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五百十五
醫術名流列傳
明
王培元
按《會稽縣志》:王培元,以字行,幼聰穎,通諸子百家言,長而有濟人志,因潛心醫學越人遘疾,雖良醫所望而驚心者,輒使之立愈。子仁龍號霖汝,慷慨有大志,壯遊京國,人咸慕其豪風,且亦以醫馳名畿省。
姚能
按《浙江通志》:姚能,字懋良,號靜山,海鹽人。善談論,好吟詩,精於醫理,著《傷寒家祕》、《心法》、《小兒正蒙》、《藥性辨疑》諸書。
丁毅
按《江寧府志》:丁毅,字德剛,江浦人。路逢殯者棺下流血,毅熟視之,曰:此生人血也。止舁者,欲啟之,喪家不之信。毅隨至墓所,強使啟棺,乃孕婦也。診之,以針刺其胸,俄而產一兒,婦亦旋甦。蓋兒手執母心,氣悶身僵耳。鍼貫兒掌,兒驚痛,開拳始娩。通邑稱神。著有《醫方集》、《宜玉函集》、《蘭閣祕方》,人爭傳之,崇祀鄉賢。
周從魯
按《高郵州志》:周從魯,字思賢,漷縣知縣儉之子,郵之良醫也。診脈能知人壽夭,其治病以他巧法,多不藥而愈,四方就醫痊活者甚眾,人皆以為神。性疏財,不計利,蕭如也。郵地卑下,居人多濕病,從魯以己意按圖經教人治五加皮酒,其法用秈米粉和五加皮末,於伏日為麯,至冬日釀酒飲者,病輒愈。
袁班
按《高郵州志》:袁班,字體菴。自二十歲閉戶,十年岐黃家書無所不讀,按脈極捷如神,稱為江北名醫。州人王曰籓寒疾死,已小殮,班過視之,以一劑灌入口中,曰:右手動則死,左手動則生。已而果動左手,遂活。銓部孫虞僑夫人王氏得疾,遍身俱紫,人事已絕。時孫欲攜弟就試期,迫不能待,延班視之,曰:但去無妨,此證五日後必活,但三年後必成虛證,乃不可治耳。已而果然,其神如此。
嚴觀 【 嚴泰 】
按《浙江通志》:嚴觀,仁和人。不拘古方,頗有膽略,用薑汁製附子或難之曰:附子性熱,當以童便製,奈何復益以薑?嚴曰:附子性大熱而有毒,用之取其性悍,而行藥甚速,若製以童便,則緩矣。緩則非其治也,今佐以生薑之辛,而去其毒,不尤見其妙乎!是以用,獲奇效。人稱之曰嚴附子。其用藥有法有方,行於世。弟泰繼兄而出,精於方脈,治傷寒如決川,為時所推。
姜居安
按《豐縣志》:姜居安,常居沛之沙河鎮,以醫鳴。時有達官攜家過沛,抵沙河而稚子病幾殆,延居安視之,居安一見曰:請毋恐,但得沙一斗即愈。官如其指,布沙舟中,令兒臥其上。久之,兒病遂霍然。已而達官問其故,姜曰:小兒純陽當春月,而衣皆湖綿,過於熱,故得涼氣而解。
彭浩
按《浙江通志》:彭浩,字養浩,仁和人。素性簡亢,不為杭人所禮。錢塘張尹,崑山人,延請至京,醫名大振。所著有《傷寒祕用》、《雜病正傳》、《醫性》等書,發明性理,所在傳誦 。
無名道人
按《嵊縣志》:道人無名氏,不知何來。戴華陽巾,披鶴氅衣,自言精方藥凡針藥所不到者,能刳割湔洗,若華陀然。人不信。過長樂鄉,有錢遵道者病噎不治,自念刳割不驗死,不刳割亦死,均死請以醫試。道人用麻沸散抺其胸,刲之開七八寸許,取痰涎數碗,遵道暈死,無所知,頃之甦,以膏摩割處,四五日差,噎亦愈。道人不受,謝去。人言遵道素謹實,其父有芝饒隱行,乃所遇,不常有以哉。
余世規
按《龍游縣志》:余世規,端禮七世孫,善軒岐術,凡經其藥石者,罔不獲效,求者環門,無貧富咸濟之。
錢德富
按《嵊縣志》:錢德富,順義鄉人。業儒究醫,以養母。遂著名醫術。
裘世滿
按《嵊縣志》:裘世滿,崇仁鄉人。精醫術擅,名有隱德。
張軫
按《浙江通志》:張軫,號漢聚,秀水人。精痘疹率,以意為治,多奇驗。所至嬰童竹馬迎之,性好施,親舊賴其貲助。
呂秉常
按《嵊縣志》:呂秉常,貴門里人。善醫治傷寒,有殊效。許時用贈呂孟倫有松雲丘壑詩:太白山前習隱者,清曉開軒炷香灺。當軒長松碧連雲,一丘一壑正瀟洒。燕坐時籤岐伯書,茯苓熟煮供晨廚。我哀世人痌瘝如,請子盡發囊中儲。三蟲不怕二豎驅,吾廬洵美寧潛居。
李應日
按《嵊縣志》:李應日,東隅人,習儒而目眇,精醫多效。
郭琬
按《浙江通志》:郭琬,字宜生。宋時其始祖昭乾好施,遇仙授牡丹十三方,專治婦人胎產諸證,奇驗。父紹渠亦以醫知名當世。琬繼世業,既精其理,而又以誠心應物,舉輒愈。故婦人聞郭宜生來,自喜得生,疾已減十四矣。性坦豁無城府,湖山樽酒,澹乎無欲。年七十一預刻死期而卒,母吳氏、婦毛氏亦皆能診脈授藥。三子楨、杞、枚傳世業焉。
權盛
按《鳳陽府志》:權盛,淮陰鄉人。以善醫名,活人頗多,年九十不疾而卒。
俞濤
按《奉化縣志》:俞應,子濤號惠泉山人。明於醫理,精於切脈,存心救人,所活甚眾,不矜其功,人咸德之。子德揚承父緒有聲,孫惟聖能世其業,縣令賴與夏及邑丞孫皆額扁旌門。
謝表
按《上虞縣志》:謝表,少習舉業,既而業醫,於脈理有獨解,且能望而決人生死。邑人劉姓者,患痘不起,勢垂絕,父母置棺將殮之。謝往視,驚詫曰:此火證也。急以水澆其面,作咿唔聲,仍取水灌之,痘即分串纍纍起矣。有婦難產,諸藥靡效,謝以升麻、人參、前胡各五錢投之,即下。眾問其故,謝曰:此胎走岐路而氣下陷也,故用升麻以提之;而參則佐其氣;前胡則活其痰耳。嘗家居見媳從前過,謂其子曰:汝婦神理已絕,明年此時當不復有矣。竟如其言。久客廣德,廣德人咸稱謝一貼,又曰謝半仙。得所酬,即貸人。一日,置酒集諸交遊曰:吾化期已逼,與諸君話別。眾以為癡,謝曰:吾欲決人生死,而不能自決耶?取諸所貸券火之。抵家其叔偶值問之曰:奈何以此時還對如前言?叔曰:試為我一診。謝曰:同行自見。不數武,謂叔曰:當先姪十日。叔訝未之信,後刻期無爽,人以為秦越人復出焉。
周一龍
按《上虞縣志》:周一龍,字五雲,邑庠生。幼精舉子業,一夕夢神授以祕術,遂習岐黃,望聞問切多所救濟,善知人生死。性好施與,賑施貧乏,服劑不取其酬,邑中稱良醫云。後李茂蘭得一龍傳,盡習其術,亦以善醫聞。
范應春
按《上虞縣志》:范應春,少負奇氣,嘗自計曰:匹夫而欲濟人利物無它術,惟醫藥乎!乃遍讀岐黃家言,遂以醫鳴世,尤神於脈理。一日,途遇姻親薛文龍,驚愕曰:公病劇,奈何?薛曰:固無恙也。應春就其家診之,陽為好語,密囑其子曰:而翁臟脈已絕,特浮,陽在外,不見劇耳。夜半當疾作,及晡而逝矣,可亟治後事已而。時刻不爽。有按院行部至虞,稱病不言,所以遍召諸醫,莫曉。乃召應春,診之曰:無它病,祇患夜遺耳,安神保元自已。院囅然曰:胡神哉!又問曰:富貴中人,豢養安逸,然多疾病,時服藥餌。窶人日勞筋骨,奔走衣食而鮮病,何也?應春對曰:戶樞不纒,流水不腐。院大奇之,曰:此非方術中人。命其子藎臣例入太學。應春診脈醫治類有神驗,即二事依稀扁鵲之視桓侯焉。然隨所求治酌方與之不計其酬,因取神仙家董奉種杏故事,自號杏莊。有《杏莊集》十卷藏於家。
莫士英
按《浙江通志》:莫士英,字士頴,太學生也。少年多病,喜方書,能出奇驗,治決生死。會歲大疫甚至滅門,士英俱得全活,感德者至,置生位於家拜之。有二女求其診,一女命將絕,自以為瘵,士英曰:非瘵也,可愈。一女無大病,士英曰:脈不祥,至秋當死。果然。次子成藝得士英傳,為善樂施,宗黨咸敬之。曾孫瑕仍世醫業,著書滿家。語云:三世為將,道家所忌,又云:三世為醫,其後必興。蓋以生殺之事殊也,故人皆云:莫氏昌矣。
吳世纓
按《烏程縣志》:吳世纓,字養虛,善治痘疹,時稱保嬰國手。
翁禹訓
按《浙江通志》:翁禹訓,字汝守,號雲麓,錢塘人。穎異,授之書,一覽而盡。其父念訓尪弱,乃令治醫家言,取《靈》《素》以下諸書及禁方讀之,務研其奧,有奇驗。寒暑不乘輿,蓋獲醫貲,隨以濟人,及抵家而待,以舉火者又滿座,終不吝施予也。豐頤廣額,美鬚髯,衣冠甚偉,年四十失明,仰天喟曰:吾豈莊生所謂不祥人也?耶日,蟄處一室,彈琴歌詠以自適,事益簡氣益王。長子立言,孫常豫、常益、思真,曾孫鴻業、鴻聲,元孫世庸雲介眉,今皆貴顯。
鄒觀
按《臨安縣志》:鄒觀,邑人,號介庵。精醫術,嘗有鳳亭貧民患疔毒,療之即愈,其人以牛謝,辭弗受。越二年,觀道經鳳亭,夜遇虎,忽有牛自莽中逸出扺虎,遂得免,牧者至,詢之,即前療病人所卻牛也。聞者皆以為陰德所致。
董和
按《合肥縣志》:董和,合肥人。其先為名醫,至和九世能療異疾,貧不能具藥餌者與之。
劉大成
按《池北偶談》:劉大成,山東文登縣諸生,以儒醫耆德為鄉黨所推重。修學宮鑿泮池得一石函,有女骼釵釧,為徙瘞北城隍上。次日,復得一瓶,中貯竹漿,外勒數語云:浜人花母,劉支竹漿。一匕濟人,廣嗣功長。自後以竹漿活人甚多。年八十餘,生六子,諸孫登第甚眾。
凌瑄
按《歸安縣志》:凌雲孫,庠生瑄,號雙湖。奉慈壽太后詔,施鍼浙閩,全活萬計。晉登仕郎。
周濟
按《歸安縣志》:周濟,歸安人。精於醫,有起死回生之術。
郭欽誥
按《杭州府志》:郭欽誥,字慶雲,昭乾後裔也。少喪父,事母以孝,聞有嫂早寡無依,養之終身。習世業,凡危錮之疾,診視立起,遠近皆知其名曰郭醫。慶雲氏云:長子瀧字瑞雲郡庠生,明醫理;次子(氵鳳)字汝霖,亦佳士也。
按《浙江通志》:郭欽誥,字慶雲,錢塘人。唐忠武王之後裔,浙名醫也。其先得之異人授牡丹十三方,治南宋孟太后疾有功,賜姓趙,至今稱為趙郭云。欽誥氣宇沖粹,人樂與之游,生平樂善好施不倦。
吳毓昌
按《杭州府志》:吳毓昌,字玉涵。以太學為內閣中書重然,諾急友人難,兼善岐黃術。子克善有文行,秉鐸青田;次光旭授詹事府錄事,皆早世,里人惜之。
張大經
按《餘杭縣志》:張大經,字景和。居心純厚,博覽醫宗,嘗按脈視色,有遇微疾而直曰必死,有患重病而決曰必生。用藥平,而每於平中見奇。有可活而不能藥者,忻然捐貲調治,存活無筭。諺曰:但願世間無疾病,不患架上藥生塵。可為大經寫照云。
孫櫓
按《浙江通志》:孫櫓,號南屏,東陽人。性穎異,精岐黃。五都有單姓,妻產死三日,心尚溫。櫓適過之,一劑而甦,竟產一男。又有人頭生瘤,痒甚。櫓曰:此五瘤之外,名為虱瘤。決破之,果取虱碗許,遂全。其效多類此。著有《醫學大成》、《活命祕訣》、《脈經採要》等書。
羅世頌
按《江南通志》:羅世頌,青陽人。性孝友,親歿廬墓後棄儒為醫,常入山採藥,遇異人授以祕術。所濟為多,子尚復世其業。
張文啟
按《浙江通志》:張文啟,字開之,仁和人。遊於張遂辰潘楫之門,盡得其傳,於古醫書無所不讀,又與同志設惠民藥局,所全活甚眾。嘗曰:天本好生,人皆同體,使有所揀,擇天罰至矣。又請於當途建靖浪亭,渡浙江者得免風濤之厄,其他若創育嬰堂,天醫院諸善事,皆力為之。卒年六十八,子二,璟、璉為諸生,有聲亦能世其家學也。
陳時寵
按《青田縣志》:陳時寵,世業醫。鄰家疫,倒數人,舉家驚惶,遠避時寵,扶持起之。
吳嗣昌
按《浙江通志》:吳嗣昌,字懋先,仁和人。世為醫宗,昌更別有會悟。浙督趙嘗遘危疾,昌獨排眾論,投冰水立甦之。趙尊禮若神,曰:術如君,有得傳者否?答曰:有宋爾玨、潘錫祉者追隨獨久。趙曰:君其不朽矣!後以事煩,目瞽居河渚。著《傷寒正宗》、《醫學慧業》等書行世。
吳奐
按《金華府志》:吳奐,字德章,蘭谿人。刻志好學,博通書史,善書札,而尤精於醫,得何文定公曾孫仲畏之傳,功力兼人,益造其微,其醫最於一。邑人多稱之,著有《古簡方》十二卷、《諸集方》四十餘卷,其詩號《蘭渚漁歌》。
沈士逸
按《浙江通志》:沈士逸,字逸真,仁和人。善醫知名,少時嘗獻書經略,邢公奇之,置為裨將,令督兵海上,以功為遊洋將軍。已父祖相繼沒,母孀弟幼,遂絕意疆埸,奉母滫瀡而產,日落乃發篋讀禁方,盡得要祕,數年名大起,日造請者數十百家,全活不可勝數。既老搆園池,多樹竹木,種菱芡,日抱琴書坐臥其中,賢士大夫軒車到門,多不時出,而以疾來者,則率爾命駕,無問近遠。年六十有六病瘧卒。所著《海外紀聞》、《翌世元機》、《清乘簡園集》若干卷。
夏以時
按《吉安府志》:夏以時,字鳳亭。生而奇俠,學書未售,學醫日習李奉祠《本草》。丙戍歲凶,散家貲,賑饑民,得活數百人。既又疾疫,死者殭道,時嘆曰:義不可獨全也。復傾其貲貨藥給貧者,不取直。生全甚眾。術至精,治病多奇驗,求療者日夕盈門,得一劑遂瘳。時有夏一劑之名云。
僧海淳
按《處州府志》:僧海淳,處州衛人,姓吳氏,父松左所百戶。淳自幼茹素,稍長從師習梵唄,不肯還家。父母雙殂,杖笠入終南山,遇異僧授以醫目方劑,且諭以遇洪則止。用其方療人有效,至南昌相國張洪陽建廣福堂以居之,戒行精潔,徒眾日聚,為江右士大夫所雅重。嘗一再至栝,栝人欲留之,不可得,亦近代高僧也。
潘楫
按《浙江通志》:潘楫,號鄧林。精《靈》、《素》之學,賣藥都市中,人以韓伯休目之。受業者數百輩,觀其器宇即識為潘門弟子。始,楫以兄善病,特往師王紹隆。終,日夕視脈和藥,洞極深隱,通於神明,著《醫燈續焰》,人奉為要祕焉。
熊宗立
按《福建通志》:熊宗立,建陽人。從劉剡學醫卜之術,註《解天》、《元雪》心二賦,《難經》、《脈訣》諸書,撰《藥性》、《賦補遺》及《婦人良方》行世。
程伯昌
按《福建通志》:程伯昌,建陽人。善醫,授雷霆祕訣,祈禱大驗,尤妙催生法,好象棋,終日不釋。有急叩之者,隨以一棋子,令持去,胎即下。一日,遇乞者,貌甚惡,伯昌教市童呼為千年不死鬼,乞者罵曰:饒舌賊,蓋雷部判官精降世云。
李慎齊
按《太平縣志》:李慎齊,下村人。善岐黃術,授太醫院吏目。每日求醫者,堂鬨如市,李兼聽之,各隨證候緩急,道里遠近,先後付方,無不見效,人咸稱其神云。
王朝請
按《太平縣志》:王朝請,字疇九,十七都雙瑞人。世習岐黃業,尤攻於痘疹。至朝請以儒習醫,其術益神,論生死無踰時日,授太醫院吏目。每出隨而延者塞途,無貴賤悉為之診,人以是益頌其德。郡伯傅因醫女驗其神,令同時醫者群拜師之。子允昌能世其術,亦為遠邇推服。
陳錞
按《慈谿縣志》:陳錞,字子平。丰神秀穎,望之似神仙中人,素負奇氣,疏節不肯隨時俯仰。幼隨父鏐任銅鼓,遇異人授岐黃術,能以靈心運古法,不必拘拘刀圭,當其意到,眼前一草一木拈用,往往沉疴立起。貧而修謝者輒卻之,少卿夏時正嘗謂子平晦道以醫,行醫利人,不以利己,稱杏林先生。
俞承春
按《奉化縣志》:俞承春,號桃源,北山人。攻小兒科,凡小兒危急證,悉能調治。更攻跌打損傷,傷重垂絕,藥能下咽,率得不死。貧無藥資,不計其直。弟承曆,號鳳山,承曆子應震能世其業,遠近就問者如市,多所全活焉。
張愷
按《鄱陽縣志》:張愷,良醫。季民孫善療奇疾。有女子呵欠,兩臂直上不能下,諸醫莫治。愷令其母解女子裙襦坐寢室,乃揚言醫入,女忽執手下掩體,舉動遂如故。又小兒坐高處懸跌於地,瞳人倒視,見房舍皆翻覆,愷令有力者將小兒顛倒數次,其視則順。凡疾非藥石可療者,愷不執方脈,以意治之,無不立愈。
程世光
按《鄱陽縣志》:程世光,淮藩良醫,專小兒科。憲王誕長子,初出胎不知吮乳。曰:以難產傷氣。持人參煎湯灌半匕,即吮。又舟工生子,胞而無皮,取土數升,糝其體即成肌。有胎婦,兒腹啼,皆不能治,乃傾豆子於地,令婦低首拾之,兒啼止。其醫多以意出,弗拘方書,神效如此。
楊賁亨
按《鄱陽縣志》:楊賁亨,博覽群書,精脈理,每心計造方。有患饑者,諸醫以火證治,亨久思之,未得頃,見堂上木凳自仆,乃為濕氣所蒸致朽,忽悟,水能消物,不獨屬火,此濕消爾,投熱劑而愈。又有顯者目障性躁,日憂切益不瘳。亨紿曰:目可計日,即痊。第懼毒發於股,又日撫其股憂之,後目忽瘳而股亦無恙。蓋誘其心火下降爾,名遂大震。
盛宗禎
按《寶應縣志》:盛宗禎,字心國。其先高郵人,世工醫術。父濟寰居寶應之黎城,因家焉。宗禎於醫無所不通,幼科尤神異。兒之未患痘也,宗禎視耳紋,辨黃紫、曲直,驗遲速、輕重,可治、不可治,百不失一。嘗過某家,有兒戲階下,語其媼曰:可教嬉戲豐食飲,但三月活耳。後果如其言。又某氏患痘最輕,自謂可勿藥,宗禎曰:勿藥十二日死矣。不聽,十二日果死。奇驗多此類。宗禎治痘大旨辨虛寒實熱,虛寒者人參主之;實熱者紫草主之,服至數斤者,證愈險,收功愈奇。他醫竊其方試之,亦有效。宗禎術雖工而為人計利,賤而貧、富而吝者延之,多不往,往亦不肯盡出技能,以故數與邑人忤。喬御史嘗曰:蘇秦、張儀取其術,不取其心,彼太丘彥方之行,與病何益哉?宗禎術本家傳,然嗜學博涉,古今醫方、醫案手不釋卷,以故術益工。
姚英煥
按《寶應縣志》:姚英煥,字伯章,工醫術。為人謙和,不論貴賤富貧皆竭力調治。以故,城市村落遠近之人就而治證者,戶外踵相接也。縱寡效,終無怨言。
姚德徵 【 姚懼 】
按《寶應縣志》:姚德徵,字允符,工醫術。子懼業儒,初不名。懼嘗夢提學使者案發第四,姚懼也,因名。懼是年果充附學生,名在第四。後邑罹水患,家貧以醫術遊京師,御史謝兆昌者,患寒證,汗後發斑,諸醫投犀角、黃連,久之絕食飲,士大夫皆必兆昌不起。懼進理,中湯數劑而愈。以此名重京師,諸貴人爭延致之。德徵妻顏氏賢淑,德徵與邑人丁翁善丁無子家貧,不能置妾,顏出白金二十兩,勸德徵代置妾,丁之妻感泣,因不妒。後生子四,邑人傳為美譚云。
金璿
按《江寧府志》:金璿,字元善,精於醫,旁及繪事。璿治病不計利,常責人禮貌。戶部尚書延之醫夫人痰火,兩服而愈。尚書寫數百言敘病源、索丸、藥方,因圈其句,讀以與之。璿援筆答一書,亦圈其句讀。尚書見其文法、古字、畫工,乃愧曰:吾之過也。命駕訪之,遂為知己。每云金陵醫中有人。
盛躍龍
按《高郵州志》:盛躍龍,號濟寰,覺仙十九世孫,習祖傳醫業,濟人疏財,盱眙馬壩。有婦懷孕出痘九朝,死。往視曰:此人非死,乃毒盛發暈。即用數劑,婦遂生。過六合塚傍,有李老名從先哭曰:此是我子,昨晚已死,求看之可復活否?用數劑而甦。
吳彥德
按《德安府志》:吳彥德,隨州人。少業儒,不售,棄就醫。凡人疾病不瘳者,大小咸詣其家欣然療之。遇窮困者凍與衣,饑與糧,鄉人稱為篤行君子。子旻舉於鄉。
葛方覃
按《高郵州志》:葛方覃,字寅谷,御史萱七世孫也。事繼母晏以孝,聞晏病,方覃親嘗湯藥,衣不解帶者月餘。因歎曰:為人子者不可以不知醫。遂學醫。嘗書一誠字於座右曰:凡人立身制行在於誠,況醫死生大事哉!里中歲數祲,人多疫,方覃盡心醫療。遇貧不能具藥餌者,輒解橐中金與之,多所存活,里人德之。如皋一孀婦病邪瘧數年不愈,方覃至,婦聞鬼語曰:此正人也,吾當避之。服藥尋愈。郵人朱某病傷寒篤甚,方覃與藥治之,眾醫不可,家人棄藥神龕下。朱病且死,藥忽移動,眾異之,乃以藥療之,朱因復生。其神異類如此。方覃醫不拘古法,往往以意為變通,診視時問病者所疾苦,輒以手向己身揣度其處,如與同患。年七十四卒於家,後數降乩廣陵人,傳其仙去云。
李法謙
按《池州府志》:李法謙,以字行山東,樂安人。本姓宋,其父以武官因隨之,家於石埭之七里,隱於醫,術甚精,心甚正,不甚責人酬,以故藥每效而家長貧。既死,人思其德,周其家。
林存祥
按《福建通志》:林存祥,龍溪人。善醫,用藥詳性味而變通之,不拘類方,治療多愈。年七十卒。
許宏
按《建安通志》:許宏,字宗道。幼業儒而隱於醫,奇證異疾醫之輒效。又工詩文、寫山水花卉皆臻其妙。卒年八十一。所著有《通元錄》行世。
鄒福
按《甌寧縣志》:鄒福,字魯濟。業醫,善察脈,決人生死於數載前,奇證人不治者,福投劑輒愈。嘗曰:病知其源則治,證不泛藥,劑不多品,舉其要斯效速矣。嘗集《經驗》、《良方》十卷。仲子遜克世其業,季子員領鄉薦任連山知縣 。
黃世德 【 黃錦 】
按《甌寧縣志》:黃錦,字子絅。祖世德太醫院判授祕術,錦學而精之,治傷寒、痘疹尤有奇功。
潘承秀
按《甌寧縣志》:潘承秀,字君實。七歲孤,產業讓叔,叔死,仍撫其子治。醫藥極精,多起死功。
吳敬泉
按《蘭谿縣志》:吳敬泉,博通內典,精於醫理。凡延請診視或貧富齊至,必先其貧者,且贈以藥而不取其資。若貧而居遠鄉不能再請者,察其病之淺深,自初疾至疾愈,按日立方,不爽毫末。
包元第
按《蘭谿縣志》:包元第,號敬字。天性孝友,術擅岐黃。祖父伯兄俱以儒醫濟世。
江文照
按《蘭谿縣志》:江文照,字紹源,太平鄉人。父故遺腹子也,幼習舉子業,後其母欲其改業習醫救人,由是精於岐黃,名聞兩浙。遠方之人凡有疑難危證,接踵就醫,靡不立效。又恪遵母命,救人不取財利,誠杏林中之翹楚也。明兵部尚書王家彥暨諸當道名公俱有傳讚。
郭居易
按《蘭谿縣志》:郭居易,字惟恆。以醫為業,時芳之裔孫也。凡病無論深山、窮谷、童子、村媼必曰:請郭先生來則生矣。為人平易,以濟人為念,貧家延之診視,不受其謝,更贈以藥。其子庠生德昌字日生,醫理甚明,克承父業,人多稱之。
倪一位
按《蘭谿縣志》:倪一位,字光遠。世本業儒兼精醫術,更慷慨好施,賑藥療世,當道咸旌扁額。
童尚友
按《蘭谿縣志》:童尚友,字以賢,香溪人。精於岐黃之術,耑以濟人為心,舉世皆稱名醫。
吳淇
按《蘭谿縣志》:吳淇,太平鄉人,號悠齋。世習小兒科,傳授口訣,淇愷悌柔和,視小兒風寒痳痘等證,診脈察色不厭再三,有如己子,然故內外心感之,用藥慎確,加減輕重必重思之,不悞傷人,不概受人謝,蓋醫而有儒風者,君子取之。
張柏
按《蘭谿縣志》:張柏,字世茂,原歙人。祖遷於蘭,少習博士業,已而以父病痞久,遂棄而讀內經本草群書,從事於醫,延治多驗,大概主參朮補法而隨時定方。父病得延朞年而醫道著行矣。為人長者不厚責報,人以病請,即夜十數起,弗辭。事親有禮,撫弟姪友愛,分給田宅,有古人風,診脈斷疾生死深淺輒有奇驗。平生所著有《醫案》。
邵明彝
按《蘭谿縣志》:邵明彝,字錫九,椒石人,庠生。中年以母疾習醫,博極方外,祕書能明其意,而用之不泥成說,遂為岐黃之最,遠近倚之。
王子英
按《蘭谿縣志》:王子英,號石舟。著有《醫案》,係御醫開之裔孫也。子師文,號敬舟,著《醫學新傳》;次子師武,號侍舟;孫章祖,字叔貞,纂有《橘井元珠》;曾孫兆熊繼傳世醫。
陳宗文
按《吉安府志》:陳宗文,泰和人。幼隨任浙中,遇異人授以醫術,凡診人脈或無病而言死,或易簀而言生,或在童時而言終,身貴賤壽夭,無不奇中。嗜酒豪放,視利如土苴,盛氣勢,貴遊子弟必折節禮之。
僧希遁
按《浙江通志》:僧希遁,嘉興僧,深於繕生之術,有所療治,擇用日辰不必藥餌。嘗過海州司馬韋敷,見敷鑷白,曰:貧道為公擇日更之。越五六日,僧請鑷其半及生色若黧矣。凡三鑷之,鬢不復變,坐客有祈鑷者強之,僧言惜取時差爽耳,後些色果微綠意,其術出遁甲。故自稱希遁道人云。
李立之
按《浙江通志》:李立之,臨安人。以小兒醫擅名一時。有嬰兒忽患瘖求治,立之令以衾裹小兒,乘高投之地,兒不覺大驚,遂發聲能言。問之,曰:此乳搐心也,非藥石所療。其術之高,大率類此。
歐陽植
按《景陵縣志》:歐陽植,字叔堅,邑庠生。治舉業旁精醫,著《有靈臺祕要》。邑進士胡懋忠刻於固始有《易簡奇方》。邑進士熊寅刻於婺源有《全生四要》。邑知府王曰然刻於臨洮。
王應運
按《雲夢縣志》:王應運,本儒術,精通脈理,醫輒有效,尤能存心濟貧,藥不索價。
鄒立坤
按《雲夢縣志》:鄒立坤,世傳醫業祕方難悉。
李明遠
按《濟南府志》:李明遠,其先揚州人,寄籍新泰。精岐黃之術,求濟者不計利,貧富感之。
孔貞大
按《壽光縣志》:孔貞大,邑之西北隅人。精醫術,善脈訣。嘗與群友飲城樓上,為孝廉杜學詩診脈畢,嘆曰:爾壽可四年耳,宜速仕。杜不悅,後竟如言。
李杜
按《儀真縣志》:李杜,字思齊。傳父伯樓業,以醫名世。邑令嘉其行,誼兩舉鄉飲,壽至八十四。
張達泉
按《安慶府志》:張達泉,懷寧人。幼落魄不羈,遇異人授以脈訣,遂殫精於醫。其治病視十劑為變通,不拘成方,顏銓部渾為兒時,中痘已死,達泉視之,曰:未死也。急掘地作坑,置兒其中,取新水數桶用紙蘸之,重貼身上,少頃,有細煙起,兒手中微動。達泉喜曰:生矣。復以水沃之,氣蓬蓬上蒸,大啼數聲,乃取起,再進以藥,不數日愈。吳幼安婦孕偶觸欲墜,達泉診其脈,食以烹鯉而安。且曰:當生缺脣兒,不能育。後皆驗。生平嗜酒,病者為邀其所,厚治具相待即欣焉往;投以金,則拂衣去。每謂人曰:吾年有六十四,因嗜酒減四筭。果以六十終。
成醫官
按《青州府志》:成醫官,失名,莒州人。善醫。青州知府倪某疾診之,曰:思太府。曰:何思?曰:雖朋友亦思也。太府曰:是也。有一窻友甚思之,不意成疾。命往淮安市藥,見城門大書:某家病劇,能愈者厚贈。至其家見群醫環視診之,曰:諸公識此病乎?此中滿證,白糖和水灌之立愈。嘗與一友攜手行,診之驚曰:子幸遇我,速市百梨盡啖之,貯其核煮水飲之。其人背出一腫,曰:此肉癰也,不可活。得百梨表之易。治其術神奇類如此。
林芝
按《灊山縣志》:林芝,字友蘭。讀書不甚深而於醫若天亶,性成不假學問而成。里中幼恃以壯,弱恃以健,風寒暑濕恃以無恐,市不計值,施不望報。窮老孤獨之人若飲水於河而取火於燧也。年七十得子而夭,人共嘆天道之無知云。
王兆年
按《灊山縣志》:王兆年,字理和。少得火證,遂棄儒而以岐黃名世。若富貴人雖齎多金以酬,亦不輕受。遇貧賤人有急,即應分文不取。手活人命者五十年。子維新郡庠生,孫鐸,曾孫謨。
趙璧
按《常熟縣志》:趙璧,字彥美。讀岐黃之書,以醫術鳴,取藥者恆施之,不求其報。卒年八十。
陳善道
按《延平府志》:陳善道,建昌人。卜居將樂,幼業儒,世精醫,挾術養親。性敦孝,義母死,扶櫬歸里,合葬父墓,會大雨雪,墓若氤氳襲人,人以為異。族苦漕運,毅然鬻產代賠,毫不責報,往返京師七載,貧無怨言。
倪守泰
按《高淳縣志》:倪守泰,號德齋。世業醫,嘗自言曰:為良相易,為良醫難。予業斯醫,惟區區阿堵物是求,殆鄙甚耳。所以活人者眾,而餘貲無有焉。其子昌應敬承其道,綽有乃父風。
李源
按《壽州志》:李源,字承源。醫術精巧,每以生死斷人,輒驗。鄉人欽服。
賴湯銘
按《延平府志》:賴湯銘,永安庠生。痛母歿於庸醫,一旦棄舉子業,精醫以贖己罪而未能也。於是無貧富,病者雖百里必視之,投劑輒驗。郡守鄭祖幾法不起,湯銘既治有效,且曰:調養元氣上策也,參朮草根斯下耳。鄭聞言益加禮焉。有《四科治要》閩醫多祖述之。
袁忱
按《汝寧府志》:袁忱,字誠甫,上蔡人。幼習儒業,家貧廢學,治岐黃術,尤精於痘疹。自發熱即逆斷,後日論證,若目睹汝蔡,數百里內外所全活小兒甚多。不受謝儀,周急濟物,廣行陰德,故人欽其術,且重其廉。
盛曠 【 一作盛愷 】
按《吳江縣志》:盛曠,字用敬,僎之子。穎悟絕人,盡傳家學,來求必應,未嘗索賄。其治痼疾甚有奇驗。西門金棠妻小產,病數月,日厥去者數四,見鬼自頂而出,自口而入。曠曰:脈濇而弦,血少有痰,鬼自頂門出,此元神出也。出而不進者死,出而復入可活也。藥之,去痰碗許,尋愈。有陳傑者,妻有胎而患痢數月,昏厥六日矣。所下若屋漏水,棺斂已具。曠診之,曰:無慮。藥之,痢止而胎動。越數日,生子。有婦病卒厥,昏昏若醉夢,手足筋攣。曠診之,六脈俱脫,忽有麻衣者在側,問其人,則病者之婿也。問其服妻之服,也問其妻之死僅半月,死以產後證。曠忽悟曰:此病必憂鬱所致。以木香流氣飲,投之一服而瘥。文學姚汝明內傷新愈,又病食傷。他醫皆用下藥,病益甚,小便閉,中滿腹堅如石。曠診之,曰:此不可用分理藥也,宜以參耆運其氣,升麻提其氣,氣升則水自下矣。加以益腎之劑,數服霍然。道士顧本初病失音,他醫皆以厥陰傷寒治之。曠至曰:內傷外感無可為者,某日當汗,某日死。既而果然。人問其故,曰:肺屬金,主聲。肺敗則失音,且面黧黑,腎氣竭矣。某日屬火,火乘金位,真陽既奪,不死何待。又嘗過一僧無病也,時方春,初診其脈曰:至秋八月不起矣。僧愕然。至期果病,膈氣而死。其他治效甚多,不可殫述。曠孝友仗義,好施嘗,有遭喪不能舉者,竭所有周其急。毘陵畫士馬某以貧來謁,館之數年,馬願以女充側室,曠惻然變色拒之。年五十五卒。
藍玉仲 【 劉奎 劉仲】
按《吉安府志》:藍玉仲,永新人。精方脈,預言人利鈍、禍福、壽夭奇中。體豐龐善飯。士大夫家爭輿致之,其起人痼瘵或以一劑,或因前醫所服方增減一二,或亦無所增減第稍差其等分,無不立效。或曰其術多得之藍元初云,元初玉仲族叔父也。同縣復有劉奎、劉仲者,攻幼科亦擅名於時。
章一第
按《貴池縣志》:章一第,元四保人,號涵虛。世有隱德,治小兒痘如神,尤善為婦人醫。其子章大寰,字宇小,世其業。
僧曉雲
按《貴池縣志》:僧曉雲,以字行,上雲寺僧也。善治痘,最眼勝,次湯勝。他醫以為可藥者,曉雲獨不可;他醫以為不可藥者;曉雲獨可。計日斷生死無一差,不甚責人報,人之迎之者,每扄閉一室,惟恐應他請焉。後以授其徒通和,和之術復過於師,以拳勇從義死,遂失傳。
劉嬾窩
按《吉安府志》:劉嬾窩,安福人。少卓犖里晏氏子病危,忽一道人款門,曰:與錢千貫吾當治之。晏委錢恣所取,道人日攜百錢飲酒家,暮醉則歸。忽早作,呼晏辦一犬,置病子前,令健夫夾持之,道人坐其後,默攻之,病子苦甚,欲起,戒夾者堅勿動,夕乃罷。明日又如之,病脫然矣。其犬一息垂絕,嬾窩視而歎曰:術則奇矣,如犬何?道人喜曰:仁言也。復命取一新磚置犬前,如前攻之犬,亦搖尾去。磚則墳矣。更不受謝,復取書數卷授嬾窩去。嬾窩遂以醫名世。
鄭燿
按《開封府志》:鄭燿,字繼源。家世以儒學顯,蚤習黃魯直筆法,家藏岐黃之書,尤多釣元闡微多所自得,治療諸病,往往有奇效。其術盛行於梁宋間。
姚迪昌
按《旌德縣志》:姚迪昌,招坊人。性穎睿,察方脈,以醫名世。施藥脤貧,建佛施田於華陽寺,人咸謂有醫德焉。盧兵憲給冠帶。
喜良臣
按《金壇縣志》:喜良臣,字養心。父由鎮江遷金壇,良臣以幼科擅重名,年八十餘卒。子穎,字存養,多讀書診候諸證,刻日知愈期。與其傳經變候,能世其術。
陳嘉詔
按《無為州志》:陳嘉詔,字憶菴。精醫。值疫施藥活人甚多,事聞直指使額旌之。性至孝,母病,臘月思蟹,遍覓不得,詔泣禱於神,忽於階下獲一蟹,母食之,遂愈。時以為孝感所致。子萬鎰,字含珍,世其業,名重於時。
張名藩
按《無為州志》:張名藩,字鎮寰。精通幼科,求治者填門,至老不懈。子自修,世其業。
趙玉璧
按《河南府志》:趙玉璧,洛陽人。精幼科,診視嬰兒,彈指決生死皆中。郡邑車馬伺其門者,絡繹不絕,尤樂善好施,遠近知名,年八旬卒。
劉順
按《泗州志》:劉順,署戶人。精醫術。一貴官患口瘡久不愈,召順往,療之。順削桂一片,令銜之,貴官難之。順曰:口疾久不愈,以服清涼之藥過多也,非此不痊。如言,即瘥。
姚侃
按《上元縣志》:姚侃,字文剛。其先吳人,祖父始徙金陵,占籍錦衣衛。少從吳中李醫學帶下醫,盡得其妙。人有疾弗能愈者,治之立效。性好義,鄰里親交之貧不給,與喪不能舉者,恆出其餘以周之,後以子貴贈禮部郎中。子昺,字懋明,由乙未進士授工部主事,歷陞永州知府,有惠政。卒於官。
馮國鎮
按《河南府志》:馮國鎮,洛陽人。通幼科,年九十餘尚健步,強壯者追之弗及,人稱為地仙云。其子三錫庠生,孫松相世其業,所著有《痘疹規要》、《幼幼大全》五卷。
周宗嶽
按《濱州志》:周宗嶽,字鳳山。素業儒,後耑治醫道,受學於國醫尹林菴,宗嶽性潛靜,盡得其祕,診治輒效。所著有《脈學講義》行世。
郭桂
按《金華府志》:郭桂,字時芳。其先有汪夫人者,以善醫婦人顯於宋,掌內府藥院事,以功封溫國太夫人。子孫世承其業,隨宋南遷,散居於浙之東西、杭紹金華者皆其族也。而金華之族有名化龍者,又遷於蘭谿後生時芳,芳醫道甚明,回生起死,百不失一,鄉邦倚之為司命云。
周春谷
按《福建通志》:周春谷,莆田人。幼有異質,年十五走江口,遍詢方脈之祕。凡診脈,斷其生死無不驗者。一夕夢人語之曰:聞君醫國手,請上玉華樓。既覺,即戒家人治喪,具示以死月日。及期果卒。弟善卿醫與春谷齊名,善卿子用文精瘍醫;用中善療猝中之證。用文子弼,號谷城子,亦善醫。
方烱
按《福建通志》:方烱,字用晦,莆田人。嘗與方時舉諸人為壺山文會,精醫術。時有一僧暴死,口已噤矣。烱獨以為可治,乃以管吹藥納鼻中,良久吐痰數升而愈。前後活人甚多,有酬以貲者,貧則卻之,富則受之,以濟窮乏。自號杏翁。著《杏村肘後方》、《傷寒書》、《脈理精微》等書傳世。其徒鄭德孚初從吳司業源,讀書穎悟絕人,已棄去,從烱學醫,遂精其術。
方士
按《福建通志》:方士,字邦彥,莆田人。精醫術,以濟人、利物為分內事。姪文謨傳其學,時推精詣,醫人一劑輒愈。人稱方一劑云。
劉菽
按《福建通志》:劉菽者,邑諸生也。因善病學醫,醫多奇中。嘗自言負病時,獨居一室,設木案置瓦瓶食器,雞飛其上,器展轉欲墜地,不為動色。於是療者曰:病可治。故其為醫也。亦以此法愈人,於《本草》、《丹溪》、《肘後》諸方多所發明,於貧者不受,謝人以此,益歸之也。
張汝霖
按《平陽府志》:張汝霖,號濟川,猗氏杜村人。初業儒,後謝帖括,專心岐黃之術,為名醫。僧冥淵嘗患暑,汲井水沃顖,濟川見之,曰:一月之後將患頭痛,不可忍,當亟服藥。僧不聽,月餘果頭痛,坐臥無措,乃求方於濟川。濟川曰:今始求藥,遲矣。頭痛及年,當自止,但慮汝牙早落矣。逾年齒隕而頭痛愈。又邑紳陳起登為諸生時,患疾經年,延濟川診視,曰:若得變證,傷寒則大愈。無幾陳果變證,患熱疾增劇,家人惶遽,求濟川。濟川備問寢息唾嗽狀,曰:可勿藥,有喜也。家人以不下藥為疑,濟川乃出一方示之曰:但令發汗,疾即愈矣。家人持歸,人爭謂自濟川所得奇方,閱視之,止數味無異尋常,疑信者半。及服之汗出,遂痊。濟川尤精太素脈,每決人死生壽夭無不中。然不肯輕言,有求療治者,必盡心調理之,卒不計利,人以此益重之。年九十三嘗隔歲預知死期,謂其子孫曰:吾於某年月必死。凡吾書未就者,當速為補輯之。於是口誦若干卷,令其子日錄之。至藏書盈箱,凡有殘缺者,悉語其子曰:某卷某葉失幾字,訛幾字,校訂殆無遺漏。其學之邃博如此,親友聞而駭之,爭來觀。濟川曰:某年某月吾必死,親友愛我者,當期前一日共至,劇飲以盡平生歡。及期,親友果聚,濟川黃髮童顏,扶杖徐步無恙也。相與笑語竟夕。至次日,令其子視棺衾設喪次,因正衣冠瞑目而逝,卒年九十有四。人爭異之,相傳為仙去。
藥三德
按《平陽府志》:藥三德,永和人,苗之子也。鍼灸神效,忘讎活人。
潘文源
按《婺源縣志》:潘文源,字本初,桃溪人。寬和仁厚,言笑不苟,望而知為長者。少業儒,不售,去而學醫,即精工。所投劑輒效,每日求診視者盈門塞巷。文源意在施予,所藥治者概不責酬。遇貧士且加惠予焉,以故懸壺三十餘載,人人稱神,而家無數畝之蓄。沒之日,里巷多流涕者。所著有《方脈纂要》二十卷行於世。
林時
按《合肥縣志》:林時,字惟中,合肥人。精太素脈,活人甚眾。有方氏婦求治疾,診其脈,不藥,語其家人曰:速為治殮具,夏得秋脈,必死。死在庚申辛酉日。後果於庚申日死。他類此。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五百十六
醫術名流列傳
明
程國輔
按《休寧縣志》:程國輔,字廷輔,榆村人,通儒術,尤長於醫。駙馬王克恭鎮新安,每延訪之。守閩,值公主疾,遣使迎至,一劑奏效,自為文以贈。
汪副護
按《休寧縣志》:汪副護,字天相,城西人。少通儒術,改業醫,師祁門汪機。尋歷姑蘇京口訪明師,遂精醫學。袓東垣老人,專以扶元氣為主,因號培元。醫行四十餘年,全活甚眾。生平樂善好施,四城通道,並建亭憩行者,兼修遠近廟宇,悉出賣藥金。著有《試效集成》暨諸醫書行世。
劉松泉
按《儀真縣志》:劉松泉,世醫也。道經坐草婦未娩而死,診曰:此可活,一藥立甦,并全其子。邑人求視疾,無貧富悉奔其急,每夜歸,釋所受藥資,不篝燈,人詰其故?答曰:恐有豐嗇好惡,不如不分別為愈也。夜見偷兒洞璧入,即以養所得金與之。誡之曰:度此足汝生計。此何事?今勿為也!後有及時鮮品,每日必獲自藥臺,莫知其自,如是者數年。一日,欲新含桃以薦,忽見一人置一籠,疾趨而出,挽訊其故,即當年暮夜受金者也。劉復誡之,饋始絕。有弟啗魚羹而咽,與人言則通,下勺水便塞。松泉診之,命取象牙鎊屑,以沸酒和飲之,立下飲食。弟亦知醫,請故,答曰:此非骨鯁,乃魚鱗橫氣門也。鱗性輕,語出則肺氣外衝而開,外物入則掩而閉。象故龍種,性能化諸骨,以熱酒下之,未有不融者。晚年失偶,其子買婢以進,乃顧謂其子曰:吾今老矣,奈何誤人少女?製裝嫁之,其德厚如此。壽至七十餘。一日,語其子曰:三日後,予當逝,上帝命我承乏泰興城隍。越三日遂終。
吳士龍
按《休寧縣志》:吳士龍,號渤海,臨溪人。穎敏任俠,初業儒不售,博通韜鈐擊刺,琴簫詩畫,而尤精於醫,岐黃以下書悉精勘,切脈針灸,投多奇中,羣醫莫識,考之皆古方書所載也。起病不責糈橐,有蓄輒散之擠乏。子文袞夭,未婚妻死烈,士龍傾橐為上請旌表。貧老怡然,自題其小齋有句云:一錢罄矣還栽菊,四壁蕭然不賣琴。可想其概。年踰七十卒。
宋武
按《鳳陽府志》:宋武,字汝南。家世業醫,武尤精其學,有治輒奏效。總兵周仕鳳遘急疾,在彌留間,武命剉葱一束置臍上,以火熨之,須臾目開,乃啟其口,一藥而愈。設局施藥數載,全活者千餘人。又好賢敦誼,能詩文,所著有《青谿草堂集》。
王貫
按《蘇州府志》:王貫,幼讀書,家貧,乃攻醫。知府曹鳳偶得疾,遍求醫不愈,有薦貫者,曹閱其用藥與諸醫同,而貫獨效,問之,對曰:醫者意也。公體魁梧,使與常人等,則一身之間,藥力豈能周到?今以一人而兼兩人之劑,用藥同而成功異,非有他也。後曹有恙,通貫即瘳,醫名大播。
施文彬
按《蘇州府志》:施文彬,字宗文。父惟德,膺薦入太醫。至文彬,學益明習,定方審藥,無出其右。絕不矜能責報,遇貧者,急往治之。嘗曰:貧人自忽其疾,而我亦忽之,不急往,恐緩不可為矣。有亡賴嘗侵以非禮,弗較。既病困,昏夜往救,投劑立愈。人咸道其心術之良。年六十,事母依依有孺慕情。弟文惠早世,撫其遺孤,為之婚嫁焉。
王敏
按《蘇州府志》:王敏,字時勉。少孤貧,從韓有盛學醫,名日起。一婦人病血蠱,眾治之不愈,敏曰:娠耳,當得男。投之安胎劑,果得男。海道總帥燕客飾伶人為女子佐酒,無疾也,敏視其頰,頳面青羸而氣微促,語帥曰:火克金之兆也,火令司天其殆矣。明年六月嘔血死。千戶申志年近二十,忽瞑眩譫語,體熱而欬,眾以傷寒治。敏曰:痘也。與升均湯而瘡出。一人疽發背不起,瘍醫言起則治矣。敏曰:是擊指脈,即起亦不治。眾劫以艾,疽起如栗。眾曰:無傷矣!三日死。敏與張頤同時,敏年差少,頤瞽敏聵,而皆有名吳下。
李守道
按《建寧府志》:李守道,字存吾,浦城人。少治壁經,讀元化傳,撫案太息曰:獄吏畏法,不敢受遺書,曷不授吳普、樊阿,僅為五禽之戲耶?日仰臥帳中,繹《素問》、《靈樞》之旨,久之悟,診療不出陰陽,試輒驗。有中痰癇證者,殊怪,諸醫環視,技皆窮。道手捫其腕曰:疾易耳。令俯首,砌艾灸顱後,口(口銜)刀圭少許,隨補以糜,病尋愈。尤善療貧兒,謂若輩何從得(口父)咀。每出門,輿前擁乞,罄籠不取值。貧者借全活,多詣門,加額頌祝而去。
曹德
按《蘇州府志》:曹德,字子新,無錫人。幼讀《孟子》,至術不可不慎,歎曰:吾其業醫乎?來師錢氏為兒醫,盡得其傳,術加神焉。徙居胥江,診視投藥,計日可愈。一達官家以孫病迎德,子告曰:老父病瘧,請諸醫療。德曰:先愈袓而及孫可乎?兩日間,袓孫并霍然起,人始知德非專幼科也。年踰九十,無疾而終。
鄭欽諭
按《蘇州府志》:鄭欽諭,字三山,吳縣人。性孝友,沖和樂易,與之處者,如坐春風中。先代習帶下醫,因世其業。四方造請,餽遺所入,輒以濟人。凡飼饑絮寒,埋胔掩骼,不可勝數。家有杏圃,花竹交錯,日與高人逸士往來。年七十六卒。
沈與齡
按《蘇州府志》:沈與齡,號竹亭,吳江人。工醫,能決生死。著《醫便》行世。
沈頲
按《蘇州府志》:沈頲,字朗仲,顥弟,以醫擅名,品行高雅,士論重之。
按《吳縣志》:頲究心岐黃術,得東垣派,為吳名醫。
汪梧
按《婺源縣志》:汪梧,字濟鳳,大畈人。聞衢之開化有林氏,善岐黃術,往從學焉。盡得其傳以歸,治疾投劑即效,四方求療者,車馬填門。尤精於太素脈,斷人終身休咎,無爽。
張沖虛
按《蘇州府志》:張沖虛,善醫,多奇效。有道人就竈吹火,一蜈蚣伏火筒,誤吸入,腹痛不可忍。沖虛視之,命碎鷄子數枚,傾白碗中,令啜之,良久痛少定;索生油與嚥,須臾大吐,則鷄子與蜈蚣纏束而下。蓋二物氣類相制,入腹則合為一。人服其得醫意云。
沈真
按《蘇州府志》:沈真,字士怡,別號絕聽老人。精於醫。患傷寒難治,因以仲景論為主,取李浩《或問》、郭雍《補亡》,由漢迄今,凡論傷寒者,集而為傳,諸名家稱之。
張溫
按《婺源縣志》:張溫,甲道人。少習儒,以親老業醫,妙得其解。尤精仲景方書,凡傷寒諸證,半劑即起,人號為張半貼。太平進士李元調父患手麻木,不能屈伸,累醫不效,溫投數劑即愈。其人善書,揮翰以贈。
蘇濬
按《福建通志》:蘇濬,南安人,善岐黃術,有秘方,求藥者無不予,亦不受直,人皆德之。
江一道
按《婺源縣志》:江一道,字養初,江灣人。少負俠氣,遇異人授以軒岐奇術。兄都御史一麟,督漕淮上河,工人以疫死者相枕籍。麟言道善醫狀於河道,尚書潘以禮召致之,道按證療治,所活甚眾。特薦於朝,授太醫院吏目。
蔣曉
按《鎮江府志》:蔣曉,字東明,丹陽人,世業醫。偶見黃冠賣卜於市者,自稱味元子,從之游,得其《保幼一綿》以治疾,皆奇驗。有王生者,子方週,忽不乳食,肌肉盡削,醫以為疳,曉曰:此相思證也。眾皆嗤笑之。曉令取平時玩弄之物,悉陳於前,有小木魚,兒一見喜笑,疾遂已。諸攻病皆此類。孫乘龍世其術。
魏思敬
按《無錫縣志》:魏思敬,袓叔臯元,本州醫學學錄,業婦人科。思敬及子公哲,公哲子宗美,并世其業。宗美官醫學訓科,子朝器、孫鏞亦工醫。
汪顯高
按《婺源縣志》:汪顯高,大畈人,字道齋,以儒醫遊鄉紳間,多奇中,活人甚多。嘗從游中丞座上,得接黃冠,授性命秘旨,且屬廣稱,高術益神。先艱嗣,後夢神人云:汝德厚,當畀爾子。果得三子。次子守齋,三子接齋,俱世其業。
施教
按《無錫縣志》:施教,字子承,號心菊。五歲喪父,有志為儒者,讀書研精深造,歷年不遇,求其舊業,已失所傳,不可考據,乃盡取《素問》、《難經》、劉、張諸家之書,互為參證。讀書既久,乃易通曉,至於診切,若有神遇,因洞知百病之所由,投之無不立效。不問貧富貴賤,報與不報,皆濟之。好施予,樂周人之急,其後遂大昌焉。
江德泮
按《婺源縣志》:江德泮,字文育,旃坑人。讀書屏風山中,適有異僧在山襌定,謂曰:子道味瀟清,功名分薄,因以外科秘術授之。戒曰:以此濟人,無罔利也!自是內外針灸諸科,洞灼玄微,怪證應手而甦,全活甚眾。遵僧訓,施藥濟貧。其子天元、孫震亨、曾孫原岷,醫治世人,迄今杏成林焉。
莊履嚴
按《江陰縣志》:莊履嚴,字若暘,工醫能詩,診治有奇驗,活人不可勝紀。著《醫理發微》,習醫者多宗尚之。
顧儒
按《江陰縣志》:顧儒,字成憲,少業儒,因侍父疾久,遂通醫,投劑無不立效。病家嘗夢其袓先,告以疾非顧翁弗療,遠近爭延致。貧者往往予之藥,復佐之薪米。著《簡明醫要》五卷。年八十終。
高叔宗
按《江陰縣志》:高叔宗,字子正,別號石山。能詩善書,通和扁術。著《資珍方》,高賓為序。嘗有盜入其室,比曉不能去,捕人適至,叔宗護而遣之。
江碧雲
按《婺源縣志》:江碧雲,字抱日,精岐黃術。時有患背疽者,諸術家欲與雲爭效,雲以墨畫疽,各分治其半,雲所治隨墨蹟立愈。由是諸術家斂手,雲名益重。
邢增捷
按《新昌縣志》:邢增捷,少習儒不就,遂精《素問》、《內經》、丹溪、東垣諸書,治劑無不立活者。其於證之險,方奇之左驗。著《醫案心法》數卷,又著《本草輯要》、《傷寒指掌詳解》、《脈訣刪補》,為岐黃家指南。性沖和,不計贈遺。尤善導引,蓋養生以生人,有仁人之術者也。
吳文獻
按《婺源縣志》:吳文獻,字三石,花橋人。幼好岐黃術,既補邑諸生,猶不廢方書。久而曰:古人不為良相,則為良醫。竟辭博士籍,殫精百家醫及《素問》等書。所著有《三石醫教》四十卷,《藥性標本》十卷,洪侍御覺山余司徒中宇序之。從孫情性,克紹其藝。
朱習存
按《廬陵縣志》:朱習存,家世業儒,少穎捷仁厚,樂岐黃之術,潛心脈理,博究羣書,每以已意,參用古人,故治病多臻奇效。凡醫所不能著手者,存應劑而愈。嘗製藥以給貧者,蕭太史敬服之。蕭司馬贈以詩,有碧海難逢不死藥,錦囊多是活人篇。其子伯舒,術亦精奇,一時稱為神醫云。
胡文彩
按《廬陵縣志》:胡文彩,少勤學,善草書,尤精於醫,復以才能任溫縣知縣,後援例復任醫官。
吳慶龍
按《婺源縣志》:吳慶龍,字潛初,玉川人。業儒工詩,後習醫,於《內經》、《素問》諸書,盡抉其秘。尤精於色脈,卜人休咎,往往妙中。每遇危證,諸醫斂手不能起者,龍輒起之。性頗介,人遺之,卻不受。嘗慕董奉種杏廬山,因結舍屏山之陰,植梅滿谷,吟嘯其間。汪大參尚誼,雅重其人,書其楣曰羅浮清隱。北遊遼薊,適朝鮮,隨徵將士,屢賴奏效,總督尚書邢授以把總職銜,寵異之。後遊南粵,益以醫鳴。博羅韓太史日纘海南兵備姚履素暨諸縉紳,各有題贈,詩卷成帙云。
劉聖與
按《廬陵縣志》:劉聖與,城西人也,為名醫,旁通儒學,工詩。嘗遴集諸醫家說行世,醫術家守循之。以其心於濟物,有造物之仁,咸稱與春先生。
朱日輝
按《婺源縣志》:朱日輝,字充美,東源人。天性溫粹,篤志嗜學,於書無不讀,長於強記。後棄舉子業,專治岐黃家言,按脈審方,一以儒理為權衡,所值多全活。邑令周天建重其名,時加幣聘。輝屢晉謁,無私請,周益禮之。尤勇於義,保先塋,繼絕祀,殯遺骸,置祭田,毅然舉行,堪為末流針砭,不獨以刀圭擅譽也。與中翰余垣稱莫逆,垣嘗為文美之。尤眠方中發亦賦詩貽贈,一時知名士羣和焉。所集有《醫學元要》、《加減十三方》、《試奇方聞見錄》、《大家文翰》等書。授子瑩,瑩得其學,亦以醫名世。
釋湛池
按《濟寧州志》:釋湛池,字還無,戒律精嚴,功行最高。尤精醫術,證治不執古方。別有刀圭,於針灸疽瘍,取效神速。人或謝遺,一無所受,濟人至今稱之。
江志洪
按《婺源縣志》:江志洪,字禹襟,旃坑人。幼孤,克自卓立,事嫡母盡孝。初攻舉子業,凡天文地理諸子百家之言,無不洞悉。有志未遂,因棄儒就醫,深得岐黃秘旨。嘗設藥局,活人甚眾,沉疴痼疾,投劑立瘳,前後邑侯咸綽楔旌之。嘗以濟世為心,因自號存濟云。
劉登洲
按《鄒縣志》:劉登洲,嘗為縣吏,因侍母,遂棄去。母病目不能視,洲旦夕禱天,延訪醫藥。因夢得奇方服之,病漸愈,遂以所夢方製藥濟人。及母卒,哀毀踰禮。
竇良茂
按《無錫縣志》:竇良茂,以瘍醫為邑訓科。孫時用、時望,子楠并得名。
彭用光
按《江西通志》:彭用光,廬陵人。善太素脈,言多奇驗。所著有《體仁彙編》,醫術家多循守之。
于應震
按《平陰縣志》:于應震,號暘東,歲貢,博學能文,教授生徒甚眾,兼精醫理。東阿喬貢生緒啟,患傷寒證,以肩輿迎之至,則聞哭聲大作,云已逝矣。于進而弔之曰:試撫胷前若何?家人候之曰:猶有微息。乃調藥徐灌之,入數匕而甦。數日後,輒起飲食。其伎之精妙如此。
王昂
按《吉安府志》:王昂,廬陵人。通古今醫書,人有危疾,集郡中諸醫無能療者,昂投劑立應,其不可者,縱郡醫出計施巧不活也。於是郡中言名醫,率歸王氏。久之,上自臺省大府而下,莫不走迎,往往著奇驗,多與為忘形交,稱松峯先生。嘗語人曰:予每遇疾艱危,未嘗不退而深思,求為必活之計也。又曰:醫以輔養元氣,非與疾求勝也。夫與疾求勝者,非味雜辛烈,性極毒猛,則得效不速,務速效者隱禍亦深,吾寧持久緩而待其自復也。人有疾,輒往視之,不責其報。闤闠之間,門至戶及,所活人殆以千計。其他奇效,在念菴墓誌中。
汪繼昌
按《婺源縣志》:汪繼昌,字伯期,大畈人。先世多業岐黃,昌始奮學能文,試不遇,尋復專醫術,掛瓢黃山白嶽,精陰陽司天之說,調五行生剋,黜奇霸不用,活人無算,時稱國手。尤於治痘有異傳,常語人曰:痘科無死證,其不治者,醫之咎也。所著有《痘科秘訣》行世。性謙讓,喜施予,濟人緩急,無德色,有長厚風。二子法參、求參,世其學不替。
項世賢
按《江西通志》:項世賢,樂平人,名嗣宗,以字行。幼警悟,師事德興彭宗伯,洞明岐黃《內經》之說,遇異人授以子午八法用針之旨,不資丸散,沉疴宿疾,應針而起,人以為神。邑有舁舊牀過其門者,賢止之,遂命針於朵,針中出一瘵蟲殺之。又之廣信,有患籧篨不伸者,賢針之獲平。施惠於人,至老不衰。
余元懋
按《婺源縣志》:余元懋,沱川人。精於診脈術,每奇中。為人質樸無華,即起危證,未嘗較計謝糈,鄉邑以此稱為長者。
靳尚才
按《平陰縣志》:靳尚才,貢生,精醫術。有巡按使者過邑,偶延診視,靳曰:雖無病,會當失血,宜先防之。按君不聽,至長清,忽暈眩嘔血數升,不能起,遂檄縣令懇請至長清,授藥二劑而愈。傳者以為神異。
何可量
按《平陰縣志》:何可量,號玉谿,邳州州判,精醫術,凡有求者,雖昏夜亦起應之,施不責報。善奕工書,不拘拘摹帖,而自成一家。至水墨丹青,尤篤好之,在雲林石田之間。
潘大槐
按《婺源縣志》:潘大槐,字公植,桃溪人。幼嗜學,博極羣書,率能得其要領。尤善岐黃術,遇篤疾,投之以劑,多奇效,人驚為神。門士從遊者,寶其傳書,皆有名於當世。性孝友,家庭大事,直以一身膺之,絕不弛擔於二弟。弟方孤弱,賴槐撫育教誨,迄於有成。季弟歿,槐傾己貲,理喪具,復撫恤其孤,人咸義之。
朱良翰
按《貴池縣志》:朱良翰,在城人。其先係出金華朱氏,世以醫著。良翰號文泉,深明脈訣,投劑如神。少子世寧,祟禎時繼其業,有名於時。
潘大桂
按《婺源縣志》:潘大桂,字汝聞,桃溪潘文源子也。幼讀書,彊記,紹父業,益精其傳,全活甚多,而所投劑,多不責其值。性孝友,兄大槐卒後,撫姪如子。復好延納,文人逸客,多樂與之遊。其父子兄弟,俱以醫學名世。
郭東
按《嶧縣志》:郭東,本單縣人,世為名醫,及東始徙嶧,精診視,明運氣,所投劑無不立效。晚號元同子,避城市,居邑北九陽洞山下,種杏千餘株,餘田種胡麻,隱然若仙家。性敦樸簡靜,鄉黨雅重之。年踰八十,精神不衰。家在邑東郊關外,人亦私稱為東郭先生云。
楊量
按《建安縣志》:楊量,字子充,少為諸生。嬰疾臥榻三年,遂攻醫,精熟方脈,確有奇見。卒年八十五。
雷時中
按《建安縣志》:雷時中,伯宗裔孫,善易學及岐黃諸書,醫能奇中。貧者暮夜叩之,必攝衣往,酬以錢則辭,蓋醫隱者也。
史寶
按《嘉定縣志》:史寶,字國信,蕭山人。通陰陽虛實之變,聞有禁方,必重購之。近世惟推東垣李氏,丹溪諸人不論也。一人冬月鼻血不已,寶教之服胡椒湯,其人以為戲也,固問其說。時方收豆,置數粒斗中而急蕩之,宛轉上下如意,稍緩遂躍出,乃謂曰:此則君之病矣。人之榮衞調和則氣血流通,若腦中受寒,故血行濇,濇則不得歸經,故溢出耳,非熱疾也。竟服胡椒而愈。所著《傷寒要約》、《傷寒要格》,皆昔人所不及也。
傅璪
按《嘉定縣志》:傅璪,字汝文,世業醫。璪幼時,袓父授以方書,多不省視,然視病決生死,無不驗者。鄉人黃氏家疫,延璪且至,聞有鬼相與語曰:傅某來奈何?一曰:我復其藥耳。已而藥輒復。黃且語璪,璪親持與飲,遂起。太學沈生之室,死而未收,璪視,以為尸厥耳,不死也,急治湯液灌之,應手而甦。陸詹事夫人病蠱甚篤,投以匕劑,得前後溲即愈。常與里中鄉進士沈積同舟臥,夜診其足脈,謂積父曰:郎君殆有疾徵,不宜令與計偕。父不為意,卒中道疾死。其神異若有所授者。然其處方製劑,不以語人,人莫測所自也。嘗授醫學訓科,人稱為頤善先生。
郁士魁
按《嘉定縣志》:郁士魁,字橘泉,外岡人,精瘡瘍之術。每日午前應接就醫者,午後則袖藥以往,孤寡之家,不待再請。名譟蘇松兩郡。有子履恒,克紹其業。
唐朴
按《嘉定縣志》:唐朴,字尚質;弟椿,字尚齡,兄弟皆博聞高行,而并以醫名。一病者更數醫不效,延朴診之。因出前醫諸方,朴指之曰:某某皆不應經;某某法是矣,而不效者,病人軀體大,乃以常劑投之,猶以一杯沃烈焰也。即其方加數倍飲之立愈。常過張秋,大疫,朴為藥貯大盎飲之,所活數千人。年八十餘,晨起,見青衣童子自外至,曰:請歸。朴嘆曰:上帝豈以張秋之故耶?無疾而卒。
唐椿
按《嘉定縣志》:唐椿,字尚齡。參考諸家方論,至老不倦,起臥飲食,未嘗去書。所著《原病集》,論七情六淫之傷,饑飽勞逸之過,為鈐法鈐方,醫之指要,無所不具,今方術家多宗之。從子杲最著。
唐杲
按《嘉定縣志》:唐杲,字德明,未冠已名聞四方。陳進士父病熱而狂,踰垣越屋,壯夫不能遏,杲令貯水浴器中,令有力者捉而投之。方沒股,不復跳躍,因遍沃其身,遂倦憊歸臥,汗出而解。太倉武指揮妻,起立如常,臥則氣絕欲死。杲言是為懸飲,飲在喉間,坐之則墜,故無害;臥則壅塞諸竅,不得出入而欲死也。投以十棗湯而平。從孫欽訓受其業。
袁峕
按《江西通志》:袁峕,字仰夏,雩都人。棄儒明醫,瀕死者輒能起之。鄉人召請,即地險僻,天大寒暑,走應之無倦色。子淳,進士,官御史。
上官榜
按《新城縣志》:上官榜,字念川,灌湖人,亦幼科之巨擘也。榜幼出遊遠方,學醫術,有異人授以秘方,歸而醫道大行。每歲遇疹痘大作,榜足不停踵,自發苗以及灌漿收靨,榜相視之,無論晝夜,人稱上官念川之眼色為不爽,與百歲里之張繼川齊名。年七十餘。子上官順,亦能世其業。
司軻
按《陽信縣志》:司軻,精醫術,按脈察疾,療病如神,自山以東,共倚賴之。
劉夢松
按《陽信縣志》:劉夢松,字崐石,歲進士,沖和樂易,氣宇迎人。先是濟南醫士尹林庵,登長白山,得異人秘授,名馳天下。松往就學,執弟子禮,盡得其傳。沉疴錮疾,應手而效,為德藩名醫。撫軍轄臬諸上官,皆敬禮之。子新國,字師文,陝西鎮安縣令。孫泗瀾,字文水,歲進士,能世其學,全活甚眾。方壺氏題畫像贊曰:大哉碩儒!篤行道濟。維孝與仁,保和消沴。功翊炎軒,澤流後裔。庶茂棘槐,以酬薜荔。遺像式儼,永瞻弗替。
毛[晇去大改上曰下(巫去人改爻)]??
按《陽信縣志》:毛[晇去大改上曰下(巫去人改爻)],元大中丞思義曾孫也。為邑諸生,精痘疹,醫應手輒效,全活甚眾。從子如琚,邑增廣生,能世其學。
王曰謹
按《陵縣志》:王曰謹,邑庠生,忠厚謙恭,親睦族黨,尤以孝著。父卒,有庶母弟名曰訪,與子啟疆同庚,然必教其敬叔父猶子至禮。兄弟相接,則篤愛尤甚。深明醫理,只以活人不計利,凡有求者,無論貧富遠近,寒暑必至,至則應手痊。又習堪輿術,言多奇驗。年六十四卒。
馬一陽
按《新泰縣志》:馬一陽,原係庠生,尤精明內外諸科,以王道濟世,一邑之人,咸沾其惠。
邵顯士
按《新泰縣志》:邵顯士,其先濮州人,自幼居於此,熟諳方脈,所施多效。
柴時寧
按《新泰縣志》:柴時寧,其先江山人,幼而聰慧,酷嗜上池秘術,方脈精明,門庭若市。
陳得祥
按《章丘縣志》:陳得祥,東錦之普濟人。少好元學,嘗遇一黃冠雙鬟方瞳,傾蓋語合,得祥邀至家,因盡授《太素脈訣》,復語之曰:世所傳《脈經》、《脈訣》大謬,汝持此遊人世,可無兩手,後數十年當遇我。而里中人沿習高陽生說,不肯信,乃北走燕,始落落難合,後其醫益奇驗,名暴起,遂傾諸國手,縉紳迎之無虛日。後歸里董復亨試其脈應如响,恨相遇之晚,顏其門曰長桑真脈。
胡銳
按《淄川縣志》:胡銳,雅性恬曠,居恒恂恂若愚人,而胷次軒昂,棄名求閒,築圃豐水之陽,長溪靜碧,遠野凝青,垣深一水,屋背萬竿,日徙倚其中,蕭然世外。時續黃老耕樵,客至釣鮮烹葵,陶陶樂也。尤精岐黃術,藥臼自隨,諸以沉疴至者,輒以一匕起之。蓋四十餘稔,跡不至籬以外。九十八齡,無疾而卒。
錢安
按《嘉善縣志》:錢安,字以寧,居西塘。世業醫,至安尤精,深究脈理,治病如脫,一時無出其右,舉任醫學正科。子雲,字時望,能傳其業,精於傷寒,御史春之父也。後有馮哲、潘元,亦與雲齊名。
馮喆
按《嘉善縣志》:馮喆,字克順,質直嗜義,精於醫,病人遇之即愈,呼為多吉先生。子愷,孫科,俱博覽醫籍,名與錢萼并馳。
袁澤 【 馬菊南】
按《嘉善縣志》:袁澤,字世霑,祥姪孫,精痘疹。當痘時,每至一家或一村,集羣童閱之,與之期日,某當生,某當死,及出痘,靡一不驗,求者闐門。同時有馬菊南精痘疹,與澤齊名。馬氏子孫能傳其術。
蔡天奇
按《饒州府志》:蔡天奇,浮梁諸生,工醫,醫從《素問》、《本草》,而精以深思勝,亦不屑屑赴人之召。人有危病問天奇,天奇輒問他醫診狀,或取其方,增減一二而奇中。嘗示諸醫曰:人有重病,則我亦病病,窮日夜之思,僅可得起一人,汝輩慎之!天奇不受謝,其行誼又足多云。
洪魁八
按《饒州府志》:洪魁八,樂平人。世業岐黃,初得異授,精於太素脈,八法神針。邑人黎澄葉瑞,當未遇時,以疾延其診視,輒預定其科第,與歷任地方,卒之時日。斷休咎死生,百不失一。年八十餘,無疾而坐化,蓋神於醫者,時莫得而匹云。
徐啟元
按《高唐州志》:徐啟元,精於方脈。州當大亂之後,人多癘疫,用藥立效,救人無算而不索謝,有司扁曰善回疫運。
孫之普
按《高唐州志》:孫之普,用藥詳慎,能活人,州守扁其門曰一匕神樓。
高隱 【 卞模】
按《嘉善縣志》:高隱,字果齋。少攻經史,金沙王肯堂自史館歸,精醫理,隱從遊,數年得其秘奧。《肯堂醫書六種》,皆參酌採輯。後與繆仲淳交善,療疾多奇效,一時推為盧扁。年九十餘,如少壯云。同時卞模,字儀皇,亦工醫,能起危疾。
吳嘉言
按《嚴州府志》:吳嘉言,分水人,世以醫名,盡得《素》、《難》等書元妙,當道重之,授太醫院吏目,有當世名醫之譽。禮部尚書潘晟,祭酒余有丁,皆有贊贈。所著有《醫學統宗》、《針灸原樞》等書行於世。子學易,亦以醫知名,後任雷州吏目。
王禹道
按《分水縣志》:王禹道,字冰巖。事繼母以孝聞,幼好學,弱冠精舉子業,以及經史子集,無不通貫,都人士咸以大器期之。中年遘疾,遂究心岐黃家言,著《惠濟仙方》諸書,遠邇稱述,不啻沛相長桑也。訓鄉勇以拒鑛賊,讓功高尉,邑侯李深重之。都諫何春泉,欲以人才薦,會疾不果。前蔡邑侯集《分水先賢傳》,首稱焉。
張用謙 【 徐吾元】
按《無錫縣志》:張用謙,深究朱、李,若有《醫方摘元》。同時有徐吾元,論運氣甚精博,著有《醫經原旨》。
劉嘉謨
按《新城縣志》:劉嘉謨,號南川。十餘歲,方就塾讀書,不解;旋從事於岐黃,搜古今醫書尋繹之,終不解。一日遇雨,投古剎少休,出行笈內叔和《脈訣》朗誦之。忽一人衣冠甚偉,冒雨至,問所讀何書?答曰:《脈訣》。問:解否?曰:不解。曰:我正喜汝,不以不解為解也。開陳指示,當下了然。雨止,其人亦不見。自是投劑,無弗愈者。
侯邦寧
按《禹州志》:侯邦寧,善醫,往往奏效,上臺獎扁盈門。太和君有疾,一藥而愈,君喜曰:急為贈扁。左右請書何字?君寡學,曰:一服就效。或曰:弗文,易以一劑回生。且其人高雅,不治生產,但市園亭一區,種藥栽花,與相知圍棋飲酒,或焚香鼓琴。所得名人墨蹟,什襲珍藏,卷軸滿篋。
鄭鎰
按《祥符縣志》:鄭鎰,字尚宜,業醫,療病多神異,問奇採秘。年逾七十,著述不輟。有《續醫說》,《杏花春曉堂方》,《方法考》諸書行於世。子名河,號星源,亦以國手名。嵩渚、獻吉、川甫、中川諸人,悉傳贊之。
史仕
按《祥符縣志》:史仕,字君顯,周府良醫正。九世袓全,業幼科,居洛中。永樂初,任周府良醫,因徙汴。自全至仕凡十代,皆以醫顯名。仕精於《素問》、《難經》諸晝,治病能察虛實,依病製方,無弗取驗。德清蔡中丞撫河南時,子方二歲,病痺發熱,諸醫皆用芩連,熱愈甚。或薦仕往。仕診脈法應補,蔡初難之。仕力主其方,陰用附子佐參、芪,一服即安寢思食,熱減大半;又數服而愈。蔡神其術,携至京,捐貲為授周府良醫正。其他療病,全活者不能具悉。壽至八十七乃終。
李可全
按《祥符縣志》:李可全,精醫,能研素書,不計利,全活甚多,時號神醫。
李宏要
按《洛陽縣志》:李宏要,精通醫理,常以活人為心,施藥五年,一文不取。年逾九十,無疾而逝。子漢能世其業。
顏守正
按《襄城縣志》:顏守正,邑人,儒醫,於小兒尤精。不甚計利,且善書,頗知吟咏。
鄭富
按《鄢陵縣志》:鄭富,字景豐,少攻岐黃業,精於診視,迎者無虛日。子詔評亦皆以醫名。
張琦
按《朔方志》:張琦,精太素脈,斷病,踰二十年,生死卒如所許。
董教清
按《河間府志》:董教清,號中壺,羽士也。初修煉於太和山之五龍宮;久之,欲遊覽諸名勝,遂涉荊襄,歷秦蜀晉趙間,得異人傳,以醫藥濟世。南皮有安姓者,助貲施藥,乃留居之。脈理通微,藥本王道,遠近咸稱國手。年九十餘終。
寧守道
按《扶溝縣志》:寧守道,明初人,精針灸法,應詔入京,針銅人中選,授太醫院大使。
黃朴菴
按《無錫縣志》:黃朴菴,失其名,外科得異人秘方,其後叔洪師善者,兼通大方脈。師善子祿,工醫而能詩。
王德孚
按《邵武府志》:王德孚,字致和,邑人,最工於醫。每閱脈書,輒至丙夜,至其用藥,則胷中自有欛柄,不斤斤執古法。凡他人謝不能醫者,得致和立愈。所活常百十人。有如貧窘細民,絕不與較謝禮。
丘玨
按《邵武府志》:丘玨,字廷美,原習儒業,穎悟絕倫,而未用於世。旋業醫,精脈理,以濟人利物為分內事。郡守吳南岳遘疾,羣醫罔效,召玨,玨診曰:是易療耳!乃進藥。公服畢,私語其僕曰:漏下二鼓,公渴,宜備湯;三鼓,公饑,宜備粥。吳如期索之,俱如意也。曰:爾何慧若是?僕曰:丘醫所諭耳。吳駭然,以為秦越人隔垣之見癥瘕不啻也。進與語,談吐皆儒生,乃悅曰:非儒也,醫何能良?遂顏其廬曰儒醫云。郡有人中頭風,口已噤,將就木矣。玨適至,視之曰:是可治。治之以針,不踰刻,吐痰數升而愈。凡若此類,更僕未易數也。姪名希彭,字商臣,傳其術,醫多奇中,人稱其青出於藍云。凡《本草》、丹溪、叔和、傷寒諸書,多所發明,然於貧者不受值,人以此益德之。其後弟暄,子希頤,孫九鳳,世習其業。
陳人
按《邵武府志》:陳人,號東野,邑人。精岐黃之術,善治疫痢,尤長內傷。視脈升叔和之堂,製方入仲景之室。且曠懷高誼,動足千秋,年九十餘,風流文雅,亦復不減,其殆醫而儒者。
饒士守
按《進賢縣志》:饒士字,字述泉,三十八都人。精於醫術,大行於南豐者四十年。六十後歸里,遠近賴以全活者無算。為人孝友勤慎,鄉閭稱之。年八十八卒。
余國用
按《弋陽縣志》:余國用,號懷泉,四十七都人。力田養親,家稍贍,即從名醫習岐黃術,精其業者三十年,所救危疾,饒信之間,不下百餘人。壽九十。兩子皆七旬。孫塤璋、元孫大年,俱著名黌序。
黃旻曙 【 徐成吉】
按《弋陽縣志》:黃旻曙,五十三都人;徐成吉,五十五都人,得十全之神痘法,以棉絮取痘漿之佳者,送入鼻內,及愈,有瘢如真,往往靈驗,遠近皆聞其風焉。
孫子奕
按《松江府志》:孫子奕,博學能詩,尤善脈藥,常舉為本府醫學正科。
奚鳳鳴
按《松江府志》:奚鳳鳴,上海人。少業瘍醫,尤善治癰疽,能察人氣色,預卜病日。川沙帥蔣其仁,先嘗患背疽,至是復發,使鳳鳴視之,曰:此昔年蘊毒,故肌理墨臘也。治之月餘而瘳,膚加澤焉。一日,其仁弟在坐,鳳鳴謂曰:君不出三月,疽發背矣。及期果然。鳳鳴常言癰疽中潰,積腐四周,非吮之不得盡,故治病必募人以苦酒噀口而吮之。其貧者,鳳鳴即親為吮癰。其治他瘍,亦多精思。有張姓者,左足拇指瘇,三年不能行,鳳鳴以刀破其患處,抉出一蜂,遽起徐步。其神異類此。
程式
按《建昌府志》:程式,字心源,南城人,名醫,著有《程氏醫彀》,研究《素問》,次及《難經》、《脈訣》,洎張、劉、李、朱四氏之書,故診治適宜。又搜其喫緊者,著之編帙,俾學者識經絡,明病機,若登軒岐之堂,入盧王之室,踵張劉李朱之門,而相質證焉。
朱廷臣
按《樂平縣志》:朱廷臣,字懋佐,坊人,性孝友,善岐黃。父柩在堂,適鄰火,廷臣他無所顧,倉皇扶柩出,仍負母逃,兩為廬墓。知縣金忠士給扁旌之。
陶欽臣
按《彭澤縣志》:陶欽臣,天性孝友,綜極百家,尤精於醫,善八法針。四方高士,多游其門。
宋光紳
按《彭澤縣志》:宋光紳,號橫秋,業儒不遇。先世曰杏莊,善小兒痘證,遊四方,遇異人授以秘書,醫由是顯,其書具在,光紳習焉,亦擅長一時。人延之,風雨弗避,診視發藥,不計利也。一日暮歸,道拾遺金,啟視之,則某甲輸糧者。晨起詣故處,望其人踉蹌來,告曰:我拾得以候君耳。其人口:我鬻業以償逋,微君長者,敲撲斃杖下矣。願分半為長者壽!光紳笑而去之。
李生 【 王生】
按《撫州府志》:李生、王生,忘其名、并撫人,醫道并行,王亞於李。崇仁有大室邀李治病,約愈謝五百緡,李療之旬,不差,諭以更用王醫,乃留數藥而別。道遇王醫告之故,王曰:吾技出兄下,今往無益,不如俱歸。李曰:不然,吾得脈甚精,處藥甚愜,其不愈者,不當得謝耳,故辭。公往,以吾藥治之,必愈。王如其言,悉用李藥,微易湯使進,越三日疾瘳。富室如元約酬之。王歸,以半遺李,曰:公冶疾,吾何功?必不可家,頤山曰:二人取予之義明矣,其精於藝也固宜。
王大國
按《江西通志》:王大國,字邑郊,南昌人。嘗患痰疾,得異人而愈,遂師事焉。授《素問》、《內經》等書,及秘藏諸方,無不殫心研究。一日,異人叩其所學,無不切中肯綮。異人驚之,會別而去,曰:勉之!不日當以醫聖名世。吾經行天下,未見有如子之警異絕人者。同里杜氏有子年幼,久患瘰癧,服藥無效。國至,投以二丸,即日平復,見者驚以為神。南昌司理胡慎三左足患癰,直穿腳底,醫已數易,日甚一日,痛楚幾絕。國至,命急去敷藥,止服湯劑。司理曰:湯劑豈能生肌耶?國曰:願限半月全愈。服至三四日,瘡口漸合,司理大喜;才二十日,肌肉已滿,如其所言,給技超方外四字匾旌之。國仁心神術,一以濟人利物為念,手中所活,何啻萬人。子開能世其學。
闞仁
按《雲南通志》:闞仁,字靜齋,通海人,幼業儒,旁通醫理。邑中有少年,持茶花行秀山中,本無他恙,仁遇之,令其速歸,歸果不起。彼父兄請其故?答曰:耳色青,小腸已斷。其奇驗類如此。
李德麟
按《雲南通志》:李德麟,鶴慶府人,精方脈,能治奇疾,遠近就醫者,屐滿戶外。嘗洱河東有窶人求治,愈。一日,麟以他事過洱東,見渡口船將發,趨欲同舟,有婦傾水濕其衣,方怪之,夫出則前窶人也,驚曰:此再生我者也!叩首留宿。未幾前舟覆,麟獲免,人謂陰德所致。
鄒士錡
按《德興縣志》:鄒士錡,八都人,業儒不就,因習醫。精於方脈,兼施藥餌,多所全活。貧無所酬者,但以口謝。時稱為春宇先生。
徐文相
按《弋陽縣志》:徐文相,東隅人,操履醇篤,樂善好施,尤精醫理。炮製催生丸及治痢之劑,所活不下百人。子步雲,孫卜歷,曾孫有度,相繼遊泮,至今族盛而殷,蓋有自云。
馮時近
按《弋陽縣志》:馮時近,三十六都人,急公守義,取與不苟,人有瑕慝,必面折之。少習醫及青鳥之術,而延師教子,曲盡其禮。邑令王扁之曰善蓋一鄉。孫紹京,童年入泮,不愧家聲。
洪濤
按《弋陽縣志》:洪濤,少業儒,改學醫,每施藥濟人如神。投太醫院副。從征交趾,軍中大疫,濤以蒼朮、黃柏鍋煮之,遍飲皆愈。都憲毛公親書存仁堂旌之。改榮藩良醫正。王缺唇,濤搗藥補之如天成,奉旨褒賞,賜建國醫坊,號為補唇先生。年九十致仕。
吳文朗
按《高安縣志》:吳文朗,字介夫,城南人。性孝友,少習儒業,屢試不售,紹父岐黃術,凡五經諸史、《性理大全》、《素問》、《靈樞》等書,無不淹貫博洽,遂以醫顯。常以濟人為心,而道德淵懿,坐人於春風和氣中,一時諸當事,忘分折節,爭相敬禮,賜匾優異,曰理學名醫。然性介欲淡,游貴人之幕,不為干謁,終年坐一室,手不釋卷,交遊多名彥,稱為觀瀾先生。年八十一終。
丘可封
按《貴溪縣志》:丘可封,字汝禮,由歲貢歷官國子監典簿,博覽羣書,通天文,尤精《黃帝素問》,與人切太素脈,談休咎,終身不爽。著有醫書及經驗奇方,多出自創。可封,三仕學官,皆砥節立名,有賢聲,遷國學,三疏致仕,以故未究其用。
車國瑞
按《進賢縣志》:車國瑞,字玉衡,以醫術選太醫院吏目。
李應龍
按《進賢縣志》:李應龍,字熙寰,太醫院吏目,以醫術馳名舒廬之間,為人灑脫,肝膽真切。
支喬望
按《進賢縣志》:支喬望,字蘭嵎,以醫術著名,縣舉鄉飲。
章益振
按《進賢縣志》:章益振,字九河,以醫術馳名皖桐間,卿大夫士悉敬禮之。
唐貴卿
按《太平府志》:唐貴卿,以婦人科名,官王府醫副。
唐正卿
按《太平府志》:唐正卿,貴卿弟也,亦善醫,有奇效。環郡數百里宿舂就診,不計有無,人服其德。
周簠
按《聊城縣志》:周簠,儒醫,順天人,居郡城,投太醫院御醫,所註有《素問》諸書。
王光隆
按《觀城縣志》:王光隆,鄉黨以仁厚稱。少業儒,見時證,邑無良醫,遂棄儒習醫,精究岐黃,救活甚眾,且不較酬,貧人感其施濟。
胡忠
按《金華府志》:胡忠,字彥信,湯溪人。淹貫羣籍手史,尤精醫術,活人甚眾。嘗卻餽謝,出粟濟貧。晚號琳湖。
孫世贊
按《莘縣志》:孫世贊,字鬯環,庠生。七歲事孀母,晨昏定省,四十餘年無少懈。與兄同居,克盡友讓,庭訓子姪,日以天理二字,為讀書根本,援古證今,語意悚切。生平氣度冲和,喜施予,周貧乏。辛巳瘟疫大行,傾囊施藥,全活不計其數。濟世之願,期終其身,邑里愛慕。年七旬餘,公舉鄉飲介賓。
楊名遠 【 楊淑楨】
按《巢縣志》:楊名遠,號萬里,昭勇將軍義之後。相傳義晚年告老家居,留心仁術,有名醫以女科醫術謁,義因命其次子師之,遂精其術,大顯於時。由是傳其子孫,沿及名遠,為第八代,專精致神,益光袓烈。凡楊氏之習醫者,以名遠為重望。傳其子英山,籍廩生。淑楨為第九代,幼年隨其從袓衡州避南嶽山,又遇高僧,為廣其醫理,授以內外名方,楊氏之傳,更增式廓焉。
王衎之
按《嘉興府志》:王衎之,字寧野。少失恃,事繼母至孝。居父喪,哀毀盡禮。博洽羣書,宏通仙釋。中歲精岐黃術,治人疾有奇效。尤善書法,凡名院扁,皆多手筆。天啟間,神解於武康山中。
姚美
按《桐廬縣志》:姚美,坊郭人,天啟間,授太醫院吏目。
支喬楚
按《進賢縣志》:支喬楚,字寰衝,醫名甚著,天啟間授太醫院吏目。
熊元會
按《進賢縣志》:熊元會,字運隆,以醫術行邑里,聶尹贈篇回春妙手四字。
羅憲順
按《新城縣志》:羅憲順,字文溪,宜黃棠陰里人,以醫來新城,治病無不立效,新人士德之,不聽去,因留家焉。居東坊菜園巷,與涂冢宰國鼎家鄰,順與為布衣交,既登第,為投太醫院吏目。天啟丙寅冬,吳邑侯、之屏,以鄉大賓禮之。順相貌魁偉,美鬚髯,與人交,溫藹可掬。常遊湖廣,遇異人授以神仙之術,每對人言,確稱有接命法。晚嘗製藥施人。年八十二,寢疾三日而卒。
王思中
按《吳江縣志》:王思中,字建甫。少攻醫,精於切脈,洞見病源,恒出新意,製方投之輒效。海鹽彭氏,巨室也,其媳方婚而病煩懣欲絕,諸醫莫知所為。思中診視,令盡去帷幔窗櫺并房中什器,密求蟹臍炙脆,研入藥中服之,頓痊。詢其故?曰:此乃中漆氣毒耳。邑周氏患發熱欬嗽,以陰虛內傷治之,愈劇,經月不得眠。思中診之曰:此謂懸飲,乃鬱氣所致,氣不升降,則湯液停積,漸成飲囊,法當開鬱行氣以消之。每劑,用荷葉蒂七枚,一服而鼾睡,數日平復。鹽院某行部,至常州,病膈證不起,諸太醫麏集,皆技窮。思中至,曰:此是關而非膈,可治也。乃以半夏麯一兩為君,製劑與服,不半月,動履如常。又有人患瘡疹,陰囊腫脹如升,不能跬步。思中曰:此瘡蠱也。就外利劑中,加麥稈四十九莖,遂消。其奇驗皆此類。一時推為和緩,三吳冠蓋,叩其門者,無虛日。諸名公多作醫效記贈之。萬歷中,授南京太醫院吏目。天啟中卒,年七十三。
程公禮 【 程邦賢 蔣氏 程相 方氏】
按《幼幼全書》:程公禮,字耆祥,休寧豐大基人。幼有至性,事父雲端,母吳孝謹,晨昏不離。長娶吳氏,相敬如賓。恒念貧無以濟人,乃夙夜研究方書,遂博通《素》、《難》百家言,所經診治諸驗,詳醫學傳。著有《醫家正統》、《行仁輯要》、《保赤方略》藏於家。子邦賢,字君敬,少業儒,克稟庭訓,不苟訾笑,與人言,必慷慨語曰:為臣必忠,為子必孝。甲申乙酉間,遭父公禮喪,哀毀踰禮,幾於滅性。會聞京息,投繯赴溺者再,妻蔣氏救免,日夜哭泣不絕聲,七日勺飲不入口,項下頓發大癭,自是甘廢棄,變服為道士,專心內典,課三子業,父所遺方書,皆於幼科獨神。有溪南吳翁子七歲,病危時,季冬邦賢診之,亟命掘坑埋兒,使露頭面,以涼水週身澆灌。其家素知其奇,從之,兒頓甦。其他神效多類此。撰有《醫集大成》,未竣而卒。人因其項有大癭,皆稱為程大癭先生。蔣,歙邑皇墩女也,深得壺中秘妙。一日,邦賢他出,有村嫗抱初生七日兒至,糞門無孔,腹脹垂絕。蔣詢其出胎能飲,知非臟俯有隔,特穀道未分耳。暗袖刃,酌分毫刺之,胎矢隨出;仍用綿撚蘸蜜,令時通潤,以防復閉,兒得無恙。次子相,字子位,天性孝友,事父母先意承志,待昆弟推產讓財,醫術之精,診驗不可勝舉,其詳俱載家乘。為人倜儻好義,稍有贏餘,即儲倉穀,以備族里緩急。他如修橋路,施棺笠,放生埋死,一切濟人利物事,每傾囊不惜。有族僕葉及胡姓僕俞,糞金跳梁,相以公憤,前後力陳於郡守朱,兩奴卒服其辜。慨鄉俗不古,設立條教,勤勤懇懇,一時鄉子弟咸知禮義。年五十九卒。里人赴弔者多行哭失聲。相妻方氏,明識人也,亦精幼科。相既讓財產於昆弟,孑居城南方,乃內操井臼,外診嬰兒,求治者日盈,坐計所全活,歲不下千人,逐致道路嘖嘖,有女先生勝男先生之稱。門以內,事無大小皆方獨任,以故相四十餘年,毫無內顧,得畢展其生平見義必為之素志。性尤貞淑,視妾子與姪,一如己子,衣服飲食,無纖芥私。每朔望,戒諸子曰:汝父嘗憾命蹇,寡兄弟而分處。今汝等多人,若少懷貳,非父志也。子十人,孫二十餘,咸奉命唯謹,今有克家者。
魯烈
按《平湖縣志》:魯烈,字懷陽,好讀太元,遂悟醫理,浮沉諸生間,後以貢授澧州學正。每於講業外,劇談長桑君術,起人膏肓,多奇中。百餘歲卒。
姚井
按《平湖縣志》:姚井,精於醫,尤工針灸,活人甚眾。所得金,輒捐助戚里之不能婚葬者。
馮煦
按《平湖縣志》:馮煦,號暢谷,少為諸生,兼精上池術。邑宰顧廷對擢御史,出按江右,患蠱疾,諸醫罔效。廷對嘆曰:必馮生到,吾方有命耳。瀋臬星夜檄迎,比至,不數劑而愈。一日,與里中張方伯宴,忽目一優曰:此不久活矣。越宿,嘔血死。以貢授羅山知縣。
陸金
按《平湖縣志》:陸金,號雲峰,自華亭徙湖。每旦啟戶,病者鱗集,以入門先後為切脈敘。二子:道光,號明暘;道充,號賓暘。道光精幼科。一兒多食果腹脹,醫罔效。光取桂、麝、瑞香三味為丸,服之立愈。一兒染奇證,四肢堅不可屈。光曰:此非藥可療。舉傘覆之,遶牀焚安息、沉、檀,兒即平復;少間,又發屑沉香飲之,遂瘳。道充,諸生,亦精醫,人稱二難。有《陸氏金鏡錄》。光子從諭,進士。充子從誥,舉人。
唐守元
按《平湖縣志》:唐守元,號吾春,璜溪人,贅於陸,因傳其業。一婦人偶食羊,聞呼未及吞而應,逾月病發,淹及兩年。守元曰:此必胷有宿物。家人曰:兩年不食矣。曰:試以我藥投之。既而大吐,痰塊中裹羊肉一巒,遂愈。又祝氏兒患痘,遍身血迸無罅,守元搗藥塗其身,摻藥鋪裀褥上,卷起倒豎牀前。合家駭啼,叱曰:若輩勿啼,此名蛇殼痘,氣必用逆乃得脫。已而皮膚解裂如蛇脫然,遂愈。新帶顧氏男,痘後目瞽。守元曰:惜我見之晚,當先開一目,三年俱復明。果驗。《醫鑑》、《醫林繩墨》、《後金鏡錄》,皆其手輯。
吳悅
按《平湖縣志》:吳悅,號三峯,少讀書明敏,遘危疾,遂精岐黃術,徵為太醫院使,熹宗三賜金幣。
徐桂菴 【 徐光瑞】
按《平湖縣志》:徐桂菴,以字行,華亭人,善養生,僑居當湖,以刀圭活人。子光瑞,號樂菴,以攻制藝,精易理,累試不售,乃出桂菴遺書讀之,所治多神驗。與沈司業懋孝為世交。子孫皆能世其業。
張培
按《平湖縣志》:張培,字抱一,諸生,有文譽,性澹泊,中年無子,遂以醫自顯。精痘疹,雖貧苦者,不避風雨趨視也。善寫山水,時携好友往來天目笠澤間,自號曰畫襌。疾革,悉取平生名畫書籍古玩器,名諸好友分贈之。又罄橐中金,散諸蘭若,翛然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