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四百十七
小兒風寒門
千金方 【 唐?孫思邈】
傷寒
論曰:小兒未能冒涉霜雪,乃不病傷寒也。大人解脫之,久傷於寒冷,則不論耳。然天行非節之氣,其亦得之。有時行疾疫之年,小兒出腹便患斑者也。治其時行節度,故如大人法,但用藥分劑少異,藥小冷耳。
小兒直訣 【 宋?錢乙】
傷風兼變證治
傷風貪睡,口中氣熱,呵欠煩悶,用大青膏發散之。若飲冷不止而善食者,用大黃丸微下之。餘不可下。
傷風手足冷者,脾臟怯也,當以益黃散溫脾胃,以大青膏散風邪。
傷風自利,脾臟虛怯也,亦用益黃散、大青膏;未瘥,用調中丸。有下證用大黃丸,後服溫驚丸。
傷風腹脹,或作喘,脾臟虛也,當先發散仍補脾。
傷風兼肝則發搐煩悶,兼心則驚不安,兼肺則喘嗽便氣,兼脾則困睡,兼腎則目畏明,各隨補其母。
傷風多睡能食,引飲吐瀉,大便色黃,此胃虛熱也,當先用白朮散以生津,後用大青膏以發散。
傷風吐沫,瀉色青白,悶亂不渴,哽氣出氣,睡而露睛,先用益黃散,後用大青膏。
傷風或涼或熱,多睡氣粗,大便黃白,嘔乳不消,不時欬嗽,先用大青膏,後服益黃散,慎不可下!
傷風誤用下藥而作渴飲水者,此胃亡津液而虛熱也,多用白朮散,熱渴自止。
【 註 按大青膏乃表散之劑,必外邪蘊結於肺,而肺氣未虧損者,方可用之。大黃丸乃疏利之劑,其食痰積滯於胃,而胃氣尚充實者,乃可施之。况前證屬脾肺氣虛,腠理不密,外邪所乘,又當臨證制宜,必以固脾胃為主。若兼肢冷自利,腹脹喘嗽者,脾肺虛寒也,六君子加木香、升麻、桔梗。若兼驚悸痰甚,飲食少思,屬心脾臟虛也,四君子加芎、歸、酸棗仁。若兼肢體倦怠,喘嗽哽氣,脾肺氣虛也,六君子、當歸、桔梗。若兼目畏明,白睛多,腎氣虛也,六味丸加五味、鹿茸;如未應,更用補中益氣湯加五味子、乾山藥,以補腎母。若多睡能乳,飲水吐瀉,大便色黃,脾氣虛而下陷也,補中益氣湯升補元氣。若吐沫瀉青,睡而露睛,脾虛木所乘也,六君子加升麻、柴胡,調補脾氣。若乍涼乍熱,喘嗽氣粗,大便黃白,嘔乳不消,脾肺氣虛而有邪也,先用惺惺散,後用四君子湯。若誤用下藥再作渴者,脾胃之氣傷也,用白朮散,或六君子、補中益氣二湯補之。大凡前證若病邪急,而元氣無虧者,先用原方,或用輕清表散之劑;若元氣不足者,當如前法固其元氣,則外邪自退;若因病久或因服剋伐之藥而未愈,或更加變證者,但調補脾胃,諸證自愈。其小兒傷風發熱,鼻塞或痰壅發搐,多因乳母鼻吹顖門,但服惺惺膏,或用葱頭三五莖,細切擂爛,以紙寸餘,攤葱在上,兩掌合葱,待溫貼於顖門,其邪即解。乃去其葱,卻用絹段寸餘,塗以麵糊,仍貼顖門,永無傷風之患。】
嬰童百問 【 明?魯伯嗣】
傷寒正受傷寒夾驚
小兒傷寒,初得渾身發熱無汗,多啼哭,看眼急有如驚風,但用發散退熱,莫令發渴;如渴便欲飲水不歇,當發散,羌活散、三黃散、柴胡散、抱龍丸;或虛煩,可用竹葉湯。如嫩小兒當服洗心散、薄荷散、紅綿散,四肢發汗,自然精神喜悅。感傷寒之重者,當依仲景之法治之。又有傷寒夾驚,先要發散,其熱乃退。化痰截驚,乳下嬰兒抱龍丸,羌活散加荊芥、防風,三黃散,微利痰熱;次用柴胡、黃芩藥調理,管取向安。葱白湯方可服。
小兒傷寒與時氣同異
夫小兒傷寒,得之與大人無異,所異治者,兼驚而已。又有因夾驚食而得,治法與大人一同,但小其分劑,使藥性少瘥耳。仲景云:春氣溫和,夏氣炎熱,秋氣清涼,冬氣冷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冬時嚴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冬受寒毒之氣,其即時而病者,頭痛身疼,肌膚熱而惡寒,名曰傷寒,其不即時病者,寒毒藏於肌膚之間,至春夏陽氣發生,則寒毒與陽氣相搏於榮衛之間,其病與冬時即病無異,但因春而發名曰溫病,至夏而發名曰熱病。陽熱未盛,為寒所制,病名為溫;陽熱已盛,寒不能制,病名為熱。故太醫均謂之傷寒也。然熱病、傷寒、溫病。時氣,傳變無異也。凡時氣者,四時之間有不正之氣也。如春應煖而反寒,夏應熱而反冷,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非其時而有其氣。氣之中人,則頭疼壯熱欬嗽氣粗,煩渴心躁,恍忽驚悸,傳變與傷寒無異。故一歲之中,病無長少,率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俗謂之天行是也。治法:三四月或有暴寒,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升麻湯解肌湯主之。五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調中湯、射干湯、半夏桂甘湯可選用也。秋溫冬溫,治濕則利小便。治冬溫亦宜解利。其利小便也,則以五苓散輩;其解利冬溫,宜葳蕤湯。蓋冬溫者,感溫氣而作。寒疫者,暴寒折人,非觸冒之過,其治法不同,所施寒熱溫涼之劑亦異,不可拘以日數,發汗吐下,隨證施行。要之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溫以清,冷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治清以溫,熱而行之。以平為期,不可以過,此為大法。湯氏有七寶散,加減服之,併與乳母尤好。有熱者,升麻湯加柴胡、黃芩等劑治之,柴胡石膏湯極效。
傷寒表裏
凡治小兒傷寒,須辨表裏,表裏不分,汗下差誤。古人云:桂枝下咽,陽盛即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傷寒有表證,有裏證,有半在表、半在裏,有表裏二證俱見。然在表者宜汗,在裏者宜下,在半表半裏者宜和解,表裏俱見,隨證施治。無表裏證,用大柴胡湯下之。其表證者,發熱惡寒,身體痛而脈浮,無汗頭疼,項強腰脊痛;此足太陽膀胱經受病也,宜汗之。然傷寒發表,當隨病輕重而汗之,頭疼發熱兼驚,亦只用葱白湯汗之,甚則麻黃湯、各半湯、解肌湯、葛根湯、柴胡散,皆可選而用之。其裏證者,惡熱而不惡寒,手掌心并腋下濈濈汗出,胃中乾,咽燥,糞結聚,潮熱,大便硬,小便如常,腹滿而喘,躁渴脈沉而滑,內熱而譫語,此屬足陽明胃經也,宜下之,小承氣湯、大承氣湯、四順飲、洗心散,斟酌輕重用之。其在半表半裏者,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沉細,是裏證,當下;其人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即當汗。此兩證俱見者,仲景所謂半在表半在裏也,小柴胡湯主之。太陽病不解,傳入少陽,脅下硬滿,乾嘔不能入飲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診其脈弦緊者,小柴胡湯主之,此屬少陽膽經也,宜和解。其表裏兩證俱見者,病人脈浮而大,是表證,當汗;其人發熱煩渴,小便赤,是裏證,當下。是表裏證俱見,五苓散主之。又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是也,裏證當下;其人小便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當須發汗。此是兩證俱見,即未可下,宜與桂枝湯。又太陽病醫反下之,因亦腹痛,是有表復有裏,仲景用桂枝加芍藥湯,痛甚者桂枝加大黃湯;或腹滿時痛,尺寸脈俱浮洪者,此足太陰脾經也,自利不渴當溫之,四逆湯理中湯。其無表裏者,傷寒四五日以後,以至過經無表裏證,又於裏證未可下者,既非下證,亦非汗證,皆可用小柴胡湯隨證加減用之。以至十餘日外用小柴胡湯不愈者,若大便硬,看可下,則用大柴胡湯下之。仲景云: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身微熱,此為實也,當下,宜大承氣湯。若不渴口不燥,舌乾而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此足少陰腎經也。其表熱裏寒者,身大熱而反欲得衣,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宜先與陰旦湯;塞已,次以小柴胡湯加桂,以溫其表。又身大寒而反不欲近衣,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宜先與白虎加人參湯;熱除,次以桂枝麻黃各半湯以解其外。又厥陰證脈浮緩者,必囊不縮,外證必發熱惡寒似瘧,為欲愈,宜桂枝麻黃各半湯。若脈尺寸俱沉短者,必囊縮,毒氣入臟,宜承氣湯下之。厥陰病,其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宜小建中湯,此足厥陰肝經也。然以表裏證內近似三陰三陽之證,而疏於各證之下,非可以盡備六經之大法也,當以《活人書》、《傷寒論》為主。其瘧證與大方治法同,後有本條。夏傷於暑,秋必痎瘧。其暑證玉露散主之,其詳亦與大方同其治法,但用分劑輕耳。《口議》有脫甲散,大能除熱,扶表救裏,真良方也!
傷寒欬嗽傷風
仲陽云:欬嗽者,肺感微寒,八九月間肺氣大旺,病嗽者其病必實,非久病也,其證面赤,身熱痰盛,法當以葶藶丸下之;若久嗽,不可下也。冬月嗽,乃傷風欬也,當以麻黃湯汗之;有熱證面赤飲水,涎痰濃稠,咽喉不利者,宜甘桔湯;有肺盛者嗽而後喘,面腫欲飲水,有不飲水者,其身即熱,以瀉白散瀉之;有嗽而吐涎痰,乳食者,以白餅子下之。然肺主氣,應於皮毛,肺為五臟華蓋,小兒感於風寒,客於皮膚,入傷肺經,微者欬嗽,重者喘急。肺傷於寒則嗽,多痰涎,喉中鳴急,肺傷於暖,則嗽聲不通雍滯。傷於寒者必散寒邪,傷於暖者必泄壅滯。發散屬以甘辛,即桂枝、麻黃、細辛是也;涌泄係以酸苦,即葶藶、大黃是也。更五味子、烏梅之酸,可以斂肺氣,亦治欬嗽之要藥也,久嗽不已,必生驚悸頑涎,血脈灌臉。其嗽傳受五臟,或吐逆,或痰涎,或厥冷,或恐悸,甚而至於眼目兩眶,紫黑如被物傷損,眼白紅赤如血。謂之血眼。治之之法、當用生地黃及濕黑豆研成膏,掩眼上,而眼腫黑自消,其血皆自眼淚而出,真良方也。兼服麥煎散而嗽自止。久嗽成癎,當服散癎等劑。凡治嗽先要發散寒邪,然後服寬氣化痰止嗽之藥,即得痊瘥。先服九寶丸、華蓋散、葶藶丸、抱龍丸,或細辛五味子湯;如有熱可服涼肺之藥,柴胡、黃芩等劑,并瀉白散;痰多氣喘,用金星丸;利痰了,卻服前藥,後服百部丸、生犀散、天麻定喘飲,調理而安。冷證欬嗽,小青龍湯加杏仁,去麻黃,亦可服。有熱及時氣欬嗽,柴胡散加杏仁、五味子,柴胡石膏湯亦可,錢氏生犀散加減亦佳。有驚欬嗽,天麻防風丸治之。惺惺散、化風丹皆可服。金沸草散、三拗湯加減,乃治傷風欬嗽之常劑也。和解湯治四時感冒,可加減服。
明醫雜著 【 明?王綸】
傷風流涕
小兒八歲以下,無傷寒,雖有感冒傷風,鼻塞流涕,發熱欬嗽,以降痰為主,略加微解。凡散利敗毒,非幼稚所宜。感冒輕者不必用藥,候二三日多有自愈。
【 註 按前證,若手足冷或腹脹,脾虛也,用六君子湯加升麻、柴胡;若腹脹或氣喘,肺虛也,用四君子湯加柴胡、升麻。經云:肺主氣而司皮毛,肺虛則腠理不密,外邪易感。凡發表之後,其邪既去,用補脾肺以實其表,庶風邪不能再入;往往表散之後,熱嗽不退,復行發表,多變壞證。】
古今醫統 【 明?徐春甫】
傷寒候
小兒傷寒,與大人無異,所以異者,兼有夾食而已。而或偶而中傷,謂之時氣,又與傷寒不同。若小兒在襁褓中,或長成而稟賦怯弱,多因乳母解脫衣服,不避風寒所致也。然小兒患此,口不能言其致病之由,脈不能診其必然之理,但只煩啼發熱而已,故不可不盡心焉。初得之時,嬰幼則以虎口三關脈紋紅色驗之,長而童稚,則以一指按其三部,據左手脈之緊盛而斷之。其喘急憎寒,心氣熱,呵欠煩悶,項急者是也。其惡寒惡風,必偎人藏身,引衣密隱,是為表證。惡熱內實者,必出頭露面,揚手擲足,煩渴燥糞,掀衣氣粗,是為裏證。至若頭額冷汗,手足涼,口冷氣,面色黑暗淡,大便瀉青,此為陰證。視其小便或赤或白,可以知裏熱之有無;或青或濁,可以知裏證之輕重。舉是觀之,則汗下清溫之法,可類推矣。
證治準繩 【 明?王肯堂】
小兒傷寒表裏攻發
有表證惡風惡寒者,當發。
海藏云:惡風者白朮散,惡寒者神朮湯。
如氣盛能食,不大便,無表證者,可攻裏。
春主溫屬木,身溫當發汗。
海藏云:神朮湯。
夏主長屬火,身熱而煩躁,合大發散。
海藏云:神朮加黃芪湯。
長夏主化屬土,及居四季同,當調其飲食。
海藏云:四君子湯。
秋主收屬金,身涼內溫,合微下。
海藏云:通膈丸、金花丸。
冬主藏屬水,身熱而惡寒,是熱在外而寒在內;身寒而惡熱,是熱在內而寒在外。
海藏云:熱在內者,調胃承氣湯;寒在內者,調中湯丸。
有表證惡風惡寒者,當發。
凡傷寒,宜依四時陰陽、升降、逆順、剛柔而施治法。氣升浮則順發之;收藏則下之。有汗發熱惡風,脈沉緩者,風傷衛,桂枝湯。
無汗,發熱惡寒,不當風而自憎寒,脈浮緊者,寒傷榮,麻黃湯。
有汗,發熱惡風,脈浮緊,無汗,發熱惡寒,脈浮緩,謂之榮衛俱傷,青龍、桂枝麻黃各半湯。
無汗發熱,不惡風寒,脈沉洪者,可下之。更詳認其厥與不厥,量寒熱深淺而治之。
有汗,四肢厥,脈沉微者,名陰厥,四逆湯。
無汗,四肢厥,脈沉微者,名陽厥,大承氣湯加膩粉。
如四肢不厥,身熱內外皆陽,不動三焦,宜涼藥三五服下之。黃芩甘草湯、黃芩白朮湯、黃芩蒼朮湯、黃芩梔子湯、連翹飲子、小柴胡湯、八正散、涼膈散、白虎湯、五黃散,此上中下三焦藥,宜選用之。
中暑脈虛。背惡寒自汗而渴者,白虎湯。
身涼脈緊,熱在內者,急下之。口燥咽乾,不大便是。
無汗,身大熱者,可發汗,升麻湯、大青膏、天麻膏。
有汗,身大熱者,桂枝湯、惺惺散、解肌湯、小柴胡湯、白朮防風湯,可選用之。
發汗者,量四時暄暑燥濕風寒,各宜春涼,夏寒、秋溫、冬熱而發之。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 宋,撰人未詳】
傷寒論
經曰:傷寒者有五,有中風,有熱病,有溫病,有中濕,有傷寒,其所苦各不同。此五者配入五氣,隨四時為病。故春風、夏熱、秋濕、冬寒、中溫,而傷寒則居一焉。其細論在傷寒類證集中。其四時之病、皆謂之傷寒者,乃總概之名也。內熱病者,乃盛暑之時,炎熱之氣中人為病也,又名中暍。濕病者,乃雨露霜霧烟嵐水漬濕氣中人為病也。小兒無此二病,謂小兒不治家事,未有幹辦,早臥晚起,不致衝冒故也。外傷風、傷寒、溫病,小兒有此三病,謂嚴寒、厲風、溫氣無所不至,小兒肌肉脆軟,氣血柔弱,易為傷之故也。是三病者,其證其脈,不可診切;兒稍大者,可切脈而別之。傷風之脈陽浮而陰弱也;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濇也;溫病之脈,行在諸經,未知何經之動,隨其經之所在而取之也。若嬰小未能診切者,但看其形候耳。
傷風者,乃四時八方為厲之風傷人,其候昏睡,呵欠煩悶,口中氣熱,或自汗惡風,發熱,鼻鳴乾嘔,熱多寒少,面光而不慘,手足皆熱,煩躁,治當發散。有飲水者,有能食者,有不能食者。其飲水能食者,可微下之,餘不可下也。
傷寒者,乃冬時嚴寒之氣傷人,入於腠理,當是之時,壯者氣行而已,怯者則著而為病。其即發者為傷寒。至春發者為溫病。一云在夏至之前,非時行溫氣之病。夏發者為熱病。一云在夏至之後,非中暍之熱病。其候面赤,渾身壯熱,頭痛體疼,鼻塞聲重,清涕欬嗽,寒毛立,氣促急,或嘔吐白水,寒多熱少,面色慘而不舒,手足指末微冷,不煩躁而惡寒。
傷風者不惡寒而惡風,傷寒者不惡風而惡寒。其惡風者當風而乃憎寒也;其惡寒者,雖不當風而亦自憎寒也。以此別之。
治者:若脈洪盛,身體壯熱,頭痛面赤,四肢煖者,為陽證,宜汗之;若脈微細,身冷,不甚頭痛,體疼面青,四肢冷者,為陰證,宜溫之。
溫病者,四時之間非節候邪氣傷人,如春應溫而反寒,夏應熱而反冷,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言此時通行此氣,為病無少長略同,故名天行時氣,又名時行溫病。其候頭痛身重,壯熱體疼,與傷寒相似,但臨時看其脈與其證,以屬何經受病,隨經而求之為治也。已上三病,通以傷寒為治。邪在外者解之汗之,邪在內者溫之下之,當隨證按法而行之。錢乙言傷寒男體重面黃,女喘急面赤,各憎寒,口中氣熱,呵欠煩悶項急,此乃不分傷風傷寒而概言之也。況傷風傷寒,證候傳變多端,自有專經可憑。孫真人云:治小兒與大人無異,惟減用湯劑極少耳。更有傷風寒而兼食者,俗呼謂之夾食傷寒也。其候壯熱煩渴,鼻塞聲重,四肢困倦,眼黃,腹中脹痛,涎唾嘔逆,或呵欠煩悶。治者不先攻所傷,但先解表,候表解然後下之,則病與食皆去也;若不顧其表,便以藥攻之,多致結痞也。又有因失飢而食寒飲冷,傷於脾胃而中風寒,其候胷膈不快,腹脹而痛,面色脣口皆青,手足逆冷,脈沉細者,此寒傷於脾,浸屬太陰。庸工不識,以為胷膈不快,妄用針灸,或便投駛藥,則胷膈愈不快而吐利,只一兩日間便致危殆,此不明之誤,非其治也。所謂傷寒本經藥證甚多,難以具述。今采其小兒常所患者之方,及有兼見之證,略為條敘。傷風寒手足冷身熱面赤頭痛者,此脾怯也,宜先和脾,然後發散。傷風寒自利者,脾虛也,宜先補脾,然後發散。未瘥者先調順其中,有下證者微下之,有驚者退之。
傷風腹脹而喘者,脾虛也,宜先補脾,去脹定喘;候喘定,然後發散。
傷風寒得下後,大熱已退而餘熱未解者,是下之太過,胃虛而熱乘之故也。胃中虛熱者,雖是無多,當生胃中津液,津液得生則熱自退矣。
傷風寒其熱在外者為表病,若未入於裏,兩解之。夫裏虛氣逆,熱結胷中堅硬而痛者,此為結胷;若但硬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氣;若因飲水得者,則為水結。若三四日外熱入於裏,則腹滿痞,內實有燥糞者,當下之。若熱入大腸則為大便結濇不通,若熱入小腸則為小便難濇不通,熱入大小腸則為大小便不通。熱入脾胃,脾胃屬土,候於肌肉,熱盛蘊蒸於外則為發黃,熱熏於心胷則為煩躁,津液耗減者則為發渴,熱上衝咽喉口舌者則生瘡腫疼痛。有血泄者,血得熱則流溢妄行,從鼻出者則為衄血,從口出者則吐血,從大便出者則便血,從小便出者則遺血。若壯熱未汗,躁喘鼻鳴,因衄一升數合而熱得歇者,病則解矣;若出至二三升者危矣。若熱毒積滿於內不得時下,致毒乘瘀血,則煩盛發狂。若燠寒昏冒悶亂者,死。若胃有寒氣相搏,則嘔啘欬逆;若肺有寒相搏,則欬嗽氣急;若氣怯者傳變入陰,則四肢厥逆,面青體冷,下利清穀。并當隨證施治。
錢乙論傷風傷寒,瘡疹傷食,壯熱昏睡,一皆相似,若倉卒未能辨認之間,但與升麻葛根湯、惺惺散、小柴胡湯,此數藥通治甚驗。
《聖惠》論嬰孩傷寒,不可用性燥藥發汗,燥加臟腑,熱極傷心,則厥逆難治。又不可用性熱藥,熱乃助陽,陽極則陰爭,四肢汗出如油,手足或冷或熱,多致發狂、顛癎、搐搦,為難治。又不可用性寒藥,寒則陽受其冷,則寒熱相擊,一向叫啼不睡,使熱上衝於腦,則頭骨縫開為難治。予流落錢塘,就館於親豪蘇伯正防御家,伯正以醫治傷寒名。予常觀其用藥次第。若小兒傷寒壯熱,頭痛體疼,脈大鼻塞,聲重嚏欬,呵欠惡風憎寒,病在表可汗者,用銀白散;熱多者甘露散;有食飲宿滯,脾胃不和者,以安胃丸間服;胷膈不快者,以香殼散間服;煩渴飲水,或作寒熱者,靈砂散間服;有驚者,天麻防風丸、人參化風膏;涎盛欬嗽者,小珍珠丸。如此施治,隨手得愈者,十有八九;餘一二者,乃病久傳深,或已成變證。方才請召,亦依法調治,乃得痊可。其所用之藥,多非古方,性不燥熱,率皆溫平,是謂曉南北之異地,識寒熱之所宜,深通古人治病之大體也。
活幼精要 【 明?董鳳翀】
傷寒
凡治傷寒,須別表裏。表裏不分,汗下差誤。表證當汗,裏證當下。發表攻裏,不易之法。表證屬陽,病在六腑。裏證屬陰,病在五臟。陽盛陰虛,汗之即死,下之當愈。陽虛陰盛,下之即死,汗之即愈。陽虛外寒,陰虛內熱,陽盛外熱,陰盛內寒。不汗強汗,津溢枯竭。合汗不汗,竅悶閉絕。不下強下,洞泄不禁。合下不下,腫脹悶亂。犯此數者,皆是死證。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四百十八
小兒風寒門
方
五味子湯 【 《千金方》,下同】 治小兒傷寒病久不除,瘥後復劇,瘦瘠骨立。
五味子十銖 大黃 黃連 黃芩 麥門冬 前胡各六銖 芒硝五銖 石膏一兩 甘草 當歸各十二銖
右十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服二合,得下便止,計大小增減之。
莽草浴湯 治少小傷寒。
莽草半斤 雷丸三十枚 蛇牀子炒,一升 牡蠣四兩 大黃一兩
右五味,以水三斗,煮取斗半,適寒溫以浴兒,避眼及陰。
又 治小兒卒寒熱不佳,不能服藥。
莽草 丹參 桂心各三兩 石菖蒲半斤 雷丸一升 蛇牀子二兩
右六味,以水二斗,煮三五沸,適寒溫以浴兒,避眼及陰。
雷丸浴湯 治小兒忽寒熱。
雷丸二十枚 大黃四兩 黃芩一兩 苦參 石膏各三兩 丹參二兩
右六味(口父)咀,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半,浴兒,避眼及陰。浴訖,以粉粉之,勿厚衣。一宿復浴。
麥門冬湯 治小兒未滿百日,傷寒鼻衄,身熱嘔逆。
麥門冬十八銖 石膏 寒水石 甘草各半兩 桂心八銖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每服一合,日三。
芍藥四物解肌湯 治少小傷寒。
芍藥 黃芩 升麻 葛根各半兩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九合,去滓分服。期歲以上,分三服。
麻黃湯 治少小傷寒發熱欬嗽,頭面熱者。
麻黃 生薑 黃芩各一兩 甘草 桂心 石膏 芍藥各半兩 杏仁十枚
右八味(口父)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二服;兒若小,以意減之。《古今醫統》曰:前方治傷寒頭痛發熱,腰疼骨節痛,惡寒無汗而喘,以此汗之。蓋煖取汗,漐漐至手心足心而止,不須再服。
羌活散 【 《錢氏直訣》,下同】 治風邪所傷,頭目昏眩,痰涎壅滯,肢節煩疼。
羌活 前胡 麻黃 白茯苓 川芎 黃芩 炙甘草 蔓荊子 枳殼麩炒 細辛 石膏 菊花 防風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一二錢,水煎。
大羌活湯
羌活 獨活 防己 防風 黃芩 黃連 蒼朮 白朮 炙甘草 川芎 細辛各二錢 知母 生地黃各一錢
右為末,每服一二錢,水煎熱服。
人參羌活散 治傷寒時氣,頭疼發熱。
人參 羌活 獨活 柴胡 前胡 桔梗 茯苓 枳殼麩炒 川芎 天麻 地骨皮 甘草炒,二分
右入薄荷三葉水煎。薛己曰:按前方乃解肌發表,化痰利氣之劑。然元氣虛者,宜用清肺散。
秘旨清肺散 治感冒發熱,鼻流清涕,或欬嗽吐痰。輕者勿藥自愈,重者用此輕和之劑。
橘紅 半夏炮 桔梗炒 川芎藭各五分 白茯 桑皮蜜炙,各七分 炙草 防風各四分 薄荷 白朮 枯黃芩炒,各三分
右每服二三錢,薑水煎。薛己曰:按前證若風邪退而痰熱不止,但健中氣則痰自化而病自愈。若專用化痰利氣,則中氣愈虛,痰熱愈甚矣。
敗毒散 治傷寒時氣,寒熱欬嗽。
人參 茯苓 甘草炒 前胡 川芎 羌活 獨活 桔梗 柴胡 枳殼麩炒,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一二錢,生薑薄荷水煎。薛己曰:按《秘旨》云:小兒雖有感冒傷風,鼻塞流涕,發熱欬嗽,以降痰為主,略加微解。凡散利敗毒,非幼稚所宜。或冒輕者,不必用藥,候一二日自愈。竊謂前證若手足冷或腹脹,脾虛也,用六君子湯加柴胡、升麻;若腹脹或虛喘,肺虛也,用四君子湯加柴胡、升麻。蓋肺虛則腠理不密,外邪易感。發表之後,其邪既去,即補脾肺以實其表,庶無變證矣。
溫胃散 【 《育嬰家秘》】 如小兒誤服寒涼藥過多者,以致脾胃虛弱,胃脘痛,宜服此散主之。
陳皮 黃芪炙,各七錢 縮砂仁 甘草炙 厚朴薑汁炒 益智仁各四錢 白豆蔻仁 澤瀉 乾薑炮 薑黃各三錢 人參二錢 共細末,每服五分至一錢,水煎去滓,食前溫服。
洗心散 【 《類證活人書》,下同】 治遍身壯熱,頭目碎痛,背髆拘急,大熱衝上,口苦脣焦,夜臥舌乾,咽喉腫痛,涕唾稠粘,痰壅,喫食不進,心神躁熱,眼濇睛疼,傷寒鼻塞,四肢沉重,語聲不出,百骨節痛,大小便不利,麩豆瘡,時行溫疫,狂語多渴,及小兒天弔風,夜驚,并宜服之。
當歸四兩,炒 芍藥四兩,生用 甘草四兩,炙 荊芥四兩 白朮一兩,炒 麻黃四兩,去節炒 大黃四兩,以米泔水浸一炊間,漉出令乾慢炒
右搗羅為細末,每服抄二錢,水一盞,入薑一片,薄荷二葉,同煎至八分,放溫和滓服了,仰臥,仍去枕少時。如五臟壅實,煎四五錢匕;若要溏轉則熱服。
惺惺散 治小兒風熱及傷寒時氣,瘡疹發熱。
桔梗 細辛 人參 白朮 瓜蔞根 甘草炙 白茯苓 川芎各等分
右搗羅為末,每服二錢,用水一盞,生薑二片,薄荷二葉,同煎七分服。三歲已下作四五服,五歲已上分二服。凡小兒發熱,不問傷風風熱,先與此散,數服往往輒愈。
麻黃黃芩湯 小兒傷寒無汗,頭疼發熱惡寒。
麻黃去節,一兩 黃芩炒 赤芍藥各半兩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一分
右搗羅為細末,每服二錢,滾水調下,日三服。兼治天行熱氣,生豌豆瘡不快,益煩躁昏憒,或出尚身疼熱者。
升麻黃芩湯 治小兒傷風有汗,頭痛發熱惡寒。
升麻 葛根 黃芩 芍藥各三錢 炙草一錢半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若時行瘡痘出不快,煩躁不眠者,加木香一錢五分。
甘露飲子 治胃中客熱口臭,不思飲食,或飢煩不欲食,齒齦腫疼,膿血,口舌咽中有瘡,赤眼赤臉,目不欲開,瘡疹已發未發,并宜服之。
熟地黃 生地黃 天門冬 麥門冬并去心焙 枇杷葉去毛 枳殼麩炒 黃芩 石斛去苗 山茵陳 甘草炙,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食後臨臥,去滓溫服。
雙丸 治小兒身熱頭痛,飲食不消,腹脹滿,或心腹疼痛,大小便不利,或下重數起,未瘥可再服。小兒蒸候,哺食減少,氣息不快,夜啼不眠,是腹內不調,并宜用此丸下之。
甘遂半兩 朱砂一錢,另研 麥冬二兩半,去心 蕤核去仁,四兩半 牡蠣二兩,煅 甘草一兩,炙 巴豆六十枚,去皮心膜研,新布絞去油,日中晒之白如霜者
右麥門冬、甘草、甘遂、牡蠣四味為細末,入巴豆、朱砂、蕤仁合和搗二千杵,更入少蜜搗和極熟,旋丸。半歲兒服如荏子大一雙;一歲兒服如半麻子大,分為一雙服;如二歲麻子大一枚,分一雙;三四歲者服如麻子大二丸;五六歲者服如大麻子大二丸;七八歲者如小豆大二丸;十歲微大於小豆二丸。常以鷄鳴時服。如至日出時不下者,熱粥飲服數合,投之即下,藥丸皆雙出也。下利甚者,濃煎冷粥飲之便止。
石膏麻桂湯 治小兒傷寒未發熱,欬漱頭面赤。
黃芩 麻黃一兩,去節湯泡 甘草炙 石膏 芍藥各半兩 桂心一分 杏仁十枚,去皮尖
右七味為散,每服二錢,水一中盞,入生薑二片,煎半盞,去滓服。兒若甚小,以意增減之。
連翹飲 治小兒一切熱。
連翹 防風 甘草 山梔子各等分
右件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煎七分,溫服。
十物升麻湯 治小兒傷寒變熱毒病,身熱面赤,口燥,心腹堅急,大小便不利,或口瘡,或因壯熱便四肢攣掣驚,仍作癎疾,時發時醒,醒後身熱如火者。
升麻 白薇 麻黃去根節 萎蕤 柴胡 甘草各半兩,炙 黃芩一兩 (石卜)硝 大黃 釣滕各一分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下硝,再煎化溫服。
六物黃芩湯 治少小腹大短氣,熱有進退,食不安,穀為之不化。
黃芩 大青 甘草炙 麥門冬 石膏各半兩 桂心三錢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
五物人參飲 治小兒天行壯熱,欬嗽,心腹脹滿。
人參 甘草各半兩,炙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生地黃一兩半,如無只用乾生地半兩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三錢,水一盞,入茅根半握,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八物麥門冬飲 治證同前。
麥門冬三兩,去心 甘草炙 人參各一分 紫苑 升麻各二兩 貝母一分半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三錢,水一盞,入茅根半握,煎至七分,去滓再入竹瀝少許,重煎服。
棗葉飲 治小兒天行五日以後,熱不歇者。
棗葉半握 麻黃半兩,去根節 淡豆豉一合 葱白切,一合
右件共童子小便二盞,煎至一盞,去滓分二服。
羌活散 【 《嬰童百問》,下同】 治風寒驚熱。
羌活 獨活 前胡 柴胡 川芎 白茯苓 桔梗 枳殼 人參 地骨皮 天麻各等分 生甘草減半
右剉散,生薑薄荷煎。加麻黃、乾葛,薏苡仁,治中風體硬。加蟬蛻,治驚熱。
柴胡散 治小兒傷寒無汗有表證,壯熱頭疼,身體痛,口乾煩渴,小便赤,大便秘濇,夾驚腮腫。
石膏 黃芩 甘草 赤芍藥 葛根各二錢半 麻黃去節 柴胡各半兩
右剉散,三歲兒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少許,葱白三寸,豆豉一撮,煎至七分,不拘時溫服。
三黃散 解傷風熱證。
白朮 大黃蒸 赤芍藥半兩 黃芩三錢 麻黃去節,一錢 桂枝二錢
右(口父)咀,生薑一片,棗二枚,水一盞,煎七分,溫服。
抱龍丸 治傷風溫疫,身熱氣粗,痰實壅嗽,常服安神鎮驚;亦治疹痘壯熱。小兒宜時與服。
膽星一兩 天竺黃 雄黃 辰砂各二錢 麝香少許
右為末,煮甘草汁丸櫻桃大,陰乾薄荷湯吞下。氣喘有痰,加杏仁。
竹葉石膏湯 治傷寒表裏俱虛,遍身胷煩悶,或得汗已解,內無津液,虛羸少氣,氣逆欲吐,及諸虛煩傷寒解後;傷寒未解,切不可服。
石膏四兩 半夏六錢 人參 甘草各半兩 麥門冬去心一兩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生薑一片,粳米五十粒,煎米熟為度,去滓溫服。嘔者加生薑三片,竹葉數片。
辰砂七寶散 治小兒壯熱,傷風壅熱;冶夾驚傷寒,解諸般熱;亦治疹痘熱;治驚風,定搐搦。
麻黃去節 白朮炒 當歸酒洗 赤芍藥 生大黃 荊芥穗 前胡去蘆 生地黃酒洗 生甘草各半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傷風發散,用生薄荷泡湯下。急驚加辰砂,薄荷調下。
薄荷散 治乳下嬰兒鼻塞不通,及治夾驚傷寒,變蒸熱。
薄荷葉半兩 羌活 殭蠶炒 白附子 全蠍 生甘草各一錢半 麻黃去節 天竺黃各一錢
右為末,每服三錢,薄荷湯下。熱極生風,加竹瀝少許與服。一方,有柴胡、台芎、桔梗、茯苓,無全蠍、殭蠶、天竺黃、白附子。
紅綿散 治傷風,欬嗽鼻塞,或流清涕。
全蠍五個,去毒 麻黃去節 殭蠶炒 白芷 川芎 天麻各二錢 生甘草 蘇木各一錢
右剉,綿少許煎服。有熱加荊芥。一方有大黃。
葱白湯 治頭痛不止,身疼渴發熱,小便赤黃,脈浮數無汗。
葛根 芍藥 知母各半兩 川芎一兩
右(口父)咀,每服二錢,水一小盞,生薑二片,葱白三枚,煎至七分,去滓熱服,出汗。如有汗溫服,加甘草。治小兒夾驚傷風,并治發瘧頭疼。嘔者加半夏半兩。
羌活湯 解利邪氣傷風。
羌活 人參 防風 川芎各一錢
右剉一劑,生薑三片,薄荷七葉,水一盞,煎至七分,不拘時服。一方,加芍藥、甘草。
升麻湯 治小兒時行溫疫,頭痛發熱,肢體煩疼,及瘡疹已發未發疑似之間;治傷寒中風,憎寒壯熱,肢體痛疼,鼻乾不得睡;兼治寒暄不時,人多疾疫,乍煖脫著及暑熱之忽變陰寒,身體疼痛頭重如石者。亦可加柴胡。
升麻 葛根 白芍藥 甘草炙,各一錢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瘡疹亦準此服藥,身涼止藥。加紫蘇、茯苓、川芎,名升麻蘇葉散。有熱加黃芩。無汗加麻黃。咽喉痛加桔梗。發丹,加黑參,效。
解肌湯 治傷寒溫病,時行寒疫,頭疼項強,畏寒,肢體拘急,骨節煩疼,腰脊強痛,胷膈煩悶,無汗,惡風壯熱。
葛根一兩 麻黃去節 芍藥 甘草各半兩 桂枝二錢半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棗一枚,煎至六分,去滓稍熱服,以汗出為度。一方無桂枝。夏月加石膏、知母各一錢。
調中湯 治夏末秋初忽有暴寒,折於盛暑,熱結於四肢則壯熱頭疼,寒傷於胃則下利或血或赤或白,壯熱迷悶脈數,宜下之。
大黃七錢半 桔梗炒 藁本 茯苓 甘草 乾葛 黃芩 芍藥 白朮各半兩
右(口父)咀,白水煎,量大小加減服。得快氣利壯熱便歇,去大黃,加黃連、枳殼,止利尤妙;或加地榆,或加當歸皆可。感風加荊芥。秋宜下,當下大黃。
射干湯 治初秋夏月暴雨冷及天行暴寒,其熱喜伏於內,欬嗽曲折不可得氣息,喉啞失聲,乾嗽無睡,喉中如梗[梗 原作「硬」,據文義改。]。
半夏湯泡,五錢 生薑泡,四錢 射干 杏仁 甘草炙 紫苑 肉桂 枳實炒 當歸 橘皮 獨活 麻黃去節湯泡,各二錢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二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半夏桂甘湯 治伏氣之病,謂非時有暴寒中人,伏於少陰經,始不覺病,旬月乃發,脈便微弱,咽痛似傷寒,非喉痹之病,次必下利,始用半夏桂甘湯主之,次用四逆散。此病一二日便瘥,古方謂之腎傷寒。
半夏洗 桂心 甘草炙,各二兩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放冷,少含細嚥之。入生薑三片煎。
五苓散 治傷寒溫熱病,表裏未解,頭疼發熱,口燥咽乾,煩渴飲水,或水入即吐,或小便不利,及汗出表解,煩渴不止;又冶霍亂吐利,燥渴引飲。
澤瀉二兩半 猪苓 白朮 茯苓各一兩半 肉桂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熱湯調下,不拘時,服訖多飲熱湯,有汗出即愈。又治瘀熱在裏,身發黃痘,濃煎茵陳湯下,食前服。疸病發渴及中暑引飲,亦可用水調服。小兒加白朮末少許。如發虛,加綿黃芪、人參末少許。
萎蕤湯 治風溫冬溫,及春月中風傷寒,發熱頭疼,咽乾舌強,胷腹滿,腰脊強。
萎蕤三錢 石膏一兩 白薇 葛根 羌活 麻黃 川芎 杏仁去皮尖 炙草 木香各半兩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七寶散 治時氣頭昏體熱,此藥大人可服,小兒乳母服。
紫蘇 香附炒,各三兩 陳皮 甘草炙 桔梗 白芷 川芎各一兩
右(口父)咀,每服二錢,水半盞,薑一片,棗一枚,煎三分,去滓服。有熱,加葛根、升麻、荊芥。
柴胡石膏湯 治時行瘟疫,壯熱惡風,頭痛體疼,鼻塞咽乾,心胷煩滿,寒熱往來,痰熱欬嗽,涕唾稠粘并療之。
黃芩三兩 升麻二兩半 石膏 前胡 赤芍 乾葛 柴胡各五兩 荊芥穗 桑白皮各三兩
右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二片,淡豉十粒,煎至七分,去滓稍熱服。小兒分作三服,量大小加減,不拘時候。無汗,加麻黃、半夏、北五味。
葛根湯 治太陽病項強兀兀,惡風無汗,不惡寒,剛痓。
葛根四兩 麻黃 肉桂各一兩 生甘草 芍藥各二兩
右剉,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生薑五片,棗二枚,煎七分,去滓服,取微汗為度。
柴胡散 治小兒傷寒無汗,有表證,壯熱頭疼,身體痛,口乾煩渴,小便赤,大便秘,夾驚腮腫。
柴胡半兩 石膏 黃芩 生甘草 赤芍藥 麻黃去節,各二錢半
右剉,每服三錢,葱白三個,薑一片,水一盞,煎服。
桂枝麻黃各半湯 治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不升,更發汗更吐下也;面赤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少汗出,身必癢。
桂枝八錢 芍藥 生薑 甘草 麻黃各半兩 杏仁去皮尖十四個 大棗二個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小盞,煎八分,去滓溫服。
小承氣湯 冶太陽病,吐下後發汗而微煩,小便數,大便堅,宜。陽明病,若汗出多而微惡寒,為外未解,無潮熱,不可與之;若腹滿不大便,可少少與之。
大黃微炒 枳實炒,各一兩 厚朴製,半兩
右(口父)咀,煎。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可與之。若不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腹中轉失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失氣者,必先硬後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硬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失氣者,不可攻也。
大承氣湯 治剛痓胷滿內實,口噤咬牙,大熱渴,大便秘濇。
大黃 芒硝各半兩 厚朴薑炒 枳實各一兩
右判,每服三錢,薑三片,水一盞,煎七分,空心服。
四順飲 治小兒血脈壅實,臟腑生熱,頰赤多渴,五心煩躁,睡臥不安,四肢驚掣;及因乳哺不時,寒溫失度,令兒血氣不順,腸胃不調,小便少,大便濇;或溫病遲滯,欲成伏熱;或壯熱不歇,欲發驚癎。又治風熱結核,頭面瘡癤,目赤咽痛,瘡疹毒一切壅滯,并宜服之。
赤芍藥 當歸 生甘草 大黃各一兩
右剉散,三歲以上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作兩服。一方,名四順散,加薄荷二葉為引。欲利小便,加白茯苓。虛熱加甘草。不利加大黃。冒風邪加去節麻黃。中風體強,眼睛上視,加獨活。量兒大小虛實加減,微溏利為度。
小柴胡湯 治傷寒溫熱病,身熱惡風,頸項強急,胷脅滿痛,嘔吐噦逆,煩渴,寒熱往來,身面皆黃,小便不利,大便秘濇;或過經不解;或潮熱不除;及瘥後勞復發熱,疼痛煩熱;經血適來適去,寒熱如瘧。
人參 甘草炙 黃芩各三錢 柴胡八錢 半夏湯泡七次,焙乾,二錢半
右剉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一枚,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桂枝湯 治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
桂枝去皮 生薑 芍藥各一兩半 炙草一兩 棗子六個
右為飲子,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八分,去滓,大小加減。服須臾,嗓熱粥一盞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通身熱微,微似有汗者,加減桂枝湯。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時行之,無不應驗。江淮間,惟冬及春可行。自春末及夏至已前,桂枝證,加黃芩一分,謂之陰旦湯。夏至後有桂枝證,可加知母半兩,石膏一兩,或升麻一分。若病素虛寒者,止用古方,不在加減也。戒曰:桂枝最難用。雖云表不解,可發汗,宜桂枝湯,須是病人常自汗出,小便不數,手足溫和,或手足指梢作微冷,少須卻溫,身雖微似煩而又憎寒,始可行之。若病人身無汗,小便數,或手足冷不惡寒,或飲酒家不喜甘者,慎不可行桂枝也。仍有桂枝證,服湯已,無桂枝證者,尤不可再與。
桂枝加芍藥湯 治太陽病,反下之,因腹痛,是有表復有裏,宜服。
桂枝 生薑各一兩半 芍藥三兩半,利者先煎 大棗六個 甘草炙,一兩
右(口父)咀,水煎,加減服。痛甚者加大黃,大實者加一兩半,羸瘦虛弱者減之。
桂枝加大黃湯 治太陽病,反下之,因腹滿痛,屬太陰,桂枝加芍藥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桂枝去皮,一兩 白芍藥一兩半 甘草炙 大黃羸者減之,各半兩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薑一片,棗一枚,煎服。
四逆湯 治陰證傷寒,自利不渴,嘔噦不止,吐利俱作,小便或濇或利,脈微欲絕,腹痛脹滿,手足厥冷,或欬或悸,內寒外熱,下利清穀,四肢沉重,或汗出熱不解,內拘急,身疼痛而惡寒者,用此方治之。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個,生用 生甘草一兩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用水一盞,煎七分,不拘時冷服。
理中湯 治脾胃不和,中塞上衝,胷脅逆滿,心腹(疒丂)痛,痰逆惡心嘔吐,心下虛煩痞滿,膈塞不通,飲食減少,短氣羸困。溫中逐水,止邪汗,去濕。泄瀉注下,水穀不分,腹中雷鳴;傷寒時氣,裏寒外熱,霍亂吐利,手足厥伶,胷痺心痛,逆氣短氣,寒多不飲水吐者。
人參去蘆 白朮 乾薑炮,各三兩 炙草一兩半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六分,去滓帶熱服,空心食前;或研細末白湯調下。腹痛者,加人參一兩半。寒多,加乾薑一兩半。渴者,加白朮一兩半。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白朮,加肉桂四兩。吐多者,去白朮,加生薑三兩。下多者,還用白朮。悸者,加茯苓二兩。或四肢拘急,腹滿下利轉筋者,去白朮,加附子一個生用,末之,蜜丸如鷄子黃大,名理中丸,又名調中丸。治厥陰臟寒,蚘上入膈,吐長蟲,或胃中虛冷,因發汗故吐蟲。先服理中丸,或加枳實、茯苓,蜜丸。治傷寒結胷欲絕,心膈高起,實滿作痛,手不得近,并用熱湯化下。
大柴胡湯 治傷寒十餘日,邪氣結在裏,往來寒熱,邪實太盛,大便秘濇,腹滿脹痛,譫語,心中痞硬,飲食不下,或不大便五六日,繞臍刺痛,時發煩躁;及汗後如瘧,日晚發熱,兼臟腑實,脈有力者可服。
柴胡去蘆,八錢 黃芩炒 赤芍藥各三錢 枳實去穰麩炒,五錢 半夏泡七次切片焙,半兩
右剉散,薑棗煎加減服之。欲下,加大黃半兩。
陰旦湯 治傷寒肢節疼痛,內寒外熱虛煩。
肉桂二兩 炙甘草一兩 乾薑炮 芍藥 黃芩各一兩半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棗一個,同煎,去滓溫服,覆令少汗。
白虎加人參湯 治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內外俱熱,時惡寒,大渴大汗,煩渴不解,脈洪大者。
石膏四兩,研細 知母一兩半 粳米一合 人參 炙甘草各半兩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六分,米熟為度服。
小建中湯 治傷寒陽脈濇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
桂枝一兩半 芍藥三兩 炙草二兩 膠飴半升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一枚,煎六分去滓,下膠飴兩匙許,再煎化,溫服,日三夜二。尺脈尚遲,再作一劑,加黃芪末一錢。
玉露散 涼心經,解諸熱。治口燥咽乾,煩渴躁啼,小便閉。
寒水石 石膏水飛,各一兩 生甘草三錢
右為末,每服半錢,麥門冬泡湯化下,湯使隨意。加辰砂、金箔,名桃紅散,亦治急驚。一方入梔子仁,名金蓮散。一方加滑石,名玉真散。湯氏治小兒秋夏伏暑,多煩熱,吐黃涎,頭額溫,五心熱,小便赤少,或乾噦無物,服香薷散,又服玉露散,生薑汁和白湯調下,獨用薑汁,一服而止。
脫甲散 治嬰孩小兒傷寒體熱,頭目昏沉,不思飲食,夾驚夾食,寒熱,大小便閉濇,或赤或白,煩躁作渴,冷汗妄流,夾積傷滯,膈滿脹急,青黃體瘦,日夜大熱;及療傷風、傷寒、傷暑,驚癎,客忤,筋骨腎臟疳氣等熱,并宜服之。
當歸酒洗 白茯苓 龍膽草去蘆,各三錢 人參去蘆 柴胡 川芎 知母去毛,各二錢 甘草炙,四錢
右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連鬚葱白一寸,煎至半盞,溫服,不拘時。此方散熱,扶表救裏。表虛令汗不妄行,裏熱令氣不閉結。外即通關,內即開渠。通關流行經絡,開渠不壅臟腑。熱在表裏之間,施無不可。
葶藶丸 治食乳衝脾,欬嗽傷風,面赤痰盛,身熱喘嗽急促,化痰寬氣進食。
葶藶子隔紙略炒 漢防己 黑牽牛略炒 杏仁去皮尖雙仁者,同乾麵炒黃,別搗,各一兩
右為末,研入杏膏拌勻,取蒸棗肉和,再搗為劑,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淡薑湯下,乳食後,或臨睡夜服。量大小加減。
麻黃湯 治傷寒頭疼發熱,身痛惡風無汗而喘。又治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其人煩熱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
甘草生用,半兩 麻黃去節,二兩 桂枝一兩 杏仁去皮尖,三十個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八分,去滓大小加減服,被覆取汗。夏至後,須加知母、石膏各一兩,黃芩八錢。蓋麻黃性熱,夏月溫之,必有發黃發斑之失。凡傷寒熱病,藥性須涼,不可太溫。惟冬及春或病人素虛寒者,乃用正方,不在加減例。
甘桔湯 治風熱毒氣,上攻咽喉,咽痛喉痺。腫塞妨悶,及肺壅欬嗽,咯吐膿血,胷滿振寒,咽乾而渴,時出濁沫,氣息腥臭,久久吐膿,狀如米粥。
桔梗 生甘草各二兩
右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加荊芥、防風,名如聖湯。熱甚加黃芩。
瀉白散 化痰止嗽,寬氣進食。
地骨皮 桑白皮炙,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右剉,每服二錢,水一盞,粳米一撮煎,米熟為度。
白餅子 治小兒夾食傷寒,其證發熱嘔吐,亦有疼肚者,噯氣辨得分曉,先用此藥一服,推下食積,卻用
平和藥發散調理,如惺惺散、加減參蘇飲皆可服,卻不可服冷藥。
滑石 天南星 半夏各一錢 輕粉五分 巴豆二十四個,去皮膜,用水一升煮乾研細
右三味,搗羅為末,入巴豆霜,次入輕粉,又研勻,卻入餘藥末,令勻,糯米飲丸如菉豆大,量小兒壯瘦虛實用藥。三歲以下,每服三丸至五丸,紫蘇湯空心下。忌熱物。若三五歲兒壯實者,不以此拘,加至二十丸,以利為度。
麥煎散 治小兒夾驚傷寒,吐逆壯熱,表裏不解,氣粗喘急,面赤自汗,或狂語驚叫,或不語無汗;及癮疹遍身赤痒,往來潮熱,時行麻痘疹子,餘毒未盡,渾身浮腫,痰涎欬嗽;或變急慢驚風,手足搐弱,眼目上視,及傷風頭疼,并治。一方無地骨皮、赤芍藥、滑石、知母。有釣藤、桔梗、川芎亦可。
滑石 地骨皮 赤芍藥 石膏 白茯苓 杏仁 知母 生甘草 葶藶子 人參各半兩 麻黃去節,一兩
右為末,每服一錢,麥子煎湯調下。如初生芽兒感冒風冷,鼻塞身熱,噴嚏多啼,每一字用麥子煎湯調下。有熱加大黃。
九寶飲 治小兒嗽,是肺臟感寒,須是表散了,卻服嗽藥。
麻黃去節 薄荷 大腹皮 紫蘇 陳皮 杏仁各一兩 肉桂 桑皮炙 枳殼各半兩 生甘草二錢
右(口父)咀,生薑烏梅煎。冷證去薄荷,熱證去肉桂。
華蓋散 治肺感寒邪,欬嗽上氣,胷膈煩滿,項背拘急,聲重鼻塞,頭目昏眩,痰氣不利,呀呷有聲。
麻黃 蘇子炒 桑皮蜜炙 杏仁去皮尖炒 赤茯苓 陳皮去白,各半兩 炙甘草一錢
右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五分,去滓,食後服。
細辛五味子湯 治肺經不足,胃氣怯弱,或冒風邪,或停寒有飲,欬嗽喘息,不得安臥,胷滿迫塞,短氣,減食乾嘔,作熱,欬唾結痰,或吐涎沫,頭目昏眩,身體疼重,語聲不出,痛引胷脅,不問新久,并宜服之。
細辛 半夏湯泡 烏梅去核 甘草炙,各一兩 罌粟殼去蒂炒,一兩五錢 北五味子三兩 桑白皮炒,二兩
右(口父)咀,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一片,煎六分,服。
金星丸 治小兒風熱壅盛,喉中痰鳴,嗽喘氣粗,面頰紅,腮赤腫疼,咽喉壅塞,目開不得,多眠發熱,狂言,煩躁多渴,則生驚風,大便不通,小便如血,諸般熱壅瘡痍煩噪,并宜服之。
川鬱金 雄黃各二錢半 巴豆七粒,去油膩粉半錢
右為末調勻,酢糊為丸麻子大,薄荷泡湯吞下。
百部丸 治小兒肺寒欬嗽,微喘有痰。
杏仁四十個去皮尖,微炒煮三五沸研 百部炒 麻黃各三兩
右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熱水化下。仲陽加松子仁肉五十粒,胡桃仁十個為丸,含化。《幼幼方》加甘草。
生犀散 治欬嗽,解時氣,痰逆喘滿,心忪驚悸,風熱。
杏仁炒 人參 桔梗各二錢 前胡一錢半 半夏 五味 茯苓 生甘草各一錢
右(口父)咀,生薑薄荷煎。有熱加羌活,或加麻黃。
天麻定喘散 治小兒喘嗽驚風。
明天麻 防風 羌活 生甘草 半夏麯 桔梗各一兩 白朮 川芎各半兩
右(口父)咀,每服二錢,水一盞,麥門冬十四個,煎至七分,食後服。有熱去白朮,加芍藥、枳殼。
小青龍湯 治傷寒表不解,惡寒體熱,水停心下,乾嘔發熱,欬嗽喘急;又主肺脹胷滿,鼻塞清涕,欬逆上氣,喘鳴怕寒。仲景曰:治表不解,心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嗽,或渴或利,或小便不通,或噎,小腹脹滿。
麻黃去節,一兩 赤芍藥 半夏炮 乾薑 甘草炙 桂枝去皮淨,各三錢 北五味子 細辛各半兩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微利者去麻黃,加蕘花如彈子大,炒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半錢炮。若小便不利者,去麻黃,加茯苓一兩。如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半兩去皮尖。若渴者,去半夏,加瓜蔞根一兩半。
柴胡石膏湯 治時行瘟疫,壯熱惡風,頭痛體疼,鼻塞咽乾,心胷煩滿,寒熱往來,痰實欬嗽,涕唾稠粘。
柴胡五兩 黃芩三兩 半夏 甘草各二兩半 石膏一斤 知母六兩 粳米六合
右剉,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二斤,淡豆豉十粒,煎至七分,去滓稍熱服。小兒分作三服,不拘時。無汗,加麻黃、半夏、五味子。
天麻防風丸 治一切驚風,身體壯熱,多睡驚悸,手足抽掣,精神昏憒,欬嗽痰涎不利,及風溫邪熱,并宜服之。
明天麻 防風 人參 辰砂研飛 雄黃 甘草炙,各一錢 麝香 牛黃各一分 全蠍炒 殭蠶炒,各半兩
右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二丸,薄荷湯下,不拘時。
化風丹 涼風化痰,退熱定搐。
膽星 羌活 獨活 防風 天麻 人參 川芎 荊芥 粉草 全蠍各一兩
右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每服二丸,薄荷湯下。一方加辰砂、麝香各半兩。
金沸草散 治傷風痰盛,頭目昏痛,頸項強急,往來寒熱,肢體煩疼,胷膈滿痛,欬嗽喘逆,涕唾稠粘,及時行寒疫,壯熱惡風。
荊芥穗四兩 前胡 麻黃去節 旋覆花 甘草炙,各三兩 半夏製 赤芍藥各一兩
右剉,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二片,棗一個,煎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有寒邪,則汗出惡風,加杏仁、五味。
又 治傷寒,中脘有痰,令人壯熱頭疼,脈緊急,時發寒熱,皆類傷風,但不頭疼為異耳。
前胡 旋覆花各三兩 荊芥穗四兩 赤茯苓 細辛 甘草炙 半夏洗淨,薑汁浸製切,各一兩
右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生薑一片,棗二個,煎六分,去滓熱服,未愈再服。
三拗湯 治感冒風邪,鼻塞聲重,語音不出;或傷風傷冷,頭疼目眩,四肢拘急,欬嗽多痰,胷滿氣短。
麻黃不去節 杏仁不去皮尖 生草生用,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取汗為度。一方加荊芥、桔梗。嗽甚,加五味子、細辛各減半。一方,麻黃去節,杏仁去皮尖,甘草炙,名三和湯,治喘嗽尤妙。有熱加前胡。傷風加荊芥。有痰加半夏。
和解湯 治小兒四時感冒寒邪,壯熱煩躁,鼻塞多涕,驚悸自汗,肢體疼痛,及瘡疹已發未發,皆可服。
羌活 防風 川芎 人參各一兩 乾葛 升麻 生甘草 芍藥各半兩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一片,棗一個,煎至六分,不拘時服。無汗加麻黃。欬嗽者,加杏仁、五味子、桔梗。
藿香正氣散 【 《局方》】 治小兒傷寒吐利。
藿香 白朮 厚朴 陳皮 半夏 白茯 白芷 桔梗 大腹皮 蘇葉 甘草
右(口父)咀,入生薑三片煎,徐徐服之。如發汗,用蒼朮,去白朮。
補陽湯 【 《醫學綱目》】 治小兒初冬間大寒證,明堂青脈,額上青黑,腦後青絡高起,脣青,舌上白滑,喉鳴而喘,大便微青,耳尖冷,眼濇,常常淚下出,仍多眵,胷中不利,臥而多驚,無搐即寒。
柴胡 升麻 麻黃 歸身各三錢 地龍五錢 蠍梢少許 生地 吳茱萸各五分 黃芪二分 陳皮一分 葛根 連翹 黃蘗 甘草各一錢
右為粗末,作一服,水一盞,煎法如常。乳食後熱服,始漸喜睡,精神出,氣和順,乳食旺。
銀白散 【 《衛生總微》,下同】 治傷寒壯熱,頭痛體疼,脈大腹脹,發汗夾驚者,皆可服。
寒水石半斤,煅熟
右研極細,入炒薑黃一錢半,研勻;如淡即添入些小,以紅顏色為度,每服一錢,生薑湯調下。未能飲者,
稠調抹口,以乳汁送下,無時。
甘露散 治傷寒壯熱,頭疼體痛,解表發汗,及熱多者。
桂府滑石二兩,研細 甘草半兩
右共末拌勻,每服一錢,濃煎蘿蔔湯調下。一方有防風半兩。
香殼丸 治傷寒心胷滿悶不快。
橘皮去穰不拘多少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生薑湯調下,乳前食。
小珍珠丸 治風壅痰實,利咽痛,除欬嗽,止煩熱,清頭目。
半夏湯洗七次,焙乾為末 白礬火枯研末 寒水石煅通赤,出火毒,研末,各一兩
右拌勻,細麪糊和丸,黃米、麻子、菉豆三等,每服五、七丸至十丸,溫生薑湯下,食後,量大小加減與服。
歡喜散 故傷風寒,發熱頭痛,無汗惡風:或溫熱鼻塞清涕,淚出嚏噴。
防風 人參 炙草 天麻 前胡各二錢半 細辛 柴胡各一錢半 白茯苓 桔梗各二錢 枳殼麩炒,三錢半 川芎三錢
右為細末,每三歲以上抄一錢,水六分,薄荷兩葉,同煎三兩沸,通口服,無時。
紅綿散 治傷風寒及夾驚,取汗。
麻黃去根節 全蠍炒 大黃紙裹煨熟切焙 炙甘草 白附子 蘇木剉炒 生天麻各一分
右為細末,一歲下兒服一字,以上兒半錢,四五歲一錢,水一小盞,以綿少許裹藥煎之,至綿紅色,即去綿溫服。
坯煎散 治傷風寒,夾驚潮發,頭痛體熱,欬嗽,手足冷。
麻黃去根節,半兩 人參 茯苓 殭蠶去絲嘴 全蠍 天麻 白附 炙草各一分 朱砂二錢 川烏炮去皮尖,一錢半
右為末,每服半錢至一錢,水五分,坯子胭脂一豆大,薄荷兩葉,葱白一寸,同煎至四分,放溫服,不拘時。
千金丸 治傷寒傷風,夾驚夾食,取微利。
朱砂 膩粉各一錢 全蠍 白丁香各七個 麝香半錢
右為末,白飯和丸蘿蔔子大,薄荷湯下,一歲兒三丸,量大小加減無時。
茯苓散 治傷寒數日,胷膈不利,調中養胃。
赤茯苓一兩 陳皮三分 桔梗去蘆,一兩 炙甘草半兩
右為末,每服一錢,水六分,入生薑二片,煎至四分,溫服無時。
枳實散 治傷寒已汗未汗,卒胷膈痞痛。
枳實麩炒黃,不拘多少
右為末,每服一錢或半錢,米飲調下,無時。
竹瀝湯 治傷寒數日,煩躁不解。
竹瀝不拘多少
右用新汲水,加竹瀝多少,盞內和勻,服無時。
真珠散 治傷寒口乾,心神煩躁。
真珠研末 龍腦丸 牛黃研,各半錢 瓜蔞根 茯神 朱砂研,各一分 牙硝 寒水石煅,各半分
右為末,每服半錢,蜜水調下,無時。
秦艽煎 治傷寒,心神煩噪,口乾煩渴。
秦艽半兩,去蘆
右細剉,用牛乳半盞,煎至六分,去滓放溫,三四分服,無時。
藕汁蜜 治傷寒煩渴。
生藕搗取汁半盞
右入蜜一錢,調勻,服無時。
葛根湯 治傷寒發熱煩渴。
葛根 人參各半兩 麥門冬去心 白茯苓 炙甘草 澤瀉各一分
右為末,每服半錢,或一錢,水半盞,薄荷兩葉,煎至四分,去滓溫服,無時。
百合散 治傷寒腹中滿痛。
百合炒黃,半兩
右為末,每服半錢,或一字,米飲調下,無時。
黃芩散 治傷寒五六日,大便不通,熱躁悶亂。
黃芩 枳殼去穰麩炒 大黃 大腹子各半兩
右為粗末,每服一錢,水半盞,煎至四分,去滓服,不拘時。
犀角散 治如前。
犀角屑 大黃炮 柴胡各半兩 人參一分 (石卜)硝 甘草各半分
右為末,每服半錢,水五分,入棗一個,煎至四分,去滓溫服,量大小加減。
石燕散 治傷寒小便不通,小腹脹滿。
石燕火煅為末
右用葱白湯調下一字,以通為度,無時。
又方
萱草根
右煎湯,調五苓散服之,乳前食。
葛根汁 治傷寒衄血不止。
生葛汁一小盞,
右分三四服即止,無時。
立應散 治如前。
蒲黃 乾葛根末 石榴花焙乾末,各一分
右為細末,每服半錢或一字,生地黃汁調下,併二三服止,無時。
又方
蒲黃炒黑
右為末,每服半錢或一字,新汲水調下,無時。
金汁蜜 治傷寒衄血,數日不止。
生地黃汁 川蜜各小半盞 蒲黃半兩
右和勻,微炒過,每服半盞,或少許,無時。
神白散 治傷寒。吐血,衄血,咯血,大小便血。
槐花一分,微炒 膩粉半兩
右同為細末,每服一錢或半錢,煎柳枝湯放溫調下。如修合不及,但以柳枝為末,新水調下方可。
香墨丸 治傷寒衄血,兒小不能服散藥者。
好細墨為末
右以鷄子清和丸黍米大,每用七丸,飲下或灌之。
地黃汁 治傷寒吐血,心胷不利,煩渴不已;亦治衄血。
生地黃杵絞取汁
右,量兒大小與之。
麥門冬湯 治傷寒欬嗽喘息。
麥門冬 (艹款)冬花 人參 紫苑洗焙,各一兩 桂心半兩 甘草一分
右為末,後入杏仁二十枚,麩炒去皮尖,研細拌勻,每服一錢,水一盞,生薑二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無時。
一捻金散 治傷寒風熱欬嗽。
白殭蠶去絲嘴,一錢 甘草半兩 延胡索一分
右為細末,每服一捻,虀汁調下,無時。
潤肺散 治傷寒鼻塞,涎壅欬嗽,肺氣不利,語聲不出。
麻黃去根節 人參去蘆 杏仁麩炒去皮尖 貝母麩炒黃,各一兩 炙草半兩 陳皮一分半 桔梗去蘆 阿膠蛤粉炒,如珠子大,各一分
右為末,每服一錢,水八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無時。
赤芍藥散 治傷寒陽證欬逆。
赤芍藥不拘多少,沸湯浸七遍,每遍以瓦盆蓋少時,數足取出,炒燥為末 每服一錢,豆豉三粒,生薑一片,水七分,煎至五分,放溫服,無時。
蓽良湯 治傷寒,寒多欬逆。
蓽澄茄 良薑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一錢,水六分,煎數沸,入酢少許,攪勻帶熱服。
靈砂膏 治傷寒脈數,熱入胃,嘔吐。
澤瀉二兩半 肉桂一兩 猪苓 赤茯苓 白朮去蘆,各一兩半 朱砂細末,一錢
右為末,煉蜜和膏鷄頭大,每服一丸,生薑自然汁化破與服。只末用,便是五靈散。亦治發熱煩渴飲水,水入即吐,或小便不利。積熱在裏發黃,濃前茵陳蒿湯調下。餘病飲調。
四味人參湯 治傷寒脈遲,胃冷嘔吐。
乾薑炮 黃芩 黃連去鬚 人參各等分
右為粗末,每服一錢,水六分,煎至四分,去滓溫服,無時。
附子薑朴丸 治傷寒,寒多嘔吐,手足厥冷。
附子炮去皮臍,半兩 乾薑炮 厚朴薑製,各一分
右為末,糊丸麻子大,每服五七丸,米飲下無時。
半夏湯 治傷寒嘔逆,不下乳食,及乾啘欲死。
半夏半兩,湯泡七次 生薑一兩
右同剉碎焙乾,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時時與服,無時。
蘆根飲子 治傷寒乾啘,及反胃嘔吐。
生蘆根切碎 青竹茹各二合 糯米半合 生薑半兩
右(口父)咀,先以水一升,煮千里鞋底,取半升澄清,下藥再煮,取二三合,隨意服,量大小加減。
三黃散 治傷寒發黃。
川大黃半兩,剉微炒 黃芩 黃連各一分
右為末,每服半錢,水六分,煎半去滓,溫服無時。
大麥苗汁 治如前。
大麥苗搗爛
右,絞汁與服。小麥苗亦得。
人參柴胡飲子 治體虛傷於寒邪,渾身壯熱,頭目昏重,項背拘急,肢體疼痛,乾噦嘔逆,或作寒熱,發歇無時,煩渴不食。
人參 柴胡 白朮 白茯苓 青皮 桔梗 麥冬 川芎 白芍藥 炙甘草 桑白皮 升麻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一錢或二錢,水一盞,烏梅一個,同煎至六分,量大小分服,無時。
鷄白調散 治傷寒傷風,發寒熱似瘧,久不瘥,漸變骨間蒸熱。
朱砂 枯礬 鐵華粉 粉霜 鉛白霜各一錢 輕粉 白附子各二錢 蠍梢六個 龍腦 麝香各少許 右為末,每服半錢,入雞子白、井花水,共約一茶盞,調勻服,無時。
茵陳散 治傷寒發黃,不可下。
茵陳一兩 白朮 甘草各半兩
右為散,每服半錢,沸湯調下。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一兩。
絳雪丹 治傷寒五六日發黃,小便不利,煩躁熱悶,飲水煩躁不解。
朱砂半兩研 水飛硝石二兩研 龍腦少許
右同研勻細,白米和丸,鷄頭子大,沙糖水化下,量大小服。
商陸散 治傷寒,咽喉腫痛。
商陸根切碎杵爛
右炒熟,用手帕子裹熨患腫處,冷即易之。
甘桔防風湯 治傷寒咽喉腫。
桔梗一兩,米泔浸焙用 甘草 防風各二兩,炒
右為末,每二錢,水一盞,煎六分,放溫冷,細細呷服。
黃蘗蜜 治傷寒熱毒,口舌生瘡赤爛。
黃蘗去粗皮
右用蜜漬一宿,微煎過含之,嚥汁勿絕,或以黃蘗為末,同煎膏含之。
黃芩湯 治傷寒口舌諸病,舌黃、舌黑、舌腫、舌裂、舌上生芒刺、舌上出血,皆治;亦治鼻衄。
黃芩三錢 赤芍藥 炙甘草各二錢
右(口父)咀,每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勝金錠子 治傷風結胷氣痞。
大黃半兩 枳殼去穰麩炒黃淨,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劑,捏作餅子,如小錢大。結胷者,用芒硝半錢,用生薑水化半餅或一餅,服之。痞氣者,煎陳皮湯化下,無時。
生熟散 治傷寒結胷硬痛。
草烏頭二個,一生一炮
右同為末,生薑自然汁和勻為丸,如鷄頭子大,每一丸,用蜜湯化下。
苦參酒 治傷寒熱毒,結在胷膈,六七日垂死。
苦參半兩
右剉碎,用酒一盞,煎至半盞,去滓放溫,分三四服,連併服之,須臾吐出羊膽汁,立愈。
黃連湯 治傷寒,熱入腸胃,下痢膿血。
黃連二兩 黃蘗俱微炒 阿膠各一兩,蛤粉炒 梔子仁半兩
右為粗末,每服一二錢,水六分,煎至四分,去滓溫服,無時。
梔子仁湯 治傷寒熱毒,攻於腸胃,下赤汁,或如爛肉鴨肝,壯熱腹痛。
梔子仁二十一個 豉二合 薤白一握,切
右以水二大盞,同煎至一盞,去滓,量大小,分作數服,無時。
烏仙散 治陰證傷寒,四肢厥逆。
川烏不拘多少
右以童便浸,不計日數,直至浸脫皮時,用水洗淨切碎,晒至八分乾;便以紙袋盛,懸於當風處,用時旋取為未,臘茶調下半錢,量大小及病勢與之。
燒附散 治傷寒陰盛隔陽,身冷厥逆,脈沉細而煩躁體冷。
大附子一枚,半兩重者
右入急火燒,微存中心二三分取出,用磁器合蓋,放冷為末,更入臘茶末一錢,同研勻細,每服半錢,水一小盞,蜜少許同煎半盞,去滓溫服。服訖,須臾躁止得睡,汗出而解。一方燒附末,每一字或半錢,酒調下,頻服取汗出瘥。小兒本怯者,最宜服。
玉女散 治傷寒,汗後潮熱日發,諸藥不效。
川烏一兩,火炮去皮臍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或半錢,水一盞半,入生薑一片,棗一枚,煎至四分,溫服無時。
人參化風膏 治風癎發搐,涕欬無時。
天麻一兩,酒浸 全蠍十四個,微炒 殭蠶微炒 人參 川芎 白附子各半兩 羌活 獨活 防風各一錢
右為細末,煉蜜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荊芥湯化下,量大小與之,無時。
黑龍散 治小兒傷寒在表,服冷藥,寒伏於中,危困不得汗。
麻黃 竹茹 蘇木 烏龍土乃火團也,各一分 蠍梢二十一個
右為末,每服半錢,水五分,煎至三分,溫服無時。
單方
治小兒傷寒:用葛根汁、淡竹瀝各六合,相和,二三歲兒分三服,百日兒斟酌服。 【 《千金方》,下同】
治小兒時氣,桃葉三兩搗,以水五升,煮十沸,取汁,日五六遍淋之;若復發燒,雄鼠屎二枚,水調服之。
小兒流涕是風寒也。白芷末、葱白,搗丸小豆大,每茶下二十丸;仍以白芷末,薑汁調塗太陽穴,乃食熱葱粥取汗汁。 【 《聖惠方》】
治小兒吹乳胃寒:白豆蔻仁、縮砂仁各十四個,生甘草、炙甘草各二錢為末,常摻入兒口中。 【 《得效方》】
小兒風寒煩熱,有疾不省人事:荊芥穗半兩焙,麝香、片腦各一字為末,每茶服半錢。大人亦治。 【 《普濟方》】
小兒春月外感風寒:用防風、陳皮各三分。羌活、蘇葉各二分,蟬殼三隻,甘草一分,葱白一寸,生薑一片,煎熱服取汗。 【 《窮鄉便方》】
小兒傷寒,百日內患壯熱:用鐵鏵一斤燒赤,水二斗,淬三七次,煎一半,入柳葉七片,浴之。 【 《聖濟錄》】
小兒風寒:蘿蔔子生研末一錢,溫葱酒服之,取微汗大效。 【 《衛生易簡方》】
治傷寒時氣,頭痛不可忍:以(石卜)硝研細末,油調塗頂上。 【 《衛生總微》,下同】
治傷寒毒攻手足痛者:以羊桃汁,雜鹽豉汁漬之。
治傷寒,因飲水,心下結痞硬痛,名水結。以芫花酢拌,慢火炒熟,用綿裹熨之,冷即易,再炒用,以效為度。
治傷寒熱毒乘心,神志冒悶,煩躁昏亂:以藍靛一字或半錢,新水調下。
治傷寒,陰證厥逆,以茱萸半升,酒和勻濕,用絹袋二枚盛蒸,令熱甚,以熨腳心,冷即易之。候氣通暢勻煖,即止。
治傷寒,汗後餘熱不退,煩躁發渴,四肢無力,不能食;以牛蒡根杵爛,絞取汁服,看大小多少與之。
醫案
萬氏《幼科發揮》曰:一小兒外感風邪,服表散之劑,汗出作喘,此邪氣去而脾肺虛也,用異功散而汗喘止,再劑而乳食進。
薛鎧《保嬰撮要》曰:一小兒九歲,素惡風寒,飲食少思,至秋冬口鼻吸氣,陰冷至腹,手足如冰,飲薑湯及燒酒方快,其脈細微,兩尺如無。余謂此稟命門火衰也,用還少丹不應,改用八味丸,旬餘,諸證即愈。
吳江史安卿子傷風 用表散化痰之藥,反痰盛欬嗽,肚腹膨大,面色晃白,此脾土虛不能生肺金也,余用六君子湯加桔梗一劑頓愈。至三日,前證仍作,鼻中流涕;此復傷風寒所致,仍用前藥加桑皮、杏仁、桔梗而愈。
史少參季子喘嗽,胷腹膨脹,泄瀉不食,此飲食傷脾土而不能生肺金也,用六君子湯一劑,諸證悉愈。
史木川子六歲感冒欬嗽,發散過度,喘嗽不食,用六君子湯加桔梗而愈。時四月,隨其父巡視耕種,忽發寒戰,仍復欬嗽,或用發表之劑,痰中有血。余曰:此成肺癰也。次日吐痰兼膿,用桔梗湯而愈。後元氣未復,大便似痢,或用五苓、黃連、枳實之類,痰喘目剳,四肢抽搐。余曰:此脾氣敗而變慢脾風也。辭不治,果然。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四百十九
小兒諸熱門
黃帝素問
通評虛實論篇
帝曰: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何如?
【 註 夫病熱者,皆傷寒之類也。凡傷於寒,借陽氣以化熱,熱雖盛不死。然陽氣生於精水之中,男子八歲、女子七歲,腎氣始實。乳子天癸未至,腎氣未盛,故帝有此問焉。夫心主脈而資生於腎,心腎水火之氣,上下時交,腎氣不能上資於心,則心懸如病飢,而寸口之脈懸絕小者,腎氣未盛也。】
岐伯曰:手足溫則生,寒則死。
【 註 伯答乳子之生陽,借後天之氣也,四肢皆稟氣於胃,故陽受氣於四末,是以手足溫者,胃氣尚盛,故生;寒則胃氣已絕,故死。夫水穀入於胃,津液各走其道。腎為水臟,受五臟之精而藏之,是先天之精,猶借後天之所資益者也。又別出兩行營衛之道,其大氣之搏而不行者,名曰宗氣,積於胷中,上出於肺以司呼吸,是四肢之原俞,又受資於胃府所生之營衛宗氣。是以手足溫者生,寒者死。】
帝曰: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何如?岐伯曰: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
【 註 此復論後天所生之宗氣而亦不可傷也。宗氣者,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之宗始,故曰宗氣。肩息者,呼吸搖肩也。風熱之邪,始傷皮毛,喘鳴肩息,是風熱盛而內干肺氣宗氣,故脈實大也。夫脈之所以和緩者,得陽明之胃氣也。急則胃氣已絕,故死。】
小兒直訣 【 宋?錢乙】
諸經發熱證治
潮熱者,時間發熱,過時即退,來日依時而發,此欲發驚也。
壯熱者,常熱不已,甚則發驚癎也。
風熱者,身熱而口中氣熱,乃風邪外感也。
溫壯者,肢體微熱也。
發熱而不欲飲水者,胃氣虛熱也,用白朮散。
發熱而飲水作渴,喜冷飲食者,胃氣實熱也,用瀉黃散。
【 註 按《秘藏保嬰集》云:小兒潮熱,或壯熱不退,多是變蒸及五臟相勝,不必用藥。又多食積鬱熱,由中發外,見於肌表,只理其中,清陽明之熱,而表熱自除,不可認作外感,用小柴胡輕利等藥重傷其內。又潮熱不退,恐是出痘,亦當審察,勿便用藥。竊謂發熱飲水者熱在內,不飲水者熱在外也,又當以此辨之。其諸熱證說見各類。】
黃疸
若大病後身目皆黃者,黃病也。
身痛背強,大小便濇,一身盡黃,小便黃赤,此黃疸也。瀉者難治。
若百日或半年,不因病而身黃者,胃熱胎疸也;若淡黃兼白者,胃怯也。
【 註 按大病後身目皆黃,或肢體黃胖者,脾氣虧損而真臟為病,宜用六君子湯、參苓白朮散,調補元氣。病後發渴者,脾氣虛而津液少也,用七味白朮散。若脾經濕熱壅滯,二便秘,腠理不得疏泄而為患者,名為黃疸,用茵陳湯。初生身黃壯熱,不乳便秘,此為胎熱,用地黃湯。若二便赤濇,腹脹面赤,飲水,用茵陳湯,調五苓散。若清便自調,四肢并冷,用益黃散;淡黃白,用調中丸。】
衛生寶鑑 【 元?羅天益】
小兒季夏身熱痿黃治驗
小兒身體蒸熱,胷膈煩滿,皮膚如潰橘之黃,眼中白睛亦黃,筋骨痿弱不能行立,此由季夏之熱加以濕令而蒸熱薄於經絡,入於骨髓,使臟氣不平,故脾逆乘心,濕熱相合而成此疾也。蓋心火實則身體蒸熱,胷膈煩滿,脾濕勝則皮膚如潰橘之黃,有餘之氣必乘己所勝而侮不勝,是腎肝受邪而筋骨痿弱,不能行立。《內經》言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又言濕熱成痿,信哉斯言也!此所謂子能令母實,實則瀉其子也。若脾土退其本位,腎水得復,心火自平矣。又《內經》曰:治痿獨取於陽明,正謂此也。予用加減瀉黃散主之。
幼科全書 【 元?朱震亨】
發熱
凡小兒有病皆熱,證既不同,治亦當異,須明虛實,不可妄自汗下。
凡傷風發熱,其證汗出身熱,呵欠面赤,目濇多腫,惡風喘氣。此因解脫受風所致,宜疏風解肌退熱,先服柴葛解肌湯,發去風邪,俟熱之時再服涼驚丸以防內熱。
凡傷寒發熱,其證無汗身熱,呵欠煩悶,項急面赤,喘急惡寒,口中熱氣。此因解脫受寒所致。宜發散寒邪,退熱鎮驚,先服惺惺散,發去寒邪,後服涼驚丸以防內熱。
二證,如小兒稟賦厚者可用涼驚丸,虛怯者用胃苓丸,甚效。
如傷風發熱,又吐又瀉者,不可發散,此脾家虛怯也,以五苓散吞理中湯最效。
凡傷風發熱,多得於夏,其證身熱自汗,作渴昏睡,手足俱熱。此因天氣已熱,包裹太厚,重受其熱也。先用白虎湯,調益元散以解其熱,次服調元生脈散以補元氣。
傷暑發熱,多得於夏,其證身熱自汗,作渴昏睡,手足微冷。此因陰室之中,取涼太過所致。先服調元生脈散補其正氣,次服四君子湯以防吐瀉之患。
如夏月汗出當風,以致身熱自汗不止者,此名暑風。先用四君子湯加麻黃根、黃芪以去其風,次用益元散以清其熱。
傷食發熱,其證手心熱。肚背尤熱,一噯氣便吐乳,大便酸臭,或腹痛多啼,或腹飽脹喘急,不思乳食。此得之飲食過度所傷。宜先利去其積,用丁香醒脾丸;後以集聖丸調之。如傷食已久,日漸黃瘦,作熱無時者,不可下,輕者保和丸,重者集聖丸,百無一失。
痘疹發熱,其證面燥腮赤,目泡亦赤,呵欠煩悶,乍熱乍寒,欬嗽噴嚏,手足指冷,驚悸多睡。此因時行痘疹各相傳染,宜清涼解毒。惟痘疹宜用參蘇飲加木香,麻疹宜荊防敗毒散。不可妄用自發汗,恐生變證。
變蒸發熱,此小兒正病,不須服藥,當於類下求之,不可錯誤。
潮熱者當分二證。有時間發熱,過時即退,來日依時復發,其狀如瘧,此肺熱也;有早晚發熱,每日兩度,如潮水應期,此胃熱也。蓋因感觸邪氣。以致血脈凝滯,不即流通,若不治之,變驚疳者多矣。肺熱者地骨皮散主之;胃熱者三黃丸下之;虛弱者集聖丸調之。
驚熱者,遍身發熱,面青自汗,心悸不寧,脈數煩噪,顛叫恍惚,此心熱也,以涼驚丸過熱,以安神丸定心。
夜熱者,但夜間發熱,晝作便住,此血虛證也,以人參當歸散治之,兼服抱龍丸以防作搐。
餘熱者,傷寒汗下後熱又來,乃表裏俱虛,氣不歸元,陽浮於外,不可再用涼藥。蓋熱去則寒起,古人戒之,當和胃氣,使陽氣收斂,其熱自退,參苓白朮散主之;甚者四君子湯加乾薑甚效。
疳熱者,形色黃瘦,食不長肉,骨蒸盜汗,泄瀉無常,肚大筋弱,此多得於大病之後,失於將息,又或傷飢失飽而致,集聖丸大有奇功。
壯熱者,一向熱而不已,由血氣壅實,五臟生熱,熨蒸於內,則眠臥不安,精神恍惚;蒸發於外,則表裏俱熱,躁急喘粗,甚則發驚癎也。治法先以導赤散吞瀉青丸以治其熱,後以抱龍丸鎮其驚;如實熱大小便閉者,三黃丸下之。
煩熱者,心躁不安,五臟煩熱,四肢溫壯,小便赤濇,宜用導赤散、麥門冬、山梔仁治之,再以涼驚丸撤其餘邪。
積熱者,頰赤口瘡,大小便濇,表裏俱實。或內因酒麵煎煿,熱藥峻補,外用重被厚綿,爐火侵迫,皆能生熱。此內外蘊積之熱,非食積之熱也。先以三黃丸下之,後以涼驚丸調之。
虛熱者,或因汗下太過,津液虛耗;或因大病之後,元氣受傷,皆能發熱。其證困倦少力,面色青白,虛汗自出,神慢噓氣軟弱,手足厥冷。此血氣俱虛,氣虛則發厥,血虛則發熱也。四君子湯加炒乾薑,甚者加熟附子一片;待熱少退,以集聖丸調之。
客熱者邪妨於心也。心若受邪,則熱形於額,故先起頭面,次而身熱,恍惚多驚,聞聲則恐,良由真氣虛而邪氣勝也。邪氣既勝,則真氣與之交爭,發渴無時,進退不定,如客之往來也。先以導赤散去其邪,後以涼驚丸調之。
癖熱者,由乳食不消,伏結於內,致成癖塊以生熱於外也,治法以集聖丸主之。
瘧熱者,寒熱往來。有頭痛汗出者,有嘔吐不食者,有憎寒壯熱而作渴者,有通身疼痛者,有腹痛者,有吐瀉者,證皆百出,治非一端。頭痛汗出遍身疼痛者,小柴胡湯加羌活、蒼朮治之;腹痛者,脾積丸治之;作渴者,白朮散治之;吐瀉者,理中湯治之。俱用平瘧養脾丸調之。
血熱者,每日已午間發熱,通夜則涼。此心熱也,輕者導赤散,重者四順飲治之。
袓傳治熱,不問其證,肝腎虛弱者,以胃苓丸,竹葉炒米湯吞治之,元氣素厚者,以涼驚丸,竹葉燈心薄荷湯吞治之。
西江月
小兒病則生熱,須知得病根因。風寒外感熱來潮,飲食內傷煩躁。吐瀉瘧痢瘡疥,變蒸痘疹如燒。骨蒸體弱漸成勞,調治般般分曉。
若是風寒外感,面紅又惡風寒。惺惺散子妙難言,有欬參蘇靈驗。飲食內傷可下,三黃脾積相參。再添集聖保平安,莫使脾虛表轉。
吐瀉胃苓最好,痢如赤白香連。瘧家平瘧解邪干,瘡疥胡麻丸散。變蒸小兒常病,不宜妄用湯丸。如逢痘疹別科傳,集聖散調疳款。
治熱汗下休錯,誤汗誤下傷人。應汗而下痞滿侵,應下而汗驚定。只為不明表裏,致令大命將傾。果難捉摸且因循,用藥胃苓集聖。
奇效良方 【 明?方賢】
小兒諸熱須分主治
夫小兒驚熱者,誤因驚著執以為常,致令心氣不和,身體微熱,睡夢虛驚,遍身有汗,甚者手足掣縮,變成癎疾。此由氣血不和,實熱在內,心神不定,所以發搐。又小兒變蒸,亦微驚,所以然者,亦熱盛故也。治之以七寶散、天竺黃散、甘露散、辰砂金箔散,皆可治之。小兒因驚則生熱,熱則心不寧,故睡臥不安,身體悚動,心主驚,實則發熱飲水,虛則臥而悸動不安,此其候也。
小兒溫壯者,由胃氣不和,氣行壅塞,故蘊積體熱,名曰溫壯。若大便糞臭而黃者,此腹內有伏熱,以四順飲子治之。若糞白而酸臭,則挾宿食不消,當服紫霜丸。輕者少服,重者節乳哺,增丸藥,當取微利可也。
小兒壯熱者,因五臟生熱,薰動於外,故身體壯熱。大抵與溫壯相類,而有小異。但溫溫然不甚盛,是溫壯也;其壯熱者,一向熱而不止,甚則發驚也,以七寶散、大黃(石卜)硝湯皆能治之。
小兒風熱,若身熱面青,口中亦熱,煩叫不時,有風證者,宜虎睛丸、天竺黃散治之;若熱甚大便祕濇者,四順飲子亦可服之。
小兒煩熱者,由臟腑實熱,血氣盛,表裏俱熱,則苦煩噪不安,皮膚壯熱也,以八珍飲子、七寶散皆可服之。
小兒手足多熱,心煩躁哭,脣深紅,飲水不止,以竹葉石膏湯、加味甘露散治之。
小兒潮熱者,晡間發熱,過時即退,來日依時而發,此欲發驚也。大抵血氣壅盛,五臟驚熱,熏發於外,故溫壯相類,或夾伏熱,或帶宿寒。夾伏熱者大便黃而臭,帶宿寒者大便白而帶酸臭,皆緣臟腑冷熱之氣俱盛,腸胃蘊積故也。治之以金蓮飲、剋效湯、加味甘露散,過期不解,小柴胡湯或竹葉石膏湯。錢氏云:假如潮熱是一臟實一臟虛而內發虛熱也,法當補母而瀉本臟則愈。且如日中發潮熱者,是心虛也。肝為心之母,則宜先補肝,肝實而後瀉心,心得母氣則內平,以潮熱愈也。醫見潮熱,妄謂其實,乃以大黃、(石卜)硝輩諸冷藥利之,利既多矣,不能禁約而津液內竭,縱取一時之瘥,鮮有不成疳病而身瘦也。
小兒積熱者,由表裏俱熱,則遍身皆熱,頰赤口乾,小便赤,大便焦黃,先以四順飲子、三解牛黃散,利動臟腑,熱即去。既去,腹熱者,裏熱已解而表熱未解也,當用惺惺散或紅綿散加麻黃微發汗,表熱乃去。表熱既去又發熱者,何也?世醫到此,盡不能曉,或再用涼藥,或再解表,或以為不可醫,誤致夭殤者甚多。此表裏俱虛,氣不歸原,而陽浮於外,所以再發熱,非熱證也,只用異功散入粳米煎,和其胃氣,則收陽氣歸內,身體便涼。熱重者辰砂金箔散治之,錢氏白朮散亦可。
小兒虛熱者。因患後平復,血氣未勻,四體羸弱,時多發熱,治宜調氣補虛,其熱自退,如錢氏白朮散、異功散、四君子湯之類;或未退,人參、生犀治之為良。
小兒實熱者,頭昏頰赤,口內熱,小便赤濇,狀如豆汁,大便堅鞕,或秘濇不通,腹急,此熱證也,宜四順飲子、大黃(石卜)硝湯、八珍散,略挨動臟腑即安。
小兒疳熱者,發熱形瘦,多渴,喫食不長肌膚者,謂之疳熱。三四歲後有此疾,蓋吃食則有疳。用金瓜丸、玉蟾丸,肥兒丸之類治之,最為穩當。
小兒純陽,未有虛羸形瘵之證,溫補之劑寡矣。且如前人論小兒發熱,有一十四證,見證立方,多獲功效。今人當效前人之心,觀形察色,切脈論證,以分表裏虛實,設有所誤,非惟夭閼人命,抑且欺於心哉!
幼科發揮 【 明?萬全】
諸熱
肝熱者,目中青,手尋衣領,及亂捻物,瀉青丸、當歸龍薈丸主之。
心熱者,目中赤,視其睡口中氣溫。喜合面睡,或仰睡,上竄咬牙,宜導赤散、黃連安神丸主之。如目中熱,心虛也,宜錢氏安神丸主之。
脾熱者,目中黃,瀉黃散、茵陳五苓散主之。
肺熱者,目中混白,甘桔湯、木通散主之。
腎熱者,目無精光畏明,脊骨重,目中白睛多,其顱即解,地黃丸主之。
虛熱者,多在大病後,或溫熱,或潮熱,或渴或不渴,大小便如常,宜補之,竹葉湯、調元湯、地骨皮散主之。
實熱者,面赤腮燥,鼻乾焦,喜就冷,或合面臥,或仰臥,露出手足,掀去衣被,大渴飲水,大小便秘,宜瀉之,袖芎丸、大金花丸。大便不通者,用膽導法。
或問:治熱以寒,治寒以熱,良工不能廢其繩墨也。今治虛熱乃用溫藥者,亦有說乎?予曰:說具《內經》。實熱,邪火也,可以水制,可以實折,故以寒治熱者逆治法也;虛熱者,真火也,水不能制,寒不能折,唯甘溫之劑可以勝之,故以溫治虛熱者,從治法也。逆之從之,不離乎正。
嬰童百問 【 明?魯伯嗣】
諸熱證
小兒之病,其熱最多。夫熱有虛有實。實則面赤濃黃,氣粗口熱,燥渴脣腫,大小便難,掀揭露衣,煩啼暴叫;虛則面色青白,恍惚神緩,口中清冷,噓氣軟弱,泄瀉多尿,夜出虛汗。其或乍凉乍溫,怫鬱驚惕,上盛下虛,泄瀉水穀不分,此則冷熱不調之證。虛則敗毒散加木香、當歸。然小兒表裏俱熱,面黃頰赤,脣燥口乾,小便赤濇,大便焦黃,先以四順清涼飲為之疏利,其熱即去。或表未解也,當先用惺惺散少加麻黃去節,以取發出其汗;或用柴胡散則表熱已除,又當和解,其熱自平。若驚熱、風熱、積熱,可服寬熱散下之,保壽散、金粉散以退餘熱可也。
潮熱
仲陽云:潮熱者,時間發熱,過時即退,來日依時發熱,此欲發驚也。發來潮熱又似瘧熱,總曰潮熱。蓋發作有期,其熱有三:榮熱、衛熱、瘴氣熱,兩日一發,或三日一發,并用梨漿飲治之。王氏云:潮熱乃是血氣壅實,五臟生熱,熏發於外,故令發熱。《傷寒論》云:潮熱者,實熱也,當利大便,大柴胡湯、承氣湯等劑治之;虛熱者,地骨皮散主之,犀角飲、鼈甲散、靈犀飲、秦艽飲、生犀散。《聖濟經》用地骨皮飲、羌活餅等劑。
壯熱溫壯
仲陽云:壯熱者一向熱而不已,甚則發驚癎也。溫壯者,但溫而不熱也。巢氏云:小兒壯熱者,是熱氣盛,薰發於外,故令身體壯熱,其發無漸,大體與溫壯相似,少有異者熱加甚也。此候宜服輕藥,惺惺散、羌活散皆可,甚則黃芩、柴胡、乾葛之劑散之。夫溫壯者,由小兒臟腑不調,內有伏熱,或挾宿寒,皆搏於胃氣,故令不和。氣行壅澀,故積體熱,名曰溫壯。大便黃而臭者,內有伏熱,其大便白而臭酸者,則挾宿寒故也,宜溫之,服理中四君子輩加桂治之。伏熱宜五苓散并白虎湯,二藥俱效。其腹中有伏熱溫壯,柴苓散主之。其心神不安,大腑秘熱,二黃犀角散主之。溫壯常熱不止,牛黃散主之。凡解後餘熱不退,可服地骨皮散、黃龍湯,牛黃膏亦治壯熱,直指羚羊角湯治諸驚壯熱。治下後熱不退,身壯熱百骨節疼,梔子仁湯、大連翹飲、六物黃芩湯、五物人參飲,對證選用之。古法去伏熱則用龍膽湯,去宿滯則紫霜丸,甚效。《聖濟經》用升麻、芍藥等劑治之。
煩躁
論云:嗞煎不安是煩,嗞啀不定是躁。嗞煎著心經有熱,精神恍惚,內煩不安,心煩則滿,自然生驚。嗞啀者,心經有風邪,精神恍惚,心躁生風。熱多不安,煩久而驚;風多不定,躁久而搐。治法涼心經,過熱,通利小便為佳。熱甚者黃連解毒湯,輕者導赤散、玉露散;風熱者至寶丹、琥珀散、解毒丸皆可服;有傷寒證者,大小柴胡湯、白虎湯,去大黃加乾葛治之;有驚熱者,金箔鎮心丸、七物黃連湯尤妙。
渴證
議曰:小兒渴證,一見脣紅如丹三五分,即發三五分渴;若紅甚,即渴甚。脣紅焦黑者,即久渴熱盛,疾加轉極,證危篤故也。凡小兒三焦虛煩作渴,引飲不歇,宜服三黃丸。小兒傷寒後發渴,脣焦,口乾煩躁盛者,白虎湯主之,竹葉湯亦可服。小兒瀉利作渴者,五苓散去桂,加乾葛尤妙。香薷飲、車前子散皆可服,小柴胡湯加天花粉亦佳,加乾葛尤穩。太熱煩躁而渴者,黃連解毒湯亦可服,七物黃連湯亦可服,極穩。大抵小兒本自盛實,易為生熱,熱氣薰蒸,故渴而引飲也。
黃疸
仲陽云:身痛背髆強、大小便濇,一身皆黃,面目爪甲俱黃,小便如屋塵汁色,著物皆黃,渴者難治。此黃疸也。二證多病於大病後。別有一證,生下百日及半年,不因病後身微黃者,胃熱也,大人亦同。又有面黃腹大,食吐,渴者,脾疳也。又有初生而身黃者,胎疸也。諸疸皆熱,色深黃者是也。若淡黃兼白者,胃怯不和也,茵陳湯、梔子蘗皮湯、犀角散、連翹赤小豆湯主之。通治黃疸,茵陳五苓散尤為穩也。又有脾弱痿黃,小便清者,治以溫劑,當歸丸散主之,小半夏湯亦可用。
明醫雜著 【 明?王綸】
潮熱
小兒潮熱,或壯熱不退,多是變蒸及五臟相勝,不必用藥。又多是飲食停積,鬱熱由中發外,見於肌表,只理其中,清陽明之熱而表熱自除,不可認作外感,輕易發汗,用小柴胡輕利等藥,重傷其內。又潮熱不退,恐是出痘,亦當審察,勿便用藥!
【 註 按前證若因飲食停積,或腹痛吐瀉,或肚腹膨脹,宜用保和丸以消導健脾。若飲食既消,或腹痛不食,或肚腹膨脹,宜用四君子以保養胃氣。若因誤行汗下,損傷元氣,宜用參、芪、歸、朮、陳皮、甘草以補中氣。大凡傷食,脾胃必損,宜固胃氣,庶無變證。若寅卯辰時熱者,屬肝經也;巳午未時熱者,屬心經也;申酉戌時熱者,屬肺經也;亥子丑時熱者,屬腎經也。當詳其虛實而治之。凡屬虛熱實熱,投以攻補之劑,其病既不增減,乃是病根深固而藥力未能及耳,須宜多服。功力既至,諸病悉退,切不可改為別治。設或藥不對證,禍在反掌,慎之!】
醫學綱目 【 明?樓英】
黃病
潔古云:陽黃則大小便赤濇身熱,是脾土與心火相搏,為陽病,法當先利小便,後下大便。
凡治黃病腹脹,當用茵陳蒿湯下五苓散。若欲利小便,去大黃;欲利大便,則加大黃之類。有陽證可服,謂面赤飲水者是也。
陰黃則清便自調,面目及身黃,四肢冷,是脾虛不能制腎水,當用益黃散及使君子丸。淡黃白者,胃不和,下平胃散、調中丸。渴者人參白朮散。
傷寒六書 【 明?陶華】
小兒諸熱
治小兒壯熱昏睡,傷風風熱,瘡疹傷食,皆相似,未能辨認,間服升麻葛根湯、惺惺散、小柴胡湯甚驗。蓋此數藥通治之,不致誤也。惟傷食則大便酸臭,不消化,畏食或吐,宜以藥下之。
證治準繩 【 明?王肯堂】
發熱辨證
風溫熱壯熱相似。
風溫者,身不熱而口中氣熱。又有風溫證者,但溫而不熱。
傷寒熱,口熱呵欠,煩悶項急。
傷寒熱,十指梢冷,鼻流清涕,發熱無汗,面慘凌振,右腮有紫紋。
痘瘡熱,噴嚏悸動,耳尖冷。
麻痘熱,面赤足冷,身發壯熱,呵欠煩悶,欬嗽腰疼,時或作驚,腹痛自痢,及中指獨冷者是也。
變蒸熱,脣上白泡珠起,耳冷。
變蒸熱,溫溫微熱,氣粗驚少,哯乳瀉黃,上脣尖有小泡如水珠子,即變蒸也,不須用藥攻治。
疳熱,面黃吃炭土,羸瘦,鼻下赤爛。
驚風熱,發搐悸癎,脈數煩噪,顛叫恍惚。
驚風熱,遍身發熱,面光自汗,心悸不寧,脈數煩操,治法與急驚證同,所用藥餌,必先解表。
小兒之病,惟熱居多。夫熱有潮熱、驚熱、夜熱、餘熱、食熱、疳熱、壯熱、煩熱、積熱、風熱、虛熱、客熱、癖熱、寒熱、血熱、瘡疹熱,十六者大同而小異。熱之始發,必有所因也。其潮熱發歇有時,驚熱顛叫恍惚,夜熱夕發旦止,餘熱寒邪未盡,食熱肚腹先發,疳熱骨蒸盜汗,壯熱一向不止,煩熱心躁不安,積熱頰赤口瘡,風熱汗出身熱,虛熱困倦少力,客熱來去不定,痰熱涎嗽飲水,寒熱發如瘧狀,血熱辰已發熱,瘡疹熱耳鼻尖冷。諸證得之,各有所歸,其間或有三兩證交互者,宜隨其輕重而處治之。
小兒之熱,有肝心脾肺腎五臟之不同,氣實溫壯四者之不一,及表裏血氣陰陽浮陷,與夫風濕痰食,各當詳之。心熱者額上先赤,心煩心痛,掌中熱而噦,或壯熱飲水,巳午時益甚。肝熱者,左頰先赤,便難轉筋,尋衣捻物,多怒多驚,四肢困倦,寅卯時益甚。脾熱者,鼻上先赤,怠惰嗜臥,身熱飲水,遇夜益甚。肺熱者,右頰先赤,手掐眉目,喘嗽,寒熱飲水,日西熱甚。腎熱者,頦下先赤,兩足熱甚,骨蘇蘇如蟲蝕,熱甚不能起牀,夜間益甚。仍當辨其虛實:實則面赤氣粗,口燥脣腫,作渴飲冷,大小便難,或掀衣露體,煩啼暴叫,伸體而臥,睡不露睛,手足指熱,宜用表下;虛則面色青白,恍惚神緩,口中虛冷,噓氣軟弱,喜熱惡寒,泄瀉多尿,或乍涼乍溫,怫鬱驚惕,上盛下泄,夜則虛汗,屈體而臥,睡而露睛,手足指冷,宜用調補。壯熱者,肢體大熱,熱不已則發驚癎。溫熱者,肢體微熱,熱不已則發驚搐。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以手輕捫之則熱,重按之不熱,此皮毛血脈之熱,熱在表也;重按之筋骨之分則熱,輕手則不熱,此筋骨之熱,熱在裏也;不輕不重按之而熱,此肌肉之熱,熱在表裏之間也。以虛實分屬表裏而言之:壯熱惡風寒,為元氣不充,表之虛熱也;壯熱不惡風寒,為外邪所客,表之實熱也;壯熱飲湯,為津液短少,裏之虛熱也;壯熱飲水,為內火銷爍,裏之實熱也。若夫內外皆熱,則喘而渴,齒乾煩冤,腹滿四肢熱,逢風寒如炙於火,能冬不能夏,是皆陽盛陰虛也。脈尺寸俱滿為重實,尺寸俱弱為重虛。脈洪大或緩而滑,或數而鼓,此熱盛拒陰,雖形證似寒,實非寒也;熱而脈數,按之不鼓,此寒盛格陽,雖形證似熱,實非熱也。發熱惡熱,大渴不止,煩躁肌熱,不欲近衣,其脈洪大,按之無力,或兼目痛鼻乾者,此血虛發躁也,當補其血;如不能食而熱自汗者,氣虛也,當補其氣。仲景論內外不足,發熱自汗之證,禁不可發汗。如飲食勞役,雖病發熱誤發其汗,則表必虛也。身熱而汗出者,風也;發熱身疼而身重黃者,濕也;增寒發熱惡風,自汗脈浮胸痞者,痰也;發熱頭痛脈數者,食也。寸口脈數,為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惡寒;尺脈弱為陰不足,陽氣下入陰中,則發熱;陰陽不歸其分,則寒熱交爭也。晝則安靜,夜則發熱煩躁,是陽氣下陷入陰中也;晝則發熱煩躁,夜則安靜,是重陽無陰也,當急瀉其陽,峻補其陰。至若身熱脈弦,數戰慄而不惡寒者,癉瘧也;發熱惡寒脈浮數者,溫病也。若四肢發熱,口舌咽乾,是火熱乘土位,濕熱相合,故煩躁悶亂也;若身體沉重,走注疼痛,乃濕熱相搏,風熱鬱而不得伸也。
五臟熱
肝熱,手尋衣領,及亂捻物,瀉青丸主之。
壯熱,飲水喘悶,瀉白散主之。
肝熱者,左頰先赤,便難轉筋,多怒多驚,四肢困倦,寅卯時益甚,宜瀉青丸、柴胡飲子。
心熱,視其睡口中氣溫,或合面睡,及上竄咬牙,皆心熱也,導赤散主之。
心氣熱則心胷亦熱,欲言不能,而有就冷之意,故合面臥也。
心熱者,額上先赤,心煩心痛,掌中熱而噦,或壯熱飲水,巳午時益甚,宜瀉心湯、導赤散、安神丸。
脾熱,則目黃肚大,怠惰嗜臥,身熱飲水,四肢不收,瀉黃散主之。
脾熱者,鼻上先赤,其熱在肌肉,遇夜益甚。
肺熱,手掐眉目鼻面,甘桔湯主之;欬嗽寒熱,壯熱飲水,涼膈散主之;若肺虛熱,脣深紅色,少服瀉白散。
肺熱者,右頰先赤,日西熱甚,輕則用瀉白散,重則用涼膈散及地骨皮散。
腎熱,兩足不喜衣覆,地黃丸主之。
腎熱者,頰下先赤,兩足熱甚,骨酥酥如蟲蝕,熱甚不能起於牀,夜間益甚,宜用滋腎丸。
實熱
實則伸體而臥,睡不露睛,手足指熱等證。
按實中宜分表裏:表實宜汗,裏實宜下,半表半裏宜和解。今一以利下為主,非通論也。治法并方,更於後表裏條內求之。
小兒實熱在內者,四順飲之類;在上者吐之。
小兒熱病,六一散,妙藥也。
實熱,宜四順清涼飲加柴胡。
虛熱
虛則喜熱惡寒,乍涼乍溫,怫鬱驚惕,上盛下泄,屈體而臥,睡而露睛,手足指冷等證。
虛熱,因病後發熱無時,一日三五次者,此客熱乘虛而作,先以胃苓湯加黃芪末,溫米清湯調服;次投錢氏白朮散,或固真湯,帶涼服;及用溫鹽湯,參入涼水,送下黑錫丹,固守元氣。
風熱,邪熱,四君子湯加生薑、荊芥煎。
小兒客熱在內,先用導赤散,次用益黃散。
薛氏以虛實分屬表裏,及熱盛拒陰、寒盛格陽、血虛氣虛發熱等證,俱仲景、東垣諸聖醫辨證妙法,宜詳玩而熟記之,則虛熱似實熱之證,庶幾不至誤認而全活眾矣。
虛熱宜惺惺散。
表裏
身熱不飲水者,熱在外。
身熱飲水者,熱在內。
四順飲子,治熱在內而不厥。
連翹飲,治熱在外而不厥。
薛氏云:壯熱惡風寒,為元氣不充,表之虛熱也;壯熱不惡風寒,為外邪客,表之實熱也。壯熱飲湯,為津液短少,裏之虛熱也;壯熱飲水,為內火銷爍,裏之實熱也。按傷風惡風,傷寒惡寒,豈可以惡風寒為元氣不充,而不惡風寒為外邪所客乎?薛氏之意,本圓而語則滯,癡人前豈可說夢?須以東垣外感內傷細辨別之,則無失矣。
表熱
熱而二便調和,風邪蘊結於裏而發者,用惺惺散加麻黃汗之。
餘熱
餘熱者,謂寒邪未盡傳經之遺熱也。仁齋曰:傷寒汗下後而熱又來,乃表裏俱虛,氣不歸元,陽浮於外,不可再用涼藥。蓋熱去則寒起,古人戒之。法當和胃氣,使陽氣收斂歸內,其熱自止,宜參苓白朮散主之。
有小兒熱證用表裏藥後,其熱俱退,既退復熱者,何也?熱病至此,難以概舉。或再解表攻裏,或施涼劑,熱見愈甚,以陰陽辨之,何者為是?推其原,乃表裏俱虛而陽浮於外,陰伏於內,所以又發熱,宜用溫平之藥和其裏,則體熱自除。投錢氏白朮散去木香如扁豆,水煎,及黃芪六一湯、安神散,自然平復。若日久汗多,煩渴食減,脈微緩,喜飲熱,可服真武湯。雖附子性溫,取其收斂陽氣,內有芍藥性寒,一寒一溫,停分得宜,用之無不驗矣。
汗後血虛而熱益甚者,六神散加粳米;汗後氣虛而惡寒發熱者,補中益氣湯;汗後陰虛,陽無所附而熱者,用四物湯加參、芪;汗後陽虛,陰無所附而熱者,用四君子湯加芎、歸。
壯熱
壯熱者,一向不止,血氣壅實,五臟生熱,蒸熨於內則眠臥不安,精神恍惚;熏發於外則表裏俱熱,煩躁喘粗,甚則發驚癎也。輕劑火府丹、地黃煎,重劑雙解飲、七寶散、大黃(石卜)硝湯。
溫壯
溫壯與壯熱相類而有小異:一向熱而不止是壯熱也;但溫溫然不甚盛,是溫壯也。若大便臭而黃者,此腹內有伏熱,以四順飲子治之。若糞白而酸臭則挾宿食不消,當服紫霜丸,輕者少服;重者節乳哺,增加丸藥,當取微利可也。
驚熱
驚熱者,遍身發熱,或熱而不甚,面青自汗,睡夢虛驚,顛叫恍惚。有因驚而生熱者,有因熱而生驚者。錢氏導赤散、涼驚丸安神之類,皆其治也。
骨蒸熱
小兒一歲至十歲,衣絮皆不得著新綿,又不得冬月以火烘衣被,勿冷食桃杏楊梅果實,又不得食炙煿熱麵之類,皆令兒體熱。或因傷寒後食肉太早,令兒體熱者有之,或作骨蒸者,宜服生犀散、克效湯、地骨皮飲、七寶散、金蓮飲子治之。
骨蒸熱,身體虛羸,遇晚而發,有熱無寒,醒後渴汗方止。此乃疳病之餘毒,傳作骨蒸,或腹內有癖塊,有時微痛,用參苓白朮散,薑棗三稜煎湯調服,或投化癖丸先療脾虛宿滯,次以柴胡飲為治。仍忌鷄酒羊麵毒物。
潮熱
熱有作止,每日應時而發,謂之潮熱,如潮信之不失其期也。
潮熱有風寒、疳積、食癖之分,陰陽、虛實、五臟之異。如汗出身熱,呵欠面赤者,風熱也;傷寒時疫,陰陽相勝,外感熱也;肌瘦口乾,骨蒸盜汗,疳熱也;大小便秘濇,汗下不解,積熱也;腹背先熱,夜發旦止,飲熱也;涎嗽飲水,乳食不消,癖熱也。又有煩熱者,氣粗喘促,心躁不安,頰赤口瘡,兼發癎證;瘡疹熱者,耳鼻尖冷;血熱者,已午間發,至夜則涼;虛熱者,困倦少力,發於病後。陽邪干心則來去不定,陰陽相勝則寒熱如瘧。前證在小兒,有因乳母或姙娠七情厚味遺熱,或飲食停積,衣衾過煖,及頻浴熱湯而為患。若寅卯辰時熱而力盛飲水者,肝經實熱也,用柴胡清肝散;熱而力怯飲湯者,肝經虛熱也,用六味地黃丸。巳午時熱,心經也,實用導赤散,虛用秘旨安神丸;申西戌時熱,肺經也,實用瀉白散,虛用秘旨保脾湯;亥子丑時熱,腎經也,用地黃丸。大凡壯熱飲水,大便秘結,屬實熱,用二黃犀角散下之;熱渴飲湯,大便如常,屬血虛,用四物湯補之。若下後陰虛,陽無所附而仍熱,用四物參芪;汗後陽虛,陰無所生而仍熱,用四君芎歸。若汗下後煩渴面赤,血虛發躁也,當歸補血湯;若見驚搐等證,肝血虛而內生風也,用四物、天麻、釣藤鉤。頰赤口乾,小便赤濇,大便焦黃,表裏俱實熱也,用清涼飲子。如大便已利,或熱未止,表邪未解也,惺惺散;未應,加麻黃微汗之。既汗而仍熱,此表裏俱虛,氣不歸源,陽浮於外而虛熱也,六神散加粳米。陽氣下陷於陰中而發熱者,用補中益氣湯。若乳下嬰兒,當兼治其母。
曾氏先用百解散發表,次以當歸散及三解散治之。脈實者以大柴胡湯下之,虛浮數者百解散微汗之;若發熱而嘔者,小柴胡湯和解之。
小兒潮熱盜汗,胡黃連、柴胡等為細末,煉蜜丸芡實大,每二丸,酒化開,入少水煎小沸服。
潮熱有時,胷滿氣短者,桃枝丸。
晝熱
《全嬰方》:小兒每早食後發熱,夜則涼,世醫多謂虛勞,或為疳熱,不知此血熱證也,宜龍膽丸、地黃膏之類,時時與服即瘥。
按《全嬰方》所云血熱者,巳午發熱,遇夜則涼,與東垣所謂夜則發熱,晝則明了不同。然束垣所云血熱者,指陰虛而生內熱也;夜則發熱,晝則明了,取其晝陽夜陰也。鄭氏所云血熱者,指小兒血盛實而言也。蓋謂巳午者,心火用事之時也。心主血,血氣行至巳午則陽氣盛,陽氣與正氣相搏,故至期而發熱。非其時者,非血熱也。
夜熱
海藏云:夜熱屬陰,四順飲之類,此血熱在夜也。
《脈經》云:小腸有宿食,嘗暮發熱,明日復止,此宿食夜熱也。
風痰熱,晚熱早涼,吃水無時,此候乃痰作潮而生風熱,即宜金星丸下之;或氣弱者,不可下,宜奪命散以控下涎,次服惺惺散加南星、白附子。
積熱
積熱者,久熱也。疳熱亦久,但兼面黃吃炭土,鼻下爛也。
小兒表裏熱,去後又發熱者,非熱證也,只用六神散入粳米煎,和其胃氣,則收陽歸內,身體便涼;熱重者用銀白散。
積熱眼泡浮腫,面黃足冷,發熱從頭至肚愈甚,或聞飲食之氣,惡心及腸疼嘔吐,治法詳載傷積論中。
按曾氏所謂積熱,乃指腹中有癖而熱,與久積之積不同,不妨并存之。
寒熱
寒熱者,證如瘧狀,陰陽相勝也。先寒而後熱,陽不足;先熱而後寒,陰不足。寒多而熱少,陰勝陽也;熱多而寒少,陽勝陰也;寒熱相半,陰陽交攻也。寒熱隔日,陰陽乍離也;陽盛發熱,陰盛發寒也。其有頭疼汗出者,有嘔吐不食者,有增寒而飲水者,壯熱而飲湯者,有筋骨疼痛者。或瀉或秘,或內寒而外熱,或內熱而外寒。又有寒而腹中痛,熱而腹中鳴,是有食積也。治法因於食積者,當用白餅子下之;次行補助,以錢氏白朮散。寒多熱少者,小柴胡湯加桂;熱多寒少者,白虎湯加桂;寒熱相半者,并用小柴胡湯主之。
經曰: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寒熱往來,此乃陰陽相勝也。故寒氣并於陰則發寒,陽氣并於陽則發熱。寸口脈微為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惡寒;尺脈弱為陰不足,陽氣下入陰中則發熱。陽不足則先寒後熱,陰不足則先熱後寒,陰陽不歸其分則寒熱交爭也。又上盛則發熱,下盛則發寒。陽勝則乍熱,陰勝則乍寒。陰陽相勝,虛實不調,故邪氣更作而寒熱往來,故乍寒乍熱也。少陽膽者,肝之腑,界乎太陽陽明之間,半表半裏之分,陰陽之氣易於相乘,故寒熱多主肝膽經證,以小柴胡湯加減調之。若祇見寒熱,起居如常,久而不愈,及大病後元氣未復,悉屬陰虛生熱,陽虛生寒,宜用八珍湯補之,甚者十全大補湯。有食積為病,亦令寒熱,用保和丸消之;若兼嘔吐泄瀉,用六君子湯。厥冷飲熱,人參理中丸。作渴不止,七味白朮散。食積既消而寒熱尚作者,肝邪乘脾,所勝侮所不勝也,用異功散加柴胡、山梔。其瘧證寒熱,詳見瘧門。
煩躁
仲景云:火入於肺則煩,入於腎則躁。夫心者君火也,火旺則金燔,水虧而火獨存,故肺腎合而為躁也。《活人》云:但煩熱者,虛煩也。諸虛煩熱,與傷寒相似。但不惡寒,鼻不疼,故知非傷寒也;頭不痛,脈不緊,故知非裏寒也。不可發汗攻下,當與竹葉湯;兼嘔者,與橘皮湯。又心虛則先煩而後渴,翕翕發熱,其脈浮緊而大是也。蓋煩者,心中煩擾而內熱,故屬陽;躁者,肢體躁動,或裸身欲入井中,為外熱,故屬陰。外熱者無根之火也,是以為虛。脈數而實,便秘有熱者,神芎丸,此皆實熱之治法也。若煩而頭痛短氣,口乾咽燥不渴者,虛也,用四君加芎、歸。因藥攻伐而作渴者,用竹茹湯。煩而不得眠者,酸棗仁湯。心神顛倒,煩熱欲吐者,朱砂安神丸。面戴陽,目內赤,六脈洪大,按之全無者,血虛發躁,用當歸補血湯。若躁而裸體欲入井中,脈沉細或浮大,按之如無者,此皆陰盛發躁也,宜用參附湯,有回生之功。
注夏
脾為太陰,位屬坤土,喜燥而惡濕。故凡脾胃之氣不足者,遇長夏潤溽之令,則不能升舉清陽,健運中氣;又復少陽相火之時,熱傷元氣,則肢體怠惰不收,兩腳痿弱,嗜臥發熱,精神不足,飲食少思,口中無味,呼吸短乏氣促,目中視物(目巟)(目巟),小便赤數,大便不調,名曰注夏。此皆稟賦陰虛元氣不足之證,丹溪補陰論言之詳矣,育子者可不知冬月養陽之道乎?治法用補中益氣湯去升麻、柴胡,加炒黑黃蘗主之。若因勞役發熱,血虛脈大者,用當歸補血湯;氣血兩虛者,八珍湯;肝腎陰虧者,地黃丸;大便作瀉者,人參理中湯。若乳母肝火乘脾,寒熱少食者,柴胡梔子散;胃火作渴者,竹葉石膏湯。小兒多因乳母之氣不調而致,當戒怒氣,調飲食,適寒溫,則可以遠病。又如今人夏月皆以香薷湯浸冷,代茶飲之。殊不知香薷利水,大損元陽;厚朴剋伐,大瀉真氣。況脾性喜溫而惡寒,夏月陰盛於內,啜冷傷脾,若胃強有火,濕熱為病之人,固無大害,其脾胃虛弱,中氣不足者,必為腹痛少食泄瀉寒中之疾矣。此大人亦當戒者,況小兒乎?慎之慎之!
黃疸
《難知》云:色如熏黃,乃濕病也,一身盡痛。
色如橘子黃者,黃病也,身不痛。
乾黃,燥也,小便自利,四肢不沉重,渴而引飲者,梔子蘗皮湯。
濕黃,脾也,小便不利,四肢沉重,似渴不欲飲者,大茵陳湯。
大便自利而黃者,茵陳梔子黃連三物湯。
往來寒熱,一身盡黃者,小柴胡加梔子湯。
湯氏云:身疼,髆背疼,大小便濇,皮膚面目齒爪皆黃,小便如屋塵色,利者易治,濇者難治。宜服五苓散加茵陳煎湯調,又宜服導赤散加茵陳煎。或身熱宜服小柴胡湯,甚者服承氣湯。
凡黃病者,不可一概而論。標本不同,證治亦異。乃脾胃氣虛,感受濕熱,鬱於腠理,淫於皮膚,蘊積成黃,重發於外,故有此證。或脾胃虛弱,內因癥癖攻之而成,然疳瀉亦主皮黃髮豎,肚大青筋,肌肉消瘦,外無色澤,身必發黃,此文本於疳病而作,致有是證。治法:若感濕熱而得身黃,如煙熏之色,以(口父)咀五苓散加麻黃,水薑煎投,汗之即愈;或用茵陳蒿湯調下五苓散亦好。
若得於疳癖者,其形如黃土相類,以醒脾散、化癖丸,醒脾快胃,磨積理疳。胃氣已和,飲食倍進,運化精微,榮養百骸,灌溉臟腑,五色各見於本部,精華乃形於面貌,其黃自除。
經曰:中央黃色,入通於脾。故黃疸者,脾之色也。夫人身之神貴於藏而默用,見於外則內虛矣。其誼皆因脾氣有虧,運化失職,濕熱留於肌膚,發而為疸。錢仲陽所謂身痛背強,二便濇滯,遍身面目爪甲皆黃是也,小便褐色者難治。療法宜固脾為先,如專用剋伐寬中、淡泄利水之藥,則鮮有不致危者矣。若初生及百日半年之間,不因病而身黃者,胃熱胎黃也。腹大食土為脾疳,兼作渴飲冷者,用瀉黃散;小便不利者茵陳湯;病後發黃肢體浮腫者,用白朮散;清便自調,肢冷嗜臥者,益黃散;身淡黃白者調中丸,及補中益氣湯加茵陳;身熱膈滿,肌膚面目皆黃者,加減瀉黃散。辨其所以,若閉目壯熱,多哭不已,大小便赤濇,口中熱氣者,乃姙娠厚味胎毒之候也,母子并服生地黃瘍,仍忌酒麪五辛熱物。設不自慎,誤傷脾土,急則變為驚風吐瀉,緩則肢體浮腫,小便不利,眼目障閉,多成疳疾矣。又有脾虛發黃者,當於脾胃中求之。
幼幼近編 【 明?陳治】
潮熱
小兒初病潮熱,或病後潮熱,俱屬食傷太陰脾經,宜參苓白朮散。有瘡癤潮熱,八珍湯加貝母。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 宋?撰人未詳】
諸身熱
小兒身熱,但溫而不甚壯熱,此為溫熱。
小兒身熱,口中氣熱,叫哭無時,呵欠煩悶,面目青色,此為風熱,甚亦發驚。
小兒身熱,飲水悸惕,手足搖動,上視弄舌,印內青筋見,掌中赤,怕物生涎,此為驚熱。
小兒身熱面赤,時久不退,睡覺顛叫,氣急發渴,胷高涎壅,此為積熱,與壯熱相似,但胷高涎壅為異,乃臟腑積蘊熱毒,三焦膈腕壅滯也。又搖頭項硬者,亦三焦膈腕壅也。
已上皆甚則發搐,治在驚癎門中。
小兒身體發熱,氣促鼻塞,清涕嚏噴,寒毛立,眼淚出,或出痰水,此為傷寒,治在傷寒門中。
小兒身熱,時發時退,退但肚熱;或夜發熱面黃,腹脹吐瀉,乳食不化,糞酸臭異常,此為食傷,治在傷食門中。
小兒夜發熱,曉即如故,多涎喜睡,此肺虛發熱也,此與食傷夜發熱相似,要須識之。況二證餘候,各皆不同:食傷者可下;肺虛者不可下,下之則失津液發渴引飲。昔錢乙治朱監簿子五歲,夜發熱,曉即如故。眾醫作熱,以涼藥解之不愈。其候多涎喜唾,又以藥下其涎,病益甚。至五六日,請乙治之。乙曰:不可下,乃取白朮散煎湯三升,使任意取足服。朱曰:飲多不作瀉否?乙曰:無生水,不能作瀉。縱利亦不足怪,但不可下耳!朱又曰:先治何病?乙曰:止瀉治痰,退熱清神,皆此藥也。服盡,又作兩次與服,其子不渴無痰,又投阿膠散二服而安。是此證也。錢乙方本集載之。
小兒身熱形瘦,多渴飲食不為肌肉,此為疳熱,治在疳門中。
小兒血氣旺盛,發渴引飲,大便黃堅,小便赤少,四肢身體翕然而熱,此為胃實熱也,治宜下之。
小兒身發熱微驚,耳骩冷,上脣頭有白泡起如魚目珠子,或汗或不汗,此為變蒸,治在變蒸門中。
小兒身熱,昏睡驚悸,喜嚏,耳尻冷,此為瘡疹候,治在瘡疹門中。此與食傷變蒸相似,傷寒耳尻皆熱,雙蒸脣上有白疣泡珠子為異。
小兒身熱者,更有內外。在內者多飲水得之,在外者多因風寒得之。錢氏有云:小兒身熱飲水者熱在內,身熱不飲水者熱在外,此大概之驗也。在內者宜下之,在外者宜散之。
閻孝忠論小兒壯熱傷風,溫疫傷寒,風熱瘡疹,傷食,率皆相似,未能辨認之間,但與升麻葛根湯、惺惺散、小柴胡湯服之甚驗。蓋此數藥通治之,不致誤也。催傷食者則大便酸臭,乳不化,畏食或吐,宜與微下。
孫真人論小兒內外氣盛,眠時小驚,或微覺傷風傷食,又慮變蒸身熱者,但以紫圓,或龍膽湯為治。此二藥無所不療,雖微利動以減盛氣,亦不虛人。小兒糞黃而臭者,此腹中有伏熱也,宜服龍膽湯;若糞白而酸臭者,此挾寒不消也,宜服紫圓。但少與令內消,甚者少增令微稀溏,皆須節乳哺一兩日,令胃氣平和。若不節則病易復,復則復下,傷其胃氣,令腹脹滿;若至再三下之,則過傷矣。
小兒於立夏之後,有病身熱者,慎勿妄為吐下,但以除熱湯浴之,除熱粉粉之,赤摩膏塗之。
黃疸
小兒有身體肌膚面目悉黃者,此黃病也。因將息過度,飲食傷飽,脾胃受熱,與穀氣相搏,蒸發於外,脾胃象土,其色黃,候肌肉,故為是病也。慎不可灸,灸則熱轉甚矣。若身體痛,背髆強,大小便濇,腹脹滿,一身盡黃,及目睛爪甲皆黃,小便如屋塵色,若物皆黃,此疸病也。若發渴,小便濇,腹滿,脈沉細,為難治也。黃病者稍輕,疸病極重。又有自生下面身深黃者,此胎疸也,因母臟氣有熱,熏蒸於胎故也。經言:諸疸皆變色深黃者是也。若身微黃者,胃熱也。若但面黃腹大,渴而食泥土者,脾疳也。
渴
小兒有渴而飲水者,此因臟腑有熱,熱則臟燥,故多體熱發渴,亡耗津液,即令作渴欲飲水以解之也。又有疳渴、吐瀉發渴、霍亂發渴者,各逐本項具之。閻孝忠云:凡小兒諸渴,因亡失津液,引飲,但多煎錢氏白朮散與服,使任意取足飲之,彌多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