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一首示子侄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1)也;吾材(2)之庸,不逮人也;旦旦(3)而学之,久而不怠焉(4),迄乎成(5),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6)也;吾材之敏(7),倍人也;屏弃(8)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9)。圣人(10)之道,卒于鲁也传之(11)。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12)?
蜀之鄙(13)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14)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15),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16)?”曰:“吾一瓶一钵(17)足矣。”富者曰:“吾数千年来欲买舟(18)而下,犹未能(19)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20),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21)。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22)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23);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24)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25)也。
(1)资—资质,天资。昏—愚鈍。不逮(代dāi)人—不及别人。(2)材—才能。(3)旦旦—天天。(4)怠—懒惰。焉—语尾助词。(5)迄乎成—直到成功。(6)倍人—高出别人。(7)敏—敏捷,能干。(8)屏(bǐng)弃—放弃。(9)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那末和天资愚印、才能平凡的人也没有什么不同。(10)圣人—品德学问远远超出常人的杰出人物,这里是指孔子。(11)卒—终于。于—由。鲁—迟钝,指孔子的弟子曾参。《论语先进》:“参也鲁。”这句说:孔子的道统,终于由天资不高的曾参传了下来。(相传孔子之道传给曾参,再由曾参传给子思,然后由子思传给孟子。)(12)岂—难道。这句说:那末愚笨平庸和联明能干(对于一个人)所起的作用,难道是不变的吗?(13)蜀—现在四川省。鄙—边境,偏僻的地方。(14)语—告诉。(15)之—往,去。南海—指浙江省的普陀山(我国的佛教胜地之一)。(16)子—您,古时对人的敬称。这句说:您凭什么前去?(17)瓶、钵(bō) —和尚盛饮食的用具。(18)买舟—雇船。(19)犹未能—还不能够实现。(20)越明年—到了明年。越,及。(21)有惭色—感到羞愧。(22)—顾—还,反而。(23)可恃而不可恃也—又可以依靠又不可以依靠的。(24)自败者—自甘失败的人。(25)自力者—自求上进的人。
[作者介绍] 彭端淑,字乐斋,清四川丹棱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历任吏部郞中、顺天(现在北京市)乡试同考官、广东肇罗道等职。后辞官家居,主讲四川锦江书院,卒年十八岁。著有《白鹤堂诗文集》。
[说明] 这篇文章以四川两个和尚朝南海的故事作比喻,生动而扼要地论述了难与易、聪敏与昏庸之间的辩证关系。作者指出,难与易、联系与昏庸都是可以转化的。转化的条件就是人们的主观努力。好学不倦,则天资不高的人也会突破“昏”“庸”的限制而有所成就;反之,即使天资很高也无济于事。最后勉励人们勤学苦学习,自求上进,颇有积极意义和启发作用。
彭端淑(1699-1779年),字乐斋,号仪一,清代四川丹棱县人,清代四川的著名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后人并称“清代四川三才子”。
彭端淑十岁即能写时文,乡人说他从小聪慧异常,其实他并不是靠先天的才气,主要在于后天格外的勤奋踏实好学。
清雍正年间,彭端淑考取进士,授吏部主事,后曾任吏部郎中、顺天乡试同考官等职。此时,他与其弟彭肇殊、彭遵泅都在京师,并都以文知名当时,在当时文学界有“丹棱三彭”之称,当时人们誉“三彭”为“四川三才子”。但“三彭”中只有最为著名的彭端淑名列“清代四川三才子”。
清乾隆年间任广东肇罗道员,有政绩,受当地民众称颂。在看透官场中黑暗和倾轧后,“宦途不满意”,于是彭端淑辞官归蜀。
回家乡后,彭端淑致力于古文辞的研究,同时在四川锦江书院主讲,开始了他一生中“诲人不倦”的教学生涯。此时,他很后悔过去热衷功名,误入仕途,所以他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直至生命的终止。他用广博的学识专心于教书育人,声望渐大,许多学生慕名来投,其中就包括李调元。
除了教学外,彭端淑文学造诣颇高,他一生苦心诗文创作,在当时的文学界里就很有名气。彭端淑文章笔力刚劲,气势浑厚,激昂奋进,常给人以鼓舞和教益。彭端淑一生著述较多,但大多已经散失。现在我们能够知道的有《白鹤堂文集》、《雪夜诗谈》、《晚年诗稿》等,其中《白鹤堂文集》最为有名,议论小品文《为学一首示子侄》(简称《为学》)即出于本书。
1779年,八十一岁的彭端淑去世。今天四川彭山县尚有彭端淑的坟台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