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三百十三

 噎膈反胃門

  景岳全書 【 明?張介賓】

   關格論

關格一證,在《內經》本言脈體以明陰陽離絕之危證也。如六節臟象論、始終篇、禁服篇及脈度、經脈等篇言之再四,其重可知。自秦越人三難曰:上魚為溢,為外關內格;入尺為覆,為內關外格。此以尺寸言關格,已失本經之意矣。又仲景曰:在尺為關,在寸為格。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故後世自叔和、東垣以來,無不以此相傳,而竟置關格一證於烏有矣。再至丹溪則曰:此證多死。寒在上,熱在下,脈兩寸俱盛四倍以上,法當吐以提其氣之橫格,不必在出痰也。愚謂兩寸俱盛四倍,又安得為寒在上耶?且脈大如此,則浮豁無根,其虛可知,又堪吐乎?謬而又謬,莫此甚矣!夫《內經》云人迎四倍,寸口四倍,既非尺寸之謂,而曰吐逆者,特膈食一證耳;曰不得小便者,特癃閉一證耳。二證自有本條,其與關格何涉?數子且然,況其他乎?又安望治此者之無謬哉!

關格證在《內經》本以人迎察六腑之陽,寸口察五臟之陰。人迎盛至四倍已上,此陽明經孤陽獨見,水不濟火也,故曰格陽。格陽者,陰格於陽也。氣口盛至四倍已上,此太陰經元陰無主,氣不歸精也,故曰關陰。關陰者,陽關於陰也。若人迎寸口俱盛至四倍以上,且大且數,此其陽氣不藏故陰中無陽,陰氣不升故陽中無陰,陰陽相離,故名關格也。凡見此者,總由酒色傷腎,情慾傷精,以致陽不守舍,故脈浮氣露,亢極如此。此則真陰敗竭,元海無根,是誠亢龍有悔之象,最危之候也。

《內經》以人迎寸口并診關格,今後世診法,則但取寸口而不察人迎,似於法有未盡。然寸口為脈之大會,而脈見於彼,未有不見於此者,所以但察氣口,則人迎之脈亦可概見。故凡見寸口弦大至極,甚至四倍已上,且大且數者,便是關格之脈,不得誤認為火證。余嘗診此數人,察其脈則如弦如革,洪大異常,故云四倍。察其證則脈動身亦動,凡乳下之虛裏,臍旁之動氣,無不舂舂然,振振然,與脈俱應者。察其形氣則上有微喘,而動作則喘甚,肢體無力,而寤寐多慌張,謂其為虛損則本無欬嗽失血等證,謂其為痰火則又無實邪發熱等證,此關格之所以異也。然惟富貴之人及形體豐肥者,多有此證。求其所因,則無非躭嗜少艾,中年酒色所致,是雖與勞損證若有不同,而實即勞損之別名也。此老成之人所以當知慎也!

本經脈度篇所云:陰氣太盛,則陽氣弗能榮也,故曰關;陽氣太盛,則陰氣弗能榮也,故曰格。陰陽俱盛不能相榮,故曰關格。關格者,不得盡期而死。此舉脈證而兼言之也。若以脈言,則如前之四倍者是也。若以證言,則又有陰陽俱盛者,以陽病極於陽分,而陰病極於陰分也。凡陽盛於陽者,若乎當瀉,而陰分見陰,有不可瀉;陰極於陰者,若乎當補,而陽分見陽,又不可補。若此者,陽自陽而陽中無陰,陰自陰而陰中無陽,上下否隔,兩顧弗能,補之不可,瀉之又不可,是亦關格之證也,有死而已。此與真寒假熱、真熱假寒之證,大有不同,學者當辨其疑似。

論治

關格之脈,必弦大至極。夫弦者為中虛,浮大者為陰虛,此腎水大虧有陽無陰之脈也。治此者宜以峻補真陰為主。然又當察其虛中之寒熱,陰中之陰陽,分別處治,斯盡善也。

關格證,凡兼陽臟者,必多熱,宜一陰煎、左歸飲、左歸丸之類主之;兼陰臟者,必多寒,宜大營煎、右歸飲、右歸丸之類主之;若不熱不寒,臟氣本平者,宜五福飲、三陰煎及大補元煎之類主之。

關格證,所傷根本已甚,雖藥餌必不可廢,如精虛者當助其精,氣虛者當助其氣,其有言難盡悉者,宜於古今補陣諸方中擇宜用之,斯固治之之法。然必須遠居別室,養靜澄心,假以歲月,斯可全愈。若不避絕人事,加意調理,而但靠藥餌,則恐一暴十寒,得失相半,終無濟於事也。凡患此者,不可不知!

   噎膈論證

噎膈一證,必以憂愁、思慮、積勞、積鬱,或酒色過度損傷而成。蓋憂思過度則氣結,氣結則施化不行;酒色過度則傷陰,陰傷則精血枯涸。氣不行,則噎膈病於上;精血枯涸,則燥結病於下。且凡人之臟氣,胃司受納,脾主運化,而腎為水火之宅,化生之本,今既食飲停隔不行,或大便燥結不通,豈非運化失職,血脈不通之為病乎?而運行血脈之權,其在上者,非脾而何?其在下者,非腎而何?矧少年少見此證,而惟中衰耗傷者多有之,此其為虛為實概可知矣。故凡治此者,欲舍根本而言捷徑,又安望其有成功也!

噎膈、反胃二證,丹溪謂其名雖不同,病出一體,若乎似矣。然而實有不同也。蓋反胃者,食猶能人,入而反出,故曰反胃;噎膈者,隔塞不通,食不能下,故曰噎膈。食入反出者,以陽虛不能化也,可補可溫,其治猶易;食不得下者,以氣結不能行也,或開或助,治有兩難,此其輕重之有不同也。且凡病反胃者多能食,病噎膈者不能食。故噎膈之病病於胷臆上焦,而反胃之病則病於中下二焦,此其見證之有不同也。所以反胃之治,多宜益火之源,以助化功;噎膈之治,多宜調養心脾,以舒結氣。此其證候既有不同,故診治亦當分類也。

噎膈證多有便結不通者,《內經》曰:三陽結謂之膈。張子和曰:三陽者,大腸、小腸、膀胱也。結謂熱結也。小腸熱結則血脈燥,大腸熱結則不圊,膀胱熱結則津液涸,三陽既結則前後閉濇。下既不通,必反上行,所以噎食不下,縱下而復出,此陽火不下推而上行也。愚按此說,則大不為然。夫結之為義,《內經》原非言熱,如本篇曰:陰陽結邪,多陰少陽,曰石水。又舉痛論曰:思則氣結。是豈以結為熱耶?且熱則流通,寒則凝結,此自陰陽之至理。故凡霜凝冰結,惟寒冽有之,而熱則無也。此天道之顯然可見者。人身陰陽之理,無非是耳。惟人不能知,所以多誤也。矧《內經》之言三陽結者,乃止言小腸膀胱,全與大腸無涉。蓋三陽者,太陽也,手太陽小腸也,足太陽膀胱也。小腸屬火,膀胱屬水,火不化則陽氣不行而傳導失職,水不化則陰氣不行而清濁不分,此皆致結之由也。子和不察,而遂以三陽之結,盡言為熱,以致後世悉傳為火,豈理也哉!然人之病結者,本非一端,蓋氣能結,血亦能結;陽能結,陰亦能結。余非曰結必皆寒而全無熱也,但陰結陽結,證自不同,有不可不辨耳。夫陽結者熱結也,因火盛爍陰,所以乾結,此惟表邪傳裏,及陽明實熱者乃有之。然熱結者,必有煩渴發熱等證,洪大滑實等脈,最易辨也。若下有結閉,而上無熱證,此陰結耳,安得謂之熱耶?蓋陰結者,正以命門無火,氣不化精,所以凝結於下,而治節不行,此惟內傷血氣,敗及真陰者乃有之,即噎膈之屬是也。夫噎膈之證,人皆知為內傷也。內傷至此,其臟氣之健否為何如,而猶云為熱,豈必使元陽盡去而別有生生之道乎?噫!此余之所不解也,不得不辨!

噎膈證古人多認為寒,自劉河間治膈氣噎食用三承氣湯,張子和以三陽之結盡論為熱,且云人之溢食,初未遽然也,或傷酒食,或胃熱欲吐,醫者不察本原,投下香、桂、胡椒、丁香之屬。設如傷酒傷食,正可攻逐,豈可言虛,便將熱補?素熱之人,三陽必結,食必上潮,醫氏猶云胃寒不納,燔針灼艾,三陽轉結,歲月彌深,遂成噎膈。余味此言,不能無惑。蓋噎膈由於枯槁,本非實熱之證,三承氣湯尚可用乎?此河間之見有弗確也。矧酒肉過多者,未必遂成噎膈,而噎膈之病,又豈皆素熱之人乎?此子和之見有未然也。自後丹溪遂承二子之說,而大辟《局方》之非,謂氣之初病,或飲食不謹,或外冒風雨,或內感七情,或食味過厚,偏助陽氣,積成膈熱,或資稟充實,表密無汗,或性急易怒,肝火上炎,以致津液不行,氣為之病,或痞或痛,或噫腐氣,或吞酸,或(食曹)雜,或膨滿,不求原本,便認為寒,遽以辛香燥熱之劑投之,數貼時暫得快,以為神方,厚味仍前,不節七情,反復相仍,舊病被刧,暫開濁液,易於攢聚,或半月或一月,前病復作,醫者不察,猶執為冷,翻思前藥,隨手得快,顒俟久服,可以溫脾壯胃,消積行氣,以冀一旦豁然。不思胃為水穀之海,清和則能受,脾為消化之器,清和則能運。今反得香熟之偏助,刧之而愈,復作復刧,延綿至久,而成噎膈。展轉深痼,良可哀憫。此丹溪之說也,使後人見之,無不以為至論。即余初年,亦未嘗不加欽服,而今則日見其非矣。何也?試觀所敘病原,其有然者,有不然者,顧難縷指而辨也。但以此證而力指為熱,能無謬乎?且既云燥熱之劑,隨手得快,則固非無效也。夫燥熱已能奏效,豈真火證而燥熱能效乎?蓋脾土惡濕,故燥之可也。火能生土,故熱之亦可也。溫燥扶陽,此自脾家正治,而必欲非之,以致後人之疑,似屬矯矣。若謂厚味七情,仍前不節,以致愈而復作,此誰之咎也?而亦可歸之藥誤乎?又如脾胃清和,能受能運之說,此實至理,誰不云然?但余之所謂清和者,則與丹溪不同。抑又何也?蓋丹溪所言者,惟恐火之盛;余之所言者,惟恐陽之衰。異同若此,人將焉信?請以天人之理證之,何如?夫天人之所同賴者,惟此陽氣而已。故經曰:天氣清靜,光明者也。又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由此言之,則六合清和止此太陽為之用。故陽氣勝,則溫煖光明,而萬類咸亨,非清和乎?陰氣勝則風霾晦暝,而升沉閉塞,非不清和乎?且春夏萬物之盛,非陽盛之化乎?秋冬萬物之衰,非陽衰之兆乎?人之所賴以生者,亦惟此耳。故人於飲食朝入口而午化盡,午入胃而暮化盡,此其中焦之熱,亦何異大烹之鼎,必如是者才是清和,是即平人之常,乃正所謂胃氣也。使朝食而午不飢,午食而晚不飢,飲食化遲,便是陽虧之候。而矧乎全不能行、全不能化者,醫且猶云有火,豈必并此化源盡行撲滅而後可,亦堪嗟矣!夫天下之理,本無二三,而或是或非,何多朱紫?余每欲言,未嘗不知自反,但於最疑處,則不得不呈其醜,又安得軒岐再起,以為我一正哉?嘗聞之康節先生曰:欲為天下屠龍手,肯讀人間非聖書?其感慨深矣。豈不信然!豈不信然!

論治

凡治噎膈大法,當以脾腎為主。蓋脾主運化,而脾之大絡佈於胷膈;腎主津液,而腎之氣化主乎二陰。故上焦之噎膈,其責在脾;下焦之閉結,其責在腎。治脾者宜從溫養,治腎者宜從滋潤,舍此二法,他無捷徑矣。然泰交之道,天居地下,故必三陽出土而後萬物由之,可見脾土之母由下而升。褚侍中曰:外病療內,上病救下。辨病臟之虛實,通病臟之子母。斯言得矣,不可忽也!

治噎膈之法,凡氣血俱虛者,宜五福飲及十全大補湯;脾虛於上者,宜四君子湯;脾虛兼寒者,宜五君子煎;脾肺營虛血燥者,宜生薑汁煎;陰虛於下者,宜左歸飲、大營煎;陰中之陽虛者,宜右歸飲加當歸,或右歸丸、八味地黃丸之類。皆治本之法也。

噎膈初起,微虛者,宜溫胃飲加當歸、厚朴。如果痰氣不清,上焦多滯者,宜二陳湯加厚朴,或六安煎亦可;如氣有不順,或兼胷腹微痛者,宜加減二陳湯暫解之。凡初覺飲食微有不行,而年不甚衰者,宜速用大健脾丸,或木香、人參、生薑、枳朮丸,以調脾氣為上策,或芍藥枳朮丸亦可。

噎膈便結者,但察其無火無滯,而止因血燥陰虛者,宜五福飲或大營煎,加酒洗肉蓯蓉二三錢,同煎服。或以豕膏漸潤其下,而以調脾等劑治其上,最為良法。或多服牛羊乳酥之類,以滋其精液,使之漸潤,毋欲速也!如果氣血未至甚損,而下焦脹閉之甚者,則不得不為暫通,輕則玉燭散、人參利膈丸或搜風順氣丸,甚則大黃甘草湯,酌宜用之。

用溫補以治噎膈,人必疑其壅滯而且嫌迂緩,不知中氣敗證,此其為甚,使非速救根本,則脾氣何由再健?設用溫補而噎塞愈甚,則不得不曲為加減,然必須千方百計,務從元氣中酌其所宜,庶可保全也。若用補之後,雖或未見功效,但得全無窒礙,便是藥病相投。且此病最不易治,既能受補,必須多服,方得漸效,以收全功。不可性急致疑,一暴十寒以自誤也。若急圖目前之快,但使行滯開胃,而妄用大黃、芒硝、三稜、莪朮、(艹舌)蔞、桃仁、滾痰丸之屬,非惟不能見效,必致胃氣日敗,萬無生理矣。此徒速其亡,不可不省也!

諸家治噎,古法用人參、黃芪以補元氣,御米、粟米以解毒實胃,竹瀝以清痰散結,乾薑以溫中,生薑以去穢,牛羊乳以養血潤液,蜜汁、當歸以潤燥,用此數者為主治,其餘因證而增減之,俱是良法。凡肥胖之人,鮮有噎證,間或有之,宜用二陳加人參、白朮之類。血虛瘦弱之人,用四物合二陳加桃仁、紅花、韭汁、童便、牛羊乳之類。七情鬱結而成噎膈者,二陳合香附、撫芎、木香、檳榔、(艹舌)蔞、砂仁之類。飲酒人患噎膈,以二陳加黃連,砂仁、砂糖之類。胷膈有熱者,加黃連、黃芩、桔梗、(艹舌)蔞之類。脾不磨者,加神麯、砂仁、麥芽之類,以助消導。噎膈大便燥結之甚者,必用大黃,或用二陳湯加酒蒸大黃、桃仁以潤之,乃急則治標之法也。或用四物湯加桃仁、童便、韭汁,多飲牛羊乳為上策。按古人治噎之法,大略已盡於此,雖其中有宜有不宜者,亦并錄之,以備採擇。

凡年高患此者,多不可治,以血氣虛敗故也。糞如羊矢者,不可治,大腸無血也。吐痰如蟹沫者,不可治,脾氣敗也。腹中疼痛,(食曹)雜如刀割者,不可治,營虛之極,血竭於中也。

   反胃論證

反胃一證,本屬火虛,蓋食入於胃,使果胃煖脾強,則食無不化,何至復出?今諸家之論,有謂其有痰者,有謂其有熱者。不知痰飲之留,正因胃虛,而完穀復出,豈猶有熟?觀王太僕曰:內格嘔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病嘔而吐,食入反出,是無火也。此一言者,誠盡之矣。然無火之由,則猶有上中下三焦之辨,又當察也。若寒在上焦,則多為惡心,或泛泛欲吐者,此胃脘之陽虛也。若寒在中焦,則食入不化,每食至中脘,或少頃或半日復出者,此胃中之陽虛也。若寒在下焦,則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乃以食入幽門,丙火不能傳化,故久而復出,此命門之陽虛也。故凡治此者,使不知病本所在,混行猜摸,而妄期奏效,所以難也。

論治

治反胃之法,當辨其新久及所致之因。或以酷飲無度,傷於酒濕,或以縱食生冷,敗其真陽,或因七情憂鬱,竭其中氣,總之無非內傷之甚,致損胃氣而然。故凡治此者,必宜以扶助正氣,健脾養胃為主。但新病者胃氣猶未盡壞,若果飲食未消,則當兼去其滯。若有逆氣未調,則當兼解其鬱。若病稍久,或氣體稟弱之輩,則當專用溫補。不可標本雜進,妄行峻利,開導消食化痰等劑,以致重傷胃氣,必致不起也。

虛在上焦,微寒嘔惡者,惟薑湯為最佳,或橘皮湯亦可。若氣虛為寒所侵,而惡心嘔食者,宜黃芽丸或橘皮乾薑湯之類主之。若寒痰勝者,宜小半夏湯或大半夏湯之類主之。

虛在中焦,而食久反出者,宜五君子煎、理中湯、溫胃飲、聖朮煎之類主之。若胃虛甚者,宜四味回陽飲或黃芽丸主之。若兼寒痰者,宜六君子湯或理中化痰丸之類主之。或水泛為痰者,宜金水六君煎主之。若胃不甚寒,而微虛兼滯者,宜五味異功散主之。

虛在下焦,而朝食暮吐,或食入久而反出者,其責在陰,非補命門以扶脾土之母,則火無以化,土無以生,亦猶釜底無薪,不能腐熟水穀,終無濟也。宜六味回陽飲,或人參附子理陰煎,或右歸飲之類主之。此屢用之妙法,不可忽也!

反胃初起,而氣體強壯者,乃可先從清理。如二陳湯、橘皮半夏湯之類皆可清痰順氣,平胃散、不換金正氣散、五苓散之類皆可去濕去滯,半夏乾薑散、仲景吳茱萸湯、橘皮湯之類皆可去寒。然此惟真有邪滯,乃可用之。若病稍久而胃氣涉虛者,則非所宜。

反胃證多有大便閉結者,此其上出固因下之不通也。然下之不通,又何非上氣之不化乎?蓋脾胃氣虛,然後治節不行,而無以生血,血涸於下,所以結閉不行,此真陰枯槁證也。必使血氣漸充,臟腑漸潤,方是救本之治。若徒為目前計而推之逐之,則雖見暫通而真陰愈竭矣。故治此之法,但見其陰虛兼寒者,宜以補陽為主,而大加當歸、肉蓯蓉、韭汁、薑汁之屬;陰虛兼熱者,宜以補陰為主,而加乳汁、童便、酥油、蜂蜜、豕膏、諸血之屬。然此等證治,取效最難,萬勿欲速,非加以旬月功夫,安心調理,不能愈也!其有糞如羊矢,或年高病此者,尤為難治。

反胃由於酒濕傷脾者,宜葛花解酲湯主之。若濕多成熱,而見胃火上衝者,宜黃芩湯或半夏瀉心湯之類主之。

  石室秘籙 【 清?陳士鐸】

   噎膈反胃治法

反胃證初起之時,未嘗非胃病也,當時以逍遙散加黃連一錢立止。無如世醫不知治法,乃用香砂、厚朴、枳殼、砂仁之類,紛投之不應;又改用大黃、巴豆之類下之,又不應;改用黃連、黃蘗、黃芩、梔子、知母大寒之品以凉之,又不應;改用桂枝、白果、肉桂、附子、乾薑、吳茱萸之類以熱之,又不應;始用柴胡、荊芥、桔梗、防風、蘇子之類以散之,遂成噎膈之證矣。吾今傳一方,用熟地一兩,山茱萸四錢,麥冬三錢,北五味、元參、當歸、白芥子各一錢,牛膝二錢,水煎服。此方之妙,全在不治反胃,正所以治反胃也。蓋人反胃,乃是腎中陰水竭也,腎水不足則大腸細小,水不足以潤之,故腸細而乾涸。腸既細小,則飲食入胃,不能下行,必反而上吐。治之之法,不可治上,宜治下。方用熟地、山茱萸之類,純是補腎中之水也,腎水足而大腸有水相資,則大腸仍復寬轉,可以容物,水路既寬,則舟楫無礙,大舸小舶,可以順行,又何懼區區小舟不可以轉運粮食哉?此腎中虛而水不足以潤大腸者,宜如是治法。若腎中寒涼而虛者,又不如是治也。蓋反胃之名雖同,反胃之實各異。腎中無水而反胃者,食下喉即吐;腎中無火而反胃者,食久而始吐也。譬如今日食之,明日始盡將今日之物吐出也。方用熟地一兩,山茱萸四錢,麥冬三錢,山藥、茯苓各二錢,北五味、丹皮、澤瀉、牛膝、附子、肉桂各一錢,水煎服。此方八味丸湯也。妙在用附子、肉桂於補腎水之中,使去水中補火。補火者補命門之火也。蓋脾胃之氣,必得命門之火始生,譬如釜下無火,何以煮爨?未免水冷金寒,結成冰凍,必得一陽初復之氣始解。人身脾胃亦然,然而寒涼之病,止該腹痛心疼,今反無此證,乃上越而吐者何也?蓋脾胃有出路,則寒邪之氣不留於中。今日日上吐,將胃口咽門已成大道,熟徑往來,無所阻滯,則徑情趨奔,其勢甚便,又何必積蓄於中州,盤踞於心腹,發寒作熱,以苦楚此脾胃哉?此反胃下寒,心腹之所以不痛也。此又不治反胃而適所以治反胃,此變法治病之端也。

有食入而即出者,此腎水虛不能潤喉,故喉燥而即出也。有食久而反出者,此腎火虛不能溫脾,故脾寒而反出也。治反胃者,但當治腎,但當辨其有火無火之異,則死證可變為生也。治反胃之證,莫妙用仲景地黃湯。但無火者,加附子、肉桂,則效驗如嚮。然人亦有用仲景方而不驗者,何也?以用之不得其法,而非方之不神也。今酌定二方,一治無火而反胃者:熟地一兩,山茱萸一兩,附子、茯苓、澤瀉、丹皮、肉桂各三錢,山藥一錢,水煎服。一治有火而反胃者:熟地二兩,山藥一兩,澤瀉、丹皮各三錢,茯苓、麥冬、山茱萸各五錢,北五味二錢,水煎服。二方出入加減,自然治反胃有神功也。

反胃之證,雖一時不能遽死,然治之不得其宜,亦必死而後已。反胃多是腎虛無火,故今日食之,至明日盡吐,即《內經》所謂食人即出者是也。夫食入於胃而吐出,似乎病在胃也。誰知腎為胃之關門,腎病而胃始病。飲食之入於胃,必得腎水以相濟,而咽喉有水道之通,始上可輸挽,下易運化。然而腎中無火,則釜底無薪,又何以蒸水穀乎?此腎寒而脾亦寒,脾寒不能化,必上湧於胃而胃不肯受,則湧而上吐矣。方用定胃湯,熟地三兩,山萊萸二兩,肉桂、茯苓各三錢,水煎服。一劑而吐止,十劑而病全愈。然此治朝入暮吐,暮服朝吐者也。倘食下即吐,又不可用肉桂。加麥冬一兩、北五味子一錢,亦未嘗不效應如嚮。蓋二方全是大補腎中之水火,而不去治胃,勝於治胃也。

  方

大半夏湯 【 仲景,下同】  治胃反嘔吐。

半夏二升,洗 人參三兩 白蜜一升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溫服一升餘,分再服。

小半夏湯 治嘔吐穀不得下者。

半夏一升 生薑半斤

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大黃甘草湯 治食已即吐者。

大黃四兩 甘草一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茯苓澤瀉湯 治胃反而渴欲飲水者。

茯苓半斤 澤瀉 生薑各四兩 白朮三兩 桂枝 甘草各二兩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內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

五噎圓 【 《千金方》,下同】  治胷中久寒嘔逆,逆氣飲食不下,結氣不消。

乾薑 蜀椒 食茱萸 桂心 人參各五分 細辛 白朮 茯苓 附子各四分 橘皮六分

右十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以酒服三丸,日三。不止,稍加至十丸。

又方 治五種之氣皆令人噎。

人參 半夏 桂心 防風一作防葵 小草 附子 細辛 甘草各二兩 紫菀 乾薑 食茱萸 芍藥 烏頭各六分 枳實一兩

右十四味為末,蜜丸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三。不止,加至十五丸。烏頭與半夏相反,但去一味合之。

竹皮湯 治噎聲不出。

竹皮一作竹葉 細辛各二兩 甘草 生薑 通草 人參 茯苓 麻黃 五味 桂心各一兩

右十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竹皮減二升,去竹皮下藥,煮取三升,分三服。

乾薑湯 治飲食輒噎,《集驗》名半夏湯。

乾薑 石膏各四兩 半夏 小麥各一升 人參 桂心 (艹舌)蔞根各二兩 甘草一兩 吳茱萸二升 赤小豆三十粒

右十味(口父)咀,以酒五升,水二斗,煮棗二十枚,去滓合煮,取三升,分三服。

通氣湯 治胷滿氣噎。

半夏八兩 生薑六兩 桂心三兩 大棗三十枚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羚羊角湯 治氣噎不通,不得食。

羚羊角 通草 橘皮各二兩 厚朴 吳茱萸 乾薑各三兩 烏頭五枚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反食方 治胃虛反食,下喉便吐。

人參一兩 澤瀉 甘草 桂心各二兩 橘皮 乾薑各三兩 茯苓四兩 大黃六兩 竹茹五兩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一服七合,日三夜一。已利者去大黃。

又方 治反胃而渴。

茯苓 澤瀉 半夏各四兩 桂心 甘草各二兩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方入生薑四兩。

又方 治胃反吐逆,不消食,吐不止。

人參 澤瀉 桂心各二兩 茯苓四兩 橘皮 甘草 黃芪各三兩 大黃一兩半 生薑八兩 半夏一升 麥門冬三升

右十一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二合,一服八合,日三夜一。羸人六合。已利去大黃。

又方 治胃反,朝食暮吐,食訖,腹中刺痛,此由久冷。

橘皮三兩 甘草 厚朴 茯苓 桂心 細辛 杏仁 竹皮各二兩 檳榔十枚 前胡八兩 生薑五兩 人參一兩

右十二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方有甘皮二兩。

又方

橘皮三兩 白朮 人參各二兩 桂心一兩 蜀椒一百二十粒 薤白一握

右六味(口父)咀,以水二升漬一宿,內羊肚中縫合,以三升水煮,水盡出之,決破去滓,分三服。

又方 治反胃大驗。

前胡 生薑各四兩 阿膠一兩 大麻仁五合 橘皮三兩 桂心三寸 甘草五寸 大棗十枚 吳茱萸四合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三升,酒二升,煮取一升七合,分二服。

華佗方 治胃反。胃反為病,朝食暮吐,心下堅如杯升,往來寒熱,四逆不下食,此為關上寒澼所作,將成肺痿。

真珠 明雄黃 丹砂各三兩 (石卜)硝五兩 乾薑十累

右五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先食服三丸。若小煩者,飲水自解。然無所忌,神良無比。一方用桂心一兩。

柏子仁湯

人參 半夏 白茯苓 陳皮 麝香少許另研 柏子仁 甘草炙

右,生薑煎,入麝香,調勻和服。加(木郁)李仁更妙。

人參散

人參 麝香 片腦各少許

右,末,甘草湯調服。

既濟丸 【 《會編》,下同】  治關格脈沉細,手足厥冷者。

熟附子童便浸 人參各一錢 麝香少許

糊丸如桐子大,麝香為衣,每服七丸,燈心湯下。

檳榔益氣湯 治關格,勞後氣虛不運者。

檳榔多用 人參 白朮 當歸 黃芪 陳皮 升麻 甘草 柴胡 枳殼

右,生薑煎服。

導氣清利湯 治闕格吐逆,大小便不通。

猪苓 澤瀉 白朮 人參 藿香 柏子仁 半夏薑製 陳皮 白茯苓 甘草 厚朴薑製 梔子 黑牽牛 檳榔 枳殼 大黃 木通 麝香少許

右,生薑煎服木香和中丸。吐不止,灸氣海、天樞。如又不通,用蜜導。

加味麻仁丸 治關格,大小便不通。

大黃一兩 白芍藥 厚朴薑汁炒 當歸 杏仁去皮尖雙仁者 麻仁 檳榔 南木香 枳殼各五錢 麝香少許

右為末,蜜丸,熟水下。

皂角散 治大小便關格不通,經三五日者。

大皂角燒存性

右為末,米湯調下。又以猪脂一兩煮熟,以汁及脂俱食之;又服八正散加檳榔、枳殼、(石卜)硝、桃仁、燈心草、茶根。

香砂寬中湯 【 《統旨》,下同】  治氣滯胷痞噎塞,或胃寒作痛者。

木香水磨,三匙 白朮 陳皮 香附各一錢半 白豆蔻去殼 砂仁 青皮 檳榔 半夏麯 茯苓各一錢 甘草三分 厚朴薑製,一錢二分

水二鍾,薑三片,煎八分,入蜜一匙,食前服。

補氣運脾湯 治中氣不運噎塞。

人參二錢 白朮三錢 橘紅 茯苓各一錢半 砂仁八分 甘草炙,四分 黃芪蜜炙,一錢

水二鍾,薑一片,棗一枚,煎八分,食遠服。有痰,加半夏麯一錢。

滋血潤腸湯 治血枯及死血在膈,飲食不下,大便燥結。

當歸酒洗,三錢 芍藥煨 生地黃各一錢半 紅花酒洗 桃仁泡去皮尖炒 大黃酒煨 枳殼麩炒,各一錢

水一鍾半,煎七分,入韭菜汁半酒盞,食前服。

人參利膈丸 【 《寶鑑》】  治胷中不利,大便結燥,痰嗽喘滿,脾胃壅滯,推陳致新,治膈氣之聖藥也。

木香 檳榔各七錢半 人參 當歸酒洗 藿香 甘草 枳實麩炒黃,各一兩 厚朴薑製 大黃酒蒸,各二兩

右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後諸飲下。

滋陰清膈飲 【 《統旨》】  治陰火上衝,或胃火大盛,食不入,脈洪數者。

當歸 芍藥煨 黃蘗鹽水炒 黃連各一錢半 黃芩 山梔 生地黃各一錢 甘草三分

水二鍾,煎七分,入童便、竹瀝各半酒盞,食前服。

丁沉透膈湯 【 《和劑》,下同】  治脾胃不和,痰逆惡心,或時嘔吐,飲食不進,十膈五噎,痞塞不通,併皆治之。

香附炒 縮砂仁 人參各一兩 丁香 麥糵 木香 肉豆蔻 白豆蔻 青皮各半兩 沉香 厚朴薑製 藿香 陳皮各七錢半 白朮二兩 甘草炙,一兩半 神麯炒 半夏 草果各二錢半

每服四錢,水一盞,薑三片,棗一枚,煎七分,不拘時熱服。

五膈寬中散 治七情四氣傷於脾胃,以致陰陽不和,胷膈痞滿,停痰氣逆,遂成五膈,併治一切冷氣。

白豆蔻去皮,二兩 甘草炙,五兩 木香三兩 厚朴去皮薑汁炙熟 香附子炒,各一斤 丁香 縮砂仁 青皮去白 陳皮去白,各四兩

右為末,每服二錢,薑三片,鹽少許,不拘時沸湯下。

穀神嘉禾散 治脾胃不和,胷膈痞悶,氣逆生痰,不進飲食,或五噎五膈。

白朮炒,二兩 茯苓 縮砂仁 薏仁炒 人參 枇杷葉去毛薑汁炙,各一兩 桑皮炒 檳榔炒 白豆蔻炒 青皮 穀蘖炒 五味子炒,各半兩 沉香 丁香 藿香 木香 杜仲薑汁酒塗炙 隨風子 石斛酒炒 半夏薑汁搗和作餅炙黃 大腹子炒,各七錢半 甘草炙,兩半 陳皮去白 神麯炒,各二錢半

每服三錢,水一盞,薑三片,棗二枚,煎七分,不拘時溫服。五噎,入乾柿一枚;膈氣吐逆,入薤白三寸,棗五枚。

秦川剪紅丸 【 《良方》】  治膈氣成翻胃,服此吐出瘀血及下蟲而效。

雄黃別研 木香各五錢 檳榔 貫仲去毛 蓬朮煨 三稜煨 乾漆炒煙盡 陳皮各一兩 大黃一兩半

右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米飲送下。

芫花丸 【 《本事》】

芫花酢炒一兩 牛膝 狼牙根 桔梗炒黃 藜蘆炒 檳榔各半兩 巴豆十粒,炒黑

右為細末,酢糊為丸如赤豆大,每服二三丸,加至五七丸,食前生薑湯下。此方常服,化痰消堅殺蟲。

厚朴丸 治翻胃吐逆,飲食噎塞,氣上衝心,腹中諸疾。

厚朴 蜀椒去目微炒 川烏炮去皮,各一兩半 紫菀 吳茱萸洗 菖蒲 柴胡 桔梗 茯苓 官桂 皂角去皮弦炙 乾薑炮 人參各二兩 黃連二兩半 巴豆霜半兩

右為細末,入巴豆霜勻煉蜜為劑,旋旋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漸次加至五七丸,以利為度,生薑湯下,食後而臥。此藥治效與《局方》溫白丸同,及治處暑以後秋冬間下痢大效。春夏加黃連二兩,秋冬再加厚朴二兩。

三一承氣湯 【 子和,下同】

當歸酒洗焙,二錢半 北大黃去粗皮 芒硝 厚朴薑製 枳實生,各半兩 甘草去皮炙,一兩

右(口父)咀,每服半兩,水盞半,生薑五片,棗二枚劈開,同煎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病重者每服一兩,加薑二片,棗一枚。若不納藥,須時時呷服之,以通為度。雖為下藥,有泄有補,卓有奇效。劉河間又加甘草,以為三一承氣,以甘和其中,最得仲景之秘。

四生丸 治一切結熱。常服肢體潤澤耐老。

生芒硝半兩 大黃去皮,酒洗紙包煨香不可過 黑牽牛頭末 皂角去皮生用,各一兩

右為末,滴水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九,白湯送下。

對金飲子

陳皮焙製,八兩 蒼朮焙 厚朴薑汁炒,各四兩 人參 黃芪各一兩 黃芩二兩半 甘草三兩

右(口父)咀,每服半兩,水盞半,生薑五片,棗二枚,同煎七分,去滓熱服。先服承氣湯,夜服四生丸,如已效進食不格拒,方用對金飲子。然初病作且嘔吐,胃熱類內選用清利之藥,審其虛實重輕,方用前藥更佳。

昆布丸 【 《良方》,下同】  治五噎,咽喉妨塞,食飲不下。

昆布洗去鹹水 麥冬去心焙 天冬去心焙 訶黎勒去核,各一兩半 木通 川大黃微炒 川(石卜)硝 (木郁)李仁湯浸去皮微炒 肉桂去皮 百合各一兩 羚羊角屑 紫蘇子 射干 杏仁湯浸去皮尖,麩炒黃,各半兩 柴胡去蘆 陳皮湯浸去白 檳榔各二錢半

右為細末,煉蜜和搗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時熱酒送下。夜飯後,用綿裹彈子大一丸噙化。

竹皮散 治噎聲不出。

竹皮一作竹葉 細辛 通草 人參 五味 茯苓 麻黃 桂心 生薑 甘草各一兩

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竹皮下藥,煮取三升,分三服。

吳茱萸丸 【 東垣】  大理脾胃,胷膈不通,調中順氣。

吳茱萸 草豆蔻各一錢二分 橘皮 益智仁 人參 黃芪 升麻各八分 白殭蠶 澤瀉 薑黃 柴胡各四分 當歸身 甘草炙,各六分 木香二分 青皮三分 大麥糵一錢五分 半夏一錢

右為細末,用湯浸蒸餅為丸如菉豆大,每服三十九,細嚼白湯送下。

滋血潤腸湯 治血枯及死血在膈,大便燥結。

當歸酒洗,三錢 芍藥煨 生地黃各一錢五分 紅花酒洗 桃仁去皮尖炒黃 大黃酒煨 枳殼炒,各一錢

水鍾半,煎七分,入韭汁半酒鍾,食前服。

人參利膈丸 治血少便燥,膈氣之聖藥也。

木香 檳榔各七錢半 人參 藿香 枳實炒 當歸酒洗 生甘草各一兩 大黃酒蒸透 厚朴薑汁製,各二兩

右為末,水丸桐子大,每服三錢,白湯下。

進退黃連湯 【 喻昌,下同】  治關格。

人參人乳拌蒸 半夏薑汁製,各一錢五分 桂枝一錢 大棗二枚 黃連薑汁炒 乾薑炮

進法:用本方七味,俱不製,水三茶鍾,煎一半,溫服。

退法:不用桂枝,黃連減半,或加肉桂五分,如上逐味製熟,煎服法同。但空心朝服崔氏八味丸三錢,半飢服煎劑耳。

滋液救焚湯 治五志厥陽之火。

生地黃 麥門冬各二錢,併取汁 胡麻仁炒研 炙甘草 真阿膠 紫石英敲碎 寒水石敲碎 滑石敲碎,各一錢 柏子仁炒,七分 五味四分 生犀三分,研汁 生薑汁二茶匙

右,除四汁及阿膠共八物,用名山泉水四茶杯,緩火煎至一杯半,去滓,入四汁及阿膠,再上火略煎,至膠烊化斟出,調牛黃細末五釐,日中分二三次熱服,空心先服崔氏八味丸三錢。

崔氏八味丸

乾地黃八兩 山茱萸 薯蕷各四兩 茯苓 澤瀉 牡丹皮各三兩 桂枝 附子炮,各一兩

右八味,末之,煉蜜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

回陽反本湯節庵 治陰盛格陽,陰極發躁,微渴面赤,欲坐臥於泥水井中,脈來無力,或脈全無欲絕者。

熟附子 乾薑 甘草 人參 陳皮 麥門冬 五味子

臘茶面戴陽者,下虛也,加葱七莖、黃連少許,用澄清泥漿水一鍾煎之,臨服入蜜五匙,冷服取汗為效。

大補元煎 【 《景岳全書》,下同】  治氣血大壞,危劇等證。

人參少則一二錢,多則一二兩 炙甘草一二錢 山茱萸一錢,如畏酸吞酸者去之 山藥炒 杜仲各二錢 熟地少則二三錢,多則二三兩 當歸若泄瀉者去之 枸杞各二三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左歸飲 凡命門之陰衰陽盛者宜此。

熟地二三錢,或加至一二兩 茯苓一錢半 山藥 枸杞各二錢 山茱萸一二錢,畏酸者少用 炙甘草一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右歸飲 凡命門之陽衰陰盛者宜此。

熟地用如前 山藥 枸杞 杜仲薑製,各二錢 製附子一二三錢 山茱萸一錢 炙甘草 肉桂各一二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左歸丸 治真陰不足,精髓內虧,津液枯涸等證。

大懷熟地八兩 川牛膝酒洗蒸熟,三兩,精滑者不用 山藥炒 山茱萸肉 鹿膠敲碎炒珠 枸杞 菟絲子製 龜膠切碎炒珠,各四兩,無火者不必用

右,先將熟地蒸爛杵膏,加煉蜜丸桐子大,每食前用滾湯或淡鹽湯送下百餘丸。

右歸丸 治元陽不足,命門火衰,而為翻胃噎膈等證。

大懷熟地八兩 山茱萸微炒 當歸各三兩,便溏勿用 製附子自二兩漸可加至五六兩 枸杞子微炒 鹿角膠炒珠 菟絲子製 杜仲薑汁炒斷絲 山藥炒,各四兩 肉桂二兩,漸可加至四兩

右丸法如前,或丸如彈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滾白湯送下,其效尤速。

五福飲 治五臟氣血虧損者。

人參 熟地各隨宜 當歸二三錢 炙草一錢 白朮炒,一錢半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一陰煎 治陰虧而脈證多陽,虛火發熱動血等證。

熟地三五錢 牛膝一錢半 甘草一錢 生地 芍藥 麥冬 丹參各二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三陰煎 治肝脾虛損,精血不足等證。

人參隨宜 當歸二三錢 熟地三五錢 棗仁 芍藥酒炒,各二錢 炙甘草一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大營煎 治真陰虧損,氣血虛寒等證。

當歸二三錢或五錢 熟地三五七錢 枸杞 杜仲各二錢 牛膝一錢半 桂 炙草各一二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金水六君煎 治肺腎虛寒,水泛為痰,或陰虛血氣不足等證。

熟地三五錢 陳皮一錢半 炙甘草一錢 當歸 半夏 茯苓各二錢

水二鍾,生薑三五七片,煎七八分,食遠溫服。

六安煎 治痰滯氣逆等證。

陳皮一錢半 半夏二三錢 茯苓二錢 甘草 杏仁去皮尖,各一錢 白芥子五七分,年老氣弱者不用

水一鍾半,加生薑三五七片,煎七分,食遠服。

芍藥枳朮丸 治食積痞滿等證。

白朮麪炒 赤芍藥酒炒,各二兩 枳實麪炒 陳皮各一兩

荷葉湯煮黃老米粥為丸桐子大,米飲或滾白湯任下百餘丸。

神香散 治逆氣痰飲膈噎,諸藥不效者。

丁香 白豆蔻或砂仁亦可二味等分為末,清湯調下五七分,甚者一錢,日數服,不拘。

四味回陽飲 治元陽虛脫,危在頃刻者。

人參一二兩 炙甘草一二錢 附子炮去皮臍 炮乾薑各二三錢

水二鍾,武火煎七八分,溫服,徐徐飲之。

六味回陽飲 治陰陽將脫等證。

人參一二兩或數錢 炙甘草一錢 製附子 炮乾薑各二三錢當歸身三錢,如泄瀉或血動者,以冬朮代 熟地五錢或一兩

水二鍾,武火煎七八分,溫服。

溫胃飲 治中寒,食入反出,噎膈等證。

人參一二三錢或一兩 白朮炒,一二錢或一兩 扁豆炒,二錢 乾薑炒焦,一二三錢 炙甘草 陳皮各一錢,或不用 當歸一二錢,滑泄者勿用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五君子煎 治前證。

人參二三錢 乾薑炒黃,一二錢 炙甘草一錢 白朮 茯苓各二錢

水一鍾半,煎服。

黃芽丸 治前證。

人參二兩 焦乾薑三錢

右,煉白蜜為丸芡實大,常嚼服之。

聖朮煎 治寒濕反胃。

陳皮酌用 冬朮炒,五六錢或一二兩 肉桂 乾薑炒,各一二錢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熱服。

豕膏 治噎膈。

當歸半斤,濃煎取汁 猪脂煉過,一斤

右二味同煉,去其水氣,乃入白蜜一斤,再煉少頃,濾凈收貯,不時挑服。用治老人之秘結及噎膈閉結等證,必妙。如果陽氣不行者,仍加生薑四兩,同當歸煎入,或宜酒者,以酒送服亦可。或氣有不利者,加杏仁二兩去皮尖,同前煎入皆妙。或有滯者,當以餳代蜜,更妙。是即《內經》所謂以辛潤之也。

  單方

凡男婦翻胃吐食,白堊土煅赤,以米酢一升淬之,再煅再淬,酢乾為度,取一兩研,乾薑二錢半,炮為末,每服一錢調下,服至一斤以上為妙。 【 《千金》】

又反胃轉食,用地龍屎一兩,木香三錢,大黃七錢為末,每服五錢,無根水調服。忌煎煿、酒酢、椒薑熱物,其效如神。 【 《經驗方》】

又方:取螺螄一斗,水浸取泥晒乾,每服一錢,火酒調下。

又方:取竈中土五年久者為末,米飲服三錢,經驗。 【 《百一》】

反胃吐食:用梁上倒掛塵,黑驢尿調服之。 【 《集簡方》】

反胃噦逆:黑鉛化汁,以柳木槌研成粉一兩,入米酢一升,砂鍋熬膏,入蒸餅末少許搗丸菉豆大,每服一丸薑湯下。 【 《聖濟》,下同】

多年反胃不止:紫背鉛二兩,燒鉛,以鹽鹵汁五兩焠盡,與石亭脂二兩,同炒焰起,挑水於上,焰止,研勻,蒸餅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石蓮乾柿湯下。

吐逆不止:宜用碧霞丹。用北黃丹四兩,米酢半升煎乾,炭火三秤,就銚內煅紅,冷定為末,粟米飯丸梧子大,每服七丸,酢湯下。 【 《集驗方》】

胃虛反胃氣逆:鈆丹二兩,白礬二兩,生熟亭脂半兩,以丹礬研勻入坩鍋內,以炭半升煅赤,更養一夜,出毒兩日,入亭脂同研,粟米飯和丸菉豆大,每日米飲下十五丸。 【 《聖濟》,下同】

反胃吐食水不能停:黑鉛、水銀各一錢半,結砂舶硫黃五錢,官桂一錢,為末,每服六錢,一半米湯,一半自然薑汁調,作一處服。

脾痛反胃:靈砂一兩、蚌粉一兩同炒,赤丁香、胡椒各四十九粒為末,自然薑汁,煮半夏粉糊丸梧子大,每薑湯下二十丸。 【 《普濟》】

反胃吐食:雄黃一分、甘草生半分為末,飯丸梧子大,以五葉草糯米煎湯,每服四丸。 【 《聖濟》】

反胃吐食絕好:赤石脂為末,蜜丸梧子大,每空腹薑湯下一二十丸。先以巴豆仁一枚,勿令破,以津吞之,後乃服藥。 【 《聖惠》】

痰飲吐水無時節者,其原因冷飲過度,遂令脾胃氣弱,不能消化飲食,飲食入胃,皆變成冷水,反吐不停,赤石脂散主之。赤石脂一斤,搗篩服方寸匕,酒飲自任,稍加至三匕。服盡一斤,則終身不吐痰水,又不下利。補五臟,令人肥健。有人痰飲服諸藥不效,服此遂愈。 【 《千金翼》】

噎膈反胃:用北庭砂二錢,水和蕎麥麵包之,煅焦待冷,取中間濕者焙乾一宿,入檳榔二錢、丁香二個研勻,每服七釐,燒酒送下,日三服,愈即止,後喫白粥半月,仍服助胃丸藥。

又方:以北庭砂一兩,人言末一兩,同入罐內,文武火升三炷,取出燈琖上末一兩,以黃丹末一兩,同入罐內,如上法升之;取末用桑灰霜一兩,研勻,每服三分,燒酒下,愈即止。

又方:用平胃散各一錢,入硇砂、生薑各五分為末,沸湯點服二錢,當吐出黑物如石,屢驗。

反胃嘔吐:白礬、硫黃各二兩,銚內燒過,入硃砂一分為末,麵糊丸小豆大,梅薑湯下十五丸。

又方:白礬枯三兩,蒸餅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飲服十五丸。 【 《普濟》】

反胃吐食:白麵二斤半,蒸作大饅頭一?,頭上開口,剜空,將皂礬填滿,以新瓦圍住,鹽泥封固,穵土窰安放,文武火燒,一日夜取出研末,棗肉為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酒湯任下。忌酒色。 【 《摘要》】

飲食入口即吐,困弱無力垂死者:上黨人參三大兩,拍破水一大升,煮取四合,熱服,日二。兼以人參汁入粟米、鷄子白、薤白煮粥與噉。李真方司勳於漢南患此兩月餘,諸方不瘥,遂與此方,當時便定,後十餘日遂入京師。絳每與名醫論此藥,難可為儔也。 【 《兵部手集》】

食入即吐:用人參一兩,半夏五錢,生薑十片,水一斗,以杓揚二百四十遍,取三升,入白蜜三合,煮一升半,分服。 【 《金匱》方】

噎食膈氣:馬蹄香四兩為末,好酒三升熬膏,每服二匙,好酒調下,日三服。

血風反胃:香白芷一兩切片,瓦炒黃為末,用猪血七片,沸湯泡七次,蘸末食之,日一次。 【 《婦人良方》】

反胃惡心,藥食不下:京三稜炮一兩半,丁香三分為末,每服一錢,沸湯點服。 【 《聖濟》】

噎膈拒食:端午採頭次紅花,無灰酒拌焙乾,血竭瓜子樣者等分為末,無灰酒二盞,隔湯頓熱,徐嚥。初服三分,次日四分,三日五分。 【 《簡便方》】

反胃吐食:火炊草焙為末,蜜丸梧子大,白湯下五十丸。 【 《百一》】

反胃上氣:蘆根茅根各二兩,水四升,煮二升分服。 【 《千金》】

食已即吐,胷中有火也:大黃一兩,甘草二錢半,水一升,煮半升,溫服。 【 《玉函》】

隔氣哽噎:甘遂麵煨五錢,南木香一錢為末,壯者一錢,弱者五分,水酒調下。 【 《怪病奇方》】

久冷反胃:大附子一個,生薑一斤,剉細同煮,研如麵糊,每米飲化服一錢。 【 《奇效良方》,下同】

又方:用薑汁打糊,和附子末為丸,大黃為衣,每溫水服十丸。

又方:用長大附子一個,坐於磚上,四面著火,漸逼,以生薑自然汁淬之,依前再逼再淬,約薑汁盡半碗乃止,研末,每服一錢,粟米飲下,不過三服瘥。或以猪腰子切片,炙熟蘸食。

又方:用大附子一個,切下頭子剜一竅,安丁香四十九個在內,仍合定綫紥,入砂銚內,以薑汁浸過,文火熬乾為末,每挑少許,置掌心舐喫,日十數次。忌毒物生冷。

反胃吐食:王瓜燈上燒存性為末一錢,入好棗肉、平胃散末二錢,酒服,食即可下。即野甜瓜,北方多有之。 【 《丹溪纂要》】

噎塞膈氣:威靈仙一把,酢蜜各半盞,煎五分服之,吐出宿痰愈。 【 《經驗方》】

治反胃吐食:透骨草、獨科蒼耳、生牡蠣各一錢,薑三片,水煎服。

治氣膈噎食:用隔山消二兩,鷄肫皮一兩,牛膝、南星、朱砂各一兩,急性子二錢為末,煉蜜丸小豆大,每服一錢,淡薑湯下。

噎食:用蕎麥稭燒灰淋汁入鍋內煎,取白霜一錢,入硼砂一錢研末,每酒服五分。 【 《海上方》】

噎食不下:赤稻細梢燒灰,滾湯隔絹淋汁三次,取汁入丁香一枚,白豆蔻半枚,米一盞煮粥食,神效。 【 《摘元方》】

反胃吐食:罌粟粥。用白罌粟米三合,人參末三大錢,山蕷五寸,細切研,三物以水二升三合,煮取六合,入生薑汁及鹽花少許,和勻分服,不計早晚,亦不妨末服湯丸。 【 《圖經》】

反胃膈氣不下食者:太倉散。用倉米或白米,日西時以水微拌濕,自想日氣如在米中,次日晒乾,袋盛掛風處,每以一撮水煎和汁飲之,即時便下也。

又方:陳倉米炊飯焙研,每五兩入沉香末半兩,和勻,每米飲服二三錢。 【 《普濟》】

反胃嘔吐不止:用乾鍚糖六兩,生薑四兩,二味同搗作餅,或焙或晒,入炙甘草末二兩,鹽少許,點湯服之。常熟一富人病反胃,往京口甘露寺設水陸,泊舟岸下,夢一僧持湯一杯與之,飲罷,便覺胷快。次早入寺,供湯者乃夢中所見僧。常以此湯待賓,故易名甘露湯。能利胷膈,養脾胃,進飲食。

膈氣噎塞,飲食不下:用碓嘴上細糠,蜜丸彈子大,時時含嚥津液。 【 《聖惠》】

反胃吐食:芥子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 《千金》】

反胃噎疾:蘿蔔蜜煎浸油,細嚼嚥,良。 【 《普濟》,下同】

反胃羸弱:用母薑二斤,搗汁作粥食。

又方:用生薑切片,麻油煎過為末,軟餗蘸末嚼嚥。

反胃欬噫:生薑四兩搗爛,入蘭香葉一兩,椒末一錢,鹽和麵四兩,裹作燒餅煨熟,空心喫,不過兩三度效。反胃,入甘蔗汁和之。

反胃吐食:松節煎酒細飲之。 【 《百一》】

反胃吐食:大棗一枚,去核,用螌蝥一枚去頭翅,入在內,煨熟去蝥,空心食之,白湯下良。

反胃嘔噦:乾棗葉一兩,藿香半兩,丁香二錢半,每服二錢,薑三片,水一盞煎服。 【 《聖惠》】

反胃轉食,藥物不下:用大雪梨一個,以丁香十五粒刺入梨內,濕紙包四五重,煨熟食之。 【 《總錄》】

反胃吐食:棠梨葉油炒去刺為末,每旦酒服一錢。 【 《山居四要》】

反胃吐食:乾柿三枚連蒂搗爛,酒服甚效。切勿以他藥雜之。

反胃吐食:真橘皮,以日照西壁土炒香為末,每服二錢,生薑三片,棗肉二枚,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 《直指方》】

反胃嘔噦:枇杷葉去毛炙、丁香各一兩,人參二兩,每服三錢,水一盞,薑三片,煎服。 【 《聖惠》】

反胃吐食:用胡椒酢浸日乾,如此七次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酢湯下。

又方:用胡椒七錢半,煨薑一兩,水煎,分二服。

又方:用胡椒、半夏湯泡等分為末,薑汁和丸梧子大,每薑湯下三十丸。

噎食不納:蓽澄茄、白豆蔻等分為末,乾舐之。 【 《壽域神方》】

反胃吐食,吐出黑汁,治不愈者:用蓽澄茄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薑湯下三四十丸,日一服。愈後,服平胃散三百貼。 【 《永類鈐方》】

反胃吐食:用甘蔗汁七升,生薑汁一升,和勻,日日細呷之。 【 《梅師方》】

一切反胃:虎脂半斤切,清油一斤,瓦瓶浸一月,密封,勿令泄氣,每以油一兩,入無灰酒一盞溫服,以瘥為度,油盡再添。 【 《壽域神方》】

反胃吐食:取虎肚生者勿洗存滓穢,新瓦固煅存性,入平胃散末一兩和勻,每白湯服三錢,神效。 【 《保壽堂方》】

噎食:取鵬烏未生毛者一對,用黃泥固濟,煅存性為末,每用一匙,以溫酒服。 【 《壽域神方》】

胃熱吐食:清膈散。用蟬蛻五十個去泥,滑石一兩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蜜調服。 【 《家寶》方】

反胃吐食:用黃蜆殼并田螺殼,併取久在泥中者各等分,炒成白灰,每二兩入白梅肉四個,搗和為丸,再入砂盒子內,蓋定泥固,煅存性,研細末,每服二錢,用人參縮砂湯調下。不然,用陳米飲調服亦可。凡覺心腹脹痛,將發反胃,即以此藥治之。 【 《百一》】

反胃膈氣:壁虎七個,砂鍋炒焦,木香、人參、朱砂各一錢半,乳香一錢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七丸,木香湯下,早晚各一服。 【 《摘元方》】

反胃吐食:猬皮燒灰酒服,或煮汁,或五味淹炙食。 【 《普濟》】

反胃吐食:用大鯽魚一尾,去腸留鱗,入綠礬末,令滿泥固,煅存性,研末,每米飲服一錢,日二。 【 《本事》】

膈氣吐食:用大鯽魚去腸留鱗,切大蒜片填滿,紙包十重,泥封晒半乾,炭火煨熟,去皮取肉,和平胃散末一兩,杵丸梧子大,密收,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 經驗】

反胃吐食:石蓮肉為末,入少肉豆蔻末,米湯調服之。 【 《直指》】

反胃吐食:用母丁香一兩為末,以鹽梅入搗和丸,芡子大,每噙一丸。

又方:用母丁香、神麯炒等分,為末,米飲服一錢。

朝食暮吐:丁香十五個研末,甘蔗汁、薑汁和丸蓮子大,噙嚥之。 【 《摘元方》】

反胃關格,氣噎不通:丁香木香各一兩,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一盞,先以黃泥做成盌,濾藥汁於內,食前服,試之有效。土盌取其助脾也。 【 經驗方】

噎膈反胃:用糯米末以牛涎拌,作小丸,煮熟食。 【 《集成》】

又方:香牛飲。用牛涎一盞,入麝香少許,銀盞頓熱,先以帛緊束胃脘,令氣喘解開,乘熱飲之,仍以丁香汁入粥與食。 【 《得效方》】

又方:千轉丹。用牛涎好蜜各半斤,木鼈仁三十個,研末,入銅器熬稠,每以兩匙和粥與食,日三服。 【 《普濟》】

巧婦鳥窠,治膈氣噎疾,以一枚燒灰,酒服,或一服三錢,神驗。 【 《易簡方》】

噎膈反胃,諸藥不效:真阿魏一錢,野外乾人屎為末三錢,五更,以薑汁蘸食,能起死人,乃趙王囦方也。 【 《永類鈐方》】

噎食不下:人屎入蘿蔔內,火煉三炷香,取研,每服三分,黃酒下,三服效。 【 《海上名方》】

反胃噎膈:大力奪命丸。牛轉草、杵頭糠各半斤,糯米一升為末,取黃母牛涎和丸龍眼大,煮熟食之;入砂糖二兩,尤妙。 【 《正傳》】

膈氣不食:天靈蓋七個,每個用黑豆四十九粒層層隔封,水火升降,楊梅色,冷定取出,去豆不用,研末,每服一錢,溫酒下。 【 《集效方》】

反胃吐食:蠶繭十個煮汁,烹鷄子三枚食之,以無灰酒下,日二服,神效。或以繅絲湯煮粟米粥食之。 【 《惠濟方》】

噎食病數月不愈者:用狗寶為末,每服一分,以威靈仙二兩,鹽二錢搗如泥,將水一鍾,攪勻去滓,調服,日二,不過三日愈,後服補劑。 【 《摘要》】

反胃隔氣:丁丹?祖傳狗寶丸。用硫黃、水銀各一錢,同炒成金色,入狗寶三錢為末,以鷄子一枚,去白留黃,和藥攪勻,紙封泥固,塘火煨半日,取出研細,每服五分,燒酒調服,不過二三服見效。 【 頤真堂方】

噎塞不通:羚羊角為末,飲服方寸匕,以角摩噎上。 【 《外臺》】

治胃反食即吐:搗粟米作麵,水丸楮子大七枚,爛煮內酢中,細細吞之,得下便已。麵亦得用之。 【 《千金》,下同】

又方:飲白馬尿即止。

又方:燒先死鷄(月坒)胵灰酒服,男雄女雌。

又方:淘小芥子曝乾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食後吐酸水:用乾薑食茱萸各二兩,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二,名治中散,胃冷者立驗。

卒噎:捻取飯盆邊零飯一粒食之,即下。

又方:常食乾粳米飯,即不噎。

又方:末火炭蜜丸彈子大,含少少嚥即下。

隔氣:用大鯽魚一尾,自死者可用,活者不用。割腹去腸雜,留鱗,用大蒜去淨皮,薄切片,填入魚腹中,仍合定為一尾,用濕紙包定,以麻皮縛之,卻用熟黃泥厚固乾,以糠火煨熟,取出去鱗刺骨,將肉入《局方》平胃散末,搗和為丸梧桐子大,晒乾收貯,勿令泄氣,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氣噎食不得下,喉中如有肉塊:用昆布一兩,洗去鹹水,小麥二合,水三盞,煎小麥爛,去渣,不拘時每服一小盞,仍取淨昆布頻含二三片,津嚥下,有效。

胷膈氣滯,食噎不下:以手巾布包杵頭糠,時時拭齒。刮舂米杵頭細糠煎湯呷之,亦可。

男婦噎膈:用鷄嗉子兩個,帶宿食用紙裹,外用黃泥固濟,炭火燒,煙盡為度,取出去泥,嗉子內宿食不可動,入木香、丁香、沉香各一錢,共為細末,用大棗煮熟去皮核研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噎鬲氣滯,煩悶吐逆,飲食不下:蘆根五兩剉,水三盞,煎二盞,不拘時溫服;時時服之尤效。

又方:白猪肚連食烘乾為末,每服二三錢,酒調下。

又方:千葉白槿花陰乾為末,老米湯調送一錢,三五口不轉,再將飲調藥送之,名槿花散。

  針灸

《甲乙經》曰:胷滿嘔無所出,口苦舌乾,飲食不下,膽俞主之。

胷脅榰滿,痺痛骨疼,飲食不下,嘔 【 千金作欬】 逆氣上煩心,紫宮主之。

胷脅榰滿,鬲塞,飲食不下,嘔吐食復出,中庭主之。

胷中榰滿,痛引膺不得息,悶亂煩滿,不得飲食,靈墟主之。

胷脅榰滿,鬲逆不通,呼吸少氣,喘息,不得舉臂,步郎主之。

傷憂悁思氣積,中脘主之。

食飲不化,入腹還出,下脘主之。

食飲不下,腹中雷鳴,大腸不節,小便赤黃,陽綱主之。

《千金方》曰:豐隆,主不能食。

維道,主三焦有水氣,不能食。

胃俞,主嘔吐,筋攣,食不下,不能食。

大腸俞、周榮,主食不下,喜飲。

陽綱、期門、少商、勞宮,主飲食不下。

章門,主食飲不化,入腹還出,熱中不嗜食,苦吞而聞食臭,傷飽身黃,酸疼羸瘦。

中庭、中府,主膈寒食不下,嘔吐還出。

中極,主飢不能食。

凡飲食不化,入腹還出,先取下脘,後取三里,瀉之。

胃反,灸兩乳下各一寸,以瘥為度。又灸臍上一寸,二十壯;又灸內踝下三指,稍斜向前有穴,三壯。

《東垣十書》曰:吐食不化,取上脘、中脘、下脘。

今日食,明日吐,取心俞、膈俞,俱沿皮寸半。又灸膻中七壯;又取巨闕、胃脘寸半,各灸五十壯。

翻胃,取商丘、通谷、巨闕、然谷、隱白、陽陵泉、內庭、膈關。

《醫學綱目》曰:翻胃,取勞宮一分,灸中脘瀉之。又取心俞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補之。

翻胃吐食,灸中魁,在中指第三節,瀉之。又取中脘寸半,腕骨一分,瀉之灸。

五噎吞酸多唾,嘔吐不止,取天突五分,留三呼,得氣即瀉三吸。又取通關,在中脘兩旁各五分,針入八分,左撚能進飲食,右撚能和脾胃。許氏云:此穴一針四效。凡下針後,良久覺脾磨食運,針動為一效;次針破病根,腹中作聲為二效;次覺流入膀胱為三效;又次覺氣流腰後骨空間為四效。

噎塞膈氣,取通谷。

五噎分灸法:氣噎膻中,憂噎心俞,食噎乳根,勞噎膈俞,思噎天府。

又法:取勞宮、中魁、中脘、三里、太陰、支溝、上脘,不已,再取膻中、太白、下脘、右關、脾俞、胃俞。

《景岳全書》曰:噎膈,灸膏肓百壯,以多為佳。又灸膻中、中脘、膈俞各七壯。

又法:灸心俞、天府、乳根各七壯,三里三七壯。

翻胃,灸上脘、中脘、下脘各二七壯,天樞三七壯。

  導引

保生秘要曰:膈噎證有數種:有氣虛惱怒而鬱,有血虛倚靠勞傷,有食凝滯而成,有脾瀉受虧,敗壞元氣,有因痰火積滯,有感七情六慾,醉飽房勞,脾胃受制,陰陽不交,所以有膈證也。導引行功,宜帶飢,以雙手懸梁,將身下墜,微納氣數口,使氣衝膈盈滿,兩足踏步二九一度之數,鬱膈氣逆,胃口虛弱,不藥而愈。

運功:此證始行調息而坐,按週天計籌,咽神水一斤,意墜丹田,次守艮背,運絛胸,或梭或散,坐臥可行,有動有靜,百日功成。

又法:胷前推開至臍,再升湧泉水洗之。

念背想腎水通背,洗出心頭,推開下大腸九曲去。

上膈熱,下膈寒,口乾燥,導引法:心頭推開,又想腎水升至背,流出乙頭洗之,不嘻而吸之。或念背舌托上齶而津液自生。

上膈冷,下膈熱,導引法:推開心頭至臍,少頃於臍下想一條水下膀胱,上尾閭,直至頂門,滴下心頭,歸臍,旋轉洗之。

  醫案

《史記》倉公傳曰:齊王中子諸嬰兒小子病,召臣意診切其脈,告曰:氣鬲病。病使入煩懣食不下,時嘔沫。病得之少憂,數忔食飲。臣意即為之作下氣湯以飲之,一日氣下,二日能食,三日即病愈。所以知小子之病者,診其脈心氣也,濁躁而經也,此絡陽病也。脈法曰:脈來數,病去難而不一者,病主在心。周身熱脈盛者為重陽,重陽者逿心主,故煩懣食不下,則絡脈有過,絡脈有過,則血上出。血上出者死。此悲心所生也,病得之憂也。

《儒門事親》曰:遂平李官人妻病咽中如物塞,食不下,中滿,他醫治之不效。戴人診其脈曰:此痰膈也。《內經》曰:三陽結為膈。王啟元又曰:格陽云陽盛之極,故食則格拒而不入。先以通經散越其一半,後以舟車丸下之。凡三次食已下。又以瓜蒂散再越之,健啖如昔日矣。

《本事方》曰:《外臺》載昔幼經患此疾,每食餅及羹粥等,須臾吐出。貞觀中許奉御兄弟及柴蔣等時稱名醫,奉敕令治。醫竭其術竟不能療,漸至羸憊,死在朝夕。忽有衛士云:服驢小便極驗。旦服二合,後食唯吐一半;晡食又服二合,人定時食粥,吐即便定。後奏知,大內中五六人患反胃,同服一時俱差。此藥稍有毒,服時不可過多。盛取尿熱服二合,病深者日服良驗。

丹溪曰:一中年婦患反胃,以四物湯,加和白陳皮、留尖桃仁、生甘草、酒紅花濃煎,入驢尿,以防其或生蟲也,與數十貼而安。

台州一木匠,年二十七,勤於工作,而性巧慧。有一艾妻,且喜酒,病反胃者半載,其面白,其脈濇而不勻,重取則大而弱,小便八九日方通,一次糞皆燥結如羊屎,甚羸乏無力。余謂精血耗竭也,先與甘蔗汁煎六君湯,加附子、大黃與之,俟大便稍潤,令謝去工作,臥牧牛家,取新溫牛乳細飲之,每頓盡一杯,一晝夜可五六次,以漸而至七八次,其餘菜果粥飯皆不入口,半月而大便潤,月餘而安。然或口乾,蓋酒毒未解,間飲甘蔗汁少許,近兩月而安矣。

杭州一男子四十餘歲,患反胃兩月矣,口乾而不喜飲食,有時不吐,或吐則食物裹涎沫而出,吐後胷膈方快,其脈但濇,重則弦大,蓋其壯年多服金石房中之藥所致。時正秋初尚熱,遂令其多作竹瀝,煮罌粟米為粥,代粥飯與之,每啜一二口而止,卻帶溫頻頻與之,自此不吐。至旬日稍涼,以流水作稀粥,入少竹瀝與之,時間以四物湯加陳皮益其血,月餘而安。

《醫學綱目》曰:楊時患風氣衝心,飲食吐逆,遍身枯瘦,日服萬病紫菀丸五丸,至二十日,瀉出肉塊蝦蟆五六枚,白膿二升,愈。

趙侍郎先食後吐,目無所見,耳無所聞,服萬病紫菀丸五丸,至十日,瀉出青蛇五七條,下惡膿三升,愈。

《廣五行記》云:永徽中有僧唯則病噎不能食,謂諸弟子曰:吾死後,便可開吾胷喉,視有何物,自經而卒。弟子果開視胷中,得一物,形似魚而有兩頭,遍體皆肉鱗。弟子置碗中,跳躍不止,戲以諸味,皆隨化盡。時夏中盛藍作淀,適有一僧以淀置器中,此蟲遂繞器中走,須臾化為水。此乃蟲瘕,非五噎比,後人以藍治噎誤矣。

《醫宗必讀》曰:邑宰張孟端夫人憂怒之餘,得食輒噎,胷中隱隱痛。余診之曰:脈緊且滑,痰在上脘,用二陳加薑汁、竹瀝。長公伯元曰:半夏燥乎?余曰:濕痰滿中,非此不治。遂用四劑,病尚不減,改大半夏湯服四貼,胷痛乃止。又四貼而噎亦減,服二十劑而安。若泥半夏為燥,而以他藥代之,豈能愈乎?惟痰不盛,形不肥者,不宜與服也。

江右太學方春和年近五旬,多慾善怒,患噎三月,日進粉飲一鍾,腐漿半鍾,且吐其半,六脈細軟。此虛寒之候也,用理中湯加人乳、薑汁、白蜜、半夏,一劑便減,十劑而日進糜粥,更以十全大補加竹瀝、薑汁四十貼,諸證皆愈。

南都徐奉誠膈噎不通,滓質之物不能下咽,惟用人乳、醇酒數杯,吐沫不已。求治於余,余曰:口吐白沫,法在不治。脈猶未敗,姑冀萬一。用人參、黃蓍、當歸、白朮、陳皮、桃仁、牛乳、白蜜、薑汁,連進十劑,白沫漸少;倍用參、朮,三月全安。

嘉定錢遠之二十五歲,以鼓盆之戚,悲哀過度,不能食飯。又十餘日,粥亦不能食,隨食隨吐、二便閉濇、自謂必死。求診於余,余曰:脈按有力,非死證也。以酒蒸大黃加桃仁、當歸、砂仁、陳皮,蜜丸與服,凡五服而下燥屎乾血甚多,病若失矣。數日之間,能食倍常。

《醫學正傳》曰:一人年五十三,夏秋間得噎證,胃脘痛,食不下,或食下良久復出,大便燥結,人黑瘦殊甚。求余治,診其脈,右手關前弦滑而洪,關後略沉小,左三部俱沉弦,尺帶芤。余曰:此中氣不足,木來侮土,上焦濕熱,鬱結成痰,下焦血少,故大便燥結。陰火上衝吸門,故食不下。用四物以生血,四君子以補氣,二陳以祛痰,三合成劑,加薑炒黃連、炒枳實、(艹舌)蔞仁,少加砂仁;又間服潤腸丸,或服丹溪墜痰丸,半年服前藥百餘貼,病全安。

《寓意草》曰:李思萱室人有孕,冬月感寒,至春而發,初不覺也。連食鷄麵、鷄子,遂成夾食傷寒,一月才愈。又傷食物,吐瀉交作,前後七十日,共反五次,遂成膈證,滴飲不入。延診時,其脈上湧而亂,重按全無,嘔噦連綿不絕,聲細如蟲鳴,久久方大嘔一聲。余曰:病者胃中全無水穀,已翻空向外,此不可救之證也。思萱必求良治,以免餘憾。余籌畫良久,因曰:萬不得已,必多用人參。但才入胃中,即從腸出,有日費斗金不勾西風一浪之譬,奈何?渠曰:儘在十兩之內,尚可勉備。余曰:足矣!乃煎人參湯調赤石脂末,以墜安其翻出之胃,病者氣若稍回,少頃大便氣即脫去。凡三日,服過人參五兩,赤石脂末一斤,俱從大腸瀉出,得食仍嘔,但不嘔藥耳。因思必以藥之渣滓和粞粥之類與服,方可望其少停胃中,頃之傳下,又可望其少停腸中。於是以人參、陳橘皮二味,剪如芥子大,和粟米同煎作粥,與服半盞,不嘔,良久又與半盞。如是再三日,始得胃舍稍安。但大腸之空尚未填實,復以赤石脂為丸,每用人參湯吞兩許。如是再三日,大便亦稀。此三日參橘粥內,已加入陳倉米,每進一盞,日進十餘次,人事遂大安矣。仍用四君子湯丸調理,通共用人參九兩,全愈。然此亦因其胎尚未墮,有一綫生氣可續,故為此法以續其生耳。不然者,用參雖多,安能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哉?後生一子,小甚,緣母病百日失蔭之故。

黃咫旭乃室病膈氣二十餘日,飲粒全不入口,延余診時,尺脈已絕而不至矣。詢其二便,自病起至今從未一通,止是一味痰沫上湧,厭厭待盡,無法以處。邑庠有施姓者,善決生死,謂其脈已離根,頃刻當壞。余曰:不然。《脈經》明有開活一款云: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是吐則未必死也。但得天氣下降,則地道自通,故此證倍宜治中,以氣高不返,中無開闔,因成危候,待吾以法緩緩治之,自然逐日見效。於是始獨任,以觀驗否。乃遂變旋覆代赭成法,而用其意,不泥其方。緣女病至尺脈全無,則莫可驗其受孕,萬一有而不求,以赭石、乾薑輩傷之,呼吸立斷矣。姑闕疑以赤石脂易赭石,煨薑易乾薑,用六君子湯加旋覆花煎調服下,嘔即稍定。其岳父見用人參,以為刧病而致憾。余曰:無恐也!治此不愈,願以三十金為罰。如愈,一文不取。乃全神照應,藥必親調,始與服之,三日後漸漸不嘔。又三日後,粥飲漸加,舉家甚快。但病者全不大便,至是已月餘矣。一則憂病之未除,再則憂食之不運,刻刻以通利為囑。余曰:臟氣久結,食飲入胃,每日止能透下腸中一二節,食飲積之既久,臟氣自然通透,原議緩治,何得急圖耶?舉家僉以余為不情,每進診脈,輒聞病者鼻息之揚,但未至發聲相詈耳。蓋余以歸地潤腸之藥,恐滯膈而作嘔;硝黃通腸之藥,恐傷胎而隕命。姑拂其請,堅持三五日,果氣下腸通而病全瘳矣。病瘳而其家竊議曰:一便且不能通,曷貴於醫耶?月餘腹中之孕果漸形著,又議曰:一孕且不能知,安所稱高耶?吁嗟!余之設誠而行,以全人夫妻子母而反以得謗也,豈有他哉!惟余得謗,當世之所謂醫者,然後乃得名耳。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三百十四

 飲食門

  黃帝素問

   生氣通天論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氣勢,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 註 五臟之精生於五味,五味各歸其所喜,如酸入肝,鹹入腎,甘入脾,苦入心,辛入肺,太過則傷而病矣。能謹和之,則骨正筋柔,陰陽和平而天命長。】

   平人氣象論

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得胃氣也。

【 註 五臟元真之氣,皆胃腑水穀之所生也。】

   陰陽應象大論

水穀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

【 註 水穀入胃,寒溫不適,飲食不節,則病生腸胃。】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 註 形歸氣,氣生形,溫熱氣勝者補陽氣,故形不足者溫之以氣。五臟主藏精,五味各歸所喜,故五味補精。】

   靈蘭秘典論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 註 運納五穀,故為倉廩之官;五味入胃,脾為轉輸,以養五臟氣,故五味出焉。】

   六節臟象論

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 註 在天為氣,故食人以五氣。在地為化,化生五味,故食人以五味。五氣從外竅而入心肺,心榮色而華,肺主聲,故使五色修明。五臟之氣得五味以滋養,則陰陽和而相生,氣和津成而五臟之神生矣。】

   五臟生成篇

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色變,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縮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月芻)而脣揭,多食甘則骨痛而髮落,此五味之所傷也。

【 註 五味所以養五臟者也,太過則臟有偏勝,所不勝之臟受傷,而各見其病焉。】

   五臟別論

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

【 註 水穀入胃,脾為轉輸,以灌溉四臟者也。】

   經脈別論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

【 註 肝乃土之勝,制則生化,故散精於肝。肝者筋其應,故淫氣於筋。】

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决死生。

【 註 食氣曰濁氣,入胃之食氣歸於心,子令母實也。心通脈,故淫精於脈。入胃之穀氣,先淫氣於脈,百脈之經氣,總歸於大經,經氣歸肺,百脈皆朝會於肺也。肺合皮毛故輸精焉。毛脈合精者,血氣相合也。腑為陽,故先受氣。腑精神明者,六腑之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也。五臟六腑受氣於穀,淫精於脈,變見於氣口,以決其死生。】

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併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 註 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肺應天而主氣,故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也。氣化則水行,故四布於皮毛,通灌於五臟之經脈,而合於四時五行陰陽之揆度,以為經脈之經常也。】

   臟氣法時論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

【 註 此論五臟之本氣,而合於四時五行五味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

【 註 此論五臟之病宜於藥食者,五味各有所宜也。】

   宣明五氣篇

辛定氣,氣病無多食辛。鹹走血,血病無多食鹹。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謂五禁,無令多食。

【 註 五味所以養五臟之氣者也,病則氣虛,故無令多食。蓋少則補,多則反損其氣。】

   太陰陽明篇

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

【 註 飲食勞倦則傷脾,故陰受之。入五臟,從其類也。】

   痹論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 註 居處失宜,則邪中其俞,又不能調其飲食,邪即循俞而入舍於腑矣。】

   病能論

食入於陰,長氣於陽。

【 註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濁氣歸心,淫精於脈,毛脈合精,行氣於腑,此食入於陰而長氣於陽也。】

   刺志論

穀盛氣盛,穀虛氣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穀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穀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穀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穀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與肺也。

【 註 常謂穀之多少與氣之盛衰相應,反謂穀入多而氣少,穀不入而氣多,為邪病之所致也。】

   脈解篇

少陰所謂惡聞食臭者,胃無氣,故惡聞食臭也。

【 註 秋深之時,陽盡而陰盛,故胃無氣,惡聞食臭也。】

   刺法論

欲令脾實氣無滯,飽無久坐,食無太酸,無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

   氣交變大論

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

【 註 此脾土之病。】

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民病食減。

【 註 土虛而不能主化也。】

歲火之復,民病騖溏,腹滿食飲不下。

【 註 水寒太甚,而濕土復之,故為此諸病。】

歲土之復,民病食少失味。

【 註 此水勝之病,蓋土弱木亢,金乃復而子亦隨之也。】

   五常政大論

太陽司天,濕氣變物,水飲內禾?畜,中滿不食。

【 註 凡此皆水濕之為病也。】

厥陰司天,風氣下臨,脾氣上從,食減口爽。

【 註 土受木化,則受其勝制而脾病也。】

太陰司天,濕氣下臨,腎氣上從,少腹痛,時害於食

【 註 少腹痛者,腎病也。時害於食者,水上乘土也。】

   至真要大論

歲厥陰在泉,風淫所勝,民病飲食不下,膈咽不通,食則嘔,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

【 註 凡此皆木淫而土病也。】

厥陰司天,風淫所勝,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舌本強,食則嘔。

【 註 凡此皆脾經之病,蓋風木淫勝故也。】

少陰之勝,心下熱,善飢。

【 註 外淫之火,交於內也。】

太陽之勝,腹滿食減。

【 註 水氣乘脾也。】

厥陰之復,嘔吐,飲食不下,入而復出,甚則入脾,食痹而吐。

【 註 嘔吐飲食不下,木淫而土敗也。痹者,閉而痛也。】

太陽之復,厥氣上行,心胃生寒,胷膈不利,食減。

【 註 厥氣上行者,鬱寒之氣上行,而欲復歲半以前之氣也。食減、水乘土也。】

太陰司天,主勝則胷腹滿,食已而瞀。

【 註 胷腹滿者,初氣之木勝傷土也。食已而瞀,乃二氣三氣之火上炎而為肺病也。】

太陰在泉,主勝則寒氣逆滿,食飲不下。

【 註 水淫而上乘土,故逆滿。四之主氣乃太陰濕土,客氣乃厥陰風木,故食飲不下。】

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天之由也。

【 註 此言氣味之不可偏用者也。】

  靈樞經

   邪氣臟腑病形篇

形寒飲冷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

【 註 此內外俱傷也。】

腎脈微緩為洞,洞者食不化,下咽還出。

【 註 戊癸合而化生火土,以消入胃之飲食,腎氣緩,故食不化而還出。】

   榮氣篇

榮氣之道,內穀為寶,穀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榮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

【 註 榮血者,中焦受氣,取汁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行於經隧,常榮無已,終而復始,以應天地運行之紀。】

   榮衞生會篇

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榮,濁者為衛。榮在脈中,衛在脈外。

【 註 人賴水穀之氣以生此榮衛,而榮臟腑經脈也。】

   口問篇

穀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

【 註 人之所受穀氣,由胃海之布散於天下也。】

   平人絕穀篇

腸胃之中,常留穀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後,後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穀盡矣。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穀精氣津液皆盡故也。

【 註 此論人之臟腑形骸,精神氣血,皆借水穀之所資生,水穀絕則形與氣俱絕矣。】

   五味篇

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穀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五味各走其所喜,穀味酸,先走肝;穀味

苦,先走心;穀味甘,先走脾;穀味辛,先走肺;穀味鹹,先走腎。穀氣津液已行,榮衛大通,乃化糟粕,以次傳下。

【 註 此論五臟六腑,津液榮衛,皆稟氣於胃腑水穀之所生養。】

天地之精氣,其大數常出三入一,故穀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 註 大數出三入一,蓋所入者穀,而所出者乃化糟粕以次傳下,其津液溉五臟而生榮衛,其宗氣積於胷中以司呼吸,其所出有三者之隧道,故穀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脾病者,宜食秔米飯,牛肉,棗葵。心病者,宜食麥、羊肉、杏、薤。腎病者,宜食大豆黃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黃黍、鷄肉、桃、葱。

【 註 五色五味,各有所宜也。】

肝病禁辛,心病禁鹹,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

【 註 凡五臟禁服勝剋之味。】

肝色青,宜食甘,秔米、飯、牛肉、棗、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栗、藿皆鹹。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葱皆辛。

【 註 緩急燥濕,臟氣之不和也,五臟有五氣之苦,故宜五味以調之,用陰而和陽也。】

   五味論

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鹹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

【 註 五臟奉五味之所生而生,外合之筋骨血肉也。】

   刺節真邪篇

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併而充身者也。

【 註 真氣即先天之精氣,穀氣乃後天水穀之精氣,相合併而充身者。】

   九針篇

病在筋,無食酸;病在氣,無食辛;病在骨,無食鹹;病在血,無食苦;病在肉,無食甘。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也,命曰五裁。

【 註 五味內養五臟,外濡形身,雖所嗜,亦宜裁之。】

   大惑論

黃帝曰:人之善飢而不嗜食者,何氣使然?岐伯曰:精氣併於脾,熱氣留於胃,胃熱則消穀,穀消故善飢。胃氣逆上,則胃脘寒,故不嗜食也。

【 註 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精氣併於脾,則脾實而不能為胃轉輸,則熱氣留於胃而消穀善飢矣。】

  扁鵲難經

   受盛多少

胃者,水穀之海,主稟四時,皆以胃氣為本。

胃重二斤一兩,紆曲屈伸,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盛穀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腸重二斤十四兩,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廻疊積十六曲,盛穀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大腸重二斤十二兩,長二丈一只,廣四寸,徑一寸,當臍右廻十六曲,盛穀一斗,水七升半。

   口能知味

脾氣通於口,口和則知穀味矣。心氣通於舌,舌和則知五味矣。

   內傷

何以知飲食勞倦得之?然。當喜苦味也。虛為不欲食,實為欲食,何以言之?脾主味,入肝為酸,入心為苦,入肺為辛,入腎為鹹,自人為甘。故知脾邪入心為喜苦味也。其病身熱而體重,嗜臥,四肢不收,其脈浮大而緩。

飲食勞倦得之為實熱。

  傷寒論 【 漢?張機】

   宿食

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曰:脈浮而大,接之反濇,尺中亦微而濇,故知有宿食,大承氣湯主之。

脈數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

下利不飲食者,宿食也,亦宜大承氣湯下之。

脈緊如轉索無常者,有宿食也。

宿食在上脘者,當吐之。凡血虛者不可吐。

  脈訣 【 晉?王叔和】

   脈法

脾脈歌曰:濇即非多食,食不作肌膚;若弦肝氣盛,妨食被譏謀。

右手第二指連脾,四十五動無諸疑;急動名為脾熱極,食不能消定若斯。

滑脈歌曰:關滑胃寒不下食。

實脈歌曰:實脈尋之舉有餘,伏陽蒸內致脾虛;食少只緣生胃壅,溫和湯藥乃痊除。

伏脈歌曰:尺部見伏食不消,坐臥非安還破腹。

短脈歌曰:短脈陰中有伏陽,氣壅三焦不得昌;臟中宿食生寒氣,大瀉通腸必得康。

死候歌曰:脣青體冷及遺尿,背面飲食四日期。

  濟生方 【 宋?嚴用和】

   論治

《難經》云:脾氣通於口,口和則知穀味矣;心氣通於舌,舌和則知五味矣。是知穀味五味,莫不經由口舌而入於胃也。善攝生者,謹於和調,使一飲一食,入於胃中,隨消隨化,則無滯留之患。若稟受怯弱,飢飽失時,或過餐五味,魚腥乳酪,強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脘,遂成宿滯。輕則吞酸嘔惡,胷滿噫噎,或泄或痢;久則積結為癥瘕,面黃羸瘦。此皆宿滯不消而生病焉。木率才有停滯,當量人虛實,速宜剋化之,不可後時養成沉疴也。

  河間六書 【 金?劉完素】

   內傷論

人之生也,由五殼之精,化五味之備,故能生形。經曰:味歸形。若傷於味,亦能損形。今飲食反過其節,腸胃不能勝,氣不及化,故傷焉。經曰: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痹論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或失四時之調養,故能為人之病也,經曰:氣口緊盛,傷於食。心胷滿而口無味,與氣口同。氣口者,乃脾之外候。故脾胃傷別氣口緊盛。夫傷者有多少,有輕重。如氣口一盛,脈得六至,則傷於厥陰,乃傷之輕也,檳榔丸主之。氣口二盛脈得七至,則傷於少陰,乃傷之重也,煮黃丸、厚朴丸主之。氣口三盛,脈得八至則傷於太陰,(月真)塞悶亂,甚則心胃大痛,兀兀欲吐,得吐則已,俗呼食迷風是也。經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即死。宜吐之以瓜蒂散,如不能則無治也。經曰:高者因而越之,下者引而竭之,是也。

  儒門事親 【 元?張從政】

   內傷

夫一切冷食不消,宿酒不散,亦同傷寒身熱惡寒,戰慄頭項痛,腰脊強,及兩手脈沉,不可用雙解,止可用導飲丸五六十丸,量虛實加減,利五七行。所傷冷食宿酒,若推盡則頭痛等病自愈也。次以五苓散、生薑、棗、長流水煎服五六服。不可服酒癥進食丸,此藥皆犯巴豆,有熱毒之故也。

夫膏粱之人,起居閒逸,奉養過度,酒食所傷,以致中脘留飲,脹悶痞膈,酢心,可服木香導飲丸以治之。夫蒭蕘之人,飲食粗糲,衣服寒薄,勞役動作,一切酒食所傷,以致心腹滿悶,時嘔酸水,可用進食丸治之。

  活法機要 【 元?張潔古】

   內傷

人之生也,由五穀之精化五味之備,故能生形。經曰:味歸形。若傷於味,亦能損形。今飲食過節,以致腸胃不能勝,氣不及化,故傷焉。經云: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又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以失四時之調節,故能成病,脈在氣口。經曰:氣口脈盛,傷於食。心胃滿而口無味,口與氣口同。口曰坤者,口乃脾之候,故胃傷而氣口緊盛。夫傷有多少,有輕重。如氣口一盛,得脈六至則傷於厥陰,乃傷之輕也,枳朮丸之類主之;氣口二盛,脈得七至,則傷於少陰,乃傷之重也,雄黃聖餅子、木香檳榔丸、枳殼丸之類主之;氣口三盛,脈得八至九至,則傷太陰,填塞悶亂則心胃大痛,備急丸、神保丸、消積丸之類主之;兀兀欲吐不已,俗呼食迷風是也。經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瓜蒂散主之。如不能吐是無治也。經曰:其高者因而越之。此之謂也。備急下之亦可。

既有三陰可下之法,亦必有三陰可補之法。予故云:內傷三陰,可用溫劑。若飲冷內傷,雖云損胃,未知色脈各在何經。若面色青黑,脈浮沉不一,弦而弱者,傷在厥陰;若面色紅赤,脈浮沉不一,細而微者,傷在少陰;若面色黃潔,脈浮沉不一,緩而遲者,傷在太陰也。如傷在厥陰肝之經,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生薑湯之類主之,傷在少陰腎之經,宜服通脈四逆湯;傷在太陰脾之經,理中丸湯主之。大便軟者宜湯,結者宜丸。

  東垣十書 【 元?李杲】

   內傷論

陰陽應象論云: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痹論云: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此乃混言之也。分之為二,飲也食也。飲者水也,無形之氣也。因而大飲則氣逆,形寒飲冷則傷肺,肺病則為喘欬、為腫、為水瀉,輕則當發汗利小便,使上下分消其濕,解酲湯、五苓散、生薑、半夏、枳實、白朮之類是也;如重而蓄積為滿者,芫花、大戟、甘遂、牽牛之屬利下之。此其治法也。食者物也,有形之血也。如生氣通天論云: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又云:食傷太陰厥陰,寸口大於人迎兩倍三倍者,或嘔吐,或痞滿,或下痢腸澼。當分寒熱輕重治之,輕則內消,重則除下。如傷寒物者,半夏、神麯、乾薑、三稜、廣朮、巴豆之類主之;如傷熱物者,枳實、白朮、青皮、陳皮、麥糵、黃連、大黃之類主之。亦有宜吐者。陰陽應象論云:在上者因而越之。瓜蒂散之屬主之。然而不可過劑,過則反傷腸胃。蓋先因飲食自傷,又加之以藥過,故腸胃復傷而氣不能化,食愈難消矣,漸至羸困。故五常政大論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小毒治病,十去其七;常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不可過之。此聖人之深戒也。

酒者大熱有毒,氣味俱陽,乃無形之物也。若傷之,止當發散,汗出則愈矣;其次莫如利小便,乃上下分消其濕。今之病酒者,往往服酒癥丸大熱之藥下之,又有用牽牛、大黃下之者,是無形元氣受病,反下有形陰血,乖誤甚矣!酒性大熱,已傷元氣,而復重瀉之,亦損腎水,真陰及有形陰血,俱為不足。如此則陰血愈虛,真水愈弱,陽毒之熱大旺,反增其陰火,是以元氣消爍,折人長命,不然則虛損之病成矣。酒疸下之,久則為黑疸,慎不可犯,宜以葛花解酲湯主之。

瓜蒂散治大滿大實,氣上衝逆,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填塞悶亂者用之。若不至兩尺脈絕者,不宜便服此藥,恐損元氣,令人胃氣不復。若止胷中窒塞,悶亂不通,以物探之,得吐則已;如探不去,方以此劑吐之。或曰:盛食填塞,胷中痞亂,兩寸脈當用事,今反兩尺脈不見,其理安在?曰:胷中有食,是木鬱宜達,故探吐之。食者物也,物者坤土也,是足太陰之號也。胷中者肺也,為物所塞,肺者手太陰金也,金主殺伐,與坤土俱在手上而旺於天,金能剋木,故肝木發生之氣伏於地下,非木鬱而何?吐去上焦陰土之物,木得舒暢,則鬱結去矣。食塞於上,脈絕於下,若不明天地之道,無由達此至理。水火者,陰陽之徵兆,天地之別名也。故獨陽不生,獨陰不長。天之用在於地下則萬物生長,地之用在於天上則萬物收藏,此乃天地交而萬物通也,此天地相根之道也。故陽火之根本於地下,陰水之源本於天上。故曰:水出高源。故人五臟主有形之物,物者陰也,陰者水也,右三部脈主之。偏見於寸口,食塞於上,是絕五臟之源,源絕則水不下流,兩尺脈絕,此其理也,何疑之有?然必視其所傷之物冷熱,隨證加減。如傷冷物一分,熱物二分,則用寒藥二停,熱藥一停,隨時消息。經云:必先歲氣,無伐天和。此之謂也。

脈浮滑而疾者,食不消,脾不磨,陽脈滑而緊,滑則胃氣實,緊則脾氣傷,得食不消者,此脾不和也。

  丹溪心法 【 元?朱震亨】

   傷食

傷食惡食者,胷中有物,宜導痰補脾,用二陳湯加白朮、山楂、川芎、蒼朮服之。

憂抑傷脾,不思飲食,炒黃連、酒芍藥、香附,同清六丸末,用薑汁浸蒸餅丸服。

傷食之證,右手氣口必緊盛,胷膈痞塞,噫氣如敗卵臭,亦有頭痛發熱,但身不痛為異耳。用治中湯加砂仁一錢,或用紅丸子。

內傷者,其源皆由喜怒過度,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勞役所傷而然。元氣者,乃生發諸陽上升之氣。飲食入胃有傷則中氣不足,中氣不足則六腑之陽皆絕於外,是六腑之元氣病也。氣傷,臟乃病;臟病,形乃應。是五臟六腑真氣皆不足也。惟陰火獨旺,上乘陽分,故榮衛失守,諸病生焉。

始受飲食勞倦所傷之病,必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及短氣上逆,鼻息不調,怠惰嗜臥,四肢困倦不收,無氣以動,亦無氣以言,皆為熱傷元氣,以甘溫之劑以補元氣,即是瀉火之藥。凡所受病,捫摸之,肌膚間必大熱,必躁熱悶亂,心煩不安,或渴,久病必不渴,或表虛惡風寒,慎不可以寒涼藥與之。經言勞者溫之,損者溫之。惟以補中益氣湯溫藥,以補元氣而瀉火邪。內經云:溫能除大熱,正謂此也。

  格致餘論 【 元?朱震亨】

   飲食箴

人身之貴,父母遺體,為口傷身,滔滔皆是。人有此身,飢渴洧興;乃作飲食,以遂其生。睠彼昧者,因縱口味;五味之過,疾病蜂起。病之生也,其機甚微;饞涎所牽,忽而不思。病之成也,飲食俱廢;懮貽父母,醫禱百計。山野貧賤,淡薄是諳;動作不衰,此身已安。均氣同體,我獨多病;悔悟一萌,塵開鏡凈。日節飲食,易之象辭;養小失大,孟子所譏。口能致病,亦敗爾德;守口如瓶,服之無斁?

   醇酒宜冷飲論

醇酒之性,大熱大毒,清香美味,既適於口。行氣和血,亦宜於體。由是飲者不自覺其過於多也。不思肺屬金,性畏火,其體脆,其位高,為氣之主,腎之母,木之夫。酒下咽膈,肺先受之。若是醇者,理宜冷飲。過於肺,入於胃,然後漸溫,肺先得溫中之寒,可以補氣,一益也。次得寒中之溫,可以養胃,二益也。冷酒行遲,傳化以漸,不可恣飲,三益也。古人終日百拜,不過三爵,既無酒病,亦免酒禍。今予稽之於《禮經》,則曰:飲齊視冬時,飲齊酒也,視猶比也,冬時寒也。參之《內經》,則曰熱因寒用。厥旨深矣。今則不然,不顧受傷,只圖取快,蓋熱飲有三樂存焉。膈滯通快,喉舌辛美,蓋飲可多。不知酒性喜升,氣必隨之。痰鬱於上,溺澀於下。肺受賊邪,金體必燥。恣飲寒凉,其熱內鬱。肺氣得熱,必大傷耗。其始也病淺,或嘔吐,或自汗,或瘡痍,或鼻齇,或自泄,或心脾痛,尚可發散而去之。若其久也,為病深矣,為消渴內疽,肺痿內痔,鼓脹失明,或喘哮勞嗽癲癎,亦為難明之病。倘非具眼,未易處治,可不謹乎!或曰:人言一盞冷酒,須二盞血乃得行酒,不可冷飲明矣。予曰:此齊東之語耳。今參之於經,證之以理,發之為規戒,子以為迂耶?

  衛生寶鑑 【 元?羅天益】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論

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謂食物無貪於多,貴在有節,所以保沖和而遂頤養也。若貪多務飽,飲塞難消,徒積暗傷,以召疾患。蓋食物飽甚,耗氣非一。或食不下而上湧嘔吐,以泄真元;或飲不消而作痰咯唾,以耗神水。大便頻數而泄,耗穀氣之化生;溲便滑利而濁,耗源泉之浸潤。至於精清冷而下漏,汗淋漓而外泄,莫不由食物過傷,滋味太厚。如能節滿意之食,省爽口之味,常不至於飽甚,即頓頓必無傷,物物皆為益。津液內蓄,精華和凝,邪毒不能犯,疾疹無由作矣。

  醫學正傳 【 明?虞摶】

   論升降生化

或問飲食同入於胃,而水穀二者何如而分乎?且如膀胱止有下口而無上口,其水固可出,不知從何而入乎?又何其如是之清乎?曰:經曰:飲食入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併行,合於四時五行,陰陽揆度,以為常也。夫胃為倉廩之官,無物不受,全借脾土轉輸而運化焉。蓋水穀入胃,其濁者為渣滓,下出幽門,逢於大腸而為糞,以出於穀道;其清者倏焉而化為氣,依脾氣而上升於肺;其至清而至精者,由肺而灌溉乎四體而為汗液津唾,助血脈,益氣力,而為生生不息之運用也。其清中之濁者,下入膀胱而為溺,以出乎小便耳。其未入而在膀胱之外者,尚為濁氣;既入而在膀胱之內者,即化為水。是故東垣有曰,飲者無形之氣,正謂此也。蓋肺屬金而復乎脾胃之上,即如天之復於地之上也。經曰: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而為雲,天氣下而為雨。水入於胃輒化氣而上升,亦猶天降霖雨於地,倏焉化氣上騰而為雲,又復化為霖雨而下降也。或曰:老人與壯年者,飲水無異多寡,壯年小便甚少,而老者小便甚多,何也?曰:壯者如春夏之氣,升者多而降者少;老人如秋冬之氣,降者多而升者少耳。或曰:降多即小便多,升多者未見其化何物而出於上竅焉?曰:經曰: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各從其化也。夫大塊之為器,不可論其涵容之量,人之氣化,亦猶是也。

或問飢甚方食而食反不運化,多為嘔吐吞酸等證,何也?曰:飢而即食,渴而即飲,此造化自然之理也。飢不得食,胃氣已損,脾氣已傷,而中氣大不足矣。遇食大嚼,過飽益甚,是以大傷胃氣,輕則吞酸惡心,重則惡寒發熱而為內傷等病者多矣。又或負重遠行,辛苦飢甚,遇食太過,則四體倦怠矣。若又強力復行,適遇風雨外襲,遂成內傷挾外感之證,或為腫脹危篤之疾。養生君子,切宜防微杜漸。戒之!戒之!

  證治要訣 【 明?戴思恭】

   傷酒

傷酒惡心嘔逆,吐出宿酒,昏冒眩運,頭痛如破,宜沖和湯、半夏茯苓湯,或理中湯加乾葛七分,或用末子理中湯和縮脾飲,酒渴縮脾湯,或煎乾葛湯調五苓散。久困於酒,遂成酒積,腹痛泄瀉,或暴飲有灰酒,亦能致然,併宜酒煮黃連丸。多飲結成酒癖,腹中有塊,隨氣上下,沖和湯加蓬朮半錢。酒停胷膈為痰飲者,枳實半夏湯加神麯、麥糵各半錢,沖和湯加半夏一錢、茯苓七分。

多飲,洒積入脾,遂成酒黃。

   傷食

傷食之證,胷膈痞塞,吐逆嚥酸,噫敗卵臭,畏食頭痛,發熱惡寒,病似傷寒,但身不痛耳。治中湯加砂仁一錢,或紅丸子、小七香丸和服。

食過多而傷,停留中脘,聞食氣則嘔,二陳湯加砂仁一錢;未愈,更加丁香半錢,或治中湯加砂仁一錢、丁香十粒。大嘔不止者,大便去之,枳實半夏湯加砂仁一錢、白豆蔻仁半錢,嚥感應丸。

初因食一物過傷,得病後再食之,舊病復作,一味紅丸子常服。

傷食腹痛脹滿,大便不通,遂成食積,小七香丸一貼,用水一盞,薑三片,煎八分,去薑,吞感應丸。

傷於生冷油膩,停滯膈間,脾氣不溫,食難消化,或多餐糯食,及一切非時難化之物,並宜紅丸子、金上牢內消丸。

傷食兼感風寒,其證與前同,但添身疼一證,俗謂之夾食傷寒,宜生料五積散,或養胃湯、香蘇飲、和解散選用。若不瘥而病入裏者,則瀉少。

食蟹太過致傷,一味丁香,足以治之。有飲食不節傷食,以致半身不遂,狀如中風,不可作風治,宜用消食之劑。

  醫學入門 【 明?李梴】

   內傷證治

食停上脘,氣壅痰盛者,宜吐。如傷冷食,腹脹氣逆,噫氣吞酸,惡心欲吐,不吐宜平胃散,入鹽少許探吐;如傷熱物,或酒面發熱,心口刺痛,停痰停飲,伏火,宜二陳湯加黃連、枳實探吐。傷重填塞胷中,下部無脈,體實年壯者,方以瓜蒂散吐之。尋常飲食過飽在膈,以手探吐為好。停宿中下脘者,宜下以逐之。如傷冷物腹脹滿痛者,木香見睍丸、丁香脾積丸、感應丸;如傷熱物痞滿者,二黃丸;日晡潮熱盛者,小承氣湯;寒熱兩傷者,大黃備急丸、除原散;體弱者,下藥兼補,保和丸。凡傷食乃中焦血病,如牽牛猛烈傷氣,及一切峻攻,反傷胃氣。又現有吐者,二陳湯加砂仁、黃連、青皮、枳實;現有瀉者,胃苓湯加山楂、麥芽,或三白湯,隨時令寒暑選用。如身受寒氣,口又傷冷,初得便宜辛溫理中,稍久鬱而為熱,當兼辛涼散之。

吐下未淨,宜消導紅丸子、枳朮丸、保和丸、大安丸、平補枳朮丸、單山楂丸。

吐下已虛,宜補益,四君子湯、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飲酒與水過者,宜上汗下滲,分消其濕,葛花解酲湯,微汗即愈,滲劑五苓散,調中二陳湯。如久困於酒,或傷灰酒,成積腹痛,大便窘迫者,酒蒸黃連丸、香連丸。如傷酒嘔逆眩運頭痛如破者,補中益氣去白朮加半夏、白芍、芩、蘗、乾葛、川芎,有塊者更加莪朮、木香。如善飲,每早長噯不吐者,小調中湯最妙,一月二五次服之,亦可為丸。如醉飽行房,以致蓄血,胃口時痛者,大調中湯或八物湯加砂仁之類。有痛飲不醉,忽糟粕出前竅,尿溺出後竅者,四物湯加海金沙、木香、檳榔、木通、桃仁,數服可安。吃茶成癖者,星朮丸。

憂思傷脾,不思飲食者,清六丸加香附炒、黃連、白芍,薑汁蒸餅糊丸服;全不食者,溫膽湯神效。憂思兼傷食者,木香化滯湯。

瘦倦氣抑不食者,二炒蒼蘗散加香附、白芍、陳皮、半夏、黃連、扁柏等分,白朮為君,薑汁麯丸服。濕痰氣滯不食者,三補丸加蒼朮,倍香附。

  醫宗必讀 【 明?李中梓】

   不能食

按脾胃者,具坤順之德,而有乾健之運。故坤德或慙,補土以培其卑監;乾健稍弛,益火以助其轉運。故東垣、謙甫以補土立言,學士、用和以壯火垂訓。蓋有見乎土強則出納自如,火強則轉輸不息。火者土之母也,虛則補其母,治病之常經。每見世俗,一遇不能食者,便投香、砂、枳、朴、麯、蔔、楂、芽,甚而用黃連、山梔以為開胃良方,而夭枉者多矣。不知此皆實則瀉子之法,因脾胃間有積滯、有實火,元氣未衰,邪氣方張者設也。虛而伐之則愈虛。虛而寒之,遏真火生化之元,有不敗其氣而絕其穀者乎?且誤以參朮為滯悶之品,畏之如砒酖,獨不聞經云虛者補之,又云塞因塞用乎?又不聞東垣云:脾胃之氣,實則枳實、黃連瀉之,虛則白朮、陳皮補之乎?故不能食皆屬脾虛,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補之不效,當補其母,八味地黃丸、二神丸。挾痰宜化,六君子湯;挾鬱宜開,育氣湯;仇木宜安,異功散加木香、沉香。子金宜顧,肺金虛則盜竊土母之氣以自救,而脾益虛,甘、桔、參、苓之屬。夫脾為五臟之母,土為萬物之根。安穀則昌,絕穀則亡。關乎人者,至為切亟,慎毋少忽!

  明醫雜著 【 明?王綸】

   飲食過傷

飲食過傷,變為異常急暴之證,人多不識。嘗有一壯年人,忽得暴病,如中風狀,口不能言語,目不識人,四肢不舉,急投蘇合香丸不效。予偶過聞之,因詢其由,曰:適方陪客飲食後,忽得此證。遂教以煎生薑、淡鹽湯多飲探吐之,吐出數碗而醒,後服白朮、陳皮、半夏、麥芽調理而愈。大抵此等證多因飲食醉飽之後,或感風寒,或著氣惱而致,飲食填塞,胃氣不行,內傷特重。若誤作中風中氣證,而用驅風解表、行氣散氣之藥,則胃氣重傷,死在旦夕。《內經》雖有暴病暴死之證,但恐多有因於食者,前輩不曾明言,故人不識耳。今後遇有此等急證,須要審問明白,若方飲食醉飽,或累傷飲食,重復受傷,但覺胸膈有食滯,只作傷食治之。

  醫貫 【 明?趙獻可】

   傷飲食論

陰陽應象論云: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是飲食之傷,傷於寒熱也。痹論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是飲食之傷,自傷於飢飽也。古人治法,分上中下三等而治之。在上者因而越之,瓜蒂散之類主之;中者消化,神麯、麥芽、山楂、三稜、廣朮之類主之;在下者引而竭之,硝、黃、巴豆、牽牛、甘遂之類主之。古人又分寒熱而治之。傷熱物者,以寒藥治之;傷寒物者,以熱藥治之。如傷冷物二分,熱物一分,則用熱藥二停,寒藥一停,若備急丸是也。予意當隨證加減。大抵飲食之病,傷寒物一邊居多。以上法門,未必可為典要也。當今方家以平胃散為主,出入增減,亦可為脾胃之準繩。平胃者,胃中有高阜,則使平之。一平即止,不可過劑,過劑則平地反成坎矣。今人以平胃散為常服補劑者,誤也。不若枳朮丸為勝。夫枳朮丸乃潔古老人所製,用枳實一兩、白朮二兩,補藥多於消藥,先補而後消,以荷葉裹飯燒熟為丸。蓋取荷葉色青,得震卦之體,有仰盂之象,中空而清氣上升;燒飯為丸,以取穀氣。謂潔古枳朮一方,啟東垣末年之悟,補中益氣,自此始也。但潔古專為有傷食者設。今人以此丸為補脾藥,朝食暮餌,更有益之橘、半、香、砂者,則又甚矣。吾恐枳實一味,有推牆倒壁之功,而人之腸胃中既已有傷,牆壁不固,能經几番推倒乎?

至若山楂、神麯、麥芽三味,舉世所常用者,予獨永棄。蓋山楂能化肉積,凡年久母猪肉煮不熟者,入山楂一撮,皮肉盡爛;又產婦兒枕痛者,用山楂二十粒,砂糖水煎一碗服之,兒枕立化。可見其破氣又破血,不可輕用。麯糵者以米與水在磁缸中,必借麯以釀成酒,必借糵以釀成糖。脾胃在人身,非磁缸比,原有化食之能。今食不化者,其所能者病也,只補助其能而食自化,何必用此消剋之藥哉!

大凡元氣完固之人,多食不傷,過時不飢。若人先因本氣不足,致令飲食有傷矣。前藥一用,飲食雖消,但脾既已受傷,而復經此一番消化,愈虛其虛。明後日食復不化,猶謂前藥已效,藥力欠多,湯丸併進,展轉相害,羸瘦日增,良可悲哉!余痛此弊,因申言之。凡太平丸、保和丸、肥兒丸之類,其名雖美,俱不敢用。蓋名之美者,其藥必惡,故以美名加之,以欺人耳目,非大方家可用也。故醫有貧賤之醫,有富貴之醫。膏粱之子弟與藜藿之民不同,太平之民與瘡痍之民不同。鄉村閭巷頑夫壯士,暴有所傷,一服可愈。若膏粱子弟稟受虛弱,奉養柔脆,概以此術施之,貽害不小。夫有醫術,有醫道。術可暫行一時,道則流芳千古。有古方,有今方,有聖方,有俗方。余以為今人不及古人,不敢自立一方,若脾胃惟東垣為聖,選而用之,以調中益氣、補中益氣二方出入增減。真知其寒物傷也,本方中加熱藥如薑桂之類;熱物傷也,加黃連之類;真知有肉食傷也,加山楂數粒;酒食傷也,加葛花一味,隨證調理。此東垣之法,方士之繩墨也。然以寒治熱而熱不去,以熱治寒而寒不除,奈之何?經曰: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熱之不熱,是無火也。壯水之主,益火之原,此東垣之未及也。

如有食填太陰,名曰食厥者,上部有脈,下部無脈,不吐則死,急以陰陽鹽湯探吐其物即愈。如有食積腸腹絞痛,手不可按者,不得不下。審知其為寒積,必用巴豆感應丸下之;審知其為熱積,必用大黃承氣湯下之。不當,死生立判,慎之哉!昔張子和動輒言下,蓋下之當也。仲景三承氣審之詳密,可下、不可下、急下,分毫不爽。如下血積必用桃仁、紅花,下水必用牽牛、甘遂,下水中之血必用蝱蟲、水蛭。今人畏而不敢下者,不明之罪小;如無忌而妄用者,殺人之罪大。醫司人命,豈易言哉!

何柏齋云:造化生物,天地水火而已。主之者天,成之者地也。故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至於天地交合變化之用,則水火二氣也。天運水火於地之中,則物生矣。然水火不可偏盛。大旱物不生,火偏盛也;大澇物亦不生,水偏盛也。水火和平而物生,自然之理。人之臟腑,以脾胃為主,蓋飲食入於胃而運以脾,猶地之土也。然脾胃能化物,實由於水火二氣,非脾所能也。火盛則脾胃燥,水盛則脾胃濕,皆不能化物,乃生諸病,制其偏而使之平,則治之之法也。而愚按制其偏而使之平一句,甚好。所謂制者非去水去火之謂。人身水火,原自均平,偏者病也。火偏多者,補水配火,不必去火;水偏多者,補火配水,不必去水。譬之天平,此重則彼輕,一邊重者只補足輕之一邊,决不鑿去碼子,蓋碼子一定之數。今人欲瀉水降火者,鑿碼子者也。

余於脾胃,分別陰陽水火而調之。如不思飲食,此屬陽明胃土受病,須補少陰心火,歸脾湯補心火以生胃土也;能食不化,此屬太陰脾土,須補少陽相火,八味丸補相火以生脾上也。無非欲人培養一點先天之火氣,以補土之母耳。若理中湯用乾薑,所以制土中之水也;建中湯用芍藥,所以制土中之木也。黃芪湯所以益土之子,使不食母之食也。六味丸所以壯水之主也,八味丸所以益火之原也。土無定位,寄旺於四時無專,能代天以成化,故以四臟中兼用之。總之以補為主,不用剋伐。脾氣下陷,補中益氣。肝木乘脾,加左金丸。鬱怒傷脾,歸脾湯;脾虛不能攝痰,六君子湯;脾腎兩虛,四君、四神;陰火乘脾,六味丸;命門火衰,不生脾土,八味丸。先天之氣足,而後天之氣不足者,補中氣為主;先天足而後天不足者,補元氣為主。或曰:正當胷膈飽悶之時,數日粒米不下,陳皮、枳殼、木香、烏藥,日夜吞咽,尚且不通,復可補乎?曰:此正因初先不知補益,擅用發散剋伐太過,虛否之病也。經曰:下焦虛乏,中焦否滿,欲治其虛則中滿愈甚,欲消其否則下焦愈乏。庸醫值此,難以措手。疏啟其中,峻補於下。少用則邪壅於上,多用則峻補於下。所謂塞因塞用者也。善用者,能以人參一兩或七八錢,少加升麻一錢,大劑一服即愈。此《內經》之妙用,不可不知也。東垣云:酒者大熱有毒,氣味俱陽,乃無形之物也。若傷之止當發散,汗出則愈矣。其次莫如利小便,乃上下分消其濕。今之病酒者,往往服酒癥丸大熱之藥下之,又有牽牛、大黃下之者,是無形元氣受病,反下有形陰血,乖誤甚矣!酒性大熱,已傷元氣,而復重瀉之,亦損腎水。真陰及有形血氣,俱為不足,如此則陰血愈虛,真水愈弱,陽毒之熱大旺,反增其陰火,是元氣消鑠,折人長命。不然,則虛損之病成矣,宜以葛花解酲湯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