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獻叢刊·第224種】台湾诗荟杂文钞
台灣文獻叢刊
【第 224 種】
臺灣詩薈雜文鈔
.作者:
.原書頁數: 0088 頁
●書籍簡介
第二二四種「臺灣詩薈雜文鈔」
本書(一冊八八面五二、八○○字)不分卷,集自連橫在日據臺灣時期所編「臺灣詩薈」雜誌;因所集各篇章間有「敘言」或「跋語」皆出諸原刊編者(署名雅棠)手筆,即著於連氏編。「詩薈」創刊於民國十三年二月,訖翌年十二月停刊,計出二十二期。其發刊旨趣,在於提倡故國詩文,鼓舞民族精神;所刊文字,主要為詩詞,並亦有文。其文之部,除已另見本叢刊各書者外,因集為「雜文鈔」。集鈔之文,分文鈔(以當時人所作屬之)、文存(錄存前人之遺作)、傳記、遺著、雜錄、詩話、尺牘、紀事八類;內有鄭克塽「先王父基誌」、葉山高行「延平慶誕碑記」以及陳鳳昌「記李文魁」、「記蕭瑞芳」諸文,均為重要史料。至「尺牘」為作者、讀者與編者之通訊,「紀事」記當年全臺各詩社之動態,由此可知當年臺灣文運蓬勃之概況。
至「詩薈」所刊詩篇,將另與停刊後未刊續稿及餘稿(由作者哲嗣震東先生所提供)選入第二八○種「臺灣詩鈔」中。
●序號 篇名
1 弁言
2 臺灣詩薈雜文鈔目錄
3 文鈔
4 窺園詩集序
5 鐵砲碑記
6 陶村詩稿序
7 東寧草自序
8 伯兄東寧草序
9 寄鶴齋詩矕小引
10 新竹張息六兄弟詩序
11 詩薈紀晬序
12 閒散石虎墓碣辨
13 寄鶴齋詩矕自跋
14 科山生壙詩集序
15 林氏家傳序
16 送陳耀庭歸北投序
17 大觀書社記
18 萊園記(伐林允卿作)
19 文存
20 先王父墓誌
21 傳記
22 梁鈍庵先生傳
23 遺著
24 釋華佑遊記
25 雜錄
26 延平慶誕碑記
27 紀李文魁
28 紀蕭瑞芳
29 詩話
30 鐵峰詩話
31 尺牘
32 與雅堂
33 復雅堂
34 復雅堂
35 復雅堂
36 與雅堂
37 與雅堂
38 與雅堂
39 復雅堂
40 與雅堂
41 復雅堂
42 復雅堂
43 與雅堂
44 與雅堂
45 與雅堂
46 與雅堂
47 復雅堂
48 復雅堂
49 與雅堂
50 復雅堂
51 與雅堂
52 復雅堂
53 復雅堂
54 與雅堂
55 復雅堂
56 與雅堂
57 與雅堂
58 復雅堂
59 與雅堂
60 復雅堂
61 紀事
62 騷壇紀事
●弁言
連雅堂先生(一八七八~一九三六)前在臺灣日據時期所編的「臺灣詩薈」雜誌,刊有臺灣古今資料甚富。這本雜誌雖歷時不及兩年(創刊於民國十三年二月,迄翌年十一月停刊)、僅刊出二十二號(月刊),而其對於臺灣保存祖國文化與鼓舞民族精神的貢獻,卻不可沒。本來,擬將其中已在「文叢」刊出以外的詩文,彙印一本「臺灣詩薈選編」;後來因另有蒐編「臺灣詩鈔」的計劃,所選「詩薈」之詩將併入「詩鈔」之中,乃將所得雜文輯成這本「臺灣詩薈雜文鈔」,先行刊印。
「臺灣詩薈發刊序」已見「雅堂文集」(「文叢」第二○八種),不再引述。該刊先後分闢「詩鈔」、「詩存」、「詞鈔」、「詞存」、「文鈔」、「文存」、「學術」、「論衡」、「傳記」、「雜錄」、「遺著」、「詩話」、「詞話」、「曲話」、「詩鐘」、「小說」、「尺牘」、「紀事」諸門;既名「詩薈」,主要自以刊載詩篇為多。其中所謂「鈔」,以當時人所作屬之;「存」,即錄存前人之遺作。至「遣著」一門,原包括於「雜錄」門中,後另行分出;按該刊第十三號上刊有「雅堂啟事」一則,略謂『不佞曩撰「臺灣通史,曾搜臺灣關係之書數十種,大都抄本或已失傳,原擬刊行「臺灣叢書」,公之海內……:乃擇其尤者先登「詩薈」,名曰「遺著」。如前所列之「臺灣雜記」、「稗海紀遊」等,皆入此門』。「詩薈」所載詩文已在「文叢」刊出者甚夥,例如「詩存」門林占梅的「潛園琴餘草」、孫元衡的「赤嵌集」、王凱泰等的「臺灣雜詠」、「傳記」門黃宗羲的「賜姓始末」、林豪的「東瀛紀事」、「雜錄」門季麒光的「臺灣雜記」、郁永河的「稗海紀遊」、「遺著」門徐懷祖的「臺灣隨筆」、六十七的「番社采風圖考」以及雅堂先生自著的「臺灣漫錄」、「臺南古蹟志」(均見「雜錄」門)、「臺灣詩乘」(見「詩話」門)等,或列為專書、或收入彙刊;其他零章短篇,不一一列舉。本書所錄雜文,只約及其什一而已。
蓋「詩薈」係屬雅堂先生所編,是以所錄各篇文字前後間有「敘言」或「跋語」,皆出諸先生手筆;所署「雅棠」(亦未有署名者,係以「按語」方式出之),即先生的又一別號。本書著為先生所編,亦即以此。
又,「詩薈」停刊以後,雅堂先生尚存有若干未刊續稿及餘稿,或與已刊者合編為「雅堂叢刊」(「臺灣詩乘」稱「臺灣叢書」,上引「雅堂啟事」亦然;均未刊),或仍保存著作者原稿。這些詩篇,當將一併彙選入「詩鈔」中。如只就「詩薈」選編一書,而未刊續稿即予捨棄,將使一部分完整的篇什割裂;這也是所選詩篇與本書分離的另一理由,在此附帶一提。(吳幅員)
●臺灣詩薈雜文鈔目錄
文鈔
窺園詩集序………………………………………………………………………林小眉(一)
鐵砲碑記…………………………………………………………………………陳望曾(二)
陶村詩稿序………………………………………………………………………吳德功(二)
東寧草自序………………………………………………………………………林小眉(三)
伯兄東寧草序……………………………………………………………………林履信(四)
寄鶴齋詩矕小引…………………………………………………………………洪棄生(五)
新竹張息六兄弟詩序……………………………………………………………鄭家珍(六)
詩薈紀晬序………………………………………………………………………林小眉(七)
閒散石虎墓碣辨…………………………………………………………………蘇菱槎(九)
寄鶴齋詩矕自跋………………………………………………………………洪棄生(一○)
科山生壙詩集序………………………………………………………………丘逢甲(一一)
林氏家傳序……………………………………………………………………林獻堂(一三)
送陳耀亭歸北投序……………………………………………………………陳祚年(一三)
大觀書社記………………………………………………………………………莊正(一五)
萊園記(代林允卿作)………………………………………………………梁成楠(一七)
文存
先王父墓志……………………………………………………………………鄭克塽(一七)
傳記
梁鈍庵先生傳…………………………………………………………………林資修(二○)
遺著
釋華佑遊記……………………………………………………………………釋華佑(二二)
雜錄
延平慶誕碑記………………………………………………………………葉山高行(二七)
紀李文魁………………………………………………………………………陳鳳昌(三○)
紀蕭瑞芳………………………………………………………………………陳鳳昌(三四)
詩話
鐵峰詩話………………………………………………………………………許天奎(三八)
尺牘
與雅堂……………………………………………………………………………小眉(四五)
復雅堂……………………………………………………………………………灌園(四五)
復雅堂……………………………………………………………………………棄生(四五)
復雅堂……………………………………………………………………………濟臣(四六)
與雅堂……………………………………………………………………………溥泉(四六)
與雅堂……………………………………………………………………………薇閣(四七)
與雅堂……………………………………………………………………………漢如(四七)
復雅堂……………………………………………………………………………溥泉(四九)
與雅堂……………………………………………………………………………緩圖(四九)
復雅堂……………………………………………………………………………師竹(五○)
復雅堂……………………………………………………………………………沁園(五○)
與雅堂……………………………………………………………………………九齡(五一)
與雅堂……………………………………………………………………………笑儂(五一)
與雅堂……………………………………………………………………………太虛(五二)
與雅堂……………………………………………………………………………六石(五二)
復雅堂……………………………………………………………………………友竹(五二)
復雅堂……………………………………………………………………………韻珊(五三)
與雅堂……………………………………………………………………………丹林(五三)
復雅堂……………………………………………………………………………菽園(五四)
與雅堂……………………………………………………………………………佑安(五五)
復雅堂……………………………………………………………………………仲可(五五)
復雅堂……………………………………………………………………………北崙(五六)
與雅堂……………………………………………………………………………霞公(五七)
復雅堂……………………………………………………………………………南溟(五七)
與雅堂……………………………………………………………………………云滄(五八)
與雅堂……………………………………………………………………………南溟(五八)
復雅堂……………………………………………………………………………吹萬(五九)
與雅堂……………………………………………………………………………石子(六○)
復雅堂……………………………………………………………………………了廠(六一)
紀事
騷壇紀事………………………………………………………………………………(六二)
●文鈔
窺園詩集序
鐵砲碑記
陶村詩稿序
東寧草自序
伯兄東寧草序
寄鶴齋詩矕小引
新竹張息六兄弟詩序
詩薈紀晬序
閒散石虎墓碣辨
寄鶴齋詩矕自跋
科山生壙詩集序
林氏家傳序
送陳耀庭歸北投序
大觀書社記
萊園記(伐林允卿作)
·窺園詩集序林小眉
嗟乎!衣冠敝壞,樊參軍何貧!妻孥凍饑,楊縣宰太拙!大造視才華如敵,我輩與文字為奴。歷數吾臺耆舊:室望七星,而施耐公憔悴且老矣;居鄰萬鬼,而丘仙根牢騷至死矣!若許先生蘊白者,幼而奇窮,仕而迍邅,死且葬身絕域;吁!天之所以待詩人者,抑何若斯之酷耶?
先生沒之五年,其嗣君奉遺草將以壽世,而乞言以弁其端;健也晚陋,莫贊一辭。顧念右軍泛海,服食實偕許邁以修;尉佗居粵,昕夕以見陸生而喜。多羅樹下,清嘯如仙;北邙峰頭,長歌當哭。涼云洗暑,共飛奇肱之車;古月招秋,同聽扶婁之樂。弓衣爭繡直講,繭紙傳鈔舍人;如卬負蹶,惟蛇憐蚿。是則杜陵入蜀,唯焚張籍之灰;東坡竄荒,獨設魯直之像:又烏能不撫卷悽惻而明其概焉。
先生椎輪大雅,丹雘元氣。嬋娟不在貌,孰睇君如美人!傲兀不受憐,知何物為名士!其為詩也,紫光望氣,火珠驗經;鏡乎萬殊,約之至精:唯其博。挽歌野諺,古蕩今肆;好好笑笑,頭銜自署:唯其達。冰壺貯月,玉盤承露;乾坤清氣,累劫不涸:唯其潔。伯龍題壁,司馬指山;偶作激語,亦有微言:唯其諷。愁鸞啼紅,病鶴唳碧;氣盪腸回,作泥化石:又唯其情。於是條發蕤播,徵吐宮含;麗南朝之金粉,雄朔漠之山川:吾不知其曷為使人仰也可歌、俯也可哭!悲夫!
芷蘭滿掬,原是不祥之芳;塊磊在胸,長積難消之物。後世我知,未詳何人;窮年自苦,只招大詬。先生已矣,誦茲遺編,引為厲戒。君如再世,永為沒字之碑;我悔今生,鑿破中央之帝!
·鐵砲碑記陳望曾
前清同治元年(壬戌),匪陷彰化城,勢張甚;匪魁戇虎晟擁眾三萬六千餘人,環攻阿罩務者三晝夜。時林公奠國及其男文鳳公率族中健者七十二人扼險轟擊,敗之,乃潰散;以至寡克至眾,厥功偉矣!今擊賊鐵砲尚存。望曾昔至其鄉,聞其語,復見其人,所知尤確。恐歲遠而或不足以徵信也,撰此書石,貽其後人,俾永垂紀念焉。
安平逸民陳望曾紀自香江之適廬。時戊午仲冬,距壬戌五十七年矣。
——以上見「臺灣詩薈」第二號。
·陶村詩稿序吳德功
昔太吏公因窮愁抑鬱而著書,故「史記」卓絕千古。蓋人當患難之時,閉戶潛修以自消遣,洩其牢騷不平之氣爾;周子所謂「貧賤憂戚,天之玉汝於成」也。不獨著書為然,作詩亦然。
陳陶村山長名肇興,字伯康;彰化人。通書史、工詩,名噪一時。前清咸豐己未,登賢書。壬戌戴潮春之變,攜子避亂山中,說陳云龍、陳捷三率沙連六保反正,掃盡欃槍,吟詩自適;凡草澤之猖獗、官軍之得勝以及死難忠臣義士,皆發之於詩,名曰「東征集」,並前後所刊成四卷。其詩,胎息於少陵。蓋少陵因安、史之亂避地西蜀,以時事賦詩寫其忠愛之忱,人稱「詩史」;陶村所作,類此者極多。惜版久遺失,所印之本疊經變亂,存者無幾。予前有一部,珍如拱璧,不知流落何處,為之惆悵久之。臺南連君雅堂,好古士也;家藏一卷。多方向借,思欲刊行,以垂不朽。嗟乎!士君子讀書數十年,以文章發為經濟,名垂後世者幾人!即古近體詩之可傳者,亦寥寥罕覯。公因避難而成此集,詎非天之玉成之耶?
德功弱冠時,公掌教白沙書院;頻蒙教誨,又與為鄰。既得此集,喜而不寐;令姪上花商之文社諸子,刊於「文藝叢誌」。
·東寧草自序林小眉
渡彼扶桑之水,還我海棠之巢;嬉處未渫,記意宛然。瓦觴薪榻,夢習魂恬;故歡初識,涼招寒集。自偶尚攜有鹿,逢人輒呼以貓。或問消息,不解若柳瘨;生有痼疾,大笑愛陸癖。鷗邊犢外,時復寄嘲;唱烏歌纂,奚能免俗!咄哉!蒼波萬片,渺長古其安歸!白月一稜,訴靈秋而何極!呻吟縱不無端,形跡恐已墜障。是稯稯胡為者耶?今栩栩且獨奈何!
——以上見「臺灣詩薈」第三號。
·伯兄東寧草序林履信
往歲,余讀兄所為「天池草」「自序」云:『作世間閒言語,自知為憂時者之罪人』。曰:『異哉!兄殆有所為而發者夫?詩,豈特閒言語而已耶』!自「小雅」怨誹以降,迄於今二千餘載,功令未之促責也、勢利未之勸誘也,而貴至公卿、窮迨蓬樞甕牗之士,我歌且謠,作者輩出;雖其體製數變,而興、觀、群、怨之義則一焉,夫豈皆無所為而為哉!昔司馬遷推三閭作「騷」之志,謂可與日月爭光;而「宋史」稱信國「正氣歌」諸篇,忠義見之於詞。然則三戶亡秦、胡元遠竄,庸詎非二子之伏其機而振其氣乎?然則作詩之旨,蓋必仁人志士有所不得於家國之際,而有其盛衰隆污、成毀新故、存歿聚散之感,憂愁幽思鬱之既久,一旦或觸於外而動於中,遂藉山川城市、月露風云、草木鳥獸以洩其綿渺淒婉、沈痛悲涼不能自已之辭。故千百世而後,讀其詩、論其世,未有不低徊歎息,黯然以嘯、泫然以泣,甚則投袂而起,傍徨乎無以自主,且將求其所以為之之旨於千百世而上焉。余故誦屈原、文天祥之作,而知無用之用,詩道之所以難能而可貴者也。
兄幼而耽詩,凡古近載籍旁及歐洲諸著述關於有韻之文者,靡所不瀏覽。弱冠,南游印度諸邦;前年回國,足跡遍乎大江南北。舟車風塵間,吟詠無日或廢。秋初自燕京歸,杜門累月,復成「東寧草」一帙;自謂寫性情之旨,竊比於屈、文二子。余觀兄之為詩,亦似未嘗以閒言語視之也;而「自序」云云,抑兄別有託意歟!然今者天方薦瘥,世變亟矣;兄年始及壯,而余則二十有六,天下事未可知。作詩以外,正有大可為者在也。余今亦且將贊兄之說而斥詩為世間閒言語,而望兄之不為憂時者之罪人也!
·寄鶴齋詩矕小引洪棄生
言以道意,言之工者為之文、文之尤工者為之詩,則詩貴矣。然而工者少、不工者多,知者寡、不知者眾;則方今作詩,有如衣繡夜遊,被者甚都,望者無色。彼雖自貴,人不貴也;惟是孤芳獨賞,闇然自章。三百篇之作、十九首之傳並姓氏而無聞,貴不貴,何傷乎!若夫作詩而懸諸國門、流之闤闠,汲汲焉唯恐人不見知,殆有類古董販夫累重入市,向人求售,實徒供市人之指摘。彼云若者漢玉、若者秦金、若者宋瓷、若者宣德之銅,而見之者必謂某也贗鼎、某也譎觚、某也苦楛、某也含蝐;蓋求譽而適得毀、求榮而適得辱,其傷實多!然而貿行不已,拍張自如;遇什百手目之指摘而遘一二知音之賞心,則市古董者將遂得而償其宿願。彼刊詩之癡,夫亦猶是耳。自古著名大家以洎近今下中諸雜家,蓋無一人不供世人指摘,而無如指摘之者愈多,即其人之傳亦愈遠。故作詩之人亦祗姓名挂人齒頰,彼眾人意見、各人是非,何恤焉!
昔之人作文而覆醬■〈音瓦〉、作賦而蓋釀甕者多矣,余之詩亦必無望有若桓譚之知玄;方今人不惜字,行當作昌谷長投圊溷耳。然而人心不同,有如其面;既有抑之而使入地者,安知無揚之而使升天者乎?況美者自美而人不知美,惡者自惡而人不知惡;莊生之達言,夫亦可作蓍卜矣。愚裒詩始弱冠,迄於今閱三十一寒暑,都為四集:曰乙未以前「譃蹻集」,凡八卷;曰乙未以後「披晞集」,凡八卷;曰「枯爛集」,凡九卷;曰「蕈菌集」,卷帙未定。懼貽罍之恥,不敢盡詅癡之符;乃於中掇其什一,刷成四卷,弁曰「寄鶴齋詩矕」,聊自道而靳友朋。蓋非以求餘之傳,將以求人之指摘也。
——以上見「臺灣詩薈」第四號。
·新竹張息六兄弟詩序鄭家珍
「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而作也。間或託於勞人思婦以發其沈摯之思、纏綿之意,能使讀者忽驚忽喜、忽歌忽哭,不解其情之何以一往而益深者,此其中蓋有道焉。一曰天,一曰人。天以理言,人以情言。其可興、可觀者,理也;可群、可怨者,情也。理之所在而情隨之,情之所鍾而理亦寓焉;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竹城張君謙六與其介弟息六,均能以詩鳴。謙六之詩清真,然出水芙蓉,自呈雅麗;息六之詩穠豔,然鏤金錯采,仍見性靈:蓋皆以天資而加人力者,其殆有三百篇之遺風乎!今謙六已矣,息六拾其遺稿,與己新舊裒為一卷,顏曰「聽濤軒詩集」。癸亥九月,訪余於吳氏之館,出以見示!囑為刪存,並序其梗概。工課之餘,披閱一過,覺琳琅觸目,美不勝收。爰擇其言尤雅者彙存之,計得舊稿十之六、七,俾付手民,以作扶輪之助。吾知斯集之出,人手一編,於松杉野屋之間、落日氣清之候,脫帽讀之、撚須吟之,當勝於王建羅衣之詞、子章髑髏之句也!其有不為之浮一大白乎?
昔人云:『濁酒以「漢書」下之』!吾於斯集亦云。
——見「臺灣詩薈」第五號。
·詩薈紀晬序林小眉
山陰胡云持云:『苟無所嗜於人焉,雖造物猶將不得而用』。無所嗜者,非其聖人,愚焉而已。然世之逐所嗜者何哉?非苟殉美色、溺狂藥,則亦棼躁靡據,朝彈棋而暮或移情乎操橩焉、昨習射而今或失志乎縱獵焉。其能託騷雅之趣、契性命之正而又可大可久,則昔賢猶難,矧矣今人;中原已寡,矧矣荒徼!斯蓋為能善擇其所嗜矣。
余客秋渡臺,連君劍花語余,謂歲月不聊,將乞文字之靈以甦其沈困!於是有「詩薈」之刻,月輯一集焉。余始也以君偶寄興於一時,旋或且怠且輟也。乃月之望,則見其編之首焉;歲之序,則見其編之續焉;曾幾何時,則又見其編之七、八焉。及今稽之,為卷且周陽律陰呂之數。余因歎君之琢搜搔爬、勤無暫休,殆所謂能善擇其所嗜而可大可久以契其性命之正於騷雅之趣者也。以之觀殉美色、溺狂藥或彈棋操橩、習射縱獵棼躁摩據者,即不至好蘭圃之視悅鮑肆,蓋亦南方鵷雛下睨嚇腐鼠者矣。雖然,我生之後,逢此百憂,嗜宦邪,無勳名之冀;嗜貨邪,無商賈之資;嗜農邪、工邪,無耒耜之業、繩墨之利。而顧嗜咨吟咿嚶,效秋蟲、效春鳥以稍舒其惝惘錯越之心神,亦大可矜已!余雖喜君之能善擇其所嗜,而更悲君之舍所嗜外,亦不能別有嗜焉。
今秋,余侍家君來游榑桑,劍花抵余書,索一言為「詩薈」播刊晬日之紀。因綴斯意,遠質之君與與君同所嗜者;若夫為浮廓陳贅之頌禱,當亦非君之所嗜聞,故不復云。
——見「臺灣詩薈」第十二號。
·閒散石虎墓碣辨蘇菱槎
閒散石虎者,不詳何許人;距法華寺北數武而近,有墓碣焉。蓋風日之所凌炙、寒燐衰草之所侵蝕,而樵童牧豎之所嬉遊而蹂踏者,不知幾何年月於茲矣。蘇子曰:彼何人哉!胡為而至於斯耶?誠以其人不自甘於閒散,而當世悠悠,漫以閒散置之;豈特不自甘於閒散,而並不料其死於閒散也?不然,天下之人夥矣,閒散者固多,晦於閒散者幾何,何為乎生以閒散為號耶?嗚乎!吾知之矣、吾知之矣:彼石虎者,豈非故李將軍之倫耶!
夫石虎者,■〈氵覇〉陵之片石,而故李將軍沒羽之區也。將軍蓋嘗樹功於邊陲矣,特以數奇不偶,侘傺無聊,鬱鬱以閒散自晦;彼石虎者,豈其倫耶!吾聞明社既屋,海內驛騷。甲申以還,中外之將相大臣或竄、或亡、或殉節以死、或倡義不屈而亦死;而擁重兵於江北四大鎮者,其三且稽顙屈膝,負弩矢為清師前驅。吾意同時必有廢籍宿將如故李將軍其人者,進既無蜉蝣蟻子之援、退又無衡門泌水之棲,六合茫茫,惟海東尺土尚足偷安視息,稍延旦夕之生;遂乃匿跡埋名,雜處於傭夫豎保之列,鬱鬱以閒散自晦。而彼傭夫豎保者,且不知其匿跡埋名也,則群然以閒散呼之;彼且默默然受之。於是其姓其名,遂長此不傳於世矣。昔者,周既定鼎,凡遺黎之在洛者。概著以「殷頑」之目;「書」所傳「多士」、「大誥」諸篇是也。不然,天下之人夥矣,胡為乎生以閒散為名而死且以閒散為號也!
或曰:法華寺者,故孝廉李茂春之夢蝶園也;彼石虎當時或與茂春有肝鬲之交,而同抱其流離之痛也。嗚乎!理或然歟!
——見「臺灣詩薈」第十四號。
·寄鶴齋詩矕自跋洪棄生
江山非故,賦哀郢以神傷;風景不殊,愴新亭而淚下。鵑啼鹿走之秋,麟獲鳳笯之地。將行吟乎澤畔,則楚江無湘水之蘭;欲贈答於河梁,則滄海有周原之黍。昔者承平之際,歌舞河山;今也離亂之餘,牢騷風月。一人之身,如隔世焉。
餘自象歲,溺事浮華;歷年少長,謬窺時務:賈山上萬字之書,晁錯著五長之議。盧、駱、王、楊之時體,輕薄自慚;范、韓、文、富之謨猷,生平有志。然而,子通無磨盾之時,季子有敝裘之慨。關山失路,秋感張翰之蓴;云水無情,春撫溫桓之柳。珠璣世界,慷慨已多;錦繡乾坤,惻愴不少。乃無何而鼙鼓破天,敦槃割地!岐下龍漦,猶垂夏陛;周南雉寶,先去秦關。珠崖棄而賈捐不言,象郡亡而田蚠何問!斯時也,風云變色,羽徵無聲。平子思京,祗吟「四愁」;梁鴻望國,空賦「五噫」!遁驎士於山中,居逢萌於海次。蒼茫身世,豈徒伏櫪悲歌!陶寫性情,非復中年絲竹:蘇子瞻之樂瓊州、王摩詰之傷凝碧,非可比已!方今中原鼎沸、諸夏云崩,棄章甫而文身,效朱儒以越語。土苴孔、孟,忘彝器於高勾;敝屣商、周、擯古書乎日本。莫延斯文一線,誰扶大雅雙輪!我亦忘懷,倮寢楊軻之榻;人將笑汝,坐穿范粲之車!手一卷書,哦七字句。耗壯志於鑑曲閒居,陸放翁之所深悼;寫豪情以「春花濺淚」,杜子美之所痛心!年華已暮,時世又非;守此戔戔,能無惻惻?
嗟乎!世一龍而一豬,人非驢而非馬;置我「歸奇、顧怪」之間,品余「島瘦、郊寒」之下。顧中山之柯,都已爛石;鑄九州之鐵,誰復釣璜?一挲金狄,再歎銅駝!元亮北窗,何詠「羲皇以上」!遊巖南畝,莫誦許由之東!模山範水之章,呼謝公作「山賊」;吹笛吟詩之韻,比老鐵於「詩妖」:昔猶有然,今何能免!西江派之黃甥,久已不傳;楚辭箋之興祖,人將鮮道!嗚呼痛已!
——見「臺灣詩薈」第十七號。
·科山生壙詩集序丘逢甲
逢甲字仲閼,號仙根;臺灣人。光緒間進士,官工部主事。乙未之役,移居鎮平,自號倉海君。民國元年,卒。
有山張兩翼而中尖上出云表,曰鷂峰;冬常積雪,海上詩人所詠為「鷂峰晴雪」者也。其山脈西出,大甲、大安兩溪之水夾之;有巍然起於東勢角之西北者,釣神也。由是連峰而西,以盡於海。連峰間有逆回而卓峙、面大甲溪而東立者,是為鍋督科山;以其山間之地如鍋,而有督督者中也。登其山,凡大甲溪以東及其兩岸所有之煙巒云嶂,氣象萬千,怡心曠神;則謝君頌丞之生壙在焉。
昔唐之季世,司圖空隱中條山之王官谷,預為生壙,時與親友飲其間;所謂鸞臺者,亦攜之同遊。自古奇人傑士身丁世變,無可如何,往往斂其悲歌感憤之思,為放達過情之舉;今復與君遇之矣。君自營生壙,無時月不往;春秋佳日,屢為高會。東山攜妓,饒有先風;而哀樂過人,固非忘身之感也。已自為歌詩張之,而遺民之能歌詩、凡與會與不與會者亦同而張之,裒然成集。此則表聖所無;以今況古,實為過之。
乃遙從海上書來,謁序於予。予與君仍世中表,以兄事君;自少及長,文義之賞折、道德之切磋、疾病之扶持、患難之奔走,交相許也,亦交相重也。而滄桑已變,萬事都非;回首舊遊,有如夢寐。所謂君之生壙者,其地之山也、水也、木也、石也,予皆能歷憶而得之;而欲以斗酒只雞,生前預為踐約,已不可得!夫臺之初闢也,鄭氏以區區島國支先明殘局,跡其志事,寧非英雄!乃已竭人謀,難支天壤;後有繼者,曠不如前。不三百年而一變、再變,衣冠、正朔蕩然無存。其存者,壯而衰,衰而老,老而死;後生小子習其所見、安其所聞,猶是山川、猶是日月,誰復知九泉之下,尚有忠義之骨哉!惟君達人,知有不變者存,變也以常視之;有不死者存,死也以生事之:業已無可如何矣!以其不可知者待後之人,吾姑自隱焉。青山白云中不號而笑、不哭而歌,為有託而逃也,抑無聊之極思耶?叢叢者山,荒荒者海。生芻未致,圓石預題;酒肉墦間,倡予和汝。吾且遙為之廣「大招」曰:「魂兮歸來」!
——見「臺灣詩薈」第十八號。
·林氏家傳序林獻堂
獻堂不肖,辱負先人緒業;煢煢在抱,早夜以思,未能稍揚先德以為種性光!顧念我族自始祖子慕公遷於莆坪,傳世十四至太高祖始入臺灣,居彰化,數遷至大里杙莊。中經喪亂,子姓蕃衍,分為塗城、太平諸族。而我曾祖實卜居阿罩霧莊,迄今百有二十年矣。力田、習武,世有令德;忠義之氣,著在旂常。然譜系雖修,而宏功偉業,尚虞疏落。獻堂不敏,敬聞宗人、詢及耆舊,乃敢敷陳其事以詔示後人,亦使知祖宗創造之艱難而不可一日怠也。「詩」曰:『毋念爾祖,聿修厥德』;我子孫其念哉!
——見「臺灣詩薈」第十九號。
·送陳耀庭歸北投序陳祚年
大屯之陽,有北投焉。其地縱橫三、四里,山多磺窟,水盡溫泉;土壤膏腴,樹木明瑟。賢豪之士,多生其間;而吾宗耀庭居之。
耀庭之始祖云荼公自侯亭東渡,卜居於是,世業農。數傳至春暉公,始以貨殖豐其產;而櫛風沐雨,締造艱難,固非徼幸而得也。三十年前,余始識公,遂聯縞紵之歡。耀庭,其次孫也;時方九歲,頭角崢嶸,已非凡物。其先君坤成曾語余曰:『此子他時讀書,尚期教誨』!余心識之。耀庭少失怙,事母孝;撫育弟妹,至於成人。而弟少好嬉,尤為勸誡;弟亦悔悟。「書」曰:『惟孝友於兄弟』;其耀庭之謂歟!耀庭既長,奮志讀書。適遭世變,遂棄而服賈;遷於稻市,經營礦業,日以宏大。然好與士人遊,而與余往來尤密。余因與之合辦煤務,億雖不中,未嘗以挫折易其志;其豁達為何如耶!
耀庭以北投為釣遊之地而山水清淑之區也,慨然而歸;鄉黨嘉之。昔疏廣歸蘭陵、陶潛歸栗里、張翰賦秋風、韓琦榮晝錦,有全富貴而歸者、有薄富貴而亦歸者;而耀庭為何如也?耀庭既治礦業,北投又為出礦之地,見聞密邇,擘畫周詳,可無鞭長莫及之患;則他日之成功,當與少伯居陶,後先比美。於其歸也,書此送之。
按耀庭名振榮,現在北投莊協議員。為人溫雅無市井氣。草山溫泉,則其所營礦區湧出者也。耀庭又以化學製出湯花,為棄垢治病之用,效勝肥皂。
——見「臺灣詩薈」第二十一號。
·大觀書社記莊正
正字養齋,福建晉江人;同治間舉人。婚於板橋林氏,遂遊臺灣。
程子曰:『治天下,以正風俗、得賢才為本』。余謂非必天下也,即一都、一邑亦然。風俗必本人心,人心關乎士習;賢才不可遽得,當培養而玉成之。然則化民成俗之原、興賢育才之道,莫要於建學立教。
淡水,海外荒徼,入版圖最後。國初以前,廢為狉榛;開闢百十年,瘴雨蠻煙,悉為含鼓嬉遊之宇。然地富庶而人強悍,睚眥之怨,逞刃相仇;連年累歲,亡身破家不休。其性耶、習耶,其不學不教之咎耶?淡北距塹城學宮百餘里,惟艋舺有學海書院;而甄陶未廣,僻壤孤村之士既闉教澤,甚有漫分氣類,畢生裹足不登書堂者。民氣之陋、士習之頹,職是故歟!
歲癸亥,余游寓於茲,思有以洗滌而振興之;商諸外兄弟觀察林君維讓、維源,首倡義貲,創學舍於板橋東北隅,月集諸生考課。余不才,忝司月旦,既砥礪其德業,亦柔和其心性;遠近士人,翕然向風。邇來民無競心、士有奮志,■〈忝,艹代二〉陋文風日振日上,而科名亦遂以踵起;則教學之明驗大效也。夫湮鬱之開,在人不在地;轉移風氣,在士不在民。士為四民之首,一舉一動,關係民風。士習端則民生觀感興起,月趨於善;漓則鄉里效尤放縱,日鶩於爭。故為士者,望彌隆、責亦彌重。諸生既誦法先聖,號稱衣冠之士,非徒株守章句、揣摩時尚以弋取科名而已。所當納身禮讓之中,以變移鄉俗為己任,修於身而型於家;日與子弟鄉人言出入友助、和親康樂,共為堯、舜之民。興仁興讓,且變國俗;中原禮義之邦、文物之地,何能以加茲!余內渡十年,再游斯土,深幸士風民情駸駸日盛,由是薰陶振作,使游淡北者謂斯之風俗、人才冠絕海邦,豈不懿哉!
顧義學之設,鳩資僅二千金而土木營構已逾五千餘,所建祀田三十石及按歲改課膏火費用數百金,皆觀察君昆仲捐助勉成。恆產未謀,後恐難繼;寸心用是耿耿。而余以親舍白云,未敢淹留;客路清風,無從恢廣。觀察君昆仲好義性成,圖始必能圖終,或後之君子有與余同志者;不獨諸生之感,亦餘所厚望也!
義學之前,大屯、觀音兩山對峙,故名「大觀」。為屋二,中祀文昌帝君,表諸生之文明;兼奉濂、洛、關、閩五先生,示學術之標準。前為行禮出入之所,兩旁學舍十餘;前後有隙地可擴充,尚遲有待。
余忝倡是謀,且兩登講席;敢不揣固陋而為之記。
其捐貲姓名,另書他石。
·萊園記(伐林允卿作)梁成楠
允卿名文欽,號幼山;光緒間舉人,授兵部郎中。園在臺中霧峰莊,今存。
魚居水、鳥居木、蟻居穴,易之則失其性而為病。故鵬負天、鷽控地、鷦巢林、龜陷井,量雖不同,其為適性,均也。予倦遊返里,始闢斯園為循陔之樂。及世運遷移,波洶雷駴;若不能捨斯園而決去者,余殆為豕虱者於剛鬣而遊於乳間股腳,侈然若大鵬之宅於冥海而游於天地也,是何也?虱生於豕,非豕則虱固無所容也;然則予為濡濡者耶、懷土者耶。若夫林壑之勝、臺沼之趣、風月之美,有愛余者為余增華。
丁酉月日記。
——以上見「臺灣詩薈」第二十二號。
●文存
先王父墓誌
·先王父墓誌鄭克塽
延平郡王薨於東都,穸石之文必有銘誌。餘居臺南,久訪未得;即王遺壟,亦無知者。唯歸葬後,克塽重撰墓誌僅載世系而事功不敢一言,蓋有所忌也;今錄於左。他日苟得前誌而讀之,必足以補舊史之缺。
王父諱成功,字明儼,號大木;姓鄭氏。先世自光州固始縣入閩,居漳、居粵之潮;至始祖隱石公,乃移於泉之南安縣楊子山下石井鄉,遂世為南安人。數傳至八世祖樂齋公,樂齋公傳于野公,于野公傳西庭公,西庭公傳象庭公,象庭公傳曾大父飛黃公,實生王父。曾大父丈夫子六,王父居長;再傳丈夫子十,父又居長。
王父生於甲子年七月十四日辰時、卒於壬寅年五月初八日未時,享年三十有九。故明末,賜國姓,封延平王;率眾取海外臺灣,開闢疆土,設立府縣居之。父諱經,字式天,號賢之,嗣封延平王;生於壬午年十月初二日未時、卒於辛酉年正月二十八日寅時,享年四十:同王父俱葬臺灣。歲癸亥,不孝克塽等舉國內附,挈眷入京,蒙恩封漢軍公。念臺灣遠隔深海,祭掃維艱;具疏陳情,乞遷葬地,奉特旨恩准。爰令弟克■〈與上土下〉假回襄事,以康熙三十八年五月二十二日卯時附葬於南安縣康店鄉樂齋公塋內,並曾大父靈主、曾祖母翁、祖母董、母唐柩附焉。翁曾祖母生於壬寅年八月十八日未時、卒於丙戌年十一月三十日巳時,享年四十有五。祖母董系明進士禮部侍郎董(諱)颺先公胞姪女,生於癸亥年九月二十四日酉時、卒於辛酉年六月十六日巳時;享年五十有九。母唐為明進士兵部尚書唐(諱)顯悅公孫女,生於壬午年十二月十二日未時、卒於丙午年七月二十四日丑時,享年二十有五。王父生平事蹟,先卜葬臺灣,已悉前志。茲第敘其生卒月、世系子姓納諸幽壙,用示後之子孫。
王父子十:長即吾父,娶母唐氏,先卒;次聰,娶明魯王郡主朱氏;次明,娶林氏;次睿;次智,娶洪氏;次寬,娶林氏;次容,娶王氏;次溫,娶劉氏;次柔,娶洪氏;次發。女四:長適柯(諱)良、次適甘(諱)孟煜、次適洪(諱)允中、次適明魯王世子朱(諱)弘桓。父男七:不孝克塽居長,娶馮氏、史氏;次克■〈與上土下〉,娶許氏;次克均,娶柯氏;次克坺,娶馮氏;次克■,娶趙氏;次克圻,娶張氏;次克塙,娶劉氏。女六:長適黃(諱)肇隆、次適黃(諱)肇燦、次適陳(諱)逢泰、次適甘(諱)純仁、次適趙(諱)繼麟、次未配。自聰出者,子一克坦,娶李氏;女三:長適陳、次適柯、次適洪。明無出;以裕之子為嗣,未娶。睿早夭。自智出者,子一克璋,聘洪氏。自寬出者,子一克培,娶朱氏。自裕出者,子二:長克崇,未聘;次克俊,出繼與明為嗣。女一,未配。自溫出者,子三:長秉模;次克圭,出繼與發為嗣;次克傑:俱未聘。女一,未配。自柔出者,子一克璽,未聘;女二:長適洪、次適許。發亦早夭,以溫之子克圭為嗣。不孝克塽子三:長安世、次安邦、次安國、俱未聘;女二,未配。克■〈與上土下〉女二,未配。克均子一安甸,未聘。克坺女一,未配。餘未艾云。
山坐巽向乾,兼己亥、庚辰、庚戌分金,在南安縣三十八都,土名康店鄉。
銘曰:鴻漸之麓,佳城鬱蒼;山環水繞,回抱崇岡:惟予先世,靈魄是藏。迨及父祖,遠葬殊方;卜遷葉吉,歸此故鄉。祖孫共穴,父子同堂;渙而得萃,於禮為常。聯綿遺澤,浩蕩恩光。長依北闕,駿發其祥;後人守之,永世不忘。
——見「臺灣詩薈」第八號。
●傳記
梁鈍庵先生傳
·梁鈍庵先生傳林資修
梁鈍庵先生成楠,字子嘉;廣東三水人。少負氣,嘗以事忤文宗,將繩以法,遂出走。歷游吳、楚戎幕,落落無所合;憤而渡臺,為棟軍掌書記。當是時,巡撫劉銘傳方倚棟軍以治番,私牘公務日或數至,主文者每辭不達意;至是壁壘一新。銘傳奇之,詢主將以文出誰手?告之,且薦其才。光緒十二年,東勢角置撫墾分局,檄主之。
先是,漢、番隔絕,番怒則殺人,窮則來媾;既媾而又殺人,則諉過他族。當事者每不能懲辦,終亦無如何也。諸番僻處深山,不相往來,恆合數社用一通事,出好興戎,胥賴其口。而通事每挾番自重,為之耳目;故牛酒之費無窮而騷擾益甚。先生乃建利誘勢禁之議,嚴乘障之防、定互市之法。諸番非媾,則尺縷溢鹽無所從得;乃稍稍就撫。既又遍歷諸部,拊循其疾苦;納番女為妾,習其語言。諸番皆暱愛,呼為「阿公」。
十三年,萬社番丁殺人,居民多避亂;銘傳檄與屯戍共擒之。萬社為中番之雄,族大地險,各部均受指揮。眾議難之,先生奮然獨往。至則召其大酋,責之曰:『吾向與若約:毋殺人,歲給牛、酒、鹽、布為若溫飽;殺人則抵罪。今而負約,吾亦失信於大府,行且投劾去;後至者必盡絕互市,亦見女曹饑凍枕籍死爾』!聲色俱厲。大酋懼,求救;曰:『女能以殺人者畀我,則免戾;否則,兵且至!夫除一暴而安眾良,計無逾於此者』。大酋奉命,縶之出;遂斬以徇。諸番聞之,皆震伏。先生既與諸番習,頗欲置產於此,遂闢罩蘭之野。墾草樹藝,役諸番如家人,歲入可千金;而中央番社亦稍馴矣。
割臺之役,攜其番妾蒼黃內渡;盡喪其貲,詩文亦散落。嗣客死香港。
論曰:臺灣土番,古稱難治。往時大府亦嘗用兵,至則散匿深菁,毫無蹤跡;乃轉緣崖附木,狙擊芻糧。及其惰歸,每中厥伏;再舉失利,亦稍厭矣。夫以彼族之野,手無寸鐵、家少餘儲,非有假寇兵而齎盜糧者,彼何敢逞!而番輒夜郎自大,謂「漢與我等爾」!使譯者能開陳利害,亦當少警頑迷;而乃張彼虛聲,墜我士氣,斯亦木腐蟲生之驗也。故番非難治也,未得其方爾。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惜乎!梁先生之未竟其用也。
——見「臺灣詩薈」第十號。
●遺著
釋華佑遊記
·釋華佑遊記
余至臺地,獲睹奧區;而後山一帶望氣蒼鬱,困於攀躋,未愜素懷。蕭客忽得異牛於二贊行溪,龐然巨象,日行三百里;因售以五十金,遂乘以行。過蛤仔嶺,望半線山,平行四十日,糧食已盡,而東南之區獨未遍歷;復與蕭客射鹿為餐,饑食其肉、渴飲其血,凡十數日,始達諸羅之界。於是內山險易之地、水源分合之鄉,了無遁情矣。爰顧蕭客而言曰:『壯哉茲遊!自非果決之氣,孰與於此』!因賴諸梓記,合為壯圖,附諸前山之後;使後人有志於斯道者,但得有稽焉。
鹿港沙魚化鹿,蓋親見云。諸山名勝,皆科斗碑文,莫可辨識。惟里劉山有唐碑,上書「開元」二字,分明可辨。
井田之法,惟臺灣可行。授二百畝,至二十年之後,牧養蕃息,通行百畝。巴老臣人多識字,有讀「論語」者、「孝經」者;但茫然作菩薩誦耳。內港口,無名可為記,因以碑分大小。又臺山無虎山少石多土故也。亦無鐵。後山玉山產玉,水湍急難至云。
內山冬仔爛,真形勝之區。萬山回拱,來龍雄峙:東有打鄰之險、西有揀膏之固,南據沉米谷。內則平洋八十里,外則龜、蛇把水口。而倒麥一帶,則肥沃土膏。八東雷一路,難以通行;推鋪木屑,亦可穩步,容二十萬。礁凹藐,亦足為郡縣。方之青齊沃野,未足為多。
——右內山圖說。
紅毛大山,龍行最遠;他里霧社,大窩渾沌。聳身干云,形勢蹇蹇;大石降脈,仄場深穩。猴悶朝峰,澎湖前案;名將挺生,為國屏翰。
——右大武壟山圖說。
外山有此地,但惜未應閒;五世膺侯伯,金冠玉帶環。山山皆俯拱,眾水立環灣;好是乾亥脈,養木生燦爛。兩金為少祖,脫土便歡顏。
——右山朝山圖說。
大山多交結,此地為金冠;火土并金作,金勢自然安。真金何畏火,陶冶始改觀。深浮金火數,坎離成局寬。雨水夾龍生,大海煥波瀾。
——右茄藤圖說。
臺地無名師,名山多自愛;我被橫風吹,為彼發三昧。墓宅如牛毛,佳城亦安在!亥卯局生成,長錯石間叉。應付已昭然,高碑收遠概。
——右搭樓圖說。
窮南龍,至臺灣;勢巉巖,傀儡山。龍行度,五氣圓;謝不益,龍右旋。脈三轉二木間;壬兼子,眾沙環。火纏護,四百灣。生才傑,展經綸;終五甲,非等閒。
——右傀儡大山圖說。
龍行南北東復西,二十四山曆位齊。意眩惑,目轉迷;斷兮斷兮高復低,高後低兮縱復提。深窩大突穴既定,大湖巨浸識端倪。鯤身水口大關鎖,大岡、小岡為坐牙。
——右觀音山圖說。
兔向水中生,鷹睛專奮擊;側閃卯宮藏,坐蔽聳耳目。四尺從金數,生水為洗滌;南社當朝深,堆木為破的。
——右半線山圖說。
內山要地少人行,卻有金精在此生。即加山上土色明,刺眼更盪睛,金田每每無人耕。頃刻登舟望龍情,小突出口少陽成;莫不是山川留過客,故教風雨阻行旌。我圖此地貽後英,百歲之後有知名。
——右半線內山圖說
吞霄吉壤,火鍊金格。宛裏來龍,氣象辟易。三起聳身,峭削危石。崇爻西龍,左龍陽宅;鐘鳴四紀,金氣改革。
——右吞霄圖說。
臺地美人無人識,一到瞻徊賞不給。女簡山前連珠樣,土堆鎮火穴星立。兩水夾處失桃花,左右隨龍勢更急;丁財旺後百餘年,科第並登宰華邑。
——右珍珠女簡圖說。
山家捲簾格最奇,山勢橫空若捲簾(臺灣讀「籬」)。木能疏土支浮氣,培根養木漸生姿;兩土三金友益水,土重埋金水自隨。此是魁元三貴格,祿馬蘆鞭並斯規。
——右內北投圖說。
山峰多夕曜,殺氣刺眼穿;籠山為發祖,寅龍布勢綿。獻天金掞起,胎伏穴自然;火曜平脫土,小窩氣脈全。浮葬難消厄,速發體多捐;為深二、三尺,福祉增百年。
——右礁凹藐圖說。
釋華佑「遊記」,臺灣堪輿家談之嘖嘖;師說相承,語多奇異。曩在大墩,洪以倫先生謂余「曾見其書」;惜非全帙。因舉書中「唐碑」之事,載諸「臺灣漫錄」。日者,林君孔昭自新竹來,攜以相示;有「臺灣內山總序」一篇、「雜記」一則、圖十三幅(各有說)語似繇辭,是為青烏家言。顧以「總序」觀之,尚有「前山」一篇,則此亦非全帙。圖中地名皆譯番語,至今尚有襲用。而「內山」一圖,南自瑯■〈王喬〉、北至雞籠,山川脈絡,記載尤詳。凡可建邑屯田之地、陸防水戰之區,莫不指示其要:是又經世家言。
記中謂里劉有唐碑,上書「開元」二字,分明可辨;又謂巴老臣人多識字,有讀「孝經」、「論語」:是誠奇異。若果有此,則臺灣開闢遠在唐代;證以隋代之經略流求,益足考信。「隋書」「流求傳」載:『大業二年,遣虎賁中郎將陳稜、朝靖大夫張鎮州率兵,自義安浮海至高華嶼,又東行二日至■〈句黽〉鼊嶼,又一日便至流求。其王居波羅檀洞,稜擊破之』。夫高華嶼為今之花嶼、■〈句黽〉鼊嶼為奎壁嶼,皆在澎湖;而波羅檀為葫蘆墩(隋代經略臺灣事,載「臺灣通史」)。顧此為臺灣西部之事;而東部則草昧未啟,文獻莫徵。今記中乃有唐碑,是唐人已至臺東而傳其胤,故能識字讀書,但作菩薩誦;則以僻陋在夷,與外不通,文化漸退,遂復其朔。此固環境之變遷,有不期然而然者。吾友福清黃君乃裳久居婆羅洲,曾入沙羅越內地;謂拉耶種人,性純良,識字讀書,能誦唐詩。云其遠祖遭唐末之亂,飄流至此。黃君以光緒之季率其鄉里子弟,開墾沙羅越;以後相見廈門,為余言之。若徵此說,則唐人來居臺東,似非虛誕。且唐人固曾居澎湖矣,「全唐詩」有施肩吾「題澎湖嶼」一首(載「臺灣詩乘」)。肩吾,汾水人,元和中舉進士,隱居不仕;或言其遠處澎湖,子孫蕃衍。夫臺、澎僅隔一水,朝發夕至;唐人既居澎湖,安知其不入處臺東。惜華佑不載其詳,僅舉「開元」二字。又云:諸山名勝,皆科斗碑文,莫可辨識。科斗為大篆以前之書,豈三代之時華人已至臺,而「列子」乃有「岱輿員嶠」之稱乎(「岱輿圓嶠」合之則為「臺灣」,余別有說)?余曾考其地望,里劉今作理劉,在木瓜溪北,其外則花蓮港。華佑圖中亦有此港,不載其名,但言可泊舟。惟懼潛濟,故防備特嚴,阻其險要;若敵人登山發砲,則難為禦矣。巴老臣未詳何地;以圖觀之,在交里宛北,中隔一溪。交里宛今作加禮宛,番社也。則巴老臣當為今之鵲仔埔,而冬仔爛為新城三棧之地矣。
華佑為普陀山僧,其來遊也,或言鄭芝龍據臺時。然圖中有紅毛大山;臺人謂荷蘭為紅毛,以名考之,當在荷人入臺後。是時荷人政令僅及赤嵌,而華佑二人遍歷全臺,東西南北靡所不至;凌饑渴、冒瘴癘,出入野蠻之間,不逢不若:自非毅力,曷克至此。華佑既去,居於安溪李光地家,未久圓寂。光地好堪輿,愛其書,秘以為寶。數傳之後,其裔孫某攜至鹿港;某死,遂散失。聞關帝廟蕭氏存六十餘葉、北斗街人某亦有三十餘葉;他日苟得其書而再考之,以明臺灣之古史,亦快事也。(雅棠跋)
——見「臺灣詩薈」第十三號。
●雜錄
延平慶誕碑記
紀李文魁
紀蕭瑞芳
·延平慶誕碑記葉山高行
明延平郡王鄭將軍成功,初名森,字大木,小字福松。父芝龍,福建南安人。以慶長壬子來我邦,幕府召見,問以外國事,命館長崎;遂徙我平戶河內浦,娶士人田川氏女。屢訪藩士家,學雙刀技。既而田川氏娠;一日,出游千里濱,拾文具,俄將分娩,不暇還家,乃就濱內巨石以誕,是為成功:實寬永元年七月也。土人今猶名其石曰「兒誕石」。田川氏復生一男。芝龍留妻及兒,屢往來外國,稱「平戶老一官」。
成功年七歲,芝龍請使妻兒渡海,幕府聽之。母以弟猶幼,不肯俱往。成功數致書迎之,乃詣長崎渡海;弟冒田川氏,稱七左衛門,留住長崎。芝龍入海寇顏思齊黨,顏死而其黨歸芝龍,遂收臺灣;仕明積軍功,封平國公。
成功稍長,風儀修整,倜儻有大志;讀書亦穎敏,不治章句。明主隆武一見偉之,賜姓朱,改今名,封御營中軍都督;於是人或稱「國姓爺」,不名。母亦封國夫人。在泉州城為清兵所圍,城陷,軍民皆潰,田川氏歎曰:『事既至此,何面目復見人耶』!登城樓,自剄投水死。清兵曰:『婦人尚爾,倭人之勇可知』!芝龍保安平,與清將竊通信納降;成功泣諫不聽,遂降。先是,黃徵明齎隆武及芝龍書幣,詣長崎乞援兵;幕府下議執政及三藩,三藩皆欲出援兵。議未決,適報芝龍降清,乃論諸侯以援兵議罷。
成功諫父不聽,且痛母死非命,慷慨謀起義。時雖列爵,未嘗豫兵,詣孔廟,焚儒服,拜揖而去;糾眾得數千人,稱「忠孝伯、招討大將軍」。聞永曆即位改元,奉朔據南澳;鄭鴻逵據白沙、鄭彩據廈門、鄭聯據浯州,互相犄角。攻略沿海郡縣,陷同安,進侵泉州;又襲奪彩軍,始據廈門。連陷漳浦、詔安、南靖、平和、海澄、長泰,進圍漳州;凡六閱月,城中食盡,人相食,死者枕藉十餘萬人。援至,解圍去。越三年,復攻漳州;清將劉國軒降,獻城。於是成功就廈門立府,改名思明州。分所部為七十二鎮,六官分理所務;擇賢任之,便宜封拜。其所施為,鼓動一世。永曆遣使就拜成功延平郡王,命圖恢復。
吾萬治元年,成功奉敕取金陵,定南都;乃大舉北上,眾號八十萬,陷浙江諸州縣。二年七月,攻陷鎮江,登峴山,大饗士卒;令周全斌、黃照等守鎮江,屬邑皆下。直欲進取金陵,甘輝曰:『瓜、鎮為南北咽喉;但坐鎮此,斷瓜州則山東之師不下,據北固則兩浙之路不通,南都不勞而定』。成功不聽,竟薄金陵而敗走,甘輝死之;成功乘流出海,還廈門。三年五月,滿、漢大兵分道來侵,成功自勒所部扼海門;北人不諳水性,暈注失列;成功乃橫擊之,北兵棄船登奎嶼;又從鏖戰,北將達素僅以身免,還福州自殺。竟成功之世,北兵不敢來窺。
成功以廈門單弱,亟思拓地。先是,因中國騷劇,紅毛酋竊占據臺灣;成功率兵攻之,遂招降其酋,以復臺灣;以赤嵌城為東寧府,居之。永曆蒙塵,聲問不通;成功歎曰:『沿海幅員上下數萬里盡棄之,英雄無用武之地;然息兵休農以傒,時未晚也』!於是制法律、創學宮、計丁庸、養老幼,臺人大集。
吾寬文二年,清改元康熙;使吳三桂攻永曆於緬甸,酋內叛,永曆殂於三桂之手,明亡。訃至,成功憤惋,得疾而卒,年三十九。子經嗣,奉明正朔;北兵屢來侵擊,卻之,又出兵攻略閩、廣諸州。經或作錦,病而歿於東寧,年三十二。子克塽嗣,幼弱,政出多門;清人偵知,擊滅臺灣。克塽降,年十四;至京,授漢軍公。敕令歸葬父、祖於南安。克塽死,爵除矣。
夫甘輝鎮江之策,則明祚、鄭氏之盛衰所由而判也。成功志急恢復,銳進取敗,地蹙軍孤:是為英雄終古之遺憾。初,其圖大舉也,修書乞我援兵,迎朱之瑜,幕府不報。瑜先事至廈門,則部下將吏、寄居縉紳襲明末弊風,佻達自喜;屏斥禮義,以為古氣、骨董:瑜知大事難成云。雖然,天假以數年,使成功修東寧之業,其成敗豈可測焉乎!嗚呼!天之厭朱德久矣,故齎恨而卒,痛哉!
吾乾齋老公曰:『成功以一時遭遇,自唱大義,以恢復為己任,其正氣耿耿,與天壤俱存;而母亦貞烈,實不愧為日東之產矣。是或胚胎於吾封內之素教爾歟?何其跡之奇也!「明清鬥記」稱成功學二刀法於平戶藩士,蓋芝龍去崎居我,特睠睠於此伎也;一旦失節,雖為世所貶,其初膽略智慧過絕等倫,時人或擬諸戚繼光。寡人語屋烏私愛,則鄭氏父子俱我池中蛟龍也。遺話古跡,今而不誌,竟將湮晦,須就千里濱以勒碑誌』。則命臣高行以其文;固辭,不允。是以就和、漢紀鄭氏之終始者,摘敘其事實,雜以吾藩所傳,此則老公之所以追表古蹟而風勵人心也。老公手書篆額,又親系銘曰:「天厭朱德,二帝殂囚;縉紳佻達,苟生忘羞。一旅中興,誰述前猷?惟我鄭兒,涉海報仇。臺、廈精銳,資我劍矛;忠孝義勇,叵睹厥儔!浩然正氣,孕此神州」。
右鄭延平慶誕芳縱碑,在日本肥前國平戶島千里濱。嘉永五年(清嘉慶元年)壬子冬十二月中澣,藩侯命葉山高行撰文、多賀嘉書丹而自篆額。石高可丈餘;旁一椎,幹老而茂,聞為延平少時手植,至今寶之。(雅棠跋)
——見「臺灣詩薈」第十二號。
·紀李文魁陳鳳昌
吾鄉陳鞠譜上舍,豪爽士也。乙未,避地廈門,因著「拾唾」四卷。沒後,餘得其稿,欲為付印;適編「詩薈」,先登數則。人琴之感,思之泫然。(雅棠)
光緒二十年,中、日搆釁。越明年,政府准割臺灣;臺民不願隸日籍,援西例立為民主國,舉巡撫唐景崧為國主。臺灣四面環海,南北延袤二千八百餘里,前撫劉銘傳劃為三府十一縣。臺中府少港■〈氵义〉,不可停泊戰艦,防守稍疏;臺南府安、旗兩口分屯戰守兵三十餘營,劉永福帥之;而獨用全力於臺北。臺北一府,合主客官民諸軍共二百數十餘營。駐兵既多,餉糧、彈藥為數亦巨。政府既視臺灣為棄地,不能仍前接濟,唯就在地紳商科派;而鄰省之切同仇者,間亦佽助。部署甫定,日兵已從宜蘭縣之頭圍登岸,建瓴之勢,銳不可當;轉戰而前,逼獅球嶺軍焉。然嶺仍為臺軍所扼守。
方立國之初,唐撫諭:在臺文武如不願與新政者,聽之去。文員某先內渡,寄衣箱於撫署李姓;是日,滬尾有船將出口,李移箱附船,將歸其人。途遇地棍陳牛。牛黨極眾,值茲危局,每欲藉端生事,挾制地方官短長;睹箱以為盜運餉銀,阻之。李恐有失,亟調練營往,而撫標營亦至。營官李文魁,湖南人;雄糾多力,精拳術。數月前,由教習拔為管帶;蓄異志。既見牛懾於兵威,激之曰:『爾等阻眾滋事,罪在不赦!是否餉銀,若不得確據,當以軍法加爾等』!眾揭箱,悉衣物,攘奪無遺。撫軍王中軍適率親兵彈壓,睹敗箱,又誤以餉銀被劫;飭兵鳴鎗,應彈踣者十餘人,練兵亦開槍相應。
中軍左臂猝中一刀,旋一彈陷其胸而死。眾見中軍死,曳鎗走;諸人從之,奔赴撫署。署兵急據門鳴鎗,前驅死者又數十人;諸人不得入,環署而圍。唐撫聞變,步出大堂。文魁瞥見,奮身進;拔腰刀,歷階而升。唐撫驚,喝曰:『胡為者』!刀未離鞘,旋納入;對曰:『保護大帥』!應聲間,已迫近身側;因令曰:『速召守衛隊六營來護撫署』!文魁接令,出號眾曰:『大帥命我兼帶六營矣』!躍馬去。已是提督楊岐珍同各統領督兵入城,撫練兵之僨事者,飭歸伍。文魁既去,牛等亦散;彌天大禍,頓銷無形,亦險矣哉!越日,唐撫以文魁有保護功,竟以六營授之;命駐獅球嶺,作第三隊前敵兵。噫!昏瞶如此。所謂「集千萬人之力守之而不足,用一人之誤壞之而有餘」者,其今日之李文魁也。夫唐撫豈不知文魁之挺刃而前,意在戕己徼功敵國!唯其知之,故委之重寄,思結其歡;命為前敵,冀遠其禍。其自為計似密矣,其為臺計實疏;雖欲不敗,得乎?
甲申之役,法人以阻於獅球嶺而不得進。蓋其峭壁連云、深崖隱日,苟防守得宜,不啻秦關之固;日兵雖銳,豈能不翼而飛耶!一日薄暮,文魁率數十人,挾快槍,突入撫署。巡捕官問何事?曰:『有要事見大帥』。曰:『可代稟』!文魁不顧,奪路而行。抵內署,大呼曰:『獅球嶺危在頃刻,非大帥督戰,諸軍不用命』!唐撫見其來,悚然立;而勢已迫,退至屏間,舉令架望文魁擲之曰:『軍令俱在,好為之』!文魁側其首,架從耳邊過;鞠身拾起,則唐撫已不見,捧之出。唐撫既入臥內,攜巡撫印,衣便衣,自後門出,親丁數人隨之;命以帥令被劫告各統領。又飭家人至某處取其愛妾,同赴基隆港(按唐撫係由滬尾乘德國商船而逃。此時基隆已為日軍所據,安能由此出口耶!當係誤聞),登某商船;此船係先時僱定以俟者。臨行,歎曰:『諸軍誤我,我誤臺人』!甫出口,砲臺開砲擊之;非擊敵人也,擊民主國民主也!夫民主胡可擊,以其逃也。擊雖不中,亦聊以鳴臺人之不平爾。
各統領以劫令故,咸向文魁問罪;悍卒頑民,又縱火燬衙署、劫藩庫。兵與兵鬥、民與民爭,煙燄燭天,砲聲震地。自獅球嶺至基、滬兩口,沿途營戍皆縱兵大掠。如是三晝夜,是誰之咎歟!闔屬無主,臺人某乃率民懸白旗以延日兵;將士悉棄兵仗,或逃、或匿,無敢支吾。獨文魁若忘其為民主國統領,竟以營中各砲售與某國艦,得資數萬金,合劫掠所獲及餘餉未發者尚巨;乃以三千圓雇商船「科摩沙」,偕壯士數輩渡廈,追唐撫。比至已夜,寓福陞館,列筵以犒從者;人挾一妓,痛飲狂歌。酒酣袒臂,則各倒懸十三響快鎗,殊覺駭人視聽。初,唐撫過廈,命隨員蕭某假己名登岸,而自赴金陵繳印;文魁不知也。聞其與文圃茶行主楊篁軒有舊,意必主其家;越日,至文圃訪之。行夥詰以故,但請見主人;辭以主人歸家,問何處?曰:『城內』。蓋文圃非城居,特以此紿之爾。當是時,臺北敗兵難民坌湧而至;有司慮患,派兵巡視。而文魁夜中會飲,已為地方官所聞;行至麵線埕,營弁印寶昌遇之;問何往?自稱臺北兵官。詰以姓名,不答;邀往提署,亦不從;縱兵圍之。提督聞報,飭弁會拿。文魁力大,不易捕;某弁自後抱之,眾俱進,始就縛;搜其身,短鎗、匕首數具。提、道並至,慮他變,就鎮南關設公座訊之;文魁不肯道姓名,而凶戾之氣現於面。提、道熟計曰:『此人果李文魁,臺北失於其手,罪不容誅。又欲到此滋擾,豈可縱之他往!然何從得其主名而加之罪』?會標下游擊吳開榮新自臺北來,曾識文魁;召之至。開榮從座後視之,不覺大呼曰:『李文魁』!文魁聞聲大怒,舉足踢公案;某弁侍側,急掣佩刀揮之,再一刀而頭落地。嗚呼!「困獸猶鬥」,其文魁之謂歟!
——見「臺灣詩薈」第十八號。
·紀蕭瑞芳陳鳳昌
蘇阿成,粵之廣州人;獷悍無賴,狡猾多詐。素習水,以航渡為生。濱海弄潮兒奉為主,遵約束焉。
道光間,洋藥釁起,英兵入犯;以事起自廣州,甚切齒於封疆大吏,時戰船游弋海上,懸重賞募土人為鄉導。阿成潛駕小舟入海,詣敵艦輸款,人無知者。制軍葉名琛負「靜鎮」名,雖軍書旁午而圍棋賭墅,不減謝太傅風流。署後結構精園,極林泉幽勝;退食餘閒,輒綸巾鶴氅,婆娑於琴書松竹間,日為常。侍側者,非佼女,即俊童;不陳兵衛,不壯墉垣:簡易疏虞,制府之威嚴一變。阿成與司閽相稔,習聞其事。一夜,偵葉醉臥,糾同黨數輩踰牆入,盡殲左右;劫負之出,載往敵艦。敵欲降之,葉不屈;問以全省要隘,亦不言;怒而囚之。葉氣忿填胸,勺水不入口,乘間嚼舌死。英人腊其尸,被以一品冠服,裝於玻璃盒裏;遍游各國,以揚武功。亡何,通商議成,海氛盡戢,當道購阿成甚急;固已鴻飛冥冥,兩粵東西絕無蹤跡矣。
咸豐三年,臺灣戴萬生以有司斂賦過苛,民心不服,遂煽眾陷彰化縣城;浹旬之間,從者至十餘萬。變起倉皇,全臺俱震,鄰省督、撫皆派兵協勦。有南洋調撥操江小戰艇數艘,以都司蕭瑞芳統之來臺。瑞芳,廣東人;膽略技能,推為武員中之錚佼。到臺後,隨處效力,積功至參將;大憲以其熟諳海外軍情,俾留臺補用。臺灣沿海,安平協一缺為海軍之領袖,最衝要;唯水師副、參官,方可膺斯任。時握兵符者為副將江國珍,瑞芳較之,功名僅差一階;而旁待多年,大有逼不容緩之勢。會英領事與臺人齟齬,欲假兵威相挾制,由香港調兵輪到口,紅旗飄颭,砲聲連環;彈子如斗大,從海上飛上陸來,皆滾地成窩,幸未命中。鎮軍劉明燈聞警,率師出城,置陳東岸上,將俟敵登陸而擊之。瑞芳叩馬諫曰:『兵釁一開,勝負難必。觀英人砲艦之來止於兩艘,非有意於戰,特藉此以相恫喝耳。下員請掉三寸舌說其退出,仍歸於好;是可不戰而屈人兵也。如其不然,稍緩日時,我亦得請命於政府』。鎮軍然之,遺詣敵師。須臾,挾英使偕來,稱敵已許和;並致英使之意:「平日聞江協戎威名,願一晤」!江開筵宴之。英使退,瑞芳勸江將防兵歸營,謂『西人所重在信,不可過於驚恐,致啟猜疑』!江信之。抵暮,又便服訪江,情話纏綿,漏三下猶未已。忽水面一道白光直沖霄漢,如長虹萬丈照耀海天;始驚起曰:『此號火也!或敵將退師,我為君偵之』。辭出。不旋踵,英兵數十人駕三板猝然登岸,燬附近火藥局;逼衙署,指名索江。江越垣匿民家,深悔誤聽瑞方言,致敵來如入無人之境;天明,將何顏以見上憲!遂吞金死。英人聞之,薄索賠金,詰朝鼓輪去。當道錄瑞芳功,令接江遺缺。顧瑞芳性褊急,既總海軍,凡使令之人有不遂其意者,輒以軍法從事;插耳鞭背,無日無之。有故僕犯贓,罪當死;求赦不得,伏階前呼曰:『大人死兩紅頂而博此官;豈舊時共事之人,尚不容其少延殘喘而驅之作證於地下耶』?瑞芳聞言色變,自起解其縛,克日逐回原籍。江公子微有所聞,痛父枉死;向鎮軍號冤。鎮軍曰:『汝父死由自取,於蕭某何尤』!置不理。公子乃同家人扶柩回籍。如是數年,曠絕音問。
一日,瑞芳私齋無事。癡坐若瞑。見一人纓帽急裝如營弁狀,從外入,繳下郵書一函,皮封「安平協江」銜,自訝「安平協現為余任」,何得誤書他姓;拆視,則「兵部尚書兩廣總督葉」移文也。恍然而驚,倏如夢醒;則門子方侍立座右,手捧臺灣府名刺,請翌午赴宴。問:『太守何事張筵』?答:『不知』。命查之;云臺灣道奉內閣喜音,府大人置酒申賀,召陪客耳。時觀察黎兆棠卓異聲起,有傳京師某大僚首薦之,不日將擢用;故信之。越日,呵殿入城,府署前儀衛紛紛,黎觀察已先至;下輿相見,道、府皆降階迎,禮意極恭。少選,踐席;黎觀察笑謂府尊曰:『本日盛筵,為弟一人而設。蕭大人騶從遠來,願假美酒十瓶,為戲下諸健兒解渴』!府尊承命,布長席於署側鴻指園;以道標兵二人,伴蕭兵一人。酒數巡,黎觀察入內更衣,換衣冠而出,飭從人撤筵;立堂中,顧瑞芳曰:『有詔,請蕭大人跪接』!瑞芳拜舞俯伏。詔云:『蘇阿成即蕭瑞芳,著該道拿究正身,就地正法』!宣讀已,瑞芳縱身躍起,忿然曰:『豈有此理!吾自弱冠從戎,跬步不離南洋;粵東雖故鄉,三十年來未曾一涉斯土。葉名琛之案,何與吾事』!觀察曰:『國法森嚴,是非自有公論』。叱隨行兵士縛之。兵士多粵產,瑞芳攘臂奮呼曰:『鄉親勿動手!我萬死一生,方得到此地位;今以堂堂參將,猶不免作刀頭之鬼!爾輩從軍胡為乎?速從吾反,庶免奸人陷害』!觀察勃然怒曰:『可殺賊徒,欲反乎?詔旨著臣拿究,事之有無未可知;就此一言,汝死有餘辜矣』!催速斬之,即押出署門外行刑。隨遣員撫慰協署海軍,謂罪止瑞芳一人,與他人無涉。英領事聞信,偕稅務各英員馳馬進城,意將向觀察力保。途次見瑞芳首級懸北城下,悼歎而返。
瑞芳戮後,有知其事者,謂江公子回籍,偵悉瑞芳前事,因邀葉公子晉京,各為死父昭雪。然瑞芳果阿成,為廣州案,始改今名;英人頗信之。又誣江協戎為禍首,以挑怒英人,迫殺之而奪其官。案情重大,前後牽連;部議擬族,蒙恩止及其身焉。
——見「臺灣詩薈」第二十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