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媚笔泉记(清)姚鼐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1)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纵]然十馀里,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2)。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3)”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4)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矾石交鸣。游者惊焉,遂还。是日薑坞先生(5)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注释:
(1)龙溪:溪水名。(2)巂(guī规):鸟名,即子规,杜鹃鸟。(3)沜(pàn判):同"泮"。半月形的水池。(4)何文端公:何如宠,字康侯,桐城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曾入阁辅政,卒谥文端。(5)薑坞先生:姚范,字南菁,号薑坞,姚鼐伯父。乾隆六年进士,授编修。后辞官,主讲天津,扬州书院。
姚鼐(1732—1815),清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穀,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进士,官至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历主江宁、扬州等地书院,凡四十年。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曾受业于刘大櫆,为“桐城派”主要作家。主张文章必须以“考据”、“词章”为手段,以阐扬儒家的“义理”,并以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又发展刘大櫆拟古主张,提倡从模拟古文的“格律声色”入手,进而模拟其“神理气味”。所作多为书序、碑传之属,大抵以程朱理学为依归。所著有《惜抱轩全集》,并选有《古文辞类纂》、《五七言今体诗钞》。
姚鼐属文融考据。词章、义理为一体的主张,于本文可见一斑。作者先写桐城西北的形胜,次写循龙溪西入,沿途所见之景物风光,而后自然地落在媚笔泉,既把媚笔泉与桐城、龙溪沿途的景物风光连为一幅完整的图画,也在人们眼前现出作者探幽赏奇的志趣。
写媚笔泉,一是泉漫石上,为圆池,但终引坠龙溪;一是左学冲于圆池侧筑室,未就,邀客饮宴于此;并以山风骤起,游者惊然而归结尾,隐约含蓄地表现了作者积极入世、不意隐逸的情怀。
描写生动、形象也是本文的特征。如“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啸振岩壁,榛莽群泉矾石交鸣”等向无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