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台灣文獻叢刊·第58種】嘉义管内采访册

台灣文獻叢刊

  【第 58 種】

  嘉義管內采訪冊

  .作者:

  .原書頁數: 0068 頁

  ●書籍簡介

  第五八種「嘉義管內采訪冊」

  本書(一冊六八面四○、八○○字)不分卷,不著撰人。原書為一抄本,全稱是「嘉義管內打貓西堡、打貓北堡、打貓南堡、打貓東下堡下三分、打貓東頂堡采訪冊」,藏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今據以整理印行,略稱「嘉義管內采訪冊」。究其實,如改稱「打貓管內采訪冊」或「打貓采訪冊」,尤為妥切;蓋此冊所指之地區,係指日據初期臺南縣打貓辦霧署所轄之境地。本書內容仿「雲林縣采訪冊」例,每堡依積方、沿革……等分項記述(參第三七種「雲林縣采訪冊」篇);有敘至清光緒二十四年(日明治三十一年)者。

  ●序號   篇名

  1  弁言

  2  嘉義管內采訪冊目錄

  3  打貓西堡

  4  積方

  5  沿革

  6  潭

  7  橋

  8  義塚

  9  書院

  10  祠宇

  11  街市

  12  婚姻

  13  喪葬

  14  祭祀

  15  潒D

  16  節孝婦

  17  兵事

  18  災祥

  19  驛路

  20  居處

  21  衣服

  22  飲食

  23  士習

  24  農事

  25  商賈

  26  女紅

  27  雜俗

  28  打貓北堡

  29  積方

  30  沿革

  31  水利

  32  義塚

  33  橋梁

  34  津渡

  35  祠宇

  36  營汛

  37  驛路

  38  街市

  39  喪祭

  40  雜俗

  41  打貓南堡

  42  積方

  43  山

  44  川

  45  陂

  46  街市

  47  營汛

  48  橋梁

  49  津渡

  50  水利

  51  祠廟

  52  番社

  53  出仕文官

  54  出仕武官

  55  文舉人

  56  武舉人

  57  貢生

  58  節婦

  59  婚姻

  60  喪祭(與上同)

  61  歲序

  62  居處

  63  衣服

  64  飲食

  65  士習

  66  農事

  67  商賈

  68  女紅

  69  雜俗

  70  兵事

  71  物產

  72  變異

  73  打貓東下堡下三分

  74  積方

  75  沿革

  76  山

  77  川

  78  廨署(無)

  79  港(無)

  80  潭(無)

  81  街市(無)

  82  營汛(無)

  83  橋梁(無)

  84  津渡(無)

  85  義塚(無)

  86  水利

  87  陂(無)

  88  書院(無)

  89  祠廟(無)

  90  科貢(無)

  91  職宦(無)

  92  宦績(無)

  93  流寓(無)

  94  鄉賢(無)

  95  孝子(無)

  96  貞女(無)

  97  節婦(無)

  98  婚姻(無)

  99  喪祭(無)

  100  居處(無)

  101  衣服(無)

  102  飲食(無)

  103  士習(無)

  104  農事(無)

  105  女紅(無)

  106  雜俗(無)

  107  兵事(無)

  108  物產(無)

  109  打貓東頂堡

  110  積方

  111  地勢

  112  村莊

  113  沿革

  114  山

  115  川

  116  水利

  117  街市

  118  祠廟

  119  遺蹟

  120  科貢(無)

  121  官職(無)

  122  孝子(無)

  123  節婦

  124  災祥

  125  物產

  126  歲序

  ●弁言

  本書的全稱是『嘉義管內打貓西堡、打貓北堡、打貓南堡、打貓東下堡下三分、打貓東頂堡采訪冊』。我們略稱為『嘉義管內采訪冊』。原書為一抄本,藏省立臺北圖書館;首頁有『大正十二年四月賜皇太子殿下臺覽』紅印;蓋在民國十二年四月日本皇太子(今昭和天皇)來臺灣時,當局曾以本書給他看過。至於本書成於何年何月?著者為誰?均無記載。按其內容,當為日據初期臺南打貓辦務署(打貓區公所;今民雄地區)的調查報告。在這裏,對當年臺灣行政區劃的變遷,可略為介紹。

  光緒二十一年(明治二十八年),日本佔有臺灣;五月二十一日,廣島大本營公佈『臺灣總督府假條例』(臨時條例),分臺灣為三縣一廳,即臺北縣(轄基隆、宜蘭、新竹三支廳)、臺灣縣(轄嘉義支廳)、臺南縣(轄鳳山、恒春、臺東三支廳)及澎湖島廳。

  同年八月六日,『臺灣總督府條例』公佈,乃分本島為三行政區;即臺北縣(轄基隆、宜蘭、新竹、淡水四支廳)、臺灣民政支部(轄嘉義,彰化、雲林、苗栗、埔里社五出張所)、臺南民政支部(轄鳳山、恒春、臺東、安平四出張所),澎湖廳仍舊。

  翌年(光緒二十二年、明治二十九年)三月三十一日,臺灣總督府公佈地方官制,實行『民政』(過去為軍政時期)。臺灣的行政區劃,又有更張。除本島的臺北縣(轄四支廳)、臺中縣(轄四支廳)及臺南縣(轄四支廳)外,加上附島的澎湖島廳;共計三縣一廳。

  明年(光緒二十三年、明治三十年)五月二十七日,臺灣的行政區劃,又有更張;乃由前此的三縣一廳,擴大為六縣三廳,並改支廳為辦務署;即臺北縣(轄十一辦務署)、新竹縣(轄六辦務署)、臺中縣(轄十三辦務署)、嘉義縣(轄六辦務署)、臺南縣(轄七辦務署)、鳳山縣(轄五辦務署)、宜蘭廳(轄二辦務署)、臺東廳(轄二辦務署)、澎湖島廳(轄一辦務署)。以上六縣三廳,共計六十五辦務署。

  光緒二十七年(明治三十四年)五月一日,臺灣的『地方官制』,又有改動;改六縣三廳為三縣(臺北、臺中、臺南)三廳(宜蘭、臺東、澎湖);縣廳所轄的辦務署,亦減為四十四。

  同年十一月九日,當局認為:『總督府……縣(廳)……辦務署』的三級制,在事務處理上,有欠靈活;乃廢辦務署,而改兩級制。同時,廢縣改廳,而分臺灣為二十廳;即臺北、基隆、深坑、宜蘭、桃園、新竹、苗栗、臺中、彰化,南投、斗六、嘉義、鹽水港、臺南、鳳山、蕃薯寮、阿緱、恒春、臺東、澎湖。

  由上可知:『辦務署』這段歷史很短;它起自光緒二十三年五月二十七日,止於光緒二十七年十一月九日。這本『嘉義管內采訪冊』,應當就是這一時期的產物。因此,本書的內容,未免有如以「明治」紀年這一類的缺點,而文字亦有欠圓潤(例如打貓南堡內有兩項目,一為「在地出仕職文官」,一為「在地出仕職武官」,它的意思是:當地在外面做事的文武官員,經略為出仕文官與出仕武官),更說不到體例的嚴整;至於脫字與錯字,那是一般抄本的通病。我們在不損傷實質的前提之下,已經儘可能地加以整理,並列出一個目錄,以便檢索。還有少數費解的地方,祇好讓它『存疑』了。

  周憲文於臺北惜餘書室

  ●嘉義管內采訪冊目錄

  打貓西堡…………………………………………………………………………………(一)

  積方………………………………………………………………………………………(一)

  沿革………………………………………………………………………………………(三)

  潭…………………………………………………………………………………………(三)

  橋…………………………………………………………………………………………(三)

  義塚………………………………………………………………………………………(三)

  書院………………………………………………………………………………………(三)

  祠宇………………………………………………………………………………………(四)

  街市………………………………………………………………………………………(四)

  婚姻………………………………………………………………………………………(五)

  喪葬………………………………………………………………………………………(五)

  祭祀………………………………………………………………………………………(五)

  節婦………………………………………………………………………………………(六)

  節孝婦……………………………………………………………………………………(六)

  兵事………………………………………………………………………………………(七)

  災祥………………………………………………………………………………………(八)

  驛路………………………………………………………………………………………(九)

  居處……………………………………………………………………………………(一○)

  衣服……………………………………………………………………………………(一○)

  飲食……………………………………………………………………………………(一○)

  士習……………………………………………………………………………………(一一)

  農事……………………………………………………………………………………(一一)

  商賈……………………………………………………………………………………(一二)

  女紅……………………………………………………………………………………(一二)

  雜俗……………………………………………………………………………………(一二)

  打貓北堡………………………………………………………………………………(一五)

  積方……………………………………………………………………………………(一五)

  沿革……………………………………………………………………………………(一六)

  水利……………………………………………………………………………………(一六)

  義塚……………………………………………………………………………………(一七)

  橋梁……………………………………………………………………………………(一七)

  津渡……………………………………………………………………………………(一七)

  祠宇……………………………………………………………………………………(一七)

  營汛……………………………………………………………………………………(一八)

  驛路……………………………………………………………………………………(一八)

  街市……………………………………………………………………………………(一八)

  喪祭……………………………………………………………………………………(一九)

  雜俗……………………………………………………………………………………(二一)

  打貓南堡………………………………………………………………………………(二三)

  積方……………………………………………………………………………………(二三)

  山………………………………………………………………………………………(二七)

  川………………………………………………………………………………………(二七)

  陂………………………………………………………………………………………(二八)

  街市……………………………………………………………………………………(二八)

  營汛……………………………………………………………………………………(二八)

  橋梁……………………………………………………………………………………(二九)

  津渡……………………………………………………………………………………(二九)

  水利……………………………………………………………………………………(二九)

  祠廟……………………………………………………………………………………(二九)

  番社……………………………………………………………………………………(三○)

  出仕文官………………………………………………………………………………(三○)

  出仕武官………………………………………………………………………………(三一)

  文舉人…………………………………………………………………………………(三一)

  武舉人…………………………………………………………………………………(三一)

  貢生……………………………………………………………………………………(三二)

  節婦……………………………………………………………………………………(三二)

  婚姻……………………………………………………………………………………(三三)

  喪祭……………………………………………………………………………………(三六)

  歲序……………………………………………………………………………………(三六)

  居處……………………………………………………………………………………(四一)

  衣服……………………………………………………………………………………(四一)

  飲食……………………………………………………………………………………(四一)

  士習……………………………………………………………………………………(四一)

  農事……………………………………………………………………………………(四二)

  商賈……………………………………………………………………………………(四二)

  女紅……………………………………………………………………………………(四二)

  雜俗……………………………………………………………………………………(四二)

  兵事……………………………………………………………………………………(四三)

  物產……………………………………………………………………………………(四六)

  變異……………………………………………………………………………………(四七)

  打貓東下堡下三分……………………………………………………………………(四九)

  積方……………………………………………………………………………………(四九)

  沿革……………………………………………………………………………………(五一)

  山………………………………………………………………………………………(五一)

  川………………………………………………………………………………………(五一)

  水利……………………………………………………………………………………(五二)

  打貓東頂堡……………………………………………………………………………(五五)

  積方……………………………………………………………………………………(五五)

  地勢……………………………………………………………………………………(五五)

  村莊……………………………………………………………………………………(五五)

  沿革……………………………………………………………………………………(五九)

  山………………………………………………………………………………………(六○)

  川………………………………………………………………………………………(六○)

  水利……………………………………………………………………………………(六一)

  街市……………………………………………………………………………………(六二)

  祠廟……………………………………………………………………………………(六三)

  遺跡……………………………………………………………………………………(六四)

  節婦……………………………………………………………………………………(六五)

  災祥……………………………………………………………………………………(六五)

  物產……………………………………………………………………………………(六五)

  歲序……………………………………………………………………………………(六六)

  ●打貓西堡

  打貓西堡在嘉義城之西北二十五里。東以大潭莊與打貓南堡竹仔腳莊分界,西以舊南港之西端北港溪與臺中縣大槺榔堡北港街分界,南以新港與牛椆溪堡菜公厝莊分界,北以柴林腳莊之北端雙溪口溪與臺中縣打貓北堡新莊仔分界。堡內東西相距十里,南北相距十里。

  積方

  沿革

  潭

  橋

  義塚

  書院

  祠宇

  街市

  婚姻

  喪葬

  祭祀

  節婦

  節孝婦

  兵事

  災祥

  驛路

  居處

  衣服

  飲食

  士習

  農事

  商賈

  女紅

  雜俗

  ·積方

  堡內一街十七莊,其中田園甲則均附載嘉義首堡冊內。

  新南港街一千一百零六番戶、四千九百七十五丁口。

  大潭莊一百六十二番戶、七百三十丁口。

  中莊一百八十七番戶、八百丁口。

  海豐莊六番戶、十四丁口。

  后底湖莊三十番戶、一百十五丁口。

  古民莊二百三十番戶、一千零十四丁口。

  舊南港莊一百五十一番戶、六百九十三丁口。

  板頭厝莊五十四番戶、二百七十二丁口。

  頂灣仔內莊六十七番戶、三百二十九丁口。

  下灣仔內莊三十二番戶、一百六十九丁口。

  頂菜園莊二十番戶、七十一丁口。

  下菜園莊八番戶、三十七丁口。

  埤頭莊六十八番戶、二百三十五丁口。

  后莊八十三番戶、二百八十九丁口。

  崙仔莊二百一十番戶、一千一百三十三丁口。

  埤仔頭莊八十五番戶、四百二十五丁口。

  柴林腳莊一百八十番戶、七百四十七丁口。

  田心仔莊一十七番戶、八十六丁口。

  以上合計二千六百九十六番戶。

  以上合計一萬二千一百三十四丁口。

  ·沿革

  打貓西堡原隸嘉義縣,光緒二十四年(明治三十一年)改屬臺南縣打貓辦務署管內。

  ·潭

  一在本堡中莊,名曰中莊潭。一在本堡大潭莊,名曰大潭。春間蓄水放魚,居民資以為利。

  ·橋

  新港無橋,惟街西北頂菜園莊地勢卑下,架石橋以利行人。

  ·義塚

  一在新港西門街外,新舊二所,公置民園,方長二里。一在新港東門外,凡二所,橫直一里。

  ·書院

  生童結文會於新港街登雲閣課藝,故未創建。

  ·祠宇

  登雲閣在新南港街之東門外,崇祀文昌帝君,港中近莊各士子,每於此會文講學。道光十五年八月,紳民公建。

  奉天宮在新南港街,崇祀天上聖母,嘉慶戊寅年三月紳民公建。

  大興宮在新南港街之後街,崇奉保生大帝,嘉慶九年十一月紳民公建。

  肇慶堂在新南港街之大街,崇奉福德爺正神,嘉慶辛未年十月紳民公建。

  西安堂在新南港街之松仔腳,崇奉福德正神,道光十五年十月紳民公建。

  慶興宮在南港街之南勢街,崇奉池府王爺,同治六年正月紳民公建。

  水仙宮在舊南港後枕笨港溪,崇奉水仙王於前殿,崇奉關聖帝君於後殿,乾隆庚子年正月紳民公建。

  福德堂在舊南港,崇奉福德正神,道光十九年四月人民公建。

  南壇水月庵在新南港之西端,崇奉觀音佛祖,乾隆辛亥年十月紳民公建。

  ·街市

  新南港街在嘉義城西北二十五里,距打貓十二里,居民先世多由舊南港街移來者,故名新南港街。按道光四十七年,漳泉分類,舊南港甚為蹂躪。嗣因笨溪沖陷房屋街市甚多,故移至是地。人煙輻輳,百貨充集,笨港海船運糖米者,半購於此焉。地當衝要,街分六條,近附鄉村,賣買皆會於是,雖不可比濱海之都會,亦嘉屬之一市鎮也。相傳其地初建,皆殷富世家,故街里之名稱,略擬同於臺南焉。

  ·婚姻

  臺俗嫁娶,古禮、俗禮往往兼用。殷富世家,娶婦多依古禮。習尚豪華。嫁女厚贈妝奩,多者費至數千金,少亦數百金。男家亦然。貧家嫁娶,則草草成禮,費亦不過數十金或十數金而已。又男就婚於女家,曰入贅,曰招夫者是也。或家無男子,贅婿望其承祧;或家貧子幼,招夫望其撫養者;此等事情臨時當之契約,與依禮婚嫁用婚書啟書者大不同也。

  ·喪葬

  喪葬視家之貧富為豐儉,不拘一例也。惟依禮服三年之喪者,世家讀書人有之,否則服十五月、十八月而已。喪禮葬儀,紳士家則依品級行之,不敢越分,是有全書不能備紀也。

  ·祭祀

  俗有家祭、祠祭、墓祭。家祭者,正月初一、初二、初三等日、清明日、三月初三日、七月十五日、冬至日、除夕日、祖先卒之日,具饌品紙香燭,豐儉隨家之有無,男女跪拜告虔。祠祭則依官民儀註,於宗祠中行三獻禮致祭。墓祭正月間、清明前後、三月三日,家人具紙錢饌品,赴墓所致祭是也。又葬墓工告成,亦祭,俗謂之完墳云。

  ·節婦

  林許氏,大槺榔堡甕菜潭莊人,父許玉爾,女年二十,字打貓西堡新港街林再為室,持操內政,井井有條,伉儷七年,育一子。再沒,氏年二十七歲,矢志守節,屏絕鉛華,縞素終身,不通慶弔,人罕見其面。卒年六十一歲,守節三十四年。今子已長成,且抱孫矣。光緒十三年,嘉義縣羅建祥為之請旌,報可。

  ·節孝婦

  林邱氏,儒士邱汝洛女也。世居新港,年二十四,歸同里生員林錫金為妻,結褵七載,連生數子,金病,氏手調湯藥,料量衣食,晝夜未嘗安枕。未幾,金歿,氏年三十歲,撫屍慟哭,痛不欲生。姑王氏,寬慰再三,力勸撫孤存祀。氏從其言。葬夫後,遂代子職,朝夕侍膳,克承意存志,事姑三年,無少遺缺。姑歿,喪葬盡禮,哀戚逾恒。

  使子讀書,夜必考其功業,始令安寢,雖為慈母,有類嚴師。現其長子天樞,身列膠庠。次子天機,能順母志。氏病,自知不起,召子婦戒以勤儉為本,自今而後,可見吾夫矣。含笑而逝。享壽六十五歲。時光緒十一年。蒙總督劉公奏請旌表,授六品誥封,准其立祠掛匾,人亟誦之。

  林陳氏,新港街陳沃女,年十八歲,女德貞靜,鄰里咸稱。適同里廩生林炳元為室,伉儷十二年,連生三子,服事翁姑,克盡其道。迨後元病,氏手調湯藥,夙夜不怠,席不安寢。未幾,元歿。氏年二十九歲,哀哭暈絕,欲以身殉。時翁姑勉之以撫孤存祀之義。氏姑節哀,柏舟矢志,絕盡鉛華,事姑謹慎,教子有方。節氣廣譽於閭里,孝道無間於人言,苦志孀守數年。長子宜年身遊泮宮,旋而食餼。次子、三子,俱是業儒,能順母志,朝夕承歡。光緒十一年,蒙總督劉公奏請旌表,人盡榮之。光緒十四年,氏歿,享壽六旬。兒孫滿眼,多成立云。

  ·兵事

  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亂,與其黨莊大田等攻嘉義,另股撲新港,鄉民捐資制械,據守要口、屢次拒戰,勝負互當。五十二年,欽差大學士公福康安,帥師渡臺,解嘉義圍。新港鄉民鳩集鄉勇,乘勢出禦,賊遂大潰。地方藉以靜謐,各鄉勇等均有分別得賞。

  同治元年,戴萬生者,住彰邑,素讀書,美豐儀,家小康,因官迫亂,與黨張添興、嚴辨、呂主、張三顯等,率匪五千餘人,進攻彰化,城陷,肆擾各莊堡莊民。臺南道憲孔、總鎮林,督帶官軍札斗六,扼要據守,以圖前進。無何,賊大至,帥師出禦,諸多敗散。賊圍愈急,四門攻擊,水洩不通。孤軍無援。道憲等糧食盡絕,自縊,而陷斗六,遂圍困嘉義。股首嚴辦等撲新港,街民結壘自固,屢與賊戰,數月不懈。迨至三月十七日,賊誘鄉勇出禦,又使其賊黨內應,作假難民入壘,鄉民大亂。新港遂破。難民者死百餘人。同治三年,欽差吳總鎮、協臺徐恒昇渡臺除賊。新港街民林有枝,同伊子林味,率眾詣轅,願殺賊自效。吳公許之,命率鄉民為前敵,戰必勝,攻必克,不避矢石,身先士卒,遂逐嚴辨,追呂主,擒張三顯以獻,寇平。因功授有枝五品頂戴、藍翎,授味六品頂戴。其餘次第昇賞。

  ·災祥

  同治四年十月,風伯為虐,壞民廬舍。

  光緒五年十二月望日,大雨雹。

  光緒六年六月三日,大雨。八月二十日,大風,三日始止。民舍多壞。十月二日戌刻飛星入月。

  光緒七年五月二十日,地震。是歲饑。

  光緒八年八月,彗星見。

  光緒九年十二月,彗星見於西方,地大震,民舍多壞。

  光緒十年五月,地震,山崩。是歲法蘭西犯臺。

  光緒十五年五月,大雨,連下三日,五穀不登。

  光緒十八年八月十八日,狂風暴作,損壞民房,五穀多損。是歲饑。十二月,雪下數寸,六畜凍死。

  光緒十九年四月,大旱。六月,大雨,溪流湧漲,沖壞民舍甚多。旱田園被崩者數百甲。是歲大饑。

  光緒二十年七月,大雨施行,五穀多損。

  光緒二十一年(明治二十八年)八月,大旱,是歲荒。

  光緒二十二年(明治二十九年)十二月,天降霜威,地瓜凍死。

  光緒二十四年(明治三十一年)五月,天獻五色祥雲。七月,大雨三晝夜,大風一次,民房損壞,田園沖崩甚多,陸稻歉收。

  ·驛路

  新港街設郵便筒一所,以便商旅投寄。

  ·居處

  地有杉木,廳堂、房屋、楹柱、門窗,多以此為之。或撲斫而渾堅,或斬伐而愈篤,其中擇其大者可為樑、為柱,小者亦可為楹、為角。規模既定,工師來成。上覆以瓦,下鎖以磚。築室為堵,西南其戶。爰居、爰處,百年必世。村莊即以茅草為之覆。樑柱門窗亦以窓竹剖破為事。雖存儉樸之風,而少久遠之計,即不遇風災,而亦遭水厄,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衣服

  夏時日多炎烈,惟葛可以避暑。冬時霜多深凍,惟綿可以禦寒。春秋天氣清和,不寒、不暑,布帛紬緞,各適其宜。士農工賈,等級分明,不敢混亂。所謂貴賤富貴不同故也。士家戴貢緞碗帽,農商以淺烏布包頭,曰頭布。呢羽絲線、花紅柳綠等物,婦女裝飾之用,各從所好,而不能相同。髻■〈糸索〉以紅絲線,結髮辮曰紅髻尾。昔時長幼皆有,今惟童兒有之,而壯者已無也。

  ·飲食

  魚肉蔬菜,富家陳設極豐,烹調亦美,每食山珍海味,以白米炊飯最妙。貧家以地瓜乾合為粥飯,菜蔬多食鹽醬瓜筍等物,最為儉省。村莊亦然。甚至專食地瓜乾而無合米者。惟村中演戲酬神,則有煮白米飯、殺雞鴨、買豬肉蔥菜,雖極節儉之家,至此亦豐隆。近鄉有親朋故友來遊,不論生熟之客,人人爭留到家,以禮相敬,備酒款待,此鄉村之俗也。

  ·士習

  衣食樸素,士品端嚴,所謂士志於道,不以惡衣、惡食為恥也。敦品則入孝出弟,勵行則敏事慎言,居心則主乎忠信,處世則尚乎廉潔,誠中形外皆如此。舉止馴良。在邦必聞,在家必聞。立德、立言、立功,士習如此,真可風哉!

  ·農事

  犁雲鋤雨,出作入息,一年之計,在於此也。或田、或園,並耕而用,或一年而兩獲,或一年而一獲,雖曰地有肥磽,雨露之養,豈非人事之不齊哉!惟上農者,竭股肱之力,受風雨之勞,播種而去,耰而不輟,稍有餘閒,即入山林,伐柴采薪,出街貿易,以資家費,勤勞若此,無時或息。農夫之辛苦甚焉!

  ·商賈

  採貨販賣四方,來同新南港街通商,東至嘉義城,西至北港,南至樸仔腳,北至大莆林等處。每日萬商雲集,貨物交通,以有易無,以多助少。惟糠米麻豆最盛。其餘雜貨,各隨地土生產豐歉。彼此互兌,或以貨換貨,或賣錢賣銀,滿街揚聲震地,花語喧天,街市昌隆,貨財殖焉。

  ·女紅

  婦德純良,婦功勤謹。此淑女賢媛,古人所以有雞鳴之警也。戶庭不出,日勤針線,纖纖女手,可以縫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富家之女,精益求精,縞衣■〈其上土下〉巾,斐然成章。角枕燦兮,錦衾爛兮,苟求其故,可坐而得也。至若貧家之女,所學習者,褻裘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而已。或親操井臼,或主饋饔飧,隨遇而應,不學而能;惟蠶桑紡織事有莫解焉。

  ·雜俗

  蓋風俗之奢華,由於人心之嗜好,而其趨一也。一者何也?曰戲。戲者,虛也。積一年之貲財,充一時之費用,時過境遷,彼此輒忘,所謂虛也。尤有甚焉,所應酬者,以檳榔煙茶為先。男女好嚼,以解瘴氣。必有事焉,以此罰之可也。若論其至樂,飲酒、好勇、鬥狠,以危父母,雖罰戲、罰綵示辱,亦有之。俗又尚巫。凡人有疾病,或請道以禳災,或延僧以解厄,而最可用者,紅頭司以紅布包頭,土神安胎更應(?)。一時鼓角喧天,跳舞動地,安符作法,隨解而安。大則進錢補運,祈安植福,當天請神念經,香案茶品潔淨,虔誠祈禱,無事不靈。是邪說惑人,拐騙財物,甚多婦女信之,至若文明之士,則不然也。

  ●打貓北堡

  打貓北堡在嘉義城之北端二十里,東以大莆林街與東下堡頭家分界,西以陳井藔莊與臺中縣打貓北堡游厝莊分界,南以三疊溪莊與打貓南堡三疊溪分界,北以大湖莊與臺中縣打貓北堡興化店溪分界。堡內東西相距六里,南北相距六里。

  積方

  沿革

  水利

  義塚

  橋梁

  津渡

  祠宇

  營汛

  驛路

  街市

  喪祭

  雜俗

  ·積方

  堡內一街,十四莊。其中田園甲則均附載嘉義首堡冊內。

  大莆林街七十七番戶、二百八十七丁口。

  大湖莊五十八番戶、二百一十二丁口。

  竹仔腳莊八番戶、四十九丁口。

  甘蔗崙莊一百零三番戶、三百八十三丁口。

  水汴頭莊二十八番戶、九十七丁口。

  徘仔路莊九十八番戶、三百丁口。

  陳井藔莊八十七番戶、三百五十四丁口。

  菜園莊七十八番戶、三百五十丁口。

  湖底莊三十番戶、一百三十一丁口。

  早知莊三十四番戶、一百四十二丁口。

  新厝莊十三番戶、四十八丁口。

  菜藔莊七番戶、二十九丁口。

  瓦磘莊八番戶、三十八丁口。

  下埤頭莊二百九十番戶、五百二十四丁口。

  水尾藔莊四十二番戶、一百七十一丁口。

  以上合計九百六十一番戶。

  以上合計三千一百一十五丁口。

  ·沿革

  打貓北堡原隸嘉義縣。光緒二十四年(明治三十一年)改屬臺南縣打貓辦務署管。

  ·水利

  鹿堀溝埤源從東頂堡寄厘岸溪,由水閂,直注該埤。業佃合築。引水入圳,灌溉田園二百餘甲。

  ·義塚

  一在大蒲林街東門外,一所,方長二里,系公建民園。一在大莆林街外南端,橫直一里,系富戶薛大有開墾之,喜助為塚地。

  ·橋梁

  鹿堀溝橋,在大蒲林街之北端,系前年殷戶薛大有唱首捐金建造,架木板為橋,以便行旅。

  ·津渡

  一在大莆林街外南端,相距一里,名曰三疊溪渡。夏間流漲,以竹筏為之,往來其間,以載行人。

  ·祠宇

  開漳聖王廟在大莆林街外,崇祀開漳聖王,道光甲子年、富戶薛大有唱首捐金,紳民公建。

  三山國王廟在大莆林街中,崇祀三山國王,道光元年捐民財建立。

  福德祠在大莆林街,崇祀福德正神,道光丁亥年紳民公建。

  祖師廟在大湖莊,崇祀達摩祖師,乾隆元年鄉民捐金建造。

  上帝爺廟在下埤頭莊,崇祀北極上帝,道光丁亥年捐民財建造。

  聖母廟在甘蔗崙莊,崇祀天上聖母,道光二年鄉民捐金建造。

  保生大帝廟在下埤頭莊,崇祀保生大帝,同治甲子年捐民財建造。

  ·營汛

  大莆林街汛,隸舊例嘉義營,屬驛員一名。

  ·驛路

  大蒲林街驛站一所,舊例嘉義,屬驛員一名、驛吏四名。

  ·街市

  大莆林街,在打貓街之北,相距八里。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亂,街民結壘自固,屢挫賊鋒,相持數月,未嘗少懈。附近鄉民莊,賣買者會於此焉。因之,成市。即今東頂堡梅坑等處。土產糖、米、筍干、火炭、果子等件。來街銷售,轉易煤油、花金、煙絲、白鹽、布疋諸雜貨。他如大槺榔堡、北港等處,多運布疋、氣油、煙絲、花金、白鹽各款貨物,於此交易,轉運糖、米、筍乾、火炭、果子、雜物,以付海市出口。百物駢集,六時成市,貿易之盛,亦可謂嘉邑之一市鎮云。

  ·喪祭

  父母病危,移出堂上,曰「搬舖」。待其氣絕,子婦披髮不結,焚香哭泣,燒銀紙,點長明火,照冥路,終夜不滅。

  屍最忌貓。俗云貓跳過屍,即刻屍起,如生人行走,遇人緊抱不脫。若衝閾則倒,故終夜守舖,近在屍側,一盡子孝心,二防不測。

  將殮時,先沐浴,故子孫往長流潔淨之水,投錢取水於新缽,曰「買水」。浴罷,即著明衣,以菜飯祭屍,每品子孫用箸箝少許,唱明某物,進奉屍口,曰「辭生」。

  辭生後,仍扶屍就床,以帛蓋首至足,以綢緞為袍襖衣衾,互密屍跡不露為要。其棺槨尺寸厚薄,隨貧富酌量,各盡人子之心可也。

  屍在舖,親戚往弔,曰「探舖」。子孫哭泣迎接,女兒、姪兒自外歸來,半途即泣,曰「泣路頭」。

  屍扶置棺內,曰「入木」。若母死,必待外家舅妗齊到省視,方敢蓋棺。外家至,子孫媳婦匍匐出門迎接。其封釘禮儀,不拘厚薄,稱家有無,備送可也。

  俗少停棺。既殯即葬。曰「出山」。親戚朋友牲醴奠祭,曰「上路」。以紅羽白布壓之,發粿韭菜謝之,取發達長久之義。此貧家之喪葬然也。若富家,則停棺擇日,具禮儀請官紳點主,並題銘旌,親戚朋友題贈聯軸,漢席豬羊奠祭,則謝以金,並五色緞、紅白布等物。再擇吉日,舉家子孫媳婦到墓巡視,曰「巡灰」,亦曰「完墳」。

  臨喪不同,在人開用,貧家延僧誦經,開大小冥路,或一人登壇,或三人登壇,皆鼓樂弄響。若五人登壇,為午夜,亦不外經懺拜誦已也。若富家做功德,或一天為一朝,或三天為三朝,立法先一夜排場,明早起鼓,諸僧會誦經懺,夜以繼日。既畢,然後普祭陰魂,陳設牲醴粿粽菜果米飯甚多,親友亦以牲醴品物助祭,須謝以金。祭畢,仍將原物送還。

  安置靈座之後,日夜子孫媳婦祭哭,連至七七過後,即做百日。民家不須百日足,士家減一日不可。即將百日糕粿謝紙份,曰「答紙」。每月朔望日,以菜飯祭哭,至小祥,大祥以外始除服。此父母三年之喪,自天子至於庶民一也。民家苟禮,士家守制,生事、葬祭、事親之始終具矣。俗少大宗在家奠祭祖先,自忌辰以外,一年八節皆祭。元旦、清明、三月節、端午、中元、重陽、冬至、除夕諸節,各以牲醴品饈祭之,多寡酌用。

  ·雜俗

  蓋習俗之變遷,隨風化為轉移。故東西各殊,南北亦異。大莆林等處,其地屬北,其人多強。語云北方風氣剛勁,故以果敢之力勝人為強是也。然富者潤屋,堂高數仞,榱題數尺,飲食起居之際,食前方丈,般樂飲酒,駕言出遊,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驅聘田臘,得志者靡所不為也。至若敦品之士,而德可潤身,心廣體胖,從容自得,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疏食飲水,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竹籬茅舍,所以不願人之膏梁也。且農夫之稼,如茨、如梁、如坁、如京,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自不致饑者弗食,勞者弗息。將終歲勤動,皆得以養父母、兄弟、妻子也。亦有行貨曰「商」,居貨曰「賈」。今之市者,以其所有,易其所無者,通功易事,以羨補不足,則農有餘粟,女有餘布,擴而充之,則萬商雲集,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貨財殖焉。所可紀者,男尚奢華,女嬌飾(?)。街衢莊社演戲,鼓樂喧天,人聲動地。檳榔煙茶,男女好嚼,或以此請客,或置酒款待,殺雞為黍而食之。所以別野人也。更可稱者,婦女勤習刺繡紡織之餘,多以裱紙做鞋為業,必有事焉,或請道以禳災,或延僧以祈福,安符作法,進錢補運,是邪說惑人,莫此為甚。此其大略也。若夫潤澤之善,推其所為而已矣。

  ●打貓南堡

  打貓南堡,在縣北,距城十二里,東至頂山仔腳莊,與東下堡分界;西至何竹仔腳莊,與西堡分界;南至牛椆溪莊,與嘉義首堡分界;北至三疊溪莊,與北堡分界。堡內東西相距十六里,南北相距十三里。

  積方

  山

  川

  陂

  街市

  營汛

  橋梁

  津渡

  水利

  祠廟

  番社

  出仕文官

  出仕武官

  文舉人

  武舉人

  貢生

  節婦

  婚姻

  喪祭(與上同)

  歲序

  居處

  衣服

  飲食

  士習

  農事

  商賈

  女紅

  雜俗

  兵事

  物產

  變異

  ·積方

  堡內一街,五十五莊。

  打貓街一百五十五番戶、七百二十五丁口。

  厝仔莊六十六番戶、二百二十六丁口。

  番仔莊一百零七番戶、四百六十九丁口。

  后莊三百三十二番戶、七百二十九丁口。

  本廳莊一百二十五番戶、四百五十二丁口。

  崙尾莊一百三十二番戶、六百五十九丁口。

  小田林腳莊二十七番戶、一百零九丁口。

  海豐仔莊八十六番戶、四百三十六丁口。

  潭底仔莊二十六番戶、一百二十丁口。

  天赦莊一十七番戶、一百二十一丁口。

  西莊一百四十二番戶、四百二十一丁口。

  竹仔腳莊九十一番戶、三百三十七丁口。

  雙援莊八十二番戶、二百八十九丁口。

  橋頭莊一十一番戶、五十二丁口。

  外菁埔莊一百六十五番戶、六百五十丁口。

  元吉仔莊一十七番戶、六十三丁口。

  內菁埔莊一十四番戶、六十二丁口。

  社溝瓜州、鴨母藔莊七十二番戶、三百五十丁口。

  新莊四十六番戶、一百四十九丁口。

  田中央莊九十七番戶、四百五十三丁口。

  柴頭猴莊五十二番戶、一百八十二丁口。

  番仔溝莊二十五番戶、九十二丁口。

  南路厝莊一百四十七番戶、五百八十七丁口。

  下土庫莊一十八番戶、七十三丁口。

  鴨母坔莊七十九番戶、三百九十丁口。

  山腳莊一十五番戶、六十七丁口。

  義橋莊二十二番戶、一百一十三丁口。

  劉竹仔腳莊一十六番戶、八十丁口。

  江厝店莊七十二番戶、二百三十二丁口。

  牛斗山莊二百零二番戶、八百十六丁口。

  牛椆溪莊一百一十六番戶、四百一十三丁口。

  雙福莊四十番戶、一百六十九丁口。

  中莊三十五番戶、一百七十一丁口。

  東勢湖莊二百零六番戶、八百六十三丁口。

  好收莊二百七十番戶、九百九十丁口。

  新莊仔莊二十七番戶、一百五十三丁口。

  頂下山腳莊八十六番戶、二百九十七丁口。

  崙仔頂莊一百一十番戶、四百二十九丁口。

  虎尾溪莊六十八番戶、二百七十八丁口。

  圳溝墘莊一十五番戶、六十七丁口。

  頂土庫仔莊七十五番戶、二百六十二丁口。

  三疊溪莊一百二十五番戶、四百七十丁口。

  呵連莊九十八番戶、三百三十八丁口。

  頂坪莊三十二番戶、一百二十三丁口。

  下坪莊三十七番戶、一百七十九丁口。

  上崙莊三十一番戶、一百零四丁口。

  下崙莊六十九番戶、三百一十五丁口。

  新興莊二十四番戶、九十三丁口。

  南靖厝莊六十八番戶、二百五十一丁口。

  柳仔溝莊六十一番戶、二百四十三丁口。

  頂藔廍莊六十一番戶、二百九十八丁口。

  下藔廍莊一十三番戶、八十七丁口。

  竹圍莊二十八番戶、一百零一丁口。

  雙溪口莊二百零九番戶、八百七十六丁口。

  後港莊一百四十四番戶、六百二十六丁口。

  以上五十六莊,計共四千三百一十六番戶。

  以上男女計共七千八百十四丁口。

  ·山

  打貓山龍從八通關山發脈而來,由大坪頂莊、東廣藔莊、大草埔莊、小草埔莊、芎蕉湖莊、大北勢坑莊、姜仔藔莊,小北勢坑莊,盤旋曲折數餘里、至尫仔上天山,突起三峰,高聳並列。北曰天來山,南曰八仙棹山,中曰尫仔上天山。再從菜公峰、甘蔗坑、風櫃斗山、大牛頭墩山,分二支。一從北畔,由陳厝藔莊、頂山仔腳莊,穿田從拔仔腳埔圳溝墘莊、崙仔頂莊,由中莊入打貓街。一從南畔,由雙福莊,直至義橋莊,穿田過西至江厝仔莊,再起三山。一曰西方月山,一曰牛蛋山,一曰牛斗山。中起一高峰,曰真武踏龜。此山自東至西,約有四、五里長。山上二小井相連,闊有三尺,深有四尺。此井泉甘水清,旱天泉水長流,滿井不渴,俗曰龍目井。

  ·川

  牛椆溪,在嘉義縣北,離城六里,南屬嘉義首堡,北屬打貓南堡。居二堡分界之中。此溪源流有三。一自大目根堡犁園藔莊西南等而來,一自大坑莊西北而來,一自桃仔斜莊西北從白杞藔透出鹿麻產等處而來。至閤水仔,三路合入牛稠溪,直過至下牛椆溪堡等處而入海。

  ·陂

  青埔陂在打貓西畔,距打貓三里,橫直周圍六、七里闊,灌溉水田一百餘甲。

  柳仔溝陂在打貓北畔,距打貓十里,灌溉水田二百餘甲。

  好收莊陂在打貓東畔,距打貓十里,灌溉水田三百餘甲。

  虎尾藔陂在打貓東北畔,距打貓七里,灌溉水田二百餘甲。

  番仔陂在打貓西,距打貓二里,灌溉水田四、五十甲。

  雙溪口陂在打貓西北,距打貓十二里,灌溉水田。

  ·街市

  打貓街在縣北十二里,康熙年間為市。

  雙溪口街在縣北二十里,道光年間為市。

  ·營汛

  打貓街前大莆林汛,號曰總爺,派兵二人,在打貓居住。

  ·橋梁

  中莊橋約二丈長,五尺闊,以杉造。

  土庫仔橋約二丈外長,三尺闊,以杉造

  番仔坡橋約二丈外長,三尺闊,以杉造。

  紅橋頭橋約一丈外長,五尺闊,以石板造。

  水流公橋約二丈餘長,三尺闊,以杉造。

  ·津渡

  牛莆溪原設渡二處,分頂、下二渡。頂渡嘉義往打貓大莆林等處,用竹為筏,闊十餘丈。下渡嘉義往新南港、北港等處,用竹為筏。

  ·水利

  十四甲圳,原流自東下堡下三分山仔門溪底,用石頭作岸,名曰石撾,截水入圳。由林仔尾莊、十四甲莊、溪州仔莊、江厝店莊、牛斗山後,直至下牛椆溪堡等處,灌溉水田三百餘甲。前系翁、江、蕭三姓合築,現今作為三年輪流。

  ·祠廟

  慶成宮在打貓街內,奉祀天上聖母。坐東向西。嘉慶十四年間眾街居民公置(每年三月廿三日,眾街演戲祝壽誕)。

  陳聖王廟在打貓街內,坐北向南,咸豐六年,眾街民人公置(每年二月十五日演戲,系眾街公建祝壽誕)。

  福德廟在打貓街內,坐西向東。

  ·番社

  乾隆年間,有生番歸順潘姓,在打貓街西門外為社,約有一百餘戶。番俗與民居不同。每年二月十二日,通社番男女飲酒為樂,眾番皆高聲咻叫,連飲三天,咻叫三天。至十五日,全社番男女起步奔走,曰走社。婚姻之事,將社內未娶番男若干人,候齊奔走,至番仔橋頭為限,以先到者為捷,以未嫁番女若干人依次論配。無訂盟完聘之禮。臨喪則將死屍扶出庭中,群番歌舞為戲,以贈死者。既畢,哭泣悲哀,將葬之日,視家貧富,分一半物業為葬費。至今死亡者甚多。尚伸(?)十外戶而已。舊俗革除,雜處民間,與平民無異。惟番女無纏足,以烏布蒙頭,特少異耳。

  ·出仕文官

  許世雄(住打貓街,出仕廣東順德縣知縣)。

  蔡廷槐(住打貓街南堡崙尾莊,出仕湖北知縣)。

  ·出仕武官

  林策勳(住打貓南堡好收莊,出仕浙江衢州鎮)。

  ·文舉人

  蔡鴻模(住打貓南堡崙尾莊,乾隆年間中)

  王均元(住打貓南堡南路厝莊,同治癸酉科中)。

  何朝章(住打貓………,光緒辛卯科中)。

  ·武舉人

  劉捷高(住義橋莊,嘉慶年間中)。

  劉華寶(住義橋莊,道光十四年甲午科中)。

  劉華雲(住同上,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中)。

  何安邦(住打貓社溝腳莊,道光戊子科中)。

  何東波(住打貓竹仔腳莊,道光辛卯科中)。

  ·貢生

  邱仰中(住打貓街)。

  許如岡(同上)。

  王游(同上)。

  何雲卿(住打貓竹仔腳莊)。

  何淑儒(住打貓瓜州莊)。

  ·節婦

  節婦王謝氏,沙連堡西勢潭莊人,父克仁,母陳氏。婦生少慧,頗知女傳之義。婦年十八歲,適打貓街竹圍仔內廩生王教為妻。婦理中饋,克勤克儉,無虧婦道。二十歲,生長子幹。年二十四歲,生次子藩。年至二十六歲,教病,婦奉湯藥,怠惰不生;侍床前,衣裳莫解。祈禱神祇,願以身代。不幸,教卒。哭泣悲哀,淚濕衣襟。聞者多為之流涕。本欲以身殉之,回思二子幼少無知,姑留殘軀,以誨二子。未幾,使從師受業。二子天資可嘉。兄弟相繼入泮。婦心稍慰。壽至六旬,卒。光緒十七年,邑紳族戚賢之,共上其事於學撫部院,奉旌表。

  節婦何張氏,嘉義城內三角窗人。氏父倍卿,母賴氏。二十歲,適打貓南堡雙援莊何佛貼為正室。二十二歲,生男廷禎。二十五歲,貼卒,婦矢志堅貞,鉛華絕盡,教子有方,治家勤儉。閭里共賢之。人言無間。使子從師受業。禎賦稟頗聰,篤志詩書,身入黌門。婦享五十九歲。光緒十七年,閤族紳士共上其事於學撫部院,奉旌表。

  節婦魏何氏,打貓南堡瓜州莊人。氏父例貢生何五典,母王氏。道光二十六年,婦二十歲,適田中央莊文童生魏清派為室。至咸豐五年,派卒,遺下三子,俱幼。長春輝,次春光,次春禧。教子法孟母,治家風朱子。苦志孀守,不出戶庭。養子成人,克盡婦道。閭里咸稱。壽至六十三卒,尚未旌表。

  節婦何黃氏,嘉義城內暗街仔人。氏父為懷,母李氏。婦十七歲,適打貓南堡橋頭莊生員何松年為室。生一子。至二十八歲,年病,奉侍湯藥,衣帶不解。未幾,年卒。僅遺一子。婦堅貞自矢,鉛華不事。治家謹慎,養子成人。戚族咸稱。壽至六十歲而卒。尚未旌表。

  ·婚姻

  婚禮者,婚姻往來之禮也。合二姓之好,嚴百世之防。上以承宗祀,下以繼後昆。故君子重之。何謂六禮?一曰「問名」。二曰「訂盟」。三曰「納采」。四曰「納幣」。五曰「請期」。六曰「親迎」。此皆父母主婚。若父母不在,伯叔、長兄、嬸姆、兄嫂皆可。俗例大略如此。

  一、問名男家使冰人,俗曰媒人,求女家生庚,寫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生庚用紅紙帖直書,中央至末字要雙、不要單。如遇單字,於生字上添一瑞字。帖囊外寫生庚二字。送至男家。男家父母將生庚置於神座上,是晚焚香禱告神祇,用清水一碗置在案上,候三日後,舉家平安、絕無虫蚊飛投水中為清吉。然後憑媒議姻訂盟。

  二、訂盟用白金;多少,貧富不同。紅緞、銀針、手環,或用銀環,或用玉環,大月餅、冰糖、檳榔、冬瓜等件,品物豐儉,稱家之有無,實是定例。女家隨其有無,而報以輕重。遂將男家所送月餅、冰糖等物,分送親戚、朋友。納聘亦然。至迎歸之期,各親戚朋友用物相贈,謂之燦粧。俗名添粧。

  三、納采俗曰「完聘」。用婚書拜帖書二姓合姻之禮,聘金多少不同。多至二、三百元,少則至二、三十元。再備月餅、冰糖、榔檳、豚肩、老酒、燭炮、禮香等物,豐儉稱家有無,無定例。

  四、納幣男家用緞綢、布疋等物,令媒人送至女家。此禮富家有之,貧家罕用。嘗與納采並行,合為一禮。

  五、請期男家先請日師選擇良時吉日,令媒人送至女家,俟其再用日師覆驗,果無相沖,然後許訂日期。

  ·喪祭(與上同)

  ·歲序

  正月一日元旦,家家結羽彩在門首,至初五日,各家燈火長明,男女衣裳楚楚。入廟焚香、燒金紙,親朋造門賀正。相見以手作揖,曰「拜正」。或用名片相探,客造門,先以糖粿相請,曰「乾茶」。次以檳榔,繼以茶。主客以吉語相答,備酒席相款,曰「請春酒」。自初一至十五,相請皆謂「春酒」。

  初四日,接神。漳人家家虔備牲醴菜料,奉祀神祇,泉人、粵人不然。

  初九日,玉皇大帝壽誕。各家敬備五色金紙、天金、尺金、壽金、二五金、福金、高錢、菜料、牲醴、粿品,在廳前拜,無論士農工賈皆然。

  十五日,上元節。此日與元旦無異。是夜,謂之「元宵夜」。家家戶戶,燈燭輝煌。廟宇焚香,往來不斷。街衢莊社,放炮競勝。童子舉紙燈,結伴遊行。光輝儼如白晝。婦女在神前焚香後,向大門外窗聽鄰右人言,以占吉凶。俗曰「聽暗卦」,即鏡遺意。

  二月二日,家家各備牲醴祀福神,曰「做牙」。商賈之家皆然。倣古春祈之義。

  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壽誕。打貓街每年是日,在聖王廟內焚香演戲。若遇豐年,或有時往嘉城內進香,無定例。

  三月三日及清明節,各家備牲醴、果品、薄餅諸物件,祭掃墳墓,焚香禮拜。祭畢,放炮。附近童女,聞炮聲齊到墓前,各贈果品,曰「幼墓粿」。無祭墓者,僅以紙錢掛在墓上,曰「掛紙」。

  三月二十三日,打貓慶誠宮天上聖母壽誕。每歲是日,舉街虔備牲醴,到廟內奉祀,演戲酬神,一、二天或二、三天無定。

  四月八日,僧侶奉佛,沿門唱歌。此曰「洗佛」。此舉近來無。立夏日,家家買瓠仔,調大麵和羹,家人食之。俗語相傳、食此瓠麵,令人肥白。

  五月五日,端午節。俗名五日節。門首各插菖蒲、艾、松枝,飲雄黃酒,以竹葉包糯米為粽,所謂「角黍」。親朋以此投贈,亦以此祀神祇、祖先。婦女多以緞製繡囊,入以香料,曰「香袋」。小兒多佩在胸前。

  六月十五日,以米為丸,先祀神祇祖先後,舉家共食,俗曰「半年丸」。

  七月一日,打貓頂街,自乾隆年間設此觀音大士,當其未設之先,迨七月一日起,每日下午陰風慘淡,撲人面目。嘗聞鬼聲啼哭,人人畏懼,戶戶驚惶。時有觀音大士,屢次顯身,俾街中人共見之。高一丈餘,頭生雙角,身穿紅甲,青面獠牙,火炎舌舌,吐出一尺餘長。若見大士,陰風輒止,鬼聲皆息。人知大士足以壓孤魂,由是眾街祈禱必應,威靈顯赫,街中眾舖戶公議:每歲七月一日,用紅緞塗大士像一身,奉祀壇中。又延僧侶五人,誦經懺三天,超度孤魂,普醮陰光。迨初三晚,搭一枰,高六、七尺,曰孤枰。上置米飯、牲醴、菜料、果子、生豬羊,並應用物件許多,以祭孤魂。祭罷之時,將大士像焚化。總之,大士之威靈,先則由近及遠,不特堡內人民被其恩澤,即闔邑人等,共沾神惠也。是以,男女如雲,皆到壇前焚香、禮拜。迨咸豐年間,緣七月時,大雨淋漓,欲到壇禮拜者,嘗被水阻隔。故包香火,分設大士。如大埤頭莊、梅仔坑、古民莊、崙尾莊等處,各設大士,或普一日,或普二日,無定例。

  七月七日,讀書人為魁星帝君聖誕。世傳為牛女渡河,謂之「七夕」,亦謂「七娘媽生」。莊社家家殺雞烹酒,備■〈艹壬〉萊龍眼各品物,在廳堂前,向天禮拜,祈禱消災改厄。童子多掛七娘媽香火,泉人不特如此,用五色紙塗七娘媽亭一個,約二、三尺高,置於廳堂前,焚香禮拜。拜畢,將此亭當天焚化,祈禱平安。

  七月十五日,曰「中元」。家家虔備牲醴。或五牲,或三牲,並五味碗菜料、果子、糕粿等物,在大門前普度孤魂,俗曰「拜好兄弟」。自七月朔日起,有用■〈艹〈束刂〉〉竹一枝,約有二丈餘高,豎立於大門外,竹上高懸一燈,夜間點火,高照四處,俗曰「燈高」。亦有僅以一燈懸於門外,燈上書「陰光普照」,曰「路燈」。至晦日,備辦牲醴、菜料五味碗,致祭孤魂於門外,燒金紙,將此燈以送。每年七月皆然。是月朔望晦,無論村社街衢,皆有致祭之例。

  七月二十一日,打貓下街亦設觀音大士一身,延僧侶五人誦經懺三日,與頂街同。較之頂街,加倍鬧熱,餘皆同。

  七月二十九日,下街有童子普。此舉自道光年間始設,推其未設之由,因街內眾童子嬉戲,公捐多少錢,買些少物件,在孤枰腳致祭童子孤魂。連祭二年。一年不祭,遍街路下午時鬼聲啼哭,悉屬童子之聲。陰風陣陣,哭聲不絕。街內童子,多不平安。公議塗大士一身,延僧道士五人誦經懺一天,超度童子孤魂,遂為定例。曰「童子普」。

  八月十五日,曰「中秋節」。街衢家家以圓餅祀福德神,莊社農家以糯米挨末為粿,曰「朮米薯」。以此祀福德神。是夜曰「中秋夜」。家家燒金、放炮,亦有演戲酬神,仿古秋報也。

  九月九日,曰「重陽節」。童子多以紙塗風箏。有兩扇,象天地之義;有八角,象八卦之形。各樣爭奇不同。另有以籐皮削薄,掛於風箏之內,送入雲霄。此籐皮扇風能鳴,曰「嚮弓」。亦有夜間用燈結於箏線上,朗若星辰。

  十月十五日,三界公壽誕。街莊各家,虔備牲醴、菜料,以朮米為紅丸、紅龜等件品物,在廳前置香案棹上,禮拜、燒金、放炮,亦有演戲恭祝壽誕者。每歲皆然。

  十一月,莊社農家收冬明白,殺雞為黍,演戲酬神,曰「作冬尾戲」。又曰「謝平安」。凶年無演戲,僅辦牲醴而已。冬至節,各家以米為丸,祀祖先,並祀神祇。門窗戶扇,各粘一丸。世習相傳,其義未詳。

  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家備牲醴祀神,燒金紙,另以一張印輿馬在紙上,曰「雲馬」。同金紙燒化。家家各掃凈屋宇塵埃,謂歲將更新也。親朋戚友,備甜粿、紅柑、雞鴨等物相贈。農家以土產之物相饋。俗曰「送年」。

  除夕,家家用紅紙書門聯,貼於門首。備牲醴祀祖先、神祇,燒金紙,放炮,取爆竹除歲桃符之義。用發粿一個,白米飯一碗,上插紅春花一蕊,置於神棹上,以紅柑排於兩旁。是夕事神、祭祖畢,備酒席在廳堂中,棹下用烘爐一個,置火炭於爐中,用銅錢一串,圍於爐外,舉家老幼同飲,曰「圍爐」。取團圓之義。尊長以圍爐銅錢分賜子孫,曰「壓年」。

  ·居處

  貧富不同。富者廣廈雕樑棟,以杉為楹、為桷。貧者居室竹楹、茅舍。總之,茅舍多於廣廈也。茅舍以茅草蓋屋,竹楹以■〈艹〈束刂〉〉竹為楹,村社許多。

  ·衣服

  士農工商各有別。士子家頭戴小帽,以烏貢緞為之,形似碗,名曰碗帽。農工商家多以烏布、淺布包頭,曰頭布。冬衣布,夏衣葛。士衣長覆足,農工商皆衣短衣。等級分明,不敢混雜。至於各色綢緞,富貴家多為衣服,商家亦有之,農家少睹。以紅線辮髮,農商家皆然。惟士者不爾。

  ·飲食

  每日三餐,貧富不同。富家多食魚肉,調五味。貧家每食蔬菜。富家食白米飯。貧家食粥,多調地瓜,且多食鹽瓜、醬筍等物。村莊大抵如是。若遇演戲酬神之時,買魚肉為牲醴。先祀神,後留親朋在家款合。備酒飯相待,陳設豐盛。

  ·士習

  士尚氣節,厭浮華,舉止端莊,不恥下問,是為儒家。堪稱士林。

  ·農事

  田園並耕,有早晚二冬。收成明白,或作苦力,或作傭工,或販貨以資家費,日日勤勞,不敢稍暇。

  ·商賈

  打貓街採貨物,販自嘉義城,並新港、北港、樸仔腳等處而來。惟粗紙、金白古(?)等物,由竹頭崎、梅仔坑等處而來。雙溪口街亦然。

  ·女紅

  婦女多在女室內理中饋,勤刺繡,不出戶庭。蠶桑未興,紡織無聞。農家婦女,刺繡之餘,或有時暫出園中鋤草拔土豆,每日可得五、六十文。富貴家婦女不然。

  ·雜俗

  俗尚迎神演戲,街衢莊社皆然。一年數次,開費金不少。習慣自然。或開二、三十元,或開七、八十元,實無定例。惟視莊之大小與年之凶豐耳。

  男女多食檳榔。凡有客來往,先以檳榔為先,次以茶。或說檳榔能除瘴氣,故以多食此物。閭里所有雀角之爭、詬誶之怨,大則罰戲,小則罰檳榔、香餅,分諸鄰右,俾知孰是、孰非,以解兩造之怨。

  俗尚巫家,動輒深信巫言。每年八月十五日,令其設臺禳災解厄,進錢補運,敕符作法,鼓角喧天,手舞足蹈,約費白金十餘元。俗曰「過關度限」。邪說惑人,村民多為所迷。又有非僧、非道,以紅布包頭,曰「紅頭司」。其術與巫同。

  ·兵事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間,彰化縣匪魁林爽文、莊大田等,結聯天地會,招集各處匪徒,在彰化戕官劫縣,震動地方。沿至打貓堡,欲攻打諸羅山城。群賊大營紮在南堡江厝仔山頂,距城約有十里。沿途建設小營,結聯至城腳。斯時,諸羅山城被困多月,慘不勝言。賴城內官民協力死守,迨五十二年會廈門提督福康安奉旨東征,一鼓蕩平,匪寇擒斬,林爽文群匪各逃遁,大田逃至青番地,進退無路,後亦被擒。餘匪改過從善,地方各處安靜。迨至乾隆六十年,高宗純皇帝嘉賞縣民效死勿去,特詔改諸羅山為嘉義城。

  道光十二年,打貓西堡崙仔莊匪首陳辨,糾集各處盜賊,交通彰化縣張丙、詹通等相應,先亂彰化,延及斗六。害民戕官,賊徒愈盛,官兵日微,眾寡莫敵。辨等統率群賊,浩蕩而來,途經打貓堡內,人民惶恐,莫不逃避。遭害財散人亡者,難以枚舉。賊眾竭力攻打嘉義城,幸有總兵劉廷斌,親率軍民,死守五十餘天。會提督高濟勝、總兵竇振彪,統兵赴援,嘉義之圍遂解。辨等退守斗六後,詹通被馬提督擒之。張丙為劉廷斌所獲。陳辨等各就擒,在地正法。軍民悉快,土寇皆平。

  咸豐三年五月,土寇賴鬃與弟賴益,原住嘉義西堡茄荎莊人民,為搶劫犯罪。嘉義縣呂朝樑,派勇巡拏迫變。鬃乘勢糾集眾徒,抗拒官兵,自知騎虎之勢難下,立即豎旗,招集各處匪徒上下相應。會有彰化匪首曾家角、鹽水港匪首張古,不約而同,彼唱此和,震動地方。打貓街,路所必經,群匪猖獗,官兵退避,人民無敢或阻。堡內受害者,不乏人。嘉義城由此被困。迨七月間,恒總兵督率軍馬來援,城內人民協力禦之。一戰而圍遂解。鬃亦被擒正法。餘匪無從逃遁,亦各就擒。土寇悉平。

  同治元年二月間,彰化四張犁莊匪首戴萬生林晟、陳啞九弄等,猖獗作亂,曰「會香」。萬生原為北協稿房書吏,因新任北協夏汝賢欲勒萬生之金不遂,將稿房改換。又加以罪名。由是抱怨在心,廣結各處匪類。臺灣道孔昭慈抵彰化,遂命秋二府帶兵往葫蘆墩勦辨。匪首萬生抗拒官軍,乘勝圍彰化城。不日,城陷。夏汝賢、秋二府同受害。

  孔昭慈自縊而死。賊勢日盛,蔓延至嘉義界。匪首嚴辨、何萬、呂梓等數十名,在打貓地面招集匪徒,結連戴萬生,自此上下相應,賊勢浩大。各處匪類,不約而同,遍地皆起,難以指數。嚴辨、何萬等營,紮在打貓街,接應萬生諸匪首,共攻嘉義城。自三月至七月,官民協力堅守,是以不陷。會臺灣總鎮林向榮,統兵解圍。萬生恐有官軍抄殺後路,致首尾不能相應,於是,匪徒退駐斗六門。嘉義之圍漸解。斯時也,向榮不知賊勢,實繁有徒,同副將王國忠、顏祥春,統兵返勦,至斗山門,深入重地,受困於此,遍地皆氛,軍糧不繼,絕食多天,兵卒餓死者不乏人。甚至殺馬而食,軍無鬥志,士有叛心。萬生深知軍糧絕斷,益力攻打。嗟乎!全軍陷沒,林總鎮與王、顏二將,並斗六都司劉國標等,左沖右突,莫出重圍,皆死節。萬生統領賊兵,再困嘉義。此次打貓堡內人民,被劫搶、受焚殺者,難以悉數。好收莊、下洋仔莊群匪,紮營在此,為害尤甚。萬生偵知孤城無援,竭力督率爪牙,攻之益力。斯時城中乏食,救兵不到,勢甚危急。幸得嘉義縣白鸞卿、參將湯得陞,協同本城紳商、義民,盡力死守,共保孤城。至同治二年,廈門提督吳鴻源,同林文察,統兵由臺南救嘉義。臺灣道丁曰健、臺灣鎮曾元福,統兵由鹿港抄殺後路。首尾攻打。將萬生困在核心,賊眾心荒意亂,四散逃生,嘉義之圍遂解。不多日,各處蕩平。嘉義縣懸賞格嚴拏匪魁,人心大定。是時戴萬生、呂梓、何萬等諸人,次第就擒,在地正法,以快人心。此乃戴逆唱亂之大略也。

  ·物產

  榖之屬:粳稻、菽(豆之總名)、九月豆、米豆、糯米(俗名朮米)、四月豆(有烏白兩種)、綠豆、麻(有烏白兩種)、花生(俗名土豆)。

  蔬之屬:芥菜、芫荽、隔藍、甕菜、茼蒿、蔥、芹菜、韭、薤(俗名蓼蕎)、蒜、蘿蔔(俗名菜頭)、茄(俗名蕎)、芋、行菜。

  蓏之屬:地瓜(俗名蕃薯)、涵瓜、冬瓜、絲瓜(俗名菜瓜)、施瓜、瓠、苦瓜。

  果之屬:龍眼、檨仔、柚仔、拔仔、檳榔菁、甘蔗(有三種)、芎蕉、梨、王萊、羊萄(有甜酸二種)、柿、輦務、香果、石榴、桔、柑、李。

  木之屬:荊(俗名埔姜)、棟(俗名苦苓)、破故子、林投、茄冬、牛港■〈艹〈束刂〉〉、樟需、松、樸、楠。

  竹之屬:■〈艹〈束刂〉〉竹(筍苦,醬可食)、麻竹(筍可食)、綠竹、筀竹(俗稱桂竹,筍可食)、茅如竹(生冬筍,可食)。

  花之屬:蘭、桂、梅、桃、李、仙丹、樹蘭、石榴花、鷹爪桃、菊、瑞、月下香、雞冠花、剪絨花、含笑、茶花、夜合、員仔花、繡球花、黃墘、馬蹄、扶蓉、目眉、珠蘭、水錦花、蝴蝶花。

  草之屬甚多,難以枚舉,略載數樣。茅草(貧家以此蓋屋)、蒲草(五月五日,以此插門首)、艾草(同上)、仙草(絞汁去渣,煮成凍冷,和糖水飲之,甚味)、龍舌草(俗曰蘆薈,婦人採以膏髮)、菅草(葉利如刀)、鳳尾草。

  畜之屬:馬、牛、羊、豬、狗、貓、鹿、山豬。

  毛之屬:兔、猿、番鼠(毛短於兔,五色成文)、鳥鼠、椪鼠、水獺。

  羽之屬:鳶、燕、鳩(俗名班鴿)、鷺、鵝、番鴨、雀、烏鶖(身黑、尾長,能搏鷹鳶諸惡鳥)、鷹、伯勞、鸚谷(俗名加令)、花微、鴿(俗名粉鳥)、雞、鴨、鵲(俗名客鳥)。

  鱗之屬:草魚、■〈魚逮〉魚、鰱魚、鱺魚、鯽魚、鱔魚、烏魚、鰻魚、虱目魚、土虱魚。

  介之屬:龜、鱉、蟹(有數種,惟毛蟹甚美)、蝦(大小不同)、螺(有田螺,石螺分別)。

  蟲之屬:蜂(有蜜蜂,能釀蜜,種類甚多)、蟬、蜻蜒(俗名田英)、蝴蝶、蟋蟀(俗名烏龍)、水蛙(一名田蛙,即蛙也)。

  ·變異

  同治元年五月初九日,地大震,城牆崩壞甚多,並有數處地裂盈尺,深數丈,噴出泥,極為大變異也。後戴萬生反。

  同治三年,戴逆亂後,疫症盛發,人民死者甚多。

  光緒四年四月二十一日戌時,有蛟龍從臺南震動,狂風甚大,數刻之間,直抵臺北而沒。所過之城邑市鎮,屋宇被風掃倒,大樹飄飛,難以盡舉。惟城內文武官衙,受摧折尤甚。各處皆然。令人莫解。此為大異也。

  光緒五年十二月十五日,大雨雹。

  光緒六年十月初二日,飛星入月。

  光緒八年八月間,時將近四、五更,彗星常見,俗為長尾星,形如掃帚。

  光緒十三年,大旱,五穀騰貴。

  ●打貓東下堡下三分

  打貓東下堡下三分,在縣東北,離城五里;東至羌仔科莊,與大目根堡交界;西至下洋仔莊,與打貓南堡交界;南至盧厝挖莊,與大目根堡交界;北至陳厝藔莊,與東下堡頂三分交界。堡內東西相距二十一里,南北相距十五里。

  積方

  沿革

  山

  川

  廨署(無)

  港(無)

  潭(無)

  街市(無)

  營汛(無)

  橋梁(無)

  津渡(無)

  義塚(無)

  水利

  陂(無)

  書院(無)

  祠廟(無)

  科貢(無)

  職宦(無)

  宦績(無)

  流寓(無)

  鄉賢(無)

  孝子(無)

  貞女(無)

  節婦(無)

  婚姻(無)

  喪祭(無)

  居處(無)

  衣服(無)

  飲食(無)

  士習(無)

  農事(無)

  女紅(無)

  雜俗(無)

  兵事(無)

  物產(無)

  ·積方

  其中田園甲則併載嘉義首堡冊內。

  堡內莊名(二十二社名)。

  十四甲莊一十九戶、男女八十丁口。

  溪底藔莊一十四戶、男女四十七丁口。

  林仔尾莊五十八戶、男女二百二十一丁口。

  內埔仔莊一十三戶、男女四十三丁口。

  大崎腳莊三十七戶、男女百三十七丁口。

  山仔門莊三十八戶、男女一百四十二丁口。

  番仔潭莊百二十五戶、男女五百十四丁口。

  盧厝挖莊二十四戶、男女九十四丁口。

  山坑仔莊二百二十八戶、男女一千零二十一丁口。

  姜仔科莊二十七戶、男女一百十六丁口。

  田仔莊十四戶、男女四十四丁口。

  陳厝莊五十五戶、男女二百丁口。

  后山仔莊七戶、男女三十三丁口。

  松仔腳莊八十四戶、男女二百九十六丁口。

  東湖仔莊十八戶、男女六十九丁口。

  北勢仔莊八十六戶、男女三百六十二丁口。

  大坵園莊一十四戶、男女六十九丁口。

  覆鼎金莊四十二戶、男女一百四十二丁口。

  頭橋莊五十四戶、男女二百二十四丁口。

  埤角莊一十六戶、男女五百五十八丁口。

  下洋仔莊三十六戶、男女一百二十四丁口。

  塗樓莊二十二戶、男女七十六丁口。

  以上共一千零三十一戶。

  以上男女計四千零九十一丁口。

  番社(無)。

  ·沿革

  打貓東下堡下三分,原屬東下堡。迨光緒三年,分設頂三分、下三分。

  ·川

  坑頭厝溪,從大目根堡發源而來,南北皆山,在縣東北,離城十六里,由獅仔頭莊,直至林仔尾莊、溪底藔莊等處,入牛稠溪。

  ·廨署(無)

  ·港(無)

  ·潭(無)

  ·街市(無)

  ·營汛(無)

  ·橋梁(無)

  ·津渡(無)

  ·義塚(無)

  ·水利

  十四甲圳,自本堡山仔門溪底截水入圳,由林仔尾莊、十四甲莊等處,入南堡,至下牛椆溪堡,灌溉田三百餘甲,前系江、蕭、翁三姓合築。

  ·陂(無)

  ·書院(無)

  ·祠廟(無)

  ·科貢(無)

  ·職宦(無)

  ·宦績(無)

  ·流寓(無)

  ·鄉賢(無)

  ·孝子(無)

  ·貞女(無)

  ·節婦(無)

  ·婚姻(無)

  ·喪祭(無)

  ·居處(無)

  ·衣服(無)

  ·飲食(無)

  ·士習(無)

  ·農事(無)

  ·女紅(無)

  ·雜俗(無)

  ·兵事(無)

  ·物產(無)

  ●打貓東頂堡

  東以社后坪莊,與生番社分界;西以大莆林過溝,與南堡分界;南以雙溪莊、大溪水尾莊、風櫃隙,與東下堡分界;北以山知屈莊,與雲林東堡分界;堡內東西小徑相距六十里;南北相距二十里。

  積方

  地勢

  村莊

  沿革

  山

  川

  水利

  街市

  祠廟

  遺蹟

  科貢(無)

  官職(無)

  孝子(無)

  節婦

  災祥

  物產

  歲序

  ·積方

  其中田,東有三十餘甲,西有四百二十二甲,南有八十六甲,北有十一甲三分六厘七絲。

  其中園,東有十餘甲,西有四十六甲,南有二十四甲五分,北有一甲餘。

  ·地勢

  東北多有深山、高壘、樹木及各小坑、大溪,水急如流。西有水溝、水圳、田園,俱是平原之地。南多荒埔、深坑、荒塚。東、西、南、北俱是沙地,瘠瘦無肥。

  ·村莊

  堡內六十四村。

  梅仔坑街一百八十八戶、六百六十二丁口。

  大半天藔莊四十六戶、二百七十三丁口。

  柿仔藔莊三十三戶、六十二丁口。

  樟普藔莊三十三戶、二百二十七丁口。

  詔安藔莊六十七戶、三百九十丁口。

  水井仔莊二十五戶、一百四十丁口。

  南靖藔莊、連隘藔莊三十三戶、一百三十八丁口。

  外湖仔莊八戶、三十七丁口。

  小草埔莊七戶、三十丁口。

  頂雙溪莊二十二戶、百九十丁口。

  大草埔莊四十七戶、百八十七丁口。

  南勢坑莊四十五戶、百八十三丁口。

  九芎坑莊二十八戶、百三十丁口。

  下坑莊八戶、四十三丁口。

  過山莊十二戶、七十六丁口。

  開元后莊二十五戶、百丁口。

  中莊二十九戶、百十一丁口。

  尾莊二十四戶、八十三丁口。

  水尾莊三十八戶、百十七丁口。

  大片田莊三十六戶、百二十五丁口。

  社后坪莊五十八戶、二百四十八丁口。

  九芎坪莊七戶、三十一丁口。

  倒交山莊四戶、三十五丁口。

  牛磨角莊十九戶、百六十九丁口。

  二坪莊二戶、十二丁口。

  蝦仔坑莊二戶、十六丁口。

  堀尺嶺莊二十六戶、百丁口。

  幼葉林莊五十一戶、三百零一丁口。

  科仔林莊十七戶、百三十三丁口。

  蛤里味莊三戶、二十五丁口。

  牛屎湖腳莊十六戶、百零五丁口。

  溪頭莊二十戶、百零五丁口。

  柯仔林莊十七戶、百三十三丁口。

  生毛樹莊四十三戶、三百二十七丁口。

  樟湖莊十九戶、百四十五丁口。

  龍眼林莊五十六戶、三百七十三丁口。

  水底莊四十戶、二百十二丁口。

  大樹腳莊十七戶、百零四丁口。

  梨仔腳莊八戶、三十八丁口。

  九仔灣莊五戶、三十二丁口。

  過溪莊十八戶、百十丁口。

  麻黃藔山莊十三戶、八十二丁口。

  豐萬藔莊九戶、六十三丁口。

  大崩崁莊七戶、四十二丁口。

  麻園藔莊五十戶、二百二十三丁口。

  山仔頂莊三戶、十七丁口。

  圳頭莊十五戶、六十九丁口。

  北勢莊四十六戶、百八十四丁口。

  三角莊十九戶、八十丁口。

  潭墘莊四十戶、百四十三丁口。

  崙仔莊六戶、二十四丁口。

  橋仔頭莊十九戶、九十四丁口。

  三塊厝莊四十九戶、百九十三丁口。

  溝埧莊七十三戶、六十九丁口。

  竹圍仔莊十六戶、八十四丁口。

  堀尾莊二十二戶、八十四丁口。

  土地公前莊十三戶、六十六丁口。

  內林莊百零九戶、四百四十二丁口。

  頂林頭莊二十戶、四十二丁口。

  下林頭莊一十戶、四十二丁口。

  以上共一千八百零三戶。

  共八千八百零七丁口。

  ·沿革

  打貓東頂堡,嘉義屬。於光緒十四年割歸雲林縣轄。自倒北山溪為界。溪北屬雲林,溪南屬嘉義。現割二十八莊,改隸於雲林轄。

  ·山

  銅鑼墘大山在社後坪塔仔山后、梅仔坑東,有四十里之地,南至生番社地界,名曰「知母蜊鞍山」,轉上與大目根堡為界,轉下細葉林莊,從犁園藔莊,直至大坪莊,西與宣帽山接連,北從繞坑,至雲林界,草嶺莊直出沙連林圯埔(?)。

  九芎坑大籠尖山在梅仔坑,有二十里之地,東從大坪莊土地公鞍下起,尖峰由大半天藔莊轉下,南而出至大草埔莊、后外湖仔莊、雙溪莊,直出葉仔藔,與打貓東下堡為界。

  大尖山在梅仔坑,有二十里之地。東南,由龍眼林莊后,轉過大坪莊、土地公鞍山、獅頭嶺落脈,從大半天藔莊、大崩坎山,直至山仔頂落氣,入梅仔坑街,北從雲林界龜仔頭山科角莊、橫路莊、倒孔山莊、山知屈,直至北港而出。

  錦湖山在梅仔坑,有十里之地。南從大半天藔莊、後樟普藔莊、水井仔莊、大片田莊、風櫃隙山,在水尾與東下堡分界,直至打貓街。

  ·川

  水尾溪在梅仔坑,有五里之地。源出宣帽山邊白水流帶流出(?),北從南靖藔莊、南勢坑莊、水尾莊莊前橫過,直出雙溪仔莊,與九芎坑溪下坑水流東溪匯合而出,與東下堡為界。

  番仔溪在梅仔坑,有三里之地。源由大坪莊土地公鞍下流出。北從大半天藔莊、九芎坪莊、下坑莊,至外湖仔莊,直至雙溪莊,與水尾溪匯合,名曰「葉仔藔溪」(打貓東下堡)。麻園溪、連樹林溪,在梅仔坑,有二里之地。源由龍眼林莊土地公鞍下旱溪頭流出。北從樟湖莊、水底藔莊、麻園藔莊,下合磨刀石坑泉水,同流合溪。溪北從倒孔山下為梅仔坑陂,至知母屈莊,系是割歸雲林界。流南,從溪流出。由崁腳溪,至奇星峰為湖陂,經三角仔莊下為大湖陂,至潭墘莊茄苳腳陂,與雲林北堡為界。旱溪,在梅仔坑,有二里之地。源出過山樟須巃下四處小溝泉水流合一坑,由灣坑、直坑而出,至尾莊、仔莊前,與中莊小溪合成大溪,名曰「旱溪」,與崁腳匯合。中莊溪,在梅仔坑,有半里之地。源出哈六坑,由牛埔頭,至梅仔坑,轉出中莊、尾莊,與旱溪匯合。

  ·水利

  梅仔坑圳在梅仔坑東,有半里之地。於麻園藔莊溪引出溪水,從田頭崎,灌溉梅仔坑洋田六十四甲。

  內林圳在梅仔坑西,有二里之地。於梅仔坑陂引水入橫山圳,從旱溪經過,至崎頭莊,下分二分水,由過溪溝灌溉中林洋田計二百餘甲。可分□分水,由牛椆汴,分二圳。一圳從西灌溉過溪莊、林仔頭莊、林仔前莊、水碓莊等洋田計一百餘甲,系是打貓南堡界。又一圳,從北灌溉內林莊、溝浿莊、北勢仔莊、三塊厝莊等洋田計一百餘甲。

  湖仔陂圳在梅仔坑西,有七里之地。於奇里岸溪湖仔陂水入圳,從西而出,至北勢莊頭,定三汴出水。一汴灌溉三角莊洋田十餘甲,二汴、三汴灌溉北勢莊、潭墘莊、崙仔頂莊、湖仔莊、橋仔頭莊等洋田共計有三百餘甲。

  ·街市

  梅仔坑街,在打貓西,有二十里之地。在嘉義南,有三十里之地。直有一千丈,橫有五百丈。昔時僅有數間茅屋,為買賣所,後生理日隆,建為街市,路有數道,欉欉梅樹,商販客從此經過,故表名曰「梅仔坑街」。

  梅仔坑街,東通往大坪莊、生毛樹莊,至生番界;西通往北港、土庫、麥藔、新南港、樸仔腳等處;南通竹頭崎、嘉義等處;北通往雲林、保斗、鹿港、彰化等處。

  米豆從牛龜溪、內林四處輸入;糖從油車店仔廍、中洲仔廍輸入;花金煙鹽磁器鐵器火油番油以及什物等件,從北港、樸仔腳、麥藔等處輸入;俱到梅仔坑街市場發售。

  沿山人民,運出粗紙、竹筍、李、桃、籐、筍干、茶心、火炭、茶油、苧仔,從堡內各莊山內輸入,俱到梅仔坑街市場中發售。西打貓、北港四處,南嘉義四處,北雲林四處運出。

  ·祠廟

  觀音佛祖廟名曰「金山岩」,在南勢坑莊,於梅仔坑街南,有四里之地。自同治八年,本莊長吳對出首捐緣公建,坐西向東一間,東西十丈,南北八丈。

  玄天上帝廟名曰「玉繩宮」,在大草埔莊,于梅仔坑南,有三里之地。自同治六年,本莊長翁開友、賴和尚、吳水仁等捐緣共建。茅屋三間,坐西向東,南北二十丈,東西十二丈。

  玄天上帝廟,名「龍興宮」,在龍眼林土地公鞍山,於梅仔坑東,有十五里之地。自咸豐甲寅年,龍眼林莊耆長王元懷捐緣公建,坐庚向申。

  觀音佛祖廟名曰「新蓮庵」,在溝壩莊,坐東向西,於梅仔坑西,有十里之地。自咸豐六年,本莊人民共建。

  玄天上帝廟名曰「玉虛宮」,在梅仔坑街頭,坐東向西,於嘉慶年間街長盧光順、何春梅出首捐緣公建。至道光年間,街長劉深池、江騰仁、何房先、何能雲等,出首捐緣再建後進一大間,奉敬觀音佛祖,東畔廟邊築造瓦屋三間,為學校所。

  福德正神廟名曰「保和廟」,在梅仔坑街尾,坐北向南,自同治年間街長鄭中秋、陳同能捐緣公建。

  大眾爺廟名曰「化善庵」,在梅仔坑東,有二、三十步之地,坐北向南,於同治年間街長鄭中秋、陳同能等捐緣公建。兩旁有公建瓦厝二座。凡有孤老之人,無處可安身,在此暫居。

  ·遺蹟

  江上離,梅仔坑街居住,自幼入學校攻書。十有二年,詩書禮義通達,為校師。至三十歲,赴試科考。臺灣大學士夏道,取進縣學文生員第八名。自此回家,教養子姪。由是,長子學力日進。至光緒丙戌年,伊長子江華桐,赴試科考。臺灣大學士陳道,取進縣學文生員第五名,亦為學校師。江上離,後為嘉義縣打貓東堡頂保良局首,辦事公平,人心悅服。至光緒十八年,亦為雲林縣總局首,辦城工、采訪一切事務,秉正無私,名振雲、嘉,恩及人民,可謂有道之士君子矣。不幸於光緒十九年,伊長子江華桐歿焉。年方三十四歲。於光緒二十三年(明治三十年)二月間,江上離亦歿焉。年方五十六歲。至今人民猶有愛惜,感念莫忘矣。

  ·科貢(無)

  ·官職(無)

  ·孝子(無)

  ·節婦

  陳劉氏,梨仔腳莊人也。父名劉昆苧,母江氏。婦年十五歲,嫁樟湖莊陳有明為妻。年二十八歲,夫卒。清操矢志,屏絕鉛華。至今七十歲,計守節四十二年,現時子孫興旺矣。

  ·災祥

  光緒甲申年九月間,凶星現於東北,後應法夷侵臺。

  光緒十四年四月一日,梅仔坑街被火燒,焚化四十餘間。

  ·物產

  紙料、粗紙、金古、梅、茶心、菁仔、桃、梨仔、李、火炭、■〈艹壬〉萊、柿仔、筍干、木耳、籐、檨、龍眼、金針、熑、芎蕉。

  ·歲序

  一月元旦,人民有慶祝春禧,春酒會宴。每年一月五日,梅仔坑玄天上帝遶境,人民獲福平安。至九日,天上玉皇上帝壽誕,人人多有敬備酒醴果品慶祝。至十五日,上元之期,元宵一夜,燈火光輝。男婦老幼,齊到玄天上帝廟宇,焚香禮拜求福,小子求柑食之,並無疾病。

  二月二日,福德正神千秋,人民捐金演戲慶祝,拈香禮拜。

  三月清明前後,人民選擇吉日,虔備酒醴米粿財帛,焚香祀祭祖先墳墓。

  三月三日,乃是玄天上帝壽誕。人民捐金演戲,慶祝禮拜,奏鼓樂以賀之。

  四月立夏日,人民設有旨酒嘉肴,食之,俗曰「補夏」。

  五月五日,名曰「蒲節」。於中午之際,人民採菖蒲、艾葉入在窩中,湯沸浴沐身體。用雄黃酒於壁邊,惡虫穢濁入,即能回避逃走。沐浴後,虔備酒醴財帛,奉祀祖先也。

  六月十九日,大慈大悲菩薩聖壽,人民有敬備清茶果品,拈香禮拜。

  七月十五日,地官赦罪之期。是晚,人民在於門外設置香案,虔備酒醴米飯果品,實奉祭無嗣孤魂。至於二十七日,在於廟內設壇建醮三天,仗僧侶宣慈悲寶懺。二十八日夜,燃放水燈。二十九日夜,演揚■〈王敢〉珈。人民或設食碗、香案、果品,或設豬羊、酒醴、米飯、財帛,以祭無嗣孤魂。又在街中建壇一座,安觀音大士身像,仗僧念咒,呼請安座。人民敬備豬羊酒醴,奉祭求福。

  八月十五日,中秋節,人民有備辦牲醴、肉餅,敬奉諸神佛。

  九月九日,名曰「重陽節」,人民有搯麻糍食之。

  十月十五日,水官大帝壽誕,人民多有敬備香案果品奉祀。

  十一月擇冬至日,人民共食糯米員,謂人生一年至冬至始終團圓,名曰「圍圓員」。

  十二月三十日,名曰「除夕節」,人民敬備酒醴,奉祀神佛。是夜,燈火光輝,男婦老幼設宴同共暢飲作樂,爆竹除年。

  四時之蔬菜

  春天出產:蔥仔、韭菜、茅茹筍、紅菜、莧菜。

  夏天出產:菜豆、應菜、麻竹筍、綠竹筍、茄仔、白菜、韭菜花、奄瓜。

  秋天出產:新姜、姜母、紅豆、倍菱、加末菜、格籃。

  冬天出產:冬荷、芥菜、菜頭、蒜仔、冬筍、荷連豆。

  四時之果實

  春天出產:枇杷、桃仔、李仔、梅仔。

  夏天出產:檨仔、白菜、■〈艹壬〉萊、龍眼、芎蕉、拔仔、山桃、梨仔、栗子。

  秋天出產:菁仔、紅柿。

  冬天出產:榭榴、山拔。

【台湾文献丛刊·第58种】嘉义管内采访册

台湾文献丛刊

  【第 58 种】

  嘉义管内采访册

  .作者:

  .原书页数: 0068 页

  ●书籍简介

  第五八种「嘉义管内采访册」

  本书(一册六八面四○、八○○字)不分卷,不着撰人。原书为一抄本,全称是「嘉义管内打猫西堡、打猫北堡、打猫南堡、打猫东下堡下三分、打猫东顶堡采访册」,藏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今据以整理印行,略称「嘉义管内采访册」。究其实,如改称「打猫管内采访册」或「打猫采访册」,尤为妥切;盖此册所指之地区,系指日据初期台南县打猫办雾署所辖之境地。本书内容仿「云林县采访册」例,每堡依积方、沿革……等分项记述(参第三七种「云林县采访册」篇);有叙至清光绪二十四年(日明治三十一年)者。

  ●序号   篇名

  1  弁言

  2  嘉义管内采访册目录

  3  打猫西堡

  4  积方

  5  沿革

  6  潭

  7  桥

  8  义冢

  9  书院

  10  祠宇

  11  街市

  12  婚姻

  13  丧葬

  14  祭祀

  15  潒D

  16  节孝妇

  17  兵事

  18  灾祥

  19  驿路

  20  居处

  21  衣服

  22  饮食

  23  士习

  24  农事

  25  商贾

  26  女红

  27  杂俗

  28  打猫北堡

  29  积方

  30  沿革

  31  水利

  32  义冢

  33  桥梁

  34  津渡

  35  祠宇

  36  营汛

  37  驿路

  38  街市

  39  丧祭

  40  杂俗

  41  打猫南堡

  42  积方

  43  山

  44  川

  45  陂

  46  街市

  47  营汛

  48  桥梁

  49  津渡

  50  水利

  51  祠庙

  52  番社

  53  出仕文官

  54  出仕武官

  55  文举人

  56  武举人

  57  贡生

  58  节妇

  59  婚姻

  60  丧祭(与上同)

  61  岁序

  62  居处

  63  衣服

  64  饮食

  65  士习

  66  农事

  67  商贾

  68  女红

  69  杂俗

  70  兵事

  71  物产

  72  变异

  73  打猫东下堡下三分

  74  积方

  75  沿革

  76  山

  77  川

  78  廨署(无)

  79  港(无)

  80  潭(无)

  81  街市(无)

  82  营汛(无)

  83  桥梁(无)

  84  津渡(无)

  85  义冢(无)

  86  水利

  87  陂(无)

  88  书院(无)

  89  祠庙(无)

  90  科贡(无)

  91  职宦(无)

  92  宦绩(无)

  93  流寓(无)

  94  乡贤(无)

  95  孝子(无)

  96  贞女(无)

  97  节妇(无)

  98  婚姻(无)

  99  丧祭(无)

  100  居处(无)

  101  衣服(无)

  102  饮食(无)

  103  士习(无)

  104  农事(无)

  105  女红(无)

  106  杂俗(无)

  107  兵事(无)

  108  物产(无)

  109  打猫东顶堡

  110  积方

  111  地势

  112  村庄

  113  沿革

  114  山

  115  川

  116  水利

  117  街市

  118  祠庙

  119  遗迹

  120  科贡(无)

  121  官职(无)

  122  孝子(无)

  123  节妇

  124  灾祥

  125  物产

  126  岁序

  ●弁言

  本书的全称是『嘉义管内打猫西堡、打猫北堡、打猫南堡、打猫东下堡下三分、打猫东顶堡采访册』。我们略称为『嘉义管内采访册』。原书为一抄本,藏省立台北图书馆;首页有『大正十二年四月赐皇太子殿下台览』红印;盖在民国十二年四月日本皇太子(今昭和天皇)来台湾时,当局曾以本书给他看过。至于本书成于何年何月?著者为谁?均无记载。按其内容,当为日据初期台南打猫办务署(打猫区公所;今民雄地区)的调查报告。在这里,对当年台湾行政区划的变迁,可略为介绍。

  光绪二十一年(明治二十八年),日本占有台湾;五月二十一日,广岛大本营公布『台湾总督府假条例』(临时条例),分台湾为三县一厅,即台北县(辖基隆、宜兰、新竹三支厅)、台湾县(辖嘉义支厅)、台南县(辖凤山、恒春、台东三支厅)及澎湖岛厅。

  同年八月六日,『台湾总督府条例』公布,乃分本岛为三行政区;即台北县(辖基隆、宜兰、新竹、淡水四支厅)、台湾民政支部(辖嘉义,彰化、云林、苗栗、埔里社五出张所)、台南民政支部(辖凤山、恒春、台东、安平四出张所),澎湖厅仍旧。

  翌年(光绪二十二年、明治二十九年)三月三十一日,台湾总督府公布地方官制,实行『民政』(过去为军政时期)。台湾的行政区划,又有更张。除本岛的台北县(辖四支厅)、台中县(辖四支厅)及台南县(辖四支厅)外,加上附岛的澎湖岛厅;共计三县一厅。

  明年(光绪二十三年、明治三十年)五月二十七日,台湾的行政区划,又有更张;乃由前此的三县一厅,扩大为六县三厅,并改支厅为办务署;即台北县(辖十一办务署)、新竹县(辖六办务署)、台中县(辖十三办务署)、嘉义县(辖六办务署)、台南县(辖七办务署)、凤山县(辖五办务署)、宜兰厅(辖二办务署)、台东厅(辖二办务署)、澎湖岛厅(辖一办务署)。以上六县三厅,共计六十五办务署。

  光绪二十七年(明治三十四年)五月一日,台湾的『地方官制』,又有改动;改六县三厅为三县(台北、台中、台南)三厅(宜兰、台东、澎湖);县厅所辖的办务署,亦减为四十四。

  同年十一月九日,当局认为:『总督府……县(厅)……办务署』的三级制,在事务处理上,有欠灵活;乃废办务署,而改两级制。同时,废县改厅,而分台湾为二十厅;即台北、基隆、深坑、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斗六、嘉义、盐水港、台南、凤山、蕃薯寮、阿缑、恒春、台东、澎湖。

  由上可知:『办务署』这段历史很短;它起自光绪二十三年五月二十七日,止于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九日。这本『嘉义管内采访册』,应当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因此,本书的内容,未免有如以「明治」纪年这一类的缺点,而文字亦有欠圆润(例如打猫南堡内有两项目,一为「在地出仕职文官」,一为「在地出仕职武官」,它的意思是:当地在外面做事的文武官员,经略为出仕文官与出仕武官),更说不到体例的严整;至于脱字与错字,那是一般抄本的通病。我们在不损伤实质的前提之下,已经尽可能地加以整理,并列出一个目录,以便检索。还有少数费解的地方,祇好让它『存疑』了。

  周宪文于台北惜余书室

  ●嘉义管内采访册目录

  打猫西堡…………………………………………………………………………………(一)

  积方………………………………………………………………………………………(一)

  沿革………………………………………………………………………………………(三)

  潭…………………………………………………………………………………………(三)

  桥…………………………………………………………………………………………(三)

  义冢………………………………………………………………………………………(三)

  书院………………………………………………………………………………………(三)

  祠宇………………………………………………………………………………………(四)

  街市………………………………………………………………………………………(四)

  婚姻………………………………………………………………………………………(五)

  丧葬………………………………………………………………………………………(五)

  祭祀………………………………………………………………………………………(五)

  节妇………………………………………………………………………………………(六)

  节孝妇……………………………………………………………………………………(六)

  兵事………………………………………………………………………………………(七)

  灾祥………………………………………………………………………………………(八)

  驿路………………………………………………………………………………………(九)

  居处……………………………………………………………………………………(一○)

  衣服……………………………………………………………………………………(一○)

  饮食……………………………………………………………………………………(一○)

  士习……………………………………………………………………………………(一一)

  农事……………………………………………………………………………………(一一)

  商贾……………………………………………………………………………………(一二)

  女红……………………………………………………………………………………(一二)

  杂俗……………………………………………………………………………………(一二)

  打猫北堡………………………………………………………………………………(一五)

  积方……………………………………………………………………………………(一五)

  沿革……………………………………………………………………………………(一六)

  水利……………………………………………………………………………………(一六)

  义冢……………………………………………………………………………………(一七)

  桥梁……………………………………………………………………………………(一七)

  津渡……………………………………………………………………………………(一七)

  祠宇……………………………………………………………………………………(一七)

  营汛……………………………………………………………………………………(一八)

  驿路……………………………………………………………………………………(一八)

  街市……………………………………………………………………………………(一八)

  丧祭……………………………………………………………………………………(一九)

  杂俗……………………………………………………………………………………(二一)

  打猫南堡………………………………………………………………………………(二三)

  积方……………………………………………………………………………………(二三)

  山………………………………………………………………………………………(二七)

  川………………………………………………………………………………………(二七)

  陂………………………………………………………………………………………(二八)

  街市……………………………………………………………………………………(二八)

  营汛……………………………………………………………………………………(二八)

  桥梁……………………………………………………………………………………(二九)

  津渡……………………………………………………………………………………(二九)

  水利……………………………………………………………………………………(二九)

  祠庙……………………………………………………………………………………(二九)

  番社……………………………………………………………………………………(三○)

  出仕文官………………………………………………………………………………(三○)

  出仕武官………………………………………………………………………………(三一)

  文举人…………………………………………………………………………………(三一)

  武举人…………………………………………………………………………………(三一)

  贡生……………………………………………………………………………………(三二)

  节妇……………………………………………………………………………………(三二)

  婚姻……………………………………………………………………………………(三三)

  丧祭……………………………………………………………………………………(三六)

  岁序……………………………………………………………………………………(三六)

  居处……………………………………………………………………………………(四一)

  衣服……………………………………………………………………………………(四一)

  饮食……………………………………………………………………………………(四一)

  士习……………………………………………………………………………………(四一)

  农事……………………………………………………………………………………(四二)

  商贾……………………………………………………………………………………(四二)

  女红……………………………………………………………………………………(四二)

  杂俗……………………………………………………………………………………(四二)

  兵事……………………………………………………………………………………(四三)

  物产……………………………………………………………………………………(四六)

  变异……………………………………………………………………………………(四七)

  打猫东下堡下三分……………………………………………………………………(四九)

  积方……………………………………………………………………………………(四九)

  沿革……………………………………………………………………………………(五一)

  山………………………………………………………………………………………(五一)

  川………………………………………………………………………………………(五一)

  水利……………………………………………………………………………………(五二)

  打猫东顶堡……………………………………………………………………………(五五)

  积方……………………………………………………………………………………(五五)

  地势……………………………………………………………………………………(五五)

  村庄……………………………………………………………………………………(五五)

  沿革……………………………………………………………………………………(五九)

  山………………………………………………………………………………………(六○)

  川………………………………………………………………………………………(六○)

  水利……………………………………………………………………………………(六一)

  街市……………………………………………………………………………………(六二)

  祠庙……………………………………………………………………………………(六三)

  遗迹……………………………………………………………………………………(六四)

  节妇……………………………………………………………………………………(六五)

  灾祥……………………………………………………………………………………(六五)

  物产……………………………………………………………………………………(六五)

  岁序……………………………………………………………………………………(六六)

  ●打猫西堡

  打猫西堡在嘉义城之西北二十五里。东以大潭庄与打猫南堡竹仔脚庄分界,西以旧南港之西端北港溪与台中县大槺榔堡北港街分界,南以新港与牛椆溪堡菜公厝庄分界,北以柴林脚庄之北端双溪口溪与台中县打猫北堡新庄仔分界。堡内东西相距十里,南北相距十里。

  积方

  沿革

  潭

  桥

  义冢

  书院

  祠宇

  街市

  婚姻

  丧葬

  祭祀

  节妇

  节孝妇

  兵事

  灾祥

  驿路

  居处

  衣服

  饮食

  士习

  农事

  商贾

  女红

  杂俗

  ·积方

  堡内一街十七庄,其中田园甲则均附载嘉义首堡册内。

  新南港街一千一百零六番户、四千九百七十五丁口。

  大潭庄一百六十二番户、七百三十丁口。

  中庄一百八十七番户、八百丁口。

  海丰庄六番户、十四丁口。

  后底湖庄三十番户、一百十五丁口。

  古民庄二百三十番户、一千零十四丁口。

  旧南港庄一百五十一番户、六百九十三丁口。

  板头厝庄五十四番户、二百七十二丁口。

  顶湾仔内庄六十七番户、三百二十九丁口。

  下湾仔内庄三十二番户、一百六十九丁口。

  顶菜园庄二十番户、七十一丁口。

  下菜园庄八番户、三十七丁口。

  埤头庄六十八番户、二百三十五丁口。

  后庄八十三番户、二百八十九丁口。

  仑仔庄二百一十番户、一千一百三十三丁口。

  埤仔头庄八十五番户、四百二十五丁口。

  柴林脚庄一百八十番户、七百四十七丁口。

  田心仔庄一十七番户、八十六丁口。

  以上合计二千六百九十六番户。

  以上合计一万二千一百三十四丁口。

  ·沿革

  打猫西堡原隶嘉义县,光绪二十四年(明治三十一年)改属台南县打猫办务署管内。

  ·潭

  一在本堡中庄,名曰中庄潭。一在本堡大潭庄,名曰大潭。春间蓄水放鱼,居民资以为利。

  ·桥

  新港无桥,惟街西北顶菜园庄地势卑下,架石桥以利行人。

  ·义冢

  一在新港西门街外,新旧二所,公置民园,方长二里。一在新港东门外,凡二所,横直一里。

  ·书院

  生童结文会于新港街登云阁课艺,故未创建。

  ·祠宇

  登云阁在新南港街之东门外,崇祀文昌帝君,港中近庄各士子,每于此会文讲学。道光十五年八月,绅民公建。

  奉天宫在新南港街,崇祀天上圣母,嘉庆戊寅年三月绅民公建。

  大兴宫在新南港街之后街,崇奉保生大帝,嘉庆九年十一月绅民公建。

  肇庆堂在新南港街之大街,崇奉福德爷正神,嘉庆辛未年十月绅民公建。

  西安堂在新南港街之松仔脚,崇奉福德正神,道光十五年十月绅民公建。

  庆兴宫在南港街之南势街,崇奉池府王爷,同治六年正月绅民公建。

  水仙宫在旧南港后枕笨港溪,崇奉水仙王于前殿,崇奉关圣帝君于后殿,干隆庚子年正月绅民公建。

  福德堂在旧南港,崇奉福德正神,道光十九年四月人民公建。

  南坛水月庵在新南港之西端,崇奉观音佛祖,干隆辛亥年十月绅民公建。

  ·街市

  新南港街在嘉义城西北二十五里,距打猫十二里,居民先世多由旧南港街移来者,故名新南港街。按道光四十七年,漳泉分类,旧南港甚为蹂躏。嗣因笨溪冲陷房屋街市甚多,故移至是地。人烟辐辏,百货充集,笨港海船运糖米者,半购于此焉。地当冲要,街分六条,近附乡村,卖买皆会于是,虽不可比滨海之都会,亦嘉属之一市镇也。相传其地初建,皆殷富世家,故街里之名称,略拟同于台南焉。

  ·婚姻

  台俗嫁娶,古礼、俗礼往往兼用。殷富世家,娶妇多依古礼。习尚豪华。嫁女厚赠妆奁,多者费至数千金,少亦数百金。男家亦然。贫家嫁娶,则草草成礼,费亦不过数十金或十数金而已。又男就婚于女家,曰入赘,曰招夫者是也。或家无男子,赘婿望其承祧;或家贫子幼,招夫望其抚养者;此等事情临时当之契约,与依礼婚嫁用婚书启书者大不同也。

  ·丧葬

  丧葬视家之贫富为丰俭,不拘一例也。惟依礼服三年之丧者,世家读书人有之,否则服十五月、十八月而已。丧礼葬仪,绅士家则依品级行之,不敢越分,是有全书不能备纪也。

  ·祭祀

  俗有家祭、祠祭、墓祭。家祭者,正月初一、初二、初三等日、清明日、三月初三日、七月十五日、冬至日、除夕日、祖先卒之日,具馔品纸香烛,丰俭随家之有无,男女跪拜告虔。祠祭则依官民仪注,于宗祠中行三献礼致祭。墓祭正月间、清明前后、三月三日,家人具纸钱馔品,赴墓所致祭是也。又葬墓工告成,亦祭,俗谓之完坟云。

  ·节妇

  林许氏,大槺榔堡瓮菜潭庄人,父许玉尔,女年二十,字打猫西堡新港街林再为室,持操内政,井井有条,伉俪七年,育一子。再没,氏年二十七岁,矢志守节,屏绝铅华,缟素终身,不通庆吊,人罕见其面。卒年六十一岁,守节三十四年。今子已长成,且抱孙矣。光绪十三年,嘉义县罗建祥为之请旌,报可。

  ·节孝妇

  林邱氏,儒士邱汝洛女也。世居新港,年二十四,归同里生员林锡金为妻,结褵七载,连生数子,金病,氏手调汤药,料量衣食,昼夜未尝安枕。未几,金殁,氏年三十岁,抚尸恸哭,痛不欲生。姑王氏,宽慰再三,力劝抚孤存祀。氏从其言。葬夫后,遂代子职,朝夕侍膳,克承意存志,事姑三年,无少遗缺。姑殁,丧葬尽礼,哀戚逾恒。

  使子读书,夜必考其功业,始令安寝,虽为慈母,有类严师。现其长子天枢,身列胶庠。次子天机,能顺母志。氏病,自知不起,召子妇戒以勤俭为本,自今而后,可见吾夫矣。含笑而逝。享寿六十五岁。时光绪十一年。蒙总督刘公奏请旌表,授六品诰封,准其立祠挂匾,人亟诵之。

  林陈氏,新港街陈沃女,年十八岁,女德贞静,邻里咸称。适同里廪生林炳元为室,伉俪十二年,连生三子,服事翁姑,克尽其道。迨后元病,氏手调汤药,夙夜不怠,席不安寝。未几,元殁。氏年二十九岁,哀哭晕绝,欲以身殉。时翁姑勉之以抚孤存祀之义。氏姑节哀,柏舟矢志,绝尽铅华,事姑谨慎,教子有方。节气广誉于闾里,孝道无间于人言,苦志孀守数年。长子宜年身游泮宫,旋而食饩。次子、三子,俱是业儒,能顺母志,朝夕承欢。光绪十一年,蒙总督刘公奏请旌表,人尽荣之。光绪十四年,氏殁,享寿六旬。儿孙满眼,多成立云。

  ·兵事

  干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乱,与其党庄大田等攻嘉义,另股扑新港,乡民捐资制械,据守要口、屡次拒战,胜负互当。五十二年,钦差大学士公福康安,帅师渡台,解嘉义围。新港乡民鸠集乡勇,乘势出御,贼遂大溃。地方藉以静谧,各乡勇等均有分别得赏。

  同治元年,戴万生者,住彰邑,素读书,美丰仪,家小康,因官迫乱,与党张添兴、严辨、吕主、张三显等,率匪五千余人,进攻彰化,城陷,肆扰各庄堡庄民。台南道宪孔、总镇林,督带官军札斗六,扼要据守,以图前进。无何,贼大至,帅师出御,诸多败散。贼围愈急,四门攻击,水泄不通。孤军无援。道宪等粮食尽绝,自缢,而陷斗六,遂围困嘉义。股首严办等扑新港,街民结垒自固,屡与贼战,数月不懈。迨至三月十七日,贼诱乡勇出御,又使其贼党内应,作假难民入垒,乡民大乱。新港遂破。难民者死百余人。同治三年,钦差吴总镇、协台徐恒升渡台除贼。新港街民林有枝,同伊子林味,率众诣辕,愿杀贼自效。吴公许之,命率乡民为前敌,战必胜,攻必克,不避矢石,身先士卒,遂逐严辨,追吕主,擒张三显以献,寇平。因功授有枝五品顶戴、蓝翎,授味六品顶戴。其余次第升赏。

  ·灾祥

  同治四年十月,风伯为虐,坏民庐舍。

  光绪五年十二月望日,大雨雹。

  光绪六年六月三日,大雨。八月二十日,大风,三日始止。民舍多坏。十月二日戌刻飞星入月。

  光绪七年五月二十日,地震。是岁饥。

  光绪八年八月,彗星见。

  光绪九年十二月,彗星见于西方,地大震,民舍多坏。

  光绪十年五月,地震,山崩。是岁法兰西犯台。

  光绪十五年五月,大雨,连下三日,五谷不登。

  光绪十八年八月十八日,狂风暴作,损坏民房,五谷多损。是岁饥。十二月,雪下数寸,六畜冻死。

  光绪十九年四月,大旱。六月,大雨,溪流涌涨,冲坏民舍甚多。旱田园被崩者数百甲。是岁大饥。

  光绪二十年七月,大雨施行,五谷多损。

  光绪二十一年(明治二十八年)八月,大旱,是岁荒。

  光绪二十二年(明治二十九年)十二月,天降霜威,地瓜冻死。

  光绪二十四年(明治三十一年)五月,天献五色祥云。七月,大雨三昼夜,大风一次,民房损坏,田园冲崩甚多,陆稻歉收。

  ·驿路

  新港街设邮便筒一所,以便商旅投寄。

  ·居处

  地有杉木,厅堂、房屋、楹柱、门窗,多以此为之。或扑斫而浑坚,或斩伐而愈笃,其中择其大者可为梁、为柱,小者亦可为楹、为角。规模既定,工师来成。上覆以瓦,下锁以砖。筑室为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百年必世。村庄即以茅草为之覆。梁柱门窗亦以窓竹剖破为事。虽存俭朴之风,而少久远之计,即不遇风灾,而亦遭水厄,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衣服

  夏时日多炎烈,惟葛可以避暑。冬时霜多深冻,惟绵可以御寒。春秋天气清和,不寒、不暑,布帛紬缎,各适其宜。士农工贾,等级分明,不敢混乱。所谓贵贱富贵不同故也。士家戴贡缎碗帽,农商以浅乌布包头,曰头布。呢羽丝线、花红柳绿等物,妇女装饰之用,各从所好,而不能相同。髻■〈纟索〉以红丝线,结发辫曰红髻尾。昔时长幼皆有,今惟童儿有之,而壮者已无也。

  ·饮食

  鱼肉蔬菜,富家陈设极丰,烹调亦美,每食山珍海味,以白米炊饭最妙。贫家以地瓜干合为粥饭,菜蔬多食盐酱瓜笋等物,最为俭省。村庄亦然。甚至专食地瓜干而无合米者。惟村中演戏酬神,则有煮白米饭、杀鸡鸭、买猪肉葱菜,虽极节俭之家,至此亦丰隆。近乡有亲朋故友来游,不论生熟之客,人人争留到家,以礼相敬,备酒款待,此乡村之俗也。

  ·士习

  衣食朴素,士品端严,所谓士志于道,不以恶衣、恶食为耻也。敦品则入孝出弟,励行则敏事慎言,居心则主乎忠信,处世则尚乎廉洁,诚中形外皆如此。举止驯良。在邦必闻,在家必闻。立德、立言、立功,士习如此,真可风哉!

  ·农事

  犁云锄雨,出作入息,一年之计,在于此也。或田、或园,并耕而用,或一年而两获,或一年而一获,虽曰地有肥硗,雨露之养,岂非人事之不齐哉!惟上农者,竭股肱之力,受风雨之劳,播种而去,耰而不辍,稍有余闲,即入山林,伐柴采薪,出街贸易,以资家费,勤劳若此,无时或息。农夫之辛苦甚焉!

  ·商贾

  采货贩卖四方,来同新南港街通商,东至嘉义城,西至北港,南至朴仔脚,北至大莆林等处。每日万商云集,货物交通,以有易无,以多助少。惟糠米麻豆最盛。其余杂货,各随地土生产丰歉。彼此互兑,或以货换货,或卖钱卖银,满街扬声震地,花语喧天,街市昌隆,货财殖焉。

  ·女红

  妇德纯良,妇功勤谨。此淑女贤媛,古人所以有鸡鸣之警也。户庭不出,日勤针线,纤纤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富家之女,精益求精,缟衣■〈其上土下〉巾,斐然成章。角枕灿兮,锦衾烂兮,苟求其故,可坐而得也。至若贫家之女,所学习者,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而已。或亲操井臼,或主馈饔飧,随遇而应,不学而能;惟蚕桑纺织事有莫解焉。

  ·杂俗

  盖风俗之奢华,由于人心之嗜好,而其趋一也。一者何也?曰戏。戏者,虚也。积一年之赀财,充一时之费用,时过境迁,彼此辄忘,所谓虚也。尤有甚焉,所应酬者,以槟榔烟茶为先。男女好嚼,以解瘴气。必有事焉,以此罚之可也。若论其至乐,饮酒、好勇、斗狠,以危父母,虽罚戏、罚彩示辱,亦有之。俗又尚巫。凡人有疾病,或请道以禳灾,或延僧以解厄,而最可用者,红头司以红布包头,土神安胎更应(?)。一时鼓角喧天,跳舞动地,安符作法,随解而安。大则进钱补运,祈安植福,当天请神念经,香案茶品洁净,虔诚祈祷,无事不灵。是邪说惑人,拐骗财物,甚多妇女信之,至若文明之士,则不然也。

  ●打猫北堡

  打猫北堡在嘉义城之北端二十里,东以大莆林街与东下堡头家分界,西以陈井藔庄与台中县打猫北堡游厝庄分界,南以三叠溪庄与打猫南堡三叠溪分界,北以大湖庄与台中县打猫北堡兴化店溪分界。堡内东西相距六里,南北相距六里。

  积方

  沿革

  水利

  义冢

  桥梁

  津渡

  祠宇

  营汛

  驿路

  街市

  丧祭

  杂俗

  ·积方

  堡内一街,十四庄。其中田园甲则均附载嘉义首堡册内。

  大莆林街七十七番户、二百八十七丁口。

  大湖庄五十八番户、二百一十二丁口。

  竹仔脚庄八番户、四十九丁口。

  甘蔗仑庄一百零三番户、三百八十三丁口。

  水汴头庄二十八番户、九十七丁口。

  徘仔路庄九十八番户、三百丁口。

  陈井藔庄八十七番户、三百五十四丁口。

  菜园庄七十八番户、三百五十丁口。

  湖底庄三十番户、一百三十一丁口。

  早知庄三十四番户、一百四十二丁口。

  新厝庄十三番户、四十八丁口。

  菜藔庄七番户、二十九丁口。

  瓦磘庄八番户、三十八丁口。

  下埤头庄二百九十番户、五百二十四丁口。

  水尾藔庄四十二番户、一百七十一丁口。

  以上合计九百六十一番户。

  以上合计三千一百一十五丁口。

  ·沿革

  打猫北堡原隶嘉义县。光绪二十四年(明治三十一年)改属台南县打猫办务署管。

  ·水利

  鹿堀沟埤源从东顶堡寄厘岸溪,由水闩,直注该埤。业佃合筑。引水入圳,灌溉田园二百余甲。

  ·义冢

  一在大蒲林街东门外,一所,方长二里,系公建民园。一在大莆林街外南端,横直一里,系富户薛大有开垦之,喜助为冢地。

  ·桥梁

  鹿堀沟桥,在大蒲林街之北端,系前年殷户薛大有唱首捐金建造,架木板为桥,以便行旅。

  ·津渡

  一在大莆林街外南端,相距一里,名曰三叠溪渡。夏间流涨,以竹筏为之,往来其间,以载行人。

  ·祠宇

  开漳圣王庙在大莆林街外,崇祀开漳圣王,道光甲子年、富户薛大有唱首捐金,绅民公建。

  三山国王庙在大莆林街中,崇祀三山国王,道光元年捐民财建立。

  福德祠在大莆林街,崇祀福德正神,道光丁亥年绅民公建。

  祖师庙在大湖庄,崇祀达摩祖师,干隆元年乡民捐金建造。

  上帝爷庙在下埤头庄,崇祀北极上帝,道光丁亥年捐民财建造。

  圣母庙在甘蔗仑庄,崇祀天上圣母,道光二年乡民捐金建造。

  保生大帝庙在下埤头庄,崇祀保生大帝,同治甲子年捐民财建造。

  ·营汛

  大莆林街汛,隶旧例嘉义营,属驿员一名。

  ·驿路

  大蒲林街驿站一所,旧例嘉义,属驿员一名、驿吏四名。

  ·街市

  大莆林街,在打猫街之北,相距八里。干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乱,街民结垒自固,屡挫贼锋,相持数月,未尝少懈。附近乡民庄,卖买者会于此焉。因之,成市。即今东顶堡梅坑等处。土产糖、米、笋干、火炭、果子等件。来街销售,转易煤油、花金、烟丝、白盐、布疋诸杂货。他如大槺榔堡、北港等处,多运布疋、气油、烟丝、花金、白盐各款货物,于此交易,转运糖、米、笋干、火炭、果子、杂物,以付海市出口。百物骈集,六时成市,贸易之盛,亦可谓嘉邑之一市镇云。

  ·丧祭

  父母病危,移出堂上,曰「搬铺」。待其气绝,子妇披发不结,焚香哭泣,烧银纸,点长明火,照冥路,终夜不灭。

  尸最忌猫。俗云猫跳过尸,即刻尸起,如生人行走,遇人紧抱不脱。若冲阈则倒,故终夜守铺,近在尸侧,一尽子孝心,二防不测。

  将殓时,先沐浴,故子孙往长流洁净之水,投钱取水于新钵,曰「买水」。浴罢,即着明衣,以菜饭祭尸,每品子孙用箸箝少许,唱明某物,进奉尸口,曰「辞生」。

  辞生后,仍扶尸就床,以帛盖首至足,以绸缎为袍袄衣衾,互密尸迹不露为要。其棺椁尺寸厚薄,随贫富酌量,各尽人子之心可也。

  尸在铺,亲戚往吊,曰「探铺」。子孙哭泣迎接,女儿、侄儿自外归来,半途即泣,曰「泣路头」。

  尸扶置棺内,曰「入木」。若母死,必待外家舅妗齐到省视,方敢盖棺。外家至,子孙媳妇匍匐出门迎接。其封钉礼仪,不拘厚薄,称家有无,备送可也。

  俗少停棺。既殡即葬。曰「出山」。亲戚朋友牲醴奠祭,曰「上路」。以红羽白布压之,发粿韭菜谢之,取发达长久之义。此贫家之丧葬然也。若富家,则停棺择日,具礼仪请官绅点主,并题铭旌,亲戚朋友题赠联轴,汉席猪羊奠祭,则谢以金,并五色缎、红白布等物。再择吉日,举家子孙媳妇到墓巡视,曰「巡灰」,亦曰「完坟」。

  临丧不同,在人开用,贫家延僧诵经,开大小冥路,或一人登坛,或三人登坛,皆鼓乐弄响。若五人登坛,为午夜,亦不外经忏拜诵已也。若富家做功德,或一天为一朝,或三天为三朝,立法先一夜排场,明早起鼓,诸僧会诵经忏,夜以继日。既毕,然后普祭阴魂,陈设牲醴粿粽菜果米饭甚多,亲友亦以牲醴品物助祭,须谢以金。祭毕,仍将原物送还。

  安置灵座之后,日夜子孙媳妇祭哭,连至七七过后,即做百日。民家不须百日足,士家减一日不可。即将百日糕粿谢纸份,曰「答纸」。每月朔望日,以菜饭祭哭,至小祥,大祥以外始除服。此父母三年之丧,自天子至于庶民一也。民家苟礼,士家守制,生事、葬祭、事亲之始终具矣。俗少大宗在家奠祭祖先,自忌辰以外,一年八节皆祭。元旦、清明、三月节、端午、中元、重阳、冬至、除夕诸节,各以牲醴品馐祭之,多寡酌用。

  ·杂俗

  盖习俗之变迁,随风化为转移。故东西各殊,南北亦异。大莆林等处,其地属北,其人多强。语云北方风气刚劲,故以果敢之力胜人为强是也。然富者润屋,堂高数仞,榱题数尺,饮食起居之际,食前方丈,般乐饮酒,驾言出游,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驱聘田腊,得志者靡所不为也。至若敦品之士,而德可润身,心广体胖,从容自得,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疏食饮水,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竹篱茅舍,所以不愿人之膏梁也。且农夫之稼,如茨、如梁、如坁、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自不致饥者弗食,劳者弗息。将终岁勤动,皆得以养父母、兄弟、妻子也。亦有行货曰「商」,居货曰「贾」。今之市者,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扩而充之,则万商云集,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货财殖焉。所可纪者,男尚奢华,女娇饰(?)。街衢庄社演戏,鼓乐喧天,人声动地。槟榔烟茶,男女好嚼,或以此请客,或置酒款待,杀鸡为黍而食之。所以别野人也。更可称者,妇女勤习刺绣纺织之余,多以裱纸做鞋为业,必有事焉,或请道以禳灾,或延僧以祈福,安符作法,进钱补运,是邪说惑人,莫此为甚。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打猫南堡

  打猫南堡,在县北,距城十二里,东至顶山仔脚庄,与东下堡分界;西至何竹仔脚庄,与西堡分界;南至牛椆溪庄,与嘉义首堡分界;北至三叠溪庄,与北堡分界。堡内东西相距十六里,南北相距十三里。

  积方

  山

  川

  陂

  街市

  营汛

  桥梁

  津渡

  水利

  祠庙

  番社

  出仕文官

  出仕武官

  文举人

  武举人

  贡生

  节妇

  婚姻

  丧祭(与上同)

  岁序

  居处

  衣服

  饮食

  士习

  农事

  商贾

  女红

  杂俗

  兵事

  物产

  变异

  ·积方

  堡内一街,五十五庄。

  打猫街一百五十五番户、七百二十五丁口。

  厝仔庄六十六番户、二百二十六丁口。

  番仔庄一百零七番户、四百六十九丁口。

  后庄三百三十二番户、七百二十九丁口。

  本厅庄一百二十五番户、四百五十二丁口。

  仑尾庄一百三十二番户、六百五十九丁口。

  小田林脚庄二十七番户、一百零九丁口。

  海丰仔庄八十六番户、四百三十六丁口。

  潭底仔庄二十六番户、一百二十丁口。

  天赦庄一十七番户、一百二十一丁口。

  西庄一百四十二番户、四百二十一丁口。

  竹仔脚庄九十一番户、三百三十七丁口。

  双援庄八十二番户、二百八十九丁口。

  桥头庄一十一番户、五十二丁口。

  外菁埔庄一百六十五番户、六百五十丁口。

  元吉仔庄一十七番户、六十三丁口。

  内菁埔庄一十四番户、六十二丁口。

  社沟瓜州、鸭母藔庄七十二番户、三百五十丁口。

  新庄四十六番户、一百四十九丁口。

  田中央庄九十七番户、四百五十三丁口。

  柴头猴庄五十二番户、一百八十二丁口。

  番仔沟庄二十五番户、九十二丁口。

  南路厝庄一百四十七番户、五百八十七丁口。

  下土库庄一十八番户、七十三丁口。

  鸭母坔庄七十九番户、三百九十丁口。

  山脚庄一十五番户、六十七丁口。

  义桥庄二十二番户、一百一十三丁口。

  刘竹仔脚庄一十六番户、八十丁口。

  江厝店庄七十二番户、二百三十二丁口。

  牛斗山庄二百零二番户、八百十六丁口。

  牛椆溪庄一百一十六番户、四百一十三丁口。

  双福庄四十番户、一百六十九丁口。

  中庄三十五番户、一百七十一丁口。

  东势湖庄二百零六番户、八百六十三丁口。

  好收庄二百七十番户、九百九十丁口。

  新庄仔庄二十七番户、一百五十三丁口。

  顶下山脚庄八十六番户、二百九十七丁口。

  仑仔顶庄一百一十番户、四百二十九丁口。

  虎尾溪庄六十八番户、二百七十八丁口。

  圳沟墘庄一十五番户、六十七丁口。

  顶土库仔庄七十五番户、二百六十二丁口。

  三叠溪庄一百二十五番户、四百七十丁口。

  呵连庄九十八番户、三百三十八丁口。

  顶坪庄三十二番户、一百二十三丁口。

  下坪庄三十七番户、一百七十九丁口。

  上仑庄三十一番户、一百零四丁口。

  下仑庄六十九番户、三百一十五丁口。

  新兴庄二十四番户、九十三丁口。

  南靖厝庄六十八番户、二百五十一丁口。

  柳仔沟庄六十一番户、二百四十三丁口。

  顶藔廍庄六十一番户、二百九十八丁口。

  下藔廍庄一十三番户、八十七丁口。

  竹围庄二十八番户、一百零一丁口。

  双溪口庄二百零九番户、八百七十六丁口。

  后港庄一百四十四番户、六百二十六丁口。

  以上五十六庄,计共四千三百一十六番户。

  以上男女计共七千八百十四丁口。

  ·山

  打猫山龙从八通关山发脉而来,由大坪顶庄、东广藔庄、大草埔庄、小草埔庄、芎蕉湖庄、大北势坑庄、姜仔藔庄,小北势坑庄,盘旋曲折数余里、至尫仔上天山,突起三峰,高耸并列。北曰天来山,南曰八仙棹山,中曰尫仔上天山。再从菜公峰、甘蔗坑、风柜斗山、大牛头墩山,分二支。一从北畔,由陈厝藔庄、顶山仔脚庄,穿田从拔仔脚埔圳沟墘庄、仑仔顶庄,由中庄入打猫街。一从南畔,由双福庄,直至义桥庄,穿田过西至江厝仔庄,再起三山。一曰西方月山,一曰牛蛋山,一曰牛斗山。中起一高峰,曰真武踏龟。此山自东至西,约有四、五里长。山上二小井相连,阔有三尺,深有四尺。此井泉甘水清,旱天泉水长流,满井不渴,俗曰龙目井。

  ·川

  牛椆溪,在嘉义县北,离城六里,南属嘉义首堡,北属打猫南堡。居二堡分界之中。此溪源流有三。一自大目根堡犁园藔庄西南等而来,一自大坑庄西北而来,一自桃仔斜庄西北从白杞藔透出鹿麻产等处而来。至合水仔,三路合入牛稠溪,直过至下牛椆溪堡等处而入海。

  ·陂

  青埔陂在打猫西畔,距打猫三里,横直周围六、七里阔,灌溉水田一百余甲。

  柳仔沟陂在打猫北畔,距打猫十里,灌溉水田二百余甲。

  好收庄陂在打猫东畔,距打猫十里,灌溉水田三百余甲。

  虎尾藔陂在打猫东北畔,距打猫七里,灌溉水田二百余甲。

  番仔陂在打猫西,距打猫二里,灌溉水田四、五十甲。

  双溪口陂在打猫西北,距打猫十二里,灌溉水田。

  ·街市

  打猫街在县北十二里,康熙年间为市。

  双溪口街在县北二十里,道光年间为市。

  ·营汛

  打猫街前大莆林汛,号曰总爷,派兵二人,在打猫居住。

  ·桥梁

  中庄桥约二丈长,五尺阔,以杉造。

  土库仔桥约二丈外长,三尺阔,以杉造

  番仔坡桥约二丈外长,三尺阔,以杉造。

  红桥头桥约一丈外长,五尺阔,以石板造。

  水流公桥约二丈余长,三尺阔,以杉造。

  ·津渡

  牛莆溪原设渡二处,分顶、下二渡。顶渡嘉义往打猫大莆林等处,用竹为筏,阔十余丈。下渡嘉义往新南港、北港等处,用竹为筏。

  ·水利

  十四甲圳,原流自东下堡下三分山仔门溪底,用石头作岸,名曰石挝,截水入圳。由林仔尾庄、十四甲庄、溪州仔庄、江厝店庄、牛斗山后,直至下牛椆溪堡等处,灌溉水田三百余甲。前系翁、江、萧三姓合筑,现今作为三年轮流。

  ·祠庙

  庆成宫在打猫街内,奉祀天上圣母。坐东向西。嘉庆十四年间众街居民公置(每年三月廿三日,众街演戏祝寿诞)。

  陈圣王庙在打猫街内,坐北向南,咸丰六年,众街民人公置(每年二月十五日演戏,系众街公建祝寿诞)。

  福德庙在打猫街内,坐西向东。

  ·番社

  干隆年间,有生番归顺潘姓,在打猫街西门外为社,约有一百余户。番俗与民居不同。每年二月十二日,通社番男女饮酒为乐,众番皆高声咻叫,连饮三天,咻叫三天。至十五日,全社番男女起步奔走,曰走社。婚姻之事,将社内未娶番男若干人,候齐奔走,至番仔桥头为限,以先到者为捷,以未嫁番女若干人依次论配。无订盟完聘之礼。临丧则将死尸扶出庭中,群番歌舞为戏,以赠死者。既毕,哭泣悲哀,将葬之日,视家贫富,分一半物业为葬费。至今死亡者甚多。尚伸(?)十外户而已。旧俗革除,杂处民间,与平民无异。惟番女无缠足,以乌布蒙头,特少异耳。

  ·出仕文官

  许世雄(住打猫街,出仕广东顺德县知县)。

  蔡廷槐(住打猫街南堡仑尾庄,出仕湖北知县)。

  ·出仕武官

  林策勋(住打猫南堡好收庄,出仕浙江衢州镇)。

  ·文举人

  蔡鸿模(住打猫南堡仑尾庄,干隆年间中)

  王均元(住打猫南堡南路厝庄,同治癸酉科中)。

  何朝章(住打猫………,光绪辛卯科中)。

  ·武举人

  刘捷高(住义桥庄,嘉庆年间中)。

  刘华宝(住义桥庄,道光十四年甲午科中)。

  刘华云(住同上,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中)。

  何安邦(住打猫社沟脚庄,道光戊子科中)。

  何东波(住打猫竹仔脚庄,道光辛卯科中)。

  ·贡生

  邱仰中(住打猫街)。

  许如冈(同上)。

  王游(同上)。

  何云卿(住打猫竹仔脚庄)。

  何淑儒(住打猫瓜州庄)。

  ·节妇

  节妇王谢氏,沙连堡西势潭庄人,父克仁,母陈氏。妇生少慧,颇知女传之义。妇年十八岁,适打猫街竹围仔内廪生王教为妻。妇理中馈,克勤克俭,无亏妇道。二十岁,生长子干。年二十四岁,生次子藩。年至二十六岁,教病,妇奉汤药,怠惰不生;侍床前,衣裳莫解。祈祷神祇,愿以身代。不幸,教卒。哭泣悲哀,泪湿衣襟。闻者多为之流涕。本欲以身殉之,回思二子幼少无知,姑留残躯,以诲二子。未几,使从师受业。二子天资可嘉。兄弟相继入泮。妇心稍慰。寿至六旬,卒。光绪十七年,邑绅族戚贤之,共上其事于学抚部院,奉旌表。

  节妇何张氏,嘉义城内三角窗人。氏父倍卿,母赖氏。二十岁,适打猫南堡双援庄何佛贴为正室。二十二岁,生男廷祯。二十五岁,贴卒,妇矢志坚贞,铅华绝尽,教子有方,治家勤俭。闾里共贤之。人言无间。使子从师受业。祯赋禀颇聪,笃志诗书,身入黉门。妇享五十九岁。光绪十七年,合族绅士共上其事于学抚部院,奉旌表。

  节妇魏何氏,打猫南堡瓜州庄人。氏父例贡生何五典,母王氏。道光二十六年,妇二十岁,适田中央庄文童生魏清派为室。至咸丰五年,派卒,遗下三子,俱幼。长春辉,次春光,次春禧。教子法孟母,治家风朱子。苦志孀守,不出户庭。养子成人,克尽妇道。闾里咸称。寿至六十三卒,尚未旌表。

  节妇何黄氏,嘉义城内暗街仔人。氏父为怀,母李氏。妇十七岁,适打猫南堡桥头庄生员何松年为室。生一子。至二十八岁,年病,奉侍汤药,衣带不解。未几,年卒。仅遗一子。妇坚贞自矢,铅华不事。治家谨慎,养子成人。戚族咸称。寿至六十岁而卒。尚未旌表。

  ·婚姻

  婚礼者,婚姻往来之礼也。合二姓之好,严百世之防。上以承宗祀,下以继后昆。故君子重之。何谓六礼?一曰「问名」。二曰「订盟」。三曰「纳采」。四曰「纳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此皆父母主婚。若父母不在,伯叔、长兄、婶姆、兄嫂皆可。俗例大略如此。

  一、问名男家使冰人,俗曰媒人,求女家生庚,写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生庚用红纸帖直书,中央至末字要双、不要单。如遇单字,于生字上添一瑞字。帖囊外写生庚二字。送至男家。男家父母将生庚置于神座上,是晚焚香祷告神祇,用清水一碗置在案上,候三日后,举家平安、绝无虫蚊飞投水中为清吉。然后凭媒议姻订盟。

  二、订盟用白金;多少,贫富不同。红缎、银针、手环,或用银环,或用玉环,大月饼、冰糖、槟榔、冬瓜等件,品物丰俭,称家之有无,实是定例。女家随其有无,而报以轻重。遂将男家所送月饼、冰糖等物,分送亲戚、朋友。纳聘亦然。至迎归之期,各亲戚朋友用物相赠,谓之灿妆。俗名添妆。

  三、纳采俗曰「完聘」。用婚书拜帖书二姓合姻之礼,聘金多少不同。多至二、三百元,少则至二、三十元。再备月饼、冰糖、榔槟、豚肩、老酒、烛炮、礼香等物,丰俭称家有无,无定例。

  四、纳币男家用缎绸、布疋等物,令媒人送至女家。此礼富家有之,贫家罕用。尝与纳采并行,合为一礼。

  五、请期男家先请日师选择良时吉日,令媒人送至女家,俟其再用日师覆验,果无相冲,然后许订日期。

  ·丧祭(与上同)

  ·岁序

  正月一日元旦,家家结羽彩在门首,至初五日,各家灯火长明,男女衣裳楚楚。入庙焚香、烧金纸,亲朋造门贺正。相见以手作揖,曰「拜正」。或用名片相探,客造门,先以糖粿相请,曰「干茶」。次以槟榔,继以茶。主客以吉语相答,备酒席相款,曰「请春酒」。自初一至十五,相请皆谓「春酒」。

  初四日,接神。漳人家家虔备牲醴菜料,奉祀神祇,泉人、粤人不然。

  初九日,玉皇大帝寿诞。各家敬备五色金纸、天金、尺金、寿金、二五金、福金、高钱、菜料、牲醴、粿品,在厅前拜,无论士农工贾皆然。

  十五日,上元节。此日与元旦无异。是夜,谓之「元宵夜」。家家户户,灯烛辉煌。庙宇焚香,往来不断。街衢庄社,放炮竞胜。童子举纸灯,结伴游行。光辉俨如白昼。妇女在神前焚香后,向大门外窗听邻右人言,以占吉凶。俗曰「听暗卦」,即镜遗意。

  二月二日,家家各备牲醴祀福神,曰「做牙」。商贾之家皆然。仿古春祈之义。

  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寿诞。打猫街每年是日,在圣王庙内焚香演戏。若遇丰年,或有时往嘉城内进香,无定例。

  三月三日及清明节,各家备牲醴、果品、薄饼诸对象,祭扫坟墓,焚香礼拜。祭毕,放炮。附近童女,闻炮声齐到墓前,各赠果品,曰「幼墓粿」。无祭墓者,仅以纸钱挂在墓上,曰「挂纸」。

  三月二十三日,打猫庆诚宫天上圣母寿诞。每岁是日,举街虔备牲醴,到庙内奉祀,演戏酬神,一、二天或二、三天无定。

  四月八日,僧侣奉佛,沿门唱歌。此曰「洗佛」。此举近来无。立夏日,家家买瓠仔,调大面和羹,家人食之。俗语相传、食此瓠面,令人肥白。

  五月五日,端午节。俗名五日节。门首各插菖蒲、艾、松枝,饮雄黄酒,以竹叶包糯米为粽,所谓「角黍」。亲朋以此投赠,亦以此祀神祇、祖先。妇女多以缎制绣囊,入以香料,曰「香袋」。小儿多佩在胸前。

  六月十五日,以米为丸,先祀神祇祖先后,举家共食,俗曰「半年丸」。

  七月一日,打猫顶街,自干隆年间设此观音大士,当其未设之先,迨七月一日起,每日下午阴风惨淡,扑人面目。尝闻鬼声啼哭,人人畏惧,户户惊惶。时有观音大士,屡次显身,俾街中人共见之。高一丈余,头生双角,身穿红甲,青面獠牙,火炎舌舌,吐出一尺余长。若见大士,阴风辄止,鬼声皆息。人知大士足以压孤魂,由是众街祈祷必应,威灵显赫,街中众铺户公议:每岁七月一日,用红缎涂大士像一身,奉祀坛中。又延僧侣五人,诵经忏三天,超度孤魂,普醮阴光。迨初三晚,搭一枰,高六、七尺,曰孤枰。上置米饭、牲醴、菜料、果子、生猪羊,并应用对象许多,以祭孤魂。祭罢之时,将大士像焚化。总之,大士之威灵,先则由近及远,不特堡内人民被其恩泽,即阖邑人等,共沾神惠也。是以,男女如云,皆到坛前焚香、礼拜。迨咸丰年间,缘七月时,大雨淋漓,欲到坛礼拜者,尝被水阻隔。故包香火,分设大士。如大埤头庄、梅仔坑、古民庄、仑尾庄等处,各设大士,或普一日,或普二日,无定例。

  七月七日,读书人为魁星帝君圣诞。世传为牛女渡河,谓之「七夕」,亦谓「七娘妈生」。庄社家家杀鸡烹酒,备■〈艹壬〉莱龙眼各品物,在厅堂前,向天礼拜,祈祷消灾改厄。童子多挂七娘妈香火,泉人不特如此,用五色纸涂七娘妈亭一个,约二、三尺高,置于厅堂前,焚香礼拜。拜毕,将此亭当天焚化,祈祷平安。

  七月十五日,曰「中元」。家家虔备牲醴。或五牲,或三牲,并五味碗菜料、果子、糕粿等物,在大门前普度孤魂,俗曰「拜好兄弟」。自七月朔日起,有用■〈艹〈束刂〉〉竹一枝,约有二丈余高,竖立于大门外,竹上高悬一灯,夜间点火,高照四处,俗曰「灯高」。亦有仅以一灯悬于门外,灯上书「阴光普照」,曰「路灯」。至晦日,备办牲醴、菜料五味碗,致祭孤魂于门外,烧金纸,将此灯以送。每年七月皆然。是月朔望晦,无论村社街衢,皆有致祭之例。

  七月二十一日,打猫下街亦设观音大士一身,延僧侣五人诵经忏三日,与顶街同。较之顶街,加倍闹热,余皆同。

  七月二十九日,下街有童子普。此举自道光年间始设,推其未设之由,因街内众童子嬉戏,公捐多少钱,买些少对象,在孤枰脚致祭童子孤魂。连祭二年。一年不祭,遍街路下午时鬼声啼哭,悉属童子之声。阴风阵阵,哭声不绝。街内童子,多不平安。公议涂大士一身,延僧道士五人诵经忏一天,超度童子孤魂,遂为定例。曰「童子普」。

  八月十五日,曰「中秋节」。街衢家家以圆饼祀福德神,庄社农家以糯米挨末为粿,曰「朮米薯」。以此祀福德神。是夜曰「中秋夜」。家家烧金、放炮,亦有演戏酬神,仿古秋报也。

  九月九日,曰「重阳节」。童子多以纸涂风筝。有两扇,象天地之义;有八角,象八卦之形。各样争奇不同。另有以藤皮削薄,挂于风筝之内,送入云霄。此藤皮扇风能鸣,曰「向弓」。亦有夜间用灯结于筝线上,朗若星辰。

  十月十五日,三界公寿诞。街庄各家,虔备牲醴、菜料,以朮米为红丸、红龟等件品物,在厅前置香案棹上,礼拜、烧金、放炮,亦有演戏恭祝寿诞者。每岁皆然。

  十一月,庄社农家收冬明白,杀鸡为黍,演戏酬神,曰「作冬尾戏」。又曰「谢平安」。凶年无演戏,仅办牲醴而已。冬至节,各家以米为丸,祀祖先,并祀神祇。门窗户扇,各粘一丸。世习相传,其义未详。

  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家备牲醴祀神,烧金纸,另以一张印舆马在纸上,曰「云马」。同金纸烧化。家家各扫凈屋宇尘埃,谓岁将更新也。亲朋戚友,备甜粿、红柑、鸡鸭等物相赠。农家以土产之物相馈。俗曰「送年」。

  除夕,家家用红纸书门联,贴于门首。备牲醴祀祖先、神祇,烧金纸,放炮,取爆竹除岁桃符之义。用发粿一个,白米饭一碗,上插红春花一蕊,置于神棹上,以红柑排于两旁。是夕事神、祭祖毕,备酒席在厅堂中,棹下用烘炉一个,置火炭于炉中,用铜钱一串,围于炉外,举家老幼同饮,曰「围炉」。取团圆之义。尊长以围炉铜钱分赐子孙,曰「压年」。

  ·居处

  贫富不同。富者广厦雕梁栋,以杉为楹、为桷。贫者居室竹楹、茅舍。总之,茅舍多于广厦也。茅舍以茅草盖屋,竹楹以■〈艹〈束刂〉〉竹为楹,村社许多。

  ·衣服

  士农工商各有别。士子家头戴小帽,以乌贡缎为之,形似碗,名曰碗帽。农工商家多以乌布、浅布包头,曰头布。冬衣布,夏衣葛。士衣长覆足,农工商皆衣短衣。等级分明,不敢混杂。至于各色绸缎,富贵家多为衣服,商家亦有之,农家少睹。以红线辫发,农商家皆然。惟士者不尔。

  ·饮食

  每日三餐,贫富不同。富家多食鱼肉,调五味。贫家每食蔬菜。富家食白米饭。贫家食粥,多调地瓜,且多食盐瓜、酱笋等物。村庄大抵如是。若遇演戏酬神之时,买鱼肉为牲醴。先祀神,后留亲朋在家款合。备酒饭相待,陈设丰盛。

  ·士习

  士尚气节,厌浮华,举止端庄,不耻下问,是为儒家。堪称士林。

  ·农事

  田园并耕,有早晚二冬。收成明白,或作苦力,或作佣工,或贩货以资家费,日日勤劳,不敢稍暇。

  ·商贾

  打猫街采货物,贩自嘉义城,并新港、北港、朴仔脚等处而来。惟粗纸、金白古(?)等物,由竹头崎、梅仔坑等处而来。双溪口街亦然。

  ·女红

  妇女多在女室内理中馈,勤刺绣,不出户庭。蚕桑未兴,纺织无闻。农家妇女,刺绣之余,或有时暂出园中锄草拔土豆,每日可得五、六十文。富贵家妇女不然。

  ·杂俗

  俗尚迎神演戏,街衢庄社皆然。一年数次,开费金不少。习惯自然。或开二、三十元,或开七、八十元,实无定例。惟视庄之大小与年之凶丰耳。

  男女多食槟榔。凡有客来往,先以槟榔为先,次以茶。或说槟榔能除瘴气,故以多食此物。闾里所有雀角之争、诟谇之怨,大则罚戏,小则罚槟榔、香饼,分诸邻右,俾知孰是、孰非,以解两造之怨。

  俗尚巫家,动辄深信巫言。每年八月十五日,令其设台禳灾解厄,进钱补运,敕符作法,鼓角喧天,手舞足蹈,约费白金十余元。俗曰「过关度限」。邪说惑人,村民多为所迷。又有非僧、非道,以红布包头,曰「红头司」。其术与巫同。

  ·兵事

  干隆五十一年十一月间,彰化县匪魁林爽文、庄大田等,结联天地会,招集各处匪徒,在彰化戕官劫县,震动地方。沿至打猫堡,欲攻打诸罗山城。群贼大营扎在南堡江厝仔山顶,距城约有十里。沿途建设小营,结联至城脚。斯时,诸罗山城被困多月,惨不胜言。赖城内官民协力死守,迨五十二年会厦门提督福康安奉旨东征,一鼓荡平,匪寇擒斩,林爽文群匪各逃遁,大田逃至青番地,进退无路,后亦被擒。余匪改过从善,地方各处安静。迨至干隆六十年,高宗纯皇帝嘉赏县民效死勿去,特诏改诸罗山为嘉义城。

  道光十二年,打猫西堡仑仔庄匪首陈辨,纠集各处盗贼,交通彰化县张丙、詹通等相应,先乱彰化,延及斗六。害民戕官,贼徒愈盛,官兵日微,众寡莫敌。辨等统率群贼,浩荡而来,途经打猫堡内,人民惶恐,莫不逃避。遭害财散人亡者,难以枚举。贼众竭力攻打嘉义城,幸有总兵刘廷斌,亲率军民,死守五十余天。会提督高济胜、总兵窦振彪,统兵赴援,嘉义之围遂解。辨等退守斗六后,詹通被马提督擒之。张丙为刘廷斌所获。陈辨等各就擒,在地正法。军民悉快,土寇皆平。

  咸丰三年五月,土寇赖鬃与弟赖益,原住嘉义西堡茄荎庄人民,为抢劫犯罪。嘉义县吕朝梁,派勇巡拏迫变。鬃乘势纠集众徒,抗拒官兵,自知骑虎之势难下,立即竖旗,招集各处匪徒上下相应。会有彰化匪首曾家角、盐水港匪首张古,不约而同,彼唱此和,震动地方。打猫街,路所必经,群匪猖獗,官兵退避,人民无敢或阻。堡内受害者,不乏人。嘉义城由此被困。迨七月间,恒总兵督率军马来援,城内人民协力御之。一战而围遂解。鬃亦被擒正法。余匪无从逃遁,亦各就擒。土寇悉平。

  同治元年二月间,彰化四张犁庄匪首戴万生林晟、陈哑九弄等,猖獗作乱,曰「会香」。万生原为北协稿房书吏,因新任北协夏汝贤欲勒万生之金不遂,将稿房改换。又加以罪名。由是抱怨在心,广结各处匪类。台湾道孔昭慈抵彰化,遂命秋二府带兵往葫芦墩剿辨。匪首万生抗拒官军,乘胜围彰化城。不日,城陷。夏汝贤、秋二府同受害。

  孔昭慈自缢而死。贼势日盛,蔓延至嘉义界。匪首严辨、何万、吕梓等数十名,在打猫地面招集匪徒,结连戴万生,自此上下相应,贼势浩大。各处匪类,不约而同,遍地皆起,难以指数。严辨、何万等营,扎在打猫街,接应万生诸匪首,共攻嘉义城。自三月至七月,官民协力坚守,是以不陷。会台湾总镇林向荣,统兵解围。万生恐有官军抄杀后路,致首尾不能相应,于是,匪徒退驻斗六门。嘉义之围渐解。斯时也,向荣不知贼势,实繁有徒,同副将王国忠、颜祥春,统兵返剿,至斗山门,深入重地,受困于此,遍地皆氛,军粮不继,绝食多天,兵卒饿死者不乏人。甚至杀马而食,军无斗志,士有叛心。万生深知军粮绝断,益力攻打。嗟乎!全军陷没,林总镇与王、颜二将,并斗六都司刘国标等,左冲右突,莫出重围,皆死节。万生统领贼兵,再困嘉义。此次打猫堡内人民,被劫抢、受焚杀者,难以悉数。好收庄、下洋仔庄群匪,扎营在此,为害尤甚。万生侦知孤城无援,竭力督率爪牙,攻之益力。斯时城中乏食,救兵不到,势甚危急。幸得嘉义县白鸾卿、参将汤得升,协同本城绅商、义民,尽力死守,共保孤城。至同治二年,厦门提督吴鸿源,同林文察,统兵由台南救嘉义。台湾道丁曰健、台湾镇曾元福,统兵由鹿港抄杀后路。首尾攻打。将万生困在核心,贼众心荒意乱,四散逃生,嘉义之围遂解。不多日,各处荡平。嘉义县悬赏格严拏匪魁,人心大定。是时戴万生、吕梓、何万等诸人,次第就擒,在地正法,以快人心。此乃戴逆唱乱之大略也。

  ·物产

  榖之属:粳稻、菽(豆之总名)、九月豆、米豆、糯米(俗名朮米)、四月豆(有乌白两种)、绿豆、麻(有乌白两种)、花生(俗名土豆)。

  蔬之属:芥菜、芫荽、隔蓝、瓮菜、茼蒿、葱、芹菜、韭、薤(俗名蓼荞)、蒜、萝卜(俗名菜头)、茄(俗名荞)、芋、行菜。

  蓏之属:地瓜(俗名蕃薯)、涵瓜、冬瓜、丝瓜(俗名菜瓜)、施瓜、瓠、苦瓜。

  果之属:龙眼、檨仔、柚仔、拔仔、槟榔菁、甘蔗(有三种)、芎蕉、梨、王莱、羊萄(有甜酸二种)、柿、辇务、香果、石榴、桔、柑、李。

  木之属:荆(俗名埔姜)、栋(俗名苦苓)、破故子、林投、茄冬、牛港■〈艹〈束刂〉〉、樟需、松、朴、楠。

  竹之属:■〈艹〈束刂〉〉竹(笋苦,酱可食)、麻竹(笋可食)、绿竹、筀竹(俗称桂竹,笋可食)、茅如竹(生冬笋,可食)。

  花之属:兰、桂、梅、桃、李、仙丹、树兰、石榴花、鹰爪桃、菊、瑞、月下香、鸡冠花、剪绒花、含笑、茶花、夜合、员仔花、绣球花、黄墘、马蹄、扶蓉、目眉、珠兰、水锦花、蝴蝶花。

  草之属甚多,难以枚举,略载数样。茅草(贫家以此盖屋)、蒲草(五月五日,以此插门首)、艾草(同上)、仙草(绞汁去渣,煮成冻冷,和糖水饮之,甚味)、龙舌草(俗曰芦荟,妇人采以膏发)、菅草(叶利如刀)、凤尾草。

  畜之属:马、牛、羊、猪、狗、猫、鹿、山猪。

  毛之属:兔、猿、番鼠(毛短于兔,五色成文)、鸟鼠、椪鼠、水獭。

  羽之属:鸢、燕、鸠(俗名班鸽)、鹭、鹅、番鸭、雀、乌鹙(身黑、尾长,能搏鹰鸢诸恶鸟)、鹰、伯劳、鹦谷(俗名加令)、花微、鸽(俗名粉鸟)、鸡、鸭、鹊(俗名客鸟)。

  鳞之属:草鱼、■〈鱼逮〉鱼、鲢鱼、鲡鱼、鲫鱼、鳝鱼、乌鱼、鳗鱼、虱目鱼、土虱鱼。

  介之属:龟、鳖、蟹(有数种,惟毛蟹甚美)、虾(大小不同)、螺(有田螺,石螺分别)。

  虫之属:蜂(有蜜蜂,能酿蜜,种类甚多)、蝉、蜻蜒(俗名田英)、蝴蝶、蟋蟀(俗名乌龙)、水蛙(一名田蛙,即蛙也)。

  ·变异

  同治元年五月初九日,地大震,城墙崩坏甚多,并有数处地裂盈尺,深数丈,喷出泥,极为大变异也。后戴万生反。

  同治三年,戴逆乱后,疫症盛发,人民死者甚多。

  光绪四年四月二十一日戌时,有蛟龙从台南震动,狂风甚大,数刻之间,直抵台北而没。所过之城邑市镇,屋宇被风扫倒,大树飘飞,难以尽举。惟城内文武官衙,受摧折尤甚。各处皆然。令人莫解。此为大异也。

  光绪五年十二月十五日,大雨雹。

  光绪六年十月初二日,飞星入月。

  光绪八年八月间,时将近四、五更,彗星常见,俗为长尾星,形如扫帚。

  光绪十三年,大旱,五谷腾贵。

  ●打猫东下堡下三分

  打猫东下堡下三分,在县东北,离城五里;东至羌仔科庄,与大目根堡交界;西至下洋仔庄,与打猫南堡交界;南至卢厝挖庄,与大目根堡交界;北至陈厝藔庄,与东下堡顶三分交界。堡内东西相距二十一里,南北相距十五里。

  积方

  沿革

  山

  川

  廨署(无)

  港(无)

  潭(无)

  街市(无)

  营汛(无)

  桥梁(无)

  津渡(无)

  义冢(无)

  水利

  陂(无)

  书院(无)

  祠庙(无)

  科贡(无)

  职宦(无)

  宦绩(无)

  流寓(无)

  乡贤(无)

  孝子(无)

  贞女(无)

  节妇(无)

  婚姻(无)

  丧祭(无)

  居处(无)

  衣服(无)

  饮食(无)

  士习(无)

  农事(无)

  女红(无)

  杂俗(无)

  兵事(无)

  物产(无)

  ·积方

  其中田园甲则并载嘉义首堡册内。

  堡内庄名(二十二社名)。

  十四甲庄一十九户、男女八十丁口。

  溪底藔庄一十四户、男女四十七丁口。

  林仔尾庄五十八户、男女二百二十一丁口。

  内埔仔庄一十三户、男女四十三丁口。

  大崎脚庄三十七户、男女百三十七丁口。

  山仔门庄三十八户、男女一百四十二丁口。

  番仔潭庄百二十五户、男女五百十四丁口。

  卢厝挖庄二十四户、男女九十四丁口。

  山坑仔庄二百二十八户、男女一千零二十一丁口。

  姜仔科庄二十七户、男女一百十六丁口。

  田仔庄十四户、男女四十四丁口。

  陈厝庄五十五户、男女二百丁口。

  后山仔庄七户、男女三十三丁口。

  松仔脚庄八十四户、男女二百九十六丁口。

  东湖仔庄十八户、男女六十九丁口。

  北势仔庄八十六户、男女三百六十二丁口。

  大坵园庄一十四户、男女六十九丁口。

  覆鼎金庄四十二户、男女一百四十二丁口。

  头桥庄五十四户、男女二百二十四丁口。

  埤角庄一十六户、男女五百五十八丁口。

  下洋仔庄三十六户、男女一百二十四丁口。

  涂楼庄二十二户、男女七十六丁口。

  以上共一千零三十一户。

  以上男女计四千零九十一丁口。

  番社(无)。

  ·沿革

  打猫东下堡下三分,原属东下堡。迨光绪三年,分设顶三分、下三分。

  ·川

  坑头厝溪,从大目根堡发源而来,南北皆山,在县东北,离城十六里,由狮仔头庄,直至林仔尾庄、溪底藔庄等处,入牛稠溪。

  ·廨署(无)

  ·港(无)

  ·潭(无)

  ·街市(无)

  ·营汛(无)

  ·桥梁(无)

  ·津渡(无)

  ·义冢(无)

  ·水利

  十四甲圳,自本堡山仔门溪底截水入圳,由林仔尾庄、十四甲庄等处,入南堡,至下牛椆溪堡,灌溉田三百余甲,前系江、萧、翁三姓合筑。

  ·陂(无)

  ·书院(无)

  ·祠庙(无)

  ·科贡(无)

  ·职宦(无)

  ·宦绩(无)

  ·流寓(无)

  ·乡贤(无)

  ·孝子(无)

  ·贞女(无)

  ·节妇(无)

  ·婚姻(无)

  ·丧祭(无)

  ·居处(无)

  ·衣服(无)

  ·饮食(无)

  ·士习(无)

  ·农事(无)

  ·女红(无)

  ·杂俗(无)

  ·兵事(无)

  ·物产(无)

  ●打猫东顶堡

  东以社后坪庄,与生番社分界;西以大莆林过沟,与南堡分界;南以双溪庄、大溪水尾庄、风柜隙,与东下堡分界;北以山知屈庄,与云林东堡分界;堡内东西小径相距六十里;南北相距二十里。

  积方

  地势

  村庄

  沿革

  山

  川

  水利

  街市

  祠庙

  遗迹

  科贡(无)

  官职(无)

  孝子(无)

  节妇

  灾祥

  物产

  岁序

  ·积方

  其中田,东有三十余甲,西有四百二十二甲,南有八十六甲,北有十一甲三分六厘七丝。

  其中园,东有十余甲,西有四十六甲,南有二十四甲五分,北有一甲余。

  ·地势

  东北多有深山、高垒、树木及各小坑、大溪,水急如流。西有水沟、水圳、田园,俱是平原之地。南多荒埔、深坑、荒冢。东、西、南、北俱是沙地,瘠瘦无肥。

  ·村庄

  堡内六十四村。

  梅仔坑街一百八十八户、六百六十二丁口。

  大半天藔庄四十六户、二百七十三丁口。

  柿仔藔庄三十三户、六十二丁口。

  樟普藔庄三十三户、二百二十七丁口。

  诏安藔庄六十七户、三百九十丁口。

  水井仔庄二十五户、一百四十丁口。

  南靖藔庄、连隘藔庄三十三户、一百三十八丁口。

  外湖仔庄八户、三十七丁口。

  小草埔庄七户、三十丁口。

  顶双溪庄二十二户、百九十丁口。

  大草埔庄四十七户、百八十七丁口。

  南势坑庄四十五户、百八十三丁口。

  九芎坑庄二十八户、百三十丁口。

  下坑庄八户、四十三丁口。

  过山庄十二户、七十六丁口。

  开元后庄二十五户、百丁口。

  中庄二十九户、百十一丁口。

  尾庄二十四户、八十三丁口。

  水尾庄三十八户、百十七丁口。

  大片田庄三十六户、百二十五丁口。

  社后坪庄五十八户、二百四十八丁口。

  九芎坪庄七户、三十一丁口。

  倒交山庄四户、三十五丁口。

  牛磨角庄十九户、百六十九丁口。

  二坪庄二户、十二丁口。

  虾仔坑庄二户、十六丁口。

  堀尺岭庄二十六户、百丁口。

  幼叶林庄五十一户、三百零一丁口。

  科仔林庄十七户、百三十三丁口。

  蛤里味庄三户、二十五丁口。

  牛屎湖脚庄十六户、百零五丁口。

  溪头庄二十户、百零五丁口。

  柯仔林庄十七户、百三十三丁口。

  生毛树庄四十三户、三百二十七丁口。

  樟湖庄十九户、百四十五丁口。

  龙眼林庄五十六户、三百七十三丁口。

  水底庄四十户、二百十二丁口。

  大树脚庄十七户、百零四丁口。

  梨仔脚庄八户、三十八丁口。

  九仔湾庄五户、三十二丁口。

  过溪庄十八户、百十丁口。

  麻黄藔山庄十三户、八十二丁口。

  丰万藔庄九户、六十三丁口。

  大崩崁庄七户、四十二丁口。

  麻园藔庄五十户、二百二十三丁口。

  山仔顶庄三户、十七丁口。

  圳头庄十五户、六十九丁口。

  北势庄四十六户、百八十四丁口。

  三角庄十九户、八十丁口。

  潭墘庄四十户、百四十三丁口。

  仑仔庄六户、二十四丁口。

  桥仔头庄十九户、九十四丁口。

  三块厝庄四十九户、百九十三丁口。

  沟埧庄七十三户、六十九丁口。

  竹围仔庄十六户、八十四丁口。

  堀尾庄二十二户、八十四丁口。

  土地公前庄十三户、六十六丁口。

  内林庄百零九户、四百四十二丁口。

  顶林头庄二十户、四十二丁口。

  下林头庄一十户、四十二丁口。

  以上共一千八百零三户。

  共八千八百零七丁口。

  ·沿革

  打猫东顶堡,嘉义属。于光绪十四年割归云林县辖。自倒北山溪为界。溪北属云林,溪南属嘉义。现割二十八庄,改隶于云林辖。

  ·山

  铜锣墘大山在社后坪塔仔山后、梅仔坑东,有四十里之地,南至生番社地界,名曰「知母蜊鞍山」,转上与大目根堡为界,转下细叶林庄,从犁园藔庄,直至大坪庄,西与宣帽山接连,北从绕坑,至云林界,草岭庄直出沙连林圯埔(?)。

  九芎坑大笼尖山在梅仔坑,有二十里之地,东从大坪庄土地公鞍下起,尖峰由大半天藔庄转下,南而出至大草埔庄、后外湖仔庄、双溪庄,直出叶仔藔,与打猫东下堡为界。

  大尖山在梅仔坑,有二十里之地。东南,由龙眼林庄后,转过大坪庄、土地公鞍山、狮头岭落脉,从大半天藔庄、大崩坎山,直至山仔顶落气,入梅仔坑街,北从云林界龟仔头山科角庄、横路庄、倒孔山庄、山知屈,直至北港而出。

  锦湖山在梅仔坑,有十里之地。南从大半天藔庄、后樟普藔庄、水井仔庄、大片田庄、风柜隙山,在水尾与东下堡分界,直至打猫街。

  ·川

  水尾溪在梅仔坑,有五里之地。源出宣帽山边白水流带流出(?),北从南靖藔庄、南势坑庄、水尾庄庄前横过,直出双溪仔庄,与九芎坑溪下坑水流东溪汇合而出,与东下堡为界。

  番仔溪在梅仔坑,有三里之地。源由大坪庄土地公鞍下流出。北从大半天藔庄、九芎坪庄、下坑庄,至外湖仔庄,直至双溪庄,与水尾溪汇合,名曰「叶仔藔溪」(打猫东下堡)。麻园溪、连树林溪,在梅仔坑,有二里之地。源由龙眼林庄土地公鞍下旱溪头流出。北从樟湖庄、水底藔庄、麻园藔庄,下合磨刀石坑泉水,同流合溪。溪北从倒孔山下为梅仔坑陂,至知母屈庄,系是割归云林界。流南,从溪流出。由崁脚溪,至奇星峰为湖陂,经三角仔庄下为大湖陂,至潭墘庄茄苳脚陂,与云林北堡为界。旱溪,在梅仔坑,有二里之地。源出过山樟须巃下四处小沟泉水流合一坑,由湾坑、直坑而出,至尾庄、仔庄前,与中庄小溪合成大溪,名曰「旱溪」,与崁脚汇合。中庄溪,在梅仔坑,有半里之地。源出哈六坑,由牛埔头,至梅仔坑,转出中庄、尾庄,与旱溪汇合。

  ·水利

  梅仔坑圳在梅仔坑东,有半里之地。于麻园藔庄溪引出溪水,从田头崎,灌溉梅仔坑洋田六十四甲。

  内林圳在梅仔坑西,有二里之地。于梅仔坑陂引水入横山圳,从旱溪经过,至崎头庄,下分二分水,由过溪沟灌溉中林洋田计二百余甲。可分□分水,由牛椆汴,分二圳。一圳从西灌溉过溪庄、林仔头庄、林仔前庄、水碓庄等洋田计一百余甲,系是打猫南堡界。又一圳,从北灌溉内林庄、沟浿庄、北势仔庄、三块厝庄等洋田计一百余甲。

  湖仔陂圳在梅仔坑西,有七里之地。于奇里岸溪湖仔陂水入圳,从西而出,至北势庄头,定三汴出水。一汴灌溉三角庄洋田十余甲,二汴、三汴灌溉北势庄、潭墘庄、仑仔顶庄、湖仔庄、桥仔头庄等洋田共计有三百余甲。

  ·街市

  梅仔坑街,在打猫西,有二十里之地。在嘉义南,有三十里之地。直有一千丈,横有五百丈。昔时仅有数间茅屋,为买卖所,后生理日隆,建为街市,路有数道,欉欉梅树,商贩客从此经过,故表名曰「梅仔坑街」。

  梅仔坑街,东通往大坪庄、生毛树庄,至生番界;西通往北港、土库、麦藔、新南港、朴仔脚等处;南通竹头崎、嘉义等处;北通往云林、保斗、鹿港、彰化等处。

  米豆从牛龟溪、内林四处输入;糖从油车店仔廍、中洲仔廍输入;花金烟盐磁器铁器火油番油以及什物等件,从北港、朴仔脚、麦藔等处输入;俱到梅仔坑街市场发售。

  沿山人民,运出粗纸、竹笋、李、桃、藤、笋干、茶心、火炭、茶油、苎仔,从堡内各庄山内输入,俱到梅仔坑街市场中发售。西打猫、北港四处,南嘉义四处,北云林四处运出。

  ·祠庙

  观音佛祖庙名曰「金山岩」,在南势坑庄,于梅仔坑街南,有四里之地。自同治八年,本庄长吴对出首捐缘公建,坐西向东一间,东西十丈,南北八丈。

  玄天上帝庙名曰「玉绳宫」,在大草埔庄,于梅仔坑南,有三里之地。自同治六年,本庄长翁开友、赖和尚、吴水仁等捐缘共建。茅屋三间,坐西向东,南北二十丈,东西十二丈。

  玄天上帝庙,名「龙兴宫」,在龙眼林土地公鞍山,于梅仔坑东,有十五里之地。自咸丰甲寅年,龙眼林庄耆长王元怀捐缘公建,坐庚向申。

  观音佛祖庙名曰「新莲庵」,在沟坝庄,坐东向西,于梅仔坑西,有十里之地。自咸丰六年,本庄人民共建。

  玄天上帝庙名曰「玉虚宫」,在梅仔坑街头,坐东向西,于嘉庆年间街长卢光顺、何春梅出首捐缘公建。至道光年间,街长刘深池、江腾仁、何房先、何能云等,出首捐缘再建后进一大间,奉敬观音佛祖,东畔庙边筑造瓦屋三间,为学校所。

  福德正神庙名曰「保和庙」,在梅仔坑街尾,坐北向南,自同治年间街长郑中秋、陈同能捐缘公建。

  大众爷庙名曰「化善庵」,在梅仔坑东,有二、三十步之地,坐北向南,于同治年间街长郑中秋、陈同能等捐缘公建。两旁有公建瓦厝二座。凡有孤老之人,无处可安身,在此暂居。

  ·遗迹

  江上离,梅仔坑街居住,自幼入学校攻书。十有二年,诗书礼义通达,为校师。至三十岁,赴试科考。台湾大学士夏道,取进县学文生员第八名。自此回家,教养子侄。由是,长子学力日进。至光绪丙戌年,伊长子江华桐,赴试科考。台湾大学士陈道,取进县学文生员第五名,亦为学校师。江上离,后为嘉义县打猫东堡顶保良局首,办事公平,人心悦服。至光绪十八年,亦为云林县总局首,办城工、采访一切事务,秉正无私,名振云、嘉,恩及人民,可谓有道之士君子矣。不幸于光绪十九年,伊长子江华桐殁焉。年方三十四岁。于光绪二十三年(明治三十年)二月间,江上离亦殁焉。年方五十六岁。至今人民犹有爱惜,感念莫忘矣。

  ·科贡(无)

  ·官职(无)

  ·孝子(无)

  ·节妇

  陈刘氏,梨仔脚庄人也。父名刘昆苎,母江氏。妇年十五岁,嫁樟湖庄陈有明为妻。年二十八岁,夫卒。清操矢志,屏绝铅华。至今七十岁,计守节四十二年,现时子孙兴旺矣。

  ·灾祥

  光绪甲申年九月间,凶星现于东北,后应法夷侵台。

  光绪十四年四月一日,梅仔坑街被火烧,焚化四十余间。

  ·物产

  纸料、粗纸、金古、梅、茶心、菁仔、桃、梨仔、李、火炭、■〈艹壬〉莱、柿仔、笋干、木耳、藤、檨、龙眼、金针、熑、芎蕉。

  ·岁序

  一月元旦,人民有庆祝春禧,春酒会宴。每年一月五日,梅仔坑玄天上帝遶境,人民获福平安。至九日,天上玉皇上帝寿诞,人人多有敬备酒醴果品庆祝。至十五日,上元之期,元宵一夜,灯火光辉。男妇老幼,齐到玄天上帝庙宇,焚香礼拜求福,小子求柑食之,并无疾病。

  二月二日,福德正神千秋,人民捐金演戏庆祝,拈香礼拜。

  三月清明前后,人民选择吉日,虔备酒醴米粿财帛,焚香祀祭祖先坟墓。

  三月三日,乃是玄天上帝寿诞。人民捐金演戏,庆祝礼拜,奏鼓乐以贺之。

  四月立夏日,人民设有旨酒嘉肴,食之,俗曰「补夏」。

  五月五日,名曰「蒲节」。于中午之际,人民采菖蒲、艾叶入在窝中,汤沸浴沐身体。用雄黄酒于壁边,恶虫秽浊入,即能回避逃走。沐浴后,虔备酒醴财帛,奉祀祖先也。

  六月十九日,大慈大悲菩萨圣寿,人民有敬备清茶果品,拈香礼拜。

  七月十五日,地官赦罪之期。是晚,人民在于门外设置香案,虔备酒醴米饭果品,实奉祭无嗣孤魂。至于二十七日,在于庙内设坛建醮三天,仗僧侣宣慈悲宝忏。二十八日夜,燃放水灯。二十九日夜,演扬■〈王敢〉珈。人民或设食碗、香案、果品,或设猪羊、酒醴、米饭、财帛,以祭无嗣孤魂。又在街中建坛一座,安观音大士身像,仗僧念咒,呼请安座。人民敬备猪羊酒醴,奉祭求福。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人民有备办牲醴、肉饼,敬奉诸神佛。

  九月九日,名曰「重阳节」,人民有搯麻糍食之。

  十月十五日,水官大帝寿诞,人民多有敬备香案果品奉祀。

  十一月择冬至日,人民共食糯米员,谓人生一年至冬至始终团圆,名曰「围圆员」。

  十二月三十日,名曰「除夕节」,人民敬备酒醴,奉祀神佛。是夜,灯火光辉,男妇老幼设宴同共畅饮作乐,爆竹除年。

  四时之蔬菜

  春天出产:葱仔、韭菜、茅茹笋、红菜、苋菜。

  夏天出产:菜豆、应菜、麻竹笋、绿竹笋、茄仔、白菜、韭菜花、奄瓜。

  秋天出产:新姜、姜母、红豆、倍菱、加末菜、格篮。

  冬天出产:冬荷、芥菜、菜头、蒜仔、冬笋、荷连豆。

  四时之果实

  春天出产:枇杷、桃仔、李仔、梅仔。

  夏天出产:檨仔、白菜、■〈艹壬〉莱、龙眼、芎蕉、拔仔、山桃、梨仔、栗子。

  秋天出产:菁仔、红柿。

  冬天出产:榭榴、山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