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四十
痰門
方
苓桂朮甘湯 【 仲景,下同】 治心下有痰飲,胷脅支滿,目眩。
茯苓四兩 桂枝 白朮各三兩 甘草二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十棗湯 治懸飲。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右三味搗篩,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棗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平旦溫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錢。得快之後,糜粥自養。
小青龍湯 治溢飲。
麻黃去節 芍藥 甘草炙 乾薑 桂枝去皮 細辛各三兩 半夏湯洗 五味子各半升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湯 治支飲。
木防己 桂枝各二兩 人參 芒硝三合 茯苓四兩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再微煎,分溫再服,微利即愈。
防己椒目葶藶大黃丸 治腹滿,口舌乾燥,此腸間有水氣。
防己 椒目 葶藶熬 大黃各一兩
右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兩。
五苓散 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此方主之。
澤瀉一兩一分 猪苓 茯苓 白朮各三分 桂去皮二分
右五味為末,白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外臺茯苓飲 治心胷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後,心胷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能食。
茯苓 人參 白朮各三兩 橘皮二兩半 枳實二兩 生薑四兩
右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溫三服,如人行八九里進之。
桂苓五味甘草湯 治飲家氣衝。
桂枝去皮 茯苓各四兩 甘草炙三兩 五味子半升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苓甘五味薑辛湯 治飲家欬滿。
白茯苓四兩 甘草 乾薑 細辛各三兩 五味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
苓甘五味加薑辛半夏杏仁湯 治支飲水去嘔止形腫者。
茯苓四兩 甘草 乾薑 細辛各三兩 杏仁去皮尖 半夏 五味各半升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
苓甘五味加薑辛半杏大黃湯 治支飲胃熱,上衝其面,致面熱如醉者。
茯苓四兩 甘草 乾薑 細辛 大黃各三兩 五味子 半夏 杏仁各半升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
水煮金花丸潔古 治一切痰。
天南星 半夏各一兩俱生用 天麻五錢 雄黃二錢 白麵三錢
右為細末,滴水為丸小豆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先煎漿水沸,下藥煮,令浮為度,漉出,淡漿水浸,另用生薑湯下。一方有寒水石一兩,煅存性。
導痰湯 【 《濟生方》】 治痰涎壅盛,胷膈留飲,痞塞不通。
半夏湯洗七次,四兩 南星炮去皮 枳實麩炒 赤茯苓去皮 橘紅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右(口父)咀,每服四錢,水一盞,薑十片,煎八分,食後溫服。
搜風化痰丸 【 《丹溪心法》】 治風痰。
人參 殭蠶 槐角 白礬 天麻 陳皮去白 荊芥各一兩 半夏四兩,湯浸 辰砂半兩
右為末,薑汁研,蒸餅為丸,除辰砂為衣,每服四十丸,薑湯下。
小黃丸 【 潔古,下同】 治熱痰欬嗽。
南星湯洗 半夏湯洗 黃芩各一兩
右為細末,薑汁浸蒸餅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生薑湯下,食後。
白朮丸 治濕痰欬嗽。
南星 半夏各一兩,俱湯洗 白朮一兩半
右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後,生薑湯下。
玉粉丸 治氣痰欬嗽。
南星 半夏各一兩,俱湯洗 橘皮去白,二兩
右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人參生薑湯下,食後。
薑桂丸 治寒痰欬嗽。
南星洗 半夏洗 官桂去粗皮,各一兩
右為細末,蒸餅為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生薑湯送下,食後。
桔梗湯 【 《和劑,下同》】 除痰下氣,治胷脅脹滿,寒熱嘔噦,心下堅痞,短氣煩悶,痰逆惡心,飲食不下。
桔梗細剉微炒 半夏湯浸洗七次,薑汁製 陳皮去白,各十兩 枳殼麩炒赤黃色,五兩
右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入薑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小半夏加茯苓湯 【 仲景】 治痰飲。
半夏一升 茯苓三兩 生薑半斤
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七分,服無時。
川芎丸 【 《本事方》】 治膈上痰。
川芎二兩,細剉,慢火熬熟 大黃二兩,蒸令乾
右件焙乾為末,用不蛀皂角五七挺,溫水揉汁,絹濾出滓,瓦罐中熬成膏,和前二味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兒三丸,薑湯下。
小胃丹 治壯實人痰飲。
芫花酢拌勻一宿,瓦器內不住手攪,炒黑不可焦 甘遂水調,麵裹煨,長流水中浸半月,煮晒乾 大戟長流水煮一時,再用水洗晒乾,各半兩 大黃濕紙裹煨勿焦,切焙乾,酒潤炒熟,焙乾,兩半 黃蘗炒,三兩
右為末,以白朮膏丸如蘿蔔子大,臨臥津液吞下,或白湯送下,取膈上濕痰熱積,以意消息之。欲利,空心服。一方加木香、檳榔各半兩。
大青龍湯 【 仲景,下同】 治寒鬱痰水。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粒,去皮 石膏如鷄子大,碎如米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煎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煎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
澤瀉湯 治脾虛水泛為痰。
澤瀉五兩 白朮二兩
水二升,煎一升,分溫再服。
倍朮丸 【 《和劑》】 治五飲:一曰留飲,停水在心下,二曰澼飲,水在兩脅;三曰痰飲,水在胃中,四曰溢飲,水溢在膈;五曰流飲,水在脅間瀝瀝有聲。皆由飲水過多,或飲冷酒所致。
白朮二兩 桂心 乾薑各一兩
右為末,蜜丸,每服二十丸,溫米飲下,加至三十丸,食前服。
大五飲丸 【 《千金翼》】 治五飲。
遠志 苦參 藜蘆 白朮 鰞鰂骨 甘遂 大黃 石膏 桔梗 五味子 半夏泡 紫菀 前胡 芒硝 (艹舌)蔞 桂心 肉蓯蓉 貝母 芫花 人參 當歸 茯苓 芍藥 大戟 葶藶 黃芩各一兩 常山 甘草 薯蕷 厚朴 細辛各七錢半 巴豆三十粒,去皮心熬
右三十二味,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酒下三丸,日三服,稍加之。忌肉食生冷物、餳飴冷水。
五飲湯海藏 治五飲最效。
旋覆花 人參 陳皮去白 枳實 白朮 茯苓 厚朴製 澤瀉 猪苓 前胡 半夏製 桂心 白芍藥 甘草炙,各等分
右,每一兩,分四服,薑十片,水二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無時。因酒成飲,加葛根、葛花、砂仁。
滾痰丸 【 《養生主論》】 治一切痰病。
大黃蒸少頃,翻過再蒸少頃,即取出,不可過 黃芩各八兩 青礞石硝煅如金色 沉香 百藥煎各五錢
右為末,水丸如桐子大,白湯,食後空心服。此用百藥煎乃得之方外秘傳。蓋此丸得此藥,乃能收斂周身頑涎,聚於一處,然後利下,甚有奇功。一切新舊失心喪志,或癲或狂等證,每服一百丸。氣盛能食,狂甚者加二十丸。臨時加減消息之。
利痰丸 【 《元珠》,下同】 治痰飲。
南星 皂角 石膏 牽牛頭末 芫花各二兩
右為細末,用薑汁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量人虛實用之,薑湯下。一方,加青鹽五錢,巴豆少許,青蒙石硝煅如金色五錢。若風痰壅塞,此藥乃為先鋒,服之痰即已。如寒不宜用。
導痰丸 治一切痰。
大半夏六兩,分作三分:一分用白礬一兩末,水浸;一分用肥皂角炙為末,水浸;一分用巴豆肉一百粒為末,水浸
右件,餘藥在下,以半夏在上,浸至十日或半月,要常動水用二藥相透,次相合處,揀去巴豆并皂角,將餘水以慢火煮令水乾,取出半夏切搗碎,晒乾或陰乾,亦佳,後入:
甘遂製 百藥煎各二兩 全蠍 殭蠶各一兩
右為細末,薄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或十五丸,亦量人虛實,白湯下。
松花膏 治三二十年勞嗽,預九月間宣利;一切痰涎肺積,喘嗽不利。
防風 乾生薑 野菊花 芫花 枸杞子 甘草 蒼朮 黃精等分
右為末,取黃精根,熬成膏子,和藥末,丸如彈子大。每細嚼一丸,冷水下,臨臥不吃夜飯,服藥一粒。
丁香五套丸 【 《和劑》,下同】 治胃氣虛弱,三焦痞濇,不能宣行水穀,故為痰飲,結聚胷膈,嘔吐惡心,脹滿不食,常服溫脾順氣。
南星每個切作十數塊,同半夏水浸三日,每日易水,次用白礬二兩,碎研調水內,再浸三日,洗淨焙乾 半夏切破,各二兩 乾薑炮 白朮 良薑 茯苓各一兩 丁香不見火 木香 陳皮去白 青皮各半兩
右為末,用神麯一兩,大麥糵二兩,同研取末,打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十丸,不拘時,溫熟水送下。
二陳湯 治痰飲為患,或嘔逆惡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食生冷飲酒過度,脾胃不和,并宜服之。
半夏湯洗,七次 橘紅各五兩 白茯苓三兩 炙甘草一兩半
右(口父)咀,每服四錢,水一盞,薑七片,烏梅一枚,煎六分,不拘時熱服。
入神來復丹 【 《濟生方》】 治陽虛氣逆多痰。
硝石一兩,同硫黃為末,磁器內以微火炒,用柳篦攪,不可火太過,恐傷藥力,而研極細,名二氣末 五靈脂水澄清,濾去砂石晒乾 青皮去白 陳皮去白,各二兩 舶上硫黃 沉香 木香 天南星 太陰元精石飛研,各一兩
右為末,飛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六君子湯 治脾胃虛弱生痰。
人參 白朮 茯苓 陳皮 半夏製,各一錢 炙甘草五分
水二盞,薑五片,煎至一鍾,去滓,不拘時溫服。
理中化痰丸 治脾胃虛寒,痰涎內停,嘔吐少食,或大便不實,飲食難化,欬唾痰涎,此中氣虛弱,不能統涎歸源也。
人參 白朮炒 乾薑 甘草炙 白茯苓 半夏薑製
右為末,水丸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白湯下。
橘皮湯 治胷膈停痰。
橘皮 白茯苓 半夏各一錢五分 旋覆花 青皮 桔梗 枳殼薑製 細辛 人參各一錢 甘草半錢
右,作一服,用水二鍾,薑五片,煎一鍾,食遠服。
前胡半夏湯 治痰盛。
前胡 半夏薑製 茯苓各二錢 陳皮 木香 紫蘇 枳殼 甘草各一錢
右,水二鍾,生薑三片,烏梅一個,煎至一鍾,食遠服。
化涎散 治病各利胷,膈止煩渴。
凝水石煅研,一兩 鉛白霜另研 馬牙硝另研 雄黃另研,各一錢 白礬枯 甘草炙,各二錢半 龍腦少許
右為細末,研勻,每服一錢,不拘時水調下。小兒風熱痰涎,用砂糖水調下半錢。此藥太涼,不可多服。
辰砂化痰丸 治風痰,安神志,利咽膈,清頭目。
辰砂飛 白礬枯研,各半兩 天南星炮,一兩 半夏麯三兩
右為細末,薑汁煮麵糊和丸如桐子大,同前辰砂為衣,每服三十丸,食後生薑湯下。
半夏利膈丸 治風痰壅盛,頭疼目眩,咽膈不利,涕唾稠粘,并治酒過停飲,嘔逆惡心,胷脅引痛,腹內有聲。
半夏湯洗,三兩 白附子生用,二兩 白礬生用 白茯苓 人參 白朮 滑石 貝母各一兩 天南星生用,一兩半
右為細末,麵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薑湯下。
破痰消飲丸 治一切停痰留飲。
陳皮去白 川薑炮 三稜炮搥碎 蓬朮炮 草果麵裹煨 良薑濕紙裹煨 青皮各一兩 半夏湯炮七次,三兩
右為細末,水煮麵糊和丸桐子大,陰乾。每服五十丸,食遠,薑湯送下。
化痰鐵刷丸 治男婦風痰、酒痰、茶痰、食痰、氣痰,一切痰逆嘔吐,頭疼目眩,肺痿咯膿,聲如拽鋸,并皆治之。此藥墜痰止嗽定喘。
白附子炮 南星炮 半夏洗 白礬生,各半兩 寒水石 皂角去子弦,各一兩 乾薑七錢半 硇砂 輕粉各一錢
右為細末,水煮麵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後用淡薑湯下。
沉香墜痰丸 治宿食不消,咽膈不利,欬嗽痰涎,頭目昏運,嘔逆惡心,胷膈不快。
沉香 木香各二錢 青皮去白,二錢五分 檳榔大者二枚,用麵裹煨熟 半夏麯二兩
右為細末,用生薑汁浸蒸餅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時薑湯下。
茯苓丸 本治臂痛,具《指迷方》中,云:有人臂痛,不能主手足,或左右時復轉移,由伏痰在內,中脘停滯,脾氣不流行,上與氣搏,四肢屬脾,脾滯而氣不下,故上行攻臂,其脈沉細者是,後人謂此臂痛乃痰證也,但治痰而臂痛自止。
風化(石卜)硝二錢五分,如一時難成,以(石卜)硝撒在竹盤中,少時盛水,置當風處,即乾如芒硝,括取用亦可 半夏二兩 茯苓一兩 枳殼去瓤麩炒,半兩
右為細末,生薑汁煮麵糊和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送下。累有人為痰所苦,夜間兩臂如人抽牽,兩手戰掉,茶盞亦不能舉,服此隨愈。痰藥方多,惟此立見功效。
神仙墜痰丸 治痰飲,胷膈痞塞,此藥下痰。
皂角無蟲蛀者,去皮弦酥炙黃,去子淨,一兩六錢 白礬一兩二錢,生用 黑牽牛一斤,去頭末四兩
右為細末,滴水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漸加至百丸,空心溫酒送下。看病輕重,輕者五日十日愈,重者半月一月愈。久服永無癱瘓之疾。
搜飲丸 治前證。
木瓜一枚,切下頂去瓤 生白礬 半夏麯等分
右二味為細末,填入木瓜內,卻用原頂蓋定,麻縷紮縛,於飯甑上炊二次,研爛,以宿蒸餅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不拘時薑湯下。
又方 治懸飲,心腹氣滯,兩脅多疼。
皂角六兩,三兩去黑皮酥炙令黃搗為末,三兩去皮子搗碎,以酒一升挼取汁去滓,煎成膏,將半夏以膏和成餅,以青蒿蓋出青衣,如造麯法,搗羅為細末 旋覆花一兩 半夏三兩 木香 檳榔各二兩
右為細末,酒煮麵糊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用薑湯下。
破飲丸 治五飲停蓄胷膈,呼吸之間,痛引兩脅,脹滿氣促,胷腹結為癥癖,支滿胷膈,旁及兩脅,搶心疼痛,飲食不下,反胃吐逆,九種心痛,積年宿食不消,久瘧久痢,遁尸疰忤,顛癎厥逆,心氣不足,憂愁思慮,婦人腹中諸病,悉能治之。
蓽苃 丁香不見火 縮砂仁 蠍梢 烏梅肉 木香不見火 青皮 胡椒 巴豆去皮膜,名等分
右,將青皮巴豆,以漿水同浸一宿,次日濾出,同炒青皮焦,去巴豆,水淹烏梅肉,蒸一炊久,細研為膏,入藥末,和丸菉豆大,每五七丸,臨臥生薑湯下。
八珍丸 治膈痰結實滿悶喘逆。
丹砂研,半兩 犀角鎊 羚羊角鎊 牛黃研 龍腦研,各二錢半 膽星 茯神 硼砂研,各一兩
右為細末,研勻,煉蜜和丸如鷄頭實大。每服一丸,食後細嚼,人參荊芥湯下。
鵝梨煎丸 治熱痰,涼心肺,利胷膈,解熱毒,補元氣。
大鵝梨二十枚,去皮核取汁 白蜜半升 生地半斤,取汁 不蛀皂角十梃,去皮子,水二升,挼濃汁 薄荷生半斤,研汁,共上五味,慢火熬膏和下藥 人參 白茯苓去皮 白蒺藜炒去刺 木香 蓯蓉酒浸切焙 牛膝酒浸 半夏湯泡,各一兩 檳榔煨,二兩 防風 桔梗炒 羌活 青橘皮 白朮 山藥各七錢半 甘草炙,半兩
右為細末,同前膏拌勻,杵令得所,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食後荊芥湯送下,日二服。
麝香丹砂丹 治痰熱咽膈不利,頭目昏痛。
丹砂另研,一兩 麝香另研 木香 丁香 犀角 甘草炙,各二錢半 龍腦另研,一錢 人參 藿香去梗 牛膽 南星 防風去叉 黃芪各半兩 麥門冬去心,七錢半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鷄頭實大。每服一丸,食後嚼破,用荊芥湯下。
金珠化痰丸 治痰熱,安神志,除頭疼眩運,心忪恍惚,胷膈煩悶,涕唾稠黏,欬嗽咽嗌不利。
半夏湯浸洗七次,生薑二兩,去皮搗作餅,炙微黃 皂角仁炒 白礬枯,另研 天竺黃另研,各四兩 龍腦另研,半兩 辰砂水飛研,二兩
右將皂角仁、半夏為末,與諸藥研勻,生薑汁煮麵糊丸如梧子大,金箔二十片為衣。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食後薑湯下。
皂角化痰丸 【 《東垣十書》】 治勞風,心脾壅滯,痰涎盛多,喉中不利,涕唾稠黏,嗌塞吐逆,不思飲食,或時昏憒。
皂角木白皮酥炙 白附子炮 半夏湯洗七次 天南星炮 白礬枯 赤茯苓 人參各一兩 枳殼炒,二兩
右為細末,生薑汁麵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送下,食後。
法製清氣化痰丸 順氣快脾,化痰消食。
半夏 南星去皮臍 白礬 皂角 乾薑各四兩
右,先將白礬、皂角、乾薑三味,用水五碗,煎取水三碗,卻入半夏、南星二味,浸二日,再煎至半夏、南星無白点為度,晒乾,入後藥:
陳皮 青皮去穰 紫蘇子炒 蘿卜子炒另研 杏仁去皮尖,炒、研 葛根 神麯炒 麥糵炒 山楂 香附各二兩
右為末,蒸餅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臨臥,食後茶湯下。
飛礬丹 化痰神效。
白礬二兩,枯 白殭蠶一兩半,用米酢浸一宿,炒 南星切片,用皂角一兩五錢,去皮弦,用水一小盌同熬,水盡去皂角,用南星 半夏湯洗七次,各一兩
右為末,薑汁糊丸如梧子大,水丸亦可。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薑湯下。
黑芥丸 【 《普濟方》】 治冷痰痞滿。
黑芥子炒 白芥子炒 大戟 甘遂 胡椒 桂心各等分
右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薑湯下。
法製半夏御藥方 消飲化痰,壯脾順氣。
大半夏湯洗泡七遍,以濃米泔浸一日夜,每半夏一兩,用白礬一兩半,研細,溫水化,浸半夏,上留水兩指許,頻攪,冬月於煖處頓放浸五日夜,取出焙乾,用鉛白霜一錢,溫水化,又浸一日夜,通七日盡取出,再用漿水慢火煎,勿令滾,候漿水極熱,取出焙乾
右以磁器收貯,每服一二粒,食後細嚼,溫薑湯下。又一法依前製成,半夏每一兩,用白礬水少許,漬半夏,細飛硃砂末,淹一宿,斂乾焙用。依前法,亦可用生薑自然汁漬焙用。
舟車神祐丸 【 子和,下同】 治一切壯實痰飲。
甘遂 芫花 大戟各一兩,俱酢炒 大黃二兩 黑牽牛頭末,四兩 青皮 陳皮 木香不見火 檳榔各半兩 輕粉一錢
右為末,水丸,空心服。初服二丸,每服加二丸,至快利為度,以意消息。小兒麻子大,隨強弱增損。三四歲者三五丸,依前法加減。至取蠱加蕪荑半兩。
大聖濬川散 治實痰。
大黃煨 牽牛取頭末 (木郁)李仁各一兩 木香 芒硝各三錢 甘遂半錢
右為末,量病輕重服。
枳朮湯 【 《濟生方》,下同】 治飲癖氣分,心下堅硬如杯,水飲不下。
枳實麩炒,二分 肉桂去皮 桔梗炒 檳榔 甘草炙,各三分 附子炮去皮臍 白朮炒 細辛各一兩
右(口父)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七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赤石脂散 治引飲過多,遂成痰飲,吐水無時,服諸痰藥不效者。
赤石脂煅,二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用薑湯或酒調服,不拘時候。
二生湯 專治痰。
附子生去皮臍 半夏生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四錢,水二盞,生薑十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空心。入少木香煎,尤佳。
蒙石丸 【 《中藏經》】 治停飲冷痰。
硇砂一兩,用米酢三升化開 巴豆霜二兩半,二味同入酢煮兩食久 青蒙石半兩,研 京三稜一兩,酢浸一宿,煨二味次入,煮半食久,入前酢中煮 白麵二兩,酒半升化,次入煮半食久 大黃一兩半,作三分,一分生,一分炒,一分煨,次入煮半食久 木香以下為細末 檳榔 肉豆蔻 肉桂 乾薑炮 猪牙皂去皮炙 丁香 蓬莪朮 芫花酢浸一宿炒微冷,有煙,各一兩 青皮 白豆蔻 好墨燒八分過,各半兩 胡椒 粉霜研,各一分
右,次第煮了,次入木香等十四味,熬成膏,丸如菉豆大。每服三丸,酒飲薑湯任下。
木香丸 【 河間,下同】 和脾胃,寬胷膈,消痰逆,止嘔吐,進益美飲食。
官桂 乾薑 大黃 蓬莪朮 枳殼去穰 芫花酢拌濕炒乾 陳皮各半兩 木香一分 半夏二兩 牽牛半斤,取頭末四兩 巴豆四個 茴香一兩,炒
右為末,滴水為丸小豆大,每服二三十丸,溫水下。
大人參半夏丸 化痰墜涎,止嗽定喘,諸痰證不可盡述。
人參 茯苓 南星 薄荷葉各半兩 白礬生 寒水石 半夏 乾薑 蛤粉各一兩 藿香一分
右為末,麵糊丸如小豆大。生薑湯下二三十丸,食後,溫水亦得。一法加黃連半兩,黃蘗二兩,水丸,取效愈妙。治酒病,調和腑臟,尤宜服之。
橘皮半夏湯 治痰壅涎嗽,久不已者,常服養液潤燥,解肌熱,止欬嗽。
橘皮半兩去白 半夏二錢半,湯洗七次
右為末,分作二服,每服水一盞半,入生薑十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星薑湯 治風痰。
南星五錢一個,製 老生薑三錢半
右,咀水三盞,煎去半,逐漸溫服。
玉粉丸 治痰結咽喉不利,語音不出。
半夏洗,五錢 草烏炒 桂各一字
右同為末,生薑汁浸,蒸餅為丸如鷄頭大。每服一丸,至夜含化,多歲不愈者亦效。
生半夏湯 治濕痰。
半夏不以多少,洗七遍,切作片子
右,每服稱三錢,水一盞半,入生薑五大片,同煎至一盞,和滓,食後服,一日三二服,服三日畢;再服枳朮丸,盡其痰為度。論曰:先消胷中氣,後去膈上痰,再服枳朮丸。謂首尾合盡消其氣,令痰不復作也。
半夏丸 治因傷風而痰作喘逆,兀兀欲吐,惡心欲倒。已吐加檳榔三錢。
半夏一兩,湯洗切 雄黃研,三錢
右同為末,生薑汁浸,蒸餅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薑湯下。小兒丸如黍米大。
白朮湯 治痰潮上如湧泉,久不可治者。
白朮 白茯苓 半夏等分
右為末,每服半兩,病久者一兩,水二盞,生薑七片,煎至一盞,取清調神麯末二錢,頓服之。病甚者,下玉壺丸一百粒,大效,永除痰根。
五飲丸秘方 治一切停痰留飲,理脾順氣,消食寬胷。
青皮 陳皮 枳實炒 茯苓 白礬各一兩 半夏 南星 白朮炒 皂角 生薑搗,各二兩 香附子 真蘇子 山楂肉 神麯炒,各半兩
右以南星、半夏,并製過,同皂角、白礬、生薑,煮南星無白點為度。以南星半夏焙乾同前藥為末,竹瀝薑汁作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後或臨臥,白湯送下。
二腎散 【 《和劑》,下同】 治一切痰飲。
橘紅二斤 炙甘草 食鹽各四兩
右,水五碗,慢火煮焙乾,搗為細末,白湯點服。
又方 治痰極有效。世人但知用南星、半夏、枳實、茯苓之類,何足語此。有人腹滿堅痛,服此利下物數塊如彈子,臭惡不可近,腹滿疾豁然頓愈。
橘紅四兩 甘草一兩
右為細末點服。
豁痰湯王隱君 治一切痰疾。此方與滾痰丸相副,蓋以小柴胡湯為主,合前胡、半夏、南星、桐殼、紫蘇、陳、朴之屬,出入加減。素抱痰疾及肺氣壅塞者,以柴胡為主。餘者并去柴胡,以前胡為主。
柴胡 半夏各二錢 人參脈盛有力者不用 桔梗 甘草 紫蘇 陳皮 厚朴 南星 薄荷葉 枳殼 羌活各五分
右,水二盞,薑五片,煎八分,不拘時服。中風者加獨活,胷膈不利者加枳實,內外無熱者去黃芩。治一切痰氣最效。
大半夏湯御藥 治痰飲及脾胃不和。
半夏 陳皮 白茯苓各二錢
右,水二盞,薑五片,煎八分,溫服。有熱加甘草。
白朮湯 【 《拔萃》】 治脾中虛損及吐痰者。
半夏麯半兩 白朮 木香 甘草各一錢 茯苓二錢 檳榔二錢半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生薑湯調下,食前服。
茯苓飲子 【 《濟生方》】 治痰飲蓄於心膈,怔忡不已。
赤茯苓 茯神 半夏 麥門冬 陳皮各一兩 沉香 檳榔 甘草各三錢
右咀每服八錢,生薑五片,煎八分,食後溫服。
化痰丸 【 《本事方》】 治停痰宿飲。
半夏 茯苓 白朮 香附各一兩 桔梗薑製 人參各八錢 前胡 枳實炒 甘草各半兩
右為末,薑汁煮糊為丸梧子大,薑湯送下四十丸。
加味二陳湯 【 《直指方》】 治酒麵積熱成痰,手臂痛,并痰攻眼腫,身麻痺。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蒼朮 薑黃 枳殼炒,各少許
右,水二盞,薑五片,棗二枚,煎八分,食遠服。
三仙丸 【 《百一選方》】 治一切濕痰痰飲,胷膈煩滿,痰涎不利,頭目不清。
南星製 半夏製 香附子製,各五錢
右用南星、半夏泡過為末,用生薑自然汁和,不可太軟,用楮葉或荊葉包住,以蒲包再包盦,令發黃色,晒乾收之,須是五六月內造,如盦麯法。每製丸藥,用星、半二兩,香附一兩,同為細末,煮麵丸如菉豆大。每服四十丸,食後薑湯下。
神朮丸學士 治痰飲。
茅山蒼朮製,一斤 生油麻半兩,水二盞研取漿 大棗十五枚,煮爛取肉
右三味,和丸梧桐子大,日乾。每服七十丸,空心溫酒下。
星半丸 【 丹溪,下同】 治濕痰。
南星 半夏各製,一兩 蛤蚧三兩
右為末,薑湯泡蒸餅丸,青黛為衣。每服五十丸,薑湯送下。
二朮丸 治濕痰。
白朮六錢,炒 蒼朮三錢,炒 芍藥二錢半 香附子錢半
右為末,蒸餅丸服
小黃丸 【 東垣,下同】 化痰涎,除濕飲,平胃氣,利膈。
黃芩一兩 半夏 白朮各兩半 乾薑五錢 澤瀉三錢 黃芪二錢
右為細末,蒸餅丸菉豆大。每服五十丸,溫酒下。
潤下丸 治膈痰,降氣甚妙。
陳皮去白,一斤,鹽水浸 甘草炙,一兩
右為末,蒸餅丸菉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瓦粉(艹舌)蔞丸 【 秘方,下同】 治一切頑痰結滯,咯吐難出,久嗽不已,氣塞妨悶,痰火勞嗽,并效。
瓦壠子一名蚶子,將殼火煅酢淬二次,研極細末 (艹舌)蔞霜後黃熟時,取瓤并子,和瓦壠粉爛搗為餅 廣陳皮去白,各等分
右各精製,晒乾為末,湯浸,蒸餅為丸菉豆大。每服八十丸,食後、臨臥,薑湯送下。
法製竹瀝丸 清痰降火,化痰利膈,止嗽止嘔吐,進食開胃,治勞嗽。
陳皮去白 白朮炒 白茯苓 炙甘草 貝母 半夏麯 枳殼 神麯炒 桔梗 黃芩各三兩 元明粉 香附子製,各一兩
右為粗末,用大磁盆,以竹瀝一碗,入薑汁酒半盞,和勻拌諸藥,日中晒乾,仍依法入竹瀝、薑汁拌晒,七次為度,磨羅為細末,水滴丸如菉豆大。食後或臥時白湯送下八十丸,三日便見效驗。久病者七日效,疲者一月全愈。此方得之海上道人,秘密不傳,予求以治痰火,效如響應。
流金膏經驗方 治一切痰欬逆等證。
錦大黃不見鐵器搗如豆大,酒浸半日,九蒸九晒 石膏微煅研,各二兩 黃芩酒洗 橘紅各半兩 連翹酒洗 桔梗 川芎 貝母各一兩 膽星 薄荷葉 香附子各半兩
右各精製為極細末,煉蜜為丸彈子大,午後或臨臥細嚼一丸。忌酒麵諸濕熱物。
黃芩二陳湯 治熱痰。
黃芩 陳皮 半夏 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
右,水盞半,薑三片,煎七分,食遠服,可隨證加減。
清膈導痰湯 治胃火厚味,膈上熱痰,咯吐不出,欬唾稠粘。
花粉 (艹舌)蔞仁 白朮 白茯苓各八分 石膏 (石卜)硝各一錢半 黃芩 貝母各一錢 桔梗 陳皮 甘草各五分
右,水二盞,竹葉二十個,洗揉爛,煎八分,食遠服。
老痰丸節齋 潤燥開鬱,降火消痰。治老痰鬱痰,結成粘塊,凝滯喉間,肺氣不清,或吐咯難出,皆因火邪炎上,凝滯心肺之分,宜開鬱降火消痰。
天門冬 黃芩酒炒 海粉另研 (艹舌)蔞仁另研 橘紅去白,各一兩 芒硝研,二錢 連翹 桔梗 香附子淡鹽水浸炒,各半兩 青黛另研,一錢
右為細末,煉蜜入薑汁少許,和藥杵勻,丸如龍眼大,噙嚼一丸清湯送,細嚥之;或丸如菉豆大,淡薑湯送五六十丸。此等老痰,大率飲酒之人多有之。酒氣上蒸,肺與胃脘皆受火邪,故鬱結而成痰也。此方天冬、黃芩瀉肺火,海粉、芒硝咸以軟堅,(艹舌)蔞潤肺消痰,香附、連翹開鬱降火,青黛去鬱火,故不用辛燥之藥。
黃芩利膈丸 【 《東垣十書》】 治利膈上熱及胷中痰。
生黃芩 炒黃芩各一兩 半夏 南星 黃連 枳殼麩炒 白茯苓 陳皮各二錢 澤瀉半兩 白朮一錢
右為細末,滴水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遠,白湯下。
(艹舌)蔞半夏丸嚴氏 治肺熱痰嗽。
(艹舌)蔞仁另研 半夏製各一兩
右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薑湯下。
青黛丸 【 丹溪】 治熱痰欬咯不出。
青黛 (艹舌)蔞瓤 黃芩 香附子 貝母各一兩 橘紅二兩
右為末,湯浸蒸餅,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加味洞下丸 【 《集成》】 治痰。
橘紅半斤,以食鹽一兩,微以水拌半日 南星製 半夏製 黃芩 黃連 甘草各一兩
右為末,湯浸蒸餅,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四十一
痰門
方
省風湯 【 《良方》】 治痰厥。
半夏四錢 防風二錢 炙甘草一錢
右為細末,分二服,每服水一盞,薑十片,煎七分,去滓,無時服。
莘芎散 【 《醫林》,下同】 治熱痰壅塞,頭目不清,語音不出,服藥不解。
細辛 川芎 防風 桔梗 白朮 羌活 桑白皮炒 薄荷葉各一兩 甘草五分
右,水二盞,薑三片,煎八分,食後溫服。
玉芝丸 治風痰欬嗽。
半夏麯六兩 人參 茯苓 薄荷葉 明礬枯 南星製,各二兩
右為細末,薑汁打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薑湯下。風盛,薄荷湯下。
玉壺丸 【 《和劑》】 治風痰。
南星製 半夏製,各二兩 天麻 白礬各半兩
右為細末,薑汁糊丸胡椒大。每服三十丸,白湯下。
豁痰丸 【 《良方》下同】 治風痰壅盛。
白附子 真殭蠶炒,各一兩 細辛 白礬枯 全蠍炙,各三錢 南星製 半夏製,各二兩
右為末,皂角煮汁作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下。
天南星丸 治婦人風痰。
南星炮 半夏麯 白附子 皂角子炒各一兩 晉礬枯,半兩
右為細末,薑汁糊丸,薑湯送下。
靈砂白丸子 【 《澹寮》】 治氣虛弱,風痰壅盛,嘔吐不已。
靈砂另研 白丸子各一兩
右為末和勻,以生薑自然汁打黍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棗湯下。
丁香茯苓湯楊氏 治脾胃虛寒,宿飲留滯,痞塞不通,氣不升降,以致嘔吐涎沫,或嘔酸水,不思飲食。
半夏製 陳皮 茯苓各兩半 丁香 附子製 肉桂 砂仁各半兩 木香 乾薑炮,各一兩
右,每服四錢,水二盞,薑七片,棗一枚,煎七分服。
新法半夏湯 【 《和劑》】 治脾胃虛弱,痰飲停滯,嘔逆酸水,胷脅腹滿,頭運惡心,不思飲食。
砂仁 神麯炒 陳皮 草果各半兩 白豆蔻 丁香各二錢 大半夏二兩 甘草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先用生薑自然汁調成膏,入炒鹽湯點服。
御愛紫宸湯 【 《良方》】 解宿酒嘔噦,惡心痰唾,不進飲食。
木香五錢 砂仁 芍藥 檀香 茯苓 官桂 藿香葉各一錢 陳皮 乾葛 高良薑 丁香 甘草炙,各二錢
右作二服,每服水盞半,煎七分,不拘時服。
半夏丁香丸 【 《和劑》,下同】 治脾胃宿冷,胷膈停痰,嘔吐惡心,吞酸噫酢,心腹痞滿,不思飲食。
半夏掣三兩 肉豆蔻 丁香 木香 藿香 人參 陳皮去白,各二錢
右為細末,生薑汁煮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下。
溫中化痰丸 治停痰留飲,胷膈痞滿,頭目眩運,惡心欬嗽痰涎。
陳皮 青皮 良薑 乾薑炮,各二兩
右為細末,酢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順元散 【 《澹寮方》,下同】 治氣虛中氣,痰厥,虛寒厥冷,不得睡臥。
天南星製,一兩 川烏頭製 附子製,各半兩 木香二錢半
右咀每服三錢,水一盞,薑十片,煎七分,熱服。
靈砂丹 治上盛下虛,痰涎壅塞。此藥最能鎮墜,升降陰陽,安和五臟,扶助元氣。
水銀一斤 硫黃四兩
右以硫黃新鐵杓化開,次入水銀炒成砂子,入固濟罐內,以鐵燈盞封口,鹽泥赤石脂固,定三釘在地上,架住罐子,四圍磚攔,以文武火煉一日,罐子通紅為度,冷定取下,則成靈砂,研極細末,糯米糊丸麻子大。每服二十粒,空心米飲下。此靈砂即鍊銀硃之罐口砂是也。
強中丸 【 《三因方》】 治胃脘虛寒,痰飲留滯,痞塞不通,氣不升降。
高良薑 乾薑炮 陳皮留白 青皮各一兩 半夏製,二兩
右為細末,生薑汁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下。
四七湯 【 《和劑局方》】 治七情氣鬱,結聚痰涎,狀如破絮梅核,咯之不出,嚥之不下。併治中脘痞滿,痰涎壅盛,上氣喘急。
半夏三錢 茯苓二錢四分 厚朴一錢六分 紫蘇葉一錢二分
右,水二盞,薑五片,棗一枚,煎七分服。
香莎丸 【 丹溪,下同】 調中氣,散鬱痰。
香附子 蒼朮各四兩 黃芩二兩
右為末,蒸餅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清痰丸 專清中脘食積熱痰。
南星製 半夏 神麯炒 山楂 香附子製 陳皮去白,各一兩 青皮 枳實 蒼朮 黃芩 烏梅 枯礬 乾薑炮,各半兩
右為末,湯浸,蒸餅為丸服。
殭蠶丸 治鬱痰。
白殭蠶 (艹舌)蔞仁 杏仁 訶子煨 貝母 五倍子各等分
右為末,粥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千緡湯 【 《和劑》】 治風痰壅盛,喘促不能睡,一服則安。
半夏製 南星製,各二錢 皂角一寸 甘草一錢
右,水一盞,薑三片,棗一枚,煎七分,溫服。
半夏湯 【 《瑞竹堂方》】 消酒痰宿飲痞滿。
半夏製 橘紅 桔梗炒,各一兩 枳實炒,半兩
右咀,每服五錢,水盞半,薑五片,煎八分服。一加黃連、砂仁各一錢。
白龍丸 【 《集成》】 治酒積有痰。
半夏 白茯苓 白礬各等分
右為末,神麯糊丸如菉豆大,薑湯下。
瓜蒂散 【 仲景】 吐一切有餘痰。
瓜蒂 赤小豆各七十五枚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或錢半,量虛實加減,空心溫虀汁調服。
獨聖散 【 子和,下同】 治前證。
瓜蒂不拘多少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或二錢,虀汁調服。脅痛加全蠍,頭痛加鬱金同服。
茶調散 一名二仙散,治前證。
瓜蒂二錢 好茶一錢
右為末,每服二錢,虀汁調服。
稀涎散 治前證。
猪牙皂角炙,去皮弦,一兩 藜蘆五錢
右為細末,每服五分或一二錢,漿水調下,牙關不開者灌之。
三聖散 治前證。
瓜蒂剉炒微黃,研末,滓再炒研 防風各一兩 藜蘆三錢,去苗心
右為粗末,每服約半兩,以虀汁三茶盞,先用一盞煎三四沸,去虀汁,次入一盞,煎至三沸,卻將原二盞,同一處熬二三沸,去滓澄清,放溫,徐徐服之,不必盡劑,以吐為度。
鬱金散 治前證,此輕劑也。
鬱金 滑石 川芎各半兩
右為細末,每服一二錢,空心虀汁調下。
青黛散 治前證。
猪牙皂角一條 延胡索一粒 青黛少許
右為細末,鼻內吹之,其涎自出。
勝金丸 【 《元戎》】 治前證。
薄荷 瓜蒂各半斤 藜蘆末 牙皂角各一兩 硃砂半兩
右將皂角炙,去皮弦搥碎,水一升,與薄荷一處,揉取汁,熬成膏,另將藜蘆等研勻,用膏子和丸龍眼大,以餘硃砂為衣,溫酒化下一丸,以吐為度。得吐知人事者,愈。不知者,不救。
控涎丹 【 《三因方》】 人忽患胷背手足頭項腰胯隱痛不可忍,筋骨牽引釣痛,走易不定,乃是痰涎在心膈上下也。
甘遂製 大戟製 真白芥子各等分
右為末,糊丸梧桐子大,臨臥淡薑湯或溫水下五七丸至十丸。痰甚者量加之。
三花神祐丸河間 治一切痰飲變生諸病。
芫花 大戟 甘遂各半兩 黑丑取頭末二兩 大黃一兩 輕粉一錢
右為細末,滴水為丸小豆大。初服五丸,每服加五丸,溫水下,日三服,快利為度。痞滿甚者,初多服,頓攻不開,反加痛悶,則初止可服二三丸,每服再加二丸,快利則止。
蠲飲枳實丸 【 《拔萃方》】 逐飲消痰,導滯清膈。
枳實炒 半夏製 陳皮 黑牽牛取頭末,各三兩
右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薑湯下。
滌痰丸 【 御藥,下同】 治三焦滯氣,胷膈痞滿,欬唾稠粘,面上赤熱,肢體倦怠,不思飲食。此藥下痰飲,消食快膈。
木香二錢 檳榔 半夏 三稜各半兩 青皮 陳皮 枳殼各三錢 大黃一兩 黑丑二兩,炒
右為細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遠,薑湯下。
開結枳實丸 宣導滯氣,消化痰飲。專治嘔逆惡心,宿酲不醒,宿食停滯,兩脅膨脹,咽嗌不利,上氣欬嗽等疾。
枳實去瓤麩炒 白朮炒 半夏製 南星製 白礬枯研 葶藶子炒 青皮 大黃各五錢 黑丑頭末二兩 木香三錢 大皂角炙去皮弦 旋覆花各一兩
右為細末,薑湯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薑湯下。婦人乾嘔膈氣滿悶,或面目浮腫,小便不利,薑葱湯下。
烏巴丸 【 《醫林》】 治胷膈久為頑痰所害,積成痰氣,面目青白,色腫浮,不思食,遍身痛,夜間氣壅不得睡,往來寒熱,手足冷痛,不得轉側,屢用南星、半夏、黑錫、靈砂,墜之不下,取之不出,此是頑痰堅滯,宜此藥。利下頑痰如魚腦則愈,未利再服。
烏梅肉二兩 巴豆五粒,去油
右用水二碗,沙銚內煮烏梅肉爛,候水稍乾,入巴豆,將竹片攪,候如稠糊,取出爛搗,丸梧子大。每服七丸、九丸、十丸、十一丸或十五丸,薑湯下,不拘時。
透羅丹 【 《玉機微義》】 治痰實欬嗽胷膈不利。
皂角酥炙,去皮弦 黑丑微炒 半夏湯泡七次 大黃各一兩 巴豆去油 杏仁去皮尖炒,各一錢
右為細末,薑汁為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薑湯下。
沉香和中丸 秘方 治一切痰氣壅盛。
陳皮 青皮 枳殼 黃芩 檳榔各一兩 滑石二兩 木香 蒙石製,各半兩 大黃 黑丑頭末,各一兩五錢 沈香二錢
右為細末,滴水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臨臥茶清下。
青蒙石丸 【 丹溪,下同】 解食積,去濕痰,其功重在風化硝。
南星二兩,切作片,用白礬末五錢,水浸二日,晒乾 半夏一兩,湯泡切作片,以牙皂角水浸一日,晒乾 硝用萊菔水化,綿濾,令結入臘牛膽內風化,五錢 蒙石二兩,搥碎 焰硝二兩,同蒙石入小砂罐內,瓦蓋之,鐵綫縛定,鹽泥固濟,晒乾火煅紅,候冷取出 黃芩薑汁炒 茯苓 枳實炒,各一兩
右為末,神麯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湯下。一方加蒼朮半兩、滑石一兩,看病冷熱虛實作湯使。
又方 治前證。
半夏二兩 白朮 黃芩 蒙石煅,各一兩 茯苓七錢半 風化硝二錢
右為末,服法同前。
中和丸 治濕痰氣熱。
蒼朮 黃芩 半夏 香附等分
右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薑湯下。
厚朴大黃湯 【 仲景】 夫酒客欬者,必致吐血,此坐久飲過度所致。其脈虛者,必胷滿,胷中本有支飲,此方主之。
厚朴一尺 大黃六兩 枳實四兩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為二服,溫服。
又方 【 丹溪,下同】 治酒痰。
青黛 (艹舌)蔞仁
右為末,薑蜜丸,噙化,救肺。
又方 治鬱痰。
白殭蠶 杏仁 (艹舌)蔞仁 訶子 貝母 五倍子
右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導痰丸 治一切痰。
吳茱萸三錢,製 黃連半兩 滑石七錢半 白茯苓 蒼朮泔浸,各一兩
右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八九十丸,薑湯下。
又方 治陰虛,內多食積痰。
川芎七錢 黃連 (艹舌)蔞仁 白朮 神麯 麥芽各一兩 青黛半兩 人中白三錢
右為末,薑汁浸,蒸餅丸服。
黃連化痰丸 治痰。
半夏一兩半 黃連一兩 吳茱萸湯洗,一錢半 桃仁二十四個,研 陳皮半兩
右為末,麯糊丸菉豆大,每服一百丸,薑湯送下。
白玉丸 治痰。
巴豆三十個,去油盡 南星 半夏 滑石 輕粉各三錢
右為末,皂角仁浸濃汁,丸梧子大。每服五七丸,薑湯下。
黃(艹舌)蔞丸 治食積痰壅滯喘急。
(艹舌)蔞仁 半夏 山楂 神麯炒 黃芩各等分
右為末,瓜(艹舌)水丸,薑湯竹瀝送下二三十丸。
又方 治前證。
(艹舌)蔞仁 半夏一兩 蒼朮二兩 香附二兩半 黃芩 黃連各半兩
右,服法同上。一方用(艹舌)蔞、黃連各半兩、半夏一兩,糊丸。每服五十丸,治同。
抑痰丸 治前證。
(艹舌)蔞仁一兩 半夏二錢 貝母三錢
右為末,蒸餅丸如麻子大。每服一百丸,薑湯下。
清膈化痰丸 治熱痰。
黃連 黃芩各一兩 黃蘗 山梔各半兩 香附一兩半 蒼朮二兩
右為末,蒸餅丸,白湯下。
墜痰丸 治痰飲。
黑丑頭末二兩 枳實炒 枳殼炒,各一兩半 白礬三錢,半生半枯 (石卜)硝 風化 猪牙皂角酒炒,各二錢
右為末,用蘿蔔汁丸,每服五十丸,鷄鳴時服。初則有糞,次則有痰。
又方 治濕痰。
蒼朮泔浸,三錢 白朮炒,六錢 香附一錢半 白芍酒浸炒,二錢半
右為末,蒸餅丸服。
又方 治肥人濕痰。
苦參 半夏各錢半 白朮二錢半 陳皮一錢
右咀,作一服,薑三片,竹瀝半盞,水煎,食遠,吞三補丸十五丸。
又方 祛風痰,行濁氣。
赤腳蜈蚣 黃腳蜈蚣各一條 明礬 牙皂角 川芎 鬱金各一兩 防風二兩
右為末,蒸餅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茶湯下。春以芭蕉湯探吐其痰。
又方 治上焦風痰。
(艹舌)蔞仁 黃連 半夏 牙皂各等分
薑汁浸,炊餅丸。
又方 治痰氣。
片芩炒 半夏各半兩 白朮 白芍各一兩 茯苓 陳皮各三錢
右為末,蒸餅泡薑汁,丸服。
利膈化痰丸 治鬱痰。
天南星 蛤粉研細,一兩 (艹舌)蔞仁 貝母去心 香附半兩,童便浸
右為末,用猪牙皂角十四挺,敲碎,水一碗半,煮杏仁去皮尖一兩,煮水將乾,去皂角,擂杏仁如泥,入前藥搜和,再入薑汁泡,蒸餅丸如菉豆大,青黛為衣。每服五十丸,薑湯下。
清痰丸 專清中脘熱痰積。
烏梅 枯礬 黃芩 蒼朮 陳皮 滑石炒 青皮 枳實各半兩 南星 半夏 神麯炒 山楂 乾生薑 香附各一兩
右為末,湯浸,蒸餅丸服。
小半夏湯 【 《千金方》,下同】 治心腹虛冷,痰氣上胷,脅滿不下食,嘔逆者。
半夏一升 生薑一斤 橘皮四兩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心中急痛,內桂心四兩;腹滿痛,內當歸三兩。羸弱及老人尤宜。一方無橘皮,有桂心三兩,甘草一兩,治同。
旋覆花湯 治胷膈痰結,唾如膠,不下食者。
旋覆花 細辛 前胡 甘草 茯苓各二兩 生薑八兩 桂心四兩 半夏一升 烏頭五枚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甘草湯 治心下痰飲,胷脅支滿,目眩。
甘草二兩 桂心 白朮各一兩 茯苓四兩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六升,宿漬,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日三,小便當利。
木防己湯 膈間有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者。
木防己三兩 桂心二兩 石膏鷄子大十二枚 人參四兩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虛者即愈,實者三日復發,發則復與。若不愈,去石膏加茯苓四兩、芒硝三合,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下硝,令烊,分二服,微下利即愈。一方不加茯苓。
甘遂半夏湯 病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者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此方主之。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水一升,煮取半升 芍藥五枚 甘草一枚如指大,水一升,煮取半升
右四味,以蜜半升,內二藥汁,合得一升半,煎取八合,頓服之。
大茯苓湯 主胷中結痰,飲澼結於臍,脈弦滿逆,不得食。亦主風木。
細辛四兩 茯苓 白朮各三兩 當歸 橘皮 附子各二兩 生薑 半夏 桂心各四兩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二三劑良。一方無細辛,有人參。
茯苓湯 治胷膈痰滿。
茯苓四兩 半夏一升 生薑一斤 桂心八兩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四服。冷極者,加大附子四兩。若氣滿者,加檳榔三七枚。
大半夏湯 治痰冷澼飲,胷膈不寬。
半夏一升 白朮三兩 生薑八兩 茯苓 人參 桂心 甘草 附子各三兩
右八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二服。
半夏湯 治痰飲,澼氣吞酸。
半夏 吳茱萸各三兩 生薑六兩 附子一枚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老少各半,日三。
乾棗湯 治腫及支滿澼飲。
大棗十枚,擘 大戟 大黃 黃芩 甘草 甘遂各二兩 芫花 蕘花各五錢
右八味(口父)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六合,分四服,空心服,以快下為度。
當歸湯 治留飲宿食不消,腹中積聚轉下。
當歸 人參 桂心 黃芩 甘草 芍藥 芒硝各二兩 大黃四兩 生薑 澤瀉各三兩
右十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治痰飲,飲食不消,乾嘔。
人參 旋覆花 橘皮 細辛各一兩 澤瀉 白朮 杏仁 枳實各二兩 白茯苓 柴胡 生薑 半夏 芍藥各三兩
右十三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日三。
又方 治胷中痰飲,腸中水鳴,食不消,嘔吐水。
檳榔十二枚 生薑 杏仁 白朮各四兩 半夏八兩 茯苓五兩 橘皮三兩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薑椒湯 治胷中積聚痰,飲食減少,胃氣不足,欬逆嘔吐。
薑汁七合 蜀椒三合 桂心 附子 甘草各一兩 橘皮 桔梗 茯苓各二兩 半夏三兩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薑汁煮取二升,分三服,服三劑住。若欲服大散諸五石丸,必先服此湯,及進黃芪丸,佳。一方不用甘草。
薑附湯 治痰冷澼氣,胷滿短氣,嘔沫頭痛,飲食不消化。
生薑八兩 附子四兩,生用四破
右二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四服。
撩膈散 治心上結痰,飲積,寒冷心悶。
瓜丁二十八枚 赤小豆二七枚 人參 甘草各一分
右四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一。亦治諸黃。
斷膈湯 治胷中痰澼。
恆山三兩 甘草 松蘿各一兩 瓜蒂二十三枚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酒各一升半,煮取一升半,分三服,後服漸減之。得快吐後,須服半夏湯。
松蘿湯 治胷中痰積熱皆除。
松蘿二兩 烏梅 梔子各十四枚 甘草 恆山各三兩
右五味(口父)咀,以酒三升,浸一宿,平旦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頓服,或分二服。一服得快吐,即止。
杜蘅湯 主吐百病。
杜蘅 松蘿各三兩 瓜丁三七枚
右三味(口父)咀,以酒一升二合,漬二宿,去滓分二服。若一服即吐者,止。未吐者,如人行十里久,令藥力盡,更服一升。吐不止者,歠稀糜即定。老少用之,佳。
葱白湯 治冷熱痰涎,發時頭痛悶亂,欲吐不得者。
葱白二七莖 桃葉一把 真珠另研 恆山 烏頭 甘草各五錢
右六味(口父)咀,以水酒各四升,和煮取三升,去滓,內珠末,每服一升,作吐即止。一方無桃葉,有枇杷葉。
旋覆花丸 治停痰澼飲,結在兩脇,腹脹滿,羸瘦不能食,食不消化,喜吐乾嘔,大小便或濇或利,腹中動搖作水聲,內熱口乾,好飲水漿,卒起頭眩欲倒,脇下痛。
旋覆花 桂心 枳實 人參各五兩 吳茱萸 細辛 大黃 黃芩 葶藶 厚朴 芫花 橘皮各四分 乾薑 芍藥 白朮各六分 茯苓 狼毒 烏頭 礜石各八分 甘草三分
右二十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二。後加,以知為度。《延年方》無白朮、狼毒、烏頭、礜石、細辛、黃芩、厚朴、吳茱萸、芫花、橘皮、甘遂,有皂莢、附子各二分,蜀椒、防葵、杏仁各三兩,乾地黃四分。
中軍黑侯丸 治澼飲停結,滿悶目暗。
芫花二兩 巴豆八分 杏仁五分 桂心 桔梗各四分
右五味為末,蜜丸如胡豆,每股三丸,稍增得快下止。
順流紫丸 治心腹積聚,兩脇脹滿,留飲痰澼,大小便不利,小腹切痛,膈上塞。
石膏五分 代赭石 鰞鰂骨 半夏各三分 桂心四分 巴豆七枚
右六味為末,蜜丸如胡豆,平旦服一丸,加至二丸。《胡洽》有藜蘆、蓯蓉、當歸各三分,《范汪方》無石膏、半夏,有當歸一分,茯苓三分,蓯蓉二分,藜蘆五分。
又方 治停痰澼飲,結在兩脇,腹滿羸瘦,不能飲食,食不消,喜唾乾嘔,大小便或濇或利。
旋覆花 大黃 附子 茯苓 椒目 桂心 芫花 狼毒 乾薑 芍藥 枳實 細辛各八分
右十二味為末,蜜丸如梧子。飲下三丸,日三服,後漸增。
左歸飲 【 《景岳全書》,下同】 此壯水之劑也。凡痰病係命門之陰衰陽勝者,宜此方加減主之,此一陰煎、四陰煎之主方也。
熟地二三錢或至一二兩 山藥 枸杞各二錢 山萸一二錢,畏酸者少用之 茯苓一錢半 炙甘草一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左歸丸 治真陰腎水不足,不能滋養營衛,漸至衰弱多痰,宜壯水之主,以培左腎之元陰,而精血自充矣。宜此方主之。
牛膝酒洗蒸三兩,精滑者不用 懷熟八兩 山藥炒 枸杞 山萸肉 龜膠炒珠 菟絲製 鹿膠敲碎炒珠,各四兩
右,先將熟地蒸爛,杵膏加煉蜜,丸桐子大。每食前,用滾湯或淡鹽湯送下百餘丸。
右歸丸 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而為痰飲,宜益火之原,以培右腎之元陽,此方主之。
大懷熟八兩 山藥炒 枸杞微炒 菟絲子製 鹿膠炒珠 杜仲薑汁炒,各四兩 山茱萸微炒 當歸各三兩,便溏勿用 製附子自二兩漸至五六兩 肉桂二兩漸加至四兩
右,先將熟地杵膏,加煉蜜丸如彈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滾白湯送下,或加人參,其效尤速。
六安煎 治非風初感,痰滯氣逆等證。
陳皮一錢半 半夏二三錢 杏仁去皮尖 甘草各一錢 白芥子五七分,老幼氣弱不用 茯苓二錢
水一鍾半,加生薑三五七片,煎七分,食遠服。
金水六君煎 治肺腎虛寒,水泛為痰,或年邁陰虛,血氣不足,外受風寒,欬嗽嘔惡,多痰喘急等證,神效。
當歸 半夏 茯苓各二錢 熟地三五錢 陳皮一錢半 炙甘草一錢
水二鍾,生薑三五七片,煎七八分,食遠溫服。
一陰煎 此治水虧火勝之劑,故曰一陰。凡腎水真陰虛損,而脈證多陽虛發熱,及陰虛痰火等證,皆宜用此。
生地 芍藥 麥冬 丹參各二錢 甘草一錢 熟地三五錢 牛膝一錢半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和胃二陳煎 治胃寒生痰,惡心嘔吐,胷膈滿悶噯氣。
乾薑炒,一二錢 砂仁四五分 陳皮 半夏 茯苓各一錢半 甘草炙七分
水一鍾半,煎七分,不拘時溫服。
苓朮二陳煎 治痰飲水氣,停蓄心下,嘔吐吞酸等證。
猪苓 澤瀉 茯苓各一錢半 半夏二三錢 乾薑炒 白朮各一二錢 炙草八分 陳皮一錢
水一鍾半,煎服。
神香散 治痰飲膈噎,諸藥不效者。
丁香 白豆蔻或砂仁亦可
二味等分為末,清湯調下五七分,甚者一錢,日數服不拘。
柴陳煎 治傷風兼寒,欬嗽發熱,痞滿多痰嘔吐等證。
柴胡二三錢 陳皮一錢半 甘草一錢 半夏 茯苓各二錢 生薑三五七片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溫服。
抽薪飲 治諸凡痰病,火熾盛而不宜補者。
黃芩 石斛 木通 炒梔子 黃蘗各一二錢 枳殼 澤瀉各錢半 細甘草三分
水一鍾,煎七分,食遠溫服。內熱甚者,冷服更佳。
清膈煎 治痰因火動,氣壅喘滿,內熱外渴等證。
陳皮錢半 海石 木通各二錢 膽星一二錢 貝母二三錢,微敲破 白芥子五七分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如火盛痰不降者,加童便一小鍾。
理陰煎 此理中湯之變方也。治脾胃中虛痰飲等證。
熟地三五七錢或一二錢 炙甘草一二錢 當歸二三錢或五七錢 乾薑炒黃色,一二三錢 或加肉桂一二錢
水二鍾,煎七八分熱服。此方加附子即名附子理陰煎,再加人參即名六味回陽飲,治命門火衰陰中無陽等證。
溫胃飲 治中寒,嘔吐痰水,不思飲食。
人參一二三錢或一兩 白朮炒,一二錢或一兩 陳皮 炙甘草各一錢 當歸一二錢,泄瀉者勿用 乾薑煨焦,一二錢 扁豆二錢,炒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水泛為痰,胷腹痞滿者,加茯苓一二錢。
六味異功煎 治證同前而兼微滯者。
人參二三錢 白朮 茯苓各二錢 炙甘草 陳皮各一錢 乾薑炒黃,一二錢
水一鍾半,煎服。
聖朮煎 治痰飲嘔吐聖藥。
冬朮炒,五六錢至一二兩 乾薑炒 桂各一二錢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或加陳皮亦可。
和胃二陳煎 治胃寒生痰,惡心嘔吐,胷膈滿悶噯氣。
乾薑炒,一二錢 砂仁四五分 陳皮 半夏 茯苓各一錢半 甘草炙七分
水一鍾半,煎七分,不拘時溫服。
單方
頑痰不化:石青一兩,石綠半兩,并水飛,麯糊丸菉豆大,每服十丸,溫水下,吐去痰一二碗,不損人。 【 《瑞竹堂方》】
痰結胷中不散:密陀僧一兩,酢水各一盞,煎乾為末,每服二錢,以酒水各一小盞,煎一盞溫服,少頃,當吐出痰涎,為妙。 【 《聖惠方》】
痰飲頭痛,往來寒熱:雲母粉二兩,煉過,恒山一兩為末,每服方寸匕,湯服取吐。忌生葱生菜。 【 《深師方》】
痰氣結胷:鶴頂丹。不問陰陽虛實,妙過陷胷、瀉心等藥。用銀朱半兩,明礬一兩,同碾,以熨斗盛火,瓦盞盛藥鎔化,急刮搓丸,每服一錢,真茶入薑汁少許服之,心上隱隱有聲,結胷自散。不動臟腑,不傷真氣。明礬化痰,銀朱破積故也。 【 《活幼全書》】
痰熱喘嗽,痰湧如泉:石膏、寒水石各五錢為末,每人參湯服三錢。 【 《保命集》】
食積痰火,瀉肺胃火:石膏火煅出火毒,半斤為末,酢糊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白湯下。 【 丹溪】
胷中痰澼,頭痛不欲食:礬石一兩,水二升,煮一升,納蜜半合,頻服,須臾大吐。未吐,飲稍熱湯引之。 【 《外臺秘要》】
化痰治嗽:生明礬二兩,人參末一兩,酢二升,熬膏,以油紙包收,旋丸碗豆大。每用一丸,放舌上,其嗽立止,痰即消。
又定西侯方:只用明礬末,酢糊丸梧子大。每眠時,茶下二三十丸。
又方:用明礬半生半燒,山梔子炒黑,等分為末,薑汁糊為丸,如上服。 【 《摘要》】
又方,用白明礬、建茶等分為末,糊丸服。 【 《雜興方》】
開胃化痰,不思飲食:不拘大人小兒,人參焙二兩,半夏薑汁浸焙五錢為末,飛羅麵作糊丸菉豆大,食後薑湯下三五十丸,日三服。 【 《經驗方》】
化痰降氣,止嗽解鬱,消食除脹,有奇效。用貝母去心一兩,薑製厚朴半兩,蜜丸梧子大,每白湯下五十丸。 【 《筆峯方》】
痰氣膈脹:砂仁搗碎,以蘿蔔汁浸透焙乾為末,每服一二錢,食遠,沸湯服。 【 《簡便方》】
冷痰惡心:蓽茇一兩為末,食前,用米湯服半錢。 【 《聖惠方》】
停痰宿飲,風氣上攻,胷膈不利:香附、皂莢水浸半夏各一兩,白礬末半兩,薑汁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薑湯隨時下。 【 《仁存方》】
清上化痰,利咽膈,治風熱:以薄荷末煉蜜丸芡子大,每噙一丸,白沙糖和之亦可。 【 《簡便方》】
胷中痰飲:恆山、甘草各一兩,水五升,煎取一升,去滓入蜜二合,溫服七合,取吐,不吐更服。 【 《千金方》】
諸風痰飲:藜蘆十分,鬱金一分為末,每以一字,溫漿水一盞,和服探吐。 【 《經驗方》】
消痰開胃,去胷膈壅滯:半夏洗泡焙乾為末,自然薑汁和作餅,濕紙裹煨香,以熟水二盞,同餅二錢,入鹽五分,煎一盞服之,大壓痰毒及酒食傷,極驗。 【 《斗門方》】
痰厥氣絕心頭尚溫者:千年石灰一合,水一盞,煎滾,去清水,再用一盞,煎極滾,澄清灌之,少頃,痰下自省。 【 《集元方》】
中焦痰涎,利咽清頭目,進飲食:半夏泡七次四兩,枯礬一兩為末,薑汁打糊,或煮棗肉,和丸梧子大,每薑湯下十五丸。寒痰加丁香五錢;熱痰加寒水石煅四兩,名玉液丸。 【 《和劑》,下同】
痰迷心竅;壽星丸,治心膽被驚,神不守舍,或恍惚健忘,妄言妄見。天南星一斤,先掘土坑二尺,以炭火三十斤燒赤,入酒五升滲乾,乃安南星在內,盆覆密定,上以灰塞之,勿令走氣,次日取出為末;琥珀一兩,硃砂二兩為末,生薑汁打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煎人參、石菖蒲湯下,每日三服。
化痰鎮心,祛風利膈:辰砂半夏丸。用半夏一斤,湯泡七次為末,篩過,以水浸三日,生絹濾去滓,澄清,去水晒乾一兩,入辰砂一錢,薑汁打糊,丸梧子大,每薑湯下七十丸,此周府方也。 【 《袖珍》】
卒頭痛如破,非中冷又非中風,是胷膈中痰,厥氣上衝所致,名為厥頭痛,吐之即瘥。單煮茗作飲二三升許,通冷暖飲二升,須臾擿即吐,吐畢又飲,如此數過。劇者須吐膽汁乃止,不損人,而渴則瘥。
風氣,膈上痰飲:不開口苦瓠,湯煮三五沸,物裹熨心膈上。
飲酒痰澼,兩脅脹滿,時復嘔吐,腹中如水聲:(艹舌)蔞實去殼焙一兩,神麯炒半兩為末,每服二錢,葱白湯下。 【 《聖惠方》】
風痰:蘿蔔子末,溫水調一匙,良久吐涎沫愈。
消痰潤燥:貝母為末,沙糖為丸龍眼大,嚼下。又止嗽,停痰宿飲,喘欬嘔逆,全不入食,威靈仙焙,半夏薑汁浸焙為末,用皂角水熬膏,丸菉豆大,每服七丸至十丸,薑湯下,一日三服,一月為驗。忌茶麵。
風痰:白殭蠶七條細研,以薑汁一匙,溫水調灌。 【 《勝金方》】
胷脅痰飲:白芥子五錢,白朮一兩為末,棗肉和搗,丸梧子大,每白湯服五十丸。 【 《摘元方》】
痰飲宿水:桃花散。收桃花陰乾為末,溫酒服一合取利,覺虛食少粥,不似轉下藥也。 【 《纂要方》】
化食消痰,胷中熱氣:用橘皮半兩,微熬為末,水煎代茶細呷。 【 《心鏡》】
痰涎為害:檳榔為末,白湯每服一錢。 【 《御藥院方》】
上焦痰熱:藕汁梨汁各半盞,和服。 【 《簡便方》】
痰壅嘔逆,心胷滿悶,不下飲食:厚朴一兩,薑汁炙黃為末,非時米飲調下二錢匕。 【 《聖惠方》】
一切痰氣:皂角燒存性,蘿蔔子炒等分,薑汁入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 【 《簡便方》】
胷中痰結:皂角三十挺,去皮切,水五升,浸一夜,挼取汁,慢熬至可丸,丸梧子大,每食後,鹽漿水下十丸。
釣痰膏:用半夏酢煮過,以皂角膏和勻,入明礬少許,以柿餅搗膏丸如彈子噙之。 【 《聖惠方》】
寒痰氣喘:青橘皮一片,展開,入剛子一個,麻紮定,火上燒存性,研末,薑汁和酒一鍾呷服。天臺李翰林用此治莫秀才,到口便止,神方也。 【 張杲《醫說》】
清氣化痰:百藥煎、細茶各一兩,荊芥穗五錢,海螵蛸一錢,蜜丸芡子大,每服噙一丸妙。 【 《筆峯雜興》】
積聚痰涎,結於胷膈之間,心腹疼痛,日夜不止,或乾嘔噦食者,炒粉丸主之。用蛤粉一兩,以巴豆七粒同炒赤,去豆不用,酢和粉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薑酒下。丈夫臍腹痛,茴香湯下。女人血氣痛,童便和酒下。 【 《仁存方》】
胸膈氣滯煩悶,痰飲不利,頭目不清:生南星括去皮,半夏湯泡七次,各五兩為末,以薑汁和為餅,以楮葉蓋之,令發黃色,晒乾,須五六月內做,合時用香附子一兩,製如常法,以陳麯二錢,共為末,水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食後薑湯下。 【 《經驗方》】
痰飲上氣,不思飲食,小便不利,頭目昏眩:吳茱萸泡焙乾,白茯苓等分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遠,熟水下。
風痰食不消化:大便秘濇:訶子三枚,搗調酒服三五度,良。
化痰丸:用天絡絲,即絲瓜也。通條燒存性為細末,棗肉為丸彈子大,每服一丸,好酒化下,立可化痰。
風痰壅塞,大便秘滯:用蜣螂大者一枚,小者一對,新瓦上烙乾存性為末,好酒調下。不能飲酒者,以滾水各半服,大便即通,其效如神。蜣螂即推糞蟲,以其性能推糞下行通塞故也。
痰飲奇效方:瓦櫳子殼,即海蚶子,不拘多少,炭火煅研末,候(艹舌)蔞黃熟時,搗和瓦粉作餅子晒乾為末,用蜜湯調一錢,或入諸藥為丸,其效過於海粉多矣。
針灸
《甲乙經》曰:溢飲,脅下堅痛,中脘主之。
溢飲,水道不通,溺黃,小腹痛裏急,腫,洞泄,體痛引骨,京門主之。
飲渴身伏多唾,隱白主之。
《千金方》曰:結積留飲,澼囊胷滿,飲食不消,灸通谷五十壯。
《醫學綱目》曰:諸痰為病,頭風喘嗽,一切痰飲,取豐隆、中脘。
婦人年高,風痰作楚,脈沉實滑數,痰在下則無力,在中則胷膈閉悶,在上則頭風喘嗽,昏運則抽牽手足皆動,風門沿皮二寸半,巨闕三寸三分,豐隆二寸半,肩井五分。
導引
《保生秘要》曰:痰火導引法,伸足坐定,以雙手搯兒訣,撐起用力,低頭躬身,而下扳足尖三次,如訣用力而起,咽津而降幽闕,躬起二十四廻,守後運功。
運功取靜,於晌用十六字提咽,指臍存想,念茲在茲,次運尾閭八九度,入靜自然,痰火自降。
痰疾氣病,先依痛處念,又推開下大腸九曲,向穀道去,以順其氣。
痰在胷膈,以兩手按於兩乳下揉摩數次,須定神養氣,然後將胷前作意,剝開兩邊,想上焦氣降下焦,則膈自通而痰自化。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四十二
痰門
醫案
《儒門事親》曰:郭敬之病留飲四日,浮腫不能食,腳腫連腎囊痛,先以苦劑湧之,後以舟車丸、劑川散瀉之,病去如拾遺。
棠谿張鳳村一田叟,姓楊,其病嘔酸水十餘年,本留飲,諸醫皆以燥劑燥之,中脘臍胻,以火艾燔針刺之,瘡未嘗合。戴人以苦劑越之,其涎如膠,乃出二三升,談笑而愈。
一婦從年少時,因大哭罷,痛飲冰水困臥,水停心下,漸發痛悶。醫氏咸以為冷積,治之以溫熱劑,及禁食冷物。一聞茶氣,病輒內作。如此數年,燔針燒艾,瘡孔數十,十餘年後,小便赤黃,大便秘悶,兩目加昏,積水轉甚,流於兩脅,世謂水癖,或謂支飲。硇漆稜朮,攻磨之藥,竟施之矣。食日衰,積日茂,上至鳩尾,旁至兩脅及臍下,但發之時,按之如水聲,小腹結硬,手不可近者,月發五七次,甚則欲死,諸藥皆厭,二十餘年。求戴人發藥。診其脈,寸口獨沉而遲,此胷中有痰,先以瓜蒂散湧痰五七升;不數日,再越痰水及(豆斗);又數日,上湧數升。凡三湧三下,汗如水者亦三,其積皆去。以流濕消飲之藥調之,月餘大瘥。
一婦人心下臍上,結硬如斗,按之如石。人皆作病胎,針灸毒藥,禱祈無數,如捕風然。一日,戴人見之曰:此寒痰。診其兩手,寸脈皆沉,非寒痰而何?以瓜蒂散吐之,連吐六七升,其塊立消過半。俟數日後,再吐之,其涎沫類鷄黃,腥臭特殊,約二三升。凡如此者三,後以人參調中湯、五苓散調之,腹已平矣。
常仲明之子,自四歲得風痰疾,至十五歲轉甚,每月發一兩次,發必頭痛,痛則擊數百拳,出黃綠涎一兩盞方已。比年發益頻,目見黑花,發作昏不知人,三四日方省。諸醫皆用南星、半夏化痰之藥,終無一效。偶遇戴人於(氵隱)水之南鄉,戴人以雙解散發汗,次以苦劑吐痰,病去八九;續以分劑平調,自春至秋,如此數次,方獲全瘥。
涿郡周敬之,自京師歸鹿邑,道中渴,飲水過多、漸成腫滿。或用三花神祐丸,憚其太峻;或用五苓散,分利水道,又太緩。淹延數月,終無一效。蓋粗工之技,止於此耳。後手足與腎皆腫,大小便皆秘濇。常仲明求治於戴人,戴人令仲明付藥,比及至,已歿矣。戴人曰:病水之人,其勢如長川泛濫,欲以杯勺取之,難矣。必以神禹決水之法,斯愈矣。
《丹溪心法》曰:魯菴年七十餘,膈間有痰不快,飲食少思,初無大害,就醫京口,投以越鞠丸、清氣化痰丸,胷次稍寬,日日吞之,遂不輟口,年餘困頓不堪。僦舟來就予診治,則大肉已脫,兩手脈如游絲,太谿絕不至矣。見予有難色,因曰:吾亦自分必死,但膈間脹不可忍,大便秘結不通,誠為寬須臾,即死瞑目矣。固強予疏方。以至親難辭,教用大劑人參、白朮煎湯進之。少頃如廁,下積痰數升,胷膈寬舒,更數日而歿。
《醫學正傳》曰:予姪婦何氏在室時,四月間因多食青梅,得痰飲病,日間胷膈中大痛如刀錐,至晚胷中痛止,而膝胻大痛,蓋痰飲隨氣升降故也。一醫作胃寒治,用乾薑、良薑、官桂、烏、附、丁、沉輩及煮胡椒粥間與,病日劇,加口渴,小水淋濇。求予治,診其六脈,洪數而滑,予作清痰處治,令其急烹竹瀝。服三日,口不渴,小水亦不淋濇,但胷中與膝互痛如舊。用蘿蔔子汁研與半碗,吐痰半升許。至夜痛尤甚,丹溪所謂引動其猖狂之勢耳。次日,用人參蘆一兩,逆流水煎服,不吐;又次日,與苦參煎湯服,又不吐;又與附子尖、桔梗蘆,皆不吐。一日清晨,用藜蘆末一錢,入麝香少許,酸漿水調與,始得大吐。至次日天明,吐方定。前後得頑痰及稠飲一小桶許,其痛如脫。後以軟粥將理而安。
《醫學綱目》曰:綵帛鋪劉員外,患傷寒六七日,晝夜不得眠,方眠即起,方起即倒,未嘗少息。看得厭倦,召孫,孫曰:若言是氣必喘作,今無此證,非氣也。時復身上冷汗出,尺寸脈皆沉,關中亦沉,重診之鼓擊於指下,此痰積寒聚於胷中也。遂用陳皮、半夏、乾薑三物各一兩,切用,薑半兩搥碎,以水兩碗,煎七分,去滓分二服。服藥經時,遂睡,經一晝夜不甦。既覺,下痰一塊如鷄子大,其痰遂愈。凡痰證皆有冷汗,其證明矣。
《醫宗必讀》曰:刑部主政徐凌如勞且怒,後神氣昏倦,汗出如浴,語言錯亂,危困之極,迎余療之。診其脈,大而滑且軟,此氣虛有痰也。用補中益氣湯料,併四貼為一劑,用參至一兩,加熟附子一錢,熟半夏三錢,四日而稍甦;更以六君子加薑汁一鍾,服數日,兼進八味丸,調理兩月而康。
翰林李集虛勞而無度,醉而使內,汗出多痰,服寬膈化痰之藥,轉覺滯悶。診其脈,沉而濇,兩尺尤甚。余謂其壻楊元潤曰:痰得濇脈,一時難愈。況尺中濇甚,精傷之象也,在法不治。元潤強之投劑,勉用補中益氣加半夏、葆苓兩劑,有小效。眾皆喜。余曰:濇象不減,脈法無根,死期近矣。果十餘日而歿。
文學朱文哉遍體如蟲螫,口舌糜爛,朝起必見二鬼,執盤飧以獻,向余慟哭曰:余年未滿三十,高堂有垂白之親,二鬼旦暮相侵,決無生理,倘邀如天之力,得以不死,即今日之秦越人矣。遂叩頭流血。余診其寸脈乍大乍小,意其為鬼祟,細察兩關弦滑且大,遂斷定為痰飲之疴。投滾痰丸三錢,雖微有所下,而病患如舊;更以小胃丹二錢與之,復下痰積及水十餘碗,遍體之痛減半;至明早,鬼亦不見矣。更以人參三錢、白朮二錢煎湯,服小胃丹三錢,大瀉十餘行,約有二十碗,病若失矣。乃以六君子為丸,服四斤而痊。
《本草綱目》曰:洪邁云:邁有痰疾,因晚對,上遣使諭令:以胡桃肉三顆,生薑三片,臥時嚼服,即飲湯兩三呷;又再嚼桃薑如前數,即靜臥必愈。邁還玉堂,如旨服之,及旦而痰消嗽止。
溧陽洪輯幼子病痰喘,凡五晝夜不乳食,醫以危告。其妻夜夢觀音,授人參胡桃湯,輯急取新羅人參寸許,胡桃肉一枚,煎湯一蜆殼許灌之,喘即定。明日,以湯剝去胡桃皮用之,喘復作。仍連皮用,信宿而瘳。此方不載書冊。蓋人參定喘,胡桃連皮能斂肺故也。
中丞常子正苦痰飲,每食飽或陰晴節變率同,十日一發,頭疼背寒,嘔吐酸汁,即數日伏枕不食,服藥罔效。宣和初為順昌司祿,於太守蔡達道席上,得吳仙丹方,服之遂不再作。每遇飲食過多腹滿,服五七十丸便已。少頃,小便作茱萸氣,酒飲皆隨小水而去。前後痰藥甚眾,無及此者。用吳茱萸湯泡七次,茯苓等分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熟水下五十丸。梅楊卿方只用茱萸,酒浸三宿,以茯苓末拌之,日乾,每吞百粒,溫酒下。
《薛己醫案》曰:學士吳北川過飲痰壅,舌本強硬,服降火化痰藥,痰氣益甚,肢體不遂。余作脾虛濕熱治之而愈。
大參李北泉時吐痰涎,內熱作渴,肢體倦怠,勞而足熱,用清氣化痰藥益甚。余曰:此腎水泛而為痰,法當補腎。不信,仍進滾痰丸一服。吐瀉不止,飲食不入,頭運眼閉,始信。余用六君子湯數劑,胃氣漸平,卻用六味丸月餘,諸證悉愈。
閣老梁厚齋氣短有痰,小便赤濇,足跟作痛,尺脈浮大,按之則濇,此腎虛而痰飲也。用四物送六味丸,不月而康。仲景先生云:氣虛有飲,用腎氣丸補而逐之。誠開後學之矇聵,濟無窮之夭枉。腎氣丸即六味丸也。
都憲孟有涯氣短痰運,服辛香之劑,痰盛遺尿,兩尺浮大,按之如無。余以為腎家不能納氣歸源,香燥致甚耳。用八味丸料三劑而愈。
上舍顧桐石會飲於周上舍第,問余曰:向孟有涯、陳東谷俱為無嗣納寵,已而得疾,皆頭運吐痰,并用蘇合香丸,惟有涯得生,何也?余曰:二證因腎虛不能納氣而為頭運,不能制水而為痰涎。東谷專主攻痰行氣,有涯專於益火補氣故耳。後余應杭人之請,桐石房勞過度,亦患前證,或用清氣化痰,愈甚。顧曰:我病是腎虛不能納氣歸源。治者不悟而歿,惜哉!
一男子素厚味,胷滿痰盛。余曰:膏粱之人,內多積熱。與法製清氣化痰丸而愈。彼為有驗,修合餽送,脾胃虛者,無不受害。
先兄體貌豐偉,唾痰甚多,脈洪有力,殊不耐勞,通風頭運欲仆,口舌破裂,或至赤爛,誤食薑蒜少許,口瘡益甚,服八味丸及補中益氣加附子錢許,即愈。停藥月餘,諸證仍作。此命門虛火不歸源也,仍服前藥而愈。
一儒者每勞役則食少胷痞,發熱頭痛,吐痰作渴,脈浮大,余謂此脾胃氣虛而血病也。不信,服二陳、四物、黃蘗、知母之類,腹痛作嘔,脈洪數而無倫次。先以六君子湯加炮薑,痛嘔漸愈;又用補中益氣湯而痊。
學士徐崦西口乾有痰,欲服瓊玉膏。予曰:此沉陰降火之劑,君面白口乾而有痰,屬脾肺氣虛也,當用溫補之劑。不信仍服。兩月餘大便不實,飲食少思,且兼陰痿,始信予言。先用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二味以溫補脾胃,飲食漸加,大便漸實;乃去二味服月餘而痊;更服六味丸,三月餘陰道如常。矧瓊玉膏、固本丸、坎離丸,此輩俱是沉寒瀉火之劑,非腸胃有燥熱者不宜服。若足三陰經陰虛發熱者,久而服之,令人無子。蓋謂損其陽氣,則陰血無所生故也,屢驗。
陽山之內素善怒,胷膈不利,吐痰甚多,吞酸噯腐,飲食少思,手足發熱。所服非芩連枳實,必檳蘇厚朴。左關弦洪,右關弦數。余以為肝火血燥,木乘土位也。朝用六味地黃丸以滋養肝木,夕用六君子加當歸、芍藥以調補脾土,不月而愈。後因恚怒,前疾復作。或用二陳加石膏服之,吐涎如湧,外熱如灼,脈洪大,按之如無。余曰:脾主涎,乃脾損發熱而涎泛溢也。用六君子加薑桂,一服即睡,覺而諸證頓失,又數劑而康。若服理氣化痰等藥,必變腹脹喘促腿浮膝腫淋瀝等證,急用濟生加減腎氣丸救之,多有得生者。
一男子食少胷滿,手足逆冷,飲食畏寒,發熱吐痰,時欲作嘔。自用清氣化痰之劑,胷腹愈脹,呼吸不利,吐痰嘔食,小便淋漓;又用五苓散之類,小便不利,諸病益甚。余曰:此脾土虛寒,無火之證,故食入不消而反出,非氣膈所致。遂用八味丸、補中益氣加半夏茯苓薑桂,旬日乃愈。
一男子體肥善飲,舌本強,語濇痰壅,口眼喎斜,肢體不遂。余謂脾虛濕熱痰涎所致,用六君子加煨乾薑、山梔、神麯而愈。
少司馬黎仰之因怒耳鳴,吐痰作嘔不食,寒熱脅痛,用小柴胡合四物,加山梔、茯神,陳皮而瘥。
一男子素不善調攝,唾痰口乾,飲食不美,服化痰行氣之劑,胷滿腹膨,痰涎愈盛;服導痰理脾之劑,肚腹膨脹,二便不利;服分氣利水之劑,腹大脅痛,睡臥不得;服破血消導之劑,兩足背腫,兩關脈浮大,不及於寸口。余以脾土虛而生痰,朝用金匱加減腎氣丸,夕用補中益氣湯煎送前丸,月餘諸證漸退,飲食漸進;再用八味丸、補中益氣湯,月餘乃能轉側,又兩月而能步履;卻服十全大補湯、還少丹,又半載而康。後稍失調理,其腹仍脹,隨服前藥即愈。
舊僚錢可久素善飲,面赤痰盛,大便不實。余以為腸胃濕痰壅滯,用二陳、芩、連、山梔、枳實、乾葛、澤瀉、升麻一劑,吐痰甚多,大便始實,此後日以黃連三錢泡湯飲之而安。
橫金陳子復面帶赤色,吐痰口乾,或時作瀉。或用二陳、黃連、枳實之類,不應。予脈之,左關弦急,右關弦大,此乃腎水挾肝木之勢,而剋勝脾土也。不信,後交夏果患痢而亡。
府庠沈文姬母食濕麵,吞酸嘔吐絕食。服芩連等劑,加寒熱口乾流涎;又食冬瓜一星,而嘔吐愈甚。予謂:此脾氣虛寒也。急用鹽艾附子炒熱熨臍腹,又以其子口氣接其母氣,神氣少甦;以參、朮、附子、陳皮為末,丸如粟米大,津嚥五七粒,次日加至十餘粒;漸服煎劑一二匙,乃思粥飲;又以參朮等藥五十餘劑而愈。
一儒者欬嗽痰盛,胷腹不利,飲食少思,肢體倦怠,脈浮大,按之微弱,服二陳、枳殼等藥愈盛。余曰:脾肺腎虛也。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而愈。
一婦人脾胃虛弱,飲食素少,忽痰壅氣喘,頭搖目劄,手揚足擲,難以候脈。視其面色,黃中兼青,此肝木乘脾胃也。用六君子加柴胡、升麻治之而甦;更以補中益氣加半夏調理而痊。
一男子素吐痰,遇怒,其痰益甚,胷膈痞滿,此肝木制脾土也,用六君加木香治之而痊。
一婦人素鬱結,胷膈不寬,吐痰如膠,用加味歸脾湯乃瘥。
一婦人吐痰頭運,帶下青黃,用四七湯送白丸子、小柴胡加白朮、茯苓治之而安。
一婦人元氣素弱,痰氣時作,或咽間不利,或胷痞等證。予以為鬱結傷脾,用加味歸脾湯治之而愈。後遇恚怒,前證仍作,惑於眾言,以為痰飲,妄用祛痰之劑,吐瀉數次,變諸異證,口噤不醒。余以為脾胃復傷,日用六君子一劑米飲濃煎,常服匙許;至四日漸進粥食,乃服前藥,間以歸脾湯。喜其善調養,兩月餘諸證悉愈。
錦衣楊永興筋骨軟痛,氣粗痰盛,作渴喜水。或用愈風湯、天麻丸,更加痰甚體麻。余以為脾腎俱虛,用補中益氣湯、加減八味丸,三月餘而痊。
州判蔣大用年五十,形體魁梧,中滿吐痰,勞則頭運,所服皆清痰理氣。余曰:中滿者,脾氣虧損也;痰盛者,脾氣不能運也;頭運者,脾氣不能升也;指麻者,脾氣虛而不能周也。遂以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以補脾土,八味丸以補脾母而愈。
一儒者脾腎素虛而有痰,或用導痰之法,痰甚作渴,頭運煩熱。余謂中氣虛弱而變證,用補中益氣湯而愈。後勞役發熱頭運,此氣虛不能上升也,用前湯加蔓荊子而愈。後又勞神,畏見風寒,四肢逆冷,口沃痰涎,予以為脾虛寒之真病,以六君子加炮薑、肉桂而愈。
一男子素腎虛而欬痰,亦用導痰之法,虛證悉具,痰涎上湧,小便頻數。余謂足三陰虛而復損也,朝用補養脾氣湯培養脾肺之氣,夕用六味丸加五味子收斂耗散之精而愈。
進士張禹功飲食停滯,胷滿唾痰。或用藥導之,痰涎上湧,眩運熱渴,大便秘結,喜冷飲食,手足發熱,余謂:腎水虛弱,津液難降,敗液為痰,用六味丸而愈。
太宜人年七十五,遍身作痛,筋骨尤甚,不能伸屈,口乾目赤,頭眩痰湧,胷膈不利,小便赤濇而短少,夜間痰熱殊甚,遍身作癢如蟲行,此肝經氣燥而風動也。用六味地黃丸料,加山梔、柴胡治之而愈。
儒者王錄之素痰甚,導吐之後,大便燥結,頭運眼花等證,尺脈浮大,按之則濇,此腎氣虛而兼血虛也,四物送六味丸四劑,諸證悉退,仍用前丸,月餘而康。
僉憲高如齋素唾痰,服下痰藥,痰去甚多,大便秘結,小便頻數,頭運眼花,尺脈浮大,按之如無。余謂:腎家不能納氣歸源,前藥復耗金水而甚,用加減八味丸料煎服而愈。
儀制賀朝卿吞酸胷滿,痰盛作瀉,飲食少思。用清氣化痰等藥,前證益甚,兩膝漸腫,寒熱往來。余謂:脾胃虛,濕熱下注,用補中益氣湯倍參、朮加茯苓、半夏、炮薑而愈。
余甥范允迪欬嗽痰盛,胷腹不利,飲食少思,肢體倦怠,脈浮大,按之微弱,服二陳枳殼等藥愈盛。余曰:脾肺腎虛也,用補中益氣、六味丸而愈。
侍御譚希曾喘欬吐痰,或手足時冷,此中氣虛寒,用補中益氣、炮薑而愈。
考功楊朴菴嘔吐痰涎,胷腹膨脹,飲食少思,左關脈弦長,按之無力,右關脈弦長,按之微弱,此木剋土,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梔、木香而愈。
一儒者體肥,仲夏患痰喘,用二陳、芩、連、桔梗,痰喘益甚;加桑皮、杏仁、(艹舌)蔞,盜汗氣促;加貝母、枳穀,不時發熱,飲食漸減,脈大而無力。予以為脾肺虛寒,用八味地黃丸以補土母,用補中益氣湯以接中氣而愈。
二守陳子忠飲食少思,吐痰口乾,常服二陳、枳實、黃連之類,脾胃受傷,乃問於余。余述東垣先生云:脾胃之證,實則枳實、黃連瀉之,虛則白朮、陳皮補之。彼遂以二味等分為丸,常服。由是多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
一儒者脾氣虛弱,嘔吐痰涎,因怒胷腹膨脹,飲食少思,左關脈弦長按之無力,右關脈弦長按之微弱,此木剋土也。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梔、木香治之而愈。
冢宰劉紫岩因勞下體軟痛,發熱痰盛。用清燥湯入竹瀝、薑汁服之,熱痛減半;再劑而全愈。
一婦人欬嗽吐痰,胷膈作痛,右寸關浮滑,項下牽強,此脾胃積熱成痰,非肺癰也。以二陳湯加山梔、白朮、桔梗治之而痊。
《古今醫統》曰:一婦人年二十,身頗肥,性急,因氣惱後,得痰欬嘔逆,用二陳加順氣降火開鬱利痰之劑,如水投石,漸次欬逆,怪聲哈哈,日夜不絕。昔人所謂欬逆,連連五七十聲方已,或三五十聲而已者,此之謂欬逆也。茲日夜連聲不息,無乃死證歟?脈浮而微洪,沉按小滑,復以滾痰丸下之,亦如故。予意痰鬱滯胃脘胷膈之間,而氣不得宣通,欬逆而後能出,非吐之不可。遂以瓜蒂散酸漿水調,鵝翎探吐,得痰碗許而欬逆遂止,寂然無聲,而其效若神也。逾二日,因食麵及肉汁,又復欬逆。與清痰順氣藥,不效。予意前日吐痰不多,尚有未盡,再吐之,又得痰半碗許,即愈。
一丈夫年四十餘,身肥,素躭勞神,有痰火。一日,先惡寒後發熱,頭微痛,眩多,如不勝其重,躁熱不退。自用參蘇飲發汗,不愈,請予治。診其脈沉洪而滑。予謂:痰火鬱積無疑矣。以二陳加芩、連、天麻、神麯之糞,復以滾痰丸下之三,逾日反躁熱不退,欬唾痰涎不止。此正丹溪云:痰在膈上,非吐不可,瀉之亦不去。復用瓜蒂散採吐之,得痰半碗許,彼畏苦而止。予意痰少不能效,躁熱如舊,但以人參白虎湯、五苓散合服,亦不愈。予謂:鬱滯重,吐難得出,分利亦不去,宜以散鬱之劑。仍用二陳加前胡、柴胡、葛根、桔梗、蒼朮、川芎、薑汁炒芩梔,三劑遂愈。
《寓意草》曰:錢叔翁太老先生,形體清瘦,平素多火少痰,邇年內蘊之熱,蒸濕為痰。辛巳秋夏間,濕熱交勝,時忽患右足麻木,冷如冰石。蓋熱極似寒,如暑月反雨冰雹之類。醫者以其足跗之冷也,不細察其為熱極似寒,誤以牛膝、木瓜、防己、加皮、羌、獨之屬溫之;甚且認為下元虛憊,誤用桂、附、河車之屬補之。以火濟火,以熱益熱,繇是腫潰出膿水,浸淫數月,踝骨已下,足背指腫,廢而不用,總為誤治而至此極耳。其理甚明,無難於辨。若果寒痰下墜,不過堅凝不散止耳,甚者不過痿痺不仁止耳,何至腫而且潰,黃水淋漓,腐肉穿筋耶?太翁不知為醫藥所誤,乃委咎於方隅神殺所致,豈其然哉。此與傷寒壞證,熱邪深入經絡而生流注,無少異也。所用參膏,但專理元氣,而無清解濕熱之藥以佐之,是以未顯決效。以元老之官,不可以理煩劇,設與竹瀝同事,人參固其經,竹瀝通其絡,則甘寒氣味,相得益彰矣。徐太掖先生服人參以治虛風,誤佐以附子之熱,迄今筋脈短縮,不便行持,亦繇不識甘寒可通經絡也。且太翁用參膏後,脾氣亦既大旺,健運有加矣。此時儻能撙節飲食,俾脾中所生之陽氣,得耑力以驅痰驅熱,則痰熱運行,而足患并可結局。乃日食而外,加以夜食,雖脾氣之旺不為食所傷,然以參力所生之脾氣,不用之運痰運熱,止用之以運食,誠可惜也。今者食入亦不易運,以助長而反得衰,乃至痰飲膠結於胷中,為飽為悶,為頻欬而痰不行。總為脾失其健,不為胃行津液,而飲食反以生痰,漸漬充滿肺竅,欬不易出。雖以治痰為急,然治痰之藥,大率耗氣動虛,恐痰未出而風先入也。唯是確以甘寒之藥,杜風消熱,潤躁補虛,豁痰,乃為合法。至於辛熱之藥,斷斷不可再誤矣。醫者明明見此,輒用桂附無算,想必因膿水易乾,認為辛熱之功,而極力以催之結局耳,可勝誅哉!
卣翁老先生脈盛體堅,神采百倍,從無病邪敢犯。但每早浴面,必嘔痰水幾口,胷前慣自摩揉,乳下宗氣,其動應衣,若夜睡寧,水道清,則胷中爽然。其候似病非病,遍考方書,廣詢明醫,不得其解。昌謂是痰飲結於胷膈,小有窠囊,緣其氣之壯盛,隨聚隨嘔,是以痰飲不致為害,而膻中之氣,則因嘔而傷矣。夫膻中者,與上焦同位胷膈。經云上焦如霧,言其氣之氤氳如霧也。又曰膻中者臣使之官,言其能分布胷中之氣而下傳也。今以嘔之故而數動其氣,則氤氳變為急迫上奔,然稍定則仍下布,亦不為害也。大率痰為標,氣為本,治標易而治本則難。非治本之難,以往哲從未言其治法,而後人不知所治耳。昌試論之:治氣之源有三:一曰肺氣。肺氣清則週身之氣,肅然下行,先生之肺氣則素清也。一曰胃氣。胃氣和則胷中之氣亦易下行,先生之胃氣則素和也。一曰膀胱之氣。膀胱之氣旺,則能吸引胷中之氣下行,先生青年善養,膀胱之氣則素旺也。其膻中之氣亂而即治,擾而即恬者,賴此三氣暗為輸運,是以不覺其累,即謂之無病也可。若三氣反干胷膈之人,其為緊為脹,可勝道哉!故未形之病可以不言,而屢動之氣不可不亟反於氤氳。先生但覺為痰飲所苦,晝日嘗鼓呼吸之氣,觸出胷膈之痰,而未知痰不可出,徒傷氣也。蓋夜臥則痰聚於胃,晨起自能嘔出,日間胃之津液四達臟腑,即激之亦不出耳。然則痰消則氣自順,是必以治痰為急。而體盛痰不易除,又必以健脾為先,脾健則新痰不生。其宿痰之在窠囊者,漸漬於胃,而上下分消,於是無痰則不嘔,不嘔則氣不亂,氣不亂則日返於氤氳矣。雖然,尚有一喫緊關頭,當并講也。人身胷中空曠如太虛,地氣上則為雲,必天氣降而為雨,地氣始收藏不動。誠會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之意,則知雲行雨施,而後溝瀆皆盈,水道通決,乾坤有一番新景象矣。此義首重膀胱一經。經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如人之飲酒無算而不醉者,皆從膀胱之氣化而出也。膻中位於膈內,膀胱位於腹內,膀胱之氣化,則空洞善容,而膻中之氣得以下運;若膀胱不化,則腹已先脹,膻中之氣,安能下達耶?然欲膀胱之氣化,其權尤在於葆腎,腎以膀胱為腑者也。腎氣動,必先注於膀胱。屢動不已,膀胱滿脹,勢必逆奔於胷膈,其窒塞之狀,不可名言。腎氣不動,則收藏愈固,膀胱得以清淨無為,而膻中之氣注之不盈矣。膻中之氣,下走既捷,則不為牽引所亂,而胷中曠若太空。昌更曰:順氣則痰不留,即不治痰而痰自運矣。卣臣先生問曰:痰在膈中,去喉不遠,每早必痛嘔始出者,何耶?曰:道不同也。胷膈之間,重重脂膜遮蔽,渾無空隙,痰從何出?所出者,胃中之痰耳。曰:然則膈中之痰不出耶?曰:安得不出,但出之艱耳。蓋膻中之氣,四布於十二經,布於手足六陽經,則其氣從喉物而上出;布於手足六陰經,則其氣從前後二陰而下出。然從下出者無礙,從上出者亦必先下注陽明,始得上越,是以難也。曰:若是則所論膀胱氣化一段,淵乎微矣。但吸引之機權,從不見於經典,豈有所自乎?曰:《內經》有巨陽引精之義,緣無註解,人不能會。巨陽者,太陽膀胱也。謂膀胱能吸引胷中之氣下行,而胷中之脹自消,此足證也。曰:胷中窠囊之說,確然無疑,但不知始於何因,結於何處,消於何時也?曰:人身之氣,經盛則注於絡,絡盛則注於經。窠囊之來,始於痰聚胃口,嘔時數動胃氣,胃氣動則半從上出於喉,半從內入於絡。胃之絡,貫膈者也。其氣奔入之急,則衝透膈膜,而痰得以居之。痰入既久,則阻礙氣道,而氣之奔入者,復結一囊,如蜂子之營穴,日增一日,故治之甚難。必先去胃中之痰而不嘔不觸,俾胃經之氣,不急奔於絡,轉虛其胃以聽絡中之氣返還於胃,逐漸以藥開導其囊而滌去其痰,則自愈矣。此昌獨得之見,屢試之法也。
黃我兼世兄尊夫人驚痰堵塞竅隧,肝肺心包絡間無處不有,三部脈虛軟無力,邪盛正衰,不易開散。有欲用湧劑稍吐十分之三,誠為快事。但細籌之,此法殆不可行。蓋湧法政如兵家劫營之法,安危反掌,原屬險道。況痰迷不過片晌耳,設以湧藥投之,痰才一動人即運去,探之指不得入,咽之氣不能下,藥勢與病勢相扼,轉致連日不甦,將若之何?無已,如丹溪所云:懼吐者,宜消息下之乎?不知竅隧之痰,即導之下行,萬不能導,徒傷脾氣,痰愈窒塞,此法亦不可用也。為今之計,確以理脾為先。脾氣者,人身健運之陽氣,如天之有日也。陰凝四塞者,日失其所;痰迷不省者,脾失其權耳。理脾則如烈日當空,片雲纖翳能掩之乎?其次莫如清肺。肺為將帥之官,氣清則嚴肅下行,氣下行則痰之藉為堅城固壘者,方示以瑕,而可用其攻擊之力,所謂攻堅則瑕者亦堅,攻瑕則堅者亦瑕是也。今四末腫麻,氣壅已甚,尤不可不亟亟矣。其理脾之法,須藥餌與飲食相參,白飯香蔬苦茗便為佳珍。不但滑膩當禁,即粥亦不宜食,以粥飲之結為痰飲易易耳。不但雜食當禁,即飯食亦宜少減,以脾氣不用以消穀,轉用之消痰,較藥力萬萬耳。其辛辣酒脯,及煎煿日曝之物,俱能傷肺,并不宜食。至於用藥,自有節次矩矱,俟日漸輕安,來春方奏全績也。緣此病人不識治,前賢亦未見高出手眼。但思之累日,竊以為要領在是。所以必欲持久者,與金城方略同意,且先除脅從,後殲巨魁,是勢所不易捷得之事。蓋以驚痰之來,始於肝膽,冬月木氣歸根,不敢攻治,故但以理脾藥平調,必至春月木旺,才用四君子湯加龍膽草、蘆薈、代赭石、黃連、青黛等藥,為丸服之,痰迷之證,果獲全瘳,此後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