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小咸诗集》序(清)梅曾亮
江宁郡城,其西北包十馀山[1],林壑深远,而秦淮、清溪之水萦带其下,其迹虽或存或湮,或而清淑之气犹足以沾溉人物。故士生其里,多跌宕自标异,或真朴无文饰,有六朝人[2]馀习,其衣冠言动,与南城人风气固殊也。以余相知,若严君小秋、汪君邺楼、车君秋舲、陆君香筠、汪君平甫、方君慎之及小咸,所居相去率不过一二里。而诸君皆多文酒之会,时相与携榼访胜,极乎山砠水涯,欢吟醉呼,穷日夜,披林莽,逐星月而归,以为常。小咸虽与诸君倡和相得,而终岁授徒,于文酒之乐不多与也。
及余自京师归,北城诸君凋逝殆尽,慎之亦久客不能归,独君年已七十,尚授徒如故。余因叹年未甚耄老,而自里居后,山城孤寺,往往多独游,少与偕者。见少年游从意气之盛,追念昔时同辈,邈焉难求,而寂寞自守,得臻乎老寿如君者,为可幸也。
乃未几而君亦旋卒,君之子肇星以诗稿属序。余读之,清婉恬适,如君其人,不以其不得志于有司[3]也而有怨词,有矜气,真德人之音也。昔与君及邺楼、香筠同肄业于尊经书院,夜归,市户皆静闭,独吾三四人履声满街。读君诗,忽忽不觉为数十年事也。
咸丰二年九月序。
注释:
[1]西北包十馀山:指石城山、冶城山、清凉山、鸡鸣山、四望山、马鞍山、卢龙山、幕府山、观音山等。[2]六朝人:吴、东晋、宋、齐、梁、陈均建都南京,称为“六朝”。当时士人多自标清高,穷山林之乐,放纵不羁。[3]不得志于有司:韩愈《送董邵南序》:“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意为科举未考中。
梅曾亮(1786—1856) 清散文家。字伯言,江苏上元(今南京)人。道光进士 ,官户部郎中。少喜骈文,后专力为古文,师事姚鼐,与管同并为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所作多为书序碑传类文字。亦能诗。所著有《柏枧山房文集》、《诗集》。
梅曾亮(1786—1856) 清散文家。字伯言,江苏上元(今南京)人。道光进士 ,官户部郎中。少喜骈文,后专力为古文,师事姚鼐,与管同并为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所作多为书序碑传类文字。亦能诗。所著有《柏枧山房文集》、《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