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一百三十三
面門
單方
益母草入面藥,令光澤。五月五日採根葉曝乾,搗末,水和作團,如鷄子大,大火燒一炊久,經一伏時取出,磁器中再研,餘收之。使如澡豆法。能去風刺、粉刺,令面悅澤。 【 《本草》,下同】
瓜蔞根悅澤人面,療手面皺,作粉常塗之妙。
白芷去(黑干)(黑曾),疵瘢,潤澤顏色,可作面脂常用。
指爪破面,取生薑汁調輕粉敷之,便無瘢痕。 【 《得效》】
藁本去(黑干)皰,酒皶粉刺,潤澤顏色,可作沐藥面脂。 【 《本草》,下同】
土瓜根去面上(疒咅)(疒畾),為細末,漿水和勻,入夜漿水洗面敷藥,朝復洗之,仍得光潤,皮急,白日光華射人。
白茯苓去(黑干)(黑曾)及產婦黑皰如雀卵,為細末,蜜和,常常塗面良。
桑葉治面上肺毒瘡如大風瘡,取葉洗淨蒸熟,日乾為末,水調二錢,服日三,名綠雲散。
蜜常敷面,如花色,久敷之佳。
真珠除(黑干)(黑曾)瘢點,令面潤澤,好顏色,研為粉,和乳汁常塗之。
白殭蠶滅(黑干)(黑曾)瘢痕,令面色好,為末,常塗之;又與衣魚、鷹屎白等分為末,和乳汁,塗瘢痕便滅。
覆盆子令人好顏色,久食之佳;蓬藟同功。
烏梅肉去黑點黑痣,蝕惡肉,和諸藥以點之。
面生雀子瘢,取梅肉、櫻桃枝、猪牙皂角、紫背浮萍,等分為末,如常法洗面,其瘢自去。 【 《入門》】
栗上薄皮搗為末,蜜和塗面,令皮肉急縮可展;又治老人面皺。 【 《本草》,下同】
菟絲子苗去面(黑干)及粉刺瘢點,搗苗取汁,常塗之。
杏仁去面(黑干),搗為末,和鷄子白夜臥塗面,明早溫酒洗之。
傷風面腫,杏仁搗爛敷之。
冬瓜仁令面光澤,好顏色,去黑瘢黑(黑干),可作面脂常用。
冬瓜取仁三五升,去皮,搗為末,蜜丸,空心服三十丸,久服令人面潔如玉。
葱白主傷風面目浮腫,煎湯飲之洗之。
鸕鶿屎去面上(黑干)(黑曾)、黶痣、瘢疵、皰皯、雀卵斑。取屎白,猪脂調塗。
熊脂主面上(黑干)(黑曾)、黑瘢,悅澤人面,可塗之,兼食之。
羚羊膽主面多(黑干)(黑曾),如雀卵色。取膽和酒煮沸,以塗拭之,日三即瘥。
大猪蹄令老人面光澤。猪蹄一具,治如食法,煮漿如膠,夜以塗面,曉以漿水洗,即面皮急矣。
鹿角炙為末,酒服二錢,日二,久服,面色如花。
鹿角以漿水濃磨如泥,塗面,令不皺,兼去瘡皰,光華可愛。
年少氣盛,面生皰瘡,麋鹿脂塗之即瘥。
又方:被打頭面青腫,羊肉、牛肉或猪肉,炙令熱,貼腫上即愈。
時行腮腫,用柏葉末,調蚯蚓糞塗之。 【 丹溪方】
痄腮腫痛:酢調石灰敷之。 【 《簡便方》】
腮頰熱腫:赤小豆末和蜜塗之,一夜即消;或加芙蓉葉尤妙。
風熱腮腫:絲瓜燒存性研末,水調搽之。 【 嚴月軒方】
面皰:鷹屎白二分,胡粉一分,蜜和敷之。 【 《外臺》】
滅面上痕:用鷹屎白和人精,敷,日三。 【 《千金》】
又方:鷹屎白二兩,殭蠶一兩五錢,為末,蜜和敷。 【 《聖惠》】
又方:鷹屎白、白附子各一兩,為末,酢和敷,日三五次,痕滅止。
面色黧黑:牡蠣粉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下,日一服,並製其肉食之。 【 《普濟方》】
面(黑黽 )【 即黑子也:】 羚羊膽,牛膽各一枚,酢二斤,同煮三沸,頻塗之。 【 《外臺》】
面黑令白:馬珂、白附子、珊瑚、鷹屎白等分為末,每夜人乳調敷。旦以漿水洗之。 【 《聖惠》,下同】
面瘡(黑干)皰:烏蛇肉二兩燒灰,臘猪脂調敷。
面黑(黑干)皰:羚羊膽、牛膽各一個,醇酒三升,煮三沸,夜夜塗之。 【 《肘後方》】
消滅瘢痕:以猪脂三升,飼烏鷄一隻,二日後取屎,同白芷、當歸各一兩煎十沸,去渣,入鷹屎白五錢調敷。 【 《外臺》】
雀斑面皰:鷄卵酢浸壞,取出敷之。 【 《聖惠》,下同】
消滅瘢痕:鷄子五七枚煮熟,取黃炒黑,拭塗,日三,久久自滅。
面上黑黯:白殭蠶末,水和搽之。
粉滓面(黑干),令人面色好:用白殭蠶、黑牽牛、細辛等分為末,如澡豆,日用之。 【 《斗門方》】
鯨刺雕青:以白馬汗搽上,再以汗調水蛭末塗之。 【 《儒門事親》】
酸漿水,能白人膚體如繒帛,去(黑干)(黑曾)黑子,以煖漿水洗面,以布揩黑子,令痛,水研白檀,取汁塗之。
硃砂,好顏色,水飛為末,井華水點少許敷之。
面上(疒咅)(疒畾)大風:用乾螌蝥末以生油調敷,約半日,(疒畾)脹起,以軟帛拭去藥,以棘針挑破,近下令水出乾,不得剝其瘡皮,不可以藥近口眼。若是尖(疒咅)(疒畾)子,即勿用此,別用枯礬末以治之,極效。
面上木痺:用牛皮膠化,和肉桂末厚塗之,一二分良。 【 《葉氏摘元方》】
身面印文:刺破,以酢調赤土,之,乾又易,以黑滅為度。 【 《千金方》】
面黑令白:白羊乳三斤,羊(月臣)三副,和搗,每夜洗淨塗之,旦洗去。 【 《總錄》】
滅諸瘢痕:大鼠一枚,以臘猪脂四兩煎至銷盡,濾淨,日塗三五次。先以布拭赤,要避風。 【 《普濟方》】
面上(黑干)點:取白蜜和茯苓末塗之,七日便瘥也。 【 《孫真人食忌》】
人面黧黑,皮厚狀醜:用羚羊脛骨為末,鷄子白和敷,旦以白梁米泔洗之,三日如素,神效。 【 《肘後方》,下同】
面上皰瘡:用鷄子浸於三歲苦酒中三宿,待軟,取白塗之。
面黑令白:鷄子三枚,酒浸密封四七日,每夜以白敷面,如雪白也。 【 《普濟方》,下同】
塗面駐顏:鷄子一枚,開孔,去黃留白,入金華胭脂及硃砂少許,紙封與鷄抱之,俟別卵抱出,以塗面,洗之,半年尚紅也。
面黑令白:土蜂子未成頭翅者炒食,併以酒浸敷面。 【 《聖惠方》】
雀斑面皰:七月七日取露蜂子於漆碗中,水酒浸過濾汁,調胡粉敷之。 【 《普濟方》】
面上皶皰(黑干)(黑曾):用木蘭皮細切,以三年酢漿漬之,百日曬乾,搗末,每漿水服方寸匕,日三服。《肘後》用梔子仁一斤。 【 《古今錄驗方》】
身面白駮:鮎魚半斤一頭,去腸,以粳飯鹽椒如常作鮓,以荷葉作三包系之,更以荷葉重包,令臭爛,先以布拭赤,乃炙鮓包,乘熱熨,令汗出,以綿衣裹,勿令見風,以瘥為度。 【 《總錄》】
白礬治粉刺:白礬末酒調塗之。 【 《得效方》】
面上粉痣:銅綠為末,晚時切生薑蘸擦之。
面腫為風:宜用羌活、防風、升麻、白芷、牛蒡子之屬,外杵杏仁如膏敷之。
面上細瘡,常出黃水:桃花陰乾,加當歸或杏花作末,洗面。
密陀僧治面上(黑干)(黑曾)斑點:細研為末,人乳調塗,每夜用之。亦令面生光華。又治面鼻赤皰。 【 《本草》,下同】
石灰去面上黑子、瘜肉及粉刺。
面上黃水瘡併目生瘡:三月三日取桃花陰乾,為末,每食後熟水下方寸匕,日三次,良。或浸酒飲之亦良。面上五色瘡,用溫鹽湯新綿浸搨瘡上,日五六度,即瘥。 【 《本草》】
面上粉刺:用不語唾塗之,或搗菟絲子汁塗之,或以白礬末少許酒調塗之。
面黑令白:冬瓜一個,竹刀去皮切片,酒一升半,水一升,煮爛濾去滓,熬成膏,瓶收,每夜塗之。 【 《聖濟總錄》】
面裏皮痛:何首烏末,薑汁調成膏,敷之,帛蓋,以火炙鞋底熱熨之。
面赤酒皶:生附子、川椒、野葛少許,剉,酢浸一宿,取出,用猪脂同煎,以附子黃為度,去滓,時時塗之。
又方:硫黃半兩,蝸牛殼自死枯乾小者為上,木香各半兩,虢丹半兩,俱為末,杏仁半兩去皮研膏,入臘月猪脂調成膏,夜臥時用漿水先洗面,令乾,以藥塗患處,平明洗去。濕癬以米泔水洗,卻上前藥。
搭腮腫:赤小豆為末,鷄子清調貼之,酢調貼之亦效。 【 《綱目》】
又方:石灰炒熱,於地下窨冷,如此七次,為末,酢調敷立消。 【 《醫鑑》】
又方:細辛、草烏等分為末,入蚌粉猪脂調敷腫處,口含白梅置腮邊,良久,腫退出涎,患消矣。 【 《丹溪心法》。】
面赤:用好黃蘗剉碎四兩,人乳浸拌勻,以日曬乾,再浸拌勻,如此六七次為妙,然後為細末,臨臥茶清或湯調下二錢,有奇效。
痄腮:用柏葉、車前草、柏子仁,杵碎熱敷患處。或用鷄子清調赤小豆末。
凡伸欠頰車蹉,但開不能合,以酒飲之,令大醉,睡中吹皂角末㗜其鼻,嚏透即自正。 【 《三因方》】
汗出中風面腫,或連頭項,或連手足:用牛蒡子研爛,酒煎成膏貼之,並服三匙。 【 《本草》,下同】
頭面腫大疼痛,以大黃二兩同殭蠶一兩為末,薑汁和丸,彈子大,服。
甑氣熏面浮腫:以久用炊布燒灰敷之,即消。
葳蕤,治面上黑(黑干),久服,令好顏色。
面黑:用女苑鉛丹為末,酒服,男女二十日,黑從大便出。
面上黑斑:蒼耳葉為末服之。
天門冬同蜜搗丸,日用洗面,去黑。
面上雀斑:用山柰,同鷹屎白、密陀僧、蓖麻仁為末,夜塗,旦洗之。
面上風刺粉刺:白牽牛酒浸為末,塗之。
面上紫皰:羊蹄根同薑汁、椒末、穿山甲灰泡擦之。
面上黑斑:桑耳焙乾研,每食後熱湯服一錢,一月愈。 【 《摘元方》】
頭面風腫:杏仁搗膏,鷄子黃和杵,塗帛上厚裹之,乾則又塗。不過七八次愈。 【 《千金方》】
面上皶皰(黑干)(黑曾):夏枯草燒灰,入紅豆洗之。
面上粉刺:莙薘子酢浸揩面,令人光澤。
雀斑:用桃花同冬瓜仁研蜜塗之。粉刺如米,同丹砂末服,令面紅潤。
香瓣瘡:生面頤耳下,浸淫出水。用羖羊鬚、荊芥、乾薑燒,入輕粉搽。
其腮痄腫及喉下諸腫:用蝸牛同麵研敷之。
面上毒瘡初起者,急尋水蜒蚰一二條,用醬少許,共搗塗紙上,貼之即退,紙上留一小孔出氣。此乃凌漢章秘傳極效方也。 【 《談埜翁試驗方》】
喘嗽面浮,並四肢浮者,蛤蚧一雌一雄頭尾全者,法酒和蜜塗之,炙熟紫團人參似人形者半兩為末,化蠟四兩,和作六餅,每煮糯米薄粥一盞,投入一併攪化,細細熱呷之。 【 《普濟方》】
面上紫塊如錢大,或滿面俱有:野大黃四兩取汁,穿山甲十片燒存性,川椒末五錢,生薑四兩取汁和研,生絹包擦,如乾以酢潤濕,數次如初,累效。 【 《陸氏積德堂方》】
少年面皰粉刺面(黑干):用浮萍日挼盦之,並飲汁少許。 【 《外臺》】
又方:用紫背萍四兩,防己一兩,煎濃汁洗之,仍以萍於斑點上熟擦,日三五次。物雖微末,其功甚大,不可小看。 【 《普濟方》】
身面疣目:杏仁燒黑研膏,擦破,日日塗之。 【 《千金方》】
身面瘢痕:用禹餘糧、半夏等分為末,鷄子黃和敷,先以布拭赤,勿令見風,三十日自滅。十年者亦能滅去。 【 《聖濟碌》】
頭面諸瘡:芝麻生嚼敷之。 【 《普濟方》】
(黑干)(黑曾)皶皰:銀杏同酒糟嚼塗之。
面黑令白:用白楊皮同桃花、白冬瓜子服之。
身面白癜:以酒服生芝麻油一合,一日三服,至五斗瘥。忌生冷,猪鷄魚蒜等百日。 【 《千金方》】
身面白丹:白瓷瓦末和猪脂塗之。 【 《梅師方》】
瘢痕凸起:熱瓦頻熨之。 【 《千金方》】
痣黶疣贅:花鹼、礦灰,以小麥稈灰汁煎二味,令乾,等分為末,以針刺破,水調點之,三日三上,即去,須新合乃效。 【 《聖濟錄》】
身面赤疵:常以銀揩令熱,久久自消。 【 《千金翼》】
面黶黑痣:以草劃破,銅綠末敷之,三日勿洗,水自落,厚者再上之。 【 《聖濟錄》】
身面疳瘡,出黃汁者,葵根燒灰和猪脂塗之。 【 《食療本草》】
粉滓面(黑干):雲母粉、杏仁等分為末,黃牛乳拌略蒸,夜塗旦洗。 【 《聖濟錄》】
少年面皰:水銀、胡粉等分研,臘猪脂和,夜塗旦拭,勿見水,三度瘥。 【 《肘後方》】
菌桂養精神,久服面生光華,常如童子。
肺風面瘡:用蓖麻子、大棗、瓦松、白果、肥皂為丸,日三次。
面上瘢痕:用蒺藜子、山梔子各一合為末,酢和,夜塗旦洗之。 【 《救急方》】
面瘡:用絲瓜、牙皂燒擦。
金腮瘡:初生如米豆大,久則穿蝕,用鷄內金、鬱金敷之。
面皰:用馬藺子花杵敷之佳。 【 《肘後方》】
疣痣瘤贅:用石灰一兩,桑灰淋汁熬成膏,刺破點之。 【 《普濟方》】
身面洪腫:甘遂二錢,生研為末,以豶猪腎一枚分為臠,入末在內,濕紙包煨,令熟食之,日一服,至四五服當覺腹鳴小便利,是其效也。 【 《肘後方》】
黑子疣贅:續隨子熟時點之自落。 【 《普濟方》】
頭面忽腫熱毒風氣內攻,或連手足赤腫,觸著痛者:牛蒡子根,一名蝙蝠刺,洗淨研爛,酒煎成膏,絹攤貼腫處,仍以熱酒服一二匙,腫消痛減。 【 《斗門方》】
面上雀斑:蓖麻子仁、密陀僧、硫黃各一錢,為末,用羊髓和勻,夜夜敷之。 【 《摘元方》】
面上瘢黶:取鐵掃帚地上自落葉并子,煎湯頻洗,數次自消。 【 《壽域神方》】
面上(黑干)(黑曾):白附子為末,臥時漿水洗面,以白蜜和塗紙上貼之,久久自落。 【 《衛生易簡方》】
黑氣上面:半夏焙研,米酢調敷,不可見風,不計遍數,從早至晚,如此三日,皂角湯洗下,面瑩如玉也。 【 《摘元方》】
面上生瘡:曼陀羅花曬乾,研末少許,貼之自愈。 【 《衛生易簡方》】
頭風面瘡:癢出黃水,艾二兩酢一升,砂鍋煎取汁,每薄紙上貼之,一日上二次。 【 御藥院方】
面上(黑干)(黑曾):艾灰桑灰各三升,以水淋汁,再淋至三遍,以五色布納於中同煎,令可丸時,每以少許敷之,自爛脫;或與藜灰汁同熬膏點之,甚妙。 【 《外臺秘要》】
粉刺黑斑:五月五日收帶根天麻紫花者曬乾燒灰,以商陸根搗自然汁加酸酢和搜灰作餅,炭火煅過收之,半年方用,入面藥,甚能潤肌。 【 《閨閣事宜》】
身面疣目:用臘紙卷硫黃末少許點之,焠之有聲目去。 【 《普濟方》】
身面瘊子:用白礬、地膚子等分煎水,頻頻洗之。 【 《多能鄙事》】
面多(黑干)(黑曾)雀卵色:苦酒漬朮,日日拭之極效。 【 《肘後方》】
面黃食少,男婦面無血色,食少嗜臥:蒼朮一斤;熟地黃半斤;乾薑炮一兩,春秋七錢,夏五錢,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溫水下五十丸。 【 《濟生拔萃》方】
身面卒腫洪滿:用皂莢去皮炙黃剉,三升,酒一斗漬透煮沸,每服一升,一日三服。 【 《肘後方》】
鼻面酒皶:用南方沒石子有孔者,水磨成膏,夜夜塗之甚效。 【 《危氏得效方》】
面上膿瘡:柳絮、膩粉等分,以燈盞油調塗之。 【 《普濟方》】
面上惡瘡,不可名識者:柳葉或皮木煮汁,入少鹽,頻頻洗之。 【 《肘後方》】
面上粉刺(疒畾)子如米粉:用桃花丹砂各三兩為末,每服一錢,空心井水下,日三服,十日知,二十日小便當出黑汁,面色瑩白也。 【 《聖惠方》】
身面水腫,坐臥不得:取東引桑枝燒灰淋汁,煮赤小豆,每飢即飽食之,不得喫湯飲。 【 《梅師方》】
面上痣疵:寒食前後取桑條燒灰淋入石灰熬膏,以自己唾調,點之自落也。 【 《皆效方》】
身面石疽,狀如痤癤而皮厚:以穀子搗敷之。 【 《外臺秘要》】
虛肥面腫,積年氣上如水病,但腳不腫:用穀楮葉八兩,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納米煮粥,常食之,勿絕。 【 《外臺秘要》】
面(黑曾)皯皰:枸杞子十斤,生地黃三斤為末,每服方寸匕,溫酒下,日三服,久則童顏。 【 《聖惠方》】
頭面錢癬:槿樹皮為末,酢調,重湯頓如膠,敷之。 【 王仲勉經效方】
身面浮腫:用烏豆一升,水五升,煮汁三升,入酒五升,更煮三升,分溫三服,不瘥再合。 【 《千金方》】
又方:烏頭煮至皮乾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建炎初,吳內翰女孫忽發腫凸,吳檢外臺得此方,服之立效。 【 《百一選方》】
身面疣目:七月七日以大豆拭疣上三過,使本人種豆於南向屋東頭第二溜中,豆生葉,以熱湯沃殺,即愈。 【 《外臺秘要》】
身面卒腫,脈洪大:用菟絲子一升,酒五升,漬二三宿,每飲一升,日三服,不消再造。 【 《肘後方》,下同】
面瘡粉刺:菟絲子苗絞汁塗之,不過三上即瘥,屢驗。
面上風刺:黑牽牛酒浸三宿為末,先以薑汁擦面,後用藥塗之。 【 《摘元方》】
面上粉刺(疒畾)子,如米粉:黑牽牛末對入面脂中,日日洗之。 【 《聖惠方》】
面上雀斑:黑牽牛末鷄子清調,夜敷旦洗。 【 《心鑑方》】
面黑令白:(艹舌)蔞穰三兩,杏仁一兩,猪(月臣)一具,同研如膏,每夜塗之,令人光潤,冬月不皴。 【 《聖濟錄》】
面生粉刺酒皶:白蘞二分,杏仁半分,鷄屎白一分為末,和雜水塗之,或拭面。一方無鷄屎。 【 《肘後方》】
身面卒腫:生猪肝一具,細切酢洗,入蒜酢食之,勿用鹽。 【 《本草》】
面粗醜黑皮厚(黑干)(黑曾)者:猪(月臣)五具,蕪菁子二兩,杏仁一兩,士瓜根一兩,醇酒浸之,夜塗旦洗,老者少,少者白,神驗。 【 《肘後方》,下同】
水氣身面浮腫:商陸一升,水二斗煮取一斗,去滓,羊肉一斤切入內,煮熟,下葱豉,五味調和,如臛法食之。身面疣目,每月望日子時,以禿帚掃疣目上三七遍。 【 《聖惠方》】
身面疣目:牛口涎塗之自落。 【 《千金》】
面上皯皰:鹿角尖磨濃汁厚敷之,神效。 【 《本草》】
面上風瘡,鹿角尖磨酒塗之。 【 《聖惠方》,下同】
面瘡(黑干)皰:烏蛇肉二兩燒灰,臘猪脂調敷。
滅瘢痕:以凍凌頻熨之良。 【 《千金方》】
身面腫滿:鷄子黃白相合塗腫處,乾再上。 【 《肘後方》】
身面瘢痕:馬齒莧湯日洗二次。 【 《聖惠方》】
令面光華:三月三日收桃花,七月七日收鷄血,和塗面上,三二日後脫下,則光華顏色也。 【 《聖濟總錄》】
面生(黑干)(黑曾):乾柹日日食之。 【 《普濟方》】
頭面癬瘡:生白果仁切斷,頻擦取效。 【 經驗】
食茶面黃:川椒紅炒碾末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茶湯下。 【 《簡便方》】
面上黶子:七月七日午時,取甛瓜葉七枚,直入北堂中向南立,逐枚拭黶,即滅去也。 【 《淮南萬畢術》】
身面疣目,盜酸酒酵洗而呪之,曰:疣疣不知羞,酸酒酵洗你頭,急急如律令!呪七遍,自愈。 【 《外臺》】
身面浮腫,小便不利,喘急:用胡葱十莖,赤小豆三合,硝石一兩,以水五升煮葱豆至熟,同擂成膏,每空心溫酒服半匙。 【 《聖惠方》】
面黶痣點:蔓菁子研末,入面脂中,夜夜塗之,亦去面皺。或取油用亦妙。 【 《聖惠方》】
面上黑子,芫荽煎湯,日日洗之。 【 《小說》】
針灸
《素問》曰:肝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取血者。
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熱爭則卒心痛煩悶,善嘔,頭痛面赤,無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氣逆則壬癸死。刺手少陰太陽。
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顏青,欲嘔、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用俛仰,腹滿泄,兩頷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氣逆則甲乙死。刺足太陰陽明。
帝曰:有病腎風者,面胕痝然壅,害於言,可刺不?岐伯曰:虛不當刺。不當刺而刺,後五日,其氣必至。
《靈樞經》曰:顑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不已,按人迎於經,立已。
厥胷滿面腫,脣漯漯然暴言難,甚則不能言,取足陽明。
厥頭痛面若腫起而煩心,取之足陽明太陰。
顑痛,刺手陽明,與顑之盛脈出血。
手太陽之脈,是動則頷腫不可以顧,所生病者,目黃頰痛。三焦手少陽之脈所生病者,頰痛。膽足少陽之脈,所生病者,頷腫。心主手厥陰之脈,是動則病面赤目黃。胃足陽明之脈,是動則病洒洒振寒顏黑。足少陰之脈,是動則病饑不欲食,面如漆柴。皆視其盛虛熱寒陷下取之也。
《千金方》曰:面赤頰中痛,取攢竹、齗交、玉枕。
面赤腫,取上星、囱?頁會、前頂、腦戶、風池。
面惡風寒,頰腫痛,取巨髎、天窻。
面皮熱,取天突、天窻。
面赤熱,取腎腧、內關。
面瘡黑取行間,面塵黑取太衝。
顳顬痛,頷顱熱痛,面赤,取中渚。
面皮赤痛取懸釐。
《古今醫統》云:陷谷,面腫目壅腫,刺出血立愈。
頰腫口急頰車痛,不可以嚼,頰車,針灸皆可。
面頜腫生瘡,合谷,列缺、地倉皆可取之。
少陰絡治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
太陽絡、太陰絡治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嶇逆則面赤,不逆則面黑。
導引
《養性書》曰:摩面光澤,熱摩手心,頻拭額上,謂之修天庭。連髮際七遍,面上自然光澤,所謂手宜在面是也。
醫案
《丹溪心法》曰:朱奶兩腮熱腫,隔壅之病也。用乾葛、桔梗、蘇葉各一錢半,升麻一錢,甘草炙七分,薄荷一錢,薑一片水煎服。
《衛生寶鑑》曰:楊郎中之內,五十一歲,身體肥盛,己酉春患頭目昏悶,面赤熱,多服清上藥不效,請予治之。診其脈,洪大而有力。
《內經》云:面熱者手陽明病。《脈經》云:陽明經氣盛有餘,則身已前皆熱。況其人素膏粱積熱於胃,陽明多血多氣,本實則風熱上行,諸陽皆會於頭,故面熱之病生矣。先以調胃承氣湯七錢,黃連二錢,犀角一錢,疏利三兩行,徹其本熱;次以升麻加黃連湯主之。
一婦人年幾三十,憂思不已,飲食失節,脾胃有傷,面色黧黑不澤,環脣尤甚,心懸如飢狀,又不欲食,氣短而促。大抵心肺在上,行榮衛而光澤於外,宜顯而不宜藏;肝腎在下,養筋骨而強於內,當隱而不見;脾胃在中,主傳化精微,以灌四旁,衝和而不息。其氣一傷,則四臟失所,憂思不已,氣結而不行,飲食失節,氣耗而不足,使陰氣上溢於陽中,故黑色見於面。又經云:脾氣通於口,其華在脣。今水反來侮土,故黑色見於脣,此陰陽相反,病之逆也。上古天真論云:陽明脈衰於上,面始焦。故知陽明之氣不足。非助陽明生發之劑,無以復其色,故以衝和順氣湯主之。《內經》曰:上氣不足,推而揚之。以升麻苦平,葛根甘溫,自地升天通行陽明之氣為君。人之氣,以天地之風名之,氣留而不行者,以辛散之。防風辛溫,白芷甘辛,溫以散滯氣為臣;蒼朮苦辛,蠲除陽明經之寒,白芍藥之溫酸,安太陰經之怯弱。《十劑》云: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人參、黃芪、甘草、甘溫,補益正氣為佐[佐 原作「臣」,據文意改。]。至真要大論云:辛甘發散為陽。生薑辛熱,大棗甘溫,和榮衛,開腠理,致津液以復其陽氣,故以為使。每服早飯後午飯前,取陽升之時,使人之陽氣易達故也。數服而愈。
《儒門事親》曰:陳君俞頭項偏腫,連一目,若半壺,診其脈洪大。戴人曰:《內經》云,面腫者,風。此風乘陽明經也。陽明氣血俱多。風腫宜汗解,先與通聖散去硝黃,入薑葱豉煎服,取微汗,次日以草莖刺鼻中出血,其腫立消。
《李杲十書》曰:泰和年,東垣監納濟源稅時,長夏多疫癘,初覺憎寒體重,次傳面目腫盛,目不能開,上喘咽喉不利,舌乾口燥。俗云大頭天行,親戚不相訪問,如染之多不救。張縣丞亦得此證,至五六日,醫以承氣湯加藍根下之,稍緩,翌日其病如故,下之又緩,終莫能愈,漸至危篤。或曰:李明之存心於醫,可以請治。遂命診視,具說其由。曰:夫身半以上,天之氣也;身半以下,地之氣也。此雖邪熱客於心肺之間,上攻頭而為腫盛,以承氣下之,瀉胃中之實熱,是誅伐無過,殊不知適其病所為。故遂處方,用黃連、黃芩,味苦寒,瀉心肺間熱以為君;橘紅、元參苦寒,生甘草甘寒瀉火補氣以為臣;連翹、鼠黏子、薄荷葉苦辛平,板藍根味甘寒,馬屁勃、白殭蠶味苦平,散腫消毒定喘以為佐;升麻、柴胡味苦平,行後急者,謂前緩劑已經高分瀉邪氣入於中,是到陰部,染於有形質之所,若不速去反損陰也。此卻為客邪,當急去之,是治客以急也。且治主當緩者,謂陽邪在上,陰邪在下,各本家病也。若急治之,不惟不能解其紛而反致其亂矣。此所以治主當緩也。治客當急者,謂陽分受陽邪,陰分受陰邪,主也;陰分受陽邪,陽分受陰邪,客也。凡所謂客者當急去之,此治急以客也。假令少陽陽明之為病,少陽為邪者,出於耳前後也;陽明者首面大腫也。先以黃芩、黃連、甘草,通炒過,剉煎,少少不住服呷之;或服畢,再用大黃,或酒浸或煨,又以鼠黏子新瓦上炒香,(口父)咀煎去渣,內芒硝各等分,亦細細呷之,當食後用,徐得微利。及邪氣已,只服前藥;如不已,再服後藥。依前次第用之,取大便利,邪已即止。如陽明渴者,加石膏;少陽渴者,加瓜蔞根湯,陽明行經,加升麻、葛根芍藥之類;太陽行經,加羌活、防風、荊芥之類。選而加之,并與上藥合,不可獨用散也。
《醫學綱目》曰:許學士醫檢正患鼻頞間痛,或麻痺不仁,如是數年。忽一日連口脣頰車髮際皆痛,不開口,言語飲食皆妨礙,頞與頰上常如糊,手觸之則痛,此足陽明經絡受風毒,傳入經絡,血凝滯而不行,故有此證。或以排風、小續命、透髓丹之類與之,皆不效。製犀角升麻湯贈之,數日愈。夫足陽明胃也。經云,腸胃為市。又云,陽明多血多氣。胃之中腥羶五味,無所不納,如市廛無所不有也。以其腐熟飲食之毒聚於胃,此方以犀角為主,解飲食之毒也;陽明經脈環脣挾舌,起於鼻,交頞中,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今所患皆一經絡也,故以升麻佐之;餘藥皆滌除風熱;升麻、黃芩專入胃經。
或問:一人年五十,忽顴骨上初覺如松子,漸大如胡桃不甚腫,微赤微癢,或云痰核,或云結毒,或作瘤治何如?曰:皆非也,是名顴疽,屬陽明經積熱所致,用紫金丹、烏金散、活命飲,加製過南星服之而消。按經曰,心病者顴赤。又曰,腎病者顴與顏黑。然則當察其色赤者,宜以黃連安神丸降心火,補心丸養心血;黑者宜以地黃丸滋腎水,未可專委之陽明鬱火也。
《薛己醫案》曰:一人年逾三十,夏月熱病,後患頤毒,積日不潰,氣息奄奄,飲食少思,大便不禁,診脈如無。經曰:脈息如無似有,細而微者,陽氣衰也。齊氏曰:飲食不入,大便滑利,腸胃虛也。以六君子加炮薑、肉豆蔻、破故紙,數劑而泄稍止,食稍進。更加黃蘗、當歸、肉桂,乃潰而膿水清稀。前藥每服加熟附子一錢,數劑泄止食進,膿漸稠。再以十全大補湯加酒炒芍藥、白蘝,月餘而愈。
地官陳用之患前證,服發散之劑,寒熱已退,腫痛不消,此血凝滯而欲作膿也。用托裏消毒散而膿成,又用托裏散而潰。但膿清作渴,乃氣血虛也,用八珍加麥門冬、五味子三十餘劑而愈。
上舍盧懋樹患此而尺脈數,證屬腎經不足,誤服消毒之劑,剋損元氣而不能愈。予用補中益氣、六味丸料而痊。
上舍熊楝卿頤後患之,膿清體瘦,遺精盜汗,晡熱口渴,痰氣上湧,久而不愈。脈洪大,按之微細。屬腎氣虧損所致。遂用加減八味丸料,並十全大補湯而愈。
一婦人素內熱,因怒耳面至頸項腫痛,寒熱。此肝膽經火燥而血虛,用柴胡梔子散而腫痛消,用加味逍遙散而寒熱退,用八珍湯加丹皮而內熱止。
平江陳氏因驚懼後,常用手指甲拄搯兩頰,遂兩頰破損,心中懊憹不安,脈數而實,諸藥不愈。用《活幼口議》牛黃清心涼膈丸,數服,如失。
老母年七十餘,累歲患頰車痛。每多言傷氣,不寐傷神,則大發;發之至劇,則上連頭下至喉內及牙齦皆如針刺,火灼不可手觸,乃至口不得開,言語飲食并廢,自覺目中火光如閃電,尋常涎唾稠黏如絲不斷,每勞與餓則甚,得臥與食則稍安。知其虛也,始以清胃散、犀角升麻湯、人參白虎湯、羌活勝濕湯加黃芩、甘、桔皆不效;後改用參、芪、白朮、芎、歸、升、柴、甘、桔之類,稍佐以芩、梔、連翹、鼠黏,空腹進之,而食遠則服加減甘露飲,始漸安。第老人性躁,不耐閒,勞而多言時有之,不能除去病根,然發亦稀少,即發亦不如往歲之劇矣。
從之鋙因喪子鬱結,復多餌鹿角膠諸種子藥,或於食後臨臥輒進之,以至積成胃熱,遂患面痛,如老母證。服清胃散、甘露飲,大加石膏,過當而見虛證;又服參芪等補藥,過當而復見火證。門人施生以越鞠加山梔、連翹、貝母、橘紅之屬,開其鬱結而始向安。
孫兆治一人滿面黑色,相者斷其死。孫診之曰:非病也,乃因登溷感非常臭氣而得,去至臭無如至香,令用沉香、檀香碎劈焚於爐中,安帳內以熏之,明日面色漸變,旬日如故。蓋腎臭腐屬水,脾臭香屬土。今夫廁臭者腐臭也,故聞之則入腎而面黑;沉香者香臭也,故熏之,則脾土勝腎水而色還也。
浙全夫人忽一日面上生黑斑數點,日久滿面俱黑,遍求醫治不效。忽遇一草澤醫人云:夫人中食毒,治之一月平復。後校其方,止用生薑汁服之。問其故,云:食斑鳩。蓋此物常食半夏苗中毒,故以薑解之。
又治尼長老六十一歲,身體瘦弱,十月間病頭面不耐寒,氣弱不敢當風行,諸治不效。診之其脈皆弦細而微。其人年高素食茶果而已,陽明之經本虛。《脈經》云: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又加看誦損氣,由此胃氣虛,經絡之氣亦虛,不能上榮頭面,故惡風寒,先以附子理中丸溫其中氣,次以升麻湯加附子主之。
徐考功兄湖廣人,年踰三十,患時毒耳面焮腫,寒熱拘急,其脈浮洪。此邪在表也,以荊防敗毒散加牛蒡子、元參治之,漸愈;更以升麻、葛根、連翹、桔梗、川芎、金銀花、牛蒡子而平復。齊氏云:宜於鼻內㗜通氣散,取十餘嚏作效。用嚏藥不嚏者不可治。如嚏出膿血,治之必愈。如左右看病之人,每日用嚏藥嚏之,必不傳染。
一婦人表邪已解,腫尚不消。診之脈滑而數,乃瘀血作膿也。以托裏消毒散潰之而愈。
一婦人腫痛,用硝黃之劑攻之,稍緩,翌日復痛。診之,外邪已退,亦瘀血欲作膿,亦以前藥潰之,愈。
一人表俱解,惟腫不消,以托裏消毒散四劑,膿成,針之而愈。
一人患時毒腫痛,發熱作渴,脈實便閉,以五利大黃湯下之,諸證悉退,以葛根牛蒡子湯四劑而痊。
一人患時毒,服表散藥愈熾,發熱便秘,診其脈沉而實。此邪在裏也,以大黃湯下之,裏證悉退;以葛根牛蒡子湯,浮腫亦消,惟赤腫尚存,更以托裏藥潰之而愈。
一人患時毒,焮腫脹痛,作渴煩熱,便秘,脈數按之尤實,用防風通聖散一劑,諸證頓退;以荊防敗毒散加元參、牛蒡、黃芩二劑而瘥。
周舉人母,冬月頭面耳項俱腫痛甚,便秘脈實。此表裏俱實也,服防風通聖散不應,遂砭患處出黑血,仍投前藥即應,又以荊防敗毒散而瘳。蓋前藥不應者,毒血凝聚上部,經絡藥力難達故也,惡血既去,其藥自效,或拘用寒遠寒,及年高畏用硝黃,而用托裏,與夫尋常消毒之劑,或不砭泄其毒,專假藥力,鮮不危矣。
一婦人頭面俱赤腫,焮痛甚盛,其脈浮數。此形證俱在表也。以平昔胃氣有損,不可用發表之劑,宜用潔古法托裏,以防邪毒之內侵。作內托復煎散一劑,終日飲之,兩日而平。
少宰李蒲汀患前證,用發散之藥,耗損元氣,患處不消,體倦惡寒,食少口乾,用補中益氣加桔梗,及托裏消毒散而愈。
秋官陳同野患前證,元氣素弱,脈微細而伏。此形病俱虛也,用參、朮、芎、歸、陳皮、柴胡、升麻、炙甘草以升舉陽氣,用牛蒡、元參、連翹、桔梗以解熱毒,二劑,腫消而脈亦復矣。苟以脈微細為屬陰,以腫赤為屬陽而藥之,鮮有不誤者。
一婦人前證潰後,腫赤不消,食少體倦,膿清色白,乃脾肺氣虛也,先用六君加桔梗芎歸,後用益氣湯加桔梗而斂。
一男子前證,表裏俱解,腫痛尚不退,以葛根升麻湯二劑而消。
一男子患前證,腫痛發寒熱,診其脈浮數,以荊防敗毒散二劑少愈,以人參敗毒散二劑勢減半,又二劑而瘥。
一男子耳面赤腫作痛,咽乾發熱,脈浮數,先以荊防敗毒散二劑,勢退大半;又以葛根牛蒡子湯四劑而痊。
一男子頭面腫痛,服硝黃敗毒之劑,愈甚,診之脈浮數,邪在表,尚未解,用荊防敗毒散二劑,勢退大半,更以葛根牛蒡子湯四劑而痊。《內經》云:身半以上腫,天之氣也;身半以下腫,地之氣也。乃邪客心肺之間,上攻頭目而為腫。此感四時不正之氣為患,與夫膏粱積熱之證不同。硝黃之劑,非大便秘實不可用,若不審其因,不辨其虛實表裏,概用攻之,必致有誤。常見飢饉之際,蒭蕘之人多患之。乃是胃氣有損,邪氣從之為患,不可不察。予常治邪在表者,用葛根牛蒡子場、人參敗毒散,或普濟消毒飲子。邪在裏者,五利大黃湯、梔子仁湯。表裏俱不解者,防風通聖散。表裏俱解而腫不退者,犀角升麻湯;如腫甚者,砭患處出惡血,以泄其毒。或用通氣散取嚏,以泄其毒,十日外自愈。若嚏出膿血即愈,欲其作膿者,用托裏消毒散;欲其收斂者,用托裏散,此法最為穩當。五七日咽喉腫閉,言語不出,頭面不腫,食不知味者,不治。
一男子服表散藥,愈熾,發熱便秘,診其脈沉實,此邪在裏也,以大黃湯下之,裏證悉退;以葛根牛蒡子湯,浮腫亦消,惟赤腫尚存,更以托裏藥潰之而愈。齊氏云:時毒者,為四時邪毒之氣而感之於人也,其候發於鼻面耳項咽喉,赤腫無頭或結核有根,令人憎寒發熱頭痛,或肢體痛甚者,恍惚不寧,咽喉閉塞,庸人不識,將為傷寒,便服解藥一二日,腫氣增益,方悟,始求瘡醫。原夫此疾,古無方論,世俗通為丹瘤,病家惡言時毒,切恐傳染。考之於經曰:人身忽經變赤,狀如塗丹,謂之丹毒。此風熱惡毒所為,與夫時毒特不同耳。蓋時毒初狀如傷寒,五七日間乃能殺人,治者宜精辨之。先診其脈,滑數浮洪沉緊弦濇,皆其候也。蓋浮數者邪氣在表也,沉濇者邪氣深也。氣實之人急服化毒丹以攻之,熱實不利,大黃湯下之;其有表證者,解毒升麻湯以發之,或年高氣軟者,五香連翹湯主之。又於鼻內㗜通氣散,取十餘嚏,作效。若㗜藥不嚏者,不可治。如嚏出膿血者,治之必愈。左右看病之人,每日用㗜藥嚏之,必不傳染。其病人每日亦用嚏藥三五次,以泄熱毒,此治時毒之良法也。經三四日不解者,不可大下,宜和解之,服犀角連翹散之類,至七八日大小便通利,頭面腫起高赤者,可服托裏散、黃芪散,宜針鐮砭割出血,泄其毒氣,十日外不治自愈。此病若五日已前,精神昏亂,咽喉閉塞,語聲不出,頭面不腫,食不知味者必死,治之無功矣。然而此疾有陰有陽,有可汗有可下,常見粗工但云熱毒,就用寒藥,殊不知病有微甚,治有逆從,不可不審矣。
一人冬月痛頭面赤腫,耳前後尤甚,痛不可忍,發熱惡寒,牙關緊急,涕唾稠黏,飲食難下,不得安臥,醫砭腫上四五十針,腫赤不減,痛益甚。予診其脈,浮緊,按之洪緩,知為寒覆皮毛,鬱遏經絡,熱不得升,聚而赤腫。且夫天令寒凜之時,腠理閉,汗不出,血氣強,肉堅濇,善用針者不得取四厥,必待天溫。又云冬月閉藏,用藥多,少針石也,宜以苦溫之劑,溫經散寒,所謂寒緻腠理以苦發之,以辛散之。
《外科正宗》曰:一男子耳項腫痛,發寒熱,脈浮數,以荊防敗毒散一劑,寒退熱存;又以連翹消毒飲一劑,便行三次,內熱頓退;餘腫不消,本方去大黃加川芎數劑而愈。
一男子先發寒熱,吹日頭面俱腫,又二日口噤,湯水不入。診之,脈洪數而有力,此表裏俱實也。又咽喉妨礙,湯藥難下,先用針刺咽間,去惡血鍾許,牙關稍開;以防風通聖散一劑,徐徐服之,便去三四次腫上砭去惡血,以金黃散敷之,次日腫勢稍退,又以普濟消毒飲二劑,面腫漸消,惟兩耳下堅腫不退,此必作膿,又以托裏消毒散數服,候膿熟而針之,次以十全大補湯去肉桂加陳皮,十餘劑而斂。
一男子牙根腫痛,次傳腮項俱腫,頓生寒熱。此陽明濕熱上攻,用荊防敗毒散加石膏一劑,寒熱頓退,惟腮腫不消,以針刺牙根腫上出毒血,以冰硼散擦之,外敷真君妙貼散,內服牛蒡子湯,數服而愈。
一男子冬月耳面赤腫,發熱,口乾,脈洪實而便秘。此三陽蘊熱證也,必捨時從證治之。以五利大黃湯一劑,便行二次,赤腫稍退,內熱稍疏;又以升麻解毒湯二服,腫亦消而病愈。
一婦人冬月面腫咽痛,口噤難開,診脈洪數有力,又見房中煖氣如烘,此因爐火盛也,以黃連解毒湯加元參一劑,次日腫消咽利,又用二劑,其疾痊安。
一男子勞甚,鬢間腫硬,肉色不變。予曰:勞傷氣血,濕痰凝滯之證,與夫外感時毒不同。又診脈細數而無力,為內傷損病,治當養氣血調經脈理勞續損治之。彼欲內消,自服仙方活命飲二服,腫不覺消,脾胃已損。又請一醫,乃行攻利,復損臟腑,數日後飲食不進,便泄不止,腫硬愈堅,痰涎愈甚。復請視之,辭不可治。予曰:凡療理病有主末,治有權宜。此病初起,肉色不變者,血不足也;堅硬不熱者,脾胃弱也;脈細數而無力,正氣衰也。豈可用前有餘之藥以攻不足之病?後又強投溫中補劑,不應而死。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一百三十四
耳門
黃帝素問
生氣通天論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憒憒乎若壞都,汩汩乎不可止。
【 註 此言煩勞而傷其陽氣也。蓋陰陽之要,陽密乃固。煩勞則陽氣外張,陰不得陽之溫固,則精自出而絕於內矣。秋冬之陽氣收藏於內,夏則陽氣張浮於外,故益虛而煎厥也。精氣虛,故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也。】
又曰: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
【 註 五臟為陰,九竅為水注之器,乃精氣所注之門戶。如陰甚而陽不能勝之,則五臟之氣交爭於內,而九竅為之不通。】
金匱真言論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
【 註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其別氣走於耳而為聽。別氣者,心主之氣也。故曰:心開竅於耳也。】
陰陽應象大論
北方生寒,在臟為腎,在竅為耳。
【 註 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故腎氣開竅於耳。】
人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
【 註 年五十而精液血液皆虛。虛則不能并於上,而耳目不聰明矣。】
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
【 註 有餘則陽氣充,故耳目聰明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
【 註 天不足西北者,陽中之陰不足也。在人則左為陽,而右為陰。陰不足於上,故右耳目不如左明也。】
東方陽也,陽者其精并於上,并於上則上盛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并於下,并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 註 此言天地陰陽與人身之左右俱有,所不能全也。故人當配天地,以養頭足,而勿使邪居之。】
五臟生成篇
徇蒙招尤,目冥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
【 註 厥陰肝臟開竅於目,少陽經脈,上出於耳。邪實於下而經氣不能上通,是以目冥耳聾。正氣虛於上致動視而昏冒,搖掉之甚也。此始傷氣而致正虛於上,過在經而復邪實於下也。】
診要經終論
少陽終者耳聾,百節皆縱,目?絕系。絕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
【 註 手足少陽經脈皆循於耳,經氣絕,故耳聾也。少陽主骨,諸節皆屬於骨,少陽氣終,故百節皆縱。手足少陽之脈,皆至目銳眥,終則牽引於目,故目如驚而邪視也。少陽屬腎,腎藏志,目系絕則志先絕,故一日半死也。青者甲木之氣,外脫白者,三焦之榮內亡也。】
玉機真臟論
脾不及,則令九竅不通,名曰重強。
【 註經曰: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今脾氣不足,則五臟之氣皆不和矣。夫胃為陽土而氣強,脾為陰土而氣弱。脾弱而不得稟水穀之氣,則胃氣益強,故曰重強。蓋言脾氣虛而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者。胃強脾弱。臟腑之剛柔不和也。】
通評虛實論
凡治暴厥而聾,偏塞閉不通,內氣暴薄也。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故瘦留著也。
【 註 暴厥而聾,厥氣上逆,上竅不通也。偏塞閉結,厥氣下逆,下竅不通也。此內外暴薄而為外竅之不通也。如不從內之憂怒,外之中風而多病夭者,此緣形弱氣衰,牆基卑薄,故肌肉瘦而皮膚薄著也。】
五臟不平,六腑閉塞之所生也。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 註 夫五臟之氣,久逆而不得和平者,六腑閉塞之所生也。六腑不和,則九竅為之不利。蓋臟腑陰陽表裏相應,是以證見於外者,病本於內,閉塞於內者,而外竅為之不通。】
熱論
傷寒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胷脅痛而耳聾。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
【 註 少陽之氣主樞主膽,膽氣升則諸陽之氣皆升,所謂因於寒欲如運樞也。諸陽之氣從樞脅而出於膚表。太陽主表,陽明主肌,少陽主胷脅,胷脅痛而耳聾者,病在氣而見有形之經證也。】
其病兩感於寒者,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 註 少陽與厥陰為表裏,故見少陽之耳聾,厥陰之囊縮而厥。水漿不入,穀氣絕也。不知人者,神氣傷也。此臟腑皆病,榮衛不行,故盡氣終而死也。】
厥論
手太陽厥逆,耳聾,泣出,項不可以顧,腰不可以俛仰,治主病者。
【 註 手太陽所生病者,耳聾。小腸主液,故逆則泣出也。夫心主血脈,小腸主液而為心之表,小腸氣逆則津液不能榮養於經脈,是以項不可以顧,腰不可以俛仰。蓋腰項之間,乃脈絡經俞之大會也。】
少陽之厥,則暴聾,頰腫而熱。脅痛,胻不可以運。
【 註 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從耳後入耳中,下頰車,循胷過季脅,出膝外廉,循足跗。故逆則暴聾,頰腫,脅痛,足胻不可以運行。】
脈解篇
太陽所謂耳鳴者,陽氣萬物盛上而躍,故耳鳴也。
【 註 此言陽氣之更盛也。春三月所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是以天地萬物之氣皆盛上而躍。然而人之陽氣亦榮盛於上,是以經脈上壅而耳鳴也。】
太陽所謂浮為聾者,皆在氣也。
【 註 此申明經氣之有別也。如陽氣盛上而所謂耳鳴者,因氣而病經也。若所謂浮為聾者,皆在氣。】
刺禁論
刺客主人內陷中脈,為內漏,為聾。
【 註 此言刺客主人太過,則誤中內陷交過之脈,而為耳內漏而聾也。】
針解篇
人髮齒耳目五聲,應五音六律。
【 註 髮、齒、耳、目共六,齒又為六六之數,而髮之數不可數矣。律呂之數,推而廣之,可千可萬,而萬之外不可數矣。此言天地人之相應通變之無窮也。】
氣交變大論
歲火太過,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瘧少氣、欬喘,血溢血泄、注下,嗌燥耳聾。
【 註 諸戊之歲火運太過,火勝則剋金,故金肺受邪。肺乃水之生源,火熱鑠金,水源已竭,腎開竅於耳,故腎虛而耳聾。】
歲金太過,燥氣流行,肝木受邪。民病兩脅下少腹痛,目赤痛眥瘍,耳無所聞。
【 註 諸庚之歲,金運太過,燥氣流行,則肝木受病。耳無所聞者,肝虛也。】
五常政大論
厥陰司天,風氣下臨,脾氣上從,體重肌肉萎,食減口爽,目轉耳鳴。
【 註 目轉耳鳴,風淫於上也。】
六元正紀大論
少陽司天,民病聾瞑。
【 註 聾瞑者,風熱之氣乘於內也。】
厥陰司天,三之氣,耳鳴掉眩。
【 註 耳鳴掉眩,乃風病行於上也。】
木鬱之發,甚則耳鳴眩轉。
【 註 耳鳴眩轉,乃風氣之為病也。】
少陽所至,為喉痺,耳鳴,嘔涌。
【 註 此秋病之常也。】
木鬱之發,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甚則耳鳴眩轉,目不識人,善暴僵仆。
【 註 此受司天在泉之制勝,鬱極乃發,以報復其歲氣,如丁卯、丁酉歲少角木運而上臨陽明,壬子、壬午歲太角木運而陽明在泉,則木氣皆鬱矣。胃脘咽膈,食飲不下,木勝而土傷也。上支兩脅,耳鳴眩轉。仆不識人,風氣之為病也。】
至真要大論
厥陰司天,客勝則耳鳴掉眩。
【 註 風木之客氣勝於上,故耳鳴掉眩。】
厥陰之勝,耳鳴頭眩,憒憒欲吐,胃膈如寒。
【 註 耳鳴頭眩,木淫於上也。憒憒欲吐,胃氣如寒,胃土病也。】
少陽之勝,熱客於胃,煩心,心痛,目赤,欲嘔,嘔酸善飢,耳痛溺赤,善驚譫妄,少腹痛下沃赤白。治以辛寒,佐以甘鹹,以甘瀉之。
【 註 少陽之勝,舍於三焦,故熱客於胃。蓋三焦之原,皆出於胃間也。三焦與心主包絡相合,故煩心,心痛。三焦之脈上入耳中,絡目銳眥,故滛上而為耳痛。】
少陰司天,客勝則鼽嚏,頸項強,肩背瞀熱,頭痛少氣,發熱,耳聾目瞑。
【 註 少陰司天,二之氣,乃厥陰風木,耳聾厥陰之氣勝也。】
少陽司天,客勝則丹胗外發,及為丹熛瘡瘍,嘔逆喉痺,頭痛嗌腫,耳聾,血溢,內為瘈瘲。主勝則胷滿欬仰息,甚而有血。
【 註 少陽司天,初氣三氣,乃君相二火,耳聾等證,皆風火之為病也。】
歲太陰在泉,民病耳聾,渾渾焞焞,嗌腫喉痺。
【 註 太陰在泉,辰戌歲也。民病耳聾等證,乃三焦經病。】
靈樞經
邪氣臟腑病形篇
心脈微濇為耳鳴。
【 註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心脈微濇,乃心氣虛,故耳鳴。】
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別氣走於耳而為聽。
【 註 別氣者心腎之氣,別走於耳而為聽也。】
經脈篇
小腸手太陽,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
三焦手少陽,是動則病耳聾,渾渾焞焞,嗌腫喉痺。
【 註 凡此皆經脈所循之部分而為病。】
手陽明之別者,入耳合於宗脈,實則齲聾。
【 註 實則氣滯而為齲聾之病。】
經筋篇
手太陽之筋,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其病則耳中鳴,痛引頷。
【 註 此太陽之筋所過而為病也。】
脈度篇
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
【 註 五臟常內閱於七竅,五臟不和,故七竅為之不通。】
熱病篇
熱病不知所痛,耳聾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髓,死不治。
【 註 不知所痛者,外因之熱入於內也。耳聾不能自收,口乾者,腎臟之熱乘於上也。陽熱甚陰頗有寒者,內熱交爭於外也。熱在髓者,外熱交爭於內也。病深入內,故死。】
口問篇
黃帝問曰:人之耳中鳴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耳中,宗脈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下溜,脈有所竭者,故耳鳴。
【 註 肺朝百脈,宗脈者百脈之宗,肺所主也。耳者宗脈之所聚也。百脈之血氣,水穀之所生也。故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脈氣下溜矣。脈中之血氣有所竭,故耳鳴也。】
上氣不足,耳為之苦鳴。
【 註 此言膀胱所藏之津液不足,不能灌精濡空竅,正氣不足而生奇邪之病也。】
師傳篇
腎者主為外,使之遠聽。視耳好惡,以知其性。
【 註 腎開竅於耳,故主為外,言其聽之遠也。】
決氣篇
精脫者耳聾,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痠,耳數鳴。
【 註 腎主藏精,開竅於耳,故精脫者耳聾。液淖澤於骨,補益腦髓,故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不能潤澤皮膚,故毛色夭焦也。腎主骨而骨髓上通於腦,故腦髓消而脛痠耳鳴。】
海論
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
【 註 髓海不足則精液竭,精液者所以濡空竅者也,是以耳為之鳴。】
五閱五使篇
耳者,腎之官也。
本臟篇
黑色小理者腎小,粗理者腎大;高耳者腎高,耳後陷者腎下;耳堅者腎堅,耳薄不堅者腎脆;耳好前居牙車者腎端正,耳偏高者腎偏傾也。
【 註 耳者腎之候,故視耳而知腎也。】
衛氣篇
足少陽之標,在耳窻籠之前,而出於頭氣之街。窻籠者耳也。
【 註 標猶樹之梢杪,足少陽之標,出於頭氣之街。】
陰陽二十五人篇
手少陽之上,血氣盛則耳色美,血氣少則耳焦色惡。
【 註 手少陽之脈,其上行者出走耳前交頰,上至目銳眥,是以皮膚之血氣盛則耳色美,氣血皆少則耳焦色惡也。】
扁鵲難經
耳能聞聲之故
四十難曰:肺主聲,耳者腎之竅而反聞聲,其意何也?然。腎者北方水也,水生於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聲,故令耳聞聲。
【 註 肺金也,聲出於金,故肺主聲。鼻屬於肺,不能聽聲。耳屬於腎而反能聞聲音,果何如邪?腎屬北方水申酉戌,申正金臨官之地。金在臟為肺,肺主聲。耳雖屬腎水,水生於肺金之位,故令耳能聞聲。】
中藏經 【 漢?華佗】
腎氣通耳
腎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於耳。
耳聾
肝氣逆則頭痛,耳聾頰赤。其脈沉而急,浮而急亦然。病耳無聞,其脈浮大而濇者死。
耳部凶證
黑色起於耳目,漸入於口者死。
赤色見於耳目額者,五日死。
腎絕耳乾者,六日死。
甲乙經 【 晉?皇甫謐】
腎氣通耳
腎氣通於耳,耳和則能聞五音矣。經曰,腎在竅為耳。然則腎氣上通於耳,下通於陰也。
耳焦枯
耳焦枯受塵垢者,病在骨。
仁齋直指方 【 宋?楊士瀛】
耳聾
腎通乎耳,所主者精。精氣調和,腎氣充足,則耳聞而聰。若勞傷氣血,風邪襲虛,使精脫腎憊,則耳轉而聾。又有氣厥而聾者,有挾風而聾者,有勞傷而聾者。蓋十二經脈上絡於耳,其陰陽諸經適有交並,則臟氣逆而為厥,厥氣搏入於耳,是為厥聾,必有時見眩運之證。耳者宗脈之所附,脈虛而風邪乘之,風入於耳之脈,使經氣否而不宣,是為風聾,必有時見頭痛之證。勞役傷於血氣,淫欲耗其精元,瘦悴力疲,昏昏憒憒是為勞聾。有能將適得所,血氣和平,則其聾暫輕。其或日就勞傷,風邪停滯,則為久聾。又有耳觸風邪,與氣相擊,其聲嘈嘈,眼或見火為虛鳴。熱氣乘虛,隨脈入耳不散,膿出為膿耳。人耳間有津液,輕則不能為害,若風熱搏之,津液結紐,成核塞耳,亦令暴聾,謂之耵耳。前是數者腎脈可推,風則浮而盛,熱則洪而實,虛則濇而濡。風為之疏散,熱為之清利,虛為之調養。邪氣並退,然後以通耳調氣安腎之劑主之。
瘡瘍全書 【 金?竇漢卿】
耳風毒
耳風毒受在心經,因腎氣不流行,壅在心經,致傷於耳。五種耳痔、耳蕈、耳癰、耳濕、耳爛,可用清肝流氣飲,後用定痛降氣湯治之。如遇耳痔耳蕈,先用針刺破,用紅玉膏點之。耳脹痛,用虎耳草汁滴入耳內,痛即止。耳疔以燒酒滴疔根上,方得脫,隨用苦茶洗,解酒毒。
耳門癰
耳門癰受在肝經,毒氣傳注,血不周流,此是惡毒證也,當用煎藥治之。
耳根癰
耳根癰受在腎經絡,怒氣傷心,凝滯肝經,風熱壅盛成毒也。當用眉風藥治之,或用清肝流氣飲活法治之。
發耳
其瘡生於耳邊,又名熱毒發疽。五六日日 原作「月」,據文義改。間,漸長如蜂窠,皮紫者亦熱,諸處如火燒,痛不可忍,十日可刺。無膿者十一日死。若瘡不硬,刺見白膿者不死。黃膿出者不死。無時出鮮血者及赤膿者死。食不知味,多謊語者亦死。在二十日之間便見凶吉。煎藥用千金內托散,隨時增損之。
石疽
石疽雖與石癰同,惟石疽深寒客於經絡,血氣結聚不散,隱於皮內,腫按之如石。此毒連頸項之間,內先潰爛,方出皮膚。恐髓出頸項者即死。用排膿內補十宣散,待膿盡,內補散;戀心,乳香護心散,仍貼金絲膏,渴甚加五味、天花粉、乾葛、麥冬、烏梅。初起須用艾火灸患上三四十壯。發於額面者,不可治矣。
濟生方 【 宋?嚴用和】
耳論治
夫耳者腎之所候,腎者精之所藏。腎氣實則精氣上通,聞五音而聰矣。若疲勞過度,精氣先虛,於是乎風寒暑濕,得以外入,喜怒憂思,得以內傷,遂致聾聵。耳鳴熱壅,加之出血出膿,則成聤耳底耳之患。候其顴頰色黑者,知其耳聾也。亦有手少陽之脈動厥而聾者,耳內煇煇焞焞也。手太陽脈動厥而聾者,耳內氣滿也。大抵氣厥耳聾尚易治,精脫耳聾不易藥愈。諸證既殊,治各有法。
耳者腎之候。腎乃宗脈之所聚,其氣通於耳。腎氣和平,則聞五音而聰矣。腎氣不平,則耳為之受病也。醫經云,腎氣通耳。心寄竅於耳,風寒暑濕燥熱,得之於外,應乎腎;憂愁思慮得之於內,生瘡,或為聤耳,或為焮焮 原作「掀」,據文義改。腫。六淫傷之調乎腎,七情所感治乎心。醫療之法,寧心順氣。欲其氣順心寧,則耳為之聰矣。宜用局方妙香散,以石菖蒲煎湯調服,以順心氣;參、丹、蜜、砂,以寧心君。調腎之藥,蓯蓉圓。
河間六書 【 金?劉完素】
耳聾
聾之為病,俗醫率以慓悍燥烈之藥治之,往往謂腎水虛冷故也。夫豈知水火之陰陽,心腎之寒熱,榮衛之盛衰,猶權衡也,一上則必一下,是故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此平治之道也。夫心火本熱,虛則寒矣;腎水本寒,衰則熱矣。腎水既少,豈能反為寒病耶?經言足少陰腎水虛,則腹滿身重,濡瀉,瘡瘍流水,腰股痛發,膕腨股膝不便,煩冤足痿,清厥意不樂,大便難,善恐心惕如人將捕,口苦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黃疸,腸澼下血,脊臀股肉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以此見腎虛為病,皆是熱證。經又曰: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氣內伐,謂伐腹中之陰氣也,水不勝火,以熱舍於腎中也。經又曰:骨痿者生於大熱也。又曰:腎熱者色黑而齒槁。凡色黑齒槁之人,必身瘦而耳焦也。所以然者,水虛則火實而熱。亢極則害,承乃制,故反兼水之黑也。腎水衰少,不能潤澤,故黑乾焦槁也。齒耳屬腎,故甚也。如瘡瘍熱極無液,則肉乾焦而色黑也。然則水衰為熱明矣,豈可反言寒耶?故《仙經》以息為六字之氣,應於三陰三陽臟腑之六氣,實則行其本化之字瀉之,衰則行其勝己之字瀉之,是為殺其鬼賊也。所謂六字之氣者,肝噓、心呵、相火唏、脾呼、肺呬、腎本吹也。故吹去腎寒則生熱,呵去心熱則生寒。故曰春不呼,夏不呬,秋不噓,冬不呵,四時常有唏,謂三焦無不足;八節不得吹,謂腎臟難得實。然以吹驗之,吹去腎水寒氣,則陽熱暴甚而目瞑昏眩。虛為熱證明矣。豈可反言腎虛而以熱藥養水耶?況水少不能勝火,又服熱藥,寧無損歟?經言以寒治熱,謂寒養冰而瀉火,以熱治寒,謂熱助火而耗水也。經雖或言以熱治熱,謂病氣熱甚,能與寒藥交爭,而寒藥難下,故反熱服,順其病熱,熱病既消,寒性乃發,則病熱除愈。如承氣湯寒藥反以熱服之類是也。傷寒同法。經曰: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亦是治熱類也。故治病之道,瀉實補衰,平而已矣。或謂病熱為火實水虛,反言腎虛為冷,心迷正理,不敢用對證寒藥,誤以食前服其助陽熱藥,欲令下部水勝,退上焦心火,食後兼服微涼之藥而退火熱,豈知十益不及一損也?病本熱而無寒,又得熱藥,則病熱轉甚,食後雖服大寒之藥,亦難解其勢之甚也,況以微涼乎?豈不詳熱藥證中止言治寒助熱,安有養水瀉火之言哉?經言五臟以平為期,及夫一法無問五臟生剋興衰,一概言熱為實寒為虛者,通言陽氣之興衰也。假令下部寒者,謂下焦火氣之虛也,故以熱藥補之,非助腎水之藥爾,由水虛不能反為寒也。凡諸疾之所起也,不必臟腑興衰變動相乘而病,但乘內外諸邪所傷,即成病矣。大凡治病必求所在,病在上者治其上,病在下者治其下,中外臟腑經絡皆然。病氣熱則除其熱,寒則退其寒,六氣同法。瀉實補虛,除邪養正,平則守常,醫之道也。豈可見病已熱而反用熱藥,復言養水而勝心火者?可謂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深可戒哉!所以或言腎虛而下部冷者,非謂腎水虛也。所謂腎有兩枚,經曰,七節之旁,中有小心。楊上善注《太素》曰:人之脊骨有二十一節,從下第七節之旁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命門者小心也。《難經》言心之原出於太陵,然太陵穴者,屬手厥陰包絡相火,小心之經也。《元珠》言刺太陵穴曰,此瀉相火小心之原也。然則右腎命門為小心,乃手厥陰相火包絡之臟也。《仙經》曰:先生右腎則為男,先生左腎則為女。謂男為陽火,女為陰水故也。或言女子左腎為命門者誤也。《難經》止言右腎為命門,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繫胞,豈相反也?然右腎命門小心,為手厥陰包絡之臟,故與手少陽三焦合為表裏,神脈同出,見手右尺也,二經俱是相火,相行君命,故曰命門爾。故《仙經》曰:心為君火,腎為相火。是言右腎屬火而不屬水也,是以右腎火氣虛則為病寒也。君相雖為二火,論其五行之理,則一於為熱也。夫五行之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孤陰不長,獨陽不成,但有一物全備五行,遞相濟養,是謂和平。交互剋伐,是謂興衰。變亂失常,災害由生。是以水少火多為陽實陰虛而病熱也;水多火少為陰實陽虛而病寒也。故俗以熱藥欲養腎水勝退心火者,豈不誤歟?至如或因恣慾而即病,或因久而成病者,俗以為元氣虛損而病寒者,皆誤也。然諸所動亂勞傷,乃為陽火之化,神狂氣亂而為病熱者多矣。故經言消癉熱中,及夫熱病陰陽變易房勞之病證也。所以熱病未復,及大醉以不禁入房而為禍甚速者,陽熱易為暴甚故也。夫太乙天真元氣,非陰非陽,非寒非熱也。是以精中生氣,氣中生神,神能御其形也。由是精為神氣之本,形體之充,固則眾邪難傷,衰則諸疾易染。何正言元氣虛而為寒爾。故老人之氣衰,多病頭目昏眩,耳鳴或聾,上氣喘欬,涎唾稠黏,口苦舌乾,咽嗌不利,支體焦痿,筋脈抱捲,中外燥濇,便溺秘結,此皆陰虛陽實之熱證也。俗悉言老弱為虛冷而無熱也。縱見熱證,雖云少水不勝多火,而反言腎水虛則為寒,此乃舉世受誤之由也。但須臨時識其陰陽虛實,則無橫夭之冤。慎不可妄以熱藥養其真氣,則真氣何由生也?故《西山記》曰:餌之金石,當有速亡之患。《內經》言石藥發癲狂,熱甚之所生也。或欲以溫藥平補者,經言積溫成熱,則變生熱疾,故藥物不可妄服也。夫養真氣之法,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無令損害,陰陽和平。自有益矣。《仙經》雖有服餌之說,非其人不可也。況乎齊於氣味平和無毒之物,但以調其氣爾。真修道者以內事為功,外事為行,非服餌而望成於道也。故《仙經》又曰,服餌不備五味四氣而偏食之,久則腑臟偏傾而生其病矣。然則豈可誤服熱藥而求其益?所謂聾者由水衰火實,熱鬱於上,而使聽戶元府壅塞,神氣不得通泄也。其所驗者《仙經》言雙手閉耳如鼓音,是謂鳴天鼓也。由脈氣流行而閉之於耳,氣不得泄,衝鼓其中,故聞之也。或有壅滯則天鼓微聞。天鼓無聞,則聽戶元府閉絕,而耳聾無所聞也,故一法含浸針砂酒,以磁石附耳,欲導其氣令通泄也。或問曰:聾既為熱,或服乾蠍、生薑、附子、醇酒之類辛熱之物而或愈者,何也?答曰:欲以開發元府,而令耳中鬱滯通泄也。故養生方言藥中其效,則如聞攢百樂音,由陽氣開衝其中也。凡治聾者適其所宜,若熱證已退而聾不已者,當以辛熱發之;三兩服不愈者,則不可久服,恐熱極而成他病耳。若聾有熱證相兼者,宜以退風散熱涼藥調之,熱退結散而愈。然聾甚閉絕,亦為難矣。慎不可攻之過極,反傷正氣。若非其病,不可服其藥。飲食同法。當所宜者,過度則反傷正氣。病已則止藥。欲求不病,無損而已矣。故經去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小毒治病十去其七,常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勿令過度,反傷其正。不盡行復如法。故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無實實,無虛虛,而遺人夭殃。無致邪,無失正,絕人長命。
陽氣煩勞,積於夏,令人熱厥,目盲不可視,耳閉不可聽。人參散主之。
耳者,蓋非一也。以竅言之,是水也;以聲言之,金也。以經言之,手足少陽俱會其中也。有從內不能聽者,主也。有從外不能入者,經也。有若蟬鳴者,有若鐘聲者,有若火熇熇狀者,各隨經見之,其間虛實不可不察也。假令耳聾者腎也,何謂治肺?肺主聲,鼻塞者肺也。何謂治心?心主臭。如推此法,皆從受氣為始。腎受氣於巳,心受氣於亥,肝受氣於申,肺受氣於寅,脾王四季。此法皆長生之道也。
耳鳴
耳鳴有聲,非妄聞也。蓋耳為腎之竅,交會手太陽少陽、足厥陰少陰少陽之經。若水虛火實而熱氣上甚,客其經絡,衝於耳中,則鼓其聽戶,隨其脈氣之微甚而作諸音聲也。經言陽氣萬物盛上而躍,故耳鳴,是也。
東垣十書 【 元?李杲】
耳簫聲
心臟虛邪,熱風相合,妄聽妄聞,耳簫聲。膽與三焦之經同出於耳。《銅人》云:刺關衝出血,瀉支溝。脈浮大而弦,初小柴胡湯,後大柴胡湯。此證是太陽與少陽為病,前客後主也。
耳鳴耳聾
經曰: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胃氣一虛,耳目口鼻俱為之病矣。
經曰: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闢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耳閉,潰潰乎若壞都。故蒼天之氣貴清淨,陽氣惡煩勞。病從脾胃生者一也。
脈弦洪緩而沉,按之中之下得時一濇,其證耳鳴耳聾者,調中益氣湯。
經曰: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此胃弱不能滋養手太陽小腸、手陽明大腸,故有此證。然亦止從胃弱而得之。故聖人混言腸胃之所生也。或曰:子謂混言腸胃之所生,亦有據乎?予曰:經云,脾不及令人九竅不通,謂脾為死陰,受胃之陽氣,能上升水穀之氣於肺,上充皮毛,散入四臟。今脾無所稟不能行氣於臟腑,故有此證。此則脾虛九竅不通之謂也。雖言脾虛,亦胃之不足所致耳。
耳之體屬腎用屬肺
耳者上通天氣,腎之竅也,乃腎之體而為肺之用。蓋肺長生在子,子乃腎之舍,而肺居其中,而能聽音聲也。故精脫者耳聾。此明為清氣所奉於天,而心勞腎損則受邪也。
丹溪心法 【 元?朱震亨】
耳聾
耳聾皆屬於熱。少陽厥陰熱多,當用開痰散、風熱通聖散、滾痰丸之類。
大病後耳聾,須用四物湯降火。
陰虛火動耳聾者,亦用四物湯。
因鬱而聾者,以通聖散內大黃酒煨,再用酒炒三次,後入諸藥,通用酒炒。
聾病必用龍薈丸,四物湯養陰。
濕痰者,神芎丸、檳榔丸。
耳鳴
耳鳴因酒遏者,大劑通聖散,加枳殼、柴胡、大黃、甘草、南星、桔梗、青皮、荊芥;不愈,用四物湯妙。
耳鳴必用龍薈丸,食後服。
氣實人,檳榔、神芎丸下之。
耳內鬨鬨然,亦是陰虛,亦有氣閉者。蓋亦是熱氣閉者,耳乃鳴也。
耳腫痛
耳濕腫痛,涼膈散加酒炒大黃、黃芩酒浸、防風、荊芥、羌活服,腦多麝少。濕加枯礬吹。
衛生寶鑑 【 元?羅天益】
耳聾
《黃帝針經》云:精脫者則耳聾。夫腎為足少陰之經而藏精氣,通乎耳。耳者宗脈之所聚也。若精氣調和則腎臟強盛,耳聞五音。若勞傷氣血,兼受風寒,損於腎臟而精脫,精脫則耳聾也。然五臟六腑十二經脈有絡於耳者。其陰陽經氣有相併時,併則臟逆,名之曰厥氣。搏於耳之脈故令聾。其腎病精脫耳聾者,其候頰顴色黑。手少陽之脈動,其氣厥逆而耳聾者,其證耳內煇煇焞焞也。手太陽厥而耳聾者,其候聾而耳內氣滿也,宜以燒腎散治之。
卒聾
夫卒耳聾者,由腎氣虛為風邪所乘,搏於經絡,隨其血脈上入耳,正氣與邪氣相搏,故令耳卒聾也,宜以蒲黃膏,治卒聾也。
聤耳
夫耳者宗脈之所聚,腎氣之所通,足少陰之經也。若勞傷氣血,熱氣乘虛入於其經,邪隨血氣至耳。熱氣聚則生膿汁,謂之聤耳也。
耳中生瘡
夫耳內生瘡者,為足少陰之經其氣通於耳。其經虛則風熱乘之,隨脈入於耳。與氣血相搏,故令耳內生瘡也。
世醫得效方 【 元?危亦林】
耳鳴
耳鳴皆是腎精不足,陰虛火動也。痰火者鳴甚,腎虛者微鳴。宜補腎丸、黃芪丸、大補丸、滋腎通氣湯,或六味地黃丸。
奇效良方 【 明?方賢】
論耳鳴耳聾
耳聾屬足少陰,腎寄竅於耳,而腎之所主者精,精氣調和,腎氣充足,則耳自聰矣。且耳聾所感不一,有勞傷氣血,風邪乘熱使精脫腎憊而聾者;有挾風而聾者;有勞損而聾者。蓋十二經脈上絡於耳,其諸經適有交併,則臟氣逆而為厥,厥氣搏入於耳為厥聾。耳者宗脈之所附,脈虛而風邪乘之,風入於耳,使經氣否而不宣,為風聾。勞役傷於血氣,淫慾耗其精元,瘦悴力疲,昏昏聵聵,為勞聾。或人善調養,氣血和平,不妄作勞,其證漸愈。或不能謹避,勞傷精氣神,風邪停滯,則為久聾之證。又有耳觸風邪,與氣相搏,其聲嘈嘈,眼或見光為虛鳴。有熱氣乘虛,隨脈入耳,聚熱不散,膿汁出焉,為膿耳。俗醫多用慓悍燥熱之藥制之。往往為腎水虛冷故也。夫心火本熱,虛則寒矣;腎水本寒,衰則熱矣。腎水既少,豈能反為病耶?故一法用酒浸針砂,一日至晚,去針砂將酒含口中,用磁石一塊,綿裹塞耳,在左塞左,左右塞右,欲導其氣而通泄也。或問曰:聾既為熱,或服乾蠍、生薑、附子、醇酒之類性熱之物而或愈者,何也?答曰:欲以開發元府,而令耳中鬱滯通泄也。凡治聾者,適其所宜。若熱證退而聾不已者,當以辛熱之劑發散,疾止即已,不可久服,恐熱極而成他病爾。若聾有熱證相兼者,宜以退風散熱調之,退結散熱而愈。然聾甚悶絕,亦為難已。慎不可攻之過極,反傷正氣。若非其病,不可服其藥。飲食同法。當所宜者,過度則反傷正氣。病已即止藥。欲求不病,無損而已矣。又言老人之氣衰多病,頭目昏眩,耳鳴或聾上氣等證,此皆陽實陰虛之證也。俗言老弱為虛,冷而無熱也。縱有熱證,或云少水不勝多火,而反言腎水虛則為寒。此乃舉世受悞之由者也。
醫學正傳 【 明?虞摶】
耳病
《內經》曰: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又曰:耳為腎之外候。又曰:腎通竅於耳。又曰:心通竅於耳。夫腎之為臟,水臟也。天一生水,故有生之初,先生二腎而一陰藏於其內,而又有相火存乎命門之中也。相火每挾君火之勢,而侮所不勝,經所謂一水不能勝二火是矣。其或嗜慾無節,勞役過度,或中年之後,大病之餘,腎水枯涸,陰火上炎,故耳癢耳鳴無日而不作也。或如蟬噪之聲,或如鐘鼓之響,甚為可惡,早而不治,漸而至於龍鍾,良可嘆哉!治法宜瀉南方之火,補北方之水,無有不安者焉。錢仲陽曰:腎有補而無瀉,厥有旨哉!
診法
左寸洪數,乃火上炎;兩尺洪數,相火上炎。其人必遺精夢泄,兩耳或鳴或聾。
證治要訣 【 明?戴思恭】
耳病
耳為腎竅,耳病皆屬於腎。腎虛故耳中或如潮聲蟬聲,或暴聾無聞。宜鳴聾散,或嚼蠟用酒下,及黃蠟粥食之。
腎經久虛,耳中潮聲蟬聲無休止時,妨害聽聞者,當墜氣補腎,正元飲嚥黑錫丹,兼進安腎丸。
風毒攻耳致生膿者,名聤耳。
醫學綱目 【 明?樓英】
耳目受陽氣以聰明
人之耳目,猶月之質,必受日光所加始能明,耳目亦必須陽氣所加,始能聰明。是故耳目之陰血虛,則陽氣之加無以受之,而視聽之聰明失。耳目之陽氣虛,則陰血不能自施,而聰明亦失。然則耳目之聰明,必須血氣相須,始能視聽也。
耳病屬腎肝
耳以竅言之,腎水也。經云:腎主耳,在臟為腎,在竅為耳。又云: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又云:精脫者耳聾。故羅謙甫以精脫耳聾,必顴頰色黑也。
經云:肝虛則目(目巟)(目巟)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治用四物湯,加防風、羌活、柴胡、菖蒲、茯神等分,煎服二十餘帖,卻用杜壬薑蠍散開之,肝虛則生薑補之是也。
運氣耳聾有四
一曰:濕邪傷腎三焦聾。經云,太陰在泉,濕淫所勝,民病耳聾渾渾焞焞,治以苦熱是也。
二曰:燥邪傷肝聾。經曰,歲金太過,燥氣流行,肝木受邪,民病耳聾無所聞是也。
三曰:火邪傷肺聾。經曰,歲火太過,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耳聾是也。
四曰:風火炎擾於上聾。經云,少陽司天之政,風熱參布,雲物沸騰,民病聾瞑;三之氣,炎暑至,民病熱中聾瞑,治以寒劑是也。
運氣耳鳴皆屬風火
經云:厥陰司天,風行太虛,雲物搖動,目轉耳鳴;三之氣,天政布,氣乃時舉,民病耳鳴。又云,厥陰之勝,耳鳴頭眩。又云,少陽所至,為耳鳴,治以辛寒是也。
運氣耳痛皆屬熱
經云:少陽之勝,耳痛,治以辛寒是也。
醫學入門 【 明?李梴】
耳聾有新舊之異
耳聾須分新舊。新聾多熱,少陽陽明火多故也,宜散風熱,開痰鬱之劑。舊聾多虛,腎常不足故也,宜滋補兼通竅之劑。脈證以腎為主,遲濡為虛,浮動為火,浮大為風,沉濇為氣,數實為熱。
耳聾有三
厚味動胃火,則左右俱聾;忿怒動膽火,則左耳聾;色慾動相火,則右耳聾。三者忿怒為多。
耳聾有痰火風濕氣閉虛勞精脫氣脫之不同
痰火:因膏粱胃熱上升,兩耳蟬鳴熱鬱,甚則氣閉漸聾,眼中流火。宜二陳湯加黃蘗、木通、萹蓄、瞿麥;因酒者,通聖散加南星、枳殼、大黃,或滾痰丸。
風聾:因風邪入耳必內作癢,或兼頭痛風熱,或因鬱者,防風通聖散,先將大黃酒煨,又酒炒三遍,後入諸藥,俱用酒炒煎服。風壅連頭目不清者,清神散;風虛者,排風湯、桂香飲、芎芷散。
濕聾:因雨水浸漬,必內腫痛,涼膈散加羌活、防風,俱用酒炒;或五苓散加陳皮、枳殼、紫蘇、生薑。濕痰,神芎丸。痞塞不通必兼眩運,實人因怒者,當歸龍薈丸;虛人因思者,妙香散;憂滯者,流氣飲子加菖蒲;上盛下虛者,秘傳降氣湯加菖蒲。
虛聾:因久瀉或大病後,風邪乘虛入耳,與氣相搏,嘈嘈而鳴。或時眼見黑花陰虛者,四物湯加知蘗、菖蒲、遠志,或腎氣丸加磁石、故紙、菟絲子、黃蘗。陽虛者,八味丸、益腎散、磁石湯。
勞聾:昏昏聵聵,瘦瘁乏力。因勞力脫氣者,補中益氣湯加菖蒲;有火者加知、蘗、茯苓;因房勞脫精者,人參養榮湯加知、蘗或補骨脂丸。如久聾腎弱,氣虛絕不聞者,難治。
大要:調氣與開關通竅。腎水竅,耳而能聞聲者,水生於金也。肺主氣,一身之氣貫於耳,故能聽聲。凡治諸聾,宜先調氣開鬱,間用磁石羊腎丸開竅。蓋聾皆痰火鬱結,非磁石鎮墜,烏桂、椒辛、菖蒲辛散流通,則老痰鬱火難開。然亦刼劑也,愈後以通聖散和之可也。
耳鳴
耳鳴乃是聾之漸也,惟氣閉多不鳴便聾。風熱鳴者,解毒湯加生地、知母,或通聖散。痰火鳴甚,當歸龍薈丸。挾濕,神芎丸,或青木香丸。腎虛微鳴,滋腎丸,氣虛,四君子湯下;血虛,四物湯下。陰虛虎潛丸。
聤耳膿耳耳疼
聤膿疼皆風熱湊也。聤耳原有油液,風熱搏結成核,以致鳴聾,外用猪脂、地龍、鍋煤等分,薑汁和丸,棗核大,綿裹入耳,令潤挑去;重者內服柴胡聰耳湯。膿耳風熱上壅,外用枯礬五分,陳皮、胭脂俱燒灰各二分,麝五釐,為末吹耳;重者內服犀角飲子。耳疼如蟲走者,風盛;乾痛者,風熱,或屬虛火;有血水者,風濕。外用蛇蛻燒存性為末,吹入枯礬末亦可;疼甚用吳萸、烏頭尖、大黃搗攔,盦足心;重者內服東垣鼠黏子湯。
古今醫鑑 【 明?龔信】
耳病論
夫耳者腎之竅也,其為病亦有數種:有氣厥而聾者,有挾風而聾者,有勞傷而聾者,有熱氣乘虛隨脈入耳而為膿耳者,有耳出津液風熱搏之結核塞耳,亦令暴聾而為聤耳者。然又有左聾者,有右聾者,有左右俱聾者,不可不分經而治之也。
治法
夫左耳聾者,因有所忿怒過度,則動少陽膽火,故從左起,以龍薈丸主之。右耳聾者,因有所色慾過度,則動太陽膀胱相火,故從右起,以六味地黃丸主之。左右俱聾者,因有所醇酒厚味過度,則動足陽明胃火,故從中起,以通聖散、滾痰丸主之。蓋左耳聾者,婦人多有之,以其多忿怒故也。右耳聾者,男子多有之,以其多色慾故也。左右俱聾者,膏粱之家多有之,以其多肥甘故也。總三者而論之,忿怒致耳聾者為多。
痰火上升,兩耳蟬鳴漸欲聾,宜加減龍薈丸、針砂酒、通用利氣湯、復聰湯。
萬病回春 【 明?龔廷賢】
耳聾脈證
左耳聾,宜聾膽湯。右耳聾,宜滋陰地黃湯。左右耳俱聾,宜酒製通聖散、清聰化痰丸。
腎虛耳聾,宜六味地黃丸,本方加遠志、菖蒲、黃蘗、知母,并鹽水炒,亦治陰虛火動而聾。
耳病腎虛,遲濡其脈。浮大為風,洪動火賊。沉濇氣凝,數實熱塞。久病聾者,專於腎責。暴病浮洪,兩尺相同。或兩尺數,陰火上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