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獻叢刊·第77種】天妃显圣录等二种
台灣文獻叢刊
【第 77 種】
天妃顯聖錄
.作者:
.原書頁數: 0085 頁
●書籍簡介
第七七種「天妃顯聖錄」
本書(一冊八五面五一、○○○字)不分卷,不著撰人。書載天妃誕降本傳及其後「顯聖」事蹟,為研究民俗學資料之一種。所謂「天妃」,福建莆田湄洲嶼林氏女也;誕生於宋建隆元年(父官都巡,名愿;一說名惟愨)。由於後來歷代君主、大臣奉為護航之神,敕對賜號,於是沿海各地莫不建立宮廟(或稱天妃宮,或稱天后宮及其他名稱),一切飄洋過海船隻莫不供奉天妃神位。臺灣為一海島,居民原從閩、粵渡海而來,建廟信奉,極為普遍。何以有此民俗流傳?值得研究。另有「天上聖母源流因果」一卷,內容大半與「顯聖錄」相同;因附錄書後,備供互參。今加「後記」中,並另補錄有數件參考資料。
●序號 篇名
1 序一
2 序二
3 序三
4 天妃顯聖錄目錄
5 歷朝顯聖褒封共二十四命
6 曆朝褒封致祭詔誥
7 天妃誕降本傳
8 窺井得符
9 機上救親
10 化草渡商
11 菜甲天成
12 掛席泛槎
13 鐵馬渡江
14 禱雨濟民
15 降伏二神
16 龍王來朝
17 收伏晏公
18 靈符回生
19 伏高里鬼
20 奉旨鎮龍
21 斷橋觀風
22 收伏嘉應、嘉祐
23 湄山飛昇
24 顯夢闢地
25 禱神起碇
26 枯楂顯聖
27 銅爐溯流
28 朱衣著靈
29 聖泉救疫
30 托夢建廟
31 溫臺剿寇
32 救旱進爵
33 甌閩救潦
34 平大奚寇
35 一家榮封
36 紫金山助戰
37 助擒周六四
38 錢塘助堤
39 拯興泉饑
40 火燒陳長五
41 怒濤濟溺
42 神助漕運
43 擁浪濟舟
44 藥救呂德
45 廣州救太監鄭和
46 舊港戮寇
47 夢示陳指揮全勝
48 助戰破蠻
49 東海護內使張源
50 琉球救太監柴山
51 庇太監楊洪使諸番八國
52 托夢除奸
53 妝樓謝過
54 清朝助順加封
55 起蓋鐘鼓樓及山門
56 大闢宮殿
57 托夢護舟
58 湧泉給師
59 燈光引護舟人
60 澎湖神助得捷
61 琉球陰護冊使
62 附錄 天上聖母源流因果目次
63 第一章 求佳兒大士賜丸
64 第二章 聞異香我后降世
65 第三章 遇道人秘傳玄訣
66 第四章 窺古井喜得靈符
67 第五章 運神機停梭救父
68 第六章 聞疾呼失柁器兄
69 第七章 資民食瀉油生菜
70 第八章 渡滄海指席為帆
71 第九章 救舟人小草成杉
72 第十章 解旱災甘霖沛野
73 第十一章 策鐵馬代楫渡江
74 第十二章 收神將演咒施法
75 第十三章 率水族龍子來朝
76 第十四章 投法繩晏公歸部
77 第十五章 莆田尹求符救疫
78 第十六章 高里鬼現相投誠
79 第十七章 逐雙龍春夏雨止
80 第十八章 驅二孛南北津通
81 第十九章 破魔道二嘉伏地
82 第二十章 證仙班九日昇天
83 第二十一章 示地利創始建廟
84 第二十二章 驅水怪鹹願捐金
85 第二十三章 憑枯楂聖墩玄廟
86 第二十四章 得銅爐錦屏建祠
87 第二十五章 護糧船額頒靈惠
88 第二十六章 療民疫井號聖泉
89 第二十七章 答神庥千秋崇祀
90 第二十八章 助皇師一將成功
91 第二十九章 止陰潦轉歉為豐
92 第三十章 除水患收魔為將
93 第三十一章 明前跡神槎再現
94 第三十二章 助討逆合家受封
95 第三十三章 顯聖威金人碎首
96 第三十四章 率神將周寇亡身
97 第三十五章 錢塘江遏水成第隄
98 第三十六章 興泉郡招商買米
99 第三十七章 廟廊下火焚惡黨
100 第三十八章 波濤中默佑漕船
101 第三十九章 現火光明師無恙
102 第四十章 授丸藥呂德回生
103 第四十一章 聞仙樂鄭和免險
104 第四十二章 過小磯楊洪脫災
105 第四十三章 草彈章託夢除奸
106 第四十四章 憫軍行流泉解渴
107 第四十五章 平澎湖陰麾神將
108 第四十六章 過■〈石甘〉硈夢祐王臣
109 第四十七章 晝夜順風護冊使
110 第四十八章 春秋崇祀沛皇恩
111 第四十九章 佑漕船利運天津
112 第五十章 送冊使奉詔中山
113 第五十一章 警憊兵顯靈上海
114 天后本支世系考
115 賢良港祖祠考
116 湄洲廟考
117 冊使顯應記九則
118 述異記二則
119 汪冊使靈異記二則
120 莆田令顯應記二則
121 蘇總兵靈應事
122 跋一
123 跋二
124 後記
●序一
嘗聞天下名山大川之勝,每多精華發越之奇,蓋地靈所鐘,非生聖人以興□□□,而居君師之任,則生神人以理陽治陰,而弘天地之化,此理之常有必然者。吾莆之外島有湄洲,屹大海中一孤嶼也,浩浩漭漭,吞吐日月,山崒■〈山上突下〉以浮青,石巉峨而映紫,而天妃薰修於其間,豈非山川之精華所發越者乎?
考諸譜載:天妃,吾宗都巡願公之女也,誕降於有宋建隆元年。生而靈異。少而穎慧,長而神化,湄山上白日飛昇,相傳謂大士轉身。其救世利人,扶危濟險之靈,與慈航寶筏,度一切苦厄,均屬慈悲至性。得無大士之遞變遞現於人間乎?自宋興以來,威靈昭赫,有禱必應,歷世彌遠,聖德彌彰,而神功廣大,尤著於江淮河海之中,上為國家保衛轉輸,下為生民拯扶陷溺。於是外國之艤,上運之艇,賈舸朝氾,漁舟晚渡,凌海國而無波,泊天涯而若路。即有危瀑驚飆,顛連呼吸,舟人望空號祝,神妃閃忽遙臨,或香聞座次,或火耀桅頭,則萬疊狂濤,一葦飛渡,帖若安瀾。使東南澤國之以海為田者,得與中州沃壤之民,並較桑麻,同遊化日。神之功大矣、著矣!亙古今不可少矣!故累代錫命寵頒,褒封洊錫,湄山宮殿,皆奉天朝遣官創建,迄於今璇宮壯麗,寶樹披離,梳樓指旭日以迎曦,天閣干雲霄而直上。噫!異矣!
夫上古有功德在國家者皆登祀典,況天妃秉坤儀,司水德,輔國庇民之功,著於百世,則謂神之靈爽直與經天之日月、行地之江河、運乾坤而不息可也。余自京師歸,偶於案頭得顯聖錄一編,捧而讀之,不覺悚然而起曰:天妃之英靈昭著,有如是乎!余忝列秩宗,三禮是司,異日肇舉祀典,望秩山川,奉匕鬯以祝神庥,佐我國家億萬年無疆之治,余將有厚望焉。惜乎顯聖一錄,尚多闕略。姑盥手而為之序,以俟後之釆輯而梓傳。
賜進士第、榮祿大夫、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裔姪孫堯俞薰沐拜題。
●序二
湄洲天妃之神,自宋迄今,垂八百載,歷著靈蹟,應輯錄有書。茲僧照乘刻而傳之。
夫書以傳信也,而神之信固不待書也。古來所傳紀實之書多矣,其描寫詭誕傑特,令人讀之愕焉□□而且疑焉。疑者何?異之也。神異蹟不一,吾以為無可疑。夫天下變怪莫過於海。今揚帆而來者,上自朝紳。下至賈鬻,靡不瞻拜璇宮、齋心祇奉,以出入於蜃摟鰲穴之間。即或陰風怒號。檣傾楫摧,寄命頃刻,雖上天濟物之意且幾乎窮,而神靈所庇,如見其形,如聞其聲,百禱百應,遂能轉駭浪為安流,凌汪溟若枕席,舉人世所詫異不經見之事,皆可恃之以為常。又何疑乎?
雖然,福善禍淫,天固不爽,而善□之靈,神亦弗昧。今使天下瞻拜之倫肅邀神貺,而違心悖義之輩復無指摘,則人將狃,狃則玩,玩則邪辟之萌又不可遏息,則有時一二示警者正所以堅善信之心耳。故至誠感神,理有必然,響應之靈,實不可度、不可射之妙,諸如呼吸可通、光風倏忽者誠有所攜,神機亙出,驚愕意外,非他紀異之所為怪誕者比也。則是書之傳,又何疑焉?
前賜進士第、通議大夫、禮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黃起有薰沐題。
●序三
湄州天妃,吾有林氏唐邵州刺史公九世女孫也。林族俱出自唐明經擢第太子詹事上柱國披公後,則妃之高曾,余諸祖也。際五季擾攘之秋,以曾祖棄官歸隱,厥後移居海之濱,妃自是誕焉。今世祀祖祠尚在,予過而瞻拜之。遷界後,梓里丘墟,廟宇圯壞,因遣工置木石整造之矣。粵聞神妃顯著,所傳軼事神奇,未有不令人駭聽而疑其說之誕耳。
近奉冊命而渡滄溟,南望煙波,茫無津畔。爾時夏汛已過,不便放舟,迺於怡山院諭祭。祝告甫畢,風飆忽而北轉,頗覺默有神助。遂決意解纜而行,乘風破浪,鼓棹中流,雲水低連,上下無際。置身蒼茫之中,竊以為風濤阻絕,屈指屆期,殆未可以日月計;且云水道極其艱虞。余素不諳臨深履險,縱一葦之所如,向不見殊礁怪■〈石多〉之慮,瞬息千里,纔二、三晝夜,徑到其處。彼處臣人莫不以為長江天塹飛渡而下。斯蓋見佑於默默中而弗覺焉者乎!
逮夫典禮事竣,方圖返棹,而狂瀾洶湧,澎湃稽天,檣撼舟橫,桅楫為之斷裂,震盪漭滄,四無足峙,頃忽間十殿一全之勢。舟中人咸謂惟神可禱以無咎。果爾,一祝而傾者少安,裂且不壞。然而淼淼巨浸,奔蹴卻迷天日,夜來帆影浮沉,幾不知所稅駕。
不意昏黑飄泊之頃,恍有二火,晶光熠熠桅艦之前,私幸有赫神靈,於昭於天,差可藉以無恙。因而隨波翌駛,輕舟已過萬重。異哉其丕著如斯乎!奇感殊應,孰不稱神,孰不疑誕?苟非處身變現之景,安知英光之昭灼如是其離離也!又安信紀錄之傳載如是其歷歷弗誣也!八百載靈慈於今為烈,利濟詎不大哉!今者,奉俞旨榮貤特隆春秋肄祀盛典,以答鴻庥,夫豈過舉?是而為之序。
賜進士出身、戶部江南清吏司主事、前內閣撰文中書舍人加一級、辛酉順天同試官、奉命冊封琉球、賜蟒玉、加正一品、族孫麟焻盥沐拜識。
●天妃顯聖錄目錄
歷朝顯聖褒封共二十四命………………………………………………………………(一)
歷朝褒封致祭詔誥………………………………………………………………………(三)
天妃誕降本傳…………………………………………………………………………(一七)
窺井得符………………………………………………………………………………(一八)
機上救親………………………………………………………………………………(一八)
化草渡商………………………………………………………………………………(一九)
菜甲天成………………………………………………………………………………(一九)
掛蓆泛槎………………………………………………………………………………(二○)
鐵馬渡江………………………………………………………………………………(二○)
禱雨濟民………………………………………………………………………………(二○)
降伏二神………………………………………………………………………………(二○)
龍王來朝………………………………………………………………………………(二一)
收伏晏公………………………………………………………………………………(二一)
靈符回生………………………………………………………………………………(二二)
伏高里鬼………………………………………………………………………………(二三)
奉旨鎮龍………………………………………………………………………………(二三)
斷橋觀風………………………………………………………………………………(二四)
收伏嘉應、嘉祐………………………………………………………………………(二四)
湄山飛昇………………………………………………………………………………(二五)
顯夢闢地………………………………………………………………………………(二五)
禱神起椗………………………………………………………………………………(二六)
枯楂顯聖………………………………………………………………………………(二六)
銅爐溯流………………………………………………………………………………(二七)
朱衣著靈………………………………………………………………………………(二七)
聖泉救疫………………………………………………………………………………(二八)
托夢建廟………………………………………………………………………………(二八)
溫臺勦寇………………………………………………………………………………(二九)
救旱進爵………………………………………………………………………………(二九)
甌閩救潦………………………………………………………………………………(三○)
平大奚寇………………………………………………………………………………(三○)
一家榮封………………………………………………………………………………(三○)
紫金山助戰……………………………………………………………………………(三一)
助擒周六四……………………………………………………………………………(三一)
錢塘助堤………………………………………………………………………………(三二)
拯興泉饑………………………………………………………………………………(三二)
火燒陳長五……………………………………………………………………………(三三)
怒濤濟溺………………………………………………………………………………(三三)
神助漕運………………………………………………………………………………(三四)
擁浪濟舟………………………………………………………………………………(三五)
藥救呂德………………………………………………………………………………(三五)
廣州救太監鄭和………………………………………………………………………(三六)
舊港戮寇………………………………………………………………………………(三六)
夢示陳指揮全勝………………………………………………………………………(三七)
助戰破蠻………………………………………………………………………………(三七)
東海護內使張源………………………………………………………………………(三八)
琉球救太監柴山………………………………………………………………………(三八)
庇太監楊洪使諸番八國………………………………………………………………(三九)
托夢除奸………………………………………………………………………………(四○)
粧樓謝過………………………………………………………………………………(四○)
清朝助順加封…………………………………………………………………………(四○)
起蓋鐘鼓樓及山門……………………………………………………………………(四一)
大闢宮殿………………………………………………………………………………(四一)
托夢護舟………………………………………………………………………………(四二)
湧泉給師………………………………………………………………………………(四三)
燈光引護舟人…………………………………………………………………………(四四)
澎湖神助得捷…………………………………………………………………………(四五)
琉球陰護冊使…………………………………………………………………………(四六)
●歷朝顯聖褒封共二十四命
宋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給事中允迪路公使高麗,感神功,奏上,賜「順濟」廟額。
高宗紹興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封「崇福夫人」。二十六年(一一五六),封「靈惠夫人」。二十七年(一一五七),加封「靈惠、昭應夫人」。
孝宗淳熙十年(一一八三),以溫、臺剿寇有功封「靈慈、昭應、崇善、福利夫人」。
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以救旱大功褒封,進爵「靈惠妃」。
寧宗慶元四年(一一九八),加封「助順」。六年(一二○○),朝廷以神妃護國庇民大功追封一家。開禧改元(一二○五),以淮甸退敵奇功加封「顯衛」。嘉定改元(一二○八),以救旱並擒賊神助加封「護國、助順、嘉應、英烈妃」。
理宗寶祐改元(一二五三),以濟興、泉饑加封「靈惠、助順、嘉應、英烈、協正妃。三年(一二五五),以神祐加封「靈惠、助順、嘉應、慈濟妃」。四年(一二五六),以錢塘堤成有功加封「靈惠、協正、嘉應、善慶妃」。開慶改元(一二五九),以火焚強寇有功進封「顯濟妃」。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以庇護漕運封「護國、明著天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以海運藉佑加封「顯佑」。
成宗大德三年(一二九九),以庇護漕運加封「輔聖、庇民」。
仁宗延祐元年(一三一四),以漕運遭風得助加封「廣濟」。
文宗天曆二年(一三二九),以怒濤拯溺加封「護國、輔聖、庇民、顯佑、廣濟、靈感、助順、福惠、徽烈、明著天妃」,遣官致祭天下各廟。
皇明太祖洪武五年(一三七二),以神功顯靈敕封「昭孝、純正、孚濟、感應、聖妃」。
成祖永樂七年(一四○九),以神屢有護助大功加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建廟都城外,額曰「弘仁普濟天妃之宮」。
宣宗宣德五年(一四三○)、六年(一四三一),以出使諸番得庇,俱遣太監並京官及本府縣官員詣湄嶼致祭,修整廟宇。
皇清康熙十九年(一六八○),將軍萬以征剿廈門得神陰助取捷,並使遠遁,具本奏上,敕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二十三年(一六八四),琉球冊使汪以水道危險荷神護佑復命,奏請春秋祀典;又將軍侯施以澎湖得捷默叨神助,奏請加封;俱差官賷香帛詔誥到湄褒嘉致祭。
●歷朝褒封致祭詔誥
宋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加封「靈惠妃」詔: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古今崇祀岳瀆,懷柔百神,禮所不廢;至於有功國家、有裨民社者,報當異數。靈慈福利夫人林氏,靈明丕著,惠澤亶敷,累有禦災捍患之勛,今見救旱恤民之德,參贊既弘,爵寵應尊。茲特進封為「靈惠妃」。秩視海嶽之崇,典敘春秋之重。尚其服茲徽命,以懋鴻庥於勿替。欽哉!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封「護國明著天妃」詔:制曰:惟昔有國,祀為大事。自有虞望秩而下,海嶽之祀,日致崇極。朕恭承天休,奄有四海,粵若稽古,咸秩無文。惟爾有神,保護海道,舟師漕運,恃神為命,威靈赫濯,應驗昭彰。自混一以來,未遑封爵,有司奏請,禮亦宜之。今遣正奉大夫宣慰使左副都元帥兼福建道市舶提舉蒲師文冊爾為「護國明著天妃」。於戲!捍患禦災,功載祀典,輔相之功甚大,追崇之禮宜優,爾其服茲新命,以孚佑我黎民,陰相我國家,則神之享祀有榮,永世無極矣!
世祖至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加封「顯佑」詔:制曰:惠澤調雨暘之序,鎮四海而保無虞;祥光映風浪之區,護歲漕而克有濟。忠貞衛國,慈惠寧民,先朝已著於綸褒,今日宜申其寵命,益旌徽號,允協僉言。元祀報功,獨超天極之貴;水行受職,永贊皇運之昌。祗服徽恩,懋弘寵貺,可嘉封「顯佑」。
成宗大德三年(一二九九),加封「輔聖庇民」詔:制曰:利涉洪波,顯造化難名之德;尊崇懿號,傳神明不朽之榮。錫寵章,亶為殊典。
仁宗延祐元年(一三一四),加封「廣濟」詔:制曰:愛人利物,仁克著於重溟;崇德報功,禮宜崇乎異數。肆頒綸命,用舉隆儀。護國明著天妃林氏,聰明通達,道心善利,當臨危履險之際,有轉禍為福之方。祥揚迭馭,曾聞瞬息;危檣出入,屢見神光。有感即通,無遠弗屆。顧東南之漕運,實左右之憑依。不有褒恩。曷彰聖蹟?於戲!爵以馭貴,宜宣懿號之加;海不揚波,尚冀太平之助。可加封「護國、庇民、廣濟、明著天妃」。
文宗天曆二年(一三二九)。加封「徽烈」詔:制曰:陰陽不測,惟神克盡燮理之道;河山永定,在國尤資轉運之功。故祀典所載,莫重於懷柔;聖蹟所彰,當加於崇奉。茲覽外廷之奏,允惟漕運之艱。不有護持,曷臻浮達?護國明著天妃,天地鍾靈,山川炳慧。風轉舵摧,屢救吾民之厄,火流水淨,常全藩舶之危。至於暵浸之失時,莫不禱祠而請命。其禦大災、悍大患焉若此,則德懋官、功懋賞也宜之。爰極徽稱,亶為異數。於戲!褒封二十字,鴻號聿隆,允有無窮之譽;廟食億萬年,龍光孔煥,尚其永孚于休。弘闡靈慈,益章寵貺。可封「護國、輔聖、庇民、顯祐、廣濟、靈感、助順、福惠、徽烈、明著天妃」。
天曆二年八月己丑朔日(按是年八月應為乙酉朔)祭直沽廟,文曰:國家以漕運為重事,海漕以神力為司命。今歲兩運,咸藉匡扶,江海無風濤之虞,朝野有盈寧之慶。帝用欽嘉,謹遣使者奉香,仰答靈貺;惟億萬年神永保之!
十六日甲辰(按十六日應為庚子)祭淮安廟。文曰:轉運資於溟海,積貯重乎京師。乘風駕浪,神明是司;裕國足民,朝廷攸賴。臣啣命請淮之廟,恭致御香,以報以祈;惟神鑒格,尚申佑之!
癸丑祭平江廟,文曰:至廣者海也;海之大,百川會焉。至正者神也;神之命,百靈聽焉。惟國之本資於食,而歲之運浮於海,既歷溟渤之中,常有風波之險。今茲運艘,接舳偕來,微神陰相,將奚致焉?謹潔牲醴、備樂舞以答明賜;惟神居歆,永保無斁!
乙卯(按自是日起皆不在八月)祭崑山廟,文曰:姑蘇之濱,太倉之口,運道所繇出也。浮江涉海,衝風而擊浪也。怒濤狂瀾,鯨吸而鰲擲也。萬里澎湃,險不可測也。巍巍聖妃,臨下有赫也。望洋不驚,風波以息也。春夏所輸,咸達於京,實靈貺也。奉命禋祀,報明德也。神之保之,長無極也!
丁巳祭露漕廟,文曰:三江控東南之會,春艎夏舶,雲集轉輸。聖神臨之,濟險拯危,實國家之所式憑,而官民之所仰賴也。今歲漕運,風瀾恬然,護國之功,著於百世。謹奉香展牲,庸申昭謝,尚冀靈爽,垂休無極。
甲子祭杭州廟,文曰:杭為大藩·財賦所聚。國計之重,倚於東南。今茲兩運,咸利攸往。長江息浪,萬檣雲集,大海安瀾,永資粒食。神之相之,厥勳炳焉。景貺既渥,福祿是綏。巍巍廟庭,牲薦孔碩。用崇明典,與國咸休。
丁卯祭越廟,文曰:於越之域,外負大海,三江東注,運道所經。惟神春佑,赫赫顯應。弘開慈惠,濟我糧漕,萬里一息,靜無風濤。徽烈茂昭,天地同功。何以報賜?恭獻瓊漿。自今伊始,歲其清宴,萬世無疆。
壬申祭慶元廟,文曰:浙水東郡,襟江帶海。漕道遠涉,萬里波濤。神妃降鑒,丕著弘功。息偃狂颶,迅掃妖氛。轉運咸利,國儲充盈。永頌明德,百世揚休。
己丑祭臺州廟,文曰:洪惟天妃,自天降臨,功侔化育,德配玄穹。瀚海安瀾,風帆順飛,弗驚弗震,是憑是依。惟茲運道,實賴扶持。恭承帝命,報答靈威。佑我邦家,永膺多福。
甲午祭永嘉廟,文曰:國家積貯,海運為重。春秋轉輸,風波不測。乃凌大海而安瀾,涉長江而飛渡。神所以衛之者,厥功宏矣!特遣臣奉香禱祀,惟靈惟聖,其永敷慈惠,以勵相我國家。
辛丑祭延平廟,文曰:劍之水兮潺湲,渺長溪兮汪洋。峙靈宮兮在上,鎮海嶽兮瑤壇,繽紛兮羽旄,絪縕兮天香。海不揚波兮安流,飄祥揚兮引舟,徼大惠兮罔極,濟我漕兮無憂。望白雲兮天際,乘彩鸞兮悠悠,獻瓊觴兮式歌且舞,作神主兮永鎮千秋。
己巳祭閩宮,文曰:朝廷歲遣使奉香靈慈之廟,以答明賜。今春逮夏,漕舟安流,悉達京師,其護國之功,庇民之德,莫盛於此。是用瞻禮閩宮,吉蠲薦羞,惟神昭格,佑我皇運,以宏天休!。
丁未祭莆田白湖廟,文曰:天開皇元,以海為漕。降神於莆,實司運道。顯相王家,弘濟兆民。盛烈休光,終古不滅。特遣臣虔修祀事,承茲休命,永錫嘉祉,於萬斯年,百祿是宜。
戊申祭湄洲廟,文曰:惟乾坤英淑之氣鬱積扶輿,以篤生大聖,炳靈於湄洲,為天地廣覆載之恩,為國家弘治平之化。特命臣恭詣溟島,虔修歲祀。秩視海岳,光揚今古。於戲休哉!
癸丑祭泉州廟,文曰:聖德秉坤極,閩南始發祥。飛昇騰玉輦,變現藹天香。海外風濤靜,寰中麟鳳翔。民生資保錫,帝室藉劻勷。萬載歌清宴,昭格殊未央。
皇明太祖高皇帝洪武五年壬子(一三七二)正月,敕封「昭孝、純正、孚濟、感應聖妃」,遣官貤祭,御祭文曰: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國家崇報神功、郊社旅望而外,非有護國庇民、豐功峻德者弗登春秋之典。明著天妃林氏,毓秀陰精,鍾英水德,在歷紀既聞禦災捍患之靈,於今時尚懋出險持危之績,有裨朝野,應享明禋。朕臨御以來,未及褒獎,茲特遣官貤詔,封為「昭孝、純正、孚濟、感應聖妃」。其服斯徽命,宏佐休光,俾清宴式觀作睹之隆,康阜永著赫濯之賜。欽哉!
成祖永樂七年(一四○九)欽差太監鄭和往西洋,水途適遇狂揚,禱神求庇,遂得全安歸。奏上,奉旨差官致祭,賞其族孫寶鈔各五百貫。本年又差內官張悅、賀慶送渤泥國王回,舟中危急,禱神無恙;歸奏,奉旨差官致祭。本年又差內官尹璋往榜葛剌國公幹,水道多虞,祝禱各有顯應,回朝具奏。聖上以神功浩大,重裨國家,遣太監鄭和、太常寺卿朱焯馳傳詣湄山致祭,加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惟昭孝純正聖妃林氏,粹和靈惠,毓秀坤元,德配蒼穹,功參玄造。江海之大,惟神所司,佑國庇民,夙彰顯應。自朕臨御以來,屢遣使諸番及餽運糧餉,經涉水道,賴神之靈,保衛匡扶,飛揚翼送,神光導迎,欻忽感通,捷於影響,所以往來之際,悉得安康。神之功德,著在天壤,必有褒崇,以答靈貺。茲特加封「護國、庇民、鑣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仍建廟於都城外,賜額曰「弘仁普濟天妃之宮」。爰遣人以牲醴庶羞致祭,惟神其鑒之!
永樂十三年(一四一五),欽差內官甘泉送榜葛剌國王,海中危急,禱祝獲安,詣廟致祭。
永樂十三年,欽差內官侯顯往榜葛剌國,往來危懼,祈禱屢助顯應,奉旨詣廟致祭。十一月,又委內官張源到廟御祭一壇。
永樂十五年(一四一七),欽差內官王貴通、莫信、周福率領千戶彭祐、百戶韓翊、並道士詣廟,修設開洋清醮。
永樂十六年(一四一八),又差內官張謙到廟御祭,著本府官員陪祭。
宣宗宣德五年(一四三○),欽差太監楊洪等出使諸外國,神功加佑,風波無虞,特遣官祭告。制曰:惟妙靈昭應天妃林氏,嵩嶽孕靈,巽坤合體,噓風吸雨,統江淮河海之宗,佑國庇民,濟天地東南之險。適承水德,乃亮玄工,海不揚波,維爾嘉績。朕式欽焉!茲特虔修牲醴,遣官祭告,神其鑒臨,尚饗!
宣德六年(一四三一),欽差正使太監鄭和領興平二衛指揮千百戶並府縣官員買辦木石,修整廟宇,並御祭一壇。制曰:茲遣鄭和等道涉江海,往返諸番,惟神有靈,默加佑助,俾風波無虞,人船利涉,浮達之際,咸賴底綏。特以牲醴祭告,神其饗諸!
康熙十九年(一六八○),神助萬將軍克敵廈門,奏上,欽差禮部員外郎辛保等賫香帛詔誥加封致祭。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國家懷柔百神,式隆祀典,海嶽之祭,罔有弗虔。若乃明祗效靈,示天心之助順,滄波協應,表地紀之安流,聿弘震疊之威,克贊聲靈之渥,豈繫人力,實惟神庥。不有褒稱,曷彰偉伐?維神鍾奇海徼,綏奠閩疆,有宋以來,累昭靈異。頃者島氛不靖,天討用張。粵自禡牙,以逮奏凱,歷波濤之重險,如枕席以過師,潮汐無虞,師徒競奮,風揚忽轉,士氣倍增,殲鯨■〈魚見〉於崇朝,成貔貅之三捷。神威有赫,顯號宜加。特封爾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載諸祀典。神其佑我兆民,永著安瀾之績,眷茲景命,益昭重潤之休。敬遣禮官,往修祀事,維神鑒之!
琉球正使汪、林等題:『為聖德與神庥等事:臣等一介小儒,遭逢聖主特允會推,遣使海外。臨軒天語,如典如謨。臣等凜遵訓誨,恭捧御覽詔敕及諭祭文三道,星馳赴閩,於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六月二十日諭祭海神天妃於怡山院。是時東風正猛,群言夏汛已過,未易開洋,乃行禮甫畢,風聲忽轉,柁樓旌旗,盡皆北向。臣等知屬天妃示異,決計放舟。二十三日辰刻,遂出五虎門,過東沙山,一望茫茫,更無山影,日則雙魚引道,夜則萬鳥迴翔,助順效靈,不可殫述。以海道考之,二十四日當過小琉球、花瓶嶼、雞籠、淡水諸山,而是日辰刻已過彭佳山,酉刻已過釣魚嶼,不知諸山何時飛越。二十五日應見黃尾嶼,不知何以遂踰赤嶼。二十六日夜見姑米山,又不知何以遂至馬齒山。此時琉球接封之陪臣唯恐突如入境,彼國無所措手,再拜懇求暫泊澳中,容其馳報;乃落篷而篷不得下,拋椗而椗不可留,瞬息已入琉球之那霸港,直達迎恩亭前矣。時方辰刻,距開洋三晝夜耳。臣等未經蹈險,視等尋常,而彼國臣民莫不相看咋舌,群言自古迄今,未有神速如此者!其稱聖人在上,海不揚波,則聖人在上,海可飛渡,遠人駭嘆如此,臣不敢不據實奏聞。至於貧瘠小邦,常苦風旱,乃者典禮既竣,甘雨如傾,颶風不作,群欣足食。凡此天澤之應,何非聖德之感,洵足流光史冊,焜耀千秋者也。臣等潔己勵眾,幸免愆尤,冬汛歸舟,還思利涉。而其時御筆詔敕,盡留海邦,百神呵護,不可復冀。風濤震撼,浪與天高,掀嵌無已,人皆顛覆。臣等當百死一生之際,惟有忠誠自信,必無他虞。煙灶盡委逝波,無由得窺彼岸。於是肅將簡命,共籲天妃,謂神既受封聖朝,自應佑臣返節。如其獲濟,當為神乞春秋祀典,永戴皇恩。虔禱方終,神應如響。於時束桅之鐵箍已斷十三而桅不散,繫篷之頂繩一斷不可復續而篷不墮,桅前之金拴裂逾尺而船不壞,有此三異,可嘆神功。伏乞敕下禮臣,議舉春秋二祭,著地方官敬肅奉行,則海疆盡沐神庥,履坦無非聖澤矣。伏乞睿鑑施行。奉旨:該部議奏。
靖海將軍侯福建提督施為神靈顯助破逆、請乞皇恩崇加敕封事:『竊照救民伐暴,示天威之震揚,輔德效靈,見神明之呵護。閩之湄洲島,有歷代敕封天妃,往來舟楫,每遇風濤險阻,呼之獲安。前提督萬曾經題請敕封。臣奉命征勦臺灣,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十一月師次平海澳。澳離湄州水道二十里許,有天妃廟,緣遷界圯毀,僅遺數椽可蔽神像,臣因稍為整掃以妥神。廟左有一井,距海數武,踩止丈餘,蕪穢不治。臣駐師其間,時適天旱七月餘,該地方人民咸稱,往常雨順,井水已不能供百日,今際此愆陽,又何能資大師所需。臣遣人淘浚,泉忽大湧,自二十一年十一月至次年之三月,晝夜用汲不竭,供四萬眾裕如也。此皆皇上峻德格天,使神功利我行師也。臣乃立石井傍,額之曰師泉,以誌萬古不朽,且率各鎮營弁捐俸重建廟宇。及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六、二十二等日,臣在澎湖破敵,將士鹹謂恍見天妃,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而平海之人俱見天妃神像是日衣袍透濕,與其左右二神將兩手起泡,觀者如市,知為天妃助戰致然也。又先於六月十八夜,臣標暑左營千總劉春夢天妃告之曰:『二十一日必得澎湖,七月可得臺灣』。果於二十二日澎湖克捷,七月初旬內臺灣遂傾島投誠;其應如響。且澎湖八罩虎井大海之中,井泉甚少,供水有限,自臣統師到彼,每於潮退就海次坡中扒開尺許,俱有淡水可餐,從未嘗有。及臣進師臺灣,彼地之淡水遂無矣。均由我皇上至仁上達昊蒼,故無往而不得神庥,俾臣克底成功,非特賜顯號,無以揚幽贊之美,彰有赫之靈。臣擬於班師敘功之日,一起題請加封,近接邸報,冊封琉球正使汪楫以聖德與神庥等事具題請封,因先以其靈異詳陳,伏乞皇上睿鑒敕封,並議加封。奉旨:該部議奏。部題『遣官獻香帛,讀文致祭。祭文由翰林院撰擬,香帛由太常寺備辦,臣部派出司官一員前往致祭』。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八月二十四日奉旨:依議。欽差禮部郎中雅虎等賷香帛到湄詣廟致祭,御祭文曰:國家茂膺景命,懷柔百神,祀典具陳,罔不祗肅。若乃天休滋至,地紀為之效靈,國威用張,海若於焉助順,屬三軍之奏凱,當專譯之安瀾,神所憑依,禮宜昭報。惟神鍾靈海表,綏奠閩疆,昔藉明威,克襄偉績,業隆顯號,禋享有加。比者慮窮島之未平,命大師之致討,時方憂旱,光澤為枯,神實降祥,泉源驟湧,因之軍聲雷動,直搗荒陬,艦陣風行,竟趨巨險。靈旗下颭,助成破竹之功,陰甲排空,遂壯橫戈之勢。至於中山殊域,冊使遙臨,伏波不興,片帆飛渡,允茲冥佑,豈曰人謀。是用遣官,敬修祀事,溪毛可薦,黍稷惟馨。神其佑我家邦,永著朝崇之戴,眷茲億兆,益弘利賴之功。惟神有靈,尚克鑒之!
福建水師提督藍,以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克復臺灣,叨神顯助,至雍正四年(一七二六)題請匾聯文曰:『題為神功顯著、仰懇睿鑒、特加恩褒事:竊照顯靈效順,具見盛世之徵祥;申錫追封,彌彰聖朝之鉅典。閩省有湄洲,屹立大海島嶼中,建廟宇崇祀天妃寶像,其英靈昭著,歷代褒封,昭然可考。迨我朝康熙十九年佐助前提督臣萬正色克復金、廈兩島,二十二年佑相前靖海將軍臣施琅奏捷澎、臺,種種靈應,護國庇民,俱蒙聖祖仁皇帝覽奏敕封,欽差致祭,特隆祀典。緣廈島、臺灣二處,俱屬閩海要地,各有創廟宇,供奉天妃寶像,仰賴神庥。六十年臺匪倡亂,臣同前任提臣施世驃親統水陸官兵,配駕商哨船隻前往討逆。維時六月興師,各士卒感佩聖祖仁皇帝深仁厚澤,踴躍用命,但恐頻發颱颶,因而致祝垂庇。果荷默相,波恬浪息。且凡大師所到,各處井枯,甘泉倏爾騰沸,足供食用。再如六月十六日午,臣等督師攻進鹿耳門,克復安平鎮,正及退潮之際,海水加漲六尺,又有風伯效順,俾各舟師毋庸循照招路魚貫而行,群擠直入。至十七、十九等日會師在七崑身,血戰殺賊,時值炎蒸酷暑,其地處在海中,乃系鹽潮漲退之所,萬軍苦渴異常。臣復仰天祈禱,適當潮退,各軍士遍就昆身坡中扒開尺許,俱有淡水可餐,官兵人等,無不駭異,咸稱若非聖祖仁皇帝天威遠被,曷致有神靈效順若此。竊擬分平臺灣南北二路後即欲繕疏題請追褒,不虞提臣施世驃身歿軍前,臣時躬處海外,未由陳奏。幸於雍正三年十一月內趨赴闕庭,叩覲天顏,面奏神功靈驗,請乞賜贈匾聯,以誌不朽。隨蒙聖主諭臣於回任後繕疏題請,茲臣合就遵旨備敘情由具題。仰懇我皇上特布殊恩,賜給匾額聯章,俾臣製造懸掛湄洲、臺、廈三處廟宇。再,天妃靈神,實水師之司命,仍請恩加敕部詳議追封先代,聖德彌彰而神功愈顯。將見鯨鯢永遁,海宇共慶昇平,波浪長恬,商漁咸歌樂業矣。臣謹繕疏題請,伏乞聖主睿鑒,賜給敕部詳議追封施行。為此具本謹題請旨』。雍正四年正月十七日。
謝恩疏文:題為恭報懸掛天妃神祠御書匾額日期事:雍正四年七月初三日承准禮部劄開:為頒發御書匾額事:祠祭清吏司案呈:雍正四年五月十一日,內閣交出天妃神祠匾額御書「神昭海表」四字,應將「神昭海表」四字交與福建提塘送往,並知照水師提督敬謹製造懸掛可也。為此合劄前去查照施行』等因到臣。承准此,續於本年九月十二日,據臣家人林世雄在京賷捧御書「神昭海宇」四字到廈,臣即郊迎至署,恭設香案,望闕叩頭訖,隨敬謹恭摹,召匠繪成匾式。遵照原題應懸掛湄洲、廈門、臺灣三處天妃神祠,將恭摹字樣併繪成匾式分送臺灣總兵臣林亮、海壇總兵臣朱文召匠製造,擇吉敬謹懸掛去後;所有廈門天妃神祠,臣遵即製造匾額,擇吉於本年十二月十一日敬謹懸掛。又於十二月十三日准臺灣總兵臣林亮咨稱臺灣『天妃神祠御書匾額。遵即製造完竣,業經擇吉於本年十一月二十八月會同臺灣文武官員恭迎至祠,敬謹懸掛,合將日期咨覆』等因;續於十二月十七日,又准海壇總兵臣朱文咨稱:『湄洲天妃神祠御書匾額,遵即製造完竣,經擇吉於本年十二月十一日親率屬員恭迎至祠,敬謹懸掛,合將日期咨覆』等因各到臣。准此,竊照神靈效順,允協盛世祥徵,宸翰特頒,彌朋聖朝鉅典。閩省有天妃,英靈彰著,歷代褒封,昭然可考。康熙六十年間,臺匪倡亂,臣同前任提臣施世驃親統官兵前往討逆。維時六月興師,各士卒感佩聖祖仁皇帝深仁厚澤,踴躍用命,但恐時值颱颶頻發之候,臨行虔祝垂庇,果荷顯靈默相,處處效順。經臣面奏,請乞賜贈匾聯,以誌不朽。業蒙我皇上特頒御書「神昭海表」四字。臣奉到,隨即恭摹製造匾額,擇吉敬謹懸掛廈門天妃神祠。仍繪成匾式,分送臺灣總兵臣林亮、海壇總兵臣朱文,循照召匠製造,擇吉敬謹懸掛臺灣、湄洲二處天妃神祠去後,茲准各咨報懸掛日期前來。具見宸翰輝煌,神功有赫,允垂億萬年盛典;行將鯨鯢永遁,海宇共慶昇平,波浪長恬,商漁咸歌樂業矣。所有敬謹懸掛天妃神祠御書匾額各日期,理合繕疏題報,伏乞皇上睿鑒施行。為此具本謹具奏聞。雍正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天妃誕降本傳
天妃,莆林氏女也。始祖唐林披公,生子九,俱賢。當憲宗時,九人各授州剌史,號九牧。林氏曾祖保吉公,乃邵州剌史蘊公六世孫州牧圉公子也,五代周顯德中為統軍兵馬使。時劉崇自立為北漢,周世宗命都點檢趙匡胤戰於高平山,保吉與有功焉。棄官而歸,隱於莆之湄洲嶼。子孚承襲世勳,為福建總管。孚子惟愨諱愿,為都巡官,即妃父也。娶王氏,生男一,名洪毅,女六,妃其第六乳也。二人陰行善,樂施濟,敬祀觀音大士。父年四旬餘,每念一子單弱,朝夕焚香祝天,願得哲胤為宗支慶。歲己未(周世宗顯德六年、九五九)夏六月望日,齋戒慶讚大士,當空禱拜曰:『某夫婦兢兢自持,修德好施,非敢有妄求,惟冀上天鋻茲至誠,早錫佳兒,以光宗祧』!是夜王氏夢大士告之曰:『爾家世敦善行,上帝式佑』。乃出丸藥示之云:『服此當得慈濟之貺』。既寤,歆歆然如有所感,遂娠。二人私喜曰:『天必錫我賢嗣矣』!
越次年,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九六○),三月二十三日方夕,見一道紅光從西北射室中,晶輝奪目,異香氤氳不散。俄而王氏腹震,即誕妃於寢室。里鄰咸以為異。父母大失所望,然因其生奇,甚愛之。自始生至彌月,不聞啼聲,因命名曰「默」。
幼而聰穎,不類諸女。甫八歲,從塾師訓讀,悉解文義。十歲餘,喜淨几焚香,誦經禮佛,旦暮未嘗少懈。婉變季女,儼然窈窕儀型。十三歲時,有老道士玄通者往來其家,妃樂捨之。道士曰:『若具佛性,應得渡人正果』。乃授妃玄微秘法。妃受之,悉悟諸要典。十六歲,窺井得符,遂靈通變化,驅邪救世,屢顯神異。常駕雲飛渡大海,眾號曰「通賢靈女」。越十三載,道成,白日飛昇;時宋雍熙四年丁亥(九八七)秋九月重九日也。
●窺井得符
妃少時,與群女閒遊,照粧於井中,忽見神人捧銅符一雙,擁井而上,有神侍仙官一班,仿佛迎護狀。諸女駭奔,妃受之不疑。少頃,乘虛而化。眾報父母及里鄰,視銅符果出神授,莫不驚異。自此符咒徑可辟邪,法力日見玄通。常身在室中,神遊方外,談吉凶禍福,靡不奇中。
●機上救親
秋九月,父與兄渡海北上。時西風正急,江上狂濤震起。妃方織,忽於機上閉睫遊神,顏色頓變,手持梭,足踏機軸,狀若有所挾而惟恐失者。母怪,急呼之,醒而梭墜,泣曰:『阿父無恙,兄沒矣』!頃而報至,果然。彼時父於怒濤中倉皇失措,幾溺者屢,隱似有住其舵與其兄舟相近,無何,其兄之舵摧舟覆。蓋妃當閉睫時,足踏者父之舟,手持者兄舵也。
●化草救商
嶼之西有鄉曰門夾,當港口出入之衝,■〈石多〉礁錯雜。有商舟渡此遭風,舟衝礁侵水,舟人哀號求救。妃曰:『■〈石多〉頭商舟將溺,可急拯』。眾見風濤震盪,不敢向前。妃乃擲草數根,化成大杉,排駕至前。舟因大木相附,得不沉。少頃,風漸平,浪漸息,舟中人相慶,皆以為天助。及閣岸整理舟楫,倏見大木瓢流,不知所向,詢鄉人方知化木附舟,悉神姑再造力。
●菜甲天成
湄洲有小嶼,住旁流中。一日,妃遊至其地。適母遣人以菜子油遺之。妃傾之地上。遂抽芽解甲,燦然青黃,布滿山堘。不煩播種,四時不絕,自生自熟於荒煙斷沁之間。莖幹花葉,可以薦神供佛,名曰菜子嶼。鄉人采之為仙葩神卉。至今猶野香鬱鬱;斥鹵之外,洵為勝概。
●掛席泛槎
妃時欲渡江,值舟中篷槳不備。舟子以風濤洶湧,不敢解纜。妃曰:『無事!此即草蓆代之』。令人懸於桅端。帆起舟駛,恍若鳧鷗之浮沫。白雲一葦,入水不濡,碧海孤帆,與波俱出。追狂飆而鼓棹,破巨浪而旋槎。觀者驚為飛渡。
●鐵馬渡江
時漁民往北採捕,海岸乏舟。妃渡水無楫,取簷前所懸鐵馬,鞭而策之,跨江如奔電追風。人見青驄行水,天馬騰空,且怪且愕。及登岸,又不見解鞍嘶秣,尤為驚異。
●禱雨濟民
妃年二十一歲時,莆大旱,山焦川涸,農民告困。通郡父老咸曰:『非神姑莫解此厄』!縣尹詣妃求禱。妃往祈焉。擬壬子申刻當雨。及期,日已午,烈燄麗空,片雲不翳。尹曰:『姑殆不足稱神乎』!未幾,陰霾四起,甘澍飄灑,平地水深三尺,西成反獲有秋。眾社賽日,咸懽呼頂禮,稱神姑功德不可思議!
●降伏二神
先是西北方金水之精,一聰而善聽,號「順風耳」,一明而善視,號「千里眼」。二人以金水生天,出沒西北為祟,村民苦之,求治於妃。妃乃雜跡於女流採摘中,十餘日方與之遇。彼誤認為民間女子,將近前,妃叱之,遽騰躍而去,一道火光如車輪飛越,不可方物。妃手中絲帕一拂,霾障蔽空,飛揚卷地。彼仍持鐵斧疾視。妃曰:『敢擲若斧乎』?遂擲下,不可復起。因咋舌伏法。越兩載,復出為厲;幻生變態,乘濤騎沫,滾盪於浮沉蕩漾之中,巫覡莫能治。妃曰:『江河湖海,水德攸鍾,彼乘旺相之鄉,須木土方可克之』。至次年五、六月間,絡繹問治於妃。乃演起神咒,林木震號,沙石飛揚。二神躲閃無門,遂拜伏願皈正教。時妃年二十三。
●龍王來朝
東海多神怪漁舟多溺。妃曰:「此必怪物為殃』。乃命舟鼓枻至中流,風日晴霽,頃望見水族輳集,錦鱗彩甲,跳躍煦沫,遠遠濤頭,擁一尊官類王子儀容,鞠躬嵩呼於前,水潮洶湧,舟人戰慄不已。妃曰:『不須憂』。傳示免迎。突然水色澄清,海不揚波,始知龍王來朝。以後凡遇妃誕辰,水族會洲前慶賀。是日,漁者不敢施罛下釣。
●收伏晏公
時有負海怪物曰「晏公」,每於水中趁江豚以噓風,鼓水妖以擊浪,翻溺舟楫,深為水途大患。妃遊至東溟,見一碧萬頃,水天涵泓,半晷間江心澎湃,舟子急呼曰:『桅舵搖撼矣』。妃令拋椗,見一神掀髯突睛,金冠繡袖,隨潮升降,觸纜拂檣,形如電掃雷震。妃色不動,顯出靈變。忽旋風翻浪,逆湃倒澎。彼伏神威,叩謝盪舟而還。但一時為法力所制,終未心服。繼假逞色相,變一神龍,挾霧翼雲,委蛇奔騰。妃曰:『此妖不除,風波不息』!乃拋椗中流。龍左翻右滾,機破技窮,仍還本象,唯見整然衣冠,儼一尊人,駐椗不動。妃命投下■〈糹律〉繩,彼近前附攝,不覺隨攝隨粘,牢固難解,飄蕩浮於水上。始懼而伏罪。妃囑之曰:『東溟阻險,爾今統領水闕仙班,護民危厄』。由是永依法力,為部下總管。
●靈符回生
歲祲疫氣盛行,黃(疑為莆字之訛)縣尹闔家病篤。吏告以湄嶼神姑法力廣大,能起死回生,救災恤難。尹齋戒親詣請救。妃曰:『此係天數。何敢妄干』!尹哀懇曰:千里宦遊,全家客寓,生死懸於神姑,幸憫而救之』!妃念其素稱仁慈,代為懺悔。取菖蒲九節,並書符咒,令貼病者門首,煎蒲飲之,病者立瘥。尹喜再生之賜,舉家造門拜謝。自此神姑名徹寰宇矣。
●伏高里鬼
高里鄉突有陰怪,含沙侵染百病。村人共詣神姑求治。妃知為山僻小木精作祟,取符咒貼病者考頭。眾如命而行,聞屋瓦響處,一物如鳥,拚飛而去。妃跡其所之,掃穴除之。比至,遽幻作一小鳥匿樹抄,只見渺渺林端,炎起一團黑氣。妃曰:『不可留此為桑梓憂』!追擒之。唯一鷦鷯唧唧。將符水一灑,鳥踏空而墜,並無形體,僅存一攝枯發。舉火焚之,突見本相,兀兀一小鬼子,叩拜曰:『願皈臺下服役』;收之。
先是符咒未至之前,一宵,於民間忽語人曰:『我將別,當饗我』!主人具儀禮宴之。次晨,符咒至,即從屋上出去。蓋亦預知法力難逃也。
●奉旨鎖龍
妃二十六歲春正月,霪雨至夏,淋漓弗止,閩浙盡罹其災。省官奏聞,天子命所在祈禱。莆人詣請神姑。妃曰:『上下多獲戾於帝,故龍為災,亦數使然。今既奉天子命,當除厥禍,為我邑造福』。見白虯奔躍衝突,又青、黃二龍洊盪於漭蒼之表。妃焚靈符,忽有神龍面王冠荷戟而前曰:『奉帝罰此一方,何可逆命』?妃曰:『誠知玉旨降災,但生民遭困已極,下界天子為民請命,當奏上帝赦之』。遂鎖住白虯,彼一青一黃尚騰波翻覆。妃乃焚香祭告。遽有金甲神人逐潮似追尋狀,天大霽,秋且告稔。有司特奏神姑鎖龍神功。奉旨致幣報謝。浙省水災亦漸平。
●斷橋觀風
吉蓼城西有石橋跨海,當周道往來之津。一日,忽怪風掃地,霹靂如雷,橋柱盡折,人病涉水。相傳風伯為災。妃往觀焉。遙望一道黑氣,噴薄迷天,知二孛為祟,因演出靈變,俾其遠遁;戒鄉人晦冥風雨,毋犯之。
●收伏嘉應、嘉祐
時有二魔為祟,一曰嘉應,一曰嘉祐;或於荒丘中攝魄迷魂,或於巨浪中沉舟破艇。妃至,遂逃於雲天杳渺之外。適客舟至中流,風翻將沉,見赤面金裝當前鼓躍。妃立化一寶貨舟拍浮而遊。嘉祐即舍客舟乘潮而前。妃以咒壓之,擊刺落荒,遂懼而伏。妃又從山路獨行,嘉應不知為民間美姝,將犯之。妃拂飛塵霾,彼遂幻變騰掀,終不越故處;若有限距而無門突出者,因悚然退避。但魔心未淨,歲餘復作蠱害。妃曰:『此物不歸正道,畢竟為妖為孽』。令人各焚香齋戒,奉符咒,自乘小艇象漁者遨遊煙波之中。嘉應見之,即衝潮登舟,坐於桅前,不覺舟駛到岸。妃佇立船頭,遽悔罪請宥,並收為將,列水闢仙班,共有一十八位。凡舟人值危厄時,披發虔請求救,率得其默佑。
●湄山飛昇
宋太宗雍熙四年丁亥(九八六),妃年二十九。秋九月八日,妃語家人曰:『心好清淨,塵寰所不樂居;明辰乃重陽日,適有登高之願,預告別期』。眾咸以為登臨遠眺,不知其將仙也。次晨焚香演經,偕諸姊以行,謂之日:『今曰欲登山遠遊,以暢素懷,道門且長,諸姊不得同行,傷如之何』!諸人笑慰之曰:『遊則遊耳,此何足多慮』。妃遂徑上湄峰最高處,但見濃雲橫岫,白氣亙天,恍聞空中絲管聲韻葉宮征,直徹鈞天之奏,乘風翼靄,油油然翱翔於蒼旻皎日間。眾鹹欷駭驚嘆,祗見屋虹輝耀,從雲端透出重霄,遨遊而上,懸碧落以徘徊,俯視人世,若隱若現。忽彩雲布合,不可復見。嗣後屢呈靈異,鄉之人或見諸山岩水洞之旁,或得之升降跌坐之際,常示夢顯聖,降福於民。里人畏之敬之,相率立祠祀焉,號曰「通賢靈女」。時僅落落數椽,而祈禱報賽,殆無虛日。
●顯夢闢地
湄嶼初建廟宇,甚窄狹。有長者之子善信,居山之西,妃乃托之夢曰:『我廟宇卑隘,為我擴之,當昌爾後』。是夜夫婦協夢,清晨造廟拜答,願依神命。乃闢地購金,增厥式廓,廟貌啟而維新焉。
●禱神起碇
季春有商三寶者,滿裝異貨,要通外國,舟泊洲前。臨發碇,膠弗起,舟人入水,見一怪坐碇不動。急報客,大驚。登岸詢洲人:『此方何神最靈』?或曰:『本山靈女極稱顯應』。遂詣祠拜禱。恍見神女優游碇上,鬼怪闢易,其碇立起。乃插香一瓣於祠前石間,祝曰:『神有靈,此香為證:願顯示征應,俾水道安康,大獲貲利,歸即大立規模,以答神功』。迨泛舟海上,或遇風濤危急,拈香仰祝,咸昭然護庇。越三載,回航全安。復造祠,見前所插瓣香,悉盤根萌芽,化成三樹。正值三月二十三日神誕,枝葉叢茂,香氣鬱鬱繽紛。商人奇其感應,捐金創建廟宇,煥乎改觀。及宋仁宗天聖中,神光屢現,善信者復感靈異,廣大其地,廊廡益增巍峨。
●枯楂顯聖
宋哲宗元祐元年丙寅(一○八六),莆海東有高墩,去湄百里許,常有光氣夜現。漁者疑為異寶,伺而視之,乃水漂一枯楂發燄,漁人拾置諸家。次晨視之,楂已自還故處。再試復然。當夕托夢於寧海墩鄉人曰:『我湄洲神女,其枯楂實所憑也,宜祀我,當錫爾福』。父老異之,告於制乾李公。公曰:『此神所棲也。吾聞湄有神姑,顯跡久矣。今靈光發見昭格,必為吾鄉一方福。叩神之庇,其在斯乎』!遂募眾營基建廟,塑像崇祀,號曰「聖墩」,禱應如響。
●銅爐溯流
宋哲宗元符初(元符凡三年,一○九八~一一○○),莆南六十里地名曰楓亭,其溪達海,系南北通津。戊寅,潮長時,水漂一銅爐,寶色燁然,溯流而至。鄉人觀者如堵,咸嘖嘖稱奇。眾下水取而藏之,是夕,楓人同得夢云:『我湄神也,欲為爾一鄉造福』。相傳異其事,爰備香花奉銅爐至錦屏山下,草構數椽祀焉。凡禱祝者無不應驗。里人林文可感神靈默祐,割田與眾募建以廣之。
●朱衣著靈
宋徽宗宣和四年壬寅(一一二二),給事中允迪路公奉命使高麗,道東海,值大風震動,八舟溺七,獨公舟危蕩未覆。急祝天庇護,見一神女現桅竿,朱衣端坐。公叩頭求庇。倉皇間風波驟息,藉以安。及自高麗歸,語於眾。保義郎李振素及墩人備述神妃顯應。路公曰:『世間惟生我者恩罔極,我等飄泊大江,身瀕於死,雖父母愛育至情,莫或助之,而神姑呼吸可通,則此日實再生之賜也』。復命於朝,奏神顯應。奉旨賜「順濟」為廟額,蠲祭田稅,立廟祀於江口。
●聖泉救疫
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一一五五)春,郡大疫。神降於白湖旁居民李本家曰:『瘟氣流行,我為郡請命於帝;去湖丈許有甘泉,飲此疾可瘳』。境內羅拜神賜。但此地斥鹵,疑無清流,以神命鑿之,及深猶不見泉。咸云此系神賜,勉加數鋤,忽清泉沸出,人競取飲之,其冷若醴。汲者絡繹於路,至相爭攘。朝飲夕瘥,人皆騰躍拜謝曰:『清泉活人,何啻甘露,真有回生之功』!乃甃為井,號曰「聖泉」。郡使者奏於朝,詔封「崇福夫人」。
●托夢建廟
紹興二十六年丙子(一一五六),以郊典特封為靈惠夫人。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莆城東五里許有水市,諸舶所集曰「白湖」。歲之秋,神來相宅於茲。章氏、邵氏二族人共夢神指立廟之地。丞相俊卿陳公聞之,驗其地果吉,因以奉神。歲戊寅(一一五八),廟成。三十年(一一六○),流寇劉巨興等嘯聚,直抵江口。居民虔禱於廟,忽狂風大震,煙浪滔天,晦冥不見,神靈現出空中。賊懼而退。既而復犯海口,神又示靈威,賊遂為官軍所獲。奏聞,天子詔加封「靈惠、昭應夫人」。
●溫臺剿寇
宋孝宗淳熙十年癸卯(一一八三),福建都巡檢羌特立奉命征剿溫州、臺州二府草寇。官舟既集,賊船蟻水面,眾甚懼。方相持之際,咸祝曰:『海谷神靈,惟神女夫人威靈顯赫,乞垂庇護』。隱隱見神立雲端,軿蓋輝煌,旗幡飛飆,儼然閃電流虹。賊大駭。俄而我師乘風騰流,賊舟在右,急撥棹衝擊之,獲賊首,並擒其黨,餘■〈舟宗〉四散奔潰,奏凱而歸。列神陰相之功,奏於朝,奉旨加封「靈慈、昭應、崇善、福利夫人」。
●救旱進爵
宋光宗紹熙元年庚戌(一一九○)夏,大旱,萬姓號呼載道。神示夢於郡邑長曰:『旱魃為虐,我為君為民請命於天,某日甲子當雨』。及期,果銀竹紛飛,金飆噴澍,焦林起潤,暵谷生春。郡邑交章條奏,天子詔神福民殊勳,應褒封進爵,頒詔進封「靈惠妃」以彰聖靈。
●甌閩救潦
宋寧宗慶元四年戊午(一一九八),甌閩苦雨,滂沱不止,漂屋蕩崖,春夏倉廩告匱,民不聊生。有司請蠲議賑。莆人虔禱於神。夜夢神示之曰:『人多不道,厥罰常陰,故上天困此一方人。今爾眾虔恭,我為爾奏於帝,帝矜之,越三日當大霽,且錫有秋之貺』。至期,果見扶桑破曉,暘谷春生,早禾得水而桀,西成大熟。省官奏聞,奉旨加封「助順」,以報厥功。
●平大奚寇
戊午秋,大奚寇作亂,調發閩省舟師討之,舳艫相接,將士枕戈。島寇巨艦銜尾而至,銳不可當。眾懼,各請神,香火以行。與賊遇於中流,彼居上風,難以取勝。眾禱於神曰:『願藉神力掃妖氛,上慰天子討叛之心,下救萬民蹂躪之苦』。頃刻間昏霧四塞,返風旋波,神光赫濯顯現。遂衝突無前,渠魁就擒,餘凶或溺或潰,掃蕩無遺。凱奏,具陳神陰佑大勳,奉旨詔神為國家討賊,其議加封號以答神庥。
●一家榮封
慶元六年(一二○○),朝廷以神妃護國庇民,功參玄造,人本乎親,慶自先貽,於是頒詔封妃父為「楨慶侯」,又改封「威靈侯」,又以顯赫有裨民社,加封為「靈感嘉祐侯」;母王氏封「顯慶夫人」;兄封「靈應仙官」;神姊封為「慈惠夫人」,佐神。
●紫金山助戰
宋寧宗開禧改元乙丑(一二○五)冬,金人僕散揆從八疊灘潛渡淮,聚哨淮甸,王師啟行北伐,人心洶湧,求庇於神。至直隸安豐,戎馮戒嚴。神示夢於將領異再遇等曰:『金人犯順,北顧貽憂,若等銳志克敵,吾當助威以佐天子』。初戰於花靨鎮,神現靈雲端。眾望空中若有萬馬馳騁狀,知為神力呵護,賈勇向前,大砲碎其酋長;賊遂卻。又會戰於柴金山,賊甚猖獗。臨陣時,復見旌旗閃空,將領嚴令督戰,兵士擁楯而進,敵乃披靡,獲馬百餘匹,斬馘數百人。賊復大聚合肥,聞雲端鏘鏘有劍戟聲,賊益懼,且戰且退,遂解合肥之圍。全師返旆,人唱鐃歌。天子聞神兵陰助,有護國大功,加封「顯衛」,以答神庥。
●助擒周六四
嘉定改元戊辰(一二○八)秋,草寇周六四哨聚犯境,舟艦不可勝計。時久旱後,人窮無賴者多,既困赤地,遂入綠林,乘亂劫掠,廬舍寥落。闔邑哀禱於神。神示之夢曰:『六四罪已貫盈,特釜中游魚耳;當為爾殲之』。越四日入境,喊聲動地,忽望空中有劍戟旗幟之形,各相驚疑,退下舟,遽衝礁閣淺。尉司駕艇追之,獲其首,餘凶悉就俘。寇平,境內悉安。奏上天子,奉旨加封「護國、助順、嘉應、英烈妃」。
●錢塘助堤
宋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浙省錢塘潮翻,江堤橫潰,大為都省患。波湧浩蕩,版築難施。都人號祝於神妃。忽望水波洶湧,時濤頭上艮山祠,若有所限拒而水勢倒流不前者,因之水不衝溢,堤障得成,永無氾圯之患。眾咸稱神力捍禦。有司特奏於朝,奉旨神功赫濯,大有裨於朝家,議加封號,以答靈感。
●拯興泉饑
寶祐改元(一二五三),莆與泉大旱,谷值騰湧,饑困弗支,老幼朝夕向祠前拜禱。夢神夜告曰:『若無憂,米艘即至矣』。
初,廣地賈客挺裝米上浙越,偶一夜神示夢曰:『興泉若饑,米貴,速往可得利』。客寤而喜謂神示必獲利滋倍,遂載入興、入泉。南艘輻輳,民藉以不饑,米價反平。郡人頗矜天幸,商人怏怏,言神夢不驗。詢其得夢之由,方悟神為二郡拯饑。又思前夕米艘即至之夢,果屬不虛。咸嘆再造神功,焚香拜謝。天子聞之,詔褒封「助順、嘉應、英烈、協正妃」。三年(一二五五),又以顯靈加封「靈惠、助順、嘉應、慈濟妃」。四年丙辰(一二五六),以浙江堤岸告成,加封「靈惠、協正、嘉應、善慶妃」。
●火燒陳長五
開慶改元,歲在己未(一二五九),陳長五兄弟縱橫海上,去來於興、泉、漳之間,殺掠逞凶,家無安堵,三那困。請命於神。郡守徐公夢神示之曰:『當殄此賊,以靖地方』。徐公素敬信神妃,即率寨官石玉等勵兵備之。朝廷督王憲使鎔克期剿賊。越八月,賊三舟入湄島,將屠掠蓼禧,禱於神,弗允,解衣偃臥廊廡下,悖慢不敬。俄有火焚其身,肉綻皮爛,痛楚哀呼。賊大懼,退遁舟中。神起順風,誘之出港,忽天日晦冥,大雨驟至。及開霽,賊三舟已在沙埔上膠淺不動,憲使王鎔曰:『此神授也,逆賊當殲滅矣』!揮兵急擊,賊奔潰,先擒長五。郭敬叔等帥兵追至莆禧,擒長六。長七乘潮退遁,後追至福清,並俘之,磔於市,脅從者罔治。徐公具陳神妃庇助之功,憲使奏上天子,勒議典禮,進封「顯濟妃」,兩司捐萬楮助修宮殿,以報神貺。
●怒濤濟溺
天曆元年(一三二八)夏,備海道萬戶府分司運糧,至大海,遭颶風驟起,巨浪連天,七日夜不息,人困力疲,運艘幾於翻覆。舟人哀號,仰禱神妃求佑。會日暮,有形從空而下,掩映舟中,輝耀如畫,宛見神靈陟降。少頃,怒濤頓平。船上覺異香繽鬱。自此水道無虞,徑抵直沽都省。奏聞,奉旨差翰林國史院學士普顏實理欽賫御香,馳驛致祭。
二年(一三二九),漕運復藉神妃默庇無失,加封「護國、輔聖、庇民、顯祐、廣濟、靈感、助順、福惠、徽烈、明著天妃」,遣官黃份等馳傳具禮,專詣湄洲特祭,並致祭淮、浙、閩海等處各神廟,共祭一十八所。
●神助漕運
至順元年庚午(一三三○)春,糧船七百八十只,自太平江路太倉劉家港開洋,遇大風突起,波撼星辰,桅檣飄蕩,數千人戰慄哀號。官吏懇禱於神妃,言未已,倏陰雲掩靄,恍見空中有朱衣擁翠蓋,佇立舟前,旋有火照竿頭,晶光如虹。舟人且驚且喜。無何,風平浪息,七百餘艘飄流四散,正集合整理篷漿解纜而進,又聞空中有語云:『可向東南孤島暫泊』,眾郎撐舟依孤島旁。方拋碇,江上狂飆迅發,暴雨倒峽。舟人相慰曰:『非神靈指示,我等皆在鼉宮蛟窟矣』!次日晴霽,遂達直沽交卸。中書奏神護相之功,奉旨賜額曰「靈慈」。
●擁浪濟舟
洪武七年甲寅(一三七四),泉州衛指揮周坐領戰船哨捕,忽遇颶風大作,衝泊閣礁。舟人環泣稽首,呼神妃求庇。黑夜間倏見神火懸空畢照,桅檣皆現。周喜曰:『吾聞海上危急時,得神火照耀,雖危亦安。神其佑我乎』!俄而巨浪躍起,將船蕩浮,從■〈石多〉隙真逾磯北,順流駛至岸邊。時天欲曙,差認港跡,始得無恙。歸至泉,立廟奉祀。仍運木赴湄嶼,修整宮殿。其杉木未載者,浮水面自飄流到湄,木頭各有「天妃」二字,眾皆奇之。自是重建寢殿及香亭、鼓樓、山門,復塑聖像,制旗鼓,沿途鼓欲,送至祖廟。
時又有張指揮領兵出海,默祝神妃保佑,果得顯應,由泉裝載大料來湄洲,構一閣於正殿之左,名曰「朝天閣」。
●藥救呂德
洪武十八年(一三八五),興化衛官呂德出海守鎮,得病甚危篤,求禱於神。夢寐間見一神女儼然降臨,命侍鬼持丸藥,輝瑩若晶珀,示之曰:『服此當去二豎』。正接而吞之,遽寤,香氣猶藹藹未散。口渴甚,取湯飲,嘔出二塊物,頓覺神氣爽豁,宿痾皆除,遂平復如初。是夕夢神云:『疇昔之夜,持藥而救爾者,乃慈悲觀音菩薩示現也,當敬奉大士』。呂德感神靈赫奕,遂捐金創建觀音堂於湄嶼。
●廣州救太監鄭和
永樂元年(一四○三),欽差太監鄭和等往暹邏國。至廣州大星洋遭風,舟將覆。舟工請禱於天妃。和祝曰:『和奉命出使外邦,忽遭風濤危險,身固不足惜,恐無以報天子,且數百人之命懸呼吸,望神妃救之』!俄聞喧然鼓吹聲,一陣香風颯颯飄來,宛見神妃立於桅端。自此風恬浪靜,往返無虞。歸朝復命,奏上,奉旨遣官整理祖廟。和自備寶鈔五百貫,親到湄嶼致祭。
●舊港戮寇
永樂三年(一四○五),欽差太監等官往西洋,舟至舊港,遇萑苻截劫,順流連艦而至,勢甚危急。眾望空羅拜,懇禱天妃。忽見空中旌旗旆旆雲巔,影耀滄溟,突而江流激浪,幟轉帆翻,賊艘逆潮不前。官兵忽蕩進上流,乘潮揮戈逐之,一擊而魁首就俘,再擊而餘孽遠潰。自此往返平靜。回京奏神功廣大,奉旨著福建守鎮官整蓋廟宇以答神庥。
●夢示陳指揮全勝
永樂七年(一四○九),欽差太監統領指揮陳慶等往西洋,賊覘知,垂涎寶貨,率數十艘於中流截劫。正值上風,奔流如飛,我舟被困,眾俱股慄。陳慶曰:『奉君命到此,數百人在茫茫大海中,須決雌雄,尚可生還。騎虎之勢,安可中下?兵法謂置之死地而後生,正在今日』!眾曰:『不若拜禱天妃』。慶從之。是宵,陳慶夢神語曰:『今夜風急,可乘昏霧,溯流而上,翌日佐爾一帆風,殲此醜類』!慶以告內使,棹向前。比曉,已居上流。賊逆風不得進。我舟離賊已遠。眾欲遠遁。慶復曰:『長江萬里,西國迢遙,回首不見家山。彼狡爾鯨鯤,豈能忘情於我?若飄泊偷安,恐賊黨出沒煙波,終入其網。今風信順便,殆神授也,急擊勿失』!遂勵兵奔衝而下。遠望神儼現空中,閃爍如虹如電。賊駭愕。風急舟騁,賊篷被官桅倒插破裂。陳慶揮刃越舟,賊首投水,鉤而俘之,餘悉就擒,獲貨物軍器無算。內使及陳指揮率眾叩謝神妃曰:『反敗為功,轉禍為福,再造之德,山高水深』。復命奏上,奉旨褒嘉,委官重置廟中器皿,親賫詣廟致祭。
●助戰破蠻
永樂十八年(一四二○)正月,倭寇哨兵渡海,欽差都指揮張翥統領浙江定海衛水軍防禦,距海相持。日本慣習水戰,分舟師據海口。我師樵汲道絕,兵士困甚,同叩禱天妃,拜請水仙。忽波心撼激,賊舟蕩漾浪中,撐東湧西,我舟與賊船首尾相擊。半晷間,賊篷繂繩斷,我舟中一兵披髮跳躍大呼曰:『速越舟破賊』!翥發令曰:『此神所命,先登者重賞』!遂奮勇衝殺,擒獲甚多,其投水死者不計其數;全收破蠻之功。事聞於上,奉旨遣御史劉麟、內官孔用、唐貞詣廟致祭,送長生鹿二對。
●東海護內使張源
永樂十九年(一四二一),欽差內使張源往榜葛剌國。於鎮東海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源急叩天妃求佑。言未畢,忽見狂風旋舞,中有赤旆飛揚。眾疑其不祥。須臾,風息浪平,舟人踴躍歡忭,皆曰:『頃赤旆飛揚,實神靈返颶之力』。及自外國還,特製袍幡詣廟拜謝。
本年,太監王貴通等又奉命往西洋,禱祝顯應。奏上,遣內官修整祖廟,備禮致祭。
●琉球救太監柴山
洪熙元年(一四二五)四月,欽差內官柴山往琉球,載神香火以行。至外洋,一夕,雲霧晦冥,山方假寐,夢神撫其几曰:『若輩有水厄,當慎之!吾將為汝解』。及寤,不敢明言,只嚴戒舵工加謹。正揚帆而進,突陰霾蔽天,濤翻浪滾,咫尺不相辨,孤舟飄泊於洪波之中,桅檣顛倒,舟中墜水者數人。舵工急取大板亂擲水中,數人攀木而浮,隨波上下,呼天求救,哀聲震天。迨薄暮,見燈光自天而來,風倏靜,浪倏平,舵工函撥棹力救,墮水者爭攀附登舟,感慶再生之賜。回京奏上,奉旨遣官致祭,拜答神功。
●庇太監楊洪使諸番八國
宣德五年庚戌(一四三○)十二月,欽差太監楊洪統領指揮千百戶及隨從人等,駕船大小三十只,裝載彩幣,賞賜阿丹、暹羅、爪哇、滿剌加、蘇門答刺、木骨都束、卜剌哇、竹步八國,虔恭奉祀神妃,朝夕拜禱保祐。一日,舟至中流,天日清霧,遠望大嶼橫峙海中,上多怪石,錯生海物。眾曰:『舟中沉鬱已久,盍登岸少舒』。各奪磴而上。又見旁有小磯,一女子攜筐採螺蜃,競赴磯迫視之。洪恐其肆慢,趨前呵止。女子忽不見。回首大嶼已沒,方知前所登嶼,即巨鰲浮現,其美女乃天妃現身救此數十人也。各叩首謝。歸奏上,奉旨賫香致祭。
●托夢除奸
嘉靖中,奸臣嚴嵩當權,殘害忠義。御史林公諱潤,擬附本糾之。夜間草藁未畢,乃曰:『似此必無兩靜,但含默非吾初志』。假寐几上,夢神妃語之曰:『權奸蠹國,公報主忠誠,必俞所奏,當不負厥梗直』。寤而嘆曰:『奸臣播虐忠良,神人共憤,天妃乃有除奸之靈!若此本得旨,當廟祀血食春秋』。果章奏而帝俞允,遂建廟於涵江東卓地面,以答英光。
●妝樓謝過
天啟乙丑、戊辰(一六二五、一六二六)間,萑苻草寇李魁奇出沒南溟,結夥入吉了抄掠,復迆■〈辶里〉到賢良港。港人擁神像江頭,示以神靈梓鄉,冀免擾害。神乃顯夢於酋長曰:『而焚掠了城,為禍酷烈,今尚欲困吾父母之邦,若不速退,將殲爾類』!仍嘯聚弗去。俄而狂飆躍浪,蕩散其舟,大舡沉溺,餘者淪落波中。自是悔罪乞宥,風且不靜。願起蓋梳妝樓一座,並塑聖像以謝過,乃得風靖。遂移舟出港,備牲醴、香花到湄,買置木料,裝運前來建造,俯伏叩拜。
●清朝助順加封
康熙庚申年(一六八○)二月十九日,舟師征剿,駐崇武,與敵對壘。夜夢天妃告之曰:『吾佐一航北汛,上風取捷,隨使其遠遁』。次日,果得北風驟起,敵遂披靡,大敗而退。至二十六日舍廈門入臺灣。內地海宇,自是清寧。萬將軍大感神助,立即具本奏神保祐之力。聖上甚慰陰功,欽賜御香、御帛,差官賫詔到湄廟加封致祭。
●起蓋鐘鼓樓及山門
大總督姚奉命征剿,以海道艱虞,風波險阻,不易報效,中心懇摯,極力圖維,素信神靈赫濯,禱應如響,懇祈陰光默佑,協順破逆。於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差官到湄洲祖廟,就神前致祝許願,俾不負征剿上命,即重修宮殿,答謝鴻庥。乃於二十二年(一六八三)三月二十三日天妃悅旦,特委興化府正堂蘇到湄廟設醮致祭,隨帶各匠估置木料,擇吉起蓋鐘鼓二樓及山門一座;宮宇由是壯觀。
●大闢宮殿
大總督姚時議征剿,雖不辭責重任大之艱,而逾塹越滄,不無風波飄蕩之慮。一片忠誠孚格,惟恃神靈默相。以故天威一震,寰服人心,於康熙二十二年七月初旬,臺灣果傾心向化,舉島輸誠。總督捧頒恩敕前至臺灣,因少西北正風,又恐逗留詔命,自福省放舟,於八月二十三日親到湄洲,詣廟具疏神前,虔祝順風,願大闢殿宇,以報神功。於是神前拈;。準將東邊朝天閣改為正殿。舟尚未開,二十五夜見船上放光,深感神明有赫,即捐金付興防廳張同、同知林昇估價置買木料,乃邊朝天閣另為起蓋。遂擇吉建造正殿,已經安基豎樑,緣興防廳張丁艱謝事。
·總督祈禱疏文·
福建總督姚啟聖謹抒愚衷、上請天妃主裁而言曰:四海廣闊,惟神是憑;風濤順逆,亦惟神是主。是神之權大、德尊,適足侔天地而並日月也。今者,荷神有靈助,除六十年猖狂之大寇,竟停五、六月颱颶之大風,除生靈之大害,立朝廷之殊功。啟聖得以安享太平,皆尊神之默佑也。今啟聖親總舟師,遴福寧州總兵黃大來、參政道劉仔捧頒恩敕前至臺灣,因尚少西北正風,是以越廟求神,冀借一帆,早到臺地。啟聖百叩稽首之下,見廟貌尚有未妥,寸心甚為不安;況正殿朝南,而朝天樓、山門各俱西向、亦非宜於神靈之所憑依也。今啟聖議以正殿既朝南,則朝天樓、鐘鼓樓、山門俱宜開闢朝南。此為一議。如神意定於朝西,則門山、鐘鼓樓止須蓋完,惟將朝天樓升高改為正殿,而以原廟為神寢宮。此又為一議。若神意不準二議,原欲仍舊向,啟聖亦惟神是聽,不敢有違。啟聖既經目擊,不敢吝惜,敬陳三議,分列三闢,惟神裁定!
●托夢護舟
隨征同知林昇同總兵官遊澎奉委往撫臺灣,於康熙二十二年九月初五日由湄洲放洋,初六晚至臺灣。十五日自彼開駕,而十八夜夢天妃在船;有四人戴紅帽從水仙門而上,問其所來,答曰:『舟船有厄,將為爾護』。十九早,舟過柑桔嶼,舟次擱淺,舵折四尺,將溺,眾驚懼,投拜神前,懇求庇祐。倏見天妃現身降靈保護,乃得平穩。十九晚收進八罩,報復成功。總督慰甚。同知林昇到家虔誠答謝。
●湧泉給師
靖海將軍侯施於康熙二十一年十月奉命征剿,大師雲屯於平海。此地斥鹵,樵汲維艱。只有神宮前小井一口,甚淺,當炎天旱候,尤為枯竭;數萬軍取給炊爨,弗繼。將軍侯乃祝諸神,以大師札住,願藉神力,俾源源可足軍需。禱畢,而泉水湧溢,真不異耿恭拜井之奇。因是千萬軍取用不竭。爰額之曰「師泉井」,作師泉誌以著神庥。
·師泉井記·
今上御極之二十一載壬戌孟冬,予以奉命統率舟師,徂征臺灣。貔虎之校,犀甲之士,簡閱而從者三萬有餘。眾駐集平海之澳,俟長風,破巨浪,以靖掃鮫窟。爰際天時暘亢,泉流殫竭,軍中取汲之道,遙遙難致。而平澳遷徙之壤,介在海陬,昔之井廛,盡成堙廢。始得一井於天妃行宮之前,距海不盈數十武,漬鹵浸潤,厥味鹹苦。其始未達深源,其流亦復易罄。詢諸土人,咸稱是井曩僅可供百家之需,至隆冬澤愆水涸,用益不贍。允若茲,則三軍之士所藉以朝饔夕餐者果奚恃歟?
予乃殫攄誠愫,祈籲神聰。拜禱之餘,不崇朝而泉流斯溢,味轉甘和。綆汲挹取之聲,晝夜靡間,歕湧滋溉,略不顯其虧盈之跡。凡三萬之眾,咸資飲沃,而無呼癸之慮焉。自非靈光幽贊,佐佑戎師,殲殄妖氛,翼衛王室,未有弘闡嘉祥,湛澤汪濊,若斯之渥者也。因鐫石紀異,名曰師泉,昭神貺也。
在易,地中有水曰師。師之行於天下,猶水之行於地中;既著容民畜眾之義,必協行險而順之和。是知師以眾正,乃克副大君討貳撫順、懷柔萬邦之命。而揚旌海外,發軔涯涘,神異初彰,闓惠覃布,誕惟聖天子赫濯之威,以致百靈效順,山海徵奇,亶其然乎!
昔貳師劍刺大宛之山,而流水溢出;耿恭拜禱■〈硫,足代石〉勒之井,而清泉奔湧;並能拯軍士於渴乏,著萬里之奇功。乃今井養不窮,三軍獲福,予之不敏,曷以答茲鴻嘉之賜哉!是用勒之貞珉,以誌不朽云。
●燈光引護舟人
將軍侯施於康熙二十一年十月舟次平海。因謀進取,於十二月二十六夜開船。一宵一日,僅到烏坵洋,因無風不得行,令駕回平海。未到澳而大風倏起,浪湧滔天,戰艦上下,隨濤浮漾外洋,天水淼茫,十無一存之勢。次早風定,差船尋覓。及到湄州澳中,見人船無恙。且喜且駭曰:『似此風波,安得兩全』?答曰:『昨夜波浪中,我意為魚腹中物矣!不意昏暗之中,恍見船頭有燈籠,火光晶晶,似人挽厥纜而徑流至此』。眾曰:『此皆天妃默佑』!即棹回報上。將軍侯因於康熙二十二年正月初四早,率各鎮營將領赴湄致謝,遍觀廟宇,捐金調各匠估價買料,重興梳妝樓、朝天閣,以顯靈惠。
●澎湖神助得捷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內,將軍侯奉命征剿臺灣。澎湖系臺灣中道之衝,萑苻竊踞,出沒要津,難以徑渡。侯於是整奮大師,嚴飭號令。士卒舟中,咸謂恍見神妃如在左右,遂皆賈勇前進。敵大發火砲,我舟中亦發大砲,喊聲震天,煙霧迷海。戰艦銜尾而進,左衝右突,凜凜神威震懾,一戰而殺傷彼眾,並淹沒者不計其數。其頭目尚踞別嶼,我舟放砲攻擊,遂伏小舟而遁。澎湖自是肅清。
先是,未克澎湖之時,署左營千總劉春夢天妃告之曰:『二十一日必得澎湖,七月可得臺灣』。果於二十二日澎湖克捷,其應如響。又是日方進戰之頃,平海鄉人入天妃宮,咸見天妃衣袍透濕,其左右二神將兩手起泡,觀者如市。及報是日澎湖得捷,方知此時即神靈陰中默助之功。將軍侯因大感神力默相,奏請敕封,並議加封。奉旨:神妃已經敕封,即差禮部郎中雅虎等賫御香、御帛到湄,詣廟致祭。時將軍侯到湄陪祭,見佛殿僧房尚未克竣,隨即捐金二百兩湊起。
●琉球陰護冊使
康熙二十二年,欽差冊封琉球,賜蟒玉正一品汪、林等官時在福省,於六月二十日諭祭天妃於怡山院。是時東風正猛,不意行禮甫畢,旗幟忽皆北向,遂解纜而行。所有應曆水程,悉若飛渡而下,才二晝夜即到馬齒山,遽至那霸港,直達迎恩亭前。琉球之人皆謂從來封駕未有若此飛渡而來。迄夫典禮告竣,開駕而回,狂濤震撼,巨浪滔天。舟中人皆顛覆,煙灶等物盡委逝波,茫無彼岸,誠萬難獲全。天使官肅將簡命,共籲神妃求佑:『返節無恙,當為奏請春秋祀典,永荷神庥』!虔禱方終,神應如響。黑夜中漂泊,眾見舟竿上有二燈籠光焰在前。時束桅鐵箍巳斷十三,桅應散而尚全;系篷之頂繩斷不可續,篷宜墮而猶懸:桅拴裂逾尺,桅應倒而仍柱。船不及壞,因急駛往歸閩海港。中使□□□□□復□奏請春秋(以下殘闕十餘字)。
●附錄
●天上聖母源流因果目次
第一章求佳兒大士賜丸……………………………………………………………(五一)
第二章聞異香我氐后降世…………………………………………………………(五一)
第三章遇道人秘傳玄訣……………………………………………………………(五一)
第四章窺古井喜得靈符……………………………………………………………(五一)
第五章運神機停梭救父……………………………………………………………(五二)
第六章聞疾呼失柁哭兄……………………………………………………………(五二)
第七章資民食瀉油生菜……………………………………………………………(五二)
第八章渡滄海指席為帆……………………………………………………………(五二)
第九章救舟人小草成杉……………………………………………………………(五三)
第十章解旱災甘霖沛野……………………………………………………………(五三)
第十一章策鐵馬代楫渡江…………………………………………………………(五三)
第十二章收神將演咒施法…………………………………………………………(五三)
第十三章率水族龍子來朝…………………………………………………………(五四)
第十四章投法繩晏公歸部…………………………………………………………(五四)
第十五章莆田尹求符救疫…………………………………………………………(五四)
第十六章高里鬼現相投誠…………………………………………………………(五四)
第十七章逐雙龍春夏雨止…………………………………………………………(五五)
第十八章驅二孛南北津通…………………………………………………………(五五)
第十九章破魔道二嘉伏地…………………………………………………………(五五)
第二十章證仙班九日昇天…………………………………………………………(五六)
第二十一章示地利創始建廟………………………………………………………(五六)
第二十二章驅水怪咸願捐金………………………………………………………(五六)
第二十三章憑枯楂聖墩玄廟………………………………………………………(五六)
第二十四章得銅爐錦屏建祠………………………………………………………(五七)
第二十五章護糧船額頒靈惠………………………………………………………(五七)
第二十六章療民疫井號聖泉………………………………………………………(五七)
第二十七章答神庥千秋崇祀………………………………………………………(五七)
第二十八章助皇師一將成功………………………………………………………(五八)
第二十九章止陰潦轉歉為豐………………………………………………………(五八)
第三十章除水患收魔為將…………………………………………………………(五八)
第三十一章明前跡神槎再現………………………………………………………(五八)
第三十二章助討逆合家受封………………………………………………………(五九)
第三十三章顯聖威金人碎首………………………………………………………(五九)
第三十四章率神將周寇亡身………………………………………………………(五九)
第三十五章錢塘江遏水成堤………………………………………………………(六○)
第三十六章興泉郡招商買米………………………………………………………(六○)
第三十七章廟廊下火焚惡黨………………………………………………………(六○)
第三十八章波濤中默佑漕船………………………………………………………(六○)
第三十九章現火光明師無恙………………………………………………………(六一)
第四十章授丸藥呂德回生…………………………………………………………(六一)
第四十一章聞仙樂鄭和免險………………………………………………………(六一)
第四十二章過小磯楊洪脫災………………………………………………………(六一)
第四十三章草彈章託夢除奸………………………………………………………(六二)
第四十四章憫軍行流泉解渴………………………………………………………(六二)
第四十五章平澎湖陰麾神將………………………………………………………(六二)
第四十六章過硈夢祐王臣…………………………………………………………(六二)
第四十七章晝夜順風護冊使………………………………………………………(六三)
第四十八章春秋崇祀沛皇恩………………………………………………………(六三)
第四十九章佑漕船利運天津………………………………………………………(六三)
第五十章送冊使奉詔中山…………………………………………………………(六四)
第五十一章警憊兵顯靈上海………………………………………………………(六四)
附:天后本支世系考…………………………………………………………………(六五)
賢良港祖祠考…………………………………………………………………………(六五)
湄洲廟考………………………………………………………………………………(六六)
冊使顯應記九則………………………………………………………………………(六七)
述異記二則……………………………………………………………………………(六九)
汪冊使靈異記二………………………………………………………………………(七○)
莆田令顯應記二則……………………………………………………………………(七一)
蘇總兵靈應事…………………………………………………………………………(七四)
●第一章求佳兒大士賜丸
天后,林氏女也。先世自唐迄宋,代有功績,世勳承襲,遂家於莆田。父惟愨公尤好善樂施,敬奉大士,年四旬餘,止一子,焚香祝天,願得佳兒。己未六月,夜夢大士告曰:『上帝式佑爾善』;授以丸藥,遂孕。
●第二章聞異香我后降世
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三月二十三日,方夕,紅光射室,異香氤氳,乃誕天后,為惟愨公第六女也。
●第三章遇道人秘傳玄訣
后生而聰穎。八歲悉解文義,十歲即好佛經。十三歲,遇老道士曰:『若具佛性,應得度入正果』;授以玄微秘法。
●第四章窺古井喜得靈符
后年十六,時與諸女遊,窺古井,忽見神人捧銅符一雙,上有仙官擁護;群女駭奔,后受之不疑。自此法力玄通,屢顯神異。
●第五章運神機停梭救父
時值九秋,后父、兄兩舟濟海,西風正急,波濤震奔。后方織,忽心動,遂閉睫神馳,手持梭,足踏機軸,若有所挾而恐失之之意。
●第六章聞疾呼失柁哭兄
機上凝神,毋怪急乎。后醒而泣曰:『父得保全,兄已沒矣』!始知頃所足踏者父之舟,手持者兄之舵。呼醒舵摧,竟不獲救。
●第七章資民食瀉油生菜
湄有小嶼,在旁流中。后遊其地,適母遺以菜子油,后即傾地;皆抽菜甲,燦然青黃,布滿山塍。至今四時不絕,遂名為「菜子嶼」。
●第八章渡滄海指席為帆
一日,后欲渡海,舟楫不整,舟人難之。后指草席曰:『無妨,即此可憑矣』。懸之竿,若鳧鷗之出沒,追狂飆而鼓棹,破巨浪而旋槎。觀者驚為飛渡。
●第九章救舟人小草成杉
嶼西有山曰夾山,礁石林立,船不敢近。一日,風濤震撼,舟人哀號,人莫能救。后擲草數根,化成大杉排空,舟得以附焉。
●第十章解旱災甘霖沛野
后年二十一,莆田大旱,父老咸稱『非神姑莫解』。尹詣請,許之,擬壬午申刻當雨。至期,大沛甘霖,遂獲有秋。人皆歡呼頌德。
●第十一章策鐵馬代楫渡江
一日,渡江無楫,遂策簷前鐵馬,快若奔騰,人駭為青驄。行水上天,馬驟空中,只不見其解鞍嘶秣耳。
●第十二章收神將演咒施法
后年二十三,收順風耳、千里眼為將。先是二神為祟西北,民間苦之,求治於后。后曰:『此金水之精,乘旺所鍾,我當以火土克之』。乃演咒施法,二神遂懼而皈依焉。今俱封為將軍。
●第十三章率水族龍子來朝
東海多神怪,后乃命枻中流,風日澄霽,中見水族駢集,龍子鞠恭於前。後敕免朝,即退。至今天后誕辰,猶然慶賀;是日漁者不敢施罟下網。
●第十四章投法繩晏公歸部
有晏公者,浮海為怪。后先施法力制之;雖仗神威,未能誠服。後又逞色變龍,興濤滾浪,來犯后舟。后投下■〈律,糸代彳〉繩,隨攝隨粘,牢固難解,始懼而伏罪,后囑曰:『東溟險阻,爾當護民』。收為部下總管。
●第十五章莆田尹求符救疫
歲祲疫,莆田縣尹闔家病篤,吏告以請救,尹乃齋戒詣求。后曰:『此天災,何敢妄乾;念其仁慈素著,代為懺悔』。取菖蒲九節,書符貼,並煎飲之,立瘥。自此名徹寰中矣。
●第十六章高里鬼現相投誠
高里鄉突有陰怪為祟。人咸求治於后。符咒貼處如鳥飛遁。後跡其穴,掃除,見一團黑氣中惟鷦鷯小鳥踏空而墜,化為枯髮;焚之,即現本相,乃一小鬼也,叩拜投服焉。
●第十七章逐雙龍春夏雨止
后年二十六歲,自春至夏,霪雨不止。省官奉天子命,所在祈禱。莆人詣請於后,后允為邑造福。后見白虯奔躍,二龍遊盪,乃畫靈符鎖住白虯,遽有金甲神人逐二龍遁。莆即大霽,秋且告稔。奉旨致幣報功。
●第十八章驅二孛南北津通
吉蓼城西有橋跨海,南北通津。忽一日,怪風掃地,橋柱盡折,行人病涉焉。后知二孛為祟,遙見黑氣沖霄,即演靈術驅之。人渡如故。
●第十九章破魔道二嘉伏地
時有二魔:一曰嘉應,一曰嘉佑。或於荒坵中,或於巨浪中為害。或於客舟中流現赤面金裝,當前鼓躍。后化寶舟,出沒波濤間,嘉佑舍客舟而就后船。后以咒壓之,遂懼伏。嘉應從山路犯后,后拂塵霾,任其騰躍,終不越故處,遂悚懼而遁。然魔心未淨,後歲復作,乃得歸正。
●第二十章證仙班九日昇天
宋太宗雍熙四年丁亥重九日,同諸姊登高。於湄峰山巔,恍聞空中絲管韻葉,八音齊奏,仰見鑾輿翠蓋,儀皂幢旛,雜踏而至。後乃跨雲而上,眾咸欷歔驚異。俄而彩雲佈合,不復見矣。嗣后屢呈靈異。相率立祠,號曰「通賢靈女」。
●第二十一章示地利創始建廟
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丙子,以郊典特封「靈惠夫人」。次年秋,神來相宅,取莆城東之水示民曰;『白湖夢示章、邰二族』。丞相陳后卿聞之,驗地果吉,興工創建廟宇。
●第二十二章驅水怪鹹願捐金
商人三寶貨船忽椗膠不起。舟人入水,見一怪坐椗。各驚惶,詣祠祈禱。恍見神后飄渺前來,怪即遁,椗立起。三寶許願捐金,改觀廟貌。
●第二十三章憑枯楂聖墩立廟
宋哲宗元祐元年丙寅,莆東有墩常現光,跡之,一枯楂也。漁人拾之歸,楂自還故處。再試亦然。鄉人獲夢,知楂為神所憑。制幹支公聞之,募建廟,號為「聖墩」。
●第二十四章得銅爐錦屏建祠
哲宗元符初,莆之南有地曰楓亭,其溪通津達海。戊寅潮長時,漂一銅爐,寶光陸離。楓人收之,同夢后囑。爰備香花,奉至錦屏山下建祠以祀。
●第二十五章護糧船額頒靈惠
元文宗至順元年庚午春,糧船開洋遇風,桅檣漂蕩,戰慄哀號。忽祥雲靄靄,見空中朱衣擁蓋,燈火垂光。既而風息,得獲全安。奉旨賜額曰「靈惠」。
●第二十六章療民疫井號聖泉
宋孝宗乾道二年春,大疫。神降於民李本家言曰:『白湖旁,可鑿泉得飲,以除疫病』。果然,泉味清冽,飲如甘露,朝吸而夕瘥焉。人感回生之功,甃為井。號曰「聖泉」。
●第二十七章答神庥千秋崇祀
海邦履險,臨於不測之機;神靈呵護,應於非常之際。或化蝴蝶、蜻蜓,繞桅檣而垂引;或令瑞禽、燕雀,示舟楫以無虞。至於明燈璀璨,慈悲靈濟於若隱若現之間,瑞氣氤氳,顯赫神通乎可望可即之下,總在一誠可格,未可思議名言者也。
●第二十八章助皇師一將成功
孝宗淳熙十年癸卯,福建都巡檢羗特立奉命征勦溫、臺二府草寇,相持意怯,共祝神靈垂庇。恍見神立雲端,旗幡飛飆,儼如虹電。我師乘風騰流,賊舟在後,急撥棹擊之,獲其首而擒其黨。請於朝,更加封焉。
●第二十九章止陰潦轉歉為豐
宋寧宗慶元四年戊午,甌閩霪潦,民不聊生。禱於神,夢曰:『人多不道,上天困此一方耳。予念若輩恭虔,奏請矜赦』。越三日大霽,且錫有秋。
●第三十章除水患收魔為將
后念嘉應未歸正道,究為妖孽,乃化一舟乘之。應見,即衝潮登舟,坐於桅前。及岸,見后立船頭,應乃倉皇請宥,並收為將。
●第三十一章明前跡神槎再現
莆東寧海橋頭,眾方渡,見光中縹渺,浮一古木,其狀絕異。順流而前,人莫之識。至夕,鄉人得夢,知當年顯應神槎云。
●第三十二章助討逆合家受封
大奚寇作亂,閩師討之。賊勢甚銳,眾請香火以行,得藉神威,返風旋波,擒其渠魁,掃蕩無遺。具奏陰佑大勳,詔議加封,合家榮贈。寧宗慶元六年,朝廷以神妃護國庇民,功參玄造。人本乎親,慶自先貽。於是頒詔,封妃父為「積慶侯」,又改封「威靈侯」。又以顯赫有裨民社,加封為「靈感嘉祐侯」。母王氏,封「顯慶夫人」。兄封「靈應仙官」。神姊封為「慈惠夫人」。
●第三十三章顯聖威金人碎首
宋寧宗開禧改元乙丑,金人僕散揆潛渡淮,王師啟行,夢神告曰:『吾當助威』。初戰花靨鎮,再戰紫金山,三戰合淝,皆雲端顯聖。王師賈勇,賊將披靡,大砲碎其酋長,斬馘無算。上聞,加封「靈惠」。
●第三十四章率神將周寇亡身
寧宗嘉定改元戊辰,草寇周六四犯境。災後,人民無賴,既困赤地,遂入綠林,劫掠日盛。尉師襲之,夢神示助。越四日入境。忽見空中有旗幟之影,賊驚懼退舟,遽衝礁擱淺。尉師駕艇追之,獲其首,餘凶悉平。奏上加封。
●第三十五章錢塘江遏水成第隄
宋理宗嘉熙元年,錢塘潮決潰隄,湧波為患。郡人號祝。忽望艮山祠若有限拒,水勢倒流,人得以施版築,遂獲隄成。
●第三十六章興泉郡招商買米
理宗寶祐改元,興、泉旱,饑困弗支,求禱者絡繹。神乃示夢云:『若無憂米即至矣』!因又示夢廣商云:『興、泉苦饑,速往可倍利』。舶集價平共相怏怏。人語感夢之由始悟救二郡生靈也。
●第三十七章廟廊下火焚惡黨
理宗開慶改元己未賊陳長五兄弟三人殺掠興、泉、漳三郡。八月,賊三舟入湄島,登岸,據廟裸體偃臥。神火燒之,退遁舟中。忽而晦冥,誘之出港,擱淺。憲使王鎔會兵擊之,至福清俘磔,乃神助之力也。詔復加封「顯濟」。
●第三十八章波濤中默佑漕船
元文宗天曆元年,運漕入海遇風,七晝夜不息。舟人哀禱。見燈光從空掩映,異香
馥郁,遂爾波恬浪靜。奉旨遣官致祭浙、閩等處廟一十五處,並加徽號。
●第三十九章現火光明師無恙
明太祖洪武七年,泉州衛指揮周坐領戰船哨捕,遇風擱淺。舟人環呼神救。忽見神火熒煌,俄而巨浪送船進港。指揮周立廟泉州以報德。
●第四十章授丸藥呂德回生
洪武十八年,興化衛呂德疾篤,夢神授丹,令吞之,嘔物二枚,遂痊。復夢告曰:『救爾者,乃大士示現,爾當敬奉之』!德乃捐金建觀音堂於湄。
●第四十一章聞仙樂鄭和免險
明成祖永樂元年,欽差太監鄭和等往暹羅,經大星洋,舟將覆。禱之。俄聞天樂浮空,異香縹渺,宛見神立桅左,返風滅浪,乃得掛帆。奏請遣官致祭。
●第四十二章過小磯楊洪脫災
明宣宗宣德五年。欽差太監楊洪等賫賜物於諸番。一日,至中流,見大山橫峙。舍舟登山,以舒沉鬱。見旁一小磯,有女子攜筐採螺,因往觀之。其大山忽不見。大山者,巨鰲也。方知神后點悟云。
●第四十三章草彈章託夢除奸
明世宗嘉靖間,嚴嵩專權誤國。御史林潤擬糾彈草。假寐間,夢神告曰:『公心忠誠,本上必准』。後果然。遂建廟於涵江。
●第四十四章憫軍行流泉解渴
康熙二十一年十月,靖海將軍侯施奉命征勦,師屯平海,地多斥鹵,樵汲維艱。惟神宮前一小井,炊爨弗繼。將軍求禱之,而清泉氾溢,不異耿恭拜井之奇。爰曰「師泉」,作誌以著靈顯。
●第四十五章平澎湖陰麾神將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將軍侯奉命征臺,路過澎湖。萑苻竊踞要津,難以經渡。於是整奮大師,連發火砲。恍見神麾旗率將助戰,遂克共眾。欽差賫御香帛致祭。
●第四十六章過■〈石甘〉硈夢祐王臣
康熙二十二年,總督姚既基臺灣。有隨征同知林昇、總兵遊澎自臺回,夢帶紅帽四
人至前。問所從來。曰:『護爾』。及過■〈石甘〉硈,舵折將覆,竟無虞;並見天后護焉。
●第四十七章晝夜順風護冊使
康熙二十二年,欽差汪楫、林麟■〈舟皮〉等冊封琉球。正東風甚猛,諭祭於怡山院,甫畢,而南風三畫夜,直達迎恩亭。琉球駭為飛渡。復命,奏請春秋祀典。
●第四十八章春秋崇祀沛皇恩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冊封琉球使海寶、徐葆光等往返海道,風少不順,則祈禱天后,即獲安吉。後復命,奏準春秋祀典。
●第四十九章佑漕船利運天津
道光六年,江南漕船從上洋海運。二月二十六、七等日,西北風暴大作,勢甚猛烈。漕船正抵黑水大洋,迭遭風暴,各船齊下太平筐■〈竹上亶下〉,隨風漂淌,歷數日夜。危急之頃,若有神助。往返水程幾萬里,一千餘號漕船齊抵天津,米石毫無漂失。在船舵工、水手二、三萬人並未損傷一名,尤為向來未有之事。巡撫陶奏請,海運化險為平,顯應尤著,加封「安瀾利運」扁額。
●第五十章送冊使奉詔中山
道光十九年己亥,冊封琉球國正使翰林院修撰林鴻年、副使翰林院編修高人鏗途中兩次猝遇風暴。正在汪洋萬頃之中,人力莫施,舉舟惶悚。虔誠祈禱,皆獲化險為夷。奏請加封「澤潭海宇」四字。
●第五十一章警憊兵顯靈上海
道光二十一年,英夷犯浙,蘇松戒嚴。有客兵駐札上海潮州會館,裸臥神前,穢褻殊甚。七月十五夜,兵於夢中似有人擊,駭奔呼救。鄰人亦驚起。但見黑衣人無數,提械追擊。從此兵皆叩頭悔罪焉。
●天后本支世系考
唐天子詹事諱披,生九子,皆官刺史,世稱九牧。第六子唐邵州刺史,謚忠烈,諱蘊,生子諱願。願生四子。第三子圉,仕閩王審知為州牧,即后之高祖也。子保吉,棄官隱於賢良港。保吉生子孚,為福建總管。孚生惟愨,為都巡官。惟愨生洪毅及六女。后,其第六女也。洪毅生一子,傳數世而成巨族,皆居於港。現分為六房。其祖祠所奉,乃本支之先代也。所修家乘,昭穆亦復秩然。世有以后尊榮,奄為己房所出,將其先代而改易之。按后之高曾祖父兄皆出仕,其父兄又經敕封,奚堪泯沒?當年端州刺史公房提學(諱麟■〈舟皮〉)所作序文,已昭然可考,毋煩置辨。又有云:后父名願,不應犯六世祖諱;細思五代遞及宋初,紛紛多事,且托處海濱,想亦末計及此。今閱其祖祠神主及其族譜,皆稱惟愨,則相傳名願者非。
●賢良港祖祠考
港之祖祠,前代已有建立。明永樂十九年,上以天后屢著靈異,聞祖祠圯壞,特命內官赴港修整。及嘉靖時,倭人擾攘,民居盡被燬,獨祠不壞。祠內供奉始祖唐邵州刺史公暨后之高曾祖父兄並后寶像。順治辛丑年,奉文遷界,子姓將神主寶像暫寄於涵江天后宮,祠遂圯。康熙二十年,展界復回,鄉人同子姓鳩工建造,赴涵請歷代神主供於寢堂,寶像供於中廳。春秋二祭,皆在於斯。
世傳祠內寶像係異人妝塑,各處供奉之像皆不能及。以遷界寄奉涵江。至復界時,子姓到涵請回。涵之里人不肯。乃同詣神前卜筊,得九十九聖筊。涵江里人遂備船,用綵亭鼓吹,送寶像登舟。船甫開,雷雨驟至,隨船之後,而船不沾濡。既入祠,雷雨大作,水溢堂廡。鄉族之人不能行禮,口祝於后。雷雨即時屏息,風掃地乾。瞻拜者莫不詫異。嗣後凡有到祠請香火者,多有雷雨隨之,至今猶然。
●湄洲廟考
天后於宋雍熙四年九月九日到湄洲飛昇,里人立祠祀焉。僅落落數椽,而祈禱報賽殆無虛日。後有商人三寶感戴神庥,捐金創建廟宇。宋仁宗天聖中,神光屢現,荷庇佑者鳩資廣大其地,廟廡益增巍峨。明洪武七年,指揮周坐重建寢殿、香亭、鼓樓、山門,復塑寶像。又有張指揮建一閣於正殿左邊,名朝天閣。永樂初年,詔擴大廟宇,不時致祭。宣德六年,遣官修整廟宇。國朝康熙二十二年,總督姚起蓋鐘鼓樓山門,又將東邊朝天閣改為正殿。將軍施建梳妝樓及朝天閣、佛殿、僧房,廟宇由是壯觀。
按天后宮廟建立者多,即莆田一邑,已有平海、涵江、莆禧、黃石、吉了、白湖、聖墩、江口及城中之文峰宮、西巖等處,不可盡述。茲以湄洲為后昇天之地,故獨詳焉考之。
●冊使顯應記九則
一
嘉靖十三年,冊使陳侃、高澄舟至姑米山,發漏;呼禱得塞而濟。歸值颶風,桅檣俱折,忽有紅光燭舟,乃請筊起柁,又有蝶雀示象。冠服禱請立碑,風乃弛。還,請春秋祀典。
二
嘉靖四十年,冊使郭汝霖、李際春回閩日,颶將發,有二雀集舟之異。及颶發,失柁,汝霖等為文以告,風乃息。更置柁,一異鳥集桅不去。
三
萬歷七年,冊使蕭崇業、謝傑針路舛錯,且柁葉失去、虔禱之次,俄有一燕、一蜻蜓飛繞船左右,遂得易柁。
四
萬歷三十年,冊使夏子揚、王士楨舟過花瓶嶼,無風而浪。禱於神,得風順濟。歸舟柁索四斷。失柁者三,大桅亦折。水面忽見神燈,異雀來集,東風助順。
五
崇禎元年,冊使杜三策、楊掄歸舟颶作,折柁牙數次,勒索皆斷。舟中有奇楠木,高三尺。三策等捐千金,購刻神像。俄有奇鳥集檣端,舟行若飛,一夜抵閩。
六
本朝康熙二年,冊使張學禮、王垓歸舶過姑米,颶作,桅左右欹,龍骨半折。忽有火光熒熒,霹靂起風雨中,截斷僕桅,柁旋不止,勒索皆斷。禱神起柁,三禱三應。易繩下柁,有一鳥若雁,綠嘴紅足,集戰臺上。舟人喜曰:『天妃遣來引導也』!遂達定海。
七
康熙二十二年,冊使汪楫、林麟■〈舟皮〉歸舟,颶三晝夜,舟上下傾反,水滿艙中。虔禱天妃,許請春秋祀典。桅篐斷而桅不散,頂繩斷而篷不落,與波上下,竟保無虞。
八
康熙五十八年,冊使海寶、徐葆光多用卯針,幾至落漈。虔禱得改用乙辰針,又筊許二十八日見山;果見葉堅。復禱得西北風,一夜抵港。歸舟至鳳尾山,旋風轉船,篷柁俱側;呼神復正。至七星山,颶作椗走,幾觸礁;呼神獲免。
九
乾隆二十一年,冊使全魁、周煌舟泊姑米候風,忽颶颱作,連三晝夜,椗繩盡斷,龍骨觸礁而折,底穿入水。呼籲之頃,眾見神火起於桅頂,焚招風旗而落。又海面燈光浮來,若煙霧籠罩狀,船遂牢擱礁上,得不沉溺,以次獲濟登岸。歸舟至石盤,阻霧不進。禱得見山。既起椗,霧複合,風雨雷電交作,落帆葉不下,舟欹甚。再禱再霽,賴以安行。
●述異記二則
一
邇年有洋船失風,飄至一島,金光耀目,不能正視。抵岸,乃金山也。岸旁沙石皆紫金。同舟者甚喜,競持鎚鑿取之。俄見山頂一人,金冠、金甲、朱褌、跣足、舞劍而來,疾若飛,逼舟。眾懼,海舟素奉后,供瓣香求救。忽后降一客曰:『此金山神也。汝等竊金,為禍不小。今我來救汝』。即持槍登檣杪,命舟中嗚金鼓助戰,與神拒敵良久,神不能勝而去。舟無所損,遂免於厄。
二
海怪多作黑浪,浪中鬼物,披髮登舟,舟人持兵器驅逐之。或出沒乘船,靈旗豹尾,天昏日慘,投以香餅或紙錢始沒。海鰍如駕奔濤撞舟,兩目如日,牙如山峰。或舟行入蜃氣中,樓閣城市,宛然陰翳,白日忽雨,多至壤船。舟人叩請天后,降神見星,星如流火,集帆檣上。呼吸之間,百靈成集,澄波一色,水平如鏡。共相慶幸,得免沈溺矣。
●汪冊使靈異記二則
一
汪楫錄有神異一條。康熙二十年九月十四日黎明,夢與同官喬萊登一山瞻仰,有碧霞元君廟,疑為泰山神,下拜。神衣飾如妃后。命坐,辭。神曰:『公操人爵之柄,坐宜也』。因坐。已復賜食一器。覺以告萊。二十一年元旦,謁關帝,得簽詩,有「一紙官書火速催,扁舟東下浪如雷」句。三月,與中書林麟■〈舟皮〉同充冊封琉球國使。葢林字石萊,喬字石林,乃知夢與簽詩莫非預定。獨疑與泰山神無涉。行次杭州,楫時方疏請諭祭天妃。及登吳山,謁天妃宮,見旛書「碧霞元君」。越日,於孩兒巷得天妃經一函,詳書歷代封號,始知崇禎十三年加封「碧霞元君」;示夢者蓋即天后也。
二
又云使臣登舟,必先迎請天妃,奉柁樓上,而以拏公從祀。拏公者,福建拏口人。嘗行賈,臥舟中,聞神語曰:『某日將行毒於某處』。公謹伺之。至期,果見一人拋毒物水中。公投水收取,盡食之,遂卒。以是面作靛色,後為土神。明兵攻閩不即下,出牌誓曰:『入城不留一人』!公化為耆老進曰:『若改殺為留,當獻城』。從之。請以水燈為號。時荻蘆門水深不設備,而居民以神誕日放燈於此。明兵望燈入,公擁沙助之,遂克城。果不殺一人。後以功封「護國天下兵馬司」,協佑尊王。海船必奉之者,以海上多礁霧,專藉神力導引云。臣周煌亦循例奉迎香火上船。姑米之險,石塘之霧,神實有靈焉。因詳訪。閩人云:『公實卜姓,以業拏舟,為神,故稱拏公。今各省藩司庫神,皆明時命以公主之,故人亦多奉為財神。
●莆田令顯應記二則
一
國朝乾隆丙午,臺灣林爽文作亂,均奉委隨福公相東渡,生擒林逆。丁未五月,凱旋內渡。舟行四日,時將晚,已望見大旦門矣。舟子曰:『日將夕,未可入口;請寄椗,明早再進』。公相云:『已望見廈門,尚欲在海中飄蕩一夜耶』!下令進口。其時已近黃昏,清風徐來,舟乃旁行。頃刻,晦暗不知所向,舟人大恐,乃下二椗,舟竟不停。舉船皆惶懼。正在危急間,舟子忽喜曰:『前有火光,媽祖來也』!眾前望,隱約之間,如有人坐小舟中,以火刀擊石,碎火四出。舟子曰:『速轉舵向火行』!一瞬息而舟已進口矣。自古渡臺,未有夜進大旦門者;蓋門邊多石,夜行難以趨避故耳。公相大悅,即時登岸。次晨赴天后宮進香,許願在京師蓋媽祖廟云。
二
國朝乾隆丁未冬,福公相總督閩浙,因海賊林明灼率匪船十餘隻在浙、閩洋面行劫,商旅患之。公相飭兩省舟師圍捕,知舟師未肯出力,特派均同守備鄭玉楷二人率兵五百,駕商船十隻,出洋督緝,兼令查舟師之勤惰而密報焉。均與守備鄭玉楷同日出洋,首先拏獲大盜陳開開一名解省,公相大悅,批稟獎勵。均等在海上搜捕,一日下午,舟人曰:『天太暖,恐夜間有風,現已望見斗米,應收澳』。正言間,忽大霧瀰漫,四望不見,不能收澳。時已將暮,轉開出外洋,以定南針。向東行二寸香,又向西行,如此往返,舟如顛簸。夜深,風愈大。時約三更,舟子在天后座前燒香,大驚曰:『媽祖去矣』!頃刻,香火延燒座前紅綵,舉船皆大驚。而風浪更巨,忽報蓬下水矣,又報桅損矣,又聞大響一聲,舟子哭曰:『舵出門矣』!船全賴舵,而舵又賴肚帶以繫之,今肚帶斷而舵出門,船不能主,聽死而已。其時兵丁中有名番仔者,能下水。舟子曰:『如伊下水,能將肚帶按好,亦萬死之一生也』。因喚番仔,告以故,並厚賞之。番仔曰:『此時要錢何用?同一死也,不過要我先死。我願先死,諸人苟能不死,善視我妻子可也』。遂慨然脫衣下水去。約有一更次,忽聞舵工曰:『舵上有人聲,豈番仔來耶』?乃放索繫其上船。番仔怒曰:『我為汝一船百餘人性命下水,汝等乃不我接應耶』?眾唯唯遜謝之。舵工即令人收船頭小輪。良久又大響一聲,眾驚以為船破。舟人曰:『其聲似舵歸門,非破也』。乃執火焚香,大喜曰:『媽祖來矣』!均問汝何以知之。曰:『來!試視之』!均匍匐而往,見神像滿面汗珠流下。均驚駭伏地。其時風浪尚大,舟子曰:『媽祖來,且毋恐』!乃以二錢在神前卜曰:『向東去,神當助我』。乃令舵工轉舵向東,水聲盈耳,語不聞聲。約一時許,天將明,舟人上桅頂遙望曰:『已見羅湖澳,可速行』。不多時,舟忽屹然不動。方驚訝間,舟子笑曰:『已進口,在沙上擱淺矣』。均乃出艙登岸。其餘九船亦相繼而至,眾相慶焉。偏看船上無一物不損,而船竟無恙。即時登岸,覓船匠修整器具,仍與鄭守戎分船出洋,抵白犬,賊船望見,斬椗而逃。我船尾追,至磁澳,賊船沖礁登山,我兵分頭往捕,獲賊五十餘名,即回五虎門,而公相已先五日赴粵,督兵安南矣。此一役也,遇霧之夜,聖像汗流,神佑彰彰,均親目所見,是以終身敬奉弗敢懈云。
嘉慶庚午春,均轉餉入都,舟過清江,敬詣天后宮拈香。本廟道士問天后出身及家鄉事蹟。均訝曰:『本廟奉敕建立,於今多年,何誌書竟未之見耶』?道士曰:『豈但道士未見,即往來大人先生偶然言及,亦下問於道士,而道士茫無以對』。均即於神前焚香,心許願歸去刷印誌書一百部,寄奉廟中,囑道士分送往來士大夫披覽,俾得知神靈普濟,且廣見聞也。福建興化府莆田縣知縣候選同知軍功世襲恩騎尉廣甯張均謹識。
●蘇總兵靈應事
簡放福建漳州鎮總兵官鑲白旗蒙古英保佐領下蘇勒芳阿前因入覲丹墀,仰蒙天訓,奉命南旋,於庚辰荷月下浣舟抵天妃閘。時河流橫急,船隻被沖旁倒,幸得履險如夷,悉賴天后聖母神靈默佑。回念神功,敬謹捐刷天后顯跡志書百部施送,以昭靈貺云爾。
●跋一
按天后志書不一,有敕封志、顯聖錄、顯應錄、昭應錄、述異記,要皆各就所見,以記其事。自乾隆戊戌圖誌全集之書成,而天下皆奉為善本矣。第流傳日廣,翻刻日多,若不慎為校正,恐滋承訛之誚。
舊本聖蹟圖,自大士賜丸至春秋崇祀,凡四十八圖;以下三圖係道光年間上洋壽恩堂增入。咸豐丁巳,乍川陳氏立願重梓其板,旋遭兵燹。同治乙丑,武彝潘、邱二氏復經翻刻,板存閩中建群會館。今同人以刷印未便,謀為重刊,先屬孫孝廉承謨參閱,並增入金、柳二將軍封號、奏片及汪委員靈應記。茲復為編次刪定,因序而付之梓,梓成並書緣起於後。蛟川周巨漣。
●跋二
原本天后敕封志、顯應錄、昭應錄刻板俱存福建興化,而江、浙二省未見善板。況原本亦屬少見。今虔誠繪像拜里居古蹟,繪圖敬刻。又靈笘聖簽及道光六年海運加封事實一半補刻,名之曰天后聖母聖蹟圖誌。幸望貴商船主發心許願,敬印天后聖母聖蹟圖誌,布送各省,傳流廣大,功實無量。但船在海洋許願,只知敬戲。而敬戲、一日之誠,敬送是書,顯彰聖蹟,綿傳百世之功,較之敬戲勝萬倍也。信心高明善士必以為然者也。
聖蹟圖誌板存於浙西木商,毀於兵燹。顧后之靈顯何與於是書,而奉后者究不可無是書。脫不踵而梓之,將窮鄉僻壤曷以知神靈之歷久彌彰、封典之有加無已耶?浙商爰取舊本,校其訛字,付之剞劂,寄板於閩之安瀾會館,俾奉祀者資印訂焉。
同治庚午孟夏,鎮海孫承謨敬識。
●後記
記載天妃靈跡的書籍,有「敕封志」、「顯聖錄」、「顯應錄」、「昭應錄」、「述異記」等數種,今已不可多見。我們只從省立臺北圖書館找到一部木刻本的「天妃顯聖錄」。此書不知刊於何年,僅在目次之前有「住持僧照乘發心刊布,徒普日、徒孫通峻薰沐重修」的字樣。書首有「湄洲勝境」圖,已缺一頁,餘三頁也都殘破,不大看得清楚。繪圖之後,接著是三篇序文,皆未載明作序的年代。第一篇序是林堯俞撰的。他說:『余自京師歸,偶於案頭得顯聖錄一冊,捧而讀之』。又說:『惜乎顯聖一錄尚多闕略,姑盥手而為之序,以俟後之採輯而梓傳』。足見此錄原是一部舊有的書。第二篇序是黃起有撰的。他也只說『天妃歷著靈跡,應輯錄有書,茲僧照乘刻而傳之』;並未說明這書是誰輯錄的。第三篇序是林麟■〈舟皮〉撰的。他在序文裏詳述他於康熙二十二年奉命冊封琉球所受天妃保祐的情形,也沒有述及此書的來歷。
又此刊本的目次,起於「列朝誥敕」,以次為「天妃誕降」、「窺井得符」,以迄「庇楊洪出使八國」,共計四十四個項目。而本文首列「歷朝顯聖褒封共二十四命」,次列「歷朝褒封致祭詔誥」,再次始為「天妃誕降」、「窺井得符」、以迄「庇太監楊洪使諸番八國」(按此標題與目次中「庇楊洪出使八國」略有增損)等四十三段記述。然則目次中的「列朝誥敕」是指上述本文的前兩部分而言。何以目次的項目和正文前兩部的標題不同?我們猜測:舊錄所載「列朝誥敕」原只包有宋、元、明三代褒封和致察的誥敕,這個刊本裏所載清朝的誥敕是後來加入的;因為文字的分量多了,所以剖成兩部分,一稱「歷朝顯聖褒封共二十四命」,一稱「歷朝褒封致祭詔誥」,但沒有改動舊錄的目次。現在這兩部分正文裏還留著「皇明」的字樣,足見舊錄是輯於明代、刊於明代的;清朝人把清朝的誥敕加入了,當然用上「皇清」的字樣,但沒有刪去「皇明」的「皇」字。
又此刊本的目次,於「庇楊洪出使八國」之後,先空兩行,再附四行文字:前二行為「天妃功德崇隆,威靈烜赫,累代褒封榮典,綸音洊錫,自古神明顯著,未有如」共二十九字;後二行則分列「師泉井記、燈光引護舟人、澎湖神助得捷、琉球陰護冊使」四個項目。這四項文字顯然是後來附入的,決非舊錄所有。但正文內接著「庇太監楊洪使諸番八國」之後,尚有「托夢除奸」迄「湧泉給師」八段文字,再下面纔接到上述「師泉井記」等四個項目。因此,我們又猜想:這部天妃顯聖錄最早的本子是從「列朝誥敕」到「庇楊洪出使八國」共四十四個項目;第二次輯錄的本子可能加上了「托夢除奸」到「湧泉給師」八個項目;最後增輯的本子又加上「師泉井記」等四個項目。而正文之首「列朝誥敕」的剖析為二,並且增入清朝的誥敕,大約是在第三次輯錄的時候這樣辦的。
省立臺北圖書館又藏有「天上聖母源流因果」一冊,系日本大正六年(民國六年、一九一七)臺北保安堂石印本。此書未載列朝褒封和致祭的誥敕,只述天妃的靈異事蹟,大半與顯聖錄相同;惟明代部分不若顯聖錄所載之多,清代部分則比顯聖錄多載乾隆、嘉慶、道光間事。可見天妃的故事是像滾雪球樣的越滾越大。現在把這部書作為附錄,印在後面,以供參考。
從這兩部書裏所述的許多靈異之事看來,天妃的神通真是廣大。她能身處室中,神遊方外;她能變小草為大木,驅鐵馬以行空;她又能降伏妖魔,禳除災疫;她更能禱雨防旱,拯饑救潦。大約因為她生長在福建的海邊,所以對於護航濟溺的本領特別大;她能在狂飆怒濤之中,檣摧桅折之頃,指引海舟,救助乘客。而天妃也就因為這個緣故逐漸轉變為航海者的保護女神了。
原來元朝最重海運,東南漕船,都賴天妃的護持,才得安全到達北方。因此,元代諸帝,屢降詔敕,或加封,或致祭。這是天妃被尊為航海神的第一步。
明永樂、宣德之際,中國下西洋的使臣絡繹不絕,他們也無不仰賴天妃的保祐。因此,成祖、宣宗又有加封和致祭的詔敕。這是天妃被尊為航海神的第二步。
清康熙間,萬將軍之克敵於廈門,靖海將軍之獲捷於澎湖,以及汪、林二使之冊封琉球,皆蒙神庥,康熙皇帝也因此降了幾道加封、賜祭的詔敕。這是天妃被尊為航海神的第三步。
由於元、明以來的君主、大臣們都奉天妃為航海神而加以崇祀,流風所播,民間就更加相信了。於是沿海各省的諸府州縣莫不建立天后宮,一切飄洋過海的船隻上莫不供奉天妃神位。臺灣居民原是從閩粵渡海而來的。他們和內地之間的往還當然繁數,他們要求天妃保護的心思當然迫切,他們對天妃的信奉因此格外虔誠,臺灣因此也到處建有天妃廟,這些廟裏的香火之盛也許還過於內地呢。
天妃的故事既然流傳得如此之久,天妃的神靈既然成為民間普遍信仰的對象,天妃的廟宇既然廣建在沿海各省和臺灣各地,研究民俗學的人似乎可以把天妃當作一個專題來加以研究。這個刊本只供給研究者以最基本的材料。我們相信:假如再從正史、方誌和私家著述中做一次廣泛的搜索,一定可以找到更多可貴的資料。
茲就近日偶爾看到的書本裏,抄出三條有關天妃的參考資料,藉作本刊的補錄:
一、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蹟記(見錢榖吳都文粹續集卷二八)
明宣德六年,歲次辛亥,春朔,正使太監鄭和、王景弘,副使太監朱良、周滿、洪保、楊真,左少監張達等立。其辭曰:
敕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之神,威靈布於鉅海,功德著於太常,尚矣。
和等自永樂初奉使諸番,今經七次。每統領官兵數萬人,海船百餘艘,自太倉開洋,由占城國、暹羅國、爪哇國、柯枝國、古里國,抵於西域忽魯謨斯等三千(當作三十)餘國,涉滄溟十萬餘里。觀夫鯨波接天,浩浩無涯,或煙霧之溟蒙,或風浪之崔嵬,海洋之狀,變態無時。而我之雲帆高張,晝夜星馳。非仗神功,曷能康濟?直有險阻,一稱神號·感應如響,即有神燈燭於帆檣,靈光一臨,則變險為夷,舟師恬然,咸保無虞。此神功之大概也。及臨外邦,其蠻王之梗化不恭者生擒之,寇兵之肆暴掠者殄滅之,海道由而清寧,番人賴以安業,皆神之助也。
神之功績,昔嘗奏請於朝廷,宮於南京龍江之上,永傳祀事,欽承御製記文,以彰靈貺,褒美至矣。然神之靈無往不在,若劉家港之行宮,創造有年,每至於斯,即為葺理。宣德五年冬,復奉使諸番國,艤舟祠下,官軍人等,瞻禮勤誠,祀享絡繹。神之殿堂,益加修飾,弘勝舊規。復重建岨山小姐之神祠於宮之後,殿堂神像,粲然一新。官校軍民,咸樂趨事,自有不容己者。非神之功德感於人心而致乎?是用勒文於石,並記諸番往回之歲月,昭示永久焉。(下略)
二、嘉慶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上諭(見重纂福建通志卷首之五)
本日遞到溫承惠、李長庚由五百里拜發二摺。據稱:蔡逆匪船於五月二十八日在鹿耳門內先經副將王得祿等配載兵船,衝入賊隊,攻獲盜船三隻,殲斃賊匪甚多。賊匪竄出鹿耳門。適值風狂浪大,復又擊破十餘只,淹斃賊匪無數,續被官兵擒獲賊匪二百餘名。復經李長庚在大岝等處洋面瞭見賊船潰逃,擊沉一隻,又拏獲賊船三隻,殲擒賊匪一百七十餘名等語。伊二人奏報情形,大略相同。
此次賊船潰逃之際,適值颱颶大作,將船擊斃多隻,而兵船無一損失,官軍聲勢倍增。此實仰賴天神佑助,曷勝欽感!著發去大小藏香各五炷,交溫承惠親詣沿海各處天后宮敬謹代朕祀謝,並默祈速淨賊氛。(下略)
三、嘉慶十四年七月上諭(見重纂福建通志卷首之五)
阿林保等奏省城驟發颶風、損壞房屋田禾、懇請加恩一摺,已降旨撫卹緩征,並準其動項修葺矣。該省(福建省)五月內業經被水,今復猝遇風災,實堪憫惻!但此次海颶大作,公廨、民居、兵船、商船無不損壞,甚至傷斃人口、漂沒田禾,迥非尋常災祲。推原其故,或吏治民風均有不能感召天和之處。該暑督等必當震動恪恭,自加警省,實心實力,撫卹災區;並於地方一切事務,認真辦理,除莠安良,庶可虔祈昊佑。並著於天后宮敬謹致祀,以迓神庥。將此諭令知之。欽此。
從上錄劉家港天妃宮的碑記上,我們知道天妃不但保護鄭和等航程的安全,還幫助他們殄滅寇兵,生擒蠻王。按鄭和初下西洋,會擒舊港(今蘇門答臘東北部)酋長陳祖義;再使時,又擒錫蘭國王亞列苦奈兒及其家屬;最後又遇蘇門答剌王子蘇幹利謀弒王、殺和,和便將他討擒了。而且鄭和等出使外洋七次,他們所到的地方,南至爪哇,西及紅海,西南達非洲東岸;竟皆蒙天妃的佑助。天妃之靈真是「無往不在」了。
又從上錄嘉慶十一年六月的上諭上,我們知道海上戰爭也是靠著天妃之助而獲勝利的,所以嘉慶皇帝特發藏香著人到沿海各處天后宮去代他祀謝。但在上錄嘉慶十四年七月的上諭上,福建省城猝遭風災,損失很重。風是從海上來的,福建又是天妃的桑梓之鄉,天妃何以不阻遏這個颶風的襲擊呢?原來是當地的吏治民風都有不能感召天和之處,天妃就不得不讓福建官民受一次嚴重的教訓。所以嘉慶皇帝不但不抱怨天妃的袖手旁觀,反而著該署督阿林保等到天后宮去「敬謹致祀以迓神庥」。這更是一個有趣的看法。(百吉)
【台湾文献丛刊·第77种】天妃显圣录等二种
台湾文献丛刊
【第 77 种】
天妃显圣录
.作者:
.原书页数: 0085 页
●书籍简介
第七七种「天妃显圣录」
本书(一册八五面五一、○○○字)不分卷,不着撰人。书载天妃诞降本传及其后「显圣」事迹,为研究民俗学资料之一种。所谓「天妃」,福建莆田湄洲屿林氏女也;诞生于宋建隆元年(父官都巡,名愿;一说名惟悫)。由于后来历代君主、大臣奉为护航之神,敕对赐号,于是沿海各地莫不建立宫庙(或称天妃宫,或称天后宫及其它名称),一切飘洋过海船只莫不供奉天妃神位。台湾为一海岛,居民原从闽、粤渡海而来,建庙信奉,极为普遍。何以有此民俗流传?值得研究。另有「天上圣母源流因果」一卷,内容大半与「显圣录」相同;因附录书后,备供互参。今加「后记」中,并另补录有数件参考资料。
●序号 篇名
1 序一
2 序二
3 序三
4 天妃显圣录目录
5 历朝显圣褒封共二十四命
6 历朝褒封致祭诏诰
7 天妃诞降本传
8 窥井得符
9 机上救亲
10 化草渡商
11 菜甲天成
12 挂席泛槎
13 铁马渡江
14 祷雨济民
15 降伏二神
16 龙王来朝
17 收伏晏公
18 灵符回生
19 伏高里鬼
20 奉旨镇龙
21 断桥观风
22 收伏嘉应、嘉佑
23 湄山飞升
24 显梦辟地
25 祷神起碇
26 枯楂显圣
27 铜炉溯流
28 朱衣着灵
29 圣泉救疫
30 托梦建庙
31 温台剿寇
32 救旱进爵
33 瓯闽救潦
34 平大奚寇
35 一家荣封
36 紫金山助战
37 助擒周六四
38 钱塘助堤
39 拯兴泉饥
40 火烧陈长五
41 怒涛济溺
42 神助漕运
43 拥浪济舟
44 药救吕德
45 广州救太监郑和
46 旧港戮寇
47 梦示陈指挥全胜
48 助战破蛮
49 东海护内使张源
50 琉球救太监柴山
51 庇太监杨洪使诸番八国
52 托梦除奸
53 妆楼谢过
54 清朝助顺加封
55 起盖钟鼓楼及山门
56 大辟宫殿
57 托梦护舟
58 涌泉给师
59 灯光引护舟人
60 澎湖神助得捷
61 琉球阴护册使
62 附录 天上圣母源流因果目次
63 第一章 求佳儿大士赐丸
64 第二章 闻异香我后降世
65 第三章 遇道人秘传玄诀
66 第四章 窥古井喜得灵符
67 第五章 运神机停梭救父
68 第六章 闻疾呼失柁器兄
69 第七章 资民食泻油生菜
70 第八章 渡沧海指席为帆
71 第九章 救舟人小草成杉
72 第十章 解旱灾甘霖沛野
73 第十一章 策铁马代楫渡江
74 第十二章 收神将演咒施法
75 第十三章 率水族龙子来朝
76 第十四章 投法绳晏公归部
77 第十五章 莆田尹求符救疫
78 第十六章 高里鬼现相投诚
79 第十七章 逐双龙春夏雨止
80 第十八章 驱二孛南北津通
81 第十九章 破魔道二嘉伏地
82 第二十章 证仙班九日升天
83 第二十一章 示地利创始建庙
84 第二十二章 驱水怪咸愿捐金
85 第二十三章 凭枯楂圣墩玄庙
86 第二十四章 得铜炉锦屏建祠
87 第二十五章 护粮船额颁灵惠
88 第二十六章 疗民疫井号圣泉
89 第二十七章 答神庥千秋崇祀
90 第二十八章 助皇师一将成功
91 第二十九章 止阴潦转歉为丰
92 第三十章 除水患收魔为将
93 第三十一章 明前迹神槎再现
94 第三十二章 助讨逆合家受封
95 第三十三章 显圣威金人碎首
96 第三十四章 率神将周寇亡身
97 第三十五章 钱塘江遏水成第堤
98 第三十六章 兴泉郡招商买米
99 第三十七章 庙廊下火焚恶党
100 第三十八章 波涛中默佑漕船
101 第三十九章 现火光明师无恙
102 第四十章 授丸药吕德回生
103 第四十一章 闻仙乐郑和免险
104 第四十二章 过小矶杨洪脱灾
105 第四十三章 草弹章托梦除奸
106 第四十四章 悯军行流泉解渴
107 第四十五章 平澎湖阴麾神将
108 第四十六章 过■〈石甘〉硈梦佑王臣
109 第四十七章 昼夜顺风护册使
110 第四十八章 春秋崇祀沛皇恩
111 第四十九章 佑漕船利运天津
112 第五十章 送册使奉诏中山
113 第五十一章 警惫兵显灵上海
114 天后本支世系考
115 贤良港祖祠考
116 湄洲庙考
117 册使显应记九则
118 述异记二则
119 汪册使灵异记二则
120 莆田令显应记二则
121 苏总兵灵应事
122 跋一
123 跋二
124 后记
●序一
尝闻天下名山大川之胜,每多精华发越之奇,盖地灵所钟,非生圣人以兴□□□,而居君师之任,则生神人以理阳治阴,而弘天地之化,此理之常有必然者。吾莆之外岛有湄洲,屹大海中一孤屿也,浩浩漭漭,吞吐日月,山崒■〈山上突下〉以浮青,石巉峨而映紫,而天妃熏修于其间,岂非山川之精华所发越者乎?
考诸谱载:天妃,吾宗都巡愿公之女也,诞降于有宋建隆元年。生而灵异。少而颖慧,长而神化,湄山上白日飞升,相传谓大士转身。其救世利人,扶危济险之灵,与慈航宝筏,度一切苦厄,均属慈悲至性。得无大士之递变递现于人间乎?自宋兴以来,威灵昭赫,有祷必应,历世弥远,圣德弥彰,而神功广大,尤着于江淮河海之中,上为国家保卫转输,下为生民拯扶陷溺。于是外国之舣,上运之艇,贾舸朝泛,渔舟晚渡,凌海国而无波,泊天涯而若路。即有危瀑惊飙,颠连呼吸,舟人望空号祝,神妃闪忽遥临,或香闻座次,或火耀桅头,则万叠狂涛,一苇飞渡,帖若安澜。使东南泽国之以海为田者,得与中州沃壤之民,并较桑麻,同游化日。神之功大矣、着矣!亘古今不可少矣!故累代锡命宠颁,褒封洊锡,湄山宫殿,皆奉天朝遣官创建,迄于今璇宫壮丽,宝树披离,梳楼指旭日以迎曦,天阁干云霄而直上。噫!异矣!
夫上古有功德在国家者皆登祀典,况天妃秉坤仪,司水德,辅国庇民之功,着于百世,则谓神之灵爽直与经天之日月、行地之江河、运乾坤而不息可也。余自京师归,偶于案头得显圣录一编,捧而读之,不觉悚然而起曰:天妃之英灵昭著,有如是乎!余忝列秩宗,三礼是司,异日肇举祀典,望秩山川,奉匕鬯以祝神庥,佐我国家亿万年无疆之治,余将有厚望焉。惜乎显圣一录,尚多阙略。姑盥手而为之序,以俟后之釆辑而梓传。
赐进士第、荣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裔侄孙尧俞熏沐拜题。
●序二
湄洲天妃之神,自宋迄今,垂八百载,历着灵迹,应辑录有书。兹僧照乘刻而传之。
夫书以传信也,而神之信固不待书也。古来所传纪实之书多矣,其描写诡诞杰特,令人读之愕焉□□而且疑焉。疑者何?异之也。神异迹不一,吾以为无可疑。夫天下变怪莫过于海。今扬帆而来者,上自朝绅。下至贾鬻,靡不瞻拜璇宫、斋心祇奉,以出入于蜃搂鳌穴之间。即或阴风怒号。樯倾楫摧,寄命顷刻,虽上天济物之意且几乎穷,而神灵所庇,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百祷百应,遂能转骇浪为安流,凌汪溟若枕席,举人世所诧异不经见之事,皆可恃之以为常。又何疑乎?
虽然,福善祸淫,天固不爽,而善□之灵,神亦弗昧。今使天下瞻拜之伦肃邀神贶,而违心悖义之辈复无指摘,则人将狃,狃则玩,玩则邪辟之萌又不可遏息,则有时一二示警者正所以坚善信之心耳。故至诚感神,理有必然,响应之灵,实不可度、不可射之妙,诸如呼吸可通、光风倏忽者诚有所携,神机亘出,惊愕意外,非他纪异之所为怪诞者比也。则是书之传,又何疑焉?
前赐进士第、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黄起有熏沐题。
●序三
湄州天妃,吾有林氏唐邵州刺史公九世女孙也。林族俱出自唐明经擢第太子詹事上柱国披公后,则妃之高曾,余诸祖也。际五季扰攘之秋,以曾祖弃官归隐,厥后移居海之滨,妃自是诞焉。今世祀祖祠尚在,予过而瞻拜之。迁界后,梓里丘墟,庙宇圯坏,因遣工置木石整造之矣。粤闻神妃显著,所传轶事神奇,未有不令人骇听而疑其说之诞耳。
近奉册命而渡沧溟,南望烟波,茫无津畔。尔时夏汛已过,不便放舟,乃于怡山院谕祭。祝告甫毕,风飙忽而北转,颇觉默有神助。遂决意解缆而行,乘风破浪,鼓棹中流,云水低连,上下无际。置身苍茫之中,窃以为风涛阻绝,屈指届期,殆未可以日月计;且云水道极其艰虞。余素不谙临深履险,纵一苇之所如,向不见殊礁怪■〈石多〉之虑,瞬息千里,纔二、三昼夜,径到其处。彼处臣人莫不以为长江天堑飞渡而下。斯盖见佑于默默中而弗觉焉者乎!
逮夫典礼事竣,方图返棹,而狂澜汹涌,澎湃稽天,樯撼舟横,桅楫为之断裂,震荡漭沧,四无足峙,顷忽间十殿一全之势。舟中人咸谓惟神可祷以无咎。果尔,一祝而倾者少安,裂且不坏。然而淼淼巨浸,奔蹴却迷天日,夜来帆影浮沉,几不知所税驾。
不意昏黑飘泊之顷,恍有二火,晶光熠熠桅舰之前,私幸有赫神灵,于昭于天,差可藉以无恙。因而随波翌驶,轻舟已过万重。异哉其丕着如斯乎!奇感殊应,孰不称神,孰不疑诞?苟非处身变现之景,安知英光之昭灼如是其离离也!又安信纪录之传载如是其历历弗诬也!八百载灵慈于今为烈,利济讵不大哉!今者,奉俞旨荣貤特隆春秋肄祀盛典,以答鸿庥,夫岂过举?是而为之序。
赐进士出身、户部江南清吏司主事、前内阁撰文中书舍人加一级、辛酉顺天同试官、奉命册封琉球、赐蟒玉、加正一品、族孙麟焻盥沐拜识。
●天妃显圣录目录
历朝显圣褒封共二十四命………………………………………………………………(一)
历朝褒封致祭诏诰………………………………………………………………………(三)
天妃诞降本传…………………………………………………………………………(一七)
窥井得符………………………………………………………………………………(一八)
机上救亲………………………………………………………………………………(一八)
化草渡商………………………………………………………………………………(一九)
菜甲天成………………………………………………………………………………(一九)
挂席泛槎………………………………………………………………………………(二○)
铁马渡江………………………………………………………………………………(二○)
祷雨济民………………………………………………………………………………(二○)
降伏二神………………………………………………………………………………(二○)
龙王来朝………………………………………………………………………………(二一)
收伏晏公………………………………………………………………………………(二一)
灵符回生………………………………………………………………………………(二二)
伏高里鬼………………………………………………………………………………(二三)
奉旨镇龙………………………………………………………………………………(二三)
断桥观风………………………………………………………………………………(二四)
收伏嘉应、嘉佑………………………………………………………………………(二四)
湄山飞升………………………………………………………………………………(二五)
显梦辟地………………………………………………………………………………(二五)
祷神起椗………………………………………………………………………………(二六)
枯楂显圣………………………………………………………………………………(二六)
铜炉溯流………………………………………………………………………………(二七)
朱衣着灵………………………………………………………………………………(二七)
圣泉救疫………………………………………………………………………………(二八)
托梦建庙………………………………………………………………………………(二八)
温台剿寇………………………………………………………………………………(二九)
救旱进爵………………………………………………………………………………(二九)
瓯闽救潦………………………………………………………………………………(三○)
平大奚寇………………………………………………………………………………(三○)
一家荣封………………………………………………………………………………(三○)
紫金山助战……………………………………………………………………………(三一)
助擒周六四……………………………………………………………………………(三一)
钱塘助堤………………………………………………………………………………(三二)
拯兴泉饥………………………………………………………………………………(三二)
火烧陈长五……………………………………………………………………………(三三)
怒涛济溺………………………………………………………………………………(三三)
神助漕运………………………………………………………………………………(三四)
拥浪济舟………………………………………………………………………………(三五)
药救吕德………………………………………………………………………………(三五)
广州救太监郑和………………………………………………………………………(三六)
旧港戮寇………………………………………………………………………………(三六)
梦示陈指挥全胜………………………………………………………………………(三七)
助战破蛮………………………………………………………………………………(三七)
东海护内使张源………………………………………………………………………(三八)
琉球救太监柴山………………………………………………………………………(三八)
庇太监杨洪使诸番八国………………………………………………………………(三九)
托梦除奸………………………………………………………………………………(四○)
妆楼谢过………………………………………………………………………………(四○)
清朝助顺加封…………………………………………………………………………(四○)
起盖钟鼓楼及山门……………………………………………………………………(四一)
大辟宫殿………………………………………………………………………………(四一)
托梦护舟………………………………………………………………………………(四二)
涌泉给师………………………………………………………………………………(四三)
灯光引护舟人…………………………………………………………………………(四四)
澎湖神助得捷…………………………………………………………………………(四五)
琉球阴护册使…………………………………………………………………………(四六)
●历朝显圣褒封共二十四命
宋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给事中允迪路公使高丽,感神功,奏上,赐「顺济」庙额。
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封「崇福夫人」。二十六年(一一五六),封「灵惠夫人」。二十七年(一一五七),加封「灵惠、昭应夫人」。
孝宗淳熙十年(一一八三),以温、台剿寇有功封「灵慈、昭应、崇善、福利夫人」。
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以救旱大功褒封,进爵「灵惠妃」。
宁宗庆元四年(一一九八),加封「助顺」。六年(一二○○),朝廷以神妃护国庇民大功追封一家。开禧改元(一二○五),以淮甸退敌奇功加封「显卫」。嘉定改元(一二○八),以救旱并擒贼神助加封「护国、助顺、嘉应、英烈妃」。
理宗宝佑改元(一二五三),以济兴、泉饥加封「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协正妃。三年(一二五五),以神佑加封「灵惠、助顺、嘉应、慈济妃」。四年(一二五六),以钱塘堤成有功加封「灵惠、协正、嘉应、善庆妃」。开庆改元(一二五九),以火焚强寇有功进封「显济妃」。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以庇护漕运封「护国、明着天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以海运藉佑加封「显佑」。
成宗大德三年(一二九九),以庇护漕运加封「辅圣、庇民」。
仁宗延佑元年(一三一四),以漕运遭风得助加封「广济」。
文宗天历二年(一三二九),以怒涛拯溺加封「护国、辅圣、庇民、显佑、广济、灵感、助顺、福惠、徽烈、明着天妃」,遣官致祭天下各庙。
皇明太祖洪武五年(一三七二),以神功显灵敕封「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
成祖永乐七年(一四○九),以神屡有护助大功加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建庙都城外,额曰「弘仁普济天妃之宫」。
宣宗宣德五年(一四三○)、六年(一四三一),以出使诸番得庇,俱遣太监并京官及本府县官员诣湄屿致祭,修整庙宇。
皇清康熙十九年(一六八○),将军万以征剿厦门得神阴助取捷,并使远遁,具本奏上,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二十三年(一六八四),琉球册使汪以水道危险荷神护佑复命,奏请春秋祀典;又将军侯施以澎湖得捷默叨神助,奏请加封;俱差官賷香帛诏诰到湄褒嘉致祭。
●历朝褒封致祭诏诰
宋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加封「灵惠妃」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古今崇祀岳渎,怀柔百神,礼所不废;至于有功国家、有裨民社者,报当异数。灵慈福利夫人林氏,灵明丕着,惠泽亶敷,累有御灾捍患之勋,今见救旱恤民之德,参赞既弘,爵宠应尊。兹特进封为「灵惠妃」。秩视海岳之崇,典叙春秋之重。尚其服兹徽命,以懋鸿庥于勿替。钦哉!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封「护国明着天妃」诏:制曰:惟昔有国,祀为大事。自有虞望秩而下,海岳之祀,日致崇极。朕恭承天休,奄有四海,粤若稽古,咸秩无文。惟尔有神,保护海道,舟师漕运,恃神为命,威灵赫濯,应验昭彰。自混一以来,未遑封爵,有司奏请,礼亦宜之。今遣正奉大夫宣慰使左副都元帅兼福建道市舶提举蒲师文册尔为「护国明着天妃」。于戏!捍患御灾,功载祀典,辅相之功甚大,追崇之礼宜优,尔其服兹新命,以孚佑我黎民,阴相我国家,则神之享祀有荣,永世无极矣!
世祖至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加封「显佑」诏:制曰:惠泽调雨旸之序,镇四海而保无虞;祥光映风浪之区,护岁漕而克有济。忠贞卫国,慈惠宁民,先朝已着于纶褒,今日宜申其宠命,益旌徽号,允协佥言。元祀报功,独超天极之贵;水行受职,永赞皇运之昌。祗服徽恩,懋弘宠贶,可嘉封「显佑」。
成宗大德三年(一二九九),加封「辅圣庇民」诏:制曰:利涉洪波,显造化难名之德;尊崇懿号,传神明不朽之荣。锡宠章,亶为殊典。
仁宗延佑元年(一三一四),加封「广济」诏:制曰:爱人利物,仁克着于重溟;崇德报功,礼宜崇乎异数。肆颁纶命,用举隆仪。护国明着天妃林氏,聪明通达,道心善利,当临危履险之际,有转祸为福之方。祥扬迭驭,曾闻瞬息;危樯出入,屡见神光。有感即通,无远弗届。顾东南之漕运,实左右之凭依。不有褒恩。曷彰圣迹?于戏!爵以驭贵,宜宣懿号之加;海不扬波,尚冀太平之助。可加封「护国、庇民、广济、明着天妃」。
文宗天历二年(一三二九)。加封「徽烈」诏:制曰:阴阳不测,惟神克尽燮理之道;河山永定,在国尤资转运之功。故祀典所载,莫重于怀柔;圣迹所彰,当加于崇奉。兹览外廷之奏,允惟漕运之艰。不有护持,曷臻浮达?护国明着天妃,天地钟灵,山川炳慧。风转舵摧,屡救吾民之厄,火流水净,常全藩舶之危。至于暵浸之失时,莫不祷祠而请命。其御大灾、悍大患焉若此,则德懋官、功懋赏也宜之。爰极徽称,亶为异数。于戏!褒封二十字,鸿号聿隆,允有无穷之誉;庙食亿万年,龙光孔焕,尚其永孚于休。弘阐灵慈,益章宠贶。可封「护国、辅圣、庇民、显佑、广济、灵感、助顺、福惠、徽烈、明着天妃」。
天历二年八月己丑朔日(按是年八月应为乙酉朔)祭直沽庙,文曰:国家以漕运为重事,海漕以神力为司命。今岁两运,咸藉匡扶,江海无风涛之虞,朝野有盈宁之庆。帝用钦嘉,谨遣使者奉香,仰答灵贶;惟亿万年神永保之!
十六日甲辰(按十六日应为庚子)祭淮安庙。文曰:转运资于溟海,积贮重乎京师。乘风驾浪,神明是司;裕国足民,朝廷攸赖。臣衔命请淮之庙,恭致御香,以报以祈;惟神鉴格,尚申佑之!
癸丑祭平江庙,文曰:至广者海也;海之大,百川会焉。至正者神也;神之命,百灵听焉。惟国之本资于食,而岁之运浮于海,既历溟渤之中,常有风波之险。今兹运艘,接舳偕来,微神阴相,将奚致焉?谨洁牲醴、备乐舞以答明赐;惟神居歆,永保无斁!
乙卯(按自是日起皆不在八月)祭昆山庙,文曰:姑苏之滨,太仓之口,运道所繇出也。浮江涉海,冲风而击浪也。怒涛狂澜,鲸吸而鳌掷也。万里澎湃,险不可测也。巍巍圣妃,临下有赫也。望洋不惊,风波以息也。春夏所输,咸达于京,实灵贶也。奉命禋祀,报明德也。神之保之,长无极也!
丁巳祭露漕庙,文曰:三江控东南之会,春艎夏舶,云集转输。圣神临之,济险拯危,实国家之所式凭,而官民之所仰赖也。今岁漕运,风澜恬然,护国之功,着于百世。谨奉香展牲,庸申昭谢,尚冀灵爽,垂休无极。
甲子祭杭州庙,文曰:杭为大藩·财赋所聚。国计之重,倚于东南。今兹两运,咸利攸往。长江息浪,万樯云集,大海安澜,永资粒食。神之相之,厥勋炳焉。景贶既渥,福禄是绥。巍巍庙庭,牲荐孔硕。用崇明典,与国咸休。
丁卯祭越庙,文曰:于越之域,外负大海,三江东注,运道所经。惟神春佑,赫赫显应。弘开慈惠,济我粮漕,万里一息,静无风涛。徽烈茂昭,天地同功。何以报赐?恭献琼浆。自今伊始,岁其清宴,万世无疆。
壬申祭庆元庙,文曰:浙水东郡,襟江带海。漕道远涉,万里波涛。神妃降鉴,丕着弘功。息偃狂飓,迅扫妖氛。转运咸利,国储充盈。永颂明德,百世扬休。
己丑祭台州庙,文曰:洪惟天妃,自天降临,功侔化育,德配玄穹。瀚海安澜,风帆顺飞,弗惊弗震,是凭是依。惟兹运道,实赖扶持。恭承帝命,报答灵威。佑我邦家,永膺多福。
甲午祭永嘉庙,文曰:国家积贮,海运为重。春秋转输,风波不测。乃凌大海而安澜,涉长江而飞渡。神所以卫之者,厥功宏矣!特遣臣奉香祷祀,惟灵惟圣,其永敷慈惠,以励相我国家。
辛丑祭延平庙,文曰:剑之水兮潺湲,渺长溪兮汪洋。峙灵宫兮在上,镇海岳兮瑶坛,缤纷兮羽旄,絪缊兮天香。海不扬波兮安流,飘祥扬兮引舟,徼大惠兮罔极,济我漕兮无忧。望白云兮天际,乘彩鸾兮悠悠,献琼觞兮式歌且舞,作神主兮永镇千秋。
己巳祭闽宫,文曰:朝廷岁遣使奉香灵慈之庙,以答明赐。今春逮夏,漕舟安流,悉达京师,其护国之功,庇民之德,莫盛于此。是用瞻礼闽宫,吉蠲荐羞,惟神昭格,佑我皇运,以宏天休!。
丁未祭莆田白湖庙,文曰:天开皇元,以海为漕。降神于莆,实司运道。显相王家,弘济兆民。盛烈休光,终古不灭。特遣臣虔修祀事,承兹休命,永锡嘉祉,于万斯年,百禄是宜。
戊申祭湄洲庙,文曰:惟乾坤英淑之气郁积扶舆,以笃生大圣,炳灵于湄洲,为天地广覆载之恩,为国家弘治平之化。特命臣恭诣溟岛,虔修岁祀。秩视海岳,光扬今古。于戏休哉!
癸丑祭泉州庙,文曰:圣德秉坤极,闽南始发祥。飞升腾玉辇,变现蔼天香。海外风涛静,寰中麟凤翔。民生资保锡,帝室藉劻勷。万载歌清宴,昭格殊未央。
皇明太祖高皇帝洪武五年壬子(一三七二)正月,敕封「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遣官貤祭,御祭文曰: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国家崇报神功、郊社旅望而外,非有护国庇民、丰功峻德者弗登春秋之典。明着天妃林氏,毓秀阴精,钟英水德,在历纪既闻御灾捍患之灵,于今时尚懋出险持危之绩,有裨朝野,应享明禋。朕临御以来,未及褒奖,兹特遣官貤诏,封为「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其服斯徽命,宏佐休光,俾清宴式观作睹之隆,康阜永着赫濯之赐。钦哉!
成祖永乐七年(一四○九)钦差太监郑和往西洋,水途适遇狂扬,祷神求庇,遂得全安归。奏上,奉旨差官致祭,赏其族孙宝钞各五百贯。本年又差内官张悦、贺庆送渤泥国王回,舟中危急,祷神无恙;归奏,奉旨差官致祭。本年又差内官尹璋往榜葛剌国公干,水道多虞,祝祷各有显应,回朝具奏。圣上以神功浩大,重裨国家,遣太监郑和、太常寺卿朱焯驰传诣湄山致祭,加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惟昭孝纯正圣妃林氏,粹和灵惠,毓秀坤元,德配苍穹,功参玄造。江海之大,惟神所司,佑国庇民,夙彰显应。自朕临御以来,屡遣使诸番及馈运粮饷,经涉水道,赖神之灵,保卫匡扶,飞扬翼送,神光导迎,欻忽感通,捷于影响,所以往来之际,悉得安康。神之功德,着在天壤,必有褒崇,以答灵贶。兹特加封「护国、庇民、镳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仍建庙于都城外,赐额曰「弘仁普济天妃之宫」。爰遣人以牲醴庶羞致祭,惟神其鉴之!
永乐十三年(一四一五),钦差内官甘泉送榜葛剌国王,海中危急,祷祝获安,诣庙致祭。
永乐十三年,钦差内官侯显往榜葛剌国,往来危惧,祈祷屡助显应,奉旨诣庙致祭。十一月,又委内官张源到庙御祭一坛。
永乐十五年(一四一七),钦差内官王贵通、莫信、周福率领千户彭佑、百户韩翊、并道士诣庙,修设开洋清醮。
永乐十六年(一四一八),又差内官张谦到庙御祭,着本府官员陪祭。
宣宗宣德五年(一四三○),钦差太监杨洪等出使诸外国,神功加佑,风波无虞,特遣官祭告。制曰:惟妙灵昭应天妃林氏,嵩岳孕灵,巽坤合体,嘘风吸雨,统江淮河海之宗,佑国庇民,济天地东南之险。适承水德,乃亮玄工,海不扬波,维尔嘉绩。朕式钦焉!兹特虔修牲醴,遣官祭告,神其鉴临,尚飨!
宣德六年(一四三一),钦差正使太监郑和领兴平二卫指挥千百户并府县官员买办木石,修整庙宇,并御祭一坛。制曰:兹遣郑和等道涉江海,往返诸番,惟神有灵,默加佑助,俾风波无虞,人船利涉,浮达之际,咸赖底绥。特以牲醴祭告,神其飨诸!
康熙十九年(一六八○),神助万将军克敌厦门,奏上,钦差礼部员外郎辛保等赍香帛诏诰加封致祭。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国家怀柔百神,式隆祀典,海岳之祭,罔有弗虔。若乃明祗效灵,示天心之助顺,沧波协应,表地纪之安流,聿弘震叠之威,克赞声灵之渥,岂系人力,实惟神庥。不有褒称,曷彰伟伐?维神钟奇海徼,绥奠闽疆,有宋以来,累昭灵异。顷者岛氛不靖,天讨用张。粤自禡牙,以逮奏凯,历波涛之重险,如枕席以过师,潮汐无虞,师徒竞奋,风扬忽转,士气倍增,歼鲸■〈鱼见〉于崇朝,成貔貅之三捷。神威有赫,显号宜加。特封尔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载诸祀典。神其佑我兆民,永着安澜之绩,眷兹景命,益昭重润之休。敬遣礼官,往修祀事,维神鉴之!
琉球正使汪、林等题:『为圣德与神庥等事:臣等一介小儒,遭逢圣主特允会推,遣使海外。临轩天语,如典如谟。臣等凛遵训诲,恭捧御览诏敕及谕祭文三道,星驰赴闽,于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六月二十日谕祭海神天妃于怡山院。是时东风正猛,群言夏汛已过,未易开洋,乃行礼甫毕,风声忽转,柁楼旌旗,尽皆北向。臣等知属天妃示异,决计放舟。二十三日辰刻,遂出五虎门,过东沙山,一望茫茫,更无山影,日则双鱼引道,夜则万鸟回翔,助顺效灵,不可殚述。以海道考之,二十四日当过小琉球、花瓶屿、鸡笼、淡水诸山,而是日辰刻已过彭佳山,酉刻已过钓鱼屿,不知诸山何时飞越。二十五日应见黄尾屿,不知何以遂踰赤屿。二十六日夜见姑米山,又不知何以遂至马齿山。此时琉球接封之陪臣唯恐突如入境,彼国无所措手,再拜恳求暂泊澳中,容其驰报;乃落篷而篷不得下,拋椗而椗不可留,瞬息已入琉球之那霸港,直达迎恩亭前矣。时方辰刻,距开洋三昼夜耳。臣等未经蹈险,视等寻常,而彼国臣民莫不相看咋舌,群言自古迄今,未有神速如此者!其称圣人在上,海不扬波,则圣人在上,海可飞渡,远人骇叹如此,臣不敢不据实奏闻。至于贫瘠小邦,常苦风旱,乃者典礼既竣,甘雨如倾,飓风不作,群欣足食。凡此天泽之应,何非圣德之感,洵足流光史册,焜耀千秋者也。臣等洁己励众,幸免愆尤,冬汛归舟,还思利涉。而其时御笔诏敕,尽留海邦,百神呵护,不可复冀。风涛震撼,浪与天高,掀嵌无已,人皆颠覆。臣等当百死一生之际,惟有忠诚自信,必无他虞。烟灶尽委逝波,无由得窥彼岸。于是肃将简命,共吁天妃,谓神既受封圣朝,自应佑臣返节。如其获济,当为神乞春秋祀典,永戴皇恩。虔祷方终,神应如响。于时束桅之铁箍已断十三而桅不散,系篷之顶绳一断不可复续而篷不堕,桅前之金拴裂逾尺而船不坏,有此三异,可叹神功。伏乞敕下礼臣,议举春秋二祭,着地方官敬肃奉行,则海疆尽沐神庥,履坦无非圣泽矣。伏乞睿鉴施行。奉旨:该部议奏。
靖海将军侯福建提督施为神灵显助破逆、请乞皇恩崇加敕封事:『窃照救民伐暴,示天威之震扬,辅德效灵,见神明之呵护。闽之湄洲岛,有历代敕封天妃,往来舟楫,每遇风涛险阻,呼之获安。前提督万曾经题请敕封。臣奉命征剿台湾,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十一月师次平海澳。澳离湄州水道二十里许,有天妃庙,缘迁界圯毁,仅遗数椽可蔽神像,臣因稍为整扫以妥神。庙左有一井,距海数武,踩止丈余,芜秽不治。臣驻师其间,时适天旱七月余,该地方人民咸称,往常雨顺,井水已不能供百日,今际此愆阳,又何能资大师所需。臣遣人淘浚,泉忽大涌,自二十一年十一月至次年之三月,昼夜用汲不竭,供四万众裕如也。此皆皇上峻德格天,使神功利我行师也。臣乃立石井傍,额之曰师泉,以志万古不朽,且率各镇营弁捐俸重建庙宇。及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六、二十二等日,臣在澎湖破敌,将士咸谓恍见天妃,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而平海之人俱见天妃神像是日衣袍透湿,与其左右二神将两手起泡,观者如市,知为天妃助战致然也。又先于六月十八夜,臣标暑左营千总刘春梦天妃告之曰:『二十一日必得澎湖,七月可得台湾』。果于二十二日澎湖克捷,七月初旬内台湾遂倾岛投诚;其应如响。且澎湖八罩虎井大海之中,井泉甚少,供水有限,自臣统师到彼,每于潮退就海次坡中扒开尺许,俱有淡水可餐,从未尝有。及臣进师台湾,彼地之淡水遂无矣。均由我皇上至仁上达昊苍,故无往而不得神庥,俾臣克底成功,非特赐显号,无以扬幽赞之美,彰有赫之灵。臣拟于班师叙功之日,一起题请加封,近接邸报,册封琉球正使汪楫以圣德与神庥等事具题请封,因先以其灵异详陈,伏乞皇上睿鉴敕封,并议加封。奉旨:该部议奏。部题『遣官献香帛,读文致祭。祭文由翰林院撰拟,香帛由太常寺备办,臣部派出司官一员前往致祭』。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八月二十四日奉旨:依议。钦差礼部郎中雅虎等賷香帛到湄诣庙致祭,御祭文曰:国家茂膺景命,怀柔百神,祀典具陈,罔不祗肃。若乃天休滋至,地纪为之效灵,国威用张,海若于焉助顺,属三军之奏凯,当专译之安澜,神所凭依,礼宜昭报。惟神钟灵海表,绥奠闽疆,昔藉明威,克襄伟绩,业隆显号,禋享有加。比者虑穷岛之未平,命大师之致讨,时方忧旱,光泽为枯,神实降祥,泉源骤涌,因之军声雷动,直捣荒陬,舰阵风行,竟趋巨险。灵旗下飐,助成破竹之功,阴甲排空,遂壮横戈之势。至于中山殊域,册使遥临,伏波不兴,片帆飞渡,允兹冥佑,岂曰人谋。是用遣官,敬修祀事,溪毛可荐,黍稷惟馨。神其佑我家邦,永着朝崇之戴,眷兹亿兆,益弘利赖之功。惟神有灵,尚克鉴之!
福建水师提督蓝,以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克复台湾,叨神显助,至雍正四年(一七二六)题请匾联文曰:『题为神功显著、仰恳睿鉴、特加恩褒事:窃照显灵效顺,具见盛世之征祥;申锡追封,弥彰圣朝之钜典。闽省有湄洲,屹立大海岛屿中,建庙宇崇祀天妃宝像,其英灵昭著,历代褒封,昭然可考。迨我朝康熙十九年佐助前提督臣万正色克复金、厦两岛,二十二年佑相前靖海将军臣施琅奏捷澎、台,种种灵应,护国庇民,俱蒙圣祖仁皇帝览奏敕封,钦差致祭,特隆祀典。缘厦岛、台湾二处,俱属闽海要地,各有创庙宇,供奉天妃宝像,仰赖神庥。六十年台匪倡乱,臣同前任提臣施世骠亲统水陆官兵,配驾商哨船只前往讨逆。维时六月兴师,各士卒感佩圣祖仁皇帝深仁厚泽,踊跃用命,但恐频发台飓,因而致祝垂庇。果荷默相,波恬浪息。且凡大师所到,各处井枯,甘泉倏尔腾沸,足供食用。再如六月十六日午,臣等督师攻进鹿耳门,克复安平镇,正及退潮之际,海水加涨六尺,又有风伯效顺,俾各舟师毋庸循照招路鱼贯而行,群挤直入。至十七、十九等日会师在七昆身,血战杀贼,时值炎蒸酷暑,其地处在海中,乃系盐潮涨退之所,万军苦渴异常。臣复仰天祈祷,适当潮退,各军士遍就昆身坡中扒开尺许,俱有淡水可餐,官兵人等,无不骇异,咸称若非圣祖仁皇帝天威远被,曷致有神灵效顺若此。窃拟分平台湾南北二路后即欲缮疏题请追褒,不虞提臣施世骠身殁军前,臣时躬处海外,未由陈奏。幸于雍正三年十一月内趋赴阙庭,叩觐天颜,面奏神功灵验,请乞赐赠匾联,以志不朽。随蒙圣主谕臣于回任后缮疏题请,兹臣合就遵旨备叙情由具题。仰恳我皇上特布殊恩,赐给匾额联章,俾臣制造悬挂湄洲、台、厦三处庙宇。再,天妃灵神,实水师之司命,仍请恩加敕部详议追封先代,圣德弥彰而神功愈显。将见鲸鲵永遁,海宇共庆升平,波浪长恬,商渔咸歌乐业矣。臣谨缮疏题请,伏乞圣主睿鉴,赐给敕部详议追封施行。为此具本谨题请旨』。雍正四年正月十七日。
谢恩疏文:题为恭报悬挂天妃神祠御书匾额日期事:雍正四年七月初三日承准礼部札开:为颁发御书匾额事:祠祭清吏司案呈:雍正四年五月十一日,内阁交出天妃神祠匾额御书「神昭海表」四字,应将「神昭海表」四字交与福建提塘送往,并知照水师提督敬谨制造悬挂可也。为此合札前去查照施行』等因到臣。承准此,续于本年九月十二日,据臣家人林世雄在京賷捧御书「神昭海宇」四字到厦,臣即郊迎至署,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讫,随敬谨恭摹,召匠绘成匾式。遵照原题应悬挂湄洲、厦门、台湾三处天妃神祠,将恭摹字样并绘成匾式分送台湾总兵臣林亮、海坛总兵臣朱文召匠制造,择吉敬谨悬挂去后;所有厦门天妃神祠,臣遵即制造匾额,择吉于本年十二月十一日敬谨悬挂。又于十二月十三日准台湾总兵臣林亮咨称台湾『天妃神祠御书匾额。遵即制造完竣,业经择吉于本年十一月二十八月会同台湾文武官员恭迎至祠,敬谨悬挂,合将日期咨覆』等因;续于十二月十七日,又准海坛总兵臣朱文咨称:『湄洲天妃神祠御书匾额,遵即制造完竣,经择吉于本年十二月十一日亲率属员恭迎至祠,敬谨悬挂,合将日期咨覆』等因各到臣。准此,窃照神灵效顺,允协盛世祥征,宸翰特颁,弥朋圣朝钜典。闽省有天妃,英灵彰着,历代褒封,昭然可考。康熙六十年间,台匪倡乱,臣同前任提臣施世骠亲统官兵前往讨逆。维时六月兴师,各士卒感佩圣祖仁皇帝深仁厚泽,踊跃用命,但恐时值台飓频发之候,临行虔祝垂庇,果荷显灵默相,处处效顺。经臣面奏,请乞赐赠匾联,以志不朽。业蒙我皇上特颁御书「神昭海表」四字。臣奉到,随即恭摹制造匾额,择吉敬谨悬挂厦门天妃神祠。仍绘成匾式,分送台湾总兵臣林亮、海坛总兵臣朱文,循照召匠制造,择吉敬谨悬挂台湾、湄洲二处天妃神祠去后,兹准各咨报悬挂日期前来。具见宸翰辉煌,神功有赫,允垂亿万年盛典;行将鲸鲵永遁,海宇共庆升平,波浪长恬,商渔咸歌乐业矣。所有敬谨悬挂天妃神祠御书匾额各日期,理合缮疏题报,伏乞皇上睿鉴施行。为此具本谨具奏闻。雍正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天妃诞降本传
天妃,莆林氏女也。始祖唐林披公,生子九,俱贤。当宪宗时,九人各授州剌史,号九牧。林氏曾祖保吉公,乃邵州剌史蕴公六世孙州牧圉公子也,五代周显德中为统军兵马使。时刘崇自立为北汉,周世宗命都点检赵匡胤战于高平山,保吉与有功焉。弃官而归,隐于莆之湄洲屿。子孚承袭世勋,为福建总管。孚子惟悫讳愿,为都巡官,即妃父也。娶王氏,生男一,名洪毅,女六,妃其第六乳也。二人阴行善,乐施济,敬祀观音大士。父年四旬余,每念一子单弱,朝夕焚香祝天,愿得哲胤为宗支庆。岁己未(周世宗显德六年、九五九)夏六月望日,斋戒庆赞大士,当空祷拜曰:『某夫妇兢兢自持,修德好施,非敢有妄求,惟冀上天鉴兹至诚,早锡佳儿,以光宗祧』!是夜王氏梦大士告之曰:『尔家世敦善行,上帝式佑』。乃出丸药示之云:『服此当得慈济之贶』。既寤,歆歆然如有所感,遂娠。二人私喜曰:『天必锡我贤嗣矣』!
越次年,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九六○),三月二十三日方夕,见一道红光从西北射室中,晶辉夺目,异香氤氲不散。俄而王氏腹震,即诞妃于寝室。里邻咸以为异。父母大失所望,然因其生奇,甚爱之。自始生至弥月,不闻啼声,因命名曰「默」。
幼而聪颖,不类诸女。甫八岁,从塾师训读,悉解文义。十岁余,喜净几焚香,诵经礼佛,旦暮未尝少懈。婉变季女,俨然窈窕仪型。十三岁时,有老道士玄通者往来其家,妃乐舍之。道士曰:『若具佛性,应得渡人正果』。乃授妃玄微秘法。妃受之,悉悟诸要典。十六岁,窥井得符,遂灵通变化,驱邪救世,屡显神异。常驾云飞渡大海,众号曰「通贤灵女」。越十三载,道成,白日飞升;时宋雍熙四年丁亥(九八七)秋九月重九日也。
●窥井得符
妃少时,与群女闲游,照妆于井中,忽见神人捧铜符一双,拥井而上,有神侍仙官一班,仿佛迎护状。诸女骇奔,妃受之不疑。少顷,乘虚而化。众报父母及里邻,视铜符果出神授,莫不惊异。自此符咒径可辟邪,法力日见玄通。常身在室中,神游方外,谈吉凶祸福,靡不奇中。
●机上救亲
秋九月,父与兄渡海北上。时西风正急,江上狂涛震起。妃方织,忽于机上闭睫游神,颜色顿变,手持梭,足踏机轴,状若有所挟而惟恐失者。母怪,急呼之,醒而梭坠,泣曰:『阿父无恙,兄没矣』!顷而报至,果然。彼时父于怒涛中仓皇失措,几溺者屡,隐似有住其舵与其兄舟相近,无何,其兄之舵摧舟覆。盖妃当闭睫时,足踏者父之舟,手持者兄舵也。
●化草救商
屿之西有乡曰门夹,当港口出入之冲,■〈石多〉礁错杂。有商舟渡此遭风,舟冲礁侵水,舟人哀号求救。妃曰:『■〈石多〉头商舟将溺,可急拯』。众见风涛震荡,不敢向前。妃乃掷草数根,化成大杉,排驾至前。舟因大木相附,得不沉。少顷,风渐平,浪渐息,舟中人相庆,皆以为天助。及阁岸整理舟楫,倏见大木瓢流,不知所向,询乡人方知化木附舟,悉神姑再造力。
●菜甲天成
湄洲有小屿,住旁流中。一日,妃游至其地。适母遣人以菜子油遗之。妃倾之地上。遂抽芽解甲,灿然青黄,布满山堘。不烦播种,四时不绝,自生自熟于荒烟断沁之间。茎干花叶,可以荐神供佛,名曰菜子屿。乡人采之为仙葩神卉。至今犹野香郁郁;斥卤之外,洵为胜概。
●挂席泛槎
妃时欲渡江,值舟中篷桨不备。舟子以风涛汹涌,不敢解缆。妃曰:『无事!此即草席代之』。令人悬于桅端。帆起舟驶,恍若凫鸥之浮沫。白云一苇,入水不濡,碧海孤帆,与波俱出。追狂飙而鼓棹,破巨浪而旋槎。观者惊为飞渡。
●铁马渡江
时渔民往北采捕,海岸乏舟。妃渡水无楫,取檐前所悬铁马,鞭而策之,跨江如奔电追风。人见青骢行水,天马腾空,且怪且愕。及登岸,又不见解鞍嘶秣,尤为惊异。
●祷雨济民
妃年二十一岁时,莆大旱,山焦川涸,农民告困。通郡父老咸曰:『非神姑莫解此厄』!县尹诣妃求祷。妃往祈焉。拟壬子申刻当雨。及期,日已午,烈焰丽空,片云不翳。尹曰:『姑殆不足称神乎』!未几,阴霾四起,甘澍飘洒,平地水深三尺,西成反获有秋。众社赛日,咸欢呼顶礼,称神姑功德不可思议!
●降伏二神
先是西北方金水之精,一聪而善听,号「顺风耳」,一明而善视,号「千里眼」。二人以金水生天,出没西北为祟,村民苦之,求治于妃。妃乃杂迹于女流采摘中,十余日方与之遇。彼误认为民间女子,将近前,妃叱之,遽腾跃而去,一道火光如车轮飞越,不可方物。妃手中丝帕一拂,霾障蔽空,飞扬卷地。彼仍持铁斧疾视。妃曰:『敢掷若斧乎』?遂掷下,不可复起。因咋舌伏法。越两载,复出为厉;幻生变态,乘涛骑沫,滚荡于浮沉荡漾之中,巫觋莫能治。妃曰:『江河湖海,水德攸钟,彼乘旺相之乡,须木土方可克之』。至次年五、六月间,络绎问治于妃。乃演起神咒,林木震号,沙石飞扬。二神躲闪无门,遂拜伏愿皈正教。时妃年二十三。
●龙王来朝
东海多神怪渔舟多溺。妃曰:「此必怪物为殃』。乃命舟鼓枻至中流,风日晴霁,顷望见水族辏集,锦鳞彩甲,跳跃煦沫,远远涛头,拥一尊官类王子仪容,鞠躬嵩呼于前,水潮汹涌,舟人战栗不已。妃曰:『不须忧』。传示免迎。突然水色澄清,海不扬波,始知龙王来朝。以后凡遇妃诞辰,水族会洲前庆贺。是日,渔者不敢施罛下钓。
●收伏晏公
时有负海怪物曰「晏公」,每于水中趁江豚以嘘风,鼓水妖以击浪,翻溺舟楫,深为水途大患。妃游至东溟,见一碧万顷,水天涵泓,半晷间江心澎湃,舟子急呼曰:『桅舵摇撼矣』。妃令拋椗,见一神掀髯突睛,金冠绣袖,随潮升降,触缆拂樯,形如电扫雷震。妃色不动,显出灵变。忽旋风翻浪,逆湃倒澎。彼伏神威,叩谢荡舟而还。但一时为法力所制,终未心服。继假逞色相,变一神龙,挟雾翼云,委蛇奔腾。妃曰:『此妖不除,风波不息』!乃拋椗中流。龙左翻右滚,机破技穷,仍还本象,唯见整然衣冠,俨一尊人,驻椗不动。妃命投下■〈糹律〉绳,彼近前附摄,不觉随摄随粘,牢固难解,飘荡浮于水上。始惧而伏罪。妃嘱之曰:『东溟阻险,尔今统领水阙仙班,护民危厄』。由是永依法力,为部下总管。
●灵符回生
岁祲疫气盛行,黄(疑为莆字之讹)县尹阖家病笃。吏告以湄屿神姑法力广大,能起死回生,救灾恤难。尹斋戒亲诣请救。妃曰:『此系天数。何敢妄干』!尹哀恳曰:千里宦游,全家客寓,生死悬于神姑,幸悯而救之』!妃念其素称仁慈,代为忏悔。取菖蒲九节,并书符咒,令贴病者门首,煎蒲饮之,病者立瘥。尹喜再生之赐,举家造门拜谢。自此神姑名彻寰宇矣。
●伏高里鬼
高里乡突有阴怪,含沙侵染百病。村人共诣神姑求治。妃知为山僻小木精作祟,取符咒贴病者考头。众如命而行,闻屋瓦响处,一物如鸟,拚飞而去。妃迹其所之,扫穴除之。比至,遽幻作一小鸟匿树抄,只见渺渺林端,炎起一团黑气。妃曰:『不可留此为桑梓忧』!追擒之。唯一鹪鹩唧唧。将符水一洒,鸟踏空而坠,并无形体,仅存一摄枯发。举火焚之,突见本相,兀兀一小鬼子,叩拜曰:『愿皈台下服役』;收之。
先是符咒未至之前,一宵,于民间忽语人曰:『我将别,当飨我』!主人具仪礼宴之。次晨,符咒至,即从屋上出去。盖亦预知法力难逃也。
●奉旨锁龙
妃二十六岁春正月,霪雨至夏,淋漓弗止,闽浙尽罹其灾。省官奏闻,天子命所在祈祷。莆人诣请神姑。妃曰:『上下多获戾于帝,故龙为灾,亦数使然。今既奉天子命,当除厥祸,为我邑造福』。见白虬奔跃冲突,又青、黄二龙洊荡于漭苍之表。妃焚灵符,忽有神龙面王冠荷戟而前曰:『奉帝罚此一方,何可逆命』?妃曰:『诚知玉旨降灾,但生民遭困已极,下界天子为民请命,当奏上帝赦之』。遂锁住白虬,彼一青一黄尚腾波翻覆。妃乃焚香祭告。遽有金甲神人逐潮似追寻状,天大霁,秋且告稔。有司特奏神姑锁龙神功。奉旨致币报谢。浙省水灾亦渐平。
●断桥观风
吉蓼城西有石桥跨海,当周道往来之津。一日,忽怪风扫地,霹雳如雷,桥柱尽折,人病涉水。相传风伯为灾。妃往观焉。遥望一道黑气,喷薄迷天,知二孛为祟,因演出灵变,俾其远遁;戒乡人晦冥风雨,毋犯之。
●收伏嘉应、嘉佑
时有二魔为祟,一曰嘉应,一曰嘉佑;或于荒丘中摄魄迷魂,或于巨浪中沉舟破艇。妃至,遂逃于云天杳渺之外。适客舟至中流,风翻将沉,见赤面金装当前鼓跃。妃立化一宝货舟拍浮而游。嘉佑即舍客舟乘潮而前。妃以咒压之,击刺落荒,遂惧而伏。妃又从山路独行,嘉应不知为民间美姝,将犯之。妃拂飞尘霾,彼遂幻变腾掀,终不越故处;若有限距而无门突出者,因悚然退避。但魔心未净,岁余复作蛊害。妃曰:『此物不归正道,毕竟为妖为孽』。令人各焚香斋戒,奉符咒,自乘小艇象渔者遨游烟波之中。嘉应见之,即冲潮登舟,坐于桅前,不觉舟驶到岸。妃伫立船头,遽悔罪请宥,并收为将,列水辟仙班,共有一十八位。凡舟人值危厄时,披发虔请求救,率得其默佑。
●湄山飞升
宋太宗雍熙四年丁亥(九八六),妃年二十九。秋九月八日,妃语家人曰:『心好清净,尘寰所不乐居;明辰乃重阳日,适有登高之愿,预告别期』。众咸以为登临远眺,不知其将仙也。次晨焚香演经,偕诸姊以行,谓之日:『今曰欲登山远游,以畅素怀,道门且长,诸姊不得同行,伤如之何』!诸人笑慰之曰:『游则游耳,此何足多虑』。妃遂径上湄峰最高处,但见浓云横岫,白气亘天,恍闻空中丝管声韵叶宫征,直彻钧天之奏,乘风翼霭,油油然翱翔于苍旻皎日间。众咸欷骇惊叹,祗见屋虹辉耀,从云端透出重霄,遨游而上,悬碧落以徘徊,俯视人世,若隐若现。忽彩云布合,不可复见。嗣后屡呈灵异,乡之人或见诸山岩水洞之旁,或得之升降跌坐之际,常示梦显圣,降福于民。里人畏之敬之,相率立祠祀焉,号曰「通贤灵女」。时仅落落数椽,而祈祷报赛,殆无虚日。
●显梦辟地
湄屿初建庙宇,甚窄狭。有长者之子善信,居山之西,妃乃托之梦曰:『我庙宇卑隘,为我扩之,当昌尔后』。是夜夫妇协梦,清晨造庙拜答,愿依神命。乃辟地购金,增厥式廓,庙貌启而维新焉。
●祷神起碇
季春有商三宝者,满装异货,要通外国,舟泊洲前。临发碇,胶弗起,舟人入水,见一怪坐碇不动。急报客,大惊。登岸询洲人:『此方何神最灵』?或曰:『本山灵女极称显应』。遂诣祠拜祷。恍见神女优游碇上,鬼怪辟易,其碇立起。乃插香一瓣于祠前石间,祝曰:『神有灵,此香为证:愿显示征应,俾水道安康,大获赀利,归即大立规模,以答神功』。迨泛舟海上,或遇风涛危急,拈香仰祝,咸昭然护庇。越三载,回航全安。复造祠,见前所插瓣香,悉盘根萌芽,化成三树。正值三月二十三日神诞,枝叶丛茂,香气郁郁缤纷。商人奇其感应,捐金创建庙宇,焕乎改观。及宋仁宗天圣中,神光屡现,善信者复感灵异,广大其地,廊庑益增巍峨。
●枯楂显圣
宋哲宗元佑元年丙寅(一○八六),莆海东有高墩,去湄百里许,常有光气夜现。渔者疑为异宝,伺而视之,乃水漂一枯楂发焰,渔人拾置诸家。次晨视之,楂已自还故处。再试复然。当夕托梦于宁海墩乡人曰:『我湄洲神女,其枯楂实所凭也,宜祀我,当锡尔福』。父老异之,告于制干李公。公曰:『此神所栖也。吾闻湄有神姑,显迹久矣。今灵光发见昭格,必为吾乡一方福。叩神之庇,其在斯乎』!遂募众营基建庙,塑像崇祀,号曰「圣墩」,祷应如响。
●铜炉溯流
宋哲宗元符初(元符凡三年,一○九八~一一○○),莆南六十里地名曰枫亭,其溪达海,系南北通津。戊寅,潮长时,水漂一铜炉,宝色烨然,溯流而至。乡人观者如堵,咸啧啧称奇。众下水取而藏之,是夕,枫人同得梦云:『我湄神也,欲为尔一乡造福』。相传异其事,爰备香花奉铜炉至锦屏山下,草构数椽祀焉。凡祷祝者无不应验。里人林文可感神灵默佑,割田与众募建以广之。
●朱衣着灵
宋徽宗宣和四年壬寅(一一二二),给事中允迪路公奉命使高丽,道东海,值大风震动,八舟溺七,独公舟危荡未覆。急祝天庇护,见一神女现桅竿,朱衣端坐。公叩头求庇。仓皇间风波骤息,藉以安。及自高丽归,语于众。保义郎李振素及墩人备述神妃显应。路公曰:『世间惟生我者恩罔极,我等飘泊大江,身濒于死,虽父母爱育至情,莫或助之,而神姑呼吸可通,则此日实再生之赐也』。复命于朝,奏神显应。奉旨赐「顺济」为庙额,蠲祭田税,立庙祀于江口。
●圣泉救疫
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春,郡大疫。神降于白湖旁居民李本家曰:『瘟气流行,我为郡请命于帝;去湖丈许有甘泉,饮此疾可瘳』。境内罗拜神赐。但此地斥卤,疑无清流,以神命凿之,及深犹不见泉。咸云此系神赐,勉加数锄,忽清泉沸出,人竞取饮之,其冷若醴。汲者络绎于路,至相争攘。朝饮夕瘥,人皆腾跃拜谢曰:『清泉活人,何啻甘露,真有回生之功』!乃甃为井,号曰「圣泉」。郡使者奏于朝,诏封「崇福夫人」。
●托梦建庙
绍兴二十六年丙子(一一五六),以郊典特封为灵惠夫人。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莆城东五里许有水市,诸舶所集曰「白湖」。岁之秋,神来相宅于兹。章氏、邵氏二族人共梦神指立庙之地。丞相俊卿陈公闻之,验其地果吉,因以奉神。岁戊寅(一一五八),庙成。三十年(一一六○),流寇刘巨兴等啸聚,直抵江口。居民虔祷于庙,忽狂风大震,烟浪滔天,晦冥不见,神灵现出空中。贼惧而退。既而复犯海口,神又示灵威,贼遂为官军所获。奏闻,天子诏加封「灵惠、昭应夫人」。
●温台剿寇
宋孝宗淳熙十年癸卯(一一八三),福建都巡检羌特立奉命征剿温州、台州二府草寇。官舟既集,贼船蚁水面,众甚惧。方相持之际,咸祝曰:『海谷神灵,惟神女夫人威灵显赫,乞垂庇护』。隐隐见神立云端,軿盖辉煌,旗幡飞飙,俨然闪电流虹。贼大骇。俄而我师乘风腾流,贼舟在右,急拨棹冲击之,获贼首,并擒其党,余■〈舟宗〉四散奔溃,奏凯而归。列神阴相之功,奏于朝,奉旨加封「灵慈、昭应、崇善、福利夫人」。
●救旱进爵
宋光宗绍熙元年庚戌(一一九○)夏,大旱,万姓号呼载道。神示梦于郡邑长曰:『旱魃为虐,我为君为民请命于天,某日甲子当雨』。及期,果银竹纷飞,金飙喷澍,焦林起润,暵谷生春。郡邑交章条奏,天子诏神福民殊勋,应褒封进爵,颁诏进封「灵惠妃」以彰圣灵。
●瓯闽救潦
宋宁宗庆元四年戊午(一一九八),瓯闽苦雨,滂沱不止,漂屋荡崖,春夏仓廪告匮,民不聊生。有司请蠲议赈。莆人虔祷于神。夜梦神示之曰:『人多不道,厥罚常阴,故上天困此一方人。今尔众虔恭,我为尔奏于帝,帝矜之,越三日当大霁,且锡有秋之贶』。至期,果见扶桑破晓,旸谷春生,早禾得水而桀,西成大熟。省官奏闻,奉旨加封「助顺」,以报厥功。
●平大奚寇
戊午秋,大奚寇作乱,调发闽省舟师讨之,舳舻相接,将士枕戈。岛寇巨舰衔尾而至,锐不可当。众惧,各请神,香火以行。与贼遇于中流,彼居上风,难以取胜。众祷于神曰:『愿藉神力扫妖氛,上慰天子讨叛之心,下救万民蹂躏之苦』。顷刻间昏雾四塞,返风旋波,神光赫濯显现。遂冲突无前,渠魁就擒,余凶或溺或溃,扫荡无遗。凯奏,具陈神阴佑大勋,奉旨诏神为国家讨贼,其议加封号以答神庥。
●一家荣封
庆元六年(一二○○),朝廷以神妃护国庇民,功参玄造,人本乎亲,庆自先贻,于是颁诏封妃父为「桢庆侯」,又改封「威灵侯」,又以显赫有裨民社,加封为「灵感嘉佑侯」;母王氏封「显庆夫人」;兄封「灵应仙官」;神姊封为「慈惠夫人」,佐神。
●紫金山助战
宋宁宗开禧改元乙丑(一二○五)冬,金人仆散揆从八叠滩潜渡淮,聚哨淮甸,王师启行北伐,人心汹涌,求庇于神。至直隶安丰,戎冯戒严。神示梦于将领异再遇等曰:『金人犯顺,北顾贻忧,若等锐志克敌,吾当助威以佐天子』。初战于花靥镇,神现灵云端。众望空中若有万马驰骋状,知为神力呵护,贾勇向前,大炮碎其酋长;贼遂却。又会战于柴金山,贼甚猖獗。临阵时,复见旌旗闪空,将领严令督战,兵士拥楯而进,敌乃披靡,获马百余匹,斩馘数百人。贼复大聚合肥,闻云端锵锵有剑戟声,贼益惧,且战且退,遂解合肥之围。全师返旆,人唱铙歌。天子闻神兵阴助,有护国大功,加封「显卫」,以答神庥。
●助擒周六四
嘉定改元戊辰(一二○八)秋,草寇周六四哨聚犯境,舟舰不可胜计。时久旱后,人穷无赖者多,既困赤地,遂入绿林,乘乱劫掠,庐舍寥落。阖邑哀祷于神。神示之梦曰:『六四罪已贯盈,特釜中游鱼耳;当为尔歼之』。越四日入境,喊声动地,忽望空中有剑戟旗帜之形,各相惊疑,退下舟,遽冲礁阁浅。尉司驾艇追之,获其首,余凶悉就俘。寇平,境内悉安。奏上天子,奉旨加封「护国、助顺、嘉应、英烈妃」。
●钱塘助堤
宋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浙省钱塘潮翻,江堤横溃,大为都省患。波涌浩荡,版筑难施。都人号祝于神妃。忽望水波汹涌,时涛头上艮山祠,若有所限拒而水势倒流不前者,因之水不冲溢,堤障得成,永无泛圯之患。众咸称神力捍御。有司特奏于朝,奉旨神功赫濯,大有裨于朝家,议加封号,以答灵感。
●拯兴泉饥
宝佑改元(一二五三),莆与泉大旱,谷值腾涌,饥困弗支,老幼朝夕向祠前拜祷。梦神夜告曰:『若无忧,米艘即至矣』。
初,广地贾客挺装米上浙越,偶一夜神示梦曰:『兴泉若饥,米贵,速往可得利』。客寤而喜谓神示必获利滋倍,遂加载兴、入泉。南艘辐辏,民藉以不饥,米价反平。郡人颇矜天幸,商人怏怏,言神梦不验。询其得梦之由,方悟神为二郡拯饥。又思前夕米艘即至之梦,果属不虚。咸叹再造神功,焚香拜谢。天子闻之,诏褒封「助顺、嘉应、英烈、协正妃」。三年(一二五五),又以显灵加封「灵惠、助顺、嘉应、慈济妃」。四年丙辰(一二五六),以浙江堤岸告成,加封「灵惠、协正、嘉应、善庆妃」。
●火烧陈长五
开庆改元,岁在己未(一二五九),陈长五兄弟纵横海上,去来于兴、泉、漳之间,杀掠逞凶,家无安堵,三那困。请命于神。郡守徐公梦神示之曰:『当殄此贼,以靖地方』。徐公素敬信神妃,即率寨官石玉等励兵备之。朝廷督王宪使镕克期剿贼。越八月,贼三舟入湄岛,将屠掠蓼禧,祷于神,弗允,解衣偃卧廊庑下,悖慢不敬。俄有火焚其身,肉绽皮烂,痛楚哀呼。贼大惧,退遁舟中。神起顺风,诱之出港,忽天日晦冥,大雨骤至。及开霁,贼三舟已在沙埔上胶浅不动,宪使王镕曰:『此神授也,逆贼当歼灭矣』!挥兵急击,贼奔溃,先擒长五。郭敬叔等帅兵追至莆禧,擒长六。长七乘潮退遁,后追至福清,并俘之,磔于市,胁从者罔治。徐公具陈神妃庇助之功,宪使奏上天子,勒议典礼,进封「显济妃」,两司捐万楮助修宫殿,以报神贶。
●怒涛济溺
天历元年(一三二八)夏,备海道万户府分司运粮,至大海,遭飓风骤起,巨浪连天,七日夜不息,人困力疲,运艘几于翻覆。舟人哀号,仰祷神妃求佑。会日暮,有形从空而下,掩映舟中,辉耀如画,宛见神灵陟降。少顷,怒涛顿平。船上觉异香缤郁。自此水道无虞,径抵直沽都省。奏闻,奉旨差翰林国史院学士普颜实理钦赍御香,驰驿致祭。
二年(一三二九),漕运复藉神妃默庇无失,加封「护国、辅圣、庇民、显佑、广济、灵感、助顺、福惠、徽烈、明着天妃」,遣官黄份等驰传具礼,专诣湄洲特祭,并致祭淮、浙、闽海等处各神庙,共祭一十八所。
●神助漕运
至顺元年庚午(一三三○)春,粮船七百八十只,自太平江路太仓刘家港开洋,遇大风突起,波撼星辰,桅樯飘荡,数千人战栗哀号。官吏恳祷于神妃,言未已,倏阴云掩霭,恍见空中有朱衣拥翠盖,伫立舟前,旋有火照竿头,晶光如虹。舟人且惊且喜。无何,风平浪息,七百余艘飘流四散,正集合整理篷浆解缆而进,又闻空中有语云:『可向东南孤岛暂泊』,众郎撑舟依孤岛旁。方拋碇,江上狂飙迅发,暴雨倒峡。舟人相慰曰:『非神灵指示,我等皆在鼍宫蛟窟矣』!次日晴霁,遂达直沽交卸。中书奏神护相之功,奉旨赐额曰「灵慈」。
●拥浪济舟
洪武七年甲寅(一三七四),泉州卫指挥周坐领战船哨捕,忽遇飓风大作,冲泊阁礁。舟人环泣稽首,呼神妃求庇。黑夜间倏见神火悬空毕照,桅樯皆现。周喜曰:『吾闻海上危急时,得神火照耀,虽危亦安。神其佑我乎』!俄而巨浪跃起,将船荡浮,从■〈石多〉隙真逾矶北,顺流驶至岸边。时天欲曙,差认港迹,始得无恙。归至泉,立庙奉祀。仍运木赴湄屿,修整宫殿。其杉木未载者,浮水面自飘流到湄,木头各有「天妃」二字,众皆奇之。自是重建寝殿及香亭、鼓楼、山门,复塑圣像,制旗鼓,沿途鼓欲,送至祖庙。
时又有张指挥领兵出海,默祝神妃保佑,果得显应,由泉装载大料来湄洲,构一阁于正殿之左,名曰「朝天阁」。
●药救吕德
洪武十八年(一三八五),兴化卫官吕德出海守镇,得病甚危笃,求祷于神。梦寐间见一神女俨然降临,命侍鬼持丸药,辉莹若晶珀,示之曰:『服此当去二竖』。正接而吞之,遽寤,香气犹蔼蔼未散。口渴甚,取汤饮,呕出二块物,顿觉神气爽豁,宿痾皆除,遂平复如初。是夕梦神云:『畴昔之夜,持药而救尔者,乃慈悲观音菩萨示现也,当敬奉大士』。吕德感神灵赫奕,遂捐金创建观音堂于湄屿。
●广州救太监郑和
永乐元年(一四○三),钦差太监郑和等往暹逻国。至广州大星洋遭风,舟将覆。舟工请祷于天妃。和祝曰:『和奉命出使外邦,忽遭风涛危险,身固不足惜,恐无以报天子,且数百人之命悬呼吸,望神妃救之』!俄闻喧然鼓吹声,一阵香风飒飒飘来,宛见神妃立于桅端。自此风恬浪静,往返无虞。归朝复命,奏上,奉旨遣官整理祖庙。和自备宝钞五百贯,亲到湄屿致祭。
●旧港戮寇
永乐三年(一四○五),钦差太监等官往西洋,舟至旧港,遇萑苻截劫,顺流连舰而至,势甚危急。众望空罗拜,恳祷天妃。忽见空中旌旗旆旆云巅,影耀沧溟,突而江流激浪,帜转帆翻,贼艘逆潮不前。官兵忽荡进上流,乘潮挥戈逐之,一击而魁首就俘,再击而余孽远溃。自此往返平静。回京奏神功广大,奉旨着福建守镇官整盖庙宇以答神庥。
●梦示陈指挥全胜
永乐七年(一四○九),钦差太监统领指挥陈庆等往西洋,贼觇知,垂涎宝货,率数十艘于中流截劫。正值上风,奔流如飞,我舟被困,众俱股栗。陈庆曰:『奉君命到此,数百人在茫茫大海中,须决雌雄,尚可生还。骑虎之势,安可中下?兵法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正在今日』!众曰:『不若拜祷天妃』。庆从之。是宵,陈庆梦神语曰:『今夜风急,可乘昏雾,溯流而上,翌日佐尔一帆风,歼此丑类』!庆以告内使,棹向前。比晓,已居上流。贼逆风不得进。我舟离贼已远。众欲远遁。庆复曰:『长江万里,西国迢遥,回首不见家山。彼狡尔鲸鲲,岂能忘情于我?若飘泊偷安,恐贼党出没烟波,终入其网。今风信顺便,殆神授也,急击勿失』!遂励兵奔冲而下。远望神俨现空中,闪烁如虹如电。贼骇愕。风急舟骋,贼篷被官桅倒插破裂。陈庆挥刃越舟,贼首投水,钩而俘之,余悉就擒,获货物军器无算。内使及陈指挥率众叩谢神妃曰:『反败为功,转祸为福,再造之德,山高水深』。复命奏上,奉旨褒嘉,委官重置庙中器皿,亲赍诣庙致祭。
●助战破蛮
永乐十八年(一四二○)正月,倭寇哨兵渡海,钦差都指挥张翥统领浙江定海卫水军防御,距海相持。日本惯习水战,分舟师据海口。我师樵汲道绝,兵士困甚,同叩祷天妃,拜请水仙。忽波心撼激,贼舟荡漾浪中,撑东涌西,我舟与贼船首尾相击。半晷间,贼篷繂绳断,我舟中一兵披发跳跃大呼曰:『速越舟破贼』!翥发令曰:『此神所命,先登者重赏』!遂奋勇冲杀,擒获甚多,其投水死者不计其数;全收破蛮之功。事闻于上,奉旨遣御史刘麟、内官孔用、唐贞诣庙致祭,送长生鹿二对。
●东海护内使张源
永乐十九年(一四二一),钦差内使张源往榜葛剌国。于镇东海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源急叩天妃求佑。言未毕,忽见狂风旋舞,中有赤旆飞扬。众疑其不祥。须臾,风息浪平,舟人踊跃欢忭,皆曰:『顷赤旆飞扬,实神灵返飓之力』。及自外国还,特制袍幡诣庙拜谢。
本年,太监王贵通等又奉命往西洋,祷祝显应。奏上,遣内官修整祖庙,备礼致祭。
●琉球救太监柴山
洪熙元年(一四二五)四月,钦差内官柴山往琉球,载神香火以行。至外洋,一夕,云雾晦冥,山方假寐,梦神抚其几曰:『若辈有水厄,当慎之!吾将为汝解』。及寤,不敢明言,只严戒舵工加谨。正扬帆而进,突阴霾蔽天,涛翻浪滚,咫尺不相辨,孤舟飘泊于洪波之中,桅樯颠倒,舟中坠水者数人。舵工急取大板乱掷水中,数人攀木而浮,随波上下,呼天求救,哀声震天。迨薄暮,见灯光自天而来,风倏静,浪倏平,舵工函拨棹力救,堕水者争攀附登舟,感庆再生之赐。回京奏上,奉旨遣官致祭,拜答神功。
●庇太监杨洪使诸番八国
宣德五年庚戌(一四三○)十二月,钦差太监杨洪统领指挥千百户及随从人等,驾船大小三十只,装载彩币,赏赐阿丹、暹罗、爪哇、满剌加、苏门答刺、木骨都束、卜剌哇、竹步八国,虔恭奉祀神妃,朝夕拜祷保佑。一日,舟至中流,天日清雾,远望大屿横峙海中,上多怪石,错生海物。众曰:『舟中沉郁已久,盍登岸少舒』。各夺磴而上。又见旁有小矶,一女子携筐采螺蜃,竞赴矶迫视之。洪恐其肆慢,趋前呵止。女子忽不见。回首大屿已没,方知前所登屿,即巨鳌浮现,其美女乃天妃现身救此数十人也。各叩首谢。归奏上,奉旨赍香致祭。
●托梦除奸
嘉靖中,奸臣严嵩当权,残害忠义。御史林公讳润,拟附本纠之。夜间草藁未毕,乃曰:『似此必无两静,但含默非吾初志』。假寐几上,梦神妃语之曰:『权奸蠹国,公报主忠诚,必俞所奏,当不负厥梗直』。寤而叹曰:『奸臣播虐忠良,神人共愤,天妃乃有除奸之灵!若此本得旨,当庙祀血食春秋』。果章奏而帝俞允,遂建庙于涵江东卓地面,以答英光。
●妆楼谢过
天启乙丑、戊辰(一六二五、一六二六)间,萑苻草寇李魁奇出没南溟,结伙入吉了抄掠,复迤■〈辶里〉到贤良港。港人拥神像江头,示以神灵梓乡,冀免扰害。神乃显梦于酋长曰:『而焚掠了城,为祸酷烈,今尚欲困吾父母之邦,若不速退,将歼尔类』!仍啸聚弗去。俄而狂飙跃浪,荡散其舟,大舡沉溺,余者沦落波中。自是悔罪乞宥,风且不静。愿起盖梳妆楼一座,并塑圣像以谢过,乃得风靖。遂移舟出港,备牲醴、香花到湄,买置木料,装运前来建造,俯伏叩拜。
●清朝助顺加封
康熙庚申年(一六八○)二月十九日,舟师征剿,驻崇武,与敌对垒。夜梦天妃告之曰:『吾佐一航北汛,上风取捷,随使其远遁』。次日,果得北风骤起,敌遂披靡,大败而退。至二十六日舍厦门入台湾。内地海宇,自是清宁。万将军大感神助,立即具本奏神保佑之力。圣上甚慰阴功,钦赐御香、御帛,差官赍诏到湄庙加封致祭。
●起盖钟鼓楼及山门
大总督姚奉命征剿,以海道艰虞,风波险阻,不易报效,中心恳挚,极力图维,素信神灵赫濯,祷应如响,恳祈阴光默佑,协顺破逆。于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差官到湄洲祖庙,就神前致祝许愿,俾不负征剿上命,即重修宫殿,答谢鸿庥。乃于二十二年(一六八三)三月二十三日天妃悦旦,特委兴化府正堂苏到湄庙设醮致祭,随带各匠估置木料,择吉起盖钟鼓二楼及山门一座;宫宇由是壮观。
●大辟宫殿
大总督姚时议征剿,虽不辞责重任大之艰,而逾堑越沧,不无风波飘荡之虑。一片忠诚孚格,惟恃神灵默相。以故天威一震,寰服人心,于康熙二十二年七月初旬,台湾果倾心向化,举岛输诚。总督捧颁恩敕前至台湾,因少西北正风,又恐逗留诏命,自福省放舟,于八月二十三日亲到湄洲,诣庙具疏神前,虔祝顺风,愿大辟殿宇,以报神功。于是神前拈;。准将东边朝天阁改为正殿。舟尚未开,二十五夜见船上放光,深感神明有赫,即捐金付兴防厅张同、同知林升估价置买木料,乃边朝天阁另为起盖。遂择吉建造正殿,已经安基竖梁,缘兴防厅张丁艰谢事。
·总督祈祷疏文·
福建总督姚启圣谨抒愚衷、上请天妃主裁而言曰:四海广阔,惟神是凭;风涛顺逆,亦惟神是主。是神之权大、德尊,适足侔天地而并日月也。今者,荷神有灵助,除六十年猖狂之大寇,竟停五、六月台飓之大风,除生灵之大害,立朝廷之殊功。启圣得以安享太平,皆尊神之默佑也。今启圣亲总舟师,遴福宁州总兵黄大来、参政道刘仔捧颁恩敕前至台湾,因尚少西北正风,是以越庙求神,冀借一帆,早到台地。启圣百叩稽首之下,见庙貌尚有未妥,寸心甚为不安;况正殿朝南,而朝天楼、山门各俱西向、亦非宜于神灵之所凭依也。今启圣议以正殿既朝南,则朝天楼、钟鼓楼、山门俱宜开辟朝南。此为一议。如神意定于朝西,则门山、钟鼓楼止须盖完,惟将朝天楼升高改为正殿,而以原庙为神寝宫。此又为一议。若神意不准二议,原欲仍旧向,启圣亦惟神是听,不敢有违。启圣既经目击,不敢吝惜,敬陈三议,分列三辟,惟神裁定!
●托梦护舟
随征同知林升同总兵官游澎奉委往抚台湾,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初五日由湄洲放洋,初六晚至台湾。十五日自彼开驾,而十八夜梦天妃在船;有四人戴红帽从水仙门而上,问其所来,答曰:『舟船有厄,将为尔护』。十九早,舟过柑桔屿,舟次搁浅,舵折四尺,将溺,众惊惧,投拜神前,恳求庇佑。倏见天妃现身降灵保护,乃得平稳。十九晚收进八罩,报复成功。总督慰甚。同知林升到家虔诚答谢。
●涌泉给师
靖海将军侯施于康熙二十一年十月奉命征剿,大师云屯于平海。此地斥卤,樵汲维艰。只有神宫前小井一口,甚浅,当炎天旱候,尤为枯竭;数万军取给炊爨,弗继。将军侯乃祝诸神,以大师札住,愿藉神力,俾源源可足军需。祷毕,而泉水涌溢,真不异耿恭拜井之奇。因是千万军取用不竭。爰额之曰「师泉井」,作师泉志以着神庥。
·师泉井记·
今上御极之二十一载壬戌孟冬,予以奉命统率舟师,徂征台湾。貔虎之校,犀甲之士,简阅而从者三万有余。众驻集平海之澳,俟长风,破巨浪,以靖扫鲛窟。爰际天时旸亢,泉流殚竭,军中取汲之道,遥遥难致。而平澳迁徙之壤,介在海陬,昔之井廛,尽成堙废。始得一井于天妃行宫之前,距海不盈数十武,渍卤浸润,厥味咸苦。其始未达深源,其流亦复易罄。询诸土人,咸称是井曩仅可供百家之需,至隆冬泽愆水涸,用益不赡。允若兹,则三军之士所藉以朝饔夕餐者果奚恃欤?
予乃殚摅诚愫,祈吁神聪。拜祷之余,不崇朝而泉流斯溢,味转甘和。绠汲挹取之声,昼夜靡间,歕涌滋溉,略不显其亏盈之迹。凡三万之众,咸资饮沃,而无呼癸之虑焉。自非灵光幽赞,佐佑戎师,歼殄妖氛,翼卫王室,未有弘阐嘉祥,湛泽汪濊,若斯之渥者也。因镌石纪异,名曰师泉,昭神贶也。
在易,地中有水曰师。师之行于天下,犹水之行于地中;既着容民畜众之义,必协行险而顺之和。是知师以众正,乃克副大君讨贰抚顺、怀柔万邦之命。而扬旌海外,发轫涯涘,神异初彰,闿惠覃布,诞惟圣天子赫濯之威,以致百灵效顺,山海征奇,亶其然乎!
昔贰师剑刺大宛之山,而流水溢出;耿恭拜祷■〈硫,足代石〉勒之井,而清泉奔涌;并能拯军士于渴乏,着万里之奇功。乃今井养不穷,三军获福,予之不敏,曷以答兹鸿嘉之赐哉!是用勒之贞珉,以志不朽云。
●灯光引护舟人
将军侯施于康熙二十一年十月舟次平海。因谋进取,于十二月二十六夜开船。一宵一日,仅到乌坵洋,因无风不得行,令驾回平海。未到澳而大风倏起,浪涌滔天,战舰上下,随涛浮漾外洋,天水淼茫,十无一存之势。次早风定,差船寻觅。及到湄州澳中,见人船无恙。且喜且骇曰:『似此风波,安得两全』?答曰:『昨夜波浪中,我意为鱼腹中物矣!不意昏暗之中,恍见船头有灯笼,火光晶晶,似人挽厥缆而径流至此』。众曰:『此皆天妃默佑』!即棹回报上。将军侯因于康熙二十二年正月初四早,率各镇营将领赴湄致谢,遍观庙宇,捐金调各匠估价买料,重兴梳妆楼、朝天阁,以显灵惠。
●澎湖神助得捷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内,将军侯奉命征剿台湾。澎湖系台湾中道之冲,萑苻窃踞,出没要津,难以径渡。侯于是整奋大师,严饬号令。士卒舟中,咸谓恍见神妃如在左右,遂皆贾勇前进。敌大发火炮,我舟中亦发大炮,喊声震天,烟雾迷海。战舰衔尾而进,左冲右突,凛凛神威震慑,一战而杀伤彼众,并淹没者不计其数。其头目尚踞别屿,我舟放炮攻击,遂伏小舟而遁。澎湖自是肃清。
先是,未克澎湖之时,署左营千总刘春梦天妃告之曰:『二十一日必得澎湖,七月可得台湾』。果于二十二日澎湖克捷,其应如响。又是日方进战之顷,平海乡人入天妃宫,咸见天妃衣袍透湿,其左右二神将两手起泡,观者如市。及报是日澎湖得捷,方知此时即神灵阴中默助之功。将军侯因大感神力默相,奏请敕封,并议加封。奉旨:神妃已经敕封,即差礼部郎中雅虎等赍御香、御帛到湄,诣庙致祭。时将军侯到湄陪祭,见佛殿僧房尚未克竣,随即捐金二百两凑起。
●琉球阴护册使
康熙二十二年,钦差册封琉球,赐蟒玉正一品汪、林等官时在福省,于六月二十日谕祭天妃于怡山院。是时东风正猛,不意行礼甫毕,旗帜忽皆北向,遂解缆而行。所有应历水程,悉若飞渡而下,才二昼夜即到马齿山,遽至那霸港,直达迎恩亭前。琉球之人皆谓从来封驾未有若此飞渡而来。迄夫典礼告竣,开驾而回,狂涛震撼,巨浪滔天。舟中人皆颠覆,烟灶等物尽委逝波,茫无彼岸,诚万难获全。天使官肃将简命,共吁神妃求佑:『返节无恙,当为奏请春秋祀典,永荷神庥』!虔祷方终,神应如响。黑夜中漂泊,众见舟竿上有二灯笼光焰在前。时束桅铁箍巳断十三,桅应散而尚全;系篷之顶绳断不可续,篷宜堕而犹悬:桅拴裂逾尺,桅应倒而仍柱。船不及坏,因急驶往归闽海港。中使□□□□□复□奏请春秋(以下残阙十余字)。
●附录
●天上圣母源流因果目次
第一章求佳儿大士赐丸……………………………………………………………(五一)
第二章闻异香我氐后降世…………………………………………………………(五一)
第三章遇道人秘传玄诀……………………………………………………………(五一)
第四章窥古井喜得灵符……………………………………………………………(五一)
第五章运神机停梭救父……………………………………………………………(五二)
第六章闻疾呼失柁哭兄……………………………………………………………(五二)
第七章资民食泻油生菜……………………………………………………………(五二)
第八章渡沧海指席为帆……………………………………………………………(五二)
第九章救舟人小草成杉……………………………………………………………(五三)
第十章解旱灾甘霖沛野……………………………………………………………(五三)
第十一章策铁马代楫渡江…………………………………………………………(五三)
第十二章收神将演咒施法…………………………………………………………(五三)
第十三章率水族龙子来朝…………………………………………………………(五四)
第十四章投法绳晏公归部…………………………………………………………(五四)
第十五章莆田尹求符救疫…………………………………………………………(五四)
第十六章高里鬼现相投诚…………………………………………………………(五四)
第十七章逐双龙春夏雨止…………………………………………………………(五五)
第十八章驱二孛南北津通…………………………………………………………(五五)
第十九章破魔道二嘉伏地…………………………………………………………(五五)
第二十章证仙班九日升天…………………………………………………………(五六)
第二十一章示地利创始建庙………………………………………………………(五六)
第二十二章驱水怪咸愿捐金………………………………………………………(五六)
第二十三章凭枯楂圣墩玄庙………………………………………………………(五六)
第二十四章得铜炉锦屏建祠………………………………………………………(五七)
第二十五章护粮船额颁灵惠………………………………………………………(五七)
第二十六章疗民疫井号圣泉………………………………………………………(五七)
第二十七章答神庥千秋崇祀………………………………………………………(五七)
第二十八章助皇师一将成功………………………………………………………(五八)
第二十九章止阴潦转歉为丰………………………………………………………(五八)
第三十章除水患收魔为将…………………………………………………………(五八)
第三十一章明前迹神槎再现………………………………………………………(五八)
第三十二章助讨逆合家受封………………………………………………………(五九)
第三十三章显圣威金人碎首………………………………………………………(五九)
第三十四章率神将周寇亡身………………………………………………………(五九)
第三十五章钱塘江遏水成堤………………………………………………………(六○)
第三十六章兴泉郡招商买米………………………………………………………(六○)
第三十七章庙廊下火焚恶党………………………………………………………(六○)
第三十八章波涛中默佑漕船………………………………………………………(六○)
第三十九章现火光明师无恙………………………………………………………(六一)
第四十章授丸药吕德回生…………………………………………………………(六一)
第四十一章闻仙乐郑和免险………………………………………………………(六一)
第四十二章过小矶杨洪脱灾………………………………………………………(六一)
第四十三章草弹章托梦除奸………………………………………………………(六二)
第四十四章悯军行流泉解渴………………………………………………………(六二)
第四十五章平澎湖阴麾神将………………………………………………………(六二)
第四十六章过硈梦佑王臣…………………………………………………………(六二)
第四十七章昼夜顺风护册使………………………………………………………(六三)
第四十八章春秋崇祀沛皇恩………………………………………………………(六三)
第四十九章佑漕船利运天津………………………………………………………(六三)
第五十章送册使奉诏中山…………………………………………………………(六四)
第五十一章警惫兵显灵上海………………………………………………………(六四)
附:天后本支世系考…………………………………………………………………(六五)
贤良港祖祠考…………………………………………………………………………(六五)
湄洲庙考………………………………………………………………………………(六六)
册使显应记九则………………………………………………………………………(六七)
述异记二则……………………………………………………………………………(六九)
汪册使灵异记二………………………………………………………………………(七○)
莆田令显应记二则……………………………………………………………………(七一)
苏总兵灵应事…………………………………………………………………………(七四)
●第一章求佳儿大士赐丸
天后,林氏女也。先世自唐迄宋,代有功绩,世勋承袭,遂家于莆田。父惟悫公尤好善乐施,敬奉大士,年四旬余,止一子,焚香祝天,愿得佳儿。己未六月,夜梦大士告曰:『上帝式佑尔善』;授以丸药,遂孕。
●第二章闻异香我后降世
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三月二十三日,方夕,红光射室,异香氤氲,乃诞天后,为惟悫公第六女也。
●第三章遇道人秘传玄诀
后生而聪颖。八岁悉解文义,十岁即好佛经。十三岁,遇老道士曰:『若具佛性,应得度入正果』;授以玄微秘法。
●第四章窥古井喜得灵符
后年十六,时与诸女游,窥古井,忽见神人捧铜符一双,上有仙官拥护;群女骇奔,后受之不疑。自此法力玄通,屡显神异。
●第五章运神机停梭救父
时值九秋,后父、兄两舟济海,西风正急,波涛震奔。后方织,忽心动,遂闭睫神驰,手持梭,足踏机轴,若有所挟而恐失之之意。
●第六章闻疾呼失柁哭兄
机上凝神,毋怪急乎。后醒而泣曰:『父得保全,兄已没矣』!始知顷所足踏者父之舟,手持者兄之舵。呼醒舵摧,竟不获救。
●第七章资民食泻油生菜
湄有小屿,在旁流中。后游其地,适母遗以菜子油,后即倾地;皆抽菜甲,灿然青黄,布满山塍。至今四时不绝,遂名为「菜子屿」。
●第八章渡沧海指席为帆
一日,后欲渡海,舟楫不整,舟人难之。后指草席曰:『无妨,即此可凭矣』。悬之竿,若凫鸥之出没,追狂飙而鼓棹,破巨浪而旋槎。观者惊为飞渡。
●第九章救舟人小草成杉
屿西有山曰夹山,礁石林立,船不敢近。一日,风涛震撼,舟人哀号,人莫能救。后掷草数根,化成大杉排空,舟得以附焉。
●第十章解旱灾甘霖沛野
后年二十一,莆田大旱,父老咸称『非神姑莫解』。尹诣请,许之,拟壬午申刻当雨。至期,大沛甘霖,遂获有秋。人皆欢呼颂德。
●第十一章策铁马代楫渡江
一日,渡江无楫,遂策檐前铁马,快若奔腾,人骇为青骢。行水上天,马骤空中,只不见其解鞍嘶秣耳。
●第十二章收神将演咒施法
后年二十三,收顺风耳、千里眼为将。先是二神为祟西北,民间苦之,求治于后。后曰:『此金水之精,乘旺所钟,我当以火土克之』。乃演咒施法,二神遂惧而皈依焉。今俱封为将军。
●第十三章率水族龙子来朝
东海多神怪,后乃命枻中流,风日澄霁,中见水族骈集,龙子鞠恭于前。后敕免朝,即退。至今天后诞辰,犹然庆贺;是日渔者不敢施罟下网。
●第十四章投法绳晏公归部
有晏公者,浮海为怪。后先施法力制之;虽仗神威,未能诚服。后又逞色变龙,兴涛滚浪,来犯后舟。后投下■〈律,纟代彳〉绳,随摄随粘,牢固难解,始惧而伏罪,后嘱曰:『东溟险阻,尔当护民』。收为部下总管。
●第十五章莆田尹求符救疫
岁祲疫,莆田县尹阖家病笃,吏告以请救,尹乃斋戒诣求。后曰:『此天灾,何敢妄干;念其仁慈素着,代为忏悔』。取菖蒲九节,书符贴,并煎饮之,立瘥。自此名彻寰中矣。
●第十六章高里鬼现相投诚
高里乡突有阴怪为祟。人咸求治于后。符咒贴处如鸟飞遁。后迹其穴,扫除,见一团黑气中惟鹪鹩小鸟踏空而坠,化为枯发;焚之,即现本相,乃一小鬼也,叩拜投服焉。
●第十七章逐双龙春夏雨止
后年二十六岁,自春至夏,霪雨不止。省官奉天子命,所在祈祷。莆人诣请于后,后允为邑造福。后见白虬奔跃,二龙游荡,乃画灵符锁住白虬,遽有金甲神人逐二龙遁。莆即大霁,秋且告稔。奉旨致币报功。
●第十八章驱二孛南北津通
吉蓼城西有桥跨海,南北通津。忽一日,怪风扫地,桥柱尽折,行人病涉焉。后知二孛为祟,遥见黑气冲霄,即演灵术驱之。人渡如故。
●第十九章破魔道二嘉伏地
时有二魔:一曰嘉应,一曰嘉佑。或于荒坵中,或于巨浪中为害。或于客舟中流现赤面金装,当前鼓跃。后化宝舟,出没波涛间,嘉佑舍客舟而就后船。后以咒压之,遂惧伏。嘉应从山路犯后,后拂尘霾,任其腾跃,终不越故处,遂悚惧而遁。然魔心未净,后岁复作,乃得归正。
●第二十章证仙班九日升天
宋太宗雍熙四年丁亥重九日,同诸姊登高。于湄峰山巅,恍闻空中丝管韵叶,八音齐奏,仰见銮舆翠盖,仪皂幢旛,杂踏而至。后乃跨云而上,众咸欷歔惊异。俄而彩云布合,不复见矣。嗣后屡呈灵异。相率立祠,号曰「通贤灵女」。
●第二十一章示地利创始建庙
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丙子,以郊典特封「灵惠夫人」。次年秋,神来相宅,取莆城东之水示民曰;『白湖梦示章、邰二族』。丞相陈后卿闻之,验地果吉,兴工创建庙宇。
●第二十二章驱水怪咸愿捐金
商人三宝货船忽椗胶不起。舟人入水,见一怪坐椗。各惊惶,诣祠祈祷。恍见神后飘渺前来,怪即遁,椗立起。三宝许愿捐金,改观庙貌。
●第二十三章凭枯楂圣墩立庙
宋哲宗元佑元年丙寅,莆东有墩常现光,迹之,一枯楂也。渔人拾之归,楂自还故处。再试亦然。乡人获梦,知楂为神所凭。制干支公闻之,募建庙,号为「圣墩」。
●第二十四章得铜炉锦屏建祠
哲宗元符初,莆之南有地曰枫亭,其溪通津达海。戊寅潮长时,漂一铜炉,宝光陆离。枫人收之,同梦后嘱。爰备香花,奉至锦屏山下建祠以祀。
●第二十五章护粮船额颁灵惠
元文宗至顺元年庚午春,粮船开洋遇风,桅樯漂荡,战栗哀号。忽祥云霭霭,见空中朱衣拥盖,灯火垂光。既而风息,得获全安。奉旨赐额曰「灵惠」。
●第二十六章疗民疫井号圣泉
宋孝宗干道二年春,大疫。神降于民李本家言曰:『白湖旁,可凿泉得饮,以除疫病』。果然,泉味清冽,饮如甘露,朝吸而夕瘥焉。人感回生之功,甃为井。号曰「圣泉」。
●第二十七章答神庥千秋崇祀
海邦履险,临于不测之机;神灵呵护,应于非常之际。或化蝴蝶、蜻蜓,绕桅樯而垂引;或令瑞禽、燕雀,示舟楫以无虞。至于明灯璀璨,慈悲灵济于若隐若现之间,瑞气氤氲,显赫神通乎可望可即之下,总在一诚可格,未可思议名言者也。
●第二十八章助皇师一将成功
孝宗淳熙十年癸卯,福建都巡检羗特立奉命征剿温、台二府草寇,相持意怯,共祝神灵垂庇。恍见神立云端,旗幡飞飙,俨如虹电。我师乘风腾流,贼舟在后,急拨棹击之,获其首而擒其党。请于朝,更加封焉。
●第二十九章止阴潦转歉为丰
宋宁宗庆元四年戊午,瓯闽霪潦,民不聊生。祷于神,梦曰:『人多不道,上天困此一方耳。予念若辈恭虔,奏请矜赦』。越三日大霁,且锡有秋。
●第三十章除水患收魔为将
后念嘉应未归正道,究为妖孽,乃化一舟乘之。应见,即冲潮登舟,坐于桅前。及岸,见后立船头,应乃仓皇请宥,并收为将。
●第三十一章明前迹神槎再现
莆东宁海桥头,众方渡,见光中缥渺,浮一古木,其状绝异。顺流而前,人莫之识。至夕,乡人得梦,知当年显应神槎云。
●第三十二章助讨逆合家受封
大奚寇作乱,闽师讨之。贼势甚锐,众请香火以行,得藉神威,返风旋波,擒其渠魁,扫荡无遗。具奏阴佑大勋,诏议加封,合家荣赠。宁宗庆元六年,朝廷以神妃护国庇民,功参玄造。人本乎亲,庆自先贻。于是颁诏,封妃父为「积庆侯」,又改封「威灵侯」。又以显赫有裨民社,加封为「灵感嘉佑侯」。母王氏,封「显庆夫人」。兄封「灵应仙官」。神姊封为「慈惠夫人」。
●第三十三章显圣威金人碎首
宋宁宗开禧改元乙丑,金人仆散揆潜渡淮,王师启行,梦神告曰:『吾当助威』。初战花靥镇,再战紫金山,三战合淝,皆云端显圣。王师贾勇,贼将披靡,大炮碎其酋长,斩馘无算。上闻,加封「灵惠」。
●第三十四章率神将周寇亡身
宁宗嘉定改元戊辰,草寇周六四犯境。灾后,人民无赖,既困赤地,遂入绿林,劫掠日盛。尉师袭之,梦神示助。越四日入境。忽见空中有旗帜之影,贼惊惧退舟,遽冲礁搁浅。尉师驾艇追之,获其首,余凶悉平。奏上加封。
●第三十五章钱塘江遏水成第堤
宋理宗嘉熙元年,钱塘潮决溃堤,涌波为患。郡人号祝。忽望艮山祠若有限拒,水势倒流,人得以施版筑,遂获堤成。
●第三十六章兴泉郡招商买米
理宗宝佑改元,兴、泉旱,饥困弗支,求祷者络绎。神乃示梦云:『若无忧米即至矣』!因又示梦广商云:『兴、泉苦饥,速往可倍利』。舶集价平共相怏怏。人语感梦之由始悟救二郡生灵也。
●第三十七章庙廊下火焚恶党
理宗开庆改元己未贼陈长五兄弟三人杀掠兴、泉、漳三郡。八月,贼三舟入湄岛,登岸,据庙裸体偃卧。神火烧之,退遁舟中。忽而晦冥,诱之出港,搁浅。宪使王镕会兵击之,至福清俘磔,乃神助之力也。诏复加封「显济」。
●第三十八章波涛中默佑漕船
元文宗天历元年,运漕入海遇风,七昼夜不息。舟人哀祷。见灯光从空掩映,异香
馥郁,遂尔波恬浪静。奉旨遣官致祭浙、闽等处庙一十五处,并加徽号。
●第三十九章现火光明师无恙
明太祖洪武七年,泉州卫指挥周坐领战船哨捕,遇风搁浅。舟人环呼神救。忽见神火荧煌,俄而巨浪送船进港。指挥周立庙泉州以报德。
●第四十章授丸药吕德回生
洪武十八年,兴化卫吕德疾笃,梦神授丹,令吞之,呕物二枚,遂痊。复梦告曰:『救尔者,乃大士示现,尔当敬奉之』!德乃捐金建观音堂于湄。
●第四十一章闻仙乐郑和免险
明成祖永乐元年,钦差太监郑和等往暹罗,经大星洋,舟将覆。祷之。俄闻天乐浮空,异香缥渺,宛见神立桅左,返风灭浪,乃得挂帆。奏请遣官致祭。
●第四十二章过小矶杨洪脱灾
明宣宗宣德五年。钦差太监杨洪等赍赐物于诸番。一日,至中流,见大山横峙。舍舟登山,以舒沉郁。见旁一小矶,有女子携筐采螺,因往观之。其大山忽不见。大山者,巨鳌也。方知神后点悟云。
●第四十三章草弹章托梦除奸
明世宗嘉靖间,严嵩专权误国。御史林润拟纠弹草。假寐间,梦神告曰:『公心忠诚,本上必准』。后果然。遂建庙于涵江。
●第四十四章悯军行流泉解渴
康熙二十一年十月,靖海将军侯施奉命征剿,师屯平海,地多斥卤,樵汲维艰。惟神宫前一小井,炊爨弗继。将军求祷之,而清泉泛溢,不异耿恭拜井之奇。爰曰「师泉」,作志以着灵显。
●第四十五章平澎湖阴麾神将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将军侯奉命征台,路过澎湖。萑苻窃踞要津,难以经渡。于是整奋大师,连发火炮。恍见神麾旗率将助战,遂克共众。钦差赍御香帛致祭。
●第四十六章过■〈石甘〉硈梦佑王臣
康熙二十二年,总督姚既基台湾。有随征同知林升、总兵游澎自台回,梦带红帽四
人至前。问所从来。曰:『护尔』。及过■〈石甘〉硈,舵折将覆,竟无虞;并见天后护焉。
●第四十七章昼夜顺风护册使
康熙二十二年,钦差汪楫、林麟■〈舟皮〉等册封琉球。正东风甚猛,谕祭于怡山院,甫毕,而南风三画夜,直达迎恩亭。琉球骇为飞渡。复命,奏请春秋祀典。
●第四十八章春秋崇祀沛皇恩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册封琉球使海宝、徐葆光等往返海道,风少不顺,则祈祷天后,即获安吉。后复命,奏准春秋祀典。
●第四十九章佑漕船利运天津
道光六年,江南漕船从上洋海运。二月二十六、七等日,西北风暴大作,势甚猛烈。漕船正抵黑水大洋,迭遭风暴,各船齐下太平筐■〈竹上亶下〉,随风漂淌,历数日夜。危急之顷,若有神助。往返水程几万里,一千余号漕船齐抵天津,米石毫无漂失。在船舵工、水手二、三万人并未损伤一名,尤为向来未有之事。巡抚陶奏请,海运化险为平,显应尤着,加封「安澜利运」扁额。
●第五十章送册使奉诏中山
道光十九年己亥,册封琉球国正使翰林院修撰林鸿年、副使翰林院编修高人铿途中两次猝遇风暴。正在汪洋万顷之中,人力莫施,举舟惶悚。虔诚祈祷,皆获化险为夷。奏请加封「泽潭海宇」四字。
●第五十一章警惫兵显灵上海
道光二十一年,英夷犯浙,苏松戒严。有客兵驻札上海潮州会馆,裸卧神前,秽亵殊甚。七月十五夜,兵于梦中似有人击,骇奔呼救。邻人亦惊起。但见黑衣人无数,提械追击。从此兵皆叩头悔罪焉。
●天后本支世系考
唐天子詹事讳披,生九子,皆官刺史,世称九牧。第六子唐邵州刺史,谥忠烈,讳蕴,生子讳愿。愿生四子。第三子圉,仕闽王审知为州牧,即后之高祖也。子保吉,弃官隐于贤良港。保吉生子孚,为福建总管。孚生惟悫,为都巡官。惟悫生洪毅及六女。后,其第六女也。洪毅生一子,传数世而成巨族,皆居于港。现分为六房。其祖祠所奉,乃本支之先代也。所修家乘,昭穆亦复秩然。世有以后尊荣,奄为己房所出,将其先代而改易之。按后之高曾祖父兄皆出仕,其父兄又经敕封,奚堪泯没?当年端州刺史公房提学(讳麟■〈舟皮〉)所作序文,已昭然可考,毋烦置辨。又有云:后父名愿,不应犯六世祖讳;细思五代递及宋初,纷纷多事,且托处海滨,想亦末计及此。今阅其祖祠神主及其族谱,皆称惟悫,则相传名愿者非。
●贤良港祖祠考
港之祖祠,前代已有建立。明永乐十九年,上以天后屡着灵异,闻祖祠圯坏,特命内官赴港修整。及嘉靖时,倭人扰攘,民居尽被毁,独祠不坏。祠内供奉始祖唐邵州刺史公暨后之高曾祖父兄并后宝像。顺治辛丑年,奉文迁界,子姓将神主宝像暂寄于涵江天后宫,祠遂圯。康熙二十年,展界复回,乡人同子姓鸠工建造,赴涵请历代神主供于寝堂,宝像供于中厅。春秋二祭,皆在于斯。
世传祠内宝像系异人妆塑,各处供奉之像皆不能及。以迁界寄奉涵江。至复界时,子姓到涵请回。涵之里人不肯。乃同诣神前卜筊,得九十九圣筊。涵江里人遂备船,用彩亭鼓吹,送宝像登舟。船甫开,雷雨骤至,随船之后,而船不沾濡。既入祠,雷雨大作,水溢堂庑。乡族之人不能行礼,口祝于后。雷雨实时屏息,风扫地干。瞻拜者莫不诧异。嗣后凡有到祠请香火者,多有雷雨随之,至今犹然。
●湄洲庙考
天后于宋雍熙四年九月九日到湄洲飞升,里人立祠祀焉。仅落落数椽,而祈祷报赛殆无虚日。后有商人三宝感戴神庥,捐金创建庙宇。宋仁宗天圣中,神光屡现,荷庇佑者鸠资广大其地,庙庑益增巍峨。明洪武七年,指挥周坐重建寝殿、香亭、鼓楼、山门,复塑宝像。又有张指挥建一阁于正殿左边,名朝天阁。永乐初年,诏扩大庙宇,不时致祭。宣德六年,遣官修整庙宇。国朝康熙二十二年,总督姚起盖钟鼓楼山门,又将东边朝天阁改为正殿。将军施建梳妆楼及朝天阁、佛殿、僧房,庙宇由是壮观。
按天后宫庙建立者多,即莆田一邑,已有平海、涵江、莆禧、黄石、吉了、白湖、圣墩、江口及城中之文峰宫、西岩等处,不可尽述。兹以湄洲为后升天之地,故独详焉考之。
●册使显应记九则
一
嘉靖十三年,册使陈侃、高澄舟至姑米山,发漏;呼祷得塞而济。归值飓风,桅樯俱折,忽有红光烛舟,乃请筊起柁,又有蝶雀示象。冠服祷请立碑,风乃弛。还,请春秋祀典。
二
嘉靖四十年,册使郭汝霖、李际春回闽日,飓将发,有二雀集舟之异。及飓发,失柁,汝霖等为文以告,风乃息。更置柁,一异鸟集桅不去。
三
万历七年,册使萧崇业、谢杰针路舛错,且柁叶失去、虔祷之次,俄有一燕、一蜻蜓飞绕船左右,遂得易柁。
四
万历三十年,册使夏子扬、王士桢舟过花瓶屿,无风而浪。祷于神,得风顺济。归舟柁索四断。失柁者三,大桅亦折。水面忽见神灯,异雀来集,东风助顺。
五
崇祯元年,册使杜三策、杨抡归舟飓作,折柁牙数次,勒索皆断。舟中有奇楠木,高三尺。三策等捐千金,购刻神像。俄有奇鸟集樯端,舟行若飞,一夜抵闽。
六
本朝康熙二年,册使张学礼、王垓归舶过姑米,飓作,桅左右欹,龙骨半折。忽有火光荧荧,霹雳起风雨中,截断仆桅,柁旋不止,勒索皆断。祷神起柁,三祷三应。易绳下柁,有一鸟若雁,绿嘴红足,集战台上。舟人喜曰:『天妃遣来引导也』!遂达定海。
七
康熙二十二年,册使汪楫、林麟■〈舟皮〉归舟,飓三昼夜,舟上下倾反,水满舱中。虔祷天妃,许请春秋祀典。桅篐断而桅不散,顶绳断而篷不落,与波上下,竟保无虞。
八
康熙五十八年,册使海宝、徐葆光多用卯针,几至落漈。虔祷得改用乙辰针,又筊许二十八日见山;果见叶坚。复祷得西北风,一夜抵港。归舟至凤尾山,旋风转船,篷柁俱侧;呼神复正。至七星山,飓作椗走,几触礁;呼神获免。
九
干隆二十一年,册使全魁、周煌舟泊姑米候风,忽飓台作,连三昼夜,椗绳尽断,龙骨触礁而折,底穿入水。呼吁之顷,众见神火起于桅顶,焚招风旗而落。又海面灯光浮来,若烟雾笼罩状,船遂牢搁礁上,得不沉溺,以次获济登岸。归舟至石盘,阻雾不进。祷得见山。既起椗,雾复合,风雨雷电交作,落帆叶不下,舟欹甚。再祷再霁,赖以安行。
●述异记二则
一
迩年有洋船失风,飘至一岛,金光耀目,不能正视。抵岸,乃金山也。岸旁沙石皆紫金。同舟者甚喜,竞持锤凿取之。俄见山顶一人,金冠、金甲、朱裈、跣足、舞剑而来,疾若飞,逼舟。众惧,海舟素奉后,供瓣香求救。忽后降一客曰:『此金山神也。汝等窃金,为祸不小。今我来救汝』。即持枪登樯杪,命舟中呜金鼓助战,与神拒敌良久,神不能胜而去。舟无所损,遂免于厄。
二
海怪多作黑浪,浪中鬼物,披发登舟,舟人持兵器驱逐之。或出没乘船,灵旗豹尾,天昏日惨,投以香饼或纸钱始没。海鳅如驾奔涛撞舟,两目如日,牙如山峰。或舟行入蜃气中,楼阁城市,宛然阴翳,白日忽雨,多至壤船。舟人叩请天后,降神见星,星如流火,集帆樯上。呼吸之间,百灵成集,澄波一色,水平如镜。共相庆幸,得免沉溺矣。
●汪册使灵异记二则
一
汪楫录有神异一条。康熙二十年九月十四日黎明,梦与同官乔莱登一山瞻仰,有碧霞元君庙,疑为泰山神,下拜。神衣饰如妃后。命坐,辞。神曰:『公操人爵之柄,坐宜也』。因坐。已复赐食一器。觉以告莱。二十一年元旦,谒关帝,得签诗,有「一纸官书火速催,扁舟东下浪如雷」句。三月,与中书林麟■〈舟皮〉同充册封琉球国使。葢林字石莱,乔字石林,乃知梦与签诗莫非预定。独疑与泰山神无涉。行次杭州,楫时方疏请谕祭天妃。及登吴山,谒天妃宫,见旛书「碧霞元君」。越日,于孩儿巷得天妃经一函,详书历代封号,始知崇祯十三年加封「碧霞元君」;示梦者盖即天后也。
二
又云使臣登舟,必先迎请天妃,奉柁楼上,而以拏公从祀。拏公者,福建拏口人。尝行贾,卧舟中,闻神语曰:『某日将行毒于某处』。公谨伺之。至期,果见一人拋毒物水中。公投水收取,尽食之,遂卒。以是面作靛色,后为土神。明兵攻闽不即下,出牌誓曰:『入城不留一人』!公化为耆老进曰:『若改杀为留,当献城』。从之。请以水灯为号。时荻芦门水深不设备,而居民以神诞日放灯于此。明兵望灯入,公拥沙助之,遂克城。果不杀一人。后以功封「护国天下兵马司」,协佑尊王。海船必奉之者,以海上多礁雾,专藉神力导引云。臣周煌亦循例奉迎香火上船。姑米之险,石塘之雾,神实有灵焉。因详访。闽人云:『公实卜姓,以业拏舟,为神,故称拏公。今各省藩司库神,皆明时命以公主之,故人亦多奉为财神。
●莆田令显应记二则
一
国朝干隆丙午,台湾林爽文作乱,均奉委随福公相东渡,生擒林逆。丁未五月,凯旋内渡。舟行四日,时将晚,已望见大旦门矣。舟子曰:『日将夕,未可入口;请寄椗,明早再进』。公相云:『已望见厦门,尚欲在海中飘荡一夜耶』!下令进口。其时已近黄昏,清风徐来,舟乃旁行。顷刻,晦暗不知所向,舟人大恐,乃下二椗,舟竟不停。举船皆惶惧。正在危急间,舟子忽喜曰:『前有火光,妈祖来也』!众前望,隐约之间,如有人坐小舟中,以火刀击石,碎火四出。舟子曰:『速转舵向火行』!一瞬息而舟已进口矣。自古渡台,未有夜进大旦门者;盖门边多石,夜行难以趋避故耳。公相大悦,实时登岸。次晨赴天后宫进香,许愿在京师盖妈祖庙云。
二
国朝干隆丁未冬,福公相总督闽浙,因海贼林明灼率匪船十余只在浙、闽洋面行劫,商旅患之。公相饬两省舟师围捕,知舟师未肯出力,特派均同守备郑玉楷二人率兵五百,驾商船十只,出洋督缉,兼令查舟师之勤惰而密报焉。均与守备郑玉楷同日出洋,首先拏获大盗陈开开一名解省,公相大悦,批禀奖励。均等在海上搜捕,一日下午,舟人曰:『天太暖,恐夜间有风,现已望见斗米,应收澳』。正言间,忽大雾弥漫,四望不见,不能收澳。时已将暮,转开出外洋,以定南针。向东行二寸香,又向西行,如此往返,舟如颠簸。夜深,风愈大。时约三更,舟子在天后座前烧香,大惊曰:『妈祖去矣』!顷刻,香火延烧座前红彩,举船皆大惊。而风浪更巨,忽报蓬下水矣,又报桅损矣,又闻大响一声,舟子哭曰:『舵出门矣』!船全赖舵,而舵又赖肚带以系之,今肚带断而舵出门,船不能主,听死而已。其时兵丁中有名番仔者,能下水。舟子曰:『如伊下水,能将肚带按好,亦万死之一生也』。因唤番仔,告以故,并厚赏之。番仔曰:『此时要钱何用?同一死也,不过要我先死。我愿先死,诸人苟能不死,善视我妻子可也』。遂慨然脱衣下水去。约有一更次,忽闻舵工曰:『舵上有人声,岂番仔来耶』?乃放索系其上船。番仔怒曰:『我为汝一船百余人性命下水,汝等乃不我接应耶』?众唯唯逊谢之。舵工即令人收船头小轮。良久又大响一声,众惊以为船破。舟人曰:『其声似舵归门,非破也』。乃执火焚香,大喜曰:『妈祖来矣』!均问汝何以知之。曰:『来!试视之』!均匍匐而往,见神像满面汗珠流下。均惊骇伏地。其时风浪尚大,舟子曰:『妈祖来,且毋恐』!乃以二钱在神前卜曰:『向东去,神当助我』。乃令舵工转舵向东,水声盈耳,语不闻声。约一时许,天将明,舟人上桅顶遥望曰:『已见罗湖澳,可速行』。不多时,舟忽屹然不动。方惊讶间,舟子笑曰:『已进口,在沙上搁浅矣』。均乃出舱登岸。其余九船亦相继而至,众相庆焉。偏看船上无一物不损,而船竟无恙。实时登岸,觅船匠修整器具,仍与郑守戎分船出洋,抵白犬,贼船望见,斩椗而逃。我船尾追,至磁澳,贼船冲礁登山,我兵分头往捕,获贼五十余名,即回五虎门,而公相已先五日赴粤,督兵安南矣。此一役也,遇雾之夜,圣像汗流,神佑彰彰,均亲目所见,是以终身敬奉弗敢懈云。
嘉庆庚午春,均转饷入都,舟过清江,敬诣天后宫拈香。本庙道士问天后出身及家乡事迹。均讶曰:『本庙奉敕建立,于今多年,何志书竟未之见耶』?道士曰:『岂但道士未见,即往来大人先生偶然言及,亦下问于道士,而道士茫无以对』。均即于神前焚香,心许愿归去刷印志书一百部,寄奉庙中,嘱道士分送往来士大夫披览,俾得知神灵普济,且广见闻也。福建兴化府莆田县知县候选同知军功世袭恩骑尉广宁张均谨识。
●苏总兵灵应事
简放福建漳州镇总兵官镶白旗蒙古英保佐领下苏勒芳阿前因入觐丹墀,仰蒙天训,奉命南旋,于庚辰荷月下浣舟抵天妃闸。时河流横急,船只被冲旁倒,幸得履险如夷,悉赖天后圣母神灵默佑。回念神功,敬谨捐刷天后显迹志书百部施送,以昭灵贶云尔。
●跋一
按天后志书不一,有敕封志、显圣录、显应录、昭应录、述异记,要皆各就所见,以记其事。自干隆戊戌图志全集之书成,而天下皆奉为善本矣。第流传日广,翻刻日多,若不慎为校正,恐滋承讹之诮。
旧本圣迹图,自大士赐丸至春秋崇祀,凡四十八图;以下三图系道光年间上洋寿恩堂增入。咸丰丁巳,乍川陈氏立愿重梓其板,旋遭兵燹。同治乙丑,武彝潘、邱二氏复经翻刻,板存闽中建群会馆。今同人以刷印未便,谋为重刊,先属孙孝廉承谟参阅,并增入金、柳二将军封号、奏片及汪委员灵应记。兹复为编次删定,因序而付之梓,梓成并书缘起于后。蛟川周巨涟。
●跋二
原本天后敕封志、显应录、昭应录刻板俱存福建兴化,而江、浙二省未见善板。况原本亦属少见。今虔诚绘像拜里居古迹,绘图敬刻。又灵笘圣签及道光六年海运加封事实一半补刻,名之曰天后圣母圣迹图志。幸望贵商船主发心许愿,敬印天后圣母圣迹图志,布送各省,传流广大,功实无量。但船在海洋许愿,只知敬戏。而敬戏、一日之诚,敬送是书,显彰圣迹,绵传百世之功,较之敬戏胜万倍也。信心高明善士必以为然者也。
圣迹图志板存于浙西木商,毁于兵燹。顾后之灵显何与于是书,而奉后者究不可无是书。脱不踵而梓之,将穷乡僻壤曷以知神灵之历久弥彰、封典之有加无已耶?浙商爰取旧本,校其讹字,付之剞劂,寄板于闽之安澜会馆,俾奉祀者资印订焉。
同治庚午孟夏,镇海孙承谟敬识。
●后记
记载天妃灵迹的书籍,有「敕封志」、「显圣录」、「显应录」、「昭应录」、「述异记」等数种,今已不可多见。我们只从省立台北图书馆找到一部木刻本的「天妃显圣录」。此书不知刊于何年,仅在目次之前有「住持僧照乘发心刊布,徒普日、徒孙通峻熏沐重修」的字样。书首有「湄洲胜境」图,已缺一页,余三页也都残破,不大看得清楚。绘图之后,接着是三篇序文,皆未载明作序的年代。第一篇序是林尧俞撰的。他说:『余自京师归,偶于案头得显圣录一册,捧而读之』。又说:『惜乎显圣一录尚多阙略,姑盥手而为之序,以俟后之采辑而梓传』。足见此录原是一部旧有的书。第二篇序是黄起有撰的。他也只说『天妃历着灵迹,应辑录有书,兹僧照乘刻而传之』;并未说明这书是谁辑录的。第三篇序是林麟■〈舟皮〉撰的。他在序文里详述他于康熙二十二年奉命册封琉球所受天妃保佑的情形,也没有述及此书的来历。
又此刊本的目次,起于「列朝诰敕」,以次为「天妃诞降」、「窥井得符」,以迄「庇杨洪出使八国」,共计四十四个项目。而本文首列「历朝显圣褒封共二十四命」,次列「历朝褒封致祭诏诰」,再次始为「天妃诞降」、「窥井得符」、以迄「庇太监杨洪使诸番八国」(按此标题与目次中「庇杨洪出使八国」略有增损)等四十三段记述。然则目次中的「列朝诰敕」是指上述本文的前两部分而言。何以目次的项目和正文前两部的标题不同?我们猜测:旧录所载「列朝诰敕」原只包有宋、元、明三代褒封和致察的诰敕,这个刊本里所载清朝的诰敕是后来加入的;因为文字的分量多了,所以剖成两部分,一称「历朝显圣褒封共二十四命」,一称「历朝褒封致祭诏诰」,但没有改动旧录的目次。现在这两部分正文里还留着「皇明」的字样,足见旧录是辑于明代、刊于明代的;清朝人把清朝的诰敕加入了,当然用上「皇清」的字样,但没有删去「皇明」的「皇」字。
又此刊本的目次,于「庇杨洪出使八国」之后,先空两行,再附四行文字:前二行为「天妃功德崇隆,威灵烜赫,累代褒封荣典,纶音洊锡,自古神明显著,未有如」共二十九字;后二行则分列「师泉井记、灯光引护舟人、澎湖神助得捷、琉球阴护册使」四个项目。这四项文字显然是后来附入的,决非旧录所有。但正文内接着「庇太监杨洪使诸番八国」之后,尚有「托梦除奸」迄「涌泉给师」八段文字,再下面纔接到上述「师泉井记」等四个项目。因此,我们又猜想:这部天妃显圣录最早的本子是从「列朝诰敕」到「庇杨洪出使八国」共四十四个项目;第二次辑录的本子可能加上了「托梦除奸」到「涌泉给师」八个项目;最后增辑的本子又加上「师泉井记」等四个项目。而正文之首「列朝诰敕」的剖析为二,并且增入清朝的诰敕,大约是在第三次辑录的时候这样办的。
省立台北图书馆又藏有「天上圣母源流因果」一册,系日本大正六年(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台北保安堂石印本。此书未载列朝褒封和致祭的诰敕,只述天妃的灵异事迹,大半与显圣录相同;惟明代部分不若显圣录所载之多,清代部分则比显圣录多载干隆、嘉庆、道光间事。可见天妃的故事是像滚雪球样的越滚越大。现在把这部书作为附录,印在后面,以供参考。
从这两部书里所述的许多灵异之事看来,天妃的神通真是广大。她能身处室中,神游方外;她能变小草为大木,驱铁马以行空;她又能降伏妖魔,禳除灾疫;她更能祷雨防旱,拯饥救潦。大约因为她生长在福建的海边,所以对于护航济溺的本领特别大;她能在狂飙怒涛之中,樯摧桅折之顷,指引海舟,救助乘客。而天妃也就因为这个缘故逐渐转变为航海者的保护女神了。
原来元朝最重海运,东南漕船,都赖天妃的护持,才得安全到达北方。因此,元代诸帝,屡降诏敕,或加封,或致祭。这是天妃被尊为航海神的第一步。
明永乐、宣德之际,中国下西洋的使臣络绎不绝,他们也无不仰赖天妃的保佑。因此,成祖、宣宗又有加封和致祭的诏敕。这是天妃被尊为航海神的第二步。
清康熙间,万将军之克敌于厦门,靖海将军之获捷于澎湖,以及汪、林二使之册封琉球,皆蒙神庥,康熙皇帝也因此降了几道加封、赐祭的诏敕。这是天妃被尊为航海神的第三步。
由于元、明以来的君主、大臣们都奉天妃为航海神而加以崇祀,流风所播,民间就更加相信了。于是沿海各省的诸府州县莫不建立天后宫,一切飘洋过海的船只上莫不供奉天妃神位。台湾居民原是从闽粤渡海而来的。他们和内地之间的往还当然繁数,他们要求天妃保护的心思当然迫切,他们对天妃的信奉因此格外虔诚,台湾因此也到处建有天妃庙,这些庙里的香火之盛也许还过于内地呢。
天妃的故事既然流传得如此之久,天妃的神灵既然成为民间普遍信仰的对象,天妃的庙宇既然广建在沿海各省和台湾各地,研究民俗学的人似乎可以把天妃当作一个专题来加以研究。这个刊本只供给研究者以最基本的材料。我们相信:假如再从正史、方志和私家著述中做一次广泛的搜索,一定可以找到更多可贵的资料。
兹就近日偶尔看到的书本里,抄出三条有关天妃的参考资料,藉作本刊的补录:
一、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记(见钱榖吴都文粹续集卷二八)
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春朔,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副使太监朱良、周满、洪保、杨真,左少监张达等立。其辞曰:
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之神,威灵布于钜海,功德着于太常,尚矣。
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自太仓开洋,由占城国、暹罗国、爪哇国、柯枝国、古里国,抵于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千(当作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鲸波接天,浩浩无涯,或烟雾之溟蒙,或风浪之崔嵬,海洋之状,变态无时。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非仗神功,曷能康济?直有险阻,一称神号·感应如响,即有神灯烛于帆樯,灵光一临,则变险为夷,舟师恬然,咸保无虞。此神功之大概也。及临外邦,其蛮王之梗化不恭者生擒之,寇兵之肆暴掠者殄灭之,海道由而清宁,番人赖以安业,皆神之助也。
神之功绩,昔尝奏请于朝廷,宫于南京龙江之上,永传祀事,钦承御制记文,以彰灵贶,褒美至矣。然神之灵无往不在,若刘家港之行宫,创造有年,每至于斯,即为葺理。宣德五年冬,复奉使诸番国,舣舟祠下,官军人等,瞻礼勤诚,祀享络绎。神之殿堂,益加修饰,弘胜旧规。复重建岨山小姐之神祠于宫之后,殿堂神像,粲然一新。官校军民,咸乐趋事,自有不容己者。非神之功德感于人心而致乎?是用勒文于石,并记诸番往回之岁月,昭示永久焉。(下略)
二、嘉庆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上谕(见重纂福建通志卷首之五)
本日递到温承惠、李长庚由五百里拜发二折。据称:蔡逆匪船于五月二十八日在鹿耳门内先经副将王得禄等配载兵船,冲入贼队,攻获盗船三只,歼毙贼匪甚多。贼匪窜出鹿耳门。适值风狂浪大,复又击破十余只,淹毙贼匪无数,续被官兵擒获贼匪二百余名。复经李长庚在大岝等处洋面瞭见贼船溃逃,击沉一只,又拏获贼船三只,歼擒贼匪一百七十余名等语。伊二人奏报情形,大略相同。
此次贼船溃逃之际,适值台飓大作,将船击毙多只,而兵船无一损失,官军声势倍增。此实仰赖天神佑助,曷胜钦感!着发去大小藏香各五炷,交温承惠亲诣沿海各处天后宫敬谨代朕祀谢,并默祈速净贼氛。(下略)
三、嘉庆十四年七月上谕(见重纂福建通志卷首之五)
阿林保等奏省城骤发飓风、损坏房屋田禾、恳请加恩一折,已降旨抚恤缓征,并准其动项修葺矣。该省(福建省)五月内业经被水,今复猝遇风灾,实堪悯恻!但此次海飓大作,公廨、民居、兵船、商船无不损坏,甚至伤毙人口、漂没田禾,迥非寻常灾祲。推原其故,或吏治民风均有不能感召天和之处。该暑督等必当震动恪恭,自加警省,实心实力,抚恤灾区;并于地方一切事务,认真办理,除莠安良,庶可虔祈昊佑。并着于天后宫敬谨致祀,以迓神庥。将此谕令知之。钦此。
从上录刘家港天妃宫的碑记上,我们知道天妃不但保护郑和等航程的安全,还帮助他们殄灭寇兵,生擒蛮王。按郑和初下西洋,会擒旧港(今苏门答腊东北部)酋长陈祖义;再使时,又擒锡兰国王亚列苦奈儿及其家属;最后又遇苏门答剌王子苏干利谋弒王、杀和,和便将他讨擒了。而且郑和等出使外洋七次,他们所到的地方,南至爪哇,西及红海,西南达非洲东岸;竟皆蒙天妃的佑助。天妃之灵真是「无往不在」了。
又从上录嘉庆十一年六月的上谕上,我们知道海上战争也是靠着天妃之助而获胜利的,所以嘉庆皇帝特发藏香着人到沿海各处天后宫去代他祀谢。但在上录嘉庆十四年七月的上谕上,福建省城猝遭风灾,损失很重。风是从海上来的,福建又是天妃的桑梓之乡,天妃何以不阻遏这个飓风的袭击呢?原来是当地的吏治民风都有不能感召天和之处,天妃就不得不让福建官民受一次严重的教训。所以嘉庆皇帝不但不抱怨天妃的袖手旁观,反而着该署督阿林保等到天后宫去「敬谨致祀以迓神庥」。这更是一个有趣的看法。(百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