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三百七十七
外科跌打金刃竹木破傷門
黃帝素問
脈要精微論
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喘逆。
【 註 肝主血而主色,脈盛而色不見者,血畜於下也。當病墜傷或為手搏所傷,血凝脅下,故喘逆也。】
金匱要略 【 漢?張機】
金瘡脈證
寸口脈浮微而濇,法當亡血,若汗出。設不汗者,其身有瘡,被刀斧所傷,亡血故也。
脈經 【 晉?王叔和】
論脈
從高顛仆,內有血,腹脹滿,其脈堅強者生,小弱者死。
金瘡血出太多,其脈虛細者生,數實大者死。
金瘡出血,脈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砍瘡出血一二石,脈來大者二十日死。
砍刺出血不止者,其脈止脈來大者七日死,滑細者生。
千金方 【 唐?孫思邈】
打撲諸傷損
凡被打損,血悶搶心,氣絕不能言,可擘開口,尿其中令下咽,即醒。又墮車落馬及車碾木打,已死者,以死人安著,以手袖掩其口鼻眼上,一食頃活,眼開與熱小便二升。
金瘡
治金瘡者,無大小冬夏,及始初傷血出,便以石灰厚敷裹之,既止痛,又速愈。無石灰,灰亦可用。若瘡甚深,未宜速合者,內少滑石,令瘡不時合也。凡金瘡出血,其人必渴,當忍之。噉燥食并肥膩之物以止渴,慎勿鹹食。若多飲粥及漿,犯即血動溢出,殺人。又忌嗔怒大言笑,思想陰陽,行動作勞,多食酸鹹,飲酒熱羹臛輩,瘡瘥後猶爾,出百日半年,乃可復常也。
河間六書 【 金?劉完素】
破傷風論
夫風病者,百病之始也。清淨則腠理閉拒,雖有大風苛毒而弗能為害也。故破傷風者,通於表裏,分別陰陽,同傷寒證一例施治。閭閻庸鄙,往往有不知者。只知有發表者,不知有攻裹者、和解者。此汗下和三法也,亦同傷寒證。有在表者,有在裏者,有在半表裏者。在裏宜下,在表宜發汗,在表裏之間宜和解。然汗下亦不可過其法也。故破傷風者,從外至內,甚於內者則病甚也。因此卒暴傷損風襲之間,傳播經絡,至使寒熱更作,身體反強,口噤不開,甚者邪氣入臟,則分汗下之治。諸瘡不差,榮衞虛,肌肉不生,瘡眼不合者,風邪亦能外入於瘡,為破傷風之候,故諸瘡不差。吁!世皆言著灸為上,而不知火熱客毒逐經,諸變不可勝數。微則發熱,甚則生風而搐,或角弓反張,口噤目斜,皆因瘡鬱結於榮衞,不得宣通而然。亦有破傷不灸而病此者。瘡著白痂,則瘡口閉塞,氣難通泄,故陽熱易為鬱結,而熱甚則生風也。故表脈浮而無力者太陽也,脈長而有力者陽明也,脈浮而弦小者少陽也。太陽宜汗,陽明宜下,少陽宜和。若明此三法,而治不中病者,未之有也。
破傷風,風熱燥甚,怫鬱在表,而裏氣尚平者,善伸數欠,筋脈拘急,或時惡寒,或筋惕而搐,脈浮數而弦也,宜以辛熱治風之藥,開冲結滯而愈。猶傷寒表熱怫鬱,而以麻黃湯辛熱發散也。凡用辛熱開冲風熱結滯,宜以寒藥佐之則良,免致藥中病而風熱轉甚也。如治傷寒發熱,用麻黃、桂枝加黃芩、知母、石膏之類是也。若止以甘草、滑石、葱、豉寒藥發散甚妙。若表不已,漸傳入裏,裏未大甚而脈弦小者,宜以退風熱開結滯之寒藥調之,或微加散風辛熱藥亦得。猶傷寒在半表半裏,而以小柴胡和解之也。若裏勢已甚,而舌強口噤,項背反張,驚惕搐搦,涎唾稠黏,胷腹滿塞,便溺秘結,或時汗出,脈沉洪數而弦也。然汗出者由風熱鬱甚於裏,而表熱稍罷,則腠理疏泄而心火熱甚,故汗出也。法宜除風散結寒藥下之,後以退風熱開結滯之寒藥調之,則熱退結散而風自愈矣。
活法機要 【 元?張潔古】
墜損
夫從高墜下,惡血留於內,不分十二經絡,醫人俱作風中肝經,留於脅下,以中風療之。血者皆肝之所主,惡血必歸於肝,不問何經之傷,必留於脅下,蓋肝主血故也。痛甚則必有自汗,但人人有汗出,皆屬風證,諸風皆屬於肝木,况敗血凝泣,逆其所屬,入於肝也。從高墜下,逆其上行之血氣,非肝而何?非傷寒無汗,既曰汗,必自風化之也,故以破血行經藥治之。
若登高墜下,重物撞打,箭鏃刃傷,心腹胷中停積鬱血不散,以上中下三焦分之,別其部分。上部,易老犀角地黃湯、中部桃仁承氣湯、下部抵當湯之類下之,亦可以小便酒同煎治之。
更有內加生地黃、當歸煎者,有加大黃者。又法,虛人不禁下者,以四物湯加穿山甲煎服妙。亦有花蕊石散,以童子小便煎或酒服之者。此藥與前寒藥,正分陰陽,不可不辨也。若瘀血已去,用復元通氣散加當歸煎服,亦可。
丹溪心法 【 元?朱震亨】
跌撲損傷
趺撲損傷,須用蘇木和血,黃連降火,白朮和中,童便煎妙。在下者,可先須補接,後下瘀血;在上者,宜飲韭汁,或和粥吃。切不可飲冷水。血見寒則凝,但一絲血入心即死。
破傷風
破傷風多死,治宜防風、全蠍之類。非全蠍不開,十個為末,酒調,日三次。
破傷風血凝心,鴉翅燒灰存性,研細,酒調一錢。
證治要訣 【 明?戴思恭】
顛撲
仆踣不知曰顛,兩下相搏曰撲,其為損一也。因顛撲而迷悶者。酒調蘇合香丸,或鷄鳴散。或和氣飲加大黃,入酢少許煎;或童便調黑神散,不用童便,用蘇木煎酒調亦得。顛撲傷疼,酒調琥珀散極佳。再用烏藥順氣散以治之,風腰疼尤宜。有顛撲人服藥,并熏洗搽藥,皆不效自若;或教以用白芍藥、赤芍藥、威靈仙、乳香、沒藥各等分,為細末和勻,酒調服之,隨即痛減其半。
刀傷
刀傷血不止,一味白芍藥散,白酒調服,即以散摻傷處。或其血出不透,致惡血壅滯,傷處赤腫,或攻四肢頭面,并鷄鳴散,或煎紅花調黑神散。其有血出不止,勢難遏者,用龍骨、乳香等分研末窒患處,蛇魚草搗塞尤妙。非特可治刀傷,撲血不止亦可。
醫學正傳 【 明?虞摶】
破傷風
《內經》云:風者,百病之始也,清淨則腠理閉拒,雖有大風苛毒而弗能為害也。若夫破傷風論,因事擊破皮肉,往往視為尋常,殊不知風邪乘虛而客襲之,漸而變為惡候。又諸瘡久不合口,風邪亦能內襲;或用湯淋洗,或用艾焚灸,其湯火之毒氣,亦與破傷風邪無異。其為證也,皆能傳播經絡,燒爍真氣,是以寒熱間作,甚則口噤目邪,身體強直,如角弓反張之狀,死在旦夕,誠可哀憫。治之之法,當同傷寒處治。因其有在表、在裏、半表半裏三者之不同,故不離乎汗下和三法也。是故在表者汗之,在裏者下之,在表裏之間者宜和解之。又不可過其法也。閭閻野人,多不識此證,殺人甚易。早不求醫治療,而袖手待斃,哀哉!
醫學入門 【 明?李梴】
折傷
折傷有傷身體,或墜跌打撲,倒壓閃脞,氣血鬱遏而破,或金刃傷皮出血,外損筋骨者可治;內損臟腑裏膜及破陰子耳後者,皆不治。
未出血者,宜蘇木去瘀,黃連降火,白朮和中,三味用童便入酒煎服,在上者宜韭汁和粥吃,在下者可下。血冷則凝,不可飲冷水,引血入心則死。消瘀鷄鳴散、花蕊石散、順氣木香勻氣散,加童便、紅麯或紅酒。已出血者,急用陳王丹止血,先服補托藥而後消瘀。虛甚者亦不敢下。血虛者四物湯加穿山甲。氣虛者用蘇木、參、芪、當歸、陳皮、甘草服半月,脈散漸收,方敢以煎藥調下自然銅末一味,空心服之。如骨不碎折者忌用。素虛損甚者,紫河車丹去麝香。但損傷妙在補氣血,或被寒冷者,先宜散寒。
折傷專主血論,非如六淫七情,有在氣在血之分。然肝主血,不問何經所傷,惡血必歸於肝,流於脅,鬱於腹,而作脹痛或增寒熱,實者下之;虛者當歸鬚散、復元活血湯調之,或十全大補湯加香附、陳皮、貝母等分,水煎服。
凡損傷瘡口忽乾,毒攻腹內,恍惚煩悶嘔吐,及已出血多,而又嘔血不止者,難治。初起嘔吐者,用平胃散為末內服,外用薑汁調敷。破傷風浮腫者江鰾丸,氣弱者只用蜜導法。
或始而出血過多,或瘡口早合,瘀血停滯,俱是血分受病。血屬陰,五臟所主,始雖在表,隨即入裏,故多死也。宜養血當歸地黃湯、活神丹、托裏散、內托十宣散以防毒陷,外用魚鰾散,或用鼠頭骨為末,臘月猪脂調敷。
破傷
又有破傷水濕,口噤強直者,用牡蠣為末敷之,仍以甘草煎湯調服二錢。
或病巳十分安痊,而忽有口噤反張,筋搐痰壅,似破傷風證,又似痓證,其實乃氣血俱虛也。凡癰疽潰後,膿血大泄,陽隨陰散變證,只宜大補氣血,果係風痓,亦不宜以風藥治之。血虛者,四物湯加參、朮氣虛者,補中益氣湯去升麻、陳皮,加酒炒黑黃蘗、五味子、麥門冬、肉桂大劑服之。氣血俱虛,汗多作渴寒熱者,十全大補湯加桂、附、麥門冬、五味子;呃逆者,托裏溫中湯。若妄投風藥者死。
杖瘡
杖瘡,於法本不當治。據古方破瘀去血為先,一杖畢,即飲童便和酒,不可吃茶,免血攻心。待神氣定後,體盛者,用鷄鳴散下之;體薄者,瘡攻寒熱,惡心少食,宜當歸鬚散加柴胡、羌活。氣鬱,加木香;心腹脹痛,加童便;心下脹滿,氣不通暢,加木香、檳榔。外用熱豆腐鋪在杖處,其氣如蒸,其肉即紫;復以熱豆腐鋪之,以紫肉散盡淡紅為度。出膿血潰爛者亦宜。甚者內服乳香定痛散,隨以熱酒盡量而飲。虛者,潰後宜大補氣血脾胃,兼吞紫河車丹,最易平復。外貼黃蠟膏、馬齒膏。凡杖瘡忽乾,毒攻腹內,恍惚煩悶嘔吐者,難治。
薛氏醫案 【 明?薛己】
正體主治大法
一脅肋脹痛,若大便通和,喘欬吐痰者,肝火侮肺也,用小柴胡湯加青皮、山梔清之。若胷腹脹痛,大便不通,喘欬吐血者,瘀血停滯也,用當歸導滯散通之。《內經》云:肝藏血,脾統血。蓋肝屬木,生火侮土,肝火既熾,肝血必傷,脾氣必虛,宜先清肝養血,則瘀血不致凝滯,肌肉不致遍潰;次壯脾健胃,則瘀肉易潰,新肉易生。若行剋伐,則虛者益虛,滯者益滯,禍不旋踵矣。
一肚腹作痛,或大便不通,按之痛甚,瘀血在內也,用加味承氣湯下之;既下而痛不止,按之仍痛,瘀血未盡也,用加味四物湯補而行之。若腹痛按之不痛,血氣傷也,用四物湯加參、芪、白朮補而和之。若下而胷脅反痛,肝血傷也,用四君、芎、歸補之;既下而發熱,陰血傷也,用四物、參、朮補之;既下而惡寒,陽氣傷也,用十全大補湯補之;既下而惡寒發熱,氣血俱傷也,用八珍湯補之;既下而欲嘔,胃氣傷也,用六君、當歸補之;既下而泄瀉,脾腎傷也,用六君、肉果、破故紙補之。若下後手足俱冷,昏潰出汗,陽氣虛寒也,急用參附湯;吐瀉手足俱冷,指甲青者,脾腎虛寒之甚也,急用大劑參附湯;口噤手撒,遺尿痰盛,唇青體冷者,虛極之外證也,急投大劑參附湯,多有得生者。
一肌肉間作痛,營衞之氣滯也,用復元通氣散;筋骨作痛,肝腎之氣傷也,用六味地黃丸。內傷下血作痛,脾胃之氣虛也,用補中益氣湯;外傷出血作痛,脾肺之氣虛也,用八珍湯。大凡下血不止,脾胃之氣脫也;吐瀉不食,脾胃之氣敗也。苟預為調補脾胃,則無此患矣。
一作痛若痛至四五日不減,或至一二日方痛,欲作膿也,用托裏散。若以指按下復起,膿已成也,刺去其膿,痛自止。若頭痛時作時止氣血虛也,痛而兼眩屬痰也,當生肝血,補脾氣。
一青腫不消,用補中益氣湯以補氣;腫黯不消,用加味逍遙散以散血。若焮腫脹痛,瘀血作膿也,以八珍湯加白芷托之。若膿潰而反痛,氣血虛也,以十全大補湯補之。若骨接而復脫,肝腎虛也,用地黃丸。腫不消,青不退,氣血虛也,內用八珍湯,外用葱熨法,則瘀血自散,腫痛日消。若行血破血,則脾胃愈虛,運氣愈滯。若敷貼涼藥,則瘀血益凝,內腐益深,致難收拾。
一發熱若出血過多,或潰膿之後,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此陰虛發熱也,用當歸補血湯。脈沉微,按之軟弱,此陰盛發躁也,用四君、薑、附。若發熱煩躁,肉瞤筋惕,亡血也,用聖愈湯。如汗不止,血脫也,用獨參湯。其血脫脈實,汗後脈躁者難治,細小者易治。《外臺秘要》云:陰盛發躁,欲坐井中,用附子四逆湯加葱白。王太僕云:凡熱來復去,晝見夜伏,夜見晝伏,不時而動者,名曰無火,此無根之虛火也。
一作嘔,若因痛甚,或因剋伐而傷胃者,用四君、當歸、半夏、生薑。或因忿怒而傷肝者,用小柴胡湯加山梔、茯苓。若因痰火盛,用二陳湯加薑炒黃連、山梔。若因胃氣虛,用補中益氣湯加生薑、半夏。若出血過多或因潰後,用六君子湯加當歸。
一喘欬,若出血過多,面黑胷脹,或胷膈痛而發喘者,乃氣血乘於肺也,急用二味參蘇飲。若欬血衄血者,乃氣逆血蘊於肺也,急用十味參蘇飲加山梔、芩、連、蘇木。
一作渴,若因出血過多,用四物、參、朮;如不應,用人參、黃芪以補氣,當歸、熟地以養血。若因潰後,用八珍湯。若胃熱傷津液,用竹葉黃芪湯。胃虛津液不足,用補中益氣湯。胃火熾盛,竹葉石膏湯。若煩熱作渴,小便淋濇,乃腎經虛熱,非地黃丸不能救。
一出血,若患處或諸竅出者,肝火熾盛,血熱錯經而妄行也,用加味逍遙散清熱養血。若中氣虛弱,血無所附而妄行,用加味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或元氣內脫,不能攝血,用獨參湯加炮薑以回陽;如不應,急加附子。或血蘊於內而嘔血,用四物加柴胡、黃芩。凡傷損勞碌怒氣,肚腹脹悶,誤服大黃等藥,傷陽絡則為吐血衄血尿血,傷陰絡則為血積血塊。肌肉青黯,此脾肺虧損,經隧失職,急補脾肺亦有生者。但患者不悟此理,不用此法,惜哉!
一手足傷損,若元氣虛弱,或不戒房勞,或妄行攻伐,致死肉上延,或腐而不痛,黑而不脫者,當大補元氣,庶可保生。若手足節解斷去者,無妨,骨斷筋連,不急剪去,若侵及好肉則不治。若預為調補脾氣,則無此患。大凡膿瘀內焮者,即針之而投托裏散。或口噤遺尿而似破傷風者,急用十全大補湯加附子,多有生者。
一腐肉不潰,或惡寒而不潰,用補中益氣湯,發熱而不潰,用八珍湯。若因剋伐而不潰者,用六君子湯加當歸。其外皮黑堅硬不潰者,內火蒸炙也,內服八珍湯,外塗當歸膏。其死肉不能潰,或新肉不能生而致死者,皆失於不預補脾胃也。
一新肉不生,若患處夭白,脾氣虛也,用六君子、芎、歸。患處緋赤,陰血虛也,用四物、參、朮。若惡寒發熱,氣血虛也,用十全大補湯。膿稀白而不生者,脾肺氣虛也,用補中益氣湯。膿血赤而不生者,心脾血虛也,用東垣聖愈湯。寒熱而不生,肝火動也,用加味逍遙散。晡熱而不生,肝血虛也,用八珍、牡丹皮。食少體倦而不生,脾胃氣虛也,用六君子湯。膿穢而不生者,陰虛邪火也,用六味地黃丸。四肢困倦,精神短少而不生者,元氣內傷也,用補中益氣湯。如夏月用調中益氣湯,作瀉用清暑益氣湯,秋令作瀉用清燥湯。
一傷重昏憒者,急灌以獨參湯,雖內有瘀血,切不可下,急用花蕊石散內化之,恐因瀉而亡陰也。若元氣虛甚者,尤不可下,亦用前散化之。凡瘀血在內,大小便不通,用大黃、(石卜)硝;血凝而不下者,急用木香、肉桂末二三錢,以熱酒調灌服,血下乃生。如怯弱之人,用硝、黃須加肉桂、木香同煎,假其熱以行其寒也。
一大便秘結,若大腸血虛火熾者,用四物湯送潤腸丸,或以猪膽汁導之。若腎虛火燥者,用六味地黃丸。腸胃氣虛,用補中益氣湯。
一傷損證用黑羊皮者,蓋羊性熱,能補氣也。若杖瘡傷甚,內肉已壞,欲其潰者貼之,成膿固速。苟內非補劑,壯其根本,毒氣不無內侵;外非砭刺泄其瘀穢,良肉不無傷壞。若受刑輕,外皮破傷者,但宜當歸膏敷貼,更服四物、芩、連、柴胡、山梔、白朮、茯苓。又瘡痂不結,傷肉不潰,死血自散,腫痛自消。若概行罨貼,則醞釀瘀毒矣。
一跳躍搥胷閃挫舉重勞役恚怒而胷腹痛悶,喜手摸者,肝火傷脾也,用四君、柴胡、山梔。畏手摸者,肝經血滯也,用四物、柴胡、山梔、桃仁、紅花。若胷脅作痛,發熱晡熱,肝經血傷也,用加味逍遙散。若胷脅作痛,飲食少思,肝脾氣傷也,用四君、芎、歸、柴、梔、丹皮。若胷腹脹滿,飲食少思,肝脾氣滯也,用六君加柴胡、芎、歸。若胷腹不利,食少無寐,脾氣鬱結也,用加味歸脾湯。若痰氣不利,脾肺氣滯也,用二陳、白朮、芎、歸、梔子、青皮。若咬牙發搐,肝旺脾虛也,用小柴胡湯、川芎、山梔、天麻、釣藤鉤。或用風藥則肝血益傷,肝火益甚;或飲糖酒則腎水益虛,肝火愈熾。若用大黃等藥,內傷陰絡,反致下血,少壯者必為痼疾,老弱者多致不起。
一破傷風,河間云:風證善行數變,入臟甚速,死生在反掌之間,宜急分表裏虛實而治之。邪在表者,則筋脈拘急,時或寒熱,筋惕搐搦,脈浮弦,用羌活防風湯散之。在半表半裏者,則頭微汗,身無汗,用羌活湯和之。傳入裏者,舌強口噤,項背反張,筋惕搐搦,痰涎壅盛,胷腹滿悶,便溺閉赤,時或汗出,脈洪數而弦,以大芎黃湯導之。既下而汗仍出,表虛也,以白朮防風湯補之,不時灌以粥飲為善。前云乃氣虛未損之法也。若膿血大泄,陽隨陰散,氣血俱虛,而類前證者,悉宜大補脾胃,切忌祛風之藥。
一發痙,仲景云:諸痙項強,皆屬於濕。又云: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風病,下之則痙復發,汗則拘急。瘡家發汗則痙,是汗下重亡津液所致。有汗而不惡寒曰柔痙,以風能散氣也,宜白朮湯加桂心、黃芪。無汗而惡寒曰剛痙,以寒能濇血也,宜葛根湯。皆血氣內傷,筋無所營而變,非風也。杖瘡及勞傷氣血而變者,當補血氣;未應,用獨參湯。手足冷加桂、附,緩則不救。
證治準繩 【 明?王肯堂】
傷損總論
傷損論曰:夫傷損,必須求其源,看其病之輕重,審其損之深淺,凡人一身之間,自頂至足,有斫傷、打傷、跌傷及諸刃傷者皆有之。凡此數證,各有其說,有當先表裏而後服損藥者,為醫者當循其理治之。然醫者意也,不知意者,非良醫也。或者稟性愚昧,不能觀其證之輕重,明其損之淺深,未經表裏通利,先服損藥,誤人多矣。有因此痰涎上攻,有因此大小臟腑閉結,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所謂醫不三世,不服其藥,信哉!此論治損傷之大綱也。然用藥固不可差,而整頓手法尤不可孟浪。今以人之周身,總三百六十五骨節,開列於後。
節骨條分
人身總有三百六十五骨節,以一百六十五字都關次之首;自鈴骨之上為頭,左右前後至轅骨,以四十九字,共關七十二。
骨巔中為都顱骨者一,有勢微有髓及有液。
次顱,為髏骨者一,有勢微有髓。
髏前,為頂威骨者一,微有髓。女人無此骨。
髏後,為腦骨者一,有勢微有髓。
腦後,為枕骨者一,有勢無液。
枕骨之中附下,為天蓋骨者一,下為肺係之本。
蓋骨之後,為天柱骨者一,下屬脊窳,有髓。
蓋前,為言骨者一,言上復合於髏骨,有勢無髓。
言下,為舌本骨者,左右共二,有勢無髓。
髏前,為顖骨者一,無勢無液。
顖下,為伏委骨者一,俚人訛為伏犀骨者是也,無勢髓。
伏委之下,為俊骨者一,附下即眉宇之分也,無勢髓。
眉上左,為天賢骨者一,無勢髓,下同。
眉上右,為天貴骨者一。眉上,直目睛也。
左睛之上,為智宮骨者一,無勢髓。
右睛之上,為命門骨者一。兩睛之下,中為鼻。
鼻之前,為梁骨者一,無勢髓。
梁之左,為顴骨者一,有勢無髓,下同。
梁之右,為糺骨者一。顴糺之後,即耳之分。
梁之端,為嵩柱骨者一,無勢髓。
左耳,為司正骨者一,無勢髓,下同。
右耳,為納邪骨者一。
正邪之後,為完骨者,左右共二,無勢無髓。
正邪之上附內,為嚏骨者一,無勢少液。
嚏後之上,為通骨者,左右前後共四,有勢少液。
嚏上,為腭骨者一,無勢多液。
其腭後連屬為頷也。左頷,為乘骨者一,有勢多液,下同。
右頷,為車骨者一。
乘車之後,為轅骨者,左右共二,有勢有液。
乘車上下,出齒牙三十六事,無勢髓。庸下就一,則不滿其數。
復次,鈴骨之下,為膻中,左右前後至蓧,以四十字關九十七骨。
轅骨之下左右,為鈴骨者二,多液。
鈴中,為會厭骨者一,無勢髓。
鈴中之下,為咽骨者,左中及右共三,無髓,下同。
咽下,為喉骨者,左中及右共三,下同。
喉下,為嚨骨者,環次共十事。
嚨下之內,為肺係骨者,累累然共十二,無勢髓。
肺係之後,為谷骨者一,無髓,下同。
谷下為穀道骨者,左右共二。
嚨外次下,為順骨者共八,少液,下同。
順骨之端,為順隱骨者共八。
順下之左,為洞骨者一。女人無此。
順下之右,為棚骨者一。女人無此。
洞棚之下中央,為(骨曷)骭骨者一,無髓。俚人呼為鳩尾。
(骨曷)骭直下,為天樞骨者一,無髓。
鈴下之左右,為缺盆骨者二,有勢多液。
左缺盆前之下,為下厭骨者一,無髓,下同。
右缺盆前之下,為分膳骨者一,下同。
厭膳之後附下,為倉骨者一。
倉之下左右,為髎骨者共八,有勢無液。
髎下之左,為胷骨者一。男子此骨大者好勇。
髎下之右,為蕩骨者一。女子此骨大則失夫。
胷之下,為烏骨者一。男子此骨滿者髮早白。
蕩之下,為臆骨者一。此骨高,多訛妄。
鈴中之後,為脊窳骨者,共二十二,上接天柱,有髓。
脊窳次下,為大動骨者一,上通天柱,共成二十四椎。
大動之端,為歸下骨者一,道家謂之尾閻。
歸下之後,為篡骨者一。此骨能限精液。
歸下之前,為蓧骨者一。此骨薄者,多處貧下。
復次,缺盆之下左右至襯,以二十五字關六十骨。此下止分兩手臂至十指之端眾骨。
支其缺盆之後,為傴甲骨者,左右共二,有勢多液。
傴甲之端,為甲隱骨者,左右共二。此骨長則至賢。
前支缺盆,為飛動骨,左右共二。此骨短,病痱緩。
次飛動之左,為龍臑骨者一,有勢無髓無液,下同。
次飛動之右,為虎衝骨者一。
龍臑之下,為龍本骨者一;虎衝之下,為虎端骨者一,俱有勢有髓。
本端之下為腕也。龍本上內,為進賢骨者一。男子此骨隆為名臣。
虎端上內,為及爵骨者一。女人此骨高,為命婦。
腕前左右,為上力骨者共八,有勢多液,下同。
次上力為駐骨者,左右共十,下同。
次駐骨,為搦骨者,左右共十。
次搦,為助勢骨者,左右共十。左助外為爪,右助外為甲。
爪甲之下,各有襯骨,左右共十,無勢無液。
復次,(骨曷)骭之下,左右前後至初步,以五十一字關一百三十六骨,此下至兩乳下,分左右自兩足心眾骨所會處也。
(骨曷)骭之下,為心蔽骨者一,無髓。
(骨曷)骭之左,為脅骨者,上下共十二,居小腸之分也。
左脅之端,各有脅隱骨者,分次亦十二,無髓。
脅骨之下,為季脅骨者共二,多液。
季脅之端,為季隱骨者共二,無髓。
(骨曷)骭之右,為肋骨者共十二,處太陽之分也。
肋骨之下,為(月少)肋骨者共二,各無隱骨,惟獸有之。
右肋之端,為肋隱骨者共十二,無髓。
蓧骨之前,為大橫骨者一,有勢少髓。
橫骨之前,為白環骨者共二,有勢有液。
白環之前,為內輔骨者,左右共二,有勢有液,下同。
內輔之後,為骸關骨者,左右共二,下同。
骸關之下,為楗骨者,左右共二。
楗骨之下,為髀樞骨者,左右共二,有勢多髓。
髀樞下端,為膝蓋骨者,左右共二,無勢多液。
膝蓋左右,各有俠升骨者共二。有勢多液。
髀樞之下,為(骨行)骨者,左右共二,有勢多髓。
(骨行)骨之外,為外輔骨者,左右共二,有勢有液,下同。
(骨行)骨之下,為立骨者,左右共二。
立骨左右,各有內外踝骨者共四,有勢少液。
踝骨之前,各有下力骨者,左右共十,有勢多液。
踝骨之後,各有京骨者,左右共二,有勢少液。
下力之前,釋欹之前,各有起仆骨者共十,有勢。
起仆之前,各有平助骨者,左右共十,有勢。
平助之前,各有襯甲骨者,左右共十,無勢少液。
釋欹兩旁,各有核骨者,左右共二,有勢多液。
起仆之下,各有初步骨者,左右共二,有勢無髓有液。女人則無此骨。
凡此三百六十五骨也。天地相乘,惟人至靈。其女人則無頂威。散血膏敷貼。或趺磕損傷未破皮肉者,用捕肉膏敷貼。
凡刀斧斫磕趺破上脣而拔缺者,用絹片一小條,從腦後縛向前來縛合縫定,次挾封口藥,外以散血膏敷貼。如下脣整法,卻以絹片從下頦兜縛,及如前法整頓,次掞末敷藥。或無腫,不須敷藥。
凡偶含刀在口內戲耍,誤封斷舌頭,未全斷者,用封口藥敷,一日換二三次藥,七八日全安。
凡兩臉涎囊被刀斧斫磕跌墮等傷,傷開涎囊者,用絹棧縫合,卻以封口藥塗敷,外以散血膏敷貼;七八日接住肉,剪去綫,挾封口藥。
凡牙齒被人打趺砍磕,去了牙齒者,只用補肌散摻,及封口藥掞,服破血藥止痛藥,并用水煎藥服,不宜用酒煎藥,須知此法,乃大有功。
凡牙斷趺磕斫傷,牙齒未動者,用芙蓉膏末摻。如齒動者,用蒺藜根燒存性為末,常揩搽之,即牢。
凡割喉者,用腳騎患人頭項,以絲綫先縫內喉管,卻縫外頸皮,用封口藥塗敷,外以散血膏敷貼換藥。或喉被人打歪,以手搖正,卻以前膏敷貼。若結喉傷重,軟喉斷,不可治。以湯與之,得入腸者可治,若并出者不可治。
頸骨肩胛脅肋傷:凡高處跌墮,頸骨摔進者,用手巾一條,繩一條,繫在房上垂下來,以手兜縛頦下,繫於後腦,殺縛接繩頭,卻以瓦罌一个五六寸高,看捺人淺深,斟酌高低,令患人端正坐於罌上,令伸腳坐定,醫者用手掣捺平正,說話令不知覺,以腳一踢,踢去罌子,如在左用手左邊掇出,如在右用手右邊掇出,卻以接骨膏、定痛膏敷貼。又一法,令患人臥牀上,以人擠其頭,雙足踏兩肩即出。
凡左右兩肩骨跌墮失落,其骨叉出在前,可用手巾繫手腕在胷前;若出在後,用手巾繫手腕在背後。若左出折向右肱,右出折向左肱,其骨即入。接左摸右鬢,接右摸左鬢,卻以定痛膏、接骨膏敷之。
凡肩井骨及脅下有損,不可束縛,只捺令平正,用補肉膏、接骨膏、定痛膏敷貼。兩肋骨亦然。
凡肩賻骨出,相度如何整,用椅一個,令患人於椅後伸兩手於左洞、右棚及初步等五骨,止有三百六十骨。又男子女人一百九十骨,或隱或襯,或無髓勢;餘二百五十六骨,并有髓液以藏諸筋,以會諸脈谿谷,相需而成身形,謂之四大。此骨度之常也。
頭目鼻耳傷:凡腦骨傷破,輕手撙捺平正。若皮不破者,用退腫膏敷貼;若皮破肉損者,先用封口藥掞之,外以散血膏貼之;若皮破血流者,用止血散掞之;若腫痛者,用葛葉、毛藤葉、楓葉尾砍爛敷之,不可見風著水,恐成破傷風。
凡腦骨傷碎在鞕處,可治。若傷太陽穴,不可治。如在髮際,須剪剃去髮,看皮破不破,依上用藥敷。若欲洗,宜用熟油和藥水洗,或和溫茶洗之。
凡面目傷,青黑色,用一紫散敷,或紫金膏貼。傷重者用補肉膏敷貼。
凡腦兩角及後枕或兩眉有傷,可治。眼睛傷,瞳神不碎,可治。或眼泡傷紫黑色,用一紫散敷貼,或紫金膏敷貼。傷重者,用補肉膏敷貼。或頂心有損,則難治。
凡鼻兩孔傷凹者,可治。血出無妨。鼻梁打撲跌磕凹陷者,用補肉膏敷貼。若兩鼻孔跌磕傷開孔竅,或刀斧傷開孔竅,用封口藥掞傷處,外以散血膏貼之,退腫。
凡耳斫跌打落,或上脫下黏,或下脫上黏,內用封口藥掞,外用散血膏敷貼;及耳後看脫落所向,用鵝翎橫夾定,卻用竹夾子直上,橫縛定。縛時要兩耳相對,輕縛住。
舌脣口喉齒顋傷:凡脣口刀斧斫磕跌墮等傷,破皮傷肉者,先用桑白皮綫縫合,卻以封口藥塗敷,次以散血膏敷貼,牽住所封藥,不令開落,仍少言語。
凡跌破脣耳鼻而拔缺者,即以封口藥掞,外以散血膏敷貼。若缺唇缺耳,先用麻藥塗之,卻以剪刀剪去外些皮,即以絹綫縫合,缺耳作二截縫合,缺唇作三截縫合,以雞子黃油塗,次以金毛狗脊毛薄摻些於上,次以封口藥塗抹之。次日,以茶輕洗就掞末。 一日換一次,至八日剪去綫,又掞末。
凡顋頰顴刀斧斫磕跌墮等傷破皮肉者,用封口藥填瘡口,外以椅,手圈住,及以軟衣被盛塾脅下,使一人捉定,兩人拔伸,卻墜下手腕,又著曲著手腕,按捺平正,卻以定痛膏、接骨膏敷貼,絹片縛之。
手傷:手有四折骨,六出臼。凡手臂出臼,此骨上段骨是臼,下段骨是杵,四邊筋脈鎖定,或出臼亦挫損筋,所以出臼。此骨須拽手直,一人拽,須用手把定此間骨,搦教歸窠;看骨出那邊,用竹一片,夾定一邊,一邊不用夾,須在屈直處夾。才服藥後,不可放定,或時又用拽屈拽直。此處筋多,吃藥後,若不屈直,則恐成疾,日後曲直不得。
肩胛上出臼,只是手骨出臼歸下,身骨出臼歸上,或出左,或出右,須用舂杵一枚,矮凳一個,令患者立凳上,用杵撐在於出臼之處。或低,用物塾起。杵長則塾凳起。令一人把住,手拽去凳,一人把住舂杵,令一人助患人放身從上坐落,骨節已歸窠矣,神效。若不用小凳,則兩小梯相對,木棒穿從兩梯股中過,用手把住木棒正稜,在出臼腋下骨節蹉跌之處,放身從上墜,骨節自然歸臼矣。
凡手(月爭)手腕骨脫,綳直拽出,醫用手抬起手(月爭)腕,以患人本身膝頭塾定,醫用手於頸項肩處,按下其骨還窠,卻用定痛膏、接骨膏敷貼。若手腕失落,或在上在下,用手拽伸,卻使手撚住,方可用前膏敷貼,藥夾縛。若手(月爭)骨出,用圓椅橫翻向上,醫用足踏住椅,將病人手在椅橫內校曲入腕,內以小書簿上下夾定平穩,卻前膏敷貼,用絹布兜,縛時要掌向上。若手盤出臼,不可牽伸,用衣服向下承住,用手撙按動搖,挪令平正,卻用前膏敷貼夾縛,下用襯夾。
凡手骨出向左,則醫以右手拔入;骨出向右,則醫用左手拔入。一伸一縮,搖動二三次,卻用接骨膏、定痛膏敷貼夾縛。
凡手腳只一邊斷則可治,若兩手腳骨皆斷者不可治。
凡手足骨斷者,中間一坐縛可帶緊,兩頭放寬些,庶使氣血聚斷處。
若接縛手者,前截放寬縛些,使血散前去。若接足者,下截放寬些,使氣血散下去。
凡掌盤出向下,將掌向上,醫用手撙損動處,將掌曲向外捺令平正,用前膏貼,再用夾。向背一片長,下在手背外;向面一片短,下在掌按處。向小指一片長,下在指曲處;向大指一片短,下在高骨處,三度縛之。
凡兩手臂骨打斷者有碎骨,跌斷者則無碎骨,此可辨之。皆可用定痛膏、接骨膏敷貼之。
凡手指跌撲刀斧打碎,用鷄子黃油潤,次掞封口藥末,外以散血膏敷貼,絹片縛定。若趺撲咬傷者,用澤蘭散敷之,若有寒熱者,用退熱散敷之,寒熱退去之。
凡手掌根出臼,其骨交互相鎖,或出臼則是剉出鎖骨之外,須是搦鎖骨下歸窠,出或外則須搦入內,或入內則須搦出外,方入窠臼。如只用手拽,斷則難入窠,有七八成痼疾也,宜接骨膏、定痛膏敷貼夾縛。四折骨,用杉皮竹片夾縛;六出臼,只宜以布帛包縛,不可用夾,要時時轉動,不可一時不動,恐接直骨。
胷脅傷:凡胷前跌出骨不得入,令患人靠實處,醫人以兩腳踏患人兩腳,以手從脅下過背外相叉,抱住患人背後,以手於其肩掬起其胷(骨甫),其骨自入,卻用定痛膏、接骨膏敷貼。
凡胷(骨甫)骨有拳搥傷,外有腫,內有痛,外用定痛膏敷貼,內用破血藥利去瘀血,次用消血草擂酒服。如刀傷先宜安骨定皮合口,挪令平正,卻以封口藥掞瘡口,外以補肌散,以鷄子清調敷貼,內服補損藥活血丹之類。
凡胷骨筋斷,先用破血藥,卻用定痛膏接骨膏敷貼。皮破者,用補肉膏敷貼。
凡胷脅傷重血不通者,用菉豆汁、生薑和服。宜以壯力人在後擠住,自吐其血,次用破血藥。
肚上被傷,肚皮俱破,腸出在外,只腸全斷難醫,傷破而不斷者皆可治療。
凡腸出,可以病人手搭在醫人肩,隨其左右收起,以麻油潤瘡口,整入腹;卻以通關散吹鼻打噴嚏,令腸自人;用桑白皮綫,向皮內縫合,後以封口藥塗傷處,外以補肌散,以鷄子清調勻敷貼。或散血膏更妙。綫上以花乳石散敷之。
肚皮裂開者,用麻縷為綫,或搥桑白為綫,亦用花乳石散敷綫上。用須從裏重縫肚皮,不可縫外重皮,留外皮開,用藥摻,待生肉。
若腸上有小損孔,以燈火照之,腸中有氣射燈,不可治。
又一法:腸出,弔起病人手,用酢煎山豆根汁服一口至二口,卻以針於病人頸上一刺,其腸自入。
凡肚皮傷破孔大,肚腸與脂膏俱出,放入內則用縫;如孔小,只有膏出,用手擘去膏,不用縫。此膏出者已無用了,不可復入肚中,反成禍患,只須擘去不妨。此是聞肉,但放心去之。肚內被傷者,專用利大小腸,不可待秘,恐成重患。
腰臀股膝傷:凡腰骨損斷,用門一片放地下,一頭斜高些,令患人覆眠,以手伸上,攀住其門,下用三人拽伸,以手按損處三時久,卻用定痛膏、接骨膏敷貼。病人渾身動作一宿,至來日患處無痛,卻可自便左右翻轉,仍用破血藥。
凡臀盤左右趺出骨者,右入左,左入右,用腳踏進,撙捺平正,用藥。如跌入內,令患人盤腳,按其肩頭,醫用膝抵入,雖大痛一時無妨。整頓平正,卻用接骨膏、定痛膏敷貼。只宜仰臥,不可翻臥。大動後恐成損患。
凡腰腿傷,全用酒佐通氣血藥,俱要加杜仲。
凡胯骨從臀上出者,用二三人捉定腿拔伸,仍以腳捺送人,卻用前等膏敷貼。如在襠內出者,則難治。
凡腳骨傷甚難整,當臨時相度,難泥一說。
凡兩腿左右打跌骨斷者,以手法整其骨,以手拽正,上拽七分於前,下拽五分於後,整定,用接骨膏、定痛膏敷貼,夾縛。縛時先縛中正,後縛上下,外用副夾。若上下有腫痛無慮,五日方可換藥。
凡辨腿胯骨出內外者,如不貼膝,便是出向內,從內捺入平正;如粘膝不能開,便是出向外,從外捺入平正,臨機應變。
凡腳盤出臼,令患人坐定,醫人以腳從腿上一踏一搬,雙手一撙,捺搖二三次,卻用接骨膏、定痛膏,或理傷膏敷貼。
凡膝蓋損斷,用手按捺進平正後,用前膏敷貼,桑白皮夾縛,作四截縛之。其膝蓋骨跌挫開者,可用竹箍箍定,敷藥夾定。要四截縛之,膝蓋不開也。若腫痛,須用針刀去血,卻敷貼,用夾。
若或內外踝骨、左右腳盤剉跌損傷,用腳踏直拽正,按捺平正,卻敷貼前膏。若膝頭骨跌出臼,牽合不可太直,不可太曲。直則不見其骨稜,曲則亦然。只可半直半曲,以竹箍箍住膝蓋骨,以繩縛之。
凡骨節損折,肘臂腰膝出臼蹉跌,須用法整頓歸元,先用麻藥與服,使不知痛,然後可用手法治之。
腳傷,腳有六臼四折骨。凡腳板上交叉處出臼,須用一人拽去,自用手摸其骨節,或骨突出在內,用手正從此骨頭拽歸外,或骨出向外,須用力拽歸內,則歸窠。若只拽不用手整人窠內,誤人成痼疾也。宜接骨膏、定痛膏敷貼。夾縛:四折骨,用正副夾縛束;六出臼,只宜以布帛包縛,不可夾之。
凡腳膝出臼,與手臂肘出臼同。或出內出外,只用一邊夾縛定。此處筋脈最多,時時看顧,不可疏慢。宜接骨膏、定痛膏敷貼夾縛。
凡腳大腿根出臼,此處身上骨是臼,腿根是杵,或出前或出後,須用一人手抱住患人身,一人拽腳,用手盡力搦歸窠。或是剉開,又可用軟綿繩,從腳縛倒弔起,用手整骨節,從上墜下,自從歸窠,卻用接骨膏、定痛膏敷貼夾縛。
背脊骨傷:凡判脊骨不可用手整頓,須用軟繩從腳弔起墜下身直,其骨使自歸窠。未直則未歸窠。須要待其骨直歸窠,卻用接骨膏或定痛膏或補肉膏敷。以桑皮一片放在藥上,杉皮兩三片安在桑皮上,用軟物纏夾定,莫令曲,用藥敷之。
凡腳手骨被壓碎者,須用麻藥與服,或用刀割開,甚者用剪刀剪去骨鋒,便不衝破肉;或有粉碎者去其骨,免膿血之禍。然後用大片桑皮,以補肉膏或定痛膏糊在桑皮上,夾在骨肉上,莫令差錯。三日一洗,莫令臭穢。用藥敷之。又切不可輕易自恃有藥,便割便剪便弄,須要詳細審視,當行則行,尤宜仔細。或頭上有傷,或打破,或刀傷,或壓碎骨,用藥敷貼縛之。凡纏縛之際,要於密室無風之所,勿使風人瘡口,恐成破傷風之患。切記切記!
陰囊陰門傷:凡陰囊被人扯脫者,用鷄子黃油塗,以金毛狗脊毛薄攤於上,次掞封口藥,又用散血膏敷貼,外卻用中葉金鎖匙、紫金皮水煎服,洗用紫蘇葉煎水洗。
凡陰囊處有青黑紫色腫者,用補肉膏敷貼,或用定痛膏加赤芍、草烏、良薑、肉桂各少許打和,用韭葉砍爛,同藥貼。如無韭葉,葱葉亦可。仍服利小便藥。
凡婦人腿骨出進陰門邊,不可踏入,用凳一條,以綿衣覆上,令患人於上臥,醫以手孥患人腳,用手一撙,上在好腳邊上去,其腿骨自入,卻用接骨膏、定痛膏敷貼。
凡下近腿胯陰囊等處,不用通藥,但貼不令血蔭。
筋骨傷:凡斷筋損骨者,先用手尋揣傷處,整頓其筋骨平正,用接骨等膏敷貼,用正副夾縛定。正夾用杉皮去外重皮,約手指大,排肉上,以藥敷杉皮上,藥上用副夾,用竹皮去里竹黃,亦如指大,疏排夾縛。
凡骨碎斷或未碎斷,但皮破損肉者,先用補肌散填滿瘡口,次用散血膏敷貼。如骨折,要接骨膏敷貼夾縛。或皮破骨斷者,用補肉膏敷貼。
凡骨斷皮破者,不用酒煎藥。或損在內破皮肉者,可加童便在破血藥內和服。若骨斷皮不破,可全用酒煎損藥服之。若只損傷,骨未折肉未破者,用消腫膏或定痛膏。
凡皮破骨出差臼,拔伸不入,撙捺皮相近三分,用快刀割開些,捺入骨。不須割肉,肉自破了,可以入骨。骨入後,用補肉膏敷貼瘡四旁腫處,留瘡口,用補肌散填之。皮肉不破,用接骨膏、定痛膏敷貼。若破者,必有血出,用力整時,最要快便。
凡皮裏有碎骨,只用定痛膏、接骨膏敷貼夾縛。十分傷害,自然爛開肉,其骨碎必自出,然後摻補肌散,外以補肉膏敷貼。
凡骨碎看本處平正如何,大抵骨低是不曾損左右骨,高骨定損了。如折骨,要拔伸捺平正,用藥敷貼,以正副夾束縛,勿令轉動,使損處堅固。如出臼曲處,要時時曲轉,使活處不強。
凡敷貼,用板子一片,就板子上將蕉葉或紙褙攤接骨膏、定痛膏在上,移在損處。皮內有碎骨,後來皮肉自爛,先摻補肌散,以敷補肉膏,碎骨自出。若破斷皮肉,先以封口藥填塗,用綫縫合,外用補肉膏、散血膏敷貼。
凡平處骨斷骨碎皮不破者,只用接骨膏、定痛膏敷貼夾縛。若手足曲直等處及轉動處,只宜絹包縛,令時數轉動,不可夾縛。如指骨碎斷,止用苧麻夾縛。腿上用苧麻繩夾縛。冬月熱縛,夏月冷縛,余月溫縛。
凡拔伸捺正,要羶絹軟物,單正仍拔伸。當近在骨損處,不得前去一節骨上,仍拔伸。相度左右骨,各有正斜拔者。
凡撙捺要手法快便,要皮肉相執平正,整拔亦要相度難易,或用三四人,不可輕易。
凡筋斷,用楓香以金沸草砍取汁調塗敷,次用理傷膏敷貼。
束縛敷貼用藥:凡束縛,春三日、夏二日、秋三日、冬四日,縛處用藥水泡,洗去舊藥,不可驚動損處,洗了仍用前膏敷縛。若束縛,要杉木浸軟去粗皮,竹片去黃用青,共削約手指大片,用杉木皮為正夾,竹片為副夾,疏排周匝,以小繩三度縛。縛時相度高下遠近,使損處氣血相續,有緊有寬,說見前。二三日一次換藥敷,直要縛一個月藥;次以補揖好膏貼之,亦要以杉皮夾住,令損處堅固。骨老方不夾之。其杉皮貼肉上,藥敷杉皮上,紙被貼藥上,竹片夾紙被上縛之。
凡腫是血作,用熱藥水泡洗,次敷貼等草藥。一時討不及者,只用理傷膏貼最便。
凡用夾,須攤藥於紙上平,兩頭要帶薄,搭頭搭得不厚,不礙肉,平坦者,無高低不均之患。若四岸高低不均,此上便有空缺,不著肉處即生泡,切記之!
凡敷貼接骨等藥,疼痛不止者,可加乳香、沒藥、楓香、白芷、肉桂、南星、獨活等味,各量加些於藥中敷貼,其肉溫暖,疼痛即住。刀斧傷者,去肉桂、南星、獨活。
凡換藥不可生換,用手巾打濕搭潤,逐片取脫,隨手盪洗換藥,不可輕停一時,恐生肉泡。仍先攤藥,隨即應手換之。此大節病累遭害,切記之!
凡傷重,其初麻而不痛,應拔伸捺正,或用刀取開皮,二三日後方知痛,且先勻氣血。
凡被杖打痛腫而未破者,先用稜針出血。若破者不須出血,只用撒地金錢、山薄荷、生地黃、地薄荷、豬(豕母)嚀葉、澤蘭葉、血見愁搗敷貼。若成杖瘡,用黑膏藥、白膏藥、紅膏藥、太乙膏、牛脂膏貼之。
凡刀斧傷者,看輕重用藥。如輕者只用補肌散掞;重者宜用封口藥掞,緊縛住。如傷重者,外用散血膏敷貼。
用藥訣:打顛樹木壓或自高處顛下者,此等傷皆驚動四肢五臟,必有惡血在內,專怕惡心,先用清心藥、打血藥,及通大小腸藥,次第先服,臨跟加童子小便入藥內,立效。專用大小腸洗利,恐作隘塞,利害之甚。清心藥加前方通利大小腸藥服之,自然俱通,無悶煩,無惡血污心,以次用止痛藥服之即止。
顛撲傷刀石傷諸般傷損,至重者皆先服清心藥,次服清小便三服。去血藥,或被傷者,血未結,打從瘡口出,或結在內,用藥打人大腸時即泄;或被打被顛被木壓惡血未積者,用藥打散四肢;或歸臟腑者,或歸上隔者,打從口中吐出;或歸中隔,打入大腸泄出,用此急救;次服止痛藥,即二十五味藥中加減用。
凡藥皆憑湯使,所使方先,但用清心藥煎,後用童便一盞同服。或止痛,重傷者,則用薑湯燈心湯調二十五味藥服之,薄荷湯亦可。
凡傷或刀傷及損內臟俯,恐作煩悶崩血之患。如折骨者,同薑酒服接骨藥敷之。如骨碎被重打重顛重木及石壓者,皆用先服湯使法,并用酒服。如輕顛撲損傷,則用薑湯調下二十五味藥,立效。
凡打撲傷損折骨出臼者,便宜用何首烏散。若發熱體實之人,用疏風敗毒散。若惡寒體弱之人,用五積交加散,後用黃白紅黑四味末子、補損丹、活血丹等藥調治之。
凡折骨出臼者,不宜用下瘀血之藥及通利大便之藥,只宜疏風順氣,勻血定痛補損而已。
凡打撲砍磕,從高跌墮,瘀血攻心,不能言語者,用獨勝散,次以復元活血湯調理。
凡打撲跌墮,損破皮肉紫黑色者,先用破血藥,次用獨聖散,又次用清上瘀血湯、消下破血湯。
凡打撲損傷,嘔惡血汁者,先用獨聖散,次用百合散,又次用生料四物湯加硬骨牛乳根加減調理。
凡打撲刀斧斫磕等傷,破皮損肉,血出去多,頭目眩運者,先用川當歸、大川芎水煎服,次加白芍藥、熟地黃、續斷、防風、荊芥、羌活、獨活、南星水煎,加童便和服則可,不可用酒。如血出少,內有瘀血者,以生料四物湯一半,加獨聖散一半,水煎服。未破皮肉者,上體加酒和服。
凡打撲刀斧斫磕等傷、破傷風,痛不可忍,牙關緊急,角弓反張者,用生南星、防風等分為末,米泔調塗患處。又用熱酒童便各半調,連進三服即甦;次用疏風敗毒散調治之。
凡刀斧跌磕傷破陰囊皮者,先服獨聖散,次服止痛藥。如內有宿血者,用破血藥。
凡刀斧傷破肚皮腸出者,先用清心藥加童便和服,及用獨聖散,次用止痛藥。如血出過多,先用當歸、川芎水煎服;次加白芍藥、熟地黃、羌活、獨活、防風、荊芥、白芷、續斷水煎,調乳香、沒藥末和服之。
凡傷損藥中,不可缺乳香、沒藥,此藥極能敗血止痛。
凡刀斧跌磕閃肭脫臼者,初時不可便用自然銅,久後方可用之。折骨者,宜便用之。若不折骨,不碎骨,則不可用。修合諸損藥,皆要去之好。用自然銅,必用火煅,方可服之。然新出火者,其火毒與金毒相扇,挾香熱藥毒,雖有接骨之功,其燥烈之禍,甚於刀劍,戒之!
凡墮傷內有瘀血者,必腹脹滿而痛,或胷脅滿也,宜用破血藥及清心藥通利之,自然而愈。痛不止者,用獨聖散服之效驗。如更不止,用止痛藥服之,大效如神。
凡金刃所傷,從高跌墮,皮肉破損,出血過多,此宜止痛兼補為先,宜當歸補血湯。若皮肉不破損者,宜作瘀血停積治之,先以獨聖散,次以破血藥,隨證加減。續後痛不止者,用止痛藥調理。若胷膈疼痛,用開心草、雪裏開、蘇木煎酒,入童便和服即效。又方:單用蘇木煎酒,和童便服。
凡治刀斧金刃打撲,從高跌墮,皮肉破損而傷重者,中間破處掞封口藥或補肌散,四邊用截血膏箍住,使新血不來潮作,此秘傳之妙訣也。
凡損傷,妙在補氣血,俗工不知,惟要速效,多用自然銅,恐成痼疾也。初傷只用蘇木活血,黃連降火,白朮和中,童便煎服。在下者,可下瘀血,但先須補托。在上者,宜飲韭汁,或和粥吃。切不可飲冷水,血見寒則凝,但一絲血入心即死。
凡老人墮馬,腰痛不可轉側,先用蘇木、人參、黃芪、川芎、當歸、陳皮、甘草煎服,次以前藥調下紅黑黃白四末子、補損丹、活血丹。
凡杖打閃肭疼痛,皆滯血證,宜破血藥下之。痛不可忍,則傷血故也,宜清心藥。更不止,用獨聖散,大效。
凡刀斧打撲斫磕跌斷,血出如涌泉者,此傷經也,用封口藥掞,以手按實,少時即止。又止血散掞之,亦可。如腫痛,搗葱炒熱縛之。
凡損,大小便不通,未可便服損藥,蓋損藥熱必用酒,濇秘愈甚。看患人虛實,實者用破血藥加木通,尚未通加芒硝;虛者以四物湯加枳殼、麻仁、桃仁滑腸之類。虛人不可下者,四物湯加穿山甲。
凡服損藥,不可吃冷物。魚牛肉極冷,尤不可吃。若吃牛肉,痛不可止。又瘟猪肉猪母肉不可吃,切記之!
凡損否可服草藥,服之所生之骨必大,不得人臼。相兼君臣藥服則可,要加溫補氣血藥同煎。
凡損藥必熱,能生氣血以接骨也。更忌用火炙。如敷藥不效,服藥亦不效。
凡用敷貼等草藥,皆要臨時生采新鮮者,用之有效。如出遠路,討不便者,可研末用。末不及生采者為勝。如無草藥討處,就用君臣藥接縛之。
凡損藥內用酒者,不問紅白,只忌灰酒。且重傷不可便用酒,反承起氣,作腹脹胷滿,切記切記!如稍定,卻用酒水煎或湯浸酒。
凡打傷在兩脅兩胷兩肚兩肋,卻用通氣通血清心藥。又看病人虛實不同,虛者通藥兼補藥須放緩,且用貼藥在前,通藥在後。
凡用通藥反不通者,後用順氣藥,腹肚全無膨脹而得安,此為不干血作,乃是氣閉不通。如腹肚果有血作,一通便下,亦須以順氣藥兼之,庶胷膈肚腹,不致緊悶;氣順後卻用損藥。
凡人醉臥跌牀下,胛背疼痛,不可屈伸,損藥不效,服黑豆酒數日愈。豆能下氣,所損輕也。
凡小兒跌凳角上,止用蘿蔔子煎服愈,亦順氣也。
凡整作之法,除頭腦上不可用藥水洗,恐成破傷風,餘可加熟油同藥水避風洗之,且與住痛。整時,先用熱酒磨草烏服一二盞方整。整時氣絕用蘇合香丸須甦,未甦以黑豆、防風、甘草、黃連煎冷服,或苡草擂水服。不可用鹽解之。若吐加生薑汁。
右皆專科用藥之法,人有虛實,不可一例而施。即如末條整時,先服草烏酒整而氣絕,灌以蘇合香丸走竄之劑未甦,又以冷藥灌之,若施之氣虛之人,慘於加刃矣。惟薛氏法量證施治,專於內補,可以遵用,見後分證處治條,學者宜審焉!
十不治證:顛撲損傷或被傷入於肺者,縱未即死,二七難過。
左脅下傷透內者。
腸傷斷一半可醫,全斷者不可治。
小腹下傷內者。證候繁多者。
脈不實重者。
老人左股壓碎者。
傷破陰子者。
血出盡者。
肩內耳後傷透於內者,皆不必用藥。
劉宗厚曰:打撲金刃損傷,是不因氣動而病生於外。外受有形之物所傷,乃血肉筋骨受病,非如六淫七情為病,有在氣在血之分也。所以損傷一證,專從血論,但須分其有瘀血停積而亡血過多之證。蓋打撲墜墮,皮不破而內損者,必有瘀血。若金刃傷皮出血,或致亡血過多,二者不可同法而治。有瘀血者,宜攻利之。若亡血者,兼補而行之。又察其所傷,有上下輕重淺深之異,經絡氣血多少之殊,惟宜先逐瘀血,通經絡,和血止痛;然後調氣養血,補益胃氣,無不效也。頃見圍城中軍士被傷,不問頭面手足胷背輕重,醫者例以大黃等藥利之。後大黃缺少,甚者遂以巴豆代之,以為不於初時瀉去毒氣,後則多致危殆。至於略傷手指,亦悉以藥利之。殊不知大黃之藥,惟與有瘀血者相宜,其有亡血過多,元氣胃氣虛弱之人,不可服也。其巴豆大熱有毒,止能破堅逐積,用於此疾,尤非切當。所以有服下藥過後,其脈愈見堅大,醫者不察,又以為瘀血未盡而復下之,因而夭折人命,可不慎歟!
破傷風
夫風者,百病之始也,清淨射腠理閉拒,雖有大風苛毒,莫之能害,諸瘡不差,榮衞虛,肌肉不生,瘡眼不合,而風邪入之,為破傷風之候。亦有陰瘡熱鬱結,多著白痂,瘡口閉塞,氣難宣通,故熱甚而生風者,先辨瘡口,平無汁者中風也,自邊出黃水者中水也,并欲作痙,急治之。
東垣云:破傷風者,通於表裏,分別陰陽,同傷寒證治。人知有發表,不知有攻裏和解。夫脈浮而無力,太陽也,在表,宜汗。脈長而有力,陽明也,在裏,宜下。脈浮而弦小者,少陽也,半在表半在裏,宜和解。明此三法,而治不中病者,未之有也。此但云三陽而不及三陰者,蓋風邪在三陽經,便宜按法早治而愈。若待傳入三陰,其證已危,或腹滿自利,口燥嗌干,舌卷卵縮,皆無生理,故置而弗論也。
解表,羌活防風湯、防風湯、九味羌活湯、蜈蚣散;解後實之,白朮防風湯。攻裏,大芎黃湯、紅鰾丸、左龍丸,後復小羌活湯。和解,羌活湯、地榆防風散、小柴胡湯。
日久氣血漸虛,邪氣入胃,宜養血四物湯加防風、藁本、白芷各等分,細辛減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煎溫服。風藥過多,自汗出者,白朮黃芪湯。大汗不止,筋攣搐搦,白朮升麻湯。搐痙不已,蠲痙湯。背後搐者,羌活、獨活、防風、甘草。向前搐者,升麻、白芷、獨活、防風、甘草。兩旁搐者,柴胡、防風、甘草。右搐加滑石。
手足顫掉不已,朱砂指甲散。
四般惡證不可治:第一,頭目青黑色;第二,額上汗珠不流;第三,眼小目瞪;第四,身上汗出如油痛不在瘡處者,傷經絡,亦死證也。
外治
初覺瘡腫起白痂,身寒熱,急用玉真散敷之;或用杏去皮細嚼,和雄黃、飛羅白麪敷。 【 一方只用杏仁、白麪等分和勻,新汲水調和如膏敷。】 腫漸消為度。若腰脊反張,四肢強直,牙關口噤,用鼠一頭和尾燒作灰,細研,以臘月猪脂和敷。牙關緊不能開,用蜈蚣一條焙乾研細末搽牙,吐涎立甦。狗咬破傷風,人參不拘多少,桑柴火上燒,令煙絕,用盞子合研為末,摻瘡上,仍以魚膠煮烊封固。
外科正宗 【 明?陳實功】
跌撲
跌撲有已破未破之分,亡血利瘀血之異。且如高墜墮而未經損破皮肉,必有瘀血注臟腑,人必昏沉不醒,二便必難,當以大成湯通利二便,其人自甦。不醒者,獨參湯救之。尋常墜墮,徑以復元活血湯調之。又如損傷骨節,筋斷血流不止者,獨勝散止之。次用花蕊石散搽之。又有跌斷骨節大損等證,此則另有專門接骨紥縛,未及詳註也。
金瘡
金瘡乃刀刃所傷,或有磁鋒割損,淺者皮破血流而已,深者筋斷血飛不住。皮破者,桃花散摻之,其血自止。筋斷者,如聖金刀散摻紥。止後又流者,此證急用玉紅膏塗傷處,膏蓋長肉。蓋筋骨肉方斷,斯人面色必黃,外避風寒,內忌冷物,終保無妨。有失血過多者,獨參湯、八珍湯補助為要,此外無法矣。
杖瘡
杖瘡,乃良肉受傷之患,有已破未破之分,正刑酷刑之異。已破肌肉者,隨杖後以清涼拈痛膏敷之,疼腫即消。未破,瘀血內攻者,用針放出內畜瘀血,再以大成湯下之,便通自愈。如傷處瘀腐,已作疼痛者,玉紅膏搽之,自然腐化生新而愈。至於辱刑非刑難受之時,宜預服鐵布衫丸,方得保身全命也。
咬傷
人咬為患,良肉受傷。但齒乃陽明胃異,有餘臟腑,多火多熱,生之於口,凡食經此無不嚼爛下咽,又飲食炙煿之毒無不侵襲,故傷人發腫,其痛異常,臭膿腐爛,痛徹連心,是感牙之毒也。初咬時一日裏,撒熱小便浸傷處,洗淨牙黃瘀血,咬孔上蟾酥餅貼之,膏蓋後出微膿漸愈。如咬時未經此法,致腫痛發胖,疼甚者,亦與童便浸洗挹乾,用粗紙撚蘸麻油點火,用烟焰熏腫痛上,良久方住,以解牙毒;仍以蟾酥條插入孔內,膏蓋候腫消,時換玉紅膏搽之,長肉完口。如有雜證相兼者,亦隨證而治。
破傷風
破傷風因皮肉損破,復被外風襲入經絡,漸傳入裏。其外寒熱交作,口噤咬牙,角弓反張,口吐涎沫;入陰則身涼自汗,傷處反為平陷如故,其毒內收矣。當用萬靈丹發汗,令風邪反出;次以玉真散患上貼之,得膿為效。如汗後前證不退,傷處不高,或醒或昏,時發時止,口噤不開,語聲不出者,終為死候。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三百七十八
外科跌打金刃竹木破傷門
方
復元活血湯 治墜墮或打撲,瘀血流於脅下作痛,或小腹作痛,或痞悶,及便毒初起腫痛。
柴胡錢半 花粉 穿山甲 當歸酒拌,各一錢 紅花 甘草各七分 大黃酒拌過炒,二錢 桃仁二十粒,去皮尖酒浸研 作一劑,水二鍾,煎一鍾,食前服。
桃仁承氣湯 治傷損瘀血停滯,腹作痛,或發狂,或便毒壅腫疼痛,便秘發熱,并宜用此通之。
桃仁五十粒,去皮尖研 桂枝 芒硝 甘草炙 大黃各一錢 作一劑,水二鍾,煎一鍾,空心服。
玉真散 一名定風散。治破傷風重者,牙關緊急,腰背反張,并蛇犬所傷。
天南星 防風各等分 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更搽患處。若牙關緊急,腰背反張者,每服三錢,用童便調服,雖內有瘀血亦愈。至於昏死心腹尚溫者,連進二服,亦可保全。若治風犬咬傷,更用漱口水洗淨搽之,神效。
解毒散 治一切毒蛇惡蟲并獸所傷,重者毒入腹,則眼黑口噤,手足強直。此藥平易,不傷氣血,大有神效 不可以為易而忽之。
白礬 甘草末各一兩 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冷水調下,更敷患處。
聖愈湯 治瘡瘍膿水出多,或金瘡出血,心煩不安,眠睡不寧,或五心煩熱。
熟地黃酒拌蒸半日許 生地黃酒拌 川芎 人參各五錢 當歸酒拌 黃芪鹽水浸炒,各一錢 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食遠眼。
獨參湯 治潰瘍氣血虛極,惡寒或發熱,或失血之證。葛可久血脫用補氣,即此方也。
人參二兩 作一劑,水二鍾,棗十枚,煎一鍾,徐徐服。若煎至稠厚,即為膏矣。
當歸地黃湯 治破傷風,氣血俱虛,發熱頭痛,服此養氣血,祛風邪,不拘新舊并治之。
當歸酒拌 地黃酒拌 芍藥 川芎 藁本 防風 白芷各一錢 細辛五分 作一劑,水二鍾,煎一鍾服。
四君子湯 治脾胃虛弱,或因剋伐腫痛不散,或潰而不斂,或飲食少思,或欲作嘔,大便不實等證。
人參 白朮 茯苓各二錢 甘草炙,一錢
右作一劑,薑棗水煎服。
小柴胡湯 治一切撲傷等證,因肝膽經火盛作痛,出血自汗,寒熱往來,日晡發熱,或潮熱身熱,欬嗽發熱,脅下作痛,兩胠痞滿。
柴胡二錢 黃芩一錢半 半夏 人參各一錢 甘草炙,三分
右,薑水煎服。
八珍湯 治傷損等證失血過多,或因剋伐血氣耗損,惡寒發熱,煩躁作渴等證。
人參 白朮 茯苓 當歸 白芍藥 川芎 熟地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右,薑棗水煎服。
犀角地黃湯 治火盛血熱妄行,或吐衄不止,大便下血。因怒而致,加山梔、柴胡。
犀角鎊末 生地黃 白芍藥 黃芩 牡丹皮 黃連各一錢五分
右,水煎熟,傾於鍾內,入犀末服之。
十味參蘇飲 治氣逆血蘊上焦,發熱氣促,或欬血(鼻丑)血,或痰嗽不止。加黃芩、山梔,即加味參蘇飲。
人參 紫蘇 半夏 茯苓 陳皮 桔梗 前胡 葛根 枳殼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右,薑水煎服。
二味參蘇飲 治出血過多,瘀血入肺,面黑喘促。
人參一兩 蘇木二兩
右,水煎服。
四物湯 治一切血虛,日哺發熱,煩躁不安者,皆宜服之。
當歸 熟地黃各三錢 芍藥二錢 川芎一錢半
右,水煎服。加白朮、茯苓、柴胡、丹皮,即加味四物湯。
加味承氣湯 治瘀血內停,胷腹脹痛,或大便不通等證。
大黃 (石卜)硝各二錢 枳實 厚朴 當歸 紅花各一錢 甘草五分 用洒水各一鍾,煎至一鍾服。仍量虛實加減。病急不用甘草。
歸脾湯 治跌撲等證,氣血俱傷,或思慮傷脾,血虛火動,寤而不寐;或心脾作痛,怠惰嗜臥,怔忡驚悸,自汗盜汗,大便不調,或血上下妄行,其功甚捷。
人參 白朮 當歸 白茯神 黃芪炒 遠志 龍眼肉 棗仁炒,各二錢 木香 甘草炙,各五分
右,薑棗水煎服。加柴胡、山梔,即加味歸脾湯。
潤腸丸 治跌撲等證,或脾胃伏火,大腸乾燥,或風熱血結等證。
麻子仁 桃仁各一兩,去皮尖研 羌活 歸尾 大黃煨 皂角刺 秦艽各五錢
右為末,煉蜜丸桐子大,猪膽汁丸尤妙。每服三五十丸,食前白滾湯送下。凡怯弱人先用猪膽導之,不通,宜補血。
當歸補血湯 治杖瘡金瘡等證,血氣損傷,肌熱,大渴引飲,目赤面紅,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此病多得於飢渴勞役者,若誤服白虎湯必死。
黃芪炙,一兩 當歸二錢,酒製
右,水煎服。
十全大補湯 治杖瘡氣血俱虛,腫痛不消,腐而不潰,潰而不斂,或惡寒發熱,自汗盜汗,飲食少思,肢體倦怠。若怯弱之人,患處青腫而肉不壞者,服之自愈。若有瘀血砭刺早者,服之自消。或潰而膿水清稀,肌肉不生,或口乾作渴而欲飲湯者,尤宜服之。
白茯苓 人參 當歸 白朮 黃芪 川芎 白芍藥炒 熟地黃 肉桂 甘草炙
右,薑棗水煎服。
參附湯 治金瘡杖瘡失血過多,或膿瘀大泄,陽隨陰走,上氣喘急,自汗盜汗,氣短頭運等證。
人參四錢 附子炮去皮臍,三錢
右,水煎服。陽氣脫陷者,倍用之。
清胃散 治血傷火盛,或胃經濕熱,脣口腫痛,牙齦潰爛,或發熱惡寒等證。
牡丹皮 黃連 生地黃 當歸酒洗,各五分 升麻一錢
右,水煎服。如痛未止,黃芩、石膏、大黃之類,皆可量加。
清燥湯 治跌撲瘡瘍,血氣傷損,或潰後氣血虛怯,濕熱乘之,遍身酸軟;或秋夏濕熱太甚,肺金受傷,絕寒水生化之源,腎無所養,小便赤濇,大便不調,或腰腿痿軟,口乾作渴,體重麻木,或頭目眩運,飲食少思,或自汗體倦,胷滿氣促,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
黃芪一錢五分 蒼朮一錢 白朮 陳皮 澤瀉各五分 白茯苓 人參 升麻 麥門冬 歸身 生地 神麯炒 猪苓 酒蘗各五分 柴胡 黃連 甘草炙,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
右,薑水煎服。濕痰壅盛,參、芪、歸、地之類可暫減之。
生脈散 治金瘡杖瘡等證,發熱體倦氣短,或汗多作渴;或潰後睡臥不寧,陽氣下陷,發熱煩躁。若六七月間濕熱大行,火土合病,令人脾胃虛弱氣短,或金為火制,絕寒水化源,肢體痿軟,腳敧眼黑,并宜服。
人參五錢 五味子一錢 麥門冬三錢
右,水煎服。
二妙散 治下焦濕熱腫痛,或流注遊走,遍身疼痛。
蒼朮 黃蘗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三二錢,酒調服。作丸亦可。
四斤丸 治肝腎精血不足,筋無所養,攣縮不能步履,或邪淫於內,筋骨痿軟。
肉蓰蓉酒浸 牛膝酒洗 天麻 乾木瓜 鹿茸炙 熟地 菟絲子酒浸煮杵 五味各等分
右為末,用地黃膏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補中益氣湯 治跌撲等證,損傷元氣,或過服剋伐,惡寒發熱,肢體倦怠,血氣虛弱,不能生肌收斂;或兼飲食勞倦,頭痛身熱,煩躁作渴,脈洪大弦虛,或微細軟弱,自汗倦怠,飲食少思。
黃芪炙 人參 白朮 甘草炙,各一錢五分 當歸一錢 陳皮五分 柴胡 升麻各三分
右,薑棗水煎服。
黑丸子 一名和血定痛丸。治跌撲墜墮,筋骨疼痛,或瘀血壅腫,或風寒肢體作痛。若流注膝風初結,服之自消。若潰而膿清發熱,與補氣血藥兼服,自斂。
牛膝焙,六錢 百草霜 芍藥各一兩 南星泡 川烏炮,各三錢 赤小豆 白蘞各一兩六錢 白芨 骨碎補 當歸各八錢
右各另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鹽湯溫酒送下。孕婦不可服。
迴陽玉隨膏 治跌撲所傷,為敷涼藥,或人元氣虛寒,腫不消散,或不潰斂;及壅腫堅硬,肉色不變,久而不潰,潰而不斂,或筋攣骨痛,一切冷證,并效。
草烏二錢 肉桂五錢 南星煨 軍薑炒 白芷 赤芍藥炒,各一兩
右為末,葱湯調塗,熱酒亦可。
復元通氣散 治打撲傷損作痛,或氣滯作痛。
木香 茴香炒 青皮去白 穿山甲酥炙 陳皮 白芷 甘草 漏蘆 貝母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一二錢,溫酒調下。
神效太乙膏 治癰疽發背杖瘡,及一切瘡疽潰爛。
元參 白芷 當歸 肉桂 赤芍藥 大黃 生地黃各一兩
右用麻油二斤,入銅鍋內,煎至藥黑,濾去渣,徐入淨黃丹十二兩,再煎,滴水中捻,軟硬得中,即成膏矣。
乳香定痛散 治杖瘡金瘡,及一切瘡瘍潰爛疼痛。
乳香 沒藥各五錢 滑石 寒水石煅,各一兩 冰片一錢
右為末,搽患處,痛即止,甚效。
猪蹄湯 治一切癰疽杖瘡,潰爛,消腫毒,去惡肉。
白芷 當歸 羌活 赤芍 露蜂房蜂兒多者 生甘草各五錢
右用猪蹄一只,水五碗,煮熟,取清湯入前藥煎數沸,去渣溫洗,隨用膏藥貼之。
神效當歸膏 治杖撲湯火瘡毒,不問已潰未潰,肉雖傷而未壞者,用之自愈。肉已死而用之自潰,新肉易生。至肉色漸白,其毒始盡,生肌最速。如棍杖者,外皮不破,內肉糜爛,其外皮因內焮乾縮,堅硬不潰,爬連好肉作痛,故俗云疔痂皮。致膿瘀無從而泄,內愈脹痛,腐潰益深,往往不待其潰,就行割去,而瘡口開張,難以收斂。怯弱之人,多成破傷風證,每致不救。若杖瘡內有瘀血者,即用有鋒芒磁片,於患處砭去惡血,塗以此藥,則疔痂自結,死肉自潰,膿穢自出,所潰亦淺,生肌之際,亦不結痂,又免皴揭之痛,殊有神效。蓋當歸、地黃、麻油、二蠟,主生肌止痛補血續筋,與肉相宜。此方余已刊行,治者亦多用之。
麻油六兩 當歸 黃蠟 生地黃各一兩
右先將當歸、地黃入油煎黑,去渣,入蠟鎔化,候冷攪勻,即成膏矣。白蠟尤妙。
托裏散 治金瘡杖瘡,及一切瘡毒,因氣血虛不能成膿;或膿成不能潰斂,膿水清稀,久而不瘥。
白朮炒 陳皮各七分 人參氣虛者多用 熟地 當歸身酒炒 芍藥酒炒 黃芪鹽水拌炒 白茯苓各一錢
右,水煎服。
加味芎歸湯 治跌撲墜墮,皮膚不破,瘀血入胃作嘔。
川芎藭 當歸 百合水浸半日 白芍藥 荊芥穗各二錢
右,水酒煎服。
當歸導滯散 治跌撲瘀血在內,胷腹脹滿,或大便不通,或喘欬吐血。
大黃 當歸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三錢,溫酒下。氣虛須加桂。 一方有麝香少許。
花蕊石散 治打撲傷損,腹中瘀血,脹滿欲死,服之血化為水,其功不能盡述。
硫黃明色者,四兩 花蕊石一兩
右為末和勻,先用紙筋和鹽泥固濟瓦罐一個,候乾入藥,再用泥封口,安在磚上,虛書八卦五行,用炭三十斤煅之,罐冷取出,每服一錢,童便調下。
經驗方 治跌撲瘀血作痛,或筋骨疼痛。
黃蘗一兩 半夏五錢
右為末,用薑汁調塗患處,以紙貼之。如乾,薑汁潤之,周日易之。
消毒定痛散 治跌撲腫痛。
無名異炒 木耳炒 大黃炒,各五分
右為末,蜜水調塗。如內有瘀血,砭去敷之。若腐處,更用當歸膏貼之,尤妙
洗藥 凡傷重者,用此淋洗,然後敷藥。
荊芥 土當歸 生葱切斷
右,煎湯溫洗。 一方無葱有生薑,或止用葱一味煎洗,亦可。
黑龍散 治跌撲損傷,筋骨碎斷,先用前湯淋洗,以紙攤貼。若骨折更以薄木片夾貼,以小繩束三日,再如前法,勿去夾板,恐搖動患處,至骨堅牢方宜去。若被刀箭蟲傷成瘡,并用薑汁和水調貼,日以風流散填塗。
土當歸二兩 丁香皮 百草霜 穿山甲炒黃,或煉存性,各六兩 枇杷葉去毛,半兩
右焙為細末,薑汁水調,或研地黃汁調亦好。枇杷葉, 一作山枇杷根。
洪寶丹 一名濟陰丹。治傷損焮痛,并接斷。
天花粉三兩 薑黃 白芷 赤芍藥各一兩
右為末,茶湯調搽患處。
沒藥降聖丹 治傷損筋骨疼痛,或不能屈伸,肩背拘急,身體倦怠,四肢無力
沒藥別研 當歸酒洗炒 白芍藥 生地黃 骨碎補去毛 川烏去皮臍炮 川芎各一兩半 自然銅火煅酢淬十二次,飛焙,一兩。
右為細末,每一兩作四丸,以生薑自然汁與煉蜜為丸每服一丸槌碎,用水酒各半鍾,入蘇木少許,煎至八分,去蘇木,空心服。
萬金膏 治癰疽及墜撲傷損,或筋骨疼痛。
龍骨 鼈甲 苦參 鰞鰂魚骨 黃蘗 黃芩 黃連 猪牙皂角 白芨 白蘞 厚朴 草烏 川芎藭 木鼈 子仁 當歸 白芷各一兩 沒藥另研 乳香另研,各半兩 槐枝 柳枝各四寸長,二十一條 黃丹一斤半,炒 清油四斤
右除乳、沒黃丹外,諸藥入油內煎至黑色,去之,秤淨油每斤入丹半斤,不住手攪,令黑色,滴水中,不粘手,下乳、沒再攪,如硬入油些少,以不黏手為度。
接骨散 治骨折碎,或骨出臼,先整端正,卻服此藥。如飛禽六畜所傷,亦能治之。
硼砂一錢五分 水粉 當歸各一錢
右為末,每服二錢,煎蘇木湯調服,後但飲蘇木湯,立效。
本事接骨方 治打折傷損。
接骨末即蒴藋也 乳香各半兩 赤芍藥 當歸 川芎 自然銅各一兩
右為末,用黃蠟四兩,鎔入前末攪勻,眾手丸龍眼大。如打傷筋骨及閃痛不堪忍者,用一丸熱酒浸開,熱呷,痛便止。若大段傷損,先整骨,用川烏、草烏等分為末,生薑汁調貼之,縛定服藥,無不效者。
沒藥丸 治打撲筋骨疼痛,或氣逆血運,或瘀血內停,肚腹作痛,或胷膈脹悶。
沒藥 乳香 川芎 川椒 芍藥 當歸 紅花 桃仁 血竭各一兩 自然銅四錢,煅七次
右為末,用黃蠟四兩鎔化,入前末速攪勻,丸彈子大,每服一丸,酒化服。按接骨散、沒藥丸,元氣無虧者宜用。若腎氣素怯,或高年腎氣虛弱者,必用地黃湯、補中益氣湯以固其本為善。
整骨麻藥
草烏三錢 當歸 白芷各二錢半
右末,每服五分,熱酒調下,麻倒不知痛,然後用手如法整理。
草烏散 治傷骨節不歸窠者,用此麻之,然後下手整頓。
白芷 川烏 木鼈子 猪牙皂角 烏藥 半夏 紫金皮 杜當歸 川芎藭各二兩 舶上茴香 草烏各一兩 木香半兩
右為細末。諸骨碎骨折出臼者,每服一錢,好酒調下,麻倒不知疼處,或用刀割開,或用剪去骨鋒者,以手整頓骨筋,歸元端正,用夾板夾縛定,然後醫治。或箭鏃入骨不出,亦可用此藥麻之。或鐵鉗拽出,或用鑿鑿開取出。若人昏沉後,用鹽湯或鹽水與服,立醒。
定痛膏 治打撲傷損,動筋折骨,跌磕木石壓傷,赤腫疼痛。
芙蓉葉二兩 紫金皮 獨活 南星生用 白芷各五錢
右末,加生采馬藍菜、墨斗菜各一兩,杵搗極爛,和末一處,用葱汁老酒和炒煖縛。若打撲跌磕壓傷,骨肉痠疼,有紫黑色,未破皮肉者,加草烏、肉桂、良薑各三錢,研末,薑汁調溫貼。若紫黑色已退,除良薑、肉桂、草烏、薑汁,卻以薑汁茶清調,溫貼之。若折骨出臼者,加赤葛根皮、寶塔草各二兩搗爛,和前藥一處;又用肥皂十枚,童便煮,去皮弦子膜,杵搗極爛,人生薑汁少許,生白麪一兩,砍爛和勻,入前藥同杵搗勻,用芭蕉葉托,用前後正副夾,須仔細整頓其骨,緊縛,看後上下腫痛消,方可換藥。腫痛未退,不可換藥。
又方 治跌打傷筋損骨,疼痛不可忍。
生地切 藏瓜 薑糟各一斤 生薑四兩,切
右都炒令勻熱,以布裹罨傷折處,冷則易之。曾有人傷折,宜用生龜。尋捕一龜,將殺。患人忽夢見龜告白:勿相害!吾有奇方可療。於夢中授此方,神效。
截血膏 治刀斧斫磕等處,能化血破瘀,退腫止痛。
天花粉三兩 薑黃 赤芍藥 白芷各一兩
右末,茶清調勻,敷瘡口四邊。若刀斧傷於頭面,血不止者,急用此末,茶清調勻塗頸上周圍。若傷手則塗臂周圍,若傷足則塗腿上周圍,若傷各處則塗瘡口周圍,使截住其血,不來潮作也。金瘡著水,肉翻花者,用韭汁調此末敷瘡口四邊,以火微炙之,又用早稻煙熏之,瘡口出水即愈。如無水出,即是風襲,倍加南星和敷。若瘡口肉硬不消者,此被風所襲也,可加獨活,用熱酒調敷。如又不消,則風毒已深,肌肉結實,加紫金皮和敷,有必消之理也。
散血膏 治打撲傷損,趺磕刀斧等傷,及虎傷獐猪牛咬傷。
甘草葉藤生藤上有棘葉,如木綿葉,又名豬(豕母)(目寧),又名虎(目寧)草 澤蘭葉少許
右各生采杵搗極爛,冷敷縛。刀斧斫磕等傷,破皮損肉者,先用羊毛餅貼;次貼此膏瘡口四邊,用截血膏敷貼,令血不來潮作。一人跌破陰囊,又一人跌拔鼻孔,二者俱先整理皮肉端正,用此膏效驗。 一法不用羊毛餅,只用金毛狗脊毛,薄薄鋪些於患口上,次挾封口藥,再卻以此膏貼,效更速。
接補消腫膏 治證同前。
耳草藥 雪裏開 水圹葉 烏苞葉 紫金皮
右末,以鷄子清入桐油少許,調勻敷貼。
一赤散 治傷損傅藥後起疱者,以三稜針挑破摻末。
大黃 赤石脂 石膏煅,各等分
右為末摻之。
洗藥荊葉散 治從高墜下,及一切傷折筋骨,瘀血結聚疼痛
頑荊葉一兩 白芷 細辛 蔓荊子 桂心 川芎 丁皮 防風 羌活各半兩
右作一服,入鹽半匙,連根葱五莖,漿水五升,煎取三升,去滓,通手淋洗痛處,冷即再易,避風處洗之。
敷貼藥 接骨如神。
天南星 木鼈子各四兩 沒藥 乳香各半兩 官桂一兩
右為細末,薑一斤,去皮研爛,取自然汁入米酢少許,白麪為糊同調,攤紙上,貼傷處,以帛縛之,用篦夾定,麻索子纏。
接骨丹 治折骨出臼,無草藥討處,用此方效。
南星生,四兩 木鼈子三兩 紫金皮 芙蓉葉 獨活 白芷 官桂 松香 楓香各一兩 小麥麪二兩 乳香 沒藥各五錢
右末,米酢生薑汁各少許,入酒調勻,攤油紙上夾縛,冬月熱縛,夏月溫縛。
走馬散 治折傷接骨。
柏葉 荷葉 皂角俱生用 骨碎補去毛,各等分
右為末,先將折傷處揣定,令入元位,以薑汁調藥如糊,攤紙上,貼骨斷處,用杉木片夾定,以繩縛之,莫令轉動,三五日後開看,以溫葱湯洗,後再貼藥,復夾七日。如痛再加沒藥。
乳香膏 治打撲傷損。
乳香 松香 楓香 五倍子 狗骨煅,各一兩 鍋底墨 小麥麪各五兩
右末,用好酒調為糊樣,熱敷痛處,不可敷破處。若破爛者,只用鳳尾草為末摻之。
紫金皮散 治打撲傷損,金刀箭鏃傷處浮腫,用此。
紫金皮酢炒 南星 半夏 川當歸 烏藥 黃蘗鹽炒 草烏炮 川烏炮 杜當歸 川芎 破故紙 川白芷鹽水炒 劉寄奴 川牛膝 桑白皮各等分
右為細末,生薑、薄荷汁兼水調敷腫處或傷處。皮熱甚,加黃蘗皮、生地黃半兩。有瘡口者,勿封瘡口,四邊敷之。
內消方,治打撲傷損,及一切腫癰未破,可令內消。
生地黃研如泥 木香細末
右以地黃膏,隨腫大小,攤於紙上,摻木香末一層,又再攤地黃膏,貼腫上,不過三五度即愈。昔許元公入京師赴省試,過橋墜馬,右臂臼脫,路人語其僕曰:急與按入臼中,若血漬臼則難治矣。僕用其說,許以昏迷不覺痛,遂僦轎舁歸邸。或曰:非錄事巷田馬騎,不能療此疾。急召之,至已日暮,因秉燭視其面目,尚可治,乃施藥封此處,至中夜方甦,達旦痛止,去其封,損處已白,其青瘀乃移在臼上,自是日日易之,腫直至肩背,以藥下之,瀉黑血三升,五日復常,遂得赴試,蓋用此法云。
消腫膏 治胷脅跌墮打撲損傷,腫痛或動筋折骨。
莢蓉葉 紫金皮各五兩 白芷 當歸 獨活 骨碎補 何首烏 南星各三兩 橙橘葉 赤芍藥各二兩 石菖蒲 肉桂各五錢
右末,以熱酒薑汁調,乘熱縛腫處;用葱汁茶清調和,溫縛。動筋折骨加山樟子葉、毛銀藤皮及葉各五兩,同前為末,酒調煖敷縛。
芙蓉膏 治打撲傷損腫痛,紫黑色久不退者。
紫金皮 南星各一兩 芙蓉葉二兩 獨活 白芷 赤芍藥各五錢
右末,生薑汁茶清調,溫貼縛。傷損紫黑色久不退者,加肉桂五錢。
紫金膏 治赤腫掀熱者。
芙蓉花葉二兩,白花者佳 紫金皮一兩
右生采,入生地黃同搗敷貼;或為末,以鷄子清入蜜少許和勻,調入生地黃砍爛和敷。
拯損膏 治諸傷損。
天花粉 芙蓉葉 紫金皮 赤芍藥 南星 獨活 當歸 白芷各一兩 牡丹皮三錢
右末,薑汁調熱敷貼。疼痛甚者,加乳香、沒藥各少許。
松葱膏 治傷損。
松香 葱連根葉炒熱
右,杵搗成膏,炙熱縛傷處。先以生薑砍爛炒熱罨少時,次以此膏貼之,退腫住痛。
退腫膏 治頭腦破傷損或跌破,或刀斧傷處,或被杖棒打破,及別處傷。
芙蓉葉 地薄荷 耳草葉 澤蘭葉 金桐葉 赤牛膝 大黃另研末,各等分
右,砍爛敷貼傷處,中間留孔出氣,用澤蘭葉盪軟貼住,冬月用芭蕉葉, 一日一換藥,用茶洗傷處。若傷處浮腫,用小青葉搗敷,後用尻池葉、地薄荷搗敷。後痛不住,用葛葉、毛藤葉、楓葉尾,砍敷貼,住痛。
一紫散 治傷損眼泡青黑紫色腫痛。
紫金皮童便浸七日晒乾 生地黃各等分
右砍爛,茶清調勻,敷貼傷處,餘不用製。
一綠散 治打撲眼泡,赤腫疼痛。
芙蓉葉 生地黃各等分
右,砍爛敷貼;或為末,鷄子清調勻敷之。
退熱散 治跌磕打傷,惟大指中指傷命,餘指無妨
山布瓜根多 景天草 澤蘭葉 地薄荷 魚桐根皮
右搗爛冷縛傷處,大退身上寒熱。
澤蘭散 治跌撲咬傷及咬傷手指并刀斧傷。
芙蓉葉 澤蘭葉 白佛桑葉 地薄荷 耳草葉
右搗爛冷縛傷處,留口通氣,以七葉楊香葉或池黃葉熱茶盪軟貼住。
疏風敗毒散 治打撲諸損,動筋折骨,趺磕墮傷者。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熟地黃 羌活 獨活 桔梗 枳殼 柴胡 白茯苓 白芷 甘草 紫蘇 陳皮 香附
右,生薑、生地黃煎,入酒和服。
加味交加散 治打撲傷損,折骨出臼,發熱惡寒,體弱之人,用此服之,若體實之人,宜疏風敗毒散。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生地黃 蒼朮 厚朴 陳皮 肉桂 白茯苓 半夏 羌活 獨活 桔梗 枳殼 前胡 柴胡 乾薑 甘草
右,生薑煎服。有熱除乾薑、肉桂。
羌活乳香湯 治跌撲傷損,動筋折骨,發熱體痛,挾外邪者。
羌活 獨活 川芎 當歸 防風 荊芥 丹皮 續斷 紅花 桃仁 陳皮 赤芍藥
右,生地黃煎服。有熱加柴胡、黃芩。
仲景方 治墜馬及一切筋骨損傷。
亂髮如鷄子大 緋帛如手大 敗蒲席三寸 久用炊單布一尺并燒灰 大黃一兩,切酒浸 桃仁四十九個,去皮尖 甘草如中指節,炙剉
右七味,以童子小便量多少煎,湯成,內酒一大盞,次下大黃,去滓,分溫三服。先剉敗蒲席半領煎湯浴,衣被蓋覆斯,須通利數行,痛楚立瘥。利及浴水赤勿怪,即瘀血也。
巴戟湯潔古 治從高墜下,及打撲內損,昏冒嗜臥,不能飲食,此為血閉,臟腑不通。
巴戟去心 大黃各半兩 當歸 地黃 芍藥 川芎各一兩
右為末,水煎,以利為度。
奪命散 【 《濟生》】 治刀刃所傷,及從高墜下,木石壓損,瘀血凝積,心腹疼痛,大小便不通。
水蛭用石灰拌,慢火炒乾黃色,半兩 黑丑二兩
右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約行四五里,再用熱酒調黑牽牛末二錢催之,須下惡血成塊,以盡為度。
鷄鳴散《三因》 治從高墜下,及木石所壓。凡是傷損血瘀凝積,氣絕欲死,煩躁頭痛,叫呼不得,并以此藥,利去瘀血,治折傷神妙。
大黃一兩,酒蒸 桃仁二七粒,去皮尖
右研細,酒一碗,煎至六分,去渣,鷄鳴時服,次日,取下瘀血即愈。若便覺氣絕不能言,取藥不及,急擘口開,用熱小便灌之,即愈。
清上瘀血湯 治上膈被傷者。
羌活 獨活 連翹 桔梗 枳殼 當歸 梔子 黃芩 甘草 川芎 桃仁 紅花 蘇木 大黃 赤芍藥
右,生地黃煎,和老酒、童便服。
消下破血湯 治下膈被傷者。
柴胡 川芎 大黃 當歸 黃芩 赤芍藥 桃仁 枳實 梔子 木通 澤蘭 五靈脂 紅花 蘇木 赤牛膝
右,生地黃煎,加老酒、童便和服。
大紫金皮散 治打撲傷折,內損肺肝。
紫金皮 補骨脂 無名異燒紅酒焠七次 降真香 川續斷 琥珀另研 牛膝酒浸一宿 桃仁去皮尖雙仁 當歸洗焙 蒲黃各一兩 大黃濕紙裹煨 (石卜)硝另研,各一兩半。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濃煎蘇木、當歸,酒調服。
破血藥 治打撲墮馬,從高跌下,皮肉不破者,此瘀血停積內攻,不能言語而或譫妄,此宜攻利為先。若皮破血流者,宜作金瘡亡血過多治之。
柴胡 黃芩 五靈脂 枳實 當歸 赤芍藥 川芎 大黃 生地黃 (石卜)硝 桃仁 紅花 蘇木
右,水煎,入酒童便和服。皮破血流者不用酒。
二十五味藥 治顛撲損傷,骨碎骨折,筋斷刺痛,不問輕重,并皆治之。
香白芷 紫金皮 破故紙各酢炒 劉寄奴 川當歸鹽炒 赤芍藥米泔浸 黑牽牛 川芎 乳香 沒藥 川牛膝茶水浸 生地鹽水浸炒 木通 自然銅臨好時用 官桂 草烏酢炒 木香 川烏火煨 藿香 骨碎補 木賊 羌活 獨活各一兩 熟地鹽水炒 牛膝茶水炒,各半兩 孕婦去川烏、草烏。骨不碎或金刃傷剉臼者,須於此方內去自然銅,骨碎補折者用之。自然銅,臨好時卻入用之,如早服致成他疾。
右同研為末,蜜丸如彈子大,黃丹為衣。或被顛撲損傷,金刀箭鏃,不問輕重,每服一丸,溫酒磨化服,或細嚼酒送下。如被刀傷全斷內損重者,以薄荷湯或木瓜湯、薑湯、燈心湯皆可服。病在上,食後;病在下,食前;在中者,不拘時服。老人骨脈冷、宜加當歸、川芎、川烏、木香、丁香、人參各半兩,去白芍藥、生地黃。
沒藥降聖丹 治打撲傷損,筋斷骨折,攣急疼痛,不能屈伸;及營衞虛弱,外受風邪,內傷經絡,筋骨緩縱,皮肉刺痛,肩背拘急,身體倦怠,四肢少力。
沒藥研 當歸酒洗焙 芍藥 骨碎補爁去毛 自然銅火煅酢淬十二次,研末飛過焙 川烏頭生去皮臍,各一兩 生地黃 川芎各一兩半
右為細末,以生薑自然汁與煉蜜和丸,每一兩作四丸,每服一丸槌碎,用水酒各半鍾,入蘇木少許,煎至八分,去蘇木,空心服。
清心藥 治打撲傷損,折骨出臼,刀斧砍磕等傷,及肚皮傷破腸出者。
牡丹皮 當歸 川芎 黃芩、黃連 赤芍藥 生地黃 連翹 梔子 桃仁 甘草
右,燈心草薄荷煎,入童便和服。
破血消痛湯 【 東垣】 治乘馬損傷,跌破脊骨,惡血流下。脅下甚痛,苦楚不能轉側,妨於飲食。
羌活 防風 官桂各一錢 蘇木一錢半 柴胡 連翹 當歸梢各二錢 麝香少許,另研 水蛭三錢,炒去煙盡另研
右為粗末,只一服,酒二大盞,水一盞,水蛭、麝香另研如泥,餘藥煎至一大盞,去火稍熱,調二味服之,一服立愈。
止痛藥 治打撲傷損,折骨出臼,金瘡破傷
當歸 牛膝 川芎 淮生地 赤芍藥 白芷 羌活 獨活 杜仲 續斷各一兩 八角茴香 肉桂 乳香 沒藥各五錢 丁皮 南木香 沉香 血竭各二錢半
右末,老酒調服。
散血定痛補損丹 治諸般傷損腫痛。
當歸 川芎 赤芍藥 生地 白芍藥 牛膝 續斷 白芷 杜仲製 骨碎補 五加皮 羌活 獨活 南星製 防風各一兩半 官桂 乳香 沒藥各一兩 木香 丁皮 角茴各五錢
右末,酒調服。
定痛當歸散 治諸損腫痛。
當歸 川芎 赤芍藥 白芍藥 熟地 羌活 獨活 牛膝 續斷 白芷 杜仲各二兩 川烏炮 乳香 沒藥 肉桂各一兩 南木香 角茴 丁皮各五錢
右末,酒調服。
四草定疼湯 治打撲跌墮壓磕等傷腫痛。
山薄荷 寶塔草 矮金屯葉 皺面藤葉
右,生采葉,擂酒服。根梗煎酒服。
聖靈丹 治一切打撲損傷,及傷折疼痛不可忍者,并宜服之。
乳香五錢 烏梅去核,五個 上白米一撮 萵苣子一大盞,炒取二兩八錢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熱酒吞下。食後一復時,痛不止,再服。
何首烏散 治打折筋骨,初時便宜服此藥,順氣疏風,活血定痛。
何首烏 當歸 赤芍藥 白芷 烏藥 枳殼 防風 甘草、川芎 陳皮 香附 紫蘇 羌活 獨活 肉桂
右,薄荷、生地黃煎,入酒和服。疼痛者,加乳香、沒藥。
調經散 治跌撲損傷疏利後,用此藥調理。
川芎 當歸 芍藥 黃芪各一錢半 青皮 烏藥 陳皮 熟地黃 乳香另研 茴香各一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活血丹 治打撲傷損,動筋折骨,跌墮斫磕刀斧等傷,諸般風疾,左癱右瘓,手足頑麻,婦人血風,渾身疼痛冷痹,一切損傷,悉皆治之。
青桑炭一斤 當歸 牛膝 川芎 赤芍藥 熟地 黑豆酒煮 何首鳥 南星製 白芷 老松節燒 杜仲製 破故紙 羌活 獨活 蒼朮製 防風 荊芥 骨碎補 桔梗 栗間 續斷各四兩 草烏酢煮炒 川烏炮 肉桂 木鼈子炒 地龍去土 白蘞 細辛 檀香 白芨煨 降真香 松香 楓香 五靈脂 京墨煅 血竭 角茴 乳香 沒藥各二兩
右末,酢煮秫米粉糊為丸彈子大,晒乾,以生漆抹手上,挪漆為衣,陰乾,卻以布袋盛,挂於風處,經久不壞,亦不失藥味,每服用當歸酒磨下。傷筋折骨,加自然銅煅酢淬二兩。若金刃出臼,不可用之。
大活血丸 治打撲傷損,折骨碎筋,瘀血腫痛,癱瘓頑痹,四肢酸疼, 一切痛風等證。
青桑炭一斤 栗間 骨碎補 南星製 牛膝 白芍藥 川烏炮 黑豆酒煮,各一兩六錢 自然銅 木鼈子各八錢 細辛一兩 降真香 楓香各三錢 乳香 沒藥 血竭各六錢
右末,酢煮秫米粉糊,集眾手搓為丸,緩則發裂,如彈子大,候乾,用生漆為衣,久則不壞,每用一丸,用無灰酒磨化服。
黃末子 治證同前。
川烏炮 草烏酢煮炒 降真香 楓香 肉桂 松香 薑黃 乳香 沒藥 細辛各五錢 當歸 赤芍藥 羌活 獨活 川芎 蒲黃 白芷 五加皮 桔梗 骨碎補 蒼朮酢煮 何首烏 川牛膝 薑黃各一兩
右末酒調下。欲好之際,加自然銅製一兩,只折骨者,便可用之。
白末子 治證同前。
白芷 南星製 白朮 何首烏 桔梗 羌活 獨活 白芍藥 白楊皮 川芎 白蘞 當歸 白茯苓 薏苡仁炒 骨碎補 牛膝 川烏炮 續斷 綑辛 肉桂 楓香 乳香 沒藥各一兩
右末,酒調下。欲好之際,加自然銅製一兩,只折骨者,便可用之
紅末子 治證同前。
獨活 何首烏 南星製 白芷 羌活 當歸 骨碎補 蘇木 川牛膝 赤芍藥 紅花 川芎各二兩 細辛 桔梗 川烏製 降真香 楓香 血竭 乳香 沒藥各一兩
右末,酒調下。欲好之際,加自然銅製一兩,只折骨者,便可用之。
黑末子 治證同前。
雄鷄毛燒 桑炭 老松節炒存性 嫩松心 側柏葉酢煮,各四兩 當歸 牛膝 何首烏 黑豆製 南星製 骨碎補 熟地黃 羌活 獨活 赤芍藥 川芎 白芷各二兩 細辛 肉桂 川烏炮 草烏製 木鼈子 南木香 五靈脂 降真香 乳香 沒藥 楓香各一兩 百草霜五錢
右末,熱酒調下。欲好之際,加自然銅製一兩,只折骨者,便可用之。
牡丹皮散 治跌撲閃剉傷損,滯血疼痛。
牡丹皮 當歸 骨碎補 紅花酒浸 續斷 乳香 沒藥 桃仁 川芎 赤芍藥 生地黃
右,水酒煎服。卻用秫米飯熱罨縛,冷,又蒸熱換縛。
橘朮四物湯 治跌撲磕傷滯血體痛,飲食少進。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淮生地 陳皮 白朮 紅花 桃仁
右,生地黃煎服。骨節疼加羌活、獨活,痛不止加乳香、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