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一百九

 經絡門

  活人書 【 宋?朱肱】

   辨六經受病

【 此論經絡。治傷寒,先須識經絡;不識經絡,觸途冥行,不知邪氣之所在。往往病在太陽反攻少陰,證是厥陰乃和少陽,寒邪未除,真氣受斃。又況傷寒,看外證為多。未診先問,最為有准。孫真人云:問而知之,別病淺深,名為巧醫。病家云: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則知病在太陽經也;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則知病在陽明經也;胷脇痛、耳聾、口苦、舌乾、往來寒熱而嘔,則知病在少腸經也;腹滿、咽乾、手足自溫或自利不渴、或腹滿時痛,則知病在太陰經也;引飲惡寒、或口燥舌乾,則知病在少陰經也;煩滿囊縮,則知病在厥陰經也。然後切脈,以辨其表裏虛實,以汗下之。古人云:問而知之為中工,切而知之為下工。若經隧支絡,懵然不分,按寸握尺,妄意疾診,豈知坐授明堂藏室金蘭者耶?】

足太陽膀胱經,從目內眥上頭,連於風府,分為四道,下項並正別脈上下六道,以行於背與身,為經。太陽之經,為諸陽主氣。或中寒邪,必發熱而惡寒,緣頭項腰脊是太陽經所過處。今頭項痛,身體疼,腰脊強。其脈尺寸俱浮者,故知太陽經受病也。

足陽明胃之經,從鼻起,俠於鼻,絡於目,下咽分為四道,並正別脈六道,上下行腹內,維於身。蓋諸陽在表,陽明主肌肉,絡於鼻,故病人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其脈尺寸俱長者,知陽明經受病也。

足少陽膽之經,起於目外眥,絡於耳,遂分為四道,下缺盆,循於脅,並正別脈六道上下,主經營百節、流氣三部。故病人胷脅痛而耳聾,或口苦咽乾,或往來寒熱而嘔。其脈尺寸俱弦者,知少陽經受病也。

足太陰脾之經,為三陰之首,其脈布於脾胃,絡於嗌喉。故病人腹滿而嗌乾。尺寸俱沉細者,知太陰經受病也。

足少陰腎之經,其脈起於小指之下,斜趣足心。別行者,入足跟中,上至股內,後廉貫腎絡膀胱。直行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繫舌本。傷寒熱氣入於臟,流於少陰之經。少陰主腎,腎惡燥,故渴而引飲;又經發汗吐下,已後臟腑空虛,津液枯竭,腎有餘熱,亦渴。故病人口燥舌乾,其脈尺寸俱沉者,知少陰經受病也。

足厥陰肝之經,厥者盡也。《靈樞》曰:亥為左足之厥陰,戌為右手之厥陰。兩陰俱盡,故曰厥陰。夫陰盡為晦,陰出為朔。厥陰者,以陰盡為義也。其脈循陰器,而脈絡於舌本也。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脣青舌卷而卵縮。凡病人煩滿而囊縮,其尺寸俱微緩者,知厥陰經受病也。

  東垣十書 【 元?李杲】

   問:手足三陽俱會於首;然六陽會於首,亦有陰乎?

答曰:有。六腑者,六陽也;五臟者,五陰也。肺開竅於鼻,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是五陰也。又有厥陰與督脈會於巔,是六陰也。耳者,腎也,復能聽聲,聲為金,是耳中有肺也。鼻者,肺也,復能聞臭,是鼻中有心也。舌者,心也,復能知味,是舌中有脾也。目有五輪,通貫五臟。口為脾,脾為坤土,主靜而不動,故無所兼言。耳、鼻、舌各兼一,目兼四,此與督脈共計十三陰也。腦為諸體之會,即海也,腎主之,是為十四陰矣。

   問:經絡之數有幾?

答曰:十二大經之別,並任督之別,脾之大絡脈別名曰大包,是為十五絡,諸經皆言之。予謂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是知絡有十六也。

   問:三焦有幾?

答曰:手少陽者,主三焦之氣也。《靈樞經》云:足三焦者,太陽之別也,並太陽之脈,入絡膀胱,約下焦。是知三焦有二也。

   三陽氣血多少

寅為少陽,何以復為太陽?蓋一陽初出於地之外,即嫩陽也,故謂之少陽。二陽過卯,故謂之陽明。三陽至巳,故謂之太陽。太陽之氣,升至極之分,便是太陽也。三陽俱為太陽之氣,居其底卻為少陽也。以此推之,三陽所呼之名異,非有二體也,以其從多少而言之耳。

陽氣之極,舉陰於九天之上,故水自天而降。故太陽即為寒水也,所以血多而氣少;陽明居太陽少陽之中,二陽合明,故曰陽明,陰陽等也,所以氣血俱多;少陽者,初出之氣少,而不能鼓舞陰氣,陽伏地中尚多,故為龍火、為震、為雷、為足,俱屬地之下也,所以氣多血少。少陽極舉陰於九天之上,肺為衛天之極表也,所以上氣,故肺受之,至高者肺也,故為手太陰,陰於此為秋氣而復降。重陽補下焦元氣,重陰補上焦元氣。辛為天之味,能補地之分,自上而降於下也;苦為地之味,能補天之分,自下而升於上也。此二者皆從其源也。六陽俱極舉陰於九天之上,故陰自天而降,是陰降於九天之上。而姤卦之陰,復何以從下生?蓋陰之首,雖從天而降,其陰之尾,已至地矣。故陰從地而生,所以一陰從五陽之下也。凡所生從下,皆從乎地也,故地為萬物之母。又云非母不生。從地而生者為春氣,從天而降者為秋氣;九天之上為夏,九天之下為冬。

   經脈終始

寅,手太陰肺,始於中焦,終於次指內廉出其端。

卯,手陽明大腸,始於大指次指之端,終於上俠鼻孔。

辰,足陽明胃,始於鼻交頞中,終於入大指間出其端。

巳,足太陰脾,始於大指之端,終於注心中。

午,手少陰心,始於心中,終於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未,手太陽小腸,始於小指之端,終於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申,足太陽膀胱,始於目內眥,終於小指內側出其端。

酉,足少陰腎,始於小指之下,終於注胷中。

戌,手厥陰心包,始於胷中,終於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亥,手少陽三焦,始於小指次指之端,終於至目銳眥。

子,足少陽膽,始於目銳眥,終於小指次指,循大指內出其端,貫爪甲,出三毛。

丑,足厥陰肝,始於大指聚毛之上,終於注肺中。

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是高能按下也。

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手之三陰,從腹走手。是下能趨上也。

故上下升降而為和。《易》曰: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易》曰:山澤通氣。故氣寄於辛,用於寅。平旦始從中焦,注循天之紀,左旋至丑,而終晝夜,通行五十度,周流八百一十丈。夫倡則婦隨,血隨氣而上行,殊不見潤下之意。經云:氣主呴之,升也;血主濡之,潤也。《書》云:水曰潤下。如何說得從氣之血,有不行之體,如百川右行,東至於海?請示。

   日用

複臨泰壯夬乾姤,遁否觀剝坤二六。青白正分開與闢,赤黑往來通道路。泰即居艮否居坤,乾作天門巽地戶。氣終於丑始於寅,血諦辛陰從下去。丙潛壬內卻從高,順至乙穴還上注。婦隨夫倡幾曾停,萬派千流無暫住。血氣包含六子中,晝夜行流五十度。食時骸理敬修行,元府身周勻閉拒。排山倒海毒非常,撩鼻撚髭心不怖。天長地久太虛持,不虧八一元來數。休說乘虛謾履空,嬴取康寧三六足。知之非難行之難,造次顛沛宜常慮!

  丹溪心法 【 元?朱震亨】

   十二經見證

足太陽膀胱經見證:頭苦痛,目似脫,淚出,頭兩邊痛,臍反出,下腫、便膿血,肌肉痿,項似拔,小腹脹痛,按之欲小便不得。

足陽明胃經見證:惡人與火、聞木聲則驚,顏黑,狂、登高而歌、棄衣而走,不能言,脣腫,呵欠,消穀善飲,嘔,頸腫,膺乳、陰股、伏兔、胻外廉、足跗皆痛,胷旁過乳痛,口喎,腹大水腫,奔嚮腹脹,跗內廉胕痛,髀不可轉,膕似結、腨似裂,膝臏腫痛,遺溺失氣,善呻數欠,癲疾,浸淫心欲動則閉戶獨處,驚,身前熱、身後寒慄。

足少陽膽經見證:口苦,馬刀挾癭,胷中、脅肋、髀、膝外至胻、絕骨、外踝前諸節痛,足外熱,振寒憎風,體無膏澤,善太息。

手太陽小腸經見證:面白,耳前熱,苦寒,頞頷腫不可轉,腰似折,肩、臑、肘、臂外後廉腫痛,臑臂內前廉痛。

手陽明大腸經見證:手大指次指難用,耳聾煇煇焞焞、耳鳴嘈嘈,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氣滿,皮膚殼殼然堅而不痛。

足太陰脾經見證:五泄注下五色,大小便不通,面黃,舌本強痛,口疳,食即吐,食不下咽,怠惰嗜臥,搶心,善飢善味,不嗜食、不化食,尻陰、股膝、臑胻、足皆痛,煩悶,心下急痛,有動氣按之若牢、痛當臍,心下苦痞,腹脹、腸鳴、飧泄不化,足不收、行善瘛、腳下痛,九竅不通,溏泄,水下後出餘氣則快然,飲發中滿,食減善噫,形醉,皮膚潤而短氣,肉痛,身體不能動搖,足胻腫若水。

足少陰腎經見證:面如漆,(月少)中清,面黑如炭,咳唾多血,渴,臍、左脅下、背、肩,髀間痛,胷中滿,大小腹痛,大便難,飢不欲食,心懸如飢,腹大,頸腫,喘嗽,脊、臀、股後痛,脊中痛,脊、股、內後廉痛,腰冷如冰及腫,足痿厥,臍下氣逆,小腹急痛、泄,下腫,足胻寒而逆,腸癖,陰下濕,四指正黑,手指清厥,足下熱,嗜臥,坐而欲起,凍瘡,下痢,善思,善恐,四肢不收,四肢不舉。

足厥陰肝經見證:頭痛,脫色,善潔,耳無聞,頰腫,肝逆頰腫,面青,目赤腫痛,兩脅下痛引小腹,胷痛,背下則兩脅腫痛,婦人小腹腫,腰痛不可俛仰,四肢滿悶,陰挺長,熱,嘔逆血,腫,睪疝,暴癢,足逆寒,胻善瘛,節時腫,遺瀝,淋,溲便難,癃,狐疝,洞泄,大人(疒頹)疝,眩冒,轉筋,陰縮,兩筋變,善恐,胷中喘,罵詈,血在脅下,喘。

手太陰肺經見證:善嚏,缺盆中痛,臍上、肩痛,肩背痛,臍右小腹脹,引腹痛,小便數,溏泄,皮膚痛及麻木,喘,少氣,頰上氣見,交兩手而瞀,悲愁欲哭,洒淅寒熱。

手少陰心經見證:消渴,兩腎內痛,後廉腰背痛,浸淫,善笑,善恐,善忘,上咳吐,下氣泄,眩仆,身熱而腹痛,悲。

手厥陰別脈經見證 【 心主】 :笑不休,手心熱,心中大熱,面黃目赤,心中動。

手足陰陽經合生見證:頭項痛:足太陽,手少陰;黃疸:足太陰、少陰;面赤:手少陰、厥陰,手足陽明;目黃:手陽明、少陰、太陽、厥陰,足太陽;耳聾:手太陽、陽明、少陽、太陰,足少陰;喉痺:手足陽明,手少陽;鼻鼽衂:手足陽明、太陽;目(目巟)(目巟)無所見:足少陰、厥陰;目瞳人痛:足厥陰;面塵:足厥陰、少陽;咽腫:足少陰、厥陰;嗌乾:手太陰,足少陰、厥陰,手少陰、太陽;噦:手少陽,足太陰;膈咽不通不食:足陽明、太陰;胷滿:手太陰,足厥陰,手厥陰;胷支滿:手厥陰、少陰;腋腫:手厥陰,足少陽;脅痛:手少陰,足少陽;胷中痛:手少陰,足少陽;善嘔苦汁:足少陽,足陽明;逆少氣、咳嗽、喘喝、上氣;手太陰,足少陰;喘:手陽明,足少陰,手太陰;臂外痛:手太陽、少陽;掌中熱:手太陽、陽明、厥陰;肘攣急:手厥陰、太陰;腸滿脹:足陽明、太陰;心痛:手少陰、厥陰,足少陰;痔:足太陽,手、足太陰;凄然振寒:足陽明、少陽;如人將捕:足少陰、厥陰;瘧:足太陰,足三陽;汗出:手太陽、少陰,足陽明、少陽;身體重:手太陰、少陰。

  十四經發揮 【 元?滑壽】

   手足陰陽流注篇

凡人兩手足,各有三陰脈、三陽脈,以合為十二經也。

【 註 手三陰,謂太陰肺、少陰心、厥陰心胞。手三陽,謂陽明大腸、太陽小腸、少陽三焦。足三陰,謂太陰脾、少陰腎、厥陰肝。足三陽,謂陽明胃、太陽膀胱、少陽膽。謂之經者,以血氣流行,經常不息者而言。謂之脈者,以血理分袤行體者而言也。】

手之三陰,從臟走至手;手之三陽,從手走至頭;足之三陽,從頭下走至足;足之三陰,從足上走入腹。

【 註 手三陰從臟走至手,謂手太陰起中焦,至出大指之端;手少陰起心中,至出小指之端;手厥陰起胷中,至出中指之端。手三陽從手走至頭,謂手陽明起大指次指之端,至上挾鼻孔;手太陽起小指之端,至目內眥;手少陽起小指次指之端,至目銳眥。足三陽從頭下走至足,謂足陽明起於鼻,至入中指內間;足太陽起目內眥,至小指外側端;足少陽起目銳眥,至入小指次指間。足三陰從足走入腹,謂足太陰起大指之端,至屬脾絡胃;足少陰起足心,至屬腎絡膀胱;足厥陰起大指叢毛,至屬肝絡膽。足三陰雖曰從足入腹,然太陰乃復上膈挾咽,散舌下;少陰乃復從腎上挾舌本;厥陰乃復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兼手太陰從肺系橫出腋下;手少陰從心系上肺出腋下;手厥陰循胷出脅,上抵腋下。此又秦越人所謂諸陰脈皆至頸胷而還者也。而厥陰則又上出於巔,蓋厥陰,陰之盡也,所以然者,示陰無可盡之理,亦猶《易》之碩果不食,示陽無可盡之義也。然《易》之陰陽以氣言,人身之陰陽以臟象言;氣則無形而臟象有質,氣陽而質陰也。然則無形者,貴乎陽;有質者,貴乎陰歟!】

絡脈傳注,周流不息。

【 註 絡脈者,本經之旁支,別出以聯絡於十二經者也。本經之脈,由絡脈而交他經。他經之交,亦由是焉。傳注周流,無有停息也。夫十二經之有絡脈,猶江漢之有沱潛也;絡脈之傳注於他經,猶沱潛之旁導於他水也。是以手太陰之支者,從腕後出次指端,而交於手陽明;手陽明之支者,從缺盆上挾口鼻,而交於足陽明;足陽明之支者,別跗上,出大指端,而交於足太陰;足太陰之支者,從胃別上膈,注心中,而交於手少陰;手少陰則直自本經少衝穴,而交於手太陽,不假支授,蓋君者出令者也;手太陽之支者,別頰上至目內眥,而交於足太陽;足太陽之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合膕中,下至小指外側端,而交於足少陰;足少陰之支者,從肺出注胷中,而交於手厥陰;手厥陰之支者,從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而交於手少陽;手少陽之支者,從耳後至目銳眥,而交於足少陽;足少陽之支者,從跗上入大指,出三毛,而交於足厥陰;足厥陰之支者,從肝別貫膈,上注肺,而交於手太陰也。】

故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榮於身者也。

【 註經脈之流行不息者,所以運行血氣,流通陰陽,以榮養於人身者也。不言絡脈者,舉經以該之。】

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陽明注足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太陽注足太陽、少陰,少陰注手厥陰心主、少陽,少陽注足少陽、厥陰,厥陰復還注手太陰。

【 註 始於中焦注手太陰,終於注足厥陰,是經脈之行一周身也。】

其氣常以平旦為紀 【 句】 ,以漏水下百刻,晝夜流行,與天同度,終而復始也。

【 註經脈之行,其始則自起中焦,其氣則常以平旦為紀也。營氣常以平旦之寅時為紀,由中焦而始注手太陰,以次流行也。不言血者,氣行則血行。可知漏水下百刻,晝夜流行。與天同度者,言一晝夜漏下百刻之內,人身之經脈流行,無有窮止,與天同一運行也。蓋天以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為一周天,而終一晝夜,人之榮衛則以五十度周於身,氣行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一十丈,而終一晝夜,適當明日之寅時,而復會於手太陰,是與天同度,終而復始也。或云:晝夜漏刻有長短,其營氣盈縮當何如?然漏刻雖有長短之殊,而五十度周於身者,均在其中,不因漏刻而有盈縮也。】

   奇經八脈總論

脈有奇常。十二經者,常脈也。奇經八脈,則不拘於常,故謂之奇經。蓋以人之氣血,常行於十二經脈;其諸經滿溢,則流入奇經焉。奇經有八脈:督脈督於後,任脈任於前,衝脈為諸脈之海,陽維則維絡諸陽,陰維則維絡諸陰。陰陽自相維持,則諸經常調。維脈之外,有帶脈者,束之猶帶也。至於兩足蹻脈,有陰有陽,陽蹻得諸太陽之別,陰蹻本諸少陰之別。譬猶聖人圖設溝渠,以備水潦,斯無濫溢之患,人有奇經,亦若是也。今總集奇經八脈所發者,氣穴處所,共成一篇,附之發揮之後,以備通考云。

   督脈

督脈者,起於小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繫廷孔之端,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脣,上系兩目之中。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衝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乾,治在督脈。

督脈之別名曰長強,俠脊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實則脊強,虛則頭重,取之所別。故《難經》曰:督脈者,起於下極之腧,並於脊裏,上至風府,入屬於腦,上巔,循額至鼻柱,屬陽脈之海也。此為病,令人脊強反折。

督脈從頭循脊骨入骶,長四尺五寸,凡二十七穴。

【 註 按《內經》督脈所發者,二十八穴。據法:十椎下一穴名中樞,陰尾骨兩旁二穴,名長強,共有二十九穴。今多齗交一穴,少中樞一穴,會陽二穴,則係督脈別絡與少陽會,故止載二十七穴。】

   任脈

任脈者,與衝脈皆起於胞中,循脊裏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脣口。血氣盛,則肌肉熱;血獨盛,則滲灌皮膚,生毫毛。婦人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月事數下,任衝並傷故也。任衝之交脈,不榮其口脣,故髭鬚不生。是以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故《難經》曰:任脈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裏,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屬陰脈之海。

凡此任脈之行,從胞中,上注目,長四尺五寸,總二十四穴。

【 註 按《內經》云:任脈所發者二十八穴。經闕一穴,實有二十七穴。內齗交一穴,屬督脈。承泣二穴,屬足陽明蹻脈,故止載二十四穴。】

   陽蹻脈

陽蹻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其為病也,令人陰緩而陽急。兩足蹻脈,本太陽之別,合於太陽。其氣上行,氣並相還,則為濡目;氣不營則目不合。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當數者為經,不當數者為絡也。蹻脈長八尺。所發之穴:生於申脈,以附陽為郄,本於僕參,與足少陰會於居髎,又與手陽明會於肩髃及巨骨,又與手足太陽、陽維會於臑俞,與手足陽明會於地倉,又與手足陽明會於巨髎,又與任脈足陽明會於承泣。以上為陽蹻脈之所發,凡二十穴。陽蹻脈病者宜刺之。

   陰蹻脈

陰蹻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此為病者,令人陽緩而陰急。故曰,蹻脈者,少陰之別,別於然谷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胷裏,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鼻,屬目內眥,合於太陽。女子以之為經,男子以之為絡。兩足蹻脈長八尺,而陰蹻之郄在交信,陰蹻脈病者取此。

   衝脈

衝脈者,與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脊裏,為經絡之海。其浮於外者,循腹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脣口。故曰,衝脈者,起於氣衝,並足少陰之經,俠臍上行,至胷中而散。此為病,令人逆氣裏急。《難經》則曰,並足陽明之經。以穴考之,足陽明俠臍左右各二寸而上行,足少陰俠臍左右各五分而上行。《針經》所載,衝脈與督脈,同起於會陰。其在腹也,行乎幽門、通谷、陰都、石關、商曲、肓俞、中注、四滿、氣穴、大赫、橫骨,凡二十二穴,皆足少陰之分也。然則衝脈並足少陰之經明矣。

   陽維脈

陽維維於陽,其脈起於諸陽之會,與陰維皆維絡於身。若陽不能維於陽,則溶溶不能自收持。其脈氣所發,別於金門,以陽交為郄,與手足太陽及蹻脈會於臑俞,與手足少陽會於天髎,又會於肩井。其在頭也,與足少陽會於陽白,上於本神及臨泣,上至正營,循於腦空,下至風池,其與督脈會,則在風府及瘂門。《難經》云:陽維為病苦寒熱。此陽維脈氣所發,凡二十四穴。

   陰維脈

陰維維於陰,其脈起於諸陰之交。若陰不能維於陰,則悵然失志。其脈氣所發者,陰維之郄名曰築賓,與足太陰會於腹哀、大橫,又與足太陰厥陰會於府舍、期門,與任脈會於天突、廉泉。《難經》云:陰維為病,苦心痛。此陰維脈氣所發,凡十二穴。

   帶脈

帶脈者,起於季脅,迴身一周。其為病也,腰腹縱容,如囊水之狀。其脈氣所發,在季脅下一寸八分,正名帶脈,以其迴身一周如帶也。又與足少陽會於維道。此帶脈所發,凡四穴。

【 以上取《素問》、《難經》、《甲乙經》、《聖濟總錄》參合為篇。】

  醫學綱目 【 明?樓英】

   辨誤

許昌滑壽著《十四經發揮》,釋經脈為曲,絡脈為直。經為榮氣,絡為衛氣。乃所以惑亂來學也。謹按經云:經脈十二,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諸脈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又云:諸絡脈不能經大節之間,必行絕道而出入,復合於皮。又云:當數者為經,不當數者為絡。今《發揮》謂手太陰脈,其支從缺盆上俠口鼻,交於足陽明者,為手陽明絡。凡十二經之支脈,伏行分肉者,皆釋為絡脈。則是絡脈亦伏行分肉之間而不浮見,亦能經大節而不行絕道,亦當經脈一十六丈二尺內之數,而非不當數也。又按經云: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未嘗言其脈有曲折也。今《發揮》謂足少陽脈起目銳眥,作三折:從目銳眥至完骨是一折;又自完骨至睛明是一折;自睛明至風池是一折。則是《內經》以經脈之曲折朦朧者,為直行也。又按經云:水穀入於胃也,其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胷中,出喉嚨,而行呼吸焉。榮氣者,泌泌 原作「沁」,據《靈樞》邪客改。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皆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又云:衛出於上焦,常與榮俱,晝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故至平旦五十周,復與榮氣大會於手太陰矣。此言衛氣與榮氣相會,未嘗及宗氣。今《發揮》謂氣行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十丈,適當寅時復會於手太陰。則是將積於胷中,呼吸與榮周相會之宗氣牽合,作晝行於陽,夜行於陰,與榮五十周方會之衛氣也。乖舛經義,罪孰甚焉!

  醫學入門 【 明?李梴】

   天地人物氣候相應說

經十二,絡十五,凡二十七,氣血相貫,無有休息。故一歲陰陽升降,會於立春;一日陰陽曉昏,會於寅時。榮衛循環,上應天之度數,下應地之分野。天有宿度,地有經水,人有經脈。經水者,謂海水、清水、渭水、湖水、沔水、泗水、江水、淮水、漯水、河水、漳水、濟水也。經脈者,謂手足三陰三陽之脈。所以言者,以內外參合,人氣應之,故言及也。內足陽明,外合海水;內足太陽,外合清水;內足少陽,外合渭水;內足太陰,外合湖水;內足厥陰,外合沔水;內足少陰,外合汝水;內手陽明,外合江水;內手太陽,外合准水;內手少陽,外合漯水;內手太陰,外合河水;內手心主,外合漳水;內手少陰,外合濟水。內外輸應。氣衛於外,以充皮膚;血榮於中,以營經絡。周人身一體,而無間應。漏水百刻而不違,日夜一萬三千五百息,乃平人之常也。察陰陽,決生死,雖經絡流注,如環之無端,豈能逃於脈之三部耶?至於草木昆蟲,盡皆得氣之先,所以雖乾枯陳朽,亦可以調臟腑而治疾病,其氣同也。

仰人經絡全圖

見圖

手太陰肺經絡,起於中府穴,終於少商穴。手厥陰心包經絡,起於天池穴,終於中衝穴。足太陰脾經絡,起於隱白穴,終於大包穴。足厥陰肝經絡,起於大敦穴,終於期門穴。足少陰腎經絡,起於涌泉穴,終於腧府穴。足陽明胃經絡,起於頭維穴,終於厲兌穴。足少陽膽經絡,起於睛明穴,終於至陰穴。任脈起於會陰,循腹上關元,至咽喉,終於承漿。

伏人經絡全圖

見圖

手少陰心經絡,起於極泉穴,終於少衝穴。手陽明大腸經絡,起於商陽穴,終於迎香穴。手太陽小腸經絡,起於少澤穴,終於聽宮穴。手少陽三焦經絡,起於關衝穴,終於耳門穴。足太陽膀胱經絡,起於睛明穴,終於至陰穴。脈督起於長強穴,循脊上風府入腦,終於齗交穴。

   十五絡脈歌

【 人之一身,經絡、臟腑、百骸、九竅,盡皆貫通。足太陽行身之背,足陽明行身之前,足少陽行身之側。絡穴俱在兩經中間,乃交經過絡之處。十二經絡,周流迭運,榮於肢節。另有三絡,陽蹻絡,陰蹻絡,脾之大絡是也。外有感傷,內有傳變。今故圖繪,以便熟玩。】

手太陰絡為列缺,手少陰絡為通里,手厥陰絡為內關,手太陽絡支正是。手陽明絡偏歷當,手少陽絡外關位,足太陽絡號飛陽,足陽明絡豐隆議。足少陽絡為光明,足太陰絡公孫寄,足少陰絡名大鍾,足厥陰絡蠡溝配。陽督之絡號長強,陰任絡乃會陰地,脾大絡兮稱大包,十五絡穴君須記!

   奇經八脈歌

督脈起自下極俞,並於脊裏上風府,過腦頞鼻入齗交,為陽脈海都綱要。任脈起於中極底,上腹循喉承漿裏。陰脈之海任所謂,衝脈出胞循脊中,從腹會咽絡口脣,女人成經為血室。脈並少陰之腎經,與任督本於陰會。三脈並起而異行,陽蹻起足之跟裏,循外踝上入風池,陰蹻內踝循咽嗌。本足陰陽脈別支,諸陰交起陰維脈,發足少陰築賓郄。諸陽會起陽維脈,太陽之郄金門是。帶脈周廻季肋間,會於維道足少陽。臟腑筋骨氣血脈,交相維系順其常。

【 督之為言都也,陽脈都會,男子之主;任脈為生養之源,女子之主。衝脈即氣衝,乃胃脈發源。三脈皆始於氣衝,一原而分三歧。督脈行背而應乎陽,任脈行腹而應乎陰。衝脈自足至頭若衝,衝而直行於上,為十二經脈之海,總領諸經氣血也。三脈同起於氣衝,氣衝又起胃脈,知此則知胃氣為本矣。陽蹻脈行於背為陽,陰蹻脈行於腹為陰。蹻者捷也,言此脈之行,如足之捷也。維,持也,陽維持諸陽,陰維持諸陰,陰陽不相維,則悵然失志,不能自收拾,主持其身。故陽維病屬表,多寒熱;陰維病屬裏,多心痛。陽維所發,別於金門,以陽交為郄,與手足太陽及蹻脈會於前肩俞,與手足少陽會於天髎及會肩井,與足少陽會於陽白,上本神、臨泣、正營、腦空,下至風池,與督脈會於風池、瘂門,此陽維之脈起於諸陽之交也。陰維之郄曰築賓,與足太陰厥陰會於府舍、期門,又與任脈會於廉泉、天突,此陰維起於諸陰交會也。帶脈回繞周身,總束諸脈,如束帶然,起於季肋,即章門,脅下接腰骨之間。此奇經八脈,相連相會,維系諸經,乃順其常。人脈隆甚,入於八脈,泛溢橫流,卻不還流於諸經,故十二經亦不能拘制。因此受邪蓄熱,則為瘡瘍熱毒,當以砭刺也。經云:腑會中脘穴,臟會章門穴,筋會陽陵泉穴,髓會絕骨穴,血會膈俞穴,骨會大杼穴,脈會太淵穴,氣會膻中穴。此八會之穴也。】

  診家正眼 【 明?李中梓】

   奇經八脈

督脈:尺寸中央俱浮,直上直下。

【 按潔古云:督者,都也,為陽脈之都綱。其脈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裏,上至巔,極於上齒縫中齗交穴。其為病也,主外感風寒之邪。《內經》以為實則脊強,虛則頭重。王叔和以為腰背強痛,不得俛仰,大人癲病,小兒風癎。】

任脈:寸口緊細,實長至關,又曰寸口邊丸丸。

【 按任脈起於中極之下,循腹上喉,至下齗交,極於目下承泣穴,為陰脈之都綱。其為病也,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王叔和以為少腹繞臍,引陰中痛。又曰寸口丸丸,主腹中有氣,如指上搶心,俛仰拘急。緊細實長者,中寒而氣結也。】

衝脈:尺寸中央俱牢,直上直下。

【 按衝脈起於氣街,俠臍左右,上行至胷中而散,為十二經之根本,故稱經脈之海,亦稱血海。《靈樞》云:衝脈血盛,則滲灌皮膚,生毫毛。女子數脫血,不榮其口脣,故髭鬚不生。宦者去其宗筋,傷其衝任,故鬚亦不生。越人曰:衝脈為病逆氣而裏急。東垣曰:凡逆氣上衝,或兼裏急,或作躁熱,皆衝脈逆也。王叔和曰:衝督用事,則十二經不復朝於寸口,其人若恍惚狂癡。衝脈與督脈無異,但督脈浮,而衝脈沉耳。】

陽蹻脈:寸部左右彈。

【 按陽蹻脈起於跟中,上外踝,循脅上肩,挾口吻,至目,極於耳後風池穴。越人曰:陽蹻為病,陰緩而陽急。王叔和註曰:當從外踝以上急,內踝以上緩。又曰:寸口脈前部左右彈者,陽蹻也。苦腰背痛、癲癎、僵仆、惡風、偏枯、(疒帬)痺、體強。】

陰蹻脈:尺部左右彈。

【 按陰蹻脈起於跟,上內踝,循陰上胷,至咽,極於目內眥睛明穴。越人曰:陰蹻為病,陽緩而陰急。王叔和註曰:當從內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緩。又曰:寸口脈後部左右彈者,陰蹻也。苦癲癎寒熱,皮膚淫痺,少腹痛,裏急,腰及髖髎下連陰痛。男子陰疝,女子漏下。張潔古云:蹻者,捷疾也。二蹻之脈起於足,使人蹻捷也。陽蹻在肌肉之上,陽脈所行,通貫六腑,主持諸表。陰蹻在肌肉之下,陰脈所行,通貫五臟,主持諸裏。】

帶脈:關部左右彈。

【 按帶脈起於季脅,圍身一周,如束帶然。越人曰:帶之為病,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明堂》曰:女人少腹痛,裏急,瘈瘲,月事不調,赤白帶下。楊氏曰:帶脈總束諸脈,使不妄行,如人束帶而前垂。此脈若固,即無帶下漏經之證矣。】

陰維脈:尺外斜上至寸。

【 按陰維起於諸陰之交,發於內踝上五寸,循股入小腹,循脅上胷,至頂前而終。叔和曰:若癲癎、僵仆、失音、肌肉痺癢、汗出、惡風、身洗洗然也。又曰:陰維脈沉大而實,主胷中痛,脅下滿,心痛。脈如貫珠者,男子脅下實,腰中痛。女子陰中痛,如有瘡。】

陽維脈:尺內斜上至寸。

【 按陽維脈起於諸陽之會,發於足外踝上一寸五分,循膝上髀厭,抵少腹,循頭入耳,至本神而止。叔和云:苦肌內痺癢,皮膚痛,下部不仁,汗出而寒,癲仆,羊鳴,手足相引,甚者不能言。張潔古曰:衛為陽,主表。陽維受邪,為病在表,故苦寒熱。榮為陰,主裏。陰維受邪,為病在裏,故苦心痛。陰陽相維,則榮衛和諧。榮衛不諧,則悵然失志,不能自收持矣。李時珍曰:人身有經脈絡脈,直行者曰經,旁支者曰絡。經凡十二,手之三陰、三陽,足之三陰、三陽是也。絡凡十五,乃十二經各有一別絡,而脾又有一大絡,並任督二絡為十五也。共二十七氣,相隨上下,如泉之流,不得休息。陰脈營於五臟,陽脈營於六腑。陰陽相貫,如環無端,其流溢之氣,入於奇經,轉相灌溉。奇經凡八脈,不拘制於十二正經,無表裏配合,故謂之奇。蓋正經猶溝渠,奇經猶河澤。正經之脈隆盛,則溢於奇經。故秦越人比之天雨溝渠溢滿,霶霈河澤。此《靈》、《素》未發之旨也。又曰:陽維起於諸陽之會,由外踝而上行於衛分;陰維起於諸陰之交,由內踝而上行於榮分。所以謂一身之綱維也。陽蹻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於身之左右;陰蹻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於身之左右。所以使機關之蹻捷也。督脈起於會陰,循背而行於身之後,為陽脈之總督,故曰陽脈之海。任脈起於會陰,循腹而行於身之前,為陰脈之承任,故曰陰脈之海。衝脈起於會陰,夾臍而行,直衝於上,為諸脈之衝要,故曰十二經脈之海。帶脈則橫圍於腰,狀如束帶,所以總約諸脈者也。是故陽維主一身之表,陰維主一身之裏,以乾坤言也。陽蹻主一身左右之陽,陰蹻主一身左右之陰,以東西言也。督主身後之陽,衝任主身前之陰,以南北言也。帶脈橫束諸脈,以六合言也。張紫陽云:衝脈在風府穴下,督脈在臍後,任脈在臍前,帶脈在腰,陰蹻脈在尾閭前陰囊下,陽蹻脈在尾閭後二節,陰維脈在頂前一寸三分,陽維在頂後一寸三分。凡人有此八脈,俱屬陰神,閉而不開;惟神仙以陽氣衝開,故能得道。八脈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氣之祖,採之惟在陰蹻為先,此脈纔動,諸脈皆通。陰蹻在《丹經》,其名頗多:曰天根,曰死戶,曰復命關,曰生死根。有神主之名桃康,上通泥丸,下徹涌泉,倘能知此,使真氣聚散,皆從此關竅,則天門常開,地戶永閉,尻脈周流於一身,和氣自然上朝,陽長陰消,水中火發,雪裏花開,身體輕健,容衰返壯,昏昏嘿嘿,如醉如癡。要知西南之鄉,在坤地尾閭之前,膀胱之後,小腸之下,靈?之上,乃天地逐日所生,氣根,產鉛之地也。】

  奇經八脈考 【 明?李時珍】

   八脈總論

奇經八脈者,陰維、陽維、陰蹻、陽蹻、衝、任、督、帶也。陽維起於諸陽之會,由外踝而上行於衛分;陰維起於諸陰之交,由內踝而上行於營分。所以為一身之綱維也。陽蹻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於身之左右;陰蹻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於身之左右。所以使機關之蹻捷也。督脈起於會陰,循背而行於身之後,為陽脈之總督,故曰陽脈之海。任脈起於會陰,循腹而行於身之前,為陰脈之承任,故曰陰脈之海。衝脈起於會陰,夾臍而行,且衝於上,為諸脈之衝要,故曰十二經脈之海。帶脈則橫圍於腰,狀如束帶,所以總約諸脈者也。是故陽維主一身之表,陰維主一身之裏,以乾坤言也。陽蹻主一身左右之陽,陰蹻主一身左右之陰,以東西言也。督主身後之陽,任衝主身前之陰,以南北言也。帶脈橫束諸脈,以六合言也。是故醫而知乎八脈,則十二經十五絡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脈,則虎龍升降,元牝幽微之竅妙得矣。

   陰維脈

陰維起於諸陰之交,其脈發於足少陰築賓穴,為陰維之郄,在內踝上五寸,腨肉分中,上循股內廉,上行入小腹,會足太陰、厥陰、少陰、陽明於府舍,上會足太陰於大橫、腹哀,循脅肋,會足厥陰於期門,上胷膈,挾咽,與任脈會於天突、廉泉,上至頂前而終,凡十四穴。

   陽維脈

陽維起於諸陽之會,其脈發於足太陽金門穴,在足外踝下一寸五分,上外踝七寸,會足少陽於陽交,為陽維之郄。循膝外廉,上髀厭,抵少腹側,會足少陽於居髎。循脅肋,斜上肘,上會手陽明、手足太陽於臂臑。過肩前,與手少陽會於臑會、天髎,卻會手足少陽、足陽明於肩井。入肩後,會手太陽、陽蹻於臑俞。上循耳後,會手足少陽於風池。上腦空、承靈、正營、目窻、臨泣,下額,與手足少陽陽明五脈,會於陽白。循頭入耳,上至本神而止。凡三十二穴。

   二維為病

張潔古曰:衛為陽,主表。陽維受邪,為病在表,故苦寒熱。營為陰,主里。陰維受邪,為病在裏,故苦心痛。陰陽相維,則營衛和諧矣。營衛不諧,則悵然失志,不能自收持矣。何以知之?仲景云:病常自汗出,是衛氣不與營氣和也,宜桂枝湯和之。又云:服桂枝,反煩不解,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此二穴乃陽維之會,謂服桂枝後,尚自汗發熱惡寒,其脈寸浮尺弱而反煩,為病在陽維,故先針此二穴。仲景又云: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此衛氣不和也,桂枝湯主之。

又曰,陰維為病,苦心痛,治在三陰之交。太陰證則理中湯,少陰證則四逆湯,厥陰證則當歸四逆湯、吳茱萸湯主之。

【 註 陽維之脈,與手足三陽相維,而足太陽、少陽則始終相聯附者,寒熱之證,惟二經有之,故陽維為病,亦苦寒熱。蓋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陰虛則內熱,陽虛則外寒。邪氣在經,內與陰爭而惡寒,外與陽爭而發熱。則寒熱之在表而兼太陽證者,有汗當用桂枝,無汗當用麻黃。寒熱之在半表半裏而兼少陽證者,當用小柴胡加減治之。若夫營衛惵卑而病寒熱者,黃芪建中及八物湯之類主之。潔古獨以桂枝一證屬之陽維,似乎擴充。至於陰維為病主心痛,潔古獨以三陰溫裏之藥治之,則寒中三陰者宜矣。而三陰熱厥作痛,似未備矣。蓋陰維之脈,雖交三陰,而行實與任脈同歸,故心痛,多屬少陰、厥陰、任脈之氣上衝而然。暴痛無熱,久痛無寒。按之少止者為虛,不可按近者為實。凡寒痛兼少陰及任脈者四逆湯,兼厥陰者當歸四逆湯,兼太陰者理中湯主之。凡熱痛兼少陰及任脈者金鈴散、延胡索散,兼厥陰者失笑散,兼太陰者承氣湯主之。若營血內傷,兼夫任衝手厥陰者,則宜四物湯、養營湯、妙香散之類,因病藥之。如此則陰陽虛實,庶乎其不差矣!】

王叔和《脈經》曰:寸口脈從少陰斜至太陽,是陽維脈也。動苦肌肉痺癢,皮膚痛,下部不仁,汗出而寒;又苦癲仆羊鳴,手足相引,甚者失音不能言,宜取客主人。又曰:寸口脈從少陽斜至厥陰,是陰維脈也。動苦癲癎僵仆羊鳴,又苦僵仆失音,肌肉痺癢,應時自發,汗出惡風,身洗洗然也,取陽白、金門、僕參。

【 註 王叔和以癲癎屬陰維、陽維。《靈樞經》以癲癎屬陰蹻、陽蹻,二說義異旨同。蓋陽維由外踝而上,循陽分而至肩肘,歷耳額而終,行於衛分諸陽之會。陰維由內踝而上,循陰分而上脅至咽,行於營分諸陰之交。陽蹻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於股外,至脅肋肩,轉行於一身之左右,而終於目內眥。陰蹻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於股內,陰氣行於一身之左右,至咽喉,會任脈,而終於目內眥。邪在陰維、陰蹻則發癲,邪在陽維、陽蹻則發癎。癎動而屬陽,陽脈主之;癲靜而屬陰,陰脈主之。大抵二疾當取之四脈之穴,分其陰陽而已。】

《素問》腰痛論曰:陽維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腫,刺陽維之脈,與太陽合腨間,去地一尺。

【 註 陽維起於陽,則太陽之所生,並行而上,至腨下,復與太陽合而上也。去地一尺,乃承山穴也,在銳腨下,分肉間陷中,可刺七分。】

肉里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欬,欬則筋縮急。刺肉里之脈,為二痏。在太陽之外,少陽絕骨之後。

【 註 肉里之脈,少陽所生,陽維,脈氣所發。絕骨之後,陽維所過,分肉穴也,在足外踝上,絕骨之端後二分,筋肉分間,刺可五分。】

飛陽之脈,令人腰痛,拂拂然,甚則悲以恐。

【 註 此陰維之脈也。去內踝上五寸腨分中,並少陰經而上也。刺飛陽之脈,在內踝上一寸,少陰之前,與陰維之會,築賓穴也。《甲乙經》云:太陽之絡別走少陰者,名曰飛陽。】

   陰蹻脈

陰蹻者,足少陰之別脈,其脈起於跟中,足少陽然谷穴之後,同足少陰循內踝下照海穴,上內踝之上二寸,以交信為郄。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胷裏,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至喉嚨,交貫衝脈。入頄內廉,上行屬目內眥,與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蹻五脈,會於睛明而上行,凡八穴。

【 註 丹書論及陽精河車,皆往往以任衝督脈命門三焦為說,未有專指陰蹻者;而《紫陽八脈經》所載經脈,稍與醫家之說不同。然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謬也。】

   陽蹻脈

陽蹻者,足太陽之別脈。其脈起於跟中,出於外踝,下足太陽申脈穴,當踝後遶跟,以僕參為本,上外踝上三寸,以附陽為郄。直上循股外廉,循脅後上胛,會手太陽陽維於臑俞。上行肩髆外廉,會手陽明於巨骨,會手陽明少陽於肩髃。上人迎,挾口吻,會手足陽明任脈於地倉。同是陽明上而行巨髎,復會任脈於承泣。至目內眥,與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蹻五脈,會於睛明穴。從睛明上行,入髮際,下耳後,入風池而終,凡二十二穴。

《靈樞》曰:風痙反折,先取足太陽及膕中血絡出血;若中有寒邪,取陰蹻及三毛上及血絡出血。

【 註 足太陽,京骨穴也,在足外側,小指本節後,大骨下,赤白際陷中,針三分,灸七壯。膕中,委中穴也,在曲膝後橫文中,針三分。陰蹻取交信穴,見前。三毛,大敦穴也,在足大指外側三毛中,肝脈之井也,針三分,灸三壯。血絡者,視其處有絡脈盛滿者,出其血也。】

《靈樞》曰: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胷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衛氣者,出其悍氣之徐疾,而先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焉。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分間,行於五臟六腑,今厥氣客於五臟六腑,則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蹻陷,不得入於陰則陰虛,虛故目不瞑也。治當補其不足,瀉其有餘,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臥立至。其方用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至一升半,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故其病新發者,覆杯則臥,汗出則已。久者三飲而已。

【 註 《靈樞》有云:足太陽之筋為目上綱,足陽明之筋為目下綱。寒則筋急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又云:壯者血氣盛,肌肉滑,營衛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人氣血衰,氣道濇,衛氣內伐,故晝不精,而夜不瞑。又云:多臥者,腸胃大而皮膚濇,分肉不解,衛氣行遲故也。張子和云:思氣所至,為不眠,為嗜臥。巢元方云:脾病困倦而嗜臥,膽病多煩而不眠。王叔和《脈經》云:水流夜疾有聲者,土休故也,人亦應之。人夜臥,則脾不動搖,脈為之數疾也。一云脾之候在瞼,瞼動則知脾能消化也;脾病則瞼濇嗜臥矣。數說皆論目閉、目不瞑,雖不言及二蹻,蓋亦不離乎陰陽、營衛、虛實之理,可互考者也。】

   衝脈

衝為經脈之海,又曰血海。其脈與任脈,皆起於少腹之內胞中。其浮而外者,起於氣衝,並足陽明少陽二經之間,循腹上行,至橫骨,俠臍左右,各五分,上行歷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至胷中而散,凡二十四穴。

《素問》水熱穴論曰:三陰之所交結於腳也,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腎脈之下行也,名曰太衝。

【 註 腎脈與衝脈,並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衝。一云衝脈起於氣衝。衝直而通,故謂之衝。】

《素問》陰陽離合論曰: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衝。太衝之地,名曰少陰。其衝在下,名曰太陰。

【 註 心藏在南,故前曰廣明。衝脈在北,故後曰太衝。足少陰腎脈與衝脈合而盛大,故曰太衝。此兩脈相合為表裏也。衝脈在脾之下,故曰其衝在下,名曰太陰。】

王海藏曰:手少陽三焦相火為一腑,右腎命門為相火,心包主亦名相火,其脈同診。腎為生氣之門,出臍下分三歧,上衝俠臍,過天樞,上至膻中兩乳間,元氣所繫焉。又足三焦太陽之別,并足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焉。三焦者,從頭至心,心至臍,臍至足,為上中下三焦,其實真元一氣也。故曰,有臟無腑。《脈訣》云,三焦無狀空有名,寄在胷中膈相應。一云:其腑在氣街中。上焦在胃上口,治在膻中;中焦在胃管,治在臍旁;下焦在臍下膀胱上口,治在臍。經曰:元氣者,三焦之別使也。腎間動氣者,真元一氣,分為三路,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

【 註 三焦即命門之用,與衝任督相通者,故附著於此。】

   衝脈為病

李東垣曰:暑月病甚,則傳腎肝為痿厥。痿乃四肢痿軟,厥乃四肢如火,或如冰,心煩。衝脈氣逆上,甚則火逆,名曰厥逆。故痿厥二病,多相須也。經曰:下氣不足則痿厥,心悗,宜以清燥去濕熱之藥,或生脈散合四苓散,加酒洗黃蘗、知母,以泄其濕熱。

【 註 曰濕熱成痿,乃不足中有餘也,宜滲泄之藥;若精血枯涸成痿,乃不足中之不足也,全要峻補之。】

張仲景曰:傷寒動氣在右,不可發汗。汗之,則衄而渴,心苦煩,飲水即吐。不可下,下之,則津液內竭、頭眩、咽燥、鼻乾、心悸。動氣在左,不可發汗。汗之,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瞤,此為難治。不可下,下之,則腹裏拘急不止,動氣反劇,身雖有熱反欲踡。動氣在上,不可發汗。汗之,則氣上衝,正在心端。不可下,下之,則掌握熱煩,身熱汗泄,欲水自灌。動氣在下,不可發汗。汗之,則無汗,心中大煩,骨節疼,頭痛目運,惡寒吐穀。不可下,下之,則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穀,心下痞堅。

【 註 此乃臍之左右上下,有氣築築然牢而痛,正衝、任、足少陰、太陰四經病也。成無己註,妄以為左肝右肺,上心下腎,蓋未審四臟乃兼邪耳。】

   任脈

任為陰脈之海,其脈起於中極之下,少腹之內,會陰之分,上行而外出,循曲骨,上毛際,至中極,同足厥陰、太陰、少陰並行腹裏;循關元,歷石門、氣海,會足少陽、衝脈於陰交;循神闕水分,會足太陰於下脘;歷建里,會手太陽、少陽、足陽明於中脘;上上脘、巨闕、鳩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宮、華蓋、璇璣,上喉嚨,會陰維於天突、廉泉,上頤,循承漿,與手足陽明督脈會,環脣上,至下齗交,復出分行,循面繫兩目下之中央,至承泣而終,凡二十七穴。按《難經》、《甲乙經》,並無循面以下之說。

   督脈

督乃陽脈之海,其脈起於腎下胞中,至於少腹,乃下行於腰,橫骨圍之中央,繫溺孔之端,男子循莖下至篡,女子絡陰器合篡間,俱繞篡後屏翳穴,別繞臀,至少陰與太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廉,曲會陽貫脊,會於長強穴。在骶骨端與少陰會,並脊裏,上行歷腰俞、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臺、神道、身柱、陶道、大椎,與手足三陽會合,上瘂門,會陽維,入繫舌本,上至風府,會足太陽陽維,同入腦中,循腦戶、強間、後頂上巔,歷百會、前頂、顖會、上星,至神庭,為足太陽督脈之會。循額中,至鼻柱,經素髎、水溝,會於足陽明,至兌端入齗交,與任脈足陽明交會而終,凡三十一穴。督脈別絡,自長強走任脈者,由小腹直上,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脣,上繫兩目之下中央,會太陽於目內眥睛明穴;上額與足厥陰同會於巔,入絡於腦,又別自腦下項,循肩胛,與手足太陽、少陽,會於大杼第一椎下,兩旁去脊中一寸五分陷中,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

滑伯仁曰:任督二脈,一源而二歧。一行於身之前,一行於身之後。人身之有任督,猶天地之有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見陰陽之不離,合之以見渾淪之無間。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 註 任督二脈,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陽火陰符升降之道,坎水離火交媾之鄉。故魏伯陽《參同契》云:上閉則稱有,下閉則稱無。無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兩孔穴法,金氣亦相須。崔希範《天元入藥鏡》云:上鵲橋,下鵲橋,天應星,地應潮,歸根竅,復命關,貫尾閭,通泥丸。《大道三章直指》云:修丹之士,身中一竅,名曰元牝,正在乾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兌之東,坎離交媾之地。在人身天地之正中,八脈九竅,十二經,十五絡聯輳,虛間一穴,空懸黍珠。醫書謂之任督二脈,此元氣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修丹之士,不明此竅,則真息不生,神化無基也。俞琰註《參同契》云:人身血氣,往來循環,晝夜不停。醫書有任督二脈,人能通此二脈,則百脈皆通。《黃庭經》言:皆在心內運天經,晝夜存之自長生。天經乃吾身之黃道,呼吸往來於此也。鹿運尾閭能通督脈,?納鼻息能通任脈,故二物皆長壽。此數說皆丹家河車妙旨也,而藥物火候,自有別傳。再按王海藏曰:張平叔言,鉛乃北方正氣,一點初生之真陽為丹母,其蟲為?,即坎之二陰也,地軸也。一陽為蛇,天根也。陽生於子,藏之命門,元氣之所繫,出入於此,其用在臍下,為天地之根,元牝之門,通厥陰,分三歧為三車。一念之非,降而為漏;一念之堅,守而成鉛。升而接離,補而成乾。陰歸陽化,是以還元。至虛至靜,道法自然,飛昇而仙。】

   督脈為病

《素問》骨空論云:督脈生疾,從小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衝疝,女子為不孕,癃閉,遺溺,嗌乾。治在骨上,甚者在臍下營。

【 註 此乃任衝二脈之病,不知何以屬之督脈。按督脈雖行於背,而別絡自長強走任脈者,則由小腹直上貫臍中,貫心入喉,上頤環脣,而入於目之內眥,故顯此諸證,啟元蓋未深考爾。】

秦越人《難經》曰:督脈為病,脊強而厥。

【 註 王海藏謂此病宜用羌活、獨活、防風、荊芥、細辛、藁本、大黃、黃連、附子、烏頭、蒼耳之類。】

《素問》風論曰: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風入係頭,則為目風,眼寒。

   帶脈

帶脈者,起於季脅足厥陰之章門穴,同足少陽循帶脈穴,圍身一周,如束帶然;又與足少陽會於五樞、維道。

《靈樞經》曰:足少陰之正,至膕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至 原作「下」,據《靈樞》經別改。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

【 註 帶脈總束諸脈,使不妄行,如人束帶而前垂,故名。婦人惡露,隨帶脈而下,故謂之帶下。】

   帶脈為病

王海藏曰:小兒(疒頹)疝,可灸章門三壯而愈,以其與帶脈行於厥陰之分,而太陰主之。

又曰:女子經病血崩,久而成枯者,宜濇之益之。血閉久而成竭者,宜益之破之。破血有三法:始則四物入紅花,調黃芪、肉桂;次則四物入紅花,調鯪鯉甲、桃仁、桂、童子小便,和酒煎服;末則四物入紅花,調易老沒藥散。

   氣口九道脈

《手檢圖》曰:脈為五臟華蓋,上以應天,解理萬物,主行精氣,法五行,應四時,知五味。氣口之中,陰陽交會,中有五部,前後左右,各有所主,上下中央,分為九道診之,則知病邪所在也。

【 註 氣口一脈,分為九道,總統十二經,並奇經八脈,各出診法,乃岐伯秘授黃帝之訣也。扁鵲推之,獨取寸口,以決死生。蓋氣口為百脈流注朝會之始故也。】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一百十

 經絡門

  醫學準繩六要 【 明?張三錫】

   明部定經

夫臟腑陰陽,各有其經;四肢筋骨,各有所主。明其部以定經,循其流以尋源。捨此而欲知病之所在,猶適燕而南行,豈不愈勞而愈遠哉?方書云:不讀十二經絡,開口動手便錯。誠確論也!世人以經絡為針灸家書,皆懵然罔究,妄舉妄譚。即如頭痛一證,左右分經,前後異位。同一腹痛也,而有中脘、當臍、少腹之分。同一害眼也,而有大眥、小眥、黑珠、白珠、上胞、下胞之異。在肺而用心藥,則肺病不去,而復損心經。在血而用氣藥,則真氣反傷,而血病益滋。東垣曰:傷寒邪在太陽經,誤用葛根湯,則引邪入陽明。是葛根乃陽明引經藥,非太陽經藥也。即此而推之,則夭於藥者,不知其凡幾矣!仁人君子,慎勿輕議,當留心於明部定經焉!

  古今醫統 【 明?徐春甫】

   經度

人身之經絡氣血多少,與天道寒熱盛衰相應也。氣為陽,而配乎熱;血為陰,而配乎寒。夫太陽為天之六氣,斯時天氣寒盛而熱衰,應人之手足太陽二經,多血而少氣。少陽為天之三氣,斯時天氣熱盛而寒衰,應人之手足少陽二經少血而多氣。陽明為天之五氣,斯時天氣先熱而後寒,應人之手足陽明二經,多氣而多血。少陰為天之二氣,斯時天氣寒少而熱多,應人之手足少陰二經,少血而多氣。厥陰為天之初氣,斯時天氣寒盛而熱衰,應人之手足厥陰二經,多血而少氣。太陰為天之四氣,斯時天氣熱盛而寒衰,應人之手足太陰二經,多氣而少血。故曰天道之常數云耳。

   經脈說

夫所謂經者,以其氣血流行之大,經常而不息也。謂之脈者,以其血理分袤行體者而言也。謂之絡者,本經之旁,支而別出,以聯絡於十二經者也。如手太陰經之支者,從腕後出次指端,而交於陽明經者是也。按《素問》曰:直行者謂之經,旁出者謂之絡。手太陰之支,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是列缺為太陰別走陽明之絡。人或有寸關尺三部脈不見,自列缺至陽谿脈見者,俗謂反關脈,此經脈虛而絡脈滿,《千金翼》謂陽脈逆,反大於寸口三倍。惜叔和尚未之及,而況高陽生哉?

   十五絡脈穴辨

十五絡脈者,十二經之別絡而相通焉者也。其三絡者,為任督二脈之絡,脾之大絡,總統陰陽諸絡,灌溉於臟腑者也。《難經》謂只十四絡,有陽蹻陰蹻二絡。愚嘗考此二絡,無穴可指,且二蹻亦非十四經之正也。《針灸節要》以為任絡曰屏翳,督絡曰長強,誠得《十四經發揮》之正理也。加以脾之大絡曰大包,此合十五絡也。

   十二井滎俞經合穴

少商肺 少衝心大敦肝隱白脾 涌泉腎 中衝心包 商陽大腸 少澤小腸 竅陰膽厲兌胃至陰膀胱 關衝三焦 魚際肺 少府心行間肝大都脾 然骨腎 勞宮心胞 二間大腸 前谷小腸 俠豀膽內庭胃通谷膀胱 液門三焦 太淵肺 神門心太衝肝太白脾 太谿腎 大陵心包 三間大腸 後谿小腸 臨泣膽陷谷胃束骨膀胱 中渚三焦經渠肺 靈道心中封肝商丘脾 復溜腎 間使心包 陽谿大腸 陽谷小腸 陽輔膽解谿胃崑崙膀胱 支溝三焦 太淵肺 神門心太衝肝太白脾 太谿腎 大陵心包 合谷大腸 腕骨小腸 丘墟膽衝陽胃京骨膀胱 陽池三焦 尺澤肺 少海心曲泉肝陰陵泉脾 陰谷腎 曲澤心包 曲池大腸 小海小腸 陽陵泉膽三里胃委中膀胱 天井三焦

   五臟募俞穴 【 募皆在腹,俞皆在背】

中府 【 肺之募】  巨闕 【 心之募】  章門 【 脾之募】  期門 【 肝之募】  中脘 【 胃之募】  肺俞 【 三椎下各開寸半】  心俞 【 五椎下各開寸半】  肝俞 【 九椎下各開寸半】  脾俞 【 十一椎下各開寸半】  腎俞 【 十四椎下各開寸半】

   八會穴

中脘 【 腑會】  章門 【 臟會】  陽陵泉 【 筋會】  陽輔 【 髓會】  膈俞 【 血會】  大杼 【 骨會】  太淵 【 脈會】  膻中 【 氣會】

  醫門法律 【 清?喻昌】

   絡脈論

十二經脈,前賢論之詳矣;而絡脈則未之及,亦缺典也。經有十二,絡亦有十二。絡者,兜絡之義,即十二經之外城也。復有胃之大絡,脾之大絡,及奇經之大絡,則又外城之通界,皇華出入之總途也。故又曰絡有十五焉。十二經生十二絡,十二絡生一百八十系絡,系絡生一百八十纏絡,纏絡生三萬四千孫絡。自內而生出者,愈多則愈小,稍大者在俞穴肌肉間,營氣所主;外廓繇是出諸皮毛,方為小絡,方為衛氣所主。故外邪從衛而入,不遽入於營,亦以絡脈纏絆之也。至絡中邪盛,則入於營矣。故曰絡盛則入於經,以營行經脈之中故也。然風寒六淫外邪,無形易入,絡脈不能禁止,而盛則入於經矣。若營氣自內所生,諸病為血、為氣、為痰飲、為積聚,種種有形,勢不能出於絡外,故經盛入絡,絡盛返經,留連不已,是以有取於砭射,以決出其絡中之邪。今醫不用砭射,已不足與言至巧,而用藥之際,不加引經透絡,功效羈遲,安得稱為良工耶?至若三部九候,《內經》原有定位,王叔和以相絡之故,大小二腸,候之於上,心主之脈,候之於下。而不知絡脈所主者,外所關者小,雖是系絡,表裏相通,未可定其診象。況水穀變化,濁穢之腑,去膈上父母清陽之臟,重重脂膜,遮蔽其氣,迥不相通,豈可因外絡連屬,反謂右寸之清陽上浮者為大腸,脈沉者為肺脈?經所謂臟真高於肺者,乃臟真高於大腸矣。周身之治節,渾是大腸主之矣。左寸之浮者為小腸脈,沉者為心脈,水中污泥反浮於蓮花之上,有是理乎?夫心包之脈,裹擷乎心,代君主行事,正如宰相統攝政府,即當從左寸候之。若分屬右尺與三焦同位,忽焉入閣辦事,忽焉遠竄遐荒,一日萬幾,舍樽俎而從事道路乎?切脈論中已定其診,今再論及,恐安常者,不加深察耳!惟是經有十二,絡有十五,《難經》以陽蹻、陰蹻、脾之大絡,共為十五絡,遂為後世定名,反遺《內經》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喫緊一段。後人不敢翻越人之案,遂謂當增為十六絡,是十二經有四大絡矣,豈不冤乎?昌謂:陽蹻陰蹻二脈之名原誤,當是共指奇經為一大絡也。蓋十二經各有一絡,共十二絡矣。此外有胃之一大絡,繇胃下直貫膈肓,統絡諸絡脈於上,復有脾之一大絡,繇脾外橫貫脅腹,統絡諸絡脈於中,復有奇經之一大絡,繇奇經環貫諸經之絡於周身上下。蓋十二絡,以絡其經,三大絡以絡其絡也。《難經》原有絡脈滿溢,諸經不能復拘之文,是則八奇經出於十二經脈之外,經脈不能拘之,不待言矣。昌嘗推奇經之義,督脈督諸陽而行於背,任脈任諸陰而行於前,不相絡也。衝脈直衝於胷中,帶脈橫束於腰際,不相絡也。陽蹻陰蹻同起於足跟,一循外踝,一循內踝,並行而鬬其捷,全無相絡之意。陽維陰維,一起於諸陽之會,一起於諸陰之交,名雖曰維,乃是陽自維其陽,陰自維其陰,非交相維絡也。設陽蹻陰蹻可言二絡,則陽維陰維更可言二絡矣;督、任、衝、帶俱可,共言八絡矣。《難經》又云:奇經之脈,如溝渠滿溢,流於深湖,故聖人不能圖,是則奇經明等之絡。夫豈有江河大經之水,擬諸溝渠者哉?《難經》又云:人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環周,故十二經亦不能拘之,溢蓄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全是經盛入絡故溢,蓄止在於絡,不能環溉諸經也。然則奇經共為一大絡,夫復何疑?

   律一條

凡治病不明臟腑經絡,開口動手便錯。不學無術,急於求售,醫之過也。甚有文過飾非,欺人欺天,甘與下鬼同趣者,此宵人之尤,不足罪也!

   奇經病關營衛

問:奇經之病,亦關營衛否?曰:奇經所主,雖不同正經之病,其關於營衛則一也。其陰不能維於陰,悵然自失志者,營氣弱也;陽不能維於陽,溶溶不能自收持者,衛氣衰也。陽維為病,苦寒熱者,邪入衛而主氣也;陰維為病,苦心痛者,邪入營而主血也。經所謂肺衛心營者是也。陰蹻為病,陽緩而陰急,陽病而陰不病也。陽蹻為病,陰緩而陽急,陰病而陽不病也。此等病,多於正病中兼見之。惟識其為營衛之所受也,則了無疑惑矣。蓋人身一氣周流,無往不貫,十二經脈有營衛,奇經八脈亦有營衛。奇經附屬於正經界中者,得以同時并注也。由陽維、陰維、陽蹻、陰蹻推之,衝脈之縱行也,帶脈之橫行也,任脈之前行也,督脈之後行也,孰非一氣所流行耶?一氣流行,即得分陰分陽矣。營衛之義,亦何往而不貫哉?

  景岳全書 【 明?張介賓】

   經絡

人身臟腑在內,經絡在外,故臟腑為裏,經絡為表。在表者,手足各有六經,是為十二經。以十二經脈分陰陽,則六陽屬腑為表,六陰屬臟為裏。以十二經脈分手足,則足經脈長且遠,自上及下,遍絡四體,故可按之以察周身之病。手經脈短且近,皆出入足經之間,故凡診傷寒外感者,則但言足經不言手經也。然而足之六經,又以三陽為表,三陰為裏。而三陽之經,則又以太陽為陽中之表,以其脈行於背,背為陽也。陽明為陽中之裏,以其脈行於腹,腹為陰也。少陽為半表半裏,以其脈行於側,三陽傳遍而漸入三陰也。故凡欲察表證者,則但當分前後左右,而以足三陽經為主。然三陽之中,則又惟太陽一經,包覆肩背,外為周身之綱維,內連五臟六腑之肓腧,此諸陽之主氣,猶四通八達之衢也。故凡風寒之傷人,必多自太陽經始。

足三陰之經,皆自足上腹,雖亦在肌表之間,然三陰主裏,而凡風寒自表而入者,未有不由陽經而入陰分也。若不由陽經逕入三陰者,即為直中陰經,必連臟矣,故陰經無可據之表證。

  身經通考 【 清?李瀠】

   經脈行列

尊生子曰:腹之中行,係任脈一經;開兩旁,係足少陰腎經;又開兩旁,係足陽明胃經;又開兩旁,係足太陰脾經。此皆在腹中者也。其乳之在上在旁,係手太陰肺、少陰心、厥陰心包;又開兩旁,則在兩肋,係足厥陰肝經;又肋之後背之旁,係足少陽膽經;其脊之兩旁兩行,係足太陽膀胱經;若脊之中行,係督脈一經。手之外廉,係手三陽經;手之內廉,係手三陰經。足之外廉,係足三陽經;足之內廉,係足三陰經。頭乃手足六陽經所會。如耳前後,係手足少陽經;顴上下,係手足陽明經;兩眥旁,係手足太陽經。其鼻之上行,仍係督脈一經。凡各經支別交會,與夫足之三陰皆循喉嚨挾舌本。又足厥陰,隨督脈會於巔。此又經絡之大概也。

   經絡相通不相通

手陽明大腸,與足陽明胃相通;手太陽小腸,與足太陽膀胱相通;手少陽三焦,與足少陽膽相通。所以胃有病而大腸亦病,膽有病而三焦亦病,小腸有病而膀胱亦病,是同經同氣之相感者也。其餘手足諸經,皆有別經間隔,不能相通,故鮮貽累焉。

   督任二脈

夫人身之有督任,猶天地之有子午也。人身之督任以腹背言,天地之子午以南北言。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見陰陽不離,合之以見渾淪無間,此修真者之周行也。惜夫舉世昏昏,盡越歧徑,或默朝上帝,或內視臟腑,或存神閉息,或服氣吞霞,或運氣機行火候,或鍊日月採精華,或日運臍輪、夜運泥丸,或朝呼三魂、暮攝七魄,或按周天而行搬運,或指斗柄而轉化機,或守中黃絳宮而待神凝氣聚,或運三華五氣而用洗骨伐毛。種種元言,豈離督任?獨惜其舍正路而不由耳!知之者,四門外閉,兩耳內觀,心如止水,身似空壺。締觀黍米之珠,權作黃庭之主,不施搬運,自妙轉旋。含光嘿嘿,調息綿綿,握固內守,注意元關,頃刻而真元內還,未幾而一陽來復。兩腎如湯煎,膀胱似火熱,任督猶車輪,四肢若山石,鼓巽運坤,天機自動。微以意定,則水火自然升降,如桔橰之呼水,稻花之凝露,謂之乾坤交姤罷,一點落黃庭。到此地位,意不可散,散則不成丹矣。故紫陽翁曰:真鉛生於離,其用卻在坎。姹女過南園,手持玉橄欖。身心渾沌,與虛空等。不知身之為我,我之為身,神之為氣,氣之為神。不規中而自規中,不胎息而自胎息。虛空生白,黑地引針,亦不知任之為督,督之為任也。此最上一乘,慎勿身中摸索。真志於修者,其知所務哉!

   督任為五腧總

又十二經,每經各得五穴,以應五行。所出為井,所流為滎,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肝邪治井,心邪治滎,脾邪治俞,肺邪治經,腎邪治合。惟督任則總而貫之。

  石室秘籙 【 清?陳士鐸】

   論任督

任督之脈,在臟腑之外,別有經絡也。每為世醫之所略。不知此二部之脈,不可不講,非若衝蹻之脈,可有可無也。任脈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裏,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此任脈之經絡也。督脈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繫廷孔,在溺孔之際,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即前後二陰之間也。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顛,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脣,上繫兩目之下中央,此督之經也。二經之病,各有不同,而治法實相同也。蓋六經之脈絡,原相貫通。治任脈之疝瘕,而督脈之遺溺脊強亦愈也。然此二脈者,為胞胎之主脈。無則女子不受姙,男子難作強以射精。此脈之宜補而不宜瀉明矣。補則外腎壯大而陽旺,瀉則外腎縮細而陽衰;補則子宮熱而受胎,瀉則子宮冷而難姙矣。

身形门

作者:kwanado 发表时间: 2006/04/02 09:21 点击:8次 修改 精华 删除 置顶 来源 转移 收藏

 身形門

  黃帝素問

   針解篇

一天、二地、三人、四時、五音、六律、七星、八風、九野,身形亦應之。故人皮應天,

【 註 一者,天也。天者,陽也。五臟之應天者肺,肺者五臟六腑之蓋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陽也。故人皮以應天。】

人肉應地,

【 註 二者,地也。人之所以應土者肉也,故人肉以應地。】

人脈應人,

【 註 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脈也,故人脈以應人。】

人筋應時,

【 註 四者,時也。四時之氣,皆歸始春。筋乃春陽甲木之所生,故人筋應時。】

人聲應音,

【 註 五者,音也。人之發聲以備五音。】

人陰陽合氣應律,

【 註 六者,律也。合氣者,六臟六腑,陰陽相合,而為六也。以六氣之相合,而應六律。】

人齒面目應星,

【 註 七者,星也。人面有七竅,以應七星。《靈樞經》曰:天有列星,人有牙齒。】

人出入氣應風,

【 註 八者風也。人氣之行於周身,猶風之遍於六合也。】

人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野,

【 註 九者,野也。陰陽應象論曰:地有九野,人有九竅。九野者,九州之分野也。人之三百六十五絡,猶地之百川,流注通會於九州之間。】

人心意應八風,

【 註 八風不常,而心意之變動如之。】

人氣應天,

【 註 天運不息,而人氣之出入如之。】

人髮、齒、耳、目、五聲,應五音六律,

【 註 髮、齒、耳、目共六。齒又為六六之數;而髮之數,不可數矣。律呂之妙,推而廣之,可千可萬,而萬之外,不可數矣。】

人陰陽脈血氣應地,

【 註 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水循地行,脈隨地轉。】

人肝目應之九,

【 註 肝開竅於目,九竅之一也。一之九者,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也。】

九竅三百六十五。

【 註 六節臟象論曰: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人以九九制會,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天地,久矣。是人之經脈,有三百六十五穴,節之交亦有三百六十五會,皆外通于九竅,內本於九臟者也。】

人一以觀動靜天二以候五色七星應之以候髮母澤五音一以候宮商角徵羽六律有餘不足應之二地一以候高下有餘九野一節俞應之以候閉節三人變一分人候齒泄多血少十分角之變五分以候緩急六分不足三分寒關節第九分四時人寒溫燥濕四時一應之以候相反一四方各作解

【 盧良侯曰:一百二十四字一百二十四字 實有一百二十三字。《素問》針解篇王冰註謂:此一百二十四字,蠹簡爛文,義理殘缺,莫可尋究。新校正云:詳王氏云一百二十四字,今有一百二十三字,又亡一字。,連九竅三百六十五七字在內,然其間尚有成句可意會者,惜乎蠹損之文,不模傳也。】

  靈樞經

   骨度篇

黃帝問於伯高曰:脈度言經脈之長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骨節之大小、廣狹、長短,而脈度定矣。

【 註 此言經脈之長短,從骨節之大小、廣狹、長短而定其度數,故曰骨為幹,脈為營,如藤蔓之營附於木幹也。】

黃帝曰:願聞眾人之度。人長七尺五寸者,其骨節之大小長短各幾何?伯高曰: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

【 註 此言頭之大骨度數。眾人謂天下之大眾。長七尺五寸者,上古適中之人也。適中之人,則頭骨亦適中。頭骨適中,通體之骨皆適中矣。】

胷圍四尺五寸,腰圍四尺二寸。

【 註 此胷骨、腰骨圍轉一周之總數也。】

髮所覆者,顱至項,尺二寸;髮以下至頤,長一尺。君子終折。

【 註 此言頭顱前後上下之骨度。髮所覆者,謂從前額顱之髮際,上至顛頂,以至後項之髮際。計髮所覆者度一尺二寸。髮以下至頤者,謂從前額顱之髮際以下,至于兩頤,計長一尺。君子終折者,謂從髮際之始,以至髮際之終,可折中而度量。蓋君子之人面方廣,而髮際高。髮所覆者,從顱至項,度一尺一寸,髮以下至頤長一尺一寸也。】

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缺盆以下至骨(曷骭)長九寸,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曷骭)骭以下至天樞長八寸,過則胃大,不及則胃小。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過則廻腸廣長,不滿則狹短。橫骨長六寸半;橫骨上廉以下至內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內輔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內輔下廉下至內踝,長一尺三寸;內踝以下至地,長三寸;膝膕以下至跗屬,長一尺六寸;跗屬以下至地長三寸。故骨圍大則太過,小則不及。

【 註 此仰面之骨度也。結喉下兩旁巨骨陷中為缺盆。(曷骭)骭骨一名尾翳,即鳩尾骨也。自兩旁缺盆而下至(曷骭)骭,計長九寸,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蓋(曷骭)骭內,心肺之所居也。天樞在臍旁二寸,乃足陽明之穴。從兩旁(曷骭)骭而下至天樞計長八寸,過則胃大,不及則胃小。蓋自鳩尾以至於臍,胃腑之所居也。橫骨在毛際橫紋中。自天樞而下至於橫骨,計長六寸半,過則廻腸廣大,不及則狹短。蓋自臍以至少腹,大腸之部分也。橫骨橫長亦六寸半。內輔者,內之輔骨也。內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者,在上之腿度也。內輔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者,膝之連骸,一名膝蓋骨也。內輔下廉下至內踝,長一尺三寸者,在下之腿度也,曰內輔、內踝者,以足八字分立,則內骨偏向於面也。踝者,下廉之腿骨與足骨相連之凹處,在內者為內踝,在外者為外踝。內踝以下至地長三寸者,足跟骨也。膝膕者,膝前下之腿骨。跗者,足面上之跗骨,即足陽明之動脈處。自膝前而下至於跗面,計長一尺六寸也。屬者概足面而言也。跗屬以下至地,長三寸者,?足面而下至足底之骨也。骨圍大者,骨之粗大也;小者,骨之細小也。】

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行腋中不見者,長四寸;腋以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季脅以下至髀樞,長六寸;髀樞以下至膝中,長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長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長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長一寸。

仰人骨度圖

見圖

伏人骨度圖

見圖

【 註 此側身之骨度,皆縱數之也。其上之旁為角,肩胛上之頸骨為柱骨。自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肋下臑內為腋。自柱骨至腋中,計長四寸。脅骨之下為季脅。自腋以下至季脅,計長一尺二寸。捷骨之下為髀樞,一名髀厭,在臀之兩旁,即足少陽之環跳穴處。自季脅以下至髀樞,計長六寸。髀樞以下,至膝蓋骨內之中分,計長一尺九寸,即上之腿數也。膝以下至外踝,長一尺六寸,即下之腿數也。京骨,足太陽膀胱經穴名,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外踝骨以下至京骨,長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長一寸。此側身之骨度也。】

耳後當完骨者,廣九寸;耳前當耳門者,廣一尺三寸;兩顴之間相去七寸。

側人骨度圖

見圖

【 註 此頭側之橫度也。耳後高骨為完骨,入髮際四分。廣者橫闊也。耳後當完骨者,從耳至於腦後也。耳前當耳門者,從耳而至於鼻準也。此頭側之橫度也。兩顴之間相去七寸者,此當面之橫度也。】

兩乳之間廣九寸半。

【 註 此形身前面之橫度也。】

兩髀之間廣六寸半。

【 註:此形身背面之橫度也。】

足長一尺二寸,廣四寸半。

【 註 此兩足之縱橫數也。】

肩至肘,長一尺七寸;肘至腕,長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節,長四寸;本節至其末,長四寸半。

【 註 此兩臂兩手之骨度也。本節者,指掌交接之骨節。末者,指尖也。】

項髮以下至背骨,長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節,長三尺。上節長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節至於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

【 註 此脊背之骨度也。項髮以下至背骨者,自項後髮際至背骨之大椎,計長二寸五分。膂骨,脊骨也。自背骨之大椎,循膂骨以下,至於尾骶,計二十一節,共長三尺。上節每節長一寸四分一釐,其奇分之九釐,在下節計算,故膂骨以上計有七節,每節長一寸四分一釐,則七得七寸,四七二寸八分,共九寸八分。又每節一釐,共計九寸八分七釐,故曰九寸八分分之七也。】

此眾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經脈之長短也。是故視其經脈之在於身也,其見浮而堅,其見明而大者,多血;浮而堅,其見明而大者,多血;細而沉者,多氣也。

【 註 此總結骨之度數,定經脈之長短也。經脈之浮而堅,明而大者,多血;細而沉者多氣。此篇論骨氣而結以經脈之血氣者,血脈資始於腎骨之精,氣盛則經脈之血氣亦盛矣。】

   邪客篇

黃帝間於伯高曰:願聞人之肢節,以應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音聲;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熱;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莖垂以應之。女子不足二節以抱人形。天有陰陽,人有夫妻;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節;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膕;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地有泉脈,人有衛氣;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晝夜,人有臥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齒;地有小山,人有小節;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月囷)肉;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地有四時不生草,人有無子。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

【 註 此論人形身、四體、臟腑、陰陽,應天地之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與天地參也。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應天道之繞地一周,一歲而終三百六十五度。日月五星,隨天道之環轉;風、雨、雷、電,從天氣以施行。山川泉谷,上天之無不覆幬;林木草蓂,感天氣而生長。衛氣日行於陽,上至頭、目、口、齒,下至足、脛、膝、膕,四旁之四肢、肢節、(月囷)肉、皮毛;夜行於陰,內循五臟六腑,熏於募筋,充於胷腹。人之身形臟腑,應六氣之降升,五運之出入。衛氣之行,應天道之繞地環轉,而復通貫於地中。故曰地有泉水,人有衛氣。是衛氣非獨行於形身之外內,而復貫通於經脈之外內者也。】

  古今醫統 【 明?徐春甫】

   背部胷部尺寸

大椎穴下尾骶骨穴,共計二十一椎,通作三尺。故謂人為三尺之軀者,此也。

上七椎,每椎一寸四分一釐,共九寸八分七釐。

中七椎,每椎一寸六分一釐,十四椎與臍平,共一尺一寸二分七釐。

下七椎,每椎一寸二分六釐,共八寸八分二釐。

第二行俠脊各寸半,除脊一寸,共折作四寸分。兩旁第三行俠脊各三寸,除脊一寸,共折作七寸,分兩旁。膺部腹部橫寸并用,對乳間橫折作八寸;膺部橫寸取穴,悉依直寸取穴;依心胷岐骨下至臍,共折八寸;臍下至毛際橫骨,折作五寸;天突至膻中折作六寸八分。下行一寸六分,為中庭。上取天突至中庭,共折八寸四分。手足穴並用中指穴取之。

周身經穴,隨處而取之,則其長短闊狹,各合其度,而自無過與不及之弊矣。今人悉以中指一寸,通身取之,烏得謂之同身?當日同指。必其隨所處,而取其穴道,故曰同身寸。

   取穴尺寸說

人身經脈十四,絡脈十五,原穴十二,誠為一身樞要綱維之大,不可不熟會於胷中也。至於取法,如《標幽賦》云: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經,用一經而可正。今世之醫,惟取中指中節,謂之同身寸,凡取諸穴悉依之,其亦未之思耳!殊不知同身之義,隨身之大小、肥瘦、長短,隨處分折而取之,則自無此長彼短之弊,而庶幾乎同身之義有準矣。若以中指為法,如瘦人指長而身大,則背腹之橫寸豈不太闊耶?如肥人指短而身大,則背腹之橫寸豈不太狹耶?古人所以特謂同身寸法者,蓋必同其身體隨在而分折之,固無肥瘦長短之差訛也。如頭部,則以前眉中直上至後大杼骨,共折一尺八寸;眼內眥角至外眥角,為一寸。頭部直橫寸法悉依此準。如背部,自大椎下至尾骶,共折三尺;橫寸第二行,連脊分開各二寸;第三行,連脊分開各三寸半。背部直橫寸法,悉依此準。如腹部,天突至膻中折六寸,岐骨至臍折八寸,臍下至毛際折五寸,兩乳對折八寸。腹部直橫寸法,悉依此準。如四肢尺寸,手肘內曲澤穴至經渠為一尺,足膝至踝尖為一尺六寸,踝尖至地為三寸。亦不獨以中指為法也。何後世不論背腹,概以中指謂之同身,簡而行簡,訛而愈訛。愚故悉背腹之所,總較尺寸,以備考取之便。倘考有未盡,法有未周,惟同志者訂之,庶斯集之無遺憾也。

  圖書編 【 明?章潢】

   人身雜論

人之所以為人者,形與性而已矣。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形性豈二之哉?孔子曰:仁者,人也。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所以《大學》一言以蔽之曰: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則是身也,本之為心意知而非有也,達之家國天下而非無也,具之為骨骸臟腑而非顯也,宰之為精神魂魄而非隱也。呼吸與天地相通,氣脈與寒暑晝夜相運旋。所以謂人身小天地,而知修身為本,即知之至也。孔門無踰顏會。顏之四勿,會之三省,舍視聽言動容貌詞氣,性安在哉?信乎!養德養身非二事,良醫良相非二道。奈何人人具此七尺之軀,卑之則為眾欲所攻,高之又以四大為幻。欲通天下國家為一身,而於一身之骨骸血脈且莫之辨,一身之寒暑燥濕且莫之調攝也,又烏在其為不朽而與天地參乎?

人者,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故聖人作則必以天地為本,以陰陽為端,以四時為柄,以日星為紀,月以為量,鬼神以為徒,五行以為質,禮義以為器,人情以為田,四靈以為畜。

邵子曰:天有四時,地有四方,人有四肢。是以指節可以觀天,掌文可以察地。天地之理具乎指掌矣,可不貴之哉!

人身即小天地也。人之氣,即天地之氣。人之五臟、六腑、十二絡,猶五嶽、四鎮、十二州。人之七竅,猶天之七曜。凡人之臟腑、十二絡有病,則面色異而變常,猶嶽鎮十二州有災,則天象隨之而變異。惟心臟之病,面色易形,故以養心為要。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程張所謂心,皆指其虛靈之氣而言。氣本寓理為性,理從氣發為情,而心能主宰者亦氣也。

人身之天為首,而一身之氣,自流行貫通,脈絡相連。如耳目口鼻為氣之出入,皆在於首,而其為氣,必自下而上。故目如日月,而五臟皆屬之,豈非自地而起乎?

天包地,地之上下皆天,天之氣循環轉旋,無一息之停止。如人身自腹以上為天,腹之下為地。人身之氣,自是從涌泉而起,至於頭頂,又降而下,循環不窮。然謂之陰陽者,亦以其上下言之耳!天之氣,在地下者為陰,在地上者為陽,其為形雖有陰陽之殊,其為氣則一也。

我之所以為身,豈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之謂哉?身非身也,其所主者心也。心非心也,其所具者性也。性非性也,其所原者天也。天之所以為天,我之所以為身也。然則我之身非人也,天也。

天地一陰陽也,人身一陰陽也。人身之陰陽,不外乎天地之陰陽;天地之陰陽,亦豈外乎人身之陰陽哉?天地一人也,人身一天地也。人身之動靜,天地之動靜也。分而言之,動自動也,靜自靜也。合而言之,動根於靜,靜由乎動也。一呼一吸,一息也,而天行八十餘里。人一晝一夜三万三千六百餘息,天則行九十餘萬里。人息與天行齊,四體於是乎順,百病於是乎消。一有衍焉,始為眾病之所襲矣。是故君子貴修身以俟天也。然則天之所以行,人之所以息,孰從而宰之?曰:太極。太極,陰陽之本也,天地之心也,動靜之主也。嗚呼!善事天者,當洗心而密察焉。

   人身陰陽合體

吾人之生,原陰陽兩端合體而成。其一則父母精氣,妙凝有質,所謂精氣為物者也;其一則宿世靈魂,知識變化,所謂游魂為變者也。精氣之質,涵靈魂而能運動,是則吾人之身也。顯現易見,而屬之於陽,游魂之靈,依精氣而露知識,是則吾人之心也。晦藏難見,而屬之於陰,交媾之時,一齊俱到,胎完十月,出生世間。其赤子之初,則陽盛而陰微,心思雖不無而專以形用也。故常欣笑而若陽和,亦常開爽而同朝日,又常活潑而類輕風。此陽之一端,見於有生之後者然也。及年少長,則陰盛而陽微,雖形體如故,而運行則專心思矣。故愁慼而欣笑漸減,迷蒙而開爽亦稀,滯泥而活潑非舊。此陰之一端,見於有生之後者然也。人能以吾之形體,而妙用其心,知簡淡而詳明,流動而中適,則接應在於現前,感通得諸當下。生也,而可望以入聖;歿也,而可望以還虛。其人將與造化為徒焉已矣。若人以己之心思而展轉於軀殼,想度而遲疑,曉了而虛泛,則理每從於見得,幾多涉於力為?生也,而難望以入聖;歿也,而難冀以還虛。其人將與凡塵為徒焉已矣。或曰:如君之論,是以身為陽而在所先,以心為陰而在所後。乃古聖賢則謂身止是形,心乃是神,形不可與神並,況可以先之乎?曰:子烏知所謂神哉?夫神也者,妙萬物而言者也,亦超萬物而言者也。陰之與陽是曰兩端,兩端即兩物也。精氣載心而為身,是身也,固身也,固耳目口鼻、四肢百骸而具備焉者也。靈知宰身而為心,是心也,亦身也,亦耳目口鼻、四肢百骸而具備焉者也。精氣之身,顯於晝之所為;心知之身,形於夜之所夢。然夢中之身,即日中之身,但以屬陰,故其氣弱,其象微。雖弱且微,而較之日中之舉止毫髮則無殊也。日中之身,即夢中之身,但以屬陽,故其氣健,其體充。雖健且充,而較之夢中舉止毫髮亦無殊也。是分之,固陰陽互異,合之則一神所為。所以屬陰者則曰陰神,屬陽者則曰陽神。是神也者,渾融乎陰陽之內,交際乎心身之間,而充溢瀰漫乎宇宙乾坤之外,所謂無在而無不在者也。惟聖人與之合德,故身不徒身而心以靈乎其身,心不徒心而身以妙乎其心。是謂陰陽不測,而為聖不可知之神人矣。或者憬然悟曰:孔夫子之從心所欲不踰矩,孟夫子之存心養性以事天,是誠陰陽合德,而神之乎其為心也哉?亦神之乎其為身也哉?

   人身同天地

七尺之軀,何可與天地論大小?百年之身,何可與天地論修短?況此身特軀殼耳!與此身之骨骸、臟腑、經絡、血脈,縱能精究而深研之,不過醫之小道也,何必一一準諸天地哉?吁!此皆自小其身者也。惟自小其身,故經營七尺之內,與螻蟻同嗜,欲醉夢百年之間,與蜉蝣共旦暮,可哀孰甚也?不知天地非大,人身非小也,萬古非長,百年非短也。所以上下同流者,自有在也。蓋陰陽五行,在天地人一也。觀一歲十二月,一日十二時,人身之呼吸與天地通者,果何物乎?孟子謂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自此身之外,更何命可立,何心性可存而養也?彼世之愚不肖者,無論已;間有賢哲之士,計其生平,慮非不周,知非不溥,言非不詳,行非不銳,日夕殫精耗神,游魂夢景,獨於此身漫不加之意焉。其於本末,內外輕重,緩急且莫之辨,又安望其贊化育參天地相同?果強合之,抑亦造化自然也。懲七年之病者,必求三年之艾,當勿忽於此云。

  身經通考 【 清?李瀠】

   身經問答

鄗人長春子與尊生子,游於泲水之濱,據莎茵而坐。長春子興問於尊生子曰:一身之義,可得聞歟?尊生子對曰:身以外不可盡知,而可以弗知也;身以內,不可盡知,而不可弗知也。身者,性之宅也,命之宗也,焉有身而可以弗知者乎?長春子曰:吾今而知身之為重也,子其為我言之!曰:坐,為汝詳言。

何謂人?人,任也,能任世事也。父精母血合而成人,左陽右陰,男女分形,象其形而命名焉。

何謂身?身,猶伸也,包三才而為身。上象首,下象足,前象腹,後象背,引而伸之,能參天地,立人極而作聖也。形者全於毛,影則隨之。體者豐於背,態則從之。軀者,眾竅之總名。州有九區,人有九竅也。肢者,一身之支幹。木有枝而葉附之,人有肢而毛附之也。膚,布也;皮,被也;布被周身也。膜,幕也,幕絡全體也。筋,伸也,謂筋和,易於屈伸也。從力,又從竹者,蓋物之多筋者,莫如竹,故象之。肉,柔膩也,皮肉之有文理者也。骨,孤也,謂腎氣孤行,借皮肉筋血主持軀竅也。髓,水也,隨也,謂骨之精髓灌注孔竅,隨腦循脊下輸兩腎也。首,守也,先眾體而為言,所以守五官之靈,護衛泥丸也。頭,獨也,高而獨也,前口鬚而後腦項也。頰,夾也,相輔夾也。頤,養也,下動上靜,咀嚼以養人也。頷,含也,含物之頰車也。顴,權也,骨生面而有權也。面,現也,驗也,謂臟腑之精華,皆著於面,或榮或悴,可占驗也。髮,發也,血脈所發也。毛,貌也,在表別形貌也。髭,姿也,姿容美也。鬢,峻也,生高處也。鬚,秀也,苗成而秀,人成而鬚也。髯,隨口動搖,冉冉然也。睫,接也,凡物色於眼眶相接也。眼,驗也,五臟精華,皆聚於目,人之邪正病否於是乎驗之也。目,默也,默而識也。瞳,童也,內照小人也。眸,侔也,兩目相侔,大小似也。淚,戾也,凡人戾心拗意,則目津出也。眉,媚也,覆目而媚人也。鼻,裨也,裨益肺氣,使得呼吸也。涕,卑也,涕流而下也。泣,立也,兩行齊下也。哭,苦也。笑,肖也,張大口也。額,鼻根也。口,象形如口袋,盛物可出納也。脣,緣也,胃脈左右交口,而經起於辰時也。吻,免也,入則碎,出則免也。咽,因也,飲食必因於口也。喉,候也,候氣之粗細長短也。牙,芽也,如草芽之銳也。齒,止也,所以遏止眾物,不得粗而下咽也。斷,牙根也。舌,舍也,舌為心苗,乃心之舍,別味出聲,必干於舌,故從干、口。嗌,要也,氣所流通之要路也。耳,邇也,聽遠自邇也。項,確也,堅確受枕也。頸,徑也,挺而長也。肩,任也,天下之物,於是乎任之。臂,俾也,在旁可俾使也。肘,注也,寸脈所流注也。腕,宛也,可以宛轉屈伸也。手,授也,持物相授受也。掌,常也,常主手心也。指,枝也,相排不亂,長短參差也。胷,空也,空空然盛臟腑也。膺,壅也,氣所壅也。臆,意也,意所生也。膈,隔也,在心脾之間,有脂膜,以隔邪氣,不使上蒸也。腹,複也,富也,裏盛多品,如富翁也。臍,劑也,臍端所限劑也,始生必齊之也。胞,包也,胎胞也。肋,勒也,檢勒五臟不散墜也。脅,挾也,兩臂所挾也。腋,繹也,血脈所絡繹也。爪,紹也,紹續指端也。腰,要也,當身之中,屈伸之關要也。髖,髀緩而卑也。膝,息也,屈伸之機,可坐而休息也。股,役也,分剎而奔走服役也。腿,退也,環跳之主,前固可進,後亦可退也。鳩[鳩 原作「尻」,據《素問》氣府論王冰註云:『鳩尾……正當心蔽骨之端,言其骨垂下如鳩鳥尾形,故以為名也』改。]尾,蔽心骨也。臀,殿也,大肉殿後也。腳,卻也,蹻也,謂坐時卻後,又捷而能步也。脛,徑也,直長似莖也。足,續也,續乎脛,用以走也。踝,足兩旁骨如角也。跟,根也,如樹有根也。踵,鍾也,承諸體之重,鍾聚於此也。趾,止也,進止自由也。脈,派也,又永也,氣血分派而流,可以永年也。血,濊也,分界而流也。汗,瀚也,出於表瀚瀚然也。津,進也,汁進出也。膿,醲也,氣白血赤,其汁厚也。

長春子仰天而歎曰:甚哉,吾之愚也!吾有身而不自知,吾何人乎?吾聞子言,樂而忘倦也。敢問其序為何如?尊生子曰:悉乎哉問也!自其首而言之。腦後為風府;項兩旁為頸;頸上為腦;腦上為巔;巔前為頂(寧頁);頂(寧頁)前為顖;顖前為額顱;兩旁為額角;額角前為眉骨;眉骨前為顏;顏下為鼻;鼻根為頞;頞旁為目;內眥為睛明;外眥為銳眥;耳下為頰車;耳前目下為(出頁);(出頁)下為顋;顋下為頷;頷下為頤;脣上為人中,地閣為承漿。肩下為膊;膊下為臑;臑盡為肘;肘下為臂;臂盡為腕;下踝為銳骨;上踝為高骨;骨下動脈為關,關前為寸,關後為尺;寸口骨為束骨;束骨前為掌骨;肥肉際為魚際;兩筋前為岐骨;岐骨前為虎口。

由下而上言之。二陰之中為屏翳;兩筋間為篡;篡內深處為下極;下極之前,男為陰廷,女為窈漏;陰器上為聚陰;聚陰上為毛際;毛際兩旁動脈為氣衝;氣衝上中為小腹;小腹內為中極;中極上為關元;關元上為臍;臍上至鳩尾為腹;腹上為臆;臆上為胷;兩乳間為膻中;兩旁高處為膺;膺上為巨骨,巨骨上為缺盆;缺盆骨為骮;骮連舌本為結喉;結喉兩旁,大脈應手可候五臟氣者為人迎;人迎上曲頷前動脈為大迎;大迎內為喉嚨;喉嚨上為頏顙,內為咽門;脅上為腋;脅下為肋;肋八骨間為季脅;脅下空軟處為(月少);(月少)外為胳;脊骨節為佳?頁,其盡處為佳?頁尾,一名骶骨;兩旁為扁骨;扁骨之內,陽曰十二髎,陰曰八髎,盡分各處為鳩;鳩上橫者為腰藍骨;藍骨上為腰骨,一名(骨昷);(骨昷)上為(骨可);(骨可)上為脊骨,凡二十一節,通項骨三節,共二十四節,以象天之二十四氣也。脊肉為(月寅);(月寅)兩旁為膂;膂內為胛,一名脢;脢上兩角為肩解;肩解下成片者為肩胛,一名膊;肩兩端為髃骨;肩胛際會處為三柱;三柱之上兩旁之前為(抜去扌改骨)。

又自下言之。足跟為踹;踹上為踵;踵上為腨,一名腓腸;腓腸之上,膝後曲處為膕;膝上至腰、髖骨下通為捷;捷上俠髖骨兩旁為機;機後為臀;臀肉為脽;機前為髀厭,一名髀樞;樞下為股,一名胯;胯骨為(骨光)(骨良);股下為魚腹;腹外為髀股;髀之前,膝上起肉為伏兔;伏兔後交文中為髀關;關上橫骨為枕骨;關下膝解為骸;關俠膝解中為臏;臏下通為(骨貴);(骨貴)外為後輔骨;(骨貴)兩旁為骹;骹前為骭,一名胻,亦名脛;脛下盡處為曲節,一名腕;大指爪甲之後為三毛;三毛後橫紋為聚毛;聚毛後為本節;本節後為岐骨;岐骨上為跗;跗下為核骨;大指下為跖:跖下為跽;跽後為板;板後為足心;足心後為足掌;足掌後為跟;兩踝相對為腕;內踝之前,大骨下陷中為然骨;外踝上為絕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為京骨。此則一身之次序也。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一百十一

 運氣門

  黃帝素問

   五運行大論

黃帝坐明堂,始正天綱,臨觀八極,考建五常。

【 註 天綱,天之度數也。八極,地之八方也。五常,五行政令之常也。】

請天師而問之曰:論言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紀。陰陽之升降,寒暑彰其兆。

【 註 神明者,日月斗星也。紀者,以日月紀度星斗定位也。寒暑者,陰陽之徵兆也。】

余聞五運之數於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氣之各主歲爾。首甲定運,余因論之。鬼臾區曰: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子午之上,少陰主之;丑未之上,太陰主之;寅申之上,少陽主之;卯酉之上,陽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陽主之;巳亥之上,厥陰主之。不合陰陽,其故何也?

【 註 余聞五運之數於夫子者,言五運之氣,已論於六節臟象論中矣,余因論之。鬼臾區復以五運六氣相合主歲而論者,即天元紀大論也。不合陰陽者,五運六氣之陰陽不相合也。】

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陰陽也。夫數之可數者,人中之陰陽也。然所合數之可得者也。夫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天地陰陽者,不可以數推,以象之謂也。

【 註 伯言臾區所論五運六氣相合而主治者,是明天地陰陽之道也。夫數之可數者,人中之陰陽也。所謂人中之陰陽者,其生五,其氣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臟,以應天六六之節,此人中之陰陽與天地相合,其所合之數,可得而數者也。若夫天地之陰陽者,數之可十、可百,推之可千、可萬,難以數推,止可以象。推之象者,即下文之丹、黅、蒼、素、元之天象,南面、北面之圖象是也。】

帝曰:願聞其所始也。岐伯曰:昭乎哉問也!臣覽《太始天元冊》文:丹天之氣,經於牛、女、戊分;黅天之氣,經於心、尾、己分;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素天之氣,經於亢、氐、昴、畢;元天之氣,經於張、冀、婁、胃。所謂戊己分者,奎、璧、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 註 此言五行之化,運始於五方之天象也。丹,赤色,火之氣也。牛、女在癸度,經於牛、女戊分,戊癸合而化火也。黅,黃色,土之氣也。心、尾在甲度,經於心、尾,己分,甲己合而化土也。蒼,青色,木之氣也。危、室在壬度,柳、鬼在丁度,丁壬合而化木也。素,白色,金之氣也。亢、氐在乙度,昴、畢在庚度,乙庚合而化金也。元,黑色,水之氣也。張、冀在丙度,婁、胃在辛度,丙辛合而化水也。戊己居中宮,為天地之門戶。《遁甲經》曰:六戊為天門,六己為地戶,在奎、璧、角、軫之分。奎、璧在乾方,角、軫在巽方,此五氣化為五行之始,乃天地陰陽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帝曰:善。論言天地者,萬物之上下,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未知其所謂也。

【 註 此復論六氣之上下左右也。司天在上、在泉、在下,萬物化生於其間,故天地為萬物之上下。左右者間氣也,間氣者紀步,故為陰陽之道路。】

岐伯曰:所謂上下者,歲上下見,陰陽之所在也。

【 註 此言司天在泉之上下也。如子午歲,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丑未歲,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寅申歲,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卯酉歲,陽明在上,則少陰在下;辰戌歲,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巳亥歲,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矣。】

左右者:諸上見厥陰,左少陰,右太陽;見少陰,左太陰,右厥陰;見太陰,左少陽,右少陰;見少陽,左陽明,右太陰;見陽明,左太陽,右少陽;見太陽,左厥陰,右陽明。所謂面北而定其位,言其見也。

【 註 此言在上之左右也。在東為左,在西為右。凡見厥陰在上,則少陰在左,太陽在右;見少陰在上,則太陰在左,厥陰在右;見太陰在上,則少陽在左,少陰在右;見少陽在上,則陽明在左,太陰在右;見陽明在上,則太陽在左,少陽在右;見太陽在上,則厥陰在左,陽明在右。蓋以圖象向南,人面北以觀之,言其所見之圖象,而命其上下左右之定位也。】

帝曰:何謂下?岐伯曰: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左陽明,右太陰;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左太陽,右少陽;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左厥陰,右陽明;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左少陰,右太陽;陽明在上,則少陰在下,左太陰,右厥陰;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左少陽,右少陰。所謂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

【 註 此言在下之左右也。如巳亥歲,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矣,而陽明在少陽之左,太陰在少陽之右。如子午歲,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矣,而太陽在陽明之左,少陽在陽明之右。如丑未歲,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矣,而厥陰在太陽之左,陽明在太陽之右。如寅申歲,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矣,而少陰在厥陰之左,太陽在厥陰之右。如卯酉歲,陽明在上,則少陰在下矣,而太陰在少陰之左,厥陰在少陰之右。如辰戌歲,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矣,而少陽在太陰之左,少陰在太陰之右。蓋以圖象向北,人面南以觀之。以所見之上下左右,而命其位,故曰言其見也。】

上下相遘,寒暑相臨。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

【 註 相臨者,謂加臨之六氣也。言司天在泉之氣,則上下相遇,左右間氣之氣,則四時加臨。如太陽寒水之氣,加臨於上半歲,則少陰少陽暑熱之氣,加臨於下半歲矣。如暑熱之氣,加臨於上半歲,則寒水之氣,加臨於下半歲矣。舉寒暑而六氣自序,蓋以上下主歲,上下左右六氣紀時。如與時相得則和,與時相逆則病矣。】

帝曰:氣相得而病者何也?岐伯曰:以下臨上,不當位也。

【 註 此言加臨之六氣,與主時之六氣,有相得而不相得也。氣相得者,如少陰君火之氣,與少陽相火之氣相合,君臣之相得也。君位在上,臣位在下,如君火加臨於相火之上為順,相火加臨於君火之上是為下臨上,不當其位也。六微旨論曰: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逆則其病近,其害速;順則其病遠,其害微。所謂二火也。】

帝曰:動靜何如?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餘而復會也。

【 註 動靜者,天地之道也。在上者司天,在下者紀地。如子年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矣。周天之三百六十五日,則在上者,右行於太陰;在下者,左行於太陽也。上下左右周司天之六歲,尚餘午、未、申、酉、戌、亥之六歲,又還轉而復會也。】

帝曰:余聞鬼臾區曰:應地者靜。今夫子乃言下者左行,不知其所謂也。願聞何以生之乎?

【 註 靜者,地之體也。生謂動之所生。】

岐伯曰:天地動靜,五行遷復,雖鬼臾區其上候而已,猶不能遍明。

【 註 天地動靜,謂司天在泉之氣,遶地而環轉也。五行遷復,謂五運相襲,周而復始也。其上謂臾區其上至於十世,止能占候其天之動象,地之靜形,猶不能遍明天地陰陽之運行也。】

夫變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緯虛,五行麗地。地者,所以載生成之形類也。虛者,所以列應天之精氣也。形精之動,猶根本之與枝葉也。仰觀其象,雖遠可知也。

【 註 變化之用者,謂天地陰陽之運動也。在天無形而垂象,在地有形而成形。七曜,日月五星也。緯虛者,經緯於太虛之間,亦遶地而環轉也。五行,五方五氣之所生而成形者。地者,所以載生成之物類也。精者,天一所生之精水也。應天之精氣者,在天為氣,在下為水。水應天而天連水也。形謂地之體,靜而不動者也。形精之動者,謂地下在泉之氣旋轉,猶根本不動而枝葉動搖,然根氣又與枝葉之相通也。仰觀其天象,見日月五星之遶地右旋,道雖深遠,可得而知矣。】

帝曰:地之為下否乎?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帝曰:馮乎?岐伯曰:大氣舉之也。

【 註 地之為下者,謂天居上而地居下也。太虛者,虛無之氣也,言地居太虛之中,大氣舉之,無所馮依者也。按《渾天說》曰:天之形狀似鳥卵,地居其中,天包地外,猶卵之裹黃,圓如彈丸,故曰渾天。言其形體渾渾然也,其術以為天半覆地上,半在地下。其天居地上見者,一百八十二度半強,地下亦然。北極出地上三十六度,南極入地下亦三十六度,而嵩高正當天之中極也。】

燥以乾之,暑以蒸之,風以動之,濕以潤之,寒以堅之,火以溫之。故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濕氣在中,火遊行其間,寒暑六入,故令虛而生化也。

【 註 風、寒、暑、濕、燥、火,在天無形之氣也。乾、蒸、動、潤、堅、溫,在地有形之徵也。天包乎地,是以在天之上,在泉之下,在地之中,八極之外,六合之內,無所不至。蓋言太虛之氣,不惟包乎地之外,而通貫乎地之中也。寒水在下,而風從地水中生,故風寒在下。燥乃乾金之氣,熱乃太陽之火,故燥熱在上。土位中央,故濕氣在中。火乃太極中之元陽,即天之陽氣,故遊行於上下之間。《易》曰:日月運行,一寒一暑。寒暑往來,而六者之氣,皆入於地中,故令有形之地,受無形之虛氣,而生化萬物也。】

故燥勝則地乾,暑勝則地熱,風勝則地動,濕勝則地泥,寒勝則地裂,火勝則地固矣。

【 註 此復結上文六入之義。】

帝曰:天地之氣,何以候之?岐伯曰:天地之氣,勝復之作,不形於診也。脈法曰:天地之變,無以脈診。此之謂也。

【 註 天地之氣者,五運六氣也。勝復之作者,淫勝鬱復也。言氣運之變,而為民病者,非診候之可知也。蓋每歲有司天之六氣,有主歲之五運,有間氣之加臨,有四時之主氣。人在天地氣交之中,一氣不和,即為民病。是天地四時之氣,而為民病,其不能以脈診,而別某氣之不和也。再按平脈篇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蓋天地之氣,淫勝則所不勝之氣鬱伏矣,民感之而為病者,亦鬱伏於內,而不形於診也。故欲知伏氣之病,當以意候之,候今月之內,有何氣之不和,則知民有伏氣之病矣。鬱伏之氣復發,而民病始作,然後發見於脈。故曰: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此與暴感風寒暑濕之邪,而卒病傷寒,中風即見於脈診者之不同。故曰:天地之氣,無以脈診。此之謂也。】

帝曰:間氣如何?

【 註 間氣者,加臨之六氣也。以上之左右,下之左右,兼於其間共為六氣,故曰間氣。每一氣加臨於四時之中,各主六十日,故曰間氣者紀步。蓋以六十日零八十七刻半為一步也。】

岐伯曰:隨氣所在,期於左右。

【 註 六微旨論曰: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又曰:加者地氣也。中者天氣也。蓋以在下之氣左轉,在上之氣右旋,各主六十日以終一歲。故曰,隨氣所在,期於左右。謂隨在上在下之氣之所在,而期於左右之旋轉也。如子年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矣。少陰在上,則厥陰在左,太陰在右。陽明在下,則太陽在左,少陽在右。蓋以地之左轉而主初氣,故以太陽主正月朔日之,寅初一刻為始,次厥陰,次少陰以司天之氣,終三氣,而主歲半以上。次太陰,次少陽,次陽明以在泉之氣,終六氣,而主歲半以下。各加臨六十日,以終一歲也。六氣環轉相同。】

帝曰:期之奈何?岐伯曰:從其氣則和,違其氣則病。

【 註 間氣者,加臨之客氣也。而一歲之中,又有主時之六氣。如主從其客則和,違其客則病矣。如子午歲,初之氣,係太陽寒水加臨,主氣係厥陰風木。如寒勝其風為從,風勝其寒為逆。故下經曰:主勝逆,客勝從。六氣皆然。】

不當其位者病。

【 註 不當其位者,即上文之所謂以下臨上也。】

迭移其位者病。

【 註 如初之氣,太陽寒水加臨而反熱。三之氣,少陰君火加臨而反寒。本位之氣互相更迭,氣之反也,故為民病。六氣皆然。】

失守其位者危。

【 註 失守其位,謂失守其所主之本位。如丑未歲,太陰司天,則初之客氣、主氣並主厥陰風木,而清肅之氣乘所不勝而侮之,是金失守其位矣。至五之氣,陽明燥金主氣,而本位反虛。風木之子氣復讎,火熱爍金,則為病甚危,所謂侮反受邪也。】

尺寸反者死。

【 註 南政北政之歲,有寸不應、尺不應之分。如應不應,而反應之,是為尺寸相反。】

陰陽交者死。

【 註 南政北政之歲,有左右尺寸之不應。蓋左為陽,右為陰;寸為陽,尺為陰。如陰陽交相應者死。】

先立其年,以知其氣,左右應見,然後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順。

【 註 此總結六氣之加臨。先立其主氣之年,以知其司天在泉之氣,則間氣之應見於左右,或從或違,然後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順。】

帝曰:寒暑燥濕風火,在人合之奈何?其於萬物何以化生?

【 註 此論天地之氣,而合於人民萬物。】

岐伯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 註 五方生天之五氣,五氣生地之五行,五行生五味而生五臟,五臟生外合之五體。蓋人秉天地五方之氣味而生成者也。】

其在天為元,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元生神,化生氣。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氣為柔,在臟為肝。

【 註 此言陰陽不測之變化,運行於天、地、人之間。為元,為道,為化,為有形之五行、五體、五臟,皆神用無方之妙用也。柔者風木之氣柔軟也。】

其性為暄,其德為和,其用為動,其色為蒼,其化為榮。其蟲毛。其政為散,其令宣發,其變摧拉,其眚為隕,其味為酸,其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肝,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 註 性者,五行之性也。德化者,氣之祥也。政令者,氣之章也。變眚者,氣之易也。用者,體之動也。毛蟲,木森森之氣也。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憂、思、恐。是人秉五氣五味所生,而復傷於五氣五志。猶水之所以載舟,而亦所以覆舟也。是以上古之人,飲食有節,起居有常,順天地之變易,以和調其陰陽,故能苛疾不起,而常保其天命。今時之人,能知歲運之變遷,避勝復之災眚,不惟可以治人,而亦可以養生。推而廣之,可以救斯民於萬世也。】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氣為息,在臟為心。其性為暑,其德為顯,其用為躁,其色為赤,其化為茂。其蟲羽,其政為明,其令鬱蒸,其變炎爍,其眚燔焫,其味為苦,其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

【 註 息者火氣之蕃盛也,躁火之動象也。其蟲羽者,火化遊行於虛空上下也。炎爍燔焫,熱之極也。極則變,變則為災眚矣。】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氣為充,在臟為脾。其性靜兼,其德為濡,其用為化,其色為黃,其化為盈。其蟲倮,其政為謐,其令雲雨,其變動注,其眚淫潰,其味為甘,其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脾,酸勝甘。

【 註 充者,土氣充貫於四旁也。靜者土之性,兼者土王四季,兼有寒熱溫涼之四氣也。化生萬物,土之用也。倮蟲,肉體之蟲,土所生也。雲雨者,濕氣上升也。動注淫潰,濕之極也。】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氣為成,在臟為肺。其性為涼,其德為清,其用為固,其色為白,其化為斂。其蟲介,其政為勁,其令霧露,其變肅殺,其眚蒼落,其味為辛,其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 註 成者,萬物感秋氣而成也。固者,堅金之用也。介蟲,外被介甲金之象也。肅殺者,物過盛而當殺,於時為金又兵象也。落者,肅殺盛而隕落也。】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氣為堅,在臟為腎。其性為凜,其德為寒。其用為 【 缺】 。其色為黑,其化為肅,其蟲鱗。其政為靜,其令 【 缺】 。其變凝冽,其眚冰雹,其味為鹹,其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鹹傷血,甘勝鹹。

【 註 堅者,寒氣之化也。靜者,水之政令也。鱗蟲,水所生也。凝冽,寒之極也。冰雹,水之變也。】

五氣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

【 註 五氣五方之氣也。更立四時更換也。各有所先者,如春之風,夏之熱,秋之涼,冬之寒,各先應期而至也,各當其所主之位,四時之正氣也。如冬時應寒而反熱,夏時應熱而反寒,非其所主之位則邪。邪者為萬物之賊害也。】

帝曰:病生之變何如?岐伯曰:氣相得則微,不相得則甚。

【 註 此論四時之氣,而變生民病也。如五氣各得其位,其病則微。不相得而非其本位,則其病甚矣。】

帝曰:主歲如何?岐伯曰: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

【 註 此復論五運主歲之有太過不及也。如歲木太過,則制己所勝之土氣,而侮所不勝之金氣。如不及,則己所不勝之金氣,侮我而乘之;己所勝之土氣,來輕我而侮之。五運皆同,周而復始。】

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於畏也。帝曰:善。

【 註 此言乘侮而反受其復也。如歲木不及,則所不勝之金氣,侮而乘之,而金反自虛其位矣。室秋令之時,金氣虛而反受木之子氣來復,則火熱鑠金所謂侮反受邪也。侮而受邪因木氣不及,而金氣又能制木,寡於畏之故也。此篇論五運之氣,主歲、主時,而兼論六氣之上下左右,蓋五六相合而後成歲也。】

五運六氣主歲主時太過不及及間氣加臨之圖。

【 按歲運七篇總以此圖推之,其五運、六氣、司天在泉,間氣、加臨、主時、主歲,總括於中矣。再以天時民病合而推之,已了然在目,不必多贅也。】

   六微旨大論

黃帝問曰:嗚呼!遠哉。天之道也,如迎浮雲,若視深淵。視深淵尚可測,迎浮雲莫知其極。

【 註 天之道者,陰陽之道也。言陰陽之道,高遠而淵深也。夫有形者,尚可測。在天之為氣者,莫知其極也。】

夫子數言,謹奉天道。余聞而藏之,心私異之,不知其所謂也。願夫子溢志,盡言其事,令終不滅,久而不絕。天之道可得聞乎?岐伯稽首再拜對曰:明乎哉問,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時也。

【 註 天之道者,天之陰陽也。因天之序者,天以六為節,因六氣而環序也。盛衰者,六氣之有太過不及也。】

帝曰:願聞天道,六六之節,盛衰何也?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紀。故少陽之右,陽明治之:陽明之右,太陽治之;太陽之右,厥陰治之;厥陰之右,少陰治之;少陰之右,太陰治之;太陰之右,少陽治之。此所謂氣之標,蓋南面而待之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謂也。

【 註 六六者,謂司天之三陰三陽,上合天之六氣也。上下有位者,言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厥陰在上,則少陰在下;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六期環轉,而各有上下之定位也。左右有紀者,如少陰在上,則厥陰在左,太陰在右;太陰在上,則少陰在左,少陽在右;少陽在上,則太陽在左,陽明在右;陽明在上,則少陽在左,太陽在右;太陽在上,則陽明在左,厥陰在右;厥陰在上,則太陽在左,少陰在右。各隨氣之在上,而有左右之定紀也。故少陽之右,陽明治之;陽明之右,太陽治之。蓋以右位之陰陽,轉遷於上而主歲也。氣之標者,標見於上也。夫天氣右旋,故南面觀之,而待其循序環轉也。移光者,日月運行也,以日行一周天以定一氣之位。正立,正南面而立也。】

六氣主歲太過不及之圖

見圖

五運主歲之圖

見圖

六氣主時之圖

見圖

六氣主歲及間氣加臨之圖

見圖

五運六氣主歲主時太過不及及間氣加臨之圖

子午之歲

少陰司天

陽明在泉

太陽寒水加

厥陰風木加

少陰君火加

初之氣

厥陰風

木主氣

二之氣

少陰君

火主氣

三之氣

少陽相

火主氣

三之氣,少陰君火加臨,以終司天之三氣。

太陰濕土加

少陽相火加

陽明燥金加

四之氣

太陰濕

土主氣

五之氣

陽明燥

金主氣

終之氣

太陽寒

水主氣

六之氣,陽明燥金加臨,以終在泉之三氣。故曰,歲半之前,天氣主之。歲半之後,地氣主之。司天之氣,始於在泉之左,是天氣之本於地也。

丑未之歲

太陰司天

太陽在泉

厥陰風木加

少陰君火加

太陰濕土加

初之氣

厥陰風

木主氣

二之氣

少陰君

火主氣

三之氣

少陽相

火主氣

司天在泉之氣主歲,加臨之氣主時。

少陽相火加

陽明燥金加

太陽寒水加

四之氣

太陰濕

土主氣

五之氣

陽明燥

金主氣

終之氣

太陽寒

水主氣

在泉之氣,始於司天之右,是地氣之本於天也。加臨為客氣,六氣為主氣。客勝為從。主勝為逆。

寅申之歲

少陽司天

厥陰在泉

少陰君火加

太陰濕土加

少陽相火加

初之氣

厥陰風

木主氣

二之氣

少陰君

火主氣

三之氣

少陽相

火主氣

陽明燥金加

太陽寒水加

厥陰風木加

四之氣

太陰濕

土主氣

五之氣

陽明燥

金主氣

終之氣

太陽寒

水主氣

卯酉之歲

陽明司天

少陰在泉

太陰濕土加

少陽相火加

陽明燥金加

初之氣

厥陰風

木主氣

二之氣

少陰君

火主氣

三之氣

少陽相

火主氣

二之氣,少陽相火加臨於少陰君火,是以下臨上,為不當其位:民善暴死。

太陽寒水加

厥陰風木加

少陰君火加

四之氣

太陰濕

土主氣

五之氣

陽明燥

金主氣

終之氣

太陽寒

水主氣

辰戌之歲

陽明司天

少陰在泉

少陽相火加

陽明燥金加

太陽寒水加

初之氣

厥陰風

木主氣

二之氣

少陰君

火主氣

三之氣

少陽相

火主氣

厥陰風木加

少陰君火加

太陰濕土加

四之氣

太陰濕

土主氣

五之氣

陽明燥

金主氣

終之氣

太陽寒

水主氣

巳亥之歲

厥陰司天

少陽在泉

陽明燥金加

太陽寒水加

厥陰風木加

初之氣

厥陰風

木主氣

二之氣

少陰君

火主氣

三之氣

少陽相

火主氣

司天之厥陰,加臨於三氣之上,以主歲半之前。

少陰君火加

太陰濕土加

少陽相火加

四之氣

太陰濕

土主氣

五之氣

陽明燥

金主氣

終之氣

太陽寒

水主氣

在泉之少陽,加臨於六氣之上,以主歲半之後。六氣准此。

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

【 註 此言三陰三陽,有六氣之化,有上下之本標,有中見之標本也。風寒暑濕燥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故以天氣為本而在上,以三陰三陽之氣標見於下也。】

本標不同,氣應異象。

【 註 此言三陰三陽之六氣,雖上下相應,而各有不同也。少陰標陰而本熱,太陽標陽而本寒,是本標之不同也。少陰太陽,從本從標。太陰少陽從本。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故有從本而得者,從標而得者,有從標本而得者,有從中見而得者。是氣應之異象也。】

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過,何也?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來氣不及也;未至而至,來氣有餘也。

【 註 此論三陰三陽之主歲,而各有太過不及也。至而至者,此平氣之年,無太過不及,四時之氣應期而至,氣之和平也。如春應溫而尚寒,夏應熱而尚溫,此應至而不至,來氣之不及也。如未至春而先溫,未至夏而先熱,此未應至而先至,來氣之有餘也。按天元正紀大論曰:凡此陽明、太陰、厥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後天;太陽、少陽、少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蓋不及之歲,則司天之氣,後天時而至;有餘之歲,則司天之氣,先天時而至。又陽年主實,陰年主虛,其天符歲會之年是為平氣,無太過不及者也。】

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何如?岐伯曰:應則順,否則逆。逆則變生,變生則病。

【 註 不及之歲,應至而不至;有餘之歲,應未至而至,是為應則順。如不及之歲,反未至而至;有餘之歲,反至而不至,是為否則逆。逆則變生,變生則為民之災病矣。】

帝曰:善!請言其應!岐伯曰:物生其應也,氣脈其應也。

【 註 請言其應者,謂應太過不及之氣也。物生其應者:如厥陰司天,毛蟲靜,羽蟲育;少陽司天,草木早榮;太陰司天,萬物以榮。凡此生物之類,皆所以應司天之候也。氣脈其應者:如太陽司天,寒臨太虛,陽氣不令;陽明司天,陽專其令,炎暑大行;太陰司天,陰專其政,陽氣退避。又厥陰之至,其脈弦;少陰之至,其脈鉤;太陰之至,其脈沉;少陽之至,大而浮;陽明之至,短而濇;太陽之至,大而長。凡此皆氣脈其應也。】

帝曰:善!願聞地理之應六節氣位何如?岐伯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復行一步,君火治之。

【 註 此論六節應地而主時也。氣位,六氣所主之步位也。顯明者,寅正立春節候,乃初之氣也。顯明之右,乃少陰君火之位,主二之氣也。退行一步者,從右而退轉一位也。君火之右,乃少陽相火之位,主三之氣也。復行一步者,復行一位也。復行一位,乃太陰濕土,主四之氣也;復行一位,乃陽明燥金,主五之氣也;復行一位,乃太陽寒水,主六之氣也;復行一位,乃厥陰風木,主初之氣也;復行一位,乃少陰君火之所,主周而復始也。】

相火之下,水氣治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

【 註 上論六氣相生以主時,此論六氣承制而生化。蓋五行之中有生化、制剋,如無承制而亢極則為害,有制剋則生化矣。治,主也,謂六氣定位,而各有所主也。承者,謂承奉其上而制之也。陰精者,天一所生之精水也。如木位之下,乃陽明燥金、太陽寒水,母子之氣以承之,母氣制之,則子氣生化其木矣。如金位之下,乃君相二火、太陰濕土,母子之氣承之,母氣制之,則子氣生化其金矣。土位之下,乃厥陰風木、君相二火,母子之氣以承之,木制其土,則火氣生化矣。餘三氣相同。是為制則生化也。如火亢而無水以承之,則火炎鑠金,而水之生原絕矣,無水以制火,則火愈亢矣。如水亢而無土以承之,則水濫火滅,而土之母氣絕矣,無土以制水,則水愈亢矣。是以亢則為五行之賊害,害則生化承制之氣皆為敗亂,而生化大病矣。外列盛衰者,謂外列主歲之氣,有盛有衰。如主歲之氣與主時之氣,交相亢極,則為害更甚。故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

帝曰:盛衰如何?岐伯曰: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邪則變甚,正則微。

【 註 此承上文而言太過不及之歲,有盛衰之氣也。非其位者,謂氣來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此歲氣之盛也。氣來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此歲氣之衰也。此皆不守本位,交相乘侮,則邪僻內生矣。當其位者,乃平氣之年,無太過不及之乘侮,而各當其本位,此氣之正也。邪則變甚,正則變微。】

帝曰:何謂當位?岐伯曰:木運臨卯,火運臨午,土運臨四季,金運臨酉,水運臨子。所謂歲會,氣之平也。帝曰:非其位何如?岐伯曰:歲不與會也!

【 註 此言平氣之歲,而無盛衰也。木運臨卯,丁卯歲也;火運臨午,戊午歲也;土運臨四季,甲辰、甲戌、己丑、己未歲也;金運臨酉,乙酉歲也;水運臨子,丙子歲也。以天干之化運與地支之主歲相合,故為歲會,此平氣之年也。如非歲會之年,則有太過不及之相承,是為不當其位矣。】

帝曰:土運之歲,上見太陰;火運之歲,上見少陽、少陰;金運之歲,上見陽明;木運之歲,上見厥陰;水運之歲,上見太陽。奈何?岐伯曰:天與之會也。故《天元冊》曰天符。

【 註 上見者,謂司天之氣,見於歲運之上也。土運之歲,上見太陰,己丑、己未歲也。火運之歲,上見少陽,戊寅、戊申歲也;上見少陰,戊子、戊午歲也。金運之歲,上見陽明,乙卯、乙酉歲也。木運之歲,上見厥陰,丁巳、丁亥歲也。水運之歲,上見太陽,丙辰、丙戌歲也。司天之氣,與五運之氣相合,故名曰天符。】

帝曰:天符歲會如何?岐伯曰:太乙天符之會也。

【 註 如天符與歲會相合,是名太乙。天符乃戊午、己丑、己未、乙酉四歲,此乃司天之氣、五運之氣、主歲之氣三者相合,故又名曰三合。】

帝曰:其貴賤何如?岐伯曰:天符為執法,歲會為行令,太乙天符為貴人。

【 註 王冰曰:執法猶相輔,行令猶方伯,貴人猶君主。】

帝曰:邪之中也,奈何?岐伯曰:中執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

【 註 王冰曰:執法官人之準繩,自為邪僻,故病速而危。方伯無執法之權,故無速害,而病能自持。貴人義無凌犯,故病則暴而死。】

帝曰:位之易也,何如?岐伯曰: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逆則其病近,其害速;順則其病遠,其害微。所謂二火也。

【 註 地理之應六節,乃主時之六氣,不易之位也。然又有加臨之六氣,隨司天在泉六期環轉,故曰位之易也。如少陰君火,加臨於少陽相火之上,是為君位臣則順;如少陽相火,加臨於少陰君火之上,是為臣位君則逆。所謂二火之順逆也。】

帝曰:善!願聞其步何如?岐伯曰:所謂步者,六十度而有奇。故二十四步,積盈百刻而成日也。

【 註 此論加臨之六氣也。以一氣各主六十日零八十七刻半,故為六十度而有奇。四歲之中,共計二十四步,每步氣盈八十七刻半,共積盈二千一百刻。以二千刻,分為四歲之氣盈五日,尚積盈一百刻,而成有餘之一日也。】

帝曰:六氣應五行之變何如?岐伯曰:位有終始,氣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亦異也。

【 註 此論加臨之六氣與主時之氣相應,而各有不同也。五行謂厥陰風木主初氣,君相二火主二氣、三氣,太陰濕土主四氣,陽明燥金主五氣,太陽寒水主六氣。此主時之五行守定位而不移者。如加臨之六氣,應主時之五行,則更變不同矣。位有終始,謂主時之六位,始於厥陰,終於太陽,有一定之本位也。氣有初中,謂加臨之六氣,始於地之初氣,而終於天之中氣也。上下不同,謂客氣加於上,主氣主於下,應各不同,是以求之亦異也。】

帝曰:求之奈何?岐伯曰: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立。謹候其時,氣可與期。

【 註 天干之氣始於甲,地支之氣始於子,子甲相合而歲立矣。先立其歲以候其時,則加臨之六氣,可與之相期而定矣。】

帝曰:願聞其歲六氣,始終早晏何如?

【 註 其歲者,謂其一歲之中有加臨之六氣也。始終者,始於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也。早晏者,如卯子辰歲,天氣始於一刻,氣之早也。如寅未亥歲,天氣始於七十六刻,氣之晏也。】

岐伯曰:明乎哉,問也!甲子之歲,初之氣,天數始於水下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二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終於七十五刻;三之氣,始於七十六刻,終於六十二刻半;四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終於五十刻;五之氣,始於五十一刻,終於三十七刻半;六之氣,始於三十七刻六分,終於二十五刻。所謂初六,天之數也。

【 註 天數者,以一歲之日數,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也。初之氣始於寅正朔日,子初之水下一刻,終於六十日零八十七刻半。六氣共計三百六十日零五百二十五刻,是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此初之六氣應天之數也。】

乙丑歲,初之氣,天數始於二十六刻,終於一十二刻半;二之氣,始於一十二刻六分,終於水下百刻;三之氣,始於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四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終於七十五刻;五之氣,始於七十六刻,終於六十二刻半;六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終於五十刻。所謂六二,天之數也。

【 註 乙丑歲初之氣,始於甲子歲,三百六十六日之二十六刻,終於六十一日之一十二刻半,計六十日零八十一刻半,六氣共計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所謂六氣之二,以應天之氣數也。】

丙寅歲,初之氣,天數始於五十一刻,終於三十七刻半;二之氣,始於三十七刻六分,終於二十五刻;三之氣,始於二十六刻,終於一十二刻半;四之氣,始於一十二刻六分,終於水下百刻;五之氣,始於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六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終於七十五刻。所謂六三,天之數也。【 註 丙寅歲,初之氣,始於前二歲,七百三十一日之五十一刻;終之氣,終於一千九十六日之七十五刻,計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所謂三歲之六氣也。】

丁卯歲,初之氣,天數始於七十六刻,終於六十二刻半;二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終於五十刻;三之氣,始於五十一刻,終於三十七刻半;四之氣,始於三十七刻六分,終於二十五刻;五之氣,始於二十六刻,終於一十二刻半;六之氣,始於一十二刻六分,終於水下百刻。所謂六四,天之數也。次戊辰歲,初之氣復始於一刻。常如是無已,周而復始。

【 註 丁卯歲,初之氣,始於一千九十六日之七十五刻,終於一千四百六十一日之水下百刻。是每年各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四年共計一千四百六十日,又積盈百刻而成一日也。每年計朔虛六日,氣盈五日零二十五刻。二十歲中之氣盈朔虛共積餘二百二十五日。是些三歲一閨,五歲再閨,十有九歲七閨,而除三日之有奇也。】

帝曰:願聞其歲候何如!岐伯曰:悉乎哉,問也!日行一周,天氣始於一刻;日行再周,天氣始於二十六刻;日行三周,天氣始于五十一刻;日行四周,天氣始於七十六刻;日行五周,天氣復始于一刻。所謂一紀也。

【 註 上節論六氣之紀步,此論一歲之氣,以應周天之數也。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一日遶地一周天而過一度。每歲計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是日一歲行一周天,而復行於再周也。四歲共積盈百刻,而為一紀。】

是故寅午戌歲氣會同,卯未亥歲氣會同,辰申子歲氣會同,巳酉丑歲氣會同,終而復始。

【 註 此言天數之與地支會同,是以四歲而為一紀。寅午戌歲,皆主日行三周天,氣始於五十一刻。卯未亥歲,皆主日行四周天,氣始於七十六刻。辰申子歲,皆主日行一周天,氣始於一刻。巳酉丑歲,皆主日行二周天,數始二十六刻。四會而地支已周,終而復始。】

帝曰:願聞其用也!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氣交。

【 註 用者,陰陽升降之為用也。本者,天以風寒暑濕燥火之六氣為本。位者,三陰三陽之步位也。氣交者,天地陰陽之氣,上下出入之相交也。】

帝曰:何謂氣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此之謂也。

【 註 上下之位,天地定位也。天樞之上下者,言天包乎地,地居天之中也。人與萬物,生於天地氣交之中,人氣從之而生長壯老已,萬物由之而生長化收藏。】

帝曰:何謂初中?岐伯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氣同法。帝曰:初中何也?岐伯曰:所以分天地也。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初者,地氣也。中者,天氣也。

【 註 此明天地陰陽之氣交也。夫歲半之前,天氣主之,而司天之初氣,又始於地之左。歲半之後,地氣主之,而在泉之初氣,又始於天之右,是上下之相交也。而一氣之內,又有初中之分有奇者,各主三十日零四十三刻七分五釐。地主初氣,天主中氣,是一氣之中,而又有天地陰陽之交會,故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帝曰:其升降何如?岐伯曰: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帝曰:願聞其用何如?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

【 註 天氣主降,然由升而降,是所降之氣,從地之升。地氣主升,然由降而升,是所升之氣,從天之降。此天地更用之妙也。天氣流於地,地氣騰於天,高天下地之氣,交相感召,因升而降,因降而升,升降相因,而變化作矣。】

帝曰:善!寒濕相遘,燥熱相臨,風火相值,其有間乎?岐伯曰:氣有勝復,勝復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變,變則邪氣居之。

【 註 此論六氣臨御於天地上下,有勝復、德化、災眚之異,人亦因陰陽出入之變化,而為之終始也。遘謂六氣之遇合,臨謂六氣之加臨,值謂六氣之直歲。勝復,淫勝鬱復也。德化者氣之祥,用者體之動,變者復之紀,邪者變易之氣也。】

帝曰:何謂邪乎?岐伯曰:夫物之生從於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薄,成敗之所由也。

【 註 五常政大論曰:氣始而生化,氣終而象變。是以生長收藏,物之成也;災眚變易,物之敗也。故人與萬物,生長於陰陽變化之內,而成敗倚伏於中。】

故氣有往復,用有遲速,四者之有,而化而變,風之來也。

【 註 氣有往復,謂天地之氣,有升有降也。用有遲速,謂陰陽出入,有遲有速也。風者天地之動氣,能生長萬物,而亦能害萬物者也。】

帝曰:遲速往復,風所由生。而化而變,故因盛衰之變耳!成敗倚伏遊乎中,何也?岐伯曰: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

【 註 動者,升降出入之不息也。萬物之成敗,由陰陽之變化,是以成敗之機,倚伏於變化之中。】

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靜之期也。

【 註 如不生不化,靜而後已。蓋言天地之氣,動而不息者也。】

帝曰:不生化乎?

【 註 言有不生不化之期乎?】

岐伯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 註 此復申明天地開闢,而未有不運動生化者也。出入,闔闢也。機,樞機也。神機,陰陽不測之變化也。夫闔闢猶戶扇,樞即轉樞,蓋舍樞則不能闔闢,舍闔闢則無從轉樞,是以出入廢則神機化滅矣。升降,寒暑往來也。夫陰陽升降,皆出乎地,天包乎地之外,是以升降息,在外之氣孤危,孤則不生矣。《下經》曰:根於外者,命曰氣立,氣止則化絕;根於中者,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

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 註 已,死也。生長壯老已,指動物而言;生長化收藏,指植物而言。凡有形者謂之器,言人與萬物,生於天地氣交之中,有生長壯老已,皆由乎升降出入之氣化,是以無器不有此升降出入。】

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

【 註 凡有形之物,無不感此天地四方之氣而生而化,故器者,乃生化之宇。器散,則陽歸於天。陰歸於地,而生化息矣。故萬物無不有此升降出入,亦由成敗而後已。】

化有大小,期有近遠。

【 註 此言天地之氣化、動靜,有大小遠近之分。如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化之小者;蓂靈大椿以千百歲為春;千百歲為秋,此化之大者。夫天地之氣,陽動陰靜,晝動夜靜,此期之近者。天開於子,地闢於丑,天地開闢動而不息,至戌亥而復天地渾元,靜而不動,此期之遠者也。】

四者之有,而貴常守,反常則災害至矣。故曰無形無患,此之謂也。

【 註 人生於天地之間,有此升降出入之氣,而貴常守,此形常懷憂患,如反常,則災害並至。故曰無形無患,謂能出於天地之間,脫履形骸之外,而後能無患。】

帝曰:善!有不生不化乎?岐伯曰:悉乎哉,問也!與道合同,惟真人也!帝曰:善!

【 註 言生於天地之間,而不為造化之所囿者,其惟真人乎!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壽敝天地之外,而無有終時,是不與天地同動靜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