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七十二

 血門

  醫學入門 【 明?李梴】

   總論

血乃水穀之精變成,生化於脾,主息於心,藏於肝,布於肺,施於腎。脈絡臟腑,耳目手足,資為運用。然陰道易虧,一有感傷,調理失宜,以致陽盛陰虛,錯經妄行,火載則上升,挾濕則下行。是以上溢清道,從鼻而出為衄;留滯濁道,從胃脘而出為咳唾;滲入腸間,從下部而出為血痢;結於腸胃,則成積而為血瘕。分經言之:嘔吐,胃也;咳、唾、衄,肺也;痰帶血,脾也;咯血絲,腎也;溺血,小腸、膀胱也;下血,大腸也;牙宣,胃與腎虛火上炎也;又血從汗孔出者謂之肌衄,從舌出者謂之舌衄,心與肝也;從委中穴出者,謂之膕血,腎與膀胱也。大概逆行難治,順行易治。無潮熱者輕,有潮熱者重。潮熱盛,脈大者死。然瘀血亦能作潮熱,日輕夜重者,血屬陰也。如九竅出血,身熱不臥者,即死。

人知百病生於氣,而不知血為百病之胎也。凡寒熱、踡攣、痺痛、癮疹、搔癢、好忘、好狂、驚惕、迷悶、痞塊、疼痛、癃閉、遺溺等證,及婦人經閉,崩中帶下,皆血病也。通用四物湯。涼血:心加黃連,小腸山梔仁、木通,肺加枯芩,大腸實芩,肝加條芩,膽加黃連,腎、膀胱加黃蘗,脾加生地,胃加大黃,三焦地骨皮,心胞絡牡丹皮;清氣:心與胞絡加麥門冬,肺加枳殼,肝加青皮、柴胡,脾加白芍,胃加石膏、乾葛,大腸、三焦加連翹,小腸赤茯苓,膀胱滑石、琥珀。瘀血加紅花、桃仁、韭汁、童便以行之。血來暴者加薄荷、元參以散之,血不止者加蒲黃、京墨、茅根;久不止者,加升麻引血歸經。血止後加炒黑乾薑,引血還元。血虛加龜板,血燥加人乳。

血病每以胃藥收功,胃氣一復,其血自止。他如嘔吐後發熱,及傷寒汗下後發熱,但用調和胃氣,自然熱退。可見脾胃能統氣血。

汗乃心液,熱則變紅而逆出上竅,陽邪失汗,以致熱毒入臟,化為瘀血,從口吐出,多屬陽明。凡見目紅骨熱,神昏譫狂,胷腹急滿,皆血證也。熱淺者,犀角地黃湯加黃芩、山梔、茅根、藕節,或小柴胡湯、黃連蘗皮湯。熱深者,桃仁承氣湯、三黃湯、抵當湯丸。陽毒者,升麻湯。作渴者,五苓散,恐水入復吐故也。或竹葉石膏湯皆加川芎調血、炒山梔降火,危哉!又有陰證吐血,脈遲腹痛厥逆,嘔吐血紫黑色者,難治。姑以理中湯、甘桔湯、加生薑汁、半夏湯救之。又牙床屬胃,牙齒屬腎,如陽明傳入少陰,二經相并,血出於牙縫如吐者,人多不覺其為牙血,以凉水漱,血則止,少頃又來者是。外用綠袍散,內服解毒湯合犀角地黃湯,或生地芩連湯下之。輕者,清胃降火而已。

血隨氣行,氣行則行,氣止則止,氣溫則滑,氣寒則凝。故凉血必先清氣。知血出某經,即用某經清氣之藥,氣涼則血自歸隧。若有瘀血凝滯,又當先去瘀而後調氣,則其血立止。或元氣本虛,又因生冷勞役,損胃失血者,卻宜溫補,斂而降之。切忌清涼,反致停瘀,胷膈不散,量之。

暑毒攻心嘔血者,枇杷散去丁香加黃連。

積熱因飲酒炙煿,蓄熱三焦者,黃連解毒湯、黃連枳殼二味湯、龍腦鷄蘇丸、四生丸、大金花丸、槐角丸。

內傷七倩,暴喜動心,不能主血;暴怒傷肝,不能藏血;積憂傷肺,過思傷脾,失志傷腎,皆能動血。治宜開痰行氣,二陳湯加酒紅花、升麻、歸身、黃連。虛者,加參、朮及附子一片。熱者加山梔、牡丹皮、茜草、生地、木香。氣急者,加(艹舌)蔞仁、桔梗。勞心無汗者,茯苓補心湯。有汗者,歸脾湯。素鬱者,清肝解鬱湯。氣壅者,蘇子降氣湯。如失血後被七情,四物湯加木香、檳榔。陰虛者,去木、檳,加元參、黃蘗、枳殼。

內傷勞役,氣虛火盛者,單人參湯,或四君子湯,加蒲黃、人乳、藕節。傷力吐血者,猪肝蘸白芨末食,或花蕊石散。內傷氣散,汗出污衣,甚如衃染者,黃芪建中湯、妙香散,或男胎髮燒灰盦之。膕血,十全大補湯。

內傷思慮色慾,血衰火燥者,滋陰降火湯、加味逍遙散,節齋四物湯、腎氣丸。

內傷外感,及飲食、房勞、墜閃,五臟有傷,血聚膈間,從胃脘出者則為嘔吐,從鼻出者則為衄。陽盛,身熱多渴;陰盛,身涼不渴。然血陰也,身涼者易愈。

陽盛多因飲食辛熱,傷於肺胃,嘔吐出血,大薊飲子主之。因酒者,古葛連丸、小調中湯。吐膿血者,名肺疽,桔梗湯。

大怒氣逆上衝,暴甚者,四物湯加蘇子、陳皮、沉香、童便;或茅根煎湯,磨沉香服之。若血聚滿膈間則吐者,蘇子降氣湯加人參、阿膠。或暴吐紫黑成塊者,瘀血也,雖多亦不妨,四物湯合解毒湯調之。覺胷中氣塞者,桃仁承氣湯下之。五志火動熱者,解鬱湯。虛者,保命散。

陰盛多因勞力傷氣,吐血鮮紅,心腹絞痛,自汗者,四君子湯加黃芪、柴胡、山藥、百合、前胡,薑棗煎服;或用蓮心、糯米等分為末,溫酒下。

勞傷氣虛挾寒,陰陽不相為守,血亦錯行,所謂陽虛陰必走者是也。外證必有虛冷之狀,法當溫中使血自歸經絡。如胃虛不能化食,其氣逆上吐衄者,理中湯加木香。胃寒不能約血者,甘草乾薑湯,或七氣湯加川芎。自汗者,小建中湯、古桂附湯。下虛極而氣壅喘嗽,血不歸元者,黑錫丹、金液丹。

勞力傷肺,唾內有血,咽喉不利者,鷄蘇散。如心肺脈破,血若湧泉,口鼻俱出者,不治。

勞心過度,不能統血,反上,令人煩悶倦怠者,茯苓補心湯、歸脾湯。古方治血,多以茯苓、茯神為佐者,心主血故也。

思色強力入房,勞傷心腎,陰虛火動者,加減四物湯。

凡血越上竅,皆是陽盛陰虛,有升無降,俱宜補陰抑陽,氣降則血自歸經矣。陰盛陽虛者,間有之耳。

先痰嗽後見血,多痰火積熱,化痰降火為急,不可純用血藥,恐泥痰也,山梔地黃湯。

先見血後痰嗽,多陰虛火動,四物湯加貝母、天花粉化痰,山梔、牡丹皮、麥門冬降火。蓋吐血火病也,雖挾痰者,亦只治火則止。

凡血不可單行單止,蓋血來未多,必有瘀於胷膈,必先消瘀而後涼之止之。然得熱則行,宜苦寒涼血為君,辛味行氣開鬱為臣,升提俾復其位為佐。酸濇止塞其源,甘溫收補其後。

涼血,犀角地黃湯、黃連解毒湯、陶氏生地芩連湯、四生丸。

行氣,枳殼湯、二陳湯、枳橘湯、古烏附湯。

滋補血虛,加減四物湯;昏運,古芎歸湯;氣虛,單人參湯;扶脾,生脈散;清肺,生脈飲;虛甚者,十全大補湯。

止濇,古參蘗糊、狗膽丸、單京墨丸;或單用炒乾薑為末,童便調服,善能止血降火。

失血多眩運不止,宜生地芩連湯救之,又全生活血湯亦佳。

久者升提,三黃補血湯、斷根天門冬丸、大阿膠丸、女貞丹。

還血歸元,參苓白朮散、四君子湯、腎氣丸、瓊玉膏。

抑論血疾陰火,誤用陽燥熱藥,則血枯瘦怯,勞瘵成矣。勞傷誤用寒藥,則胸滿膈痛,血愈鬱矣。墜墮閃挫,妄行補濇則瘀蓄於胃,乃下脹滿,食入即吐,名曰血逆。古法以二陳湯去茯苓、甘草,加赤芍等分救之。但此血疾難調,最宜斟酌。

   嘔血

成盆無聲者曰吐,成碗有聲者曰嘔。

怒氣逆甚,血溢口鼻,當抑怒全陰,熱者解鬱湯,虛者保命散。

氣虛發熱,咽喉痛,甘桔湯加參、芪、歸、地、荊芥、黃蘗,水煎,入童便、韭汁、薑汁、鬱金少許;或單黃蘗蜜炙為末,麥門冬煎湯下。

血虛熱熾,當滋陰降火,加減四物湯主之。

   欬血

嗽痰帶血,本屬脾經,虛者六君子湯加桑白皮、黃芩、枳殼、五味子;有火者,加減逍遙散。

有欬屬肺,火升痰盛身熱者,龍腦鷄蘇丸、鷄蘇散、滋陰降火湯、古百花膏、黃連阿膠丸;虛者二陳芎歸湯、八物湯,或二陳湯加嫩桂、桑白皮、杏仁、桔梗、知母、貝母、阿膠、生地、山梔。蓋嫩桂枝能治上焦故也。愈後調理,元霜膏。欬血咽瘡者不治。

血隨唾出,自腎來,滋陰降火湯。

唾中紅絲,乃是肺痿,難治。

有血在咽下咯不出者,甚咯則有之者,此精血竭也。四物湯加竹瀝、薑汁、童便、青黛,或聖餅子、地黃膏。畜血在上,閉塞清道,喜忘者,犀角地黃湯。

   鼻衄

外感四時,邪傳經絡,誤汗下,以致邪逼,經血妄行。

風證色青,多鼻衄者,金沸草散去麻黃,加桔梗、枇杷葉、桑白皮,或參蘇飲加黃芩。

寒證色黯,鼻衄點滴者,九味羌活湯、麻黃升麻湯。

暑熱逼血,色紅甚則黑者,茅花煎湯調五苓散。

傷寒發煩,目瞑甚者,必衄。蓋此血為熱氣所搏,妄行於上而為衄,得衄則熱隨血散而解,與麻黃湯,或麻黃升麻湯、九味羌活湯。蓋傷寒衄,為積血在表,用麻黃羌活者,非治衄也,以解太陽經之邪耳。此與太陽病,其人適失血及下利,宜桂枝湯法同。但衄家最忌發汗。邪輕者,犀角地黃湯。

經絡中熱盛,逼血從鼻出者,為衄,多屬太陽,名曰陽血。點滴不成流者,表猶未解,當用辛涼之藥解表,九味羌活湯加赤芍,或升麻葛根湯加黃芩,或麻黃升麻湯、雙解散。渴者五苓散,煩者竹葉石膏湯,以散經中之邪。仲景云: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是也。如無表證,衄血成流,及因汗而得衄,或下又見血者,不治自愈。不止者,犀角地黃湯、陶氏生地芩連湯、黃芩湯、茅花湯,外用冷水浸紙貼太陽穴,紙熱又換;或用百草霜、胎髮燒灰,吹入鼻中。九竅出血,亦效。凡衄不宜即止,恐餘血入胃,著於上焦,為血結胷證。

直中少陰證,熱行於裏,先熱後厥無汗,亦陰證似陽也。醫不能識,強發其汗,必動其經,外則筋惕肉瞤,內則伏熱逼血,從耳目而出,或從口鼻而出,名曰陰血。是謂下厥上竭,不治。但厥為下厥,血出於上為上竭。輕者黃芩湯加生地之類,或當歸四逆湯、黑錫丹救之。動經與鼻衄,微有不同如此。

內傷飲食生冷滯胃,清道氣濁血亂者,理中湯加葛根、川芎。治衄能分陰陽,定血脈。冷運倒者,加桂附。傷酒吐血者,四君子湯加乾葛、川芎、山梔。

肺竅於鼻,鼻通於腦,血上溢於肺,又行清道,所以從鼻而出,兼以陽明熱鬱上行,則口鼻俱出,大熱衄血者,用萱草去根搗汁一盞,生薑汁半盞,和勻服。

涼血行血,治同吐血。初宜黃芩湯加鬱金或茅花、冬青子止之。久宜清肺生脈飲、茜梅丸、古天地膠。有鬱者,古沙芎散。因鼻流涕久成衄者,防風散,或犀角地黃湯。凡初衄不可遽止,去多恐運,急用百草霜末三錢水調服,仍取一撮吹鼻中;或用人中白末調服,更加髮灰一錢、麝一字,仍用少許㗜鼻立止。或將患人頭髮分開,井水濕紙,頂上搭之亦好。如鼻乾燥,以麻油滴入潤之。如吐衄太盛不止,防其血運,用茅根燒煙將酢洒之,令鼻嗅氣,以遏其勢;或驀然以水噴面,使帶驚則止。此法非特衄血,雖上吐下便,九竅出血者,亦效。止後,隨證虛實調之。

涼血散火藥不效者,屬氣鬱,古沙芎散。燥者,單天門冬膏。

   牙宣

牙宣即齒衄,胃與腎虛火上炎也。以牙牀屬胃,牙齒屬腎,如陽明傳入少陰,二經相并,血出於牙縫如吐者,人多不覺其為牙血,以涼水漱血則止,少頃又來者是。外用綠袍散,內用解毒湯,合犀角地黃湯,或合生地芩連湯下之。輕者,清胃降火而已。

   舌衄

血從舌出者,謂之舌衄,心與肝也,宜文蛤散。

   肌衄

血從汗孔出者,謂之肌衄,由內傷氣散,汗出污衣,甚則如衃染者,黃芪建中湯、妙香散,或男胎髮灰盦之。

   九竅出血

九竅出血,身熱不臥者,即死。

傷寒少陰證,醫者不識,強發其汗,則伏熱逼血,從九竅而出,名為下厥上竭,不治。

九竅出血,宜側柏散,又百草霜、油髮灰、龍骨末,或吹入,或摻之。

   膕血

血從委中穴出者,謂之膕血,腎與膀胱也。

膕中出血不止,乃血虛也,宜服十全大補湯。

   溺血

血從精竅中來,乃心移熱於小腸,四物湯加山梔、芩、連,單頭髮散入麝香半釐,淡苦酒湯下,單苦蕒菜飲,單琥珀散。

暴起熱者,山梔一味水煎服。實熱者,承氣湯加當歸下之,或小薊飲子,後以四物湯加山梔調之。心經熱者,導赤散。暑熱者,益元散,升麻煎湯下,或五苓散。

久虛者,四物湯加山梔、牛膝,或單牛膝膏。房勞傷精,火動溺血者,膠艾四物湯、腎氣丸、小菟絲子丸。虛甚病久者,鹿角膠丸、秋石固真丸、金櫻膏。痛不可忍者,單豆豉一撮,煎湯溫服甚效。此疾日久中乾,非清心靜養,不可救也。

   下血

自外感得者曰腸風,隨感隨見,所以色鮮,多在糞前,自大腸氣分來也。自內傷得者曰臟毒,積久乃來,所以色黯,多在糞後,自小腸血分來也。又有不拘糞前糞後來者,氣血俱病也。皆因七情六淫,飲食不節,起居不時,或坐臥濕地,或醉飽行房,或飲冷停寒,或酒麵積熱,以致榮血失道,滲入大腸。經曰:結陰便血,一陰結一升,二陰結二升,三陰結三升。蓋邪干五臟,則三陰脈絡不和而結聚,血因停留,溢則滲入大腸,而非陰寒之謂也。《針經》云:陽絡傷則血外溢而吐衄,陰絡傷則血內溢而便溺血。

風者色青,或純下清血。實者,人參敗毒散加槐花、荊芥;虛者,不換金正氣散;久虛者胃風湯、古樗參散、苦參丸、結陰丹。

熱者鮮紅,用黃芩、秦艽、槐角、升麻、青黛等分,水煎服;酒蒸黃連丸、香連丸、蒼地丸、龜蘗丸。挾風者,臟頭丸。

暑月感熱,香薷散。熱甚則黑者,解毒湯合四物湯加大黃。有瘀血者,桃仁承氣湯。

寒者色黯,平胃散合理中湯,加葛根、升麻、益智、神麯、當歸、地榆,薑棗煎服。

毒者,病邪蘊久色濁,後重疼墜,四物湯加木香、檳榔,或四味香連丸。

濕者,直來不痛,白蘗丸;濕兼熱者,古連殼丸。

原因傷風犯胃飧泄,久而濕毒成痞,注於大腸,傳於少陰,名曰腸癖,詳痢門。

內傷飲食,腹必脹滿,糟粕與血同來,平胃散加槐角、枳殼、當歸、烏梅、甘草,或通元二八丹。虛者,六君子湯加芎、歸、神麯,或六神丸。

內傷勞傷,元氣下陷者,補中益氣湯。脫肛者,榆砂湯。

內傷中氣虛弱者,四君子湯,或單人參湯加炒乾薑少許、古卷柏散、古烏荊丸、剪紅丸。陽虛甚者,礬附丹。

內傷陰虛血弱者四物湯加乾薑,龜蘗丸、活龜丸、腎氣丸。

內傷脈絡下血者,古連殼丸。虛者,十全大補湯主之。

內傷憂思怔忡,少寢有汗者,歸脾湯;或寒熱脅痛,小腹悶墜拘急者,逍遙散、六君子湯,俱加柴胡、山梔,或木香少許。

已上,糞前俱加吳萸,糞後俱加黃連,二味須用熱湯同浸拌濕,再頓滾湯半日久,令藥氣相和方妙。各揀出,若生則偏寒偏熱。

初起宜和血祛風濕,當歸和血散,或涼血地黃湯。實者槐角丸、黃連阿膠丸;虛者加味槐角丸、四物坎離丸。通甩四物湯,祛風加柏葉、防風、荊芥、秦艽、槐花、蝟皮、黃芩、地榆、枳殼、甘草;久者加升麻、柴胡提之;解毒加槐花、柏葉、荊芥、枳殼、芩、連;近血加檳榔、枳實、槐花、條芩瀉大腸火;遠血加木通、吳萸、炒黃連瀉小腸火;熱者加山梔、槐花、黃連;大下不止加血見愁少許,薑汁和服;虛者加炒乾薑;濕熱加蒼朮、秦艽、黃芩、芍藥;挾氣加香附、枳殼,或單香附丸,又古芎歸湯加枳殼;血熱加茯苓、槐花;冷加茯苓、木香。凡大小便血,切不可純用涼藥,宜辛味為佐,兼升舉及酒炒藥。

氣虛,補中益氣湯、參芩白朮散,益氣生精。蓋氣皆生於穀氣,胃氣一復,血自循經。

下血久者,止濇用香梅丸、腸風黑散。單方:糞前,酸石榴皮炙為末,茄子枝煎湯下;糞後,艾葉為末,生薑汁下,或乾柿燒灰為末,米飲下亦好。

   腸風臟毒

腸風臟毒,血自腸臟中來,少血多氣,肛門旁生孔竅,射如血綫。夫肛門既脫,腐血浸淫,化為蟲蠹,蝕傷腸口,滴血淋瀝,當以蕪荑、艾葉、苦楝根等化蟲,或燒鰻鱺骨熏之,內服黑玉丹。

  明醫雜著 【 明?王綸】

   血病論

凡酒色過度,損傷脾腎真陰,欬嗽吐痰,衄血吐血,欬血咯血等證,誤服參芪等甘溫之藥則病日增,服之過多則不可治。蓋甘溫助氣,氣屬陽,陽旺則陰愈消。前項病證,乃陰血虛而陽火旺,宜服苦甘寒之藥以生血降火,世人不識,往往服參芪以為補,予見服此而死者多矣。

人之一身,陰常不足,陽常有餘。況節慾者少,過慾者多。精血既虧,相火必旺,火旺則陰愈消,而勞瘵欬嗽咯血吐血等證作矣。故宜常補其陰,使陰與陽齊,則水能制火而水升火降,斯無病矣。故丹溪先生發明補陰之說,謂專補左尺腎水也。古方滋補藥,皆兼補右尺相火。不知左尺原虛,右尺原旺,若左右平補,依舊火勝於水,只補其左制其右,庶得水火相平也。右尺相火固不可衰,若果相火衰者,方宜補火。但世之人火旺致病者,十居八九;火衰成疾者,百無二三。且少年腎水正旺,似不必補,然慾正熾,妄用太過,至於中年,慾心雖減,以少年斲喪既多,焉得復實,及至老年,天真漸絕,只有孤陽,故補陰之藥,自少至老不可缺也。丹溪先生發明先聖之旨,以正千載之訛,其功盛哉!今立補陰丸方,備加減法。

【 註 按前證設若腎經陰精不足,陽無所化,虛火妄動,以致前證者,宜用六味地黃丸補之,使陰旺則陽化;若腎經陽氣燥熱,陰無以生,虛火內動而致前證者,宜用八味地黃丸補之,使陽旺則陰生。若脾肺虛不能生腎,陰陽俱虛而致前證者,宜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培補元氣,以滋腎水。若因陽絡傷血,隨氣泛行,而患諸血證者,宜用四君子加當歸,純補脾氣以攝血歸經。太僕先生云:大寒而盛,熱之不熱,是無火也。大熱而盛,寒之不寒,是無水也。又云:倏忽往來,時發時止,是無水也。晝見夜伏,夜見晝止,不時而動,是無火也。當求其屬而主之。無火者,宜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無水者,宜壯水之主以鎮陽光。不可泥用沉寒之劑。】

男子二十前後,色慾過度,損傷精血,必生陰虛火動之病。睡中盜汗,午後發熱,哈哈欬嗽,倦怠無力,飲食少進,甚則痰涎帶血,咯吐出血,或欬血吐血衄血,身熱,脈沉數,肌肉消瘦,此名勞瘵。最重難治。輕者必用藥數十服,重者期以歲年。然必須病人愛命,堅心定志,絕房室,息妄想,戒惱怒,節飲食,以自培其根,否則雖服良藥,亦無用也。此病治之於早則易,若到肌肉銷鑠,沉困著牀,脈沉伏細數,則難為矣。又此病大忌服人參,若曾服過多者亦難治。今製一方於後,治色慾證,先見潮熱盜汗,欬嗽倦怠,趁早服之。生地黃酒洗、甘草炙、乾薑炮各五分,川芎、熟地、知母蜜水浸拌炒、天門冬去心皮各一錢,白芍藥炒、當歸、白朮各一錢三分,陳皮、黃蘗蜜水浸炙各七分,生薑三片,水煎,空心溫服。

【 註 按前方治火盛陰虛之法也。大抵此證屬足三陰虧損,虛熱無火之證,故晝發夜止,夜發晝止,不時而作,當六味地黃丸為主,以補中益氣湯調補脾胃;若脾胃先損者,以補中益氣為主,以六味地黃丸溫存肝腎,多有得生者。若誤用黃蘗、知母之類,則復傷脾胃,飲食日少,諸臟愈虛,元氣下陷,腹痞作瀉,則不可救矣。夫衄血吐血之類,因虛火妄動,血隨火而泛行,或陽氣虛不能攝血歸經而妄行,其脈弦洪,乃無根之火浮於外也。大抵此證因四五六月為火土大旺,金水衰涸之際,不行獨宿淡味,保養二臟,及十一二月火氣潛藏,不遠幃幕,戕賊真元,故至春末夏初,患頭腳軟,食少體熱,注夏之病。或少有老態,不耐寒暑,不勝勞役,四時迭病,皆因氣血方長而勞心虧損,或精血未滿而早斵喪,故其見證難以名狀。若左尺脈虛弱,或細數,是左腎之真陰不足也,用六味丸。右尺脈遲軟,或沉細而數欲絕,是命門之相火不足也,用八味丸。至於兩尺微弱,是陰陽俱虛也,十補丸。此皆滋其化源也,仍參發熱及欬嗽諸證治法用之。】

若兼衄血欬血,出於肺也,加桑白皮一錢,黃芩、山梔各五分炒。若兼嗽血痰血,出於脾也,加桑白皮、貝母、黃連、栝蔞仁各七分。若兼嘔吐血,出於胃也,加山梔、黃連、乾薑、蒲黃各一錢炒、韭汁半盞、薑汁少許。若兼咯唾血,出於腎也,加桔梗、元參、側柏葉炒各一錢。

【 註 按前方,惟上古之人,形病俱實者,宜用之。今之患者,多屬形病俱虛,治者當求其屬而主之。前證鬱熱傷肺而衄血者,用黃芪益氣湯;肺氣虛熱,不能攝血而衄者,用四君子加芎、歸、五味子;鬱結傷脾而嗽吐血者,用歸脾湯;胃經有熱而嗽吐血者,用犀角地黃湯;胃氣弱而嗽吐血者,用四君子加芎、歸、升麻;腎經虛熱,陰火內動而咯吐血,用六味丸、補中益氣湯;怒動肝火而見血者,用加味逍遙散;腎涸肝火動而見血者,用六味丸。雖曰血得熱而錯經妄行,亦有衛氣虛,不能統攝榮血而為妄行者,不可不察。已上諸證,皆屬足三陰虧損,虛火內動所作。非外因所致,皆宜六味丸、補中益氣湯,滋其化源,是治本也。其因甚多,不能枚舉,治者當臨證而制宜,庶無誤矣。】

若先見血證,或吐衄盛大者,宜先治血。治法:輕小者涼血止血;盛大者先消瘀血,次止血涼血。蓋血來多必有瘀於胸膈,不先消化之,則止之涼之不應也。葛可久《十藥神書》方可次第檢用。方內惟獨參湯止可用於大吐血後,昏倦脈微細氣虛者。氣雖虛而復有火,可加天門冬五錢。若如前所云陰虛火動,潮熱盜汗,欬嗽脈數,不可用。

【 註 按劉宗厚先生云:榮者,水穀之精也,和調於五臟,洒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源源而來,生化於脾,總統於心,藏受於肝,宣布於肺,施泄於腎,灌溉一身,是以出入升降濡潤宣通者,由此使然也。故經云:氣主噓之,血主濡之。又云:肺朝百脈之氣,肝統諸經之血,氣血為人身之橐籥也。觀此多因飲食起居,六淫七情失宜,虧損元氣,以致諸經失職,不能司攝,法當調補脾肺之氣,使血各歸其源,諸病自愈矣。若潮熱欬嗽而脈數者,元氣虛弱,假熱之脈也,尤當用甘溫調補脾胃為善。】

若病屬火,大便多燥,然須節調飲食,勿令泄瀉。若胃氣復壞,泄瀉稀溏,則前項寒涼之藥難用矣。急宜調理脾胃,用白朮、茯苓、陳皮、半夏,神麯、麥芽、甘草等藥,俟胃氣復,然後用前本病藥。收功保後,可合補陰丸常服之,及用葛可久方。

【 註 按《內經》云:腎開竅於二陰。若腎經津涸者,用六味丸;脾肺氣虛者,補中益氣湯;脾經鬱結者,加味歸脾湯;氣血虛者,八珍湯。若發熱作渴飲冷,用竹葉黃芪湯。若膏粱厚味積熱者,加味清胃散。】

杏仁、白茯苓、橘紅、五味、桔梗、甘草為勞嗽主方。若見血者,加阿膠、當歸、芍藥、天門冬、知母、貝母、桑白皮,亦於前肺虛陰虛二條擇用。大抵欬嗽見血,多是肺受熱邪,氣得熱而變為火,火盛而陰血不寧,從火上升,故治宜瀉火滋陰,忌用人參等甘溫之藥。然亦有氣虛而欬血者,則宜用人參、黃芪、(艹款)冬花等藥,但此等證不多耳。

【 註 按前證亦有勞傷元氣,內火妄動而傷肺者;亦有勞傷腎水,陰火上炎而傷肺者;有因過服天門冬、生地寒藥,損傷脾胃,不能生肺金而不愈者;有因誤用黃蘗、知母之類,損傷陽氣,不能生陰精而不愈者。凡此皆脾肺虧損而腎水不足,以致虛火上炎,真臟為患也。須用補中益氣湯補脾土而生肺金,用六味地黃丸滋腎水而生陰精,否則不救。】

  醫宗必讀 【 明?李中梓】

   吐血

上盛下虛,血隨氣上,法當順氣,氣降則血歸經矣,蘇子降氣湯。脈來微軟,精神困倦,是氣虛不能攝血,人參飲子,或獨參湯。脈洪有力,精神不倦,胷中滿痛,或吐血塊,用生地黃、赤芍藥、當歸、丹皮、丹參、桃仁、大黃之屬,從大便導之。血以上出為逆,下出為順,苟非大虛泄瀉者,皆當行之以轉逆為順,此釜底抽薪之妙法。若吐血已多,困倦虛乏者,不可行也。吐多而急欲止之,生地黃、當歸,丹皮、赤芍藥煎湯,入藕汁、童便各一鍾、血餘灰二錢、墨灰五分,調勻熱服。怒氣傷肝者,丹皮、芍藥、木香之屬;勞心者,蓮子、糯米、柏仁、遠志、棗仁、茯神之屬;酒傷者,乾葛、茅花、側柏、荊芥穗之屬;飲食傷胃者,白朮、陳皮、甘草、穀糵、砂仁之屬;吐血色黯,脈遲而寒者,理中湯;勞力者,蘇子降氣湯加阿膠,或以猪肺煮熟蘸白芨末食之。

   欬嗽咯血

涎唾中有少血散漫者,此腎虛火炎之血也,六味地黃湯加童便、阿膠。血如紅縷,在痰中嗽出者,此肺血也,二冬、二母、白芨、阿膠、甘草、苡仁、紫菀、百合、桔梗。肺傷者,其人勞倦,人參救肺散。肺痿吐膿血,薏苡仁煮粥,日服半升。凡血證既久,古人多以胃藥收功,四君子湯。不嗽而血從咯出,此腎血也,地黃、牛膝、牡丹皮、茯苓、當歸、青黛、元參、童便。

  證治準繩 【 明?王肯堂】

   總論

血溢、血泄、諸蓄妄證,其始也,予率以桃仁、大黃行血破瘀之劑折其銳氣,而後區別治之。雖往往獲中,然猶不得其所以然也。後來四明遇故人蘇伊舉,閒論諸家之術,伊舉曰:吾鄉有善醫者,每治失血蓄妄,必先以快藥下之。或問失血復下,虛何以當?則曰:血既妄行,迷失故道,不去蓄利瘀,則以妄為常,曷以御之?且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何虛之有?予聞之愕然曰:名言也!昔者之疑,今釋然矣。

大抵溲血、淋血、便血三者,雖以前後陰所出之竅血有不同,然於受病則一也,故治分標本亦一也。其散血止血之藥,無越於數十品之間,惟引導佐使,各走其鄉者少異耳。

  醫貫 【 明?趙獻可】

   論血證

客有問於余曰:失血一證,危急駭人,醫療鮮效。或暴來而頃刻即逝,或暫止而終亦必亡,敢問有一定之方可獲萬全之效否?余曰:是未可以執一論也。請備言之。凡血證先分陰陽,有陰虛,有陽虛。陽虛補陽,陰虛補陰,此直治之法,人所共知。又有真陰真陽,陽根於陰,陰根於陽。真陽虛者,從陰引陽;真陰虛者,從陽引陰。復有假陰假陽,似是而非,多以誤人。此真假二字,曠世之所不講,舉世之所未聞,在雜病不可不知,在血證為尤甚也。汝知之乎?既分陰陽,又須分三因。風寒暑濕燥火,外因也;過食生冷,好啖炙煿,醉飽無度,外之因也。喜、怒、憂、思、恐,內因也;勞心好色,內之因也。跌扑閃肭,傷重瘀蓄者,不內外因也。既分三因,而必以吾身之陰陽為主,或陰虛而挾內外因也,或陽虛而挾內外因也。蓋陰陽虛者,在我之正氣虛也;三因者,在外之邪氣有餘也。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不治其虛,安問其餘!

客問曰:吐衄血者,從下炎上之火。暑熱燥火,固宜有之,何得有風寒之證?曰:此六淫之氣,俱能傷人。暑熱者,十之一二,火燥者半,風寒者半,而火燥之後,卒又歸於虛寒矣。《內經》曰:歲火太過,炎暑流行,肺金受刑,民病血溢血泄。又曰:少陽之復,火氣內發,血溢血泄。是火氣能使人失血也。又云:太陽司天,寒淫所勝,血變於中,民病嘔血血泄,鼽衄善悲。又太陽在泉,寒淫所勝,民病血見。是寒氣能使人失血也。又云太陰在泉,濕淫所勝,民病血見。是濕氣使人失血也。又云:少陰司天之政,水火寒熱,持於氣交,熱病生於上,清病生於下,寒熱凌犯而爭於中,民病血溢血泄。是寒熱凌犯,能使人失血者也。太陰司天之政,初之氣風濕相薄,民病血溢。是風濕相搏血溢也。又云:歲金太過燥氣流行,民病反側,欬逆甚而血溢。是燥氣亦能使人血溢也。六氣俱能使人血溢,何獨火乎?況火有陰火陽火之不同,日月之火與燈燭之火不同,爐中之火與龍雷之火不同。又有五志過極之火,驚而動血者,火起於心;怒而動血者,火起於肝;憂而動血者,火起於肺;思而動血者,火起於脾;勞而動血者,火起於腎。能明乎火之一字,而於血之理思過半矣。

劉河間以五運六氣暑火立論,故耑用寒涼以治火,而後人宗之。不知河間之論,但欲與仲景《傷寒論》對講,各發其所未發之旨耳,非通論種種不同之火也。東垣論脾胃之火必須溫養,始禁用寒涼。丹溪立陰虛火動之論,亦發前人所未發,可惜大補陰丸、補陰丸二丸中,俱以黃蘗、知母為君,而寒涼之弊又甚行矣。嗟乎!丹溪之書不息,岐黃之道不著。余特撰陰陽五行之論,以申明火不可以水滅,藥不可以寒攻也。六淫中雖俱能病血,其中獨寒氣致病者居多,何也?蓋寒傷榮,風傷衛,自然之理。又太陽寒水,少陰腎水,俱易以感寒,一有所感,皮毛先入,肺主皮毛,水冷金寒,肺經先受。血亦水也,故經中之水與血,一得寒氣,皆凝滯而不行,欬嗽帶痰而出。問其人必惡寒,切其脈必緊,視其血中間必有或紫或黑數點,此皆寒淫之驗也。醫者不詳審其證,便以為陰虛火動,而概用滋陰降火之劑,病日深而死日迫矣。余嘗用麻黃,桂枝湯而愈者數人,皆一服得微汗而愈。蓋汗與血一物也。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余讀《蘭室秘藏》而得此意,因備記以廣其傳。

前人云:獨有傷暑吐衄者,可用河間法。必審其人面垢口渴,喜飲乾嘔,腹痛或不痛,發熱或不發熱,其脈必虛大汗出者,黃連解毒湯主之,甚者白虎湯。愚按暑傷心,心氣既虛,暑氣故乘而入之;心主血,故吐衄。心既虛而不能主血,恐不宜過用寒涼以瀉心,須以清暑益氣湯中加丹皮,生地,兼犀角、地黃治之。蓋暑傷心,亦傷氣,其人必無氣以動,脈必虛,以參、芪助氣,使氣能攝血,斯無弊也。

《金匱》方云:心氣不足,吐血衄血者,瀉心湯主之。此正謂手少陰心經之陰氣不足,本經之陽火亢甚無所輔,肺肝俱受其火而病作,以致陰血妄行而飛越,故用大黃泄去亢甚之火,黃芩救肺,黃連救肝,使之和平,則陰血自復而歸經矣。

客問曰:既云須分陰陽,則吐衄者,陰血受病,以四物湯補血足矣。參、芪補氣,奚為用之?而復有謂陽虛補陽之說,何耶?曰:子正溺於世俗之淺見也。自王節齋製《本草集要》有云:陰虛吐血者忌人參,服之則陽愈旺而陰愈消,過服人參者死。自節齋一言而世之受病治病者,無問陽虛陰虛而併棄之若砒毒矣,冤哉!冤哉!蓋天地間之理,陽統乎陰,血隨乎氣。故治血必先理氣,血脫必先益氣,古人之妙用也。

凡內傷暴吐血不止,或勞力過度,其血妄行,出如湧泉,口鼻皆流,須臾不救即死。急用人參一兩或二兩為細末,入飛羅麵一錢,新汲水調如稀糊,不拘時啜服,或用獨參湯亦可。古方純用補氣,不入血藥,何也?蓋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無形自能生有形也。若有真陰失守,虛陽泛上,亦大吐血,又須八味地黃湯固其真陰,以引火歸原,正不宜用人參。及火既引之而歸矣,人參又所不禁。陰陽不可不辨,而先後之分,神而明之,存乎人耳!

凡失血之後,必大發熱,名曰血虛發熱。古方立當歸補血湯,用黃芪一兩,當歸六錢,名曰補血。而以黃芪為君,陽旺能生陰血也。如丹溪於產後發熱,用參、芪、歸、芎、黑薑以佐之。或問曰:乾薑辛熱,何以用之?曰:薑味辛,能引血藥入氣分而生新血,神而明之。不明此理,見其大熱,六脈洪大,而誤用發散之劑,或以其象白虎湯證而誤用白虎,立見危殆,慎之哉!

客又問曰:陽能統陰,聞命矣。傷寒吐血,亦聞命矣。然除傷寒外,或者寒涼之藥不能不少加一二以殺其火勢,至於辛熱之品,以火濟火,恐一入口而直衝不止,奈何?寧和平守中以免謗怨,何如?若丹溪產後用乾薑者,為有惡露凝留,故用之以化其瘀,未必可為典要也。余見先生治血證,不惟不用寒涼,而反嘗用大辛熱之藥,屢以奏功,不亦霸乎!曰:子之言,不讀古書、不窮至理、不圖活人之命者也。試檢古人已驗之名言以示之。《金匱》方云:吐血不止,柏葉湯主之。柏葉、乾薑各二兩,艾三把,以水五升,取馬通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溫再服。凡吐血不已,則氣血皆虛,虛則生寒,是故用柏葉。柏葉生而西向,乃稟兌金之氣而生,可制肝木。木主升,金主降,取其升降相配,夫婦之道和,則血得以歸藏於肝矣,故用是為君。乾薑性熱,炒黑則止而不走,用補虛寒之血;艾葉之溫,能入內而不炎於上,可使陰陽之氣反歸於裏,以補其寒,用二味為佐。取馬通者,為血生於心,心屬午,於是用午獸之通主降火,消停血,引領而行為使。仲景治吐血準繩,可以觸 類而長之。

《三因方》云:理中湯能止傷胃吐血,以其方最理中脘,分別陰陽,安定氣血。按患人果身受寒氣,口受冷物,邪入血分,血得冷而凝,不歸經絡而妄行者,其血必黑黯,其色必白而夭,其脈必微遲,其身必清涼,不用薑、桂而用涼血之劑,殆矣。臨病之工,宜詳審焉!

客又問曰:吐血可用辛熱,為扶陽抑陰,始聞命矣。然復有真陰真陽之說,可得聞乎?答曰:世之言陰陽者,氣血盡之矣,豈知火為陽氣之根,水為陰血之根乎?吾所謂水與火者,又非心與腎之謂。人身五行之外,另有一無形之火、無形之水,流行於五臟六腑之間。惟其無形,故人莫得而知之。試觀之天,日為火之精,故氣隨之;月為水之精,故潮隨之。如星家看五行者,必以太陽、太陰為主。然此無形之水火,又有一太極為之主宰,則又微乎微矣。此天地之正氣,而人得以生者。是立命之門,謂之元神;無形之火,謂之元氣;無形之水,謂之元精。俱寄於兩腎中間,故曰五臟之中,惟腎為真。此真水真火,真陰真陽之說也。曰:真陰真陽,與血何干乎?曰:子但知血之為血,而不知血之為水也。人身涕唾津液,痰汗便溺,皆水也。獨血之水隨火而行,故其色獨紅。腎中之真水乾,則真火炎,血亦隨火而沸騰矣。腎中之真火衰,則真水盛,血亦無附而泛上矣。惟水火奠其位,而氣血各順布焉,故其真陰真陽為要也。曰:既是火之為害,正宜以水治之,而先生獨曰火不可水滅,反欲用辛熱,何耶?曰:子但知火之為火,而不知火有不同也。有天上之火,如暑月傷暑之病是也,方可以井水沃之,可以寒涼折之。若爐中之火,得水則滅。在人身即脾胃之火,脾胃之中無火,將以何者蒸腐水穀而分溫四體耶?至於相火者,龍雷之火,水中之火也。龍雷之火得雨而益熾,惟太陽一照而龍雷自息,及秋冬陽氣伏藏,而雷始收聲,龍歸大海矣。此火不可水滅,而用辛熱之義也。當今方書,亦知龍雷之火不可水滅,不可直折,但其註皆曰:黃蘗、知母之類是也。若是,依舊是水滅直折矣。誤天下蒼生者,此言也。哀哉!曰:黃蘗、知母,既所禁用,治之將何如?若與前所論,理中溫中無異法,何必分真陰真陽乎?曰:溫中者,理中焦也,非下焦也。此係下焦兩腎中先天之真氣,與心肺脾胃後天有形之體毫不相干,且乾薑、當歸、甘草等藥俱入不到腎經,惟仲景八味腎氣丸斯為對證。腎中一水一火,地黃壯水之主,桂、附益火之原,水火既濟之道。蓋陰虛火動者,若腎中寒冷,龍宮無可安之穴宅,不得已而遊行於上,故血亦隨火而妄行。今用桂附二味純陽之火,加於六味純陰水中,使腎中溫煖,如冬月一陽來復於水土之中,龍雷之火自然歸就於原宅。不用寒涼而火自降,不必止血而血自安矣。若陰中水乾而火炎者,去桂、附而純用六味,以補水配火,血亦自安,亦不必去火。總之保火為主,此仲景二千餘年之元秘,豈後人可能筆削一字哉?

客又問曰:假寒假熱之說何如?曰:此真病之狀,惑者誤以為假也。經曰:少陰司天之政,水火寒熱,持於氣交,熱病生於上,清病生於下,寒熱凌犯而爭於中,民病血溢血泄。《內經》蓋指人之臟腑而言。言少陰司天者,腎經也。凡腎經吐血者,俱是下塞上熱,陰盛於下逼陽於上之假證,世人不識而為其所誤者多矣!吾獨窺其微,而以假寒治之,所謂假對假也。但此證有二:有一等少陰傷寒之證,寒氣自下腎經而感,小腹痛或不痛,或嘔或不嘔,面赤口渴,不能飲水,胷中煩躁,此作少陰經外感傷寒看,須用仲景白通湯之法治之,一服即愈,不再作。又有一等真陰失守,命門火衰,火不歸元,水盛而逼其浮游之火於上,上焦欬嗽氣喘,惡熱面紅,嘔吐,痰涎出血,此係假陽之證,須用八味地黃,引火歸元。茲二方俱用大熱之藥,倘有方無法,則上焦煩熱正甚,復以熱藥投之,入口即吐矣。須以水探冷,假寒騙之,下嗌之後,冷性既除,熱性始發,因而嘔噦皆除。此加人尿、猪膽汁於白通湯下,以通拒格之寒也。用八味湯者,亦復如是。倘一服寒涼,頃刻立死,慎之哉!曰:真假之說,至矣精矣。吾何以辨其為假而識之耶?又何以識其為傷寒與腎虛而辨之耶?曰:此未可以易言也。將欲望而知之,是但可以神遇,而不可以目遇也;將欲聞而知之,是可以氣聽,而不可以心符也;將欲問而知之,可以意會,而不可以言傳也;將欲切而知之,得之心而應之手,巧則在其人,父不能傳之子也。若必欲言之,姑妄言乎?余辨之舌耳。凡有實熱者,舌胎必燥而焦,甚則黑;假熱者,舌雖有白胎而必滑,口雖渴而不能飲水,飲水不過一二口,甚者少頃亦吐出,面雖赤而色必嬌嫩,身作躁而欲坐臥於泥水中,此為辨也。傷寒者,寒從下受之,女人多有此證,大小便閉,一劑即愈,此暴病也。陰虛者,大小便俱利,吐痰必多,此陰虛火衰之極,不能以一二藥愈,男女俱有之。縱使引得火歸,又須以參、芪補陽,兼補陰,歲月調理,倘不節慾,終亦必亡而已。余所傳如此,此不過糟粕耳。所望於吾子者,得意而忘言,斯得之矣。凡治血證,前後調理,須按三經用藥。心主血、脾裹血、肝藏血。歸脾湯一方,三經之方也。遠志、棗仁補肝以生心火,茯神補心以生脾土,參芪、甘草補脾以固肺氣,木香者香先入脾,總欲使血歸於脾,故曰歸脾。其有鬱怒傷脾,思慮傷脾者,尤宜;火旺者加山梔、丹皮;火衰者加丹皮、肉桂。又有八味丸,以培先天之根,治無餘法矣。

客問曰:吐血衄血,同是上炎之火,一出於口,一出於鼻,何也?曰:東垣云,衄血出於肺,從鼻中出也。嘔血出於胃,吐出,成碗成盆也。咯唾血者,出於腎,血如紅縷,在痰中唾中欬咯而出也。痰涎血者,出於脾,涎唾中有少血,散漫而出也。東垣論雖如此,然肺不特衄血,亦能欬血唾血,胃不特嘔血,肝亦嘔血。蓋肺主氣,肝藏血。肝血不藏,亂氣自兩脅中逆而出之。然總之,是腎水隨相火炎上之血也。腎主水,水化液為痰、為唾、為血,腎脈上入肺,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胷中,故病則俱病也。但衄血出於經,衄行清道;吐血出於胃,吐行濁道。喉與咽二管不同也。蓋經者走經之血,走而不守,隨氣而行。火氣急,故隨經直犯清道,而出於鼻。其不出於鼻者,則為欬咯,從肺竅而出於咽也。胃者守營之血,守而不走,存於胃中,胃氣虛不能攝血,故令人嘔吐,從喉而出於口也。曰:今人一見吐衄,便以犀角地黃為必用之藥,然耶否耶?曰:犀角地黃,乃是衄血之的方。若陰虛火動,吐血與欬咯者,可以借用成功。若陽虛勞力,及脾胃虛者,俱不宜。蓋犀,水獸也。焚犀可以分水,可以通天。鼻衄之血,從任督而至巔頂入鼻中,惟犀角能下入腎水,由腎脈而上引地黃滋陰之品,故為對證。今方書中所載云:如無犀角,以升麻代之。曰:犀角、升麻,氣味形性迥不相同,何以代之?曰:此又有說焉。蓋緣任衝二脈,附陽明胃經之脈,亦入鼻中,火鬱於陽明而不得泄,因成衄者,故升麻可代。升麻,陽明藥也。非陽明經衄者,不可代。衄亦有陰虛火衰者,其血必點滴不成流,須用益火之劑,不可概用犀角。有傷寒病五六日,但頭汗出,身無汗,際頸而還,小便自利,渴飲水漿,此瘀血證也。宜犀角地黃湯、桃仁承氣湯、抵當湯丸。看上下虛實,用犀角地黃湯治上,桃仁承氣湯治中,抵當湯丸治下也。

陽統乎陰,天包乎地,血隨乎氣,故聖人作《易》,於乾則曰:大哉乾元!乃統天;於坤則曰:至哉坤元,乃順承天。古人善體《易》義,治血必先理氣,血脫益氣,故有補血不用四物湯之論。如血虛發熱,立補血湯一方,以黃芪一兩為君,當歸四錢為臣,氣藥多而血藥少,使陽生陰長。又如失血暴甚欲絕者,以獨參湯一兩頓煎服,純用氣藥。斯時也,有形之血不能速生,幾微之氣所當急固。使無形生出有形,蓋陰陽之妙,原根於無也。

有怒氣傷肝而成吐衄者,其人必脣青面青脈弦,須用柴胡梔子清肝散。有鬱氣傷脾者,須用歸脾湯加丹皮、山梔。推而廣之,世人因鬱而致血病者多。凡鬱皆肝病也。木中有火,鬱甚則火不得舒,血不能藏而妄行。但鬱之一字,不但怒為鬱,憂為鬱,怒與憂固其一也。若其人素有陰虛火證,外為風寒暑濕所感,皮毛閉塞,即為鬱,鬱則火不得泄,血隨火而妄行,鬱於經絡則從鼻而出,鬱於胃脘則從吐而出。凡係鬱者其脈必濇,其人必惡風惡寒,不知者便以為虛而溫補之,誤矣!須視其面色必滯,必喜嘔,或口苦、或口酸,審有如是證,必當舒散其鬱為主。木鬱則達之,火鬱則發之是也。其方惟逍遙散為的藥,外加丹皮、茱、連,隨手而應。血止後,若不用六味地黃以滋其陰,翌日必發。余於五鬱論中言之詳矣。

有飲酒過多,傷胃而吐血。從吐後出者,以葛花解酲湯,加丹皮倍黃連,使之上下分消,酒病愈,血亦愈矣。

有過啖炙煿辛熱等物而得者,上焦壅熱,胸腹滿痛,血出紫黑成塊者,可用桃仁承氣湯從大便導之,此釜底抽薪之法。

已上二證,雖屬內傷,猶作有餘之證,可用前法。

人之吐血,非陰虛則陽虛,余備言矣。今人一見血證,以為陰虛者血虛也,舍四物何法乎?火動者熱也,非芩、連、梔、蘗何藥乎?欬嗽者火也,非紫菀、百部、知母、貝母何物乎?丹溪、節齋俱有明訓,豈能外之?誰知陰虛之證,大抵上熱下寒者多,始而以寒涼進之,上焦非不爽快,醫者病者,無不以為道在是矣。稍久則食減,又以為食不化,加神麯、山楂。再久而熱愈盛,痰嗽愈多,煩躁愈甚,又以藥力欠到,寒涼增進,而滑泄腹脹之證作矣,乃以枳殼、大腹皮寬中快氣之品進矣。至此不斃,將待何時!是故欬嗽吐血,時時發熱,未必成瘵也,服四物、黃蘗、知母之類不已,則瘵成矣。胸滿膨脹,悒悒不快,未必成脹也,服山楂、神麯之藥不已,則脹成矣。面浮胕腫,小便秘濇,未必成水也,服滲利之藥不已,則水成矣。氣滯膈塞,未必成噎也,服青皮、枳殼寬快之藥不已,則噎成矣。成則不可服藥。及阽於危,乃曰病犯條款,雖對證之藥,無可奈何也。

問吐血多起於欬嗽,欬嗽血者,肺病也。方家多以止嗽藥治肺,兼治血而不效,何也?曰:諸書雖分欬血、嗽血出於肺,咯血、唾血出於腎。余謂欬、嗽、咯、唾皆出腎。蓋腎脈入肺,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胷中,故二臟相連,病則俱病,而其根在腎。腎中有火有水,水乾火燃,-陰火刑金,故欬;水挾相火而上,化為痰入於肺,肺為清虛之府,一物不容,故嗽;中有痰唾帶血而出者,腎水從相火炎上之血也。豈可以欬嗽獨歸之肺耶?《褚氏遺書》津潤論云:天地定位,水位乎中。人肖天地,亦有水焉。在上為痰,在下為水,伏皮為血,從毛竅中出為汗。可見痰也、水也、血也,一物也。血之帶痰而出者,乃腎水挾相火炎上也。又云:服寒涼百不一生,飲溲溺百不一死。童便一味,可謂治血之要。然但暴發之際,用之以為降火消瘀之急劑則可,若多服亦能損胃。褚氏特甚言寒涼之不可用耳。曰:若是則黃蘗、知母既所禁用,童便又不宜多服,治之當如何?曰:惟六味地黃獨補腎水,性不寒涼,不損脾胃,久服則水升火降而愈。又須用人參救肺補胃藥收功,使金能生水,蓋滋其上源也。

又有一等腎水泛上,上侵於肺,水冷金寒,故欬嗽。肺氣受傷,血無所附,故亦吐血。醫見嗽血者,火也。以寒折之,病者危而危者,斃矣。須用八味丸補命門火以引水歸原,次用理中湯補脾胃以補肺之母,使土能剋水,則腎水歸源而血復其位矣。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七十三

 血門

  醫門法律 【 清?喻昌】

   虛勞血證

虛勞之證,《金匱》敘於血痺之下,可見勞則必勞其精血也。營血傷則內熱起,五心常熱,目中生花見火,耳內蛙聒蟬鳴,口舌糜爛,不知正味,鼻孔乾燥,呼吸不利。乃至飲食不為肌膚,怠惰嗜臥,骨軟足酸,營行日遲,衛行日疾,營血為衛氣所迫,不能內守而脫出於外,或吐或衄,或出二陰之竅。血出既多,火熱迸入,逼迫煎熬,漫無休止,營血有立盡而已。虛勞之疾,百脈空虛,非粘膩之物填之不能實也;精血枯涸,非滋濕之物濡之不能潤也。宜用人參、黃芪、地黃、二冬、枸杞、五味之屬,各煎膏。另用青蒿以童便煎膏,及生地汁、白蓮藕汁、乳汁、薄荷汁,隔湯煉過,酌定多少,并鹿角膠、霞天膏合和成劑,每用一匙,湯化服之。如欲行瘀血,加入酢製大黃末、元明粉、桃仁泥、韭汁之屬;欲止血,加入京墨之屬;欲行痰,加入竹瀝之屬;欲降火,加入童便之屬。

凡虛勞之證,大抵心下引脅俱疼,蓋滯血不消,新血無以養之,更宜用膏子加韭汁、桃仁泥。

  景岳全書 【 明?張介賓】

   總論

萬物生成之道,惟陰與陽。非陽無以生,生者神其化也;非陰無以成,成者立其形也。人有陰陽,即為氣血。陽主氣,故氣全則神王;陰主血,故血盛則形強。人生所賴,惟斯而已。然人之初生,必從精始。精之與血,若乎非類,而丹家曰,涕、唾、精、津、汗、血、液,七般靈物總屬陰。由此觀之,則凡屬水類,無非一六所化,而血即精之屬也。但精藏於腎,所蘊不多;而血富於衝,所至皆是。蓋其源源而來,生化於脾,總統於心,藏受於肝,宣布於肺,施泄於腎,灌溉一身,無所不及。故凡為七竅之靈,為四肢之用,為筋骨之和柔,為肌肉之豐盛,以至滋臟腑,安神魂,潤顏色,充營衛,津液得以通行,三焦得以調暢,凡形質所在,無非血之用也。是以人有此形,惟賴此血。故血衰則形萎,血敗則形壞,而百骸表裏之屬,凡血虧之處,則必隨所在,而各見其偏廢之病。倘至血脫,則形何以立?氣何所歸?亡陰亡陽,其危一也。然血化於氣而成於陰,陽虛固不能生血,所以血宜溫而不宜寒;陽亢則最能傷陰,所以血宜靜而不宜動。此盈虛性用之機,苟能察其精義,而得養營之道,又何血病之足慮哉!

血本陰精,不宜動也,而動則為病。血主營氣,不宜損也,而損則為病。蓋動者多由於火,火盛則逼血妄行;損者多由於氣,氣傷則血無以存。故有以七情而動火者,有以七情而傷氣者;有以勞倦色慾而動火者,有以勞倦色慾而傷氣者。或外邪不解而熱鬱於經,或縱飲不節而火動於胃,或中氣虛寒則不能收攝而注陷於下,或陰盛格陽則火不歸原而泛溢於上,是皆動血之因也。故妄行於上則見於七竅,流注於下則出乎二陰,或壅瘀於經絡則發為癰疽膿血,或鬱結於腸臟則留為血塊血癥,或乘風熱則為斑為疹,或滯陰寒則為痛為痺,此皆血病之證也。若七情勞倦不知節,潛消暗爍不知養,生意本虧而耗傷不覺,則為營氣之羸,為形體之敝,此以真陰不足,亦無非血病也。故凡治血者,當察虛實,是固然矣。然實中有虛,則於疼痛處不宜攻擊者,此似實非實也;熱中有寒,則於火證中有速宜溫補者,此似熱非熱也。夫正者正治,誰不得而知之?反者反治,則吾未見有知之者。矧反證甚多,不可置之忽略也。

失血於口者,有咽、喉之異。蓋上焦出納之門戶,惟咽、喉二竅而已。咽為胃上竅,故由於咽者,必出於胃;喉為肺上竅,故由於喉者,必出於肺。然喉連於肺,而實總五臟之清道;咽連於胃,而實總六腑之濁道。此其出於肺者,人知病在五臟,而不知出於胃者,亦多有由乎臟者也。何也?觀《內經》曰: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然則五臟之氣,皆稟於胃,而五臟之病,獨不及於胃乎?今見吐血之證,古人云:嘔血者出於胃,而豈知其亦由乎臟也?蓋凡胃火盛而大吐者,此本家之病,無待言也。至若怒則氣逆,甚則嘔血者,亦必出於胃脘,此氣逆在肝,木邪乘胃而然也。又如慾火上炎,甚則嘔血者,亦必出於胃脘,此火發源泉,陰邪乘胃而然也。由此觀之,則凡五志之火,皆能及胃而血出於咽者,豈止胃家之病?但欬而出者,必出於喉,出於喉者,當察五臟;嘔咯而出者,必出於咽,出於咽者,則五臟六腑皆能及之。且胃以水穀之海,故為多氣多血之腑,而實為衝任血海之源。故凡血枯經閉者,當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而嘔血吐血者,當求動血之源,源在臟也。於此不明,濟者鮮矣。

凡失血等證,身熱脈大者難治,身涼脈靜者易治。若喘欬急而上氣逆,脈見弦緊細數,有熱不得臥者,死。

   吐血證治

凡治血證,須知其要,而血動之由,惟火惟氣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無火;察氣者,但察其氣虛氣實。知此四者,而得其所以,則治血之法無餘義矣。

凡口鼻見血,多由陽盛陰虛,二火逼血而妄行諸竅也。悉宜以一陰煎加清降等劑為主治。蓋血隨氣上,則有升無降,故惟補陰抑陽,則火清氣降而血自靜矣。此治陽盛動血之大法也。火盛逼血妄行者,或上或下,必有火脈火證可據,乃可以清火為先,火清而血自安矣。宜芩、連、知、蘗、元參、梔子、童便、犀角、天花粉、生地、芍藥、龍膽草之屬,擇而用之。如陽明火盛者,須加石膏。三焦熱極,或閉結不通者,須加大黃。如熱壅於上,火不能降者,於清火藥中須加澤瀉、木通、梔子之屬導之泄之,則火可降血可清也。然火有虛實,或宜兼補,或宜兼清,所當酌也。若以假火當真火,則害不旋踵矣。

氣逆於臟,則血隨氣亂而錯經妄行,然必有氣逆喘滿,或胷脅痛脹,或尺寸弦強等證。此當以順氣為先,宜陳皮、青皮、杏仁、白芥子、澤瀉之屬主之。有火者,宜梔子、芍藥之類,兼以平肝;無火者宜香附、烏藥、乾薑、鬱金之屬,用行陰滯。然此必氣實多逆者乃堪用,此蓋順氣則血自寧也。其或實中有虛不堪消耗者,則或宜暫用,或酌其佐使,不可拘也。

凡火不盛,氣不逆,而血動不止者,乃其元陰受損,營氣失守,病在根本而然。經曰: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吐衄;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此二言者,最得損傷失血之源。故凡治損傷,無火無氣而血不止者,最不宜妄用寒涼以伐生氣,又不宜妄用辛燥以動陽氣。蓋此二者,大非真陰虧損者所宜,而治此之法,但宜純甘至靜之品,培之養之,以完固損傷,則營氣自將寧謐,不待治血而自安矣。且今人以勞傷而病者,多屬此證,若不救根本,終必敗亡。

吐血失血等證,凡見喘滿欬嗽,及左右腔膈間有隱隱脹痛者,此病在肺也。若胸膈、膻中之間,覺有牽痛,如縷如絲,或懊憹嘈雜,有不可名狀者,此病在心主包絡也。若胷腹膨膨,不知飢飽,食飲無味,多涎沫者,此病在脾也。若脅肋牽痛,或躁擾喘急不寧,往來寒熱者,此病在肝也。若氣短似喘,聲啞不出,骨蒸盜汗,咽乾喉痛,動氣忡忡者,此病在腎也。若大嘔大吐,煩渴頭痛,大熱不得臥者,此病在胃也。於此而察其兼證,則病有不止一臟者,皆可參合以辨之也。其於治法,凡肺病者,宜清降,不宜升浮;心主病者,宜養營,不宜耗散;脾病者,宜溫中,不宜酸寒;肝病者,或宜疏利,或宜甘緩,不宜秘滯;腎病者,宜壯水,宜滋陰,不宜香燥剋伐;胃病者,或宜大瀉,或宜大補,當察兼證虛實,勿謂陽明證盡可攻也。

治血之藥,凡為君為臣,或宜專用,或宜相兼。病有淺深,方有輕重,其間參合之妙,固由乎人,而性用之殊,當知其類也。血虛之治,有主者,宜熟地、當歸、枸杞、鹿膠、炙甘草之屬。血虛之治有佐者,宜山藥、山茱萸、杜仲、棗仁、菟絲子、五味子之屬。血有虛而微熱者,宜涼補之,以生地、麥冬、芍藥、沙參、牛膝、鷄子清、阿膠之屬。血有因於氣虛者,宜補其氣,以人參、黃芪、白朮之屬。血有因於氣實者,宜行之降之,以青皮、陳皮、枳殼、烏藥、沉香、木香、香附、(艹舌)蔞、杏仁、前胡、白芥子、海石之屬。血有虛而滯者,宜補之活之,以當歸、牛膝、川芎、熟地、醇酒之屬。血有寒滯不化,及火不歸原者,宜溫之以肉桂、附子、乾薑、薑汁之屬。血有亂動不寧者,宜清之和之,以茜根、山楂、丹皮、丹參、童便、貝母、竹瀝、竹茹、百合、茅根、側柏、藕汁、荷葉蒂、柿霜、桑寄生、韭汁、蘿蔔汁、飛羅麵、黑墨之屬。血有大熱者,宜寒之瀉之,以黃連、黃芩、黃蘗、知母、元參、天花粉、梔子、石膏、龍膽草、苦參、桑白皮、香薷、犀角、青黛、童便、槐花之屬。血有畜而結者,宜破之逐之,以桃仁、紅花、蘇木、延胡、三稜、蓬朮、五靈脂、大黃、芒硝之屬。血有陷者,宜舉之,以升麻、柴胡、川芎、白芷之屬。血有燥者,宜潤之,以乳酪、酥油、蜂蜜、天門冬、柏子仁、蓯蓉、當歸、百合、胡桃肉之屬。血有滑者,宜濇之止之,以椶灰、髮灰、白芨、人中白、蒲黃、松花、百草霜、百藥煎、訶子、五味子、烏梅、地榆、文蛤、川續斷、椿白皮之屬。血有濇者,宜利之,以牛膝、車前、茯苓、澤瀉、木通、瞿麥、益母草、滑石之屬。血有病於風濕者,宜散之燥之,以防風、荊芥、葛根、秦艽、蒼朮、白朮、半夏之屬。

治血之劑,古人多以四物湯為主,然亦有宜與不宜者。蓋補血行血,無如當歸。但當歸之性動而滑,凡因火動血者忌之,因火而嗽,因濕而滑者,皆忌之。行血散血,無如川芎。然川芎之性升而散,凡火載血上者忌之,氣虛多汗,火不歸原者皆忌之。生血涼血,無如生地;斂血清血,無如芍藥。然二物皆涼陽,凡虛者,非宜也;脾弱者,非宜也;脈弱身涼多嘔便溏者,皆非宜也。故凡用四物以治血者,不可不察其宜否之性。

吐血病當知輕重,凡偶有所傷而根本未搖者,輕。但隨其所傷而宜清則清,宜養則養,隨藥可愈也。惟積勞積損,致元氣大虛,真陰不守,乃為危證。此惟不慎所以致病,倘病已及身而猶不知慎,則未有能善其終者。非加意慎重,而徒恃藥力,以求免者,難矣。

吐血咯血,因勞損而氣虛脈靜,或微弦無力,既非火證,又非氣逆而血妄行,此真陰內損絡脈受傷也。惟用甘醇補陰,培養脈絡,使營氣漸固,而血自安。宜一陰煎、左歸飲、六味地黃湯、小營煎之類,酌宜用之。若虛在氣分者,宜五福飲、或大補元煎為最佳。此等證候,最忌寒涼,亦忌行散,以其非虛損所宜也。

吐血咯血,凡兼口渴咽痛,躁煩喜冷,脈滑便實,小水赤熱等證,此水不濟火,陰虛陽盛而然。治當滋陰壯水,微佐清涼,宜二陰煎、四陰煎,或加減一陰煎、生地黃飲子、天門冬丸之類,察其臟氣,隨宜用之。若熱不甚者,惟一陰煎、左歸飲,或六味地黃湯之類為宜。此證大忌辛溫,如芎、歸、芪、朮、杜仲、破故紙、香附、砂仁、薑、桂之屬,皆所當避。

吐血全由火盛而逼血上行者,宜察火之微甚。火微者,宜《局方》犀角地黃湯,或清化飲主之;火暴甚而根本無傷者,宜抽薪飲、徙薪飲、或黃連解毒湯、三黃丸之類主之。若胃火熱甚,而煩熱作渴,頭痛脈滑,氣壅而吐血不止者,宜白虎湯、或抽薪飲。若胃火熾盛而兼陰虛水虧者,宜玉女煎。若陽明實熱甚而兼便結腹脹氣壅不降者,宜《拔萃》犀角地黃湯,或涼膈散,或桃仁承氣湯之類主之。然此證不多見,必審的確乃可用之,勿孟浪也!又凡屬火證,皆宜童便。

飲酒過多而吐血者,宜徙薪飲、清化飲,或葛花解酲湯、加黃連、丹皮主之。

怒氣傷肝,動肝火則火載血,上動肝氣則氣逆血奔,所以皆能嘔血。凡肝火盛者,必有煩熱脈證,宜芍藥、生地黃、丹皮、梔子、澤瀉、芩、連之屬,降其火而血自清。若肝氣逆者,必有胷脅痛滿等證,宜芍藥、生地黃、青皮、陳皮、枳殼、貝母、澤瀉之屬,行其氣而血自清。若火因氣逆者,惟化肝煎為宜。其有病雖因怒而或逆,氣已散者,不得再加行散以傷真氣;或肝火已平,勿得過用苦寒,再損元陽。且凡肝氣為邪,每多侮土,故當致脾胃受傷及營血失守等證。若察其無脹無火,脈虛神困而血有妄行者,此其病傷在脾,治當專理中氣,宜五陰煎、五福飲之類主之。或兼火不生土,則理中湯、理陰煎之屬皆不可少。勿謂始因怒氣而專意伐肝也。

憂思過度,損傷心脾,以致吐血咯血者,其病多非火證。或常見氣短氣怯,形色憔悴,或胸懷鬱結,食飲無味,或腹雖覺饑而不欲食,或神魂驚困而臥不安,是皆中氣虧損,不能收攝所致,速宜救本,不得治標,惟五福飲、五陰煎之類為宜。其或氣陷而稍滯者,宜歸脾湯;若陽分不足者,宜理中湯,或理陰煎之類主之;若素多勞倦思慮,或善嘔吐,或善瀉泄而忽致吐血下血者,此脾虛不能攝血,非火證也,宜六味回陽飲大加白朮主之,切不可用清寒等藥。

暑毒傷人,多令人吐衄失血。蓋暑氣通心,火毒刑肺也。然暑既傷心,熱又傷氣,其人必脈虛氣怯,體倦息微。若但知為熱而過用寒涼,則氣必愈傷,害斯甚矣。此惟生脈散、人參湯之屬為宜。若氣虛之甚者,當以人參、黃芪并加用之。若火甚而熱渴煩悶者,宜人參白虎湯、或竹葉石膏湯。若氣不甚虛者,宜《局方》犀角地黃湯,或枇杷葉散。

格陽失血之證,多因色慾勞傷過度,以致真陽失守於陰分,則無根虛火浮泛於上,多見上熱下寒,或頭紅面赤,或喘促躁煩,而大吐大衄,失血不止。但其六脈細微,四肢厥逆,或小便清利,大便不實者,此格陽虛火證也。速宜引火歸原,用鎮陰煎或八味地黃湯之類,則火自降而血自安矣。若用寒涼,陽絕則死。

所吐之血色黑而黯,必停積失位之血,非由火逼而動也。或面白息微,脈見緩弱,身體清涼,此必脾胃氣虛,不能攝血而然,皆非火證,若用涼血之劑,必致殆矣。《三因方》云:理中湯能止傷胃吐血,以其溫中大能分理陰陽,安和胃氣,故當用也。若察其虛在陰分,則又惟理陰煎為最宜。

暴吐暴衄,失血如湧,多致血脫氣亦脫,危在頃刻者。此其內傷敗劇而然,當此之際,速宜補氣為主。蓋有形之血不能即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但使氣不盡脫,則命猶可保,血漸可生,宜急用人參一二兩為細末,加飛羅麵一錢許,或溫水或井華冷水,隨其所好,調成稀糊,徐徐服之;或濃煎獨參湯徐服亦可。此正血脫益氣,陽生陰長之大法也。

凡血逆上焦,紫黑成塊,或痛或悶,結聚不散者,惟宜行散,或吐出方好。大都治血之法,多忌辛散,恐其能動血也。惟此留滯之血,則不妨用之。如四物湯加香附、肉桂、蘇木、紅花之屬,無不可也。或服韭汁,亦善行瘀血。

若火鬱不散,致血有留滯者,惟於四物湯加炒山梔,大能清胃脘之血。

吐血不能止者,惟飲童便最效;或搗側柏葉,以童便二分,酒一分和而溫飲之,大能止血。

《褚氏遺書》曰:喉有竅,欬血殺人;腸有竅,便血殺人。便血猶可治,欬血不可醫。飲溲溺者,百不一死;服寒涼者,百不一生。血雖陰類,運之者其陽和乎?愚謂褚氏陽和之說,真元理之法言,不可不知也。若溲溺之用,則但於邪熱上炎者,借以降火,是誠善矣。其如傷在脾胃,或陽虛陰勝等證,則大非所宜,勿謂百不一死可概用也。

   欬咯唾血證治

凡欬血嗽血者,諸家皆言其出於肺;咯血唾血者,皆言其出於腎。是豈足以盡之?而不知欬、嗽、咯、唾等血,無不有關於腎也。何也?蓋腎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心絡,注胸中,此肺腎相聯,而病則俱病矣。且血本精類,而腎主五液,故凡病血者,雖有五臟之辨,然無不由於水虧,水虧則火盛,火盛則刑金,金病則肺燥,肺燥則絡傷而嗽血,液涸而成痰,此其病標固在肺,而病本則在腎也。苟欲舍腎而治血,終非治之善者。但腎中自有水火,水虛本不能滋養,火虛尤不能化生,有善窺水火之微者,則洞垣之目無過是矣。

欬血嗽血,皆從肺竅中出,雖若同類而實有不同也。蓋欬血者少痰,其出較難;嗽血者多痰,其出較易。欬而少痰者,水竭於下,液涸於上也,亦名乾嗽;嗽而多痰者,水泛於上,血化為痰也,亦謂之白血。此二者之治,雖皆宜壯水補陰,凡一陰煎、四陰煎、六味地黃湯、麥門冬湯、天門冬丸,貝母丸之類,皆必用之藥也。然乾欬者宜加滋潤為佐,如天冬、麥冬、百合、柏子仁、茜根之屬,或當歸亦可酌用;多痰者宜加清降為佐,如貝母、海石、竹瀝、阿膠之屬,而當歸則非所宜也。

王節齋曰:大抵欬嗽見血,多是肺受熱,邪氣得熱而變為火,火盛而陰血不寧,從火上升,故治宜瀉火滋陰,忌用人參等甘溫之藥。然亦有氣虛而欬血者,則宜人參、黃芪、(艹款)冬花等藥,但此等證不多耳。愚按王氏之說,乃多以火證為言。故凡治血因火動而為欬嗽者,則不得不於滋陰藥中加清火等劑,如黃芩、桑皮、清肺火,黃連、清心火,石膏清胃火,梔子、龍膽草清肝火,黃蘗、知母清腎火,貝母、(艹舌)蔞、竹葉、枇杷葉潤肺化痰。此等治法,非不可用,然惟火之偶盛而根本未虧者,則但去其火,自無不愈。若用此法,概治勞損,總不過暫解燃眉,終非救本之道。蓋凡陰虛生火等證,多以真陰受傷,水虧而然,此其所重在陰,不當在火。若治火太過,則未免脾腎俱敗,必致不救,此所以虛火宜補也。且常有過服天冬、生地之類,致傷胃氣不能生金而不愈者,又有妄用黃蘗、知母之屬,愈損真陰,遏絕生氣而不復者,此又傷而復傷,則尤為脾胃腎三陰虧損之害。故凡欲壯水補陰者,無如一陰煎、左歸飲,或五陰煎、五福飲、大補元煎、六味地黃丸等方為最妥。其有火本無根,化元失守,或誤用寒涼而病及脾肺,故有寒在上焦而為嘔惡短氣眩運者,有寒在中焦而為膨滿痰涎飲食不運者,有寒在下焦而為溏泄腹痛,小水不化,足寒膝冷等證,則理中湯、理陰煎,或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之類,皆當隨證隨臟,擇而用之。勿謂見血者多是肺受熱邪而但知滋陰降火,則害人多矣。

咯血唾血,古皆云出於腎;痰涎之血,云出於脾。此亦未必然也。凡咯血者,於喉中微咯即出,非若欬血嗽血之費力而甚也。大都欬嗽而出者出於臟,出於臟者其來遠;一咯而出者出於喉,出於喉者其來近。其來遠者內傷已甚,其來近者不過在經絡之間。所以凡見咯血、唾血及痰涎中帶血者,多無欬嗽發熱氣喘骨蒸等證,此其輕重為可知矣。治此之法,凡因火者,亦不過微清脾肺之火;或因勞倦而致者,但為養營補陰,則自無不愈。

勞損之漸者,必初因酒色過度,以致痰中或見血絲,此則本於肝脾腎經,當於未欬未嗽之先,速為調理,宜生地、熟地、天冬、麥冬、棗仁、茯神、茜根、貝母、甘草之屬主之。或有火者,宜加黃蘗、知母。仍須加意謹慎,庶無後患,否則必漸甚也。

清晨初起時,每於痰中有淡紫凝血,或塊或片,常見數口者,此多以操心動火,或多思鬱,或由過飲,但無欬嗽發熱等證,即不足慮,此不過致動絡血而然,惟天王補心丹、或二陰煎之類最宜。

   衄血證治

衄血證諸家但謂其出於肺,蓋以鼻為肺之竅也。不知鼻為手足陽明之正經,而手足太陽亦皆至鼻。故仲景曰: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此太陽之衄也。《原病式》曰:陽熱怫鬱於足陽明而上熱,則血妄行為鼻衄,此陽明之衄也。若以愚見言之,則凡鼻衄之血,必自山根以上,睛明之穴而來,而睛明一穴,乃手足太陽,足陽明、陰陽蹻五脈之會,此諸經皆能為衄也。然行於脊背者,無如足太陽為最;行於胷腹者,無如足陽明為最。而尤有其最者,則又惟衝脈為十二經之血海,衝之上俞出足太陽之大杼,衝之下俞會足陽明之氣街,故太陽、陽明之至而衝脈無不至矣,衝脈之至則十二經無不至矣。所以衄之微者,不過一經之近;而衄之甚者,則甚至數升或至斗許,并通身形色盡脫,又豈特手太陰一經而病至如是耶?臨證者不可不察!

衄血之由內熱者,多在陽明經,治當以清降為主。微熱者宜生地、芍藥、天冬、麥冬、元參、丹參,或《局方》犀角地黃湯、生地黃飲子、麥門冬散之類主之。熱甚者宜芩、連,梔、蘗,或茜根散、抽薪飲、加減一陰煎;若兼頭痛口渴者,宜玉女煎、白虎湯之類主之。或陽明熱極下不通而火壅於上者,宜《拔萃》犀角地黃湯之類,通其下而上自愈。

衄血之由外感者,多在足太陽經。觀仲景曰: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曰:傷寒不大便,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成無己曰:傷寒衄者,為邪氣不得發散,壅盛於經,逼迫於血,因致衄也。麻黃湯、桂枝湯。治衄者,非治衄也,即是發散經中邪氣耳。按此論是以凡傷寒因衄而邪得解者,即所以代汗也,不必治之。若雖見衄而脈仍浮緊,熱仍不退,是必衄有未透,而表邪之猶未解耳,故仍宜麻黃、桂枝等湯。然此二湯,乃仲景正傷寒之治法,倘病由溫熱而有未宜於此者,則但於傷寒門擇散劑之宜者用之,或於余新方中諸柴胡飲隨宜酌用,亦無不可。

衄血雖多由火,而惟於陰虛者為尤多。正以勞損傷陰,則水不制火,最能動衝任陰分之血。但察其脈之滑實有力,及素無傷損者,當作火治如前。若脈來洪大無力,或弦或芤,或細數無神,而素多酒色內傷者,此皆陰虛之證,當專以補陰為主。若有微火者,自當兼而清之,以治其標。若雖見虛熱而無真確陽證,則但當以甘平之劑溫養真陰,務令陰氣完固,乃可拔本塞源,永無後患。如一陰煎、二陰煎、三陰煎、左歸飲、六味地黃湯之類,皆必用之劑。如兼氣虛者,則五福飲、五陰煎之屬,皆當隨宜用之。

凡衄血甚多不能止者,用蒜一頭,搗如泥,作餅如錢大,厚一分許,貼腳心,左衄貼右,右衄貼左,兩俱出者,左右俱貼,即止。又止衄歌及龍骨吹鼻止衄方、濕紙熨蒸法、黑神散,俱可擇用。

   齒衄證治

血從齒縫牙齦中出者,名為齒衄。此手足陽明二經及足少陰腎家之病。蓋手陽明入下齒中,足陽明入上齒中;又腎主骨,齒者骨之所終也。此雖皆能為齒病,然血出於經,則惟陽明為最。故凡陽明火盛,則為口臭而牙根腐爛腫痛,或血出如湧而齒不動搖,必其人素好肥甘辛熱之物,或善飲胃強者,多有陽明實熱之證。宜內服抽薪飲、清胃飲、清胃散等劑,外以冰玉散敷之。陽明實熱之甚,大便閉結不通,而齒衄不止者,宜調胃承氣湯下之。腎水不足,口不臭,牙不痛,但齒搖不堅,或微痛不甚,而牙縫時多出血者,此腎陰不固,虛火偶動而然,但宜壯腎,以六味地黃丸、左歸丸之類主之。其或陽虛於下而虛火上浮者,宜八味丸、小安腎丸之類主之。陰虛有火而病為齒衄者,其證或多躁渴,或見消瘦,或神氣困倦,或小水短濇而熱,或六脈浮大而豁,此雖陽明有餘而亦少陰不足,宜玉女煎主之。凡屬陰虛有火者,則惟此煎為最妙。然必大便多實者,乃可用之。若大便滑泄,或脈細惡寒,下元無火等證,則亦有格陽而然者,當以前吐血條中格陽法治之。

   舌衄證治

舌上無故出血如縷者,以心、脾、腎之脈皆及於舌,若此諸經有火,則皆能令舌出血。用蒲黃炒焦為末敷之,或炒槐花為末摻之,或冰玉散敷之,亦可。若火之甚者,仍須用湯飲等劑,以清三陰之火。

   溺血證洽

凡溺血證,其所出之由有三:蓋從溺孔出者二,從精孔出者一也。溺孔之血,其來近者,出自膀胱,其證溺時必孔道濇痛,小水紅赤不利,此多以酒色慾念,致動下焦之火而然。常見相火妄動,逆而不通者,微則淋濁,甚則見血。經曰:胞移熱於膀胱則癃而溺血,即此證也。治宜清利膀胱之火,以生地、芍藥、牛膝、山梔,黃蘗、知母、龍膽草、瞿麥、木通、澤瀉等劑,或七正散、大分清飲、五淋散之屬,皆所宜也。溺孔之血,其來遠者,出自小腸,其證則溺孔不痛,而血隨溺出,或痛隱於臍腹,或熱見於臟腑,蓋小腸與心為表裏,此丙火氣化之源,清濁所由以分也。故無論焦心勞力,或厚味酒漿,而上中二焦,五志口腹之火,凡從清道以降者,必皆由小腸以達膀胱也。治須隨證察因,以清臟腑致火之源,宜於寒陣中擇方用之。若精道之血,必自精宮血海而出於命門。蓋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凡勞傷五臟,或五志之火,致令衝任動血者,多從精道而出。然何以辨之?但病在小腸者,必從溺出;病在命門者,必從精出。凡於小腹下精泄處,覺有痠痛而出者,即是命門之病。而治之之法,亦與水道者不同。蓋水道之血宜利,精道之血不宜利;濇痛不通者亦宜利,血滑不痛者不宜利也。若果三焦火盛者,惟宜清火涼血為主,以生地、芍藥、丹皮、地骨、茜根、梔子、槐花、及芩、連、知、蘗之類主之,或約陰丸、約營煎俱可用。若腎陰不足而精血不固者,宜養陰養血為主,以左歸飲或人參固本丸之類主之。若腎虛不禁,或病久精血滑泄者,宜固濇為主,以秘元煎、苓朮菟絲丸、金櫻膏、玉鎖丹、金鎖思仙丹之類主之;或續斷、烏梅之屬,亦所宜用。

若心氣不定,精神外馳,以致水火相殘,精血失守者,宜養心安神為主,以人參丸、天王補心丹、王荊公妙香散之類主之。

若脾肺氣虛下陷,不能攝血而下者,宜歸脾湯、人參養營湯、補中益氣湯、舉元煎之類主之。

血出精道痛者,是即血淋之屬,多因房勞以致陰虛火動,營血妄行而然。凡血出命門而濇痛者為血淋,不痛者多為溺血。好色者必屬虛也。

   便血證治

便血之與腸澼,本非同類。蓋便血者,大便多實,而血自下也。腸澼者,因瀉痢而見膿血,即痢疾也。觀《內經》曰: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月真)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此可見腸澼之因飧泄,自與便血不同,而治亦有異。且便血有夙疾,而腸澼惟新邪,尤為易辨。今諸書以此類言者,皆誤也。茲列便血證治於此,而腸澼之義則在痢疾門。故凡臨此證者,必須詳察大便之燥泄何如,庶不致疑似誤認之謬。然多酒之人必多溏泄,亦多便血,是又不可因泄而作腸澼也。

大便下血,多由腸胃之火,蓋大腸小腸皆屬於胃也。但血在便前者,其來近,近者或在廣腸,或在肛門;血在便後者,其來遠,遠者或在小腸,或在於胃。雖血之妄行,由火者多,然未必盡由於火也。故於火證之外,則其脾胃陽虛而不能統血者,有氣陷而血亦陷者,有病久滑泄而血因以動者,有風邪結於陰分而為便血者。大都有火者多因血熱,無火者多因虛滑。故治血者,但當知虛實之要。

下血因火者,宜清熱為主,惟約營煎最佳,次以地榆散、槐花散、黃連丸、槐角丸之類主之。若熱在脾胃小腸之間,而火之甚者,宜抽薪飲、黃連解毒湯之類主之。若素以腸臟多火,而遠年近日,臟毒下血,久不能愈者,宜臟連丸、猪臟丸主之。若大腸風熱而血不止者,宜防風黃苓丸主之。

酒毒濕熱,結畜大腸下血者,宜約營煎、聚金丸、或槐角丸之類主之。若但以寒濕而無火下血者,宜二朮煎、或四君子湯主之;或葛花解酲湯亦佳。

脾胃氣虛而大便下血者,其血不甚鮮紅,或紫色,或黑色。此陽敗而然,故多無熱證,而或見惡心嘔吐。蓋脾統血,脾氣虛則不能收攝;脾化血,脾氣虛則不能運化。是皆血無所主,因而脫陷妄行,速宜溫補脾胃,以壽脾煎、理中湯、養中煎、歸脾湯或十全大補湯之類主之。

氣陷不舉而血不止者,宜補中益氣湯,或壽脾煎、歸脾湯主之。若微陷而兼火者,宜東垣加減四物湯主之。若氣大虛而大陷者,宜舉元煎則主之。

血滑不止者,或因病久而滑,或因年衰而滑,或因氣虛而滑,或因誤用攻擊以致氣陷而滑。凡動血之初多由於火,及火邪既衰而仍有不能止者,非虛即滑也。凡此之類,皆當以固濇為主,宜勝金丸、香梅丸之類主之。然血滑不止者,多由氣虛,宜以人參湯送之尤妙,或以補中益氣湯、歸脾湯、舉元煎、理中湯,加烏梅、文蛤、五味子之類主之。若滑甚不能止者,惟玉關丸最佳。

結陰便血者,以風寒之邪,結於陰分而然,此非傷寒之比。蓋邪在五臟留而不去,是謂之結陰。邪內結不得外行。則病歸血分,故為便血。經曰: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正此之謂。此宜外灸中脘、氣海、三里以散風邪,內以平胃地榆湯溫散之劑主之。怒氣傷肝,血因氣逆而下者,宜化肝煎、枳殼湯之類主之。若逆氣散而微有火者,宜黃芩芍藥湯主之。若肝邪乘胃以致脾虛失血者,自無煩熱氣逆等證,宜從前脾胃氣虛證治,不得平肝以再傷脾氣也。

凡因勞倦七情,內傷不足,而致大便動血者,非傷心脾,即傷肝腎。此其中氣受傷,故有為嘔惡痞滿者,有為疼痛泄瀉者,有為寒熱往來,飲食不進者。時醫不能察本,但見此證,非云氣滯,即云痰火,而肆用寒涼,妄加攻擊,傷而又傷,必致延綿日困,及其既甚,則多有大便下紫黑敗血者。此胃氣大損,脾元脫竭,血無所統,故注泄下行;陽敗於陰,故色為灰黑,此危劇證也。即速用回陽等劑,猶恐不及。而若輩猶云,今既見血,安可再用溫藥,必致其斃。吁!受害者殊為可憫,害人者殊為可憾!

  石室秘籙 【 清?陳士鐸】

   治血必須理氣

氣,無形也;血,有形也。人知治血,必須理氣,使無形生有形;不知治氣,必須理血,使有形生無形也。但無形生有形,每在於倉皇危急之日;而有形生無形,要在於平常安適之時。人見用氣分之藥速於見功,用血分之藥難以奏效,遂信無形能生有形而疑有形不能生無形。不知氣血原疊相生長,但止有緩急之殊耳。故吐血之時,不能速生血也,當亟補其氣;吐血之後,不可純補氣也,當緩補其血。氣生血而血無奔軼之憂,血生氣而氣無輕躁之害,此氣血之兩相須而相得也。

   妄溢

失血之證,有從口鼻出者,有從九竅出者,有從手足皮毛之孔而出者,證似各異,吾有一方可統治之,名收血湯。熟地二兩,生地、黃芪、當歸各一兩,荊芥一錢,三七根末三錢,水煎服。此方補血而不耑補血,妙在兼補氣也;止血而不耑止血,妙在能引經也。血既歸經,氣又生血,自然火不沸騰,相安無事,何至有上中下之亂行哉?故無論各證用之而皆效也。

血治法者,乃血病不肯歸經,或上或下,或四肢皮毛各處出血者是也。血循經絡,外行於皮毛,中行於臟腑,內行於筋骨,上行於頭目、兩手,下行於二便、兩足、一臍,是周身無非血路,一不歸經,自然各處妄行,有孔則鑽,有洞則泄,甚則嘔吐,標出於毛孔,流出於齒縫,滲出於臍腹,而不止大小便之出也。然則血宜順其性而不宜拂,方用當歸、麥冬、白芍各三錢,生地、熟地各五錢,川芎、荊芥末、茜草根、甘草各一錢,水煎服。此方即四物湯加減,妙在用茜草根、荊芥引血歸經,不拂亂其性則血自歸經,各不相犯矣。倘用止血之劑,未嘗無效,然而如石壓草,一時雖止,而性思衝突,必得空隙仍復飛越沸騰,何如此方,順其性而引之?譬如與強橫之人同行,少拂其意,便懷慍怒,慍怒未已,必致鬬毆,皮碎血流,是其常也。若贊揚稱頌,順其性而與之飲食,則同羣相得,轉得其氣力以助我匱乏,同舟無敵國之形,一室無操戈之事,久且為我綢繆,徹我桑土,不特血不妄行,亦將潤筋生色,永斷復轍之患,又何必絕之太甚,以自取爭斗哉?此治血之法,尤當留意。

寒治者,乃火盛而正折之也,如人病目痛,口舌生瘡、鼻中出血、口中吐血是也。此等之證,乃火氣鬱勃於上焦,不能分散,故重則上衝而為吐血、衄血,輕則目痛而口舌生瘡。法當用寒涼之品,以清其火熱燎原之勢,併瀉其炎上巔頂之威。方用生地、當歸各一兩,川芎、元參各五錢,黃芩、三七根末各三錢,甘草、荊芥炒各一錢,水煎服。此方妙在不純用寒涼以逐火,而反用微寒之藥以滋陰,蓋陰氣生則陽氣自然下降。尤妙在荊芥引血歸經,用三七末以上截其新來之路,又加黃芩以少清其奔騰之勢,誠恐過於寒涼,恐冷熱相戰,又加甘草以和之。此治熱之最巧最妙法也。若竟用寒涼折之,非不取快一時,然火降而水不足,則火無可歸,仍然焰生風起,必較前更勝,而始以清補之藥救之,則胃氣已虛,何能勝任?予所以乘其初起即用之為妙也。

人有足上忽毛孔標血如一綫者,流而不止,即死。急以米酢三升,煮滾熱,以兩足浸之即止血;後用人參一兩,當歸三兩,煎參歸湯,以穿山甲炙一錢為末,調之而飲,即不再發。此證乃酒色不禁,恣意縱慾所致,世上人多有之,方書不載。今立此奇方,凡有皮毛中出血者,俱以此方救之,無不神效。

人有七孔流血者,亦腎虛熱也。用六味地黃湯加麥冬三兩、五味子一錢、骨碎補一錢治之。

   吐血治法

凡人感傷暑氣,忽然吐血傾盆,人皆謂是陰虛,不知陰虛吐血與陽虛吐血不同。陰虛吐血者,人必安靜,不似陽虛之躁動不寧也;陽虛必大熱作渴,欲飲涼水,舌必有刺,不若陰證之口不渴而舌胎滑也。法當清胃火,不必止其血。方用青蒿五錢,荊芥一錢,石膏、香薷、當歸、人參各三錢,水煎服。此方乃正陽證吐血之神劑也。方中雖有解暑之味,然而補正多於解暑,去香薷一味實可通治諸陽證之血也。但此方上用一二劑,卻宜改用六味地黃湯以滋其陰水,水足則陽火自消耳。

吐血之證,或傾盆,或盈碗,若不急以收斂,則吐將安底?然而一味酸收寒遏,則血熱更狂,愈足以恣其崩騰之勢,不若從其性而少加以收斂之品,則火寢息而血歸經。方用人參、當歸各一兩,酸棗仁、三七根末各三錢,水煎調服。此方之妙,不去止血而惟固其氣,蓋血脫益氣實有奇功。血乃有形之物,既已傾盆盈碗,盡情吐出,則一身之中無血以養可知,自當急用生血補血之品,猶以為遲,奈何反用補氣之味,得無迂而寡效乎?誰知血乃有形之物,氣為無形之化,有形不能速生而無形實能先得。況有形之物必從無形中生之,氣無形始能生血,有形之物。補氣正所以補血,生氣正所以生血也。況血既盡情吐出,止存幾希一綫之氣,若不急為補之,一旦氣絕又何以生氣而補血哉?經云: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真治血之妙法也。

人有大怒而吐血者,或傾盆而出,或衝口而來,一時昏運,亦生死頃刻也。倘以止血藥治之,則氣悶而不能安,倘以補血藥治之,則胷痛而不可受,往往有變證蜂起而斃者,不可不治之得法也。方用解血平氣湯,白芍、當歸各二兩,荊芥炒黑、梔子炒各三錢,柴胡八分,紅花二錢,甘草一錢,水煎服。一劑而氣舒,二劑而血止,三劑而病全愈。蓋怒氣傷肝,不能平其氣,故致一時吐血。不先去舒氣而遽去止血,愈激動肝木之氣,氣愈旺而血愈吐矣。方中芍藥多用之妙,竟去平肝,又能舒氣,荊芥、柴胡,皆引血歸經之味,又適是開鬱寬脅之劑,所以奏功甚速,而止血實神,全非用當歸補血之故,當歸不過佐芍藥以成功耳。

燥極口吐白血者,不治之證也。夫血未有不紅者也,如何吐白?不知久病之人,吐痰皆白沫者,皆白血也。吐白沫何以云白血?以其狀如蟹涎,絕無有敗痰存乎其中,實血而非痰也。世人不信,取所吐白沫露於星光之下一夜,必變紅矣。此沫出於腎,而腎火挾之,沸騰於咽喉,不得不吐者也。雖是白沫,而實腎中之精,豈特血而已哉?苟不速治,則白沫變成綠痰,無可如何矣。方用六味地黃湯,熟地、麥冬各一兩,山茱萸、山藥、茯苓各五錢,丹皮、澤瀉各二錢,北五味一錢,水煎服。日日服之,自然白沫止而化為精矣,沫化為精則生矣。

   臍齒出血治法

臍中出血,亦是奇證。然法不同,用六味湯加骨碎補一錢飲之即愈。如齒中出血,亦以此方投治。蓋臍齒亦俱是腎經之位,而出血皆是腎火之外越也。六味湯滋其水,則火自息焰矣。骨碎補耑能止竅,補骨中之漏者也,故加相宜耳。

   舌衄治法

如人舌出血如泉者,乃心火旺極不藏經也。當用六味地黃湯加槐花三錢,飲之立愈。

   溺血便血治法

分治者,證犯艱難,不可作一證治之,乃用分治之法。如人溺血,又便血腰痛,病既紛出,藥難一般,不得不分之以相治也,正未可以混同一例。然而得其道則分中可合,不得其道則合處仍分。如便血與溺血,不可同論也。然總之血出於下,用生地一兩,地榆三錢治之,則二證自愈。蓋大小便雖各有經絡,而其源同因膀胱之熱而來也。生地清膀胱之火,地榆亦能清膀胱,一方而兩用之,分之中又有合也。

下血之證,多因好酒成病,用解酒之品,可以成功,而殊不盡然也。世醫所用解酒之品,無過乾葛、桑白皮而已。然而乾葛不可多服,而桑白皮又氣味輕清,不可專任,此二味所以解酒而酒病終難去也。況中酒之病,其來已素非一朝一夕之故,豈是輕清不可久服之藥可能治者乎?余故皆棄而不取。方用人參二錢,當歸一兩,生地五錢,三七根末、地榆各三錢,水煎服。此方之妙,全在不去治酒病,亦不去治血病,全以生地、當歸活其血,血活則新血生而舊血止,況又佐以地榆之寒以去大腸之火,又佐以三七之末以杜塞大腸之竅,自然血止而病愈。此斂治之法也。

下血之證,其人之血虛,不言可知,似乎宜補其血矣。然而血之下也,乃非無故,非濕熱之相侵,即酒毒之深結。若不逐去其濕熱酒毒,而徒尚止濇之味,吾未見其下血之能止也。方用熟地一兩,地榆、白芍、當歸、黃連各三錢,甘草、葛根各一錢,柞樹枝五錢,水煎服,一劑必下血更多,二劑略少,三劑全愈。此通因通用之法也。妙在用熟地、當歸、芍藥以生新血,新血生則舊血必去。又妙在用地榆以涼大腸,用柞木以去酒毒,所以相濟而成功也。

燥證,舌乾腫大,溺血,大便又便血不止,亦是死證。蓋夏感暑熱之毒,至秋而燥極,肺金清肅之令不行,大小便熱極而齊便血也。論理見血宜治血矣,然而治血,血偏不止,反至燥添而不可救。吾不治血,專治燥。方用兼潤丸,元參、麥冬、沙參各二兩,地榆三錢,生地、車前子各五錢,當歸、白芍、熟地各一兩,水煎服。一劑輕,二劑血止,便有生機也。此方純是補血妙品,惟用地榆以清火,車前子以利水,火清水利,不必治血,血自止矣。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七十四

 血門

  方

堅中湯 【 《千金方》,下同】  治虛勞內傷,寒熱,嘔逆,吐血。

糖三斤 芍藥 半夏 生薑 甘草各三兩 桂心二兩 大棗五十枚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二斗,煮取七升,分七服,日五夜二。《千金翼》有生地黃,無甘草、桂心。

又方 治嘔,止唾血。

石膏四兩 厚朴三兩 麻黃 生薑 五味子 半夏 杏仁各二兩 小麥一升

右八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麻黃去沫,澄取七升,內藥煮取二升半,分再服。

又方 治吐血,胷中塞痛。

芍藥 乾薑 茯苓 當歸 大黃 芒硝 桂心各三兩 阿膠 甘草 人參 麻黃各一兩 乾地黃四兩 大棗二十枚 桃仁一百枚 蝱蟲 水蛭各八十枚

右十六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七升,煮取四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又方 治吐血內崩,上氣,面色如土。

乾薑 阿膠 柏葉各二兩 艾一把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內馬通汁一升,煮取一升,頓服。仲景名柏葉湯,不用阿膠。《小品》不用柏葉,《肘後》同。

又方 治吐血,酒客,溫疫,中熱毒,乾嘔心煩。

蒲黃 犀角 (艹舌)蔞根 甘草各二兩 葛根 桑寄生各三兩

右六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治忽吐血一兩口,或是心衄,或是內崩。

蠐螬五枚 牡丹皮 王不留行 麥門冬 牛膝各二兩 萆薢 芍藥 乾地黃各四兩 續斷 阿膠各三兩

右十味(口父)咀,以生地黃汁五升,赤馬通汁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瘥,更合數劑,取瘥止。

又方 治五臟熱結,吐血衄血。

伏龍肝如鷄子,一枚 竹茹一升 芍藥 當歸 黃芩 芎窮 甘草各二兩 生地黃一斤

右八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三升煮竹茹,減三升下藥,取二升,分三服。《千金翼》有桂心。

當歸湯 治吐血衄血。

當歸 乾薑 芍藥 阿膠各二兩 黃芩三兩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又方 治上焦熱膈傷,吐血衄血,或下血連日不止,欲死,并主之。

艾葉 竹茹各一升 阿膠如手掌大 乾薑二兩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馬通汁半升,煮取一升,頓服。又方取新馬屎與少水和,絞取汁。一方不用竹茹,加乾薑作七兩。

又方 治虛勞崩中,吐血下血,上氣、短氣欲絕,面黑如漆。

黃芪 芍藥 芎窮 甘草各四兩 生薑一斤

右五味(口父)咀,以酒五升浸一宿,明旦更以水五升,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下陰中毒,如湯沃雪。凡夏月不得宿浸藥。酒客勞熱,發痔下血,其穀道熱者,去生薑,用生地黃代之,凡進三兩劑。

竹茹湯 治吐血,汗血,大小便下血。

竹茹二升 甘草 芎藭 黃芩 當歸各六分 芍藥 白朮 人參 桂心各一兩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麥門冬飲子東垣, 治吐血久不愈,以三稜針於氣街出血立愈,再服此。

黃芪炙一錢 麥門冬 當歸身 生地黃 人參各五分 五味子十個

右為粗末,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柤熱服,不拘時。

勞嗽吐血方 【 丹溪,下同】

人參 白朮 茯苓 百合 紅花 細辛 五味 官桂 阿膠 黃芪 半夏 杏仁 甘草 白芍 天門冬

右剉,水煎。若熱去桂、芪,用桑白皮、麻黃不去節、杏仁不去皮,同煎。

嗽血方

紅花 杏仁去皮尖 枇杷葉去毛 紫菀茸 鹿茸炙 木通 桑白皮

右為末,煉蜜丸,噙化。

又方 治見血後,脾胃弱,精神少,血不止者。

人參一錢 黃芪三錢 五味十三粒 芍藥 甘草 當歸 麥門冬各五分

右(口父)咀,水煎服。加鬱金研入亦可。

咯血方

桑皮一錢五分 半夏炒 知母 貝母 茯苓 陳皮 生地各一錢 桔梗 山梔炒,各七分 阿膠炒 甘草 杏仁炒,各五分 柳桂二分

右以水煎,生薑三片。

天門冬丸 治咯血,并吐血,又能潤肺止嗽。

天門冬一兩 阿膠炮 甘草 杏仁炒 貝母 白茯苓各五錢

右為末,蜜丸如彈子,服一丸,噙化。

黃連蘗皮湯 治熱毒吐血。

黃連 黃蘗 黃芩各二錢

右水煎,臨熟入阿膠一錢五分,煮烊溫服。

恩袍散 【 《入門》,下同】  治咯血唾血,及治煩躁。

生蒲黃 乾荷葉等分

右為末,每服三錢,濃煎,桑白皮湯,放溫調下,食後。

治血散 治一切吐血衄血,能解一切毒,及諸熱煩躁。

茜根四兩 大豆 黃藥子 甘草各二兩

右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加人參二兩,治痰嗽有血。

必勝散 治血妄流溢,或吐或衄。

小薊并根用 人參 蒲黃炒 熟地 川芎 當歸 烏梅去核,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不拘時。

大補血丸 治陰虛吐血。

當歸一錢 生地一錢五分

右以杜牛膝汁浸三日取起,酒洗淨,入臼內杵千杵,為丸桐子大,白湯下。

雲岐子芩散 涼心肺,解勞熱,止吐衄。

黃芪一兩 白芍藥 黃芩 人參 白茯苓 麥門冬 桔梗 生地各五錢

右為粗末,先用竹葉一握,小麥七十粒,水三盞,薑三片,煎一盞半,入藥末三錢,煎七分,去滓溫服。

鷄子湯 療欬逆,唾膿血。

鷄子一個 甘草炙 大黃 黃芩各二分 甘遂一分

右用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鷄子,攪令調,盡飲之,良。忌海藻、菘菜。

清熱滋陰湯 治吐血衄血,便血溺血。

當歸酒洗 川芎酒洗,各七分 黃蘗酒炒 陳皮酒洗,各三分 赤芍藥七分 知母酒炒 甘草 白朮炒,各五分 牡丹皮 元參各一錢 麥冬 山梔炒黑,各一錢五分 生地酒洗,二錢

右剉,一劑,水煎溫服。身熱,加地骨皮一錢,柴胡五分,子芩一錢;吐衄血,加炒乾薑七分,柏葉、茜根、大小薊各一錢;大便血,加炒槐花、地榆、百草霜各一錢;溺血,加炒黑山梔子、車前子、小薊、黃連各八分。四病血,俱用阿膠珠五分,薑汁、韭汁、童便同服。

止血立應散 治吐衄不止如神。

大黃酒浸 血餘燒存性,各五錢 青黛研 槐花炒,各一錢

右為末,每服三錢,用梔子、丹皮各二錢,煎湯調,食後服。有熱,湯內加地骨皮三錢。

清熱解毒湯 治吐血衄血。

升麻二兩 生地黃一兩 黃蘗八錢 乾葛 赤芍藥 牡丹皮 黃連 黃芩 桔梗 梔子 甘草 連翹各五錢

右剉,每劑一兩,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聖餅子 【 《中藏經》】  治咯血。

杏仁四十粒,去皮尖,以黃蠟煎黃,取出研細 青黛一錢

右二件,再同研勻,卻以所煎蠟少許鎔開和之,捏作錢大餅子。每服用乾柿一個,中破開,入藥一餅,合定以濕紙裹,慢火煨熟,取出,以糯米粥嚼下。

人參飲子 【 《良方》,下同】  治脾胃虛弱,氣促氣虛,精神短少,衄血吐血。

人參二錢 五味子二十粒 麥門冬 黃芪 白芍藥 當歸身各一錢五分 甘草炙,一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煎至二鍾,食遠服。

團參丸 治吐血欬嗽,服涼藥不得者。

人參 黃芪 飛羅麵各一兩 百合五錢

右為細末,滴水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用茅根湯下,食遠服。

鷄蘇丸 治虛熱,昏冒倦怠,下氣上壅,嗽血衄血。

鷄蘇葉八兩 黃芪 防風去蘆 荊芥各一兩 菊花三錢 片腦五分 川芎 生地黃 桔梗 甘草各五錢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麥門冬去心煎湯下,不拘時服。又治肺損吐血,日漸乏力,行步不得,喘嗽痰涎,飲食不美,或發寒熱,小便赤濇,加車前子三錢,用桑枝剉炒香,煎湯嚼下。

龍腦鷄蘇丸 【 《和劑》】  治胸中鬱熱,肺熱欬嗽,吐血鼻衄,血崩下血,血淋,涼上膈虛勞煩熱。

柴胡剉,同木通,以沸湯一升,浸一二宿,絞汁入膏 阿膠 蒲黃 人參各二兩 麥門冬去心,四兩 黃芪一兩 甘草一兩五錢 鷄蘇淨葉一斤 生乾地黃末六兩,後入膏

右為細末,以蜜二斤,先煉一二沸,然後下生地黃末,不住手攪,時時入絞下柴胡、木通汁,慢慢熬成膏,勿令焦,然後將其餘藥末同和為丸如豌豆大。每服二十丸,熟水下。

天門冬湯 【 《良方》,下同】  治思慮傷心,吐血衄血。

天冬 遠志甘草煮 黃芪 白芍藥 麥冬 藕節 阿膠蛤粉炒 生地黃 當歸 人參 沒藥 甘草炙,各一錢

水二鍾,生薑五片,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松花散 治吐血久不止。

松花一兩五錢 生地黃 鹿角膠炒黃燥 薯蕷各一兩 艾葉二錢半 茜草根 白茯苓 紫菀 人參 百合 刺薊 甘草炙赤,各五錢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米飲調下。

百花煎 治吐血不止,欬嗽補肺。

生地黃汁 藕汁各一升 黃牛乳一升半 胡桃仁十枚,研如糊 乾柿五枚,細剉研如糊 生薑汁半升 大棗二十一枚,煮去皮核,研如糊 清酒一升,將上七味同酒入銀鍋煎沸,方下後藥 黃明膠炙燥為細末 秦艽各五錢,為細末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如糊,三兩。同入煎中

右相次下煎減一半,卻入好蜜四兩,徐徐著火養成,煎後入磁盒中盛,每日三度,每服一匙,糯米飲調下,酒亦可。

大阿膠丸 【 《和劑》】  治肺虛客熱,欬嗽咽乾,多唾涎沫,或有鮮血,併勞傷肺胃,吐血、嘔血。

麥門冬去心 丹參 貝母炒 防風各五錢 山藥 五味子 熟地 阿膠炒 茯苓各一兩 茯神 柏子仁 百部根 杜仲薑汁製,各五錢 遠志肉 人參各二錢五分

右為細末,蜜丸彈子大。每一丸,用水一盞,煎至六分,和滓服。

大阿膠丸 【 《寶鑑》】  治嗽血唾血。

阿膠微炒 卷柏 生地黃 熟地黃 鷄蘇葉 大薊獨根者晒乾 五味子各一兩 麥門冬 茯苓 百部 遠志 人參 柏子仁另研 防風各五錢 乾山藥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煎小麥、麥門冬湯嚼下一丸,食後。

四生丸 【 《得效方》】  治吐衄血熱妄行。

生荷葉 生艾葉 側柏葉 生地黃各等分

右搗爛為丸如鷄子大。每服一丸,用水二鍾,煎一鍾,去滓服。

千金方 治吐血後煩躁,心中悶亂,紛紛嘔吐,顛倒不安,如此悶者,當急吐之。

瓜蒂二分 杜蘅 人參各一分

右三味,治下篩,服一錢匕,或無水漿,但得下即可。羸人小減之。吐去青黃或吐血一二升,無苦。

黃土湯 治吐血。

伏龍肝如鷄子大 桂心 乾薑 當歸 芍藥 白芷 甘草 阿膠 芎藭 生地黃各八兩 細辛五錢 吳茱萸二升

右十二味(口父)咀,以酒七升、水三升合煮,取三升半,去滓,內膠煮取三升,分三服。亦治衄血。

七傷散 【 丹溪】  治勞嗽吐血痰。

黃藥子 白藥子各一兩五錢 赤芍藥七錢半 知母 延胡索各五錢 鬱金二錢半 山藥 乳香 沒藥 血竭各二錢 當歸五錢

右為末,每服二錢,茶湯下。一法紅花、當歸煎湯下。

五味子黃芪散 【 《寶鑑》,下同】  治因嗽咯血成勞,眼睛疼,四肢困倦,腳膝無力。

黃芪 麥冬 熟地黃 桔梗各五錢 白芍藥 五味子各二錢 甘草二錢五分 人參三錢

右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鍾半,煎七分,日三服。

噙化丸 【 丹溪,下同】  治嗽血。

香附童便浸 杏仁童便浸,去皮尖炒 海粉 山梔仁炒 青黛 (艹舌)蔞仁 訶子肉 馬兜鈴

右為細末,入白硼砂少許,煉蜜,少加薑汁為丸,每噙化一丸,白湯下。

天一丸 此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劑也,與前方相兼服,治陰虛火動欬血等證,甚效。

地黃 丹皮 黃蘗童便浸晒乾 枸杞 五味 知母童便浸晒乾 麥門冬 牛膝 白茯苓

右為末,煉蜜丸桐子大。空心白湯吞下八九十丸。

瀉心湯 【 仲景】  治心氣不足,吐血衄血。

大黃二兩 黃連 黃芩各一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三黃丸 【 《中藏經》】  治吐血。

黃連三兩 大黃一兩,濕紙裹煨 黃芩二兩

右,煉蜜丸桐子大。用熟水下十五丸,食後服,臨臥。

生地黃湯 【 《千金方》】  治憂恚嘔血,煩滿少氣,胸中痛。

生地黃一斤 大棗五十枚 阿膠 甘草各三兩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桃核承氣湯 【 仲景,下同】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結者,乃可攻之,宜用此藥。

大黃四兩 枝桂去皮 甘草炙 芒硝各二兩 桃仁去皮尖雙仁者,五十個槌碎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以水二大盞,煎至八分,去滓下硝,煎化溫服,以微利為度,未利再服。

抵當丸 傷寒有熱,小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當丸。

水蛭五個,熬去子杵碎,水蛭再生化為害尤甚,須剉斷,用石灰炒過再熬 桃仁四個,去皮尖研 大黃三分,去皮凈 蝱蟲五個,去翅足熬

右搗篩,只為一丸,以水一大白盞,煎至七分,頓服。晬時當下血,不下更作之。

加味理中湯 【 《良方》,下同】  治飲酒傷胃,遂成嘔吐,物與氣上衝,與血吐出,或心腹疼痛,自汗,名曰傷胃嘔血。

人參 乾薑炮 白朮土炒,各一兩 乾葛 甘草炙,各五錢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消痞丸 治積濕熱毒甚者,身體面目黃,心脅腹滿,嘔吐不能飲食,痿弱難以運動,咽嗌不利,肢體焦尫,眩悸膈熱,坐臥不寧,心火有餘而妄行,上為欬血、衄血、下為大小便血,腸風痔瘻,三焦壅滯閉癉,熱中消渴,傳化失常,小兒疳積熱。

牽牛二兩 黃連 乾葛 青黛研,各一兩 黃芩 大黃 黃蘗 梔子 薄荷 藿香 厚朴 茴香炒,各五錢 木香 辣桂各一分

右為細末,滴水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新水下,溫水亦得。小兒丸如麻子大。病本濕熱內甚,本自利者,去大黃、牽牛。忌發熱諸物。

當歸地黃湯 治嗽血衄血,大小便血,或婦人經候不調,月水過多喘嗽者。

當歸 白芍藥 川芎 白朮土炒 染槐子 黃藥子各五錢 生地黃 甘草 茯苓 黃芩 白龍骨各一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前。

甲乙餅 治欬出血片,兼痰內有血,不問年深日久,一服取效。

青黛一分 牡蠣二錢 杏仁七粒,去皮尖研

右為細末,黃臘鎔化溲和丸如彈子大,壓扁如餅。每用軟柿餅一個,去核,入藥在內,濕紙裹煨,約藥鎔方取出,去火毒,細嚼糯米飲下。

四物湯 通治一切血病。凡補血、溫血、生血、涼血、止血、行血、破血、消積血,皆自此方而變化之也。

白芍 熟地各二錢五分 當歸 川芎各二錢

右(口父)咀,水煎服。

紅花湯 治男女諸般血病。

水蘆花 茅香 紅花 槐花 白鷄冠花各等分

右(口父)咀,水煎服。忌腥滑發氣之物。

又方 治上焦一切血證。

髮灰三錢 阿膠二錢,白湯化 童便 生藕汁 刺薊汁 生地汁各一杯

右,入好墨汁數匙,同頓溫服。

(艹舌)蔞犀角湯 治吐血,酒客溫疫中熱,乾嘔心煩。

犀角鎊 (艹舌)蔞 蒲黃 甘草各一兩 葛根 桑寄生各三兩

右為粗末,每服一兩,水二盞,煎一盞,不拘時溫服。

綠雲散 治吐。

柏葉 百合 人參 阿膠炒成珠,各二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糯米飲下。

枇杷葉散 治暑毒攻心,嘔吐鮮血。

香薷二錢 厚朴 甘草 麥門冬 乾木瓜 茅根各一錢 枇杷葉 陳皮 丁香各五分

右為末,每服二錢,薑水煎服。

二茸丸 治吐血,酒色過度。

紫菀茸 鹿茸 枇杷葉 (艹款)冬花 杏仁 木通 桑白皮各一兩 大黃五錢

右為末,煉蜜丸彈子大。臨臥白湯嚼下。

九仙驅紅散 【 《集驗方》】  治嘔吐諸血及便血,婦人崩中,神效。

積雪草五錢 當歸酒洗 條芩酒炒 蒲黃炒 黃連炒 梔子酒炒 生地酒炒 槐花炒,各一錢

上部加藕節一錢五分,下部加地榆一錢五分,水二鍾,煎一鍾服神效。此方得之甚秘。

人參養肺丸 【 《良方》,下同】  治肺胃俱傷,氣奔於上,客熱熏肺,欬嗽喘急,胸中煩悸,涕唾稠粘,勞傷肺胃,吐血嘔血,併皆治之。

人參去蘆 黃芪蜜炙,各一兩八錢 (艹舌)蔞根 白茯苓去皮,各六錢 杏仁炒去皮,二兩四錢 皂角子炒去皮,三十個 半夏麯炒,四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後細嚼,用紫蘇湯送下;如喘,用桑白皮湯送下。

羊肺湯 治欬,晝夜無間,息氣欲絕,肺傷唾血。

牡蠣煅研粉 桂心 生薑各六兩 鍾乳粉 白石英 半夏洗,各五兩 五味子 百部根 川貝母 橘皮 桃仁去皮尖 射干各三兩 厚朴 (艹款)冬花 甘草炙,各二兩 羊肺一具,切碎

右先以羊肺用水二斗三升,煮至一斗,去肺內諸藥,再煮取三升,分作四服,日三夜一。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葱。

阿膠散 治肺破嗽血唾血。

阿膠酥炙 白芨各二分 天門冬去心 人參 北五味子 生地黃 茯苓各一分

右,除白芨別為細末,餘藥剉散,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入蜜二匙,秫米百粒,生薑五片,同煎,臨熟,入白芨末少許,食後溫服。

杏仁膏 治欬嗽喘急,喉中似有物,唾血不止。

杏仁湯浸去皮尖,炒微黃研 阿膠搗炒黃為末 酥三兩 白蜜五兩 蘇子微炒研如膏,各二兩 生薑汁一合

右六味,相和於銀鍋內,以慢火熬成膏,每服一匙,不拘時,以溫粥調飲下,日四五服。

黃芪散 治欬嗽,唾血。

黃芪 糯米炒 阿膠炒珠,各五錢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用米湯調下。

是齋白朮散 治積熱,吐血欬血。若因飲酒過度,負重傷胃而吐血者,最宜服之。忌濕麵煎煿之物。

白朮土炒 白茯苓 黃芪蜜浸炒 人參各一錢五分 柴胡 麥門冬 山藥 前胡各一錢 甘草炙,三分

右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三片,棗一枚,煎至一鍾,食遠服。

黃芪芍藥湯 治吐血衄血,多噦面黃,眼濇多眵,手麻木。

黃芪三錢 芍藥一錢五分 升麻 羌活 葛根各一錢 甘草炙,二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煎至一鍾,食遠服。

雲雪散 治吐血。

雲雪 蒲黃各一兩

右俱為末令勻,每服二錢,冷水調下。

磨雲散 治吐血。

柏葉 百合 人參 阿膠炒令燥,各二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糯米飲調下。

人參湯 【 《靈苑方》】  治吐血咯血,喘欬上氣,脈無力。

人參一兩

右為細末,五更時用鷄子清調如稀糊,匙抄服。去枕仰臥,須服人參末盡,甚效;或服半兩亦可。服訖,卻臥。一方用烏鷄子清,以手磨成水,傾磨千百次,自然成水,然後以人參末二錢調勻,約五更服,服藥時不得語,仰嚥自下,自然覺心肺俱涼,滿口津液。

杏仁散 治心肺客熱吐血,脣口乾燥。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 赤茯苓 黃連 梔子仁 黃芩 大黃炒,各一兩 桂心半兩 花粉三錢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益陰散 治陽浮陰翳,咯皿衄血。

黃芩 黃連 黃蘗俱用蜜水浸過,慢火炙乾 芍藥各一兩 人參 白朮 乾薑炮,各三錢 炙甘草二錢 穀雨茶香油炒,一兩二錢

右為細末,紅米飯丸,飲湯下三四錢。

二門冬飲 【 《集成》】  治肺傷咯嗽血。

天門冬 麥門冬并去心 知母 黃蘗 桔梗 百部各八分 紫菀 遠志 桂各五分 地黃 澤瀉 貝母各六分 牡蠣一錢

右水一鍾半,煎七分,不拘時服。

當歸芍藥湯 治欬血。

當歸 芍藥 白朮各一錢 牡丹皮 桃仁 梔子炒黑,各八分 甘草三分 青皮五分

右,水盞半,煎七分,食遠服。

竹茹散 治嘔血久不瘥,心神煩悶,臟腑勞傷。

竹茹鷄子大 白芍藥 生地黃 當歸各半兩 羚羊角鎊 麥門冬 鹿角膠各一兩五錢 茜根二兩 甘草炙,一兩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以水一鍾,生薑三片,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麥門冬汁 治嘔血吐血,及鼻衄血。

麥門冬生取汁 生地黃生取汁 生藕取汁 冷熟水各一盞 白藥一兩為末

右和令勻,每服二盞,略煎沸,不拘時溫服。

白朮丸 治傷胃吐血。

白朮十兩 乾薑 黃芪 伏龍肝 人參各三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時用米飲送下。

生血地黃百花丸 治諸虛不足,下血咯血衄血,腸澼內痔,虛勞寒熱,肌肉枯瘦。

生地十斤,搗汁 生薑半斤,搗汁 藕四斤,搗汁 白沙蜜四兩 無灰酒一升

已上五味,用銀器或砂鍋內熬至二碗許,漸成膏,一半磁器收之;一半入乾山藥末三兩,再熬一二十沸,次入後藥:

當歸焙 熟地黃焙 肉蓯蓉酒浸焙 破故紙 阿膠麩炒 覆盆子 黃芪蜜炙 石斛去根焙 遠志 麥門冬 白茯苓 枸杞子各二兩

右為細末,以山藥膏子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溫酒調地黃膏子送下,空心食前,日進三服。

側柏散 治內損吐血下血,或飲酒太過,勞傷於內,其血妄行,出如湧泉,口鼻皆流,須臾不救即死。

側柏葉一兩五錢,蒸焙 荊芥穗灰 人參各一兩

右為細末,入飛羅麵一錢,新汲水調如稀糊,不拘時啜服。

生地黃飲子 治諸吐血下血,溺血衄血。

生地黃 熟地黃 枸杞子 地骨皮 天門冬 黃芪 芍藥 黃芩 甘草各等分

右剉碎,每服一兩,水二盞,煎七分,食後溫服。如脈微身涼,惡風,加桂五分。吐血者,多有此證。

大薊飲 治吐血嘔血。

大薊汁 生地黃汁 生薑汁 麥門冬汁 刺薊汁各三合

右用白蜜半匙相和勻,冷服。

加减四物湯 治一切失血。

生地 當歸 白芍 山梔 牡丹皮 貝母 知母 黃蘗 陳皮 白朮 甘草 元參 麥門冬各等分

水煎服。如身熱,加地骨皮、子芩;嘔吐血,加知母、石膏、以瀉胃火;衄欬血,加茅根、黃芩以瀉肺火;唾咯血,加梔、蘗及肉桂少許,以瀉腎火;吐衄不止,加炒黑乾薑、柏葉、茜根、大小薊;便血不止,加槐花、地榆、百草霜;溺血不止,倍山梔,加車前子、小薊、黃連俱炒焦;諸失血久,加升麻、阿膠、人參,入童便、薑汁、韭汁。

解鬱湯 治火鬱失血。

柴胡 黃芪 黃連 黃芩 地骨皮 生地 熟地 白芍各等分

右,水煎服。

古天地膠 治欬血,又可辟穀。

天門冬一斤 熟地黃八兩

右為末,煉蜜為丸,酒下。或用生地黃、麥門冬等分,水煎服,治吐衄,諸藥不止。

元霜膏 治吐血虛嗽神效。

薑汁一兩 烏梅汁 梨汁 柿霜 白糖 蜜 蘿蔔汁各四兩 茯苓末八兩,乳汁浸三五次 (艹款)冬花末 紫菀末各二兩

右共入砂鍋內,慢火熬成膏,丸如彈子大。臨臥含化一丸。

又方 治痰火勞嗽,失血氣喘等證。

(艹款)冬花 枸杞子 五味子 山藥各一兩五錢 蘿蔔子一合半 蘇木 歸尾各七錢

右為末,梨汁、藕汁、竹瀝、薑汁、人乳各半碗,共入罐內,槐枝攪勻,皮紙封固,文武火煨三炷安息香久,取埋土中一夜,去火毒,每噙化一二茶匙。

又方 治痰中見血。

牡丹皮 白朮各一錢五分 當歸 白芍藥 桃仁 貝母各一錢 山梔子 黃芩各八分 桔梗七分 青皮五分 甘草三分

右,水煎服。

扶脾生脈散 治見血後,脾胃虛弱氣喘,精神短少,衄血吐血不止。

人參 當歸 白芍各一錢 麥門冬 五味子 甘草各五分 紫菀 黃芪各二錢

右,食後,水煎溫服。

聖愈湯 治一切失血;或血虛,煩渴躁熱,睡臥不寧;或瘡證膿水出多,五心煩熱,作渴等證。

熟地黃生者自製 生地黃 當歸酒拌,各二錢 人參 黃芪炒 川芎各一錢

右,水煎服。按失血過多,久瘡潰膿水不止,雖曰陰虛,實未有不兼陽虛者,合用人參、黃芪,允為良法。凡陰虛證,大率宜倣此矣。

小建中湯 【 仲景,下同】  治虛勞悸衄。

桂枝去皮 甘草炙 生薑各三兩 芍藥六兩 大棗十二枚 膠飴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麻黃湯 治太陽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

麻黃去節,三兩 桂枝去皮,二兩 甘草炙,一兩 杏仁湯泡去皮尖,七十個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將息。

失血方 【 《千金方》,下同】  治大便出血,及口鼻皆血,出血,上心胷氣急,此是勞熱所致。

生地黃八兩 蒲黃一斤 地骨皮五兩 黃芩 芍藥 生竹茹各三兩

右六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七合,分溫三服。

又方 凡吐血衄血溺血,皆臟氣虛,膈氣傷,或起驚悸。

生竹皮一升 芍藥 黃芩各二兩 芎藭 當歸 桂心 甘草各一兩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竹皮,減三升,下藥煎取二升,分三服。

又方 治衄血。

芎藭一兩 細辛六銖 伏龍肝二枚,如鷄子大 生地黃六兩 桂心 白芷 乾薑 芍藥 甘草 吳茱萸各三兩

右十味(口父)咀,以水三升,酒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生地黃湯 治鼻衄。

生地黃八兩 黃芩一兩 阿膠 甘草各二兩 柏葉一把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煎取二升半,分三服。

茜根散 【 《濟生方》,下同】  治鼻衄,終日不止,心神煩悶。

茜根 黃芩蛤粉炒 阿膠蛤粉炒 側柏葉 生地黃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右(口父)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薑三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羚羊清肺湯 治鼻中無故出血不止,及尋常吐血欬血,并效。

羚羊角鎊 黃連 銀柴胡 元參 石膏 川芎 當歸身 白芍 生地 蒲黃 地骨皮 山梔各一錢 蘆薈 甘草各五分 藕節三個 白茅根四兩,水搗汁一碗和攪去滓

右用茅根汁一大碗,煎七分,入童便一杯,食後服。

門冬清肺飲 【 河間,下同】  治脾肩虛弱,氣促氣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

紫菀茸一錢半 黃芪 白芍藥 甘草各一錢 人參 麥冬各五分 當歸身三分 五味子三個

右(口父)咀,分作二服,每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柤溫服,食後。

寸金散 治鼻衄不止。

甘草生 土馬騣牆上生者,各一分 黃藥子五錢

右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未止,再服立止。

清胃散 治胃經有熱,牙齒或牙齦作腫,出血不止,併效。

黃芩 黃連 生地 丹皮 升麻 石膏各一錢

右(口父)咀,水二鍾,煎八分,食後服。

麻黃桂枝湯 治傷寒不解其表,因致衄者。

人參 麥冬各三分 桂枝 當歸身各五分 麻黃去根節 甘草 黃芪 白芍藥各一錢 五味子五個

右以水三盞,先煮麻黃一味,令沸去沫,至二盞,入餘藥,煎至一盞,去柤熱服,臨臥。只一服而愈,更不再作。

黃芩芍藥湯 治鼻衄不止。

黃芩 芍藥 甘草各等分

右,水煎服;或犀角地黃湯。如無犀角,以升麻代之。

又方 止衄血。

黃芪六錢 赤茯苓 白芍藥 當歸 生地 阿膠各三錢

右為末,每服二錢,食後,黃芪湯調服。

芎附飲

川芎二兩 香附四兩

右為末,每服二錢,茶湯調下。

麥門冬飲子 治衄血不止。

麥門冬去心 生地黃

右切,水煎服。

茜梅丸 治衄血無時。

茜草根 艾葉各一兩 烏梅肉焙乾,半兩

右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烏梅湯下三十丸。

御院麝香散 治鼻衄不止。

白礬枯過另研 白龍骨粘舌者,另研,各半兩 麝香另研,半字

右三味,杵和勻,每用一字,先將冷水洗凈鼻內血,然後吹藥於鼻中,或以濕紙蘸藥塞鼻,尤妙。

古參柏糊 治男婦九竅血如泉湧。

沙參 側柏葉各一錢五分

右為末,入飛羅麵三錢,水調如糊,啜服。

文蛤散 治熱壅,舌上出血如綫。

五倍子 白膠香 牡蠣粉

右等分為細末,每用少許,糝患處。

綠袍散 治齒縫出血。

黃蘗 薄荷 芒硝 青黛各等分

右為末,入冰片少許,掩上牙牀即止。

劉尚書方 止鼻衄。

百草霜 髮灰二物等分 清煙墨一錠 童便 韭汁 無灰老酒各一盞

右,下三味合一處,用墨濃磨,調上二物服。

陳槐湯 治吐血衄血不止。

當歸頭尾 川芎 赤芍藥 黃芩 槐花 陳皮 側柏葉蜜炒 烏藥各二錢 藕節三分 山梔子七個 細茶三錢

右,用水二鍾,煎一鍾,不拘時熱服。

通關止血丸 治鼻衄。

枯白礬一錢 沉香三分 麝香一分,另研 半夏四個 糯米十四粒

右為末,麵糊為丸如豌豆大。每用二丸,塞左右兩耳,即服陳槐湯。鼻衄不止,用水紙搭在鼻衝上,隨用此秘方。

又秘方

梔子炒黑 百草霜 龍骨火煅牡蠣火煅 京墨 血餘燒存性

右為末,用茅花水蘸濕,蘸藥入鼻孔;如無茅花,將紙撚水濕蘸藥入鼻中,真良法也。

千針散 治鼻衄不止。

刺薊 木賊各一分 白麵一錢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研青蒿心七枚,新汲水調下,併二服。

刺薊湯 治熱氣上行,衄血汗血。

刺薊 蘇葉各二兩 黃連 生地 犀角各一兩

右(口父)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川芎三黃散 治積熱衄血。

川芎 大黃 黃連 黃芩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食後井水調下。

止衄散 治氣鬱發衄。

黃芪 赤茯苓 白芍藥 當歸酒浸 生地黃 阿膠炒,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七錢,水二盞,煎八分,臨臥服。

桃花散 治一切內外病,血出不止。

石灰半升 大黃一兩五錢,切片

右二味,同炒至石灰變紅色為度,去大黃,篩細摻患上,紙蓋絹紮。止血後,用葱湯洗淨。兼戒口味房事為要。

刺薊散 治鼻衄出血,經日不止。

刺薊 苦參 梔子仁 生地黃 側柏葉 黃連 大黃炒,各一兩

右(口父)咀,每服五錢,水一大盞,入青竹茹半鷄子大,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時服。

南天竺飲 治血妄行,九竅皆出,服藥不止者。

南天竺草拇指大一把,剉碎 生薑一塊,拇指大 山梔仁三十枚 燈草小拇指一把 大棗五枚 甘草炙,半兩

右剉,入磁器中,水一大碗,煎至半碗,去滓,不拘時溫服。

人中白散 治牙齦出血,及腐爛黑臭者。

人中白溺壺者佳,煅紅,一兩 孩兒茶一兩 黃蘗 薄荷 青黛各六錢 冰片五分

右研極細,先用溫湯漱凈,吹藥牙患上,日用六七次。吹藥,涎從外流為吉,內收涎毒入裏為凶。

蘆薈丸 治證同上。

蘆薈 銀柴胡 胡黃連 川黃連 牛蒡子 元參 桔梗 山梔仁 生石膏 薄荷葉 羚羊角各五分 甘草 升麻各三分

右為細末,糊丸如桐子大。每食後白湯下。

髮灰散 【 《良方》,下同】  治血淋,若單單小便出血如尿。

亂髮燒灰 麝香少許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用米酢溫湯調下。

治尿血方

淡竹葉 麥門冬 白茅花 車前子 陳柳枝 天門冬 地榆 香附子 鬱金 燈心各半錢

右以水二碗,煎八分,去滓,調四苓散,空心服。

四苓散

茯苓去皮 猪苓去皮 白朮 澤瀉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用前煎藥調服。

蒲黃丸 治虛損,膀胱有熱,尿血不止。

蒲黃 葵子 赤茯苓 黃芪各一兩 車前子 當歸微炒 荊實各七錢半 麥冬 生地各二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米飲送下。

牡蠣散 治勞損傷中尿血。

牡蠣煅為粉 車前子 白龍骨煅令赤 黃芩 熟地黃 桂心各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米飲調下。

如神散 治心臟有熱,熱乘於血,血滲小腸,故尿血也。

阿膠蛤粉炒,一兩 山梔仁 車前子 黃芩 甘草各二錢

右為細末,每服半錢或一錢,井華水調服,日三。

鹿茸散 治尿血,日夜不止。

鹿茸酒洗去毛酥炙 生地焙 當歸焙,各二兩 蒲黃一合 冬葵子炒,四兩半

右為極細末,每服三錢,空心用溫酒調服,日二。一方治下元虛憊,尿血,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炒鹽湯下。

又方 治小便頻數,卒然下血不止,併不疼。病此緣心中積惡,機謀艱險,長懷嫉妬,多積忿氣,傷損肝心正氣;又因色傷,小腸氣虛,血乘虛妄行,故有此疾,宜服此方。

桑寄生一兩 熟地黃 茯苓各半兩 人參 川芎 獨活 蒲黃各二錢 甘松 沉香各八分四釐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一二沸,便瀉出,去滓,非時吃。服此藥後,其血已安,較覺丹田元氣之虛,腰膝沉重,多困少力者,宜用桑寄生為細末,每服一二錢,非時點服補之。

下血方歌

側柏加礬煮,棕櫚下火燒,大黃煨半熟,枳殼炒須焦。黑墨槐花末,黃連酒共調,腸風併下血,痔漏一齊消。右依法修治,淡酒調成膏,置舌上,仍以酒送下。及治標妙方,屢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