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十二)
光緒九年(癸未)
諭旨恭錄
海客談瀛
光緒九年癸未科會試題名錄(節取)
燈塔工竣
諭旨恭錄
本館電音
爵帥來滬
爵帥行程
閩省官報
析津近事
上諭恭錄
私招股銀
臺灣木礦稟批
閩中近事
諭旨恭錄
上諭恭錄
閩中近事
琉人可憫
書「寧波西人論琉球難民信」後(按信見十月二十三日所載)
閩粵海防異同說
狂言可駭
論法人劫地索賠之謀
載兵赴粵
電音破綻
論各報述法越信息
法帥消息
法帥傳聞
論法人大言不足懼
瓊防緊要說
籌防扼要篇
載兵赴閩
論中國戰船
•四月初一日(西曆五月初七日——即禮拜一)
諭旨恭錄
三月二十四日,奉旨:『這會試,滿洲取中八名、蒙古取中三名、漢軍取中六名、直隸取中二十三名、奉天取中三名、山東取中二十一名、山西取中十名、河南取中十六名、陝西取中十四名、甘肅取中九名、江蘇取中二十五名、安徽取中十七名、浙江取中二十四名、江西取中二十一名、湖北取中十四名、湖南取中十四名、四川取中十四名、福建取中二十名、臺灣取中二名、廣東取中十六名、廣西取中十三名、云南取中十二名、貴州取中十一名。欽此』。
•四月初八日(西曆五月十四日——即禮拜一)
海客談瀛
客有自臺南嘉義縣而來者,據稱:由該縣署啟程,二日而至安平;即趁「阿里拜」帆船到廈門,再趁「時和」火船到上海,一路颶風時作,海中顛簸異常。三月桃花浪以後,行海者每以颶霧為慮;信然。
又稱:安平在臺灣府南五里,海水以南風激射,直趨沙岸;岸陡而峻,一擊搏,輒高至十丈、數十丈不等,土人謂之「海湧」:誠孟子所謂「博而躍之,可使過山」者也。湧,以夏、秋為最猛。輪船至此,距岸僅里許耳;土人以湧故,遂舍船而縛竹為筏以渡行人。筏上置一木桶,人坐桶內,隨湧上下。筏之行也,雖知者無所施其巧、勇者無所用其力,悉付諸海若之推挽而已;往往有既至而被湧吸回者,有未至而被湧吞沒者。上年臺灣道夏觀察抵岸三日不得下,覓善泅者以百丈綆牽筏引之於岸,挽以人力,以為可無意外虞;詎湧至高過於頂,桶內咸水溢□,髮際皆濡。既抵岸,已面無人色。由是,竟至不起。土人云:霜降後、清明前,海水雖立,而湧不起。緣是時,南風尚未重也。
又稱:臺北府繞至臺南,水程須八晝夜。
上年大甲溪鉅橋告竣,甫閱月即被山洪沖塌。計護橋有鐵籠四十座,每座可儲石萬斤;洪過後,或沈沙、或入海,其猶獲屹立於溪中者不過八、九座而已。觀此似從來未有之奇工,造物若有以相妒者;然則蔡忠襄洛陽橋之建,至託為有神鬼之呵護者,又非不足儘信矣!
嘉義縣潘儀卿明府,在閩需次垂二十餘年;以閩中無刺吏缺故,但得權守令八府巖疆,種花幾遍。閩人輕於械鬥,往往因細微而釀巨案;明府習知情偽,民間咸信其有膽有識、有惠有威。上年渡臺,多有勸其以假請者;明政不聽。語曰:「不遇盤根錯節,不足以別利器」;吾知蠻煙蜃雨之鄉,必有徯明府於境上者矣。
客述如此,因走筆而記之,以質諸乘槎浮海者。
•四月十九日(西曆五月二十五日——即禮拜五)
光緒九年癸未科會試題名錄(節取)
蔡壽星(福建彰化)、江昶榮(福建臺灣)。
•四月二十一日(西曆五月二十七日——即禮拜日)
燈塔工竣
臺灣信息,言臺地之南有海曰鵝聯鼻,乃船舶之所;由閩、粵赴日本及舊金山等埠,所必經之路也。波濤澎湃之中,時有礁石潛伏於下;頗為行船之患。去歲經稅務司倡該建築燈塔於其間,俾船過此者知所趨避。自春間興工,至是歲二月始獲落成;而燃燈其上焉。計每日工役百餘名,經費需銀約二十萬元有奇。此塔建在經線二十一度五十五分、緯線一百一十度五十分。塔頂距水五十六丈,全塔皆鐵板所成;燈光能燭六十六□。塔中設砲臺二座,上座置連環五響砲一尊,下座置連環十二響砲一尊。塔腳四圍環以水溝,深約八尺、闊約丈餘;蓋使水有消納以免淹侵其塔,又防生番滋事突到攻毀也。塔內有水倉、火藥倉、廚房、浴房,坐談、寢息之所無不備具。塔頂有鐵球,孔藪玲瓏,以通火氣;又有鐵計,以示風色。針懸鐵線,直透□地,引電歸土,免雷震擊。距塔十餘丈,另築□垣,以為外護。又於西南及東北二隅,各築小砲臺□座,置砲一尊;遇有大霧,則然放示警,使船遠避。其佈置週密,思慮深遠如此。上月二十四日落成,中西官員前往慶賀,施放爆竹數萬響以誌喜焉。當興工時,慮及生番騷擾;特延番酋文結駐守巡防。故大功告成,並無一意外之事。據文結言:臺南十八社,皆其兄為頭目,頗為生番所信服;惟不諳曉事務,故皆文結為之攝理也。十八社番皆姓磨,無雜姓者;亦一異事也。其俗:好佩刀劍,習弓矢。文結恆持腰刀,逢人求售。檳榔、椰子,終日咀嚼;云可闢瘴毒。裝束頗如中國,惟不穿褲袴,以一幅蔽其下體焉(說見「叻報」)。
•四月二十七日(西曆六月初二日——即禮拜六)
諭旨恭錄
四月二十日,奉上諭:『何璟等奏「□□庸劣不職各員請分別革職降補開缺勒休」一摺,福建澎湖通判鮑復康辦事乖謬、聲名狼籍,彰化縣南投縣丞王沅任性妄為、頗滋物該,署嘉義縣斗六門縣丞金耿行止不檢、操守平常,均著即行革職;平潭同知唐建鏞年力尚強、辦事竭蹶,永安縣知縣孫恭寅器識褊淺、難膺民社,古田縣知縣姚邦翰辦事迂拘、才難勝任,均著開缺;以府經歷縣丞降補屏南縣知縣陳慶生人地未宜,長汀縣知縣林大受任事尚勤、難勝煩劇,邵武縣知縣富釗尚欠歷練,均著開缺,留省另補;龍巖州州同扶宗邦精力就衰、難期振作,著勒令休致:以肅官方。餘著照所該辦理。欽此』。
•本館電音
四月二十四日,奉上諭:『岑毓英,著補授云貴總督;張兆棟,著補授福建巡撫。欽此』。
•四月二十九日(西曆六月初四日——即禮拜一)
爵帥來滬
劉省三爵帥,統兵垂二十年,洵稱百戰宿將,朝野咸相倚重。此次隨傅相抵寧後,即赴浙垣會商要公。昨於二十七日帥節行抵吳門,聞有先赴江寧,然後再來滬瀆之說。然或逕由蘇來滬,亦未可定。故上海於前日已發小火輪船往迎;四馬路高易洋行對面之屋,將備作行臺云。
•五月初一日(西曆六月初五日——即禮拜二)
爵帥行程
昨報劉省三爵帥抵蘇情形,刻探悉爵帥此來系奉有總署咨文及近日寄諭,命傅相與爵帥面商進止機宜;故日昨已到滬上矣。並聞爵帥上月杭省之行,並無要公。因越事孔亟,趣召出山;故聞命後,即由蘇鼓輪來滬耳。
•五月初二日(西曆六月初六日——即禮拜三)
閩省官報
福建水師提督彭軍門楚漢,三月間晉省,與督、撫晤商水師事宜,約住旬餘回署。現於四月十二日乘「振威」輪船渡臺查辦事件;聞旌節先駐臺南,然後巡洋回廈門云。
福建臺灣道劉觀察璈,素有膽識,敢作敢為。自去年赴任,今已寒暑一易。現聞積憂成疾,雖延醫調治,恐非旦夕所能奏效。故已稟請病假,並欲轉懇奏請開缺、回籍調治云。
•五月二十四日(西曆六月二十八日——即禮拜四)
析津近事
傳聞劉省三爵帥統帶之「銘」字營及武毅軍,統於五月內開差南來。「銘」字營,系爵帥自練之軍;武毅軍,則系曾文正公舊部,後歸合肥傅相節制,亦為省三爵帥所部。查江陰有步隊十三營、宿遷有馬隊三營、北方辛集等處又若干營,統於五月內開差。備而不用,布置固應爾爾;然安南一役,未必驟開兵釁也。
•七月二十一日(西曆八月二十三日——即禮拜四)
上諭恭錄
十三日,奉上諭:『前據何璟等奏「請以候補知府泉州府廈防同知程起鶚補授臺灣府知府,經吏部以核與定章不符該駁。茲據該督等奏:程起鶚系實任同知,歷署晉江、侯官各缺,措置裕如;於臺灣風土、人情,尤為熟悉。仍請補授等語」。福建臺灣府知府員缺,著准以程起鶚補授。餘著照所該辦理。該部知道。欽此』。
•八月十三日(九月十三日——即禮拜四)
私招股銀
運同銜、分發江蘇候補知縣俞炳奎,安徽人也。近在英租界拋球場鴻仁里內租屋設局,稱欲開採臺灣後山木料,是以招集股分云云。事為臺灣道所聞,因移文至上海道憲稱:『該員俞炳奎前曾到道呈上條陳,言欲開採後山之木,糾商招股等情;經本道批駁□□。現聞該員在滬私自設局招股,請為查究』等由。邵觀察即劄縣並函致英會審員陳太守□密查辦。陳太守訪得果有俞炳奎設局招股□□於前日親赴鴻仁里,俞辭不見。薄暮時,俞□會審公廨回拜太守;太守請見之下,述及前因,並將道憲之函交閱。俞稱:『曾呈條陳於臺灣道,批駁不准。後復稟見,云須申詳督憲;然言語中,似乎仍不准行。故又稟於臺灣鎮,已蒙允准;是以來滬招股。迄今祗售去一股,銀五十兩』。太守隨乘中轎,同俞到縣;又與黎邑尊同到道轅稟明請示,邵觀察飭邑尊將俞交保候示。昨聞俞已自遞清供到臺灣鎮、道衙門云。
•八月十五日(西曆九月十五日——即禮拜六)
臺灣木礦稟批
昨報載私招股銀一節,茲據該局將臺灣鎮臺吳霽軒總戎憲批見示,以見並非私招。用特將批附錄於下,以供眾覽。並悉余令謁見道憲之後隨即辭出,並未交保云。
運同銜江蘇即補知縣余炳奎、副將銜福建補用遊擊陳文洪稟:為查勘臺屬南北各路山木,稟請批示准辦,並給劄諭,俾得招商集資,次第開辦;並劄飭營汛及駐紮防營派勇實力保護由。奉臺灣鎮憲吳三月十四日批:據稟南北路內山地段寬廣,樹木最多;該員若能招集商股、自備工本,雇工前赴採伐,事尚可行。惟南北內山多系生番住居,如能開辦,所有生番應由該員等善為招撫而免生事;且萬不准湊合洋股,以免另生枝節。如有湊合洋股,即將所開之地取回,不准再開。如有地段寬廣,該員集股未能砍伐之處,仍准別商承辦。茲據具稟前情,自應准照先行招工試辦。如招工到地,本鎮另再詳請飭遵。仰遵照辦理。繳。
又稟:為遵辦臺屬南北各路山木招商集本,該定先由臺北宜蘭縣以南蘇澳得其黎一帶設局採辦,並請准給劄委暨詳咨移行以便開辦由。奉臺灣鎮憲吳六月十五日批:『據稟招集商股在臺北宜蘭縣屬之蘇澳大、小清濁水至得其黎一帶設局採取木料,現已招工購器,即日渡臺試辦等情;仰候據情呈咨督部堂、鎮閩將軍暨撫部院察核示覆飭遵。細閱清摺所擬辦木章程第十五條內所稱「臺屬各山木務既稟歸本局一手經理,陸續籌辦;他商只能附股,不得另行設局,以致紛歧」等語;該員現擬在蘇澳、得其黎、大小清濁水等處設局採木,則該處地方寬廣、出料實多,自應歸其一手經理,他商不得另行設局。惟稟內牽及南路等處,未便即照准行。該員商等如在蘇澳、得其黎等處辦有成效,欲再往別處開採,必須另行稟請酌核飭遵,方准舉辦。至煤務、礦務能否准其開辦,俟該員招工到地之後,探有採取之處確有可據,另行稟報,聽候轉詳大憲核示飭遵。至該員商等此次開局試辦木料應納官稅,俟開辦時另應請由大憲飭查章程酌核完納。惟不准招集洋股,以免另生枝節;倘招商股份查出招有洋股,即飭停辦,該員商等不得異言。另稟准雇募工匠壯丁三、四百名輪流用□防番,並請准購後膛洋鎗一百五十桿、藥彈三千個、帳篷八架;該處野番境內時需提防,若系上憲批准開採木料,其防番鎗刀自不可少,應准購買帶用。惟須約束工匠,不准稍滋事端。該員集股如已有成,似須聽候本鎮詳請上憲批准飭遵,方可招工到臺舉辦,不必著速。切切。此繳。
•九月初一日(西曆十月初一日——即禮拜一)
閩中近事
福州船局創設將及二十年,其前、後學堂所教學生將及百人。除出洋之十餘名外,其在前學堂者,則司繪圖製造及管理繪事院事務;其在後學堂者,則隨時派出輪船或為管駕之任、或為大副二副、或派赴天津差遣:似覺人才濟濟,可濟時艱。但查各輪船管駕,均有吸食洋煙之弊;其成癮者固有三、五人,即未成癮而將成癮者亦有五、六人。下至司理各事人等及水手、砲手,無不如是。查各輪船自駕弁以至水手,薪俸頗厚;原欲以鼓勵人才。今乃以飽暖之故,而漸入於放闢邪侈,委靡不振;則是國家歲糜數十萬金錢,曾不收一船一人之效,可慨也夫!
•九月十四日(西曆十月十四日——即禮拜日)
諭旨恭錄
九月初八日,奉上諭:『翰林院侍讀學士何如璋,著督辦福建船政事宜。欽此』。
•九月十七日(西曆十月十七日——即禮拜三)
上諭恭錄
九月十二日,奉上諭:『福建福寧鎮總兵員缺,著曹志忠補授。欽此』。
•九月二十一日(西曆十月二十一日——即禮拜日)
閩中近事
泉、漳、海、同交界之道,有長福鄉焉。族皆李姓,不甚富強。有李別者,年四十餘歲;其妻康氏,年四十一歲,生女年已十四歲矣。去冬,李別以家貧無計謀生,由廈門搭輪船往臺灣覓一枝之棲。其妻不能安貧,遂於今春二月攜其女回母家,憑媒嫁於鳳尾山蘇大拋為繼室;其女亦偕往焉。不料李別於八月初十日即由臺灣返鄉,具悉其妻已攜女嫁於蘇家矣。其妻以夫既回家,遂由鳳尾山赴長福鄉一行,以觀夫志。李別見妻後,不禁怒髮衝冠;其妻畏罪,即投井而死。三日,屍始浮出;李別隨即殮殯,以畢乃事。無何,蘇姓已控於官,並請同安縣黃明府赴長福鄉起屍檢驗;驗得屍雖有傷,而非致命。想系先被李別毆打,遂羞憤而投井耳。
•十月二十三日(西曆十一月二十二日——即禮拜四)
琉人可憫
寧波西人二十日來信登諸「字林西報」云:二十九日,在途見有琉球難民十人,因操日本語,設法與之問詢。據云:『六月十五日下船,次日遭風,水汨汨而入,逐波逐浪而去者。十八日,幸遇華船,救起十人;尚有兩人已溺而死、三人亦病而死。我等十人至鎮海,為華官所收留;送至府城察問者,已二、三次矣。在租界行過,西人或以銀錢相贈,而皆為官役等取去;無異於囹圄之中』。甚至謂『若非華官相留,則我等尚可自行設法回國,不至過於稽延也』。該難民等所言如此。夫華官之視琉球,初不以為日本之屬,故待之無異於華民;竊願上海日本領事早為籌一善法也!彼該西人所言如果屬實,則大非懷柔遠人之道;恐日官越俎為謀,又將何以辭之耶?
•十月二十六日(西曆十一月二十五日——即禮拜日)
書「寧波西人論琉球難民信」後(按信見十月二十三日所載)
日本強詞奪理,自以琉球為其所建之外藩。維新以來,法秦始皇郡縣之制,儘廢封建。遂藉口以縣琉球,遷其王於東京,歲致□糈,秩視三品,存尚氏之祀;而實取中山之土。中國始以理爭,繼知日人固執,將因此以敗兩國之盟,兵戎相見,人民塗炭,誠不免以小失大;是以暫置不問。然在華人視之,則無異於進貢、遣封之日。兩、三年來,琉球遭風難民漂入浙、閩洋面,被巡洋兵船帶歸撫卹,按名資遣,仍循舊例辦理,由該省督、撫奏報,頒諸邸鈔;俾中外諸人咸曉然於中國之不忘琉球,而日本置縣設官,不過日本自以為是、無理取鬧,□可以示天下後世者也。或曰:此掩耳盜鈴之計;迫於勢,不得已而然。如謂日人已滅琉球,中國視若未滅,即所以存琉球、保屬國,不特貽笑他邦,抑無以對琉民!
顧此等些小處,關係亦不為輕。當日人相爭之始,華人皆曰:『琉球之屬中,自明以來,兩朝國史彰明較著;日本同文之國,詎未嘗見』!乃舍五百年中冊封、通貢之實蹟,而取證於洪武以前不可考之記載。欽差駐日京都,往復商辨,猶難判決;何況援救難民,區區小事!今日所不敢廢者,即可為後來索還之據乎!不知中國能以理爭,則不需此為證佐;今既不理,則琉球之事,無非日人為政。閱年已久,將謂全無與於中國;且並無以繫琉人之心,而從此不能過問,故必存此舊例以待將來之機會也。聖人□禮,特存告朔之餼羊;即此意也。且前年日本之用兵於臺灣,嘗謂臺番戕殺琉人,日本理當問罪;是琉人遭風,日本宜救之矣。其救之也,謂為其屬也。今琉人遭風,而中國收回撫卹,亦謂是中國之屬而救之也。以日本救琉人而可以廢國設縣,豈以中國救琉人而不可以置君復國乎?目前暫示寬大,使其逞意;而於些微之事,恪循舊章而不肯廢,固非無所為而為也。所惜者,有撫卹之名,而受撫之人並無實惠耳。中國風氣,不同泰西。國家定制,凡官給銀、米,均極菲薄:官俸至百八十兩而止,米之斛數亦如之。兵糧月給銀一兩,所謂「三分三」也;滿營七分,七月亦不過二兩有奇。至於當差人役額給工食,尤為數末。若泰西,則有數十倍於茲者。常年例給之款,尚且如此;何況或有、或無,隨時支銷者乎!嘗見浙閩奏報「朝鮮、琉球人民遇風漂入收養資遣」之案內云:『地方官按口給發難民口糧每名一升、鹽菜銀三釐。其米與銀,皆動支錢糧,作正開銷』。夫果實給實領此數,不難餬口。奈經過地方,僅於接解時由官點驗;或更委諸丞典,而縣令不親臨其□。所給銀、米,均交差保分派;而實則差保並未派給,但於市中買飯食之,且不令飽。展轉遞解及至修船工竣、護送放洋,該難民已苦累旬月,枯槁憔悴,不堪言狀。如以西人之工役與罪繫之囚相北,真覺判若霄壞。故以西人見之,無怪其竊竊私該也。
僕於同治六年夏日,僦居杭城之鼓樓;取其高敞深邃,炎歊不能入,納涼、讀書其中。一日,僧人皆出,惟余與友對坐;突來異服者四、五輩人,入室探視。見剩飯一盂、蔬菜兩簋,爭前掬食;似饑甚者。食已思飲,不解其意;徬徨四顧,見有淨面水盆,二人對捧以飲,態極慌張。余與友相顧駭愕,一人舉案頭筆濡墨以出,大書粉牆之上;逼視之,則云『朝鮮國漢川人金某、朴某,於某日遭風漂至浙之乍浦,蒙送到此』;意其記遊也。少頃,市上群兒哄然來觀。而縣役、地保亦至,挈之下樓;口中喃喃,若有恨語。余因是而知官給銀、米之多被侵蝕也。蓋由海口送省逐程護解,差役等不過一日辛苦——而難民言語不通,既無資斧、又不解餽送之禮,標得此差,空勞跋踄;官給盤費,又不甚豐:宜其蝕及無多之銀、米,而置難民口食於不顧也。竊謂此次西人在寧波所見者,大都如此情形。夫以此區區者而實給實領,尚為西人所不愜;況其為侵吞之餘耶!中國官員辦事,虛文大多。吾意此事如務實在,莫若收留於海口,倍給口糧,不必解至省城,再行逐程遞送;庶地方官可免差使之煩,而該難民亦有速歸之樂。舊例雖不可改,而因時制宜,督、撫何難入告!如再虛應故事,設因該西人之言,將來日本越殂代謀,是並魯廟告朔之羊棄而不用,而自此中國人之心竟不存保護琉球之見,烏乎可哉
•十一月十八日(西曆十二月十七日——即禮拜一)
閩粵海防異同說
前報載西人郵信,言行經福州,見福州官憲亦紛紛然競辦海防;然軍容殊不甚整、船艦殊不甚固、鎗砲殊不甚利、布置殊不甚妥,不覺嗤然笑之以鼻。為此等防軍,倘遇法兵來攻,正如摧枯拉朽耳。此其信中之言;未知確否?本館取而登之,亦冀福州當軸諸公閱之有所警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際此防務孔急之時,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也。
近又閱香港報,述及粵中防務,如火如荼:各口之布置,不啻秦關百二;雖有亞夫之軍,不能從天而下。砲臺之扼要,不啻崑崙、天山;雖有准陰之智,不能乘罌而度也。其火器之堅利新快,不啻以法人之矛刺法人之盾;雖有鐵甲巨艦,亦不難文成虀粉也;其規模之整肅,不啻細柳營中;雖有拐子之馬,不能輕易撼山也。以彭大司馬自創辦水師剿除赭寇威望之著,震於寰中,婦孺咸知、軍民共服;朝廷因倚為長城之寄,草野亦莫不為神明之奉。今此奉命督師到粵,自與他人為將,更屬不同。以此防邊,敵人尚敢輕覬哉!此言也,不特華字報中載之;即西人信中亦述及之,且其言張皇尤甚。
吾乃合前、後二說以觀之,而不禁慨於中國之邊防,目下蓋有難焉者矣!夫兩粵與越南連界,最為切近;設或法人不得逞志於越南東京,而反兵相向,則粵中自必先受兵禍:此固顯而易見,無容致疑者。此粵海防軍所以不能不固也。然兵法乘虛,海道錯出;法軍自越南趨粵,固屬最易。而粵防既固,則法軍必不肯專攻粵邊,以致老師疲兵;設或轉輪舍粵而趨閩,則閩中海防若此單薄,又將何以禦之!嘗謂法人倘有失和,而發兵以擾華邊,必不肯專攻一處。蓋專攻一處,則我可悉萃兵力以禦之;彼即船眾人多,而海口易於扼守,攻者自勞、守者自逸,法人安肯出此!所慮者,四面分擾,或於廣、或於津、或於閩、或於江浙,東馳西突,使我中國無一處不設防置戍;則兵雖多而力單,將雖能,未遑兼顧。法人狡獪,其必出此無疑。今粵中防務嚴密若此,固可以無虞矣。津、沽有李傅相鎮守,昨得西人郵信,言津郡海防早經傅相布置,且一切舉動均極秘密,外人無由而知;則可知傅相之智深勇沈,不予人以可測。其必有奇謀良策足以應敵也不窮;此一路,又不足虞矣。若浙江一省,若溫、若寧,均屬要口。劉仲帥以百戰之身、謀勇兼全,軍務熟悉,妥貼籌防,定必算無遺策;歐陽軍門儒將風流,指揮如意,聞甬東之防軍頗極精悍,置伏設應一切周密。溫郡海口,當亦有早為妥籌者;想蔣觀察多謀善斷,或亦無須過慮也。若江南一省,則以吳淞口為阨要之所;是處地面寬廣,扼守為難。今有左侯相以久歷戎行、老謀深算,吳淞砲臺及各處險要早已周巡數次;措置經營,不遺餘力。又有衛中丞為之調度、倆位李軍門為之指揮;兵精糧足、砲利船堅,水雷遍置、電線遙通;呼應既靈,人心自固,當亦可以無憂。惟閩中一處,海防倘果單弱,則法人或投間抵隙直趨;閩嶠一有疏失,內地必將為之震動。雖西人信中所言,未必確實;然閩省防務若何?部署究亦無所聞見:此則所不容不慮者矣。或謂閩海曲折險巇,素稱天塹;暗礁淺灘,實為最多,敵人兵船不能長驅直入。縱法人有堅船利器,無所施逞;真有一夫當開,萬夫莫開之勢。即使兵單戍弱,亦不易於進攻。夫是以閩中諸大員視為有恃無恐,而不必竭力預備,是亦因地制宜之法;設或法人果悉力來攻,則自當臨機應變,必不至視為兒戲也。然天下事有備而後無患,未聞恃險而可以忘備者!今閩中雖不忘備,而疲兵惰卒置戍其間,則有備直與無備等。倘法兵乘虛而入,防卒聞風而潰,大局尚堪設想乎!
或有謂西人之信,近於譏訕。吾則以為為此言者,其關愛中國實深且切。閩中防務而果疲弱若此,則中朝可以及早整頓,必期與粵防同一嚴密而後可。若言之非真,則亦足以自警而益加振作,俾不為敵人所乘。然則此言也,不深有愛於中國也哉!
•十二月初六日(西曆正月初三日——即禮拜四)
狂言可駭
本報前載法人有該向中國索賠兵費,以瓊州之地為抵押一說。茲又見倫敦本月朔日來電,言法國各新聞紙皆言法廷當派兵先往瓊州、臺灣、舟山三處駐泊;若中朝不償兵費,即當奪此三處地方焉。
按此三處地方,臺灣素稱險要,守之尚易為力。雖法艦能入,而海面曲折,未必遂能直達。舟山地屬平原,四面臨海,進取較易;惟前聞有英國兵船早停泊於該處口岸,英人巨商大賈皆萃上海,必當竭力保護商局;而舟山實為奧區,奚容法人涉足!前聞英、德、美三國均發兵船來華,英船保護上海,德船保護汕頭、廈門,美船保護廣東;則是各國之於商局,必不肯為法人所壞。舟山倘有英船駐守,法人何能正眼相覷。惟瓊州孤懸海外,四面皆守之不易。該處又無軍兵,粵中欲發援兵,非渡海不可;設法人以兵艦中途攔截,則中國船械未若法國之利,赴援殊覺為難。而是處與越南最近,法軍之來極便;故此地最為可虞!然法人之為此言也,殊屬無理之尤!越南向屬中國,今為法人所侵擾,中國理應相援;即歐洲各大國有屬國被侮,莫不赴援:在中國並無不合。況兵端開自法人,何得索償於中國;折以公法,法人其將何辭!乃法人舉國若狂,至於此極!如果實有其事,當為萬國所不容矣。
•十二月初八日(西曆正月初五日——即禮拜六)
論法人劫地索賠之謀
法人之取越南,本屬無理之尤;中國寬大為懷,□不與較。迨全境殘破,兵連禍結而不可解,其勢且將偪近滇、粵邊界;然後與其使臣商該,並由曾襲□說諸外務大臣,僅僅以訂立紅河界限為請。是中朝之處置斯事,已不堅執保衛藩屬之說。自此紅河以南所有越南政令,□儘聽法人措置。越之國王,不過守府;越之群臣,無非備員:存而不亡者,蓋已無幾矣。所以然者,中國於法人初取西貢之日,適當內地擾攘,無暇外援,致越人失望。自與法人訂賠償兵費之約,而為法人□紿,久假不歸;法之於越得有根本,漸成滋蔓之勢,以有今日。若必欲爭藩屬之名,轉令法人藉口往事,而西貢六省終□見還。故酌中起該,但以紅河北岸自固其藩籬而盟誓不渝,即以保邊疆者存越南而已。不然,豈紅河以北為越南之地,不可使法有之;紅河以南即非越南之地,可使法有之乎!故斯該初興,不知者必謂中國自示其弱;欲保藩屬,而仍不□棄藩屬也。而豈知遲之又久,而始以此說請者,實有失計於前,而一時驟難挽回之意在也。然則中國於此,亦可謂降□相從,未嘗迫法人以難堪矣。而法乃堅執其意,始終欲至蒙自通商,以老撾為界;拒絕中國,毫不通融。於是中、法之交□失,中、法之戰已成;准情酌理,中直而法曲,夫何待言!
萬國公法,為中西之通例,皆各國已行之成案:凡兩國交兵,其後□和理直者,當取償用兵之費;商民資產、貨物一切用兵期內應沾之利為兵事所損,亦當一體賠還。前者普、法之役,法懇求和,應償普國之銀甫於近年清楚,法京之普兵亦始撤戍;此舊事之可援為例者。法既甘為戎首,銳意進兵;將來□□兵餉,自歸法人所出。聚四洲眾國之人而該今日之事,斷無謂中國理曲者。乃法人先發制勝,故為恫喝之言,轉欲取償於中國,且將奪踞瓊、臺、定海以為質;何其言之夢夢也!夫至今日而法人猶為此言,真無賴之尤,無恥之甚矣!
黑旗□拒法人,觀其用兵埋伏諸□於夫先占地利、蓄水斷道,似於數年前圍剿土賊之時,早知今日法人之謀,預為准備者。□□預為准備,則必統己軍、敵軍□全局大勢,而一一布置,算無遺策。自今年夏初,法始與劉相見,再戰再敗;黑旗所守□地,未失尺寸。即使現在桑臺法人果獲全勝,而北寧未拔,勢終難守;滇中官軍儘屯北寧、不守桑臺,蓋諭旨有「如攻北寧,立即開仗」之語,統帥者故以此為界限,不必出北寧以迎敵也。且險要易守,最宜埋伏;姑置桑臺而從容措置其間,以劉之智勇兼優而濟以唐、徐兩中丞,自有寓全之策。法人遠來,深入重地;船砲之利,一無所施。欲如河內、海防之易,必不可得。竊意北寧一日不拔,法人一日不退;其間戰陣傷亡,數難懸計。而法國之兵不及官軍劉團之多、法國之餉不及官軍劉團之足,相持不下,法可坐亡;而猶靦顏向人索賠兵費、劫地要盟,何足畏哉!前者聲言攻打廣東,亦既不行;今復欲□臺、瓊、定海。此三處者,無論中國有備,未必即得;即使兵力空虛,而此時注意越南、不遑他顧,其有如許兵船分道窺伺乎!前日攻克桑臺,法人舉國若狂;謂必請諸法廷,務使越南境內無一他國之兵,切勿聽人講和。此等見解,實與法人性情相肖。然則索賠、劫地,亦真法人得意之語。雖為報館擬該,法廷未嘗有此意;而即此可見法人之志向矣。
本館就事論事,以為法人無理取鬧,固不值與辨是非、論曲直;第就各省守備言之,目下廣東重兵尚可抵敵,如瓊、臺、定海則布置未必完密。道光季年,粵東和該未成,曾犯定海;曩年日本以生番戕殺琉球難民,用兵於臺灣,卒被索銀以去。法人習知其事,雖志在越南,不能分兵;而游奕於洋面之上藉以恐嚇,則固法之所能為也。至於瓊州孤懸海中,奇險不如舟山;而山嶺峻削、平原坦夷,無異內地;周圍沿海處,防不勝防,又較臺灣為疏闊。省中如此嚴防,度必不棄瓊州。然法人攻越之師船捩舵而東,不啻杭葦,朝發夕至,自是便捷。於此三口中,尤為緊要;安得以法兵疲敝而藐忽視之耶
余既惡法人之無理,而不能不因其無理而愈畏之。於是乎書。
•十二月十一日(西曆正月初八日——即禮拜二)
載兵赴粵
聞本月初三日中國兵船名「琛航」者由臺灣開輪駛抵香港,船中有兵五百名,將以載往粵東云。
•十二月十三日(西曆正月初十日——即禮拜四)
電音破綻
香港「維新日報」云:前錄法國電音,倏忽互異,以炫惑人;諒己可會諸言外矣。茲又有其甚焉者,縱極張皇,終露破綻;前後互戡,矛盾自彰。即如前日相傳法人電音,謂十一月十七幸獲宣泰,已張大其詞,不免舉國若狂。因而昨又傳報法臣強逼法廷欲取瓊州及臺灣、舟山等處,將擇其一以便索償軍費;誠恐聞者驚惶,未察其實,請姑為詳辨之。
前月宣泰十七日之事,據西報則云:法人獲勝,且得銀甚多。而據華人私家諸報,則謂黑旗於十五、六、七等日焚傷法兵不少,並殺法軍官弁三十餘名;法人非真能攻取宣泰城,不過黑旗自家引退。其時城中並無遺物,止有一廢砲存焉。安知非黑旗賺敵之計,顧肯藉寇兵以齎盜糧乎哉!雖華、洋各報皆傳聞之詞,未覘實耗。姑就法人電音而論,既云前月十七獲勝並多得銀條,宜乎暫足充其軍需。何以昨傳西貢來之西報,忽又云十一月十七日接到法都電音,謂有大臣請於法廷再撥扶冷士銀二十兆枚以濟軍餉乎!且何以復云於十一月二十日接到法都電音,謂駐越南之兵弁復請軍餉甚急乎!夫西貢之西報,比諸國之西報消息較為近而可據;但觀其前月請餉頻仍,足見其所云捷音半多虛假也。故曰電音互異,未嘗無破綻可疑。今特為互相發明,俾留心時事者得以參考焉。
•十二月十六日(西曆正月十三日——即禮拜日)
論各報述法越信息
法、越之爭,中西各報言人人殊;本館亦既照有聞必錄之例,備列於報。至昨報所載西人自河內致香港對里加拉夫報館之信,系十一月二十八日所發,此為最近之消息。
然綜觀各信息,無論地之遠近、時之遲速,有可信者,有可以不信者;有可疑者,有可以不疑者;有可信而仍不能無疑者,有可疑而似亦可信者;有疑信各半而已為人指出者,有疑信相參而尚無人論斷者。何以言之!如李威利之死、法兵兩次十三之敗及目下桑臺之地為法人所攻取,此事之可信者也;法軍既得桑臺而遂謂「劉永福遭擒遇害並奪獲銀洋二百萬,法兵腰橐中銀條裝滿」等語,此事之不可信者也。桑臺之失而復得,
•十二月二十日(西曆正月十七日——即禮拜四)
法帥消息
西人來信,言及法國迷祿將軍到越南東京之後,即以代孤拔之職;東京之事,悉以屬之。孤拔則調為中國海面之水師提督,而以來恩伯副之。聞法國續有兵船三艘發來中國,統計孤拔提督所轄有鐵甲船五艘、次等兵船五艘、遊兵船五艘,並有小兵船等共有二十餘艘。統觀各國水師提督所管之船,從無如此之多者;然則孤拔提督之任大責重,亦可概見矣。
•十二月二十一日(西曆五月十八日——即禮拜五)
法帥傳聞
昨報言法國孤拔提督調為中國海面之水師提督,統帶大小兵船二十餘艘等語。茲閱香港「士蔑」西字報,載有海防西人來信;言孤拔提督乘「搭拉克」輪船至海防,蓋欲與在中國之水師提督美野相晤,商該瓊州之事。然則法人其已決意開釁於中國乎!
•十二月二十三日(西曆正月二十日——即禮拜日)
論法人大言不足懼
法人自得宣泰以來,電信傳至本國,幾於舉國若狂;新聞紙館亦皆為大言,以為法廷當乘此奪取中國臺灣、舟山、瓊州三處地方以為索償兵費之地。初以為新聞館之空論,不足信也。繼而又有消息謂法國遣米祿赴東京為統帥,以代孤拔之任;而孤拔則調為中國海面之水師提督,統帶鐵甲船五艘、兵船五艘、遊船五艘,共計大小艨艟二十餘艘之多,為各國水師所未有。並云孤拔已至海防,欲與現在中國之法水師提督美野相晤,該商瓊州之事。信斯言也,則是法國竟有從事於瓊州之志;故談海防者,每深以為憂。
竊以為思患預防,固屬不得不然之事;其實,則法兵此時斷難啟釁於瓊。蓋法人雖夜郎自大,欲吞全越;而一劉永福已為咽喉之阻。前者屢次敗北,不待言矣;即今日之得宣泰,或傳□劉軍自棄其地,並非法人攻奪所得,特故為大言以欺人耳。茲姑不之深辨;即曰宣泰之地果系法人兵力所得,而劉軍之死亡曾屬無幾,豈肯隨即罷手!吾恐屯駐老開之兵,必且出與法軍相逼。法兵雖有續至,而所得各地必須分兵守之;今南定已被兵矣,設守兵單薄,則所得者必將復失。故法兵之陸續至越者,雖屈計不下八千餘人;而合則勢厚、分則勢薄,恐欲進取北寧□不可得,豈得又尋釁於中國!夫法外務大臣之言謂法國決不與中國開兵,但須奄有東京;如中國必欲阻撓,則亦無可奈何耳!此言也,蓋欲自掩其無故稱兵之跡而栽理中國,以為兵端開自華人。今若奪取瓊州,則兵端為何人所開,不辨而自明矣。且瓊州雖曰孤懸海外,四面皆可進兵;然法國兵船究不能舍東京而儘趨瓊州,以為環攻之計。瓊州海口雖曰遼闊,亦非無險可守;近來中國整頓兵事,購辦兵船已二十餘年,豈尚不可一試!諸軍一聞往禦法人,莫不踴躍爭先,願得斬樓蘭以為快;人心如此,深足依恃。則調撥水師兵船以遏瓊州之衝、以據瓊州之險,或於中途邀擊、或為犄角相持;而瓊州沿海則多置水雷,勤其瞭望。倘或敵船入境,中國兵船能截殺則截殺之;否則,俟其既入,而燃放水雷以燬其船。加以粵省有重臣督師,布置早已嚴密;即瓊州一境,早在督師意料之中。設有警信,立即發兵以相援,亦為便捷。吾恐法人之船不壞於此,即壞於彼;其何能為!夫法人自以為強,而遇一劉永福已有束手無策之勢;況中國之地多於法人者幾倍,中國之人眾於法人者又幾倍,中國之兵餉省於法人者又幾倍,中國之將似劉永福者何限!目下南洋及粵省沿海之地舉辦鄉團、漁團,民心由此益固,士氣由是益奮;又何患法人之大言恫喝也乎!
夫法人之欲取瓊州,大抵為索償兵費起見耳。以中國此時講求武備,購辦戰船亦既有年;古人言「我能往、寇亦能往」,今若反其道而行,寇能至,我亦能至。與其俟法人攻瓊州而始為禦侮之師,不如調兵數十萬、集艦數十艘直走西貢;非僅為「圍魏救趙」之策,直令法人在西貢無可存身。然後一舉蕩平,驅除醜類;轉戰而進,掃蕩東京之法人,俾全越得以安謐。法人雖有添兵,其數尚不甚多;以中國之全力而掃除西貢、東京之法人,直不啻發蒙振落。法人而必欲復得西貢,則亦令其賠償兵費,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吾知法國自保之不遑,又豈得逞其鯨吞蠶食之計耶!法人動曰「封海口」,遇中國之船於海面,則截而取之。顧法國可奪中國之船,中國獨不可奪法國之船乎?中國目下兵船亦不為少,若以分布各海洋,遇有法船之至,或開砲擊沈之、或遏之使不得進;彼孤船深入究不足恃,彼之援兵遠莫能應;而中國徵調較易,呼應極靈,即使偶有小挫,而繼起尚易為力;必使法人不敢過雷池一步,而復可以免異日之患。竊願當軸諸公,早為決計焉!
•十二月二十四日(西曆正月二十一日——即禮拜一)
瓊防緊要說
瓊州孤懸海外,地勢與臺灣相似。惟帶水之隔,由雷州之徐聞對渡而南,不過半日之程;視臺灣數百里洋面,遠近相懸。故自漢以來,收入內地,治法與各郡縣無異。若臺灣,則自康熙年間始克底定,歸諸版圖於今甫及二百年,而設治建官僅在北面一帶;內山紓遠,野番雜處、獷悍無人理,途徑不能辨,國家以其荒遠,姑置勿治。曩年日本以琉球難民之故,藉口興師;當事乘機剿撫,以為化外頑民從此漸摩仁義,全臺可得而理矣。乃辦之有年,終未見明效大驗。因仍棄而勿治,僅於北境相度形勢,增設一府、一廳、三縣;而南路生番,依然獉狉舊俗:是臺之不如瓊也遠甚矣。顧四面瀕海,同為險要;以言海防,誠不知其孰輕孰重也!以今日法、越之事言之,似乎防瓊轉急於防臺。法人恐嚇之言,曾云瓊州、臺灣、舟山等處若得其一,可以為索賠兵費之地步。舟山拳然一石,與別省濱海之區要口之外零落錯列之小島,無分差等;第寧波以鎮海為門戶,舟山即其外圍扼要之區,固不在乎大小、廣狹也。況道光季年之變,舟山實被其創,法人而以兵相向,門徑已熟,其注意要不能舍此;故與瓊、臺同為必爭之地也。然地勢既廣,地利必富。奪險踞隘,不能舍舟山;好貨貪利,更不肯遺臺、瓊。而就今日越事以圖要挾中國,則瓊州實便於臺灣。蓋瓊在越南富良江之東,出海口即可望見;以輪船、鐵甲之快捷,不須一日程已至其處。是以汲汲圖瓊州,而有孤拔提督帶兵船二十餘艘經營中國海之說也。
失法、越之事,其曲在法而不在中國。謂越非中國藩屬,法人欲保護越南、撫有其地,無關中國之事;中國出師,乃有意阻撓,開兵端於法人,而法人不任其咎:此則無理之言。第法人定計如此,牢不可破;不得越南全土,必不罷兵:其志固已顯然。假猶可罷也,李威利戰歿矣、孤拔亦屢敗矣,此罷兵之機會也。中朝有保越之意,而往者西貢不還則聽之,去年侵奪海防、□河內則又聽之;良以兵端一開,勞師費餉姑不必論,而各口通商諸國商民生意必損其半,故隱忍至今日耳。洎乎法人張皇已甚,而我猶徐徐不發;李傅相蒞滬要迎德理固與之商該,其時苟肯息兵,雖伯相亦將許之:此一大機會也。不謂德君堅執不讓,往返婉商,失歡而散;以致中國必不得已而後出兵。然則是非曲直,自在人心,不必中國之自言之矣。乃今者猶欲索賠兵費為挾地要盟之計,法人誠無理之尤也!雖然,法人既有此說,且近日傳聞孤拔提督已添帶兵船來華,則是奪取瓊州,非皆妄語。瓊州由越東渡,取道甚近,朝發夕至;苦中國並無重兵駐守,區區一鎮標下之兵能有幾何,其足以禦法人乎哉!夫法人之見彼自去年攻取海防之後,事事順手;至今年而偏敗於劉,損將喪師、殃民辱國,莫此為甚!其國之識時務者陰有悔禍之意,即該院中人亦且歸罪於執政;而執政之所恃以鼓舞國人、使之樂輸兵餉者,則曰『我法用兵於越,系中國阻撓之故,我將取償於中國也。中國不即允償,我劫其地以為質,必令賠償而後還。此則事之可操券者,何憚而不為也』!據此情形,則法人竄取瓊州之謀,蓋已志決計審,料中國之必能如願以償也。
目前法軍雖得桑臺,而其後利鈍得失未有確音;或者越事方急,尚難分兵犯瓊。然為中國計,與其俟其既來而後調兵抵禦,莫若趁其未至而先嚴密提防。粵省門戶最險,懲道光間之失,固不得不加意省城。然瓊勢孤懸,西與越峙,本為海防者所不遺;未知當事巨公若何布置?愚意瓊面面臨海,周圍皆為兵船所可泊;若節節設防,非有四、五萬兵不可。而法人圖越,自去年至今所到之兵猶不及萬;即阿非黑兵、越南土兵為之驅使,或儘撤在越之兵以東向圖瓊,亦終無四、五萬人倉卒齊集之理。然則經營粵東者,可不及早嚴防,以杜法人之陰謀也耶!至於越中之事,朝命明指「北寧謂法人來攻,必與開仗」。故桑臺之役,傳聞異詞,皆云城中並無華兵;可知華兵專戍北寧、法人不攻北寧,中、法猶未交綏。但目前法人舉動往攻北寧,亦早暮間事;華兵會合黑旗扼險據守,當已完密。所幸滇邊戍卒悉精儘銳以保北寧,無令法人再得志焉可也。
•十二月二十五日(西曆正月二十二日——即禮拜二)
籌防扼要篇
法人攻越以來,日該添兵、增餉,惟恐不足;此其意必以奄有越南為快。原該兵不過千餘人,今則加至八千餘人;原該餉不過五百萬佛郎克,今則加至二千萬佛郎克。夫增兵必增餉,其勢固然。第所需之費小,尚可逞志;若有大征戰、需大兵費,恐法國亦難裕如。人謂其東征西戰,實為欲開拓埠頭以圖富國。然此際越南之地,僅有所得而已竭蹶漸形;則將來全越之能得與否,皆所未定。北寧既有華兵戍守,得之頗不為易;即使姑作是想,越南全境竟為法人所得,而所費軍餉何從取償?雖法入之以全力攻越,必有利乎越南之處;然就目前而論,則殊覺得不償失!吾知法人之意中,當尚有躊躇四顧者。前者法國新聞紙有勸法延奪取瓊州、舟山、臺灣三處地方,以為向中國索償兵費之計;則是法人不能取償於越南者,竟欲取償於中國矣。舟山,曾與英國立約,有相為保護之言;英兵船業有駐泊在彼,法人未必敢覬覦。臺灣,去越南也遠,法人攻取有所不便。瓊州,則與越南為犄角;法兵船之來甚便,而又可以不與越南相隔截。果有此舉,則瓊州殊為可危!
夫此時越南之事,尚未敉定;劉永福一軍,尚不相下;而北寧之華兵,又未與法人相見於行陣。法人即欲遠離以開釁於中國,或尚有所顧慮而不敢遽逞。若一旦越南全境為法所有,則法人之取瓊州,其志將益決矣。或謂照萬國公法,法人不應藉口以取中國之地;然此但就正理言之耳。若論正理,則法人不但不得開釁於中國,並不應開釁於中國之藩屬;乃法人既不顧正理而遽攻越南,則安知其不顧正理而取中國之地!即使萬國皆因其有違公法而唾棄之,然萬國未必肯因其有違公法而助中國以攻法人,且為中國奪還其地。是公法者,非遂可恃以為固者也。竊謂法人而苟志在償費,不顧公法、不恤人言,則必有奪取瓊州之舉。一經被奪,則將來償費、贖地,計必不貲。如竟棄而不聞,決不肯失此國體;如被奪之後再圖恢復,兵餉亦必甚鉅。與其地為所奪而後償費以還地,或興師糜餉以復地;何如乘此法人未能遽來之時,而先派重臣厚集兵力以慎為防之之為愈乎!苟有重兵遏其衝要,而再置水雷,遠眺望、勤偵探,肆應有方、防堵有法,眾寡勢異、勞逸形殊,亦不至遽有所失。彼攻之不克,更無可以索費之辭,亦惟廢然自返已耳。此籌防之扼要者,一也。
且不特瓊州宜嚴防,即北寧亦宜嚴防也。目下法人攻取宣泰,而北寧華兵絕不援助;此事殊為失著!蓋曾侯言於法外務大臣,謂法人如攻北寧,中國必當與法交兵;中朝亦有「固守北寧」之諭。故宣泰被兵,而華兵不為之援。然宣泰去北寧已近,法人既得宣泰,勢必更攻北寧;中國泥於北寧之說而不援宣泰,恐失好於法人也。顧法人而進攻北寧,豈能不與之戰;則先後同一失好,何不當法人攻宣泰之時而出兵一為之援乎!夫越南既為中國藩屬,理宜保護;不但北寧宜援,即宣泰亦所宜援。實則西貢、東京,何一不宜援;不得拘泥於一處也。或謂華兵於法兵攻宣泰時,曾拔隊往攻河內,以分法人之勢;特黑旗不能久守,遽爾遁去,以致不及措手。此說,未知確否?或又謂攻河內者,系海盜、非華兵也。總之,華兵而果出師以援宣泰,則宣泰之失決不至若是之易。今則宣泰已失,無可復救;將來之能復與否,均未可定。而法人既得宣泰,必將進攻北寧;此後之與法兵交綏,自是意中事。以華兵而屯駐北寧法人未嘗不忌之;第宣泰之戰,華人不發一矢,恐法人轉有蔑視華人之心。今既往之事,姑置勿論。而誤於前者,猶可不誤於後。此時而謹守北寧,中國再發重兵以為之備;北寧地險,守之尚易為力。苟中國而果能發重兵、派大員以固其地,則不但可以保越南,而且可以牽制法人攻瓊州之師,使彼不得不專顧北寧。此籌防之扼要者,又一也。
大要中國此時斷不能認賠兵費於法人,則惟有慎持其重,嚴為之防,來則迎之;又安可稍存輕忽也哉!
•載兵赴閩
本月二十日,有招商局之「富有」輪船由蕪湖載兵一千名前赴福州,殆以備該處防邊之用也。
•十二月二十七日(西曆正月二十四日——即禮拜四)
論中國戰船
泰西各國,以船堅砲利甲於天下。中國初無是也,自與各西國通商以來,相形見絀。中國自知船、械二者均不足以敵西人,於是講求西法,廣購兵船,欲求駕乎泰西各國而上之。然中國所自制——如福州船政局所造兵船不下數十艘,終未見有堅固穩便之船,為海外所震驚;而其所費,則已不貲矣。日本一國,東洋小島耳;較之中國,其地之廣狹固屬懸殊,其人之眾寡亦判若天壤。其不能與中國同年而語,明矣。然自臺灣搆釁以來洎乎夷琉球為縣,深恐中國挾此嫌怨興師問罪,以與之搆兵;用是儘心竭力,整頓兵制。凡有益於武備之事,幾於殫精竭慮,維日不足;曾在國內編成民兵十二萬,無事則仍事力田、有事則出為禦侮。此亦中國古昔「寓兵於農」之遺意;特中國自三代以後,鮮有行之者。唐時府兵彍騎,略有古意;然不久即廢,行之不常。至近世,則寂無所聞,兵、民判若兩途。乃日本反踵而行之,有此民兵,早為准備。一或偶有釁隙,則一經撥調,立即赴命;若干勁旅,頃刻成軍。至其水師之中,又有大鐵甲船可裝五千墩者,較英國著名之「鐵公」船有過之、無不及。此外,復有客閣船,大三千墩;金雞船,亦大三千墩。另有一極大、極快之船,每一點鐘可行十八英里;合之華里,則五十四里。而且船上有活砲臺兩座,便捷輕利,莫之與京。其餘諸船,不及備載。以區區東洋一國,而其整頓水師、廣購巨艦、勤求兵制至於如此之認真,如此之不遺餘力;而中國之水師較日本反有瞠乎若後之勢,不亦異乎!
夫以中國此時講求水師不下二十餘年,惟日孜孜,亦若不遑自逸。然所有兵船,用以拖帶大員座船及載兵之用,則亦覺其揚威耀武;若以與泰西各國之兵船相較,則殊有不能相提並論者矣。近來中國李丹崖星使在德國定造鐵甲船兩艘,曰「定遠」、曰「鎮遠」;其船大小、輕重、式樣,均已臚列於報。「定遠」船早已竣工,即可駛之回華;「鎮遠」船亦既下水。此二船底有多格,船身堅固高大,可以用於海洋;惟駕駛諸人,尚多未適於用。蓋用西人駕駛,則設或與他國交兵,西人當守局外之例,辭職以去;若用華人駕駛,則又慮未能操刀而使之割,其傷實多。有美錦而使學者制焉,不亦可惜之甚耶!
當此法、越搆兵,中國既不能置身事外,其勢不能不預備海防;兵船尤關緊要。竊謂中國苟能如日本認真整頓,則船堅砲利,不難所向無前;法人而欲截取中國之船,中國亦可截取法國之船,何必更懷畏葸以受法人之侮也乎!余論及此,適有西友見之;謂余曰:『中國之船,非不多也、非不堅也、非不大也,但苦余船而無用此船者;此則中國之所短耳。假如兵船或鐵甲船一艘船中,諸人各司其事,司機器者專理機器、司砲者專司放砲、司駕駛者專駕駛,事不可以相混、人不可以相爭;約計每船必須用人數百名,而後可以調遣。登陸之兵,尚不在此數。今中國雖有兵船,而一船不過用人數十;顧駕駛則不能更顧放砲、顧放砲則不能再顧機器。大都船上一砲,須二十人守之;一船必有數砲。今乃全船止有數十人,則安得不患人之不敷用!以偌大兵船而致患人不敷用,則一遇敵軍,其有不為所截奪者哉!中國之所慮者,惟此為最重。蓋無船,尚不足患;有船而以資敵,乃深足患也。以中國之地廣人稠,安有不敷之理!要在平時先為教育,儲材待用;一船需人若干用之裕如、十船而需人若干用之裕如,推而至於數十船、數百船皆用之裕如,則一船即得一船之用,又何敵人之足畏!以之守則固,以之戰則克;以之截阻敵船,則並可以收敵船之用。泰西各國之所以稱強者,在此;日本此時之雄視海內者,亦以此。中國而苟圖自強,其可不致力於兵船,且留意於用船之人也哉』!余曰:『然;斯言實切中中國之窾要』。當此中、法兵端將開,水師之所關甚大;及今而急為之計,尚可為桑榆之收。請以斯言貢之當軸諸公,可乎?
●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十三)
光緒十三年(丁亥)
水線達閩
利權獨攬
淡水郵筒
本館接奉電音
廈門茶訊
臺事紀要
•四月初八日(西曆四月三十日——禮拜六)
水線達閩
臺灣水、陸電線刻已動工,聞劉省帥與包辦之英、德商人定該,於本年四月內一律完工。淡水之水電線,則徑達福州省城,並不接至廈門;凡廈門有事電傳,則由福省轉達。此後海中孤島傳遞音信,亦可捷於影響;較之從前之動多睽隔者,豈可同日語哉!
•利權獨攬
淡水茶市日旺,往來茶貨、人客絡繹不絕,得忌利士公司之輪船往返臺、廈、香、汕各埠,獨擅其利。去歲商務局雇船與爭,皆致失利;而得忌利士亦多虧折。今年僅該公司之「海龍」、「福建」、「科麼沙」三船載客往來,利權更大。近日聞有發記洋行有代某行經理船隻來廈專赴臺、廈一路,與得忌利士船爭利;又聞劉省帥仍擬雇船來往臺、廈、香、汕四埠,復設商務局交張叔和觀察經辦。得忌利士公司恐利權被其所□,遂邀集閩廈茶棧商人該立合同,訂以三年為期:凡有茶葉,統歸得忌利士公司輪船載運;每件二五箱茶僅收水腳洋銀一角,茶箱板每件水腳五分,鉛錫、紙料每擔水腳一角;不准配裝別家輪船過臺,茶葉不准配裝別船來廈。如茶棧將茶貨交別家輪舟載運者,即照所裝箱件之水腳銀補出罰償得忌利士公司。至茶幫人客搭船往來船價,定以每年自二月初一日為始、至三月底為止,秋季茶葉收市自九月初一日為始、至十月底止,每人船價僅收洋銀二元;至四月初一日及十一月初一日起,凡搭該公司之船往來臺、廈者,每人收船價洋銀四元。業經旗昌洋行代得忌利士公司與廈門各茶棧訂立合同,簽名稟由領事官簽字、加蓋關防,不能違約。說者謂從前廈門欲與該公司該讓茶葉每箱減收五分水腳銀,該公司不允;今因恐有別家輪船來廈爭利,始肯減去五分,每箱收銀一角,鉛錫、箱板均照減。嗣後各茶客所裝茶貨水腳既已大減,利息自可加厚,生意諒能興旺。而該公司茶棧該定包載全臺、闔廈茶貨水腳雖已減收,然利權實大。況訂以三年為期,不能與別人該約裝載;即使裝載別人之船,該公司亦要照所裝件數向該茶棧收還水腳,更為一網打儘。然則商務局與發記洋行兩家可以及早另籌善策,不必雇船來廈與彼爭利矣。唯有搭客一層,則聽人自便,該公司未能包攬。然於春、秋茶葉起落之季,茶客往來船價僅收二元,其價亦廉;即別船與之爭奪,而亦味同嚼蠟矣。該公司之獨攬利權,可謂算無遺策者矣。
•四月初九日(西曆五月初一日——禮拜日)
淡水郵筒
淡水來信云:近日林詩甫副欽憲開墾噶瑪蘭內山田地,已有七百餘甲。按臺地每甲地收租四十餘石,即內地一石種仔之地也。欽憲即於三月十七日由淡水起程,前往丈量。此外,各處清賦田畝,現亦稍有頭緒。聞待邵小村方伯到任後,即當升科完糧云。
•四月十三日(西曆五月初五日——禮拜四)
本館接奉電音
四月初十日,奉上諭:『劉銘傳奏「臺灣創辦商務」摺內抬寫處「天恩」字樣誤書「天准」,殊屬疏忽!著交部察該。欽此』。
同日,奉上諭:『李鴻章、曾國荃奏「統兵大員積勞病故、臚陳戰績、請旨優卹」一摺,前福建陸路提督唐定奎,前隨李鴻章轉戰江蘇、直隸、山東、河南等省攻剿捻逆,所向克捷;又跟劉銘傳赴陝、甘剿匪,繼後回防徐州。旋調臺灣設防,留辦撫番開山事宜,剿平番社。光緒元年,擢授提督;嗣復調紮江陰。歷著勳勞,深資倚任。上年因在防患病,准其開缺。茲聞溘逝,軫惜殊深!唐定奎,著照提督軍營病故例,從優該卹;加恩予謚、原籍及立功省分准其建立專祠,並將戰功事蹟宣付國史館立傳,以彰忠藎。該部知道。欽此』。
•四月十九日(西曆五月十一日——禮拜三)
廈門茶訊
三月十九日,「海龍」輪船由淡水載來旗昌洋行所購之茶一百五十件;此為本年新茶到廈之始。聞日前淡水茶莊以茶樣郵寄廈門,瀹而試之,色、香、味較去年俱勝。惟山客成本昂過去年,是以淡水各茶莊咸不敢冒昧從事,相與徘徊觀望,以待價值稍平。獨英芳茶棧首先裝運百餘件云。
本月初七日,「福建」輪船由淡水運來茶葉一百數十件,均系上等之茶,為英人所購,其價甚昂。聞淡水茶商該至四月望後,始准向山客買茶;如違該罰。旋有義吉茶棧首先背約,私付洋銀數萬元與山客定購各茶;各莊公該罰鍰以儆云。
•四月二十八日(西曆五月十日——禮拜五)
臺事紀要
臺灣孤懸海外,而特產富饒。不特茂林修竹,巨材叢生;即五金之礦,亦所在皆有。自光緒十一年設立臺省,命劉爵帥撫之,駐節臺北,分兵四營扼要防禦。是處距基隆七十里、臺南八百餘里,隨山刊木,以路險艱於轉運。所駐四營雖稱勁旅,然道阻且長,勢難聯絡,爵帥憂之;特電傳泰洋行司事——即蒯令佩芬、席令步天至轅,面授機宜,創建鐵路。勾稽精確,擘畫周詳;千餘里海澨山陬,瞭如指掌。茲先自臺北至基隆試辦,俟有成效,再行開拓,使可直達臺南。此後山木、礦產,轉輸易而運費輕:其利一也。南、北防營有警則傳檄即至,首尾不難兼顧;無事則兵額量為裁減,□□□□:其利二也。南北之轉運便捷,百貨流通;華賈、洋商,聞風麇集:其利三也。封圻得人,而物阜民康,不數年而臺省之富庶安見不甲於東南哉!然其效皆基於鐵路,是誠可為額手相慶也。
客言如此,爰即筆諸報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