、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赵慎畛奏」移会(督运本年台澎饷银)道光四年五月……………………………………………………………………………………(二九三)

  一○四、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赵慎畛等奏」移会(专雇商船前往台湾装运内地兵米眷谷)道光五年三月二十六日………………………………………………(二九四)

  一○五、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孙尔准奏」移会(督运本年台澎饷银)道光六年五月………………………………………………………………………(二九六)

  一○六、户部「为内阁抄出福建巡抚韩克均奏」移会(督运本年台澎饷银)道光七年五月…………………………………………………………………………………(二九八)

  一○七、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孙尔准等奏」移会(筹议戍兵眷米改给折色)道光八年正月……………………………………………………………………………(三○○)

  一○八、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孙尔准等奏」移会(督运本年台澎饷银)道光八年五月三十日………………………………………………………………………(三○二)

  一○九、澎浙总督孙尔准奏折(督运本年台澎饷银)道光九年五月二十四日……………………………………………………………………………………(三○四)

  一一○、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孙尔准奏」移会(督运本年台澎饷银)道光十一年五月………………………………………………………………………………(三○五)

  一一一、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程祖洛等奏」移会(督运本年台澎饷银)道光十四年六月十九日……………………………………………………………………(三○七)

  一一二、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邓廷桢等奏」移会(给发本年台澎各营俸饷附解台属备建汛署兵房工料银两)道光二十年六月………………………………………(三○八)

  一一三、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邓廷桢奏」移会(预筹台湾来岁兵饷,先期酌拨解贮)道光二十年八月………………………………………………………………(三一○)

  一一四、户部「为闽浙总督颜伯焘等奏」移会(给发本年台澎各营俸饷等项银两)道光二十一年四月………………………………………………………………………(三一一)

  一一五、户部「为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移会(台湾应运内地兵米兵谷仍请半本半折)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三一二)

  一一六、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移会(给发本年台澎台营俸饷银两)道光二十五年七月…………………………………………………………………(三一四)

  一一七、户部「为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移会(给发本年台澎各营俸饷银两)道光二十六年六月……………………………………………………………………………(三一六)

  一一八、福建巡抚徐继畬奏折(给发本年台澎各营俸饷银两)道光二十七年七月初六日……………………………………………………………………………………(三一七)

  ●台案汇录丁集卷一

  一、台湾总兵章隆揭帖(干隆二年分奉到谕旨及条奏议行各案件分晰简叙)干隆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二、台湾总兵张天骏揭帖(恭报奉到律例日期)干隆八年十二月初一日

  三、台湾总兵张天骏揭帖(干隆七年分奉到上谕及条奏议行事件简叙奏闻)干隆八年十二月十九日

  四、闽浙总督那揭帖(奏销干隆八年分福建通省各营官兵马匹朋扣赔桩银两)干隆九年六月二十八日

  五、台湾总兵张天骏本(奏报奉到钦颁督捕则例日期)干隆九年十一月初六日

  六、福建巡抚周揭帖(台协营房修竣报销)干隆九年十二月十八日

  七、台湾总兵李有用题本(恭报奉到王命旗牌日期)干隆十五年九月二十日

  八、福建布政使德舒残册(福建各县军功爵赏世袭人员报部清单)干隆十八年正月

  九、闽浙总督喀尔吉善题本(查覆修理澎湖协副将并左右两营游击守备各署所用木植价值)干隆十八年五月初二日

  一○、台湾总兵马大用题本(恭报奉到恩诏日期)干隆二十年九月十三日

  一一、吏部「为内阁抄出浙闽总督杨廷璋奏」移会(请注销远年世职之承袭)干隆二十七年闰五月

  一二、内阁抄出福建漳州总兵奏残件(闽省陆路各营马兵应请一例换台)干隆二十九年八月初三日

  一三、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苏昌奏」移会(请以澎台二协游击改为都司)干隆三十年七月

  一四、闽浙总督苏昌题本(请改水师)干隆三十一年二月十四日

  一五、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李奏」移会(军政展限)干隆五十二年七月十九日

  一六、闽浙总督福康安残奏折(军政展限)

  一七、兵部「为内阁抄出大学士公福等奏」移会(酌留马匹在台试养)干隆五十三年五月二十三日

  一八、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伍拉纳等奏」移会(台澎戍兵一律拨换)干隆五十四年五月二十日

  一九、兵部「为军机大臣会同户兵二部奏」移会(台湾添设马兵)干隆五十四年十一月

  二○、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题本(奏报兴建汛署兵房巡船)干隆五十五年四月二十日

  二一、兵部「为内阁抄出兼署福抚伍奏」移会(禁止班馆)干隆五十六年正月

  二二、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题本(奏销旗营操演枪炮需用硝铅料价)干隆五十六年七月二十九日

  二三、工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等奏」移会(建盖澎湖被风倒坏兵房)干隆五十九年九月

  二四、工部题本(议覆闽督觉罗伍拉纳请建盖澎湖被风倒坏兵房)干隆五十九年十二月初十日

  ·一、台湾总兵章隆揭帖

  副将充镇守福建台湾等处挂印总兵官事带纪录一次驻札台湾府职章隆谨揭为钦奉上谕事:案承前任福建浙江总督臣满照会,准兵部咨开,奉上谕:为治之道在于务实,不尚虚名。朕缵承丕基,刻以吏治兵民为念,事无大小,周思详虑,求其见诸施行实可以有济天下者,必下谕旨,谆谆告诫中外。条奏有当理者,无不嘉与采纳。所冀内外臣工,实在遵行,庶有成效。一年以来,所下谕旨及中外条奏,颁发于六部、九卿、八旗、各直省者亦已多矣。内外衙门于奉到事件,若不过行一文书,出一告示,徒托空文,竟不见诸实事,则不征不信,岂朕倚毗相助为理之至意?倘所下谕旨及条奏准行之事,其中果有一、二未尽允协,宜加损益者,自即当据实入告。尔等即通行六部、九卿、八旗、各省督、抚、提、镇,凡从前所下谕旨及条奏议行事件,皆令其于来年十二月,各条各款,其实在如何施行,其行之如何已有成效,条分缕晣明白奏闻。至有密奏下谕旨者,仍密行详悉奏闻。朕之所以宽其期限者,俾欲各得悉心体究,斟酌施行,于吏治兵民实有所济。各宜砥砺,以副朕怀。特谕。钦此等因,转行遵奉在案。业经前任总兵递年恭缮黄册进呈在案。又为钦奉上谕事,案于雍正六年二月二十二日,前任总兵官陈伦烱准福建水师提督臣蓝廷珍咨,蒙兵部札付内开,职方清吏司案呈,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内阁交出批本员外郎七达子等奏称,雍正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宗人府奏为有无成效一本折奏,奉旨:览,各部院具奏。此等事件有造册具奏者,亦有于本内缮写者,亦有于折内开写者,各不相同,将此俱着画一缮本具题,不必全叙,祈声明缘由总统缮写,以便览阅。钦此。又奉旨:总兵官黄元骧亦为此具奏,想各省督、抚、提、镇等必陆续具奏。俟奏到之日,尔等写票签交批本处收贮。朕乘暇看阅。钦此。雍正三年,各部院俱画一另行缮本具奏。前降谕旨,祗交各部院画一具奏,是以督、抚等仍有造册具题者,亦有缮本具题者,请于开印后批发等因具奏。本日奉旨:大学士等当遵照交部院之旨,传谕督、抚、提、镇等亦令画一,将有无成效事件,俱于本内声明缘由具奏,不必另造册档,钦此。相应通行直隶各省提、镇一体钦遵可也。为此合札该提督,转行各该镇,一体钦遵施行等因,转咨遵奉在案。兹臣于干隆三年八月十三日到任视事,遵将前任总兵臣马骥,干隆二年分任内奉到谕旨及条奏议行各案件,查明实力奉行,务期成效缘由,逐一分晣简叙:

  一件为请定武职终养之例,仰祈圣主采择、以广孝治事:案于干隆二年正月初五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议得:广州将军张奏称武职应照文职终养之例等语,应如所请,奉旨依议,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钦惟皇上圣德大孝,普天之下,凡有血气心知,莫不观感兴起,而武职弗得终养,未免向隅,兹邀恩旨,得遂乌鸟之情,移孝作忠,咸愿捐躯图报矣。

  一件为请严越海樵采煎盐等事:案于干隆二年正月十二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承准户部札开,议得:浙江布政使张若震奏称沿海居民越海樵采煎盐,其斧斤、锅锄均属铁器,难容下海,请禁止,应如所请,奉旨依议,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伏查闽省食盐,俱系日晒,从无越海樵采煎盐之事,但私越偷渡及铁器下海,久经严禁,凡水师口岸各汛,于出入船只遂日查验,臣不时更加严察,自无受贿私纵情弊。

  一件为请停窃盗会勘等事:案于干隆二年正月十六日,前任总兵马骥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会议得:原任按察使白映棠奏称事主报窃,毋庸会勘等语,应如所请,仍令该管员弁出具并无抑勒讳饰印结,奉旨依议,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伏查台地孤悬海外,防范更宜严密,现蒙督臣檄令各营辖内地方有无盗窃案件,不许讳捏,按月出具印结报核,各营员弁皆知奉法,不敢讳强为窃。

  一件为请严盗犯等事:案于干隆二年正月二十三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准闽浙总督巨郝咨,准吏部咨,会议得: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陈奏称剧盗连劫数家,请将地方官处分之处,毋庸议,仍行令各督、抚、提、镇,严饬地方文武各官,不时查察,如有地方屡遭劫掠,立即提参,奉旨依议,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伏查台地各处扼要隘口,皆设塘汛,安兵把截防巡。又定例各营按月轮拨弁目,带兵游巡,防范严密。但恐日久渐弛,臣时加提撕申饬,惩惰奖勤,毋致居民屡遭劫掠之事。

  一件为钦奉上谕事:案于干隆二年二月初二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署福建水师提督臣苏明良咨,蒙兵部札付,总理事务王大臣奉上谕:大臣及科道等官,各矢忠荩,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庶称朕拳拳冀望之心,至本朝定鼎以来,从前臣工章疏,有忠谠剀切,卓然可传者,着内阁、翰林院派员精选,进呈刊刻,以垂示将来,其入选章疏诸臣内有素行端纯、完名全节者,准祀贤良祠,用昭朕崇礼直臣、风励百僚之意,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钦惟皇上圣德天纵,乃犹好问察言,精选章疏以示楷模,崇祀贤良以示鼓励,百尔臣工,敢不勉竭愚诚,少献刍荛之一得。

  一件为钦奉上谕事:案于干隆二年三月初七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福建巡抚臣卢咨,准户部咨开,内阁抄出奉上谕:闻台地番黎大小计九十六社,有每年输纳之项名曰「番饷」,按丁征收,有多至二两、一两有余及伍、陆钱不等者,着照民丁之例,每丁征银二钱;又闻澎粮厅、淡防厅均有额编人丁,每丁征银四钱有零,亦着照台湾四县之例行,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仰见皇上如天之仁,内外民番,视同一体,咸沐浩荡洪恩,海隅出日,皆在并生丕冒之中矣。

  一件为钦奉上谕事:案于干隆二年四月初一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署福建水师提督臣苏明良咨,蒙兵部札付,准吏部咨,内阁交出奉上谕:朕闻近日督抚中于属员馈送土仪对象,间有收受一、二者,此风断不可长,是用特申诫谕,务各凛遵。如有暗中收受者,或经朕访闻,或被风闻参劾,必严加议处,以为簠簋不饬者之戒,特谕,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窃地方大吏,必洁己方能率属,若有收受馈送,即举劾出于公心,亦干物议,臣诰诫属员,凛遵圣训,并不敢毫有授受,以肃军纪。

  一件为遵旨议覆事:案于干隆二年四月十六日,前任总兵马骥准署福建水师提督臣苏明良咨,蒙兵部札付,会议得:刑科给事中陈□□奏内称仇盗未明之案,请将武职一体处分等语,应如所请,奉旨依议,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窃地方有仇盗未明之案,汛地弁兵应同文员严缉,自宜一体处分,然严缉在有事之后,而巡查在无事之先,臣时加申饬汛弁,务必勤谨巡缉,庶几消患未萌。

  一件为请旨事:案于干隆二年五月初四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署福建水师提督臣苏明良咨,准闽浙总督臣郝咨,准礼部咨,各省文、武官员印信、关防,臣部造成,照依文移程限,交提塘赍送各提、镇、布司转发给领,奉旨所奏是,依议,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伏思文武员弁请给印信、关防,不无需费,且远省海外,往返尤艰,兹蒙恩旨发给承领,非但省事节费,而公事亦无迟误矣。

  一件为钦奉上谕事:案于干隆二年六月初二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准吏部咨,奉上谕:雨泽愆期,已逾旬日,渐有亢戾之象,朕心深为忧灼,立夏前后,若再无雨泽,则秋田难于播种,小民恐有艰食之虞,应作何预为筹画之处,着总理事务大臣详议具奏,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钦惟皇上敬天勤民,兢兢业业,无时或释。雨泽少有愆期,即先事预筹民食。中外臣工,敢不倍加省惕,仰体宸衷,悉心筹画,务使有备无患,以副圣天子宵旰忧勤至意。

  一件为钦奉上谕事:案于干隆二年六月二十三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内阁奉上谕:朕查闽省澎湖地方附岛居民,咸置小艇捕鱼,以餬其口,昔年提臣施琅倚势霸占,立为独行,每年得规礼一千二百两,颇为沿海穷民扰累,着总督郝玉麟宣朕谕旨,永行禁革,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钦惟皇上明见万里,无远弗届,台地民番丁银,已蒙恩减,兹澎岛渔船苦累,又荷蠲除,海隅苍生,无一夫不得其所矣。

  一件为钦奉上谕事:案于干隆二年六月二十三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内阁奉上谕:嗣后督抚折奏补用人员者,着于折内声明本人科分、籍贯,以凭朕酌夺焉,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伏思以人事君者,大臣之职分,然或涉于徇私,即蹈欺罔之咎,恭蒙圣量包容,谆谆诰诫,凡封疆大吏,自宜靖共尔位,勉效公忠矣。

  一件为遵旨议奏、仰祈睿鉴事:案于干隆二年七月十二日,前任总兵臣马骥承准闽浙总督臣郝□□照会,据台湾镇总兵马骥折奏内请将溢息银两,加赏台地游巡丁车脚,并赏给台澎武职员弁白事银两,蒙皇上朱批,将此折交与郝议奏,钦此钦遵,应如所请,每兵日加赏银一分,台澎武职官弁病故,于盈息内赏给白事银两,奉朱批照卿所议行,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窃台地防范宜周,游巡兵丁车脚,再加赏给,则费用既足,自应实力巡查。至于武职故员,扶榇无资,并加赏恤,海外员弁兵丁,均沐洪恩,无不感激思奋矣。

  一件为火药既有储备等事:案于干隆二年七月三十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会议得:云南鹤丽镇总兵顾祖纯奏称火药铅弹并预备以实营伍等语,应如所请,奉旨依议,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窃火药、铅子,相需为用,缺一不可,今既一并预贮,每年操演,出陈易新,洵足壮军实而修武备矣。

  一件为钦奉上谕事:案于干隆二年七月三十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议得:闽浙总督郝疏称奉上谕:朕思各省营伍离提镇辽远,着行文各省督抚,令其酌量地方营制,应如何令提镇等隔数年一次亲身巡阅之处,妥协详议具奏,钦此;臣查闽省惟铜山水师一营,应委令附近之南澳总兵每年前赴查察等语;应如所请,奉旨依议,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仰见皇上睿虑周详,俾水陆远近各营巡查,并无遗忽,斯军伍咸臻整肃,而将士无不奋励矣。

  一件为敬陈末议事:案于干隆二年七月三十日,前任总兵臣马骥承准闽浙总督臣郝照会,准兵部咨,议得:两广总督鄂奏称,部覆湖广彝陵总兵王进昌条奏,火器外委难资实用,请嗣后各营出有外委三缺,将马兵拔补二名,火器内拔补一缺等语,应如所请,奉旨依议,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窃火器添设外委,必致虚糜兵额,且枪手兼习弓马,又非上进无阶,嗣后陆续调拔,不再设立,斯兵额无缺,而火器皆资实用矣。

  一件为奏明事:案于干隆二年八月十二日,前任总兵臣马骥承准闽浙总督臣郝照会,准吏部咨,议得:署河南布政温而逊奏称,臣阅邸报,伏读谕旨,凡地方大员同省办事处,互结姻亲,则嫌疑在所不免,嗣后各宜留意,以免嫌疑之迹,钦此;今臣与守道黄叔璥实系姻亲,应否回避,恭折陈奏等语。查定例无儿女姻亲回避之条,但同省之员若结姻在未莅任以前,遇有举劾,将该员谊系姻亲之处,本内声明,以凭查核;奉旨依议,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窃同省现任缔结姻亲,即有嫌疑之迹,臣恪遵圣训,罔敢徇私,申饬属员,共矢公忠,以仰副圣朝正直荡平之治。

  一件为请停随带人员之例、以清吏治事:案于干隆二年八月二十六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会议得:刑部左侍郎刘奏称,新任督、抚、提、镇,往往奏请随带人员,请嗣后概停其奏请随带等语,应如所请,奉旨依议,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窃调任奏请随带,舆论即指为私人,且贤能随地皆需,我欲絜为腹心,彼即少一膂力,亦非公恕之道,向后不许随带,自无偏党。

  一件为台湾字识援例详请等事:案于干隆二年八月二十九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准闽浙总督臣郝咨,准部咨,会议得:闽浙总督郝疏称,台澎各营兵粮工字识,请饬令内营调拨空粮前往,听其就近招募等语,应如所请,奉旨依议,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窃内营拨识来台,多属未谙,办事迟钝,贻误匪轻,兹就本地招募,于营务大有裨益。

  一件为请严稽查小艇之法、以靖盗源事:案于干隆二年九月初八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查先经浙江温州总兵施世泽奏称,沿海港■〈氵义〉小艇,俱令取具澳邻甘结印烙,编号书篷,给照出入,就近汛口查验,计口计日带粮,限日往返等语,应如所请,奉旨依议,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窃查闽省沿海小艇,印烙编号、取结给照成例,遵行已久,臣时加申饬,无致懈弛,以靖海疆。

  一件为钦奉上谕事:案于干隆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总理事务王大臣奉上谕:朕御极以来,凡八旗、部院及直省亏空银两,施恩豁免者,已不下数千万两,嗣后一切亏空案件,仍照旧例办理,如有实在不能完纳者,但当云无力完帑,出具保结,不得用家产尽绝字样,着将此旨传谕内外臣工知之,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伏思亏空人员,罪无可逭,恭逢皇上御极,加恩豁免,又荷诰诫谆谆,宽其既往,予以自新,虽至愚之人,亦知感激儆省。

  一件为钦奉上谕事:案于干隆二年九月二十九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内阁奉汉字上谕:从前侵贪那移应追之项,已于恩诏内查果家产尽绝、力不能完者,概与豁免,至于那移之项,查明实系因公确有凭据者,具题请旨,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仰见皇上宽仁矜恤,虽法无可贷,犹原其情,百尔臣工,自当砥砺廉隅,谨守绳墨,而无及于罪戾矣。

  一件为请申遏籴之禁等事:案于干隆二年闰九月十八日,前任总兵臣马骥承准闽浙总督臣郝照会,准户部咨,会议得:浙江布政使张若震奏称,臣闻各省每遇邻封水旱,本地谷价稍高,辄禁出境,请定以遏籴处分等语,应如所请,奉旨依议,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窃民食最宜通融,邻封岂容遏籴,但本地歉收,自当暂禁海口透越,更须稽查,斯处分严而立法善矣。

  一件为特请严禁台湾民枪等事:案于干隆二年闰九月二十三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议得:福建水师提督王郡奏称,蒙部文准民人制造鸟枪,宜将台民制造鸟枪之处,照旧禁止等语,应如所请,奉旨依议,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窃台地民番杂处,易启衅端,防范最宜严密,不许制造鸟枪,即有不逞之心,凭借无资,亦不敢炽,洵为要地之福。

  一件为地方盗案等事:案于干隆二年十月二十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准闽浙总督臣郝咨,准刑部咨,议得:署广东提督张天骏奏称,盗案武弁参处,不过停升罚俸,而提镇又无凭督缉等语,应请嗣后盗贼案件,该州县移知该管汛弁,即具文申报提镇,以便责令跴缉,奉旨依议,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窃地方盗案,文武员弁均同缉拿,更加各上司严督,则贼犯自无兔脱之患。

  一件为请严私越番界之例、以全民命事:案于干隆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承准刑部札付,会议得:福建水师提督王郡奏,台民于番界之外私行出入者,照潜出外境律等语,应如所请,奉旨依议,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窃小民趋利目前,罔顾后患,立法既严,则稽查谨密,人不敢犯,而民命之所全实大矣。

  一件为敬陈台地善后事宜事:案于干隆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巡视福建台湾御史臣白单咨,准户部咨,会议得:巡视台湾御史白等奏称,番地勘丈归番,严禁暗贌私买等语,应如所请,奉旨依议,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窃画清番界,严禁占越,洵为台地善后要务,地方文武员弁实力奉行,务使番民相安,海疆自底宁靖。

  一件为请更武职无籍可归等事:案于干隆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嗣后武职革退之员,查明实系无籍可归,准其入籍任所,奉旨依议,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窃官职虽有崇卑,无籍可归,情皆可悯,一体准其入籍,则废弁身家咸欣有托矣。

  一件为钦奉上谕事:案于干隆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前任总兵臣马骥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内阁奉上谕:荆州将军衮泰因军政届期,将年老佐领五十泰等七员,照例请交部院议处,但此内不无出兵数次,曾经效力,其有军功者,如何定例之处,着九卿会议具奏,钦此,钦遵臣等会议,奉旨依议,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伏思疆场效力,为武臣职分之当,然年耄力衰,自宜引退,乃蒙皇上洪恩优渥,俾桑榆余齿,得遂生全,凡在戎行,无不感激矣。

  一件为钦奉上谕事:案于干隆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前任总兵臣马骥承准闽浙总督臣郝照会,准兵部咨,内阁奉上谕:曾奉皇考圣谕云,每见督抚提臣中有将熟习水师人员调用陆路者,以致用违其长,若从前有似此误用者,可查明题请改调,向后部中推升之缺,亦着声明旨,近见各省题补武弁又有如从前之弊,着该督抚提臣□各属武弁内详查,奏闻请旨,若陆路弁员有通晓水师者,亦着奏闻以水师调补,钦此等因,经前任总兵臣马骥通行台澎水陆各协营一体钦遵在案。仰见皇上因材器使,造就曲成至意,盖置非其地,则用违其材,况水师人员,尤为难得,一转移间,而抱材思奋之士,皆得自效矣。

  钦惟皇上精一执中,刚柔敷政。操三重以寡过,知天知人;敷五福而锡民,无偏无党。海疆僻远,咸经□□□详;要地繁难,悉有成宪之可守。臣庸材谫□,□寄谬膺,接任以后,惟有小心恪遵,实力办理,庶仰报皇恩于万一耳。臣谨将前任总兵臣马骥干隆二年分任内奉到上谕及条奏议行事件,查明实力奉行,务期成效,逐条简叙声明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施行。为此除具题外,理合具揭,须至揭帖者。右具揭帖。干隆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三~八○八页。

  ·二、台湾总兵张天骏揭帖

  镇守福建台湾等处挂印总兵官署都督佥事驻札台湾府职张天骏谨揭为恭报微臣奉到律例日期事:干隆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据坐京提塘俞学天差赍刑部律例馆颁给汉字律例一部到臣。臣随率所属员弁,出郊跪迎至署,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祗领讫。钦惟我皇上太和昭临,至仁丕懋,本好生之德,继列圣而载定爰书,期刑措之风,命群工以重参条教,宽严并济,准情理之时宜,繁简适中,酌重轻于画一,特颁令典,敕布章程,维允维明,垂亿万年而永久,是彝是训,合十五国以同文。伫见纬消贯索,颂帝德之高深;行看草卧桁杨,仰皇仁之浩荡。山陬海澨,共凛王章;秋肃春温,咸钦圣泽。所有微臣奉到律例祗受日期,理合恭疏题报,伏乞皇上睿鉴施行。为此除具题外,理合具揭,须至揭帖者。右具揭帖。干隆八年十二月初一日。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一三页。

  ·三、台湾总兵张天骏揭帖

  镇守福建台湾等处挂印总兵官署都督佥事驻札台湾府职张天骏谨揭为钦奉上谕事:案承前任福建浙江总督臣满照会:准兵部咨开:奉上谕:为治之道,在于务实,不尚虚名。朕缵成丕基,刻以吏治兵民为念。事无大小,周思详虑,求其见诸施行,实可以有济天下者,必下谕旨,谆谆告诫。中外条奏有当理者,无不嘉与采纳。所冀内外臣工,实在遵行,庶有成效。一年以来,所下谕旨,及中外条奏颁发于六部、九卿、八旗、各直省者,亦已多矣。内外衙门,于奉到事件,若不过行一文书,出一告示,徒托空文,竟不见诸实事,则不征不信,岂朕倚毗相助为理之至意?倘所下谕旨,及条奏准行之事,其中果有一、二未尽允协,宜加损益者,自即当据实入告。尔等即通行六部、九卿、八旗、各省督、抚、提、镇,凡从前所下谕旨,及条奏议行事件,皆令其于来年十二月,各条各款,其实在如何施行?其行之如何已有成效?条分缕晣,明白奏闻。至有密奏下谕旨,仍密行详悉奏闻。朕之所以宽其期限者,俾欲各得悉心体究,斟酌施行,于吏治兵民,实有所济。各宜砥砺,以副朕怀。特谕。钦此等因,转行遵奉在案。业经前任总兵递年恭缮黄册进呈在案。又为钦奉上谕事,案于雍正六年二月二十二日,前任总兵臣陈伦烱准福建水师提督臣蓝廷珍咨,蒙兵部札付内开,职方清吏司案呈,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内阁交出批本,员外郎七达子等奏称:雍正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宗人府奏为有无成效一本折奏,奉旨:览各部院具奏,此等事件,有造册具奏者,亦有于本内缮写者,亦有于折内开写者,各不相同。将此俱着画一缮本具题,不必全叙,祗声明缘由,总统缮写,以便览阅。钦此。又奉旨:总兵官黄元骧亦为此具奏,想各省督、抚、提、镇等必陆续具奏。俟奏到之日,尔等写票签交批本处收贮,朕乘暇看阅,钦此。雍正三年,各部院具画一另行缮本具奏。前降谕旨,祗交各部院画一具奏。是以督抚等仍有造册具题者,亦有缮本具题者,请于开印后批发等因具奏。本日奉旨:大学士等当遵照交部院之旨传谕督、抚、提、镇等,亦令画一,将有无成效事件,俱于本内声明缘由具奏,不必另造册档。钦此。相应通行直隶各省提镇,一体钦遵可也。为此,合札该提督转行各该镇一体钦遵施行等因,转咨遵奉在案。兹臣遵将前任总兵臣何勉干隆七年分钦奉谕旨及条奏议行各案件,实力奉行,务期成效缘由,逐一查明,分晣简叙:

  一件为筹备营伍积贮、以资饱腾事:案于干隆七年正月初九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准署福建浙江总督印务署福州将军臣策咨,准户部咨:各省武职升迁署事各员,原有留半亲丁名粮,造报既未画一,恐历年久远,该管上司不行查察,于营伍无裨。请嗣后各省将留半亲丁银两,遵照雍正八年上谕,留为本营修理营房衙署之用,申报上司查核,将余存数目,年底造册报部备查可也。奉朱批:依议,钦此等因,遵照在案。

  一件为钦奉上谕事:案于干隆七年正月二十三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郡咨,蒙兵部札付内开,奉上谕:各省副将、参将分别等第,五年举行一次,着将所保一等之副将、参将俱送部引见,永着为例,钦此等因,钦遵在案。

  一件为移付事:案于干隆七年正月二十五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黏单内开,奉旨:近来督抚参官甚多,大都摭拾细事,加以重款。及至审虚,不得不请开复。夫国家策励人材,必须养其廉耻。若既被严参,于获罪受辱之后,审明复职,而腼然不以为耻,则后此之荡检踰闲,恐不可问。若稍知愧怍之人,又必志气隳颓,不能复振。是岂督抚仰体朝廷培植人材之道?近来臣工,率狃于观望迎合之陋习。朕谆谆开导,至再至三,而此风尚不能改。在京部院衙门,承办之人尚多,偶有不协寮寀,犹可救正,朕亦可面加指示。至外省督抚,若务为迎合,为属吏者又群然迎合以取悦上官,则公事之颠倒舛错者,非鲜浅矣。九卿督抚宜深体朕怀,各自省察警惕,以襄治理,钦此等因,钦遵在案。窃惟澄叙官方,原不期于刻劾,整饬属吏,应各尽其公忠。去观望迎合之习,庶无偏党依附之虞。内外臣工,各宜猛省。

  一件为敬陈蒭荛等事:案于干隆七年二月初七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黏单内开,议得原署湖督那奏称:营伍私设提塘及字识冒占伙粮之弊,仰请敕下各省督抚诸臣,一体清查裁禁等语。应如所请,提镇各标协营,毋许于省会地方提镇驻札之所,私设提塘。或有应需办理,着提镇自行雇办。各协营或附提镇所委之人,或约同附近营分公同雇人承办。所雇之人,给赏工食,毋许擅给名粮。至各营掌稿书识,除本身名粮一分之外,动支公费银两,量给工食,年底造册报销。所有从前冒占之粮,清出募补。各省均照楚省一体办理。奉旨:依议,钦此等因,钦遵在案。如此清查裁禁,分别雇办量给,而冒占之弊肃清矣。洵属有效。

  一件为请申明中军之制、以励戎行事:案于干隆七年二月初九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黏单内开:嗣后凡一应奔走役使之事,不得擅责中军料理。各督、抚、提、镇将米盐琐务付托中军筹画之处,悉行禁革。中军与文员宴会探听信息之处,倘有仍循陋习,立即查参。又岁时令节,督、抚、提、镇衙门张灯结彩,中军曲意经营,即以兵丁子弟充作伶优杂戏,至医卜、星象、碁师、琴客出入督抚等衙门,行令严查禁革。如中军仍有曲意经营等情,即照不谨例议处。嗣后中军、副将、参将、游击缺出,有应题补之缺,行令督、抚、提、镇拣选题补。如将不端之人徇情题补,后有发觉,将督、抚、提、镇照滥举匪人例议处。奉旨:依议,钦此等因,钦遵在案。窃惟严中军之体制,定滥举之处分,庶几领袖得人,而官常自肃矣。

  一件为查奏事:案于干隆七年三月初九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准福建布政司咨呈,奉福建巡抚臣王牌,准刑部咨,会同吏部折奏:嗣后官员,有犯侵贪等案,钦遵办理。凡原拟斩绞,有以限内完赃请减者,刑部查明,果系贪婪入己,情罪较重,即于请减本内声明加签,请旨徒犯,坐台三年;果无贻误,准其免罪,回籍回旗。问流者坐台三年,报满之日,将应否宽免之处,奏闻请旨。如有贻误,严参治罪。再查贪婪人员内有完赃之后,实系无力坐台者,准其呈明,取具各官印甘各结,据实保题,免其发往,各照减等之罪发落。倘尚有隐匿赃私,一经发觉,将参员严加治罪,保题出结各官交部严加议处。奉旨:依议,钦此等因,钦遵在案。如此分别办理,庶贪官不致有未尽之赃私,而军台亦无贻误矣,洵属可行。

  一件为遵旨速行事:案于干隆七年三月十一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准刑部咨称,会覆侍郎周条奏一折黏单内开:老瓜贼之本地方官拿获,并无议叙疏纵,亦无议处,责成未专,因而缉捕不力等语。应如所请,嗣后地方官有能拿获一名者,照拿获邻境盗首例分别议叙;不能拿获,经犯事地方及别州县拿获或指名关拿者,将该地方官照不实力编排保甲、稽查盗贼例议处。又塘汛兵丁,宜严定晓夜巡查,以慎防范。应行令转饬该管汛防员弁,严督汛兵,昼夜轮番,往来巡查,务令凶贼绝迹。如汛兵怠惰,照例治罪。该汛员弁听其懈弛,照约束不严例议处。又文武承缉之例,应如所请,嗣后道路掩埋无主身尸,有背负及放气被勒戮伤情形,将专兼统辖文武各官,俱照盗案例揭参疏防。限内不获,照盗案例议处。倘有避重就轻,察出照讳盗例议处。至老瓜贼中途谋害行客,武职疏防,俱照设有墩铺防兵之例议处。奉旨:钦此等因,钦遵在案。

  一件为钦奉上谕事:案于干隆七年三月十一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内开,奉上谕:嗣后外任旗员子弟年至十八岁以上者,在外仍令该督抚题请,在内着呈明该都统查奏,俱准其随任。其不愿随任者亦听之。若随任之后,或出署交游,及干预地方之事,着该督抚即行查参,从重议处,钦此等因,钦遵在案。

  一件为钦奉上谕事:案于干隆七年四月初六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准福建巡抚臣王咨,准刑部咨开,奉上谕:苗地匪类,诡名甚多。即如黔、粤逆苗石金元、戴老四,乃案内之首犯。一人而有数名,易于蒙混,则为从之党羽,借名漏网者不少。传谕广西等省之督、抚、提、镇,嗣后于始初拿获苗犯之时,将一人几名,详细讯问,开写明白,知会邻省员弁,不许稍有隐匿,则使彼此易于查察,钦此等因,钦遵在案。

  一件为详情事:案于干隆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黏单内开:嗣后承缉、承追、承查、承变等项案件,俱不准将公出日期扣除。至承审案件,如印官公出,概准其于本限内扣除。该督抚查参咨内,声明其委署别邑之本任内应审之事,不准照公出之例扣展。再专司督催之道府厅员,如承审案件,遇有公出,照州县之例扣展。其未经审解及承缉、承追、承查、承变等事,亦照此例,不准扣除。奉旨:依议,钦此等因,钦遵在案。似此分别扣展,而承督各官,事件既无率结之虞,办理亦无因循之患,洵属可行。

  一件为钦奉上谕事:案于干隆七年四月二十八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黏单内开,奉旨:左都御史刘奏大学士张亲族居官人多、应请裁抑一折,又奏尚书讷承办事务太多、并任事过锐一折,此国家之瑞也,朕心转以为喜。大臣见人直陈己过,若有几微芥蔕,则非大臣之度矣。张亲族人家,一经查议,皆知谨饬,转于大学士有益,所请裁抑之处,着该部查议。至讷职掌太多,如有可减之处,俟朕酌量降旨。近来参奏大臣者,每多过当,有关国体。此等奏折,若不发出,宵小无知者,必且以参大臣为幸进阶,其为害于人心风俗,实非浅鲜。是以将二折发出,并将朕意晓谕众人知之,钦此等因,钦遵在案。仰见皇上于从谏如流之中,寓君臣交儆之意。上以存国体,下以正人心,圣谕周详,所关匪细。

  一件为知照事:案于干隆七年五月初八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黏单内开:嗣后外任大小官员,凡遇降革留任及降职、降俸、住俸等案,于汇题奉旨之日起,应扣俸银,照数分别扣解,按季造报查核。武职事同一体,应照文职一例办理。奉旨:依议,钦此等因,钦遵在案。自此按季报咨,而开复不致停升,扣解既清,而俸银俱归画一矣。洵属可行。

  一件为移付事:案于干隆七年五月初九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工部题覆,湖北布政使司严瑞龙条奏核减工程银两、照杂项钱粮例勒限催追一折,应如所奏:嗣后计以年限。若限满不完,将承追官初参降二级,戴罪督催完纳,复参罚俸一年。如承办之员,遇有升迁事故,于任所原籍催追。限满不行完缴者,亦令该督抚等指名交部,分别议处。奉旨:依议,钦此等因,遵行在案。自此承追、承办各有定期,而催追完缴,均无延饰矣。洵属可行。

  一件为请除营伍锢习等事:案于干隆七年五月十九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黏单内开:行令各省督、抚、提抚、镇,严饬标、协、营、汛,将现在各兵有无子弟,确查注册。遇有粮缺,实系年力强壮者,方准顶补;如无合式子弟,即另行募补。至现在旧兵内,其从前未经出师效力而筋力已衰,自应裁汰;若有出师效力,筋力虽衰,尚堪差操者,酌量留伍。该管将弁,倘有造报不实,朦混顶补,怠忽从事者,即行查参。奉旨:依议,钦此等因,钦遵在案。似此据实查造,而幼弱不得滥充,分别汰留,而衰老莫能虚应。于以锢习悉除,而兵丁咸归实用矣。洵属可行。

  一件为请严失察等事:案于干隆七年六月十二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黏单内开:查直省盗劫案内,窝家不获,止于按限查参议处,并无因所属地方有窝盗之家,地方官不实力奉行察访,被别处拿获供出窝家,将州县及捕盗等官,照例参处之案。是定例罚俸一年之条,向来督抚并不遵照查参。请将此例再通行各省督、抚,严饬密访查拿。若被别处拿获盗贼供出或被上司访出者,照定例参处。武职专汛外委各官,亦照文职之例。奉旨:依议,钦此等因,钦遵在案。窃惟究盗原须究窝,增例不如遵例。文武并严查获之条,而奸匪自无托足之地矣。洵属可行。

  一件为请定失察等事:案于干隆七年六月十三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黏单内开:嗣后遇有事主被盗,不行呈报,经本管州县查出,或拿获贼犯,审明补报者,免其议处。如经上司访令查拿,或别处获贼供出,始据具报者,降一级留任。该管府厅巡道访查补报者,均免议处。别处发觉者,同城道府、同知、通判等官罚俸一年,不同城百里以内罚俸六个月,百里以外者罚俸三个月。奉旨:依议,钦此等因,钦遵在案。窃惟州县有稽查盗贼之责,不宜因事主未报而从宽。上司有督率缉捕之权,亦宜于有司失察而加罚。洵属可行。

  一件为钦奉上谕事:案于干隆七年六月二十二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内开,奉上谕:各省会及府城照京城之例,置备水桶、水铳、钩镰、麻搭之类,派定人役兵丁,一遇火警,齐集抢救。我皇考为民御患,至详且悉。朕御极以来,复再三训饬。今看似有视为具文之意,且器椇日久敝坏,亦应随时修整。着行文各省督、抚、将军等,严饬所属,敬谨奉行。倘有怠忽,必于该管大臣是问,钦此等因,钦遵在案。

  一件为遵旨会议具奏事:案于干隆七年六月二十五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准护福建巡抚印务臣张咨,准刑部议覆侍郎张条奏重利放债一折,应如所奏:嗣后钦遵定例,如有佐领骁骑校领催等盘剥该管兵丁放印子银者,问拟鞭责枷号,仍照例追利入官。其并无扣取兵丁钱粮情事,止系重利放债者,仍照违禁取利之本律治罪。若民人交通领催人等,用计盘剥,按其情罪与指扣者不同,应照领催枷号例减一等。旗人内如有勒取兵丁钱粮之人,不在本佐领下放债者,亦应照民人减等发落。奉旨:依议,钦此等因,遵奉在案。

  一件为遵旨议奏事:案于干隆七年六月二十六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黏单内开,大学士伯臣鄂等遵旨议覆:嗣后各省滋生银两利息,约以一分为准,不得过一分五厘,永着为例。如有违禁,于现在营运数目之外,再将息银作本,并于议定一分五厘外,私取重利者,该督、抚、提、镇即指名纠参。奉旨:依议,钦此等因,钦遵在案。

  一件为酌增捕治等事:案于干隆七年六月二十七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黏单内开:嗣后各汛兵丁,每日务于黄昏以迄天明,于本汛上下巡至邻汛适中为止。并令地方官拨壮快一名,给单缴查。又行文各督抚,饬令所属地方官谕邻佑地保人等,不时稽查密禀。俟拿获查审确实给赏。捕役能缉获邻境老瓜赏银五十两,本境者二十五两。旁人首报能全获者赏银十两。挟嫌诬拿希赏者,照例治罪。再于所属捕盗同知、通判内,遴委才能之员,分带干役,四散查拿,缉获议叙。捕役一体赏赉。诬良滋扰,照例参治。奉旨:依议,钦此等因,钦遵在案。似此兵丁上下彻夜轮巡,而凶贼殊难下手,邻保官役各予劝惩,而宵小莫可潜踪。洵属可行。

  一件为钦奉上谕事:案于干隆七年七月初十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准护福建巡臣张咨,准刑部咨开,奉上谕:朕尝见各省督抚等奏报查拿盗贼,皆称邻封境上,萑苻潜匿,抢夺横行,而本省则极安静。此固由于督抚有互相推诿之心,亦由所属官员欺诳上司以卸己责。独不思督抚皆朕简用大臣,岂可存此疆彼界之心?此风不可改,国家何所依赖?可即传谕各督抚知之。钦此等因,钦遵在案。窃惟查拿盗贼,原无此疆彼界之分,凡百臣工,岂可存恕己责人之见?圣谕周详,允宜法守。

  一件为遵旨议奏事:案于干隆七年七月十六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准前任福建巡抚臣刘咨,准兵部咨黏单内开:查各省举子会试咨文,例由州县起文,转府至藩司,给咨赴部。有转发州县付本人者,有亲身赴司候领者,原不画一。今杨□□既称赴省需费耽延,实堪矜悯,应如所请,自甲子年为始,于乡试后藩司咨文,限一月内发各州县付本人赍部。其会试武举,亦照此例。奉旨:依议,钦此等因,钦遵在案。自此赴省无烦路费,咸归实用,咨文迅发,会试不致耽延,于以体恤寒儒,实以造成多士。洵属可行。

  一件为遵旨议奏事:案于干隆七年七月十九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准前任福建巡抚臣刘咨,准礼部咨黏单内开:议得孟夏行常雩礼,奏请皇上亲诣行礼,或遣亲王行事。孟夏后旱,则七日一祈。不雨或小雨,还从各坛祈祷如初。旱甚乃大雩。久雨伐鼓,用少牢荣祭于京师国门。不止则伐鼓,用牲祭于社,无庸各坛祈祷。各省、府、州、县,孟夏择日行常雩礼。或有亢旱,每七日先祭山川,次祭社稷。

  不雨乃行祈祷如初,但不得用大雩之礼,亦不必另设雩坛。其社稷、耤田等处,自有坛壝可以恪恭将事。其或霪潦为灾,则伐鼓用牲,荣祭城门,以祈晴霁。奉旨:是,依议,钦此等因,钦遵在案。窃惟祀雩、祀荣,报祭悉循乎典则,祈晴、祈雨,京外各致其悃诚。睹此礼乐修明,是自雨旸时若。洵属可行。

  一件为请旨事:案于干隆七年七月二十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准闽浙总督臣那咨,准兵部咨黏单内开:查拣选一二等之武进士,难免壅滞,请嗣后双单月轮用功加之时,无庸用之员,即将投供之武进士抵补。再查臣部差官二十员,于武举内拣充期满归入劳班选用,似应令拣选一二等之武进士,与武举一例充补,期满均归选用。如武进士、武举同日期满,令其掣签。如武进士内同日期满,仍照拣选年分、等第、名次选用。奉旨:依议,钦此等因,钦遵在案。似此过班抵补,既无碍于功加,一例选充,亦无妨于武举。武进藉以疏通,而营伍于以有效。洵属可行。

  一件为请定饬行等事:案于干隆七年八月初十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黏单内开:嗣后各省督、抚、提、镇、将军、都统、副都统题奏本章内,如有奉旨饬行者,仍祗遵旨饬行。其奉特旨交部议者,将该督、抚、提、镇、将军、都统、副都统照在京各衙门错误本章之例议处。奉旨:依议,钦此等因,钦遵在案。

  一件为钦奉上谕事:案于干隆七年九月二十四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内开,奉上谕:内地米谷偷载出洋,例有严禁。昔我皇考训谕地方官弁,至再至三。但恐日久法弛,人心玩忽,用是再颁谕旨,着沿海地方之督、抚、提、镇等转饬文武官弁,申明禁约,务绝偷越之弊。或有疏漏,经朕访闻,必于该督、抚、提、镇是问。钦此等因,钦遵在案。现在凛遵圣谕,实力奉行。

  一件为移付事:案于干隆七年九月二十八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内开:嗣后外任旗员子弟年至十八岁以上请留任所者,照例详明各上司。该督抚核实情节,先行咨明部旗存案,仍俟年底,臣部会齐人数具题。其在旗各员,初莅外任,呈请带往任所者,仍遵奉谕旨办理。奉旨:依议,钦此等因,钦遵在案。

  一件为钦奉上谕事:案于干隆七年十月初三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黏单内开,奉上谕:各省军政,乃黜陟将弁、鼓励戎行之要务,所关匪浅。倘司其事者,或瞻徇情面,庇护私人,则赏罚不明,戎政废弛,重负朝廷委任之意,其罪不可逭矣。用是特颁此旨,务各洗心涤虑,将从前弊习,一一屏除。倘有仍蹈前辙者,必当加以严谴。该部即通行晓谕知之,钦此等因,钦遵在案。窃惟军政为激扬钜典,岂可任意瞻徇?举劾为黜陟大权,岂宜妄行颠倒?圣谕特颁,咸知谨凛。

  一件为奏明事:案于干隆七年十一月初五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黏单内开:查出征病故三品以下官员,会典内载有给赏之条。惟副将病故,既不得同提镇之仰邀特恩,又不能比三四品官均沾圣泽,同属效力疆场,而赏恤未经画一,请嗣后出征病故副将,应照三四品官之例,一体恤赏。奉旨:依议,钦此等因,钦遵在案。

  一件为咨缴事:案于干隆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准礼部咨黏单内开:查印信关防,关系綦重。嗣后凡旧印缴部,应令该衙门于印面汉篆文正中镌一缴字,呈送上司验明,封固送部。奉旨:依议,钦此等因,钦遵在案。似此体制,不致有乖,而封缴莫能滋弊,洵属可行。

  一件为遵旨议奏事:案于干隆七年十二月十五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准福建浙江总督臣那咨,准兵部议覆福督那条奏:福建省生息银两,内地合之台澎,租息按照,年需不敷。缘加给台兵盘费,所用已浮于前,今取息既减,支用转增。仰恳天恩,准于存剩息银内动拨一万五千两,以一分五厘取息等语。应如所请,准其拨出通融赏给,务使均沾实惠。此外尚有余剩息银,陆续归还司库,报部查核。奉旨:依议,钦此等因,遵照在案。似此变通办理,而闽省兵丁均沾圣泽于无疆矣。洵属可行。

  一件为钦奉上谕事:案于干隆七年十二月十七日,前任总兵臣何勉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蒙兵部札付内开,奉上谕:闽省向来武备废弛,兵丁久染恶习。而武弁又复袒护姑容。即如漳浦县杀死知县一案,子龙小刀会内即有兵丁连结,此则干犯法纪之尤甚者。着该督、抚、提、镇严饬各将弁,自今以后,务令约束兵丁,申明条教。倘再有百姓不法之案,营兵在内指使牵连者,将该管弁员即行纠参,从重议处,钦此等因,钦遵在案。窃惟兵以卫民,岂宜诱民以犯科?官以尽职,岂可旷职以骄兵?圣谕特颁,咸思谨凛。

  钦惟我皇上德懋中和,同恩覆载。宵衣旰食,时深保赤之怀;发政施仁,恒切求宁之念。凡立法纳言,悉经睿鉴精详,莫不至善至当。臣一介庸愚,谬膺重寄,夙夜冰兢,陨越是惧。钦奉上谕,敢不加意黾勉,率属实力奉行,期有成效,以报高深于万一耳。臣谨遵查旧案,将干隆七年分奉到上谕及条奏议行事件,俱于本内简叙,声明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施行。为此除具题外,理合具揭,须至揭帖者。右具揭帖。干隆八年十二月十九日。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一本六九~七五页。

  ·四、闽浙总督那揭帖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世袭云骑尉加二级纪录十九次那为请定岁底奏报、以肃马政事:据福建布政司布政使高山详称:查康熙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奉前任李督院牌:案准兵部咨开,顺治十八年朋马数目,系巡抚兼管军务任内之事,仍应令各该巡抚查核造册具题;至嗣后朋桩马匹,以各该巡抚交割之日为始,俱听总督查核奏报等因,奉有依议之旨,抄出到部,移咨到院行司。

  奉此,又为闽省买补营马透支水师朋银、酌定成规、以杜冒销、以示公普事,奉前总督郝部院牌:照得营制武职大小员弁以及战守各兵,均有朋银扣贮司库,以备买补例缺操马及更换战船篷索之需。而各营扣贮朋银,多寡不一。倒马支领,必量入为出,核定额数,总不浮出本营朋扣之外。其未满三年,扣除赔桩,此定例也。查闽省奏销内开,雍正八年分通省水陆各营官兵朋扣并赔桩银三万四千八百六十六两六钱一分;内内地陆路官兵朋扣并赔桩银二万二千六百七十二两四钱三分,内地水师官兵朋扣银七千三百六十两零九钱八分,台湾水陆官兵朋扣银四千八百三十三两二钱。查陆路各营共额设经制营马五千六百三十八匹,自应各计本营朋扣银数,核报倒马领银买补,宁少无溢,始与定例相符。乃查雍正八年分各标协营报过倒马竟至一千二百四十八匹,买补动支朋银二万七千四百五十六两,除将陆路朋银通支外,又透支内地水师并台湾官兵朋银四千七百八十三两五钱七分。水师领过修换篷索银三千五百一十两五钱二分八厘,下剩报部朋银仅三千九百两零八分二厘。且查通省报倒马匹,并不画一。如督标三营额马六百六十四匹,每年共报倒马一百四十五匹,每匹部价二十二两计算,该领朋银三千一百九十两,除动支三营共朋扣银二千四百二十六两四分外,多支朋银七百六十三两九钱六分;将军标两营额马四百匹,每年共报倒马一百零一匹,计算该领朋银二千二百二十二两,除动支两营共朋扣银一千一百六十六两八钱八分外,多支朋银一千五十五两一钱二分;提标五营额马八百六十二匹,每年共报倒马二百七十匹,计算该领朋银五千九百四十两,除动支五营共朋扣银二千六百五十四两四钱外,多支朋银三千二百八十五两六钱;抚标汀州镇、兴化协、长福营等标镇协营共额马一千一百一十五匹,每年共报倒马二百七十三匹,计算该领朋银六千零六两,除动支各本营朋扣银四千二百三十三两八钱四分外,多支朋银一千七百七十二两一钱六分。以上每年通省共多支朋银六千八百七十六两八钱四分。至九年分所领朋银,亦系照旧透支。查此透支之项,均为各营弁冒销。其兵丁遇有倒马,又有赔桩、肉脏、截旷种种各色,仍扣兵银买补。是以兵丁每逢倒马,不但不得应支马价,尚须扣出银两,以为买马之用。从前本部院在广东任内核定朋银之数目,额报倒马之多寡,并通行严禁,不许营弁又扣兵银买马。雍正九年,一岁之内马兵倒马者,不出肉脏,量扣朋桩,即将所领马价买补,年底查核,尚有余存银两分赏各兵。故知报马虽多,原与兵丁无涉,徒滋营弁冒销耳。所有雍正十一年分闽省倒马数目,本部院确加斟酌,应减倒马三百一十三匹,每年通省核定止报倒马九百三十五匹,动用买补朋扣银二万零五百七十两。将来盈缩,总不得浮出本营朋扣之外。其于兵丁并无所累,而朋银不致为营弁冒销矣。至此项减报倒马所余银六千八百八十六两,例应同原支剩朋银三千九百两零,一体充饷。但查水师有各营修整出洋巡防军械每年共需银七百一两三钱三分,又水师提督并海坛、金门、南澳三镇执事夫役工食等项共银九百三十七两零,向在地丁钱粮耗羡内支用。查此项原系水师公务,况耗羡银两不能岁内征完,一切公费,应量入为出。经本部院会同抚都院计议另奏,除原支剩朋银三千九百两零仍照旧充饷外,应请将水师前项所需银两即于此减报倒马银内酌拨支给。下剩银五千二百四十七两零。查台湾镇协各营均属一体扣朋,因系内地各标协营现兵调换,是以原无公费名粮。在台湾陆路并无操马,无凭支领朋银。水师设有战船,燂洗修理,又无公费可动。一切公事俱系营弁捐备,既有重洋之险,又有捐备之费,未免偏枯。至内地水师官兵,出洋巡哨,日在洪波怒浪之中,甚为劳苦,所有下剩朋银,应照粤省核减朋银之例,俾出洋官兵一体均沾,并资台湾公务水师燂洗之用。至水师提镇,仰蒙圣恩,赏有执事夫役等银。其陆路提镇暨台湾镇,相应仰邀皇上天恩,一视同仁,于前项下剩朋银五千二百余两之内,陆路提督给银五百两,台湾镇远处重洋,需用繁多,给银四百两,福宁、汀州、漳州三镇各给银二百两,以为赏号之需,俾一切公务更得充裕。至台湾镇属之水师安平、澎湖二协各给银二百两,陆路南北二路各给银二百两,以资燂洗战船,办理营中公务,余为赏给出洋官兵等项之用。其朋扣银两动支各数目,统于每年奏册内分晣登明报部等因,除恭折奏明,奉旨俞允,并咨明兵部外,备牌行司。计粘单一纸内开:督标应减报马五十一匹,将军标应减报马四十五匹,陆路提标应减报马一百三十八匹,抚标应减报马三十五匹,汀州镇应减报马三十一匹,兴化协应减报马一十一匹,长福营应减报马二匹。以上共减马三百一十三匹等因。

  奉此,又为遵旨知会事,奉前督院牌:雍正十一年七月十二日,准署陆路提督福州阿将军咨开为照闽省水陆各营,统于每兵百名内派存空粮三分,以为修补军装、甲械之需。唯军标两营,尚无扣存空粮,修备军装无项可支。先经奏请恩准,将节省马价及草干、肉脏等银,为两营修造军装之用,并将制备过军装、药铅等项并动用及剩银数,于每年岁底奏报各在案。嗣准贵部院以陆路各标协营每年所报倒马过浮,恐致营弁冒销,循照广东减报之例,议将陆路各营减报倒马三百一十三匹,共节省银六千八百八十六两,除各项公务派给外,下剩朋银,赏给出洋官兵等项之用等因,折奏奉旨俞允,并单开军标两营应减报马四十五匹等因,咨会前来。查军械等项必须按时修备,军标两营既无扣存空粮,马价又已裁减无余,而两营钦奉谕旨,兵丁遗缺悉挑旗丁顶补,复不便循照通省一体派存空粮。辗转思维,无项可以动那,复经恭折奏恳,即于前项下剩朋银内每年赏银五百两,并将草干、肉脏银两添补,以为两营修备军装之用,仍于每年具折奏报等缘由,荷蒙圣主恩准。除另咨署将军副都统并饬行军标两营外,合咨烦请查照施行等因到院行司。

  奉此,又为酌定驿朋事宜请旨遵行事,奉前督院牌:雍正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准兵部咨开,车驾清吏司案呈,本部奏前事等因,雍正十二年三月二十日交与奏事郎中张文彬等转奏,本日奉旨依议,钦此,相应行文该督,转行巡抚、藩司并提镇各营一体遵行可也,合咨钦遵查照施行。计粘单一纸内开:一马匹皮脏,除口外差遣及在军营倒马免其变价外,其余倒马,俱系动帑采买,所有皮脏,例应变价解部。查江南督抚提标及湖北、湖南朋马、驿马皮脏银或九钱、或一两、或一两五钱,即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河标、漕标、四川犹变价五钱,乃其余各省朋马、驿马皮脏银或三钱、或二钱、或一钱零,或分厘无报。纵马脏无值,岂马皮果尽为弃物乎?应将各省朋驿未经报出皮脏银两及变价不及五钱者,悉令照五钱例从轻开报,变价解部。一、各省朋马奏销册籍,多有舛错遗漏,若不行驳查,既恐朦混冒开,若驳查往复,又必稽迟岁月,于内于外,俱有未便。应令该督抚将各营官兵马匹各造总册一本、细册一本,朋桩、皮脏等银总册一本、细册一本,臣部颁给式样,令其照式造报。如有浮冒重复等弊,不难按册稽查,而即可题结。计发册式四本等因,咨院行司。又为前事奉前督院牌:雍正十二年六月初五日,准户部咨同前因行司。

  又为前事奉前督院牌:干隆元年正月二十一日,准兵部咨开,车驾司案呈,兵科抄出本部题前事议覆浙闽总督郝奏销闽省各营雍正十二年分朋马一案,于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初八日题,本月初十日奉旨依议,钦此,钦遵抄出到部,相应抄录原题移咨前去,钦遵查照施行。计粘单一纸内开:兵部为请定岁底等事,兵科抄出浙闽总督郝题前事等因,于雍正十三年八月三十日题,十月十八日奉旨:该部察核具奏,钦此,钦遵抄出到部。该臣等议得:福建浙江总督郝疏称,建宁镇及台湾城守营系新设营分,从前未经议及,所有赏号公务,均应照例年各给银二百两;又淡水营有燂洗战船之费,亦应年给与一百两等语;应于此项剩余银内照数拨给五百两等因,咨院行司。

  奉此,为钦奉上谕事,奉前总督闽浙郝部院牌:干隆二年闰九月二十九日,准兵部咨开,职方清吏司案呈,兵科抄出本部题前事等因,于干隆二年九月二十日题,本月二十二日奉旨依议,钦此,相应抄录粘单行文该督可也,合咨钦遵查照施行。计粘单一纸内开:议得闽浙总督郝疏称,接准部咨,钦奉上谕:朕查阅省澎湖地方,系海中孤岛,并无田地可耕,附岛居民,咸置小艇捕鱼以餬其口。昔年提臣施琅倚势霸占,立为独行,每年得规礼一千二百两。及许良彬到任后,遂将此项奏请归公,以为提督衙门公事之用,每年交纳,率以为常。行家任意苛求,渔人多受剥削,颇为沿海穷民之扰累,着总督郝玉麟宣朕谕旨,永行禁革。其现在捕鱼船只,饬令该地方官照例编号,稽查办理。

  此项陋规,既经裁除,若水师提督衙门有公用必不可少之处,着郝玉麟将他项银两酌拨数百金补之,钦此。臣随即出示禁革去后,兹准水师提督臣王以水师提督衙门有应援通省之责,所遣官兵,不有赏罚,无以劝惩,如每年哨巡、大操以及按期操考、获匪缉私、远近差遣,动需赏给,此乃按岁必不可少之公用,向俱就澎湖渔例内支应,今此项既奉旨禁革,所有公用之费,现荷圣恩体恤,将他项银两酌拨补之,应听酌裁等因。臣查陆路提督衙门亦系应援全省,从前曾于减报倒马案内经臣奏请,于下剩朋马银内拨给五百两以为赏号之需,荷蒙世宗宪皇帝俞允在案。今水师提督衙门事同一例,相应仰恳天恩,一视同仁,俯准每年酌拨银五百两,以为赏号等项之用。其亦请于减报倒马下剩朋扣银内支销,理合遵旨具疏题明等因,具题前来。查干隆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内阁奉上谕:朕查闽省澎湖地方,系海中孤岛,并无田地可耕,附岛居民,咸置小艇捕鱼,以餬其口。昔年提臣施琅倚势霸占,立为独行,每年得规礼一千二百两。及许良彬到任后,遂将此项奏请归公,以为提督衙门公事之用,每年交纳率以为常。行家任意苛求,渔人多受剥削,颇为沿海穷民之扰累。着总督郝玉麟宣朕谕旨,永行禁革。其现在捕鱼船只,饬令该地方官照例编号,稽查办理。此项陋规既经裁除,若水师提督衙门有公用必不可少之处,着郝玉麟将他项银两酌拨数百金补之,钦此,钦遵行文在案。今该督既称出示禁革,并准水师提督王以水师提督衙门有应援全省之责,所遣官兵,不有赏罚,无以劝惩,如每年哨巡、操考、获匪、缉私、差遣,动需赏给,向俱就澎湖渔例内支应等因。臣查陆路提督衙门从前曾于减报倒马案内奏请于下剩朋银内拨给五百两以为赏号之需,今水师提督衙门,仰恳一视同仁,俯准每年酌拨银五百两,以为赏号等项之用,亦请于减报倒马下剩朋扣银内支销等语,应如该督所请,福建水师提督衙门嗣后每年在于下剩朋银内拨给银五百两,以为赏号等项之用,仍将动支赏给各细数开造清册,同该年朋马奏销各册,送部查核等因,咨院行司。奉此,俱经移行一体遵照在案。

  该本司布政使高山查得:福建省镇防、经制将军、督抚、提镇、水陆绿旗、九府二州及台湾澎湖各镇标营官兵马匹,干隆八年正月起至十二月底,镇防官兵共应存朋扣银三千八百六十八两八钱九分,共应存皮脏银七十五两,赔桩银无;经制各镇标营官兵共应存朋扣银二万八千六百三两一钱,共应存皮脏银三百九十二两五钱,赔桩银八十两;台湾各营官兵共应存朋扣银六千七百四十八两一分,皮脏银无赔桩银无。以上朋扣、赔桩共银三万九千三百两,皮脏共银四百六十七两五钱,本司遵照旧例,逐一按营分晣,照依各营数目,备造清册并简明总册,现在合就呈送,伏候察核具题。

  再查续为敬陈防海事宜等事,案奉具题,嗣后闽省水师各营战船应给修换篷索银两常年每岁于朋扣余剩银内给发,与买马一项同时奏销等因,奉准部覆,遵照在案。今除闽省各镇标营应买马九百三十五匹,共享朋银二万五百一十二两八钱六分,又动皮脏变价款内凑给银五十七两一钱四分,二项共价值银二万五百七十两,又朋扣余剩银内干隆八年分给过水师各营篷索料价银三千九百四十三两八分四毫,俱备造细数清册另请题销外,又减报倒马扣存朋扣银内干隆八年分给过督标水师营制换篷索料价银二十八两七钱四分四厘八毫,又动给水师旗营制换篷索料价银二百一十二两九钱九分四毫,又动给水师提镇执事人役工食银九百三十六两二钱,又动给水陆提督并陆路各镇赏号银二千二百两,又动给水师各营出洋官兵银一千二百四两四钱,又动给将军标修整军装银五百两,又动给台澎各营燂洗战船并办理营中公务银一千一百两,又动给水师各营制备火药军械银七百一两三钱三分外,实剩朋银七千八百八十两三钱九分四厘四毫,实存赔桩银八十两,实存皮脏银四百一十两三钱六分。朋扣、赔桩、皮脏共银八千三百七十两七钱五分四厘四毫内,奉准部咨,每百两应解饭食银二两,共应扣解银一百六十七两四钱一分五厘八丝八忽外,实剩朋扣、赔桩、皮脏银八千二百三两三钱三分九厘三毫一丝二忽。现在备造各项总、细数册,一并详送,伏候察核具题等由到臣。

  据此,该臣看得:闽省镇防、经制将军、督抚、提镇、水陆绿旗、九府二州及台湾澎湖各镇标营官兵马匹朋扣、赔桩银两,例应年底造册奏销。兹据福建布政司布政使高山详称:查得干隆八年正月起至十二月底,镇防官兵共应存朋扣银三千八百六十八两八钱九分,共应存皮脏银七十五两,赔桩银无;经制各镇标营官兵共应存朋扣银二万八千六百三两一钱,共应存皮脏银三百九十二两五钱,赔桩银八十两;台湾各营官兵共应存朋扣银六千七百四十八两一分,皮脏银无,赔桩银无。以上朋扣、赔桩共银三万九千三百两,皮脏共银四百六十七两五钱,造具清册,详请具题。并声明干隆八年分除各镇标营应买马九百三十五匹,共享朋银二万五百一十二两八钱六分,又动皮脏变价款内凑给银五十七两一钱四分,二项共价值银二万五百七十两。又朋扣余剩银内,干隆八年分给过水师各营篷索料价银三千九百四十三两八分零,俱备造细数清册另请题销外,又减报倒马扣存朋银内干隆八年分给过臣标水师营制换篷索料价银二十八两七钱四分零,又动给水师旗营制换篷索料价银二百一十二两九钱九分零,又动给水师提镇执事人役工食银九百三十六两二钱,又动给水陆提督并陆路各镇赏号银二千二百两,又动给水师各营出洋官兵银一千二百四两四钱,又动给将军标修整军装银五百两,又动给台澎各营燂洗战船并办理营中公务银一千一百两,又动给水师各营制备火药军械银七百一两三钱三分外,实剩朋银七千八百八十两三钱九分零,实存赔桩银八十两,实存皮脏银四百一十两三钱六分。朋扣、赔桩、皮脏共银八千三百七十两七钱五分零,内除每百两应解饭食银二两,共应扣解银一百六十七两四钱一分零外,实剩朋扣、赔桩、皮脏银八千二百三两三钱三分零,现在造册详请具题等情前来。臣复核无异,除册分送户、兵二部及兵科查核外,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周合词具题,伏乞皇上敕部核覆施行。为此除具题外,理合具揭,须至揭帖者。干隆九年六月二十八日。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一四~八一八页。

  ·五、台湾总兵张天骏题本

  镇守福建台湾等处挂印总兵官署都督佥事驻札台湾府臣张天骏谨题为恭报微臣奉到钦颁汉字督捕则例日期事:干隆九年十一月初一日,蒙刑部律例馆札开:为颁发三流道里表并督捕则例事,查得三流道里表并督捕则例二书应行颁发之处,经本部拟定数目,另缮清单折奏,于干隆八年十二月初二日奉旨:知道了,钦此,钦遵相应抄录原奏,将汉字三流道里表并清汉督捕则例二书照单颁发,并知照各该督、抚、将军、提、镇等各衙门一体钦遵奉行可也等因,并发台湾镇总兵官衙门汉字督捕则例一部到台。臣随率属出郊跪迎至署,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祗领讫。臣谨将奉到日期恭疏题报,伏乞皇上睿鉴施行。为此具本谨具奏闻。干隆九年十一月初六日,镇守福建台湾等处挂印总兵官署都督佥事驻札台湾府臣张天骏。

  旨:该部知道。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一八页。

  ·六、福建巡抚周揭帖

  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纪录一次降三级留任驻札福州府周谨揭为禀报台风情形事:据署福建布政司事署按察司按察使王廷诤呈详:奉前刘抚院牌,干隆八年三月二十五日,准工部咨,营缮司案呈,工科抄出本部题前事内开,该臣等议得福建巡抚刘疏称:闽省台湾府属台、诸二县,干隆五年闰六月二十二、三、四等日台风大作,衙署、营房、仓廒、城栅等项损坏,经前署抚臣王汇入田禾被灾情形案内题报。准到部覆,衙署、营房、仓廒、城栅应估计兴修之处,行令确查,另行题报等因。行据布政使张嗣昌详:据台湾府知府钱洙申:据摄理台湾县事同知郝霔详称:衙署、城栅,经前县朱岳楷随时修补,惟台协三营营房,会营逐细查勘,估需工料银八百四十九两零。又据诸罗县知县何衢详称:衙署、烟墩、炮台等项,捐资修整完固,毋庸估计请修等因。经司饬减另造妥册在案。兹据台湾府知府范昌治详:据台湾县知县杨允玺申称:台协三营营房,会营撙节确估,实需工料银七百八十一两九钱零,造册请题修建。并声明台湾工程限期,酌定部覆允准日为始,五个月领价办料兴工,又六个月完竣,限四个月造册委员勘验,再限两个月出结到司,详请题销等因前来。臣覆查无异。除册送部外,谨合词具题等因前来。查台湾县被风损坏台协三营营房,该抚刘既称撙节确估,实需工料银七百八十一两九钱零,题请修建等语。应如所题,将前项营房准其修理。仍令该抚照依定限,转饬作速办理,并将兴工日期先行报部,俟工俊之日,将需用一切物料价值,委员查勘,取具并无浮冒捏饰印结,同用过工料银两,照例备造细册报销。至应动何项银款之处,并令该抚咨报户部拨用。其台湾县应修衙署、城栅并诸罗县应修衙署、烟墩、炮台等项,既据各该县修补完固,毋庸估计请修,应毋庸议,并知照户部可也。干隆八年二月十三日题,本月十五日奉旨:依议,钦此。相应移咨前去,遵照施行等因,咨院行司。

  奉此,又为禀报事:奉前闽浙总督署巡抚印务那部院牌,干隆八年四月十七日,准户部咨,福建司案呈,干隆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准工部咨开:议得福建巡抚刘疏称,闽省台湾府属台、诸二县,干隆五年闰六月二十二、三、四等日飓风大作,衙署、营房、仓廒、城栅等项损坏,经前署抚臣王汇入田禾被灾情形案内题报。准到部覆,衙署、营房、仓廒、城栅应估计兴修之处,行令确查,另行题报等因。行据布政使张嗣昌详:据台湾县知县杨允玺申称:台协三营营房,撙节确估,实需工料银七百八十一两九钱零,造册请题修建等因。除册送部外,谨合词具题等因。查台湾县被风损坏,台协三营营房,该抚刘既称撙节确估,实需工料银七百八十一两九钱零,题请修建等语。应如所题,将前项营房,准其修理。仍令该抚照依定限,转饬作速办理,照例备造细册报销。至应动何项银款之处,并令该抚咨报户部拨用,并知照户部等因。干隆八年二月十三日题,本月十五日奉旨:依议,钦此。相应移咨等因前来。相应移咨福抚,将前项应需工料银两,动拨银款,报部查核可也等因,咨院行司。

  奉此,又为禀报台风情形事,奉本部院牌,干隆九年正月初九日,准户部咨,福建司案呈,干隆八年十一月十六日,准福抚周咨称:台湾县应修盖台协中、左、右三营营房,先据核估,实需工料银七百八十一两九钱九厘,造册具题,奉准部覆,准其修理。应令照例定限,转饬作速办理,并将兴工日期,先行报部,俟工竣之日,将需用一切物料价值,委员查勘,取具并无浮冒捏饰印结,同用过工料银两,照例备造细册报销。至应动何项银款之处,并令咨报户部拨用等因。随即于库贮干隆七年分地丁银内,照数支给承领,并饬令作速购办料物,依期兴工,具报详咨去后。兹据台湾府申:据台湾县详称:台湾僻处海外,不产物料,动作工程需用木植砖瓦各项,俱赴内地买运。兼之重洋阻隔,风信靡常,一切案件,原限十个月完结。此案工程酌定限期,自部覆允准日为始,五个月领价办料兴工,应以干隆八年三月二十五日准咨起,至七月内兴工。据报于八月二十九日兴工,稽迟有因,应请免议。除檄催作速兼工赶修竣报外,合将据报兴工日期,同动用银两,备造数册,一并先行咨明户、工二部等因前来。查修盖台协营房,估需工料银七百八十一两九钱九厘,既经该抚在于干隆七年地丁银内动支,相应准其动拨。仍咨该抚,俟工竣造报工部核销之日,报部查核可也等因,咨院行司。

  奉此,又为前事,奉本部院牌,干隆九年正月十六日,准工部咨,营缮司案呈,本年十一月十六日,准福抚周咨称:查台湾县应修盖台协中、左、右三营营房,先据核估实需工料银七百八十一两九钱九厘,当经具题动项给修,奉准部覆,俟工竣之日,取结造册报销。至应动何项银款之处,并令咨报户部拨用等因,随即转行遵照在案。续于库贮干隆七年分地丁银内照数支给承领,并饬令作速购办物料,依期兴工,具报详咨去后。兹据台湾县知县杨允玺详称:台地不产物料,向系内地买运,赴台应用。至本年八月二十五日方始进港。随会同营员,择于八月二十九日兴工,依限赶竣,稽迟有因,合将兴工日期具报等由。查台湾僻处海外,不产物料,动作工程需用木植砖瓦各项,俱赴内地买运。兼之重洋阻隔,风信靡常。一切案件,原限十个月完结。此案工程,酌定限期,自部覆允准日为始,五个月领价办料兴工,应以干隆八年三月二十五日准咨起,计至七月内兴工,据报于八月二十九日兴工,稽迟有因,应请免议。除檄催作速兼工赶修竣报外,合将据报兴工日期,同动用银两,备造数册,先行咨明户、工二部等因前来。查台湾县修盖台协营房,该抚既将兴工迟延缘由声明,应毋庸议。仍咨该抚转饬,作速赶修完竣,造具册结题销。至动用银款,事隶户部,该抚既经移咨户部,应听户部核覆,仍知照户部可也等因,咨院行司。

  奉此,俱经前署司檄行台湾府转饬,作速兼工赶修,依限竣报,委员验勘结覆去后。续据台湾府知府范昌治详:据台湾县知县杨允玺详称:遵查此案修盖台协中、左、右三营营房,业经购办料物,已于干隆八年八月二十九日兴工,具文呈报,详奉咨明内部在案。兹前项营房,着匠兼工,遵照定限,俱于本年二月内全竣,交营收管,拨兵住守外,合将用过工料,并运费银七百八十一两九钱九厘,遵照成规定式,备造长、径、宽、厚尺寸,按料计工,分别旧有、新添料物细册呈送,伏乞转请题销等由到府。卑府随将送到清册,移委台防厅逐一确勘,有无浮冒,据实移覆去后。兹准台防厅同知方邦基移称:随即遵委,驰赴台协中、左、右三营,将台湾县修盖营房,逐加查勘,委系实估实修完固,并无浮冒,合就出具并无扶捏印结移送,请烦察转等因到府。卑府覆查无异。合就据文转送等缘由到司。

  据此,该署布政司事署按察使王廷诤查得:台湾县应修盖台协中、左、右三营营房,先据核估实需工料并运费银七百八十一两九钱九厘,册报到司。当经张前司转造简明数册,详奉具题动项给修。奉准部覆,准其修理,应令照依定限,转饬作速修理,并将兴工日期先行报部,俟工竣之日,将实用一切物料价值,委员查勘,取具并无浮冒捏饰印结,同用过工料银两,照例备造细册报销。至应动何项银款之处,并令咨报户部拨用等因。随经前司转行遵照动给承领。续据台湾府知府范昌治申:据台湾县知县杨允玺详报:台地不产料物,向由内地买运。兹承修此案营房购办各料,奈远隔海洋,风信靡定,至干隆八年八月二十五日,方始进港。随会营择于八月二十九日兴工等由,转报到司。复经前司将动支过干隆七年分地丁银两,备造款册,并将兴工各缘由详请咨明户、工二部各在案。奉准部覆,相应准其动拨,应令转饬作速赶修完竣,俟工竣造报工部核销等因。随经转行遵照,兼工赶修竣报去后。兹据台湾府知府范昌治详:据署台湾县事彰化县俸满知县费应豫申称:前任知县杨允玺承修此案营房,遵照定限,俱于干隆九年二月内全竣,交营收管,拨兵住守外,备造用过工料并运费七百八十一两九钱九厘,按照成规定式,备造长、径、宽、厚尺寸,按料计工,分别旧有、新添料物细册呈送,伏乞转请题销等由到府。经台湾府移委台湾府海防同知方邦基,按册逐加查核,俱系实估实修完固,并无浮冒,出具无捏印结,依限转送到司。本署司查核无异,合就转造数册,同委员查勘印结,一并详送,伏候察照具题请销等因到臣。

  据此,该臣看得:台湾县承修台协中、左、右三营被风损坏营房,估需工料并运费银七百八十一两九钱零,经前抚臣刘题请动项给修,部覆准其修理,照依定限,转饬将兴工日期先行报部,俟工竣之日,将实用一切物料价值,委员查勘,取具并无浮冒捏饰印结,同用过工料银两,修造细册报销。至应动何项银款之处,并令咨报户部拨用等因。业经行司,转行遵照,动给承领。续据台湾府知府范昌治申:据台湾县知县杨允玺详报:会营择于干隆八年八月二十九日兴工等由。复经前司张嗣昌将动支过干隆七年分地丁银两,备造款册,并将兴工各缘由详请咨部。准部动拨行令作速赶修完竣,报部核销等因,转行遵照去后。兹据署布政司事署按察使王廷诤详:据台湾府知府范昌治详:据署台湾县事彰化县俸满知县费应豫申称:前任知县杨允玺承修此案营房,遵照定限,俱于干隆九年二月内全竣,交营收管,拨兵住守外,备造用过工料并运费银七百八十一两九钱零,按照成规定式,备造长、径、宽、厚尺寸,按料计工,分别旧有、新添料物细册,经委台湾府海防同知方邦基查勘完固,并无浮冒,出具无捏印结造册,详请题销前来。臣覆查无异,除册送部外,谨会同闽浙总督臣马合词具题,伏乞皇上敕部核覆施行。为此除具题外,理合具揭,须至揭帖者。右具揭帖。干隆九年十二月十八日。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一本七六~七九页。

  ·七、台湾总兵李有用题本

  镇守福建台湾等处挂印总兵官带军功纪录二次驻札台湾府臣李有用谨题为恭报微臣奉到新颁王命旗牌日期事:窃臣于干隆十五年二月初一日,蒙工部札开为请旨事,虞衡司案呈,本部奏请换颁各省督抚、将军、提镇王命旗牌令箭一折,于干隆十四年十月十五日奏,本日奉旨:知道了,钦此,钦遵,相应行文直隶各省督抚、提镇一体遵照,于文到之日,委员赴部请领,并令各该督抚等遵照原奏,俟新旗牌颁发到日,即将旧旗牌送部查销等因到臣。遵即专差臣辖北路左营千总马犹龙赴部请领去后。兹于本年九月十七日,捧到钦颁福建台湾镇总兵官王命旗牌到台,臣率属出郊跪迎至署,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祗受,遵即恭验新颁王命旗牌令字四百四十一号起至四百五十号止十面杆副,敬谨珍藏讫。除将旧领旗牌另容送部察销外,所有微臣奉到王命旗牌日期,理合恭疏题报,伏乞皇上睿鉴施行。为此具本谨具奏闻。干隆十五年九月二十日,镇守福建台湾等处挂印总兵官带军功纪录二次驻札台湾府臣李有用。

  旨:该部知道。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二三页。

  ·八、福建布政使德舒残册

  (上缺)

  一、平和县册报部单有名一等海澄公一员黄梧,福建漳州府平和县人。于顺治十三年间,带领官兵,以海澄县仓库、城池、军火、炮械首先纳献归诚,复同靖南王耿继茂、总督李率泰等带领所部官兵,剿杀海贼,克取金厦、浯屿、闽安等处,题叙封一等海澄公,颁给勒印,准袭十二次。于康熙十三年四月内病故,遗疏题请所遗公爵,给伊男□□□□□十三年八月十一□□□□□旨准袭,添注敕书。十四年五月内,海寇倡乱,全家殉难,系伊堂兄黄芳世承袭,奉旨加恩,十五年二月初一日添注敕书,再准袭十一次。芳世病故,所遗公爵系伊弟芳泰承袭,于十七年五月初一日添注敕书,再准袭十次。黄芳泰病故,所遗公爵与伊长子黄应缵承袭,于康熙三十年正月三十日奉旨准袭,添注敕书,再准袭九次。应缵因衰病乞休,将所遗公爵请与伊亲侄黄仕简过继为子承袭,于雍正八年十月十二日奉旨准袭,添注敕书,再准承袭八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海澄县册报部单有名二等阿达哈哈番世职一员詹六奇,福建漳州府海澄县人。由将材于康熙十七、十九等年随师克复浙江江山县大溪滩、仙霞关、金厦等处,并攻克陈州、马州一十九寨。康熙二十二年,征剿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得授二等阿达哈哈番,汉文称为二等轻车都尉世职,准袭五次。奉部颁给敕书承领。续补授江西南赣总兵官,于康熙三十一年六月初三日在任病故。所遗应袭五次世职,缘长男詹伯豸军前立功,自有官职,其世袭随与长孙詹世琳承袭。于康熙五十三年九月初一日奉旨准袭,添注敕书承领,未经出仕,于雍正二年十一月内病故,尚有应袭四次世职。经伊嫡长曾孙詹嘉锡,于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内呈请承袭。干隆元年十月初七日,奉旨准袭,注给敕书发闽随标学习。尚有应袭三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诏安县册报部单有名阿达哈哈番世职一员林宝,福建漳州府诏安县人。由将材于康熙十五年克取仙霞关,十九年带领官兵攻克十九寨、■〈氵丙〉州、浔尾等处并金、厦两岛。二十二年,进剿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授为左都督,给一二等阿达哈哈番,准袭五次札付,汉文称为二等轻车都尉世职。奉部颁给敕书,特授河南、河北镇总兵官。康熙二十七年七月内在任病故。所遗应袭五次世职,经伊长男林兆麟承袭。三十三年十月内掣补广西欝林营参将,康熙四十六年升授山东文登营副将,五十五年三月内在任病故,尚有应袭四次世职。应伊长孙林克应承袭,因敕书遗失在部,未经承袭。理合声明造报。

  一、莆田县册报部单有名三等阿达哈哈番世职一员林葵,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由浙江提标随征游击于康熙十三年耿逆变乱,奉差冒险侦探,优升浙江宁海营参将。十七年,奉调赴闽征剿。十八年,攻克狮子山、金厦等处,议叙功加二十二等,授为左都督,给一拜他喇布勒哈番。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题叙授为三等阿达哈哈番,汉文称为三等轻车都尉,准袭四次。奉部颁给敕书札付。二十六年,补授直隶三屯营副将。康熙二十七年,升授云南鹤丽总兵。三十一年,调补湖广沅州总兵。三十六年军政案内,年老乞休回籍。所遗应袭四次世职,经伊男林邦杰于三十九年间呈请承袭,十二月内奉旨准袭。在闽候补,未经授职,因年力衰迈,于干隆元年八月内呈请将世职让与伊男林继祖承袭,给咨送部。干隆二年十月初二日奉旨准袭,添注敕书承领,现在发闽候补。尚有应袭二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莆田县册报部单有名三等阿达哈哈番世职一员吴英,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原任福建督标中军副将,于康熙十七年恢复金、厦等处,议叙授为拖沙喇哈番。康熙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岛屿,招抚台湾,议叙授为三等阿达哈哈番,汉文称为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准袭四次,奉部颁给敕书札付承领。续授福建水师提督。五十一年七月内因患背疽,临危遗本奏请将所得世职与伊男吴应鹏承袭。康熙五十三年正月二十六日,奉旨准袭,添注敕书,札付给发承领。续补福建水师提标前营游击。五十四年六月十二日在任病故,所遗世职,伊嫡孙吴一清呈请承袭。五十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奉旨准袭,将原领敕书照例添注承领。干隆二年九月内,补授湖广督标左营游击。七年,推升山西平鲁路参将。干隆八年九月内,题授浙江太平营参将。十二年五月内,升授四川永宁副将干隆十四年四月内在任病故,尚有应袭二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莆田县册报部单有名三等阿达哈哈番世职一员郑桂,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由随标于康熙十三年耿逆变乱奉调随征,克复寿昌、淳安、遂安等县。十五年,恢复江山。十九年,带兵征剿陈州等十九寨、海澄、金厦等处,议叙功加左都督,给一拖沙喇哈番。二十二年,克复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功加十九等,授为三等阿达哈哈番,汉文称为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准袭四次,奉部颁给敕书札付。康熙二十七年,推升山东台庄营游击。康熙三十一年五月内在任病故,所遗应袭四次世职,经伊男郑星拱呈请承袭。康熙四十五年题带赴闽,以参将补用。雍正四年七月内病故,尚有应袭三次世职,系伊孙郑国俊请袭,于干隆五年九月初三日奉旨准袭,发闽学习。干隆九年三月内病故,更有应袭二次世职,经伊曾孙郑蛟请袭。于干隆十三年六月十九日奉旨准袭。现在发闽候补。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漳浦县册报部单有名三等阿达哈哈番世职一员韩进忠,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人。由龙江营守备于康熙十九等年随师恢复海澄县,并攻破渐山、东埭等十九寨。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授为三等阿达哈哈番,汉文称为三等轻车都尉,准袭四次世职,颁给敕书札付承领,未仕而故。所遗世职,经伊男韩显宗请袭。于康熙三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奉旨准袭,添注敕书承领。未经出仕,身故,尚有应袭三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漳浦县册报部单有名三等阿达哈哈番世职一员蓝廷珍,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人。由总兵官于康熙六十年台匪朱一贵倡乱,带领官兵征剿。七日之内,克复全台。议叙得授三等阿达哈哈番,汉文称为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准袭四次,奉部颁给敕书承领。于雍正元年九月内在任病故,所遗应袭四次世职,经伊嫡三子蓝日宠承袭。雍正八年三月二十五日,奉旨准袭,添注敕书承领在案。现在发闽学习。尚有应袭三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平和县册报部单有名三等阿达哈哈番世职一员罗档,福建漳州府平和县人。于顺治十八年间献铜山、金城,带兵万余投诚,议叙授为左都督,给一三等阿达哈哈番,汉文称为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准袭四次。康熙十七年七月初二日,奉部颁给敕书承领,随即病故。所遗应袭四次世职,系伊男罗永佐承袭,未经出仕。于康熙十七年四月内病故。尚有应袭三次世职,系伊嫡长孙罗刚承袭,补授浙江黄岩镇标游击,年老休致回籍,俱经添注敕书在案。更有应袭二次世职,经伊嫡孙罗洪请袭。现在给咨送部,未蒙覆准。理合声明造报。

  一、莆田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世职一员陈斌,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由将材于康熙十三年耿逆变乱,随师克复淳安、遂安、寿昌等县。十四年,攻克源□湖南等处。十五年,恢复建阳。十九年带兵征剿渐山、陈州、马州等十九寨、金厦等处,议叙功加二十二等,授为左都督,十一拖沙喇哈番。二十二年,奉调带兵征讨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功加十一等,授为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仍记余功一次,纪录四次,汉文称为骑都尉、又一云骑尉世职,准袭三次,奉部颁给敕书札付。康熙二十九年,补授河南南阳镇标游击。三十八年,告休回籍。康熙四十三年在家病故,所遗应袭三次世职,经伊男陈王捷于康熙四十四年六月十六日奉旨准袭,添注敕书祗领。因年力衰弱,呈请让与嫡孙陈铣承袭。干隆四年七月初二日奉旨准袭,添注敕书,发闽候补。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晋江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世职一员施韬,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由效力于康熙十六年随师克复漳、泉。十七年,攻围海寇。十九年,恢复陈州等十九寨。二十二年,恢复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得授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汉文称为骑都尉、又一云骑尉世职,准袭三次,奉部颁给敕书札付承领。未经出仕,于康熙五十九年十二月内病故。所遗应袭三次世职,经伊子施士隆呈请承袭。于雍正四年七月二十四日奉旨准袭,添注敕书,发回本省督标学习。于雍正十年七月初二日未仕身故,尚有应袭二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晋江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世职一员林贤,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原任海坛总兵官,于康熙二十二年克复澎湖三十六岛屿,招抚台湾,议叙为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札付,汉文称为骑都尉、又一云骑尉世职,准袭三次。未经承领敕书,在任病故,所遗应袭三次世职,经伊长男林梦松请袭。于康熙二十九年四月十三日奉旨准袭,注给敕书。未仕而故,尚有应袭二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海澄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世职一员林芳,福建漳州府海澄县人。由金门镇标右营守备于康熙二十二年带领官兵攻克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得授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汉文称为骑都尉、又一云骑尉世职,准袭三次。康熙三十年八月内,奉部撰给敕书。续授广东韶州副将。于康熙四十年十一月内,奉令征剿八排岗徭,殉难阵亡。准荫一子,以守备用。伊长男林文祥承袭难荫。所遗应袭三次世职,经伊嫡长孙林亮声请袭。于干隆四年四月初四日奉旨准袭,发回本省学习候补。未经出仕,于干隆八年十二月内病故。尚有应袭二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长乐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世职一员高天凤,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人。由将材于康熙十九年随师克复渐山等十九寨并金厦、海澄等处。二十二年,随军征剿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功加十九等,给一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仍记余功一次,汉文称为骑都尉、又一云骑尉世职,准袭三次,奉部颁给敕书承领。二十七年,补授台湾水师右营守备,历升云贵督标副将。四十六年正月内在京病故,所遗应袭三次世职,伊子高日于四十九年间具结请咨,赴部承袭,在京病故。其敕书缴部添注,未经领回,所遗世职,经伊孙高必盛请袭。于干隆九年三月二十六日奉旨准袭,发回本省随标学习。干隆十六年五月内,被陈爕首告冒顶题参发审,现在审明详题在案。尚有应袭二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福清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一员魏国珍,福建福州府福清县人。由将材于康熙八年随师征剿海逆,大破贼船。十九年,克复海坛、南日、平海、湄洲、崇武、臭涂、金厦等处。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功加十九等,授为左都督,给一拖沙喇哈番,仍记余功四次。三十二年三月内,推授四川川北镇右营游击。四十年,带领官兵攻破二道水磨冈磨西面,直取打箭炉,斩杀峦贼五千有余,议叙授为拜他喇布勒哈番,汉文称为骑都尉,准袭二次世职。四十一年,推升陆路提标中军参将。于康熙四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在任病故。所遗世职,经伊子魏廷佐注入广东南海卫具结请袭。于康熙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奉旨准袭,撰给敕书承领。未仕身故,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福清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一员胡宗明,福建福洲府福清县人。由海坛镇标左营守备于康熙十七年间克复海坛、南日、平海、湄洲、崇武、金厦等处。二十二年,复征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十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汉文称为骑都尉世职,准袭二次,奉部颁给敕书札付。康熙二十八年,补授浙江太湖营游击。康熙三十九年,推升江南川沙营参将,因病告休回籍。所遗应袭两次世职,经伊男胡拱斗承袭,于康熙四十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旨准袭,添注敕书。于干隆四年正月内病故,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福清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一员江新,福建福州府福清县人。由海坛镇标右营游击于康熙十九年攻克澎湖,招抚台湾,叙功加左都督,给与拜他喇布勒哈番,汉文称为骑都尉世职,准袭二次,奉部颁给敕书札付。续授山西大同府助马路参将,因病告休回籍,于康熙三十五年正月内病故。所遗应袭二次世职,经伊长男江梦弼承袭,于康熙四十年十月内奉旨准袭,添注敕书。因即身故,未经领回,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闽清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一员叶大兴,福建福州府闽清县人。由将材于康熙十八年随师克复陈州、马州等十九寨及海澄、金厦等岛。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功加左都督,给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汉文称为骑都尉,准袭二次世职,奉部颁给敕书承领。未经出仕,于康熙四十六年病故。所遗世职,因伊子叶郡相继沦亡,经伊孙叶□具结请袭。于雍正十一年给咨赴京,旋复病故,未经承袭,并无所出。所有世职,系诏安县人游在中冒顶叶辟名字请袭。于干隆六年四月二十八日,奉旨准袭,添注敕书,发闽随标学习。续奉委署连江营守备事务,经前任福州府续升粮驿道张镠查出检举,于干隆八年详报题参审拟,于干隆十年四月十四日奉准刑部咨覆,游在中发边卫充军在案。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晋江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一员米得高,福建福州府晋江县人。由晋江营千总于康熙十七等年随师征剿海坛、南日等十九寨、金厦二岛。二十二年奉令攻克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功加左都督,给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汉文称为骑都尉,准袭二次世职札付,未经请领敕书。绩调补台湾水师中营右哨千总。于康熙二十五年三月二十日在任病故。所遗世职,经伊四男米振龙注入浙江杭州前卫具结请袭。康熙四十一年二月十八日奉旨准袭,撰给敕书承领,奉发本省陆路提标候补。未经出仕,于雍正十年正月二十三日病故。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同安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一员林显达,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由效力于康熙十三年随师征剿,克七盘,破朝天等关有功,札委守御。十七年随征洞庭,给千总札任事。十九年进剿海逆,克复海坛、南日、平海、湄洲、崇武、臭涂等处。康熙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功加十九等,授为左都督,给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汉文称为骑都尉世职,准袭二次,承领敕书札付回籍。未仕身故。所遗应袭二次世职,经伊长男林得拱请袭。于干隆八年六月二十二日奉旨准袭。现在发闽候补。其敕书送部添注,未经领回。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惠安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一员黄瑞,福建泉州府惠安县人。由援剿前镇中营游击于康熙十七年征剿海寇,克取海坛、南日、湄洲、平海、臭涂、金厦等处。康熙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陆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功加十九等,授为左都督,给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汉文称为骑都尉世职,准袭二次,承领敕书札付。续授山西东路参将。康熙三十一年,以年老告休回籍,随即身故。尚有应袭二次世职。理合声明造报。

  一、惠安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一员陈元,福建泉州府惠安县人。由建宁城守右营游击于康熙十七年随征金厦,授为功加都司佥书,复剿洞庭、岳州。康熙十九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功加左都督,给一拜他喇布勒哈番,仍带余功二次,纪录一次札付,汉文称为骑都尉世职,准袭二次,颁给敕书承领。续授水师提标左营守备,在任病故。所遗应袭二次世职,经伊长男陈光勋请袭。康熙四十九年二月二十三日奉旨准袭,将原领敕书送部添注,未经领回。未仕而故。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同安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一员郭新,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由效力于康熙十九年奉令带兵征剿海寇,恢复金厦等处。二十二年,随师攻克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功加左都督,给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札付,汉文称为骑都尉世职,准袭二次,承领敕书札付回籍,未仕身故。所遗应袭二次世职,经伊长男郭士进请袭。干隆九年三月二十六日奉旨准袭,发回闽省学习。敕书送部添注,未经领回。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同安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一员杨奇,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康熙二年,带兵投诚,随征金厦等处。三年,克复铜山,议叙功加左都督,给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汉文称为骑都尉世职,准袭二次,承领敕书札付回籍,未经出仕身故。所遗应袭二次世职,经伊长子杨希文于康熙三十九年呈准承袭。其敕书送部添注,未经领回。未仕而故。尚有应袭一次世职,经伊嫡孙杨仕超呈请,于干隆八年十二月初十日奉准部覆,以杨仕超之父杨冗现系闽安水师千总供职,自行具呈请袭,殊属违例,不准承袭。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龙溪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一员陈聪,福建泉州府龙溪县人。由行伍于康熙十七年澄城被困,奉令密带公文,冒险往漳请援。二十二年,奉令配船航剿,克取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授为功加左都督,给一拜他喇布勒哈番,仍记余功三次,汉文称为骑都尉,准袭二次世职札付,未经请领敕书。康熙二十三年,调补台湾镇标右营把总,续调福宁镇标左营把总。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在任病故。所遗世职,经伊长男陈永请袭。于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奉旨准袭,注给敕书。未仕而故。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龙溪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一员陈龙,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人。由福建金门镇总兵官于康熙二十二年克取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授为拜他喇布勒哈番,汉文称为骑都尉世职,准袭二次。康熙三十年十二月内,奉部颁给敕书札付。于康熙三十五年三月内,在任病故。遗疏具请所遗应袭二次世职,与伊幼男陈汝键承袭。于康熙三十五年八月初三日奉旨准袭,添注敕书,现任香山协副将。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平和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一员蔡盛,福建漳州府平和县人。于康熙十七年十一月内,从海上带兵投诚。十八年,拔委海澄右营千总。二十二年,随师克取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杀贼一万四千余名,议叙授为左都督,给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汉文称为骑都尉,准袭二次世职,承领敕书札付。康熙三十年,推升陕西甘肃抚标右营游击。三十八年十月内休致回籍。四十年七月十八日病故。所遗世职,经伊子蔡恩升请袭。于康熙四十七年十二月十四日奉旨准袭,添注敕书承领。未仕身故。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闽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一员何应元,福建福州府闽县人。由水师提标前营游击于康熙十七年随师征剿海坛十九寨、金厦等处。二十二年,奉令攻克澎湖三十六岛屿,招抚台湾,议叙功加十六等,给一拜他喇布勒哈番,仍记余功三次札付,汉文称为骑都尉世职,准袭二次,奉部颁给敕书。历升古北镇总兵。于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内病故。所遗世职,经伊长男何必腾请袭。康熙四十七年六月二十三日奉旨准袭,添注敕书。未仕而故。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漳浦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一员林亮,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人。由澎湖水师右营守备于康熙六十年台匪朱一贵倡乱,带领兵船为头队先锋,攻取鹿耳门,克复安平镇。又率弁兵攻击府治,恢复全台,议叙给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汉文称为骑都尉,准袭二次世职札付。雍正元年九月二十二日,奉旨准注广东潮州卫撰给敕书承领。历升台湾镇总兵。雍正五年,调补浙江定海总兵。于雍正五年七月内在任病故。所有世职,遗本奏请与次子林朝翼承袭。奉准部覆查,取印结,并原领敕书送部。随于雍正六年十一月初九日注给承领。现任广东碣石镇总兵。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漳浦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一员郑兴,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人。由江东桥左营游击于康熙二十二年间带兵征剿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杀贼一万四千余名,议叙给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札付,汉文称为骑都尉,准袭二次世职,奉部颁给敕书承领。随即病故。所遗应袭二次世职,经伊男郑永锡呈请承袭。于康熙三十三年十月十三日奉旨准袭,添注敕书。亦经病故。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海澄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一员王瑞,福建漳州府海澄县人。由将材于康熙二年随师克取金厦。十七年,随军征剿岳州。十九年,攻克海坛、南日、平海、湄州、臭涂。康熙二十二年,克复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功加十九等,授为左都督,给一拜他喇布勒哈番,仍记余功二次,汉文称为骑都尉世职,准袭二次。续授福建水师左营右哨二司把总。未经承领敕书。于康熙四十五年五月内病故。尚有应袭二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海澄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一员许云,福建漳州府海澄县人。由台湾协副将于康熙六十年台匪朱一贵倡乱,血战阵亡,议叙拜他喇布勒哈番,汉文称为骑都尉世职,准袭二次。奉部颁给敕书承领。所有应袭二次世职,伊长男许芳曾早已身故。其世职系伊长孙许时中呈请承袭。雍正五年正月二十八日奉旨准袭,添注敕书。现任湖广荆州参将。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安溪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一员林孺,福建泉州府安溪县人。由水师提标中营守备于康熙二十二年克取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杀贼万余,议叙得授拜他喇布勒哈番,汉文称为骑都尉世职,准袭二次,颁给敕书札付。回籍,于康熙五十二年病故。所遗应袭二次世职,经伊子林天育呈请,于康熙五十年二月十三日奉旨准袭,添注敕书。业经补授广东海门营游击,休致回籍。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诏安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一员廖琠,福建漳州府诏安县人。由将材于康熙十九年随师克复陈州等十九寨、海澄、金厦等处。康熙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功加二十二等,给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汉文称为骑都尉世职,准袭二次,奉部颁给敕书札付承领。未仕身故。所遗应袭二次世职,经伊男廖朝觐于康熙五十五年请袭,未蒙部准,随即身故。至雍正十二年,经伊嫡长孙廖逊请咨赴部。干隆元年七月二十日奉旨准袭,发闽随标学习。于干隆十七年六月内,因营识黄尚瑞等冒支饷银一案,奉参发审,讯无分赃情事,应请开复。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诏安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一员金福,福建漳州府诏安县人。由武生于康熙十八年招抚伪藩全镇文武官兵一万二千余名投诚,奉令进剿乌山、水晶坪等处。十九年,带领官兵,随师克复陈州十九寨、海澄、金厦等岛。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功加二十二等,授为左都督,给一拖沙喇哈番,仍记余功二次,汉文称为骑都尉世职,准袭二次,未经请领敕书。未仕身故。所遗应袭二次世职,因伊长男金朝鋐染患疯疾,不堪袭职,经伊长孙金廷用请咨赴部,于干隆元年九月二十日奉旨准袭。随于干隆四年六月内未仕身故。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诏安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一员廖兴,福建漳州府诏安县人。由将材于康熙十八年随师征剿陈州等十九寨。十九年,恢复海澄、金厦等处,议叙功加左都督,给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汉文称为骑都尉世职,准袭二次,奉部颁给敕书札付承领。于康熙五十一年间,未仕而故。所遗应袭二次世职,因伊长子天镛早故,经伊嫡长孙廖国选呈请承袭。干隆元年七月二十日奉旨准袭,添注敕书承领。干隆七年,补授福宁镇标中营游击,奉委护理福宁总兵官印务。于干隆九年十二月内在任病故。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浦城县册报部单有名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一员陈维陶,福建建宁府浦城县人。由将材于康熙十七年随师攻克渐山、陈州、马州等处一十九寨,并荡平金厦二岛。二十二年,奉令克取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授为左都督,给一拜他喇布勒哈番,汉文称为骑都尉,准袭二次世职札付,承领敕书。未仕身故。所遗世职,经伊长男陈开泰具结请袭。于雍正九年十月十二日奉旨准袭,添注敕书。未仕而故。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侯官县册报部单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职一员何勉,福建福州府侯官县人。由行伍于康熙六十年台匪朱一贵倡乱,随师征剿,擒获贼众,历着军功,议叙奉旨加恩,给一拖沙喇哈番,世袭两代,汉文称为云骑尉世职,颁给敕书札付承领。随经奏请将伊三子何思和承袭,于干隆三年七月初五日奉旨准袭。现任直隶务关路参将。尚有应袭一次世职。理合声明造报。

  一、晋江县册报部单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职一员宋斌,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由将材于康熙十九年征剿海坛、金厦等处。二十二年随师攻克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功加左都督,给一拖沙喇哈番,仍记余功四次,汉文称为云骑尉,准袭一次。二十五年补授闽安游击。三十六年升补山西汾州参将。因年老乞休回籍,续经病故。所遗应袭一次世职,经赵家骐冒名系伊曾孙宋麒请袭,于干隆七年七月初三日奉旨准袭。续经查明参革发审。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长乐县册报部单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职一员蔡国,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人。由闽安镇右营把总于康熙十九年随师征海坛、南日、平海、湄州、金厦等处。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功加十九等,授为左都督,给一拖沙喇哈番,仍记余功六次,汉文称为云骑尉世职,准袭一次,奉部颁给敕书札付。三十年,补授烽火门千总,因病告休回籍,于四十一年六月内病故。所遗应袭一次世职,经伊次子蔡廷柱于四十二年间具结请咨,赴部承袭,敕札投缴添注。续蒙部驳,以非嫡长子,与例不符,未经准袭。至干隆八年五月间病故。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福清县册报部单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职一员吴必贵,福建福州府福清县人。由行伍康熙十九年二月内随师克复海坛、南日、金厦等处。二十二年六月内,征剿花屿、八罩,克复澎湖,进抚台湾,议叙功加十九等,授为左都督,给一拖沙喇哈番,仍记余功肆次,汉文称为云骑尉世职,准袭一次,未经承领敕书。四十八年十一月内,补授漕标后营右哨千总。五十八年二月内,升授广西富贺营守备。五十八年四月内,题补福建水师提标右营游击。干隆二年十月内病故。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莆田县册报部单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职一员李禄,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由行伍于康熙十六年奉剿黄石等处。十九年,随师克复金厦等处。二十二年,征剿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功加十九等,授为左都督,给一拖沙喇哈番,仍记余功二次,汉文称为云骑尉世职,准袭一次,奉部颁给敕书札付承领。未经出仕。五十年正月二十六日,在籍病故。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莆田县册报部单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职一员游崇功,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由台湾水师协标左营游击于康熙六十年台匪朱一贵倡乱,带兵征剿,奋勇杀贼,血战阵亡,荷蒙皇上加恩,赏给拖沙喇哈番,汉文称为云骑尉世职,准袭二次。于雍正四年四月内颁给敕书承领。伊男游金阙系候补守备,另有执事,所遗应袭两代云骑尉世职,请给伊嫡长孙游继盛承袭。于干隆十一年九月十七日奉旨准袭,添注敕书,现在发闽候补。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惠安县册报部单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职一员蔡靖,福建泉州府惠安县人。由随征把总于康熙十九年随师进剿海逆,克复海坛、南日、平海、湄洲、崇武、臭涂、金厦等处。二十二年,奉令配船攻克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功加左都督,给一拖沙喇哈番,汉文称为云骑尉,准袭一次世职札付。康熙三十四年,推授湖广提标前营游击,原品休致回籍。康熙三十八年,注入广东潮州卫。三十八年十月二十四日,奉旨依议,撰给敕书承领。续于康熙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三日病故。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同安县册报部单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职一员董方,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由澎湖协标右营守备于康熙六十年台匪朱一贵倡乱,请领先锋进剿,克复府治,议叙一拖沙喇哈番札付,汉文称为云骑尉世职,准袭一次,未经请领敕书,在任病故。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龙溪县册报部单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职一员吕孝德,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人。由漳州镇标空衔游击于康熙十七年攻克渐山、东埭、万人洞、十九寨,杀贼四千余名,议叙得授拖沙喇哈番札付,汉文称为骑都尉世职,准袭一次。康熙二十三年八月内,奉部颁给敕书承领。回籍未仕,身故。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平和县册报部单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职一员罗万仓,福建漳州府平和县人。由台湾南路营参将于康熙六十年台匪朱一贵倡乱,对敌阵亡,议叙一拖沙喇哈番,汉文称为云骑尉世职,准袭一次,未经承领敕书。续于干隆八年间,经伊四男罗世华呈请承袭,本年六月初五日奉旨准袭在案。尚有应袭一次。理合造报。

  一、诏安县册报部单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职一员何国举,原姓名郭扬辉,福建漳州府诏安县人。由招募水兵于康熙十九年随师克复海坛、金厦等处。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功加十九等,授为左都督,给一拖沙喇哈番,仍记余功四次札付,汉文称为云骑尉世职,准袭一次,未领敕书。三十五年,升授绍兴协副将,请复本姓名何国举。四十一年告休回籍。康熙五十四年,伊长子何谅请咨赴京承袭,因无敕札,未蒙部准,随即身故。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一、长乐县册报部单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职一员谢友忠,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人。由督标左营百总于康熙十九等年随师恢复海澄、金厦并渐山、东埭等十九寨,议叙功加二十一等,授为左都督,给一拖沙喇哈番,仍记余功三次,汉文称为云骑尉世职,准袭一次,奉部颁给敕书札付。因病告休回籍,未经出仕。于康熙四十年正月内病故。伊子谢奇雄家贫无力请袭,续于雍正二年十一月内病故。所遗应袭一次世职,经伊嫡孙谢廷元于干隆七年间具结请咨赴部承袭,奉旨准袭,发回本省督标学习。干隆十二年十月内,经长乐县知县姚循义查出郑应举冒袭,详请题参在案。理合声明造报。

  一、诏安县册报部单有名拖沙喇哈番世职一员陈旺,福建漳州府诏安县人。由随标于康熙十九年随师克复海坛、南日、平海、湄洲、崇武、臭涂、金厦等处。二十二年,攻克澎湖三十六岛屿,进抚台湾,议叙功加十九等,授为左都督,给一拖沙喇哈番,仍记余功陆次,汉文称为云骑尉世职,准袭一次札付。康熙三十年三月内,补授水师提标右营右哨千总。三十二年二月十九日,奉部颁给敕札承领。三十五年二月内,染患疯疾,辞退,于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病故。尚有应袭一次。理合声明造报。

  干隆十八年正月日,布政使德舒(年月上用清汉字「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之印」一颗)。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九二~一○○页。

  ·九、闽浙总督喀尔吉善题本

  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世袭骑都尉加一级纪录九次革职留任又从宽留任驻札福州府臣喀尔吉善谨题为特委确勘事:据福建布政司布政使德舒呈详:奉闽浙总督喀部院牌:干隆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准工部咨开,营缮司案呈,工科抄出本部题前事内开:该臣等查得闽浙总督喀尔吉善疏称:修理澎湖协副将并左右两营游击守备各衙署用过工料银两,题准部覆,所用物料匠工,转饬查明分晰,另造妥册题销,所用高洋木并其余木植价值,并令核减造报等因,转行遵照去后。兹据福建布政使顾济美呈详:修理副将游守各衙署遵照部驳各款,逐一详细查明分晰造报。至所用高洋木料,缘迩来近水山场,木植采用殆尽,必须购觅内山,挽运出水,价值昂贵,实无浮多,无从核减,备造清册详送题销前来。臣复核无异,除册送部外,臣谨合词具题等因前来。

  查修理澎湖协副将并游击守备等署用过工料银八百五两一钱三分零,先据该督造册题销,经臣部议覆以所用物料匠工,并未分晰,木植价值较该处定例浮多,行令查明分晰,据实核减,另造妥册题销在案。今据该督另行造册具题。臣部查册开所用木植价值,仍未据实核减。虽据声明,迩来近水山场木植采用殆尽,必须购觅内山,挽运出水,价值昂贵,实无浮多,无从核减等语。但木植价值,果否昂贵,以及是否照依时价采买之处,未据该督委勘,取结送部,臣部难以悬拟。相应行令该督转饬委员确查。如果木植价值昂贵,实系照依时价采买,即照例取具切实无浮印结,具题到日,再行核议可也。干隆十七年九月十五日题,本月十九日奉旨:依议,钦此。相应移咨该督遵照施行等因,咨院行司。

  奉此,该本司布政使德舒查得:修理澎湖协副将并左右两营游击守备各衙署用过工料银两一案,先经前司顾济美造册,详请题销,奉准工部咨覆,查册开所用木植价值,果否昂贵,以及是否照依时价采买之处,未据委勘取结,难以悬拟,应令转饬委员确查。如果木植价值昂贵,实系照依时价采买,即照例取具切实无浮印结,具题到日再议等因。当即檄委澎湖通判查验结报去后。兹据台湾府澎湖通判何器覆称:遵奉檄委,随即亲赴该营将此案修理澎湖协副将并左右两营游守各衙署逐一验勘,并确查木植时价。所用木植价值,果系昂贵,实系照依时价采买,并无浮冒。理合出具并无扶掜切实印结申缴等情前来。本司覆查无异,合将送到印结同营结详送,伏候察照,具题请销等由到臣。

  据此,该臣看得:修理澎湖协副将并左右两营游击守备各衙署用过工料银八百五两一钱三分零,先据造册,经臣会疏题销,准到工部咨覆,查册开所用木植,价值果否昂贵,以及是否照依时价采买之处,应令转饬委员确查。如果昂贵,实系照依时价采买,即照例取具切实无浮印结,具题到日再议等因,转行遵照去后。兹据福建布政司布政使德舒详称:当即檄委台湾府澎湖通判何器亲赴该营,将此案修理澎湖协副将并左右两营游守各衙署逐一验勘,确查所用木植,价值果系昂贵实,系照依时价采买,并无浮冒,出具并无扶掜切实印结到司,同营结详送具题请销等因前来。臣覆查无异,除结送工部外,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陈弘谋合词具题,伏乞皇上敕部核覆施行。臣等未敢擅便,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干隆十八年五月初二日,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都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世袭骑都尉加一级纪录九次革职留任又从宽留任驻札福州府臣喀尔吉善。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七本六四六~六四七页。

  ·一○、台湾总兵马大用题本

  镇守福建台湾等处挂印总兵官降一级留任驻札台湾府臣马大用谨题为恭报奉到恩诏日期事:干隆二十年九月十一日,准福建巡抚臣钟音差员赍捧钦奉皇上敬加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皇太后徽号誊黄恩诏到台,臣随率同在城文武各官,出郊跪迎至公所,恭设香案,跪听宣读,望阙叩头祗受,钦遵即颁发所属各协营一体钦遵外,谨将奉到恩诏日期,恭疏题报,伏乞皇上睿鉴施行。为此具本谨具奏闻。干隆二十年九月十三日,镇守福建台湾等处挂印总兵官降一级留任驻札台湾府臣马大用。

  旨:该部知道。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二七页。

  ·一一、吏部「为内阁抄出浙闽总督杨廷璋奏」移会

  吏部为知照事:验封司案呈,干隆二十七年闰五月十三日,内阁抄出闽浙总督杨奏前事等因一折,抄出到部。除本部于本月十五日移送兵部钦遵定议外,相应移会稽察房可也。须至移会者。计粘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干隆二十七年闰五月日。

  浙闽总督臣杨廷璋谨奏为奏请注销远年世职之承袭、以杜顶冒捏混事:窃照闽省从前因有海上率众投诚、并攻克台澎、平复耿逆、及剿平逆匪朱一贵等案议叙功加世职人员甚多,俱经颁给敕书札付,以为符券,此诚圣朝酬庸盛典。本身故后,原准其嫡派子孙按次承袭,酌量录用。讵非姓子孙,因循不振,于本人故后,不即具呈请袭。又因有遗存敕札可凭,并不将因何不即请袭缘由,随时据实呈报存案。历今远则百年,近亦不下数十年,其从前议叙档案,内外各衙门均多散失,即子孙之现在有无故绝,敕书札符之现存何人收执,均无从稽考。迨干隆十六年,准部咨查各省世职,经前任各督抚各臣将闽省所有世职,通查造册咨部,从此始有册档可查。但世远年湮,其子孙是否嫡派,有无疏族远房及异姓乞养顶认混冒,更或本家子孙不肖,难以上进,将所有世职敕札顶卖他人,种种弊混,难以究诘。在地方官行查之时,亦祗向请袭之人及族邻保长逐一查讯取结,而伊等有心弊混,不难串作一帆,扶同捏冒。即如造册咨部后承袭各世职内,现经臣查出林承武、林大威、郑应元等三人,或系无服远族,或系同姓不宗,竟混行顶冒,居然袭职,支食俸饷。现虽拿究伏法,而册内未经请袭之职,尚有数十员之多。若不及早设法清厘,将来年复一年,为时永久,弊益难稽。倘不法奸徒将敕札顶买,影射冒名承袭,承查之员稍不精细严密,鲜不堕其术中。伏思当日国家录及微勋,予以世职,有子孙者自必实时请袭,以图报效荣身,谁肯甘心暴弃,不愿仰承恩泽,冀图上进?其子孙未袭而至曾孙请袭者,必是顶冒故绝,亦可概见。今若任其辗转滋弊,是以朝廷报功之典,转为奸徒幸进之阶,殊非所以整法纪而肃官常。臣愚,请将闽省已经造册报部及从前间有遗漏未经报部各世职查明,凡有伊等祖父未经袭职者,无论有无嫡派子孙,一概注销,永不复行承袭。仍于大小各衙门明立文案,并声明注销缘由,出示晓谕,咸使知悉。设日久仍有瞻玩之人,赴官朦混请袭者,立即根究确实。果无情弊,则勒令归农。若查有弊混,即严拿从重究治。如此设法整顿,不特顶替捏冒之弊可杜,而奸匪自无从中作奸诓骗,所全实多矣。

  抑臣更有请者:奸民邹文、邱子位等假造敕札散卖,业经败露,质审明确,将邱子位等正法。邹文先经病故。所卖伪札,虽已根究查出蔡保、陈光、陈喜、林斌各犯,但查该犯散卖有年,恐所卖不止此数。此时既无活口可究,而从前被骗买札之人,因邹文已故,无可追究,意欲出头自首,又虑身罹罪愆,将伪札仍行藏匿。在官又无从挨户根查。此等不法之物,岂容不消除净尽?容臣出示,遍行晓谕,凡有从前曾向邹文买过敕札之人,毋论祖父及本身所买,均勒限一月内将伪札呈缴送官,免其治罪。如冥顽不灵,限内不行遵缴,将来一经访查,立拿从重治罪,不少宽贷。务使所买伪札尽行毁销,不使片纸遗留,致滋日久弊混。臣谨一并恭折具奏,是否有当,伏乞皇上睿鉴训示。谨奏。

  干隆二十七年闰五月初十日奉朱批:该部议奏,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二本一一一页。

  ·一二、内阁抄出福建漳州总兵奏残件

  干隆二十九年八月初三日,内阁抄出福建漳州镇总兵□□□□□奏为敬陈末议、以均劳逸、以正仪注、仰乞睿鉴事:窃臣一介武夫,边鄙劣质,仰蒙圣恩,由行伍微弁而历擢封疆重寄,汲深绠短,时悚蚊负,凡有裨于营伍官常事宜,靡不细心筹酌,以期尽善,断不敢稍存缄默,壅于上闻。兹臣不揣固陋,谬抒管见,敬拟二条,谨为我皇上陈之:

  一、营中马兵应请一例换台,以均劳逸也。窃查营中兵丁有马、步、守兵之分,技艺有弓箭、枪牌之别,遇有差事,劳逸必须苦乐适均,方无偏枯之叹,更必额数相宜,亦得选拔有人而鼓励士气。兹查闽省陆路各营兵丁换台一役,案于雍正三年内,经前任台湾御史臣禅济布奏请,台湾设立马兵三百名,同步守兵一例在于内营派拨更换等因,遵办在案。此诚于营制各宜,劳逸适均,且使内地台营遇有□□□缺,各就本营挨次拔补,而挑选有人,亦不致人少缺多,□□□□□□□台湾拔补外委,亦得有马兵选拔,更不致将步兵迁就□□□□□善也。续于雍正七年内,经前任总督臣高其倬因马匹渡洋□□,到台不服水土,倒毙甚多,遂又奏请将台湾马兵三百名改为步兵三百名,防守台营等因,遵办又在案。自此以后,则内营拨台兵丁,概系步守,而马兵一项不准换台,遂使台营遇有经制外委缺出,只就步兵内挑选拔补,使内地各营遇有马粮缺出,竟致有人少缺多,选拔无人,奈为成例所限,只得迁就拔补。似此既于营制未合,且于鼓励有妨,办理甚属掣肘。查闽省地方,概系依山滨海,地土潮热,而马匹在营倒毙,亦属不少。况马兵粮饷较之步守兵丁又优,未便因马匹不利,台营遂将马兵亦不换台,致使劳逸不均,而鼓励有碍。臣再四筹酌,马匹虽于台营不宜,而马兵并非必不可拨。兹谬抒管见,请拨无马之马兵赴台换防,仍照前任台湾御史臣禅济布奏请之额,在于内地陆路各营,派拨三百名轮流换防,以资戍守。将原改之步兵三百名,按照内地各营名数,尽将弓箭手步兵□□□回内营操防。至拨台马兵等初次过台所遗之马匹,□□□□□□兵丁骑操,无庸另行买补。俟三年换回之时,又有□□□□□□配给骑操。彼此拨换,轮流接骑,并嗣后每年请领额马□□□台马兵草干算明,俱归司库,无庸请领,则年复一年,亦于国帑不致糜费。似此一转移间,庶使台营遇有外委缺出,内营遇有马粮缺出,均得选拔有人,而历来有迁就之弊,可以永除,则劳逸而鼓励戎行,似于内地、台疆两有裨益矣。

  一、总兵进见总督之仪注,宜遵会典也。切实体制贵乎适中,进接难容紊越,自应敬谨遵守,未便以一时之纷更,致违万载之典礼。查近奉兵部札付内开:准礼部议覆广西左江镇总兵官蔡卜年条奏请定总督巡阅营伍仪注一案,议得通礼内开:司道见总督,初见具衔名、履历、公服诣署,至大门外下轿,入及仪门,由左门入,总督迎于外堂,屏内先行,司道随入,及厅事,司道告报北面禀参,总督辞,乃三揖,总督西面答揖,总督正坐,司道傍侍坐,辞出,三揖如初,总督送至屏门外,司道三揖,趋出,至大门外上轿。又总兵官见总督,与司道见□□□□等语。至总督巡阅按临各镇时,如何迎送接见之处,□□□□开载。兹据总兵官奏请酌定仪注前来,查阅兵□□□□□军政体统,自宜严肃,惟是总兵为长镇大员,弁兵俱□□□,若披执跪见,诚未免于过卑,应令总兵官于总督按临各镇时,照司道初见总督之仪接见。总督将至,总兵官出城迎接,路旁打躬,随至教场,总督升坐,总兵官上堂北面禀参,总督辞,向上三揖总督出坐答礼,总兵官旁坐,总督升轿,总兵官在傍打躬,送至原接处,仍于路旁打躬。如此则于总督节制及总兵官专阃之体,均为整肃,可无长傲献媚之弊等因,遵行在案。窃查会典内见载:总兵官见总督用履历、手本,由仪门进堂,三揖,总督答礼后,□堂侍坐,总(约缺十一二字)下又载总兵官往总督衙门,至二(约缺十一二字)语。伏思会典之仪,乃我朝定鼎之鸿模,垂万世一统之制,(约缺十二三字)丝毫踰越。兹蒙部檄,议覆左(约缺八字)奏请总督巡阅仪注,案,并将总兵(约缺十一二字)通礼议覆与司道见仪同等因,(约缺十一二字)慎重,但恐与会曲所载一定之仪(约缺十一二字)后,凡遇总督巡阅按临(约缺五十六字)外,至于总兵官往总督(下缺)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三六~八三七页。

  ·一三、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苏昌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武选清吏司案呈,干隆三十年七月初八日,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苏昌奏福建澎台二协游击改为都司等因,(下缺)

  闽浙总督臣苏跪奏为议请酌改游击都司各缺、以均营制、仰祈圣鉴事:窃照闽省为山海要区,从前设立标营,各就水陆地方险易,分设大小员弁,驻防镇守,控制已属周密。惟是水师人员内,尚有员缺多寡殊悬。迨预保升迁,不无窒碍。更有地方应用水师人员,向俱补用升路,似未合宜之处,均须酌量更改,以收实效。查外海水师副、参、游、都、守均系在外题补之缺,例应预保,听部掣升。但闽省水师游击,通省共有一十四员,而应升游击之水师都司,祗有闽安协左右营都司二员。游击为都司升缺,迨预保应掣水师游击时,理应先尽都司保送,无如人数过少,每有甫经任事,即行预保升任者,迁转过骤,于整顿营伍之道非。若概将水师守备越次保送,必须材技十分出色者,方可膺选。然人材难得,因掣补需人,不得不为迁就保送。在各员升迁既多躐等,而所保又未尽得人,殊多未协。臣到任以来,细心筹画,与水师、提臣、往复商酌,惟有于水师游击各缺内,酌改都司几员,俾都司员数稍多,庶办理易臻妥协。除水师提镇各亲标游击均分防各地、毋庸置议外,其副将所辖营分,无论水陆,各省俱祗都司。惟闽省水师副将所辖营分,均系游击。干隆十八年间,于删除武职空衔论俸升转案内,经部议将闽安协左右二营游击改为都司,以符营制。尚有澎湖协水师副将左、右二营及台湾协水师副将中、左、右三营,现在仍属游击。在当日因协驻札海外,体制宜严,是以多设游击,以重防维。迩来海宇清宁,澎台已不殊内地,既有镇协大员驻札统辖,初不在多此二、三员游击,方为有备无患。查澎台二协游击,均与副将同城,并不分防。有副将就近调度,则哨巡等事,都司亦必办理裕如。况游击、都司官阶相去一间,果其选用得人,都司未必不胜于游击。设任非其人,即游击正恐不如都司。以臣愚见,应请将澎台二协水师游击共五员内,祗留台协中军游击一员,其余四员一并改为水师都司,作为水师守备升缺。其管辖备弁兵丁及巡洋等事,悉皆照旧办理,毋庸另为更张。预保应掣水师游击时,即于各都司内择其任事久而才具可观者,酌量保送。如实无可保,再于水师守备内慎选材能杰出之员,声明预保。再查台湾之北路淡水营驻札八里岔,系属贩洋要路,又为台郡北路门户,巡防最为紧要,向设都司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额设陆兵三百名、水兵二百名,派拨台协战船二只,以资巡哨。但历来俱于陆路人员内调补。臣查水师人员兼办陆路,其操防、训练原无二致,若以陆路人员兼办水师,不谙洋面驾驶情形,勉强办理,终觉有名无实。查该都司原系水陆兼管之缺,应请将北路淡水营都司一缺,嗣后改用水师人员。再于各把总外委内改用一半水师弁目,俾令督率水兵实力巡查洋面。其千总一员并其余把总、外委,仍于陆路人员拔补,督率端防陆路地方,庶海外水陆巡防,均归实在。如此酌量更改,在外海水师仍不乏员,而都守迁转又得均平,可杜滥觞幸进之渐。且于外洋巡哨,亦不为虚设。似于营制海防用人,均有裨益。如蒙俞允,所有应改员弁各缺,请俟现任各员报满离任时,陆续题请改补。臣与水师提臣吴会商意见相同,理合恭折具奏,是否有当,伏乞皇上睿鉴训示。谨奏。

  干隆三十年七月初五日奉朱批:该部议奏,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八本七八四~七八五页。

  ·一四、闽浙总督苏昌题本

  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仍兼世管佐领臣苏昌谨题为请改水师事:准福建水师提督臣吴必达咨,据署水师提标前营游击事世职蓝元枚详称:窃元枚系世袭三等轻车都尉,于干隆二十四年请袭,二十五年引见,奉旨:蓝元枚着交与该督标下学习行走,钦此。干隆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二日收标,历蒙委署水陆游击、都司、守备各缺,并无贻误。伏念元枚籍隶福建漳浦,生长海滨,且自幼随父出洋,涉历波涛。及元枚袭职后,历署水师营务。是水务船工,益加练习,自揣水师实为所长。恳乞请改水师,以图报效等情。又据水师提标中军参将朱承祚详,据署水师提标中营守备事试用武进士柴大纪详称:窃大纪生长浙江海滨,幼从父兄出洋贸易,涉历波涛,云色风潮素所熟悉。后入武庠,谬举乡闱,癸未科中式武进士,拣选一等一名,奉部分发福建省试用。干隆二十九年九月初一日收标,叠蒙委署水师提标后营中营各守备事务,每每坐带兵船,巡防海汛,练习福建洋面事宜,兼识沙线澳屿。伏查陆路人员内有通晓水师者,悉蒙改用。兹大纪情愿改入水师行走,庶得竭力报效等情,理合转详等由各到提督。据此移咨到臣。经臣檄发海坛镇亲带赴外洋详加试验去后。兹据海坛镇总兵官章绅咨呈覆称:验得蓝元枚、柴大纪船上驾驶操纵各项事宜,俱能谙晓,询其风云、水色、沙线、岛屿,亦皆明晰,均堪请改水师等由。又据台湾镇总兵官杨瑞详,据台湾北路副将观柱详,据右营守备王祥详称:窃守备籍隶福建,生长海滨,幼随叔父出洋贸易,续投福宁镇标左营入伍,拔把擢千。而福宁虽属陆汛,与水师之烽火、闽安接壤,按期均与水师员弁一体会哨,旋蒙补授备,调补今职。其台澎一带沙线、岛屿,亦已熟悉。自揣改水,实为所长,合情详请察转,檄发试验,俾得改补,以图报效等情,转详到本职。据此随檄委台湾水师副将赵一琴管带出洋试验得王祥水务谙晓,驾驶熟悉等情前来。本职复加面试,水务果甚熟悉,堪以改调水师等由各到臣。

  据此,该臣看得:武职员弁如有水陆用违其长者,案奉谕旨,准予改调,钦遵在案。兹准据水师提督臣吴必达、台湾镇总兵官杨瑞咨称,署水师提标前营游击事世职蓝元枚、署水师提标中营守备事试用武进士柴大纪、台湾北路右营守备王祥,俱系生长海滨,自幼均随父兄叔父出洋,水务素所熟悉,据详请改水师前来。臣查蓝元枚、柴大纪、王祥生长海滨,从幼出洋,素识海道,历经委署水师营务,或调任台湾水务,益加熟悉,船工水性均所周知。据请改用,经海坛、台湾各镇臣带出外洋,面加亲试,果于水务谙晓。理合循例题明,准予改入水师营分别学习,试用调补,庶不致用违其长。臣谨会同署理福建水师提督印务漳州镇总兵官臣任澍合词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敕部议覆施行。臣等未敢擅便,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干隆三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仍兼世管佐领臣苏昌。

  旨:该部议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三本二一○~二一一页。

  ·一五、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李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闽督李奏前事一折,除行文完结外,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干隆五十二年七月十九日。

  干隆五十二年七月十五日,内阁抄出闽浙总督李跪奏为奏明请旨事:窃照本年十月,武职各官届当举行军政之期,事关激扬钜典,必须详慎考察,黜陟得宜,始足示惩劝而肃戎伍。臣荷蒙圣恩,调补闽浙总督,于本年二月间驰抵泉州驻扎,所有闽浙两省将备,材技优绌,办事勤惰,均未深知。且各员又多带兵前赴台湾剿贼。应俟事竣回营,核其功过,分别优劣,以昭激劝。相应仰恳圣恩,俯准闽浙二省,于干隆五十二年十月军政,俟剿匪事竣,循例补行,庶衡鉴得以周详,举劾益昭慎重。臣现在仍留心察访,如有怠玩不职之员,随时据实核参,不敢稍事姑容,致滋贻误。理合恭折奏明,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干隆五十二年七月十二日奉朱批:览,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三本二五○页。

  ·一六、闽浙总督福康安残奏折

  臣福康安跪奏为奏请加展军政限期、仰祈圣鉴事:窃查闽、浙二省应行五十二年军政,经前督臣李侍尧奏请展限。及上年军务告蒇,两省员弁陆续调赴省城候考,因李侍尧染患疮疾,不能考验,署督臣魁纶任内,又以为日无多,未及办理,令各员弁暂行回任候调在案。伏思武职之有军政,犹文员之有大计,于激扬进退之中,寓彰瘅劝惩之道。闽浙地方辽阔,山海错盘。闽省八镇、七协、五十八营,浙省五镇、十一协、三十七营,碁布星罗,在在均关紧要。向来各营习气,怠玩废弛。自台湾逆匪滋事,各员弁带兵前赴会剿,至上年夏间内渡归营,而自将备以下,经前督臣调考来省,需候日久,旋以未及考验,复行回任,往返道途,殊形跋涉。统计一年之中,在营操练巡查之日甚少。臣抵任以来,体察营伍情形,亟应严加整顿。惟标营远近不齐,员弁多未识面。现虽陆续调考,其汉仗、弓马自可一望而知。所有平日操防之勤惰,办事之优绌,尚须详加访察,一时究难悉其底里。且督臣统辖两省,而提督则系分别水陆,各有专辖,考核更为亲切。今福建水师提督哈当阿、陆路提督梁朝桂系甫经到任,浙江提督观成尚未来浙,现系衢州镇总兵伊里布护理,于各营员弁之贤否,均未能深知,即往返札询,亦属无益。而台湾一镇,向例由该镇考验后出具考语送核汇题。该营员弁多系臣上年在于台湾酌核打仗出力之人,分别奏咨补用,半载以来,勤惰恐难一致。奎林到任不久,亦未便草率办理。是臣此时当亟须整顿之秋,有不能即行举劾之势。除大计荐劾,现与抚臣徐嗣曾另折奏请再行展限半年外,所有五十二年军政,相应仰恳圣恩,竟再展限一年。容臣就两省营分酌分远近,陆续调考,并分予各提督半年之限,嘱令实心察验,随时出具密考,咨送查对。统于今冬考验齐全,汇册具题。则办理既昭慎重,而各营员弁赴调,亦觉从容。大抵绿营习气,兵丁则不解操防,将弁则惟思克扣。今若以军政期逾,遽行调考,员弁等甫经回任,又复束装,盘费无出,势须借贷不足,必致克扣军饷。以兵丁有定之银粮,供员弁不时之侵扣,将兵力日疲,营务日废。故臣愚昧之见,惟有宽期调考,使员弁等在营稍稍休息,再行赴省,则措费少觉舒徐,即不得藉词克扣,致累兵丁。

  至臣蒙皇上逾格厚恩,畀以海疆重任,吏治、兵防,二者并重。现在水师、陆路,地方盗风未息,劫案时闻,良由各营将弁兵丁积懦成疲,积疲成玩。臣自抵任以后,严饬各镇协营务宜振刷精神,一洗从前恶习,大声疾呼,不遗余力。仍时刻留心访察,如有不肖员弁仍前玩懦,贻误戎行,则不待调考即行严参,不敢稍存姑息。而各营中或有缉捕勇往,训练精严、出力向上者,亦必亟行奏请升用,断不以未经考验,阻其上进之阶。臣复窃思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今营伍如此废弛,地方如此紧要,即使员弁等弓马不致生疏,汉仗尚可去得,而以之缉盗不获,以之操兵而兵不强,此等员弁沾染习气已深,若非明示惩儆,难望其知畏知悛。臣为皇上储备人才,辑宁边境,早作夜思,札催面饬,务使将为有用之将,兵为有用之兵。将来调验时,凡员弁等汉仗、弓马,纵有可观,亦必将其平日获盗多寡,操兵勤惰,互相参核,以定优劣。如此则黜陟俱归核实,而戎伍可冀改观。事关军政考核,谨缮折具奏,伏乞(下缺)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四九页。

  ·一七、兵部「为内阁抄出大学士公福等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车驾司案呈,本年五月十八日,内阁抄出协办大学士公福等奏巴图鲁侍卫等交回马内酌留台湾马一百匹给发马干试养等因一折,相应抄录原奏移会贵房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计粘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干隆五十三年五月二十三日。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四七页。

  ·一八、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伍拉纳等奏」移会

  户部为移会事:福建司案呈,内阁抄出闽浙总督伍等具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录原奏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干隆五十四年五月二十日。

  闽浙总督臣觉罗伍拉纳、福建巡抚臣徐嗣曾跪奏为台澎新旧戍兵、酌筹一律拨换班程、恭折奏请圣鉴事:窃照台湾、澎湖各营原额戍守班兵一万二千一百七十六名,向由内地各营均匀派往,三年轮替。干隆五十二年分班满应回内地兵丁,时值剿匪未平,暂缓拨换。上年大功告竣,经将军福康安查明戍兵内伤亡事故及班满应行调回各兵缺额七千八百八名,又酌增汛防兵一千二百名,统计新旧共应补兵九千零八名,即于内地派往征兵内挑其年力精壮者留补;并声明以调到台湾之日为始,照例扣算换防之期,奏奉谕旨依议,钦遵在案。兹据台湾镇总兵普吉保请将内营马步战守各兵,匀作三次拨换,每次以六个月为期,咨呈前督臣李侍尧饬司查议。迨督臣福康安莅任,以从前挑留戍兵,原因海疆初定,戍额不可不足,内外拨换,又恐往返需时,故为议宜之计。至挑征作戍,更于劳苦之力倍加劳苦。台地既已宁静,而臣徐嗣曾在台湾数年,该处以征作戍之兵,类能安分,似未便拘泥前奏例限,致行征居戍,独着勤劳,遂与面加商确,仰体皇上优恤戎行之意,一律速予换回,以均劳逸。当即饬司核议拨换班程。随据藩司伊辙布详称:向日拨换台湾一营之兵,每派至内地空营至数十营不等,以致弁兵不相认识,稽察为难。此后新增旧额换防弁兵,遵照福康安在台湾时奏定章程,应于督、抚、提、镇、协标各营分,整齐归一划拨。如某营应派外委千把若干员,某营应派马步战守兵若干名,一营仍归一营总兵挑出指定,前往台湾某营更替,俾无混淆,画一注册。

  至此次班程,如照台湾镇臣所议作为三起匀换,每起以六个月为期,须至五十五年秋间方能完竣,班次未免过迟。应分作四起,每起以三个月为期,各按营分归拨换。拟将新增戍防经制额外外委十六员、兵一千二百名,同原额内应拨水陆马步守兵二千三百名,通共弁兵三千五百一十六名为第一起,班程粮饷于本年四月初一日画一起住;又派拨内地水陆各台兵三千五百名为第二起,班程粮饷于七月初一日画一起住;又派内地水陆各营兵三千五百名为三起,班程粮饷于十月初一日画一起住;又派拨各营兵二千八百七十六名为第四起,班程粮饷于五十五年正月初一日画一起住。各起弁兵通于一年以内全数完竣,仍俟三年届满,换回原营归伍等情,经福康安与臣徐嗣曾斟酌定议,咨明水、陆二提臣暨行内地各营遵照拣派。福康安旋因奉命调任两广,迅速遄行,臣徐嗣曾署篆接办,详奏核办通行。催趱将省城、厦门各哨船调拨齐备。臣伍拉纳抵任后,会同查照福康安核定班程,随复飞檄严催,一面咨移水、陆各提臣互相点验头起班兵。已据报齐集厦门,风顺即随配随渡。其拨换之第二、三、四起,臣仍赶紧催趱,俾得按期依次前进,不致有误班程。并将各册咨部外,所有新旧戍兵酌筹一律拨换班程,谨合词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干隆五十四年五月初三日奉朱批:如所议行,钦此。于本月初六日抄出到部。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五一页。

  ·一九、兵部「为军机大臣会同户兵二部奏」移会

  兵部为遵旨议奏事:武库司案呈,军机大臣会同户、兵二部奏前事等因一案,相应抄录原奏移会稽察房可也。须至移会者。右移会稽察房。干隆五十四年十一月日。

  军机大臣会同兵部等部谨奏为遵旨议奏事: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觉罗伍、福建巡抚徐奏台湾留喂马匹、试有成效、酌筹改拨马兵数目等因一折,于干隆五十四年十月初九日奉朱批:军机大臣会该部议奏,钦此;钦遵抄出到部。臣等会议得:闽浙总督觉罗伍等奏称:台湾各营,雍正二年原设为马兵三百名,于雍正七年添设塘汛案内将马兵议裁。此次将军福康安剿捕台湾逆匪,屡次克捷,多藉马力,议请于解往台湾军营马匹内酌留一百匹,试养一年,如果喂养得宜,再于台湾镇标、北路协标各改设马兵一百名,作为定制,奏准在案。臣伍拉纳因本年未经前赴台湾,照会该镇奎林查明喂马情形具覆。兹据该镇报称:留喂马匹已届一年,倒毙止二十七匹,余皆臕壮,堪以畜牧,并请于台湾镇及南北路、城守各标营按其形势之冲简,兵数之多寡,改设马兵三百名,派拨防守等情。伏查前项马匹,臣等虽未及亲加查验,既据奎林呈报试养已有成效,自属实在情形。且台湾南北两路道里绵长,若以三百匹马,按照各营均匀分拨,不惟声援既壮,而弁兵又得骑操娴熟,实于海外要地大有裨益。应如该镇所议,台湾镇标中、左、右三营、城守二军、南路营、下淡水二营、北路协标四营,共设马兵三百名。所需马匹,即照福康安原奏,于内地偏僻标营调拨班期更换,留马易人,一切粮饷、草料并无增减。其每年倒马匹数,查内地各营每马一百匹,年额倒马二十匹,今台湾天气潮热,似宜量为区别,应请每百匹年额倒马二十五匹。应补之马,照例动支朋银买补。派拨之马兵三百名,应于五十五年正、四两月分拨起程,粮饷、草干于四、七两月起住,将来归入新定班程之头、二两起内归总拨换,俾臻画一,另造班程各册咨部。再查台湾上年酌留马一百匹,内有福州等营马七十五匹,不在原奏调拨之列,若令解回内地,未免更多往返,应即于内地照数扣除,就应派营分拨还补额。其挑留之马兵七十五名,亦由原营派拨步兵换回,各归原伍,以符营制等因具奏前来。

  查台湾各营,原设马兵三百名,于雍正七年添设塘汛守兵议裁在案。干隆五十三年,协办大学士公福剿捕逆匪,迅就荡平,多藉马力,奏请于解往军营马内酌留一百匹,试养一年,如果喂养得宜,再于台湾镇标、北路协标各改设马兵一百名奏准在案。今该督抚奏称,据台湾镇奎林呈报,试养马匹倒毙止二十七匹,余皆臕壮,堪以畜牧,奏请于南北路、城守各标营改设马兵三百名,所需马匹于内地偏僻标营调拨班期更换,留马易人,并酌定分拨改设数目营分,附单具奏。核与上年福康安原奏情节相符,应如所请,按形势之冲简,兵数之多寡,均匀摊配,俾马步各兵互为声援,诚于海外要地,大有裨益。其所请自五十五年正、四两月分拨起程,另文报部之处,亦应如所奏办理。应令该督将内地调拨标营马匹数目,并改设马兵姓名,照例造入兵丁、朋马各册内报部查核。至该处既经添设马兵,自应照内地之例,一体按期操演,以期精练纯熟,俾成劲旅。并将操演各兵技艺,造册报部查核。其每年额倒马数,既据声称台湾天气潮热,似宜与内地各营量为区别,应准其每百匹每年倒马二十五匹。所倒马匹,应由内地动支朋银买补。其赔桩年分,并皮脏变价,悉照该省朋马奏销定例办理。一切粮饷、草干起住月分,于报销册内分晰声造报部查核。再上年酌留马一百匹内,有福州等营马七十五匹,亦应准其仍留备用,即于内地照数扣除,就应派营分拨还补额。仍将各该兵领骑马匹毛齿、年月日期、兵丁姓名,统入该省朋马奏销案内造报查核。其挑留之马兵七十五名,系在未经定制设立马兵以前,暂留弹压,今既定额改设马兵,亦应如所请,由原营派拨步兵换回,各归原伍,以符营制。此案系兵部主稿,合并声明。为此谨奏请旨。

  干隆五十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奏,本日奉旨:依议。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五三~八五四页。

  ·二○、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觉罗伍拉纳谨题为遵旨等事:窃照闽省台湾、内地各营移驻弁兵添设塘汛防守,应需建造汛署、兵房、巡船等项。统计蚶江等处汛地,共应建汛署三座,塘房二百零四间,烟墩四十八座,望楼、旗杆、牌坊、照墙各十六座,巡船一只,勘估共需工料银六千四百二十七两一钱零,动拨司库存公银两,给领兴建,经前督臣富勒浑会折具奏。准到兵部咨覆,准其动顶兴建,以资防守。仍将应建汛署、塘房、烟墩、望楼、旗杆、牌坊、照墙、巡船转饬核实确估,造具册结,题报兴建。所需工料银两,应准在于存公银内动支。将动用银两,进入存公册内报部查核等因,转行遵照去后。兹福建布政使伊辙布详称:据泉州府蚶江通判陈惇会同署晋江县方维宪、陆路提标右营游击张瑞麟册开蚶江五堡岩、右浮港等汛建盖千总衙署一座、塘房三十间、并墩楼牌坊等项,共需工料银一千一百三十一两七钱一分八厘;福清县知县李倓会同护理海坛镇标左营游击林士元,册开旗杆尾汛塘房十间、并墩楼牌坊等项,共需工料银二百七十四两六钱五分四厘;署福清县知县郭廷魁会同护理长福营参将事右军都司马元勋册开,城头汛塘房十间、并墩楼牌坊等项,共需工料银二百七十四两六钱五分四厘;长乐县知县彭如槐会同长福营右军都司哈景泰册开,潭头汛塘房三间、并墩楼牌坊等项,共需工料银一百一十三两七钱二分一厘;闽县知县李堂会同护理闽安协副将事游击施如宪册开,东岐、浮岐等汛衙署一座、塘房十三间、并墩楼牌坊等项、巡船一只,共需工料银七百四十四两三钱五分五厘;泉州府马家巷通判常明会同署同安营参将事游击倪宾册开,马家巷、万家村等汛塘房三十间、并墩楼牌坊等项,共需工料银七百六十四两一钱二分二厘;护理龙岩州事海澄县知县何茹连会同龙岩营游击和昌册开,大池、小池、龙门船巷、王庄、三井、上家邦等汛衙署一座、塘房三十间、并墩楼牌坊等项,共需工料银一千三百零三两三钱二厘。通计内地各汛共需银四千六百零六两五钱二分六厘。按册复核,均与原估相符,委系撙节核实,并无浮冒,应行动拨存公银两给领兴建,业经汇入干隆五十年奏销存公册内造报在案。至台湾南北路各营添设塘汛,先经逆匪滋事,未据造报,见在建筑城垣,未及兼办塘汛,应俟造送册结到日,另案详题。所有内地各汛已据册报到齐,未便留待,合先转造清册,同送到图结,详请察核具题。再查马家巷会勘印结,未据并送,见饬催取,送到另详补咨,合并声明等情前来。臣复核无异,除册结图送部外,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徐嗣曾、水师提督臣哈当阿、陆路提督臣海禄合词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敕部核覆施行。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干隆五十五年四月二十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觉罗伍拉纳。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己编第七本六八三页。

  ·二一、兵部「为内阁抄出兼署福抚伍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兼署福抚伍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干隆五十六年正月日。

  闽督兼署福抚伍跪奏为禁止班馆等项名目、遵例具奏事:案准部咨:奉上谕:蠹役扰害善良,于吏治民生,大有关系,着传谕各督抚,务饬问刑衙门,将班馆等项名目永行禁革,仍着年终奏闻。钦此。钦遵在案。臣查差役设立班馆,勒贿殃民,最为地方之害。闽省自惩治台湾蠹役案内奏奉谕旨严查,臣得时刻留心防察,遇有差役诈赃之案,无不尽法痛治。现在内地各属奸蠹稍知畏惧,即台湾地方经总兵奎林及道府等遇事严惩,亦尚敛迹。兹干隆五十五年岁底,据两司转据各府州属结报闽省班馆一项,及囤房、土地堂之名异而实同者俱已禁绝等情,会详前来。伏思此等积弊,最易潜滋,总期平时严查,遇事认真整顿,方不致复萌故习。臣惟有督率司道时时留心,有犯必惩,断不敢少容懈纵,以仰副圣主察吏安民、绥靖海疆之至意。所有禁止、班馆等名目缘由,臣谨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再闽浙总督系臣本任,毋庸会衔,合并陈明。谨奏。

  干隆五十五年十二月十九日奉朱批:以实为之,钦此。于干隆五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抄出到部。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四本三八八页。

  ·二二、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觉罗伍拉纳谨题为遵旨议奏事:窃照福建台湾澎湖水陆各营暨福州旗营,递年操演枪炮、火药、铅子,需用硝铅料价桶脚等项,查照部准价值,每年核实动支额派存公银二千七百一两九钱三分五厘,历年造册题销在案。兹据福建布政使伊辙布详称:干隆四十七年奉文武职名粮改给养廉,添补实兵,内枪炮各兵,应于四十八年起加用药铅,业经造册咨报。今查干隆五十年分,计台澎福州等八旗营实需硝铅料价桶脚等银二千三百零八两五钱八分六厘,在于干隆五十年分额派存公银二千七百一两九钱三分五厘之内动支,计节省余剩存公银三百九十三两三钱四分九厘。又干隆五十一年分计台澎福州等八旗营实需硝铅料价桶脚等银二千三百零八两五钱八分六厘,在于干隆五十一年额派存公银二千七百一两九钱三分五厘之内动支,计节省余剩存公银三百九十三两三钱四分九厘。以上二年节省余剩存公共银七百八十六两六钱九分八厘,同收回四十二年分硝斤合共银九千八百零六两九钱九分一厘,分别截给,委员采办四十四年分硝斤应用,理合遵照分晰报销四柱,同节省存公银两,按年按款备造清册,并取具实销印结,详送察核具题。所有干隆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二、三十三、三十七、四十、四十一、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八、四十九等十四年,节省余剩,共银六千四百七十一两三钱零七厘,业于前次四柱册内造报,动支凑给委员采办四十三年分硝斤,俟收回归入下次四柱册内造报,合并声明等情前来。臣复核无异,除册结分送户、工二部外,臣谨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敕部核覆施行。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干隆五十六年七月二十九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觉罗伍拉纳。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己编第七本六八七~六八八页。

  ·二三、工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等奏」移会

  工部为移会事:营缮司案呈,本年九月二十三日内阁抄出闽督伍等奏建盖澎湖兵房一折,除行文外,相应抄录原奏知会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干隆五十九年九月九日。

  闽浙总督臣觉罗伍拉纳、福建巡抚臣浦霖跪奏为动项建盖澎湖被风倒坏兵房、循例具奏事:窃照台湾府澎湖地方于干隆五十五年六月间陡起飓风,民间房屋多有倒坏,经臣提取司库银两,委员曾中立管解前往,并饬会同升任台湾府杨廷理亲赴查勘,逐一抚恤,恭折具奏,并声明兵房等项,分别勘估另办。接准部咨,行令造具册结,照例办理等因,转行遵照去后。兹据布政使辙布详,准台湾府杨廷理移称:饬令澎湖通判蒋曾年会同副将李南馨确勘左右两营,原设十三汛兵房,于干隆二十二年请动项修盖,历年已久,兹复被风倒坏,仅存基址,共应建兵房六十八间,并炮台、望楼、旗杆、牌坊、照壁、烟墩等项,估需工料银三千二百十四两二钱三分八厘,造具册结移送到司,核与准销例价无浮,应请于浙江省解到商捐台湾城工银两余剩项下动支兴建,遵例呈请具奏前来。臣等覆查无异,除饬取册结另疏核题外,所有动项建盖澎湖被风兵房估需银数缘由,臣等谨合词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干隆五十九年九月十九日奉朱批:该部知道,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五九页。

  ·二四、工部题本

  经筵讲官署工部尚书吏部尚书镶黄旗汉军统臣金简等谨题为动项建盖澎湖兵房等事:兵科抄出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题前事内开:窃照台湾府澎湖地方于干隆五十五年六月初六日陡起飓风,民间房屋多有倒坏,经臣提取司库银两,派委署南胜同知曾中立管解前往,并饬会同前升任台湾府知府杨廷理亲赴查勘,逐一抚恤,恭折具奏,并声明兵房等项分别勘估另办,于干隆五十六年正月初九日准到工部咨覆,行令造具册结,照例办理等因,转行遵照在案。兹据福建布政使伊辙布详,准台湾道杨廷理移,据署台湾府知府袁秉义转,准澎湖通判蒋曾年会同澎湖协副将李南馨亲诣确勘,澎湖水师左、右两营原设新城东边等十三汛兵房,并炮台、照墙、旗杆、牌坊、望楼、烟墩厂、烟台等项,拨兵驻守巡查,缘岛峰孤悬,四围环海,频遭风雨摧残,先于干隆三十二年间题请动项修盖,历年已久,本多损坏,干隆五十五年六月初六日陡遭飓风骤雨,被刮倒塌,木料、砖瓦掀飞破碎,随风入海,仅存基址。遵经召匠确估,应建新城东边、新城西边等二汛营房各一座七间,嵵里汛、风柜尾汛、文良汛等三汛营房各一座三间,将军澳汛、挽门汛、水埯汛、西屿内堑汛、外堑汛、小门汛、吉贝汛、等七汛营房各一座五间,北山赤崁汛营房一座十间,共六十八间,炮台十座共三十间,又嵵里汛、风柜尾汛、文良汛、将军澳汛、挽门汛、水埯汛、西屿内堑汛、外堑汛、小门汛、北山赤崁汛、吉贝汛等十一汛照墙、旗杆、牌坊、望楼、烟墩厂等项每汛各一座,烟台汛各三座,共估需工料银三千二百一十四两二钱三分八厘,造具册结,由府道加结,移送到司,核与历奉准销例价并无浮糜,应请在于浙江省解到商捐台湾城工银两余剩项下动支给领,兴建竣固,交营收管,另造册结报销,合先转造估册,同送到图结,详候察核具题等情前来。臣覆查无异,除册结图分送兵、工二部并循例恭折具奏外,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浦霖合词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敕部议覆施行,谨题请旨。干隆五十九年八月二十日题,十月初四日奉旨:该部议奏,钦此。钦遵准兵部于十月初十日将原抄咨送到部。

  该臣等议得: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疏称:窃照台湾府澎湖地方,于干隆五十五年六月初六日陡起飓风,民间房屋多有倒坏,经臣提取司库银两抚恤具奏,并声明兵房等项分别勘估另办,准到部覆,行令造具册结照例办理等因,转饬遵照在案。兹据福建布政使伊辙布详,准台湾道杨廷理移,据署台湾府知府袁秉义转,准澎湖通判蒋曾年会同澎湖协副将李南馨亲诣确勘,澎湖水师左、右两营原设新城东边等十三汛兵房并炮台、照墙、旗杆、牌坊、望楼、烟墩厂、烟台等项拨兵驻守巡查,缘岛屿孤悬,四围环海,频遭风雨摧残,先于干隆三十二年间题请动项修盖,历年已久,本多损坏,干隆五十五年六月初六日陡遭飓风骤雨,被刮倒塌,木料、砖瓦掀飞破碎,随风入海,仅存基址。遵经召匠确估,应建新城东边、新城西边等二汛营房各一座七间,嵵里等三汛营房各一座三间,将军澳等七汛营房各一座五间,北山赤崁汛营房一座十间,共六十八间,炮台十座共三十间,又嵵里等十一汛照墙、旗杆、牌坊、望楼、烟墩厂等项每汛各一座,烟台每汛各三座,共估需工料银三千二百一十四两二钱三分八厘,造具册结,由府道加结移送到司,应请准于浙江省解到商捐台湾城工银两余剩项下动支兴建,合先转造估册同送到图结详候具题等情。臣覆查无异,除册结图分送兵、工二部并循例恭折具奏外,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浦霖合词具题等因前来。查福建台湾府澎湖地方被风倒塌营汛、兵房并照墙、旗杆、牌坊、望楼、烟墩等项,先据该督于奏报抚恤被灾折内声明衙署、营房等项照例分别办理,经臣部移咨该督转饬照例造具册结,分题咨办理。嗣据该督奏明兵房等项下估需工料银三千二百十四两二钱三分八厘,请在浙江省解到商捐台湾城工银两余剩项下动支兴建等因,又经臣部移咨该督转饬作速具册结题报办理,并行文户部各在案。今据该督疏称,修建澎湖水师左、右两营、新城东边等十三汛兵房共六十八间,炮台十座共三十间,并照墙、旗杆、牌坊、望楼、烟墩等项共估需工料银三千二百十四两二钱三分八厘,造具册结题报办理等语。应如该督所题,准其照估兴修。仍令该督转饬作速撙节办理,俟工竣之日,将用过工料银两照例切实确核造具册结题销。至册开装修门扇板片并未开明应装处所高宽尺寸,成砌围墙亦未开明面数并每面各长丈尺,油饰彩画均未将应油应画处所逐件露明长径宽厚尺寸开载,应将原册粘签钤印发还该督,转饬于题销册内照依签驳各款,逐一详细查造,以便核办并行文户部可也。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干隆五十九年十二月初十日,经筵讲官署工部尚书吏部尚书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大臣管理御茶膳房奉宸苑事务镶黄旗汉军都统总管内务府大臣臣金简、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尚书掌翰林院事教习庶吉士臣彭元瑞、左侍郎管理钱法事务总管内务府大臣臣伊龄阿、左侍郎臣吴省钦、右侍郎兼銮仪卫銮仪使臣阿迪斯、右侍郎镶蓝旗汉军都统臣范宜恒、营缮清吏司郎中臣文光、郎中臣达琳、郎中臣阎学■〈氵朿〉、员外郎臣多隆阿、员外郎臣李肖筠、主事臣元明、主事臣恒清、主事臣何道生。

  旨:依议。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六○~八六一页。

  ●台案汇录丁集卷二

  二五、闽浙总督魁伦题本(题报台湾北路协中、左、右、北淡水四营补造干隆五十九年分官马朋扣、皮脏、买补价银各项清册)嘉庆元年七月初五日

  二六、闽浙总督魁伦题本(题报干隆六十年分台澎各营兵丁马匹册籍)嘉庆元年九月二十四日

  二七、兵部题本(核销闽督魁伦题报台湾兵丁马匹册籍)嘉庆元年九月二十七日

  二八、兵部题本(核销闽督魁伦题报干隆六十年分闽省各营官马朋扣赔桩、倒毙买补、皮脏变价并扣存马匹银两清册)嘉庆元年十月十四日

  二九、闽浙总督魁伦题本(题报嘉庆元年分闽省各营官马朋扣赔桩、倒毙买补、皮脏变价并扣存马匹银两清册)嘉庆二年闰六月二十二日

  三○、兵部题本(赏恤在洋遇盗被难弁兵)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三日

  三一、兵部「为兵科抄出本部汇题」移会(赏恤御匪被害兵丁)嘉庆五年十二月

  三二、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爱新泰奏」移会(台募兵丁及义民首内拔补之把总、外委等弁,请免调回内营)嘉庆九年正月二十九日

  三三、礼部「为内阁抄出奉上谕一道」移会(前因林爽文之乱,台湾曾募乡勇义民帮同官兵作战;上谕国家既有经制军旅,不应再募乡勇)嘉庆九年二月

  三四、户部题本(议覆湖南巡抚阿林保请将台湾军需案内原任宁洋县病故知县胡兴黉应追款项豁免)嘉庆十年闰六月初五日

  三五、闽浙总督玉德题本(题报修造凤山、嘉义、彰化三县地震倒塌兵房工料银两)嘉庆十年七月初八日

  三六、闽浙总督玉德题本(题报闽省嘉庆九年分兵丁马匹清册)嘉庆十年九月二十八日

  三七、工部题本(核销闽督玉德题报修造凤山、嘉义、彰化三县地震倒塌兵房工料银两)嘉庆十二年三月初十日

  三八、闽浙总督阿林保题本(题报嘉庆十年分台湾各营官马朋扣、皮脏银两清册)嘉庆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三九、兵部题本(核销闽督阿林保题报嘉庆十一年分台湾各营官马朋扣、皮脏银两)嘉庆十三年四月十八日

  四○、闽浙总督汪志伊题本(题报嘉庆七、八、九、十等年分台澎各营并福州旗营每年操演枪炮所需硝磺铅子料价等项银两)嘉庆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四一、闽浙总督汪志伊题本(题报台澎各营官庄租息银两)嘉庆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四二、刑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赵片奏」移会(台湾水陆官兵,请令该道会同总兵管辖)道光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四三、户部「为本部议覆闽浙总督赵慎畛等奏」移会(请免扣闽省补摊军需银两)道光四年十一月

  四四、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孙尔准奏」移会(请酌改戍台班兵配渡章程)道光六年五月

  四五、兵部「为内阁抄出本部奏」移会(核议闽督孙尔准等请调驻台湾北路营员)道光七年三月

  四六、兵部「为内阁抄出兼署闽浙总督魏元烺奏」移会(遵旨裁减闽浙两省兵 )道光十二年五月

  四七、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程祖洛奏」移会(筹请改设台湾营员,酌裁马匹)道光十三年八月

  四八、户部「为内阁抄出代办闽浙总督福建巡抚魏元烺奏」移会(奏报调驻台湾北路营官兵建设衙署兵房等项估需工料银数)道光十三年九月

  四九、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程祖洛奏」移会(严禁勒令商船渡载戍台班兵)道光十五年三月三十日

  五○、户部「为议覆内阁抄出闽浙总督程祖洛等奏」移会(台湾艋舺营添兵案内漏未增估换防兵丁盘费,恳恩增估拨补)道光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五一、工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钟祥等奏」移会(奏报添建嘉义参将及台镇左营衙署需用工料银两)道光十七年十一月

  五二、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邓廷桢片」移会(戍台班兵暂缓调换)道光二十年八月

  五三、户部「为本部议覆台湾总兵达洪阿等奏」移会(筹拨台湾防堵经费)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二日

  五四、兵部「为兵部等部议覆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移会(闽省兵营裁减马匹)道光二十四年六月

  五五、兵部「为核议闽浙总督刘等奏」移会(台湾各营汛移拨弁兵)道光二十七年十一月

  ·二五、闽浙总督魁伦题本

  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随带世袭三等轻车都尉世管佐领革职从宽留任臣魁伦谨题为请定等事:窃照福建省各标镇协营干隆五十九年分官兵马匹朋扣、皮脏银两,业据福藩司汇册请销,并声明台湾北路中、左、右及北淡水四营册籍,因沿海遭风遗失,俟催送到日另造,经臣会疏具题,准到部覆,行令速饬补造核销等因,转行遵照在案。兹据福建布政使田凤仪详称:催准兼管台湾镇事水师提督哈当阿移,据北路协中、左、右、北淡水四营补造干隆五十九年分官兵朋扣、皮脏、买马价银各项清册,移请核销,并声明册已造送,实因遭风失水,以致未能依限造送,迟延有因,所有应议迟延各职名,请免开送等因前来。查闽省台湾北路中、左、右并北淡水四营干隆五十九年正月起,至十二月止,官兵共应存朋扣银一千九百六两七钱八分,皮脏银一十二两五钱,赔桩银无项。以上朋扣、皮脏共银一千九百一十九两二钱八分。又福建省台湾北路中、左、右、北淡水四营旧管各官例马五十匹,各兵骑操马九十八匹,外遗营官马二匹,新收各官例马一十二匹,各兵骑操马二十八匹,内买补官马二十五匹,改调官马三匹;开除各官例马六匹,各兵骑操马二十七匹,内买补官马二十五匹,改调官马二匹;实在各官例马五十六匹,内附支马二匹,各兵骑操马九十九匹,外遗营官马一匹;遵照部颁式样,备造四柱按营分晰管、收、除、在四柱清册。并声明干隆五十九年分台湾北路中、左、右并北淡水四营应买官马二十五匹,每匹原定价二十二两,共享银五百五十两外,实剩朋扣银一千三百五十六两七钱八分,实存皮脏银一十二两五钱,通共存银一千三百六十九两二钱八分。案准部咨,每百两应解饭食银二两,共应解饭食银二十七两三钱八分六厘,实剩朋扣、皮脏银一千三百四十一两八钱九分四厘。合就转造清册,详请题销。所有奉取北路中、左、右、北淡水四营造册迟延各职名,并请邀免开报等情来。臣复核无异,除册分送户、兵二部及兵科查核外,臣谨会同护理福建巡抚臣姚棻、署理水师提督印务漳州镇总兵官臣颜鸣汉、陆路提督臣王汇合词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敕部核覆施行。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嘉庆元年七月初五日,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随带世袭三等轻车都尉世管佐领革职从宽留任臣魁伦。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六二~八六三页。

  ·二六、闽浙总督魁伦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世袭三等轻车都尉世管佐领革职从宽留任臣魁伦谨题为通行事:据福建布政使司布政使田凤仪称:干隆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奉准兵部咨行,自干隆十四年为始,将通省经制原额,调拨裁汰安塘驻防缺额实在兵丁、马匹、驼只等项各总数目,胪例册首,再行按照督抚提镇标营,分晰造册具题等因,遵照在案。兹准闽省水师陆路暨台湾、澎湖各标镇协营,将干隆六十年分各营经制原额、调拨裁汰缺额实在兵丁、马匹,遵照部颁册式,造具清册到司。遵即逐一查核,按营分晰,备造四柱总细数目清册,详送察核具题等情到臣。据此,该臣看得:案准部咨,通省经制原额、调拨裁汰驻防缺额实在兵丁马匹分晰造册具题等因,兹据福建布政使田凤仪详,准闽省水师陆路暨台湾、澎湖各标镇协营将干隆六十年分各营经制原额、调拨裁汰缺额实在兵丁、马匹,遵照部颁册式,按营分晰,备造四柱清册,详送具题等情前来,臣覆查无异,除册送部外,臣谨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敕部核覆施行。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嘉庆元年九月二十四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世袭三等轻车都尉世管佐领革职从宽留任臣魁伦。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六三页。

  ·二七、兵部题本

  经筵讲官兵部尚书镶黄旗汉军都统管理宗人府银库事务臣庆桂等谨题为题报兵马册籍事:查干隆十四年十月内,臣部议覆原任陕甘总督尹继善题报清查兵马一案,行令各省督、抚、提、镇,将各标镇协营兵丁马匹数目,按年造册送部,臣部于年终察核汇题等因,具题,奉旨依议,钦此,钦遵在案。上年十二月内,臣部汇题干隆五十九年分各省兵丁马匹数目,据前署闽浙总督长麟题报,福建水师陆路各营实在兵丁马匹数目,声明台湾北路中、左、右、淡水等四营清册,因沿海遭风遗失,另饬补造。兹据闽浙总督魁伦将该四营马步战守兵丁马匹实在数目,补造清册具题前来。臣部查台湾北路中、左、右、淡水四营额设马步兵三千八百八十二名,核与五十八年分册报兵额相符。至额设马一百匹,亦与五十八年分册报额数相符。再查此案前据该督声明,该四营兵马册籍因沿海遭风遗失,尚非无故迟延,应毋庸议。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嘉庆元年九月二十七日,经筵讲官兵部尚书镶黄旗汉军都统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大臣管理宗人府银库事务臣庆桂、经筵讲官尚书兼文渊阁直阁事臣纪昀、户部右侍郎兼署兵部左侍郎正黄旗满洲副都统臣台布、左侍郎镶红旗汉军副都统兼公中佐领清字经馆提调臣赵■〈金英〉、右侍郎臣李潢、武库清吏司掌印郎中臣诚安、郎中兼公中佐领臣冯世枚、郎中臣海明、郎中臣世杰、郎中兼公中佐领臣富通、郎中臣曹师曾、主事臣蒋师爚、候补主事臣申瑶、额外主事臣肃崇阿、额外主事臣扎兰泰、车驾清吏司郎中臣黄永沛。

  旨:依议。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六四页。

  ·二八、兵部题本

  经筵讲官兵部尚书镶黄旗汉军都统管理宗人府银库事务臣庆桂等谨题为请定岁底奏报、以肃马政事:兵科抄出闽浙总督魁伦题前事内开:窃照福建省镇防经制督抚提镇水师陆路各镇标协营官兵马匹朋扣赔桩、倒毙买补、皮脏变价、扣存马匹银两并营马数目等项,例应按年造册奏销。兹据福建布政使田凤仪详称:遵查闽省干隆六十年正月起,连闰至十二月止,镇防官兵共应存朋扣银二千六百九十二两八钱一分,皮脏银四十七两,赔桩银无项;经制各镇标营官兵共应存朋扣银二万六千二百五十两五钱四分,皮脏银三百六十二两五钱,赔桩银四十两;台湾各营应存朋扣银四千九百二十三两六钱八分,皮脏银三十二两五钱。以上朋扣、皮脏、赔桩共银三万四千三百四十九两三分。又福建省册报旧管各官例马一千四百三十六匹,内查台湾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应造各册,节次飞催,未准送到,容俟催送到日另造,应除例马七十二匹外,实在例马一千三百六十四匹;各兵骑操马四千二百二十九匹,内查台湾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应造各册,节次飞催,未准送到,容俟催送到日另造,应除各兵骑操马四十匹外,实在各兵骑操马四千一百八十九匹;内外委、千把总、骑操马二百五十三匹,额外外委骑操马一百五十五匹,现兵骑操马三千八百二十一匹,内查台湾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应造各册,节次飞催未准送到,容俟催送到日另造,应除现兵骑操马四十匹外,实在现兵骑操马三千七百八十一匹;外遗营官马一十九匹,又兴协右营未买补官马四匹,补造干隆五十九年台湾北路中、左、右并北淡水四营各官例马五十六匹,内附支马二匹,各兵骑操马九十九匹,外遗营官马一匹。以上各官例马一千四百二十匹,各兵骑操马四千二百八十八匹,外委、千把总骑操马二百五十三匹,额外外委骑操马一百五十五匹,现兵骑操马三千八百八十匹,外遗营官马二十匹,未买补官马四匹。新收各官例马六百九十匹,各兵骑操马一千八百八十六匹,内买补官马八百八十四匹,改调官马一千二匹。开除各官例马七百六十六匹,各兵骑操马一千九百四匹,内买补官马八百八十四匹,改调官马一千二十匹。实在各官例马一千三百四十四匹,内附支马六匹,各兵骑操马四千二百七十匹,内外委、千把总骑操马二百四十二匹,额外外委骑操马一百五十四匹,现兵骑操马三千八百七十四匹,外遗营官马三十八匹,未买补官马四匹。遵照部颁式样,备造按营分晰管、收、除、在四柱清册。并声明干隆六十年分各镇标营应买官马八百八十四匹,每匹原定价银二十二两,共享银一万九千四百四十八两,内除陆路提标中左右前后五营、兴化左右二营、汀州中右二营,除动支本营朋银并皮脏、赔桩银两凑给外,尚不敷银二百二两一钱四分,于通省朋扣银内凑给。又内地各营倒马八百一十九匹共应皮脏银四百九两五钱,台湾各营倒马六十五匹共应皮脏银三十二两五钱,共银四百四十二两,内除凑给陆提各镇营买马价银外,只存皮脏银三百三十四两九钱三分,俱于朋桩总册内登明。又朋扣余剩银内,干隆六十年分给水师各营篷索料价银一千四百六十九两二厘,另册详请题销外,又减报倒马扣存朋扣银内干隆六十年给过省属各营马价银一万九千四百四十八两,内陆提各镇营皮脏银一百七两七分,赔桩银四十两凑用外,实动朋扣银一万九千三百两九钱三分,又动给水师提镇执事人役工食银七百六十二两六钱,又动给水师旗营为快、捷等字号十二只战船篷索料价银一百三十二两九钱七分四厘,又动给金门左右二营大小桨■〈舟彭〉船四只修换篷索料价银二百三十四两六钱八厘,又动给水师提督并各镇赏号银二千八百两,又动给水师各营出洋巡哨银一千二百四两四钱,又动给八旗并水师旗营赏号银七百二十两,又动给八旗步兵操演药铅银八十四两五钱八分六厘,又动给台湾各营燂洗战船并办理营中公务银一千一百两,又动给水师各营制备火药军械银六百九十五两七钱三分,又动给台湾水师中营平字一号等六船篷索料价银八十四两九钱四分九厘,又动给台湾水师左营定字三号等五船篷索料价银六十二两九钱一分三厘,又动给台湾水师右营澄字二号等四船篷索料价银七十两二钱九分四厘外,实剩朋银五千一百四十四两四分四厘,实存皮脏银三百三十四两九钱三分,通共存银五千四百七十八两九钱七分四厘。奉准部咨,每百两应解饭食二两,共应解饭食银一百九两五钱七分九厘,实剩朋扣、皮脏银五千三百六十九两三钱九分五厘,合就详请察核题销等情前来。臣复核无异,除册分送户、兵、工部及兵科查核外,臣谨会同护理福建巡抚臣姚棻、署理水师提督印务漳州镇总兵官臣颜鸣汉、陆路提督臣王汇合词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敕部核覆施行。再此案据该司于嘉庆元年六月二十九日具详到臣,缘臣查办核算数目之有稽时日,是以具题稍迟,合并陈明。谨题请旨。嘉庆元年七月初五日题,九月十七日奉旨:该部察核具奏,钦此;钦遵抄出到部。

  该臣等议得:闽浙总督魁伦疏称,闽省各营官兵朋扣银两,例按年奏报。兹据福建布政使田凤仪详称:干隆六十年分水陆各营共扣朋银三万三千八百六十七两三分,赔桩银四十两,皮脏银四百四十二两,三共银三万四千三百四十九两三分,除各项支销外,实存银五千三百六十九两三钱九分五厘等因,造册具题前来。查福建省经制营马四千三百五十二匹,除台湾南路等营奏销册籍未经送到,应除马四十匹外,实在兵丁骑操马四千三百一十二匹。今干隆六十年分通省各营倒马八百八十四匹,与应倒之例有减无浮。内除兴化城守左右二营未满年限马四匹照例赔桩银四十两,其余各营倒马按册查对,骑操俱过三年,应免赔桩。所有该年朋扣银三万三千八百六十七两三分,逐一核算,与实在官兵应扣银数相符;皮脏银四百四十二两,亦与每匹应变银五钱之数相符。至买补马八百八十四匹,系赴口购买,每匹价银二十二两,共动支银一万九千四百四十八两,臣部核与该省奏准原案赴口购买价直相符,应准开销。又册开水师提镇执事人役工食银七百六十二两六钱,水陆提镇赏号银二千八百两,水师各营出洋巡哨银一千二百四两四钱,系原任闽浙总督郝玉麟等奏明准给之项,均应准其支用。又册开动给水师旗营篷索料价银一百三十二两九钱七分四厘,动给水师各营篷索料价银一千六百八十七两一钱五分八厘,动给八旗并水师营赏号、药铅等项银八百四两五钱八分六厘,动给台湾、澎湖各营燂洗战船、办理营中公务银一千一百两,动给水师各营制备火药、军械银六百九十五两七钱三分等语;查动给八旗水师旗营赏号银两以及台湾、澎湖各营办理营中公务银两,应令该督报明户部查核;其修换篷索及制备火药、军械银两,应令该督报明工部查核。至册开动给金门镇左右二营桨■〈舟彭〉船只修换篷索银二百三十四两六钱八厘,臣部查前项银两先据该督咨报从前向系动支存营公粮,因公粮改为公费,历年俱系就营挪垫,未经开销,请在于六十年朋扣银内动支给还等因,经臣部以此项银两从前向无报销成案,行令查覆,尚未核准,应俟咨覆到日,再行核销。以上通共支用银二万八千八百七十两五分六厘外,尚存朋扣、皮脏银五千四百八十八两九钱七分四厘,内除应解臣部饭银一百九两五钱七分九厘,实存银五千三百六十九两三钱九分五厘,应令造报户部拨用。至该督疏内声称,台湾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朋马清册,未准送到,俟催送到日另送等语;应令该督速饬补造,咨送臣部查对核销,并将因何迟延之处,一并声明报部查核。再查台湾城守右军总册开造倒毙马五匹,撒册止开倒马三匹,总撒数目不符,应令该督查明报部查核。恭候命下臣部,行文闽浙总督并知照户部、工部一体遵奉施行。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嘉庆元年十月十四日,经筵讲官兵部尚书镶黄旗汉军都统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大臣管理宗人府银库事务臣庆桂、经筵讲官尚书兼文渊阁直阁事臣纪昀、左侍郎镶红旗汉军副都统兼公中佐领清字经馆提调臣赵■〈金英〉、右侍郎臣李潢、车驾清吏司掌印郎中臣萨涵太、郎中臣黄永沛、郎中臣觉罗音德布、郎中臣魁明、员外郎臣多庆、员外郎臣达敏、员外郎臣彭希洛、主事臣魁龄、主事臣雷纯、主事臣王观、额外主事臣慕鏊。

  旨:依议。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六五~八六七页。

  ·二九、闽浙总督魁伦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闽浙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世袭三等轻车都尉世管佐领革职从宽留任免革任又免革任臣魁伦谨题为请定岁底奏报、以肃马政事:窃照福建省镇防、经制督抚提镇水师陆路各镇标协营官兵马匹朋扣赔桩、倒毙买补、皮脏变价、扣存马匹银两并营马数目等项,例应按年造册奏销。兹据福建布政使司事按察使李殿图详称:遵查闽省嘉庆元年正月起至十二月止,镇防官兵共应存朋扣银二千五百二两二钱二分,皮脏银四十七两,赔桩银无项;经制各镇标营官兵共应存朋扣银二万四千一百四十五两九分,皮脏银三百六十二两五钱,赔桩银七十两;台湾各营应存朋扣银六千五百三十两一钱四分,皮脏银三十七两五钱。以上朋扣、皮脏、赔桩共银三万三千六百九十四两四钱五分。又福建省册报旧管各官例马一千三百四十四匹,各兵骑操马四千二百七十匹,内外委、千把总骑操马二百四十二匹,额外外委骑操马一百五十四匹,现兵骑操马三千八百七十四匹,外遗营官马三十八匹,又兴协右营未买补官马四匹,补造干隆六十年台湾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各官例马八十匹,各兵骑操马三十九匹,外遗营官马一匹。以上各官例马一千四百二十四匹,各兵骑操马四千三百九匹,外委千把总骑操马二百四十二匹,额外外委骑操马一百五十四匹,现兵骑操马三千九百一十三匹,外遗营官马三十九匹,未买补官马四匹。新收各官例马五百八十二匹,各兵骑操马一千三百八十二匹,内买补官马八百九十四匹,改调官马四百八十八匹。开除各官例马六百九十六匹,各兵骑操马一千三百六十八匹,内买补官马八百九十四匹,改调官马四百八十八匹。开除各官例马六百九十六匹,各兵骑操马一千三百六十八匹,内买补官马八百九十四匹,改调官马四百七十四匹。实在各官例马一千三百一十匹,内附支马一十匹,各兵骑操马四千三百二十三匹,内外委、千把总骑操马二百四十三匹,额外外委骑操马一百五十七匹,现兵骑操马三千九百二十三匹,外遗营官马二十五匹,未买补官马四匹。遵照部颁式样,备造按营分晰管、收、除、在四柱清册。并声明嘉庆元年分各镇标营应买官马八百九十四匹,每匹原定价银二十二两,共享银一万九千六百六十八两,内除督标中营、陆路提标中左右前后五营,长福左右二军、兴化左右二营、汀州中左右三营、除动支本营朋银并皮脏、赔桩银两凑给外,尚不敷银五百七十九两一钱一分,于通省朋扣银内凑给。又内地各营倒马八百一十九匹,共应皮脏银四百九两五钱,台湾各营倒马七十五匹,共应皮脏银三十七两五钱,共银四百四十七两。内除凑给督标各镇标营买马价外,只存皮脏银二百五十七两七钱三分,俱于朋桩总细各册内登明。又朋扣余剩银两,嘉庆元年分给水师各营篷索银一千四百七十九两九钱七分八厘,另册详请题销外,又减报倒马扣存朋扣银内,嘉庆元年给过省属各营马价银一万九千六百六十八两,内督标各镇营皮脏银一百八十九两二钱七分,赔桩银七十两凑用外,实动朋扣银一万九千四百八两七钱三分;又动给水师提镇执事人役工食银七百六十二两六钱,又动给水师旗营为快、捷等字号十二只战船篷索料价银一百三十二两九钱七分四厘,又动给金门左右二营大小桨■〈舟彭〉船四只修换篷索料价银二十九两三钱二分六厘,又动给水陆提督并各镇赏号银二千八百两,又动给水师各营出洋巡哨银一千二百四两四钱,又动给八旗并水师旗营赏号银七百二十两,又动给八旗步兵操演药铅银八十四两五钱八分六厘,又动给台湾各营燂洗战船并办理营中公务银一千一百两,又动给水师各营制备火药、军械银六百九十五两七钱三分,又动给台湾北路淡水营波字二号一船篷索料价银一十六两四钱九分二厘,又动给督标水师营肃字一号等四船篷索料价银二十七两七分五厘外,实剩朋银四千七百一十五两五钱五分九厘,实存皮脏银二百五十七两七钱三分,通共存银四千九百七十三两二钱八分九厘。奉准部咨,每百两应解饭食银二两,共应解饭食银九十九两四钱六分六厘,实剩朋扣、皮脏银四千八百七十三两八钱二分三厘。合就详请具题。至此案委因办理清查甫经完竣,是以出详稍迟,合并声明等情前来。

  臣复核无异,除册分送户、兵二部及兵科查核外,臣谨会同署理福建水师提督印务漳州镇总兵官臣颜鸣汉、陆路提督臣王汇合词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敕部核覆施行。再此案据该司于嘉庆二年闰六月十一日具详到臣,缘臣前往泉州、厦门一带督缉洋盗,于十九日旋省,亲诣盘查藩司库贮银款,逐细察核,辗转需时,是以题报稍稽。再福建巡抚印务系臣兼署,毋庸会衔,合并陈明。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嘉庆二年闰六月二十二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闽浙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世袭三等轻车都尉世管佐领革职从宽留任免革任又免革任臣魁伦。

  旨:该部察核具奏。——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七五~八七六页。

  ·三○、兵部题本

  经筵讲官兵部尚书镶红旗满洲都统管理宗人府银库事务臣庆桂等谨题为议恤事:该臣等议得:准闽浙总督魁伦咨称:台湾镇标守备林国升、南路营把总罗于红带同兵丁三名,赴口买马,并督标左营外委邱振声管带班满换回班兵四十四名,配吴长春商船内渡。于嘉庆元年四月初十日驶至青水墘外洋,二更时分,猝遇粤匪,当即施放枪炮,打死贼匪十余名。艇匪亦开枪炮围劫,以致林国升等被炮击毙,各兵多有受伤落水,前经附片具奏,并声明被害受伤各官兵飞查确数,另行造册咨部请恤在案。查守备林国升被贼放炮伤毙,把总罗于红、外委邱振声、兵丁钟正魁、巫绍期并督标左营班满兵丁林明龙等四十名,俱被戕害,落水毙命。娄得升一名被掳无踪。惟黄大山、牛升、刘得、萧明魁四名落水得生。查与恤赏之例相符。其沉失军械并请准其动支钱粮制补。相应造册,同送到印结,咨部核议等因。于嘉庆二年十月十五日移咨到部。除兵丁娄得升一名,既据声称被掳无踪,毋庸议外,查定例大洋大江危险地方,官兵因公差委漂没身故者,守备恤银三百两,把总恤银一百两,外委官照把总例给与;守备加赠一级,荫子弟一人,以卫千总用;把总加赠一级,荫子弟一人,以把总用;应得祭葬,行文礼、工二部议奏;马兵赏银七十两,步兵赏银五十两,如无妻子亲属承受者,给银二两,该督抚提镇委官致祭;其没水登岸幸获生全者,兵丁照军功头等伤例赏银三十两各等语。今此案守备林国升等带同兵丁赴口买马,并外委邱振声管带班满换回兵丁,配载商船内渡,在洋猝遇粤匪,施放枪炮抵御,因艇匪放枪围劫,以致俱被戕害,落水毙命,其被害受伤各官兵,既经该督奏明,造册请恤,应照因公差委漂没身故之例,分别办理。应将册开被贼戕害之守备林国升一员,照例恤赏银三百两,加赠一级,荫子弟一人,以卫千总用;把总罗于红一员,照例恤赏银一百两,加赠一级,荫子弟一人,以把总用;应得祭葬,行文礼、工二部议奏;外委邱振声一员,照例赏银一百两;马兵巫绍期一名,照例赏银七十两;步战守兵钟正魁、林明龙、张龙、朱得贵、富国宝、施元升、郑绍宇、高得升、刘必得、张荣、刘开文、陈永升、林国兴、傅朝佐、林汉隆、陈必福、郑朝贵、叶得贵、金国宝、邱得魁、陈加春、淡有章、邓兆雷、江得旺、何安喜、陈得桂、叶天开、叶上高、郑光亮、卓得贵、姚士清、曾明登、陈文焕、黄得标、朱定国、张良得、刘升、郑起銮、陈得富、林正茂、王得玉等四十一名,均照例各赏银五十两;此内亡故兵丁赏银,如无妻子亲属承受者,给银二两,该督抚提镇委官致祭;落水得生兵丁黄大山、牛升、萧明魁、刘得等四名,均照例各赏银三十两。以上所给之银,应令该督照数给发,造报户部核销。至沉失军械,除弓箭、撒袋、战箭系营兵自备外,其余鸟枪三十杆、腰刀三十八口、藤牌六面、牌刀六口,应准其动项补制,以资巡防。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三日,经筵讲官兵部尚书镶红旗满洲都统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大臣管理宗人府银库事务臣庆桂、经筵讲官尚书臣金士松、左侍郎镶红旗汉军副都统兼公中佐领臣赵■〈金英〉、户部右侍郎兼署兵部右侍郎正黄旗满洲副都统兼公中佐领臣傅森、职方清吏司掌印员外郎臣五诚额、郎中臣富勒敏、郎中臣伊拉齐、员外郎臣多庆、员外郎臣富廉、员外郎臣王衍福、主事臣英伦、主事臣赵午彤、主事臣茅豫、主事臣申瑶、司务兼司事臣刘源浩、武库清吏司主事臣蒋师爚。

  旨:依议。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七六~八七七页。

  ·三一、兵部「为兵科抄出本部汇题」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职方司案呈,兵科抄出本部汇题前事一案,相应抄单移会稽察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嘉庆五年十二月初七日。

  先经内阁抄出台湾镇总兵兼提督衔爱新泰等奏查拿嘉义县属盐水港匪犯陈锡宗等案内各犯,所有该汛御匪被害兵丁吴铭恩、黄金亮、陈得栋、陈登龙、王进禄、丁得龙、冯高、黄士升、杨飞龙、郑明魁、杨大同等十一名,又受伤兵丁黄拱照、叶大升、郭文水、郭家进、黄龙标、孟朝俊、林腾云、徐宗耀、陈得安、陆起标等十名,均系事出因公,应否照例分别恤赏之处,出自皇上天恩等因具奏,于嘉庆五年九月初十日奉上谕:爱新泰等奏续获盐水港滋事匪犯办理一折,所有被害兵丁吴铭恩等十一名、受伤兵丁黄拱照等十名,均着交部分别恤赏等因,钦此。除先经恭录上谕,行文该镇钦遵在案。应将擒捕匪犯被害身死之兵丁吴铭恩、黄金亮、陈得栋、陈登龙、王进禄、丁得龙、冯高、黄士升、杨飞龙、郑明魁、杨大同等十一名均照阵亡例各赏银五十两,受伤兵丁黄拱照、叶大升、郭文水、郭家进、黄龙标、孟朝俊、林腾云、徐宗耀、陈得安、陆起标等十名均照三等伤例各赏银二十两。以上被害各兵丁如无妻子亲属承受者,给银二两,该督抚等委官致祭等因。嘉义五年十一月三十日题,十二月初二日奉旨:依议,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己编第七本六九二页。

  ·三二、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爱新泰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武选司案呈,内阁抄出福建台湾镇总兵爱新泰奏前事一折,除另行议覆外,相应抄单移会贵处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嘉庆九年正月二十九日。

  嘉庆九年正月二十六日,内阁抄出提督衔台湾镇总兵奴才爱新泰跪奏为台募兵丁及义民首内拔补之把总、外委等弁、请免调回内营、以资熟手、以裨巡缉事:窃照台湾营员,自干隆五十六年起,副、参、游、都、守等官俸满调回内地之例,已遵奉停止。惟千、把、外委等弁,仍照旧定章程,三年更换。其在台招募兵丁,每年造册报部。凡遇戍兵换班之年,移会内营,扣除免换,历经遵办在案。兹迩年以来,由义民首及台募兵丁内打仗缉匪,着有微劳,钦奉谕旨,以把总、外委拔补,及论功奖拔者,共计有把总二员、外委额外五名,按照□行定例,三年俸满班满,均应调回内地差委。惟查该弁等皆台湾土著,□□本地之深山穷谷,贼匪朁匿踪迹情形,素所深悉。自从奖拔之后,身列官阶,益知感奋,节次缉获各案逸匪多名,解送审办具奏有案,诚为得力可用。近因回班俸满年满之期将届,该弁等恋土重迁,惮于内调,或称父母老病,无可倚托,或称眷口累赘,无力搬移,多方禀请辞退,奋勉之人不能久于其任,舍之实属可惜,留之与例不符,办理自觉窒碍。奴才仰蒙圣主天恩,俾以海外重镇,遇事分应遵循旧例,敬谨妥办,何敢妄冀更改?第察悉情形,若不据实奏恳圣恩,殊非仰副我皇上慎重海疆、量材器使至意。奴才愚昧之见,可否量为变通,请嗣后台募兵丁及义民首内恩并拔补之把总、外委等弁,凡有俸满班满,援照募兵丁之例,仍留本任,免其调回内营操委,按年造册,详送督臣察核,咨部。仍留心察看,俸满把总内如有始终奋勉、缉捕勤能者,详报注册,遇有台营升迁事故□□总缺出,详请督臣查明缺次,应轮补何项人员,行知到日,遵照□□新例秉公拣选,分别水陆,就近咨送提臣考验拔补。倘有始勤终怠等事,即行详咨斥革,以示惩劝。似此一转移间,与升黜之途无碍。该弁等无虞更调,自必倍加感激,竭力趋公,而台营内地均不致易换生手,于营伍汛守缉捕两有裨益。奴才为海疆重地留心得力汛弁起见,不揣冒昧,理合恭折具奏,是否有当,伏乞皇上睿鉴,敕部议覆施行。谨奏。

  嘉庆九年正月二十四日奉朱批:该部议奏。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二本一五九~一六○页。

  ·三三、礼部「为内阁抄出奉上谕一道」移会

  礼部为知照事:仪制司案呈,嘉庆九年正月二十六日,内阁抄出军机大臣会同户、兵、工三部议驳御史体德奏请增改军需则例一折,奉上谕一道,钦此钦遵到部,相应恭录粘单移会稽察房可也。须至移会者。计粘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嘉庆九年二月日。

  嘉庆九年正月二十六日,内阁抄出二十四日奉上谕:本日军机大臣会同户、兵、工三部议驳御史体德奏请增改军需则例一折,已依议行矣。阅折内有乡勇一项不应复有募用之语,所奏甚是。国害设兵,所以卫民,内而八旗劲旅,外而驻防绿营,原以备一时征调之用。我朝军政修明,从前用兵外域,平定准噶尔、回部、大小金川以及剿捕内地乱民如王伦苏、四十三、田五之类,均系调用额兵,随征奏凯,从未有雇募乡勇之事。

  自台湾匪徒林爽文滋事时,该处地隔海洋,本有义民等急公慕义,请效驰驱,因而随宜量用,协同官兵,分司搜剿。迨至剿办邪匪,带兵大员及地方官等召募乡勇多名,辗转随征,以致愈集愈多,数盈累万。在乡里小民等各卫身家,遇地方偶有不靖,自行团集什伍,保护田庐,原属通晓大义,分所当然。若竟官为雇募,随营接仗,甚或调往隔省从征,经年累月,成何体制?试思八旗兵丁,如简发东三省官兵,不闻有召募奉天等处民人从军者,即简发京营劲旅,亦从未有令大、宛两县民人帮同出兵者。况国家兵制之设,有将军、督抚、提镇以资统辖,设立营伍,搜简军实,岂尚不能为国宣力,乃必藉闾阎未经练习之人,供疆场折冲之用,则又安用官兵为耶?揆厥所由,皆因武职大员不能实心办公,平居无事,往往令本标兵丁充仆隶厮养之役,或兼习手艺,在署佣工,而于训练操演,转视为具文。属下将弁,相率效尤,而督抚大吏又不能随时整饬,遂致隶名营伍,步伐茫然,一旦有事征调,其能知纪律、陷阵冲锋者,寥寥无几,势不得不募民充勇,以供调拨。是非惟兵不能卫民,而转率民以充兵,则大非立制之意矣。现在三省邪匪肃清,干戈永靖,然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无备。况兵之强弱,总视乎练兵之勤惰。如勤加训练,则弱者可渐使之强。倘玩愒从事,则强者亦流而为弱。嗣后各省将军、都统、督抚、提镇等,均应饬营员,痛改□□,□□官兵,认真操演,俾标兵皆成劲旅,以肃军政而励戎行。将此通谕知之。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五本四七六~四七七页。

  ·三四、户部题本

  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镶白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臣宗室禄康等谨题为据题等事:户科抄出湖南巡抚阿林保将福建台湾军需案内原任宁洋县病故知县胡兴黉应追核减银一百一十八两零、查明无可着追,取结题请豁免一案,嘉庆十年二月初九日题,四月十五日奉旨:该部议奏,钦此;钦遵于本日抄出到部。该臣等查得湖南巡抚阿林保疏称:据湖南布政使成宁详称:福建台湾军需案内病故宁洋县知县胡兴黉应追银一百一十八两六钱五分六毫,当经饬据原籍兴宁县详覆确查,该故员胡兴黉家产尽绝,无力完缴,出具印结,详奉咨准闽浙总督查明该故员历过任所,并无资材隐寄,取具切实印结,咨请由湖南查照办理等因,又经转饬照例查办去后。兹据直隶郴州知州应先烈申,据兴宁县知县周曰健申称:原任福建宁洋县已故知县胡兴黉应赔核减台湾军需银一百一十八两六钱五分二厘六毫,实系家产尽绝,无力完缴,出具印甘各结由州加结前来,相应将赍到各结详请察核,具题豁免等情。臣复核无异,除结送部外,臣谨恭疏具题等因前来。

  查定例内外官员应赔一切欠项,如事属因公核减以及分赔、代赔之项,通查该员原籍及历过任所果无财产隐寄任所,官出具切实印结,由原籍加结题请豁免,倘题豁后别经发觉财产,尽数入官,仍将出结官员革职,所豁银两并着赔还等语。今福建台湾军需案内原任宁洋县病故知县胡兴黉应追核减银一百一十八两六钱五分二厘六毫,前经臣部行文原籍湖南巡抚遵照承追定例,分限完缴。嗣据该抚咨复,该故员家产尽绝,实在力难完缴,取具印加各结咨部。又经臣部行据闽浙总督查明该故员胡兴黉历过任所,并无资财隐寄,取结详咨湖南巡抚,照例具题办理在案。兹据湖南巡抚阿林保确查该故员胡兴黉实系家产尽绝,无力完缴,取具印加各结,题请豁免前来。臣部核与豁免之例相符。所有原任宁洋县病故知县胡兴黉应追核减银一百一十八两六钱五分二厘六毫,应准其照数豁免。倘题豁以后,别经发觉,财产尽数入官,仍将出结各官照例革职,所豁银两并着赔还。恭候命下,臣部行文闽浙总督、福建巡抚、湖南巡抚一体钦遵查照。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嘉庆十年闰六月初五日,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镶白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革职从宽留任臣宗室禄康、经筵讲官太子少保文渊阁直阁事尚书世袭云骑尉降二级留任又革职留任臣戴衢亨、御前侍卫左侍郎总管内务府大臣总理工程处事务向导处大臣管理御茶膳房三山事务镶蓝旗满洲副都统世袭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臣那彦宝(差)、刑部左侍郎署左侍郎臣祖之望、经筵讲官右侍郎管理钱法事务镶黄旗满洲副都统管理咸安宫官学国子监事务臣恩普、左侍郎管理钱法事务教习庶吉士臣刘镮之、郎中臣德庆、郎中臣杨毓江、郎中臣董淇、郎中臣林绍光、员外郎臣苏成额、员外郎臣宗室德庄、员外郎臣觉罗麟祥、员外郎臣瑺弼、员外郎臣钱学彬、员外郎臣吴应咸、主事臣庆福、主事臣额勒德恩、主事臣明昌、主事臣任兰佑、额外主事臣韦运标、额外主事臣张业南、额外主事臣欧阳厚均、额外主事臣赵学辙、七品官臣王启文、七品官臣李湘茞、七品官臣王炘、司务臣三多。

  旨:依议。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八八页。

  ·三五、闽浙总督玉德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玉德谨题为咨行事:窃照干隆五十七年六月间,福建台湾府属台、凤、嘉、彰四县同时地震,轻重不一,经前督臣伍拉纳将委员勘办缘由会折具奏,并经前水师提督兼管台湾镇臣哈当阿会同前台湾道杨廷理请将凤山、嘉义、彰化三县震倒各汛卡兵房三百六十二间先行动支台湾府库备公银两给发赶修,统俟事竣造册详送核办等由,奏奉谕旨,钦遵查办。嗣续据台湾道府转据凤、嘉、彰三县遵照原奏修竣前项兵房三百六十二间,共享过工料银五千一百七十七两一钱六分□厘,在于台湾府库备公项下动支,备造实需细册,由镇道府覆勘属实,核加印结请销。当经前藩司姜开阳转详请题。准到工部咨行,以并不遵例先行估报,又未将兴工、完工日期声明报部,遽行造册题销,殊与定例不符。且此案营房系干隆五十七年六月内地震倒塌,于干隆五十八年题销恤赏银两案内声明,先动府库备公银两赶修之工,亦应一面赶紧建修,一面造册估报,何以延至十年之久,始称一律修竣,率请题销,实属任意迟延,奏请查取承办官办理迟延并违例报销以及该管上司率转各职名先行送部,照例□别议处,仍令另委妥员详细确查前项营房是否实系修理完固,并将何日兴工一并据实查明,另行照例造具估计册结,题报到日,再行核办等因,转行遵照去后。

  兹据署福建布政使司事按察使韩崶详称:除将奉取各职名另案详请咨复核示外,兹移准台湾道转据台湾府详,据凤山县知县吴兆麟、嘉义县知县陈起鲲、彰化县知县曹世骏等详称:遵查干隆五十七年间地震案内,奏明应修前项兵房共三百六十二间,缘各前任办理清查及审获会匪各要案未及兴修,始于嘉庆七年八月初三日兴工,至十月初一、二等日修整完固,共享过台湾府库备公银五千一百七十七两一钱六分九厘。遵驳另行照例备造实需细册,会同台湾水师协副将等出具无捏印结,由府诣勘属实,加结送道,由道会同台湾镇亲加覆勘,实系已经修理完固,合就加具联衔结,一并移司,核详题估等因到司。复核册开工料、银两,均与成规相符,亦由台湾镇、道、府等遂层覆勘,委果修理坚固,应请准予交营收管以资兵丁栖止,理合遵驳另行照例转造估册,同送到各结,详候察核具题。至动用银数,虽在千两以上,但系未奉新例以前已经奏明办理之案,毋庸再行具奏,以省繁琐。所有图说,前已造送,应免重复绘造,合并声明等情前来。

  臣复核无异。除册结送部外,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李殿图合词具奏,伏乞皇上睿鉴,敕部核覆施行。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嘉庆十年七月初八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玉德。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二本一六二~一六三页。

  ·三六、闽浙总督玉德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玉德谨题为通行事:据福建布政使司布政使景安详称:案查干隆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奉准兵部咨行,自干隆十四年为始,将通省经制原额调拨裁汰安塘驻防缺额实在兵丁、马匹、驼只等项各总数目,胪列册首,再行按照督抚提镇标营分晰造册具题等因,遵照在案。兹准闽省水师陆路暨台湾澎湖各标镇协营将嘉庆九年分各营经制原额、调拨增添、裁汰缺额实在兵丁、马匹遵照部颁册式,造具清册到司。遵即逐一查核,按营分晰备造四柱总细数目清册,详送察核具题。并声明现册造报水陆各营,合计共缺额兵一千零五十七名,或系事故汰革暂未募补,或系拨赴台湾换班,其应换回之兵在洋阻滞未经归伍,旋经随时查明拔补等情到臣。

  据此,该臣看得:案准部咨,通省经制原额、调拨裁汰、驻防缺额、实在兵丁、马匹分晰造册具题等因,兹据福建布政使景安详,准闽省水师陆路暨台湾、澎湖各标镇协营将嘉庆九年分各营经制原额、调拨增添、裁汰缺额、实在兵丁、马匹,遵照部颁册式,按营分晰,备造四柱清册,详送具题。并声明现册造报水陆各营,合计共缺额兵一千零五十七名,或系事故汰革暂未募补,或系拨赴台湾换班,其应换回之兵在洋阻滞,未经归伍,旋经随时查明拔补等情前来。臣覆查无异,除册送部外,臣谨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敕部议覆施行。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嘉庆十年九月二十八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玉德。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八九页。

  ·三七、工部题本

  大学士管理工部事务臣费淳等谨题为修理兵房用过工料银两、照例核减准销事:工科抄出闽浙总督阿林保题前事内开:窃照干隆五十七年六月间,福建台湾府属凤山、嘉义、彰化三县地震倒塌兵房三百六十二间,经原任闽浙总督臣伍拉纳等奏明请修。嗣经前任总督臣玉德将用过工料银五千一百七十七两一钱六分九厘,造册题销。经工部以前项兵房并不遵例先行估报,又未将兴工、完工日期声明报部,遽行造册题销,与例不符,奏明饬令查取承办官办理迟延,并违例报销,及该管上司率转各职名送部议处,仍令另委妥员详细确查,是否实系修理完固,并将何日兴工、完工之处,一并查明,另行造具估册题报,到日再行核办等因,咨行在案。续又经前任闽浙总督臣玉德具疏题覆,前项兵房实缘凤山等县办理清查及审获会匪各要案,未及兴修,始于嘉庆七年八月初三日兴工,至十月初一、二等日修整完固,遵驳另行造具估册,并声明此案奉取各职名,另案咨部复核等情具题。准到工部咨,查系奏明之工,应如所题办理,仍令转饬照例切实确核造具册结题销。至册开头停■〈宀瓦〉瓦并未开明面宽坡深丈尺,调脊亦无高宽尺寸,筑打灰土又未开明应筑处所宽深丈尺,成砌围墙并未开明面数并每面各长丈尺,以及扣除门口分位尺寸所用砖块瓦片有全行添新者,有添新至八九成者,均属不合,应将原册粘签钤印,发还闽浙总督,转饬于题销案内照依签驳各款,逐一详细查造,以便核办等因。嘉庆十年十二月初九日题,本月十一日奉旨:依议,钦此;相应移咨遵照可也等因。当经转行遵照去后。兹据福建布政使景敏详称:准台湾道移,据台湾府转据凤山、嘉义、彰化等县呈称:遵查干隆五十七年间地震案内,奏明应修兵房共三百六十二间,缘各前任办理清查及审获会匪各要案,未及兴修,始于嘉庆七年八月初三日兴工,至十月初一、二等日修整完竣,共在府库备公项下用过工料银五千一百七十七两一钱六分九厘,并无虚浮,理合遵照部签各款,分晰备造细册,出具印结,并声明凤山一县,缘印信于蔡逆滋扰之时遗失,应俟奉颁另再补具印结,请咨备案等情,由府加结送道,会同台湾镇加具联衔印结,移送核详题销等由到司。合就转造成规细册,同送到各结具文详送察核题销等情前来。臣覆查无异,除册结送部查核外,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温承惠合词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敕部核销施行,谨题请旨。嘉庆十一年十月初一日题,十一月三十日奉旨:该部察核具奏,钦此;钦遵于本日抄出到部。

  该臣等查得闽浙总督阿林保疏称:干隆五十七年六月间,福建台湾府属凤山、嘉义、彰化三县地震,倒塌兵房,造册题销,经工部以前项兵房并不遵例先行估报,又未将兴工、完工日期声明报部,遽行题销,奏明饬令查取承办官办理迟延并违例报销及该管上司率转各职名,送部议处等因。续经前任闽浙总督臣玉德遵驳另行造具估册,并声明此案奉取各职名另案咨部复核具题。准到部咨,仍令转饬照例切实确核造具册结题销等因,当经转行遵照去后。兹据福建布政使景敏详称:准台湾道移,据台湾府转,据凤山、嘉义、彰化等县呈称:遵查干隆五十七年间地震案内奏明应修兵房共三百六十二间,

  缘各前任办理清查及审获会匪各要案,未及兴修,始于嘉庆七年八月初三日兴工,至十月初一、二等日修整完竣,共在府库备公项下用过工料银五千一百七十七两一钱六分九厘,并无虚浮,理合遵照部签各款,分晰备造细册,出具印结,由府加结送道,会同台湾镇加具联衔印结,移送核详题销等由到司。合就转造细册,同送到各结,具文详送,察核题销等情。臣复核无异,除册结送部查核外,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温承惠合词具题等因前来。

  查福建凤山、嘉义、彰化三县动用台湾府库备公银两修理干隆五十七年地震倒塌兵房三百六十二间,碎石坯身围墙凑长六百三十六丈七尺,共工料银五千一百七十七两一钱六分九厘一案,先经原任闽浙总督伍拉纳等奏明请修,迨嘉庆八年始据前任闽浙总督玉德具题请销。当经臣部以并不遵例先行估报,又未声明兴工、完工日期,遽行题销,与例不符,专折参奏,查取办理迟延与违例报销之承办官及该管上司率转各职名送部照例议处在案。嗣据前任闽浙总督玉德遵驳造册题估,并声明查取各职名另案咨部复核。又经臣部将册造未协之处,行令于题销案内照依签驳各款,详细查造,以便核办。旋据该总督将承办迟延职名送部,其率转各上司并违例报销各职名,并未全行开送。仍经臣部行令遵照原奏送议各在案。今据闽浙总督阿林保转饬遵驳将用过工料银两造册题销。臣部查册开所用物料、匠夫等项,照该处例价并工程做法则例核算,应将多用之处减去银九百二十七两七钱六分七厘,实准销银四千二百四十九两四钱二厘,相应缮造黄册,恭呈御览,俟发交臣部之日,将核减数目,于副册内注明钤印,发还闽浙总督,转饬在于承办官名下照数着追还项报部,并知照户部。至应议各职名,现在并未一并开送,殊属不合,应仍令该总督即行查取送议。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嘉庆十二年三月初十日,太子少保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工部事务臣费淳、文渊阁提举阁事工部尚书镶红旗汉军都统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雍和宫事务世管佐领降四级留任臣缊布、经筵讲官尚书臣曹振镛、经筵官左侍郎镶黄旗满洲副都统步军统领衙门左翼总兵官总管内务府大臣英和(围)、左侍郎臣周兆基(差)、右侍郎管理钱法堂兼管光禄寺事务正蓝旗满洲副都统臣成书(差)、右侍郎管理钱法堂事务臣蒋予蒲、营缮清吏司郎中臣傅纶代、郎中臣永敏、郎中臣黄洽、员外郎臣恒安、员外郎臣汪玉林、主事臣宝玉、主事臣容海、主事臣方应纶、主事臣陈启文。

  旨:依议,册并发。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九一~八九三页。

  ·三八、闽浙总督阿林保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阿林保谨题为请定等事:窃照福建省嘉庆十年分内地、澎湖各镇标协营官兵马匹朋扣、皮脏银两,业据福建藩司汇册请销,并声明台湾镇标中左右三营、台湾城守左右二军、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北路中左右三营、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北路淡水营朋马清册,未经送到,俟催送到日另造,经臣会疏具题在案。兹据福建布政使景敏详称:准台湾镇总兵官爱新泰催据各该营补造前项册籍移送到司。该布政使景敏查得,台湾镇标中左右三营、台湾城守左右二军、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北路中左右三营、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北路淡水营嘉庆十年正月起至十二月止官兵共应存朋扣银五千九百三十五两九钱二分,赔桩银无项,皮脏银三十七两。以上朋扣、皮脏共银五千九百七十二两九钱二分。又台湾镇标中左右三营、台湾城守左右二军、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北路中左右三营、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北路淡水营旧管各官例马一百七十八匹,各兵骑操马二百九十三匹,外遗营官马七匹;新收各官例马九十八匹,各兵骑操马九十一匹,内应买额马七十四匹,改调官马一十七匹;开除各官例马八十六匹,各兵骑操马一百一十匹,内应买额马七十四匹,改调官马三十六匹;实在各官例马一百九十匹,各兵骑操马二百七十四匹,外遗营官马二十六匹。遵照部颁式样,备造四柱清册。并声明嘉庆十年分各营应买官马七十四匹,每匹原定例银二十二两,共银一千六百二十八两。实存朋扣银四千三百七两九钱二分,赔桩银无项,皮脏银三十七两,通共存银四千三百四十四两九钱二分;奉准部咨,每百两应解饭食银二两,共应解饭食银八十六两八钱九分八厘;实剩朋扣、皮脏共银四千二百五十八两二分二厘。合就转造清册,详请题销等情前来。臣复核无异,除册分送户、兵二部及兵科查核外,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张师诚、水师提督臣张见升、署理陆路提督事务浙江衢州镇总兵官臣英海合词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敕部核覆施行。再陆路提督臣许文谟现在台湾督缉余匪,尚未内渡,毋庸会衔,合并陈明。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嘉庆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阿林保。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九四~八九五页。

  ·三九、兵部题本

  兵部尚书镶白旗汉军都统一等子臣明亮等谨题为请定岁底奏报、以肃马政事:兵科抄出闽浙总督阿林保题前事内开:窃照嘉庆十一年分闽省各营朋马奏销一案,前据藩司汇册详送,经臣具疏题销,声明台湾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北路中左右三营、北路淡水营册籍,屡催逾期,未据造送,未能汇入通省,随同造报,应俟另行截出续办等情在案。兹据福建布政使景敏详称:催据各营送到数册。查台湾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北路中左右三营、北路淡水营嘉庆十一年正月起至十二月止,官兵共应存朋扣银二千五百七十七两七钱一分,赔桩银无项,皮脏银一十七两五钱;以上朋扣、皮脏共银二千五百九十五两二钱一分。又台湾南路营、下淡水营、北路中左右三营、北路淡水营旧管各官例马六十六匹,各兵骑操马一百三十一匹,外遗营官马九匹;新收各官例马二十六匹,各兵骑操马五十匹,尚应买额马三十五匹,改调官马一十五匹;开除各官例马二十八匹,各兵骑操马四十七匹,内应买额马三十五匹,改调官马一十二匹;实在各官例马六十四匹,各兵骑操马一百三十四匹,外遗营官马六匹。遵照部颁式样,备造四柱清册。并声明嘉庆十一年分各标营应买官马三十五匹,每匹照原定价银二十二两,共银七百七十两,实存朋扣银一千八百七两七钱一分,赔桩银无项,皮脏银一十七两五钱,通共存银一千八百二十五两二钱一分。奉准部咨,每百两应解饭食银二两,共应解饭食银三十六两五钱四厘,实剩朋扣、皮脏共银一千七百八十八两七钱六厘。合就造册详送,察核具题等情来。臣复核无异,除册分送部、科外,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张师诚、水师提督臣张见升、署理福建陆路提督事务浙江衢州镇总兵官臣英海合词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敕部核覆施行。谨题请旨。嘉庆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题,嘉庆十三年三月初四日奉旨:该部察核具奏,钦此;钦遵抄出到部。

  该臣等议得:闽浙总督阿林保疏称:福建省嘉庆十一年分官兵马匹朋扣、皮脏银两,业据藩司汇册请销,并声明台湾各营册籍未经送到,俟催取到日另疏具题在案。兹据福建布政使景敏详称:台湾各营嘉庆十一年分官兵朋扣银二千五百七十七两七钱一分,皮脏银十七两五钱,内除买补马三十五匹,每匹价银二十二两,共银七百七十两,应解部饭银三十六两五钱四厘外,实存银一千七百八十八两七钱六厘等因,造册具题前来。查先据闽浙总督阿林保题销嘉庆十一年分水路各营朋银马匹,经臣部于题覆案内,行令该督将台湾各营官兵朋马册籍,迅速赶造送部等因在案。今该督造送册开,台湾各营嘉庆十一年分买补马三十五匹。查福建省该年朋马奏销案内,倒马八百五十三匹,今台湾各营报倒马三十五匹,核与该省每年应准报倒马九百三十五匹之例,有减无浮,应准买补。按册查对骑操俱过三年,应免赔桩。所有该年朋扣银二千五百七十七两七钱一分,逐一核算,与实在官兵应扣银数相符;皮脏银十七两五钱,亦与每匹应变银五钱之数相符;至买补马三十五匹,每匹价银二十二两,动支银七百七十两,与该省赴口购买价值相符;应准开销。尚存朋扣、皮脏银一千八百二十五两二钱一分,内除应解臣部饭银三十六两五钱四厘,实存朋扣皮脏银一千七百八十八两七钱六厘,应令该督报明户部拨用。恭候命下,臣部行文闽浙总督并知照户部一体遵奉施行。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嘉庆十三年四月十八日,兵部尚书内大臣阅兵大臣镶白旗汉军都统署正黄旗蒙古都统管理火器营事务一等子臣明亮、署经筵讲官尚书臣刘权之、左侍郎正蓝旗护军统领(下缺)

  旨:依议。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九九页。

  ·四○、闽浙总督汪志伊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汪志伊谨题为报销事:窃照闽省台湾、澎湖各营并福州旗营每年操演枪炮,动用火药、铅子,所需硝磺、铅子料价及桶脚等项,例应在于额派存公银二千七百一两九钱三分五厘之内动用,按年造册报销。所有嘉庆七、八、九、十等年分各营操演枪炮,动用药铅价值等项,动支额派存公并节省银两,先据藩司造具清册,详送报销,并声明此案迟延职名,业于干隆五十七年分题销案内声明俟移催送到,另详请咨。今嘉庆七、八、九、十等年报销,因前届未经造报,难以越届报销,所有迟延职名,应请统归五十七年分报销案内移催开报,到日另详请咨等情。经前兼署督臣王绍兰于嘉庆二十年五月十三日恭疏题销,接准工部咨,查福建台澎各营并福州旗营嘉庆七、八、九、十等四年分操演枪炮用过药铅,据该督将共需用工料银九千七百九十九两三钱三分零造册题销,当将册开操演药铅数目是否相符,应否准其照册办理,移准兵部覆称,查福建台澎各营并福州旗营册开制办药铅,并未将操演鸟枪兵丁名数暨炮位数目及次数、出数分晰造报,无凭核议,应令转饬据实分晰造册,送部核办。应将原册发还,转饬遵照兵部原议,据实查明造报兵部核办,俟兵部核准之日,再将用过工料银两照例造册具题,送部核销。至此案报销例应年清年款,又经节次奏咨行催,乃迟至十年之久,始行题报,殊属稽延,其应议职名自应各归各年分案查取,何得以统归干隆五十七年分报销案内开报,另详请咨为词,殊属不合。应令严饬,将历年承办迟误及督催不力各职名,迅即确切查明,先行开揭送部核议等因,当经转行遵照去后。

  兹据署福建布政使觉罗麟祥详称:催准台湾、澎湖各营并福州旗营将嘉庆七、八、九、十等四年给兵操演枪炮次数、出数及兵丁名数、并用过药铅核需硝铅价值、同药料桶价、脚费各银两细数,按年分晰造册,移送请销到司。覆查台湾、澎湖各营并福州旗营嘉庆七年分给兵操演枪炮用过硝铅价值并药料、桶价、脚费请销银二千一百八十六两四钱六分七厘四毫,又八、九、十等三年每年请销银二千四百三十六两九钱九厘八毫,计四年共请销银九千四百九十七两一钱九分六厘,按册查核,与例相符,应请准其在于各该年额派存公银内开销。至所销各银两,比较原报册内共核删银三百零二两一钱三分六厘八毫,应俟移营追缴归款,收入节省药铅料价册内造报外,理合按年转造报销,同操演枪炮次数、出数各细册详送察核,题覆请销。至应议各职名,现在严催,容俟送到另详请参,合并声明等情前来。臣复核无异,除册送部外,臣谨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敕部核销施行。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嘉庆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汪志伊。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一一~九一二页。

  ·四一、闽浙总督汪志伊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汪志伊谨题为台湾澎湖各营官庄征收租息银两题报事:窃照福建台湾澎湖各营征收官庄租息银两,每年造册报销,例应取结保题。又各省赏恤兵丁红白银两,案准部咨,钦奉恩旨,自干隆四十七年为始,着于正项支给。至应征台湾官庄租银,嗣后报拨充饷等因,遵行在案。兹据福建布政使李赓芸详称:福建省嘉庆九年分赏恤兵丁红白事同赴台湾换班兵丁盘费银两,钦遵恩旨,动支正项,先经造册详送题销在案。所有台湾各营官庄租银,向系隔年报销。兹准台湾、澎湖各营陆续造具官庄租息数册转送前来。查福建省台湾、澎湖各营赏恤银两,原系置买田庄改为官庄,征收动剩租银,截至嘉庆四年止,俱经全数入拨造报在案。今嘉庆九年分旧管原存台湾、澎湖各营官庄本银二万五千三百四十两,司库又存嘉庆五年分官庄租银一万四千九百一十一两五钱四分二厘二毫,又存嘉庆六年分官庄租银一万四千九百三十九两四钱三分五厘,又存嘉庆七年分官庄租银一万五千零二十九两一钱五分一厘六毫,又存嘉庆八年分官庄租银一万五千零五十二两九钱五分一厘四毫,又存嘉庆九年分官庄租银一万五千零五十九两九钱八分七厘四毫。以上共存租银七万四千九百九十三两零六分七厘六毫,已于嘉庆七、八、九、十、十二等年台湾、澎湖饷内扣存司库,应俟汇入季册报拨。又存陆路提标建宁镇设仓买谷银三千二百四十两一钱一分二厘,又存督抚标等营借兵谷价银三万二千零七两三钱三分八厘,合将实存各数目分晣造册,并循例出结详请题销。再查官庄报销册籍,例应隔年题报。所有嘉庆九年分报销册籍,应扣至十一年底限满。缘前奉部咨,行令将此官庄地亩共有若干,每亩额征租息若干,并如何折实银两,按年另造妥册送部核办等因,节经飞催台湾镇道转饬赶紧查造,未准送到,以致稽延。兹查田亩折实银两细册,现准台湾镇道送到,造册另详呈请咨部。所有此案报销迟延职名,俯俟移取到日,另详请咨,合并声明等情前来。臣复核无异,相应照例加具印结,具疏保题。除印结揭送户部清册分送户、兵二部外,臣谨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敕部查核施行。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嘉庆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汪志伊。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一二~九一三页。

  ·四二、刑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赵片奏」移会

  刑部为移会事:福建司案呈,所有前事一案,相应抄单移会稽察房注销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赵片奏:再各营兵丁每年冬季操演,应令同城道府县与营员会同阅看,台湾镇标三营及城守左、右二军、台协三营水陆官兵,每年应令总兵会同台湾道校阅一次,其平日营伍是否整饬,兵丁曾否操演,亦令台湾道按月呈报督抚查考,此向例也。□来文员咸以营务非其专责,意存泄玩,即循例呈报,亦皆等视具文,并有竟不呈报者。各营员弁又以文武分□,□谓营□□□□所得,该管即届操演之时,故不按例订期知会,积习相沿,遂致□□□□侈纵。臣到任后,查卷严饬台内文武,务遵定例,认真会同校阅,不容歧视。遇有营员妄逞意见,欺藐文员之事,随时严饬,并不稍存矜骄。查台湾凡有地方命盗等案,均由总兵会同台湾道审办,是以武□而兼任文员公事。况台湾道例加按察使衔,向有奏事之责。每年郡城大操,应照旧例,会同秉公阅看。今平时台湾地方营伍,亦应责令该道实力查察,俾武员不敢通同徇隐。并令台营官兵,勤加训练。镇协各标营,该道近在同城,固应稽管。此外南路凤山与郡城接壤,北路各协营相离稍远,然该道经扎台郡,与内地之间隔重洋者见闻较为切近,如有官兵懈玩,必须会同总兵严行惩究,逐月营伍情形,亦应据实呈报,毋任遵循成例,率以一文塞责。如有兵丁赌博、斗殴及作奸犯科等事,厅县移提,而该管营弁不即交讯,厅县原行具禀道台,该道报明总兵,会提营弁讯明,如系有心徇庇,立即斥革究办。倘仅属任意玩延,将该弁棍责,饬令交出滋事之兵,押送厅县审讯。若怙恶不悛,并不严加管束,仍纵兵丁滋事,而又延不移交厅县收审者,即非有□□□,亦将该弁斥革,押回内地。至犯事兵丁,即届班满,亦不准遽回内□,□俟在台审结后再行释回。庶各营官兵皆知儆畏,不敢谓文员不能管辖,肆意藐玩,仍前放纵滋扰也。谨附片具奏,伏乞圣鉴训示,谨奏。

  道光四年十月二十七日奉上谕:赵慎畛奏台湾水陆官兵,请令该督会同总兵管辖等语。台湾道例加按察使衔,本有奏事之责。每年大操,着照旧例会同该镇秉公阅看。其台湾营伍,亦着责成该道实力查察,毋任武弁通同徇隐。并令该官兵勤加训练。如有官兵懈玩,着会同该镇严行惩究。逐月营伍情形,着该道据实呈报。倘兵丁赌博、斗殴及作奸犯科等事,厅县移提,营弁不即交讯,该道于厅县具禀后,即会同该镇提弁讯究。如系有心徇庇,立即斥革究办,或仅止任意玩延,将该弁棍责,饬令交出滋事兵丁,押送厅县审讯。若怙不悛改,并不严加管束,仍纵兵丁滋事,又延不移交厅县收审者,即非有心庇护,亦着将该弁押回内地。至犯事兵丁,即届班满,□□□遽回内营,俟在台审结后再行释回。该道务实力整顿,毋得□□□相沿,致弁兵日益藐玩。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三七~九三八页。

  ·四三、户部「为本部议覆闽浙总督赵慎畛等奏」移会

  户部为移会事:山西司案呈,本部议覆闽督赵慎畛等奏请免扣补摊军需银两一折,相应抄录原奏移会稽察房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四年十一月日。

  户部谨奏为遵旨议奏事: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赵慎畛、福建巡抚孙尔准奏福建省补摊军需银两、力难捐缴、恳恩俯准免扣一折,道光四年十一月初七日奉朱批:户部查核具奏,钦此。钦遵于十一月初八日抄出到部。据该督抚奏称:闽省摊捐剿办台逆林爽文、陈周全、蔡牵等军需银两,除按廉摊扣外,截至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钦奉恩诏之日止,计尚未捐完银一百七十九万九千四百二十八两五钱二分一厘八毫,核□准豁条款相符,并查明无关归补,奏奉谕旨:闽省剿办台湾逆匪案内军需,节次核减摊扣未捐银一百七十九万余两,据该督查明此项银两不在藩库递年支销之内,无关归补,着加恩准予删免等因,钦此,钦遵在案。嗣准部咨,以闽省奏明删免军需,应自道光三年四月十一日奉旨准免之日起免其捐解,其未经奉旨以前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以后月日,仍应照旧摊扣等因,自应遵照通饬补扣,何敢稍任推诿。惟查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以后至道光三年四月十一日止,按廉计算,共应补捐银五万三千四百二十二两零,此项银两即在钦奉谕旨准免军需银一百七十九万余两之内,同属无关归补之款,业经蒙恩删免。现在事经数年,各官类多事故离闽,若纷纷咨籍着追,诚恐有名无实。倘止令在闽各官按数摊扣,岂一案有邀免有不邀免之别。况闽省各州县尚有未捐加买耗铜价值,并随时垫款支发派捐归补各案未捐银两,均系有关归补司库之款,仍须循照旧章捐补。若再饬令补扣此项军需银五万三千四百□□□两零,实属力有不逮。查现在湖南省摊扣军需之案,亦因奏免在先□□□部咨行令补扣银九万八千六百余两,经该督抚奏奉谕旨准予删免。闽省事同一律,奏请一律免捐等语。

  臣等伏查本年五月内,据湖南巡抚嵩孚请免补扣军需三成养廉银两,奉上谕:嵩孚奏补扣军需三成养廉恳请免扣一折,湖南省平苗军需案内摊捐三成养廉未完银两,前经户部奏准豁免,于奉文准豁之日停止摊扣,该督于奉文查办时即行停扣,仍令查明应扣之数补行扣交。兹据该抚奏称,自嘉庆二十五年十月停扣起至本年二月奉文准豁之日止,应补扣银九万八千六百余两,此项银两即在豁免五十二万一千七百余两之内,同属无关归补,着照所请,所有未完三成军需银九万八千六百余两,加恩一并免其补扣等因,钦此,钦遵在案。此案福建省剿办台逆等案核减军需,在于各属养廉内摊扣未完银一百七十九万九千四百二十八两五钱二分一厘八毫,前据闽浙总督查明系属无关归补之款,请旨豁免,奉上谕:赵慎畛奏查明摊扣廉银各款一折,闽省剿办台湾逆匪案内军需,节次核减摊扣,尚有未捐完银一百七十九万余两,据该督按款确查,此项银两不在藩库递年支销之内,无关归补,着加恩准予删免等因,钦此。经臣部以闽省奏明删免银两,应自道光三年□月十一日奉旨准免之日停止,其未经奉旨以前,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以后月日,仍饬扣缴报部亦在案。今据闽浙总督赵慎畛等奏称,查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以后至道光三年四月十一日止,按廉计算,共应补捐银五万三千四百二十二两零,此项银两即在钦奉谕旨准免军需银一百七十九万余两之内,同属无关归补之款,业经蒙恩删免。现在事经数年,各官类多事离闽,若纷纷咨籍着追,诚恐有名无实。倘止令在闽各官按数摊扣,岂一案有邀免有不邀免之别。况闽省各州县尚有未捐加买耗铜价值等项银两,仍须遁照旧章捐补,若再令补扣此项军需银两,实属力有不逮。现在湖南省摊扣军需银两,亦因奏免在先,续奉部咨行令补扣,经该抚奏奉谕旨,准予删免,闽省事同一律,奏请一律免捐等语。臣等查该省应行补捐五万三千四百二十二两零,即在从前钦奉谕旨准免银一百七十九万余两之内,核与湖南省补扣银两奉旨准予删免成案相同,既据该督查明力难捐缴,援案奏恳删免,自应一律准予免扣,以符奏案,而广皇仁。所有臣等议核缘由,是否有当,伏乞皇上训示遵行,谨奏请旨。

  道光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具奏,本日奉旨:依议,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三二~九三三页。

  ·四四、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孙尔准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武库司案呈,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孙奏前事一折,奉朱批:兵部议奏,钦此;钦遵抄出到部,除议奏外,相应抄录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六年五月日。

  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臣孙尔准跪奏为福建戍台班兵由内地配船东渡、今昔情形不同、应请酌改配渡章程、恭折奏闻、仰祈圣鉴事:窃照闽省戍守台湾兵丁,均在内地各营拨往,三年轮换一次。每次分四起调拨。向由厦门对渡鹿耳门,蚶江对渡鹿仔港。其八里坌一口,系属后开,未经配渡班兵。嗣据台湾镇总兵观喜会同护台湾道方传穟、署台湾府邓传安详称:近年鹿仔港口门淤浅,出入维艰,舟行迟滞,班兵人数众多,新旧更换,程途远近不齐,先后等待,又需时日,裹带口粮,间致不敷,颇形苦累。若由八里坌对渡省城之五虎门,则水程既无等候之苦,而陆行又省跋涉之劳,实属因时制宜,体恤兵艰等情。经臣札饬藩司核议,并咨商水师提督臣许松年、陆路提督臣马济胜,意见相同。兹据藩司具详请奏前来。臣查内地与台湾形势,东西相向之口对渡。鹿耳门在台湾之南,迤■〈辶里〉而北为鹿仔港,极北为八里坌。内地泉州、漳州、兴化三府、永春、龙岩二州,皆在省城之南,汀州在省城西南。各府州班兵由厦门、蚶江两口配渡过台,无庸纡道,应仍其旧。其地处西北之福州、福宁、建宁、邵武、延平五府水陆各营兵丁戍台者,分隶北右、艋舺、沪尾、噶玛兰四营,皆在台湾之北,自省城对直径渡,海程不及七更,约计四百里。由八里坌进口登岸,陆行距艋舺、沪尾二营仅二、三十里,距北路协右营仅八十五里,距噶玛兰亦仅二百一十九里。若令福州等府各营兵丁,南赴厦、蚶配渡,陆程远者一千余里,近者亦几及千里。厦门渡台海程十二更,约计七百余里;蚶江渡台海程九更,约计五百余里。到台登岸之后,陆程到北路各营又不下千里及数百里。往复之间,计海程多数百里,陆路多者至二千余里,少者亦千余里,劳逸迥殊。若拘守旧章,不为通变,殊非体恤兵丁之道。核计福州之督标、水师福协、长福、海坛、闽安、罗源、连江、福宁之镇标、铜山、烽火、建宁之镇标、枫岭及邵武、延平等营拨戍兵丁共二千八十余名,向例分作四起行走,皆须由省城经过,每次最多者不过七百余名,应请就近挑选闽安、海坛两营大号战船五、六只,足敷配载,自南台省港载赴五虎门,径渡八里坌,登岸后即将该船顺载班满旧兵内渡,仍遵例不准雇用商船,以免扰累。班兵例由大员点检,如有技艺平庸、老弱充数及不应派而派者,驳回更换,并将签派不慎之营员责处。向来赴厦、蚶两口之兵,俱由水陆两提督点验,今改从省城配渡,即由督抚亲点,或委副参大员点验。其过台入伍,即由艋舺营参将验收,以臻周密。如此一为变通,则鹿仔港不致守候之苦,厦门、蚶江两处可免拥挤,而水陆程途近便,往返迅速,盘费亦省,于营务实有裨益。臣为今昔情形不同,体恤班兵起见,酌改配渡章程,谨会同水师提督臣许松年、陆路提督臣马济胜,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敕部议覆施行,谨奏。

  道光六年四月二十八日奉朱批:兵部议奏,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四三~九四四页。

  ·四五、兵部「为内阁抄出本部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武选司案呈,本部奏前事一案,相应抄录原奏移会贵处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计连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七年三月日,主政张。

  兵部谨奏为遵旨核议具奏事: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孙等奏称:查全台形势,彰化适居南北之中。自彰化以南,水师设有总兵一员,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共二十三员。彰化以北至艋舺止,计程几及五百里,仅有北路右营守备一员驻札竹堑,幅■〈巾员〉既广,巡缉难周,必须调拨员弁,递行移驻,方足以资控制。应请将镇标右营游击调驻竹堑,改为北路右营游击,仍隶北路协副将管辖。其竹堑原设之千把总、外委、兵丁,俱循其旧。竹堑守备一员移驻淡水、彰化交界之大甲。另于镇标右营调拨千把总、外委各一员,步战兵二百名,驻防大甲,归该守备管辖。所有镇标右营游击事务,俱归镇标左营游击兼管。又铜锣湾民风剽悍,三湾之斗换坪逼近内山,皆须移设汛防。请于镇标左营调拨把总一员、步战兵六十名,移驻铜锣湾。又于镇标左营调拨外委一员、步战兵四十名,移驻斗换坪。均归北路右营游击管辖。竹堑守备旧署,即改为游击衙门。其大甲移驻守备,应于何处设立衙署及建盖兵房,分设塘汛,驻兵若干名之处,俟台湾镇道查勘妥议,详覆到日,另行照例办理等因一折。于道光七年二月十四日奉上谕:孙尔准等奏调驻台湾北路营员并移设汛兵以资防御一折,着交兵部核议具奏,钦此;抄出到部。

  臣等伏查:台湾彰化以北至艋舺营,计程几及五百里,仅设有北路右营守备一员驻札竹堑,幅■〈巾员〉辽阔,稽察难周,一切巡防,未免鞭长莫及,自应于扼要之处,移驻官弁兵丁,庶声势可期联络,而巡缉较为周详。该督为慎重地方起见,应如所奏,台湾镇标右营游击准其调驻竹堑,改为北路右营游击。其竹堑守备一员,准其移驻大甲,并于镇标右营调拨千把总、外委各一员驻防大甲。该督又称铜锣湾民风剽悍,三湾之斗换坪逼近内山,皆须移设汛防,请于镇标左营调拨把总一员移驻铜锣湾,又拨外委一员移驻斗换坪,均应准其移驻,以资弹压。其于镇标右营拨步战兵二百名移驻大甲,于镇标左营拨步战兵六十名移驻铜锣湾,又于左营拨步战兵四十名移驻斗换坪,均应如该督所奏办理。再北路右营游击,仍归北路协副将管辖,移驻大甲之千把总、外委各一员归大甲守备管辖,所有镇标右营游击事务归镇标左营游击兼管,,亦应如该督所奏办理。至移驻大甲守备应建衙署兵房,既据该督声明俟台湾镇道查勘详覆到日另行办理,所有移驻游击、守备、千把总、外委各员弁,是否随缺更调,抑或另请调拔,并应换关防札付,更改营汛司哨钤记,及一切未尽各事宜,行令该督详细查明,分别题咨,到部再行核办。所有臣等遵旨核议缘由,理合恭折具奏,伏候皇上训示遵行。为此谨奏请旨等因,于道光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具奏,本日奉旨:依议,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四七~九四八页。

  ·四六、兵部「为内阁抄出兼署闽浙总督魏元烺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武库司案呈,内阁抄出兼署闽浙总督魏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录原奏移会各该处可也。须至移会者。计粘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十二年五月日。

  兼署闽浙总督福建巡抚臣魏元烺跪奏为遵旨裁减闽浙两省兵丁、同节省粮饷数目、恭折覆奏、仰祈圣鉴事:案准军机大臣字寄钦奉上谕:前据长龄等奏筹办回疆善后事宜,请将各省绿营兵额,各按马步守兵分别均匀,每百名内暂裁二名,将裁缺所节经费,交甘肃藩库,自道光十二年为始,归入回疆经费项下搭运前往,以资支发,当交该部查明具奏。兹据奏各直省地方险易异宜,兵数多寡不一,且额兵有存城、分汛之别。存城者以备差练,为数稍多;分汛者以专戍守,人数较少,自应由各省查明核办。着该省督抚,各按全省兵数,以每百名暂裁二名,计共裁马步守兵若干名,于所属标营内详察烦简多寡情形,遇有拔补开革事故所出之缺,应陆续分别扣除,及所裁饷银粮折马干并红白恤赏银两,应酌定裁减数目,一并迅速查明,各行据实覆奏,将此各谕令知之,钦此。当经移行闽浙水陆提镇协营,确据地方情形,核实筹议,并将查办缘由,附片奏明在案。嗣准福建水师提督臣陈化成、陆路提督臣马济胜、浙江提督臣戴雄,先后移覆,饬司核议。兹据福建藩司惠吉、署浙江藩司陈銮详覆前来。

  臣查闽省水陆共七十四营半,额设兵丁六万二千一百三十九名。内中如台湾、澎湖计十七营,系海外要区,民情浮动,全赖重兵镇压,又内地水师提标五营,驻扎厦门,地当险要,控制台澎,为全闽锁钥,额设兵丁,均难裁减外,又闽安为省会藩篱,金门、铜山则洋面辽阔,亦未便按额核减。应请将闽安、金门、铜山等营酌量共裁减步兵五名、守兵四十二名,又战兵降补守兵五十名。其余南澳左营裁减步兵八名、守兵十一名,海坛左右营裁减步兵二十名、守兵十八名,福宁左营裁减步兵八名、守兵七名,烽火营裁减步兵七名、守兵八名,督标水师营裁减步兵十一名、守兵七名。又内地督抚提镇协标四十一营半,共裁减马兵六十名、步兵二百五十四名、守兵三百六十二名。以上闽省内地水陆各营,共裁减兵八百二十八名。又战兵降补守兵五十名。本年有闰,节省饷银一万三千九百零三两五钱,并省马干银七百八十两,米二千一百五十五石一斗四升,米折银九百九十八两四钱七分八厘。又水师提标五营、金门镇标二营,嘉庆十一年间奏请添募水兵三千名,其时原因缉捕紧要起见,此项兵饷不在通省额估之内;嗣因洋面肃清,除已陆续裁汰抽拨外,现在尚存二百六十七名,应请全行裁汰,闰年可省战饷并米折价银六千五百六十两一钱九分。至于浙江省水陆共六十二营半,额设兵丁三万七千五百二十二名。内提右乍浦并定海、黄岩、温州三镇所属共十七营,系属外海水师,所设额兵,既应出洋缉捕,并须兼顾汛防,实有难减之势。又宁波城、太湖内河水师、乐清、大荆、盘石、玉环左营以及衢州镇属之城守营、闽浙交界之枫岭平营,或巡防紧要,兵额无多,又海防营经管塘工,有抢险防护之责。以上八营半,亦未便议裁。其余抚标镇协各标堪以裁减马兵四十一名、步兵一百七十四名、守兵四百四十八名,本年有闰,节省饷银一万二百八十三两,并马干银五百三十三两,米二千三百八十六石八斗,米折银二百三十八两六钱八分。通计闽、浙两省裁减水陆额设并裁添募兵丁共一千七百五十八名,又战兵降补守兵五十名,闰年共节省饷银、米折银三万三千二百九十六两八钱四分八厘,米四千五百四十一石九斗四升;常年节省银三万零四百一十三两八钱九分八厘,米四千五百八十五石二斗四升。惟五营兵丁,全藉粮饷以养身家。今所裁额兵,若即遽令退伍住支,一旦养赡无资,流离失所,难保别滋事端,应请俟有拔补开革事故缺出,陆续扣除。核计裁减马步守三项兵数,合计则见其多,而按之每名每项不至三名至十余名,数月之间,即可一律扣除完竣。其全裁水兵二百六十七名,应于水提、金门两标额设步战兵内,遇有缺出,先尽拨补。所有未经扣除拨补之先,应给银米,请归建旷项下动支。裁兵遗下马匹应照前办成案,闽省抵补各该营本年应买之马,浙省俟所裁马兵出缺,照原领之数变价解司报拨。至红白恤赏,系年无定额。每年所有若干,难以预计,应归项目报销。

  再查现准户部咨覆题,本年兵饷,已照各省兵额,暂行扣拨百分之二。臣窃惟兵制与国赋相权,兹当筹办回疆善后事宜,须节各省饷银,以备拨用,凡在可裁者数,不敢留冗兵以糜费,而海疆重地,亦不敢稍存迁就,因节省而裁有用之兵。今浙省所裁兵丁,与户部扣饷之数相符,闽省确按地方险易情形酌裁兵数,较之户部拨饷原咨,计少裁马步守三项兵丁一百五十名。此项少裁之兵,所需饷银,本年业经由部减拨,拟在截旷下咨给。明岁仍请归入额兵估计,以期兵皆足用,于撙节之中,不致有失控制之道。除将闽、浙两省水、陆各营议请免裁及酌量裁减兵丁,按年节省饷干银米各数目,咨明军机处、兵部核议,暨咨户部察照外,臣谨恭折覆奏,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道光十二年五月初一日奉朱批:兵部知道,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六三~九六四页。

  ·四七、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程祖洛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武选司案呈,道光十三年八月十二日,内阁抄出前事一案,相应抄录原抄移会贵处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计连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十三年八月日,主政鼐。

  闽浙总督臣程祖洛跪奏为筹请改设台湾营员、酌裁马匹、恭折奏请圣训事:窃嘉义县居全台两面适中之地,南北袤一百三十里、东西广五十一里,傍山则径路错杂,沿海则港■〈氵义〉纷岐,地大藏奸,素称难治。而县城东北四十余里之斗六门地方,北界彰化,东接生番,实台湾北路入山总径,更为紧要。现在嘉义文职各官,知县与典史驻札县城,斗六门、笨港二县丞,大武陇、佳里兴二巡检,分列四隅,似当可以控制。惟武职向设北路左营都司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三弁、把总四弁、外委额外外委十四名、兵丁一千一百三十八名,内拨守备、千总、外委各一员分驻斗六门,其余各员弁除派守各汛外,仅有存城都司一员、把总一弁、外委额外外委五名。所有该营兵马钱粮及嘉义县城守巡防事件,均归该都司一人经理,实不免有顾此失彼之虑。百余年来,匪徒滋事,起于嘉义者多。即如上年张丙等倡乱之初,城中仅剩把总一弁,幸获乂安,实赖皇上洪福。且台湾民情浮动,而俗敬尊官,设遇传谣外类盗贼窃发等事,若有参游大员带兵赶至,地方绅富即有恃不恐,无赖匪徒亦当不敢肆逞,无难实时解散歼擒。都司一官,职分较小,本难胜海外专营之任,况不为民俗所尊崇。该管副将又驻彰化,中隔虎尾、西螺等溪圳,夏秋潦涨之时,有竟月不能渡省,文报稽迟,声息不通,每虑鞭长莫及。应请将北路左营改为嘉义营,添设参将驻札;嘉义城归台湾镇总兵统辖。其原设北路左营都司移驻斗六门,改为斗六门营都司,归嘉义营参将兼辖。原设斗六门汛守备,移驻嘉义,作为嘉义营参将中军守备,专管兵马钱粮城守事件。设遇地方有事,参将会同文员巡缉弹压,守备防守县城。其北路协副将专管北路中、右二营,声势似较联络。又台湾镇标原设中、左、右三营游击三员,旋于道光七年将右营游击移驻竹堑,改为北路右营游击,归北路协副将兼辖,所有镇标右营事宜,裁归游击兼管,固属因时制宜,为挹彼注兹之计。惟是镇标三营操而不防,原所以备调遣也,而调遣兵将之时,必先计及策应,如遇有需总兵亲往弹压事件,必得一将领带兵随行。其中军游击既有代办总兵衙门事务,城守营参将又有巡防郡城之责,均不便远离。设须应援,即无可遣之将。兵可万年不用,不可一日无备。应请将台湾镇标右营游击一员,照旧增设,俾资调遣。

  计添设参将、游击各一员,岁需俸廉等银一千五百四十余两。现在闽省各营,并无可裁之缺,亦无另有常年闲款,堪以拨抵。惟查台湾陆路各营,额设马兵三百名,配马三百匹。按年例准买补马七十五匹,差员赴口购买,长途跋涉配船渡台,已不免于水土失调;及至归营,又无料豆可喂,饲以粳米稻草。加之地土炎热潮湿,实在可以骑操者甚属寥寥。且台地道路窄狭,山皆崄巇,即平地亦无坦途,本非可以驰骋之区。加以处处溪流重叠,或架以竹桥,或用小船渡载,纵有良马,亦难展其骥足。帑项徒糜,实用无济。应请于镇标中、左、右、城守四营各额设马四十匹内,每营裁马十匹,北路中营额设马五十匹内裁马二十匹,共裁马六十匹,各该营尚存马三十匹,足敷差操之用。马匹既裁,所有马兵六十名,应请以三十名改为战兵,三十名改为守兵。统计每年可节省草干马价兵饷等银一千五百九十两,即以此项节省银两拨充新添参将、游击俸廉等项之需。如此一转移间,于营制并无妨碍,经费并无增加,而于弹压调遣,实多裨益。前次钦差大臣瑚松额在台时,亦曾彼此互商,因搜捕未竣,未及定议。兹臣与提臣马济胜暨镇道各官再三商榷,众谋佥同。并据台湾镇总兵张琴详请具奏前来。臣谨据实请旨。如蒙俞允,所有新设嘉义营参将、台湾镇标右营游击员缺,均请照台湾营员例,即于台湾所属人员内拣选题补。其应铸给关防、添建衙署、分划汛地等事,再行熟筹妥善,分别题咨办理。是否有当,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敕部议覆施行。再此外尚有应行移驻汛防之处,容臣于巡历南北两路时覆加查勘,归于善后章程内请旨遵办。抚臣魏元烺、水师提臣陈化成远隔重洋,不及会衔,合并声明。谨奏。

  道光十三年八月十一日奉朱批:兵部议奏,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六七~九六八页。

  ·四八、户部「为内阁抄出代办闽浙总督福建巡抚魏元烺奏」移会

  户部为移会事:福建司案呈,内阁抄出代办闽浙总督福建巡抚魏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十三年九月日,主政倪。

  代办闽浙总督事福建巡抚臣魏元烺跪奏为调驻台湾北路营官兵建设衙署兵房等项、估需工料银数在五百两以上、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窃照台湾形势,彰化以北至艋舺止,计程几及五百里,仅有北路协标右营守备一员驻札竹堑,幅■〈巾员〉辽阔,巡缉难周,经前任督臣孙尔准会同前任抚臣韩克均恭折奏请,将台湾镇标右营游击调驻竹堑,改为台湾北路协标右营游击,原设之千总、把总、外委、兵丁俱循其旧;其竹堑守备移驻淡水、彰化交界之大甲,另于镇标右营调拨千总、把总、外委各一员、步战兵二百名驻防大甲,归该守备管辖。又铜锣湾民风剽悍,三湾之斗换坪逼近内山,皆经移设汛房,请于镇标左营调拨把总一员、步战兵六十名移驻铜锣湾;又于镇标左营调拨外委一员、步战兵四十名移驻斗换坪:均归北路协标右营游击管辖。其设立衙署、兵房同应办各事宜,另行照例题咨。接准部覆,如奏办理等因。当经行据福建藩司详称:由水师提督、台湾镇道府饬据署淡水同知李慎彝、署台湾北路协副将黄其汉会勘大甲地方,建设守备、千总、把总衙署各一所,外委公所三间,伙房四十间,并军装火药库局、演武厅、箭道亭等项,铜锣湾建设把总衙署一所,伙房十二间,斗换坪建设外委公所三间,伙房八间,估计工料,核实统共需银八千九百三十六两七钱八分三厘五毫,请在司库关税盈余款内动支,给还垫款,取造册结图式请题,并声明竹堑守备原设旧署堪以改为调驻之游击衙门、兵丁伙房,及各弁司哨皆循旧章,惟箭道、库局、围墙等项损坏,容俟另办。臣于兼署闽浙总督任内恭疏具题。准到工部咨覆:工料银数在五百两以上,请建军装、火药库局、演武厅、箭道亭等项奏请移驻折内,亦未声叙,行令专折奏报,再行核办等因。

  兹据福建藩司惠吉遵照部咨具详请奏前来。督臣程祖洛带印渡台,衙门应办事件奏明交臣代办。臣查台湾北路大甲、铜锣湾、斗换坪等处地方,奏准调移备弁驻防,所有建设衙署、兵房等项估需工料银八千九百三十六两七钱八分三厘五毫,现经由司核与成规例价相符,应请准其在于司库关税盈余款内动支,给还垫款。至库局及演武厅、箭道亭为收贮军装火药并官兵操练之所,当时原奏,因有陈明应办各事宜另行照例题咨,是以折内未经将库局等项指明声叙,实系应办之工,请准一律建设。除饬将建竣工程交营拨兵驻守,照例取造册结,叙明兴工完竣日期请销,并饬查竹堑游击衙门之箭道、库局、围墙等项,实在如何损坏,仍令设法修补,另行办理外,所有建设衙署、兵房等项估需工料银数在五百两以上缘由,臣谨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再福建巡抚系臣本任,毋庸会衔,合并陈明。谨奏。

  道光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奉朱批:工部议奏,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六九页。

  ·四九、兵部「为内阁抄闽浙总督程祖洛奏」移会

  兵部为钦奏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闽浙总督程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十五年三月三十日,副郎嵩。

  闽浙总督臣程祖洛跪奏为拨赴台湾换防弁兵、申明定例、概用水师营哨船渡载、不准勒坐商船、以杜扰累而资练习、恭折奏祈圣鉴事:窃照闽省内地各营拨赴台湾换防弁兵,定例三年更调。而三年之中,又分四起,匀作二年,春秋二仲调拨水师营哨船赴厦门、蚶江、五虎门三口配载东渡,顺载年满旧兵归营。此往彼来,既可连络声势,又可练习水务,法至善也。

  祗因干隆五十二年届当换班之期,适值台匪不靖,未经更换。至五十四年荡平之后,同时互调,以致船少兵多,不敷配载,从权议令附搭商船东渡。后即援以为例。六十年间,各船户以受累不堪,纷纷呈控。经前藩司田凤仪等议请复归旧例,不得擅用商艘。即出洋巡缉,亦不得复雇商船。彼时水师营员谬执私见,以五十四年权宜之法为必不可易,且有欲尽用商船,不调哨船之论,公然形诸禀牍,聚讼纷纭。延至嘉庆二年,前藩司调停其说,始改议先尽哨船配载,如实有不敷,再准商船附搭,欲以息水师之喙,仍大开累商之门。以后年年禁用商船,实无年不用商船,其弊遂不可胜言。

  蚶江、五虎门二口,每起配渡弁兵,少或数十名,至多不过八百余名,需船甚少,弊窦尚轻。惟厦门一口,每起渡弁兵总有三千名左右,其调拨哨船事宜,应归水师提标中军参将管理。轮值换班之年,该参将往往以哨船属当修造及已派巡洋、不敷配载为词,禀请饬令厦门同知预备商船,藉为需索之计。迨所欲既遂,即不问哨船之大小坚脆,概行调集,始使东渡。换防弁兵,意存挟制,咸不□配哨船,仍然勒坐商船。沿今三十余年,几若视为定例。

  该商船一经配载班兵,非特不能多装货物,即弁兵等之饮食用度,悉取资于船户。其所装货物,亦必先与水师提标中军参将及所载弁兵言明,愿加馈送,始准货物上船。迨抵台湾,即将该船扣留,顺载年满旧兵内渡。又不实时登舟,甚有三、五月不得开行者。其勒索费用,亦与在厦门时相等。故厦门商船,每届三年,必有二年受换防弁兵之大累,惟一年可以经商营运。而台湾营马、船料、兵谷、囚犯及往来官员差使,则岁岁有之,仍须配用商船。多配一官差,即少装一民货。官差雇估,总不若民货之宽裕。更兼近年以来,台湾米糖等货,价值渐昂,利息渐微,而商行年额采办之黑铅,捐解之缉经费,不能短缺。现在厦门商行,日形雕敝,商船渐次歇业,止剩四十余号,仍然有减无增。虽欲驱之渡载班兵,亦将无以应差。此为累商之弊。

  各营哨船既不渡载班兵,巡洋又属虚名,水兵船只,安坐港■〈氵义〉,即在家逍遥,竟不知如何操驾。偶尔巡洋,出口不识汕沙水线,惟有任船所之,动辄损坏船只。设遇臣衙门指派哨船,渡载兵饷军械等物,必另行雇募舵工,始敢放洋。安能望其习练水战,擒贼立功?水务废弛,口岸败坏,海洋盗劫频仍,获犯十无一二,莫不由此。此为水师营政之弊。换防弁兵习知其故,一则视为利途,冀可多方讹索,鱼肉商船,因之骄者益骄,悍者益悍,此为陆路营政之弊。一事废而三弊兴。又水师提臣陈化成目击情形,屡经会同兴泉永道周恺身先□则,换回训练,而势成积重,难以骤通。

  □海□口台湾货物,米粮为多。商船既少,台米即不能内渡。省城及漳、泉一带,米价踊贵,刻刻有滋事之虞。台湾地处洼下,米糖不能久贮,势必透越外省,接济匪类。又通粤商船以及往来江浙、天津、关东船只,惧其到日拏差,即咸多方躲避。闽海关税,半亦因此缺乏。于国计民生,均大有关系。至于哨船舵工,既须临时雇募,其兵丁之水性,亦可想见。设有缓急,将何所恃?

  通筹大局,趁此海洋平靖、兵哨□暇之时,必先复班兵配坐哨船旧章,概不准勒坐商船,则商困苏而台内货物流动,兵识水而台内声势联络。时值十三年分,并无应行换防兵丁,因先通饬严禁,并商同水师提臣陈化成,严督各镇将,先将水兵舵工勤加教练。十四年春、秋二仲头、二两起拨赴台湾换防兵丁,预期严饬水师营挑选大号坚固哨船,分驾三口,渡载班兵,不准一人一械,附搭商船。又恐难于虑始,且访悉换防兵丁,惟省标八营及陆路提标五营,恃系将军、督抚、提督亲标,最为骄悍,法行自近,当即会同将军臣乐善、抚臣魏元烺、陆路提督臣马济胜,于班兵未出营以前申明纪律,首先依限起程,专委大员弹压赴口,并由臣饬发令箭,委员赍赴厦门,责成兴泉永道稽察,如有不遵纪律、勒坐商船、滋生事端者,不论是弁是兵,轻则责革、枷号插箭游示,重即以军法从事。哨船到台后,责令台湾镇道严饬各营将领,即日验收新兵,旧兵统于十日内配坐原船内渡。果能按限往来,勤谨操驾,并无滋事损失,由臣将管驾弁兵,酌量记名奖拔。一年以来,仰仗圣主天威,同寮协力,幸得弁兵安静,往来迅速。虽亦不免有遭风损船之事,较之从前之偶尔巡洋,动辄失事者,相去远甚。

  臣祗申明旧例,并非创立新法。然人情大都逐利,不顾大局。今一旦将数十年积弊革除,水师营既失其利,又须冒险远□,劳逸既殊,苦乐迥异。行之一载有奇,文武官员,多有向臣言及不便于水师者。此又臣敛怨速谤之一端。臣惟有坚持定见,不避怨嫌,以仰副皇上委任海疆之至意。至需索商船规费,勒用商船渡载班兵,以致口岸败坏,水务废弛,其罪魁不在现任之员,而在始作俑者。历年久远,实已无从遐溯。且事系由渐而成,自应宽其既往,儆以将来。嗣后如敢有不遵定例、图复旧习、藉端勒索、败坏船政者,无论提镇将弁,臣即一并严参,请旨治罪,不敢稍事姑容。并请咨部立案。臣谨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道光十五年三月十五日,内阁奉上谕:程祖洛奏拨赴台湾换防弁兵、申明定例、概用水师营哨船渡载、不准勒坐商船一折,闽省内地各营拨赴台湾换防弁兵,例调水师营哨船赴厦门、蚶江、五虎门三口配载东渡,顺载年满旧兵归营。嗣因干隆年间台匪荡平之后,同时班兵,船少兵多,不敷配载,权令附搭商船东渡,后即援以为例。兹据该督奏称,班兵勒坐商船,既足累商,各营哨船既不载渡班兵,巡洋又属虚名,水师营务亦就废弛。着即遵照定例,嗣后拨赴台湾换防兵丁,预期严饬水师各营,挑选大号坚固哨船,分驾三口渡载班兵,不准一人一械,附搭商船。并责成兴泉永道稽察,如有不遵纪律,勒坐商船、滋生事端者,不论是兵是弁,轻则责革,枷号插箭游示,重则以军法从事。哨船到台后,责令台湾镇道严督各营将领,即日验收新兵,换回旧兵,统于十日内配坐原船内渡。经此次申明定例之后,如敢有不遵定例,图复旧习,藉端勒索者,无论提镇将弁,着该督一并严参治罪,不准稍有姑容,以除积弊而肃营务。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七三~九七四页。

  ·五○、户部「为议覆内阁抄出闽浙总督程祖洛等奏」移会

  (移文缺)

  户部谨奏为遵旨议奏事:内阁抄出闽浙总督程祖洛等奏台湾艋舺营添兵案内、漏未增估换防兵丁盘费,以致历年赏兵红白盘费银两多有逾额支销恳恩增估拨补一折,道光十五年九月十三日奉朱批:该部议奏,钦此。钦遵于本月十七日抄出到部。据该□□奏内称:臣等接准部咨,闽省报销嘉庆十六、十八、二十一、二十二等年台湾澎湖各营赏给兵丁红白盘费逾额银两,行令删除等因。查闽省绿营兵丁红白事件及台湾换防兵丁往回盘费银两,每年实估银三万九千三十一两六钱,系属有余省分,本可不致逾额支销。惟派防台湾兵丁定例三年更替,分为四起,匀作两年行走,核计道里远近,按名赏给盘费银自二两至一两不等。设各兵到台后,于未经班满之先事故开革,应由内地各营照额拨补,一体赏给盘费,为他省所无。嘉庆十四年以前,无论歇班换防,撙节办理,统与额估数目不甚悬殊。迨嘉庆十五年以后,歇班之年仍有盈余银一万一、二千两至一万八、九千两不等,与从前不相上下。其换防之年,□□故稀少,补额防兵尚不甚多,亦间有盈余银数百两及一、二千两不等。而不敷之年较多。推原其故,皆由台湾北路淡水营改为艋舺营案内,从嘉庆十三、十六两年为始,在于内地水陆各营添拨戍台兵丁八百七十一名,此往彼来,照例计算,应加增盘费银二千二百四十九两,当时漏未奏请增估,以致届当换防之年,每多不敷。前任各督臣题请将甲年盈余拨补乙年不足,截长补短,通融办理,而未将嘉庆十三、十六等年以后应加增盘费银二千二百四十九两之处,据实奏请增估。部臣又以闽省本系有余省分,不准逾额多支,屡驳删减。遂致台澎各营,嘉庆十六、十八、二十一、二十二等年报销,尚未奉部覆准。嘉庆二十四年至道光十三年报销,亦不能接续办理。即内地各营道光十二年分报销,复经部臣以动用银数过多,恐台湾不敷支放,驳令查照道光十二年通行章程,照例赏银两酌定成数,均匀支放。臣等伏思国家经费有常,各营兵丁赏给红白盘费,本属恩施逾格,自当核实慎重,非特道光十二年以后必应遵照部定章程办理,即道光十一年以前逾额请销之数,亦应遵驳删减,以免冒滥。第近年以来之所以支销逾额,实由加增盘费,未请增估。均匀支放章程,闽省于道光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奉到。于未经奉文之先,早已按照原额赏给,势难按名追回。而后此请赏之兵,又未便两岐,不得不仍照旧支给。此系当年实在情形。臣等综计各年盈绌数目,内嘉庆十七、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道光元、三、四、五、七、八、九、十、十一等年,每年各有盈余,共计存剩银一十二万三千八百九十七两一钱,内除入于道光三、六、七等年春秋拨册内入拨银三万五千二百二十七两五钱外,实存剩银八万八千六百六十九两六钱。又嘉庆十六、十八、二十一、二十二等年不敷银三千一百十七两五钱,现在奉部驳减。又嘉庆二十五年及道光二、六、十二等年每年亦各支放逾额,共计不敷银一万九千二百八十一两三钱,尚未报销。统共不敷银二万二千三百九十八两八钱。此时若遵部驳全行删减,即应向通省兵丁,按名按年分别着追。历年既久,裁革事故无可着追之人业已不少。即现在充伍者,皆贫乏兵丁,未必即能呈缴。窃恐徒有饬追之名,而无归补之实。合无仰恳皇上天恩,俯念此项逾额支销银两,委系事出有因,实用实销,并非冒滥,与他省仅有红白而无盘费者不同,请将嘉庆十六、十八、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五、道光二、六、十二等八年红白盘费不敷银二万二千三百九十八两八钱,在于积年存剩银八万八千六百余两之内照数拨补,尚有余剩银六万六千二百余两入拨造报。并请从道光十四年为始,将艋舺营添兵八百七十一名加增盘费银二千二百四十九两,照数增估。惟道光十四、十五两年估饷,早经拨定,无可请增。如蒙俞允,所有十四、十五两年共应增估银四千四百九十八两,请即在于报拨余银内一律拨补。嗣后换防兵丁盘费及本兵白事,仍照向例赏给,其红事与家属白事赏项,遵照酌定成数均匀支放,有余则报部入拨,不敷则不准开销等语。

  臣等伏查臣部例载:福建省绿旗营红白事件,每岁额拨地丁银三万九千三十一两六钱备赏,如有余剩,入册报拨,按年核实题销。又台湾换防兵丁,往回各赏盘费各等语。又于道光十一年,臣部议覆荆州将军奏请添拨红白赏项案内,议令嗣后各省兵丁,每年红白事件,即照例赏银两酌定成数,均匀支放,总不得于额外再请添拨等因,奉旨依议,钦此,经臣部行文闽浙总督遵照在案。嗣据闽浙总督题销历年红白赏项案内,嘉庆十六年多支银二千四百七十九两,十八年多支银三十八两,二十一年多支银三百四两,二十二年多支银二百九十六两五钱,请在历年存剩入拨银内动拨,节经臣部查系逾额多支,行令照数删除。其道光十二年该省题报内地各营兵丁红白赏盘费等项共享银三万八千四百四十余两,余剩银五百八十余两,俟台湾各营造册题报后核明办理,复经臣部查余剩银仅止五百八十余两,恐不敷台湾兵丁之用,驳令该督通盘筹画,均匀办理,题覆到日再行核销各在案。兹据该督奏称,闽省兵丁红白事件及台湾换防兵丁往回盘费,每年实估银三万九千三十一两六钱,系属有余省分,本可不致逾额支销。惟派防台湾兵丁,核计道里远近,按名赏给盘费银自二两至一两不等,若皆歇班之年,原属有余,一遇换防之年,即形短绌。推原其故,皆由台湾北路淡水营改为艋舺营案内,从嘉庆十三、十六两年为始,在于内地水陆各营添拨戍台兵丁八百七十一名,此往彼来,照例计算,应加增盘费银二千二百四十九两,当时漏未增估,以致嘉庆十六、十八、二十一、二十二等年,计不敷银三千一百十七两五钱,现在奉部驳减;又嘉庆二十五及道光二、六、十二等年,亦各支放逾额计不敷银一万九千二百八十一两三钱,尚未题销。统共不敷银二万二千三百九十八两八钱,若全行删减,势难向通省兵丁按名按年分别着追,请将不敷银二万二千三百九十八两八钱在于积年存剩银内照数拨补,尚余银六万六千二百余两入拨造报。并请从道光十四年为始,将改设艋舺营添兵八百七十一名加增盘费银二千二百四十九两,照数增估。其十四、十五两年应增估银四千四百九十八两,即在于报拨余银内一律拨补等语。查闽省红白赏银,向于冬拨案内照例估拨。除兵丁红白赏赉及班兵盘费动用外,历年均有余剩,入拨充饷。嘉庆十二年系换班年分,该省报销案内存剩银七千一百余两。即以嘉庆十三年后艋舺营添设防兵,应增盘费银二千二百四十余两,核算尚可余剩银四千八百余两。嘉庆十九年系换班年分,已在艋舺营添设防兵之后,该省报销案内亦有存剩银四百九十余两。是该省红白赏项,果能核实办理,原无不敷。况道光十二年,兵部会议各省兵丁每百名裁减二名案内,据该督覆奏闽省裁撤步守兵八百余名,赏项银两尤应多有余剩。且查臣部道光十一年议覆荆州将军奏添红白赏银案内,奉令各省于定额内均匀支放,不得额外请添;即使该省换防之年,偶遇兵丁红白事件较多,除于额定银数内给发盘费外,其余银两均匀散放,何致尚有不敷?相应请旨,饬令该督将该省红白赏银于兵丁歇班之年,按照定例给发,余剩银两入拨充饷。如遇换班之年,除换班兵丁盘费应照例支给外,红白事件较少,仍照定例给与,余银入拨。倘红白事件较多,即遵照奏定章程,均匀支放。惟台湾远隔重洋,势难与内地兵丁统行核算,自应按照兵丁名数,于额估红白银内划出银两若干,作为台湾定额,另贮候领,毋得仍似从前之先尽内地动用,致台湾兵丁不免向隅。其划拨银数,应令该督自行查明,酌定报部立案。所有该督奏请红白赏银案内,自道光十四年为始,每年增估盘费银二千二百四十九两,并将十四、十五两年应增估银四千四百九十八两于报拨余剩银内拨补之处,应毋庸议。至原奏内称嘉庆十六等年至道光十二年统共逾额多支银二万二千三百余两,实因此数年内兵丁事故过多,且在未经臣部奏定章程之先,各兵请领银两,不得不照例支给,此时若全行删减,势难向通省兵丁按名按年分别着追,请在于积年存剩银内照数拨补之处,尚属实在情形,应如所奏办理。此外尚有积年存剩银六万六千二百余两,并令该督转饬速行全数造入季拨册内,报部拨用,并将嘉庆二十四年以后历年动用红白赏项及班兵盘费银两迅即造具清册,报部核销,毋再藉词延宕。所有臣等核议覆奏缘由,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道光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具奏,本日奉旨:依议,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七五~九七七页。

  ·五一、工部「为内阁抄闽浙总督钟祥奏」移会

  工部为移会事:营缮司案呈,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钟奏台湾添建参游衙署演武厅一折,除抄送兵部办理外,相应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十七年十一月日,郎中张。

  闽浙总督臣钟祥跪奏为添建参游衙署演武厅需用工料银两、筹款借办、捐廉归补、恭折奏祈圣鉴事:窃照道光十三年剿办逆匪张丙完结,议奏添设嘉义营参将驻札嘉义县城,其原设北路左营都司移驻斗六门,改为斗六门营都司,原设斗六门汛守备移驻嘉义,作为嘉义营中军守备,并将台湾镇标原裁右营游击,照旧增设,应行添建衙署事宜,分别办理,奏经部议覆准,迄今尚未办竣。臣查既系善后应办之务,自应速为筹办。其添建工程,不便请动帑项,亦应设法支用。查斗六门原有守备衙署,即可作为复设都司衙署,嘉义县原有北路左营都司衙署,即可改为嘉义营中军守备衙署,均毋须另行添建。惟嘉义营应添建参将衙署一座,又台镇右营衙署久为左营居住办公,今增设台镇右营游击,自应仍还右营栖止,其左营早经倒塌衙署,应行建设。饬据台湾镇道议请借款办理,摊廉归还,由司移往该镇道督饬各该县会同营员勘估添建嘉义县参将衙门一所、演武厅一座,共需工料运费银三千八百八十二两九钱一分二厘。又勘明台镇左营衙署,因被风雨刮坏,陆续坍塌无存,按址平地起盖,共需工料运费银五千八百二十两零四分五厘。请于司库筹款,先行发领兴办。俟营地豁免无着各款摊扣清完之日,自道光二十二年起,由台地都守以上武职养廉,分年摊扣归款。前案既清,后案才摊,为数相仿,仍循旧由藩司议请准其借款建造,捐廉归补。因查有干隆三十五年间前任福州将军等奏明发交司库另款存贮马价一项,系备多需马匹之时赴库支用,并非随时动用之款,迄今闲贮,已经多年,应请即在此项旗营寄贮马价银内借动银七千六百九十二两九钱五分七厘,给发兴办,详请具奏前来。臣查此项添建衙署各工,议借寄贮马价,捐廉归补,系为节帑起见,自应俯如所请,动借办理。除饬核实赶办,并议定分摊年限,如数接扣归款外,所有借款建办衙署等项捐廉归补缘由,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魏元烺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敕部覆行。谨奏。

  道光十七年十月十五日奉朱批:该部议奏,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八○~九八一页。

  ·五二、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邓廷桢片」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武选司案呈,内阁抄出前事一案,相应抄录原抄移会贵处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计连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二十年八月日,副郎王。

  道光二十年七月二十九日,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邓廷桢片:再台湾戍守弁兵,向系内地拨往,定例三年更调,而三年之中,又分四起,匀作二年,于六月间调拨水师营哨船配载新兵赴台,于四月间顺载年满旧兵归营。所有本年八、十两月正届二起戍兵瓜代之期,应即往来更替。惟现在夷匪滋事,内地各营弁兵,俱经防守口岸,无可调拨赴台;且哨船均应归营,预备攻守,亦属无从拨载。所有本年秋季戍台班兵,应俟来年春季再行交替。除通省各营遵照,并将留台各兵眷口米谷等项另筹办理外,臣等谨合词附片陈明,伏乞圣鉴。谨奏。

  道光二十年七月二十八日奉朱批:依议,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八六页。

  ·五三、户部「为本部议覆台湾总兵达洪阿等奏」移会

  户部为遵旨速议具奏事:广东司案呈,本部议覆台湾镇总兵达洪阿等奏请筹拨经费银五十万两一折,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三十日具奏,本日奉旨:依议,钦此。相应恭录谕旨,抄录原奏,移会稽察房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二日。

  户部谨奏为遵旨速议具奏事: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奉上谕:达洪阿等奏请筹经费银五十万两,拨贮闽省,陆续解台,接济军需,着户部速议具奏,钦此,钦遵抄出到部。臣等伏查台湾防堵经费,上年十月内经该总兵达洪阿等奏准于闽省军需项下,分拨银三十万两在案。兹复据奏请筹拨银五十万两。臣等公同商酌,拟拨福建本省春拨实存地丁银三万两,春拨后续征地丁银四万两,广东省春拨实存地丁银十万两,封贮银十万两,湖南省封贮银十万两,芜湖关税银九万两,北新关税银四万两,以上共银五十万两,作为该处防堵经费。恭候命下,由臣部行文各该督抚监督等,将指拨银两,迅即委员解闽,并令闽浙总督照数收贮,以备台湾陆续提用。其各省银两未经解到以前,如台湾有提用之处,除动解该省地丁银七万两外,仍于该藩库正杂留支各款及存剩军需项下,先行借支解往,以期无误要需。谨将臣等□议缘由,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八七页。

  ·五四、兵部「为兵部等部议覆闽浙总督刘韵阿等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武库司案呈,所有前事一折,相应抄录原奏,并恭录谕旨,移会稽察房遵照可也。须至移会者。计粘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二十四年六月日,主政吴。

  兵部等部谨奏为遵旨议奏事: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闽省裁马兵丁、请照原议改为步兵一折,道光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五日奉朱批:该部议奏,钦此;钦遵抄出到部。查该督原奏内称:闽省内联浙粤,外控台澎,山海错综,幅竭辽阔,加以台地民情浮动,海滨俗尚凶顽,水陆兵威,必宜厚积,庶足资防守而备不虞。计台闽各营额设马步战守兵六万一千三百余名,以之分隶七十余营,每营多者不过千余,少者或止数百。各该营所辖汛地,悉皆水陆要冲,且须轮班赴台澎等处戍守。以千余及数百之兵,供分汛与轮戍之役,原额既不免稍单,况台澎远隔重洋,戍兵分东■〈舟宗〉渡,风涛易于间阻,往往新兵已发,旧兵未回,本营一切差操,更形竭蹶,设再别有征调,即致不敷。前准户、兵二部会议裁马,原以东南各省非骑兵用武之区,是以因地制宜,量为酌裁,并非因兵额冗多,故有此议。矧闽省情形,兵力实不宜减弱。至马兵改步,前次办有旧章,迄今多载,毫无纠缠。是虽稍有更张,仍属并无窒碍。所有前项裁马各兵,应请仍照原议,改为步额,以资防守,而壮军威等语。

  臣等伏查各省营制,马步兵丁,例有定额,无庸轻议裁改。前因东南各省非骑兵用武之区,经臣部、户部会议,饬令酌量裁减马匹,意在节省马干,并非更动营制也。上年该署督刘鸿翱奏请以裁马之兵,改为步兵,经臣部以裁减马匹,原为节省马干,该署督奏请以裁马之兵改为步兵,于兵额既有纷更,办理恐多窒碍,故拟请作为无马马兵所有改为步兵之处,自无庸议。今该督覆请原议改为步兵,似恐因裁马之故而并裁兵,其实兵额并未议裁,系仿照甘肃省摘缺缓补无马马兵成案,作为无马马兵仍食马兵月饷,遇有马兵缺山,即以无马马兵拔补其无马马兵之缺,仍由步兵拔补,似于兵计操防,两无窒碍。至无马马兵支领月饷,户部查前项所裁之马,既经兵部议令作为无马马兵,自应令其仍食马兵月饷。应令该督转饬遵照办理,仍于各该年奏销册内分晰声造,报部查核。其裁剩马匹,奉饬变价一节,查该督上年奏请内地各营额设兵丁骑操马内裁减马九百六十匹,经臣部议覆准其照数裁汰,并令将此项裁减之马,除抵补二十三年内地各营倒缺外,其余马匹转饬即行变价,以节草干而归核实。今覆据该督奏请,查明闽省境土半系山阜,半属水田,耕作俱藉人工,民间无可售变。且裁减之马共止九百六十匹,该省内地并台湾各营,历年缓买应补之马,几及一千有零,即请将此项奉裁之马,全数抵补等语。臣等详加查核,该省前项裁减之马,既系无从售变,各营应补之马又须发价往购,一出一入,耗费滋多,即请尽数拨补营缺,可免转辗耗折之虞,自系实在情形,应如所奏,准其尽数抵补该省各营应补缺额马匹。此外缺额马匹,请令该督即行派员出口购补,以慎操防。至裁拨马匹支领草干银两,户部查前项裁减马匹,今既经兵部议准拨抵应补缺额马匹,所有草干银两,应令以裁马月日,归于所抵未裁应补马内造销,则款目既归简明,而支用亦皆核实。并令于兵马奏销案内,分晰声造,报部查核。再此折系兵部主稿,会同户部办理,合并声明。所有臣等覆奏缘由,是否有当,伏乞皇上训示遵行。谨奏请旨。

  道光二十四年六月十九日具奏,本日奉旨:依议,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八九~九九○页。

  ·五五、兵部「为核议闽浙总督刘等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武库司案呈,所有前事一折,相应抄录原奏并恭录谕旨移会稽察房遵照可也。须至移会者。计粘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二十七年十一月日,主政崇。

  谨奏为遵旨核议具奏事:道光二十七年十月二十四日,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刘等奏台湾各营汛、酌量移拨弁兵一折,奉朱批:该部议奏,钦此;钦遵抄出到部。查该督原奏内称:本年三月,奉命渡台巡阅营伍,于各营原设汛防中,详加稽察,有应添拨兵丁者,有应酌量移驻者,有原隶他营、诸形隔阂、必须改归本营管辖者。统计全台汛防,所宜酌量变通者,惟阿公店、水底寮、店仔口、下加冬等四汛。查南路凤山县属之阿公店汛,向与岗山为犄角。岗山地居扼要,且又逼近内山,盗匪最易出没,所藉为声援者,惟阿公店一汛。兹阿公店汛额设弁兵,只有外委一员、兵丁五名,以之巡防本汛,兵力尚形单薄,更何能顾及岗山?自应派拨兵丁,常川驻守。又水底寮汛,亦系凤山所属地方,额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兵丁一百三十名。该处离凤山埤头新城六十里,安集绥敉,原设防兵,似可裁减。应请即于水底寮汛额兵一百三十名内,抽出兵四十名,添防阿公店汛。至水底寮汛防兵既减,即无须守备驻札。查该守备本系南路营参将管辖。该参将现驻埤头城内。自应即将守备同随防之把总,一并移驻埤头。以守备作为南路营参将中军,兼管兵马钱粮。其随防之把总一员,作为埤头存城把总。所有埤头原设存城千总一员,应即拨防水底寮汛。又北路营嘉义县之店仔口汛,额设外委一员、兵丁四十名,向归台湾城守营参将管辖。该参将驻札郡城,遇有文武会办事件,每因相隔窵远,往返不能克期。而嘉义营参将驻札嘉义,本可就近与之商榷,无如该处汛地非其所辖。设遇差调,呼应一有不灵,即难免误事机。自应分别改隶,方为捷便。又下加冬汛,系台湾城守营管辖,额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兵丁一百三十三名。该处地当冲要,为南北往来必经之路,稽察稍未周密,盗贼即行潜滋,自应酌添兵丁,以资防御。应请将店仔口汛,改归嘉义营参将管辖,即于嘉义营额设弁兵内,酌调外委一员、兵丁四十名,拨防店仔口汛。并将该汛原设外委一员、兵丁四十名,添防下加冬汛,仍归台湾城守营管辖等语。

  臣等查台湾、凤山县属之阿公店汛,额设外委一员、兵丁五名,水底寮汛额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兵丁一百三十名,台湾城守营所辖嘉义县属之店仔口汛额设外委一员、兵丁四十名,台湾城守营所辖之下加冬汛额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兵丁一百三十三名。今据该督等察看情形,请将水底寮汛额兵一百三十名,酌抽兵丁四十名,拨添阿公店汛;并将店仔口汛改归嘉义营管辖,即由嘉义营拨出外委一员、兵丁四十名防守店仔口汛;将该汛原设外委一员、兵丁四十名,添拨下加冬汛。既据该督声称于地方营伍,均有裨益,应如所奏办理。至水底寮额兵内,抽出四十名,添防阿公店汛,水底寮汛防兵既减,即无须守备驻札。查守备本系南路营参将管辖,该参将现驻埤头城内,应将守备同随防之把总移驻埤头,以守备作为南路营参将中军守备,兼管兵马钱粮,其随防之把总一员,作为埤头存城把总。所有埤头原设存城千总一员,应即拨防水底寮汛,并将该汛额兵九十名统交该千总管带,庶阿公店声威较壮,足为岗山策应。即水底寮汛留此多兵,无虞单弱。亦应如所奏办理。并令该督察看,移设守备、千总、把总、外委,是否堪胜新移之缺,查明声覆报部。以上各汛弁兵,经此次改拨之后,仍令该督严饬各该弁等认真训练,协力操防,庶不致徒事纷更,以收实效。所有臣等遵旨核议缘由,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训示遵行。谨奏请旨。道光二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具奏,本日奉旨:依议,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九九页。

 

●台案汇录丁集卷三

  五六、台湾总兵马骥题本

  五七、台湾总兵何勉揭帖

  五八、台湾总兵何勉揭帖

  五九、台湾总兵张天骏揭帖

  六○、台湾总兵陈汝键题本

  六一、台湾总兵林洛题本

  六二、台湾总兵游金辂题本

  六三、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爱新泰奏」移会

  六四、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爱新泰奏」移会

  六五、兵部「为内阁抄出福州将军赛冲阿奏」移会

  六六、兵部「为内阁抄出福建巡抚王绍兰奏」移会

  六七、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武隆阿奏」移会

  六八、福建巡抚孙尔准奏折

  六九、台湾总兵蔡万龄奏折

  七○、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蔡万龄奏」移会

  七一、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刘廷斌奏」移会

  七二、兵部「为内阁抄出福建水师提督刘起龙奏」移会

  七三、户部「为内阁抄出福建陆路提督马济胜奏」移会

  七四、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张琴奏」移会

  七五、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达洪阿奏」移会

  ·五六、台湾总兵马骥题本

  镇守福建台湾等处挂印总兵官署都督佥事仍带纪录一次在任守制驻札台湾府臣马骥题为恭报微臣巡查地方情形回署日期事:窃臣遵例巡查营汛地方,于干隆二年十一月初三日自台湾府治起行,业经恭疏题报在案。臣随即前往北路,由城守右军营汛以及北路中左右三营直抵上淡水营一带汛防地方巡查。每于点验之际,臣广宣皇仁,面加训诫;凡属将弁,当知皇上豢养隆恩,最难报称,务必努力办公,整顿营伍,勤慎操防,庶无虚糜旷职;为兵丁者,当知圣恩轸念海外戍守,于赏恤红、白二事之外,复加眷口之月粮,并赏运骸之资费,又增游巡之车脚,必思如何报效,务要倍加奋勉,恪守营规,操演巡防,保卫疆圉。所有经过村社,臣亦敬宣圣化,俾民番咸知皇上怀保爱育之仁慈,使其感激相劝,各安淳厚,以乐熙恬。至考验官兵技艺、器械、军装,率皆齐备可观。内有材技优长、火器中靶、刀牌得法者,臣即分别赏给银牌、制钱,以示鼓励。其各社通事、土目、番黎、番妇以及读书之番童,俱分赏银牌、帽、烟、布疋、针线、纸笔墨等物,以示劝勉。兹臣历北路一带地方,官兵遵守约束,民番俱各相安,地方宁谧。臣随于十一月二十七日巡回府治。除出具印结呈咨督、提二臣查核送部外,谨将巡查地方、阅验营伍情形并回署日期,理合恭疏题报,伏乞皇上睿鉴施行。为此具本谨具奏闻。干隆二年十二月初一日,镇守福建台湾等处挂印总兵官署都督佥事仍带纪录一次在任守制驻札台湾府臣马骥。

  旨:该部知道。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三页。

  ·五七、台湾总兵何勉揭帖

  镇守福建台湾挂印总兵官署都督同知世袭两代云骑尉纪录一次又军功纪录二次驻札台湾府职何勉谨揭为恭报微臣巡查营汛回署日期事:窃臣遵照定例,前往巡查南路一带营汛地方,业将起行日期题报在案。臣随于干隆五年十一月初一日,自台湾府治前赴南路营,至下淡水营一带汛地,巡查阅验,官兵技艺均属可观,器械军装俱皆齐备。内有习用硬弓及枪牌纯熟得法者,分别奖赏,以示鼓励。至于经过民庄、番社、臣宣布皇仁,劝令各勤农业,俭用积蓄,永沐升平之福,莫不欢呼鼓舞。其各社通事、土官、番黎以及读书番童,臣均分赏烟、布、纸、笔等物,咸知感奋。所有巡查南路一带地方,兵民相安,地方宁谧。臣随于十一月初六日巡回府治。除出具印结,呈咨督、提二臣汇送兵部外,谨将巡查回署日期,理合恭疏题报,伏乞皇上睿鉴施行。为此除具题外,理合具揭,须至揭帖。右具揭帖。干隆五年十一月初七日。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一本五一页。

  ·五八、台湾总兵何勉揭帖

  镇守福建台湾等处挂印总兵官署都督同知世袭两代云骑尉纪录一次又军功纪录二次驻札台湾府职何勉谨揭为恭报微臣巡查营汛回署日期事:窃臣遵照定例,前往巡查南路一带营汛地方,业将起行日期题报在案。臣随于干隆七年十一月十七日,自台湾府治前赴南路营,至下淡水营一带汛地,巡查阅验。官兵技艺,均属可观;器械军装,俱皆齐备。内有技勇纯熟者,分别奖赏,以示鼓励。至于经过民庄、番社,悉皆安堵乐业。臣宣布皇上勤民德意,莫不欢呼鼓舞。其各社通事土官、番黎以及读书番童,臣均分赏烟、布、纸、笔等物,咸知感奋。所有巡查南路一带地方,兵民相安,地方宁谧。臣随于十一月二十一日巡回府治。除出具印结呈咨督提二臣汇送兵部外,谨将巡查回署日期,理合恭疏题报,伏乞皇上睿鉴施行。为此除具题外,理合具揭,须至揭帖者。右具揭帖。干隆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一本五九页。

  ·五九、台湾总兵张天骏揭帖

  镇守福建台湾等处挂印总兵官署都督佥事驻札台湾府职张天骏谨揭为恭报微臣遵例出巡营汛地方日期事:案查干隆元年正月二十日,准福建水师提督臣王郡咨,准闽浙总督臣郝咨开为请定镇臣出巡等事,准兵部咨内开:台湾一镇,应仍照上年十一月题定巡查之例遵行等因,于雍正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题,本月二十八日奉旨:依议,钦此,转咨钦遵在案。兹臣谨遵于干隆八年十一月初四日,自裹行粮,轻骑减从,由台湾府治起行,前赴北路三营及淡水营所辖各汛地方遍巡,查阅官兵骑射,点验器械军装。所有微臣自台湾府治起行出巡日期,理合恭疏题报,伏乞皇上睿鉴施行。为此除具题外,理合具揭,须至揭帖者。右具揭帖。干隆八年十一月初四日。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一三页。

  ·六○、台湾总兵陈汝键题本

  镇守福建台湾等处挂印总兵官世袭骑都尉驻札台湾府臣陈汝键谨题为恭报微臣巡查营汛回署日期事:窃臣遵照定例,于干隆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由台湾府治前往巡查南路一带营汛地方,业将起行日期题报在案。兹巡到南路营,至下淡水营一带汛地,随阅验各营官兵技艺,内有弓马纯熟而兼用硬弓以及枪手打靶有准暨演舞牌刀而能冲锋破阵者,分别奖赏,以示鼓励。其有稍次者,缘本年届班大换,多系内地新调来台,甫经到营,未免有一二训练未得咸臻熟娴,臣仰体我皇上整饬戎行至意,严饬该管将备千把,时加操演,务使技艺一例纯熟,以成劲旅。所有各营器械、军装,臣逐一点验,俱各齐备。至于所巡营汛,俱见兵民相安,地方宁谧。所经过民庄、番社,悉皆安堵乐业。臣宣布皇仁,莫不欢呼鼓舞。其各社通事、土官、番黎以及读书番童,臣俱分赏烟布、纸笔等物,咸知感奋。现在巡查事竣,臣随于本年十二月初五日巡回府治。除出具印结呈咨督、提二臣汇送兵部外,谨将回署日期,恭疏题报,伏乞皇上睿鉴施行。为此具本谨具奏闻。干隆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镇守福建台湾等处挂印总兵官世袭骑都尉驻札台湾府臣陈汝键。

  旨:该部知道。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一九页。

  ·六一、台湾总兵林洛题本

  镇守福建台湾等处挂印总兵官带军功纪录二次荐举纪录一次平常纪录二次驻札台湾府臣林洛谨题为恭报微臣巡查营汛回署日期事:窃臣遵例于干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四日,巡查北路营汛地方,业将起行日期恭疏题报在案。臣随由城守右军前往北路中、左、右三营及上淡水营一带地方,遍历巡查,考阅官兵技艺;内有纯熟可观者,逐加奖赏,以示鼓励;间有生疏者,勒限学习,务底精纯。各营器械、军装,俱皆齐备。所有经过民庄、番社,敬布圣主德威,俾知激劝。其各社通事、土目、番黎以及读书番童,多方训诲,均给赏赉。臣随由沿海水师塘汛巡回,于十一月二十五日抵郡。各处地方宁谧,民番安堵。除出具印结呈咨督、提二臣汇送兵部外,谨将巡查回署日期,恭疏题报,伏乞皇上睿鉴施行。为此具本谨具奏闻。干隆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镇守福建台湾等处挂印总兵官带军功纪录二次荐举纪录一次平常纪录二次驻札台湾府臣林洛。

  旨:该部知道。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三三页。

  ·六二、台湾总兵游金辂题本

  镇守福建台湾等处挂印总兵官降一级驻札台湾府臣游金辂谨题为恭报微臣巡查营汛回署日期事:窃臣遵例于干隆二十八年九月初六日,前往北路一带巡查营汛,业将起行日期恭疏题报在案。臣随由城守右军北路中、左、右三营及上淡水营一带营汛地方,遍历巡查,考察官兵技艺内有纯熟可观者,分别奖励,生疏者勒令勤加练习。至于军装、器械,均各齐备。经过庄社,传谕通土、番黎,示以圣恩广被,军威整肃,并逐加给赏,俱各感激欢呼。臣就沿海水师塘汛巡回,地方宁谧,民番安堵,于本年九月二十六日回署。除出具印结呈咨督、提二臣汇送兵部外,谨将巡查回署日期,恭疏题报,伏乞皇上睿鉴施行。为此具本谨具奏闻。干隆二十八年九月二十八日,镇守福建台湾等处挂印总兵官降一级驻札台湾府臣游金辂。

  旨:该部知道。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三六页。

  ·六三、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爱新泰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台湾镇总兵爱新泰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粘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嘉庆九年正月三十日。

  台湾镇总兵奴才爱新泰跪奏为巡阅全台水陆营伍及南北两路地方情形、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窃照台湾镇总兵,每年冬间,例应巡查南北两路营伍及地方情形,据实具奏,历经遵行在案。奴才于本年十月初旬,将本标中、左、右、城守四营官兵骑射、枪阵、牌阵等项看毕,即赴安平镇查阅水操。旋于十一月初四日,前往北路嘉义、斗六、彰化、竹堑、艋舺、淡水、八里岔、石门、大鸡笼等处察看,汛防周密,足资捍卫。归途顺由鹿仔港、笨港、盐水港,巡阅水陆营汛,并查看地方民情及番塾庄社,于二十八日旋郡。十二月初二日,又往南路凤山、埤头、水底寮、下淡水、罗汉门、冈山等处冲僻营汛,概行查阅,于初八日回郡。所有郡城、安平、南北水陆各营官弁马步箭、弓力准头尚属合式,兵丁枪炮阵势联络整齐,藤牌跳舞便捷,军装器械均各完好锋利,各营马匹除例准倒毙之外,俱皆足额。其千总外委额外等弁马步箭娴熟、中靶较多及平日缉捕勤能者,即予记名奖赏,以备考拔;未正熟练者,勒限演习。兵丁之马步箭、鸟枪打靶、及藤牌各技艺纯熟者,分别奖赏;间有生疏者,对众鞭责。奴才仍面饬各营将备,加意操防训练,如覆阅时尚有技艺生疏,不惟弁兵分别降革,并将该管将备一并严参,务使将弁各知勉励,营伍整饬,咸成劲旅,仰副我皇上廑念海疆至意。至南北两路屯弁、屯丁,奴才顺途查验,人数足额,器械完备,循例赏给银牌、烟茶、花红、布物,并面谕各屯弁务将所管屯丁加意钤束,无许滋事。经过各番社,男妇番童欢欣出庄迎接。奴才复再一体赏赉,以示鼓励。沿途察看地方情形,俱属宁谧。询问出迎乡耆人等,咸称晚稻收成后粮价平减。田间现种豆、麦、地瓜、蔬菜,青葱满目,户有盖藏,民情十分安贴。奴才仰受圣恩深重,时凛冰渊,惟有钦遵圣训,勉力巡防,不敢怠忽。于地方一切事宜,实心办理,以期仰报圣主高厚鸿慈于万一。所有奴才查阅全台水陆营伍,地方宁谧情形,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嘉庆九年正月二十四日奉朱批:实心勉力,不可怠缓,练兵尤为要务。钦此。于二十五日抄出到部。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五本四七五~四七六页。

  ·六四、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爱新泰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台湾镇总兵爱新泰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嘉庆十年五月日。

  福建台湾镇总兵世袭恩骑尉革职留任奴才爱新泰跪奏为查阅郡城安平水师并北路营汛地方情形、恭折奏闻、仰祈圣鉴事:窃台湾镇总兵,例每年冬间巡查南北两路营伍地方情形,据实具奏,历年遵行在案。查上年系届换班之期,水路各营兵丁有到台者,奴才随即点验,分发各营收伍。十月初二日,考验本标中、左、右、城守四营官兵马步操演阵势、鸟枪进步、连环牌阵等项。看毕,即赴安平,查阅水操。旋于十一月十一日前往北路,由嘉义、彰化阅验北路中、左二营,所有官兵马步箭尚属合式,枪炮阵势联络熟悉,藤牌跳舞便捷,军装甲械均各齐备锋利,各营马匹除例准倒毙之外俱尚足额。至千把外委额外等马步箭纯熟中靶多者,奖赏记名,以便考拔;其未甚熟练者,勒限练习。兵丁之马步箭、鸟枪打靶及藤牌各技艺纯熟者分别奖赏,间有生疏者对众鞭责,并严饬各协营将备加意操演。奴才覆阅时,仍有技艺生疏,不惟将该弁兵分别降革,并将该管将备一并严参,务使员弁各知振励,营伍整饬,仰副我皇上廑念海疆之至意。其北路等处屯弁、屯丁,奴才顺途查验,人数足额,器械完备,赏给银牌、烟茶、布物,以示鼓励。并谕各屯弁务将所管屯丁加意约束,毋庸滋事。经过各番社,男妇欢忻出庄迎接,奴才酌赏银牌、烟布,并赏番童、番妇笔墨、花红。察看情形,俱属宁贴。理合将查阅郡城、安平、北路各营伍地方及回郡日期,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嘉庆十年四月二十二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五本四九○页。

  ·六五、兵部「为内阁抄出福州将军赛冲阿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福州将军赛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嘉庆十二年七月日。

  奴才赛冲阿跪奏为查阅台湾北路营伍并沿途海口各情形、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窃照奴才前奉上谕:将营汛操防事宜,随时整饬等因,钦此。当于上年七月内,将南路各营官兵,次第操阅,奏蒙圣鉴。并声明北路官兵,现防海口,另容较阅在案。兹奴才于四月十六日在府城将应办要件赶办具奏,随即率同台湾镇总兵爱新泰自郡起程,查阅北路协三营并淡水营官兵。查北路协中营驻防彰化,其左右二营分驻嘉义、竹堑一带;淡水一营远驻台北艋舺地方。奴才沿途操阅,逐一比较。内北路中营每枪兵十名,打靶准头均在二十枪以上;箭兵中靶二枝者较多,亦有中靶三、四枝者;连环枪炮,尚属联络;合操演阵,亦属整齐可观。北路右营及淡水营枪箭准头稍次。余皆大略相同。其左营官兵枪箭陈式又次之。所有阅过官兵,技艺优娴者,奴才俱当场奖赏,以示鼓励;其有弓马生疏者,或系新募兵丁,或从前缉匪曾着劳绩,奴才均当场责惩,仍勒限一月学习,如无长进,再行斥革。惟北路右营千总萧元侯、把总周安邦弓马技艺俱属生疏,应行斥革,以示惩儆。点验军装、器械,多有剿匪时遗失者,现在饬查另办。沿途塘房有被贼焚毁未经修复者,一并雇令赶紧修建。额设马匹,除事故倒毙外,按册点验,尚无短少。至奴才经过沿海地方,查阅海口。鹿仔港地方为北路通商总口,往来船只最多,现设游击一员,管带弁兵三百余名驻港巡防;又北路协近在彰化,足资控制。其余笨港、新店、三林、中港、后垄等海口,均系沿海小港,现设防守弁兵,亦俱周密。惟沪尾海口在台湾极北,港道阔深,匪船易于窜泊,现设弁兵分驻防守,尚属不敷。除先经派委参将一员,带领征兵五百名协防外,所有该处营制,尚须酌量调剂。奴才现在咨商督臣,另行办理具奏。至沿途早稻登场,市粮充裕,民情极为恬熙。台湾南北洋面,现亦宁谧。所有奴才查阅情形,谨公同福建陆路提督奴才许文谟恭折具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嘉庆十二年六月二十五日奉朱批:览奏俱悉,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九五~八九六页。

  ·六六、兵部「为内阁抄出福建巡抚王绍兰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当月司案呈,七月十七、二十等日内阁抄出清汉折奏事件,相应抄录移会典籍厅可也。须至移会者。计粘单一纸。右移会典籍厅。嘉庆二十一年八月初十日。

  福建巡抚臣王绍兰跪奏为巡阅台湾澎湖营兵分别等第及马步箭全不中靶之都司、请旨降补、以肃营伍、仰祈圣鉴事:窃臣先抵澎湖,次及台湾南北各路并噶玛兰,将水陆各营官兵,逐加较阅。除陆路派防紧要汛口并水师出洋巡缉各官兵应免调阅外,查台湾镇标中、左、右三营、南路之下淡水营、北路协之右营及沪尾水师官兵,合操演阵,步伐整齐,连环声势联络,马骑多能合式,鸟枪中靶分数逾额,藤牌跳舞灵便,对械亦属快捷。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水操,驶船把舵,折戗转篷,施放火具,爬桅泅水,(约缺九字)均堪列为一等。又台湾城守营、(约缺九字)两营、北路协中、左二营、艋舺噶玛兰二营,布阵连环,紧凑得法,藤牌跳舞,亦属便捷,鸟枪中靶,均有逾额,马步弓箭合式一半,应列为二等。又南路营阵法连环,尚属齐集,杂技亦有可观,惟弓马软弱,鸟枪中靶亦不及分数,应列为三等。当将该管将备营弁,分别训饬责惩,谕令勤加操演。至各该管队旗帜、军装、器械,俱属鲜明锋利,陆路马步除例准倒毙、水师船只除交厂修造外,余皆足额。其各营将备千把总、外委、兵丁人等,年力尚俱壮健。内有中箭五枝及三、四枝并中靶三枪技艺出色者,立予拔补奖赏;不合式者,当场重责降革。所有护理台湾城守营参将题补灌口营都司世袭云骑尉文忠(约缺三字)箭俱未中靶,察其年力强壮,尚堪造就,相应请旨将该都司文忠降补守备。又弓马平常之陆路把总郑宝、朱得升应降为经制外委。又经制外委丁开辉、姚光明、施兆龙、王登山、余连松、池元、李国章、魏朝标,俱应降为额外外委。又额外外委林玉□、□□、陈飞鹏、郑捷升、陈安俱应降为马兵。所遗(约缺四字)次考验弓马可观之经制外委叶朝升额外外委,陈隆恩、郑得顺、马兵陈捷标、陈元得、陈云升、江腾蛟、林学朝递相拔补。尚有未补各缺,因现在无人可拔,谕令各该营将一俟考有弓马娴习,例得拔补者,即行详报挑补。又有堪以拔补之弁兵,现无相当缺分,亦即于册内存记二十八名,遇有可补之缺,再行照例轮补,仍造具清册咨明督臣汪志伊分别办理,用示劝惩。以上降补各员弁、兵丁及随营学习之世职候补备弁及弓马未能娴熟之水师各弁兵,一俟饬令时加操绿,责成该管将备,并咨明台湾镇总兵武隆阿,按期考验,务期一律精纯,咸成劲旅,以仰副圣主慎重海外岩疆整饬武备之(约缺七字)湖水陆各营官兵,分别等第各缘由,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十八日奉朱批:依议,兵部知道。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己编第七本六九四页。

  ·六七、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武隆阿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福建台湾镇总兵武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嘉庆二十三年二月日。

  福建台湾镇总兵革职留任奴才武隆阿跪奏为巡阅全台营伍及南北两路同噶玛兰地方情形、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窃照台湾镇总兵每年应巡查南北两路营伍及地方情形,据实具奏,历经遵办在案。查本年系三、四起戍兵换班之期,凡内营新兵抵台,奴才随时点验收伍,督饬各营将备钦遵前奉谕旨,不必拘定春秋之期,不时训练,以严武备而收实效。兹于九月二十六日,先往南路凤山埤、水底寮、下淡水、罗汉门、冈山等处冲僻营汛,概行查阅。回郡后,复于十一月初三日,前往北路嘉义、斗六、彰化、竹堑、艋舺、淡水、八里岔、沪尾、石门等处察看,汛防周密,足资捍卫。随进噶玛兰巡查,在地文武均各认真缉压,营汛墩房、军装器械亦皆严密齐备,旋即出山,顺由鹿仔港、笨港、盐水港巡阅水陆营汛,并查看海口地方情形及熟番庄社,于十一月二十四日事竣回郡。循例会同署台湾道臣汪楠次第较阅本标中、左、右、城守两军及安平三营水陆官兵技艺完毕。查郡城及南北两路水陆各营官弁马步箭弓力准头均属合式,兵丁阵势枪炮亦各联络整齐,藤牌跳舞便捷,军装军械俱各鲜明锋利;各营马匹,除例准倒毙外,俱亦足额。千把外委等弁马步箭娴熟、中靶多者,奖赏记名,以备考拔;生疏者揭由督臣咨部斥革;未甚熟娴、材力尚堪造就者,勒限练习。兵丁之马步箭、鸟枪打靶及藤牌各技艺纯熟者,分别奖赏;生疏者对众鞭责。并饬各营将备加意训绿操演,奴才不时复阅,倘技艺仍有生疏,不惟弁兵分别降革,并将该将备一并严参,务使将弁各知振励营伍,精练技艺,有勇知方,咸成劲旅,仰副我皇上廑念海外岩疆、整饬武备之意。至南北两路屯弁、屯丁,奴才顺途查验,人数足额,器械完备,照例捐赏银牌、布疋,面谕各屯弁加意约束屯丁,毋许滋事。经过番社,男妇欢迎,一体量加赏赉,以示优恤。沿途察看情形,晚稻久经收获,现种豆菱地瓜,杂粮遍地,青葱畅茂。询问出迎乡耆人等,咸称沿海一带晚稻缺雨,收成稍为歉薄,幸有杂粮接济,尚无妨碍。惟嘉义、彰化二县属近山沿海村落,时屈严冬,不无宵小出没。更恐海岛僻处,菁密林深,或有潜匿逸犯。奴才于经过地方口岸,谆嘱营县,实心实力,认真稽察,总期有犯必获,不许虚应故事。奴才仰蒙皇上天恩,畀以海疆重任,惟有秉具天良,钦遵圣训,于地方营伍,实心整顿料理,断不敢稍尚虚文,因循贻误,以期仰报圣主高厚鸿慈于万一。所有奴才查阅全台水陆营伍及地方宁谧情形,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嘉庆二十三年二月十四日奉朱批:览奏俱悉,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一三~九一四页

  ·六八、福建巡抚孙尔准奏折

  福建巡抚臣孙尔准跪奏为恭报微臣巡阅台湾澎湖各官兵事竣、分别拔擢降革、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窃臣于道光四年正月陈奏,请于四月间过台校阅营伍,就便查办地方事件,恭奉朱批:知道了,钦此。又经臣将由省带□起程及到澎湖、台湾各日期先后奏报,并附片奏明考核各官兵等第,俟通台阅竣,统行具奏在案。臣抵台后,适值霖雨浃旬,校场积水未消,难于校阅。臣即暂驻郡城,遵旨召募商民,贩米运赴天津,以裕民食,而平市价。至五月十四、五日,天色畅晴,校阅台湾镇标中、左、右、城守并台协水师中、左、右等营陆操。十九日校阅水师中、左、右三营水操。随赴凤山县校阅南路并下淡水营官兵事竣,于二十七日仍回郡城,审办各案。并将募商运米十四万石装船放洋,办理完竣,分案恭折具奏。即由郡城起程,赴北路查阅。沿途查阅北路中、左、右营暨台湾协左营分驻鹿港官兵。再由嘉义、彰化前进至噶玛兰,将艋舺、沪尾、噶玛兰等营逐加校阅完毕。除陆路派防紧要海口并水师出洋巡缉各官兵免调阅外,阅看得台湾镇标中、左、右三营及台湾城守营、台协三营合操演阵,进退步伐整齐,连环声势联络,马步骑射合式者多,鸟枪中靶分数逾额,藤牌跳舞灵便,对械纯熟趋捷,堪以列为一等;台协水师中、左、右三营水操,驶船把舵,折戗转篷,施放火器,爬桅泅水及水中对械等技,俱能纯熟,南路营布阵连环紧凑如法,藤牌跳荡亦尚便捷,鸟枪中靶逾数,骑射多半合式,堪以列为二等;澎湖左、右二营、北路协中、左、右三营、艋舺、沪尾、噶玛兰阵法齐集,杂技亦有可观,惟鸟枪中靶不及分数,弓马稍形软弱,应列为三等。当将该管将备,分别训饬。各营配队旗帜、军装、器械,皆属鲜明锋利。军火、药铅、马匹,俱能足额臕肚。水师船只,除交厂修造外,余皆实存无缺。其各营将备千总、外委、兵丁人等,年力强壮,内有中箭四五枝并鸟枪中靶较多、技艺出色、操防勤奋者,立予拔补奖赏。其年力衰弱、弓箭鸟枪不能合式、操防懈弛者,当场责革。护理澎湖水师协标左营游击事守备翁及,箭无中靶,察其年力未衰,营伍尚娴,应请旨将守备翁及降为千总。又署沪尾水师守备苏生贵,该海口时有私盐往来,缉私不力,技艺亦属庸劣;陆路噶玛兰头围千总黄廷相,操防懈弛,声名平常;又把总卢森、外委郑宝、熊连,骑射生疏;丁开辉年衰技庸;谢士梁人甚狡猾;俱请斥革。又把总杨维进、刘万福,骑射平常,应请降为额外外委。林高辉、陈名高、李占梅,步射不能合式;甘日光弓力太软,步射不能中靶,惟年力尚强,应俱请降为马兵。所遗各缺,以此次考校年壮技优及缉捕得力之水师千总陈景岚、陆路千总马步衢、叶青华、把总周夺标、罗兆辉、经制外委丁有升、王登标、额外外委骆鸿照、萧国章、沉云飞、李国昌、陈日升递相拔补。千总以上员缺,例由内地调补。千总陈景岚、马步衢、叶青华三员,把总周夺标、罗兆辉二员,应请记名,遇有千总以上缺出,随时升补。其以拔补弁兵,现无相当缺分,亦即存记,遇有可补之缺,照例轮补。均造具清册,咨明督臣赵慎畛分别办理。尚有技艺未能精熟,而年力壮盛各员弁,应与现在降补各弁兵,咨明台湾镇总兵,一并勒令时加操练,以期一律精纯。

  伏思台湾为海外重地,巡防弹压,尤赖兵威。是以一郡之地,设兵一万四千余名之多。兵额既众,则训练不可不勤,而□约尤不容不肃。本年五月中,安平水师兵丁翁正幅等,乘危抢夺米船,业经臣审明具奏,按律严办,并将该管总兵明保、副将吴得勋奏请交部议处,护理游击方朝辉、署守备杨士高、许盛安、把总赵世杰、许世藩分别降革,以示惩儆在案。臣查台湾营伍情形,有与内地不同者。内地兵丁,皆系土著,千把外委,多由本营拔擢,兵弁素相习熟。台湾则由内地各营抽拨轮戍,例不准在台召募。是以一营之内,每□数郡之人。初□之时,兵与兵既不相亲,兵与将又不相识,需以月日,甫能熟习。而将弁既有随时升调之事,兵丁亦有三年换班之期,不能如内地各营之将习兵心,兵识将意。臣现在惟有诫以勤于操演之一法。操演之时,勿徒奉行故事。于技艺出色,必呼名使前,面加奖励。不能合式者,必亲为指授,不惮精详。如此则将之于兵,不仅知其姓名,识其面貌,并可通其性情,悉其材用,自无扞格不通之患矣。又兵丁本属武夫,安能周知律令,而使气任性,尤所难免。偶尔犯法,亦多出于不知,非由故犯。臣现将律例内与兵丁干涉各条,择其易犯者,务取简明,刊成木榜,发给各营悬挂,于操演事竣之后,令本营该管官弁,或在营守字识,详为讲解,俾知法令森严,不能幸免。日染耳濡,心知兢畏,自不致身犯宪章。以期上副圣主慎重海疆、整饬武备、咸使有勇知方之意。所有臣阅过台澎水路各营官兵分别等第缘由,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再臣现在海外巡阅,循例由驿驰递,合并陈明。谨奏。

  道光四年闰七月初六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三○~九三一页。

  ·六九、台湾总兵蔡万龄奏折

  福建台湾镇总兵官奴才蔡万龄跪奏为查阅全台水陆营伍及南北两路地方情形、恭折奏闻、仰祈圣鉴事:窃照台湾镇总兵年应巡阅地方营伍。奴才于上年十一月初四日接印任事,即因督拿凤山逆匪杨良斌等首伙各犯,经历兼旬,并所有应办一切事宜,均须次第清理,庶于本年正月后起程前往查阅缘由,附片陈明圣鉴在案。伏思台湾海外岩疆,幅员辽阔,番民杂处,人情浮动,全赖军威震慑以资捍御。是操防训练,最关紧要。业经饬各该协营,勤督练习,毋许旷误。兹奴才于二月十三日循例会同道臣孔昭虔,先阅镇标城守及安平水师等营水陆官兵毕。二十日,自郡起程,前赴北路,沿山巡视至噶玛兰止。出由沿海一带,查阅回郡。旋往南路,无论冲僻营汛及熟番庄社,遍加亲历,察看汛防周密,番民安堵。于四月初一日事竣,随将阅过各营官兵,逐一确核。内镇标中、左、右营陆操,阵势整齐,连环联络,藤牌对械亦皆便捷,枪箭中靶多能逾额。又安平三营水操,驶船把舵、转篷折戗、爬桅泅水及施放火具、水中对械等技,俱各如法,均堪列为一等。北路中、右二营、艋舺、沪尾、噶玛兰营、南路营、下淡水营,布阵、连环、藤牌、对械,俱各熟习,枪箭中靶亦皆合式,应列为二等。各营旗帜器械,鲜明锋利。马匹除例准倒毙外,余皆足额。其官弁兵丁内,有人材弓马出众者,奖赏记名,以备考拔。间有生疏而才力尚堪造就者,官则勒限,兵则鞭责。惟北路左营外委孙标、安平右营外委江申捷,马步平常,箭无中靶;艋舺营外委郭廷勋,久病旷职;北路左营额外外委廖九邦,人软技庸;均即斥革,以示劝惩。现当头起戍兵换班之期,内营新兵陆续到台,奴才随时点验,发营收伍,责成各将备督饬千把,时常宣讲纪律,按期实心训绿,不得以查阅已过,遂涉疏懈。奴才仍留心察看,各弁中如有始勤终惰、缉捕松劲,随时揭由督臣咨部斥革,断不稍存姑息。总期兵皆有用,饷不虚糜,仰副我皇上慎重海疆、修明武备之至意。南北两路屯弁、屯丁,遂一点验,人数足额,器械完备,随赏给银牌、布疋,面谕各屯弁约束屯丁,毋许滋事。附近番社男妇出迎,一体量加赏赉,以示优恤。沿途察看,惟台湾气候较早,并以畅雨应时,南路沿山一带,早谷已经刈获,余亦长发,杂粮畅茂,可望有秋。惟台湾地方居民,本鲜土著,其中良莠不齐,虽于上年冬间将南路匪徒大示惩创,远近震警,现已敛迹,究系海外要区,防范终不容稍弛。奴才惟有恪遵圣训,刻刻留心,事事得实,于经过地方口岸,谆嘱营县实心实力,认真稽查,务须有犯即获,毋稍玩忽,以冀地方益臻绥靖,上慰宸衷,稍酬高厚鸿慈于万一。今将奴才查阅全台营伍及地方安静情形,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道光五年七月初二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四○页。

  ·七○、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蔡万龄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福建台湾镇总兵蔡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六年三月日,主政尚。

  福建台湾镇总兵臣蔡万龄跪奏为巡阅全台水陆营伍及南北两路地方情形、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窃台湾镇总兵,每年例应巡阅南北两路营伍及地方情形,据实陈奏,历经遵行在案。本年系头起戍兵换班三期,凡内营新兵先后抵台,均经臣随时点验,发营收伍。又噶玛兰奏准添设兵丁三百名,亦经抽拨前往戍守。并饬各营将备勤加训练。兹臣循例于十一月初十日自郡起程,前往北路嘉义、斗六、新化、竹堑、艋舺、淡水、八里坌、沪尾、石门等处察看,汛防周密,足资捍卫。随进噶玛兰,巡查该处民番乐业,地方尚属安静。即出山,顺由鹿仔港、笨港、盐水港查阅水陆营汛,并沿海地方及熟番庄社毕,旋赴南路,无论冲僻营汛,概行亲历。回郡又会同道臣孔昭虔校阅郡城及安平水陆官兵技艺,于十二月十九日竣事。查镇标中、左、右营、城守营、北路左营、艋舺营、南路营及安平中、左、右营,阵势灵动,枪炮联络,藤牌对械均属便捷,枪箭中靶俱能逾额,堪列为一等。北路中、右二营及沪尾、噶玛兰、下淡水等各营,布阵、连环、藤牌、对械,俱各熟习,枪箭中靶亦皆合式,应列二等。各营旗帜器械,鲜明锋利。陆路马匹,除例准倒毙,亦皆足额。官兵技艺优娴者,酌为奖赏,并记名升拔;兼有生疏而才力尚堪造就者,官则勒限,兵则棍责。惟艋舺营外委蔡振兴,不守官箴,又北路右营外委方玉山、噶玛兰营外委郑德顺,人软技庸,即斥革以示劝惩。仍严饬各营将备,加意训练操演,臣不时覆阅。倘技艺仍有生疏,不惟弁兵分别降革,并将该将备一并严参,务使将弁各知振励,营伍整饬,咸成劲旅,仰付我皇上慎重海外岩疆、修明武备之至意。至南北路各屯弁丁,查点人数足额,器械完备。经过番社男妇欢迎,俱各量加赏赉,以示优恤。沿途察看情形,晚稻早经收获,现种地麦豆瓜各项杂粮,遍地青葱畅茂。南路气候较早,已各翻犁种莳。地方民情,均极安谧。惟时届严冬,近山沿海各村,恐不无宵小出没窃抢。臣于经过地方口岸,谆嘱营县实心实力,认真稽察须有犯即获,毋许虚应故事。臣仰荷天恩,畀以海疆重地,惟有秉具天良,钦遵圣训,刻刻留心,事事得实,断不故稍涉因循粉饰,致滋贻误,以期仰报圣主高厚鸿慈于万一。所有臣巡阅营伍地方情形,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道光六年三月十五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四二~九四三页。

  ·七一、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刘廷斌奏」移会

  兵部为钦奉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台湾镇总兵刘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八年二月初三日,正郎王。

  福建台湾镇总兵官奴才刘廷斌跪奏为查阅全台水陆地方营伍情形、恭折具奏、仰乞圣鉴事:窃奴才由正定镇总兵,仰蒙皇上殊恩,调补台湾重地。本年三月到任以来,查此地孤悬海外,民鲜土著,向称浮动,兵由内地调换,训绿操防,文武巡查缉捕,最关紧要。曾于谢恩折内,声明千把以下,请照内地拔补,无拘三年,方能得力,由督臣附于移民案内具奏。嗣奉朱批:海疆重地,刻刻俱要留心,除暴安良,尤当注意操防,更须认真,切忌姑息养奸,慎勉为之,以付委任。钦此。跪读之余,感激难名。奴才与道府留心体察,随时随事,严饬文武勤加巡缉,及亲近将备,分晰技艺,申明军纪,按期操练,并宣谕设兵原以卫民、除暴安良之道,以期兵技娴熟,绥靖地方。

  兹于本年九月十九日,报明兵部,即日起程,先赴南路凤山沿海至水底寮,由内山傍下淡水、阿里港、蕃薯寮、罗汉门、冈山一带回郡。旋由北路嘉义、斗六门、水沙连、彰化、淡水、大甲、艋舺、噶玛兰内山回,由沪尾、葫芦墩、猫雾捒、鹿港、笨港、盐水港一带,次第校阅南路营、下淡水营、北路左营、中营、右营、艋舺水陆两营、噶玛兰营安平协分驻鹿港左营,于十月二十五日回署,阅验亲标中、左、右三营、城守左、右军、安平中、左、右三营兵丁合操。各营阵势挑枪齐截,连环声势联络,藤牌跳舞踊跃。经过塘汛,挨次点验。枪箭中靶,均在六、七成以上。弁兵内技艺娴熟者,当场奖拔;间有少及不中者,分别降责,以示惩儆。其分防偏僻小汛,奴才行令该管将备汛弁,于巡查缉捕之便,随时点验,庶巡防无虞偏废。点验军装鲜明,器械坚利。马由口买,足堪■〈马考〉操。枪箭中靶,北路协左营、南路营、艋舺、沪尾营、噶玛兰营、安平协右营、镇标中营、右营、艋舺、陆路安平协中营、左营、镇标左营次之;北路协右营、分防桃仔园后陇城守右军、分防下加冬汛又次之。至澎湖孤悬海中,该协员弁本年军政及考拔之便,俱经奴才调验。其兵丁技艺,奴才委员点验,据报与奴才亲历营分,亦属相符。且该协副将孙得发、游击江鹤,俱年力精壮,操防勤慎,无虞废弛。将备内除题补有人未到及未题补不记外,余俱年力强壮,弓马去得,尚无衰庸之员。奴才仍留心体察,如有怠惰操防、挑拔不慎、遇事不速、宽严失当之员,随时咨报督提两臣斥革。台湾重地,奴才不敢稍事姑容,致滋贻误。

  惟查有艋舺营陆路额外艾逢泰,临场不到,立予斥革;遗缺请以该营目兵阮士朝拔补。北路右营额外李国章,弓马平常,降为战兵;遗缺请以该营目兵邹应龙拔补。下淡水营额外戴恩,马步未中,惟年力精壮,应请降为战兵;遗缺请以南营水底寮汛目兵叶芳拔补。又艋舺营陆路外委吴廷贵、镇标右营外委裴得华、安平协右营外委蔡观光,马步未中,惟俱各年力精壮,应请降为额外;其吴廷贵遗缺请以技艺娴熟之艋舺营陆路额外李得宝拔补,裴得华遗缺请以北路右营额外陈起凤拔补,蔡观光遗缺请以沪尾营额外余良成拔补;其李得宝所遗额外缺请以吴廷贵降补,陈起凤所遗额外缺请以裴得华降补,余良成所遗额外缺请以蔡观光降补。又北路右营把总陈起蛟,操防不力,惟弓马年力尚可,应请降为额外;遗缺请以技艺娴熟之北路左营外委翁标桂拔补;翁标桂遗缺请以缉捕有方之北路中营额外陈大有拔补;陈大有遗缺请以陈起蛟降补。又镇标中营外委王联芳,久病不愈,应请休致;遗缺请以该营额外范泽源拔补;范泽源遗缺请以镇标左营目兵黄振凤拔补。又城守营右军千总罗云台,于巡防缉捕,不能得力,未便留台。该弁由武举出身,年力尚壮,弓马亦可,应请调回内地候补。所遗千总缺,请以年壮技优之噶玛兰营把总李升拔补。李升遗缺请以噶玛兰营外委赵开麟拔补。赵开麟遗缺请以噶玛兰头围汛目兵詹兴龙拔补。又南路营额外保世贵,临场因病出缺,请以该营目兵张观胜拔补。又北路左营额外林学潮临场出缺,请以该营目兵陈天河拔补。又南路下淡水营外委康成兴临场患病,旋即出缺,请以北路右营额外孙建金拔补;孙建金遗缺请以北路右营目兵吴熊拔补。并将各该营将备,具报前来。除取各该弁履历咨报督提两臣照例咨部外,再澎湖协右营千总周承恩升补守备遗缺,先经前署镇臣陈化成以该营把总林鸣阳拔补,现准督臣行知,与例未符,应行退回把总本任;其所遗周承恩千总缺,奴才即以考验年壮技熟、缉捕勤能之艋舺所属沪尾营水营把总陈云蛟拔补;陈云蛟遗缺请以澎湖右营外委林朝梁拔补;林朝梁遗缺请以安平协中营额外张祥珍拔补;张祥珍遗缺请以安平中营目兵傅英辉拔补,用示劝惩。奴才仍饬各营将备,勤加训练,务期咸成劲旅,以冀仰副我皇上慎重海疆、整饬戎行、设兵卫民、除暴安良之至意。

  奴才经过南北两路,社番男妇欢迎,俱量加赏赉,谕以勤耕习礼。屯丁器械鲜明有用。沿途察看情形,晚稻均已收藏遍地,男妇正收花生,现种豆麦地瓜各项杂粮,青葱□茂。彰化葫芦墩、四张犁、头店一带,秋苗出水,秋后即可裁插。地方民情俱极安谧。奴才于经过地方口岸,谆嘱汛防文武及屯弁等,务留心稽察奸宄防范生番出没,毋许港澳奸民借端生事稍有疏懈。奴才仰荷天恩,畀以海疆重任,惟有恪遵圣训,刻刻留心,认真整顿,不敢稍涉因循,致滋贻误,以期仰副皇上高厚鸿慈于万一。所有奴才查阅地方营伍情形及回署日期,理合据实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道光八年正月十八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五○~九五一页。

  ·七二、兵部「为内阁抄出福建水师提督刘起龙奏」移会

  兵部为钦奉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福建水师提督刘奏前事等因,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八年八月二十六日,主政廉。

  福建水师提督臣刘起龙跪奏为臣赴台湾校阅营伍官兵技艺、分别等第、并稽查地方情形、及回抵厦门日期、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窃臣准督臣孙尔准、抚臣韩克均咨会,本年□□台湾营伍、地方之期,具奏令臣前往。随于四月初八日,自厦门登舟,候风东渡缘由,恭折奏明之后,十一日风帆稍顺,由大担放洋。十五日,驶抵澎湖。随校阅澎湖水师协标左、右两营操阵,考验官兵技艺,察访民情安贴。事毕还舟。缘连日风雨交错,未能起篷。至二十日稍息,开驶渡台,□□南风顶逆,迨二十五日至台湾鹿耳门。二十六日,先阅台协水师中、左、右三营□□□□官兵技艺,次第考□完竣。于五月初一日,由沿海赴南,至凤山县,校阅南□□、□□水营操阵官兵技艺。旋从□山一带过郡,赴北路嘉义县斗六门、彰化县、淡水厅艋舺,直进噶玛兰内山,周□转□沪尾,绕葫芦墩,出黄港沿海一带,先后校阅北路协标中、左、右三营、艋舺营、沪尾水师营、噶玛兰营及驻防黄港之台协水师左营、暨沿途塘汛,俱经逐一简□,于六月初五日到郡城。查核考册内,台湾镇标中、左、右、城守四营、台协水师中、左、右三营、北路协标左营、澎湖水师协标左、右营,操阵俱属整齐进步,连环联络,枪箭中靶分数均在七成以上,藤牌对械跳舞便捷;台湾水师三营,水师驾船、执舵、转篷、折戗,往来施放枪炮,均能纯熟,爬桅泅水及水中对械等技,亦皆灵便;均堪列为一等。又北路协标中、左、右两营、艋舺营、沪尾水师、噶玛兰营、南路营、下淡水营,布阵连环,俱皆齐整紧凑,牌兵对□□□□熟,枪箭中靶分数俱在六成以上;堪以列为二等。查验各营军装器械,鲜明坚利。陆路马匹除倒毙、水师战船除遭风击碎驾厂修造外,余俱足额。各营官兵内,有马步全射及中靶四五箭、枪兵中靶二三枪者,俱经分别记名奖赏;生疏者责革。技艺次□□人材可观,查询平日差操尚属勤奋,水师弁兵熟悉冰务者,均予勒限训练,移知该镇臣覆验,如无□□再行斥革。所有各营将备员弁,上年经臣刘廷斌于军政及阅兵案内甫经先后劾办,现在尚无衰迈庸劣之员。各营兵丁,□□精壮。惟有台湾镇标左营额外李雄彪马步生疏,但年力精壮,降为马兵;遗缺请以马步全射之该营马兵□□芳拔补,所遗粮缺即以李雄彪降补。又南路下淡水营额外郑□□,□步软弱,未便姑容,□场斥革;遗缺请以材技可□之南路营□□□沉生拔补,用示惩劝。□仍于阅操时,晓谕军律,俾各兵咸知大义,并令将领备弁务须时加训练,□以阅后稍存懈怠。

  臣到台历过地方,细访舆情,自督臣孙尔准于道光□年间剿抚闽粤民人分类械斗一经惩创之后,民知儆畏,甚属安□。□□□臣刘重麟钦遵谕旨,实力查办清庄,设立总董,专司戢暴安良,立法极为周备。臣见地方官,均谆嘱勉力奉行,勿得虚应故事。沿途调验屯弁兵丁,俱各强壮,器械亦属适用,照例赏给,以示鼓励;并谕各守番隘,毋许生番出山扰害。所过村庄,各谕绅耆,务须约束子弟,守分安业,均各悦服,领命前去教督。察看田畴早稻,彰化以南业已登场,淡水以北气候较迟,亦渐刈获。询问老农,俱称年谷丰稔。地瓜杂粮亦好。臣往返台郡,晤见镇道□□和衷,遇事皆熟商办理,所以民情安贴。洋面商船,亦络绎如常,□□□□。目下地方虽属安静,但台地民情向称浮动,防微杜渐,仍当随时随事,认真查办,并督饬协营厅县勤加捕盗,以安闾阎。复谆嘱镇臣刘廷斌于水陆各营员弁,加意稽察,如有不循纪律,及人地未宜,难期振作,随时分别核办,总期海外营伍,整齐严肃,安益求安,以仰副皇上慎重海外岩疆、整饬武备之至意。兹臣出阅事竣,仍由鹿耳门配渡,于六月十四日登舟,开驾放洋,二十四日抵厦门。合将□过□澎营伍官兵技艺,分别等第,及稽查地方安静各缘由,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再臣经过洋面□□□□隘,合并陈明。谨奏。

  道光八年八月十三日□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五五~九五六页。

  ·七三、户部「为内阁抄出福建陆路提督马济胜奏」移会

  兵部为钦奉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福建陆路提督马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主政德。

  福建陆路提督奴才马济胜跪奏为敬陈奴才前赴台湾校阅营伍、稽查地方情形、及回抵泉州日期、恭折奏闻、仰祈圣鉴事:窃奴才准督臣孙尔准、抚臣魏元烺函商,以巡台之举,今年必当举行,轮应奴才前往。奴才于四月初三日恭折奏报后,带印起程,赴厦门配船候风。十三日,风色稍顺,即由大担放洋。十四日辰刻,望见澎湖。因北风正急,不能落篷,奴才督饬舵工水手,极力■〈高戈〉戗。据称船在下风,实难拢岸,不得已顺流东渡。是日申刻,寄泊鹿耳门之外汕。十五日,即至台湾府城。晤见镇道,询问地方情形,咸称安静,文武办事,亦极和衷。惟春间雨泽稀少,立夏以来,甘膏叠沛,尚未十分透足。奴才至台后,大雨时行。至十八、九等日,天色晴霁,随将台湾镇标中、左、右、城守四营、台协水师中、左、右三营,水陆操阵,官兵技艺,次第校阅。并行委台协水师副将黄贵,验看澎湖协标两营营伍。奴才即亲赴南路凤山县之埤头、山猪毛等处,校阅南路下淡水各营。旋回台郡。再赴北路之嘉义县、彰化县、竹堑、艋舺、噶玛兰内山一带,周历巡查,阅看北路协标中、左、右三营、艋舺、沪尾水师营、噶玛兰营及分驻鹿港之台协水师左营,暨沿途塘汛官兵毕,于五月二十二日回抵彰化县之茗港地方,按册查核。内台湾镇标中、左、右三营、北路协标中、左、右三营、艋舺营、沪尾水师营,合操演阵,步伐整齐,枪炮连环声势联络,藤牌对械勇技灵便,鸟枪弓箭中靶逾额,台协中、左、右三营水操,驶船、执舵、折戗、转篷、施放火具、爬桅泅水及水中对械等技,俱极纯熟,堪以列为一等。又台湾城守两军、台协水师三营、噶玛兰营,陆操布阵,连环紧凑,藤牌跳舞尚属蹻捷,枪箭中靶亦多,堪以列为二等。又南路下淡水两营合操,尚能如法,杂械等技,亦有可观,惟枪口稍高,号令未能画一,虽枪箭中靶均够分数,应列为三等。其澎湖协标两营,现据委员呈缴验过图册,声明操阵合式,核其枪箭中靶,多数亦俱足额。询该处地方,亦称安静。查验各协营旌帜军装器械等项,均属鲜明锋利。陆路马匹、水师战船,除例准倒毙、送厂修造外,余俱足额。兵丁技优者,当场奖赏;技生疏者,即行降革。至各营将领备弁,奴才加倍留心考察,内有才技出色,缉捕认真,以及官声尚好,熟悉海外情形,于台湾实属相宜者,酌举一、二员开列密折,咨送督臣,以备题补,余俱循分供职,现在尚无庸劣之员。惟台湾镇标中营外委许元辉、南路下淡水营外委黄光烈,人软技庸,难期振作,应行斥革。又台湾协水师右营外委黎应升、南路营外委吴金龙、下淡水营额外刘建龙、北路中营额外黄朝凤,均系步射平常,姑念年力正壮,应行降为额外马步战兵,所遗各弁缺,请以现在考验弓马可观额外马步目兵分别递拔,另开清单,恭呈御览。其弓马稍次、人才尚可者,均予勒限绿习,移知台湾镇届期覆验办理,务使一律精纯,咸成劲旅,以期仰副圣主整饬戎行、绥靖海疆至意。

  刻下全台地方,实系安静,兼之镇臣刘廷斌、道臣平庆遇事均能督属迅速办理,奴才经过各厅县营汛,又复面嘱该营文武,凡有应办事件,务须妥速商办,其应行禀报者,据实飞报,毋许压延,而轻重之法,尤须实办奉行,以除匪类而安良善。并谕绅衿耆老,约束子弟,毋许滋生事端。其化番男妇以及屯弁、屯丁沿途迎接者,均照例赏以银牌、布疋,谕令各守番险,毋许生番逸出扰民,均各欢忭答应。沿途察看田畴禾稻,南路一带,早已丰畅,北路气候较迟,现得透雨,亦已陆续刈获。询问农氓,均称收成尚好,咸庆丰年。奴才查阅事竣,于五月二十七日由茗港登舟,二十八日放洋内渡。因开驾后即遇西北风顶逆,至六月初四日收泊蚶江登岸,随时驰赴泉州属驻扎衙门。所有奴才经由洋面,商艘络绎洵堪仰慰宸廑。今将阅过台湾营伍官兵技艺,分别等第,及稽查地方安静缘由,同奴才回署日期,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道光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谨将奴才巡阅台湾营伍弁兵升拔降革花名营分,缮具清单,恭呈御览。计开:台湾镇标中营右哨二司外委许光辉斥革,遗缺请以该标右营额外黄茂拔补;所遗额外弁缺,请以该标中营马兵杨耀宗拔补。台湾南路下淡水营左哨外委黄光烈斥革,遗缺请以北路左营额外曾名标拔补;所遗额外弁缺,请以北路中营马兵黄廷凤拔补。台湾水师右营右哨外委黎应升降为额外,遗缺请以该协中营额外李梦熊拔补;所遗额外弁缺,请以该协左营目兵林振贵拔补。台湾南路营右哨头司外委吴金龙降为马兵,遗缺请以镇标中营额外陈基成拔补;所遗额外弁缺,请以艋舺营马兵黄书成拔补。台湾下淡水营额外刘建龙降为战兵,遗缺请以镇标左营马兵林得胜拔补。台湾北路中营额外黄朝凤降为战兵,遗缺请以该营马兵董连高拔补。道光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奉旨:依议,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六二~九六三页。

  ·七四、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张琴奏」移会

  兵部为钦奉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福建台湾镇总兵张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十五年三月三十日,主政寿。

  福建台湾镇总兵官奴才张琴奏奏为巡阅全台水陆营伍及南北两路地方安谧情形、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窃照台湾镇总兵每年巡查南北两路营伍及地方情形,据实具奏,历经遵行在案。查台湾营伍废弛已久奴才上年抵台后,谨遵钦奉谕旨,随时严饬各营将弁,勤练兵技,申明纪律,务期兵归实用,营伍整肃。本年值头、二起班兵更换之期,凡遇新兵抵台,奴才逐一点验,发营收伍,并令勤加操练,以严武备。嗣届冬令,应行遵例出巡,即于十月初三日报明兵部,先往南路凤山、埤头、水底寮、下淡水、冈山等处冲僻营汛,概行查阅,回郡。复于十月初六日前往北路嘉义县、斗六门、水沙连、彰化县、大甲、竹堑、艋舺、沪尾、噶玛兰等处,挨次阅看。即顺由鹿港、盐水港巡阅水陆营汛,查看海□地方情形,于十二月十六日事竣回郡。循例会同台湾道臣刘鸿翱较阅本标中、左、右、城守四营及安平中、左、右三营水陆官兵技艺完毕。查郡城及南北两路水陆各营合操阵式,尚皆整齐,枪炮亦俱联络,藤牌对械跳舞便捷,器械旗帜俱各鲜明坚利,马道均堪骑操。并据护理澎湖副将事游击詹功显呈送委验该辖左、右两营考册前来。奴才悉心校核各营官兵技艺,镇标中、左、右、城守安平中、左、右、艋舺、沪尾为优,北路中、左、右、噶玛兰、澎湖左、右营次之,南路下淡水两营又次之。合计枪箭中靶分数,均有逾额,较奴才上年阅验,俱有起色。各营将备,俱年力强壮,弓马去得。千、把、外委、额外等弁,先据各该管将备开折密送前来,奴才悉心校阅,其马步箭中靶多者奖赏记名,其中等及弓力不及六力者,勒令勤加绿习。查有安平左营外委周名扬,步箭欠准,惟该员年力正壮,尚堪造就,应请降补额外,以观后效。北路右营额外江捷升,弓马罢软,应行斥革,以示惩儆;所遗之缺,即就现考弁兵内,择其缉捕得力、技艺优娴者分别递拔,详由督臣照例核办。奴才惟有恪遵圣训,力除积习,严饬各营将备,申明纪律,加意训练,严密巡防缉捕。奴才仍留心察访,不时调验。员弁中如有始勤终怠,训练缉捕稍形疏懈者,随时参办;兵丁内如有技艺生疏者,斥革另补,务使营伍整饬,技艺娴熟,俾各有勇方知,咸成劲旅,仰副我皇上廑念海疆、整饬武备之至意。

  至奴才经过地方密看沿途汛塘,兵房坍塌者,行令有司赶紧修造,以资栖止。仍于所过各村庄,谕令绅耆、总董人等,约束庄众子弟,安分习业,和睦乡里,勿分气类。并令力行清庄联庄之法,冀收实效。其南北两路屯丁,查点足额,器械完备,循例指赏银牌,面谕各屯弁加意约束屯丁,毋许滋事。经过番社,男妇欢迎,一体量加赏赉,以示优恤,民番极为欢忭。各属粮价中平,南北地方洋面亦俱安谧,堪以上慰圣怀。奴才仰蒙皇上天恩,畀以海疆重任,已经两载,惟有倍矢天良,督饬将备,实力整顿,并将地方事件,会同道臣刘鸿翱实心办理,断不敢稍事因循贻误,以期仰报圣主高厚鸿慈于万一。所有奴才查阅全台水陆营伍及地方安谧情形,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道光十五年二月二十二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七二页。

  ·七五、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达洪阿奏」移会

  兵部为钦奉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台湾镇总兵达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十七年四月日,主政成。

  达洪阿片:再台湾镇总兵年应巡阅地方营伍,奴才达洪阿经于上年十月十一日自郡起程,循例前赴南路一带,无论冲僻营汛,周加亲历,察看营伍整齐,刀枪锋利,将备弁兵弓马去得,大炮鸟枪准头合式,一切军装、器械、马匹、旗帜均各齐备足额。于二十日事竣,回至岗山地方,适接嘉义县属匪徒滋事之信,随即回郡城,会商道府,筹备一切。一面挑选官兵,亲督署城守营参将保芝琳一同管带起程,驰往剿办,驻营嘉义县城外适中之地,尽力搜□,□尽根株,两月余以来,不遗余力。所有郡城及北路各营官兵,未□亲往校阅。除专檄各该管协将督率备弁,认真操演,将考过各官兵技艺原册缴报,以备随时抽验优劣,分别赏罚外,合并附片陈明,伏祈皇上圣鉴。奴才达洪阿谨奏。

  道光十七年四月十三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七九页。

  ●台案汇录丁集卷四

  七六、浙闽总督郝玉麟奏折

  七七、福建巡抚刘揭帖

  七八、户部等部奏折

  七九、福建巡抚钟音题本

  八○、户部题本

  八一、户部「为本部具奏福建巡抚雅咨」移会

  八二、闽浙总督李侍尧题本

  八三、户部「为内阁抄出将军公福康安等奏」移会

  八四、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题本

  八五、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伍拉纳等奏」移会

  八六、户部题本

  八七、史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伍奏」移会

  八八、户部题本

  ·七六、浙闽总督郝玉麟奏折

  浙闽总督臣郝玉麟谨奏为酌量匀拨台澎随丁步饷、仰祈圣鉴事:窃照武职自提镇以下,俱蒙皇上赏给随粮,以为养赡家口之用。又于雍正十二年正月内准兵部咨开:福建将弁亲丁总兵六十分、副将三十分、参将二十分、游击十五分、都司十分、守备八分、千总五分、把总四分,陆路各营守备以上均给与马四步六、千总马一步四、把总马一步三,台湾并水师各营全给步饷,遵行在案。嗣据台湾镇臣苏明良呈称:台澎各营并无马兵,止有步粮、守粮二项。今奉恩旨:台澎并水师各营全给步饷。现在各官应共支随丁步饷八百零八名。因拨台班兵内步兵不敷,止支步饷四百六十三名,尚缺步饷三百四十五名,请将内地步兵派拨赴台调回守兵,庶台澎官弁咸得沾沐皇仁等因到臣。臣随咨商水陆提臣公同酌议。查台澎官弁远在海外,其劳苦出力与内地不同,一切食物亦较内地腾贵,自应倍加优恤。况既奉恩旨,更应使其一体沾恩,养赡家口充裕。惟是现在班兵已经拨换,不便如台镇所请另拨调换,使其远涉重洋,惟有将内地各官随丁步饷,暂为匀拨,庶台澎各官养粮咸得遵旨全给步饷。除千把微员随丁无几不议外,所有内地自总兵以至守备,共随丁步饷一千五十七名。议请于此一千五十七名内:总兵七员,每员匀拨步饷十二名;副将五员,每员匀拨步饷六名;参将十二员,每员匀拨步饷四名;游击四十员,每员匀拨步饷三名;都司七员,共匀拨步饷十一名;守备五十三员,每员匀拨步饷一名。以上共匀拨随丁空名步饷三百四十五名,给与台澎官弁。其调回守粮补给内地各官随丁名数,俟内地步兵缺出,仍令陆续拔补,以足步兵之额。查内地步兵二万一千一百五十三名,事故缺出亦多,拔补甚易。且内地各官年支饷银,原与台澎较多。今匀拨随丁暂支守粮,缺出即补,亦无甚偏枯。如此,一转移间,则已拨之兵不必另行派拨,致涉重洋之险,而台澎官弁已实沾圣主优恤洪恩不浅矣。微臣等愚昧之见,是否有当,合谨缮折恭请训示,伏乞皇上睿鉴。臣玉麟谨奏。

  雍正十三年闰四月初五日奉旨:着照郝玉麟所请行,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一本二八页。

  ·七七、福建巡抚刘揭帖

  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驻札福州府刘谨揭为钦奉上谕事:据福建布政司布政使张嗣昌呈详:奉前刘抚院牌:雍正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准兵部咨:职方清吏司案呈,内阁交出雍正七年正月十八日,怡亲王大学士等奉上谕:福建台湾戍守之兵丁,其父母、妻子留在内地,前已加恩每月给与米粮,以为养赡之资。闻台兵之例,每月将所领钱扣留五钱,于内地为养赡家口之用。朕思兵丁远涉海洋,所得饷银,又复扣除以养家口,恐兵丁本身用度或有不敷,今沛特恩,于驻台之兵丁每年赏银四万两,为内地养赡家口之用。着总督等均匀分派,按期给发,俾兵丁本身食用既得宽舒,而父母、妻子之在内地者又得赡养,以示朕恤兵赏劳之至意。钦此。抄出到部,相应行文该督、抚、提、镇钦遵可也。合咨钦遵施行等因,咨院行司。奉此,又奉前总督福建高部院牌,准兵部咨同前因行司。奉此,该本司布政使张嗣昌查得:闽省内地各镇标营拨往台湾、澎湖、淡水戍守班兵,荷蒙皇恩,每兵每月赏银眷米一斗,以为养赡之资,犹恐兵丁远涉,用度不敷,于驻台兵丁每年复赏银四万两,着均匀分派,按期给发,以为内地赡家之用等因。边海戍卒眷属,莫不含哺讴颂。业将此项银两,造入干隆六年估拨报部在案。兹催据各镇营陆续赴司请领前来。本司遵查内地各营拨往台澎、淡水原额班兵共九千四百九十名,又于钦奉上谕事案内雍正七年十月起,台营裁马添设守兵四百名,通共班兵九千八百九十名,内除各官随丁六百一十五名外,实换班兵丁并新增守兵共九千二百七十五名。又于敬陈台湾善后事宜等事案内,雍正十二年为始,台湾新设城守营添兵一千名,下淡水营添兵五百名,北路新设二营添兵一千二百八十名,通共添兵二千七百八十名;内除各官随丁一百八十五名,实新添班兵二千五百九十五名。旧额、新添二项,共班兵一万一千八百七十名;内除各营外委、千把、随丁共八十六名外,实应领赏班兵一万一千七百八十四名。自干隆六年正月起,至十二月底止,每名每月给赏银二钱八分二厘八毫六丝九忽四微二纤七沙四尘二秒二漠,年共给赏银三两三钱九分四厘四毫三丝三忽一微二纤九沙六尘六埃七秒三漠,通共赏给银四万两。内除台湾镇总兵官一员、兵粮工字识六名、台澎北路副将三员、城守南路参将二员、台镇中营游击一员、全台都司三员、守备十三员、各衙门兵粮工字识各三名,共六十六名,通共七十二名,每名应除赏银三两三钱四厘四毫三丝零,共银二百四十四两三钱九分九厘一毫八丝零外,实应给赏银三万九千七百五十五两六钱八毫一丝零。合就备造动支匀给班兵数目清册呈送,伏候察核,随奏题销。再查各营戍守台、澎、淡班兵眷口,荷蒙皇恩,每年赏给银四万两,历系照数通匀支给。惟查各班兵眷,属遇有疾病事故,及迁移远阻等项,未及赴营汇领,向例各该营即就现领数目领回散给,其未领银两留存司库,陆续支发,是以历年俱有存剩。今干隆六年分眷口银两截至干隆七年六月底止,尚存剩银二百五十两七钱一分八厘零,业经另案挨年开列汇报在案。至各营领回眷口银两,遇有兵丁逃故空缺,即于所领银内截扣存营,此系旷缺截扣之项,缘从前各营俱无报缴,历经移查。续据前后扣解,但至今尚未覆齐,并经另案声明。现在清查明确,另报充饷,合并声明等因到臣。

  据此,该臣看得:闽省台、澎、淡水班兵,荷蒙皇恩,轸念远戍海洋,眷米之外,又赏给银四万两,为内地养赡家口之资,皇仁浩荡,士卒欢呼。今干隆六年分应赏银两,汇入干隆六年分估饷册内请拨,准部拨给在案。兹据布政使张嗣昌详称,内地各营拨往台、澎、淡水旧额、新添二项班兵,除各官随丁外,实应领赏班兵共一万一千七百八十四名,自干隆六年正月起至十二月底止,每名每月给赏银二钱八分二厘零,年共给赏银三两三钱九分四厘零,通共赏给银四万两内,除台营各衙门兵粮工字识七十二名,每名应除赏银三两三钱九分四厘零,共银二百四十四两三钱九分零,实应给赏银三万九千七百五十五两六钱零,将动支匀给班兵数目,备造清册,详请察核,随奏题销。并声明各营戍守台、澎、淡班兵眷口,荷蒙皇恩每年赏给银四万两,历系照数通匀支给,惟查各班兵眷属遇有疾病事故及迁移远阻等项,未及赴营汇领,向例各该营即就现领数目领回散给,其未领银两留存司库,陆续支发,是以历年俱有存剩;今干隆六年分眷口银两,截至干隆七年六月底止,尚存剩银二百五十两七钱一分八厘零,业经另案挨年开别汇报。至各营领回眷口银两,遇有兵丁逃故空缺,即于所领银两截扣存营,此系旷缺截扣之项,缘从前各营俱无报缴,历经移查,续据前后扣解,但至今尚未覆齐,并经另案声明。现在清查明确,另报充饷等由前来。臣覆查无异,除册送部外,谨会同闽浙总督臣那合词具题,伏乞(下缺)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一○~八一一页。

  ·七八、户部等部奏折

  户部等部经筵讲官太保保和殿大学□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兼管吏部户部事务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三库事务兼管理藩院事务一等忠勇公加一级军功加一级臣傅恒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喀尔吉善等奏请台澎岁需俸饷改于递年春初全年领运一折,干隆十八年六月初三日奉朱批:该部议奏,钦此,钦遵于本月初五日交出到部。该臣等查得:闽浙总督喀尔吉善奏称:营伍官兵俸饷,自雍正年间题定照离省程途远近,或按月、或两月、或按季及两季并领封贮文员库内,逐月散给,遵循已久。台澎官兵俸饷,原定两季并领两季,九、十月间请领冬春两季,三、四月间请领夏秋两季。澎协官兵俸饷封贮澎湖通判库内,台营官兵俸饷封贮台湾府库内,至期散给各在案。嗣因重洋风汛不常,台澎领饷官兵,非不预期遣发司库拨给俸饷,非不赶紧兑发,无如洋面险远,运饷兵船以帑项关重,愈加衿慎,风水略有变异,收澳湾泊,往往逾季一、二月方得抵台,倘或遭风飘往邻省,辗转守候,竟致逾季数月,方得抵台。干隆六年间,前署督臣策楞因台澎兵饷逾期不能接散,台营兵食尚有台湾府库额征饷税等项可以借动,接济兵食,澎湖通判年征丁饷仅止数百金,饷船逾期不到,兵丁竟至乏食,曾经奏准于藩库动拨通协半年兵饷银一万六千余两,封贮澎湖通判库内,以备饷船到迟,借给兵食亦在案。然此止因饷船风汛不利,逾期不到,则台、澎两处均有备借之项,兵食可以无忧不继矣。惟是臣等历查近年台饷兵船遭风飘散者,十居八九,幸而飘倚闽粤两省岛澳,损失篷桅柁椗者,饷项官兵尚获保全无恙,至如绥三一船领干隆十五年冬、十六年春两季俸饷七千四百余两,饷钱四百余串,全船沉没官兵六十余员名,无一生存,饷项沉失固关重大,官兵溺毙深堪悯恻。臣等留心体察,台洋风汛何时较为平顺,台澎俸饷应如何酌定拨运,可保无虞。据台属文武以及领饷员弁俱称台洋风汛,夏秋台飓时发,倏忽变异,最为难测;冬令北风硬烈,船只多遭飘搁;一岁之中,惟春令风和,纵遇风汛,亦不甚猛烈,台饷船只于二、三等月自厦开行赴台,最为平顺等语。行据布政使德舒议请,将台、澎岁需俸饷二十万余两,改于递年春初,作为一次全年领运,分贮台、澎各库,严立盘查之法,按月支放兵饷。至每年春季俸饷未领到台时,台库有征存丁饷等项银两,澎库有备贮半年兵饷,可以借动放给,俟运到即归还原项等因前来。

  臣等伏查各营官兵俸饷,题定按月、按季及雨季兼领,原为慎重帑项,以杜私那侵用之弊。台、澎远隔重洋,更非仅去省道远营分可比。如仍拘泥成例,将年需俸饷于三四月、九十月两次领运,舍春令风色平和之时,而于夏令台飓靡常、冬令北风猛烈之候,冒险挽运,帑项固属堪虞,官兵战舰亦应慎惜。臣等请自干隆甲戌年为始,台郡文武于年前冬底派委领饷文武,带领弁兵,务于次年正月到省,布政使于开印后即将台、澎全年俸饷扣算清楚,于二月中领运至厦,分配多船,台营者运至台湾府库封贮,澎协者运至澎湖通判库内封贮。每至一月之前,文武会同开库,按数支散。至澎湖通判库内既有预备半年兵饷银一万六千余两,此后再加收贮全年兵饷三万二千余两,库项关重,通判衙门人役无多,应于澎协派出经制千把一员,带兵四十名昼夜住守外库,严加防范。其台湾府库,郡城为重兵驻札之地,仍照向例派拨防守。再台澎两库,向后收贮全年兵饷,帑项繁多,盘查倍应严密。除道府奏销盘查府厅两库、仍照向例据实加结转送外,台湾府库,责成台湾道每年于奏销盘库之外,随时赴府库盘查封贮全年兵饷。如有亏缺及徇情预借情弊,即行揭报。其澎湖通判衙门,为赴台必经之地,凡遇新任道府自厦赴台,即令亲赴澎湖通判库内盘查封贮全年兵饷,并预借半年兵饷,如有亏缺及徇情预借情弊,亦即揭报。如此不特重洋挽运,帑项倍加慎重,抑且互相防闲,亦永杜那移预借之弊矣。臣等为慎重帑项起见,不揣冒昧,合词具奏等因前来。

  查台澎官兵俸饷,原系按年两季请领。嗣因台澎远隔重洋,风汛靡定,饷船每至愆期,台湾兵饷尚有额征饷税可以借支,而澎湖额征无几,无项借支,是以于干隆六年间奏准于藩库内预拨半年兵饷银一万六千两运贮澎湖通判库内,以备借给在案。今该督等奏称,近年以来,台饷兵船遭风飘散者十居八九。臣等留心体察,台洋风汛,夏秋台飓时发,冬令北风硬烈,船只多遭飘搁。一岁之中,惟春令风和,纵遇风汛,不甚猛烈。

  领运台澎俸饷,舍春令风色平和之时,而于夏令台飓靡常、冬令北风猛烈之候,冒险堪虞。请自干隆甲戌年为始,台郡文武于年前冬底派委领饷文武,带领弁兵,务于次年正月到省,布政使于开印后即将台澎全年俸饷扣算清楚,于二月中领运至厦,分配多船,运至台澎库内封贮。每月文武会同开库,按数支散等语。臣等伏查台澎领运俸饷,洋面险恶,帑项固关紧要,官兵战舰亦宜慎惜。向年于三、四、九、十等月两次赴领,既有冒险之虞,自宜变通办理,俾免飘沉之患。今据督等察看情形,一岁之中,惟春令风色平和,应如所请,自干隆甲戌年为始,准于每岁春间将全年俸饷一起领运,务于二月中自厦门入海,配船开发。其运到之后,封贮台、澎各库,仍令按月按数支散,文武会同开库,不得徇情预借。至该督等奏称台、澎两库向后收贮全年兵饷,帑项繁多,盘查倍应严密,除道府奏销盘查府厅两库,仍照向例据实加结转送外,台湾府库责成台湾道每年于奏销盘库之外,随时赴府盘查封贮。其澎湖通判衙门,为赴台必经之地,凡遇新任道府自厦赴台,即令亲赴澎湖库内盘查封贮全年兵饷并预借半年兵饷,如有亏缺及徇情预借情弊,即行揭报等语。亦应如所议,加意稽查。如有亏空那移情弊,即行揭报题参。至奏称澎湖通判库内既有贮备半年兵饷银一万六千余两,此后再加收贮全年兵饷三万二千余两,库项关重,通判衙门人役无多,应于澎协派出经制千把一员,带兵四十名,昼夜住守外库,严加防范。台湾府库,郡城为重兵驻札之地,仍照向例,派拨防守等语。亦应如所议,准其于澎协派出经制千把一员,带兵四十名住守通判衙门外库,昼夜巡查防范。其台湾库仍照向例,派拨防守,并将派出弁兵花名,造册送部可也。此本系户部主稿,合并声明。谨奏请旨。干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八日奏,本日奉朱批:依议,钦此。干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八日,经筵讲官太保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兼管吏部事务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三库事务御前大臣兼管理藩院事务一等忠勇公加一级军功加一级臣传恒、太子少保议政大臣内大臣户部尚书兼管三库事务总管内务府大臣云骑尉降一级留任又革职留任臣海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尚书世袭一等轻车都尉加一级臣蒋溥、暂行署理左侍郎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加一级臣梦麟、经筵讲官左侍郎降三级留任臣嵇璜、右侍郎总管内务府大臣革职留任又革职留任加一级臣三和、右侍郎兼镶黄旗汉军副都统世二等子加一级纪录一次臣王淳、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兼管兵部事务臣来保、太子太保暂行署理兵部尚书果毅公臣策楞、尚书降三级留任臣李元亮、左侍郎降三级留任臣雅尔图、经筵讲官右侍郎降三级留任臣观保、暂行署理侍郎事务臣卫哲治。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二六~八二七页。

  ·七九、福建巡抚钟音题本

  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世袭一等轻车都尉降一级留任驻札福州府臣钟音谨题为钦奉上谕事:据福建布政使司布政使德舒呈详:雍正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奉准兵部咨,职方清吏司案呈,内阁交出雍正七年正月十八日怡亲王大学士等奉上谕:福建台湾戍守之兵丁,其父母妻子留在内地,前已加恩每月给与米粮,以为养赡之资。闻台兵之例,每月将所领钱粮扣留五钱,于内地为养赡家口之用。朕思兵丁远涉海洋,所得饷银,又复扣除以养家口,恐兵丁本身用度,或有不敷,今沛特恩,于驻台之兵丁每年赏银四万两,为内地养赡家口之用,着总督等均匀分派,按期给发,俾兵丁本身食用既得宽舒,而父母妻子之在内地者又得赡养,以示朕恤兵赏劳之至意。钦此。抄出到部,相应行文该督抚提镇钦遵可也。合咨钦遵施行等因,咨院行司。

  奉此,又为遵旨详议具奏事:干隆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奉准户部咨,议覆前任巡抚陈大受谨筹台郡积贮事宜案内一奏称,筹备积贮,以清厘款项为首务。台澎各营暨内地兵米岁需谷一十七万三千九百八十余石,合之台属征额,实不敷粟四千四百余石,加以现年征额不能十分通完,即以带征旧欠抵算,仍恐征收多寡难定,未便留此溢支虚额。查台粟支给班兵眷米数内,有福宁、建宁、汀州三镇、延、郡二协、烽火门、枫岭、桐山三营米三千五百六十石四斗,抵粟七千一百二十石零,向拨福州府厅县支给本色,各营不能运回,即在省城变价,仍俟台粟归补。前督臣郝玉麟题准每石折银九钱,在于台谷粜出价内动给等因在案。应请将此项眷米折银改动正项,于估饷册内造报支销,则台属额粟不致溢支,而征给相符等语。应如该抚所奏,将福宁等营班兵眷米折银九钱,改动正项,入于估饷册内另行估拨,仍于兵马奏销册内分晰造报查核等因,奉朱批依议,钦此,合咨前去钦遵施行等因。

  奉此,该本司布政使德舒查得:闽省内地各镇标营拨往台湾、澎湖、淡水戍守班兵,荷蒙特恩,每兵每月赏给眷米一斗,以为养赡之资;犹恐兵丁远涉,用度不敷,驻台兵丁每年复赏银四万两,均匀分派,按期给发,以为内地赡家之用等因,边海戍卒眷属,莫不含哺讴颂。业将眷口银两并福宁等营眷米折价,俱造入干隆二十年估拨报部在案。兹眷银项下,内地各镇标营拨往台澎、淡水原额班兵共九千四百九十名,又于钦奉上谕事案内雍正七年十月起台营裁马添设守兵四百名,通共班兵九千八百九十名,内除各官随丁六百一十五名外,实换班兵丁并新增守兵共九千二百七十五名。又于敬陈台湾善后事宜等事案内,雍正十二年为始,台湾新设城守营添兵一千名,下淡水营添兵五百名,北路新设二营添兵一千二百八十名,通共添兵二千七百八十名,内除各官随丁一百八十五名,实新添班兵二千五百九十五名。旧额、新添二项,共班兵一万一千八百七十名,内除各营外委、千把、随丁八十六名外,实应领赏班兵共一万一千七百八十四名。自干隆二十年正月起至十二月底止,每名每月给赏银二钱八分二厘八毫零,年共给赏银三两三钱九分四厘三毫零,通共赏给银四万两。内督、抚、提、镇各协营拨往台、澎、淡水戍守班兵干隆二十年分共实领眷银三万九千三百二十六两三钱四分七厘二毫零,扣存台、澎镇营兵粮、工字识眷银二百四十四两三钱九分一厘零,扣存各营截旷银一百四十两四钱八厘八毫零,存剩司库未领银二百八十八两八钱五分二厘九毫零,以上不应领并截旷及存剩眷银六百七十三两六钱五分二厘七毫零。眷米项下,福宁镇三营班兵四百五十三名、桐山营班兵一百七十九名、延年城守二营班兵三百八十三名、建宁镇三营班兵四百七十三名、枫岭营班兵一百七名、邵武城守二营班兵四百一十名、汀州镇三营班兵六百三十名、烽火门班兵三百三十二名,以上福宁等班兵共二千九百六十七名,每兵每月赏给眷米一斗,自干隆六十九年十月起至二十年九月止,共应需眷米三千五百六十石四斗,每石折价银九钱,共银三千二百四两三钱六分。内福宁等营自干隆十九年十月起至二十年九月止,共实领眷米三千五百一十五石四斗七升七合零,每石折价九钱,共折价银三千一百六十三两九钱九厘五毫零;扣存各营截旷眷米一十九石三斗二升二合七勺零,共折银一十七两三钱九分四毫零;存剩司库未领眷米二十五石六斗,折价银二十三两四分。截旷、存剩二项眷米共折价银四十两四钱三分四毫零,俱经归入兵马奏销截旷册内造报,候文拨用。理合备造动支班兵眷银、眷米、折价、存剩、截旷数目清册,呈送察照随奏题销。再查干隆二十年分存剩司库未领眷银,现在同截旷等银汇报充饷,将来各营如有班兵补支以及续扣银两,应于干隆二十一年截剩眷银拨给造报,合并声明等情到臣。

  据此,该臣看得闽省台、澎、淡水班兵,荷蒙特恩,轸念各兵远戍海洋,眷米之外,每年赏给银四万两,为养赡内地家口之资。所有干隆二十年分应赏银两,已汇入干隆二十年分估饷册内请拨,准部拨给在案。兹据布政使德舒详称:内地各营拨往台、澎、淡水旧额、新添二项班兵,除随丁外,实应领赏班兵共一万一千七百八十四名,每名每月给赏银二钱八分二厘零,年共给赏银三两三钱九分四厘零,通共应赏给银四万两。内督、抚、提、镇各协营拨往台、澎戍守班兵,干隆二十年正月起至十二月底止,实领过眷银三万九千三百二十六两三钱四分七厘零,扣存不应领赏并截旷及存剩共银六百七十三两六钱五分二厘零。又福宁等营应需眷米折银三千二百四两三钱六分,内自干隆十九年十月起至二十年九月止,实领过米折银三千一百六十三两九钱二分九厘零,存剩未领共银四十两四钱三分零,俱经归入兵马奏销截旷册内造报,候文拨用,汇造清册详请题销。并声明干隆二十年分存剩司库未领眷银,现在同截旷等银汇报充饷,将来如有班兵补支银两,应于干隆二十一年截旷银两拨给等情前来。臣覆查无异,除册送部外,谨会同闽浙总督革职留任又从宽留任臣喀尔吉善合词具题,伏乞皇上敕部核覆施行。臣未敢擅便,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干隆二十一年六月三十日,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世袭一等轻车都尉降一级留任驻札福州府臣钟音。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二九~八三○页。

  ·八○、户部题本

  经筵讲官议政大臣户部尚书镶白旗满洲都统革职留任又从宽免其革任臣素尔讷等谨题为钦奉上谕事:户科抄出前署福建巡抚钟音题前事内开:据福建布政使司布政使钱琦会同署粮驿道事盐法道达明呈详:干隆三十六年正月二十一日火票递到户部咨,福建司案呈,内阁抄出干隆三十六年正月初二日内阁奉上谕:前此普免天下钱粮,曾降旨将闽省台湾府属地亩额粮编征本色,一体予蠲。今普免直省正供,辛卯年届该省轮免之期,着加恩仍将台湾府属一厅四县辛卯年额征供粟一十六万余石全数蠲免,该部即遵谕行,钦此。钦遵于本日抄出到部,相应行文福建巡抚钦遵查照办理可也等因,咨院行司。奉此,该本司布政使钱琦会同署粮驿道事盐法道达明查得:钦奉恩旨:将台湾府属一厅四县辛卯年额征供粟一十六万余石全行蠲免,钦此。钦遵,本司道遵查台湾一府,年征供粟,均系拨支台湾澎湖及内地各营兵米之需,今奉恩旨将干隆辛卯年额征供粟全行蠲免,所有该年兵米、眷米自应筹项供支。查干隆三十四年奏销四柱年底册报存剩供粟,自干隆二十九年起,至干隆三十四年止,共应存剩供粟二十九万六千七十八石七斗九升零。又干隆三十五年分供粟,除支给台湾澎湖兵米外,应存剩粟九万一百九十二石二斗一升。以上共存剩粟三十八万六千二百七十一石零。内除台湾府属自干隆三十一年起至干隆三十五年止应运补内地兵米、兵眷粟二十九万八千七百五十一石三斗六升零外,实止存剩粟八万七千五百一十九石六斗四升零,请以供支台湾澎湖各营干隆三十六年兵米折粟九万一千二百二十四石,尚不敷粟三千七百四石三斗六升零,应于干隆三十五、三十六两年台湾澎湖各营建旷粟内拨支。所有台湾府属应运内地干隆三十六年分各营兵米、眷粟,均请于内地原派支各县仓谷内照例碾给。惟查督标四营,台湾应运兵米七千七百八十五石,前因碾运愆期,兵食莫继,先于干隆十一年间,经前司高山详奉批允,饬令借动备贮粟石,头年配运,以备次年供支,仍俟征收本年供粟归补,历年遵照办理在案。兹干隆三十六年分督标兵米七千七百八十五石,已据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借动备贮谷石,碾米运交省仓,应毋庸再于原派支衙门动谷碾给,其台湾府属借动备贮谷一万五千五百七十石,请于干隆三十七、三十八两年额征供粟内,除支给台湾澎湖及内地等营兵粮外,两年约计仍有支剩建旷粟一万五千六百余石,足敷拨补清款。至福州、泉州、漳州、福宁四府属闽安等营应给兵米二万二千一百二十三石三斗一升九合四勺,又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四府属应给班兵眷米一万四百三十五石二斗,台湾府属均未报运。应请于内地原派支各仓无论何项谷内,照数动碾供支,仍令指款作正造销,毋庸另拨台湾谷归补。如此则内地兵粮无缺,而外海仓储有备矣。合就会详请题等情到臣。

  据此,该臣看得:台湾府属一厅四县干隆辛卯年额征供粟一十六万余石,钦奉恩旨,全行蠲免,钦此随经案行钦遵去后。兹据布政使钱琦会同署粮驿道事盐法道达明详称:台湾一府,年征供粟,均系拨支台湾澎湖及内地各营兵米、眷米之需。今奉恩旨,将干隆辛卯年额征供粟,全行蠲免,所有该年兵米、眷米,自应筹项供支。查干隆三十四年奏销四柱年底册报存剩供粟,自干隆二十九年起,至干隆三十四年止,共存剩供粟二十九万六千七十八石七斗九升零。又干隆三十五年分应征供粟,除支给台湾澎湖兵米外,存剩粟九万一百九十二石二斗一升。以上共存剩粟三十八万六千二百七十一石零。内除台湾府属自干隆三十一年起至干隆三十五年止应运补内地兵米、眷粟二十九万八千七百五十一石三斗六升零外,实止存剩粟八万七千五百一十九石六斗四升零,请以供支台湾澎湖各营干隆三十六年兵米折粟九万一千二百二十四石,尚不敷粟三千七百四石三斗六升零,应于干隆三十五、三十六两年台湾澎湖各营建旷粟内拨支。所有台湾府属应运内地干隆三十六年分各营兵米、眷粟,均请于内地原派支各县仓谷内照例碾给。惟查督标四营台湾应运兵米七千七百八十五石,前因碾运愆期,兵食莫继,先于干隆十一年间,经前司高山详奉批允,饬令借动备贮粟石,头年配运,以备次年供支,仍俟征收本年供粟归补,历年遵照办理在案。兹干隆三十六年分督标兵米七千七百八十五石,已据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借动备贮谷石,碾米运交省仓,应毋庸再于原派支衙门动谷碾给。其台湾府属借动备贮谷一万五千五百七十石,请于干隆三十七、三十八两年额征供粟内,除支给台湾澎湖及内地等营兵粮外,两年约计仍有支剩建旷粟一万五千六百余石,足敷拨补清款。至福州、泉州、漳州、福宁四府属闽安等营应给兵米二万二千一百二十三石三斗一升九合零,又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四府属应给班兵眷米一万四百三十五石二斗,台湾府属均未报运,应请于内地原派支各仓无论何项谷内,照数动碾供支,仍令指款作正造销,毋庸另拨台湾谷归补。如此则内地兵粮无缺,而外海仓储有备等情,会详请题前来。臣复核无异。除册送部外,理合具题,伏祈皇上敕部议覆施行。再照闽浙总督系臣暂署,无庸会衔,合并陈明,谨题请旨。干隆三十六年三月二十七日题,五月十四日奉旨:该部议奏,钦此。钦遵于本日抄出到部。

  该臣等查得:前署福建巡抚钟音疏称台湾府属一厅四县干隆辛卯年额征供粟一十六万余石,钦奉恩旨,全行蠲免,钦此。随经案行钦遵去后。兹据布政使钱琦会同署粮驿道事盐法道达明详称:台湾一府,年征供粟,均系拨支台湾澎湖及内地各营兵米、眷米之需,今奉恩旨将干隆辛卯年额征供粟全行蠲免,所有该年兵米、眷米,自应筹项供支。查干隆三十四年奏销四柱年底册报存剩供粟,自干隆二十九年起,至干隆三十四年止,共存剩供粟二十九万六千七十八石七斗九升零。又干隆三十五年分应征供粟,除支给台湾、澎湖兵米外,存剩粟九万一百九十二石二斗一升。以上共存剩粟三十八万六千二百七十一石零。内除台湾府属自干隆三十一年起至干隆三十五年止应运补内地兵米、兵眷粟二十九万八千七百五十一石三斗六升零外,实止存剩粟八万七千五百一十九石六斗四升零,请以供支台湾澎湖各营干隆三十六年兵米折粟九万一千二百二十四石,尚不敷粟三千七百四石三斗六升零,应于干隆三十五、三十六两年台湾澎湖各营建旷粟内拨支。所有台湾府属应运内地干隆三十六年分各营兵米、眷粟,均请于内地原派支各县仓谷内,照例碾给。惟查督标四营台湾应运兵米七千七百八十五石,前因碾运愆期,兵食莫继,先于干隆十一年间,经前司高山详奉批允,饬令借动备贮粟石,头年配运,以备次年供支,仍征收本年供粟归补,历年遵照办理在案。兹干隆三十六年分督标兵米七千七百八十五石,已据台湾、凤山、诸罗借动备贮谷石,碾米运交省仓,应毋庸再于原派支衙门动谷碾给。其台湾府属借动备贮谷一万五千五百七十石,请于干隆三十七、三十八两年额征供粟内,除支给台湾澎湖及内地等营兵粮外,两年约计仍有支剩建旷粟一万五千六百余石,足敷拨补清款。至福州、泉州、漳州、福宁四府属闽安等营应给兵米二万二千一百二十三石三斗一升九合零,又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四府属应给班兵眷米一万四百三十五石二斗,台湾府属均未报运,应请于内地原派支各仓无论何项谷内,照数动碾供支,仍令指款作正造销,毋庸另拨台湾谷归补。如此则内地兵粮无缺,而外海仓储有备等情,会详请题前来。臣复核无异,除册送部外,理合具题等因前来。查干隆三十六年正月初二日,钦奉上谕,将台湾府属一厅四县辛卯年额征供粟一十六万余石全数蠲免,经臣部行文该抚遵照在案。今据前署抚钟音疏称,台湾澎湖各营,干隆三十四年奏销册造。自干隆二十九年至干隆三十四年,共存剩供粟二十九万六千七十八石七斗九升,又干隆三十五年除支给台湾澎湖兵米外存剩粟九万一百九十二石二斗一升,共存剩粟三十八万六千二百七十一石零;内除应运补内地各年兵米、兵眷粟二十九万八千七百五十一石三斗六升零外,止剩粟八万七千五百一十九石六斗四升零,请供支台湾澎湖各营干隆三十六年兵米折粟九万一千二百二十四石,尚不敷粟三千七百四石三斗六升零,应于干隆三十五、三十六两年建旷粟内拨支。至台湾府属应运内地干隆三十六年分各营兵米、眷米,除碾运督标四营兵米七千七百八十五石已据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借动备贮谷石碾米运交省仓,请俟干隆三十七、三十八两年额征供粟内,除支给台湾澎湖及内地各营兵粮外,约计仍有支剩建旷粟一万五千六百余石,足敷拨补清款。其应内地各营兵米、眷米三万二千五百五十八石五斗一升九合零,请于内地原派支各县仓无论何项谷内,照数动碾,作正造销等语。应如该署抚所题,将干隆三十六年台湾澎湖各营应需兵米,即将各年存剩供粟并建旷内拨支造报;其应运内地兵粮,除督标四营兵米既据借动备贮谷石碾运,仍令该抚转饬,俟干隆三十七、三十八两年建旷粟内归补报部。其尚应运内地各营兵米、眷米三万二千五百五十八石五斗一升九合,该署抚既称于内地原派支各县仓谷内照数动碾,作正造销,亦应如所题,照数动碾支给,仍于察盘仓谷册内分晰造报查核可也。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干隆三十六年七月初一日,经筵讲官议政大臣户部尚书镶白旗满洲都统革职留任又从宽免其革任臣素尔讷、经筵讲官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事务尚书臣于敏中、左侍郎镶红旗汉军副都统兼公中佐领臣范时纪、右侍郎臣桂林、右侍郎兼世袭一等轻车都尉臣蒋赐棨、福建清吏司郎中臣福克进、郎中臣索兴阿、郎中臣萨克善、郎中臣富纲、郎中臣杨嗣曾、郎中臣赵升、员外郎臣赛尚阿、员外郎臣克星额、员外郎臣青助、员外郎臣福参泰、主事臣富勒贺、主事臣西兰、主事臣景禄、额外主事臣张诚基、额外主事臣刘诏升、额外主事臣毛普登。

  旨:依议。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二本一二○~一二三页。

  ·八一、户部「为本部具奏福建巡抚雅咨」移会

  户部为移会事:福建司案呈,本部具奏福建巡抚雅咨前事一案,相应抄单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干隆四十八年五月日。

  户部谨奏为奏明事:准福建巡抚雅咨称:干隆八年五月十五日,钦奉上谕:台湾换班兵丁,一切行李,俱系各番社拨车供应,原议每里给银五厘,资其饭食,乃以彼地无公项可动,以致文移往返,不能按期给发。查台地有官庄项下征收租粟银两,着每年扣出银二百三十三两一钱零,每逢三年,合扣银六百九十九两五钱,以为换班兵丁雇备车辆之费。钦此。当即转行钦遵,自干隆八年为始,在于各该年额征官庄租粟银内,按年全数扣留,分贮各厅县,届期支应,咨部覆准。自干隆九年赏起,每逢三年班兵大换一周,合筭匀留支给数目,历经按次造销至四十四年止各在案。兹钦奉谕旨,将养廉名粮裁除改补实兵案内,复奉部议覆准,闽省添兵四千七百五十六名内,各按营伍情形,台湾南北二路汛广兵单,现经酌议台湾南路下淡水营添兵一百名,北路协中营添兵五十名,左营添兵一百名,右营添兵五十名,又上淡水营添兵一百名,计共添兵四百名,则换班兵丁往返所需车工银两,亦应加增。若将向定银数,每年台湾、诸罗二县移解协济银二百三十三两一钱零,三年共解银六百九十九两五钱之内支应,势必不敷,如临期拨项,未免文移往来,徒滋案牍,且无实款可动。今自四十八年为始,台地各营添兵四百名,三年大换一周,往回约需车价银一百两,应请自干隆四十八年起,照旧例于诸罗县额征官庄租粟银内按年加扣拨解协济银三十三两零,三年合共加扣协济银一百两,归营给兵自雇,仍俟三年班兵大换一周,造册咨销一次。倘有余剩,仍照旧例造入季报册内报拨。理合咨明等因前来。

  查台湾换班兵丁往返所需车辆,向系各番社拨给供应。嗣于干隆八年钦奉上谕:台湾换班兵丁,一切行李,俱系各番社拨车供应。原议每里给银五厘,资其饭食,乃以彼地无公项可动,以致文移往返,不能按期给发。查台地有官庄项下征收租粟银两,着每年扣出银二百三十三两一钱零,每逢三年合扣银六百九十九两五钱,以为换班兵丁雇备车辆之资,钦此,钦遵历年遵照办理在案。今该抚雅以该省裁除名粮改补实兵案内,部议台湾应添兵四百名,则换班兵丁往返所需车价银两,亦应加增。核计三年大换一周,约需银一百两,请照旧例仍于官庄租粟银内,每年加扣拨解协济银三十三两,仍俟三年造册咨销一次,如有余剩,照例造入季册报拨等语。臣等伏查台湾换班兵丁所需车价银两,仰蒙圣恩,准于官庄租粟银两拨给,原系皇上加惠兵丁,体恤戍卒之意,今新添台兵四百名,与旧设兵丁事同一律,所有需用车价银两,似应准其一体支给。但事关动支钱粮,臣等未便据咨核准,理合奏明请旨。如蒙俞允,臣部行文该省官庄租粟银内按年照数扣解,仍俟三年大换一周,照例造册报部核销。如有余剩,造入季册报拨。为此谨奏。

  干隆四十八年四月二十八日奏,本日奉旨:依议,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四二~八四三页。

  ·八二、闽浙总督李侍尧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李侍尧谨题为遵旨议奏事:窃照案准部咨;钦奉上谕:各省营伍赏恤兵丁红白银两,自干隆四十七年为始,俱着于正项支给,钦此钦遵,随经前督臣陈辉祖查明岁需赏项数目,奏准部覆,闽省约需赏项银四万二千两,既据该督奏明请于地丁银内作正开销,核与原奉谕旨应动款项符合,应准照数动支,按年造册报销。其满营赏项,令将军衙门题报,以专责成。又台澎各营游巡车价并革伍病兵回籍路费及病故官兵扶柩等项,每年约需银二千四百两,经前督臣富勒浑请照红白赏银之例改入地丁正项赏给,奏准部覆,一并于地丁银内动支,仍照旧例归于红白赏项案内分别题报各等因,转行遵照在案。兹据福建布政使觉罗伍拉纳呈详:遵查福建省干隆五十一年分原估红白赏项银四万二千两,内满营估拨银二千四百两,应听将军衙门题报外,所有闽省各营估需银三万九千六百两,内赏给内地各营兵丁红白共银二万一千七百一十九两,赏给戍台兵丁眷属红白共银一千八百八十五两,赏给赴台兵丁盘费共银三千六百三十七两,三项共银二万七千二百四十一两,系在原估拨银三万九千六百两之内动支,尚存银一万二千三百五十九两。内先于五十一年十二月支给台湾府银七千两,交给领饷员弁解往存贮府库,为备赏台澎各营兵丁白事盘费之用。缘台匪林爽文滋事,未准台湾各营造册送司,俟剿匪事竣,催令造送齐全,仍随台湾兵马奏销,另行造册详题。如有余剩,抑或不敷,遵照原奏办理外,实存内地赏银五千三百五十九两,另入季册报拨。今先将内地营赏兵银两造册,详请察照,题报核销。再查台湾各营官庄租银,向系隔年题报,仍遵旧例办理。所有各营获息变价数册,尚未到齐,俯俟另册随同原存本银并内地借兵谷价一并出结,另行详请题报。再此案正展限期,扣至八月底限满,缘本司于七月二十二日奉旨查察驿站,又协办大学士福康安来闽,奉旨车辆马匹帮同照料,至九月二十二日到厦门后始将各案奏销册籍,亲加查核,是以详报稍迟,合并声明等情前来。臣复核无异,除册分送户、兵二部外,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徐嗣曾、署水师提督臣王柄、暂署陆路提督事务漳州镇总兵官臣常泰合词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敕部查核施行。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干隆五十二年十一月初六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李侍尧。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七本六七四页。

  ·八三、户部「为内阁抄出将军公福康安等奏」移会

  户部为移会事:福建司案呈,内阁抄出将军公福等具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录原奏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干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

  臣福康安、徐嗣曾跪奏为钦奉恩旨、即行酌办资给事:本年四月十七日,接奉上谕:内地兵丁渡洋防守,若无恒产,恐所得钱粮不敷资给,仍不免借端扰累、营私贸易等事。或将入官叛产,酌量拨给,作为帮贴,遇换班时仍着前后交代,收取余息,以资贴补当差,似为妥协。并着福康安等一并归入善后事宜内详悉妥议等因,钦此。仰见我皇上优增海外戍兵,有加无已之至意。查逆案内入官田产,南北两路处处皆有。现获各犯供词,并业户乡耆人等遍加访察,遴委妥员分赴各处村庄履勘亩数界址,以免混淆遗漏。自应钦遵恩旨,逐一查办,酌量拨给戍兵,作为恒产。惟是兵丁等各有操防之责,不能自行耕种,且系往来换戍,若令召佃收租,又易启掯欠侵那之弊,应请将此项田亩交与地方官经理征租,会同各处驻札营员,当堂按名散给,通报查考,以资戍兵当差之用。其应拨亩数及每年每兵应给若干银数之处,容臣徐嗣曾查明叛产,另行分晰具奏。

  再现在台湾、澎湖两处补额及新添戍兵,俱于本省征兵内挑补。该兵等调拨渡洋,已逾一载,衣履等项不无缺损。其旧存戍兵等随同剿贼,祗领月饷、月米,并无盐菜银两。体察情形,均不免于拮据。臣等公同商酌,所有新、旧戍兵,请先按名赏借银二两。计兵一万三千二百名,共需银二万六千四百两,即于军需款内借支散给,仍俟将来拨给叛产,征收租息,扣完归款。则恩膏得以早被,目前适济急需,该戍兵等益当感激皇仁,倍加奋勉。且使日用宽裕,操防更为得力,而贸易营私之事,自可尽除。所有臣等仰体圣慈先筹资给缘由,谨合饲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干隆五十三年六月初六日奉朱批:如所议行,该部知道。钦此。于本月十二日抄出到部。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四八页。

  ·八四、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粮饷盐课臣觉罗伍拉纳谨题为遵旨议奏事:窃照案准部咨:钦奉上谕:各省营伍赏恤兵丁红白银两,自干隆四十七年为始,俱着于正项支给,钦此钦遵。随经前督臣陈辉祖查明岁需赏项数目,奏准部覆:闽省约需赏项银四万二千两,既据该督奏明,请于地丁银内作正开销,核与原奉谕旨应动款项符合,应准照数动支,按年造册报销。其满营赏项,令将军衙门题报,以专责成。又台澎各营游巡车价、并革伍病兵回籍路费、及病故官兵扶柩等项,每年约需银二千四百两,经前督臣富勒浑请照红白赏银之例,改入地丁正项赏给,奏准部覆,一并于地丁银内动支,仍照例归于红白赏项案内分别题报各等因,转行遵照在案。兹据福建布政使司布政使伊辙布呈详:遵查福建省干隆五十三年分原估红白赏项银四万二千两,内满营估拨银二千四百两,应听将军衙门题报外,所有内地绿营并台澎各营估需银三万九千六百两,内赏给内地各营兵丁红事共银六千三百四十八两,盘费共银六十一两五钱,赏给戍台兵丁眷属红事银九十三两,又内地各营赏给白事银三万四千九百二十四两,赏给□台兵丁眷属白事银一千八百四十二两,□□共银四万三千二百六十八两五钱。又台澎各营红事共银九两,盘费共银四千五百八十一两,白事共银七千三百四两,三项共银一万一千八百九十四两。以上内地台澎各营共赏给银五万五千一百六十二两五钱,除原估银三万九千六百两支给外,尚不敷银一万五千五百六十二两五钱,请于地丁银内拨凑。合将内地台澎各营赏兵银两,造册详请察照,题报核销。再查台湾各营官庄租银,向系隔年题报,仍遵旧例办理。所有各营获息变价数册,尚未造送,俯俟另册随同原存本银并内地借兵谷价一并出结,另行详请题报。又干隆五十三年分赏给台湾各营游巡车脚及扶柩、运殖二项共银二千一百二十五两三钱九分,再查澎湖协标左、右二营五十三年分未有册报动赏扶柩、运殖银两,又台澎各营册报并无赏给革伍病兵回籍路费银两。至前项赏银原奏每年共约需银二千四百两于地丁银内动支在案。兹五十三年分册报只动赏银二千一百二十五两三钱九分,计尚剩银二百七十四两六钱一分,俟部覆准销后,遵照入册报拨,合并声明。理合汇造清册详请题销等情前来。臣复核无异,除册分送户、兵二部外,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徐□曾、水师提督臣哈当阿、调任陆路提督臣梁朝桂合词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敕部查核施行。再此案例应于六月内具以题报稍迟,合并陈明。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干隆五十四年八月初四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觉罗伍拉纳。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己编第七本六八○~六八一页。

  ·八五、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伍拉纳等奏」移会

  户部为移会事:福建司案呈,内阁抄出闽浙总督伍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录原奏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干隆五十四年九月十二日。

  闽浙总督臣觉罗伍拉纳、福建巡抚臣徐嗣曾跪奏为新添台湾戍兵、加给眷米、并换班盘费车脚各银两、恭折奏闻事:窃照台湾镇协各营,经前将军臣福康安奏准新添弁兵一千二百十六名于内地水陆各营抽拨,以资防守,本年轮值换班,并经臣等酌定分作四起更换,会折奏蒙俞允遵行在案。今各营应换头、二起戍兵,久经配渡。其策三、四起班程,亦可依期派□,不致延误。兹据福建布政使伊辙布将新添戍兵应加给眷米并换班盘费及车脚各银两,查议具详请奏前来。臣等伏查每年戍台班兵,仰蒙恩旨赏给眷口银米,俾资养赡,已经六十余载,各兵感沐鸿慈,无不沦浃欢呼。所有眷银一项,递年遵照恩赏银四万两,于司库内估拨均匀分派。查原额戍兵一万二千一百七十六名,今添设弁兵一千二百十六名,共计应以一万三千三百九十名匀派,每名每月分银二钱四分八厘九毫零,足敷支给。惟眷米照台湾戍兵旧例,每名每月赏给一斗,按新兵名数核计,每年应添给眷米一千四百五十九石二斗,遇闰之年加米一百二十一石六斗。臣等推广皇仁,轸念兵艰,似应一例赏给。所拨兵内有福宁等镇,向支米折银两者,应汇入兵饷拨册估计。至应支本色各营,仍照例令其在于就近各厅动支仓谷碾给,仍分派台湾各县供粟还补。第查班兵眷米历届奏销册报,每年均自上年起至次年九月止为一年,而眷口银两又系归年造报办理,殊觉参差。今新添弁兵应支米折银两又自干隆五十三年四月起至十二月止,五十二年冬拨案内,彼时尚未添兵,是以未经估计。今应汇同旧额戍兵应补给五十二年十月起至十二月止,一并核入五十三年分造报,统于五十三年截旷眷口银内拨给,归入该年汇册声明报销。其五十四年起应需折色银米,入于该年估饷册内造报估拨,以昭画一。至本色眷米,原在台湾各县供粟内运给。缘台湾府属五十三年正供并嘉义县五十四年供粟,经前督臣福康安会折奏准蠲免。内地各县应需支放兵眷米石,先经前督臣李侍尧奏准,在于存剩军需米内支放,亦奉恩允。所有新添戍兵自五十三年四月起,旧额戍兵自五十二年十月起,各计至五十四年十二月止,应需本色眷米,应请一并在于存剩军需米内动支,归年项目报销,另于军米案内声除。

  再台湾戍兵内,有赏给换班往回盘费及红白事件银两,例应正项内动给。递年内地共估拨银三万九千六百两。又游巡弁兵车脚、革伍病兵回籍路费、并扶柩等项,递年估拨银二千四百两。兹新添弁兵一千二百十六名,系在内地各营抽拨,红白银两本无增减。其换班往回及陆续补额戍兵所需盘费约需银三千六百两,三年一换,每年需银一千二百两。旧额新增年共估银四万八百两。游巡等费自五十四年为始,约计应加银六百两。递年同原额共应估拨银三千两。如有余剩,仍入拨充饷;设有不敷,亦于地丁项下动拨作正开除。所需添设弁兵车辆等银,照旧额戍兵之□,亦于台湾府属官庄租粟银内按年加扣协济。今新添弁兵,亦应自五十四年为始,于嘉义县额征官庄租粟银内,每年加扣银六十六两八钱三分零。俟三年换班一周,造册咨销。似此则远戍弁兵既得共沐殊恩,于海外要区足资防守,而估拨造报亦得画一矣。是否有当,理合会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敕部核覆施行。谨奏。

  干隆五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奉朱批:该部议奏,钦此。于本月初六日抄出到部。

  ——录自明清史科戊编第九本八五二页。

  ·八六、户部题本

  经筵讲官太子太保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管理吏部户部理藩院事务三等忠襄伯臣和珅等谨题为遵旨等事:户科抄出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题报台湾各镇标营干隆五十一、二两年分赏给兵丁红白事件等项银两一案,干隆五十四年八月初四日题,九月十八日奉旨:该部察核具奏,钦此,钦遵于本日抄出到部。随经臣部将给赏各营兵丁名数是否相符,行查兵部去后。今于干隆五十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准兵部查覆到部。该臣等查得: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将台湾各镇标营干隆五十一、二两年赏给兵丁红白事件等项银两造册具题前来。查闽省内地各营干隆五十一、二两年红白赏项银两,先经原任闽浙总督李侍尧造册题销案内,声明于正项银内动给,每年留给台湾府银七千两,另案题报等因在案。今将该督题报该二年赏给台湾各营红白事件等项银两按年按款核覆于后:

  一、疏称干隆五十一年分留给台湾各营红白赏银七千两内,赏给兵丁红事三件,每件三两,共银九两,盘费费银每名自一两至二两不等,共银二千三百八十六两五钱,赏给兵丁白事四百三十四件,每件四两,共银一千七百三十六两,二共赏给银四千一百三十一两五钱,尚剩银二千八百六十八两五钱。又干隆五十二年分留给台湾各营红白赏项银七千两内,赏给兵丁红事九件,每件三两,共银二十七两,盘费每名自一两至二两不等,共银六十七两,赏给兵丁白事一千一百四件,每件银四两,共银四千四百一十六两,二共赏给银四千五百一十两,尚剩银二千四百九十两。应于台湾承领饷银内扣收司库,造入季册报拨等语。查台湾各镇标营干隆五十一、二两年拨给银一万四千两,既据该督疏称赏给兵丁红白事件并盘费银八千六百四十一两五钱,行查兵部,覆称名数相符,臣部按册核算,与应给银数亦属符合,应准开销。其余剩银五千三百五十八两五钱,臣部照数登记。应令该督即于台湾应领饷银内按数扣收司库,造入季册报部酌拨。

  一、疏称台湾游巡目兵车脚同革伍病兵回籍及运柩等项,每年共需银二千四百两,于地丁银内动支。今干隆五十一年各营册报动赏银一千八十九两七钱九分,尚余剩银一千三百一十两二钱一分。五十二年各营册报动赏银三百一十四两八钱,尚余剩银二千八十五两二钱。俟准销后入册报拨等语。查台湾各营游巡目兵,干隆五十一、二两年动支车脚同革伍病兵回籍及运柩等项,既据该督题报,共动赏银一千四百四两五钱九分,臣部按册核算,与应给银数相符,应准开销。其余剩银三千三百九十五两四钱一分,臣部照数登记,应令该督即行转饬造入季册,报部酌拨。

  再查台湾干隆五十一、二两年官庄租息银两,尚未据造册报销,并令该督亦即查明造册送部核销,毋任迟延。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干隆五十五年二月初四日,御前大臣经筵讲官太子太保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提举阁事管理吏部户部三库理藩院事务总理圆明园内事务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上驷院武备院事务总管圆明园八旗包衣三旗官兵管理健锐营事务正白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世袭三等忠襄伯臣和珅、署经筵讲官议政大臣户部尚书臣觉罗巴延三、经筵讲官尚书臣董诰、左侍郎镶白旗满洲副都统革职留任臣诺穆亲、左侍郎兼管顺天府尹事务世袭一等轻车都尉臣蒋赐棨、右侍郎臣韩鑅、福建清吏司郎中臣书德、郎中臣成履恒、郎中臣王应芬、员外郎臣穆隆阿、员外郎臣柏克慎、员外郎臣伊勒图、员外郎臣阿克东阿、员外郎臣那善、员外郎臣吴振藻、主事臣成书、主事臣马应选、额外主事臣赵三元、额外主事臣萧光浩。

  旨:依议。

  ——录自明清史料己编第七本六八一~六八二页。

  ·八七、史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伍奏」移会

  吏部为知照事:考功司案呈,干隆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内阁抄出闽浙督伍奏酌议台湾戍兵加粮银、游民挑募入伍、挂验船只番钱归官经理、及船厂采办木植、台地增销盐斤各事宜缘由一折,十月二十日奉朱批:军机大臣会该部议奏,钦此,到部。除咨兵部主稿查办外,相应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右移会稽察房。干隆五十五年十一月日。

  ·八八、户部题本

  经筵讲官太子太保领侍卫内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管理吏部户部理藩院事务三等忠襄伯臣和珅等谨题为剿匪等事:户科抄出福建巡抚浦霖将剿匪亡故兵丁眷口分别支给半饷银两造册题销一案,干隆五十八年六月三十日题,九月初七日奉旨:该部察核具奏,钦此,钦遵于本日抄出到部。随经臣部将兵丁名数移查兵部去后,今于干隆五十八年九月二十八日准兵部查覆到部。该臣等查得福建巡抚浦霖疏称:奉准部咨,闽省水陆各营节次打仗阵亡、淹毙、病故、迷失、被害各兵丁,每年应给半饷及半饷之半同再行减半暨米折共银二万九百一十六两三分,遇闰加给饷米银一千七百四十三两二厘零。各兵丁眷口应支饷米银两,准其于各亡故兵丁截支粮饷之日为始,按年支给,造入兵马奏销册内报销。如该故兵眷属病故及子弟年已及岁,即行住支报部。其截至干隆五十六年止,应给银两,准于各年春秋拨存剩银内动给。其干隆五十七年起应支银两,准于建旷项下支给。倘有不敷,于地丁银内凑给等因。行据布政使伊辙布详称:准水陆各营将阵亡、淹毙、病故、迷失、被害各兵丁无倚眷属,自奉文到营住支粮饷之日起,至干隆五十六年底止,应支半饷及半饷之半同再行减半各饷银及米折银两取造册领移送前来。查册开一给水陆各标镇协营节次打仗阵亡、淹毙兵丁内,除扣给一名外,实给过一千五百四十五名。自住支粮饷之日起,至五十六年底止,各眷属半饷并米折共银五万八千九百五十两一钱六分零。又迷失、病兵丁内,除扣给七名外,实给过一千三百四十二名,自住支粮饷之日起,至五十六年底止,各眷属半饷之半并米折共银二万五千四百七两八钱五分二厘零。又采薪迷失兵丁三名,自住支粮饷之日起,至五十六年底止,各眷属半饷减半之半饷银米折共银二十九两三钱六分四厘零。以上统共支给过银八万四千三百八十七两三钱七分七厘零,业于干隆五十八年春拨册内造报晋江等县续完地丁共银九万四千一百六十七两八钱七分四厘之内,按数截支给领,俟届本年秋拨汇入四柱册造开除项下造报,理合将支销银两分晰造具总细各册详题前来。臣复核无异,除册分送部科外,谨会同闽浙总督臣觉罗伍拉纳合词具题等因前来。

  查先据闽浙总督题报,闽省水陆各营节次打仗阵亡并淹毙马步守兵共一千五百四十六名,遗下无倚眷口,每名每月应给半饷银五钱、米三斗,每年共应需半饷银九千二百七十六两、米五千五百六十五石六斗;每石折价银八九钱、一两不等,共折价银五千二百四十八两八分,不扣小建朋银,遇闰加给一个月饷米银一千二百一十两三钱四分。又派调剿匪在于军营病故、迷失马步守兵丁一千三百四十九名,遗下无倚眷口,每名每月应给半饷之半银二钱五分、米一斗五升,每年共应需半饷之半银四千四十七两、米二千四百二十八石二斗;每石折价银八九钱、一两不等,共折价银二千三百三十七两八钱四分,不扣小建朋银,遇闰加给一个月饷米银五百三十二两七分。又采薪被害遗失兵丁三名,每名每月应给半饷减半之半银一钱二分五厘、米七升五合,每年共应需银四两五钱、米二石七斗;每石折价银九钱及一两不等,共折价银二两六钱一分,不扣小建朋银,遇闰加给一个月饷米银五钱九分二厘五毫。以上阵亡、淹毙、病故、迷失、被害各兵丁,每年共应给半饷及半饷之半同再行减半暨米折共银二万九百一十六两零三分,遇闰加给饷米银一千七百四十三两二厘零。前项应给饷米银两起支日期,应请以各亡故兵丁截住粮饷之日为始,递年支给。如有眷属病故及子弟已及岁,随时住支造报。并声明前项兵眷应支饷银米折等银,截至干隆五十六年止应给银两,于各年春秋拨存剩银内动给。其干隆五十七年起应支银两,于建旷项下支给。倘有不敷,于地丁银内凑给等因。经臣部覆准在案。今据福建巡抚浦霖将闽省水陆各营阵亡并淹毙、病故及迷失、被害各兵丁无倚眷属,自奉文到营住支粮饷之日起,至干隆五十六年底止,应支半饷及半饷之半并再行减半各饷银及米折银两,造册题销。据册开:水陆各营节次打仗阵亡及淹毙、病故兵丁,内扣除一名外,实给过一千五百四十五名,自奉文住支粮饷之日起,至干隆五十六年底止应给各眷属半饷并米折共银五万八千九百五十两一钱六分零。又迷失、病故兵丁,内扣除七名外,实给过一千三百四十二名,自住支粮饷之日起,至干隆五十六年底止,应给各眷属半饷之半并米折共银二万五千四百七两八钱五分二厘零。又采薪迷失兵丁三名,自住支粮饷之日起,至干隆五十六年底止,应给各眷属减半之半饷银米折共银二十九两三钱六分四厘。以上共支给过银八万四千三百八十七两三钱七分七厘,于拨册留备银内拨给等语。查前项打仗阵亡及淹毙、病故并迷失各兵名数,臣部行查兵部,覆称与该抚册报名姓相符,其应给各眷属饷银、米折等项亦核与兵部知营案内应给之例符合,所有前项给过各兵眷属半饷及半饷之半并再行减半饷银、米折共银八万四千三百八十七两三钱七分七厘,臣部按册核算,亦属相符,相应准其开销。其前项应销银两,业据该抚于本年秋拨留备银内开除在案,应毋庸议。仍令该抚转饬各营,如各兵眷属病故及子弟年已及岁,即行随时住支报部,毋任混支销。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干隆五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御前大臣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领侍卫内大臣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提举阁事管理吏部户部三库理藩院事务掌翰林院事教习庶吉士总理圆明园内事务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上驷院武备院事务总管圆明园八旗包衣三旗官兵管理健锐营事务正白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世袭三等忠襄伯臣和珅、御前大臣内大臣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正红旗满洲都统管理銮仪卫事管理御茶膳房造办处总理工程处事务总管清漪园等处向导处大臣御船处统领管理鹰狗处事务总管内务府大臣臣福长安、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尚书臣董诰、左侍郎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管理乐部事务世袭一等轻车都尉革职留任臣蒋赐棨、右侍郎正黄旗汉军副都统管理圆明园清漪园畅春园事务总理工程处事务总管内务府大臣臣巴宁阿、右侍郎臣韩鑅、福建清吏司郎中臣福森布、郎中臣成履恒、员外郎臣阿克东阿、员外郎臣禄明、员外郎臣那沾、员外郎臣福炳、员外郎臣雅尔赛、主事臣景额、主事臣钱楷额外主事臣董思駉、额外主事臣曹祝龄、额外主事臣郑浵、七品官臣任兰佑。

  旨:依议。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五七~八五九页。

  ●台案汇录丁集卷五

  八九、闽浙总督魁伦题本

  九○、户部题本

  九一、户部题本

  九二、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魁等奏」移会

  九三、闽浙总督玉德题本

  九四、闽浙总督玉德题本

  九五、闽浙总督玉德等奏折

  九六、户部题本

  九七、户部题本

  九八、闽浙总督阿林保题本

  九九、户部题本

  一○○、户部题本

  一○一、户部题本

  一○二、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赵慎畛奏」移会

  一○三、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赵慎畛奏」移会

  一○四、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赵慎畛等奏」移会

  一○五、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孙尔准奏」移会

  一○六、户部「为内阁抄出福建巡抚韩克均奏」移会

  一○七、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孙尔准等奏」移会

  一○八、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孙尔准等奏」移会

  一○九、闽浙总督孙尔准奏折

  一一○、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孙尔准奏」移会

  一一一、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程祖洛等奏」移会

  一一二、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邓廷桢等奏」移会

  一一三、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邓廷桢奏」移会

  一一四、户部「为闽浙总督颜伯焘等奏」移会

  一一五、户部「为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移会

  一一六、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移会

  一一七、户部「为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移会

  一一八、福建巡抚徐继畬奏折

  ·八九、闽浙总督魁伦题本

  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随带世袭三等轻车都尉世管佐领革职从宽留任臣魁伦谨题为遵旨议奏事:窃照各省赏恤兵丁红白事件银两,钦奉恩旨,自干隆四十七年为始,着于正项支给,经前督臣陈辉祖奏准部覆,闽省约需银四万二千两,于地丁银内作正开销,每年预行估计,如有余剩,入册报拨,倘有不敷,在于地丁银内添拨。其满营赏项,令将军衙门题报,以专责成。又台澎各营巡弁兵车辆并革伍病兵回籍路费及病故官兵扶运柩骸等项,每年约需银二千四百两,经前督臣富勒浑奏准,一并改动地丁正项,仍照旧例归于红白赏项案内分别题报。嗣台湾镇协各营新添戍兵,又经前督臣伍拉纳奏明游巡车辆及路费、运柩等项,年约加需银六百两,准到部覆,按年归案造报核销各等因,转行遵照在案。兹据福建布政使田凤仪呈详:遵查福建省干隆六十年分原官兵俸饷册内,共估需红白赏项银四万二千两,内除满营估拨银二千四百两,经臣将军衙门题报外,所有内地绿营并台澎各营估需银三万九千六百两,内赏给过内地各营兵丁红事银五千一百三十两、盘费银一万四千四百七十五两、戍眷红事银一百八两、兵丁白事银一万二千七百一十二两、戍眷白事银一千九百四十两,五项共给银三万四千三百六十五两,又赏给过台湾镇三营、台湾城守二军、北路协三营、北路淡水营、澎湖水师二营兵丁红事银二十七两、盘费银七千五百六十两、兵丁白事银一千三百三十二两,三项共给银八千九百一十九两。以上内地、台澎各营共赏给过银四万三千二百八十四两。除动支原估拨银三万九千六百两外,尚不敷银三千六百八十四两,应于干隆六十年地丁银内拨凑。至台湾水师三营、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应造赏兵名册,节次飞催,尚未送到,容俟送到另造请销。合将内地、台澎各营赏过银两,先行造册,详请题销。再台湾各营官庄租银,向系隔年题报,仍循旧例办理。所有各营获息变价数册,尚未造送,俯俟另册随同原存库银并内营借兵谷价一并出结,另详请题。又干隆六十年分动赏过台湾镇三营、台湾城守二军、北路协三营、北路淡水营、澎湖水师二营游巡车辆及扶柩运殖二项共银一千四百二十二两三钱四分,相应造册,一并详送汇题请销。再台澎各营并无报给革伍病兵回籍路费,台湾水师三营、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俟册报到日,另造补销。至前项赏银,原奏每年共约需银三千两,于地丁银内动支,兹干隆六十年分册报动赏银一千四百二十二两三钱四分,尚剩银一千五百七十七两六钱六分,俟台湾水师等营册报到日核明实剩数目,再行声请入册报拨,合并声明等情前来。臣复核无异,除册分送户、兵二部外,臣谨会同护理福建巡抚臣姚棻、署水师提督印务漳州镇总兵官臣颜鸣汉、陆路提督臣王汇合词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敕部查核施行。再此案据该司于嘉庆元年六月二十九日具详到臣,缘臣查办核算数目,有稽时日,是以具题稍迟,合并陈明。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嘉庆元年七月初五日,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随带世袭三等轻车都尉世管佐领革职从宽留任臣魁伦。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六一~八六二页。

  ·九○、户部题本

  经筵讲官太子太保领侍卫内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管理吏部户部理藩院事务三等忠襄伯臣和珅等谨题为奏销等事:户科抄出署福建巡抚姚棻题销台湾北路淡水等营干隆五十九年支过官兵俸饷、马干等银一案,嘉庆元年七月二十一日题,九月十二日奉旨:该部察核具奏,钦此;钦遵于本日抄出到部。随经臣部将官兵马匹及委署员弁任卸日期是否相符,咨查兵部去后,今于嘉庆元年十月初三日,准兵部咨覆到部。该臣等查得署福建巡抚姚棻疏称:闽省内地、台湾各镇标营干隆五十九年分各官兵支销俸饷、马干、兵米等项,先经署抚臣魁伦具题,并声明北路中左右、淡水四营册籍,因遭风未到缘由,准到部覆开销,仍令将北路四营即行催取奏销册籍题销,并将迟延各职名随案开送,以凭核议等因。兹据布政使田凤仪会同督粮道庆保详称:催准兼管台湾镇事水师提督哈当阿移,据北路协中左右三营、淡水营补造五十九年动给各项清册请销,并声明册已造送,实因失水往返驳查,兼海洋风信靡定,以致未能依限造送,所有奉取应议迟延各职名,请免开送等因。查阅省台湾北路中左右并北淡水四营干隆五十九年共应需俸饷马、干银六万二千七百五两四分九厘陆毫,开除支给四营干隆五十九年俸饷、马干银五万九千四百二十一两三钱三分五厘,实在存剩干隆五十九年建旷银三千二百八十三两七钱一分五厘,内除支给委署营务并外委拔署把总事务陈大立等共支俸薪、马干、饷米银二百八十五两四钱二分四厘,实存剩干隆五十九年建旷银二千九百九十八两二钱九分一厘。又北路四营原估兵米一万三千九百七十五石二斗,开除米一万三千三百三十八石一斗七升,向系动支台湾府属之淡防、嘉义、彰化三厅县额征稻粟碾米支给,实存截旷米六百三十七石三升。所有支给俸饷、米谷以及缺截旷小建等项,本司道遵照备造支销实数缺截旷简明总册,详请察核题销。所有□取北路中、左、右、淡水四营造册迟延各职名,既据声明海洋风信靡定,迟延有因,并请邀免开报等情前来,臣复核无异,除册送部外,谨会同闽浙总督臣魁伦合词具题等因前来。

  查先据署福建巡抚魁伦题销闽省干隆五十九年官兵马匹支过俸饷、马干、银米案内,声明台湾北路中左右并淡水营奏销册籍未据送到,经臣部将已经造报各营应销银米,按款核议题覆,并行令该抚将北路等营奏销清册即行造送,并查取迟延各职名开参等因在案。今该抚疏称,台湾北路中左右三营并淡水营干隆五十九年原估官兵俸饷马干银六万二千七百五两四分九厘六毫,兵米一万三千九百七十五石二斗,内支给过四营俸饷马干银五万九千四百二十一两三钱三分五厘,米一万三千三百三十八石一斗七升,实存建旷银二千九百九十八两二钱九分一厘,米六百三十七石三升等语;臣部查前项原估俸饷、马干、银米各数,核与该抚原报干隆五十九年奏销案内另存数目相符,其开除各营官兵马匹俸饷、马干及应支米石,并委署员弁支销银两,行查兵部覆称与册造数目相符,臣部核与应支银数亦属符合,应准开销。至存剩建旷银两,仍令该抚照数存贮,归于下年奏销案内报部查核。至每年奏销例有定限,上年题报闽省兵马钱粮案内,北路中左右并未造送,经臣部行令该抚催取,并查取迟延职名在案。今迟至一年有余,始补行题销。惟以海洋风信靡定,藉词邀免,殊属未协。应令该抚即将应议各职名开核参议。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嘉庆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御前大臣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领侍卫内大臣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提举阁事管理吏部户部三库理藩院事务掌翰林院事教习庶吉士总理圆明园内事务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上驷院武备院事务总管圆明园八旗包衣三旗官兵管理健锐营事务正白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世袭三等忠襄伯臣和珅、经筵讲官太子少保东阁大学士管理礼部事务仍兼户部事务臣董诰、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太子少保户部尚书镶白旗满洲都统管理銮仪卫事管理御茶膳房造办处总理工程处事务总管清漪园等处向导处大臣御船处统领管理鹰狗处事务总管内务府大臣臣福长安、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臣范宜恒、左侍郎管理乐部事务世袭一等轻车都尉革职留任臣蒋赐棨、右侍郎臣韩鑅、福建清吏司郎中臣书德、郎中臣图桑阿、郎中臣百岁、员外郎臣巴哈布、员外郎臣福炳、员外郎臣雅尔赛、员外郎臣色布星额、员外郎臣董思駉、主事臣景额、主事臣倪思淳、主事臣郑浵、额外主事臣萧光浩、额外主事臣任兰佑。

  旨:依议。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六八~八六九页。

  ·九一、户部题本

  经筵讲官太子太保领侍卫内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管理吏部户部理藩院事务三等忠襄伯臣和珅等谨题为钦奉上谕事:户科抄出署福建巡抚姚棻题销干隆六十年分赏给戍守台湾澎湖兵丁银两并眷口米折银两一案,嘉庆元年七月二十七日题,十月十四日奉旨:该部察核具奏,钦此;钦遵于本日抄出到部。该臣等查得署福建巡抚姚棻疏称:闽省台澎淡水班兵,荷蒙特恩,轸念各兵远戍海洋,眷米之外,每年赏给银四万两,为养赡内地家口之资。所有干隆六十年分应赏银两,已汇入干隆六十年估饷册内请拨,准部拨给在案兹据布政使田凤仪详称:内地各营拨往台澎淡水旧额、新添班兵共一万三千三百九十二名,内自干隆六十年正月起,至十二月底止,每名每月匀赏银二钱四分八厘零,每年各应匀赏银二两九钱八分六厘零,通共赏给银四万两。今干隆六十年分通共实领眷银三万七千九百六十六两四钱九分一厘,扣存截旷眷银六百二十七两一钱三分二厘,扣存司库眷银一千四百五两六钱一厘,存整截银七钱七分六厘,通共截旷银二千三十三两五钱九厘。再眷米项下,福宁等营应需眷米折价银三千八百七十八两五钱五分,内自干隆六十年正月起,连闰至十二月底止,共实领眷米折价银三千七百一十七两五钱八分三厘,扣存司库截旷眷米折价共银一百六十两九钱六分七厘,俱归入兵马奏销截旷册内造报,候文拨用,汇造清册详请题销。并声明干隆六十年分存剩截旷眷银汇报充饷,将来各营如有班兵补支以及续扣银两,应于嘉庆元年截剩眷银拨给造报等情前来。臣复核无异,除册送部外,谨会同闽浙总督臣魁伦合词具题等因前来。

  查先于雍正七年正月十八日奉上谕:福建台湾戍守兵丁,远涉海洋,所得饷银,又复扣除以养家口,恐兵丁本身用度或有不敷,今沛特恩,于驻台之兵丁每年赏银四万两,为内地养赡家口之用着总督等均匀分派,按期给发,钦此,钦遵历年按款分给,造册报销在案。又干隆十二年三月内,臣部议覆原任福建巡抚陈大受于谨筹台郡积贮事宜案内,以台湾、澎湖各营暨内地兵米岁需谷一十七万三千九百八十余石,按照台湾额征粟一十六万九千余石,实不敷粟四千四百余石,查台湾粟石支给班兵眷米数内,有福宁、建宁、汀州三镇、延平、邵武二协、烽火门、枫岭、桐山三营米三千五百六十石四斗,抵粟七千一百二十石八斗,请将此项眷米折银改动正项,每石折银九钱,于估饷册内造报等因,覆准亦在案。又于干隆五十四年八月内,据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奏请新添戍兵一千二百十六名,应得恩赏银两,在于每年给银四万两内,仍照原额新添兵数按名匀派,每名每月分给银二钱四分八厘零,足敷支给;惟眷米一项,照台湾戍兵旧列一律赏给每名每月给米一斗,共应添给眷米一千四百五十九石二斗,遇闰之年加给一百二十一石六斗。又奏称班兵眷米折银,历年奏销册报,均系上年十月起至次年九月止,已满一年之限,而眷口银两又系归年造报,殊觉参差,今应核明五十二年十月起至十二月止,一并截算,统于干隆五十三年截旷眷口银内拨给,按年汇册报销,以归画一等因,亦经臣部奏蒙俞允在案。今据该抚册报干隆六十年分内地各营拨往台湾、澎湖、淡水等处戍守班兵一万三千三百九十二名,共应赏给银四万两,每名每月按月匀赏实领银三万七千九百六十六两四钱九分一厘,扣存截旷银二千三十三两五钱九厘,再福宁等营应需眷米折价银三千八百七十八两五钱五分,内连闰实应领银三千七百一十七两五钱八分三厘,扣存截旷银一百六十九钱六分七厘等语;查前项应给台湾戍守班兵眷银并眷米折银,臣部按册核算,数目相符,其扣存截旷共银二千一百九十四两四钱七分六厘,相应照数登记,仍令该抚转饬造入季册报部酌拨。将来如遇班兵补支及扣存银两,于嘉庆元年截旷册内声明补给,报部查核。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嘉庆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御前大臣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领侍卫内大臣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提举阁事管理吏部户部三库理藩院事务掌翰林院事教习庶吉士总理圆明园内事务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上驷院武备院事务总管圆明园八旗包衣三旗官兵管理健锐营事务正白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世袭三等忠襄伯臣和珅、经筵讲官太子少保东阁大学士管理礼部事务仍兼户部事务臣董诰、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太子少保户部尚书镶白旗满洲都统管理銮仪卫事管理御茶膳房造办处总理工程处事务总管清漪园等处乡导处大臣御船处统领管理鹰狗处事务总管内务府大臣臣福长安、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臣范宜恒、左侍郎管理乐部事务世袭一等轻车都尉革职留任臣蒋赐棨、右侍郎臣韩鑅、福建清吏司郎中臣书德、郎中臣图桑阿、郎中臣百岁、员外郎臣巴哈布、员外郎臣福炳、员外郎臣雅尔赛、员外郎臣色布星额、员外郎臣董思駉、主事臣景额、主事臣倪思淳、主事臣郑浵、额外主事臣萧光浩、额外主事臣任兰佑。

  旨:依议。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六九~八七○页。

  ·九二、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魁等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武库司案呈,十二月初八日内阁抄出闽督魁奏酌筹兵米一折,相应恭录移会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右移会稽察房。嘉庆元年十二月日。

  闽浙总督臣魁等跪奏为台湾额征供粟、奉旨蠲免、酌筹拨补兵糈、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恭照嘉庆元年钦奉恩旨,各省应征钱粮普行蠲免,所有闽省台湾府属额征供粟及官庄租息应免十分之三,于本年九月二十四日准到部咨,一体免征等因,转行钦遵在案。伏查台湾府属每年额征供粟一十九万九百三十三石三斗零,系按年拨支内地兵眷兵米谷并留给台湾、澎湖兵粮之需。今嘉庆元年应征供粟,钦奉恩旨蠲免,所有内地及台湾兵粮,应即筹拨支放。经臣等檄行司道,妥议办理去后,兹据藩司田凤仪、粮道庆保详称:台湾蠲免供粟,准到部咨,应分作三年轮免,每年匀免三分有零粟计六万三千六百四十四石四斗零,仍应征六分有零粟一十三万七千二百八十八石九斗零,除本年留给台湾、澎湖二处兵米粟九万六千四百二十二石四斗外,计余存匀征供粟三万八百六十六石五斗零,以之运给内地本年兵眷、兵米粟八万四千六百八十九石四斗零,为数实属不敷。现查台湾府属近年并无存剩供粟,而内地仓谷从前亏缺已多,未便再行动碾。兹查上年漳、泉被灾,曾于江西、浙江及闽省动碾仓谷,采买米石,以备粜济。嗣因春收丰稔,粮价平减,停粜之米尚余九万二千三百余石,分拨各府县仓廒存贮,堪以拨支兵糈。其嘉庆元年内地应支兵眷、兵米粟八万四千六百八十余石,折米四万二千三百四十余石,应于前项米石动支拨给。至嘉庆二、三两年内地应支兵眷兵米粟共一十七万三千四百三十五石五斗零,查台湾三年匀征六分供粟除按年留给台湾、澎湖兵米外,合计应存粟八万四千五百六十四石三斗零,仍应尽数运回内地供支兵糈,尚不敷粟八万八千八百七十一石二斗零,折粟四万四千四百三十五石六斗零,亦请在于前项平粜余存米内动支。其米价、运脚,统俟兵糈支竣,核明实数,筹项拨补归款,另行造册请题。再台湾官庄应免十分之三银两,并请查照干隆五十六年免征之例,于嘉庆元年免征造报,以免分年轮蠲之烦等情,详请具奏前来。臣等复核无异,除将轮免数册送部外,谨将筹拨兵糈缘由,合词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敕部查核施行。谨奏。

  嘉庆元年十二月初六日奉朱批:军机大臣会该部速议具奏,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七一页。

  ·九三、闽浙总督玉德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玉德谨题为遵旨议奏事:窃照台湾换防兵丁,钦奉恩旨,令将入官叛产,酌量拨给帮贴等因,经前抚臣徐嗣曾等奏请每兵每月于应得钱粮之外,按名加给银四钱,即就台地支给,计岁需加给银六万三千三百余两,在于抄出各路叛产及从前查封翁云宽、杨光勋等抄产岁收租息内变价给放,如有不敷,再于台湾府盐埕项下溢额盈余充补。又经前台湾镇臣奎林等奏报戍兵加给月饷,于干隆五十五年正月起支,并经原任督臣伍拉纳奏明每年照额估定,如有事故截旷,按日截除,留存充用,年底造册,随同俸饷养廉一律报销,均经准到部覆,并令嗣后按年核明戍兵名数,照数给赏,仍于年底令台湾镇会同台湾道查明实给银数,并截旷银两,造册汇报该督,核转报部查核等因,遵照在案。兹据福建布政使李殿图详称:遵查台湾澎湖各营共额兵一万三千三百九十二名,内除经制外委一百员、柁炊八十九名外,实兵一万三千二百三名额,应加给兵饷银六万三千三百七十四两四钱,内除各营自嘉庆四年正月起至十二月底止实在兵丁通共支过加饷银六万一千六百四十四两八钱一毫,应缺截旷银一千七百二十九两五钱九分九厘九毫,所有实支加饷银两于嘉庆三年征收叛产租息及盐埕项下动支,理合造册详送察核具题。再查叛产田园同查封翁云宽、杨光勋等田园年收租息数目,先准台湾道府造册送司,业将征收租息数目核至嘉庆元年底止,开□□销数目核至嘉庆二年底止,造具简明数册,详奉前督院书麟具题在案。其嘉庆三年分应支银两,系动拨嘉庆二年征收之项,缘二年风灾案内奉文蠲缓,实收数目现在未据造报,应俟汇同三、四两年收支数目,一并造具简明数册,另行详送咨部备查。所有支给此项银两,现在先照额估核算办理,合并声明等情前来。

  臣复核无异,除册分送户、兵二部及户科查核外,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汪志伊合词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敕部核覆施行。再此案据该司于嘉庆五年七月初二日具详到臣,缘臣查办核算数目,是以具题稍迟,合并陈明。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嘉庆五年七月初四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玉德。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八二页。

  ·九四、闽浙总督玉德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玉德谨题为遵旨议奏事:窃照各省赏恤兵丁红白事件银两,钦奉恩旨,自干隆四十七年为始,着于正项支给,经前督臣陈辉祖奏准部覆,闽省约需银四万二千两,于地丁银内作正开销,每年预行估计,如有余剩,入册报拨,倘有不敷,在于地丁银内添拨。其满营赏项,令将军衙门题报,以专责成。又台澎各营游巡弁兵车辆并革伍病兵回籍路费及病故官兵扶运柩骸等项,每年约需银二千四百两,经前督臣富勒浑奏准一并改动地丁正项,仍照旧例归于红白赏项案内分别题报。嗣台湾镇协各营新添戍兵,又经前督臣伍拉纳奏明游巡车辆及路费运柩等项,年约加需银六百两,准到部覆,按年归案造报核销各等因,转行遵照在案。兹据福建布政使李殿图呈详:遵查福建省嘉庆五年分原官兵俸饷册内,共估需银四万二千两,除满营估拨银二千四百两经将军衙门题报外,所有内社绿营并台澎各营估需银三万九千六百两,内给过内地各营红事银四千四百七十两,盘费银六百七十三两五钱,戍眷红事银九十两,又各兵白事银一万三千一百九十二两,戍眷白事银一千三百三十六两,五项共银一万九千七百六十一两五钱;又给过台澎各营红事银四十二两,又兵丁白事银一千九百一十二两,二项共银一千九百五十四两;因无发回班兵,未给加赏盘费。以上内地、台澎各营共给过银二万一千七百一十五两五钱,原估拨银三万九千六百两,除支给外,尚存剩银一万七千八百八十四两五钱,应汇入拨册造报。合将赏过银两,现在循旧核实造册,详请题报核销。再台湾各营官庄租银向系隔年题报,仍循旧例办理,所有各营获息变价数册,尚未造送,俯俟另册随同原存库银并内营借兵谷价一并出结,另行详请题报。又嘉庆五年分动赏过台湾镇中左右三营、台湾城守左右军、南路营、北路协中左右三营、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南路下淡水营游巡车辆扶柩运殖二项,通共银一千五百四十九两五钱六分,相应造册,一并详送汇题核销。再北路右营并上淡水营、台协中右二营,澎湖左右营,并无册报给过病故官兵扶运柩殖银两。其革伍病兵回籍路费,台澎各营亦无册报给过银两。查前项赏银,原奏每年共约需银三千两,于地丁银内动支,兹嘉庆五年分册报动赏银一千五百四十九两五钱六分,计尚存剩银一千四百五十两四钱四分,俟部覆准销后,遵照入册报拨,合并声明等情前来。

  臣复核无异,除册分送户、兵二部外,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汪志伊、水师提督臣李南馨、陆路提督臣颜鸣汉合词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敕部查核施行。再此案据藩司于嘉庆六年六月二十九日具详到臣,缘臣查办核算数目,是以具题稍迟,合并陈明。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嘉庆六年七月初四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玉德。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八三页。

  ·九五、闽浙总督玉德等奏折

  闽浙总督臣玉德、福建巡抚臣李殿图跪奏为查明台澎各营戍兵加饷不敷银两、在于府库垫给、应行筹补归款缘由、仰祈圣鉴事:窃照台澎各营戍兵加饷,每年额给银六万三千三百七十四两零,原系奏明在于台湾各属抄产叛产征收租息项下动给,如有不敷,再于盐埕溢额盈余项下拨凑,历经遵奉在案。祗绿抄产叛产未经勘定等则租数,盈余盐课又已按年入拨充饷,是以自干隆五十五年起至嘉庆二年止,不敷戍兵加饷银两,俱在府库垫给,共计垫银五万一千九百八十二两二钱六分,未经归补。今前项叛产已于嘉庆四年经前督臣书麟查明每年应征租息银五万七千七百七十九两,核算具题。即据前台湾府吴逢圣详请咨部,在于嘉庆七年春拨存剩盐课银内动拨还款。今准部咨,以此项银两本应于盐埕溢额盈余项下拨补,遽请筹项,与原议奏案不符,行令自行具奏等因。其时适因兴泉永道朱理前赴台湾清查府库之便,即经臣等饬司,一并移令确查去后。旋据兴泉永道会同台湾道遇昌,查明此项银两实系府库垫给,因节年盐埕报部盈余,先已拨充正饷,委无余剩。其所动七年拨剩盐课,虽与原议未符,而所用银数,实无多销重支之弊。其自嘉庆三年起至六年止,尚有垫给不敷加饷银二万三千二百三十两零,应即于台湾府买存官盐动支额外盈余银三万八千五百余两之内,俟运售之日,缴价归补等情,由藩司裘行简核明详请具奏前来。

  臣等伏查加饷银两,原应于抄叛产项下动支,如有不敷,再于盐埕溢额盈余项下拨补。当叛产尚未勘定、年无定额之时,自应尽收尽用。如有不敷,应先用盐课盈余。倘再不敷,然后府库垫用。庶款项不致混淆。乃彼转将盐埕盈余报拨充饷,戍兵加饷又于府库筹垫。戍兵加饷不敷之项,仍请于七年盐课存剩项下拨补。款虽不同,银实无异,并无多支重销情弊,合无仰恳皇上天恩,俯准将府库垫给戍兵加饷不敷银五万一千余两,即于嘉庆七年春拨存剩盐课项下开销,以补原垫借款。嗣后遵照原奏,每年于额征盐课盈余银内拨出银七千五百九十四两七钱一分四厘,以充戍兵加饷之用。其自嘉庆三年起至六年止,台湾府垫拨过加饷银二万三千二百三十两零,亦应俟买存盐斤销售之日,缴还原价项下拨补归款。嗣后不得再有借垫名目,庶海外库项、兵饷,均得各清各款,不致纠缠,益昭慎重矣。谨合词恭折具奏,伏祈皇上睿鉴训示。谨奏。

  嘉庆九年十一月三十日奉朱批:户部议奏,钦此。于本月初二日抄出到部。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八七页。

  ·九六、户部题本

  经筵讲官内大臣太子少保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镶白旗满洲都统臣宗室禄康等谨题为钦奉上谕事:户科抄出前任福建巡抚温承惠题销嘉庆十年赏给戍守台湾、澎湖、淡水兵丁并眷口米折银两一案,嘉庆十一年八月十六日题,十一月初六日奉旨:该部察核具奏,钦此;钦遵于本日抄出到部。该臣等查得前任福建巡抚温承惠疏称:闽省台、澎、淡水班兵眷米之外,每年赏给银四万两,为养赡内地家口之资。所有嘉庆十年分应赏银两,据布政使景敏详称:内地各营拨往台、澎、淡水旧额、新添班兵共一万三千三百九十二名,内自嘉庆十年正月起,连闰至十二月止,每名每月匀赏银二钱四分八厘九毫零,每年各应赏银二两九钱八分六厘零,通共赏给银四万两。今嘉庆十年分实领眷银三万六千九百八十四两二钱三分四厘,扣存截旷眷银四百五两八钱一分七厘,扣存司库银二千六百九两一钱七分三厘,扣存整截眷银七钱七分六厘,通共截旷银三千一十五两七钱六分六厘。再眷米项下,福宁镇标三营班兵五百五十九名,内除左营改水案内减拨马兵六十九名外,实在班兵四百九十名,桐山营班兵一百八十一名,延平城守二营班兵三百八十九名,建宁镇标三营班兵六百三名,枫岭营班兵一百八名,邵武城守二营班兵四百一十名,汀州镇标三营班兵七百三十一名,烽火门班兵三百三十四名。以上各营班兵三千二百四十六名,嘉庆十年分共需米四千二百一十九石八斗,每石折价银九钱,共折价银三千七百九十七两八钱二分。内自嘉庆十年正月起,连闰至十二月止,计十三个月,共实领米三千九百五十石二斗三升二合八勺,每石折价银九钱,共折价银三千五百五十五两二钱九厘。扣存截旷米五十一石七斗六升七合二勺,每石折价银九钱,共折价银四十六两五钱九分一厘。扣存司库眷米二百一十七石八斗,每石折价银九钱,共折价银一百九十六两二分。二共截旷眷米二百六十九石五斗六升七合二勺,每石折价银九钱,共折价银二百四十二两六钱一分一厘。俱归兵马奏销截旷册内造报拨用。备造清册,详请题销。并声明嘉庆十年分存剩截旷眷银,汇报充饷。将来各营如有班兵补支以及续扣银两,应于嘉庆十一年截剩眷银拨给造报等情。臣复核无异,除册送部外,谨会同闽浙总督臣阿林保合词具题等因前来。

  查雍正七年正月十八日奉上谕:福建台湾戍守兵丁,远涉海洋,所得饷银,又复扣除,以养家口,恐兵丁本身用度或有不敷,今沛特恩,于驻台之兵丁,每年赏跟四万两,为内地养赡家口之用,着总督等均匀分派,按期给发,钦此。钦遵历年按款分给,造册报销在案。又干隆十二年三月内,臣部议覆原任福建巡抚陈大受于谨筹台郡积贮事宜案内,以台湾、澎湖各营,暨内地兵米,岁需谷一十七万三千九百八十余石,按照台湾额征粟一十六万九千余石,实不敷粟四千四百余石,查台湾粟石支给班兵眷米数内,有福宁、建宁、汀州三镇、延平、邵武二协、烽火门、枫岭、桐山三营米三千五百六十石四斗,抵粟七千一百二十石八斗,请将此项眷米折银,改动正项,每石折银九钱,于估饷册内造报等因,覆准亦在案。又于干隆五十四年八月内,据原任闽浙总督伍拉纳奏请新添戍兵一千二百十六名,应得恩赏银两,在于每年给银四万两内,仍照原额新添兵数,按名匀派,每名每月分给银二钱四分八厘九毫零,足敷支给;惟眷米一项,照台湾戍兵旧例一律赏给,每名每月给米一斗,共应添给眷米一千四百五十九石二斗,遇闰之年加给一百二十一石六斗。又奏称班兵眷米折银,历年奏销册报,均系上年十月起至次年九月止,已满一年之限,而眷口银两又系归年造报,殊觉参差,今应核明五十二年十月起至十二月止,一并截算,统于干隆五十三年截旷眷口银内拨给,按年汇册报销,以归画一等因,亦经臣部议准在案。今据该抚册报嘉庆十年分内地各营拨往台湾、澎湖、淡水等处戍守兵一万三千三百九十二名,共赏给银四万两,每名每月按数匀赏,实领银三万六千九百八十四两二钱三分四厘,通共截旷银三千一十五两七钱六分六厘。再福宁等营眷米折价银三千七百九十七两八钱二分,内实领银三千五百五十五两二钱九厘,扣存截旷眷米折价银二百四十二两六钱一分一厘等语。查前项应给台湾戍守班兵眷银并眷米折银,臣部按册核算,数目相符,共扣存截旷存剩银三千二百五十八两三钱七分七厘,相应照数登记,仍令该抚转饬造入季册,报部酌拨,将来如有班兵补支银两,应于嘉庆十一年截旷银内补给,报部查核。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嘉庆十二年二月初五日,经筵讲官内大臣太子少保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镶白旗满洲都统革职从宽留任臣宗室禄康、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世袭云骑尉臣德瑛、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世袭云骑尉降一级留任又革职留任臣戴衢亨、左侍郎镶白旗满洲副都统管理圆明园事务臣托津、左侍郎臣赵秉冲、右侍郎管理钱法事务总管内务府大臣正红旗满洲副都统管理御茶膳房造办处事务兼管圆明园内事务管理清漪园等处三山事务总理工程处花爆作事务降一级留任又降二级留任臣苏楞额、经筵讲官右侍郎管理钱法事务兼署吏部左侍郎教习庶吉士臣刘镮之、福建清吏司郎中臣定住、郎中臣四德保、郎中臣杨毓江、额外郎中臣欧阳衡、员外郎臣继昌、员外郎臣瑺弼、员外郎臣觉罗五灵阿、员外郎臣留宝、员外郎臣祥瑛、员外郎臣刘洋、员外郎臣任兰佑、额外员外郎臣范重棨、主事臣锡礼岱、主事臣富勒敦、主事臣额腾伊、主事臣庆徕、主事臣象曾、主事臣刘尹衡、额外主事臣那清安、额外主事臣那丹珠、额外主事臣徐旭曾、额外主事臣郝懿行、额外主事臣张曾谦、额外主事臣朱嗣韩、额外主事臣莫南采、额外主事臣周维垣、额外司务臣夏滋丰。

  旨:依议。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八九~八九一页。

  ·九七、户部题本

  经筵讲官内大臣太子少保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镶白旗满洲都统臣宗室禄康等谨题为遵旨等事:户科抄出闽浙总督阿林保将闽省嘉庆十一年分赏给内地绿营并台湾、澎湖各营兵丁红白事件等项银两一案,嘉庆十二年七月初二日题,九月十七日奉旨:该部察核具奏,钦此,钦遵于本日抄出到部。随经臣部将赏给各营兵丁名数是否相符,移查兵部去后,今于嘉庆十二年十月二十一日准兵部查覆到部。该臣等查得闽浙总督阿林保将闽省嘉庆十一年分赏给绿营兵丁红白事件等项银两,造册具题前来。查干隆三十三年十二月内,经原任大学士傅恒等于议裁各省驻防绿营生息银两案内,声明闽省内地红白赏银请动兵马建旷银款,台湾红白赏项并游巡弁兵车辆故兵扶柩等银于官庄租银内动给。嗣于干隆四十六年八月内钦奉谕旨:各省营伍赏恤兵丁红白事件银两,自干隆四十七年为始,俱着于正项支给,报部核销,钦此,钦遵。其游巡弁兵车辆、故兵扶柩等银续经奏准,一并改动正项各在案。今将该督题报嘉庆十一年红白赏项等银,按款核覆于后:

  一、册造内地各营兵丁红事银三千四百二十三两,戍眷红事银七十八两,又台镇中左右三营、城守左右军、台协中左右三营、澎湖左右二营红事银十八两,又内地白事银一万一千五百四十四两,戍眷白事银一千一百八十四两,台镇中左右三营、城守左右军、台协中左右三营、澎湖左右二营白事银一千一百三十二两,又给内地赴台兵丁盘费银三百三十五两,台镇等营病故弁兵扶柩运殖按照程途里数远近不等共给银二百十一两五钱等语:查前项赏给内地并台镇中左右三营、城守左右军、台协中左右三营、澎湖左右二营兵丁红白事件并内地赴台兵丁盘费及台镇等营病故弁兵扶柩运殖银两,移查兵部覆称,核与该督册报名数相符,臣部按册核算银数,亦属符合,应准开销。

  一、疏册内称:各营兵丁红白事件并赴台兵丁盘费共银一万七千七百十四两,系于原拨地丁银三万九千六百两之内动支,尚剩银二万一千八百八十六两,应俟台湾南北路各营造报后,核入季拨册内造报。又赏给游巡弁兵车辆及病故弁兵扶柩运殖银两,每年于地丁银内拨银三千两;嘉庆十一年缘蔡逆窜台滋扰,台营、内地均有调拨官兵前赴南北两路,现在尚未撤回,游巡弁兵无须派拨报销车辆。兹台镇各营动赏过各弁兵扶运柩殖银二百十一两五钱。尚剩银二千七百八十八两五钱。至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北路中左右三营、北路淡水营给过银两,现在未准册报,俟取册报,补销之日扣算实剩数目,入册报拨等语:查闽省原拨绿营官兵红白事件、并赴台盘费银两,臣部核与原拨银三万九千六百两之数相符。其绿营官兵红白事件并赴台盘费,除动支外,尚剩银二万一千八百八十六两,应令该督俟台湾南北路各营造报后,核入季拨册造报。至游巡车辆、扶柩等项原拨银三千两,据该督声称因蔡逆窜台滋扰,台营、内地均有派调官兵前赴南北两路,现在尚未撤回,游巡弁兵无须派拨车辆。其台镇各营动赏弁兵扶柩运殖银两外,尚剩银二千七百八十八两五钱,亦应令该督俟台湾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北路中左右三营、北路淡水营造报后,扣算实存数目,造入季册报拨。

  再此案例应于六月内奏销,今疏称藩司景敏于嘉庆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具详,该督因复核数目,于七月初二日具题,计逾限二日,既据声明,应毋庸议。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嘉庆十三年二月初三日,经筵讲官内大臣太子少保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镶白旗满洲都统革职从宽留任臣宗室禄康、内大臣太子少保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世袭云骑尉臣德瑛、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世袭云骑尉革职留任臣戴衢亨、署经筵讲官左侍郎镶白旗满洲副都统管理圆明园事务臣托津、左侍郎署理钱法事务臣赵秉冲、右侍郎管理钱法事务总管内务府大臣正红旗满洲副都统管理御茶膳房造办处事务兼管圆明园内事务管理清漪园等处三山事务总理工程处花爆作事务降一级留任又降二级留任臣苏楞额、刑部左侍郎署右侍郎革职留任臣韩崶、福建清吏司郎中臣依钦素、郎中臣四德保、郎中臣杨毓江、额外郎中臣欧阳衡、员外郎臣宽宁、员外郎臣觉罗五灵阿、员外郎臣留宝、员外郎臣祥瑛、员外郎臣刘洋、员外郎臣任兰佑、员外郎臣刘尹衡、额外员外郎臣范重棨、主事臣锡礼岱、主事臣富勒敦、主事臣额腾伊、主事臣庆徕、主事臣象曾、主事臣徐名绂、额外主事臣那清安、额外主事臣那丹珠、额外主事臣徐旭曾、额外主事臣郝懿行、额外主事臣张曾谦、额外主事臣朱嗣韩、额外主事臣莫南采、额外主事臣周维垣。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九六~八九七页。

  ·九八、闽浙总督阿林保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阿林保护题为台湾换防兵丁加给银两、造册报销事:窃照福建台湾换防兵丁,钦奉恩旨,令将入官叛产,酌量拨给帮贴等因,经前抚臣徐嗣曾等奏请每兵每月于应得钱粮之外,按名加给银四钱,即就台地支给。计岁需加给银六万三千三百余两,在于抄出各路叛产及从前查封翁云宽、杨光勋等抄产岁收租息内变价给放。如有不敷,再于台湾府盐埕项下溢额盈余充补。又经前台湾镇臣奎林等奏报戍兵加给月饷,于干隆五十五年正月起支,并经原任总督臣伍拉纳奏明每年照额估定,如有事故截旷,按日截除,留存充用,年底造册,随同俸饷养廉一律报销,均经准到部覆,并令嗣后按年核明戍兵名数,照数赏给,仍于年底令台湾镇会同台湾道查明实给银数并截旷银两,造册汇报该督,核转报部查核等因,遵照在案。兹据福建布政使景敏详称:嘉庆十一年分台湾戍兵加给饷银报销一案,准台湾镇移,据各营造送数册到司。查台湾、澎湖各营共额兵一万三千三百九十二名,内除经制外委一百员、柁炊八十九名外,实兵一万三千二百三名,应额给加饷银六万三千三百七十四两四钱。内除各营自嘉庆十一年正月起至十二月底止,实在兵丁通共支过加饷银六万一百九十九两八钱九分,缺截旷银三千一百七十四两五钱一分,所有应支银两,于嘉庆十年征收叛产租息及盐埕项下动支,备造实支、实截各册,详送察核具题。再查叛产田园同查封翁云宽、杨光勋等田园年收租息数目,先准台湾道府先后造册送司,业将征收租息并开除支销各数,核至嘉庆九年止,详请题咨在案。其十年分应造前项各册,业经严催,未据送到,应俟催造到日,另详请咨。所有支给此项戍兵加饷银两,先行按照额估核算办理。至此项报销册籍,向系随同兵马奏销各册一律详题,缘嘉庆十一年分台澎各营应造前项册籍,台湾各营均已依限送司,惟澎湖二营节催未送,无凭汇核报销,是以稍迟。所有造册迟延职名,自应归于澎湖二营开送,并请俟飞催该二营查取到日,另行详请咨参核议,合并声明等情前来。臣复核无异,除册分送户、兵二部及户科查核外,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张师诚合词具题,伏乞皇上睿鉴,敕部核覆施行。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嘉庆十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阿林保。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九○○页。

  ·九九、户部题本

  太保文渊阁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管理户部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臣庆桂等谨题为奏销事:户科抄出福建巡抚张师诚题销台湾镇标等营嘉庆十三年分官兵俸饷马干银米等项一案,嘉庆十六年十一月初六日题,十二月十九日奉旨:该部察核具奏,钦此;钦遵于本日抄出到部。当经臣部将册造官兵马匹及各员委署任卸日期是否相符,行查兵部去后,今于嘉庆十七年二月十二日,准兵部查覆到部。该臣等查得福建巡抚张师诚疏称:福建省嘉庆十三年分兵马等项奏销,经臣恭疏具题,并声明台湾镇标中左右三营、台湾城守左右二军、南路营、下淡水营、台湾北路中左右三营、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北路淡水营、澎湖左右二营应造奏销各册,屡催未据造送,是以未能汇入通省随同造报,请俟催送到日,另行具题在案。兹据布政使景敏详称,准台湾镇补送前项册籍前来。查福建省台湾镇标中左右三营、台湾城守左右二军、南路营、下淡水营、北路中左右三营、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北路淡水营、澎湖左右二营嘉庆十三年分官兵马匹共应需俸饷干银二十三万五千四百一十两五钱九分一厘六毫,内除支给过俸饷干银二十一万五千三百一十五两二钱九分四厘,存剩嘉庆十三年分建旷银二万九十五两二钱九分七厘六毫。再除支给过委署营务并外委拔署把总事务郑端本等共支俸薪、马干饷米银四千七百三十四两五钱七分九厘三毫,实存剩十三年分建旷银一万五千三百六十两七钱一分八厘三毫。又台湾镇标中左右三营、台湾城守左右二军、南路营、下淡水营、北路中左右三营、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北路淡水营、澎湖左右二营嘉庆十三年分原估兵米五万二千二百二十八石八斗,折粟一十万四千四百五十六石六斗,内动原估台湾府属淡防、台湾、凤山、嘉义、彰化等厅县支给过米四万八千六百四十石九斗二升,又支给过外委吴梦连等拔署把总未经授札以前照例共支外委本任米七十五石一斗五升,通共支米四万八千七百一十六石七升,折粟九万七千四百三十二石一斗四升,实存淡防、台湾、凤山、嘉义、彰化等厅县仓建旷米三千五百一十二石七斗三升,折粟七千二十五石四斗六升。所有支给俸饷米谷,以及缺截旷小建等项备造支销实数,并缺截旷简明总册,详送察核题销。臣复核无异,除册送部外,谨会同闽浙总督臣汪志伊合词具题等因前来。

  查嘉庆十三年分福建省各营官兵、马匹支过俸饷、马干银米题销案内,据该抚声明台湾镇标中左右三营、台湾城守左右二军、南路营、下淡水营、北路中左右三营、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北路淡水营、澎湖左右二营应造奏销各册,屡催未据送到,俟送到另行具题在案。今据福建巡抚张师诚疏称:台湾镇标中左右三营、台湾城守左右二军、南路营、下淡水营、北路中左右三营、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北路淡水营、澎湖左右二营嘉庆十三年分应需官兵俸饷、马干等银二十三万五千四百一十两五钱九分一厘六毫,米五万二千二百二十八石八斗,折粟十万四千四百五十七石六斗,内除支过俸饷、马干银二十一万五千三百十五两二钱九分四厘,存剩建旷银二万九十五两二钱九分七厘六毫,再除支给过委署营务并外委拔署把总事务郑端本等俸薪、马干等银四千七百三十四两五钱七分九厘三毫,实存剩建旷银一万五千三百六十两七钱一分八厘三毫。给过米四万八千六百四十石九斗二升,又给过外委吴梦连等拔署把总未经授札以前共支外委本任米七十五石一斗五升,通共米四万八千七百十六石七升,折粟九万七千四百三十二石一斗四升,实存剩建旷米三千五百十二石七斗三升,折粟七千二十五石四斗六升等语。臣部查前项原估俸饷、马干银米各数,核与原报嘉庆十三年奏销案内另存数目相符,其各营官兵马匹及各员委署任卸日期既据兵部查覆与册造数目符合,所有支过俸饷、马干银米俸薪等项,臣部按册核算,惟支给过委署营务并外委拔署把总事务郑端本等共支俸薪、马干等银四千七百三十四两五钱七分九厘三毫,数目不符,应令该抚转饬详细查明报部查核,其余给过银米数目均属相符,应准开销。至存剩建旷银米,仍令该抚归于下年奏销册内报部查核。至此案奏销应于十四年题报,今迟至十六年始行具题,殊属迟延,应令该抚即将应议各职名查取送部核议。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嘉庆十七年六月初八日,太保文渊阁大学士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管理户部理藩院事务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圆明园八旗内府三旗正黄旗满洲都统骑都尉臣庆桂、经筵讲官内大臣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清字经馆总裁镶白旗满洲都统管理圆明园事务臣托津、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降一级留任臣曹振镛、左侍郎镶白旗汉军副都统臣景安、左侍郎署吏部左侍郎臣初彭龄、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右侍郎管理钱法事务署吏部左侍郎总管内务府大臣武英殿总裁文渊抄提举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镶黄旗满洲副都统管理咸安宫事务降一级从宽留任臣觉罗桂芳、右侍郎管理钱法事务臣赵秉冲、福建清吏司郎中臣庆文、郎中臣瑺弼、郎中臣赵学辙、额外郎中臣张申三、员外郎臣祥明、员外郎臣舒宁、员外郎臣象曾、员外郎臣查元偁、员外郎臣张三纲、额外员外郎臣傅家显、主事臣和明额、主事臣穆尔古瑚碧勒虎、主事臣卢浙、额外主事臣额腾伊、额外主事臣张曾谦、额外主事臣孔继堠、额外主事臣郝懿行。

  旨:依议。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七~九○八页。

  ·一○○、户部题本

  (上缺)内大臣管理户部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臣庆桂等谨题为题请豁免事:户科抄出四川总督常明将川省各营出师台湾案内参革、开除、病故弁兵原借行装俸赏未完银两、分别应免、应扣、造册具题一案,嘉庆十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题,四月二十五日奉旨:该部议奏,钦此;钦遵于本日抄出到部。当经臣部将册造参革、开除、病故各弁兵员名数目是否相符,行查兵部去后,今于七月二十八日准兵部查明咨覆到部。该臣等查得四川总督常明疏称:川省出师台湾官兵、原借行装俸赏银两业已参革开除、病故、无饷可扣、应照例请免一案,兹据四川布政使方积详称:准各标镇协营查明出师台湾案内,除现在官兵依限听候坐扣完缴外,计参革、开除、病故弁兵五百三十一员名,共原借行装俸赏银五千六百八十两八钱七分一厘六毫,内除一次宽免外,尚应扣银三千九百九十五两九分七厘三毫,内已扣收过银四百三十八两七钱三分七厘五毫,实未完银三千五百五十六两三钱五分九厘八毫,俱系例内借支之项,现在无饷可扣,造册移请照例请免。复查前项弁兵例内借支行装俸赏银两,曾经造册详请题销在案,今既准查明各该弁兵业已参革、开除、病故,无饷可扣,所有借支未完银两,核与部议应免章程相符,自应照例请免,以广皇仁而示体恤。理合分晰汇造花名银数清册,具文详请察核,具题请免等情。臣复核无异,除册送部外,理合具题等因前来。

  查四川省各营官兵派调出师台湾案内例借行装俸赏银两,先据该督咨请于嘉庆十三年春季为始,按季起扣等因,经臣部覆准照办在案。今据该督题报各标镇协营查明出师台湾案内,除现在官兵依限听候坐扣完缴外,计参革、开除、病故弁兵五百三十一员名,共原借行装俸赏银五千六百八十两八钱七分一厘六毫,内除一次宽免外尚应扣银三千九百九十五两九分七厘三毫,内已扣收过银四百三十八两七钱三分七厘五毫,实未完银三千五百五十六两三钱五分九厘八毫。查前项弁兵例内借支行装俸赏银两,曾经造册题销在案,今既准查明各该弁兵业已参革、开除、病故,无饷可扣,所有借支未完银两,核与部议应免章程相符,自应照例请免等语。查册造参革、开除、病故各弁兵员名数目,现准兵部查复核与该督造报兵部册内数目相符。惟查该弁兵等回营以后,未经事故以前期内尽可坐扣,乃该督先将应免之数划出始行起扣,殊属牵混。且前项借支银两既自嘉庆十三年春季起扣,何以截至十五年十二月底止,仅止扣收过银四百三十八两七钱三分七厘五毫,更属迟延,所有前项请免银三千五百五十六两三钱五分九厘八毫,臣部难以率准。应令该督查照指驳情节,将该弁兵等回营以后、未经事故以前期内应扣银两,即着落扣报迟延之员名下赔缴归款,报部查核。其余应免银两,再行分晰造册,取具切实印结,送部题请豁免。至现在官兵应扣银两,并令该督速饬按限扣解归款,报部酌拨。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嘉庆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太保文渊阁大学士领阁事内大臣管理户部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骑都尉臣庆桂、经筵讲官内大臣太子少保户部尚书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清字经馆总裁镶白旗满洲都统管理圆明园事务臣托津、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降一级留任臣曹振镛、左侍郎镶白旗满洲副都统臣成宁、刑部右侍郎兼署左侍郎臣章煦、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右侍郎管理钱法事务署吏部左侍郎总管内务府大臣武英殿总裁文渊阁提举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镶黄旗满洲副都统管理咸安宫事务降一级从宽留任臣觉罗桂芳、右侍郎管理钱法事务臣赵秉冲、郎中臣瑺弼、郎中臣斌良、郎中臣继德、郎中臣任兰佑、郎中臣钱学彬、员外郎臣宗室德庄、员外郎臣觉罗常英、员外郎臣玉符、员外郎臣欧阳厚均、主事臣那清安、主事臣琦昂、主事臣萧镇、主事臣牛坤、主事臣吴鼎臣、额外主事臣额腾伊、额外主事臣红带子文敏、额外主事臣李肄颂、额外主事臣宋潢、额外主事臣王启文、额外主事臣李湘茞、额外主事臣刘锡申、额外主事臣张旭、司务臣三多、额外司务臣范光灼。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九~九一○页。

  ·一○一、户部题本

  经筵讲官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管理户部事务镶白旗满洲都统臣托津等谨题为奏销事:户科抄出闽浙总督前署福建巡抚董教增将台湾原北路淡水营今改艋舺营暨内地抽拨艋舺营陆路兵丁嘉庆十六年支过兵米、补造清册请销一案,嘉庆二十五年正月二十六日题,三月二十三日奉旨:该部察核具奏,钦此。钦遵于本日抄出到部。当经臣部将册造兵丁名数是否相符,行查兵部去后。今于嘉庆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六日,准兵部查覆到部。该臣等查得:闽浙总督前署福建巡抚董教增疏称:福建省台湾原北路淡水营、今改艋舺营,嘉庆十六年分兵丁支过粮米,经前抚臣史致光恭疏题销,奉部行查一案,兹据福建督粮道冯鞶会同升任布政使明山详称:查台湾原北路淡水营今改艋舺营暨内地抽拨艋舺营陆路兵丁,嘉庆十六年分全年支过兵米三千九百八十八石八斗四升,折粟七千九百七十七石六斗八升,扣存建旷米五百一十五石六斗六升,折粟一千三十一石三斗二升,内存剩历年供粟内建旷米七十九石一斗二升,又存剩淡水厅仓建旷米四百三十六石五斗四升,业经造册详请题报,奉准户部核覆,行令将此案按月支过兵丁名数并缺截旷日期,造册补送兵部,并随案题报,以凭核销;至存剩建旷米五百一十五石六斗六升,折粟一千三十一石三斗二升,应令先行分别归还原款,造入奏销册内报部查核,并将报销迟延各职名随疏附参等因。遵即转行,将存剩前项建旷兵米粟石先行分别归还原款,归入奏销案内造报。所有本案报销迟延各职名,俯俟催取开送另详咨参外,合就补造该年支过米石兵丁名数,同缺截旷日期总细清册,随送题报核销等情。臣复核无异,除册揭送兵部外,再闽浙总督系臣本任,毋庸会衔,合并陈明,理合具题等因前来。

  查福建省台湾各营,嘉庆十六年兵马奏销案内,声明北路淡水营报销兵米数册,另行核实请销;又台湾北路淡水营,嘉义十六年额设兵丁陆百三十六名,原估米二千四百八十石四斗,其内地抽拨添设兵丁应需米石,未经随同台湾各营经制额兵数内估计,系就历年存剩供粟内动支。嗣据调任福建巡抚史致光题报,原北路淡水营今艋舺营、又内地抽拨艋舺营陆路兵丁嘉庆十六年共应需米四千五百四石五斗,折粟九千零九石,计实给米三千九百八十八石八斗四升,折粟七千九百七十七石六斗八升,内动原估淡水厅额征供粟四千八十七石七斗二升,又动支淡水厅历年存剩供粟三千八百八十九石九斗六升,计扣存建旷米五百十五石六斗六升,折粟一千三十一石三斗二升,内存剩历年供粟内建旷米七十九石一斗二升,又存剩淡水厅仓建旷米四百三十六石五斗四升;经臣部以前项给过米石兵丁名数行查兵部,覆称未据该抚项目造册送部,无凭核对,所有该年支给过该营兵米亦难核准,行令该抚速将此案按月支过兵丁名数并缺截旷日期造册补送兵部,并随案题报,以凭核销;至存剩建旷兵米粟石,行令该抚先行分别归还原款,造入奏销册内报部查核,并将报销迟延各职名随疏附参,仍行文兵部查照在案。今据闽浙总督前署福建巡抚董教增将台湾原北路淡水营今改艋舺营暨内地抽拨艋舺营陆路兵丁嘉庆十六年支过米石兵丁名数补造清册,随送兵部,并题报请销前来。查前项给过米石兵丁名数,既据兵部覆称,核与该抚册报相符,所有给过该营兵米三千九百八十八石八斗四升,臣部按册核算,数目符合,应准开销。至存剩建旷兵米粟石,既称转行分别归还原款,归入奏销案内造报,应令即行造入奏销册内报部查核。其本案报销迟延各职名,声明俟催取开送,另行咨参,应令该署抚速即开揭送部查议。此案科抄于嘉庆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三日到部,于四月二十六日准兵部查覆,兹于六月十八日办理具题,合并声明。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嘉庆二十五年六月十八日,经筵讲官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管理户部理藩院事务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会典馆清字经馆总裁镶白旗满洲都统管理圆明园八旗事务臣托津、太子少保内大臣户部尚书管理内翻书房左翼幼官学事务正蓝旗满洲都统臣景安、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尚书国史馆总裁臣卢荫溥、左侍郎正黄旗满洲副都统臣文孚、左侍郎南书房行走臣姚文田(差)、御前侍卫右侍郎管理钱法事务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造办处圆明园内事务銮仪卫銮仪使向导处大臣镶白旗满洲副都统镇国将军臣宗室禧恩、经筵讲官右侍郎管理钱法事务臣王鼎、福建清吏司郎中臣依满泰、郎中臣张甲三、员外郎臣额腾伊、员外郎臣崇龄、员外郎臣富尔锦、员外郎臣关龄保、员外郎臣刘尹衡、主事臣四德保、主事臣恩成、主事臣达林、主事臣武隆阿、主事臣托恩多、主事臣张锡谦、主事臣李鹏、主事臣萧光浩、额外主事臣王若闳、额外主事臣朱能作、额外主事臣尹佩珩、额外主事臣郝懿行、额外主事臣彭玉田。

  旨:依议。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一八~九一九页。

  ·一○二、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赵慎畛奏」移会

  户部为移会事:福建司案呈,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赵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三年五月日,主政僧。

  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臣赵慎畛跪奏为应拨本年台湾澎湖饷银、分载兵船、委员督运、循例具奏、仰祈圣鉴事:窃据藩司诚端详称:道光三年台湾各营应领俸饷马干养廉等银二十一万一千一百二十九两零,内据台湾府查明历办成案,将台湾各厅县应解钱粮等款详请划抵银四万二千一百七十九两零,又台湾文武员弁兵丁应扣应追各项并归补司库要款由司扎扣银三万七千六百二十八两零,实支银一十三万一千三百二十二两零;又澎湖二营应领俸饷等银三万二千一百五十三两零,内据澎湖通判查明历办成案,详请划抵银四百六十二两零,由司酌扣要款银五千七百八十七两零,实支银二万五千九百四两;又应发还台湾府库垫给各款银一万一千六百一十一两零。以上统计发银一十六万八千余两,应调拨兵船六号,分载运交,所需防船军火及弁兵口粮,即于额派出洋缉匪弁兵数内挑带支给等情,具奏前来。臣查台湾、澎湖,远隔重洋,兵饷紧要,历年俱经酌拨兵饷装运,并派水师大员督解,本年仍应照办。查有委护澎湖协副将沉朝冠,现在厦门候风配渡,所有台湾、澎湖饷银,自可顺交督运。除咨移水师提督挑选坚固兵船六号,配足军火炮械,拨赴厦门均匀装配,并檄行沉朝冠遵照督饬领饷,暨委护文武员弁,小心管运,分赴台湾、澎湖交收,以昭慎重。臣谨循例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再闽浙总督系臣本任,毋庸会衔,合并声明。谨奏。

  道光三年四月二十七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二六页。

  ·一○三、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赵慎畛奏」移会

  户部为移会事:福建司案呈,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赵等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四年五月日,主政刘。

  闽浙总督臣赵慎畛、福建巡抚臣孙尔准跪奏为应发本年台湾澎湖饷银等项、分载兵船、委员督运、循例具奏、仰祈圣鉴事:窃据署藩司邱鸣泰详称:道光四年台湾各营应领俸饷、马干、养廉等银二十二万六千七百四十三两零,内据台湾府将各厅县应解钱粮等款详请划抵银六万九千二百九十四两零,又台湾文武员弁应扣应追各项并归补司库要款由司酌扣银六万三千三百一十九两零,实支银九万四千一百二十九两零;又澎湖二营应领俸饷等银三万五千四百一十二两零,据该营厅造册请划银一千二百八十六两零,由司酌扣要款银三千七十六两零,实支银三万一千零五十两;又应发还台湾府库垫给各款银二万五百七十两零。以上统计发银一十四万五千七百余两,应调拨兵船五号,分载运交。所需防船军火及弁兵口粮,即于额派出洋缉匪弁兵数内挑带支给,并声明前准部咨二年分公费不敷借支未还银两及嘉义县交代案内存库未解官庄税契等银,行令在于饷内扣收,遵于本年台饷内划收官庄银四万两,先行归补二年公费不敷咨借硝磺价等款,尚余未扣银两,扣款过多,恐碍兵饷,应再饬府提存府库于来年饷内补扣等情,详请具奏前来。

  臣等查台湾澎湖远隔重洋,兵饷紧要,历年俱经酌拨兵船装运,并派水师大员督解,除咨移水师提督挑选坚固兵船五号,配足军火炮械,拨赴厦门均匀装配,除檄委署烽火门参将林志忠会同即用知县刘功杰等督饬领饷暨委护文武员弁小心管运,分赴台湾澎湖交收,以昭慎重外,臣等谨循例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道光四年五月十六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二九页。

  ·一○四、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赵慎畛等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闽督赵等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年月缺)

  闽浙总督臣赵慎畛、福建巡抚臣孙尔准跪奏为专雇商船前往台湾装运内地兵米眷谷、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窃照台湾府应运内地各厅县兵米眷谷,向未按照商船梁头大小配运。每船配谷,自三、四十石至三百余石不等。前因各船户往往捏报遭风,切为规弊,以致不敷配载,历年每有积压,曾于嘉庆十六年、二十三、二十五等年,节次奏明,专雇商船前往装运,以清积欠,而裕兵粮。今自嘉庆二十五年雇船配运之后,按台湾三个月报册档该计,鹿耳门口暂截至上年九月止,八里岔口暂截至上年八月止,鹿港口暂截至上年十一月止,共有已运澳未配谷八万七千七百一十二石六斗七升九合一勺,未运澳谷六万四百四十三石二斗二升,统共未配运谷十四万八千一百五十五石八斗九升九合八勺。缘迩年海洋平靖,舟行来往无虞,商船多改小梁头丈尺,以取便捷,大船日渐稀少,小船运谷无多;上年募商运米天津七十余船,又皆免其配运台谷,以示体恤;是以积压较多。查台湾应运内地米谷,有关支给兵粮,内地各厅县台谷未能及时运至,而兵米必须按期支放,不得不借碾仓谷垫应,亦须赶紧归补,均未便任延。兹据藩司惠显详请循照历次办理章程,奏明专雇商船,前往装运。臣等伏查积欠谷石已有十四万八千一百五十余石之多,自应一起配运清楚,方为正办。惟查道光三年,浙省秋收积歉,奏明暂弛海禁,准令商人运米赴浙接济。上年又复招募商人运米十四万石前往天津。台湾虽系产米之区究属一郡之地,频年贩济外省,而本省漳泉等府又向需台米接济。查上年十一月,台湾上米每仓石价银二两四钱至二两八钱不等,较之常时已属稍昂。其十二月后市价,尚未据报到。此时若将积欠谷十四万八千余石,责令一起全运,再加以本年应运额谷八万六千余石,为数较多,不特大号商船一时不敷雇备,兼恐于台郡民食有碍,自应酌量筹办,以期于民食兵粮两有裨益。应请饬令厦防、蚶江二厅,雇备坚固大号商船四十只,约计每船可装谷二千余石者,前赴台湾,将已报运澳谷八万七千七百一十二石零,先行按数运回内地,分雇小船转运沿海各厅县仓交收。其尚未运澳谷六万四百四十三石零,俟来年察看情形,再行筹办。所有运谷脚费,行令厦防、蚶江二厅,按照例价,先行垫给。俟运谷报竣,赴司领回归款。并派委文武员弁,率领兵丁,各带炮械,防护督运。其防护兵丁所需口粮,查照前届章程,按照缉匪之例,在于生息项下动支,派委督运。俟谷石运竣后,分别记功,酌量拔委,以示奖励。并饬台湾道府,俟商船一到,即将已经运澳谷石,赶紧配装,克日内渡,毋许稍有迟延外,所有筹办专雇商船赴台运谷缘由,臣等谨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道光五年三月二十六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三八~九三九页。

  ·一○五、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孙尔准奏」移会

  户部为移会事:福建司案呈,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孙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六年五月日,主政赵。

  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臣孙尔准跪奏为应发本年台湾澎湖饷银等项、分载兵船、委员督运、循例具奏、仰祈圣鉴事:窃据藩司惠显详称:道光六年分台湾各营应领俸饷、马干、养廉等银二十万九千八百八十三两零,内据台湾府将各厅县应解钱粮等款详请划抵银八万五百九十五两零,又由司酌扣要款银五万四千七百七两零,实支银七万四千五百八十两零;又澎湖二营应领俸饷等银三万三千六十九两零,内据该营厅造册请划并由司核扣要款共银四千四百八两零,实支银二万八千六百六十一两零;又应发还台湾府库垫给各款银二万五千六百四十八两零。以上统计发银一十二万八千八百九十两零,应调拨兵船五号,分载运交。所需防船军火及弁兵口粮,即于额派出洋缉匪弁兵数内挑带支给。并声明前准部咨,台湾府属各县未完官庄及嘉义县交代案内未解税契银两,就饷划扣,于委解台饷折内声明等因。兹查台湾府属台、凤、嘉、彰四县未解完嘉庆十年起至道光元年止节年官庄银一十一万九千三百九十九两零,除于道光四、五两年台饷内划扣收银四万一千八百六两零外,实尚未解完银七万七千五百九十二两零,催据凤山、嘉义二县于道光四年奏销册报征完解府,嘉庆二十三年分起至道光元年止官庄共银五百七十七两零,现于应给道光六年台饷银内扣收司库尚未解完银七万七千一十五两零,应再严催完解,于下年台饷划收造报。至署嘉义县庞周交代案内存库税契银二千九百九十二两零,业于道光五年台饷内扣收司库。又交代册报存库嘉庆十年分官庄银八千六百七十六两零,已汇同该县额征十年分官庄银一万八千一百七十六两零,内征完银一万六千八百六十五两零,于嘉庆十三、十五、二十三、二十四等年台饷内扣收在案,应由府自行饬提解补,前扣饷款,并不在道光二年奏销案内开报台湾府属未解完嘉庆十年至道光元年止官庄银一十一万九千三百九十九两零数内等情,详请具奏前来。臣查台湾、澎湖远隔重洋,兵饷紧要,历年俱经酌拨兵船装运,并派水师大员督解,除咨移水师提督挑选坚固兵船五号,配足军火炮械,拨赴厦门均匀装配,并檄饬调署台湾水师副将庄芳机,会同委署淡水同知苏鏊等,督饬领饷,既委护文武员弁小心管运,分赴台湾、澎湖交收,以昭慎重外,臣谨循例恭折具奏,伏祈皇上圣鉴。再闽浙总督系臣本任,毋庸会衔,合并陈明。谨奏。

  道光六年五月十四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比。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四六~九四七页。

  ·一○六、户部「为内阁抄出福建巡抚韩克均奏」移会

  户部为移会事:福建司案呈,内阁抄出福建巡抚革职留任韩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七年五月日,副郎凤。

  福建巡抚革职留任臣韩克均跪奏为应发本年台湾澎湖饷银等项、分载兵船、委员督运、循例具奏、仰祈圣鉴事:窃据藩司吴荣光详称:道光七年分台湾各营应领俸饷、马干、养廉等银二十二万五千一百九十两零,内据台湾府将各厅县应解钱粮等款详请划抵银五万九千一百七十六两零,又由司酌扣要款银五万一千六百九十八两零,实支银一十一万四千三百一十五两零;又澎湖二营应领俸饷等银三万四千三百五十两零,内据该营厅造册请划并由司酌扣要款共银三千八百一十四两零,实支银三万五百三十六两零;又应发还台湾府库垫给各款银一万五千一百一十八两零。以上统计发银一十五万九千九百七十两零。又应调拨兵船六号,分载运交,所需防船军火及弁兵口粮,即于额派出洋缉匪弁兵数内挑带支给。并声明台湾府所属台、凤、嘉、彰四县未解完嘉庆十年起至道光元年止节年官庄银七万七千一十五两内,于上年六月间据台湾、凤山二县解完司库嘉庆十二、十三、十四等年官庄银六千二百六两零,又于七年台湾饷内扣收台湾、凤山、嘉义等县嘉庆十一年起至二十五年止官庄银七千二百九十两零,另行造入道光五年以前节年公费奏销册内造报。尚未完各年官庄银六万三千五百一十七两零,应再严催解完,于下年台饷划收造报等情,详请具奏前来。臣查台湾澎湖远隔重洋,兵饷紧要,历年俱经酌拨兵船装运,并派水师大员督解,除咨移水师提督挑选坚固兵船六号,配足军火炮械,拨赴厦门匀装,并檄饬现署闽安协副将武定太,会同试用知县陈国瑞等,督饬领饷,暨委护文武员弁,小心管运,分赴台湾、澎湖交收,以昭慎重外,臣谨循例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再闽浙总督系臣兼署,毋庸会衔,合并陈明。谨奏。

  道光七年五月初五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四八~九四九页。

  ·一○七、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孙尔准等奏」移会

  户部为移会事:福建司案呈,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孙等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八年正月日,主政刘。

  臣孙尔准、韩克均跪奏为筹议戍兵眷米、应请改给折色、以便随时支放、仰祈圣鉴事:窃照闽省内地各营拨戍台湾澎湖兵丁,于雍正年间,钦奉恩旨,每年赏银四万两,为各兵眷养赡之资。又每名月给眷口米一斗。嗣因延平、建宁、邵武、汀州、福宁各处,领运维艰,改给折色。惟福州、兴化、泉州、漳州等营戍兵,每年共支本色眷谷二万五千八百余石,在于台湾府属各县应征供谷内拨运,由管口厅员配交商船运回支放。从前台地米谷、糖货价值较贱,商民贸易船只来去络绎,是以配运不致迟误。近年以来,生齿日繁,食物渐贵,商贩获利无多,船只较前渐少,兵谷不能如数配运,以致频年积压。自嘉庆十六年至道光五年,屡经奏请专雇商船,委员往运,亦仅能暂时□□,不数年间又复积压如旧。本年经臣等奏请将道光七年额运米谷,勒限年内运竣,并将六年以前未运谷石,分作三年带运清楚,钦奉谕旨允准,转行钦遵在案。嗣据台湾道府具禀:兵谷眷谷年有定额,进口商船较少,实属不敷拨配,请将眷谷一项改解折色,以后专运兵谷,可免积压等情。臣等以眷谷一项,向系放给本色,据请改放折色,于该兵眷等支食有无窒碍,移咨水师、陆路两提臣核议去后。兹据覆称:饬据各营查询,该兵眷等以既领本色,每因台运愆期,不能随时支领,兹若改给折色,得与眷银同时关支,俱各情愿,自可照议办理等因,由司道复核详请具奏前来。

  臣等查台属每年应领兵米兵谷共有六万余石,加以此项眷谷二万五千余石,全赖商船配运。今赴台船只渐少,而贫眷应支月粮,不能缓待。内地各属,往往借动仓谷垫放,未能实时归补,殊非常法。臣等与藩司吴荣光再三筹酌,近年内地银价,每两可易制钱一千二、三百文。中稔之年,每石米价需钱二千二、三百文。按一米二谷计算,每米一石,折银二两,足敷兵眷买食。与上游延、建、邵、汀等营,以折色放给者,一律办理。如蒙俞允,应请自道光八年起,台属应运眷榖,每石折银一两,饬司筹款,随同眷银,一并发给各营承领。即于应拨台饷,划扣司库归款。其七年以前未运粮石若干,查明一律改放折色,亦于台饷内将谷价扣存司库,以免解运之繁。所有内地各厅县已经借动仓谷,仍饬采买归补,以实仓储。臣等谨合词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训示。再此项眷米改放折色,每年节省运脚银两,俟定案后,另行咨部报拨,合并陈明。谨奏。

  道光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奉朱批:该部议奏,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四九~九五○页。

  ·一○八、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孙尔准等奏」移会

  (移文缺)

  闽浙总督臣孙尔准、福建巡抚革职留任臣韩克均跪奏为应发本年台湾澎湖饷银等项、分载兵船、委员督解、循例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窃照台湾各营官兵俸饷,系预期造册,由台湾镇总兵核明应领银数,委员来省承领,由省添委文员并水师镇将解取。有台属厅县征完人丁饷税钱粮等项,向由台湾府造册声请,就饷划除,间有应扣要款,未经请划,由司择其紧要者,先行扣收,历办在案。本年台澎各营应领俸饷之,先据澎湖协副将孙德发委员赍到册领,其台饷支册未据送到,当经檄饬查催。旋据台湾镇道报称:领饷之署台协右营守备曾国章、南路营把总乔观海二员及兵丁人等,配坐商船在洋遭风击碎,另行备文委员请领等情。臣等以台湾孤悬海外,饷银最关紧要,若俟台湾饬行委员请领,未免需时,当即饬司按照额估数目,择其应扣要款,分别扣给,由省委员督运赴台,以免迟误。正在查办间,复据台湾镇并台湾府补造册领,另派署台协中营守备江奕喜等赍送到省,随即发司核办。兹据藩司吴荣光详称:本年台湾各营额支俸饷干粮共银二十一万六千一百十一两零,内据台湾府将台属厅县应解钱粮等款详请划抵银六万三百两零,又由司酌扣各款银四万九千三百三十两零,实应支银十万六千四百八十两零,又发还台湾府库垫给各款银六千四百七十五两零,又澎湖两营应领俸饷等银三万二千九百九十七两零,内据该营厅造册请划并由司核扣各款共银四千二百八两零,实应支银八千七百八十九两零。以上统计发银一十四万一千七百四十五两零,应调拨兵船五号装载,所需防船军火及弁兵口粮,即于额派出洋缉匪弁兵数内挑带支给。并声明台湾府属未解完嘉庆十年起至道光元年止官庄共银六万三千五百十七两零,本年兵饷□□山、嘉义二县册报征完嘉庆二十二年起至道光元年止共银三百六十三两零,业经就项扣收,另行造入道光六年以前节年台费奏销册内造报。尚未完各年官庄银六万三千一百五十四两零,应再严催解完,于下年台饷划收造报等情前来。除咨移水师提督挑选坚固兵船五号,配足军火炮械,拨赴厦门匀装,并檄饬调署督标水师参将沈镇邦会同署嘉义县知县张■〈亻普〉云等督饬领运,暨护送文武员弁小心管解,分赴台湾澎湖交收,以昭慎重,臣谨循例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道光八年五月三十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五三页。

  ·一○九、闽浙总督孙尔准奏折

  闽浙总督臣孙尔准等跪奏为应拨本年台湾澎湖饷银等项、分载兵船、委员督解、循例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窃照台澎各营俸饷,向依预期造册,由台湾镇总兵、澎湖协副将核明应领银数,委员来省承领,由省添委文员,并水师镇将督解。所有台属厅县征完人丁饷税钱粮等项,向由台湾府、澎湖厅造册声请,就饷划除,尚有应扣之款,由司择其紧要者先行扣收,历办在案。兹本年台湾各营应领俸饷,先准台湾镇委员赍到册领。其澎湖领饷文册,据报派委署澎湖右营守备黄联升赍送来省,乘驾胜字七号船在洋遭风击碎。臣等以澎湖孤悬海岛,若俟另行造册,委员请领,未免需时,当即饬司按照额估数目,择其应扣要款,分别扣给,由省委员解运,以免迟误。正在查办间,复据澎湖营厅补造册领,另派千总陈云蛟赍送到省。

  据藩司程含章详称:本年台湾各营额支俸饷干廉共银二十一万六千一百一十一两零,内据台湾府将台属厅县应解钱粮等款详请划抵银七万五千七百两零,又由司酌扣各款银六万四百零六两,实应支银八万一百五两零,又发还台湾府库垫给各款银四万四千二百八十一两零;其澎湖应领俸饷干廉等银三万二千九百九十七两零,内据该厅造册请划并由司核扣各款共银五千一百六十九两零,实应支银二万七千八百二十七两零。以上统计发银一十五万二千二百一十五两零,应调拨兵船六号装载,所需防船军火及弁兵口粮,即于额派出洋缉匪弁兵数内挑带支给。并声明台湾府属未解完嘉庆十年起至道光元年止官庄共银六万三千一百五十四两零,现据台湾、凤山、嘉义三县征完嘉庆十五年起至道光元年止共银四百二十三两零,业经就饷扣收,另行造入道光七年以前节年公费奏销册内造报。尚未完各年官庄银六万二千七百三十两零,应再严催完解,于下年台饷划收造报等情前来。

  查澎湖仅派千总陈云蛟来省领运,不足以昭慎重,除添派督标水师营守备邱镇功协解,暨咨移署水师提督挑选坚固兵船六号,配足军火炮械,拨赴厦门,听候匀载,并檄委铜山营参将黄贵、试用同知丁秉南督饬护送之文武各员弁,小心管解,分赴台湾、澎湖交收外,臣等谨循例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道光九年五月二十日奉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氏编第十本九五八~九五九页。

  ·一一○、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孙尔准奏」移会

  户部为移会事:福建司案呈,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孙等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十一年五月日,副郎春。

  闽浙总督臣孙尔准等跪奏为应发本年台湾澎湖饷银等项、分载兵船、委员督解、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窃据藩司惠吉详称:道光十一年分台湾各营应领俸饷马干养廉等银二十一万六千一百三十四两零,内据台湾府将各厅县应解钱粮等款详请划抵银六万六千四百六十五两零,又由司酌扣各款银六万六千四十四两零,实支银八万三千六百二十四两零,又发还台湾府垫给各款银一万三百六十两零;又澎湖二营应领俸饷等银三万二千九百九十七两零,内据该营厅造册请划并由司核扣各款共银三千四百六十一两零,实支银二万九千五百三十五两零。以上统计发银十二万三千五百十九两零,应调拨兵船四号,分载运交,所需防船军火及弁兵口粮,即于额派出洋缉匪弁兵数内挑带支给。并声明台湾府所属台、凤、嘉、彰四县未解完嘉庆十年起至道光元年止,节年官庄银六万二千二百五十八两零,现据续完各年银六百九十七两零,业经就饷扣收,另行造入节年公费奏销册内造报。尚未完各年官庄银六万一千五百六十两零,未便尽数扣收,致海外兵饷短绌,应严催上紧征解,于下年台饷划收造报等情,详请具奏前来。

  臣等查台湾、澎湖兵饷紧要,历年俱拨兵船装运,并派水师大员督解。除移咨水师提督挑选坚固兵船四号,配足军火炮械,拨赴厦门,听候装载,并檄委署督标水师营参将邵永福、候补州同汪世清,督饬文武各员弁小心管解,分赴台湾、澎湖交收外,臣等谨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道光十一年五月初九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六一页。

  ·一一一、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程祖洛等奏」移会

  户部为移会事:福建司案呈,内阁抄出闽浙总督程等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十四年六月十九日,副郎景。

  闽浙总督臣程祖洛、福建巡抚臣魏元烺跪奏为给发本年台湾、澎湖各营俸饷等项银两、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窃照台湾各营官兵俸饷等项,向由府厅营造册送司,分别扣抵支给。重洋远隔,往年俱至春夏之间始能接到交册,核明给发解往。其饷银未到以前,由府筹垫。上年因有垫办军需款项,府库尚未扣收。所有道光十四年分兵饷,诚恐不敷接济。当经臣等于正月间奏明先行拨银十万两,并发还府库垫给杂款银三万两,委员解往。应找若干,仍俟造册到日,核明办理。仰蒙圣鉴在案。

  兹据署藩司凤来详称:查核送到文册,台湾各营应领俸饷、马干、养廉等项银二十一万六千一十五两零,内除朋扣小建并由司酌扣各项银一十一万八百七两零,又先已解过银一十万两外,实找给银五千二百八两零,又发还台湾府垫给各款银一千四百九十两零;又澎湖二营应领俸饷等银三万二千九百九十七两零,内除该营厅造册请划并由司核扣各款共银四千九百一十七两零,实支银二万八千八十两零。以上统计发银三万四千七百七十八两零,应调拨兵船二号,装载运交。所需防船军火及弁兵口粮,即于额派出洋缉匪弁兵数内挑带支给。至台湾府属各县共未完嘉庆十年起至道光元年止官庄银五万六千九百四十八两零,业经完银一千二百六十八两零,另行造入节年公费奏销册内造报。尚未完各年官庄银五万五千六百八十两零,未便尽数扣收。至海外兵饷短绌,应严催上紧征解,于下年台饷划收造报等情,详请具奏前来。

  臣查支给扣收数目,俱各相符。咨行水师提督挑选坚固兵船二号,配足军火炮械,并委文武员弁解至厦门,登舟分赴台湾澎湖交收外,臣等谨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道光十四年六月初三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七一页。

  ·一一二、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邓廷桢等奏」移会

  户部为移会事:福建司案呈,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邓等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二十年六月日,正郎德。

  闽浙总督臣邓廷桢、福建巡抚臣吴文镕跪奏为给发本年台湾澎湖各营俸饷等项、并附解台属备建汛署兵房工料银两、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窃照台湾各营官兵俸饷等项,向由府厅营造册送司,分别扣抵支给,历办在案。兹据署藩司常恒昌详称:台湾各营道光二十年分应领额支俸饷马干养廉等银二十一万六千四百一十六两零,内除朋扣小建并台湾府造册请除及由司划扣各要款共银一十五万三千三百二十八两零,实给银六万三千八十八两零,又发运台湾府库垫给各款实发银一千三百一十九两零;又澎湖二营应领俸饷等银三万二千九百九十七两零,内除朋扣小建并由司核扣各款共银一万一千四百一十两零,实给银二万一千五百八十六两零;又台属备建汛署兵房等项工料银,除先发外,兹附解银六万二百三十六两零。以上统计发银十四万六千二百三十两零。例应调拨兵船配运,惟查现当水师攻逐夷船紧要之际,各兵船在洋巡缉,不敷分运,应权雇商船二只装载,以期迅速稳渡。所有船价口粮,饬厅照数给发,不得抑勒扰累。嗣后装运饷银,仍照原案办理等情,详请具奏前来。臣等查支给扣收数目,俱各相符。除批饬暂雇商船分别运交,并檄委护理水师提标后营游击黄步青,会同候补通判钱燕喜等,督同文武员弁解至厦门登舟,将饷银解赴台湾府、澎湖厅交收。其备建汛署兵房等项工料银两,饬令解交台湾道库收贮,转发各厅县承领,赶紧修建,以资武备。臣等谨合词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道光二十年五月二十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八三~九八四页。

  ·一一三、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邓廷桢奏」移会

  户部为移会事:福建司案呈,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邓奏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二十年八月日,正郎德。

  闽浙总督臣邓廷桢等跪奏为预筹台湾来岁兵饷、先期酌拨解贮、以备缓急、恭折奏祈圣鉴事:窃照台湾地方孤悬海外,向由内地拨兵戍守,应需饷银,历系奉部指拨。上年征存地丁,于当年春间解往分给,年额需银十余万两,计口授食,最为紧要。该处重洋远隔,风汛靡常,平时已虞濡滞,兹当逆夷在浙滋事,闽省为来往咽喉,万一稍有梗阻,所关匪细,更宜及早预图。臣等与藩司悉心商确,台营道光二十一年分粮饷,尚未奉部指拨,现在司库存有二十年分地丁银两,可先酌拨银六万两,派员运解台湾府,交收贮库,以备来岁春厦兵饷之用。海外存款稍裕,则兵心大定,缓急可以无虞。所有此项预拨银两,仍俟部拨二十一年兵饷时,另行作正开销。除饬司赶紧委员解往外,臣等为筹备海外兵饷起见,谨合词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道光二十年七月二十八日奉朱批:依议,该部知道。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八五页。

  ·一一四、户部「为闽浙总督颜伯焘等奏」移会

  户部为移会事:福建司案呈,所有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二十一年四月日,副郎佛。

  闽浙总督臣颜伯焘、福建巡抚臣吴文镕跪奏为给发本年台湾澎湖各营俸饷等项银两、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窃照台湾各营官兵俸饷等项,向由府厅营造册送司,分别扣抵支给,历办在案。兹据藩司曾望颜详称:台湾各营道光二十一年分连闰应领额支俸饷马干养廉等银二十三万二千四十七两零,内除朋扣小建并台湾府造册请除及由司划扣各要款共银一十一万五千九百九十四两零,又除上年预发银六万两外,实找给银五万六千五十三两零,又发还台湾府库垫给各款实发银一万八千八百七十二两零;又澎湖二营应领俸饷等银三万五千三百三十七两零,内除朋扣小建并澎湖厅开折请除暨由司核扣各款共银六千二百六十九两零,实给银二万九千六十七两零;又澎湖厅上年因防夷紧要,经向台湾府库借支银五千两,今应于筹备军需款内拨出银五千两发还台湾府归款,以免海外库款短绌。以上统计发银十万八千九百九十二两零。向例应拨兵船装载,并添委水师将弁由厦督同解运。惟现当防堵夷船紧要之际,兵船不敷分运,所有台饷应由省暂雇商船装配,较为便捷。澎湖相去厦门不远,其澎饷应仍解厦门,用商船运往。至台、澎两处兵饷,原派有守备千把总来省领解,并由省派委知县会同解往,足资照料。水师将弁现在调遣需员,均难分身,亦毋庸添委。详请具奏前来。臣等查支给扣收数目均各相符。除批饬暂雇商船并檄委即用知县王廷干,督同领解文武员弁,将台饷及发还各银两,由省港配船径渡八里岔登岸,解赴台湾府库收贮,其澎湖饷银,委令试用知县杨治生等解厦门配船,运赴澎湖厅库交收,以昭慎重外,臣等谨合词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道光二十一年闰三月二十六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八六~九八七页。

  ·一一五、户部「为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移会

  户部为移会事:福建司案呈,所有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主政裕。

  闽浙总督臣刘韵珂、福建巡抚臣刘鸿翱跪奏为台湾应运内地兵米兵谷、因赴台商船稀少、仍请半本半折、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窃照台湾府属,递年应运澎湖及内地各府厅县仓兵米兵谷,向藉商船赴台贸易,搭配运至内地。前因夷氛未靖,来往商船稀少,拨配不敷,经臣刘鸿翱会同前督臣怡良恭折奏请将台运米谷,除澎湖、南澳二厅仍旧全运本色外,其余内地各仓,自道光二十一年起,一律改为一半折色,仿照眷米折色成案,每谷一石折银一两,每米一石折银二两,由司筹款给发,在于次年应发台饷银内划扣归款,责令台湾各县,于额征借粟内划出变价,归补台饷。一俟夷匪平定,照旧章全运本色支给。钦奉谕旨允准在案。计自二十一年起,至今四载,均系半本半折,给发各兵承领。兹于题销二十二年内地官兵俸饷案内,准到部咨,现在夷匪平定,台运折色米谷,应令复照旧章,饬令台属全数运给,毋误兵糈,而免轇轕等因。当经转饬遵照。适值藩司徐继畬赴厦查办夷务,经臣等饬令顺便察看筹办去后。

  兹据藩司徐继畬会同督粮道尚阿本详称:台运兵米谷石,前因夷务未平,商船稀少,不敷拨配,议请改折一半。现今洋面肃清,本应复照旧章,全运本色。无如迩来商船仍属无多,兼之本年三月间海面飓风大作,泉厦商船在台港击碎三十余只,商情益形困累。藩司查办夷务,两次赴厦,目击商情,此时若责令全运,万难配足,兵丁饭食,必不能按期给发,有关兵糈,仍应查照前案,全运澎湖、南澳兵谷一万七千余石,并内地各仓折半谷二万余石,又折半米三千九百余石,其余一半折色支给,请奏前来。

  臣等覆查配运官谷,本非商情所愿,向例按船只之大小,定配谷之多寡,势不能因船只较少,责令加倍配运,转致畏葸不前。至各营兵粮,自二十一年改议半本半折以来,均以按期领价,随时买食,各营称便。且各兵于内地各府地方,零星买食,于民食亦毫无妨碍。应请将台运内地各府地方厅县兵米兵谷,仍照二十一年奏案,改为折色一半,给兵买食,划抵台饷归款。俟三、四年后察看情形,能否照旧全运,再行奏请办理。除咨覆户部外,臣等谨合词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初三日,内阁奉上谕:刘韵珂等奏台运内地兵米兵谷仍请改折一折,前因赴台商船稀少,应运内地米谷,不敷搭配,酌量改为一半折色。兹据查明,台商困累,船只仍属无多,各营兵粮,自改议半本半折以来,按期领价,随时买食,亦于民食毫无妨碍。着照所请,所有台运内地各府厅县兵米兵谷,仍改为折色一半,划抵台饷归款。俟三、四年后察看情形,如可照旧全运,即行奏明办理。该部知道。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九○~九九一页。

  ·一一六、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武选司案呈,内阁抄出前事一案,相应抄录原奏,并所奉谕旨,移会贵处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原抄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二十五年七月日,主政张。

  闽浙总督臣刘韵珂、署理福建巡抚臣徐继畬跪奏为给发本年台澎各营俸饷银两、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窃照台湾各营官兵俸饷等项,向由府厅营造册送司,分别扣抵支给,历办在案。兹据署藩司裕康详称:台湾各营道光二十五年分应领额支俸饷马干养廉等银二十一万六千四百一十六两零,内除朋扣小建并台湾府造册请除及由司划扣各要款共银一十四万八千五百一十八两零,实给银六万七千八百九十七两零,又发还府库垫给各款实收一千七百七十七两;又澎湖二营应领俸饷等项银三万二千九百九十七两零,内除朋扣小建并澎湖厅开揭请除暨应由司核扣各款共银六千一百三十两零,实给银二万六千八百六十七两零。以上统计收银九万六千五百四十二两零。查照上年成案,分由省港厦门配渡,详请具奏前来。臣等查台湾、澎湖饷银,向例应檄兵船装载,并添委水师将弁,由厦督同解运。惟现在兵船在洋巡缉,兼因上年十月起程配载四起班兵赴台,间有未经内渡,不敷分运。所有台湾饷银,应仍由省港暂雇商船装配,径渡八里岔,较为便捷。澎湖相去厦门不远,饷银若随台饷驶往八里岔登岸,解赴台郡,转由鹿耳门配运澎湖,周折甚多,徒延时日,应照旧章,由厦雇备商船配渡,俾得迅速抵澎。至台澎两处兵饷,原派有守备、千把总来省领解,并由省添委文员会同解往,足资照料,水师将弁,亦毋庸添委。除饬令暂雇商船,配足防船弁兵军火炮械,并檄委试用通判陈汝实督同台湾派委来省之领解文武员弁,将台饷及收还各银两由省港配船径渡八里岔登岸,解赴台湾府库收贮,其澎湖饷银委令试用从九品胡昌源会同饷员领运,由厦门出口,驶赴澎湖厅库交收,以昭慎重外,臣等谨合词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道光二十五年七月初五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九一~九九二页。

  ·一一七、户部「为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移会

  户部为移会事:福建司案呈,所有前事一折,相应抄单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二十六年六月日,副郎福。

  闽浙总督臣刘韵珂、福建巡抚臣郑祖琛跪奏为给发本年台澎各营俸饷银两、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窃照台湾各营官兵俸饷等项,向由府厅营造册送司分别扣抵支给历办在案。前据兼署藩司武棠详称:台湾各营道光二十六年分连闰应领俸饷马干养廉等银二十三万二千四十七两零,内除朋扣小建并按台湾府造册请除及由司划扣各要款共银一十六万七百一十两零,实给银七万一千三百三十七两零,又发还府库垫给各款实发银一万三千八百八十五两零;又澎湖二营应领俸饷等银三万五千三百三十七两零,内除朋扣小建并澎湖厅开折请除暨由司核扣各款共银九千五百二十两零,实给银二万五千八百一十七两零。以上统计发银一十一万一千三十九两零。查照上年成案,分由省港厦门配渡详请具奏。前署抚臣徐继畬卸事,未及办理,移交前来。

  臣等查台湾、澎湖饷银,向例应拨兵船装载,并添委水师将弁,由厦督同解运。惟现在兵船在洋巡缉,兼值本年四月起程配载头起班兵赴台,不敷调拨分运。所有台湾饷银,应仍由省港暂雇商船装配,径渡八里岔,较为便捷。澎湖相去厦门不远,饷银随台饷驶往八里岔登岸,解赴台郡,转由鹿耳门配运澎湖,周折甚多,徒延时日,应照旧章,由厦雇备商船配渡,以期迅速。至台、澎两处兵饷,原派有守备千把总来省领解,并由省添委文员会同解往,足资照料,水师将弁,亦毋庸添委。除饬令福防、厦防二厅暂雇商船,配足防船弁兵军火炮械,并檄委候补通判张启煊,督同台湾派委来省之领解文武员弁,将台饷及发还各银两,由省港配船,径渡八里岔登岸,解赴台湾府库收贮,其澎湖饷银,委令试用从九品姚涵,会同饷员领运,厦门出口,驶赴澎湖厅库交收,以昭慎重外,臣等谨合词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道光二十六年闰五月二十八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九七页。

  ·一一八、福建巡抚徐继畬奏折

  福建巡抚臣徐继畬跪奏为给发本年台澎各营俸饷银两、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窃照台澎各营官兵俸饷等项,向由府厅营造册送司,分别扣抵支给,历办在案。兹据藩司陈庆偕详称:台湾各营道光二十七年分应领俸饷马干银等银二十一万六千四百一十六两零,内除朋扣小建并台湾府造册请除及由司划扣各要款共银一十三万二千五百一十六两零,实给银八万三千九百两零,又发还府库垫给各款银三万三千五百一十六两零;又澎湖三营应领俸饷等银三万二千九百九十七两零,内除朋扣小建并澎湖厅开折请除暨由司核扣各款共银一万四千三百五十一两零,实给银一万八千六百四十六两。以上统计发银一十三万六千六十五两零。循照旧章,仍由厦门配渡,分运澎湖台郡交收等情,详请具奏前来。

  臣查台湾、澎湖饷银,向例应拨兵船装载,并添委水师将弁,由厦督同解运。前因厦港夷氛未靖,台湾饷银自道光二十一年起,改由省港暂雇商船装配径渡八里岔登岸。查八里岔至台湾府尚隔陆程十站,抬运饷鞘,脚费甚多。此时通商已久,华夷乂安,所有本年解台大饷,自应仍复旧章,由厦配渡,以节糜费。惟现在兵船在洋巡缉,兼值本年四月起程配载三起班兵,不敷调拨。应查照上年成案,饬令厦防厅雇备商船装载。至台澎两处兵饷,原派有守备、千把总来省领解,并由省添委文员会同解往,足资照料,水师将弁,亦毋庸添委。除饬令厦防厅暂雇商船二号,配足防船弁兵军火炮械,并檄委试用通判朱璐等,督同台湾、澎湖派委来省领解文武员弁,将台澎饷银,及发还各银两,由厦配船,□度天时,诹吉出口,驶赴澎湖厅、台湾府交收,以昭慎重外,臣谨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再闽浙总督臣刘韵珂带印渡台阅伍,所有总督衙门事务,奏明交臣代办,毋庸会衔,合并陈明。谨奏。

  道光二十七年七月初六日奉(下缺)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九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