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六十
滯下門
明醫雜著 【 明?王綸】
痢疾
痢是濕熱及食積,治者別赤、白、青、黃、黑五色,以屬五臟。白者濕熱,傷氣分;赤者濕熱,傷血分;赤白相雜,氣血俱傷;黃者食積。治法瀉腸胃之濕熱,開鬱結之氣,消化積滯,通因通用。其初只是下,下後未愈,隨證調之。痢稍久者不可下,胃虛故也。痢多屬熱,然亦有虛與寒者。虛者宜補,寒者宜溫。年老及虛弱人不宜下。方用黃芩炒、黃連炒各五分,白芍藥炒二錢。已上三藥,乃痢疾之必用者。木香、枳殼炒各五分,甘草炙三分,檳榔一錢,薑水煎服。若腹痛加當歸一錢五分、縮砂一錢,再加木香、芍藥各五分。
【 註 按前證皆因濕熱鬱結,後重不利,宜用此方。若飲食停滯,用二陳湯加山楂送香連丸。仲景先生云:脈沉而有力者,屬里實也,宜下之;沉而無力者,屬裏虛也,宜補之。元氣虛滑者,宜溫之濇之。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脈浮大,此為虛而強下之故也。脈浮革者,因而腸鳴,當溫之。下痢腹堅者,當下之。下痢譫語有燥屎,當下之。下痢,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堅急,下之。下痢脈大浮弦,當自愈。下痢腹滿痛為實,當下之。治者審焉。】
若後重加滑石炒五分,再加枳殼、檳榔、芍藥、條芩各五分。
【 註 按利而便膿血者,乃氣行而血止也。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若大腸積滯,雍實而後重,法當疏導。若大腸氣虛下陷而後重,法當升補。】
若白痢,加白朮、白茯苓、滑石、炒陳皮各一錢。初欲下之,再加大黃五錢。兼食積,加山楂、枳實各一錢。
【 註 按前證若腹痛後重怕按,或脈洪實,為積滯閉結,宜用此方疏通之。若腹痛後重喜按,或脈微細為陽氣虛寒,宜用六君加乾薑溫補之。】
若紅痢,加當歸、川芎、桃仁各一錢五分。初欲下之,再加大黃五錢。
【 註 按前證若病日久,或誤服疏通之藥而不能愈者,當調補脾胃。大凡血證久而不愈,多因陽氣虛而不能生血,或因陽氣虛而不能攝血。故丹溪先生治此證久而不愈,用四君子湯以收其功。】
若紅白相雜,加川芎、當歸、桃仁各一錢五分以理血,滑石、陳皮、蒼朮各一錢五分以理氣。有餘食積者,加山楂、枳實以消導。
【 註 按前證若氣滯食積,濕熱所致,宜用此方治之。若脾虛飲食停滯,宜用六君子送香連丸調補之。經云:脾主血,肺主氣。前證乃氣血俱受病也。若因脾肺血傷所致,宜用四物湯加白朮、茯苓煎送香連丸。若因脾肺氣傷所致,宜用四君湯加當歸、川芎煎送香連丸。】
若白痢久,胃弱氣虛,或下後未愈,去檳榔、枳殼,減芩、連、芍藥各七分,加白朮一錢五分,黃芪、陳皮、茯苓各一錢,縮砂、乾薑炙各五分。
【 註 按前證若數至圊而不能便,或少有白膿者,乃土不能生金,肺與大腸氣傷而下墜也。當用升麻益胃湯,舉其陽氣,則陰自降而二便自愈。 若飲食不入,發熱作渴,其勢危甚,用十全大補湯;如不應,送二神丸。】
若紅痢久,胃弱血虛,或下後未愈,減黃芩、黃連各五分,加當歸、川芎、熟地、阿膠、陳皮各一錢,白朮一錢五分。
【 註 按前證若脾經血熱下注而不愈者,用四物湯加白朮、茯苓。若脾經氣虛不能統血而不愈者,用四君子加川芎、當歸。若中氣下陷,不能攝血而不愈者,用補中益氣湯。】
若赤黑相雜,此濕勝也。及小便赤濇短少,加木通、澤瀉、茯苓各一錢,山梔仁炒五分,以分利之。
【 註 按初患濕盛而小便赤濇者,宜用前藥。若病久而陽氣下陷或老弱者,宜用升陽除濕防風湯。若脾土虧損,寒水來侮,先用六君子湯加薑、桂溫而補之,後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升而補之。】
若血痢加當歸、川芎、生地黃、桃仁、槐花炒各一錢;久不愈,減芩、連各七分,去檳榔、枳殼,再加阿膠珠、側柏葉、白朮各一錢五分,乾薑炒黑、陳皮各一錢。
【 註 按前證亦有因脾氣虛弱者,有因脾氣下陷者,有因肝氣虛弱者,有因肝血虛熱者。】
若痢已久而後重不去,此大腸墜下,去檳榔、枳殼,用條芩加升麻一錢,以升提之。
【 註 按前證亦有因大腸氣滯者,有因大腸氣陷者,有因大腸血虛者,有因脾腎虛寒者。若大腸氣滯墜下,宜用四君子送香連丸。若大腸氣虛陷下,宜用四君子加柴胡、升麻送香連丸。若大腸血虛後重,宜用四物湯加參、朮送香連丸。東垣云:裏急者,腹中不寬快也。亦有虛坐而大便不行者,皆血虛也。血虛,則裏急後重。】
若嘔吐食不得下,加軟石膏一錢五分,陳皮一錢,山梔仁炒五分,生薑六分,緩呷之,以瀉胃口之熱。
【 註 按前證若脾胃素有實熱,或過食厚味辛辣而暴患之,宜用此方。若胃氣虛,膈氣逆而作嘔吐者,用六君子加生薑。若胃氣虛寒,亦用前藥加炮薑、木香。】
有一樣氣血虛而痢者,用四物湯,加人參、白朮、陳皮、黃芩、黃連。
【 註 按前證若脾氣虛而血弱,宜用四君子湯。若胃氣虛而血弱,用補中益氣湯。若久病氣血俱虛,宜用八珍湯。大凡此證久而不愈,或變證百出,但守前法,久之自愈。】
有一樣寒痢,用黃連、木香、芍藥、酒炒當歸、乾薑炒、縮砂、厚朴、肉桂。
【 註 按東垣先生云:前證若脈沉細而身不動作,睛不了了,飲食不下,鼻準氣息者,用薑附湯。身重四肢不舉者,用朮附湯。暴下無聲,身冷自汗,小便自利,大便不禁,氣難布息,脈微嘔吐者,用漿水散。】
若得痢而誤服溫熱止濇之藥,則雖稍久,亦宜用前法以下之,下後方調之。若得痢便用前證法下之而未應,又用前調理法治之久而不愈,此屬虛寒而滑脫,可以前補虛溫寒二條擇用,更加龍骨、石脂、罌粟殼、烏梅肉等收濇之藥。
【 註 按前證若脾氣虛寒下陷,宜用補中益氣湯,如粟殼、薑、桂;如不應,急用附子。若氣血虛弱,宜用十全大補湯,加附子粟殼。若命門火衰,用八味丸以補土母。若腹痛作渴飲湯,手按腹痛稍止者,俱宜溫補脾胃。】
醫學入門 【 明?李梴】
病因
身熱口渴,溺濇,大便急痛,色赤者,為熱。身涼不渴,溺清,大便順利,色白者,為寒。但痢因於暑熱者多,寒者少。然陰陽變化,赤而淡者亦寒,白而稠者亦熱,必色證兩參而後寒熱可辨。
血因火動,濕多成瀉。火傷氣分則氣鬱,自大腸滯下為白;火傷血分則血瘀,從小腸滲下為赤。氣血俱傷,則赤白相兼。其因有外感暑濕,內傷酒麵,炙煿消爍,或七情氣鬱,而為火之實者。有外感寒濕,內傷生冷,硬物積滯,或房慾損傷精血,而為火之虛者。皆令腸胃粘濇,久積成毒。經曰: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則入五臟閉塞,下為飧泄腸癖。言濕火滯於腸中,故名滯下。又云:痢者利也,法當利下耳。
初起發熱惡寒,頭疼身痛,帶表證也。熱者九味羌活湯,寒者不換金正氣散。
煩渴多暑,薷苓湯、六一散、梅蜜飲。虛者錢氏白朮散。嘔吐有寒熱者,屬半表,柴苓湯。頑痰在膈者,芩連二陳湯加防風、桔梗蘆探吐。胃火衝上者,清六丸。毒滯上攻者,平胃散加黃連、木香、檳榔。
虛嘔食少者,四君子湯加陳皮、厚朴、麥門冬、竹茹,或溫六丸。日久陰虛者,八物合二陳湯加桔梗。
嘔吐全不食者,謂之噤口,胃火甚也。大虛大熱,香連丸加蓮肉各一半為末,米飲下。又人參四錢、薑炒黃連二錢,濃煎,終日細細呷之。如吐再服。但一呷下,咽便開。有毒熏心肺者,敗毒散加蓮肉、陳米,或單蓮肉留心為末,每二錢陳皮煎湯下;外用大田螺入麝少許,搗碎敷臍中,以太乙膏貼之,引熱下行。間有過服利藥及脾胃虛者,參苓白朮散去山藥加菖蒲。
裏急腹痛後重
火性急速傳下,或化或不化,食物瘀穢欲出,而氣反滯住,所以欲便不便,腹痛窘迫拘急,大腸重而下墜,甚則肛門作痛,宜木香、檳榔通氣,大黃降火,芩、連解毒,歸、芍和血,枳殼、陳皮行滯。經云:和血則便膿自愈,行氣則後重自除。間有虛火者,參、朮、歸、芎補之;寒凝者,乾薑、肉桂溫之。又素有積聚,偶因一臟之氣未動,干犯腸胃成痢者,須察何臟相乘,以平治之。
辨五色
偏熱純赤者暑證,輕者黃芩湯,重者導滯湯;日久,黃連阿膠湯。熱積紫黑色者,瘀血也。腹痛後重異常,桃仁承氣湯下之。或因誤溫以致血瘀者,犀角地黃湯加黃連、大黃,或加味清六丸;日久,地榆散、單苦參丸、黃連阿膠丸。要知諸痢皆血之瘀,惟黑為瘀甚耳。
寒痢白如鴨溏,腸鳴痛墜不甚,不換金正氣散加烏梅、陳米或熟料五積散。肢冷便清,古薑附湯、理中湯。日久,黃連補腸湯。
濕痢腹脹,身重下如豆汁,或赤黑混濁,危證也。當歸和血散、升陽除濕防風湯、升陽益胃湯、除濕湯、猪苓湯、戊己丸。
風痢惡風,鼻塞身痛,色青或純下青水,古蒼防湯、神朮散。青色帶白者,風寒五積散;帶紅,胃風湯。青綠雜色,屬風火濕,及五色俱下者,乃脾胃食積,及四氣相併而作,古萸連丸救之。
已上外感痢疾,如一方長幼相似者,名曰疫痢,敗毒散加陳皮或薑茶煎以防之,更參運氣調治。
審七情
氣痢如蟹沫,拘急甚,流氣飲子、古萸連丸、六磨湯。熱者,解毒湯加知母、枳殼,或木香檳榔丸。寒者,木香勻氣散、煮黃丸。小便閉者,五苓散。久不止者,氣痢丸。
積痢色黃,或如魚湯,腹脹痛惡食,保和丸、急痛神保丸。一切酒食積聚,或黃或赤,通元二八丹。傷酒甚,酒蒸黃連丸。傷水,脅腹脹痛,溫六丸。體實者,導水丸。
虛勞
虛痢困倦,穀食難化,腹微痛或大痛,并無努責。
血虛淡紅,通元二八丹。日久,四物湯加升麻、香附、側柏葉。
房勞傷精血成毒者,腎氣丸。虛癆挾痢者,香連猪肚丸。凡痢經下後,痛墜不減,虛坐努責,及久不愈者,皆陰血虛也。胃風湯去桂加熟地主之。
氣虛色白,如鼻涕凍膠,四君子湯、理中湯,俱加木香、肉桂、厚朴、茯苓,散風邪,分水道,開胃脘。日久者,補中益氣湯。虛甚厥逆脈微者,四順散、黑錫丹。
滑痢不禁,甚則脫肛,血分,四物湯加參、朮、地榆、樗白皮;氣分,真人養臟湯、大斷下丸、靈砂蒼榆湯。
休息
休息痢,經年月不瘥,有過服涼藥以致氣血虛者,八物湯加陳皮、阿膠、苓、連少許,或十全大補湯。脾胃虛者,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腎虛者,四神丸、赤石脂丸。誤服濇藥,餘毒不散者,古芩朮湯、神效丸、六神丸。有積者,通元二八丹。積消毒散,脾胃已和,氣血將復,乃用百中散以止之。若更濇早,則纏綿胃敗,難救。
蟲疰
蟲疰痢,黑如鷄肝,發渴,五內切痛,乃服五石湯丸,逼損真陰,其血自百脈經絡而來,茜根丸救之。亦有宜溫熱藥者。
久痢下,肛如竹筒,或如屋漏水塵腐色,氣短(食戹)逆者,不治。或純下血,小便不通,脣紅,下後身熱脈強洪者,俱不治。
治法
通因通用,下也。然汗吐亦謂之通。初病元氣實者可行。若五七日脾胃虛者,只宜和解,及分利小便,消導食積,蓋無積不成痢也。
稍久以氣血藥中加升麻、柴胡、防風、蒼朮以升提之。如甚,乃用粟殼、肉豆蔻、龍骨、牡蠣、訶子以濇之斂之。食少者,專調脾胃,飲食進而氣血自和,蓋痢以胃氣為本也。其間有裏急甚而無表者,即宜通利。脾虛而不敢通者,或和解,或即升舉。有氣陷下痢如注者,即暫止濇。有滑脫痛甚者,痰火盛也,宜吐宜升。痰消火降而大腸自斂,須憑脈證斷之。
愈后
痢病愈後,三白湯、六神丸、枳朮丸、太和羹選用。
痢後有手足腫者,有遍身歷節痛者,俱餘瘀留滯經絡,不可純用風藥。鶴膝風,大防風湯、五積交加散;腳細者,蒼龜丸。
辨似
似痢非痢,寒熱不調之證,或熱積於中而以冷物冷藥冰之,或冷積於中而以熱藥熱物壓之,故熱以冷搏而成瀉。或濇或溏,裏急後重者,戊己丸、香連丸,或理中湯加黃連、木香。
醫宗必讀 【 明?李中梓】
總論
愚按痢之為證,多本脾腎。脾司倉廩,土為萬物之母;腎主蟄藏,水為萬物之元。二臟皆根本之地,投治少瘥,冤沉幽冥。究其疵誤,皆寒熱未明,虛實不辨也。晚近不足論,即在前賢,頗有偏僻。如《局方》與復庵例行辛熱,河間與丹溪專用苦寒,何其執而不圓,相去天壤耶?夫痢起夏秋,炎蒸熱鬱,本乎天也;因熱求涼,過吞生冷,由於人也。氣壯而傷於天者,鬱熱居多;氣弱而傷於人者,陰寒為甚。濕土寄旺四時,或從於火,則陽土有餘而濕熱為病,經所謂敦阜是也。或從於水,則陰土不足而寒濕為病,經所謂卑監是也。言熱者遺寒,言寒者廢熱,豈非立言之過乎?至以赤為熱、白為寒,亦非確論。果爾則赤白相兼者,豈真寒熱同病乎?必以見證與色脈辨之,而後寒熱不淆也。須知寒者必虛,熱者必實。更以虛實細詳之,而寒熱愈明耳。脹滿惡食,急痛懼按者,實也;煩渴引飲,喜冷畏熱者,熱也。脈強而實者,實也;脈數而滑者,熱也。外此則靡非虛寒矣。而相似之際,尤當審察。如以口渴為實熱是矣,不知凡係瀉痢,必亡津液,液亡於下則津涸於上,安得不渴?更當以喜冷喜熱分虛實也。以腹痛為實熱似矣,不知痢出於臟,腸胃必傷,膿血迫膚,安得不痛?更當以痛之緩急、按之可否、臟之陰陽、腹之脹與不脹、脈之有力無力分虛實也。以小便之黃赤短少為實熱是矣,不知水從痢去,溲必不長,液以陰亡,溺因色變,更當以便之熱與不熱、液之涸與不涸、色之澤與不澤分虛實也。以裏急後重為實熱是矣,不知氣陷則倉廩不藏,陰亡則門戶不閉,更當以病之新久、質之強弱、脈之盛衰分虛實也。至治法須求何邪所傷,何臟受病。如因於濕熱者,去其濕熱;因於積滯者,去其積滯;因於氣血者,和之;新感而實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虛者,可以塞因塞用。是皆常法,無待言矣。獨怪世之病痢者,十有九虛,而醫之治痢者,百無一補。氣本下陷,而再行其氣,後重不益甚乎?中本虛衰,而復攻其積,元氣不愈竭乎?濕熱傷血者,自宜調血。若過行推蕩,血不轉傷乎?津亡作渴者,自宜止泄。若再與滲利,津不轉耗乎?世之庸工,專守痛無補法,且曰:直待痛止,方可補耳。不知因虛而痛者,愈攻則愈虛愈痛矣。此皆本末未明,但據現在者為有形之疾病,不思可慮者在無形之元氣也。請以宜補之證悉言之:脈來微弱者可補;形色虛薄者可補;疾後而痢者可補;因攻而劇者可補。然而尤有至要者,則在脾腎兩臟。如先瀉而後痢者,脾傳腎為賊邪,難療;先痢而後瀉者,腎傳脾為微邪,易醫。是知在脾者病淺,在腎者病深。腎為胃關,開竅於二陰,未有久痢而腎不損者,故治痢不知補腎,非其治也。凡四君、歸脾、十全、補中,皆補脾虛,未嘗不善。若病在火衰,土位無母,設非桂、附大補命門,以復腎陽,以救脾母,則飲食何由而進、門戶何由而固、真元何由而復耶?若畏熱不前,僅以參、朮補土,多致不起,大可傷矣。
證治
舊積者,濕熱食痰也,法當下之;新積者,下後又生者也,或調或補,不可輕攻。若因虛而痢者,雖舊積亦不可下,但用異功散,虛回而痢自止。丹溪有先用參、朮補完胃氣而後下者,亦一妙法也,虛者宜之。
其色焦黑者,熱極反兼勝己之化,芍藥湯。黑如漆之光者,瘀血也,桃仁承氣湯。
裏急而不得便者火也,重者承氣湯,輕者芍藥湯。裏急頻見污衣者虛也,補中益氣湯去當歸加肉果。
邪迫而後重者,至圊稍減,未幾復甚,芍藥湯。虛滑而後重者,圊後不減,以得解愈虛故也,真人養臟湯。下後仍後重者,當甘草緩之,升麻舉之。
虛坐努責者,乃虛坐而不得大便,血虛故裏急,宜歸身、地黃,芍藥、陳皮之屬。
噤口乃食不得入,到口即吐。有邪在上膈,火氣衝逆者,黃連、木香、桔梗、橘紅、茯苓、菖蒲;有胃虛嘔逆者,治中湯;有陽氣不足,宿食未消者,理中湯加砂仁、陳皮、木香、豆蔻;有肝氣嘔吐者,木香、黃連、吳茱萸、青皮、芍藥之類;有水飲停聚者,輕者五苓散,重者加甘遂;有積穢在下,惡氣熏蒸者,承氣湯石蓮為末,陳米湯調下。石蓮,即是蓮子之老者,市中皆木蓮,不可用。丹溪用人參、黃連濃煎加薑汁,細細呷之,如吐再吃,但得一呷,下咽便開。
屢止屢發,久不愈者,名曰休息,多因兜濇太早,積熱未清,香連丸加參末、甘草、茯苓、枳實。有調理失宜者,隨證治之。有虛滑甚者,椿根白皮東引者,水浸一日,去黃皮,每兩配人參一兩,煨木香二錢,粳米三錢煎湯飲之,或大斷下丸。
腹痛因肺金之氣,鬱在大腸間,宜桔梗開之,白芍、甘草、陳皮、木香、當歸為主。惡寒加乾薑,惡熱加黃連。
肛門痛,乃熱留於下也,宜槐花、木香。挾寒者,理中湯。蟯蟲痢,蟯蟲其形極細,九蟲之一也。胃弱腸虛則蟯蟲乘之,或癢或從穀道中溢出,雄黃銳散,內服桃仁、槐子、蕪荑。
死證
下純血者,死。如屋漏水者,死。大孔如竹筒者,死。脣若塗硃者,死。發熱不休者,死。色如魚腦或如猪肝者,皆半死半生。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是謂五虛,死。惟用參、附,十可救一。
脈候
沉小微細者,吉。洪大滑數者,凶。仲景云:脈沉弦者,重。脈大者,為未止。微弱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證治準繩 【 明?王肯堂】
滯下
古以赤為熱,白為冷。至劉河間、李東垣始非之。劉謂:諸痢皆由乎熱,而以赤屬之心火,黃屬之脾土,白屬之肺金,青屬之肝木,黑乃熱之極而反兼腎水之化。其諸瀉利皆兼於溫,濕主於痞,以致怫鬱,氣不得宣通,濕熱甚於腸胃之中,因以成腸胃之燥,故裏急後重,小便赤濇。謂治諸痢,莫若以辛苦寒藥而治,或微加辛熱佐之,辛能開鬱,苦能燥濕,寒能勝熱,使氣宣平而已。行血則便血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李從脾胃病者而論,則曰:上逆於肺為白,下傳於陰為赤。《衛生寶鑒》因謂:太陰主瀉,傳於少陰為痢,由泄亡津液,而火就燥,腎惡燥,居下焦血分也。其受邪者,故便膿血。然亦赤黃為熱,青白為寒。丹溪謂:滯下因火熱下迫,而致裏急後重。用劉氏之治濕熱,李氏之保脾土,更復一一較量氣血虛實以施治。三家皆發前代之所未發,而舉其要也。予嘗因是而研究之。自其五色分五臟者言,則可見濕熱之中,具有五邪之相挾。自其上逆下傳氣血者言,則可見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之氣血,諸邪皆得傷之,而為痢之赤白。自其濕熱為病者言,則可見由來致成濕熱之故非一端。自其分痢有虛實者言,則可見凡在痢病者中所有之證,如煩躁咽乾,舌黑噦噫,後重腹痛,脹滿,腳痛腫弱之類,悉有虛實之殊。是故予以痢證,直斷之為邪入胃以成濕熱,氣傷則病於肺,血傷則傳於心,心肺者,血氣之主也。血氣所行之方既病,安得不歸所主之臟乎?而大小腸者,心肺之合也,出納水穀糟粕轉輸之官。胃乃大小腸之總司,又是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稟氣之海。苟有內外之邪,凡損傷於經臟者,或移其邪入胃,胃屬土濕之化,胃受邪則濕氣不化,怫鬱而成濕熱矣。或心肺移氣血之病,傳之於合,大腸獨受其病,則氣凝注而成白痢;小腸獨受其病,則血凝注而成赤痢;大小腸通受其病,則赤白相混而下。胃之濕熱,淫於大小腸者,亦如之,其色兼黃。若色之黑者有二:如色之焦黑,此極熱兼水化之黑也;如黑之光若漆者,此瘀血也。或曰:治痢從腸胃,世人所守之法也,今乃復求其初感之邪與受之經,將何為哉?曰:病在腸胃者,是其標也。所感之邪,與初受之經者,是其本也。且《內經》於治標本,各有所宜,施之先後,況所傳變之法,又與傷寒表裏無異,何可不求之乎?豈止此而已?至若腸胃自感而病,亦當以邪正分。或正氣先虛而受邪,或因邪而致虛,則以先者為本,後者為標,與夫積之新舊亦如之。舊積者,停食結痰所化之積也;新積者,舊積去後,而氣血復鬱所生者也。舊積當先下之,新積則不宜下。其故何哉?蓋腸胃之腐熟水穀,轉輸糟粕者,皆榮衛洒陳六腑之功。今腸胃有邪,則榮衛運行至此,其機為之阻,不能施化,故衞氣鬱而不舒,榮血泣而不行,於是飲食結痰停於胃,糟粕留於腸,與鬱氣泣血之積,相挾成滯下病矣。如是者,必當下之以通壅塞,利榮衛之行。至於升降仍不行,衛氣復鬱,榮血復泣,又成新積,故病如初。若是者,不必求邪以治,但理衛氣以開通腠理,和榮血以調順陰陽,陰陽調,腠理開,則升降之道行,其積不治而自消矣。然而舊積亦有不可下者。先因榮衛之虛,不能轉輸其食積,必當先補榮衛,資腸胃之真氣充溢,然後下之,庶無失矣。予數見俗方,惟守十數方治痢,不過攻之濇之而已矣。安知攻病之藥,皆是耗氣損血之劑,用之不已,甚至氣散血亡,五臟空虛,精憊神去而死。其閉濇之,又皆足以增其氣鬱血泣之病,轉生腹脹,下為足腫,上為喘呼,諸疾作焉。世人之法,何足守乎!
醫貫 【 明?趙獻可】
痢病
丹溪謂:仲景可下者,悉以承氣湯下之。大黃之寒其性善走,佐以厚朴之溫善行滯氣,緩以甘草之甘,飲以湯液,蕩滌腸胃,滋潤輕快,積行即止。禁用砒、丹、巴、硇等藥,恐其暴悍毒氣,有傷腸胃清純之氣。又謂:《局方》例用熱藥為主,濇藥為佐,用之於下痢清白者猶可,其裏急後重,經所謂下重者,皆屬於火,又加之濇熱之藥,非殺而何?按前論皆專主寒治之說,以為痢發於秋,是暑月鬱熱所致,其理甚著,其議論亦和平。但不詳所以致鬱熱者,多因暑熱酷烈,過飲冰水,過食生冷,熱為寒鬱,久而為沉寒積冷者亦有之。不可泥定是熱,當辨證切脈,真知其有熱積,方可大黃。若係寒積,而用大黃,不惟不愈,反增痛極而危矣。大凡下熱痢用大黃,下寒痢用巴豆,有是病而服是藥。詳案古人之成法,不容毫髮差謬。《內經》通因通用,原有兩條,有酒蒸大黃,有蠟丸巴豆,分析甚明,不可不考也。又謂:溫熱之藥,用於下痢清白者猶可則,若純紅血痢者,必不可用溫熱矣。然王海藏有云:暑月血痢,不用黃連,陰在內也。《本草衍義》云:有一男子,暑月患血痢,醫以涼藥逆治,專用黃連、木香、阿膠。此病始感便治則可,病久腸虛,理不可服,踰旬幾至委頓,理當別治。此一段論,又見《類證本草》序中。海藏云:楊師三朝三大醉,至醒,發大渴,飲冷水三巨杯,次日又飲茶三碗,後病便鮮血四次,約一盆,先以吳茱萸丸,翌日又以平胃、五苓各半散,三大服血止,復白痢,又以感應丸四服,白痢乃止,其安如故。或問曰:何為不用黃連之類以解毒,而所用者溫熱之劑乎?予曰:若用寒涼,其疾大變,難療寒毒內傷。復用寒涼,非其治也。況血為寒所凝,浸入大腸間而便下,得溫乃行,所以用熱藥,其血自止。經曰治病必求其本,此之謂也。胃既得溫,其血不凝而自行,各守其鄉矣。當舉此為例,可見不可偏執用寒之說。倘有遇血痢者,不可偏見以為熱也。
凡腹痛後重,小便短少,口渴喜冷飲,大腸口燥結,是為挾熱下痢,前法固宜。若腹痛口不渴,喜熱飲,小便清長,身不熱,腹喜熱手熨者,是為挾寒下痢,須理中薑桂溫之。至于初起受病,原係熱痢,遷延日久,各證不減,或反加重,理當別治,竟作虛看,須用補中益氣。一升一補,倍加參、芪溫補。如小腹重墜,切痛奔豚,此兼屬少陰證,急加吳萸、肉桂、破故脂、肉果,甚則加附子。如有純血者,加炒黑乾薑,虛回而痢自止。若必待血清痢止而後補,亦晚矣。
世間似痢非痢者多。東垣云:飲食有傷,起居不時,損其胃氣,則上升清華之氣,反從下降,是為飧泄。久則太陰傳少陰,而為腸澼。裏急後重,膿血相錯,數至圊而不能即便者,專用補中益氣湯為主。使升降之道行,其痢不治而自消矣。余法東垣,凡有熱者,如薑炒、黃連;有寒者,加薑、桂;寒兼小腹痛者,用建中湯;有風濕者,如防風羌活;肝氣乘脾者,倍柴胡加芍藥、木香;滑泄者,加粟殼、訶子。如此溫補不愈,又當別治。經曰:熱之不熱,是無火也。無火者,益火之源,急補命門之火,以生脾土之母,此萬舉萬全之策也。
又有一等陰虛似痢者,即五泄中大瘕泄者是也。經曰:裏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必莖中痛。褚氏云:陰已耗而復竭之,則大小便牽痛,愈痛則愈便,愈便則愈痛。其證紅白相雜,裏急後重,悉似痢疾,必小便短濇而痛,或不通而痛,或欲小便而大便先脫,或欲大便而小便自遺,兩便牽引而痛,此腎虛之危證。急以八味地黃加補骨脂、肉豆蔻、阿膠,兼理中湯加升麻、桂、附,相繼間服,庶可挽回。世以痢藥致斃者,不可枚舉,余特詳見《先天要論》泄瀉條內。
有一等積滯已少,但虛坐努責,此為下多亡血,倍用當歸為主,生血藥為佐,血生自安,此是血虛陰證。
後重有二:邪氣墜下者,圊後不減;虛努不收者,圊後即減。此可以辨虛實。
有一等噤口痢者,湯藥入口隨出,在下纏住急迫,多因熱毒熾盛,逆衝胃口,胃氣伏而不宣,急用黃連,以吳茱萸炒過揀去茱萸,人參等分,如糯米一撮,濃煎一盞,細口一匙一匙潤下,但得一二匙咽下,便不復吐矣。如吐再服。
有一等寒氣逆上者,用溫補之藥調之,其病易治。
有一等休息痢者,經年屢月,愈而復發,此係寒積在大腸底,諸藥所不到,獨巴豆一味碾炒,蠟丸如龍眼大,空腹服之,再不復發。此亦通因通用之法也。
有瘧後痢,痢後瘧者。夫既為瘧後,發泄已盡,必無暑熱之毒,復為痢疾,是元氣下陷,脾氣不能升舉,似痢非痢也。既為痢後,下多則亡血,氣又隨痢散,陰陽兩虛,陽虛則惡寒,陰虛則惡熱,故寒熱交戰,似瘧非瘧也。俱作虛論,俱用補中益氣加溫補自愈。
醫門法律 【 清?喻昌】
痢疾論
痢疾一證,難言之矣,在《靈》、《素》謂之腸澼,亦曰滯下。《金匱》以嘔吐噦下利列為一門。蓋以三者,皆足陽明胃、手陽明大腸所生之病也。至其所論下利,則皆《傷寒論》中厥陰經之本證,與二陽明嘔吐噦同列之義,殊不相合。觀其論中,厥與利每每并言,始先即云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五臟氣絕於內者,下利不禁。是則厥而且利,為虛寒之極。所以反能食者則死,反發熱者不死。若痢證則能食者不死,發熱者多死,何其相反若是耶?此必《金匱》嘔吐噦之下,脫失下痢一證,乃取傷寒厥陰下利之文,補入其中,後人屢試不驗,投杼而起者多矣。夫冬月傷寒之下利,與夏秋傷暑濕熱之下利,而可藉口仲景,謾言治法哉?後人以其無師之智,各呈偏見,或得於目之所擊,手之所試,分播廣傳,終不可以為法,乃遂謂瘧痢無正方也。醫事之偷,何遂至此?昌謹以黃岐仲景之法,擬議言之。在《內經》冬月傷寒,已稱病熱,至夏秋熱暑濕三氣交蒸,互結之熱,士倍於冬月矣。外感三氣之熱而成下痢,其必從外而出之,以故下痢必從汗先解其外,後調其內。首用辛涼以解其表,次用苦寒以清其裏,一二劑愈矣。失於表者,外邪俱從裏出,不死不休,故雖百日之遠,仍用逆流挽舟之法,引其邪而出之於外,則死證可活,危證可安。治經千人,成效歷歷可紀。詳《金匱》有云:下痢脈反弦,發熱身汗者自愈。夫久痢之脈,深入陰分,沉濇微弱矣,忽然而轉弦脈渾,是少陽生發之氣,非用逆挽之法,何以得此?久利邪入於陰,身必不熱,間有陰虛之熱,則熱而不休。今因逆挽之勢,逼其暫時躁熱,頃之邪從表出,熱自無矣。久痢陽氣下陷,皮膚乾濇,斷然無汗。今以逆挽之法,衛外之陽,領邪氣同還於表而身有汗,是以腹中安靜,而其病自愈也。昌豈敢用無師之智哉?又有驟受暑濕之毒,水穀傾囊而出,一晝夜七八十行,大渴引水自救,百杯不止,此則腸胃為熱毒所攻,頃刻腐爛,比之誤食巴豆、鉛粉,其烈十倍,更用逆挽之法,迂矣遠矣!每從《內經》通因通用之法,大黃、黃連、甘草,一晝夜連進三五十杯,俟其下利上渴之勢少緩,乃始平調於內,更不必挽之於外。蓋其邪如決水轉石,乘勢出盡,無可挽耳。更有急開支河一法,其邪熱之在裏者,奔迫於大腸,必鬱結於膀胱,膀胱熱結,則氣不化而小溲短赤,不用順導而用逆挽,仍非計也。清膀胱之勢,令氣化行而分消熱勢,則甚捷也。仲景謂:下利氣者,當利其小便。夫氣者膀胱之化也,反從大腸而出,當利其小便,非急開支河之謂乎?然而水出高源,肺不熱則小溲自行。肺與大腸為表裏,大腸之熱,皆因肺熱所移,尤宜用辛涼之藥,先清肺之化源矣。《金匱》有下利肺痛者紫參湯主之,氣利訶黎勒散主之。後人疑二方非仲景之方,詎知腸胃有病,其所關全在於肺。《本草》謂:紫參主心腹中積聚,療腸胃中熱,通九竅,利大小便。仲景取之,固通因通用之意也。訶黎勒有通有塞,通以下涎液、消宿食、破結氣,濇以固腸脫。仲景取之,亦通塞互用之意也。又可見肺氣不通而痛,則急通其壅;大腸之氣墜而逼迫,則通塞互用,而緩調其適矣。嗟乎!《內經》之法,無可下手者,求之《金匱》;《金匱》下利之法,無可下手者,求之自心寤寐之神,轉覺《金匱》之法,一如指掌。可惜少壯光陰虛擲,今老矣,不能進步矣。特揭鄙言,為後人深入之一助。
再按治瘧之法,當從少陽而進退其間,進而就陽,則從少陽為表法固矣。乃痢疾之表,亦當從於少陽,蓋水穀之氣,由胃入腸,疾趨而下,始焉少陽生發之氣不伸,繼焉少陽生發之氣轉陷。故泛而求之三陽,不若顓而求之少陽,俾蒼天清淨之氣,足以升舉,水土物產之味,自然變化,精微輸泄有度,而無下痢奔迫之苦矣。況兩陽明經所藏之津液,既已下泄,尤不可更發其汗。在傷寒經禁明有陽明禁汗之條,而《金匱》復申下利發汗之禁,謂下利清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蓋以下利已傷其津液,發汗再傷其津液,津液去則胃氣空,而下出之濁氣,隨汗勢上入胃中,遂成脹滿。求其下利且不可得,寧非大戒乎?所以當從少陽半表之法,緩緩逆挽其下陷之清氣,俾身中行春夏之令,不致於收降耳。究竟亦是和法,全非發汗之意。津液未傷者,汗出無妨,津液既傷,皮間微微得潤,其下陷之氣已舉矣。夫豈太陽外感風寒,可正發汗之比乎?又豈太陽陽明合病下利,可用葛根之比乎?噫!微矣微矣!
治痢用通因通用之法,亦有金針。蓋火濕熱之邪,奔迫而出,止宜苦寒藥,如大小承氣類。方書每雜以溫中厚腸胃之藥,是欲為火濕熱立幟也。
治噤口痢,多有用黃連者,此正治濕熱之藥,但苦而且降,不能開提,況非胃虛所宜,昌故不敢取用。有用田螺搗如泥,納臍中,引火熱下行最妙。但鬱熱宜一開一降,未可徒恃一法。有用丁香、砂仁之屬,以火濟火,則殺人之事矣。
凡先瀉而後痢者,逆也。復通之而不已者,虛也。脈微遲宜溫補。脈弦數為逆主死。產後痢亦宜溫補。
下血者,宜涼血活血,當歸、黃芩、桃仁之類。邪風下陷者,宜升提之。濕熱傷血者,宜行濕清熱。
血痢久不愈者,屬陽虛陰脫,用八珍湯加升舉之藥。甚有陣陣自下,手足厥冷,脈漸微縮,此為元氣欲絕,急灸氣海穴,用附子理中湯,稍遲之則死。
久痢血脈沉弱,諸藥不效,以十全大補湯加薑棗,少入蜜煎服。
律三條
凡治痢不分標本先後,慨用苦寒者,醫之罪也。
以腸胃論,大腸為標,胃為本。以經脈論,手足陽明為標,少陽相火為本。故胃受濕熱,水榖從少陽之火化,變為惡濁,而傳入於大腸,不治少陽,但治陽明無益也。少陽生發之氣,傳入土中,因而下陷,不先以辛涼舉之,徑以苦寒奪之,痢無止期矣。
凡治痢不審病情虛實,徒執常法自恃顓門者,醫之罪也。
實者,邪氣之實也。虛者,正氣之虛也。七實三虛,攻邪為先。七虛三實,扶正為本。十分實邪,即為壯火食氣,無正可扶,急去其邪以留其正。十分虛邪,即為奄奄一息,無實可攻,急補其正,聽邪自去。故醫而不知變通,徒守家傳,最為誤事。
凡治痢不分所受濕熱多寡,輒投合成丸藥誤人者,醫之罪也。
痢由濕熱內蘊,不得已用苦寒蕩滌,宜煎不宜丸。丸藥不能蕩滌,且多夾帶巴豆、輕粉、定粉、硫黃、硇砂、甘遂、芫花、大戟、牽牛、烏梅、粟殼之類,即使病去藥存,為害且大,況病不能去,毒烈轉深,難以復救,可不慎耶?
景岳全書 【 明?張介賓】
論證
痢疾之病,多病於夏秋之交。古法相傳,皆謂炎暑大行,相火司令,酷熱之毒,畜積為痢。今人所宗,皆此一類。夫痢因於暑而言,其為熱豈不宜然?然炎熱者,天之常令也。當熱不熱,必反為災。因熱貪涼者,人之常事也。過食生冷,所以致痢。多見人之慎疾者,雖經盛暑,不犯寒涼,則終無瀉痢之患,豈其獨不受熱乎?此其病在寒邪,不在暑熱,病在人事,不在天時,從可知矣。但胃強氣實者,雖日用水果之類,而陽氣能勝,故不致疾。其次之者,雖未即病,而日用日積,迨夫大火流西,新涼得氣,則伏陰內動,乘機而起,故寒濕得以犯脾者,多在七八月之間,此陽消陰長之徵,最易見也。再其次者,多以脾胃本弱,則隨犯隨病,不必伏寒,亦不必待時,尤為易見。夫以生冷下咽,瀉痢隨起,豈即化而為熱乎?奈何近代醫流,止見此時之天熱,不見此人之臟寒,但見痢證,開口便言熱毒,反以寒涼治生冷,是何異雪上加霜乎?俗見相同,死者不可勝言矣。或曰:然亦有用寒藥而愈者,何也?曰:以胃彊陽盛之人,而得濕成熱者,亦有之。元氣壯實,而邪不勝正者,亦有之。此皆可以寒治而愈,亦可以通利而愈,而此輩極少。以胃弱陽虛,而因寒傷臟者,此輩極多。若再用寒涼,或妄加蕩滌,則無有不死。凡今以痢疾而致死者,皆此類也。觀丹溪曰:瀉痢一證,屬熱者多,屬寒者少。戴原禮曰:以酷熱之毒,至秋陽氣始收,火氣下降,因作滯下之證。皆大謬之言也,不可信之,因作俚詞以志其戒。俚詞曰:夏日多炎,陰邪易人。暑熱是主,風寒是客。身不被風,瘧從何致?口不受寒,痢從何得?治必求本,軒岐金石。志此微言,可為醫則。
論虛實
凡治痢疾,最當察虛實,辨寒熱,此瀉痢中最大關係。若四者不明,則殺人甚易也。
實證之辨,必其形氣強壯,脈息滑實,或素縱口腹,或多脹滿堅痛,及年少新病,脾氣未損者,方可用治標之法。微者行之利之,甚者瀉之。
虛證之辨,有形體薄弱者,有顏色青白者,有脈雖緊數而無力無神者,有脈見真弦而中虛似實者,有素稟陽衰者,有素多淡素者,有偶犯生冷者,有偶中雨水陰寒者,有偶因飲食不調者,有年衰脾弱者。以上諸證,凡其素無縱肆,而忽患瀉痢,此必以或瓜或果,或飲食稍涼,偶傷胃氣而然,果何積之有?又何熱之有?總惟脾弱之輩,多有此證。故治此者,只宜溫調脾胃,但使脾溫則寒去,即所以逐邪也。且邪本不多,即用溫補健脾,原無妨礙,不過數劑,自當全愈,切不可妄云補住邪氣,而先用攻積攻滯及清火等藥。倘使脾氣再傷,則輕者反重,重者必危矣。
論寒熱
凡痢疾寒熱之辨,若果是熱,則必畏熱喜冷,不欲衣被,渴甚飲水多,或小便熱濇而痛,或下痢純血鮮紅,脈息必滑實有力,形氣必躁急多煩。若熱證果真,即宜放手涼解,或兼分利邪去,其病自愈。若無此實熱諸證,而瀉痢有不止者,必是虛寒。若非溫補脾腎,必不能愈,即有愈者,亦必其元氣有根,待其來復而然,勿謂虛寒之證,有不必溫補而可以愈者。或治痢必宜寒涼,而寒涼亦可無害者,皆見有未真也。
論積垢
凡腹中積聚之辨,乃以飲食之滯留畜於中,或結聚成塊,或脹滿鞕痛,不化不行,有所阻隔者,乃為之積,此皆柤粕成形之屬所當逐也。今人不能辨察,但見痢如膿垢者,皆謂之積,不知此非柤粕之屬,而實附腸著臟之脂膏,皆精血之屬也。無論瘦人肥人,皆有此脂,但肥者脂厚,瘦者脂薄,未有無脂者也。若果無脂,則腸臟之間,豈容單薄赤露?非惟藩籬不固,而且臟必易傷,無是理也。今之凡患瀉痢者,止以五內之脂膏不固,故日剝而下,若其臟氣稍強,則隨去隨生,猶無足慮。若臟氣致敗,剝削至盡,或以久瀉久痢,但見血水,及如屋漏水者,此在庸人云其積聚已無,反稱為善,而不知脂膏刮盡,則敗竭極危之候也。但識此為脂膏而非積聚,則安之固之且不暇,而尚敢云攻之逐之,或用苦寒以滑之利之者哉?
論五色
凡五色之辨,如下痢膿垢之屬,無非血氣所化。但白者其來淺,浮近之脂膏也;赤者其來深,由脂膏而切膚絡也。下純血者,多以血為熱迫,故隨溢隨下,此其最深者也。若紫紅紫白者,則離位稍久,其下不速而色因以變,或未及脈絡,此其稍淺者也。若紅白相兼者,此又其淺深皆及者也。大都純血鮮紅者多熱證,以火性急速迫而下也。紫紅紫白者少熱證,以陰凝血敗損而然也。純白者無熱證,以臟寒氣薄滑而然也。然有以無紅而亦因熱者,此亦暴注之類,而非下痢之謂也。有以紫紅雖多,而不可言熱者,此以陰絡受傷,而非暴注之比也。若辨黃黑二色,則凡黃深而穢臭者,此有熱證,亦有寒證。若淺黃色淡不甚臭,而或兼腥(左食右容去口改夕)氣者,此即不化之類,皆寒證也。黑而濃厚大臭者,此焦色也,多有火證。若青黑而腥薄者,此肝腎腐敗之色也,猶以為熱,其謬甚矣。雖五色之辨,大約如此,然痢之見血者,無非陰絡受傷,即或寒或熱,但傷絡脈,則無不見血,故不可以見血者,必認為熱也。凡臨此證,當必以脈色形氣病因,兼而察之。
論腹痛
凡瀉痢腹痛,有實熱者,有虛寒者。實熱者,或因食積、或因火邪。但食積之痛,必多脹滿堅硬,或痛而拒按,此必有所停滯,微者宜行其滯,甚者宜瀉而逐之。
火邪之痛,必有內熱等證,方宜清之利之。然邪實於中者,必多氣逆。故凡治痛之法,無論是火是食,皆當以行氣為先,但宜察藥性之寒熱,擇而用之可也。
虛寒之痛,尤所當辨。蓋凡瀉痢之痛,多由寒氣之在臟也。經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又曰:病痛者,陰也。故凡人有過食生冷,或外受寒氣,即能腹痛,此可知也。寒在中者,治宜溫脾;寒在下者,治宜溫腎也。再若虛寒刮痛之義,則人多不知。蓋元氣不足於內,則雖無外受寒邪,而中氣不煖,即寒證也。所以瀉痢不能止,飲食不能化,而病有不能愈,正以陽虛多寒也。且瀉痢不止,胃氣既傷,膏血切膚,安能不痛?此其為痛,乃因剝及腸臟而然。是以痢因於痛,痛因於痢。故凡以寒侵腑臟,及脈絡受傷,血動氣滯者,皆能為痛。但察其不實不堅,或喜揉按,或喜煖熨,或胸腹如飢而不欲食,或胃脘作嘔而多吞酸,但無實熱等證,則總屬虛寒。安得為痛必因積、痛皆實證耶?凡治虛寒之痛者,速宜溫養臟氣,不得再加消伐,致令痛春愈痛,滑者愈滑,必至危矣。若謂諸痛不宜補,乃待痛定然後可用,則元氣日去,終無定期。嘗見一醫云:痢疾須過七日,方可用補。而不知六日已死。執迷不悟,愚亦甚矣。但其痛之甚者,當於溫補藥中,稍加木香以順其氣,或多加當歸以和其血,俟痛稍減,則當去此二味。蓋恐木香之耗氣,當歸之滑腸也。若寒在下焦而作痛者,必加吳茱萸。其或痛不至甚,則但以溫補脾腎為主,漸安則痛當自止,不必治其痛也。
論裏急後重
凡裏急後重者,病在廣腸最下之處,而其病本,則不在廣腸而在脾腎。凡熱痢、寒痢、虛痢皆有之,不得盡以為熱也。蓋中焦有熱則熱邪下迫,中焦有寒則寒邪下迫,脾腎氣虛則氣陷下迫。欲治此者,但當察其所因,以治脾腎之本,則無有不愈。然病在廣腸,已非食積。蓋食積至此,瀉則無留,而所留者,惟下陷之氣,氣本無形,故雖若欲出,而實無所出,無所出而又似欲出,皆氣之使然耳。故河間之用芍藥湯,謂行血則便自愈,調氣則後重除,是固然矣。然調氣之法,如氣熱者涼之則調,氣寒者溫之則調,氣虛者補之則調,氣陷者舉之則調,必使氣和,乃為調氣。行血之法亦然。若但以木香、檳榔、當歸、大黃行血散氣之屬,謂之調和,不知廣腸最遠,藥不易達,而所行所散者,皆中焦之氣耳。且氣既下陷,而復以行之散之,則氣必更陷,其能愈乎?矧痢止而後重自止,未有痢不愈而後重能愈者也。故凡欲治此者,但當以治痢為主。
論大孔腫痛
凡病痢疾,多有大孔腫痛者,其故何也?蓋脾胃不和,則水穀之氣,失其正化,而濁惡難堪之物,出諸孔道,此痛楚之不能免也。又若火因瀉陷,陽為陰逐,則胃中陽氣并逼於下,無從解散,此腫之所由生也。所以痢多則痛多,痢少則痛少。痛與不痛,亦由氣之陷與不陷耳。故無論寒痢熱痢,大孔皆能為痛,不得謂痛必由熱也。欲治此者,但治其痢,痢止則腫痛自散,亦如後重之法也。自丹溪云:大孔痛因熱流於下,木香、檳榔、芩、連加炒乾薑主之。是但知火能為腫為痛,亦焉知元陽之下陷也?後人所宗,皆其法也。凡虛寒之輩,其不能堪此亦多矣。
論口渴
凡瀉痢證必多口渴,今人但見口渴,即認為火,不知有火者固能渴,無火者亦能渴,不可不辨也。如火盛於中,則熏脾爍胃,津液耗乾,故酷好冰水,多而不厭,愈涼愈快,隨飲隨消者,此因熱而渴,治宜涼也。如口熱作渴,雖欲飲水而飲不能多者,即非真火,不宜涼也。凡口雖乾渴喜涼,而腹不喜涼者,是寒聚於中,而無根之火浮戴於上,此最忌寒涼者也。然渴有真渴,有似渴。真渴者必好茶飲,但以喜熱喜涼,即可辨其寒熱。似渴者,乾也,非渴也。口雖乾而不欲飲,則尤非熱證可知。然瀉痢之證,因其水泄於下,必津涸於上,故不免於渴。渴而欲飲,正以內水不足,欲得外水以相濟,豈必皆因於火乎?諸如此者,必當詳審其有火無火。若火有餘者,自當清火;水不足者,自當滋陰矣。然氣為水母,其有氣虛不能生水者,不補其母,則水不能生而渴不止;土為水主,其有脾虛不能約水者,不強其主,則水不能畜而渴不止也。使能不治其渴,而治其所以渴,又何渴病之有?
論小水
凡瀉痢之證,小水必多不利,或多黃赤,此其寒熱虛實,大有關係,不可不察也。若暴注之瀉,以其清濁不分,水穀并歸於大腸,故水有不利者,惟其暫也。若痢疾之小水,則病本不一。今人但見黃赤不利,無不云其為熱,誤者多矣。凡因於熱者,必其熱赤之甚,或多濇痛,或見鮮血,然必上下皆有熱證,方是真熱,此宜清涼治之。若非真熱,則或以中寒而逼陽於下者有之,或以瀉痢亡陰而水虧色變者有之,或以下焦陽氣不煖而水無以化者有之,或以妄用滲利而泲逼乾汁者亦有之。但察其三焦無火,則雖黃雖濇,總皆無陰無液之證,不得通以熱論,速當培補真陰,乃為良法。《內經》曰: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至哉斯言!何今人之不察也?不獨此也,每見有小水清白而兼腹痛者,仍用芩、連之類,余則不知其何謂。
論陰陽疑似
陰陽之道,即養生治病之本,而人有不易知,以其有莫測之妙也。夫陰陽之用,欲其相濟,不欲其相賊。相濟者,相和也。陰中不可無陽,陽中不可無陰也。相賊者,相害也。陽賊陰則為焦枯,陰賊陽則為寂滅也。凡諸為病者,無非陰陽相賊,而有失其和耳。蓋陰陽之性,陰常喜靜而惡動,陽常喜煖而畏寒。及其相賊,則陰畏陽之亢,所以陰遇陽邪非枯則槁;陽畏陰之毒,所以陽逢陰寇,不走即飛,此陰陽相妬之機也。凡諸病劇而有假真疑似者,即其證也。而尤於傷寒痢疾為最。若今之患痢最甚者,多見上下皆有熱證,而實非真熱者,何以見之?如煩則似熱非熱,躁則似狂非狂,懊憹不寧,莫可名狀,此非真陽證也。蓋以精血敗傷,火中無水,而陰失其靜,故煩躁若此。又如飛者飛於上,走者走於下,飛於上則為口渴喉瘡或面紅身熱,走於下則為孔熱孔痛或便黃便血,此非實熱證也。蓋以水火相刑,陽為陰逐,而火離其位,故飛走若此。今之人但見此等證候,僉曰,察病不離形證,形證之熱既已若此,而猶謂之寒,是但知外之有熱,而不知內之有寒,如上下之有熱,而不知中焦之有寒也。又豈知煩躁之為陰虛,而飛走之為陽虛乎?疑似之間,猶不可不辨也。且如肌表皆有熱證,本當惡熱而反不舍衣被,或臍腹喜煖,而宜熨宜按者,此外雖熱而內則有寒也。又如九竅皆有熱證,必喜冷飲,然有口欲寒而腹畏之,故凡寒冷下咽,則或增嘔惡,或加腹痛,或噎塞不行,而反生脹悶,或口舌雖有瘡痛,而反欲熱湯飲者,此則上下雖熱,而中焦之有寒也。此外有陽氣素弱,及脈色少神,如前論等證,若止知為火,治以寒涼,其奈內本因寒,而再加以寒,則寒涼入胃,直犯中焦,是外熱不相及,而中寒必更甚。故致飛者愈飛,走者愈走,雪上加霜,欲孤陽之不滅,不可得也。故凡治此者,但能引火歸原,使丹田煖則火就燥,下原固則氣歸精,此陰陽顛倒之神理也。
論治
凡治痢之法,虛實寒熱,得其要則萬無一失,失其要則為害最多。如泄瀉門調治諸法,俱宜酌用。
生冷初傷,飲食失調,而胃氣未損,元氣未虧,為痛脹暴瀉暴痢等證,而食滯有未清者,宜抑扶煎五德丸,或平胃散、胃苓湯、五苓散類,略祛寒滯,愈之極易。
脾腎虛弱之輩,但犯生冷,極易作痢,無論大人小兒,凡係脾虛致痢,別無實熱等證者,先宜佐關煎溫其脾;或稍深而病及肝腎者,即宜胃關煎為最妙,勿以新病畏而勿用也。或五德丸、四神丸之類,俱可。凡脾腎俱虛,而危劇可畏者,以胃關煎為最,溫胃飲次之,或相機間用亦可。或兼用四維散、九氣丹、復陽丹。
痢疾嘔惡,兀兀欲吐,或聞食氣即見惡心者,此胃氣虛寒,不能容受而然,必宜溫補安胃。用五君子煎,或六味異功煎、溫胃飲、聖朮散之類主之。嘔甚者,宜六味回陽飲之屬主之。若陰中火虛,氣不歸原而嘔者,宜胃關煎、理陰煎主之。若胃火上衝而致嘔吐者,則必有煩熱脹滿等證,乃可用清涼降火等藥,宜大分清飲、益元散之類主之。
濕熱邪盛,而煩熱喜冷,脈實腹滿,或下痢純紅鮮血者,宜清流飲、黃芩芍藥湯,或用香連丸,或用河間芍藥湯。熱甚者,宜大分清飲,或茵陳飲。此等藥若數劑不效,便當思顧脾腎矣。
痢有發熱者,似乎屬火,宜從涼治。然實熱之證,反未必發熱,惟痢傷精血,陰虛水虧者,則最多為熱為躁也。如或虛中有火,脈見有力者,宜加減一陰煎,或保陰煎主之。若脈本無力,全屬虛火,則不可治火,單宜壯水補陰,如三陰煎及六味、八味等丸。若陰盛格陽,而為外熱者,必宜胃關煎及右歸飲之屬主之。
痢疾初作,氣稟尚強,或因縱肆口腹,食飲停滯,凡有實邪脹痛堅滿等證,而形氣脈氣俱實者,可先去其積,積去其痢自止。宜承氣湯或神祐丸或百順丸主之。或用赤金豆以微利之,此通因通用,痛隨利減之法也。但此等證候,必須確審,然後用之。若以脾腎虛寒致痢,而妄用此藥及寒涼剋伐等劑,再敗元陽者,多致不可解救,最當慎也。
噤口不食,乃痢疾最危之候,而自古未有明辨。觀丹溪云:噤口痢,胃口熱甚故也。用黃連、人參煎汁,終日呷之。如吐再吃,但得一呷,下咽便好。人不知此,而用溫藥甘味,是以火濟火,以滯益滯也。亦有誤服熱毒之藥犯胃者,當推明而祛其毒。此丹溪之說也。不知噤口之辨,其義最微,豈皆胃口熱甚,而總以黃連可治乎?蓋噤口者,以食不得入,雖亦有實熱證,而惟脾胃虛寒者居多。若因食積胃中而噤口者,其胸腹必有脹滿,或見鞕痛,此當行滯去積,積滯去而食自入,如青、陳、楂、朴之屬是也。有因火鬱胃中而噤口者,臟腑必多熾熱,或脈見洪數,此當瀉火去熱邪,熱去而食自入,如芩、連、梔、蘗之屬是也。凡此者,皆以邪畜於中,乃噤口之實證也。然實證無幾,而近之病者,每察其胃口,則多無脹滿等證,或察其火邪,則亦非實熱,但見其有出無入,而胃氣日窮,精神日敗。蓋其既無脹滿,本非積也;又無真熱,本非火也。無積無火,而食不能入,其故何也?以臟氣不能容受也。不能容受,其故有二:一由脾氣之弱,故或為嘔惡,或為吞酸,或惡聞食氣而泛泛不寧,或飢不能食而枵腹待困,此以中焦不運,故食不能入,責在脾也。一由腎氣之弱,故命門不能煖則大腸不能固,小腸不能化則胃氣不能行,此以下焦失守,而化源無主,責在腎也。欲健中焦,非人參、白朮、乾薑、甘草之屬不可;欲實下焦,非熟地、附子、吳茱萸、肉桂之屬不可。脾腎強而食自入,其理甚明,其應如響。余之活人於此者,不勝紀矣。如丹溪之用黃連,及以火濟火、以滯益滯之說,乃悉以實火為言,特一曲之見耳。局人意智,絕人生機,此其關係非小,不得信以為然。
久痢陽虛,或因攻擊寒涼太過,致竭脾腎元神,而滑脫不止者,本源已敗,雖峻用溫補諸藥,亦必不能奏效矣。宜速灸百會、氣海、天樞、神闕等穴,以回其陽,庶或有可望生者。
石室秘籙 【 清?陳士鐸】
痢病治法
凡人夏秋感暑熱之氣,患痢便血,一日間至百十次不止者,至危急也。苟用涼藥以止血,利藥以攻邪,俱非善法。我有神方,可以救急援危,而又不損傷氣血,痢止身亦健也。方用援絕神丹:白芍、當歸各二兩,枳殼、檳榔、甘草各二錢,滑石末三錢,廣木香、蘿蔔子各一錢,水煎服。一劑輕,二劑止,三劑全愈。此方妙在用白芍、當歸至二兩之多,則肝血有餘,不去制剋脾土,則脾氣有生發之機,自然大腸有傳導之化。加之枳殼、檳榔、蘿蔔子,俱逐穢去積之神藥,尤能於補中用攻。而滑石、甘草、木香,調和於遲速之間,更能不疾不徐,使瘀滯之盡下,而無內留之患也。其餘些小痢疾,不必用如此之多,減半治之,亦無不奏功。前方不必分紅白、痛與不痛,皆神效。
痢疾之證,多起於暑天之鬱熱,而又感以水濕雨露之氣以成之。紅白相間,如血如膿,甚者如屋漏水、如魚凍水,裏急後重,奔迫疼痛,欲下而不能,下而不快,日夜數十行,或日夜數百行,氣息奄奄,坐而待斃。若驟止其邪則死生頃刻,不止其邪則危絕如絲。欲補其氣則邪氣轉加,欲清其火則下行更甚。此時惟有因勢利導之法可行。或疑人已氣虛血敗,更加利導必死。不知邪氣一刻不去,則正氣一刻不安。古人云:痢疾無止法,信不誣也。方用白芍、當歸各三兩,蘿蔔子一兩,枳殼、檳榔、甘草、車前子各三錢,水煎服,一劑即止,二劑全安,可用飲食矣。此方之奇,全在用白芍、當歸。蓋水瀉最忌當歸之滑,而痢疾最喜其滑也。芍藥味酸,入肝以平木,使木不敢再侵脾土;又有枳殼、檳榔,消逐其濕熱之邪;又加車前分利其水濕,而又不耗真陰之水,所以功勝於茯苓也。尤奇在用蘿蔔子一味,世多不解。蓋蘿蔔子味辣而能逐邪去濕,且又能上下通達。消食利氣,使氣行於血分之中,助歸、芍以生新血,而袪蕩其敗瘀也。少加甘草以和中,則無過烈之患。此奏功之神奇,實有妙理耳。
血痢有腹痛不痛之分。痛者,乃大熱也,用歸尾、白芍各一兩,黃連三錢,枳殼、蘿蔔子、廣木香各二錢,甘草一錢,水煎服。不痛者,乃寒也。白芍、當歸各三錢,蘿蔔子二錢,枳殼、檳榔、甘草各一錢,水煎服。又曰:血痢者,乃肝經來剋脾土也。雖因脾土之濕,又加暑熱暗侵,瓜果內傷所致,然終因肝木太旺無制,凌脾土而然也。方用白芍、當歸滋肝而平木,肝木得養,不來下剋脾土,則土亦得養而血痢自痊矣。夫血痢雖有痛、不痛之分,其實皆火邪而挾濕氣也。論理當與泄門白朮、車前之方,俱可通治。而分別痛、不痛之分乃慎之也。二方出入加減各為神效,不必畏首畏尾,一用之於痛,一用之於不痛也。蓋火邪帶濕氣,居於腸胃之際,不得奔下,未有不急而後重者。用當歸、白芍滑而利之,則火邪利於直下不止,平肝木而救脾土也。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六十一
滯下門
方
桃花湯 【 仲景】 治傷寒下痢,便膿血不止。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 乾薑一兩 粳米半升
右水七升,煮米熟去滓,每服七合,納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愈。
桃花丸 【 《局方》】 治冷痢腹痛,下白凍如魚腦。
赤石脂煅乾薑炮,各等分
右為末,蒸餅和丸,量大小服,日三服。
金寶神丹 【 《楊氏家藏方》】 治一切虛冷,久積滑泄,久痢癖塊,血刺心腹,下痢,及婦人崩中漏下。
青蒙石半斤 消石二兩
右為末,坩鍋內鋪頭蓋底按實,炭火二十斤,煅過取出,入赤石脂末二兩,滴水丸芡子大,候乾入坩鍋內,小火煅紅收之。每服一丸至二三丸,空心溫水下少許壓之。久病瀉痢加至五七丸。
甘露丸 【 《普濟方》】 治伏暑瀉痢,及腸風下血,或酒毒下血。
消石 舶上硫黃各一兩 白礬滑白者,半兩 飛麵四兩
右為末,滴水丸梧子大,每新汲水下三五十丸,一服見效。遠年者,不過三服。
白頭翁湯 【 仲景】 治熱痢下重。
白頭翁二兩 黃連 黃蘗 秦皮各三兩
右,水七升,煮二升,每服一升,不愈更服。婦人產後痢虛極者,加甘草、阿膠各二兩。
四製黃連丸 【 《醫通》】 治五疳八痢。
黃連一斤,分作四分:一分用酒浸炒,一分用自然薑汁炒,一分用吳茱萸湯浸炒,一分用益智仁同炒,去益智 白芍藥酒煮,切、焙 使君子仁焙,各四兩 廣木香二兩
右為末,蒸餅和丸菉豆大。每服三十丸,米飲,食前下,日三服。忌猪肉冷水。
薑連散 【 《杜壬方》】 治氣痢,後重裏急,或下泄。
宣連一兩 乾薑半兩
右各為末,每用連一錢、薑半錢和勻,空心溫酒下或米飲下,神效。
香連丸 【 《濟生方》】 治氣痢,後重裏急,或下泄。
黃連 生薑各四兩 木香二兩
右以薑鋪砂鍋底,次鋪黃連,上鋪木香,新汲水三盌煮,焙研,酢調倉米糊為丸,如常日服五次。一方只黃連、木香等分。
變通丸 【 《百一選方》】 治赤白下痢,日夜無度,及腸風下血。
黃連去毛 吳茱萸湯泡過,各二兩,同炒香揀出
右各為末,以粟米飯和丸梧子大,各另收。每服三十丸。赤痢,甘草湯下黃連丸;白痢,薑湯下茱萸丸;赤白痢,各用十五丸,米湯下。此乃浙西河山純老方,救人甚效。
勝金丸 【 《普濟方》】 治久痢不止。
當歸一兩 吳茱萸一兩,同炒香,去茱萸不用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返魂丹 【 《集簡方》】 治五色諸痢。
零陵香草去根,以鹽酒浸半月,炒乾,每兩入廣木香一錢半
右為末,裏急腹痛者,用冷水服一錢半,通了三四次,用熱米湯服一錢,止痢。只忌生梨一味。
艾薑丸 【 《永類方》】 治老小白痢。
陳北艾四兩 乾薑炮,三兩
右為末,酢煮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下,甚有奇效。
二靈散 【 《衛生家寶方》】 治赤白雜痢困重者。
益母草日乾 陳鹽梅燒存性,等分
右為末,每服三錢,白痢乾薑湯,赤痢甘草湯下。
莨菪丸 【 《聖惠方》】 治久痢不止,變種種痢,兼脫肛。
莨菪子一升,淘去浮者,煮令芽出,晒乾,炒黃黑色 青州棗一升,去皮核
右用釅酢二升,同煮搗膏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米飲下。
獨聖丸 治久痢赤白。
川烏頭一個,炭火燒煙盡取出,地上盞蓋良久
右研末,酒化蠟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赤痢,黃連、甘草、黑豆煎湯放冷吞下;白痢,甘草、黑豆煎湯冷吞。如瀉及肚痛,以水吞下,并空心服之。忌熱物。
退陰散 治下痢欬逆,脈沉陰寒者。
川烏頭 乾薑等分
右,切炒放冷為散,每服一錢,水一盞,鹽一撮,煎取半盞,溫服得汗解。
百歲丸 【 《寶鑑》】 治一切惡痢及休息痢。
漏藍子一個,大者 阿膠炒珠 木香 黃連 罌粟殼各半兩,俱炒焦存性 乳香少許
右為末,糊丸梧子大。每一歲一丸,米飲下。
青六丸 【 丹溪】 治濕熱泄痢。
滑石六兩 甘草一錢 炒紅麯五錢
右為末,蒸餅和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日三服。
戊己丸 【 《局方》】 治脾胃受濕,下痢赤白,腹痛,米穀不化。
吳茱萸 黃連 白芍藥各一兩
右同炒為末,蒸餅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下。
二色丸 【 《筆峯雜興》】 治痢及水泄腸風。
吳茱萸 黃連各二兩,同炒香
右各自為末,以百草霜末二兩同黃連作丸,以白芍藥末二兩同茱萸作丸,各用飯丸梧子大,各收。每服五十丸。赤痢烏梅湯下連霜丸,白痢米飲下茱芍丸,赤白痢各半服之。
調氣飲 【 仲景】 治赤白痢小腹痛不可忍,下重,或面青手足俱變者。
黃蠟三錢 阿膠三錢
右同鎔化,入黃連末五錢攪勻,分三次熱服,神效。
膠蠟湯 【 《千金方》】 治熱痢及婦人產後下血。
蠟二碁子大 阿膠炒珠,三錢 當歸二錢半 黃連三錢 黃蘗一錢 陳廩米半升
右,水三升煮米,至一升去米,入藥煎至一鍾,溫服,神效。
黑牛散李延壽方 治赤白痢、禁口痢及泄瀉。
黑牛兒即蜣螂,一名鐵甲將軍
右燒研,每服五分或一錢,燒酒調服,小兒以黃酒服,立效。
黃連阿膠丸 【 《局方》】 治腸胃氣虛,冷熱不調,下痢赤白,裏急後重,腹痛,小便不利。
阿膠炒過,水化成膏,一兩 黃連三兩 茯苓二兩
右為末,搗丸梧手大。每服五十丸,粟米湯下,日三。
苦參橘皮丸 【 《千金方》,下同】 治熱毒痢。
苦參 橘皮 獨活 阿膠 藍青 黃連 鬼臼一作鬼箭羽 黃蘗 甘草
右九味等分為末,以蜜烊膠和併,手丸之如梧子。候乾,飲服十丸,日三,後稍加。卒下注痢者,大良。
又方 治諸熱毒下黃汁,赤如爛血,滯如魚腦,腹痛壯熱。
黃蘗 黃芩 升麻 石榴皮各六分 白頭翁 寄生 當歸 牡蠣 犀魚 甘草各一兩 黃連二兩 艾葉二分
右十二味,(口父)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龍骨丸 治下血痢腹痛。
龍骨 龍膽 羚羊角 當歸 附子 乾薑 黃連各三十銖 赤石脂 礬石各一兩半 犀角 甘草 熟艾各十八銖
右十二味為末,蜜和丸如小豆,先食服十五丸,日三,加至二十丸。
又方 治前證。
黃連五合 蜀椒一兩 牛角(角思) 當歸 龍骨 乾薑 熟艾各三兩 附子 黃蘗 赤石脂 芎窮 阿膠 厚朴 甘草 橘皮 石榴皮 芍藥各二兩 大棗二十枚 升麻一兩半
右十九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四升,去滓,內牛角(角思)末,阿膠消,以綿絞去滓,分七服,日四夜三。《千金翼》無橘皮。
又方 治血痢。
蒲黃三合 地黃 桑耳 甘草 芒硝 茯苓 人參 柏葉 阿膠炒 艾葉 生薑各二兩 禹餘粮 黃連各一兩 赤石脂五分
右十四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五服,溫服,神效。
又方 治下雜血。
乾藍 犀角 地榆各一兩 蜜二合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去滓,下蜜煎取五合,分三服。此治熱毒蠱妙。
又方 治熱毒下黑血,五內絞切痛,日夜百行,氣絕欲死。
黃連一升 龍骨 白朮各二兩 阿膠 乾薑 當歸 赤石脂各三兩 附子一兩
右八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分五服。余以貞觀三年七月十二日,忽得此熱毒痢,至十五日,命將欲絕,處此方藥,入口即定。
白頭翁湯 治赤滯下血,連月不瘥。
白頭翁 厚朴 阿膠 黃連 秦皮 附子 黃蘗 茯苓 芍藥各二兩 乾薑 當歸 甘草 赤石脂 龍骨各三兩 大棗三十枚 粳米一升
右十六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米令熟,出米內藥,煮取三升,分四服。
又方 治下痢絞痛,腸滑不可瘥。
黃連六兩 阿膠 鼠尾草 當歸 乾薑各三兩
右五味,(口父)咀,若大冷白多,以清酒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熱及不痛者,去乾薑、當歸,以水煮之。
茯苓湯 治困下空竭欲死,滯下膿血,日數十行,羸毒垂死,老少併宜服。
茯苓 黃蘗 黃連 龍骨 人參 乾薑 桂 黃芩 芍藥 當歸 梔子炒 甘草生,各半兩 赤石脂一兩 大棗十二枚
右十四味,(口父)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不瘥,滿三劑。此方主風虛冷痢最佳。
溫脾湯 治久下赤白,連年不止,及霍亂脾胃冷實不消。
人參 甘草 乾薑各二兩 附子一枚,大者 大黃四兩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臨熟下大黃,與後溫脾湯小異。須大轉瀉者,當用此方神效。
黃連湯 冶赤白痢。
黃連 黃蘗 乾薑 石榴皮 阿膠各三兩 當歸 甘草各一兩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女萎圓 一名雲實丸。治熱病時氣,下赤白痢,遂成(上匿下虫)。
女萎 藜蘆各三分 烏頭 桂心各四分 黃連 雲實各二分 代赭一分
右七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服二丸,大下痢。宿勿食,清旦以冷水服之,勿飲食,至日中過後乃飲食。若得藥力,明旦更服如前。亦可長服。虛羸晝夜百行膿血亦瘥。
聖湯 治下赤白痢,大孔蟲生,悉皆瘥。
鼠尾草二兩 豉一升 梔子仁 生薑各六兩 桃皮一握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一本單用桃皮,以酒煮服之。
溫脾湯 治積久冷熱,白赤痢。
大黃 桂心各三兩 附子 乾薑 人參各二兩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健脾圓 治虛勞羸瘦,身體重,脾胃冷,飲食不消,雷鳴腹脹,泄痢不止。
鍾乳粉三兩 赤石脂 麯 大麥糵 當歸 黃連 人參 細辛 龍骨 乾薑 白茯苓 石斛 桂心各三兩 附子一兩 蜀椒六兩
右十五味為末,蜜丸梧子大。酒服十丸,日三,加至三十丸。弱者飲服。通治男女。《集驗》無細辛、龍骨。
增損健脾圓 治丈夫虛勞,五臟六腑,傷敗受冷,初作滯下,久則變五色,赤黑如爛,腸極臭穢者。
鍾乳粉 赤石脂三兩 礜石一作礬石 五味子 乾薑 蓯蓉 桂心 石斛 石榴皮 澤瀉 遠志 寄生 柏子仁 人參 天雄 當歸 牡蠣 龍骨 白頭翁 甘草各二兩
右二十味為末,蜜丸酒服二十丸,日三,加至四十丸。此二方止痢神驗。
駐車圓 治大冷洞痢,腸滑下赤白如魚腦,日夜無節度,腹痛不可忍者。
黃連六兩 乾薑二兩 當歸 阿膠各三兩
右四味為末,以大酢八合烊膠和之,并手丸如大豆許,候乾。大人飲服三十丸,小兒百日以還三丸,期年者五丸,餘以意加減。日三服。
大桃花湯 治冷白滯痢腹痛。
赤石脂 乾薑 當歸 龍骨 牡蠣各三兩 附子二兩 白朮一升 人參一兩半 甘草 芍藥各一兩
右十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二升煮朮,取九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脹者加厚朴三兩,嘔者加橘皮三兩。
又方 治前證。
龍骨六兩 厚朴 當歸各三兩 赤石脂五兩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熱加白頭翁二兩半,牡蠣三兩。
附子湯 治暴下,積日不住,及久痢。
附子一枚 石榴皮一具 阿膠二兩 龍骨 甘草 芍藥 乾薑 黃連各一兩 黃芩半兩 粳米三合
右十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馬藺子圓 治積冷,痢下白膿。
馬藺子一升,熟熬 乾薑 甘草各二兩半 神麯炒 麥糵 阿膠各五兩 黃連三兩 蜀椒五合 附子二兩
右九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日二,以知為度。或作散,酒調服方寸匕,亦佳。
倉米湯 治小腹冷氣積聚,結成冷痢,日夜三四十行。
倉粳米半升,淨淘漉乾 薤白一握,去青切細 羊脂一升,熬 香豉三升,以水一斗,煎取五升,澄清
右四味,先以羊脂煎薤白令黃,并米內豉汁中,煎取四升,旦空腹溫服一升,如行十里許,更進一升,得快利止。若利不止,更服如前。利後進粳米粥豉。若復作,更服一劑永瘥。
疳痢方 治疳濕下黑,醫不能治,垂死者。
薰黃 硃砂 青黛 石鹽 莨菪子 丁香 麝香 礬石 鐵衣 乾薑 破故靴底灰 梔子 細辛 乾蝦蟆五月五日 土瓜根 芥子 蜀椒 葶藶 菖蒲各等分
右十九味,治下篩,以竹筒吹杏仁大著大孔中。所有患疳瘡上,悉敷之。其丁香、麝香別研,搗著藥中合之。一方有寒石、泔淀、救月木、楸葉為二十二味。若大者,用灌方如左:
灌方
麝香 丁香 甘草 犀角各二分
右四味,治下篩,合和。以鹽三合,蜀椒三合,豉二合,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內四味散合和,分作二分,灌大孔,旦一灌、酉一灌之。凡久下一月不瘥成疳,候大孔必寬者,以此主之。
又方 治疳濕久,下痢赤白,百療不瘥者。
兔頭骨灰 蛇頭灰 菥蓂子灰 故緋灰 葶藶子 狸骨一作狐骨 蜣螂 百草五月五日收者 倒掛草 青黛 晚蠶蛾 青礬 丁香 黃礬 牀中桄木 麝香 苦參 乾薑 黃蘗 角蒿 硃砂 印成鹽 救月木 桂心 鐵衣芒硝 蝦蟆 蠍蟲屎 荏子各等分
右二十九味,治下篩,以筒子內下部吹著,日一二度,妙。
又方 治疳濕不能食,身重,心熱,腳冷,百節疼痛。
黃芩 芍藥 苦參 甘草 當歸 蜀椒 青黛 甘松一作泔淀 熏黃 豉各二兩 鹽一合 東引桃根 葱白各一握 麝香半分 猪膽二枚
右十五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八升,煮取四升,分為二分,一度灌一分,湯如入體,然後著麝香猪膽一枚,即灌,灌了作葱豉粥食之。後日,更將一分如前灌之,七日忌生冷毒物等。但是油膩醬乳酢三十日忌之,大佳。
又秘方 治疳蝕人諸處,但是赤血痢久不瘥,立著即瘥。
人屎灰一作人髮灰 金銀土堝各五兩 麝香一分 銀末小豆許 乾蝦蟆五月五日收,一枚,燒灰研
右五味治下篩,敷瘡上即瘥。三七日,忌如前。痢者吹下部。
又方 治疳痢不止。
苦參 甘草 熏黃各二兩 豉一升五合 葱白五莖 蜀椒三十粒
右六味,以苦參等三物各搗下篩,以水五升煮葱白、豉、椒,取三升,以三指撮苦參末等各一撮內汁中,冷煖如人體。先飲少許豉汁,食一口飯乃側臥,徐徐灌之訖,多時臥不出為佳。大急,乃出之於淨地,當有疳蝕蟲如白馬尾狀,頭黑,是其效也。其重者肛大難瘥,當取桃枝棉裹頭,用前件汁適寒溫烙之,須近脊以上三十度,烙之乃瘥,神驗。
又方 崔氏云:晉代之地多生疳,蝕人五臟,通見脊骨,下膿血,手足煩疼,四肢無力,夜臥煩躁不安而失血色,肩髀疼,面及手足有浮氣,或下血,乃死。以此方治之。
雄黃 青葙各二兩 苦參三兩 礬石 雌黃 鐵衣 藜蘆各一兩 麝香三分,別研
右八味治下篩,以竹筒內大孔中酸棗許,吹內下部中,日一,不過三度。小兒以大豆許。此方極救死。
越桃散 治下血及血痢。
越桃梔子也 槐花 青州棗 乾薑
右等分,燒存性為末,陳米飲調下二錢。
香豉湯 治下焦熱毒痢,魚腦雜痢,赤血,臍下小腹絞痛不可忍,欲痢不出。
香豉 薤白各一升 黃連 黃蘗 白朮 茜根各三兩 梔子 黃芩 地榆各四兩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黃芩芍藥湯 【 河間,下同】 治泄痢腹痛,或後重身熱,久而不愈,脈洪疾者,及下痢膿血稠粘。
黃芩 芍藥各一兩 甘草五錢
右為粗末,每服半兩,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濾清溫服,無時。如痛則加桂少許。
大黃湯 治泄痢久不愈,膿血稠粘,裏急後重,日夜無度,久不愈者。
大黃一兩 右細剉,好酒二大盞,同浸半日許,同煎至一盞半,去大黃,將酒分為二服,頓服之。痢止,止一服。如未止再服,以利為度,服芍藥湯以和之。痢止,再服黃芩湯和之,以徹其毒也。
芍藥湯 行血調氣。
芍藥一兩 當歸 黃連 黃芩各五錢 檳榔 木香 甘草炙,各二錢 大黃三錢 官桂一錢半
右(口父)咀,每服半兩,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後溫清服。如血痢則漸加大黃,如汗後臟毒加黃蘗半兩,依前服。
白朮黃芪湯 服前藥痢雖已除,猶宜此藥和之。
白朮一兩 黃芪七錢 甘草三錢
右(口父)咀,勻作三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清服之。一本有黃芩,無黃芪,名白朮黃芩湯。
導氣湯 治下痢膿血,裏急後重,日夜無度。
芍藥一兩 當歸五錢 大黃 黃芩各二錢半 黃連 木香 檳榔各一錢
右為末,每服三五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如未止再服,不後重則止。
地榆芍藥湯 治瀉痢膿血,乃至脫肛。
蒼朮一兩 地榆二兩 卷柏 芍藥各三兩
右(口父)咀,每服一兩,水一大盞半,煎至一半溫服。病退止藥。
益元散 治身熱腸癖,下痢赤白。孕婦不宜服,滑胎也。
桂府膩白滑石六兩 甘草炙,一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蜜少許,溫水調下。無蜜亦得。日三服。欲冷飲者,新汲水調下。
元青丸 治下痢勢惡,頻併窘痛,或久不愈,諸藥不能止,須可下之,以開除濕熱。痞悶積滯,而使氣液宣行者,宜以逐之,兼宣利積熱。酒食積,黃瘦中滿,水腫腹脹。兼療小兒驚疳積熱乳癖諸證,唯泄瀉者勿服。
黃連 黃蘗 大黃 甘遂 芫花酢拌炒 大戟各半兩 牽牛四兩,取末二兩 輕粉二錢 青黛一兩
右為末,水丸小豆大。初服十丸,每服加十丸,空腹、日午、臨臥三服,以快利為度。後常服十五二十丸,數日後得食。久病未痊除者,再加取利,利後卻常服,以意消息,病去為度,後隨證止之。小兒丸如黍米或麻子大,退驚。疳熱積不下者,須常服十丸。
阿膠梅連丸 治下痢,無問久新赤白青黑疼痛諸證。
金井阿膠淨草灰炒透明白,別研,粗者再炒研細 烏梅肉去核炒 黃蘗剉炒 黃連 當歸焙 赤芍藥 乾薑炮 赤茯苓半兩,各等分
右為末,入阿膠研勻,水丸桐子大。溫米飲下十丸,食前,兼夜五六服。小兒丸如菉豆大。忌油膩脂肥諸物也。
牛黃神金丸 治大人小兒嘔吐瀉痢,無問久新赤白諸色,或渴或不渴,小便濇或不濇,并小兒驚疳積熱,痃癖堅腹滿硬痛,發作往來,亦能寬膈消食。
輕粉 粉霜 硇砂各別研 雄黃研 朱砂 信砒 巴豆去皮,各一錢 黃丹 蠟各三錢
右先研粉霜,次旋入硇砂研細,下雄黃、硃砂、信砒再研,下丹粉研勻,別研巴豆爛為油,與前藥研勻,火上炙蠟軟,入藥勻搓作劑,旋丸小豆大,新水下一丸。小兒黍米麻子大。或止吐瀉痢疾,調桂苓甘露飲,或益元散亦得。
芍藥蘗皮丸 治一切蝕惡痢,頻年窘痛,無問膿血,并宜服之。
芍藥 黃蘗各一兩 當歸 黃連各半兩
右為末,水丸如小豆大。溫水下三四十丸,無時,兼夜五六服。忌油膩脂肥發熱等物。
杏仁丸 治一切赤白瀉痢,腹痛裏急後重者。
杏仁 巴豆各四十九個,去皮
右以藥同燒存性,研細如泥,用蠟鎔和,旋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二丸,煎大黃湯,間日一服。
痢方 【 《千金方》】 治久寒宿疾,胸腹中痛,短氣,時滯下痢。
當歸 桂心各三兩 乾薑四兩 附子一兩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日三。《范汪》無附子,用甘草二兩;云虛冷激痛者,加黃芪、芍藥各二兩。
閘板丹 【 《醫鑑》】 治痢初起,以此丹推蕩其邪毒。
黃丹水飛 黃蠟各一兩 乳香 沒藥各一錢 杏仁八個,去皮尖 巴豆八個,去油
右五味為末,將黃蠟鎔化後,將藥末同蠟拌勻,攪冷成塊。每服一丸如黃豆大,空心服。紅痢,冷甘草湯下;白痢,冷乾薑湯下;水瀉,冷米湯下。
升陽去熱和血湯 【 東垣,下同】 治腸澼下血,另作一派,其血唧出有力而遠射,四散如篩,腸中血下行,腹中大作痛,乃陽明氣衝熱毒所作也。當升陽、去濕熱、和血脈,是其治也。
橘皮二分 熟地黃 當歸身 蒼朮 秦艽 肉桂各三分 生地黃 丹皮 生甘草各五分 炙甘草 黃芪各一錢 升麻七分 芍藥一錢半
右(口父)咀,都作一服,水四盞,煎至一盞,去柤,空心稍熱服,立效。
涼血地黃湯 治腸澼,血穀與血另作一派,如唧桶湧出。
黃蘗去皮剉炒 知母剉炒,各一錢 槐子炒 青皮不去皮穰 熟地黃 當歸各五分
右件(口父)咀,都作一服,水一盞,煎七分,去柤溫服。
白朮安胃散 治一切瀉痢,無問膿血相雜,裏急窘痛,日夜無度。
五味子 烏梅肉炒乾,各五錢 車前子 茯苓 白朮各一兩 米殼三兩,去頂蒂穰,酢煮一宿,炒乾
右為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溫服。
聖餅子 治瀉痢赤白,臍腹撮痛久不愈者。
黃丹二錢 定粉 舶上硫黃 密陀僧各三錢 輕粉少許
右細剉為末,入白麵四錢匕,滴水和如指尖大,捻作餅子,陰乾,食前溫漿水磨服之,大便黑色為效。
當歸和血散 治腸澼下血,濕毒下血。
川芎四分 青皮 槐花 荊芥穗 熟地黃 白朮各六分 當歸身 升麻各一錢
右件為細末,每服二三錢,清米飲湯調下,食前。
訶黎勒丸 治休息痢晝夜無度,腥臭不可近,臍腹撮痛,諸藥不效。
訶子肉五錢 椿根白皮一兩 母丁香三十個
右為細末,酢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陳米飯湯,入酢少許,五更送下。三日三服,效。
訶子皮散 治寒滑,痢下赤白。
米殼去蒂萼蜜炒 橘皮各五分 乾薑炮,六分 訶子煨去核,七分
右為細末,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和柤空心熱服。
益智和中湯 治腸澼下血,或血色紫黑,腹中痛,腹皮惡寒,右手關脈弦,按之無力,而喜熱物熨之,內寒明矣。
肉桂一分 桂枝四分 牡丹皮 柴胡 葛根 益智仁 半夏各五分 歸身 炙甘草 黃芪 升麻各一錢 白芍藥一錢五分 乾薑少許
右為粗末,都作一服,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柤,食後溫服。
槐花散 一名當歸活血湯。治腸澼濕毒下血。
川芎四分槐花 青皮 荊芥穗 熟地黃 白朮各六分 當歸身 升麻各一錢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米飲湯調下,食前。忌酒濕麵生冷硬物。
茯苓湯 治因傷冷飯水泄,日夜走十行,變作白痢。次日,其痢赤白,腹中(疒丂)痛,減食熱躁,四肢沉困無力。
澤瀉一錢 黃芩生三分 當歸身四分 肉桂 炙甘草各五分 猪苓 茯苓各六分 蒼朮 生薑 升麻 柴胡各二錢 芍藥一錢半
右(口父)咀如麻豆大。分作二服,每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柤稍熱,食前服之。
黑圓子 【 《濟生方》,下同】 治脾胃怯弱,飲食過傷,留滯不化,遂成滯下,宜速進此藥推導。更須斟酌受病深淺,增損圓數,還當逐盡積滯方佳,卻徐徐補養之。
烏梅七個 百草霜三錢 杏仁去皮尖,三七枚 巴豆去殼并油,二枚 半夏湯泡七次,九枚 縮砂仁三七枚
右為細末和勻,用薄糊為圓如黍米大,每服十五圓加至二十圓,用熟水送,薑湯亦得。更看虛實,增損圓數。或因食生冷魚膾得病,用治中湯送下亦可。恐此藥倉卒不能辦,止用局方感應圓少加巴豆為圓,服之亦佳。
烏梅圓 治熱留腸胃,下痢純血,臍腹疼痛,或先經下痢,未斷服熱藥,蘊毒伏熱,滲成血痢,皆治之。
烏梅肉二兩 黃連去鬚,三兩 當歸去蘆 枳殼去穰麩炒,各一兩
右為細末,酢糊為圓如梧子大,每服七十圓,空心食前,米飲送下。
當歸圓 治冷留腸胃,下痢純白,腹痛不止。
當歸去蘆酒洗 芍藥 附子炮去皮臍 白朮 乾薑炮 厚朴薑製炒 阿膠蛤粉炒,各一兩 烏梅肉二兩
右為細末,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圓,空心用米飲送下。
香茸圓 治下痢危困。
麝香半錢,別研臨時入 鹿茸燎去皮毛,酥炙,一兩
右鹿茸為細末,方入麝香,以燈心煮棗肉為圓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圓,空心食前,用米飲送下。若每料添滴乳香半兩,尤有效。
茜根圓 治一切毒痢及蠱注痢,血下如鷄肝,心煩腹痛。
茜根洗 升麻 犀角鎊 地榆洗 白芍藥 當歸去蘆洗黃連去鬚 枳殼去瓤麩炒
右等分為細末,酢煮米糊為圓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圓,空心食前米飲送下。
木香檳榔丸 治痢。
木香 檳榔 青皮 陳皮 廣白朮 枳殼 黃連 黃蘗 大黃各半兩 丑末 香附各二兩
右為末,水丸梧桐子大,每五六十丸,溫水下,量虛實與之。《紺珠》多三稜、黃芩、當歸,分兩不同。
調胃承氣湯 治積滯成痢。
芒硝半斤 甘草炙,二兩 大黃四兩,去皮酒洗
右剉,每服臨期斟酌多少,先煮二味熟,去滓下硝,上火煮二三沸,頓服之。
和中丸 治前證。
白朮二兩四錢 厚朴二兩 陳皮一兩六錢 半夏炮,一兩 檳榔 枳實各五錢 甘草四錢 木香二錢
右用生薑自然汁浸,蒸餅為丸,每三十丸,食遠溫水下。
水煮木香膏 治脾胃受濕,臟腑滑泄,腹中疼痛,日夜無度,腸鳴水聲,不思飲食,每欲痢時,裏急後重,或下赤白,或便膿血,并皆治之。
粟米殼蜜水浸濕炒黃,六兩 乳香研 肉豆蔻 砂仁各一兩半 當歸 白芍藥 木香 丁香 訶子皮 藿香 黃連 厚朴薑汁製 甘草炙 青皮 陳皮各一兩 乾薑炮 枳實麩炒,各半兩
右十七味為細末,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角戔),棗一枚,擘開,煎至七分,和柤稍熱,食前服。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六十二
滯下門
方
導滯湯 【 《入門》,下同】 治下痢膿血,裏急後重,腹痛作渴,日夜無度。
芍藥一錢 當歸 黃芩 黃連各五分 木香 檳榔 甘草各二分 大黃三分 肉桂二分半
右,水煎服。一方無肉桂、甘草,有枳殼。大要以芍藥、甘草和中止腹痛。惡熱痛加黃芩,惡寒痛加薑、桂。以木香、檳榔行氣,除後重。氣分加枳殼、滑石寬腸,血分加當歸、桃仁和血,以秦艽、皂子祛腸風,黃芩、黃連清熱毒,白朮、陳皮調胃,茯苓、澤瀉滲濕,山梔、枳實消積。嘔吐加石膏、陳皮、山梔、薑汁。痢已後重不解,去檳、枳,換條芩,加升麻提之。虛者減芩、連、大黃,氣虛加白朮、黃芪、砂仁,血虛加芎、歸、阿膠、側柏葉、炒乾薑。此方行血和氣,深合經旨。
香連丸 治一切痢疾。
黃連五兩 粉草二兩
右同用蜜水略拌濕,置鍋中,重湯蒸,良久取出晒乾,如此者九次。後入木香一兩為末,糊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溫酒米飲任下。
加味香連丸 治痢疾臨危,諸方不效。急將蓮肉煎湯送下,被蓋取睡,效奏神矣。
黃連四兩,用吳茱萸水炒過 阿芙蓉二錢 木香一兩
右為末,陳米糊丸菉豆大,每服二三十丸。
四味香連丸 治痢疾初起,不問赤白。
黃連炒,十兩 大黃酒煨,四兩 木香二兩 檳榔一兩
右為末,糊丸菉豆大,每七十丸,空心米飲下,每日二服。有積自行,無積自止。如下痢色黑,大黃;色紫,地榆;色紅,黃芩;色淡,生薑;色白,肉桂;色黃,山楂;水瀉,粟殼;痛甚,木香、山梔各煎湯送下,如神。
六神丸 治痢。
黃連 木香 枳殼 茯苓 麥芽 神麯各等分
右為末,神麯打糊為丸梧子大,每五十丸,赤痢倍用黃連,甘草煎湯下;白痢倍用木香,乾薑煎湯下;赤白痢甘草、乾薑煎湯下。
加味清六丸 治痢久不愈,下如清涕,有紫黑血絲,原因飽食疾走,或極力呼號,毆跌多受疼痛,大怒不泄,補塞太過,火酒火肉,皆令血瘀所致。
滑石六錢 乳香 沒藥 桃仁 木香 檳榔 大黃各一錢
右為末,神麯糊丸菉豆大。每百丸米飲下,以利盡穢物為度。
古薑墨丸 治赤白痢。
乾薑炒 京墨煅,各等分
右為末,酢煮面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米飲下。
感應丸 治男婦小兒,停積宿食,冷物不能剋化,有傷脾胃,或泄瀉臭穢,或下痢膿血,肚熱,心腹疼痛。
百草霜 丁香 乾薑各一兩 巴霜七十二枚 杏仁四十九粒 肉豆蔻二十一枚 木香二兩
右為末,用黃蠟濾去滓,又用酒煮鎔,取浮者四兩,如春夏用清油一兩、秋冬一兩半,熬熱,入前蠟鎔化,候溫入前末和勻,油紙包裹,旋丸梧子大。小兒麻子大,每二十丸,空心米湯或薑湯下。一方有黃丹、乳香。
神效丸 治休息痢,膿血不止,疼痛困弱。
當歸 烏梅 黃連各等分
右為末,蜜丸、甚者蠟丸梧子大,焙乾,每三十丸加至五十丸,空心厚朴煎湯下。一方有阿膠。
養臟湯丸 治五色痢,神效。
粟殼蜜炒,一兩 陳皮 枳殼 黃連 木香 烏梅 杏仁 厚朴 甘草各五錢
右黑豆棗子煎服。紅痢,生地、甘草節、春茶煎。久不效,加龍骨、赤石脂、人參、芍藥各一兩為末,蜜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烏梅甘草煎湯,或粟米飲下。
黃連補腸湯 治大腸虛冷,痢下青白,腸中雷鳴。
黃連四錢 茯苓 川芎各三錢 地榆五錢 伏龍肝二錢 酸石榴皮五片
右,每八錢,水煎服。
百中散 治一切痢,不問赤白,或日百行,神效。
粟殼去粗皮,用薑汁浸一宿,炒乾
右為末,每二錢,米飲調服,一服便疏,再服即愈。忌生冷油膩魚鮓毒物三日。一方有厚朴薑製等分。
氣痢丸
訶子 橘皮 厚朴各三兩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米飲下。
胃風湯 【 《良方》,下同】 治大人小兒風冷乘虛,客於腸胃,水穀不化,泄瀉注下,腹脅虛滿,腸鳴腹痛,及腸胃濕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
白朮 白芍藥 川芎 人參 茯苓去皮 當歸各二錢 甘草炙 肉桂去皮,各五分
右作一服,水二鍾,粟米一撮,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地榆散 治大人小兒,脾胃氣虛,冷熱不調,下痢膿血,赤多白少,或純下鮮血,裏急後重,小便不利。
地榆炒 乾葛各四錢 乾薑炮,一錢 當歸 茯苓去皮 赤芍藥各三錢 罌粟殼蜜炙,六錢 甘草炙二錢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用溫熟水調下,不拘時服。
聖散子 治男子婦人,遠年近日,赤白下痢。
罌粟殼去蒂蒸 黃蘗 枳殼 御米即粟殼子 甘草炙,各二錢 當歸 乾薑炮,各一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薤白二條,擘碎同煎至一鍾,空心服。
水煮木香丸 治一切下痢,赤白膿血相雜,裏急後重。
木香不見火 訶子肉炮 當歸各六兩 青皮 甘草各二兩四錢 罌粟殼二兩八錢
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水一鍾,煎至六分,空心服。
黃連阿膠丸 治冷熱不調,下痢赤白,裏急後重,臍腹疼痛,口燥煩渴,小便不利。
黃連三兩 茯苓 阿膠各二兩
右黃連、茯苓為末,熬阿膠溲和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用米飲湯下。
地榆散 治血痢。
地榆 赤芍藥 黃連去鬚 青皮去白,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三錢,漿水煎服。
蒼朮芍藥湯 治痢疾痛甚者。
蒼朮一兩 芍藥五錢 黃芩 官桂各二錢半
右作一服,水二鍾,煎至一鍾,食前服。
露宿湯 治一切痢。
酸石榴皮 草果各一錢半 椿根皮二錢半 青皮二錢 杏仁十四個 甘草一錢
右作一服,用水二鍾,生薑三片,烏梅二個,煎至一鍾,露一宿,早晨服。
木香豆蔻丸 治臟腑冷憊瀉痢,一服見效。惟熱痢熱瀉不治。
木香 破故紙各一兩 肉豆蔻四個 良薑 砂仁 厚朴各七錢半 赤芍藥 陳皮 官桂 白朮各五錢 吳萸水洗 胡椒各二錢半 檳榔
右為細末,用漿水煮猪肝,和藥溲勻,仍用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熬稀米粥飲送下。
纏金丹 治大人、小兒一切瀉痢,無問冷熱赤白,連綿不瘥,愈而復發,腹中疼痛者,宜服之。
硇砂 乳香各二錢半 巴豆去皮心膜出油 杏仁去皮尖,各八錢半 硃砂一兩 木鼈五錢 白膠香一錢 黃丹二兩半 砒霜酢煮,煅,三錢半,研入磁罐,以赤石脂,鹽泥固濟,火燒通赤,候冷取出
右為細末,鎔黃蠟一兩,溲和丸如麻子仁大。每服一丸,小兒半丸。水瀉,新汲水下;赤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赤白痢,甘草乾薑湯下。并放冷,臨臥服。孕婦勿服。忌熱物一二時辰。一方鎔蠟入油二十點,和劑令軟,用油紙裹,旋丸。
白朮調中丸 治久痢赤白膿血相雜,多日羸瘦,不思飲食。
白朮五錢 神麯炒,四兩 人參 茯苓 猪苓 澤瀉各三錢 木香二錢 官桂錢半 甘草炙 乾薑炮,各一兩
右為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用淡生薑湯下。
治痢仙方 歌曰:八痢臨終事可危,仙方等分與均醫。三香止痛最為緊,四白和中不可虧。甘枳更加罌粟殼,訶榆全借石榴皮。半夏厚朴黃連橘,救苦天醫只片時。
丁香 沉香 木香 白朮 白芷 白茯苓 白芍藥 甘草 枳殼 罌粟殼 訶子 地榆 酸石榴皮 半夏 厚朴 黃連 陳皮
右,各一錢,分五服。白加生薑,赤加烏梅煎,食前服。治一切瀉痢,腹痛久不瘥。
斷痢散
肉荳蔻 乾薑 丁香各二錢半 訶子去核 甘草炙 陳皮各一兩 御米殼去蒂蜜炒,三兩
右(口父)咀,每服二錢半,水一盞,乳香一粒,粟米百粒,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前。霍亂吐瀉,令冷服。
六神散 治瀉痢赤白,腹痛不可忍,痢久不止者。
御米殼蜜炙,一兩 青皮 陳皮 烏梅肉 乾薑炮,各五錢 甘草炙,三錢
右件(口父)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乳香一粒,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食前,日進三服。一方無乳香。赤痢冷服,白痢熱服,花痢溫服。一方無乾薑。
如聖散 治一切痢疾,無問久新,或赤或白,或赤白相雜,日夜無度,悉能治之,頗效。
當歸 地榆 縮砂仁 赤石脂 陳皮 乾薑 石榴皮 訶子肉 罌粟殼 甘草各等分
右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陳霜梅一個,煎至七分,去滓。赤痢冷服,白痢熱服,赤白痢溫服。高年娠婦小兒皆可服。忌生冷油膩物。
痢藥乳香散
白梅 棗子 罌粟殼各一兩 訶子俱燒灰,半兩
右為粗末,每服一二錢,用水一小盞,入乳香一小豆許,同煎至七分,不拘時溫服。
遇仙立效散 治諸般惡痢,或赤或白,或濃淡相雜,裏急後重,臍腹疼痛,或下五色,或如魚腦,日夜無度,或禁口不食,不問大人小兒、虛弱老人、產婦,并宜服之。
當歸洗 甘草炙 御米殼去蒂蓋炒黃,各二兩 赤芍藥 地榆 酸石榴皮各五錢
右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空心溫服。小兒量歲數加減,以瘥為度。忌生冷油膩腥臊等物。一方入赤茯苓、北棗等分。
犀角丸 但是痢,服之無不瘥。
犀角屑 黃連 苦參 當歸 黃蘗并取粉
右為搗研為末,各等分和勻,空腹,爛煮糯米飲調方寸匕服之,日再服。忌粘滑油膩生菜。
聖棗子 治一切下痢,臍腹疼痛。
木香二錢半 乳香別研 沒藥別研,各一錢 肉豆蔻麵裹煨,二枚
右為末,每服一錢,大乾棗一枚去核,先入一半藥在內,次用水浸巴豆半粒,再入藥末半錢。合定用油餅麵裹一指厚,火煨麵熟為度,去麵,并巴豆不用,只細嚼藥,米飲,空心下。一方用乳香一兩研,肉豆蔻二兩煨作末,用陳米糊為丸。
真方聖散子 治男子婦人,脾胃受濕,中脘停寒,吃物頻傷,心胸滿悶,脅肋膨脹,腸鳴虛痞,小腹堅痛,臍下強急,或大便不調,米穀遲化,裏急後重,下痢膿血,或下五色,或便如魚腦,或如豆汁,或有鮮血,或如爛肉相似,日夜無度,久而不愈,嗜臥怠惰,虛羸,肢體沉困,寒熱時作。此藥能固養脾胃,溫中止腹痛,服之甚有所益。
訶子皮 乾薑炮 丁香 肉豆蔻麵裹煨 鰞鰂骨去皮 赤石脂 甘草炙黃,各一兩 御米殼五兩,搗碎酢炒
右為細末,每服先用水一盞,入乳香少許,煎五七沸,調藥末二錢,食前熱服。
(艹舌)蔞散 治五色痢疾久不愈者。
(艹舌)蔞一個,黃色者炭火煨存性,蓋地下一宿,出火毒
右研為細末,作一服,用溫酒調服。胡大卿有一僕患痢二年,至杭州遇一道人,傳此方而愈。
止痢法
肉豆蔻一個 訶子二個,炮去核
右為末,每服一錢,空心用米飲調下。
百歲丸 治一切惡利,雜下赤白,及休息等痢。
漏蘭子一個,大者 阿膠 木香 罌粟殼淨 黃連各五錢 乳香少許另研
右除乳香外,將餘藥剉作小塊,炒令焦黑色,存半性,不令煙絕,研為末,入乳香和勻,用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一歲服一丸,十歲服十丸,依歲數服之,不拘時,米飲送下。
玉粉散 治血痢,解臟腑積熱毒。
海粉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蜜水調服。
木香散 治隔年痢不止,并血痢。
木香 黃連炒,各五錢 罌粟殼去蒂膜,薑製炒 甘草炙,各一兩
右為末,入麝香少許,每服二錢,米湯調服。
葛根湯 專治酒痢。
葛根 枳殼 半夏 生地黃 杏仁去皮尖 茯苓各二錢四分 黃芩一錢二分 甘草炙,五分
右分作二貼,水二盞,黑豆百粒,生薑五片,白梅一個,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木香散 治氣痢泄瀉,心腹疼痛。
肉豆蔻一枚 木香 沉香 官桂 沒藥 胡椒 當歸切焙 乾薑炮 附子炮裂去皮 密陀僧甘草炙,各一分 赤石脂 龍骨各五錢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食前,用米飲調下。
歸連丸 治痢無問冷熱及五色痢,入口即定。
當歸 黃蘗 黃芩 阿膠炒 熟艾各二兩 黃連四兩
右為末,以醇酢二升煮膠烊,下藥煮,令可為丸如豆大。每服七八十丸,日二夜一,用湯下。若產婦痢,加蒲黃一兩,煉蜜為丸。
附子散 治冷熱痢腹痛,不能飲食。
木香五錢 附子炮裂去皮臍 黃連炒 龍骨 地榆各一兩 當歸三分,炒
右為末,每服二錢。不拘時,以粥飲調下。
加減當歸地榆散 治冷熱不調,氣毒惡毒,濕熱腸垢,毒痢休息,膏痢腥穢,乾嘔不食,肌熱,小便濇。
當歸焙一兩 地榆 黃連揀淨 甘草炒 芍藥各五錢 御米殼蜜炒,二兩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日進二服。如復痢,加黃連、當歸一倍。
和中散 治冷熱痢,腹痛裏急。
附子炮裂去皮臍 黃連各一兩 乳香研,一分
右,如患冷熱痢,取黃連、附子各半錢,乳香一字,以陳米飲調下;未止再服,以青皮湯調下。如患赤痢,附子末半錢,黃連末一錢,乳香一字。如患白痢,黃連五分,附子末一錢,乳香一字,米飲調下;未止,以黑豆七粒,煎湯止之。
楊子建萬全護命方 治初下痢,先發寒熱頭痛,及血變於中,多下赤痢。
細辛八銖 牽牛四銖 麻黃 官桂各三分 芎藭 白朮各二兩 藁本 獨活 桔梗 防風 白芍 白芷各五錢 丹皮 甘草各一分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非時,熟湯調下,和滓熱吃。若吃兩三盞後,寒熱不退,宜用後方。
還真散 治毒痢初得時,先發寒熱,服前方,寒熱已退,赤痢已消減,宜進此還真散。若服前方,寒熱未退,赤痢未消減,更不宜進此藥。
訶子五個,用麵裹火焙熟,不要生,亦不要焦,去麵不用,就熱咬破訶子,去核不用,只用皮焙乾
右搗羅為細末,每服二錢匕,以米湯一盞半,同藥煉取一盞,空心和滓吃。若吐出一兩口涎更佳。如此吃經數盞,大腑漸安,出後減少,修合第三方藥吃,以牢固大腸。若吃前方藥,壯熱未退,血痢未減,不可進此藥。
十寶湯 治冷痢如魚腦者三服見效,甚疾。
黃芪四兩 熟地黃酒浸 白茯苓 當歸酒浸 人參 白朮炒 製半夏 白芍藥炒 五味子 官桂各一兩 甘草五錢
右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烏梅一個,煎至七分,食前溫服。
外炙膏 治一切虛寒,下痢赤白,或時腹痛,腸滑不禁,心腹冷極,皆可用。
木香 附子炮 蛇牀子 吳茱萸 胡椒 川烏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藥末三錢,用麵二錢,用生薑自然汁調作糊,貼臍中,上下以衣物蓋定,熨斗盛火熨之,痢止為度。
五神散 治大腸積冷,下痢不止,裏急後重,腹痛。
附子炮裂去皮臍 烏梅去核,各五錢 乾薑炮 訶黎勒煨去核 延胡索各一兩
右為粗散,和白麵裹煨,慢火內燒,令麵熟為度,去麵焙乾為細末,每服一錢,空心食前用米飲調下。
黃芪散 治熱痢,下赤黃膿血,腹疼心煩。
黃芪剉 龍骨 當歸各三分 黃連微炒,一兩 黃蘗 黃芩 犀角屑 地榆各五錢 生地二分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用粥飲調下。
犀角散 治熱痢,下赤黃膿血,腹痛,心煩困悶。
犀角屑 黃連微炒 地榆 黃芪各一兩 當歸炒,五錢 木香三分
右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黃連丸 一名羚羊丸。治一切熱痢及休息痢,日夜頻併,兼治下血黑如鷄肝色。
黃連二兩半 羚羊角鎊 黃蘗各一兩半 赤茯苓五錢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薑蜜湯下。
生地黃湯 治熱痢不止。
生地黃半兩 地榆三分 甘草炙一分
右(口父)咀如麻豆大,用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分作二服,空心日晚溫服。
鬱金散 治一切熱毒痢,下血不止。
鬱金 槐花炒,各五錢 甘草炙,一分
右為細末,每服一二錢,食前用豆豉湯調下。
如聖湯 治下痢赤白甚重者。
人參 當歸洗,各三寸 滴乳香一塊,如黑豆大 甘草二寸,炙 大北棗 烏梅各七枚 白豆蔻 罌粟殼去瓤蜜炒 砂仁 大丁香各二十一個 生薑二塊,大者,濕紙裹煨熟
右為末,分三服,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服。不用粟殼亦可。
艾葉丸 治赤白痢,血多,痛不可忍。
艾葉炒 黃連炒 木香半生半炒,各三分 地榆一兩 阿膠炙燥 當歸切焙,各五錢 肉豆蔻三分
右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赤白痢方
歌曰:三片生薑三個棗,一個烏梅三寸草,更加罌粟與陳皮,赤白痢疾一齊掃。
安和飲子 治赤白痢,不問老幼并治之。
罌粟殼 木香各二錢半 甘草炙 地榆各一錢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米飲湯調下。
玉抱肚 治一切虛寒下痢赤白,或時腹痛,腸滑不禁,心腹冷極者,可用。
針砂四兩,炒 白礬五錢 官桂一兩
右為末,和勻作一包,冷水調,攤皮紙上,貼臍上下,以帛勒之。如覺大熱,即以衣襯之。藥乾,再以水濕令潤,其熱如初。可用三四次。
軟紅丸 消虛積,治冷熱不調,下痢赤白,膿血相雜。
乳香別研,一皂角子大 硇砂別研,一皂角子大 蠍二枚,去毒 續隨子四十九枚,去皮 粉霜 黃丹俱別研 黃蠟各五錢 朱砂一錢,別研 巴豆二十個去皮不去油,研成膏
右末共和勻,用磁器內鎔蠟成汁,入麻油半茶腳許,後入藥和丸如菉豆大,留前朱砂一半為衣。每服二十丸,乳香湯下。小兒丸如黃米大,每服一丸,乳香湯下,食前服。
豆蔻丸 治白滯痢,腹藏撮痛。
肉豆蔻麵裹煨熟 草豆蔻麵裹煨熟 縮砂仁 枇杷葉去毛尖 母丁香各一兩 地榆二兩 木香 沉香 京墨燒紅為末,各五錢
右為細末,和粟米飯為丸如櫻桃大。每服二丸,食前用米飲化下。
云母散 治久痢經年不瘥。
云母粉 白茯苓 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三分 赤石脂 龍骨各半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用溫酒或米飲調下,亦治血痢。
金星鱔散 治久痢。
金星鱔酢炙 白礬 鉛丹各五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用米飲調下。
蕪荑丸 治久痢不瘥,有蟲,并下部脫肛。
蕪荑炒 黃連去鬚,各二兩 蚺蛇膽五錢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杏仁湯下。
香粟散 治久新痢疾。
罌粟殼蜜炒,二兩 木香 地榆 陳皮留白 乾薑炮 甘草炙,各五錢
右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棗一枚,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五奇湯 治久患痢疾,不問赤白,并皆治之。
訶子二枚,一枚生用,一枚用麵裹煨香熟,去核麵 肉豆蔻 草豆蔻各二枚俱如上製 木香棗大 甘草一寸,如指面大,炮令赤色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用米飲下。
麥糵丸 治休息痢,不能飲食及羸瘦。
大麥糵炒 附子炮裂去皮臍 白茯苓 官桂 陳麯炒 烏梅肉炒 人參各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煮棗肉飲下,不拘時服。一方七月七日麯糊丸。
茯苓湯 治痢後遍身浮腫。
赤茯苓 白朮炒 澤漆葉微炒,各一兩 防己 桑根白皮炙黃 黃芩 射干 澤瀉各三兩
右(口父)咀,每服五錢匕,先以水三盞,煮大豆一合,取二盞,去滓內藥,煎取一盞,分二服。未瘥,頻服兩料。
消痞丸 治痢後肚腹滿悶。
陳皮去白 青皮去白,各一兩 木香二錢 蒼朮米泔浸焙,四兩
右為末,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送下。小兒三五七丸米湯下。
猪肝丸 治痢後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四肢乏力。
猪肝一大葉,以酢煮令爛研如泥 烏梅微炒 乾薑炮 草豆蔻仁 當歸微炒 肉豆蔻仁 厚朴薑汁塗炙 訶黎勒肉煨 蓽茇各一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 桂心五錢
右為末,用猪肝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時,以粥飲下。
倉廩湯 治噤口痢,有熱,乃毒氣衝心,食即吐。
人參 茯苓 甘草炙 前胡 川藭 羌活 獨活 桔梗 柴胡 枳殼 陳倉米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參苓白朮散 治胃虛口噤。
人參 茯苓 白朮 白扁豆薑汁浸炒,去皮 山藥 蓮肉 縮砂仁 薏苡仁炒 甘草炙 桔梗各二兩
右為細末,石菖蒲煎湯下。宜食生韭菜。
通神丸 治膿血雜痢,後重疼痛,日久不瘥。
五靈脂去砂研 沒藥研 乳香研,各一錢 巴豆霜研,五分
右再同研勻,滴水為丸如黃米大,每服七丸。食前煎生木瓜湯下。小兒服三丸,隨歲加減。
三奇散 治痢後裏急後重。
枳殼 黃芪 防風
右等分為末,每服二錢,蜜湯調下,米飲亦得。
白朮聖散子 治一切瀉痢久不瘥,并婦人產後痢。
當歸 肉豆蔻 砂仁 石榴皮 訶子肉 陳皮 乾薑炮 甘草 白朮 芍藥
右各等分(口父)咀,每服五錢,水二盞,入乳香一豆許,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下痢方 【 《正傳》,下同】 治久痢已數日,不能起牀,不食,疲弱之甚者。
御米殼酢炒,二分 人參 黃芪 地榆 砂仁 澤瀉各半錢 白朮 芍藥 陳皮各一錢 當歸七分 木香 炙甘草 升麻 白蔻各三分
右細切,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柤溫服。
經驗三根飲 治休息痢,年久不愈者,其效如神。
五倍木根 蒼耳草根 臭樗木根白皮各等分
右細切,每七錢,生薑三片,大棗一枚,大黑豆三十六粒,糯米四十九粒,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柤溫服。
右歸飲 【 《景岳全書》,下同】 此益火之劑也。凡痢疾命門之陽衰陰勝者,宜此方加減主之。
熟地二三錢錢或加至一二兩 杜仲薑製 枸杞 山藥炒,各二錢 肉桂 甘草炙,各一二錢 製附子一二三錢 山茱萸一錢
右,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加減一陰煎 治水虧火盛,宜用此方。
生地 芍藥 麥冬各二錢 熟地三五錢 炙甘草五七分 知母 地骨皮各一錢
右,水二鍾,煎服。
赤金豆 治諸積不行,凡血凝氣滯,疼痛腫脹,蟲積結聚,癥瘕瀉利,宜此主之。
巴霜去皮膜,略去油,一錢半 生附子切,略炒 皂角炒,各二錢 丁香 天竺黃 木香各三錢 輕粉一錢
右為末,酢浸蒸餅,為丸蘿蔔子大,朱砂二錢為衣。欲漸去者,每服五七丸。欲驟行者,每服一二十丸。用滾水或煎藥,或薑酢茶蜜茴香史君子煎湯,為引送下。若利多不止,可飲冷水一二口即止。蓋此藥得熱則行,得冷則止也。
百順丸 治一切陽邪積滯,痢疾泄瀉。
川大黃錦紋者,一斤 牙皂角炒微黃,一兩六錢
右為末,用湯浸蒸餅,搗丸菉豆大。每用五分或一錢,或二三錢,酌宜用引送下;或用蜜為丸亦可。
保陰煎 治一切陰虛內熱,痢疾動血等證。
生地 熟地 芍藥各二錢 山藥 川續斷 黃芩 黃蘗各一錢半 生甘草一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大分清飲 治積熱閉結,小水不利,或致腰腹下部極痛,或濕熱下痢,黃疸溺血,邪熱畜血,腹痛淋閉等證。
茯苓 澤瀉 木通各二錢 猪苓 枳殼 梔子或倍之 車前子各一錢
水一鍾半,煎八分,食遠溫服。
清流飲 治陰虛挾熱,瀉痢,或發熱,或喜冷,或下純紅鮮血,或小水痛赤等證。
生地黃 芍藥 白茯苓 澤瀉各二錢 枳殼 甘草各一錢 當歸一二錢 黃芩 黃連各錢半
水一鍾半,煎服。
六味回陽飲 治脾腎虛寒痢疾。
當歸三錢 人參一二兩或數錢 炙甘草一錢 製附子 炮乾薑各二三錢 熟地五錢或一兩
水二鍾,武火煎七八分,溫服。
理陰煎 此理中湯之變方也。治脾腎中虛痢疾。
熟地三五錢或一二兩 當歸二三錢或五七錢 炙甘草 乾薑炒黃,各一二錢 或加肉桂一二錢
水二鍾,煎七八分,熱服。
溫胃飲 治中寒嘔吐,吞酸瀉痢,不思飲食。
人參一二三錢或一兩 白朮炒,二三錢或一兩 扁豆二錢,炒 炙甘草 陳皮各一錢,不用亦可 乾薑炒焦,一二三錢 當歸一二錢,滑泄者不用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五君子煎,治脾胃虛寒,嘔吐瀉痢而兼濕者。
人參二三錢 白朮土炒 白茯苓各二錢 甘草炙,一錢 乾薑炒黃,一二錢
水一鍾半,煎服。加陳皮一錢,名六味異功煎,治證同而兼微滯者。
胃關煎 治脾腎,虛寒腹痛不止,冷痢等證。
熟地三五錢或一兩 山藥炒 扁豆炒,各二錢 炙甘草一二錢 焦乾薑 白朮炒,各一二三錢 吳茱萸製,五七分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佐關煎 治生冷傷脾,瀉痢未久,腎氣未損者,宜用此湯以去寒濕,安脾胃。此胃關煎之佐者也。
厚朴炒 陳皮炒,各一錢 山藥炒 扁豆炒 猪苓 澤瀉各二錢 肉桂 乾薑炒,各一二錢 炙甘草七分水一鍾半,煎服。
抑扶煎 治暴傷生冷,致成瀉痢。
厚朴 陳皮 烏藥各一錢五分 炙甘草一錢 猪苓 澤瀉各二錢 乾薑炮,一二錢 吳萸五分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溫服。
四維散 治脾腎虛寒,滑脫之甚,或泄痢不能止,或氣虛下陷,二陰血脫不能禁者,無出此方之右。
製附子 乾薑炒黃,各二錢 炙甘草一二錢 烏梅肉五分或一錢 人參一兩
右為末,和勻,用水拌濕蒸,一飯頃取起烘乾,再為末,服一二錢,溫湯調下。
五德丸 治脾腎虛寒,或暴傷生冷,或受時氣寒濕,或酒濕傷脾,腹痛作泄,或飲食失宜,嘔惡痛泄痢疾等證。
北五味二兩,或以肉荳蔻麵裹煨代,或用烏藥 補骨脂酒炒 乾薑炒,各四兩 吳茱萸製 木香各二兩
湯浸蒸餅丸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甚者百丸,滾白湯或人參湯或米湯俱可下。
復陽丹 治陰寒嘔吐泄瀉,腹痛痢疾等證。
附子製 炮薑 胡椒 五味 炙甘草各一兩 白麵二兩,炒熟
右為末和勻,入溫湯搗丸梧桐子大。每服一錢,隨證用藥引送下。
九氣丹 治脾腎虛寒,如五德丸之甚者。
熟地八兩 製附子四兩 肉豆蔻麵煨 五味 焦薑 吳茱萸 補骨脂酒炒 蓽茇炒,各二兩 粉甘草一兩
煉白蜜為丸、或山藥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或百丸,滾白湯下。
聖朮煎 治飲食偶傷,或寒濕瀉痢嘔吐,尤為聖藥。
白朮炒,五六七八錢或一二兩 乾薑炒黃 肉桂各一二錢 陳皮酌用或不用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熱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