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一百八十一

 胷腹門

  河間六書 【 金?劉完素】

   滿痛諸病

中滿,濕為積飲痞隔,而土主形體,位在中央,故中滿也。

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此陰陽返則氣結不散,脹滿常如飽,吳茱萸湯主之。

膺腫頸痛,胷滿腹脹,上實下虛,氣厥而逆,此為陽氣有餘,鬱於胷也,不可針灸,宜服順氣湯、小茯苓湯主之。

因於失衣,風感之,頸汗多,惡風,膈塞不通,寒則胃拽腹滿,氣不通,大豆蔻丸、胃風湯主之。

陽氣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脈菀於上,令人薄厥於胷中,赤茯苓湯主之。

諸心痛者,皆少陰厥氣上衝也。有熱厥心痛者,身熱足寒,痛甚則煩躁而吐,額自汗出,知為熱也。其脈洪大,當灸太谿及崑崙,謂表裏俱瀉之,是謂熱病,汗不出,引熱下行,表汗通身而出者愈也。灸畢服金鈴子散,痛止服枳朮丸,去其餘邪也。有大實心中痛者,因食受時氣,卒然發痛,大便或秘,久而注悶,心胷高起,按之愈痛,不能飲食,急以煮黃丸利之,利後以藁本湯去其餘邪。有寒厥心痛者,手足逆而通身冷汗出,便利溺清,或大便利而不渴者,氣微力弱,急以朮附湯溫之。寒厥暴痛,非久病也,朝發暮死,當急救之。是知久痛無寒,而暴痛非熱。

堅痞腹滿急痛,寒主拘縮,故急痛也。寒極則血脈凝滯而反兼土化制之,故堅痞而腹滿也。或熱鬱於內而腹滿堅結痛者,不可言為寒也。

土主形體,腹滿中央,乃曰中滿,以傳化失度,故甚則霍亂吐瀉也。

蠱,腹痛,腎傳心,筋脈相引而急,精液少,筋脈不榮灌而引急,建中加減湯主之。

脾風傳腎,一名疝氣,小腹痛出白液,名曰蠱。《左傳》云:以喪志名為蠱病。此乃真精不守故也,大建中湯主之。

小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濇於小便,上為清涕。太陽直行從巔,入循於腦,氣下灌於鼻,時出清涕不止,腎著湯主之。

小腹痛,不得大小便,邪氣入客,約而不行,故穀氣不得通也,枳殼丸主之。

足厥陰之脈環陰器,抵小腹,腫或痛,腎虛寒,水涸竭,瀉邪補脈為治,蒺藜湯治之。

伏梁者,若梁之伏隱也。居臍上逆,臍下順。不可移動,為水溺濇。故有二等。

腹痛欲嘔吐者,上熱下寒也,以陽不得降而胷熱欲嘔,陰不得升而下寒腹痛,是升降失常也,黃連湯主之。

淋閉不通,臍下狀如覆碗,痛悶不可忍。

  明理論 【 金?成無己】

   諸滿

傷寒胷脅滿,何以明之?胷脅滿者,謂脅膈間氣塞滿悶也,非心下滿者也。脅滿者,謂脅肋下氣脹(月真)滿也,非腹滿者也。邪氣自表傳裏,必先自胷膈,以次經心脅而入胃,邪氣入胃謂入腑也,是以胷滿多帶表證。脅滿者,當半表半裏證也。經曰:下後脈促胷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又曰: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胷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是胷滿屬表而須發汗者也。蓋胷中至表猶近也,及脅者則更不言發汗,但和解而已。經曰:設胷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又曰:胷脅滿不去者,小柴胡湯主之。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鞕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脈沉緊者,小柴胡湯主之。是知脅滿屬半表半裏明矣。大抵胷脅滿,以邪氣初入裏未停留,為實氣鬱積而不行致生滿也,和解斯可矣。若邪氣留於胷中,聚而為實者,非涌吐則不可已。故華佗曰:四日在胷,吐之則愈。是邪氣已收斂而不散漫者,則可吐之。《內經》曰:其高者因而越之。病在胷膈之上為高,越之為吐也。經曰:病在胷中當吐之。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胷中窒者,則以梔子豉湯吐之。若胷中痞鞕,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胷中有寒也,則以瓜蒂散吐之。二者均是吐劑,梔子豉湯吐胷中虛煩客熱也;瓜蒂散吐胷中痰實宿寒也。若能審明藥劑之輕重,辨別邪氣之淺深,對證投湯,不為效者,未之有也。

傷寒心下滿何以明之?心下滿者,謂正當心下高起滿鞕滿者是矣。不經下後而滿者,則有吐下之殊。若下後心下滿者,又有結胷痞氣之別。經曰: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邪結在胷中,心中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胷中,當須吐之。又曰:脈浮而大,心下反鞕,有熱,屬臟者攻之,不令發汗;屬腑者不令攻之。茲二者為不經汗下而心下滿者,或吐之,或下之,看其邪氣之高下,高者則因而越之,下者則因而竭之,要在泄其邪也。至於陽明病雖心下鞕滿,又未可攻。經曰:陽明病心下鞕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是邪氣自表傳裏,至於心下留結為實者,則不可下,乃吐之可也。若未全為實者,則不可下,故有此戒也。又邪氣在表,未應下而強下之,邪氣乘虛結於心下,實者鞕滿而痛為結胷,虛者滿而不痛為虛痞。經曰: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復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鞕痛者,此為結胷也;但滿而不痛者,此為虛痞。蓋實邪留結則為鞕為痛,虛邪留滯則但滿而不鞕痛也。結胷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胷湯主之,明其邪實可知矣。脈浮而緊而反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明其邪虛可知矣。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胷;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表邪未罷,醫反下之,胃中空虛,客氣動膈,陽氣內陷,心下因鞕則為結胷,須陷胷湯、丸攻之可也。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心下痞鞕而滿,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而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空虛,客氣上逆,故使鞕也,須瀉心湯散之可也。二者俱是心下滿鞕,一為虛證,一為實證,凡投湯者,大須詳審。結胷雖為實邪,眾皆共知,當用陷胷湯、丸下之。或脈浮大者則不可下,下之則死,此是猶帶表邪,未全結實,下之重虛其裏,邪深結則死。設或結胷形證悉具,而加之煩躁者,又為不治之疾,藥之所以能勝邪者,必待胃氣施布,藥力始能溫汗吐下之,以逐其邪氣。邪氣勝,胃氣絕者,湯藥縱下,胃氣不能施布,雖神丹豈能為效也!

傷寒腹滿何以明之?腹滿者,俗謂之肚脹是也。華佗曰:傷寒一日在皮,二日在膚,三日在肌,四日在胷,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謂入腑也,是在腹也。猶未全入裏者,雖腹滿為裏證,故亦有淺深之別。經曰:表已解而內不消,非大滿,猶生寒熱,則病不除,是其未全入腑。若大滿大實,堅有燥屎,自可除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為禍,謂之邪氣已入腑也。傷寒邪入腹,是裏證已深,故腹滿乃可下之者多矣。如經曰: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少陰病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諸如此者,皆為裏證是也。雖曰腹中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去之;然腹滿不減者則為實也,若腹滿時減者又為虛也,則不可下。經曰: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金匱要略》曰:腹滿時減,復如故,此虛寒從上下也,當以溫藥和之。蓋虛氣留滯,亦為之脹,但比之實者不至堅痛也。大抵腹滿屬太陰證也。陽熱為邪者則腹滿而咽乾;陰寒為邪者則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太陰者脾土也,治中央,故專主腹滿之候。又發汗吐下之後,因而成腹滿者,皆邪氣乘虛內客為之,而所主又各不同。經曰: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調胃承氣湯主之。傷寒下後,心煩腹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三者有當溫者,有當下者,有當吐者,何?邪氣不一也。且發汗後腹滿,當溫之,邪氣在表,因發散則邪去,胃為津液之主,發汗亡陽,則胃氣虛而不能敷布,諸氣壅滯而為脹滿,是當溫散可也。吐後腹滿可下之。邪氣在胷者,則可吐之,吐之邪去則安。若吐後邪氣不去,加之腹脹滿者,是胷中之邪下傳入胃,壅而為實,故生脹滿,當須下之可也。下後腹滿可吐者,邪氣在表未傳入腑,而妄下之,邪自表乘虛而入,鬱於胷中而為虛煩,氣上下不得通利者,腹為之滿,故當吐之可也。凡為醫者,要識邪氣所起所在。審其所起,知邪氣之由來;觀其所在,知邪氣之虛實。發汗吐下之不差,溫補針艾之適當,則十全之功,自可得也。

傷寒少腹滿者,何以明之?少腹滿者,臍下滿是也。少腹者,下焦所治。《難經》曰: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其治在臍下。邪氣自上而下,至於下焦,結而不利,故少腹滿也。胷中滿心下滿,皆氣爾,俱無物也。及腹滿者,又有燥屎為之者;至於少腹滿者,非止氣也,必有物聚於此而為之滿爾。所以然者,身半以上同天之陽,清陽歸之;身半以下同地之陰,濁陰歸之。清者在上而濁者在下。《內經》謂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當出不出,積而為滿,是在上而滿者氣也,在下而滿者物也。所謂物者,溺與血爾。邪氣聚於下焦,則津液不得通,血氣不得行,或溺或血,留滯於下,是生脹滿而鞕痛也。若從心下至少腹皆鞕滿而通者,是邪實也,須大陷胷湯下之。若但少腹鞕滿而痛,小便利者則是蓄血之證,小便不利者則是溺濇之證。經曰: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又曰:少腹鞕滿,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其小便利而少腹滿者,為太陽隨經,瘀血在裏,太陽自入腑者也。經曰: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未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桃仁承氣湯主之。是少腹鞕滿,為物聚於下可知矣。滲之利之,參酌隨宜,可為上工。

  儒門事親 【 元?張從政】

   滿悶

夫上喘、中滿、酢心、腹脹,時時作聲,痞氣上下,不能宣暢,叔和云:氣壅三焦不得昌是也。可用獨聖散吐之。吐訖,次以導水禹功輕瀉三五行;不愈,更以利膈丸瀉之,使上下宣通,不能壅滯。後服平胃散、五苓散、益元散、桂苓甘露散、三和散,分陰陽利水道之藥則愈。凡膏粱之之人,起居閒逸,奉養太過,酒食所傷,以致中脘留飲,惡悶痞膈酢心,可服木香導飲丸治之。若田野蒭蕘之人,食疏衣薄,作勞役苦,酒食所傷,心腹滿悶酢心,時時吐酸水,可用進食丸,以其勝毒也。病甚者,每日瀉三五次。

  東垣十書 【 元?李杲】

   痞滿

痞者,心下滿而不痛是也。太陰濕土主壅塞,乃土來心下而為痞也。傷寒下之早,亦為痞,乃寒傷榮血,心主血,邪入於本,故為心下痞。仲景瀉心湯數方,皆用黃連瀉心,下其土邪,其效如響應桴。

酒積雜病,下之太過,亦能作痞。蓋胷中之氣,因虛而下陷於心之分野,故致心下痞,宜行胃氣,以血藥兼之。若全用氣藥導之,則氣愈下降,必變為中滿鼓脹矣。

痞有虛實之殊。實痞大便閉,厚朴枳實湯主之;虛痞大便利,芍藥陳皮湯主之。

   腹痛

腹痛有部分。中脘痛,太陰也,理中湯、加味小建中湯、草豆蔻丸之類主之。臍腹痛,少陰也,四逆湯、薑附湯,或五積散加吳茱萸主之。小腹痛,厥陰也,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主之。

雜證腹痛,四物苦楝湯、酒煮當歸丸、增損當歸丸之類,或芍藥甘草湯主之。脈弦傷氣加黃芩;脈洪傷金加芍藥;脈緩傷水加桂枝、生薑;脈濇傷血加當歸;脈遲傷火加乾薑。腹不滿者加棗,若滿者不加。脾虛滿者,黃芪湯。芍藥去濕。

  丹溪心法 【 元?朱震亨】

   痞

痞者,有食積兼濕。心下痞須用枳實、炒黃連。

如稟受充實,面蒼骨露,氣實之人而心下痞者,宜枳實、黃連、陳皮、枳殼。

如稟受素弱,轉運不調,飲食不化而心下痞者,宜白朮、山楂、神麯、麥芽、陳皮。

如肥人心下痞者,乃是實痰,宜蒼朮、半夏、砂仁、伕苓、滑石。

如瘦人心下痞者,乃是鬱熱在中焦,宜枳實、黃連、葛根、升麻。

如食後感寒,飲食不化,心下痞,宜藿香、草豆蔻、吳茱萸、砂仁。

痞挾血成窠囊,用桃仁、紅花、香附、大黃之類。

痞者與否同,不通泰也,由陰伏陽蓄,氣與血不運而成,處心下,位中央。(月真)滿痞塞者,皆土之病,而與脹滿有輕重之分。痞則內覺痞悶,而外無脹急之形者,是痞也。

有中氣虛弱,不能運化精微為痞者。

有飲食痰積不能施化為痞者。

有濕熱太甚為痞者。

古方治痞,用黃連、黃芩、枳實之苦以泄之,厚朴、生薑、半夏之辛以散之,人參、白朮之甘苦以補之,茯苓、澤瀉之淡以滲之。既痞同濕治,惟宜上下分消其氣。如果有內實之證,庶可略與疏導。世人苦於痞塞,喜行利藥以求其速效,暫時通快,痞若再作,益以滋甚。

   心腹痛

心痛即胃脘痛,雖日數多不喫食,不死。若痛方止便喫物還痛,必須三五服藥後,方喫物。痛甚者脈必伏,用溫藥附子之類,不可用參、朮。諸痛不可補氣。

大凡心膈之痛,須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氣,口喫寒物而得病者,於初得之時,當與溫散或溫利之藥。若病之稍久則成鬱,久鬱則蒸熱,熱久必生火,《原病式》中備言之矣。若欲行溫散、溫利,寧無助火添病耶?古方中多以山梔子為熱藥之嚮導,則邪易伏,病易退,正易復而病易安。然病安之後,若縱恣口味,不改前非,病復作時,反咎醫之失,良可嘆哉!一方,用山梔子炒去皮,每服十五枚,濃煎湯,一呷入生薑汁令辣,再煎小沸,又入川芎一錢,尤妙。山梔子大者或七枚,或九枚,須炒黑。

大概胃口有熱而作痛者,非山梔子不可,須佐以薑汁,多用台芎開之。

病發者或用二陳湯加川芎、蒼朮,倍加炒梔子,痛甚者加炒乾薑,從治之法也。

輕者川芎一兩,蒼朮一兩,山梔子炒去皮二兩,薑汁蒸餅糊丸,梧子大,服七八十丸,熱辣薑湯下。

重者桂枝、麻黃、石鹼各等分,薑汁和蒸餅丸,桐子大,服五十丸,熱辣薑湯下。

一法:輕者散之,麻黃、桂枝之類;重者加石鹼、川芎、蒼朮、炒山梔子去皮,作丸服。

凡治此證,必要先問平日起居何如。假如心痛有因平日喜食熱物,以致死血留於胃口作痛,用桃仁承氣湯下之,切記!輕者用韭汁、桔梗,能開提其氣血,藥中兼用之。

以物拄按痛處則止者,挾虛,以二陳湯加炒乾薑和之。

有蟲痛者,面上白斑脣紅能食,屬蟲,治以苦楝根、錫灰之類。

痛定便能食,時作時止者,是蟲。上半月蟲頭向上易治;下半月蟲頭向下,難治。先以肉汁及糖蜜食下,則引蟲頭向上,然後用藥打出。楝樹根皮、檳榔、鶴蝨,夏取汁飲,冬濃煎湯下。萬應丸最好。

脈堅實,不大便者,下之。

心痛,用山梔并卻藥止之。若又復發,前藥必不效,可用元明粉一服立止。

左手脈數熱多,脈濇有死血。

右手脈緊實痰積,弦大必是久病。

胃脘有濕而痛者,宜小胃丹下之。

夫心痛,其種有九:一曰蟲痛,二曰疰痛,三曰風痛,四曰悸痛,五曰食痛,六曰飲痛,七曰寒痛,八曰熱痛,九曰來去痛。

其痛甚手足青過節者,是各真心痛,旦發夕死,夕發旦死,非藥物所能療。

若蚘蟲攻囓心痛,令人惡心而吐,用川椒十粒煎湯,下烏梅丸良。

有腎氣上攻以致心痛,用生韭研汁,和五苓散為丸,空心茴香湯下。

時作時止,或飲湯水下咽而作噦者,是有死血在其中,以桃仁承氣湯下之。

治氣餒弱人心痛,草豆蔻丸妙。

腹痛有寒積、熱、死血、食積、濕痰。

脈弦,食;脈滑,痰濕。痰多作腹痛,台芎、蒼朮、香附、白芷為末,以薑汁入湯調服。大法之方若此。

腹痛者,氣用氣藥,如木香、檳榔、香附、枳殼之類。

血用血藥,如當歸、川芎、桃仁、紅花之類。

初得時元氣未虛,必推蕩之,此通因通用之法,久必難施。壯實與初病宜下,虛弱衰與久病宜升之消之。凡心腹痛者,必用溫散,此是鬱結不行,阻氣不運,故痛。

在上者多屬食,食能作痛,宜溫散之,如乾薑炒、蒼朮、川芎、白芷、香附、薑汁之類,不可用峻利藥攻下之。蓋食得寒則凝,得熱則化,更兼行氣快氣藥助之,無不可者。

老人腹痛,年高不禁下者,用川芎、蒼朮、香弣、白芷、乾薑、茯苓、滑石之類。

或曰痰豈能痛?曰:痰因氣滯而聚,既聚則礙其道路,不得運,故作痛也。

諸痛不可用參、芪、白朮。蓋補其氣,氣旺不通而痛愈甚。

白芍藥只治血虛腹痛。諸痛證勿用,以酸收斂故也。

臍下忽大痛,人中黑色者,多死。

絞腸沙作痛,以樟木煎湯大吐,或白礬調湯吐之,鹽湯亦可探吐;宜刺委中出血。

腹痛須用芍藥。惡寒而痛者,加桂;惡熱而痛者,宜加黃蘗。

凡腹痛以手重按者,屬虛,宜參、朮、薑、桂之屬。

凡腹痛不可以手按者屬實,宜大黃、芒硝下之。

凡肥人腹痛者,屬氣虛兼濕痰,宜人參、二朮、半夏。

如感寒而腹痛者,宜薑、桂,嘔者丁香。

如傷暑而腹痛,宜玉龍丸。

如飲食過傷而痛者,宜木香檳榔丸下之。

如稟受弱,飲食過傷而腹痛者,當補脾胃而消導,宜參、朮、山楂、麯糵、枳實、木香。

如顛撲損傷而腹痛者,乃是瘀血,宜桃仁承氣湯加當歸、紫蘇、紅花,入酒、童便煎服,下之。

有全不思食,其人本體素弱,而腹冷痛者,以養胃湯仍加桂、茱萸各半錢,木香三分。又或理中湯、建中湯皆可用,內加吳茱萸良。

   腹鳴

腹中水鳴,乃火擊動其水也,二陳湯加芩、連、梔子。亦有臟寒而鳴者。

腹中鳴者,病本於胃也。

  醫學正傳 【 明?虞摶】

   心腹痛

《內經》曰:木鬱之發,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蓋木氣被鬱,發則太過,故民病有土敗木賊之候也。夫胃為脾之腑,陽先於陰,故臟未病而腑先病也。甚而至於脅下如刀劙之痛者,已連及於臟矣。古方名為脾疼者是也。胃之上口,名曰賁門,賁門與心相連,故經所謂胃脘當心而痛,今俗呼為心痛者,未達此義耳。雖曰運氣之勝復,未有不由痰涎食積鬱於中,七情九氣觸於內之所致焉。是以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而肝木之邪得以乘機侵侮而為病矣。更原厥初致病之由,多因縱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飲熱酒煎煿,復餐寒涼生冷,朝傷暮損,日積月深,自鬱成積,自積成痰,痰火煎熬,血亦妄行,痰血相雜,妨礙升降,故胃脘疼痛,吞酸噯氣,嘈雜惡心,皆膈噎反胃之漸者也。俗醫不究其源,例以辛香燥熱之劑治之,以火濟火,遂成危劇,良可痛哉!古方九種心痛,曰飲、曰食、曰風、曰冷、曰熱、曰悸、曰蟲、曰疰、曰來去痛。夫所謂冷者,惟一耳,豈可例以熱藥治之乎?詳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實不在於心也。有真心痛者,大寒觸犯心君,又曰污血衝心,手足青過節者,旦發夕死,夕發旦死。宜區別諸證而治之,無有不安之理。

《內經》曰: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又舉痛論言寒邪外客而痛者甚詳悉,未能盡述,學者自宜檢閱。外有因實、因虛、因傷寒、因痰火、因食積、因死血者,種種不同,亦當表而出之,庶使學者易為參考焉。東垣曰:腹中諸痛,皆由勞役過甚,飲食失節,中氣不足,寒邪乘虛而客入之,故卒然而作大痛。經曰:得炅則止。《此事難知》集論曰:傷寒中脘痛,太陰也,理中湯、黃芪建中湯之類;臍腹痛者,少陰也,四逆湯、真武湯、附子湯之類;小腹痛,厥陰也,重則正陽散、回陽丹,輕則當歸四逆湯之類;太陰連少陰痛甚者,當變為下利不止。若夫雜病腹痛,四物苦楝湯、酒煮當歸丸之類;夏月腹痛,肌熱惡熱脈洪數,屬手太陰、足陽明,黃芩芍藥湯主之;秋月腹痛,肌寒惡寒脈沉疾,屬足太陰、足少陰,桂枝芍藥湯主之;四時腹痛,芍藥甘草湯主之。《原病式》曰:熱鬱於內則腹滿堅結而痛,不可例言為寒也。成無己曰:陰寒為邪者,則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腹(疒丂)痛,太陰證也,發汗不解,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而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又曰:邪氣聚於下焦,則津液不得宣通,血氣不得流行,或溺濇,或血凝滯於下而生脹痛鞕痛也。若從心下至小腹皆鞕滿而痛者,是邪實也,須以大陷胷湯下之。若但小腹鞕滿而痛,小便利者,則是蓄血之證,小便不利者,則為溺濇之證也。其有血虛瘦弱之人,津液枯涸,傳送失常,鬱火燥熱,煎成結糞,滯於大小腸之間,阻氣不運而作痛者,宜以枳實導滯丸、備急大黃丸之類,先通其滯,止其痛,然後用四物等生血潤燥之劑,以治其本。外有卒然心腹大痛,欲吐不得吐,欲瀉不得瀉,脣青厥逆,死在須臾,此內因食積,外感寒邪,是名乾霍亂之候也,急宜以鹽湯灌之,而以鵝翎探吐取涎而愈。若夫清痰留滯於胷腹之間,食積鬱結於腸胃之內,皆能令人腹痛。清痰作痛者,控涎丹、小胃丹之類。食積為患者,保和丸、枳實丸之類消之,枳實導滯丸、木香檳榔丸之類下之。濁氣在上者涌之,清氣在下者提之,寒者溫之,熱者清之,虛者培之,實者瀉之,結者散之,留者行之,此治法之大要也。

胃中若有涎飲清痰作痛,腹中漉漉有聲,及手足寒痛,或腰膝脊脅抽掣作痛者,用小胃丹、或三花神佑丸、或控涎丹漸漸服之,能徹去病根即止。

  證治要訣 【 明?戴思恭】

   膈痛

膈痛多因積冷與痰氣而成,宜五膈寬中散,或四七湯加木香、桂各半錢,或撾脾湯加木香。膈痛而氣上急者,宜蘇子降氣湯去前胡,加木香如數。

痰涎壅盛而痛者,宜小半夏茯苓湯加枳實一錢,間進半硫丸。

膈痛與心痛不同。心痛則在岐骨陷處,本非心痛,乃心支別絡痛耳。膈痛則痛橫滿胷間,比之心痛為輕。諸方稱為嘈雜煩躁忪悸痰飲證也。五苓散利心、小腸之熱,恐非其對。不若用四物湯、十全大補湯去桂,生血而益陰,此以水制火之義。亦有呷薑湯數口,或進乾薑劑而愈者,此膈上停寒,中有伏飲,見熱則消也。

   心瘥

心瘥有痰飲所致,俗名飲瘥,有胃口熱食易消故瘥,《素問》謂之食瘥,亦類消中之狀,俗名肚瘥。痰氣,宜小半夏茯苓湯加枳實一錢;胃中熱宜二陳湯加黃連一錢,或五苓散加桂與辰砂。

   心腹痛

心痛病,有得之日近者,有得之日久,時發動者,不問諸證,并宜異攻散、香靈湯,仍佐以撾脾湯。

若積冷而痛者,宜手拈散酒調下,於內加官桂等分,仍以撾脾湯、鐵刷湯佐之。或用蘇合香丸,薑汁和酒調開熱服,前後心痛亦可用。

若服溫藥而痛愈甚者,宜微利其大便,量虛實,先進神保丸,以利為度,繼進加味七氣湯。若因飲食冷物而痛者,宜調氣散和撾脾湯。

若因蚘作痛,蚘攻囓心,痛有休止,其人吐蚘,或與之湯飲藥餌,轉入轉吐,蓋緣物入則蚘動,蚘動則令人惡心而吐,用川椒十數粒煎湯,下烏梅丸。有腎氣逆上攻心以致心痛,用生韭研汁,和五苓散為丸,空肚茴香湯下。

腹痛之證所感不一,或因寒熱,或因暑濕,或因飲食飢飽,不問何證,皆可用藿香正氣散加木香半錢,或正氣散調下蘇合香丸。

若腹痛,欲得熱手按及喜熱食者,此是積冷作痛,當用理中湯或治中湯、小建中湯等藥。若冷痛用溫藥不效,痛愈甚,大便不甚通,當微利之,用藿香正氣散,每服加官桂、木香、枳殼各半錢,吞下來復丹,或用蘇感丸;不利,則量虛實,用神保丸。

有全不喜食,其人本體素怯弱,而又加以腹冷疼者,養胃湯,以白朮、蒼朮仍加桂、吳萸各半錢,木香三分。膺腹冷痛或心脾疼者,生薑均治之。

  古今醫鑑 【 明?龔信】

   諸痛

按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夫胃脘心脾痛者,或因身受寒邪,口食冷物,內有鬱熱,素有頑痰死血,或因惱怒氣滯,蟲動作痛,種種不同,若不分而治之,何能愈乎?余曰:是寒則溫之,是熱則清之,是痰則化之,是血則散之,是氣則順之,是蟲則殺之,臨證不可惑也。

一心痛卒急無藥,以鹽置刀頭燒紅,淬入水中,乘熱飲之,吐痰而愈。此法治攪腸沙,大痛已死者立效。

凡腹痛有寒有熱,有死血,有食積,有濕痰,有虛有實。若綿綿痛而無增減者,是寒也;時痛時止者,熱也;每痛有處不行移者,死血也;痛甚欲大便,利後痛減者,食積也;痛而小便不利者,濕痰也。

凡腹中痛甚,飲涼水一盞,其痛稍可者,屬熱痛,當用涼藥清之;清之不已而或繞臍硬痛,大便閉實,煩渴,用涼藥下之,利氣丸之類。若飲水愈加作痛,屬寒痛,用溫藥和之;和之不已,而或四肢厥冷腹痛嘔吐瀉利,急服熱藥救之,附子理中湯之類。須詳脈力,有無腹痛,氣用氣藥,如木香、檳榔、香附、枳殼之類;血用血藥,如當歸、川芎、桃仁、紅花之類。

如腹中常覺有熱而暴痛暴止者,此為積熱,宜調胃承氣湯下之。

如腹痛全不思飲食,其人本體素弱而腹冷痛者,以人參養胃湯加肉桂、木香、吳茱萸,或理中湯加良薑、吳茱萸。

如飲食過傷而腹痛者,宜利氣丸下之,并治痰氣作痛。

  奇效良方 【 明?方賢】

   心痛

《內經》曰:五臟卒痛,何氣使然?曰: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血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則痛止矣。感於寒則痛久矣。病機要曰:諸心痛者,皆本于厥陰氣上衝也。有熱厥心痛者,身熱足寒,痛甚煩躁而吐,額自汗出,知為熱也,其脈浮大而洪,當灸太谿及崑崙,謂表裏俱瀉之,是謂熱病。汗不出,引熱下利,表汗通身而出者愈也。灸畢,服金鈴子散則愈。痛止服枳朮丸,去其餘邪也。有大實心中痛者,因氣而食,卒然發痛,大便或秘,久則注悶,心胷高起,按之愈痛,不能飲食,急可利之;利後以藁本湯,去其邪也。有寒厥心痛者,手足逆而通身冷汗出,便溺清利,或大便利而不渴,氣微力弱,急以朮附湯溫之。寒厥暴痛,非久病也,朝發暮死,急當救之,是知久病無寒,暴病非熱也。以是論寒厥熱厥,與夫大實心痛,治法已詳。又有病久氣血虛損,及素作勞羸弱之人,患心痛者,皆虛痛也,故錢氏心虛者炒鹽補之。《圖經衍義》載牡蠣治心痛,則蠣粉與鹽實得之矣。大意治病必求其本,究其本,究其虛實,正謂紫之奪紅,相去一間耳,而毫釐疑似,實霄壤焉。夫心為五官之主,百骸之所以聽命者也。心之正經,果為風冷邪氣所干,果為氣血痰水所犯,則其痛掣背,脅脹,胷煩,咽乾,兩目赤黃,手足俱青至節,朝發而暮殂矣。然心之包絡與胃口相應,往往脾痛連心,或陽虛陰厥,亦令心下急痛,或他臟之邪,亦有客乘於心者,是則心之別脈受焉。如所謂九種心痛,一曰蟲、二曰疰、三曰風、四曰悸、五曰食、六曰飲、七曰冷、八曰熱,九曰來去者皆是也。真心果痛不知能愈否乎?若手足俱青至節不治。陳無擇論心痛又分三因,云十二經絡,外感六淫,則其氣閉塞,鬱於中焦,氣與邪氣發為疼痛。足厥陰心痛,兩脅急引小腹連陰股相引痛;手心主痛徹背,心煩,掌中熱,咽乾,目黃赤,脅滿;足太陰心痛,腹脹滿,濇濇然大便不利,膈閉咽塞;手太陰心痛,短氣不得倚息,季脅空痛,遺矢無度,胷滿煩心;足少陰心痛,煩劇面黑,心懸若飢,胷滿腰脊痛。背俞諸經心痛,心與背相引,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諸腑心痛,難以俛仰,小腹上衝,卒不知人,嘔吐泄瀉。此皆諸經諸俞諸腑涉邪所致,病屬外所因。若五臟內動,汨以七情,則其氣痞結聚於中脘,氣與血搏,發為疼痛。肝心痛者如針錐刺其心腹,蘊蘊然氣滿;肺心痛者若從心間起動作,痛益甚不變色;腎心痛者,與背相引善瘈,如物從後觸其心,身傴僂;胃心痛者,腹脹滿不下食,食則不消。皆臟氣不平,喜怒憂鬱所致,屬內因。飲食勞役觸忤之類使臟氣不平,痞隔於中,食飲留疰,變亂腸胃,發為疼痛,或飲啖生冷果實,中寒不能消散,結而為積,遇食則痛,名積心痛。及其臟寒生蚘,致心痛者,故有九種之名。除風、熱、冷屬外所因,餘皆不內外因。更婦人惡血入心脾經,發作疼痛,尤甚於諸痛。更有卒中客忤、鬼擊尸疰,使人心痛,亦屬不內外因。丹溪先生曰:凡心膈之痛,須分久新。若知身受寒氣,口食寒物而病,初得之時,當用溫散,或溫利之藥;病得稍久,則成鬱矣,鬱則蒸熱,熱久必生火。《原病式》曰:若欲行溫利溫散,寧無助火添病耶?凡治此病,必要先問平日起居何如。假如心痛,有因平日喜食熱物,以致死血留於胃口作痛者,用桃仁承氣湯下之。《脈經》曰:厥心痛者,乃寒氣客於心包絡也。諸蟲痛,如心腹痛懊憹,發作腫聚,往來上下行,痛有休作,心腹中熱,善渴涎出,面色乍青、乍白、乍赤,嘔吐清水者,蚘咬也,以手緊按而堅持之,無令得移,以針刺之,久持之,蟲不動,乃出針也。心痛之脈,陰弦為痛,微急為痛,微大為心痺,引背痛,短數為痛,濇則為痛;浮大弦長者死,沉細者生。且古人論諸心痛,皆因六淫七情所致,有寒厥熱厥,有大實者,有內因,有外因,有不內外因以成前證。是以古人立論置方,後之學者,當以誠心切脈,熱者冷之,寒者溫之,感受風邪者散之,順氣調血,逐水豁痰,此其要略耳。

   心腹痛

凡治心腹疼痛,但是新病,須問曾何飲食,因何傷感,有無積滯,便與和中消導之藥。若日數已多,曾多服過辛溫燥熱之藥,嘔吐不納,胷膈飽悶,口舌乾燥,大小便濇,雖則有鬱熱,或原有舊病,因感而發,綿延日久,見證如前者,俱用開鬱行氣,降火潤燥之藥,如川芎、香附、炒山梔、黃連、薑汁之類,甚者再加芒硝。但治其心腹久痛,須於溫散藥內加苦寒鹹寒之藥,溫治其標,寒治其本也。

【 註 按腹痛,若脾胃虛弱,飲食不化,或兼腹中作痛,用六君子湯。若飲食過多,停滯末化,或兼腹痛,用人參養胃湯。若飲食既化,脾胃受傷,或兼腹中作痛,用六君子加當歸。若胃中有熱,心腹中脘作痛,嘔吐,用二陳湯加黃連、山梔。若脾胃虛弱,少食,心腹作痛,用六君子湯;脾胃虛寒加炮薑。大凡腹滿痛,按之不痛為虛,痛為實,餘當臨證制宜。】

  薛氏醫案 【 明?薛己】

   胃脘癰

《聖濟總錄》云:胃脘癰由寒氣隔陽,熱聚胃口,寒熱不調,故血肉腐壞;以氣逆於胃,故胃脈沉細;以陽氣不得上升,故人迎數甚,令人寒熱如瘧,身皮甲錯,或欬嗽,或嘔膿唾血。若脈洪數,膿成也,急排之;脈遲緊,瘀血也,急下之。否則其毒內攻,腐爛腸胃矣。丹溪先生云:內疽者,因飲食之毒,七情之火相鬱而發,用射干湯主之。愚常以薏苡仁湯、牡丹皮散、太乙膏選用之,亦效。若吐膿血,飲食少思,助胃壯氣為主,而佐以前法,不可專治其瘡。

   腸癰

小腹硬痛,脈數緊者,瘀血也,宜下之。

小腹焮痛,脈洪數者,膿成也,宜托之。

孫真人云:腸癰為病,小腹重強,按之則痛,小便如淋,時時汗出,復惡寒,身皮甲錯,腹皮急如腫,甚者腹脹大,轉側有水聲,或繞臍生瘡,或膿從臍出,或從大便下,蓋因七情飲食所致。治法脈遲緊者,未有膿也,用大黃湯下之;脈洪數者,已有膿也,用薏苡仁湯排之。

小腹疼痛,小便不利,膿壅滯也,牡丹皮散主之。若大便或臍間出膿者,不治。經云:腸癰為病,不可驚,驚則腸斷而死。故患是者,其坐臥轉側,理宜徐緩,時少飲薄粥,及服八珍湯固其元氣,靜養調理,庶可保其生。腸癰治法,《要略》以薏苡仁附子敗醬散,《千金》以大黃牡丹湯,《三因》以薏苡湯治之。《千金》又有灸法,曲兩肘,正肘頭銳骨灸百壯,下膿血而安。

   腹癰

腹癰謂瘡生於肚腹,或生於皮裏膜外,屬膏粱厚味七情鬱火。若漫腫堅硬,肉色不變,或脈遲緊,末成膿也,四君加芎、歸、白芷、枳殼,或托裏散。腫焮色赤,或脈洪數,已成膿也,托裏消毒散。膿成而不外潰者,氣血虛也,臥針而刺之。腫焮作痛者,邪氣實也,先用仙方活命飲,隔蒜灸以殺其毒,後用托裏以補其氣。若初起欲其內消,當助胃壯氣,使根本堅固,而以行經活血之藥佐之。若用剋伐之劑,欲其消散,則腫者不能潰,潰者不能斂。若用疏利之藥下其膿,則少壯者多為難治,老弱者立見危亡,亦有食積疝氣類此者。

  醫學綱目 【 明?樓英】

   運氣胷心腹痛

運氣胷痛有二:一曰邪火助心。經云:歲火太過,甚則胷中痛,脅支滿,脅痛,膺背肩胛兩臂內痛,是也。

二曰金邪傷肝。經云:歲金太過,民病胷痛引背,兩脅滿痛,引少腹;歲土不及,風乃大行,民病體重腹痛,金復則胷脅暴痛,引少腹者是也。

運氣心痛有六:凡熱、風、濕、寒、燥五氣之初,皆能干心而痛,蓋心為五臟之主是也。一曰熱邪干心。經云:少陰司天,熱淫所勝,病心痛;少陰之復,暴瘖心痛;少陽之勝,熱客於胃,煩心心痛;陽明司天,燥氣下臨,暴熱至,甚則心痛。此在泉之熱為痛,治皆以寒劑是也。

二曰寒邪干心。經云:太陽司天,寒氣下臨,甚則心痛;陽明司天之政,四之氣寒雨降,病心痛;歲水太過,民病上下中寒,煩心躁悸,心痛;歲金不及,灸火乃行,復則寒雨暴至心痛;水鬱之發,民病寒客心痛;太陽司天,寒淫所勝,病厥心痛;太陽之復,心胃生寒,心痛痞滿;少陽在泉,主勝則熱反上行,病鬱冒蒙眛心痛;太陽之勝,寒厥入胃,則內生心痛。皆治以熱劑是也。

三曰風邪干心傷胃。經云:少陽司天之政,終之氣,風乃至,心痛;少陽司天,風行於地,心痛胃脘痛膈不通;歲水不及,濕乃大行,復則暴風大發,膈中痛於心腹;木鬱之發,民病胃脘當心而痛,膈咽不通;厥陰在泉,風淫所勝,心痛支滿;厥陰司天,風淫所勝,胃脘當心而痛;厥陰之復,厥心痛;厥陰之勝,胃脘當心而痛。治皆以涼劑是也。

四曰濕邪干心。經云:土鬱之發,心痛脅(月真);太陰在泉,濕淫所勝,病飲積心痛;太陰之勝,火氣內鬱,心痛熱格。治皆以涼劑是也。

五曰燥邪干心。經云:陽明之復,善太息,心痛痞滿。治以濕劑是也。

六曰寒熱干心。經云:少陰司天之政,寒熱凌犯而爭於中,寒厥入胃心痛;三之氣大火行,寒氣時至,民病氣厥心痛。治分寒熱多少調之是也。

運氣腹痛有二:一曰土盛攻腎而痛。經云: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樂是也。

二曰火鬱之發而痛。經云:火鬱之發,民病腹中暴痛是也。

   運氣腸鳴

運氣腸鳴有二:一曰土發。經云:土鬱之發,腸鳴而為數後,是也。

二曰熱勝。經云:少陰在泉,熱淫所勝,病腹中腸鳴,氣上衝胷,治以鹹寒是也。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一百八十二

 胷腹門

  醫學入門 【 明?李梴】

   痞滿

痞與否卦義同,精神氣血出入流行之紋理閉密,而為心下痞塞,按之不痛,非若脹滿外有脹急之形。大要:大便易而利者為虛,大便難而閉者為實。

外感邪氣,自肌表傳至胷膈,為半表半裏證,宜和解。

或已經下,胷滿而痛者為結胷,不痛者為痞滿,同傷寒治法。

雜病食積,下之太過,或悞下,則脾胃之陰頓亡,以致胷中至高之氣,乘虛下陷心肺分野,其所蓄之邪又且不散,宜理脾胃,兼以血藥調之。若用氣藥導利,則氣愈降而痞愈甚,久則變為中滿鼓脹。蓋痞皆自血中來,但傷寒從外之內,宜以苦泄;雜病從內之外,宜以辛散。人徒知氣之不運而概用枳、梗、檳榔,而不知養陰調血,惜哉!古方:食壅胷中窒塞者,二陳湯、探吐;傷飲食胷痞者,枳朮丸;食後感寒以致飲食不化者,二陳湯加山楂、麥芽、神麴;虛寒不散,或寬或急,常喜熱物者,理中湯加枳實;稍久鬱成濕熱者,平補枳朮丸;膈間痰火,因厚味鬱成痰滯者,小陷胷湯,或枳梗二陳湯、導痰湯;火盛者二陳湯加芩、連、(艹舌)蔞,或黃芩利膈丸,用白朮陳皮煎湯下,或古萸連丸以瀉肝補脾,清濕熱,開痞結;久病者,黃連消痞丸;如痰火濕熱太甚者,方敢用三黃瀉心湯,加減量下之。虛者只宜分消上下,與濕同治。七情氣鬱成痞,不思飲食,食之不散者,木香化滯湯,或順氣導痰湯。

有稟受中虛,痞滯不運,如飢如微刺者,六君子湯加香附、砂仁。有內傷勞役,濁氣犯上,清氣下陷虛痞者,補中益氣湯加黃連、枳實、芍藥。便閉加大黃,嘔加黃連、生薑、陳皮,冬月加黃連、丁香。食已心下痞者,平補枳朮丸。停飲中寒者,枳實理中丸。瘀血結成窠囊而心下痞者,用桃仁、紅花、香附、大黃等分為末,酒調服利之,或犀角地黃湯。血虛挾火,遇勞則發,心下不快者,四物二陳湯加桔梗、(艹舌)蔞降之。氣血俱虛者,枳實消痞丸。

王道消補,不輕吐下,故古方以芩、連、枳實苦泄,厚朴、生薑、半夏辛散,參、朮甘苦溫補,茯苓、澤瀉淡滲,隨病所在調之,通用二陳湯為主。肥人多濕痰,加蒼朮、砂仁、滑石,倍茯苓、半夏。瘦人多熱鬱中焦,加枳實、黃連、乾葛、升麻。稟受素實,面蒼骨露者,加枳殼、黃連、青皮、厚朴。素虛者加白朮、山楂、麥芽、陳皮。悞下陰虛者,去茯苓、半夏,加參、朮、升麻、柴胡、枳實,以升胃氣,更合四物湯以濟陰血。飲食積痞加枳殼、砂仁、薑汁炒黃連。食後感寒,加藿香、草豆蔻、吳萸、砂仁。氣痞痰痞加木香、枳殼、南星。中虛加參、朮、香附、砂仁。瘀血合四物湯加桃仁、紅花。

   心痛

真心痛因內外邪犯心君,一日即死。厥心痛因內外邪犯心之胞絡,或他臟邪犯心之支脈。謂之厥者,諸痛皆少陰厥陰氣逆上衝,又痛極則發厥也。新者身既受寒,口又傷冷,鬱遏元陽,宜草豆蔻丸、鷄舌香散溫散之,或神保丸溫利之;稍久寒鬱為熱,或因七情者,始終是火,此古方多以苦寒瀉火為主,辛熱行氣為向導也。

痛甚發厥有二因:寒厥,外因風寒客背之血脈,背俞與心引痛,暴發,手足厥逆,冷汗甲青,似傷寒陰厥,古薑附湯、三味延胡散。熱痛,內因酒食積熱,痰鬱發厥,手足雖冷而身熱,甚則煩躁吐逆,額汗,古元金散、三味川楝散、莎芎散,甚者大承氣湯下之,後服枳朮丸。

九種者,悸痛、蟲痛、來去痛、疰痛、飲痛、食痛、風痛、冷痛、熱痛。夫悸痛內因七情,輕則怔忡驚悸,似痛非痛,妙香散、四七湯、小草丸,熱者連附六一湯。重則兩目赤黃,若手足青至節,即真痛不治。蟲痛,濕熱生蛀攻心,痛發難當,痛定能食,飢則嘔沫,靈檳散、烏梅丸、化蟲丸選用。

來去痛,肺鬱痰火,勞心則發。熱者,梔薑飲、蠟礬丸;痰積,白螺殼丸;痰火,墜痰丸。疰痛,卒感惡忤尸疰,素虛者腎經陰氣上攻,神昏卒倒,蘇合香丸;痛引背傴僂者,沉香降氣湯或五苓散倍桂,韭汁為丸,小茴煎湯下;素實者,腎火上攻,小承氣湯;勞瘵尸疰者,紫河車丹。

胃脘脾痛,乃內傷飲食,腹脹便閉,嘔吐頻頻,胃脘當心而痛,脾臟連心而痛,《局方》云即心痛,蓋厥痛亦少,脾胃痛多。但七情四氣歸脾,蟲痛攻脾入胃,痰瘀脾胃所主。但心痛因傷思慮,脾胃痛因傷飲食,胃痛善噎,兩脅咽膈不利,脾痛舌強,喜嘔腹脹,二便不通。古方實痛,以黃連治心,山梔治胃;虛痛,以參、歸、小草治心,丁、砂、豆蔻治胃,亦未嘗混。大概傷水飲聚涎,心痛如刺者,溫膽湯加白朮;傷食生冷,遇熱食暫散者,香蘇散加生薑、菖蒲、半夏、枳殼,或人參養胃湯加肉桂、吳萸,或木香化滯湯,感應丸。凡心痛數日,不食無妨,痛止姿食即發。胃火,梔薑飲;胃寒,烏藥沉香湯;上熱下寒者,古梔附湯;脾痛,海石散、古二胡散;風冷,抽刀散、蟠葱散、燒脾散、二炒香良散;濕者小胃湯,或五膈寬中散;腹脹厚朴溫中湯;連脅痛,復元通氣散;痰滯便閉;順氣導痰湯;氣聚便閉,三和散、四磨湯;小便閉通,靈散。又有心脾俱痛者,手拈散。

外感風、冷、熱,皆能作痛,痛則連脅腰背。風因肝邪乘心,痛則兩脅引小腹陰股,桂枝湯加附子,便閉入蜜一匙同煎,或分心氣飲加厚朴、枳殼、蘿葡子、木香,或阿魏撞氣丸。冷因形寒飲冷臥涼,腎氣乘心,痛則心懸若飢,腰痛下重,泄痢,五積散,便閉加大黃。或肺寒乘心,痛則短氣,季肋空痛者,流氣飲子、鹽煎散。或脾寒乘心,痛則腹脹便難者,藿香正氣散,挾濕者除濕湯。熱因心包絡,暑毒乘心,痛徹背俞,掌熱,黃連香薷散加蓼草,或單黃連丸。凡諸經心痛引背,多屬風冷;諸腑心痛,難以俯仰,嘔瀉,多屬熱。

虛痛按之暫止,素虛多勞或誤服攻耗心氣藥多者,酸棗仁湯、歸脾湯;心無血輔者,四物湯去地黃加乾薑;心氣不足者,六君子湯加肉桂;氣血俱虛者,古歸朮散;挾痰火食積者,二六丸。

實痛素有瘀熱頑痰,或因惱怒而發者,梔萸丸,木香、檳榔煎湯下,或香稜丸。大實痛因怒後飲食卒痛注悶,心胷高起,手不可按,便閉者,大陷胷湯或煮黃丸下之,後服古藁蒼湯,以去餘邪。瘀血痛,飲湯水嚥下作指(食戹),乃素食熱物,血死胃脘,桃仁承氣湯,輕者四物湯加桃仁、紅花,或延胡索丸、失笑散。婦人瘀血入心,脾痛甚者,五積散加三稜、莪朮;經行未盡,血衝心痛,加桃仁、紅花;經行已住作痛者,七氣湯加當歸。產後痛者,桂心湯、木檳湯。

凡痛皆痰粘胃,通用二陳湯。風寒初起,無汗加麻黃,有汗加桂枝;裏寒加草豆蔻;濕加蒼朮、川芎;熱加山梔、鍋煤、童便,或少加炒乾薑反佐之;冷加丁香、良薑;氣虛加參、朮;血虛加當歸;虛寒厥逆加薑附;肝火加青黛、青皮、黃連;痰飲加白螺殼、滑石、南星;食積加砂仁、香附;瘀血加韭汁、桔梗;蟲痛加苦楝根頭、木香、檳榔,蛔痛加胡椒,略用螌蝥炒過;痛不可忍,加細茶、乳香,或石鹼。凡痛攻走腰背,發厥嘔吐,諸藥不效者,加蒼朮、川芎、山梔,探吐積痰碗許乃愈。寒者九痛丸、卻痛散;熱者,散痛丸、通靈散;有積,神保丸;素虛,單乾漆丸。通用手拈散、如意丹、神聖代針散。

   腹痛

大腹痛多食積外邪,臍腹痛多積熱痰火,小腹痛多瘀血及痰與溺濇。臍下卒大痛,人中黑者,中惡客忤,不治。陰證滿腹牽痛,自利或嘔,喜按少食,綿綿不減,宜溫之。陽證腹中覺熱,甚則大便閉濇,脹滿怕按,時痛時止,宜下之。

舊以虛痛喜按,實痛怕按,但寒熱邪有淺深,不可太泥。寒謂寒氣入經,客於衛分,則血濇急痛,按之熱則止。寒氣客於榮分,則氣鬱滿痛甚怕按。寒氣客腸胃募原血絡,急引皮痛,按之則氣血散而痛止。寒氣客俠脊背俞之脈,則深按之不能及也。寒氣客關元,則氣逆喘。寒氣客厥陰脈絡,則脅肋與小腹或陰股引痛。寒氣客小腸募原之間,則血氣凝聚成積。寒氣客小腸,不聚則腹痛而泄。寒氣客胃,則腹痛而嘔。寒氣客五臟,則痛死復生。尋常外感冒寒證,卒痛吐酸下利,喜熱物熨者,五積故加吳茱萸、木瓜、煨葱,或藿香正氣散加木香少許。風證,桂枝湯加芍藥,或胃風湯加木香。暑證,香薷散加生薑、陳壁土、紅蓼、木瓜,或五苓散。濕證,除濕湯或香蘇散加蒼朮、枳殼。積熱時痛時止,痛處亦熱,手不可近,便閉喜冷,宜四順清涼飲、大承氣湯、三黃丸、老人麻子仁丸。

食積鬱結,腸胃作痛,得大便後則減者,宜平胃散加消導藥,或保和丸、枳朮丸、紅丸子調之,或木香檳榔丸、大黃備急丸、神保丸、如意丸下之。又有食填胷滿,心胃作痛者,宜大吐之。

濕痰阻滯氣道,必小便不利,或二便俱不利,宜芎朮散。如清痰留滯,胷腹作聲者,控涎丹、小胃丹。

痰火病痛,乃火欲升,水欲降,相擊腸鳴者,二陳湯加芩、連、山梔。如怒火攻衝,痛無定處定時者,更加香附、芍藥、青皮。又有糞結腸鳴作痛,不大便者,大黃備急丸之類通之。如臟寒冷結腸鳴者,宜分三陰,以溫藥治之。

蟲痛肚大青筋,往來絞痛,痛定能食,發作有時,不比諸痛停聚不散,烏梅丸、化蟲丸。

七情痛心胷痞悶,或攻注脅背,虛者七氣湯、木香勻氣散、木香化滯湯,實者三和散,分心氣飲。

中虛脾弱,隱隱冷痛,全不思食者,人參養胃湯加肉桂、吳萸、木香;素氣虛挾痰者,六君子湯加蒼朮。

瘀血痛有常處,或憂思逆鬱,跌撲傷瘀,或婦人經來產後,惡瘀不盡而凝,四物湯去地黃加桃仁、大黃、紅花。又血虛鬱火燥結阻氣,不運而痛者,四物湯倍芍藥加炒乾薑。凡痛多屬血濇,通用芍藥甘草湯為主。惡寒而痛屬脾腎,加肉桂;惡熱而痛屬脾胃,加黃芩。脈緩傷水加桂枝;脈濇傷血加當歸;脈遲傷寒加乾薑;臍下痛加熟地。惟氣分諸痛不宜芍藥酸收,宜木香、檳榔、青皮、陳皮、香附辛散之。刧痛宜手拈散。

凡痛虛宜辛溫消散,燒脾散、蟠葱散、丁香脾積丸。果係沉寒痼冷,小腹下痛者,酒煮當歸丸。經曰:結者散之是也。實宜辛寒推蕩。經曰:通因通用。痛隨利減是也。方與積熱痛同。

腹屬坤,久病宜和脾胃。如脈弦急,水剋土也,小建中湯加當歸,取芍藥味酸於土中瀉木為君。如脈沉細,水侮土也,理中湯取乾薑辛熱於土中瀉水為君。如脈緩腹痛自利,米穀不化者,平胃散加肉桂、吳萸,取蒼朮苦辛瀉濕土為君。胃氣下陷者,加升麻、柴胡、蒼朮以升之。有積者加山楂、麥芽、枳實、黃連、木香以消之。上熱下寒,升降失常,腹痛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疝痛引睾丸;痢痛拘急;積聚痛有形可按;腸癰痛臍生瘡,小便如淋,脈芤;沙證痛甚,嘔吐脈沉,腹中自覺窄狹,神昏性躁,乃濕痰濁氣攻於心脾,以致升降失常。肥人多濕痰,宜二陳湯加蒼朮燥濕,香附行氣。瘦人多火,宜二陳湯加黃連清熱,蒼朮流濕。心神不斂者,俱加遠志、麥門冬、酸棗仁。血氣虛者,六君子湯加芎歸,養血流濕,自然平復。

   論臍

夫人之臍也,受生之初,父精母血,相受凝結胞胎,混沌從太極未分之時,一氣分得二穴,穴中始產四穴,外通二腎,內長赤白二脈,四穴之中分為表裏。在母腹中,母呼兒呼,母吸兒吸,是一身臍蒂,如花果在枝而通蒂也。一月一週,真氣漸足。既產,胎衣未脫,臍蒂且緩斷。倘臍門未閉,感風傷寒,即損嬰兒真氣,遂以艾火熏蒸數次,則真氣無患矣。三七臍門自閉,惟覺口深。於是陽盛年長,汨於五味,溺於五音,探於五氣,外耗精神,內傷生冷,而真氣不得條暢,故用長生延壽丹,蒸臍固蒂,如水灌土培,草木根本自壯茂也。人常依法熏蒸,則榮衛調和,安魂定魄,寒暑不侵,身體可健,其中有神妙也。夫肺為五臟之華蓋,聲音所從生者,皮毛賴之而滋潤,腎水由之而生養。腠理不密,外感內傷乘之,令人欬嗽。外感發散,內傷滋潤,又有鬱結,則當解之。或傷辛燥之藥,或未發散而遂使鬱遏之劑,則氣不散而滯於肺中,多生粘痰而作喘急欬嗽;或傷房勞飲食,致使吐血,乍寒乍熱,耳目昏昏,身體倦怠拘急,胷滿煩悶,飲食少思,精神怯弱等疾作矣。醫者可急用保真丸、化痰丸等劑療之。倘用之無效,必須長生延壽丹,依法熏臍。

  證治準繩 【 明?王肯堂】

   痞論

或問痞屬何臟?邪屬何氣?曰:嘗考之《內經》,有陽明之復,心痛痞滿者,註以清甚於內,熱鬱於外;太陽之復,心胃生寒,心痛痞悶者,註以心氣內燔。備化之紀,痞病;卑監之紀,留滿痞塞;太陰所至,為積飲痞隔,註皆以陰勝陽也。由是觀之,則是受病之臟者,心與脾也。因而怫鬱壅塞不通為痞者,火與濕也。其論致病所由之邪,則不可一言而盡,天氣之六淫外感,人氣之五邪相乘,陰陽之偏負,飲食七情之過節,皆足以亂其火土之氣。蓋心,陽火也,主血;脾,陰土也,主濕。凡傷其陽則火怫鬱而血凝,傷其陰則土壅塞而濕聚。二臟之病,相去不離方寸間。至於陰陽之分,施治之法,便不同也。何則?《金匱要略》水病篇謂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者,二條同是語也。但一條之上,有氣分二字,用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為水寒之邪閉結,氣海之陽不布,榮衛不行。一條用枳朮湯,為中焦水停土壅故也。又胷痺篇云:胷痺,心下痞,留氣結在胷,胷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一證列二方,原其意,蓋是留氣結在胷為重者,便須補中。又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薑枳實湯主之。《傷寒論》中有謂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邪結在胷中者,當吐之;脈浮大,心下反鞕,有熱屬臟者下之。茲二者為不汗下而痞滿,從其邪有高下,故吐下之不同。若經汗下而心下痞,則以諸瀉心湯。大抵痞與結胷,同是滿鞕,但結胷則湧治,豈非仲景治痞亦在心脾二臟,從火土之陰陽者歟?各適其宜而治。高者越之,下者竭之,上氣不足推而揚之,下氣不足溫而行之,高者抑之,下者舉之,鬱者開之,結者解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實則瀉,隨機應變以為治。

東垣云:夫痞者心下滿而不痛是也。太陰者濕也,主壅塞,乃土來心下為痞滿也。傷寒下太早亦為痞,乃為寒傷其榮,榮者血也,心主血,邪入於本,故為心下痞悶。仲景立瀉心湯數方,皆用黃連以瀉心下之土邪,其效如響應桴。故《活人書》云:審知是痞,先用桔梗枳殼湯。非以此專治痞也,蓋因先錯下必成痞證,是邪氣將陷而欲過胷中,故先用截,散其邪氣,使不至於痞。先之一字,早用之義也。若已成痞而用之,則失之晚矣,不惟不能消痞,而反損胷中之正氣,則當以仲景痞藥治之。經云:察其邪氣所在而調治之,正謂此也。非止傷寒如此,至於酒積雜病,下之太過,亦作痞傷。蓋下多亡陰,亡陰者謂脾胃水穀之陰亡也,故胷中之氣,因虛下陷於心之分野,則致心下痞,宜升胃氣,以血藥兼之。若全用氣藥導之,則其痞益甚;甚而復下之,氣愈下降,必變為中滿膨脹,皆非其治也。又有虛實之殊:如實痞,大便閉者,厚朴枳實湯主之;虛痞,大便利者,白芍陳皮湯主之。如飲食所傷痞悶者,當消導之,去其胷中窒塞。上逆兀兀欲吐者,則吐之,所謂在上者,因而越之也。

海藏云:治痞獨益中州脾土,以血藥治之,其法無以加矣。

傷寒痞者,從血中來,雜病痞者,亦從血中來。雖俱為血證,然傷寒之證從外至內,從有形至無形,故無形氣證,以苦泄之,有形血證,以辛甘散之。中滿者勿食甘,不滿者復當食也。中滿者腹脹也。如自覺滿而外無腹脹之形,即非中滿,乃不滿也。不滿者病也,當以甘治之可也。

總宜用黃芪補中湯為主,加柴胡、升麻。緣天地不交為痞,今以猪苓、澤瀉從九天之上而降,柴胡、升麻從九地之下而升,則可以轉否而為泰矣。

無形氣證,以苦泄之,枳實、黃連之類,大消痞丸、黃連消痞丸、失笑丸。

有形血證,以辛甘散之,枳實理中丸、人參湯、半夏瀉心湯之類。傷寒五六日,不論已下未下,心下痞滿,瀉心湯、小柴胡湯加枳、桔主之。

少陽面赤不利,心下痞,瀉心湯加減。易老單用瀉心湯,用錢氏法而隨證加減。煩者加山梔,躁加香豉,嘔加半夏,滿加枳實、厚朴,腹痛加芍藥,脈遲加附子,下焦寒加乾薑,大便硬加大黃。如用薑、附,先煎令熟,使熱不僭,後加黃連同用。痞而頭目不清者,以上清散主之。胷中不利者,宜利其表。

飲食傷脾,痞悶,輕者大消痞丸、枳朮丸、回金丸之類;甚者微下之、吐之。下之者,檳榔丸、煮黃丸;吐之者二陳湯及瓜蒂散、探吐之。若酒積雜病,下之太過,亦作痞滿,宜升提胃氣,以血藥兼之。

傷於濕者四肢必困重,小便短少,宜平胃和五苓以滲之。

鬱者越鞠丸。

熱則煩渴溺赤,以苦寒泄之,大消痞丸,煎湯用黃連及葛根、升麻發之,便結即利之。

寒則中清,以辛甘散之,枳實理中丸、撾脾湯加丁香,或丁沉透膈湯。

因七氣所傷,結滯成疾,痞塞滿悶,宜四七湯或導痰湯加木香半錢,或下來復丹。

脾胃弱而轉運不調為痞,宜四君子湯;若傷於勞倦者,宜補中益氣湯,其大病後元氣未復而痞者,亦宜之。

脈之右關多弦,弦而遲者,必心下堅,此肝木剋脾土,鬱結涎閉於臟腑,氣不舒則痞,木香順氣湯。

   胷痹

心下滿而不痛為痞,心下滿而痛為胷痺。

   胷痛 【 心痛條有膈痛,痞條有胷痺,宜與此條參看】

經云:南風生於夏,病在心,俞在胷脅。又云:仲夏善病胷脅。此則胷連脅痛,屬心。若肝虛則胷痛引背脅;肝實則胷痛不得轉側,喜太息;肝著則常欲蹈壓其胷。經云:春脈如弦,其氣不實而微,此謂不及,令人胷痛引背,下則兩脅脹滿。此肝虛而其脈證見於春如此也,宜補肝湯。《金匱》云:肝木寒者,兩臂不舉,舌本燥,喜太息,胷中痛不得轉側,食則吐而出汗也。肝者,其人常欲踏其胷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素問》曰;陽明所謂胷痛短氣者,水氣在臟腑也。水者陰氣也,陰氣在中,故胷痛少氣也。輕者五苓散,重者用張子和法取之。《脈經》云:寸口脈沉,胷中引脅痛,胷中有水氣,宜澤漆湯,及刺巨闕瀉之。

   腹痛

或問腹痛何由而生?曰:邪正相搏,是以作痛。夫經脈者,乃天真流行出入臟腑之道路也。所以水穀之精悍為榮衛,行於脈之內外而統大其用,是故行六氣,運五行,調和五臟,灑陳六腑,法四時升降浮沉之氣以生長化收藏,其正經之別脈絡在內者,分守臟腑部位,各司其屬,與之出納氣血。凡是榮衛之妙用者,皆天真也。故經曰:血氣,人之神,不可不謹養,養之則邪弗能傷矣,失之則榮氣散解,而諸邪皆得從其臟腑所虛之舍而入客焉。入客則氣停液聚,為積為痰,血凝不行,或瘀或蓄,脈絡皆滿,邪正相搏,真氣迫促,故作痛也。脾胃內舍心肺,心肺內舍胷膺兩脅,肝內舍胠脅小腹,腎內舍小腹腰脊,大小腸、衝、任皆在小腹,此臟腑所通之部位也。曰:舉痛論敘腹痛一十四條,屬熱者止一條,餘皆屬寒,後方論因盡作風冷客之攻擊而作痛,今子乃云諸邪,何哉?曰:方論不會通諸篇之旨,因不解篇末復謂百病皆生於氣,列九氣之狀,其間雖不言痛,必亦為或有作痛者故也。不然,何乃出於諸痛篇之末耶?試以《靈樞》百病始生篇觀之,其旨則顯然矣。所論邪有三部,風雨傷於上,清濕傷於下。傷於上者病從外入內,從上下也,次第傳入,舍於輸之時,六經不通,或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輸脈,或著伏衝之脈,或著腸胃之膜原,皆得成積而痛。傷於下者病起於足,故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厥氣生足悗,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脈凝濇,血脈凝濇,則寒氣上入於腸胃,入於腸胃則(月真)脹,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傷於臟者病起於陰,故卒然多飲食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卒然外中於寒,若內傷於憂愁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輸不通,溫氣不行,凝結蘊裹而不散,津液濇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自今觀之,此篇所謂成積作痛,未至於癥瘕結塊之積,乃汁沫聚而不散之積也,與舉痛論所謂血氣稽留不得行而成積同也,豈七情敘於篇末者之異於作痛者乎?然推原二篇之意,百病始生篇在乎三部之邪會而為痛,故相連而為言。舉痛論在乎其邪各自為病,所以獨引寒淫一氣者,亦為寒邪之能閉塞陽氣最甚故也。用是為例,其他則可自此而推之矣。至於七情之氣逆,即傷其榮衛而不行,榮衛不行則液聚血凝,及飲食用力過度者亦然,皆不待與寒相會,始成積作痛也。且如諸篇有言胃氣實而血虛,其脈軟散者,當病食痺,謂食則痛也;有言歲土太過,濕淫所勝,大腹小腹痛者;有言衝脈之病,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膏肓之原,在臍下,故環臍而痛;有言脾傳之腎,少腹冤熱而痛;有言肝熱病者,腹痛身熱;有言腎虛者,亦大腹小腹痛;有言厥陰之厥,小腹腫脹,太陰厥逆,心痛引背;有言六氣司上下之勝之復等邪,各隨其所入之部分而痛。豈非諸邪各有自經入而作痛,初無與寒相關者耶?《難經》云:臍上牢若痛,心內證也;臍下牢若痛,腎內證也;臍右牢若痛,肺內證也;臍左牢若痛,肝內證也。方論之未備者,不獨此而已。至若厥心痛五邪相乘者,亦不能推及四臟與之無異,豈五五二十五陽之相移,獨心而已哉?更於五臟之疝,不干涉於睾丸,止在腹中痛者,猶未明也。止知諸脈急者為疝,未知脈滑微有熱者,亦病疝也。且河間嘗解急脈之意,急脈固是寒之象,然寒脈當短小而遲,非急數而洪也,由緊脈主痛,急而為痛甚。所以痛而脈有緊急者,脈為心之所養也。凡六氣為病,則心神不寧而緊急,不得舒緩,故脈亦從之而見也。欲知何氣之為病者,適其緊急相乘之脈而可知也。如緊急洪數,則為熱痛之類也,此論可謂善推脈理病情者也。曰:諸邪之作痛,則聞命矣,然其邪之博也,奈何以治?將亦有所守要約之方乎?曰:自博而求約,何患約之無其道;不自博而從事於約,約必失其道。失其道,寧無實實虛虛誅伐無過之患乎?然其道要在於審經脈氣血之虛實,辨六淫五邪之有無兼氣,於是擇至真要諸治法中併五鬱者之所當施而後選其經分,祛邪補正,適所宜之藥,配君、臣、佐、使以為方。夫如是而約之,則猶約囊也,無不切中其病矣。

   腸鳴

《內經》腸鳴有五:一曰脾虛。經云:脾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是也。

二曰中氣不足。經云:中氣不足,腸為之苦鳴,補足外踝下留之五分,申脈穴也。

三曰邪在大腸。經云:腸中雷鳴,氣上衝胷,邪在大腸,刺肓之原、巨虛上廉、三里是也。

四曰土鬱。經云:土鬱之發,腸鳴而為數後是也。

五曰熱勝。經云:少陰在泉,熱淫所勝,病腹中腸鳴,氣上衝胷,治以鹹寒是也。

   膻中疽

或問心窩上兩乳間生疽何如?曰:此膻中發疽也。蓋膻中為氣之海,氣所居焉,能分布陰陽,若臟腑陰陽不和,七情不平,則發此證,宜活命飲加紫蘇、薄荷葉汗之,奪命丹、勝金丹、紫金丹選用。稍遲則潰爛,惡證多者難治。

   脾發疽

或問心窩下旁生疽何如?曰:此名脾發疽,毒由多食煎煿,醉飽入房,以致毒聚脾經而作,活命飲加桔梗、升麻,紫金丹、勝金丹汗之。壯實者八陣散下之,老弱者十全大補湯。稍遲則潰傷脾膜,膿如蟹沫者死。服藥而嘔,飲食不進者死。

或問人病胷前肋上堅硬如石,寒熱大作,飲食不進,遍身疼痛,煩躁不寧,胷膈(月真)脹,何如?曰:凡在胷及胷之側,或是肩前下延及脅,形長如蛤,皆為馬刀瘡,屬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手厥陰心包絡,鬱火怒氣積痰所致,宜灸宜汗,攻補兼施則消。宜服勝金丹、烏金散;壯實者一粒金丹下之,活命飲加柴胡。過時則潰爛徹骨,久而不斂者死。未潰而譫語神昏,泄利嘔吐者,不治。

   臍癰

或問當臍生癰,何如?曰:此即臍癰也,由心經積熱流於大小腸二經所致,宜何首烏散、活命飲加升麻,及紫金丹、三生散選用。壯實者,一粒金丹下之。

按臍為神闕穴,禁針之所,早消散之,免使見膿為上。

   小腹疽

《鬼遺》云:衝疽發小腹,疼痛而振寒熱,四日悁悁,五日變色,可刺。不刺及導引出膿毒,不治,五十餘日死。

或問臍下發疽何如?曰:此即小腹癰。臍下一寸五分為氣海,二寸為丹田,三寸為關元,皆屬任脈,由七情不和所致,急服活命飲、紫金丹、奪命丹。壯實者一粒金丹,八陣散下之;老弱者黃芪木香散、內補十宣散、十全大補湯選用。若潰而低陷,膿水清稀,或潰爛久不斂者,死。

或問有人患疽於小腹之左,數月堅塊如石,寒熱間作,飲食減少,漸至尫羸,何如?曰:是名緩疽,屬足太陰經積熱所致,由醫不得法,邪正相持耳。宜服紫金丹、活命飲,間服十全大補湯。

  醫方考 【 明?吳崐】

   痞

敘曰:痞,虛中之實也。許學士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則實,故治痞者一補一消,考方二首表昔人之法爾。

心下虛痞,惡食懶倦,右關脈弦者,枳殼消痞丸主之。夫痞與否同,不通泰也。《易》曰:天地不交而成否。故肺氣不降,脾氣不運,升降不通而名痞也。脾為邪氣乘之,不足以勝穀,故令惡食。脾者卑臟,役氣於四肢而後肢體強健,脾病則不能致氣於肢體,故令懶倦。弦,肝脈也,木來乘土,故令右關脈弦。是方也,枳實、黃連、厚朴之苦,可以下氣;半夏麴、乾生薑之辛,可以行滯;人參、甘草、白朮、茯苓之甘,可以健脾;麥糵善消,則可以推陳而致新矣。是疾也,功在慎口。經曰:陰之五官,傷在五味。奈何不慎乎!

憂氣鬱結,腹皮裏微痛,心下痞滿,不思飲食,木香化滯湯主之。此即六朝之醫所謂氣膈,今人謂之氣痞也。經曰:脾主行氣於三陰,三陰之脈皆行腹裏,今憂氣鬱結,營衛之行濇,故令腹皮裏微痛。心下痞滿者,升降之道乖也。不思飲食者,憂氣傷脾也。辛香可以化氣,故用木香、豆蔻、生薑、陳皮、半夏之輩以主之。升降者,交泰之道也,故用柴胡之辛以升之,枳實之苦以降之。營衛濇而後腹皮痛,故用歸尾、紅花以和營,炙甘草以和衛。

   腹痛

敘曰:腹中者,中氣之所居也,一有疾痛,則壞中氣,百骸十二官胡然受氣而榮養乎?故考名方以治腹痛。腹痛脈遲者,二薑丸主之。夫腹痛之由有數種,今曰脈遲則知寒矣,故用乾薑、良薑之辛熱者以主之。辛可以破滯,熱可以散寒,不滯不寒,痛斯失矣。

丁香止痛散,亦治寒氣腹痛之方也。蓋寒氣入經,濇而稽遲,故令腹痛。經曰:得炅則痛立止。炅,熱也。故用丁香、茴香、良薑之辛熱者以主之,而復佐以甘草者,和中氣於痛損之餘也。

諸腹痛連於脅膈,手足冷,脈來伏匿者,宜鹽湯探吐法。蓋腹痛連於脅膈,多是飲食痰飲填塞至陰,抑遏肝膽之氣。肝者將軍之官,膽者少陽上升之令,抑之不得敷暢,兩實相搏,令人自痛。所以痛連脅膈者,少陽之經行於兩脅,厥陰肝脈貫於膈也。手足冷者,少陽之氣不敷也。脈來伏者,為痛甚,陽氣閉藏之象也。經曰:木鬱則達之,故用吐法,鹹能軟堅,故用燒鹽。

客寒犯胃,胃脘當心而痛,脈來沉遲者,扶陽助胃湯主之。蓋客寒犯胃,多是飲食寒冷,或因食後呼吸冷氣所致。脈來沉者為裏,遲者為寒。是方也,附子、乾薑、官桂、吳茱萸、草豆蔻、益智仁辛熱之品也,用之所以扶陽;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用人參、白朮、甘草,甘溫之品以助胃;用芍藥者取其味酸,能瀉土中之木;用陳皮者,取其辛香,能利腹中之氣。

七氣相干,陰陽不得升降,攻衝作痛者,三因七氣湯主之。夫三因者,內因、外因、不內外因也。七氣者,寒、熱、怒、恚、喜、憂、愁也。以三因而鬱七氣,升降有妨,則攻衝而痛。是方也,紫蘇之辛芳可使散七氣,厚朴之苦溫可使下七氣,半夏之辛溫、茯苓之淡滲,可使平水穀相干之七氣。

腹中寒熱不調而大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夫寒熱不調而大痛者,先食熱物,後食寒物,二者不調而令大痛。是方也,桂枝能散真寒,大黃能瀉實熱,芍藥能健脾而和肝,甘草能調中而益氣,生薑可使益胃,大棗可使和脾。

婦人氣血攻刺疼痛,連於脅膈者,延胡酒主之。蓋延胡索味苦辛,苦能降氣,辛能散血,淬之以酒,則能達乎經脈矣。

脅膈常時疼痛,得熱則減,得寒則增者,韭汁酒主之。蓋此證死血也,故用韭汁消瘀,清酒行滯。

痰涎蓄積,胃脘胷腹作痛者,小胃丹主之。夫小,消也;小胃者,消去胃中之痰物也。甘遂、芫花、大戟能下十二經之濕痰,大黃佐之下行,黃蘗制其辛烈。是方也,大毒之劑,攻殺擊刺之兵也,善用則治,弗善用之則亂。故醫者人之司命,實實虛虛,弗可弗察也!

腹中乾痛有時者,蟲痛也,雄檳丸主之。夫乾痛者,不吐不瀉而但痛也;有時者,淡食而飢則痛,厚味而飽則否也。《浮粟經》曰:腹疾乾痛有時當為蟲。此之謂也。是方也,雄黃、白礬、檳榔皆殺蟲之良劑,故主之。蟲盛者以吐下驅蟲之劑加之,視人虛實可耳。

  醫門法律 【 清?喻昌】

   比類《金匱》胷腹寒痛十七則

寒痛多見於身之前,以身之背為陽,身之前為陰也。而身之前又多見於腹,以胷為陰之陽,腹為陰之陰也。仲景論心胷之痛屬寒證者十之二三,論腰腹之痛屬寒證者十之七八,亦可煥然明矣。因茲舉《內經》、《金匱》之奧相與繹之。

經曰:真心痛者,寒邪傷其君也,手足青至節,甚則旦發夕死,夕發旦死。夫心為神明之臟,重重包裹,百骸衛護,千邪萬惡,莫之敢干,必自撤其藩,神明不守,寒邪乃得傷犯。其用勝寒峻猛之劑,僭逼在所不免。昌嘗思之,必大劑甘草、人參中少加薑、附、豆蔻以溫之,俾邪去而藥亦不存,乃足貴耳。若無大力者監之,其敢以暴易暴乎?

《針經》云:足太陰之脈,其支者復從胃別上注心中,是動則病舌根脹,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心中急痛。此以脾痛四迄之邪,連及於心,其勢分而差緩,不若真心痛之卒死矣。即太陰推之,足少陰、厥陰客邪皆可犯心,惟陽虛陰厥,斯舟中皆敵國矣。

厥心痛乃中寒發厥而心痛,寒逆心包,去真心痛一間耳。手足逆而通身冷汗出,便溺清利不渴,氣微力弱,亦主旦發夕死,急以朮附湯溫之。

諸經心痛,心與背相引,心痛徹背,背痛徹心,宜亟溫其經。諸腑心痛,難以俛仰,小腹上衝,卒不知人,嘔吐泄瀉,其勢甚銳,宜急溫其腑。至臟邪乘心而痛,不可救藥者多,宜急溫其心包,并主邪別脈,經絡臟腑,淺深歷然,乃可圖功。

心痛者,脈必伏,以心主脈不勝其痛,脈自伏也。不可因其脈伏神亂,駭為心虛,而用地黃、白朮補之。蓋邪得溫藥則散,加泥藥即不散,不可不慎之也!溫散之後,可陰陽平補之。

《金匱》論胷痺心痛之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以太過之陰,乘不及之陽,即胷痺心痛。然總因陽虛,故陰得乘之。陽本親上,陽虛知邪中上焦。設陰脈不弦,則陽雖虛而陰不上干。惟陰脈弦,故邪氣厥逆而上,此與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同一病源也。胷痺有微甚不同,微者但通其上焦不足之陽,甚者少驅其下焦厥逆之陰。通胷中之陽,以薤白、白酒或(艹舌)蔞、半夏、桂枝、枳實、厚朴、乾薑、白朮、人參、甘草、茯苓、杏仁、橘皮擇用,對病三四味即成一方。不但苦寒不入,即清涼盡屏。蓋以陽通陽,陰分之藥所以不得預也。甚者則用附子、烏頭、蜀椒大辛熱以驅下焦之陰,而復上焦之陽也。

《金匱》又錯出一證云:病人胷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憒憒然無奈者,生薑半夏湯主之。此即胷痺一門之證,故用方亦與胷痺無別,恐編者之差悞,今併論於此。蓋陽受氣於胷,陰乘陽位,阻其陽氣布息呼吸往來之道,若喘、若嘔、若噦,實又不然,但覺憒亂無可奈何,故用半夏生薑之辛溫,以燥飲散寒,患斯愈也。緣陰氣上逆,必與胷中之飲結為一家,兩解其邪,則陽得以布,氣得以調,而胷際始曠也。其用橘皮、生薑、及加竹茹、人參、皆此例也。

發明《金匱》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用烏頭赤石脂丸。夫心痛徹背,背痛徹心,乃陰寒之氣厥逆而上干者,橫格於胷背經脈之間,牽連痛楚,亂其氣血,紊其疆界,此而用氣分諸藥,則益其痛,勢必危殆。仲景用蜀椒、烏頭一派辛辣以溫散其陰邪,然恐胷背既亂之氣難安,而即於溫藥隊中取用乾薑之泥,赤石脂之濇以填塞厥氣所橫衝之新隧,俾胷之氣自行於胷,背之氣自行於背,各不相犯,其患乃除,此煉石補天之精義也。人知有溫氣、補氣、行氣、散氣諸法,亦知有堵塞邪氣攻衝之竇,令胷背陰陽二氣并行不悖者哉!

發明《金匱》胷痺緩急,用薏苡仁附子散。夫胷中與太空相似,天日照臨之所,而膻中之宗氣,又賴以苞舉一身之氣者也。今胷中之陽,痺而不舒,其經脈所過,非緩即急,失其常度,總因陽氣不運,故致然也。用薏苡仁以舒其經脈,用附子以復其胷中之陽,則宗氣大轉,陰濁不留,胷際曠若太空,所謂化日舒長,曾何緩急之有哉?

發明《金匱》九痛丸。夫仲景於胷痺證後附九痛丸,治九種心痛,以其久著之邪不同暴病,故藥則加峻而湯改為丸,取緩攻不取急蕩也。九種心痛,乃久客之劇證,即腎水乘心,腳氣攻心之別名也。痛久血瘀,陰邪團結,溫散藥中,加生狼牙、巴豆、吳茱萸驅之,使從陰竅而出,以其邪據胷中結成堅壘,非搗其巢,邪終不去耳。合三方以觀,仲景用意之微,而腎中之真陽,有之則生,無之則死,其所重不可識耶!

《金匱》云: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胠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服之。夫趺陽脾胃之脈,而見微弦,為厥陰肝木所侵侮,其陰氣橫聚於腹,法當脹滿有加。設其不滿,陰邪必轉攻而上,決無輕散之理。蓋陰邪既聚,不溫必不散;陰邪不散,其陰竅必不通,故其便必難,勢必逆攻兩胠而致疼痛,較腹滿更進一步也。虛寒之氣,從下而上,由腹而胠,才見一斑,亟以溫藥服之,俾陰氣仍從陰竅走散而不至上攻則善矣。仲景所謂此虛寒自下上也,當以溫藥服之,苞舉陰病證治,了無剩義。蓋虛寒從下上,正地氣加天之始,用溫則上者下,聚者散,直捷痛快,一言而終,故《卒病論》雖亡,其可意會者,未嘗不宛在也。

《金匱》云: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為虛。

腹滿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

中寒,其人下利,以裏虛也。此裏虛下利,即當溫補臟氣,防其竭絕。

病者痿黃,躁而不渴,胷中寒實而利不止者,死。蓋痿黃乃中州土敗之象,躁而不渴乃陰盛陽微之象,胷中寒實乃堅冰凝沍之象,加以下利不止,此時即極力溫之,無能濟矣。蓋堅在胷而瑕在腹,堅處拒藥不納,勢必轉趨其瑕,而奔迫無度,徒促其臟氣之絕耳。孰謂虛寒下利,可不乘其胷中陽氣未漓,陰寒未實,早為溫之也乎?

發明《金匱》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胷脅逆滿嘔吐,用附子粳米湯。夫腹中陰寒,奔迫上攻胷脅,以及於胃而增嘔逆,頃之胃氣空虛,邪無所隔,徹入陽位,則殆矣。是其除患之機,所重全在胃氣。乘其邪初犯胃,尚自能食,而用附子粳米之法溫飽其胃,胃氣溫飽則土厚而邪難上越,胷脅逆滿之濁陰,得溫無敢留戀,必還從下竅而出。曠然無餘,此持危扶顛之手眼也。

發明《金匱》腹痛脈弦而緊,則衛氣不行,即惡寒,緊則不欲食,邪正相搏,即為寒疝,寒疝繞腹痛,若發則自汗出,手足厥冷,其脈沉弦者,用大烏頭煎。由《內經》心疝之名推之,凡腹中結痛之處,皆可言疝,不獨睾丸間為疝矣。然寒疝繞臍痛,其脈陽弦陰緊,陽弦故衛氣不行而惡寒,陰緊故胃中寒盛不殺穀,邪即胃中之陰邪,正即胃中之陽氣也。論胃中水穀之精氣,與水穀之悍氣,皆正氣也。今寒入榮中,與衛相搏,則榮即為邪,衛即為正矣。繞臍腹痛,自汗出,手足厥冷,陽微陰盛,其候危矣。故用烏頭之溫,合蜜之甘,入胃以建其中而緩其勢,俾衛中陽旺,榮中之邪白不能留,亦不使虛寒自下而上之微旨也。

  景岳全書 【 明?張介賓】

   胷痞

痞者痞塞不開之謂,滿者脹滿不行之謂,蓋滿則近脹,而痞則不必脹也。所以痞滿一證,大有疑辨,則在虛實二字。凡有物有滯而痞者,實痞也;無物無滯而痞者,虛痞也。有脹有痛而滿者,實滿也;無脹無痛而滿者,虛滿也。實痞實滿者,可散可消;虛痞虛滿者,非大加溫補不可。此而錯用,多致悞人。

虛寒之痞,凡過於憂思,或過於勞倦,或飢飽失時,或病後脾氣未醒,或脾胃素弱之人而妄用寒涼剋伐之劑,以致重傷脾氣者,皆能有之。其證則無脹無悶,但不知飢,亦不欲食。問其胷腹脹否?則曰亦覺有些,而又曰不甚脹。蓋本非脹也,止因不欲食而自疑為脹耳。察其脈則緩若無神,或弦多胃少,察其形則色平氣法,是皆脾虛不運而痞塞不開也。此證極多,不得因其不食妄用消耗,將至胃氣日損,則變證百出矣。治宜溫補,但使脾腎氣強則痞滿開而飲食自進,元氣自復矣。又凡脾胃虛者,多兼寒證,何也?蓋脾胃屬土,土虛者多因無火,土寒則氣化無權,故多痞滿,此即寒生於中也。亦有為生冷外寒所侵而致中寒者,然胃強則寒不能侮,而寒能勝者,總由脾氣之弱。凡脾胃微虛而若滿非滿,食少不化者,宜四君子湯或異功散。若心脾氣虛或氣有不順者,歸脾湯或治中湯。若三陰氣血俱虛,治節不行而不便於溫者,宜五福飲。若中焦不煖,或噯腐吞酸而痞滿者,非溫補不可,宜溫胃飲、五君子煎,或理中湯、聖朮煎、參薑飲。若脾腎兼寒,命門不煖,則中焦不化,或便溏、或胷腹喜煖畏寒,或上下腹俱膨膨而小水黃濇者,宜理陰煎,甚者宜六味回陽飲,此二藥最妙,人罕知也。

一飲食偶傷,致為痞滿者,當察其食之有無而治之。凡食滯未消而作痞滿,或兼疼痛者,宜大和中飲,或和胃飲加減治之,或枳朮丸亦可,甚者神香散。若食滯既消,脾氣受傷不能運行而虛痞者,當專扶脾氣,微者異功散、養中煎,甚者五福飲、聖朮煎。若命門母氣不足者,治宜如前。若偶食寒涼,傷胃痞滿而不可補者,宜和胃飲、加山楂、麥芽之類,或厚朴溫中湯。

一實滯之痞,當察其所因而治之。若濕勝氣滯而痞者,宜平胃散,或良方厚朴湯,或五苓散。若寒滯脾胃為痛痞,而中氣不虛者,宜厚朴溫中湯。若脾寒氣滯而痞者,和胃飲。若怒氣暴傷,肝氣未平而痞者,解肝煎。若大便氣秘,上下不通而痞者,河間厚朴湯。若胃口停痰而痞者,二陳湯或橘皮半夏湯。胃寒氣滯停痰,痞而兼嘔者,加減二陳湯。膠痰不開,壅滯胃口者,藥不易化,須先用吐法而後隨證治之。若大便秘結不通,而痞滿不開者,宜微利之。

一外邪之痞。凡寒邪感人者,必自表入裏,若邪淺在經,未入於腑,則飲食如故,稍深則傳入胷次,漸犯胃口而不能飲食,是亦痞之類也。治此者但解外邪而或散或消、或溫或補,邪去則胃口自和,痞滿自去,此於傷寒門求法治之。又傷寒家曰:陽證下之早者乃為結胷,陰證下之早者因成痞氣,此以邪在表而攻其裏,邪在陽而攻其陰,不當下而妄下之,以致邪氣乘虛,陷結心下,是誤治之害最危者。實者硬滿而痛,是為結胷;虛者滿而不痛,是為痞氣。宜審別治之。

   結胷

愚按結胷一證,觀《傷寒論》所載,凡太陽表邪未解而悞下者成結胷,少陽證亦然,太陽少陽併病者亦然。此不當下而悞下之,以致臟氣空虛,外邪乘虛內陷,結於胷膈之間,是皆因下而結者也。又曰:傷寒六七日,結胷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鞕者,此不因下而邪實漸深,結聚於胷中者也。然則結胷一證,有因誤下而成者,有不因下而由於本病者。觀近代傷寒諸書云:未經下者,非結胷也,豈不謬哉!

一結胷證,觀仲景所言,惟太陽、少陽二經悞下者有之,而陽明一經獨無言及者,何也?蓋凡病人陽明胃腑已實,故可下之而無害也。然又曰:陽明病心下鞕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不止者死。此豈非陽明在經表證,邪未入腑者,亦為不可下乎?不惟三陽為然,即三陰之證,其有發熱惡寒,表邪未解者,切不可下,最當慎也!

一結胷證治之辨。凡心腹脹滿鞕痛而手不可近者,方是結胷。若但滿不痛者,此為痞滿,非結胷也。凡痞滿之證,乃表邪傳至胷中,未入於腑,此其將入未入猶兼乎表,是即半表半裏之證,只宜以小柴胡之屬加枳殼之類治之,或以本方對小陷胷湯亦妙。今余新方製有柴陳煎及一柴胡飲之類,皆可擇而用之也。至於結胷之治,則仲景俱用大陷胷湯主之。然以予之見,則惟傷寒本病,其有不因悞下而實邪傳裏,心下鞕滿,痛連小腹,手不可近,或燥渴譫妄,大便鞕,脈來沉實有力者,此皆大陷胷湯所正宜也。其於太陽少陽表邪未解,因下早而致結胷者,此其表邪猶在,若再用大陷胷湯,是既因誤下而復下之,此則余所未敢。不若以痞滿門諸法,酌其輕重,而從乎雙解以緩治之;或外用罨法,以解散胷中實邪。此余之屢用獲效而最穩最捷者也。

   胷腹滿

凡邪氣自表傳裏,必先入胷膈,以次漸從脅肋而後入胃。邪氣入胃,乃為入腑。是以胷滿者猶屬表證,脅滿則半表半裏也。大抵胷脅滿者,以邪氣初入於裏,氣鬱不行,所以生滿,尚未停聚為實,故但從和解,以小柴胡之屬,則可愈矣。若果實邪在上,留滯不能散者,乃可吐之。華元化曰:四日在胷,吐之則愈。是因邪已收聚而未散漫者,乃可吐也。在仲景用梔子豉湯或瓜蒂散之屬。梔子豉湯可吐客熱,瓜蒂散可吐實痰。其或一時藥有不便,當用吐法以代之,或即以和解之藥探而吐之,無不可也。

   腹滿痛

一腹滿證。按華元化曰:傷寒一日在皮,二日在膚,三日在肌,四日在胷,五日在腹,六日在胃。入胃即為入腑,入腑即在腹也。若腹雖滿而末甚者,猶是未全入腑,不可攻也。然腹滿之證,有虛實也,有寒熱也,不可一概皆以實論。觀《金匱要略》曰: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是不減者為實滿也。又曰:腹滿時減復如故,此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和之。是或進或退,時或減而時復如故者,本非結聚實邪,此虛滿也。大抵腹滿之證,本屬太陰。若是陽邪,則必咽乾煩熱,脈實有力;若是陰邪,則必腹滿吐食,畏寒自利,脈息無神,可以辨之。實熱者可清可攻,虛寒者宜溫宜補也。

傷寒腹痛有四:若繞臍鞕痛,大便結實煩渴者,皆屬燥屎痛,急用寒藥下之;因食積而痛者,治亦同;若小腹鞕滿,小水自利,大便黑,身目黃者,屬蓄血痛,亦用寒劑加行血藥,下盡黑物自愈。

凡傷寒腹中痛甚,但將涼水一盞,與病者飲而試之。

若飲水後痛稍可者,屬熱痛,當用涼藥清之。以上三條,皆實熱痛也,必脈來沉實有力,方是此證。若微弱者,仍當詳審從緩治之。

若飲水愈加作痛,此為寒痛,當用溫藥和之。和之不已,而或四肢厥冷,嘔吐瀉利者,急用熱藥救之。但須詳脈之有力無力方為良法。

   心腹痛

凡病心腹痛者,有上中下三焦之別。上焦者痛在膈上,此即胃脘痛也。《內經》曰:胃脘當心而痛者即此。時人以此為心痛,不知心不可痛也。若病真心痛者,必手足冷至節,爪甲青,旦發夕死,夕發旦死,不可治也。中焦痛者,在中脘脾胃間病也。下焦痛者,在臍下肝腎大小腸膀胱病也。凡此三者,皆有虛實寒熱之不同,宜詳察而治之。

痛有虛實。凡三焦痛證,惟食滯、寒滯、氣滯者最多,其有因蟲、因火、因痰、因血者,皆能作痛。大都暴痛者多由前三證,漸痛者多由後四證。但蟲痛、痰痛多在中焦,火痛則三焦俱有之,血痛則多在下焦。然惟婦人則常有血證,而男子則少也。諸如此類,但察其多滯多逆者,方是實證。如無滯逆,則不得以實論也。辨之之法,但當察其可按者為虛,拒按者為實。久痛者多虛,暴痛者多實。得食稍可者為虛,脹滿畏食者為實。痛徐而緩,莫得其處者多虛;痛劇而堅,一定不移者為實。痛在腸臟中,有物有滯者多實;痛在腔脅經絡,不干中臟而牽連腰背,無脹無滯者多虛。脈與證參,虛實自辨。微實者宜調不宜攻;大實者或上或下,非攻不可;純虛者或氣或血,非大補不可。

痛證有寒熱,悞認之則為害不小。蓋三焦痛證,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熱者十惟一二。觀《內經》舉痛等論,義可知矣。蓋寒則凝滯,凝滯則氣逆,氣逆則痛脹由生,而熱則流通,多不然也。雖熱證亦常有痛,然熱者必有明辨。如《內經》所言腸中痛而痺熱焦渴,則堅乾不得出,閉而不通者,此因燥結熱閉,故能作痛,然必有煩熱等證,乃因於火,最易見也。今之醫家但見心腹痛澄,無問有無寒熱,便云諸痛皆屬於火,多用寒涼。不知此說出於何典,而彼此訛傳,無墨無根,妄亦其矣!又見丹溪治法云:凡心腹痛者,必用溫散。此是鬱結不行,阻氣不運,故痛也。此說誠是也,然又引《原病式》云:若欲行溫散,寧無助火添病也?由是古方多以山梔為主,加熱藥為向導;或用二陳湯加川芎、蒼朮,倍加梔子煎服;痛甚者加炒乾薑反佐之。若此議論治法,予則大有不服。夫致病之由熱者自熱,寒者自寒。病因火邪,清利自愈,固不必反佐也;病因寒滯,溫散自愈,何為反助火邪?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此自正治之正理,豈可不論經權,不分從逆!既宜梔子,又宜乾薑,概用反佐而治寒犯寒,治熱犯熱乎?因致後代醫流,凡有見不真者,每每借此為成法,而借口反佐,悞人於疑似之中者不少矣!

一痛證當辨有形無形。無形者痛在氣分。凡氣病而為脹為痛者,必或脹或止而痛無常處,氣聚則痛而見形,氣散則平而無迹,此無形之痛也。但宜順氣,氣順則痛自愈矣。有形者痛在血分,或為食積。凡血癥食積而為脹痛者,必痛有常所而脹無休息,不往不來,不離其處者,是有形之痛也。然或食或血,察得所因,乃可攻而去之。此二者之當辨也。

   論痛脈

凡諸病之虛實,辨之於脈者皆易,惟心腹痛證則有大有小,其脈多有難辨。雖滑實有力者固多實邪,虛弱無神者固多虛邪,此其常也。然暴痛之極者,每多沉伏細濇,最似極虛之候。不知氣為邪逆,氣逆則脈道不行而沉伏異常,此正邪實之脈。然於沉伏之中細察之,必有梗梗然弦緊之意,此必寒邪阻遏陽氣,多有是脈,若火邪作痛則不然。凡見此者不得因其細極微極,便認為虛脫,妄用補劑,必大誤矣。辨之法,但當察其形氣,以見平素之強弱,問其病因,以知新病久病,及何所因而起。大都暴病痛極而脈忽沉伏者多實邪,久病痛緩而脈本微弱者為虛邪。再以前論虛實之法,酌之以理,參而診之,則萬無一失矣。

   論痛治

凡心腹痛證,必須先辨寒熱。如無熱證熱脈,則定非火邪,不得妄用涼藥。

凡治心腹痛證,古云痛隨利減,又曰通則不痛,此以閉結堅實者為言。若腹無堅滿,痛無結聚,則此說不可用也。其有因虛而作痛者,此一說更如冰炭。

凡痛在上焦者,如因停滯既痛兼脹,不易行散,而痛極難忍者,欲其滯去速效,無如吐之之妙。若無停積脹急,而或寒或氣,微有凝滯而作痛者,但順其氣,無有不愈。

胃脘痛證,多有因食、因寒、因氣不順者。然因食因寒,亦無不皆關於氣,蓋食停則氣滯,寒留則氣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屬實邪,皆當以理氣為主,宜排氣飲加減主之,食滯者兼乎消導,寒滯者兼乎溫中。若止因氣逆,則但理其氣,病自愈矣。其有諸藥不效,氣結難解者,惟神香散為妙。若氣有滯逆,隨觸隨發者,以胡椒二十一粒擂碎,熱酒服之,或用官桂三兩,水煎頓服,此二方最妙。

下焦小腹痛者,或寒或熱,或食或蟲,或血或氣逆皆有之。凡閉結者利之下之,當各求其類而治之。

寒滯之痛,有因內寒者,如食寒飲冷之類是也,必兼寒兼食,隨其宜而治之,如上法可也。有因外寒者,或觸冒不時之寒邪,或犯客令之寒氣,或受暴雨沙氣之陰毒,以致心腹攪痛,或吐或瀉,或上不能吐,下不能瀉,而為乾霍亂危劇等證,總由寒氣犯臟,或在上焦,或在中下二焦。凡痛急在上者,用吐最妙;在中在下者,俱宜解寒行滯,以排氣飲為主加減治之;或不換金正氣散,或和胃飲、平胃散、十香丸之類,皆可擇用。其有寒逆之甚者,宜四逆湯、理中湯之類主之。又神香散可解三焦之滯,當隨證作引以送之。

血積之有腹痛者,是即蓄血證也。而血證之屬有四:一,傷寒有蓄血證。成無己曰:邪氣聚於下焦,則津液不得通,血氣不得行,或溺或血,留滯於下,是生脹滿而鞕痛也。若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小便利者,則是蓄血之證,此當分而治之。其他證治,并婦人血痛證治,并詳本門。若跌打損傷,有瘀血腹痛證,但去其瘀而痛自愈。凡氣血和平者,宜通瘀煎加減治之。其有血滯便結,邪實不通者,宜桃仁承氣湯、百順丸主之。或血虛燥結,便秘不通者,宜玉燭散主之。若食鬱既久而胃脘有瘀血作痛者,生韭飲。

氣血虛寒不能營養心脾者,最多心腹痛證,然必以積勞積損及憂思不遂者,乃有此病。或心脾肝腎氣血本虛而偶犯勞傷,或偶犯寒氣及飲食不調者,亦有此證。凡虛痛之候,每多連綿不止,而亦無急暴之勢,或按之揉之,溫之熨之,痛必稍緩。其在心脾胷脅之間者,則或為戚戚,或為慌慌,或似(食曹)非(食曹),或飢勞更甚,或得食稍可,或懊憹無迹,莫可名狀,或形色青黃,或脈微氣弱,是皆虛寒之證,此非甘溫養血,補脾和中不可也,宜大小營煎、理陰煎之類加減主之。若氣虛者必大加人參,陽衰者必佐以桂、附、乾薑。丹溪曰:諸痛不可補氣。此惟邪實氣滯者當避之,而曰諸痛皆然,則謬矣。其下虛腹痛,必因虛挾寒,或陽虛中寒者乃有之,察無形迹而喜按喜煖者是也,治宜補陰逐寒,必宜理陰煎主之。然男子則間或有之,惟女人則陰虛而痛者更多。蓋女人有月經帶濁之病,所以為異,亦宜理陰煎大劑主之。予用此以活人多矣。若虛中挾滯而血有不行者,惟決津煎為最妙。凡治心腹痛證,已經攻擊滌蕩,愈而復作,或再三用之而愈作愈甚,或脈反浮弦虛大者,皆為中虛之候。此皆酌其虛實,而或兼治邪氣,或專補正氣。若用補無礙,則當漸進,切不可雜亂妄投,以自掣其肘。但當純用補藥,使脾胃氣強,得以運行,則邪氣自不能犯,又何疼痛之有?

凡火邪熱鬱者,皆有心腹痛證。如火在上焦痛而兼脹者,宜於行氣導滯藥中,倍加山梔、黃芩之屬,以治之。若有痛無脹者,加芍藥、生地、麥冬以佐之。若火在下焦者,宜大分清飲或茵陳飲之類主之。然火在上者,必有煩熱焦渴喜冷等證;火在下者,必有脹滿秘結淋濇等證。務兼脈證,察其真有火邪,方可治以寒涼。如無火證火脈,則不得妄稱為火,以悞治也。

凡痰飲停滯胷膈,亦能作痛。如胷脅膨悶,漉漉有聲,或作酢酸心嘔惡,或痛連脅背者,皆其證也,宜清膈煎、二陳湯、橘皮半夏湯、局方四七湯及括痰丸、潤下丸之類,并皆治之;又東垣草豆蔻丸、丹溪白螺丸,亦皆治痰之劑。若鬱痰凝結,消之不去者,宜用吐法。

凡陰寒腹痛,因房室之後,中寒而痛極者,此陰寒也,宜先用葱薑搗爛炒熱,或熱磚之屬熨其臍腹,以解其寒極凝滯之氣,然後用理陰煎,或理中湯、四逆湯之類加減治之。其有痛極至危者,須速灸神闕、氣海等穴。

凡胷腹之痛,有不關於內而在筋骨皮肉之間者,此邪之在經,不可混作裏證,必須詳問的確,但當分其或火、或寒、或氣、或勞傷、或血滯、或血虛、或有淫瘡邪毒留蓄在經,辨其所因,庶不致謬,而治之亦易也。

凡大人小兒,或素因口腹不節,致傷脾胃,以後或寒或食,一有所觸,即為腹痛,屢發不已,或為脹滿食減等證者,惟芍藥枳朮丸為最妙,宜加減用之。

凡胷膈大痛連及脅背,藥不能納,到口即吐者,此則無論諸藥皆可發吐,因就其勢探而吐之,則最易最捷。吐出邪滯積痰,痛可立止。若邪猶未盡,痛猶末止,則再以前藥與之,務盡其邪,無不愈者。

凡蟲痛證必時作時止,來去無定,或嘔吐青黃綠水,或吐出蟲,或痛而坐臥不安,或大痛不可忍,面色或青或黃或白而脣則紅,然痛定則能飲食者,便是蟲積之證,速宜逐之。

凡蟲勢驟急,上攻心腹作痛者,宜掃蟲煎;若蟲積堅固者,宜獵蟲丸、遇仙丹、木香檳榔丸、百順丸之類;若稍緩而質弱者,宜蕪荑散、化蟲散之類,或用楝樹根、檳榔、鶴蝨,夏取汁、冬濃煎飲之,又萬應丸最妙。

治蟲之法,如丹溪云:上半月蟲頭向上易治,下半月蟲頭向下難治,先以肉汁或糖蜜引蟲頭向上,然後用藥。此法甚善,然屬緩法。夫蟲證甚急,安能待其時乎?且望前望後,辨蟲頭,亦若渺茫無據。惟先用香餌而蟲頭可引也。

凡下蟲,必先一日不食而使蟲飢,次早五更用油煎肉,嚼之良久,腹內蟲聞肉香,頭皆向上而欲食,乃以鷄卵煎餅和藥,嚼而食之,須臾服葱湯或白水些少,以助藥力下行,不踰時而蟲俱下,然後以白粥補之,隨服補劑,調理脾胃,而疾可全愈。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一百八十三

 胷腹門

  方

溫胃湯 【 《千金方》,下同】  治胃氣不平時脹,欬不能食。

乾薑五分 附子 當歸 厚朴 人參 枳實 芍藥 甘草各一兩 蜀椒三合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大半夏湯 治胃中虛冷,腹滿塞。

半夏一升 大棗二十枚 甘草 附子 當歸 人參 厚朴 茯苓 枳實各二兩 桂心五兩 生薑八兩 蜀椒二百粒

右十二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二服。

附子粳米湯 治腹中寒氣脹滿,腸鳴切痛,胷脅逆滿嘔吐。

附子一枚 半夏 粳米各半升 甘草一兩 大棗十枚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米熟,去滓,每服一升,日三服。《集驗》加乾薑二兩。

厚朴七物湯 治腹滿氣脹。

厚朴半斤 甘草 大黃各三兩 大棗十枚 枳實五枚 桂心二兩 生薑五兩

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內大黃,煮取四升,服八合,日三。嘔逆者加半夏五合;利者去大黃;寒多者加生薑至半斤。

厚朴三物湯 治腹滿發熱,數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

厚朴半斤 大黃四兩 陳枳實大者,五枚

右(口父)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內大黃,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腹中轉動者勿服,不動者更服。一方加芒硝二兩。

吳茱萸湯 治久寒,胷脅逆滿不能食。

吳茱萸 半夏 小麥各一升 甘草 人參 桂心各一兩 大棗二十枚 生薑八兩

右八味,(口父)咀,以酒五升,水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大桂湯 治虛羸胷膈滿。

桂心 生薑各一斤 半夏一升 黃芪四兩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半,煮取五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又方 治男子卒勞內傷,汗出中風,腹脹大飢,食不下,心痛小便赤黃,時白,大便不利。

生大黃 苦葶藶 寒水石 苦參 川黃連 (艹舌)蔞根各等分

右六味,為末,蜜丸,以豉汁和飲服,如梧子大二丸,日三,加至十丸。

半夏湯 治胷滿有氣,心腹中冷。

半夏一升 桂心四兩 生薑八兩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服七合,日三服。

半夏湯 治逆氣心腹滿,氣上胷脅痛,寒冷心腹痛嘔逆。

半夏一升 生薑 桂心各五兩 橘皮四兩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人強者作三服。亦治霍亂後吐逆腹痛。

奔氣湯 治大氣上奔,胷膈中諸病發時,迫滿短氣,不得臥,劇者便悁欲死,腹中冷濕氣,腸鳴相逐,成結氣。

生薑一斤 半夏 吳茱萸各一升 桂心五兩 人參 甘草各三兩

右六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

枳實湯 下氣治胷中滿悶。

枳實三枚 附子三枚 大棗十四枚 人參 甘草 白朮 乾薑 厚朴各二兩 半夏五兩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每服八合,日三。

又方 下氣治胷滿腹脹。

半夏一升 生薑一斤 人參一兩半 橘皮三兩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一方無人參,止三味。

又方 治氣滿閉塞,不能食,喘息。

訶藜勒十枚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食後服三丸,不忌,得利即止。

人參湯 安食下氣,理胷脅,并治客熱。

人參 麥門冬 乾薑 當歸 白茯苓 甘草 五味 黃芪 芍藥 枳實各二兩 桂心三兩 半夏一升 大棗十五枚

右十三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每服九合,從旦至晡令盡,皆熱服,慎勿冷。

生薑泄腸湯 治大腸實熱,腹脹不通,口為生瘡。

桂心一兩 地黃十兩 生薑 橘皮 青竹茹 黃芩 梔子仁 白朮各三兩 大棗十四枚 茯苓 芒硝各二兩

右十一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二服。

張仲景三物備急丸 司空裴秀為散,用治心腹諸卒暴痛。

大黃 乾薑 巴豆各等分

右皆須精新,多少隨意。先搗大黃、乾薑,下篩為散;別研巴豆如脂,內散中,合搗千杵,即爾用之。為散亦好。下蜜為丸,貯密器中,莫令泄氣。若中惡客忤,心腹脹滿刺痛,口噤氣急,停尸卒死者,以煖水或酒服大豆許三枚,老小量與,扶頭起令得下喉,須臾未醒,更與三枚,腹中鳴轉得吐利,便愈。若口已噤,可先和成汁,傾口中,令從齒間得入,極良。

瀉心湯 治老小下利,水穀不消,腸中雷鳴,心下痞滿,乾嘔不安。

人參 黃芩 甘草各一兩 乾薑兩半 黃連 半夏 大棗十二枚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并治霍亂。若寒加附子一枚,渴加(艹舌)蔞根二兩,嘔加橘皮一兩,痛加當歸一兩,客熱以生薑代乾薑。

半夏補心湯 治心虛寒,心中脹滿,悲憂,或夢山丘平澤。

半夏六兩 宿薑五兩 茯苓 桂心 枳實 橘皮各三兩 白朮四兩 防風 遠志各二兩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大黃泄熱湯 治心勞熱,口為生瘡,大便苦難,閉濇不通,心滿痛,小腸熱。

大黃 澤瀉 黃芩 芒硝 梔子仁各三兩 桂心 通草各二兩 石膏八兩 甘草一兩 大棗二十枚

右十味,(口父)咀,用水九升,先以水一升,別漬大黃一宿,餘八升水煮諸藥,取二升五合,去滓,下大黃煮兩沸,去滓,下芒硝,令烊,分三服。

又方 治寒熱氣卒客於五臟六腑中,則發心痛。

生大黃 芍藥 柴胡各四兩 升麻 黃芩 桔梗 朱砂各三兩 鬼箭羽 鬼臼 桂心 (石卜)硝各二兩

右十一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先分朱砂作二分,每服內一分攪合勻服之。得快利,痛不止,宜服後方。

後方

赤芍藥六兩 桔梗 杏仁各五兩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五辛湯 治心腹疼痛。

細辛 蜀椒 桂心 乾薑 吳茱萸 芍藥 防風 苦參 甘草 乾地黃 當歸各一兩 梔子 烏梅 大棗各十二枚

右十四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四服。

桂心三物湯 治心中痞,諸逆懸痛。

桂心 生薑各二兩 膠飴半斤

右三味,取一味(口父)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內飴,分三服。

烏頭丸 治心痛徹背,背痛徹心。

附子 蜀椒各半兩 乾薑 赤石脂各一兩 烏頭六銖

右五味為末,蜜丸,如麻子大,先食服三丸,日三,不知稍增之。范汪不用附子,服如梧子二丸。崔氏用桂心半兩,為六味。

又方 治虛冷腹痛,不下飲食,食復不消膨脹。

當歸 茯苓各五分 黃芪蜜製 紫菀各四分 高良薑 乾薑各六分 鹿茸 桂心 昆布 肉蓯蓉 橘皮各三分 甘草二兩 烏頭一兩 大棗四十枚 桃仁一百枚 地骨皮 法麴 大麥糵各一升

右十八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半,煮取四升二合,五分服。下利加赤石脂、龍骨各三分,渴加麥門冬一升。

犀角丸 治心腹久痛,積年不定,不過一時間還發,甚則數日不能食,又便出乾血,窮天下方不能瘥,甄立言處此方,數日即愈。

烏犀角屑 麝香 雄黃 桔梗 莽草 鬼臼 桂心 芫花各半兩 甘遂一兩半 光明砂 附子各六銖 貝齒五枚巴豆去皮,二十枚 赤足蜈蚣二枚

右十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飲服一丸,日二,漸加至三丸,以微利為度。《古今錄驗》無雄黃。

高良薑湯 治心腹絞痛如刺,兩脅支滿,煩悶不可忍。

高良薑五兩 厚朴二兩 當歸 桂心各三兩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一升八合,分二服,日二。若一服痛止,便停,不須更服。強者為二服,劣者分三服。

當歸湯 治心腹絞痛,諸虛冷氣滿痛。

蜀椒一兩 當歸 芍藥 厚朴 半夏各二兩 桂心 甘草 黃芪 人參各三兩 乾薑四兩

右十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二合,分四服,羸劣人分六服。《小品方》云:大冷加附子一枚,良。

又方 一名吳茱萸湯。治寒冷腹痛。

桂心 甘草 人參各一兩 生薑五兩 半夏 小麥各一升 吳茱萸二升 當歸二兩

右八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半,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又方 治冷氣,脅下往來衝胷膈,痛引脅背悶。

當歸 桂心 人參 甘草 吳茱萸 白芍藥 大黃各二兩 茯苓 枳實各一兩 乾薑三兩

右十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半,分三服,日三。治尸疰亦佳。《外臺》、仲景方無茯苓、枳實。

又方 治久寒疾,胷膈中痛,時下利。

當歸三兩 甘草 柑皮各二兩 附子一兩 乾薑四兩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日三。

又方 治久寒宿疾,胷腹中痛,短氣時滯下利。

當歸 桂心各三兩 乾薑四兩 附子一兩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日三。范汪無附子,用甘草二兩;云虛冷激痛甚者,加黃芪、芍藥各二兩。

溫中當歸湯 治心腹中痛,發作腫聚,往來上下,痛有休止,多熱喜涎出,是蚘蟲咬也。服二三劑後,若不效,有異,宜改方增損之。

當歸 人參 乾薑 白茯苓 厚朴 桂心 桔梗 芍藥 木香 甘草各二兩

右十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溫五服,日三。不耐木香者,以犀角一兩代之。

羊肉當歸湯 治腹冷絞痛。

羊肉半斤 當歸四分 乾薑 橘皮 黃芪炙 白芍藥 芎藭 桂心 獨活 防風各三分 吳茱萸 人參 甘草乾地黃 茯苓各一分 生薑六分 大棗三十枚

右十七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半,先煮肉取一斗二升,出肉,次內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覆取溫煖。

溫脾湯 治腹痛臍下絞結,繞臍不止。

大黃五兩 甘草 附子 人參 芒硝各一兩 當歸 乾薑各二兩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服,日三。

生薑湯 治胷腹中卒痛。

生薑一斤取汁 食蜜八兩 醍醐四兩

右三味,微火上耗,令相得,適寒溫,服三合,日三。

(艹舌)蔞湯 治胷痺病喘息欬唾,胷背痛短氣,寸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

半夏半升 薤白一斤 枳實二兩 生薑四兩 (艹舌)蔞實一枚

右五味,(口父)咀,以白胾漿一斗,煮取四升,服一升,日二。仲景、《肘後》不用生薑、枳實、半夏。

治中湯 治胷痺候,胷中愊愊如滿,噎塞習習如癢,喉中濇燥,唾沫出。

橘皮一斤 生薑半斤 枳實五枚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再服。

茯苓湯 治胷中氣塞短氣。

茯苓三兩 甘草一兩 杏仁五十枚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六升,去滓,為六服,日三。未瘥再合服。

通氣湯 治胷滿短氣噎。

半夏八兩 生薑六兩 橘皮三兩 吳萸四十枚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方用桂二兩,無橘皮。

細辛散 治胷痺達背痛短氣。

細辛 甘草各二兩 枳實 生薑 (艹舌)蔞實 乾地黃 白朮各三兩 桂心 茯苓各五兩

右九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

蜀椒散 治胷痺達背。

蜀椒 食茱萸各一兩 桂心 桔梗各三兩 烏頭半兩 豉六兩

右六味,治下篩,食後酒服方寸匕,日三。

前胡湯 治胷中逆氣,心痛徹背,少氣不食。

前胡 甘草 半夏 白芍藥各二兩 黃芩 當歸 人參 桂心各一兩 生薑三兩 大棗三十枚 竹葉一升

右十一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為四服。

又方

前胡 人參 生薑 半夏 麥門冬 甘草 白芍藥 白茯苓 膠餳各三兩 桂心 黃芩 當歸各一兩 大棗三十枚

右十三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四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熨背散 治胷背疼痛而悶。

芎藭一兩六銖 烏頭 細辛 附子 羌活 蜀椒 桂心各五兩

右七味,治下篩,帛裹,微火炙令煖,以熨背上,取瘥乃止。慎生冷如常法。

下氣湯 治胷腹背閉滿,上氣喘息。

杏仁四七枚 大腹檳榔二七枚

右二味,(口父)咀,以童便三升,煎取一升半,分再服。曾患氣發,輒合服之。

檳榔湯 主破胷背惡氣,音聲塞閉。

檳榔極大者四枚,小者八枚

右一味二品,(口父)咀,以小兒尿二升半,煮減一升,去滓,分三服。頻與五劑永定。

枳實薤白桂枝湯 治胷痺,心中痞氣結在胷,胷滿,脅下逆搶心。

枳實四枚 薤白一斤 桂枝一兩 厚朴三兩 (艹舌)蔞實一枚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再服。仲景方厚朴四兩,薤白半升,水五升,煮取三升半服之。

九痛丸 【 《入門》,下同】  治九種心痛,及中惡脹痛,口不能言,連年積冷,流在心胷,腫痛上氣,落馬隊車等疾。

附子三兩 巴豆 人參 乾薑 吳萸各一兩 狼毒二錢半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每三丸,空心溫酒下。

通靈散 治九種心痛。

蒲黃 五靈脂各一兩 木通 芍藥各五錢 每四錢水煎,臨熟入鹽少許,通口服。

散痛丸 治心氣痛不可忍。

陳茶一兩 乳香五錢

右為末,臘月兔血丸芡實大,每一丸淡酢湯下。

靈檳散 治心脾蟲痛。此方用肉味引蟲頭向上,用藥殺蟲。

五靈脂 檳榔等分

右為末,每三錢菖蒲煎湯下。隔夜先將猪肉鹽醬煮熟,令患人細嚼吐出,勿吞,卻將前藥空心服之。

燒脾散 治飲食生冷,停留。停留中焦,心脾冷痛。

乾薑 草果 厚朴 砂仁 神麴 大麥芽 陳皮 良薑 甘草各等分

右為末,每三錢,淡鹽湯點服。

古二胡散 治心腹(疒丂)痛。

延胡索 胡椒各等分

右為末,每二錢,酒調服。

二妙香良散

香附 良薑各等分

右各炒為末,每二錢入鹽少許,米飲調服。若同炒則不效。

四味烏沉湯 治心脾刺痛。

烏藥 香附 砂仁 沉香各等分

右薑煎服。

烏藥沉香湯 治一切氣,除一切冷,調中補五臟,益精壯陽,煖腰膝,治嘔瀉,療癥癖疼痛,風水毒腫,冷風麻痺,及中惡心腹痛,蠱毒鬼氣,宿食不消,天行瘴疫,膀胱冷氣,攻衝背膂,俛仰不利,婦人血氣攻心,胃腹撮痛。

烏藥一兩 沉香五錢 人參三分 甘草四分

右為末,每五分入鹽少許,薑煎服。或加香附、砂仁、陳皮、半夏,或加枳殼、神麴、麥芽、莪朮、青皮、木香,隨宜加入。

草豆蔻丸 治客寒犯胃作痛,得熱即止,熱痛亦可暫服。

草豆蔻一錢四分 澤瀉小便數者減之 麥芽各錢半 半夏一錢 吳茱萸 益智仁 陳皮 白殭蠶 人參 黃芪各八分生甘草 炙甘草各三分 當歸 青皮酢炒 神麴 薑黃 柴胡各四分 桃仁七枚

右為末,蒸餅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下,食遠,斟酌多少用之。

小草丸 治胷痺心痛,逆氣隔中,飲食不下。

小甘草 桂心 川椒 乾薑 細辛各三兩 附子二分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每三丸米飲下。忌葷膩生冷。

抽刀散 治心脾痛。

白薑五兩,用巴豆一錢同炒赤,去巴豆 菖蒲五兩,半生半炒 良薑五兩,用螌蝥二十五枚同炒黑,去螌蝥 糯米六兩一分,炒黃

右為末,每二錢空心溫酒下。昔一人醉臥星夜,天明脾疼攻刺,百藥罔效,後服之頓愈,乃知風露入脾,故用二薑、菖蒲散邪,巴豆、螌蝥借氣伐根,繼以養脾之劑調之,更不復作。

連附六一湯 治胃脘痛甚諸藥不效者,熱因熱用也。

黃連六錢 附子一錢 薑棗煎,熱服。

莎芎散 治曾服香燥熱藥,以致病根深固者。

香附子 川芎各一兩 黃連 山梔仁各五錢 木香 乾生薑各三錢 檳榔 黃芩酒浸,炒 芒硝各二錢

右為末,每二錢用薑汁同滾白湯調,痛時呷下

煮黃丸 治大實心痛。

雄黃一兩 巴豆五錢 白麵二兩

右研勻,水丸,梧子大,取十二丸用漿水煮熟,濾入冷漿水內,沉冷,每一時,冷漿水下一丸,一日盡十二丸。如得利,不可再服宜古藁蒼湯以去餘邪。

古藁蒼湯 治大實心痛,及心頭迭痛者亦好。

藁本五錢 蒼朮一兩 水煎服。服煮黃丸後,宜此斷根。

古歸朮散 治心脾疼痛。

當歸八兩 白朮一兩

右為末,每二錢沸湯點服。

二六丸 治氣血俱虛,挾食積痰火心痛。

白朮五錢 白芍 砂仁 半夏 當歸各三錢 桃仁 黃連 神麴 陳皮各二錢 吳萸錢半 人參 甘草各一錢

右為末,蒸餅為丸服。

梔薑飲 治胃熱作痛,如用此及劫痛藥不止者,須用元明粉一錢服之,立效。

山梔仁十五枚,炒焦 水一盞,煎至六分,入生薑自然汁三匙令辣,再煎少沸,熱飲;或入川芎一錢尤妙。

梔萸丸 治氣實心痛。

山梔仁炒焦,三兩 吳萸 香附各五錢

右為末,蒸餅丸,如花椒大,每二十丸,生地黃酒洗,同生薑煎湯服。

萸連梔子丸 治濕熱心痛,引小腹欲作疝者。

吳茱萸 黃連 山梔仁炒 滑石細末,各五錢 荔枝核燒存性,三錢

右為末,薑汁糊丸服。

海石散 治脾痛疝痛。

海石二錢 香附一錢

右為末,川芎、山梔煎湯,入薑汁令辣,調服。實者可煅牡蠣粉二錢,酒調服。

白螺殼丸 治痰積,胃脘作痛。

白螺螄殼火煅 南星 滑石 蒼朮 山梔仁 香附子各一兩 枳殼 青皮 木香 半夏製 砂仁各五錢 春加川芎,夏加黃連,秋冬加吳萸,為末,薑汁浸,蒸餅為丸菉豆大,每五十丸薑湯下。

失笑散 治心氣痛及小腸氣痛不可忍。

蒲黃 五靈脂各等分

右為末,每二錢,先以酢調成膏,入水一盞煎,空心熱服。

單乾漆丸 治九種心痛,惡心吐水,腹脅積聚滯氣,婦人瘀血作痛,尤效。

乾漆炒煙盡

右為末,酢糊丸梧子大,每五七丸,熱酒或酢湯下。

延胡索丸 治死血作痛神效。

桃仁三十枚 延胡索一兩半 桂心 紅花 滑石 紅麴各五錢

右為末,蒸餅為丸服。

芎朮散 治痰積作痛,脈滑小便不利。

川芎 蒼朮 香附子 白芷各等分

右為末,磨木香薑汁,點熱湯調服。

酒煮當歸丸 治小腹寒痛。

當歸一兩 黑附子 良薑各七錢 茴香五錢,四味酒一碗煮,焙乾 甘草 苦楝 丁香各五錢 延胡索四錢 全蠍炒黃,三錢柴胡二錢 木香 升麻各一錢

右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五七十丸,空心淡酢湯下。忌油麵酒膩生冷。

木香分氣丸 治一切氣逆,心胷痞悶,腹脅虛脹。或加丁皮、藿香、薑黃、砂仁、檀香,常服寬中進食。

木香 甘松各一兩 甘草六兩 香附一斤 莪朮半斤

右為末,糊丸梧子大,每三十丸,薑湯、橘皮煎湯任下。

木香順氣丸 治一切氣逆,心腹脹痛。

木香 蘿蔔子 大腹皮各五錢 枳殼 陳皮 故紙 香附各一兩 黑?六兩

右為末,水丸梧子大,每五十九,溫水下。

沉香降氣湯 治陰陽壅滯,氣不宣通,胷膈痞悶。

沉香鎊二錢 縮砂仁五錢 生甘草一兩二錢 香附四兩

右為末,每二錢入鹽少許,白湯調服。

退熱清氣湯 治氣逆身熱,中脘痞滿。

柴胡 橘皮 茯苓各一錢 香附七分 半夏 枳殼各八分 川芎五分 縮砂仁七粒 木香 甘草各三分 薑煎溫服。

枳橘湯 治胷痺,胷中氣塞短氣,須審氣滯何部分以引經藥導之。

橘皮八錢 枳殼一錢半 生薑四錢 鬱甚加薑黃少許,水煎,食遠溫服。

橘皮一物湯 治血氣攻刺,及感風寒暑濕,初證通用,凡酒食所傷,中脘痞塞妨悶,嘔吐吞酸。

橘皮洗淨一兩 新汲水煎,溫服。

清膈蒼莎丸 治因濕熱痰火氣滯。

蒼朮二兩 香附一兩半 黃芩 黃連各五錢

右為末,用紅熟(艹舌)蔞去皮,搗糊和丸菉豆大,每三十丸,溫湯下。

大建中湯 治虛勞寒澼,飲在脅下,決決有聲,飲已如從一邊下決決然也,有頭并衝皮起,引兩乳內痛,裏急,善夢失精,氣短目(目巟)(目巟),惚惚多忘。

蜀椒二合 半夏一升 生薑一斤 甘草二兩 人參三兩 飴糖八兩

右六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三升,去滓,內糖,溫服七合。裏急拘引,加芍藥、桂心各三兩。手足厥,腰背冷,加附子一枚。勞者加黃芪一兩。

金鈴子散 治熱厥心痛,或作或止,久不愈者。

金鈴子 延胡索各一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酒調下,痛止與積朮丸。

烏頭赤石脂丸 治心痛徹背,背痛徹心。

烏頭炮一分 附子炮半兩 乾薑炮 赤石脂 蜀椒各一兩

右五味,為末,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效稍加服。

(艹舌)蔞薤白半夏湯 治胷痺不得臥,心痛徹背者。

(艹舌)蔞實一枚 薤白三兩 白酒一斗 半夏半升

右四味同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扶陽助胃湯 治寒客腸胃,卒然心腹大痛。

附子炮去皮臍,二錢 乾薑炮,一錢半 草豆蔻 益智仁 人參 炙甘草 官桂 白芍各一錢 吳茱萸 陳皮 白朮各五分

右剉如麻豆,都作一服,水二盞,薑三片,棗二枚,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前。

桂枝生薑枳湯 治心中痞,厥逆心懸痛。

桂枝 生薑各一兩 枳實五箇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果附湯 治寒氣心痛。

附子 草果 良薑等分 以酒煎服立效。

二薑丸 養脾溫胃,去冷消痰,大治心脾疼,寬胷下氣,進飲食,及一切冷物所傷,并皆治之。

乾薑炮 良薑

右等分為細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後陳皮湯。姙娠婦人不宜服。

木香丸 治食積心痛。

白蔻一錢 木香 丁香 三稜 蓬朮 青皮 陳皮各二錢半 檳榔二錢 巴豆肉十五粒,用酢煮令無白心

右為末,酢糊丸麻子大。

硇砂丸 治一切積聚痰飲心痛。

硇砂 三稜 乾薑 白芷 巴豆去油,各半兩 大黃末 乾漆各半兩 木香 青皮 胡椒各一分 檳榔 肉豆蔻各一個

右為細末,釅酢二升,煎五七沸,後下三稜、大黃末,同煎五七沸,入硇砂同煎成膏,稀稠得所,入諸藥和勻,杵丸如菉豆大,年深成塊,生薑湯下四五丸。食積,熟水下;白痢,乾薑湯下;赤痢,當歸湯,葱酒亦得。

麻黃桂枝湯 治外因心痛,惡寒發熱,內攻五臟,胷腹拘急,不得轉側。

麻黃去節,湯浸,焙 桂心 芍藥 細辛去苗 乾薑 甘草炙,各七錢半 半夏 香附各五錢

右剉,每五錢,水盞半,生薑五片,煎七分,去滓,食前服。大便秘,入大黃,量虛實加減。

檳桂湯 治心疼甚效。

檳榔 桂心 葛根 甘草 細辛 半夏製 桔梗 枳殼 川芎 防風

右等分,惟甘草半之,水煎服。有人心疼,諸藥不效,服此愈。

化蟲丸 治蟲積心胃痛。

鶴蝨 檳榔 胡粉炒 苦楝根去皮,各五十兩 白礬飛,十二兩

右為末,麵糊為丸桐子大。小兒疾病多有諸蟲,或因臟腑虛弱而動,或咽食甘肥而動,動即腹中疼痛,往來上下攻心痛,則笑不休,合眼仰身撲手,心神悶亂,嘔噦涎沫,或吐清水,四肢羸困,面青色黃,飲食雖進,不生肌肉,或寒或熱,沉沉默默,不的知病處。一歲兒服五丸,溫漿下,入香油一兩點,打勻下之,米飲亦得,其蟲自下。

補金散 治諸般蟲痛。

鶴蝨生 雷丸 定粉 錫灰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三錢,空心少油調下。又用猪肉一兩燒熟,摻藥在上,細嚼亦得。用翎毛掃甘遂末一錢,與前藥一處服之,其蟲自下。

木香三稜散 治腹中有蟲疼痛,面色痿黃,一切積滯。

黑牽牛半生半炒 大腹子洗 檳榔 三稜煨 錫灰酢炒 雷丸 蓬朮煨 木香 大黃各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用蜜水調下,或沙糖水亦可。須先將燒肉一片口中半嚼之,嚥下,吐出口中肉汁後,服藥。

甘草粉蜜湯 治蚘蟲為病,令人吐涎心痛,發作有時,毒藥不止。

甘草二兩 定粉一兩 蜜四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內粉蜜攪令勻,煎如薄粥,溫服一升,瘥即止。

海蛤丸 治痰心痛。

海蛤燒為灰,研極細,去火毒 (艹舌)蔞仁帶瓤同研

右以海蛤入(艹舌)蔞內,乾濕得所,為丸,每服五十丸。

又方 治脾疼。

海蛤粉 香附末 用川芎,山梔,生薑汁煎,辣湯調服為佳。

走馬湯 治中惡,心腹脹,大痛不便。

巴豆二枚,去皮心,炒 杏仁二枚

右二味,以綿纏,槌令碎,熱湯二合,捻取白汁飲之,當下。老少量服。通治飛尸鬼擊等病。

川芎散 治姙娠卒心痛,氣欲絕。

川芎 當歸 茯苓 厚朴各等分

右,水六升,煎二升,分二服。

白朮散 治姙娠卒心痛,氣欲絕不可忍者。

白朮 赤芍藥各二兩 黃芩一兩半

右,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半日令盡。微下水令易產。忌桃李、雀肉。

和氣散 治男婦一切氣疾,他藥不瘳者。

白芷 白芨各一兩 地骨皮 山蜈蚣 藿香 甘草炙 木香 紅內消 山慈姑各半兩

右焙乾為末,每服二大錢,空心鹽湯點服。余鄉村有一老醫,數世習醫,凡婦人氣疾,惟憑此藥,百發百中。

(艹舌)蔞薤白白酒湯 治心痛,脈小緊數者。

(艹舌)蔞實一個搗 薤白半升 白酒七升

右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薏苡仁附子散 治胷痺緩急者。

薏苡仁四兩 附子炮一枚

右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益智散 治傷寒陰盛,心腹痞滿,嘔逆瀉利,手足厥逆,及一切冷氣攻心脅,臍腹脹絞痛。

川烏炮去皮臍,四兩 益智仁去皮 乾薑炮 青皮去白,各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二盞,生薑三片,棗二枚劈破,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食前。

又方 治胷滿氣噫,下部冷,臍腹(疒丂)痛。

吳茱萸五十粒,湯洗泡 生薑六兩 陳皮四兩 桂枝一兩 半夏二兩,製

右(口父)咀,用水十升,煮取四升,分五服,冷再溫,空心食前服。

五靈脂湯 治中暑腹疼不已。

五靈脂 香附各等分

右為末,白湯調服。

芍藥甘草湯 治腹痛。稼穡作甘,甘者己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己化土,此仲景妙方也。

芍藥二兩 甘草一兩

右(口父)咀,每服五錢,水煎服。

當歸丸 治三陰受邪,心臍少腹疼痛。

生地黃 當歸 川芎 白芍各半兩 防風 獨活 全蠍各五分 續斷一兩 苦楝 延胡各七錢 木香 丁香各二錢半茴香一兩,炒

右為細末,酒糊丸桐子大,空心溫酒下三五丸,大效。

四物苦楝湯 治心脾疼痛。

四物湯四兩 延胡索 苦楝各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溫酒酢湯任下。

又方 治腹中攪痛,不可忍。

延胡索 當歸 白芍 川芎 乾薑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

又方 治前證。

延胡索 桂心各半兩 當歸

右為細末,熱酒調下。

七氣湯 治虛冷上氣,及寒氣、怒氣、思氣、喜氣、憂氣、愁氣內結積聚,堅牢如盃,心腹絞痛,不能飲食,時發時止,發即欲死,此藥主之。

半夏湯洗,五兩 人參 甘草炙 肉桂各一兩

右為粗末,入半夏令勻,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生薑三片,煎七分,去滓,稍熱服,食前。

索氏三和三倍加白朮湯 治心胃疼痛。

白朮 厚朴 陳皮各三兩 木通一兩 檳榔 紫蘇各二兩 甘草 海金沙 大腹皮 茯苓 枳殼各一兩 水煎服。

調胃白朮澤瀉散 治痰病化為水氣傳變,水穀不能食。

白朮半斤 澤瀉 芍藥 陳皮 茯苓 生薑 木香 檳榔各一兩

右為末,治腹腫如神。若心下痞,加枳實;若心下盛滿,加牽牛。

枳朮湯 治脾胃虛,食不化,胷膈支滿,腹痛。

枳實七個 白朮二兩

右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腹中軟,即當散也。

木香化滯湯 治脾胃鬱滯,脹滿疼痛。

白豆蔻仁 陳皮 大腹子 白茯苓 砂仁 人參 白朮各一錢 青皮酢炒 檳榔 木香 薑黃各二錢 甘草炙,四分 白檀 藿香葉各二分 桔梗五分

右為細末,水二大盞,煎至一盞,稍熱服,食前,沸湯點服亦得。

木香順氣湯 治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

木香 蒼朮 草豆蔻麵裹煨,各三分 厚朴製,四分 青皮一錢 益智 陳皮 澤瀉 白茯苓 半夏 乾薑 吳茱萸湯泡,各二分 當歸 人參各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一分

右(口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益智和中丸 【 東垣,下同】  季秋合,治心腹中大痛煩躁,冷汗自出。

草豆蔻仁四錢 益智仁一錢三分 砂仁七分 甘草炙,二錢半 黃芪 當歸身 人參 乾薑 麥冬 麴末 陳皮各五分 木香二分 桂枝 桂花各一錢半 薑黃三分 大麥糵炒,三錢半 黃連 生地各一錢

右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溫水送下,細嚼亦得。

厚朴湯 治脾胃虛寒,心腹滿,及秋冬客寒犯胃,時作疼痛。

厚朴薑製 陳皮二兩 茯苓一兩 甘草炙 乾薑各五錢 戊火已衰,不能運化,又加客氣聚為滿痛,散以辛熱,佐以苦甘溫,以淡泄之,扶持胃氣,以平為期也。

益智散 治傷寒陰盛,心腹痞滿,嘔逆瀉利,手足厥逆,及一切冷氣攻心脅,臍腹脹滿絞痛。

川烏炮去皮臍,四兩 益智去皮 乾薑炮 青皮去白,各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二盞,生薑三片,棗二枚劈破,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食前。

溫中丸 治食積肚痛。

白朮 香附童便浸 針砂各四兩,酢浸,炒紅 山楂肉 神麴炒,各八兩 川芎半兩,春則用,夏去之 吳茱萸半兩,湯浸,冬則用,春減之 蒼朮米泔浸,二兩半 苦參一兩

右為末,酢調麵糊為丸如桐子大。一方去山楂、神麴、川芎,加半夏、青皮、黃連。

黑芥丸 【 《普濟方》】  治冷痰,胷膈痞滿。

黑芥子 白芥子 大戟 甘遂 胡椒 桂心

右各等分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薑湯下。

桔梗半夏湯 【 《活人書》】  凡傷寒腹脹,陰陽不和,以此主之。

桔梗 半夏 陳皮各三錢

右(口父)咀,薑五片,水二鍾,煎一鍾服。

寬中丸 【 《指迷方》】  治脾氣不和,冷氣客於中,壅遏不通而為脹滿。

白朮二兩 橘皮四兩

右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食前木香湯送三十丸。

又方 治心痛。

管仲 白芍藥 梔子炒,各三錢 乳香末,二錢 甘草五分

右水煎服,一劑即止痛。此方專治火痛也,又治呼號口渴者神效。

升陽除濕湯 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腸鳴腹痛,泄瀉無度,小便黃,四肢困倦,并宜服此。

蒼朮一錢 半夏 益智 澤瀉 羌活 防風 神麴 柴胡 升麻各半錢 猪苓 陳皮 麥糵各三分

右(口父)咀,作一服,水三盞,生薑三片,棗二枚,煎至一鍾,去滓,空心服。如胃寒腸鳴者,加甘草三分。

葶藶丸 【 《河間六書》】  治涌水,疾行則腹鳴,如囊裹水漿之聲。

葶藶隔紙炒 澤瀉 椒目 杏仁 桑白皮 猪苓各五錢

右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葱白湯下,以利為度。

養胃丹 【 《中藏經》】  治脾胃不和,全不思食,中脘停塞,嘔逆惡心,臟寒泄痢,腹痛腸鳴。常服溫中養胃,散飲思食。

丁香兩半 甘草炙 白豆蔻 半夏麴各半兩 人參三分 乾薑三兩,炮,用乾生薑尤佳

右同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十丸,每服一丸,溫湯化下,空心食前服之,或細嚼湯下亦可。

又方 治胷中痰飲,腸中水鳴,食不消,嘔吐水。

檳榔十二枚 生薑 杏仁研 白朮各四兩 半夏八兩 茯苓五兩 橘皮三兩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