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八十
渴門
黃帝素問
通評虛實論
消癉,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久不可治。
【 註 五臟之精氣皆虛,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肉,故為消癉也。脈實大者,精血尚盛,故可治。脈懸小者,精氣漸衰,故難治。】
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高粱之疾也。
氣厥論
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
【 註 肺為金水之原,寒隨心火消爍肺精,是以飲一溲二者,肺液并消,故為不治之死證。】
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
【 註 心肺居於膈上,火熱移於肺金,則金水之液涸,是以膈上之津液耗竭而為消渴也。】
刺熱篇
腎熱病者,先腰痛胻痠,苦渴,數飲,身熱。
【 註 腰者腎之腑,故先腰痛。腎主骨,故胻痠。腎為水臟,津液不能上資,故苦渴數飲也。】
陰陽別論
二陽結謂之消。
【 註 二陽,陽明胃也。陽明氣結,則水穀之津液不生,以致消渴為病。】
風論
飲酒中風則為漏風。漏風之狀,或多汗,常不可單衣,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息,惡風,衣常濡,口乾,善渴,不能勞事。
【 註 津液內竭,故口乾善渴。】
奇病論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 註 厚味令人內熱,甘者主於留中,津液不能輸布於五臟,而獨留在脾,脾氣上溢,發為口甘,內熱不清,轉為消渴。】
至真要大論
少陽之復,嗌絡焦槁,渴飲水漿。
【 註 嗌絡焦槁,肺金傷也。渴飲水漿,陽明胃金燥也。】
太陽司天,善噫嗌乾,甚則色炲,渴而欲飲。
【 註 此寒凌心火,逼其火氣上炎也。】
氣交變大論
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火,民病渴而妄冒。
【 註 脾氣不能轉輸其津液故渴。】
靈樞經
五變篇
黃帝曰:人之善病消癉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黃帝曰:何以知五臟之柔弱也?少俞答曰:夫柔弱者,必有剛強。剛強多怒,柔者易傷也。黃帝曰:何以候柔弱之與剛強?少俞答曰:此人皮膚薄,而目堅固以深者,長衝直揚,其心剛。剛則多怒,怒則氣上逆,胷中蓄積,血氣逆流,髖皮充肌,血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
【 註 按本經有五臟之消癉,有肌肉之消癉。五臟之消癉,津液內消而消渴也。肌肉之消癉,肌肉外消而消瘦也。精血少則逆氣反上奔,故曰柔弱者必有剛強,謂五臟之精質柔弱,而氣反剛強。是柔者愈弱,而剛者愈強,剛柔之不和也。】
本臟篇
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肺脆、肝脆、脾脆、腎脆,則俱善病消渴易傷。
【 註 五臟主藏精者也,脆弱則津液微薄,故成消癉。】
師傳篇
中熱消癉則便寒,寒中之屬則便熱。
【 註 便者,更人之逆也。熱者更之寒,寒者更之熱耳。】
邪氣臟腑病形篇
心脈微小為消癉,滑甚為善渴。
【 註 消癉者,三消之證。心肺主上消,脾胃主中消,肝腎主下消。滑則陽氣盛而有熱,盛於上則善渴。】
肺脈微小為消癉。
【 註 肺主精水之生原也。】
肝脈小甚為多飲,微小為消癉。
【 註 小者血氣皆少,少則木火盛也。】
脾脈微小為消癉。
【 註 脾虛而不能為胃行其津液也。】
腎脈微小為消癉。
【 註 精血不足也。】
五味篇
黃帝曰:鹹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鹹入於胃,其氣上走中焦,注於脈,則血氣走之。血與鹹相得則凝,凝則胃中汁注之,注之則胃中竭,竭則咽路焦,故舌本乾而善渴。血脈者,中焦之道也,故鹹入而走血矣。
【 註 鹹入於胃,其氣上走中焦,注於脈者,鹹性之上湧也,注於脈則走於血氣矣。血者中焦之汁,奉心神而化赤,鹹乃寒水之味,故血與鹹相得則凝,凝則燥結,而胃中之汁以滋之。胃中汁竭,則咽路焦枯,故舌本乾而善渴。】
金匱要略 【 漢?張機】
消渴病脈證治
消渴篇曰: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不肯止。
寸口脈浮而遲,浮即為虛,遲即為勞,虛則衛氣不足,勞則勞氣竭;趺陽脈浮而數,浮即為氣,數即消穀而大堅 【 一作緊】 ,氣盛t溲數,溲數即堅,堅數相搏,即為消渴。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
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宜利小便發汗,五苓散主之。
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渴欲飲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湯主之。
小便不利者,有水氣,其人苦渴,(艹舌)蔞瞿麥丸主之。
血痺篇曰: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脈浮者,裏虛也。
肺痿篇曰:熱在上焦者,因欬而為肺痿。肺痿之病,從何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肺痿吐涎沫而不欬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
痰飲篇曰,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脈沉者有留飲。
先渴後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茯苓湯主之。
水氣篇曰:太陽病脈浮而緊,惡寒者,此為極虛發汗得之。渴而不惡寒者,此為皮水。然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數者,不可發汗。
裏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而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越婢加朮湯主之。水病人目下有臥蠶,面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沉絕者有水,可下之。
問曰:病下利後,渴飲水,小便不利,腹滿因腫者,何也?答曰:此法當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當愈。
問曰:黃汗之為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蘗汁,脈自沉,何從得之?師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湯主之。
黃疸篇曰:脈沉,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皆發黃。
疸而渴者,其疸難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發於陰部,其人必嘔;陽部,其人振寒而發熱也。
驚悸篇曰:病者如熱狀,煩滿,口乾燥而渴,其脈反無熱,此為陰伏,是瘀血也,當下之。
嘔吐篇曰: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飲故也,此屬支飲。
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文蛤湯主之,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
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者,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脈訣 【 晉?王叔和】
脈忌
脾脈歌曰:脾脈實兼浮,消中脾胃虛。口乾饒飲水,多食亦肌虛。
雜病歌曰:消渴脈數大者活,虛小病深厄難脫。
千金方 【 唐?孫思邈】
論證
凡積久飲酒,未有不成消渴。然大寒凝海而酒不凍,明其酒性酷熱,物無以加。脯炙鹽鹹,此味酒客躭嗜,不離其口,三觴之後,制不由己。飲噉無度,咀嚼酢醬,不擇酸鹹,積年長夜,酣興不解,遂使三焦猛熱,五臟乾燥,木石猶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治之愈否,屬在病者。若能如方節慎,旬月可瘳。不自愛惜,死不旋踵。方書醫藥,實多有效,其如不慎者何!其所慎有三:一飲酒,二房室,三鹹食及麪。能慎此者,雖不服藥而自可無他。不知此者,縱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又曰:消渴之人,愈與未愈,常須思慮有大癰,何者?消渴之人,必於大骨節間發癰疽而卒,所以戒之在大癰也,當預備癰藥以防之。有人病渴利,始發於春,經一夏服(艹舌)蔞、豉汁,得其力,渴漸瘥,然小便猶數甚,晝夜二十餘行,常至三四升,極瘥不減二升也。轉久便止,漸食肥膩,日就羸瘦,咽哽脣口焦燥,呼吸少氣,不得多語,心煩熱,兩腳酸,食乃兼倍於常,故不為氣力者,當知此病皆虛熱之所致。治法:可長服(艹舌)蔞汁以除熱;牛乳杏酪善於補,此法最有益。
夫內消之為病,當由熱中所作也。小便多於所飲,令人虛極短氣。夫內消者,食物消作小便也,而又不渴。正觀十年,梓州刺史李文博,先服白石英久,忽然房道強盛,經月餘漸患渴,經數日小便[小便 原缺,據《千金》卷二十一消渴補。]大利,日夜百行以來,百方治之,漸以增劇,四体羸惙,不能起止,精神恍惚,口舌焦乾而卒。此病雖稀,甚可畏也。利時脈沉細微弱,服枸杞湯即效,但不能常愈。服鈆丹散亦即減,其間將服除熱宣補[補 原缺,據《千金》卷二十一消渴補。]丸。
強中之病者,莖長興盛,不交精液自出也。消渴之後,即作癰疽,皆由石熱。凡如此等,宜服猪腎薺苨湯,制腎中石熱也;又宜服白鴨通湯。
凡人生放恣者眾,盛壯之時,不自慎惜,快情縱慾,極意房中,稍至年長,腎氣虛竭,百病滋生;又年少懼不能房,多服石散,真氣既盡,石氣孤立,惟有虛耗,脣口乾焦,精液自泄,或小便赤黃,大便乾實,或渴而且利,日夜一石,或渴而不利,或不渴而利,所食之物,皆作小便,此皆由房室不節之所致也。凡平人夏月喜渴者,由心王也。心王便汗,汗則腎中虛燥,故渴而小便少也。冬月不汗,故小便多而數也。此為平人之證也,名為消渴。但小便利而不飲水者,腎實也。經云:腎實則消。消者不渴而利是也。所以服石之人,於小便利者,石性歸腎,腎得石則實,實則能消水漿,故利;利多則不得潤養五臟,臟衰則生諸病。張仲景云:熱結中焦則為堅,熱結下焦則為溺血熱結中焦則為堅,熱結下焦則為溺血 原作「熱結中焦則為溺血」,據《千金》卷二十一消渴改。,亦令人淋閉不通。明知不必悉患小便利,信矣。內有熱者則喜渴,除熱則止渴;兼虛者,須除熱補虛則瘥矣。
凡消渴病經百日以上者,不得灸刺,灸刺則於瘡上漏膿水不歇,遂致癰疽,羸瘦而死。亦忌有所誤傷,但作針許大瘡。所飲之水,皆於瘡中變成膿水而出。若水出不止者必死,慎之慎之!初得患者,可如方灸刺之,佳。
活人書 【 宋?朱肱】
傷寒渴證
問渴曰:脈浮而渴,屬太陽;有汗而渴,屬陽明;傷風寒熱,或發熱惡風而渴,屬少陽;自利而渴,屬少陰。
切戒太陽證無汗而渴者,不可與白虎湯;陽明證汗多而渴者,不可與五苓散。曰:然則太陽病渴,終不可與白虎耶?曰:太陽證得汗後,脈洪大而渴者,方可與之也。曰:陽明病渴,終不可與五苓耶?曰:陽明證小便不利,汗少脈浮而渴者,方可與之。此皆仲景之妙法也。
凡病非大渴不可與水。若小渴咽乾者,只小呷滋潤之,令胃中和。若大渴煩躁甚,能飲一斗者,與五升飲之。若全不與,則乾燥無由作汗,發喘而死。常人見因渴飲水得汗小渴,遂劇飲之,致停飲心下滿結喘死者甚眾,當以五苓散或陷胸丸與之。
若陽毒倍常躁盛大渴者,黑奴丸主之。
中暑伏熱深,累取不差,其人發渴不已,酒蒸黃連丸主之。
河間六書 【 金?劉完素】
消渴
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有上消、中消、腎消。上消者,上焦受病,又謂之膈消病也,多飲水而少食,大便如常,或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也,治宜流濕潤燥。中消者,胃也,渴而飲食多,小便黃。經曰:熱能消穀,知熱在中,法云宜下之,至不欲飲食則愈。腎消者病在下焦,初發為膏淋,下如膏油之狀,至病成而面色黧黑,形瘦而耳焦,小便濁而有脂。治法宜養血以肅清,分其清濁而自愈也。法曰:燥上而渴,辛甘而祛用潤肺,故可用蜜煎生薑湯,大器頓之,時時呷之。法云:心肺之病,莫厭頻而少飲。《內經》曰:補上治上宜以緩。又曰: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則肺氣下流,故氣下火降而燥衰,其渴乃止。又經曰:二陽結為消。王注曰:二陽結,於胃及大腸俱熱也。腸胃藏熱則善消水穀,可用甘辛降火之劑。黃連末一斤,生地黃自然汁、白蓮花藕自然汁、牛乳汁各一斤,熬成膏子劑,黃連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少呷溫水送下,日進。十服渴病立止。
治上焦膈消而不欲多食,小便清利,宜小柴胡湯或加白虎湯,或錢氏方中地骨皮散內加芍藥、黃芪、石膏、黃芩、桔梗之類是也。
又如胃膈癉熱煩滿,飢不欲食,或癉成消中,善食而瘦,或燥熱鬱甚而成消渴,多飲而數小便,狂陽心火燥,其三焦腸胃燥濇怫鬱,而水液不能宣行,則周身不得潤澤,故瘦悴黃黑而燥熱消渴。然雖多飲,其水液亦不能浸潤於腸胃之外,渴不能止,而便注為小便多出。俗未明,妄為下焦虛冷,誤人多矣。
心移寒於肺,肺消,飲少溲多,當補肺平心,死而可治,乃心肺為賊也。
心移熱於肺,名曰膈消,二者心膈有熱,久則引飲為消渴耳,麥門冬飲子主之。
飲酒中風、或汗多,不可單衣,食則汗出,多如液漏,久不治為消渴疾,白朮散主之。
胃膈癉熱煩滿,飢不欲食,或癉成消中,善食而瘦,或燥熱鬱甚而成消渴,多飲而數小便。
三消論
《易》言天地自太虛至黃泉有六位,《內經》言人之身自頭至足亦有六位,今余又言人胸腹之間,自肺至腎又有六位。人與天地造化五行,同一鑪錘,知彼則知此矣。故立天之氣曰金與火,立地之氣曰土與水,立人之氣曰風與火。故金與火合則熱而清,水土合則濕而寒,風火合則溫而炎。人胸腹之間,亦猶是也。肺最在上為金主燥清,心次之為君火主熱,肝又次之為風木主溫,膽又次之為相火主極熱,脾又次之為濕土主涼,腎又次之黃泉為寒水主寒。故心肺象天,脾腎象地,肝膽象人。不知此者,不可與論人之病矣。夫土為萬物之本,水為萬物之元,水土合德,以陰居陰,同處乎下,以立地為氣,萬物根於地,是故水土濕寒。若燥熱陽實,則地之氣不立,萬物之根索澤而枝葉枯矣。五常政大論曰:根於中者,命曰神機。是為動物根本在於中也。根本者,脾胃腎也。食入胃則脾為布化氣味,榮養五臟百骸,故酸入肝而養筋膜,苦入心而養血脈,甘入脾而養肌肉,辛入肺而養皮毛,鹹入腎而養骨髓。五氣亦然,故清養肺,熱養心,溫養肝,濕養脾,寒養腎也。凡此五味五氣太過則病,不及亦病,惟平則常安矣。故六節臟象論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臟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是其理也。又太陰陽明論曰:脾病而四肢不用者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腎乃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不得稟水穀氣,脾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時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脾臟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獨主於時也。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爾,而能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足陽明者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臟腑各因其經而受氣以益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日以衰,陰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不用者,謂不能為之運用也。由是觀之,則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皆稟受於脾胃,行其津液,相與濡潤滋養矣。後之醫者,欲以燥熱之劑,以養脾胃滋土之氣,不亦外乎?況消渴之病者,本濕寒之陰氣極衰,燥熱之陽氣太甚,更服燥熱之藥,則脾胃之氣竭矣。叔世不分五連六氣之虛實,而一概言熱為實而虛為寒,彼但知心火陽熱一氣之虛實,而非臟腑六氣之虛實也。蓋肺本清虛則溫,心本熱虛則寒,肝本溫虛則清,脾本濕虛則燥,腎本寒虛則熱。假若胃冷為虛者,乃胃中陰水寒氣實甚,而陽火熱氣衰虛也,非胃土濕氣之本衰,故當溫補胃中陽火之衰,退其陰水寒氣之甚。又如胃熱為實者,乃胃中陽火實而陰水虛也,故當以寒藥瀉胃中之實火而養其虛水。然此皆補瀉胃中虛熱水火所乘之邪,非胃為濕者之本。其餘例同法。夫補瀉脾胃濕土之水氣者,潤其濕者是補濕,燥其濕者是瀉濕,土本濕故也。凡臟腑諸氣,不必腎水獨當寒,心火獨當熱,要知每臟每腑,諸氣和同宣而平之可也。故余常謂五常之道,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孤陰不長,獨陽不成,但有一物皆備,五行遞相濟養,是謂和平;交互克伐,是謂衰興;變亂失常,患害由行。故水少火多,為陽實陰虛而病熱也;水多火少,為陰實陽虛而病寒也。其為治者,瀉實補虛,以平為期而已矣。故治消渴者,補腎水陰寒之虛,而瀉心火陽熱之實,除腸胃燥熱之甚,濟身中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結,津液生而不枯,氣血利而不濇,則病日已矣。況消渴者,本因飲食服餌失宜,腸胃乾涸,而氣液不得宣平,或耗亂精神,過違其度,或因大病陰氣損而血液衰虛,陽氣悍而燥熱鬱甚之所成也。故三消渴者。皆由久嗜鹹物,恣食炙煿,飲酒過度,亦有年少服金石丸散,積久石熱結於胷中,下焦虛熱,血氣不能制石熱,燥甚於胃,故渴而引飲。若飲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若飲食多而又甚飢,小便數而漸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飲水不絕,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腎消。如此三消者,其燥熱一也,但有微甚耳。余聞世多以一方而通治三消渴者,以其善消水穀而喜渴也。然叔世論消渴者,多不知本。其言消渴者,上實熱而下虛冷。上熱故煩渴多飲,下寒故小便多出。本因下部腎水虛,而不能制其上焦心火,故上實熱而下虛冷。又曰:水數一,為萬物之本,五行之先,故腎水者,人之本命之元,不可使之衰弱。根本不堅則枝葉不茂,元氣不固則形體不榮。消渴病者,下部腎水極冷,若更服寒藥,則元氣轉虛,而下部腎水轉衰,則上焦心火亢甚而難治也,但以煖藥補養元氣。若下部腎水得實而勝退上焦火,則自然渴止,小便如常而病愈也。若此之言,正與仲景相反,所謂巧言似是,於理實違者也。非徒今日之誤,誤已久矣。又如蔣氏《藥證》病原中論消渴消中消腎病曰:三焦五臟皆虛熱,惟有膀胱冷似冰。又曰:腰腎虛冷日增重。又,膀胱腎臟冷如泉。始言三焦五臟俱虛熱,惟有膀胱冷似冰。復言五臟亦冷,且腎臟水冷,言為虛。其餘熱者,又皆言其虛。夫陰陽興衰,安有此理?且其言自不相副,其失猶小,至於寒熱差殊,用藥相反,過莫大焉。或又謂腎與膀胱屬水,虛則不能制火,虛既不能制火,故小便多者,愈失之遠矣。彼謂水氣實者,必能制火,虛則不能制火。故陽實陰虛而熱燥其液,小便淋而常少;陰實陽虛不能制水。小便利而常多。豈知消渴小便多者,非謂此也,何哉?蓋燥熱太甚,而三焦腸胃之腠理,怫鬱結滯,致密壅塞,而水液不能滲泄浸潤於外,榮養百骸。故腸胃之外,燥熱太甚,雖復多飲於中,終不能浸潤於外,故渴不止。小便多出者,如其多飲,不能滲泄於腸胃之外,故數溲也。故金盡言《原病式》曰:皮膚之汗孔者,謂泄汗之孔竅也。一名氣門者,謂泄氣之門戶也。一名腠理者,謂氣液之隧道紋理也。一名鬼門者,謂幽冥之門也。一名元府者,謂元微之府也。然元府者,無物不有。人之臟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於萬物,悉皆有之,乃出入升降道路門戶也。故經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知出入升降,無器不有,故知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識能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閉塞則不能用也。若目無所見,耳無所聞,鼻不聞香,舌不知味,筋痿骨痺,爪退齒腐,毛髮墮落,皮膚不仁,腸胃不能滲泄者,悉由熱氣怫鬱,元府閉塞,而致津液血脈,榮衛清氣,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隨鬱結微甚而為病之大小焉。病在表則怫鬱,腠理閉密,陽氣不能散越,故燥而無汗,而氣液不能出矣。叔世不知其然,故見消渴數溲,妄言為下部寒爾。豈知腸胃燥熱,怫鬱使之然也。於之所以舉此,蓋為消渴之證,乃腸胃之外,燥熱痞閉其滲泄之道路,水雖入腸胃之內,不能滲泄於外,故小便數出而復渴,此數句足以盡其理也。試取《內經》凡言渴者盡明之矣。有言心肺氣厥而渴者,有言肝痺而渴者,有言脾熱而渴者,有言腎熱而渴者,有言胃與大腸熱結而渴者,有言腸痺而渴者,有言小腸癉熱而渴者,有因病瘧而渴者,有因肥甘石藥而渴者,有因醉飽入房而渴者,有因遠行勞倦遇大熱而渴者,有因傷害胃乾而渴者,有因腎熱而渴者,有因病風而渴者,雖五臟之部分不同,而病之所遇各異,其歸燥熱一也。
所謂心肺氣厥而渴者,厥論曰: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注曰:心熱入肺,久而傳化,內為膈熱消渴多飲也。所謂肝痺而渴者,痺論曰:肝痺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如脾熱而渴者,痿論曰:脾氣熱則胃乾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所謂腎熱而渴者,刺熱論曰:腎熱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數飲,身熱。熱論曰: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繫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叔世惟言腎虛不能制心火,為上實熱而下虛冷,以熱藥溫補腎水,欲令勝退心火者,未明陰陽虛實之道也。夫腎水屬陰而本寒,虛則為熱;心火屬陽而本熱,虛則為寒。若腎水陰虛,則心火陽實,是謂陽實陰虛,而上下俱熱明矣。故氣厥論曰:腎氣衰,陽氣獨勝。宣明五氣論曰:腎惡燥,由燥則腎枯水涸。臟氣法時論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夫寒物屬陰,能養水而瀉心;熱物屬陽,能養火而耗水。今腎水既不勝心火,則上下俱熱,奈何以熱藥養腎水,欲令勝心火,豈不謬哉?又如胃與大腸熱結而渴者,陰陽別論曰:二陽結為之消。注曰:二陽結,胃及大腸俱熱結也。腸胃藏熱,善消水穀。又氣厥論曰: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脈要精微論曰:癉成為消中,善食而瘦。如腸痺而渴者,數飲而不得中,氣喘而爭,時發飧泄。夫數飲而不得中,其大便必不停留。然則消渴數飲而小便多者,止是三焦燥熱怫鬱而氣衰也明矣,豈可以燥熱毒藥,助其強陽以伐衰陰乎?此正實實虛虛之罪也。夫消渴者多變聾盲瘡癰痤疿之類,皆腸胃燥熱怫鬱,水液不能浸潤於周身故也。或熱甚而膀胱怫鬱,不能滲泄,水液妄行而面上腫也。如小腸癉熱而渴者,舉痛論曰: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便堅不得出矣。注曰:熱滲津液而小便堅矣。如病瘧而渴者,瘧論曰:陽實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內外皆熱,則喘而渴,故欲飲冷也。然陽實陰虛而為病熱,法當用寒藥,養陰瀉陽,是謂瀉實補衰之道也。如因肥甘石藥而渴者,奇病論曰:有口甘者,病名為何?岐伯曰:此五氣之溢也,病名脾癉。癉為熱也,脾熱則四臟不稟故氣上溢也。先因脾熱,故曰脾癉。又經曰: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而為消渴。通評虛實論曰: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膏粱之疾也。或言人惟胃氣為本,脾胃合為表裏,脾胃中州,當受溫補,以調飲食。今消渴者,脾胃極虛,益宜溫補,若服寒藥,耗損脾胃,本氣虛乏而難治也。此言乃不明陰陽寒熱虛實補瀉之道,故妄言而無畏也。豈知腹中論云:帝曰:夫子數言熱中消中,不可服芳草石藥,石藥發癲,芳草發狂。注言:多飲數溲謂之熱中,多食數溲謂之消中。多喜曰癲,多怒曰狂。芳,美味也。石謂英乳,乃發熱之藥也。經又曰:熱中消中,皆富貴人也。今禁膏粱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藥是病不愈,願聞其說。岐伯曰:芳草之味美,石藥之味悍,二者之氣,急疾堅勁,故非緩心和人不可服此二者。帝曰:何以然?岐伯曰:夫熱氣慓悍,藥氣亦然。所謂飲一溲二者,當肺氣從水而出也,其水穀之海竭矣。凡見消渴,便用熱藥,誤人多矣。故《內經》應言渴者皆如是,豈不昭晰歟?然而猶有惑者,諸氣過極反勝也者,是以人多誤也。如陽極反似陰者是也。若不明標本,認似為是,始終乖矣。故凡見下部覺冷,兩膝如冰,此皆心火不降,狀類寒水,宜加寒藥下之,三五次則火降水升,寒化自退。然而舉世皆同執迷,至如《靈》、《素》二書,棄如朽壞,良可悲夫!故處其方,必明病之標本,達藥之所能,通氣之所宜,而無加害者,可以制其方也已。所謂標本者,先病為本,後病為標,此為病之本末標本相傳,先當救其急也。又云六氣為本,三陰三陽為標,蓋為臟病最急也。又云六氣為胃之本,假若胃熱者,胃為標,熱為本也。處其方者,當除胃中之熱,是治其本也。故六氣乃以甚者為邪,衰者為正,法當瀉甚補衰,以平為期。養正除邪,天之道也。大凡治病,明知標本,按法治之,何必謀於眾人。陰陽別論曰:謹熟陰陽,無與眾謀。標本病傳論曰:知標知本,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為妄行。至真要大論曰。知標知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順,正行無間。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診,適足以亂經。故曰:粗工嘻嘻,以為可知,言熱未已,寒病復起,同氣異形,迷診亂經,此之謂也。夫標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言標與本,易而弗損;察本與標,氣可令調。明知勝復,為萬民式,天之道畢矣。天元紀大論曰:至數極而道不惑,可謂明矣。所謂藥之巧能者,溫涼不同,寒熱相反,燥濕本異云云,前已言之矣,斯言氣也。至於味之巧能,如酸能收,甘能緩,辛能散,苦能堅,鹹能軟,酸屬木也。燥金主於散落而木反之,土濕主於緩而水勝之,故能然也。苦能燥濕而堅,火者苦也。《易》曰:熯萬物者,莫過於火。凡物燥則堅也。甘能緩急而散結,甘者土也。燥能急結,故緩則急散也。辛能散抑結潤燥,辛者金也。金主散落,金生水故也。況抑結散則氣液宣行而津液生也。臟氣法時論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鹹能軟堅,鹹者水也,水潤而柔,故勝火之堅矣。此五臟之味也。其為五味之本則淡也。淡,胃土之味。胃土者地。地為萬物之本,胃為一身之本。天元紀大論曰:在地為化,化生五味,故五味之本為淡,以配胃土,淡能滲泄利竅。夫燥能急結而甘能緩之,淡為剛土,極能潤燥,緩其急結,令氣通行,而致津液滲泄也。故消渴之人,其藥與食皆宜淡劑。至真要大論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堅或軟,所以利而行之,調其氣也。《本草》云:藥有三品:上品為君,主養命,小毒以應天;中品為臣,主養性,常毒以應人;下品為佐使,主治病,大毒以應地。不在三品者,氣毒之物也。凡此君臣佐使者,所以明藥之善惡也。處方之道,主治病者為君,佐君者為臣,應臣之用者為佐使。適其病之所根,有君臣佐使奇偶大小之制,明其歲政君臣脈位,而有逆順反正,主療之方,隨病所宜,以施其用,治法多端,能備所用者,良工也。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結者散之,散者收之,微者逆而制之,甚者從而去之,燥者潤之,濕者燥之,堅者軟之,軟者堅之,急者緩之,客者除之,留者卻之,勞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衰者補之,甚者瀉之,吐者下之,摩之益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灸之制之,適足為用,各安其氣,必清必淨,而病氣衰去,臟腑和平,歸其所宗,此治之大體也。陰陽應象大論曰:治不法天之紀,不明地之理,則災害至矣。又六節臟象論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所衰,不可以為功也。 【 按此篇未傳於世,張子和恐為湮沒,刊入《儒門事親》中,今仍入河間內。】
明理論 【 金,成無己】
傷寒渴證
傷寒渴者,何以明之?渴者,裏有熱也。傷寒之邪,自表傳至裏,則必有名證隨其邪淺深而見焉。雖曰一日在皮,二日在膚,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其傳經者,又有證形焉。太陽主氣而先受邪,當一二日發頭項痛而腰脊強者是矣。太陽傳陽明,則二三日發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也。陽明傳少陽,則三四日發胷脅痛而耳聾。此三陽皆受病,為邪在表而猶未作熱,故不言渴。至四五日,少陽傳太陰經,邪氣漸入裏,寒邪漸成熱,當是時也,津液耗少,故腹滿而嗌乾。至五六日,太陰傳少陰,是裏熱又漸深也,當此之時,則津液為熱所搏,漸耗而乾,故口燥舌乾而渴。及至六七日,則少陰之邪傳於厥陰,厥陰之為病消渴,為裏熱已極矣。所謂消渴者,飲水多而小便少者是矣,謂其熱能消水也。所以傷寒病至六七日而渴欲飲水,為欲愈之病,以其傳經盡故也。是以厥陰病云:渴欲飲水,少少與之愈者是也。邪氣初傳入裏,熱氣散漫,未收斂成熱,熏蒸焦膈,搏耗津液,遂成渴也。病人雖渴欲得飲水,又不可多與之。若飲水過多,熱少不能消,故復為停飲諸疾。經曰:凡得時氣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飲水,飲不能多,勿多與也。何者?以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便更與人作病也。若大渴欲飲水,猶當依證與之,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言能飲一斗,與五升。又曰: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至於大渴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皆欲潤其燥而生津液也。凡得病反能飲水,此為欲愈之病,其不曉病者,但聞病飲水自瘥,小渴者,乃強與飲之,因成大禍,不可復救。然則悸動也,支結也,喘欬噎噦,乾嘔腫滿,下利小便不利數者,皆是飲水過傷,而診病之工,當須識此,勿令誤也。
活法機要 【 元?張潔古】
消渴證
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有上消、有消中、有消腎。上消者肺也,多飲水而少食,大便如常,小便清利,如其燥在上焦也,治宜流濕以潤其燥。消中者胃也,渴而飲食多,小便赤黃,熱能消穀,如其熱在中焦也,宜下之。消腎者,初發為膏淋,謂淋下如膏油之狀,至病成而面目黧黑,形瘦而耳焦,小便濁而有脂液,治法宜養血以肅清,分其清濁而自愈也。
儒門事親 【 元?張從政】
三消當從火斷
八卦之中,惟離能烜物;五行之中,惟火能焚物;六氣之中,惟火能消物。故火之為用,燔木則消而為炭,焚土則消而為伏龍肝,煉金則消而為汁,煅石則消而為灰,煮水則消而為湯,煎海則消而為鹽,乾汞則消而為粉,熬錫則消而為丹。故澤中之潦,涸於炎暉;鼎中之水,乾於壯火。蓋五臟,心為君火正化,腎為君火對化;三焦為相火正化,膽為相火對化。得其平則烹煉飲食,糟粕去焉;不得其平,則燔灼臟腑,而津液竭焉。故入水之物,無物不長;入火之物,無物不消。夫一身之心火甚於上,為膈膜之消;甚於中,為腸胃之消;甚於下,為膏液之消;甚於外,為肌肉之消。上甚而不已,則消及於肺;中甚而不已,則消及於脾;下甚而不已,則消及於肝腎;外甚而不已,則消及於筋骨。四臟皆消盡,則心始自焚而死矣。故《素問》有消癉、消中、消渴、風消、膈消、肺消之說。消之證不同,歸之火則一也。故消癉者,眾消之總名;消中者,善飢之通稱;消渴者,善飲之同謂。惟風消、膈消、肺消,此三說不可不分。風消者,二陽之病。二陽者,陽明也。陽明者,胃與大腸也。心受之則血不流,故女子不月;脾受之則味不化,故男子少精,皆不能成隱曲之事。火伏於內,久而不已,為風所鼓,消竭腸胃,其狀口乾。雖飲水而不嚥,此風熱格拒於賁門也。口者,病之上源,故病如是。又經曰:二陽結謂之消,此消乃腸胃之消也。其善食而瘦者,名曰食(亻亦),此消乃肌肉之消也。膈消者,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王太僕云:心肺兩間,中有斜膈膜,下際內連橫膈膜。故心移熱於肺,久久傳化,內為膈熱。消渴多而飲者,此雖肺金受心火之邪,然止是膈消,未及於肺也。故飲水至斗,亦不能止其渴也。其狀多飲而數溲,或不數溲,變為水腫者,皆是也。此消乃膈膜之消也。肺消者,心移寒於肺,肺主氣。經曰: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之精氣,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以為常也。《靈樞》亦曰: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今心為陽火,先受陽邪,陽火內鬱,火鬱內傳,肺金受制,火與寒邪皆來乘肺,肺外為寒所薄,陽氣得施,內為火所燥,亢極水復,故皮膚索澤而(疒帬)著,溲溺積熱而頻并,上飲半升,下行十合,故曰飲一溲二者死。膈消不為寒所薄,陽氣得宜散於外,故可治。肺消為寒所薄,陽氣自潰於中,故不可治。此乃消及於肺臟者也。又若脾風傳之腎,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液,名曰蠱。王太僕云:消爍脂肉,如蟲之蝕,日漸損削,此消乃膏液之消也。故後人論三焦指以為腎消,此猶可治,人則變瘈,不救必死。此消乃消及於腎臟者也。夫消者必渴,渴亦有三:有甘之渴,有石之渴,有火燥之渴。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其氣上溢,轉為消渴。經又曰:味厚者發熱。《靈樞》亦曰:鹹走血,多食之,令人渴。鹹入於胃中,其氣上走中焦,注於肺則血氣走之,血與鹹相得,側凝乾而善渴。血脈者,中焦之道也。此皆肥甘之渴。夫石藥之氣悍,適足滋熱,與熱氣相遇,必內傷脾。此藥石之渴也。陽明司天,四之氣,嗌乾引飲。此心火為寒水所鬱故然。少陽司天,三之氣,炎暑至,民病渴。太陽司天,甚則渴而欲飲,水行凌火,火氣鬰故然。少陰之復,渴而欲飲,少陽之復,嗌絡焦槁,渴引水漿,色變黃赤。又傷寒五日,少陰受之,故口燥舌乾而渴。腎熱病者,苦渴數飲。此皆燥熱之渴也。故膏粱之人,多肥甘之渴、石藥之渴;藜藿奔走之人,多燥熱之渴。二者雖殊,其實一也。故火在上者,善渴;火在中者,消穀善飢;火在上中者,善渴多飲而數溲;火在中下者,不渴而溲白液;火遍上中下者,飲多而數溲,此其別也。後人斷消渴為腎虛,水不勝火則是也。其藥則非也何哉?以八味丸治渴,水未能生而火反助也。此等本不知書,妄引王太僕之注,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但益心之陽,寒熱通行,強腎之陰,熱之猶可,豈知王太僕之意以寒熱而行之也。腎本惡燥,又益之以火可乎?今代劉河間自製神芎丸,以黃芩味苦入心,牽牛、大黃驅火氣而下,以滑石引入腎經。此方以牽牛、滑石為君,以大黃、黃芩為臣,以芎、連、薄荷為使,將離入坎,其得黃庭之秘旨也。而又以人參白朮湯、消痞丸,大人參散、碧玉、鷄蘇散數法以調之,故治消渴最為得體。昔有消渴者,日飲數升,先生以生薑自然汁一盆,置之密室中,具罌杓於其間,使其人入室,從而鎖其門,病人渴甚,不得已而飲汁盡,渴減。此《內經》辛以潤之之旨。《內經》治渴,以蘭除其陳氣,亦辛平之劑也。先生之湯劑,雖用此一味,亦必有旁藥助之。初虞世曰:凡渴疾未發瘡瘍,便用大黃寒藥利其勢,使大困大虛自勝,如發瘡瘍膿血流漓而飧泄,此真俗言也。故巴郡太守以三黃丸能治消渴。余嘗以隔數年不愈者,減去(石卜)硝,加黃連一斤,大作劑,以長流千里水,煎五七沸,放冷,日呷之數百次;以桂苓甘露散、白虎湯、生藕節汁、淡竹瀝、生地黃汁,相間服之,大作劑料,以代飲水,不日而痊。故消渴一證,調之而不下則小潤。小濡固不能殺炎上之勢,下之而不調,亦旋飲旋消,終不能沃膈膜之乾。下之調之而不減滋味,不戒嗜慾,不節喜怒,病已而復作。能從此三者,消渴亦不足憂矣。況《靈樞》又說心脈滑為善渴;經又曰滑者陽氣勝;又言五臟脈,心脈微小為消癉;又言五臟脆為消癉;又言消癉之人,薄皮膚而肉堅固以深,長衝直揚,其心剛,剛者多怒,怒則氣逆上,胸中蓄積,血氣逆流髖皮,充肌肉,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又言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夫柔弱者必有剛強,剛強者多怒,柔弱者易傷也。余以是遂悟氣逆之人,非徒病消渴。若寒薄其外,亦為癰腫、少氣、狂、膈中、肺消、湧水者;熱客其臟,則亦為驚、衄、膈消、柔痓、虛腸澼死;客其腑,則為癃、溺血、口糜、虙瘕為沉、食(亻亦)、辛頞、鼻淵、衄、衊、瞑目。蓋此二十一證,皆在氣厥論中。經曰:諸逆衝上,皆屬於火。一言可了,善讀書者,以是求之。
東垣十書 【 元?李杲】
消渴論
陰陽別論云:二陽結謂之消。脈要精微論曰:癉成為消中。夫二陽者,陽明也。手陽明大腸主津病,消則目黃口乾,是津不足也。足陽明胃主血,熱則消穀善飢,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結者,津液不足,結而不潤,皆燥熱為病也。此因數食甘美而多肥,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藥,其氣慓悍,能助燥熱也。越人云:邪在六腑則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脈盛矣,陽脈太盛則陰氣不得營也,故皮膚肌肉消削是也。經云: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岐伯曰:脈實,病久可治;脈弦小,病久不可治。後分為三消。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飲。逆調論云,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者是也。以白虎加人參湯治之。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鞕,小便數。叔和云:口乾饒飲水,多食亦飢,虛癉成為消中者是也。以調胃承氣、三黃丸治之。下消者,煩躁引飲,耳輪焦乾,小便如膏。叔和云:焦煩水易虧,此腎消也。以六味地黃丸治之。《總錄》所謂:末傳能食者,必發腦疽背瘡;不能食者,必傳中滿鼓脹,皆為不治之證。潔古老人分而治之:能食而渴者,白虎加人參湯;不能食而渴者,錢氏白朮散倍加葛根治之。上中既平,不復傳下消矣。前人用藥,厥有旨哉!或曰:末傳瘡疽者何也?此火邪勝也。其瘡痛甚而不潰,或赤水者是也。經云:有形而不痛,陽之類也。急攻其陽,無攻其陰,治在下焦。元氣得強者生,失強者死。末傳中滿者何也?以寒治熱,雖方士不能廢其繩墨而更其道也。然臟腑有遠近,心肺位近,宜制小其服,腎肝位遠,宜制大其服,皆適至其所為故。如過與不及,皆誅罰無過之地也。如高消、中消,制之太急,速過病所,久而成中滿之病,正謂上熱未除,中寒復生者也。非藥之罪,失其緩急之制也。處方之制,宜加意焉。
辨內外傷
外感風寒之邪,三日已外,穀消水去,邪氣傳裏,始有渴也。內傷飲食失節,勞役久病者必不渴,是邪氣在血脈中,有餘故也。初勞役形質,飲食失節,傷之重者必有渴,以其心火熾上,剋於肺金,故渴也,又當以此辨之。雖渴欲飲冷水者,當徐徐少與之,不可縱意而飲。恐水多峻下,則胃氣愈弱,輕則為脹,重則傳變諸疾。必反復悶亂,百脈不安,夜加增劇,不得安臥,不可不豫度也。
治法
發熱惡熱而渴,但目赤者,病臟也。手太陰肺不足,不能管領陽氣也。宜以枸杞、生地黃、熟地黃之類主之。
脈洪大,甚則嘔血,先有形也。
上焦渴,小便自利,白虎湯。
中焦渴,大小便不利,調胃承氣湯。
下焦渴,小便赤濇,大便不利,大承氣湯。
有六經發渴,各隨經藥治之。
表熱惡熱而渴者,白虎湯。
丹溪心法 【 元?朱震亨】
消渴證治
消渴,養肺、降火、生血為主,分上中下治。
三消皆禁用半夏,血虛亦忌用,口乾、咽痛、腸燥、大便難者亦不宜用,汗多者不可用。不得已,必用薑監制。消渴若泄瀉,先用白朮、白芍藥炒為末調服,後卻服前藥諸汁膏。又天花粉乃消渴神藥也。
內傷病退後,燥渴不解,此有餘熱在肺經,可用參、苓、甘草少許,生薑汁調冷服,或以茶匙挑薑汁與之。虛者可用人參湯。
水包天地,前輩嘗有是說矣。然則中天地而為人,水亦可以包潤五臟乎?曰天一生水,腎實主之。膀胱為津液之腑,所以宣行腎水,上潤於肺。故識者以肺為津液之臟,自上而下,三焦臟腑,皆囿乎天一真水之中。《素問》以水之本在腎末在肺者,此也。其水不竭,安有所謂渴哉?人惟淫慾恣情,酒麵無節,酷嗜炙煿糟藏鹹酸酢醢甘肥腥膻之屬,復以丹砂玉石濟其私,於是炎火上熏,腑臟生熱,燥熱熾盛,津液乾焦,渴飲水漿而不能自禁。
其熱氣上騰,心虛受之,心火散漫,不能收斂,胷中煩躁,舌赤脣紅,此渴引飲常多小便數而少,病屬上焦,謂之消渴。熱畜於中,脾虛受之,伏陽蒸胃,消穀善飢,飲食倍常,不生肌肉,此渴亦不甚煩,但欲飲冷,小便數而甜,病屬中焦,謂之消中。
熱伏于下,腎虛受之,腿膝枯細,骨節酸疼,精走髓空,引水自救,此渴飲水不多,隨即溺下,小便多而濁,病屬下焦,謂之焦腎。
又若強中消渴,其斃可立待也。治法總要,當以白朮散養脾,自生津液;兼用好粳米煮粥,以膂肉碎切煮服以養腎,則水有所司;又用淨黃連濕剉,入雄猪肚中密紮,於斗米上蒸爛,添些蒸飯,臼中杵粘,丸如桐子,服一百丸,食後米飲下,可以清心止渴。
衛生寶鑑 【 元?羅天益】
辨六經渴
太陽渴,脈浮無汗者,五苓、滑石之類。陽明渴,脈長有汗者,白虎、涼膈之類。少陽渴,脈弦而嘔者,小柴胡加(艹舌)蔞根也。太陰渴,脈細,不欲飲水,縱飲惟思湯不思水,四君子、理中湯之類。少陰渴,脈沉自利者,猪苓湯、三黃湯之類。厥陰渴,脈微引飲者,當少少與之。
滑石治渴,本為竅不利而用之,以其燥而能亡津液也。天令濕氣太過當用之,若無濕而用之,是為犯禁。假令小便不利,或渴或不渴,知內有濕熱也。小便自利而渴,知內有燥也。濕宜滲泄之,燥宜潤之,則可矣。雜證有汗而渴者,以辛潤之;無汗而渴者,以苦堅之。
傷寒食少而渴者,當以和胃藥止之。不可用涼藥,恐損胃氣,愈不能食。白朮、茯苓是也。
太陽無汗而渴者,不宜白虎。汗後脈洪大而渴者,方可與之矣。陽明有汗而渴者,不宜五苓。若小便不利,汗少脈浮而揭者,宜與之。
若人病心肺熱而不渴者,知不在太陰少陰之本,只在標也。在標則不渴矣,若渴者是在本也。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八十一
渴門
證治要訣 【 明?戴思恭】
消渴
三消得之氣之實血之虛也,久久不治,氣極虛則無能為力矣。有一僧專用黃芪飲加減,其論蓋詳以益血為主。三消,小便去多。上消消心,心火炎上,大渴而小便多。中消消脾,脾氣熱燥,飲食倍常,皆消為小便。下消消腎,腎衰不能攝水,故小便雖多而不渴。然小便既多,津液必竭,久而未有不渴者,謂之全不渴,未為的論。諸消不宜用燥烈峻補之劑,惟當滋養。除消脾外,心腎二消宜用黃芪飲吞八味丸或元菟丹或小菟絲子丸。又竹龍散皆可用。又六神飲亦治腎消,惟脾消則加當歸去黃芪。三消小便既多,大便必秘,宜常服四物湯潤其大腸,如加人參、木瓜、花粉在內,仍煮四皓粥食之,糯米泔淅二亦可冷進。
三消人而小便不臭,反作甜氣,在溺桶中滾湧,其病為重。更有浮在溺面如猪脂,濺在桶邊如柏燭淚,此精不禁,真元竭矣。
上消中消,心脾既如此熱,小便濇少而反無禁,蓋燥熱在上,虛冷在下,陰陽不交,所以成消渴。
三消久之,精血既虧,或目無見,或手足偏廢如風疾,非風也,此證消腎得之為多。消心之病,往往因欲飲食過多,及食啖辛熱。引飲既多,小便亦多,當抑心火,使之下降,自然不渴,宜半夏瀉心湯去乾薑盞加(艹舌)蔞、乾葛如其數,吞猪肚丸或酒連丸,仍佐獨味黃連湯,多煎候冷,遇渴恣飲,久而自愈;或用糯米煮稀粥,然同穎湯、梅花湯二藥,於三消有渴者皆可用。若因用心過度,致心火炎上,渴而消者,宜黃芪飲加蓮肉、遠志各半錢,吞元菟丹;仍以大麥煎湯,間下靈砂丹。
消脾,緣脾經燥熱,食物易化,皆為小便,轉食轉飢。然脾消又自有三:曰消中,曰寒中,曰熱中,宜用蓮茗飲加生地黃、乾葛各半錢,或烏金散,或止用蓮茗飲。
若因色欲過度,水火不交,腎水下泄,心火自焚,以致渴者,不宜備用涼心冷劑,宜堅腎水以濟心火,當用黃芪飲加蓯蓉、五味各半錢,吞八味丸及小菟絲子丸,元菟丹、鹿茸丸、加減安腎丸,皆可選用,或靈砂丹。消腎為病,比諸消為重,古方謂之強中,又謂之內消,多因恣意色欲,或餌金石,腎氣既衰,石氣獨在,精水無所養,故常發虛,陽不交精出,小便無度,脣口乾焦,黃芪飲吞元菟丹,八味丸、鹿茸丸、加減腎氣丸、小菟絲子丸、靈砂丹,皆可選用。或未效,黃芪飲加蓯蓉、北五味、山茱萸各四分、薺籠丸、蓯蓉丸。
三消之外,又有果木渴,因多食果子所致,宜麝香之藥。
諸病中有渴,已各見本證。今特舉其無病自渴,與病瘥後渴者,參朮散、四君子湯、縮脾湯,或七珍散加木瓜一錢,皆可選用。生料五苓散加人參一錢名春澤湯,以五苓散和四君子湯亦名春澤湯,尤是要藥,更兼作四皓粥食之。
諸病久損,腎虛而渴,宜八味丸、黃芪飲、四物湯加人參、木瓜各半錢,或七珍飲、大補湯去朮加木瓜如數。
諸失血及產婦蓐中渴者,名曰血渴,宜求益血之劑,已於本證中論之。
有無病忽然大渴,少頃又定,只宜蜜湯及縮脾湯之類,淅二泔冷進數口亦可。
酒渴者,乾葛調五苓散。
醫學綱目 【 明?樓英】
消渴
上消者,經所謂之膈消。膈消者,渴而多飲是也。中消者,經謂之消中。消中者,渴而飲食俱多,或不渴而獨飲是也。下消者,經謂之腎消。腎消者,飲一溲二,其溲如膏油,即膈消、消中之傳變。王註謂:肺臟消鑠,氣無所持是也。蓋肺藏氣,肺無病則氣能管攝津液,而津液之精微者,收養筋骨血脈,餘者為溲。肺病則津液無氣管攝,而精微者亦隨溲下,故飲一溲二,而溲如膏油也。筋骨血脈,無津液以養之,故其病漸成形瘦焦乾也。然肺病本於腎虛,腎虛則心寡於畏,妄行凌肺,而移寒與之,然後肺病消。故仲景治渴而小便反多,用腎氣丸補腎救肺,後人因名之腎消及下消也。
或曰:經既云肺消死不治,仲景復用腎氣丸治之,何也?曰:飲一溲二者,死不治。若飲一未至溲二者,病尚淺,猶或可治。故仲景腎氣丸,治飲水一斗、小便亦一斗之證。若小便過於所飲者,亦無及矣。
飲食不節,勞倦所傷,以致脾胃虛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乾咽乾,病人自以為渴,醫以五苓散治之,反加渴燥,乃重竭津液以致危亡。經云:虛則補其母。當於心與小腸中補之。乃脾胃之根蒂也,以甘溫之藥為之主,以苦寒為之使,以酸為之臣佐。以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火旺則肺金受邪,金虛則以酸補之;次以甘溫及甘寒之劑,於脾胃中瀉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
醫學入門 【 明?李梴】
消渴
經曰:二陽結謂之消渴。二陽者,手陽明大腸主津液,足陽明胃主血,津血不足,發為消渴。又有燥結者,肺與大腸為表裏也。有氣分渴者,因外感傳裏,或服食僭燥,熱耗津液,喜飲冷水,當與寒涼滲劑,以清利其熱,熱去則陰生而渴自止矣。有血分渴者,因內傷勞役,精神耗散,胃氣不升,或病後胃虛亡津,或餘熱在肺,口乾作渴,喜飲熱湯,當與甘溫酸劑,以滋益其陰,陰生則燥除而渴自止矣。
消者,燒也,如火烹燒,物之理也。三消上中既平,不復傳下。上輕中重下危。總皆肺被火邪,熏蒸日久,氣血凝滯。故能食者,末傳癰疽,水自溢也;不能食者,末傳脹滿,火自炎也。皆危。
熱在上焦,心肺煩躁,舌赤脣紅,少食引飲,小便數者,四物湯合生脈散加天花粉、地黃汁、藕汁、乳汁,酒客加葛汁。能食者白虎加人參湯,不食者錢氏白朮散、清心蓮子飲。又膈滿者謂之膈消,門冬飲子。火留肉分變為癰腫者,忍冬藤丸、黃芪六一湯、益元散。
熱蓄中焦,脾胃消穀善飢,不甚渴,小便赤數,大便鞕者,四物湯加知母、黃蘗、石膏、黃芩、滑石以降火熱,甚者調胃承氣湯、三黃丸。初病寒中,陰勝陽鬱,後變為熱中者,升麻葛根湯、瀉黃散。濕積毒者,消痞丸。虛者,錢氏白朮散。便閉者,當歸潤燥湯。泄瀉者,白朮芍藥湯。上中二消者,蘭香飲子。心火乘脾者,黃連猪肚丸。肝侵氣衝,肌熱不食,食即吐蛔者,烏梅丸、鐵粉丸。有蟲耗其津液者,單苦楝湯。水停於下,變為胕腫者,三苓散,或去桂加人參尤妙。
熱伏下焦,腎分精竭,引水自救,隨即溺下,小便混濁如膏淋然,腿膝枯細,面黑耳焦形瘦者,四物湯加知母、黃蘗、五味子、元參、人乳汁,善調水火;或補陰丸、腎氣丸,或坎離丸、八味丸去附子加五味子、元菟丹、鹿菟丸、夢授天王補心丹、威喜丸、妙香散、單繭絲湯;或十全大補湯去桂倍地黃加知母、黃蘗。上熱下冷者,清心蓮子飲。
有五石過度之人,真氣既盡,石氣獨留,陽道興強,不交精泄者,謂之強中。小便或如油膩、或赤黃、或泔白,或渴而且利、或渴而不利、或不渴而利,飲食滋味入腹,如湯澆雪,隨小便而出,落於溝中,結如白脂,肌膚日瘦者,無治法。
治渴,初宜養肺降心,久則滋腎養脾。蓋本在腎,標在肺,腎煖則氣上升而肺潤,腎冷則氣不升而肺焦,故腎氣丸為消渴良方也。然心腎皆通乎脾,養脾則津液自生,參苓白朮散是也。三消通用單文蛤為末,水調服,回津止渴。單(艹舌)蔞根丸,消渴神藥。大忌半夏燥劑。
水包天地,人身臟腑亦津液真水所包。然有形者,凡水也,兌也,坤也;無形者,天一所生之水,氣也,坎也,乾也。能以無形之水,沃無形之火,是謂既濟。雜病,渴多虛熱,實熱者少。凡渴後忌針灸,令瘡口出水而死。
醫貫 【 明?趙獻可】
消渴論
上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飲。逆調論云: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者是也。以白虎湯加人參治之。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鞕,小便數。叔和云:口乾飲水,多食肌虛癉成消中者是也。以調胃承氣湯治之。下消者,煩躁引飲,耳輪焦乾,小便如膏。叔和云:焦煩水易虧,此腎消也。六味丸治之。古人治三焦之法,詳別如此,余又有一說焉。人之水火得其平,氣血得其養,何消之有?其間攝養失宜,水火偏勝,津液枯槁,以致龍雷之火上炎,熬煎既久,腸胃合消,五臟乾燥,令人四肢瘦削,精神倦怠。故治消之法,無分上中下,先治腎為急。惟六味、八味及加減八味丸,隨證而服,降其心火,滋其腎水,而渴自止矣。白虎與承氣,皆非所治也。
《總錄》謂:不能食而渴者,末傳中滿;能食而渴者,必發腦疽背癰。蓋不能食者脾之病,脾土澆濯四旁,與胃行其津液者也。脾胃既虛,則不能敷布其津液,故渴。其間縱有能食者,亦是胃虛引穀自救。若概用寒涼瀉火之藥,如白虎、承氣之類,則內熱未除,中寒復生,能不末傳鼓脹耶?惟七味白朮散、人參生脈散之類,恣意多飲,復以八味地黃丸滋其化源,才是治法。及能食而渴,發疽者,乃肥貴人膏粱之疾也。數食甘美而肥多,故其上氣轉溢而為消渴。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藥,其氣慓悍,能助燥熱。經曰:治之以蘭,除陳氣也。亦不用寒涼及發癰疽者,何也?經曰:膏粱之變,饒生大疔。此之謂也。其腎消而亦有腦疽背癰者,蓋腎主骨,腦者腎之海,背者太陽經寒水所過之地,水涸海竭,陰火上炎,安得不發而為癰疽也?其瘡甚而不潰,或赤水者是,甚則或黑或紫,火極似水之象,乃腎水已竭,不治。或峻補其陰,亦可救也。
或曰:人有服地黃湯而渴仍不止者,何也?曰:此方士不能廢其繩墨而更其道也。蓋心肺位近,宜制小其服;腎肝位遠,宜制大其服。如高消中消,可以前丸緩而治之。若下消已極,大渴大燥,須加減八味丸料一升,內肉桂一兩,水煎六七碗,恣意冰冷飲之,熟睡而渴病如失矣。處方之制,存乎人之通變耳。
或問曰:下消無水,用六味地黃丸,可以滋少陰之腎水矣,又加附子、肉桂者何?蓋因命門火衰,不能蒸腐水穀,水穀之氣,不能熏蒸上潤乎肺,如釜底無薪,鍋蓋乾燥,故渴。至於肺亦無所稟,不能四布水精,并行五經,其所飲之水,未經火化,直入膀胱,正謂飲一升溺一升,飲一斗溺一斗,試嘗其味,甘而不鹹可知矣。故用附子、肉桂之辛熱,壯其少火,竈底加薪,枯籠蒸溽,槁禾得雨,生意維新,惟明者知之,昧者鮮不以為迂也。昔漢武帝病渴,張仲景為處此方,至聖元關,今猶可想。八味丸誠良方也。瘡疽痊後,及將痊口渴甚者,舌黃堅硬者;及未患先渴,或心煩躁渴,小便頻數,或白濁陰痿,飲食少思,肌膚消瘦,及腿腫腳瘦,口齒生瘡,服之無不效。
一貴人病疽,疾未安而渴作,一日飲水數升,愚遂獻加減地黃方。諸醫大笑云:此藥若能止渴,我輩當不復業醫矣。皆用木瓜、紫蘇、烏梅、人參、茯苓、百藥煎等生津液之藥止之,而渴愈甚。數劑之後,茫無功效。不得已而用前方,三日渴止。因相信久服,不特渴疾不作,氣血亦壯,飲食加倍,強健過於少壯之年。蓋用此藥,非予敢自執鄙見,實有源流。薛氏家藏此方,屢用有驗,故詳著之,使有渴疾者,信其言,專志服餌取效,無為庸醫所惑,庶廣前人之志。久服輕身,耳目聰明,令人光澤。蓋內北五味最為得力,獨能補腎水,平補降心氣。其肉桂一味不可廢,若去肉桂,服亦不應。
一男子患此,欲治以前丸,彼謂肉桂性熱,乃易黃蘗、知母等藥。渴不止,發背疽而歿。夫肉桂,腎經藥也。前證乃腎經虛火炎上,無制為患,用桂導引諸藥以補之,及引虛火歸元,故效。成無己云:桂尤圭也,引導陽氣,若執以使。
若夫上消者,謂心移熱於肺;中消者,謂內虛胃熱。皆認火熱為害,故或以白虎,或以承氣,卒致不救。總之是下焦命門,火不歸元,遊於肺則為上消,遊於胃即為中消,以八味腎氣丸引火歸元,使火在釜底,水火既濟,氣上熏蒸,肺受濕氣而渴疾愈矣。
有一等渴欲引飲,但飲水不過一二口即厭,少頃復渴,飲亦不過若此,但不若消渴者飲水無厭也。此是中氣虛寒,寒水泛上,逼其浮遊之火,於咽喉口舌之間,故上焦一段,欲得水救,若到中焦,以水見水,正其所惡也。治法:如面紅煩躁者,理中湯送八味丸。
又有一等渴欲飲水,但飲下少頃即吐出,吐出少頃復求飲,藥食毫不能下,此是陰盛格陽,腎經傷寒之證。仲景以白通加人尿、膽汁,熱藥冷探之法,一服即愈。女人多有此證。
醫門法律 【 清?喻昌】
消渴論
消渴之患,常始於微而成於著,始於胃而極於肺腎。始如以水沃焦,水入猶能消之;既而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若。至於飲一溲一,飲一溲二,則燥火刦其真陰,操立盡之術,而勢成熇熇矣。《內經》有其論無其治,《金匱》有論有治矣。而集書者,采《傷寒論》厥陰經消渴之文湊入,後人不能決擇,斯亦不適於用也。蓋傷寒傳經,熱邪至厥陰而盡,熱勢入深,故渴而消水,及熱解則不渴且不消矣,豈雜證積漸為患之比乎?謹從《內經》擬議言之。經謂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此中消所由來也。肥而不貴,食弗給於鮮。貴而不肥,餐弗過於饕。肥而且貴,醇酒厚味,熟為限量哉?久之,食飲釀成內熱,津液乾涸,求濟於水。然水入尚能消之也,愈消愈渴,其膏粱愈無已,而中消之病遂成矣。夫既癉成為中消,隨其或上或下,火熱熾盛之區,以次傳入矣。上消者,胃以其熱,上輸於肺,而子受母累。心復以其熱,移之於肺,而金受火刑。金者,生水而出高源者也。飲入胃中,遊溢精氣而上,則肺通調水道而下,今火熱入之,高源之水為暴虐所逼,合外飲之水,建瓴而下,飲一溲二,不但不能消外水,且并素蘊水精,竭絕而盡輸於下,較大腑之暴注暴泄,尤為甚矣。故死不治也。所謂由心之肺謂之死陰,死陰之屬,不過三日而死者,此之謂也。故飲一溲二,第一危候也。至於胃以其熱由關門下傳於腎,腎或以石藥耗其真,女謁竭其精者,陽強於外,陰不內守,而小溲渾濁如膏,飲一溲一,腎消之證成矣。經謂石藥之性悍,又謂脾風傳之腎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液,名曰蠱。明指腎消為言。醫和有云:女子陽物也,晦淫則生內熱惑蠱之疾。此解冤熱及蠱義甚明。王太僕謂:消爍肌肉,如蠱之蝕,日漸損削,乃從消字起見,淺矣淺矣。夫惑女色以喪志,精泄無度,以至水液渾濁,反從火化,亦最危候。經云:君火之下,陰精承之。故陰精有餘,足以上承心火,則其人壽;陰精不足,心火直下腎中,陽精所降,其人夭矣。故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開則水無輸泄而為腫滿,關門不閉則水無底止而為消渴。消渴屬腎一證,《金匱》原文未脫,其曰飲一斗,溲一斗者,腎氣丸主之。於是蒸動精水,上承君火,而止其下入之陽光,此正通天手眼,張子和輒敢詆之。既詆仲景,復諛河間,謂其神芎丸以黃芩味苦入心,牽牛大黃驅火氣而下,以滑石引入腎經,將離入坎,真得黃庭之秘。顛倒其說,阿私所好,識趣卑陋若此,又何足以入仲景之門哉?何柏齋《消渴論》中,已辨其非。昌觀戴人吐下諸案中,從無有治消渴一案者,可見無其事即無其理矣。篇首論火一段,非不有其理也。然以承氣治壯火之理施之,消渴又無其事矣。故下消之火,水中之火也,下之則愈燔。中消之火,竭澤之火也,下之則愈傷。上消之火,燎原之火也,水從天降可滅。徒攻腸胃,無益反損。夫地氣上為雲,然後天氣下為雨,是故雨出地氣。地氣不上,天能雨乎?故亟升地氣以慰三農,與亟升腎氣以溉三焦,皆事理之必然者耳。不與昔賢一為分辨,後人亦安能行其所明哉?
續論
昌著消渴論,聊會《內經》大意,謂始於胃而極於肺腎,定為中上下之三消。其他膈消、食(亻亦)等證,要亦中上之消耳。然未得《金匱》之實據,心恒不慊。越二歲,忽憶《內經》云: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恍然悟胸中受病消息,唯是胃中水穀之氣,與胷中天真灌注環周,乃得清明在躬。若有所勞倦,傷其大氣宗氣,則胷中之氣衰少,胃中穀氣因而不盛,穀氣不盛,胷中所傷之氣,愈益難復,而不能以充行,於是穀氣留於胃中,胃中鬱而為熱,熱氣熏入胷中,混合其衰少之氣,變為內熱,胷胃間不覺易其冲和之舊矣,求其不消不渴寧可得乎?透此一關,讀《金匱》所不了了者,今始明之。其云:寸口脈浮而遲,浮即為虛,數即為勞,虛則衛氣不足,勞則榮氣竭;趺陽脈浮而數,浮則為氣,數則消穀而大堅,氣盛則溲數,溲數則堅,堅數相搏,即為消渴。舉寸口以候胷中之氣,舉趺陽以候胃中之氣,顯然有脈之可循,顯然有證之可察,然且難解其微焉。蓋陰在內,為陽之守;陽在外,為陰之固。寸口脈浮,陰不內守,故外衛之陽浮即為虛也;寸口脈遲,陽不外固,故內守之陰遲即為勞也。總因勞傷榮衛,致寸口脈虛而遲也。然營者水穀之精氣,衛者水穀之悍氣,虛而且遲,水穀之氣不上充而內鬱,已見膈虛胃熱之一斑矣。更參以趺陽脈之浮數,浮則為氣,即《內經》熱氣熏胷中之變文,數則消穀而大堅。昌前論中既如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若,偶合胃中大堅,消穀不消水之象,可見火熱本足消水也,水入本足救渴也。胃中堅燥,全不受水之浸潤,轉從火熱之勢,急奔膀胱,故溲數。溲去其內愈燥,所以堅數相搏,即為消渴。直引《內經》味過於苦,久從火化,脾氣不濡,胃氣乃厚之意,為消渴之源,精矣微矣。晉唐以後,代不乏賢,隨其聰敏,揣摩《內經》,各自名家,卒皆不入仲景堂奧,其所得於《內經》者淺耳。使深則能隨證比類,各出脈證方治,以昭成法,而《金匱》遺編,家傳戶誦之矣。即如消渴證,相沿謂中消者宜下之,共守一語,更無別商,豈一下可了其局乎?抑陸續徐下之乎?夫胃已大堅,不受膏沐,輒投承氣,堅者不受瑕者受之矣,膀胱不受大腸受之矣,豈不乘其藥勢,傳為利下鶩溏中滿腫脹之證乎?《總錄》謂:末傳能食者必發腦疽背瘡,不能食者必傳中滿鼓脹,皆為不治之證。諸家不亟亟於始傳中傳,反於末傳,多方療治,如忍冬、藍葉、薺苨丸散,及紫蘇、葶藶中滿分消湯丸,欲何為耶?《金匱》於小溲微覺不利,早用文蛤一味治之,方書從不錄用。詎知軟堅之品,非劫陰即傷陰,獨此一種,平善無過,兼可利水,誠足寶乎!潔古謂:能食而渴者,白虎加人參湯。不能食而渴者,錢氏白朮散加葛根。末傳瘡疽者,火邪盛也,急攻其陽,無攻其陰。下焦元氣,得強者生,失強者死。末傳中滿者,高消中消制之太過,速過病所,上熱未除,中寒復起,非藥之罪,用藥時失其緩急之制也。潔古老人可謂空谷足音矣。所云無攻其陰,得強者生,失強者死,皆慮泉竭之微言,令人聳然起敬。於是追步後塵,徐商一語曰:三消總為火病,豈待末傳瘡疽,始為火邪勝耶?然火之在陽在陰,分何臟腑,合何臟腑,宜升宜降,宜折宜伏,各各不同,從其性而治之,使不相扞格,乃為良法。若不治其火,但治其熱,火無所歸,熱寧有止耶?如腎消,陰病用六味丸,陽病用八味丸,此亦一法。若謂下消只此一法,其去中消宜下之說能以寸哉!
《內經》陰陽別論曰:二陽結謂之消。二陽者,陽明也。手陽明大腸主津,病消則目黃口乾,是津不足也。足陽明胃主血,病熱則消穀善飢,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結者津血不足,結而不行,皆燥之為病也。
《內經》曰: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張子和謂膈消猶未及於肺,至心移寒於肺,乃為肺消,如此泥文害意,非能讀《內經》者也。豈有心移熱於肺,肺傳其熱於膈,猶未及肺之理?必變經文為心移熱於膈,傳為肺消,乃不泥乎?要識心肺同居膈上,肺為嬌臟,移寒移熱,總之易入,但寒邪入而外束,熱邪入而外傳,均一肺梢,而治則有分矣。
劉河間論三消之疾,本濕寒之陰氣極衰,燥熱之陽氣太甚,六氣中已遺風火二氣矣。且以消渴、消中、消腎,分名三消,豈中下二消,無渴可言耶?及引經言有心肺氣厥而渴,有肝痺而渴,有痺熱而渴,有胃與大腸結熱而渴,有脾痺而渴,有腎熱而渴,有小腸痺熱而渴,愈推愈泛,其不合論消渴,但舉渴之一端,為燥熱亡液之驗,誠不可解。《玉機微義》深取其說,發暖藥補腎之誤,吾不知煖藥果為何藥也。世豈有以煖藥治消渴之理哉?其意蓋在非《金匱》之主腎氣丸耳。夫腎氣丸蒸動腎水,為治消渴之聖藥,後世咸知之,而何柏齋復辨之。昌恐後學偶閱子和、宗厚之說,反滋疑眩,故再陳之。
癉成為消中,胃熱極深,胃火極熾,以故能食易飢多渴,諸家咸謂宜用大承氣湯下之矣。不知積漸之熱,素蘊之火,無取急下,下之亦不去,徒傷腸胃,轉增其困耳。故不得已而用大黃,當久蒸以和其性,更不可合枳實、厚朴同用,助其疾趨之勢。潔古用本方更其名曰順利散,隱然取順利不取攻刦之意。方下云:治中消熱在胃而能食,小便赤黃微利,至不欲食為效,不可多利。昌恐微利至不欲食,胃氣已不存矣。承氣非微利之法而可瀆用乎?子和更其方為加減三黃丸,合大黃、芩、連用之,不用枳、朴矣。方下云:治丹石毒及熱渴。以意測度,須大實者方用,曾不思消渴證真氣為熱火所耗,幾見有大實之人耶?然則欲除胃中火熱,必如之何而後可?昌謂久蒸大黃,與甘草合用則急緩互調,與人參合用則攻補兼施,如充國之屯田金城,坐困先零,庶幾可圖三年之艾。目前縱有乘機斗捷之著,在所不舉,如之何欲取效眉睫耶?昔賢過矣。
律五條
凡治初得消渴病,不急生津補水,降火徹熱,用藥無當,遷延誤人,醫之罪也。
凡治中消病成,不急救金水二臟,泉之竭矣,不云自中,醫之罪也。
凡治肺消病,而以地黃丸治其血分,腎消病而以白虎湯治其氣分,執一不通,病不能除,醫之罪也。
凡消渴病少愈,不急回枯澤槁,聽其土燥不生,致釀瘡疽無救,醫之罪也。
門冬飲子易老 治老弱虛人大渴。
凡治消渴病,用寒涼太過,乃至水勝火湮,猶不知反,漸成腫滿不救,醫之罪也。
景岳全書 【 明?張介賓】
論證
三消之病,三焦受病也。上消者,渴證也,大渴引飲,隨飲隨渴,以上焦之津液枯涸,古云其病在肺,而不知心脾陽明之火,皆能熏炙而然,故又謂之膈消也。
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飢,不為肌肉而日加削瘦,其病在脾胃,又謂之消中也。
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黃赤,為淋為濁,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漸消瘦,其病在腎,故又名腎消也。此三消者,古人悉認為火證,然有實火者,以邪熱有餘也;有虛火者,以真陰不足也。使治消證而不辨虛實,則未有不誤者矣。
消證有陰陽,尤不可不察。如多渴者曰消渴,善飢者曰消穀,小便淋濁如膏者曰腎消。凡此者,多由於火盛則陰虛,是皆陽消之證也。至於陰消之義,則未有知之者。蓋消者,消爍也,亦消耗也。凡陰陽血氣之屬,日見消敗者,皆謂之消,故不可盡以火證為言。何以見之?如氣厥論曰:心移寒於肺為肺消,飲一溲二,死不治。此正以元氣之衰,而金寒水冷,故水不化氣,而氣悉化水,豈非陽虛之陰證乎?又如邪氣臟腑病形篇言:五臟之脈細小者皆為消癉。豈以微小之脈而為有餘之陽證乎?此《內經》陰消之義,固已顯然言之,而但人所未審耳。故凡治三消證者,必當察其脈氣病氣形氣,但見本元虧損,及假火等證,必當速救根本以資化源。若但知為火而專務清理,未有不陰陽俱敗者矣。
論治
凡治消之法,最當先辨虛實。若察其脈證,果為實火致耗津液者,但去其火,則津液自生而消渴自止。若由真水不足,則悉屬陰虛,無論上中下,急宜治腎,必使陰氣漸充,精血漸復,則病必自愈。若但知清火,則陰無以生,而日見消敗,益以困矣。
上消善渴,中消善飢。雖曰上消屬肺,中消屬胃,然總之火在上中二焦者,亦無非胃火上炎而然,但當微為分別以治之。若二焦果由實火,則皆宜白虎湯主之。若渴多飢少,病多在肺者,宜人參白虎湯主之。若水虧於下,火炎於上,有不得不清者,宜玉女煎或加減一陰煎之類主之。一云:上焦渴,是心火刑金所致,宜降火清金,以蘭香葉、白葵花、黃蘗、知母,少加升麻,以引清氣上升而渴自止,此說亦可酌用。
中消火證,以善飢而瘦,古法直以調胃承氣湯及三黃丸之類主之。然既已善飢,其無停積可知。既無停積,則止宜清火,豈堪攻擊?非有乾結不通等證,而用此二劑,恐非所宜。若其果屬胃火,別無虛證,宜三補丸、玉泉散、白虎湯及抽薪飲之類,皆可擇而用也。
下消證,小便淋濁如膏如油,或加煩躁耳焦,此腎水虧竭之證。古法用六味地黃丸之類主之,固其宜矣。然以余觀之,則亦當辨其寒熱滑濇,分而治之,庶乎盡善。若淋濁如膏,兼熱病而有火者,宜補而兼清,以加減一陰煎或補陰丸、大補陰丸,或六味地黃丸加黃蘗、知母之類主之。若下消而兼濇者,宜補宜利,以六味地黃丸之類主之。若下焦淋濁而全無火者,乃氣不攝精而然,但宜壯水養氣,此左歸飲、大補元煎之類主之。若火衰不能化氣,氣虛不能化液者,猶當以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之類主之。若下焦無火而兼滑者,當以固腎補陰為主,宜秘元煎、固陰煎及芩朮菟絲丸之類主之。
三消證,古人以上焦屬肺,中焦屬胃,下焦屬腎,而多從火治,是固然矣。然以余論之,則三焦之火,多有病本於腎,而無不由乎命門者。夫命門為水火之腑,凡水虧證,固能為消為渴,而火虧證,亦能為消為渴者,何也?蓋水不濟火則火不歸原,故有火遊於肺而為上消者,有火遊於胃而為中消者,有火爍陰精而為下消者,是皆真陰不足,水虧於下之消證也。
又有陽不化氣則水精不布,水不得火則有降無升,所以直入膀胱而飲一溲二,以致泉源不滋,天壤枯涸者,是皆真陽不足,火虧於下之消證也。陰虛之消,治宜壯水,固有言之者矣。陽虛之消,謂宜補火,則人必不信。不知釜底加薪,氤氳徹頂,槁禾得雨,生意歸巔,此無他,皆陽氣之使然也,亦生殺之微權也。余因消證多虛,難堪剝削,若不求其斲喪之因,而再伐生氣,則消者愈消,無從復矣。故再筆於此,用以告夫明者。
石室秘籙 【 清?陳士鐸】
消渴證治
消渴之證,雖分上中下,而腎虛以致渴,則無不同也。故治消渴之法,以治腎為主,不必問其上中下之消也。吾有一方最奇,名合治湯。熟地三兩,山茱萸、麥冬各二兩,車前子五錢,元參一兩,水煎服,日日飲之,三消自愈。此方補腎而加清火之味,似乎有腎火者宜之,不知消證,非火不成也。我補水而少去火,以分清水濕之氣,則火從膀胱而出,而真氣仍存,所以消證易平也,又何必加桂附之多事哉!惟久消之後,下身寒冷之甚者,本方加肉桂二錢,亦嚮應異常。倘不遵吾分兩,妄意增減,亦速之死而已,安望其有生哉?
消渴之證,雖有上中下之分,其實皆腎水之不足也。倘用瀉火止渴之藥,愈消其陰,必至更助其火,有渴甚而死者矣。治法必須補腎中之水,水足而火自消。然而此火,非實火也。實火可以寒消,虛火必須火引。又須補腎中之火,火溫於命門,下熱而上熱自除矣。方名引火升陰湯,元參二兩,肉桂、北五味各二錢,山茱萸四錢,熟地、麥冬各一兩,巴戟天五錢,水煎服。此方大補腎中之水,兼溫命門之火,引火歸原而火氣自消,正不必止渴而渴自除,不必止消而消自愈也。
大渴之證,必用石膏,往往有一晝夜而用至斤許者。蓋熱之極,藥不得不用之重,此時倘守定不可多與之言,必殺之矣。但此等證,乃萬人中一有之,不可執之以治凡有胃火之人也。
大渴之證,用石膏以平胃火,無人不知矣,尚有未知其故者。胃火飛騰奔越,不啻如火之燎原,必得傾盆之雨,始能滂沛而息滅之。原取其一時權宜之計,故可暫時用之,多能取效。必不可久用,久用則敗亡也。尚有一方併傳,以為臨證之鑒。大渴不止,方用石膏數兩,知母三錢,糯米一撮,麥冬三兩,人參亦數兩,與石膏同用,半夏三錢,甘草一錢,竹葉百片,元參二兩,水煎服。
方
五苓散 【 《金匱》,下同】 治小便不利而渴。
茯苓 猪苓去皮 白朮各七錢半 桂心半兩 澤瀉一兩二錢七分
右五味為末,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煖水,汗出愈。
猪苓湯 治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膠 滑石 澤瀉各一兩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文蛤散 治渴欲飲水不止。
文蛤四兩
杵為散,以沸湯五合,和服方寸匕。
人參石膏湯河間 治膈消上焦,煩渴不欲多食。
人參五錢 石膏一兩 知母七錢 甘草四錢
每服五錢,水煎,食後溫服。《良方》有黃芩、杏仁。
加减地骨皮散錢氏 治上消。
知母 柴胡 甘草炙 半夏 地骨皮 黃芪 赤茯苓 白芍藥 石膏 黃芩 桔梗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薑五片,水煎,食遠溫服。
竹葉石膏湯 【 仲景】 治消渴。
石膏一斤 麥門冬去心,一升 半夏半升,湯洗 粳米半升 甘草二兩,炙 人參三兩 竹葉二把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竹葉黃芪湯 治氣血虛,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葉 生地黃各二錢 黃芪 麥冬 當歸 川芎 黃芩炒 甘草 芍藥 人參 半夏 石膏煅,各一錢
右,水煎服。
黃芪湯 【 河間,下同】 治心移寒於肺,為肺消,飲少溲多,當補肺平心。
黃芪三兩 五味 人參 桑皮 麥冬各二兩 枸杞子 熟地黃各一兩半
右剉,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無時。
麥門冬飲子 治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胸滿心煩,精神短少。
人參 茯神 麥冬 五味子 生地黃 知母 炙甘草 葛根 (艹舌)蔞根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五錢,加竹葉十四片,煎至七分,溫服無時。
門冬飲子 易老 治老弱虛人大渴。
人參 枸杞子 白茯苓 甘草各七錢半 五味子 麥門冬各半兩
右,薑水煎服。一本有地骨皮,無枸杞子。
加减三黃丸子和 治丹石毒及熱渴,以意測度,須大實者方用。
黃芩春四兩,夏秋六兩,冬三兩 大黃春三兩,夏一兩,秋二兩,冬四兩 黃連春四兩,夏七兩,秋三兩,冬二兩
右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服一月,病愈。
猪肚丸 【 《三因方》】 治強中消渴。
黃連 粟米 (艹舌)蔞根 茯神各四兩 知母 麥門冬各二兩
右為細末,將大猪肚一個,洗淨入藥末於內,以麻綫縫合口,置甑中炊極爛,取出,藥別研,以猪肚為膏,再入煉蜜,搜和前藥杵勻,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參湯下。又方加人參、熟地黃、乾葛。又方除知母、粟米,用小麥。
化水丹潔古 治手足少陰渴飲不止或心痛者,《本事》治飲冷水多者。
川烏臍大者四枚,炮去皮 蛤粉用厚者,炮,六兩 甘草炙,一兩 牡蠣生,三兩
右為細末,酢浸蒸餅為丸。每服十五丸,新汲水下。心痛者,酢湯下,立愈。飲水一石者,一服愈。海藏云:藥能化停水。
神仙减水法 一名斬龍劊子手。治三焦虛熱消渴,飲水無度。
人參 花粉 知母 黃連 苦參 麥門冬 浮萍 白扁豆 黃芪各一兩 黃丹少許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新汲水調下。
生津甘露飲子 治消渴膈消,大渴飲水無度,上下齒皆麻,舌根強硬,腫痛,食不下,腹時脹滿疼痛,渾身色黃,目白睛黃,甚則四肢痿弱無力,面塵脫色,脅下急痛,善嚏善怒,健忘,臀肉腰背疼痛。
石膏二錢半 桔梗三錢 人參 薑黃 升麻 甘草炙 山梔 知母酒洗,各二錢 白豆蔻 白芷 連翹 甘草生 蓽澄茄各一錢 黃連 白葵花 蘭香各五分 黃蘗酒炒 杏仁去皮 木香 柴胡各三分 藿香二分 麥冬 歸身一錢半 全蠍一枚,去毒
右為末,湯浸,蒸餅和勻成劑,捏作餅子晒乾,杵碎如黃米大。每服二錢,抄在掌中,以舌舐之,隨津嚥下,或白湯少許送,亦得。此治制之緩也,不惟不成中滿,亦不傳瘡瘍下消矣。一方石膏一兩二錢,薑黃、山梔仁各一錢。
黃連膏 治證同前。
黃連一斤,研細為末 牛乳汁 白蓮藕汁 生地黃汁各一斤
右將汁熬膏,搓黃連末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少呷湯下,日進十服。
生地黃膏 治證同前。
生地黃碗大一握 冬蜜一碗 白茯苓一兩 人參半兩
右先將地黃洗搗爛,以新汲水調開,同蜜煎至一半,入參苓末拌和,以磁器密收,匙挑服。
順利散潔古 治中熱在胃而能食,小便赤黃微利,至不欲食為效,不可多利。
厚朴 枳實各一兩 大黃煨,四兩
每服五錢,水煎,食遠服。
參蒲丸 治食(亻亦),胃中結熱,消穀善食,不生肌肉。
人參 赤茯苓 石菖蒲 遠志 地骨皮 牛膝酒浸,各一兩
右為末,煉蜜丸,每服二十丸,米飲下。
加味錢氏白朮散 治消中消穀善飢。
人參 茯苓 白朮各二錢 柴胡 枳殼麩炒 藿香 乾葛 五味子 木香 甘草炙,各一錢
水煎,食遠服。
清涼飲子 治消中能食而瘦,口舌乾,自汗,大便結,小便數。
羌活梢 柴胡梢 黃芪根炙 生甘草梢 酒黃芩 酒知母 甘草炙,各一錢 防風梢,酒生地黃 防己各五分 桃仁 杏仁各五粒 當歸六分 紅花少許 升麻梢四分 酒黃蘗 龍膽草 石膏各一錢半
右,水二盞,酒一小盞,煎服。
甘露膏 一名蘭香飲子。治消渴飲水極多,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結燥,小便頻數。
石膏二錢 知母一錢半 甘草生一錢,炙五分 防風根一錢 人參 製半夏 蘭香 自豆蔻 連翹 桔梗 升麻各五分
右為末,水浸蒸餅丸,或捏劑作薄餅子,晒乾碎如米大,每用淡薑湯調下二錢。
爛金丸 治熱中消渴止後,補精益血,益諸虛,解勞倦,去骨節間熱,寧心強志,安神定魄,固臟腑,進飲食,免生瘡瘍。
大猪肚一具 黃連三兩 生薑研 白蜜各二兩
先將猪肚淨洗控乾,復以葱椒酢麵等同藥,以水酒入銀石器內煮半日,漉出黃連,洗去蜜酒令盡,剉研為細末,再用水調為膏,入猪肚內,以綫縫定,仍入銀石器內,水煮爛,研如泥,搜和下項藥:
人參 五味子 杜仲去皮,薑汁炒,去絲 山藥 石斛 山茱萸去核 車前子 新蓮肉去皮心 鼈甲酢炙 熟地黃 當歸各二兩 磁石煅 白茯苓 槐角子炒 川芎各一兩 黃芪四兩 菟絲子酒浸蒸研,五兩 麝香一錢,別研入 沉香半兩
右為細末,用猪肚膏搜和得所,如有少添熟蜜,擣數千杵,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溫酒或糯米飲送下。一方有白朮二兩,陽起石一兩。
天門冬丸 治初得消中,食已如飢,手足煩熱,背膊疼悶,小便白濁。
天門冬去心 土瓜根干者 (艹舌)蔞根 熟地黃 知母焙 肉蓯蓉酒浸一宿切焙 鹿茸酒炙 五味 赤石脂 澤瀉各一兩半 牡蠣煅,二兩 鷄內金三具,微炙 桑螵蛸十枚,炙 苦參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粟米飲送下,食前。
猪腎薺苨湯 治消中,日飲水八九升者。
猪腎一具 大豆一升 薺苨 石膏各三兩 人參 茯苓 知母 葛根 黃芩 磁石綿裹 (艹舌)蔞根 甘草各二兩
右(口父)咀,用水一斗五升,先煮猪腎大豆,取一斗,去滓下藥,煮取三升,分作三服,渴急飲之。下焦熱者,夜輒服一劑,渴止勿服。一方茯苓作茯神。
腎瀝散 治消腎,腎氣虛損發渴,小便數,腰膝痛。
鷄(月坒)胵微炙 遠志 人參 桑螵蛸炒 黃芪 澤瀉 熟地 茯苓 龍骨 桂 當歸各一兩 麥門冬 川芎各二兩 五味子 炙甘草 元參名半兩 磁石三兩,研碎,水淘去赤汁
右剉碎,每服用羊腎一對,切去脂膜,先以水一盞半,煮腎至一盞,去水上浮脂及腎,次入藥五錢,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空心服。晚食前再服。
金銀箔丸 治消腎口乾,眼濇陰痿,手足煩疼,小便多。
金箔 銀箔各一百片,俱細研 丹砂細研 (艹舌)蔞根各二兩 巴戟去心 山藥 五味子 澤瀉各一兩半 肉蓯蓉酒浸一宿切,焙乾 天冬各二兩半 黃連四兩 白茯苓 生地焙 葛根各三兩 麥冬焙三兩半
右除別研藥外為細未,再研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不拘時,粟米飲送下。
白茯苓丸 治消腎因消中之後,胃熱入腎,消爍腎脂,令腎枯燥,遂致此疾,兩腿漸細,腰腳無力。
白茯苓 覆盆子 黃連 花粉 萆薢 人參 熟地 元參各一兩 石斛 蛇牀子各七錢半 鷄(月坒)胵三十具,微炒
右為細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煎磁石湯送下。
龍鳳丸 一名龍肝鳳髓丸。治腎消。
鹿茸一兩,酒炙 菟絲子酒浸 山藥各二兩
右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飲下,濃煎人參湯亦可。一方用麵糊為丸,鹽酒鹽湯任下。
參芪湯 治前證。
人參 桔梗 天花粉 甘草各一兩 白芍藥 黃芪鹽湯浸炙,各二兩 白茯苓 五味各一兩半
右剉,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八分,日進四服,留滓合煎。一方,有乾葛、木瓜、烏梅。
加减八味丸 治腎水枯竭,不能上潤,心火上炎,不能既濟,心煩燥渴,小便頻數,白濁陰痿,飲食不多,肌膚漸削,或腿腫腳先瘦小。
白茯苓去皮 牡丹皮 澤瀉酒潤蒸,各八錢 五味子微炒,一兩半 肉桂去粗皮不見火 山茱萸肉焙 熟地蒸七次焙 山藥微炒,各二兩
右各研末,杵和勻,煉蜜丸梧子大。五更初,溫酒鹽湯任下三五十丸,午前、晚間、空腹再服。此藥不惟止渴,亦免生癰疽,久服永除渴疾,氣血加壯。
忍冬丸 治渴疾愈,須預防發癰疽。
忍冬草不以多少,根莖花葉皆可用之,一名老公鬚,一名蜜啜花,一名金銀花,一名左纏藤,水洗淨用
右用米麯酒於瓶內浸,以糠火煨一宿,取出晒乾,入甘草少許為末,即以所浸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酒飲任下。一方用忍冬草煎服。此藤凌冬不凋,三月開花五出,黃白相間,微香,蒂帶紅。《外科精要》又以酒煮窨服,取時不犯鐵氣,服至大小腸通利,此藥到得力。用乾者,不及生者效速。仍治五種飛尸。酒研敷瘡亦好,但留一口泄毒氣,真經效奇藥也。此藥不特治癰,亦能止渴,并五痔諸漏。
藍葉散 治渴利口乾煩熱,背生癰疽,赤焮疼痛。
藍葉 升麻 元參 麥門冬 黃芪 葛根 沉香 赤芍藥 犀角屑 甘草生用,各一兩 大黃二兩,微炒
右(口父)咀,每服四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薺苨丸 治強中為病,莖長興盛,不交精溢自出。消渴之後,多作癰疽,皆由過服丹石所致。
薺苨 大豆去皮 茯神去木 磁石煅研極細 元參 石斛去根 (艹舌)蔞根 地骨皮去木 鹿茸各一兩 沉香不見火 人參各半兩 熟地黃酒蒸,一兩
右為細末,用猪腎一具,如食法爛煮,杵為丸,如梧桐子大。如難丸,入少酒糊,或煉蜜亦可。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下。
瞿麥湯 治消渴欲成水氣,面目并足膝脛浮腫,小便不利。
瞿麥穗 澤瀉 滑石各半兩 防己七錢半 黃芩 大黃各二錢半 桑螵蛸炒,十四枚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用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良久再服。
葶藶丸 治消渴後,成水病浮腫。
甜葶藶隔紙炒 杏仁去皮尖及雙仁,麩炒黃 (艹舌)蔞仁 漢防己各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赤茯苓煎湯下,日三四服。
天花散 【 《直指方》】 一名玉泉散。治消渴之聖藥。
天花粉 生乾地黃各二錢 乾葛 麥門冬 五味子各一錢 甘草五分
右剉,作一貼,粳米百粒,煎服。
生地黃飲子 【 《簡易方》】 治消渴咽乾,面赤煩躁。
人參 生地黃 熟地黃 黃芪蜜炙 天冬 麥冬 澤瀉 枳殼麩炒 石斛炒 甘草炙 枇杷葉去毛炒,各等分
右剉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後臨臥服。此方乃全用二黃丸、甘露飲料,生精補血,潤燥止渴,佐以澤瀉、枳殼,疏導二腑,使心火下行則小腑清利,肺經潤澤則大腑流暢,宿熱既消,其渴自止。造化精深,妙無踰此。
黃芪湯 治諸渴疾。
黃芪蜜炙 茯苓 (艹舌)蔞根 麥門冬 生地黃 五味子 炙甘草各一錢半
水二鍾,煎至一鍾,食遠服。
梅蘇丸 治消渴膈熱煩躁,生津液。
白梅肉 蘇葉 烏梅肉各半兩 百藥煎三兩 麥門冬去心,七錢半 訶黎勒 人參各二錢半 甘草炙,一兩半
右為細末,煉黃蠟汁和為丸如鷄頭實大。每服一丸,不拘時含化嚥津。行路解渴。
苦楝湯 【 《夷堅志》】 治消渴有蟲。
苦楝根皮取新白皮一握,切焙 麝香少許
右水二碗,煎至一碗,空心飲之,雖困頓不妨。自後下蟲三四條類蛔蟲而色紅,其渴頓止。乃知消渴一證,有蟲耗其津液。
猪脊湯 【 《三因方》】 治三消渴疾。
猪脊骨一尺二寸 大棗四十九枚 木香一錢 新蓮肉四十九粒 炙甘草三兩
右,用水五碗,同煎取汁,渴則飲之。
水蛇丸 【 《聖惠方》】 治消渴,四肢煩熱,口乾心躁。
活水蛇一條,剝皮炙黃為末 天花粉末煎稠 麝香一分 蝸牛五十個,水浸五日取涎
右用粟飯和丸菉豆大。每服十丸,薑湯下。
降心湯 【 《得效方》】 治心火上炎,腎水不濟,煩渴引飲,氣血日消。
天花粉二錢 人參 遠志 當歸 熟地黃 白茯苓 黃芪蜜炒 五味子 甘草各一錢
右作一貼,棗二枚,水煎服。《良方》有川芎一錢。
清心蓮子飲 【 《局方》】 治心火上炎,口乾煩渴,小便赤濇。
蓮子二錢 赤茯苓 人參 黃芪蜜炙,各一錢 黃芩 車前子炒 麥冬 地骨皮 甘草各七分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一本有柴胡。
生津養血湯 【 《醫鑑》】 治上消。
當歸 白芍藥 生地黃 麥冬各一錢 川芎 黃連各八分 花粉七分 知母 黃蘗并蜜炒 蓮肉 烏梅 薄荷 甘草各五分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黃苓湯 【 《回春》】 治上消。
片芩 梔子 桔梗 麥門冬 當歸 生地黃 天花扮 乾葛 人參 白芍藥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入烏梅一個,水煎服。
生津甘露湯 一名清涼飲子。治消中能食而瘦,大便燥,小便數。
石膏 草龍膽 黃蘗各一錢 柴胡 羌活 黃芪製 酒知母 酒黃芩 炙甘草各八分 當歸身六分 升麻四分 防風 防己 生地 甘草各三分 杏仁十個 桃仁五個 紅花少許
右剉,作一貼,水二盞,煎至一盞,加酒一匙,稍熱服,不拘時。
人參散子和 治消中。
滑石二兩 寒水石 甘草各一兩 石膏五錢 人參二錢半
右為末,每服二錢,溫水調下。
黃連猪肚丸 治消渴消中,亦治強中證。
雄猪肚一個 黃連五兩 麥門冬 知母 (艹舌)蔞根各四兩
右四味為末,入猪肚內,以綫封口,置甑中蒸爛,於石臼中搗令爛,入蜜少許,作丸梧子大。米飲下百丸。按《千金》有粱米五兩,(艹舌)蔞、茯神各四兩,知母三兩,麥冬二兩,猪肚、黃連同。
藕汁膏 【 丹溪】 治胃熱消中。
白藕汁 生地黃汁 牛乳汁 黃連末 薑汁 天花粉末
右以各汁調二末,入白蜜為膏。以匙抄取,徐徐留舌上,以白湯送下,日三四次。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八十二
渴門
方
人參茯苓散 【 東垣】 一名人參散。治腎消,尿濁如膏。
滑石 寒水石各一錢半 甘草七分 赤茯苓 乾葛 黃芩 薄荷 大黃各五分 連翹三分 人參 白朮 澤瀉 桔梗 梔子 天花粉 縮砂各二分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加减腎氣丸 【 丹溪,下同】 治腎消,口燥煩渴,兩腿枯瘦。
熟地黃二兩 丹皮 白茯苓 山茱萸 澤瀉 五味,鹿茸 山藥各一兩 肉桂 沉香各五錢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鹽湯下七八十丸。
補腎地黃丸 治腎消。能降心火,益腎水,止消渴,明耳目。
黃蘗一斤,剉 生地半斤,酒浸二日,蒸爛研膏,與黃蘗拌晒乾 白茯苓四兩 熟地 天冬 人參 甘菊各二兩 條芩酒炒 當歸 枳殼,麥冬 片芩生,各一兩
右為末,水丸梧子大。空心,鹽酒下七八十丸。
鹿茸丸 治腎虛消渴,小便無度。
麥門冬二兩 鹿茸 熟地黃 黃芪 五味子 鷄(月坒)胵炒 肉蓯蓉酒浸 山茱萸 破故紙炒 牛膝酒浸 人參各七錢半 白茯苓 地骨皮 元參各五錢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米飲下五七十丸。《良方》無元參。
滋陰養榮湯 【 《入門》,下同】 治消渴亡津液,口燥咽乾。
人參 生地黃各一錢半 當歸 麥門冬 白芍藥 知母蜜水炒 黃蘗蜜水炒,各一錢 甘草五分 五味子十五粒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活血潤燥生津飲 通治消渴。
天門冬 麥門冬 五味子 (艹舌)蔞仁 麻子仁 當歸 熟地黃 生地黃 花粉 甘草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黃連地黃湯 【 《回春》】 治三消。
黃連 生地黃 花粉 五味子 當歸 人參 乾葛 白茯苓 麥門冬 甘草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薑二片,棗一枚,竹葉十片,同煎服。
元菟丹 【 《得效方》】 治三消渴利神藥,禁遺精,止白濁,延年。
菟絲子十兩,酒浸製 五味子七兩 白茯苓 蓮子肉 山藥各三兩
右為末,別研山藥末三兩,將菟絲子所浸酒煮糊,和丸梧子大。空心,米飲下五七十丸。煉蜜丸亦佳。按《良方》茯苓五兩,無山藥,名茯菟丸,治證同。
五汁玉泉丸 【 《回春》】 治消渴。
黃連 乾葛 花粉 知母 麥門冬 五味子 人參 生地黃 烏梅肉 蓮子去心 當歸 甘草各一兩
右為末,另取人乳汁、牛乳汁、甘蔗汁,無則用砂糖、梨汁、藕汁,先將各汁入蜜一斤半,煎成稀膏,後將各藥末和前膏熬五七沸,每取五茶匙,米飲調下,日二三。忌辛熱之物。
荔枝膏 【 《類聚》,下同】 止消渴,生津液。
乳糖二十六兩 清蜜十四兩 烏梅肉八兩 生薑五兩,取汁 麝香五分
右,先取清蜜烏梅肉,以水一斗五升,熬至半,濾去滓,下乳糖熬,候糖鎔化,乃入麝和勻,每取一大匙,新水調下,日二三。
衛生天花丸 歌曰:消渴消中消腎病,三焦五臟生虛熱。惟有膀胱冷如冰,意中飲水無休歇。小便晝夜不流通,骨冷皮焦心肺裂。本因飲酒炙煿多,酒餘色慾勞無節。飲水吃食日加增,肌肉精髓轉枯竭。漩甜如蜜滑如油,口苦咽乾舌如血。三消病狀最為危,有此仙方真妙訣。
黃連童便浸三日,晒乾,三兩 白扁豆炒,二兩 蘆薈七錢半 辰砂 白茯苓 牡蠣粉 知母 苦參 鐵粉 花粉各五錢金銀箔各二十片
右為末,生(艹舌)蔞根汁和生蜜為丸梧子大。麥門冬湯下三五十丸。
消渴方 【 《千金方》,下同】 治消渴,除腸胃實熱。
麥門冬 茯苓 黃連 石膏 萎蕤各八分 人參 草龍膽 黃芩各六分 升麻四分 枳實五分 生薑屑 枸杞子 (艹舌)蔞根各十分
右十三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以茆根粟米汁服十丸,日二。《外臺》無枸杞,有地骨皮。若渴則與後方飲之,至足大麻亦得。飲方如左:
茆根切一升 粟米三合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米熟,用下前藥。
又方 治前證。
(艹舌)蔞根 生薑 生麥門冬汁 蘆根切,各二升 茆根切,三升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一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治前證。
(艹舌)蔞根 麥門冬 鉛丹水飛,各八分 茯神 甘草各六分
右五味,治下篩,以漿水服方寸匕,日三。《外臺》無茯神。
又方 治前證。
黃芪 茯神 (艹舌)蔞根 甘草 麥門冬各三兩 乾地黃五兩
右六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進一劑,服十劑佳。
又方 治消渴,日飲水一石者。
附子二兩 葛根 (艹舌)蔞根 鈆丹各三兩
右四味為未,蜜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渴則服之。春夏減附子。
黃連丸 治渴。
黃連 生地黃各一斤
右二味,絞地黃取汁,浸黃連,出曝燥,復內汁中,令汁盡乾,搗末蜜丸梧子大。服二十丸,日三,食前後無拘。亦可為散,以酒服方寸匕。張文仲:地黃作十斤。
枸杞湯 治渴而利者。
枸杞枝葉一斤 黃連 (艹舌)蔞根 生甘草 石膏各三兩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五服,日三夜二。劇者多合,渴即飲之。
鈆丹散 一名胡粉散。治消渴,止小便數,兼消中。
鈆丹 胡粉 甘草 澤瀉 石膏 (艹舌)蔞根 白石脂 赤石脂各五分
右八味,治下篩,水服方寸匕,日三。壯人一匕半。一年病者一日愈,二年病者二日愈。渴甚者夜二服,腹痛者減之。丸服亦佳,每服十丸。傷多令人腹痛。《肘後》白石脂作貝母。
神白散 【 子和,下同】 一名六一散,一名天水散。治真陰素被損虛,多服金石等藥,或嗜炙煿咸物,遂成消渴。
桂府滑石六兩 甘草一兩,生用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溫水調下。或大渴欲飲冷者,新汲水尤妙。
葛根丸 治消渴消腎。
葛根 (艹舌)蔞各三兩 附子一兩,炮去皮臍 鈆丹二兩
右四味,搗羅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日進三服。治日飲石水者,春夏去附子。
經驗方悟大師傳 治飲水百盃,尚猶未足,小便如油,或如杏色。服此藥三五日,小便大出,毒歸於下,十日永除根本。
水銀四錢 錫二錢,用水銀研成砂子 密陀僧 牡蠣 知母 苦參 貝母各一兩 黃丹半兩 (艹舌)簍根半斤
右為細末,男子用不生兒猪肚一個內藥,婦人用獖猪肚一個,麻綫縫之,新瓦一合,繩繫一兩遭,糙米一升,更用(艹舌)蔞根末半斤,卻於新水煮熟,取出放冷,用砂盆內研爛,就和為丸,如猪肚丸法用之。
烏梅五味子湯 【 《良方》,下同】 治消渴,生津液。
烏梅 五味子 百藥煎 巴戟去心酒洗 甘草炙,各二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煎至一鍾,空心服。
(艹舌)蔞散 治壯盛之時,不自謹惜,恣情縱慾,年長腎氣虛弱,不能房事,多服丹石,真氣既盡,石氣孤立,脣口乾焦,精液自泄,小便赤黃,大便乾實,小便日夜百十行,須當除熱補虛。
天花粉 黃連 白扁豆 白茯苓去皮 石膏 寒水石 甘草節 人參 白朮 猪苓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用白湯調服。
茯神丸 治消中,煩熱消穀,小便數。
茯神 人參 枳殼 麥冬 生地黃 牡蠣粉 黃連各一兩 黃芪炙 蓮子肉 知母各半兩 (艹舌)蔞根七錢五分
右為細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遠用米飲送下。一方有菟絲、蓯蓉、石膏,無枳殼、牡蠣、蓮肉。
黃芪六一湯 治諸虛不足,胷中煩悸,時常消渴,或先渴而欲發瘡,或病癰疽而後渴者,宜服之。
黃芪去蘆蜜炙,九錢 甘草炙,一錢五分
右作一服,水二鍾,棗二枚,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止渴剉散 治消渴。
枇杷葉去毛炙 生薑切片焙 乾葛各二錢 大烏梅二個 淡竹葉 生甘草 草果各一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天花粉丸 治消渴飲水多,身體瘦弱。
天花粉 人參等分
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麥門冬煎湯送下。
枸杞子丸 治消腎久渴困乏,小便滑數。
枸杞子 白茯苓 牛膝酒浸焙乾 麥門冬 菟絲子酒浸研焙 熟地黃酒洗 黃芪蜜炙 牡蠣粉各一兩 鷄內金炙,一兩半 桑螵蛸 花粉各七錢半 山茱萸 牡丹皮各半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米飲湯送下。
平補丸 治消腎不渴,肌肉瘦削,小便濇數而瀝,如欲滲之狀。
乳香二兩 菟絲酒浸焙 山萸酒浸 益智仁 當歸各半兩 川楝子 牛膝酒浸 胡盧巴炒 杜仲薑汁炒 肉蓯蓉酒浸焙 巴戟各三兩半
右為細末,用糯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棗湯或鹽湯送下。
三和甘露飲 大治消渴,有此證者,每日須進一二服。
滑石六錢 石膏四錢 知母 人參 白朮 茯苓 猪苓 澤瀉各一錢半 甘草一錢
右(口父)咀,作二貼,每貼用水二盞,煎一盞,食遠溫服。
(月坒)胵散 治久渴旬日見效。
鷄(月坒)胵 鷄腸各五具,炙乾 漏蘆炙 白龍骨 鹿角膠炙焦 白石脂各一兩 土瓜根三兩 桑螵蛸二七個,炙 牡蠣 黃連 苦參各二兩半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至二錢,米飲調下,日三夜一。
肉蓯蓉丸 治消渴尿脂,小便如泔。
肉蓯蓉酒浸切焙 地骨皮 澤瀉 五味子 巴戟 當歸切焙 韭子 熟地黃焙 牡丹皮 白龍骨 甘草炙,各一兩 磁石火煅酢淬七次 赤石脂 人參各一兩半 禹餘糧煅,三分 桑螵蛸炙,十四枚
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以牛乳或白湯送下,日進三服。
填骨煎 治消渴後虛乏。
白茯苓 菟絲子酒浸別搗 山茱萸 麥門冬 附子炮去皮臍 石斛 牛膝酒浸焙 巴戟 當歸各二兩半 大豆炒去皮,三合 石葦 桂各一兩三分 五味 遠志 人參各三兩半 肉蓯蓉二兩,酒浸切焙 天門冬三兩三分
右為細末,用生地黃、生(艹舌)蔞根各三斤,搗絞取汁,以銀石器慢火煎減半,然後內藥,并下白蜜十兩、牛髓五兩再煎,令如糜,丸如鷄子黃大,米飲下,日三。藥末不必盡入,惟看稀稠得所,甚佳。一方無遠志。
大補元煎 【 《景岳全書》,下同】 治男婦氣血大壞,精神失守,消渴等證。
人參少則用一二錢,多則一二兩 山藥炒黃 杜仲各二錢 熟地少則用二三錢,多則二三兩 枸杞 當歸各二三錢,泄瀉者去之 山茱萸一錢 炙甘草一二錢
右,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左歸飲 此壯水之劑也。凡命門之陰衰陽勝消渴者,宜此。
熟地二三錢,或加至一二兩 山藥 枸杞 山萸各二錢,畏酸者少用 炙甘草一錢 茯苓一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右歸飲 此益火之劑也。凡命門之陽衰陰勝而渴者宜此。
山茱萸肉一錢 甘草炙 肉桂各一二錢 熟地如前 山藥炒 杜仲薑製 枸杞各二錢 製附子一二三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右歸丸 治元陽不足,或先天稟衰,或勞神過度,以致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而為脾胃虛寒三消乾渴等證。
熟地八兩 山萸炒 當歸各三兩 枸杞微炒 山藥炒黃 鹿角膠炒珠 菟絲子酒蒸搗餅 杜仲薑汁炒,各四兩 肉桂二兩,漸可加至四兩 製附子自二兩漸加至五六兩
右,丸法如前,或丸如彈子大。每嚼取二三丸,以滾白湯送下,其效尤速。
加减一陰煎 凡腎水真陰虛損而成消渴等證者,宜此主之。
生地 芍藥 麥冬各二錢 熟地三五錢 炙甘草五七分 知母 地骨皮各一錢
水二鍾,煎服。
抽薪飲 治渴病火熾盛而不宜補者。
黃芩 石斛 木通 梔子炒 黃蘗各一二錢 枳殼 澤瀉各錢半 細甘草三分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溫服。內熱甚者,冷服更佳。
玉女煎 治水虧火盛,六脈浮洪滑大,少陰不足,陽明有餘,煩熱乾渴,頭痛牙疼失血等證,如神。若大便溏泄者,乃非所宜。
生石膏三五錢 熟地三五錢,或一兩 知母 牛膝各錢半 麥冬二錢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或冷服。
玉泉散 又名一六甘露散。治陽明內熱煩渴頭痛,二便閉結,瘟疫斑黃等證。此益元散之變方也,其功倍之。
石膏六兩,生用 粉甘草一兩
右為極細末,每服一二三錢,新汲水、或熱湯、或人參湯調下。此方加硃砂三錢亦妙。
秘元煎 治三消乾渴等證,此方專主心脾。
遠志八分,炒 山藥炒 芡實炒 金櫻子去核 棗仁炒搗碎,各二錢 白朮炒 茯苓各錢半 炙甘草一錢 人參一二錢 五味子十四粒,畏酸去之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固陰煎 治陰虛滑泄,消渴淋遺等證,此方專主肝腎。
人參隨宜 熟地三五錢 菟絲子炒香,二三錢 山藥炒,二錢 山茱萸一錢半 遠志七分,炒 炙甘草一二錢 五味子十四粒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單方
消渴重者:取市門溺坑水,服一小盞,三度即瘥,勿令知之。 【 《聖惠方》】
消渴引飲:取瓦窰突上黑煤乾似鐵屑者半斤,為末,入生薑四兩同搗,絹袋盛,水五升浸汁,每飲五合。 【 《聖濟總錄》,下同】
消渴煩熱:鉛白霜、枯白礬等分為末,蜜丸芡子大,綿裹,含化嚥汁。
又方:鉛白霜一兩,根黃、硝石各一兩為末,每冷水服一錢。
消渴煩亂:黃丹新汲水服一錢,以蕎麥粥壓之。 【 《聖惠方》】
消渴飲水:用蜜陀僧二兩研未,湯浸蒸餅丸梧子大,濃煎蠶繭鹽湯或茄根湯或酒下,一日五丸,日增五丸,至三十丸止,不可多服。五六服後,以見水惡心為度。惡心時,以乾物壓之,日後自定。名神效丸,甚奇。 【 《選奇方》】
消渴煩熱:水銀、鉛各一兩,結成砂,皂莢一挺,酥炙,麝香一錢為末,每服半錢,白湯下。 【 《聖濟總錄》,下同】
消渴引飲:浮石、舶上青黛等分,麝香少許為末,溫湯服一錢。
又方:白浮石、蛤粉、蟬蛻等分為末,鯽魚膽汁七個,調湯服三錢,神效。
消渴引飲:湯瓶內鹼、葛根、水萍焙等分,每服五錢,水煎服。
又方:湯瓶內鹼、菝葜根炒各一兩,烏梅連核二兩,焙為散,每服二錢,水一鍾,石器煎七分,溫呷,日一服。
消渴引飲:人參為末,鷄子清調服一錢,日三四服。
一方:用人參、(艹舌)蔞根等分,生研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食前麥門冬湯下,日二服,以愈為度,名玉壺丸。忌酒麵炙煿。
消渴方:人參一兩,粉草二兩,以雄猪膽汁浸炙,腦子五分為末,蜜丸芡子大,每嚼一丸,冷水下。 【 《鄭氏家傳》】
又方:人參一兩,葛粉二兩為末,發時,以燖猪湯一升,入藥三錢,蜜二兩,慢火熬至三合,狀如黑餳,以瓶收之。每夜以一匙含嚥,不過三服取效也。 【 《聖濟總錄》】
消渴尿多:用黃連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下。 【 《肘後方》】
消渴小便滑數如油:黃連五兩,(艹舌)蔞根五兩為末,生地黃汁丸梧子大,每牛乳下五十丸,日二服。忌冷水猪肉。 【 崔氏】
又方:用黃連末入猪肚內蒸爛,搗丸梧子大,飯飲下。 【 《總錄》】
消渴引飲:白芍藥、甘草等分為末,每用一錢,水煎服,日三服。鄂渚辛祐之患此九年,服藥止而復作,蘇朴授此方服之,七日頓愈。古人處方,殆不可曉,不可以為易而忽之也。 【 《經驗方》】
消渴累年不愈:莎草根一兩,白茯苓半兩為末,每陳粟米飲服三錢,日二服。
消渴變水,服此令水從小便出:紫蘇子炒、蘿蔔子炒,各三兩為末,每服二錢,桑白皮煎湯服,日三。 【 《聖濟總錄》】
消渴飲水,骨節煩熱:用生芭蕉根搗汁,時飲一二合。 【 《聖惠方》】
消渴不止,下元虛損:牛膝五兩為末,生地黃汁五升浸之,日曝夜浸,汁盡為度,蜜丸梧子大,每空心溫酒下三十丸。久服壯筋骨,駐顏色,黑鬚髮,津液自生。 【 《經驗方》】
消渴飲水:用上元板橋鮮肥麥門冬二大兩,宣州黃連九節者二大兩,去兩頭尖三五節,小刀子調理去皮毛了,吹去塵,更以生布磨拭,稱之搗末,以肥大苦瓠汁浸麥門冬經宿,然後去心,即於臼中搗爛,納黃連末,併手和丸如梧子大,食後飲下五十丸,日再。但服兩日,其渴必定。若重者,即初服一百五十丸,二日服一百二十丸,三日一百丸,四日八十丸,五日五十丸。合藥要天氣晴明之夜方浸藥,須淨處,禁婦人鷄犬見之。如覺渴時,只服二十五丸。服訖覺虛,即取白羊頭一枚治淨,以水三大斗煮爛,取汁一斗,以來細細飲之,勿食肉,勿入鹽,不過三劑平復也。 【 《海上集驗方》】
消渴引飲,小便不利:葵根五兩,水三大盞煮汁,平旦服,日一服。 【 《聖惠方》】
消渴引飲:虎杖燒過、海浮石、鰞鰂魚骨、丹砂等分為末,渴時以麥門冬湯服二錢,日三次。忌酒色魚麵鮓醬生冷。 【 《衛生家寶方》】
消渴引飲:甘遂麩炒半兩,黃連一兩為末,蒸餅丸菉豆大,每薄荷湯下二丸。忌甘草。 【 《楊氏家藏方》】
消渴不止:菟絲子煎汁,任意飲之,以止為度。 【 《事林廣記》】
消渴飲水:淩霄花一兩,搗碎,水一盞半,煎一盞,分二服 【 《聖濟錄》】
消渴尿多:薔薇根一把,水煎,日服之。 【 《千金方》】
消渴煩亂:黃(艹舌)蔞一個,酒一盞,洗去皮子取瓤,煎成膏,入白礬末一兩,丸梧子大,每米飲下十丸。 【 《聖惠方》】
消渴飲水:取大(艹舌)蔞根去皮寸切,水浸五日,逐日易水,取出搗研,濾過澄粉,晒乾,每服方寸匕,水化下,日三服。亦可入粥及乳酪中食之。
又方:以(艹舌)蔞根薄切炙,取五兩,水五升,煮四升,隨意飲之。
又方:用生(艹舌)蔞根三十斤,以水一石,煮取一斗半,去滓,以牛脂五合,煎至水盡,用暖酒先食,服如鷄子大,日三服,最妙。
又方:用(艹舌)蔞根、黃連三兩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日二服。
消渴飲水:王瓜去皮,每食後嚼二三兩,五七度瘥。 【 《聖惠方》】
消渴不止:拔穀即菝葜,(口父)咀,半兩水二盞,烏梅一個,煎一盞,溫服。 【 《普濟方》】
消渴飲水,日至一石者:浮萍搗汁服之。
又方:用乾浮萍、(艹舌)蔞根等分為末,人乳汁為丸梧子大,空腹飲服二十丸,二年者數日愈。 【 《千金方》】
消渴飲水:胡燕窠中草燒灰一兩,牡蠣煅二兩,白羊肺一具,切曬為末,每新汲水調下三錢。
消渴飲水,日至數斗,小便赤濇:秋麻子仁一升,水三升,煮三四沸,飲汁不過五升瘥。 【 《肘後方》】
消渴心煩:用小麥作飯及粥食。 【 《心鏡》】
三消渴病:用糯穀炒出白花、桑根白皮等分,每用一兩,水二碗,煎汁飲之,名梅花湯。 【 《三因方》】
消渴飲水:取稻穰中心燒灰,每以湯浸一合,澄清飲之。 【 《危氏方》】
胃熱消渴:以陳粟米炊飯,乾食之良。 【 《心鏡》】
消渴飲水:薏苡仁煮粥飲,并煮粥食之。
腎虛消渴難治者:黑大豆炒、天花粉等分為末,糊丸梧子大,每黑豆湯下七十丸,日二服,名救活丸。 【 《普濟妙方》】
消渴飲水:烏豆置牛膽中陰乾百日,吞盡即瘥。 【 《肘後方》】
止渴急方:大豆苗嫩者三五十莖,塗酥炙黃為末,每服二錢,人參湯下。 【 《聖濟總錄》】
消渴飲水:菉豆煮汁,并作粥食。《本草》云:或研取汁服,并佳。 【 《普濟方》】
老人煩渴:寒食大麥一升,水七升,煎五升,入赤餳二合,渴即飲之。 【 《奉親書》】
消渴引飲:韭苗日用三五兩,或炒或作羹,勿入鹽醬,吃至十斤即住,極效。過清明勿吃。 【 《秦憲副方》】
消渴飲水:用出了子蘿蔔三枚,淨洗切片,日乾為末,每服二錢,煎猪肉湯澄清調下,日三服,漸增至三錢。生者搗汁亦可。或以汁煮粥食之。 【 《圖經本草》】
消渴飲水:乾生薑末一兩,以鯽魚膽汁和丸梧子大,每服七丸,米飲下。 【 《聖惠方》】
消渴引飲,日至一石者:菠薐根、鷄內金等分為末,米飲服一錢,日三。
積熱消渴:冬瓜去皮,每食後吃三二兩,五七度良。 【 《食療》】
消渴不止:冬瓜一枚,削皮埋濕地中,一月取出破開,取清水日飲之,或燒熟絞汁飲之。《本草》云:作羹作虀常食佳。 【 《聖濟總錄》】
消渴骨蒸:大冬瓜一枚去瓤,入黃連末填滿,安甕內,待瓜消盡同研,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煎冬瓜湯下。 【 《經驗方》】
消渴煩亂:冬瓜瓤乾者一兩,水煎飲。 【 《聖惠方》】
消渴不止,小便多:用乾冬瓜子、麥門冬、黃連各二兩,水煎飲之。冬瓜苗葉俱治消渴,不拘新乾。 【 《摘元方》】
消渴煩悶:烏梅肉二兩,微炒為末,每服二錢,水二盞,煎一盞去滓,入豉二百粒,煎至半盞,溫服。 【 《濟眾方》】
消渴飲水:用香水梨,或鵝梨,或江南雪梨,皆可取汁,以蜜湯熬成膏,瓶收,無時,以熱水或冷水調服,愈乃止。 【 《普濟方》】
除煩止渴:生葡萄搗濾取汁,以瓦器熬稠,入熟蜜少許,同收,點湯,甚良。
消渴尿多能食:黃蘗一斤,水一升,煮三五沸,渴即飲之,恣飲數日即愈。《本草》云:或作末,水丸服之。 【 《獨行方》】
消渴有蟲:苦楝根白皮一握切焙,入麝香少許,水二碗,煎至一碗,空心飲之,雖困頓不妨。下蟲如蛔而紅色,其渴自止。消渴有蟲,人所不知。 【 《夷堅志》】
消渴尿多:入地三尺桑根,剝取白皮,炙黃黑剉,以水煮濃汁,隨意用之,亦可入少米,勿用鹽。 【 《肘後方》】
消渴飲水,日夜不止,小便數者:用田螺五升,水一斗,浸一夜,渴即飲之。每日一換水及螺,或煮食飲汁亦可。 【 《心鏡》】
又方:用糯米二升,煮稀粥一斗,冷定,入田中活螺三升在內,待食粥盡,吐沫出,乃收飲之,立效。 【 《聖惠方》】
上盛下虛,心火炎爍,腎水枯涸,不能交濟而成渴證:白茯苓一斤,黃連一斤為末,熬天花粉作糊,丸梧子大,每溫湯下五十丸。 【 《經驗方》】
消渴無度:乾猪胞十個,剪破去蒂,燒存性為未,每溫酒服一錢。 【 《聖濟總錄》,下同】
消渴無度:雄猪膽五個,定粉一兩,同煎,成丸芡子大,每含化二嚥下,日二。
消渴飲水:臘日或端午日,用黃泥固濟牡蠣煅赤,研末,每服一錢,用活鯽魚煎湯調下,只二三服愈。 【 《經驗方》】
消渴飲水,日夜飲水數斗者:用雄猪肚一枚,煮取汁,入少豉,渴則飲之,肚亦可食,煮粥亦可。 【 《心鏡》】
消渴飲水:因飲酒或食果實過度,雖能食而口渴,飲水數尿,以麝香當門子酒和作十餘丸,枳椇子煎湯送下。蓋麝香敗酒壞果,枳梖亦敗酒也。 【 《濟生方》】
消渴尿多:竹瀝恣飲,數日愈。 【 《肘後方》】
消渴飲水,小便數:以黃母鷄煮汁冷飲,并作羹食肉。 【 《心鏡》】
消渴羸瘦:用兔一隻,去皮爪五臟,以水一斗半,煎稠去滓澄冷,渴即飲之,極重者不過二兔。 【 《海上方》】
除煩止渴:生葡萄搗濾取汁,以瓦器熬稠,入熟蜜少許,同收點湯飲,甚良。 【 《居家必用》】
發熱口乾,小便赤濇:取甘蔗去皮嚼汁嚥之,飲漿亦可。 【 《外臺秘要》】
消渴引飲不止:用蝸牛十四枚,形圓而大者,以水三合,密器浸一宿,取水飲之,不過一劑愈。 【 《海上方》】
又方:用蝸牛焙半兩,蛤粉、龍膽草、桑根白皮炒各二錢半,研末,每服一錢,楮葉湯下。 【 《聖惠方》】
膈消飲水:鷄內金洗晒乾,(艹舌)蔞根炒五兩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下,日三。 【 《總錄》】
消渴利水:羊肉一腳,瓠子六枚,薑汁半合,白麵二兩,同鹽葱炒食。 【 《正要》】
消渴飲水:牛鼻木二個,男用牝牛,女用牡牛者,洗剉,人參,甘草半兩,大白梅一個,水四盌,煎三盌,熱服甚妙。 【 《普濟方》】
乳石發渴:水浸鷄子,取清生服,甚良。 【 《總錄》】
胃虛消渴:羊肚爛煮,空腹服之。 【 《古今錄驗》】
消渴飲水:用鯽魚一枚,去腸留鱗,以茶葉填滿,紙包煨熟食之,不過數枚即愈。 【 《心統》】
消渴飲水:泥鰌魚十頭,陰乾,去頭尾燒灰,乾荷葉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日三。名灰焦散。 【 《普濟方》】
消渴飲水,小便數:用野鷄一隻,五味煮取三升已來汁飲之,肉亦可食,甚效。 【 《心鏡》】
消渴飲水無度:以黃顙魚涎,和青蛤粉、滑石未等分,丸梧子大,每粟米湯下三十丸。名生津丸。
消渴煩亂:蠶蛹二兩,以無灰酒一中盞,水一大盞,同煮一中盞,溫服。 【 《聖惠方》】
消渴飲水:晚蠶沙焙乾為末,每用冷水下二錢,不過數服。 【 《斗門方》】
消渴,取青竹葉煮汁飲。 【 《本草》】
熱渴心煩:取地漿一盞飲之,妙。
消渴及口乾煩躁渴:麥門冬去心煮湯飲之。
凡消渴而欲發瘡,或病癰疽而後渴:宜多取黃芪煮湯服之,妙。 【 《綱目》】
消渴:葛根五錢水煎飲之,又取生者搗汁飲,亦好。 【 《本草》,下同 】
消渴:取生苧水漬,取汁飲之。
消渴:地骨皮水煎服之,又取葉作飲啜之。
消渴:忍冬水煮取汁,四時長服。 【 丹溪】
桑枝茶,療口乾,如茶常服為佳。 【 《本草》,下同】
止渴生津,黑桑椹搗濾去滓,入石器中,入蜜熬膏,每取二三匙,沸湯點服如神。
酒渴:牡蠣肉和薑酢生食之,俗名石花。
消渴:蚌蛤煮食,或和薑酢生食并佳。
三消,取鮎魚涎搜黃連末作丸,烏梅湯下五十丸,渴頓減。
時氣煩渴:生藕取汁一盞,入蜜一合,分三服,止渴最好。 【 《綱目》】
紅柿止渴,取啖之。 【 《本草》,下同】
消渴:取獼猴桃霜後熟者,常啖之;又和蜜作正果尤佳。 【 俗方】
五味子,止消渴最良,作飲常啜之。又作丸久服,生津止渴。 【 《本草》,下同】
粟米泔酸者,止消渴甚良,常取飲之。泔久留則酸。
熱中消渴:青粱米煮汁飲;或煮粥,或作飯,常食佳。
又方:糯稻稈灰淋汁飲之,甚妙。
又方:蓴作羹作虀,常食佳。
又方:菘菜常食最佳,或取汁飲亦可。
三消渴疾:退雄鷄湯澄清飲之,神效;白者尤佳。 【 《醫鑑》】
消渴:白鵝煮熟取汁飲之,肉亦可食。 【 《本草》,下同】
又方:(艹舌)蔞根和鷄子曝乾,更搗為末,水服方寸匕,日三;丸服亦得。 【 《千金方》,下同】
又方:取七家井索近桶口結燒作灰,井華水服之,不過三服必瘥。
又方:濃煮竹根汁飲之,瘥止。
又方:浸豉汁,任性多少飲之。
消中嗜食:多因外傷痺熱,內積憂思,啖食鹹物及麵,致脾胃乾燥,飲食倍常,不生肌肉,大便反堅,小便無度。輕粉一錢為末,薑汁拌勻,長流水下,齒浮是效。後服猪肚丸補之。 【 《得效方》】
消渴引飲:無名異一兩,黃連二兩為末,蒸餅丸菉豆大,每服百丸,以茄根蠶繭煎湯送下。 【 《聖濟總錄》】
夏月渴死:濃煎蓼汁一盞,服。 【 《外臺秘要》】
煩躁熱渴:葛粉四兩,先以水浸粟米半升一夜,漉出拌勻煮熟,以糜飲和食。 【 《心鏡》】
熱渴心悶:溫水一盞,調麵一兩,飲之。 【 《聖濟總錄》】
消渴飲水:糯米三合,水五升,蜜一合,研汁分服,或煮汁服。 【 《楊氏產乳》】
腎消飲水,小便如膏油:用茴香炒、苦楝子各等分為末,每食前,酒服二錢。 【 《保命集》】
百合經月,變成消渴者:百合一升,水一斗,浸一宿,取汁溫浴,病人浴畢,食白湯餅。 【 《小品方》】
虛熱作渴:桃膠如彈子大,含之佳。 【 《外臺秘要》】
虛勞苦渴,骨節煩熱或寒:用枸杞根白皮切五升,麥門冬三升,小麥二升,水二斗,煮至麥熟去滓,每服一升,口渴即飲。 【 《千金方》】
渴利不止:羊肺一具,入少羊肉和鹽豉作羹食,不過三具愈。 【 《普濟方》】
老人消渴:鹿頭一個,去毛煮爛,和五味,空心食,以汁嚥之。 【 《鄙事》】
大熱狂渴:乾陳人屎為末,於陰地淨黃土中,作五六寸小坑,將末三兩匙於坑中,以新汲水調勻,良久澄清,細細與飲即解,世俗謂之地清。 【 《衍義》】
針灸
《甲乙經》曰:消渴身熱,面黃赤,意舍主之。
消渴嗜飲,承漿主之。
消渴,腕骨主之。
黃癉熱中善渴,太衝主之。
消癉善喘,氣走[走 原作「是」,據《甲乙》卷十一五氣溢發消渴黃癉第六改。]喉咽而不能言,手足清,溺黃,大便難,嗌中腫痛,唾血,口中熱唾如膠,太谿主之。
消渴黃癉,足一寒一熱,舌縱煩滿,然谷主之。
陰氣不足,熱中消穀,善飢腹熱,身煩狂言,三里主之。
《醫學綱目》曰:消渴,取玉液一分,瀉見血訖,取三里瀉訖如前,補玉液一分;再取關元瀉訖;再取廉泉。
又法:取金津、玉液、承漿不已,再取海泉、人中、廉泉、腎俞、氣海。
又法:小腸俞、陽池各灸之,又取廉泉出惡血方已。
又法:胃腧、心腧、膻中各灸之。
又法:承漿、然谷、勞宮、曲池、意舍、關元各灸之。
導引
《保生秘要》曰:口乾導引法,左右足心,每搓三十六回,按時吐納,津迴即咽六度,數週為兼後功行之。
運功以舌托上齶,凝懸雍穴,貫一窟涼水,漸提至口噀咽。
又法:起湧泉水或腎水皆可。
又法:想喉下一窟涼水以意提起口中或舌頂上齶,或舌壓下齶,則津液自生,或升腎水,或升湧泉水。
消渴導引法,舌托上齶,從腎處想水升至背洗,出心頭復兩眼看兩腳底,渾身想水洗之。
醫案
《衛生寶鑑》曰:古臺韓子玉父,年踰六旬有三,病消渴,至冬添躁熱,須裸袒,以冰水噴胷腋乃快,日進肉麵數盂,頃時即飢,如此月餘,命予治療。診得脈沉細而疾,予以死決之。子玉及弟泣跪予前曰:病固危篤,君盡心救治,則死而無悔。予答曰:夫消之為病,其名不一,曰食(亻亦)、曰消中、曰宣疾,此膏粱之所致也。陽明化燥火,津液不能停,自汗。小便數,故飲一溲二。胃熱則消穀,善飢能食而瘦。叔和云:多食亦肌虛,是也。此病仲景所謂春夏劇、秋冬差,時制故也。令尊今當差時反劇,乃腎水乾涸,不能制心火旺於不勝之時,經曰:當所勝之時而不能制,名曰真強,乃孤陽絕陰也。且人以身為主,天令為客,此天令大寒,尚不能制其熱,何藥能及?經曰:主勝逆,客勝從,正以此也。治療徒勞而已,固辭而歸。遂易醫與灸,不數日卒。
張安撫芸夫年四十五歲,病消渴,舌上赤裂,飲水無度,小便數多,先師以生津甘露飲子治之,良愈。消渴多傳瘡瘍為不救,既效亦不成瘡瘍,亨年七十五。
《丹溪心法》曰:徐兄年四十歲,口乾小便數,春末得之,夏來求治。診得兩手,左濇右略數而不弦,重取似大而稍有力,左稍沉,略弱而不弦,然濇卻多於右,喜兩尺皆不甚起,此由飲食味厚生熱,謂之痰熱。禁其厚味,宜降火以清金,抑肝以補脾,用三消丸十粒,左金、阿魏丸各五粒,以薑湯吞下,一日六次;又以四物湯加參、朮、陳皮、生甘草、五味子、麥門冬煎服,一日三次,與丸藥間服。一二日自覺清快,小便減三之二,口亦不乾,止渴未除,頭運眼花,久坐則腰疼,遂以摩腰膏治腰疼,仍以四物湯用參、芪減川芎,加牛膝、五味子、炒黃蘗麥門冬煎飲,調六一散服;及覺便多,遂去六一散,仍服丸藥而安。
《薛己醫案》曰:一男子每勞役則食少胷痞,發熱頭痛,吐痰作渴,脈浮大,此脾胃血虛病。蓋脾屬土為至陰而生血也。彼不信,服二陳、黃連、枳實、厚朴,病益甚;服四物加知、蘗、麥冬,更腹痛作嘔,脈洪數而無倫次。余先用六君加炮薑,痛嘔漸愈,用補中益氣全愈。
大尹沈用之不時發熱,日飲冰水數碗,寒藥二劑,熱渴益甚,形體日瘦,尺脈洪大而數,時或無力。王太僕曰:熱之不熱,責其無火;寒之不寒,責其無水。又云:倏熱往來,是無火也;時作時止,是無水也。法當補腎,用加減八味丸,不月而愈。
州同韓用之年四十有六,時仲夏,色慾過度,煩熱作渴,飲水不絕,小便淋瀝,大便秘結,唾痰如湧,面目俱赤,滿舌生刺,兩脣燥裂,遍身發熱,或時如芒刺而無定處,兩足心如烙,以冰折之作痛,脈洪而無倫,此腎陰虛,陽無所附而發於外,非火也。蓋大熱而甚,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當峻補其陰。遂以加減八味丸料一斤,內肉桂一兩,以水頓煎六碗,冰冷與飲,半嚮已用大半,睡覺而食溫粥一碗,復睡至晚,乃以前藥溫飲一碗,乃睡至曉,食熱粥二碗,諸證悉退。翌日畏寒,足冷至膝,諸證仍至,或以為傷寒。余曰:非也,大寒而甚,熱之不熱,是無火也,陽氣亦虛矣。急以八味丸一劑服之稍緩,四劑諸證復退。大便至十三日不通,以猪膽導之,諸證復作,急用十全大補湯數劑,方應。
《醫學綱目》曰:壬戌年,一卒病渴,日飲水三斗,不食者三月,心中煩悶,時已十月。予謂心中有伏熱,與火府丹數服,每服五十丸,溫水下。越二日,來謝云:當日,三服渴止,又次日三服,飲食如故。此方本治淋,用以治渴,效。信乎藥要變通用之。
《本草綱目》曰:一人病渴逮死,有人教以糯稻稈斬去穗及根,取中心,淨器中燒作灰,每服一合,湯水一碗,沃浸良久,澄去滓,取清頓飲之,即取效如神。
《景岳全書》曰:省中周公者山左人也,年逾四旬,因案牘積勞,致成羸疾,神困食減,時多恐懼,自冬春達夏,通宵不寐者,半年餘矣。而上焦無渴,不嗜湯水,或有少飲則沃而不行,然每夜必去溺二三升,莫知其所從來。且半皆如膏,尫羸至極,自分必死。予診之,脈猶帶緩,肉亦未脫,如其胃氣尚存,乃用歸脾湯去木香,及大補元煎之屬,一以養陽,一以養陰,出入間用。至三百餘劑,計人參二十斤,乃得全愈。此神消於上,精消於下之證也。可見消有陰陽,不得盡言為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