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六十三

 滯下門

  單方

赤痢熱躁:粳米半升,水研取汁,入瓷瓶中,蠟紙封口,沉井底一夜,平旦服之有效。 【 《普濟方》】

下痢禁口:糯榖一升,炒出白花去殼,用薑汁拌濕,再炒為末,每服一匙,湯下,三服即止。 【 《經驗良方》】

赤痢不止:秫米一把,鯽魚鮓二臠,薤白一虎口,煮粥食之。 【 《普濟方》】

泄痢赤白:罌粟子炒,罌粟殼炙,等分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 《百一選方》】

熱痢便血:罌粟殼酢炙一兩,陳皮半兩為末,每服三錢,烏梅湯下。 【 《普濟方》】

下痢赤白:金剛根、蠟茶等分為末,白梅肉搗丸芡子大,每服五七丸,小兒三丸。白痢甘草湯下,赤痢烏梅湯下。 【 《簡易方》】

禁口痢疾:蕎麥麵每服二錢,砂糖水調下。

久痢:阿芙蓉小豆許,空心溫水化下,日一服。忌葱蒜漿水。若渴,飲蜜水解之。

赤白痢下:鴉片、木香、黃連、白朮各一分,研末,飯丸小豆大,壯者一分,老幼半分,空心米飲下。忌酸物生冷油膩茶酒麵,無不止者。口渴略飲米湯。

又方:罌粟花未開時,外有兩片青葉包之,花開即落,收取為末,每米飲服一錢,神效。赤痢用紅花者,白痢用白花者。

赤痢臍痛:黑豆、茱萸子二件,搓摩吞嚥之,良。 【 《經驗方》】

赤白下痢:七月立秋日面西,以井華水吞赤小豆七枚,一秋不犯痢疾

赤痢不止:以大麻子水研濾汁,煮菉豆食之,極效。粥食亦可。 【 《必效方》】

久痢五色:大熟(艹舌)蔞一個,燒存性,出火毒為末,作一服,溫酒服之,有效。

赤白下痢:山豆根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白湯下,三服自止。

久痢成疳:葛勒蔓末,以管吹人肛中,不過數次,如神。

血痢不止:用豉、大蒜等分,杵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鹽湯下。 【 王氏《博濟方》。】

血痢如刺:以豉一升,水漬相淹,煎兩沸,絞汁頓服,不瘥再作。

赤白重下:豆豉熬少焦,搗服一合,日三。或炒焦以水浸汁服。亦驗。

又方:用豉心炒為末,一升分四服,酒下,入口即斷也。

休息久痢:白豆腐酢煎食之,即愈。 【 《普濟方》】

血痢不止:地榆晒研為末,每股二錢,摻在羊血上炙熟食之,以饊子煎湯送下,或以地榆煮汁,熬如飴狀,一服三合,亦用前湯化下。

營衛氣虛,風邪襲入腸胃之間,便痢赤白,臍腹(疒丂)痛,裏急後重,煩渴脹滿,不進飲食,用乾蒸餅蜜拌炒二兩,御米殼蜜炒四兩為末,煉蜜丸芡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盞,煎化熱服。 【 《通用妙方》】

熱毒下痢:蒲根二兩,粟米二合,水煎服,日二次。 【 《聖濟總錄》】

腎虛久痢:骨碎補末,入猪腎中煨熟食之,效。

赤白痢下:水穀不消:以麯熬粟米粥,服方寸匕,日四五服。 【 《肘後方》】

血痢產痢:冬葵子為末,每服二錢,入臘茶一錢,沸湯調服,日三。 【 《聖惠方》。】

水穀痢疾:韭菜作羹粥煠炒,任食之,良 【 《食醫心鏡》,下同】

赤白下痢:用葱白一握,細切和米煮粥,日日食之。

血痢不止:地錦草晒研,每服二錢,空心米飲下。 【 《乾坤生意》】

赤白痢下:薤白一握,同米煮粥,日食之。 【 《食醫心境》】

赤痢不止:薤同黃蘗煮汁服之。 【 陳藏器】

寒瘧冷痢:端午日以獨頭蒜十個,黃丹二錢,搗丸梧子大,每服九丸,長流水下,甚妙。 【 《普濟方》】

血痢不止:地膚子五兩,地榆、黃芩各一兩,為末,每服方寸匕,溫水調下。

血痢腹痛,日夜不止:以蕓薹搗汁一合,入蜜一合,溫服。 【 《聖惠方》】

下痢禁口:蘿蔔搗汁一小盞,蜜一盞,水一盞,同煎,早一服,午一服,日晡米飲吞阿膠丸百粒。如無蘿蔔,以子擂汁亦可。一方加枯礬七分,同煎。一方只用蘿蔔菜煎湯飲之。

又方:用蘿蔔片不拘新舊,染蜜噙之,嚥汁,味淡再換,覺思食,以肉煮粥與食,不可過多。

冷痢不止:生薑煨研為末,共乾薑末等分,以酢和麵作餛飩,先以水煮,又以清飲煮過,停冷,吞二七枚,以粥送下,日一度。 【 《食療本草》】

敕賜治痢方:以生薑切細,和好茶一兩碗,任意呷之,便瘥。若是熱痢,留薑皮,冷痢去皮,大妙。

痢及瀉血:胡荽子一合炒,搗末。每服二錢。赤痢,沙糖水下;白痢,薑湯下;瀉血,白湯下。日二。 【 《普濟方》】

下痢禁口:用山藥半生半炒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 【 《易簡方。》】

久痢不止:茄根燒灰、石榴皮等分為末,以沙糖水服之。 【 《簡便單方》】

痢疾禁口:木鼈子六個,去殼取淨仁研泥,分作二分,用麵燒餅一個,切作兩半,只用半餅作一竅,納藥在內,乘熱覆在病人臍上,一時再換半個熱餅,痢止思食。 【 《經驗方》】

血痢下血:木耳炒研五錢,酒服。方可用井華水服。或以水煮鹽酢食之,以汁送下。 【 《普濟方》】

積年疳痢:取狼把草二斤,搗絞取汁一小升,納白麵半斤,鷄子少許,和勻,空腹頓服。極重者不過三服。或收苗陰乾搗末,蜜水半盞,服一方寸匕。

赤痢腹痛:陳白梅同真茶蜜水,各半煎飲之。 【 《直指方》,下同】

又方:用烏梅肉、炒黃連各四兩為未,煉蜜丸梧子大,每米飲服二十丸,日三服。

便痢膿血:烏梅一兩,去核燒過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立止。

久痢不止,腸垢已出:用烏梅肉二十個,水一盞,煎六分,食前分二服。

又方:烏梅肉、白梅肉各七個,搗爛入乳香末少許,杵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茶湯下,日三。

冷疳痢下:莨菪子為末,臘猪脂和丸,綿裹棗許,導下部。因痢出,更納新者,不過三度,瘥。 【 《必效方》】

赤白下痢,腹痛,腸滑後重:大黃煨半兩,莨菪子炒黑一抄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 【 《普濟方》】

痢血五色,或膿或水,冷熱不調:酸石榴五枚,連子搗汁二升,每服五合,神妙。 【 《千金方》】

赤白痢下,腹痛,食不消化者:用酸石榴皮炙黃為末,棗肉或粟米飯和丸梧子大,每空腹,米飲服三十丸,日三服,以上為度。如寒滑加附子、赤石脂各一倍。

又方:用榴皮燒存性為末,每米飲服方寸匕,日三服,效乃止。

久痢:陳石榴皮酢煮焙研細末,每服二錢,利飲下。患二三年或二三月,百方不效者,用之便止,不可輕忽。

熱痢不止:車前葉搗汁,入蜜一合煎,溫服。 【 《聖惠方》】

赤痢不止:胡桃仁、枳殼各七個,皂角不蛀者一挺,新瓦上燒存性,研為細末,分作八服,每臥時一服,二更一服,五更一服,荊芥茶下。 【 《總錄》】

諸痢初起:大黃煨熟,當歸各二三錢,壯人各一兩,水煎服,取利。或加檳榔。熱痢裏急,大黃一兩,浸酒半日,煎服取利。 【 《集簡方》】

下痢脫肛:橡斗子燒存性研末,猪脂和敷。 【 《直指方》】

赤白久痢,不拘大人小兒:用新槲皮一斤,去黑皮切,以水一斗,煎取五升,去滓,煎膏和酒服。

久痢不止:槲白皮薑汁炙五度,一兩,乾蓋炮半兩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 【 《聖濟總錄》,下同】

赤白痢:荔枝殼、橡斗殼炒,石榴皮炒,甘草炙,各等分,每以半兩,水一盞半,煎七分,溫服,日二服。

久痢休息:熟附子半兩研末,鷄子白二枚,搗和丸梧子大,傾入沸湯,煮數沸,漉出作兩服,米飲下。

久冷下痢,或不痢,腰痛苦冷:用蜀椒三升,酢漬一宿,麯三升,同椒一升,拌作粥食,不過三升,瘥。 【 《千金方》】

赤白下痢:胡椒、菉豆各一歲一粒為末,糊丸梧子大,紅用生薑,白用米湯下。 【 《集簡方》】

下痢禁口:獨將軍草根有珠如豆者,取珠搗汁三匙,以白酒半杯和服。

赤痢臍痛:茱萸合黑豆湯吞之。 【 《千金方》】

赤白痢下:五月五日采青蒿、艾葉等分,同豆豉搗作餅,日乾,名蒿豉母,每用一餅,以水一盞半煎服。 【 《總錄》】

赤白下痢:龍牙草五錢,陳茶一撮,水煎服,神效。 【 《醫方摘要》】

熱毒,下痢赤白:以好茶一斤,炙搗末,濃煎一二盞服。久患痢者,亦宜服之。 【 孟詵】

又方:用蠟茶,赤痢以蜜水煎服,白痢以連皮自然薑汁同水煎服,一二服即愈。 【 《直指方》】

又方:用蠟茶二錢,湯點七分,入麻油一蜆殼和服。須臾,腹痛大下即止。 【 《經驗良方》】

又方:蠟茶末,以白梅肉和丸,赤痢甘草湯下,白痢烏梅湯下,各百丸。

又方:建茶合酢煎,熱服,即止。

下痢禁口:沙糖半斤,烏梅一個,水二碗,煎一碗,時時飲之。 【 《摘元方》】

久痢禁口:石蓮肉炒為末,每服二錢,陳倉米調下,便覺思食,甚妙。仍以日照東方壁土炒真橘皮為末,薑、棗略煎佐之。加入香連丸尤妙。 【 《丹溪心法》】

下痢赤白:端午日午時取完好荸薺洗淨拭乾,勿令損破,放瓶內,入好燒酒浸之,黃泥密封收貯。遇有患者,取二枚細嚼,空心用原酒送下。 【 《經驗方》】

血痢瀉血:烏藥燒存性研,陳米飯丸梧子大,每米飲下三十丸。 【 《普濟方》】

血痢不止:苦參炒焦為末,水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飲下。 【 《仁存堂方》】

休息痢疾,日夜無度,腥臭不可近,臍腹疼痛:用椿根白皮、訶黎勒各半兩,母丁香三十個為末,酢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

又方:用椿根白皮東南行者,長流水內漂三日,去黃皮焙為末,每一兩加木香二錢,粳米飯為丸,每服一錢二分,空腹米飲下。

水穀下痢,及每至立秋前後,即患痢兼腰痛:取樗根一大握,搗篩,以好麵捻作餛飩如皂子大,煮熟,每日空心服十枚,并無禁忌,神效。 【 《傳信方》】

下利清血,腹中刺痛:椿根白皮洗刮晒研,酢糊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飲下三四十丸。一方加蒼朮、枳殼減半。 【 《經驗方》】

血痢不止:薄荷葉煎湯常服。 【 《普濟方》】

諸痢久下:艾葉、陳皮等分煎湯服之;亦可為末,酒煮爛飯和丸,每鹽湯下二三十丸。 【 《聖濟總錄》】

久痢休息,時止時作:鼠尾草花搗末,飲服一錢。 【 《聖惠方》】

血痢下血:臘月日未出時,取背陰地北引樗根皮,東流水洗淨,掛風處陰乾為未,每二兩,入寒食麵一兩,新汲水丸梧子大,陰乾。每服三十丸,水煮滾傾出,溫水送下。忌見日,則無效。名如神丸。 【 《普濟方》】

一切下痢,不拘丈夫、婦人、小兒:木香一塊方圓一寸,黃連半兩,二味用水半升同煎乾、去黃連,薄切木香焙乾為末,分作三服,第一服橘皮湯下,二服陳米飲下,三服甘草湯下。此乃李景純所傳。有一婦人久痢將死,夢中觀音授此方,服之而愈也。 【 《孫兆秘寶方》】

裏急後重:不蛀皂角子米糠炒過,枳殼炒等分為末,飯丸梧子大,每米飲下三十丸。 【 《普濟方》】

驟然冷痢,白凍欲死,不拘男婦:用五月五日采麻葉陰乾為末,每服二錢,冷水調下。勿吃熱物,令人悶倒。只吃冷物。小兒半錢。

下痢禁口:肥皂莢一枚,以鹽實其內,燒存性為末,以少許入白米粥內食之,即效。 【 《乾坤生意》】

血痢不止:沒石子一兩為末,飯丸小豆大,每食前米飲下三十丸。 【 《普濟方》】

赤白下痢:鷄冠花煎酒服,赤用紅,白用白。 【 《集簡方》】

又方:蒼耳草不拘多少洗淨,用水煮爛,去滓入蜜,用武火熬成膏,每服一二匙,白湯下。 【 《醫方摘元》】

凡痢下應先白後赤,若先赤後白為腸蠱。牛膝二兩,搗碎,以酒一升,漬一宿,每飲一兩杯,日三服。 【 《肘後方》】

下痢轉白:訶子二個,一炮一生為末,沸湯調服。水痢加甘草末一錢。 【 《普濟方》】

赤白下痢:訶子十二個,六生六煨,去核焙為末。赤痢,生甘草湯下;白痢,炙甘草湯下。不過再服。 【 《濟急方》】

熱痢腹痛:胡黃連末,飯丸梧子大,每米湯下三十丸。 【 《鉤元》】

積滯泄痢,腹痛裏急:杏仁去皮尖,巴豆去皮心,各四十九個,同燒存性,研泥鎔蠟和丸菉豆大,每服二三丸,煎大黃湯下,間日一服。一加百草霜三錢。 【 《宣明方》】

氣痢赤白:巴豆一兩,去皮心熬研,以熟猪肝菉豆大,空心米飲下三四丸,量人用。 【 《經驗方》】

赤白下痢,陰陽交滯,不問赤白:劉寄奴、烏梅、白薑等分,水煎服。赤加梅,白加薑。 【 《如宜方》】

冷痢腹痛不能食者:肉豆蔻一兩,去皮,酢和麵裹煨搗末,每服一錢,粥飲調下。 【 《聖惠方》】

痢頻脫肛,黑色堅硬:用巴豆殼燒灰,芭蕉自然汁煮,入(石卜)硝少許洗軟,用真麻油點火滴於上,以枯礬、龍骨少許為末,糝肛頭上,以芭蕉葉托入。

老少瘴痢,日夜百餘度者:取乾楮葉三兩,熬搗為末,每服方寸匕,烏梅湯下,日再服。取羊肉裹末,納肛中,利出即止。 【 《南行方》】

赤痢久下,累治不瘥:黃連一兩,鷄子白和為餅,炙紫為末,以漿水三升,慢火煎成膏,每服半合,溫米飲下。一方,只以鷄子白和丸服。 【 《勝金方》】

順氣止痢:枳殼炒二兩四錢,甘草六錢為末,每沸湯服二錢。 【 《嬰童百問》】

血痢不止:胡黃連、烏梅肉、竈下土等分為末,臘茶清下。 【 《普濟方》】

五色痢疾:猬皮燒灰,酒服二錢。 【 《壽域方》】

疳痢欲死:新羊屎一升,水一升,漬一夜,絞汁頓服,日午乃食。極重者,不過三服。 【 《總錄》】

下痢赤白:生鷄子一個,取白攤綿連紙上日乾,折作四重,包肥烏梅十個,安熨斗中,以白炭燒存性,取出碗覆,冷定研末,入水銀粉少許。大人分二服,小兒分三服,空心井水調下。如覺微利,不須再服。 【 《活人書》】

赤白下痢:鷄卵一枚,取黃去白,入胡粉滿殼,燒存性,以酒服一錢。 【 葛氏方】

赤白暴痢,如鵝鴨肝,痛不可忍者:用黃連、黃芩各一兩,水二升,煎一升,分三次熱服。 【 《經驗方》】

休息痢疾,經年不愈:取大蟲骨炙黃焦,搗末,飲服方寸匕,日三,取效。 【 張大仲方】

禁口痢疾:臘肉脯煨熟食之,妙。 【 《李樓奇方》】

治痢:黃連、茱萸炒過四兩,木香麵煨一兩,粟米飯丸。錢仲陽香連丸,治小兒冷熱痢,加煨熟訶子肉。又治小兒瀉痢,加煨肉豆蔻。治小兒氣虛瀉痢腹痛,加白附子尖。河間治久痢,加龍骨。丹溪治禁口痢,加石蓮肉。王氏治痢渴,加烏梅肉,以阿膠化和為丸。

傷寒下痢不能食者:黃連一斤,烏梅二十枚去核,炙燥為末,蠟一碁子大,蜜一升,合煎,和丸梧子大,一服二十丸,日三服。

又方:黃連二兩,熟艾如鴨子大一團,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立止。 【 《肘後方》】

赤白痢下,令人下部疼重,故名重下,日夜數十行,臍腹絞痛。以黃連一斤,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當止絞痛也。 【 《肘後方》】

毒痢禁口:水蛙一個,并腸肚搗碎,瓦烘熱,入麝香五分,作餅貼臍上,氣通即能進食也。

赤白痢下:用甘草一尺,炙劈破,以淡漿水蘸,水一升半,煎取八合服之,立效。

傷寒毒痢:傷寒八九日至十餘日,大煩渴作熱,三焦有(上匿下虫)瘡下痢,或張口吐舌自爛,口舌生瘡,不識人,用此除毒熱止痢。龍骨半斤,水一斗煮四升,沉之井底冷服五合,漸漸進之。 【 《外臺方》】

下痢禁口:人參、蓮肉各三錢,以井華水二盞,煎一盞,細細呷之,或加薑汁、炒黃連三錢。 【 《良選方》】

久禁脫肛:白龍骨粉撲之。 【 姚和眾方】

赤白久痢,并無寒熱,只日久不止:用黃連四十九個,鹽梅七個,入新瓶內燒,煙盡熱研,每服二錢,鹽米湯下。 【 《護命方》】

禁口痢疾:鷄內金焙研,乳汁服之。

血痢不止:白紙三張,裹鹽一匙,燒赤研末,分三服,米飲下。 【 《聖惠方》】

下痢腹痛:羊脂、阿膠、蠟各二兩,黍米二升,煮粥食之。 【 《千金方》】

下痢裏急:穿山甲、蛤粉等分,同炒研末,每服一錢,空心溫酒下。 【 《普濟方》】

久痢禁口,病勢欲絕:用金絲鯉魚一尾,重一二斤者,如常治淨,用鹽醬葱,必入胡椒末三四錢,煮熟,置病人前嗅之,欲吃隨意,連湯食一飽,病即除根,屢治有效。 【 《醫方摘要》】

赤白痢下:黃雀兒去腸肚皮毛,以巴豆仁一枚入肚內,瓶固濟,燒存性,研末,以好酒煮黃蠟百沸,取蠟和丸梧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紅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 【 《普濟方》】

酒痢下血:百藥煎、五倍子、陳槐花等分,焙研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送下。 【 《本事方》】

下痢脫肛:百藥煎一塊,陳白梅三個,木瓜一握,以水一碗,煎半碗,日二服。 【 《聖濟總錄。》】

下痢休息:杏仁去皮麩炒研,以猪肝一具,切片水洗血淨,置淨鍋中,一重肝,一重杏仁,鋪盡,以童便二升同煎乾,放冷,任意食之。 【 《聖惠方》】

久痢赤白:馬糞一丸,燒灰水服。 【 《肘後方》】

熱痢吐食,因服熱藥而致者:用糞中蛆,流水洗淨,晒乾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

痢及瀉血:烏龜肉以沙糖水拌椒和炙煮食之,多度即愈。 【 《普濟方》】

蠱痢下血:男婦小兒腹大,下黑血茶腳色,或膿血如淀色。柏葉焙乾為末,與黃連同煎汁服之。 【 《本草圖經》】

一切積痢:硇砂、硃砂各二錢半為末,用黃豆半兩,巴豆仁三七粒,去膜,同入磁器內,重湯煮一伏時候,豆紫色為度,去二七粒,只將豆七粒,同二砂研勻,鎔蠟和收,旋丸菉豆大,或三丸或五丸,淡薑湯送下。 【 《本事方》】

赤痢血痢:山漆三錢研末,米泔水調服即愈

赤白久痢:臘月狗頭骨一兩半燒灰,紫笋茶末一兩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 【 《聖惠方》】

休息痢疾:五十以上一二年不瘥,變成疳下如泔淀者,用生羊肝一具切絲,入三年酢中吞之,心悶則止,不悶更服。一日勿食物。或以薑薤同食亦可,不過二三具。 【 《外臺》】

濕(上匿下虫)下痢不止,乾嘔羸瘦,多睡面赤:以膽汁和薑汁、釅酢同灌下部,捻令酢氣上至咽喉乃止,當下五色惡物及蟲而愈也。 【 《拾遺》】

血痢不止:貫眾五錢,煎酒服。 【 《集簡方》】

赤白下痢骨立者:地榆一斤,水三升,煮一升半,去滓再煎。如稠餳絞濾,空腹服三合,日再服。 【 《海上方》】

下痢紅白:臘猪骨燒存性,研末,溫酒調服三錢。

赤白痢下:白礬飛過為末,好酢飛羅麵為丸梧子大。赤痢甘草湯,白痢乾薑湯下。 【 《生生方》】

赤白下痢五六年者:荊瀝每日服五合。 【 《外臺秘要》】

下痢禁口:紅木槿花去蒂陰乾為末,先煎麵餅二個,蘸末食之。 【 《濟急方》】

氣痢不止:寒食一百五日,采木蓼暴乾,用時為末,粥飲服一錢。 【 《聖惠方》】

赤痢不止,文蛤炒研末,水浸烏梅肉,和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烏梅湯下。

血痢禁口:用活鯽魚翅側穿孔,去腸留鱗,入白礬末二錢,以椶包紙裹,煨存性研末,每服二錢,米飲下,每日二服。 【 《直指方》】

禁口痢疾:用大田螺二枚,搗爛,入麝香三分,作餅烘熱,貼臍間,半日熱氣下行,即思食矣,甚效。 【 丹溪】

血痢不止:乳腐一兩,漿水一鍾,煎服。 【 《普濟方》】

赤白痢,白雄鷄一隻,如常作臛及餛飩,空心食。 【 《心鏡》,下同】

下痢禁口:黃肥母鷄一隻,如常為臛作濕餛飩,空心食之。

赤白下痢,腰痛:用猪腎二枚,研爛,入陳皮椒醬作餛飩,空心食之,神效。 【 《食醫心鏡》】

五疳下痢:兔屎燒炒半兩,乾蝦蟆一枚,燒灰為末,綿裹如蓮子大,納下部,日三易之。 【 《聖惠方》】

下痢腹痛:狗肝一具切,入米一升煮粥,合五味食。 【 《心鏡》】

疳痢垂死:新牛屎一升,水一升,攪澄汁服,不過三服。 【 《必效方》】

下痢赤白:藍姑草即淡竹葉菜煎湯,日服之。 【 《活幼全書》】

下痢腹痛脫肛:延胡索末三錢,溫酒調下即納入,少頃,大便行而痛遂止。

熱毒下痢:忍冬藤濃煎飲。 【 《聖惠方》】

治久冷痢下純白者:由積臥冷處,經久病發,遂令脾胃俱冷,日夜五六十行,大小腹痛不可忍。凡白痢屬冷,赤痢屬熱。皆宜好麯末五升,微熬令香,溫清醇酒令熱,和麯末一升,空心頓服之,日三服。若至食時,搗蒜一升令至熟,下薑椒末調和,如常食之。法惟須稠,勿加鹽。以水和麯二升作(食素)餅,極爛煮之乾,漉熱,內蒜虀臼中相和,一頓食之。少與餘食,至飢時仍準前食麯末酒,比至瘥來,少食餘食,以此法治,不過兩日,無有不瘥。

久冷或痢不痢間,但腹腰患苦冷:用上等新蜀椒三升,用酢宿漬之,以麯三升,和椒一升,緊拌煮作粥,空腹頓服之,加葱豉鹽,任性調和,不瘥更作,以瘥為限,不過三升椒即愈。此方不但治冷,大治諸虛損冷,極有所益,久當自知耳。

赤白下痢:臘月猪膽一百枚,每枚入雄黑豆充滿,麝香少許,每服一枚,赤以甘草、白以乾薑湯送下。 【 《奇效良方》】

積久二三十年,常下痢:赤松皮去上蒼皮切,一斗為散,麵粥和一升服之,日三服瘥。不過服一斗,永瘥。二十年痢,服之百日,瘥。

酒痢便血腹痛,或如魚腦五色者:乾絲瓜一枚,連皮燒研,空心酒服二錢。一方煨食之。 【 《經驗良方》】

赤白下痢:用酢榴根東生者一握炙乾,水二大盞,濃煎一盞,空心服之。

大熱毒,純血痢不可瘥者:黃連六兩,(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夜露著星月下。旦起,空腹頓服之,臥將息即止。不瘥,加黃芩二兩,更作服之。仍不瘥者,以疳痢法治之。

赤白滯下:清酒五合,成煎猪膏三合,緩火煎十沸,適寒溫,頓服之,取瘥止。

又方:酒四升,煮錢四十文,取二升,分二服。

又方:亂髮鷄子大,燒末水服,不過三服。

治疳蝕痢:大麻子、胡麻各一升半,二物併熬令黃,以三升瓦瓶泥表止厚一寸,待泥乾,內大麻等令滿,以四五枚葦管插口中,密泥之,掘地作灶,倒立灶口,底著瓦器承之,密填灶孔中,平地聚炭,瓶四面著塹壘之,日沒,放火燒,至明旦開取,適寒溫,灌疳蝕者下部中一合,尋覺咽中有藥氣者為佳。亦不得過多,多則傷人。隔日一灌,重日再三灌之,從旦灌至夕。極覺體中乏力,勿怪也。

赤白下痢:赤石脂末,飲服一錢。 【 《普濟方》】

治痢:杜蒺藜炒碾為末,酒調下,三兩服。 【 子和】

痢後脫肛:赤石脂、伏龍肝為丸敷之。一方加白礬。 【 《錢氏小兒方》】

酒積下痢:石灰五兩,水和作團,黃泥包煅一日夜,去泥為末,酢糊丸梧子大,每三十丸薑湯空心下。 【 《摘元方》】

血痢十年:石灰三升熬黃,水一斗投之,澄清,一服一升,日三服。 【 崔知悌方】

久下白痢虛寒:秋月小腹多冷者,取古磚燒熱,布裹坐之,令熱氣入腹,良。

赤白下痢:用乾薑、好墨各五兩為末,酢漿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飲下,日夜六七服愈。 【 《肘後方》】

一切痢下初起:百草霜三錢,金墨一錢,半夏七分,巴豆煮十四粒,研勻,黃蠟三錢,同香油化開,和成劑量大小,每服三五丸,或四五十丸,薑湯下。一服如神,名鐵刷丸。 【 《潛江方》】

休息下痢,經一二年不瘥,羸瘦衰弱:砒霜成塊者為末,黃丹,各半兩,化蠟入砒,以柳條攪焦則換,至七條取起收之,旋丸梧子大,冷水送下,小兒黍米大。 【 《局方》】

血痢不止:蛇含石二枚,火煅酢焠研末,每服二錢,米飲下。 【 《普濟方》】

久痢成疳者:胡粉和水及鷄子白服,以糞黑為度,為其殺蟲而止痢也。

下痢肛痛不可忍者:熬鹽包坐熨之。 【 《肘後方》,下同】

赤白痢下,頻數腸痛:官粉一兩,鷄子清和炙焦為末,冷泉服一錢。

赤白痢下:用黃丹炒紫、黃連炒等分為末,以糊丸麻子大,每服五十丸,生薑甘草湯下。 【 《摘元方》】

赤白下痢:密陀僧三兩,燒黃色研粉,每服一錢,酢茶下,日三服。 【 《聖惠方》】

赤白久痢,積年不愈,調雲母粉方寸匕服,二服立見神效。 【 《千金方》】

血痢腹痛:膩粉五錢,定粉三錢,同研水浸,蒸餅心少許,和丸菉豆大,每服七丸或十丸,艾一枚,水一盞,煎湯下。 【 《秘寶方》】

  針灸

《甲乙經》曰:暴病頭痛,身熱痛,肌肉動,耳聾惡風,目眥爛赤,項不可以顧,髀樞痛泄,腸澼,束骨主之。

腸澼泄切痛,四滿主之。

便膿血,寒中,食不化,腹中痛,腹哀主之。

溏瘕,腹中痛,臟痺,地機主之。

腸澼,中郄主之。

病注下血,取曲泉、五里。腸中有寒,泄注腸澼,便血,會陽主之。

腸鳴澼泄,下髎主之。

《千金方》曰:治腸中雷鳴,相逐痢下,灸承滿五十壯。穴在俠巨闕兩旁各二寸半。巨闕在心下一寸。

泄注五痢,便膿血,重下腹痛,灸小腸腧百壯。

泄痢不嗜食,雖食不消,灸長谷五十壯,三報。穴在俠臍相去五寸。

泄痢赤白,灸足太陰五十壯,三報。

久泄痢,百治不瘥,灸足陽明下一寸高骨上陷中,去大指岐三寸,隨年壯。

又法:屈竹[竹:原作「下」,據《千金》卷十五熱痢改。]量正當兩胯脊上點訖;下量一寸,點兩旁各一寸;復下量一寸當脊上。合三處。一灸三十壯,灸百壯以上。一切痢皆斷。亦治濕(上匿下虫)冷痢,脊上當胯點處不灸。又灸臍中,稍稍二三百壯。又灸關元三百壯,十日灸,并治冷痢腹痛,在臍下三寸也。

赤白下,灸窮骨,惟多為佳。

交信,主泄痢赤白漏血。

復留,主腸澼,便膿血,泄痢後重,腹痛如痓狀。

小腸腧,主泄痢膿血,五色重下,腫痛。

束骨,主腸澼泄。

太白,主腹脹,食不化,善嘔泄,有膿血。

太衝、曲泉,主溏泄痢注下血。

赤白泄痢,灸小腸腧五十壯。

《醫學綱目》曰:滯下,獨取足太陰一經。經云:脾足太陰之脈所生病者,瘕溏泄。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也。裏急後重,合谷、外關。

  導引

《保生秘要》曰:痢病導引法,撮緊穀道,交雙足而立,并目存神,垂兩拳而直,縮腹聳肩,用意上提力,吸連三無間,督氣上升,瀉痢止矣。

運功先用歸元聚氣,以推大腸,曲行瀉火,收回,復顧念臍,取靜,候瀉定,服氣補之。

又法:推開肺經,大腸九曲去;又升腎水,上洗肺經。

禁口痢:推開心頭至腎,想腎水升至頂門,滴下心頭洗之,以復臍中,轉周天法。

傷暑痢疾:運水洗肺經,推下大腸九曲去,瀉止後顧臍念之即愈。

歸元聚氣訣:土者,圭元也。以一心敦養於土,六根皆歸於元,心有所注,久久凝定,便覺真種常在,方可用意運行。行之之法,提意出上,斡旋造化,從左而右,先運臍輪,收而放,放而復收,以還本位,不離這個,念自歸真矣。

周天法:先立安土守中,得訣純熟後,行周天流通一身,散徹四肢滯氣。其法從前運於臍輪,由小而大,大而收小,依次而上至璇璣穴,向左臂打圈,而下至曲池經內關,遡掌心及指尖,圈出背外關,而上肘後肩井及大椎,而下運於尾閭,由下復上,過玉枕,逾崑崙泥丸面部,上鵲橋而降重樓,達胃口,過臍至玉柱,復氣海行入右腿,歷膝關,由鞋勞穴穿足背至指尖,轉湧泉,踵後上運,過陰谷,通尾閭,又圈至頂門,如前下鵲橋,依次送左腿似右法而落湧泉,又昇泥丸及璇璣穴右行,照左手轉過肩背,貫崑崙而下攝元海,如此將週身經脈宣暢,徐徐迴轉,但意至而氣自相隨,是為有作之週天法,亦可與造化參。

  醫案

《東垣十書》曰:癸卯冬,白樞判家一老漢,面塵脫色,神氣特弱,病脫肛日久,服藥未驗,復下赤白膿痢,作裏急後重,白多赤少,不任其苦以求治。予曰:此非肉食膏粱,必多蔬食或飲食不節,天氣雖寒,衣蓋猶薄,不禁而腸頭脫下者,寒也。真氣不禁,形質不收,乃血滑脫也。此乃寒滑氣泄不固,故形質下脫也。用訶子皮散濇去其脫而除其滑,微酸之味,固氣上收;以大熱之劑,而除寒補陽;以補氣之藥,升陽益氣而安。

《局方發揮》曰:予從叔年踰五十,夏間患滯下,病腹微痛,所下褐色,後重頻併,穀食大減,時有微熱,察其脈皆弦而濇,似數而稍長,卻喜不甚浮大,兩手相等,視其神氣大減。予曰:此非滯下,憂慮所致,心血虧,脾氣弱耳。遂與參、朮為君,當歸身、陳皮為臣,川芎炒、白芍藥、茯苓為佐使。時暄熱甚,加少黃連,與兩日而安。

梅長官年三十餘,奉養厚者。夏秋間患滯下,腹大痛,有人教服單煮乾薑,與一貼,痛定。少頃又作,又與又定。由是服乾薑至三斤。八日後,予視之,左脈弦而稍大似數,右脈弦而稍大減亦似數,重取之似緊。余曰:此必醉飽後吃寒冷太過,當作虛寒治之。因其多服乾薑,遂教四物湯去地黃,加人參、白朮、陳皮、酒紅花、茯苓、桃仁煎,入生薑汁飲之,至一月而安。

金氏婦年近四十,秋初尚熱,患滯下,腹但隱痛,夜重於晝,全不得睡,食亦稍減,口乾不飲,已服治痢靈砂二貼矣。余視之,兩手脈皆濇且不勻,神思倦甚,飲食全減,因與四物湯,倍加白朮為君,以陳皮佐之,與十數貼而安。

浦江鄭兄年近六十,奉養受用之人也。仲夏久患滯下,而又犯房勞。忽一晚,正走廁間,兩手舒撒,兩眼開而無光,尿自出,汗如雨,喉如拽鋸,呼吸甚微,其脈大而無倫次,無部位,可畏之甚。余適在彼,急令煎人參膏,且與灸氣海穴,艾炷如小指大,至十八壯,右手能動;又三壯,脣微動。參膏亦成,遂與一盞,至半夜後,盡三盞,眼能動;盡二斤,方能言而索粥。盡五斤而利止,十斤而安。

《丹溪心法》曰:一老人年七十,面白,脈弦數,獨胃脈沉滑,因飲白酒作痢,下血淡膿水,腹痛,小便不利,裏急後重,參、朮為君,甘草、滑石、檳榔、木香、蒼朮為佐,下保和丸二十五丸。第二日前證俱減,獨小便不利,以益元散與之,安。

趙立道年近五十,質弱而多怒,七月炎暑,大飢索飯,其家不能急具,因大怒。兩日後,得滯下病,口渴,自以冷水調生蜜飲之,甚快,滯下亦漸緩,如此五七日。召余視,脈稍大不數,遂令止蜜水,渴時,且令以人參、白朮煎湯,調益元散與之,滯下亦漸收。七八日後,覺倦甚發呃,余知因下久而陰虛也,令其守前藥。然滯下尚未止,又以煉蜜飲之。如此者三日,呃猶未止。眾皆尤藥之未當,當以薑、附飲之。余曰:補藥無速效,附子非補陰者,服之必死。眾曰:冷水飲多,得無寒乎?余曰:炎暑如此,飲涼非寒,勿多疑,待以數日,藥力到當自止。又四日而呃止,滯下亦安。

陳擇仁年近七十,厚味之人也。有久嗽病,而作止不常。新秋,患滯下,食大減,至五七日後呃作。召余視之,脈皆豁大,眾以為難。余曰:形瘦者尚可為,以人參白朮湯下大補丸以補血,七日而安。

余族叔形色俱實,痃瘧,又患痢,自恃強健能食,絕無忌憚。一日,召余曰:卻健而能食,但苦汗出耳,汝能止此汗否?余曰:痃瘧非汗不能愈,可慮者,強健與能食耳。此非痢也。胃熱善消,脾病不化食與積,勢已甚矣。此時宜節擇飲食以養胃氣,省出入以避風寒,候汗透而安。叔曰:世俗謂無飽死痢疾,我今能食,何謂可慮?余曰:痢而能食者,知胃氣未病也,故言不死,非請恣食不節擇也。不從所言,恣口大嚼過多,又啖水果,如此者月餘,後強求治,不可著手矣。淹淹又月而死。《內經》以驕不論於理,為不治之病,信哉!

周姓者,形色俱實,患痢,善食而易飢,大嚼不擇者,五月矣。余責之曰:病中當調補自養,豈可恣味戕賊?遂教其只用熟蘿蔔吃粥,且少與調治,半月而安。

《養疴漫筆》曰:孝宗嘗患痢,眾醫不效,德壽憂之。過宮,偶見小藥肆,遣中使詢之曰:汝能治痢否?對曰:專科。遂宣之至,請問得病之由,語以食湖蟹多,故致此疾。遂令診脈,曰:此冷痢也。其法用新采藕節細研,以熱酒調服。如其法杵細,酒調數服即愈。德壽大喜,就以杵藥金杵臼賜之,至今呼為金杵臼嚴防御家。

《醫學正傳》曰:一人年將五十,夏秋間得痢疾月餘,服藥而少愈,穢積已盡,但不食,晝夜五六次入廁,兼脫肛不安又半月,諸藥不效。予記袓傳一方,用池塘中鼈一個,如法修事,多用生薑米作羹,入沙糖一小塊,不用鹽醬,熟煮吃一二碗,三日不登廁,大腸自此實,肛門亦收而不脫矣。夫此證蓋因脾土受虛,致肺與大腸俱失化源之所滋養,故是大腸不行收令也,此母能令子虛耳。鼈乃介蟲,屬金而有土性,溫能補脾肺,又況肺惡寒,先得芩連等寒涼之味已多,今用生薑之辛以補肺金,用沙糖之甘以補脾土,肺氣既實,其大腸亦隨而實,故得以行收令也。故其功效如是之驗焉。

《醫學綱目》曰:余長兄九月得滯下,每夜五十餘行,嘔逆食不下,五六日後加呃逆,與丁香一粒噙之,立止。但少時又至,遂用黃連瀉心湯,加竹茹飲之。呃雖少止,滯下未安,如此者十餘日。遂空心用御米殼些少濇其滑,日間用參、朮、陳皮之類補其虛。自服御米殼後,呃聲漸輕,滯下亦收而安。

《薛己醫案》曰:崔司空年踰六旬,患痢赤白,裏急後重,此濕熱壅滯,用芍藥湯,內加大黃二錢,一劑減半,又劑全愈。惟急重未止,此脾氣下陷,用補中益氣送香連丸而愈。

羅給事小腹急痛,大便欲去不去,此脾腎氣虛而下陷也。用補中益氣送八味丸二劑而愈。此等證候,因痢藥致損元氣,肢體腫脹而死者,不可枚舉。

少宗伯顧東江停食患痢,腹痛下墜。或用疏導之劑,兩足脹腫,食少體倦,煩熱作渴,脈洪數,按之微細。余以六君加薑、桂各二錢,吳茱萸、五味各一錢,煎熟冷服,睡覺而諸證頓退,再劑全退。此內真寒而外假熱,故治以熱劑而冷飲。

判官汪天錫年六十餘,患痢腹痛後重,熱渴引冷,飲食不進,用芍藥湯內加大黃一兩,四劑稍應,仍用前藥,但大黃減半,數劑而愈。此等元氣,百無一二。

一上舍患痢後重,自知醫,用芍藥湯,後重益甚,飲食少思,腹寒肢冷,余以為脾胃虧損,用六君加木香、炮薑二劑而愈。

太僕楊舉元先為飲食停滯,小腹重墜,用六君子湯加升麻、柴胡漸愈。後飲食難化,大便不實,裏急後重,數至圊而不得,用升陽除濕防風湯而痊。後心腹作痛,飲食不甘,用和中丸倍加益智仁而尋愈。

一老婦食後因怒患痢,裏急後重,屬脾氣下陷,與大劑六君加附子、肉蔻、煨木香各一錢,吳萸五分,骨脂、五味各一錢五分,二劑諸證悉退。惟小腹脹悶,此肝氣滯於脾也,與調中益氣加附子、木香五分,四劑而愈。後口內覺鹹,此腎虛水泛,與六味地黃二劑愈。

先母年八十,仲夏患痢腹痛,作嘔不食,熱渴引湯,手按腹痛稍止,脈鼓指而有力,真氣虛而邪氣實也。急用人參五錢,白朮、茯苓各三錢,陳皮、升麻、附子、炙甘草各一錢服之。睡覺索食,脈證頓退,再劑而安,此取證不取脈也。凡暴病當從證不從脈。時石閣老太夫人,其年歲脈證皆同,彼專治其痢,遂致不起。

廷評曲汝為食後入房,翊午腹痛,似痢非痢,次日下皆膿血,煩熱作渴,神思昏倦,用四神丸一服頓減。又用八味丸料加五味、吳萸、骨脂、肉蔻二劑全愈。

司馬王荊山患痢後重,服枳殼、檳榔之類,後重益甚,食少腹痛。余以為脾胃傷而虛寒也,用六君加木香、炮薑而愈。

祠部李宜散患血痢,胸腹膨脹,大便欲去不去,肢體殊倦,此脾氣虛弱,不能攝血歸源,用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治之漸愈。後因怒,前證復作,左關脈弦浮,按之微弱,此肝虛不能藏血,用六味丸治之而愈。

《古今醫統》曰:一人病痢窘迫,正合承氣證。予曰:氣口脈虛,形雖實而面黃白,必平昔過飽傷胃。遂以人參、白朮、陳皮、芍藥十餘貼。三月後,胃氣稍完,與承氣湯二貼而安。若不先補,雖愈未免困憊。

一人面白脈弦數,獨胃脈沉滑,因飲白酒作痢,下淡水膿血,腹痛,小便不利,裏急後重。以人參、白朮為君,甘草、滑石、木香、檳榔、蒼朮為佐,煎湯下保和丸二十丸。次日證減,獨小便不利,再服益元散數服愈。

一人患痢,腹微痛,所下褐色,後重併頻,食減或微熱,脈弦濇似數而長,喜不浮大,神氣大減。予曰:此憂患所致,心血虧,脾氣弱耳。以參、朮為君,當歸、陳皮為臣,川芎、芍藥、茯苓、黃連為佐使而愈。

《醫宗必讀》曰:屯院孫瀟湘夫人下痢四十日,口乾發熱,不食,腹中脹悶,完穀不化,尚有謂其邪熱不殺穀者。計服香、連、枳殼、豆蔻、厚朴等三十餘劑,絕谷五日,命在須臾。迎余診之,脈大而數,按之豁然,詢得腹痛而喜手按,小便清利,此火衰不能生土,內真寒而外假熱也。急煎附子理中湯,冰冷與服,一劑而痛止,六劑而熱退食進。兼服八味丸二十餘日,霍然起矣。

淮安郡侯許同生令愛痢疾腹痛,脈微而軟,此氣虛不能運化精微,其窘迫後重者,乃下陷耳。用升陽散火湯一劑,繼用補中益氣湯十劑即愈。

文學顧偉男之內,痢疾一月,諸藥無功。余診之曰:氣血兩虛,但當大補。痢家藥品,一切停廢。以十全大補連投十劑,兼進補中益氣加薑、桂二十餘劑而安。

兵尊張絅庵秋間患痢,凡香、連、枳、朴等劑,用之兩月而病不衰。余診之,滑而有力,失下之故也。用香、連、歸、芍、陳皮、枳殼,加大黃三錢,下穢物頗多。脈尚有力,仍用前方,因積滯如魚腸者數碗。調理十餘日而痊。

撫台毛孺初痢如魚腦,腸鳴切痛,聞食則嘔,所服皆芩、連、木香、菖蒲、藿香、橘紅、芍藥而已。後有進四君子湯者,疑而未果。飛艇相招,兼夜而往。診得脈雖洪大,按之無力,候至右尺,倍覺濡軟。余曰:命門火衰,不能生土,極須參、附可以回陽。孺翁曰:但用參、朮,可得愈否?余曰:若無桂、附,雖進參朮,無益於病。且脾土大虛,虛則補母,非補火乎?遂用人參五錢,熟附一錢五分,炮薑一錢,白朮三錢,連進三劑,吐止食粥。再以補中益氣,加薑附,十四劑後即能視事。

《奇效良方》曰:唐太宗苦於氣痢,詔問有能治其疾者,當重賞。有術士張寶藏進此方,時賞官三品。方用牛乳半升,蓽茇末二錢匕,同煎減半,空心服。

昔有人患痢,便下膿血,忽見水浸甜瓜,心酷喜之,連皮食數枚,膿血皆已。

陳慶長子年十許歲,患禁口痢,水漿不入數日,惟能進藥。一人用山藥末米飲調服,一服而痢稍疏,三服遂思粥飲,頓食半盞許,自是痢止而安。

《醫貫》曰:一孕婦瘧痢齊發,醫治兩月餘。瘧止而痢愈甚,又加腹痛,飲食少進,延余視之。余曰:虛寒也。以補中益氣,加薑、桂,一服痢止大半,再一服而反加瘧病大作。主人驚恐,余曰:此吉兆也。向者瘧之止,乃陰盛之極,陽不敢與之爭,今服補陽之劑,陽氣有權,敢與陰戰,再能助陽之力,陰自退聽。方中加附子五分,瘧痢齊愈。大服補劑,越三月產一子,產後甚健。

《寓意草》曰:朱孔陽年二十五歲,形體清瘦,素享安逸,夏月因搆訟,奔走於日中,暑濕合內鬱之火,而成痢疾。晝夜一二百次,不能起牀,以粗紙鋪於褥上,頻頻易置,但飲水而不能進食,其痛甚厲,肛門如火烙,揚手擲足,躁擾無奈。余診其脈,弦緊勁急,不為指撓,謂曰:此證一團毒火,鬱結在腸胃之內,其勢如焚,救焚須在頃刻,若二三日外,腸胃朽腐矣。於是以大黃四兩,黃連、甘草各二兩,入大砂鍋內煎,隨滾隨服,服下,人事稍寧片刻,少頃,仍前躁擾一晝夜,服至二十餘碗,大黃俱已煎化,黃連、甘草俱煎至無汁。次日,病者再求前藥。余診畢,見脈勢稍柔,知病可愈,但用急法,不用急藥。遂改用生地黃、麥門冬各四兩,另研生汁,而以天花粉、牡丹皮、赤芍藥、甘草各一兩,煎成和汁大碗嚥之。以其來勢暴烈,一身津液,從之奔竭,待下痢止,然後生津養血,則枯槁一時難回。今脈勢既減,則火邪俱退,不治痢而痢自止,豈可泥潤滯之藥而不急用乎?服此藥,果然下痢盡止,但遺些少氣沫耳。第三日,思食豆腐漿。第四日,略進陳倉米清汁。緩緩調至旬餘,方能消穀。亦見胃氣之存留一綫者,不可少此焦頭爛額之客耳。

陳汝明病痢,發熱如蒸,昏沉不食,重不可言。至第三日,危急將絕,方請余診。其脈數大空虛,尺脈倍加洪盛,謂曰:此兩病而湊于一時之證也。內有濕熱與時令外熱相合,欲成痢證,尚不自覺,又犯房勞,而為驟寒所乘,以故發熱身重,不食昏沉,皆屬少陰腎經外感。少陰受邪,原要下利清白,此因腸中濕熱已蒸,成猪肝魚腦敗濁之形,故色雖變,而下利則同也。再用痢疾門藥一劑,即刻不救矣。遂忙以麻黃附子細辛湯一劑與之,表散外邪,得汗後熱即微減;再以附子理中湯,連進二劑,熱退,身輕能食;改用黃連理中湯丸服,至旬日全安。

葉茂卿幼男病痢禁口,發熱十餘日,嘔噦連聲不斷,診其關脈上湧而無根,再診其足脈,亦上湧而無根。謂其父曰:此非禁口痢之證,乃胃氣將絕之證也。禁口痢者,虛熱在胃,壅遏不宣,故覺其飽而不思食,治宜補虛清熱兩法。此因苦寒之藥所傷,不能容食,治惟有顓顓溫補一法而已。於是以理中湯連投二劑,不一時,痢下十餘行,遍地俱污。茂卿恐藥不對證,求更方。余曰:吾意在先救胃氣之絕,原不治痢。即治痢,人之大小腸盤疊腹中甚遠,雖神丹不能遽變其糞,今借藥力催之速下,正為美事,焉可疑之?遂與前藥連服二日,人事大轉,思食不噦,痢勢亦減。四日後止便糟粕,以補中益氣,調理旬日全安。此可見小兒之痢,縱啖傷胃者多,內有積熱者少,尤不宜輕用痢疾門中通套治法也。

浦君藝病痢疾,初起有表邪未散,而誤用參、朮固表,使邪氣深入,又誤服黃連涼解,大黃推蕩,治經月餘,胃氣不運,下利一晝夜百餘行。一夕,嘔出從前黃連藥汁三五碗,嘔至二三次後,胃與腸遂打為一家,內中幽門闌門洞開無阻,不但粥飲直出,即人參濃膏,才吞入喉,已汩汩從腸奔下。危急之中,諸昆玉及內戚俱探余曰:此證可無恐乎?余曰:在此用藥,便有可恃,吾豈不知疾勢之危?但無別人可任,姑以靜鎮之,而殫力以報知己耳。於是以大劑四君子湯,煎調赤石脂、禹餘糧二末,連連與服,服後其下利之勢少衰,但腹中痛不可忍。君藝曰:前此下痢雖多,然尚不痛,服此藥而痛增,未可再服矣。余曰:此正所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之說也。不通則危,痛則安,何樂而不痛耶?仍以前藥再進。俟勢已大減,才用四君子倍茯苓十餘劑全安。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六十四

 大小便門

  黃帝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

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

【 註 人之清陽,本乎天而出上竅;人之濁陰,本乎地而出下竅。味有質,故下流於便瀉之竅;氣無形,故上出於呼吸之門。】

   玉機真臟論

冬脈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飢,(月少)中清,脊中痛,少腹滿,小便變。

【 註 腎為生氣之原,不及則心腎水火之氣不能交濟,故令人心懸如病飢。腎之生陽不足,故(月少)中冷。腎虛而不能施化,故小便變而少腹滿也。】

   標本病傳論

脾病,身痛體重,一日而脹,二日少腹腰脊痛、脛痠,三日背(月呂)筋痛、小便閉,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 註 病先發於脾,則身痛體重,一日而之胃則脹,二日而之腎則少腹腰脊痛脛痠,三日而之膀胱則背(月呂)筋痛小便閉,十日不已死。冬之人定在亥,謂土敗而水勝也。夏之晏食在寅,木旺而土絕也。】

腎病,少腹腰脊痛,胻痠,三日背(月呂)筋痛、小便閉,三日腹脹,三日兩脅支痛,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 註 病先發於腎,則少腹腰脊痛。三日而之膂、膀胱,則背(月呂)筋痛,小便閉;三日而之胃則腹脹;三日而之肝則兩脅支痛。冬之大明在辰,土旺而水滅也。夏之晏晡在亥,水絕而不能生也。】

胃病,脹滿,五日少腹腰脊痛、胻痠,三日背(月呂)筋痛、小便閉,五日身體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後,夏日昳。

【 註 病先發於胃,故脹滿。五日而之腎,則少腹腰脊痛脛痠;三日而之(月呂)、膀胱,則背(月呂)筋痛,小便閉;五日而之脾,則身體重;再六日不已而死。冬夜半後者,土敗而水勝也。夏日昳者,乃陽明所主之時,土絕而不能生也。】

膀胱病,小便閉,五日少腹脹、腰脊痛、胻痠,一日腹脹,一日身體痛,二日不已,死。冬鷄鳴,夏下晡。

【 註 病先發於膀胱,則小便閉。五日而之腎,則少腹脹,腰脊痛;一日而之胃,則腹脹;一日而之脾,則身體痛。冬鷄鳴在丑,乃太陽少陽生氣之時,氣絕而不能生。夏下晡,乃陽明生氣之時,陽明之氣亦絕。】

   奇病論

帝曰:有癃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餘也。太陰脈微細如髮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為何病?岐伯曰:病在太陰,其盛在胃,頗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此所謂得五有餘,二不足也。帝曰:何謂五有餘,二不足?岐伯曰:所謂五有餘者,五病氣之有餘也。二不足者,亦病氣之不足也。今外得五有餘,內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裏,亦正死明矣。

【 註 陽明乃燥熱之經,從中見太陰之濕化。太陰不足,則胃氣熱,而人迎躁盛。胃氣上逆,頗關在肺,而為喘息氣逆。胃氣盛強,不能遊溢精氣,而太陰不足矣。太陰不足,則五臟六腑皆無所受氣,而為厥逆之死證。五有餘者,謂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而氣逆,此五病氣之有餘。二不足者,病癃一日數十溲,太陰脈微細如髮,亦病氣之不尼。陽明主表,外得五有餘,不能行氣於表之三陽。太陰主裏,內得二不足,不能行氣於裏之三陰。此其身之表裏陰陽皆為斷絕,其死明矣。】

   厥論

太陰之厥,則腹滿(月真)脹,後不利。

【 註 足太陰之脈,入腹屬脾,故厥則腹滿(月真)脹。食飲入胃,脾為轉輸,逆氣在脾,故後便不利。】

少陰之厥,則口乾溺赤。

【 註 足少陰經脈厥逆,則肺金不能通調於下,故溺赤。】

厥陰之厥,則少腹腫痛,腹脹涇溲不利。

【 註 足厥陰之脈,內抵少腹,挾胃屬肝絡膽,故厥則少腹腫痛而腹脹。其下循陰股,入毛中,環陰器,抵少腹,是以涇溲不利。】

厥陰厥逆攣腰痛,虛滿前閉。

【 註 腰者,肝之表也。虛滿者,食氣不能散精於肝也。前閉者,肝主疏泄也。】

三陰俱逆,不得前後,使人手足寒,三日死。

【 註 三陰俱逆,自陰與陽別矣。不得前後者,陰關於下也。諸陽之氣,皆生於陰,三陰俱逆,則生氣絕滅,是以手足寒而三日死。】

   靈蘭秘典論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 註 三焦下俞出於委陽,并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三焦主氣,氣化則水行,故為決瀆之官也。】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 註 膀胱為水腑,乃水液都會之處,故為州都之官。水穀入胃,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故為津液之所藏,氣化則水液運行而下出矣。】

   五臟別論

魄門亦為五臟使,水穀不得久藏。

【 註 魄門,肛門也。上合於肺,故名魄門。五臟之濁,從此而出,故亦為五臟之下竅。腸胃之腐穢,從此而瀉出,故曰:水穀不得久藏。】

   氣厥論

黃帝問曰:五臟六腑,寒熱相移者何?岐伯曰: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

【 註 膀胱者,胞之室也。衝任起於胞中,為經血之海。胞移熱於膀胱,是經血之邪移於膀胱,故溺血。熱則水道燥涸,故癃閉也。】

   五常政大論

涸流之紀,其病癃閉,邪傷腎也。

【 註 癃閉,邪傷腎而腎氣不化也。】

   宣明五氣論

五氣所病,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

【 註 《靈樞經》曰:三焦下腧出於委陽,并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遺溺則補之,閉癃則瀉之。】

   六元正紀大論

陽明司天之政,初之氣,小便黃赤。

【 註 陰凝於外,則陽鬱於內,故民病便赤。】

   調經論

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

【 註 涇,大便;溲,小便也。】

   至真要大論

太陰司天,濕淫所勝,大便難。

【 註 腎開竅於二陰,故大便難。】

少陰司天,熱淫所勝,民病溺色變。

【 註 溺色變,肺經之病,蓋火淫而金氣受傷也。】

厥陰之勝,小便黃赤。

【 註 小便黃赤,木淫而生火也。】

少陽之復,渴飲水漿,色變黃赤。

【 註 渴飲水漿,陽明胃金燥也。太陰濕土,主四之氣,色變黃赤者,火土相合也。】

少陽在泉,客勝,甚則下白溺白。

【 註 甚則下白溺白者,病及於陽明太陰之主氣也。蓋金主氣,氣化則溺出。溺白者,氣不化而溺不清也。下白者,土氣傷而大便色白也。】

歲太陰在泉,少腹痛腫,不得小便。

【 註 少腹腫不得小便,乃膀胱經病,蓋土氣淫勝,而水臟水腑皆為病也。】

歲少陽在泉,火淫所勝,民病注瀉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則血便。少陰同候。

【 註 熱傷血分則注赤,熱傷氣分則注白。熱在下焦,故少腹痛而溺赤,甚則血出於小便也。少陰之火出自水,少陽之火生於地,故與少陰同候。】

厥陰之勝,化而為熱,小便黃赤。

【 註 木淫而生火也。】

少陽之勝,耳聾溺赤。

【 註 熱淫於下,則為溺赤。】

少陰在泉,客勝,則溲便變。

【 註 溲便變者,水火相交,火淫於下也。】

太陰在泉,客勝,則便溲不時。

【 註 此在泉之濕氣,客於太陰之經,下及於內也。】

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

【 註 反戾,了戾也。】

   刺熱篇

肝熱病者,小便先黃。

【 註 肝主疏泄,故小便黃赤。】

  靈樞經

   邪氣臟腑病形篇

肝脈微滑為遺溺。

【 註 肝主疏泄,肝氣盛而熱,故遺溺也。】

脾脈滑甚為(疒貴)癃。

【 註 脾為陰濕之土,濕熱則為疝(疒貴),為小便閉癃。】

腎脈微急為不得前後,滑盛為癃(疒貴)。

【 註 腎為生氣之原,開竅於二陰,氣虛不化,故不得前後。有熱則為小便閉癃,為睪丸腫(疒貴)。】

   營衛生會篇

黃帝曰:願聞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穀者常并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

【 註 下焦之部署,在胃之下口,別走於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穀者,常并居於胃中,成槽粕而俱下於大腸,就下焦之氣,濟泌別汁,循下焦之經,而滲入膀胱,氣化則出矣。】

   經脈篇

肺手太陰之脈,是主肺所生病者,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

【 註 氣之盛虛者,謂太陰之氣也。溺色變者,氣虛而不化也。】

胃足陽明之脈,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溺色黃。

【 註 氣盛於內也。】

肝足厥陰之脈,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飧泄狐疝,遺溺閉癃。

【 註 肝氣虛則飧泄遺溺,實則閉癃。】

   五癃津液別篇

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流於膀胱,則為溺與氣。

【 註 天寒則腠理閉,三焦之氣,因濕而不行,津水下流於膀胱,則為溺與氣。氣化而出者為溺。藏於膀胱者,化生太陽之氣也。】

   五味篇

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酸入於胃,其氣濇,以收上之兩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則留於胃中,胃中和溫則下注膀胱,膀胱之脆薄,以懦得酸則縮,綣約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陰者,積筋之所終也,故酸入而走筋。

【 註 酸氣收濇,故弗能出於上之兩焦。不出則留於胃而溜於下焦,注於膀胱矣。膀胱為脬之室,脬居於中,故膀胱之體質脆薄,以懦得酸則易於縮綣,縮別約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為癃閉。陰者,前陰。積筋者,宗筋也。宗筋者筋之主也。酸入於宗筋,故走筋也。】

   九針篇

膀胱不約為遺溺,下焦溢為水。

【 註 膀胱不約,而為遺溺。下焦如瀆,水道出焉。病則反溢,而為水病矣。】

  金匱要略 【 漢?張機】

   大便難

腹滿篇曰:痛而閉者,厚朴三物湯主之。

五臟篇曰:趺陽脈浮而濇,浮則胃氣強。濇則小便數。浮濇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

消渴篇曰:趺陽脈數,胃中有熱,即消穀引食,大便必堅,小便即數。

   小便數

消渴篇曰:趺陽脈浮而數,浮即為氣,數即消穀而大堅。氣盛則溲數,溲數即堅,堅數相搏,即為消渴。

   小便不利

濕痺篇曰: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痺。濕痺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血痺篇曰:男子脈虛沉弦,無寒熱短氣裏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時目瞑,兼衄,少腹滿,此為勞使之然。

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八味腎氣丸主之。

消渴篇曰:小便不利者,有水氣,其人若渴,(艹舌)蔞瞿麥丸主之。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魚散、茯苓戎鹽湯并主之。

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湯主之。

水氣篇曰:裏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朮湯主之。

趺陽脈當伏,今反數,本自有熱,消穀,小便數,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寸口脈浮而遲,浮脈則熱,遲脈則潛,熱潛相搏,名曰沉;趺陽脈浮而數,浮脈即熱,數脈即止,熱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則絡脈虛,伏則小便難,虛難相搏,水走皮膚,即為水矣。

少陰脈緊而沉,緊則為痛,沉則為水,小便即難。脈得諸沉,當責有水。身體腫重,水病脈出者,死。

夫水病人,目下有臥蠶,面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沉絕者,有水,可下之。

問曰:病下利後,渴飲水,小便不利,腹滿因腫者,何也?答曰:此法當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當自愈。

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

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師曰: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寒水相搏,趺陽脈伏,水穀不化,脾氣衰則鶩溏,胃氣衰則身腫。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不通。經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

問曰:病者苦水,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脈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氣上衝咽,狀如炙肉,當微欬喘。審如師言,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沉而緊,沉為水,緊為寒,沉緊相搏,結在關元。始時當微,年盛不覺。陽衰之後,榮衛相干,陽損陰盛,結寒微動,腎氣上衝,喉咽塞噎,脅下急痛。醫以為留飲而大下之,氣擊不去,其病不除,後重吐之,胃家虛煩,咽燥欲飲水,小便不利,水穀不化,面目手足浮腫;又與葶藶圓下水,當時如小差,食飲過度,腫復如前,胸脅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揚溢,則浮欬喘逆,當先攻擊衛氣,令止乃治欬,欬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當在後。

黃疸篇曰:趺陽脈緊而數,數則為熱,熱則消穀,緊則為寒,食即為滿。尺脈浮為傷腎,趺陽脈緊為傷脾。風寒相搏,食穀即眩,穀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陰被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穀疸。

陽明病,脈遲者食難用飽,飽則發煩頭眩,小便必難,此欲作穀疸。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之故也。

夫病酒黃疸,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熱,足下熱,是其證也。

脈沉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皆發黃。

黃疸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為表和裏實,當下之,宜大黃硝石湯。

  脈訣 【 晉?王叔和】

   大小便病脈

肺脈歌曰:肺脈浮兼實,咽門燥又傷。大便難且濇,鼻內乏馨香。

浮脈歌曰:尺部見之風入肺,大腸乾濇故難通。

雜病歌曰:內實腹脹痛滿盈,心下牢強乾嘔頻;手足煩熱脈沉細,大小便濇死多真。

實脈歌曰:尺部如繩應指來,腹脹小便應不禁。

洪脈歌曰:洪向尺中還若是,小便赤濇腳酸疼。

沉脈歌曰:沉在尺中腰腳重,小便稠數色如泔。

察色觀病生死候歌曰:體重溺出時不止,肉絕六日便高(扌弃)。

  千金方 【 唐?孫思邈】

   閉塞

人有因時疾瘥後,得閉塞不通,遂致夭命,大不可輕之,所以備述。雖非死病,若不明藥餌者,拱手待斃。深可痛哉!單服諸方,以虞倉卒耳。凡大便不通,皆用滑膩之物及冷水,并通也。凡面黃者,即知大便難。

  活人書 【 宋?朱肱】

   大便

問:手足逆冷而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色,脈沉而滑。曰:此名陽證似陰也。重陽必陰,重陰必陽,寒暑之變也。假令手足逆伶而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色,其脈沉而滑者,皆陽證也。輕者白虎湯,甚者承氣湯。傷寒失下,血氣不通,令四肢逆冷,此是伏熱深,故厥亦深,速用大承氣加分劑下之,汗出立瘥。

熱厥與陰厥自不同。熱厥者,微厥即發熱。若陰厥即不發熱,四肢逆冷,惡寒,脈沉而細,大小便滑泄。

問:有數日不大便,有大便難,有大便硬,有燥屎,有大便溏。曰:傷寒數日不大便,大便硬及有燥屎,皆知有熱,用大柴胡、大承氣、小承氣攻之。然仲景論大便不通,亦有數種不可攻者。

仲景又有陽結陰結之論,不可不別也。其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此為實,名曰陽結,宜用小柴胡湯。所謂和其榮衛以通津液,縱不了了,得屎而解也。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名曰陰結,宜用金液丹。所謂陽盛則促,陰盛則結,促結同也。

又問:大便溏者,何也?古人云:歲火不及,寒乃大行,民病鶩溏。大率病人腸中有寒,即大便鴨溏。蓋溏者,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華佗云:寒即溏,熱即垢。仲景說初硬後溏有二證,小便不利,小便少,皆水穀不分耳。

   小便

問:小便不利,小便難。曰:傷寒發汗後,小便多亡津液,胃中極乾,故小便不利。醫見小便不利,往往利之,誤矣。《類纂》云:胃中乾則無小便,慎不可利。故仲景云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耳。若傷寒引飲,下焦有熱,小便不通,脈浮者,五苓散;脈沉者,猪苓湯也。表不解,心下有水,發熱而欬,小腹滿,小便不利者,小青龍湯去麻黃加茯苓也。傷寒無汗,翕翕發熱,頭項強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朮也。嘔而發熱,胸脅滿,心下怔忪,小便不利者,小柴胡湯去黃芩加茯苓。少陰病小便不利者,四逆湯加茯苓也。大抵中濕與發黃,以利小便為先。陽明汗多,以利小便為戒。

又問:小便難,何也?曰:陰虛故也。陰虛者,陽必湊之,為陽所湊也。故小便黃者,中有熱也。宜瞿麥、滑石之類瀉之。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陽明中風,脈弦浮大,短氣腹滿,脅下及心痛,鼻乾不得汗,嗜臥身黃,小便難,潮熱而噦者,小柴胡加茯苓主之。

問:小便自利,小便數。曰:太陽證,下焦有熱,小腹必滿,應小便不利,而小便反利者,下血證也,抵當湯主之。陽明證自汗出,應小便少,而小便自利者,津液內竭也,屎雖硬不可攻也,當用蜜煎導之。少陰證四逆而小便自利者,虛寒證也,四逆湯、真武湯去茯苓。

又問:小便數者何也?曰:腎與膀胱俱虛,而有客熱乘之。二經既虛,致受於客熱,虛則不能制水,故令數。小便熱則水行濇,濇則小便不快,故令數起。診其趺陽脈數,胃中熱即消穀引飲,大便必硬,小便即數。太陽病自汗,四肢拘急,難以屈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若小便數者,慎不可行桂枝,宜與甘草乾薑湯、芍藥甘草湯。大抵溲數則大便難。仲景云:趺陽脈浮而濇,浮則胃氣強,濇則小便數,浮濇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太陽病若汗、若吐、若下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小承氣湯和之愈。

又云:傷寒脈浮,自汗,小便數,若胃中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

問:一身盡痛,發熱身黃,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曰:此名中濕也。風雨襲虛,山澤蒸氣,人多中濕,濕流關節,須身體煩痛,其脈沉緩為中濕,主一身盡痛,發熱身黃,小便自利者,朮附湯。若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當利其小便,宜甘草附子湯、五苓散主之。

   遺尿

問: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中不仁,面垢,譫語遺尿。曰:此三陽合病也,白虎湯主之。不可發汗,汗之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者,白虎加人參。

  河間六書 【 金?劉完素】

   大小便秘澀

閉俗作秘,大便澀滯也。熱耗其液,則糞堅結,而大腸燥澀緊斂故也。謂之風熱結者,謂火甚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旺故也。故大便溏而閉者,燥熱在於腸胃之外,而濕熱在內故也。義同泄痢後重之義。

大腸小腸移熱,名虙瘕。津液耗散不能滑利,菀結而大腸閉澀。檳榔圓主之。

小腹痛,不得大小便,邪氣入客,約而不行,故穀氣不得通也。枳殼丸主之。

小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太陽直行,從巔入循於腦氣,下灌於鼻,時出清涕不止。腎著湯主之。

食已如飢,胃熱能消穀。陽明脈絡,心火上行,心憎煩面黃,小便赤澀也。

  東垣十書 【 元?李杲】

   結燥論

金匱真言論云: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又云:腎主大便。大便難者,取足少陰。夫腎主五液,津液潤則大便如常。若飢飽失節,勞役過度,損傷胃氣,及食辛熱味厚之物,而助火邪,伏於血中,耗散真陰,津液虧少,故大便結燥。然結燥之病不一,有熱燥、有風燥,有陽結、有陰結;又有年老氣虛,津液不足而結燥者。治法云: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結者,散之。如少陰不得大便,以辛潤之。太陰不得大便,以苦泄之。陽結者散之,陰結者溫之。仲景云:小便利而大便硬,不可攻下。以脾約丸潤之。食傷太陰,腹滿而食不化,腹響然不能大便者,以苦藥泄之。如血燥而不能大便者,以桃仁、酒製大黃通之。風結燥而大便不行者,以麻子仁加大黃利之。如氣濇而大便不通者,以(木郁)李仁、枳實、皂角仁潤之。大抵治病必究其源,不可一概用巴豆、牽牛之類下之,損其津液,燥結愈甚,復下復結,極則以至導引於下而不通,遂成不救。噫!可不慎哉!

   關則不得小便

陽極自天而降,是行陰道,乃西方之氣,膏粱之物,下泄是也。極則陰道不行,反閉於下,故不得小便,是天之氣不得下通也。逆而上行,反行陽道,故血脈凝滯而不通,則人迎之脈大,四倍於氣口,此濁氣反行清道也,故曰關。

   酒毒小便赤澀宜五苓散

若熱在中焦,未入太陽之本,小便自利而清,是津液已行,若與五苓散利之,是重涸腎水也。不惟重涸腎水,酒毒之熱亦不能去,故上下不通而溺濇,則為發黃也。若入血室,則為蓄血也。

  溯洄集 【 元?王履】

   小便原委論

或問余曰:《靈樞經》云,水穀者,常并居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王冰曰:水液自回腸泌別汁滲入膀胱之中,胞氣化之而為溺以泄出也。楊介云:水穀自小腸盛受於闌門以分別也。其水則滲灌入於膀胱上口,而為溲便。詳已上三說,則小便即泌別之水液,滲入膀胱以出者也。《素問》則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則小便又似水飲精微之氣,上升脾肺,運化而後成者也。彼此不同,將何所憑乎?余曰:憑夫理耳。且夫溲溺者,果何物耶?水而已矣。水之下流,其性則然也。故飲入於胃,其精氣雖上升,其飲之本,固不能上升體也。既不能上升,則豈可謂小便獨為氣化所成者哉?惟其不能上升,必有待於能上升者,為之先導,故又曰:膀胱者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且水者氣之子,氣者水之母,氣行則水行,氣滯則水滯。或者,又謂小便純由泌別,不由運化,蓋不明此理也。雖然,膀胱固曰津液之腑,至於受盛津液,則又有胞而居膀胱之中焉。故又曰:胞移熱於膀胱。《靈樞》曰:膀胱之胞,薄以懦。《類纂》曰:膀胱者胞之室。且夫胞之居於膀胱也,有上口而無下口。津液既盛於胞,無由自出,必因乎氣化,而後能漸浸潤於胞外,積於胞下之空處,遂為溺以出於前陰。《素問》所謂膀胱津液藏焉者,蓋舉膀胱以該胞也。若曰胞下無空處,則人溺急時至廁,安能即出乎?夫惟積滿胞下空處而不可再容,故急急則至廁即出矣。或言胞有下口而無上口,或言胞上下皆有口,或言胞有小竅而為注泄之路,不亦妄歟!

  丹溪心法 【 元?朱震亨】

   燥結

燥結血少,不能潤澤,理宜養陰。

凡人五味之秀者,養臟腑;諸陽之濁者,歸大腸。大腸所以司出而不納也。今停蓄蘊結,獨不疏導,何哉?抑有由矣。邪入裏則胃有燥糞,三焦伏熱則津液中乾,此大腸挾熱然也。虛人臟冷而血脈枯,老人臟寒而氣道濇,此大腸之挾冷然也。亦有腸胃受風,涸燥秘濇,此證以風氣畜而得之。若夫氣不下降而穀道難,噫逆泛滿,必有其證矣。

   脾約丸論

成無己曰:約者,結約之約,又約束之約。胃強脾弱,約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輸膀胱,故小便數而大便硬,故曰脾約。與此丸,以下脾之結燥,潤腸結,化津液入胃,則大便利、小便少而愈矣。愚竊有疑者。既曰脾約,脾弱不能運也。脾弱則土虧矣。必脾氣之散,脾血之耗。原其所由,久病大下大汗之後,陰血枯槁,內火燔灼,熱傷元氣,又傷於脾而成此證。傷元氣者,肺金受火剋,氣無所攝;傷脾者,肺為脾之子,肺耗則津竭,必竊母氣以自救,金耗則木寡於畏,土欲不傷不可得也。脾失轉輸之令,肺失傳導之官,宜大便秘而難下,小便數而無藏畜也。理宜滋養陰血,使孤陽之火不熾而金行清化木邪有制,脾土清健而運行津液,津液入胃則腸潤而通矣。今以大黃為君,枳實、厚朴為臣,雖有芍藥之養血,麻仁、杏仁之溫潤為之佐使,用之熱甚而氣實者,無有不安。愚恐西北二方,地氣高厚,人稟壯實者可用。若用之東南之人,內熱自甚,而血氣不實者,雖得暫通,將見脾愈弱而愈燥矣。後之用此方者,須知在西北以開結為主,在東南以潤燥為主,慎勿膠柱而鼓瑟可也。

   論通大便禁忌

予觀古方,通大便皆用降氣品劑。蓋肺氣不降,則大便難傳送,用杏仁、枳殼、沉香、訶子等是也。又老人、虛人、風人,津液少而秘者,宜以藥而滑之,用胡麻、麻仁、阿膠等是也。如妄以峻利藥逐之,則津液走,氣血耗,雖暫通而即秘矣,必更生他病。昔王少府患此疾,有人以快藥利之者累矣。後為肺痿咯膿血,卒至不通而死。

   小便不禁

小便不禁者,屬熱屬虛。熱者,五苓散加解毒。虛者,五苓加四物。

小便不禁,有虛熱、虛寒之分。內虛寒自汗者,秘元丹、三因韭子丸。

內虛濕熱者,六味丸或八味丸加杜仲、骨脂、五味。老人宜八味丸減澤瀉為妙。

因看盧家《醫鏡》,見此一藥味數分兩同,惟丹砂用伏火者,及治病有差,所治者小便數而不禁,怔仲多忘,魘夢不已不同耳。見其不同,審而詳之,乃得此治法不瘥。且泛論之:經言腎主大便,肝主小便淋溲。《難經》云:小腸為赤腸。是面赤色及便溺色赤,皆出心與小腸,南方赤色顯於外也。經言:下焦如瀆者,正謂大小便也。大便為陰,為有形氣化,乃下焦之下者也。謂腎主大便,不言大腸者,明子行父道,為腎臟病。小便為陽,為無形氣化,乃下焦之高者也。謂肝主小便淋溲,亦是子行父道為腑病。凡諸無形氣化者,皆腑病所主。諸有形氣化者,皆臟病所主。此二證俱在下焦則同,但有形、無形,及在腑、在臟有殊,俱是丹田衰敗。不言心火者,以其相火代行君之政令故也。細分之,則膀胱壬水勝丙火小腸者,不傳入陰,故為泄血。泄血利不禁,為有形質病,且不傳陰則陰不病。何為有形病?此為陰之體也,為腑之用也。天地陰陽,互為體用,以斯可見。是明五臟為六腑所用,六腑為五臟所用明矣。是有形皆為傳陰。大小便不禁,是膀胱不禁為遺溺,此不傳陰,是丹田胞絡受寒,為壬所剋。大抵諸腑皆乘有形,有形病者皆在腑,責其所乘皆在臟也。用伏火丹砂者,去其寒性耳。治法同者,以其俱在下焦,補諸無形,同在胞絡耳;以其胞與腎相對,有渠相通故也。腎主大便,肝主小便。所治安得不殊?經曰:腎肝同歸一治。又曰:少陽主骨,所生病,溲便難。膀胱主筋,所生病,亦可知也。小便不禁,茯苓湯下。大便不禁,米飲下。

   小便不通

小便不通,有氣虛、血虛,有痰風閉實熱。氣虛用參、芪、升麻等先服後吐,或參、芪藥中探吐之。血虛,四物湯先服後吐,或藭歸湯中探吐亦可。痰多,二陳湯先服後吐。已上皆用探吐。若痰氣閉塞,二陳湯加木通、香附探吐之,以提其氣,氣升則水自降,蓋氣承載其水也。有實熱者當利之,砂糖湯調牽牛末二三分,或山梔之類。有熱有濕有氣結於下,宜清宜燥宜升。

腎主水,膀胱為之腑。水瀦於膀胱,而泄於小腸,實相通也。然小腸獨應於心者,何哉?蓋陰不可以無陽,水不可以無火,水火既濟,上下相交,此榮衛所以流行,而水竇開闔,所以不失其司耳。惟夫心腎不交,陰陽不調,故內外關格而水道濇,傳送失度而水道滑。熱則不通,冷則不禁。其熱盛者,小便閉而絕無。其熱微者,小便難而僅有。腎與膀胱俱虛,客熱乘之,故不能制水。水挾熱而行濇,是以數起而溺有餘瀝。腎與膀胱俱冷,內氣不充,故胞中自滑,所出多而色白,是以遇夜陰盛愈多矣。小便濇滑,又當調適其氣。

  醫學正傳 【 明?虞摶】

   秘結論

《內經》曰: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夫腎主五液,故腎實則津液足而大便滋潤,腎虛則津液竭而大便燥結。原其所由,皆房勞過度,飲食失節。或恣飲酒漿,過食辛熱。飲食之火起於脾胃,淫慾之火起於命門,以致火盛水虧,津液不生,故傳道失常,漸成結燥之證。是故有風燥,有熱燥,有陽結,有陰結,有氣滯結;又有年高血少,津液枯涸,或因有所脫血,津液暴竭,種種不同,固難一例而推焉。經云: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以苦泄之。陽結者散之,陰結者溫之。大法治燥者,潤之以大黃、當歸、桃仁、麻子仁、(木郁)李仁之類。風燥者,加以防風、羌活、秦艽、皂莢之類。丸以煉蜜,取其潤燥以助傳導之勢,故結散而疏通矣。仍多服補血生津之劑,助其真陰,固其根本,庶無再結之患。切勿以巴豆、牽牛等峻劑攻下。雖暫得通快,必致再結愈甚,反釀成病根膠固,卒難調治。或有血虛,脈大如葱管,發熱而大便結燥者,甚不可發汗,汗之則重亡津液,閉結而死,此醫殺之耳。《活人書》有脾約證,謂胃強脾弱,約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輸膀胱,故小便數而大便難,製脾約丸以下脾之結燥,使腸潤結化,津流入胃而愈。

   小便赤澀

汗多而小便赤澀,暑月多有此證。盛暑所飲既多,小便反濇少而赤,緣上停為飲,外發於汗,津道不通,小腸濇閉,則水不運下。五苓散一名導逆,內有朮、桂收汗,猪苓、澤瀉、茯苓分水道,收其在外者使之內,又從而利導焉。發者斂之,壅者通之,義取於此。然有虛勞汗多而小便赤澀者,卻是五內枯燥,滋腴既去,不能生津,故溺澀而赤,不宜過用通小便之劑,竭其腎水,惟當溫養潤肺,十全大補湯、養榮湯之類選用。

汗者心液。心主血,養血則心得所養,汗止津生,不待通溺而自清矣。諸失精血及患癰毒人,忽有小便赤澀之證,此亦是枯竭不潤之故。

  證治要訣 【 明?戴思恭】

   大便秘

有風秘、冷秘、氣秘、熱秘;又有老人津液乾燥,是名虛證。婦人分產亡血,及發汗利小便,病後血氣未復,皆能作秘,俱宜麻仁丸。風秘之病,由風搏肺臟,傳於大腸,故傳化難。或其人素有風病者,亦多有秘,宜小續命湯去附子倍芍藥,入竹瀝兩蜆殼許。實者,吞脾約麻仁丸;虛者,吞養正丹。冷秘由冷氣橫於腸胃,凝陰固結,津液不通,胃道秘塞,其人腸內氣攻,喜熱惡寒,宜藿香正氣散加枳殼、官桂各半錢,吞半硫丸。熱藥多秘,惟硫黃煖而通;冷藥多泄,惟黃連肥腸而止泄。氣秘由氣不升降,穀氣不行,其人多噫。宜蘇子降氣湯加枳殼吞養正丹,或半硫丸、來復丹。未效,佐以木香檳榔丸。欲其速通,則枳殼生用。

熱秘,面赤身熱,腸胃脹悶,時欲得冷,或口舌生瘡,此由大腸熱結,宜四順清涼飲吞順腸丸,或木香檳榔丸。有氣作疼,大腸秘結,用通劑而便愈不通。又有秘氣,強飲通之,雖通復閉。或迫之使通,因時下血者,此惟當順氣,氣順便自通。順氣之法,又當求溫煖之劑。曾有下巴豆等藥不通,進丹、附卻通,不可不知。

老人虛秘,反出汗利,小便過多。一切病後血氣未復而秘者,宜蘇子降氣湯倍加歸吞威靈仙丸,或肉黃飲、蓯蓉順腸丸尤宜。

宿食留滯,結而不通,腹脹氣急,胸中痞滿,宜感應丸加巴豆。

凡諸秘服藥不通,或兼他證不受藥者,用蜜皂角導。冷秘,生薑導亦佳。

   閉癃

古名曰癃者,罷也。不通為癃。不約為遺。小便滴瀝濇痛者,謂之淋。小便急滿不通者,謂之閉。宜五苓散、燈心湯調服。暑月多有此患,止宜本藥。閉而不通,臍下脹為癃閉,以燈心湯調五苓散,或洗慈湯調獨味琥珀末;仍令其以鹽填臍下,更滴之以水。

若服涼藥不效,審是冷秘,宜炒鹽熨其小腹,或洗慈湯熏洗。有腹急而小便不通,愈用通劑愈甚,宜以鹽實臍中,就鹽上灼艾十來壯。

   頻數遺尿

小便多者,乃下元虛冷,腎不攝水,以致滲泄。宜菟絲子丸、八味丸、元兔丹、生料鹿茸丸。

有人每日從早至午前,定尿四次,一日之間,又自無事,此腎虛所致。亦猶脾腎泄,早泄而晚愈,次日又復然者也。

若小便常急,遍數雖多,而所出常少,放了復急,不濇痛,卻非淋證,亦有小便畢,少頃忽再出些,少者多因自忍尿,或忍尿行房事而然。宜生料五苓散減澤瀉之半,加阿膠一錢,吞八味丸。此丸須用五味子者。

睡著遺尿者,此亦下元冷,小便無禁而然。宜大菟絲子丸,猪胞炙碎煎湯下。

有盛喜致小便多,日夜無度,乃喜極傷心,心與小腸為表裏。宜分清飲、四七湯各半貼和煎;仍以辰砂妙香散,吞小菟絲子丸或元兔丹。

小便不禁,出而不覺,赤者有熱,白者氣虛也。

  明醫雜著 【 明?王綸】

   不禁頻數

小便不禁或頻數,古方多以為寒,而用溫濇之藥。殊不知屬熱者,蓋膀胱火邪妄動,水不得寧,故不能禁而頻數來也。故年老人多頻數者,是膀胱血少,陽火偏旺也。治法當補膀胱陰血,瀉火邪為主,而佐以收濇之劑,如牡蠣、山茱萸、五味子之類,不可用溫藥也。病本屬熱,故宜瀉火。因水不足,故火動而致小便多。小便既多,水益虛矣。故宜補血瀉火,治其本也;收之濇之,治其標也。

  醫學綱目 【 明?樓英】

   閉癃

閉癃,合而言之一病也,分而言之,有暴久之殊。蓋閉者,暴病為溺閉,點滴不出,俗名小便不通是也。癃者,久病為溺癃,淋瀝點滴而出,一日數十次或百次,名淋病是也。

小便不通,腹下痛,狀如覆碗,痛悶難忍者,乃腸胃乾涸,膻中氣不下。故經所謂: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故膻中者臣使之官,三焦相火,腎為氣海也。王註曰:膀胱津液之腑,胞內居之,處少腹間毛內。若得氣海之氣施化,則溲便注下。氣海之氣不及,則隱秘不通,故不得便利也。先用木香、沉香各三錢,酒調下,或八正散。甚則宜上湧之,令氣通達,便自通利。經所謂:病在下,上取之。王註曰:熱攻於上,不利於下。氣盛於上,則辛溫散之,苦以利之。

小腹痛脹,如覆椀為實。其法有二:氣壅塞於下者,用吐法以提之。血瘀於下者,用桃仁之類以破之。

   不利

經云: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小腸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三焦者,中瀆之腑也,水液出焉。是屬膀胱,乃腎之腑也。又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由是言之,膀胱藏水,三焦出水。治小便不利,故刺灸法但取三焦穴,不取膀胱也。小腸屬腎肺,故東垣用清肺飲子、滋腎丸利小便是也。

  醫學入門 【 明?李梴】

   大便燥結

燥有風燥、熱燥、火燥、氣血虛燥,詳燥門。結有能食脈實數者為陽結,不能食脈弦微者為陰結;亦有年高氣血虛結者。

燥屬少陰津液不足,辛以潤之。結屬太陰有燥糞,苦以瀉之。凡結後仍服潤血生津之劑,免其再結再通,愈傷元氣。

濕熱怫鬱,心腹脹滿,有蟲積者,檳榔丸。凡燥結有時者為實,無時者為虛。有藥石毒者,大小便閉,氣脹如鼓者,三和散合三黃湯。飲食毒者,香連丸。胃火者,白虎湯。

津少,因發汗利小便過多,及產後失血等證。血液枯者,五仁丸、腎氣丸、大補陰丸,或導滯通幽湯加檳榔、條芩、陳皮。氣虛者參仁丸、補中益氣湯。挾七情者,古蓯沉丸。

臟寒則氣滯,臟冷則血枯。有痃癖冷氣結滯者,古半硫丸、古薑附湯、五積散,冰冷與之。其病雖宜服陽藥,若大便不通者,當暫與潤劑以微通之,不令閉結。

七情氣閉,後重窘迫者,三和散、六磨湯。脈浮晝便難者,陳皮、杏仁等分蜜丸服;脈沉夜便難者,換桃仁。

痰滯不通者,二陳湯加枳殼、檳榔。

傷熱物者,三黃丸。傷寒物者,丁香脾積丸,通用大黃備急丸。有脾胃伏火者,潤腸丸。

燥結當用流行肺氣,肺與大腸為表裏故也。枳梗湯加紫蘇,或蘇子降氣湯,或蘇子、麻仁煮粥。又如脾約證,胃強脾弱,約束津液,不能四布,但輸膀胱,故小便數而大便難,此脾約丸之由製也。但脾屬陰,虛火燔金,耗則肺失傳化,尤宜滋陰養血。在西北壯實者,以脾約丸開結可也;東南氣血虛者,潤燥為主。

通用冷熱熨法、淹臍法、麻油導法。

   小便不通

經曰:膀胱不利為癃,候其鼻頭色黃者,小便必難。腎主水,畜於膀胱,泄於小腸,實相通也。然腎應於心,心火盛則小腸熱結。熱微則小便難而僅有,熱甚則小便閉而絕無。宜清熱生津為主,單(石卜)硝散、五苓散。臍下脹者加琥珀;或單號珀為末蜜丸,人參茯苓煎湯下;或搗生車前子自然汁,入蜜一匙調服。有利大便行後而小便不利者,八正散加木香。熱盛莖中濇痛者,導赤散加山梔、大黃,或麻子仁丸、冷熱熨法。

虛損久病自汗,五內枯燥,及諸瘡失血過多,人參養榮湯。有精竭不痛莖癢,八味丸。有胃弱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及氣虛,四君子湯加黃芪、升麻。有脾枯亡血,及勞傷血虛,四物湯。氣血俱虛,八物湯。

痰涎阻滯,氣道不通者,導痰湯加升麻。

忿怒氣結,閉遏不通者,二陳湯加木香、香附、木通,俱先服一盞;後煎滓探吐以提其氣,氣升則水自降矣。實熱,砂糖調牽牛末一二錢探吐。

上熱者,導赤散加黃連燈心。下虛者,滋腎丸。上盛下虛者,清心蓮子飲。

   小便不禁

實熱乃膀胱火動,四苓散合三黃湯加五味子、山茱萸少許。血虛,四苓散合四物湯加山梔、升麻。

虛乃腎與膀胱氣虛,十全大補湯加益智仁,或縮泉丸、大菟絲子丸、二苓丸。遇夜陰盛愈多,內虛自汗者,秘元丹。內虛濕熱者,腎氣丸,八味丸減澤瀉、附子,加五味子、杜仲、故紙,倍山茱萸。虛寒冷者,古桂湯,大菟絲子丸加肉桂。

勞心不禁者,妙香散、桑螵蛸散。勞役傷脾者,補中益氣湯。

下虛內損,則膀胱不約,便溺自遺,或尿後餘瀝,皆火盛水不得寧。治宜補膀胱陰血,瀉火邪為主,而佐以山茱萸、牡蠣、五味子之類,不可溫藥。古方補陰丸最妙。婦人產後傷胞,小兒胞冷,鷄(月坒)胵散主之。

  醫宗必讀 【 明?李中梓】

   大便不通

玩《內經》之言,則知大便秘結,專責之少陰一經。證狀雖殊,總之津液枯乾,一言以蔽之也。分而言之,則有胃實、胃虛、熱秘、冷秘、風秘、氣秘之分。胃實而秘者,善飲食,小便赤,麻仁丸、十宣丸之類。胃虛而秘者,不能飲食,小便清利,厚朴湯。熱秘者,面赤見熱,六脈數實,腸胃脹悶,時欲得冷,或口舌生瘡,四順清涼飲、潤腸丸、木香檳榔丸。實者,承氣湯。冷秘者,面白或黑,六脈沉遲,小便清白,喜熱惡冷,藿香正氣散加官桂、枳殼,吞半硫丸。氣秘者,氣不升降,穀氣不行,其人多噫,蘇子降氣湯加枳殼,吞養正丹;未效,佐以木香檳榔丸。風秘者,風搏肺臟,傳於大腸,小續命湯去附子倍芍藥加竹瀝,吞潤腸丸或活血潤腸丸。更有老年津液乾枯,婦人產後亡血,及發汗利小便,病後血氣未復,皆能秘結。法當補養氣血,使津液生則自通。誤用硝黃利藥,多致不救,而巴豆牽牛,其害更速。八珍湯加蘇子、橘紅、杏仁、蓯蓉,倍用當歸。若病證雖屬陰寒,而脈實微躁,宜溫煖藥中略加苦寒,以去熱躁,躁止勿加。如陰躁欲坐井中者,兩尺按之必虛,或沉細而遲,但煎理中湯,待極冷方服;或服藥不應,不敢用峻猛之藥者,宜蜜煎導之。用鹽五分,皂角末五分,入蜜煎中,其功更捷。冷秘者,醬生薑導之,或於蜜煎中加草烏頭末。有熱者,猪膽汁導之。久虛者,如常飲食法煮猪血臟湯,加酥食之。血仍潤血,臟仍潤臟,此妙法也。每見江湖方士,輕用硝黃者十傷四五,用巴丑者十傷七八,不可不謹也。或久而愈結,或變為肺痿吐膿血,或飲食不進而死。

   小便閉癃

閉與癃,二證也。新病為溺閉,蓋點滴難通也。久病為溺癃,蓋屢出而短少也。閉癃之病,《內經》分肝與督脈、三焦與膀胱四經。然太陽膀胱但主藏溺,其主出溺者皆肝經及督脈及三焦也。又考膀胱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夫主氣化者,太陰肺經也。若使肺燥不能生水,則氣化不及州都,法當清金潤肺,車前、紫菀、麥冬、茯苓、桑皮之類。如脾濕不運而精不上升,故肺不能生水,法當燥脾健胃,蒼朮、白朮、茯苓、半夏之類。如腎水燥熱,膀胱不利,法當滋腎滌熱,黃蘗、知母、茯苓、澤瀉、通草之類。夫滋腎瀉膀胱,名為正治。清金潤燥,名為隔二之治。健胃燥脾,名為隔三之治。又或有水液只滲大腸,小腸因而燥竭,宜以淡滲之品,茯苓、猪苓、通草、澤瀉之類,分利而已。或有氣滯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者,順氣為急,根殼、木通、橘紅之類。有實熱者,非與純陰之劑,則陽無以化。上焦熱者,梔子、黃芩;中焦熱者,黃連、芍藥;下焦熱者,黃蘗、知母。有大虛者,非與溫補之劑,則水不能行,如金匱腎氣丸,及補中益氣湯是也。丹溪嘗曰:吾以吐法通小便,譬如滴水之器,上竅閉則下竅無以自通,必上竅開而下竅之水出焉。氣虛者,補中益氣湯,先服後吐。血虛者,芎歸湯,先服後吐。痰多者,二陳湯,先服後吐。氣閉者,香附、木通探吐。更有瘀血而小便閉者,牛膝、桃仁為要藥。《別錄》云:小便不利,審是氣虛,獨參湯如神。由是觀之,則受病之源,自非一途。若不從望聞問切,察之明,審之當,而浪投藥劑,幾何不以人命為戲耶!

   小便不禁

世俗之治小便不禁者,但知補濇而已。不知《內經》論肝、腎、膀胱之病,不指為何邪所干,則知七情六氣,皆能為病也。又言手太陰虛者,為子母相關之病,則知所生、所勝、所不勝之五邪,皆足以為病也。總其大要而言,肺者主氣,以下降生水,則下輸膀胱者,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水泉不止者,膀胱不藏也。此兩經者,實為總司。肺虛者為上虛,當補氣,補中益氣湯;不愈,當以黃蘗、生地、麥門冬清其熱。膀胱虛者,為下虛,當濇脫,桑螵蛸、鷄(月坒)胵之類。挾寒者,家韭子丸、固脬丸、白茯苓散、菟絲子散之類。滑脫者,牡蠣丸。挾熱者,白薇散或鷄腸散。更有睡則遺尿,皆責之虛,所以嬰兒脬氣未固,老人下元不足,多有此證。在嬰兒挾熱者,十居七八;在老人挾寒者,十居七八,此又不可不辨也。宜大菟絲子丸,猪脬炙研碎,煎湯送下。更須審寒熱而為之活法。

   傷寒小便不通

已汗復下,小便不利,心煩,小柴胡湯。太陽汗後,脈浮,小便不利,微熱而渴,五苓散。身黃,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微熱,有燥屎也,承氣湯。潮熱,大便泄,小便不利,柴苓湯。風濕,自汗,身重,小便不利,甘草附子湯。熱鬱不通,田螺搗(石卜)硝,少加麝,貼臍上。寒鬱不通,炒鹽熨臍下。

   傷寒小便數

小便數,頻來而短少也。太陽汗吐後,小便數,譫語,調胃承氣湯。太陽自汗,四肢拘急,心煩,微惡寒,小便數,甘草乾薑湯、芍藥甘草湯。

  薛己醫案 【 明?薛己】

   小便證治

經曰:膀胱不約為遺溺,小便不禁,常常出而不覺也。人之溲溺,賴心腎二氣之所傳送,蓋心與小腸為表裏,腎與膀胱為表裏。若心腎氣虧,傳送失道,故有此證。治宜溫煖下元,清心寡慾。又有產育不順,致傷膀胱。若內虛寒者,秘元丹、韭子丸之類。若內虛濕熱者,六味地黃丸,或加五味、杜仲、補骨脂。年老者,八味丸。產育收生不謹,損破尿胞者,參朮補胞湯,如猪羊胞煎之。竊謂肝主小便,若肝經血虛,用四物、山梔。若小便濇滯,或莖中作痛,屬肝經濕熱,用龍膽瀉肝湯。若小便頻數,或勞而益甚,屬脾氣虛,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藥、五味。若小便無度,或淋瀝不禁,乃陰挺痿痺也,用六味地黃丸。若小便濇滯,或補而益甚,乃膀胱熱結也,用五淋散。其脾肺燥不能化生者,黃芩清肺飲。膀胱陰虛,陽無所生者,滋腎丸。膀胱陽虛,陰無所化者,六味丸。若陰痿思色,精不出,莖道濇痛如淋,或加減八味丸料,加車前、牛膝。若老人精竭復耗,大小便牽痛如淋,亦用前藥;不應,急加附子,多有生者。

肝火不能約制,而小便自遺或不利證,若服燥劑而頻數或不利,用四物、麥門、五味、甘草。若數而黃,用四物加山茱萸、黃蘗、知母、五味、麥門。若脾虛而短少,用補中益氣加山藥、麥門。若陰挺痿痺而頻數,用地黃丸。若熱結膀胱而不利,用五苓散。若脾肺燥不能化生,用黃芩清肺飲。若膀胱陰虛,陽無以生而淋瀝,用滋腎丸。若膀胱陽虛,陰無以化而淋濇,用六味丸。若轉筋小便不通,或喘急欲死,不問男女孕婦急用八味丸,緩則不救。若老人陰痿思色,精不出而內敗,小便道濇痛如淋,用加減八味丸料加車前、牛膝。若老人精已竭而復耗之,大小便道牽痛,愈痛愈欲便,愈便則愈痛,亦治以前藥;不應,急加附子。若喘嗽吐痰,腿足冷腫,腰骨大痛,面目浮腫,太陽作痛,亦治以前藥。若痛愈而小便仍濇,宜用加減八味以緩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