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臺灣縣志卷三
建置志
城池公署公館倉庫郵傳橋渡坊表卹政
輿圖既闢,建置斯興;因地制宜,人力所以贊天工也。臺灣形勢,與內地異。城環叢竹,作四省之藩籬;廳滿綠莎,萃同朝之簪紱。館舍飭而賓至如歸,委積充而倉貯不涸:泱泱乎大風哉!雖尺羽飛度重洋,長虹未能亙海,而郵傳橋渡,罔或缺焉。若夫北闕恩榮,華表時栖歸鶴,西岐政舉,海濱不見枯鮒:尤王化之大端也。志建置。
城池
公署
公館
倉庫
郵傳
橋渡
坊表
卹政
·城池
邑附郭,舊無城。雍正元年,知縣周鍾瑄創建木柵,周二千六百六十丈,形如半月。西至海岸,東至山川臺,南至下林仔,北至烏鬼井。設東、西、南、北大門四,東、南、北小門三。邑治沙土鬆浮,不宜開塹,故建柵而不濬壕。先是,康熙五十年,議築石城,雉堞砌磚;經委員勘估,以磚石等料,皆取資內地,工力浩大,費無所出,乃止。嗣居民請仿鳳、諸二縣,築造土堡之式,除西面臨海不築外,自南下林仔、土墼埕、鬼子山、春牛埔、上帝廟坑、中營埔、萬壽寺、中樓仔、北教場,直至北海尾,將南北東三面圍築堡牆,約高一丈八尺,上寬一丈,每丈用土十四方。牆頂高三尺、寬一尺五寸,用土半方。共土十四方半。每丈八層,每層用茅稈草四擔,共三十二擔。牆長一千七百八十丈,每丈約費銀六兩八錢零,計共需銀一萬二千二百四十六兩有奇。不果行。雍正十一年,上諭:『從前鄂彌達條奏:「臺灣地方僻處海中,向無城池,宜建築城垣砲臺,以資保障」。經大學士等議覆,令福建督撫妥議具奏。令據郝玉麟等奏稱:「臺灣建城,工費浩繁。臣等再四思維,或可因地制宜,先於見定城基之外,買備刺竹,栽植數層,根深蟠結,可資捍衛。再於刺竹圍內,建造城垣,工作亦易興舉」等語。朕覽郝玉麟等所奏,不過慮其地濱大海,土疏沙淤,工費浩繁,城工非易,故有刺竹籓籬之議。殊不知城垣之設,所以防外患;如必當建城,雖重費何惜?而臺灣變亂,率皆自內生,非禦外寇比;不但城可以不建,且建城實有所不可也。臺郡門戶曰鹿耳門,與府治近,號稱天險。港容三舟,旁皆巨石,峰棱如劍戟,舟行失尺寸,頃刻沉沒。內設砲臺,可恃以為固,其法最善。從前平定鄭克塽、朱一貴,皆乘風潮,舟行入港,水高港平,眾艘奔赴,無所阻礙。大兵一入,即獲安平港之巨舟,賊無去路,而撫其府市人民。南北路商賈,一聞官軍至,絡繹捆載而來;相依以自保。物力既充,軍氣自倍。賊進不能勝,退無可安,各鳥獸散,終無所逃遁;故旬日可以坐定。向使賊眾有城可據,收府市人民財物以自固,大兵雖入,攻之不拔,守安平,曠日相持,克敵不易。蓋重洋形勢,與內地異。此即明效大驗,固未可更議建制也。若謂臺灣築城,即以禦臺灣外寇,是又不然。從前兩征臺灣,皆先整兵泊舟於澎湖之南風澳,以候風潮之便,歲不過一時,時不過數日;若盜賊竊發,或外番窺伺,泊舟澎湖,則夕至而朝捕之。至南北二路,可通之地雖多,然如南路之蟯港,北路之八掌溪、海豐港、鹿仔港、大甲、二林、三林、中港、竹塹、蓬山,惟小舟可入,其巨港,大舟可入者,不過南路之打鼓、東港,北路之上淡水,其次則北路之笨港、鹹水港,去府治較遠,縱有外寇,亦不取道於此。備設砲臺,派撥汛兵,朝夕巡視,自足以資控禦。今郝玉麟等,請於見定城基之外,栽種刺竹,藉為藩籬;實因地制宜,甚有裨益。其淡水等處砲臺,務須建造,各屬並應增修,不可惜費省工,或致潦草。應如何舉行之處,著郝玉麟、趙國麟妥協定議具奏。欽此』。續經總督郝玉麟等題准,臺灣府治,自小北門起至南水門止,俱屬沙土,堪以栽種刺竹。其西面一帶,逼臨海濱,潮汐往來,難以種竹,應建大砲臺兩座,設立敵臺、城門望樓等項。至府治西北一方,現有鎮營駐劄營盤,惟東南一處,並未設立。議於大東門內設立營盤一處,小南門邊設立營盤一處,仍與各營盤一體圍植刺竹;並南路之茄藤港等處,建砲臺十座;府治西面一帶,砲臺空隙處所設立木柵,以資捍蔽。是年,周植刺竹,計一萬七千九百八十三叢。乾隆元年,發帑金斫石,築城門七座,建樓其上,護以女牆,每座周二十五丈,高二丈八尺,闊六丈六尺,深三丈五尺。並建窩舖十有五,每座高一丈九尺,闊一丈四尺,深一丈六尺(臺邑分界,自小東門起,由大東門至山川臺止,內城門二座,窩舖四座。鳳邑分界,自山川臺至下林仔止,內城門二座,窩舖六座。彰邑分界,自下林仔至烏鬼井止,內城門一座。諸邑分界,自烏鬼井至小東門止,內城門二座,窩舖五座。四縣各分城柵六百六十五丈五尺)。五年,總鎮何勉捐資,就大北門內京營盤築土堡,砌以磚,高一丈一尺,周三百三十丈。
澎湖新城,在媽宮西金龜頭,偽時舊址。康熙五十七年,總督覺羅滿保、巡撫陳璸、布政沙木哈捐造。周圍不及里許,設門二,內無居民,惟營兵更番戍守。城南臨海,置砲位,以備守禦。
·公署
察院署在東安坊。坐北向南,原鳳山縣公館舊址。雍正元年,建大堂、川堂各一座,左右為滿漢察院、住宅各二進;旁列廂房各十余間。堂前為儀門,又前為大門,門外木柵照牆。東西轅門兩旁鼓亭外,為掛號房,為官廳。乾隆元年,滿察院白起圖闢左旁曠地為射圃,搆亭三十間。五年,漢察院楊開鼎闢右旁曠地為射圃,構亭未就;十六年,漢察院錢琦成之。
巡道署在西定坊。坐東向西,凡三座,每座三進;由大門儀門入而廳事,顏曰「敬事堂」。堂之右為齋閣,為住宅。堂左則掾吏處之。堂下左右廨舍,輿隸居之。大門內,左為福德祠,右有官廳。其外為照牆,為鼓亭,為轅門。照牆外為巡捕廳。署后有斐亭、澄臺諸勝(見「古蹟志」)。署東南隅,有關帝廟、觀音堂、魁星堂(見「祠宇志」)。雍正十二年,巡道張嗣昌添建官廳。乾隆五年,巡道劉良璧建豐亭于署后東南隅。又澄臺側有天后廟:雍正三年,巡道吳昌祚建;乾隆十年,巡道莊年修。
府署在東安坊,南向。舊係偽宅,兩座毗連。后左畔一署傾圯,惟存右署,規制稍隘。雍正七年,知府倪象愷拓左畔基址,重建大堂、川堂二堂,東西齋閣、廂房、大門、儀門悉具。大門之內,左為土地祠,右為官廳。大堂下兩旁為六房,其外環以木柵,前列照牆。貢生黃國英董其事,五十余日落成。總督劉世明給匾曰「懷堂」。雍正九年,知府王士任捐建三堂一座,又置四層住屋一所,為東寧新署。
海防廳署一在西定坊,西向;一在鹿耳門,雍正八年奉文移駐。
澎湖廳署在大山嶼文澳。原巡檢舊署。
教授署在府儒學明倫堂后。建修年月、姓氏,詳學校志。
訓導署原在明倫堂左,乾隆十五年重修。學宮移建於奎光閣后。詳學校志。
經廳署在府署東南,南向。
縣署在鎮北坊,西向。原在東安坊,偽時舊宅。前為大堂,后為川堂,又后為齋閣,為住宅。儀門外,左為土地祠,右為獄。康熙四十八年,知縣張宏立旌善、申明二亭於大門外左右。雍正八年,知縣冷岐暉重修縣署。乾隆五年,知縣朱岳楷建六房;今悉改為海東書院。乾隆十五年,知府方邦基、知縣魯鼎梅移建。經始於春正月辛未,落成於夏四月甲午。中為新民堂。堂下左右六房,書吏處之。儀門左為土地祠,右為獄。大門左右,隸役處之。前為照牆,堂后為愛堂又后為齋閣,兩翼夾以廂房。其左為射圃,築亭曰潤余(巡臺御史書昌錢琦題)。右為庖廩亭。左建天后廟,旁有更房(更夫值宿於天后廟,為瀆褻,因創更房於其左。董事幕友盧璣,閩縣人)。
詳文
臺灣縣署開闢之初,創制規模甚為湫隘。第從前各令尚得安然無事,迨乾隆元、二年間,縣署之右建城守營,縣治之前建鎮標右營,操演之聲逼迫不寧。宰斯邑者,非遽歿於任所,即病劇而去官。經十有余載,實授縣令七人,無一秩滿者。群指此署為不祥矣。雖風水之說,不可盡信;但既歷有凶徵,難免視為畏途。且印官屢易,地方政務日以廢弛,似應擇吉而遷,俾該令安心蒞事,庶為有益。卑署府抵任以來,即有意遷建;緣值正署迭更,未遑區畫。茲魯令蒞任伊始,因共為相度,郡城西南隅紅毛樓右有吉壤,係屬官地,可為署基。隨約估營建之費,除舊署堂宇磚瓦木植堪以拆卸移用者,僅十之二、三;臺地工料,數倍於內地,創建約需二千五、六百金。
當此公費無出之時,安敢冒昧具詳。卑署府諏之紳士,議籌勸捐,即有素封之拔貢生張方陞、貢生王克褒,以館餬口之生員龔臣等願為首事,廣諭捐輸。卑署府遂倡捐銀百兩,於九月二十四日先付首事之人,賫交臺灣縣收貯外,其紳士愿捐者,聽其多寡,自二、三十金至百金不等,並不稍為勉強,約可捐銀二千兩。即令首事購料督工、建造完竣,如有不敷,再飭魯令自行設措。可以不費公帑,而縣署去凶就吉,俾縣令之身心既安,庶能盡力辦事,官民均有裨益。所有勸捐簿引合並錄呈,等由。奉撫院潘批:據稟,臺令公廨逼近營署,操演不寧,以致數年內外歷更七令,今擬另遷善地,該守倡捐起建。風水之說,雖不可信,第印官屢易,地方安望整頓?該守序引所云:「心安而后事治」,實屬有見。紅毛樓既有吉地,如稟改遷,仍飭魯令董率襄事紳士,妥協營辦,聽其自願捐助,毋得稍為勉強。工竣之日,飭將急公之紳士,分別開報,以憑酌行獎勵,仍候署督部堂批示繳。
十七年五月,本府陳行知蒙布政使司顧,奉總督部堂喀、署撫都院將軍新批:本司詳查得臺灣縣署,建自開闢之初,迨乾隆元、二年間,縣治之右建城守營,縣治之前又建鎮標右營,操演聲震,不能相安。十有余載,縣令共計七人,從無滿任。經臺灣府縣相度吉壤,擬請遷建於紅毛樓地方。時有拔貢生張方陞等踴躍樂輸,該府陳守倡捐銀百兩;於是紳士開風慕義,捐助有差;俱交首事督工營建,業經竣工搬移。原有舊署,經董事召匠修葺,改為書院。先據臺灣府縣具文通詳請獎,奉前憲批司查議,隨即轉行查議去后,茲據該府縣議詳前來。本司覆查,該縣衙署,既經紳士商民踴躍樂捐,誠為急公,殊堪嘉尚。所有貢生王克褒、職監李朝璽二名,捐銀多至五百兩,應如縣府所請,仰邀憲臺會同督憲聯銜賜給匾音。其捐銀一百兩以上之貢生施國義、生員黃得福二名,本司會同臬司臺灣道聯銜給匾。捐銀八十八兩至六十兩之紳衿貢監陳奇烈、施土齡、施士膺、張方陞、蔡培、翁錫福、陳世濟、陳日隆、黃兆茂、曾鴻翁、李奕、吳廷俊、薛登逵、侯世輝、蔣士賢、洪國昌等十六名,應令臺灣府給匾。五十兩至三十兩之紳衿貢監劉振揩、蘇孟德、鄭應捷、張達京、蔡振朝、鄭興義、陳廷對、王正祥、吳莊敬、陳時中、陳廷藩、潘長盈、徐寧盛、楊連、韓仕傑、方策、劉元偉、洪壯猷、翁昌齡、陳國瑤、施士鉉、黃奇元、吳啟沃、張義源、徐起長、吳清、陳連榜、陳河瑞、高肇輝、鄭宗瀚、郭世標、郭世高、徐芳梅、章振甲、德源行、蔡永利、新泉源等三十七名,應令該縣給匾。均給匾音,聽本家自行制掛。其捐銀二十四兩至十兩以上之紳衿貢監吳文漢等六十一名,及捐十兩以下之黃六吉等三百四十九名,應如縣擬,分別制匾立榜,開列姓名、銀數,懸掛豎立書院,以示獎勵等由。奉批如詳,分別獎勵。
知府方邦基跋
邑舊署湫隘,余謀所以更張之。邑紳士慕義恐后,不日落成,可謂能愛其上矣。繼自今登斯堂者,其庶心曠神怡矣乎!維兩岐偕樂之仁,佩一范先憂之義,所以竭愛士愛民之心,亦以勿負我士民之愛也。因以名之,並跋以勗。)
丞署在羅漢門。原在府署之東,雍正九年移駐。
教諭署在縣儒學明倫堂后(建修年月、姓氏,詳「學校志」)。
訓導署原在明倫堂左,乾隆十五年移建於崇聖祠后(詳「學校志」)。
新港巡檢司署在府署東,即縣丞舊署。
典史署在縣署之右。
——以上文職公署。
總鎮署在鎮北坊。坐東北,向西南。由大門入儀門、大堂、二堂、西廊廂房。東為花廳,又東為箭道,有箭亭。大門外,柵欄、轅門、鼓亭俱備。
中營遊擊署,在永康里;中軍守備署,在遊擊署右。
左營遊擊署,在鎮北坊;中軍守備署,在鎮北坊。
右營遊擊署,在東安坊;中軍守備署,在東門內。乾隆元年新建。
城守營參府署在北門內。
水師協鎮署在安平鎮,東南向。頭門內大堂、二堂,門外鼓亭、轅門俱備。乾隆五年,協鎮王清捐資建右畔花廳一座。七年,協鎮林榮茂捐資改為二座。
中營遊擊署,在安平鎮;中軍守備署,在本營內。
左營遊擊署,在安平鎮;中軍守備署,在本營內。
右營遊擊署,在安平鎮;中軍守備署,在安平鎮。
澎湖協鎮署在大山嶼媽宮西。康熙二十六年,副將詹六奇建。
左營遊擊署,在媽宮東;中軍守修署,在遊擊署東。
右營遊擊署,在媽宮后;中軍守備署,在媽宮東。
——以上武職公署。
·公館
接官亭在西門外風神廟前。
鳳山縣公館在寧南坊(原址在東安坊。雍正元年改建為察院署,因移於此)。
諸羅縣公館在東安坊。
彰化縣公館在鎮北坊。
各縣佐雜公館在東安坊(原為正音書院,雍正七年買置,后廢。故經承之子猾吏余廷仁竊卷中契約謀佔;乾隆十五年,知縣魯鼎梅查逐之;十七年,各縣佐雜鳩資葺為公館)。
·倉庫
府庫在府署右。
府倉二所,計共一百一十三間:一在鎮北坊縣署左右,計七十六間;一在東安坊海東書院左,計三十七間。
縣倉四所,計共七十六間:一在海東書院左,計五十七間;一在書院右,計一十四間;一在安平鎮,計二間;一在羅漢門,計三間。
澎湖廳倉在媽宮澳。計一十二間。
社倉在鎮北坊。計四間。康熙五十年,巡道陳璸建(石鐫社倉字有詩云:聊為吾民留飯碗,豈無來者續心燈)。乾隆十五年,知縣魯鼎梅改建縣署於此,撥出縣倉四間,以貯社榖。又社倉二所:一在大傑巔社;一在新港社。
(附)鳳山縣倉,在東安坊、錢局、大埔、安平鎮,凡四所。諸羅縣倉在東安坊。
·郵傳
府前舖南抵南路舖一十五里,北抵北路舖二十里。
南路舖北抵府前舖一十五里,南抵鳳山縣界二贊行溪舖二十里。
北路舖南抵府前舖二十里,北抵新港舖二十里。
新港舖南抵北路舖二十里,北抵諸羅縣界目加溜灣舖二十里。
·橋渡
鎮渡在西門外。距安平鎮水程七里。往來繹絡,因風順逆為遲速。紅毛及偽時古渡,自大井頭登舟,今填海成陸,市肆喧闐,移於此。渡頭水淺潮落,必以牛車接載,潮漲,則易小艇可抵岸。
巡道高拱乾詩
日腳紅夷壘,煙中喚渡聲;一釣新月淺,幾幅淡帆輕。岸闊天遲暝,風微浪不生。漁樵爭去路,總是書圖情。
海防同知孫元衡詩
異國春回問鹿亹,風微浪靜愛朝暾。云屏列翠飛孤鳳,煙鏡浮花漾七鯤。古堠初依新樹色,靈槎遠赴碧天垠。未知鐵騎戈船在,落落■〈哭,瓜代犬〉寮水面村。
七里風濤萬壘愁,歸來不道小瀛洲。流云過影身搖動,空宇無聲耳唧啾。飄泊樽疊三峽夜,黃昏枕簞九嶷秋。自量終是塵凡客,海月應難掛席求。
舉人陳輝詩
碧流春色海天寬,島嶼蒼茫雨后看:半棹斜翻云影碎,片帆遙送浪花殘;沙浮曲岸漁人宅,樹隱孤村戰將壇。曾是昔年歌舞地,空城寂寂暮煙寒。
安瀾橋在鎮渡頭。架木為之,翼以扶欄,下通丹楫。康熙五十九年,知府王珍重建,董事經歷王士勷。
太平橋、永安橋俱在西定枋水仙宮后。
恩赦橋在西定枋。雍正間,拔貢生施世榜建。
磚仔橋在西定枋。紅毛時用厚磚和蜃灰砌成,其堅如石。洪水衝塌,舊蹟猶存。
大枋橋在東安枋嶺后通衢,往來之衝。偽時建。康熙二十三年,知府蔣毓英修。三十三年,知府吳國柱重修。乾隆十年,海防同知方邦基重建。架木為梁,舖以大枋,故名。
樂安橋在東安坊。康熙三十七年,知縣盧承德建,今圯。
縣口橋在束安坊鎮標右營南舊縣署之前。
德慶橋在東安坊坑仔底。乾隆十六年,知縣魯鼎梅重建。
福安橋在寧南坊馬兵營。
新橋在鎮北坊縣署之右。
濟津橋在鎮北坊。康熙五十八年,總鎮歐陽凱建。乾隆十六年,庠生陳廷藩修。
水仔尾橋在鎮北坊。
大橋頭橋在小南門外。南路往來路頭,今圯。
柴頭港橋在小北門外。
大橋在小北門外。北路往來路頭,紅毛所造,蹟尚存。
小橋在大橋之北。今為洪水沖壞。
蓬溪橋在大東門外永康里。中路往來路頭。潦水沖成坑塹,行者苦之。乾隆十六年,鄉賓方邦助偕其姪國良捐資建造。下砌以磚,上覆以土,輿徒咸稱便焉(董事庠生鄭鳳起)。
烏鬼橋在永康里。紅毛時烏鬼所築(烏鬼,番國名,紅毛奴也)。后圯,里眾重建。
鯽仔潭橋在永康里蔦松嵌下。乾隆十六年,職監侯世光建。砌磚為礅,固以蜃灰。高丈三尺。釃水三道,相距各丈六尺。架木舖板其上,可容兩車。旁翼扶欄。東西累土成堤,寬與橋稱,計長百二十余丈。共費白金四百六十兩。
斗米橋在廣儲里西保,今圯。
馬鞍橋在新北里新港。架木所為,形如馬鞍,故名。康熙五十五年,里眾重建。
二贊行橋在文賢里(橋南為鳳山界)。康熙三十一年,南路參將吳三錫修,后壞。春冬之間,里眾架巨竹,藉草覆土,可通車馬。夏秋水漲,則濟以舟。今設小艇,繫籐於兩岸,往來之人,自扯以渡。
陳輝詩
竹橋雙渡漲西流,草綠寒煙拂岸頭;馬足欲前還又卻,數灣春水冷於秋。
塭岸渡在武定里洲仔尾。以小艇濟。
岡山溪渡在崇德里。以竹筏濟。
·坊表
貞烈坊一在鎮北坊;偽時為謝燦妻鄭氏建。一在十字街;康熙六十一年建,旌表儒士陳越琪未婚妻黃氏。一在大南門內;乾隆十年建,旌表張金生妻蔡氏。一在東安坊;乾隆十三年,為呂氏女建。
節孝坊一在上橫街;乾隆十一年建,旌表侯孟富妻劉氏暨男瑞珍、女林妙、妻侯氏。一在大南門外;乾隆十一年建,旌表庠生李時燦妻黃氏。
·卹政
養濟院在鎮北坊。康熙二十三年,知縣沈朝聘建。
普濟堂在邑城隍廟側,計二十間。乾隆十二年建。有贍園二十五甲六分零。又租銀一兩六錢。設誠而致行之,蓋四方之旅,無死於道路者。
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同序
自昔有虞氏重養老之典,而西伯發政施仁,此鰥寡孤獨為先務;蓋深念窮而無告之民,為惠鮮懷保者所尤宜加意也。國家氣運昌隆,教養備舉。以我皇上仁心仁政,繼五朝之積累,普四海之恩膏,固已舉斯世之民,莫不措諸衽席。惟是臺郡僻在海隅,地本殷富,是以卹民之典,間有所缺。比年戶口既盛,而土不加闢;內地流民曰聚。本院檢閱四縣文移,窮黎以貧病轉溝壑者,不一而足;用是惻然心傷,與諸官寮熟籌。念國家令典,凡直省州縣,各設有普濟堂,安集流移,立法至善。東瀛一方,是典獨闕,所宜急為舉行者。同城文武諸公,悉以為然。余二人首先捐俸,今擇地創建有日。但事須集腋而后成,政必圖久方可繼。是舉也,近則物料有需,工匠有費;遠則計日授糧,按月給發;其疾病、醫藥、死亡賑卹之資,皆當一一籌及。苟非合貲共襄,曷克有濟?且夫臺之俗,貧難相卹,有無相濟,風土之善,載在郡志。臺之紳士,趨善急公,固無俟余二人之言也。爰道余二人補偏救弊之心,以為奉使職者分宜如是;彼人都士,要當共悉斯意耳。
義塚一在大南門外魁斗山。俗呼鬼子山,歷年久遠,邱墓累塞。一在新昌里(與魁斗山毗連)。康熙五十九年,監生陳士俊捐置園地數甲。一在水蛙潭。東至丁家竹圍車路,西至張家竹圍車路南北俱至沙崙。乾隆十七年,知縣魯鼎梅捐銀四十大員,買置園地計八分。葬積年寄頓南壇(即大眾壇)棺骸二百八十具。照各原題里居姓名,勒石墳前,以便親屬識認。其無名氏者,為同歸所埋之。而蒿目枯骸,得遂安土矣。一在北壇前(即厲壇前)。乾隆十七年,知縣魯鼎梅葬積年寄頓棺骸一百六十具於此。仍各勒石,識其里居名氏。無可考者,別為同歸所。一在海會寺前。乾隆十七年,知縣魯鼎梅買民地,葬積年寄頓棺骸一百八十余具,併勒石。
(附)鳳山縣養濟院,在土墼埕保。康熙二十三年,鳳山縣知縣楊芳聲建。諸羅縣養濟院,在鎮北坊觀音宮邊。康熙二十三年,諸羅縣知縣季麒光建。鳳山縣義塚,在魁斗山后。
論曰:「春秋」之義,凡有興作必書,重用民力也。今一切建置,經費所需,咸取給公帑;而臺邑士民,每多急公尚義之舉,雖累千緡,未或吝焉。顧其既也,或且傳舍視之,不甚惜。夫建自上者,固體統之攸關;募自下者,亦物力之所萃。創始維艱,觀成匪易。有其舉之,胡可廢耶?彙列而詳載焉,正使石泐金銷,勤勞如見云爾。
●重修臺灣縣志卷四
賦役志
戶役田賦土貢雜餉經費耗羨
十閩山海阻深,阪隰磽瘠,惟臺灣號稱沃衍。顧附郭之邑,提封不能百里,耕漁商販之所走集。昔患土滿,今患人滿矣。朝廷惠養黎元,滋生者丁不重科,新墾者賦比輕則,土貢之供甚微。雖水陸有餉,耗羨有徵,而經費所出,養廉所資,歲入不敷;至軍需錢糧十數萬,悉仰給於內郡。統計全臺秷秸,曾無粒補天庾。易曰:『損上益下,民說旡疆』。又曰:『利用為大作』。蓋言報也。條分詳載,俾鼓舞奉公者知所勸。志賦役。
戶役
田賦
土貢
雜餉
經費
耗羨
·戶役
原額:民戶七千八百四十六,丁九千一百二十五(內澎湖民丁五百四十六)。
康熙三十年編審:增出民丁四百四十一。
三十五年編審:增出民丁一百八十。
四十年編審:增出民丁一百三十九。
四十五年編審:增出民丁三百零二。
五十年編審:增出民丁一百零三。
康熙五十二年恩詔:以五十年丁冊定為常額,嗣后編審增出民丁,另造為盛世滋生戶口,永不加賦。
雍正五年,撥歸澎糧廳管徵民丁六百七十二。又撥歸鳳山縣民戶一百一十九,丁一百一十九。
九年,收入鳳山縣撥歸民戶八百九十七,民丁八百九十七。又收入諸羅縣撥歸民丁三百四十二。
乾隆二年,續收諸羅縣撥歸民丁一百二十七。
實在民戶八千六百二十四,額徵民丁一萬八百六十五。康熙二十三年,題准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雍正十三年以前,民丁一萬七百三十八,共徵銀五千一百一十一兩二錢八分八釐。乾隆元年,上諭:『朕愛養元元,凡內地百姓,與海外番民,皆一視同仁,輕徭薄賦,使之各得其所。聞福建臺灣丁銀一項,每丁徵銀四錢七分零,再加火耗,則至五錢有零矣。查內地每丁徵銀一錢至二錢、三錢不等,而臺灣加倍有余,民間未免竭蹶。著將臺灣四縣丁銀,悉照內地之例,酌中減則,每丁徵銀二錢,以紓民力。從乾隆元年為始,永著為例』。共額徵銀二千一百七十三兩。
乾隆十二年,奉文將通郡丁銀,勻配通郡田園徵輸。臺邑舊額田園,共一萬一千九百八甲一分五釐四毫零;每一甲折一十一畝,共折田園一十三萬九百八十九畝六分九釐六毫零。新墾化甲為畝田園,共二百四甲四分七釐一毫零;每一甲折一十一畝,共折田園二千二百四十九畝一分八釐九毫零。又新墾照同安則例田園六百六十九畝五分一釐一毫零。通計新舊額徵田園一十三萬三千九百八畝三分九釐八毫零。每畝上則田勻丁銀四釐一毫八絲六忽,中則田勻丁銀四釐三毫八絲一忽,下則田勻丁銀四釐六毫三絲九忽。每畝上則園勻丁銀四釐九毫二絲九忽,中則園勻丁銀五釐二毫五絲七忽,下則園勻丁銀五釐六毫三絲三忽。新墾化甲為畝並照同安則例下則田每畝勻丁銀七釐一毫六絲九忽,園每畝勻丁銀八釐六毫三絲九忽零。共徵勻丁銀六百九十二兩二錢七分二釐五毫三絲五微九纖四沙三塵四埃三秒(每兩加耗銀七分,併封平余銀二分,共九分。別見「耗羨」條)。
盛世滋生戶口(附)
康熙五十五年至乾隆十六年(八次編審)計滋生民丁六百九十一,永不加賦。
大傑巔番社(年徵餉銀一百九十兩五錢一分二釐。雍正三年,諸羅縣撥歸邑轄),番丁一百二十(乾隆二年,改照民丁例,每丁徵銀二錢),共徵銀二十四兩。
卓猴番社(年徵餉銀六十三兩。雍正九年,諸羅縣撥歸邑轄),番丁七十(乾隆二年改照民丁例),共徵銀一十四兩。
新港番社(年徵餉銀三百九十五兩四錢五分六釐。雍正九年,諸羅縣撥歸邑轄),番丁一百七十五(乾隆二年,改照民丁例),共徵銀三十五兩。
通計三社番丁三百六十五,額徵餉銀七十三兩(每兩加耗銀七分,併封平余銀二分,共銀九分。別見「耗羨」條)。
乾隆二年,上諭『聞臺地番黎,大小計九十六社,有每年輸納之項,名曰番餉。按丁徵收,有多至二兩、一兩有余及五、六錢不等者。朕思民番皆吾赤子,原無岐視,所輸番餉,即百姓之丁銀也。著照民丁之例,每丁徵銀二錢,其余悉行裁減。該督撫可轉飭地方官出示曉諭,實力奉行,務令番民均沾實惠。又聞澎糧廳、淡防廳均有額編人丁,每丁徵銀四錢七分有零;從前未曾裁減,亦著照臺灣四縣之例行』。
·田賦
原額:田園八千五百六十一甲八分二釐零。(按內地田園論畝,二百四十弓為一畝,六尺為一弓。臺郡田園論甲,每甲東西南北各二十五戈,每戈長一丈二尺五寸。計一甲約內地十一畝三分一釐零。雍正九年,題准自七年以后,新墾田園援照同安下沙則例,化甲為畝,每一甲折一十一畝。詳見下)內:田三千八百八十五甲六分四釐四毫零(內:上則八百五十七甲二分一釐七毫零,每甲徵榖八石八斗,中則七百八十七甲五分九釐三毫零,每甲徵榖七石四斗;下則二千二百四十甲八分三釐三毫零,每甲徵榖五石五斗,園四千六百七十六甲一分七釐八毫零(內:上則二百五甲三分五釐二毫零,每甲徵榖五石;中則一千三百六十七甲八分二釐八毫零,每甲徵榖四石;下則三千一百二甲九分九釐七毫零,每甲徵榖二石四斗),共該徵榖三萬九千六百四十一石五斗五陞七合八勺零。
新墾並鳳諸二邑割歸田園,共四千三百一十三甲七分一釐零。內:
康熙二十四年新墾(凡募墾、報墾、勸墾田園,俱於次年起科,惟里民自實者,遵照部文即於自實之年起科)田園四百一十八甲二分一釐四毫零(內:上則田一百一甲五分四釐五毫,中則田一百二十二甲三分六釐,下則田一百一十四甲七分六釐四毫。上則園一十九甲六分三釐,中則園二十五甲三分,下則園三十四甲六分一釐五毫零。徵榖例俱同前)。
二十五年募墾田園一百一十六甲三分八釐五毫零(內:上則田三分三釐五毫,中則田二甲五分一釐五毫零,下則田一十二甲四分八釐一毫零。上則園一甲五分九毫零,中則園一十四甲九分四毫零,下則園八十四甲六分二釐零)。
二十七年募墾田園三百三十二甲四釐九毫零(內:中則田三甲八釐二毫零,下則田三十三甲九分五釐六毫零。上則園三甲七分二釐零,中則園三十六甲四分八釐,下則園二百五十四甲八分一釐一毫零)。
二十八年募墾田園九十九甲九分五釐一毫零(內:上則田一分五釐,中則田二甲四分,下則田二十四甲三分九釐一毫零。中則園一十三甲五分五釐七毫,下則園五十六甲四分三釐三毫)。
二十九年募墾田園二百一十一甲八分三釐九毫零(內:中則田六分三釐零,下則田一十一甲六分五釐五毫零。上則園七分,中則園一十六甲五分七釐九毫,下則園一百八十二甲二分七釐四毫零)。
三十年募墾田園八十七甲八分三釐一毫零(內:上則田五分一釐,中則田八分四釐四毫零,下則田四甲二分五釐七毫零。上則園三甲八分,中則園一十甲九分一釐三毫零,下則園六十七甲五分五毫零)。
三十一年募墾田園一百九十甲一分三釐三毫零(內:中則田二分四釐六毫,下則田五甲一釐一毫零。中則園四甲四分一釐,下則園一百八十甲四分六釐五毫零)。
三十二年里民自實二十九、三十兩年新墾田園三百三甲三分四釐一毫零(內:下則田一十甲五分。中則園二十五甲六分五釐四毫零,下則園二百六十六甲九分八釐六毫零)。
三十二年報墾田園二十六甲三分二釐零(內:下則田一甲二分五釐。下則園二十五甲五釐二毫零)。
三十五年報墾田園三十三甲七分一釐(內:下則田九甲九分二釐。下則園二十三甲七分九釐)。
三十六年報墾田園一百四甲一分六釐二毫(內:下則田八甲九分三釐。中則園二分,下則園九十五甲三釐二毫)。
三十九年報墾田園一十一甲一分四釐(內:下則田三分。下則園一十甲八分四釐)。
四十年報墾田園九甲九分六釐(內:下則田二分。下則園九甲七分六釐)。
四十一年勸墾田園一十三甲七分(內:下則田二分。中則園二甲,下則園一十一甲五分)。
四十五年報墾田園七甲六分(內:下則田一甲七分。下則園五甲九分)。
四十六年報墾下則園三甲五分五釐。
四十七年勸墾下則園二十八甲八分九毫零。
四十八年勸墾下則園一甲一分三釐。
五十一年勸墾下則園一甲五分。
雍正三年羅漢門撥歸邑轄下則園七甲(以上徵榖例俱同前)。
六年首墾報明於七年入額田園一百六甲三分一釐九毫零,俱下則。
雍正九年,戶部議准臺屬報墾田園改則徵收銀米。先據總督劉世明,以:『臺屬田園舊例,按甲徵粟,比內地科則較重,請照內地同安縣地畝官、民、鹽等則之例,按畝徵收。以每甲化為一十一畝,分別上、中、下之差。將上田照同安民米例,每畝徵銀八分五釐三毫四絲,秋米六合九抄五撮。中田照同安鹽米例,每畝徵銀六分五釐八毫八絲四忽,秋米三合八抄七撮。下田照同安官米例,每畝徵銀五分七釐五毫五絲,不徵秋米。上園照中田例。中園照下田例。下園照鹽米不徵鹽折例,每畝徵銀五分六釐一毫八絲,不徵秋米。所有新陞田園,已經徵粟者,仍照徵本色。其雍正七年陞科以后續墾未經彙題,及將來新墾田園,統以此案題定,永為報墾之准則』具題。當經臣部核算科則,臺地田園,即如上田每甲徵粟八石八斗,今一甲化為一十一畝,隻僅徵銀九錢三分有奇,徵米六陞六合有零。是按畝所徵銀米,較之按甲所徵粟石,不及十分之三。又稱從前陞科田園,仍照舊按甲徵粟。是新墾者固所樂從,而舊墾之民,不無偏枯。但該督既稱臺屬各業戶咸稱,舊額田園不敢並懇改則,致虧額賦,情愿照舊輸納,俟陸續報墾足敷額數,另請改則。其雍正七年報墾及以后續墾田園,先懇改照同安則例徵糧。應如所請。臺屬報墾田園及自首陞科者,俱以雍正七年為始,化甲為畝,照同安例分別上、中、下徵收銀米。至改則田園,亦如所請,照臺例將每畝所徵錢糧統照三錢六分折粟一石核算,徵輸其本色。米石照一米二榖之例,折粟徵貯可也。奉旨:依議。
乾隆元年,上諭:『臺灣自雍正七年以后陞墾田園,欽奉皇考諭旨照同安則例陞科后,經部議以同安科則過輕,應將臺地新墾之田園,按照臺灣舊額輸納。朕念臺民遠隔海洋,應加薄賦之恩,以昭優恤。除從前開墾田園,照依舊額、毋庸減則外,其雍正七年以后報墾之地,仍遵雍正九年奉旨之案辦理。其已照同安下則徵收者,亦不必再議加賦。至嗣后墾闢田園,令地方官確勘肥瘠,酌量實在科則,照同安則例分別上、中、下定額徵收,俾臺民輸納寬舒,以昭朕加惠邊方之至意。欽此』。改照同安則例,每徵銀三錢六分,折徵榖一石,並秋米一米徵二榖等合計,上田每甲應徵榖二石七斗四陞有奇,中田每申應徵榖二石八陞有奇,下田每甲應徵榖一石七斗五陞有奇;上園照中田,中園照下田,下園每甲應徵榖一石七斗一陞有奇,照下田少差。
七年里民自實新墾田園六十四甲二分八釐五毫零。(內:下則田三甲八分。下則園六十甲四分八釐五毫)。
八年報墾新陞田園四十七甲六分三釐八毫零(內:下則田二十八甲三分五釐二毫零。下則園一十九甲二分八釐六毫零。以上俱照改則折徵)。
九年鳳邑割歸額徵田園七百八十四甲七分六釐六毫零(內:上則田五十三甲八分三毫零,中則田三十二甲六分四毫零,下則田八十甲七釐五毫零。上則園六十甲六分四釐五毫零,中則園六十四甲六分三釐六毫零,下則園四百九十甲五分五釐二毫零。俱徵榖舊額。又新墾下則園二甲四分四釐七毫零,係折徵)。
九年諸邑割歸額徵田園一千二百四十二甲四分五釐七毫零(內:中則田二百五十六甲一分五釐八毫零,下則田一十五甲九分二釐零。上則園三百四甲二分三釐六毫零,中則園九十甲七分九釐一毫零,下則園五百六十六甲五分八釐六毫零。俱徵榖舊額。又新墾下則園八甲七分六釐四毫零,繫折徵)。
十一年新報開墾、應於十年起科折徵下則田二甲七分五釐六毫零。
十二年續報開墾折徵下則園七甲三分(是年錢糧奉旨豁免,於次年起科)。
十三年報墾下則旱田一十九甲二分九釐一毫零,下則旱園三十一甲五分一釐六毫零(遵旨定例,旱田、旱園以十年陞科,應於乾隆九年起科折徵,同下則田園)。
乾隆十二年里民自實新墾折徵下則田二甲九釐二毫零。
以上自康熙二十四年起至此,新墾並割歸田園共四千三百一十三甲七分一釐零。內:田一千六十九甲七分七釐零(內:上則一百五十六甲二分六釐零,中則四百二十甲八分四釐零,下則四百九十二甲五分七釐零),園三千二百四十三甲九分三釐零(內:上則三百九十四甲一分四釐零,中則三百五甲六分二釐零,下則二千五百四十四甲七釐零)。共該徵榖一萬五千八百二十六石三斗七陞零。
通計舊額併新墾割歸田園一萬二千八百七十五甲五分三釐零。
豁免並撥歸鳳山縣管轄田園六百六十九甲七分五釐零。內:
雍正五年,豁免康熙六十一年水沖沙壓田園三百二十二甲七分七釐六毫零(內上、中、下則不等)。
八年,豁免崩陷田園五十五甲三分九釐五毫零(內上、中、下則不等,俱舊額)。
九年,撥歸鳳山縣管轄田園七十八甲三分一釐二毫零(內:中則田三甲六分六釐五毫零,下則田一十九甲六分四釐八毫零。下則園四十三甲七分九釐八毫零。另新墾下則園一十一甲二分)。
乾隆二年,豁免崩陷田園一百二十一甲八分二釐二毫零(內:雍正九年分隸鳳邑割歸依仁里水沖下則田二甲四分六釐九毫零。十一、十二兩年各里莊水沖沙壓上則田一十二甲八分三釐九毫零,中則田一十二甲六分九釐六毫零,下則田二十一甲八分四釐六毫零。上則園七甲六分,中則園一十一甲一分,下則園三十九甲四分九釐零,俱舊額。另折徵下則園一十三甲七分八釐零)。
七年、豁免崩陷田園九十一甲四分五釐(內:乾隆二年水沖沙壓上則田八甲七釐,中則田一十五甲七分三釐,下則田一十六甲七分二釐。上則園五甲三分一釐,中則園一十一甲五分七釐,下則園三十四甲五釐。俱舊額)。
以上豁免並撥歸共無徵榖三千七十石六斗六陞一合零。
實在田園一萬二千二百五甲七分八釐五絲二忽八微四纖八沙一塵六埃一秒四漠。內:田四千六百四十七甲六分一釐五毫零(內:上則九百五十甲五分四釐二毫零,中則一千一百五十五甲五分九釐五毫零,下則二千五百四十一甲四分七釐七毫零),園七千五百五十八甲一分六釐四毫零(內:上則五百五十七甲八分零。中則一千六百一十甲七釐五毫零,下則五千三百九十甲二分八釐七毫零)。共該徵榖五萬二千三百九十七石二斗六陞六合八勺二抄七撮七圭三粟八粒五黍(例係十月開徵,每正供榖一石另徵耗榖一斗,折納銀五分。詳見「耗羨」條)。
其正供額榖,支給鎮標、城守、臺協、澎協各營兵米外,例運督標兵米,該榖五千一百九十石。每石原給腳費銀一錢二分,后核減一分二釐。又運金、廈、閩安、云霄兵米榖,共約一萬一千石,年無定額,每石給腳費銀八分。又歲運班兵,眷米榖約五千五百石,年無定額,腳費與運金廈同。
附乾隆七年巡臺御史書山、張湄奏請採買米榖按豐歉酌量價值疏
榖價以豐歉為低昂,採買視歲時為損益,未有守以前之成例,而不務變通者也。臺灣雖素稱產米之區,而生齒日繁,地不加廣;兼之比歲雨暘不時,收成歉薄,蓋藏空虛;荷蒙皇上聖明遠照,洞悉情形於重洋萬里之外,歷奉諭旨,臺民無不感激。惟是內地臣工,身未親履其境,徒執傳聞之豐裕,未曉今昔之不同。即如御史陳大玠,生長泉州,尚疑臺郡有岐視漳、泉之見。殊不知臺灣固為東南數省之藩籬,八閩全省之門戶,而於漳、泉所繫,尤非淺鮮也。臺郡寧謐,則漳、泉安;漳、泉安而全閩俱安矣。夫地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臺灣四面俱海,其舟楫相通者,惟泉、廈耳。而泉、廈又山多地少,仰藉臺榖。是臺灣之米,有出'無入,猝有水旱,非同他郡有鄰省通融、商賈接濟也。
臣等蒙皇上畀以巡視重任,豈不知「春秋」嚴遏糴之戒?況同隸閩省版圖,原無分於此疆彼界;而於海口之米榖,不得不責成官吏、嚴其出入者,實由事勢使然也。若任其運載透越,則臺榖指日可竭,而地方不能寧謐。日后之漳、泉,亦無從而仰藉矣。此臣工之籍隸漳、泉者,亦宜為久遠計,而毋徒務爭目前之利為汲汲也。蓋臺地之所出,每歲止有此數;而流民漸多,已耗臺榖之半,復有兵米、眷米及撥運福、興、漳、泉平糶之榖,以及商船定例所帶之米,通計不下八、九十萬。此即歲歲豐收,亦斷難望其如從前之價值平減也。是以臣張湄同前任滿御史臣舒輅,有請建府倉、以裕民食之請;工科給事中楊二酉有先實臺倉之奏。臣等於上年十月亦有請禁透越私渡之摺。即近今閩省督撫二臣議覆科道楊二酉等條奏,亦以臺倉之積貯不充,則內地之轉輸易竭,海外設有緩急,他處難以接濟為慮。但督撫所議,令臺灣四縣貯粟四十萬石,恐一時買足,為數太多,為期太迫,應定三年之限,照數購買;而部臣以採買倉榖定例,年歲豐稔,應全數採買,並無預限三年之期議覆。臣等復思臺灣上年收成,實止七分。既非豐稔,似不得全數採買。且楊二酉原奏,請先實臺倉,然后買運內地。該督撫等以內地兵糈民食無從措辦,關係非小,仍請照舊撥運。部議既准其奏,而本處貯榖,又不寬其限期,未免米價更昂,轉於民食有礙。是不若督撫所請三年之議為得也。
再,楊二酉所稱,內地發買榖價,僅三錢六分,或三錢不等,裝運腳費俱從此出。在從前榖賤之年,原足敷用,今即不免賠累。嗣后必依時價運費發買為得。該督撫亦議請以后按年歲豐歉,酌量增減,所見相同。而部臣拘於成例,謂從前並無以年歲不齊,稍議加增。又臺灣素稱產米,迥與內地不同,倏增倏減,恐啟浮冒捏飾之端,宜仍循舊例。是猶以從前之臺灣,視今日之臺灣也。臣等查上年臺灣於收成之際,米價每石尚至一兩五錢不等,則榖價亦在七錢上下。續又准閩省水陸提督及金門鎮等,各移咨督撫赴臺採買兵米,俱不下數千余石。目下各屬米價,自一兩七、八錢至二兩不等,則與從前大相懸殊,可知原議之榖價,即不論裝運腳費,已不抵時值之半。倘仍不議增,必致因循歲月,互相觀望,採買無期。若勒以嚴限,迫之使趨,非縣令受賠償之累,即閭閻罹短價之苦。小民終歲勤動,至秋成而賤買之,既失皇上愛民重農之意;若使有司賠墊,勢必挪移虧空,亦非皇上體恤臣下之心。況賢愚不等,或思因他事取償,是其累仍歸於民也。至因倏增倏減,恐啟浮冒捏飾之端;則終歲晴雨,榖價低昂,各屬每十日必通報督撫提鎮;而臣等親駐其地,貴賤俱循例奏聞。倘有不實,定即指參,何能浮冒?夫浮冒之弊小,累民之事大。即果不能盡絕,猶當權其重輕,況本無從捏飾乎?
臣等仰荷恩命,巡視臺疆,身處局中,不敢以既經部覆之案,瞻顧隱默,有負委任之至意。謹將現在榖價情形,據實奏明;伏祈皇上天恩,准照閩省督撫所議,俾得按年歲豐歉,酌量價值,及時採買;庶於海外地方,實有裨益。至將來閩省提鎮等採買臺榖,亦乞敕諭令其預為咨商臺地官員,俟果有盈余,然后委員赴買。臣等仰體聖心,自必隨時斟酌變通,使中外有無相濟,斷不敢稍存爾我畛域之私,違協恭和衷之道也。
·土貢
上用榆次瓜(有白皮,青皮二種),奉諭旨:『福建督撫每年著進瓜十圓,提督不必進瓜,種亦不必發去。欽此』。每年五月中給發銀兩,僱募瓜戶,稅贌腴園。於白露節前擇吉,知縣到園敬謹下種,著令瓜戶加意灌溉培植;看守至十月末成熟,知府會同營員遴遣弁役慎重護送赴省。十二月,督撫差員恭進,以供獻新(應給瓜戶園稅、工資及解送盤費等銀,係知縣捐給)。
·雜餉
厝餉:共額徵銀一千二百六十六兩一錢九分五釐二毫四絲二忽。內:原額街市瓦店厝二千六百九十四間,每間徵銀三錢三釐八毫,共徵銀八百一十八兩四錢三分七釐二毫;草店厝一千七百七十八間,每間徵銀二錢一分七釐,共徵銀三百八十五兩八錢二分六釐。雍正九年鳳山縣撥歸邑轄土墼埕保瓦厝五十二間,每間徵銀三錢三釐八毫,共徵銀一十五兩七錢九分七釐六毫;草房七十二間,每間徵銀二錢一分七釐,共徵銀一十五兩六錢二分四釐。又安平鎮瓦厝一百六十六間,每間勻徵銀一錢六分九釐三絲三忽,共徵銀二十八兩五分九釐四毫七絲八忽;草房二十九間,每間勻徵銀八分四釐五毫一絲六忽,共徵銀二兩四錢五分九毫六絲四忽。
牛磨餉:共額徵銀二百二十五兩二錢四釐。內:原額牛磨三十首,每首徵銀五兩六錢,共徵銀一百六十八兩。雍正八年報陞牛磨盈溢月餉,無定首,共徵銀五十七兩二錢四釐。
按厝餉、磨餉,俱始於偽鄭。歷年既久,有片瓦寸草俱無、子姓零落及孤寡不能自存者,按冊拘追。而大井頭一帶行店碁布,終歲不出分文。雍正元年五月,知縣周鍾瑄清查房店,將破壞瓦厝、草厝悉為開除,凡得大瓦厝七千零七十四間,小瓦厝一千七百零三間。小者每間折半科算,共七千九百二十五間半。額餉勻攤,每間一錢五分一釐九毫有奇。每戶給以餉單。如倒壞無存者,許執單繳驗註銷,另查新屋頂補。磨三十首,多半磨壞人亡,無從追比。現徵十九首,官年賠解十一首,即十九首內,實在開市者不及十首,余皆倒壞。按冊問賦,與厝餉等。雍正間,召募新開各磨戶,給以照單;磨開餉完,磨止餉停。原額無虧,報陞盈溢。
蔗車餉:共額徵銀二百七十四兩四錢。內:原額蔗車四十五張,每張徵銀五兩六錢,共徵銀二百五十二兩。雍正八年報陞蔗車三張半,共徵銀一十九兩六錢。九年鳳山縣撥歸邑轄蔗車二張半,共徵銀一十四兩。內:撥歸鳳山縣轄蔗車一張,減徵銀五兩六錢。乾隆二年豁免倒壞蔗車一張,無徵銀五兩六錢。
番檨宅餉:共額徵銀七十兩。
樑頭餉:共額徵銀六百四十五兩六錢四分五毫。內:原額採捕小船二百八十九隻,共載樑頭七千六百七十六擔,每擔徵銀七分七釐,共徵銀五百九十一兩五分二釐。雍正七年報陞樑頭餉,共徵銀五十四兩五錢八分八釐五毫。
凡造船必先赴縣報明,取具澳里族鄰行保互結。造竣驗量樑頭長短、廣深,填寫印烙訖,照例計擔配餉,給以印照,並開載舵工、水手人數,聽其往來各港貿易,採捕。歲底將照繳銷,換給新照。
凡船出洋,由臺防廳查明舵工、水手年貌及貨物數目,給予印單,於鹿耳門會同武汛點驗出口。其往南路貿易小船從大港出口者,新港司會同武汛驗明。凡往南北二路貿易船隻,臺防廳飭取行保結狀,限定往來日期,以杜透漏米榖、偷渡諸弊。如逾期不到,即行查究。
按船制大小不等,名目各異。一曰澎仔船:平底單桅,今多雙桅者,可裝榖四、五百石至七、八百石。一曰杉板頭船:單桅,亦有雙桅者,可裝三、四百石至六、七百石。一曰一封書船:雙桅,■〈木盛〉蓋平舖,前后無艙,可裝二、三百石。一曰頭尾密船:單桅無艙,中設拱蓬,可裝百余石至二百石。皆往來南北各港貿易所乘。一曰大■〈舟古〉仔船:單桅拱蓬,亦名大鎮渡船,可裝百余石;渡人載貨往安平鎮或駕駛內港運載。一曰小■〈舟古〉仔船:在墈腳渡人載貨登岸。一曰漁船:即龍艚船,亦鎮渡船之類。一曰划仔船:每船止容三人,往各港採捕。一曰當家船,又名蛋家船:漁人眷屬,悉住其中,無登岸結廬者,浮家也;皆往來各港採捕,並鹿耳門、安平鎮生理。
港、潭、塭餉:共額徵銀四百四十二兩一錢二分四釐。內:加老灣港徵銀三十七兩三錢九分六釐八毫。隙仔港徵銀六十兩。草頭港徵銀七十三兩六毫。北線尾港徵銀二百二十三兩。茄藤仔港徵銀一十二兩二錢二分六釐六毫。鯽仔潭徵銀一百六十兩。雍正九年鳳山縣撥歸邑轄風櫃門塭徵銀七兩五分六釐。喜樹仔小塭徵銀一兩。鹽埕小塭徵銀五錢。雍正十三年報陞風櫃門塭餉徵銀七兩九錢四分四釐(舊有大鯤身港一所,額徵銀二百二十兩。雍正九年,撥歸鳳山縣管轄)。
按港、潭、塭俱蓄魚之處。海■〈氵义〉曰港,溪流注海,潮汐所通亦曰港。洿地瀦水,溪水匯流深廣皆曰潭。塭者,就海坪築土岸,潮則岸沒,汐則水積,魚聚其中。內地或種蟶及蚶或養海蛛取粉。臺地但資以蓄魚。
罟、罾、縺、■〈罒上令下〉、蠔餉:共額徵銀二百二十六兩四錢四分。內:罟六張,每張徵銀一十一兩七錢六分,共徵銀七十兩五錢六分。罾三張,每張徵銀四兩二錢,共徵銀一十二兩六錢。小罾九張,每張徵銀二兩二錢,共徵銀一十九兩八錢(雍正九年,鳳山縣撥歸邑轄)。縺九條,每條徵銀五兩八錢八分,共徵銀五十二兩九錢二分。■〈罒上令下〉三條,每條徵銀五兩八錢八分,共徵銀一十七兩六錢四分。蠔九條,每條徵銀五兩八錢八分,共徵銀一十二兩九錢二分。
按罟、罾、縺、■〈罒上令下〉,皆捕魚之具。蠔,蠣房也,即以為取之之名;徵餉則指海坪產蠔處而言。罟長百余丈,廣丈。用四、五十人駕船二隻下罟於海,兩船分挽兩頭,攏至海邊淺處,得魚可多,名曰牽罟。罾制方廣,以竹片箕張之,沉水底,伺魚入其中,舉之,曰櫸罾。車罾則搭大竹棚於水中,高可二丈許,設機軸繫繩以舉,如桔槔狀。又有搖罾,須五、六人駕龍艚船,帶小划仔船,捕魚於外海。縺之廣長次於罟,春冬二時,外海捕塗魠等大魚用之。又有曰藏者,專於冬至前后捕烏魚。鳳山縣給旗九十四枝,各用白布刷烏魚旗字樣,填漁戶姓名、鈐印,插船頭。■〈罒上令下〉廣長又次於縺,上施小木楔,浮水面,下結網袋無數,掛鉛鐵墜沉入水底,橫截中流,往來之魚入袋中,輒蔽不能出。大■〈罒上令下〉置外海,小■〈罒上令下〉置內港。蠔者,用竹二,長丈許,各貫鐵於末,狀似剪刀,駕小船於海坪水淺處,釣取蠣房。又諸維縣有■〈糸袞〉餉。■〈糸袞〉者,垂餌以釣魚也。用大繩長數十丈,繫一頭於岸,浮舟出海,每尺許拴數鉤,大小不一,繩盡則返棹收之。
官莊餉:共徵銀一千四百八十六兩一錢九分二釐六毫九絲一忽零(奉文解府充為內地各官養廉)。內:原額官莊八所(康熙六十一年歸民徵輸),年收白糖糖廍車租榖,共徵銀一千二百九兩七錢六分九釐零。雍正二年諸羅縣割歸邑轄蔗車租,徵銀二兩八錢。雍正九年鳳山縣割歸邑轄白糖廍園租,共徵銀五百一十八兩七錢八分六釐六毫零(內:豁免崩陷園地無徵銀一百六十一兩二錢三分九釐五毫)。撥歸鳳山縣轄白糖糖廍租,共減徵銀三百一十九兩二錢。諸羅縣割歸邑轄白糖租榖蔗車租,共徵銀二百四十兩二分八釐八毫。乾隆二年豁免水沖崩陷糖租,共無徵銀四兩七錢五分二釐七毫零。
乾隆九年,上諭:『外省鎮將等員,不許在任所置立產業,例有明禁。在內地且然,況海外番黎交錯之地?武員置立莊田,墾種取利,縱無佔奪民產之事,而家丁佃戶,倚勢凌人,生事滋擾,斷所不免。朕聞臺灣地方,從前地廣人稀,土泉豐足,彼處鎮將大員,無不創立莊產,召佃開墾,以為已業。且有客民侵佔番地,彼此爭競,遂投獻武員,因而踞為已有者。亦有接受前官已成之產,相習以為固然者。其中來歷,總不分明。是以民番互控之案,絡繹不休。若非徹底清查,嚴行禁絕,終非寧輯番民之道。著該督撫派高山前往會同巡臺御史等一一清釐,凡歷任武職大員創立莊產,查明並無侵佔番地,及與民番並無爭控之案者,無論係本人子孫及轉售他人,均令照舊管業外;若有侵佔民番地界之處,秉公清查,民產歸民,番地歸番,不許仍前朦混,以啟爭端。此后臺郡大小武員,創立莊產、開墾草地之處,永行禁止。倘有托名開墾者,將本官交部嚴加議處,地畝人官,該管官通同容隱,並行議處』。
以上共額徵雜餉銀四千六百三十六兩一錢九分六釐四毫三絲三忽零(每兩加耗銀一錢,並封平余銀二分,共一錢二分。另見「耗羨」條)。
(附)當稅:每舖額徵銀五兩。新開報陞,歇業請除,年無定額。儘徵解充兵餉。乾隆十六年奏銷,共徵銀一百三十兩。
鹽埕:在武定里。洲南、洲北二場,共一千四百二十一格。每格大小不等,計一千五百四十三丈一尺五寸。每丈徵銀四錢九分,共徵課銀七百五十六兩一錢四分三釐五毫,歸入鹽道衙門奏銷。
按鳳山縣有鹽埕二:其一在大竹橋莊,曰瀨南場;一在新昌里,今撥歸臺邑管轄,曰瀨北場。共一千三百二十二格。徵課銀一千六百八十兩。先是,鹽皆民曬、民賣,價屢不平。雍正四年歸府管理,兩邑四場,曬丁計三百三十五名。分設巡丁:洲南八名,洲北十名,瀨南四名,瀨北六名。各場管事一人,家丁一人;查緝透漏。夏秋多雨,鹽埕泥濘;春冬晴爽,方可曬收。所出之鹽,儘數用制斛盤貯。逐月照數給與曬丁工價。洲南、洲北、瀨北三場,每鹽一石,定銀一錢二分。瀨南鹽粒碎黑,每鹽一石,定銀一錢。所收鹽於府治內設鹽館,聽各縣販戶莊民赴館繳課領單;每鹽一石,定課銀三錢,腳費銀三分;執單赴場支鹽運賣。其鹽銀除每月支發鹽本及各場館人役工食外,余悉存貯府庫;按月造報,候文動支。
·經費(起運支應附)
通縣額徵正雜餉稅共銀六千一百五十七兩六錢一分二釐四毫零(另當稅徵銀遞年增減,無定額)。內除官莊餉銀一千四百八十六兩一錢九分二釐六毫零解府充為內地各官養廉、鹽埕餉銀七百五十六兩一錢四分三釐五毫歸入鹽道衙門奏銷外,實在額銀三千九百一十五兩二錢七分六釐二毫零。內:起運兵餉銀一千四百九十九兩一錢四釐七毫零(內撥協濟淡防廳不敷俸工銀二百四十九兩九錢四分七釐一毫零)。存留經費項下官俸役食共銀一千四百七十九兩一錢五分二釐六毫零,支應項下進表、祭祀並舉貢花幣、盤費、廩糧等共銀九百三十七兩一分八釐八毫零。內:
分巡道:俸銀六十二兩四分四釐(閏年加銀五兩一錢七分三毫三絲三忽,照例奉裁充餉)。門子四名、轎傘扇七名,舖司兵二名,(共一十三名,每名工食銀六兩、遇閏年加銀五錢每年勻給銀二錢)共給銀八十兩六錢(舊有民壯五十名,每名工食銀六兩,勻閏銀二錢,共銀三百一十兩,雍正十一年裁)。
知府:俸銀六十二兩四分四釐(閏年加銀五兩一線七分三毫零,照例奉裁充餉)。門子二名、步快一十六名、轎傘扇夫七名、禁卒一十二名(共三十七名,每名工食銀六兩,遇閏年加給銀五錢,每年勻給銀二錢),共給銀一百二十九兩四錢(舊有燈夫四名,每名工食帶勻閏銀六兩二錢,共銀二十四兩八錢,雍正五年奉裁充餉)。
臺防廳:俸銀四十二兩五錢五分六釐(閏年加銀三兩五錢四分六釐三毫零,照例奉裁充餉)。門子二名、步快八名、轎傘扇夫七名(共一十七名,每名工食帶勻閏銀六兩二錢),共給銀一百五兩四錢(舊有燈夫二名,共工食帶勻閏銀一十二兩四錢,雍正五年奉裁充餉)。
府儒學教授:俸銀四十五兩。訓導:俸銀四十兩。共俸銀八十五兩(原俸銀三十一兩五錢二分。外閏年銀二兩六錢二分六釐零,照例奉裁充餉。雍正一年,添設訓導一員。乾隆元年,奉諭旨:教職兩官同食一俸,未免不敷養廉,著從乾隆元年春季為始,照各員品級給與全俸)。廩生二十名,每名廩糧帶勻閏銀二兩八錢九分三釐零,共給銀五十七兩八錢六分六釐六毫(支應項下)。膳夫二名,每名工食帶勻閏銀六兩六錢六分六釐六毫零,共銀一十三兩三錢三分三釐三毫零。
府經廳:俸銀二十四兩二錢二釐(閏年加銀二兩一分六釐八毫零,照例奉裁)。門子一名、皂隸四名,共五名,每名工食帶勻閏銀六兩二錢,共給銀三十一兩。
知縣:俸銀二十七兩四錢九分(閏年加銀二兩二錢九分八毫零,照例奉裁充餉)。薪湊俸銀一十七兩五錢一分(閏年加銀一兩四錢五分九釐一毫零,奉裁)。門子二名、皂隸一十六名、馬快八名、轎傘扇夫七名、禁卒八名、庫子四名、斗級四名,共四十九名,每名工食帶勻閏銀六兩二錢,共給銀三百三兩八錢(舊有燈夫四名,共工食帶勻閏銀二十四兩八錢,雍正五年裁。又有民壯五十名,共工食帶勻閏銀三百一十兩,雍正十一年裁)。舖司兵一十二名,每名工食銀七兩二錢,火把銀一兩五錢三分六釐五毫零,勻閏銀七錢二分八釐零,共給銀一百八兩三錢三分三釐六毫零。新港舖司兵四名,每名工食火把共銀六兩八錢四分,勻閏銀二錢二分八釐,共給銀二十八兩二錢七分二釐(原隸諸羅縣,雍正九年割歸邑管)。孤貧六十三名口(原每名月給銀二錢三分九毫零,乾隆三年定每口日給銀一分)共給口糧銀二百二十六兩八錢(小建每口扣存銀一分,逢閏加給開銷),夏冬衣布(孤貧六十三名口,每名年給銀一兩五錢八分七釐三毫)共給銀一百兩。囚犯口糧銀三十兩(自舖司兵工食至此,俱支應項下)。
縣丞:俸銀二十四兩三錢二釐(閏年加銀二兩二分五釐一毫零,照例奉裁充餉)。薪湊俸銀一十五兩六錢九分八釐(閏年加銀一兩三錢八釐零,奉裁)。門子一名、皂隸四名、民壯八名、馬夫一名,共一十四名,每名工食帶勻閏銀六兩二錢,共給銀八十六兩八錢(內民壯係雍正五年添設。原二十名,每名工食銀一十二兩,共銀二百四十兩。十一年裁一十二名,存八名,改照役食之例,共給工食帶勻閏銀四十九兩六錢)。
縣儒學教諭:俸銀四十兩。訓導:銀四十兩。共俸銀八十兩(原俸銀三十一兩五錢二分,外閏年銀三兩六錢二分六釐零,照例奉裁充餉。雍正十一年,添設訓導,同食一俸。乾隆元年,照各員品級給與全俸)。齋夫三名、門斗三名,共六名,每名工食帶勻閏銀六兩二錢,共給銀三十七兩二錢。廩生十一名,每名廩糧帶勻閏銀二兩八錢九分三釐三毫零,共給銀二十八兩九錢三分三釐三毫(支應項下)。膳夫二名,每名工食帶勻閏銀六兩六錢六分六釐六毫零,共給銀一十三兩三錢三分三釐三毫零。
新港巡檢司:俸銀一十九兩五錢二分(閏年加銀「一兩」六錢二分六釐零,奉裁)。薪湊俸銀一十二兩(閏年加銀一兩,照例奉裁充餉)。皂隸二名,每名工食帶勻閏銀六兩二錢,共給銀一十二兩四錢。弓兵一十八名,每名工食銀一兩七錢六分六釐六毫零,勻閏銀五分八釐八毫零,共給銀三十二兩八錢六分(支應項下)。
澎湖巡檢司:俸薪共銀三十一兩五錢二分。皂隸二名,弓兵一十八名,共工食帶勻閏銀四十五兩二錢六分(雍正五年奉裁,改設澎糧廳,經費見后)。
典史:俸銀一十九兩五錢二分(閏年加銀一兩六錢二分六釐六毫零,奉裁)。薪湊俸銀一十二兩(閏年加銀一兩,照例奉裁充餉)。門子一名、皂隸四名、民壯四名、馬夫一名,共十名,每名工食帶勻閏銀六兩二錢,共給銀六十二兩(內民壯四名,雍正十一年添設)。
本府進表合用綾袱紙張銀三兩(以下俱支應項下)。
文廟香燈(府學年額銀二兩五錢二分,縣學同)共銀五兩四分。
府縣學、崇聖祠、文廟、社稷、山川等壇祠春秋二祭,並上中下元厲祭,共銀一百九十六兩二銀錢(原額銀二百三十二兩,乾隆十一年裁減三十五兩八錢)。
關帝廟祭銀二十四兩(乾隆三年新設,每年三次致祭)。
習儀、救護、拜賀香燭,共銀六錢。
祈晴、禱雨、謝神,共銀三兩。
修理府縣二學、文廟、城隍等壇祠,共銀四十兩。
鄉飲賓二次,共銀一十五兩三分。
進士花幣旗匾銀二兩。新科舉人花幣旗匾銀一兩三錢三分三釐零。會試舉人盤費銀三十兩。府學歲貢生旗匾銀二兩五錢。縣學歲貢生旗匾銀一兩二錢五分。
通計存留經費、支應共銀二千四百一十六兩一錢七分一釐五毫零。
·耗羨
通縣額徵勻丁並番丁餉銀每兩徵耗銀七分,並封平余銀二分,共銀九分;田園供榖每石徵耗榖一斗,折徵銀五分;雜餉銀每兩徵耗銀一錢,並封平余銀二分,共銀一錢二分。內:
勻丁餉,額銀六百九十二兩二錢七分二釐五毫零,應徵耗羨銀六十二兩三錢四釐五毫零。
番丁餉,額銀七十三兩,應徵耗羨銀六兩五錢七分。
田園供榖,額榖五萬二千三百九十七石二斗六陞六合八勺零,應徵耗銀二千六百一十九兩八錢六分三釐三毫零。
厝餉,額銀一千二百六十六兩一錢九分五釐二毫零,應徵耗羨銀一百五十一兩九錢四分三釐四毫零。
牛磨餉,額銀二百二十五兩二錢四釐,應徵耗羨銀二十七兩二分四釐四毫零。
蔗車餉,額銀二百七十四兩四錢,應徵耗羨銀三十二兩九錢二分八釐。
番丁餉,額銀七十兩,應徵耗羨銀八兩四錢。
樑頭餉,額銀六百四十五兩六錢四分五毫,應徵耗羨銀七十七兩四錢七分六釐八毫零。
港、潭、塭餉,額銀四百四十二兩一錢二分四釐,應徵耗羨銀五十三兩五分四釐八毫零。
罟、罾、縺、■〈罒上令下〉、蠔餉,額銀二百二十六兩四錢四分,應徵耗羨銀二十七兩一錢七分二釐八毫。
官莊餉,額銀一千四百八十六兩一錢九分二釐六毫零,應徵耗羨銀一百七十八兩三錢四分三釐一毫零。
通計額徵耗羨共銀三千二百四十五兩八分一釐四毫四絲一忽零。內:坐派解送兩察院養廉銀七百兩、總鎮養廉銀二百兩、分巡道養廉銀四百兩、本府知府養廉銀三百兩、經廳養廉銀二十兩、澎糧廳養廉銀四百一十二兩四錢七分七釐三毫零、本縣知縣養廉銀一千兩、縣丞養廉銀二十兩、新港司巡檢養廉銀二十兩、典史養廉銀二十兩、本道津貼船工銀二百四十兩、兩察院轅役工食銀六十八兩二錢、轎傘扇夫工食銀二十一兩七錢,吹手砲手工食銀一十三兩九錢五分、火藥銀一十兩五錢、心紅紙張銀一十二兩、出巡夫車腳價銀二十兩,共應解給銀三千四百七十八兩八錢二分七釐三毫零。除額徵耗羨銀儘數解給外,尚不敷銀二百三十三兩七錢四分五釐九毫零,遞年墊給,詳請撥補。
澎湖賦役(附)
民丁六百七十二,雍正五年,撥歸澎糧廳管轄。每丁徵銀四錢七分六釐,共該徵銀三百一十九兩八錢七分二釐。乾隆元年改則,每丁徵銀二錢,共該徵銀一百三十四兩四錢。乾隆十二年奉文,將丁銀勻田園徵輸。
盛世滋生戶口:雍正六年至乾隆十六年(八次編審)計滋生民丁□百□十,永不加賦。
地種三百八十石三陞三合六勺零,每石徵銀四錢二分,共該徵銀一百五十九兩六錢一分四釐一毫零。內:
原額地種一百五十九石二斗五陞七合六勺,徵銀六十六兩八錢八分八釐一毫零(雍正五年,割歸澎糧廳管轄)。
雍正六年報墾地種二十七石五斗八陞六合零,徵銀一十一兩五錢八分六釐一毫零。
七年報墾地種一十一石三斗五陞,徵銀四兩七錢六分七釐。
乾隆二年報墾地種三十五石九斗八陞,徵銀一十五兩一錢一分一釐六毫。
四年報墾地種一十四石四斗,徵銀六兩四分八釐。
九年報墾地種一百三十一石四斗六陞(奉文折畝),共折九百八十二畝七分三釐零,徵銀五十五兩二錢一分三釐二毫。
雜餉額徵銀四百四十兩八錢六分。內:尖艚船三十四隻,每隻徵銀八錢四分,共徵銀二十八兩五線六分(原額五隻,雍正六年新增二十七隻,八年增二隻)。
三板頭舶四百六十三隻,每隻徵銀四錢二分,共徵銀一百九十四兩四錢六分(原額九十七隻,共徵銀四十兩七錢四分。雍正六年新增二百零七隻,共徵銀八十六兩九錢四分。七年新增一百二十一隻,共徵銀五十兩八錢二分。八年新增一十五隻,共徵銀六兩三錢。十年報陞三隻,共徵銀一兩二錢六分。十三年報陞一十二隻,共徵銀五兩四分。乾隆四年報陞八隻,共徵銀三兩三錢六分)。
大網二十六張,每張徵銀三兩五錢,共徵銀九十一兩(原額一十六張,徵銀五十六兩。雍正七年報陞四張,徵銀一十四兩。十三年報陞一張,徵銀三兩五錢。乾隆四年報陞二張,徵銀七兩。五年報陞二張,徵銀七兩。八年報陞一張,徵銀三兩五錢)。
小網三十六張,每張徵銀一兩七錢五分,共徵銀六十三兩(原額二十五張,徵銀四十三兩七錢五分。雍正十三年報陞六張,徵銀一十兩五錢。乾隆四年報陞五張,徵銀八兩七錢五分)。
箔網二張,每張徵銀一兩二錢六分,共徵銀二兩五錢二分。
小箔網一張,徵銀六錢三分。
大滬二口,每口徵銀八錢四分,共徵銀一兩六錢八分。
小滬七十二口半,每口徵銀四錢二分,共徵銀三十兩四錢五分(原額一十口,徵銀八兩四錢。雍正六年報陞三十四口,徵銀一十四兩二錢八分。八年報陞半口,徵銀二錢一分。十三年報陞一十八口,徵銀七兩五錢六分)。
小罾三十四張,每張徵銀八錢四分,共徵銀二十八兩五錢六分(原額一十張,徵銀八兩四錢。雍正七年報陞六張,徵銀五兩零四分。八年報陞二張,徵銀一兩六錢八分。十年報陞二張,徵銀一兩六錢八分。十三年報陞八張,徵銀六兩七錢二分。乾隆四年報陞一張,徵銀八錢四分。五年報陞五張,徵銀四兩二錢)。
按大網口闊尾尖,每張用大杉木二,植於港口長流之所,曰網桁;以網挂桁上,魚蝦乘潮入港內,潮退隨流納網中,舉網解其尾出之。箔,削竹片繩縛如簾,高七、八尺,長數十丈,就海坪列豎木杙,當潮水未滿時,施箔於杙,留一門約寬四、五尺,網截之;潮退魚不入網者皆阻於箔,不得出。又於海坪潮漲所及處,周築土岸高一、二尺為滬。留缺為門,旁豎木柱,桂小網,截滬門;潮漲淹沒滬岸,魚蝦憑漲入滬,潮退水由滬門奔流,魚蝦投網。或用石塊圍築海坪,使魚得潛其內,汐乃捕之。
乾隆二年,上諭:『朕查閩省澎湖,地係海中孤島,並無田地可耕。附島居民,咸置小艇捕魚,以餬其口。昔年提臣施琅,倚勢霸佔,立為獨行,每年得規禮一千二百兩。及許良彬到任后,遂將此項奏請歸公,以為提督衙門公事之用。每年交納,率以為常。行家任意苛求,漁人多受剝削,頗為沿海窮民之苦累。著總督郝玉麟宣朕諭旨,永行禁革。其現在捕魚船隻,飭令該地方官照例編號,稽查辦理。此項陋規既經裁除,若水師提督衙門有公用必不可少之處,著郝玉麟將他項銀兩酌撥數百金補之』。
通計澎湖額徵正雜餉稅共銀七百三十四兩八錢七分四釐。內起運兵餉銀四百七十七兩七分四釐一毫零,存留經費並支應共銀二百五十七兩八錢。內:澎糧廳(雍正五年改設)俸薪共銀六十兩。門子二名、皂隸一十二名、步快八名、轎傘扇夫七名,共二十九名,每名工食銀六兩,遇閏年加銀五錢,每年勻給銀二錢,共給銀一百七十九兩八錢(俱經費項下)。關帝廟每年三次致祭,共銀一十八兩(支應項下)。
論曰:以下奉上,天之經也、地之義也。臺灣孤懸島嶼,沃野千里,而所入不供所出,賦蓋薄哉!顧邑屬一掌可耕之地,延袤不及五十里,而賦甲于三邑,則以地闢于荊棘草萊之先。曩時,墾耕皆稱佃戶,歲之所入,半輸於公。我朝拓土之初,損之又損,澤始下逮焉。惟官莊比之他邑,向有正供;佃之困者,亦往而有。若厝餉之納,強半出於舊戶,新築者報陛不及三之一。語有之:有治人,無治法。設誠而致行之,以佐聖天子均平之治者,令之責也夫!
●重修臺灣縣志卷五
學校志
學宮崇祀書籍泮額書院社學學田
世多稱崑崙之水,匯東南溟,故道脈溯洙泗而演閩天,其來舊矣。臺灣遠處海東,涵濡聖澤,歷有年所,廣賢書之額,詳教育之方,宜士氣之蒸蒸遒上哉。夫草昧開而文明著,規模備而景行殷。徵茲天運,觀乎人文,海濱鄒魯之風可挹也。志學校。
學宮
崇祀
書籍
泮額
書院社學
學田
·學宮
府儒學,在寧南坊。康熙二十四年,巡道周昌、知府蔣毓英因鄭氏舊學址創建。中為先師廟,東西兩廡,南為廟門、櫺星門,北為啟聖祠。三十八年,巡道王之麟,重修。越明年,建明倫堂於廟東(併記)。
臺地僻在海外,自古未沾王化,罔識賓興。迨我朝開闢以來,置郡縣,立學宮,凡取士之典,與內地同,遂彬彬稱治,為海邦鄒魯矣。余己卯秋恭膺簡命,來監斯土。甫下車,謁夫子廟,環視棟宇朽敗,而明倫堂、兩廡、啟聖祠以及櫺星垣墉,缺然不備。又以龍亭置先師之前,其規模氣象,蔑如也。於是急謀修舉,缺者補之,圯者葺之,以次興工。越明年,於廟東偏拓地數畝,中為明倫堂,堂后為龍亭庫,環以磚牆,東西廊門樓畢舉;締構堅緻,彤髹駮蔚,一時稱盛。至六月,廟為颶風所侵,竟致頹壞,余心戚然。又相與醵金重建,諏日鳩工,經始於十月,告成於十二月。由是夫子廟、啟聖祠巍然,東西兩廡及明倫堂、櫺星諸地翼然。廟貌改觀,將所以揚文教之盛,壯海外之規,均於是乎在矣。若夫培人心以厚風俗,又烏敢忘為治之先務哉!
五十一年,巡道陳璸修啟聖祠左右為名宦、鄉賢祠。創各齊舍,設禮門、義路。立大成坊於禮門外,並建學廨於明倫堂后(併記)。
臺灣,荒島也,夫子廟在焉。聖人之澤與皇化並馳,固無海內外之隔;而歲久弗治,惟大成殿巍然為魯靈光。若啟聖祠暨兩廡、櫺星門一帶,皆腐折傾圯,剝落過半。前后廟基,被水潦沖齧陵夷就低,竟為人畜雜沓之場。余乃商之郡守周君洛書,郡丞洪君石臣暨臺令張子宏,鳳令時子惟豫、諸令劉子宗樞,亟議修葺;僉合詞無間言。余曰:『眾志既同,是不可后』。遂備由上請兩憲,尋得報可。即以壬辰臘月興工,委木標千總曾榮董其役。榱桷朽腐等易之,缺折者補之,蓋瓦級磚之欹斜者覆正之,牆壁漫漶不鮮者飾之,基址之坍塌者增築之:而廟於是煥然易舊焉。啟聖一祠,翼然起於殿后;左右列六德齋。祠下名宦祠居左,鄉賢祠居右,再列六行齋。曰六德,曰六行,非文學兼德行之士不得寓也。東廡下有獻官齋宿房,西廡下有藏器庫、庖湢所。廟門左右改置文昌祠、土地祠,其外則為禮門、為義路。常置扁鑰,非旦望及有事,二丁不開。更於禮門外數十武,表立大成坊為界,周圍牆及肩而止,通道之水環繞其下,廟之規模斯略具矣。至教官廨舍,則於明倫堂后新建三楹,齋廚等房胥具。門路從東廊出,無得復如前之寄居啟聖祠左右為瀆褻。再於明倫堂前兩廊,分列六藝齋,供諸生肄業之所。是役也,新太守馮君躬暨繼至,與有力焉。同城總鎮姚公樂贊其成。計費若干緡,悉出本道衙門養廉余羨,予所力請於兩憲而得之者。不動公帑,不費民財,歷三載之勤,得竣厥工,不可無一言以記之。夫廟學非作新之為難,而能默體作新之意為難;亦非作新於始之為難,而能繼繼承承、永葺於后之為難。茲余既新斯學於始,願執經士子咸感發奮起,以通經學古為業,以行道濟世為賢;處有守,出有為,無負國家教育振興之至意。地方有司亦共以教化為先務,培茲根本地,時省而葺修之,俾有基勿壞。行見荒島人文日新月盛,彬彬稱海濱鄒魯也已。
冬,建朱子祠於明倫堂之東。
巡道陳璸記
予建朱文公祠成,或問曰:海外祀公有說乎?曰:有。昔昌黎守潮,未期月而去,潮人立廟以祀。東坡先生為之記云:『公之神在天下,如水之在地中,無所往而不在;而潮人獨信之深、思之至,焄蒿悽愴,若或見之。譬如鑿井得泉,而曰水專在是,豈理也哉』?若文公之神,周流海內外,亦何莫不然。按公宦轍,嘗主泉之同安簿,又嘗為漳州守;臺去漳、泉,一水之隔耳,非遊歷之區,遂謂其神不至,何懵也?矧自孔孟而后,正學失傳,斯道不絕如線,得公剖晰發明於經史及百氏之書,始曠然如日中天。凡學者口之所誦,心之所維,當無有不寤寐依之,羹牆見之,何有於世相后、地相去之拘拘乎?余自少誦習公書,一句一字,沉潛玩味,終日不忍釋;迨今白首,茫未涉其涯涘。然信之深、思之至,殆所謂「焄蒿悽愴,若或見之」者也。公之言曰:『大抵吾輩於貨色兩關打不透,更無話可說』。又曰:『分別義利二字,乃儒者第一義』。又曰:「敬以直內,義以方外」八箇字,一生用之不窮』。蓋嘗妄以意繹之:人不好貨,斯能立品;不好色,斯能立命。義利分際甚微:凡無所為而為者皆義也,有所為而為者皆利也。義固未嘗不利,利正不容假義。敬在心,主一無適則內直;義在事,因時制宜則外方。無纖毫容邪曲之謂直,無彼此可遷就之謂方。人生德業,即此數語,略包括矣。他言警切胥此類。讀其書者,亦惟信之深、思之至,切已精察,實力躬行,勿稍遊移,自能希賢希聖,與公有神明之契也。予所期望於海外學者,意蓋如此,而謂斯祠之建無說乎?祠正堂三楹,兩旁列齋舍六間,門樓一座。起工於壬辰冬,越明年仲春丁前落成。無動公帑,無役民夫,一切需費,悉出予任內養廉余羨。猶慮祠內香火及肄業師生修脯油燈乏資,議將予撥歸郡學■〈魚逮〉港莊田租粟供給,歲以為常。並記以示來者。
明年,建文昌閣於朱子祠后。
巡道陳璸記
京邑之制:右廟左學,前殿后閣。予乃於文公祠后,謀創建文昌閣焉。嘗讀文昌化書,中有一二幻語,心竊疑之。既而往復玩味,大指教人以修德積善,與梓潼帝君陰隲文相表里;於是信其言之有合於道,非誣也。按蜀志梓潼縣在保寧府界,離縣三十里許,有帝君廟;予前歲視學西川,瞻禮祠下焉。載考漢史天文志,斗魁列在文昌星次。吾又不知文昌與梓潼是一是二;殆天人也耶,神耶?孟子曰:『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姑置弗深論。論其盡人以應驗於天者可乎?科名者,進身之階;務學者,立身之本。不務學而冀功名,猶不種而期收穫也。顧為學之道,自求放心始。求之竊冥昏默,反荒其心於無用;不如時設象以自省。有如動一念焉,若帝君之予見;發一言焉,若帝君之予聞;措一行焉,若帝君之予視予指;必謹其獨,戒慎恐懼,將修德積善,悉根諸此,學不自此進乎?學進則識進,識進則量進;而德以修,而福隨集。由此登高科,享大名,如持左券;人之為歟?何莫非天之為也!有志之士,無急求名於世,而務積學於已;無徒乞;無徒乞靈於神,而務常操其未放之心,藏焉修焉,游焉息焉。登茲閣也,睠焉四顧:東峙大山,層巒疊翠,動振衣千仞之思;南望鳳山,騫騰若在几席間;西則汪洋大海,波濤洶湧,風檣出沒,變態不可名狀;其北見萬壽亭穿云而起,毅然思出此島,與海內諸英俊交遊,歷金馬、上玉堂為一快。以是寫心,以是勵志,即以茲閣為不欺闇室之一助可也。若終日昏昏沉沉,放其心而不知;或舍近鶩遠,或處下闚高,甚或以茲閣為登眺觀遊之所,則與謀創建者之初心相刺謬矣!可乎哉!閣制高廣各若干,一准福州府庠奎光閣式。會城選匠辦料,皆署教諭鄭長濟任之;海運到臺,旦晚督率就工,則教授杜成錦、經歷陶宣。創始於春二月丁亥,落成於三月戊申。並繫以詩:雕甍畫棟鳳騫騰,透盼神霄最上層。臺斗經天由北轉,彩云捧日自東陞;參差煙戶排青闥,繡錯河山引玉繩。今夕奎光何四映,海陬文運卜方興!
同知王禮詩
簾護朱櫺繞檻斜,層層躡級望無涯。名祠冠履遊多士,窮烏絃歌響萬家。環海抱山稱勝地,羅奎躔壁散余霞。會知道脈宗鄒魯,文物於今喜漸加。
五十四年,巡道陳璸濬泮池於廟門外,其左創官廳。
五十七年,知府王珍改建櫺星門,移泮池於櫺星門外。
貢生李欽文記
文廟門外環以柵欄,舊矣。風雨飄搖,屢修屢圯。歲在乙未,觀察陳公易築圍牆,濬泮池於圍牆之內,左畔設廳事,建大成坊。遊聖之門,必於是焉。雖風雨無虞,而櫺星門未闢,終不足以壯觀瞻。明年,郡伯王公以刑部郎來守是邦,政修事舉。越戊戌,命工庀材,撤圍牆,立櫺星門,高一丈六尺,闊五丈五尺。門以外為降階,深六尺,兩旁仍翼以牆。移泮池於降階之下,深五丈,闊九丈四尺,週一十四丈,與廟相配。池之外,累海石為垣環之,形若半月,高八尺,週三十七丈有奇。牆之外,東為龍門,西為云路,山明水秀,拱於廟前。煥然海外之巨觀也。斯舉也:經始於十有一月,成於次年四月;用白金三百四十六兩五錢,悉出郡伯捐俸;而區畫制作,則參軍王公士勷也。工竣,謹敘始末勒石,以垂永久。
五十八年,巡道梁文煊改建正廟。
永州總戎李日■〈火呈〉記
康熙癸亥,臺地歸入版圖,置郡立學。■〈火呈〉奉調轄水師,駐安平鎮。時地方初闢,規畫未周;雖春秋二仲行丁祭禮,而文廟尚仍偽制,歷三十余載,未之有易焉。戊戌秋,闇濟梁公為臺陽監司,入廟行禮,顧而歎曰:『此非制也,何以昭尊聖重道之隆規』?亟命取材內郡,擇吉重新,以經歷王士勷董其事,高大前制。廟之前為月臺。廟后暨左右兩旁累短垣以通行走。其上則出重檐於四隅。中覆以亭,匾大成殿於亭前。制度悉與內郡等。費且千金,經半載而殿成,紳士謀勒石以志。■〈火呈〉聞斯舉,躍然喜曰:是真足以妥聖靈而彰王制矣。從茲以住,望宮牆者,仰巍煥之巨觀;遊聖門者,睹規制之大備。海濱鄒魯之風,不於今日而益見哉!
雍正元年,詔以啟聖祠為崇聖祠。
乾隆十年,巡道攝府事莊年重修正廟。
知府褚祿記
余奉調來守臺郡,越日齋袚謁聖,仰瞻廟貌,巋然更新,而匠石尚詵集未竣事。繼謁巡臺文、范二公,教以移易風俗,必先培養人材,當共體朝廷興學化民之意,以為政治之本。余心識其語,退而考之,知郡城文廟日久不治。適觀察莊公攝府篆,遂簡公鏹二百五十余緍,屬郡司馬方君董其役,凡工料悉給常值不少減,而士民競趨罔后。司馬周度相視,精於規畫,克共厥事。工將竣,費稍靳,莊公又率余與方司馬暨淡水曾司馬共捐俸成之。廡后兩翼為義學,則前雷陽陳清端公所建十二齋也。因並完繕,進師生課誦其中焉。今夫崇道興學,所以勸士也。臺郡雖僻處海外,入廟者莫不知敬。書云:『未見聖,若弗見』。今也面諸羹牆,聞諸肸蠁,怵惕彌虔;將士習以端,人材以出;風聲廣厲,邪慝不作,百昌遂而諸福集。則斯舉所系,豈淺乎哉?
十四年,廩生候世輝等捐資,呈請題准鼎新改建。正廟居中,左右兩廡。前為廟門,又前櫺星門、泮池。后為崇聖祠,左右兩廊達於廡(先是為齋舍今改)。祠之夾室為禮樂庫、典籍庫(先為名宦、鄉賢祠)。門之左右為名宦祠、鄉賢祠。外左為禮門,右為義路。又外為大成坊(左重修,右增建)、泮宮坊(左右俱新建)。廟左明倫堂,兩廊齋舍(俱重葺)。堂左朱子祠(增捲廊)。祠后文昌閣(易石柱)。祠門外,左為官廳(西向增露亭)、明倫堂。后徙築學廨文昌閣。后創設訓導廨。並鑄祭器,造樂器,規制備整。
巡臺御史楊開鼎記
我國家重熙累洽,教化覃敷,薄海內外,風同道一。臺故海東奧區也;自人版圖,經陶冶數十年,棫樸菁莪,蒸然蔚起。乾隆己巳夏,予啣命巡方,兼視學茲土。至則恭謁文廟,環視殿廡,漸就傾圯;祭器樂器,因陋就簡;惻然憂之。檢郡乘,知學宮曩為海康陳公所修建,距今三十余年。其修學記中惓惓謂非作新於始之為難,而能繼繼承承、永護於后之為難。蓋深望夫有基勿壞,后起者踵而修之也。顧其間雖經監司刺史輩捐金補繕,不數歲而朽蠹剝蝕,復不可支;非徹底建造,難云固也。正在經營商榷間,而臺之衿士踴躍急公,倡議捐修;有侯生世輝、蔡生壯器、李生朝璽、黃生兆茂、蔡生培、張生方陞、方生達聖、洪生世基等數十人,多者千幾百緡,次者千緡,又次者數百緡及百緡。又有家本寒素,奔走區畫,共襄是舉者。於是列名僉請。予因馳札制府喀公、撫軍潘公,會商入奏;獲邀恩旨,俟工竣核捐輸之數,報部議敘。爰與滿巡臺書公、監司金公鼓舞而作興之,以臺令魯君鼎梅耑稽核之任。維時侯生世輝力肩厥事,不辭勞瘁,偕蔡源起鳩工庀材,相度經營;庳者崇之,隘者擴之,朽者易之,缺者增之,障者闢之,而廟貌煥然改觀,殿廡軒敞倍於前。崇聖祠舊逼處殿后,拓丈有六尺。文昌閣柱易以石而增高。文公祠前增捲廊。教授之學舍附明倫堂后者,退丈有奇。訓導之寄居於文公祠者,更建室於文昌閣后。官廳前增露亭。自大成坊以內,悉甃石版,以壯觀瞻。他若堂宇、路門、池沼、仍舊基而增損之。其東北一帶,地之見侵於民者,並為清出;拓其牆三尺許,外余地四尺五寸以通行人。廟前平原一片,居民擅私種植,芟刈之而曠如也。至簠簋尊彝,鑄以銅而備其數;柷敔、笙鏞、干羽之屬,仿成式更新之。計靡白金萬緡。肇工於乾隆已巳十月念五日,告竣於辛未三月十五日。是役也,實多士所共襄,予何力之有?多士請記於予,並求所以教之。予謂黌宮乃教化所自出,茲既大啟爾宇,將以育人材、厚風俗也,豈惟是文詞云爾哉!體明而用達,迺足尚耳。宋胡安定教授蘇湖,設經義、治事二齋,承其教者,咸深心於三五六經,以求合古聖賢人之志,而舉禮樂、兵刑、農田、水利諸務,用以廣其器識。仁宗詔頒其法於太學,天下宗之。我朝造士之法,古莫倫比。養之渥,教之詳,而選之精且慎。都人士誠能以經術抒經濟,勉為國家有用之材;司土者復加意培植,而於興教之地,時勤修葺,亦如海康陳公之以有基勿壞望后人者,相承於勿替;則所造就於海隅,豈細鮮哉?
附捐資姓氏:廩生侯世輝,捐銀三千七百兩。貢生蔡壯器,捐銀一千二百兩。候選州同李朝璽,捐銀一千一百兩。監生黃兆茂,捐銀一千兩。生員周大鵬,捐銀四百兩。拔貢生蔡培、監生周岐德,各捐銀三百兩。內閣中書陳奇烈、拔貢生施士膺、生員黃得福、陳日茂、玉湜,各捐銀二百兩。貢生王克褒、生員陳廷藩,各捐銀一百五十兩。舉人陳連榜、拔貢生張方陞、貢生黃可垂、陳國瑤、翁錫福、薛登選、蘇孟德、監生高肇輝、潘奇選、劉振楷、方策、吳植恩、廩生郭世標、吳啟沃、李廷珍、洪國昌、莊天釬、張元龍、呂崑玉、許殿輔、生員楊作舟、蔣士賢、黃璿璣、蔡翰晫、吳莊敬、鄭光樂、洪廷梯,各捐銀一百兩。
縣儒學,在東安坊。康熙二十三年,知縣沈朝聘創立先師廟,負坎面離。左右兩廡。前為廟門、照牆,護以柵欄。后為啟聖祠。二十九年,知縣王兆陞修。四十二年,知縣陳璸建明倫堂於廟右(併記)。復捐俸修廟。四十四年,知縣王士俊成之。
壬午春,予調任臺邑。至之翼日,恭謁文廟。禮成,學博黃君世傑率諸生,引予於啟聖祠前聽講。問所謂明倫堂者,蓋曠然一平地也。噫!此何地也,而可曠乎哉?吾懼斯堂不立,士子講經無所,必至人倫不明,人理滅而人心味也。用是不揣綿力,拮据經營。越明歲癸未之夏,而斯堂成。堂凡三間,高廣如式。門樓前拱,甬道圍牆井列。成之日,爰進諸生,告以斯堂取義之旨,為落成慶。乃環顧文廟,又將傾圯,正在選材鳩工、平基定向,謀重建之;適行取銓部,余因是不得盡力於其間。雖然,人之欲善,誰不如我。文廟之成,固有待也。獨斯堂之役,費稟於官,役不病民,向之曠然者,今幸巋然矣。義不可無一言以紀。予謂五經與五倫相繫屬者也。君臣之宜直、宜諷不宜自辱也;父子之宜養、宜愉,不宜責善也;兄弟之宜怡、宜恭,不宜相猶也;夫婦之宜雍、宜肅,不宜交謫也;朋友之宜切、宜偲,不宜以數而取疏也。明此者,其必由經學乎?潔淨精微取諸易,疏通知遠取諸書,溫厚和平取諸詩,恭儉莊敬取諸禮,比事屬辭取諸春秋。聖經賢傳,千言萬語,皆以綱紀人倫為要領。顧諸生登斯堂,顧名思義,期於忠君、孝親、信友、夫義婦聽,兄友弟恭,為端人正士;勿徒習文藝,恣睢佻達,以敗名喪檢為斯堂羞,庶幾不負予所以首先建立之意。至斯役之指畫督率,則學博黃君功固不可沒也。
四十八年,知縣張宏創學廨於明倫堂后,並葺前柵欄、照牆。旋圯。
四十九年,巡道陳璸易築磚垣,設禮門義路。
教諭康卓然記
歲癸亥,臺地蕩平,首調晉邑侯沈公朝聘補臺令。甫下車,先興文廟。時因草創,制尚樸略。庚午年,邑侯王公兆陞修之,猶未壯厥觀也。壬午春,邑侯今觀察陳公謁廟;禮成,問聽講之地,闕焉無有;因捐俸建明倫堂於廟右。堂成,則進諸生而語之曰:『文廟所以妥聖靈而彰典禮,乃庳隘淺陋若是乎』?再捐俸三百兩,命工庀材,定基擇向,將更新之。適擢銓部去,每惓惓以弗克竣迺事為念,遇公車北上者,輒慇然致詢不少釋。乙酉年,邑侯王公仕俊至,見榱棟已備,瓦甓畢齊,隨與學博陸君共襄厥事;增高舊制規模,式廓兩廡門庭,次第咸新;而圍牆未築,柵欄雖設,難免風雨之虞。庚寅秋,陳公以觀察再蒞是邦,遂舉而更張之。易柵欄為磚垣,加丹艧焉。內外修整,廟貌尊嚴。於是昔之草創者,今堅緻可久矣;昔之樸略者,今云錦爛然矣。聖靈克妥,典禮攸彰;壯海外之大觀,啟文明之雅化。功在聖門,豈淺鮮哉?卓然司鐸斯邑,詳悉其事,爰紀始末,俾海邦多士,毋忘興建之功云。
五十四年,巡道陳璸改建啟聖祠,以左右夾室為名宦、鄉賢祠(併記)。知縣俞兆岳、教諭鄭長濟,鑿泮池。
憶予以壬午春調任臺令。臺邑廟學,先為偽弁住宅,湫隘弗稱;兼歲久屋材朽蠹,漸就傾圯。而明倫一堂,在蔓草中,未有議創者。予謂此乃為政第一事,不可或緩。即具狀申請各憲,尋得報可。遂殫力拮据,首於廟左隙地,建明倫堂。以是年冬杪興工,越歲三月告成。隨謀改造文廟,因舊地而式廓之。選匠往會城購料,業已平基定向,予適奉文行取,時甲申初春也。不已,捐金留府庫,為工費資而去。身雖去而心惓惓,每以廟學未成為一憾事。迨庚寅秋,予叨持使節東來,謁廟循覽,規模雖粗具,而啟聖一祠尚仍舊立向,且與文廟相左,兩廡不蔽風雨,心焉戚之。先捐俸築牆,以肅內外。因郡庠大費修整,未遑及邑庠。至乙未春,郡庠幸煥然易舊;正在私心經營,而予又奉補授偏撫。乃星夜鳩工庀材,改啟聖祠方位與文廟稱。兩廡則撤舊更新。又添建名宦、鄉賢祠,為吏治風俗示勸,了前願焉。予非有所利乎此,而欲自為功也。董子曰:『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夫建廟修學,正誼明道之大端也。予竊謂,不計功未嘗無功,不謀利未嘗不利。臺令歷任,未有調為臺道者,而予得調臺道;臺道歷任,未有櫂為撫軍者,而予得擢偏撫。皇恩不次拔摺,何莫非先聖先賢及臺地山川之神,默祐之乎?前后九載,飲咸食淡不為不久;兩荷異數超遷不為不速。予不負臺,臺不負予;此感彼應,理固然也。顧吾黨之士,篤信斯理。處而讀書,務為端人正士;出而筮仕,務為循吏良臣。庶不負茲地山川之鍾靈,而為聖賢所擯棄,則予數年惓惓之苦心,其亦可無憾也夫。
五十九年,同知攝縣事王禮修廡牆、禮門、義路。
雍正元年,知縣周鍾瑄重葺正廟,奉詔改啟聖祠為崇聖祠。立忠義祠於廟門左。
巡臺御史黃叔璥記
歲壬寅,璥嚮奉使巡視臺灣。於時寇亂方息,繼以大饑,學宮飄搖颶風霪雨間,頹然欲盡。官斯土者,雖目擊心傷,不遑及矣。與璥偕來者,貴陽周君鍾瑄,前以諸羅令報最,為高唐牧,內遷員外郎。至是以賢能簡令臺灣。既至,設平糶法以蘇民困,躬運米以賑澎湖,境內欣然,慶更生焉。迺鳩工庀材,凡殿廡門垣暨生舍,當修者修,當築者築。適奉詔崇先聖五世王爵。乃改建崇聖祠。不費帑,不役民,皆節嗇俸錢而獨任之。始事於癸卯季秋,落成於甲辰仲春。靡白金三百五十有奇。廟貌聿新,因請璥記其年月。璥惟學校之設,所以長育人材,教孝教忠也。苟不能身體力行,而沉溺於詞章,龐雜於功利,則人材不可問矣。道德奚自而一,風俗奚自而同?今臺當更化之后,嚮學者倍多於前,誠能勤思聖賢教人之指歸,不過欲人盡力於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之間。父以教其子,師以勉其弟。日引日上,求為篤學力行之君子;無徒以詞章為梯弋科名之具,無或務功利以流人於不肖之歸,庶幾不負國家養士之隆恩與賢司牧師旅饑饉之余、拮据經營之意。是役也,董事本學教諭葛炆,例得書於石。
十二年,貢生陳應魁倡立土地祠於廟門右,建櫺星門於泮池外。
乾隆八年,諸生張元華等修崇聖祠。
巡臺御史熊學鵬記
欽惟世宗憲皇帝溯道脈之淵源,極典章之明備,追封孔子五代王爵,巍巍乎禮體制攸隆,超越前古矣。臺灣海外荒服,自入版圖,仰沐熙朝教化,迄今已六十余年。癸亥夏,余奉使茲土。臺令楊子為余言,崇聖祠乃前觀察陳公所建,今且傾圯,宜圖修茸。隨有諸生張元華等各願捐囊以助,不數月而工竣,請余一言勒石。余思化民成俗,教學為先。前人倡造學宮,規模既已肇啟,則后人紹述前哲,修葺應有成功。茲元華等以過末之寒儒,為捐修之義舉,俾舊宇煥然一新,用光夫尊師重道之盛典。於以覘諸生向學情殷,從此爭自濯磨,日新月盛。臺雖僻遠,行見人文蔚起,比隆於中州矣。是為記。
十四年,學廨圯,教諭朱陞元重葺。
十五年,廩生侯世輝等捐資鼎新正廟,拓兩廡以廣廟庭。廟門左修忠義祠,右改土地祠為孝悌祠。禮門、義路、泮池。櫺星門、照牆及廟后崇聖祠、廟右明倫堂,悉加整葺。並創訓導廨於崇聖祠后。
巡臺御史楊開鼎記
臺邑學與郡學並建,而制較狹小。顧文教攸關,不可任茂草之鞠者與郡學埒。己巳夏奉使巡臺,諸生陳請修學,由郡及邑;既嘉其意,頗慮其願大難酬。乃侯生世輝等鼓厥義勇,捐修郡學畢,更捐二千七百緡修邑學。肇工於庚午六月八日,鼎新大成殿,而培其基高八寸許,制極軒昂。於兩廡則退其址三尺有奇,庭乃寬敞。崇聖祠前,樹之屏以蔽內外;明倫堂前,加三楹以壯觀楹以壯觀瞻。訓導學舍之廁於殿西者,移建於崇聖祠后。講室兩旁,更益兩楹,以供游息。自大成殿至禮門,斫石砌之,悉如砥如矢焉。前后四旁之門庭屋舍,周以牆垣。麗乃陋,植乃朽,擴乃隘,補乃缺,以及樂器祭器,燦然備,煌然美,咸與郡學同。余向慮諸生之願大難酬,乃遹觀厥成若此,正不知幾費經營,觀成者顧可易易視之耶?撫軍潘公己據予札入告,行見寵褒義舉,共被殊榮,為海隅千古極盛事矣。獻歲之春,工將竣,觀生復請於余曰:前修郡學,已勒文紀其事;茲修邑學,願再有言也。予因敘其大略,用是概然曰:世之擁厚貲以遺子孫者,比比矣;即或解慳破吝,大都布捈於梵宮野廟,作無益以害有益,語以重道尊師之義舉,瞠然莫之或應焉。感臺士急公趨事之風,其庶有興乎!
論曰:宋臣有言,庠序傳舍,激哉。觀於臺學之修殆不然乎?費緡鉅萬,而籍不及民,議不煩上,風何茂也!雖然,敦琢勝美,兆應文明,將使歌思樂而來者,齋掇巍科、擁高爵以去乎?夫抱遺經托先聖之宮牆,春秋裸將,精氣屬之;敬業樂群,景行行止。顧乃謀所以亟去,去而名祿以外,無祝轅焉,是傳舍之也。而豈今茲修學之本意乎哉?
·崇祀
正廟:至聖先師孔子。
東配:復聖顏子(名回,字子淵,曲阜人)、述聖子思子(名伋,至聖孫,伯魚子)。
西配:宗聖曾子(名參,字子輿,魯南武城人)、亞聖孟子(名軻,字子車。一字子輿,騶人)。
東哲:先賢閔子子騫(名損,曲阜人)、先賢冉子仲弓(名雍,鄆城人)、先賢端木子子貢(名賜,衛人),先賢仲子子路(名由,卞人),先賢卜子子夏(名商,衛人)、先賢有子子有(名若,曲阜人)。
西哲:先賢冉子伯牛(名耕,鄆城人)、先賢宰子子我(名予,曲阜人)、先賢冉子子有(名求,鄆城人)、先賢言子子游(名偃,吳人)、先賢顓孫子子張(名師,陳人)、先賢朱子元晦(名熹,宋婺源人)。
東廡:先賢蘧子伯玉(名瑗,衛人)、先賢澹臺子子羽(名滅明,武城人)、先賢原子子思(名憲,商邱人)、先賢南宮子子容(名縚,又名適,兗州人)、先賢商子子木(名瞿,曲阜人)、先賢漆雕子子若(名開,蔡人)、先賢司馬子子牛(名耕,商邱人)、先賢梁子叔魚(名鱣,齊人)、先賢冉子子魯(名孺)、先賢伯子子析(名虔)、先賢冉子子產(名季)、先賢漆雕子子期(名徒父)、先賢漆雕子子歛(名哆)、先賢公西子子華(名赤,曲阜人)、先賢任子子選(名不齊)、先賢公良子子正(名孺)、先賢公肩子子中(名定,兗州人)、先賢鄡子子家(名單,聊城人)、先賢罕父子子索(名黑,兗州人)、先賢榮子子祺(名旂,兗州人)、先賢左人子子行(名郢,兗州人)、先賢鄭子子徒(名國,兗州人)、先賢原子子籍(名亢,兗州人)、先賢廉子子庸(名潔,衛人)、先賢叔仲子子期(名會,兗州人)、先賢公西子子上(名輿如,兗州人)、先賢邦子子歛(名巽,兗州人)、先賢陳子子禽(名亢,陳州人)、先賢琴子子開(名牢一,字子張,衛人)、先賢步叔子子車(名乘,青州人)、先賢秦子子之(名非,兗州人)、先賢顏子子聲(名噲,曲阜人)、先賢顏子子冉(名何,魯人)、先賢縣子子象(名亶)、先賢樂正子(名克)、先賢萬子(名章)、先賢周子茂叔(名敦頤,宋道州人)、先賢程子伯淳(名顥,宋洛陽人)、先賢邵子堯夫(名雍,宋涿州人)、先儒榖梁子元始(名赤,周末人)、先儒伏子不賤(名勝,秦濟南人)、先儒后子近君(名蒼,漢郯城人)、先儒董子(名仲舒,漢景州人)、先儒杜子(名子春,東漢偃師人)、先儒范子武子(名寧,晉鄢陵人)、先儒韓子退之(名愈,唐修武人)、先儒范子希文(名中淹,宋吳縣人)、先儒胡子翼之(名瑗,宋秦州人)、先儒楊子中立(名時,宋將樂人)、先儒羅子仲素(名從彥,宋南劍人)、先儒李子愿中(名侗,宋劍浦人)、先儒張子敬夫(名栻,宋綿竹人)、先儒黃子直卿(名幹,宋閩縣人)、先儒真子希元(名德秀,宋浦城人)、先儒何子子恭(名基,宋金華人)、先儒趙子仁甫(名復,宋德安人)、先儒吳子幼清(名澄,元崇仁人)、先儒許子益之(名謙,元金華人)、先儒王子伯安(名守仁,明余姚人)、先儒薛子德溫(名瑄,明河津人)、先儒羅子允陞(名欽順,明泰和人)、先儒陸子稼書(名隴其,國朝平湖人)。
西廡:先賢林子子邱(名放,魯人)、先賢宓子子賤(名不濟,曲阜人)、先賢公冶子子長(名長,魯人)、先賢公晰子季次(名哀,濟南人)、先賢高子子羔(名柴,衛人)、先賢樊子子遲(名須,兗人)、先賢商子子季(名澤一,字子秀,兗人)、先賢巫馬子子期(名施,陳人)、先賢顏子子柳(名辛,曲阜人)、先賢曹子子循(名卹,蔡人)、先賢公孫子子石(名龍,楚人)、先賢秦子子丕(名商,魯人)、先賢顏子子驕名高,一名刻,曲阜人)、先賢壤駟子子徒(名赤,秦人)、先賢石作子子明(名蜀,成紀人)、先賢公夏子子乘(名首,魯人)、先賢后子子里(名處,青州人)、先賢奚子子晰(名容蒧,兗州人)、先賢顏子子商(名祖,曲阜人)、先賢句子子疆(名井疆,衛人)、先賢秦子子南(名祖,秦人)、先賢縣子子祺(名成,魯人)、先賢公祖子子之(名句茲,兗州人)、先賢燕子子思(名伋,兗州人)、先賢樂子子聲(名欬,兗州人)、先賢狄子子晰(名黑,衛人)、先賢子蔑子(名忠,至聖兄子)、先賢公西子子尚(名蒧,兗州人)、先賢顏子子叔(名之僕,曲阜人)、先賢施子子恆(名之常,兗州人)、先賢申子子周(名棖,魯人)、先賢左子(名邱明,中都人)、先賢秦子子開(名冉,蔡人)、先賢牧子(名皮,魯人)、先賢公都子,先賢公孫子(名丑)、先賢張子子厚(名載,宋大梁人)、先賢程子正叔(名頤,宋洛陽人)、先儒公羊子(名高、周末臨淄人)、先儒子國子(名安國,至聖十一世孫)、先儒毛子(名萇,漢河間人)、先儒高堂子子伯(名生,漢兗州人)、先儒鄭子康成(名■〈亠公〉,漢高密人)、先儒諸葛子孔明(名亮,漢琅琊人)、先儒王子仲淹(名通,隋龍門人)、先儒司馬子君實(名光,宋涑水人)、先儒歐陽子永叔(名修,宋盧陵人)、先儒胡子康侯(名安國,宋崇安人)、先儒尹子彥明(名焞,宋洛人)、先儒呂子伯恭(名祖謙,宋婺州人)、先儒蔡子仲默(名沈,宋建陽人)、先儒陸子子靜(名九淵,宋金谿人)、先儒陳子安卿(名淳,宋龍溪人)、先儒魏子華甫(名了翁,宋浦江人)、先儒王子會之(名柏,宋金華人)、先儒許子仲平(名衡,元河內人)、先儒金子吉甫(名履祥,元蘭谿人)、先儒陳子可大(名澔,元都昌人)、先儒陳子公甫(名獻章,明新會人)、先儒胡子叔心(名居仁,明余幹人)、先儒蔡子介夫(名清,明晉江人)。
崇聖祠:肇聖王木金父公(正中)、裕聖王祈父公(東)、詒聖王防叔公(西)、昌聖王伯夏公(東)、啟聖王叔梁公(西)。
東配:先賢顏氏(名無繇,字路)、先賢孔氏(名鯉,字伯魚)。
西配:先賢曾氏(名點,字子晰)、先賢孟氏(名激,字公宜)。
東廡:先儒周氏(名輔成)、先儒程氏(名珦,字伯溫)、先儒蔡氏(名元定,字季通)。
西廡:先儒張氏(名迪)、先儒朱氏(名松,字喬年)。
·書籍
御制訓飭士子文、聖諭廣訓、人臣儆心錄、上諭全集(二十四本。另雍正八年九月一道、雍正十二年十一月一道、乾隆十四年十一月一道)、十三經註疏(周易、尚書、毛詩、春秋、左傳、公羊傳、榖梁傳、禮記、周禮、儀禮、論語、孟子、孝經、爾雅)、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唐書、五代史、弘簡錄、明史、學政全書、福建通志、鰲峰書院講學錄。
附府學袁弘仁藏書記
制科以文章取士。士之通經學古者咸入珊網之收矣。我朝文教敷於四海,世宗憲皇帝復選博學鴻儒,用以鼓勵淹雅、典綦隆也。今上御極,以崇儒重道為首務,所以振興學校者倍殷。屬在多士,可不孜孜奮勉,共承菁莪棫樸之風哉?余謬膺經選,司訓福庠六載,值臺陽新設訓席,遂調是任。仰懷聖明,無時不兢兢以作人為念也。竊見臺地遙隔海天,人材蔚起,而博洽尚鮮其人。揆厥所由,蓋各庠向無藏書,即書肆亦罕售購;雖有聰敏之質,欲求淹貫,庸可得乎?爰置古今載籍六百余本貯之廨中,以資諸生借覽;令優生二人掌之,俾永久勿失。然而寒氈力絀,未能多蓄,第以是為權輿也。四庫五車之富,端有望於后之君子。
(附)大成樂器:麾。金部:大鐘、鎛鐘、編鐘、歌鐘。石部:特磬、編磬、歌磬。絲部:琴、瑟。竹部:鳳簫、洞簫、篪、龍笛、雙管。匏部:笙。土部:壎。革部:鼓鼓、懸鼓、楹鼓、足鼓、鞉鼓、摶拊、田鼓、相鼓。木部:柷、敔、木鐸。
舞器:旌節、籥、翟、干戚。俱乾隆十六年訓導林起述、廩生侯世輝捐補。
·泮額
府儒學泮入定額,康熙二十五年,總督王新命、巡撫張仲舉題准:歲試取進文武童生各二十名,科試取進文童二十名,設廩膳生二十名,增廣生名數如之。歲貢以廩生食餼淺深為先后,一年貢一人。雍正元年,特恩廣額一次,加進文武童生各七名。乾隆元年,特恩廣額一次,名數如前。
縣儒學入泮定額,歲試取進文武童生各一十二名,科試取進文童一十二名,設廩膳生十名,增廣生如之。歲貢二年貢一人。雍正元年,特恩廣額一次,加進文武童生各五名。乾隆元年,特恩廣額一次,名數如前。
雍正五年,總督高其倬題准,臺地文風漸盛,嗣后歲科兩試,飭令該地方官查明,現在臺地之人,有田有產,入籍既定者,取具里鄰結狀,方准考試。
乾隆五年,巡視臺灣御史兼提督學政楊二酉奏准,粵民流寓在臺年久入籍者,臺屬四邑,均有戶冊可稽。緣系隔省流寓,恐占閩童地步,是以攻擊維嚴。現在粵童堪以應試者,計七百余名,准其另編為新字號應試。其取進額數,照小學例,四邑通校共取進八名,附入府學。嗣后有續出應試者,總以八名為額,俟歲科數次之后,取進人數漸多,再將應設廩增並出貢之處,題請定議。至鄉試不便,附入臺字號,應暫附閩省生員內鄉試。俟數滿百名,再行題請,另編字號,取中一名。
·書院社學
海東書院原在府學宮之西。康熙五十九年,巡道梁文煊建。后為歲科校士所。乾隆四年,巡臺督學單德謨奏請別建校士院(見下)。明年,督學楊二酉奏准,照直省例,以府學教授掌教,選諸生肄業其中。拔貢生施士安捐田千畝,充為膏火之資。乾隆十五年移建縣署於紅毛樓右(事詳「建置志」),改東安坊舊縣署為海東書院。
巡臺御史楊二酉記
聖天子臨雍講學,文教遐敷;歲撥帑金數千,於直省各立書院,以造天下士。彬彬乎霞蔚云蒸,稱極盛焉。臺陽海嶠,隸閩之東南郡,相去榕城約千余里。諸生一仰止鰲■〈山上夅下〉,且不免望洋而嘆也。郡學西側,舊有海東書院,為校士之所。前給諫漁莊單公,請別置考棚,遂成閒廨。歲己未,予啣命巡方,視學來茲,凡一至再至焉。多軒楹可讀可棲;明堂列前可以講;矮屋通后可以爨。意選內郡通經宿儒,充教授,為良師,允堪作育多士,與鰲■〈山上夅下〉並峙。謀之觀察劉公,亦然予言。第以薪水諸費無出,奈何!邑明經施子士安慨然身任之,先請輸稻千斛,仍置水田千畝,為久遠計。予曰:是可以入告。逾數月議行,劉公捐俸倡修,一時軒窗爽潔,什器周備,煥如也。郡守錢公亦能如意振作,選諸生中文藝有可觀者,得數十人,以實其中。延教授薛仲黃為師,致敬盡禮。觀二公所編規約數條,詳慎之義,歷歷可見。夫興文勸士,採風者之責也;敬事圖成,良有司之誼也。抒一家之力,供多士之需,義不泯於鄉也;取一人之善,成天下之材,恩必出自上也。爾師生各宜銳志精心,無怠學,無倦教。言語文字之中,申以修己治人之道:漸摩既久,當必有明體致用者出,以膺公輔而揚休明;上慰聖天子棫樸作人之至意;寧云島嶼生色,鄉里增榮已哉!予於爾師生有厚期焉。
崇文書院即府義學,舊在東安坊。康熙四十三年,知府衛臺揆建;仍置田租供膏火,選諸生肄業,以府學訓導掌教。乾隆十年,巡道攝府事莊年重修。尋廢。十五年,改海東書院為崇文書院。在府學宮之西。
乾隆十六年,彰化岸裡社通事張達京、德化社原通事林秀俊,呈請每年各願捐榖四百石,共八百石,每石折銀四錢,共銀三百二十兩,分春夏秋冬四季繳充膏火。巡道金溶給匾獎之,勒石以註。
校士院在縣學宮左。乾隆四年,巡臺督學單德謨奏請建。
正音書院在東安坊舊縣署左。雍正七年,奉文設。今改為四縣佐雜公館(事詳「建置志」)。
社學在東安坊者二,康熙二十三年知府蔣毓英建。在鎮北坊者一,康熙二十八年巡道王效宗建。
土番社學一在新港社口,一在新港社內,一在卓猴社,一在大傑巔社。雍正十二年,巡道張嗣昌建議,各置社師一人,以教番童;聽縣儒學訓導按季考察。
·學田
府儒學田一在鳳山縣■〈魚逮〉港莊。計田一百五十八甲一分六釐七毫,除管事辛勞田十五甲,甲頭田五甲,本莊土地祠香燈田二甲,給賞孤老田二甲,實田一百三十四甲一分六釐七毫。年輸正供榖十九石九斗二陞,折實榖二十四石道斗,實收租榖七百八十一石道斗。一在邑治二贊行。計田七甲七分一釐八絲五忽,年輸正供榖三十八石五斗二陞九合七勺三撮,學租榖四十四石道斗。一在鳳山縣荊秦林。計田四甲二分,年輸正供榖一十八石八斗,學租榖二十四石道斗。以上各田俱康熙四十九年巡道陳璸捐置,為郡學各祠香燈祭祀及修葺並逐月會課生童等費外,又撥榖八十石給本縣儒學(詳見下)。
縣儒學田在永康里嵌頂。下則園一片,年輸正供外,計榖一十二石有奇。因不敷縣學各祠香燈、祭祀、修葺及生童月課諸費,乾隆三年議將府儒學所收租榖勻抽八十石給之,遂為例。
海東書院田在彰化縣大武郡保社北莊內二抱竹莊。計水田九十一甲七分三釐,折一千零九畝九釐零。每年除完正供榖一百六十石六斗六陞六合八勺五抄外,實收租榖五百七十三石二斗二陞三合五抄。乾隆五年,拔貢生施士安捐置。
崇文書院田在諸羅縣蘆竹角海豐崙。計三十七甲一分四釐四毫,每甲納租榖八石道斗,年共收榖二百九十七石一斗五陞二合。除納正供併運載船腳工費榖一百一十五石五斗六陞,實收榖一百八十一石五斗九陞二合道斗。康熙四十五年,知府衛臺揆捐置。
論曰:學者所以教士也。因士而后立學,因學而后祀先聖先師。因造士而后設選舉,因養士而后設俸廩。先王之制,至詳且悉矣。自漢以來,古制漸湮,而學之名不廢。其后州縣皆有學,則皆有孔子之廟。又有義學、社學、書院。其師生則有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秀才、博士等弟子員、增廣生員、上舍、內舍、外舍、廩生、增生、附生之名。而所在學田,亦額置多寡不。於古制不必盡合,要亦存其意焉。臺雖海外,庶政備舉,人才之興,當亦有漸也。顧府學兩廣文兼司掌教,責有尤專。倘司選者務期得人,身任者終志成物;則文物聲名,豈以地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