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五十八
霍亂門
方
四逆湯 【 仲景】 治霍亂吐瀉陰證,脈沉身痛者。
甘草炙,二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臍,破八片 乾薑一兩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用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涼服。
四順湯 【 《千金方》】 治霍亂轉筋,內冷汗出嘔啘者。
附子一兩 人參 乾薑 甘草各三兩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方無人參。
當歸四逆加吳萸生薑湯 【 仲景,下同】 治霍亂多寒,手足厥冷,脈絕。
生薑一兩 當歸 芍藥 細辛 桂心各三兩 通草 甘草各二兩 吳萸二升 大棗二十五枚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六升,酒六升,合煮取五升,分五服。舊方用棗三十枚,今以霍亂病法多痞,故除之。如退棗,入葛根二兩佳。霍亂四逆加半夏一合,附子小者一枚。惡寒乃與大附子。
通脈四逆湯 治吐利已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
大附子一枚 甘草一兩半 乾薑三兩,強者四兩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分二服,脈出即愈。若面色赤者,加葱白九莖。腹中痛者,去葱白加芍藥二兩。嘔逆加生薑三兩。咽痛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皆與方相應,乃服之。
竹葉湯 治霍亂吐利,已服理中、四順等湯,熱不解者。
竹葉一握 小麥一升 生薑十虆 甘草 人參 附子 芍藥各一兩 橘皮 當歸 桂心各二兩 白朮三兩
右十一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半,先煮竹葉、小麥,取八升,去滓下藥,煮取三升,分三服。上氣者,如吳茱萸半升即瘥。理中四順湯,皆大熱。若有熱,宜竹葉湯。
附子粳米湯 治霍亂四逆,吐少嘔多者。
附子一枚 粳米五合 半夏半升 大棗十枚 乾薑 甘草各一兩
右六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米熟,去滓,分三服。
杜若圓 【 《千金方》,下同】 治霍亂,人將遠行預備方。
杜若 藿香 白朮 橘皮 吳茱萸 乾薑 人參 厚朴 木香 鷄舌香 瞿麥 桂心 薄荷 女萎 茴香
右十五味等分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下二十丸。
又方 治霍亂永不令發。
虎掌 薇御各二兩 枳實 附子 人參 檳榔 乾薑各三兩 厚朴六兩 皂莢三寸 白朮五兩
右十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酒下二十丸,日三。
大柴胡湯 【 仲景】 治傷寒汗出不解,心下痞鞕吐利者。
柴胡半斤 黃芩 芍藥各三兩 生薑五兩,切 半夏半升,洗 枳實四枚,炙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用大黃三兩。若不加大黃,恐不為大柴胡湯也。
縮砂丸 【 《中藏經》】 消積溫中順氣,治風痰,利胷膈;尤治傷生冷,嘔逆泄瀉。
天南星湯泡洗七遍,切,焙乾秤 良薑各四兩 縮砂仁二兩
右為細末,生薑自然汁煮,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搗生薑浸湯下,不計時服。
沉香溫胃丸 【 《東垣十書》】 治中焦氣弱,脾胃受寒,飲食不美,氣不調和,吐瀉等證。
附子炮去皮臍 巴戟酒浸去心 乾薑炮 茴香各一兩 官桂七錢 沉香 甘草炙 當歸 吳萸洗炒去苦 人參 白朮 白芍藥 良薑 白茯苓去皮 木香各五錢 丁香三錢
右為細末,用好酢打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熱米飲送下,空心食前,日進三服。忌一切生冷物。
沉香溫脾湯 【 《衛生寶鑑》】 治脾胃虛冷,心腹疼痛,嘔吐惡心,腹脅脹滿,不思飲食,四肢倦怠或泄瀉,如神。
沉香 木香 丁香 附子炮去皮臍 官桂 人參 縮砂仁 川薑炮 白豆蔻 甘草炙 白朮各等分
右十一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薑五片,棗一個,煎至七分,去滓熱服,空心食前。作粗末亦可。
理中湯 【 仲景】
人參 乾薑 白朮各三錢 甘草炙,一錢
水二鍾,煎一鍾,不拘時服。為丸即名理中丸。若為寒濕氣所中者,加附子一錢,名附子理中湯。若霍亂吐瀉者,加橘紅、青皮各一錢半,名治中湯。若乾霍亂心腹作痛,先以鹽湯少許頻服,候吐出令透,即進此藥。若嘔吐者,於治中湯內,加丁香皮、半夏各一錢,生薑十片煎。若泄瀉者,加橘紅、茯苓各一錢名補中湯。若溏瀉不已者,於補中湯內加附子二錢;不喜飲食,水穀不化者,再加砂仁二錢。若霍亂嘔吐心腹作痛,手足厥冷,於本方內去白朮加熟附子,名四順湯。若傷寒結胸,先加桔梗、枳殼等分。不愈者,及諸吐利後胸痞欲絕,心胸高起急痛,手不可近者,加枳實、白茯苓各一錢,名枳實理中湯。若渴者,再於枳實理中湯內加栝蔞根一錢。若霍亂後轉筋者,理中湯內加火煅石膏一錢。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官桂一錢半。腎惡燥,去朮;恐作奔豚,故加官桂。若悸多者,加茯苓一錢。若渴欲飲水者,加白朮半錢。若寒者,加乾薑半錢。若腹滿者,去白朮加附子一錢。若飲酒多及啖炙煿熱食,發為鼻衄,加川芎一錢。若傷胃吐血,以此藥能理中脘,分利陰陽,安定血脈,只用本方。
二香散 【 《良方》】 治暑濕相搏,霍亂轉筋,煩渴悶亂。
大腹皮 甘草各半錢 藿香 白朮 厚朴 陳皮 茯苓 半夏 紫蘇 桔梗 白芷 香薷 黃連 扁豆各一錢
水二鍾,薑五片,葱白三根,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香薷散 【 《活人書》】 治陰陽不順,清濁相干,氣鬱中焦,名為霍亂。此皆飽食多飲,復睡冷蓆,外邪內積,結而不散,陰陽二氣,壅而不反,陽氣欲降,陰氣欲升,陰陽交錯,變成吐利;百脈混亂,榮衛俱虛,冷搏筋轉,皆宜服此。
厚朴去皮,薑汁炒 黃連去鬚,薑汁炒,各二兩 香薷四兩 甘草半兩
右為末,每服四錢,水煎不犯鐵器,慢火煎之。兼治不時吐利,霍亂腹撮痛,大渴煩躁,四肢逆冷,冷汗自出,兩腳轉筋,痛不可忍者,須井中沉令極冷,頓服之乃效。
吳茱萸湯 【 《良方》,下同】 一名百沸湯。治霍亂吐瀉,因飲冷冒寒,或忍飢,或大怒,或乘舟車,傷動胃氣,令人上吐下瀉,頭旋眼運,手腳轉筋,四肢逆冷,用藥遲慢,須臾不救。
吳茱萸 木瓜 食鹽各半兩
右同炒令焦,先用磁瓶盛水三升,煮令百拂,入藥,煎至二升已下,傾一盞,冷熱隨病人服之。卒無前藥,用枯白礬為末,每服一大錢,沸湯調服;更無前藥,用鹽一撮,酢一盞,同煎至八分,溫服。鹽梅鹹酸等物皆可服。
建中加木瓜柴胡湯 治前證。
桂枝二兩半 芍藥二兩 生薑一兩半 木瓜 柴胡各五錢 膠餳半斤 甘草一兩 大棗六枚
每服一兩,水三盞,煎一盞半,去滓,下膠餳兩匙服。
建中加附子當歸湯 治前證。
桂枝一兩 芍藥二兩 甘草半兩 膠餳半斤 附子炮 當歸各三錢 生薑一兩半 大棗六枚
同前法煎。
止渴湯 治霍亂煩渴。
人參 麥門冬 茯苓 桔梗 (艹舌)蔞根 葛根 澤瀉 甘草炙,各五錢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蜜湯調下。
厚朴湯 治乾霍亂。
厚朴去皮,生薑汁塗炙令香 枳殼去瓤麩炒 高良薑 檳榔 (石卜)硝各七錢半 大黃炒,二兩
右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一盞,溫服。
冬葵子湯 治乾霍亂大小便不通,手足俱熱,悶亂。
冬葵子 滑石研 香薷各二兩 木瓜去瓤,一枚
右搗篩,每服五錢,水二鍾,煎一鍾,溫服,日四五服。
人參散 治脾胃虛寒,霍亂吐瀉,心煩腹痛,飲食不入。
人參 厚朴薑汁製 橘紅各一錢 當歸 乾薑炮 甘草炙,各五分
右,用棗水煎服。
人參白朮散 治脾胃虛弱,吐瀉作渴,不食。
白朮炒 白茯苓 人參 甘草炒 木香 藿香各五分 乾葛一錢
右,用水煎服,吐甚加生薑汁頻飲之。
木瓜煎 治吐瀉轉筋悶亂。
吳茱萸湯泡七次 生薑各二錢半 木瓜一兩半
每服二三錢,水煎服。
回生散 治霍亂吐瀉過多,但一點胃氣存者,服之回生。
藿香 陳皮各五錢
右剉,作一貼,水煎溫服。
丁香散 治霍亂嘔吐不止。
丁香五分 藿香 枇杷葉拭去毛,各一錢
右(口父)咀,水一鍾半,薑一片,煎六分,熱服。
椒豆散 【 《入門》】 一名胡椒湯。治霍亂吐瀉後,煩渴不能服藥,或水藥不入口者。
胡椒 菉豆各四十九粒
右研為末,新汲水調下,或水煎服。一方用胡椒七粒,菉豆二十一粒為末,木瓜湯調下。
加減薷苓湯 【 《醫鑑》】 治霍亂熱渴。
花粉二錢 赤茯苓一錢 猪苓 澤瀉 香薷 乾葛各七分 黃連 白朮 甘草各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水煎服。
參胡三白湯 【 《回春》】 治霍亂後,煩熱口乾脈數,或頭身痛。
柴胡 白朮 白茯苓 白芍藥 當歸 陳皮 麥門冬 梔子仁 甘草各八分 人參五分 五味子十粒
右剉,作一貼,入棗二枚,烏梅一枚,燈心一團,煎服。
既濟湯 【 丹溪】 治霍亂後虛煩不得眠。
麥門冬二錢 人參 竹葉 半夏 附子炮 甘草炙,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入薑五片,粳米百粒,水煎服。
木瓜湯 【 《入門》】 治霍亂吐瀉,轉筋擾悶。
木瓜 吳萸各二錢 茴香二分半 甘草二分 生薑 紫蘇各少許
右水煎,入鹽一撮,溫服。
半夏湯河間 治霍亂轉筋,吐瀉不止。
半夏麯 白茯苓 白朮各半兩 甘草炙 淡桂二錢半
右為細末,渴者涼水調下,不渴者溫水調下,不拘時候服。
十華散 【 《衛生寶鑑》,下同】 治霍亂吐利神效。
附子炮去皮臍 桂心 乾薑炮 白朮炒 人參 黃芪 青皮炒 羌活各一錢 五加皮一兩,以吳茱萸一兩,水同煮,水盡為度,去吳萸不用,取五加皮切焙 甘草半兩,炙
右十味為粗末,每服二大錢,水一中盞,薑三片,棗二枚,煎六分,去柤溫服,不拘時。
藿香正氣散 治四時不正之氣,一切氣逆之證,并能調治。
藿香二錢 紫蘇一錢五分 陳皮 厚朴薑製 半夏薑製 白朮炒 茯苓 大腹皮 桔梗 白芷 甘草炙,各一錢
右剉一劑,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熱服。霍亂轉筋,加木瓜。腹痛加炒白芍藥。寒痛加桂。冷甚加乾薑。飲食不化,加香附、砂仁。水穀不消,加神麯、麥芽。心下痞滿,加桔梗、枳殼、枳實。肉食不化,加山楂、濕麵。停積加蘿蔔子。中暑冒風,加香薷、白扁豆。時氣憎寒發熱,加柴胡、乾葛。口乾加麥門冬。小便不利合五苓散。暑濕相搏,霍亂轉筋,煩渴悶亂,合黃連香薷飲。心腹絞痛加木香。若頻欲登圊不通利者,加檳榔、枳殼。
丁香散 【 《良方》,下同】 治霍亂吐利不止。
丁香 桂心 白朮各半兩 訶黎勒煨去核 厚朴薑汁製 附子炮去皮臍 良薑各三分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木瓜乾者,各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粥飲調下。
乾薑湯 治霍亂吐利,心腹疼痛,氣逆,手足冷。
乾薑炮 桂心 附子炮去皮臍 草豆蔻去皮 木香 高良薑炒 肉豆蔻去殼麵煨 乾木瓜 甘草炙,各五錢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十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香薷丸 治冷熱不調,霍亂吐瀉。
香薷一兩五錢 白扁豆炒 零陵香 藿香 木香各一兩 丁香皮二兩 益智仁一分
右為細末,用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用溫紫蘇湯下。
四君子湯
人參 白朮 茯苓 黃芪各一兩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一兩,水三盞,生薑五片,煎至一盞,去滓,不拘時服。如吐瀉轉筋,頭痛自汗脈虛者,加桂五錢。按四君子湯一方,諸方書皆無黃芪,而用甘草減半,即《良方》亦然。獨霍亂門無甘草而用黃芪,蓋避甘草之滿中也。
四君子加芍藥高良薑湯
四君子湯各一兩 芍藥 良薑各五錢
同前法煎服。
四君子加薑附厚朴湯 治吐瀉霍亂,四肢拘急,脈沉而遲者。
四君子湯各一兩 生薑 附子炮 厚朴薑製,各二錢
同前法煎服。
丁香散 治霍亂不止。
丁香 肉豆蔻 木香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用白粥飲調熱服,不拘時。
正胃湯 治霍亂吐利不止。
枇杷葉拭去毛,炙 厚朴去粗皮,薑汁製 橘紅 桂心去粗皮,各五錢
右為粗末,每服二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三片,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熱服。
良薑飲 治霍亂神效。
良薑 藿香 陳皮各一兩 甘草炙,三分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不拘時服。
訶黎勒散 治霍亂嘔吐,脾胃虛冷,氣隔不思飲食。
訶黎勒皮三分 桂心 澤瀉 赤芍 乾薑炮 人參各五錢 白朮炒 陳皮湯浸去白焙 厚朴薑汁炙,令香熟,各一兩 甘草炙微赤,一分
右(口父)咀,每服四錢,水一中盞,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正氣丹 治下虛,陰陽錯逆,霍亂吐利,粥食不下。
半夏末生薑汁搜和作餅,曝乾 藿香葉各一兩 硫黃三分,盞內鎔汁,入水銀一分於內結成砂子 附子炮裂去皮臍,五錢
右為細末,酒煮麪糊和丸如梧桐子大,以丹砂末為衣。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不拘時,米飲送下。
人參散 治霍亂身體疼痛,四肢逆冷,服理中、四逆不效者。
人參 白芍藥 當歸剉碎炒 高良薑各一兩 附子炮去皮臍 橘紅 桂心 白朮各二兩
右搗篩,每服四錢,用水一中盞,紅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熱服。
吳茱萸湯 治霍亂多寒,手足厥冷,脈絕。
吳茱萸半升洗焙 當歸切焙 桂心去粗皮 芍藥各三分 木通 細辛 甘草炙,各五錢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用水二盞,入生薑一棗大,切碎,紅棗二枚,煎至一盞,去滓,不拘時溫服。如氣痞去棗加葛根五錢。一方無木通,有木香。
附子散 治霍亂腹滿,虛鳴氣逆,手足俱冷。
附子炮裂去皮臍 草豆蔻 陳皮湯浸去白 高良薑剉 桂心各五錢 甘草炙一分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用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熱服。
回陽散 治吐瀉不止,或筋轉,四肢發厥,虛風不省人事。服此藥,四肢漸煖,神識便省。
天南星不拘多少
右為末,每服三錢,入生薑五錢,紅棗三枚,同煎至八分,溫服,未省再服。
胡椒湯 治霍亂煩悶欲死。
胡椒三十粒 陳皮 高良薑 桂心各五錢 麥門冬去心焙 木瓜乾者,各一兩
右搗篩,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活命散 治男子婦人小兒,上吐下瀉,霍亂不止,面色青黑,命欲臨死者,宜服此藥。
防風 羌活 獨活 乾薑 細辛各一兩 草豆蔻 肉豆蔻 川芎各五錢 吳茱萸 乾木瓜各一兩 官桂去粗皮,半分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濃煎木瓜湯,空心調連滓服。
抵聖散 治霍亂宿食不消,心腹(疒丂)痛。
白朮二兩 良薑五錢 白茯苓 吳萸湯炮焙 人參 木香 枳殼麩炒 草豆蔻仁 橘紅焙 甘草炙,各一兩 厚朴去粗皮,薑汁塗炙,四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匕,不拘時,用沸湯調服。
木香散 治霍亂下利,氣脹,飲食不消。
木香 丁香 白朮炒 山楂子 人參 橘紅 桂心去粗皮 石菖蒲 吳茱萸湯泡炒 良薑 草豆蔻去皮 白豆蔻仁 肉豆蔻去殼煨 甘草炙,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匕,不拘時,木瓜煎湯調下。
白豆蔻丸 治霍亂及脾胃氣虛,腹脹妨悶,不思飲食。
白豆蔻去皮 訶黎勒去核 人參去蘆,各三分 乾薑炮 甘草炙微赤 桂心各五錢 白朮 橘紅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塗令黃,香熟,各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時,生薑棗湯送下,日進四五服。
吳茱萸餅 治霍亂昏塞不利。
吳茱萸湯泡焙炒 厚朴去粗皮,薑汁製 橘紅 人參 良薑 胡椒各一分 藿香 木瓜各一兩
右為細末,用生薑汁半斤,和藥捻作餅子,曝乾,臨用時炙燥,再碾為細末。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
十香丸 治霍亂中惡,不識人,心痛腹脹,不思飲食。
丁香 蘇合香 白檀香 香附炒去毛 沉香 安息香研 木香 薰陸香研 麝香研 良薑 龍腦研 白朮剉炒 丹砂研,各五錢 蓽茇炒 訶黎勒煨取皮 犀角屑 厚朴薑汁製,各一兩
右除別研藥外,碾為細末,入別研藥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不拘時用溫酒送下,老少加減服。甚者溫酒研下日四五服,以瘥為度。此藥以磁盒貯之。
桃枝湯 治中惡霍亂,心痛胷脅(疒丂)痛,喘急。
東行桃枝白皮切一握 官桂 當歸焙,各三兩 丹砂細研 附子炮裂去皮臍 吳茱萸湯泡 豆豉各一兩 梔子仁十四枚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四錢匕,用水二鍾,生薑三片,煎至一鍾,去滓,不拘時溫服。日三夜一。
丹砂丸 治中惡霍亂垂死。
丹砂半分 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分 雄黃三豆許
右別研細末,用巴豆七粒,去皮心出油,後入丹砂、附子、雄黃末,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不拘時米飲下。若下利未止,加三丸至五丸,與少冷粥,食之即定。
白豆蔻丸 治霍亂後,脾胃尚虛,穀氣未實,津液內燥,令人煩躁,睡臥不安。
白豆蔻仁 橘紅 草豆蔻仁 厚朴薑汁炙 官桂 乾木瓜 白朮炒 半夏湯泡七次 人參各二兩 高良薑炒 縮砂仁 神麯炒 麥糵炒 白茯苓 乾薑炮 木香 甘草炙 桃仁去皮尖雙仁炒,各四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四十丸,空心用米飲送下。
人參散 治霍亂吐利,汗出心煩。
人參去蘆 麥門冬去心 茯神各三兩 白朮 黃芪 乾薑炮 桂心 甘草炙,各五錢
右搗篩,每服四錢,用水一中盞,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頻頻溫服。
竹瀝飲 治霍亂狂悶,煩渴,吐瀉無度,氣欲絕者。
竹瀝一合 粳米一合,炒,以水二盞,同研去滓取汁
右二味,和勻頓服之。
木香湯 治霍亂煩躁懊憹,不得安臥。
木香 木瓜 紫蘇各一兩 草豆蔻仁一兩五錢
右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黑豆半合許,生薑三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二。
藿香散 治霍亂逆滿,開胃口。
霍香葉一兩焙 訶黎勒煨十枚 糯米三百粒 石蓮心二百個,或以白豆蔻代 甘草炙一分 人參 丁香各十兩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用和皮煨。薑一塊,棗二枚去核,煎湯調下。早晚食前服。
薤白湯 治霍亂乾嘔不止。
薤白切細,一握 生薑切細,五錢 陳皮去白,三錢
右用水二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分溫二服。
橘皮湯 治霍亂嘔噦不止。
橘紅 甘草炙,各一兩 枇杷葉去毛炙黃,二兩
右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如人行五七里再服。
附子湯 治霍亂轉筋淋足。
附子一枚,去皮臍 生椒綿裹 生薑切各一兩 葱半斤切
右以水一斗,煎三兩,沸,入磁盆中,濾去滓,以鹽漿解之,冷熱得所,淋洗立瘥。
六和半夏湯河間 治霍亂吐瀉。
白朮 甘草 縮砂仁 杏仁去皮尖 人參 半夏製,各五分 赤茯苓 藿香 扁豆薑汁炒 木瓜各一錢 香薷 厚朴薑製,各二錢
右作一服,薑三片,棗一枚,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藿苓湯 【 《選要》】 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霍亂轉筋,嘔吐泄瀉。
肉桂三分 藿香 白朮 猪苓 澤瀉 厚朴 白茯苓各一錢 紫蘇 大腹皮 白芷 桔梗 半夏製 陳皮各八分 甘草炙五分
右作一服,水二盞薑五片,煎八分,食遠服。
玉露散 【 《集成》】 治夏月傷暑,霍亂吐瀉。
石膏 寒水石 生甘草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
通脈四逆湯 【 《濟生方》】 治霍亂多寒,肉冷脈絕。
附子製 桂心 當歸 甘草炙各一錢 木通 白芍藥 細辛各五分 吳茱萸三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薑七片,棗一枚,煎八分,無時服。
漿水散 【 《活法機要》】 治暴瀉如水,周身汗出,盡冷,脈弱不能言語,甚者吐逆不止。
半夏製二錢 附子炮 乾生薑 炙甘草 桂心各五分 良薑二分半
右作一服,漿水煎服之。
薑附湯 【 《活人書》】 治霍亂吐瀉轉筋,手足厥冷,多汗。
乾薑炮 附子製各二錢
右作一服,水一鍾半,煎七分熱服。
苓朮二陳煎 【 《景岳全書》,下同】 治痰飲水氣停蓄,心下嘔吐吞酸等證。
猪苓 澤瀉 茯苓各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半夏二三錢 白朮 乾薑炒黃,各一二錢 炙甘草八分
水一鍾半,煎服。
和胃飲 治寒濕傷脾,霍亂吐瀉,及痰飲水氣,胃脘不清,嘔惡脹滿,腹痛等證,此即平胃散之變方也。凡嘔吐等證,多有胃氣虛者,一聞蒼朮之氣,亦能動嘔,故以乾薑代之。
陳皮 厚朴各一錢五分 乾薑炮,一二錢 炙甘草一錢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此方,凡藿香、木香、丁香、茯苓、半夏、扁豆、砂仁、澤瀉之類,皆可隨宜增用之。若胸腹有滯而兼時氣寒熱者,加柴胡。
排氣飲 治霍亂氣逆,食滯脹痛等證。
陳皮 藿香 枳殼各一錢五分 香附 澤瀉 烏藥各二錢 木香七分或一錢 厚朴一錢
水一鍾半,煎七分,熱服。
養中煎 治中氣虛寒,為嘔為泄者。
人參一二三錢 山藥炒 白茯苓各二錢 扁豆炒,二三錢 炙甘草一錢 乾薑炒黃,一二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大和中飲 治飲食留滯,霍亂等證。
陳皮一二錢 枳實一錢 砂仁五分 山楂 麥芽各二錢 厚朴 澤瀉各一錢五分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食遠溫服。
小和中飲 治霍亂胸膈脹悶。
陳皮 茯苓 厚朴各一錢五分 山楂肉 扁豆各二錢 甘草五分水一鍾半,加生薑三五片,煎服。
五君子煎 治脾胃虛寒,嘔吐泄瀉而兼濕者。
人參二三錢 白朮 茯苓各二錢 炙草一錢 乾薑炒黃,一二錢
水一鍾半,煎服。
神香散 治霍亂,胸膈胃脘,逆氣難解,疼痛嘔噦,脹滿,飲痰膈噎,諸藥不效者,惟此最妙。
丁香 白豆蔻或砂仁亦可
二味等分為末,清湯調下五七分,甚者一日一錢,日數服不拘。
理陰煎 此理中湯之變方也。通治真陰虛弱,脹滿嘔噦,痰飲,惡心,吐瀉,腹痛,婦人經遲血滯等證。
熟地三五錢或一二兩 當歸二三錢或五七錢 乾薑炒黃色,一二三錢 炙甘草一二錢
水二鍾,煎七分熱服。或加肉桂一二錢。
溫胃飲 治中寒嘔吐,吞酸泄瀉,不思飲食,及婦人臟寒嘔惡,胎氣不安等證。
人參一二三錢或一兩 白朮炒,一二錢或一兩 陳皮一錢,或不用 扁豆炒,二錢 炙甘草一錢 乾薑炒焦,一二三錢 當歸一二錢,滑泄者勿用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單方
霍亂吐瀉:勿食熱物,飲冷水一盞,新汲水更佳,仍以水一盆浸兩足,立止。 【 《救急良方》】
霍亂及中暍卒死者:飲地漿一升妙。乾霍亂病不吐不利,脹痛欲死,地漿三五盞服即愈。大忌米湯。地漿者,掘黃土地作坎,深三尺,以新汲水沃入攪濁,少頃取清用之。 【 《千金方》】
霍亂轉筋:以器盛百沸湯熨之,仍令蹋器,使足底熱,微冷則易。 【 《嘉祐本草》】
凡霍亂及嘔吐,不能納食及藥,危甚者:先飲陰陽水數口,即定。
痰瘧及宿食毒惡之物,臚脹欲作霍亂者:即以鹽投陰陽水中,進一二升,令吐盡痰食,便愈。蓋上焦主納,中焦腐化,下焦主出。三焦通利,陰陽調和,升降周流,則臟腑暢達。一失其道,二氣淆亂,濁陰不降,清陽不升,故發為霍亂嘔吐之病。飲此湯輒定者,分陰陽使得其平也。
霍亂吐下:用鍋底煤半錢,竈額上墨半錢,百沸湯一盞,急攪數千下,以碗覆之,通口服一二口,立止。 【 《經驗方》】
乾霍亂病,心腹脹痛:蘆蓬茸一把,水煎濃汁,頓服二升。 【 《小品方》】
霍亂吐利:屋上倒掛塵,滾湯泡,澄清服即止。 【 《易簡方》】
霍亂轉筋:用青銅錢四十九枚,木瓜一兩,烏梅炒五枚,水二碗,煎八分,溫服。 【 《聖濟錄》】
霍亂轉筋,腎堂及臍下疰痛:銅熨器炙熱,隔衣熨其臍腹腎堂。 【 《大明》】
霍亂轉筋,身冷心下微溫者:硃砂研二兩,蠟三兩,和丸著火籠中熏之,周圍厚覆,勿令煙泄,兼牀下著火,令腹微煖,良久當汗出而甦。 【 《外臺秘要》】
暴得吐逆不止:生滑石末二錢,溫水服,仍以細麵半盞押定。 【 《寇氏衍義》】
霍亂煩滿氣逆腹脹,手足厥冷:不灰木、陽起石煅,阿魏半兩,巴豆去心,杏仁去皮,各二十五個為末,粟飯丸櫻桃大,穿一孔,每服一丸,燈上燒煙盡,研末,薑湯下,以利為度。 【 《聖濟總錄》】
乾霍亂病:千年石灰、沙糖水調服二錢,或淡酢湯亦可,名落盞湯。 【 《摘元方》】
乾霍亂病,上不得吐,下不得瀉:用鹽一大匙,熬令黃,童子小便一升,合和溫服,少頃吐下即愈。
霍亂腹痛:炮鹽一包,熨其心腹,令氣透;又以一包熨其背。 【 《救急方》,下同】
霍亂轉筋,欲死氣絕,腹有暖氣者:以鹽填臍中,灸之上七壯,即甦。
冷熱霍亂分利陰陽:元精石、半夏各一兩,硫黃三錢為末,麵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 《指南方》】
二氣丹:治伏暑傷冷,二氣交錯,中脘痞結,或泄或嘔,或霍亂厥逆。硫黃、硝石等分研末,石器炒成沙,再研,糯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新井水下。
霍亂吐瀉:硫黃一兩,胡椒五錢為末,黃蠟一兩,化丸皂子大,每涼水下一丸。 【 《聖濟總錄》】
霍亂吐瀉:枯白礬末一錢,百沸湯調下。 【 《華佗危病方》】
霍亂嘔惡:人參二兩,水一盞半,煎汁一盞,入鷄子白一枚,再煎,溫服。一加丁香。 【 《衛生家寶方》】
霍亂煩悶:人參五錢,桂心五分,水二盞煎服。 【 《聖惠方》】
霍亂吐瀉,煩躁不止:人參二兩,橘皮三兩,生薑一兩,水六升,煮三升,分三服。 【 《聖濟總錄》,下同】
霍亂轉筋腹痛:木香末一錢,木瓜汁一盞,熱酒調服。
霍亂吐利:高良薑火炙令焦香,每用五兩,以酒一升,煮三四沸,頓服。亦治腹痛中惡。名冰壺散
霍亂腹痛:高良薑一兩,剉,以水三大盞,煎二盞半,去滓,入粳米一合,煮粥食之,便止。 【 《聖惠方》】
霍亂嘔甚不止:用高良薑生剉二錢,大棗一枚,水煎冷服,立定。名冰壺湯。 【 《普濟方》】
霍亂煩渴:草豆蔻、黃連各一錢半,烏豆五十粒,生薑三片,水煎服之。 【 《聖濟總錄》】
霍亂吐利:肉豆蔻為末,薑湯服一錢。 【 《普濟方》】
霍亂吐瀉,垂死者服之回生:藿香葉、陳皮各半兩,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 《百一選方》】
霍亂脹滿,未得吐下:用生紫蘇搗汁飲之,佳。乾蘇煮汁亦可。 【 《肘後方》】
霍亂困篤:鷄蘇三兩,水二升,煮一升分三服。 【 《聖惠方》】
霍亂吐下不止:以艾一把,水三升,煮一升,頓服。 【 《外臺秘要》】
霍亂煩悶:蘆根三錢,麥門冬一錢,水煎服, 【 《千金方》】
霍亂脹痛:蘆根一升,生薑一片,橘皮五兩,水一升,煎三升,分服。 【 《聖惠方》,下同】
霍亂煩渴腹脹:蘆葉一握,水煎服。
又方:蘆葉五錢,糯米二錢半,竹茹一錢,水煎,入薑汁蜜各半合,煎兩沸,時時呷之。
霍亂煩渴:蓼子一兩,香薷二兩,每二錢水煎服。
肝虛轉筋吐瀉:赤蓼莖葉切二合,水一盞,酒三合,煎至四合,分二服。
霍亂轉筋:蓼葉一升,水三升,煮取汁二升,入香豉一升,更煮一升半,分三服。 【 《藥性論》】
霍亂吐利:扁竹入豉汁中下五味,煮羹食。 【 《食醫心鑑》】
熱霍亂:大黃、人參各半兩,水二盞,煎一盞,熱服可安。 【 《得效方》】
霍亂腹脹:半夏、桂等分為末,水服方寸匕。 【 《肘後方》】
霍亂吐利:山豆根末,橘皮湯下一錢。 【 《聖惠方》,下同】
霍亂吐利:防己、白芷等分為末,新汲水服二錢。
霍亂脹痛:生菖蒲剉四兩,水和搗汁,分溫四服。
霍亂心煩:蘆根炙一兩半,水萍焙、人參、枇杷葉炙各一兩,每服五錢,入薤白四寸,水煎溫服。
霍亂煩渴不止:糯米三合,水五升,蜜一台,研汁分服,或煮汁服。 【 《產乳方》】
霍亂吐瀉,煩渴欲絕:用粳米二合,研粉,入水二盞研汁,和淡竹瀝一合,頓服。 【 《普濟方》】
霍亂煩躁:黃粱米粉半升,水升半,和絞如白粉,頓服。 【 《外臺秘要》】
霍亂大渴不止,多飲則殺人:黃粱米五升,水一斗,煮清三升,稍稍飲之。 【 《肘後方》】
霍亂脹痛:大豆生研,水服方寸匕。 【 《普濟方》】
霍亂吐利:菉豆粉、白糖各二兩,新汲水調服。 【 《生生編》】
霍亂吐利:豌豆三合,香薷三兩為末,水三盞,煎一盞,分二服。 【 《聖惠方》】
又方:扁豆、香薷各一升,水六升,煮二升,分服。 【 《千金方》】
霍亂轉筋:白扁豆為末,酢和服。 【 《普濟方》】
霍亂吐利:鹽酢煎服,甚良。 【 《如宜方》】
霍亂煩脹,未得吐下:以好苦酒三升飲之。 【 《千金方》】
霍亂乾嘔不止者:取薤一虎口,以水三升,煮取一半,頓服,不過三作即已。 【 《韋宙獨行方》】
霍亂脹滿,不得吐下,名乾霍亂:小蒜一升,水三升,煮一升,頓服。 【 《肘後方》】
霍亂轉筋,入腹殺人:以小蒜、鹽各一兩,搗傅臍中,灸七壯,立止。 【 《聖濟總錄》】
乾濕霍亂轉筋:用大蒜搗塗足心立愈。 【 《永類鈐方》】
霍亂吐瀉:芥子搗細,水和,敷臍上。 【 《聖濟總錄》】
霍亂脹痛:蕪菁子,水煮汁飲之。 【 《集簡方》】
霍亂欲死:生薑五兩,牛兒屎一升,水四升,煎二升,分再服即止。 【 《梅師方》】
霍亂轉筋,入腹欲死:生薑三兩搗,酒一升,煮沸分三服,仍以薑搗貼痛處。 【 《外臺秘要》】
霍亂腹脹,不得吐下:用生薑一斤,水七升,煮二升,分二服。 【 《肘後方》】
霍亂轉筋:柏葉搗爛,裹腳上及煎汁淋之。 【 《聖惠方》】
霍亂吐利:鹽梅煎湯,細細飲之。 【 《如宜方》】
霍亂腹痛:桃葉三斤切,秋冬用枝,水五升,煮一升,分二服。 【 《外臺秘要》】
霍亂吐利:梨枝葉煮汁飲。 【 《聖惠方》】
霍亂腹痛:木瓜五錢,桑葉三片,棗一枚,水煎服。 【 《聖惠方》】
霍亂吐瀉,不拘男女,但有一點胃氣存者,服之再生。廣陳皮去白五錢,真藿香五錢,水二盞,煎一盞,時時溫服。 【 《百一選方》】
又方:用陳橘皮末二錢,湯點服不省者,灌之,仍燒磚沃酢,布裹磚,安心下熨之,便活。 【 《聖惠方》】
乾霍亂病,心腹脹痛,不吐不利,煩悶欲死:用檳榔末五錢,童子小便半盞,水一盞,煎服。 【 《聖濟總錄》】
霍亂吐利:用胡椒三十粒,以飲吞之。 【 《千金方》】
又方:用胡椒四十九粒,菉豆一百四十九粒,研勻,木瓜湯服一錢。一方以新汲水服亦效。 【 《直指方》】
霍亂乾嘔不止:吳茱萸泡炒、乾薑炮等分水煎服之。 【 《聖濟總錄》,下同】
霍亂煩悶:茶末一錢,煎水調乾薑末一錢,服之即安。
霍亂煩渴:藕汁一鍾,薑汁半鍾,和勻飲。
霍亂吐利:生藕搗汁服。 【 《聖惠方》】
乾霍亂病,不吐不下:丁香十四枚研末,以沸湯一升和之頓服,不瘥更作之。 【 《千金方》】
霍亂及乾霍亂須吐者:以樟木屑煎濃汁吐之,甚良。 【 《本草》】
又方:用厚朴薑汁炙研末,新汲水服二錢,如神。 【 《聖惠方》】
中惡霍亂:海桐皮煮汁服之。 【 《聖濟總錄》】
霍亂煩悶:槐葉、桑葉各一錢,炙甘草二分,水煎服之。 【 《聖惠方》】
霍亂轉筋:皂角末吹豆許入鼻,取嚏即安。 【 《梅師方》】
風痰霍亂,食不消,大便濇:訶黎勒三枚,取皮為末,和酒頓服三五次,妙。 【 《外臺秘要》】
伏暑霍亂傷冷,吐利煩渴,名水浸丹。巴豆二十五個,去皮心及油,黃丹炒研,一兩二錢半,化黃蠟和丸菉豆大,每服五七丸,水浸少頃,別以新汲水送下。 【 《局方》】
乾霍亂病,心腹脹痛,不吐不利欲死:巴豆一枚,去皮心,熱水研服,得吐利即定也。
霍亂轉筋入腹:桑葉一握,煎飲一二服,立定。 【 《聖惠方》】
霍亂腹痛吐下:桑葉搗汁一盞服。冬月,乾者煎汁服。
霍亂轉筋,心腹脹滿,未得吐下:梔子二七枚,燒研,熱酒服之,立愈。 【 《肘後方》】
霍亂轉筋入腹,無可奈何者:以酢煮青布搽之,冷則易。 【 《千金方》】
霍亂轉筋腹痛:以苦酒煮絮裹之。 【 《聖惠方》】
霍亂吐利:偷本人頭繒,以百沸湯泡汁,服一呷,勿令知之。 【 《集元方》】
霍亂轉筋:故麻鞋底燒赤,投酒中煮,取汁服。 【 藏器,下同】
霍亂吐下不止:取舊鞋底洗淨,煮汁服。
吐瀉不止,四肢逆冷,不省人事:南星為末,每三錢入大棗三枚,同煎服,四肢漸煖,神識便省,神妙。
乾霍亂:鹽湯一碗,入皂角末少許調服,探吐,即效。
霍亂煩渴:烏梅水漬和蜜飲之妙。
林檎青色者,治霍亂吐瀉甚妙,煮取汁飲,或嚼食之。
霍亂吐瀉,出路在家應急方:用路旁破草鞋去兩頭,洗三四次,水煎湯一碗,滾服之,即愈。 【 《事海文山》】
霍亂轉筋入腹痛:敗木梳一枚,燒灰酒服,永瘥。 【 《千金方》】
霍亂轉筋垂死者:敗蒲席一握切,漿水一盞,煮汁溫服。 【 《聖惠方》】
霍亂轉筋入腹痛:車轂中脂塗足心。 【 《千金方》】
霍亂吐利:蠟一彈丸,熱酒一升,化服即止。 【 《肘後方》】
乾霍亂病,脹滿煩躁:亂髮一團燒灰,鹽湯二升,和服取吐。 【 《十便良方》】
霍亂不通,脹悶欲死,因傷飽取涼者:用雄雀糞二十一粒,研末,溫酒服。未效再服。 【 《聖濟總錄》】
霍亂厥逆:服烏牛尿二升。 【 《千金方》】
藿亂吐下不止,四肢逆冷:用黃牛屎半升,水二升,煮三沸,服半升,止。 【 《外臺秘要》】
又方:用烏牛屎絞汁一合,以百日兒乳汁一合,和溫服。 【 《聖惠方》】
霍亂吐利不止:用烏牛齝草一團,人參、生薑各三兩,甜漿水一升半,煮汁五合服。 【 《鬼遺方》】
霍亂困篤:童女月經衣,和血燒灰,酒服方寸匕,百方不瘥用之。 【 《千金方》】
霍亂:用黃牛犢子臍屎一升,和酒三升,煮汁服。 【 《肘後方》】
攪腸沙痛欲死者:用馬糞研汁,飲之立愈。 【 《經驗方》】
霍亂轉筋,筋粗大如桃李,攣搖不可忍:取秫薥葉濃煎湯,飲之。 【 《種杏》】
霍亂煩渴:粟米泔飲數升,立瘥。又治轉筋入腹。 【 蘇恭】
絞腸沙痛:蕎麥麵炒焦,熱水冲服。 【 《本草》】
霍亂煩悶嘔吐,腹空轉筋,恐入腹,宜多服山巖泉水,名曰洗腸。勿令腹空,空則更服。人皆懼此,然嘗試有效。但身冷力弱者,防致臟寒,當以意消息之。 【 藏器】
攪腸沙痛,陰陽腹痛,手足冷,但身上有紅點:以燈草蘸油,點火焠於點上。 【 《濟急方》】
霍亂煩悶:向陽壁土煮汁服。 【 《聖濟總錄》】
絞腸沙痛:馬蘭根葉細嚼嚥汁,立安。 【 《壽域神方》】
霍亂成痢:劉寄奴草煎汁飲。 【 《聖濟總錄》】
霍亂吐下:菉豆葉絞汁和酢少許,溫服。 【 《開寶》】
吐利後轉筋:扁豆葉一把生搗,入少酢絞汁服,立瘥。 【 蘇恭】
霍亂:扁豆、藤蘆蘀、人參、倉米等分煎服。 【 時珍,下同】
霍亂煩躁,坐臥不安:葱白二十莖,大棗二十枚,水三升,煎二升,分服。
霍亂吐瀉不止,轉筋腹痛:取棠梨枝葉一握,同木瓜二兩,煎汁細呷之。 【 《聖惠方》,下同】
霍亂轉筋:木瓜一兩,酒一升,煎服。不飲酒者,煎湯服。仍煎湯浸,青布裹其足。
霍亂煩躁氣急:以木瓜核每嚼七粒,溫水嚥之。
霍亂轉筋:楂子又名木桃,煮汁飲,功與木瓜相近。 【 孟詵】
又方:取木梨煮汁服。
霍亂轉筋:以煖物裹腳,後以柏木片煮湯淋之。 【 《經驗方》】
霍亂:杉木煎湯服。 【 《大明》】
霍亂:用釣樟木磨服。 【 蕭炳】
攪腸沙痛:用母猪生兒時拋下糞,日乾為末,以白湯調服。
又方:童子小便服之即止。 【 《聖惠方》,下同】
中惡霍亂:麝香一錢,酢半盞,調服。
霍亂吐利:兔骨煮汁服,立止。 【 《外臺秘要》】
霍亂轉筋入腹:編薦索燒研,酒服二指撮。 【 藏器】
乾霍亂不吐不利,煩脹欲死,或轉筋入腹:取屠兒几垢一鷄子大,溫酒調服,得吐即愈。
霍亂吐利:取尿桶舊板煎水服。山村宜之。 【 《如宜方》】
霍亂吐瀉:取蜣螂轉丸,燒存性,酒調服。 【 藏器】
一氣散:一名青金散。治霍亂吐逆,不問虛實冷熱。用水銀、硫黃等分,研不見星,每服一字至半錢,生薑湯調下。 【 《錢氏小兒方》】
霍亂筋脈攣急,不得屈伸者:薏苡仁生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無時,日進三服,勿令間斷為妙。
絞腸沙病發:用水紅花根去苗洗淨,剉,水一碗新磁瓶內煎至半碗,服。用新苧蔴作頭繩縛髻,每年換一次。不須藥,永不發。
針灸
《素問》曰:霍亂,刺少陰俞旁五,足陽明及上旁三。
《靈樞》曰: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之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虛則鼓脹,取之所別也。
清氣在陰,濁氣在陽,榮氣順脈,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謂大悗。故氣亂於腸胃,則為霍亂。取之足太陰陽明;不下者,取之三里。
《甲乙經》曰:霍亂泄出不知,先取太谿,後取太倉之源。
霍亂,巨闕、關衝、支溝、解谿主之。
霍亂泄利,期門主之。
厥逆霍亂,府舍主之。
霍亂逆氣,魚際、太白主之。
霍亂遺尿失氣,三里主之。
霍亂頸痺不仁,承筋主之。
霍亂轉筋,金門、僕參、承山、承筋主之。
《千金方》曰:凡霍亂灸之,雖未能立瘥,終無死憂。不可逆灸。或但先下後吐,當隨病狀灸之。
霍亂,陰陵泉主之。
《東垣十書》曰:《靈樞》五亂篇言:氣亂於腸胃,取足太陰、陽明;不下,取足三里。蓋因足太陰虛者,於募穴導引之於血中。有一說:腑輸去腑病也。胃虛而致太陰無所稟者,於足陽明胃之募穴中導引之。如氣逆上而霍亂者取三里,氣下乃止,不下復始。
《醫學正傳》曰:霍亂吐瀉不止,垂死,灸天樞、氣海、中脘四穴,立愈。天樞二穴,在臍心兩旁,各開二寸。氣海一穴,在臍下半寸。中脘一穴,在臍土四寸。
《醫學綱目》曰:霍亂,以竹杖兩手反抱,拄於脊骨,就杖兒上下各點一穴。如先吐先灸上穴,先瀉先灸下穴,各三百壯,百發百中。
霍亂吐瀉,取中脘、天樞、三里、委中。
又法:取上脘、三里。
吐利上下俱出,臟痹膿血,頭重臂痛,取太白、地機、風府各五分,長強、尺澤各一寸。
霍亂手足厥冷,灸三陰交七壯。
霍亂病,人面正臥,兩手著身,以繩橫亙兩肘尖頭,依繩下挾脊,兩邊相去各一寸,灸三七壯,無不驗。
霍亂已死,但有煖氣者,灸承筋七壯,立甦。取穴法,以繩從足拇指,圍至後跟一匝,捻斷等折一半為度,以此度從足跟貼地,量上至腨,度極頭處是穴。
霍亂轉筋,灸承山二十七壯,神效。
霍亂轉筋,在兩臂及胸堂中者,筋拘不及動搖,膻中、中府、巨闕、胃脘、尺澤、太陰,灸七壯。
《奇效良方》曰:霍亂吐瀉,令患人仰臥,揉艾鋪臍上,如碟子大,一指厚,熨斗盛火熨之。如無熨斗,以旋子盛湯盪之亦可。
《景岳全書》曰:乾霍亂刺委中穴出血,或刺十指頭出血,皆是良法。今西北人凡病傷寒,熱入血分而不解者,悉刺兩手膕中出血,謂之打寒。蓋寒隨血去,亦即紅汗之類也。故凡病受寒霍亂者,亦宜以此法治之。今東南人有刮沙之法,以治心腹急痛,蓋使寒隨血聚,則邪達於外,而臟氣始安,此亦出血之意也。
轉筋十指拘攣,不能屈伸,灸足外踝骨尖上七壯。
霍亂危急將死,用鹽填臍中,灸二七壯,立愈。
醫案
《千金方》曰:武德中,有德行尼名淨明,患霍亂已久,或一月一發,或一月再發,發即至死。時在朝太醫蔣、許、甘、巢之徒,亦不能識。余以霍亂治之,處虎掌一方,得愈,永不再發,故疏而記之。
《衛生寶鑑》曰:提學侍其公年七十九歲,六月中暑毒,霍亂吐利,昏冒終日,不省人事。時夜方半,請予治之。診其脈,洪大而有力,一息七八至,頭熱如火,足寒如冰,半身不遂,牙關緊急。予思《內經》五亂篇中云: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脈,衛氣逆行,亂於胷中,是謂大悗。霍亂之名,自此而生。蓋因年高氣弱,不任暑氣,陽不維陰則瀉,陰不維陽則吐,陰陽不相維,則既吐且瀉矣。前賢見寒多以理中丸,熱多以五苓散,為定法治之。今暑氣極盛,陽明得時,況因動而得之,中暍明矣。非甘辛大寒之劑,則不能瀉其暑熱,墮浮溜之火而安神明也。遂以甘露散,甘辛大寒,瀉熱補氣,加白茯苓以分陰陽,約重一兩,冰水調灌,漸漸省事,而諸證悉去。後慎言語,節飲食,三日,以參朮調中湯之劑增減,服之理正氣,逾十日後,方平復。
戊午春,攻襄陽回,住夏曹州界,有蒙古百戶昔良海,因食酒肉,飲湩乳,得霍亂吐瀉,從朝至午,精神昏憒,以困急來求。予視之,脈得浮數,按之無力,所傷之物已出矣。即以新汲水半碗,調桂苓白朮散,徐徐服之,稍安。又於牆陰掘一地穴,約二尺許,貯以新汲水在內攪動,待一時澄清,名曰地漿,用清者一(角戔),再調服之,漸漸氣調,吐利遂止,至夜方眠。翌日微躁渴,卻以錢氏白朮散,時時服之,良愈。
《薛己醫案》曰:儀部李北川,仲夏患腹痛吐泄,兩手足捫之則熱,按之則冷,其脈輕診則浮大,重診則微細。余曰:此陰寒之證也,急服附子理中湯。不應仍服,至四劑而愈。
上舍徐民則,夏月入房,及食冰果麵食而患腹痛,此陰寒證也,急用附子理中湯,以回陽而愈。有同患此者,不信,別用二陳、枳實、黃連、香薷飲之類而死。
進士劉華甫夏月食生冷果品,患前證,余用附子理中湯一鍾,頓安。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五十九
滯下門
黃帝素問
至真要大論
少陽司天,火淫所勝,民病泄注赤白。
【 註 少陽司天,寅申歲也。泄注赤白,熱盛也。】
歲少陽在泉,火淫所勝,民病注泄赤白,腹痛溺赤,甚則血便。
【 註 少陽在泉,巳亥歲也。熱傷血分則注赤,熱傷氣分則注白。熱在下焦,故少腹痛而溺赤,甚則血出於小便也。】
厥陰之勝,少腹痛,注下赤白。
【 註 此風之傷人也。】
少陰之勝,腹滿痛溏泄,傳為赤沃。
【 註 腹滿溏泄,陰寒在下也。傳為赤沃,君火下淫也。】
少陽之勝,少腹痛,下沃赤白。
【 註 此熱淫於下也。】
氣厥論
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澼,死不治。
【 註 太陰濕土主氣,不能制水,而反受濕熱相乘,脾氣虛傷,則不能磨運水穀,而為腸澼下利,穀氣已絕,故為不治之死證。】
著至教論
三陽者,至陽也。積并則為驚,病起疾風,至如礔礰,九竅皆塞,陽氣滂溢,乾嗌喉塞。并於陰則上下無常,薄為腸澼。
【 註 至陽謂陽之至盛而無極,有如天之疾風,若礔礰之雷火驟至,陽盛則為驚也。九竅為水注之器,九竅之水氣皆竭,而陽氣溢於竅中。夫肺腎上下交通,陽獨盛而水液竭,故嗌乾喉塞也。并於陰則使陰氣上下無常,薄於陰液則為腸澼下痢。】
陰陽別論
陰陽虛,腸澼死。
【 註 榮衛氣血,皆水穀之所生,胃為受納之腑,腸為傳導之官,陰陽兩虛,又失所生之本,故死。】
通評虛實論
帝曰:腸澼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熱則死,寒則生。帝曰:腸澼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脈沉則生,脈浮則死。帝日:腸澼下膿血何如?岐伯曰: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帝曰:腸澼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曰:滑大者曰生,懸濇者曰死。以臟期之。
【 註 腸澼者,邪僻積於腸間,而為便利也。腸澼便血者,陰絡之血溢也。白沫乃腸外之寒汁沫,膿血乃汁沫與血相搏,并合而下也。便血乃陰泄於內,發熱為陽脫於外。本經曰:陰陽虛,腸澼死。下白沫者,陰液下注,故脈沉者為順。如脈浮乃經氣下泄,脈氣上浮,經脈相離,故為死證。懸絕者,足少陰之陰液絕也。滑大者,足少陰之生氣盛也。身不熱者,陽不外脫也。脈不懸絕,陰不下脫也。懸濇者,陽明之生氣已脫,故死。夫胃氣絕,則真臟之脈見,故當以臟期之。肝至懸絶,十八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二日死。腎至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懸絕者,絕無陽明之胃氣,而真臟孤懸也。】
大奇論
脾脈外鼓,沉為腸澼,久自已。肝脈小緩為腸澼,易治。腎脈小搏,沉為腸澼下血。血溫身熱者死。心肝澼亦下血,二臟同病者可治。其脈小沉濇為腸澼。其身熱者死。熱見七日死。
【 註 脾為陰臟,位居中央,受三陽陽盛之氣,迫而上行,則其脈外鼓,搏而下沉,則為腸澼下痢。然脾為陰中之至陰,雖受陽熱之氣,久而自已。若陽熱之氣,乾薄臟陰,致肝臟之血氣,下泄而虛,則其脈小緩。然肝主藏血,雖受陽邪,尚為易治。腎主藏精,為精血之原,陽熱之氣,下薄於腎,故為腸澼下血。陰血傷,故脈小。熱干於腎,故沉而搏也。夫陰陽相和則生,偏害則死。血受熱傷,故血溫也。身熱者,三陽盛而三陰之氣絕也,故死。夫心主生血,肝主藏血,是以心肝二臟,受陽盛之氣而為腸澼者,亦下血。如二臟同病,則陰血盛而可以對待陽邪,故尚為可治之證。如脈小沉滯,為陽薄所傷也。其身熱者,陽盛而陰絕也。七日死者,六臟之陰氣終矣。此係奇恒之病,三陽之氣,直并於陰,陰氣受傷,是以脈小沉濇。初起之時,裏證即急,或禁口腹痛,或下重痢甚,或發驚昏沉,或嗌乾喉塞,身雖熱而熱微,外證輕而裏急,當急用抑陽養陰之藥以救援。若見身有微熱而用表散之輕劑,因脈小濇而用和調之緩方,三日之後,即成不救矣。】
脈要精微論
數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脈也,泄及便膿血。
【 註 陽熱在經,故脈數動。熱傷血分,故便膿血。經血下泄,故一代也。】
太陰陽明篇
食飲不節,起居不時,則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月真)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
【 註 入五臟者,謂太陰之行氣於三陰,太陰病則五臟之氣皆為之病矣。脾氣逆則脹滿,太陰為開,開折則倉廩無所輸而為飧泄,久則為腸澼矣。】
六元正紀大論
太陽司天之政,四之氣,風濕交爭,民病注下赤白。
【 註 加臨之氣乃厥陰風木,四之主氣乃太陰濕土,是以風濕交爭。注下赤白者,濕熱之交感也。】
靈樞經
經脈篇
腎足少陰之脈,是主腎所生病者,腸澼。
【 註 氣逆於下所為也。】
扁鵲難經
滯下
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
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少腹痛。
大瘕泄者,裏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
金匱要略 【 漢?張機】
滯下膿血
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
下痢,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濇者,必圊膿血。
中藏經 【 漢?華佗】
論臟腑虛實寒熱生死
病腸澼者,下膿血,病人脈急皮熱,食不入,腹脹,目瞪者,死。或一身厥冷,脈沉細而不生者,亦死。食如故,脈沉浮有力而不絕者,生。
脾者土也,虛則多癖,喜吞酸,利不已。脾氣虛則大便滑,小便利,汗出不止,五液注下,為五色注下利也。
腸癖轉筋,脈極數者,死。腸癖下白膿者,死。腸癖下膿血,脈懸絕者,死;滑大者,生。腸癖下膿血,身有寒,脈絕者,死。
千金方 【 唐?孫思邈】
熱冷疳蝕諸痢論
余立身以來,三遭熱痢,一經冷痢,皆日夜百餘行,乃至移牀就廁,其困篤如此。但率意自治者,尋手皆愈,乃知此疾天下易治。但縱性之徒,率情驕倨,良藥苦口,不能克己早餌,朝遇暮過,望其自瘥,疾勢日增,胃氣漸弱,心力俱微,食飲與藥皆不能進。既不得愈,便稱痢病難治,斯皆自誤也。學者須深達斯旨。然此病隨宜服一物,皆得差之。惟須力意苦己服食,以瘥為限,則無不愈也。又大須慎口味,重者瘥瘥 原缺,據《千金》卷十五熱痢補。後百日,次者一月日。所以常哀[常哀 原作「當衰」,按《千金》卷十五熱痢改。]驕恣者,不能自慎,興言及此,以為至慨矣。古今痢方千萬首,不可具載,此中但撮其效者,七八而已。雖然,宏之在人也。何則?陟釐丸、烏梅丸、松皮散等,暴痢服之,何有不瘥?其溫脾湯、建脾丸,久下得之,焉能不愈?大凡痢有四種,謂冷、熱、疳、蠱。冷則白;熱則赤;疳則赤白相雜,無復節度,多睡眼濇;蠱則純痢瘀血。熱則多益黃連,去其乾薑;冷則加以熱藥;疳則以藥吹灌下部;蠱毒則以蠱法治之。藥既主對相當,痢者復自勉勵服餌,焉有不愈者也?凡服止痢藥,初服皆劇,愚人不解,即止其藥不服,此特不可。但使藥與病源的相主對,雖劇但服,不過再三服,漸漸自知。惟非其主對者,本勿服也。
凡痢病,通忌生冷酢滑猪鷄魚油乳酪酥乾脯醬粉鹹。所食諸食,皆須大熟爛為佳。亦不得傷飽。此將息之大經也。若將息失所,聖人不救也。
下利脈滑而數,有宿食,當下之。
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利為未止,急下之。
下利脈反滑,當有所去,下乃愈。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當下之。
下利而腹痛滿,為寒實,當下之。
下利腹中堅者,當下之。
下利而讝語者,腹內有燥屎,宜下之。
下利三部皆平 【 一作浮,】 按其心下堅者,急下之。
下利瘥,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此為下不盡,更下之,愈。風寒重者不可下,下之後,心下堅痛,脈遲 【 一作浮。】 此為寒,但當溫之。脈沉緊,下之亦然。脈大浮弦,下之當已。下利脈浮大,此為虛,以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者,因而腸鳴,當溫之。
下利脈遲緊,為痛未欲止,當溫之。得冷者,滿而便腸垢。
下利身軀疼痛,急救裏,諸溫之屬,可與理中、四逆、附子湯熱藥輩。
下利大孔痛者,當溫煖之。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
下利清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下利氣者,當利其小便。
下利脈反弦,發熱身汗者,自愈。
下利舌黃燥而不渴,胷中熱[胷中熱 《千金》卷十五熱痢作「胷中實」。],下不止者,死。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不還不溫者,死。
凡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下不自禁。下甚者,手足不仁也。細尋取之,萬不失一。下病體略例如此耳。
《素問》曰:春傷於風,夏為膿血。凡下,多滯下也。夏傷於風,秋必洞泄。秋多下水也,患是冷也。夫積冷積熱,及水穀實而下者,以大黃湯下之。強人勿過兩劑,皆消息五六日,更進一劑。其補濇湯不效者,三兩日可進一劑。
舊治痢,於貴勝用建脾丸多效。今治積久冷痢,先以溫脾湯下訖,後以建脾丸補之,未有不效者。
疳濕之病,皆由暑月多食肥濃油膩,取冷眠睡之所得也。《禮》云:君子盛暑之月,薄滋味,無食肥濃煮餅,此時以不利人也。養生者,宜深戒之。不爾,多患疳濕耳。
仁齋直指方 【 宋?楊登父】
痢病證治
凡泄痢無已,變作白膿,點滴而下,為之溫脾不愈,法當溫腎。蓋腎主骨髓,白膿者,骨髓之異名也。其證面色微黑,骨力羸弱,的見腎虛,當用破故紙、當歸、木香、乾薑、肉桂之屬。又宜以阿膠珠、當歸、青皮、赤茯苓、黃連作劑,入烏梅、白蜜同煎,最能蕩滌惡穢,積滯既去,則遍數自疏矣。
痢出於積滯。積,物積也。滯,氣滯也。物積欲出,氣滯而不與之出,故下墜裏急,乍起乍出,日夜凡百餘度,不論色之赤白,脈之大小,皆通利之,以無積不成痢也。
濟生方 【 宋?嚴用和】
痢疾
今之所謂痢疾者,古所謂滯下是也。蓋嘗推原其故:胃者脾之腑,為水穀之海,榮衛充焉。大腸者肺之腑,為傳導之官,化物出焉。夫人飲食起居失其宜,運動勞役過其度,則脾胃不充,大腸虛弱,而風冷暑濕之邪,得以乘間而入,故為痢疾。大凡傷熱則為赤,傷冷則為白,傷風則純下清血,傷濕則下如豆羹汁,冷熱交并則赤白兼下。或飲冷酒物,恣情房室,勞傷精血,而成久毒痢者。雖可因證辨治,然常嘆世人初感此病,往往用罌粟殼、石榴皮、訶子、肉豆蔻輩以止濇之。殊不知痢疾多因飲食停滯於腸胃所致,倘不先以巴豆等劑,推其積滯,逐其邪穢,鮮有不致精神危困,久而羸弱者。余每遇此證,必先導滌腸胃,次正根本,然後辨其風冷暑濕而為治法。故傷熱而赤者清之,傷冷而白者溫之,傷風而純下清血者祛逐之,傷濕而下如豆羹汁者分利之。又如冷熱交并者則溫涼以調之,傷損而成久毒痢者則化毒以保衛之。夫如是藥無不應,而疾無不愈者。然又當觀脈之虛實如何。如下利脈微小者生,脈浮洪者難治。腸澼頻下膿血者,脈宜滑大;若弦急者必死。又身寒則生,身熱則死。苟臨病之際,由此驗治,萬不失一矣。
河間六書 【 金?劉完素】
滯下
下迫後重裏急,窘迫急痛也,火性速而能燥物也。
腸胃隔絕,傳化失常而為滯下。
夫痢者,五臟窘毒,解而不散,或感冷物,或冒寒暑,失飢不能開發,又傷冷熱等食,或服暖藥過極,鬱化成痢。古人以白痢為寒,赤痢乃熱,誤也。今人瘡癤初發,刺開乃血,多日成膿,何為先熱而後寒也?
叔和云:濕多成五泄,腸走若雷奔。愚醫不悟三口黃者乃熱,青痢是寒。《太素》曰:五泄有溏泄、鶩泄、飧泄、濡泄、滑泄,此乃五泄。五泄者,青是感肝木之象,其色青。赤者,受心火之氣,其色赤。白者,得西方金肺之氣,其色白。黃者脾土之色。蒼者士氣之下,水位承之,其色蒼也。若下利熱極,頻併窘痛,或久不愈,諸藥不能止者,須下之,以開除濕熱痞閉積滯,而使氣液宣行。宜逐之,兼宣利積熱。
臟腑瀉痢,其證多種。大抵從風濕熱論,是知寒少而熱多,寒則不能久也。故曰暴瀉非陽,久瀉非陰。論曰:春宜緩形,形動則肝木乃榮,反靜密則是行秋令,金能制木,風氣內藏,夏至則火盛而金去,火獨居,木旺而脾土損矣。輕則飧泄身熱,脈洪,穀不能化,重則下利膿血稠粘,皆屬於火。經曰:泄而便膿血,知氣行而血止,宜大黃湯下之,是為重劑,黃芩芍藥湯為之輕劑,是實則瀉其子,木能自虛而脾土實矣。故經曰:春傷於風,夏必飧泄。此逆四時之氣,人所自為也。有自太陰脾經受濕,而為水泄虛滑,微滿身重,不知穀味。假令春宜益黃散補之,夏宜瀉之。法云:宜補,宜和,宜止。假令和則芍藥湯是也,止則訶子湯是也。久則防變而為膿血。脾經傳腎,謂之賊邪,故難愈。若先痢而後滑,謂之微邪,故易痊。此皆脾土受濕,天行為也,雖聖智不能逃。口食味,鼻食氣,從鼻而入,留積於脾而為水瀉。有厥陰經動,下痢不止,其脈沉而遲,手足厥逆,涕唾膿血,此為難治,宜麻黃、小續命汗之。法曰:謂有表邪縮於內,當散表邪而愈。有暴下無聲,身冷自汗,小便清利,大便不禁,氣難布息,脈微嘔吐,急以重藥溫之,漿水散是也。故法云:後重則宜下,腹痛則宜和,身重則除濕,脈弦則去風。膿血稠粘,以重藥劫之。身冷自汗,以毒藥溫之。風邪內縮,宜汗之則愈。鶩溏為痢,當溫之。又云:在表者發之,在裏者下之,在上者湧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熱者內疏之,小便濇者分利之。又曰:盛者和之,去者送之,過者止之。兵法云:避其來銳,擊其惰歸。此之謂也。凡病泄而惡風寒,是太陰傳少陰,木來剋土也。用除濕白朮,茯苓安脾,芍藥、桂、黃連破血也。火邪不能勝水也。太陰經不能傳少陰,而火邪上乘肺經,而痢必白膿也,加黃連、當歸之類。又裏急後重,脈大而洪實為裏熱,是有物結墜也。若脈浮大甚不宜下,雖裏急後重,而脈沉細弱者,謂寒邪在內而氣散也,可溫養而自愈。裏急後重閉者,大腸經氣不宣通也。宜加木香、檳榔宣通其氣。如痢或泄而嘔者,胃中氣不和也。上焦不和,治以生薑、橘皮。中焦不和,治以芍藥、當歸、茯苓。下焦不和,寒治以輕熱,甚以重熱藥。大便虛秘,濇久不愈,恐太陰傳少陰,多傳變為痢。太陰是為賊邪,先以枳實厚朴湯以防其變。若四肢懶倦,小便少或不利,大便走沉困,飲食減,宜調胃去濕,白朮、芍藥、茯苓三味,水煎服。以白朮之甘,能入胃而除脾胃之濕;芍藥之酸濇,除胃中之濕熱;茯苓之淡泄,能通水道走濕。此三味泄痢須用此。如發熱惡寒,腹不痛,加黃芩為主;如未見膿而惡寒,乃太陰欲傳少陰,加黃連為主,桂枝佐之;如腹痛甚者,加當歸倍芍藥;如見血加黃連為主,桂枝、當歸佐之;如躁煩,或先白膿後血,或發熱,或惡寒,非黃芩不止,此上部血也。
如惡寒脈沉,或腰痛,或血痢下痛,非黃連不能止,此中部血也。
如便膿血相雜,而脈浮大,慎不可以大黃下之,下之必死,謂氣下竭而陽無所收也。凡陰陽不和,惟可以分陰陽藥治之。又云:暴泄非陽,久泄非陰。大便完穀下,有寒有熱。熱者脈疾,身多動,音聲響亮,暴注下迫,此陽也;寒者脈沉而細疾,身不動作,目睛不了了,飲食不下,鼻準氣息微,此陰也,薑附湯主之。若身重四肢不舉,朮附陽主之。
諸瀉痢久不止或暴下者,皆太陰經病,故不可離於芍藥。若不受濕,不能下痢,故須用白朮。是以聖人立法,若四時下痢,於芍藥、白朮內,春加防風,夏加黃芩,秋加厚朴,冬加桂、附。然更詳外證寒熱處之,如裏急後重,須加大黃;如身困倦,須加白朮;如通身自汗,逆冷氣息微,加桂、附以溫之;如或後重,膿血稠粘,雖在盛冬,於濕藥內,亦加大黃。諸下痢之後,小便利,而腹中虛痛不可忍者,此謂陰陽交錯不和之甚也,當服神效越桃散。
治寒積痢,男子、小兒、婦人皆不問赤白,或清利如水,不後重者,寒也。經云:澄澈清冷皆屬寒。皆為虛寒中有積,宜附子、巴豆之類下之。見利則愈,空心服。
泄而便膿血者,大腸泄也。脈五至之上洪者,宜以七宣丸。如脈平者,立秋至春分,宜香連丸;春分至立秋,宜芍藥蘗皮丸。四季通用,宜加減平胃散、七宣丸之類。後宜服此藥,去其餘邪,兼平胃氣。
四時以胃氣為本,久下血痢,則脾虛損,而血不流於四肢,入於胃中為血,宜滋養脾胃則愈。
夫五泄之病,其治法各不同者,外證各異也。胃泄者,飲食不化,多黃,承氣湯下之。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建中及理中湯。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乾薑及附子湯。小腸泄者,溲便膿血,小腹痛,承氣湯。大瘕泄者,裏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足少陰是也,莖中痛,小便不利,此五泄之病也。胃、小腸、大瘕之證,皆清涼飲子主之,其泄自止。後厥陰少陰二證,另有治法。厥陰證加甘草,謂主莖中痛,是肝也。《內經》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少陰經證,多裏急後重,故加大黃,令急推過,物去則輕矣。又曰:因其重而減之。又曰:在下者引而竭之。又有太陰陽明二經證,當進退大承氣湯主之。太陰證不能食,當先補而後瀉之,乃進藥法也。先煎厚朴半兩,俱依本方加製水一盞半,煎至一半服之。若三兩服後未已,為有宿食不消,又加枳實二錢同煎服。三兩服,泄又未已,如稍加食尚有熱毒,又加大黃三錢推過,泄止住藥。如泄未止,為腸胃有久塵垢滑粘,加芒硝半合,宿垢去盡則愈矣。
瀉白為寒,青、黃、赤、黑皆為熱也。蓋瀉白者,肺之色,由寒水甚而制火,不能平金,則金肺自甚,故色白,如濁水凝冰則自然清瑩而明白也。青者肝木之色,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甚,故色青。或言利色青為寒者,誤也。仲景曰:少陰病下利清水,色純青者,熱在裏也,大承氣湯下之。及夫小兒熱甚急驚,利色多青,為熱明矣。利色黃者,由火盛則水必衰,而脾土自旺,故色黃。紅為熱者,心火之色也。或赤者,熱深甚也。至若利色黑,亦言為熱者,由火熱過極,則反兼水化制之,故色黑也。如傷寒陽明病熱極,則日晡潮熱,甚則不識人,循衣摸床,獨語如見鬼狀,法當大承氣湯下之。大便不黑者易治,黑者難治。諸痢同法。然辨痢色以明寒熱者,更當審其飲食藥物之色。如小兒病熱,吐利霍亂,其乳未及消化而痢尚白者,不可便言為寒,當以脈證別之。大法,瀉痢小便清白不濇為寒,赤色者為熱。又完穀不化而色不變,吐利腥穢,澄澈清冷,小便清白不濇,身涼不渴,脈遲細而微者,寒證也。穀雖不化,而色變非白,煩渴,小便赤黃而或濇者,熱證也。凡穀消化者,無問色及他證,便為熱也。寒泄而穀消化者,未之有也,由寒則不能消化穀也。或火主疾速而熱甚,則傳化失常,穀不能化而飧泄者,亦有之矣。仲景曰:邪熱不殺穀。然熱而得濕,則飧泄也。或言下痢白為寒,誤也。若果為寒,則不能消穀,何由反化為膿也?所謂下痢化穀反為膿血,如世之穀肉菓菜,濕熱甚則自然腐爛潰發,化為濁水。故食於腹中,感人濕熱邪氣,則自然潰發,化為膿血也。其熱為赤,熱屬心火故也。其濕為黃,濕屬脾土故也。燥鬱為白,屬肺金也。經曰:諸氣膹鬱,皆屬於肺。謂燥金之化也。王冰曰:鬱奔迫氣之為用,金氣用之。然諸瀉利皆兼於濕,今反言氣燥者,謂濕熱甚於腸胃之內,而腸胃怫熱鬱結,而又濕主乎痞,以致氣液不得宣通,因以成腸胃之燥,使煩渴不止也。假如下痢赤白,俗言寒熱相兼,其說尤誤。豈知水火陰陽寒熱者,猶權衡也,一高則必一下,一盛則必一衰,豈能寒熱俱甚於腸胃,而同為痢乎?如熱生瘡瘍,而出白膿者,豈可以白為寒歟?由其在皮膚之分屬肺金,故色白也;次在血脈之分屬心火,故為血癤也;在肌肉屬脾土,故作黃膿;在筋部屬肝木,故其色帶蒼;深至骨屬腎水,故紫黑血出也。各隨五臟之部而見五色,是謂標也。本則一出於熱,但分淺深而已。大法下迫窘痛,後重裏急,小便赤濇,皆屬燥熱。而下痢白者,必多有之,然則為熱明矣。或曰:白痢既為熱病,何故服辛熱之藥,亦有愈者耶?蓋辛熱之藥,能開發腸胃鬱結,使氣液宣通,流濕潤燥,氣和而已。然病微者可愈,甚者鬱結不開,其病轉加而死矣。凡治熱甚吐瀉亦然。夫治諸痢者,莫若以辛苦寒藥治之,或微加辛熱佐之則可。蓋辛熱能發散,開通鬱結,苦能燥濕,寒能勝熱,使氣宣平而已,如錢氏香連丸之類是也。故治諸痢者,黃連、黃蘗為君,以至苦大寒,正主濕熱之病。乃若世傳辛熱,金石毒藥,治諸吐瀉下痢或有愈者,以其善開鬱結故也。然雖亦有驗者,或不中效,反更加毒。凡用大毒之藥必是善藥不能取效,不得已而用之可也。幸有善藥,雖不能取效,但有益而無損者,何必用大毒之藥,而謾勞巇嶮也?經曰:寧小與其大,寧善與其毒。此之謂也。
儒門事親 【 元?張從政】
論痢
經曰:少腹冤熱,溲出白液。冤者,屈滯也。病非本經,為他經冤抑而成此疾也。冤一作客,猶寄也。遺客熱於少腹,久不去,從金化而為白。設若赤白痢,赤者新積,從心火;白者舊積,從肺金。故赤白痢不可曲分寒熱,止可分新舊而治之。假如癰癤,始赤血,次潰白膿,又豈為寒者哉?而病者未信也。此劉河間常言之。皆云:寒多則白,以乾薑、赤石脂。桃花丸治痢雖愈,後必生血疾。如白帶下病,徑以白芍藥、乾薑,白帶雖愈,則小溲必不利。治瀉痢與治帶下,皆不可驟用峻熱之藥燥之。若燥之則內水涸,水涸則必煩渴,煩渴則小溲不利,小溲不利則足腫而浮,漸至不治。
夫腸澼下血,可用調胃承氣湯加當歸,瀉訖;次用芍藥蘗皮丸、黃連解毒湯、五苓、益元各停,調下五七錢服之。《內經》曰:腸澼便血何如?答曰:澼者,腸間積水也。身熱則死,寒則生。熱為血氣敗,故死;寒為榮氣在,則生。七日而死者,死於火之成數也。
夫下利膿血,腹痛不止,可用調胃承氣湯加生薑棗煎,更下,藏用七八十丸,量虛實加減瀉訖。次用長流水,調五苓散五七錢,或加燈心煎,或調益元散五七錢亦可。大忌油膩一切熱物,則愈矣。
夫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小腹痛,宜寒劑奪之,淡劑甘劑分之。
夫裏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先宜清劑寒劑奪之,後以淡劑甘劑分之。或莖中痛亦用。
腸澼大小便膿血,宜不二丸、地榆散、駐車丸,及車前子等藥;次宜淡劑甘劑分劑之類。
凡下利膿血腹痛不止者,何也?諸痛癢皆屬於心火,可用通解丸,量其虛實加減瀉之;次用消濕散加生薑、大棗、芍藥,瀉訖,又用新水調五苓散服之。
東垣十書 【 元?李杲】
腸澼下血論
太陰陽明論云: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月真)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夫腸澼者,為水穀與血另作一派,如唧桶湧出也。時值長夏,濕熱大盛,正當客氣勝而主氣弱,故腸澼之病甚,以涼血地黃湯主之。
丹溪心法 【 元?朱震亨】
痢病
痢赤屬血,白屬氣,有身熱後重,腹痛下血。身熱挾外感,小柴胡湯去人參。後重乃積與氣墜下之故,兼升兼消,宜木香檳榔丸之類。不愈者,用秦艽、皂角子煨、大黃、當歸、桃仁、黃連、枳殼;若大腸風盛,可作丸服之。保和丸亦治因積作後重者。五日後不可下,蓋脾胃虛故也。後重窘迫者,當和氣,木香、檳榔之屬。腹痛者,肺金之氣,鬱在大腸之間,如實者以劉氏之法下之,虛則以苦梗開之,然後用治痢藥。氣用氣藥,血用血藥。有熱用黃芩、芍藥之類,無熱腹痛,或用溫藥薑、桂之屬。下血以四物為主。下血多主食積與熱,或用(石卜)硝者。又青六丸,治血痢效。
痢疾初得一二日間,以利為法,切不可便用止濇之劑。若實者調胃承氣、大小承氣、三一承氣下之。有熱先退熱,然後看其氣病血病,加減用藥,不可便用參、朮。然氣虛者可用,胃虛者亦用之。
血痢久不愈者,屬陰虛,四物湯為主。涼血和血,當歸、桃仁之屬。又下痢久不止發熱者,屬陰虛,用寒涼藥,必兼升散藥,併熱藥。
下痢大孔痛者,因熱流於下也。以木香、檳榔、黃連、黃芩、炒乾薑。
噤口痢者,胃口熱甚故也。大虛大熱,用香連丸、蓮肉各一半,共為末,米湯調下。又方:人參二分,薑汁炒黃連一分,為末濃煎,終日細細呷之。如吐則再服。但一呷下,咽便開。人不知此,多用溫熱甘味藥,此以火濟火,以滯益滯。
封臍引熱下行,用田螺肉搗入麝香少許盦臍內。不治之證:下如魚腦者,半死半生。下如塵腐色者死。下純血者死。下如屋漏水死。下如竹筒注者不治。
赤痢乃自小腸來,白痢乃自大腸來,皆濕熱為本。赤白帶濁同法。
有風邪下陷,宜升提之,蓋風傷肝,肝主木故也。有濕傷血,宜行濕清熱。
《內經》所謂身熱則死、寒則生者,此是大概言,必兼證詳之方可,今豈無身熱而生寒而死者?
脈沉小留連或微者,易治。洪大數者,難治也。脈宜滑大,不宜弦急。
仲景治痢,可溫者五法,可下者十法。或表解,或利小便,或待其自已。還分易治、難治、不治之證,至為詳密。但與瀉同,立論不分,學者當辨之。
大孔痛,一曰溫之,一曰清之。按久病身冷,脈沉小者,宜溫;暴病身熱,脈浮洪者,宜清宜補。有可吐者,亦有可汗、可下者。
初得之時,元氣未虛,必推蕩之,此通因通用之法。稍久氣虛,則不可下。壯實初病宜下,虛弱衰老久病宜升之。
先水瀉,後膿血,此脾傳腎,賊邪難愈。先膿血,後水瀉,此腎傳脾,微邪易愈。
下痢如豆汁者,濕也。蓋脾胃[胃 原作「腎」,據文意改。]為水穀之海,無物不受,常兼四臟,故五色之相雜,當先通利,此迎而奪之之義。如虛者亦宜審之。因熱而作,不可用巴豆;如傷冷物者,或可用,宜謹。
又有時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內,上下傳染相似,卻宜明運氣之勝復以治之。
治法
其或惡寒發熱,身首俱痛,此為表證。宜微汗和解,用蒼朮、木通、川芎、陳皮、芍藥、甘草、生薑三片煎。
其或腹痛後重,小水短,下積,此為裏證。宜和中疏氣,用炒枳殼、製厚朴,芍藥、陳皮、滑石、甘草煎。
其或下墜異常,積中有紫黑血,而又痛甚,此為死血證。法當用擂碎桃仁、滑石行之。或口渴及大便口燥辣,是名挾熱,即加黃芩。或口不渴,身不熱,喜熱手熨燙,是名挾寒,即加乾薑。
其或下墜在血活之後,此氣滯證,宜於前藥加檳榔一枚。
其或在下則纏墜,在上則嘔食,此為毒積未化,胃氣未平證。當認其寒則溫之,熱則清之,虛則用參朮補之。毒解積下,食自進。
其或力倦,自覺氣少,惡食,此為挾虛證,宜加白朮、當歸。身虛甚者加人參。又十分重者,止用參一味,加陳皮補之。虛回而痢自止。
其或氣行血和積少,但虛坐努責,此為無血證,倍用當歸身尾,卻以生芍藥、生地、生桃仁佐之,復以陳皮和之,血生自安。
其或纏墜退減十之七八,穢積已盡,糟粕未實,當以炒芍藥、炒白朮、炙甘草、陳皮、茯苓煎湯,下固腸丸三十粒。然固腸丸性燥,恐有滯氣未盡行者,但單飲此湯,固腸丸未宜遽用。蓋固腸丸有去濕實腸之功。
其或利後糟粕未實,或食粥稍多,或飢甚方食,腹中作痛,毋恐,當以白朮、陳皮各半煎湯,和之自安。
其或久痢後,體虛氣弱,滑下不止,又當濇之,可用訶子、肉豆蔻、白礬、半夏,甚者添牡蠣,可擇用之。然須用陳皮為佐,恐大濇亦能作痛。又甚者,灸天樞、氣海。
右方用厚朴專瀉滯凝之氣,然厚朴性大溫而散氣,久服大能虛人,滯氣稍行即去之。餘滯未盡,則用炒枳殼、陳皮。然枳殼亦能耗氣,比厚朴稍緩,比陳皮稍重,滯氣稍退當去之,只用陳皮以和眾藥。然陳皮去白有補瀉之功,若為參、朮之佐,亦純作補藥用。
凡痢疾腹痛,必以白芍藥、甘草為君,當歸、白朮為佐。惡寒痛者加桂,惡熱痛者加黃蘗。達者更能參以歲氣時令用藥,則萬舉萬全,豈在乎執方而已哉?
痢有氣虛兼寒熱,有食積,有風邪,有熱,有濕,有陽氣下陷,而感受不一,當分治。瀉輕痢重。諸有積,以肚熱纏痛推之;諸有氣,以肚如蟹渤驗之。究其受病之源,決之對病之藥。大要以散風邪,行滯氣,開胃脘為先。不可遽用肉豆蔻、訶子、白朮輩,以補住寒邪;不可投粟殼、龍骨輩,以閉濇腸胃。邪得補而愈盛,故證變作,所以日夕淹延而未已也。
若升散者,以胃風湯、防風芍藥湯、神朮散、蒼朮防風湯、敗毒散,皆可汗之。
攻裏,若有濕者,用導水丸;兼鬱,承氣湯、和中丸。若積滯,用聖餅子、脾積丸;冷積,用局方蘇感丸。若濕熱甚者,宜宣明元青膏。若後重窘迫,用木香檳榔丸。色白者屬氣,赤白者屬氣血受病,赤黑相兼屬濕熱,青綠雜色是風與火濕。
下血者,當涼血,當歸、生地。赤者屬血,《保命集》四物湯加槐花、黃連、粟殼酢炒。
下利脈沉弱而腹痛,用薑附湯,加對五苓、理中,又《機要》漿水散。若青色者寒兼風。
若陽氣下陷者,以升陽益胃湯加桔梗、酢沃南星,用梅葉外貼眉攢,極效,起泡便止。
下痢若濕甚勝濕者,以平胃散對五苓散最可;或麯芎丸。
老人奉養太過,飲食傷脾為脾泄,《機要》白朮芍藥湯,濕勝仙朮炒用。
若陰陽不分,當滲泄,以五苓之類,或單用芣苡實炒為末,米飲調二錢。
若血氣俱虛神弱者,以人參、白朮、當歸、芍藥、炒茯苓,少加黃連服之,或錢氏白朮散,又或十補湯佳。
若暑痢而脈虛者,香薷飲,或清暑益氣;又或六和湯、藿香正氣,各加木香半錢,名木香交加散。
若白痢下如凍膠或鼻涕,此屬冷痢,宜除濕湯加木香一錢。虛弱者,亦與十補湯。
赤痢發熱者,以敗毒散加陳倉米一撮煎。
下痢小便不通者,黃連阿膠丸為最。
平治薈萃 【 元?朱震亨】
滯下辨論
滯下之病,嘗見世方以赤白而分寒熱,妄用兜濇燥劑止之;或言積滯,而行巴硇丸藥攻之;或指濕熱,而與淡滲之劑利之。一偏之誤,可不明辨乎?按《原病式》所論赤白同於一理,反復陳喻,但不熟察耳。果腸胃積滯不行,法當辛苦寒涼藥,推陳致新,蕩滌而去,不宜巴硇毒熱下之,否則鬱結轉甚,而病變危者有之矣。若瀉利不分,兩證混言濕熱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夫泄者水穀,濕之象,滯下者,垢瘀之物,同於濕熱而成,治分兩岐而藥亦異。若淡滲之劑,功能散利水道,濁流得快,便泄自止。此有無之形,豈可與滯下混同論治,而用導滯行積可乎?其下痢出於大腸傳送之道,了不干於腎氣。所下有形之物,或如魚腦,或下如豆汁,或便白膿,或下純血,或赤或白,或赤白相雜,若此者,豈可與瀉混同論治,而用淡滲利之可乎?當原其本,皆由腸胃日受飲食之積,餘不盡行,留滯於內,濕蒸熱瘀,鬱結日深,伏而不作,時逢炎暑大行,相火司令,又調攝失宜,復感酷熱之毒,至秋陽氣始收,火氣下降,蒸發畜積,而滯下之證作矣。以其積滯之滯行,故名之曰滯下。其濕熱瘀積,干於血分則赤,干於氣分則白,赤白兼下,氣血俱受邪矣。久而不愈,氣弱不運,脾積不磨,陳積脫滑下凝,猶若魚腦,甚則腸胃空虛,關司失守,濁液并流,色非一類,錯雜混下注出,狀如豆汁矣。若脾氣下陷,虛坐努責,便出色如白膿矣。其熱傷血深,濕毒相瘀,粘結紫色則紫黑矣。其污濁積而欲出,氣滯而不與之出,所以下迫窘痛,後重裏急,至圊而不能便,總頻併亦少,乍止乍起而不安,此皆大腸經有所壅遏,窒礙氣液,不得宣通故也。眾言難據,何法則可求之?長沙論云:利之可下者,悉用大黃之劑;可溫者,悉用薑附之類。何嘗以巴硇熱毒下之,緊濇酸斂兜之?又觀河間立言:後重則宜下,腹痛則宜和,身重則宜溫,脈弦則去風,膿血粘稠以重藥劫之,身冷自汗以毒藥溫之,風邪內縮宜汗之,鶩溏為痢當溫之,在表者汗之,在裏者下之,在上者湧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熱者內疏之,小便濇者分利之。用藥輕重之別,又加詳載。行血則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治實治虛之要論,而大虛大寒,證載治驗。觀此諸法,豈可膠柱而鼓瑟?又有胃弱而閉不食,此言禁口痢病,七方未有詳論者。以內大法推之,內格嘔逆,火起炎上之象,究乎此則胃虛木火乘之,是土敗木賊也,見此多成危候。
局方發揮 【 元?朱震亨】
滯下辨論
或曰:河間之言滯下,似無挾虛挾寒者,然乎否乎?曰:泄痢之病,水穀或化或不化,并無努責,惟覺困倦。若滯下則不然,或膿或血,或膿血相雜,或腸垢,或無糟粕,或糟粕相混,雖有痛、不痛、大痛之異,然皆裏急後重,逼迫惱人,考之於經,察之於證,似乎皆熱證、實證也。余近年涉歷,亦有大虛大寒者,不可不知。
衛生寶鑑 【 元?羅天益】
論治法
《內經》曰:膿血稠粘,皆屬於火。夫太陰主瀉,少陰主痢,是先泄而亡津液。火就燥,腎惡燥,居下焦血分,其受邪者,故便膿血也。然青白為寒,赤黃為熱,宜須兩番。治熱以堅中丸、豆蔻香連丸;治寒以白膠香散。或多熱少寒,水煮木香膏。虛滑頻數,宜止濇,宜養臟湯。病氣大退,正氣未服,當補。
且如瀉痢止,脾胃虛,難任飲食,不可一概用剋伐之劑。若補養其脾氣,氣足自然能飲食,宜錢氏方中異功散。若或喜嗜飲食太過,有傷脾胃,而心腹痞滿,嘔逆惡心,則不拘此例,當權用橘皮枳朮丸,一服得快,勿再服。若飲食調節無傷,則胃氣和平矣。
協熱下利,臍下熱,大便赤黃,或有腸垢者,治用仲景黃芩湯。
熱毒入胃,下利膿血,治用仲景黃連阿膠湯。
寒毒下利,臍下寒,腹脹滿,大便或黃白、或赤黑、或有清穀,治用理中湯,或四逆湯,或白通湯。
醫學正傳 【 明?虞摶】
總論
《內經》曰:溲而便膿血,和氣行而血止也。愚按經文溲字下,必缺一濇字。溲,即尿也。溲濇而便膿血者,言病因也。蓋血因氣滯,而大小二便俱不利耳。氣行而血止者,言治法也。故河間闡明其說,所謂和氣則後重自除,而用木香、檳榔、枳殼等藥以和之,即此意也。
河間曰:行血則便膿自愈,和氣則後重自除。又曰:後重則宜下,腹痛則宜和,身重則除濕,脈弦則去風,膿血稠粘以重藥刦之,身冷自汗以熱藥溫之,風邪外束宜汗之,鶩溏為痢宜溫之。又曰:在表者發之,在裏者下之,在上者湧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熱者內疏之,小便濇者分利之。又曰:盛者和之,去者送之,過者止之。兵法云:避其來銳,擊其惰歸。此之謂也。夫古方以瀉、痢滾同論治,朱紫混淆,殊不知瀉屬脾而痢屬腎也。丹溪曰:先水瀉而後膿血者,此脾傳腎,賊邪難愈。先膿血而後水瀉者,此腎傳脾,微邪易愈。是皆先哲之格言,以為後學之繩墨,醫者其可不詳究乎?
仲景治痢可下者,悉用承氣湯加減下之。大黃之寒,其性善走,佐以厚朴之溫,善行滯氣,緩以甘草之甘,飲以湯液,灌滌腸胃,滋潤輕快,積行即止。《局方》用砒、丹、巴、硇類聚成丸,其氣凶暴,其體重滯,積氣已行,而毒氣未消,猶暴賊手持兵刃,使之徘徊瞻顧於堂奧之間,縱有愈病之功,而腸胃清純之氣,寧無損傷之患?可溫者,乃用薑附溫之。《局方》例用熱藥為主,濇藥為佐,用之於下利清白者猶可。其裏急後重,經所謂下迫者,皆屬火熱所為,加以濇熱之劑,非殺而何?
證治要訣 【 明?戴思恭】
論治法
痢疾古名滯下,以氣滯成積,積久成痢。治法當以順氣為先,須當開胃,故謂無飽死痢病也。
痢疾不問赤白,而知為寒熱之證:若手足和煖則為陽,先用粟殼飲,調五苓散,進感應丸;若覺手足厥冷則為陰,當用煖劑,須當識此。
凡痢初發,不論赤白裏急後重,頻欲登圊,及去而所下無多,既起而腹內復急,宜用藿香正氣散加木香半錢吞感應丸,或蘇合香丸吞感應丸。
赤痢血色鮮紅,或如蛇蟲形而間有鮮血者,此屬熱痢。宜藿香正氣散加黑豆三十粒,五苓散加木香半錢、粟米少許,下黃連丸或黃連阿膠丸、茶梅丸。熱甚,服上項藥未效,宜白頭翁湯。若赤痢發熱者,敗毒散加陳倉米一撮煎。
若血色黯如瘀,服冷藥,所下愈多,去愈頻者,當作冷痢。宜理中湯或四君子湯加肉豆蔻、木香各半錢。
若感暑氣而成痢疾者,其人自汗發熱,面垢嘔逆,渴欲引飲,腸內攻刺,小便不通,瘀血頻併,宜香薷飲加黃連一錢,佐以五苓散白湯調服,不愈則用蜜水調。
感暑成痢,疼甚而食不進者,六和湯、藿香正氣散各半貼,名木香交加散。
白痢下如凍膠,或如鼻涕,此屬冷痢,先宜多飲除濕湯加木香一錢吞感應丸,繼進理中湯。亦有下如魫色或如臘茶色者,亦宜用前白痢藥。
赤白雜者,宜胃苓飲加倉米一撮煎吞駐車丸。
凡治痢須先逐去積滯。去已多,三五日後,自可兜濇。不問赤白,俱宜水煮木香丸,或水煮木香飲、真人養臟湯,或斷下丸。如白痢久而虛甚者,養臟湯加熟附;赤痢加黑豆一小撮;白痢加乾薑一錢;赤痢亦可加黃連一錢。新下者不必加,此在人活法。
禁口痢者,有得病即不能進食者,或因冷藥并藥過多不食者,卻不可拘於赤痢難用熱藥之說,當以溫中進食為先,宜治中湯加木香半錢,或縮砂一錢。
休息痢,因兜住太早,積不盡除,或因痢愈而不善調理,以致時止時作,宜四君子湯加陳皮一錢、木香半錢,吞駐車丸。只緣兜住積滯,遂成休息,再投去積,卻用兜劑。
勞痢,因痢久不愈,耗損積血,致腸胃虛空,變生他證。或五心發熱如勞之狀,宜蕷蓮飲。赤多倍蓮肉,白多倍山藥。痢後調補,宜四君子湯加陳皮一錢半,即異功散。惡甜者,生料平胃散加人參、茯苓各半錢。
諸病壞證,久下膿血,或如死猪肝色,或五色雜下,頻出無禁,有類於痢,俗名刮腸。此乃臟腑俱虛,脾氣欲絕,故腸胃下脫,若投痢藥則誤矣。六柱飲為穩,或可冀其萬一。
痢後風,因痢後下虛,不善調攝,或多行,或房勞,或感外邪,致兩腳酸軟,若痛若痺,遂成風痢。獨活寄生湯吞虎骨四斤丸,或用大防風湯,或多以生樟即骨碎補俗呼為楜猻薑,三分之一同研取汁,酒解服,外以杜仲、牛膝、杉木節、白芷、南星、草薢,煎湯熏洗。
醫學綱目 【 明?樓英】
運氣為病
運氣下白皆屬火。經云:少陽司天,客勝甚則下白溺血是也。
運氣下赤白有三:其一屬火。經云:少陽司天,火淫所勝,民病泄注赤白。又云:少陽在泉,火淫所勝,民病泄注赤白,少腹痛,注下赤白。治以甘清是也。
其二屬風。經云:厥陰之勝,腸鳴飧泄,少腹痛,注下赤白。治以甘清是也。
其三屬風濕。經云:太陽司天之政,四之氣,風濕交爭,民病注下赤白是也。
運氣裏急後重有二:其一濕助脾盛而重。經云:太陰之勝,少腹滿,腰脽重,強內不便,善注泄是也。
其二風攻脾虛而重。經云:厥陰司天,風淫所勝,民病溏泄瘕水閉是也。瘕謂後重也。
痢有風邪縮於內者,其證下痢不止,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或涕唾膿血,為難治,宜麻黃升麻湯,或小續命湯以發之。法曰:表邪縮於內,當散邪於四肢,布於脈絡,外無其邪,臟腑安矣。有食積者,加枳實五錢。如酒入而泄瀉,此熱也,加黃芩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