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三十二

 暑門

  醫門法律 【 清?喻昌】

   中暑

暍者中暑之稱。《左傳》蔭暍人於樾下,其名久矣。後世以動而得之為中熱,靜而得之為中暑。然則道途中暍之人,可謂靜而得之耶?動靜二字,只可分外感內傷。動而得之,為外感天日之暑熱;靜而得之,因避天日之暑熱而反受陰濕風露瓜果生冷所傷,則有之矣。時令小寒大寒,而人受之者為傷寒;時令小暑大暑,而人受之者即為傷暑。勞苦之人,凌寒觸暑,故多病寒暑。安養之人,非有飲食房勞,為之招寒引暑,則寒暑無由入也。所以膏粱藜藿,東南西北,治不同也。

體中多濕之人,最易中暑,兩相感召故也。外暑蒸動內濕,二氣交通,因而中暑。所以肥人濕多,夏月百計避暑,反為暑所中者,不能避身之濕,即不能避天之暑也。益元散驅濕從小便出,夏月服之解暑,有自來矣。然體盛濕多則宜之。清癯無濕之人,津液為時令所耗,當用生脈散充其津液。若用益元,妄利小水,竭其下泉,枯槁立至。況暑熱蒸動之濕,即肥人多有內夾虛寒,因至霍亂吐瀉,冷汗四逆,動關性命者,徒恃益元散解暑驅濕,反促其臟腑氣絕者比比,可不辨而輕用之歟?不特此也,凡見汗多之體,即不可利其小便,蓋胃中只此津液。夫既外泄,又復下行,所謂立匱之術也,仲景名曰無陽,其脈見短促結代,則去生遠矣。

中暑卒倒無知,名曰暑風。大率有虛實兩途:實者,痰之實也。平素積痰,充滿經絡,一旦感召盛暑,痰阻其氣,卒倒流涎,此濕暍合病之最劇者也。宜先吐其痰,後清其暑,猶易為也。虛者,陽之虛也。平素陽氣衰微不振,陰寒久已用事,一旦感召盛暑,邪湊其虛,此濕暍病之得自虛寒者也。宜回陽藥中兼清其暑,最難為也。丹溪謂:火令流金鑠石,何陰冷之有?立言未免偏執,十中不無二三之誤也。夫峨眉積雪,終古未消,豈以他山不然,遂謂夏月曠剎皆熱火乎?人身之有積陰,乃至湯火不能溫者,何以異此?《內經》謂:無者求之,虛者責之。可見不但有者實者之當求責矣。管見謂大黃龍丸,有中暍昏死灌之立甦者,非一徵乎?間亦有中氣者,為七情所傷,氣厥無痰,宜用蘇合香丸灌之。許學士云:此氣暴厥逆而然,氣復即已,雖不藥亦愈,然甦後暑則宜清也。

夏月人身之陽以汗而外泄,人身之陰以熱而內耗,陰陽兩俱不足。仲景於中暍病禁用汗下溫針,汗則傷其陽,下則傷其陰,溫針則引火熱內攻,故禁之也。而其用藥,但取甘寒,生津保肺,固陽益陰為治。此等關係最鉅,今特挈出。《靈樞》有云: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亡。蓋謂陽以陰為宅,補陽須不傷其陰;陰以陽為根,瀉陰須不動其陽。夫既陰陽俱不足,則補瀉不可輕言,才有補瀉必造其偏,如重陰重陽之屬,其初不過差之毫釐耳。所以過用甘溫,恐犯補陽之戒;過用苦寒,恐犯瀉陰之戒。但用一甘一寒,陰陽兩無偏勝之藥,清解暑熱而平治之,所以為百代之宗也。

夏月卒倒,不省人事,名曰暑風。乃心火暴甚,暑熱乘之,令人噎悶,昏不知人。然亦有他臟素虛,暑得深中者,但不似心臟之篤耳。如入肝則眩運頑痺,入脾則昏睡不覺,入肺則喘滿痿躄,入腎則消渴。雖當補益與清解兼行,然必審其屬於何臟,用藥乃得相當也。日中勞役而觸冒其暑者,此宜清涼解其暑毒,如白虎湯、益元散、黃連香薷飲、三黃石膏湯之類,皆可取用也。

深居廣廈,襲風涼,餐生冷,遏抑其陽而病暑者,一切治暑清涼之方,即不得徑情直施。如無汗仍須透表以宣其陽,如吐利急須和解以安其中,甚者少用溫藥以從治之。故冒暑之霍亂吐瀉,以治暑為主;避暑之霍亂吐瀉以和中溫中為主,不可不辨也。

元豐朝立和劑局,萃集醫家經驗之方,於中暑一門獨詳。以夏月暑證,五方歷試,見聞廣耳。其取用小半夏茯苓湯,不治其暑,顓治其濕;又以半夏、茯苓少加甘草,名消暑丸,見消暑在消其濕,名正言順矣。其香薷飲,用香薷、扁豆、厚朴為主方,熱盛則去扁豆加黃連為君,治其心火;濕盛則去黃連加茯苓、甘草,治其脾濕。其縮脾飲,則以脾為濕所浸淫而重滯,於扁豆、葛根、甘草中,佐以烏梅、砂仁、草果,以快脾而去脾所惡之濕;甚則用大順散、來復丹,以治暑證之多瀉利者,又即縮脾之意而推之也。其枇杷葉散,則以胃為濕所竊據而濁穢,故用香薷、枇杷葉、丁香、白茅香之辛香,以安胃而去胃所惡之臭;甚則用冷香飲子,以治暑證之多嘔吐者,又即枇杷葉散而推之也。醫者於熱濕虛寒淺、深緩急間酌而用之,其利溥矣。而後來諸賢,以益虛繼之。河間之桂苓甘露飲、五苓、三石,意在生津液以益胃之虛。子和之桂苓甘露散,用人參、葛根、甘草、藿香、木香,益虛之中,又兼去濁;或用十味香薷飲,於《局方》五味中增人參、黃芪、白朮、陳皮、木瓜,益虛以去濕熱。乃至東垣之清暑益氣湯、人參黃芪湯,又補中實衛以去其濕熱,肥白內虛之人,勿論中暑與否,所宜頻服者也。中暑必顯躁煩熱悶,東垣倣仲景竹葉石膏湯之制,方名清燥湯,仍以去濕為首務。夫燥與濕相反者也,而清燥亦務除濕,非東垣具過人之識不及此矣。又如益元散之去濕,而加辰砂則并去熱;五苓散之去濕,而加人參則益虛,加辰砂減桂則去熱;白虎湯加人參則益虛,加蒼朮則勝濕;合之《局方》則大備矣,然尚有未備焉。昌觀暑風一證,其卒倒類乎中風,而不可從風門索治。《百一選方》雖有大黃龍丸,初不為暑風立法。管見從而贊之曰:有中暍昏死,灌之立甦,則其方亦可得治暑風之一斑矣。倘或其人陰血素虧,暑毒深入血分,進以此丸,寧不立至危殆乎?《良方》復有地榆散,治中暑昏迷不省人事而欲死者,但用平常涼血之藥,清解深入血分之暑風,良莫良於此矣。後有用之屢效,而美其名為潑火散者,知言哉!夫中天火運,流金爍石,而此能潑之,益見暑風為心火暴甚,煎熬陰血,舍清心涼血之外,無可撲滅矣。綜羣方而論列之,以其詳,故益加詳焉。

   論金匱治暍用白虎加人參湯瓜蒂湯二方

《金匱》治暍病,止出二方:一者,白虎加人參湯,顓治其熱。以夏月之熱淫,必僭而犯上,傷其肺金,耗其津液,用之以救肺金存津液也。孫思邈之生脈散,李東垣之清暑益氣湯,亦既祖之矣。一者,瓜蒂湯,顓治其濕。以夏月之濕淫,上甚為熱,亦先傷其肺金,故外漬之水,得以聚於皮間。皮者肺之合也,用以㗜其胷中之水,或吐或瀉而出,則肺氣得以不壅,而皮間之水得以下趨也,何後人但宗仲景五苓散為例?如河間之通苓散,子和之桂苓甘露飲,非不得導濕消暑之意,求其引伸瓜蒂湯之制,以治上焦濕熱而清夫肺金,則絕無一方矣。故特舉二方,合論其義,見無形之熱傷其肺金則用白虎加人參湯救之,有形之濕傷其肺金則用瓜蒂湯救之,各有所主也。二方《傷寒》痙濕暍篇中不載,《金匱》痙濕暍篇中復出之。金針暗度,宜識之矣。

白虎加人參湯。本文云: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蓋夏月汗出惡寒者,衛氣虛也。身熱而渴者,肺金受火剋而燥渴也。《內經》曰: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消亦渴也。心火適王,肺金受制,證屬太陽,然與冬月感寒之治不同,用此湯以救肺金,是為第一義矣。

瓜蒂湯。本文云: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一物瓜蒂湯主之。變散為湯,而去赤小豆、酸漿水,獨用瓜蒂一味煎服,㗜去胷中之水,則皮中之水得以俱出也。㗜中有宣泄之義,汗如其故,不復水漬皮間矣。此即《內經》以水灌汗,乃至不復汗之證。仲景會其意,言中暍者,兼乎中濕,有所祖也。然水行皮中,何以脈見微弱耶?蓋中暍脈本虛弱,而濕居皮膚,內合於肺,阻礙榮衛之運行,其脈更見微弱也。暍脈虛弱,按之無力;濕脈微弱,舉之不利;濕與暍合之脈,則舉按皆不利也。㗜去其水而榮衛通,肺氣行,舉指流利即濕去之徵,按之有力即暍解之徵。一物之微,其功效之神且捷者有如此矣。水行皮中,乃夏月偶傷之水,或過飲冷水,或以冷水灌汗,因致水漬皮中,遏鬱其外出之陽,以故身熱疼重,用瓜蒂一物驅逐其水,則陽氣行而遏鬱之病解矣。凡形寒飲冷則傷肺,乃積漸使然。此偶傷之水,不過傷肺所合之皮毛,故一㗜即通,并無借赤小豆、酸漿水之羣力也。即是推之,久傷取冷,如風寒雨露,從天氣而得之者,皆足遏鬱其上焦之陽,又與地氣之濕從足先受,宜利其小便者異治矣。可無辨歟!

   辨脈

傷暑之脈,《內經》曰:脈虛身熱,得之傷暑。《甲乙經》曰:熱傷氣而不傷形,所以脈虛者是也。若《難經》曰:其脈浮大而散,殊有未然。夫浮大而散,乃心之本脈,非病脈也。仲景不言,但補其偏,曰弦細芤遲。芤即虛豁也,弦細遲,即熱傷氣之應也。其水行皮中之脈則曰微弱,見脈為水濕所持,陽氣不行也。統而言之曰虛,分而言之曰弦細芤遲微弱。其不以浮大之脈,混入虛脈之中,稱為病暑之脈,慮何周耶!

律五條

凡治中暑病,不辨外感內傷,動靜勞逸,一概襲用成方者,醫之罪也。

傷寒夾陰,誤用陽旦湯,得之便厥。傷暑夾陰,誤用香薷飲,入喉便暗。後賢於香薷飲加人參、黃芪、白朮、陳皮、木瓜,兼治內傷,誠有見也。而不辨證者之貽誤,寧止此乎?

凡治中暑病,不兼治其濕者,醫之過也。

熱蒸其濕是為暑,無濕則但為乾熱而已,非暑也。故肥人濕多,即病暑者多;瘦人火多,即病熱者多。

凡治中暑病,遇無汗者,必以得汗為正。若但清其內,不解其外,醫之罪也。

中暑必至多汗,反無汗者,非因水濕所持,即為風寒所閉,此宜先散外邪,得汗已方清其內。若不先從外解,則清之不勝清,究成瘧痢等患,貽累無窮。

凡治中暑病,無故妄行溫補,致令暑邪深入,逼血妄行,醫之罪也。

暑傷氣,才中即厭厭短息,有似乎虛,故清暑益氣,兼而行之。不知者妄行溫補,致令暑邪深入血分,而成衄痢,即遇隆冬大寒,漫無解期。故熱邪誤以溫治,其害無窮也。

濕溫即暑與濕交合之溫病。素傷於濕,召暑而入其中也。兩脛逆冷,腹滿,濕得暑而彰其寒;入胸,頭目痛苦,妄言,暑得濕而彰其熱。此但當分解熱濕之邪,而息其焰。寧可發汗,令兩邪混合為一邪。發汗則口不能言,耳不能聞,心不知苦,但身青面色變,顯露於肌肉之外耳。暍病而至重暍,又非虛虛實實之比,真為醫之所殺矣。

  景岳全書 【 明?張介賓】

   論證

暑本夏月之熱病。然有中暑而病者,有因暑而致病者,此其病有不同,而總由於暑。故其為病,則有陰陽二證,曰陰暑,曰陽暑,治猶冰炭,不可不辨也。除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凡人之畏暑貪涼,不避寒氣,則或於深堂大廈,或於風地樹陰,或以乍熱乍寒之時,不謹衣被,以致寒邪襲於肌表,而病為發熱頭痛,無汗惡寒,身形拘急,肢體痠疼等證。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陰暑,即傷寒也。惟宜溫散為主,當以傷寒法治之。

又有不慎口腹,過食生冷,以致寒涼傷臟,而為嘔吐瀉利腹痛等證。此亦因暑受寒,但以寒邪在內,治宜溫中為主,是亦陰暑之屬也。

陽暑者,乃因暑而受熱者也。在仲景即謂之中暍。凡以盛暑烈日之時,或於長途,或於田野,不辭勞苦,以致熱毒傷陰,而病為頭痛煩躁,肌體大熱,大渴大汗,脈浮氣喘,或無氣以動等證。此以暑月受熱,故名陽暑。治宜察氣之虛實,火之微甚,或補或清,以固其氣,此與陰暑之治大有不同。若或因暑之名,而不分表裏,不察陰陽,則誤人不淺矣。

陰暑證,或在表,或在裏,惟富貴安逸之人多有之,總由恣情任性,不慎風寒所致。陽暑證惟辛苦勞役之人多有之,由乎觸冒暑熱,有勢所不容已者。然暑熱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則犯之者少。除寒襲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則犯之者多。故凡有病暑者,陽暑不多見,而陰暑居其八九。今之人治暑,但見發熱頭痛等證,則必曰此中暑也,而所用無非寒涼,其不達也亦甚矣。

傷寒之病,雖同為寒邪,而名有不同也。傷暑之名,雖同為暑邪,而病有不同也。傷寒之名有不同者:在冬之寒,即謂之正傷寒;在春之溫,即謂之溫病;在夏之暑,即謂之暑病。是溫病暑病,亦皆傷寒之別名耳。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又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即此謂也。傷暑之病有不同者:其因暑而感寒者,寒則傷形,即傷寒也。因暑而受熱者,熱則傷氣,即傷暑也。是內傷外感,但有暑病之不同耳。經曰: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即此謂也。蓋氣盛身寒者,謂身受寒邪而氣無恙也,故曰傷寒。氣虛身熱者,謂冒暑熱而熱傷氣也,故曰傷暑。此義人多不解,而謂傷寒者必身寒,則於理不通,而大昧經旨矣。

夏月盛暑之時,必令身有微汗,此養身之道,最得時宜者也。若必使快然無汗,則未免陰盛於陽,多致疾矣。觀之經曰:暑當與汗皆出,勿止。是言暑汗之勿宜止也。又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是言暑汗不出之為病也。此夏月之汗宜否,蓋可知矣。

暑有八證:脈虛、自汗、身熱、背寒、面垢、煩渴、手足微冷、體重是也。凡治此者,宜調理元氣為主,清利次之。

中暑死者,不可使得冷,得冷便死。只宜以溫煖之物,護其臍中,徐徐治之。

   陰暑論治

凡暑月外感風寒,以致陰邪抑遏陽氣,而病為發熱頭痛,肢體拘急,痠疼無汗,惡寒脈緊等證,此即傷寒之屬,治以解散為主,宜正柴胡飲、小柴胡湯,或一二三四柴胡飲之類,酌其寒熱虛實,隨宜用之。若脈見微細,氣體虛弱,不可發汗者,但宜補中氣,使元氣漸充,則寒邪自散,不必攻邪也,或用補中益氣湯主之。若邪感於外而火盛於內,或陽明熱甚者,宜柴胡白虎煎之類主之。若寒邪在表未解,而六脈微細,背冷惡寒,或嘔惡泄瀉,內無熱證者,此正伏陰在內,而邪不易解,雖在暑月,亦速宜溫中,如理陰煎、理中湯、大溫中飲、麻桂飲之類皆宜速用,不可疑亦不可遲。若邪盛於外,而中不甚虛者,或以五積散。以上諸證有不能盡者,俱宜以傷寒門諸法察而治之。

凡內傷生冷,致損胃氣,而病為腹痛泄瀉嘔吐者,宜治以溫中散寒為主。若初受寒邪,停積未散,而脾氣未虛者,先宜以抑扶煎、五德丸之類主之。若胃氣微虛者,宜佐關煎、五德丸主之。若胃氣甚虛者,宜溫胃飲、理中湯主之。若吐瀉已甚,脾腎兼傷,而痛連小腹二陰,或成痢者,宜胃關煎、理陰煎或九氣丹之類主之。若表中寒邪,內傷生冷,表裏俱病者,宜兼治之,以和胃飲加柴胡,或溫胃飲加柴胡,或新方諸柴胡飲,察虛實而用之。若古方用大順散為溫中之總治,亦何足以盡之也。

   陽暑論治

酷熱傷人,本為熱證,然陽中又有陰陽,此不可不辨也。凡暑熱中人者,其氣必虛,以火能剋金,而熱傷氣也。而熱者不可不清,虛者不可不補。但陽中之陽者,宜兼乎清,如身熱頭痛,煩躁大渴,大汗脈洪滑,喜冷水,大便乾結,小水痛赤之類,皆陽證也。若氣不甚虛,而但有火證者,宜白虎湯或益元散主之;或火盛之甚者,惟玉泉散更妙。若汗出脈虛浮,煩渴,有火而少氣者,宜白虎加人參湯,或仲景竹葉石膏湯,《宣明》桂苓甘露飲之類主之。若眩運少氣,雖煩渴而火不甚者,宜生脈散主之。以上諸法,用治陽中之陽,皆古法之善者。若雖壯熱口渴,而脈虛無力,或重按全無,及神困氣促者,此脾胃氣虛,元陽不足,假火之證,若誤用白虎等劑,其危立至。

   伏陰論治

凡中暑熱者,人皆知為陽證,而不知陽中有陰也。蓋外中熱邪而內亦熱者,此表裏俱熱,方是陽證,治宜清補如前。若內本無熱,而因熱傷氣,但氣虛於中者,便有伏陰之象。故凡治暑熱之證,最當辨其陰陽虛實。若脈虛無力,或為惡寒背寒,或為嘔惡,或為腹痛泄瀉,或四肢鼻尖微冷,或不喜涼茶冷水,或息短氣促無力以動之類,皆陽中之陰證也。凡見此類,但當專顧元氣,惟宜獨參湯徐徐與之為最妙。若兼微嘔惡寒者,宜加煨薑與人參等分主之。再其甚者,宜養中煎、理中湯、五君子煎或五福飲、理陰煎之類,皆當隨宜用之。若虛寒之甚,則舍時從證,桂附皆所必用。切不可因暑熱之名,而執用寒涼解暑等劑,再伐陽氣,則變有不可測也。若夏月於盛暑中過於勞倦,因而中暑者,其勞倦既已傷脾,暑熱又以傷氣,此本內傷大虛之候,當專以調補為先,然後察其有火無火,或有邪無邪,而兼治如前可也。

夏月因暑致病,而醫有不知伏陰,誤投寒劑,以致吐瀉腹痛,或外熱內寒,煩躁多渴,狀若傷寒,但察其脈微神困,便是陰盛格陽之證,速宜溫藥以救其內。

夏月既傷暑熱,復傷生冷,外熱內寒者,當專以內寒為主,有滯者清其滯,無滯者益其氣。但溫中理脾,脾氣既復而暑無不退也。

   夏月伏陰續論

夏月伏陰在內,此本天地間陰陽消長之正理。顧丹溪特為此論,而反乖其義,因以致疑於人,其謂何也?觀其所論曰:人與天地同一橐籥。子月一陽生,陽初動也;寅月三陽生,陽初出於地也。此氣之升也。巳月六陽生,陽盡出於上矣,此氣之浮也。人之腹屬地氣,於此時浮於肌表,散於皮毛,腹中虛矣。世言夏月伏陰在內,此陰字有虛之義,若作陰涼看,其誤甚矣。且其時陽浮地上,燔灼焚燎,流金爍石,何陰冷之有?若於夏月火令之時,妄投溫熱,寧免實實虛虛之患乎。此丹溪之言虛,是固然矣。若以陰冷二字為誤,而夏且禁用溫熱,此則余所不服也。何以見之?夫天地之道,惟此陰陽。陰陽之變,惟此消長。故一來則一往,一升則一降,而造化之機,正互藏為用者也。經曰:陰主寒,陽主熱。又曰: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此本陰陽之常性也。今既云夏月之陽盡浮於外,則陰伏於內矣。陰盛則陽衰也,非寒而何?陽浮於外則氣虛於中矣。氣虛即陽虛也,非寒而何?此固不易之理也。然而尤有顯然者,則在井泉之水,當三冬之寒冽而井泉則溫,盛夏之炎蒸而泉源則冷,此非外寒內熱、外熱內寒之明驗乎?此又歲歲皆然,主氣之常候也。至若主氣之外,又有客氣,而天以五周,地以六備,寒暄遞遷,氣更應異。如伏明之紀寒清數舉;卑監之紀風寒并興;堅成之紀陽氣隨陰治化;流衍之紀寒司物化,天地嚴凝;太陽司天,寒氣下臨,寒清時舉;太陰司天,地乃藏陰,大寒且至等義,是無論冬夏皆有非時之氣以動為民病者也。又豈因夏月之火令,遂可謂之無寒,而禁用溫熱乎?且伏陰之義,本以陰陽對待寒熱為言,若但以寒字為虛,則夏月伏陰,宜多虛證,冬月伏陽,即無虛矣,豈其然乎?又若夏月宜禁溫熱,則冬月宜禁寒涼,無待言也。今見四時之病,盛夏每多吐瀉,深冬偏見瘡疹,諸如此類,豈非冬多內熱夏多中寒乎?總之夏有熱證,亦有寒證;冬有實證,亦有虛證。雖從時從證,貴乎因病制宜。然夏月伏陰之義,此實天人之同氣,疾病之元機,有必不可不察而忽之者也。今若丹溪之論,則於理反悖,而何切於用?即無此論,亦何不可!近見徐東皋亦述丹溪之說云:夏月無寒,世人不察而用溫熱,為世通弊。若謂夏伏陰宜服溫熱,則冬月伏陽宜服寒涼,然則孟子冬日飲湯夏日飲水,亦不足信歟?噫!此公都子之言也,不過借喻內外,原非用析陰陽。而徐氏曲引為證,獨不思經文易義,儻相背乎!《內經》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曰: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曰:相火之下,水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曰:此皆陰陽表裏,內外雌雄相輸應也,故以應天之陰陽也。又如《周易》之兩儀,有陰必有陽,兩儀而四象,陰陽之中復有陰陽也。在泰之義,則曰內陽而外陰,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在否之義,則曰內陰而外陽,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由此觀之,則丹溪之論,東皋之引證,皆吾之所不信也,故復為此續論。

   論香薷飲

香薷飲,乃夏月通用之藥餌,常見富貴之家,多有備此,老少時常服之,用以防暑,而不知人之宜此者少,不宜此者多也。若誤用之,必反致疾。何也?香薷一物,氣香竄而性沉寒。惟其氣竄,所以能通達上下,而去菀蒸之濕熱;惟其性寒所以能解渴除煩,而清摶結之火邪。然必果屬陽臟,果有火邪,果脾胃氣強,肥甘過度,而宜寒畏熱者,乃足以當之,且賴其清涼,未必無益。若氣本不充而服之,最能損氣;火本非實而服之,乃以敗陽。凡素稟陰柔,及年質將半,飲食不健,軀體素弱之輩,不知利害,而效尤妄用者,未有不反助伏陰,損傷胃氣,而致為吐瀉腹痛及陰寒危敗等證。若加黃連,其寒尤甚,厚朴破氣均非所宜,用者不可不審!

  方

清中湯 【 《中藏經》】  治中暑口渴。

甘草一兩,蜜炙黃脆可折 乾薑半兩,濕紙裹煨 陳皮二兩

右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八分,溫冷吃湯,點水調皆可。

冷香飲子《濟生方》 治老人虛人伏暑煩躁,引飲無度,惡心疲倦,服涼藥不得者。

草果仁三兩 附子炮,去皮臍 橘紅各一兩 甘草半兩

右(口父)咀,每服一兩,水二碗,生薑十片,煎至半碗,去滓沉冷,旋旋服,不拘時候。

五苓散 【 仲景】  治暑。

白朮炒 猪苓 茯苓各一兩半 桂一兩 澤瀉二兩半

右加辰砂,名辰砂五苓散。

黃連解毒湯 【 《丹溪心法》】  治中暍。

黃連 黃蘗 黃芩 梔子等分

右(口父)咀,水煎。

黃連香薷湯 【 《衛生寶鑑》】  治伏暑引飲,口燥咽乾,或吐或瀉。

黃連四兩 香薷一斤 厚朴去皮,薑汁炙熟 白扁豆微炒,各半斤

右(口父)咀,每服五錢,水二盞,入酒少許,煎至一盞,沉冷,不拘時服。

橘皮湯 【 《醫學綱目》】  治中暑痰逆惡寒。

橘皮去白,二兩 生薑一兩 棗子去核,五枚 甘草炙,半兩 人參一錢 竹茹半升

右分五服,每服水一盞二分,煮取八分,去渣熱服。

消暑丸 治頭痛惡心,煩躁消渴,霍亂。

菉豆粉 石膏各四兩 白礬枯 硫黃各一兩

水浸,蒸餅為丸彈子大,辰砂為衣。用薑汁酢點新汲水化開服之。

縮脾飲 【 《和劑局方》】  消暑氣,除煩渴。

縮砂仁 烏梅肉 草果煨 甘草各四兩,炙 乾葛 白扁豆去皮炒,各二兩

每服四錢,水一碗,煎七分,水沉冷服以解煩,或欲熱欲溫任意服,代熟水飲之,極效。

香薷剉飲 【 《奇效良方,下同》】  解暑毒,止霍亂。

香薷 厚朴薑製,各二錢 白茯苓一錢半 甘草半錢 陳皮 良薑各一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入鹽些少,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竹葉石膏湯 治熱暑內外皆熱,煩躁大渴。

石膏半兩 麥門冬 人參各二錢 甘草牛錢 半夏湯洗七次,一錢半

右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五片,青竹葉十四片,粳米一撮,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御愛薑蘇丸 治中暑惡心,頭疼煩躁,生津止渴。

紫蘇葉一兩 烏梅肉炒,二兩 甘草生三分 桂心去粗皮 香薷各半兩 生薑切焙乾,一分 木瓜乾者二兩,如生去皮穰切焙

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細嚼,熟水送下。

水瓢丸 治冒暑,解煩渴。

烏梅肉四兩 甘草 青鹽 乾木瓜 白茯苓 檀香各一兩 麝香二錢半

右,除麝香別研,餘并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三十丸。每服一丸,含化或新汲水、溫水嚼下,不拘時候。一方有人參。

潑火散 一名地榆散,治傷暑,煩躁發渴,口苦舌乾,頭痛惡心,不思飲食,昏迷不省人事,欲死者。

青皮去白 赤芍藥 黃連去鬚 地榆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冷水調下。如蓄熱而氣血妄行,如甘草等分。一方漿水調服,如無,只以新汲水亦得。若血痢,水一盞煎服。

大黃龍丸 【 《百一選方》】  治中暑身熱頭痛,狀如脾寒,或煩渴,嘔吐不食。

舶上硫黃 硝石各一兩 白礬生 雄黃 滑石各半兩 白麵四兩

右五味,研末,入麵和勻,滴水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新井水下。管見云:有中暍昏死,灌之立甦。

檀香丸 解暑毒。

檀香一錢 杏仁去皮,二錢半 烏梅肉三兩 紫蘇葉二兩 小茴香三錢半 百藥煎二錢 甘草一兩半

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不時含化。

五聖湯 治暑病嘔惡,每遇夏月,不進飲食,疲倦少力,見日色則頭目昏痛,惡心多睡。

貫眾 黃連去鬚 甘草炙 吳茱萸湯洗七次 白茯苓去皮

以上五味并生用各半兩,(口父)咀,平分二服,每服用水一碗半,煎至一碗,去滓放冷,候日午時,先取香熟甜瓜一枚,切去皮作十二片,先嚼瓜一片,呷藥一二呷送下了,再如前嚼瓜一片,呷藥一二呷,看吃得幾片,以藥汁盡為度,不損脾胃,不動臟腑,須是覺大煩時服之。

蠟梅丸 解暑止渴生津。

蠟梅花末 乾薑末 枇杷葉末 百藥煎末 烏梅肉末,各一兩 蠟五兩

右先鎔蠟開,投蜜二兩和上件藥末,搗二三百下,丸如雞頭實大,夏月長途,一日含化一丸妙。

廣順散 治中暑煩渴。

甘草三兩半,炙 肉桂去粗皮 乾薑炮,各一兩 紫蘇葉半兩 烏梅肉焙乾,一兩半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冷水調下,沸湯調服亦得。

一柴胡飲 【 《景岳全書》,下同】  一為水數,從寒散也。凡暑月外感風寒,以致陰邪抑遏陽氣,而病為發熱頭痛,肢體拘急,痠痛無汗,惡寒脈緊等證,此即傷寒之屬,治以解散為主,宜正柴胡飲、小柴胡湯,或一二三四柴胡飲之類,酌其寒熱虛實,隨宜用之。但外有邪而內兼火者,須從涼散,宜此主之。

柴胡一二錢 芍藥二錢 黃芩 陳皮留白 生地各一錢半 甘草八分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溫服。如內熱甚者,加連翹一二錢,隨宜。如外邪甚者,加防風一錢佐之。如邪結在胸而痞滿者,去生地加枳實一二錢。如熱在陽明而兼渴者,加天花粉或葛根一二錢。熱甚者加知母、石膏亦可。

二柴胡飲 二為火數,從溫散也。治暑月外感風寒,其人元氣充實,臟氣素平,無火不宜妄用涼藥,以致寒滯不散,則為害非淺,宜此主之。

厚朴 陳皮留白,各一錢半 北細辛一二錢 柴胡一錢半或二三錢 甘草八分 半夏二錢 生薑片三五七片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溫服。如多濕者加蒼朮。

三柴胡飲 三為木數,從肝經血分也。治暑月外感風寒,其人素稟陰分不足,或肝經血少,可兼補而散之。但血氣虛弱不能外達者,宜此主之。

柴胡二三錢 炙甘草 陳皮留白,各一錢 芍藥一錢半 生薑三五片 當歸二錢,溏瀉者易以熟地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溫服。

四柴胡飲 四為金數,從氣分也。凡人元氣不足,或忍飢勞倦,而暑月外感風寒,或六脈緊數微細,正不勝邪等證,必須培助元氣,兼之解散,庶可保全,宜此主之。若但知散邪,不顧根本,未有不元氣先敗者。

柴胡一二三錢 炙甘草一錢 生薑三五七片 當歸二三錢,瀉者少用 人參二三錢或五七錢

水二鍾,煎七八分,溫服。

五柴胡飲 五為土數,從脾胃也。脾土為五臟之本,凡中氣不足而外邪有不散者,非此不可。此與四柴胡飲相表裏,但四柴胡飲專調氣分,此則兼培血氣以逐寒邪,尤切於時用也,神效不可盡述。

柴胡一二三錢 白朮炒 當歸各二三錢 熟地三五錢 芍藥錢半,炒炙甘草一錢 陳皮酌用,不用亦可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熱服。

正柴胡飲 凡暑月外感風寒,頭疼身痛等證,但血氣平和,宜從平散者,此方主之。

柴胡一二三錢 陳皮一錢半 芍藥二錢 防風 甘草各一錢 生薑三五片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熱服。

柴胡白虎煎 治暑月陽明溫熱,表邪不解等證。

柴胡 石膏 黃芩 麥冬各二錢 細甘草七分

水一鍾半,加竹葉二十片,煎服。

玉泉散 一名六一甘露散,治暑月陽明內熱,煩渴頭痛,二便閉結,溫疫斑黃等證,此益元散之變方也。

石膏六兩,生用 粉甘草一兩

右為極細末,每服一二三錢,新汲水或熱湯,或人參湯調下。此方加硃砂三錢亦妙。

理陰煎 此理中湯之變方也。凡脾腎中虛等證,宜剛燥者,當用理中、六君之類;宜溫潤者,當用理陰、大營之類。欲知調補,當先察此。此方通治暑月伏陰在內,邪不易解,一切熱證,但脈見無力者,悉假熱之證,若用寒涼攻之必死,宜速用此湯。

熟地三五七錢或一二兩 當歸二三五七錢 炙甘草一二錢 乾薑炒黃色,一二三錢 或加肉桂一二錢

水二鍾,煎七八分,熱服。此方加附子即名附子理陰煎,再加人參即名六味回陽飲,治命門火衰,陰中無陽等證。

人參益氣湯 【 《東垣十書》】  治暑熱傷氣,四肢倦怠嗜臥,手指麻木。

人參一錢二分 黃芪二錢 白芍藥七分 甘草一錢 五味子三十粒 柴胡六分 升麻五分

右,水煎服。

通苓散 【 《醫門法律》】  治傷暑潮熱煩渴,小便不利。

麥門冬 淡竹葉 車前穗 燈心

右,各等分,水煎服。

薷藿湯 【 《醫學入門》,下同】  治夏月感冒暑邪。

香薷一錢半 厚朴 扁豆 黃連各七分 藿香 紫蘇 白芷 大腹皮 茯苓各六分 白朮 陳皮 桔梗 半夏麯各四分 甘草二分

右(口父)咀,薑棗煎服。

香葛湯 治前證。

香薷一錢半 厚朴 扁豆 黃連各七分 升麻三分 葛根 芍藥各二錢 甘草炙,一錢

右(口父)咀,加薑煎。

誘行丸 治夏月口渴,免致飲冷水腹脹,兼止吐瀉。

百藥煎 麥門冬 烏梅 葛根 人參 甘草

右為細末,蜜丸,噙化一丸。

薑朴湯 【 《集成》】  治夏秋暑熱,過食冷物茶水以傷其內,過乘涼風以傷其外,致惡寒發熱,胸膈飽悶,飲食不進或吐瀉,此內外俱寒冷也。

乾薑炮 厚朴 人參 白朮 白茯苓各一錢 陳皮 枳實 羌活 炙甘草各五分

右,水二盞,薑三片,煎服。

白虎加人參湯 【 仲景】  治中暑熱。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此白虎湯也 加人參六錢

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

白虎加蒼朮湯

前方內去人參加蒼朮二兩

右,增水作四服。

消暑丸 【 《和劑》】  治伏暑引飲,脾胃不利。

半夏一斤,酢五升煮乾 甘草生 茯苓各半斤

右為末,薑汁煮糊丸,無見生水,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時,熱湯送下。中暑為患,藥下即甦;傷暑發熱頭痛,服之尤妙。夏月常服,止渴利小便,雖飲水多亦不為害,應是暑藥皆不及此。若痰飲停節,并用生薑湯下。入夏之後,不可缺此藥也。

益元散 一名天水散,治傷寒表裏俱熱,煩渴口乾,小便不通,及霍亂吐瀉,下利腸澼。

桂府滑石膩白者,六兩 粉草一兩,研爛

右為極細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新水亦得。加辰砂三錢名辰砂益元散,加薄荷少許名雞蘇散,加青黛末少許名碧玉散,治療并同,但以迴避世俗之輕侮耳。

十味香薷飲 【 《百一方》,下同】  消暑氣,和脾胃。

香薷一兩 人參 陳皮去白 白朮 白茯苓 白扁豆炒去殼 黃芪 木瓜 厚朴薑汁炒黑 炙甘草各半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熱湯或冷水調下。

三黃石膏湯 治前證。

黃連二錢 黃蘗 山梔 元參各一錢 黃芩 知母各一錢五分 石膏三錢 甘草七分

右,水煎服。

黃芪人參湯 治前證。

黃芪一錢,自汗過多,倍之 陳皮 人參 白朮各五分 蒼朮半錢,無汗倍之 甘草炙 當歸身酒洗焙 麥門冬各二分 黃蘗酒洗 神麯炒,各三分 升麻六分 五味子九粒

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熱、食遠或空心服之。忌酒濕麵大料物之類,及過食冷物。

一物瓜蒂湯 【 《金匱要略》】  治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者。

瓜蒂二七個

右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頓服。

清燥湯 【 東垣】  治前證。

黃芪炙,一錢半 黃連 蒼朮 白朮炒,各一錢 五味子九粒 人參 白茯苓 升麻各三分 當歸一錢二分 陳皮 澤瀉各五分 柴胡 麥門冬 生地黃 神麯炒 猪苓 黃蘗酒製 甘草炙,各二分

每服半兩,水二盞,煎一盞,去滓,稍熱,空心服。

水壺盧丸 治冒暑毒,解煩渴。

川百藥煎三兩 人參二錢 麥門冬 烏梅肉 白梅肉  乾葛 甘草各半兩

右為細末,麵糊為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夏月出行,可度一日。

香薷丸 【 《和劑》】  治大人小兒傷暑伏熱,煩渴瞀悶,頭目昏眩,胸膈煩滿,嘔噦惡心,口苦舌乾,肢體困倦,不思飲食,或發霍亂吐利轉筋。

香薷一兩 紫蘇 木瓜 藿香 茯神各五錢 甘草炙赤色 檀香剉 丁香各二錢半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每兩作三十丸。每服一丸至二丸,細嚼,溫湯下。

生脈散 【 《醫學入門》】  治前證。

麥門冬二錢 人參 五味子各一錢

水煎,夏月代茶飲之。或加黃芪、甘草各一錢,或加黃蘗二分服之,則令人氣力湧出生用。

參歸益元湯 【 《萬病回春》】  治注夏病,其證頭眩眼花,腿痠腳弱,五心煩熱,口苦舌乾,精神困倦,好睡,飲食減少,脈數無力。

當歸 白芍 熟地 白茯苓 麥門冬各一錢 陳皮 知母 黃蘗并酒炒,各七分 人參五分 甘草三分 五味子十粒

右剉,作一貼,入棗一枚,米一撮,水煎服。

清氣飲 【 《必用方》,下同】  治暑傷元氣,發熱汗大泄,無氣力,脈虛細而遲。

白朮一錢二分 人參 黃芪 麥門冬 白芍 陳皮 白茯苓各一錢 知母 香薷各七分 黃連炒 甘草各五分 黃蘗三分

右剉,入薑三片,水煎服。

參薷飲 一名卻暑清健湯,驅暑清熱,壯元氣,治霍症吐利。

白朮一錢半 人參一錢二分 麥冬 白芍藥 白茯苓各一錢 知母炒 陳皮 香薷各七分 甘草各五分  黃芩炒,三分五味子十粒

右剉,入薑三片,水煎服。

黃芪湯海藏 治暑渴,脈虛弱。

人參 白朮土炒 白茯苓 甘草 黃芪蜜炙 白芍藥各一錢

右剉,入薑三片,水煎服。

清暑益氣湯 【 《東垣十書》】  治長夏濕熱蒸人,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懶於動作,身熱煩渴,小便黃而數,大便溏而頻,或泄或痢,不思飲食,氣促自汗。

蒼朮一錢半 黃芪 升麻各一錢 人參 白朮 陳皮 神麯 澤瀉各五分 酒黃蘗 當歸 青皮 麥門冬 乾葛 甘草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此藥參、尤、黃芪、升麻、甘草、麥門冬、當歸、五味子、黃蘗、乾葛,是清暑補氣也;蒼朮、神麯、陳皮、青皮、澤瀉,理脾也。

二香散 【 《古今醫鑑》】  治感冒暑風,身熱頭痛,或泄瀉嘔吐。

香附子 香薷各二錢 紫蘇葉 陳皮留白 蒼朮各一錢 厚朴 白扁豆 甘草各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木瓜二片,葱白二莖,水煎服。凡暑月傷風傷寒,悉以此藥解表發散。

玉露散 【 《丹溪心法》,下同】  治暑渴。

寒水石 滑石 石膏 花粉各一兩 甘草五錢

右為細末,每三錢,井水調下。

黃連香薷飲 治中暑熱渴。

香薷三錢 厚朴一錢半 黃連七分半

右剉,作一貼,入酒少許,水煎,沉冷服。

清肺生脈飲 【 《醫學入門》】  治暑傷肺,欬喘煩渴氣促。

黃芪二錢 當歸 生地 人參 麥冬各一錢 五味子十粒

右剉,水煎服。

通苓散 【 《得效方》】  治傷暑煩渴,泄瀉尿濇。

木通 車前子 茵陳 瞿麥各一錢

右剉,入燈心二十莖,麥門冬各二十個,水煎服。

桂苓甘露飲 【 《醫學正傳》】  治伏暑煩渴引飲。

滑石二兩 茯苓 澤瀉 石膏 寒水石 甘草各一兩 白朮 猪苓 肉桂各五錢

右為末,每二錢,薑湯調下。

醍醐湯 【 《局方》】  解暑熱,止煩渴。

烏梅肉另焙研末,一斤 草果一兩 縮砂仁 白檀香各五錢 煉蜜五斤

右細末,入蜜,微煎沸攪勻,磁器盛,冷水調服。

春澤湯 【 《得效方》】  治暑熱燥渴,引飲無度,或水入即吐。

即五苓散去桂加人參也。

濯熱散 【 《醫學正傳》】  一名龍鬚散,治暑熱煩渴,及霍亂後渴最妙。

白礬 五倍子 烏梅肉 甘草各一兩

右為末,入白麵四兩,拌勻,每二錢,新汲水調下。

消暑十全飲 【 《局方》下同】  治傷暑吐瀉。

香薷一錢半 白扁豆 厚朴 紫蘇葉 白朮 赤茯苓 藿香葉 木瓜 白檀香各一錢 甘草五分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解暑三白散 治暑熱引飲過多,致吐瀉。

澤瀉 白茯苓 白朮各二錢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燈心二十莖,水煎服。

香薷湯 【 《直指方》】  治暑病吐瀉。

香薷三錢 白扁豆 厚朴 赤茯苓各一錢半 甘草五分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或為末,湯點二錢服。他暑藥皆不及此。一方無茯苓,有茯神。一方無茯苓、甘草。

香朴飲子 【 《丹溪心法》】  治傷暑吐瀉煩亂。

香薷一錢半 厚朴 白扁豆 澤瀉 赤茯苓 陳皮留白 木瓜 半夏 人參 紫蘇葉 烏梅肉各七分 甘草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煎服。一方無陳皮。

大順散 【 《局方》,下同】  治暑月煩渴,引飲過多,脾胃停冷,濕作吐瀉。

甘草二兩,剉長一寸 乾薑 杏仁 肉桂各四錢

先將甘草以白沙同炒黃熟,次入薑同炒令熟,次入杏仁同炒黃,用篩下去沙淨,乃入桂為末。每二錢,水煎溫服。如煩躁,井華水調下。

清暑和中散 【 《古今醫鑑》】  治中暑傷暑諸證,霜降後勿用。

香薷二兩 猪苓 澤瀉 滑石 草果各兩半 黃連酒炒 厚朴 木通 車前子炒 枳殼 縮砂各一兩 白朮 赤茯苓 陳皮各七錢 茴香五錢 白扁豆四錢 木香 甘草各三錢

右為細末,每二錢冷水調下,或剉一兩煎服亦佳。

酒蒸黃連丸 【 《得效方》】  一名小黃龍丸,治伏暑嘔渴惡心,及年深暑毒不瘥者。

黃連四兩,清酒七合浸之,蒸乾,以酒盡為度

右為末,麵糊和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熟水吞下,以胸膈涼不渴為驗。

桂苓甘露散 【 《儒門事親》】  治伏暑引飲,泄利。

滑石一兩 石膏 寒水石 澤瀉 乾葛 白朮 赤茯苓 甘草各五錢 人參 桂皮 藿香各二錢半 木香一錢二分半

右為末,每二錢,白湯調下。

卻暑散 【 《得效方》】  治傷暑。

赤茯苓 甘草生,各四兩 寒食麵 生薑各一斤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不拘時,新汲水或白湯調服。

枇杷葉散 【 《和劑局方》】  治中暑伏熱,煩渴引飲,嘔噦惡心,頭目昏眩。

香薷七錢半 枇杷葉去毛炙 陳皮焙 丁香 厚朴薑汁炙,各半兩 白茅根 麥門冬去心 乾木瓜 甘草炙,各一兩

右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七分,溫服,溫湯調服亦得。如煩躁用井華水調下。小兒三歲以下,可服半錢。更量大小加減。

  單方

凡暑月暍死,以熱湯徐徐灌之,小舉其頭,令湯入腹,即甦。 【 《千金方》,下同】

凡熱暍煩悶,地漿一琖飲之;霍亂及中暍卒死者,飲一升妙。

又方:行人暍死,車輪土五錢,水調澄清,服一碗即甦。

中暑發昏:小青葉井水浸,去泥控乾,入沙糖擂汁,急灌之。 【 《壽域方》】

夏月中暑渴死:濃煮蓼汁二琖服之。 【 《外臺秘要》】

中暑毒死:救生散,用新胡麻一升,微炒令黑,攤冷為末,新汲水調服三錢,或丸彈子大,水下。 【 《經驗後方》】

中暍卒死:井水和麵一大抄服之。 【 《千金方》】

暑月解毒:桂苓丸,肉桂去粗皮不見火,茯苓等分為細末,煉蜜丸龍眼大,每新汲水化服一丸。 【 《和劑局方》】

桂漿止渴水:夏月飲之,解煩渴,益氣消痰。桂末一大兩,白蜜一升,以水二斗,先煎取一斗,入新磁瓶中,乃下二物,打二三百轉,先以油紙一重覆上,如二重封之,每日去紙一重,七日開之,氣香味美,格韻絕高,今人多作之。 【 《圖經本草》】

中暑不省:皂莢一兩,燒存性,甘草一兩,微炒為末,溫水調一錢灌之。 【 《澹寮方》】

中暍昏悶:夏月人在途中熱死,急移陰處,就掏道上熱土擁臍上作窩,令人溺滿,暖氣透臍即甦,乃服地漿、蒜水等藥。林億云:此法出自張仲景,其意殊絕,非常情所能及,實救急之大術也。蓋臍乃命蒂,暑暍傷氣,溫臍所以接其元氣之意。

凡中暍死,不可使得冷,得冷便死。療之方:屈草帶繞暍人臍,使兩三人溺其中,令溫。亦可用熱泥和屈草,亦可扣瓦碗底,按及車缸以著暍人,取令溺,須得流去。此謂道路窮卒無湯,當令溺其中,欲使多人溺,取令溫。若湯,便可與之,不可泥及車缸,恐此物冷。暍既在夏月,得熱泥土,煖車缸亦可用也。 【 《金匱要略》】

熱暍昏沉:地黃汁一盞服之。

小兒中暑,吐泄煩渴:穀精草燒存性,用器覆之,放冷為末,每冷米飲服半錢。 【 《保幼大全》】

太陽中暍,身熱頭痛,而脈微弱,此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瓜蒂二七個,水一升,煮五合,頓服即吐。 【 《金匱要略》】

伏暑水泄:白龍丸,滑石火煅過一兩,硫黃四錢為末,麵糊丸菉豆大,每用淡薑湯,隨大小服。 【 《普濟方》】

暑月吐瀉:滑石炒二兩,藿香二錢半,丁香五分為末,每服一二錢,淅米泔調服。 【 《經驗方》】

中暑發昏:以新汲水滴入鼻孔,用扇扇之,重者地漿水灌則醒。若與冷水飲,即死。 【 《古今醫統》】

  導引

《保生秘要》曰:夏月調攝法:呵以泄其火,吸以和其心。諸心切勿食,穢氣觸我靈。夏至夜半後,地氣一陰生。大熱勿食冷,受寒霍亂侵。更忌房中事,元氣離命門。大抵甚暑天善於養心,則無秋患,時當飲六一燈心湯、豆蔻香薷水,飽醉勿頂風前,慎此則無患矣。

中暑先飲熱茶或熱湯,項要直,舌卷托之上齶,兩手作拳狀,兩足指亦縮緊,自然汗發而病愈。

  醫案

《儒門事親》曰:小鄭年十五,田中中暑,頭痛困臥不起。戴人以雙解散汗之,又以米酢湯投之,未解;薄晚,又以三花神祐丸大下之,遂愈。

張叟年七十一,暑月田中,因飢困傷暑,食飲不進,時時嘔吐,口中常流痰水,腹脅作痛。醫者概用平胃散、理中丸、導氣丸不效,又加針灸。皆云胃冷,乃問戴人。戴人曰:痰屬胃,胃熱不收,故流痰水。以公年高,不敢上湧。乃使一箸探之,不藥而吐去痰涎一升。次用黃連清心散、導引丸、玉露散以調之,飲食加進。惟大便秘,以生薑大棗煎調胃承氣湯一兩奪之,遂愈。

《醫學綱目》曰:有人頭痛身熱,心煩躁渴,診其脈大而虛。予授以白虎湯數服,愈。仲景云:脈虛身熱,得之傷暑。又云:其脈弦細芤遲。何也?《素問》曰:寒傷形,熱傷氣。蓋傷氣不傷形,則氣消而脈虛弱。所謂弦細芤遲者,皆虛脈也。仲景以弦為陰,朱龐亦云中暑脈微弱,則虛可知。

癸丑年故人王彥龍作(箆去竹)陵倉官,季夏時病胷項多汗,兩足逆冷,讝語。醫者不曉,雜進藥已經旬日。予診之,其脈關前濡,關後數。予曰:當作濕溫治之。蓋受暑後受濕,暑濕相搏,是名濕溫。先以白虎加人參湯,次以白虎加蒼朮湯,頭痛漸退,足漸溫,汗漸止,三日愈。此名賊邪,悞用藥,有死之理。

保慶門外有酒家姓姜者善歌唱,孫愛之。忽數日不見,使人問之。則曰:病久將命絕。孫診之,遍身皆潤,兩足冷至膝下,腹滿不省人事,六脈皆小弱而急。問其所服藥,取而視之,皆陰病藥也。孫曰:此非受病重,藥能重病耳。遂用五苓散、白虎湯十餘貼,病少甦;更服,全愈。姜氏既安,詣孫謝,因請問曰:某得病劇,向蒙藥一治而甦,願聞治法。孫曰:汝病傷暑也,始則陽微厥而脈小無力。眾醫謂陰病,遂用陰藥,其病愈厥。予用五苓散,大利小便則腹滿減,白虎解利邪熱則病愈。凡陰病脛冷則臂亦冷,汝今脛冷臂不冷,則非下厥上行,所以知是陽微厥也。

《奇效良方》曰:崇寧二年,自太府出為發運,夏及秋患痢兩月,一日一夜三四十次,然血多白少,名醫皆曰此痢也。聞青陽鎮李中和助教善醫,即遣人召之。中和至,看脈,即曰:此非痢也。始甚怒之,徐叩之。李曰:血多白少,小便濇少,即非痢。其言中余之病,心已神之。乃是舊因伏暑,小便轉導入大腑,由心經而過,遂化為血,於大小便下,故其狀似痢而非痢也。但令大小便各歸本臟即安。以通草散剉如大米粒或為細末。剉末即每服稱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細末即每服抄二錢,依前法煎,食後并夜臥各一服便住。信知天下有如此妙醫。余家一婢久痢,服之皆安,故記傳之。

《薛己醫案》曰:文選姚海山中暑,頭痛發熱,氣高而喘,肢體倦怠,兩手麻木。余謂熱傷元氣,用人參益氣湯頓安,又用補中益氣湯加麥門、五味而痊。

一男子元氣素弱,或頭目眩運,或肢體倦熱。仲夏因勞役飲食不時,兩手麻木,肢體倦怠。余以為暑熱傷元氣,用人參益氣湯而愈。

一儒者每春夏口乾發熱,勞則頭痛。服清涼化痰藥,瀉喘煩躁;用香薷飲,神思昏惰,脈大而虛。此因閉藏之際,不遠幃幕為患,名曰注夏。用補中益氣湯去柴胡、升麻,加五味、麥門、炮薑,一劑脈益甚;仍用前藥加肉桂五分,服之即甦;更用六味丸而痊。

一男子盛暑發熱,胷背作痛,飲湯自汗。用發表之藥,昏憒譫語,大便不實,吐痰甚多。用十全大補,一劑頓退;又用補中益氣加炮薑,二劑全愈。

趙氏《醫貫》曰:一小兒患嘔吐瀉利,煩躁搐搦。或以為驚,或以為風。余見其口燥,手指茶壺,腹中鳴。出對諸醫曰:易治也。借藥籠中三味藥足矣。用人參、黃連各五分,甘草三分,水煎冷服,下咽頃刻即睡而安。或問曰:黃連、甘草解毒善矣,又加人參五分謂何?余日:若不用參,此兒當病氣弱數日,得參明後日復如無病人矣。次日果然。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三十三

 濕門

  黃帝素問

   生氣通天論

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

【 註 陽氣者,若天與日,因而上者也。傷於濕者,下先受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陰濕之邪,上干陽氣而冒明,故首如裹。濕傷陽氣,則化熱矣。陽氣者,柔則養筋。陽氣傷而不能榮養於筋,大筋連於骨節之內,故鬱熱而軟短;小筋絡於骨肉之外,故因濕而弛長。短則縮急而拘攣,長則放縱而為痿棄。】

秋傷於濕,上逆而欬,發為痿厥。

【 註 陰病者,下行極而上。故秋傷於濕,上逆而欬。】

   陰陽應象大論

濕勝則濡瀉。

【 註 濕淫所勝,則脾土受傷,而為濡瀉之病矣。】

秋傷於濕,冬生欬嗽。

【 註 秋,時之陰也。濕,氣之陰也。秋傷濕,謂之重陰。冬欬嗽者,重陰而變陽也。】

中央生濕。

【 註 中央主土而灌溉四旁,故生濕。】

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 註 清濕地氣之中人也,必從足始,故感則害皮肉筋脈。】

   五臟生成篇

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痺。得之寒濕,與疝同法。腰痛,足清,頭痛。

【 註 脈長而彈,弦而急也。此得之寒濕而陽氣受傷,故弦急也。邪在心下支胠間,故脈左右彈。清濕地氣之中人,必從足始。足厥陰之脈,從足上膕,入手中,過陰器,抵小腹,布脅肋,故病證與疝病相同而腰痛足冷。厥陰與督脈會於巔,故頭痛也。】

   脈要精微論

中盛臟滿,氣勝傷恐者,聲如從室中言,是中氣之濕也。

【 註 腎為水臟,受五臟之精而藏之。如腎不受藏,則中盛臟滿。不藏而反勝於中,則傷動其腎志矣。氣勝傷恐,則精亦外溢,故曰此中氣之濕也。聲如從室中言者,音不響亮而聲不外出也。】

   臟氣法時論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禁濕地濡衣。

【 註 脾屬陰土,喜燥惡濕。苦乃火味,故宜食苦以燥之。】

   宣明五氣論

脾惡濕。

【 註 惡即苦之之意。】

   通評虛實論

蹠跛,寒風濕之病也。

【 註 蹠,足也。跛,行不正而偏廢也。風寒濕邪,皆能為之。】

   太陰陽明篇

陽受風氣,陰受濕氣。

【 註 手太陰主氣而主皮毛,故風氣乘之。身半以下,足太陰陽明皆主之,故感地之濕氣。】

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 註 上先受之者,言邪氣之中人也高,故邪氣在上也。下先受之者,言清濕地氣之中人也,必從足始,故清氣在下也。】

   痹論

濕氣勝者,為著痺也。

【 註 痺者,閉也。濕流關節,故為留著之痺。】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痿論

有漸於濕,以水為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濕,肌肉濡漬,痺而不仁,發為肉痿。故《下經》曰:肉痿,得之濕地也。

【 註 有漸於濕者,清濕地氣之中於下也。以水為事者,好飲水漿,濕濁之留於中也。若有濕濁之所留,而居處又兼卑下,內外相濕,以致肌肉濡漬,痺而不仁,發為肉痿也。】

   調經論

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榮血泣,衛氣去,故曰虛。虛者聶闢。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

【 註 表陽之氣,主於皮膚。寒濕之陰邪,傷人陽氣,是以皮膚不收,陽氣不能外禦,故邪入於肌肉而堅緊也。榮血泣而不行,衛氣去於膚表,故為虛也。言此虛者,虛於外而闢積於內也。此表氣不足,故按摩之則裏氣出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

   氣交變大論

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樂,體重煩冤。

【 註 太陰所至為雲雨,蓋濕土之氣,上升而為雲為雨。腹痛,腎臟之病,土勝而水傷也。腎為生氣之原,腎氣受邪,故手足厥冷。腎藏志,志不舒,故意不樂。腎乃血氣之生原,水不能濟火,故體重煩寃。土運太過,諸甲歲也。】

歲水不及,濕乃大行。民病腹滿,身重濡瀉,寒瘍流水,腰股痛發,膕腨股膝不便,煩冤,足痿,清厥,足下痛,甚則跗腫。

【 註 水運不及,土乃勝之,故濕氣大行。濕土太過,傷及腎陰,故為腹滿身重諸病。寒毒而無熱化,故發為寒瘍而無膿也。寒氣上凌,故煩冤也。水運不及,六癸歲也。】

   五常政大論

備化之紀,其令濕。

【 註 土氣平和,是謂備化。在天為濕,土之令也。】

敦阜之紀,大雨時行,濕氣乃用,燥政乃闢。其動濡積并稸。其病腹滿,四肢不舉,大風迅至,邪傷脾也。

【 註 土運太過,是謂敦阜。大雨時行,乃濕氣上蒸。夏秋之交,濕土主令,濕氣盛,故秋之燥氣乃闢。濕則濡滯而成積聚。腹滿,四肢不舉,水濕之為病也。土氣太過,風乃復之,脾反受傷。】

太陽司天,土乃潤,水豐衍,濕氣變物,水飲內稸,中滿不食,皮(疒帬)肉苛,筋脈不利,甚則胕腫,身後癰。

【 註 太陽司天,則太陰濕土在泉,故土乃潤水豐衍者,土能制水也。長夏之交,水濕相合,無火土之長化,是以濕氣變物。水飲中滿,皮(疒帬)肉苛,皆水濕之為病。身後癰者,癰發於背也】

   六元正紀大論

太陽司天之政,寒濕之氣,持於氣交。民病寒濕,發肌肉萎,足痿不收,濡瀉血溢。

【 註 寒濕之氣,持於氣交者,上下交互也。民病肉萎濡瀉諸證,皆寒濕之氣,發而為病也。】

四之氣,風濕交爭,民病大熱少氣,肌肉萎,足萎,注下赤白。

【 註 加臨之氣乃厥陰風木,四之主氣乃太陰濕土,是以風濕交爭,民病大熱少氣者,風濕之病也。肉萎足痿者,濕土之氣也。注下赤白者,濕熱之交感也。】

終之氣,地氣正,濕令行,陰凝太虛,埃昏郊野,民乃慘淒,寒風以至,反者孕乃死。

【 註 在泉之氣,臨於終氣,故地氣正而濕令行。陰凝太虛者,太陰之氣運於上也。埃昏郊野者,濕土之化布於下也。民乃慘淒者,陰濕之氣行於中也。】

少陽司天之政,二之氣,風不勝濕,雨乃零,民乃康。其病熱鬱於上,欬逆嘔吐,瘡發於中,胷嗌不利,頭痛身熱,昏憒膿瘡。

【 註 二之客氣,乃太陰濕土。厥陰風氣,雖上從少陽,而亦不能勝其雨濕,風火氣盛,得陰濕以和之,故民乃康。其有災眚,則病熱鬱嘔吐,昏憒膿瘡諸證,皆陰濕凝於外,火熱鬱於內也。】

太陰司天之政,民病寒濕,腹滿,身(月真)憤,胕腫痞逆,寒厥拘急。濕寒合德,黃黑埃昏,流行氣交。

【 註 民病腹滿諸證,皆感寒濕之氣而成。寒濕合德,是以黃黑埃昏,流行氣交。】

初之氣,民氣條舒。風濕相薄,雨乃後。民病血溢,筋絡拘強,關節不利,身重筋痿。

【 註 初之主客,皆風氣所司,是以歲前之地氣遷,冬令之寒乃去,而春氣正,風乃來,生榮萬物,民氣條舒。主客之氣,與司天之氣相薄,故雨乃後至也。民病血溢筋痿諸證,皆感風濕之氣所致。】

三之氣,感於寒濕,則民病身重胕腫,胷腹滿。

【 註 司天之氣,臨於三氣,寒濕之氣,行於氣交也。】

四之氣,濕化不流,則白露陰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熱,血暴溢,瘧,心腹滿熱,臚脹,甚則胕腫。

【 註 濕化不流於下,則白露陰布以成秋令。寒風,太陽寒水之氣也。民病滿脹等證,乃寒濕熱三氣雜至,合而為病也。】

終之氣,寒大舉,濕大化。感於寒則病人關節禁固,腰脽痛,寒濕推於氣交而為疾也。

【 注 終之主客,乃在泉寒水之氣,故寒大舉。寒濕之氣上下相交,故濕大化。腎為冬藏而主骨,關節禁固,骨節不利也。寒濕推於氣交,謂天地之氣,上下相推,人在氣交之中而為病也。】

厥陰司天之政,四之氣,溽暑濕熱相薄,爭於左之上,民病黃癉而為胕腫。

【 註 四之客氣,乃少陰君火,主氣乃太陰濕土,是以溽暑濕熱相薄。爭於左之上者,謂少陰在司天厥陰之左也。民病黃癉胕腫,皆濕熱之為病。】

五之氣,燥濕更勝,沉陰乃布,寒氣及體,風雨乃行。

【 注 五之客氣,乃太陰濕土,主氣乃陽明燥金,是以燥濕更勝。沉陰布而寒及體者,二氣并主清寒也。太陰所至,終為雨,陽明所至為凄鳴,故風雨乃行。】

太陰所至為濕生。

【 註 德化之常也。】

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胕腫。

【 注 濕氣在於至真要大論,四季各主七十二日有奇。】

太陰司天,其化以濕,以所臨臟位命其病者也。

【 注 臨臟位者,天氣上臨而下合人之臟位,隨六氣之所傷而命其病也。】

歲太陰在泉,濕淫所勝,民病飲積心痛,耳聾渾渾焞焞,嗌腫喉痺,陰病見血,少腹痛腫,不得小便,病衝頭痛,目似脫,項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回,膕如結,腨如別。

【 註 太陰在泉,辰戌歲也。飲積心痛,寒濕上乘也。耳聾至喉痺,乃三焦經病。自陰病至不得小便,以邪濕下流為腎臟受病。自衝頭痛至腨如別,乃膀胱經病。蓋三焦為決瀆之官,膀胱乃水津之腑,土氣淫勝,而水臟水腑皆為病也。】

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 註 濕乃陰土之氣,故宜治以苦熱。苦能勝濕,熱以和陰也。酸從木化,故佐以酸淡。以苦燥之者,苦從火化也。以淡泄之者,淡味滲泄為陽也。】

太陰司天,濕淫所勝,胕腫骨痛,陰痺。除痺者,按之不得,腰脊頭項痛,時眩,大便難,陰氣不用,飢不欲食,欬唾則有血,心如懸。病本於腎。太谿絕,死不治。

【 註 太陰司天,丑未歲也。胕腫陰痺,感寒濕之氣。病在陰者名曰痺,故按之不得也。腎主骨而膀胱為之腑,故腰脊頭項骨痛。腎開竅於二陰,故大便難。陰氣不用者,不能上交於心也。上下不交,則上焦之火熱留於胃;胃熱則消穀,故善飢。胃氣上逆,故不欲食也。欬唾有血者,心火在上,而不得上下之相濟也。此土淫勝水,故病本於腎。太谿,腎之動脈,在足內踝外,踝骨上。太谿脈不至,則氣已絕,故死不治。】

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故而止。

【 註 濕乃土之濕氣,故上甚而熱者,亦宜用辛溫發散,以汗為故而止。】

濕化於天,熱反勝之,治以苦寒,佐以苦酸。

【 註 言六氣司天,邪氣反勝,宜以所勝之氣味平之。】

太陰之復,濕變乃舉,體重中滿,飲食不化,陰氣上厥,胸中不便,飲發於中,欬喘有聲,頭項痛重,而掉瘈尤甚,嘔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則入腎,竅瀉無度。太谿絕,死不治。

【 註 氣極則變,陰濕之氣盛,是以體重中滿,飲食不化。陰氣上逆,是以胸中不便。欬喘有聲者,飲乘於肺也。頭項痛重而掉瘈尤甚者,所謂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也。濕乘陽明則嘔。密默者,欲閉戶牖而獨居也。太陰者,三陰也。陰變而乘於陽,則陽欲盡而陰盛,是以唾吐清液。甚則入腎,下乘冬令之寒水也。腎開竅於二陰,故曰竅瀉。】

太陰在泉,濕客下焦,發而濡瀉,及為腫隱曲之疾。

【 註 濕客下焦,發而濡瀉及為腫者,因客淫於下,而太陰之主氣自病也。隱曲者,前陰也。】

濕氣大來,土之勝也。寒水受邪,腎病生焉。所謂感邪而生病也。

【 註 水運不及,則濕氣勝之,此歲運不及,而四時之勝氣又乘而侮之也。】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 註 五臟內合五行,五行內生六氣,是以五臟之氣病于內,而六氣之證見於外也。】

  靈樞經

   邪氣臟腑病形篇

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濕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無有常。中於陰則溜於腑,中於陽則溜於經。

【 註 風雨寒景,天之邪也,故中人也高。濕乃水土之氣,故中於身半以下。】

   五色篇

雷公曰:小子聞風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濕之起也,別之奈何?黃帝曰:常候闕中,薄澤為風,衝濁為痺,在地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 註 地者,地閣也。風乃天氣,故常候於闕庭。寒濕者地氣,故候在地部。風乃陽邪,故其色薄澤。寒濕者陰邪,故其色衝濁。】

   百病始生篇

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

【 註 清濕地氣之中人也,必從足始,故清氣在下也。】

   九宮八風篇

風從東方來,名曰嬰兒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肝,外在於筋紐。其氣主為身濕。兩實一虛,病則為淋露寒熱。犯其雨濕之地則為痿。

【 註 淋露寒熱者,汗出而為寒為熱也。犯其雨濕之地,則風濕相搏而為痿。】

  扁鵲難經

   中濕

何以知中濕得之?然。當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腎主濕,入肝為泣,入心為汗,入脾為涎,入肺為涕,自入為唾,故知腎邪入心,為汗出不可止也。其病身熱而小腹痛,足脛寒而逆,其脈沉濡而大。此五邪之法法 原作「發」,按《難經》四十九難改。也。

【 註 腎主濕,濕化五液,腎為心邪,故汗出不可止。身熱,脈大,心也。小腹痛,足脛寒,脈沉濡,腎也。】

中濕得之為賊邪。

  金匱要略 【 漢?張機】

   濕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 【 一作緩。】 者,此名濕痺。濕痺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 【 一作疼煩,】 發熱,身色如熏黃也。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 【 一作利。】 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胷上有寒。渴欲得飲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

濕家病身疼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則愈。

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朮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濇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

  活人書 【 宋?朱肱】

   中濕

問:一身盡痛,發熱身黃,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何?曰:此名中濕也。風雨襲虛,山澤蒸氣,人多中濕,濕流關節,須身體煩痛,其脈沉緩,為中濕。主一身盡痛,發熱身黃,小便自利者,朮附湯。若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當利其小便,宜甘草附子湯、五苓散主之。

   風濕

問:肢體痛重,不可轉側,額上微汗,不欲去被,或身微腫者,何?曰:此名風濕也。脈浮為風濕,是風氣與濕氣相薄,肢體痛重,不可轉側,額上微汗,不欲去被,或身微腫,宜發汗。但漐漐身潤,則風濕俱去;若大發其汗,則風氣去,濕氣在矣。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防己黃耆湯、桂枝附子湯、桂枝加白尤湯、甘草附子湯、朮附湯、杏仁湯、敗毒散,可選而用之。身腫者,甘草附子湯加防風。

   濕溫

問:兩脛逆冷,胸腹滿,多汗,頭目痛苦妄言者,何?曰:此名濕溫也。其人常傷於濕,因而中暑,濕熱相薄,則發濕溫。病苦兩脛逆冷,腹滿,又胷多汗,頭目痛苦,妄言。其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治在太陰,不可發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聾,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變,名曰重暍。如此死者,醫殺之耳。白虎加蒼朮湯主之。

  河間六書 【 金?劉完素】

   濕病

諸濕腫滿,皆屬脾土。地之體也土,熱極盛則痞塞腫滿,物濕亦然。故長夏屬土,則庶物隆盛也。

諸痙強直,積飲痞隔中滿,霍亂吐下,體重,胕腫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屬於濕。

諸痙強直,筋勁強直而不柔和也,土主安靜故也。陰痙曰柔痓,陽痙曰剛痓。亢則害,承乃制。故濕過極,則反兼風化制之,然兼化者虛象,而實非風也。

積飲,留飲積蓄而不散也。水得燥則消散,得濕則不消以為積飲也。土濕主否故也。

濕為積飲痞隔,而土主形體,位在中央,故中滿也。

濕為留飲痞隔,而傳化失常,故甚則霍亂吐瀉也。

體重,輕清為天,重濁為地,故土濕為病,體重宜也。

胕腫肉如泥,按之不起,泥之象也。土過濕則為泥,濕為病也。積飲痞隔中滿,霍亂吐下體重,故甚則胕腫矣。

濕本土氣,火熱能生土濕,故夏熱則萬物濕潤,秋涼則濕復燥乾也。濕病本不自生,因於火熱怫鬱,水液不能宣行,即停滯而生水濕。故凡病濕者多自熱生,而熱氣尚多,以為兼證,當云濕熱,亦猶風熱義同。雖病水寒不得宣行亦能為濕,雖有此異,亦已鮮矣。或胕腫體寒而有水者,以為蓄熱入裏極深,本非病寒也。及夫寒熱吐瀉,因得濕而成也。

諸痙項強,皆屬於濕。寒濕同性,水火同居,故足太陽膀胱經屬水而位下,所以濕可傷也。其脈起目內眥,上額,交於巔上,其直者,從巔入絡於腦,還出別下項,故主項強。太陽表中風,加之以濕客於經中,內挾寒濕則筋脈抽急,故痙項強而不柔和也。此太陽寒濕,當詳有汗無汗,治以流濕祛風,微微發散而愈也。

風勝濕,濕自土生,風為水化。土餘制之以風,脾盛治之以燥,故濕傷肉,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胕腫。王注曰:濕為水,水盛則腫,水下形肉已消。又曰:濕氣為淫,皆為腫滿,但除其濕,腫滿自衰。若濕氣在上,以苦吐之;濕氣在下,以苦瀉之,以淡滲之。治濕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若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故而止。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又曰:土氣之下,木氣承之。《本草》曰:燥可去濕,桑白皮、赤小豆之屬。王注曰:身半已上,濕氣有餘,火氣復鬱,所以明其熱能生濕。經云: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濕氣在中,火遊行其間,是以熱之用矣。故土主濕,霒雲雨而宏靜雨,熱極甚則飄驟散落,是反兼風木制其土也。若脾甚土自燥,去其濕,以寒除熱,脾土氣衰,以甘緩之。所以燥泄積飲,痞隔腫滿,濕熱乾涸消渴,慎不可以溫藥補之。故積溫成熱,性之溫乃勝氣之藥也。故此臟喜新而惡陳,常令滋澤,無使乾涸。土平則備化,太過則敦阜,不及則卑監。

  儒門事親 【 元?張從政】

   濕

夫濕者,為太陰濕土之主也。諸濕腫滿,霍亂泄注,胕腫骨痛,及腰膝頭項痛,風痺痿厥,唾有血,心懸如飢,熱痛始作,三陽受之。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可汗而已。如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可下而已。或七日不愈,再傳至十三日,火邪皆去,六經悉和,則愈矣。

凡男子婦人,病水濕瀉注不止,因服豆蔻、烏梅、薑、附峻熱之劑。經曰:陽氣耗減於內,陰精損削於外,遂令三焦閉濇,水道不行,水滿皮膚,身體痞腫,面黃腹大,小便赤濇,兩足按之,陷而不起。《內經》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可用獨聖散吐之。如時月涼寒,宜於燠室不透風處,用火一盆,借火力出汗;次以導水禹功散,量病人虛實,瀉十餘行,濕去腫減則愈矣。是汗下吐三法俱行,三法行畢,臟腑空虛,先宜以淡漿粥養腸胃三兩日,次服五苓、益元同煎,或燈心湯調下亦可。如大勢未盡,更服神功散,可以流濕潤燥,分陰陽,利水道。既平之後,宜大將息,慎忌油鹽酒果房室等事三年,則不復作矣。

  東垣十書 【 元?李杲】

   陽明病濕勝自汗論

或曰:濕之與汗,陰乎陽乎?曰:西南坤土也,脾胃也。人之汗,猶天地之雨也。陰滋其濕,則為霧露為雨也。陰濕寒,下行之地氣也。汗多則亡陽,陽去則陰勝也,甚為寒中。濕勝則音聲如從甕中出,濕若中水也。相家有說土音如居深甕中,言其壅也,遠也,不出也,其為濕審矣。又知此二者,一為陰寒也。《內經》曰:氣虛則外寒。雖見熱中蒸蒸為汗,終傳大寒。知始為熱中,表虛亡陽,不任外寒,終傳寒中,多成痺寒矣。色以候天,脈以候地。形者,乃候地之陰陽也,故以脈氣候之,皆有形無形可見者也。

   濕熱成痿肺金受邪論

六七月之間,濕令大行,子能令母實而熱旺,濕熱相合而刑庚大腸,故寒涼以救之。燥金受濕熱之邪,絕寒水生化之源,源絕則腎虧,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軟癱瘓,不能動,行走不正,兩足欹側,以清燥湯主之。

   秋傷於濕冬生欬嗽

秋者,清肅之氣,收斂下行之體也。為濕所傷,是長夏之氣不與秋令也。秋令不及,所勝妄行,故火得以炎上而剋金。心火既刑於肺,故肺氣逆而為欬,所不勝者侮之,故木氣上行,與火同德,動而不息也,所生者受病,而腎水虧也。長夏已亢,三焦之氣盛也。命門者,三焦之舍也。故迫腎水上行,與脾土濕熱相合為痰,因欬而動於脾之濕也,是以欬嗽有聲有痰。欬嗽不發於秋而發於冬者,以其六陰之極,肅殺始得其氣,故肺不欬嗽於秋而欬嗽於冬也。欬嗽者,氣逆行上也。氣上行而逆,故面目發微腫,極則身體皆腫,變為水氣。故曰: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又曰:諸氣膹鬱,皆屬肺金。此之謂也。春傷於風,夏傷於暑,冬傷於寒,辭理皆順,時字傷令字也。獨秋傷於濕,作令字傷時字,讀者不疑也。此四者皆無所亢,而害其所乘之子也。邪從後至,言歲之主氣各差其分而為病,一定之法也。若說秋字傷濕字,其文與上三句相通,其理與法不相通。大抵理與法通,不必拘於文也。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意,以意逆志為得之矣。故曰:春傷於風,說作人為風所傷,非也。若是則止當頭痛惡風自汗,何以言夏為飧泄哉?今言春傷於風,即是時傷令也明矣。經云:東方來為嬰兒風,其傷人也,外在於筋,內舍於肝。又曰:春甲乙所傷,謂之肝風。用此二句,以較前文,則辭理自通矣。

  丹溪心法 【 元?朱震亨】

   中濕

《本草》云:蒼朮治濕,上下部皆可用。

二陳湯中加酒芩、羌活、蒼朮,散風行濕。

脾氣受濕,沉困無力,怠惰好臥。

去痰須用白朮。

上部濕,蒼朮功烈;下部濕,宜升麻提之。外濕宜表散,內濕宜淡滲。

若燥濕,以羌活勝濕湯、平胃散之類。

若風濕相搏,一身盡痛,以黃芪防己湯。

若濕勝氣實者,以神佑丸、舟車丸服之。氣虛者,桑皮、茯苓、人參、葶藶、木香之類。

凡肥人沉困怠惰,是濕熱,宜蒼朮、茯苓、滑石。

凡肥白之人,沉困怠惰,是氣虛,宜二朮、人參、半夏、草果、厚朴、芍藥。

凡黑瘦而沉困怠惰者,是熱,宜白朮、黃芩。

凡飲食不節,脾胃受傷,不能遞送,宜枳朮丸。

去上焦濕及熱,須用黃芩,瀉肺火故也。又如肺有濕,亦宜黃芩。如肺有虛熱,宜天門冬、麥門冬、知母。用黃芩多則損脾。

去中焦濕與痛熱,用黃連,瀉心火故也。如中焦有實熱,亦宜黃連。若脾胃虛弱,不能運轉而鬱悶,宜黃芩、白朮、乾葛。若中焦濕熱積久而痛,乃熱勢甚盛,宜黃連用薑汁炒。

去下焦濕腫及痛,併膀胱有火邪者,必須酒洗防己、黃蘗、知母、草龍膽。又云:凡下焦有濕,草龍膽、防己為君,甘草、黃蘗為佐。如下焦腫及痛者,是濕熱,宜酒防己、草龍膽、黃芩、蒼朮。

若肥人氣虛之人腫痛,宜二朮、南星、滑石、茯苓。

黑瘦之人,下焦腫痛,宜當歸、桃仁、紅花、牛膝、檳榔、黃蘗。

戴思恭曰:濕有自外入者,有自內出者,必審其方土之致病源。東南地下,多陰雨地濕,凡受必從外入,多自下起,以腿腫腳氣者多,治當汗散,久者宜疏通滲泄。西北地高,人多食生冷濕麵湩酪,或飲酒後寒氣怫鬱,濕不能越,以致腹皮脹痛,甚則水鼓脹滿,或通身浮腫,按之如泥不起,此皆自內而出也。辨其元氣多少,而通利其二便,責其根在內也。此方土內外亦互相有之,但多少不同,須對證施治,不可執一。

  證治要訣 【 明?戴思恭】

   濕辨中傷

風寒暑濕,皆能中人,惟濕氣積久,留滯關節,故能中,非如風寒暑之有暴中也。中濕之證,關節痛重,浮腫喘滿,腹脹煩悶,昏不知人,宜白朮酒。有破傷處,因澡浴,濕氣從瘡口中入,其人昏迷沉重,狀類中濕,名曰破傷,宜白朮酒。

傷濕為病,發熱惡寒,身重自汗,骨節疼痛,小便秘濇,大便多泄,腰腳痺冷,皆坐臥卑濕,或冒雨露,或著濕衣所致,宜滲濕參附湯,并除濕湯。

具前諸證,而腰痛特甚,不可轉側,如纏五六貫重,皆由濕氣入腎經,腎屬水,從其類也。宜腎著湯,或滲濕湯,煎服。

小便秘大便溏者,《左傳》雨淫腹疾者是也。五苓散吞戊己丸。戊己屬土,土能剋水,因以得名。五苓乃濕家之要藥。經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義蓋取此。

傷濕而兼感風者,既有前項證,而又惡風不欲去衣被,或額上微汗,或身體微腫,汗漬衣濕,當風坐臥,多有此證。宜除濕湯、桂枝湯各半貼和服,合微發汗。若大發其汗,則風去濕在。已得汗而發熱不去者,敗毒散加蒼朮一錢、防風半錢。

傷濕又兼感寒,有前諸證,但無汗,慘慘煩痛,宜五積散和除濕湯各半貼。微發汗已,仍復熱而渴者,除濕湯半貼,和五苓散半貼。

傷濕而兼感風寒者,汗出身重,惡風喘滿,骨節煩疼,狀如歷節風,臍下連腳冷痺,不能屈伸,所謂風寒濕合成痺,宜防己黃芪湯、五痺湯,詳五痺用藥,於風濕最宜。若因浴水,未解裙衫,身上未乾,忽爾熟睡,致及腎經,外腎腫痛,腰背攣曲,只以五苓散一貼,入真坯少許,下青木香丸,如此三服,臟腑才通,腫消腰直,其痛自止。

  醫學入門 【 明?李梴】

   濕分內外上下

風寒暑暴傷,人便覺;濕氣熏襲,人多不覺。有自外入者,長夏鬱熱,山澤熏氣,冒雨行濕,汗透沾衣,多腰腳腫痛。有自內得者,生冷酒麵滯脾,生濕鬱熱,多肚腹腫脹。西北人多內濕,東南人多外濕。

濕在上宜微汗,在中下宜利二便或升提。

初入身沉重,多困倦,或肢節痛,或一身盡痛;甚則濕聚為痰,昏不知人,為直視,為鄭聲。

首位高氣清,濕熏則如有物以蒙之也。單蒼朮膏,妙。上熏喘欬,茯苓湯。

著脾面浮黃腫,脹滿,或臍下硬,退黃丸。大便泄,朮附湯、三白湯、滲濕湯。

濕,下先受之,著腎故腰腳攣痛,獨活寄生湯、當歸拈痛湯、腎著湯、青娥丸。

微汗,防己黃芪湯,或羌活勝濕湯。無汗者,五苓散加蒼朮。通經絡,神仙飛步丹、乳香黑虎丹。

治宜滲小便,利大便為妙工。滲劑,五苓散,面黃加茵陳一倍,身痛加羌活一倍。濕盛膨脹者,又當以車前、木通、葶藶,利水行氣為君,以參、朮、茯苓為佐;或以二朮為君,而以利水藥為佐。濕鬱肢脹,或遍身浮腫者,皆自內而出也,量虛實利之。不敢利者,退黃丸,妙。

更有四氣相兼,須分兼中兼感。若濕熱甚,除濕湯。兼風合桂枝湯,或古防風湯、敗毒散;兼寒,合五積散,或古薑附湯;兼暑,合五苓散。大抵百病兼風,則必惡風,有汗,眩運;兼寒則必惡寒,無汗,或攣痛;兼暑則必面垢煩渴;兼濕則必腫滿沉倦。四氣互相兼併,惟寒濕、濕熱為病,而濕熱尤多。以尿赤有渴為濕熱,多黑瘦膏粱之人;以便清不渴為寒濕,多肥白淡食之人。昔有專用五積治寒濕,防風通聖散治濕熱,宜哉!

清熱燥濕兼補中,此治濕熱法也。凡內傷勞役,七情飲食,以致脾虧火動,肺金受傷,則木旺侵脾,令飲食不化,鬱為痰積,甚則腹脹浮腫。實者下之,虛者補脾,利濕消導,兼以清熱,清燥湯是也。濕勝筋痿,熱勝筋縮者,尤宜。

通用內外濕熱,燥脾并升散。燥脾,枳朮丸、大安丸、單蒼朮丸、升陽除濕湯、通用二陳湯,或平胃散加桑白皮為主。濕在上焦,如羌活、蒼朮;微汗有熱加黃芩。中焦濕加猪苓、澤瀉滲利;熱加黃連。下焦濕加升麻、防風升提;熱加防己、黃蘗、龍膽草。肥人多濕,加蒼朮、滑石;瘦人多熱,加芩、芍。沉困加參朮。又四製蒼蘗丸、三精丸。

元氣實而濕熱甚者,導水丸,或除濕丹、舟車丸。

  醫貫 【 明?趙獻可】

   濕論

有在天之濕,雨露霧是也。在天者本乎氣,故先中表之榮衛。有在地之濕,泥水是也。在地者本乎形,故先傷肌肉筋骨血脈。有飲食之濕,酒水乳酪是也。腎為水穀之海,故傷於脾胃。有汗液之濕,謂汗出沾衣,未經解換者是也。乃太陰脾土所化之濕,不從外入者也。陽盛則火勝,化為濕熱;陰盛則水勝,化為寒濕。其證發熱惡寒,身重自汗,筋骨疼痛,小便秘濇,大便溏泄,腰痛不能轉側,跗腫肉如泥,按之不起。

經曰:因於濕,首如裹。濕氣蒸於上,故頭重。又曰:濕傷筋,故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又曰:濕勝則濡泄,故大便溏泄,大便泄故小便濇。又曰:濕從下受之,故跗腫。又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故腹脹,肉如泥。濕氣入腎,腎主水,水流濕,各從其類,故腰腎痛。

治法:在上者,當微汗,羌活勝濕湯。在下者,當利小便,五苓散。夫脾者,五臟之至陰,其性惡濕。今濕氣內容於脾,故不能腐熟水穀,致清濁不分,水入腸間,虛莫能制,故濡泄,法當除濕利小便也。

東垣曰: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曰:在下者引而竭之。聖人之言,雖布在方策,其不盡者,可以意求耳。夫濕淫從外而入裏,若用滲淡之劑以除之,是降之又降,乃復益其陰,重竭其陽,則陽氣愈消而精神愈短矣。是陰重強,陽重衰,反助其邪之謂也。故用升陽風藥即瘥。以羌活、獨活、柴胡、升麻各一錢,防風根半錢,炙甘草半錢,水煎熱服。大法云:濕淫所勝,助風以平之。又曰:下者舉之,得陽氣升騰而愈矣。又曰:客者除之,是因曲而為之直也。夫聖人之法,可以類推,舉一而知百也。

有腳氣類傷寒者,發熱惡寒,必腳脛間腫痛,俱從濕治。《千金方》有陰陽之分:陰腳氣脛處腫而不紅,陽腳氣腫而紅者是也。

有濕熱發黃者,當從鬱治。凡濕熱之物,不鬱則不黃,禁用茵陳五苓散。凡見用五苓茵陳者,十不一生,當用逍遙散。

凡傷寒必惡寒,傷風必惡風,傷濕必惡雨。如傷濕而兼惡寒無汗骨節疼痛者,仲景有甘草附子湯。

  醫門法律 【 清?喻昌】

   濕論

經曰:傷於濕者,下先受之。言地濕之中人,先中其履地之足,然後漸及於上者也。曰:濕流關節。言地濕之中人,流入四肢百節,猶未入於臟腑者也。曰:陰受濕氣。言地濕之中人,已入於太陰脾土,未入於陽明胃土者也。曰:濕上甚為熱。此則下受之濕,襲入三陽胷背頭面之間,從上焦之陽而變為濕熱者也。濕至上焦而變熱,其證夏月為最多。蓋夏月地之濕氣,上合於天之熱氣,日之暑氣,結為炎蒸,人身應之,頭面赤腫,瘡癤叢生,疫邪竊據,其由來自非一日矣。

諸家論濕,但云濕流關節止耳。至濕上甚為熱之旨,從未言及,今悉論之。濕上甚為熱,《內經》申一義云,汗出如故而止,妙不容言。蓋濕上甚為熱,即所謂地氣上為云也。汗出如故,即所謂天氣下為雨也。天氣下為雨,而地氣之上升者,已解散不存矣。治病之機,豈不深可會哉!

濕上甚為熱,其人小便必不利。蓋膀胱之氣化,先為濕熱所壅而不行,是以既上之濕,難於下趨。經又曰: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可見治上甚之濕熱,利其小便,即為第二義矣。然有陽實陽虛二候:陽實者,小便色赤而痛,利其小便,則上焦遏鬱之陽氣通,其濕熱自從膀胱下注而出矣。陽虛者,小便色白,不時淋漓而多汗,一切利小水之藥即不得施。若誤施之,即犯虛虛之戒,不可不辨也。

《金匱》治上焦之濕,本《內經》濕上甚為熱之義,而分輕重二證。輕者,但發熱面赤而喘,頭痛鼻塞而煩,邪在上焦,裏無別病者,但內藥鼻中,㗜去濕熱所釀黃水而已。以鼻竅為腦之門戶,故即從鼻中行其宣利之法,乃最神最捷之法也。重者,身熱足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皆濕上甚為熱之明徵。濕熱上甚,故頭熱面赤目赤;濕熱上甚,故陽氣上壅,不下通於陰而足寒。自成無己謂是濕傷於下,風傷於上。仲景發明《內經》奧旨,成土苴矣。豈其不讀《內經》耶?豈風始生熱,濕不生熱耶?在冬月傷寒,已為熱病,豈夏月傷濕反不為熱病耶?詳仲景以上甚為熱之重證發,入痙病最重之條,而不言其治。昌欲於此微露一緘。然而竿頭之步,觀者得無望之卻走乎?《內經》原有上者下之之法,邪從下而上,必驅之使從下出,一定之理也。其證輕者,裏無別病,但㗜其黃水,從清陽之鼻竅而下出,則其重而裏多危證者,必驅其黃水從前後二陰之竅而出,所可會意也。《金匱》於本文之下,增若發其汗者二十四字垂戒,初不以下為戒,又可意會也。但下法之難,不推其所以不可汗之故,即不得其所以用下之權。仲景以其頭搖口噤背張,幾幾陽之欲亡,若更發其汗,重虛衛外之陽,惡寒必轉甚;若發汗已,其脈如蛇,真陽脫離,頃刻死矣。由是推之,濕上甚為熱之重者,非用下法,難以更生。而下法必以溫藥下之,庶幾濕去而陽不遂與之俱去耳。此非無徵之言也。仲景即於本篇申一義云: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豈非因下而并奪其陽之大戒乎?噫嘻!此殆與性與天道同義矣。

   論治濕諸方

《金匱》云: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此治濕熱兩停,表裏兼治之方也。身煩者熱也,身疼者濕也,用麻黃取微汗以散表熱,用白朮健脾以行裏濕,而麻黃得朮則雖發汗不至多汗,朮得麻黃并可行表裏之濕下趨水道,又兩相維持也。傷寒失汗而發黃,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分解濕熱,亦是此意。但《傷寒》無用朮之法,《金匱》復出此法,又可見雜證脾濕內淫,必以朮為主治矣。

凡夏月之濕皆為熱濕,非如冬月之濕為寒濕也。而《金匱》取用附子之方,不一而足者,何耶?宜乎據方推證者,莫不指熱濕為寒濕矣。不思陽氣素虛之人,至夏月必且益虛,虛故陽氣不充於身,而陰濕得以據之。此而以治濕之常藥施之,其虛陽必隨濕而俱去,有死而已。故陽虛濕盛,舍助陽別無驅濕之法,亦不得不用之法耳。

《金匱》云: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濇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用桂枝、附子,溫經助陽,固護表裏,以驅其濕,以其不嘔不渴,津液未損,故用之也。若其人大便堅則津液不充矣,小便自利則津液下走矣,故去桂枝之走津液,而加白朮以滋大便之乾也。此連下條甘草附子湯,俱《傷寒論》太陽篇中之文也。《傷寒》痙濕暍篇中不載,而《金匱》痙濕暍篇中載之,可見治風濕與治熱濕,其陽虛者之用本方,不當彼此異同矣。而《傷寒論》但云,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金匱》重立其方,且於方下云,一服覺身痺,半日許再服,三服都盡,其人如蝟狀,勿怪,即是朮附并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耳。成無己註《傷寒》於此條云,以桂枝散表之風,附子逐經中之濕,總不言及陽虛,而昌諄復言之,得此一段,始為有據。其一服覺身痺者,藥力雖動其濕,而陽氣尚未充,不便運旋也。三服都盡,陽氣若可行矣,遍身如攢針之刺,其渙而難萃之狀,尚若此,《金匱》可謂善於形容矣。不但此也,人身藉有陽氣,手持足行,輕矯無前,何至不能自轉側乎?此豈可諉咎于濕乎?即謂濕勝,陽氣果安往乎?況其證不嘔不渴,其脈浮虛而濇,陽虛確然無疑。無己輒以治風濕之外邪為訓,寧不貽誤後人耶?

《金匱》云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此亦陽虛之證,與前條大約相同。風傷其衛而陽不固於外,濕流關節,而陽不充於經,用此固衛溫經散濕也。

《金匱》云: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防己黃芪湯主之。此治衛外之陽大虛,而在裏之真陽無患者,附子即不可用,但用黃芪實衛,白朮健脾,取甘溫從陽之義,以緩圖而平治之。方下云:服後當如蟲行皮中,從腰以下如水。煖坐被上,又以一被圍腰以下,溫令微汗,瘥。可見汗出乃是陽虛自汗,而腰以下屬陰之分則無汗也。服此雖動其濕,而衛外之陽,尚不足以勝之,故皮中如蟲行,較前遍身如蝟之狀為少殺矣。姑以煖被圍腰以下,接令微汗,以漸取瘥,亦從下受者從下出之之法也。

閱清熱滲濕湯一方,差合鄙意。以夏月所受之濕,為熱濕暑濕,而羣方所主之藥,多在寒濕風濕,殊不慊耳。方後云:如單滲濕,去黃連、黃蘗,加橘皮、乾薑,仍是去寒增熱,依樣壺盧矣。

二朮四苓湯方,通治表裏濕邪,從水道出,兼清暑熱之氣,所宜遵也。

濕上甚而熱,汗之則易,下之則難,故當變其常法而為表散,羌活勝濕湯得之。

攻下之方,多過於峻,續隨子丸治肺經病,以人參為君,海金沙散以白朮為君,瘥可耳。

脾惡濕,濕從下入而傷其脾,是以身重足軟,小便濇,大便反利。不溫其脾,濕無由去,當以除濕湯加清熱利水藥。

白朮酒方,專一理脾,不分功於利小便,蓋以脾能健運,濕自不留而從水道出耳。然則胃中津液不充,不敢利其小便者,得此非聖藥乎。

   風濕論

風也,濕也,二氣之無定體而隨時變易者也。濕在冬為寒濕,在春為風濕,在夏為熱濕,在秋為燥濕,以濕土寄王於四季之末,其氣每隨四時之氣而變遷,昌言之矣。惟風亦然。風在冬為觱發之寒風,在春為調暢之溫風,在夏為南熏之熱風,在秋為淒其之涼風。《內經》謂:風者百病之長,其變無常者是也。其中人也,風則上先受之,濕則下先受之,俱從太陽膀胱經而入。風傷其衞,濕流關節。風邪從陽而親上,濕邪從陰而親下。風邪無形而居外,濕邪有形而居內。上下內外之間,邪相搏擊,故濕汗出惡風,短氣發熱,頭痛骨節煩疼,身重微腫等證。此固宜從汗解,第汗法不與常法相同,用麻黃湯必加白朮或加薏苡仁以去其濕,用桂枝湯必去芍藥加白朮,甚者加附子以溫其經。其取汗又貴徐不貴驟,驟則風去濕存,徐則風濕俱去也。其有不可發汗者,緣風濕相搏,多夾陽虛,陽虛即不可汗,但可用辛熱氣壯之藥,扶陽以逐濕而已。凡見短氣,雖為邪阻其正,當慮胷中陽虛。凡見汗出微喘,雖為肺氣感邪,當慮真陽欲脫。明眼辨之必早也。《傷寒論》中風濕相搏,以冬寒而例三時。《金匱》痙濕暍篇中風濕相搏,以夏熱而例三時。其曰病者一身盡痛,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豈非夏月當風,取涼過久,而閉其汗乎。日晡所劇,其病在陽明,然與痙病之齘齒熱甚入深,陽明可下之證不同,此但可汗而不可下也。何以言之?《內經》謂太陰陽明為表裏,外合肌肉,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所以風濕客於太陰陽明即為半表半裏,而一身之肌肉盡痛,即為在表之邪未除,故可汗而不可下也。況人身之氣,晝日行陽二十五度,平旦屬少陽,日中屬太陽,日西屬陽明,日晡所劇,邪在陽明,而太陽少陽之氣猶未盡退,故亦可汗不可下也。觀《金匱》一則曰,可與麻黃加朮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再則曰,可與麻黃杏子薏苡甘草湯。雖未言及不可下,而其可汗不可下之意,比例具見矣。若下之則虛其衛氣,而風邪下陷,濕邪上湧,其變不可勝言矣。其濕流關節之痛,脈見沉細者,則非有外風與之相搏,只名濕痺。濕痺者,濕邪痺其身中之陽氣也。利其小便,則陽氣通行無礙,而關節之痺并解矣。但小便利已,而關節之痺不解,必其人陽氣為濕所持,而不得外泄,或但頭間有汗,而身中無汗,反欲得被蓋向火者,又當微汗以通其陽也。因風濕相搏之文,錯見不一,難於會通,故并及之。

   暑濕論

體中多濕之人,最易中暑,兩相感召故也。外暑蒸動內濕,二氣相交,因而中暑。所以肥人濕多,夏月百計避暑,反為暑所中者,不能避身之濕,即不能避天之暑也。益元散驅濕從小便出,夏月服之解暑,有自來矣。然體盛濕多則宜之,清癯無濕之人,津液為時令所耗,當用生脈散充其津液。若用益元,妄利小水,竭其下泉,枯槁立至。況暑濕蒸動之濕,即肥人多有內夾虛寒,因致霍亂吐瀉,冷汗四逆,動關性命者,徒恃益元解暑驅濕,反促其臟腑氣絕者比比,可不辨而輕用之歟!不特此也,凡見汗多之體,即不可利其小便。蓋胃中只此津液,夫既外泄,又復下行,所謂立匱之術也。仲景名曰無陽,其脈見短促結代,則去生遠矣。

脾惡濕,夏月濕熱相蒸,多有發黃之候。然與傷寒陽明瘀熱發黃,微有不同。彼屬熱多,其色明亮;此屬濕多,其色黯晦。

《內經》云:濕勝為著痺。《金匱》獨以屬之腎,名曰腎著。云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裏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薑苓朮湯主之。此證乃濕陰中腎之外廓,與腎之中臟無預者也。地濕之邪,著腎臟外廓,則陰氣凝聚,故腰中冷如坐水中,實非腎臟之精氣冷也。若精氣冷則膀胱引之,從夾脊逆於中上二焦,榮衛上下之病不可勝言。今邪只著下焦,飲食如故,不渴,小便自利,且與腸胃之腑無預,況腎臟乎?此不過身勞汗出,衣裏冷濕,久久得之,但用甘草、乾薑、茯苓、白朮,甘溫從陽,淡滲行濕足矣,又何取煖胃壯陽為哉?

律三條

凡治濕病,禁發其汗,而陽鬱者,不微汗之,轉致傷人,醫之過也。

濕家不可發汗,以身本多汗,易致亡陽。故濕溫之證,誤發其汗,名曰重暍。此為醫之所殺,古律垂戒深矣。其久冒風涼,恣食生冷,乃至以水灌汗,遏抑其陽者,不微汗之,病無從解。《內經》謂當暑汗不出者,秋風成瘧,亦其一也。不當汗者反發其汗,當微汗者全不取汗,因噎廢食,此之謂也。

凡治濕病,當利小便。而陽虛者,一概利之,轉致殺人,醫之罪也。

濕家當利小便,此大法也。而真陽素虛之人,汗出,小便滴瀝,正泉竭而陽欲出亡之象。若以為濕熱,恣膽利之,真陽無水維持,頃刻脫離而死矣。此法所不禁中之大禁也。

凡治中濕危篤之候,即當固護其陽。若以風藥勝濕,是為操刃,即以溫藥理脾,亦為待斃,醫之罪也。

人身陽盛則輕矯,濕盛則重著,乃至身重如山,百脈痛禁,不能轉側,此而不用附子回陽勝濕,更欲何待?在表之濕,其有可汗者,用附子合桂枝湯以驅之外出;在裏之濕,其有可下者,用附子合細辛、大黃以驅之下出;在中之濕,則用附子合白朮以溫中而燥其脾。今之用白朮而雜入羌、防、枳、朴、梔、橘等藥,且無濟於事,況用檳榔、滑石、舟車、導水、濬川等法乎!

  景岳全書 【 明?張介賓】

   論證

濕之為病,有出於天氣者,雨霧之屬是也,多傷人臟氣;有出於地氣者,泥水之屬是也,多傷人皮肉筋脈;有由於飲食者,酒酪之屬是也,多傷人六腑;有由於汗液者,以大汗沾衣,不遑解換之屬是也,多傷人膚腠;有濕從內生者,以水不化氣,陰不從陽而然也,悉由脾腎之虧敗。其為證也,在肌表則為發熱惡寒自汗;在經絡則為痺重筋骨疼痛,腰痛不能轉側,或四肢痿弱痠痛;在肌肉則為麻木,胕腫,黃疸,按肉如泥不起;在臟腑則為嘔惡脹滿,小水秘濇或黃赤,大便泄瀉,腹痛後重,脫肛(疒頹)疝等證。凡肌表經絡之病,濕由外入;飲食血氣之病,濕由內生。此其在外者為輕,在內者為甚,是固然矣。及其甚也,則未有表濕而不連臟者,裏濕而不連經者,此其濕病之變,不為不多。故凡治此者,必當辨表裏,察虛實,而必求其本。然濕證雖多,而辨治之法,其要惟二,則一曰濕熱、一曰寒濕而盡之矣。蓋濕從土化而分王四季,故土近東南,則火土合氣,而濕以化熱;土在西北,則水土合德,而濕以化寒。此土性之可以熱,可以寒。故病熱者謂之濕熱,病寒者謂之寒濕。濕熱之病,宜清利,熱去濕亦去也。寒濕之病,宜燥溫,非溫不能燥也。知斯二者,則濕無餘義矣。何今人動輒便言濕多成熱,而未聞知有寒多生濕者,其果何也?豈寒熱之偏勝,原當如是耶?抑陰陽之顯晦,察有易難耶?且陰陽之理,本無軒輊,猶權衡也。此而不知,烏雲明慧,剏一偏之說,以遺患後人,則金元諸公有不得辭其責者。

   論治

濕熱證,必其證多煩渴,小水赤濇,大便秘結,脈洪滑實數者,方是熱證,治宜清利。熱甚者,宜以清火為主,而佐以分利。熱微者,宜以分利為主,而佐以清火。如四苓散、小分清飲,或大分清飲、茵陳飲之類,擇而用之。如果濕熱之甚,或元氣無損,而兼秘結不通者,方可或行推蕩。若無實結等證,則不宜妄行攻擊。

寒濕證,凡諸病濕而全無熱脈熱證者,便多寒濕之屬。蓋水之流濕,本緣同氣,惟濕中有火,則濕熱熏蒸,而停鬱為熱;濕中無火,則濕氣不化,而流聚為寒。故凡病內濕等證者,多屬氣虛之人。氣屬陽而虛,則寒從中生,寒生則濕氣留之。然陰陽之性,理出自然,有不必外中於濕而後為之濕也。此之變病,惟腫脹泄瀉痰飲嘔吐等證多有之。病之微者,宜溫宜利宜燥,如五苓散、平胃散、滲濕湯、六味地黃丸之類是也。病之甚者,必用溫補,俟陽氣漸復,則陰邪始退。如八味丸、理中湯、聖朮煎,或佐關煎、薛氏加減金匱腎氣湯之類,皆當隨證加減用。若寒濕之氣中於外者,此與內生之濕自有不同,宜溫而兼散,如五積散、平胃散、加味五苓散、不換金正氣散之類主之。寒濕之證,凡氣令陰寒及陽氣不足之人,多有其證。而丹溪謂六氣之中,濕熱為病者,十居八九,亦言之過矣。

治濕之病,凡濕從外入者汗散之,濕在上者亦宜微汗之,濕在中下二焦,宜疏利二便,或單用淡滲以利小便。

治濕之法,古人云宜理脾清熱利小便為上,故曰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此固然矣。然濕熱之證,多宜清利;寒濕之證,多不宜利也。何也?蓋凡濕而兼寒者,未有不由陽氣之虛,而利多傷氣,則陽必更虛,能無害乎?但微寒微虛者,即溫而利之,自無不可。若大寒大虛者,則必不宜利,此寒濕之證有所當忌者也。再若濕熱之證,亦有忌利者,以濕熱傷陰,陰氣既傷而復利之,則邪濕未清,而精血已耗。如汗多而渴,熱躁而煩,小火乾赤,中氣不足,溲便如膏之類,利之則重損津液,害必甚矣。故凡治陽虛者,只宜補陽,陽盛則燥,而陰濕自退。陰虛者,只宜壯水,真水既行,則邪濕無所容矣。此陰陽二證,俱有不宜利者,不可不察。

濕證之見,凡黃疸、腫脹、泄瀉、痰飲、嘔吐、痺痛、淋秘之類,皆有濕證,當於各門詳察治之。

陳無擇曰:脾虛多病濕。內因:酒麵積多,過飲湯液,停滯膩物,燒炙膏粱過度,氣熱熏蒸,濁液不行,湧溢於中,此濕從內作。

外因:坐臥濕地,霧露陰雨所客,澡浴為風所閉,涉水為濕所鬱,鬱於表腠則發黃。故經云,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此濕從外生。可見內外所感,皆由脾氣虛弱而濕邪乘而襲之。故曰:壯者氣行則愈,怯者著而為病。

濕氣雖外邪之類,但濕有陰陽。濕從陰者為寒濕,濕從陽者為濕熱。熱則傷陰,必連於臟;寒則傷陽,必連於經。此所以熱有表裏,必須辨明而治之。

濕證之辨,當辨表裏。經曰:因於濕,首如裹。又曰:傷於濕者,下先受之。若道路衝風冒雨,或動作辛苦之人,汗濕沾衣,此皆濕從外入者也。若嗜好酒漿生冷,以致泄瀉黃疸腫脹之類,此濕從內出者也。在上在外者,宜微從汗解;在下在裏者,宜分利之。濕熱者宜清宜利,寒濕者宜補脾溫腎。

酒濕傷陰,熱而煩滿者,濕熱為病也,清之泄之。酒濕傷陽,腹痛瀉利嘔惡者,寒濕之病也,溫之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