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九十八
癇門 【 當與癲狂門互參】
黃帝素問
大奇論
二陰急為癇厥。
【 註 二陰少陰也。癇厥,乃水氣乘心,故二陰脈急。】
心脈滿大,癇瘈筋攣;肝脈小急,癇瘈筋攣。
【 註 此肝臟虛寒而不能榮養於筋,故為攣瘈之病。】
靈樞經
經脈篇
膀胱足太陽之脈,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癇疾。
【 註 經絡厥逆於下,則為癇為狂也。】
千金方 【 唐?孫思邈】
癇
癲病有五:一曰陽癲,發時如死人,遺溺,有頃乃解;二曰陰癲,坐初生小時臍瘡未愈,數洗浴,因此得之;三曰風癲,發時眼目相引,牽縱反急強,羊鳴,食頃方解,由勞作汗出當風,因以房室過度,醉飲飽滿行事,令心氣逼迫,短氣,脈悸得之;四曰濕癲,眉頭痛,身重,坐熱沐髮,濕結腦,汗未止得之;五曰馬癲,發時反目口噤,手足相引,身皆熱,坐小時膏氣腦熱不和得之。 【 按此乃癇病,前人咸列於癲證中。蓋癲癇之病狀異而病因則同,今分之為是。】
濟生方 【 宋?嚴用和】
癇病論證
夫癇病者,考之諸方,所說名證不同,難於備載。觀《別錄》有五癇之證:一曰馬癇,作馬嘶鳴,應乎心;二曰羊癇,作羊叫聲,應乎脾;三曰鷄癇,作鷄叫聲,應乎胃;四曰猪癇,作猪叫聲,應乎腎;五曰牛癇,作牛吼聲,應乎肺。此五癇應乎五畜,五畜應乎五臟者也。發則旋暈顛倒,口眼相引,目睛上搖,手足搐搦,背脊強直,食頃乃醒。原其所自,皆由驚動臟氣不平,鬱而生涎,閉塞諸經,故有是證。或在母腹中受驚,或幼小受風寒暑濕,或因飢飽失宜,逆於臟氣而得之者。各隨所感,施以治法。
夫癇病者,十歲以下為癇。大抵其發之原,皆因三種,風癇、驚癇、食癇是也。因此三種,變作諸癇。若不早治,久成痼疾。其發之狀,卒然口眼相引,或目睛上搖,或手足掣縱,或背脊強直,頸項反折,或搖頭弄舌,或數齧齒,皆其證也。但正發搐掣之時,勿捉持之,捉之則曲捩不隨也。
儒門事親 【 元?張從政】
癇
夫癇病不至於目瞪如愚者,用三聖散投之。更用大盆一個,於煖室中,令汗下吐三法俱行,次服通聖散,百餘日則愈矣。至於目瞪愚者,不可治。《內經》曰:神不得守,謂神亂也。
大凡風癇病發,項強直視,不省人事,此乃肝經有熱也。或有咬牙者,先用葶藶苦酒湯吐之,吐後可服瀉青丸下之;次服加減通聖散。顯咬牙證,用導赤散治之則愈。如病發者,可用輕粉、白礬、蒙石、代赭石,發過,米飲調之。經云:重劑以鎮之。
丹溪心法 【 元?朱震亨】
證治
驚與痰宜吐,大率行痰為主,用黃連、南星、(艹舌)蔞、半夏,尋火尋痰,分多分少,治之無不愈者。
分痰與熱,有熱者以涼藥清其心,有痰者必用吐藥,吐後用東垣安神丸。
大法宜吐,吐後用平肝之劑,青黛、柴胡、川芎之類,龍薈丸正宜服之。
且如癇因驚而得驚,則神不守舍,舍空而痰聚也。
癇證有五,馬牛鷄猪羊。且如馬癇張口搖頭馬鳴,牛癇目正直視腹脹,鷄癇搖頭反折喜驚,羊癇喜揚目吐舌,猪癇喜吐沫,以其病狀偶類之耳。無非痰涎壅塞,迷悶孔竅,發則頭旋顛倒,手足搐搦,口眼相引,胸背強直,叫吼吐沫,食頃乃甦。宜星香散加全蠍三個。
醫學正傳 【 明?虞摶】
癇證
《內經》曰:巨陽之厥,則腫首頭重,足不能行,發為眩仆。是蓋陽氣逆亂,故令人卒然暴仆而不知人,氣復則甦,此則癇之類也。癇病獨存乎痰,因火動之所作也。治法癇宜乎吐。若神脫而目瞪如愚癡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脈法
虛弦為驚為風癇,沉數為痰熱。滑大者自已,沉小急疾者死,虛而弦急者死。
寸口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入臟則死,入腑則愈。
醫學綱目 【 明?樓英】
證治
癲癇,即頭眩也。痰在膈間則眩微不仆;痰溢膈上,則眩甚仆倒於地而不知人,名之曰癲癇。徐嗣伯云:大人曰癲,小兒曰癇,其實一疾也。然與中風、中寒、中暑、尸厥等仆倒不同。凡癲癇仆時,口中作聲,將省時吐涎沫,省後又復發,時作時止而不休息。中風、中寒、中暑、尸厥之類,則仆時無聲,省時無涎沫,省後不復再發,間有發者,亦非如癲癇之常發也。
治長洪伏三脈,風癇驚癇發狂惡人與火者,灸第三椎、第九椎,服局方妙香丸,以針穿一眼子,納冷水內浸少時,服之如本方。若治弦細緩三脈諸癇似狂者,李河南五生丸。
治風癇病久不能愈者,從厚朴丸春秋加添外,又於每一料中,加人參、菖蒲、茯苓各一兩五錢,和劑服之。凡癲癇及中風、中寒、中暑、中濕、氣厥、尸厥而昏眩倒仆,不省人事者,皆由邪氣逆上合陽而亂於頭中也。癲癇者,痰邪逆上也。中風寒暑濕及氣厥、尸厥者,亦風寒暑濕等邪氣逆上也。邪氣逆上則頭中氣亂,頭中氣亂則脈道閉塞,孔竅不通,故不聞聲,目不識人,而昏眩無知,仆倒於地也。以其病在頭巔,故曰癲疾。治之者或吐痰而就高越之,或鎮墜痰而從高抑之,或內消痰邪使氣不逆,或隨風寒暑濕之法,用輕劑發散上焦,或針灸頭中脈絡而導其氣,皆可使頭巔脈道流通,孔竅開發,而不致昏眩也。是知癲癇之癲,與厥成癲疾眩冒癲疾之癲,一疾也。王太僕誤分癲為二疾,獨孫真人始能一之,今特冠此氣亂頭巔等經文於癲癇篇首,使人知疾有所歸,而治有所據也。
醫學入門 【 明?李梴】
與癲狂不同
癇與癲狂相似,但癇病時發時止,邪流五臟,癲狂經久不愈,邪全歸心。
病只一痰
內傷最多,外感極少。蓋傷飲食積為痰火上迷心竅,驚恐憂怒則火盛神不守舍,舍空痰塞。丹溪云:癇因痰塞心竅,發則頭旋卒倒,手足搐搦,口眼相引,胷背強直,叫吼吐涎,食頃乃醒。病先身熱脈浮,在表者陽癇,屬六腑,易治。病先身冷脈沉,在裏者陰癇,屬五臟,難治。若神脫目瞪如愚癡者,不治。
名分五種
癇久必歸於五臟。肝癇,面青,搖頭,喜驚,作鷄鳴狀。心癇,面赤,口張,搖頭,馬嘶。脾癇,面黃,下利,吐舌,羊吼。肺癇,面白,吐沫,腹脹,牛吼。腎癇,面黑,直視如尸,猪叫。此五癇病狀偶類之耳。其實痰火與驚三者而已。
痰火與驚
肥人多痰,動則有聲,沫出。風痰,星香散加全蠍三枚,薑煎服;或追風袪痰丸、五生丸。
驚痰,紫石散、驚氣丸、抱龍丸、三癇丸。引神歸舍丹,壽星丸。因怒者,順氣導痰湯加菖蒲、辰砂;因憂思者,妙香散。食痰,醒脾散。
瘦人火盛面赤者,防風當歸飲,或小調中湯加南星,或滾痰丸、瀉青丸、牛黃清心丸、龍腦安神丸、千金龍膽湯。
痰火俱盛者,猪心丸,溫酒下,上吐下利,去頑痰老痰為妙。
通用斷癇丹、活虎丹、蝙蝠散、四涎丸、紫金錠。
治法
癇本痰熱挾驚,宜寒藥清心降火化痰為主。故古法用二陳湯加(艹舌)蔞、南星、黃連探吐,吐後必服硃砂安神丸以降南方之火,當歸龍薈丸以平東方之木。但化痰必先順氣,順氣必先調中。頑痰膠固,非辛溫熱藥為佐,何以開導?故古方治驚癇,皆用溫劑。如錢仲陽治小兒癇,已經吐瀉,及服涼藥過多,身冷閉目,不食,後用益黃散補中能食,次服腎氣丸補北方腎水能語。此須從權以救癇之壞證,可以為成法。
古今醫鑑 【 明?龔信】
證治
夫癇者有五等,而類五畜,以應五臟。發則卒然倒仆,口眼相引,手足搐搦,背脊強直,口吐涎沫,聲類畜叫,食頃乃甦。原其所由,或因七情之氣鬱結,或為六淫之邪所干,或因受大驚恐,神氣不守,或自幼受驚,感觸而成,皆是痰迷心竅,如癡如愚。治之不須分五,懼宜豁痰順氣,清火平肝,而以黃連、(艹舌)蔞、南星、半夏之類,尋火尋痰,分多分少,治之無有不愈。有熱者,以涼藥清其心;有痰必用吐法,吐後甩東垣安神丸,及平肝之藥青黛、柴胡、川芎之類。
脈虛弦為驚,為風癇。
醫學準繩六要 【 明?張三錫】
總論
大抵癲癇之發,由腎中陰火上逆,而肝從之,故作搐搦。搐搦則遍身之脂液促迫而氣上逆,吐出於口也。然腎間動氣乃生氣之原,腎傷則志不足,故神躁擾,火逆上,攻動其痰而厥也。或經脈引入外邪,內傷深入,傷其生氣之原,邪正混亂,天樞不發,衛氣固留於陰而不行,不行則陰氣蓄滿,鬱極乃發,發則命門之相火,自下逆上,填塞其竅,惟迫出其如羊鳴者一二聲而已。遍身之脂液,脾之涎沫,皆迫而上胷臆,流出於口,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不勝其衝逆,故卒倒而不知入也。食頃,火氣退散乃醒。若生氣未復,則餘邪漸熾而復作也。然所謂生氣之原者,乃有生之初,先生此而外通於臍而係胞,隨母呼吸,若母受驚,氣混於其中,久之乃成。命門即臍下腎間一點真陽是也。復被外邪則發作也。如此則生命之原為邪所害,自小目瞪質弱,必不長壽。
證治準繩 【 明?王肯堂】
證治
?癇病與卒中痙病相同,但癇病仆時,口中作聲,將醒時吐涎沫,醒後又復發,有連日發者,有一日三五發者。中風、中寒、中暑之類,則仆時無聲,醒時無涎沫,醒後不復再發。痙病雖亦時發時止,然身強直,反張如弓,不如癇之身軟,或如猪犬牛羊之鳴也。《原病式》以由熱甚而風,燥為其兼化,涎溢胷膈,燥爍而瘈瘲昏冒僵仆也。《三因》以驚動臟氣不平,鬱而生涎,閉塞諸經,厥而乃成;或在母腹中受驚,或感六氣,或飲食不節,逆於臟氣而成。蓋忤氣得之外,驚恐得之內,飲食屬不內外。所因不同,治法亦異。如驚者,安神丸以平之。痰者,三聖散以吐之。火者,清神湯以涼之。可下,則以承氣湯下之。
平旦發者足少陽,晨朝發者足厥陰,日中發者足太陽,黃昏發者足太陰,人定發者足陽明,半夜發者足少陰,煎藥中各加引經藥。
劉宗厚曰:陰陽癇猶急慢驚。陽癇不因吐下,由其有痰有熱,客於心胃之間,因聞大驚而作。若熱盛雖不聞驚,亦自作也。宜用寒藥以攻治之。陰癇亦本於痰熱所作,醫以寒涼攻下太過,損傷脾胃,變而成陰,宜用溫平補胃燥痰之藥治之。若曰不因壞證而有陰陽之分,則是指痰熱所客,表裏臟腑淺深而言。癇病豈本自有陰寒者哉!
景岳全書 【 明?張介賓】
癇病論證
癲,即癇也。觀《內經》言癲甚詳,而癇則無辨,即此可知。後世有癲癇、風癇、風癲等名,所指不一,則徒滋惑亂,不必然也。又如《別錄》所載五癇,曰馬癇、牛癇、猪癇、羊癇、鷄癇者,即今人之謂羊癲、猪癲也。此不過因其聲之相似,遂立此名。可見癲癇無二,而諸家於癲證之外,又有癇證,誠屬牽強,無足憑也。又《千金方》有風癇、驚癇、食癇及陰癇、陽癇之說,皆所當辨,并列後條。
癲病多由痰氣。凡氣有所逆,痰有所滯,皆能壅閉經絡,格塞心竅,故發則旋暈僵仆,口眼相引,目睛上視,手足搐搦,腰脊強直,食頃乃甦。此倏病倏已者,由氣之倏逆倏順也。故治此當察痰察氣之甚者而先治之。至若火之有無,又當審其脈證而兼為之治也。
論治
氣滯者,宜排氣飲、大和中飲、四磨飲,或牛黃丸、蘇合丸、集成潤下丸之類主之。
痰盛者,宜清膈飲、六安煎、二陳湯、橘皮半夏湯或抱龍丸、硃砂滾痰丸之類主之。
痰兼火者,宜清膈飲、硃砂安神丸、丹溪潤下丸之類主之。痰逆氣滯甚者,必用吐法,吐後隨證調理之。
癲癇證無火者多。若無火邪,不得妄用涼藥,恐傷脾氣以致變生他證。且復有陰盛陽衰,及氣血暴脫,而絕無痰火氣逆等病者,則凡四君、四物、八珍、十全大補等湯,或乾薑、桂、附之類,皆所必用,不得謂癲癇盡屬實邪,而概禁補劑也。若真陰大損,氣不歸根,而時作時止,昏沉難愈者,必用紫河車丸方可奏效。
其有虛中挾實,微兼痰火不清,而病久不愈者,集驗龍腦安神丸最得其宜,隨證增減,可為法也。
癡獃證治
癡獃證,凡平素無痰,而或以鬱結,或以不遂,或以思慮,或以疑貳,或以驚恐,而漸致癡獃。口辭顛倒,舉動不經,或多汗,或善愁,其證則千奇萬怪,無所不至,脈必或弦或數,或大或小,變易不常,此其逆氣在心或肝膽二經,氣有不清而然。但察其形體強壯,飲食不減,別無虛脫等證,則悉宜服蠻煎治之,最穩最妙。然此證有可愈者,有不可愈者,亦在乎胃氣元氣之強弱,待時而復,非可急也。
凡此諸證,若以大驚猝恐,一時偶傷心膽,而致失神昏亂者,此當以速扶正氣為主,宜七福飲或大補元煎主之。
石室秘籙 【 清?陳士鐸】
治法
癲癇之證,多因氣虛有痰,一時如暴風疾雨,猝然而倒,口吐白沫,作牛羊馬聲,種種不同,治之不得法,往往有死者。吾今留一方,名祛痰定癲湯,人參、茯神、半夏各三錢,白朮、白芍各五錢,甘草、附子、陳皮、菖蒲各一錢,水煎服。此方參、朮、茯、芍皆健脾平肝之聖藥,陳皮、半夏、甘草不過消痰和中。妙在用附子、菖蒲以起心之迷,引各藥直入心竅之中,心清則痰自散,而癲癇自除矣。既不耗氣,又能開竅,安有死法哉!
更有羊癲之證,忽然臥倒,作羊馬之聲,口中吐痰如湧者,痰迷心竅,因寒而成,感寒則發也。方用人參、半夏、山藥各三錢,白朮一兩,茯神、薏仁各五錢,肉桂、附子各一錢,水煎服。此方助其正氣以生心血,又加桂、附以祛寒邪,加半夏以消痰,逐去其水,自然氣回而癲止也。一劑全愈,永不再發,幸珍視之毋忽!羊癲證得之小兒之時居多,內傷脾胃,外感風寒,結成在胷膈之中,所以一遇風寒,便發舊痰。今純用補正之藥,不盡祛痰,轉能去其病根也。若作風痰治之,雖亦奏功,終不能止而不發也。
治牛馬之癲,雖與羊癲同治,而證實各異。方用人參三兩,白朮五兩,陳皮三錢,生南星、半夏、甘草各一兩,附子一錢為末,蜜為丸。須病發前服之,永不再發。蓋健其胃氣自不生痰,況又佐之祛痰斬關之將乎?若羊癲之人,亦先以此方治之,亦自愈。人病來如作牛馬聲,即牛馬癲也。大約羊癲小兒居多,牛馬癲大人居半也。
方
千金治癇方 治五癲。
銅青 雄黃 空青另研 東門上鷄頭東門上鷄頭:原作「東門土鷄頭」,據《千金》卷十四風癲改。 水銀 茯苓 猪苓 人參 白芷 石長生 白蘞 白薇各一兩 卷柏 烏扇各半兩 硫黃一兩半
右十五味為末,以青牛膽和,著銅器中,於甑中五斗大豆上蒸之,藥成,丸如麻子,先食服三十丸,日再夜一。
虎睛丸 治濕癲掣瘲,口眼張大,口出白沫,或作聲,或死不知人。
虎睛一具,酒浸一宿炙 鬼箭羽 露蜂房二分 獨活 遠志 細辛 貫眾 麝香 白蘞一作白薇 升麻 白蘚皮各三兩 牛黃 防風 秦艽 防葵 龍齒 黃芩 雄黃 山茱萸 防己 白茯苓 鐵精 鬼臼 乾地黃一作乾姜 人參 大黃 銀屑各四分 蛇蛻一尺 茯神 石膏 天雄各五分 寒水石六分
右三十二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五丸,日再,稍加至二十五丸。神方。
又方 凡癲發之候,其狀多端,口邊白沫,動無常者。
秦艽 人參 防葵 茯神 甘草各二兩 鈆丹一兩 貫眾一枚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半,分三服。一方有防風、牡丹,無防葵、茯神。
雄雌丸 治風癲失性,顛倒欲死,五癲驚癇。
雄黃 雌黃 真珠各一兩 鈆二兩,熬令成屑 丹砂一分 水銀八分
右六味為末,以蜜搗三萬杵,丸如胡豆,先食服二丸,日二,稍加,以知為度。
又方 治癲癇厥,時發作。
白蘞四分 蚱蟬十四枚 防葵 代赭 人參 鉛丹 鉤藤 茯神 雷丸 虎骨 生猪齒 遠志 桂心 白殭蠶 防風各六兩 莨菪子 升麻 附子 卷柏 牡丹 龍齒 光明砂各一分 牛黃二分 蛇蛻皮 白馬眼睛各一具
右二十五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二。亦可為丸。良驗。
龍腦安神丸 【 《集驗方》】 治男婦小兒五積癲癇,無問遠年近日,發作無時,但服此藥,無不痊癒。
龍腦研 麝香研 牛黃各三錢,研 犀角屑 茯神去木 人參 麥門冬 硃砂水飛,各二兩 甘草炙 地骨皮 桑皮炒,各一兩 馬牙硝二錢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金箔三十五片為衣。如有風癇病歲久,冬月用溫水化下,夏月用冷水化下,不拘時候。如病二三年,日進三服。小兒一丸,分作二服。
龍齒丹 治因驚,神志恍惚,久而成癇,時發時止。
龍腦研 白殭蠶炒 白花蛇肉酒浸 硃砂飛 鐵粉研 石菖蒲 遠志 木香 橘紅去白 麻黃去節 天麻 天南星薑製 人參各半兩 紫蘇子一兩 龍腦研,半錢 全蠍三錢半,炒 麝香一錢,另研
右為細末,次入研藥和勻,煉蜜為丸,每一兩作十五丸,每一丸,空心薄荷湯下。
三聖散
瓜蒂炒微黃 防風各三兩 藜蘆一兩或三五錢
右為粗末,每服約半兩,以虀汁三茶盞,先用二盞,煎三五沸,去虀汁,次入水一盞,煎至三沸,卻將先一盞,同一處熬二沸,去渣澄清放溫,徐徐服之,以吐為度,不必盡劑。
楊氏五癇丸 治癲癇潮發,不問新久。
白附子半兩,炮 半夏湯洗 皂角搥碎,用水二升,揉汁去渣,與白礬一處熬乾為度,細研,各二兩 天南星薑製 白礬生 烏蛇酒浸,各一兩 全蠍炒,二錢 蜈蚣半條 白殭蠶炒,一兩半 麝香三字,研 硃砂飛,二錢半 雄黃飛,一錢半
右為細末,生薑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九,溫生薑湯送下,食後服。
犀角丸 【 《河間六書》】 治風癲癇發作有時,揚手擲足,口吐痰涎,不省人事,仆倒屈伸。
犀角末半兩 赤石脂三兩 (石卜)硝二兩 殭蠶 薄荷葉各一兩
右為末,麪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溫水下,日三服,不拘時。如覺痰多即減數。忌油膩炙煿。
參硃丸 治風癇,大有神效。
人參 蛤粉 硃砂各等分
右為細末,獖猪心血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金銀煎湯下,食遠服。
琥珀壽星丸 治癇。
天南星一斤,掘坑深二尺,用炭火五斤,於坑內燒熱紅,取出炭掃淨,用好酒一斤澆之,將南星趁熱下坑內,用盆急蓋訖,泥壅合,經一宿取出,再焙乾為末 琥珀四兩,另研 硃砂一兩,飛,留一半為衣
右和勻,猪心血三個,生薑汁打麵糊,攪令稠粘,將心血和入藥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人參湯空心送下,日三服。《局方》用南星一斤,硃砂二兩,琥珀一兩,無猪心血。
升陽湯 治陽蹻癇。足太陽下行,宜升陽氣。
麻黃不去節 防風根各八錢 羌活一兩半 炙甘草五錢
每服三錢,水五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宿食消盡腹中空服之,後避風寒一二時辰,乃效。
妙功丸 治諸癇無不愈者。
丁香 木香 沉香 雄黃研 青皮去白 黃芩 胡黃連各半兩 乳香研 麝香研 熊膽各二錢半 白丁香三百粒 輕粉四錢半 黃連 黑牽牛炒 荊三稜煨 甘草炙 莪朮 陳皮去白 雷丸 鶴蝨各一兩 大黃一兩半 赤小豆三百粒 巴豆七粒,去皮心膜油
右為細末,蕎麵一兩半作糊和勻,每兩作十丸,硃砂水飛一兩為衣,陰乾。每服一丸,用溫水浸一宿,去水,再用溫水化開,空心服之。小兒加減服。十年病一服即愈。若未愈,三五日再服。重者不過三服。
風引湯 除熱癲癇。
大黃 乾薑 龍骨各四兩 桂枝去皮,三兩 甘草炙 牡蠣煅,各二兩 凝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石膏 紫石英 白石脂各六兩
右十二味,杵粗末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華水三升,煮三沸,去滓溫服一升。深師云:大人風強少水,驚癇瘈瘲,日數十發,醫所不治,除熱方效,宜風引也。
又方 治癇疾。
川芎二兩 蜈蚣黃腳赤腳各一條 防風 猪牙皂角 鬱金 明礬各一兩
右六味為細末,蒸餅丸如梧子大,空心茶清下十五丸,一月除根。
神應丹 治諸癇。
好辰砂不以多少
右細研,猪心血調勻,以蒸餅裹劑蒸熟,就熱取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人參湯下,食後、臨臥。
珠子辰砂丹 治風癇久不愈。
山藥 人參 遠志 防風 紫石英 茯神 虎骨 虎睛 龍齒 五味子 石菖蒲 丹參 細辛各二錢半 真珠末四分 辰砂二錢研
右為末,麪糊丸如桐子大,以前硃砂為衣,每服三五十丸,煎金銀湯送下,日進三服。忌魚肉濕麵動風之物。
五生丸 治風癇。
川烏生 附子生炙去皮臍 南星生 半夏生 乾薑生,各半兩
右為細末,酢煮大豆汁作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冷酒送下,不拘時。一方有大豆,無乾薑。
勝金丸 治風癇,有驚駭,不時旋暈潮搐,口吐痰沫,忽然仆地,不省人事。
天南星薑製 皂角去皮弦子 川烏生 細辛 桔梗 威靈仙 何首烏 白礬枯 白殭蠶炒 烏蛇酒浸,各一兩 荊芥穗 川芎各二兩
右為細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溫酒送下,日二服。
虎睛丸 治癇疾潮搐,精神恍惚,煩亂不寧,口乾喜水,或時譫語。
虎睛一對 犀角屑 遠志去心 梔子仁 大黃各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菉豆大,每服二十丸,溫酒送下,食後服。
控涎丸 治諸癇久不愈,頑涎聚散無時,變生諸證。
川烏生用 半夏湯洗 白殭蠶炒剉碎,生薑汁浸一宿,各半兩 全蠍七枚,炒 鐵粉三錢,研 甘遂二錢半,麵裹煨
右為細末,生薑自然汁打糊為丸如菉豆大,硃砂為衣,每服五十丸,食後薑湯送下。忌食甘草。
抵住丸 【 《永類方》】 治風邪癇疾。
皂莢去弦子燒存性 蒼耳根莖葉晒乾,各四兩 密陀僧一兩
右為細末,蜜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四十丸,棗湯下,日二服,稍退只服二十丸。
又方 【 《乾坤秘韞》】 治大人小兒癇疾。
初生胞衣一具,長流水洗淨,以水浸,春三、夏一、秋五、冬七日,焙乾為末 羌活 天麻 防風各半兩 殭蠶 白附子各一兩 南星二兩 川烏一個 全蠍二十一個
右為細末,糊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五十丸,好酒下。
醫癇無雙丸 【 《身經通考》,下同】 治五癇。
南星 半夏二味俱用白礬、皂角、生薑煎湯浸一日夜透,切片,湯渣共陰乾,去礬、皂、薑不用 歸身 生地 軟石膏各一兩 天麻七錢 白殭蠶 荊芥穗 獨活 烏犀角 白茯苓 遠志 麥冬 棗仁炒 辰砂 人參 白朮 陳皮 黃連各五錢 白附子煨 甘草各三錢 牛黃 珍珠 川芎 黃芩各量用
右為末,好酒打稀糊為丸梧子大,金箔為衣,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湯下。最能祛風化痰降火,養血理脾,寧心定志。輕者半料效,重者一料效。
又方 治大人小兒忽然昏暈倒地,五癇之證。
硃砂水飛,用猪心一個剖開,入砂末五錢,濕紙包裹,慢火炙熟,取淨砂 巴豆五錢,用石灰一碗炒紅,入仁在內,灰冷取仁,將灰又炒,又以仁入內,取出用草紙搥去油灰不用 南星沸湯浸三次,薑製,二兩 全蠍去頭足尾炙 龍膽草各二錢
右為末,共前砂麵糊丸如桐子大,每空心薑湯下十五丸。
鴟頭丸 治風癇不問長幼,發作漸頻,嘔涎沫。
飛鴟頭一枚,燒灰 虢丹五錢,研 皂角五挺,酥炙
右為細末,用糯米糊為丸如菉豆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蛇黃丸 治五癇因積風熱風痰攻心所致。
蛇黃小者,二十枚,以薑汁拌,入火煅通紅取出,地上出火毒,研令極細
右用狗膽一枚取汁,和粟米飯丸如菉豆大,每服十五丸,溫酒送下,不拘時候,吐涎乃效。長幼皆可服。
惺神散 治驚癇潮作,仆地不省,口吐涎沫。
雄鴟鴞一枚,用磁罐盛,以黃泥固濟,灰火煅令紅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入麝香少許,溫酒調服,熟水亦得,不拘時候。
乳硃丹 治癲癇。
乳香別研 硃砂細研水飛
右用乳香鎔化,拌和硃砂為劑丸如龍眼大,每服一丸,側柏葉浸酒磨化,盪溫服,不拘時候。
防風通聖散 治癇病。
防風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大黃 薄荷葉 麻黃去根不去節 連翹 芒硝各半兩 石膏 黃芩 甘草 桔梗各二兩 滑石三錢 荊芥 白朮 山梔子各一兩
右為粗末,每服五七錢,水一大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熱服。如痰涎加半夏五錢,生薑製過。
安神丸 【 東垣,下同】
黃連一錢五分,酒洗 硃砂一錢,水飛 酒生地 酒歸身 炙甘草各五分
右除硃砂水飛外,四味搗為末和勻,湯浸蒸餅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食後津嚥下。
烏龍丸 【 《寶鑑》,下同】 治五風癇病。
川烏頭 草烏頭 天仙子 五靈脂各二兩 黑豆一升
右為末,水丸桐子大,每服五七丸,溫湯下。如中風,加附子半兩。
神應丹 治諸風心癇病。
狐肝一具 烏鴉一隻 鴟梟一個 生白礬 生犀角各一兩 野貍一個,去腸肚皮毛,入新罐內黃泥固濟,炭火煨令焦黃
右為末,酒打糊丸如皂角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二十丸,溫酒送下,無時。
墜痰丸 治風癇。
天南星九蒸九晒
右為末,薑糊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人參湯下。菖蒲麥門冬湯亦得。
沉香天麻湯 治陽癇陰癇。
沉香 川烏炮去皮 益智各二錢 甘草炙 薑屑 當歸各一錢半 獨活四錢 羌活五錢 天麻 黑附子炮去皮 半夏炮 防風各三錢
右十二味(口父)咀,每服五錢,水二盞,薑三片,煎一盞,溫服,食前。忌生冷硬物寒處坐臥。
錢氏五色丸 【 《正傳》】 治諸癇。
硃砂半兩,另研 水銀二錢 雄黃熬 珍珠各一兩,另研末 鉛三兩,用水同熬
右和勻,再研極細,麪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四丸,別煎金銀薄荷湯送下。
礬丹丸 治五癲百癇,無問陰陽冷熱。
虢丹 晉礬各一兩
用塼鑿一窠,可容二兩許,先安丹在下,次安礬在上,以炭五斤,熾令炭盡,取出細研,以不經水猪心血為丸菉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橘皮湯下。
硃砂滾涎丸 【 《儒門事親》】 治五癇等證。
硃砂 白礬生用 赤石脂 硝石各等分
右為細末,研蒜膏為丸如菉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後荊芥湯下。
碧霞丹 【 《局方》】 治痰涎壅塞,牙關緊急,目睛上視,癲癇狂妄等證。
石綠半兩,研九度,水飛 附子尖 烏頭尖 蠍梢各二十個
右為末,入石綠令勻,麪糊為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更以溫酒半合飲之,須臾吐出痰涎,然後隨證以他藥治之。如口噤者,擀開灌之。
加減壽星湯吳都堂傳 治癇證。
膽南星四兩 半夏二兩 防風 天麻 皂莢 香附 青皮 猪苓 澤瀉 赤茯苓 茯神 白朮 麥冬各一兩 荊芥 細辛各七錢
右剉,每劑一兩,薑水煎服。
清神丹秘方 治證同前。
石菖蒲去毛,二兩 辰砂六錢,研細水飛,一半為衣
右為末,猪心血打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湯送下。服前育魂丹,除根。
壯膽星硃丹 治驚癇。
硃砂一兩,水飛 膽南星 石菖蒲各二兩 牛黃研,五錢 麝香研,五分 猪心七具,用血
右為細末,竹瀝、猪心血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湯送下。
丑寶丸 治一切怔忡癇證。
牛黃 蒙石煅 天麻薑製 蟬蛻去足,各五錢 琥珀 雄黃各一錢 牛膽南星 黃芩酒炒 石菖蒲各一兩 沉香 犀角屑,各一錢五分 大黃二兩,酒蒸 殭蠶七錢,薑汁炒
右為末,竹瀝、猪心二具,用血和丸如菉豆大,辰砂一錢為衣,每服六七十丸,臨臥薄荷湯下。
追風祛痰丸 【 《回春》,下同】 治諸風癇暗風。世之患此病者甚多,余用此藥,效者甚廣,幸試之。
防風 天麻 殭蠶洗去絲炒 白附子麪包煨 牙皂各一兩 全蠍去毒微炒 木香 白礬枯,各五錢 南星三兩,一半白礬水、一半皂角水各浸一宿 半夏湯泡七次,研為細末,稱六兩,分作二分,一分用皂角浸漿作麯,一分用生薑汁作麯
右為細末,薑汁打稀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七八十丸,食遠、臨臥,用淡薑湯送下或薄荷湯下。病人氣血虛者,加人參、當歸,胃虛加白朮,有火加薑汁、炒黃連各一兩。
清心滾痰丸 治癲癇驚狂一切怪證神效。
大黃酒蒸 黃芩各四兩 沉香二錢半 犀角 青礞石硝煅 皂角 麝香 硃砂各五錢
右為細末,水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七十丸,溫水下。
祛風至寶丹 治癲癇。
防風 薄荷 荊芥穗 羌活 獨活 連翹 黃芩去朽 黃蘗 黃連 梔子 全蠍 天麻 細辛 枳實 桔梗 大黃 芒硝 生地黃 石膏 甘草各一兩 鹽梅五十個,去核 乾葛 赤芍 細茶各一兩半 麻黃三錢,臨證酌用
右藥俱用溫水洗,火焙乾為末,煉蜜為丸彈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二丸,無時,細嚼,併臥時茶酒任下。如血虛加芎、歸各一兩,氣虛加人參、白朮各一兩。
遂心丹 【 《濟生方》】 治風痰迷心癲癇,及婦人心風血邪。
甘遂二錢
右為末,以猪心取三管血和藥入猪心內,縛定紙裹,煨熟取末,入辰砂末一錢,分作四丸,每服一丸,將心煎湯調下,大便下惡物為效,不下再服。
大補元煎 【 《景岳全書》,下同】 治大驚猝恐,有傷心膽,而致失神昏亂癡獃者。
人參一二錢至一二兩 山藥炒 杜仲各二錢 熟地二三錢至二三兩 山萸肉一錢,畏酸吞酸者去之 當歸泄瀉者去之 枸杞各二三錢 炙甘草一二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七福飲 治前證。
人參 熟地並隨宜 當歸二三錢 棗仁二錢 白朮炒,一錢半 遠志製,三五分 炙甘草一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或加生薑三五片。
六安煎 治癲癇痰盛者。
半夏二三錢 茯苓二錢 陳皮一錢半 甘草 杏仁去皮尖,各一錢 白芥子五七分,年老氣弱不用
水一鍾,加生薑三五七片,煎七分,食遠服。
清膈煎 治癲癇兼有火者。
陳皮錢半 貝母二三錢 海石 木通各二錢 膽星一二錢 白芥子五七分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
排氣飲 治氣滯成癲癇者。
陳皮 藿香 枳殼各一錢五分 香附 澤瀉 烏藥各二錢 厚朴一錢 木香七分
水一鍾半,煎七分,熱服。
大和中飲 治食滯癲狂。
陳皮一二錢 山楂 麥芽各二錢 枳實一錢 厚朴 澤瀉各錢半 砂仁五分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食遠溫服。
單方
癇證羊頭瘋:上好松蘿茶一斤,晉礬一斤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滾湯下。 【 《身經通考》】
風痰癇疾:金燈花根似蒜者一個,以茶清研如泥,日中時以茶調下,即臥日中,良久吐出雞子大物,永不發。如不吐,以熱茶投之。 【 《良方》】
暗風癇疾,忽然仆地,不知人事,良久方醒:蛇黃火煅酢淬七次為末,每服酒調二錢,數服愈。年深者亦效。 【 《得效方》】
風痰癇病:化痰丸,生白礬一兩,細茶五錢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一歲十丸,茶湯下。大人五十丸。久服痰自大便中出,斷病根。
暗風癇疾:用臘月烏鴉一?,鹽泥固濟於瓶中,煅過放冷,取出為末,入硃砂末半兩,每服一錢,酒下,日三服,不過十日愈。
又方:用渾烏鴉一?,瓶固煅研,胡桃七枚,蒼耳子心七枚為末,每服一錢,空心熱酒下。
黑犬齒磨汁,治犬癇。 【 時珍。】
小兒牛癇:白牛屎中豆,日日服之,良。 【 《總微論》】
驚癇嚼舌,迷悶仰目:牛黃一豆許,研和蜜水灌。 【 《廣利方》】
野馬肉,主治人病馬癇筋脈不能自收,周痺肌肉不仁,用肉一斤,豉汁煮熟,入五味葱白作醃臘及羹粥頻食之。白煮亦可。 【 《千金方》】
銀屑:主治熱狂驚悸發癇,水磨服之,功勝紫霜。 【 《開寶》】
卒得癇疾:鉤藤、甘草炙各二錢,水五合,煎一合,每用棗許,日三五度。 【 《聖惠方》】
風癇諸痰,五癇膏取痰如神:大皂角半斤去皮子,以蜜四兩塗上,慢火炙透搥碎,以熱水浸一時,挼取汁,慢火熬成膏,入麝香少許,攤在夾綿紙上晒乾,剪作紙花,每用三四片,入淡漿水一小盞,中洗淋下,以筒吹汁入鼻內,待痰涎流盡,吃脂麻餅一个,涎盡即愈,立效。 【 《普濟方》】
烏頭、附子尖為末,茶服半錢,吐風痰癲癇。 【 時珍。】
癲癇風疾:九節菖蒲不聞雞犬聲者,去毛,木臼檮末,以黑獖猪心一個,劈開砂礶煮湯,調服三錢,一日一服。 【 《正傳》】
癇病心風病:用天南星九蒸九曝為末,生薑汁打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煎人參麥門冬菖蒲湯下亦可。
驚風癇疾,喉閉牙緊:鈆白霜一字,蟾酥少許為末,烏梅肉蘸藥於齦上揩之,仍吹通關藥,良久便開。 【 《普濟方》】
鳳凰臺,即鳳凰腳下白物如石者,治驚邪癲癇,鷄癇發熱狂走,水磨服之。 【 藏器】
針灸
《千金方》曰: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癇發瘈瘲狂走,不得臥,心中煩。
金門、僕參,主癲疾馬癇。
絲竹空、通谷,主風癇癲疾,涎沫狂煩滿。
列缺,主熱癇,驚而有所見。
天井、小海,主癲疾羊癇,吐舌羊鳴戾頸。
懸釐、束骨,主癲疾互引,善驚羊鳴。
《醫學綱目》曰:晝發,治陽蹻申脈二穴,在足外踝下陷中,容甲白肉際是也。夜發,治陰蹻照海二穴,在足內踝下陷中是也。先灸兩蹻各二七壯,然後服藥。
凡灸癇,必先下之乃可灸,不然則氣不通,能殺人。針不拘。
又法:取鳩尾,必高手乃可下針,但宜灸亦不可多壯,多則令人健忘。
又法:取後谿、陽交、三里、太衝、間使。
風癇熱病,心風驚癇,取上脘、三里。
天弔,取巨闕三寸、百會、顖門。
心癇,面赤心下熱,短氣喘息,灸巨缺三壯。
肝癇,面青反視,手足搖動,灸坵墟、中封,各三壯。
脾癇,面黃腹大,善利,灸胃脘并脘旁一寸各三壯;又取衝陽、隱白。
肺癇,面白,口吐沫,灸肺腧、少商、少陽,各三壯。
腎癇,面黑直視,身不搖如尸厥,取金戶、少海、至陰、湧泉各二分,刺一分。
膈癇,四肢不舉,灸風府七壯,刺一分;又灸百會、人中、承漿,各隨年壯。
腸癇,都無動靜,如尸厥狀,灸承山、湧泉、勞宮、翳風,各隨年壯,刺入一分。
馬癇,目張搖頭,馬鳴欲反折,灸風府三壯,刺一分;又灸神關。
牛癇,目直視,腹滿,灸鳩尾尖三壯,大椎三壯。
羊癇,揚目吐舌,灸大椎三壯,刺一分。
猪癇,吐濁沫,口動搖,灸浮白三壯,刺一分。
犬癇,手屈拳攣,灸勞宮一壯,刺一分;又灸絲竹空、肋戶各一壯。
鷄癇,搖頭反折,善驚目搖,至陰、竅陰、厲兌各灸三壯,刺一分。
右鍼灸癲法,《內經》但取手足太陽陽明太陰六經而已。今《甲乙經》等書,又多取督經、手足太陽足少陰厥陰,蓋隨證取之。然學者當以《內經》為主也。
《本草綱目》曰:癲癇諸風,熟艾於陰囊下谷道正門當中間,隨年歲灸之。
導引
保生秘要曰:羊暈風導引法,念臍穿過腎旋轉,想腎水直上頂門,下臍念。
羊遂風導引法,念臍即散四肢如通關狀,次兩目再看臍中,念至熱時,即左旋右轉,由小而大,散於四肢二十七遍。
醫案
《丹溪心法》曰:一婦人四十五歲,生子多觸胎,時有腹痛,每夜喜飲酒三盞,即睡。其夫性暴而諧謔,所以借酒解怒。忽九月望後,癇病大作,目上視,揚手擲足,甚強健,舉體大筋皆動,喉響如鋸,涎沫流口兩角,如此一時辰許,諸證皆靜,狀如熟寢,全不知人。半時,小腹漸痛,上至心痛,大作汗如雨,自頭至乳而止。如此半時,痛漸減,汗亦收。痛作時,卻自言其痛,其餘言語皆謬誤,問亦不答,亦不知人。痛定又熟寢如前。癇與痛間作,晝夜不息,經兩宿,方召予脈之。痛作時,脈四至半,似弦非弦,左弱於右,予未敢與藥。候癇作時,再看形脈。後作時,六脈皆隱,但有大筋轉於指下,眼白青而面不青,手之動三倍於足。予問之,痛作時,必欲重按,比癇作時,汗必不出。其夫言果然。予曰:此非死證,若尚能嚥藥則易治,試調香附子末灌之。適癇勢稍定,卻嚥得半盞,令急燒竹瀝,未就時,痛大作。余以肝有怒邪,因血少而氣獨行,所以脾受病,肺胃之間,舊有酒痰,為肝氣所抑鬱而為痛,然酒喜動,可以出入升降,入內則痛,出外則癇,當乘其入內之時,急為點大敦、行間、中脘三處穴,令分頭同時下火灸之,足上艾火少灸,先了腹上痛,漸下至腰而止。熟寢少時,癇作如前證減半。又以竹瀝入少薑汁灌下大半鍾,灌時適值癇定,但熟寐如前。自是不省人事,一晝二夜,皆已棄之。余曉之曰:身不發熱,因痛則汗出,大便不通者五六日,自予來,亦未見其小水,非死證,當是血少無神而昏耳。爾為痛搯人中,俄而呻吟。急以人參湯同竹瀝灌之,又昏睡如前。余教以作人參白朮膏,入竹瀝調下,如此二晝夜,凡用人參一斤,白朮二斤,眼忽能開,手能舉,自言胷膈滿而舉身皆痛,耳目仍未有聞見,忽自溺牀甚多。余聞之,甚喜,且得癇與痛皆不作,但教令用陳皮、芍藥、甘草、川芎湯調參朮膏,又加竹瀝飲之。余欲往他處,且與脈之,聞其作聲,余自知謬拙,不教以粥與藥間服,急令作稀粥與之。止嚥得三四匙,牙噤不受。余遂以木楔斡開,以稀粥入藥湯,又與竹瀝同灌一大鍾。蓋是粥多而藥居三之一,予遂出門,教令粥藥相間與之。予在二十裏外,未申間,天大風作,予料此婦癇必作,特往視之,癇不作而痛作,脈去來急無次,急為灸然谷、太衝、巨闕。灸罷痛定,問其要粥否?答曰:我正飢。其夫飲之以粥,嚥兩鍾。予乃往他處,仍教以藥湯調參朮膏、竹瀝,與粥間與之如前。第二夜半時,召予甚急,往視之,癇病大作,奪手不能診脈,令人扶定兩肘兩肘:原作「二時」,據文意改。,予捉其中指,強而脈之,四至半,粗大有力,左右同而右少緩,口妄言而無次;又怒罵人,眼上視,不瞬而嘔;又欲起走,其狀若有所憑。然予捉定兩手,為灸兩大指背半甲半肉際各三壯,怒狀稍殺,求免,索燭視之,耳目仍未有聞見,昏寐至夜半,狂怒大作,且言鬼怪之事,而師巫至,大罵巫者。予靜思之,氣因血虛,亦從而虛邪因入,理或有之。且與補藥,血氣若充,邪當自退。仍與前藥。又恐痰頑,佐以荊瀝;又以秦承祖灸鬼法灸之,哀告我自去。昏睡一晝夜,忽自起坐索粥,其夫與之,方問夫你面垢如許,怪牀上有香氣。繼又無所知識,惟開眼不睡,手足雖能運動,卻作尋摸態。如此又二晝夜,粥食稍加,又溺牀多如前。予益喜,仍守前藥。予又往他處。次日晚,忽來召予,急往視之,病人自言渾身皆痛。脈之皆五至,左右均而和。曰:參朮膏俱盡。遂教令就與前藥中加參朮煎,去荊瀝加香附末,與一服,覺甚快。余且令守此藥。至次夜半,又來告急曰:前痛大作。往視之。坐桶上,叫聲甚高。予思之,此虛病亦多汗,腸燥而糞難耳。痛當在小腹與腰,急烘琥珀膏大者貼小腹,仍教以熱手摩腰腎間,連得下氣而痛減,就睡少時又起,如是者五六次。一醫者勸令用通利藥。予曰:痛與死孰為輕重?且堅忍至夜半後,當自通。又往他處。至四更來告急,往視之,痛大作。予令坐以溫湯中,當自下,換湯痛定,覺甚快。第二桶湯,下結糞二塊,就睡。天明,予又往他處。至晚,又告急。予視痛大作,連及兩脅,手不可近。予思之,此痛無因,若結糞未盡,痛當在下,今痛在上,必因食多。問之果然。醫者欲用感應丸,予教勿與粥藥。病者力索藥,遂以香附末令舐之,至夜半,痛漸減,天明覺略飢索粥。予曰:非飢也,乃嘈耳,勿與而自安。其家又自與粥。至辰巳間,予往他處,至晚痛又作,而病者索香附末不已,遂以湯調半碗與之,探令吐,猶有宿食,痛遂止。予又往他處,至夜半又告痛復作,詢之,以酢拌蘿蔔苗吃粥,又以香附末探吐之,痛定。教令一晝夜勿與食,至次日少與淡粥,覺飢時,以陳皮湯下白朮丸,如此調理自安。
《儒門事親》曰:一婦病風癇,從六七歲因驚風得之,自後二三年間一二作,至五七年五七作,逮三十餘歲至四十歲,日作或一日十餘作,以至昏癡健忘,求死而已。會興定歲大飢,遂采百草而食,於水瀕采一種草,狀若葱屬,泡蒸而食之,食訖,向五更,覺心中不安,吐涎如膠,連日不止,約一二斗,汗出如洗。初昏困,後三日輕健,非曩之比。病去食進,百脈皆和。省其所食,不知何物。訪問諸人,乃憨葱苗也。憨葱苗者,《本草》所謂藜蘆苗是也。《圖經》云:藜蘆苗吐風病。此亦偶得吐法耳。
《萬病回春》曰:王大參嗣君年十八歲,患癇,每發即仆地,吐涎不省人事,少頃復甦,或一月一發,或兩月發四五次者,七年遍醫弗効。余診六脈滑數,人迎緊盛,此氣血虛而有風痰壅併也,以追風祛痰丸加人參、當歸、黃連各一兩,安神丸二藥兼服,未及半年而痊。後有數人俱同此治,皆愈。
一小兒十五歲,御女後,復勞役,考試失意,患癇證三年,遇勞則發,用十全大補、加味歸脾之類;更以紫河車生研如膏,入蒸糯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日三五服而痊。後患遺精盜汗發熱,仍用前藥及六味丸而愈。此方治癇,不拘男女老幼皆效。
《薛氏醫案》曰:鴻臚王繼之室,素有癇證,遇勞役及怒氣則發,良久自省。一日,因飲食後勞役失宜,發而半日方省,不能言語。或以為風中於臟,用祛風化痰順氣之劑及牛黃清心丸,病益甚。六脈浮大,兩寸虛而不及本部,且進飲食。余曰:此脾胃之氣傷也。若風中於臟,禍在反掌。彼不信仍用風藥,後果卒。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九十九
瘟疫門
黃帝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
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 註 乃重陰而變陽病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 註 能藏其精,則血氣內固,邪不外侵,故春不病溫。】
水熱穴論
帝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岐伯曰:夫寒甚則為熱也。
【 註 寒極生熱,是熱生於寒也。】
中藏經 【 漢?華佗】
死脈
溫病,三四日未汗,脈太疾者死。
溫病,脈細微而往來不快,胷中閉者死。
溫病發熱甚,脈反小者死。
溫病甚,脈往來不調者死。
溫病腹中痛,下痢者死。
溫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活人書 【 宋?朱肱】
溫疫
一歲之中,長幼疾狀多相似,此名溫疫也。四時皆有不正之氣。春夏亦有寒清時,秋冬或有暄暑時。人感疫厲之氣,故一歲之中,病無長少,率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俗謂之天行是也。老君神明散、務成子螢火圓、聖散子、敗毒散。若春應煖而清氣折之則責邪在肝,夏應暑而寒氣折之則責邪在心,秋應涼而反大熱抑之則責邪在肺,冬應寒而反大溫抑之則責邪在腎。仲景云: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蓋傷寒者,傷寒氣而作;冬溫者,感溫氣而作;寒疫者,暴寒折人,非觸冒之過。其治法不同,所施寒熱溫涼之劑亦異,不可拘以日數,發汗吐下,隨證施行。要之,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溫以清,冷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治清以溫,熱而行之。以平為期,不可以過,此為大法。
溫病
夏至已前,發熱惡寒,頭疼身體痛,其脈浮緊,此名溫病也。冬傷於寒,輕者夏至巳前發為溫病,蓋因春溫暖之氣而發也。治溫病與冬月傷寒、夏月熱病不同,蓋熱輕故也。升麻湯、解肌湯、柴胡桂枝湯,最良。熱多者,小柴胡湯主之;不渴外有微熱者,小柴胡加桂枝也;嗽者,小柴胡加五味子也。或煩渴發熱,不惡寒與虛煩者,并竹葉石膏湯,次第服之。麻黃、桂枝、大青龍,唯西北二方,四時行之,無有不驗。若江淮間地偏暖處,惟冬月及正初乃可用正方,自春末至夏至已前,桂枝、麻黃、大青龍內,宜加減也。
儒門事親 【 元?張從政】
立諸時氣解利禁忌式
春之溫病,夏之熱病,秋之瘧及痢,冬之寒氣及欬嗽,皆四時不正之氣也,總名之曰傷寒。人之勞役辛苦者,觸冒此四時風寒暑濕不正之氣,遂成此疾。人之傷於寒也,熱鬱於內,淺則發早為春溫。若春不發而重感於暑,則夏為熱病;若夏不發而重感於濕,則秋變為瘧痢;若秋不發而重感於寒,則冬為傷寒。故傷寒之氣最深。然而傷寒及溫熱,但發必先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者,一日在太陽經故也。《內經》中雖言一日太陽者,傳受常也。亦有太陽證至了不傳者,止可汗之,如升麻湯、解肌湯、敗毒散、五積散之類,發散則愈也。蓋病人熱甚,更以辛溫,則病必轉加。今代劉河間先生自製辛涼之劑,以通聖、益元散相合,各五七錢,水一中碗,入生薑十餘片,葱鬚頭二十餘根,豆豉一撮,同煎至五七沸,去滓,分作二服,先以多半服之,頃以釵股於喉中探引,盡吐前藥。因其一涌,腠理開發,汗出周身。復將餘藥溫熱而服之,仍以酸酢辛辣漿粥投之,可以立愈。解利傷寒濕溫熱病,治法有二。天下少事之時,人多靜逸,樂而不勞,諸靜屬陰,雖用溫劑解表發汗,亦可獲愈。及天下多故之時,熒惑失常,師旅數興,飢饉相繼,賦役既多,火化大擾,屬陽,內火又侵,醫者不達時變,猶用辛溫,茲不近於人情也。止可用劉河間辛涼之劑。三日以裏之證,十痊八九。予用此藥四十餘年,解利傷寒溫熱中暑伏熱,莫知其數,非為衍也,將以證後人之誤用藥者也。予嘗見世醫用升麻、五積,解利傷寒溫疫等病,往往發狂譫語,衄血泄血,喘滿昏瞀,懊憹悶亂勞復,此數證非傷寒便有此狀,皆由辛溫之劑解之不愈,而熱增劇以至然也。凡解利傷寒時氣疫疾,當先推天地寒暑之理,以人參之。南陲之地多熱,宜辛涼之劑解之;朔方之地多寒,宜辛溫之劑解之。午未之月多暑,宜辛涼解之;子丑之月多凍,宜辛溫解之。少壯氣實之人,宜辛涼解之;老耄氣衰之人,宜辛溫解之。病人因冒寒食冷而得者,宜辛溫解之;因勞役冒暑而得者,宜辛涼解之。病人稟性怒急者,可辛涼解之;病人稟性和緩者,可辛溫解之。病人兩手脈浮大者,可辛涼解之;兩手脈遲緩者,可辛溫解之。如是之病,不可一概而用。偏熱寒涼及與辛溫,皆不知變通者。夫地有南北,時有寒暑,人有衰旺,脈有浮沉,劑有溫涼,服有多少,不可差元。病人禁忌,不可不知。昔有人春月病瘟,三日之內,以驢車載百餘里,比及下車,昏瞀不知人,數日而殂。又有人飲酒過傷,內外感邪,頭痛身熱,狀如傷寒,三四日間,以馬馱還家六七十里,到家百骨節皆痛,昏憒而死。此余親覩。若此之類,不容更述。假如瘟病、傷寒、熱病、中暑、冒風、傷酒,慎勿車載馬馱,搖撼頓挫,大忌。夫動者火之化,靜者水之化也。靜為陰,動為陽。陽為熱,陰為寒。病已內擾,又復外擾,是為重擾。奈人之神,詎能當之?故遠行得疾者,宜舟泛牀抬,無使外擾,故病不致增劇。又若傷寒時氣瘟病,嘗六七日之間不大便,心下堅硬,腹脅緊滿,止可大小承氣湯下之。其腸胃積熱,慎勿用巴豆、杏仁性熱大毒之藥,雖用一二丸下之,利五七行,必反損陰氣,涸枯津液,燥熱轉增,發黃譫語,狂走斑毒,血泄悶亂,輕者為勞復,重者或至死,間有愈者幸矣,不可以為法。故傷寒新愈之人,慎勿食猪魚雜果,釅酒濕麵,及沐浴房室事。如犯,病必再發。愛其身者不可不慎。又如正二三月,人氣在上,瘟疫大作,必先頭痛或骨節疼,與傷寒、時氣、冒暑、風濕及中酒之人,其狀皆相類,慎勿便用巴豆大毒之藥治之。元光春,京師翰林應泰李屏山得瘟疫證,頭痛身熱,口乾,小便赤濇。渠素嗜飲,醫者便與酒癥丸,犯巴豆,利十餘行。次日頭痛諸病仍存,醫者不識,復以辛溫之劑解之,加之臥於暖炕,強食葱酢湯,圖獲一汗,豈知種種客熱,疊發併作,目黃斑生,潮熱血泄,大喘大滿,後雖有承氣下之者,已無及矣。至今議者紛紛,終不知熱藥之過,往往獨歸罪於承氣湯。用承氣湯者,不知其病已危,猶復用藥,學經不明故也。良可罪也。然議者不歸罪於酒癥丸者,亦可責也。夫瘟證在表不可下,況巴豆之丸乎?巴豆不已,況復發以辛溫之劑乎?必有仲尼,方明公冶長之非罪。微生高之非直,終不肯以數年之功,苦讀《內經》,但隨眾好惡為之毀譽,若此者皆妄議者也。不真知其理,遽加毀譽,君子之所不取。以予論之,凡傷寒之氣有六禁:初病之時,甚似中酒傷食者,禁大下之,一禁也。當汗之時,宜詳時之寒暑,用衾衣之厚薄,禁沐浴之火炕,重被熱粥燔針,二禁也。當汗之時,宜詳解脈之遲數用辛涼之劑,禁妄用熱藥,三禁也。當下之時,宜審詳證下之藥,禁巴豆、銀粉丸方,四禁也。遠來之病人,禁車載馬馱,五禁也。大汗之後,禁雜食嗜慾,憂思作勞,六禁也。故凡有此者,宜清房涼榻,使不受客熱之邪;明牕皓室,使易見斑出黃生之變。病者喜食涼則從其涼,喜食溫則從其溫。清之而勿擾,休之而勿勞。可辛溫則辛溫解之,可辛涼則辛涼解之。所察甚微,無拘彼此。欲水之人,慎勿禁水。但飲之後,頻與按摩其腹,則心下自動。若按摩其中脘,久則必痛,病人獲痛,復若有水結,則不敢按矣。正當禁而不禁者,輕則危,重則死。不當禁而禁者,亦然。
丹溪心法 【 元?朱震亨】
瘟疫證治
瘟疫,眾人一般病者,是又謂之天行時疫。治有三法,宜補宜散宜降。熱甚者,加童便三酒鍾。
大頭天行病,此為濕氣在高巔之上,切勿用降藥。
冬溫為病,非其時而有其氣也。冬時嚴寒,君子當閉藏而反發泄於外,專用補藥而帶表藥,如補中益氣之類。
全生集 【 明?陶華】
大頭傷風
大頭者,一曰時毒,一曰疫毒。蓋天行疫毒之氣,人感之而為大頭傷風也。若先發於鼻額紅腫,以至面目盛腫不開,並額上面部焮赤而腫者,此屬陽明也。或壯熱氣喘,口乾舌燥,或咽喉腫痛不利,脈來數大者,普濟消毒飲主之。內熱甚者,通聖消毒飲。若發於耳之上下前後,並頭角紅腫者,此屬少陽也。或肌熱日晡潮熱,往來寒熱,口苦咽乾,目疼脅滿,宜小柴胡加天花粉、羌活、荊芥、連翹、芩、連主之。若發於項上,並腦後項下,及目後赤腫者,此屬太陽也,宜荊防敗毒散主之。若三陽俱受,邪併於頭面耳目鼻者,以普濟消毒飲,外用清涼救苦散敷之。大抵治法不宜太峻,峻攻則邪氣不伏,而反攻內,必傷人也。且頭面空虛之分,既著空處,則無所不至也。治法當先緩後急,則邪伏也。先緩者,宜退熱消毒,虛人兼扶元氣。胃氣弱食少者,兼助胃氣。候其大便熱結,以大黃下之,拔其毒根。此先緩之法也。蓋此毒,先腫鼻,次腫於耳,從耳至頭,上絡後腦,結塊則止,不散必成膿也。
時氣
時氣者,乃天時暴厲之氣,流行人間,凡四時之令不正者,則有此氣行也。若春應溫而反寒,夏應熱而反涼,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此時行不正之氣也。邪傷真氣,若近穢氣而傷真氣,正如牆壁不固,賊乃敢入。若正氣既盛,邪氣難侵矣。其病勢與傷寒相類。蓋傷寒因寒而得之,時氣乃感疫厲之氣而得之,不可與傷寒同治,惟發散之藥則同矣。凡發散湯劑,春感寒,邪在肝,升麻葛根湯。夏感涼,邪在心,調中湯。秋感熱,邪在肺,蒼朮白虎湯。冬感溫,邪在腎,葳蕤湯。其瘟疫敗毒散,若表不愈者,用羌活沖和湯、正氣散、沖和羌活散、芎蘇散,選而用之。
瘟疫
經曰: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更遇瘟氣,變為瘟疫也。此先因傷寒,前熱未除,更感時行瘟氣,而為瘟疫,治之當與瘟瘧同也。
寒疫
寒疫者,乃天之暴寒為病也。四時之中,天令忽有暴寒之作,若感冒即病者,名曰寒疫也,其證與正傷寒同,但暴寒為輕耳。若病初起,頭疼發熱,憎寒拘急,或吐逆惡心,中脘痞滿,或飲食停留不化,或腹中作痛。未發熱者,宜藿香正氣散加減治之;若已發熱者,十味芎蘇散汗之;若身痛骨節疼發熱者,羌活沖和湯加紫蘇主之。若有汗,不可再發汗,宜加減沖和湯主之。若邪熱不解,傳入裏變證者,宜從正傷寒條內治之。
醫學入門 【 明?李梴】
疫癘
疫疾如有鬼癘相似,故曰疫癘,又曰時氣。春應暖而反清,夏應熱而反涼,秋應涼而反大熱,冬應寒而反大溫,非其時而有其氣,凡感之者,即發頭疼身痛寒熱,一方長幼,病皆相似。治與傷寒微異者,春清責肝,升麻葛根湯;夏熱責心,二香散調中湯;秋濕責肺,白虎加蒼朮湯、茵陳五苓散;冬寒責腎,萎蕤湯、甘桔湯。土旺四季,隨經取之。治與傷寒同者,表證敗毒散,半表證小柴胡湯,裏證大柴胡湯。挾內傷者,宜補宜散宜降,人中黃丸是也。經曰:疫氣不拘於診,更當於運氣求之。凡入疫家用麻油服之,或紙撚蘸麻油,并雄黃硃砂末,探入耳鼻內,最能避穢毒之氣,遍滿鄉村,兼用如意丹亦妙。
經曰: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冷冽。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其有傷於四氣,留在何經而發何病?大概春傷於風,夏必飱泄;夏傷於暑,秋必瘧痢;秋傷於濕,冬必欬嗽;冬傷於寒,夏必痎瘧。痎者,二日一發;瘧者,一日一發。秋傷於濕病欬嗽者,及冬風寒相搏,痰涎生而為欬嗽。冬傷於寒病痎瘧者,及春溫氣相搏,變為溫病。是四時正氣,亦能愆期而發,皆因發動之時,逆推致病之源。非受傷之時,預擬今日之病,故有久而消散不成病者,豈可執一論哉?但稍覺氣淫於內,心腹不快者,不換金正氣散加減以正胃氣。
寒疫
春分至秋分暴寒曰寒疫,非冬月傷寒比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傷之者,其病與溫暑相似而治則殊者,蓋溫暑伏寒自內而發,寒疫自外而入,宜調中湯為主,隨時氣候寒熱輕重,而以辛涼辛溫之藥加減。蓋折者,折抑陽氣鬱而為熱也,感之輕而陽氣不為所折,未至發熱者,當於感冒藥中求之。
春三四月間暴熱傷之者,亦名溫病。傷寒汗下,過經不解者,亦名溫病。但當隨各經見證治之,皆不宜汗下。暴溫,梔子升麻湯、九味羌活湯。過經和解,參胡芍藥湯。
醫貫 【 明?趙獻可】
溫病論
夫傷寒二字,蓋冬時嚴寒而成殺厲之氣,觸冒之而即時病者,乃名傷寒。不即發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既變為溫,則不得復言其為寒,不惡寒而渴者是也。此仲景經文也。其麻黃、桂枝為即病之傷寒設,與溫熱何與?受病之源雖同,所發之時則異,仲景治之,當別有方,緣皆遺失而無徵,是以各家議論紛紛,至今未明。劉守真謂欲用麻黃、桂枝,必加涼藥於其中,以免發黃之病。張子和六神通解散,以石膏寒藥中加麻黃、蒼朮,皆非也。蓋麻黃、桂枝辛熱,乃冬月表散寒邪所宜之藥,不宜用於春夏之時,陶氏欲以九味羌活湯,謂一方可代三方,亦非也。羌活湯,易老所製之方,乃治感四時不正之氣,如春宜溫而反寒,夏宜熱而反溫,秋宜涼而反熱,冬宜寒而反溫,又有春夏秋三時為暴寒所折,雖有惡寒發熱之證,不若冬時肅殺之氣為甚,故不必麻黃、桂枝以散寒,惟宜辛涼之藥,通內外而解之。況此方須按六經加減之法,不可全用也。不若逍遙散為尤妙,真可一方代三方也。然則欲治溫病者將如何?余有一法,請申而明之。經曰:不惡寒而渴者是也。不惡寒則知其表無寒邪矣,曰渴則知腎水乾枯矣。蓋緣其人素有火者,冬時觸冒寒氣,雖傷而亦不甚,惟其有火在內,寒亦不能深入,所以不即發而寒氣伏藏於肌膚,自冬至三四月,歷時既久,火為寒鬱於中亦久,將腎水熬煎枯竭。蓋甲木陽木也,借癸水而生,腎水既枯,至此時強木旺,無以為發生滋潤之本,故發熱而渴,非有所感冒也。海藏謂新邪喚出舊邪,非也。若復有所感表,又當惡寒矣。予以六味地黃滋其水,以柴胡辛涼之藥舒其木鬱,隨手而應,此方活人者多矣。予又因此而推廣之。凡冬時傷寒者,亦是鬱火證。若其人無火,則為直中矣。惟其有火,故由皮毛而肌肉,肌肉而腑臟。今人皆曰寒邪傳裏,寒變為熱。既曰寒邪,何故入內而反為熱?又何為而能變熱耶?不知即是本身中之火,為寒所鬱而不得泄,一步反歸一步,日久則純熱而無寒矣。所以用三黃解毒,解其火也。升麻葛根即火鬱發之也,三承氣即土鬱則奪之,小柴胡湯木鬱達之也。此理甚簡而易,只多了傳經六經諸語,支離多歧。凡雜證有發熱者,皆有頭疼項強,目痛鼻乾,脅痛口苦等證,何必拘為傷寒,局傷寒方以治之也。予於冬月正傷寒,獨麻黃、桂枝二方作寒鬱治,其餘俱不惡寒者作鬱火治,此不佞之創論也,聞之者孰不駭然吐舌。及閱虞天民《醫學正傳》傷寒篇云:有至人傳曰,傳經傷寒是鬱病,余見之,不覺竊喜,以為先得我心之同然。及考之《內經》,帝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岐伯曰寒氣外凝內鬱之理,腠理堅致,元府閉密,則氣不宣通,濕氣內結,中外相薄,寒盛熱生,故人傷於寒,轉而為熱,汗之則愈,則外凝內鬱之理可知。觀此而予以傷寒為鬱火者,不為無據矣。
景岳全書 【 明?張介賓】
論證
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是溫病即傷寒也。然傷寒有四時之不同,如冬感寒邪而即病者,為真傷寒。其有寒毒內侵而未至即病者,必待春溫氣動,真陰外越,再觸寒邪,其病則發。故至春犯寒則發為溫病,至夏犯寒則發為熱病,亦猶傷氣者遇氣則作,傷食者遇食則發,其義一也。然而傷寒瘟疫,多起於冬不藏精,及辛苦飢餓之人,蓋冬不藏精則邪氣乘虛易入,而飢餓勞倦之流則受傷尤甚,故大荒之後,必有大疫,正為此也。但此輩疫氣既盛,勢必傳染,又必於體質虛濁者,先受其氣,以漸遍傳,則又有不待冬寒而病者矣。然此以冬寒主氣之為病也。至於客氣變遷,歲時不同,故有冬行春令則應冷反溫,夏行冬令則應熱反冷,春秋皆然,是則非其時而有其氣,壯者無恙,怯者受傷,是又不止冬寒,而運氣不正之害,所當察而慎避者有如此。
瘟疫本即傷寒,無非外邪之病。但染時氣而病無少長率相似者,是即瘟疫之謂。古人有云:瘟證因春時溫氣而發,乃因鬱熱自內而發於外,初非寒傷於表也,故宜用辛平之劑,治與正傷寒用麻黃者不同也。此說固若近理,而實有未必然者。蓋瘟疫若非表證,則何以必汗而後解?故余於前論中,謂其先受寒邪,再觸則發,誠理勢之確然也。但其時有寒熱,證有陰陽。治陽證熱證者,即冬時亦可清解;治陰證寒證者,即春夏亦可溫散。謂宜因證因時者則可,謂非寒傷於表也則不可。
脈候
凡病傷寒瘟疫,脈洪大滑數,而數中兼緩者可治。脈洪大而緊數甚者危。脈雖浮大而按之無力者,宜補兼表。身雖熱而脈弱者,當以純補為主,或微兼溫散。身大熱而脈見沉濇細小足冷者,難治。瘟病四五日,身熱腹滿而吐,脈來細而弦強者,十二日死。瘟病二三日,頭痛腹滿脈直而疾者,八日死。瘟病八九日,頭身不痛,色不變而利不止,心下堅,脈不鼓,時或大者,十七日死。瘟病汗不出,或出不至下部者,死。瘟病下利腹中痛甚者,死。以上死證,言其略耳。諸所未盡,當於傷寒門參閱。
治法六要
自古傷寒治法,苦於浩渺,余自考索以來,留心既久,每臨編得其法,未必見其病,臨病見其證,未必合其方。可見病多變態,執滯難行,惟貴圓通而知其要耳。故余註《類經》,所列傷寒治要有六,曰汗補溫清吐下,然亦但言其概而未及其詳。今悉諸法於此,用補傷寒之未備者。倘欲求仲景心法,仍當閱傷寒本門,使能彼此參證,則綱舉目張,自有包羅貫串之妙,既約且盡,而活人之要,當無出此。
汗有六要五忌
治傷寒之法,余已析其六要,而六要之外,又有五忌者,何也?蓋六法之中,惟汗為主,正以傷寒之愈,未有不從汗解者。故法雖有六,汗實統之,而汗外五法,亦無非取汗之法也。然取汗以辛散,此固其常也。而何以五法皆能取汗?六要則已,又何以有五忌之辯也?蓋汗由液化,其出自陽,其源自陰。若肌膚閉密,營衛不行,非用辛散則元府不開而汗不出,此其一也。又若火邪內燔,血乾液涸,非用清涼則陰氣不滋而汗不出,此其二也。又若陰邪固閉,陽氣不達,非用辛溫則凝結不開而汗不出,此其三也。又若營衛不足,根本內虧,非用峻補則血氣不充而汗不出,此其四也。又若邪在上焦,隔遮陽道,不施吐湧則清氣不升而汗不出,此其五也。又若邪入陽明,胃氣壅塞,不以通下則濁氣不解而汗不出,此其六也。凡此者,皆取汗之道,是即所謂六要也。何謂五忌?蓋一曰熱在表者,內非實火,大忌寒涼,寒則陰邪凝滯不散,邪必日深,陽必日敗,而汗不得出者死。二曰元氣本弱,正不勝邪者,大忌消耗,尤忌畏補,消耗則正氣日消,不補則邪氣日強,消者日消,甚者日甚,而必不能汗者死。三曰實邪內結,伏火內炎者,大忌溫補,溫則愈燥,補則愈堅,而汗不得出者死。四曰中虛氣弱,并忌汗諸條者,大忌發散,散則氣脫,氣脫而汗不能出,氣脫而汗不能收者死。五曰病非陽明實邪,并忌下諸條者,大忌通瀉,瀉則亡陰,陰虛則陽邪深陷,而汗不得出者死。是即所謂五忌也。能知六要而避五忌,傷寒治法,盡於是矣。但假熱者多,真熱者少,能察秋毫於疑似,非有過人之見者不能也。余之諄諄,其亦顒望於潛心者耳。
汗散法
凡傷寒瘟疫,表證初感,速宜取汗,不可遲也。故仲景曰:凡發汗服湯藥,其方雖言日三服,若病劇不解,當半日中盡三服。如服一劑,病證猶在,當復作本湯服之。至有不肯汗出者,服三劑乃解。若汗不能出者,死病也。此所謂汗不宜遲也。然取汗之法,又當察其元氣病氣之虛實。若忽爾暴病,表證已具而元氣未虧者,但以辛平之劑直散之。若兼雜證,則當察其寒熱溫涼,酌宜而治,不得但知發散也。又若身雖大熱,表證全具,而脈見虛弱者,必不易汗。此即當詳察補虛法酌而治之。若不知標本而概行強散,營竭則死。
傷寒之宜平散者,以其但有外證,內無寒熱,而且元氣無虧也,宜以正柴胡飲為主治。此外如十神湯、參蘇飲皆可酌用。若病在陽明者,宜升麻葛根湯。若感四時瘟疫而身痛發熱及煙瘴之氣者,宜敗毒散,或荊防敗毒散。若病在三陽而頭痛鼻塞項強,身痛欬嗽者,宜神朮散。若傷風兼寒而發熱欬嗽者,宜柴陳煎或金沸草散,甚者小青龍湯。
傷寒之宜溫散者,以其寒邪外盛而內無熱證,及元氣無虧而氣清受寒者,皆可從溫直散之,宜二柴胡飲為最當。若寒甚表實者,惟麻桂飲為最妙,毋疑畏也。此外如五積散、麻黃湯、桂枝湯、小青龍湯、葛根湯、聖散子之類,皆可酌用。
傷寒之宜涼散者,以其外熱裏亦熱,必脈證俱陽而煩渴喜冷,及元氣強實者,乃可兼涼兼散,宜一柴胡飲為先,或九味羌活湯、柴葛解肌湯,甚者六神通解散,皆可酌用。若內外俱熱而或為熱瀉者,宜柴芩煎。若表裏俱熱而兼斑疹者,宜柴葛煎。
傷寒之宜兼補兼散者,以營衛不足,血氣不充也。用藥如用兵,兵進而粮餉不繼則兵復,攻病而元氣不繼則病復。故治虛邪之宜散者,必當先本後末,此其最要者也。若寒邪在營,肝脾血少,而邪熱不退者,宜三柴胡飲或歸柴飲。若寒邪在衛,脾肺氣虛,而表邪不解者,宜四柴胡飲。若脾胃氣血不足,而邪熱不解者,宜五柴胡飲。若邪在半表半裏,往來寒熱,而微見氣虛者,宜小柴胡湯。若溫暑大熱大渴,津枯液涸,陰虛不能作汗者,宜歸葛飲。若寒邪深入,而陰中陽氣不足,或背惡寒者,必難散解,非理陰煎不可。若中氣大虛大寒,身熱惡寒,或大便溏泄而表邪不能解者,非大溫中飲不可。
補虛法
傷寒瘟疫,俱外侮之證,惟內實者能拒之。即有所感,而邪不勝正,雖病無害。最畏者,惟內虛之人,正不勝邪,邪必乘虛深入,害莫大矣。故曰:傷寒偏死下虛人。且今人虛弱者多,強實者少,設遇挾虛傷寒,而不知速救根本,則百無一生。故傷寒書曰:陽證得陰脈者死,正以陰脈即虛證也。此欲辨之,惟脈為主,而參以形證,自無失矣。蓋凡遇傷寒外熱等證,而脈見微弱浮空,舉按無力者,即是虛證,最不易解,最不宜攻。雖欲發汗,汗亦難出,即有微汗,亦不過強逼膚腠之汗,而必非營衛通達之所化。若不顧虛實而逼之太甚,則中氣竭而危亡立至矣。然治虛之法,須察虛實之微甚。若半虛者,必用補為主而兼散其邪;若太虛者,則全然不可治邪而單顧其本,顧本則專以保命,命得不死則元氣必漸復,或於七日之後,或十四日,甚者二十日之後,元氣一勝,邪將不攻自潰,大汗至而解矣。欲知其兆,亦察其脈,但得弱者漸強,小者漸大,弦者漸滑,緊者漸緩,則大汗將通,吉期近矣。凡用補之法,但當察其胷膈何如。若胷腹多滯者,未可補;年壯氣實者,未可補。若氣本不實,而胷腹無滯,則放膽用之。又若內無熱邪,而素宜用溫,其或氣有難行者,則必兼煖胃而後可。蓋補得煖而愈行,邪得煖而速散,切不可雜用消耗寒涼,以分溫補之力。其或初感寒邪,但見脈證真虛,邪不易散等證,則人參、熟地之類,開手便當速用,愈早愈妙。若或遲疑,則縱寇深入,反成難制,此治虛邪最善之法也。余用此法,活人多矣。嘗聞昧者有傷寒忌補之說,不知補者所以補中,是即托裏之意。亦以寒邪如盜,其來在外;元氣如民,其守在中。足民正所以強中,強中正所以御外。保命元機,惟此一著,何為補住邪氣?庸妄誤人,莫此為甚。余因再悉於此,用補傷寒治法之未備。漸用漸熟,方知其妙。自今而後,知必有不惑余言而受余之生者,將無窮矣。
傷寒,精血素弱,或陰中陽氣不足,脈細弱而惡寒者,必須大助真陰,則陽從陰出,而表邪自可速解,惟理陰煎加柴胡、麻黃之類,或隨證加減用之為最妙。若傷寒於七八日之後,脈數無力,神昏氣倦,或躁擾不寧,散之不可,清之不可,而邪不能解者,只宜理陰煎大劑與之,真回生神劑也。若氣血俱虛,而邪不能解,只宜平補者,以五福飲為主,而隨證加減用之。或大補元煎,或六物煎,或十全大補湯,皆可用。若脾胃中氣虛弱,而邪不能解者,宜四君子湯加減用之。若中氣虛弱,脾寒或兼嘔惡而邪不解者,宜五君子煎、溫胃飲。若勞倦傷脾,寒邪內陷,身熱不退,當升散者,宜補中益氣湯。若寒邪陷入,陰分血虛,不能外達,而當升散者,宜補陰益氣煎。若陰虛發熱,面赤口渴煩躁,脈浮洪無力者,宜六味地黃湯大劑與之,一服可愈。凡中氣虛寒表邪不解,或日久畏藥,或諸藥不效者,只宜獨參湯,或濃或淡,或冷或熱,隨其所好,時時代茶與之,連日勿間,使其營氣漸復,則邪氣漸退,大有回生之妙,毋忽之也。
傷寒用補之法,與用攻用散者不同,蓋攻散所以去實邪,其力峻,其效速。故凡用柴胡、麻黃之類,取效在一二三劑之間;用大黃芒硝之類,取效在一劑之間。此而不效,必其用之不善,不可多也。至若用補者,所以補虛,其力柔,其功緩,雖於一二劑見效者,亦多有之。若積勞積損,氣血虛甚者,欲其復元,誠不易也。但察其服補無礙,或於脈證間略見相投,便是得補之力。故輕者二三劑,重者十餘劑,方得見功而汗出邪退以愈也。若不知此理,而但於一二劑間未見速效,則必致庸讒,起惑亂生而全功盡棄矣,此不可不深察也。
溫補法
凡治傷寒瘟疫宜溫補者,為其寒邪凝滯,陽不勝陰,非溫不能行,非溫不能復也。如寒氣在經者,以邪在表也,宜用溫散法,具如前。寒氣在臟者,以陽氣虛也,或宜溫補,或止溫中。然用溫之法,但察其外雖熱,而內無熱者,便是假熱,宜溫不宜涼也。病雖熱而元氣虛者,亦是假熱,宜溫不宜涼也。真熱者,誰不得而知之,惟假熱為難辨耳。病假熱者,非用甘溫,熱必不退。矧真寒者又在,不言可知。大都實證多真熱,虛證多假熱。故治實者多宜用涼,治虛者多宜用溫。真假不識,誤人不淺矣。又真寒假熱之辨,則實亦有寒,實亦有熱,虛亦有寒,虛亦有熱。若謂實者皆熱,虛者皆寒,則鑿而謬矣。但實而寒者,只宜溫散,不必滋補;虛而熱者,只宜調補,最畏寒涼。蓋寒涼無生意而善敗元氣,若以寒涼治虛證,則熱未必退,且暫用則或可,久則無不敗脾而危者。既已病熱,又不宜寒,則總云假熱,本非過也。
傷寒發熱而命門陽虛,或惡寒,或身痛,或嘔或痢,脈弱氣虛而表不能解者,必用大溫中飲或理陰煎。若傷寒身熱,心肺有寒,或嘔噦而欬,或腹滿而喘,止有寒邪而無虛者,宜小青龍湯。若陰證傷寒,自利脈沉身痛發熱,腹痛厥逆,但有寒邪而元氣無虛者,當用溫藥,宜四逆湯。若寒在太陰,腹痛吐利,或脹滿厥逆,脾胃虛寒,而邪有不解者,宜溫胃飲,或理中湯。若傷寒一二日,邪在太陽,或在少陰,背惡寒而表不解者,宜附子理陰煎,在仲景則用附子湯。若風寒在表,陰寒在裏,外為身熱,而內則瀉利不能止,或見嘔惡,或腹因利痛者,此其中氣下泄,則外邪益陷,必不能解,宜速用胃關煎,或大溫中飲。凡患傷寒有陰陽大虛,元氣將敗,而邪不能解者,非六味回陽飲不可。然但有大虛大寒之意,即當用此。若待其敗,恐無及矣。凡陰盛隔陽,內真寒而外假熱者,其證必頭紅面赤,或乾渴舌焦,或口瘡喉痛,或煩喘狂躁,或身熱如火,或見虛斑而蚊蹟遍身,或發陰黃而溺如金汁,雖其外有此證,而脈則微弱不鼓,且或為嘔惡,或為泄瀉,或背腹畏寒,或氣短似喘,或昏睡無知,或驚惶懼怯,或雖熱不渴,或言雖譫妄而氣促聲微,或身雖躁狂而舉動無力,禁之則止,是皆內虛外實、真寒假熱之證,須用理陰煎,或六味回陽飲、大溫中飲、八味地黃湯之類,大劑與之,庶可保全。若虛火上浮,喉痛舌燥,不能熱飲者,用井水浸藥,冷與飲之,此用假寒之味,以解上焦之假熱,真熱之性,以救下焦之真寒,回陽起死,真神妙之法也。其有血氣本虛,用補相便,然溫補既多,而病日昏憒,且見煩熱難愈者,此其陽邪獨亢,陰氣不至,而虛中有熱也。但改滋陰,以犀角地黃湯加黃芩、麥冬,或一柴胡飲加知母之類。此十補一清之法,一劑即效,其妙如神。醫中圓活,最宜知此。
清利法
凡治傷寒瘟疫,宜清利者,非止一端。蓋火實者宜清火,氣實者宜行氣,食滯者宜消食,痰盛者宜化痰,皆所謂清利也。凡此數者,滯去則氣行而表邪自解。然此宜用於邪實等證,而本非虛證之所宜。其有虛中挾實者,不妨少為兼用。此中權度,自有其宜。若病在危急,則毫不容謬。設不當清而妄用之,亦與撲殘燈者無異也。
傷寒火盛者,治宜清解。若熱入陽明,煩渴躁熱,脈洪便實而邪有不解者,宜柴胡白虎煎,或單用白虎湯、太清飲,或玉泉散;若汗後仍熱者,亦宜用之。若傷寒口渴,煩熱赤斑,脈洪大而無力者,宜人參白虎湯。若傷寒邪在太陽,發熱頭痛,脈洪大,表邪未解,而內熱又甚者,宜一柴胡飲,或三黃石膏飲,或六神通解散。若六經通熱,火邪不解,或狂斑煩躁,或頭紅面赤,口乾舌黑,脈洪邪實者,宜抽薪飲,或黃連解毒湯,或加柴胡。若傷寒熱入血室,吐衄斑黃,及血熱血燥,不能作汗,而邪不解者,宜《局方》犀角地黃湯,熱甚者宜《良方》犀角地黃湯。若熱邪閉結血分,大便不通,而邪不能解者,宜《拔萃》犀角地黃湯。若少陰水虧,陽明火盛,熱渴失血,牙痛便結,脈空作喘而邪不能解者,宜玉女煎。若傷寒陽邪亢盛,血脈不通,而四肢厥逆者,謂之熱厥,宜四逆散。若暑月時行瘟疫,表裏俱熱,宜清宜解者,羌活升麻湯。若傷寒熱結膀胱,而小水不利,火邪不退,或挾熱泄瀉者,宜大分清飲,或柴芩煎,或益元散。若傷寒實熱內畜,小水不利,而口渴煩熱發黃者,宜茵陳飲,或大分清飲。凡瘟疫熱甚而煩渴不寧者,宜雪梨漿時時與之,解渴退火最妙,大勝於益元散。至於冷水稟天一之性,甘而不苦,故大能清熱解煩,滋陰壯水。凡火盛水涸,大渴便結,營衛熱閉,不能作汗者,最宜用之。雖虛證不可用,然亦有當用者,但察其喉口熱極,唇舌乾焦,大便閉結不通,而大渴喜冷者,此陰虛水虧證也,不妨與人參、熟地、桂、附、乾薑之屬,相間並用,借以滋陰,其功不小。惟大便不結及微熱微渴,勞倦陽虛等證,最不宜用。若妄用之,則多致寒顫而敗。
傷寒兼雜證者,治宜調和清利。凡傷寒兼風,發熱欬嗽多痰者,宜柴陳煎。若食滯氣實,邪結胃脘而表不解者,宜大和中飲加柴胡。若感四時寒濕之氣,以致脾胃不和,或嘔吐泄瀉脹滿者,宜平胃散。或寒盛多吐者,宜和胃飲。若外感風寒,內停飲食,頭痛寒熱,或為吐瀉脹滿者,宜藿香正氣散。若感四時寒濕,發熱發黃,身痛脈緊,中寒泄瀉,小水不利者,宜柴苓飲。若中無寒而多火者,宜柴苓湯。若外傷暑熱,霍亂泄瀉,小水不利,腹痛脹滿,內陰外陽者,宜五苓散。若外傷寒濕,一身盡痛者,羌活勝濕湯。
吐法
凡傷寒宜吐者,必其上焦有滯,或食或痰,結聚胷膈,而邪不得散者,當吐也。或寒邪濁氣內陷膈間,而為痞為痛者,當吐也。蓋吐中自有發散之意。若中氣虛寒,脈弱無力,及氣短虛煩不寧者,皆不可吐。凡用吐藥,中病即止,不必盡劑。
古方吐法,多用獨聖散及茶調散。凡上焦邪滯,皆可用之。然不若新吐法為更捷也。又凡諸藥皆可吐,只隨證用藥煎湯,服少頃,揉而吐之,則輕重可酌,標本可兼,尤其善也。
下法
凡傷寒瘟疫宜下者,必陽明邪實於腑,而秘結腹滿者,乃可下之。或元氣素強,胃氣素實者,亦可下之。若大便雖數日不行,而腹無脹滿,及大便無壅滯不通之狀,或連日不食,而臍腹坦然,軟而無礙者,此其陽明胃腑,本無實邪,切不可妄下妄導,以泄中氣。又如傷寒門忌下諸條,必當加意詳察,不可誤用。蓋諸誤之害,下為尤甚,不可忽也。今見時醫有妄下而亦不致死者,必其元氣之素強,能勝攻下者也。若概引為證,必致殺人。
傷寒邪入陽明,便秘譫語,腹滿煩熱,脈證俱實者,宜大承氣湯,或調胃承氣湯。若傷寒表證未除,裏證又急,表裏俱實者,宜大柴胡湯。若三焦六經邪火壅結,大便不通,而表邪不解者,宜《局方》涼膈散。若傷寒熱邪傳裏,當下而氣血俱虛者,宜陶氏黃龍湯。若傷寒熱邪傳裏,而血虛閉結,腹脹作痛,邪不能解者,宜五燭散。若時氣瘟疫遍行,火邪內蓄,三焦實熱,大便秘結,而邪不能退者,宜五瘟丹。若時行瘟疫發熱,火浮於上,胷膈結熱者,宜大清丸。凡諸有宜通宜下者,但隨證作引,送百順丸一二三錢,最捷最妙。
瘟疫熱毒辨治
瘟疫本即傷寒,然亦有稍異。以其多發於春夏,且因時氣遍行,大小相似,必待日數足,然後得汗而解者,是為瘟疫之證。雖古法云瘟病在三陽者多,三陰者少,然亦不可拘泥。若見陰證陰脈,是即三陰病也,大宜辨而治之。
瘟疫之在三陽者,當辨其經。如脈浮頭疼,發熱身痛者,太陽證也,宜九味羌活湯加減治之。若脈長鼻乾,不眠而躁者,陽明病也,宜葛根解肌湯,或十味參蘇飲加減治之。若脈弦而數,胷脅痛而耳聾,少陽證也,宜小柴胡湯加減治之。按此三陽之治,乃古方治瘟之大略。然此證寒熱虛實,無所不有,仍當察治如前,不可拘也。
瘟疫初起而頭疼身痛,憎寒發熱,脈緊數洪滑,而別無他證,先宜正柴胡飲,或敗毒散,或十神湯。若瘟疫初起,多陰少陽,脈證無虛者,宜神朮散。若瘟疫胷膈滿悶,小柴胡加枳實、橘紅;熱在內者,仍加黃連。若暑月時行瘟疫,表裏俱熱甚,宜清火解毒者,羌活升麻湯。若瘟疫火盛,脈洪大而熱躁甚者,三黃石膏湯。若瘟疫熱毒上浮,頭面俱腫,目不能開,口乾舌燥,咽喉不利者,普濟消毒飲。若瘟疫脈洪大,煩躁熱渴者,白虎湯;或兼嘔吐者,仲景竹葉石膏湯。若瘟疫發狂譫語,脈洪大滑實,而大便秘結不通者,大承氣湯,或鷄子清飲。若瘟疫內外俱有實邪,大便不通,當表裏雙解者,防風通聖散。若瘟疫病八九日不退,而發斑發黃,但脈不虛不浮緊,而腹見痞滿者,率可以承氣、五苓合服而下之。若瘟疫頭身紅赤,肢體熱甚,煩躁不能當者,宜用解瘟疫熱毒法,及內飲雪梨漿,或用井華水調玉泉散,俱妙。按以上諸法,乃因時因證,皆陽證實邪之所宜。若瘟疫脈弱無力,或外雖實而內則虛,或口不喜冷,大便不結之類,即非陽證,不得以身熱脈數,俱認為火,雖在暑月,如理中湯、理陰煎、大溫中飲、大補元煎及前溫補諸法,皆當隨證必用,此捨時從證之妙法也。矧夏月尤多伏陰,故凡臨此證者,必先察陰陽,次辨虛實,則其要也。宜切識之!
徐東皋曰:瘟疫六七日不解,以至熱入血室發黃,身如煙熏,目如金色,口燥而熱結,以砭針刺曲池出惡血,仍以通聖散兼散兼下,得汗如黃水,糞如黑膏而即愈。按此即北方之所謂打寒也。其法用手捋上膊,使血聚於臂,以帛縛定,乃用箸夾磁鋒,擊刺肘中曲澤旁之大絡,使邪毒隨惡血而出,亦最捷之法。窮人用之極效,然非曲池穴也。
大頭瘟證治
大頭瘟者,以天行邪毒,客於三陽之經,所以憎寒發熱,頭目頸項,或咽喉俱腫,甚至腮面紅赤,肩背斑腫,狀如蝦蟆,故又名為蝦蟆瘟。大都此證多屬風熱,然亦有表裏虛實之辨。又外科有時毒證,亦即此也。
一大頭蝦蟆瘟治法。凡病在頭目,內火未盛者,先當解散,宜正柴胡飲或敗毒散。若時毒咽喉腫痛,內火不甚,而便利調和者,葛根牛蒡湯。時毒表裏俱熱,頭目俱腫,宜清宜散者,柴葛煎。若毒在陽明,表裏俱熱,多頭痛鼻乾,宜散者,柴葛解肌湯。若時毒三陽熱極狂躁,咽喉腫痛,宜清兼散者,梔子仁湯。若時毒遍行,邪熱上浮,頭面俱腫,咽喉不利者,普濟消毒飲。若時毒風熱上聚頭面,宜升散者,犀角升麻湯。若時氣盛行宜清火解毒者,羌活升麻湯。若時毒血熱煩躁兼赤斑者,犀角散、人參白虎湯。若時毒內外俱實,當雙解者,防風通聖散。若時毒焮腫作痛,脈實便秘,宜下者,五利大黃湯,或漏蘆升麻湯,或連翹消毒散。若時毒雖盛而外實內虛,脈弱神困,凡諸虛證有據者,必當救裏內托,宜參芪托裏散,或托裏消毒散。其有陽虛假熱,而兼嘔惡泄瀉者,如六味回陽飲之類,皆所必用,不可疑也。若頭項腫甚疼痛難忍者,宜用清涼救苦散敷之,或取側柏葉自然汁調蚯蚓泥敷之。
初感治法
凡病傷寒瘟疫者,無不發熱。然初感之時,其邪在表,未經傳裏,未至鬱熱,雖身表有熱,不過膚腠之寒邪,而內未有火,豈即陽證?斯時也,但用溫散,或兼托散,藥對其證,無不即愈。奈何時俗之醫,一見發熱,便認為火,而芩連知蘗,開手便用,不知內無實熱,何以當此?以寒邪得寒藥,而表裏俱寒,勾連不解則日以內傳,寒涼妄用則元陽日敗,凡受斯害,死者多矣。此理不明,則既不知表裏,又不知先後,終身不省,每至誤人,而且敢侈口談醫,其心果亦安乎?
飲食宜忌
凡飲食有宜忌者,有不宜忌者。若病傷寒而食不斷者,以邪猶在表,未深入也;及其稍深而在半表半裏之間,則食漸減矣;再入胷膈胃口,則全不食矣。邪既在胃,則胃口不飢,所以傷寒不食者,或十日或二十日,皆無足慮者,亦以胃氣不餒則不敗也。但不欲食者,不可強食,強食則助邪。或新愈之後,胃氣初醒,尤不可縱食,縱食則食復。此皆大忌也。至有不宜忌者,則如勞倦內傷之人,偶感寒邪,亦必發熱,此多以勞傷中氣,本非真正傷寒外邪內陷之病,所以外雖發熱,而內則飢餒,每多思食。奈何庸昧之輩,但見發熱則曰餓不死傷寒,不論虛實,一概禁之。常見欲食者,索之不得,而且加以剋伐寒涼之藥,嗟嗟!飢腸受剝,虛者益虛,內外夾攻,苦無所訴,及胃氣既脫,反不欲食矣。即欲救之,已無可及。予常治此證,每借食為藥,所活多人,而見禁食受斃者,亦已不少,故詳言之。若病人時時覺飢而索食者,此其邪不在臟,胃中空虛而然,必不可禁,但不宜縱耳。且因此可察虛實,關係非小,不可忽也。
巢氏曰:凡瘟疫病新瘥,脾胃尚虛,穀氣未復,若作勞妄動傷力,並食猪羊雞犬魚膾、炙煿肥膩、生果麵食硬濇難消之物,停積腸胃,膈悶腹脹便秘,或大吐大下,重復發熱,病作不可救矣。
避疫法
瘟疫乃天地之邪氣,若人身正氣內固,則邪不可干,自不相染。故避之之法,惟在節慾節勞。或於房室勞倦之後,尤不可近,仍勿忍飢以受其氣,皆要法也。至於卻邪之法,則如刺法論所云:天牝從來,復得其往。氣出於腦,即不干邪。蓋天牝者鼻也,鼻受天之氣,故曰天牝。氣自空虛而來,亦欲其自空虛而去,即天牝從來,復得其往也。正以氣通於鼻,鼻通於腦,毒入腦中,則流布諸經,令人相染矣。氣出於腦,謂嚏之,或張鼻以泄之。或受氣於室,則泄氣於外,而大吸精氣以易之,則邪從鼻出而毒氣自散,此卻邪於外之法也。又如想心如日等法,蓋膽屬少陽,為中正之官,少陽氣壯則臟氣賴以俱壯,而邪不能入,此強中御邪之法也。凡探親診疾,事有不容已者,但知此諸法,則雖入最穢之地,自可保其無慮。一方治天行時氣,宅舍怪異,用降真香燒焚,大解邪穢,小兒帶之,能解諸邪,最驗。一法,以福建香茶餅不時噙口中,大辟傷寒瘴氣穢惡。
石室秘籙 【 清?陳士鐸】
瘟疫治法
瘟疫之證,其來無方,然而召之亦有其故。或人事之錯亂,或天時之乖違,或尸氣之纏染,或毒氣之變蒸,皆能成瘟疫之病也。證既不同,治難畫一。然而瘟疫之人,大多火熱之氣,蘊蓄於房戶則一家俱病,蘊蓄於村落則一鄉俱病,蘊蓄於市廛則一城俱病,蓄畜於道路則千里皆病。故證雖多,但去其火熱之氣,而少加祛邪逐穢之品,未有不奏功效者也。方用元參五錢,大黃、麥冬、白芍、滑石、花粉各三錢,石膏二錢,柴胡、荊芥各一錢,水煎服。此方可通治瘟疫之病,出入加減,無不奏功。此方之妙,用大黃以蕩滌胷腹之邪,用荊芥、柴胡以散其半表半裏之邪氣,用天花粉以消痰去結,用石膏以逐其胃中之火,用芍藥以平肝木,不使來剋脾土,則正氣自存而邪氣自出。此方最妥最神,治瘟疫者,以此為枕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