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三百十五

 飲食門

  醫門法律 【 清?喻昌】

   飲滾酒過多成膈

過飲滾酒,多成膈證,人皆知之,而所以然之理不達也。蓋膈有二:一者上脘之艱於納,一者下脘之艱於出耳。然人胃中全是一團冲和之氣。所以上脘清陽居多,不覺其熱;下脘濁陰居多,不覺其寒。即時令大熱,而胃中之氣不變為熱,時令大寒,而胃中之氣不變為寒。氣惟冲和,故但能容食,不能化食,必借脾中之陽氣入胃,而運化之機始顯,此身中自然之造化也。麯糵之性極能升騰,日飲沸洒不輟,勢必將下脘之氣轉升於中上二脘,而幽門之口閉而不通者有之。且滾酒從喉而入,日將上脘炮灼,漸有腐熟之象,而生氣不存,窄隘有加,止能納水不能納穀者有之,此所以多成膈證也。若夫熱藥之性,其傷人也必僭,以火曰炎上也;寒藥之性其傷入也必濫,以水日潤下也。不僭不濫,而獨傷中焦沖和之氣者,必無之理。

  景岳全書 【 明?張介賓】

   論證

凡飲食傷脾之證,有寒傷有熱傷,有暫病有久病,有虛證有實證。但熱者,暫者,實者,人皆易知;而寒者,久者,虛者,人多不識。如今人以生冷瓜果致傷胃氣,而為瀉為痢為痛之類者,人猶以為火證而治以寒涼者,是不識寒證也。有偶因停滯而為脹為痛者,人皆知其實也。然脾胃強壯者,即滯亦易化,惟其不能化者,則最有中虛之證。故或以不食亦知飢,少食即作脹;或以無飢無飽,全然不思飲食;或以胃虛兼嘔而腹滿膨膨;或以火不生土而時食時吐。或中氣不化則胷喉若有所哽,而本非飲食之滯者;或因病致傷胃氣,則久不思食,而本非中滿之病者。且胃病於暫者多實,脾病於久者多虛。時醫於此,無論邪正久暫,鮮有不用開胃消導等劑,是不知虛證也。蓋脾胃之職,原以化食為能。今既不能化食,乃其所能者病,而尚可專意剋伐以害其能乎?且凡欲治病,必須先借胃氣以為行藥之主。若胃氣實者攻之則去,而疾常易愈,此以胃氣強而藥力易行也。胃氣虛者攻亦不去,此非藥不去病也,以胃虛本弱,攻之則益弱,而藥力愈不能行也。若久攻之,非惟藥不能行,必致元氣愈傷,病必愈甚,盡去其能,必瀕於死矣。矧體質貴賤尤有不同,凡藜藿壯夫,及新暴之病,自宜消伐,惟速去為善。若以弱質弱病而不顧虛實,概施欲速攻治之法,則無不危矣。

傷食者必惡食。

素喜冷食者,內必多熱;素喜熱食者,內必多寒。故內寒者不喜寒,內熱者不喜熱。然熱者嗜寒,多生中寒;寒者嗜熱,多生內熱。此《內經》所謂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故凡治病養生者,又當於素稟中察其嗜好偏勝之弊。

飲食致病,凡傷於熱者多為火證,而停滯者少;傷於寒者,多為停滯,而全非火證。大都飲食之傷,必因寒物者居多,而溫平者次之,熱者又次之。故治此者,不可不察其所因。

偶病之人,多有非食而疑食者,曰某日曾食某物,或某肉某麵,其日即病。醫者不論虛實,但聞此言,且見胃口不開,必先治食。夫未病之人,誰有不食?豈必預為停食而待病至者,斯可信其無食乎?及其病也,則或因勞倦,或因風寒,或因七情,病發不測,而且無脹無滯,與食何干?藥不對病而妄行剝削,必反增病也。由此推之,則凡無據無證而妄指胡猜者,皆其類也,良可慨矣!

   論治

凡治飲食暫傷者,亦當辨虛實;若停滯中焦或脹或痛者,此實證也,當先去其食,宜大和中飲主之。然去食莫先於理氣,又惟排氣飲為佳。若所停猶在上焦,莫若用吐為捷法,或用吐劑亦可。若食停下焦,痛極兼脹者,須下而去之,宜神佑丸,或備急丸,或赤金豆。若偶傷生冷或油濁不堪等物,以致吐瀉脹痛而邪氣實者,宜抑扶煎。若無寒氣者,以本方去吳茱萸煎服,或用排氣飲、和胃飲俱佳。若痛脹不解者,宜神香散兼用之。

飲食傷脾而吐瀉已甚者,但察其無中滿無腹痛,而惟嘔惡不能止,此其食物必已盡去,而以中氣受傷大虛而然,或其人困倦不寧,少氣多汗,六脈豁大無神者,宜理中湯、五君子煎,或溫胃飲之類主之。若吐甚極虛者,宜四味回陽飲;瀉甚極虛者,宜胃關煎。凡大吐大瀉之後,多為腹脹,若但外脹而內不覺脹,或惡聞食氣,不欲飲食者,皆脾氣大虛之候,速宜用前溫補諸法調治之。

凡少年小兒輩,縱肆口腹,以致胃氣不清,或時微脹,或時疼痛,或膨膨然不思飲食,此皆傷脾而然,而實亦食滯使然也。滯多者宜和胃飲,滯少者宜枳朮丸,或芍藥枳朮丸,日漸服之,仍節飲食,自可全愈。

凡失飢傷飽,損及脾胃,多令人胷膈痞悶,不能消化,飲食少思,口中無味,或噯氣吞酸,神體困倦。此皆脾氣受傷中虛而然,宜木香人參枳朮丸,或大健脾丸,去黃連主之。其虛甚者,宜理中湯,或溫胃飲。若虛在下焦而陰中無陽,不能生土者,惟理陰煎加減主之為善。

病後胃口不開,飲食不進者,有二證。蓋一以濁氣未淨,或餘火未清,但宜以小和中飲加減主之。一以脾胃受傷,病邪雖去,而中氣未復,故或有數日不能食,或旬日不能開,或胷喉中若有所哽,如梅核氣者,此中本無停積,但以陽氣未舒,陰翳作滯,胃氣大虛,不能運化而然,輕則溫胃飲,甚則必加人參附子,但使陽氣得行,則胃口自開也。

凡飲酒致傷者,多宜除濕利水。若或傷氣,亦宜間用人參。然其證有三,不可不辨。一以酒濕傷脾,致生痰逆嘔吐,胷膈痞塞,飲食減少者,宜葛花解酲湯、胃苓湯、五苓散之類主之。一以酒熱傷陰,或致發熱動血者,宜黃芩芍藥湯、清化飲、徒薪飲之類主之。一以酒質傷臟,致生泄瀉不已,若氣強力壯者,惟五苓散胃苓湯之類,皆可除濕止瀉;若因濕生寒,以瀉傷陰,致損命門陽氣者,非胃關煎及五德丸、九炁丹之類不可。

怒氣傷肝,則肝木之氣必侵脾土,而胃氣受傷,致妨飲食。此雖以肝氣之逆,然肝氣無不漸散,而脾氣之傷則受其困矣。此所以不必重肝而重當在脾也。故凡遇此證,但當察其逆滯之有無,如無脅痛脹滿等證,則不必疏氣,單宜以養脾益氣為主,如五味異功散、歸脾湯之屬是也。或于補養藥中,少加烏藥、青皮、白豆蔻以佐之亦可。

凡時食時吐,或朝食暮吐等證,詳載反胃門。

善食而瘦者,多因有火,然當察火之微甚。微火者,微清之,如生地、芍藥、丹皮、沙參、麥冬、石斛、竹葉、地骨皮、黃芩、知母、細甘草之屬是也。若火甚者,或隨食隨飢,隨飲隨渴,或肌膚燥熱,二便濇結,則石膏、黃連、梔子、黃蘗、龍膽草、苦參之屬,所不可免。此當察其三焦五臟,隨所在而治之。然陽盛者,陰必虛,如一陰煎、二陰煎、四陰煎之屬,皆當擇而用也。不能食而瘦者,必其脾胃虛弱,不能健運而然,故或為噯氣吞酸,痞滿不飢等證,宜四君子湯、歸脾湯。若兼寒者,宜五君子煎、養中煎、理中湯。其命門火衰者,宜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之類主之。

凡喜食茶葉、喜食生米者,多因胃有伏火,所以能消此物。余嘗以清火滋陰之藥愈此者數人。蓋察其脈證有火象,故隨用隨效也。又有喜食炭者,必其胃寒而濕,故喜此燥濇之物,亦當詳察脈證,宜以健脾溫胃為主。

飲食所傷,治當從類。如麥芽、神麯、能消米麵之積;砂仁、厚朴、蘿蔔子、阿魏,能消肉食之積;山楂、枳實,能消瓜果之積。凡因濕者宜治以燥,如半夏、蒼朮、草果、澤瀉之屬;因寒者宜治以熱,如薑、桂、吳茱萸、肉豆蔻之屬;因熱者宜治以寒,如芩、連、梔子、青皮之屬;氣滯者當行其氣,宜木香、烏藥、香附、白芥子之屬;血滯者當行其血,宜桃仁、紅花、蘇木、元胡之屬;食聚積堅,行散不易者,宜巴豆、大黃、三稜、蓬朮之屬。凡治食積所停,古法不過如此。雖然,此不過言其大概耳。至若淺深虛實,貴酌權宜。凡欲攻有形,須從乎味;欲散凝滯,須從乎氣,未有氣行而實不隨者。則此中之氣味通變,又自有相濟之妙,故不可以謬枉也。

   論脾胃三方

人賴脾胃為養生之本,則在乎健與不健耳。而健脾三方,如潔古之枳朮丸,東垣之平胃散,及補中益氣湯,俱當今之相傳以為準繩者也。夫所謂平胃者,欲平治其不平也。此東垣為胃強邪實者設,故其性味從辛燥苦而能消散,惟有積滯與濕者宜之。今見方家每以此為常服健脾之劑,動輒用之,而不察可否,其誤甚矣!潔古枳朮丸,以白朮為君,脾得其燥,所以能健,然佐以枳實,其味苦峻,有推牆倒壁之功,此實寓攻於守之劑,惟脾氣不清而滯勝者,正當用之。若脾氣已虛,非所宜也。今人不察,相傳為補脾之藥,而朝吞暮餌,或以小兒瘦弱而製令常服,則適足以傷其氣助其瘦耳,用宜酌也。補中益氣湯,乃東垣獨得之心法。蓋以脾胃屬土,為水穀之海。凡五臟生成,惟此是賴者,在賴其發生之氣,運而上行,故由胃達脾,由脾達肺而生長萬物,滋既一身。即如天地之土,其氣皆然。凡春夏之土,能生能長者,以得陽氣而上升,升則向生也;秋冬之土,不生不長者,以得陰氣而下降,降則向死也。今本方以升、柴助升氣,以參、芪、歸、朮助陽氣,此東垣立方之意,誠盡善矣。但肺本象天,脾本象地。地天既交,所以成泰。然不知泰之前猶有臨,臨之前猶有復。此實三陽之元始,故余再製補陰益氣煎,正所以助臨復之氣,庶乎得根本之道,而足補東垣之未盡也。又補中益氣湯之用,原為補中扶陽而設。然補陽之義,則亦有宜否之辨,用者不可不知。如東垣用此以治勞倦內傷發熱等證,雖曰為助陽也,非發汗也,然實有不散而散之意。故於勞倦感寒,或陽虛痎瘧,及脾氣下陷等證,則最所宜也。若全無表邪寒熱,而但有中氣虧甚者,則升、柴之類,大非所宜。何也?蓋升、柴之味皆兼苦寒,升柴之性皆專疏散,雖曰升麻入脾胃,柴胡入肝膽,能引清氣上升,然惟有邪者固可因升而散之,使或無邪,能不因散而益耗其中氣乎?即曰此湯以補劑為主,而惟借升、柴以引達清氣,不知微虛者猶可出入,大虛者必難假借。當此之時,即純用培補,猶恐不及,而再兼疏泄,安望成功?且凡屬補陽之劑,無不能升,正以陽主升也。用其升而不用其散,斯得補陽之大法。此中自有元機,又奚必升、柴之是賴乎?故寇宗奭極言五勞七傷之大忌柴胡者,是誠絕類之真見,而李時珍復又非之,余亦何容再辨哉!然理有一定,孰能越之?茲余單揭其要,曰:能散者斷不能聚,能泄者斷不能補,而性味之苦寒者,亦斷非扶陽之物,只此便是斷案,而紛紛之議或可判矣。故於諸證之中,凡其不宜用此者,則有不可不察:如表不固而汗不斂者,不可用;外無表邪而陰虛發熱者,不可用;陽氣無根而格陽戴陽者,不可用;脾肺虛甚而氣促似喘者,不可用;命門火衰而虛寒泄瀉者,不可用;水虧火亢而吐血衄血者,不可用;四肢厥逆而陽虛欲脫者,不可用。總之,元氣虛極者,毫不可泄;陰陽下竭者,毫不可升;真火虧敗者,毫不可用清涼。今人但知補中益氣湯可以補虛,一概尚之,而不知病當緊急,則此時幾微關係,判於一舉指之間,而纖微不可紊誤者,正此類也,余亦安能以筆盡哉!

  石室秘籙 【 清?陳士鐸】

   論治法

塞治法,因其塞而塞之也,如人氣虛中滿是也。凡人氣虛多不能食,食則倒飽。人以為多食之故,以香砂枳實等丸消導之。其初未嘗不少快,久則腹飽又消之,久久不已,必變成中滿之證,腹高而大,氣喘而粗。人又以為鼓脹也,用牽牛、甘遂等藥以利導其水,水未必去而鼓脹益甚。又以為藥之不勝也,又用大黃、巴豆之藥下之;又不應,以為風邪襲之,又以辛散之品如龍膽草、茵陳之類,雜然紛進,不至死不止,猶然開鬼門,泄淨府,紛紛議論,皆操刀下石之徒也。誰知初起之時,即以補胃健脾之藥,先為速治,何至此哉!初用之方,人參、蘿蔔子各一錢,白朮二錢,陳皮三分,甘草一分,薏仁、芡實各五錢,山藥、茯苓各三錢,水煎服。此方絕不去消導,而專以補為事。世醫未有不笑其迂,以為此等藥服之,必增脹滿。下喉之時,實覺微飽,世醫乃誇示曰:吾言之驗如此!而病人與病家併諸親友,俱歎世醫,而咎此方之迂而害事。詛知下喉之時,雖覺微脹,入腹之後,漸覺開爽,連服數劑,不特開爽而併無脹滿之疾矣。蓋中滿之疾,原是氣虛而成,不補其虛,脹何從解?補藥之中,加以蘿蔔子分消其脹氣,使人參不助邪而助正,况又有茯苓、薏仁、芡實之類,純是去濕之藥,則水道自行而上壅可免。尤妙用甘草一分,以引羣藥之入於滿處。蓋中滿最忌甘草,而此偏用之,成功於忌之中也。

中滿固是塞證,飽食填塞於胷膛,亦是塞證也。人皆用香、砂、厚朴消之,而予獨不然。方用人參、白朮、神麯各三錢,陳皮、肉桂各一錢,甘草一分,水煎服。此方妙在全不去消食,反助其飽悶之氣。誰知飽食而不消者,由於胃氣之不足也。我補其胃氣則胃強,自能運化而入於脾中,又何必用厚朴、枳殼之消導哉?此亦塞治之法也。

暫治者,乃強壯之人,素不服藥,一朝得病,用藥暫治之。如傷食作痛,胷腹飽悶(月真)脹,欲嘔而不得,方用白朮、麥芽各三錢,枳殼二錢,山楂三十粒,砂仁三粒,半夏、甘草、厚朴各一錢,水煎服。此方純是攻藥,而不至消氣。妙在用白朮為君,故不消氣而轉能消食。然亦因其形壯體健而用之,倘體弱久病之人不可也。

王治者,不可以霸道治之,而用王道治法為必全而尊尚之也。如人病已將愈,不過飲食難消,胷膈不快,或吐酸,或溏泄,或夜臥不寧,或日間潮熱,俱宜王道治之,而不可以偏師取勝。方用人參一錢,茯苓、白朮各二錢,甘草、陳皮各五分,半夏七分,此六君子湯也。最妙者:有熱,加黃芩三分;夜不睡,加黃連、肉桂各五分;潮熱加,柴胡、丹皮各一錢,地骨皮三錢;有食覺胷中少痛,加枳殼五分,山楂十粒;有痰,加白芥子一錢;欬嗽,加桔梗一錢;下泄水,加車前一錢;腹中痛,加肉桂五分,白芍一錢;頭運,加蔓荊子、川芎各一錢;上吐酸水,加白芍三錢,倍用茯苓;飽滿加枳殼五分。所謂王道蕩蕩,看之平常,用之奇妙,日計不足,歲計有餘,何必用參至兩計,加桂、附以出奇哉?此王道之法也,初治者首先宜以此治之也。如傷食之證,心中飽悶,見食則惡,食之轉痛,此傷食也,即以消食藥服之立已。方用白朮、茯苓、半夏、枳殼各一錢,山楂二十粒,麥芽、穀芽各二錢,神麯三分,甘草五分,砂仁三粒,水煎服,一劑快,二劑愈。

  方

黑圓子 【 《濟生》,下同】  治中脘有宿食,吞酸惡心,口吐清水,噫宿腐氣,或心腹疼痛,及中虛積聚,飧泄,赤白痢下。

烏梅肉七個 百草霜三錢 杏仁去皮尖別研 縮砂仁各三七枚 半夏湯泡過七次,九枚 巴豆去殼并油,二枚

右為細末,和勻,用薄糊為圓如黍米,每服十五圓,加至二十圓,用熟水送下,薑湯亦得。更看虛實,增損圓數。或因食生冷魚膾,得用治中湯送下。

如意圓 治虛中積冷,氣弱有傷,不能傳化,心下堅痞,兩脅脹滿,心腹疼痛,噫宿腐氣,及霍亂吐瀉,水穀不消,久痢赤白,膿血相雜,久病黃色羸瘦,及腹中一切食癥之疾,併皆治之。

枳殼去穰 檳榔 橘紅 半夏湯泡七次 蓬朮 京三稜 乾薑炮 黃連去鬚,各二兩 巴豆三七粒,連殼用

右件除巴豆外,剉如豆大,用好酢煮乾,去巴豆,餘藥焙為細末,薄糊為圓如菉豆大,每服十圓,加至十五圓,用茶清薑湯任下,食後臨臥。孕婦忌服。

阿魏圓 治脾胃怯弱,食肉食麵,或食生果,停滯中焦,不能剋化,致腹脹疼痛,嘔惡不食,或痢或秘,悉主之。

阿魏酒浸化旋用 官桂不見火 蓬朮炮 麥糵炒 神麯炒 青皮 蘿蔔子炒 乾薑炮 白朮各半兩 百草霜三錢 巴豆去殼油,三七個

右十一味為細末,和勻,用薄糊為圓如菉豆大,每服二十圓,不拘時,薑湯送下。麵傷用麵湯送下;生果傷,用麝香湯送下。

強中圓 【 《中藏經》,下同】  治氣消食,益脾胃,進飲食。

白朮或蒼朮 橘紅 乾薑炮 良薑油炒 青皮

右等分,同為細末,湯浸蒸餅,搦去水,和圓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圓。

蒙石圓 治脾積滯氣,酒食所傷,飲食不化,惡心嘔逆,胷膈不快,不思飲食,胷腹脹滿,臍脅有塊,心脾冷痛,口吐酸水,停飲冷痰,痃癖癥瘕,發痛無度,翻胃轉食,面黃瘦乏,四肢頭面浮腫,臟腑不調,里急後重,及十鬲氣虛中有積,婦人血氣塊硬,悉皆主之。

硇砂一兩,用米酢三升化開 巴豆霜二兩半,二味同入酢煮兩食久 青蒙石半兩,研 京三稜一兩,酢浸一宿,煨,二味次入,煮半食久,入前酢中煮 白麵二兩,酒半升化,此一味次入,煮半食久 大黃一兩半,分三分,一生、一炒、一煨,次入,煮半食久 木香以下併為細末 檳榔 肉豆蔻 肉桂 猪牙皂角去皮炙 乾薑炮 丁香 蓬莪朮 芫花酢浸一宿,炒微令有煙,各一兩 青皮 白豆蔻 好墨燒令八分過,各半兩 胡椒 粉霜研,各一分

右,次第煮了,次入木香等一十四味,熬成膏,圓如菉豆大,每服三圓,酒飲薑湯雜下

檳榔丸 【 河間,下同】  治飲食不化,心腹膨悶。

檳榔一錢半 陳皮去白,一兩 木香二錢半 牽牛頭末半兩

右為細末,酢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米飲下,生薑湯亦可。

煮黃丸 治前證兼脅肋虛脹者。

雄黃另研,一兩 巴豆五錢,生用,去皮研爛

右二味再研,入白麵二兩同和再研勻,滴水為丸如桐子大,每服時先煎漿水令沸,下藥二十四丸,煮三十沸,撈入冷漿水中沉冰冷,一時下二丸,一日二十四丸也,加至微利為度,用浸藥水送下。此藥治脅下痃癖痛,如神。

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各三錢

右為細末,溫水調一錢,以吐為度。如傷之大重,備急丸、獨行丸,皆急藥也。

金露丸 治氣不下降,飲食難消,心下痞悶。

枳實麩炒,五錢 大黃 牽牛頭末 桔梗各二兩

右為細末,燒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後溫水下。如常服十丸、二十丸,甚妙。

枳實丸 治氣不下降,食難消化。常服進食逐飲。

枳實麩炒,五錢 白朮一兩

右為細末,燒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九,米飲下。

清六丸 【 丹溪,下同】  去三焦濕熱,治泄瀉,多與清化丸同用,併不單用。兼治產後腹痛,或自利者,能補脾補血。亦治血痢。

六一散一料 紅麯炒,半兩,一作二兩半

右為末,飯丸梧子大,每五七十丸,白湯下。

又方 治氣抑痰倦不思食。

扁柏七錢半 陳皮 黃連 黃蘗 半夏 白朮 蒼朮各二兩 香附 白芍各一兩半

右為末,薑汁麵糊丸。

又方 治心腹膨脹,多食肉所致。

南星姜製 半夏 (艹舌)蔞仁研和潤,各一兩半 香附童便浸,一兩 黃連薑炒,三兩 蒙石硝煅 蘿蔔子 連翹各半兩 麝少許

右為末,麵糊丸。一方加陳皮半兩。

又方 治吃麵內傷,肚熱頭痛。

白朮一錢半 白芍 陳皮 蒼朮各一錢 茯苓 黃連 人參 甘草各五分

右作一服,薑三片煎。如口渴,加乾葛二錢,再調理。

補脾丸

白朮半斤 蒼朮 茯苓 陳皮各三兩

右,粥為丸。

紅丸子 治傷食。

京三稜 蓬朮煨 青皮 陳皮各五兩 胡椒 乾薑炮,各三兩

右為末,用酢糊丸如梧子大,礬紅為衣,服三十九,食後薑湯下。

治中湯 治脾胃不和,嘔逆霍亂,中滿虛痞,或泄瀉。

人參 甘草炙 乾薑炮 白朮土炒 青皮 陳皮等分

右,每服五錢,水煎。如嘔,加半夏等分。加丁香,減半夏,名丁香溫中湯。

葛花解酲湯 【 東垣】  治一切酒傷。

青皮三錢 白朮二錢 橘紅 人參 茯苓 猪苓各一錢半 澤瀉 乾薑 神麯各一錢 木香 白豆蔻 葛花 砂仁各五分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得微汗則病去。

仙方內消丸 【 良方,下同】  治酒食過傷脾胃等疾。

青皮 陳皮去白 蒼朮米泔浸炒 百草霜 香附 三稜煨 芫花酢炒 破故紙炒 皂角 蓬朮炒 乾漆炒煙盡 官桂去皮,各一兩 黑牽牛半斤,半生半炒

右為細末,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湯送下。一方有半夏三兩。

香蘇散 治宿食留飲,積聚中脘,噫臭腐氣,心腹疼痛,或臟腑飧泄,併皆治之。

香附炒去毛,三錢 蒼朮米泔水浸炒 紫蘇葉 陳皮各二錢 甘草一錢半

右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五片,葱白三根,煎至一鍾,不拘時服。如頭痛,加川芎、香白芷。

紅砂香附湯 治噫宿腐氣,心膨(月真)滿,或時冷疼。

香附炒去毛,十兩 烏藥五兩 縮砂去殼 粉甘草炒,各二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用紫蘇三葉,鹽少許,煎湯調下,不拘時服。大便秘,用橘皮湯調下。

穀神丸 消食健脾益氣,進美飲食。

人參 縮砂 神麯炒 香附炒去毛 青皮 陳皮 麥糵炒 枳殼去穰麩炒 三稜煨 蓬朮煨,各等分

右為細末,粳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米飲送下,鹽湯下亦可。

丁香脾積丸 治食積心腹膨脹,不得剋化。

丁香 木香不見火 巴豆 良薑酢煮,各半兩 蓬朮三兩 荊三稜二兩 皂角三大挺,燒存性 青皮一兩

右入百草霜三匙同碾為末,麵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止脾積氣,陳皮湯下;口吐酸水,淡薑湯下;嘔吐,藿香甘草湯下;小腸氣,炒茴香酒下;婦人血氣刺痛,淡酢湯送下。

感應丸 治男子婦人小兒,停積宿食冷物,不能剋化,有傷脾胃,或泄瀉,臭如抱壞鷄子,或下痢膿血,併皆治之。

杏仁泡,去皮尖雙仁者,二百四十粒 丁香兩半 百草霜用?村人家鍋底上者佳,另研細,二兩 巴豆七十粒,去皮心膜油,研如粉 乾薑炮,一兩 木香二兩半

右除巴豆、百草霜、杏仁三味外,餘四味杵為細末,同研勻,用蠟匱。先將蠟六兩鎔化作汁,以重綿濾渣,更以好酒一升於銀石器內,煮蠟鎔,滾數沸傾出,候酒冷,其蠟自浮於上,取蠟稱用。凡春夏修合,清油一兩,秋冬用清油一兩半,於冷銚內熬令香熟,次下酒煮蠟四兩,同化作汁,就鍋內乘熱拌和前項藥末成劑,分作小錠子,以油單紙裹衣,旋丸服餌,每服三十丸,空心生薑湯送下。

五百丸 治宿食留飲積聚中脘,噫臭吞酸,心腹刺痛。

丁香 砂仁 胡椒 巴豆去皮心膜另研 烏梅取肉

右件各一百個,研為細末和勻,蒸餅糊為丸如菉豆大,每服五七丸,食前用白湯送下。

丁香爛飯丸 治食傷太陰,及治卒心胃痛。

丁香 廣朮炮 荊三稜炮 木香各一錢 甘松去土 益智仁 砂仁各三錢 香附半兩 丁香皮 甘草炙,各二錢

右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菉豆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時,滾白湯送下,或細嚼下亦可。

木香枳朮丸 治強飲食所傷,心腹滿悶不快。

木香 枳實麩炒,各一兩 白朮二兩

右為細末,荷葉煨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遠白湯送下。

麯糵枳朮丸 治強飲食,心腹滿悶不快。

神麯炒 麥糵炒 枳實各一兩 白朮二兩

右為細末,荷葉煨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遠白湯送下。

三黃枳朮丸 治傷肉食濕麵辛辣味厚之物,填塞悶亂不快。

黃芩二兩 黃連酒洗 大黃煨 神麯炒 白朮 橘皮各一兩 枳實麩炒,半兩

右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遠白湯送下。

大枳殼丸 治一切酒食傷,胷膈痞悶疼痛,飲食不消,兩目刺痛,嘔逆惡心,併皆治之。

枳殼麩炒 厚朴薑汁製 茯苓 白朮 人參 半夏 木香 青皮 橘紅 檳榔 荊三稜煨 蓬朮煨 麥糵微炒 神麯炒,各一兩 牽牛炒 大黃各二兩 乾薑半兩

右為細末,薑汁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食後用生薑湯送下。

集香丸 治傷生冷宿食不消。

丁香 茴香 益智 荊三稜 青皮 川楝子 蓬朮 陳皮各一兩 巴豆和皮米炒黑,去米,半兩

右為細末,酢糊為丸如菉豆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用生薑湯送下。

紫沉消積丸 治久積伏滯,胷膈膨脹,心腹刺痛,飲食不化,及治婦人血氣疼痛。

沉香 阿魏酢化 巴豆取霜,各一兩 硇砂 硫黃研 青皮 良薑 檳榔 官桂去皮 人參 木香 胡椒各四兩 丁香 丹砂研 乾薑炮各二兩

右將沉香、阿魏、巴豆、硇砂四味同研,用蜜一升,酒二盞,共熬成膏,以磁盒貯之;再將餘藥搗為細末,以膏和搗千百杵,丸如菉豆大,每服五七丸,不拘時,溫橘皮湯送下。如心痛,溫酒下;婦人血氣,當歸湯下。一方有沒藥一兩。

法製生薑散 治飲酒過多,或生冷停滯,嘔逆惡心,不欲飲食

生薑切片,用青鹽摻過,再以白麵拌淨焙乾,十兩 官桂去皮 青皮去白 陳皮 半夏姜汁製 白朮各一兩 蓽澄茄 丁香 木香各二兩半 白豆蔻 白茯苓 砂仁各一兩半 葛根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溫酒調下。

木香丸 洽積聚氣脾胃虛冷,宿食不消,心腹氣滯,脹滿疼痛。

木香 桂心 白朮 赤茯苓 人參各三分 乾薑炮 桔梗 吳萸湯炮焙 當歸各半兩 大黃炒 神麯炒 訶黎勒煨去核 陳皮去白 麥糵炒 檳榔各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溫酒送下。

小分氣丸 治久積氣塊,宿食不消,胷膈痞悶,痰逆惡心,不思飲食,臍腹刺痛,酢心噎塞。

木香 雄黃研,各一兩 青皮去白炒 乾薑炮 陳皮去白 楝實炒 檳榔各半兩 蓬朮酢浸 巴豆去皮心膜去油 半夏炮 大黃煨,各一分

右為細末,酢煮麵糊和丸如菉豆大,每服五丸,加至七丸,食後生薑湯送下。

益智散 治脾胃虛冷,積聚沉結,宿食不消。

益智去皮炒 青皮去白 陳皮去白 白茯苓 荊三稜煨 蓬朮煨各一兩 木香一分 人參 甘草炙,各半兩 厚朴去皮薑汁塗炙,一兩一分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入鹽少許,沸湯,不拘時點服。

快活丸 治宿食不消,致傷脾胃。

生大黃 檳榔 陳皮各一兩 青皮一兩半 三稜酢煮 蘿蔔子炒 香附炒 蓬朮各四兩 麥糵用巴豆三錢同炒黃,去巴豆 黑丑各半斤

右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食前用淡生薑湯送下。

破積導飲丸 治宿食不消,心腹痞悶,及治積塊堅硬。

牽牛頭末六錢 木香 檳榔 青皮去白 陳皮去白 枳殼炒 枳實炒 荊三稜煨 蓬朮煨 半夏湯洗 茯苓去皮 乾生薑 神麯炒

右為細末,生薑汁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溫生薑湯送下。

和中丸 【 《必讀》,下同】  開胃進食。

人參 白朮各三兩 乾薑 甘草 陳皮 木瓜去穰,各一兩

右為末,水丸,白湯送三錢。

七珍散 開胃養氣,補脾進食。

人參 白朮酒炒,各一兩半 黃芪蜜炙 茯苓 陳黃米炒焦 砂仁炒,各一兩 甘草薑汁炒,五錢

右為末,每服三錢,薑棗湯送下。

二神丸 破故紙補腎為癸水,肉豆蔻補脾為戊土,戊癸化火,進食妙方。

破故紙炒,四兩 肉豆蔻生,二兩

右為末,肥棗四十九枚,生薑四兩切,同煮爛,去薑取棗,去皮核,研膏為丸桐子大,每服三錢,鹽湯下。

育氣丸

木香 丁香 藿香 人參 白朮 茯苓 砂仁 白蔻 蓽澄茄 炙草 白檀香各半兩 山藥一兩 橘紅 青皮去白,各二錢半

右為末,每服二錢,木瓜湯調下。

資生丸

白朮泔浸土蒸九次,晒九次,切片炒黃 薏仁炒 人參去蘆,飯上蒸熟,各三兩 橘紅 山楂肉蒸 神麯炒,各二兩 山藥炒 麥芽炒 芡實炒 茯苓去皮飛去筋,乳拌飯上蒸,晒乾,各一兩半 黃連薑汁炒枯 白豆蔻 澤瀉炒,各三錢 桔梗炒 藿香洗 甘草炙,各五錢 蓮肉去心 白扁豆炒去殼,各一兩

右為末,蜜丸,每丸二錢,每服一丸,淡薑湯磨服。

右歸飲 【 《景岳全書》,下同】  治命門火衰,不能食而瘦者。

熟地二三錢或加至一二兩 山茱萸一錢 山藥炒 枸杞 杜仲薑製各二錢 甘草炙 肉桂各一二錢 製附子二三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右歸丸 治前證。

大懷熟地八兩 山茱萸微炒 當歸各三兩,便溏勿用 肉桂二兩,漸可加至四兩 山藥炒 枸杞微炒 杜仲薑汁炒 鹿角膠炒珠 菟絲子製,各四兩 製附子自二兩漸可加至五六兩

右先將熟地蒸爛杵膏,加煉蜜丸桐子大,每食前用滾湯或淡鹽湯送下百餘丸;或丸如彈手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滾白湯送下,其效尤速。

一陰煎 治有火之甚,善食而瘦者。

熟地三五錢 牛膝一錢半 甘草一錢 生地 芍藥 麥冬 丹參各二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二陰煎 治水不制火,致有前證。

生地 麥冬各二三錢 棗仁二錢 元參 茯苓 木通各一錢五分 黃連或一二錢 生甘草一錢

水二鍾,加燈草二十根,或竹葉亦可,煎七分,食遠服。

四陰煎 治陰虛相火盛,致有前證。

生地二三錢 茯苓一錢半 麥冬 白芍藥 百合 沙參各二錢 生甘草一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和胃飲 治偶傷生冷油膩等物。

陳皮 厚朴各一錢五分 乾薑炮,一二錢 炙甘草一錢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

排氣飲 治氣逆食滯脹痛等證。

陳皮 枳殼 藿香各一錢五分 厚朴一錢 木香七分或一錢 香附 澤瀉 烏藥各二錢

水一鍾半,煎七分,熱服。

小和中飲 治病後胃口不開,飲食不進。

陳皮 茯苓 厚朴各一錢五分 甘草五分 山楂 扁豆炒,各二錢

水一鍾半,加生薑三五片,煎服。

芍藥枳朮丸 治縱肆口腹,以致胃脘不清,胷腹脹痛等證。

白朮麵炒 赤芍藥酒炒,各二兩 枳實麵炒 陳皮各一兩

荷葉煮黃老米粥為丸桐子大,米飲或滾白湯任下百餘丸。

神香散 治偶傷生冷油膩,以致吐瀉脹痛等證。

丁香 白豆蔻砂仁亦可

二味等分為末,清湯調下五七分,甚者一錢,日數服不拘。

赤金豆 治食停下焦痛脹等證。

巴霜去皮膜,略去油,一錢半 生附子切略炒燥 皂角炒微焦 硃砂為衣,各二錢 輕粉一錢 丁香 木香 天竺黃各三錢

右為末,酢浸蒸餅為丸蘿蔔子大,硃砂為衣。欲漸去者每服五七丸,欲驟行者每服一二十丸,用滾水或煎藥,或薑酢茶蜜、茴香、史君煎湯為引送下。若利多不止,可飲冷水一二口即止,蓋此藥得熱則行,得冷則止

四味回陽飲 治飲食傷脾吐瀉,元陽欲脫者。

人參一二兩 製附子 炮乾薑各二三錢 炙甘草一二錢

水二鍾,武火煎七八分,溫服,徐徐飲之。

理陰煎 治相火虛衰,不能生土,致不思食,食亦不化等證。

熟地三五七錢或一二兩 乾薑炒黃,一二三錢 當歸二三錢或五七錢 炙草 或加桂各一二錢

水二鍾,煎七八分,熱服。

養中煎 治脾胃虛寒不能飲食者。

人參一二三錢 白扁豆炒,二三錢 山藥炒 茯苓各二錢 乾薑炒黃,一二錢 炙甘草一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溫胃飲 治飲食傷脾,吐瀉已甚者。

人參一二三錢或一兩 白朮炒,一二錢或一兩 扁豆炒,二錢 乾薑炒焦,一二三錢 炙甘草 陳皮各一錢,或不用 當歸一二錢,滑泄者勿用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五君子煎 治前證。

人參二三錢 乾薑炒黃,一二錢 炙甘草一錢 白朮 茯苓各二錢

水一鍾半,煎服。

胃關煎 治前證虛寒甚者。

熟地三五錢,或一兩 炙甘草一二錢 山藥炒 白扁豆炒,各二錢 吳茱萸製,五七分 焦乾薑 白朮炒,各一二三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抑扶煎 治偶傷生冷油膩,以致吐瀉脹痛等證。

厚朴 陳皮 烏藥各一錢五分 炙甘草一錢 猪苓 澤瀉各二錢 乾薑炮,一二錢 吳萸五分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溫服。

五德丸 治酒質傷脾泄瀉者。

補骨脂酒炒 乾薑炒,各四兩 吳茱萸製 木香 北五味各二兩,或以肉豆蔻或烏藥代之

右,湯浸蒸餅丸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甚者百餘丸,滾白湯、或人參湯、或米湯俱可下。

九氣丹 治前證虛寒甚者。

熟地八兩 製附子四兩 肉豆蔻麵煨 焦薑 吳萸 補骨脂酒炒 蓽茇炒 五味炒,各二兩 粉甘草炒,一兩

煉蜜為丸,或山藥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或百丸,滾白湯下。

  單方

燒酒醉死:急以新汲水浸其髮,外以故帛浸濕,貼其胷膈,仍細細灌之,至甦乃已。 【 《集簡方》】

飲酒齒痛:井水頻含漱之。 【 《直指方》】

酒肉過多,脹滿不快:用鹽花擦牙,溫水漱下二三次,即如湯沃雪也。 【 《簡便方》】

腹中食積:綠礬二兩,研,米酢一大杯,磁器煎之,柳條攪成膏,入赤腳烏一兩研,丸菉豆大,每空心溫酒下五丸。 【 《聖惠》】

五飲酒癖,一留飲水停心下,二癖飲水在兩脅下,三痰飲水在胃中,四溢飲水在五臟間,五流飲水在腸間,皆由飲食胃寒,或飲茶過多致此。倍朮丸用白朮一斤,乾薑炮、桂心各半斤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溫水服二三十丸。 【 《局方》】

食生米:男子婦人因食生米,留滯腸胃,遂致生蟲,久則好食生米,否則終日不樂,至憔悴萎黃,不思飲食,以害其生。用蒼朮米泔水浸一夜,剉焙為末,蒸餅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飲下,日三服。益昌伶人劉清嘯,一娼名曰花翠年逾笄,病此,惠民局監趙尹以此治之,俱兩旬而愈。蓋生米留滯,腸胃受濕,則穀不磨而成此疾,蒼朮能去濕暖胃消穀也。 【 《經驗方》】

酒醉不醒:九月九日真菊花為未,飲服方寸匕。 【 《外臺》】

嗜酒不已:氈中蒼耳子七枚,燒灰投洒中飲之,即不嗜。 【 藏器】 酒積酒毒,服此即解:天南星丸。用端正天南星一斤,土坑燒赤,沃酒一斗入坑,放南星,盆覆泥固濟,一夜取出,酒和水洗淨,切片焙乾為末,入硃砂末一兩,薑汁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薑湯下。蔡丞相、呂丞相嘗用有驗。 【 家藏方】

胷膈食積:牽牛末一兩,巴豆霜三個,研末,水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後隨所傷湯下。 【 子和】

酒痰欬嗽,用此救肺:(艹舌)蔞仁、青黛等分研末,薑汁蜜丸芡子大,每噙一丸。 【 丹溪】

飲酒發熱:即上方研膏,日食數匙。一男子年二十,病此,服之而愈。 【 《摘元》】

飲酒痰癖,兩脅脹滿,時復嘔吐,腹中水聲:(艹舌)蔞實去殼焙一兩,神麯半兩為末,每服二錢,葱白湯下。 【 《聖惠》】

酒醉不醒:生葛汁飲二升,便愈。 【 《千金》,下同】

飲酒咽爛,口舌生瘡:大麻仁一升,黃芩二兩為末,蜜丸含之。

食飽煩脹,但欲臥者:大麥麵炒微香,每白湯服方寸匕佳。 【 《肘後方》】

好吃生米,久則成癥,不得米則吐出清水,得米即止,米不消化,久亦斃人。用白米五合、鷄屎一升同炒焦為末,水一升頓服,少時吐出癥如研米汁或白沫淡水,乃愈也。 【 《千金》】

大醉不堪,連日病困者:蔓菁菜入少米煮熟,去滓,冷飲之良。 【 《肘後方》】

食物作酸:蘿蔔生嚼數片,或生菜嚼之亦佳,絕妙。乾者、熟者、鹽醃者,及人胃冷者,皆不效。 【 《集簡方》】

開胃進食:茴香二兩,生薑四兩,同搗勻,入淨器內,濕紙蓋一宿,次以銀石器中文武火炒黃焦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五丸,溫酒下。 【 《經驗方》】

冷勞減食,漸至黑瘦:用桃仁五百顆,吳茱萸三兩,同入鐵鐺中,微火炒一炊久,將桃仁去皮微黃色,即漸加火,待微煙出,即乘熱收入新瓶內,厚紙封住,勿令泄氣。每日空心取桃仁二十粒,去皮嚼之,以溫酒下,至重者服至百粒愈。 【 《聖惠》】

食桃成病:桃梟燒灰二錢,水服,取吐即愈。 【 《備急》】

食肉不消:山楂肉四兩,水煮食之,併飲其汁。 【 《簡便方》】

凡男女脾虛腹薄,食不消化,面上黑黯者:用乾柿三斤,酥一斤,蜜半斤,以酥蜜煎勻,下柿煮十餘沸,用不津器貯之,每日空腹食三五枚,甚良。 【 《食療》】

化食消痰,胷中熱氣:用橘皮半兩,微焙為末,水煎代茶細呷。 【 《心鏡》】

好食茶葉,面黃:每日食榧子七枚,以愈為度。 【 《簡便方》,下同】

食茶面黃:川椒紅炒碾末,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茶湯下。

嗜茶成癖:新鞋盛茶令滿,任意食盡,再盛一鞋,如此二度,自不吃也。男用女鞋,女用男鞋。 【 《集簡方》】

下氣消食:訶黎一枚為末,瓦器中水一大升,煎三兩沸,下藥更煎三五沸,如麯塵色,入鹽飲之。 【 《心鏡》】

脾胃虛弱,不思飲食,食下不化,病似翻胃噎膈:清明取柳枝一大把,熬湯煮小米作飯,洒麵滾成珠子,晒乾,袋懸風處。每用燒滾水隨意下米,米沉住火,少時米浮,取看無硬心則熟,可頓食之,久則麵散不粘矣,名曰絡索米。 【 《簡便方》】

酒多致病:長壽仙人柳晒乾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 【 《易簡方》】

脾胃有蟲,食即作痛,面黃無色:以石州蕪荑仁二兩和麵炒黃色為末,非時米飲,服二錢匕。 【 《千金》,下同】

寒癖宿食不消,大便閉塞:巴豆仁一升,清酒五升,煮三日三夜,研熟合酒,微火煎,令可丸如豌豆大,每服一丸,水下,欲吐者二丸。

飲酒頭痛:竹茹二兩,水五升,煮三升,納鷄子三枚,煮三沸食之。

飲酒辟氣:乾蔓菁根二七枚,蒸三遍碾末,酒後水服二錢,即無酒氣也。

斷酒不飲,以酒浸氈屜一宿,平旦飲,得吐即止也。

消導酒積:鷄(月坒)胵、乾葛為末等分,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酒下。 【 《袖珍方》】

化食消氣:五靈脂一兩,木香半兩,巴豆四十粒,煨熟去油為末,糊丸菉豆大,每白湯下五丸。 【 《普濟》,下同】

酒積黃腫:五靈脂末一兩,入麝香少許,飯丸小豆大,每米飲下一丸。

中滿腹脹,旦食不能暮食:用不著鹽水豬血,漉去水,晒乾為末,酒服取泄,甚效。 【 《李樓奇方》】

食即汗出,脾胃虛也:猪肝一斤,薄切焙乾為末,煮白粥,布絞汁,眾手丸梧子大,每飲下五十丸,日五。

脾虛吐食:羊肉半斤作生,以蒜薤醬豉五味和拌,空腹食之。 【 《心鏡》】

食物入鼻,介介作痛不出:用牛脂一棗大,納鼻中吸入,脂消則物隨出也。 【 《外臺》】

飲酒欲斷:颳馬汗和酒服之。 【 《千金》】

飲酒過度,欲至穿腸者:用驢蹄硬處削下,水煮濃汁冷飲之。襄州散將樂小蠻得此方,有效。 【 《經驗方》】

脾胃虛弱,惡心不欲飲食:虎肉半斤,切,以葱椒醬調,炙熟,空心冷食。 【 《養老》】

飲酒成泄,骨立不能食,但飲酒即泄:用嫩鹿茸酥炙,肉蓯蓉煨一兩,生麝香五分為末,陳白米飯丸梧子大,每米飲下五十丸,名香茸丸。 【 《普濟》】

食後喜嘔:鹿角燒灰二兩,人參一兩為末,薑湯服方寸匕,日三。 【 《肘後方》】

  針灸

《甲乙經》曰:傷食脅下滿,不能展轉反側,目青而嘔,期門主之。腹滿不能食,刺脊中。

腹中氣脹,引脊痛,食飲而身羸瘦,名曰(亻亦),先取脾俞,後取季脅。

寒中傷飽,食飲不化,五臟(月真)滿脹,小腹胷脅榰滿脹則生百病,上脘主之。

腹脹腸鳴,胃中傷飽,食飲不化,中脘主之。

食飲不化,入腹還出,下脘主之。

腸中寒脹滿,善噫聞食臭,胃氣不足,腸鳴腹痛,泄食不化,心下脹,三里主之。

腹滿,胃中有熱,不嗜食,懸鍾主之。

大腸實則腰背痛,痹寒轉筋,頭眩痛,虛則鼻衄,癲疾,腰痛,濈濈然汗出,令人欲食而走,承筋主之,取腳下三折,橫視盛者出血。

《千金方》曰:豐隆,主不能食。

石門,主不欲食,穀入不化。

天樞、厲兌、內庭,主食不化,不嗜食,俠臍急。

維道,主三焦有水氣,不能食。

中封,主身黃,有微熱,不嗜食。

然谷、內庭、脾俞,主不嗜食。

胃腧、腎腧,主胃中寒脹,食多,身瘦羸。

大腸俞、周榮,主食不下,喜飲。

陽綱、期門、少商、勞宮,主飲食不下。

章門,主食飲不化,入腹還出,熱中不嗜食,苦吞而聞食臭,傷飽身黃,酸疼羸瘦。

中庭、中府,主膈寒,食不下,嘔吐還出。

巨闕,主膈中不利。

中極,主飢不能食。

上脘、中脘,主寒中傷飽,食飲不化。

凡飲食不化,入腹還出,先取下脘,後取三里瀉之。

凡不嗜食,刺然谷,多見血,使人立飢。

《東垣十書》曰:全不思食,取然谷,出血立飢。

飢不能食,飲食不下,取章門、期門。

胃病飲食不下,取三里。

吐宿汁吞酸,取章門、神光。

三焦停水氣攻,不食,身黃微熱,胃中有寒故也,取維道、中封、胃俞、腎俞。

飢不能食,飲食不下,嘔而雷鳴,取大迎、中極、食竇。

《資生方》曰:飲食不多,心腹膨脹,面色萎黃,世謂脾腎病,宜灸中脘。

食多身瘦,名曰食晦,先取脾俞,後取章門、太倉。

《醫學綱目》曰:胃弱不思飲食,腸鳴腹痛,食亦不化,取三里、三陰交。

三焦邪熱,不嗜飲食,關元一分,沿皮向後三分,灸之。

  導引

《保生秘要》曰:傷食嘔吐導引法,按寅、卯、辰候,空心披衣起牀,正身直立,雙手用力拏兩肘髆,腳尖著地,腳跟雙懸起,倒力舂二九之數。醉飽勿行,恐傷臟腑。

運功:先呼濁,次吸清,歸臍閉口,存心下丹田,半晌,運臍,自然安。

飽食醉後,因怒下血,運功定神存元氣,顧臍念,戒多怒,有食必須調節,病自即安。

食積致嗽,外法摩臍輪,使食漸次下去,須寬性平胷膈,而氣下降,即愈。

  醫案

《儒門事親》曰:戴人出遊,道經陽夏,問一舊友,其人病已危矣。戴人往視之,其人曰:我別無病,三年前當隆暑時出村野,有以煮酒饋予者,適村落無湯器,冷飲數升,便覺左脅下悶,漸痛結硬,至今不散,針灸磨藥,殊不得效。戴人診其兩手脈,俱沉實而有力,先以獨聖散吐之,一涌二三升,色如煮酒,香氣不變。後服和脾散去濕藥五七日,百脈沖和,始知針灸無功,徒增苦楚矣。

一緇侶好茶成癖,積在左脅。戴人曰:此與肥氣頗同,然痎瘧不作,便非肥氣,雖病十年,不勞一日。况兩手脈沉細,有積故然。吾治無針灸之苦,但小惱一餉可享壽盡期。先以茶調散吐出宿茶水數升;再以水如意揃之,又湧數升,皆作茶色;次以三花神祐丸九十餘粒,是夜瀉二十餘行,膿水燥糞瘀血雜然而下。明日以除濕之劑服十餘日,諸苦悉蠲,神清色瑩。

《丹溪心法》曰:一女子在家,因事不如意,鬱結在脾,半年不食,每日食棗數枚,適喜饅頭,亦能少食,惟深惡粥飯。予診其脾氣非枳實不能散,遂以溫膽湯去竹茹與服,經三月,服二百貼而愈。

一女子年二十餘,許婚後,夫遠出,二年不歸。女子病重不食,困臥如痴,他無所苦,諸醫不效。予往治之,見女向里牀而睡,形體羸瘦。余思之,此氣結病也,藥不能治,得怒可解。予往,激其怒,掌其面三,且責以不得有外思。女果大怒而哭,待其哭一二時許,令其父母解之,進藥二貼,即欲食矣。余謂其父母曰:雖愈必得喜方可解,若再思則結氣必復至矣。其父因偽作其夫有書回,約日成婚。一月餘,其夫果歸,病得全愈。

《醫學綱目》曰:秦生好服三生茶及冷物,成積而痼寒,脈非浮非沉,上下內外,按舉極有力,堅而不柔,觸指突出膚表,往來不可以至數名,縱橫不可以巨細狀。此陰證鼓擊脈也,一身流行之火萃於胷中,寒氣逼之,故搏大有力。與真武、四逆、理中等湯丸,佐以芍藥、茴香,使不僭上,每日服百丸,夜八十丸,至夜出汗而愈。

唐臣嗜冷食,遂成陰證,脈遲,七八至一止,後僅三至。余亟與溫劑數服,四五日不解;遂續進三服,日脈生大汗而解。

羅謙甫云:脾胃弱而飲食難任者,不可一概用剋伐之劑,宜錢氏異功散補之,自然能食。設或嗜食太過傷脾,而痞滿嘔逆,權用枳實丸一服,慎勿多服。余嘗治翁氏久瘧,食少汗多,先用補劑加黃連、枳實,月餘食反不進,汗亦不止。因悟謙甫此言遂減去枳、連,純用補劑。又令粥多於藥而食進,又於原方內加附子三分半,一服而愈。

《薛己醫案》曰:趙吏部患吐,物出皆酸味,其脈氣口大於人迎者二三倍。僚友速余投劑,余曰:此實邪在上,候其吐盡酸味,不藥自愈。翊早吐止而安。

一婦人脾胃虛弱,飲食素少,忽痰湧氣喘,頭搖目剳,手揚足擲,難以候脈,視其面色,黃中見青。此肝木乘脾土,用六君加柴胡升麻治之而甦,更以補中益氣加半夏調理而痊。

光祿高署丞脾胃素虛,因飲食勞倦,腹痛胷痞,誤用大黃等藥下之,譫語煩躁,頭痛喘汗,吐瀉頻頻,時或昏憒,脈大而無倫次。用六君子加炮薑四劑而安。但倦怠少食,口乾發熱,六脈浮數。欲用瀉火之藥,余曰:不時發熱,是無火也;脈浮大,是血虛也;脈浮虛,是氣虛也。此因胃虛,五臟虧損,虛證發見。服補胃之劑,諸證悉退。

廷評張汝翰胷膈作痞,飲食難化,服枳朮丸久而形體消瘦,發熱口乾,脈浮大而微。用補中益氣加薑、桂,諸證悉退,惟見脾胃虛寒,遂用八味丸補命門火,不月而飲食進,三月而形體充。此證若不用前丸,多變腹脹喘促,腿足浮腫,小便淋瀝等證,急用濟生加減腎氣丸,亦有得生者。

一婦人飲食無過碗許,非大便不實,必吞酸噯腐,或用二陳、黃連,更加內熱作嘔。余謂東垣先生云:邪熱不殺穀,此脾胃虛弱,末傳寒中。以六君加炮薑、木香數劑,胃氣漸復,飲食漸進。又以補中益氣加炮薑、木香、茯苓、半夏數劑全愈。後因怒,飲食頓少,元氣頓怯,更加發熱,誠似實火,脈洪大而虛,兩尺如無,用益氣湯、八味丸兩月餘,諸證悉愈。

光祿鄺子涇面白神勞,食少難化,所服皆二陳、山楂、枳實之類,形體日瘦,飲食日減。余謂此脾土虛寒之證,法當補土之母。彼不信,乃徑消剋,以致不起。

胡濟之場屋不利,胷膈膨悶,飲食無味,服枳朮丸,不時作嘔;用二陳、黃連、枳實,痰湧氣促,加紫蘇、枳殼,喘嗽腹脹;加厚朴、腹皮,小便不利;加檳榔、蓬朮,泄瀉腹痛。悉屬虛寒。用六君加薑桂,二劑不應;更加附子一錢,二劑稍退,數劑十愈六七;乃以八味丸全愈。

一婦人年三十餘,忽不進飲食,日飲清茶三五碗,并少用水果,三年餘矣。經行每次過期而少。余以為脾氣鬱結,用歸脾加吳茱萸,不數劑而飲食如常。若人脾腎虛而不飲食,當以四神丸治之。

一婦人年踰二十,不進飲食二年矣,日飲清茶果品之類,面部微黃浮腫,形體如常,仍能步履,但體倦怠,肝脾二脈弦浮,按之微而結滯。余用六君加木香、吳茱,下痰積甚多,飲食頓進,形體始瘦。臥床月餘,仍服六君之類而安。

舊僚錢可久素善飲,面赤痰盛,大便不實。此腸胃濕痰壅滯,用二陳、芩、連、山梔、枳實、乾葛、澤瀉、升麻一劑,吐痰甚多,大便始實。此後日以黃連三錢泡湯飲之而安。但如此稟厚者不多耳。

太常邊華泉嘔吐不食,腹痛後重,自用大黃等藥一劑,腹痛益甚,自汗發熱,昏憒脈大。余用參朮各一兩,炙甘草、炮薑各三錢,升麻一錢,一鍾而蘇。又用補中益氣加炮薑二劑而愈。

《醫宗必讀》曰:文學倪念嵐屢勞積鬱,胷膈飽悶,不能飲食,服消食之劑不效,改而理氣,又改而行痰,又改而開鬱,又改而清火。半載之間,藥百餘劑而病勢日增,惶懼不知所出,始來求治於余。余先簡其方案,次診其六脈,喟然歎曰:脈大而軟,兩尺如絲,明是火衰不能生土,反以伐氣寒涼投之,何異於人既入井而又下石乎?遂以六君子湯加益智、乾薑、肉桂各一錢,十劑而少蘇,然食甚少也。余勸以加附子一錢,兼用八味丸調補,凡百餘日而復其居處之常。

新安程幼安食少腹悶,食粥者久之,偶食蒸餅,遂發熱作渴,頭痛嘔逆。或以傷寒治之,或以化食破氣之藥投之,俱不效,勢甚危迫。及余診之,謂其兄季涵曰:脈無停滯之象,按之軟且濇,是脾土大虛之診也,法當以參朮理之。眾皆不然。余曰:病勢已亟,豈容再誤?遂以四君子湯加沉香、炮薑,與之數劑而減,一月而安。

《寓意草》曰:錢小魯,奕秋之徒也,兼善飲,每奕必飲,飲必醉,歲無虛日。辛巳秋,浩飲晚歸,嘔吐寒熱兼作,骨節煩疼。醫以時行感冒表散藥治之,不愈。更醫,知為酒毒,於寒凉藥中用熱藥為嚮導,治之亦不愈。臥床二十餘日,始請余診。其脈洪大促急,身軟,著席不能動展,左腿痛如刀刺,鼻煤,從病起至是,總未大便。此痈疽之候也,歸語兩門人。王生欣然有得,曰:迄今燥金司令,酒客素傷濕熱,至此而發。金盛則木衰,是以筋骨疼痛而不能起床;臟燥則腑亦燥,是以津液乾枯而大腸失其潤。以清金潤燥治之可矣。吳生曰:不然。酒毒大發,腸胃如焚,能俟掘井取水乎?是必以大下為急也。余曰:下法果勝,但酒客胃氣,素為多嘔所傷,藥入胃中,必致上湧,不能下達,即敷臍導腸等法,無所用之。掘井固難,開渠亦不易。奈何!奈何!吾為子輩更開一竇。夫酒者清冽之物,不隨濁穢下行,惟喜滲入者也。滲入之區,先從胃入膽,膽為清淨之腑,同氣相求故也。然膽之攝受無幾,其次從胃入腸,膀胱滲之,化溺為獨多焉。迨至化溺,則所存者酒之餘質,其烈性實惟膽獨當之。每見善飲者,必淺斟緩酌,以俟腹中之滲,若連飛數觥,有傾囊而出耳。是以酒至半酣,雖懦夫有揮拳罵座之膽,雖窶人有千金一擲之膽,雖狷士有鑽穴踰牆之膽,甚至凶徒有撫劍殺人之膽,以及放浪形骸之流,且有一飲數斛,不顧餘生之膽。以小魯之赤貧而膽不喪落者,夫非借資於酒乎?其受病實有較他人不同者,蓋膽之腑原無輸瀉,膽之熱,他人可移於腦,濁涕從鼻竅源源而出,乃少殺其勢。若小魯則陽分之陽過旺,陽分之陰甚衰,髮鬢全無,直似南方不毛之地,熱也極矣,肯受膽之移熱乎?幸其頭間多汗,腦熱暗泄,不為大患。乃膽熱既無可宣,又繼以酒之熱,時之燥,熱淫內熾,脈見促急,幾何不至極憊耶?故膽之熱汁滿而溢出於外,以漸滲於經絡,則身目皆黃,為酒癉之病。以其滲而出也,可轉驅而納諸膀胱,從溺道而消也。今獨攻環跳之穴,則在膽之本屬無可驅矣,且其步履素為此穴所苦,受傷已久,氣離血散,熱邪彌漫留連,服藥縱多,有拒而不納耳,何能取效?即欲針之,此久傷之穴有難於針瀉者。設遇良工如古人輩,將何法以處此乎?吾更有慮焉:有身以後,全賴穀氣充養,穀氣即元氣也,穀入素少之人,又即借酒為元氣,今以病而廢飲,何所恃為久世之資耶?吾諦思一法,先搐腦中黃水出鼻,次針膽穴之絡腦間者數處,務期膽中之熱移從腦鼻而出,庶乎環跳穴中,結邪漸運,而腸胃之枯槁漸回。然後以瀉膽熱之藥入酒中,每日仍痛飲一醉,飲法同而酒性異,始得陰行而妙其用。蓋其以生平之偏造為堅壘,必借酒轉為嚮導,乃克有濟也。豈清金潤燥與下奪之法能了其局乎?兩生踊躍曰:蒙誨治法,令人心地開朗,請筆之以志一堂授受之快。錄此付渠子,令送商顧幼疏孝廉求救。小魯竟阻之。或以余言為不然耶?

《景岳全書》曰:一上舍年及三旬,因午刻食水煮麵角,將至初更,食及小腹,下至右角間,遂停積不行,而堅突如拳,大如鵝卵,其痛之劇,莫可名狀。余為治之,察其明係麵積,顯而無疑。然計其已入大腸,此正通則不痛之證也。乃與木香檳榔丸連下二三次,其痛如故。因疑藥力之緩,猶未及病,乃更投神祐丸以瀉之,又不效。余謂此必藥性皆寒,故滯而不行也,因再投備急丸,雖連得大瀉,而堅痛毫不為解。斯時也,余計窮矣。因潛測其由,不過因麵,豈無所以制之?今既逐之不及,使非借氣以行之不可也?且計麵毒,非大蒜不殺,氣滯非木香不行,又其滯深道遠,非精銳之嚮導不能達,乃用火酒磨木香,令其嚼生蒜一瓣而以香酒送之,一服後覺痛稍減,三四服後痛漸止而食漸進,方得全愈。然雖痛止食進,而小腹之塊仍在,後至半年許,始得消盡。由是知欲消食滯,即大黃、巴豆猶有所不能及,而惟宜行氣為先也。且知飲食下行之道,乃必由小腹下右角間,而後出於廣腸。此自古無人言及者,故併筆之,用以廣人之聞見。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三百十六

 積聚門

  黃帝素問

   五臟生成篇

黃脈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當風。

【 註 腹中,脾土之郛郭也。四肢汗出當風,則風濕內乘於脾,而為積氣,蓋風木之邪,內干脾土,濕與陰土同氣相感,故留聚而為積也。脾氣不能灌溉於四旁,則逆於中而為厥氣矣。】

   氣厥論

小腸移熱於大腸,為虙瘕,為沉。

【 註 瘕者,假也,假津液而為聚汁也。蓋小腸主液,大腸主津,小腸移熱於大腸,則津液留聚而為伏瘕矣。】

   腹中論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為何病?可治不?岐伯曰:病名曰伏梁。帝曰:伏梁因何而得之?岐伯曰: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下則因陰,必下膿血;上則迫胃脘生生:《素問》腹中論王冰註:「生當為出,傳文誤也」。,俠胃脘內癰。此久病也,難治。居臍上為逆,居臍下為從。勿動亟奪,論在刺法中。

【 註 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病在血分,有脈絡之連絡於上下四旁也。不可治者,不可治以按摩也。如急切欲其解散而按摩之,必致痛而欲死。蓋有形之邪不易散也。此下,謂少腹;陰,前後二陰也。此因陰中,必下膿血。循經而上,則迫及胃脘生鬲,俠胃脘內癰,以致留積膿血於腸胃之外,而如囊裹之大也。臍上乃腹中之氣分,故為逆;臍下乃胞中之血分,易於行泄,故為從。勿動者,不可按摩引動也,亟當迎而奪之。】

帝曰:人有身體髀股胻皆腫,環臍而痛,是為何病?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風根也。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臍下,故環臍而痛也。不可動之,動之為水溺濇之病。

【 註 氣行於肌腠之間,是以身體股胻皆腫,此風邪傷氣而留於臍腹之間,故曰風根。風邪之氣,充溢於大腸之外,而留著於肓,正在臍下,故繞臍而痛也。不可妄攻以鼓動其水,水溢於上,則小便為之不利矣。】

   奇病論

帝曰:病脅下滿氣逆,二三歲不已,是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積,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積為導引服藥,藥不能獨治也。

【 註 肺主氣而司呼吸定息,故肺之積曰息積。漸積而成,是以二三歲不已。此病腹中有形,不可灸刺,當日用導引之功,調和之藥,二者併行,斯病可愈。若止用藥而不導引,則藥不能以獨治也。】

   大奇論

腎脈小急,肝脈小急,心脈小急,不鼓皆為瘕。

【 註 小急,虛寒之脈。臟氣有所留聚,故脈見如此。】

三陽急為瘕。

【 註 病在三陽之氣者為瘕。】

   四時刺逆從論

厥陰濇則病少腹積氣;少陰濇則病積溲血;太陰濇則病積,心腹時滿;陽明濇則病積,時善驚;太陽濇則病積,善時巔疾;少陽濇則病積,時筋急目痛。

【 註 濇者多血少氣,微有寒。血病謂之積,蓋血多而凝泣,故成積也。】

  靈樞經

   邪氣臟腑病形篇

心脈微緩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時唾血。

【 註 伏梁,乃心下有餘之積,故微。主邪薄於心下,心主血,熱則上溢,故時唾血。】

脾脈微大,為腹裹大膿血,在腸胃之外。

【 註 大乃太過。腹裹大膿血,有餘之積聚也。】

肝脈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覆杯,微緩為水瘕痹。

【 註 肝苦急,故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覆杯,皆有餘之氣也。水瘕痹者,亦食飲之所積也。】

肺脈滑盛,為息賁上氣。

【 註 滑主陽氣盛,故為息賁上氣。】

   五變篇

黃帝曰:人之善病腸中積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皮膚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如此則腸胃惡,惡則邪氣留止積聚,乃傷脾胃之間,寒溫不次,邪氣稍至,禾?畜積留止,大聚乃起。

【 註 津液血氣,腸胃之所生也。腸胃惡則邪氣留止而成積聚,乃傷脾胃之間。若再飲食之寒溫不節,邪氣稍至即蓄積,而大聚乃起。】

   本臟篇

肝高則上支賁,切脅悗為息賁。

【 註 肝脈貫膈上注肺,故上支賁切脅悗為息賁。】

   水脹篇

黃帝曰:腸覃何如?岐伯曰: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搏,氣不得營,因有所繫,癖而內著,惡氣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鷄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懷子之狀,久者離臟,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以時下,此其候也。

【 註 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搏,則衛氣不得營行矣。因有所繫,癖而內著者,此無形之氣,相搏於腸外空郭之中,而著於有形之膏膜也。是以血肉之惡氣乃起,瘜肉乃生,而成此覃。久則離於臟腑之脂膜,如懷子之虛懸,按之則堅,推之則移,不涉於臟腑,故月事以時下,此其候也。】

黃帝曰:石瘕何如?岐伯曰:石瘕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於女子,可導而下。

【 註 寒氣客於子門則子門閉,而胞中之血當瀉不瀉,留積而成衃塊,日以益大,狀如懷子。血留胞中,故月事不以時下。覃瘕皆生於女子,治之者可導而下之。】

   百病始生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喜怒不節則傷臟,風雨則傷上,清濕則傷下,三部之氣所傷異類,願聞其會。岐伯曰:三部之氣各不同,或起於陰,或起於陽,請言其方!喜怒不節則傷臟,臟傷則病起於陰也。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是謂三部。至於其淫泆,不可勝數。

【 註 此言百病始生,無非外感內傷,止此上中下三部之分,至其浸淫流泆,則變不可勝數也。】

黃帝曰:余固不能數,故問先師,願卒聞其道!岐伯曰: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兩實相逢,眾人肉堅。其中於虛邪也,因於天時,與其身形,參以虛實,大病乃成。氣有定舍,因處為名,上下中外,分為三員。

【 註 虛風者,春時之風從西方來,夏時之風從北方來,此五行不正之氣,故傷人之形。若人氣不虛,雖遇虛風,不能傷人,故必以身之虛,逢天之虛,兩虛相搏,乃客於形,非比眾人之肉堅也。三員如下文虛邪中人,病因表也;積聚之已成,病因內也;情慾之傷臟,病在陰也。即內外三部之謂。】

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髮入,入則抵深,深則毛髮立,毛髮立則淅然,故皮膚痛。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絡脈。在絡之時,痛於肌肉,其痛之時息,大經乃代。留而不去,傳舍於經。在經之時,洒淅喜驚。留而不去,傳舍於輸。在輸之時,六經不通,四肢則肢節痛,腰脊乃強。留而不去,傳舍於伏衝之脈。在伏衝之時,體重身痛。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在腸胃之時,賁响腹脹,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多熱則溏出糜。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留著於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或著孫脈,或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輸脈,或著於伏衝之脈,或著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邪氣淫泆,不可勝論。

【 註 邪之中人,必由表入裏。始於皮膚,人之形虛,則皮膚緩,邪得乘之,毛髮立而淅然,血氣凝滯而皮膚痛也。察在何經,或深或淺,治之於外。若留而不去,其入漸深,則傳舍於絡脈,故痛於肌肉之間。若肌肉之痛,時漸止息,是邪將出絡而深入,大經代受之,邪氣自絡入經,猶為在表,故洒淅惡寒。然經氣連臟,故又喜驚也。輸者皆經氣聚會之處,其所留止,必在關節谿谷之間,故邪留於輸,則六經不通,而肢節腰脊,乃痛乃強也。伏衝者,伏行腹內之衝脈也。邪留於內,則血氣不能充溢於形身,故體重身痛也。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而為賁响腹脹,多寒則腸鳴飧泄,多熱則溏出糜。腸胃之外,募原之間,謂皮裏膜外也。稽留其間而不去,則止於此而成積,如瘧痞之屬也。孫脈絡脈者,募原中之小絡;經脈者,胃腑之大經也。輸脈者,臟腑之大絡,轉輸水穀之血氣者也。伏衝者,伏行於腹之衝脈。募原者,如手太陰中府為募、太淵為原之類。膂筋者,附於脊膂之筋;緩筋者,循於腹內之筋也。此數者,在於腸胃之前後左右。邪隨著而為積,故淫泆不可勝數也。】

黃帝曰:願盡聞其所由然!岐伯曰:其著孫絡之脈而成積者,其積往來上下。臂,手孫絡之居也,浮而緩,不能句積而止之。故往來移行腸胃之間,水湊滲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則(月真)滿雷引,故時切痛。其著於陽明之經,則挾臍而居,飽食則益大,飢則益小。其著於緩筋也,似陽明之積,飽食則痛,飢則安。其著於腸胃之募原也,痛而外連於緩筋,飽食則安,飢則痛。其著於伏衝之脈者,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其著於膂筋在腸後者,飢則積見,飽則積不見,按之不得。其著於輸之脈者,閉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竅乾壅。此邪氣之從外入內從上下也。

【 註 著於內而成積者,其積能往來上下。蓋積在大腸小腸之絡,皆屬於經,其絡浮而緩,不能拘束其積而止之,故移行於腸胃之間。若有水則滲注於外,濯濯有聲。若有寒則為脹滿及雷鳴,相引時為切痛。陽明之經,乃胃之大絡,故其為積,挾臍而居,飽則水穀之津注於外,故大飢則津血少,故小也。緩筋在肌肉之間,故似陽明之積。飽則脹故痛,飢則氣退而安也。腸胃膜原,痛連緩筋,飽則津液滲潤於外,故安;飢則乾燥,故痛也。伏衝之脈,挾於臍間,故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者,衝脈之血氣充於外也。如湯沃之狀者,因積而成熱也。膂筋者,附於脊膂之內,在腸之後,故飢則腸空積見,飽則不見而按之不得也。輸脈者,所以通血氣,若閉塞不通,則津液不下,而皮毛之孔竅乾塞也。】

黃帝曰:積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黃帝曰:其成積奈何?岐伯曰:厥氣生足悗,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脈凝濇,血脈凝濇,則寒氣上入於腸胃,入於腸胃則(月真)脹,(月真)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卒然多食飲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卒然外中於寒,若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輸不通,濕氣不行,凝血蘊裹而不散,津液溜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

【 註 寒逆於下,故生足悗,謂肢節痛滯不便利也。由脛寒而血氣凝濇,則寒氣上入腸胃,腸胃寒則陽氣不化而為(月真)脹,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散,日久成積矣。若卒然多食飲,則腸運化不及,汁溢膜外,與血相搏,乃成食積,如嬰童痞疾之類是也。又或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上行之陽絡傷則血外溢於上而為衄,下行之陰絡傷則血內溢而為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并合凝聚而積成矣。或卒然外中寒邪,若兼之內傷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經之輸不通,溫膚熱肉之氣不行,血凝蘊裹而不散,津液濇於絡中,滲於絡外,著而不去而積成矣。】

黃帝曰:其生於陰者奈何?岐伯曰: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怒傷肝;醉以入房,汗出當風傷脾;用力過度,若入房汗出則傷腎。此內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

【 註 傷心者病在陽,傷肺者病在氣,傷肝者病在血,傷脾者病在榮衛,傷腎者病在真陰。凡傷臟者,皆病生於陰也。】

黃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答曰:察其所痛,以知其應,有餘不足,當補則補,當瀉則瀉,毋逆天時,是謂至治。

【 註 察其所痛,知其所應者,積於五臟,察其左右上下,則外應於五臟之經俞,審其有餘不足,以施補瀉,毋逆天時,是謂至治。】

  扁鵲難經

   五臟攸分

病有積有聚,何以別之?然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故陰沉而伏,陽浮而動。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故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積者陰氣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故以是別知積聚也。

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發欬痎瘧,連歲不已。

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煩心。

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

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熱喘欬,發肺癰。

腎之積名曰賁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

  金匱要略 【 漢?張機】

   病脈證治

問曰:病有積,有聚,有(殸禾)氣,何謂也?師曰:積者臟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為可治。(殸禾)氣者,脅下痛按之則愈,復發為(殸禾)氣。諸積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寸口,積在胷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上,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衝。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

  中藏經 【 漢?華佗】

   積聚癥瘕雜蟲

積聚癥瘕雜蟲者,皆五臟六腑真氣失而邪氣併,遂乃生焉。久之不除也,或聚或積,或癥或瘕,或變或蠱,其狀各異。有能害人者,有不能害人者。有為病緩者,有為病速者。有疼者,有癢者。有生頭足者,有如杯塊者,勢類不同。蓋因內外相感,真邪相犯,氣血熏搏,交合而成。或積者系於臟,聚者系於腑,癥者系於氣,而瘕者系於血,蟲者血氣食物相感而化之。積有五,聚有六,癥有十二,瘕有八,蟲有九,其名不等。積者,心、肝、脾、肺、腎之五名;聚者,大腸、小腸、膽、胃、膀胱、三焦之六名;癥有勞、氣、冷、熱、虛、實、風、濕、食、藥、思、憂之十二名,瘕有青、黃、燥、血、脂、狐、蛇、鼈之八名,蟲有伏、蛔、白、肉、肺、胃、赤、弱、蟯之九名也。

  千金方 【 唐?孫思邈】

   證分陰陽

病有積有聚,何以別之?答曰: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故陰沉而伏,陽浮而動。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故積者五臟之所生,聚者六腑之所成。故積者陰氣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也。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也。故以是別知積聚也。

  濟生方 【 宋?嚴用和】

   總論

夫積有五積,聚有六聚。積者,生於五臟之陰氣也;聚者,成於六腑之陽氣也。此由陰陽不和,臟腑虛弱,風邪搏之,所以為積為聚也。有如憂恩喜怒之氣,人之所不能無者,過則傷乎五臟,逆於四時,傳剋不行,乃留結而為五積,故在肝曰肥氣,在心曰伏梁,在脾曰痞氣,在肺曰息賁,在腎曰奔豚。其名不同,其證亦異。肥氣之狀,在左脅下,覆大如杯,肥大而似有頭足,是為肝積;診其脈弦而細,其色青,其病兩脅下痛,牽引小腹,足寒轉筋,男子為積疝,女子為瘕聚。伏梁之狀,起於臍下,其大如臂,上至心下,猶梁之橫架於胷膈者,是為心積;診其脈沉而芤,其色赤,其病腹熱面赤,咽乾心煩,甚則吐血,令人食少肌瘦。痞氣之狀,留在胃脘,覆大如杯,痞塞不通,是為脾積;診其脈,浮大而長,其色黃,其病飢則減,飽則見,腹滿嘔泄,足腫肉削,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息賁之狀,在右脅下,覆大如杯,喘息奔溢,是為肺積;診其脈浮而毛,其色白,其病氣逆,背痛少氣,喜忘目瞑,膚寒,皮中時痛,或如虱緣,或如針刺。奔豚之狀,發於小腹,上至心下,上下無時,有若豚走之狀,是為腎積;診其脈沉而急,其色黑,其病飢則見,飽則減,小腹裏急,腰痛口乾,目昏骨冷,久不愈,令人骨痿少氣。又如六聚之成於六腑,則異是矣。何者?六腑屬於三陽,太陽利清氣,陽明泄濁氣,少陽化精氣,有如都會之府,主轉輸以為常也。夫苟六腑失常,則邪氣聚而不散,始發既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亦無常處,故在上則格,在下則脹,旁攻兩脅,如有杯塊,易於轉動,故非五積之比也。凡診其脈,駛而緊者積聚也,脈浮而牢者積聚也,脈橫者脅下有積聚也,脈來小沉實者胃中有積聚也。大抵病各有證,治各有方。如診心腹積聚,其脈牢強急者生,虛弱急者死。又諸脈實強者生,沉小者死。此又不可不察也。

  河間六書 【 金?劉完素】

   總論證治

癥,腹中堅硬,按之應手,謂之癥也。《聖惠方》謂:癥猶徵也,然水體柔順而今反堅硬如地,亢則害,承乃制也。故病濕過極則為痓,反兼風化制之也。風病過極則反燥,筋脈勁急,反兼金化制之也。病燥過極則煩渴,反兼火化制之也。病熱過極而反出五液,或為戰慄惡寒,反兼水化制之也。其為治者,但當瀉其過甚之氣以為病本,不可反誤治其兼化也。然而兼化者,乃天機造化抑高之道,雖在渺冥恍惚之間,而有自然之理,亦非顯形而有氣也。病雖為邪,而造化之道在其中矣。夫五行之理,甚而無以制之,則造化息矣。如風木旺而多風,風大則反凉,是反兼金化制其木也。大涼之下,天氣反溫,乃火化承於金也。夏火熱極而體反出液,是反兼水化制其火也。因而濕蒸雲雨,乃土化承於水也。雨濕過極而兼烈風,乃木化制其土也。飄驟之下,秋風反凉,乃金化承於木也。涼極而萬物反燥,乃火化制其金也。因而以為冬寒,乃水化承於火也。寒極則水凝如地,乃土化制其水也。凝凍極而起東風,乃木化承土而歲周也。凡不明病之標本者,由未知此變化之道也。

瘕,腹中雖硬,而忽聚忽散,無有常準。故《聖惠方》云:瘕猶假也,以其病瘕未成癥也。經注曰:血不流而寒薄,故血內留而成瘕也。一云腹內結病也。經曰:小腸移熱於大腸為虙瘕,為沉。注曰:小腸熱已移入大腸,兩熱相搏,則血溢而為伏瘕也。血濇不利,則月事沉滯而不行,故云虙瘕為沉。虙與伏同。瘕一為疝,傳寫誤也。然則經言瘕病亦有熱者也。或陽氣鬱結,怫熱壅滯,而堅硬不消者,非寒癥瘕也,宜以脈證別之。

大陽小腸移熱名處瘕,津液耗散不能滑利菀結,而大腸悶濇,檳榔圓主之。

病脅下滿,逆氣不已,氣聚脅下,息而不消,積而不散,氣元在胃,妨飲食,不可針灸,宜導引服藥爾,白朮丸主之。水得燥則消散,而得濕則不消,乃為積飲也。

傳其所勝者死,傳不勝者可治。假令肺病傳肝,肝病傳脾,脾病傳腎,腎病傳心,心病傳肺,皆傳所勝。五臟之氣虛,而內外諸邪所侵,故稽留不行,遂成積聚,其脈沉細而微者是也。

  儒門事親 【 元?張從政】

   治同鬱斷

先賢說五積六聚甚明,惟治法獨隱。其言五積曰: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已,令人發欬逆痎瘧,連歲不已者是也。心之積名曰伏梁,起於臍,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已,令人病煩心。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不已,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俗呼為食勞黃也。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左脅下覆大如杯,久不愈,令人洒淅寒熱喘嗽,發肺癰。腎之積名曰賁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此五積之狀,前賢言之,豈不分明?遍訪醫門,人人能道,及問治法,不過三稜、廣朮、乾漆、硇砂、陳皮、蒙石、巴豆之類。復有不明標本者,又從而補之。豈有病積之人,大邪不出,而可以補之乎?至於世之磨積取積之藥,余初學醫時,若曾用之,知其不效,遂為改轍。因考《內經》,驟然大悟。《內經》曰: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王太僕曰:達謂吐,發謂汗,奪謂下,泄謂利小便,折謂折其衝逆。此五者,五運為司天所制,故立此五法,與五積若不相似然。蓋五積者,因受勝己之邪,而傳於己之所勝,適當旺時,拒而不受,復還于勝己者。勝己者不肯受,因留結為積。故肝之積得於季夏戊己日,心之積得於秋庚辛日,脾之積得於冬壬癸日,肺之積得於春甲乙日,腎之積得於夏丙丁日,此皆抑鬱不伸而受其邪也。豈待司天剋運,然後為之鬱哉?且積之成也,或因暴怒喜悲思恐之氣,或傷酸苦甘辛鹹之食,或停溫涼熱寒之飲,或受風暑燥寒火濕之邪,其初甚微,可呼吸按導方寸,散而去之。不幸而遇庸醫,強補而留之,留而不去,遂成五積。夫肥氣者,不獨氣有餘也,其中亦有血矣,蓋肝藏血故也。伏梁者,火之鬱也,以熱藥散之則益甚,以火灸之則彌聚。况伏梁證有二,名同而實異,不可不詳焉。其一,伏梁上下左右皆有根,在腸胃之外,有大膿血,此伏梁義同肚癰;其一,伏梁身體髀股胻皆腫,環臍而痛,是為風根,不可動,動則為水溺濇之病。此二者《內經》雖言不可動,止謂不可大下,非謂全不可下,恐病去而有害。痞氣者,舉世皆言寒則痞,《內經》以為濕則痞,雖因飲冷而得,其陽氣為濕所畜,以熱攻之則不散,以寒攻之則濕去而寒退矣。息賁者,喘息賁而上行也,此舊說也。余以謂賁者,賁門也,手太陰之筋,結胷裏而貫膈,入賁門,下抵季脅,其病支轉筋痛,甚則成息賁。手心主結於臂,其病胷痛息賁。又云:肺下則居賁迫肝,善脅下痛。肝高則上支賁,兩脅悗為息賁。若是言之,是積氣於賁而不散。此《靈樞》說五臟處言此息賁者多,故予發之。賁豚者,賁與奔同,《銅人》言或因讀書得之,未必皆然也。腎主骨,此積最深難療。大忌吐涌。以在其下,止宜下之。故予嘗以獨聖散吐肥氣,揃以木架,必燠室中,吐兼汗也。肝之積,便言風也,吐出數升後,必有血一二滴,勿疑,病當然也,續以磨積之藥調之,嘗治伏梁,先以茶調散吐之,兼汗,以禹功導水奪之,繼之以降火之藥調之。又嘗治痞氣,萬舉萬全。先以瓜蒂散吐其酸苦黃膠腥腐之物三二升,次以導水禹功下二三十行,末以五苓淡劑等藥調之。又嘗治息賁,用瓜蒂散,不計四時,置之燠室中,更以火一爐,以助其汗,吐汗下三法齊行。此病不可逗遛,久則傷人。又嘗治賁豚,以導水通經,三日一下之,一月十下,前後百行;次用活血化氣磨積之藥調之,此積雖不傷人,亦與人偕老。若六聚之物,在腑屬陽而無形,亦無定法,倣此而行之,何難之有?或言:余之治積太峻。予曰:不然。積之在臟,如陳莖之在江河,且積之在臟,中間多著脂膜曲折之處,區臼之中。陳莖之在江河,不在中流,多在汀灣洄薄之地,遇江河之溢,一漂而去。積之在臟,理亦如之。故予先以丸藥驅逐新受之食,使無梗塞,其碎著之積,已離而未下;次以散藥滿胃而下,橫江之筏,一壅而盡。設未盡者,以藥調之。惟堅積不可用此法,宜以漸除。《內經》曰:堅者削之。今人言塊癖是也。

食積,酸心腹滿,大黃、牽牛之類,甚者蒙石、巴豆。酒積,目黃口乾,葛根、麥糵之類,甚者甘遂、牽牛。氣積,噫氣痞塞,木香、檳榔之類,甚者枳殼、牽牛。涎積,咽如拽鋸,朱砂、膩粉之類,甚者瓜蒂、甘遂。痰積,唾涕稠粘,半夏、南星之類,甚者瓜蒂、藜蘆。癖積,兩脅刺痛,三稜、廣朮之類,甚者甘遂、蠍梢。水積,足脛脹滿,(木郁)李、商陸之類,甚者甘遂、芫花。血積,打撲肭瘀,產後不月,桃仁、地榆之類,甚者蝱蟲、水蛭。肉積,贅瘤核癧,膩粉、白丁香,砭刺出血;甚者硇砂、信石。

九積皆以氣為主,各据所屬之狀而對治之。今人總此諸藥,併為一方,曰可治諸積,大謬也。無此病焉用此藥?無彼病,焉用彼藥?十羊九牧,何所適從?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夫諸積不化,可服無憂散,每月瀉三五次;可用桂苓白朮散、妙功丸。大忌生硬粘滑動風發熱等物。

  活法機要 【 元?張潔古】

   養正邪自除

壯人無積,虛人則有之。脾胃怯弱,氣血兩衰,四時有感,皆能成積。若遽以磨堅破結之藥治之,疾雖去而人已衰矣。乾漆、硇砂、三稜、大黃、牽牛之類,用時則暫快,藥過則依然。氣愈消,疾愈大,竟何益哉!故治積者,當先養正則積自除。譬如滿坐皆君子,縱有一小人,自無容地而去。但令其真氣實,胃氣強,積自消矣。實中有積,大毒之劑治之,尚不可過,况虛而有積者乎?此治積之一端也。邪正盛衰,固宜詳審。

  丹溪心法 【 元?朱震亨】

   證治

痞塊在中為痰飲,在右為食積,在左為血塊。

氣不能作塊成聚,塊乃有形之物也,痰與食積死血而成也。用酢煮海石、酢煮三稜、蓬朮、桃仁、紅花、五靈脂、香附之類為丸,石鹼白朮湯吞下。

治塊當降火消食積,食積即痰也。行死血塊,塊去須大補。

凡積病不可用下藥,徒損真氣,病亦不去,當用消積藥使之融化,則根除矣。

凡婦人有塊多是血塊。

五臟之積日五積,六腑之積曰六聚。積有定形,聚無定處,不問何經,併宜服十味大七氣湯,吞下尊貴紅丸子。

  衛生寶鑑 【 元?羅天益】

   論治

《黃帝針經》水脹篇云:腸覃何如?岐伯曰:寒氣客於腸外,與衛相搏,衛氣不得榮,因有所繫,癖而內著,惡氣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大如鷄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懷子之狀,久者離歲,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以時下,此其候也。夫腸者大腸也,覃者延也,大腸以傳導為事,乃肺之腑也。肺主衛,衛為氣,得熱則泄,得冷則凝。今寒客於大腸,故衛氣不榮,有所繫止而結瘕在內貼著,其延,久不已,是名腸覃也。氣散則清,氣聚則濁,結為瘕聚,所以惡氣發起,瘜肉乃生,小漸益大,大至甚而鼓其腹,則如懷子之狀也。此氣病而血末病,故月事不斷,應時而下,本非胎娠,可以此為辨矣。又云:石瘕何如?岐伯曰:石瘕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子門閉塞,使氣不通,惡血當瀉而不泄,衃以留止,日久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於女子,可導而下之。夫膀胱為津液之府,氣化則能出焉。今寒客於子門,則氣必塞而不通,血壅而不流,衃以留止,結硬如石,是名石瘕也。此病先氣病而後血病,故月事不來,則可宣導而下出者也。《難經》云:任之為病,其內苦結,男子生七疝,女子為瘕聚。此之謂也。非大辛之劑不能已也,可服見晛丸。

   食物所成

凡人脾胃虛弱,或飲食過常,或生冷過度,不能剋化,致成積聚結塊,心腹脹滿,噫氣吞酸,面青肌瘦。一曰食積,二曰酒積,三曰麵積,四曰肉積,五曰魚蟹積,六曰果菜積,七曰茶積,八曰水積,九曰血積,十曰蟲積。食不消化,成積痞悶,宜用平胃散加縮砂、香附、神麯、麥芽、生薑。酒傷成積者,面黃黑,腹賬時嘔痰水,宜用對金飲子加葛根、赤茯苓、縮砂、神麯。食麵過多成積,萊菔子湯下阿魏圓。食肉過多成積,宜用阿魏圓。食魚蟹過傷成積,香蘇散多加生薑、木香煎服。多食果菜成積,宜用桂香丸。喜吃茶成積成癖及吃乾茶者,宜用星朮丸,或石膏、黃芩、升麻為末,砂糖水調下。多飲水漿成積,胷脅引痛,漉漉有聲,宜十棗湯。瘀血成積,或因打撲,或因墮落,以致畜於胷腹,面黃糞黑,宜用抵當湯。飲食積聚,變化成蟲,宜用妙應丸。

  證治要訣 【 明?戴思恭】

   論證治

有飲癖結成塊,在腹脅之間,病類積聚,用破塊藥多不效,此當行其飲,宜導痰湯。何以知為飲?其人先曾病痰,口吐涎沫積水,或素來多痰者是也。又多飲人結成酒癖,肚腹積塊,脹急疼痛,或全身腫滿,肌黃少食,宜十味大七氣湯,用紅酒煎服。

肝積在左脅下,狀如覆杯,或如鼈,或嘔逆,或痛在兩脅,牽引小腹,足寒轉筋,久則如瘧,名曰肥氣,宜大七氣湯,煎熟待冷,卻以鐵器燒通紅,以藥淋之,乘熱服。肺積在右脅下大如覆杯,氣逆背痛,或少氣喜忘,目瞑膚寒,皮中時痛,如虱緣針刺,久則欬喘,名曰息賁,宜大七氣湯加桑白皮、半夏、杏仁各半錢。

心積起臍下,直至心,大如臂,腹熱咽乾心煩,甚則吐血,名曰伏梁,宜大七氣湯加石菖蒲、半夏各半錢。

脾積在胃脘,大如覆杯,痞塞不通,背痛心疼,飢減飽見,腹滿吐泄,足腫肉消,久則四肢不收,名曰痞氣,宜大七氣湯下紅圓子。

腎積發於小腹,奔上至心,上下無時,如奔豚走,飢見飽減,小腹急,腰痛口乾,目昏骨冷,久則骨痿,名曰奔豚,宜大七氣湯倍桂加茴香、炒楝子肉各半錢。

若腹中似若癖瘕,隨氣上下,未有定處,宜散聚湯。

若氣作痛,遊走心腹間,攻刺上下,隱若雷鳴,或已成積,或未成聚,以全蠍一個,劈破煎湯,調蘇合香丸。

有正當積聚處,內熱如火,漸漸及四肢,一日數發,如此二三日又愈,此不當攻其熱。

又有元得熱病,熱留結不散,遂成癥癖,此卻當兼用去熱之劑。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三百十七

 積聚門

  醫學入門 【 明?李梴】

   積聚皆屬於脾

經曰:積聚癥瘕痞滿,皆太陰濕土之氣,始因外感內傷氣鬱,醫誤補而留之以成積。積者,陰氣五臟所主,脈沉伏,或左或右,發有根,痛有常處。肝積左脅下曰肥氣,言風氣有餘而血隨氣不行也,令人脅痛痎瘧。心積臍上曰伏梁,言如梁之橫架心下,令人煩心,乃火之鬱也,忌熱藥與灸。又腸癰與此相似,但身股背腫,環臍而痛為癰。脾積胃脘稍右曰痞氣,言陽氣為濕所畜也,令人黃疸倦怠,飲食不為肌膚,仍忌熱藥。肺積右脅下曰息賁,言喘息奔而上行也,令人欬嗽肺癰。腎積發於小腹,或湊心下曰奔豚,言若豚之奔衝,上下無時也,令人喘逆骨痿,最為難治。諸積勿輕吐下,徒損真氣,積亦不去。奔豚尤不可吐。五積古有五方,今增損五積丸更妙。聚者,陽氣六腑所成,脈沉結,或隱或見,發無根,痛無常處,散聚湯、七氣湯、大阿魏丸、香稜丸、大安丸加參。

積初為寒,宜辛溫消導,大七氣湯烏白丸之類。久則為熱,宜辛寒推蕩,木香檳榔丸、通元二八丹之類。有蟲者,妙應丸。外治三聖膏、三稜煎、神效阿魏散之類。又陽虛有積易治,惟陰虛難以峻補。痞積又忌滯藥,止宜早服滋補藥中加鼈甲、龜板、秋石、丹,午服枳朮丸、大安丸,或酢鼈丸,善消融化為妙。若痞積冷滯貫臍,誤為沉寒痼冷,投以薑附熱藥,初服甚與病積相宜,久則痞積益甚,真氣傷而陰血爍矣。但硫、附固不可服,如知、蘗、門冬寒涼傷脾滯氣,亦所不宜。古云:衰其大半而止。又云:養正積自除。皆為虛損有積而言也。平補之外,更能斷厚味,節色慾,戒暴怒,正思慮,庶乎萬全。

   痞塊

氣痞能作塊成聚,塊乃痰與食積死血有形之物而成,積聚癥瘕一也。有積聚成塊不移動者曰癥,言堅硬貞固也。或有或無、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者曰瘕,言假血而成蠢動之形,且有活性。治左,破血為主,海石丸或當歸龍薈丸料五錢,加桃仁、薑黃各一兩,蜜丸。治右,調氣,青皮湯、木香分氣丸。有積者,消積正元散、紅丸子、小阿魏丸,或當歸龍薈丸、保和丸,俱加鵓鴿屎。水穀出入之路,飲食七情,鬱積成痰,石鹼丸、白芥丸。凡痞塊在皮裏膜外,俱宜二陳湯,加補氣行氣藥。

  醫宗必讀 【 明?李中梓】

   總論證治

按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而後邪氣踞之,如小人在朝,由君子之衰也。正氣與邪氣,勢不兩立,若低昂然,一勝則一負。邪氣日昌,正氣日削,不攻去之,喪亡從之矣。然攻之太急,正氣轉傷,初中末之三法,不可不講也。初者,病邪初起,正氣尚強,邪氣尚淺,則任受攻。中者,受病漸久,邪氣較深,正氣較弱,任受且攻且補。末者,病魔經久,邪氣侵凌,正氣消殘,則任受補。蓋積之為義,日積月累,匪朝伊夕,所以去之,亦當有漸。太亟則傷正氣,正傷則不能運化而邪反固矣。余嘗製陰陽二積之劑,藥品稍峻,用之有度,補中數日,然後攻伐,不問其積去多少,又與補中,待其神壯則復攻之,屢攻屢補,以平為期,此余獨得之訣,百發百中者也。經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半而已。故去積及半,純與甘溫調養,使脾土健運,則破殘之餘積,不攻自走。必欲攻之無餘,其不遺人夭殃者鮮矣。經曰:壯者氣行即愈,怯者著而為病。潔古云:壯盛人無積,虛人則有之,故當養正則邪自除。譬如滿座皆君子,一二小人自無容身之地。雖然,此為輕淺者言耳。若大積大聚,不搜而逐之,日進補湯無益也。審知何經受病,何物成積,見之既確,發直入之兵以討之,何患其不愈?兵法云: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是亦醫中之良將也夫!

脈候堅強者生,虛弱者死。細沉附骨者,積脈也。沉而有力為積。脈沉緊者有寒積。脈浮而牢,積聚也。

酒積輕者,葛根、神麯、黃連、白豆蔻,甚者用甘遂、牽牛。

氣積輕者,木香、枳殼、厚朴、橘紅,甚者枳實、牽牛。

血積輕者,乾漆、桃仁、牡丹、歸尾、赤芍藥、紅花,甚者大黃、蝱蟲、水蛭、穿山甲、花蕊石。

痰積輕者,半夏、(艹舌)蔞,甚者滾痰丸。老痰,海石、瓦楞子。痰在皮裏膜外,白芥子。

水積輕者,五苓散,甚者商陸、甘遂、芫花。

茶積輕者,薑黃、芝麻,甚者茱萸、椒薑。

癖積輕者,三稜、蓬朮,甚者巴霜、大黃。

穀積輕者,麥芽、穀芽、神麯、砂仁,甚者鷄內金。

肉積輕者,山楂、阿魏,甚者硇砂、硝石。

蛋積,白豆蔻、橘紅、豆豉、薑汁。

菜積,丁香、肉桂、麝香。

麵積,蘿蔔子、薑酒煎。

魚鼈積,紫蘇、橘皮、木香、薑汁。治鼈積,白馬尿。

狗肉積,杏仁、山楂。

蟲積,雄黃、錫灰、檳榔、雷丸、蕪荑、榧子、史君子。

瘧積,鼈甲、草果。

  景岳全書 【 明?張介賓】

   論證

積聚之病,凡飲食血氣風寒之屬,皆能致之。但曰積曰聚,當詳辨也。蓋積者積累之謂,由漸而成者也。聚者聚散之謂,作止不常者也。由此言之,是堅硬不移者,本有形也。故有形者曰積;或聚或散者,本無形也,故無形者曰聚。諸有形者,或以飲食之滯,或以膿血之留,凡汁沫凝聚,旋成癥塊者,皆積之類,其病多在血分,血有形而靜也。諸無形者,或脹或不脹,或痛或不痛,凡隨觸隨發,時來時往者,皆聚之類,其病多在氣分,氣無形而動也。故《難經》以積為陰氣,聚為陽氣,其義即此。凡無形之聚,其散易;有形之積,其破難。臨此證者,但當辨其有形無形,在氣在血,而治積治聚,自可得其梗概矣。

飲食之積,凡暫積者,不過以飲食偶傷,必在腸胃之內,故可行可逐,治無難也。惟飲食無節,以漸留滯者多,或痞積於左脅膈膜之外,蓋以胃之大絡,名曰虛里,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此陽明宗氣所出之道也。若飢飽無倫,飲食疊進,以致陽明胃氣,一有所逆,則陰寒之氣得以乘之,而脾不及化,故餘滯未消,乃併腸外汁沫,搏聚不散,漸成癥積矣。然其初起甚微,人多不覺,及其既久,則根深蒂固,而藥餌難及。今西北小兒多有此疾,而尤於食麵之鄉為最;正以麵性多滯,而留疾於皮裏膜外,所以不易治也。即如婦人血癥氣痞,或上或下者,亦多在腸胃之外,募原之間,故當以漸漸消磨求法治之。慎無孟浪欲速,妄行攻擊,徒致胃氣受傷,而積仍未去,反以速其危也。

風寒外感之邪,亦能成積。如經曰:虛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留著於脈,息而成積。又曰:病名伏梁,此風根也。由此觀之,凡今人以瘧後成痞者,是即風寒之屬,類可推矣。但瘧由風寒,固易知也,而諸積于風若不相涉。不知飲食之滯,非寒未必成積,而風寒之邪,非食未必成形,故必以食遇寒,以寒遇食,或表邪未清,過於飲食,邪食相搏而積斯成矣。經曰: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信乎致積之由,多由於此。即血癥氣痞之由,亦無出於此。然積以寒留,留久則寒多為熱;風以致積,積成而證已非風。故治此者,但當治其所留,不可發散以再傷其真氣也。惟慎疾者,能知所由,而慮之於始,則可為保脾之良策。

癥痞之積,凡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本無定所。大都血積多在下,而氣積食積,則上自胃脘,下自小腹,凡有留滯,無處不可停畜。余嘗治一食癥結痛者,乃在小腹下右角尖處,自後屢見此證,方知食道之行,必由小腹下右以入廣腸,此實人所不知也。別有食停治按,在心腹痛門可考。故凡治積聚者,必當詳審所因,庶得其確。嘗見丹溪之論曰:痞塊在中為痰飲,在右為食積,在左為血塊,其不能作塊,或聚或散者氣也。塊乃有形之物,痰與食積死血而成也。愚謂可聚可散者,此氣聚無疑也。若以左為血積,右為食積,中為痰飲,則鑿矣。即如小兒多有患痞者,必在左肋之下,此無非縱食所致,豈因其在左即為血積而可攻其血乎?若謂左血右食,則右豈無血而左豈無食乎?不可以為法也。

   論治

經曰:堅者削之,留者攻之,結者散之,客者除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刧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凡治積聚之法,如經所云者,亦既盡矣。然欲總其要,不過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補,四者而已,詳列如左:

凡積堅氣實者,非攻不能去,如秘方化滯丸、化鐵丹、遇仙丹,感應丸、大硝石丸、三花神祐丸、赤金豆、百順丸之類,皆攻劑之峻者也。又如三稜丸、勝紅丸、阿魏丸、助氣丸、紅丸子、溫白丸之類,皆攻劑之次者也。

凡不堪攻擊,止宜消導漸磨者,如和中丸、草豆蔻丸、保和丸、大小和中飲之類是也。若積聚下之不退而元氣未虧者,但當以行氣開滯等劑,融化而潛消之。無形氣聚,宜散而愈者,如排氣飲、神香散、指迷七氣湯、十香丸、四磨飲之屬是也。

凡積痞勢緩,而攻補俱有未便者,當專以調理脾胃為主,如潔古之枳朮丸,乃其宜也。余復因其方而推廣之,近製芍藥枳朮丸,兼肝脾以消膨脹,除積聚,止腹痛,進飲食,用緩收功,其效殊勝於彼。再如大健脾丸、木香人參生薑枳朮丸,皆調補脾胃之妙劑,所當擇用者也。

凡脾腎不足,及虛弱失調之人,多有積聚之病。蓋脾虛則中焦不運,腎虛則下焦不化,正氣不行,則邪滯得以居之。若此輩者,無論其有形無形,但當察其緩急,皆以正氣為主。凡虛在脾胃者,宜五味異功散,或養中煎、溫胃飲、歸脾湯之類主之。虛在肝腎者,宜理陰煎、腎氣丸、煖肝煎之類,酌而用之,此所謂養正積自除也。其或虛中有滯者,則不妨少加佐使。

治積之要,在知攻補之宜,而攻補之宜,當於孰緩孰急中辨之。凡積聚未久而元氣未損者,治不宜緩,蓋緩之則養成其勢,反以難制,此其所急,在速攻可也。若積聚漸久,元氣日虛,此而攻之,則積氣本遠,攻不易及,胃氣切近,先受其傷,愈攻愈虛,則不死於積而死於攻矣。此其所重在命,不在乎病,所當察也。故凡治虛邪者,當從緩治,只宜專培脾胃以固其本,或灸或膏以疏其經,但使主氣日強,經氣日通,則積痞自消。緩急之機,即萬全之策也。不獨治積,諸病亦然。

凡堅痞之積,必在腸胃之外,募原之間,原非藥力所能猝至,宜用阿魏膏、琥珀膏或水紅花膏、三聖膏之類以攻其外,再用長桑君針法以攻其內,然此堅頑之積,非用火攻,終難消散,故莫妙於灸。余在燕都嘗治愈痞塊在左脅者數人,皆以灸法收功。

積久成疳,乃其經絡壅滯,致動肝脾陽明之火,故為頰腫口糜牙齦臭爛之證,此其在外當用膏藥艾火以破堅頑,在內當用蘆薈等丸以清疳熱。

  石室秘籙 【 清?陳士鐸】

   痞塊治法

病有堅勁而不肯輕易散者,當用軟治。如人生塊於胷中,積痞於腹內,法用藥以軟之,心中生塊,此氣血堅凝之故,法當用補血補氣之中,少加軟堅之味,則氣血活而堅塊自消。倘徒攻其塊,而不知溫補之藥,則堅終不得消。方用人參、當歸、青鹽、五味、柴胡、半夏各一錢,白芍、麥冬各三錢,熟地五錢,山茱萸二錢,附子一片,水煎服。此方妙在純用補藥,止加青鹽一味以軟堅,若無意於治堅者,久之而堅自軟,此柔能制剛之妙法也。痞塊之堅,又一法以治之。蓋堅在於腹中,若徒攻其堅,必致腹中不和,而損傷胃氣,法當用和解之中軟以治之,則堅之性可緩,而堅之形可化,堅之氣可潰,堅之血可消。否則有形之物,盤踞於中,無形之氣,必耗於外,日除堅而堅終不得去也。方用白朮五兩,神麯二兩,地栗粉八兩,鼈甲一斤酢炙白芍、茯苓各三兩,半夏、甘草、白芥子各一兩,蘿蔔子、厚朴、人參各五錢,肉桂三錢,附子一錢各為末,蜜為丸,每日臨睡送下五錢,即以美物壓之,一料未有不全愈者。此方有神功,妙在用鼈甲為君,則無堅不入,尤妙用地栗粉佐鼈甲以攻邪,又不耗散真氣;其餘各品,俱是健脾理正之藥,則脾健而物自化。尤妙用肉桂、附子衝鋒,突圍而進,則鼈甲大軍相繼而入,勇不可當。又是仁者之師,賊雖強橫,自不敢抵敵,望風披靡散走。又有諸軍在後,斬殺無遺,勦撫併用,有不三月告捷者哉?此更軟治之妙。倘不補正氣,惟大黃、巴豆兩頭尖、阿魏之類,直前攻堅,雖亦有得勝之時,然中州掃蕩,田野蕭然,終必倉空箱罄,人民匱乏之形,有數年不能培植者也。

有人成痞塊之證,一時發作,而腹痛不可手按者,可用下墮之法,蓋乘其邪動而墮之也。方用枳實一兩,白朮二兩,馬糞炒焦五錢,酒煎服。蓋馬糞最能安痛,又不傷氣,且又能逐邪而化物,故藥籠中最宜預備之,蓋倉猝間不可即得。此物愈久愈妙,不必多用至五錢,即一二錢用之,無不奇妙。今用五錢又與枳實同用,則積塊自消。然而徒消其積,未免恐傷脾陰,又佐以白朮二兩,大健其脾氣,則馬糞與枳實,可以施其祛蕩之功,此妙法也。

  方

化塊丸 【 丹溪】  治痞塊及血塊。

海粉酒煮 三稜 蓬朮俱酢煮 紅花 桃仁 五靈脂 香附子各一兩 石鹼五錢

右為末,酢糊和丸梧子大,白朮湯下三五十丸。

連蘿丸 【 《入門》】  治食積死血,痰飲成塊,兩脅作痛,雷鳴嘈雜眩運。

黃連一半,以吳萸五錢同炒,一半以益智五錢同炒,去吳萸、益智 白芥子炒 蘿蔔子炒,各一兩半 梔子 川芎 三稜 蓬朮 桃仁 香附子 山楂肉 神麯各一兩 青皮五錢

右為末,蒸餅和丸梧子大,白湯吞下五六十丸。一名白芥丸,今名消積丸。

消塊丸 【 《入門》】  治痞塊癥瘕。

大黃四兩 硝石三兩 人參 甘草各一兩五錢

右為末,陳酢三升,置磁器內,先納大黃煎,不住手攪,使沸,微盡一升,下餘藥末,熬至可丸,則丸梧子大,米飲下三十丸,當利如鷄肝惡物。一名硝石丸。

加味柴平湯 【 《回春》】  治積塊有熱。

柴胡 黃芩 半夏 蒼朮 厚朴 陳皮 青皮 山楂肉 枳殼炒 神麯炒 三稜 蓬朮各七分 甘草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消積保中丸 【 《醫鑑》,下同】  散痞除塊。

白朮土炒,三兩 橘紅二兩 半夏 白茯苓 香附酢炒 蘿蔔子炒 白芥子炒 神麯炒 黃連薑汁炒 梔子薑汁炒,各一兩 檳榔七錢 蓬朮酢炒 三稜酢炒,各八錢 麥芽炒,六錢 乾漆炒,五錢 青皮香油炒 縮砂仁各四錢 木香 阿魏各三錢

右為末,以薑汁酒糊和丸梧子大,白湯下八十丸。

開懷散 治心下積塊痞悶,或發熱。

柴胡 草豆蔻各一錢 三稜酢炒 蓬朮酢炒 青皮 陳皮 半夏 白茯苓 香附子 檳榔 枳實 紅花 甘草各七分

右剉,作一貼,薑三片,煎服。

保和丸 治一切飲食所傷及積聚痞塊,久服自消。

白朮五兩 陳皮 半夏 茯苓 神麯炒 山楂肉各三兩 連翹 香附子酒炒 厚朴 蘿蔔子炒,各二兩 枳實 麥芽 黃連酒炒 黃芩酒炒,各一兩

右為末,薑汁糊和丸梧子大,茶清下五七十丸。

紫香散 治心腹有氣一塊略通,或膨脹寒熱。

枳實 地骨皮 三稜 蓬朮各一錢 柴胡 黃芩各七分 赤芍藥 厚朴 香薷 黃連 延胡索各五分 甘草三分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化痞丹 【 《回春》】  消積塊專攻之劑。

大黃四兩,酢浸七日,日晒夜露七日 紅花二錢 穿山甲炒,二兩 青黛五分 木鼈子去油 桃仁 香附子便浸炒,各一兩

右為末,將大黃和好酢煮為糊,和丸菉豆大,茅根葛根煎湯,下五七十丸。

增損五積丸 通治五積。

黃連肝積五錢,脾腎積七錢,心肺積一兩五錢 厚朴肝心肺積五錢,脾腎積八錢 川烏頭肝肺積一錢,心腎脾積五分 乾薑肝心積五分,肺脾腎積一錢五分 人參肝心脾肺積二錢,腎積五分 茯苓一錢五分 巴豆霜五分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初服二丸,漸加,以微溏為度。治積塊不拘臍上下左右通用。如肝積,加柴胡一兩,川椒四錢,蓬朮三錢,皂角、昆布各二錢五分。心積,加黃芩三錢,肉桂、茯神、丹參各一錢,菖蒲五分。肺積,加桔梗三稜,天門冬、青皮、陳皮、白豆蔻各一錢,紫菀、川椒各一錢五分。脾積,加吳茱萸、黃芩、縮砂各二錢,澤瀉、茵陳各一錢,川椒五分。腎積,加延胡索三錢,苦楝肉、全蠍、附子、獨活各一錢,澤瀉、菖蒲各二錢,肉桂三分,丁香五分。

消積正元散 治痰飲,氣血鬱結,食積,氣不升降,積聚脹痛。

白朮一錢五分 神麯 香附 枳實 延胡索 海粉各一錢 赤茯苓 陳皮 青皮 縮砂 麥芽炒 山楂肉 甘草各七分

右剉,作一貼,薑三片,水煎服。

伏梁丸 【 《正傳》,下同】  治心積。

黃連一兩五錢 厚朴 人參各二錢 黃芩 桂皮 茯神 丹參各一錢 乾薑 石菖蒲 巴豆霜 川烏 紅豆蔻各五分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黃連湯下。初服二丸,日加一丸,三日加二丸,至大便溏,便漸減服,周而復始。塊減半勿服。

痞氣丸 治脾積。

黃連八錢 厚朴四錢 吳萸三錢 黃芩二錢 縮砂 茵陳 乾薑各一錢半 白茯苓 人參 澤瀉各一錢 川烏 川椒各五分 桂皮 巴豆霜各四分 白朮二分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甘草湯下,服如上法。

三稜煎丸 治心腹堅脹,脅下滿硬,胷中痞塞,喘滿短氣,常服順氣,消積滯,除膨脹。

三稜生半斤,搗為末,以酒三升,於銀石器內熬膏 杏仁去皮尖炒 乾漆炒煙盡 麥糵炒,各三兩 青皮 蘿蔔子炒 神麯炒,各二兩 硇砂飛,一兩

右為細末,以三稜膏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溫米飲送下。

晞露丸 【 《寶鑑》,下同】  治寒傷於內,氣凝不流,結於腸外,久為癥瘕,時作疼痛,腰不得伸。

三稜 莪朮各一兩,併酒浸入巴豆三十粒,切碎同炒深黃,去巴豆 川烏炮 乾漆炒煙盡,各五錢 茴香鹽炒 青皮 穿山甲炒 雄黃研,各三錢 硇砂研,四錢 輕粉研,一錢 麝香另研,五分

右為細末,研勻,薑汁煮麵糊,和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薑湯送下,溫酒亦得,空心食前。

木香通氣散 治寒氣結瘕,腹大堅滿,痛不可忍。

木香 戎鹽炒 荊三稜炮,各五錢 枳實麩炒 炙甘草各三錢 厚朴薑炙,一兩 乾薑炮 蓬朮炮,各二錢

右為末,每服三錢,淡生薑湯食前調下。

見晛丸 治寒客下焦,血氣閉塞而成瘕聚,堅大久不消者。

附子炮去皮臍,四錢 鬼箭羽 紫石英各三錢 澤瀉 肉桂 延胡索 木香 大黃用酒同三稜浸一宿,焙,各二錢 三稜五錢 檳榔二錢五分 水蛭一錢,炒煙盡 桃仁三十粒,去皮尖,麩炒研 血竭另研,一錢五分

右十三味,除血竭、桃仁外同為末,入另研二味和勻,用元浸藥酒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淡酢湯送下,食前溫酒亦得。

肥氣丸 【 東垣,下同】  治肝之積,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欬逆痎瘧,連年不已,其脈弦而細。

柴胡二兩 黃連七錢 厚朴五錢 炙草三錢 椒炒去汗去目及閉口者,四錢 廣朮炮 昆布 人參 皂角去皮弦子煨,各二錢五分 乾薑 巴豆去油,各五分 川烏炮去皮臍,一錢二分 白茯苓一錢五分

右,除茯苓、皂角、巴豆外,為極細末,再另研茯苓、皂角為細末和勻,方旋入巴豆霜和勻,煉蜜丸如桐子大,初服二九,一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漸加至大便微溏;再從兩丸加服,周而復始。積減大半,勿服。秋冬加厚朴一半,連前重一兩,減黃連一錢半。若治風癎,於一料中加人參、茯苓、菖蒲各三錢,黃連只依春夏用七錢,雖秋冬不減。淡酢湯送下,空心溫服。

加減肥氣丸 春夏合此,治同前。

柴胡 厚朴 人參 乾薑各五錢 川烏 巴豆霜各三錢 肉桂二錢 黃連一兩 川椒 甘草各五分

右,除巴豆霜外,同為細末,旋入巴豆研勻,煉蜜丸如梧子大,初服二丸,一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漸加至大便微溏,再從二丸加服,淡酢湯下,空心服。秋冬去乾薑半錢,加厚朴一倍,減黃連一半。

肥氣丸 【 《三因》】

當歸頭 莪朮各一兩半 青皮一兩,炒 三稜 鐵孕粉與三稜莪朮同入酢煮一復時,各三兩 蛇含石火煅酢淬,七錢五分

右為末,酢煮米糊丸如菉豆大,每服四十丸,用當歸浸酒下,食遠服。

鼈甲丸 治肥氣,體瘦無力,少思飲食。

鼈甲一枚,重四兩者,淨洗,以酢和黃泥固濟,背上可厚三分,令乾 大黃炒,二兩 荊三稜炮剉 枳殼麩炒微黃,各三兩 木香不見火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者,麩炒微黃細研如膏,各一兩五錢

右除鼈甲外,搗為細末後,泥一風爐子,上開口,可安鼈甲,取前藥末,併桃仁膏內鼈甲中,用好米酢二升,時時旋取入鼈甲內,以慢火熬令稠,取出藥,卻將鼈甲淨洗,去泥焙乾,搗為細末,與前藥同和搗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九,空心溫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息賁丸 【 東垣,下同】  治肺之積,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熱,喘嗽,發肺癰,其脈浮而毛。

厚朴薑製,八錢 黃連炒,一兩三錢 乾薑炮 川椒炒去汗 白茯苓另末 紫菀各一錢半 人參二錢 桂枝 桔梗 荊三稜炮 天門冬 陳皮 川烏炮裂,去皮臍 白豆蔻各一錢 青皮五分 巴豆霜四分

右除茯苓巴豆霜,旋即入外餘藥,共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丸。一日加一丸,兩日加二丸,加至大便微溏,再從二丸加服。淡薑湯送下,食遠服。周而復始。積減大半,勿服。秋冬加厚朴五錢,連前一兩三錢;黃連減七錢,用六錢。

加減息賁丸 仲夏合此,其積為病,寒熱喘欬,氣上奔,脈濇,失精亡血,氣滯則短氣,血凝泣則寒熱相參,氣分寒,血分熱。治法宜益元氣,泄陰火,破氣削其堅也。

川烏 乾薑 白豆蔻 桔梗各一錢 紫菀 厚朴 川椒炒去汗 天門冬去心 荊三稜 白茯苓各一錢五分 人參 桂枝各二錢 陳皮八錢 黃連一兩三錢 巴豆霜四分 紅花少許 青皮七分

右為末,湯泡蒸餅為丸如桐子大,初服二丸,一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加至大便微溏為度,再從二丸加服,煎生薑湯送下,食前。忌酒濕麵腥辣生冷之物。

息賁湯 【 《三因》,下同】

半夏湯泡 桂心 人參 葶藶 吳茱萸湯泡 桑白皮炙 炙甘草各一錢五分

右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五片,紅棗二枚,煎至一鍾,食前服。

半夏湯 治肺積息賁欬嗽。

細辛去葉苗 半夏製 桔梗炒 桑根白皮炙 前胡各一兩五錢 貝母去心 訶黎勒煨去核 柴胡 炙甘草各一兩 人參 白朮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三枚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臨臥各一服。

枳實散 治息賁氣,腹脅脹硬,欬嗽見血,痰粘不利。

枳實麩炒 木香 檳榔 赤茯苓 五味子 甜葶藶隔紙炒紫 訶黎勒 甘草微炙,各半兩 杏仁一兩,湯洗去皮尖雙仁,麩炒黃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鍾,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伏梁丸 【 《三因》,下同】  治心之積,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煩心,其脈沉而芤。

茯苓 人參 厚朴薑汁製 枳殼炒 三稜煨 半夏湯泡七次 白朮各等分

右為末,麪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用米飲湯下。

乾漆丸 治伏梁氣,橫在心下,堅牢不散,胷中連背多疼。

乾漆炒煙盡 芫花酢炒 鼈甲去裙襴酢炙 硇砂研,各一兩 木香 桃仁去皮炒 川烏頭去皮臍鹽炒,各半兩 雄黃細研 麝香研,各二錢半

右為細末,入別研藥令均,酢煮麵糊為丸如菉豆大,每服十丸,食前溫酒送下。

半夏散 治伏梁積,心下硬急,滿悶不能食,胷背疼痛。

半夏製 鼈甲酢炙,各一兩半 桂心 大黃炒 訶黎勒皮 前胡 當歸焙 青橘皮 檳榔 木香 荊三稜炮,各一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鍾,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稍熱服。

痞氣丸 【 東垣,下同】  治脾之積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其脈大而長。

厚朴薑製,半兩 黃連八錢 吳茱萸洗,三錢 黃芩 白朮各二錢 茵陳酒炙炒 縮砂仁 乾薑炮,各一錢五分 白茯苓另為末 人參 澤瀉各一錢 川烏炮去皮臍 川椒各五分 巴豆霜另研 桂各四分

右除茯苓、巴豆霜,另研為末,旋入外餘藥,同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初服二丸,一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漸加至大便微溏,再從二丸加服,淡甘草湯下,食遠服。周而復始。積減大半,勿服。

加減痞氣丸 孟秋合此。

厚朴 黃芩酒製 黃連酒製 益智仁 歸尾 橘皮去白 附子各三分 半夏五分 吳茱萸 青皮 澤瀉 茯苓 神麯炒 廣朮 昆布 熟地 人參 炙甘草 巴豆霜 葛根各二分 紅花半分

右為細末,蒸餅為丸如桐子大,依前服法。

又方

赤石脂煅酢淬 川椒炒去汗 乾薑炮,各二兩 桂心 附子炮,各半兩 烏頭炮去皮臍,二錢半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子大,以朱砂為衣,每服五十丸,食遠米湯下。

蒜紅丸 【 《三因》,下同】  治脾積腹脹如鼓,青筋浮起,坐臥不得者。

丁香 木香 沉香 縮砂仁 青皮 檳榔 橘紅 蓬莪朮 草果去皮 牽牛各一兩 粉霜 肉豆蔻麵裹煨,各一錢 白茯苓 人參各半兩 蒜二百瓣,半用生,半火煨熟

右為細末,以生熟蒜研膏,生絹絞取汁,和藥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丸,加至十五丸,食後淡鹽湯送下,忌咸酸魚鮓茶醬醃藏雞鴨生冷馬牛雜肉之類,只可食淡白粥百日。

鼈甲丸 治痞氣當胃脘,結聚如杯,積久不散,腹脅疼痛,體瘦成勞,不能飲食。

附子炮去皮臍 荊三稜炮 乾漆搗碎炒煙盡 木香各一兩 川大黃二兩,剉碎酢拌炒令乾 吳茱萸半兩,湯泡微炒 鼈甲三兩,去裙襴以米酢一小盞化硇砂一兩,用塗鼈甲炙以酢盡為度

右為細末,酢煮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勻氣湯 治脾積痞氣,胃脘不安,肌瘦減食。

神麯炒 麥糵炒 桂心 白朮 厚朴薑汁炙 (木郁)李仁半生半炒 牽牛各一兩,半生半炒 良薑炮,半兩 甘草炙,二兩 大腹子二枚,連皮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一枚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食遠稍熱服,日三。

沉香飲子 治痞氣,升降陰陽。

沉香 木香 羌活 桑皮微炒 人參 獨活 白茯苓 紫蘇葉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大棗二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二滓又作一服。

奔豚丸 【 東垣】  治腎之積,發於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及治男子內結七疝,女子瘕聚帶下,其脈沉而滑。

厚朴薑製,七錢 黃連炒,五錢 楝子酒煮,三錢 白茯苓另末 澤瀉 菖蒲各二錢 附子去皮 全蠍 獨活各一錢 延胡索一錢半 川烏炮 丁香各五分 巴豆霜四分 肉桂二分

右除巴豆霜茯苓另為末,旋入外餘藥為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初服二丸,一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漸加至大便微溏,再從二丸加服,淡鹽湯下,食遠服。周而復始,積減大半,勿服。秋冬加厚朴半兩,連前一兩二錢。如積勢堅大,先服前藥,不減,於一料中加存性牡蠣三錢,疝帶下勿加。如積滿腹或半腹,先治其所起是何積,當先服本臟積藥,諸積疾自癒,是治其本也。餘積皆然。如覺熱加黃連,氣短減厚朴,悶亂減桂。

奔豚湯 【 《三因》,下同】

甘李根皮焙 乾葛 川芎 當歸 白芍藥 黃芩 甘草炙,各一錢半 半夏湯泡七次,二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薑五片,煎至一鍾,食前服。

沉香石斛湯 治腎臟積冷,奔豚氣攻,少腹疼痛,上衝胷脅。

沉香 石斛 神麯炒,各一兩 赤茯苓 人參 巴戟 桂心 五味炒 白朮 芎藭各七錢半 木香 肉豆蔻各五錢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三枚劈破,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熱服。

木香檳榔散 治積氣不散,結伏奔豚,發即上衝心胷,令人喘逆,骨痿少力。

木香 檳榔煨 磁石火煅酢淬 訶黎勒去核 牡蠣煅 桂心 蘹香子炒 芎藭 沉香 白芷炒,各半兩 陳橘皮七錢五分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炒生薑鹽湯下。

萬病紫菀丸 【 《元戎》】  治臍腹久患痃癖如碗。

紫菀 菖蒲九節者 吳茱萸湯洗七次焙乾 柴胡 厚朴薑製,各一兩 桂枝 桔梗 茯苓 皂角去皮弦炙 乾薑炮 黃連各八錢 人參 蜀椒微炒出汗 防風 巴豆去皮膜研出油 羌活 獨活各五錢 川烏炮去皮臍,八錢

右為細末,入巴豆研勻,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漸加至五丸七丸,生薑湯送下,食後臨臥服。有孕者不宜服。

溫白丸 【 《和劑》】  治心腹積聚,久癥癖塊,大如杯碗,黃疸宿食,朝起嘔吐,支滿上氣,時時腹脹,心下堅結,上來搶心,旁攻兩脅,十種水氣,八種痞塞,翻胃吐逆,飲食噎塞,五種淋疾,九種心痛,積年食不消化,或瘧疾連年不瘥,即前萬病紫菀丸方,減羌活、獨活、防風。肺息賁加人參、紫菀,心伏梁加菖蒲、黃連、桃仁,脾痞氣加吳茱萸、乾薑,肝肥氣加柴胡、川芎,腎奔豚加丁香、茯苓、遠志。

萬病感應丸

即前溫白丸內,加羌活、三稜、甘遂、杏仁、防風各一兩五錢,威靈仙一兩,減蜀椒。

千金硝石丸 止可磨塊,不令困人,須量虛實。

硝石六兩 大黃八兩 人參 甘草各三兩

右為細末,以三年苦酒三升置器中,以竹片作刻記,每人一升作一刻,先入大黃,不住手攪,使微沸,盡一刻,乃下餘藥,又盡一刻微火熬,便可丸如鷄子黃大,每服一丸。如不用大丸,作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服後下如鷄肝米泔赤黑色等物。下後,忌風冷,宜軟粥將息。

酢煮三稜丸 【 《寶鑑》,下同】  治一切積聚,不拘年深日久,治之神效。

荊三稜四兩,酢煮竹刀切曬 川芎二兩,酢煮切 大黃半兩,酢浸濕紙裹煨過切

右為末,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下,無時。病甚者一月效,小者半月效。

聖散子 治遠年積塊,及婦人乾血氣。

硇砂 大黃各八錢 麥糵炒取淨麵,六兩 乾漆炒煙盡,三兩 萹蓄 茴香炒 檳榔各一兩

婦人乾血氣加穿山甲二兩炮。右為細末,每服五錢,臨臥溫酒調下,仰臥,此藥只在心頭,至天明大便如爛魚腸,小便赤為驗。藥併無毒,有神效。小兒用一錢,十五以上三錢,空心服之更效。此按古本校定,今《綱目》刻本,硇砂乃六兩,大黃乃八兩,豈不悞人!

鷄爪三稜丸 治五臟痃癖氣塊。

鷄爪三稜 石三稜 荊三稜 木香 青皮 陳皮去白,各半兩 硇砂三錢 檳榔一兩 肉豆蔻一兩

右為細末,生薑汁打麵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薑湯下,空心臨臥各一服。忌一切生冷硬粘物。

硇砂煎丸 消磨積塊痃癖,一切凝滯。

黑附子二枚,各重五餞以上,正坐妥者,炮裂去皮臍剜作瓮子 硇砂 木香各三錢 川蓽茇 破故紙隔紙微炒,各一兩

右將硇砂末,用一盞水續續化開,納在瓮內,火上熬乾為末,安在附子瓮內,卻用剜出附子末填蓋,口用和成白麵裹,約半指厚,慢灰火內燒勻,黃色,去麵,同木香等為細末,卻用元裹附子熟黃麵為末,酢調煮糊為丸如桐子,每服十五丸至三十丸,生薑湯下。

削堅丸 治五積六聚,氣結成塊,食積癖瘕,心腹脹滿,瘦瘁少食。

鼈甲酢浸兩宿,去裙襴,再蘸酢炙黃,取末稱 乾漆搗碎,炒令煙出,取末稱 荊三稜剉如半棗大,好酢浸兩宿焙,取末稱,各二兩半 肉桂去粗皮 細松煙墨燒去膠 沉香 乾薑炮 沒藥另研 蘿蔔子 乾蠍去毒炒 胡椒 檳榔 木香 硇砂通明者為末,另研飛,各五錢 乳香另研 粉霜另研 輕粉各二錢五分

右為細末研勻,好酢煮薄麵糊為丸如小菉豆大,每服二十丸,淡酢煎生薑湯送下,日進二服,夜間服。如未利,漸加丸數服,微利即減。

一腎散 消積塊,進飲食。

橘紅一斤 甘草四兩 鹽五錢

右用水十碗,從早煮至夜,以爛為度,水乾則添水,晒乾為末,淡薑湯調下。有塊者,加薑黃半兩,同前藥煮。氣滯,加香附二兩,同前藥煮。氣虛者,加沉香半兩,另入。噤口痢,加蓮肉二兩,去心另入。

阿魏丸 去諸積。

山楂 南星皂角水浸 半夏同南星浸 麥芽 神麯炒 黃連 蘿蔔子各一兩 連翹 貝母 阿魏酢浸 (艹舌)蔞各半兩 風化硝 石鹼 黃連 白芥子各二錢五分

右為末,薑汁浸炊餅丸。

阿魏丸 去肉積。

阿魏 山楂肉各一兩 連翹五錢 黃連六錢

右三味為末,以阿魏酢煮為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食前用白湯送下。脾胃虛者,用白朮三錢,陳皮、茯苓各一錢,煎湯送下。

散聚湯 【 《三因》】  治九氣積聚,狀如癥瘕,隨氣上下發作,心腹絞痛,攻刺腰脅,小腹(月真)脹,大小便不利。

半夏湯浸七次 當歸 檳榔各七錢五分 杏仁去皮尖麩炒 陳皮去白 炙甘草 桂心 茯苓各二兩 枳殼麩炒 附子炮去皮臍 川芎 厚朴薑製 吳茱萸湯浸,各一兩

右每服四錢,水一盞,薑三片,煎七分,食前溫服。大便不利加大黃。

新製陰陽攻積丸 【 《醫宗必讀》】  治五積六聚,七癥八瘕,痃癖,蟲血,痰食,不問陰陽皆效。

吳萸炮 乾薑炒 官桂去皮 川烏炮,各一兩 黃連炒 半夏洗 橘紅 茯苓 檳榔 沉香 厚朴炒 枳實炒 菖蒲忌鐵 延胡索炒 人參 琥珀另研 桔梗各八錢 巴霜另研,五錢

右為細末,皂角六兩,煎汁泛為丸如菉豆大,每服八分,漸加一錢五分,生薑湯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