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獻叢刊·第29種】福建台湾奏折
台灣文獻叢刊
【第 29 種】
福建臺灣奏摺
.作者:沈葆楨
.原書頁數: 0093 頁
●書籍簡介
第二九種「福建臺灣奏摺」
本書(一冊九三面五五、八○○字)正文為「沈文肅公政書」卷五「福建臺灣奏摺」全卷,而以「政書」卷六、卷七「兩江總督任內奏摺」中有關臺灣摺片選作「附錄」。作者沈葆楨,字翰宇,一字幼丹;福建侯官人。初由進士,歷官至江西巡撫。清同治六年,奉旨充總理福建船政大臣。十三年,日兵侵臺,命巡視臺灣兼辦各國通商事務。初請閩撫移駐臺灣,實施南北兩路「開山撫番」;繼奏設臺北府,移駐理番同知--南路駐卑南、北路駐水沙連。他如請建明延平王祠,以勵風俗、正人心;議購外洋開煤機器,計劃開坑採礦:均屬臺灣開創事宜。至五年十一月,卒於兩江總督任,謚「文肅」。在臺所上「福建臺灣奏摺」共五十九摺片,即為本書正文全卷。
此外,另有前未經見之摺片八件,後收於第二七六種「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中。
●序號 篇名
1 弁言
2 沈文肅公政書序
3 代理江寧布政使桂嵩慶奏摺
4 江甦巡撫吳元彬炳奏摺
5 禮部咨文
6 戶部咨文
7 禮部咨文
8 福建臺灣奏摺目錄
9 請移駐巡撫摺
10 南北路開山並擬布置琅𤩝旂後各情形摺
11 匪犯陳心婦仔就地正法片
12 淮軍病故員弁請卹片
13 澎湖廩生彭衢亨請卹片
14 臺地後山請開舊禁摺
15 臺煤減稅片
16 請調陳一鶴等片
17 遵旨籌商摺
18 覆議海洋水師片
19 請建明延平王祠摺
20 請加封嘉義城隍神摺
21 補請義民潘締等卹典片
22 請獎開山首先出力人員摺
23 請獎提督唐定奎片
24 請獎洋將博郎等片
25 請琅𤩝築城設官摺
26 淮軍員弁請卹片
27 商辦獅頭社番摺
28 遊擊王開俊請卹片
29 請調段起充營務處片
30 報明南路剿番情形摺
31 北路中路開山情形摺
32 請封蘇澳海神摺
33 報明臺郡城工完竣片
34 千總李長興正法片
35 臺北員弁請卹片
36 淮軍攻破內外獅頭社摺
37 裝送王開俊忠骸片
38 周維先等請卹片
39 提督羅大春請假片
40 德蘭等請賞寶星片
41 番社就撫布置情形摺
42 北路中路情形片
43 搜獲布袋嘴土匪正法片
44 籲辭江督摺
45 台地無庸另派大員片
46 臺南撫番就緒淮軍陸續凱撒摺
47 臺北擬建一府三縣摺
48 臺北議購開煤機器片
49 請改駐南北路同知片
50 報提督王德成病故片
51 催劉璈赴臺片
52 請改臺地營制摺
53 歲科兩試請歸巡撫片
54 唐守贊等請卹片
55 駱春澤請卹片
56 報胡國恆等病故片
57 呂耀景等請卹片
58 報淮軍全數凱撤摺
59 安平海神請加封號摺
60 謝授江督恩摺
61 提督羅大春請開缺片
62 李際泰等請卹片
63 吳鼎燮等請卹片
64 段起帶赴江南片
65 請獎剿番開山出力人員摺
66 請獎閩防各員片
67 黎家本請卹片
68 附錄
69 福建撫臣王凱泰請卹摺
70 實缺提鎮現帶防營請緩赴任摺
71 提鎮張光亮等請卹片
72 奏覆唐定奎並無剋扣勇糧摺
73 奏覆唐定奎被訐摺
74 奏留唐定奎暫緩赴任另籌勁旅入閩
75 銘軍勦番陣亡員弁勇丁請列入祀典摺
●弁言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沈文肅公政書」全集,為清壬辰(光緒一八年,一八九二年)烏石山祠重刊本。此集,除「卷首」外,分七卷;連「卷首」,共八冊。卷一、二、三為「江西巡撫任內奏摺」,卷四為「總理福建船政奏摺」,卷五為「福建臺灣奏摺」,卷六、七盡係「兩江總督任內奏摺」。本書正文即是原書卷五部份,而仍以原書「卷首」列於書首,再以原書卷六、七中有關臺灣者選列書末,作為附錄。
周憲文記於惜餘書室
●沈文肅公政書序
文肅公由翰林擢御史,出守江西九江府;受文宗顯皇帝特達之知,不數年,簡任封圻。時庚申、辛酉之間,中外鼎沸;予始通籍遊京師,聞都人士屈指海內賢豪,謂清貞沈毅能當大任者,惟交口稱公也。
後十餘年,炳奉命撫吳,而公在籍以船政大臣往辦臺務。事甫定,公旋奉旨總督兩江,與炳有同舟之誼;尺牘往來,手書答問,披衷以告,無不盡之言,裨益於不佞者良非淺鮮。嗣一再接見,知公益深,私心怦然;謂天下鉅任固自有任之者,而豈料公之心力已瘁也。
公忠孝原於天性,生平學問首在不欺。每鑑古人「知止」之義,難進而易退。然自以身許國,感激馳驅;蚤夜孜孜,不遑暇逸。其為政不務纖悉、立條目、市虛名,而日瑩霜潔,莫干以私。寮屬不自愛者,立劾不貸。威信風行,千里肅謐。由是官場爭自濯磨,折節改行,曠然大變其習。
茲輯其歷任遺疏,出公手稿者十之七、八。於民生利病、事機得失、兵家之勝負、事後之成敗,洞若觀火;而權劑緩急,當務達情,必求其切於事實可施行者為言,未嘗高論以鳴異。至區處公事,勁持介節,不避嫌怨,尤懍懍有古名臣風。嗚呼!公之樹立,何以能卓犖如此?蓋公被不次之擢,適值兵戈搶攘,於盤根錯節中歷練而出;旋以時事孔艱,而上之嚮用益專。總理船政,詭制殊狀,船倕膛目;渡臺撫番,披荊斬棘,賁育卻步;而公動心忍性,開闢未有之奇。故其建白,亦豈尋常循分盡職者所能仿佛於萬一!其密陳至計,未能悉以刊行;而讀是編者,亦可得公之大凡矣!
論者,慕公終始榮遇,今古罕覯。凡所陳奏,皆見諸設施。而不知老成謀國,竭誠盡忠以仰承恩意者,實足以為為臣者法。而公之不負所學,於此益可見也。
光緒六年四月下澣,固始吳元炳謹序。
●代理江寧布政使桂嵩慶奏摺
奏為督臣因病出缺,恭摺由驛馳陳,仰祈聖鑑事。
竊兩江督臣沈葆楨自蒞任以來,於地方軍務、吏治、鹽漕、河海、洋務、餉需諸政,無一不苦心焦思,殫力籌辦。每年入冬,便舉發痰喘舊症,不勝其苦;曾兩次疏籲開缺,迭蒙聖鑑,俯准展假調理。自言受恩深重,非敢惜身;況痼疾日深,即歸田亦萬難望活。但以病軀久久戀棧,倘稍有蹉跌,負疚彌重。本年述職入都,復面奉皇太后溫諭:時事艱難,毋得遽萌退志!欽此。以此回任後,絕口不提「退」字。雖今年病發較早,而於報明委臣代辦武闈片內聲明,其餘公事仍照常辦理。蓋鞠躬盡瘁之志,矢之彌堅矣。無如本原太虧,精氣日耗。上月十九日傍晚,痰喘益厲,發言則氣息僅屬,轉動需人,自知萬難支持;復於二十一日,瀝誠疏籲開缺回籍。以臣署公務繁賾,兼顧必至兩妨;將署內公事,暫委江蘇題補道洪汝奎代拆、代行,伏枕以待恩命。而病勢日棘,偏身發腫,飲食不進,醫者迭投固氣養陰之劑,間有轉機,旋即翻覆。十一月初六日清晨,舌根蹇澀,兩目失神,即於是日未刻出缺。先是,督臣自知疾必不起,於前數日授遺摺,命臣屆時代遞。不眠已四、五十日,間或坐而假寐,口中喃喃有詞,猶是議購鐵甲船之事。
伏查督臣沈葆楨,由翰林內轉御史,出守江西九江府,調署廣信;時值粵逆逼近,困守孤城,即誓以一死報國。旋蒙恩洊擢江西巡撫,賞給頭品頂戴,世襲一等輕車都尉;復荷欽派總理船政,巡視臺灣,遂拜總督兩江之命。其居官廉正,任事果毅,早在聖明洞鑑之中。自履任兩江,弭患無形,軍民愛戴;遽爾出缺,大江南北,悼惜同聲。
歿日,布被舊衣,一如寒素;宦囊蕭索,不名一錢。督臣長子附貢生瑋慶、次附生瑩慶、璘慶、附生瑜慶、璿慶、瑤慶、琬慶均隨侍在署。
除會同伊子將身後一切事宜妥為經理並一面馳稟江蘇撫臣吳元炳外,謹將欽差大臣關防、總督關防、鹽政印信等件照例封存;兩江總督一缺,應請旨迅賜簡放,以重職守。
所有督臣因病出缺,並代遞遺摺緣由,謹由驛五百里馳陳。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鑑。(謹)奏。
光緒五年十一月初六日。
●江蘇巡撫吳元炳奏摺
奏為督臣政跡卓著,據實臚陳;敬請宣付史館,以備採擇;仰祈聖鑑事。
竊督臣沈葆楨因病出缺,當經臣於十一月初九日將出缺日期由驛馳奏,請旨迅賜簡放;並聲明督臣政跡,俟臣另摺詳細續陳在案。茲將沈葆楨歷年賢勞,就臣所深知灼見者,敬為我皇太后、皇上縷晰陳之。
沈葆楨由翰林起家,擢御史;咸豐五年,補授江西九江府,調署廣信府。維時粵逆楊輔清自吉安潛師連陷貴溪、弋陽等縣,逼攻廣信;城守兵單,聞風先潰。沈葆楨籌餉河口,飛騎馳歸;堅守危城,誓以身殉。迨總兵饒廷選一軍自玉山來,率同接仗,七戰皆捷,圍乃得解。當日曾國藩疏稱「沈葆楨獨伸大義於天下」,遂受文宗顯皇帝特達之知,蓋始於是役也。
七年,補廣饒九南道;十年,奉旨辦理廣信防務。旋奉旨補吉南贛寧道,幫辦江西全省團練事務;以親老,乞終養,奉俞允。
十一年冬,命赴曾國藩大營。同治元年正月,即奉巡撫江西之命;上諭:沈葆楨德望冠時,才堪應變。朕以該撫家有老親,因擇江西毘鄰省分,授以疆寄;風土不殊,迎養亦近。著即馳赴新任等因,欽此。沈葆楨奉詔感泣,雖以兩親憚於出行,而時事方艱,義無返顧;顅俟大憝就戮,合境肅清,再乞歸養;批旨有「忠孝性成」之獎。到任伊始,值粵逆淪陷浙省,楊輔清、李世賢席方張之勢,與皖、蘇各逆南北通氣,並力以窺江西,邊防岌岌震動。其時,今大學士陝甘總督左宗棠定議援浙;賊意在斷左軍後路,以絕餉源。羽檄飛馳,旦夕數警;沈葆楨從容肆應,躬赴廣信,教民以堅壁清野之法。
逆黨以皖、浙無糧,非破江西以達楚、粵,更無生路;死黨麇集,分道竄突。沈葆楨指揮眾將、增募新營,相機堵剿,連戰皆捷。論者謂保全安慶,左軍得以一意援浙者,沈葆楨之力也。
軍務倥傯之時,適有法國教堂被毀一案;沈葆楨以事由公憤,遍訪不得主名,自請嚴議。其深思遠慮、維持調護之苦心,於此可見。嘗言吏治之與兵事相倚伏者也:吏治不飭,則亂源不塞、兵端不息。故雖處倉皇擾攘之中,任廉能、懲貪劣,驕兵悍將,劾治不少假貸。地方事宜,親為剖決,每夕至四鼓不休。是以去任之日,泣送者相屬於道。士戴民懷,至今未麋。
三年,以克復金陵功,賞一等輕車都尉世職,加頭品頂帶。沈葆楨推功諸將,並以曾國藩、左宗棠等親冒矢石、不分畛域濟師協餉,始得轉危為安;瀝陳愧悚下忱,情詞懇摯,籲請收回成命;溫諭不允。四年,請假回籍省親;丁母憂。
六年,奉旨總理船政。船政之議,發於左宗棠;謂非沈葆楨,無可屬者。堅辭不獲;已請俟釋服視事。廠地濱江,土鬆潮悍,旋築旋圯,燃脂、下石司畚鍤者,咸有戒心;機器來自外洋,殊形詭制,相顧瞠目,懼不克終事。沈葆楨苦心焦思,毅然任之,竹頭、木屑皆手自布置。九年,丁父憂;服闋,仍接辦船政,成「萬年清」以下兵輪船二十餘艘。舟師之得所藉手者,皆沈葆楨創之。
十三年夏,日本事起,奉旨巡視臺灣,兼辦各國通商、軍務。臺地一島孤懸,額兵無可用者;沈葆楨聞命即往,寢不及旦。渡臺後,倭兵登岸紮營,社番伺隙待動;沈葆楨據理責之,曉諭諸社,宣布皇仁,番族歡欣鼓舞,願遵約束,倭營為之氣奪。而又修城垣、築砲壘、練營勇、備器械,不先開釁端,而無一不為可戰之計;眾心益奮,倭人遵約撤兵。乃得辦理善後;分南、北、中三路披榛開莽,以漸而進。疏請福建巡撫移駐臺灣,於北路增設府、縣。臺事粗定,於是年十二月內渡。旋聞獅頭社兇番狙殺遊擊王開俊之信,復於光緒元年正月東渡,破獅頭及助惡各社,頑族震懾;撫番之議乃成。
在臺奉總督兩江之命。受任以來,興利除弊,寢饋不遑。其大者:修河隄、行海運、緩開關、籌積榖、拔罌粟、挖蝗子、整頓鹽務、籌畫海防;而顧全大局,尤在中外交涉之事。
臣兩次署任,行抵金陵,接其言論豐采,惟慮及遠人窺伺,感憤交形。今歲秋初,又與晤談數次,見其精神如舊,而鬚髮盡白。蓋自入都陛見,面奉皇太后諭,以時事艱難,毋得遽萌退志;上體宵旰憂勤之意,中夜不寐,三歎以興,自是絕口不敢言「退」字。而舊病之劇,甚於往年;萬不得已,復請開缺。遺疏猶惓惓於鐵甲船事,其心力已瘁,而其志亦可悲矣!
生平學問首在不欺,凡事必求心之所安;故疾惡如讎,而愛才如不及。好謀能斷,而虛己以下人。自言見義即為,無所退避;故廣信之圍,已萬萬無生理,而出艱入險,百折不回。當存亡利害之交,而能卓然有以自立者,此也。至奉身清儉,一如寒素;官俸所入,盡為地方善舉、鄰省振輸之用。身歿之後,囊無餘錢;寮屬相顧歎息、市井鄉曲之氓有下淚者。則其功德之入人,為不可泯矣。在沈葆楨受知遇之隆,一一皆職分所當為;而聖主篤念藎臣,凡賜卹、予謚、飾終之典,自必渥荷恩施,有加無已。合無仰懇天恩,宣付史館,並准予江南省城及立功各省分建立專祠以彰忠藎之處,出自高厚鴻施。
至該督臣子七人:瑋慶附貢生,瑩慶、璘慶、瑜慶均附生,璿慶、瑤慶、琬慶;孫八人:翊清附生,照藜、淮琛、毓衡、惠言、亮吉、永清、成鵠均幼。合併附陳。
所有續陳督臣政跡緣由,謹繕摺附驛具奏。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鑑。謹奏。
光緒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禮部咨文
為移咨事,祠祭司案呈光緒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內閣奉上諭:兩江總督沈葆楨秉性沈毅,練達老成。歷受先朝恩遇,由翰林外任知府,洊擢封圻。前在江西巡撫任內籌辦軍務,悉協機宜;嗣因殲除粵匪餘孽,賞給一等輕車都尉世職。朕御極後,擢任兩江總督,於地方利弊,認真整頓;任事實心,不避勞怨。前因舊疾增劇,籲請開缺,當經賞假兩月;方冀調理就痊,長資倚任。茲聞溘逝,悼惜殊深!加恩追贈太子太保銜,入祀賢良祠,照總督例賜卹;任內一切處分,悉予開復。應得卹典,該衙門察例具奏。靈柩回藉時,沿途地方官妥為照料。伊子附貢生沈瑋慶,著賞給舉人,准其一體會試;附生沈瑩慶、瑜慶,均著以主事用;沈璘慶、沈璿慶、沈瑤慶、沈琬慶,均著俟服闋後由吏部帶領引見,用示眷念藎臣至意。欽此。欽遵。抄出到部。相應移咨兩江總督遵照可也。須至咨者。
光緒五年十一月三十日。
●戶部咨文
為咨行事,江南司案呈准禮部咨:本部具奏「原任兩江總督沈葆楨病故,請賜卹並入祀賢良祠事宜」一摺,於光緒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奏;本日奉旨:著予謚,欽此。應抄錄原奏移咨戶部查照等因前來。相應抄錄禮部原奏,行文兩江總督查照;並希轉行該故督原籍省分查照辦理可也。須至咨者。
計單。
光緒五年十二月十一日。
戶部咨抄禮部奏摺
為請旨事:光緒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內閣奉上諭:兩江總督沈葆楨秉性沈毅,練達老成。歷受先朝恩遇,由翰林外任知府,洊擢封圻。前在江西巡撫任內籌辦軍務,悉協機宜;嗣因殲除粵匪餘孽,賞給一等輕車都尉世職。朕御極後,擢任兩江總督,於地方利弊,認真整頓;任事實心,不避勞怨。前因舊疾增劇,籲請開缺,當經賞假兩月;方冀調理就痊,長資倚任。茲聞溘逝,悼惜殊深!加恩追贈太子太保銜,入祀賢良祠,照總督例賜卹;任內一切處分,悉予開復。應得卹典,該衙門察例具奏等因,欽此。欽遵抄出到部;臣等查定例內開:一品官病故恩予卹典者,給予全葬銀五百兩、一次致祭銀二十五兩,遣官讀文致祭;應否予謚,請旨定奪。凡予謚者,內閣撰擬謚號、工部給碑價銀三百五十兩,本家自行建立,祭文、碑文交翰林院撰擬;不予謚者,祭文交內閣撰擬。又例開:大臣奉旨入祀賢良祠,禮部奏請交工部製造牌位,欽天監選擇吉期,太常寺奉送入祠,按照世次,序其爵秩安設;並於本家賜祭一壇,祭文由翰林院撰擬;並行查事蹟,交翰林院立傳等語。今原任兩江總督沈葆楨病故,欽奉諭旨:加恩追贈太子太保銜,入祀賢良祠,照總督例賜卹;應照例給與葬銀五百兩、二次致祭銀五十兩,遣官讀文致祭,祭文交該衙門撰擬;其入祀賢良祠牌位交工部製造,工竣紮監擇吉,太常寺官奉送入祠,按照世次爵秩安設;並於本家賜祭一壇,祭文交翰林院撰擬;行查事蹟,交翰林院立傳。應否予謚之處,伏候欽定,恭俟命下臣部行文各該衙門遵照辦理。謹奏請旨。
光緒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禮部咨文
為移咨事,祠祭司案呈光緒五年十二月初六日內閣抄出初五日奉上諭:吳元炳奏「請將督臣政績宣付史館,並請建專祠」一摺,已故兩江總督沈葆楨,自咸豐五年出守九江,調署廣信;當粵逆鴟張之際,嬰城固守,力戰解圍。嗣補授吉南贛寧道,幫辦江西團練事務。同治元年,奉命巡撫江西。該員膺兩朝特達之知,力圖報稱。維時粵逆並力窺伺江西,沈葆楨相機堵剿,連戰皆捷,保全眾多。厥後總理船政,殫心竭慮,創立規模。其巡視臺灣,於撫番、開山各事,尤為不辭勞瘁,弭患無形。迨總督兩江,實心實力整頓吏治,保惠民生,與巡撫江西時先後一轍,實屬功績昭彰。著將該故督政績,宣付史館立傳;並准其在江西省城及立功各省分建立專祠,以彰忠藎。欽此。欽遵抄出到部;相應移咨兩江總督轉行遵照可也。須至咨者。
光緒五年十二月十八日。
●福建臺灣奏摺目錄
請移駐巡撫摺……………………………………………………………………………(一)
南北路開山並擬布置琅𤩝旂後各情形摺………………………………………………(五)
匪犯陳心婦仔就地正法片………………………………………………………………(九)
淮軍病故員弁請卹片…………………………………………………………………(一○)
澎湖廩生彭衢亨請卹片………………………………………………………………(一○)
臺地後山請開舊禁摺…………………………………………………………………(一一)
臺煤減稅片……………………………………………………………………………(一三)
請調陳一鶴等片………………………………………………………………………(一五)
遵旨籌商摺……………………………………………………………………………(一五)
覆議海洋水師片………………………………………………………………………(一六)
請建明延平王祠摺……………………………………………………………………(一七)
請加封嘉義城隍神摺…………………………………………………………………(一九)
補請義民潘締等卹典片………………………………………………………………(一九)
請獎開山首先出力人員摺……………………………………………………………(二○)
請獎提督唐定奎片……………………………………………………………………(二二)
請獎洋將博郎等片……………………………………………………………………(二二)
請琅𤩝築城設官摺……………………………………………………………………(二三)
淮軍員弁請卹片………………………………………………………………………(二五)
商辦獅頭社番摺………………………………………………………………………(二六)
遊擊王開俊請卹片……………………………………………………………………(二八)
請調段起充營務處片…………………………………………………………………(二九)
報明南路剿番情形摺…………………………………………………………………(二九)
北路中路開山情形摺…………………………………………………………………(三二)
請封蘇澳海神摺………………………………………………………………………(三五)
報明臺郡城工完竣片…………………………………………………………………(三六)
千總李長興正法片……………………………………………………………………(三八)
臺北員弁請卹片………………………………………………………………………(三九)
淮軍攻破內外獅頭社摺………………………………………………………………(四○)
裝送王開俊忠骸片……………………………………………………………………(四四)
周維先等請卹片………………………………………………………………………(四四)
提督羅大春請假片……………………………………………………………………(四五)
美德蘭等請賞寶星片…………………………………………………………………(四六)
番社就撫布置情形摺…………………………………………………………………(四六)
北路中路情形片………………………………………………………………………(四八)
搜獲布袋嘴土匪正法片………………………………………………………………(五○)
籲辭江督摺……………………………………………………………………………(五○)
臺地無庸另派大員片…………………………………………………………………(五二)
臺南撫番就緒淮軍陸續凱撤摺………………………………………………………(五三)
臺北擬建一府三縣摺…………………………………………………………………(五五)
臺北議購開煤機器片…………………………………………………………………(五九)
請改駐南北路同知片…………………………………………………………………(六○)
報提督王德成病故片…………………………………………………………………(六一)
催劉璈赴臺片…………………………………………………………………………(六一)
請改臺北營制摺………………………………………………………………………(六二)
歲科兩試請歸巡撫片…………………………………………………………………(六四)
唐守贊等請卹片………………………………………………………………………(六五)
駱春澤請卹片…………………………………………………………………………(六六)
報胡國恆等病故片……………………………………………………………………(六七)
呂耀景等請卹片………………………………………………………………………(六七)
報淮軍全數凱撤摺……………………………………………………………………(六九)
安平海神請加封號摺…………………………………………………………………(七一)
謝授江督恩摺…………………………………………………………………………(七二)
提督羅大春請開缺片…………………………………………………………………(七四)
李際泰等請卹片………………………………………………………………………(七五)
吳鼎燮等請卹片………………………………………………………………………(七五)
段起帶赴江南片………………………………………………………………………(七六)
請獎剿番開山出力人員摺……………………………………………………………(七七)
請獎閩防各員片………………………………………………………………………(七八)
黎家本請卹片…………………………………………………………………………(七九)
附錄
福建撫臣王凱泰請卹摺………………………………………………………………(八一)
實缺提鎮現帶防營請緩赴任摺………………………………………………………(八三)
提鎮張光亮等請卹片…………………………………………………………………(八四)
奏覆唐定奎並無剋扣勇糧摺…………………………………………………………(八五)
奏覆唐定奎被訐摺……………………………………………………………………(八七)
奏留唐定奎暫緩赴任另籌勁旅入閩摺………………………………………………(九一)
銘軍剿番陣亡員弁勇丁請列入祀典摺………………………………………………(九三)
●請移駐巡撫摺(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
奏為臺地善後,勢當漸圖;番境開荒,事關創始。請旨移駐巡撫,以專責成,以經久遠事。
竊臣等於十月二十七日將收回草房營地各情形奏明在案;因思洋務稍鬆,即善後不容稍緩。惟此次之善後,與往時不同。臺地之所謂善後,即臺地之所謂創始也;善後難,以創始為善後則尤難。臣等曩為海防孔亟,一面撫番,一面開路,以絕彼族覬覦之心,以消目前肘腋之患;固未遑為經久之謀。數月以來,南北諸路,縋幽鑿險,斬棘披荊,雖各著成效;卑南、歧萊各處,雖分列軍屯,祗有端倪,尚無綱紀。若不從此悉心籌畫,詳定規模,路非不已開也,謂一開之不復塞,則不敢知;番非不巳撫也,謂一撫之不復疑,則不敢必。何則?臺地延袤千有餘里,官吏所治祗濱海平原三分之一,餘皆番社耳。國家並育番黎,但令薄輸土貢,永禁侵陵,意至厚也。而奸民積匪,久已越界潛蹤,驅番佔地,而成窟穴,則有官未開而民先開者;入山既深,入跡罕到,野番穴處,涵育孳生,則有番已開而民未開者;疊巘外包,平埔中擴,鹿豕遊竄,草木蒙茸,地廣番稀,棄而弗處,則有民未開而番亦未開者。是但言開山,而山之不同已若此。生番種類數十,大概有三:牡丹等社,恃其悍暴劫殺為生,暋不畏死;若是者,曰兇番。卑南、埔裏一帶,居近漢民,略通人性;若是者,曰良番。臺北斗史等社,雕題面,向不外通,屯聚無常,種落難悉,獵人如獸,雖社番亦懼之;若是者,曰「王」字凶番。是但言撫番,而番之不同又若此。
夫務開山而不先撫番,則開山無從下手;欲撫番而不先開山,則撫番仍屬空談。今欲開山,則曰屯兵衛、曰刊林木、曰焚草萊、曰通水道、曰定壤則、曰招墾戶、曰給牛種、曰立村堡、曰設隘碉、曰致工商、曰設官吏、曰建城郭、曰設郵驛、曰置廨署;此數者,孰非開山之後,必須遞辦者?今欲撫番,則曰選土目、曰查番戶、曰定番業、曰通語言、曰禁仇殺、曰教耕稼、曰修道塗、曰給茶鹽、曰易冠服、曰設番學、曰變風俗;此數者,又孰非撫番之時,必須並行者?雖然此第言後山耳,其繁重已若此。
山前之入版圖也,百有餘年,一切規制何嘗具備。就目前之積弊而論,班兵之惰窳也、蠹役之盤役也、土匪之橫恣也、民俗之慆淫也、海防陸守之俱虛也、械鬪紮厝之迭見也。學術之不明,庠序以容豪猾;禁令之不守,煙賭以為饔飧。官斯土者,非無振作有為、正己率屬之員,始苦於事權之牽制,繼苦於毀譽之混淆,救過不遑,計功何自?使不力加整頓,一洗浮澆,但以目下山前之規模,推而為他日山後之風氣,雖多一新闢之區,適多一藏奸之藪!臣等竊以為未可也。
嘗綜前、後山之幅員計之,可建郡者三、可建縣者有十數,固非一府所能轄。欲別建一省,又苦器局之未成;而閩省向需臺米接濟、臺餉向由省城轉輸,彼此相依,不能離而為二。環海口岸,處處宜防;洋族教堂,漸漸分佈。居民向有漳籍、泉籍、粵籍之分,番族又有生番、熟番、屯番之異;氣類既殊,撫馭匪易。況以創始之事,為善後之謀,徒靜鎮之非宜,欲循例而無自!使臣持節,可暫而不可常。欲責效於崇朝,兵民有五日京兆之見;倘逾時而久駐,文武有兩姑為婦之難。
臣等再四思維,宜仿江蘇巡撫分駐蘇州之例,移福建巡撫駐臺,而後一舉而數善備。何以言之?鎮、道雖有專責,事必稟承督、撫而行;重洋遠隔,文報稽延,率意徑行,又嫌專擅。駐巡撫,則有事可以立斷,其便一。鎮治兵、道治民,本兩相輔也。轉兩相妨,職分不相統攝,意見不免參差,上各有所疑,下各有所恃,不賢者以為推卸地步,其賢者亦時時存形跡於其間。駐巡撫,則統屬文武,權歸一尊,鎮、道不敢不各修所職,其便二。鎮、道有節制文武之責,而無遴選文武之權。文官之貪廉、武弁之勇怯,督、撫所聞與鎮、道所見,時或互異。駐臺則不待採訪,而耳目能周,黜陟可以立定,其便三。城社之巨姦、民間之冤抑,睹聞親切,法令易行,公道速伸,人心帖服,其便四。臺民煙癮本多,臺兵為甚;海疆營制久壞,臺兵為尤。良以弁兵由督、撫、提、標抽取而來,各有恃其本帥之見。鎮將設法羈糜,只求其不生意外之事,是以比戶窩賭,如賈之於市、農之於田。有巡撫,則考察無所瞻徇,訓練乃有實際,其便五。福建地瘠民貧,州、縣率多虧累,恆視臺地為調劑之區;不肖者骫法取盈,往往不免。有巡撫以臨之,貪黷之風得以漸戢,其便六。向來臺員不得志於鎮、道,及其內渡,每造蜚語中傷之;鎮、道或時為所挾。有巡撫,則此技悉窮,其便七。臺民遊惰可惡,而實戇直可憐。所以常聞蠢動者,始由官以吏役為爪牙、吏役以民為魚肉,繼則民以官為仇讎。詞訟不清,而械鬪、紮厝之端起;奸宄得志,而豎旗聚眾之勢成。有巡撫,則能預拔亂本而塞禍源,其便八。況開地伊始,地殊勢異,成法難拘;可以因心裁酌,其便九。新建郡邑,驟立營堡,無地不需人才;丞倅將領可以隨時紮調,其便十。設官分職,有宜經久者、有屬權宜者,隨事增革,不至廩食之虛糜,其便十有一。開煤、鍊鐵有第資民力者,有宜參用洋機者;就近察勘,可以擇地而興利,其便十有二。夫以臺地向稱饒沃,久為他族所垂涎;今雖外患暫平,旁人仍眈眈相視;未雨綢繆之計,正在斯時。而山前、山後其當變革者、其當創建者,非十數年不能成功;而化番為民,尤非漸漬優柔,不能渾然無間。與其苟且倉皇、徒滋流弊,不如先得一主持大局者,事事得以綱舉目張,為我國家億萬年之計。況年來洋務日密,偏重在於東南,臺灣海外孤懸,七省以為門戶,其關係非輕。欲固地險,在得民心;欲得民心,先修吏治、營政;而整頓吏治、營政之權,操於督、撫。總督兼轄浙江,移駐不如巡撫之便。臣等明知地屬封疆,事關更制,非部民屬吏所應越陳;而夙夜深思,為臺民計、為閩省計、為沿海籌防計,有不得不出於此者。敢不據實上聞,以為芻蕘之獻!
謹將全臺善後情形及請移駐巡撫緣由,恭摺由輪船到滬付驛六百里馳奏。伏乞皇上聖鑑,訓示遵行。謹奏。
●南北路開山並擬布置琅𤩝旂後各情形摺(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一日)
奏為南路開山已抵卑南,北路開山已抵歧萊;並擬布置琅𤩝、旂後各情形,恭摺馳陳,仰祈聖鑑事。
竊臣等於十一月十五日將臺地善後事宜及請移駐巡撫緣由,奏明在案;而於南北兩路撫番、開路情形,未遑詳述。,
茲疊據報稱:南路一帶自九月間袁聞柝率綏靖一軍越崑崙坳而東,張其光隨派副將李光領前隊繼之;十月初一日,李營至坳東,袁聞柝乃得拔營前進;初七日至諸也葛社。自昆崙坳至諸也葛,計程不過數十里,而荒險異常:上崖懸升,下壑眢墜,山皆北向,日光不到,古木慘碧,陰風怒號,勇丁相顧失色,不能不中途暫駐,以待後隊之來。當袁聞柝駐營諸也葛之日,正張其光在內埔辦理兇番之時。內社地有老鴉石者,崑崙坳之西境也。初八日,張其光左營有勇丁五人,暮經該處,草間突起數番截殺何禮一名、槍傷譚大一名,旋經都司張欣、守備周恩培等派隊追趕,該番逃散無蹤。隨傳內社頭人陳汝玉,查係七家蛋社兇番,正在勒限緝辦。二十四日,參將周善初出哨雙溪,路見無首勇丁橫臥血地;方深疑駭,旋見兇番多人執械向山坡狂竄。揮勇追之,適周恩培出哨,橫截坡前,槍斃其一、兜擒其三,餘悉散走。訊供:被殺者曰拉立、被擒者曰亞利目、曰蘇拉、曰白牛,俱為陳阿修社番,即割路旁勇丁之首者;譚大、何禮之死,亦該番糾同七家蛋社所為不諱。張其光即將三人就地正法,以快人心。二十日,都司張朝光率兩哨營於大石巖、都司張天德亦率隊至諸也葛,袁聞柝乃得拔營前赴卑南。諸也葛以下地略平坦,但榛蕪未翦,焚萊伐木,頗費人功;而該丞絫夜露宿空山,感受瘴癘,染病甚重。臣等聞信,即委候補通判鮑復康馳往暫領其軍,俾歸郡醫治;未至,而該丞已輿疾率旅徑抵卑南,張天德一軍亦已趨紮大貓狸與之犄角。辰下卑南一路業已開通,其崑崙左近雖有兇番出沒,已分別懲儆,諒無敢生心。惟山道險遠,糧運殊難,而卑南一帶海口,當此東北風司令,波濤拍岸,倒捲如壁,船隻不能攏泊。現聞袁聞柝病體漸輕、鮑復康亦已到軍,自內埔至卑南均已派營分佈,聲勢尚能聯絡:此南路近日開山之情形也。
臺北一帶,疊准提臣羅大春函稱:自九月十八日派都司陳光華為首隊,守備李英、千總王得凱為次隊、遊擊李得升為三隊,前赴新城;別派軍功陳輝煌率兩哨前赴大清水溪,再派總兵戴德祥分三哨填紮大南澳、分二哨前紮大濁水溪。時正風雨連山,諸軍阻不能進。二十五日天晴,陳輝煌先至大濁水溪,旋有凶番抗拒,經兵勇擊斃二人,隨即獸散;李得升、李英、陳光華等踵至會勘形勢。近溪荒壤,周圍約寬數十里,惟地皆沙石,不及大南澳之膏腴;溪岸南北約距三十餘丈,波流陡急,副將周維先等連日趕造正河、支河木橋各一條,工程既竣,各軍乃得越溪而前。自大濁水溪以往,前者曰小清水溪,後者曰大清水溪。十月初八日,陳光華一營進紮小清水、陳輝煌等進紮大清水。隨有新城通事李阿隆等帶太魯閣番目十二人來迎,願為嚮導;陳輝煌、李英·王得凱等各軍遂於十三日抵新城。十四日,李得升所部亦至,均營於新城河東。時又有符吻、豆囒等社番目來迎,均各分別賞犒,我軍遂趨紮歧萊花蓮港之北。此地蓋後山橫走秀姑巒之道也,自蘇澳至新城計山路二萬七千餘丈,自新城至花蓮港計平路九千餘丈,統計二百里有奇;而沿途碉堡,除蘇澳至大南澳已設者不計外,應添建十有二處,均已興工。惟大南澳至大濁水溪一帶,凶番充斥,狙殺行人;因於大南澳山腰再闢一路,旁通新城,一以避海濱懸崖之險,一以塞凶番歧出之途;經派千總馮安國帶勇往辦,涉溪五重,方闢地十餘里。十一月十一、十三等日,勇丁正在開路,突有凶番千餘分段埋伏放槍;我兵竭力抵敵,經守備黃朋厚等擊斃四人,始退。是日,我兵陣亡者四人,受傷者十八人。十五日,行至一崇山之麓,我兵正在峽中開鑿,忽聞槍聲四起,抵禦兩時之久,凶番愈多。黃朋厚,馮安國料該番等傾社而至,社中必空,分隊繞搗,果有草藔數百,闃無其人,惟見新舊髑髏每寮或數十顆、百餘顆不等,穢臭難聞;旋乘暮風,縱火焚藔十數間,陣番始散。是日計亡兵勇四名、重傷者二十名,而哨長祝榮山胸受槍傷頗重。其駐濁水溪之勇數十人,由小南澳運糧而歸,亦於十三日路過石壁,突遇凶番蜂擁包鈔,陣亡者二名、被迫落海者四名、重傷者一名、經守備朱榮彪馳隊赴救,始各駭散。而十五日五里亭地面復報稱凶番殺斃民人二名。羅大春以番族肆擾,難疏提防;惟山場遼闊,營勇不敷分佈,飛函商請添兵前來;臣等即紮駐彰化之宣義左右兩軍赴之,想日內可到。至新城、歧萊一帶應如何設立營汛、建造墩臺,俟羅大春親至相度,再籌布置:此北路近日開山之情形也。
至琅𤩝一帶,臣等復派淮軍兩營紮統領埔,王開俊一營紮風港。據報:十月三十日有日本輪船一隻泊龜山下,隨有五人登岸,周覽舊營;時許始歸。十一月十一日,復有輪船一隻泊清港口,隨有西洋人五名登岸,經前臺灣鎮曾元福、軍功汪兆榮阻詰,據稱係簪文國人。查西洋向無此國;詢諸日意格云:殆日耳曼轉音之訛也。該洋人求至新營一觀;淮軍管帶官李常孚、胡國恆等整隊而出,該洋人旋即下船開洋而去。臣等思急於琅𤩝建城置吏,以為永久之計。本月初一日臺灣道夏獻綸、候補道劉璈先赴琅𤩝,臣葆楨擬初四日同臺灣府周懋琦等親赴該處察勘形勢;應如何舉辦之處,再行請旨定奪。
至臺南旗後海口,峭壁洪流,洵稱天險。前經夏獻綸履勘會商淮軍統領唐定奎,鑿山壘土,建砲臺六座以固海防。唐定奎委候補府田勤生等挑選營勇,於十一月初三日興工。理合聲明。
茲先將南北路開山並擬往琅𤩝、旗後布置各情形,恭摺附輪船到滬交上海縣由驛六百里馳奏,伏乞皇上聖鑑,訓示遵行。
再,此摺係臣葆楨主稿,合併聲明。謹奏。
●匪犯陳心婦仔就地正法片(同日)
再,彰化集集街,地近內山。有著匪陳心婦仔者,借報讎為名,嘯聚死黨,殺人紮厝,控案鱗積;疊經前縣會營剿辦,負嵎抗捕,未能得手。本年臺南戒嚴,該匪乘機肆擾,荼毒居民。九月間,經彰化令朱榦隆督軍攻破竹圍,遂率黨逃入內山;懸賞購線,仍未弋獲。十一月,聞該匪潛匿葫蘆墩之南坑地方;朱榦隆會同副將唐守贊等帶勇星夜銜枚馳往,該匪不及提防,生擒到案。臣等即令就地正法,以快人心。謹會同附片陳明,伏乞聖鑑,訓示遵行。謹奏。
●淮軍病故員弁請卹片(同日)
再,准總統銘、武等軍記名提督唐定奎文稱:該營自夏間奉調來臺,萬里荷戈,重洋涉險;到防伊始,又值秋霪濕熱交逼,瘴癘旋興,經該提督延醫選藥,多方拊循,雖保全不少,而病歿亦多。計已故文武員弁,則有同知銜遇缺即選教諭田晉階、知州銜前署高湻縣教諭萬嗣伯、副將銜花翎補用參將侯汝志、副將銜花翎兩江儘先補用參將邵鑑清、參將銜花翎兩江遊擊王維新、花翎補用都司劉登惠、藍翎儘先守備徐宜和、補用守備吳維龍、藍翎千總田德瀛、儘先千總衛承元、藍翎把總徐萬華等凡十有一人。該員弁皆久歷戎行,為國效力;茲竟感冒時疾,加以積勞傷發,後先隕命,殊堪憫惻。合無仰懇天恩逾格,飭部照軍營立功後病故例議卹。至病故勇丁尚有二百六十五名,現已於鳳山地界購地一區,將該員弁、勇丁等按序合葬於其中;旁建祠宇,春秋由地方官致祭,俾得長歆享祀,以慰忠魂。謹會同大學士直隸總督臣李鴻章附片分別陳明,伏乞聖鑑,訓示遵行。謹奏。
●澎湖廩生彭衢亨請卹片(同日)
再,據澎湖通判劉邦憲稟稱:練董臺灣府學廩生彭衢亨,平日恪守臥碑,深明大義;本年勸辦團練,不遺餘力。九月初十日,由西嶼乘船齎送勇冊到廳呈驗,不意行至中途,風壓船沒,即時殞命。該廩生家貧、親老,尚義殉身,誠堪憫悼。合無仰懇天恩交部議卹,以慰忠魂。伏乞聖鑑,訓示遵行。謹奏。
●臺地後山請開舊禁摺(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
奏為臺地後山急須耕墾,請開舊禁,以杜訛索而廣招徠:恭摺馳陳,仰祈聖鑑事。
竊臣等於十二月初一日,業將南北路開通及擬將琅𤩝、旗後等處布置各情形奏明在案。是日,奉到本年十月二十三日上諭:海防亟須認真講求,以期有備無患。淮軍應如何分紮要隘,著沈葆楨等酌度布置;南北開路以及郡城修築砲壘,並著該大臣等悉心經理,毋得稍形鬆懈;琅𤩝諸社亟須次第清查;北路生番撲犯碉樓、傷斃兵丁,亟應妥辦,著沈葆楨、文煜、李鶴年、王凱泰、潘霨派員設法招徠,隨時撫卹;招墾事宜仍商同羅大春認真籌畫;臺郡城工、安平砲臺一切工程,沈葆楨務當悉心經畫,毋得畏難思阻各等因,欽此。十二月初四日,復奉到本年十一月十三日上諭:琅𤩝一帶善後機宜,亟須悉心籌畫妥善,所有招撫生番及修城、開路各事宜,著沈葆楨、文煜、李鶴年、王凱泰、潘霨懍遵十月二十八日諭旨,妥為布置,毋稍因循。沈葆楨等惟當於此時力圖自強之策,以期未雨綢繆,庶幾有備無患;黎兆棠現經簡放津海關道,著沈葆楨傳知病痊後迅速赴任,以重職守各等因,欽此。臣等伏讀之下,仰見聖謨遠大,欽感莫名。因思全臺後山除番社外,無非曠土。邇者南北各路雖漸開通,而深谷荒埔人蹤罕到,有可耕之地,而無入耕之民。草木叢雜,瘴霧下垂,凶番得以潛伏狙殺。縱闢蹊徑,終為畏途;久而不用,茅將塞之。日來招集墾戶,應者寥寥。蓋臺灣地廣人稀,山前一帶雖經蕃息百有餘年,戶口尚未充牣。內地人民向來不准偷渡,近雖文法稍弛,而開禁未有明文,地方官思設法招徠,每恐與例不合。今欲開山不先招墾,則路雖通而仍塞;欲招墾不先開禁,則民裹足而不前。
臣等查舊例稱:臺灣不准內地人民偷渡;拏獲偷渡船隻,將船戶等分別治罪,文武官議處兵役治罪。又稱:如有充作客頭,在沿海地方引誘偷渡之人,為首者充軍,為從者杖一百、徒三年;互保之船戶及歇寓知情容隱者杖一百、枷一個月;偷渡之人杖八十,遞回原籍:文武失察者,分別議處。又內地商人置貨過臺,由原籍給照;如不及回籍,則由廈防廳查明取保給照;該廳濫給,降三級調用。又沿海村鎮有引誘客民過臺數至三十人以上者,壯者新疆為奴,老者煙瘴充軍。又內地人民往臺者,地方官給照盤驗出口;濫給者,分別次數罰俸降調。又無照民人過臺,失察之口岸官照人數分別降調;隱匿者革職。以上六條,皆嚴禁內地民人渡臺之舊例也。又稱:凡民人私入番境者杖一百;如在近番處所抽藤、釣鹿、伐木、採棕者杖一百、徒三年。又臺灣南勢、北勢一帶,山口勒石分為番界;如有偷越運貨者,失察之專管官降調,該管上司罰俸一年。又臺地民人不得與番民結親,違者離異、治罪,地方官參處;從前已娶者,毋許往來番社,違者治罪。以上三條,皆嚴禁臺民私入番界之舊例也。際此開山伊始、招墾方興,臣等揆度時勢,合無仰懇天恩,將一切舊禁盡與開豁,以廣招徠,俾無瞻顧。
嗣又據臺灣道夏獻綸詳稱:舊例臺灣鼓鑄鍋皿農具之人,向須地方官舉充,由藩司給照,通臺祇二十七家,名曰鑄戶;其鐵由內地漳州採買,私開私販者治罪、邇來海口通商,鐵觔載在進口稅則;昔在內地之出,今自西洋而來,情形迥異。而不肖兵役人等往往向民間藉端訛索,該鑄戶亦恃官舉,任意把持,民甚苦之。又臺產竹竿,向因洋面不靖,恐大竹篷篾有關濟匪,因禁出口,以致民間竹竿經過口岸均須稽查。不知海船,蒲布皆可為帆,無須用竹立之。厲禁,徒為兵役留一索詐之端,民間多一受害之事;應請毋庸查禁等因。臣等思當茲開闢後山,凡百以便民為急,不得不因時變通;合無再懇天恩,飭地方官將鐵、竹兩項悉弛舊禁,以斷胥役勒索之路,以濟閭閻日用之需。
愚昧之見,是否有當?理合恭摺由輪船內渡付驛六百里馳奏,伏乞皇上聖鑑,訓示遵行。
再,臣葆楨擬於本月初四日馳赴琅𤩝察勘形勢,隨因感冒甚重,未能如期起行;俟調治稍痊,當即前往。謹以附陳。
至此摺係臣葆楨主稿,合併聲明。謹奏。
●臺煤減稅片(同日)
再,臣等於本年七月二十九日附片奏稱:臺灣產煤甚富,請將出口土煤照進口洋煤一律征收;八月十九日奉硃批:該衙門議奏;欽此。嗣經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覆奏:臺灣一口既據該大臣等稱,該處產煤甚富,應准其酌量核減,妥籌辦理等因。臣等伏思臺地之病,病於土曠;土曠之病,由於人稀。重洋遠隔,必利市三倍而後內地食力之眾不召而來。墾田之利微,不若煤礦之利鉅;墾田之利緩,不若煤礦之利速。全臺之利以煤礦為始基,而煤礦之利又以暢銷為出路。南北各省按日以煤炊爨,入冬以煤禦寒;若出口暢旺,煤價必昂,於民間不無窒礙。臺地則炊爨、禦寒均無藉於煤,除出口外,別無銷路。其煤質鬆脆,不敵西洋所產,而與東洋之煤尚相去不遠。然臺煤雖富,年來開採仍不甚旺;其所以不旺之故,則由於滯銷。西洋產煤,金山最夥;從前夾板船隻皆繞金山而來,貨物而外以煤壓載;煤佳而價平,此固非臺煤所能敵。自埃及紅海開通以後,洋船無須繞過金山,金山之煤遂稀,其價亦日昂。而臺煤仍不暢銷者,以東洋之煤成本較輕,獨擅其利故也。今欲分東洋之利,必將臺煤減稅以廣招徠。洋商計較錙銖,聞風而至。以後稅則雖減,而總計稅入仍不至懸殊,於民間生計當有起色。至船局所用臺煤,向係免稅,不在定則之內。今擬請將出口臺煤,每噸減為稅銀一錢。如蒙天恩允准,伏懇飭下總理衙門紮行總稅司,明言臺煤無關民間日用,而為洋舶所必需,是以減稅惠商;南北洋各口均不得援以為例。愚昧之見,是否有當?謹附片覆陳,伏乞皇上聖鑑,訓示遵行。謹奏。
●請調陳一鶴等片(同日)
再,開闢臺後一帶,撫番招墾,在在需人。茲據營務處浙江候補道劉璈稟稱:有候補工部員外郎陳一鶴係浙江臺州府臨海縣人,補用同知文煒係湖南長沙府人,運同銜候選知縣李益林係湖南岳州府巴陵縣人,三員皆才具優長,躬耐勞苦,堪以相資為理等因;合無仰懇天恩飭下浙江、湖南巡撫,分別調令來臺,以為指臂之助。伏乞皇上聖鑑訓示。謹奏。
●遵旨籌商摺(同日)
奏為遵旨籌商,恭摺馳陳,仰祈聖鑑事。
竊臣等於本月初一日承准軍機大臣密寄,同治十三年十月二十八日奉上諭:文祥奏「敬陳管見」一摺,臺事雖權宜辦結,而後患仍在堪虞;亟宜未雨綢繆,豈可仍蹈因循故習。所有在臺兵勇,應如何酌留?淮軍應如何分紮?全臺事宜應如何布置?該大臣等務當妥為經畫,以善將來;並著李鴻章、李宗羲將前議購買未成之鐵甲船、水砲臺及應用軍械等件,迅速籌款購辦等因;欽此。我皇上幾先洞燭,安不忘危,循誦再三,且感且悚。
伏計臺地延袤千有餘里,處處有口,處處宜防。淮軍十三營、練勇二十餘營,防海以此、開山以此、守碉堡護工役以此,晨星落落,已覺分佈不敷。現在淮軍以二營駐紮琅𤩝、十一營駐紮鳳山,兼造旗後砲臺,專顧南路;倘北路有警,即須移羅大春開山之勇,以為防海之師。雖不敢於餉需奇絀之餘,率爾議加;亦斷不敢懷希圖苟安之心,率爾議減。至額兵之數不為不多,然七千餘人不得一人之用;竭朝廷之巨帑,炙商旅之陋規,只供迎送飾觀,外此不自知所司何事?前者招洋教習數人、漢教習二十餘人,取各營所挑精兵,教之洋槍陣法,未見成效,徒滋怨聲;容再察看數月,而後若仍毫無起色,只得奏請裁撤,以節餉需。
其全臺事宜應如何布置,臣葆楨已於十一月十五日具疏上陳;謹俟奉到批諭,再行欽遵辦理。是否有當?謹合詞繕摺附驛六百里馳奏。伏乞皇上聖鑑,訓示施行。謹奏。
●覆議海洋水師片(同日)
再,臣等承准總理衙門咨稱:本衙門議覆丁日昌海洋水師一摺,奉硃批依議,欽此;並抄原奏清單到臣。查丁日昌熟悉洋情,迥非臣等所及;所議修築砲臺、選擇幹員、聯三洋以練兵、分三局以製器,似均允當而可行。而第一條兵船之式與第三條陸兵之餉,臣等稍有疑慮。實事求是,不厭審詳;敢竭管蠡之愚,以備芻蕘之採。
原議稱海上爭衡,百號之艇船不敵一號之大兵輪船;誠確論也。第裝砲至四十餘位,裝兵至六、七百人,其齧水之深可想,則修理之廠不可以不豫籌。船分上下層皆列砲眼,危樓俛瞰,氣象萬千;然安砲之處多,則受敵砲之處亦多,且下層演放數砲後,煙漲艙中,咫尺不相見,臨敵不無少有窒礙。似當取外洋大兵輪船之新式者參之,可以詳究其用之利鈍。至木輪船足以輔鐵甲船,仍不足以禦鐵甲船,則鐵甲船終不能不辦也。
原議稱精練陸兵,每人月給十元;此固倡勇敢之一道。顧國家立法,宜求其可繼。淮、楚各軍月餉均四兩二錢,魁桀者未嘗不趨之若騖;但能予以極精之器,練以命中之技,精熟乎步伐止齊之節,不患不為勁旅。至陷陣摧鋒所以鼓舞奮興之者,有不測之勳賞在。倘為一時招徠之計,取快目前;淮、楚各軍,其何以處之?
以上二條,臣等心所未安,不敢蓄疑。謹合詞附片上陳,伏乞皇上聖鑑訓示。謹奏。
●請建明延平王祠摺(同日)
奏為明季遺臣、臺陽初祖,生而忠正、歿而英靈,懇予賜謚建祠,以順輿情、以明大義事。
本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據臺灣府進士楊士芳等稟稱:竊維有功德於民則祀,能正直而壹者神。明末延平郡王賜姓鄭成功者,福建泉州府南安縣人;少服儒冠,長遭國卹,感時仗節,移孝作忠。顧寰宇難容洛邑之頑民,向滄溟獨闢田橫之別島;奉故主正朔,墾荒裔山川。傳至子孫,納土內屬。維我國家宥過錄忠,載在史宬;厥後陰陽水旱之沴,時聞吁嗟祈禱之聲,肸蠁所通,神應如答;而民間私祭僅附叢祠,身後易名未邀盛典,望古遙集,眾心缺然!可否據情奏請,將明故藩鄭成功准予追謚、建祠,列之祀典等因;並據臺灣道夏獻綸、臺灣府知府周懋琦等議詳前來。臣等伏思鄭成功丁無可如何之厄運,抱得未曾有之孤忠,雖煩盛世之斧斨,足砭千秋之頑懦;伏讀康熙三十九年聖祖仁皇帝詔曰:朱成功係明室遺臣,非朕之亂臣賊子,敕遣官護送成功及子經兩柩歸葬南安,置守塚建祠祀之。聖人之言,久垂定論。惟祠在南安,而臺郡未蒙敕建;遺靈莫妥,民望徒殷。至於賜謚褒忠,我朝恢廓之規,遠軼隆古:如瞿式耜、張同敞等,俱以殉明捐軀謚之「忠宣」、「忠烈」。成功所處,尤為其難;較之瞿、張,奚啻伯仲。合無仰懇天恩,准予追謚;並於臺郡敕建專祠,俾臺民知忠義之大可為,雖勝國亦華袞之所必及。於勵風俗、正人心之道,或有裨於萬一。臣等愚昧之見,是否有當?理合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鑑,敕部核覆施行。
再,此摺係臣葆楨主稿,合併聲明。謹奏。
●請加封嘉義城隍神摺(同日)
奏為廟神靈顯迭著,籲懇敕加封號,以順輿情;恭摺仰祈聖鑑事。
竊據前署嘉義縣、現任臺灣縣知縣白鸞卿詳稱:嘉義縣舊祀城隍尊神,禱雨祈晴,久昭靈應:其最著者同治元年彰化戴逆倡亂,圍撲嘉城,紳士等恭請神位於城樓,虔誠籲禱,五月十一夜,地忽大震,雉堞傾頹而城垣無恙,兵民得以保全,咸稱神佑;九月間,戴逆復撲嘉城,眾心驚慌,告廟敬占休咎,蒙神默示平安,人心遂定,兵民竭力誓守,復保危城:此皆該令署事任內所目擊者。茲據紳民陳熙年等僉稟前來,伏懇奏請敕加封號,以答垂庥等因;並經臺灣道夏獻綸核詳無異。臣等伏查廟祀正神,實能禦災捍患,有功於民,例得請加封號;今嘉義縣城隍神保護城池,迭著靈應,洵為功在生民,允宜上邀褒寵。合無仰懇天恩俯准,敕加封號,以順輿情,而昭靈貺。恭摺具陳,伏乞皇上聖鑑訓示。
再,此摺係臣葆楨主稿,合併聲明。謹奏。
●補請義民潘締等卹典片(同日)
再,據前署嘉義縣、現任臺灣縣知縣白鸞卿詳據嘉義縣紳士陳熙年等稱:同治元年彰化戴逆之亂,全臺震動,嘉邑兩次被圍,歷時八月,援窮糧盡,官民誓以死守;時有義民潘締等四十四名力戰捐軀,殊堪憫惻,請建義民祠以慰忠魂等因;當即飭道查覆。據詳:同治元年彰化之亂,所有防剿、打仗陣亡之文武員弁潘恭贊、林廷翰、王鶴康、林上達並義民潘締等,業經前道丁曰健開單具奏請卹;五年八月十九日奉旨:潘恭贊等均著交部分別從優議卹;單併發。欽此。伏查陣亡文武員弁及兵丁義民人等,例准入祀昭忠祠。嘉邑未有祠宇,毅魄無依;合無仰懇天恩飭准建祠以祀潘恭贊等,並將陣亡之義民潘締等從祀;春秋致祭,以慰忠魂。臣等覆核無異,理合附片陳明,伏乞皇上聖鑑,訓示遵行。謹奏。
●請獎開山首先出力人員摺(同日)
奏為開山漸著成效,擬將首先出力人員擇尤請獎,以資觀感;恭摺馳陳,仰祈聖鑑事。
竊維此次臺事之興,轉餉重洋,勞師千里,而撫局旋定,異類輸誠,此蓋我國家懷柔之德,格頑服遠;在事文武,何得言功。惟撫番闢路,深入窮荒,披斬荊棘,衝犯癉癘,通從古以來未開之途,蹈六合以內絕奇之險,其勞瘁艱苦過於軍營;而當軍務喫緊之時,或深入刺探敵情、或孤軍鎮遏敵衝,或能聯絡民心、或能擒獲匪首,均屬著有微勞,未忍湮沒;非擇優請獎,無以鼓勵人心。
查福建陸路提督羅大春,到臺以來,即赴北路調集各軍,深入荒陬,由蘇澳至歧萊,計開路二百餘里,收撫番族,恩威咸宜。該提督係奉旨革職留任之員,不避艱險,成績昭彰;可否請旨開復革職留任處分,交部從優議敘?署臺防同知袁聞柝,首率一旅,隨山鑿石,曲達卑南,草宿半年,紆途百折,輿病冒險,番族輸誠;可否請補缺後仍留福建,以知府盡先補用,先換頂戴?參將銜、浙江溫州右營遊擊王開俊,外患方張,息當前敵,操縱得法,膽識過人,現移營風港一帶,撫綏番社,以通後山,均能不辭勞苦;擬請以參將仍留閩浙盡先補用,並賞加副將銜。試用縣丞周有基,久駐琅𤩝,偵探軍情,纖悉必聞,始終不懈,豫消釁隙,固結人心;擬請以知縣留閩盡先補用。同知銜、署彰化縣知縣朱榦隆,勤於聽斷,奮發有為,此次弋獲著名匪首陳心婦仔,克除民害;擬請補缺後以同知直隸州知州,留閩盡先補用。水師盡先副將唐守贊,帶勇深入,突擒首犯陳心婦仔;擬請補缺後以總兵盡先陞用。提督銜、降二級調用記名總兵曾元福,督辦臺南一帶鄉團,倡率大義,聯絡民心,俾臻深固;擬請開復原官,免繳捐復銀兩。其餘出力各員弁,可否容臣擇優開單請獎之處,出自天恩。謹合詞恭摺具陳,伏乞皇上聖鑑,訓示遵行。
再,此摺係臣葆楨主稿,合併聲明。謹奏。
●請獎提督唐定奎片(同日)
再,記名提督唐定奎,統領銘、武等軍十三營到臺,布置周密,紀律嚴明,全臺人心為之一定。七、八月間,鳳山等處,時疫流行,營中士多物故;該提督拊循備至,兵氣不衰。現一面分營扼紮琅𤩝、東港,一面規築旗後砲壘,以固海防,躬督工程,俾臻妥善,均屬調度有方。惟該提督係一品領兵大員,如何獎敘,臣等未敢擅擬。其應否錫以章服之殊榮,抑頒以內廷之珍異,出自天恩。謹會同大學士直隸總督臣李鴻章附片陳明,伏乞皇上聖鑑訓示。謹奏。
●請獎洋將博郎等片(同日)
再,前當臺防喫緊,總兵銜、洋將博郎隨同潘霨教練安撫軍數月,不辭勞瘁;洋將哥嘉管駕「凌風」輪船駐紮澎湖,教練各輪船水師,始終不懈;洋人都布阿在臺郡教習陸營洋槍隊,操練認真。今防務稍鬆,洋將博郎已赴旗後稅務司之任,哥嘉、都布阿仍歸總稅務司赫德處當差。巨等未忍沒其微勞,合無仰懇天恩,飭下總理衙門分別議敘,以資鼓勵。可否之處?伏乞皇上聖鑑訓示。謹奏。
●請琅𤩝築城設官摺(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奏為履勘琅𤩝形勢,擬即築城設官,以鎮民番而消窺伺;恭摺馳陳,仰祈聖鑑事。
竊臣等於本年十二月初五日將臺地招墾開禁情形,奏明在案。臣葆楨前患咳逆,調治稍愈,遂於十三日帶同臺灣府知府周懋琦、前署臺灣鎮曾元福由郡登程;十四日,抵鳳山。閱淮軍城西八營、城東三營:結構精嚴,上垛下濠,周方四角,突起砲壘,分哨扼守,外瞭曠如,內平砥若,屹然偉觀。入營接見統領、營官,各加獎勗;並躬奠其病歿將士之墳而去。十五日南行,宿東港;十六日,宿枋藔。地本瘠壤,道光間,有鳳山令曹瑾者開水圳以通泉脈,遂為膏腴;至今民食其利。時已殘冬,麥穗秧針,黃綠相間,則內地四月間景象也。該處尚為鳳山壤則之區;過此以往,則皆番社,居民寥寥矣。十七日,過刺桐腳。鄉民泣訴,先後為獅頭社番戕者五人;而王開俊營長夫過者,番疑為民,亦斃其二。論起釁之根,番直而民曲;及其仇殺,斷難縱番以殃民;且營夫又何罪也。夕宿風港,適王開俊移營至。臣葆楨即令派汛弁郭占鰲至社,飭交凶犯懲辦;如敢違抗,則不能不示以威。風港倭營俱在,四無牆壁,草屋數十,高僅及肩;王開俊嫌其散不可守,擬合紮而加牆濠焉。
十八日,抵琅𤩝,宿車城,為前大學士福康安征林爽文駐兵之處。接見夏獻綸、劉璈,知已勘定車城南十五里之猴洞,可為縣治;臣葆楨親往履勘,所見相同。蓋自枋南藔至琅𤩝,民居俱背山面海,外無屏障;至猴洞,忽山勢迥環,其主山由左迆趨海岸;而右中廓平埔,周可二十餘里,似為全臺收局。從海上望之,一山橫隔,雖有巨砲,力無所施;建城無逾於此。
劉璈素習堪輿家言,經畫審詳;現令專辦築城、建邑諸事。惟該處不產巨杉,且無陶瓦,屋材、磚甓必須內地轉運而來,匠石亦宜遠致;城地所用,已墾成田,不能不給價以卹貧戶,未免繁費。惟有囑委員等核實估計,不得虛糜。縣名,謹擬曰「恆春」可;否之處,伏候欽定!如蒙允准,擬先設知縣一員審理詞訟,俾民番有所憑依:畀界之親勇一旗,以資號召。其餘武員、學官、佐貳且置為緩圖,以一事權,而節糜費。
車城外西南地曰後灣者,倭人舊營之址也;濱海當風,水泉又惡。當時彼旅居之,病亡相繼,且船上砲彈可及,故淮軍之至,棄而不處:一營紮車城附近,以衛民居;一營紮統領埔,以扼牡丹各社出入之道,淮勇與番眾均屬相安。惟倭人舊營雖係系草屋,然交收後不數月,今無一存,或云火焚、或雲風壞,四顧蕩然;現已飭查實在情形稟覆。
當臣葆楨自猴洞回車城時,適洋將博郎、哥嘉、吉德、韓德喜等四人到車城,據稱赫德囑於龜仔角左邊創建燈樓;隨飭周懋琦與之同往相度,俟歸後定議。
臣葆楨遂同夏獻綸、劉璈等於二十日坐輪船歸郡。辰下歲暮,暫且緩工;開春劉璈當赴琅𤩝督辦營建諸務,夏獻綸當赴中路主辦開山事宜。
臣葆楨思船政絫年動費數百萬,方飭辦報銷,又為臺事所閣;乘此稍曠之時,擬於本月二十四日由輪船內渡,勾稽大數、具奏事畢,再至臺灣續行經理。
茲先將履勘琅𤩝、擇地建城各情由,合詞恭摺由輪船赴滬,交上海縣付驛六百里馳奏。伏乞皇上聖鑑,訓示遵行。
再,此摺係臣葆楨主稿,合併聲明。謹奏。
●淮軍員弁請卹片(光緒元年正月三十日)
再,臣等於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一日,以銘、武等軍員弁勇丁田晉階等在臺病故,懇恩賜建祠;十二月二十一日奉旨:田晉階等均著照軍營立功後病故例議卹,餘依議;該部知道等因,欽此。伏讀之下,仰見聖慈高厚,感激靡涯。本年正月十九日,又准統領銘、武等軍提督唐定奎文稱:該軍自去年十月二十三日起至十一月底止,計病歿之文武員弁,又有知府銜補用同知甘肅候補通判黃日新、花翎五品銜分省補用鹽知事朱秉鈞、理問銜東河試用主簿顧乃璸、藍翎選用從九品李廷榦、花翎參將銜兩江補用遊擊王得功、花翎盡先補用都司張得發、花翎都司翁大鵬、吳鎮華、盡先守備劉振樂、藍翎千總劉永勝、藍翎把總唐得高等凡十一人,外勇夫二百五十三名,或因積勞傷發、或因感受瘴癘,先後物故,與田晉階等情事相同;另有候補內閣中書林齊韶,於去年秋間隨鎮臣張其光駐營南路,防海開山,積勞病故:均堪憫惻。可否再懇天恩,飭部俱照軍營立功後病故例賜卹;其淮軍員弁勇丁仍附葬、附祠,以慰忠魂。謹會同大學士一等伯直隸總督臣李鴻章附片陳明,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鑑,訓示遵行。謹奏。
●商辦獅頭社番摺(光緒元年二月十七日)
奏為恭報微臣葆楨抵臺日期,並將商辦獅頭社番情形,恭摺馳陳,仰祈聖鑑事。
竊臣等於本年正月二十七日奉上諭:沈葆楨等奏「履勘琅𤩝形勢擬建城設官」一摺,即著照所議行。該大臣等即飭令委員將築城建邑等事,實力籌辦;其餘未盡事宜,並著隨時具奏。沈葆楨現在回省,著將船政應辦各事迅速料理,即前往臺郡督飭該地方官將撫番開山事務,通籌全局,悉心經理,以副委任。刺桐腳莊民被生番戕害一案,著即妥為辦結等因,欽此。正月間,臣葆楨甫將船政銷案勾稽就緒;旋聞獅頭社番抗不交凶,且敢公然戕勇傷官,擬刻期渡臺,業經奏明在案。
二月之初,將後膛洋槍等件陸續盤運登舟,候解到臺餉,分給洋將日意格西行採辦,臣葆楨即於初十日發虎門,十二日抵澎湖。登岸履勘副將吳奇勳所修砲臺工程,頗知力求堅實;惟窮島荒陬,木料難致,尚未竣工。
十三日午後,抵安平。接見地方官,知王開俊失利之後,內外獅頭等社常結連黨羽,在刺桐腳沿海一帶伏路伺殺;風港、枋藔各處道路為之不通。夏獻綸函商淮軍總統唐定奎,委副將王福祿接帶王開俊原營、劉璈率總兵朱名登一營並鎮海中營兩哨馳赴風港;唐定奎派提督王德成、周志本、張光亮先帶七營分紮枋藔、南勢湖、枋山等處;隨於本月初四日親統四營扼紮刺桐腳,以當其衝。據報:凶番晝則伏於莽中狙擊行人,夜則燎於山巔誘我出隊。軍民夫役零星行走者,往往為所伺殺。唐定奎議:以該番恃密箐深林為藏身之固,我進彼隱,我退彼見,與中原之剿髮、捻迥不相同。欲殲豺狼,必翦荊棘,各營添募土人幫同勇夫隨山刊木,務絕根株;並細訪附近奸民有接濟鹽米火藥者,按以軍法。所籌,深合機宜。竊思臣葆楨奉命巡臺,意在撫安番社;今易撫為剿,甚非所以仰體朝廷仁愛之心。第獅頭社番前年伺殺委員王文棨勇夫,當時恐波及無辜,未經切實懲辦;乃聞日本兵退,遂欲焚滅莊民。曉諭頻仍,抗頑益甚,惡言四布,謂不屠不休。各莊婦孺環籲營門,致王開俊不及會商,孤軍深入,遂勾結龜紋等十八社阻險潛蹤,殞我良將;而琅𤩝各社早經帖服者,亦因之觀望而有異心。若非震以天威,不特內患迭乘,外侮且因而狎至。臣等檄飭各營悉聽唐定奎調度,俟榛莽廓清後,按隘設碉,步步為營,層層逼入;痛懲一、二社,諸社自當懾服輸誠,從而撫之,以為一勞永逸之計:固不敢養癰以貽患,亦不敢嗜殺以貪功。其原駐琅𤩝之淮軍、原駐昆崙坳之粵軍,仍照常堅紮,以鎮民番。至於中路、北路各處尚稱安謐,一切情形當更陸續奏聞。
愚昧之見,是否有當?謹先將商辦事宜,合詞恭摺由輪船赴滬付驛六百里馳陳。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鑑,訓示遵行。
再,此摺係臣葆楨主稿,合併聲明。謹奏。
●遊擊王開俊請卹片(同日)
再,管帶福靖左營、溫州右營遊擊王開俊,本年正月初八日以入剿獅頭社番,遇伏陣亡;所有情形,經臣等奏明在案。該遊擊任事勇往,血性過人,久歷戎行,勳績卓著。上年剿辦彰化土匪,甚為出力;臺事方殷之時,尤能密籌布置,深合機宜。此次以凶番迭擾居民,奮不顧身,雖深入捐軀,而所誅番目、番眾亦復不少。忠骸至今尚未尋獲,聞者無不惻然。上年經臣等會摺奏保,以參將盡先補用,並加副將銜。合無仰懇天恩,將浙江溫州右營遊擊王開俊照副將例從優議卹,並請加恩予謚,於臺南准建專祠;其隨同陣亡之哨長花翎都司銜儘先守備周占魁、藍翎儘先守備楊舉秀、儘先千總楊占魁及勇丁九十三名,並懇交部從優議卹附祀,以慰忠魂。謹附片陳明,伏乞聖鑑訓示。謹奏。
●請調段起充營務處片(同日)
再,據營務處浙江候補道劉璈稟稱:該員於本年二月初一日在風港營次接到家信,知父品章於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在湖南臨湘縣本籍病故,懇請奔喪回籍守制等因;該員例應丁憂,情詞迫切,雖撫番開路諸務倥傯,未忍違其所請,隨即給咨,俾星馳旋里,勸令營葬一畢,仍即到臺素服從事。惟所遺營務處,未便久懸;查有在籍布政使銜前江西督糧道段起,係湖南清泉縣人;該員潔己愛民,曉暢軍事,與臣葆楨共職日久;合無仰懇天恩,飭下湖南巡撫調令刻日來臺,用資臂助。段起未到之前,一切營務交臺灣道夏獻綸兼理。謹合詞附片聲明,伏乞聖鑑,訓示遵行。謹奏。
●報明南路剿番情形摺(光緒元年三月十三日)
奏為南路剿番,分途拔木通道,翻山逼巢;恭摺馳陳,仰祈聖鑑事。
竊臣等於本年二月十七日,業將商辦獅頭社番情形奏明在案。茲迭據總統淮軍提督唐定奎稟,稱獅頭等社凶番,前雖經各軍連營進紮,將海邊樹木斫清,而近山仍可藏匿,狙擊無已。
二月十二日前營之勇差往枋寮者九人,途遇生番數十,被殺者七、受傷者二;連日福靖左營之勇被殺者五、南勢湖之勇被殺者一:含沙射影,防不勝防。唐定奎招土勇千餘人為鄉導,督飭各軍將山腰汙萊概行翦薙,自南勢湖起至刺桐腳止,開路計寬三十餘丈、直三千餘丈;該番無莽可伏,沿途一清。隨獲獅頭社奸諜林進春一名,訊明梟示。
當唐定奎之初至也,先於十八社中訪出同惡之番社曰內龜紋、曰外龜紋、曰內獅頭、曰外獅頭、曰竹坑、曰阿栽米息、曰中心崙、曰嗎梨吧、曰草山、曰干仔、曰阿養益、曰中汶、凡十有二社,地皆毘連;因定進剿之路:一出刺桐腳、一出南勢湖。
十四日,該番等竟敢先由刺桐腳迆北,要劫出哨淮軍;格鬥移時,槍斃凶番二人,奪獲器械數件,方各獸散。
二十日,中軍提督周志本、副營提督章高元親自入山探路,見山窪茅屋數間,料有藏伏;施火箭射之,果有生番百餘突出喊抗,我軍繞山而歸。其地蓋外獅頭社之卡也。
二十二日,周志本督隊由南勢湖探路魚貫而入,約行數里,左巖右溪,鳥道一線,側足乃通。正警備間,生番約有五百餘人突起迎擊,槍子雨墜。周志本執蟊先登,士卒攀緣而上,頂踵相摩;凶黨死拒益力,鏖戰兩時,始駭而奔。我軍乘勝急攻,連破其五卡,直搗草山社,克之;弱息、輜重早已遷匿,焚其草藔百區。敗番等分兩路奔竄,憑高下瞰;數十武外,猶虎視眈眈也。擬即築壘其地,以山無汲道,整隊而還。是役,計陣斬悍番十餘名、槍斃百餘名、奪獲器械百餘件。我軍亦陣亡銘中副營左哨官遊擊束維清一員、正勇三名,槍傷銘中前營左哨官副將楊春泰一員、正勇二十餘名,鄉導千總郭占鰲亦右手受傷。
唐定奎於山麓廓清之後,旋親督部伍由刺桐腳循溪右偏而進,三里許至竹坑山口,察勘形勢,可以安營;惟荊榛滿目,急須芟薙。三月初三日,派武毅右軍右營管帶宋先聘屯之,調集親、正、左等三營幫築壁壘。
布置就緒,唐定奎仍循溪右而進。數日之中,又清山三里有奇,遂至竹坑山下;地勢迥旋,為竹坑、獅頭往來必由之道。
初八日,復調集親、正等營助築營壘,派武毅左軍右營管帶何迪華駐之;唐定奎仍督將士前行伐木,繞至竹坑山之後;其地曰竹坑埔。該處距刺桐腳十里,溪廣山高;竹坑社在其東南,阿栽米息、中心崙在其正東,內外獅頭社皆在溪北,實為形勝之區。仍飭親、正等營協築壁壘,令左軍左營管帶陳有元扼之。現入山雖深,逐節廓清,連環進紮,俟攻克險砦,即分兵久占;建瓴之勢既成,破竹之功可待。
南勢湖一路山溪更險,亦已開通三里有奇。該處係往獅頭社要隘,可以安營;惟其地石少土鬆,囊土成之乃得結實。已派管帶銘字中軍左營梁善明駐之。餘仍步步翦除,相機前進,批亢搗虛,以收全勝之效。
現在抗違者知技無可恃,漸生其惕息之心;附和者知法在必懲,潛消其勾結之術。雖披荊斬棘,將士勞苦迥異尋常,較諸冒險圖功,糜血肉之軀以僥倖於一勝者,又不當以彼易此。攻心為上,多殺何為!此臣葆楨與唐定奎往返熟商,不敢以稍延時日為憚也。
至恆春建治事,宜俟剿務稍鬆,即行舉辦。其衙署一切,業繪圖貼說。由內地購材繩削,俟工竣轉運至臺,以節運費,而免曠工。
茲先將淮軍近日開路入山進迫番社情形,合詞恭摺由輪船到滬,交上海縣發驛六百里馳奏。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鑑,訓示遵行。
再,此摺係臣葆楨主稿,合併聲明。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