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珍珠泉记(清)王昶
济南府治,为济水所经。济性洑而流[1],抵巇则辄喷涌以上[2]。人斩木剡其首[3],杙诸土[4],才三四寸许,拔而起之,随得泉。泉莹然至清,盖地皆沙也,以故不为泥所汩[5]。然未有若珍珠泉之奇。泉在巡抚署廨前[6],甃为池[7],方亩许,周以石栏。依栏瞩之,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8],皆自底以达于面,瑟瑟然[9],累累然[10]。《亢仓子》云[11]:“蜕地之谓水[12],蜕水之谓气,蜕气之谓虚[13]。”观于兹泉也,信。是日雨新霁[14],偕门人吴琦、杨怀栋游焉,移晷乃去[15]。济南泉得名者凡十有四,兹泉盖称最云。
注释:
[1]洑(fú):水伏流地下。[2]巇(xī):缝隙。[3]剡(yǎn)其首:把木头的一端削尖。剡,削。[4]杙(yì):木桩。这里谓用木桩插入。[5]汩(gǔ):扰乱。这里指弄混浊。[6]署廨(xiè):官署。[7]甃(zhòu):用砖砌。[8]玑(jī):小珠。[9]瑟瑟然:形容水泡冒出水面的细碎声音。[10]累累然:接连不断的样子。[11]《亢仓子》:书名。一卷,旧题庚桑楚作。今本或谓唐代王士源编成,唐王朝崇信道教,曾把它列于学官。[12]蜕地之谓水:从地底下蜕变出来的就叫做水。这几句引文见《亢仓子全道篇》。[13]虚:空间。[14]新霁:天刚放晴。[15]移晷(guǐ):过了一段时间。晷,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
王昶(1725—1806),字德浦,号述庵,又号兰泉,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三迁刑部郎中。坐罪夺职,从阿桂至云南军营效力。以功任吏部员外郎,累迁至刑部右侍郎。因年老致仕。王昶通经,工诗词,善古文辞,好金石之学,时称“通儒”。著有《春融堂集》及《金石萃编》、《湖海诗传》、《湖海文传》、《明词综》、《国朝词综》等。
本文选自《春融堂集》卷四十九。济南号称“泉城”,以泉水之胜驰名中外,著名的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等,各有特色。其中珍珠泉泉水上涌,气泡不断浮现,历历如串珠,故名。本文重点描写了“珍珠”的奇观。文笔精练生动,如用了“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十二个字,就把珍珠泉的变化多端写活了。让人如亲眼目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