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獻叢刊·第47種】戴施两案纪略等二种
台灣文獻叢刊
【第 47 種】
戴施兩案紀略
.作者:吳德功
.原書頁數: 0116 頁
●書籍簡介
第四七種「戴施兩案紀略」
本書(一冊一一六面六九、六○○字)合刊「戴案紀略」與「施案紀略」為一書,因題曰「戴施兩案紀略」;吳德功撰。作者彰化人,字汝能,號立軒;清同、光間,設教鄉里垂四十年。當弱冠時,適值彰化戴潮春事變,親見其事。光緒十四年,因辦理清丈未協激成彰化施九緞事變,亦屬耳聞而目接。後至二十一年割臺之後,臺民拒守,並嘗與其事。對此三事,均有撰述;除本書合刊「兩案紀略」外,並有「割臺記」一種(已刊入第五七種「割臺三記」)。此外,著有「瑞桃軒文稿」及「詩稿」等書。「戴案紀略」分三卷:上、中兩卷倣編年「綱目」之例,自起事以至平定,因年係月、因月係日記述;下卷則純屬附錄性質,將有關文案「錄而附之」而已。「施案紀略」一卷,亦屬編年體裁。「自序」有云:『惟九緞明係圍城三日,罪同叛逆;欲大書特書「反」字,何以成信史!又係清丈激成事端,若不曲筆,如公論何』!末附「周華仲廣文遭亂記」,記「施案」中一罹難者。
關於「戴案」,另有蔡青筠撰「戴案紀略」一書,見第二○六種「戴案紀略」篇。
●序號 篇名
1 弁言
2 蔡序
3 自序
4 戴案紀略卷上
5 戴案紀略卷中
6 戴案紀略卷下
7 附錄:治臺必告錄請恤清單
8 自序
9 施案紀略
10 周莘仲廣文遭難記
●弁言
省立臺北圖書館藏有抄本「戴案紀略」三卷及「施案紀略」一卷,俱為彰化立軒吳德功所著。前者系紀咸豐十一年(一八六一年)戴萬生之事,後者系紀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年)施九緞之變。現經傳抄、標點,並為一冊付印,改題「戴施兩案紀略」。吳氏以當時之人、紀當時之事,這是本書之可寶貴處。如果要說本書的缺點,那就是抄本的通病:很多錯字與脫字。也許就因為錯字與脫字的關係,有些地方詞意似嫌不足;除了顯然的脫字或錯字經予補正或改正外,儘照原文刊出,未敢輕加更易。再則「戴案」卷下,系屬附錄性質,祗拿一些有關的文件「錄而附之」,大體都是沒有標題的;現仍照樣刊出,也未另加標題。
原抄本「戴案紀略」首有「東京府中村誠伯實」的序文,未及錄刊;原抄本「施案紀略」首有蔡德芳的序文,因它說到「戴案紀略」,所以提作全書的序文。(淡如)
●蔡序
光緒十八年,劉巡撫修臺灣通誌,俞邑主奉命選舉釆訪委員。其地方官署、寺廟沿革等,分手辦理。惟撰施、戴二案,非熟於史乘義例者,難以勝任。吳君立軒,績學功深,熟於魯史書法,舉以擔任此二案,恢恢乎游刃有餘也。
夫通誌雖限於臺灣一隅,其義例必考核精詳。故作史者必才識兼長,誌反叛之事必以年繫月、以月系日,庶綱舉而目張,宜實事求是,不得隨己之愛憎,任意褒貶,用意尤要含蓄。修入誌書,不可加以論斷,以待後人之評定。措詞不可粉飾,故為炳炳烺烺,以破其例。遠考歷代通鑑,近觀府誌林爽文等篇,皆此意也。作者守史書義例,步步著實,筆意悉仿綱目,洵合於誌書之例也。
陳仲英太尊曾掌教翰林院庶吉士國史館協修官,學問淵博,見識高超,史鑑義例,素常討論。閱此二案紀錄,大加刮目。其中只易數字,並論凡作文字,非善用虛字者,不能靈動。施案一事,前日俞令幕友亦有擬作,非貪用典故,即承接不能圓轉。今吳上舍此作,俞令昨日親帶到署請示。予言其稿經先閱過,可速送呈臺北通誌局,必不批駁。本署亦欲加考語,可以安心,母庸刪改。憶當年上諭令各縣釆訪,命送到誌稿,細加研核,不得率爾呈送;一以慎重誌書,一以覘貴縣之學識。所以俞邑主送稿時戰戰兢兢,恐不稱上意。此書修入省誌,吳君可以名垂不朽矣。爰述往日情形為之序。
香鄰蔡德芳序。
●自序
戴萬生作亂三年,臺灣道、鎮皆殉難。知府洪毓琛亦積勞病故。爾時,北至大甲,南至嘉義,地方盜賊蜂起,官軍南、北、中三路進勦,始克蕩平。其害較烈於林爽文。
德功弱冠時,親見其事,每筆之於書。至光緒甲午,全臺纂修通誌;功忝與其役。爰取林卓人「東瀛紀事」閱之,所載北路攻勦之事甚詳,篇中略釆之。但其書各處爭戰,自為紀略,未合於志書之體,故仿綱目之例,自作亂以至平定,因年系月、因月系日,庶牟尼一串,瞭如指掌。且戴、林二逆作亂,始於彰化,而曾鎮在鹿港招撫義民,白沙坑二四莊、快官三十五莊、線西加寶潭莊、武東牛■〈牛吉〉嶺戰事多闕。故就所見、所聞,並釆「陳陶村詩稿」所載三忠以及丁觀察曰健「治臺必告錄」所紀斗六等處殉難人員官銜姓氏纂輯其中。其間草莽效忠之殉難義民、積勞病故之員弁,准建入昭忠祠者,附載於下卷。庶忠臣義士不至與草木同腐矣。
乙未以後,書籍多散佚,此稿幸得猶在,竊恐過此以往,搢紳先生莫能道其軼。爰亟登之,以俟輶軒釆訪焉。若云問世,則僕豈敢!
凡例
一、是篇為修誌而作,故仿綱目之例。
一、是編後加以論斷,亦欲表忠臣義士,並推原致亂之由,亦稗史一種也。若收入誌乘,不必加論斷。
一、林卓人誤以張三顯居石榴班,誤以斗六有城,誤以先入彰城者北軍,故特正之。
一、戴逆擾亂三年,間有忠臣義士未經收入者,請補錄之。
一、是編所載皆是大戰、大事以及殉難陣亡人員,亟詳書之以便收入志乘。其餘小事以及不足重輕者姑置之。
一、是編分上、中、下三卷,上、中卷載事實,下卷將在營病故人員、殉難陣亡兵勇,准入昭忠祠而未載入上、中卷者諸芳名備載之。
一、在地殉難陣亡諸勇,惟嘉義有請准入祠,其芳名已付載下卷,其餘各縣容俟續考。
●戴案紀略卷上
彰化立軒吳德功著
咸豐十一年辛酉冬,臺灣彰化縣戴潮春結會作亂。
潮春小名萬生,祖名神保,父松江,家巨富,住彰化捒東堡四張犁莊,世為北協署稿書。前北協夏汝賢貪酷,偵潮春為富家,任意勒索。春遂回家。
先是,地方盜賊孔多。春兄結土地公會、八卦會,為爭田租計。後,兄死,春更結天地會。伊時,入會者眾。富戶挾巨貲始得入會過香。其渠稱香主。每名入會納銀五角。過香以夜間作事。環竹為城,城分四門。城中設香案三層,謂之花亭。上奉五祖,並立香案,大書戴萬生祿位。上冠以「奉天承運天命大元帥」等號,旁設一几,書朱一貴、林爽文為先賢。已入會者為舊香。首裹紅布,披髮跣足,在場執事。十餘人為一行,叩門而入。問:從何來?曰:從東方來。問:將何為?曰:將尋兄弟。舊香者導新香者跪於案前,斬雞立誓,曰:會中一點訣,毋對妻子說;若對妻子說,七孔便流血。宣示戒約,然後出城。牽白布為長橋,由橋下穿過。問:何以不即過橋?應曰:有兵守之。又問:何以能出?應曰:五祖化小路導出。授以八卦及隱語。若會中人相乎,曰:紅英兄弟。由是,轉相招納。路中遇強劫者,若隱語相符,皆免。時彰化縣高廷鏡,令潮春自備練勇三百名保路,聲勢甚大,劇盜皆歛手,亡命無賴者皆聚黨應之,總計過香上簿者多至十餘萬。迨高廷鏡罷,雷以鎮接篆,仍以潮春為左臂。至是,黨羽白日搶掠。時,潮春已不能制。地方一時搖動焉。
吳立軒曰:會盟結黨之宜禁也。揣戴逆之初心,倡舉此會,陽以保身家為名,實陰以拒夏汝賢之索賄;而禍水一杯,風波頓起。始而富家殷戶藉以保衛矣,繼而社鼠城狐挾以揚威矣,尋而亡命無賴肆其劫掠矣。有識者於此當必禁厥招搖,散其黨羽,庶可弭亂於未萌。乃計不出此,竟倚其聲勢,視之如腹心,卒戕官破城,擾亂三載,始克盪平。誰為民牧而職為厲階乎?此君子所由防微杜漸而思患預防也。同治元年壬戌春正月,雷起大成殿,災異疊見。
吳立軒曰:是月雷忽從孔子廟大成殿與天地參之匾起,咸稱為天地會之應。明倫堂疊聞鬼哭,牝雞化為雄。城中之雞亦未至三更而啼。是即「漢書」「五行志」所謂雞禍者也。縣署夜間鼓音填然,署中誤以為有人擊鼓爭訟者,門丁出視,寂無影響,如是者數次。「漢書」「五行誌」所謂鼓妖者,殆類是歟!北斗濁水溪,其水澄之不清,是年忽水澄清數日。災異疊見,識者知地方有變故矣。
春三月十七日,淡水同知秋曰覲(雁臣,山陰副貢)率師討賊,兵敗於東大墩,死之。
臺灣道孔昭慈(雲鶴,山東省進士)三月初九日到彰化,辦理會黨。淡水同知秋曰覲前曾任彰化縣,威武素著。孔道檄召之,以辦會黨。金萬安總理林明謙保薦林日成、即戇晟帶勇四百名、阿罩霧林奠國帶勇六百名,隨曰覲勦辦。曰覲偕北路協副將林得成、守備游紹芳帶兵千餘名,十五日官軍至大墩,晟遂反戈相向。奠國退歸阿罩霧。官軍勢孤,退入民間竹圍,賊環攻之。十七日,曰覲手執雙鐧,殺開血路,甫出竹圍,遇其跟丁貓仔鹿手執大刀來犯。秋公力舞雙鐧,遮架數十合,後賊眾合圍,始遇害。僕從顏大漢拼命與賊戰,死之。幼僕名小黃,以身蔽秋公,代受血刃而死。時林協被晟執囚於家。守備郭得陞(同安縣人,署臺灣鎮標左營千總)、把總郭秉衡皆死焉。把總莊奇軒身被數十瘡,偃臥尸中,忽然起立,驚退眾人,逃匿村中。後貓仔鹿扶秋公之頭獻功。戴潮春曰:爾為人僕而殺主人,不忠也。以數金賞之,揮令遠去。時羅冠英帶莊丁四百名行至半途,聞變始回。
吳立軒曰:以林日成本為秋曰覲欲得而甘心者(秋任彰時,常欲擄之),一旦使之出死力,是猶枘鑿之不相入也。以林奠國素為林日成恨之而刺骨者,一旦使之賦同袍,是猶冰炭之不相容也。況乎黨羽甚眾,悉數難終(?),即僕從之輩,多與會盟,營壘之間,盡成敵國。以孔道之未經艱鉅,平昔只承流宣化,而蹈是弊者,猶可言。以秋公之曾理煩劇,素時剛健精明,而致是夫者,不可解也。是役也,雖曰人謀之不臧,抑亦天道之將變歟!顧或謂戴逆家本巨富,作亂非其本心,撫之則就馭,激之則生變。然凶燄既張,禍勢蔓延,即使孔道雍容坐鎮,使戴逆綏定而安輯之,亦難使群黨俯首畏服也。是以君子略跡原心,揣時度勢,故未敢以激變咎秋公耳。
十七日巳刻,戴潮春率會黨攻彰化縣,至二十早卯刻,城陷,各官皆被拘。陸路提兵李得志巷戰被執,誘賊至火藥局,與賊並焚死之。
戴逆聞秋公被殺,亦甚悔之。然為首禍,亦無可如何。會黨四處皆是,一時洶湧鼎沸,乘勢攻城,登高而望,東西南北雲集。城中僅有老弱營兵三、四百名。孔道命都司胡松齡、千總呂騰蛟守城堵禦。令金萬安局董林明謙派各街舖勇助守。賊黨佔據八卦山,砲如雨下。十七、十八兩日,漫山遍野,草木皆兵。城愈閉愈嚴。千總楊奪元欲縋城出戰不果。
先是,秋公之出也,幕友汪寶箴向孔道而言曰:秋公既出,城中空虛,當退鹿港以觀其變,然後可以從中調兵,以為救援。孔道不聽。令勇首施九挺往鹿港召勇至!城閉之日,無一應者。汪又勸孔道率其丁壯奪門而出。孔道畏縮不進。城內奸民王萬徒夥,結黨成群,欲謀內應,形跡頗顯露,與群勇爭鬧。林明謙仍保令帶勇守城,將功贖罪,縋城勸賊歸順。萬竟與賊密約,佯許歸降。賊乘勢四出派飯,城中誤以為實,守禦稍懈。林明謙向官言賊人就撫,各督隊官回衙休息。時城中入會者,各衙門書役皆遍,惟瞞官不知。十九夜三更,王萬與粗役陳在、何有章、蔡沛等賊夥開東門以引,賊蜂擁而入,頭髮披散,口稱洪英兄弟。先入者三步一伏,以防不測。各兵皆脫號掛、投軍器於溝池,死者甚多。惟陸提兵李得志率十餘人巷戰,被執,賊問銀庫在何處?李佯引入署搜尋,誘至火藥庫。李搶賊火龍擲於藥桶,炮火震發雷轟,聲聞數里,焚死賊前鋒隊百餘人,血肉碎飛。後至者焦頭爛額,衣裳多被焚燒。李亦焚死焉。
賊先期遣夥入城,令人結紅布條在身,門首焚香插旗為號,並操會中私語,可保身家。百姓如其言。賊黨備鼓樂以迎。戴萬生騎馬入城安民。身穿黃馬褂,頭戴黃帥帽,面前健夫數十人,持令旗大刀扈擁。營兵多泉州人,若被執見鄭玉麟皆殺之,若見潮春皆釋之。各官拘在金萬安局內。南投縣丞鈕成標擄賊孔急,故賊擄之以見鄭玉麟,猶怒罵之,遂遇害。幕友候選經歷姚茲亦不屈死。孔道隨員咨部軍功九品戴嚴厚亦死。前任知縣高廷鏡、馬慶釗,潮春書「清官放回」四字,送之鹿港。知縣雷以鎮持齋,身帶金剛經逃入菜堂倖免。蓋因戴逆入城之時,其寡嫂羅氏持齋求春入城無殺百姓,並乞無傷菜堂,而後自縊死,時入菜堂者多免之,故雷得以不死。前任副將夏汝賢,以其貪酷激變,一家受辱死。孔道遲至數日,寄書問汪季銘。汪答以「朝聞道夕」四字。孔道即仰藥死。營兵林紹芳等九十七名皆遇害。
戴逆安民數日,群賊入城,稱呼為偽大元帥。以戴彩龍為偽二路元帥。鄭玉麟為偽大將軍。以麟兄豬母為偽都督。陳有福為偽殿前大國師。相士黃阿狗為偽副國師。外甥余紅鼻為偽左丞相。余烏鼻為偽右丞相,兼刑部事務,以曾為刑書也。設應天局於書院。以蔡知為偽徵糧使司,辦理局事。以魏得為偽內閣中書。以鄭大柴為偽保駕將軍。以盧裕為偽飛虎將軍。以陳在為偽鎮港將軍。黃丕建弟黃飛龍、葉虎鞭、陳大戇、林大用、逆叔戴老見、逆侄如川、如璧,皆稱為偽將軍。以妻兄許幕為偽國舅。設偽賓賢館於邑內。
時雖安民,而漳泉各分氣類。百姓惶恐,紛紛絜眷逃鄉。漳人得以出入無阻,泉人之出入皆窒礙遭掠。葉虎鞭、林大用、陳大戇皆泉人,虎鞭見之不平,即向黃丕建而言曰:大哥(稱戴為大哥)前約內謂:聯和二屬,不相欺凌,庶不致激成分類之變。言猶在耳,而今安在哉?兄粵籍,可居中調停。泉人尤(猶?)被掠奪如故。二十九日,葉虎鞭帶泉人數百,按劍鎮於南門、西門,使泉人得以逃出白沙坑以及鹿港等處。城中泉人為之一空。是役,家丁黃彬死者十四名,文武衙門書役死者三、四十名,施九挺、楊懷寶平日助官,亦被賊慘殺。鹿港人施九挺為孔道勇首,彰人楊懷寶前與鄭玉麟不睦,將發之先,入縣衙告變,皆被慘殺。
吳立軒曰:彰邑之失守,有三故焉。昇平日久,民不知兵,營兵糧餉甚薄,兼以當道之刻扣銀米,餉期稽遲,不及時而發,故營兵半兼為商,全無訓練。除分守各汛外,以及隨林協得成同秋丞往勦,城中止有嬴老兵三、四百名,雖遇烏合之眾,儼臨大敵。其不瓦解也難矣。古者內奸不除,外侮莫禦,以王萬之形跡畢露,自當斬首號令,以肅軍威,而猶姑息養奸,使之墜城乞和。城中兵餉盈絀,賊皆洞悉,適以墜其術中,而遂其陰謀。「左傳」所謂墜軍實而長寇讎者也。卒至開門揖盜,悔之無及矣。當孔道之來彰也,既知賊勢蔓延,若火燎原,難以撲滅,故特簡能員之秋丞以勦辦,亦可謂得人矣。奈全師盡出,城中空虛,爾時何不請紳士以召民兵為守陴之計?貢生陳捷魁以蠟丸告變,轉囚其使於獄中,而不為之備。又不聽汪寶箴之言,退守鹿港,徐圖恢復,奈何株守孤城,援兵卒無一應,坐使孤注一擲,巖邑傾陷,百姓流離,惜哉!
同月,戴潮春令偽鎮北將軍林大用往鹿港安民。
彰城既破,各官逃至鹿港,人心惶惶,郊戶或絜眷內渡,或寄家屬於舟中,或請股首領偽帥令以護衛其身家。水師遊擊江國珍環火藥桶於署中,劉巨炮於土堡,督兵力守,賊不敢迫。戴逆以鹿港皆泉人,即命林大用為偽鎮北將軍,領令巡鹿港,街民迎之。
三月,臺灣知府洪毓琛(字潤堂,山東進士)聞變設籌防局於郡垣,修城、備械以防臺郡。
彰化既陷,賊勢浩大,日夜軍書旁午,各處請兵撥餉,知府洪毓琛請紳士以議戰守,設籌防局於臺郡,以舉人黃景祈、吳尚震、拔貢生黃應清等為局長,籌借洋商十五萬兩,以關稅抵還。各處要隘,設立腰站,傳遞文書。郡治戒嚴。洪率署知府馬樞輝、臺防同知二府秦煦、知縣章覲文、候補同知圖塔本、通判王恆修、蕭澈、王衢,並佐貳十餘員,分道巡察,稽查奸細,獲李刣狗、羅海洋,誅之。臺嘉交界之蕭壟莊黃文滔等,笠旗作亂。南路許夏老、李從亦據岡山作亂。嘉義呂仔梓、吳仔牆、黃豬羔、嚴辦等悉揭竿倡亂應之。北路王和尚竄據大甲,中港人王江龍遍貼告示,府中警報時聞,洪道晝夜焦灼,派兵分防之。
夏四月,戴潮春、林日成攻阿罩霧不克。
春兄萬桂,常與林姓爭田租,晟曾與阿罩霧分前後厝械鬥,至是悉眾環攻。時林文察、林文明皆征髮匪,家中惟有林奠國與子林文鳳在,猛攻三日,幾為所破。賴文鳳少年果勇,晝夜巡守,與壯士同甘苦,力拒卻之。
戴潮春造讖語埋於八卦城樓,使民掘獻之,以惑愚民。
戴逆常自造讖語,埋於八卦城樓下,使人掘開、獻之,詐稱楊大令桂森所作。文云:雷從天地起,掃除乙氏子,夏秋多湮沒,萬民靡所止。解之者謂:雷即雷以鎮也。天地,會名也。乙氏子,孔道也。夏即夏汝賢也。秋即秋曰覲也。萬即潮春名也。詎知末句靡所止,後家破身亡,無所依倚,即自讖也。洪範五行誌所謂:詩妖者也。
四月,陳弄率賊圍鹿港三日,快官三十五莊陳大戇等、二十四莊葉虎鞭等及本港民人擊退之。
彰城陷後,鹿港戒嚴,紳士黃季忠、蔡馬湖、林清源率眾拒之。泉人三十五莊,念泉人一脈,率莊民為之固守。是日大戰,三十五莊之義民陣亡一人,闔港為之治喪。鹿港遊擊江國珍哭拜。第二日,二十四莊壯丁陣亡一人,亦如之。自是,莊民感激,力守,圍解。
四月,淡水新莊街會黨楊貢糾眾,思圖為亂。艋舺縣丞郭志煒執而誅之,謠言始定。
四月,臺灣鎮掛印總兵林向榮聞變,遣安平協副將王國忠(嘉義人)、遊擊顏常春,赴嘉義防堵。
時嘉義地方人心鼎沸,柳仔林、黃豬羔、黃萬基等豎旗,適王國忠帶百餘名勇遇柳仔林、黃豬羔於中途,邀殺至二十八日,始到嘉邑。國忠所帶水師亦至。賊攻城急甚,城上矢石如雨下,賊猶不退,後以火藥擲之,始潰。遍處搶掠而去。百姓見賊橫行,紳士陳熙年等會百姓至城隍廟焚香,誓同心拒賊,並聯絡近城各莊應之。
四月初七日,臺澎掛印總兵林向榮統兵三千出郡討賊,以都司陳寶三為總帶,同知寗長敬為糧臺,遇賊於坊埤,水提左營外委胡惠傑死之。水師左營守備蔡安邦、把總周允魁、外委連陞、周德榮等四員,被迫落水,死之。
先是,初九日,軍次坊埤,立五大營。賊據南靖厝,戴彩龍率嚴辦、陳弄、黃豬羔、王新婦萬餘人來犯,官軍力拒之,相持在八掌溪交界。二十八日,賊拒白沙墩,截斷鹽水港糧道,鎮軍前後受敵,水師左營守備蔡安邦、把總周允魁、外委連陞、周德榮被迫落溪而死。義首林有才,火藥盡而敗,然用奇兵以砲擊之,三發皆中,賊乃卻退。
四月,鹽運使銜浙江補用道林占梅總辦臺北軍務,紳民推候補通判張世英(字實卿,紹興人)權視廳篆。
林占梅聞變即向秋司馬之家索出關防,會同紳士鄭如樑、翁林萃、鄭秉經、貢生陳緝熙,共請張世英暫視淡水廳篆,即會稟徐中丞宗幹,細陳戰守,聯絡各莊社,招練鄉勇。梅出家貲,備子藥,修器械,設保安局於城中,以蔡宇為勇首,統帶練勇。尋奉巡撫徐宗幹頒給總辦臺北軍務鈐記於林占梅,自是梅以平賊為己任,毀其家以紓國難,人心賴以安。
吳立軒曰:淡水自大甲以遞噶瑪蘭,廣延三百餘里。彰邑既陷,洪道在臺南,雖多方布置,而北路中間阻隔,聲勢不通,有鞭長不及之患。矧秋丞凶耗聳聞,廳治無主,故群匪或嘯聚以勒索民財,或奉令遍貼告示,不軌之徒,思欲揭竿以應之。斯時非有器識之人維持其間,則人心惶恐,大事已去,行將投鞭以斷大甲之流,馳檄而略北門之管矣。幸有林司馬者,翩翩佳公子也,平日彈琴賦詩,極雅人之深致,一旦猝膺變故,乃部署從容,毀家紓難,請張司馬以權廳篆,聯諸紳富以保地方,卒使鶉火歛燄,鴟喙不張,雖古名將何以加此。
五月,總辦臺北軍務林占梅、淡水同知張世英,遣蔡宇並貢生陳緝熙帶勇復大甲,節婦余林氏禱雨立應。
先是,大甲土人王和尚偵知彰城破,率其黨莊柳、陳再添,與街民王九螺勒迫舖戶莊民。時大甲守備洪先達、巡檢吳良棄城而奔。但賊各不相服,互相齟齬。戴潮春差蔣馬泉鎮大甲,全無紀律,索掠民間物件。王、陳諸巨族,復恃勢凌人,民皆輕視,又畏王姓,故暫依之。馬泉依王和尚為耳目,日坐堂上武斷,不預設備。五月,占梅遣蔡宇等乘端午日闖入東門,突擊破之。馬泉等奔回彰邑。陳緝熙諗王和尚,欲招之降,而和尚知官軍止數百名,初六日大會賊黨,將大甲水道塞斷。大甲城中素無水井,專恃溪水為食,百姓炊煙不舉。節婦余林氏年已六十餘,生平守苦節,當天叩首禱雨,以救萬民,甘霖遂降。練勇與民始安心固守,勝氣百倍,以為天助。十三日,張世英率千總曾捷步、把總周長桂並檄召翁仔社羅冠英、廖世元赴援,大安港黃姓亦率族人拒賊。是日,軍威大振,遂開城門出戰,擒賊渠戴瑞必,斬首示眾,賊退歸彰。戴逆以馬泉不設備、預先請援師,斬之。使王和尚帶罪立功。二十一日,王和尚糾偽掃北大元帥何守、偽將軍戴如川、陳鮄、劉安、陳在、陳梓生、陳狗母、趙憨、林尚等大股賊,楊大旗為引路先鋒,共二十七營,旌旗遍野,蜂擁齊集,水道復為斷絕,居民不敢出汲,城中窘甚。張世英令百姓具香案請節婦復出禱雨,而立降亦如前。軍士更加奮勇。張世英登陴擂鼓,羅冠英、蔡宇等各開門夾擊之。大甲解圍。時軍費浩繁,竹塹恐接濟不及,命總理林愿作撫安局董,辨理抽釐助餉。王九螺投誠反正。
吳立軒曰:淡水有大甲,傳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也。大甲一破,則賊可席捲臺北矣。淡水齒也,大甲唇也,翁仔社輔車也。故林占梅與張世英欲守臺北,必爭大甲。又有翁仔社羅冠英以為之援,故大甲以危而復存。然食為民之天,水道既斷,則炊火必虛,是時百姓祈雨而雨不降,兵弁祈雨而雨不降,節婦禱雨而雨立降,是天欲存大甲並以顯節婦之苦節也。於呼奇矣。
五月,偽二路副元帥戴彩龍南下率大股賊嚴辦攻嘉義。
戴彩龍領兵南下,西螺廖談、打貓嚴辨、埔心陳弄等應之。嘉義柳仔林、黃豬羔、黃萬基,埤堵莊羅豬羔等,率眾引龍進攻嘉義,四面環攻,郡垣聲勢阻隔,城中糧餉告匱,紳士陳熙年、殷戶許山,竭力助官堵禦。時賊猖獗,援兵已絕,城中貧民乏食,至以龍眼核粉和糖為食,許山自發倉榖,按口勻給,眾賴以安。戴彩龍旋回彰化。
五月,以前任彰化縣高廷鏡權視彰化縣篆。
五月十三日,提督軍門固勇巴圖魯曾玉明(泉人)帶兵六百,由鹿港登岸,招撫各莊義民,發書數封,招戴、林二逆歸誠,不報。
玉明任北協時,潮春嘗充稿書,戇晟與阿■〈冖八卓,上中下〉霧械鬥,亦嘗為兩家和解。故曾至而以書招之,使彼不戰自解,竟不報命,並招二四莊拔貢生陳捷魁(汝梅)、稟生李華文(如清)、生員陳宗廷(憲章)、加寶潭舉人陳宗潢之子陳耀以及和美線延海一帶各泉莊到鹿港鎮義民旗。嗣是二十四莊葉虎鞭、二十五莊陳大戇,率眾投誠,並帶勇守鹿港。自是港中民心始固,並請舉人蔡德芳、林清源等設局抽釐助餉。洪道亦遣候補縣凌定國等官,由海道運餉接濟,並將鹽課釐金充兵費。曾鎮又以書招城內生員陳玉崑、陳鍾麒、潘知等內叛,後賊偵知,潘知一家被戮,陳玉昆叔侄以金二千贖罪。
吳立軒曰:彰化大約有二種人焉。曰漳州人、曰泉州人。二屬各不相能。故泉人若反,漳人則助官以平之。漳人若反,泉人則扶官以平之。林爽文之反也,相國福康安由鹿登岸,泉人為之接濟舟師,卒能削平巨亂,得膺懋賞,則泉人林振嵩也。陳周全之反也,中軍焦光宗在八卦被執而為之負匿家中,終能恢復巖邑、得受優任,則漳人林國泰(後官現任至處州府)也。曾提軍由馬兵洊陞總鎮,素稔彰邑人情,到鹿設此二計以圖之。一則貽書於林戇晟,使殺戴以獻功,一則投書於戴潮春,使之殺林以贖罪。且分書數十道於各黨羽,使之殺二逆以邀賞。苟其計得行,則兩虎相鬥,必有一傷,官軍可不血刃而平矣。一則招致各泉州紳董,給發白旗,使之率眾拒賊,並誘說陳大戇、葉虎鞭,俾其反邪歸正;使其謀得成,則二屬相併,終有一敗,官軍可以坐享其成矣。奈何二計不行,卒至三年始定,是殆天心之未厭亂歟!
五月,千總龔朝俊、從九品陸晉,帶勇解餉,遇賊於安溪藔,力戰死之。澎湖副將陳國詮、陳寶山,力戰死之。
洪道遣千總龔朝俊帶屯番五百名、從九品陸晉帶勇二百名,解餉接濟,陸晉將餉銀令勇分帶,忽賊首向朝江率眾淹至,其勇殺陸晉,負銀而逃。朝俊轉戰而行,紮營於安溪藔。初七日,賊乘勢攻林鎮大營,官軍大潰,器械盡為賊有。林鎮狼蹌而奔,適與朝俊遇,同紮安溪藔。澎湖副將陳國詮、遊擊陳寶山亦力戰而死。
五月,林日成入踞彰城,自稱為千帥;戴潮春退歸四張梨。
晟得曾玉明之信,兼以林協在晟家,勸其反正,略有歸誠意,適戴逆送黃馬褂、偽令、偽印,即乘間入城。時戴逆以北協署為帥府,晟帶先鋒林貓皆領健夫數十人陰欲弒之,然汗流夾背,不敢下手,如是者數次,正躊躇之間,有江有仁者,曾帶勇征髮匪,說晟曰:天下十八行省,已亂十三省,官軍實不足畏。晟惑其言,反謀遂決。令死黨刺字於面。林協知晟無反正之日,自伏劍死。晟遂自稱為千帥,向優人取通天冠、黃龍袍服之。出門坐八座,腳踏金獅,前呼後應,勢甚赫赫。春自鑄銅章獅狃印。晟鑄銀章虎狃印;篆曰:受命於天、既受永昌;受誤作授。一日晟說春曰:自古帝王南征北討,始建江山,今鹿港二十四莊泉人,近在肘腋,尚未悅服,林鎮紮嘉義地方,當乘勢以圖南郡,豈安坐城中、可圖大事耶?戴然其言,兼畏晟之勢,遂暫辭歸四張犁。晟遂踞彰城,以林貓皆為中軍,以江有仁為偽軍師,盧仔仁為糧官,以弟狗母、巨盜康江中、何守、何有章、王仔萬為偽將軍,守城。使茄投陳鮄、陳九母、趙憨,據大肚茄投。使牛罵頭蔡通、陳大旗據西保。使紀番仔朝據葫蘆墩。使廖有譽、廖安然據捒東。皆封偽將軍。以洪欉為偽元帥,據北勢湳。
吳立軒曰:戴逆之亂,其賊黨最強者,莫如林晟。使得曾鎮之書,堅刺戴逆,易如反掌,彰化不足平也;乃謀之不就,適以助賊之燄,惜哉!
戴潮春僭稱東王,以彰邑讓林日成,率其眾南下,至水沙連行耤田禮,強派民餉,嚴辦等賊附應。
戴自顧烏合之眾不足恃,拱手以巖邑讓晟,恐威勢不足懾服愚頑,於是請莊天賜(拺東人,原充縣書辨)為偽左相,以賴阿矮為先鋒。賜平日舞文弄法,本為衙中猾棍既承戴請,隨同南下派餉。爰教行耤田禮,以惑草野愚民。至水沙連,令各莊修治道路,以黃土敷之。偽丞相先行,繡衣朱履,騎馬佩劍,戴逆雪衣、雪帽,皆黃色,令壯士數十人簇扶彩轎前,以赤腳婢十餘人隨後為偽宮娥宮監,到處掛「風雨免朝、鬼神免」八字。至期,偽丞相引戴逆祭告天地,向田間執犁,播種五穀,鼓吹喧天,觀者如堵。各派富家軍餉。時水沙連劉參筋、五城吳文鳳應之,封為偽將軍。廉交厝許豐年封為偽總制。石榴班張竅喙、張公毅、覆鼎金宋田市,皆封為偽將軍。時嘉義大股賊嚴辦,亦舉眾應之。柳仔林黃豬羔、大崙召仔梓、鰻魚藔黃丁、青埔莊何錢鼠、何萬基、水窟頭黃豬、八掌溪黃番仔,皆到領紅旗,各據地以為聲援。賊勢遂浩大。日議進取之策。偽丞相獻計於戴曰:當今聲勢日熾,千歲當先取斗六,進攻嘉義,以圖臺南。檄大元帥林晟進攻大甲,以窺淡水一帶。戴逆從之。
吳立軒曰:戴逆在拺東,一小姓耳。因倡舉會盟,能使群賊蟻附,破城戕官,殆亦使之應劫運歟!至論其戰陣,全無把握。近侍又無敢戰之士,不若逆晟,族大人眾,平生與前後厝列械,親冒炮火,其黨羽皆敢死士,目中實無戴逆,豈甘為人下哉!戴逆外強中乾,假圖南郡,以避晟之燄。又行耤田之禮,不啻沐猴而冠耳。然到處鼓動豪猾,逢人以將軍相贈,至嘉義地方,又得陳弄、嚴辦之助,其勢遂洶湧而不可遏也。噫!
五月,賊犯斗六門,都司湯得陞守之,副將王國忠帶兵來援,賊始退卻,千總蔡朝陽死之。
是日,賊首率眾萬餘來犯,斗六都司湯得陞統兵守之,遣前護理鎮標右營千總蔡朝陽出街力戰,身中數鎗而斃,適王國忠舉兵來援,生斬賊數級,賊眾始退。
六月,義首李章慈首倡率眾圖復彰化,攻詔安厝,賊在城聞知,悉眾出禦,力戰死之。
時各莊從賊,人心尚未定,李章慈首領義旗,同打鐵山李利等攻詔安厝,冀圖復彰化城,賊在城聞知,揮令悉眾來犯,章慈力戰而斃,李利逃回。
六月初三日,嘉義義首林聿成率義民黃知等三十四名,解運油米救嘉義城,遇賊截搶,力戰死之。
時,嘉義被賊圍久,城中乏油米,林聿成出城解油米,至好收莊,被賊圍搶,成率黃知等三十四名力戰,皆遇害(其餘陣亡芳名載在末卷)。
六月初八日,臺澎掛印總兵林向榮解嘉義之圍。
先是,五月初七日,嚴辦、陳弄大股賊悉眾攻大營;時,林鎮兵敗,收合餘燼,退守安溪藔,適其弟向皋自往廈門募親勇五百名到營,聲勢甚大,眾賊始懼。時,店仔口吳牆,聚眾數萬,柳仔林黃知羔,亦系大股首,相率降官,軍聲乃大振。時,嘉義被圍已三閱月,糧食將罄,幸有許山發米分給貧民,日請救援。林鎮以林有才、王飛琥為先鋒,守備龔朝俊、把總寗長泰、外委柯必從,率勇首李志揚、李得龍,帶精兵向嘉義進發,屯番把總段得壽,亦帶屯番三百名,分道前進,與陳弄、嚴辦連戰數日,陣獲股首黃房、王新婦,斬之。官軍乘勝,直薄城下。城中紳士王朝輔、陳熙年,亦開門率兵勇出擊,殺退群賊,嘉義解圍。舉人陳尚恭積勞病故。
吳立軒曰:嘉義古稱諸羅。前林爽文反,紳民協同守捍,糧食已盡,以龍眼核研末和米麥粉食之。大學士福康安奏聞,皇上降詔褒之,改名嘉義。此次遇陳弄、嚴辦大股匪,圍攻三閱月不下,又得紳士許山發貲賑濟,賴以不恐,足見皇上一字之褒,榮於華袞。其紳民能顧名思義,竭力防守,而賊不得逞志於臺南,厥功豈不偉哉!
六月十三日,提督軍門曾玉明率金門左營守備黃炳南(金門人),帶水師四百名,並臺勇千名,克復彰化馬芝堡、菁埔仔、後湳、馬鳴山四莊。
燕霧二十四莊附官,每往鹿港解鉛藥,賊恆拒四莊馬鳴山,向大崙半途截搶,曾鎮又接黃炳南帶水師兵四百名,兼以葉陳所帶土勇,兵力稍厚,遂紮大營於秀水莊。十七日,賊攻番婆莊,炳南率兵追之,都司胡松齡、遊擊遊紹芳為左拒,葉虎鞭、陳大戇為右拒,皆帶勇前進,同攻菁埔仔等四莊。四莊多王姓,從賊,正當要衝,故曾鎮遣諸軍力破之。房屋毀為平地,莊中男婦老幼啼哭逃生,自是賊止紮後港仔、莿桐腳、十四甲,離城止七、八里(是役也,陳大戇之妻蔡員督戰包圍,曾鎮稱為女孫吳)。
六月十九日,偽二路副元帥戴彩龍、偽大將軍鄭玉麟,往燕霧派餉,二十四莊拔貢生陳捷魁,率莊丁截殺,是日倡豎白旗,埤島義首李文燦死之。
戴彩龍同鄭玉麟,到燕霧下堡大莊武舉賴登雲家索餉,是夜所帶三百餘人夢見鬼燃火照之,賊知不祥,欲退;橋仔頭李炎亦挾眾到茂才陳宗文家索賄,炎竟迫良家之妾把盞。茄苳腳拔貢生陳捷魁密約白培英、唐允文、沈炎,二十四莊紳董當天立誓,約俟賊回半途擊之。二十四莊一齊舉手,翌日賊退至茄苳腳,各莊鳴鑼,槍砲如雨,喊聲震地,賊驚潰,無隊伍。適天大雨,賊火龍皆濕,束手受刃,屍填圳溝,血跡狼藉,擒李炎、戴彩龍,解鹿港斬之。戴如壁被槍斃,鄭玉麟恃其剛猛,手執短刀,遮架不住,亦被斬首。是日也,賊死者十之八、九。翌日,陳捷魁率莊民曾溪,斬獲首級,到鹿港曾玉明營中獻功,每首賞銀貳元,眾盡搜圳溝中死屍,斬而獻之,共貳百餘級。自是,賊恨二四莊,誓不兩立,以大岸頭湳尾為賊界,以白沙坑口莊為官軍界,賊用紅旗,官用白旗,為賊者蓄髮以別之。
吳立軒曰:曾玉明以秋丞輕進,引為殷鑑,暫駐鹿港,請陳捷魁共議戰守恢復之策。魁年少,負磊落之才,忠直敢言,與官長論事,有王景略捫虱而談、旁若無人之慨。嘗與知縣凌定國論事齟齬,即作酷吏論以嘲之。至是,魁以平賊自任,請曾鎮以北聯和美線諸泉莊、南聯二十四莊以及三十五莊而後立腳能定,可圖恢復。然當是時,無論漳泉之人,多與會盟,不特無人敢豎白旗,亦無人可與同事。魁乘賊索餉,密約二十四莊為義首,紳士富戶一齊舉事,乘其歸,半途而擊之,適天降大雨,而賊衣服軍裝皆濕,俯首就戮,悉數皆殲,無異風雨助昆陽之捷也。賊聞風破膽,各處泉莊紛紛領旗反正,而鹿港之藩籬益固。是役也,為倡豎義旗之首,實為恢復彰化之基,故大書特書之(廩生柯承暉避亂白培英家,亦力勸乘勢截殺)。
六月二十一日,戴潮春率眾攻白沙坑口莊不克。
自六月十九日,二十四莊殺戴彩龍等,各賊恨之,遂率眾環攻白沙坑。二十三日,賊猛攻口莊,莊民黃南身伏竹圍內,手刃二人,賊始退。
七月十九日,偽千帥林日成率偽鎮北將軍林大用、陳九母、趙憨率眾攻破湳仔莊、柑仔井、和美線等莊,至加寶潭,為義民首陳耀擊退之。
戴逆以附近泉莊不服,令林大用等焚燒湳仔莊、柑仔井、竹仔腳、和美線街,迫攻加寶潭,舉人陳宗潢長子陳耀舍,當城破之後,即約富戶林家、阮家連合拒賊,而林、阮二家皆逃,惟耀開溝修壕,內築砲樓,僱勇紮李厝莊以為犄角,並積糧米鉛藥柴草,身親督勇,日夜守禦。時,賊連攻湳仔莊、柑仔井,勢如破竹。莊民林熊兄弟,與賊戰,熊弟被殺,熊身中數鎗,頭頸已斷一半,猶手刃數人而逃,賊延燒焚五、六莊,如入無人之境,西燒至和美線街北境竹仔腳番社,及至加寶潭,耀率眾禦之,連戰三日,力不支,家中火藥亦盡,出紅旗詐降,獻馬一匹與賊。耀田業多在大肚,陳九母、趙憨皆其佃人,故力向晟言,約銀貳千元,以作軍費,賊始退。乘夜差召三家春陳清泉帶勇二百,紮李厝莊;又令陳快往新港召柯、姚二姓健夫數百名,一半入家助守,一半分紮鄰右林家,布成鼎足之勢。又差人往鹿港向曾鎮請領子藥,部署完備,收起紅旗,再豎白旗,賊聞知,又令中藔莊林大用猛攻數日不克。蓋加寶潭前與中藔械鬥,故挾前恨以攻之。然耀糧飽勇多,亦無可如何。自是賊不再犯矣。
吳立軒曰:當戴逆陷城之時,富戶各自保其身家,抱頭眾竄,莊社甘為焚燒而不顧。陳耀乃紈褲之子,平日不好讀書,只執銃打鳥、試劍為戲,人以其輕俏,群呼為「跳走耀」。至其臨事變、遇仇敵,先時能修葺竹圍,環開濠溝,積聚糧米鉛藥,夜間督勇守禦,達旦不寐,及其力戰不支,又能詐降餌敵,再圖守禦,世無不服其膽智過人。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雖老於行間者,其器識亦不過是也。非然者,賊乘勝長驅,如摧枯捻朽,則北至於溪,西至於海,皆不免蹂躪,吾知鹿港難以高枕而臥矣。
秋七月,臺澎兵備道洪毓琛趣臺灣總兵林向榮進兵斗六門。
向榮洒淚出師,帶副將王國忠進紮斗六門,被賊圍困。向榮既解嘉義之圍,欲就地捐派軍需,兼結聯海口一帶泉莊,而後出師。但斗六附近內山石榴班張竅嘴、張公毅等,勾引戴潮春率眾猛攻,洪道爰催向榮進軍。七月,林鎮知斗六在賊窩,與泉莊阻隔,兼以餉道遙遠,不得已洒淚出師,帶副將王國忠進紮斗六,就街中都司衙屯紮。王國忠以為不可,請屯街外,緩急庶有救援。林不聽,遂紮之。越日,偽軍師劉仔屘率大股首嚴辦、陳弄、許豐年等賊數萬,將斗六街四面攻打,王國忠率兵衝突,不能出圍,連日與賊鏖戰,全無外援,洪道疊差員令塗庫義首陳澄清帶莊勇數百護衛,然群賊知為糧道要地,疊爭拒之。
吳立軒曰:行軍以擇地為要,不可犯軍中之所忌,雖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復生、置之危地而復存,此權宜之論,烏可為訓?王國忠此言,相時度勢,深得機宜,惜乎不能用也。然林鎮本待題派軍餉充足,結聯泉莊以為聲援,未可謂無見。洪道聞蜚語謠傳,林鎮在嘉義厚派軍餉,富家忌之,遽爾趣令進軍,然未行軍、先行糧,此寄專閫者,當預為謀畫,何可厚非;且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矧堂堂總兵,與道職抗衡,何不辯論力爭,而驅數千人於死地乎?噫!
●戴案紀略卷中
彰化立軒吳德功著
秋七月,候補通判張世英進軍翁仔社,義首羅冠英、廖細元應之。
羅冠英,東勢角人,與翁仔社廖細元、廖廷鳳結為刎頸交。當戴逆倡亂之後,即結連翁仔社等莊及林傳生等,同謀拒賊。七月,張世英進軍翁仔社,以為竹塹、大甲聲援,並圖恢復彰化。其地居上流,可斷拺東一堡之水。英所招勇,素善打鹿、與生番鏖戰、百戰不撓之士;林占梅以金帛結之,使助世英勦賊;英與諸豪傑誓與賊不兩立,故所向有功。
八月十五日,偽大元帥林日成會眾賊渠在大聖王祭旗,十六日率賊萬餘猛攻二四莊,拔貢生陳捷魁統莊丁禦之。
潮春南下,林晟於十五日大會各賊渠在大聖王祭旗,十六日率眾賊萬餘名,猛攻白沙坑口莊。時白沙坑福德爺甚為靈應,凡賊來攻,輒先降乩示莊民。是早,忽一老人白髮手執銅鑼,到三家春、茄苳腳等莊鳴鑼討救,陳捷魁、李華文、陳宗文率莊丁到白沙坑,寂無影響,甫食早飯畢,報賊萬餘分三路來攻。戇虎晟率林貓皆由大岸頭大頭攻白沙坑。鄭知母欲報弟仇,率眾攻口莊。王萬、江有仁由福人坑山路攻虎山岩坑。陳捷魁率眾分禦之。自己與陳宗文親行督陣,每戰必在陣前,銃子雨下,手中令旗幾為打碎,遍身無一受傷。時,葉虎鞭由口莊竹巷橫抄,賊死無數,自辰至申,喊聲震地。時,寄居避亂之民,不下萬餘,亦持械助戰,堅如鐵桶,無縫可入。戇虎晟登觀音山遙望白沙坑宅內森列檳榔樹,竹木參差,不見屋宇、人影,仰首嘆曰:此真鐵國也。於是,鳴金而退。是役也,賊死者數百人,負傷不計其數。自是,賊不敢睨視矣。是日,賊敗回彰化,有拾字紙婦人,呼曰南嫂,喜而罵曰,賊何不早死?晟聞而殺之。
按拾字紙婦,不知何許人也。不知其姓氏。予髻齡時,在塾讀書,見其右手握鐵鉗,左手持字紙包,年五十餘。其夫名南,人呼曰南嫂。夫婦皆拾字紙為業。其營生可謂清正矣。故當賊敗北,婦人敢公然辱罵。雖被殺之,亦不畏縮求乞,烈哉!可以風世矣。
吳立軒曰:神道設教,有識者詆其妄,然觀白沙坑一役,於不可信之中,亦有可信者。當與賊相持之時,凡賊欲來攻,必先降乩指示。莊民素信重之,輒著靈驗。常聞福神言,賊明天排長蛇陣,當排蜈蚣陣以破之。如是者甚多。雖莊民信而行之,屢打勝仗,或者會逢其適,而觀當日偵探人入莊,伏在廢塚內,乩童扶神輦直抵坑內廢塚窟擄之。賊懸賞格,如請福神入城者賞五百金。時有偵探密藏神像於米籃內,蓋之以笠,行至街中,忽風吹去笠,街民乃擄而詰之。果是賊偵探。余舞象時,避亂莊中,親見其事,故知之詳。厥後曾鎮奏請匾額,獎神之靈,詔許之。最可晒者,賊聞福神顯機,輒獲勝仗,賊亦依樣畫葫蘆,裝神假鬼,無奇不有。請他神抬於陣上,以冀其助戰。豈知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豈肯助逆橫行乎?書曰:鬼神非人是親,惟德是依,信夫!
秋八月,候補道區天民(廣東舉人)督辦北路軍務,率候補遊擊陳捷元(彰化牛牯嶺人,武生)帶勇四百名協勦,並就地捐餉。
時,內地髮匪未平,糧餉不足,諭令在地捐餉。淡水舉人陳維英、竹塹紳士鄭如梁,各鳩巨金助之。陳捷元本彰化牛牯嶺人,武生,以平髮匪有功,積官至遊擊。聞彰化亂耗,乃請帶勇回臺協勦。
八月,總兵曾玉明帶勇進紮安東莊,令守備陳毓恩紮崙仔頂。
虎鞭與黃丕建結生死交。先是,虎鞭與陳大戇來降,曾鎮令紮秀水,令守備陳毓恩紮崙仔頂。林晟率黃丕建,於十五日攻秀水崙仔頂,連攻三日,虎鞭力拒不支。虎鞭肩中炮,血流遍衣,賊人迫追之,黃丕建率其黨爭先佯圖虎鞭,而縱之逸。虎鞭所紮安東陳宅,遂破。賊又猛攻秀水,兵勇抵敵不住,兼以虎鞭已敗,兵勇欲退,毓恩手斬退者數人,長跪大呼,兵勇再反鬥,時二四莊莊丁一齊救援,賊即收軍而回。
閏八月,二四莊貢生陳捷魁、李華文,議開通快官山路。總理黃開安,同職員吳登健,督工開闢。
時三十五莊、快官莊義首張俊標,豎白旗,賊屢攻之。陳捷魁、李華文開通虎山岩後山,恐峰巒屴崱,蠶叢鳥道,緩急難通消息,魁令白沙坑總理黃開安,同五品銜吳登健督工,身才雄偉,年六十,尤善飯,能舞大刀十八斤,旋轉如意,時避亂在莊,日率莊丁往開路。林戇晟知之,以賞格五百購之,思欲得而甘心焉。
閏八月二十八日,羅冠英與林日成大戰於圳藔,廖細元死之。
十四日,冠英克藔腳;二十二日,克葫蘆墩汛。廖細元進拔圓寶莊,乘勢攻圳藔。二十八日,林戇晟由彰帶兵而來,聲勢洶湧,奈兵少莫敵。細元率死士衝圍而出,身中數十瘡,至翁仔社而卒,張世英治葬之,收合餘燼以弟江峰領之。
九月,兵備道洪毓琛復遣守備許黃邦解銀一萬,被黃豬羔截搶之。黃邦被執,外委黃金城被賊圍,死之。
林鎮駐師斗六,洪道復遣守備許黃邦解銀一萬,路遇柳仔林、黃豬羔率賊數百,截於途,黃邦被執,千總許炳帶銀二千,從間道奔嘉義營,外委黃金城驍勇有膽略,日行出哨,忽遇賊圍之,金城力戰而死,人皆惜之。
九月十七日,臺灣掛印總兵林向榮久困斗六,糧盡無援,被賊攻破,仰藥而死。臺灣水師副將王國忠(同安縣人)被執,不屈死之。同知甯長敬(安平遊擊)、顏常春,斗六都司劉國標、守備石必得等三十餘員死之。
林鎮駐師斗六街,日久無援,糧食已盡,軍民研龍眼核煮鞋皮為食。一日殺馬以食,屯番思欲染指而不得,頷之。十三日,屯番放火燒街,中厝屋諸軍無處栖身,遂共入守土城。王國忠請退守海豐崙,林鎮惑於卜者之言,以待援師,即遣其弟向皋突圍而出。至海豐崙,人以其兵少,不敢留駐。向皋進退維谷,為賊執,獻戴逆。逆妻求免死。十七夜,國忠帶勇力戰,欲潰圍求援,所部壯士翁洗等十八人皆勇士,力戰被執。戴逆屈國忠跪,忠大罵不絕口。賊將十八人寸磔於北斗溪,土人封尸為墳,群呼十八將軍墳。
屯番把總潘永壽已蓄異謀,與賊約插香為號。是夜,引賊入土圍,向榮軍士皆枵腹不能戰,仰藥而死(妻在任聞訃仰藥而死)。管理糧臺同知甯長敬、遊擊顏常春、署斗六都司噶瑪蘭都司劉國標(劉安欲救之,不屈死)、本任建營守備石必得、北中營千總沈登龍、鎮標右營千總王光春、安平水師營千總鄭添祿(臺灣縣人)、臺協左營千總趙基英(詔安人)、艋舺陸路把總黃忠泰、臺協中營把總李中華(彰化人)、臺鎮中營把總李青、臺協左營把總林朝來(同安人)、五品頂戴蕭壟屯把總段得壽、調署城守營左營外委葉榮魁、臺協中營外委孫朝營(南澳人)、臺協中營外委鄭朝龍(閩縣人)、臺協右營額外許祥光、城守營頭目外委黃捷陞、外委郭天錫、黃振輝、稿書葉長青,同戰死。林向榮子林張成、勇首陳大舌束(原文),皆被殺。王飛虎為偽丞相所救,米戶林森素為林鎮運糧,賊恨之亦不屈死。義首陳有才亦被執。戴逆素耳其名,欲屈不可,賊亦不加害。幕友陳吉生被執;舉人王獻瑤從軍為參謀,亦被執;戴逆復令辦局。瑤佯狂不理。浙江補用同知林廷翰,在籍同子林竣辦局,因救斗六殉難。北路協林得成之子同知林上達,欲為父報仇,亦俱亡。林卓人集中有把總孫鵬程、甯長泰、外委徐精忠、勇首陳有慶等殉難,考之請卹奏摺而無此數名,豈當日遺之耶!
吳立軒曰:斗六之形勢,東南一帶雄負高山,北則東螺溪以繞其旁,見南則虎尾溪以纏其面。離諸羅縣治四十餘里。風俗強悍,群賊出沒其間,一旦有警,糧餉既難以飛渡,兵勇亦難於召徵。林鎮手握兵符,為三軍之司命,實全臺之保障,烏可孤注一擲,使瀛島震驚。此古者不明地利之不可為將也。然觀其洒淚出師,亦知鄉莊未聯絡、糧餉未充足、而當道羽檄頻催、兵符趣促,揣林鎮之心,直以逆賊一日未平,則己為將帥,不可一日虛生,故不顧成敗利鈍,遽興師旅,困守土圍,茹草飯皮,枵腹力戰;一家之中,子殉其父,妻殉其夫,弟殉其兄;一營之內,兵殉其將,將殉其帥;忠義萃於一時。厥後范希溥奏請建專祠,宜哉!副將王國忠,胸負韜略,身經百戰,向使林鎮言聽計從,何至師徒撓敗!乃主帥雖不聽其言,亦不負主帥而後死,故當潰圍血戰,力竭成擒,戴逆欲屈之跪,國忠眼眥欲裂,罵不絕口,直以將軍之頭可斷、而將軍之膝不可屈也。嗚呼!烈哉!
九月,候補知縣凌定國署彰化縣,權用木戳。
凌定國為副將凌競先之子,洪道差其運餉到鹿,以彰化縣缺久虛,銅章亦失,爰以國署理,刻木戳,權用之。其人有幹才,遇事勇敢。當地方擾攘之秋,每擒奸民輒殺之。鹿港奸民施戇東、許朝成諸悍賊,悉為擒斬之,鹿港始安。
九月,鹿港生員楊清時、總理許行義,帶勇四百援斗六,不及,遇賊,戰於途中,力戰卻之。
楊清時帶兵救斗六,至途中聞凶耗,遇賊於湖仔內,但兵少糧缺,進紮北斗小埔心,賊渠陳弄截攻,力戰卻之。
同月,大股賊陳弄、嚴辦率黃丕建攻土庫,五品銜義首陳澄清擊敗之。
澄清名貺,住土庫街外里許。林鎮紮斗六時,澄清輒為運糧,嘗一日三襲賊營,賊恨之。至是,斗六破,啞狗弄、嚴辦紮土庫街,民人罷市,清弟必湖見弄,弄兩旁排鎗刀如林,必湖面不改色。說弄曰:始吾以大哥非草寇,故豪傑思欲歸之。今如此疑忌,是使人觖望也。弄以禮相待,與以將軍銜,並偽令一柄。是夜,以陳姓既降,遂不設備,至五鼓,忽街尾火起,喊聲震地,賊知中計,狼狽而奔。黃丕建又誘新民莊陳廷順帶賊數百攻土庫,清率壯士吳阿傳、吳戇、吳英、陳瑞基、王明時,名五虎,並傳集莊丁,夾擊之。丕建奔至海豐堡埔姜崙,覓食不得而逃,自是,與賊連戰三年,又得埔姜崙生員劉豐慶、鹽水港鋪戶相為犄角,籓籬愈固。
吳立軒曰:陳澄清當戴逆倡亂時,即令附近鄉莊多種地瓜,遍插山菁,家中積粟數千石,銃藥充足,又結聯鹽水港埔姜崙,互相救援,附近數十莊,皆依為長城。土庫街生理,比前鬧熱加倍,安堵如故。其約束鄉民,以禁賭為先,有功必賞,有過必罰,遠近皆服,事如長官。其行軍也,機關偵探甚密,凡出陣無人知其所往,數為林鎮運糧,賊恨之,猛攻數陣不下。清遂踞十餘莊,賊不敢窺伺郡治,恐清躡其後也。林卓人稱其有古名將風。諒哉。余嘗造其家,池亭水閣,鮮麗奪目,竹圍密如簀,無縫可入。其子孫皆讀書入泮,蔚然為名望家,而細詢當年戰爭,鄉人猶嘖嘖稱其能軍云(按澄清官至斗六都司)。
冬十月,嚴辦率向潮江攻鹽水港,義首李志寅擊敗之。
十月,嚴辦等同陳弄屢攻土庫不下,遂乘勢攻鹽水港,以分其勢。鹽水港義首李志寅率莊丁分路守之,麻豆義首李成龍、李朝魁及查某營舉人劉達元,亦率莊丁夾擊之,以鐵把擊死向潮江,餘賊俱退。
按鹽水港離郡城五十里,街市昌熾,民居稠密,四面有壕溝,分四門出入,街中富者居多,故賊攻之不克。
十一月初十日,林日成犯大甲,官軍先敗,羅冠英來援,林占梅派千總曾捷步帶勇援守,節婦余林氏三次禱雨。
初十日,賊犯大甲,南埔莊姓叛之,十八莊皆應賊。官軍戰於下大安莊,黃腰、吳算被殺。大甲戒嚴。十二日,奸民偽稱賊退,守備鄭榮出城追之,賊伏於水尾溪,一軍由頂店以窺北門,壯士林生牛、柯宗茂死之。十四日,羅冠英統將到大甲救援。十七日,林占梅遣千總曾捷步帶兵解鉛藥來援。十八日,鄭、曾二軍帶勇出東門,義首陳此、黃定安出西門,羅冠英統莊丁由中路進發,大戰於水汴頭。林晟遣軍繼至,東路、西路軍皆驚潰。冠英被圍,左衝右突,幾不能出。柯九、柯興協力衝鋒破陣而出,官軍合力守城。賊四面環攻之。至二十六日,賊從南門放火,城垣崩數丈。時受困已久,水道點滴不通。巨賊何首以令箭射入,約明日由西門出汲,彼師遂退。然水輒罄,節婦林氏三次出為禱雨,未幾雨降,賊亦退數日。
十二月,署水師提督樸勇巴圖魯吳鴻源統兵抵郡,吳帥帶兵三千至郡,以林鎮軍皆陣亡,擇吉致祭諸亡魂。吳帥親詣祭壇,揮淚泣奠。是日,觀者如堵,哀動三軍,旁觀多下淚如注
二年癸亥正月初十日,署水師提督樸勇巴圖魯吳鴻源出師進紮鹽水港,以降將吳志高(名墻,住店仔口)為鄉導,同知張啟煃、鹽大使秦恩培、守備徐榮生、蘇吉良進紮鹿仔草,軍聲大振。
吳帥到郡時,店仔口吳志高為一方巨擘,大得眾心,前後五十餘莊,皆為統轄。戴逆以偽大哥盧大鼻紮店仔口,及林鎮至,墻解散其黨羽,以計殺之。人稱其膽略過人。故吳帥使作響導,並令隨員守備蘇吉良、徐榮生、同知張啟煃、鹽大使秦恩培招勇一千,鎮中游擊洪金陞、鎮標左營遊擊葉得茂帶兵四百,進軍鹿仔草。十五夜,徐榮生兵過鹿仔草,至埔心南靖厝,賊由後襲之。二重溝呂仔梓率群賊響應,管帶鎮標左營遊擊葉得茂、千總黃茂生力戰死之。
吳立軒曰:店仔口吳志高,余嘗到其家。其人身才五短,爾雅溫文,無武夫氣。平時為村學究,屢試不第,曉暢事機,一呼百諾,兼五十三莊總理。當戴逆勢熾,佯倚之,賊封為將軍。及林鎮出師,為運糧,助官軍,解嘉義初次之圍。迨林鎮敗斗六,深溝高壘,堅壁自守,遠近數十莊,胥歸統轄。故賊不得越店仔口而窺郡城。其智力誠過人矣。
按店仔口後山,即嘉義文廟尖峰,山上出火,名火山巖,開屏列帳,直趨抵莊。北面有北隙諸小山,西南有上下茄苳土埠羅列環拱。其人傑之出,殆由地靈歟(火山巖即出溫泉關仔嶺)!
十八日,林日成復舉眾圍大甲,登鐵砧山,祝井中炮,折齒敗回。
正月間,晟復糾賊再圍大甲。候補同知王楨率義首林盛與晟戰於磁磘莊。晟張黃蓋,穿黃馬褂,督眾淹至,燒焚民舍,喊聲震地,王楨幾為所獲。賊又填平水道,將大甲四面合圍,城內奸民王發約燒屋以應之。事露,為王此所獲,送官誅之。城內窘甚。時,偽鎮北大將軍何首素與大甲有密約,互相救護,縛書於矢,射入城中,令勿驚潰。適晟登鐵砧山,向國姓井而祝曰:晟若得行大志,井中寶劍當湧出,否則,以一砲相加遺。祭畢,與官軍戰於水社尾莊。晟揚揚得意,忽一砲擊折其兩齒,餘賊暫次以散。何首乘勢而退,晟即紆途從鰲頭山後逃回四塊厝。自是,大甲安堵如故矣。
吳立軒曰:按鐵砧山上國姓井,俗傳明鄭成功駐軍山上、無水可汲、拔其佩劍插入山中、甘泉湧出,其劍相傳留於井中,清夜嘗露光芒。晟登山尋故址,藉此井以卜休咎。豈知延平王千古一偉人,故鬼神呵護之。逆晟何人,尤欲效耿恭之拜井耶!
二月,遊擊陳捷元、勇首蔡宇,克復牛罵頭、梧棲等處,賊渠陳在敗走。
牛罵頭、梧棲街,諸賊不敢毀焚,以其通海可以接濟貨物也。六月初一日,官軍進攻牛罵頭,紳士蔡懷斌(字時超,鰲頭人)應之,遂於是日克復。初四日,攻梧棲,郊戶楊玉器引官軍入街,偽鎮港將軍陳在擁兵拒戰,紳士楊清珠(字誨我)率鄉兵夾擊之,陳在敗走,梧棲復。
二月,林日成既敗大甲,張世英遣羅冠英、廖廷鳳等攻馬公厝,克之。初五日,克新廣莊,十六日克壩仔莊,二十七日攻入四張梨戴潮春老巢。
戴潮春已往嘉義,四張犁老巢,使陳梓生守之。官軍乘勢連攻數次,死傷無算,賊黨死拒銃樓上,冠英絕其水道,點滴不通。二十七日,攻入四張犁,旋得旗幟、器械甚多。乘勢進迫附近之莊,以絕其援。時,晟敗回家居,率死士陳狗母,廖安然力拒之。
吳立軒曰:張世英得羅冠英之助,屯兵翁仔社,據四張犁之上游,固已寢其皮、而盬其腦。戴逆之老巢既覆,林賊之藩籬亦盡撒矣。況乎豪傑歸心、士卒用命,逆賊豈不聞鼓鼙而心驚、望旌旗而色變耶!
二月十二日,署水師提督樸勇巴圖魯吳鴻源率吳志高解嘉義之圍。
十二日,諸軍攻破上樹頭莊、馬稠後莊,殺賊百餘級,吳帥移軍下茄苳,使吳邦基多設疑兵,使洪金陞分紮白沙墩,通判楊興邦、同知張啟煃進紮水窟頭街,布成鼎足之勢。令吳志高為鄉導,自將遊擊周逢時、守備蘇吉良,遂攻破後藔仔,獲偽元帥、先鋒十八人。賊渠王祿拔據守馬稠後,與官軍日戰,請救於陳弄。弄書記陳吉生,系前林鎮營中被擄者,陰使人詐報彰化已破,弄懼欲逃,乃少分賊夥,以赴王祿拔,使吉生覆書,令其死守,三更必到。吉生乃改云彰化已失,三更盡撒回。拔等皆棄甲曳兵走,遺輜重器械無算。吳帥率吳志高諸軍直抵城下,如入無人之境。城中守將湯得陞開城門夾擊,圍解。按湯協自九月與紳民死守,糧餉告匱,城中乏食,至以龍眼核為粉和米麵諸粉食之。紳士出貲給兵民,許山尤較向義。賊又築土堡在城外里許,高與城齊,日夜迫城,城上以石投下,並以油糖鎔化,自上傾下,賊焦頭爛額者難以僕數。忽聞吳帥大軍淹至,內外夾攻,陣獲逆叔戴老見。按先後義首林義、總理林維銘、林大約、林榮貴,救城陣亡,城鄉之勇四十四名,均蒙請恤。
吳立軒曰:前次林鎮解圍,既備嘗辛苦,此次斗六已破,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兼以糧餉告匱、外援不通者五閱月矣。叅府湯得陞,與士卒同甘苦,紳民協力固守,論者謂其曾蒙天語之褒(原文下有紳士兩字),故能顧名思義至死不渝,而不知其君上輕徭薄賦,富藏於民,深仁厚澤,百姓淪肌浹髓,故當多難之秋,內地髮匪猖獗,兵餉難以接濟,紳民竭其忠貞,協守孤城,不特出貲以分給貧民,且能出貲以養兵。故得危而復存,作中流之砥柱,使賊不得長驅直進,逞志於郡治。語云:「百姓足,君孰與不足」?此言豈欺人乎?
二十日,陳吉生、王海帆改信紿賊,陳弄敗歸被執,不屈死之。
陳吉生前為林鎮幕友,及敗斗六,為弄所執。弄用為書記。嘉義被圍久,危甚。吉生檄各賊攻城,悉依弄計劃,派飯日減,群賊見糧食不充,攻城之人日少。由是,城不即下。吉生夜寫信縛箭中,報告減糧之故。後賊渠王祿拔請救,又改信以紿之。弄逃歸小埔,心知為吉生所紿;詰以改信之故,吉生面不改色,不供一人。曰:吾欲為林鎮報仇,事之不成天也。弄以紅銅貼其身。弄妻以女鞋擊其頭。哀哉!
按陳吉生或作王海航,未知孰是?
吳立軒曰:昔觀古人用兵,變幻無常。虞詡之破羗也,每日增灶以進兵,是弱以示強也。孫臏之破龐涓也,每日減灶以退,是強以示弱也。今當嘉義被圍,群賊猛攻,吉生每日多調賊,減派糧食,卒使垂危之巖邑,轉危為安,豈不與虞詡、孫臏相為伯仲耶!
同月,欽命提督軍門固勇巴圖魯曾玉明為臺灣掛印總兵。
時,玉明紮秀水,與賊對壘數月,葉虎鞭、黃炳南克烏瓦厝,賊退紮後港仔黃阿起竹圍,岸高如牆,竹密如簀,外布竹菰,官軍連戰數月,以草把卷其竹釘,賊以大杙釘之。玉明又造孔明車,外覆以綿被,用水漬之,以避鳥銃。群賊以銅為子,如橄欖核,用油炒之,其子可穿過孔明車。官軍死者三十餘人。玉明又造土堡,高五丈,以安大炮,止離西門三里許。然准頭不靈,不能攻堅破銳。
吳立軒曰:臺灣竹圍之密者,火不能燒,刀難盡斫,四面築銃樓,內圍以土牆,其堅牢勝於城。所以玉明曠日持久,攻之不克。故當道者有謂其擁兵不動;彈丸之地,攻打三年,不能制勝;是亦未知竹圍之難破至於此也。
春四月,記名總兵北路協副將曾元福(晉江人)帶勇千名抵鹿港,進紮白沙坑觀音山。
曾元福到鹿十餘日,即駐兵於白沙坑。其前敵紮觀音山,離城四里許。賊紮大岸頭湳尾以拒之,分兵二路出師。遣籃翎五品軍功梁徵辰、把總林逢照、林青輝督戰一路,由虎山巖後壙底以攻待人坑,一路由烏磘以攻大岸頭。又約曾玉明分攻湳尾、後港仔,以分賊勢。時二四莊陳捷魁、李華文、陳宗文各率壯丁助戰,連攻十餘次不能下。時人目曾玉明為大曾,目曾元福為小曾。
四月二十八日,彰化舉人陳肇興(伯康)、邱位南(石莊),沙連舉人林鳳池(文翰)、生員陳上治(熙朝),永春生員廖秉均,南投堡義首陳雲龍、吳聯輝,牛牯嶺義道陳捷三(月三),北投堡舉人簡化成、義首林錫爵,沙仔崙廩生陳貞元,約六堡同日樹義幟。集集莊義首陳再裕兵敗被擄,獻斗六,仰藥死。廖秉均不屈死之。許厝藔義民陳耀山亦被害。
時,陳肇興、邱石莊避亂南北投,約林鳳池等六堡同日樹義旗。陳再裕在五城,招屯番力戰。賊目陳永明、陳輝、黃目丁,殺入其家其。其妾吳信娘,子陳番、陳天成、陳祥,婢菊花及莊丁共二十八人俱被執。再裕被擄獻斗六,不屈仰藥死。時,廖秉均在沙連辦局,亦被執獻,戴逆欲使之跪。廖曰:吾天朝秀才也,豈跪爾無賴賊哉!大罵遇害。武東堡忽背約。賊渠蕭金泉率眾攻許厝藔。義首陳耀山被賊括面爬背,寸磔之。陳貞元在沙仔崙,亦被賊燒燬家屋。沙運連上治家破而逃。林克安驚悸而死。北投水道被賊斷絕。五穀無收成。林錫爵家亦破,幸族大力戰自守。而陳雲龍(後官至斗六都司)、陳捷三(後保舉四品藍翎)連日惡戰。自是,武東山頂、沙仔崙及沙連南北投皆為官軍。
吳立軒曰:沙連牛牯嶺既樹白幟,已據斗六之背,又得南北投以為犄角。戴逆已進退維谷,而陳雲龍與陳捷三,族大丁多,善於撫眾,兼陳伯康、邱石莊開陳大義,故諸賊惡戰,皆不得逞志,諸義莊始得安堵焉。
五月,福建總督耆齡派粵省遊擊蕭瑞芳、守備陳啟祥,運大砲十餘尊抵鹿港。
鹿港同知興康(宜泉,滿州人),以大曾、小曾屢攻不克,請總督派大砲攻之。五月,蕭瑞芳運至。大曾令葉虎鞭、陳大戇帶官勇進紮水梡橋,令遊紹芳、胡松齡進紮攻湳尾港仔,然竹圍甚密,銃擊之,祗折其半,竹尾仍覆垂,銃匱牆厚亦不倒崩,猛攻數陣,仍不能下。
同月,都司徐榮生、蘇吉良搜緝各莊匪類,清通道路,逐嚴辦於新港,呂仔梓乞降,藍翎都司銜陳康泰死之。
吳帥既解嘉義之圍,遣蘇吉良、徐榮生連攻劉厝莊小定厝、上塗溝、下塗溝,呂仔梓與羅澎湖拒之。蘇吉良等擒斬羅,而呂乞降,並獲偽元帥葉新婦、偽大將軍何錢鼠,呂仔梓妻中砲而死。嚴辦據大崙新港,亦被官軍破走之。吳帥之將,以蘇吉良、徐榮生為出力。前後三百餘戰,擒斬巨魁無數。嘉義一帶道路始通(是役也,兵勇死者甚多)。
五月,罷水師提督樸勇巴圖魯吳鴻源,以總鎮曾元福代之。
時,吳帥鑑於林鎮之敗,欲疏通路徑,搜緝餘匪,而後再行出師。洪道誤聞蜚語,迫令進軍。吳帥往返辯論不已,並責以二重溝呂仔梓、止一竹圍、何以連攻兩月不下?吳帥遂告退,班師而回。曾元福前紮白沙坑,軍士多染時疫,聞調,七月撤兵,遂紆海道至麥藔登岸接篆。
吳立軒曰:當林向榮初解嘉義之圍,洪道誤聞蜚語,遽趣進軍,林鎮從之。至於殺身喪地。吳鴻源再解嘉義之圍,洪道又聽蠅謗,急催進勦,吳帥不從,甘還轅返旆。二帥之識,亦可概見矣。雖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復生、置之危地而復存,有利於國家者生死以之。然奉命出征,當計出萬全,鳥可徇紙上談兵之見,任其驅策?況乎前車覆轍,後車當鑑。觀林鎮之失,甘遜位班師,保全身名,其進退合宜,雍雍乎有古名將之風哉!
六月,按蔡使司分巡臺澎兵備道兼提督學政洪毓琛卒於任。
洪道自戴逆之亂,籌兵派餉,無日不集群僚紳士以圖恢復。巡撫徐宗幹准其就地派餉。於是,籌捐十餘萬,不足需用,復權用票鈔,並出其服用、玩器出售,以贍軍糧。憂時積憤,因勞成疾,與官紳議論時政,輒泣下數行,彌留之日,手書以示群僚,悉系勦賊事宜。
按洪公逝後,臺郡進士施瓊芳、福州贊善趙新,僉請以洪毓琛毀家紓難、保障全臺,請於郡治建專祠,並在官事蹟宣付史館。巡撫徐宗幹亦奏請從優體恤,贈太常寺卿,蔭一子入監讀書,並飭地方官將靈柩照料回籍。
吳立軒曰:洪公以陞轉入員,因臺亂猖獗、臺民乞留,遂慷慨以平賊為己任,以視臨事回避者,奚啻霄壤!況當內地髮匪蔓延,悉索敝賦,難贍軍糧,復毀家紓難,疊次運餉解糧以援林鎮,籌撥釐金鹽課以濟曾鎮,可謂不分畛域矣。而視民如子、愛才若命,猶其餘事耳。殆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者歟!迄今專祠在府東巷,為後人瞻仰焉!
六月十八日,義首陳捷三進紮沙仔崙,與賊大戰於濁水溪,擒斬賊渠楊目丁,斬首百餘級。
時,賊渠楊目丁率眾遍行蹂躪諸義莊,陳捷三統義民千人紮沙仔崙,陳員元率莊丁助戰;沙連陳上治等由南面包抄,捷三乘勝擒斬楊目丁首以祭其兄陳再裕,並殺賊百餘首級。
二十一日,義民陳雲龍、陳捷三等收復南投,吳聯輝內應。
時,賊紮南投,攻諸義莊,陳雲龍、陳捷三率義民數千攻擊北投,林錫爵亦由北投逆擊,連日戰大敗,吳聯輝在南投率街人響應,重圍以解,不傷脅從一人。
二十九日,義首陳雲龍、陳捷三攻克施厝坪。
南投既降,諸賊退紮施厝坪,與牛牯嶺相隔數里。陳捷三會同陳雲龍克復之,並收復鄰近等莊。
七月二十二日,陳雲龍攻克集集,斬首百餘級。
時埔社諸賊聞六堡樹白幟,擁聚集集莊,陳雲龍會同陳捷三率義民數千猛攻,沙連舉人林鳳池亦率義民夾擊,斬首百餘級,群賊退紮水社。
八月,群賊再圍集集,義首陳雲龍、陳捷三、舉人林鳳池各率義民攻克之。
群賊以沙連南投六堡歸官,與斗六不通聲息,再行擁眾數千,將集集莊圍繞,番仔藔陳雲龍、牛牯嶺陳捷三、沙連林鳳池等各率義民猛攻,俘斬二百餘級,溪水為赤。
按六堡之樹白幟,牛牯嶺首當其衝。然地勢據山為固,以高擊下,勢如破竹,尤得陳捷三為人精細多謀,善撫壯士,而糧米充裕,故與賊惡戰數十陣而得保全義莊。甚矣!行軍者,以地勢為要也。按捷三即遊擊捷元之兄。
九月偽鎮北將軍林大用投大曾營請降。
林大用為賊守北門之管(?),以所居中藔、族大人眾、離城三里許,故賊重任之。平時與加寶潭陳耀有隙,疊相持攻擊,至是,陳耀死,即以眾來降於曾玉明。賊偵知,悉眾圍之。大用逃至柑仔井,官軍接濟,相與鏖戰,賊始退。城中賊黨陳梓生、陳鮄、王萬等知中藔反正,難以持久,多潛逃四塊厝。戇晟所有箕斂財賄(?),運歸老巢,止留江有仁、林貓皆等守彰化,其勢已孤。
同月,羅冠英率廖廷鳳等攻破東大墩等莊,直通阿罩霧,與職員林文鳳、副將林文明商議破賊之策。羅冠英奉張世英之令,連日惡戰數十陣。十九日,克棋盤厝,乘勢恢復東大墩,守賊廖安然擁眾力禦。羅冠英、廖廷鳳分兵夾擊。廖安然力不能支,背後砲擊透背心,死於陣中。附近石岡仔、枋藔、土牛以次恢復。東由新莊仔、鳥銃頭、番仔藔,掃通阿罩霧。職員林文鳳(字儀卿)、副將林文明,率親丁迎擊,道路始通行。
冬十月,現任福建陸路提督烏納思齋巴圖魯林文察,帶兵由麥藔登岸,紆道回阿罩霧。
林文察(字密卿,阿罩霧人)以家屬臺,桑梓之邦,情形諳熟,福建總督左宗棠令帶兵抵臺,以副將武狀元王世清為先鋒,其屬員等多捒東人。
新任按察使司銜臺澎兵備道兼提督學政丁曰健(字述安,安徽舉人)帶兵三千抵竹塹,旋進牛罵頭。
先是,巡撫徐宗幹檄催林占梅總辦團練,略陳臺灣情形。梅上書云:逆賊死拒竹圍,所有大軍皆由鹿港登岸,北路當撥大員統馭,而後招集鄉勇南下,一鼓可平也。徐中丞會同閩浙總督左宗棠題奏,丁曰健由北路順搗,以主事周懋琦(字子玉,拔貢)為叅謀,副將關鎮國帶兵三千,會同林占梅克日進兵。初八日,丁道進兵,由大甲抵牛罵頭,令張世英、陳捷元、羅冠英,由捒東進攻戇晟老巢。令王楨、鄭榮夾攻。令林占梅率山腳人林尚,並其兄林山為鄉導。令蔡懷斌(後以功保知府)、舉人蔡鴻猷(濟卿,鰲頭人)率鄉勇以攻福州厝,拔之。賊黨楊大旗、蔡通皆降。下令戒軍士:凡鄉民有白布條在襟間者,即為良民,脅從罔治,軍聲大振。
十六日,林占梅率紳士翁林翠(生員,竹塹人)、陳尚惠等督勇首察宇、林忠藝、林南山、鄭義等,以軍三千,進紮山腳。
大軍一到,旗幟鮮明奪目,上書「保順安良」四字。村中父老見之,曰:今日又再見天日矣。大軍所到,秋毫無犯,莊民被脅者,壺漿簞食以迎之。時,趙戇據大肚、何首據水師藔、陳鮄據茄投,皆死拒銃樓,不能速下。
二十七日,林占梅、王楨、鄭榮軍梧棲,進攻海埔厝。
林占梅及二蔡鄉勇,三路夾攻,何首乞降,水師藔、何厝莊村民皆剃頭而降。茄投陳總理亦相率泥首乞降。時,趙戇、陳鮄擁眾死拒,林忠藝、林尚等奪勇前進,奪偽令旗銃械獻於丁道營下。
冬十二月初三日,提督軍門臺灣掛印總兵曾玉明晨刻克復彰化城。臺澎兵備道丁曰健、候補知府林占梅諸軍,巳刻亦入彰化城。越日,陸路提督林文察,由阿罩霧進駐市仔尾街。
戴潮春久駐斗六,林晟脫回四塊厝,城中惟江有仁、鄭豬母、盧江守城,趙戇、陳鮄戰敗奔入城討救。時,林占梅前鋒林尚、林忠藝迫攻大肚溪墘,城中群賊畏縮無敢領令出敵者。羅冠英亦由捒東猛攻,降將林大用偵知賊勢已虛,請曾玉明差人入城,分白布條,約於初三早入城。是夜,趙戇、陳鮄、陳狗母、陳在、盧江開東門逃入四塊厝。初三早晨刻,曾玉明率林大用由北門入城。時,閤街民皆一齊剃髮。曾玉明約束兵勇不殺平民一人。巳刻,丁曰健、林占梅等亦越大肚溪入城。大軍所到,安堵無恐。城內脅從之民,復見天日,懽聲震地。偽糧官蔡豬,丁道令劊子手寸磔之,並斬江有仁、鄭豬母於教場,是日大賞軍士。上表報捷。
吳立軒曰:林晟雖稱悍惡,欺戴萬生無能,迫使南下,自據其城,為所欲為。所謂「惟鵲有巢,惟鳩居之」。然南不能越白沙坑,北不能越加寶潭一帶,雖漳泉之勢所隔,亦其悍惡不能容物。故葉虎鞭、林大用以次而反正,其得維持三年者,以土地居上流,溪水源源而來,粟米充足故耳。此次丁道自北而下,西保一帶已撤其籓籬,晟自大甲之敗,株守老巢,其勢已虛,故前日百戰攻之而不下,一旦破之而有餘也。
按廈門舉人林豪所著東瀛紀事,克復彰化乃是林占梅先入。余舞象時,親見其事。是日,亦偕伯父入城,故知之詳,而特白之。
十二月,總辦臺北軍務浙江補用道林占梅振旅還竹塹。
吳立軒曰:林占梅為竹塹城中巨富,平日琴棋詩畫,無所不精,及其時丁艱鉅,自備脯資養兵。臺北一帶,倚為長城。旋隨軍攻大甲,破茄投,克彰城,無役不從,兼能善撫將士,延覽豪傑,較之食人之祿而屍位者,不有天淵之別哉!
林豪曰:按平定戴逆之亂,戰績殊無足觀。蓋賊以社鼠城狐之智,與棘門灞上之師搏戲三年,抵堪一噱。若得邇來勁旅如楚勇千餘,迅掃一月,何難鳴吠之盡息耶!雖然,制敵之方,在好謀,不在好戰;行軍之要,有勝將,必無勝兵。是以,貴勇而賤謀者,君子弗韙焉。如彰化一役,林方伯處心積慮,籌備多時,而收攻一旦,抑亦好謀而成,非同浪戰者也。且其間義民烈士,草莽效忠,稽之前史,實未多見;是宜表其顛末,以俟志乘之採擇云。
二十一日,偽東王戴潮春逃竄武西堡,七十二莊張三顯說執而獻之,旋斬於北斗溪。
先是,戴潮春自踞斗六,日事淫佚,設有偽宮娥、宮監,妻子亦居其中,威福自肆。十一月,官軍克復彰化,丁道檄召吳鴻源、曾元福、關鎮國、陳捷元,齊會於斗六附近紮營。連日攻之不下。林帥文察繼至,登高望曰:如此各莊接濟不斷,何能破賊!乃遣四品軍功洪廷貴,往嘉彰交界,招撫百餘莊,偽總制許豐年、石榴班張竅嘴、黃豬羔,削髮投誠,令其弟副將林文明,斷水沙連諸路,由是,附近他里霧、溪洲各莊,領白旗紛紛如蟻。春觀眾心不附,乃絜眷與死士數十人逃投七十二莊張三顯家中。因曾元福前任北協,春為稿書,令苦苓腳廩生邱萃英往張三顯家說之。顯亦懼罪,力勸春自首,許以保護其妻子。妻許氏亦懼誅,共勸之。是日,三顯以肩輿坐潮春到北斗,曾元福許照朱一貴之例,解送京師。甫至北斗,丁道坐堂審問。春立不跪,且云起事者惟本藩一人,與百姓無干。陳捷元自後以靴踢其足,拗其脛,使跪,猶出言不遜。丁道叱令陳捷元推出斬之。元割肉啖之,以其兄一家三十餘口皆死於亂也。是夜,張三顯迫淫其妻子。妻許氏自經,子亦死。其所居奇貨,盡掠而奪之。丁道奉表上進,稱偽東王已斬首示眾,各官賞賚有差。是日,西螺解廖談夫妻到北斗。先是,談欲降官,其妻蔡邁娘曰:勢敗而背人不信,無寧死於紅旗下,始瞑目焉。丁道斬之於市,不瞑,人知其故,割紅旗以掩面,乃瞑。
林豪論曰:按戴逆稱偽東王,事實有之,他惟戇虎晟偽稱千歲,亦未聞有偽王名號也。蓋諸賊中,惟戴逆粗諳文理,故有此偽稱,其他非不欲自崇其號,使之至大無兩也,然皆目不識丁,但概云大元帥、大將軍而已。乃閱文報,逆晟為燕王、逆弄為西王、洪逆為北王,則皆由他人所贈,而非其實矣。
同治三年甲子春正月,陸路提督烏納思齋巴圖魯林文察,統其弟副將林文明、遊擊王世清等軍,擒斬偽燕王林日成於四塊厝。
晟自大甲敗,回歸四塊厝,以其城交江有仁等,忽一日所生四子俱暴亡,遂垂頭喪志,欲預作生功果,延僧七朝念經,焚化楮帛無算。迨彰化既陷,晟等逃歸四塊厝。三年春,林帥文察督其弟文明,以兵躡其後,以王世清為左翼,以林文鳳為右翼,自將猛士直搗。軍功五品頂戴林赤,中砲彈陣亡。晟弟林狗母率陳鮄、劉安、陳梓生等拒守外寨,以王萬、林貓皆率死黨守其內寨。連戰數日,狗母力戰被殺。其黨多黑夜來降。晟疑梓生等有異志,防閑極密,門戶不得擅進。梓生連日身冒砲火,陰使人以鐵釘其大砲。晟知不免,以財賄陳於庭中,令賊夥恣其所欲。王萬知有變,入告。晟以火燃藥桶,砲聲雷轟。有蕭氏者,良家女被污者,見火發走出。晟力挽而入,火藥已發,王萬等死黨及其妻妾皆血肉分飛。惟晟因挽蕭氏,火燒其面半黑,蕭氏無恙。林帥以晟屍斬為六,分掛各要地示眾。上表報稱臺灣偽燕王林伏誅,懸首示眾。林帥得勝凱旋,歸阿■〈冖八卓,上中下〉霧。適北投茄茄莊生員洪鐘英解逆偽丞相莊天賜、員林街解偽將軍黃丕建,皆令斬首,葉虎鞭與丕建結生死交,詣林請保,林帥不從。
吳立軒曰:林帥與林晟本系同宗,前因前後厝相併,械鬥數年,不能相下,嗣後林帥以平髮匪有功,積官至現任泉州提督,帶印回家勦賊,是與晟有不共戴天之仇,恨不滅此而朝食。故令箭甫催,三軍用命,無不一以當百。逆晟黨羽益孤,城社莫憑,固已望氣而心折骨驚,其徒焉有不輸誠納款者乎?惟王萬罪惡滔天,自知不免,故願從而俱殲耳。愛妾如蕭氏,昔日寵擅專房,今日心萌異志,前者妻妾之悅我、僕婦之媚我者,皆反面事仇矣。逆晟何心,猶戀戀一婦人,欲強挽與同燼,卒至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手足異處,函首橐街,亦其罪惡貫盈使然也。
林豪曰:吾觀戴、林二逆之終局,而嘆人情之難恃也。當該逆惡燄方張,舉凡捐派銀米,無弗朝接片紙,夕自賷到,惟恐後焉者。及其大勢一去,眾情疑貳,同舟皆敵國,誰開復壁以藏,下石盡懿親,誰不倒戈相向。即同時慫恿為亂者,皆欲因以為利,乃至生平愛妾,亦懷二心;計所與戇晟同死者,惟王萬一人及其妻耳。夫民猶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世有竊一時之權勢恣為不義,謂小民其奈我何,而不知民之蓄恨已久,有待時而後發者,觀此能毋小悟乎?
春三月,七十二莊張三顯率陳鮄、陳梓生、王春、陳在、葉清、葉中、大肚陳狗母、趙戇、北勢湳洪欉及東北附城諸賊應之,執青旗為號。二十七日,擁眾登八卦山攻城,知縣凌定國暨四城總理拒之。旋林帥文察回軍勦之。
初,張三顯獻戴萬生,自以功大,及其賞薄,頗懷觖望。時,陳鮄、陳梓生等逃竄無路,同顯謀反,執青旗為號。大肚陳狗母、趙戇、北勢湳洪欉應之。三月二十七早,賊數千先據八卦山,並市仔尾。時,諸軍已退,城內逃難之民回者寥寥,知縣凌定國聞變,傳五品銜吳登健,是早縋城,往二四莊呼召義民千餘救援。遇賊於八卦山,酣戰自辰至未,追斬賊首十餘級,解散諸黨。林大用亦率莊丁由茄苳腳一路進勦,城中空虛,凌定國日夜巡察頗嚴,又於各城門請紳士稽查,出入記名,給腰牌,城中賴以定。
越二日,林帥文察攻小埔心未下,兵勇抽回市仔尾,搜緝餘黨。時,賊黨多烏合,死灰復燃,一鬨而散。張三顯為其族人擄解,丁道誅之。其海豐崙一帶,粵莊未平,凌定國同遊擊陳啟祥、把總凌定邦、義首葉虎鞭、楊金簡、生員楊清時、掃清各莊餘匪。海豐崙股首邱阿福、江秋印,死拒竹圍,官軍攻破之。後各莊題捐軍餉助官,金作贖刑(?),乃還。彰化報平。上諭加丁曰健二品銜,加林占梅按察使司,以葉保國即虎鞭為中軍都司,林大用從林帥文察內渡,平漳州,其餘賞賚有差。
吳立軒曰:張三顯說戴萬生以獻官,亦可謂去暗投明矣,乃賴其功以膺懋賞,又迫淫其妻子,奪其財賄,是陰險之徒,勢盛則因而逢迎之,勢衰則從而魚肉之,比比然也。乃未幾,蹈其覆轍,死灰復燃,藉非凌定國之膽略過人、林帥之援兵急到,則傷弓之鳥,人心未定,將何恃而不恐哉!厥後三顯受僇,即戴逆伏誅之所,不知其妻子又將誰託耶!天道報應昭彰,可不為貪淫者戒哉!
夏四月,陸路提督烏納思齋巴圖魯林文察,率臺灣掛印總兵曾元福、遊擊王世清、同知張世英諸軍攻小埔心,義首羅冠英中炮死之,其族人說偽西王陳弄降,獻於軍前,斬之。
夏四月,林文察率曾元福、張世英諸軍攻小埔心,義首羅冠英率廖廷鳳諸勇士猛攻,弄死拒竹圍內,不能遽下。官軍以大炮擊破其屋,弄開地窟以避。官軍引水灌之,弄不能支。其妻素悍惡(粵籍人,字雙排),每出陣在軍前指揮,斗六、嘉義之戰,無役不從。弄亦畏之。故弄欲降,妻不從。十九日,羅冠英悉力攻打,弄妻作粵語,誘以降意。英不知防,弄妻陰以鳥銃橫擊之,其徒數十人,皆中砲死。藍翎把總王榮陞奮不顧身,力竭陣亡。兵勇死者甚多。林帥親督諸軍,晝夜猛攻,英弟羅坑率眾拼命攻之。弄妻自焚死。其族人說弄以獻。概赦其脅從者。林帥上表報稱偽西王陳啞狗弄伏誅,以羅冠英死事請恤,旨下准建專祠。
吳立軒曰:從戴逆作亂者,惟陳弄與嚴辦最橫。弄妻與辦妻亦皆悍。斗六、嘉義之役,兩婦皆在軍中,手握兵符,其勇猛過於男子。是亦戾氣之所感也。官軍攻打小埔心,集諸軍以會勦,猶不易下,以羅冠英百戰百勝之士,猶死於逆婦之手。惜哉!朔自戴逆倡亂以來,助官勦賊者,以英為首,亦維英為出力。大甲非英援之,其地難以圖存。淡水非英據於翁仔社,其勢難恃不恐(?)。且戴逆之老巢、捒東之巨魁,非英亦難破而殲旃!是天生為亂之人,必生撥亂之人,以敵之,信夫!禮云:其有功於社稷者,則祀之;厥後賜恤,建專祠於彰邑,亦可慰其忠魂云。
冬十一月,按察使司銜臺澎兵備道兼提督學政丁曰健進軍北勢湳,擒洪番斬之,戮洪欉屍。
洪欉素與戴、林二逆善,出入彰化,威勢赫赫,拆彰化縣衙杉木以蓋偽太子樓,輪奐巍峨,丹■〈蠖,舟代虫〉工致。賊黨王春等,多逃其處,以其地勢險惡也。冬月,丁道率知縣王楨、遊擊鄭榮並林文明鄉勇往攻北勢湳,奈銃樓重疊不能刻下。淡水義首六品軍功林春、李光輝首先衝突而死,鄭榮以林錫爵為鄉導,掘地道丈許,紆回近繞其宅,軍士伏行其間,人不能見,相其要害,安大砲攻之。厝牆傾塌,始不能支。欉兄與官通款,欉偵知之,遂殺英兄。未幾,欉死,王春誘洪番妾,陰謀縛番送官,盡掠財賄偕逃。丁道將番正法,掘欉屍於豬闌下,戮以示眾。上表報捷,稱偽南王洪欉伏誅。是役也,丁道親勇陣亡者林篇等二十九名,受傷死者親勇施凌等十八名,其餘鄉勇無可考。
同治四年三月,賊渠嚴辦豎旗於二重溝,與呂仔梓復謀倡亂,王新婦之母率眾應之。
嚴辦為賊中最悍,當圍嘉義之時,北路諸賊不下數萬,所需軍費糧食以及供給戴逆等,日費不貲,皆辦一人苛派以給之。四年三月,招集死黨聚於二重溝,與呂仔梓同謀豎旗作亂,王新婦之母以其子得封偽將軍,刻一品夫人圖章佩之於身。迨新婦受刑,招集死黨,歸於呂仔梓處,旗書為子報仇,偽保駕將軍鄭大柴,攻龜殼花,中砲而死;謝秀娘亦稱為夫報仇,同謀作亂。
夏四月,臺澎兵備道丁曰健遣知縣白鸞卿、參將徐榮生、都司葉保國討嚴辦、呂仔梓於二重溝,擒靳嚴辦,呂仔梓逃走,後為蔡沙沉於海。
嚴辦與梓等豎旗於二重溝,丁道遣徐榮生、白鸞卿、葉保國率兵討之。賊分為三營,官軍亦分三路。徐榮生由左橫擊,葉保國由右衝突,白鸞卿居中接應。賊狡計百出,假官軍號掛令旗,從旁埋伏。是日,官軍頗敗,越日,三路並進,並令都司吳志高、鄉勇一齊環攻,喊聲震地,呂仔梓先將眷屬寄海邊布袋嘴蔡沙處,嚴辦死戰拒銃樓,官軍以大砲擊倒,嚴辦遂為官軍所殺。其妻候氏(偽號大腳甚),官軍獲置檻車,沿途擲以磚石,面目破碎,解至嘉義,寸磔之。旋劊子首以豬毛穿其乳,大呼一聲而死。王新婦之母亦殺之。謝秀娘逃去。是役甚惡戰,兵勇死者山積,呂仔梓並其妻子被蔡沙誘沉於海。
吳立軒曰:天之生逆賊也,必生逆婦以濟其惡。天之生義士也,必生義婦以濟其美。此應運而生也。故嚴辦之妻,其夫恆為牽馬。陳弄之妻,其銃不虛發。廖談之妻,誓死紅旗下而目始瞑。王新婦之母,鄭大榮之妻,一則為子報仇,一則為夫報仇。此數女者,狼子很心,殺人如草。其臨敵也,身為人先,不避砲火。此洪範五行志所謂人妖者也。若大甲餘節婦,當賊猛攻,三次禱雨而有靈,彰化字紙婦,乘賊敗北開口笑罵而見殺,或以奇節感動彼蒼,或以激烈致受血刃,此尤天地間氣之所鍾也。至於戴潮春以首禍而遺臭萬年,戴天定、戴松江以行誼稱,其嫂以節烈著,而流芳百世,此尤邪正並出於一門也。一雌一雄,一邪一正,雜生於干戈擾攘之中。書曰:惠迪吉,從逆凶,故並論之,以為後世勸。戎馬倥傯,忽有節婦禱雨,義婦罵賊,逆婦助夫為虐,為子報仇,以點綴其間,令人拍案叫奇。
吳立軒評戴萬生曰:從來為大逆巨魁者,多由族大勢強,暴戾凶惡,始忍心為之。眾人始肯強附焉。未有素系小姓,頗識詩書之輩,甘為禍首者。以戴潮春族非強大,其祖父皆為北協稿房,國法律書亦頗通曉,一門彬濟,嘗倡捐千金建文廟,乃因其兄結會,思與林姓爭田園,春因夏協迫勒,踵其兄之惡習,藉團練以為名,冀保其身家。迨黨羽滋蔓,薰蕕莫擇,行乎所不得行,止乎所不得止,雖家有識大義之婦人,跪泣而力爭,終難以挽回焉。卒至家破產亡,先人之廬舍為墟,祖宗之禋祀亦絕,首領莫保,遺臭萬年,哀哉!世有保家之令子,慎勿招盟結會、好慕虛名而受實禍也。
吳立軒總評曰:戴萬生固庸懦無能;賊中最悍者,莫如林戇晟、陳弄、嚴辦、洪欉四匪,而戇晟死黨如蝟,雄據岩邑。爾時蠻天豕突,瀛海鯨波,曾提軍到鹿港,人心稍定。論者笑其與棘門灞上之師,摶戲三年。然是時凶燄方張,會黨觸目皆是,非老成持重,納叛招降,恐難以高枕而臥也。迨至葉虎鞭歸順,林龜尚投誠,賊勢已孤,藩籬盡撒。丁巡道由北進勦,林宮保、吳軍門繞南猛攻,官軍雲集,而戇虎之膽已喪,啞狗之燄就衰,嚴辦、洪欉以次殲旃,而亂耗消矣。至如張三顯之死灰復燃,劉安之一再從賊(已三次為亂,自稱三朝元老),陳在之反覆偷生,橫如陳九母、陳梓生,且等自檜以下,無譏焉(?)!所以官軍搜緝餘匪數年,或為牽羊肉袒求生活,或為池魚漏網逃生,皆不足掛人齒頰。此四大匪已平,即為亂局之終云。
一、此案前遵通誌局,不加論評,守志書之例也。先生逐節加以議論,言昇平武備廢弛,故賊敢戕官破城,庶後之牧民者,修文又必講武也。受業生吳望龍拜讀
一、戴案一冊,提綱絜目,敷陳實事,至其議論,如老吏斷獄,大公無我,予奪得宜,其總論氣魄雄邁,酣暢淋漓。受業生蔣垂昌拜識一、稗史有夾敘夾議,有逐段論斷,戴、施二案加以評語,其事明如指掌。
受業生吳銘元拜識
●戴案紀略卷下
彰化立軒吳德功著
·合建忠烈祠序·
禮云:有功於社稷者則祀之,能為民捍災禦患者則祀之。彰化西門街原建忠烈祠內,中祀林爽文案內官弁兵丁以及殉難之官眷人等,因戴逆反叛,祠圯為平地。光緒十九年,臺灣府陳文騄命德功將祠址擴張,分作三進。前進為頭門,中進祠光緒十三年施九緞案內提督軍門殉難人員,後進祠林爽文、戴萬生案內官弁兵勇等。但林爽文殉難者,已列在縣誌,猶可按籍而稽,而戴案殉難人員,則從丁道治臺必告錄抄出。其在彰鄉勇義首,亦有登在戴萬生紀錄。從朱統領殉難之淮勇,亦載於施九緞紀錄。然其中恐有遺者,以俟考當日劉銘傳之請獎奏稿,續行補入,庶忠魂烈魄可與日月爭光矣。爰將忠烈之姓氏,附於戴案紀錄三卷,是為序。彰化立軒吳德功。
兵部謹奏:為遵旨議恤事。內閣抄出同治元年五月十一日奉上諭,前因徐奏:福建臺灣匪徒戴萬生等聚眾滋事,彰化縣城失守,諭令該撫將孔昭慈等文武各員下落查奏。本日復據該撫奏稱:臺灣道孔昭慈於彰化城陷時,率眾力竭受傷,旋即殞命。孔昭慈著交部從優議恤等因,欽此。欽遵。到部。應請將文職陣亡從優議恤之。臺灣道孔昭慈從優照守備例,給恤銀三百兩,應得襲蔭,由吏部辦理等因。同治元年閏八月初三日奏,本日奉旨依議,欽此。臺灣道孔昭慈,嗣又奉旨入祀京師昭忠祠,仍再入祀陣亡地方府城昭忠祠。
同治元年八月二十五日,福建巡撫部院徐奏,為遵旨查明彰化殉難文武各員、籲懇敕部分別從優議恤,恭摺奏祈聖鑒事。竊臣於同治元年六月初八日,欽奉上諭,孔昭慈著交部從優議恤,以慰忠魂,其餘陣亡及殉難各員弁,著徐查明請恤等因,欽此。欽遵。恭錄咨行確查去後。茲據署臺灣鎮總兵曾玉明咨報,彰化縣城於本年三月二十日被逆匪戴萬生等攻陷,所有在城文武員弁兵丁或盡節殉難,或勦匪陣亡,查明開摺申請賜恤並聲明(原文名)安平水師中營護遊擊遊紹芳勦匪被陷賊中,未知生死。此外續有查出殉難陣亡官弁兵勇人等,另行覆辦等因前來。臣查逆匪聚眾,事起倉猝,文武各員力竭殉難及率同兵丁勦匪陣亡,均堪憫惻。謹遵旨彙列清單,籲懇天恩,俯准勒部分別議恤,以慰忠魂,除分咨吏、禮、兵三部外,謹會同閩浙總督臣慶恭摺具奏,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彰化殉難文武員弁兵丁姓名開列(同治元年三月二十日戴逆陷彰化城案,治臺必告錄未詳,此從檔冊抄出,以補其缺)。
署淡水同知秋曰覲(帶兵往勦四張犁莊,連戰俱捷,至大墩地方為賊大股所圍,猶率親隨衝殺,手刃逆匪多名,力竭被害)。
捐陞通判前署南投縣丞鈕成標(巡守縣城,北門城陷,督勇血戰,力竭被擒,引頸受刃而死)。
署北路協副將林得成(在大墩地方陣亡)。
前署北路協副將夏汝賢(守禦南門,城陷引兵巷戰,手刃數賊,力竭自盡)。
署臺灣鎮標左營千總郭得陞(在大墩陣亡)。
布理問銜、候選府經歷姚茲(彰化縣幕友,城陷被執,罵賊不屈遇害)。
候補從九品陸晉(由郡押運糧米、軍火馳赴大營,中途遇賊,力戰死之)。
北路中營督標兵丁林紹芳、陳雲章、鄭一龍、趙品銓、郭興標、曾元壽、翁龍標、李朝斌、潘朝泉、張宗斌、池得陞、樂逢春、章安。
軍標兵丁陳得貴、郭長壽、程建勛、陳文賓、陳連高、張清標、陳九高、陳登超、翁亮。
提標兵丁何鵬程、郭必玉、林金邦、陳大貴、董金良、張政輝、蔡得春、吳順得、陳國元、陳金鳳、陳懷成、陳捷鳳、謝進高、朱以禮、王萬成、陳萬輝、秦騰輝。
福甯兵丁李坤樹、林長清、吳步巖、郭連輝、郭朝發、孫玉標。
建甯兵丁李有高、吳高、韓得元、周國高、劉文彪、李文振、李得高、黃奪標、邱一高、葉金寶、羅得魁、羅金榮、周應元、黎陞彪、孫寶光、陳上金、余陞標、陳章得、鄭廷揚、姚福華、李元魁、王朝龍、鄒飛鳳。
延平兵丁張勝安、俞金標、蘇廷揚、陳諸標、張鴻恩、苑光華、羅佔華、袁上珍、李政才、謝連陞、陳登亮、蔣登標、陳光輝、郭得高、王得標、湯得陞、應得芳、蕭紹昌、鄭連輝、程榮陞、李得陞、陳國英、嚴有聲。
長福兵丁林立剛、李清恩。
邵武兵丁吳魁、彭玉貴、朱鴻恩、羅雲高。
以上兵丁共九十七名,或城陷被戕,或臨陣遇害,均經請恤在案。
彰化、斗六先後失陷,續經查出陣亡殉難文武員弁姓名清單。
署斗六都司噶瑪蘭守備劉國標。
署鎮標右營守備北中營千總沈登龍。
艋舺六路把總黃忠泰。
調署城守營左營外委葉榮魁。
該員等攖守斗六,屢著戰功,城陷被執,不屈而死。
五品頂戴蕭壠屯把總段得壽。
該員(經)林向榮派紮南河溪地方,以為犄角之勢,斗六陷,統兵救援,力戰死之。
署城守左營守備、本任建甯營守備石必得(力戰受傷,即時身故)。
前護斗六都司鎮標左營千總蔡朝陽(隨同叅將湯得陞守禦斗六,力竭中槍身死)。
前護斗六都司鎮標左營千總王光春。
嘉義營外委黃金城。
該二員進攻石榴班,張逆行至朱丹灣地方,賊匪潛伏溪底,突出衝擊,督兵力戰,手刃數賊,因眾寡不敵,遂遇害。
署澎湖協副將陳國銓。
署鎮標左營遊擊陳寶山。
該二員隨林向榮出師,連戰皆捷,受傷身故。
以上十一員,均經查明附奏請恤在案。
臺灣鎮林向榮(賊破斗六,力戰死之。旋奉旨開復原官議恤)。
管理糧臺候補同知甯長敬(在斗六殉難)。
管帶鎮標左營遊擊葉得茂(二年正月杪在鹿仔草陣亡)。
外委郭天錫、黃振輝,稿書葉長青同戰死。
軍功五品頂戴林赤(攻勦四塊厝賊巢,首先衝陣,中鎗身故)。
義首羅冠英(在小埔心陣亡,奉旨准建專祠)。
張阿石、張阿古(均總理張阿晨之弟,隨攻逆首劉琳山陣亡)。
臺灣左營千總林化龍(隨征彰化,力戰中炮,旋回郡城巡視北門,八月十一日傷發身故)。
嘉義舉人陳尚恭(積勞病故)。
精兵王金標、陳春光(四月十三、四日,八掌溪陣亡)。
福建臺灣勇洪百祿(陣亡)。
廣東單師船水勇李傑、陳阿穆,追賊在洋面陣亡。
署臺灣水師協副將、艋舺營參將王國忠(泉州府同安縣人,同治元年九月十七日在斗六陣亡)。
安平遊擊顏常春(同治元年九月十七日在斗六陣亡)。
臺協右營把總郭秉衡(泉州府同安縣人,同治元年三月十八日在彰屬大墩地方陣亡)。
署臺協左營守備中營千總林國泰(泉州府同安縣人,同治元年六月間隨攻嘉義受傷身故)。
補翁洗十八名,隨王國忠戰死。
●附錄:治臺必告錄請恤清單
謹將先後勦辦戴逆等案內陣亡傷斃臺灣水陸文武員弁各營兵丁,同郡局嘉彰等處義勇,並南北路屯番,暨殉難之義首幕丁等查明,敬繕清單,恭呈御覽。
計開
補用同知潘恭贊。該員在浙江隨同克復遂、松、宣、處各郡縣案內,由知縣保陞同知。同治元年,隨軍來臺援勦,在彰化八卦山等處節次督隊打仗,迭著戰功。同治二年六月間,在白沙墩軍營病死。
臺鎮左營千總梁青芳。該弁在浙江隨同克復遂、松、宣、處各郡縣案內,保舉藍翎,盡先千總。同治元年,隨軍來臺援勦,帶兵在彰化八卦山等處打仗,迭著戰功。同治二年七月間,在鹿港軍營病故。
藍翎五品軍功梁徵辰。該員在浙江軍營出力,保舉藍翎五品軍功。同治元年,隨軍來臺援勦,在彰化大岸頭等處節次督隊打仗,迭著戰功。同治二年,在白沙墩軍營病故。
保陞把總臺鎮左營額外林逢照。該弁在浙江隨同克復遂、松、宣、處等郡縣案內,保舉把總。同治元年,隨軍來臺援勦,帶兵在彰化大岸頭等處打仗,屢著戰功。同治二年八月間,在鹿港軍營病故。
擬保把總北路中營額外李青輝。該弁在彰化大岸頭等處,疊次打仗殺賊,迭著戰功。同治二年九月間,派令赴嘉義攻勦,航海前往,在舟次病故。
藍翎盡先把總王榮陞。該弁於同治元年隨軍來臺援勦,屢著戰功。三年正月間,在埔心軍營直撲陳逆賊巢,奮不顧身,殺賊多名,力竭陣亡。
城守營頭司外委黃捷陞。該弁於同治元年三月間節次隨軍勦匪,殺賊多名,八月間,又隨同前鎮臣林向榮帶兵往斗六勦捕,大營失陷,力戰陣亡。
嘉義林圯埔汛外委蔣文彪。該弁在本汛營盤被賊圍攻,力戰陣亡。
安平水師營千總鄭添祿、千總趙基英、把總李朝華、把總林朝來、外委鄭朝龍、外委孫朝榮、額外外委許祥光七員,隨同殉難之安平協副將王國忠、遊擊顏常春等,往斗六勦匪,於同治元年九月間,斗六大營失陷,力戰陣亡。
南路營外委署臺鎮中營把總李青。該弁隨同前鎮臣林向榮押解軍裝,隨營勦匪。於同治元年九月間,斗六大營失陷,力戰陣亡。
澎湖水師左營守備蔡安邦、把總周允魁、左營外委李連生、外委周德榮四員,均於同治元年四月間,在嘉義白沙墩等處打仗陣亡。
水提左營額外署左哨二司外委胡惠傑。該外委於同治元年八月間,由廈門奉派管帶精兵赴臺援勦,委解軍餉往斗六大營接濟。九月初八日,途至嘉屬埤斗湖仔內地方,遇賊接仗陣亡。
浙江候補同知林廷翰。該員系嘉義人,浙江候補同知,丁憂在籍,嘉城兩次被圍,辦理團練,守城殺賊。嗣因往救斗六大營,攻破被執,不屈罵賊遇害。隨軍次子林竣,亦被擄殺斃。
都司銜義首陳康泰。該義首系嘉義縣人,前因帶勇守城,隨軍節次殺賊,經前道臣洪毓琛奏請以守備留營補用,並賞戴藍翎。奉部覆准在案。嗣復隨攻南靖匪莊,身受重傷,立時斃命。
幕友王海帆,即王鶴康。該幕友系廣東候補從九品前署嘉應州吏目,省親來臺,丁憂,在彰辦理文案,城破被擄,欲謀賊,詐從,及賊攻嘉義縣城,相持日久,戴逆在斗六聞大兵將至,馳書囑圍嘉股首嚴辦加緊環攻,該逆即由斗六率黨來嘉助勢等語。該幕友乘間暗改其書云:大兵將至,恐難力敵,著令撤退回彰。因此,城圍遂解、賊歸,窮詰,置以千刃,罵不絕口,遇害。訊之逃回難民,供指確鑿;訪之嘉彰輿論,一律僉同。該幕友不惜一身之死,得保嘉義全城,舍生取義,殊堪憫惻,應請從優敕部議恤,以慰忠魂。
同知銜林上達。該職員系殉難前署北路協副將林得成之子,募勇隨軍斗六,節次殺賊,為父報仇,大營攻破,力戰陣亡。
咨部軍功九品頂戴嚴厚。該軍功於同治元年三月間,帶勇隨同前道臣孔昭慈赴彰勦辦戴逆,城陷殺賊,力竭被害。
軍功六品義首林春、李光輝二名,於同治三年十月間,由淡水帶勇來彰此看頂大營,隨軍功勦北勢湳洪欉逆巢,打仗陣亡。
臺鎮城守營陣亡馬兵陳壽生、林連標、陳福隆,戰兵許捷報、楊金龍、吳陞階、朱捷高、余捷魁、楊朝昌、沈玉麟、鍾蘊玉、劉國榮、李玉鑾、邱榮金、蘇陞標、李朝龍、高朝陽、陳麒昌、邱雄英、林標雲、林茂春、傅安國、郭振鳳、王高飛、柯得元、鄭芳勳、丁大珠、王連金、吳經魁、王捷陞、吳高陞、謝得魁、林路、張金安、林光璉、楊得高、蔡運高、柯捷魁、顏清鳳、康得成、守兵楊開恩、陳熙元、曾士榮、林萬陞、江金鳳、王卜捷、蔡大恩、吳朝高、周得泰、林仁貴、葉廷邦、何林玉、林得全、黃玉進、莊得慶、翁捷標、徐朝慶、楊連陞、田錦玉、劉金生、陳連陞、康進標、陳有群、謝大雄、吳得福、葉得輝、顏振輝、伍鳳飛、裘連高、王繼成、許日陞、陳春保、蔡進寶、鄭清貴、陳福春、尤元陞、徐尤陞、林得貴、黃茂輝、蔡朝寶、林國安、蕭長太、倪國成、張飛龍、陳朝熊、李廷震、周旺、陳國勝、郭林合、沈元吉、雷廷陞、連元吉、楊得寶九十三名,於同治元年在嘉義縣斗六等處,打仗陣亡。
臺鎮中營陣亡戰兵林松茂、褚飛鳳、吳榜成、蔡陳生、郭安邦、高生發、楊錦章、邱鴻標、林大標、陳登榜、林連光、王上陞、張連高、黃金城、吳連元、李國城、柯克敏、柯章興、陸鼎成、康施興、陳國榮、謝青龍、蔡世璋、周益生、廖天高、翁得龍、卓應立、黃祥雲、黃立功、張文鳳、朱吉友、曾捷標、曾文章、林一池、方廷坊、朱克明、王維斌、賴鶯遷、詹國榮、吳成國、梁玉榮、黃光祿、葉得龍、王歡樂、方新禧,守兵王金標、陳國英、李福生、陳雲鳳、蔡青發、遊得紹、王朝賢、余泰、邵玉生、葉長青、林捷陞、林成興、高振陞、孔廷芳、蕭定興、謝泰、方得山、黃德隆、顏飛鳳、王得虎、方得勝、施得寶、洪國璋、陳宏傑、陳捷陞、陳清美、林廷茂、余朝賢、張成功、林得生、徐得意、王名卿、洪莊生、沈茂龍、黃得陞、吳進春、許英雄、丁財貴、方揚清、方永春、方得意、曾春生、羅得光、吳經佐、張莫成、蔡林生、陳瑞隆、莊捷陞九十三名,於同治元、二兩年,在嘉義縣南靖邦碑及埔心無影厝莊等處,先後打仗陣亡。
臺鎮左營陣亡馬兵杯飛虎、葉芬生、周爵祿、張金元,戰兵薛邦光、陳一春、王以成、黃成春、陳彰、陳上春、余德修、陳瑞芝、陳得標、陳輝、黃貴、林士貴、郭得旺、董進、黃連春、黃永泉、黃本金、陳得興、林龍標、蔣青諒、蘇慶元、楊得陞、陳得名、莫長春、蔡得元、朱正春、張大鳳、許振隆、盧聯科、林振興、葉陳林、歐永居、劉春輝、陳鳳閣、朱勇進、葉席珍、陳振標、葉邦英、陳得詩、陳樹勳、賴景唐、黃奠魁、陳廷溫、陳朝鳳,守兵王廷貴、顏有在、黃連陞、廖得折、莊朝貴、陳春光、吳德陞、潘青輝、朱志貴、蔡得安、楊得標、紀茗芳、葉春中、李志義、吳清華、周得春、張春輝、林陞祿、紀正元、鄭得勝、王再生、陳連貴、曾捷龍、劉光輝、魏輕龍、錢得清、辛驥德、姜錦陞、林國青、謝青龍、陳陞龍、曾大春、黃大鵬、洪得生、江生龍、戴日陞、吳萬萬八十五名,於同治元、二兩年,在嘉義縣邦碑斗湖仔內並斗六及彰化縣梅仔厝莊等處,先後打仗陣亡。
臺鎮右營陣亡戰兵沈振武、何得章、李錦康、石得標、劉化龍、許飛雄、黃得進、劉正標、陳廉登、蕭青龍、江有山、方得標、王士貴、王桂、陳如標、陳捷陞、張得喜、洪泉中、林青得、陳士陞、蔡長湖、何捷興、沈國平、林禧光、傅友法、沈清吉、許文雅,守兵陳捷成、楊本源、蘇得寶、王得標、黃國標、周龍山、顏得勝、呂得生、郭振成、黃瑞光、李清江、傅振輝、何煥春、吳得良、吳捷福、林恩福、洪得高、劉成福、施大玉、周新建、陳錦川、楊捷陞、楊傳音、陳振標、范浩然、沈安邦、林福安、林成龍、沈玉期、沈捷芳、黃復坤、王得賢五十九名,於同治元、二兩年,在嘉義縣碑斗湖仔內及斗六小埔心等處,打仗陣亡。
臺協安平水師營陣亡戰兵穆光輝、林大得、吳國標、歐陽法、許允成、洪保、葉日陞、李近、王金盛、翁一成、阮得法、陳捷魁、倪高輝、張思新、吳古老、曾玉成、鄭國成、周光彩、吳彩鳳、翁德法、林國生、許得顯、王再興、鄭廖福、戴榮春、樊奇、蔡文基、魏成法、李安生、許求成、陳得三、邱浩源、辛朝春、陳宗發、許清玉、胡必章、翁清吉、余金鑾、王金標、鄭錦貴、林國良、劉文陞、李清瑞、余連太、洪順興、鄭廷泰、林興祥、陳有斗、洪紹科、陳茂朝、林向華、陳基、張登龍、陳起才、陳進旺、李炳文、遊高發、施建勳、盧鳳飛、紀騰飛、何廣春、邱陞龍、曾金城、陳錦銓、丁明耀、蔡國祥、陳隆福、顧得龍、高當引、吳得高、徐施興、姚瑞義、薛尊然、薛高陞、黃必定、陳得發、廖中桂、蔡三福、施得貴、鄭寶魁、林連清、陳得壽、黃禎祥、陳清高、林必鳳、張得春、林一桂、林得信、張步陞、林朝海,守兵楊盛興、張建生、薛得金、劉順法、李青芳、李彪、盧金法、宋坤、李鴻貴、鄭振安、龔日生、蔡傳生、許揚友、高進祥、張得生、吳友生、黃國材、歐得生、李定國、李得全、李維城、邱建邦、周鵬僯、許志保、孫得生、徐高爵、李得恩、楊均達、曾志成、洪成法、鄭神佑、錢友生、劉得勝、吳友吉、許吳成、李高太、陳清江、李進順、蔡永成、張朝安、李榮福、謝福、蔡仕生、周逢春、龔正春、張信標、陳元福、林西興、王青龍、陳得英、張福生、林建成、歐陽卿、吳鵬飛、王成元、林得明、許得春、黃萬金、陳成發、林清吉、王明山、劉保生、李元義、曾振生、洪振元、葉彩雲、陳瑞元、陳高陞、洪士發、何發生、曾國安、王窯、徐得標、周建平、賴佔魁、李彩、任金藩、廖學清、江得春、楊建春、李安邦、溫昌榮、薛榮波、林國安、劉得良一百七十五名,於同治元年在嘉義縣斗六並彰化縣大墩等處,先後打仗陣亡。
澎湖水師營陣亡戰兵林進國、吳一志、陳捷勝、梁德陞、陳國慶、吳成家、邱得清、劉日、朱旗、陳友德、陳文魁、林得樑、謝得陞、鄭有成、韓永壽、吳朝陞、王昌茂、方得陞、嚴得生、陳郭福、張朝玉、李明順、洪再興,守兵胡楊福、曾初發、林克成、蔡世哲、劉轉生、蔡成茂、黃其意、何漢忠、林得成、黃安國、麥福生、王有慶三十五名,同治元年在彰化縣白沙墩地方打仗陣亡。
戰兵林得良、潘憲章、魏得祿、施榮美、張黃清、林朝科、薛家春、高孟德、陳盛耀、廖福高、林江清、賴黃科、李振德、林陳蛟,守兵陳有才、林信發、邱連福、許必春十八名,於同治元年隨同前鎮臣林向榮在嘉義邦碑大營被溪水掩斃。
嘉義營陣亡戰兵陳朝寶、蕭文林、曾國忠、陳振陞、潘朝彪、李奪魁、嚴朝榮、李成輝、黃高輝、林俊顏、李元龍、黃鎮標、張進成、趙夢齡、黃耀金、陳開得、呂金福、朱清高、楊掄元、楊春生、張元隆、林得鳳、遊克忠、蔡捷元、王國標、洪春元、甘銘高、吳振江、范日陞、周元亮、呂金標、陳標、衷長興、蔡承封、梁振蛟、張雲彪、呂得龍、劉元成、張金彪、劉殿高、衷元高、鄒佔標、羅得春、林玉繹、方進標、林朝魁、彭照魁、孫世龍、陳建標、陳振標、周德興、林宗太、張士興、章士顏、李忠魁、陳金養、盧玉章、林得勝、王和照、黃佔魁、范初榮、楊日高、黃新傳、林得春、陳大魁、張得勝、黃夢魁、黃克忠、連高、徐賜標、魏希候、陳得全、吳金川、守兵林捷陞、葉得安、林成捷、陳時春、吳得標、沈聰明、許捷春、黃秀端、賴得勝、鄭漢良、戴國棟、黃祥斌、沈廷節、陳鵬飛、曾佔元、蔡慶雲、彭瑞桂、連捷魁、余登標、陳金勝、顧得標、劉元高、吳玉輝、吳蔡生、蘇錫金、張一海、張振芳、王振興、曾太得、王瑞珍、張國選、盧得福、方瑞標、劉文平、鍾明福、吳雲生、鄭安成、葉其福、盧耀南、羅明德、余永清、張日陞、鄭國成、黃定邦、劉金彪、賴鴻元、何殿元、衷佔魁、張仁德、江朝福、紀瑞芳、蕭興鳳、余連英、陳吉祥、吳得勝、謝金章、邱得陞、彭得清、史得春、張定邦、陳大聘、林長春、康捷元、李枝芳、吳成彪、李廷桂、陳明貴、林德陞、陳其祥、葉志雲、張金陞、林成標、蔡朝安、洪捷福、馮聖春、吳志陞、阮明陞、陳步階、陳登鳳、陳桂陞、葉捷高、莊永清、蔡東平、宋清輝、江養生、謝會東、張元盛、楊建標、蔡國興、洪成基、張捷魁、陳平輝、林勝輝、莊維新、許芳生、呂國璠、張長貴、連級陞、楊掄春、莊振生、林良明、陳捷魁、江忠清、張步雲、李春生、楊武、黃秀標、林達賢、林紀生一百八十二名,於同治元、二兩年在嘉義、斗六營盤及石榴班莊、溪底、大堀尾、鹿仔草、新港、二重溝等處先後打仗陳亡。
臺鎮北協陣亡戰兵林義路、蕭登高、陳添福、陳大貴、吳魁元、林兆元、鄭作福、袁復興,守兵陳耀龍、李陞魁、許化龍、葉春恩、謝順高十三名,同治三年攻勦北勢湳等處打仗陣亡。
南北路陣亡屯丁潘恭義、連乞生、張貴淑、邱仁貴、潘天願、潘得成、王水仔、張阮艮、邱建華、張阿乾、潘細苟、鍾細九、曾傳淑、邱阿傳、張天河、塗喜爹、廖阿生、徐阿郎、林阿靈、潘福才、陳知母、林阿三、曾新桃、潘昂苟、潘阿哮、張阿四、潘開和、潘仙桃、潘山牛、潘成仔、陳丙郎、潘阿椪、潘正宗、潘卻生、潘阿苟、楊辭二、曾阿鼎、潘添仔、潘春仔、潘莪仔、王兩榜、潘媽生、潘福壽、陳老、蘇定仔、賴漏、潘添、陳才、楊水生、潘陞枝、潘景生、潘山來、潘貴仔、潘新丁、劉阿新、潘祥、潘仙助、潘有呈、潘阿的、張阿見、潘仁仔、潘文、溫天生、潘紅生、盧阿水、潘時、謝長、陳其才、楊教化、潘金聲、潘涼仔、吳一壽、邱英生、林華妹、潘為仔、潘生有、林添福、林頭仔、潘登龍、潘桂仔、潘慶仔、潘細仔、潘傳來、劉阿金、潘守、潘美仔、潘天來、潘阿載、潘眉仔、潘列仔、吳阿番、潘阿來、潘添阿、潘新旺、潘春仔、潘牛仔、潘有生、潘治仔、潘忠仔、潘東僯、潘阿先、潘王仔、潘克山、潘阿僯、潘清水、潘阿治、潘進、潘雁、潘萬成、潘莫、潘萬掌、潘定、潘阿支、潘清河、潘春池、潘春水、潘廷全、潘廷瑞、潘金、潘福、潘福香、潘大吉、潘金法、潘得勝、潘平治、潘有成、潘喜、潘文賢、潘心正、潘金寶、潘敬、潘天福、侯天錦、王有得、潘元壽、潘方仔、潘金生、潘茂生、潘能春、潘阿望、潘英、潘吁卓、潘元生、潘阿生、潘金元、潘小阮、潘阿朋、潘順、王振榮、林老守、李連、潘阿科、潘雹、潘丙、潘田、陳老順、邱碰獅、黃阿雲、鄧開元、張侯、魏春風、潘烏、潘慶、張阿雹、陳阿五、潘惡、鍾得利、吳春進、黎阿番、潘有仔、潘生仔、潘添生、潘術傳、潘忠來、潘長成、潘友春、潘旺生、潘保生、潘全仔、潘連仔、潘阿保、潘機仔、王雹、潘發、潘乞來、潘文章、潘成力、潘天和、潘天元、鍾捷三、劉賢盛、潘九生、潘紅哦、劉德元、王登仔、潘圭仔、潘阿清、潘清仔、潘陞仔、潘海生、潘振成、潘青雲、潘添壽、潘能元、潘通櫃、潘復、潘勝賢、潘牲仔、潘清春、潘金順、潘能仔、潘老生、潘路生、劉阿福、潘金來、潘添丁、潘世英、潘諒仔、潘望仔、李謝桃、潘阿是、潘再生、潘永成、潘傳仔、潘大和、潘能江、潘光烈、潘興仔、潘斗生、潘溪、潘雙仔、潘卻市、潘蕊、潘得、潘阿成、王飛龍、潘國、潘福貴、潘烏柳、潘卻、潘登、潘紅、潘阿順、潘傳、徐盡、陳竣、王港陣、徐超、胡阿烏、潘添陞、潘得陞、潘驚生、潘福春、潘媽力、潘九王、劉林敦、機勝密、戴添付、羅咋哦、戴文為、莊頭、歐貴、羅戇知、機推老、戴皆、武禮港、海司奪、龜劉武荖、龜乳抵不仔老、翁此蘭、那眉客人、八寶仔、流鎚仔、大箍小荖(?)二百七十五名,於同治元、二兩年在嘉義縣斗六、彰化縣水裡港等處,先後打仗陣亡。
傷亡屯丁蘇雹、劉如玉、蘇樹、吳杏仁、李清玉、穆文元、標密、潘來八名,於同治元年。在嘉義縣斗六等處,打仗受傷身死。
嘉義縣防勦打仗陣亡義首林秉心、林孝成、王金元(即王庵)、許國輝、林永成、李秉忠、黃騰茂、林西輝、史忠九名。該義首等或招集民團來縣解圍,或解運糧米進城接濟。或隨軍進勦,往救斗六。途次遇賊,接仗身亡。
壯勇王無報、徐二、劉精、黃贊、張淵、王添、潘黨、黃祿、王漢水、余壬辰、潘締、羅木、施薯、陳水池、蘇七、吳戇虎、林得友、張九、陳英、吳生、劉龍、李翔、陳音、羅加、駱榮、陳當、蔡乞、張標、王忠、洪泰、陳阿屘、張真、江獅、謝昔、吳查某、黃甫、黃萍、柳厥、柳闊嘴、王氆、林夥、卓枋、林容、王燦、林知母、黃知高、楊吽遊、金和、廖分、林義、洪在、林雪、廖心燈、謝力、吳春、羅五音、黃小萍、李決、郭瑞慶、劉泉、劉阿燦、許江、許哮、許琛、許尚、許眼、薛辛勞、蘇陞、蔡烏棕、洪趖、邵文、楊守、王厚、許賦、蔡才、許玉印、許憨、陳運、陳秋、蘇貞、蘇烏獅、許會貴、鄭蔭、周撓、許好、邵習、王赤、向瞈、蔡般、王友朋、蔡棕、蔡錢、洪厚、許軍、蔡彤、蔡念、王得成、楊埔、蔡套、鄭比、白響、許陞、蔡貓、許知、蔡臭頭、賴老深、許約、李方、黃水深、郭永貴、郭茶某、郭文理、鄭乞、葉箍、施乞食、洪戇騷、洪玉串、李順利、張赤、林田、吳添子、黃海、黃經、黃歸、黃歹、陳士、顏福、鐘萬、江生、葉長恩、何添定、陳芋、林武、劉惡、黃華、沈化龍、趙尤、顏察、陳查畝、涂丁、賴日、賴草、吳愛、林塗、陳明智、林如、林群、廖惡、謝寬、黃卯、許大自、張欽、方皆、陳新力、張海、林鑒、黃豬哥、劉懙、張大鼻、黃喜、蘇宇、李武、吳老回、楊質、張噲、張木、楊天來、邱猛、劉崁、黃牛、姚劉、林降、盧為、林斷、林直、馬無牙、蔡日黎、陳臨、陳華、王炎、羅網、陳彭、黃進、陳宜、陳光坪、馬德元、陳螺、林天樓、陳擄、黃正、陳老營、許礢、陳漢、羅累、周乙、王串、陳老隨、陳庵戇、蔡建、陳振、吳鮭、馬尚恭、李尤、陳選、許利、翁芋、翁木、宋月、林進、周印、陳武、郭謹、郭水連二百十三名,於同治元、二、三、四年等先後守城、攻莊以及勦辦逆首嚴辦二重溝、呂梓逆巢,打仗陣亡。
彰化縣城陷被害家丁黃彬、林義、張緩、沈榮、程萃、鄭貴、馬義、侯福、陳定、許榮、陳喜、遊盛十二名,因城破,被執,罵賊不屈遇害。
義首陳傳成、陳傳平、陳傳祥、陳傳砂、林嬰、吳清白、吳清興、林朝禮、林金禮、劉德輝、李嘉禾、李保軍、吳登波、洪三統、洪火剪、洪火蔭、葉涵、楊鳳儀十八名,義首陳傳成等十三名,率團助戰,打仗陣亡。洪三統等五名,因幫官殺賊,挾恨被擄遇害。
壯勇張文古、何三、張必用、張高、賴玉麟、賴清河、賴傳、賴三順、黃老瓔、賴火、賴金水、黃琳、黃為、徐英、吳委、張益、張炎、胡尾、柯為殿、陳坐、黃豹、黃順、鄭鹽、黃戇、施添旺、施口、章酷、李亨、何孝道、鄭別、許肇基、楊爐、陳成、楊灶、林庚寅、蔡天來、謝德、謝扶玉、王溜、鄭獅、林豬、陳樹、陳南、楊科、楊秋、楊尊、李歹、黃烏九、林筆、張烏思、廖必、吳九、林思、王意、王沛、黃種、邵未、李義、李塗辛、程陳遞、李滿、李性、周傳、謝撼、黃勝章、王定、梁占梅、梁咸、吳友、顧善、盧偷、蔡品、施瞻、蔡懙、蔡鐸、王玉、楊璠婆、楊務、林風、陳成、馮平、張清道、李金盤、蕭俊、高生、李盤、張道、陳諒、陳利、李查畝、陳佛、蘇笑、陳永、陳金城、李桃、許開謨、楊寶、楊茄東、徐由、陳助、劉顏、劉曾、賴順德、李文燦、李業、李郡、李石、李兜、李山、許鄰、江和尚、杜灶、吳猴、黃諭、李慈、李情、許王、李坎、吳雖、賴岳、李敏、唐必、柯吉、蔡塗、李世、陳春、趙端明、林東、洪候、張記、柯度、鄭別、花白秋、林戇長、花旺、李有用、周戇俊、呂秀林、田黃雹、吳成、吳擾、張由、王賓、鄭戇由、謝花、陳郊、陳祥、黃天賜、張來、王淡、林論、劉遁、陳暗光、陳福來、莊祥、黃芳、黃矮、遊豔、陳扁、謝陞、謝居、蕭旺、謝汪、陳老七、陳廷李、劉進興、莊秋水、莊清、王精、莊拗、簡降麟、黃車、施添、鄭璋慈、陳蔡、丁通、高山、林承發、呂恭、彭田、卓蚶、莊筭、邢令、林潤、許戇、顏詩、陳萬金、黃老能、黃龜精、顧來、謝烏面、蔡柔、廖華、黃正察、許化龍、黃邁、翁智、黃舟、洪田、賴天俊、王尚、遊扼、黃棟、徐格、楊奴、楊看、楊別、楊然、蔡丙、柯廣、胡訓、曾魁、高基、戴泉、洪虧、楊枉、何班、楊喜、張顯、吳梓、林爽、楊連、廖丙、蔡綱、楊籃、楊響、洪盛、楊同治、楊其如、楊慶、鄭蛋、胡買、徐錫、洪弱、楊港、楊華、楊開、楊清池、楊轍、陳遷、楊梅、楊天晟、顏添、許戇雲、葉牛、張定、張順、洪壇、孫談、陳勇元、顏鑾、王添、周海、蘇天機、林居、王睦、陳蘇獻、林壽、卓恭、許智、黃遠、鄭王、潘知、楊取、李求、李昌、李改、李周、楊恭、阮子、陳雨、柯平、洪詔、蔡約、高法、李海、李治、王鰍、林知、林庇、林熊、施弼、吳批、謝長音、徐受、徐九、謝景、楊坎、楊英、楊頂、康石盤、洪惟、楊約、戴英、張正、楊阿晟、楊廣、楊番、楊秉、楊吻、楊茄苳、楊晟、廖馬、蔡寶、林照、徐淺、楊飽、何葵、洪成、李在、蔡瓊、陳武、陸吳姻、蔡淵、莊炳、邱長、陳扶、唐元、陳塗、陳吟、友田、謝從、陳賣油、蔡雨、鄭團、張文生、陳富、吳枋、陳貓義、周烏、張妹、林潛、林老、陳泉、楊乞食、利阿三、林賜福、王賽、阮超、黃論、李敏省、王開然、黃崙、黃拘精、顧雷、翁見智、蘇阿三、劉螺、黃周、黃莊仙、陳印川、吳明、李兜、林實留、曾志言、卓揀、黃布、楊麟、周突、劉俊、王眠、王泉、卓受、王林、柯保、柯獅、柯成、蘇行、蘇盈、卓路、陳興、江德生、蕭俊、謝佑、李有、李地、許成、許法、王頭、王起、黃水、黃尚、陳喜、陳鵠、施頭、王清、林著、楊案、楊金、蔡石頭、楊勝、江文、陳亮、劉顏紹、莊實、李興、邱仔、陳務、蕭條、張春和、羅福澤、詹阿才、黃惡古、詹天生、謝運古、郭阿才、巫進、黃阿房、羅石秀、陳統生、涂氾、管阿古、楊番婆、陳永華四百十七名,於同治元、二、三、四等年,在北斗海豐崙及番婆莊、大埔心、北勢湳等處,先後打仗陣亡。
臺郡籌防局陣亡壯勇黃振元、黃五賽、唐恐、唐振、顏富、黃香、黃大、黃論、許天來、林烈、王位、劉武、曾清順、林圭成、許番、陳璋、林發、林矮、顏文生、黃古人、陳韜、連祿、蘇知、張後、馬鳳、林吉、黃招、鄭歹九、潘吉、林昆、林鳳、王沅、呂頭、劉令、盧桂、施和、吳得然、江琴、蔡條智、蔡印、曹天、張奈、彭添、李二、李合、戴石器、曾來春、范祥、陸德裕、鄭矮王、黃建、余至、黃包、蘇慶、蘇順友、郭猛、陳立、邱容、文矮、胡戇、陳襲、余鐵、張傑、余抱弟、余經、余面、林會、余忠、林雙玉、潘意、余色、鄭紅、余撥、周拋、余猛、許照、張田、林強、郭子厚七十九名,於同治元、二兩年,派往臺、嘉、鳳各莊巡哨及護解兵餉,中途遇賊打仗陣亡。
酌留緝匪陣亡親勇林篇、李淵、鄭王、洪志、陳老、徐阿申、曾海、曾石、徐豬、徐友、張山、林大鼻、尤其生、陳制勝、林毯、李順、王乞食、洪悔、林金生、吳景、王基、柯目獅、張華、黃勉、朱詹、謝益、林大、陳國、曾圖二十九名,於同治三年十月間攻勦北勢湳逆首洪欉賊巢,先後打仗陣亡。
受傷身死親勇施凌、楊榮、郭紅、林發、蔡江、施軒、林富、陳皮、林外、林藏、李根、蔡炎、葵信、曾松、簡雄、何合、洪明、陳遣十八名,於同治三年十月間攻勦北勢湳洪欉賊巢,打仗受傷身死,理合登明。
戴逆案殉難員弁籍貫可查者七名。
臺協中營外委孫朝宗(廣東潮州府南澳廳人,同治元年九月十七日在斗六陣亡)。
臺協右營額外許祥光(同治元年九月十七日在斗六陣亡)。
水師候補千總鄭添祿(臺灣府臺灣縣人,同治元年九月十七日在斗六陣亡)。
臺協左營千總趙基英(漳州府紹安縣人,同治元年三月間隨軍勦賊,沿途接戰,積勞病故)。
臺協中營把總李朝華(臺灣府彰化縣人,同治元年三月間勦賊受傷,積勞病故)。
臺協左營把總林朝來(泉州府同安縣人,同治元年四月間隨攻悍賊林戇晟,積勞病故)。
臺協中營外委鄭朝龍(福州府閩縣人,同治元年四月間勦賊受傷,積勞病故)。
以上七名,已見「治臺必告錄」。但籍貫未祥,錄此以補其缺。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六日,盡先補用知府即補同知直隸州臺灣府臺灣縣前署嘉義縣知縣白鸞卿,為據情請核轉事。案據嘉義縣嘉安局紳士陳熙年、賴時輝、魏化龍、黃大章、高得宜、職員陳鴻瀛、許書馨、黃瓊華、王秉筠、陳琨、王景雲、武舉張琮烈、林邦基、歲貢生蔡凌霄、陳登雲、林春培、許清玉、廩生黃搏九、林菁華、張琮華、蔡行芳、陳夢黎、周神峰、黃朝恩、張慎儀、林啟東、生員陳景昌、黃達瓊、黃汝修、賴世英、賴世良、柯長榮、陳祖祺、陳汝潘、黃朝禎、林菁英、許龍章、陳春萱、高得榮、魏秉淵、魏汝錫、總理張雅南、張青雲、李萬陞、黃秉維、許朝章、許朋壽、陳國舟、陳朝鳳、紀茂興、商鋪藥郊金合興、雜貨郊金和利、福員郊金福興、布郊金順利、糖郊李勝興、■〈竹上敢下〉郊金長順、茶郊潘振源、油郊金長盛、紙郊金捷順等,以奉旨議恤,未蒙部覆,僉懇轉詳,請建祠祀以慰忠魂等事。稟稱:竊嘉邑原名諸羅,乾隆年間,林逆滋事,圍困城池,民皆效命,死守危城,後至米盡糧空,析骸易子,終存忠義之心,以待援師。荷蒙皇恩寵錫,賜名嘉義,以為旌表,而志不朽。是誠一字榮褒,甚於華袞也。厥後雖有小丑跳梁,旋撲旋滅,其最甚者,莫如同治元、二兩年彰邑戴逆之變。遍地賊氛,全臺震動。嘉邑為中權扼要之區,兩次被圍,歷時八月。嘉以矢絕援窮,即人力之莫措,兼之地震堞頹,復糧餉乏罄空。當此時也,勢如壘卵,合城十六境,心存忠義,議設聯議局,誓以死守。富者損資,貧者出力,日則縋城擊賊,夜則登埤守禦。雖至枵腹絕食,猶復負戟從軍。嗟彼境民潘締等,或被殺殞命,或中槍身亡,蕩平後經將陣亡各勇姓名造冊,僉懇轉祥請獎,已蒙前鎮憲曾、道憲丁於同治五年三月十九日會奏,八月十九日內閣奉上諭,陣亡義首義勇等交部從優議恤,欽此,等因。仰見皇恩浩蕩,第延今多年,未奉部覆。伏思朝廷盛典,無不破格恩施,不蒙詳請優恤於死事地方,由紳民公同捐建義民祠,春秋祭祀,何以慰忠魂於地下、昭激勸於將來?茲欽差大臣渡臺巡閱,辦理海防,用特造具各勇姓名清冊,瀝情稟懇,伏乞就近轉詳,咨請建寺祭祀等情,計稟送清冊到縣。據此,查該紳士等稟送陣亡各勇名冊,卑職前署嘉義縣任內均有報案可稽。茲據稟前情,理合備文詳請憲臺察核,俯賜轉詳,咨請建祠祭祀,以順輿情,實為公便。除詳欽差大臣、幫辦大臣,為此備由另文同申,伏乞照詳施行,須至申者。
計詳送清冊壹本。
臺灣府臺灣縣前署嘉義縣謹將嘉邑城內聯義局選送同治元、二兩年團聯義民出城與賊打仗陣亡及大目根堡等義民先後救城陣亡各姓名,理合彙造清冊,呈送察核,須至冊者。
今開
嘉義城內義民出城擊賊陣亡各姓名與林聿成等四十一名,均於光緒二年建祠於嘉義城之明倫堂。
潘締(係西安境壯丁,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三日打仗陣亡)。
王漢水(係北門境壯丁,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三日打仗陣亡)。
黃祿(係東安境壯丁,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三日打仗陣亡)。
余壬辰(係局中精勇,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三日打仗陣亡)。
羅木(係東安境壯丁,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八日打仗陣亡)。
施薯(係元帥廟境壯丁,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八日打仗陣亡)。
陳水池(係局中精勇,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八日打仗陣亡)。
蘇七(係蘭井境壯丁,同治元年十一月十九日打仗陣亡)。
吳戇虎(係仁武境壯丁,同治元年十一月十九日打仗陣亡)。
林得友(係局中精勇,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打仗陣亡)。
陳英(係北門境壯丁,同治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打仗陣亡)。
張九(係局中精勇,同治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打仗陣亡)。
王添(係總爺街壯丁,同治二年正月初十日打仗陣亡)。
潘黨(係總爺街壯丁,同治二年正月初十日打仗陣亡)。
王無報(係藥長陳登俊壯丁,同治元年五月十五日焚燬賊巢受傷身亡)。
黃贊(係義首黃國藩義男,同治二年正月初十日打仗陣亡)。
陳明哲(係紳士陳熙年密囑謀集義勇,導引林鎮救城,事洩。同治元年六月初四日,被賊拏戮,罵賊不屈,慘遭異刑身死)。
莊民先後救城在途與賊打仗陣亡各姓名,均嘉義人。
義首、總理林聿成(住大目根堡鹿麻產街,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督同義民解運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黃知高(住打貓堡甘蔗藔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黃甫(住大目根堡坂舊社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駱枋(住大目根堡仔壟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月,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林伙(住大目根堡無水壟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游金和(住大目根堡山仔頂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廖分(住大目根堡內埔山仔頂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柳昔(住大目根堡舊社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吳查某(住大目根堡舊社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陳燦(住大目根堡灣橋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楊吽(住打貓堡詔安藔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王氆(住大目根堡內埔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江獅(住大目根堡舊社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黃萍(住大目根堡內埔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吳春(住大目根堡樟樹坪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張真(住大目根堡大湖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柳厥(住大目根堡內埔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林客(住大目根堡白圯藔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柳闊嘴(住大目根堡內埔仔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羅五音(住大目根堡無底潭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陳阿屘(住打貓堡詔安藔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林知母(不知住處,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此據治臺必告錄補)。
林義
林在
林雪
劉泉(以上林義等四名,同治二年二月間,隨同總理林維銘、義首林大約、林榮貴等,救城打仗陣亡)。
以上城鄉各勇陣亡四十四名。
查以上四十一名,已見治臺必告錄請卹清單,惟駱枋、柳昔、陳燦三名未載,應補入,均嘉義人。
光緒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陞用知府、本任雲霄同知、署理臺灣府嘉義縣知縣雷其達,為據情詳報事。本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准儒學移開:光緒元年九月二十四日,准前縣移開:蒙前府札開:光緒元年六月初二日,蒙憲臺札開:光緒元年五月十九日,准藩憲咨開:奉巡撫部院王憲行光緒元年三月初五日,准禮部咨祠祭司案呈內閣抄出沈片奏:同治元年彰化戴逆之亂,全臺震動,嘉邑兩次被圍,官民誓以守死。時有義民潘締等四十四名,力戰捐軀,並有打仗陣亡文武員弁潘恭贊等案,於同治五年一並開單具奏請卹在案。
伏查陣亡文武員弁及兵丁義民人等,例准入祀昭忠祠。嘉邑未有祠宇,毅魄無依,懇請建祠以慰忠魂等情。於光緒元年正月初十日,軍機大臣奉旨著照所請,該部知道。欽此。欽遵。到部。相應移咨福建巡撫部院遵照辦理可也。等因,到院。行司即便移行遵照並移善後局查照,毋遲。等因,奉此。令就移知札府飭縣欽遵辦理,毋延,此札,等因。蒙此。查同治元年間,戴逆倡亂,嘉邑兩次被圍,官民誓以死守。時有義民潘締等四十四名,力戰捐軀,奉准建祠,敝學立即傳集紳士陳熙年、賴時輝、蔡行芳、黃達瓊、王秉筠、高得宜、陳焜、魏秉淵、潘君壽、陳獻章、李錦春、陳登俊等捐資議建,擇於本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興工,建立忠義祠在明倫堂之右,備移查照,等由,准此。並據本城紳士陳熙年、賴時輝、蔡行芳、黃達瓊、王秉筠、高得宜、陳焜、魏秉淵、潘君壽、陳獻章、李錦春、陳登俊等僉稟:議就城內明倫堂之右,建立忠義祠,定於本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啟土興工,所用經費,由紳商士庶公捐辦理,等情前來。
查同治元年,彰屬戴逆倡亂,該義民潘締等四十四名,力戰捐軀,另有陣亡文武員弁,均已奉准議卹入祠,應准遵辦。茲准前由,並據前情,理合具文詳請憲臺察核,除詳撫憲外,為此備由呈乞照詳施行,須至書冊者。
謹將續查澎湖廳志所載戴逆案陣亡員弁兵勇開列清單。
吳忠發、黃得貴、孫廣才。
以上三名俱官昭武都尉,籍貫未詳。
黃吉彩、鄭文鳳、劉得春、羅生、呂太平、黃金山、邵光明、林玉水、洪玉員、吳金貴、許興春、黃有盛、黃文興、王壽生、陳青元、林得清、林大生、黃得奇、洪興旺、許發生、張平生、陳漢和、陳開恩、黃晉勝、陳興山、鍾以仁、林要成、陳連陞、劉興國、林安國、趙廷華、蘇平喜、劉福慶、徐紀雲、余良興、陳保福、傅永生、蘇雲良、陳裕得、陳正春、黃熙溥、黃金進、邱必明。
以上水提標兵勇共四十三名。
施崇美、葉安國、陳成耀、林春金、陳玉明、洪國成、林飛鵬、林長發、許得明、林朝棟、詹得太、高成超、周有鼎、陳諸金、陳金爵、李聖成、俞康成、黃鵬香、王猷鼎、洪國富、張大元、游光貴、陳文興、李子洛、薛孝長、顏有春、林龍香、林子增、郭得陞、林春高、陳逢恩、吳振聲、何成龍、魏有照、林自海、周天祐、林興進、李彥信、林祥高、林向春、洪爵慶、林章發、鄭宗典、盧宗純、丁新春、洪有清、陳君釗、王立暉、林國貞、林安蘭、李鴻祥、陳春良、陳得龍、王湍芳、林利寶、林定遠、周陳福、李有貴、高孟登、潘得清、王慶義、王朝用、林本才、陳慶發、林得順、林殿發、林鳳陞、陳孝德、陳榮華、楊仕得、葉錦寶、洪得富、劉長發、黃世貴、陳增興。
以上海壇標兵勇共七十五名。
張朝主、林江春、洪進城、沈成章、陳高科、阮國章、沈逢科、王大全、詹得高、楊得光、藍揚順、柳國標、謝朝科、柳國春、沈發興、曹李義、傅廷柱、蔡逢春、黃得成、吳陳貴、劉清鎔、林廷和、林福耀、林國全、劉成發、楊鄭生、張游科、丁吳成、楊廷傑、黃進順、蔡振太、李廷恩、童受福、陳梁高。
以上南澳標兵勇共三十四名。
施錦標、洪建功、陳立炎、李得盛。
以上烽火營兵丁共四名。
鄞明輝、翁朝貴、林振美、林福太、陳邦傑、湯禎英、劉平英、劉為政、潘明良、曾登科、李淑明、曾邦惠、李得金、陳河、黃振聲、邱日生、林有德、劉承熾、顏炳泰、謝陳明、林朝高、楊煥新、陳成安、賴有章、葉青標、曾成玉、洪青龍、葉當春、陳聲勇、盧進勝、李得成、陳國安、李泉、梁有科。
以上銅山營兵丁共三十四名。
鄭紹安(閩安標兵丁一名)。
陳四、馮貴勝、蕭美、梁蘇、黃有德、何二、梁安興、馮一、陳二、李義福、彭二、周榮昌、郭貢、廖召、譚玉章、李炳、黃有、余成昭、王三、梁九、何阿娣、方邦、莊巨元、文澤、陳定邦、李行、黃義、蘇七勝、梁志高、谷仁、馮就。
以上義勇營兵丁共三十一名。
合共員弁兵勇共二百二十五名。
●自序
光緒十三年,臺灣巡撫劉銘傳令臺灣一律清丈,以一條鞭辦法,名為地丁。彰化管轄十三堡,清丈一齊起手。其委員、司辦多未曉算法,隨丈隨算,間有舛錯,且不辨土宜。若者厥田惟上上,若者厥田惟下下,亦隨意填寫則數,至於山頂無水之園、海濱沙瘠之地,田惟分上、中、下三則,園則視田之上、中、下各降二成,每甲各納丈費二元。是以謠言四起,激成變端。迨至事平,知府程起鶚初履臺篆,見丈數、等則多未妥,德功請更正。程公命德功稟請劉帥銘傳。德功抄臺南詹山保海濱一帶下沙則園每甲或納銀三錢三分、或納銀四錢四分、海濱瘠田每甲納銀八錢;厥後命程公查核,如請准行,於是民困稍紓。
光緒十九年,全臺修通誌。知府陳文騄舉德功釆訪,擬撰施九緞一案。時署中案卷皆存,瞭如指掌。其人、其事,皆耳聞而目見。是以綱舉目張,紀月編年,書官記氏皆燦若列眉。惟九緞明系圍城三日,罪同叛逆,欲大書特書反字,何以成信史。又系清丈激成變端,若不曲筆,如公論何?此中詞語,頗費躊躇。故起筆大書圍城,繼以索焚丈單,明其非故作不軌也。即起施九緞於九泉而問之,亦所甘心焉。此案經送臺灣府陳公文騄並修誌局總纂諸公,均蒙許可,故錄其由以序於左。
光緒十九年十二月,立軒吳德功自序。
一、前彰化縣俞炳焜批云:筆意周詳,可稱公允,候送通誌局提調官轉送。贈筆資金三十圓。
一、前翰林院掌教庶吉士國史館協修通誌局提調實授臺灣府陳文焜批云:提綱斟酌得宜,餘亦簡淨,候轉詳通誌局存案。
●施案紀略
彰化立軒吳德功稿
光緒十有四年戊子秋九月己酉朔,施九縀圍彰化縣城,索焚丈單。
九緞,彰之二林上堡浸水莊人,耕作營生,家頗饒,性獃戇,信鬼神,常仗劍破額作乩童狀。先是,丙戌年,臺灣巡撫劉銘傳奏請臺灣一律清丈,以一條鞭辦理。彰化縣蔡麟祥率巡檢黃文瀚、吳雲孫等,先從橋仔頭起手,大約每甲田止長加一,隨丈隨算,若有錯誤者改之。民無怨色。
嗣李嘉棠接篆,上游催迫,盡變舊章,各保派員清丈,不先計田之肥瘠,任意填寫。一年之間,盡行丈完。催各保向領丈單,每甲丈費銀貳元。計彰邑原賦額三萬有奇,至是清丈,當未改則之初,約有二十餘萬,眾委員在縣署西花廳分給丈單,領者寥寥。時西門街民家有雞雌化為雄,謠言頗起。嘉義亦催迫丈單,民間騷動。會盟糾眾管領。武毅右營提督軍門統領朱煥明(安徽人),本駐彰邑,劉爵撫檄往嘉義彈壓,另撥棟營副帶林超拔(霧峰人)駐守彰城。朱煥明帶勇到嘉,焚燬莊社,趕散餘黨。有李盤同餘眾入彰屬,住胡仔內楊中成家中。時彰邑迫領丈單,承領者無多。至於二林、馬芝一帶,或居海濱,或界溪邊,沙埋土瘠,承領更少。邑令李嘉棠見嘉義縣羅建常收繳丈費起色,為上游優擢。因此,倍加操切。戊子八月,將稟准在案正法之犯林武、林蕃薯二名帶往北斗西螺兩處釘死。又將未詳辨之簡燦,捏報病故,帶到鹿港大橋,依樣釘死。將以示威。傳者誤指簡燦為在押之許貓振,所以伊弟許得龍謀奪,不對,遂乘間入街,擁搶鹽館。從者有湖仔內揚中成、番薯莊施慶並餘匪二百餘名。李令回彰聞報,出港往勘。許得龍、施慶等糾眾在大路仗截。李嘉棠在鹿港遊擊鄭榮(紹興人)署中,請鹿紳為導,即刻由小路回邑。施家珍以一時召勇不及,取恨自此起。是日,戊子八月二十八日也。二十九日,有人入城,分黃布為號。初一日,施九緞身立神轎後,如迎神乩童,率楊中成、許得龍、施慶、李盤等,並餘匪數百,以索焚丈單為名,旗書官激民變,下令不准搶劫人家財物。西門外六莊總理王煥,出派點心餉眾。駐紮南瑤宮至日晡,不期而臨城下者數千人。登城一望,漫山遍野,草木皆兵。自晨至午,連打電音數十次。旋電桿盡行斫斷。李嘉棠在城中布置周密,分發兵勇,率都司葉承輝、棟字營副帶林超拔、都司洪磐安(北投人)分守城上。其清丈諸委員、知縣龍贊崗、縣丞林錫圭、都司劉韶華亦勵兵淬劍,上城防守。並札飭各保紳董,每保召勇二百名。時倉猝驚惶,將二百寫作二名。兼以道路不通,各保驚疑,無人入援。鹿港遊擊鄭榮只數十名兵,把守土城,街中紳商連結,僅能自保,不得進城入援。
蔡香鄰先生曰:刑罰者,所以儆民,豈以示威乎?是以禹下車而泣罪,湯解網以施仁,刑苟當其罪,民雖死而不怨,若處以非刑,俾以慘死,道路且為之側目,況為其兄弟之親乎?時地方因清賦迫切,謠言四起。李君作宰,操守亦無可訾議,惟此一節,欲殺人以示威,適以激成變端耳。此李令之所以為李令也。
初二日庚戌,管領武毅右營提督軍門朱煥明,在嘉義縣聞變,回援彰化,途間力戰死之。
初二日,圍城愈急,所徵兵勇,亦皆不至。朱煥明在嘉義聞報,星夜趕回。至東螺北斗街,紳董咸告以人情洶洶,途中恐有阻礙。朱煥明義氣凜然,兼以家屬亦在重圍中,遂急趕回。是日,自嘉義拔隊,行至大埔心,便有匪類尾其後,沿途截殺,營勇死者十餘人,槍子俱竭。朱煥明又復奮勇奪路,手刃十餘人,奔至口莊竹巷尾。時,施九緞紮住南瑤宮,即擁眾迎殺。在水流觀音廟橋頭殉難。其馬被李椪奪去,餘勇奔散入城。
論曰:朱煥明駐軍彰化,禮賢下士,有名將風。平日約束兵勇嚴肅,此次往嘉義防堵,聞變趕回,雖人告以道路難行,不顧成敗利鈍,急救彰城,沿途遇敵截殺,收合餘燼,拼命轉戰,卒與勇丁十餘人同遭其害。嗚呼!烈哉!厥後奉旨賜建專祠。禮云:有功於社稷者則祀之。德功奉陳公文騄,就西門忠烈祠舊址而建祠焉,亦可慰朱公之忠魂矣。同殉難者陳鳴魁、陳明良、王得勝、李海山、李太和、蕭云華。
初三日辛亥,彰化縣李嘉棠,請彰化縣教諭周長庚暨局紳貢生吳景韓、舊總理吳維邦、蔣攀龍縋城出諭解圍。
初三日,城內聞朱煥明遇害,城圍愈急。邑令李嘉棠請教官周長庚暨局紳吳景韓、總理蔣攀龍、吳維邦等,至平和厝開導解圍。王煥等以施九緞必欲焚燒丈單始肯。是役也,教官幾罹不測,後得率同回城,人皆服其膽智。然途中銃子已如雨下。李嘉棠初尚猶豫不決,旋備焚丈單告示發貼,以為緩兵之計。
論曰:周公長庚(字莘仲,福州舉人)善四六文,工詩,勇於為義,城被圍三日,援兵未到,周公膽略過人,激昂慷慨,直與族兄貢生吳景韓(彰化人)等縋城說和,佯許焚丈單,暫緩攻城。施九緞不敢加害,亦平時之德望入人深也。
初四日壬子,彰化縣李嘉棠開綏豐倉,發米給付貧民。
初四日,城內油米告竭,恐索食生變,李嘉棠飭籌安局紳,將游手丁壯半收作義勇、半縋出城外,其餘老幼乏食,即開綏豐倉給米,城中得恃不恐。
論曰:甚矣!義倉之有益於地方也。際此城中糧米告匱、飢民乏食,必至生變,李嘉棠開倉發賑,收丁壯作義勇,給以銀米,散無賴出城外,誠為守城妙策。其有濟變之才歟!
初五日癸丑,北門外匪黨迫城,彰化縣李嘉棠、棟軍副帶林超拔、中軍葉永輝,督勇力禦之。
是日細雨連宵,秋風瑟瑟,磷火夜青,雉堞間風高火滅,對面不見人影,危在呼吸。城外竹梯數十張,直迫城垣。林超拔、葉永輝親督勇丁,李嘉棠徹夜巡守,達旦不寐,親身上城防禦,眾始卻退。
論曰:李嘉棠見城中危急,外援不到,親持令箭上城,日夜防守,衣不解帶七日。林超拔善督壯士,鎗發皆中,守禦數日,無少疏懈。葉永輝亦率兵堵禦,城賴以不破。不然,地方不堪設想矣!
初七日乙卯,統領棟字營記名道林朝棟乘夜赴彰解圍。
初六日,風雨交加,帶械露宿,聞有焚化丈單之議,兼以脯資已竭,眾無戰志。是夜,林朝棟至田中央調撥兵勇,三更進飯,五鼓帶同從九林福濬、縣丞林文榮募土勇八百名,分紮市仔尾,乘勢帶同副將余保元、衛隊把總林青雲,偃旗息鼓,一擁登陴。斬首一十七級。林超拔聞號,亦於城上夾擊,順勢奪八卦山。李嘉棠亦率洪磐安土勇奪回南瑤宮番社,各匪如鳥獸散,盡奔西門而去,退住平和厝王煥莊中。彰化圍解。
十一日,記名道林朝棟督縣丞林文榮等克復平和厝等莊。
是日,李嘉棠、葉永輝駐守城內,林朝棟督帶出城攻勦,先派都司洪磐安及練首李定邦等各率練勇分勦南路湳尾、大岸頭、瓦窯等莊。知縣龍贊崗率帶粵勇,分勦中路頂崙仔、平等莊。北路磚仔窯及中路平和厝兩莊,以林文榮帶領練勇攻取。已革甘肅知縣張紀南隨同林青雲(田中央人)帶隊策應。以林福濬帶領棟字前營攻取中路,由三塊厝等莊至平和厝。文童林朝瑞,隨同林超拔帶隊策應。匪眾屯駐平和厝,出圍接仗,彈槍如雨。林朝棟督催林超拔向前包抄,並令余保元由後掩襲,環戰二時之久,陣斬三名,並先鋒鄭心丁一名,奪獲偽旗令。各黨棄莊奔潰,磚仔窯亦經林文榮、林青雲等同時攻破,並由各營乘勢連破竹圍二十一處,陣中斬首四十一級,生擒者八,隨時梟示。奪獲竹梯數十具,洋銀、藤牌及各項器械無算。我軍受傷十七名。餘眾盡奔浸水莊而去。林朝棟收軍回城,即日備文稟爵撫獲勝情由,請一面解散脅從,惟為首者偽號公道大王施戎緞、偽號大都督李達,罪在不赦,其脅從岡治。
論曰:林道朝棟(蔭堂,臺中阿罩霧人)自臺北聞變回援,人心惶惶,竹笠草履,微服改裝回霧峰,整頓兵勇。令林青雲、林文榮、林福濬等掩息旗鼓,一夜破敵,誠將軍天上飛來也。入城下令,戒兵勇不可妄殺一人,猶其用兵之善也。
十二日庚申,巡撫劉銘傳委臺東州吳本傑、福甯鎮曹志忠、藩司沈應奎往彰查激變情形。
是日,劉銘傳札開:彰化滋事,關係地方官激民變,委臺東州吳本杰往查辦,會同紳士解散,併發告示遍貼,並福甯鎮曹志忠,會同沈應奎查官激民變情形。
十三日辛酉,總兵竇如田、都司鄭有勤抵彰化城。
駐防雞壟總兵竇如田帶銘字三營、都司鄭有勤帶隘勇二營,於初七日至大甲。初八日到牛罵頭。勇丁與街眾鬧事,銃斃數人。莊民蔡訪率眾鳴鑼。竇勇退守牛罵頭山頂。紳士蔡占鰲(鰲頭人),接濟糧食,安排解散,蔡訪等於十三日解到彰化正法。
十四日,李嘉棠倡攻二十四莊,彰化縣教諭周長庚幕友凌雲止之。
十四日,各統領齊到。李嘉棠主攻二十四莊。是夜發令,三更造飯。浙人凌雲在幕,聞知二十四莊之冤,即向鄭有勤言曰:朱煥明一隊遇害,始自武西堡大埔心,沿途截殺,至燕霧下堡茄苳林,兵勇損傷,已過其半,游擊丁廣齡,死在其處,距二十四莊十餘里,至茄苳腳莊,始為二十四莊界。是殺官軍者,不獨二十四莊也。緣朱煥明斃在口莊尾耳,鄭遍告各位統領,始收兵符。教官周長庚、中軍葉永輝,代限至翌日酉刻,如二十四莊不入城領旗者,即聽其攻打。星夜差人著二十四莊紳董入城領旗。至酉刻無人至城。李嘉棠即迫向各統領傳令。三更造飯,四更起程,行兵分三路;眾議已定。葉永輝、周長庚到總局嗟嘆不已。言昨夜發令收回,今日無一人至,是空費此心矣。時德功在局中佐理事務,懇葉、周向各統領再限一天。星夜寫信泣告二十四莊趕行來邑。時,各隘口均已截斷,路中布蒺藜竹釘,人無來往。是晚,生員陳捷華、王贊成、白一聲、白玉音、總理沈大英等接功手書,即率十餘人由小路田洋而出,泥淖沒脛,鞋襪皆去。
是夜德功同眾人叩求周長庚、凌雲帶領諸人謁見各位統領跪求,李嘉棠限以棞送李椪等犯。
論曰:凌雲字雪汀,嘗遊幕於彰,與東門楊波舍有姻誼。曾白二十四莊之冤。雪汀轉告各統領止之。十四日,令南街人李安,急告二十四莊總董。時,各莊耆畏縮不敢前來。十五日,德功再差人泣告,始到城。若非陳捷華等出首叩求,各官軍一發,必玉石俱焚矣。
十五日癸亥,全臺營務處沈應奎、臺東州吳本杰、澎湖鎮吳宏洛,統領銘隘昌各軍抵彰,周長庚同吳德功向沈應奎請給發各莊義旗。
周長庚帶陳捷華等向沈應奎限捆送李椪等犯,給發義旗招安。是時,李嘉棠志在攻打,各莊觀望不敢來領旗。然線東西數十莊、貓羅三十五莊及東西螺,已由德功招各紳董同周長庚向沈應奎領旗招安,民心始定。先是,李嘉棠催領丈單,怪內山海口殷戶不向前,紳士不幫辦,及沈應奎到彰,查問激變情由,李嘉棠乃卸罪鹿港郊商。謂抗領丈單,甘心助賊,宜攻毀鹿港。沈應奎不允。是夜,周長庚使德功專信到鹿,報知官軍不攻鹿港,請鹿紳蔡德芳、許士昆等到彰見沈應奎。十七日,請周長庚、鄭榮同往謁,鹿紳面稟激變事由。語礙李嘉棠。自是,李嘉棠恨鹿紳益深,鹿紳將回,沈應奎諭令緝擄施九緞等,並給發旗札,令招撫各莊,稟撤李嘉棠任。
十六日,李嘉棠請吳宏洛發兵攻鹿港,教諭周長庚、中軍葉永輝請沈應奎止之。
李嘉棠日向吳宏洛請攻鹿港。吳宏洛將發兵開戰,附鹿莊民,扶老攜幼,露宿街中,驚惶徹夜。蔡德芳秉燭危坐,達旦不寐,以安民心。德功請周長庚、葉永輝求收兵符,吳鎮不聽。德功同周、葉、吳本杰求請沈應奎止吳,亦弗聽。爰請沈公電請劉帥,以鹿港一攻,其白沙坑二十四莊、線西五十三莊皆望風而變,地方何堪設想?劉帥遂電令吳宏洛歸沈公節制。
論曰:是時人心未定,若不脅從罔治,吾知大局不堪設想矣。
十七日乙丑,福甯鎮曹志忠,由基隆登岸,進駐彰化城。
二十二日辛未,澎湖鎮吳宏洛率各營攻浸水莊,施九縀等逃去。
二十三日,探報施九縀、楊中成回家,吳宏洛會商沈應奎,督軍分道圍捕,鹿紳前為鄉導。
二十二日,大軍駐番婆莊。是日,大兵到浸水莊,鹿港遊擊鄭榮、廩生施家珍亦率勇會攻。四處捕圍。施九緞等逃出。至湖仔內圍楊中成,亦無蹤跡。李家棠遂稟巡撫。以施家珍等通知施九緞預先遠逃,致令大兵圍捕無蹤,請加之罪。令施家珍、施藻修等跟出施九緞等匪。
論曰:當發丈單時,鹿港大戶遷延時日,內署已疑諸君之秘領丈單,後又自相卸肩,蜚語已入當道之耳。卒致興大獄。詩曰:維口興戎,此金人所以有三緘之戒也。士君子處亂世,口舌之間,可不慎哉!
二十八日丙子,統領銘隘各營澎湖鎮吳宏洛、福甯鎮曹志忠、總兵竇如田、都司鄭有勤,均回臺北。
二十九日丁丑,李嘉棠撤任,以朱公純接彰化縣篆。
是日出示安民,脅從罔治,設保安總局,請紳土蔡德芳、吳景韓、吳鴻賓、劉鳳翔同德功等辦理善後事宜。出示購輯施九緞、王煥、楊中成、李盤、施慶、許得龍等。其餘赦之。並稟劉爵撫諭赦免全臺丈費。
十一月初四日癸丑,藩司沈應奎,由彰赴嘉,辦理善後。
是日,初四,沈應奎赴嘉義,施家珍等送之。臨別總以緝擄施九緞一語叮嚀切要,詎知施九緞若以公事論,應律以圍城之罪,而偏遠愚蒙,以為變起不平,甘心為其掩匿,致施家珍南北購線,極力追尋,迄無以應。
巡撫劉銘傳奏撤李嘉棠保案,並請褫革施家珍、施藻修衣頂。
初六日,劉銘傳奏請:彰化縣李嘉棠性情剛愎,不洽輿情,且丈田不公,任聽委員需索,因失民心。初一日,圍城不足千人,兩三日間,煽惑沿海百餘莊,叛民竟至五、六千人。若非援救迅速,地方不堪設想,應請撤銷清賦保案,並謂鹿港有心庇賊(?),將施家珍、施藻修先褫革衣頂。
十一月初五日,臺灣兵備道兼按察使司唐景崧抵彰,查核致亂情由。
初五日,臺灣道唐景崧到彰,途過二十四莊,其莊民以棟字營駐兵索取李椪等犯,跪道喊苦。唐景崧乃令撤去營勇。二十四莊民困稍舒。抵彰後,查核李嘉棠前所釘死民犯,從未經稟明,並以丈田致激民變,請巡撫奏參。時臺灣布政司邵友濂亦以李嘉棠為官貪酷,視民如仇,詳請革職,永不敘用。
論曰:李嘉棠在彰探知,星夜馳北哭求,卸罪鹿港官紳,而在城官紳亦波及焉。自是提解官紳,催集人證,是地方安靜後,又有一番大獄矣。
二十二日己巳,巡撫劉銘傳電拘留教諭周長庚,並提游擊鄭榮、進士蔡德芳、貢生施家珍、廩生施藻修、廩生吳景韓等到轅集訊。
初,周長庚請免攻二十四莊,並招各莊到沈應奎處領旗。自是,與李嘉棠不睦。李嘉棠因稟劉銘傳,以周長庚與鹿港紳士相通情弊。周長庚稟稱:當城危急,請庚冒險縋城解圍,及事後誣人通弊,如李家棠者,是誠何心?二比互相攻訐,劉銘傳令新令彰化縣羅東之、臺灣縣黃承乙,在彰會審,各具親供,送呈臺北。李嘉棠於十一月十五日往臺北,力言周長庚與鹿紳朋比為奸。周長庚請假會試。十七日回文批准。將印交彰化縣羅東之。十九日,由土葛窟港內渡。二十二日,劉銘傳電諭不准周長庚會試。羅東之追留不及。劉銘傳打電到上海、福州等處拘留,一面札飭鄭榮、施家珍等到臺北,候提集周長庚到案訊鞠。
論曰:周莘仲以現任人員為民請命,激烈與當道爭,其棄官如敝屣,臨行囊空如洗,德功同蔡香鄰山長鳩金三百元付之。其妻子,德功為之配船回家,東奔西走,公車兩上報罷,掛冠里居,與福州方朝元家澍,吟詩消遣。公逝後,德功又與蔡山長、施釆生、陳捷華,向鹿港二十四莊鳩金數百,為其子娶婦,雖本邑人頌公之德不衰,而公一官拋擲,落拓終身,每思及此,不禁淚涔涔下也。
十五年己丑二月,嘉義在籍戶部主事徐德欽,拏獲王煥,解臺北。
先是,王煥未獲以前,彰化縣朱公純、鹿港鹽館總辦劉竺保,皆以不附李嘉棠,相繼撤委。巡撫又電召福建按司渡臺,閩浙總督卞竇第不允。至是,王煥解到,訊無官紳比匪實據,復密派委員提查鹿局賬簿,亦無接濟軍火數目。巡撫始放釋在押鄭榮,令到鹿罰捐三萬兩,充為軍費,並有電札各諭,如鹿港認捐此款,除施家珍一人仍行歸案拿辦外,其餘紳商概不追究。鹿港遵諭繳捐,事平,王煥尚在監押。
論曰:劉帥之咎官紳比匪也,蜚語已先入耳。施緞告白,文甚雅馴,疑為官紳所作。使初非劉竺保之辨其誣,繼非朱公純之白其冤,終非程起鶚之查局簿、以證其不實,不特鹿紳之訟連禍結,吾知周長庚、鄭榮不知將何所結局也。吁可畏哉!
十有八年壬辰冬十二月,臺灣府程起鶚購獲李盤,捆送省轅斬之。
十八年冬,臺灣府程起鶚,保舉前都司葉永輝,各縣清莊。葉永輝在二林保購獲李盤,送交省轅斬之。
十有九年癸巳秋九月初十日,臺灣府陳文騄購獲許得龍、施慶、楊中成與王煥均斬之。
十九年甲午秋,臺灣府陳文騄購線圍捕,彰化縣知縣俞秉琨,獲施慶、楊中成,鹿港游擊賴望雲圍擄許得龍。而許得龍勇力過人,潛大安三晝夜,率眾圍守,疲極始獲。提王煥當堂研訊,斬之。施九縀前三年病故在浸水莊,案完。
施九緞如醉如癡,既非亡命無賴之徒,亦非有謀略出眾之才,足見為眾所推,非存心為亂者可比。故愚民甘為施九緞、王煥掩匿,雖百計購之而不獲。而施九緞猶得死於牖下也。先生不以匪類書之。宜哉。受業生吳倫明拜識。
施九緞之攻城也,不搶掠附廓平民,不肯放大砲入城,恐傷民人,止令王煥各總理派點心而已。是有宋殤公不擒二毛之仁焉。亦惟不傷平民,是以日久而人愈多。不然,浸水莊離城二十餘里,豈一旦可以直抵城下乎。又以索焚丈單為名,是以民人號為公道大王。然變至攻城,情同為逆,明是挾制官長,律以國法實所難容,後世之人固不可以此為訓也。作者筆筆踏實,可為後世信史。誼弟陳捷華拜讀。
施案一書,系叔祖奉修通誌而作也。當日案卷燦然,年月官爵皆有可稽,非同附會者比。通體規撫綱目,或宜褒者書官,宜貶者奪之。李嘉棠激變故奪之以官,守城開倉有功則極力褒之。一善不泯沒也。施九緞明有攻城,故大書而不諱。事因清丈而發,故以索焚丈單系之。據事直書,悉秉至公,絕無所偏倚,宜為陳太守所推許也。至篇中敘事處,不雜以議論,猶其書法之謹嚴耳。他日續修誌乘,可以備輶軒之釆錄云爾。
族曾侄孫吳望蘇拜識
●周莘仲廣文遭難記
周老師名長庚,莘仲其號,少熟五經,及呂東萊博義。年十五,應童子試,始習八比時文數十首。翌年,入閩縣學,聯捷中秋榜。自是益講究古文四六,福省凡壽文碑記論序,皆出先生手。猶精工書法,朝元方家澍以師事之。光緒十三年,實任彰化縣教諭。時,劉帥銘傳舉行清丈,知縣李公嘉棠收丈費過促,時解死犯簡燦到鹿港釘死。賊夥許得龍誤為其兄許貓振,率亡命之徒,欲搶回。奈見屍不對,遂令群匪搶鹽館。翌日,慫恿施九緞率眾圍城。烏合之徒皆響應。縣城一時戒嚴。奈電信不通,恐臺北援兵緩至,於是諸紳士吳景韓、總理吳維邦、蔣攀龍,同周老師縋城往平和厝王煥家議和。約三日內將丈單焚化為緩攻之計。
至第三日,忽林道朝棟乘夜奪回八卦山市仔尾解圍。蓋彰城惟有林超拔一營駐守,兵力不厚,其城之不破者,以周老師等冒險講和緩兵之計也。初解圍時,李知縣尚欲令德功招安,迨林軍攻破平和厝,施九緞退回浸水莊,忽變臉欲勦辦脅從者,指鹿紳與鄭協臺榮皆通賊。又以朱統領煥明被賊殺斃在口莊,其馬被李椪牽去,皆恨之次骨。兼以門丁欲索領旗重金(每領一旗賞百金),是以各莊不敢請領。旋劉帥派曹志忠、竇如田、吳宏洛駐彰彈壓,又令沈藩司應奎到彰查辦此案。十三日已發兵符攻二十四莊。適德功在保安局,遇周老師。葉都司亦到局嘆息。二四莊無人投誠,明早必動干戈。該莊無噍類矣。德功再請周、葉二公向各統領求再寬一日,乘夜差人通知二四莊紳董陳捷華等十餘人到彰。當紳董到白沙坑街,有人阻其緩行云:若我輩進城被官縛在陣頭,我莊民又不敢開銃,如之奈何!於是,共議由山路入東門祝豐館,與德功磋商。然後謁各官。乞周老師、葉都司竭力保護。
明晨,先見各統領,皆許投誠。迨見李令,怒氣勃發,欲扣留諸紳董,周老師面爭,葉中軍亦拔刀相助,幾乎用武。再引諸紳董謁見沈藩司,給予善良民旗二十四面。嗣後快官三十五莊、線西五十餘莊,皆德功引見周老師,向沈公給予善良民旗,地方稍安堵矣。
但李令恨鹿港甚,每日泣求澎湖鎮吳宏洛勦辦。吳宏洛聽之。德功同周老師託吳本杰向沈藩臺言,鹿港一攻,各泉莊必盡變。官軍難獲全勝,地方必縻爛矣。沈即刻電陳劉帥。是夜劉師電諭吳鎮,命聽沈節制,即令德功通知鹿紳,到彰會見。於是,鄭協臺子開、蔡山長香翁、施家珍、施家藻、黃玉書、許肇清等到彰。但一行十餘把轎入城,恐被李嘉棠知道,是以蔡山長一人乘肩輿,列位步行,由北門城邊到定光廟邊德功書館,打探消息。蓋因數日前,黃玉書私入城查探,被李令圍擄,乘夜逃出城故也。德功即請周老師、葉都司引見沈藩臺。時沈公駐在鄭家南畔。德功即借鄭家北畔作鹿紳寓所。
眾友疑德功有他意,獨蔡山長甚喜,以為同寓鄭宅,或者沈公回探,各事可詳剖白。是晚,李送席請沈公。沈公將原席轉送鹿紳。李令見之,怒曰:是公然請賊黨矣。是夜果沈公回探山長等。鹿紳將激變情形細稟,沈公電稟劉帥,准鹿港投誠,給予善良民旗,交帶施家珍、施藻修嚴擄施九緞等。而沈公往嘉義巡視,鹿港始安。德功為此事費月餘精神,每夜十時在祝豐館與周老師、葉都司會議各事。每日寫信捲在紙草中,差工人黃夏,報知鹿紳。蓋恐被李令搜出也。德功所寄書信,多在施家珍手,皆藏腰■〈月斗〉中。平日施君辦事謹慎,凡有書札皆袋在腰■〈月斗〉,以備不時檢閱。
至劉帥令嚴擄施君,蔡子庭急寫信通知德功云,兄所寄之信皆在施君■〈月斗〉中,萬一被官擄獲,必連累及之。時德功付信託蔡山長,請施君到局,將書信一切當堂燒化。由今以思,亦危矣哉。
後李令到臺北泣告劉帥,硬指鄭協臺子開,同鹿紳通賊,且曾擄獲挑子藥人夫,到縣堂訊,供稱鹿港局僱他,向施長發挑出。又指局中賬簿有載發子藥與施九緞等。劉帥先命臺灣縣黃承乙詢問,周、蔡、吳等並無通賊情形。後令程知府起鶚,親到鹿查賬,皆無發子藥事。鹿紳始不及於難。惟緝擄施家珍一人而已。鹿港大難已消之日,正周老師患難之時。蓋自李令十一月十日到臺北,周老師即預籌脫難之策。每夜與德功商議,言劉帥必聽李令之譖,五日外必打電扣留。如不先謀脫身,坐待提到臺北,必押府經廳,候擄施九緞諸犯到案,始得辨明黑白。至少亦必三年,其苦何可言也!但劉帥已允准會試,不如乘此未發先逃。數夜商議,惟一顆印無可寄處。
於是,議乘夜間送交羅知縣東之。素知羅每夜醉後不見客。是夜初更,將印帶交羅知縣,果差門丁,問以何事。周云我已蒙劉帥允准會試,此印且交貴縣。羅公以為大帥已允准,令門丁將印收起,請明早來敘話。周老師即刻跑到德功家,言印已交,其家中止存五十餘兩,以為用費。此行會試,必三百金始可敷衍。疊言蔡山長在鹿不能通融,欲向功借,又不敢言。功觀此情形,周老師又是為鹿港各莊領旗,致被李令所怪,倘乏款會試,必入羅網,豈不可惜!功因入內鳩集三百金助之。老師云:我此去如得重來,必不負君此情。又再寫信一封,通知山長,內云臨行匆匆,不及面晤。但吳汝能送「毛詩」一部,不勝感激云云。臨行時先與功言劉帥怒,必在二三日間打電到彰,知我會試,必令各港口查尋,如無蹤跡,必移文到閩縣緝擄,如被我逃脫,必於會試火船中搜之。福州港搜罔獲,必行文天津港口搜之。若至北京,則我不怕他。爾時如尋我,必到刑部衙門訟訴,彼一巡撫,亦必撤任。到北京質訊,想劉帥必不行此下計也。言畢,回家丁乘夜往土結窟,果吉人天相,黎明即有船往泉州崇武。
行至四日,到福州。先投友人問訊,始知閩縣派勇二十名圍家,乃在友人處暫住。迨同閩省舉人搭火船會試,果在船中搜尋之。到天津亦如此。蓋冒友人之名領船單,彼亦無奈之何也。周老師行後十餘日,蔡山長到祝豐館,問我以三百金助老師何不向我明言。功笑而不答。山長即云:當老師信到鹿,即邀諸人猜之,言老師又非童子,何以送他毛詩,其中必有故。因遂想出三百之句,或此信隱寓送他三百金之事。只恐信落他人手,貽累知己也。眾人咸稱予為鹿港等莊之事,勞心月餘,既被李令所怪,又差人送密信,開費不少,何可再受累,已議將三百金送還矣。
後老師會試不中。下科德功又向鹿港及陳汝修、蘇松柏等鳩集三百金助之,又不獲中。抑鬱以歿。其公子娶婦,功又鳩二、三百金為婚娶費助之。憶老師平日能急人之急,凡有益人民,死生以之。此次攻城,若非同吳景韓三人出城,冒險議和,以待援兵,則彰化必破。鹿港各莊等,若非老師向藩臺盡力剖白,則必玉石俱焚矣。翌年,歲科兩試之期,可得印結禮一萬金,乃因此事,功名罣誤,會試又不獲雋,流離偃蹇,貧困以終。功思及此,因嘆善人不獲善報,未嘗不為撫膺太息也。
光緒十九年,彰化立軒吳德功稿。
當修通誌時,各屬舉釆訪委員,先君時掌教白沙,知立軒先生熟於春秋,爰以戴、施兩案囑其負擔。果能勝其任,為上憲推許,並獎先君所舉得人也。吳君雖寒儒出身,然性任俠,朋友有急難,皆力為排解。周莘仲老師,蒙難遠逃,先生倉猝之間,以巨金助之,亦不計此金將來可返壁否,誠吾輩所拜服也。同門弟蔡子庭拜識。
【台湾文献丛刊·第47种】戴施两案纪略等二种
台湾文献丛刊
【第 47 种】
戴施两案纪略
.作者:吴德功
.原书页数: 0116 页
●书籍简介
第四七种「戴施两案纪略」
本书(一册一一六面六九、六○○字)合刊「戴案纪略」与「施案纪略」为一书,因题曰「戴施两案纪略」;吴德功撰。作者彰化人,字汝能,号立轩;清同、光间,设教乡里垂四十年。当弱冠时,适值彰化戴潮春事变,亲见其事。光绪十四年,因办理清丈未协激成彰化施九缎事变,亦属耳闻而目接。后至二十一年割台之后,台民拒守,并尝与其事。对此三事,均有撰述;除本书合刊「两案纪略」外,并有「割台记」一种(已刊入第五七种「割台三记」)。此外,着有「瑞桃轩文稿」及「诗稿」等书。「戴案纪略」分三卷:上、中两卷仿编年「纲目」之例,自起事以至平定,因年系月、因月系日记述;下卷则纯属附录性质,将有关文案「录而附之」而已。「施案纪略」一卷,亦属编年体裁。「自序」有云:『惟九缎明系围城三日,罪同叛逆;欲大书特书「反」字,何以成信史!又系清丈激成事端,若不曲笔,如公论何』!末附「周华仲广文遭乱记」,记「施案」中一罹难者。
关于「戴案」,另有蔡青筠撰「戴案纪略」一书,见第二○六种「戴案纪略」篇。
●序号 篇名
1 弁言
2 蔡序
3 自序
4 戴案纪略卷上
5 戴案纪略卷中
6 戴案纪略卷下
7 附录:治台必告录请恤清单
8 自序
9 施案纪略
10 周莘仲广文遭难记
●弁言
省立台北图书馆藏有抄本「戴案纪略」三卷及「施案纪略」一卷,俱为彰化立轩吴德功所着。前者系纪咸丰十一年(一八六一年)戴万生之事,后者系纪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年)施九缎之变。现经传抄、标点,并为一册付印,改题「戴施两案纪略」。吴氏以当时之人、纪当时之事,这是本书之可宝贵处。如果要说本书的缺点,那就是抄本的通病:很多错字与脱字。也许就因为错字与脱字的关系,有些地方词意似嫌不足;除了显然的脱字或错字经予补正或改正外,尽照原文刊出,未敢轻加更易。再则「戴案」卷下,系属附录性质,祗拿一些有关的文件「录而附之」,大体都是没有标题的;现仍照样刊出,也未另加标题。
原抄本「戴案纪略」首有「东京府中村诚伯实」的序文,未及录刊;原抄本「施案纪略」首有蔡德芳的序文,因它说到「戴案纪略」,所以提作全书的序文。(淡如)
●蔡序
光绪十八年,刘巡抚修台湾通志,俞邑主奉命选举釆访委员。其地方官署、寺庙沿革等,分手办理。惟撰施、戴二案,非熟于史乘义例者,难以胜任。吴君立轩,绩学功深,熟于鲁史书法,举以担任此二案,恢恢乎游刃有余也。
夫通志虽限于台湾一隅,其义例必考核精详。故作史者必才识兼长,志反叛之事必以年系月、以月系日,庶纲举而目张,宜实事求是,不得随己之爱憎,任意褒贬,用意尤要含蓄。修入志书,不可加以论断,以待后人之评定。措词不可粉饰,故为炳炳烺烺,以破其例。远考历代通鉴,近观府志林爽文等篇,皆此意也。作者守史书义例,步步着实,笔意悉仿纲目,洵合于志书之例也。
陈仲英太尊曾掌教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馆协修官,学问渊博,见识高超,史鉴义例,素常讨论。阅此二案纪录,大加刮目。其中只易数字,并论凡作文字,非善用虚字者,不能灵动。施案一事,前日俞令幕友亦有拟作,非贪用典故,即承接不能圆转。今吴上舍此作,俞令昨日亲带到署请示。予言其稿经先阅过,可速送呈台北通志局,必不批驳。本署亦欲加考语,可以安心,母庸删改。忆当年上谕令各县釆访,命送到志稿,细加研核,不得率尔呈送;一以慎重志书,一以觇贵县之学识。所以俞邑主送稿时战战兢兢,恐不称上意。此书修入省志,吴君可以名垂不朽矣。爰述往日情形为之序。
香邻蔡德芳序。
●自序
戴万生作乱三年,台湾道、镇皆殉难。知府洪毓琛亦积劳病故。尔时,北至大甲,南至嘉义,地方盗贼蜂起,官军南、北、中三路进剿,始克荡平。其害较烈于林爽文。
德功弱冠时,亲见其事,每笔之于书。至光绪甲午,全台纂修通志;功忝与其役。爰取林卓人「东瀛纪事」阅之,所载北路攻剿之事甚详,篇中略釆之。但其书各处争战,自为纪略,未合于志书之体,故仿纲目之例,自作乱以至平定,因年系月、因月系日,庶牟尼一串,了如指掌。且戴、林二逆作乱,始于彰化,而曾镇在鹿港招抚义民,白沙坑二四庄、快官三十五庄、线西加宝潭庄、武东牛■〈牛吉〉岭战事多阙。故就所见、所闻,并釆「陈陶村诗稿」所载三忠以及丁观察曰健「治台必告录」所纪斗六等处殉难人员官衔姓氏纂辑其中。其间草莽效忠之殉难义民、积劳病故之员弁,准建入昭忠祠者,附载于下卷。庶忠臣义士不至与草木同腐矣。
乙未以后,书籍多散佚,此稿幸得犹在,窃恐过此以往,搢绅先生莫能道其轶。爰亟登之,以俟輶轩釆访焉。若云问世,则仆岂敢!
凡例
一、是篇为修志而作,故仿纲目之例。
一、是编后加以论断,亦欲表忠臣义士,并推原致乱之由,亦稗史一种也。若收入志乘,不必加论断。
一、林卓人误以张三显居石榴班,误以斗六有城,误以先入彰城者北军,故特正之。
一、戴逆扰乱三年,间有忠臣义士未经收入者,请补录之。
一、是编所载皆是大战、大事以及殉难阵亡人员,亟详书之以便收入志乘。其余小事以及不足重轻者姑置之。
一、是编分上、中、下三卷,上、中卷载事实,下卷将在营病故人员、殉难阵亡兵勇,准入昭忠祠而未加载上、中卷者诸芳名备载之。
一、在地殉难阵亡诸勇,惟嘉义有请准入祠,其芳名已付载下卷,其余各县容俟续考。
●戴案纪略卷上
彰化立轩吴德功着
咸丰十一年辛酉冬,台湾彰化县戴潮春结会作乱。
潮春小名万生,祖名神保,父松江,家巨富,住彰化捒东堡四张犁庄,世为北协署稿书。前北协夏汝贤贪酷,侦潮春为富家,任意勒索。春遂回家。
先是,地方盗贼孔多。春兄结土地公会、八卦会,为争田租计。后,兄死,春更结天地会。伊时,入会者众。富户挟巨赀始得入会过香。其渠称香主。每名入会纳银五角。过香以夜间作事。环竹为城,城分四门。城中设香案三层,谓之花亭。上奉五祖,并立香案,大书戴万生禄位。上冠以「奉天承运天命大元帅」等号,旁设一几,书朱一贵、林爽文为先贤。已入会者为旧香。首裹红布,披发跣足,在场执事。十余人为一行,叩门而入。问:从何来?曰:从东方来。问:将何为?曰:将寻兄弟。旧香者导新香者跪于案前,斩鸡立誓,曰:会中一点诀,毋对妻子说;若对妻子说,七孔便流血。宣示戒约,然后出城。牵白布为长桥,由桥下穿过。问:何以不即过桥?应曰:有兵守之。又问:何以能出?应曰:五祖化小路导出。授以八卦及隐语。若会中人相乎,曰:红英兄弟。由是,转相招纳。路中遇强劫者,若隐语相符,皆免。时彰化县高廷镜,令潮春自备练勇三百名保路,声势甚大,剧盗皆敛手,亡命无赖者皆聚党应之,总计过香上簿者多至十余万。迨高廷镜罢,雷以镇接篆,仍以潮春为左臂。至是,党羽白日抢掠。时,潮春已不能制。地方一时摇动焉。
吴立轩曰:会盟结党之宜禁也。揣戴逆之初心,倡举此会,阳以保身家为名,实阴以拒夏汝贤之索贿;而祸水一杯,风波顿起。始而富家殷户藉以保卫矣,继而社鼠城狐挟以扬威矣,寻而亡命无赖肆其劫掠矣。有识者于此当必禁厥招摇,散其党羽,庶可弭乱于未萌。乃计不出此,竟倚其声势,视之如腹心,卒戕官破城,扰乱三载,始克荡平。谁为民牧而职为厉阶乎?此君子所由防微杜渐而思患预防也。同治元年壬戌春正月,雷起大成殿,灾异叠见。
吴立轩曰:是月雷忽从孔子庙大成殿与天地参之匾起,咸称为天地会之应。明伦堂叠闻鬼哭,牝鸡化为雄。城中之鸡亦未至三更而啼。是即「汉书」「五行志」所谓鸡祸者也。县署夜间鼓音填然,署中误以为有人击鼓争讼者,门丁出视,寂无影响,如是者数次。「汉书」「五行志」所谓鼓妖者,殆类是欤!北斗浊水溪,其水澄之不清,是年忽水澄清数日。灾异叠见,识者知地方有变故矣。
春三月十七日,淡水同知秋曰觐(雁臣,山阴副贡)率师讨贼,兵败于东大墩,死之。
台湾道孔昭慈(云鹤,山东省进士)三月初九日到彰化,办理会党。淡水同知秋曰觐前曾任彰化县,威武素着。孔道檄召之,以办会党。金万安总理林明谦保荐林日成、即戆晟带勇四百名、阿罩雾林奠国带勇六百名,随曰觐剿办。曰觐偕北路协副将林得成、守备游绍芳带兵千余名,十五日官军至大墩,晟遂反戈相向。奠国退归阿罩雾。官军势孤,退入民间竹围,贼环攻之。十七日,曰觐手执双锏,杀开血路,甫出竹围,遇其跟丁猫仔鹿手执大刀来犯。秋公力舞双锏,遮架数十合,后贼众合围,始遇害。仆从颜大汉拼命与贼战,死之。幼仆名小黄,以身蔽秋公,代受血刃而死。时林协被晟执囚于家。守备郭得升(同安县人,署台湾镇标左营千总)、把总郭秉衡皆死焉。把总庄奇轩身被数十疮,偃卧尸中,忽然起立,惊退众人,逃匿村中。后猫仔鹿扶秋公之头献功。戴潮春曰:尔为人仆而杀主人,不忠也。以数金赏之,挥令远去。时罗冠英带庄丁四百名行至半途,闻变始回。
吴立轩曰:以林日成本为秋曰觐欲得而甘心者(秋任彰时,常欲掳之),一旦使之出死力,是犹枘凿之不相入也。以林奠国素为林日成恨之而刺骨者,一旦使之赋同袍,是犹冰炭之不兼容也。况乎党羽甚众,悉数难终(?),即仆从之辈,多与会盟,营垒之间,尽成敌国。以孔道之未经艰巨,平昔只承流宣化,而蹈是弊者,犹可言。以秋公之曾理烦剧,素时刚健精明,而致是夫者,不可解也。是役也,虽曰人谋之不臧,抑亦天道之将变欤!顾或谓戴逆家本巨富,作乱非其本心,抚之则就驭,激之则生变。然凶焰既张,祸势蔓延,即使孔道雍容坐镇,使戴逆绥定而安辑之,亦难使群党俯首畏服也。是以君子略迹原心,揣时度势,故未敢以激变咎秋公耳。
十七日巳刻,戴潮春率会党攻彰化县,至二十早卯刻,城陷,各官皆被拘。陆路提兵李得志巷战被执,诱贼至火药局,与贼并焚死之。
戴逆闻秋公被杀,亦甚悔之。然为首祸,亦无可如何。会党四处皆是,一时汹涌鼎沸,乘势攻城,登高而望,东西南北云集。城中仅有老弱营兵三、四百名。孔道命都司胡松龄、千总吕腾蛟守城堵御。令金万安局董林明谦派各街铺勇助守。贼党占据八卦山,炮如雨下。十七、十八两日,漫山遍野,草木皆兵。城愈闭愈严。千总杨夺元欲缒城出战不果。
先是,秋公之出也,幕友汪宝箴向孔道而言曰:秋公既出,城中空虚,当退鹿港以观其变,然后可以从中调兵,以为救援。孔道不听。令勇首施九挺往鹿港召勇至!城闭之日,无一应者。汪又劝孔道率其丁壮夺门而出。孔道畏缩不进。城内奸民王万徒伙,结党成群,欲谋内应,形迹颇显露,与群勇争闹。林明谦仍保令带勇守城,将功赎罪,缒城劝贼归顺。万竟与贼密约,佯许归降。贼乘势四出派饭,城中误以为实,守御稍懈。林明谦向官言贼人就抚,各督队官回衙休息。时城中入会者,各衙门书役皆遍,惟瞒官不知。十九夜三更,王万与粗役陈在、何有章、蔡沛等贼伙开东门以引,贼蜂拥而入,头发披散,口称洪英兄弟。先入者三步一伏,以防不测。各兵皆脱号挂、投军器于沟池,死者甚多。惟陆提兵李得志率十余人巷战,被执,贼问银库在何处?李佯引入署搜寻,诱至火药库。李抢贼火龙掷于药桶,炮火震发雷轰,声闻数里,焚死贼前锋队百余人,血肉碎飞。后至者焦头烂额,衣裳多被焚烧。李亦焚死焉。
贼先期遣伙入城,令人结红布条在身,门首焚香插旗为号,并操会中私语,可保身家。百姓如其言。贼党备鼓乐以迎。戴万生骑马入城安民。身穿黄马褂,头戴黄帅帽,面前健夫数十人,持令旗大刀扈拥。营兵多泉州人,若被执见郑玉麟皆杀之,若见潮春皆释之。各官拘在金万安局内。南投县丞钮成标掳贼孔急,故贼掳之以见郑玉麟,犹怒骂之,遂遇害。幕友候选经历姚兹亦不屈死。孔道随员咨部军功九品戴严厚亦死。前任知县高廷镜、马庆钊,潮春书「清官放回」四字,送之鹿港。知县雷以镇持斋,身带金刚经逃入菜堂幸免。盖因戴逆入城之时,其寡嫂罗氏持斋求春入城无杀百姓,并乞无伤菜堂,而后自缢死,时入菜堂者多免之,故雷得以不死。前任副将夏汝贤,以其贪酷激变,一家受辱死。孔道迟至数日,寄书问汪季铭。汪答以「朝闻道夕」四字。孔道即仰药死。营兵林绍芳等九十七名皆遇害。
戴逆安民数日,群贼入城,称呼为伪大元帅。以戴彩龙为伪二路元帅。郑玉麟为伪大将军。以麟兄猪母为伪都督。陈有福为伪殿前大国师。相士黄阿狗为伪副国师。外甥余红鼻为伪左丞相。余乌鼻为伪右丞相,兼刑部事务,以曾为刑书也。设应天局于书院。以蔡知为伪征粮使司,办理局事。以魏得为伪内阁中书。以郑大柴为伪保驾将军。以卢裕为伪飞虎将军。以陈在为伪镇港将军。黄丕建弟黄飞龙、叶虎鞭、陈大戆、林大用、逆叔戴老见、逆侄如川、如璧,皆称为伪将军。以妻兄许幕为伪国舅。设伪宾贤馆于邑内。
时虽安民,而漳泉各分气类。百姓惶恐,纷纷絜眷逃乡。漳人得以出入无阻,泉人之出入皆窒碍遭掠。叶虎鞭、林大用、陈大戆皆泉人,虎鞭见之不平,即向黄丕建而言曰:大哥(称戴为大哥)前约内谓:联和二属,不相欺凌,庶不致激成分类之变。言犹在耳,而今安在哉?兄粤籍,可居中调停。泉人尤(犹?)被掠夺如故。二十九日,叶虎鞭带泉人数百,按剑镇于南门、西门,使泉人得以逃出白沙坑以及鹿港等处。城中泉人为之一空。是役,家丁黄彬死者十四名,文武衙门书役死者三、四十名,施九挺、杨怀宝平日助官,亦被贼惨杀。鹿港人施九挺为孔道勇首,彰人杨怀宝前与郑玉麟不睦,将发之先,入县衙告变,皆被惨杀。
吴立轩曰:彰邑之失守,有三故焉。升平日久,民不知兵,营兵粮饷甚薄,兼以当道之刻扣银米,饷期稽迟,不及时而发,故营兵半兼为商,全无训练。除分守各汛外,以及随林协得成同秋丞往剿,城中止有嬴老兵三、四百名,虽遇乌合之众,俨临大敌。其不瓦解也难矣。古者内奸不除,外侮莫御,以王万之形迹毕露,自当斩首号令,以肃军威,而犹姑息养奸,使之坠城乞和。城中兵饷盈绌,贼皆洞悉,适以坠其术中,而遂其阴谋。「左传」所谓坠军实而长寇雠者也。卒至开门揖盗,悔之无及矣。当孔道之来彰也,既知贼势蔓延,若火燎原,难以扑灭,故特简能员之秋丞以剿办,亦可谓得人矣。奈全师尽出,城中空虚,尔时何不请绅士以召民兵为守陴之计?贡生陈捷魁以蜡丸告变,转囚其使于狱中,而不为之备。又不听汪宝箴之言,退守鹿港,徐图恢复,奈何株守孤城,援兵卒无一应,坐使孤注一掷,岩邑倾陷,百姓流离,惜哉!
同月,戴潮春令伪镇北将军林大用往鹿港安民。
彰城既破,各官逃至鹿港,人心惶惶,郊户或絜眷内渡,或寄家属于舟中,或请股首领伪帅令以护卫其身家。水师游击江国珍环火药桶于署中,刘巨炮于土堡,督兵力守,贼不敢迫。戴逆以鹿港皆泉人,即命林大用为伪镇北将军,领令巡鹿港,街民迎之。
三月,台湾知府洪毓琛(字润堂,山东进士)闻变设筹防局于郡垣,修城、备械以防台郡。
彰化既陷,贼势浩大,日夜军书旁午,各处请兵拨饷,知府洪毓琛请绅士以议战守,设筹防局于台郡,以举人黄景祈、吴尚震、拔贡生黄应清等为局长,筹借洋商十五万两,以关税抵还。各处要隘,设立腰站,传递文书。郡治戒严。洪率署知府马枢辉、台防同知二府秦煦、知县章觐文、候补同知图塔本、通判王恒修、萧澈、王衢,并佐贰十余员,分道巡察,稽查奸细,获李刣狗、罗海洋,诛之。台嘉交界之萧垄庄黄文滔等,笠旗作乱。南路许夏老、李从亦据冈山作乱。嘉义吕仔梓、吴仔墙、黄猪羔、严办等悉揭竿倡乱应之。北路王和尚窜据大甲,中港人王江龙遍贴告示,府中警报时闻,洪道昼夜焦灼,派兵分防之。
夏四月,戴潮春、林日成攻阿罩雾不克。
春兄万桂,常与林姓争田租,晟曾与阿罩雾分前后厝械斗,至是悉众环攻。时林文察、林文明皆征发匪,家中惟有林奠国与子林文凤在,猛攻三日,几为所破。赖文凤少年果勇,昼夜巡守,与壮士同甘苦,力拒却之。
戴潮春造谶语埋于八卦城楼,使民掘献之,以惑愚民。
戴逆常自造谶语,埋于八卦城楼下,使人掘开、献之,诈称杨大令桂森所作。文云:雷从天地起,扫除乙氏子,夏秋多湮没,万民靡所止。解之者谓:雷即雷以镇也。天地,会名也。乙氏子,孔道也。夏即夏汝贤也。秋即秋曰觐也。万即潮春名也。讵知末句靡所止,后家破身亡,无所依倚,即自谶也。洪范五行志所谓:诗妖者也。
四月,陈弄率贼围鹿港三日,快官三十五庄陈大戆等、二十四庄叶虎鞭等及本港民人击退之。
彰城陷后,鹿港戒严,绅士黄季忠、蔡马湖、林清源率众拒之。泉人三十五庄,念泉人一脉,率庄民为之固守。是日大战,三十五庄之义民阵亡一人,阖港为之治丧。鹿港游击江国珍哭拜。第二日,二十四庄壮丁阵亡一人,亦如之。自是,庄民感激,力守,围解。
四月,淡水新庄街会党杨贡纠众,思图为乱。艋舺县丞郭志炜执而诛之,谣言始定。
四月,台湾镇挂印总兵林向荣闻变,遣安平协副将王国忠(嘉义人)、游击颜常春,赴嘉义防堵。
时嘉义地方人心鼎沸,柳仔林、黄猪羔、黄万基等竖旗,适王国忠带百余名勇遇柳仔林、黄猪羔于中途,邀杀至二十八日,始到嘉邑。国忠所带水师亦至。贼攻城急甚,城上矢石如雨下,贼犹不退,后以火药掷之,始溃。遍处抢掠而去。百姓见贼横行,绅士陈熙年等会百姓至城隍庙焚香,誓同心拒贼,并联络近城各庄应之。
四月初七日,台澎挂印总兵林向荣统兵三千出郡讨贼,以都司陈宝三为总带,同知寗长敬为粮台,遇贼于坊埤,水提左营外委胡惠杰死之。水师左营守备蔡安邦、把总周允魁、外委连升、周德荣等四员,被迫落水,死之。
先是,初九日,军次坊埤,立五大营。贼据南靖厝,戴彩龙率严办、陈弄、黄猪羔、王新妇万余人来犯,官军力拒之,相持在八掌溪交界。二十八日,贼拒白沙墩,截断盐水港粮道,镇军前后受敌,水师左营守备蔡安邦、把总周允魁、外委连升、周德荣被迫落溪而死。义首林有才,火药尽而败,然用奇兵以炮击之,三发皆中,贼乃却退。
四月,盐运使衔浙江补用道林占梅总办台北军务,绅民推候补通判张世英(字实卿,绍兴人)权视厅篆。
林占梅闻变即向秋司马之家索出关防,会同绅士郑如梁、翁林萃、郑秉经、贡生陈缉熙,共请张世英暂视淡水厅篆,即会禀徐中丞宗干,细陈战守,联络各庄社,招练乡勇。梅出家赀,备子药,修器械,设保安局于城中,以蔡宇为勇首,统带练勇。寻奉巡抚徐宗干颁给总办台北军务钤记于林占梅,自是梅以平贼为己任,毁其家以纾国难,人心赖以安。
吴立轩曰:淡水自大甲以递噶玛兰,广延三百余里。彰邑既陷,洪道在台南,虽多方布置,而北路中间阻隔,声势不通,有鞭长不及之患。矧秋丞凶耗耸闻,厅治无主,故群匪或啸聚以勒索民财,或奉令遍贴告示,不轨之徒,思欲揭竿以应之。斯时非有器识之人维持其间,则人心惶恐,大事已去,行将投鞭以断大甲之流,驰檄而略北门之管矣。幸有林司马者,翩翩佳公子也,平日弹琴赋诗,极雅人之深致,一旦猝膺变故,乃部署从容,毁家纾难,请张司马以权厅篆,联诸绅富以保地方,卒使鹑火敛焰,鸱喙不张,虽古名将何以加此。
五月,总办台北军务林占梅、淡水同知张世英,遣蔡宇并贡生陈缉熙带勇复大甲,节妇余林氏祷雨立应。
先是,大甲土人王和尚侦知彰城破,率其党庄柳、陈再添,与街民王九螺勒迫铺户庄民。时大甲守备洪先达、巡检吴良弃城而奔。但贼各不相服,互相龃龉。戴潮春差蒋马泉镇大甲,全无纪律,索掠民间对象。王、陈诸巨族,复恃势凌人,民皆轻视,又畏王姓,故暂依之。马泉依王和尚为耳目,日坐堂上武断,不预设备。五月,占梅遣蔡宇等乘端午日闯入东门,突击破之。马泉等奔回彰邑。陈缉熙谂王和尚,欲招之降,而和尚知官军止数百名,初六日大会贼党,将大甲水道塞断。大甲城中素无水井,专恃溪水为食,百姓炊烟不举。节妇余林氏年已六十余,生平守苦节,当天叩首祷雨,以救万民,甘霖遂降。练勇与民始安心固守,胜气百倍,以为天助。十三日,张世英率千总曾捷步、把总周长桂并檄召翁仔社罗冠英、廖世元赴援,大安港黄姓亦率族人拒贼。是日,军威大振,遂开城门出战,擒贼渠戴瑞必,斩首示众,贼退归彰。戴逆以马泉不设备、预先请援师,斩之。使王和尚带罪立功。二十一日,王和尚纠伪扫北大元帅何守、伪将军戴如川、陈鮄、刘安、陈在、陈梓生、陈狗母、赵憨、林尚等大股贼,杨大旗为引路先锋,共二十七营,旌旗遍野,蜂拥齐集,水道复为断绝,居民不敢出汲,城中窘甚。张世英令百姓具香案请节妇复出祷雨,而立降亦如前。军士更加奋勇。张世英登陴擂鼓,罗冠英、蔡宇等各开门夹击之。大甲解围。时军费浩繁,竹堑恐接济不及,命总理林愿作抚安局董,辨理抽厘助饷。王九螺投诚反正。
吴立轩曰:淡水有大甲,传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也。大甲一破,则贼可席卷台北矣。淡水齿也,大甲唇也,翁仔社辅车也。故林占梅与张世英欲守台北,必争大甲。又有翁仔社罗冠英以为之援,故大甲以危而复存。然食为民之天,水道既断,则炊火必虚,是时百姓祈雨而雨不降,兵弁祈雨而雨不降,节妇祷雨而雨立降,是天欲存大甲并以显节妇之苦节也。于呼奇矣。
五月,伪二路副元帅戴彩龙南下率大股贼严办攻嘉义。
戴彩龙领兵南下,西螺廖谈、打猫严辨、埔心陈弄等应之。嘉义柳仔林、黄猪羔、黄万基,埤堵庄罗猪羔等,率众引龙进攻嘉义,四面环攻,郡垣声势阻隔,城中粮饷告匮,绅士陈熙年、殷户许山,竭力助官堵御。时贼猖獗,援兵已绝,城中贫民乏食,至以龙眼核粉和糖为食,许山自发仓榖,按口匀给,众赖以安。戴彩龙旋回彰化。
五月,以前任彰化县高廷镜权视彰化县篆。
五月十三日,提督军门固勇巴图鲁曾玉明(泉人)带兵六百,由鹿港登岸,招抚各庄义民,发书数封,招戴、林二逆归诚,不报。
玉明任北协时,潮春尝充稿书,戆晟与阿■〈冖八卓,上中下〉雾械斗,亦尝为两家和解。故曾至而以书招之,使彼不战自解,竟不报命,并招二四庄拔贡生陈捷魁(汝梅)、禀生李华文(如清)、生员陈宗廷(宪章)、加宝潭举人陈宗潢之子陈耀以及和美线延海一带各泉庄到鹿港镇义民旗。嗣是二十四庄叶虎鞭、二十五庄陈大戆,率众投诚,并带勇守鹿港。自是港中民心始固,并请举人蔡德芳、林清源等设局抽厘助饷。洪道亦遣候补县凌定国等官,由海道运饷接济,并将盐课厘金充兵费。曾镇又以书招城内生员陈玉昆、陈钟麒、潘知等内叛,后贼侦知,潘知一家被戮,陈玉昆叔侄以金二千赎罪。
吴立轩曰:彰化大约有二种人焉。曰漳州人、曰泉州人。二属各不相能。故泉人若反,漳人则助官以平之。漳人若反,泉人则扶官以平之。林爽文之反也,相国福康安由鹿登岸,泉人为之接济舟师,卒能削平巨乱,得膺懋赏,则泉人林振嵩也。陈周全之反也,中军焦光宗在八卦被执而为之负匿家中,终能恢复岩邑、得受优任,则漳人林国泰(后官现任至处州府)也。曾提军由马兵洊升总镇,素稔彰邑人情,到鹿设此二计以图之。一则贻书于林戆晟,使杀戴以献功,一则投书于戴潮春,使之杀林以赎罪。且分书数十道于各党羽,使之杀二逆以邀赏。苟其计得行,则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官军可不血刃而平矣。一则招致各泉州绅董,给发白旗,使之率众拒贼,并诱说陈大戆、叶虎鞭,俾其反邪归正;使其谋得成,则二属相并,终有一败,官军可以坐享其成矣。奈何二计不行,卒至三年始定,是殆天心之未厌乱欤!
五月,千总龚朝俊、从九品陆晋,带勇解饷,遇贼于安溪藔,力战死之。澎湖副将陈国诠、陈宝山,力战死之。
洪道遣千总龚朝俊带屯番五百名、从九品陆晋带勇二百名,解饷接济,陆晋将饷银令勇分带,忽贼首向朝江率众淹至,其勇杀陆晋,负银而逃。朝俊转战而行,扎营于安溪藔。初七日,贼乘势攻林镇大营,官军大溃,器械尽为贼有。林镇狼跄而奔,适与朝俊遇,同扎安溪藔。澎湖副将陈国诠、游击陈宝山亦力战而死。
五月,林日成入踞彰城,自称为千帅;戴潮春退归四张梨。
晟得曾玉明之信,兼以林协在晟家,劝其反正,略有归诚意,适戴逆送黄马褂、伪令、伪印,即乘间入城。时戴逆以北协署为帅府,晟带先锋林猫皆领健夫数十人阴欲弒之,然汗流夹背,不敢下手,如是者数次,正踌躇之间,有江有仁者,曾带勇征发匪,说晟曰:天下十八行省,已乱十三省,官军实不足畏。晟惑其言,反谋遂决。令死党刺字于面。林协知晟无反正之日,自伏剑死。晟遂自称为千帅,向优人取通天冠、黄龙袍服之。出门坐八座,脚踏金狮,前呼后应,势甚赫赫。春自铸铜章狮狃印。晟铸银章虎狃印;篆曰:受命于天、既受永昌;受误作授。一日晟说春曰:自古帝王南征北讨,始建江山,今鹿港二十四庄泉人,近在肘腋,尚未悦服,林镇扎嘉义地方,当乘势以图南郡,岂安坐城中、可图大事耶?戴然其言,兼畏晟之势,遂暂辞归四张犁。晟遂踞彰城,以林猫皆为中军,以江有仁为伪军师,卢仔仁为粮官,以弟狗母、巨盗康江中、何守、何有章、王仔万为伪将军,守城。使茄投陈鮄、陈九母、赵憨,据大肚茄投。使牛骂头蔡通、陈大旗据西保。使纪番仔朝据葫芦墩。使廖有誉、廖安然据捒东。皆封伪将军。以洪欉为伪元帅,据北势湳。
吴立轩曰:戴逆之乱,其贼党最强者,莫如林晟。使得曾镇之书,坚刺戴逆,易如反掌,彰化不足平也;乃谋之不就,适以助贼之焰,惜哉!
戴潮春僭称东王,以彰邑让林日成,率其众南下,至水沙连行耤田礼,强派民饷,严办等贼附应。
戴自顾乌合之众不足恃,拱手以岩邑让晟,恐威势不足慑服愚顽,于是请庄天赐(拺东人,原充县书辨)为伪左相,以赖阿矮为先锋。赐平日舞文弄法,本为衙中猾棍既承戴请,随同南下派饷。爰教行耤田礼,以惑草野愚民。至水沙连,令各庄修治道路,以黄土敷之。伪丞相先行,绣衣朱履,骑马佩剑,戴逆雪衣、雪帽,皆黄色,令壮士数十人簇扶彩轿前,以赤脚婢十余人随后为伪宫娥宫监,到处挂「风雨免朝、鬼神免」八字。至期,伪丞相引戴逆祭告天地,向田间执犁,播种五谷,鼓吹喧天,观者如堵。各派富家军饷。时水沙连刘参筋、五城吴文凤应之,封为伪将军。廉交厝许丰年封为伪总制。石榴班张窍喙、张公毅、覆鼎金宋田市,皆封为伪将军。时嘉义大股贼严办,亦举众应之。柳仔林黄猪羔、大仑召仔梓、鳗鱼藔黄丁、青埔庄何钱鼠、何万基、水窟头黄猪、八掌溪黄番仔,皆到领红旗,各据地以为声援。贼势遂浩大。日议进取之策。伪丞相献计于戴曰:当今声势日炽,千岁当先取斗六,进攻嘉义,以图台南。檄大元帅林晟进攻大甲,以窥淡水一带。戴逆从之。
吴立轩曰:戴逆在拺东,一小姓耳。因倡举会盟,能使群贼蚁附,破城戕官,殆亦使之应劫运欤!至论其战阵,全无把握。近侍又无敢战之士,不若逆晟,族大人众,平生与前后厝列械,亲冒炮火,其党羽皆敢死士,目中实无戴逆,岂甘为人下哉!戴逆外强中干,假图南郡,以避晟之焰。又行耤田之礼,不啻沐猴而冠耳。然到处鼓动豪猾,逢人以将军相赠,至嘉义地方,又得陈弄、严办之助,其势遂汹涌而不可遏也。噫!
五月,贼犯斗六门,都司汤得升守之,副将王国忠带兵来援,贼始退却,千总蔡朝阳死之。
是日,贼首率众万余来犯,斗六都司汤得升统兵守之,遣前护理镇标右营千总蔡朝阳出街力战,身中数鎗而毙,适王国忠举兵来援,生斩贼数级,贼众始退。
六月,义首李章慈首倡率众图复彰化,攻诏安厝,贼在城闻知,悉众出御,力战死之。
时各庄从贼,人心尚未定,李章慈首领义旗,同打铁山李利等攻诏安厝,冀图复彰化城,贼在城闻知,挥令悉众来犯,章慈力战而毙,李利逃回。
六月初三日,嘉义义首林聿成率义民黄知等三十四名,解运油米救嘉义城,遇贼截抢,力战死之。
时,嘉义被贼围久,城中乏油米,林聿成出城解油米,至好收庄,被贼围抢,成率黄知等三十四名力战,皆遇害(其余阵亡芳名载在末卷)。
六月初八日,台澎挂印总兵林向荣解嘉义之围。
先是,五月初七日,严办、陈弄大股贼悉众攻大营;时,林镇兵败,收合余烬,退守安溪藔,适其弟向皋自往厦门募亲勇五百名到营,声势甚大,众贼始惧。时,店仔口吴墙,聚众数万,柳仔林黄知羔,亦系大股首,相率降官,军声乃大振。时,嘉义被围已三阅月,粮食将罄,幸有许山发米分给贫民,日请救援。林镇以林有才、王飞琥为先锋,守备龚朝俊、把总寗长泰、外委柯必从,率勇首李志扬、李得龙,带精兵向嘉义进发,屯番把总段得寿,亦带屯番三百名,分道前进,与陈弄、严办连战数日,阵获股首黄房、王新妇,斩之。官军乘胜,直薄城下。城中绅士王朝辅、陈熙年,亦开门率兵勇出击,杀退群贼,嘉义解围。举人陈尚恭积劳病故。
吴立轩曰:嘉义古称诸罗。前林爽文反,绅民协同守捍,粮食已尽,以龙眼核研末和米麦粉食之。大学士福康安奏闻,皇上降诏褒之,改名嘉义。此次遇陈弄、严办大股匪,围攻三阅月不下,又得绅士许山发赀赈济,赖以不恐,足见皇上一字之褒,荣于华衮。其绅民能顾名思义,竭力防守,而贼不得逞志于台南,厥功岂不伟哉!
六月十三日,提督军门曾玉明率金门左营守备黄炳南(金门人),带水师四百名,并台勇千名,克复彰化马芝堡、菁埔仔、后湳、马鸣山四庄。
燕雾二十四庄附官,每往鹿港解铅药,贼恒拒四庄马鸣山,向大仑半途截抢,曾镇又接黄炳南带水师兵四百名,兼以叶陈所带土勇,兵力稍厚,遂扎大营于秀水庄。十七日,贼攻番婆庄,炳南率兵追之,都司胡松龄、游击游绍芳为左拒,叶虎鞭、陈大戆为右拒,皆带勇前进,同攻菁埔仔等四庄。四庄多王姓,从贼,正当要冲,故曾镇遣诸军力破之。房屋毁为平地,庄中男妇老幼啼哭逃生,自是贼止扎后港仔、莿桐脚、十四甲,离城止七、八里(是役也,陈大戆之妻蔡员督战包围,曾镇称为女孙吴)。
六月十九日,伪二路副元帅戴彩龙、伪大将军郑玉麟,往燕雾派饷,二十四庄拔贡生陈捷魁,率庄丁截杀,是日倡竖白旗,埤岛义首李文灿死之。
戴彩龙同郑玉麟,到燕雾下堡大庄武举赖登云家索饷,是夜所带三百余人梦见鬼燃火照之,贼知不祥,欲退;桥仔头李炎亦挟众到茂才陈宗文家索贿,炎竟迫良家之妾把盏。茄苳脚拔贡生陈捷魁密约白培英、唐允文、沉炎,二十四庄绅董当天立誓,约俟贼回半途击之。二十四庄一齐举手,翌日贼退至茄苳脚,各庄鸣锣,枪炮如雨,喊声震地,贼惊溃,无队伍。适天大雨,贼火龙皆湿,束手受刃,尸填圳沟,血迹狼藉,擒李炎、戴彩龙,解鹿港斩之。戴如壁被枪毙,郑玉麟恃其刚猛,手执短刀,遮架不住,亦被斩首。是日也,贼死者十之八、九。翌日,陈捷魁率庄民曾溪,斩获首级,到鹿港曾玉明营中献功,每首赏银贰元,众尽搜圳沟中死尸,斩而献之,共贰百余级。自是,贼恨二四庄,誓不两立,以大岸头湳尾为贼界,以白沙坑口庄为官军界,贼用红旗,官用白旗,为贼者蓄发以别之。
吴立轩曰:曾玉明以秋丞轻进,引为殷鉴,暂驻鹿港,请陈捷魁共议战守恢复之策。魁年少,负磊落之才,忠直敢言,与官长论事,有王景略扪虱而谈、旁若无人之慨。尝与知县凌定国论事龃龉,即作酷吏论以嘲之。至是,魁以平贼自任,请曾镇以北联和美线诸泉庄、南联二十四庄以及三十五庄而后立脚能定,可图恢复。然当是时,无论漳泉之人,多与会盟,不特无人敢竖白旗,亦无人可与同事。魁乘贼索饷,密约二十四庄为义首,绅士富户一齐举事,乘其归,半途而击之,适天降大雨,而贼衣服军装皆湿,俯首就戮,悉数皆歼,无异风雨助昆阳之捷也。贼闻风破胆,各处泉庄纷纷领旗反正,而鹿港之藩篱益固。是役也,为倡竖义旗之首,实为恢复彰化之基,故大书特书之(廪生柯承晖避乱白培英家,亦力劝乘势截杀)。
六月二十一日,戴潮春率众攻白沙坑口庄不克。
自六月十九日,二十四庄杀戴彩龙等,各贼恨之,遂率众环攻白沙坑。二十三日,贼猛攻口庄,庄民黄南身伏竹围内,手刃二人,贼始退。
七月十九日,伪千帅林日成率伪镇北将军林大用、陈九母、赵憨率众攻破湳仔庄、柑仔井、和美线等庄,至加宝潭,为义民首陈耀击退之。
戴逆以附近泉庄不服,令林大用等焚烧湳仔庄、柑仔井、竹仔脚、和美线街,迫攻加宝潭,举人陈宗潢长子陈耀舍,当城破之后,即约富户林家、阮家连合拒贼,而林、阮二家皆逃,惟耀开沟修壕,内筑炮楼,雇勇扎李厝庄以为犄角,并积粮米铅药柴草,身亲督勇,日夜守御。时,贼连攻湳仔庄、柑仔井,势如破竹。庄民林熊兄弟,与贼战,熊弟被杀,熊身中数鎗,头颈已断一半,犹手刃数人而逃,贼延烧焚五、六庄,如入无人之境,西烧至和美线街北境竹仔脚番社,及至加宝潭,耀率众御之,连战三日,力不支,家中火药亦尽,出红旗诈降,献马一匹与贼。耀田业多在大肚,陈九母、赵憨皆其佃人,故力向晟言,约银贰千元,以作军费,贼始退。乘夜差召三家春陈清泉带勇二百,扎李厝庄;又令陈快往新港召柯、姚二姓健夫数百名,一半入家助守,一半分扎邻右林家,布成鼎足之势。又差人往鹿港向曾镇请领子药,部署完备,收起红旗,再竖白旗,贼闻知,又令中藔庄林大用猛攻数日不克。盖加宝潭前与中藔械斗,故挟前恨以攻之。然耀粮饱勇多,亦无可如何。自是贼不再犯矣。
吴立轩曰:当戴逆陷城之时,富户各自保其身家,抱头众窜,庄社甘为焚烧而不顾。陈耀乃纨裤之子,平日不好读书,只执铳打鸟、试剑为戏,人以其轻俏,群呼为「跳走耀」。至其临事变、遇仇敌,先时能修葺竹围,环开濠沟,积聚粮米铅药,夜间督勇守御,达旦不寐,及其力战不支,又能诈降饵敌,再图守御,世无不服其胆智过人。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虽老于行间者,其器识亦不过是也。非然者,贼乘胜长驱,如摧枯捻朽,则北至于溪,西至于海,皆不免蹂躏,吾知鹿港难以高枕而卧矣。
秋七月,台澎兵备道洪毓琛趣台湾总兵林向荣进兵斗六门。
向荣洒泪出师,带副将王国忠进扎斗六门,被贼围困。向荣既解嘉义之围,欲就地捐派军需,兼结联海口一带泉庄,而后出师。但斗六附近内山石榴班张窍嘴、张公毅等,勾引戴潮春率众猛攻,洪道爰催向荣进军。七月,林镇知斗六在贼窝,与泉庄阻隔,兼以饷道遥远,不得已洒泪出师,带副将王国忠进扎斗六,就街中都司衙屯扎。王国忠以为不可,请屯街外,缓急庶有救援。林不听,遂扎之。越日,伪军师刘仔屘率大股首严办、陈弄、许丰年等贼数万,将斗六街四面攻打,王国忠率兵冲突,不能出围,连日与贼鏖战,全无外援,洪道叠差员令涂库义首陈澄清带庄勇数百护卫,然群贼知为粮道要地,叠争拒之。
吴立轩曰:行军以择地为要,不可犯军中之所忌,虽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复生、置之危地而复存,此权宜之论,乌可为训?王国忠此言,相时度势,深得机宜,惜乎不能用也。然林镇本待题派军饷充足,结联泉庄以为声援,未可谓无见。洪道闻蜚语谣传,林镇在嘉义厚派军饷,富家忌之,遽尔趣令进军,然未行军、先行粮,此寄专阃者,当预为谋画,何可厚非;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矧堂堂总兵,与道职抗衡,何不辩论力争,而驱数千人于死地乎?噫!
●戴案纪略卷中
彰化立轩吴德功着
秋七月,候补通判张世英进军翁仔社,义首罗冠英、廖细元应之。
罗冠英,东势角人,与翁仔社廖细元、廖廷凤结为刎颈交。当戴逆倡乱之后,即结连翁仔社等庄及林传生等,同谋拒贼。七月,张世英进军翁仔社,以为竹堑、大甲声援,并图恢复彰化。其地居上流,可断拺东一堡之水。英所招勇,素善打鹿、与生番鏖战、百战不挠之士;林占梅以金帛结之,使助世英剿贼;英与诸豪杰誓与贼不两立,故所向有功。
八月十五日,伪大元帅林日成会众贼渠在大圣王祭旗,十六日率贼万余猛攻二四庄,拔贡生陈捷魁统庄丁御之。
潮春南下,林晟于十五日大会各贼渠在大圣王祭旗,十六日率众贼万余名,猛攻白沙坑口庄。时白沙坑福德爷甚为灵应,凡贼来攻,辄先降乩示庄民。是早,忽一老人白发手执铜锣,到三家春、茄苳脚等庄鸣锣讨救,陈捷魁、李华文、陈宗文率庄丁到白沙坑,寂无影响,甫食早饭毕,报贼万余分三路来攻。戆虎晟率林猫皆由大岸头大头攻白沙坑。郑知母欲报弟仇,率众攻口庄。王万、江有仁由福人坑山路攻虎山岩坑。陈捷魁率众分御之。自己与陈宗文亲行督阵,每战必在阵前,铳子雨下,手中令旗几为打碎,遍身无一受伤。时,叶虎鞭由口庄竹巷横抄,贼死无数,自辰至申,喊声震地。时,寄居避乱之民,不下万余,亦持械助战,坚如铁桶,无缝可入。戆虎晟登观音山遥望白沙坑宅内森列槟榔树,竹木参差,不见屋宇、人影,仰首叹曰:此真铁国也。于是,鸣金而退。是役也,贼死者数百人,负伤不计其数。自是,贼不敢睨视矣。是日,贼败回彰化,有拾字纸妇人,呼曰南嫂,喜而骂曰,贼何不早死?晟闻而杀之。
按拾字纸妇,不知何许人也。不知其姓氏。予髻龄时,在塾读书,见其右手握铁钳,左手持字纸包,年五十余。其夫名南,人呼曰南嫂。夫妇皆拾字纸为业。其营生可谓清正矣。故当贼败北,妇人敢公然辱骂。虽被杀之,亦不畏缩求乞,烈哉!可以风世矣。
吴立轩曰:神道设教,有识者诋其妄,然观白沙坑一役,于不可信之中,亦有可信者。当与贼相持之时,凡贼欲来攻,必先降乩指示。庄民素信重之,辄着灵验。常闻福神言,贼明天排长蛇阵,当排蜈蚣阵以破之。如是者甚多。虽庄民信而行之,屡打胜仗,或者会逢其适,而观当日侦探人入庄,伏在废冢内,乩童扶神辇直抵坑内废冢窟掳之。贼悬赏格,如请福神入城者赏五百金。时有侦探密藏神像于米篮内,盖之以笠,行至街中,忽风吹去笠,街民乃掳而诘之。果是贼侦探。余舞象时,避乱庄中,亲见其事,故知之详。厥后曾镇奏请匾额,奖神之灵,诏许之。最可晒者,贼闻福神显机,辄获胜仗,贼亦依样画葫芦,装神假鬼,无奇不有。请他神抬于阵上,以冀其助战。岂知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岂肯助逆横行乎?书曰:鬼神非人是亲,惟德是依,信夫!
秋八月,候补道区天民(广东举人)督办北路军务,率候补游击陈捷元(彰化牛牯岭人,武生)带勇四百名协剿,并就地捐饷。
时,内地发匪未平,粮饷不足,谕令在地捐饷。淡水举人陈维英、竹堑绅士郑如梁,各鸠巨金助之。陈捷元本彰化牛牯岭人,武生,以平发匪有功,积官至游击。闻彰化乱耗,乃请带勇回台协剿。
八月,总兵曾玉明带勇进扎安东庄,令守备陈毓恩扎仑仔顶。
虎鞭与黄丕建结生死交。先是,虎鞭与陈大戆来降,曾镇令扎秀水,令守备陈毓恩扎仑仔顶。林晟率黄丕建,于十五日攻秀水仑仔顶,连攻三日,虎鞭力拒不支。虎鞭肩中炮,血流遍衣,贼人迫追之,黄丕建率其党争先佯图虎鞭,而纵之逸。虎鞭所扎安东陈宅,遂破。贼又猛攻秀水,兵勇抵敌不住,兼以虎鞭已败,兵勇欲退,毓恩手斩退者数人,长跪大呼,兵勇再反斗,时二四庄庄丁一齐救援,贼即收军而回。
闰八月,二四庄贡生陈捷魁、李华文,议开通快官山路。总理黄开安,同职员吴登健,督工开辟。
时三十五庄、快官庄义首张俊标,竖白旗,贼屡攻之。陈捷魁、李华文开通虎山岩后山,恐峰峦屴崱,蚕丛鸟道,缓急难通消息,魁令白沙坑总理黄开安,同五品衔吴登健督工,身才雄伟,年六十,尤善饭,能舞大刀十八斤,旋转如意,时避乱在庄,日率庄丁往开路。林戆晟知之,以赏格五百购之,思欲得而甘心焉。
闰八月二十八日,罗冠英与林日成大战于圳藔,廖细元死之。
十四日,冠英克藔脚;二十二日,克葫芦墩汛。廖细元进拔圆宝庄,乘势攻圳藔。二十八日,林戆晟由彰带兵而来,声势汹涌,奈兵少莫敌。细元率死士冲围而出,身中数十疮,至翁仔社而卒,张世英治葬之,收合余烬以弟江峰领之。
九月,兵备道洪毓琛复遣守备许黄邦解银一万,被黄猪羔截抢之。黄邦被执,外委黄金城被贼围,死之。
林镇驻师斗六,洪道复遣守备许黄邦解银一万,路遇柳仔林、黄猪羔率贼数百,截于途,黄邦被执,千总许炳带银二千,从间道奔嘉义营,外委黄金城骁勇有胆略,日行出哨,忽遇贼围之,金城力战而死,人皆惜之。
九月十七日,台湾挂印总兵林向荣久困斗六,粮尽无援,被贼攻破,仰药而死。台湾水师副将王国忠(同安县人)被执,不屈死之。同知宁长敬(安平游击)、颜常春,斗六都司刘国标、守备石必得等三十余员死之。
林镇驻师斗六街,日久无援,粮食已尽,军民研龙眼核煮鞋皮为食。一日杀马以食,屯番思欲染指而不得,颔之。十三日,屯番放火烧街,中厝屋诸军无处栖身,遂共入守土城。王国忠请退守海丰仑,林镇惑于卜者之言,以待援师,即遣其弟向皋突围而出。至海丰仑,人以其兵少,不敢留驻。向皋进退维谷,为贼执,献戴逆。逆妻求免死。十七夜,国忠带勇力战,欲溃围求援,所部壮士翁洗等十八人皆勇士,力战被执。戴逆屈国忠跪,忠大骂不绝口。贼将十八人寸磔于北斗溪,土人封尸为坟,群呼十八将军坟。
屯番把总潘永寿已蓄异谋,与贼约插香为号。是夜,引贼入土围,向荣军士皆枵腹不能战,仰药而死(妻在任闻讣仰药而死)。管理粮台同知宁长敬、游击颜常春、署斗六都司噶玛兰都司刘国标(刘安欲救之,不屈死)、本任建营守备石必得、北中营千总沉登龙、镇标右营千总王光春、安平水师营千总郑添禄(台湾县人)、台协左营千总赵基英(诏安人)、艋舺陆路把总黄忠泰、台协中营把总李中华(彰化人)、台镇中营把总李青、台协左营把总林朝来(同安人)、五品顶戴萧垄屯把总段得寿、调署城守营左营外委叶荣魁、台协中营外委孙朝营(南澳人)、台协中营外委郑朝龙(闽县人)、台协右营额外许祥光、城守营头目外委黄捷升、外委郭天锡、黄振辉、稿书叶长青,同战死。林向荣子林张成、勇首陈大舌束(原文),皆被杀。王飞虎为伪丞相所救,米户林森素为林镇运粮,贼恨之亦不屈死。义首陈有才亦被执。戴逆素耳其名,欲屈不可,贼亦不加害。幕友陈吉生被执;举人王献瑶从军为参谋,亦被执;戴逆复令办局。瑶佯狂不理。浙江补用同知林廷翰,在籍同子林竣办局,因救斗六殉难。北路协林得成之子同知林上达,欲为父报仇,亦俱亡。林卓人集中有把总孙鹏程、宁长泰、外委徐精忠、勇首陈有庆等殉难,考之请恤奏折而无此数名,岂当日遗之耶!
吴立轩曰:斗六之形势,东南一带雄负高山,北则东螺溪以绕其旁,见南则虎尾溪以缠其面。离诸罗县治四十余里。风俗强悍,群贼出没其间,一旦有警,粮饷既难以飞渡,兵勇亦难于召征。林镇手握兵符,为三军之司命,实全台之保障,乌可孤注一掷,使瀛岛震惊。此古者不明地利之不可为将也。然观其洒泪出师,亦知乡庄未联络、粮饷未充足、而当道羽檄频催、兵符趣促,揣林镇之心,直以逆贼一日未平,则己为将帅,不可一日虚生,故不顾成败利钝,遽兴师旅,困守土围,茹草饭皮,枵腹力战;一家之中,子殉其父,妻殉其夫,弟殉其兄;一营之内,兵殉其将,将殉其帅;忠义萃于一时。厥后范希溥奏请建专祠,宜哉!副将王国忠,胸负韬略,身经百战,向使林镇言听计从,何至师徒挠败!乃主帅虽不听其言,亦不负主帅而后死,故当溃围血战,力竭成擒,戴逆欲屈之跪,国忠眼眦欲裂,骂不绝口,直以将军之头可断、而将军之膝不可屈也。呜呼!烈哉!
九月,候补知县凌定国署彰化县,权用木戳。
凌定国为副将凌竞先之子,洪道差其运饷到鹿,以彰化县缺久虚,铜章亦失,爰以国署理,刻木戳,权用之。其人有干才,遇事勇敢。当地方扰攘之秋,每擒奸民辄杀之。鹿港奸民施戆东、许朝成诸悍贼,悉为擒斩之,鹿港始安。
九月,鹿港生员杨清时、总理许行义,带勇四百援斗六,不及,遇贼,战于途中,力战却之。
杨清时带兵救斗六,至途中闻凶耗,遇贼于湖仔内,但兵少粮缺,进扎北斗小埔心,贼渠陈弄截攻,力战却之。
同月,大股贼陈弄、严办率黄丕建攻土库,五品衔义首陈澄清击败之。
澄清名贶,住土库街外里许。林镇扎斗六时,澄清辄为运粮,尝一日三袭贼营,贼恨之。至是,斗六破,哑狗弄、严办扎土库街,民人罢市,清弟必湖见弄,弄两旁排鎗刀如林,必湖面不改色。说弄曰:始吾以大哥非草寇,故豪杰思欲归之。今如此疑忌,是使人觖望也。弄以礼相待,与以将军衔,并伪令一柄。是夜,以陈姓既降,遂不设备,至五鼓,忽街尾火起,喊声震地,贼知中计,狼狈而奔。黄丕建又诱新民庄陈廷顺带贼数百攻土库,清率壮士吴阿传、吴戆、吴英、陈瑞基、王明时,名五虎,并传集庄丁,夹击之。丕建奔至海丰堡埔姜仑,觅食不得而逃,自是,与贼连战三年,又得埔姜仑生员刘丰庆、盐水港铺户相为犄角,籓篱愈固。
吴立轩曰:陈澄清当戴逆倡乱时,即令附近乡庄多种地瓜,遍插山菁,家中积粟数千石,铳药充足,又结联盐水港埔姜仑,互相救援,附近数十庄,皆依为长城。土库街生理,比前闹热加倍,安堵如故。其约束乡民,以禁赌为先,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远近皆服,事如长官。其行军也,机关侦探甚密,凡出阵无人知其所往,数为林镇运粮,贼恨之,猛攻数阵不下。清遂踞十余庄,贼不敢窥伺郡治,恐清蹑其后也。林卓人称其有古名将风。谅哉。余尝造其家,池亭水阁,鲜丽夺目,竹围密如箦,无缝可入。其子孙皆读书入泮,蔚然为名望家,而细询当年战争,乡人犹啧啧称其能军云(按澄清官至斗六都司)。
冬十月,严办率向潮江攻盐水港,义首李志寅击败之。
十月,严办等同陈弄屡攻土库不下,遂乘势攻盐水港,以分其势。盐水港义首李志寅率庄丁分路守之,麻豆义首李成龙、李朝魁及查某营举人刘达元,亦率庄丁夹击之,以铁把击死向潮江,余贼俱退。
按盐水港离郡城五十里,街市昌炽,民居稠密,四面有壕沟,分四门出入,街中富者居多,故贼攻之不克。
十一月初十日,林日成犯大甲,官军先败,罗冠英来援,林占梅派千总曾捷步带勇援守,节妇余林氏三次祷雨。
初十日,贼犯大甲,南埔庄姓叛之,十八庄皆应贼。官军战于下大安庄,黄腰、吴算被杀。大甲戒严。十二日,奸民伪称贼退,守备郑荣出城追之,贼伏于水尾溪,一军由顶店以窥北门,壮士林生牛、柯宗茂死之。十四日,罗冠英统将到大甲救援。十七日,林占梅遣千总曾捷步带兵解铅药来援。十八日,郑、曾二军带勇出东门,义首陈此、黄定安出西门,罗冠英统庄丁由中路进发,大战于水汴头。林晟遣军继至,东路、西路军皆惊溃。冠英被围,左冲右突,几不能出。柯九、柯兴协力冲锋破阵而出,官军合力守城。贼四面环攻之。至二十六日,贼从南门放火,城垣崩数丈。时受困已久,水道点滴不通。巨贼何首以令箭射入,约明日由西门出汲,彼师遂退。然水辄罄,节妇林氏三次出为祷雨,未几雨降,贼亦退数日。
十二月,署水师提督朴勇巴图鲁吴鸿源统兵抵郡,吴帅带兵三千至郡,以林镇军皆阵亡,择吉致祭诸亡魂。吴帅亲诣祭坛,挥泪泣奠。是日,观者如堵,哀动三军,旁观多下泪如注
二年癸亥正月初十日,署水师提督朴勇巴图鲁吴鸿源出师进扎盐水港,以降将吴志高(名墙,住店仔口)为乡导,同知张启煃、盐大使秦恩培、守备徐荣生、苏吉良进扎鹿仔草,军声大振。
吴帅到郡时,店仔口吴志高为一方巨擘,大得众心,前后五十余庄,皆为统辖。戴逆以伪大哥卢大鼻扎店仔口,及林镇至,墙解散其党羽,以计杀之。人称其胆略过人。故吴帅使作响导,并令随员守备苏吉良、徐荣生、同知张启煃、盐大使秦恩培招勇一千,镇中游击洪金升、镇标左营游击叶得茂带兵四百,进军鹿仔草。十五夜,徐荣生兵过鹿仔草,至埔心南靖厝,贼由后袭之。二重沟吕仔梓率群贼响应,管带镇标左营游击叶得茂、千总黄茂生力战死之。
吴立轩曰:店仔口吴志高,余尝到其家。其人身才五短,尔雅温文,无武夫气。平时为村学究,屡试不第,晓畅事机,一呼百诺,兼五十三庄总理。当戴逆势炽,佯倚之,贼封为将军。及林镇出师,为运粮,助官军,解嘉义初次之围。迨林镇败斗六,深沟高垒,坚壁自守,远近数十庄,胥归统辖。故贼不得越店仔口而窥郡城。其智力诚过人矣。
按店仔口后山,即嘉义文庙尖峰,山上出火,名火山岩,开屏列帐,直趋抵庄。北面有北隙诸小山,西南有上下茄苳土埠罗列环拱。其人杰之出,殆由地灵欤(火山岩即出温泉关仔岭)!
十八日,林日成复举众围大甲,登铁砧山,祝井中炮,折齿败回。
正月间,晟复纠贼再围大甲。候补同知王桢率义首林盛与晟战于磁磘庄。晟张黄盖,穿黄马褂,督众淹至,烧焚民舍,喊声震地,王桢几为所获。贼又填平水道,将大甲四面合围,城内奸民王发约烧屋以应之。事露,为王此所获,送官诛之。城内窘甚。时,伪镇北大将军何首素与大甲有密约,互相救护,缚书于矢,射入城中,令勿惊溃。适晟登铁砧山,向国姓井而祝曰:晟若得行大志,井中宝剑当涌出,否则,以一炮相加遗。祭毕,与官军战于水社尾庄。晟扬扬得意,忽一炮击折其两齿,余贼暂次以散。何首乘势而退,晟即纡途从鳌头山后逃回四块厝。自是,大甲安堵如故矣。
吴立轩曰:按铁砧山上国姓井,俗传明郑成功驻军山上、无水可汲、拔其佩剑插入山中、甘泉涌出,其剑相传留于井中,清夜尝露光芒。晟登山寻故址,藉此井以卜休咎。岂知延平王千古一伟人,故鬼神呵护之。逆晟何人,尤欲效耿恭之拜井耶!
二月,游击陈捷元、勇首蔡宇,克复牛骂头、梧栖等处,贼渠陈在败走。
牛骂头、梧栖街,诸贼不敢毁焚,以其通海可以接济货物也。六月初一日,官军进攻牛骂头,绅士蔡怀斌(字时超,鳌头人)应之,遂于是日克复。初四日,攻梧栖,郊户杨玉器引官军入街,伪镇港将军陈在拥兵拒战,绅士杨清珠(字诲我)率乡兵夹击之,陈在败走,梧栖复。
二月,林日成既败大甲,张世英遣罗冠英、廖廷凤等攻马公厝,克之。初五日,克新广庄,十六日克坝仔庄,二十七日攻入四张梨戴潮春老巢。
戴潮春已往嘉义,四张犁老巢,使陈梓生守之。官军乘势连攻数次,死伤无算,贼党死拒铳楼上,冠英绝其水道,点滴不通。二十七日,攻入四张犁,旋得旗帜、器械甚多。乘势进迫附近之庄,以绝其援。时,晟败回家居,率死士陈狗母,廖安然力拒之。
吴立轩曰:张世英得罗冠英之助,屯兵翁仔社,据四张犁之上游,固已寝其皮、而盬其脑。戴逆之老巢既覆,林贼之藩篱亦尽撒矣。况乎豪杰归心、士卒用命,逆贼岂不闻鼓鼙而心惊、望旌旗而色变耶!
二月十二日,署水师提督朴勇巴图鲁吴鸿源率吴志高解嘉义之围。
十二日,诸军攻破上树头庄、马稠后庄,杀贼百余级,吴帅移军下茄苳,使吴邦基多设疑兵,使洪金升分扎白沙墩,通判杨兴邦、同知张启煃进扎水窟头街,布成鼎足之势。令吴志高为乡导,自将游击周逢时、守备苏吉良,遂攻破后藔仔,获伪元帅、先锋十八人。贼渠王禄拔据守马稠后,与官军日战,请救于陈弄。弄书记陈吉生,系前林镇营中被掳者,阴使人诈报彰化已破,弄惧欲逃,乃少分贼伙,以赴王禄拔,使吉生覆书,令其死守,三更必到。吉生乃改云彰化已失,三更尽撒回。拔等皆弃甲曳兵走,遗辎重器械无算。吴帅率吴志高诸军直抵城下,如入无人之境。城中守将汤得升开城门夹击,围解。按汤协自九月与绅民死守,粮饷告匮,城中乏食,至以龙眼核为粉和米面诸粉食之。绅士出赀给兵民,许山尤较向义。贼又筑土堡在城外里许,高与城齐,日夜迫城,城上以石投下,并以油糖镕化,自上倾下,贼焦头烂额者难以仆数。忽闻吴帅大军淹至,内外夹攻,阵获逆叔戴老见。按先后义首林义、总理林维铭、林大约、林荣贵,救城阵亡,城乡之勇四十四名,均蒙请恤。
吴立轩曰:前次林镇解围,既备尝辛苦,此次斗六已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兼以粮饷告匮、外援不通者五阅月矣。叅府汤得升,与士卒同甘苦,绅民协力固守,论者谓其曾蒙天语之褒(原文下有绅士两字),故能顾名思义至死不渝,而不知其君上轻徭薄赋,富藏于民,深仁厚泽,百姓沦肌浃髓,故当多难之秋,内地发匪猖獗,兵饷难以接济,绅民竭其忠贞,协守孤城,不特出赀以分给贫民,且能出赀以养兵。故得危而复存,作中流之砥柱,使贼不得长驱直进,逞志于郡治。语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此言岂欺人乎?
二十日,陈吉生、王海帆改信绐贼,陈弄败归被执,不屈死之。
陈吉生前为林镇幕友,及败斗六,为弄所执。弄用为书记。嘉义被围久,危甚。吉生檄各贼攻城,悉依弄计划,派饭日减,群贼见粮食不充,攻城之人日少。由是,城不即下。吉生夜写信缚箭中,报告减粮之故。后贼渠王禄拔请救,又改信以绐之。弄逃归小埔,心知为吉生所绐;诘以改信之故,吉生面不改色,不供一人。曰:吾欲为林镇报仇,事之不成天也。弄以红铜贴其身。弄妻以女鞋击其头。哀哉!
按陈吉生或作王海航,未知孰是?
吴立轩曰:昔观古人用兵,变幻无常。虞诩之破羗也,每日增灶以进兵,是弱以示强也。孙膑之破庞涓也,每日减灶以退,是强以示弱也。今当嘉义被围,群贼猛攻,吉生每日多调贼,减派粮食,卒使垂危之岩邑,转危为安,岂不与虞诩、孙膑相为伯仲耶!
同月,钦命提督军门固勇巴图鲁曾玉明为台湾挂印总兵。
时,玉明扎秀水,与贼对垒数月,叶虎鞭、黄炳南克乌瓦厝,贼退扎后港仔黄阿起竹围,岸高如墙,竹密如箦,外布竹菰,官军连战数月,以草把卷其竹钉,贼以大杙钉之。玉明又造孔明车,外覆以绵被,用水渍之,以避鸟铳。群贼以铜为子,如橄榄核,用油炒之,其子可穿过孔明车。官军死者三十余人。玉明又造土堡,高五丈,以安大炮,止离西门三里许。然准头不灵,不能攻坚破锐。
吴立轩曰:台湾竹围之密者,火不能烧,刀难尽斫,四面筑铳楼,内围以土墙,其坚牢胜于城。所以玉明旷日持久,攻之不克。故当道者有谓其拥兵不动;弹丸之地,攻打三年,不能制胜;是亦未知竹围之难破至于此也。
春四月,记名总兵北路协副将曾元福(晋江人)带勇千名抵鹿港,进扎白沙坑观音山。
曾元福到鹿十余日,即驻兵于白沙坑。其前敌扎观音山,离城四里许。贼扎大岸头湳尾以拒之,分兵二路出师。遣篮翎五品军功梁征辰、把总林逢照、林青辉督战一路,由虎山岩后圹底以攻待人坑,一路由乌磘以攻大岸头。又约曾玉明分攻湳尾、后港仔,以分贼势。时二四庄陈捷魁、李华文、陈宗文各率壮丁助战,连攻十余次不能下。时人目曾玉明为大曾,目曾元福为小曾。
四月二十八日,彰化举人陈肇兴(伯康)、邱位南(石庄),沙连举人林凤池(文翰)、生员陈上治(熙朝),永春生员廖秉均,南投堡义首陈云龙、吴联辉,牛牯岭义道陈捷三(月三),北投堡举人简化成、义首林锡爵,沙仔仑廪生陈贞元,约六堡同日树义帜。集集庄义首陈再裕兵败被掳,献斗六,仰药死。廖秉均不屈死之。许厝藔义民陈耀山亦被害。
时,陈肇兴、邱石庄避乱南北投,约林凤池等六堡同日树义旗。陈再裕在五城,招屯番力战。贼目陈永明、陈辉、黄目丁,杀入其家其。其妾吴信娘,子陈番、陈天成、陈祥,婢菊花及庄丁共二十八人俱被执。再裕被掳献斗六,不屈仰药死。时,廖秉均在沙连办局,亦被执献,戴逆欲使之跪。廖曰:吾天朝秀才也,岂跪尔无赖贼哉!大骂遇害。武东堡忽背约。贼渠萧金泉率众攻许厝藔。义首陈耀山被贼括面爬背,寸磔之。陈贞元在沙仔仑,亦被贼烧毁家屋。沙运连上治家破而逃。林克安惊悸而死。北投水道被贼断绝。五谷无收成。林锡爵家亦破,幸族大力战自守。而陈云龙(后官至斗六都司)、陈捷三(后保举四品蓝翎)连日恶战。自是,武东山顶、沙仔仑及沙连南北投皆为官军。
吴立轩曰:沙连牛牯岭既树白帜,已据斗六之背,又得南北投以为犄角。戴逆已进退维谷,而陈云龙与陈捷三,族大丁多,善于抚众,兼陈伯康、邱石庄开陈大义,故诸贼恶战,皆不得逞志,诸义庄始得安堵焉。
五月,福建总督耆龄派粤省游击萧瑞芳、守备陈启祥,运大炮十余尊抵鹿港。
鹿港同知兴康(宜泉,满州人),以大曾、小曾屡攻不克,请总督派大炮攻之。五月,萧瑞芳运至。大曾令叶虎鞭、陈大戆带官勇进扎水梡桥,令游绍芳、胡松龄进扎攻湳尾港仔,然竹围甚密,铳击之,祗折其半,竹尾仍覆垂,铳匮墙厚亦不倒崩,猛攻数阵,仍不能下。
同月,都司徐荣生、苏吉良搜缉各庄匪类,清信道路,逐严办于新港,吕仔梓乞降,蓝翎都司衔陈康泰死之。
吴帅既解嘉义之围,遣苏吉良、徐荣生连攻刘厝庄小定厝、上涂沟、下涂沟,吕仔梓与罗澎湖拒之。苏吉良等擒斩罗,而吕乞降,并获伪元帅叶新妇、伪大将军何钱鼠,吕仔梓妻中炮而死。严办据大仑新港,亦被官军破走之。吴帅之将,以苏吉良、徐荣生为出力。前后三百余战,擒斩巨魁无数。嘉义一带道路始通(是役也,兵勇死者甚多)。
五月,罢水师提督朴勇巴图鲁吴鸿源,以总镇曾元福代之。
时,吴帅鉴于林镇之败,欲疏通路径,搜缉余匪,而后再行出师。洪道误闻蜚语,迫令进军。吴帅往返辩论不已,并责以二重沟吕仔梓、止一竹围、何以连攻两月不下?吴帅遂告退,班师而回。曾元福前扎白沙坑,军士多染时疫,闻调,七月撤兵,遂纡海道至麦藔登岸接篆。
吴立轩曰:当林向荣初解嘉义之围,洪道误闻蜚语,遽趣进军,林镇从之。至于杀身丧地。吴鸿源再解嘉义之围,洪道又听蝇谤,急催进剿,吴帅不从,甘还辕返旆。二帅之识,亦可概见矣。虽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复生、置之危地而复存,有利于国家者生死以之。然奉命出征,当计出万全,鸟可徇纸上谈兵之见,任其驱策?况乎前车覆辙,后车当鉴。观林镇之失,甘逊位班师,保全身名,其进退合宜,雍雍乎有古名将之风哉!
六月,按蔡使司分巡台澎兵备道兼提督学政洪毓琛卒于任。
洪道自戴逆之乱,筹兵派饷,无日不集群僚绅士以图恢复。巡抚徐宗干准其就地派饷。于是,筹捐十余万,不足需用,复权用票钞,并出其服用、玩器出售,以赡军粮。忧时积愤,因劳成疾,与官绅议论时政,辄泣下数行,弥留之日,手书以示群僚,悉系剿贼事宜。
按洪公逝后,台郡进士施琼芳、福州赞善赵新,佥请以洪毓琛毁家纾难、保障全台,请于郡治建专祠,并在官事迹宣付史馆。巡抚徐宗干亦奏请从优体恤,赠太常寺卿,荫一子入监读书,并饬地方官将灵柩照料回籍。
吴立轩曰:洪公以升转入员,因台乱猖獗、台民乞留,遂慷慨以平贼为己任,以视临事回避者,奚啻霄壤!况当内地发匪蔓延,悉索敝赋,难赡军粮,复毁家纾难,叠次运饷解粮以援林镇,筹拨厘金盐课以济曾镇,可谓不分畛域矣。而视民如子、爱才若命,犹其余事耳。殆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欤!迄今专祠在府东巷,为后人瞻仰焉!
六月十八日,义首陈捷三进扎沙仔仑,与贼大战于浊水溪,擒斩贼渠杨目丁,斩首百余级。
时,贼渠杨目丁率众遍行蹂躏诸义庄,陈捷三统义民千人扎沙仔仑,陈员元率庄丁助战;沙连陈上治等由南面包抄,捷三乘胜擒斩杨目丁首以祭其兄陈再裕,并杀贼百余首级。
二十一日,义民陈云龙、陈捷三等收复南投,吴联辉内应。
时,贼扎南投,攻诸义庄,陈云龙、陈捷三率义民数千攻击北投,林锡爵亦由北投逆击,连日战大败,吴联辉在南投率街人响应,重围以解,不伤胁从一人。
二十九日,义首陈云龙、陈捷三攻克施厝坪。
南投既降,诸贼退扎施厝坪,与牛牯岭相隔数里。陈捷三会同陈云龙克复之,并收复邻近等庄。
七月二十二日,陈云龙攻克集集,斩首百余级。
时埔社诸贼闻六堡树白帜,拥聚集集庄,陈云龙会同陈捷三率义民数千猛攻,沙连举人林凤池亦率义民夹击,斩首百余级,群贼退扎水社。
八月,群贼再围集集,义首陈云龙、陈捷三、举人林凤池各率义民攻克之。
群贼以沙连南投六堡归官,与斗六不通声息,再行拥众数千,将集集庄围绕,番仔藔陈云龙、牛牯岭陈捷三、沙连林凤池等各率义民猛攻,俘斩二百余级,溪水为赤。
按六堡之树白帜,牛牯岭首当其冲。然地势据山为固,以高击下,势如破竹,尤得陈捷三为人精细多谋,善抚壮士,而粮米充裕,故与贼恶战数十阵而得保全义庄。甚矣!行军者,以地势为要也。按捷三即游击捷元之兄。
九月伪镇北将军林大用投大曾营请降。
林大用为贼守北门之管(?),以所居中藔、族大人众、离城三里许,故贼重任之。平时与加宝潭陈耀有隙,叠相持攻击,至是,陈耀死,即以众来降于曾玉明。贼侦知,悉众围之。大用逃至柑仔井,官军接济,相与鏖战,贼始退。城中贼党陈梓生、陈鮄、王万等知中藔反正,难以持久,多潜逃四块厝。戆晟所有箕敛财贿(?),运归老巢,止留江有仁、林猫皆等守彰化,其势已孤。
同月,罗冠英率廖廷凤等攻破东大墩等庄,直通阿罩雾,与职员林文凤、副将林文明商议破贼之策。罗冠英奉张世英之令,连日恶战数十阵。十九日,克棋盘厝,乘势恢复东大墩,守贼廖安然拥众力御。罗冠英、廖廷凤分兵夹击。廖安然力不能支,背后炮击透背心,死于阵中。附近石冈仔、枋藔、土牛以次恢复。东由新庄仔、鸟铳头、番仔藔,扫通阿罩雾。职员林文凤(字仪卿)、副将林文明,率亲丁迎击,道路始通行。
冬十月,现任福建陆路提督乌纳思斋巴图鲁林文察,带兵由麦藔登岸,纡道回阿罩雾。
林文察(字密卿,阿罩雾人)以家属台,桑梓之邦,情形谙熟,福建总督左宗棠令带兵抵台,以副将武状元王世清为先锋,其属员等多捒东人。
新任按察使司衔台澎兵备道兼提督学政丁曰健(字述安,安徽举人)带兵三千抵竹堑,旋进牛骂头。
先是,巡抚徐宗干檄催林占梅总办团练,略陈台湾情形。梅上书云:逆贼死拒竹围,所有大军皆由鹿港登岸,北路当拨大员统驭,而后招集乡勇南下,一鼓可平也。徐中丞会同闽浙总督左宗棠题奏,丁曰健由北路顺捣,以主事周懋琦(字子玉,拔贡)为叅谋,副将关镇国带兵三千,会同林占梅克日进兵。初八日,丁道进兵,由大甲抵牛骂头,令张世英、陈捷元、罗冠英,由捒东进攻戆晟老巢。令王桢、郑荣夹攻。令林占梅率山脚人林尚,并其兄林山为乡导。令蔡怀斌(后以功保知府)、举人蔡鸿猷(济卿,鳌头人)率乡勇以攻福州厝,拔之。贼党杨大旗、蔡通皆降。下令戒军士:凡乡民有白布条在襟间者,即为良民,胁从罔治,军声大振。
十六日,林占梅率绅士翁林翠(生员,竹堑人)、陈尚惠等督勇首察宇、林忠艺、林南山、郑义等,以军三千,进扎山脚。
大军一到,旗帜鲜明夺目,上书「保顺安良」四字。村中父老见之,曰:今日又再见天日矣。大军所到,秋毫无犯,庄民被胁者,壶浆箪食以迎之。时,赵戆据大肚、何首据水师藔、陈鮄据茄投,皆死拒铳楼,不能速下。
二十七日,林占梅、王桢、郑荣军梧栖,进攻海埔厝。
林占梅及二蔡乡勇,三路夹攻,何首乞降,水师藔、何厝庄村民皆剃头而降。茄投陈总理亦相率泥首乞降。时,赵戆、陈鮄拥众死拒,林忠艺、林尚等夺勇前进,夺伪令旗铳械献于丁道营下。
冬十二月初三日,提督军门台湾挂印总兵曾玉明晨刻克复彰化城。台澎兵备道丁曰健、候补知府林占梅诸军,巳刻亦入彰化城。越日,陆路提督林文察,由阿罩雾进驻市仔尾街。
戴潮春久驻斗六,林晟脱回四块厝,城中惟江有仁、郑猪母、卢江守城,赵戆、陈鮄战败奔入城讨救。时,林占梅前锋林尚、林忠艺迫攻大肚溪墘,城中群贼畏缩无敢领令出敌者。罗冠英亦由捒东猛攻,降将林大用侦知贼势已虚,请曾玉明差人入城,分白布条,约于初三早入城。是夜,赵戆、陈鮄、陈狗母、陈在、卢江开东门逃入四块厝。初三早晨刻,曾玉明率林大用由北门入城。时,合街民皆一齐剃发。曾玉明约束兵勇不杀平民一人。巳刻,丁曰健、林占梅等亦越大肚溪入城。大军所到,安堵无恐。城内胁从之民,复见天日,欢声震地。伪粮官蔡猪,丁道令刽子手寸磔之,并斩江有仁、郑猪母于教场,是日大赏军士。上表报捷。
吴立轩曰:林晟虽称悍恶,欺戴万生无能,迫使南下,自据其城,为所欲为。所谓「惟鹊有巢,惟鸠居之」。然南不能越白沙坑,北不能越加宝潭一带,虽漳泉之势所隔,亦其悍恶不能容物。故叶虎鞭、林大用以次而反正,其得维持三年者,以土地居上流,溪水源源而来,粟米充足故耳。此次丁道自北而下,西保一带已撤其籓篱,晟自大甲之败,株守老巢,其势已虚,故前日百战攻之而不下,一旦破之而有余也。
按厦门举人林豪所着东瀛纪事,克复彰化乃是林占梅先入。余舞象时,亲见其事。是日,亦偕伯父入城,故知之详,而特白之。
十二月,总办台北军务浙江补用道林占梅振旅还竹堑。
吴立轩曰:林占梅为竹堑城中巨富,平日琴棋诗画,无所不精,及其时丁艰巨,自备脯资养兵。台北一带,倚为长城。旋随军攻大甲,破茄投,克彰城,无役不从,兼能善抚将士,延览豪杰,较之食人之禄而尸位者,不有天渊之别哉!
林豪曰:按平定戴逆之乱,战绩殊无足观。盖贼以社鼠城狐之智,与棘门灞上之师搏戏三年,抵堪一噱。若得迩来劲旅如楚勇千余,迅扫一月,何难鸣吠之尽息耶!虽然,制敌之方,在好谋,不在好战;行军之要,有胜将,必无胜兵。是以,贵勇而贱谋者,君子弗韪焉。如彰化一役,林方伯处心积虑,筹备多时,而收攻一旦,抑亦好谋而成,非同浪战者也。且其间义民烈士,草莽效忠,稽之前史,实未多见;是宜表其颠末,以俟志乘之采择云。
二十一日,伪东王戴潮春逃窜武西堡,七十二庄张三显说执而献之,旋斩于北斗溪。
先是,戴潮春自踞斗六,日事淫佚,设有伪宫娥、宫监,妻子亦居其中,威福自肆。十一月,官军克复彰化,丁道檄召吴鸿源、曾元福、关镇国、陈捷元,齐会于斗六附近扎营。连日攻之不下。林帅文察继至,登高望曰:如此各庄接济不断,何能破贼!乃遣四品军功洪廷贵,往嘉彰交界,招抚百余庄,伪总制许丰年、石榴班张窍嘴、黄猪羔,削发投诚,令其弟副将林文明,断水沙连诸路,由是,附近他里雾、溪洲各庄,领白旗纷纷如蚁。春观众心不附,乃絜眷与死士数十人逃投七十二庄张三显家中。因曾元福前任北协,春为稿书,令苦苓脚廪生邱萃英往张三显家说之。显亦惧罪,力劝春自首,许以保护其妻子。妻许氏亦惧诛,共劝之。是日,三显以肩舆坐潮春到北斗,曾元福许照朱一贵之例,解送京师。甫至北斗,丁道坐堂审问。春立不跪,且云起事者惟本藩一人,与百姓无干。陈捷元自后以靴踢其足,拗其胫,使跪,犹出言不逊。丁道叱令陈捷元推出斩之。元割肉啖之,以其兄一家三十余口皆死于乱也。是夜,张三显迫淫其妻子。妻许氏自经,子亦死。其所居奇货,尽掠而夺之。丁道奉表上进,称伪东王已斩首示众,各官赏赉有差。是日,西螺解廖谈夫妻到北斗。先是,谈欲降官,其妻蔡迈娘曰:势败而背人不信,无宁死于红旗下,始瞑目焉。丁道斩之于市,不瞑,人知其故,割红旗以掩面,乃瞑。
林豪论曰:按戴逆称伪东王,事实有之,他惟戆虎晟伪称千岁,亦未闻有伪王名号也。盖诸贼中,惟戴逆粗谙文理,故有此伪称,其它非不欲自崇其号,使之至大无两也,然皆目不识丁,但概云大元帅、大将军而已。乃阅文报,逆晟为燕王、逆弄为西王、洪逆为北王,则皆由他人所赠,而非其实矣。
同治三年甲子春正月,陆路提督乌纳思斋巴图鲁林文察,统其弟副将林文明、游击王世清等军,擒斩伪燕王林日成于四块厝。
晟自大甲败,回归四块厝,以其城交江有仁等,忽一日所生四子俱暴亡,遂垂头丧志,欲预作生功果,延僧七朝念经,焚化楮帛无算。迨彰化既陷,晟等逃归四块厝。三年春,林帅文察督其弟文明,以兵蹑其后,以王世清为左翼,以林文凤为右翼,自将猛士直捣。军功五品顶戴林赤,中炮弹阵亡。晟弟林狗母率陈鮄、刘安、陈梓生等拒守外寨,以王万、林猫皆率死党守其内寨。连战数日,狗母力战被杀。其党多黑夜来降。晟疑梓生等有异志,防闲极密,门户不得擅进。梓生连日身冒炮火,阴使人以铁钉其大炮。晟知不免,以财贿陈于庭中,令贼伙恣其所欲。王万知有变,入告。晟以火燃药桶,炮声雷轰。有萧氏者,良家女被污者,见火发走出。晟力挽而入,火药已发,王万等死党及其妻妾皆血肉分飞。惟晟因挽萧氏,火烧其面半黑,萧氏无恙。林帅以晟尸斩为六,分挂各要地示众。上表报称台湾伪燕王林伏诛,悬首示众。林帅得胜凯旋,归阿■〈冖八卓,上中下〉雾。适北投茄茄庄生员洪钟英解逆伪丞相庄天赐、员林街解伪将军黄丕建,皆令斩首,叶虎鞭与丕建结生死交,诣林请保,林帅不从。
吴立轩曰:林帅与林晟本系同宗,前因前后厝相并,械斗数年,不能相下,嗣后林帅以平发匪有功,积官至现任泉州提督,带印回家剿贼,是与晟有不共戴天之仇,恨不灭此而朝食。故令箭甫催,三军用命,无不一以当百。逆晟党羽益孤,城社莫凭,固已望气而心折骨惊,其徒焉有不输诚纳款者乎?惟王万罪恶滔天,自知不免,故愿从而俱歼耳。爱妾如萧氏,昔日宠擅专房,今日心萌异志,前者妻妾之悦我、仆妇之媚我者,皆反面事仇矣。逆晟何心,犹恋恋一妇人,欲强挽与同烬,卒至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手足异处,函首橐街,亦其罪恶贯盈使然也。
林豪曰:吾观戴、林二逆之终局,而叹人情之难恃也。当该逆恶焰方张,举凡捐派银米,无弗朝接片纸,夕自賷到,惟恐后焉者。及其大势一去,众情疑贰,同舟皆敌国,谁开复壁以藏,下石尽懿亲,谁不倒戈相向。即同时怂恿为乱者,皆欲因以为利,乃至生平爱妾,亦怀二心;计所与戆晟同死者,惟王万一人及其妻耳。夫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世有窃一时之权势恣为不义,谓小民其奈我何,而不知民之蓄恨已久,有待时而后发者,观此能毋小悟乎?
春三月,七十二庄张三显率陈鮄、陈梓生、王春、陈在、叶清、叶中、大肚陈狗母、赵戆、北势湳洪欉及东北附城诸贼应之,执青旗为号。二十七日,拥众登八卦山攻城,知县凌定国暨四城总理拒之。旋林帅文察回军剿之。
初,张三显献戴万生,自以功大,及其赏薄,颇怀觖望。时,陈鮄、陈梓生等逃窜无路,同显谋反,执青旗为号。大肚陈狗母、赵戆、北势湳洪欉应之。三月二十七早,贼数千先据八卦山,并市仔尾。时,诸军已退,城内逃难之民回者寥寥,知县凌定国闻变,传五品衔吴登健,是早缒城,往二四庄呼召义民千余救援。遇贼于八卦山,酣战自辰至未,追斩贼首十余级,解散诸党。林大用亦率庄丁由茄苳脚一路进剿,城中空虚,凌定国日夜巡察颇严,又于各城门请绅士稽查,出入记名,给腰牌,城中赖以定。
越二日,林帅文察攻小埔心未下,兵勇抽回市仔尾,搜缉余党。时,贼党多乌合,死灰复燃,一哄而散。张三显为其族人掳解,丁道诛之。其海丰仑一带,粤庄未平,凌定国同游击陈启祥、把总凌定邦、义首叶虎鞭、杨金简、生员杨清时、扫清各庄余匪。海丰仑股首邱阿福、江秋印,死拒竹围,官军攻破之。后各庄题捐军饷助官,金作赎刑(?),乃还。彰化报平。上谕加丁曰健二品衔,加林占梅按察使司,以叶保国即虎鞭为中军都司,林大用从林帅文察内渡,平漳州,其余赏赉有差。
吴立轩曰:张三显说戴万生以献官,亦可谓去暗投明矣,乃赖其功以膺懋赏,又迫淫其妻子,夺其财贿,是阴险之徒,势盛则因而逢迎之,势衰则从而鱼肉之,比比然也。乃未几,蹈其覆辙,死灰复燃,藉非凌定国之胆略过人、林帅之援兵急到,则伤弓之鸟,人心未定,将何恃而不恐哉!厥后三显受僇,即戴逆伏诛之所,不知其妻子又将谁托耶!天道报应昭彰,可不为贪淫者戒哉!
夏四月,陆路提督乌纳思斋巴图鲁林文察,率台湾挂印总兵曾元福、游击王世清、同知张世英诸军攻小埔心,义首罗冠英中炮死之,其族人说伪西王陈弄降,献于军前,斩之。
夏四月,林文察率曾元福、张世英诸军攻小埔心,义首罗冠英率廖廷凤诸勇士猛攻,弄死拒竹围内,不能遽下。官军以大炮击破其屋,弄开地窟以避。官军引水灌之,弄不能支。其妻素悍恶(粤籍人,字双排),每出阵在军前指挥,斗六、嘉义之战,无役不从。弄亦畏之。故弄欲降,妻不从。十九日,罗冠英悉力攻打,弄妻作粤语,诱以降意。英不知防,弄妻阴以鸟铳横击之,其徒数十人,皆中炮死。蓝翎把总王荣升奋不顾身,力竭阵亡。兵勇死者甚多。林帅亲督诸军,昼夜猛攻,英弟罗坑率众拼命攻之。弄妻自焚死。其族人说弄以献。概赦其胁从者。林帅上表报称伪西王陈哑狗弄伏诛,以罗冠英死事请恤,旨下准建专祠。
吴立轩曰:从戴逆作乱者,惟陈弄与严办最横。弄妻与办妻亦皆悍。斗六、嘉义之役,两妇皆在军中,手握兵符,其勇猛过于男子。是亦戾气之所感也。官军攻打小埔心,集诸军以会剿,犹不易下,以罗冠英百战百胜之士,犹死于逆妇之手。惜哉!朔自戴逆倡乱以来,助官剿贼者,以英为首,亦维英为出力。大甲非英援之,其地难以图存。淡水非英据于翁仔社,其势难恃不恐(?)。且戴逆之老巢、捒东之巨魁,非英亦难破而歼旃!是天生为乱之人,必生拨乱之人,以敌之,信夫!礼云:其有功于社稷者,则祀之;厥后赐恤,建专祠于彰邑,亦可慰其忠魂云。
冬十一月,按察使司衔台澎兵备道兼提督学政丁曰健进军北势湳,擒洪番斩之,戮洪欉尸。
洪欉素与戴、林二逆善,出入彰化,威势赫赫,拆彰化县衙杉木以盖伪太子楼,轮奂巍峨,丹■〈蠖,舟代虫〉工致。贼党王春等,多逃其处,以其地势险恶也。冬月,丁道率知县王桢、游击郑荣并林文明乡勇往攻北势湳,奈铳楼重叠不能刻下。淡水义首六品军功林春、李光辉首先冲突而死,郑荣以林锡爵为乡导,掘地道丈许,纡回近绕其宅,军士伏行其间,人不能见,相其要害,安大炮攻之。厝墙倾塌,始不能支。欉兄与官通款,欉侦知之,遂杀英兄。未几,欉死,王春诱洪番妾,阴谋缚番送官,尽掠财贿偕逃。丁道将番正法,掘欉尸于猪阑下,戮以示众。上表报捷,称伪南王洪欉伏诛。是役也,丁道亲勇阵亡者林篇等二十九名,受伤死者亲勇施凌等十八名,其余乡勇无可考。
同治四年三月,贼渠严办竖旗于二重沟,与吕仔梓复谋倡乱,王新妇之母率众应之。
严办为贼中最悍,当围嘉义之时,北路诸贼不下数万,所需军费粮食以及供给戴逆等,日费不赀,皆办一人苛派以给之。四年三月,招集死党聚于二重沟,与吕仔梓同谋竖旗作乱,王新妇之母以其子得封伪将军,刻一品夫人图章佩之于身。迨新妇受刑,招集死党,归于吕仔梓处,旗书为子报仇,伪保驾将军郑大柴,攻龟壳花,中炮而死;谢秀娘亦称为夫报仇,同谋作乱。
夏四月,台澎兵备道丁曰健遣知县白鸾卿、参将徐荣生、都司叶保国讨严办、吕仔梓于二重沟,擒靳严办,吕仔梓逃走,后为蔡沙沉于海。
严办与梓等竖旗于二重沟,丁道遣徐荣生、白鸾卿、叶保国率兵讨之。贼分为三营,官军亦分三路。徐荣生由左横击,叶保国由右冲突,白鸾卿居中接应。贼狡计百出,假官军号挂令旗,从旁埋伏。是日,官军颇败,越日,三路并进,并令都司吴志高、乡勇一齐环攻,喊声震地,吕仔梓先将眷属寄海边布袋嘴蔡沙处,严办死战拒铳楼,官军以大炮击倒,严办遂为官军所杀。其妻候氏(伪号大脚甚),官军获置槛车,沿途掷以砖石,面目破碎,解至嘉义,寸磔之。旋刽子首以猪毛穿其乳,大呼一声而死。王新妇之母亦杀之。谢秀娘逃去。是役甚恶战,兵勇死者山积,吕仔梓并其妻子被蔡沙诱沉于海。
吴立轩曰:天之生逆贼也,必生逆妇以济其恶。天之生义士也,必生义妇以济其美。此应运而生也。故严办之妻,其夫恒为牵马。陈弄之妻,其铳不虚发。廖谈之妻,誓死红旗下而目始瞑。王新妇之母,郑大荣之妻,一则为子报仇,一则为夫报仇。此数女者,狼子很心,杀人如草。其临敌也,身为人先,不避炮火。此洪范五行志所谓人妖者也。若大甲余节妇,当贼猛攻,三次祷雨而有灵,彰化字纸妇,乘贼败北开口笑骂而见杀,或以奇节感动彼苍,或以激烈致受血刃,此尤天地间气之所钟也。至于戴潮春以首祸而遗臭万年,戴天定、戴松江以行谊称,其嫂以节烈着,而流芳百世,此尤邪正并出于一门也。一雌一雄,一邪一正,杂生于干戈扰攘之中。书曰:惠迪吉,从逆凶,故并论之,以为后世劝。戎马倥偬,忽有节妇祷雨,义妇骂贼,逆妇助夫为虐,为子报仇,以点缀其间,令人拍案叫奇。
吴立轩评戴万生曰:从来为大逆巨魁者,多由族大势强,暴戾凶恶,始忍心为之。众人始肯强附焉。未有素系小姓,颇识诗书之辈,甘为祸首者。以戴潮春族非强大,其祖父皆为北协稿房,国法律书亦颇通晓,一门彬济,尝倡捐千金建文庙,乃因其兄结会,思与林姓争田园,春因夏协迫勒,踵其兄之恶习,藉团练以为名,冀保其身家。迨党羽滋蔓,熏莸莫择,行乎所不得行,止乎所不得止,虽家有识大义之妇人,跪泣而力争,终难以挽回焉。卒至家破产亡,先人之庐舍为墟,祖宗之禋祀亦绝,首领莫保,遗臭万年,哀哉!世有保家之令子,慎勿招盟结会、好慕虚名而受实祸也。
吴立轩总评曰:戴万生固庸懦无能;贼中最悍者,莫如林戆晟、陈弄、严办、洪欉四匪,而戆晟死党如猬,雄据岩邑。尔时蛮天豕突,瀛海鲸波,曾提军到鹿港,人心稍定。论者笑其与棘门灞上之师,抟戏三年。然是时凶焰方张,会党触目皆是,非老成持重,纳叛招降,恐难以高枕而卧也。迨至叶虎鞭归顺,林龟尚投诚,贼势已孤,藩篱尽撒。丁巡道由北进剿,林宫保、吴军门绕南猛攻,官军云集,而戆虎之胆已丧,哑狗之焰就衰,严办、洪欉以次歼旃,而乱耗消矣。至如张三显之死灰复燃,刘安之一再从贼(已三次为乱,自称三朝元老),陈在之反复偷生,横如陈九母、陈梓生,且等自桧以下,无讥焉(?)!所以官军搜缉余匪数年,或为牵羊肉袒求生活,或为池鱼漏网逃生,皆不足挂人齿颊。此四大匪已平,即为乱局之终云。
一、此案前遵通志局,不加论评,守志书之例也。先生逐节加以议论,言升平武备废弛,故贼敢戕官破城,庶后之牧民者,修文又必讲武也。受业生吴望龙拜读
一、戴案一册,提纲絜目,敷陈实事,至其议论,如老吏断狱,大公无我,予夺得宜,其总论气魄雄迈,酣畅淋漓。受业生蒋垂昌拜识一、稗史有夹叙夹议,有逐段论断,戴、施二案加以评语,其事明如指掌。
受业生吴铭元拜识
●戴案纪略卷下
彰化立轩吴德功着
·合建忠烈祠序·
礼云:有功于社稷者则祀之,能为民捍灾御患者则祀之。彰化西门街原建忠烈祠内,中祀林爽文案内官弁兵丁以及殉难之官眷人等,因戴逆反叛,祠圯为平地。光绪十九年,台湾府陈文騄命德功将祠址扩张,分作三进。前进为头门,中进祠光绪十三年施九缎案内提督军门殉难人员,后进祠林爽文、戴万生案内官弁兵勇等。但林爽文殉难者,已列在县志,犹可按籍而稽,而戴案殉难人员,则从丁道治台必告录抄出。其在彰乡勇义首,亦有登在戴万生纪录。从朱统领殉难之淮勇,亦载于施九缎纪录。然其中恐有遗者,以俟考当日刘铭传之请奖奏稿,续行补入,庶忠魂烈魄可与日月争光矣。爰将忠烈之姓氏,附于戴案纪录三卷,是为序。彰化立轩吴德功。
兵部谨奏:为遵旨议恤事。内阁抄出同治元年五月十一日奉上谕,前因徐奏:福建台湾匪徒戴万生等聚众滋事,彰化县城失守,谕令该抚将孔昭慈等文武各员下落查奏。本日复据该抚奏称:台湾道孔昭慈于彰化城陷时,率众力竭受伤,旋即殒命。孔昭慈着交部从优议恤等因,钦此。钦遵。到部。应请将文职阵亡从优议恤之。台湾道孔昭慈从优照守备例,给恤银三百两,应得袭荫,由吏部办理等因。同治元年闰八月初三日奏,本日奉旨依议,钦此。台湾道孔昭慈,嗣又奉旨入祀京师昭忠祠,仍再入祀阵亡地方府城昭忠祠。
同治元年八月二十五日,福建巡抚部院徐奏,为遵旨查明彰化殉难文武各员、吁恳敕部分别从优议恤,恭折奏祈圣鉴事。窃臣于同治元年六月初八日,钦奉上谕,孔昭慈着交部从优议恤,以慰忠魂,其余阵亡及殉难各员弁,着徐查明请恤等因,钦此。钦遵。恭录咨行确查去后。兹据署台湾镇总兵曾玉明咨报,彰化县城于本年三月二十日被逆匪戴万生等攻陷,所有在城文武员弁兵丁或尽节殉难,或剿匪阵亡,查明开折申请赐恤并声明(原文名)安平水师中营护游击游绍芳剿匪被陷贼中,未知生死。此外续有查出殉难阵亡官弁兵勇人等,另行覆办等因前来。臣查逆匪聚众,事起仓猝,文武各员力竭殉难及率同兵丁剿匪阵亡,均堪悯恻。谨遵旨汇列清单,吁恳天恩,俯准勒部分别议恤,以慰忠魂,除分咨吏、礼、兵三部外,谨会同闽浙总督臣庆恭折具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彰化殉难文武员弁兵丁姓名开列(同治元年三月二十日戴逆陷彰化城案,治台必告录未详,此从档册抄出,以补其缺)。
署淡水同知秋曰觐(带兵往剿四张犁庄,连战俱捷,至大墩地方为贼大股所围,犹率亲随冲杀,手刃逆匪多名,力竭被害)。
捐升通判前署南投县丞钮成标(巡守县城,北门城陷,督勇血战,力竭被擒,引颈受刃而死)。
署北路协副将林得成(在大墩地方阵亡)。
前署北路协副将夏汝贤(守御南门,城陷引兵巷战,手刃数贼,力竭自尽)。
署台湾镇标左营千总郭得升(在大墩阵亡)。
布理问衔、候选府经历姚兹(彰化县幕友,城陷被执,骂贼不屈遇害)。
候补从九品陆晋(由郡押运粮米、军火驰赴大营,中途遇贼,力战死之)。
北路中营督标兵丁林绍芳、陈云章、郑一龙、赵品铨、郭兴标、曾元寿、翁龙标、李朝斌、潘朝泉、张宗斌、池得升、乐逢春、章安。
军标兵丁陈得贵、郭长寿、程建勋、陈文宾、陈连高、张清标、陈九高、陈登超、翁亮。
提标兵丁何鹏程、郭必玉、林金邦、陈大贵、董金良、张政辉、蔡得春、吴顺得、陈国元、陈金凤、陈怀成、陈捷凤、谢进高、朱以礼、王万成、陈万辉、秦腾辉。
福宁兵丁李坤树、林长清、吴步岩、郭连辉、郭朝发、孙玉标。
建宁兵丁李有高、吴高、韩得元、周国高、刘文彪、李文振、李得高、黄夺标、邱一高、叶金宝、罗得魁、罗金荣、周应元、黎升彪、孙宝光、陈上金、余升标、陈章得、郑廷扬、姚福华、李元魁、王朝龙、邹飞凤。
延平兵丁张胜安、俞金标、苏廷扬、陈诸标、张鸿恩、苑光华、罗占华、袁上珍、李政才、谢连升、陈登亮、蒋登标、陈光辉、郭得高、王得标、汤得升、应得芳、萧绍昌、郑连辉、程荣升、李得升、陈国英、严有声。
长福兵丁林立刚、李清恩。
邵武兵丁吴魁、彭玉贵、朱鸿恩、罗云高。
以上兵丁共九十七名,或城陷被戕,或临阵遇害,均经请恤在案。
彰化、斗六先后失陷,续经查出阵亡殉难文武员弁姓名清单。
署斗六都司噶玛兰守备刘国标。
署镇标右营守备北中营千总沉登龙。
艋舺六路把总黄忠泰。
调署城守营左营外委叶荣魁。
该员等撄守斗六,屡着战功,城陷被执,不屈而死。
五品顶戴萧垄屯把总段得寿。
该员(经)林向荣派扎南河溪地方,以为犄角之势,斗六陷,统兵救援,力战死之。
署城守左营守备、本任建宁营守备石必得(力战受伤,实时身故)。
前护斗六都司镇标左营千总蔡朝阳(随同叅将汤得升守御斗六,力竭中枪身死)。
前护斗六都司镇标左营千总王光春。
嘉义营外委黄金城。
该二员进攻石榴班,张逆行至朱丹湾地方,贼匪潜伏溪底,突出冲击,督兵力战,手刃数贼,因众寡不敌,遂遇害。
署澎湖协副将陈国铨。
署镇标左营游击陈宝山。
该二员随林向荣出师,连战皆捷,受伤身故。
以上十一员,均经查明附奏请恤在案。
台湾镇林向荣(贼破斗六,力战死之。旋奉旨开复原官议恤)。
管理粮台候补同知宁长敬(在斗六殉难)。
管带镇标左营游击叶得茂(二年正月杪在鹿仔草阵亡)。
外委郭天锡、黄振辉,稿书叶长青同战死。
军功五品顶戴林赤(攻剿四块厝贼巢,首先冲阵,中鎗身故)。
义首罗冠英(在小埔心阵亡,奉旨准建专祠)。
张阿石、张阿古(均总理张阿晨之弟,随攻逆首刘琳山阵亡)。
台湾左营千总林化龙(随征彰化,力战中炮,旋回郡城巡视北门,八月十一日伤发身故)。
嘉义举人陈尚恭(积劳病故)。
精兵王金标、陈春光(四月十三、四日,八掌溪阵亡)。
福建台湾勇洪百禄(阵亡)。
广东单师船水勇李杰、陈阿穆,追贼在洋面阵亡。
署台湾水师协副将、艋舺营参将王国忠(泉州府同安县人,同治元年九月十七日在斗六阵亡)。
安平游击颜常春(同治元年九月十七日在斗六阵亡)。
台协右营把总郭秉衡(泉州府同安县人,同治元年三月十八日在彰属大墩地方阵亡)。
署台协左营守备中营千总林国泰(泉州府同安县人,同治元年六月间随攻嘉义受伤身故)。
补翁洗十八名,随王国忠战死。
●附录:治台必告录请恤清单
谨将先后剿办戴逆等案内阵亡伤毙台湾水陆文武员弁各营兵丁,同郡局嘉彰等处义勇,并南北路屯番,暨殉难之义首幕丁等查明,敬缮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
补用同知潘恭赞。该员在浙江随同克复遂、松、宣、处各郡县案内,由知县保升同知。同治元年,随军来台援剿,在彰化八卦山等处节次督队打仗,迭着战功。同治二年六月间,在白沙墩军营病死。
台镇左营千总梁青芳。该弁在浙江随同克复遂、松、宣、处各郡县案内,保举蓝翎,尽先千总。同治元年,随军来台援剿,带兵在彰化八卦山等处打仗,迭着战功。同治二年七月间,在鹿港军营病故。
蓝翎五品军功梁征辰。该员在浙江军营出力,保举蓝翎五品军功。同治元年,随军来台援剿,在彰化大岸头等处节次督队打仗,迭着战功。同治二年,在白沙墩军营病故。
保升把总台镇左营额外林逢照。该弁在浙江随同克复遂、松、宣、处等郡县案内,保举把总。同治元年,随军来台援剿,带兵在彰化大岸头等处打仗,屡着战功。同治二年八月间,在鹿港军营病故。
拟保把总北路中营额外李青辉。该弁在彰化大岸头等处,叠次打仗杀贼,迭着战功。同治二年九月间,派令赴嘉义攻剿,航海前往,在舟次病故。
蓝翎尽先把总王荣升。该弁于同治元年随军来台援剿,屡着战功。三年正月间,在埔心军营直扑陈逆贼巢,奋不顾身,杀贼多名,力竭阵亡。
城守营头司外委黄捷升。该弁于同治元年三月间节次随军剿匪,杀贼多名,八月间,又随同前镇臣林向荣带兵往斗六剿捕,大营失陷,力战阵亡。
嘉义林圯埔汛外委蒋文彪。该弁在本汛营盘被贼围攻,力战阵亡。
安平水师营千总郑添禄、千总赵基英、把总李朝华、把总林朝来、外委郑朝龙、外委孙朝荣、额外外委许祥光七员,随同殉难之安平协副将王国忠、游击颜常春等,往斗六剿匪,于同治元年九月间,斗六大营失陷,力战阵亡。
南路营外委署台镇中营把总李青。该弁随同前镇臣林向荣押解军装,随营剿匪。于同治元年九月间,斗六大营失陷,力战阵亡。
澎湖水师左营守备蔡安邦、把总周允魁、左营外委李连生、外委周德荣四员,均于同治元年四月间,在嘉义白沙墩等处打仗阵亡。
水提左营额外署左哨二司外委胡惠杰。该外委于同治元年八月间,由厦门奉派管带精兵赴台援剿,委解军饷往斗六大营接济。九月初八日,途至嘉属埤斗湖仔内地方,遇贼接仗阵亡。
浙江候补同知林廷翰。该员系嘉义人,浙江候补同知,丁忧在籍,嘉城两次被围,办理团练,守城杀贼。嗣因往救斗六大营,攻破被执,不屈骂贼遇害。随军次子林竣,亦被掳杀毙。
都司衔义首陈康泰。该义首系嘉义县人,前因带勇守城,随军节次杀贼,经前道臣洪毓琛奏请以守备留营补用,并赏戴蓝翎。奉部覆准在案。嗣复随攻南靖匪庄,身受重伤,立时毙命。
幕友王海帆,即王鹤康。该幕友系广东候补从九品前署嘉应州吏目,省亲来台,丁忧,在彰办理文案,城破被掳,欲谋贼,诈从,及贼攻嘉义县城,相持日久,戴逆在斗六闻大兵将至,驰书嘱围嘉股首严办加紧环攻,该逆即由斗六率党来嘉助势等语。该幕友乘间暗改其书云:大兵将至,恐难力敌,着令撤退回彰。因此,城围遂解、贼归,穷诘,置以千刃,骂不绝口,遇害。讯之逃回难民,供指确凿;访之嘉彰舆论,一律佥同。该幕友不惜一身之死,得保嘉义全城,舍生取义,殊堪悯恻,应请从优敕部议恤,以慰忠魂。
同知衔林上达。该职员系殉难前署北路协副将林得成之子,募勇随军斗六,节次杀贼,为父报仇,大营攻破,力战阵亡。
咨部军功九品顶戴严厚。该军功于同治元年三月间,带勇随同前道臣孔昭慈赴彰剿办戴逆,城陷杀贼,力竭被害。
军功六品义首林春、李光辉二名,于同治三年十月间,由淡水带勇来彰此看顶大营,随军功剿北势湳洪欉逆巢,打仗阵亡。
台镇城守营阵亡马兵陈寿生、林连标、陈福隆,战兵许捷报、杨金龙、吴升阶、朱捷高、余捷魁、杨朝昌、沉玉麟、钟蕴玉、刘国荣、李玉銮、邱荣金、苏升标、李朝龙、高朝阳、陈麒昌、邱雄英、林标云、林茂春、傅安国、郭振凤、王高飞、柯得元、郑芳勋、丁大珠、王连金、吴经魁、王捷升、吴高升、谢得魁、林路、张金安、林光琏、杨得高、蔡运高、柯捷魁、颜清凤、康德成、守兵杨开恩、陈熙元、曾士荣、林万升、江金凤、王卜捷、蔡大恩、吴朝高、周得泰、林仁贵、叶廷邦、何林玉、林得全、黄玉进、庄得庆、翁捷标、徐朝庆、杨连升、田锦玉、刘金生、陈连升、康进标、陈有群、谢大雄、吴得福、叶得辉、颜振辉、伍凤飞、裘连高、王继成、许日升、陈春保、蔡进宝、郑清贵、陈福春、尤元升、徐尤升、林得贵、黄茂辉、蔡朝宝、林国安、萧长太、倪国成、张飞龙、陈朝熊、李廷震、周旺、陈国胜、郭林合、沈元吉、雷廷升、连元吉、杨得宝九十三名,于同治元年在嘉义县斗六等处,打仗阵亡。
台镇中营阵亡战兵林松茂、褚飞凤、吴榜成、蔡陈生、郭安邦、高生发、杨锦章、邱鸿标、林大标、陈登榜、林连光、王上升、张连高、黄金城、吴连元、李国城、柯克敏、柯章兴、陆鼎成、康施兴、陈国荣、谢青龙、蔡世璋、周益生、廖天高、翁得龙、卓应立、黄祥云、黄立功、张文凤、朱吉友、曾捷标、曾文章、林一池、方廷坊、朱克明、王维斌、赖莺迁、詹国荣、吴成国、梁玉荣、黄光禄、叶得龙、王欢乐、方新禧,守兵王金标、陈国英、李福生、陈云凤、蔡青发、游得绍、王朝贤、余泰、邵玉生、叶长青、林捷升、林成兴、高振升、孔廷芳、萧定兴、谢泰、方得山、黄德隆、颜飞凤、王得虎、方得胜、施得宝、洪国璋、陈宏杰、陈捷升、陈清美、林廷茂、余朝贤、张成功、林得生、徐得意、王名卿、洪庄生、沉茂龙、黄得升、吴进春、许英雄、丁财贵、方扬清、方永春、方得意、曾春生、罗得光、吴经佐、张莫成、蔡林生、陈瑞隆、庄捷升九十三名,于同治元、二两年,在嘉义县南靖邦碑及埔心无影厝庄等处,先后打仗阵亡。
台镇左营阵亡马兵杯飞虎、叶芬生、周爵禄、张金元,战兵薛邦光、陈一春、王以成、黄成春、陈彰、陈上春、余德修、陈瑞芝、陈得标、陈辉、黄贵、林士贵、郭得旺、董进、黄连春、黄永泉、黄本金、陈得兴、林龙标、蒋青谅、苏庆元、杨得升、陈得名、莫长春、蔡得元、朱正春、张大凤、许振隆、卢联科、林振兴、叶陈林、欧永居、刘春辉、陈凤阁、朱勇进、叶席珍、陈振标、叶邦英、陈得诗、陈树勋、赖景唐、黄奠魁、陈廷温、陈朝凤,守兵王廷贵、颜有在、黄连升、廖得折、庄朝贵、陈春光、吴德升、潘青辉、朱志贵、蔡得安、杨得标、纪茗芳、叶春中、李志义、吴清华、周得春、张春辉、林升禄、纪正元、郑得胜、王再生、陈连贵、曾捷龙、刘光辉、魏轻龙、钱得清、辛骥德、姜锦升、林国青、谢青龙、陈升龙、曾大春、黄大鹏、洪得生、江生龙、戴日升、吴万万八十五名,于同治元、二两年,在嘉义县邦碑斗湖仔内并斗六及彰化县梅仔厝庄等处,先后打仗阵亡。
台镇右营阵亡战兵沈振武、何得章、李锦康、石得标、刘化龙、许飞雄、黄得进、刘正标、陈廉登、萧青龙、江有山、方得标、王士贵、王桂、陈如标、陈捷升、张得喜、洪泉中、林青得、陈士升、蔡长湖、何捷兴、沈国平、林禧光、傅友法、沈清吉、许文雅,守兵陈捷成、杨本源、苏得宝、王得标、黄国标、周龙山、颜得胜、吕得生、郭振成、黄瑞光、李清江、傅振辉、何焕春、吴得良、吴捷福、林恩福、洪得高、刘成福、施大玉、周新建、陈锦川、杨捷升、杨传音、陈振标、范浩然、沈安邦、林福安、林成龙、沉玉期、沉捷芳、黄复坤、王得贤五十九名,于同治元、二两年,在嘉义县碑斗湖仔内及斗六小埔心等处,打仗阵亡。
台协安平水师营阵亡战兵穆光辉、林大得、吴国标、欧阳法、许允成、洪保、叶日升、李近、王金盛、翁一成、阮得法、陈捷魁、倪高辉、张思新、吴古老、曾玉成、郑国成、周光彩、吴彩凤、翁德法、林国生、许得显、王再兴、郑廖福、戴荣春、樊奇、蔡文基、魏成法、李安生、许求成、陈得三、邱浩源、辛朝春、陈宗发、许清玉、胡必章、翁清吉、余金銮、王金标、郑锦贵、林国良、刘文升、李清瑞、余连太、洪顺兴、郑廷泰、林兴祥、陈有斗、洪绍科、陈茂朝、林向华、陈基、张登龙、陈起才、陈进旺、李炳文、游高发、施建勋、卢凤飞、纪腾飞、何广春、邱升龙、曾金城、陈锦铨、丁明耀、蔡国祥、陈隆福、顾得龙、高当引、吴得高、徐施兴、姚瑞义、薛尊然、薛高升、黄必定、陈得发、廖中桂、蔡三福、施得贵、郑宝魁、林连清、陈得寿、黄祯祥、陈清高、林必凤、张得春、林一桂、林得信、张步升、林朝海,守兵杨盛兴、张建生、薛得金、刘顺法、李青芳、李彪、卢金法、宋坤、李鸿贵、郑振安、龚日生、蔡传生、许扬友、高进祥、张得生、吴友生、黄国材、欧得生、李定国、李得全、李维城、邱建邦、周鹏僯、许志保、孙得生、徐高爵、李得恩、杨均达、曾志成、洪成法、郑神佑、钱友生、刘得胜、吴友吉、许吴成、李高太、陈清江、李进顺、蔡永成、张朝安、李荣福、谢福、蔡仕生、周逢春、龚正春、张信标、陈元福、林西兴、王青龙、陈得英、张福生、林建成、欧阳卿、吴鹏飞、王成元、林得明、许得春、黄万金、陈成发、林清吉、王明山、刘保生、李元义、曾振生、洪振元、叶彩云、陈瑞元、陈高升、洪士发、何发生、曾国安、王窑、徐得标、周建平、赖占魁、李彩、任金藩、廖学清、江得春、杨建春、李安邦、温昌荣、薛荣波、林国安、刘得良一百七十五名,于同治元年在嘉义县斗六并彰化县大墩等处,先后打仗阵亡。
澎湖水师营阵亡战兵林进国、吴一志、陈捷胜、梁德升、陈国庆、吴成家、邱得清、刘日、朱旗、陈友德、陈文魁、林得梁、谢得升、郑有成、韩永寿、吴朝升、王昌茂、方得升、严得生、陈郭福、张朝玉、李明顺、洪再兴,守兵胡杨福、曾初发、林克成、蔡世哲、刘转生、蔡成茂、黄其意、何汉忠、林得成、黄安国、麦福生、王有庆三十五名,同治元年在彰化县白沙墩地方打仗阵亡。
战兵林得良、潘宪章、魏得禄、施荣美、张黄清、林朝科、薛家春、高孟德、陈盛耀、廖福高、林江清、赖黄科、李振德、林陈蛟,守兵陈有才、林信发、邱连福、许必春十八名,于同治元年随同前镇臣林向荣在嘉义邦碑大营被溪水掩毙。
嘉义营阵亡战兵陈朝宝、萧文林、曾国忠、陈振升、潘朝彪、李夺魁、严朝荣、李成辉、黄高辉、林俊颜、李元龙、黄镇标、张进成、赵梦龄、黄耀金、陈开得、吕金福、朱清高、杨抡元、杨春生、张元隆、林得凤、游克忠、蔡捷元、王国标、洪春元、甘铭高、吴振江、范日升、周元亮、吕金标、陈标、衷长兴、蔡承封、梁振蛟、张云彪、吕得龙、刘元成、张金彪、刘殿高、衷元高、邹占标、罗得春、林玉绎、方进标、林朝魁、彭照魁、孙世龙、陈建标、陈振标、周德兴、林宗太、张士兴、章士颜、李忠魁、陈金养、卢玉章、林得胜、王和照、黄占魁、范初荣、杨日高、黄新传、林得春、陈大魁、张得胜、黄梦魁、黄克忠、连高、徐赐标、魏希候、陈得全、吴金川、守兵林捷升、叶得安、林成捷、陈时春、吴得标、沈聪明、许捷春、黄秀端、赖得胜、郑汉良、戴国栋、黄祥斌、沉廷节、陈鹏飞、曾占元、蔡庆云、彭瑞桂、连捷魁、余登标、陈金胜、顾得标、刘元高、吴玉辉、吴蔡生、苏锡金、张一海、张振芳、王振兴、曾太得、王瑞珍、张国选、卢得福、方瑞标、刘文平、钟明福、吴云生、郑安成、叶其福、卢耀南、罗明德、余永清、张日升、郑国成、黄定邦、刘金彪、赖鸿元、何殿元、衷占魁、张仁德、江朝福、纪瑞芳、萧兴凤、余连英、陈吉祥、吴得胜、谢金章、邱得升、彭得清、史得春、张定邦、陈大聘、林长春、康捷元、李枝芳、吴成彪、李廷桂、陈明贵、林德升、陈其祥、叶志云、张金升、林成标、蔡朝安、洪捷福、冯圣春、吴志升、阮明升、陈步阶、陈登凤、陈桂升、叶捷高、庄永清、蔡东平、宋清辉、江养生、谢会东、张元盛、杨建标、蔡国兴、洪成基、张捷魁、陈平辉、林胜辉、庄维新、许芳生、吕国璠、张长贵、连级升、杨抡春、庄振生、林良明、陈捷魁、江忠清、张步云、李春生、杨武、黄秀标、林达贤、林纪生一百八十二名,于同治元、二两年在嘉义、斗六营盘及石榴班庄、溪底、大堀尾、鹿仔草、新港、二重沟等处先后打仗陈亡。
台镇北协阵亡战兵林义路、萧登高、陈添福、陈大贵、吴魁元、林兆元、郑作福、袁复兴,守兵陈耀龙、李升魁、许化龙、叶春恩、谢顺高十三名,同治三年攻剿北势湳等处打仗阵亡。
南北路阵亡屯丁潘恭义、连乞生、张贵淑、邱仁贵、潘天愿、潘得成、王水仔、张阮艮、邱建华、张阿干、潘细苟、钟细九、曾传淑、邱阿传、张天河、涂喜爹、廖阿生、徐阿郎、林阿灵、潘福才、陈知母、林阿三、曾新桃、潘昂苟、潘阿哮、张阿四、潘开和、潘仙桃、潘山牛、潘成仔、陈丙郎、潘阿椪、潘正宗、潘却生、潘阿苟、杨辞二、曾阿鼎、潘添仔、潘春仔、潘莪仔、王两榜、潘妈生、潘福寿、陈老、苏定仔、赖漏、潘添、陈才、杨水生、潘升枝、潘景生、潘山来、潘贵仔、潘新丁、刘阿新、潘祥、潘仙助、潘有呈、潘阿的、张阿见、潘仁仔、潘文、温天生、潘红生、卢阿水、潘时、谢长、陈其才、杨教化、潘金声、潘凉仔、吴一寿、邱英生、林华妹、潘为仔、潘生有、林添福、林头仔、潘登龙、潘桂仔、潘庆仔、潘细仔、潘传来、刘阿金、潘守、潘美仔、潘天来、潘阿载、潘眉仔、潘列仔、吴阿番、潘阿来、潘添阿、潘新旺、潘春仔、潘牛仔、潘有生、潘治仔、潘忠仔、潘东僯、潘阿先、潘王仔、潘克山、潘阿僯、潘清水、潘阿治、潘进、潘雁、潘万成、潘莫、潘万掌、潘定、潘阿支、潘清河、潘春池、潘春水、潘廷全、潘廷瑞、潘金、潘福、潘福香、潘大吉、潘金法、潘得胜、潘平治、潘有成、潘喜、潘文贤、潘心正、潘金宝、潘敬、潘天福、侯天锦、王有得、潘元寿、潘方仔、潘金生、潘茂生、潘能春、潘阿望、潘英、潘吁卓、潘元生、潘阿生、潘金元、潘小阮、潘阿朋、潘顺、王振荣、林老守、李连、潘阿科、潘雹、潘丙、潘田、陈老顺、邱碰狮、黄阿云、邓开元、张侯、魏春风、潘乌、潘庆、张阿雹、陈阿五、潘恶、钟得利、吴春进、黎阿番、潘有仔、潘生仔、潘添生、潘术传、潘忠来、潘长成、潘友春、潘旺生、潘保生、潘全仔、潘连仔、潘阿保、潘机仔、王雹、潘发、潘乞来、潘文章、潘成力、潘天和、潘天元、钟捷三、刘贤盛、潘九生、潘红哦、刘德元、王登仔、潘圭仔、潘阿清、潘清仔、潘升仔、潘海生、潘振成、潘青云、潘添寿、潘能元、潘通柜、潘复、潘胜贤、潘牲仔、潘清春、潘金顺、潘能仔、潘老生、潘路生、刘阿福、潘金来、潘添丁、潘世英、潘谅仔、潘望仔、李谢桃、潘阿是、潘再生、潘永成、潘传仔、潘大和、潘能江、潘光烈、潘兴仔、潘斗生、潘溪、潘双仔、潘却市、潘蕊、潘得、潘阿成、王飞龙、潘国、潘福贵、潘乌柳、潘却、潘登、潘红、潘阿顺、潘传、徐尽、陈竣、王港阵、徐超、胡阿乌、潘添升、潘得升、潘惊生、潘福春、潘妈力、潘九王、刘林敦、机胜密、戴添付、罗咋哦、戴文为、庄头、欧贵、罗戆知、机推老、戴皆、武礼港、海司夺、龟刘武荖、龟乳抵不仔老、翁此兰、那眉客人、八宝仔、流锤仔、大箍小荖(?)二百七十五名,于同治元、二两年在嘉义县斗六、彰化县水里港等处,先后打仗阵亡。
伤亡屯丁苏雹、刘如玉、苏树、吴杏仁、李清玉、穆文元、标密、潘来八名,于同治元年。在嘉义县斗六等处,打仗受伤身死。
嘉义县防剿打仗阵亡义首林秉心、林孝成、王金元(即王庵)、许国辉、林永成、李秉忠、黄腾茂、林西辉、史忠九名。该义首等或招集民团来县解围,或解运粮米进城接济。或随军进剿,往救斗六。途次遇贼,接仗身亡。
壮勇王无报、徐二、刘精、黄赞、张渊、王添、潘党、黄禄、王汉水、余壬辰、潘缔、罗木、施薯、陈水池、苏七、吴戆虎、林得友、张九、陈英、吴生、刘龙、李翔、陈音、罗加、骆荣、陈当、蔡乞、张标、王忠、洪泰、陈阿屘、张真、江狮、谢昔、吴查某、黄甫、黄萍、柳厥、柳阔嘴、王氆、林伙、卓枋、林容、王灿、林知母、黄知高、杨吽游、金和、廖分、林义、洪在、林雪、廖心灯、谢力、吴春、罗五音、黄小萍、李决、郭瑞庆、刘泉、刘阿灿、许江、许哮、许琛、许尚、许眼、薛辛劳、苏升、蔡乌棕、洪趖、邵文、杨守、王厚、许赋、蔡才、许玉印、许憨、陈运、陈秋、苏贞、苏乌狮、许会贵、郑荫、周挠、许好、邵习、王赤、向瞈、蔡般、王友朋、蔡棕、蔡钱、洪厚、许军、蔡彤、蔡念、王得成、杨埔、蔡套、郑比、白响、许升、蔡猫、许知、蔡臭头、赖老深、许约、李方、黄水深、郭永贵、郭茶某、郭文理、郑乞、叶箍、施乞食、洪戆骚、洪玉串、李顺利、张赤、林田、吴添子、黄海、黄经、黄归、黄歹、陈士、颜福、钟万、江生、叶长恩、何添定、陈芋、林武、刘恶、黄华、沉化龙、赵尤、颜察、陈查亩、涂丁、赖日、赖草、吴爱、林涂、陈明智、林如、林群、廖恶、谢宽、黄卯、许大自、张钦、方皆、陈新力、张海、林鉴、黄猪哥、刘懙、张大鼻、黄喜、苏宇、李武、吴老回、杨质、张哙、张木、杨天来、邱猛、刘崁、黄牛、姚刘、林降、卢为、林断、林直、马无牙、蔡日黎、陈临、陈华、王炎、罗网、陈彭、黄进、陈宜、陈光坪、马德元、陈螺、林天楼、陈掳、黄正、陈老营、许礢、陈汉、罗累、周乙、王串、陈老随、陈庵戆、蔡建、陈振、吴鲑、马尚恭、李尤、陈选、许利、翁芋、翁木、宋月、林进、周印、陈武、郭谨、郭水连二百十三名,于同治元、二、三、四年等先后守城、攻庄以及剿办逆首严办二重沟、吕梓逆巢,打仗阵亡。
彰化县城陷被害家丁黄彬、林义、张缓、沈荣、程萃、郑贵、马义、侯福、陈定、许荣、陈喜、游盛十二名,因城破,被执,骂贼不屈遇害。
义首陈传成、陈传平、陈传祥、陈传砂、林婴、吴清白、吴清兴、林朝礼、林金礼、刘德辉、李嘉禾、李保军、吴登波、洪三统、洪火剪、洪火荫、叶涵、杨凤仪十八名,义首陈传成等十三名,率团助战,打仗阵亡。洪三统等五名,因帮官杀贼,挟恨被掳遇害。
壮勇张文古、何三、张必用、张高、赖玉麟、赖清河、赖传、赖三顺、黄老璎、赖火、赖金水、黄琳、黄为、徐英、吴委、张益、张炎、胡尾、柯为殿、陈坐、黄豹、黄顺、郑盐、黄戆、施添旺、施口、章酷、李亨、何孝道、郑别、许肇基、杨炉、陈成、杨灶、林庚寅、蔡天来、谢德、谢扶玉、王溜、郑狮、林猪、陈树、陈南、杨科、杨秋、杨尊、李歹、黄乌九、林笔、张乌思、廖必、吴九、林思、王意、王沛、黄种、邵未、李义、李涂辛、程陈递、李满、李性、周传、谢撼、黄胜章、王定、梁占梅、梁咸、吴友、顾善、卢偷、蔡品、施瞻、蔡懙、蔡铎、王玉、杨璠婆、杨务、林风、陈成、冯平、张清道、李金盘、萧俊、高生、李盘、张道、陈谅、陈利、李查亩、陈佛、苏笑、陈永、陈金城、李桃、许开谟、杨宝、杨茄东、徐由、陈助、刘颜、刘曾、赖顺德、李文灿、李业、李郡、李石、李兜、李山、许邻、江和尚、杜灶、吴猴、黄谕、李慈、李情、许王、李坎、吴虽、赖岳、李敏、唐必、柯吉、蔡涂、李世、陈春、赵端明、林东、洪候、张记、柯度、郑别、花白秋、林戆长、花旺、李有用、周戆俊、吕秀林、田黄雹、吴成、吴扰、张由、王宾、郑戆由、谢花、陈郊、陈祥、黄天赐、张来、王淡、林论、刘遁、陈暗光、陈福来、庄祥、黄芳、黄矮、游艳、陈扁、谢升、谢居、萧旺、谢汪、陈老七、陈廷李、刘进兴、庄秋水、庄清、王精、庄拗、简降麟、黄车、施添、郑璋慈、陈蔡、丁通、高山、林承发、吕恭、彭田、卓蚶、庄筭、邢令、林润、许戆、颜诗、陈万金、黄老能、黄龟精、顾来、谢乌面、蔡柔、廖华、黄正察、许化龙、黄迈、翁智、黄舟、洪田、赖天俊、王尚、游扼、黄栋、徐格、杨奴、杨看、杨别、杨然、蔡丙、柯广、胡训、曾魁、高基、戴泉、洪亏、杨枉、何班、杨喜、张显、吴梓、林爽、杨连、廖丙、蔡纲、杨篮、杨响、洪盛、杨同治、杨其如、杨庆、郑蛋、胡买、徐锡、洪弱、杨港、杨华、杨开、杨清池、杨辙、陈迁、杨梅、杨天晟、颜添、许戆云、叶牛、张定、张顺、洪坛、孙谈、陈勇元、颜銮、王添、周海、苏天机、林居、王睦、陈苏献、林寿、卓恭、许智、黄远、郑王、潘知、杨取、李求、李昌、李改、李周、杨恭、阮子、陈雨、柯平、洪诏、蔡约、高法、李海、李治、王鳅、林知、林庇、林熊、施弼、吴批、谢长音、徐受、徐九、谢景、杨坎、杨英、杨顶、康石盘、洪惟、杨约、戴英、张正、杨阿晟、杨广、杨番、杨秉、杨吻、杨茄苳、杨晟、廖马、蔡宝、林照、徐浅、杨饱、何葵、洪成、李在、蔡琼、陈武、陆吴姻、蔡渊、庄炳、邱长、陈扶、唐元、陈涂、陈吟、友田、谢从、陈卖油、蔡雨、郑团、张文生、陈富、吴枋、陈猫义、周乌、张妹、林潜、林老、陈泉、杨乞食、利阿三、林赐福、王赛、阮超、黄论、李敏省、王开然、黄仑、黄拘精、顾雷、翁见智、苏阿三、刘螺、黄周、黄庄仙、陈印川、吴明、李兜、林实留、曾志言、卓拣、黄布、杨麟、周突、刘俊、王眠、王泉、卓受、王林、柯保、柯狮、柯成、苏行、苏盈、卓路、陈兴、江德生、萧俊、谢佑、李有、李地、许成、许法、王头、王起、黄水、黄尚、陈喜、陈鹄、施头、王清、林着、杨案、杨金、蔡石头、杨胜、江文、陈亮、刘颜绍、庄实、李兴、邱仔、陈务、萧条、张春和、罗福泽、詹阿才、黄恶古、詹天生、谢运古、郭阿才、巫进、黄阿房、罗石秀、陈统生、涂泛、管阿古、杨番婆、陈永华四百十七名,于同治元、二、三、四等年,在北斗海丰仑及番婆庄、大埔心、北势湳等处,先后打仗阵亡。
台郡筹防局阵亡壮勇黄振元、黄五赛、唐恐、唐振、颜富、黄香、黄大、黄论、许天来、林烈、王位、刘武、曾清顺、林圭成、许番、陈璋、林发、林矮、颜文生、黄古人、陈韬、连禄、苏知、张后、马凤、林吉、黄招、郑歹九、潘吉、林昆、林凤、王沅、吕头、刘令、卢桂、施和、吴得然、江琴、蔡条智、蔡印、曹天、张奈、彭添、李二、李合、戴石器、曾来春、范祥、陆德裕、郑矮王、黄建、余至、黄包、苏庆、苏顺友、郭猛、陈立、邱容、文矮、胡戆、陈袭、余铁、张杰、余抱弟、余经、余面、林会、余忠、林双玉、潘意、余色、郑红、余拨、周拋、余猛、许照、张田、林强、郭子厚七十九名,于同治元、二两年,派往台、嘉、凤各庄巡哨及护解兵饷,中途遇贼打仗阵亡。
酌留缉匪阵亡亲勇林篇、李渊、郑王、洪志、陈老、徐阿申、曾海、曾石、徐猪、徐友、张山、林大鼻、尤其生、陈制胜、林毯、李顺、王乞食、洪悔、林金生、吴景、王基、柯目狮、张华、黄勉、朱詹、谢益、林大、陈国、曾图二十九名,于同治三年十月间攻剿北势湳逆首洪欉贼巢,先后打仗阵亡。
受伤身死亲勇施凌、杨荣、郭红、林发、蔡江、施轩、林富、陈皮、林外、林藏、李根、蔡炎、葵信、曾松、简雄、何合、洪明、陈遣十八名,于同治三年十月间攻剿北势湳洪欉贼巢,打仗受伤身死,理合登明。
戴逆案殉难员弁籍贯可查者七名。
台协中营外委孙朝宗(广东潮州府南澳厅人,同治元年九月十七日在斗六阵亡)。
台协右营额外许祥光(同治元年九月十七日在斗六阵亡)。
水师候补千总郑添禄(台湾府台湾县人,同治元年九月十七日在斗六阵亡)。
台协左营千总赵基英(漳州府绍安县人,同治元年三月间随军剿贼,沿途接战,积劳病故)。
台协中营把总李朝华(台湾府彰化县人,同治元年三月间剿贼受伤,积劳病故)。
台协左营把总林朝来(泉州府同安县人,同治元年四月间随攻悍贼林戆晟,积劳病故)。
台协中营外委郑朝龙(福州府闽县人,同治元年四月间剿贼受伤,积劳病故)。
以上七名,已见「治台必告录」。但籍贯未祥,录此以补其缺。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六日,尽先补用知府即补同知直隶州台湾府台湾县前署嘉义县知县白鸾卿,为据情请核转事。案据嘉义县嘉安局绅士陈熙年、赖时辉、魏化龙、黄大章、高得宜、职员陈鸿瀛、许书馨、黄琼华、王秉筠、陈琨、王景云、武举张琮烈、林邦基、岁贡生蔡凌霄、陈登云、林春培、许清玉、廪生黄搏九、林菁华、张琮华、蔡行芳、陈梦黎、周神峰、黄朝恩、张慎仪、林启东、生员陈景昌、黄达琼、黄汝修、赖世英、赖世良、柯长荣、陈祖祺、陈汝潘、黄朝祯、林菁英、许龙章、陈春萱、高得荣、魏秉渊、魏汝锡、总理张雅南、张青云、李万升、黄秉维、许朝章、许朋寿、陈国舟、陈朝凤、纪茂兴、商铺药郊金合兴、杂货郊金和利、福员郊金福兴、布郊金顺利、糖郊李胜兴、■〈竹上敢下〉郊金长顺、茶郊潘振源、油郊金长盛、纸郊金捷顺等,以奉旨议恤,未蒙部覆,佥恳转详,请建祠祀以慰忠魂等事。禀称:窃嘉邑原名诸罗,干隆年间,林逆滋事,围困城池,民皆效命,死守危城,后至米尽粮空,析骸易子,终存忠义之心,以待援师。荷蒙皇恩宠锡,赐名嘉义,以为旌表,而志不朽。是诚一字荣褒,甚于华衮也。厥后虽有小丑跳梁,旋扑旋灭,其最甚者,莫如同治元、二两年彰邑戴逆之变。遍地贼氛,全台震动。嘉邑为中权扼要之区,两次被围,历时八月。嘉以矢绝援穷,即人力之莫措,兼之地震堞颓,复粮饷乏罄空。当此时也,势如垒卵,合城十六境,心存忠义,议设联议局,誓以死守。富者损资,贫者出力,日则缒城击贼,夜则登埤守御。虽至枵腹绝食,犹复负戟从军。嗟彼境民潘缔等,或被杀殒命,或中枪身亡,荡平后经将阵亡各勇姓名造册,佥恳转祥请奖,已蒙前镇宪曾、道宪丁于同治五年三月十九日会奏,八月十九日内阁奉上谕,阵亡义首义勇等交部从优议恤,钦此,等因。仰见皇恩浩荡,第延今多年,未奉部覆。伏思朝廷盛典,无不破格恩施,不蒙详请优恤于死事地方,由绅民公同捐建义民祠,春秋祭祀,何以慰忠魂于地下、昭激劝于将来?兹钦差大臣渡台巡阅,办理海防,用特造具各勇姓名清册,沥情禀恳,伏乞就近转详,咨请建寺祭祀等情,计禀送清册到县。据此,查该绅士等禀送阵亡各勇名册,卑职前署嘉义县任内均有报案可稽。兹据禀前情,理合备文详请宪台察核,俯赐转详,咨请建祠祭祀,以顺舆情,实为公便。除详钦差大臣、帮办大臣,为此备由另文同申,伏乞照详施行,须至申者。
计详送清册壹本。
台湾府台湾县前署嘉义县谨将嘉邑城内联义局选送同治元、二两年团联义民出城与贼打仗阵亡及大目根堡等义民先后救城阵亡各姓名,理合汇造清册,呈送察核,须至册者。
今开
嘉义城内义民出城击贼阵亡各姓名与林聿成等四十一名,均于光绪二年建祠于嘉义城之明伦堂。
潘缔(系西安境壮丁,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三日打仗阵亡)。
王汉水(系北门境壮丁,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三日打仗阵亡)。
黄禄(系东安境壮丁,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三日打仗阵亡)。
余壬辰(系局中精勇,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三日打仗阵亡)。
罗木(系东安境壮丁,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八日打仗阵亡)。
施薯(系元帅庙境壮丁,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八日打仗阵亡)。
陈水池(系局中精勇,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八日打仗阵亡)。
苏七(系兰井境壮丁,同治元年十一月十九日打仗阵亡)。
吴戆虎(系仁武境壮丁,同治元年十一月十九日打仗阵亡)。
林得友(系局中精勇,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打仗阵亡)。
陈英(系北门境壮丁,同治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打仗阵亡)。
张九(系局中精勇,同治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打仗阵亡)。
王添(系总爷街壮丁,同治二年正月初十日打仗阵亡)。
潘党(系总爷街壮丁,同治二年正月初十日打仗阵亡)。
王无报(系药长陈登俊壮丁,同治元年五月十五日焚毁贼巢受伤身亡)。
黄赞(系义首黄国藩义男,同治二年正月初十日打仗阵亡)。
陈明哲(系绅士陈熙年密嘱谋集义勇,导引林镇救城,事泄。同治元年六月初四日,被贼拏戮,骂贼不屈,惨遭异刑身死)。
庄民先后救城在途与贼打仗阵亡各姓名,均嘉义人。
义首、总理林聿成(住大目根堡鹿麻产街,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督同义民解运油米救城,至好修庄阵亡)。
黄知高(住打猫堡甘蔗藔庄,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庄阵亡)。
黄甫(住大目根堡坂旧社庄,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庄阵亡)。
骆枋(住大目根堡仔垄庄,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月,解油米救城,至好修庄阵亡)。
林伙(住大目根堡无水垄庄,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庄阵亡)。
游金和(住大目根堡山仔顶庄,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庄阵亡)。
廖分(住大目根堡内埔山仔顶庄,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庄阵亡)。
柳昔(住大目根堡旧社庄,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庄阵亡)。
吴查某(住大目根堡旧社庄,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庄阵亡)。
陈灿(住大目根堡湾桥庄,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庄阵亡)。
杨吽(住打猫堡诏安藔庄,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庄阵亡)。
王氆(住大目根堡内埔庄,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庄阵亡)。
江狮(住大目根堡旧社庄,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庄阵亡)。
黄萍(住大目根堡内埔庄,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庄阵亡)。
吴春(住大目根堡樟树坪庄,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庄阵亡)。
张真(住大目根堡大湖庄,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庄阵亡)。
柳厥(住大目根堡内埔庄,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庄阵亡)。
林客(住大目根堡白圯藔庄,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庄阵亡)。
柳阔嘴(住大目根堡内埔仔庄,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庄阵亡)。
罗五音(住大目根堡无底潭庄,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庄阵亡)。
陈阿屘(住打猫堡诏安藔庄,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庄阵亡)。
林知母(不知住处,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庄阵亡)(此据治台必告录补)。
林义
林在
林雪
刘泉(以上林义等四名,同治二年二月间,随同总理林维铭、义首林大约、林荣贵等,救城打仗阵亡)。
以上城乡各勇阵亡四十四名。
查以上四十一名,已见治台必告录请恤清单,惟骆枋、柳昔、陈灿三名未载,应补入,均嘉义人。
光绪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升用知府、本任云霄同知、署理台湾府嘉义县知县雷其达,为据情详报事。本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准儒学移开:光绪元年九月二十四日,准前县移开:蒙前府札开:光绪元年六月初二日,蒙宪台札开:光绪元年五月十九日,准藩宪咨开:奉巡抚部院王宪行光绪元年三月初五日,准礼部咨祠祭司案呈内阁抄出沉片奏:同治元年彰化戴逆之乱,全台震动,嘉邑两次被围,官民誓以守死。时有义民潘缔等四十四名,力战捐躯,并有打仗阵亡文武员弁潘恭赞等案,于同治五年一并开单具奏请恤在案。
伏查阵亡文武员弁及兵丁义民人等,例准入祀昭忠祠。嘉邑未有祠宇,毅魄无依,恳请建祠以慰忠魂等情。于光绪元年正月初十日,军机大臣奉旨着照所请,该部知道。钦此。钦遵。到部。相应移咨福建巡抚部院遵照办理可也。等因,到院。行司即便移行遵照并移善后局查照,毋迟。等因,奉此。令就移知札府饬县钦遵办理,毋延,此札,等因。蒙此。查同治元年间,戴逆倡乱,嘉邑两次被围,官民誓以死守。时有义民潘缔等四十四名,力战捐躯,奉准建祠,敝学立即传集绅士陈熙年、赖时辉、蔡行芳、黄达琼、王秉筠、高得宜、陈焜、魏秉渊、潘君寿、陈献章、李锦春、陈登俊等捐资议建,择于本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兴工,建立忠义祠在明伦堂之右,备移查照,等由,准此。并据本城绅士陈熙年、赖时辉、蔡行芳、黄达琼、王秉筠、高得宜、陈焜、魏秉渊、潘君寿、陈献章、李锦春、陈登俊等佥禀:议就城内明伦堂之右,建立忠义祠,定于本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启土兴工,所用经费,由绅商士庶公捐办理,等情前来。
查同治元年,彰属戴逆倡乱,该义民潘缔等四十四名,力战捐躯,另有阵亡文武员弁,均已奉准议恤入祠,应准遵办。兹准前由,并据前情,理合具文详请宪台察核,除详抚宪外,为此备由呈乞照详施行,须至书册者。
谨将续查澎湖厅志所载戴逆案阵亡员弁兵勇开列清单。
吴忠发、黄得贵、孙广才。
以上三名俱官昭武都尉,籍贯未详。
黄吉彩、郑文凤、刘得春、罗生、吕太平、黄金山、邵光明、林玉水、洪玉员、吴金贵、许兴春、黄有盛、黄文兴、王寿生、陈青元、林得清、林大生、黄得奇、洪兴旺、许发生、张平生、陈汉和、陈开恩、黄晋胜、陈兴山、钟以仁、林要成、陈连升、刘兴国、林安国、赵廷华、苏平喜、刘福庆、徐纪云、余良兴、陈保福、傅永生、苏云良、陈裕得、陈正春、黄熙溥、黄金进、邱必明。
以上水提标兵勇共四十三名。
施崇美、叶安国、陈成耀、林春金、陈玉明、洪国成、林飞鹏、林长发、许得明、林朝栋、詹得太、高成超、周有鼎、陈诸金、陈金爵、李圣成、俞康成、黄鹏香、王猷鼎、洪国富、张大元、游光贵、陈文兴、李子洛、薛孝长、颜有春、林龙香、林子增、郭得升、林春高、陈逢恩、吴振声、何成龙、魏有照、林自海、周天佑、林兴进、李彦信、林祥高、林向春、洪爵庆、林章发、郑宗典、卢宗纯、丁新春、洪有清、陈君钊、王立晖、林国贞、林安兰、李鸿祥、陈春良、陈得龙、王湍芳、林利宝、林定远、周陈福、李有贵、高孟登、潘得清、王庆义、王朝用、林本才、陈庆发、林得顺、林殿发、林凤升、陈孝德、陈荣华、杨仕得、叶锦宝、洪得富、刘长发、黄世贵、陈增兴。
以上海坛标兵勇共七十五名。
张朝主、林江春、洪进城、沈成章、陈高科、阮国章、沉逢科、王大全、詹得高、杨得光、蓝扬顺、柳国标、谢朝科、柳国春、沉发兴、曹李义、傅廷柱、蔡逢春、黄得成、吴陈贵、刘清镕、林廷和、林福耀、林国全、刘成发、杨郑生、张游科、丁吴成、杨廷杰、黄进顺、蔡振太、李廷恩、童受福、陈梁高。
以上南澳标兵勇共三十四名。
施锦标、洪建功、陈立炎、李得盛。
以上烽火营兵丁共四名。
鄞明辉、翁朝贵、林振美、林福太、陈邦杰、汤祯英、刘平英、刘为政、潘明良、曾登科、李淑明、曾邦惠、李得金、陈河、黄振声、邱日生、林有德、刘承炽、颜炳泰、谢陈明、林朝高、杨焕新、陈成安、赖有章、叶青标、曾成玉、洪青龙、叶当春、陈声勇、卢进胜、李得成、陈国安、李泉、梁有科。
以上铜山营兵丁共三十四名。
郑绍安(闽安标兵丁一名)。
陈四、冯贵胜、萧美、梁苏、黄有德、何二、梁安兴、冯一、陈二、李义福、彭二、周荣昌、郭贡、廖召、谭玉章、李炳、黄有、余成昭、王三、梁九、何阿娣、方邦、庄巨元、文泽、陈定邦、李行、黄义、苏七胜、梁志高、谷仁、冯就。
以上义勇营兵丁共三十一名。
合共员弁兵勇共二百二十五名。
●自序
光绪十三年,台湾巡抚刘铭传令台湾一律清丈,以一条鞭办法,名为地丁。彰化管辖十三堡,清丈一齐起手。其委员、司办多未晓算法,随丈随算,间有舛错,且不辨土宜。若者厥田惟上上,若者厥田惟下下,亦随意填写则数,至于山顶无水之园、海滨沙瘠之地,田惟分上、中、下三则,园则视田之上、中、下各降二成,每甲各纳丈费二元。是以谣言四起,激成变端。迨至事平,知府程起鹗初履台篆,见丈数、等则多未妥,德功请更正。程公命德功禀请刘帅铭传。德功抄台南詹山保海滨一带下沙则园每甲或纳银三钱三分、或纳银四钱四分、海滨瘠田每甲纳银八钱;厥后命程公查核,如请准行,于是民困稍纾。
光绪十九年,全台修通志。知府陈文騄举德功釆访,拟撰施九缎一案。时署中案卷皆存,了如指掌。其人、其事,皆耳闻而目见。是以纲举目张,纪月编年,书官记氏皆灿若列眉。惟九缎明系围城三日,罪同叛逆,欲大书特书反字,何以成信史。又系清丈激成变端,若不曲笔,如公论何?此中词语,颇费踌躇。故起笔大书围城,继以索焚丈单,明其非故作不轨也。即起施九缎于九泉而问之,亦所甘心焉。此案经送台湾府陈公文騄并修志局总纂诸公,均蒙许可,故录其由以序于左。
光绪十九年十二月,立轩吴德功自序。
一、前彰化县俞炳焜批云:笔意周详,可称公允,候送通志局提调官转送。赠笔资金三十圆。
一、前翰林院掌教庶吉士国史馆协修通志局提调实授台湾府陈文焜批云:提纲斟酌得宜,余亦简净,候转详通志局存案。
●施案纪略
彰化立轩吴德功稿
光绪十有四年戊子秋九月己酉朔,施九縀围彰化县城,索焚丈单。
九缎,彰之二林上堡浸水庄人,耕作营生,家颇饶,性呆戆,信鬼神,常仗剑破额作乩童状。先是,丙戌年,台湾巡抚刘铭传奏请台湾一律清丈,以一条鞭办理。彰化县蔡麟祥率巡检黄文瀚、吴云孙等,先从桥仔头起手,大约每甲田止长加一,随丈随算,若有错误者改之。民无怨色。
嗣李嘉棠接篆,上游催迫,尽变旧章,各保派员清丈,不先计田之肥瘠,任意填写。一年之间,尽行丈完。催各保向领丈单,每甲丈费银贰元。计彰邑原赋额三万有奇,至是清丈,当未改则之初,约有二十余万,众委员在县署西花厅分给丈单,领者寥寥。时西门街民家有鸡雌化为雄,谣言颇起。嘉义亦催迫丈单,民间骚动。会盟纠众管领。武毅右营提督军门统领朱焕明(安徽人),本驻彰邑,刘爵抚檄往嘉义弹压,另拨栋营副带林超拔(雾峰人)驻守彰城。朱焕明带勇到嘉,焚毁庄社,赶散余党。有李盘同余众入彰属,住胡仔内杨中成家中。时彰邑迫领丈单,承领者无多。至于二林、马芝一带,或居海滨,或界溪边,沙埋土瘠,承领更少。邑令李嘉棠见嘉义县罗建常收缴丈费起色,为上游优擢。因此,倍加操切。戊子八月,将禀准在案正法之犯林武、林蕃薯二名带往北斗西螺两处钉死。又将未详辨之简灿,捏报病故,带到鹿港大桥,依样钉死。将以示威。传者误指简灿为在押之许猫振,所以伊弟许得龙谋夺,不对,遂乘间入街,拥抢盐馆。从者有湖仔内扬中成、番薯庄施庆并余匪二百余名。李令回彰闻报,出港往勘。许得龙、施庆等纠众在大路仗截。李嘉棠在鹿港游击郑荣(绍兴人)署中,请鹿绅为导,即刻由小路回邑。施家珍以一时召勇不及,取恨自此起。是日,戊子八月二十八日也。二十九日,有人入城,分黄布为号。初一日,施九缎身立神轿后,如迎神乩童,率杨中成、许得龙、施庆、李盘等,并余匪数百,以索焚丈单为名,旗书官激民变,下令不准抢劫人家财物。西门外六庄总理王焕,出派点心饷众。驻扎南瑶宫至日晡,不期而临城下者数千人。登城一望,漫山遍野,草木皆兵。自晨至午,连打电音数十次。旋电杆尽行斫断。李嘉棠在城中布置周密,分发兵勇,率都司叶承辉、栋字营副带林超拔、都司洪盘安(北投人)分守城上。其清丈诸委员、知县龙赞岗、县丞林锡圭、都司刘韶华亦励兵淬剑,上城防守。并札饬各保绅董,每保召勇二百名。时仓猝惊惶,将二百写作二名。兼以道路不通,各保惊疑,无人入援。鹿港游击郑荣只数十名兵,把守土城,街中绅商连结,仅能自保,不得进城入援。
蔡香邻先生曰:刑罚者,所以儆民,岂以示威乎?是以禹下车而泣罪,汤解网以施仁,刑苟当其罪,民虽死而不怨,若处以非刑,俾以惨死,道路且为之侧目,况为其兄弟之亲乎?时地方因清赋迫切,谣言四起。李君作宰,操守亦无可訾议,惟此一节,欲杀人以示威,适以激成变端耳。此李令之所以为李令也。
初二日庚戌,管领武毅右营提督军门朱焕明,在嘉义县闻变,回援彰化,途间力战死之。
初二日,围城愈急,所征兵勇,亦皆不至。朱焕明在嘉义闻报,星夜赶回。至东螺北斗街,绅董咸告以人情汹汹,途中恐有阻碍。朱焕明义气凛然,兼以家属亦在重围中,遂急赶回。是日,自嘉义拔队,行至大埔心,便有匪类尾其后,沿途截杀,营勇死者十余人,枪子俱竭。朱焕明又复奋勇夺路,手刃十余人,奔至口庄竹巷尾。时,施九缎扎住南瑶宫,即拥众迎杀。在水流观音庙桥头殉难。其马被李椪夺去,余勇奔散入城。
论曰:朱焕明驻军彰化,礼贤下士,有名将风。平日约束兵勇严肃,此次往嘉义防堵,闻变赶回,虽人告以道路难行,不顾成败利钝,急救彰城,沿途遇敌截杀,收合余烬,拼命转战,卒与勇丁十余人同遭其害。呜呼!烈哉!厥后奉旨赐建专祠。礼云:有功于社稷者则祀之。德功奉陈公文騄,就西门忠烈祠旧址而建祠焉,亦可慰朱公之忠魂矣。同殉难者陈鸣魁、陈明良、王得胜、李海山、李太和、萧云华。
初三日辛亥,彰化县李嘉棠,请彰化县教谕周长庚暨局绅贡生吴景韩、旧总理吴维邦、蒋攀龙缒城出谕解围。
初三日,城内闻朱焕明遇害,城围愈急。邑令李嘉棠请教官周长庚暨局绅吴景韩、总理蒋攀龙、吴维邦等,至平和厝开导解围。王焕等以施九缎必欲焚烧丈单始肯。是役也,教官几罹不测,后得率同回城,人皆服其胆智。然途中铳子已如雨下。李嘉棠初尚犹豫不决,旋备焚丈单告示发贴,以为缓兵之计。
论曰:周公长庚(字莘仲,福州举人)善四六文,工诗,勇于为义,城被围三日,援兵未到,周公胆略过人,激昂慷慨,直与族兄贡生吴景韩(彰化人)等缒城说和,佯许焚丈单,暂缓攻城。施九缎不敢加害,亦平时之德望入人深也。
初四日壬子,彰化县李嘉棠开绥丰仓,发米给付贫民。
初四日,城内油米告竭,恐索食生变,李嘉棠饬筹安局绅,将游手丁壮半收作义勇、半缒出城外,其余老幼乏食,即开绥丰仓给米,城中得恃不恐。
论曰:甚矣!义仓之有益于地方也。际此城中粮米告匮、饥民乏食,必至生变,李嘉棠开仓发赈,收丁壮作义勇,给以银米,散无赖出城外,诚为守城妙策。其有济变之才欤!
初五日癸丑,北门外匪党迫城,彰化县李嘉棠、栋军副带林超拔、中军叶永辉,督勇力御之。
是日细雨连宵,秋风瑟瑟,磷火夜青,雉堞间风高火灭,对面不见人影,危在呼吸。城外竹梯数十张,直迫城垣。林超拔、叶永辉亲督勇丁,李嘉棠彻夜巡守,达旦不寐,亲身上城防御,众始却退。
论曰:李嘉棠见城中危急,外援不到,亲持令箭上城,日夜防守,衣不解带七日。林超拔善督壮士,鎗发皆中,守御数日,无少疏懈。叶永辉亦率兵堵御,城赖以不破。不然,地方不堪设想矣!
初七日乙卯,统领栋字营记名道林朝栋乘夜赴彰解围。
初六日,风雨交加,带械露宿,闻有焚化丈单之议,兼以脯资已竭,众无战志。是夜,林朝栋至田中央调拨兵勇,三更进饭,五鼓带同从九林福浚、县丞林文荣募土勇八百名,分扎市仔尾,乘势带同副将余保元、卫队把总林青云,偃旗息鼓,一拥登陴。斩首一十七级。林超拔闻号,亦于城上夹击,顺势夺八卦山。李嘉棠亦率洪盘安土勇夺回南瑶宫番社,各匪如鸟兽散,尽奔西门而去,退住平和厝王焕庄中。彰化围解。
十一日,记名道林朝栋督县丞林文荣等克复平和厝等庄。
是日,李嘉棠、叶永辉驻守城内,林朝栋督带出城攻剿,先派都司洪盘安及练首李定邦等各率练勇分剿南路湳尾、大岸头、瓦窑等庄。知县龙赞岗率带粤勇,分剿中路顶仑仔、平等庄。北路砖仔窑及中路平和厝两庄,以林文荣带领练勇攻取。已革甘肃知县张纪南随同林青云(田中央人)带队策应。以林福浚带领栋字前营攻取中路,由三块厝等庄至平和厝。文童林朝瑞,随同林超拔带队策应。匪众屯驻平和厝,出围接仗,弹枪如雨。林朝栋督催林超拔向前包抄,并令余保元由后掩袭,环战二时之久,阵斩三名,并先锋郑心丁一名,夺获伪旗令。各党弃庄奔溃,砖仔窑亦经林文荣、林青云等同时攻破,并由各营乘势连破竹围二十一处,阵中斩首四十一级,生擒者八,随时枭示。夺获竹梯数十具,洋银、藤牌及各项器械无算。我军受伤十七名。余众尽奔浸水庄而去。林朝栋收军回城,即日备文禀爵抚获胜情由,请一面解散胁从,惟为首者伪号公道大王施戎缎、伪号大都督李达,罪在不赦,其胁从冈治。
论曰:林道朝栋(荫堂,台中阿罩雾人)自台北闻变回援,人心惶惶,竹笠草履,微服改装回雾峰,整顿兵勇。令林青云、林文荣、林福浚等掩息旗鼓,一夜破敌,诚将军天上飞来也。入城下令,戒兵勇不可妄杀一人,犹其用兵之善也。
十二日庚申,巡抚刘铭传委台东州吴本杰、福宁镇曹志忠、藩司沉应奎往彰查激变情形。
是日,刘铭传札开:彰化滋事,关系地方官激民变,委台东州吴本杰往查办,会同绅士解散,并发告示遍贴,并福宁镇曹志忠,会同沈应奎查官激民变情形。
十三日辛酉,总兵窦如田、都司郑有勤抵彰化城。
驻防鸡垄总兵窦如田带铭字三营、都司郑有勤带隘勇二营,于初七日至大甲。初八日到牛骂头。勇丁与街众闹事,铳毙数人。庄民蔡访率众鸣锣。窦勇退守牛骂头山顶。绅士蔡占鳌(鳌头人),接济粮食,安排解散,蔡访等于十三日解到彰化正法。
十四日,李嘉棠倡攻二十四庄,彰化县教谕周长庚幕友凌云止之。
十四日,各统领齐到。李嘉棠主攻二十四庄。是夜发令,三更造饭。浙人凌云在幕,闻知二十四庄之冤,即向郑有勤言曰:朱焕明一队遇害,始自武西堡大埔心,沿途截杀,至燕雾下堡茄苳林,兵勇损伤,已过其半,游击丁广龄,死在其处,距二十四庄十余里,至茄苳脚庄,始为二十四庄界。是杀官军者,不独二十四庄也。缘朱焕明毙在口庄尾耳,郑遍告各位统领,始收兵符。教官周长庚、中军叶永辉,代限至翌日酉刻,如二十四庄不入城领旗者,即听其攻打。星夜差人着二十四庄绅董入城领旗。至酉刻无人至城。李嘉棠即迫向各统领传令。三更造饭,四更起程,行兵分三路;众议已定。叶永辉、周长庚到总局嗟叹不已。言昨夜发令收回,今日无一人至,是空费此心矣。时德功在局中佐理事务,恳叶、周向各统领再限一天。星夜写信泣告二十四庄赶行来邑。时,各隘口均已截断,路中布蒺藜竹钉,人无来往。是晚,生员陈捷华、王赞成、白一声、白玉音、总理沈大英等接功手书,即率十余人由小路田洋而出,泥淖没胫,鞋袜皆去。
是夜德功同众人叩求周长庚、凌云带领诸人谒见各位统领跪求,李嘉棠限以棞送李椪等犯。
论曰:凌云字雪汀,尝游幕于彰,与东门杨波舍有姻谊。曾白二十四庄之冤。雪汀转告各统领止之。十四日,令南街人李安,急告二十四庄总董。时,各庄耆畏缩不敢前来。十五日,德功再差人泣告,始到城。若非陈捷华等出首叩求,各官军一发,必玉石俱焚矣。
十五日癸亥,全台营务处沉应奎、台东州吴本杰、澎湖镇吴宏洛,统领铭隘昌各军抵彰,周长庚同吴德功向沉应奎请给发各庄义旗。
周长庚带陈捷华等向沉应奎限捆送李椪等犯,给发义旗招安。是时,李嘉棠志在攻打,各庄观望不敢来领旗。然线东西数十庄、猫罗三十五庄及东西螺,已由德功招各绅董同周长庚向沉应奎领旗招安,民心始定。先是,李嘉棠催领丈单,怪内山海口殷户不向前,绅士不帮办,及沉应奎到彰,查问激变情由,李嘉棠乃卸罪鹿港郊商。谓抗领丈单,甘心助贼,宜攻毁鹿港。沉应奎不允。是夜,周长庚使德功专信到鹿,报知官军不攻鹿港,请鹿绅蔡德芳、许士昆等到彰见沉应奎。十七日,请周长庚、郑荣同往谒,鹿绅面禀激变事由。语碍李嘉棠。自是,李嘉棠恨鹿绅益深,鹿绅将回,沉应奎谕令缉掳施九缎等,并给发旗札,令招抚各庄,禀撤李嘉棠任。
十六日,李嘉棠请吴宏洛发兵攻鹿港,教谕周长庚、中军叶永辉请沉应奎止之。
李嘉棠日向吴宏洛请攻鹿港。吴宏洛将发兵开战,附鹿庄民,扶老携幼,露宿街中,惊惶彻夜。蔡德芳秉烛危坐,达旦不寐,以安民心。德功请周长庚、叶永辉求收兵符,吴镇不听。德功同周、叶、吴本杰求请沉应奎止吴,亦弗听。爰请沉公电请刘帅,以鹿港一攻,其白沙坑二十四庄、线西五十三庄皆望风而变,地方何堪设想?刘帅遂电令吴宏洛归沉公节制。
论曰:是时人心未定,若不胁从罔治,吾知大局不堪设想矣。
十七日乙丑,福宁镇曹志忠,由基隆登岸,进驻彰化城。
二十二日辛未,澎湖镇吴宏洛率各营攻浸水庄,施九縀等逃去。
二十三日,探报施九縀、杨中成回家,吴宏洛会商沉应奎,督军分道围捕,鹿绅前为乡导。
二十二日,大军驻番婆庄。是日,大兵到浸水庄,鹿港游击郑荣、廪生施家珍亦率勇会攻。四处捕围。施九缎等逃出。至湖仔内围杨中成,亦无踪迹。李家棠遂禀巡抚。以施家珍等通知施九缎预先远逃,致令大兵围捕无踪,请加之罪。令施家珍、施藻修等跟出施九缎等匪。
论曰:当发丈单时,鹿港大户迁延时日,内署已疑诸君之秘领丈单,后又自相卸肩,蜚语已入当道之耳。卒致兴大狱。诗曰:维口兴戎,此金人所以有三缄之戒也。士君子处乱世,口舌之间,可不慎哉!
二十八日丙子,统领铭隘各营澎湖镇吴宏洛、福宁镇曹志忠、总兵窦如田、都司郑有勤,均回台北。
二十九日丁丑,李嘉棠撤任,以朱公纯接彰化县篆。
是日出示安民,胁从罔治,设保安总局,请绅土蔡德芳、吴景韩、吴鸿宾、刘凤翔同德功等办理善后事宜。出示购辑施九缎、王焕、杨中成、李盘、施庆、许得龙等。其余赦之。并禀刘爵抚谕赦免全台丈费。
十一月初四日癸丑,藩司沉应奎,由彰赴嘉,办理善后。
是日,初四,沉应奎赴嘉义,施家珍等送之。临别总以缉掳施九缎一语叮咛切要,讵知施九缎若以公事论,应律以围城之罪,而偏远愚蒙,以为变起不平,甘心为其掩匿,致施家珍南北购线,极力追寻,迄无以应。
巡抚刘铭传奏撤李嘉棠保案,并请褫革施家珍、施藻修衣顶。
初六日,刘铭传奏请:彰化县李嘉棠性情刚愎,不洽舆情,且丈田不公,任听委员需索,因失民心。初一日,围城不足千人,两三日间,煽惑沿海百余庄,叛民竟至五、六千人。若非援救迅速,地方不堪设想,应请撤销清赋保案,并谓鹿港有心庇贼(?),将施家珍、施藻修先褫革衣顶。
十一月初五日,台湾兵备道兼按察使司唐景崧抵彰,查核致乱情由。
初五日,台湾道唐景崧到彰,途过二十四庄,其庄民以栋字营驻兵索取李椪等犯,跪道喊苦。唐景崧乃令撤去营勇。二十四庄民困稍舒。抵彰后,查核李嘉棠前所钉死民犯,从未经禀明,并以丈田致激民变,请巡抚奏参。时台湾布政司邵友濂亦以李嘉棠为官贪酷,视民如仇,详请革职,永不叙用。
论曰:李嘉棠在彰探知,星夜驰北哭求,卸罪鹿港官绅,而在城官绅亦波及焉。自是提解官绅,催集人证,是地方安静后,又有一番大狱矣。
二十二日己巳,巡抚刘铭传电拘留教谕周长庚,并提游击郑荣、进士蔡德芳、贡生施家珍、廪生施藻修、廪生吴景韩等到辕集讯。
初,周长庚请免攻二十四庄,并招各庄到沉应奎处领旗。自是,与李嘉棠不睦。李嘉棠因禀刘铭传,以周长庚与鹿港绅士相通情弊。周长庚禀称:当城危急,请庚冒险缒城解围,及事后诬人通弊,如李家棠者,是诚何心?二比互相攻讦,刘铭传令新令彰化县罗东之、台湾县黄承乙,在彰会审,各具亲供,送呈台北。李嘉棠于十一月十五日往台北,力言周长庚与鹿绅朋比为奸。周长庚请假会试。十七日回文批准。将印交彰化县罗东之。十九日,由土葛窟港内渡。二十二日,刘铭传电谕不准周长庚会试。罗东之追留不及。刘铭传打电到上海、福州等处拘留,一面札饬郑荣、施家珍等到台北,候提集周长庚到案讯鞠。
论曰:周莘仲以现任人员为民请命,激烈与当道争,其弃官如敝屣,临行囊空如洗,德功同蔡香邻山长鸠金三百元付之。其妻子,德功为之配船回家,东奔西走,公车两上报罢,挂冠里居,与福州方朝元家澍,吟诗消遣。公逝后,德功又与蔡山长、施釆生、陈捷华,向鹿港二十四庄鸠金数百,为其子娶妇,虽本邑人颂公之德不衰,而公一官拋掷,落拓终身,每思及此,不禁泪涔涔下也。
十五年己丑二月,嘉义在籍户部主事徐德钦,拏获王焕,解台北。
先是,王焕未获以前,彰化县朱公纯、鹿港盐馆总办刘竺保,皆以不附李嘉棠,相继撤委。巡抚又电召福建按司渡台,闽浙总督卞窦第不允。至是,王焕解到,讯无官绅比匪实据,复密派委员提查鹿局账簿,亦无接济军火数目。巡抚始放释在押郑荣,令到鹿罚捐三万两,充为军费,并有电札各谕,如鹿港认捐此款,除施家珍一人仍行归案拿办外,其余绅商概不追究。鹿港遵谕缴捐,事平,王焕尚在监押。
论曰:刘帅之咎官绅比匪也,蜚语已先入耳。施缎告白,文甚雅驯,疑为官绅所作。使初非刘竺保之辨其诬,继非朱公纯之白其冤,终非程起鹗之查局簿、以证其不实,不特鹿绅之讼连祸结,吾知周长庚、郑荣不知将何所结局也。吁可畏哉!
十有八年壬辰冬十二月,台湾府程起鹗购获李盘,捆送省辕斩之。
十八年冬,台湾府程起鹗,保举前都司叶永辉,各县清庄。叶永辉在二林保购获李盘,送交省辕斩之。
十有九年癸巳秋九月初十日,台湾府陈文騄购获许得龙、施庆、杨中成与王焕均斩之。
十九年甲午秋,台湾府陈文騄购线围捕,彰化县知县俞秉琨,获施庆、杨中成,鹿港游击赖望云围掳许得龙。而许得龙勇力过人,潜大安三昼夜,率众围守,疲极始获。提王焕当堂研讯,斩之。施九縀前三年病故在浸水庄,案完。
施九缎如醉如痴,既非亡命无赖之徒,亦非有谋略出众之才,足见为众所推,非存心为乱者可比。故愚民甘为施九缎、王焕掩匿,虽百计购之而不获。而施九缎犹得死于牖下也。先生不以匪类书之。宜哉。受业生吴伦明拜识。
施九缎之攻城也,不抢掠附廓平民,不肯放大炮入城,恐伤民人,止令王焕各总理派点心而已。是有宋殇公不擒二毛之仁焉。亦惟不伤平民,是以日久而人愈多。不然,浸水庄离城二十余里,岂一旦可以直抵城下乎。又以索焚丈单为名,是以民人号为公道大王。然变至攻城,情同为逆,明是挟制官长,律以国法实所难容,后世之人固不可以此为训也。作者笔笔踏实,可为后世信史。谊弟陈捷华拜读。
施案一书,系叔祖奉修通志而作也。当日案卷灿然,年月官爵皆有可稽,非同附会者比。通体规抚纲目,或宜褒者书官,宜贬者夺之。李嘉棠激变故夺之以官,守城开仓有功则极力褒之。一善不泯没也。施九缎明有攻城,故大书而不讳。事因清丈而发,故以索焚丈单系之。据事直书,悉秉至公,绝无所偏倚,宜为陈太守所推许也。至篇中叙事处,不杂以议论,犹其书法之谨严耳。他日续修志乘,可以备輶轩之釆录云尔。
族曾侄孙吴望苏拜识
●周莘仲广文遭难记
周老师名长庚,莘仲其号,少熟五经,及吕东莱博义。年十五,应童子试,始习八比时文数十首。翌年,入闽县学,联捷中秋榜。自是益讲究古文四六,福省凡寿文碑记论序,皆出先生手。犹精工书法,朝元方家澍以师事之。光绪十三年,实任彰化县教谕。时,刘帅铭传举行清丈,知县李公嘉棠收丈费过促,时解死犯简灿到鹿港钉死。贼伙许得龙误为其兄许猫振,率亡命之徒,欲抢回。奈见尸不对,遂令群匪抢盐馆。翌日,怂恿施九缎率众围城。乌合之徒皆响应。县城一时戒严。奈电信不通,恐台北援兵缓至,于是诸绅士吴景韩、总理吴维邦、蒋攀龙,同周老师缒城往平和厝王焕家议和。约三日内将丈单焚化为缓攻之计。
至第三日,忽林道朝栋乘夜夺回八卦山市仔尾解围。盖彰城惟有林超拔一营驻守,兵力不厚,其城之不破者,以周老师等冒险讲和缓兵之计也。初解围时,李知县尚欲令德功招安,迨林军攻破平和厝,施九缎退回浸水庄,忽变脸欲剿办胁从者,指鹿绅与郑协台荣皆通贼。又以朱统领焕明被贼杀毙在口庄,其马被李椪牵去,皆恨之次骨。兼以门丁欲索领旗重金(每领一旗赏百金),是以各庄不敢请领。旋刘帅派曹志忠、窦如田、吴宏洛驻彰弹压,又令沈藩司应奎到彰查办此案。十三日已发兵符攻二十四庄。适德功在保安局,遇周老师。叶都司亦到局叹息。二四庄无人投诚,明早必动干戈。该庄无噍类矣。德功再请周、叶二公向各统领求再宽一日,乘夜差人通知二四庄绅董陈捷华等十余人到彰。当绅董到白沙坑街,有人阻其缓行云:若我辈进城被官缚在阵头,我庄民又不敢开铳,如之奈何!于是,共议由山路入东门祝丰馆,与德功磋商。然后谒各官。乞周老师、叶都司竭力保护。
明晨,先见各统领,皆许投诚。迨见李令,怒气勃发,欲扣留诸绅董,周老师面争,叶中军亦拔刀相助,几乎用武。再引诸绅董谒见沈藩司,给予善良民旗二十四面。嗣后快官三十五庄、线西五十余庄,皆德功引见周老师,向沈公给予善良民旗,地方稍安堵矣。
但李令恨鹿港甚,每日泣求澎湖镇吴宏洛剿办。吴宏洛听之。德功同周老师托吴本杰向沉藩台言,鹿港一攻,各泉庄必尽变。官军难获全胜,地方必縻烂矣。沉即刻电陈刘帅。是夜刘师电谕吴镇,命听沉节制,即令德功通知鹿绅,到彰会见。于是,郑协台子开、蔡山长香翁、施家珍、施家藻、黄玉书、许肇清等到彰。但一行十余把轿入城,恐被李嘉棠知道,是以蔡山长一人乘肩舆,列位步行,由北门城边到定光庙边德功书馆,打探消息。盖因子日前,黄玉书私入城查探,被李令围掳,乘夜逃出城故也。德功即请周老师、叶都司引见沉藩台。时沉公驻在郑家南畔。德功即借郑家北畔作鹿绅寓所。
众友疑德功有他意,独蔡山长甚喜,以为同寓郑宅,或者沉公回探,各事可详剖白。是晚,李送席请沉公。沈公将原席转送鹿绅。李令见之,怒曰:是公然请贼党矣。是夜果沉公回探山长等。鹿绅将激变情形细禀,沉公电禀刘帅,准鹿港投诚,给予善良民旗,交带施家珍、施藻修严掳施九缎等。而沉公往嘉义巡视,鹿港始安。德功为此事费月余精神,每夜十时在祝丰馆与周老师、叶都司会议各事。每日写信卷在纸草中,差工人黄夏,报知鹿绅。盖恐被李令搜出也。德功所寄书信,多在施家珍手,皆藏腰■〈月斗〉中。平日施君办事谨慎,凡有书札皆袋在腰■〈月斗〉,以备不时检阅。
至刘帅令严掳施君,蔡子庭急写信通知德功云,兄所寄之信皆在施君■〈月斗〉中,万一被官掳获,必连累及之。时德功付信托蔡山长,请施君到局,将书信一切当堂烧化。由今以思,亦危矣哉。
后李令到台北泣告刘帅,硬指郑协台子开,同鹿绅通贼,且曾掳获挑子药人夫,到县堂讯,供称鹿港局雇他,向施长发挑出。又指局中账簿有载发子药与施九缎等。刘帅先命台湾县黄承乙询问,周、蔡、吴等并无通贼情形。后令程知府起鹗,亲到鹿查账,皆无发子药事。鹿绅始不及于难。惟缉掳施家珍一人而已。鹿港大难已消之日,正周老师患难之时。盖自李令十一月十日到台北,周老师即预筹脱难之策。每夜与德功商议,言刘帅必听李令之谮,五日外必打电扣留。如不先谋脱身,坐待提到台北,必押府经厅,候掳施九缎诸犯到案,始得辨明黑白。至少亦必三年,其苦何可言也!但刘帅已允准会试,不如乘此未发先逃。数夜商议,惟一颗印无可寄处。
于是,议乘夜间送交罗知县东之。素知罗每夜醉后不见客。是夜初更,将印带交罗知县,果差门丁,问以何事。周云我已蒙刘帅允准会试,此印且交贵县。罗公以为大帅已允准,令门丁将印收起,请明早来叙话。周老师即刻跑到德功家,言印已交,其家中止存五十余两,以为用费。此行会试,必三百金始可敷衍。叠言蔡山长在鹿不能通融,欲向功借,又不敢言。功观此情形,周老师又是为鹿港各庄领旗,致被李令所怪,倘乏款会试,必入罗网,岂不可惜!功因入内鸠集三百金助之。老师云:我此去如得重来,必不负君此情。又再写信一封,通知山长,内云临行匆匆,不及面晤。但吴汝能送「毛诗」一部,不胜感激云云。临行时先与功言刘帅怒,必在二三日间打电到彰,知我会试,必令各港口查寻,如无踪迹,必移文到闽县缉掳,如被我逃脱,必于会试火船中搜之。福州港搜罔获,必行文天津港口搜之。若至北京,则我不怕他。尔时如寻我,必到刑部衙门讼诉,彼一巡抚,亦必撤任。到北京质讯,想刘帅必不行此下计也。言毕,回家丁乘夜往土结窟,果吉人天相,黎明即有船往泉州崇武。
行至四日,到福州。先投友人问讯,始知闽县派勇二十名围家,乃在友人处暂住。迨同闽省举人搭火船会试,果在船中搜寻之。到天津亦如此。盖冒友人之名领船单,彼亦无奈之何也。周老师行后十余日,蔡山长到祝丰馆,问我以三百金助老师何不向我明言。功笑而不答。山长即云:当老师信到鹿,即邀诸人猜之,言老师又非童子,何以送他毛诗,其中必有故。因遂想出三百之句,或此信隐寓送他三百金之事。只恐信落他人手,贻累知己也。众人咸称予为鹿港等庄之事,劳心月余,既被李令所怪,又差人送密信,开费不少,何可再受累,已议将三百金送还矣。
后老师会试不中。下科德功又向鹿港及陈汝修、苏松柏等鸠集三百金助之,又不获中。抑郁以殁。其公子娶妇,功又鸠二、三百金为婚娶费助之。忆老师平日能急人之急,凡有益人民,死生以之。此次攻城,若非同吴景韩三人出城,冒险议和,以待援兵,则彰化必破。鹿港各庄等,若非老师向藩台尽力剖白,则必玉石俱焚矣。翌年,岁科两试之期,可得印结礼一万金,乃因此事,功名罣误,会试又不获隽,流离偃蹇,贫困以终。功思及此,因叹善人不获善报,未尝不为抚膺太息也。
光绪十九年,彰化立轩吴德功稿。
当修通志时,各属举釆访委员,先君时掌教白沙,知立轩先生熟于春秋,爰以戴、施两案嘱其负担。果能胜其任,为上宪推许,并奖先君所举得人也。吴君虽寒儒出身,然性任侠,朋友有急难,皆力为排解。周莘仲老师,蒙难远逃,先生仓猝之间,以巨金助之,亦不计此金将来可返壁否,诚吾辈所拜服也。同门弟蔡子庭拜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