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神话之旅》

作者:[英]莉茨·格林、朱莉叶·沙曼·伯克

作者简介:

  莉茨·格林是19本著作的作者,包括畅销书《神话塔罗》在内。她的著作译成了10种语言。她还举办讲座、研习班,并在欧洲和美国各地演讲。她目前生活在苏黎世。

  朱莉叶·沙曼·伯克是一位擅长精神分析的精神病医生,在过去20余年里一直从事塔罗与占星术研究。她一共写作了7本书,包括《理解塔罗》在内,而且是《神话之旅》一书的共同作者。

内容简介:

  《神话之旅》解释了众多神话传统里的心理学主题,重新讲述了源自希腊-罗马、希伯莱、埃及、凯尔特、挪威和东方文明国家的故事。《神话之旅》是一本人生手册,引导读者走出家庭与童年时代的冲突,化解爱、隐密情感与雄心等问题,最终让我们面对自己的道德良心。我们发现,只有勇敢和坚强地面对人生挑战,我们才会得到真正的自我认识,美、天赋、权利和财富都带有自身的苦难,在孤独、失败和丧失的黑暗中,我们总会发现新的光芒和新的希望。

目  录

第一部分:天地之初

忒提斯与阿喀琉斯赫拉与赫淮斯托斯

俄里翁与伊克西翁忒修斯与希波吕托斯

奥西里斯 伊希斯与霍鲁斯波亚的故事

该隐与亚伯阿瑞斯与赫淮斯托斯

罗穆卢斯与瑞摩斯安提戈涅

不知谦恭的智慧(1)不知谦恭的智慧(2)

底比斯家族(1)底比斯家族(2)

阿特柔斯之家(1)阿特柔斯之家(2)

第二部分:长大成人

亚当与夏娃(1)亚当与夏娃(2)

佛陀出家(1)佛陀出家(2)

艾佛罗克之子帕里杜尔(1)艾佛罗克之子帕里杜尔(2)

齐格弗里德(1)齐格弗里德(2)

漂亮的无名者(1)漂亮的无名者(2)

吉尔伽美什与生命之树凡那穆瓦伦与护身符(1)

凡那穆瓦伦与护身符(2)帕西法尔与圣杯(1)

帕西法尔与圣杯(2)珀耳修斯

第三部分:爱与人际关系

激情与厌恶(1)激情与厌恶(2)

西布莉与阿迪斯参孙与大利拉(1)

参孙与大利拉(2)梅林的魔法(1)

梅林的魔法(2)宙斯与赫拉的婚姻(1)

宙斯与赫拉的婚姻(2)亚瑟与格温娜维尔(1)

亚瑟与格温娜维尔(2)格尔达与弗雷

尼涅芙的转变(1)尼涅芙的转变(2)

阿尔刻斯提斯与阿德墨托斯(1)阿尔刻斯提斯与阿德墨托斯(2)

俄底修斯与珀涅罗珀

第一部分:天地之初

忒提斯与阿喀琉斯

  家庭生活是人生众多体验中最基本的一种。无论是什么样的出生背景,我们都有自己的父母,无论在身边还是不在身边,无论爱与不爱我们,所以,大地母亲和天空父亲是世界起源和人类起源的诸多神话象征中最知名的。我们都来自什么地方,无论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把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一种人,我们已经有过的历史是不能改写的。我们不仅仅继承了家族的基因模式,而且还承袭了不同家庭背景的心理模式,我们后来成为什么样的一种人,有一部分决定于我们自己,另外一部分也取决于过去的遗传、家庭的种种困难。神话并不会为我们提供简单的解决办法,神话只是按照本来的面目描述家族的动力学,我们的欢乐、悲伤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都会保持原样。可是,有一股神秘的转化力量潜藏在这些故事的背后。尽管家庭生活的模式是永恒不变的,但变动、分裂、重组总是不断发生,如果不是发生在我们周遭的环境中,就是在我们的内心产生。

  父母与子女

  关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神话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故事,有奥林匹斯山上欢闹和争吵不休的众神,有世袭皇族的悲剧命运。人类的想像力总在编写关于母亲、父亲、儿子、女儿的故事,通过不可切断的情感脐带,营造使我们彼此联系在一起的神秘境界,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安慰,得到启迪。大凡父母与子女的两难处境,没有哪一种是在神话中找不到对应故事的,化解冲突的办法,也都是可以在神话故事中找到的。

  忒提斯与阿喀琉斯

  巨大的期待

  我们的第一个家族神话,讲的是父母对子女寄予厚望,这篇希腊神话故事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忒提斯对她的儿子寄予的雄心。她希望儿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神灵。这个故事的结尾很悲惨,但它传达出深刻的真理,让我们看到自己在无意间和内心里要求孩子们具备的希望、梦想和渴望,有时候这些期盼让孩子们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忒提斯是海上女神,深海之内游动的万物都归属于她的统治之下。可是,到了她该结婚的时候了,众神之王宙斯此前接到一个预言,说如果忒提斯与神灵结婚,她就能够生下一个比宙斯本人的法力还大的儿子来。宙斯深怕失去自己的地位,就让海上女神忒提斯嫁给了一个叫珀琉斯的凡人。神人通婚并没有造成太大麻烦,两口子安顿下来过日子,还算安逸,只是珀琉斯偶尔抱怨妻子有超自然的神力,而忒提斯有时候也觉得下嫁了凡人。

  十月怀胎,忒提斯生了一个儿子,她给儿子取名叫阿喀琉斯。因为孩子的父亲是个凡人,因此也是一个凡胎,命运女神对他在尘世生活的时间做好了安排,所有凡人都是一样。可是,忒提斯对这种前景并不满意。因为她自己不是凡胎,她不想看着自己的儿子老去死掉而自己却永葆青春。这样,她悄悄抱着新生儿来到冥河,因为冥河之水能使凡人拥有永生不死的能力。她拎着孩子的一个脚跟,把孩子没入河水,她认为这样就可以把孩子变成永生不死的神灵了。可是,孩子的脚跟没有浸到冥河之水,因此,阿喀琉斯只有这个脚跟是容易受伤的。

  到了成年,阿喀琉斯参加特洛伊战争,最后因为一箭射中他的脚踵而战死。虽然阿喀琉斯得到巨大荣誉,并且为万世所怀念,但忒提斯却没能骗过命运女神,也无法让自己的儿子变成神。

  评 论

  许多父母无意识之间希望自己的孩子超凡脱俗,虽然一般来说不是希望他们成为忒提斯一样的神灵。我们并不奢望自己的孩子永生不死,然而我们也许想要他们比别的孩子更优秀,更漂亮,更有天赋,更聪明,更独特和出类拔萃,免除人生常见的种种局限。没有哪个孩子能够满足这样一些无意识间产生的期望,任何一个孩子都有可能因此而遭受痛苦,因为他/她普通,总是被父母望子成龙的天性——一种强大的执著所忽视。我们也许还希望孩子多少能够补救我们自己的生活,对我们毁坏的东西进行补偿,或者拥有我们在此生没有得到的东西。我们也许会做出一些牺牲,以期待孩子会为我们自己的生活提供意义,而不是让他们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当他们像别人一样失足或跌倒,或者对我们的努力没有显示足够的感激,我们就会觉得很愤怒,很失望。所有这些都可以在忒提斯与阿喀琉斯的故事里看出来。

  忒提斯由女神成为母亲,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跟她一样永生不死,而不是跟他父亲一样做一个凡人,因此也是某种为人之母态度的典型形象。如果一个母亲想完全占有自己的孩子,但又不愿意或不能够分享孩子的爱,那么,许多问题会由此而起。忒提斯与珀琉斯的婚姻创造出了阿喀琉斯,但这个婚姻描述的却是父母之间的失衡。忒提斯觉得自己比珀琉斯高出一等,希望孩子长大以后像自己。这是常见的两难困境。我们也许会为孩子幻想一个身份。婚姻不幸或者不满足时就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当父亲的也许跟忒提斯对儿子一样把女儿理想化,也许还会在无意识之间想办法让母女分开,这样,父女之间的亲情联系就是任何一个局外人也不能损害的。(见后面俄里翁与伊克西翁的故事。)

  所有这些都是为人父母的难处,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麻烦,这里没有什么毛病可言。可是,神话讲的就是人类的生活,哪怕里面的主要角色都是神灵。我们如何应对这些期望过高和占有欲太强的问题呢?如果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那我们就得在与他们的情感交流中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隐藏的情感。如果我们知道自己对孩子期望过高,那么,当他们没有取得我们希望看到的成就,也要向孩子表示爱护,我们还可以鼓励他们随自己的心愿走完人生的道路,而不总是按照我们指点的路线行进。意识到了但又隐藏起来的情感并不会消灭。无意识的情感会导致无意识的行为,最后会对孩子造成极大伤害。世上没有哪个父母的一生是无可挑剔的,我们都对自己的孩子怀有不现实的愿望。这是人性的缺陷,也是很自然的。可是,我们的孩子却不是神灵,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也不是为了让我们得到更大的荣誉,更不是来弥补我们人生遗憾的。忒提斯与珀琉斯的婚姻是宙斯的智慧创造出来的成果,里面隐藏着神灵与人性混合的深刻形象,而每一个人的起源背后都有这么一个形象。每一个孩子都分别属于父母二人。如果我们记住这一点,让我们的后代做一个他们自己想做的人,那么,这个古老的神话就有助于我们变成更聪明、更慷慨的父母。

第一部分:天地之初

赫拉与赫淮斯托斯

  父母的认同

  赫拉与赫淮斯托斯的故事是另一个讲父母期望的神话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所期望的不是让孩子得到永生,而是要求具备适合奥林匹斯山神的生理之美。跟许多关于神灵的故事不同的是,这个故事有一个幸福的结局,赫淮斯托斯最终因为自己的天赋而得到认可,并在这个家族中得到一个尊贵地位。可是,他必须要受苦才能挣得这个地位,而他的痛苦是不公平的。

  宙斯和赫拉是众神之王和王后,在他们结婚之前便因纵情过度而怀上了儿子赫淮斯托斯。可悲的是,这个孩子一出生便遭受不幸,他的双脚是扭曲的,因为步态歪斜,屁股扭动不正常,走在凡界总是引起众人嘲笑。赫拉深感羞辱,她自己美貌惊人,出身高贵,竟然会生下这么一个有缺陷的后代,因此就想把孩子扔掉。她站在高高的奥林匹斯山上,把孩子扔进大海,结果孩子被海上的统治者忒提斯接住了。

  这个男孩子深藏海底,有9年时间不为人知。可是,赫淮斯托斯虽然很丑,人却很有天赋,在这段时期里,他为自己的朋友和海上女神锻造出一千件宝贵的用品。当然,他对自己的遭遇也是充满愤怒,随着身心两方面都越来越强壮,他计划进行一场聪明的报复。有一天,赫拉收到不在场的儿子送来的一件礼物,是一个精致的黄金御座,锻造得十分漂亮,有很多优雅的装饰。她很高兴地坐上去,可是,等起身的时候,却突然之间被一些看不见的手抓住。其他神灵想尽办法,都无法把她从宝座上拉出来。只有赫淮斯托斯能够让她离开,但他却不肯离开海底。战神阿瑞斯是他的兄弟,脾气很是暴躁,想强行把他拖出海底,但是,赫淮斯托斯用火红的木炭砸他。狄俄尼索斯是他的同父异母兄弟,也是酒神,他倒是想出了好办法:他把赫淮斯托斯灌醉,将他绑在骡背上拖到奥林匹斯山。

  可是,赫淮斯托斯仍然拒绝合作,除非他的要求得到满足。他要女神当中最可爱的一个女神阿佛洛狄忒当他的新娘。从那时起,赫拉和她的儿子才达成和解。这个孩子不计前嫌,宙斯毒打他母亲的时候,他冒死相救。宙斯很是生气,抓起赫淮斯托斯的一只脚,将他扔出天堂。可是,赫淮斯托斯又被带回了奥林匹斯山,与他的父亲也达成了和解。从此以后,赫淮斯托斯就成为众神中的和平使者。

  评 论

  我们也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反映我们自身,而不是他们本来的样子。有多少父母自己长得很漂亮,总希望自己的儿女也像自己一样漂亮,而且能够透露出更大的荣耀啊!也许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把我们没有机会发挥出来的才能推进一步,或者能够接掌家族的事业。无论我们是什么人,或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期望自己的孩子会是我们的延伸。但在我们发现他们真正的价值之前,也许这种想法会给他们造成极大伤害。

  这个故事很复杂,有着多重微妙的主题。赫淮斯托斯没有得到爱,也不受母亲的欢迎,他与海底神灵结成了友谊,并得到他们的支持,他们在水底的世界接纳了他。一般来说,在自己家里得不到欣赏的孩子,总会很幸运地找到十分理解他的爷爷奶奶,或者叔叔和恩师,这些人能够看出他的才能,鼓励他发挥自己的才能。如果我们以不公平的方式对自己的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这个孩子心中怀有怨愤和不满,那我们千万不要奇怪。赫淮斯托斯的报复方式是极有天赋的,他并不想毁灭自己的母亲,他只是希望被自己的母亲所接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想出一个妙计,使她难以脱身。

  没有一个神灵能够帮助她解开这个死结。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死结呢?赫拉自己生性刚烈,舍弃了自己的孩子,但她也无法解脱对自己的孩子肩负责任的感情。她并不是邪恶的母亲,而只是讲求虚荣,以自我为中心,有很多人常常都是如此。赫淮斯托斯提醒了她,让她看到为人父母所不能取消的债务,用人类的话说,这种债务就是内疚。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孩子心怀愧疚,也许就会在内心里明白,如果看不到孩子真正的特性和价值,我们是应受责备的。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爱并接受他们,而不是对他们寄予过高期望,我们的这一份债务才会最终解除。

  赫淮斯托斯有原谅别人的天性,这让我们明白,爱的力量能够超越家族的纠纷和伤害。如果知道是无意间的行为,如果他们看到悔恨和理解的迹象,孩子们总是能够原谅父母多次失职和错误的。一次真诚的道歉能够治疗终生的伤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儿童时期的伤害并不是不可逆转的。这个故事还鼓励我们发现我们所爱的人真正的价值,哪怕他们并没有实现我们希望达到的那个目标。

第一部分:天地之初

俄里翁与伊克西翁

  父亲对女儿的占有

  这是一个令人不快的希腊神话故事,讲述一个父亲企图占有自己的女儿,当求婚者出现,要带走他心爱的孩子,他竟然发动了一场毁灭活动。这个故事透露出父母与子女亲情关系中阴暗的潜流。虽然这个故事描述了在我们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中不太可能见到的残忍情感与极端情境,但是,它也让我们看到,在我们有意无意之间寻求占有我们自己的孩子时,也会影响我们的那种情感上的混乱与盲目性。

  猎户俄里翁声名远扬,他是人世间男人中最漂亮的一位。有一天,他爱上了伊克西翁的女儿梅罗珀。可是,伊克西翁并不是普通的凡人,他有神灵血统,是风与狂喜之神狄俄尼索斯的儿子,他父亲强烈的激情也流淌在他的血脉里。

  伊克西翁许诺猎户俄里翁,说他结婚的时候可以牵到梅罗珀的手,但条件是他必须有能力把乡下威胁居民生命的所有可怕的野兽都杀光。对于一位有经验的猎户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难题,俄里翁很愉快地接受了挑战。完成任务之后,他回来向伊克西翁报告,急着索要自己的奖品。可是,伊克西翁找到理由推迟婚姻,说还有更多的熊、狼和狮子藏在深山。伊克西翁并不想把女儿嫁出去,因为他内心深爱着自己的女儿。

  俄里翁对这种情况越来越烦了,再一次进山扫荡野兽。但伊克西翁再次找到理由推迟婚姻。有一天晚上,俄里翁在伊克西翁家里喝酒,是最好的美酒(酒神的儿子酿造出来的自然是美酒,也比大部分葡萄酒更烈),结果喝醉了,因为神志不清,他撞进了梅罗珀的房间,强奸了她。作为这一暴力行为的后果,伊克西翁觉得自己有理由报复俄里翁了。他强迫俄里翁喝下更多的酒,直到这个猎户进入酒后昏迷状态。之后,伊克西翁抠出了俄里翁的双眼,将盲目和失去了意识的俄里翁扔到海滩上。最后,在众神帮助下,俄里翁恢复了视力,活下来完成了更多的探险。可怜的梅罗珀后来的结局如何我们并不知道,她被人强奸了,抛弃了,又被父亲关起来,这个父亲从来都没有想到要让她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人。

  评 论

  俄里翁的故事不仅仅与这个家族之内病态的情感模式有联系。父亲与女儿之间存在着的爱与情感的健康联系,如果受到无意识的侵害,就会导致麻烦。父亲往往是女儿最初的恋爱对象,许多父亲在小小的女儿身上看到美与青春的神奇形象,这个形象里包藏着他最为珍视的浪漫梦想。这是自然的,让人开心的,并没有任何虐待或恶心的意思。可是,如果父亲的婚姻不幸,或者他无法接受一个普通人的婚姻的回报,执意想得到一种“灵魂的亲情”,那他就会在女儿身上寻求这种完美爱情的幻想。之后,他也许发现很难让她得到独立的生存。需要一颗慷慨大度的心才能让可爱的女儿离开自己,尤其是要将她送给像俄里翁这样漂亮的一位年轻人的时候。俄里翁漂亮的外表和年轻的活力让伊克西翁想到自己不再像过去一样年轻了,而他可爱的小女儿现在是一个女人了,她想要属于她自己、有着共同语言的年轻男人。在这个神话故事里,没有提到梅罗珀的母亲。父亲和女儿生活在他们自己的一个世界里,这就是许多父亲的心理现实,他们与自己的女儿关系密切,而跟自己的妻子较少联系。

  许多父亲想把女儿变成心心相印的伙伴,他们也许会在无意间对孩子造成持久的损害。这一点也许可以从历久常新的一个计策中看出来:父亲认为女儿选择的男人“不够好”。如果父亲为女儿设定无法实现的理想,她如何能够离开父亲而跟自己喜欢的伴侣过幸福的生活呢?爱得越深,源自无意识的潜在损害就越大,因为爱着父亲,对父亲十分崇拜的女儿会听父亲明显“智慧的话”,因此把任何一个潜在的求婚者都看做是有缺陷的、不可能的伴侣。

  伊克西翁明显希望梅罗珀有一个丈夫,这个丈夫必须要满足某些标准。一个父亲希望最好的男人来做女儿的丈夫,这样的父亲有何责备之处呢?这样一来,父亲无意识里的占有欲就被善良的面罩隐藏起来。他也许会想尽办法,让任何人都不可能好到足以配上女儿的程度,之后他就为破坏女儿与所有人的交往找到借口,无论是以微妙的方式还是以明显的方式,因为他相信,他的内心里是为了女儿最大的利益。俄里翁之所以十分生气,是因为伊克西翁不停地移动目标杆,最后导致他去强奸梅罗珀。这就给了伊克西翁极其完美的一个借口,可以彻底赶走女儿的情人。可是,无论怎么说,伊克西翁一直都无意把宝贵的女儿嫁出去,因为他想自己留着。

  大诗人卡希利尔·吉布兰(1883~1931年)曾写过,我们的孩子是通过我们而降生的,但并不是为我们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然而,一个孤独的父亲也许会觉得有理由拿女儿当作一件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宝物。只有年长者允许他们踏上自由之路,否则,年轻人就不能去寻找自己的生活。如果一个女儿因为父亲的嫉妒而必须在父亲与情人之间进行选择,那么,她的幸福就会被毁掉,她的爱情回报一定是苦涩的。孩子不能被迫进行这样的选择,因为每个人的心都将忍受嫉妒心造成的撕扯。每一个父亲的手里都拿着女儿完美生活的钥匙,应该允许女儿既爱父亲,也爱丈夫。这对任何一位父亲来说都是艰难的挑战,可是,回报是丰厚的。然而,我们也许需要认识并约束自己秘密的嫉妒心。正如这个神话告诉我们的,这样的情感是古老的,无处不在的,从本质上看也是符合人性的。可是,占有其实是关于权利的,而爱与权利并不能共存。

第一部分:天地之初

忒修斯与希波吕托斯

  父子相争

  这个希腊神话描述父亲对孩子怀有着恶意的嫉妒,他担心儿子总有一天会在美貌、力量和性能力上代替自己。我们可以在许多故事里找到这样的原型主题:一个上了年纪的男子担心新娶的年轻妻子会受到自己上次婚姻生下的儿子的吸引。但是,在本篇可怕的故事里,一位伟大的希腊英雄悲壮地死去,比较独特的地方在于,嫉妒使忒修斯盲目,看不清真相。没有这种盲目性,新的婚姻就没有足够大的力量去毁灭父子亲情。

  大英雄忒修斯是海神波塞冬的儿子,征服了可怕的人身牛头怪物之后,他成为阿提卡的国王。他以公正和智慧治理自己的国家。可在爱情上,他很是不幸,最后,由于嫉妒自己的后人而走向了毁灭。他与克里特岛的公主阿里阿德涅产生了狂风暴雨般的爱情,阿里阿德涅也帮助他杀死了人身牛头怪物弥诺陶洛,可是,他最后却抛弃了她,令她哭得死去活来。他与亚马逊的女王希波吕忒热恋私通,结果也以悲剧结束,女王希波吕忒为他生下儿子希波吕托斯之后死去。最后,他又娶了阿里阿德涅的妹妹菲德拉。到此时,忒修斯的儿子希波吕托斯已经成长为一个强壮、漂亮的美少年,他一头金发,有灰色的眼睛和高高的身材,比他父亲更有王者风范。这位高贵的年轻人专心马术,也坚守阿耳特弥斯女神的贞洁教诲。

  不久之后,忒修斯新娶的妻子菲德拉突然狂热地爱上了继子,并派老佣人去找漂亮的年轻王子,代替她倾诉衷肠。希波吕托斯深感震惊,婉言谢绝,结果菲德拉悬梁自尽,但留下一封信,说自己遭到王子强奸。忒修斯看到妻子死了这个事实,因此深信不疑,又由于对儿子心存嫉妒,因为这个儿子现在对他是一个威胁,儿子的漂亮和能力使他相形见绌。因此,他将儿子赶出王国,又借用他的父亲波塞冬赋予的能力下了死咒。希波吕托斯驾驶战车沿着通往雅典的海边大路前进,结果海神卷起一阵巨浪,浪尖上还有一头巨型海牛,把希波吕托斯和战马一同踩死了。这个年轻人的尸体运回到忒修斯那里,此时忒修斯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一切已经太晚了。

  此后,忒修斯的幸运之神就抛弃了他。可爱的儿子本来能够继承他的王位,继续治理王国的,现在却死了,因此他加入海盗的队伍,在企图绑架冥界皇后时,困在死者的世界里备受折磨,长达四年之久。在返回人间的途中,他发现雅典处在无法无天的暴乱状态下。他抛弃了自己的王国,远行到了斯基诺斯岛,由于房东的暗害,他从高岩上跌入海中。

  评 论

  这个神话故事从心理学的层次上说,在我们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天天上演。许多人习惯于权力和世上的名望,总是把自己的男性能力与外部的成就联系在一起。他所体验到的衰老,也许是一种羞辱,或者是一种担忧,认为自己能力的缺乏——在俗世里的能力、性能力或两者都包括在内——在自己和他人的眼里会减低他的价值。一个刚刚开始人生之旅的儿子,他精力充沛,充满希望,有可能成就比父亲更伟大的事业,结果却唤起有害的嫉妒之情,哪怕夹杂在伟大的父爱之间。如果此事发生,这个父亲也许就会对儿子下死咒,哪怕他并不是真想如此。他有可能装聋作哑,或者公然抨击,怨愤儿子与妻子之间的这种不正常的关系。他也许会粉碎儿子的梦想和渴望,这样,年长者就能够保持自己的能力和控制感。

  对孩子抱有的这种无意识的嫉妒,造成对父亲来说的一种灾难性的后果。这位年轻人在与来自他父亲的秘密敌意展开斗争,结果有可能发现自己不断失败,无论是在学校里,在工作中,还是在个人的生活中,因为无论如何,在他的内心里,他必须要按照父亲的意愿去行事,并不敢将父亲从权力宝座上掀下来。他可能被迫成为他父亲无意识间希望的那种无能者,哪怕在有意识的层面,父亲还是期望并鼓励儿子成功的。这样的一个儿子也许还会发现自己不断地与权威纠缠不清,最后还有可能体现他父亲所预想看到的种种软弱和混乱,哪怕这些都是无意识的愿望,而这又是一种回避他自己在老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软弱和混乱的方法。

  这样的模式并非罕见,而且也不是邪恶之事,此乃人之常情。对任何一个父亲来说,拥有内心的慷慨大度,允许儿子超越自己,那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这样的父亲还必须要体面地接受时间的消逝,这个无论多么不公平的世界总会给予年轻人种种帮助。要接受自己年轻的妻子与前妻所生儿子之间的亲情,认为它是一种合法的、值得自己大力支持的关系,那也是很大的一个挑战,我们不能把这样的关系看做是对我们自己的情感保障的威胁。这要求我们内心里敢于放手,对人生有一种信赖,假如这样的人生信仰能够成就,那么每一个儿子都有希望从父亲那里得到支持与鼓励。这样做也会给父亲带来内心的安详与深层的力量感,因为父亲会明白,他已经尽自己最大努力兑现了年轻时代的潜能,因此就能够与已经成就的一切达成和解,因此也能够以创造性的方式,充满希望地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

第一部分:天地之初

奥西里斯 伊希斯与霍鲁斯

  超凡脱俗的孩子带来永久的希望

  这是源自古代埃及的一个故事,它告诉我们,孩子是希望和再生的象征,孩子给我们勇气克服重重障碍,赢得安宁与满足。奥西里斯、伊希斯和霍鲁斯被某些学者比喻为基督教中的三位一体,因为超凡脱俗的孩子报偿了我们所受的苦难,战胜了邪恶。从心理学上说,这个神的家族对我们讲述了很多有关希望的话题,是我们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能够体验到的。

  奥西里斯是大地之父和天空之母的第一个孩子。这个小小的神灵面容圆润,比普通的人类高得多。他娶了妹妹——月亮女神伊希斯为妻。他们一起教导埃及人民崇尚农耕,生产出面包、葡萄酒和啤酒。伊希斯教导妇女研磨谷物,纺亚麻线,编织布匹。奥西里斯建起了第一批庙宇神殿,雕刻出第一批神像,借以教导人类崇拜神灵。他被称为“好人”,因为他是暴力的敌人,只依靠温文尔雅的行为传谕自己的意志。可是,不久之后,奥西里斯就成为他兄弟塞特策划的一场阴谋的受害者,因为塞特嫉妒他的权力。塞特为人粗鲁,性格狂暴,还没有发育成熟就把自己从娘胎里扯出来,并且决意要取代奥西里斯来统治全世界。他请奥西里斯赴宴,席间杀掉他,并把尸体锁进一口箱子,扔进了尼罗河。

  伊希斯得知奥西里斯被害的消息,心中充满了悲伤。她剪断自己的头发,撕掉自己的衣袍,立即前往寻找那口箱子。箱子已经冲进大海,越过海浪到达比布鲁斯,在一棵柽柳树的树桩上挂住了。这棵树长得飞快,结果把箱子全都盖住了,包在树枝里面。此前,比布鲁斯的国王下令砍倒那棵树,要拿去做他宫殿的横梁。此后,这棵树就发出异香。消息传到了伊希斯那里,她立即明白了树香的意义。她马上前往比布鲁斯,把箱子从树干上取下来,带回了埃及。可是,塞特明白要发生什么事,他找到了伊希斯藏在沼泽里的那口箱子,打开以后,把他兄弟的尸体剁成了14块,然后分散扔到各地。

  伊希斯仍然不肯罢休,她到处寻找丈夫珍贵的尸块,最后终于找齐,只有阴茎没有找到,因为阴茎已经被尼罗河的一只螃蟹吃掉了。伊希斯是能力超强的女魔法师,她重新构造了奥西里斯的身体,把各个散片接成一整块,用泥土新做了一根阴茎。之后,她做了一场涂香防腐仪式,使被谋杀的亡灵得到永生。奥里西斯躺在那里等待再生,伊希斯也跟他睡在一起,结果就怀上了超凡脱俗的孩子霍鲁斯。霍鲁斯一出生就被人比作猎鹰,他的眼睛发出太阳和月亮的光芒。

  奥西里斯复活了,从此以后不再担心死亡的威胁,他重新统治全世界。可同时,因为在大地上体验过邪恶的力量,他深感悲伤,因此又回到了地底世界,他在那里热情地迎接公正者的亡灵,统治着整个死者的世界。

  复仇的任务落到了奥西里斯的儿子霍鲁斯的肩上,那次残忍的行为导致他父亲的死亡和肢解。霍鲁斯在孤独中长大,因为他母亲担心塞特另有阴谋。霍鲁斯出生的时候体质极其孱弱,只是因为母亲魔力的帮助才逃脱了生存的危险。他被猛兽撕咬过,被毒蝎叮过,时常有内脏灼痛,这一切都是塞特在作祟。可是,尽管历尽磨难,他还是成长为一个健壮的人,而且奥西里斯还经常出现在他眼前,告诉他怎样使用兵器。如此,他就可以很快准备好发动与塞特的战争,收复自己的继承权,并为父亲复仇。

  霍鲁斯长大成人了,他开始了一场漫长的战争,征服自己的仇敌,最后成功地消灭了大部分敌人。可是,仅仅使用兵器还无法消灭塞特,因为他十分狡诈。为了终止这场无止境的流血战争,别的神灵组成了一个审判庭,召集双方前来论理。塞特说霍鲁斯是非法后代,因为是在奥西里斯死后才怀上的。但是,霍鲁斯最终确立了自己出生的正当性。众神谴责篡位者,恢复了霍鲁斯的继承权,宣布他为埃及的统治者。

  霍鲁斯以和平的方式统治着天空和大地,他和父亲以及母亲都深得万民爱戴。治国之余,他还经常去冥界看望自己的父亲,一路带上死者去到“好人”的面前,并在那里举行灵魂的审断。

  评 论

  没有哪个孩子能够赎回自己父母的一生,可是,对于未来的高品质的希望,还有对于儿童生来天真善良的信念,这使可怕或无意义的人生不再虚无,也使过去的苦难有了意义。奥西里斯、伊希斯和霍鲁斯的神话让我们看到了使人类想要组织家庭的欲望里最深层的核心。它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生命得以延续,而且还因为一个孩子的降生预示着新的开端和一种可能,即,过往的伤痛是能够治愈的。我们在自己的后代身上所寻求的,正是肉体和精神双重的延续。

  奥西里斯一家是一个原型形象,因此也反映出存在于每一个家庭的模式。伊希斯的献身精神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尽管塞特在她的道路上设置了众多的障碍,她还是决意要找到并治好丈夫被亵渎的身体。这样忠贞的高贵情操,是这个神话故事的救赎特色之一,而在日常生活中,也许能够经由个人的努力表现出来,他必须愿意在面临失败和明显是世俗的挫折面前仍然给予自己的伙伴以支持。当我们的伴侣失去工作,或者在经历意志消沉时期,或者健康出了问题的时候,能够保持忠诚和予以鼓励的妻子或丈夫,就能隐约地感觉到伊希斯的奉献精神。正是从这种人性的方式中,我们才能体验到这个神话所体现出来的更深的原型救赎主题。

  这个神话故事里的另一个要素是霍鲁斯的母亲怀孕。这件事情发生在最糟糕的一个时期,伊希斯在丈夫奥西里斯躺在地上等待复活的时候怀上了她超凡脱俗的孩子。从普通的家庭生活角度来看,这是什么意思呢?也许它告诉我们的是我们自己极想要孩子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因为当我们身处逆境的时候,孩子经常是提供希望的来源。促使我们成立家庭的,并非总是一些世俗的成功和满足感。有时候,艰难的生存斗争使我们想办法铺就一个未来的落脚点,也为我们的生存确立一个目标。

  霍鲁斯的童年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他还没有长大成人就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这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生模式,正是从脆弱、穷困的开端中成就了我们最坚强和最富有创造力的行为。伊希斯想尽办法保护自己的孩子,以免遭到塞特的毒手。我们需要保护容易受伤的孩子,同时也需要保护我们自己容易受伤和尚未充分发展起来的那些部分,这样的话,它就会到达成熟的状态。霍鲁斯明白,他必须要赎回父亲所受之苦。奥西里斯本人不希望留在大地上继续那场斗争。在人生的某个时期,我们也许需要信任自己的孩子,放手让他们去寻找自己的未来,因为,当我们变老以后,也许再没有精力或勇气进行生存斗争。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其他神话故事的回声:忒修斯嫉妒自己的儿子希波吕托斯,这个例子反映出他不能信任自己的儿子,觉得儿子没有能力接管国家的统治,也没有能力过上自己的生活。另外一方面,奥西里斯却成功地迎接了这个挑战。

  冲突的化解不是因为哪一方征服了另一方,而是因为神灵们决定霍鲁斯应该得到他父亲的遗产。我们最后也必须要让人生去完成我们未竟的事业,信任我们理解为上帝或内在精神的一种强大信仰,从而完成我们还没有完成的事业。如果我们追求的是公平和正当的事业,就如同霍鲁斯所做的事情,那么,邪恶也许不会永久消失,但毕竟其力量会有所减损,因而无力毁灭善的人和事物。在一个家庭之内,如果相信时间和内在的正当感会导致最终的平衡和安宁,那就有助于我们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种种情境,原谅我们觉得伤害了自己的那些人,并保持我们对于未来的信念。

第一部分:天地之初

波亚的故事

  祖父和孙子补救过去

  本章最后一个故事,源自北美大平原上的黑脚族。这个神话故事教导我们,爱的神奇力量可以弥合家族伤痛,甚至可以跨越一代人,从祖辈延及孙辈,补救父母和子女相互间遭受的痛苦,使过去的智慧为未来的后代所用。

  很久以前,晨星在天空朝下看,注意到了大地上有一个名叫索特萨琪的黑脚族美女。他爱上了这个美女,娶了她,并带回天上,到了他父母太阳和月亮的住所一起生活。索特萨琪在那里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他们给儿子取名叫小星。

  月亮是索特萨琪的婆婆,她让这个年轻儿媳感觉到有人疼爱,在天上很受欢迎,但同时警告她,不要拔出长在住所附近的一棵有魔力的萝卜。但是,索特萨琪被好奇心战胜了,她拔起了那棵萝卜,结果发现可以透过萝卜坑的洞眼看到人间。她看到了自己那个部族的住所,突然萌生出思家之情,伤心欲绝。为了惩罚她不听从警告的行为,公公将她和儿子小星赶出天堂,用麋鹿皮包着他们送到了人间。但是,等这可怜的女人发现自己与亲爱的丈夫彼此分隔、从此天各一方以后,她不久就死掉了,留下她的儿子孤独地生活在贫穷之中。

  孩子的脸上有一道伤疤,因此取了个诨号叫波亚,也就是脸上有伤疤的意思。波亚长大了,他爱上了酋长的女儿,但酋长的女儿嫌他脸上有疤而拒绝了他。波亚绝望了,下定决心去找自己的太阳爷爷,因为爷爷可以去掉他脸上的伤疤。波亚朝西方走去,到了太平洋边上,他停顿下来,花三天时间戒食和祈祷。到了第四天早晨,大海上有一条发光的长长的小径在他面前铺开,他勇敢地踏上这条神奇的小路。到了天上太阳神的住所,他看到父亲晨星在与七只猛禽搏斗。他冲上去解救父亲,杀死了怪鸟。为了奖赏他的业绩,祖父太阳神去掉了他脸上的伤疤,教波亚行太阳舞的礼仪,为他做了乌鸦毛编制的礼物,证明他与太阳神的亲族关系,还送了他一根魔笛,用它去赢得所爱的人的芳心。波亚踏着另一条路回到大地,这条路称为银河。他把跳太阳舞的秘诀教给黑脚部落的族人,娶了酋长的女儿,带她到了天堂,与他的父亲晨星和祖父母太阳和月亮一起生活。

  评 论

  这是一篇迷人的故事,主人翁是脸上有疤的人。的确,许多孩子都承受过婚姻障碍的心理伤痛,他们的父母到最后要么分居,要么彼此隔膜。在这里,冲突源自波亚的母亲索特萨琪,她没有遵守自己嫁过去的神圣家族的规则。由于这种背叛,她承受了痛苦,与自己的丈夫天各一方,她的儿子波亚也承受与自己的生父骨肉分离的痛苦。

  我们也许会发现,这样的悲剧天天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上演,有的人跟一个家规森严的家族联姻,结果又不能适应,最后被抛弃,有时候是情感上的遗弃,有时候是真的被赶出家门。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混合婚姻”中,在那种婚姻里,往往是某一方的经济、宗教及种族的背景形成强大的体系,一个“外来者”很难适应里面的生活。而承担后果的,最后却是孩子,孩子的脸上或心里会留下创痛和伤疤。

  但是,太阳和月亮的孙子波亚却拒绝接受命运。他要求进入祖父的王国,因为他知道祖父能够治好自己的伤疤。从心理的层面说,这告诉我们,与祖父母建立起充满爱的人际关系,经常能够治疗父母的不幸婚姻造成的损害。波亚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他搭救了生父晨星,杀死了一群怪鸟,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勇敢和抱着同情心主动接近与我们产生了隔膜的亲人,哪怕我们觉得他们应该对彼此的裂痕负责。因为波亚愿意尝试,愿意在这个过程中牺牲自己的骄傲,因此也有了极高的回报。他不仅治好了自己的伤疤,而且还把太阳神的智慧传授给了妻子的族人,并在普通的平民百姓中传播,把祖先的智慧传给了后人。

  这个神话故事里隐藏着的一个深刻的主题,就是指人要愿意放下骄傲,主动努力改善亲情关系,哪怕是别人造成的错误。经常发生的情况是,父母之间出现不和,孩子跟祖父母辈的亲人产生了隔膜感,有时候又是因为父母跟祖辈发生了冲突。无论是因为时间、距离还是我们内心里残存的爱的火花,尽管已经有了冲突,如果孩子愿意弥合过去的伤痛——就像波亚步行走到祖父的王国而形成了一道魔桥——都有可能使亲人再度重聚,并架设起一道桥梁,通过这个桥梁,过去的智慧就可以传递到未来的后代人。

第一部分:天地之初

该隐与亚伯

  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就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一样,密切、复杂,也容易发生明显的变化,无论是朝好的方向还是坏的方向发展。在兄弟姐妹的身上,我们会看到自己尚未发现的自我的显现。我们对兄弟姐妹怀有的爱或嫌恶,往往能够说明很多事情,更能够说明我们是如何跟自己隐藏在内心深处、自己也不是十分了解的自我产生联系的。对于兄弟姐妹之间的恩仇,心理学有很多道理可以讲出来,可是,神话是最早的说明了。这些神话还谈到了兄弟姐妹之间的爱具有治疗伤痛和化解恩仇的神奇力量。

  该隐与亚伯

  父亲更喜欢谁?

  这篇故事源自《圣经旧约》,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可是,我们也许没有进行足够的思考,不知道父母有可能成为子女之间发生的冲突的起因。该隐与亚伯的故事讲的就是“兄弟相残”,就是发生在兄弟姐妹之间的嫉妒与竞争。兄弟姐妹相仇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不可避免的现象,就跟太阳每天升起一样正常,一样古老。竞争诚然有利于健康的自我发展,但如果在家庭成员之间存在过多的竞争,就容易造成痛苦和毁灭性的行为。

  亚当和夏娃生了两个儿子。小孩子亚伯是个牧人,他哥哥该隐在田里干活。有一个时候,他们两人都开始供奉上帝。该隐拿一部分庄稼奉献给上帝,亚伯拿最好和最肥的羊祭献上帝。上帝甚是喜欢亚伯的供奉,但不喜欢该隐拿出来的东西。该隐看不出上帝为什么会特别关爱亚伯,就十分生气,对上帝和兄弟亚伯都产生了怨恨。

  上帝看到该隐愤怒,就说:“你为何生气?如果你辛勤耕作,也一定会成功。否则就是你自己的错了。”

  该隐听到这些话没有得到安慰。他的愤怒在心底里积存。可是,对上帝生气显然是愚蠢的行为,于是他就把怨气撒向弟弟亚伯。他跟在亚伯身后来到野外,冲上前去杀了他。

  “该隐,你兄弟在何处?”上帝问他。

  “不知道啊,”该隐回答,“我并不负责照看兄弟。”

  上帝当然知道所发生的一切。“你为何干下伤天害理之事?”上帝对该隐说,“你兄弟的血浸在地里对我号哭,他的声音像是复仇的请求。我要对你下咒了,你不能再耕耘土地。地里浸染了你兄弟的血,你杀兄弟的时候,田地也张开了喝血的嘴,就算你强行播种,地里也不会长出任何庄稼来。你已经无家可归,注定在大地上四处流浪。”

  该隐就对上帝说:“我受不了这样的惩罚。您要赶我离开自己的土地,要我从您跟前走开,我会成为流浪者,知我的人必杀我。”

  但上帝回答说:“不。如果有人杀你,必有七条人命才能补偿。”因此,上帝在该隐额头上刻了标记,警告遇到他的人不得杀他。该隐从上帝的跟前走开,去到一个叫诺德的地方生活,诺德的意思是流浪,远在伊甸园的东边。

  评 论

  信奉正统教义的人,往往不会就这个故事里不确定的道德说教产生疑问。可是,如果认真考虑这个故事,我们会奇怪,为什么上帝只青睐亚伯,毕竟该隐同样也展示了自己的奉献精神。的确,上帝的裁决里并无平等可言。两个兄弟都拿出了自己劳动所得的最精良的物产,该隐拿不出羔羊,是因为他以耕作为生。在这里,其实描会了家庭纷争的常见情景:兄弟姐妹之间的争执,往往起因于父母偏爱其中一个孩子。该隐看不出为什么自己会被上帝排斥,他的愤怒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是相当有道理的。可是,他不能把怨愤直接发泄在上帝头上,正如一个孩子不能对权威极大的父母发脾气一样。针对上帝的愤怒会导致自身的毁灭。因此,子女对父母有一种源自原型的隐隐的担忧,不是因为父母确属如此,而是因为在子女眼里,父母是神灵一样的人物,他们手上执掌着生死大权。

  有鉴于此,该隐的愤怒就指向了他的兄弟。当我们不敢向我们所爱或害怕的人发泄愤怒的时候,往往就会导致这样的结果。这样的愤怒迁移到了兄弟姐妹的身上,他们看来赢得了父母所有的爱,尽管这种情形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会导致较为隐蔽的报复形式,比如冷遇和敌意,但有时候也会导致身体伤害的恶果,甚至在“正常的”家庭里面也是一样。这个故事的关键在于,最后,不是兄弟之间的敌对,而是根据个人喜好而偏爱一方的神灵造成了恶果。上帝明显更喜欢羔羊而不是谷物,因此,是该隐而不是亚伯受到了排斥。一个素食主义者显然会怀疑上帝的这种偏爱!偏爱行为的理由就在于父母自己的心理看法。一个偏爱体育而不是艺术创造的父亲,极可能喜爱一个搞体育的儿子而不喜欢搞音乐创作的儿子,母亲如果特别注重外表,就会喜欢一个长得漂亮的女儿而不是一个虽然勤奋用功但长相不出众的女儿。生活往往是不公平的。

  在这个故事里,并没有解决的方案提出来。该隐最后无家可归,成为一个流浪者。可是,上帝也宽恕了他。也许上帝觉得有一点点内疚,因为这场流血事实的根源就在上帝那里。在家庭生活中,也许会有冲突的化解办法,可是,只有敌对的兄弟姐妹双方都足够坦诚,可以在家庭中彼此之间就伤感情的事情进行讨论,而且受到伤害或排斥的一方能够有意识地确认自己内心深处冒犯父母的愤怒,才能够导致冲突的化解。也许最大的责任就在父母那里,他们就像这个故事里面的上帝一样,产生了明显有失公允的行为,他们行事并没有进行足够的内心醒悟。上帝也许有权利产生这样的行为,但父母却没有。该隐和亚伯的故事里反映出来的兄弟情仇,并不是源自兄弟姐妹之间天生的憎恶,它是复杂的家庭生活本身造成的。如果我们在情感上慷慨大度一点,而且开诚布公地把问题看得清清楚楚,那我们就能从自己孩子的额头上根除该隐额头上的标记。

第一部分:天地之初

阿瑞斯与赫淮斯托斯

  芳心谁属

  这个希腊神话描述的是两个兄弟为同一个女人展开的战斗,敌对的隐密根源就是爱管闲事的父母。阿瑞斯与赫淮斯托斯之间的敌对状态,并不是因为他们打从生下来就性情不合,彼此仇恨,而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在利用他们,把他们当作游戏中的棋子。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我们不妨称这场游戏为“有条件之爱”:如果一个孩子做了一件特别的事情,或者成为特别的人,那么,父母就会给予自己的爱作为回报。

  阿瑞斯和赫淮斯托斯都是宙斯和赫拉的儿子,宙斯和赫拉是天上的王和皇后。我们已经知道了赫淮斯托斯不幸的童年故事,还有他与父母好不容易达成的和解。尽管这里讲述的故事略有不同,但是,我们还是会在这里看到许多类似的主题。

  阿瑞斯的童年与他兄弟的童年大不一样。他出生的时候,奥林匹斯山上闪出一道新的光芒。跟赫淮斯托斯不同,阿瑞斯是一个在生理上完美无缺的人。父亲的显赫与母亲的荣光使他面容姣好,美丽无比,四肢强壮有力。

  赫拉问宙斯,漂亮的儿子出生了,应该给这个孩子一件什么样的礼物标志他与生俱来的特权。可是,宙斯已经把太阳和月亮送人了,海洋和冥界也送人了。他想不起任何礼物可以送给赫拉如此喜爱的儿子。最后,因为他的妻子总在纠缠这件事情,他就派信使赫耳墨斯在大地和天空四处搜寻,要找到一件合适的礼物。可是,赫耳墨斯也是宙斯的儿子,他不喜欢同父异母的兄弟阿瑞斯。虽然这个新来的神灵长得漂亮,但在赫耳墨斯看来,他却是一个无趣和阴沉的人,他的天赋无非是大嗓门和踢蹬有劲而已。一部分出于对宙斯的忠诚,另一部分出自他自己的淘气,最终他把阿佛洛狄忒带到奥林匹斯山,她是爱与欲望的迷人女神,刚刚从海上出生。她的美与优雅举止对于这个新生的孩子应该是合适的礼物,她喜欢搞破坏活动的天性也合适这个游戏,不过一开始,只有赫耳墨斯一个人知道此事。

  这个小神灵的生日庆祝活动正在进行的时候,赫耳墨斯把漂亮的阿佛洛狄忒带到阿瑞斯的跟前,阿瑞斯此时尽管还只是一个小孩子,竟然还是做出了强烈的肉欲反应。同时,突然有人向赫拉提起了她生的第一个儿子赫淮斯托斯,他一直生活在海底,在海上女神赛蒂丝的王国里。在生日聚会上,赛蒂丝别着一枚精致的胸针,赫拉很想要那枚胸针,就要求见到胸针的制造者。赛蒂丝有点勉强,但还是把赫淮斯托斯召到天上,来到奥林匹斯山。这样,自从这个孩子被从天上扔下去以后,母子俩这还是第一次见面。因为她很想要只有他一个人做得出来的那些宝物,赫拉就要赫淮斯托斯留在奥林匹斯山上。之后,赫拉就问他想要什么,用以弥补受伤的孩子。

  赫淮斯托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为任何东西他自己都造得出来。之后,他看到赫耳墨斯从海上带来要送给阿瑞斯的礼物,立刻就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他要求把阿佛洛狄忒送给自己当新娘。虽然宙斯一开始觉得很不般配,但是,赫拉还是不考虑他的意见。她现在喜爱的儿子已经不是英俊漂亮的战神阿瑞斯,而是跛足的工匠神,他会制造如此漂亮的物件。因此,赫淮斯托斯就得到了作为礼物的阿佛洛狄忒,而他的兄弟阿瑞斯因为失望,蹲在地上痛哭失声,一肚子的愤怒和仇恨。

  宙斯盯着这个漂亮的孩子,他的心因为伤痛和失望而变形。宙斯在一阵厌恶之中突然大喊:“仇恨!冲突!暴力!这就是你的特别权力!你还配得上别的什么东西吗?”说完此话,他在天庭里怒不可遏。狡猾的赫耳墨斯赶紧去安慰那个愤怒的孩子,这孩子突然之间发出怒吼,要求把大地作为他的出生礼。赫耳墨斯耐心解释,说大地不能够为任何一个神灵的财产,大地属于它自身。可是,阿瑞斯不能忍受再次失望。这个年轻的战神在冥河边发誓,如果有别的任何人得到大地礼物,他会撕咬他们,把他们剁成血淋淋的碎块。赫耳墨斯听到了,心里发怵。大地以后会归属于谁呢?因为在这个神灵统治的黎明时代,人类尚且没有创造出来。

  评 论

  赫拉要求给这个新生的漂亮儿子一件礼物,因为她为孩子的英俊漂亮而自豪,可是,这与孩子自身的需求没有任何关系。促使她产生这个要求的不是爱,而是虚荣心。宙斯狡猾地把这个挑选礼物的差事交给了别人,推卸掉自己的责任——有多少忙碌的父母太专心于自己的事情,他们总是请别人挑选孩子的生日礼物,或者派一个代理人去参加学校的活动。赫拉发现赫淮斯托斯有天赋,能够满足赫拉的虚荣心,并在别人心里留下深刻印象,因此,突然之间就把赫淮斯托斯变成了自己喜爱的孩子。而阿瑞斯曾经是父母喜爱的孩子,现在却突然被遗弃一边。难怪这两个兄弟后来成为仇敌,结果,这个受辱的兄弟后来对全世界展开了报复。

  这个神话里最触目惊心的一个主题,就是宙斯和赫拉对自己的两个孩子无情的冷漠态度。阿瑞斯也许有些急躁任性,但他也有好的一面,他身体强壮、勇敢、有力量,这些都是应该得到尊重的品质。如果给一个符合其天性的礼物,给他爱,阿瑞斯也许就会变成完全不同的一个人。奥林匹斯山上的这些父母并没有拿自己的孩子当独立者看待。他们更关心孩子能够为他们自己干些什么事情。可悲的是,这样的冷漠在许多家庭里并不少见,尽管那种冷漠没有这里展示出来的冷漠那么残酷和明显,而且我们一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冷漠存在着,也不是故意想要伤害某人。比较常见的还有一个交换主题,父母给孩子以爱,就是要交换孩子们展现出“良好行为”。不幸的是,许多意图不错的父母,因为自己早年的失望而充满苦涩,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这样,他们作为父母就可以顺便沾光。“如果你成为我希望你成为的那种人,我会尽全力爱你!”这是一些父母没有明说出来的意思。

  可是,有条件的爱引起的焦虑是任何一个孩子都不能忍受的。虽然有些孩子尽力表现良好,好让父母和他人开心,也许就像阿瑞斯,可是,他们却并没有满足父母期望的那份聪明或特别天赋。他们会觉得蒙受了羞辱,结果大为恼怒,后来就对别人发泄这股怒火,因为他们在内心里感觉自己没有价值。得到了父母宠爱的聪明孩子可能也会同样受苦。他/她学会了把自我价值与讨好他人等同起来,可能会花上一辈子时间当别人希望他做的那种人。赫淮斯托斯必须继续制作漂亮的物件,无论他自己愿意还是不愿意,因为如果停下来,他会失去母亲的爱。

  阿佛洛狄忒是爱神,因此她也是爱本身的象征。最早给予阿瑞斯的礼物其实就是爱,结果又被人抢走,送给了赫淮斯托斯,因为是他能取悦母亲。聪明的父母并不给爱添加任何附加条件,而是免费地奉送给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本身都是可爱的。这并不是说就不要从严要求自己的孩子,但是,这样做就把操纵排除在外了,操纵会损害孩子,远远超出诚实的惩罚带来的后果,只要这种惩罚是公平的。无论我们在生活中有多么失望,我们的孩子都没有义务非得根据我们的设想而生活,也没有责任去补偿我们自己缺少的东西。假如宙斯和赫拉在故事一开始就认识到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根据这个神话,大地之上也许就不会有战争了。

第一部分:天地之初

罗穆卢斯与瑞摩斯

  谁最大,谁更好?

  有很多双胞胎彼此相仇的神话故事,而且其中很多都以悲剧结尾。下面讲述的源自古代罗马的一个故事,敌对状态不是父母引起的,而是彼此之间简单的嫉妒心,使本来亲密无间的兄弟都想成为世界舞台上的第一和最好的一个。罗马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描述了罗穆卢斯与瑞摩斯之间的嫉妒,一个被另一个所杀,这种描述方式反映出兄弟情仇不受时代限制的原形本质。

  一个晴朗的下午,战神玛尔斯(希腊人称阿瑞斯)在林间散步,林子在七座山的一个山脚下,这七座山后来变成罗马城。在一片林间空地里,他发现一个熟睡的年轻漂亮的美女。这个美女是雷亚·西尔维亚,阿尔巴王的女儿。虽然雷亚·西尔维亚献身为维斯塔处女,但是,战神还是强奸了她。依照她父亲的命令,雷亚·西尔维亚生下来的两个双胞胎被放进了一只去糠簸,扔到了台伯河上,这样,女儿的羞耻就不会被人发现了。因为国王并不相信这两个孩子的父亲是一个神灵。

  可是,台伯河的河神知道真相,他让河水猛涨,两个双胞胎就安全地浮到了一棵无花果树下面的洞穴边。两个孩子很害怕,也极度饥饿,因此哭个不停。但是,没有人听到他们的声音,没有人赶来照料他们。附近的一匹母狼听到了,于是赶过来给两个孩子喂奶。

  最后,这对双胞胎被一个牧人和他的妻子发现了,他们可怜这两个孩子。从此以后,孩子就找到了避风雨的地方,在贫贱中长大成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牧人管他们叫罗穆卢斯和瑞摩斯。

  成大以后,两个年轻人身强力壮,勇敢无比,跟他们的父亲一样任性。他们决定要建立一座城市,因此认真研究鸟儿的飞行,请教当地的占卜师,得到了合适的占卜结果。占卜师的魔杖把一片天空分配给罗穆卢斯,结果天上就飞来了12只秃鹫。可是,在瑞摩斯的那一片天空,只有6只秃鹫出现。占卜师就宣布罗穆卢斯为新城的合法开创者。罗穆卢斯开始筑城,他把一张犁绑在一头白母牛和一头白公牛的后面,犁出了一条深沟,作为新城墙的边界。瑞摩斯发出嘲笑,纵身跳过深沟,因为他心里有嫉妒,想打消兄弟的信心。接着就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瑞摩斯想杀掉罗穆卢斯,罗穆卢斯原来只想自卫,但跟他父亲战神一样的狂暴性格使他失去控制,结果把兄弟杀了。

  罗穆卢斯继续独自筑城,筑起的城市根据他的名字取名为罗马。为了让城里有人住进去,他在各个城墙之间建了一个庇护所,这样,丧失公民权者、贱民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就开始聚集了。邻近部落里的妇女不想跟丧失公民权的男人结婚,罗穆卢斯和他的随从就绑架其中一个部落的女子,这样,罗马新城未来的人口就有保障了。他的工作完成了,这个城市的未来也有了保障,玛尔斯就召唤自己的儿子回家了。罗穆卢斯在后来的一阵暴风雨里秘密地消失了,后来,罗马人将他尊为神灵。

  评 论

  虽然谋杀并不是兄弟情仇的常见后果,但有时候,成年之后持久的冷漠和敌意却是童年的后果,在这样的童年时期,竞争往往比合作更重要,嫉妒比亲情更突出。以金钱或财产形式表现出来的物质上的安全感是许多兄弟间争吵的起因,尤其是当事关父母死后谁继承多少财产的时候。燃起罗穆卢斯和瑞摩斯之间的斗争大火的,就是世俗财产继承权之争,而不是为了争夺父母之爱。

  面对子女之间出现的这种敌对状态,父母能够做点什么吗?这样的竞争状态时常表现在两个兄弟或姐妹之间,虽然在有些家庭,这样的嫉妒会因为双方的忠诚而有所平衡,可是,在另外一些家庭,憎恶会侵蚀家庭气氛,在一个或两个孩子心里留下终生的伤疤。也许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之一就在这个故事里。瑞摩斯只是在发现他的占卜结果不如兄弟的占卜结果好的情况下才开始有嫉妒心的,换句话说,他的价值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少一些。这一类兄弟相仇的种子经常是比较的时候播下的,因此,为人父母者就应该认识到,这样的比较害处极大,也很危险。“你为什么不能跟你兄弟一样在学校里表现好些?”不假思索的父亲有时候会这样对孩子说。“你为什么不能跟你姐姐一样打扮得体一些?”粗心的母亲会对女儿这么说。“别的孩子都在外面玩,你为什么要坐在这里看书?”爱忘事的老师有时候会这么对学生说。“你为什么不参加他们的活动,跟别的孩子一样多交朋友呢?”在罗穆卢斯和瑞摩斯的故事里,扮演这个角色的是占卜结果,它透露出一种比较,最后无可避免地播下了冲突的种子,假如这被解释为一种价值判断的话。也许不在场的父亲,那个让雷亚·西尔维亚怀上孩子就没有干别的任何事情的玛尔斯让孩子失望了,因为他没有到场分别鼓励两个孩子。

  我们不妨来设想一下,如果罗穆卢斯和瑞摩斯决定创建两座城池,彼此相隔很远,因而不会形成比较,有可能就会发生不同的事情。他们作为战神儿子的天性,不适合进行比较或合作。这就是生活的事实,而不是性格的判断,就如同我们应该聪明地认识到,天生爱比较的孩子需要有空间来培养自己单独的个性,因此应该尽一切力量支持这种自然和健康的个性发展。这样一来,爱、友谊才有成长的机会。某种程度的竞争也许会在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可是,一点点智慧和敏感,经由时间的撮合,往往就能防止战神精神进入不受欢迎的地方。

第一部分:天地之初

安提戈涅

  忠诚比生命更重要

  这篇希腊神话说到兄弟姐妹之间可能培养起来的深沉的爱与忠诚。虽然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可能有潜在的很多问题,可是,也有可能找到欢乐和幸福。安提戈涅的故事让我们面临一个深刻的道德两难境地:我们选择哪一个,是家庭忠诚还是社会舆论?

  底比斯城的国王俄狄浦斯有两个女儿,安提戈涅是其中之一,她是俄狄浦斯和他母亲伊俄卡斯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悲地结合而生下来的女儿。尽管出生有瑕疵,安提戈涅的性格还是忠诚、可爱,她的行为无可挑剔。父亲发现婚姻使自己蒙羞,后来又被赶出底比斯城,他双眼失明,后面还有复仇女神在追赶,安提戈涅前往当他忠诚的向导,陪伴父亲从一个国家流浪到一个国家,这样过了许多年。

  俄狄浦斯被赶下台以后,他的两个双生子成为底比斯城共同的国王,一个儿子叫波利尼西斯,另一个叫厄特俄克勒斯。他们决定轮流执政,各自统治几年。可是,厄特俄克勒斯首先执政,到了年底却不肯退位,因此将兄弟波利尼西斯赶出城外。他们两个人之间为了争夺王位而爆发了一场可怕的战争。波利尼西斯为了避免更多的屠杀,决定与兄弟单独决斗,以决定王位的继承。厄特俄克勒斯接受了挑战,在接下来的残酷战斗中,双方都受了重伤。他们的舅舅克瑞翁接管了军队,宣布自己是底比斯城的国王。他还贴出布告,不得将已死的外甥安埋。如果不举行葬礼,他们的阴魂就只能在冥河岸边永久徘徊。任何不遵守这个布告的人,都将受到活埋的惩罚。

  可是,安提戈涅深爱自己的兄弟波利尼西斯,她明白,导致战争的邪恶根源是厄特俄克勒斯。她半夜悄悄爬过去,搭起了火葬用的柴堆,把兄弟的尸体架在上面,并在尸体上面撒上尘土,好让灵魂进入冥界。

  国王克瑞翁在宫殿的窗户里看见远处有一团火光,看起来像是火葬柴堆上发出来的光芒,因此就前往查看,结果被正在进行火葬活动的安提戈涅吓了一大跳。他召来儿子西蒙,安提戈涅就是许配给这个儿子的,命令西蒙将她活埋。西蒙假装准备按照命令行事,但他却秘密地娶了安提戈涅,并将她放跑,让她跟自己的牧人生活在一起。她为西蒙生下一个儿子。由于她宁愿死去也不背叛自己的心,因此这样的意愿创造了生命而不是走向死亡。

  评 论

  安提戈涅这个人物一直以来都是面临死亡依旧保持绝对忠诚的象征。在这里,这位妹妹对自己的兄弟没有一丝一毫的嫉妒,反倒看出自己兄弟遭遇的不公正命运,因此拒绝接受这个命运,哪怕这意味着她要冒生命危险。她还看出了虚假权威的邪恶力量,看出了不必要的残忍行为的可怕,并尽自己的全力与这样的邪恶力量对抗。她有清晰的正义感,这种正义感有强烈的感染力量,因为她的行为,她的情人西蒙违背了父亲的意愿,并拯救了她。

  这个故事里有很多微妙的意味,当然少不了对兄弟忠诚无比的安提戈涅的光辉形象。克瑞翁是底比斯城自封的国王,他代表当时居主导地位的社会规则。虽然这样的规则也许是靠强力推行的,然而却反映出设立这些规则的人所拥有的个人价值观和民族的理想,而它们最终的正当性当然是值得怀疑的。那些完全按照“列祖列宗”确定为正确或错误的规则行事的人,就像克瑞翁一样,也许有着一颗空洞的心,他们只能够得到来自外部世界的权力支持。因此,无论是什么时代,被认为“社会性正当”的东西,也许会在后来的时代被不同的正当性进行不同的解释,此时,旧有的规则会让位于新的规则,只有像安提戈涅这样的人,他们有清晰的眼光和一颗清澈的心,才能够依据内心的灵魂之声做出自己认为正当和正确的事情。

  安提戈涅所做出的决定反映出一颗效忠的心具备的强大的道德和情感力量。它不仅仅救赎了波利尼西斯游荡的亡魂,而且还使克瑞翁的儿子发生了重大转变,并使其父亲的邪恶得到救赎,这个父亲后来就不那么张狂了。这种深沉的情感力量可以在许多兄弟姐妹之间找到,它是关系牢固的家庭生活中最大的欢乐与礼物之一。这样的事情在哪怕所有的家人都越过了界限的时候也能发生。底比斯之家的神话历史是一部阴暗的历史,这个家族的故事远在俄狄浦斯之前很久就已经开始了。一桩罪恶接着一桩罪恶发生在这个家族里,比任何电视肥皂剧还要糟糕,这条罪恶的线索就掌握在被冒犯的神灵的诅咒之中。可是,在如此的一片混乱面前,像安提戈涅和波利尼西斯之间的爱与忠诚组成的亲情,却能够持久不衰。家庭之中存在着的人性之爱的力量,甚至可以抵挡住巨大的毁灭力量的心理遗传,可以赎回过去,可以再造未来。

第一部分:天地之初

不知谦恭的智慧(1)

  世袭之家

  关于代代相传的神秘故事,神话可以长篇大论地谈到很多。跟我们今天不一样的是,当我们要么是从经济角度,要么是从遗传学角度看待家族遗传的时候,神话却向我们展示出生动的心理遗传画面——没有解决的冲突和两难困境会传给下一代,直到有一个真诚勇敢的家族成员抱着有意识的目的诚实地加以化解。神话里的家族遗传也许是积极的,也许是消极的,或者是两者的混合,可是,这样的遗传无一例外地会与神灵赐予的天赋相关,这些天赋要么是建设性的使用,要么是被各代人傲慢无知地加以利用。

  风之子

  不知谦恭的智慧

  这个希腊神话故事讲的是家族故事中最神秘的一个:我们的天赋与才能来自何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种天赋,它是一个神灵传承给他的人类后代的。它意味着我们的天赋并不是“我们的”,而是神灵的财产,它是通过人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些人是一些管理者,奉天承运。它还表明,滥用继承而来的天赋可能会以灾难告终,我们有责任利用自己的天赋服务于生活,而不是控制生活。

  风神名叫埃俄罗斯,他聪明而有独创性,船上用的风帆就是他发明的。同时,他也是一个虔诚和公正的神灵,尊敬其他的神灵。因此,他属神的父亲海神波塞冬就让他成为风的守护者。埃俄罗斯的儿子西绪福斯继承了他的智慧、适应能力和创造性,但却没有继承他的虔诚心。西绪福斯是一个狡猾的家伙,还是一个偷窃者,通过欺诈行为赢得一个王国。一旦掌权,就证明他是一个残忍的暴君。他有一种处置敌人的办法,那就是将敌人钉在地上,然后用石头砸死。除开敌人以外,他还处死很多行为鲁莽,竟然想去冒险尝试他的好客精神的富商。

  最后,西绪福斯竟然连众神之王宙斯也敢骗。宙斯偷走一个人的女儿藏起来,大地上只有西绪福斯一个人知道这个藏身之所,他向宙斯保证,说他会保守秘密。可是,因为收了这个女人父亲的贿赂,他就把藏身的秘密告诉了那个人,结果这个女人的父亲找到了他们两个人。他从宙斯那里得到的回报是死亡。可是,聪明的西绪福斯欺骗了死神哈得斯,将冥王绑了起来,锁在一个地牢里。现在,冥王成了囚犯,世上的凡人都死不成了。这对战神阿瑞斯来说就是一件麻烦事了,因为世上的男人在战斗中战死之后,又全都站了起来继续战斗。最后,阿瑞斯解救了哈得斯,两个神架着西绪福斯押回了冥界。

  西绪福斯不想认输,他再次玩把戏以逃脱命运。到了冥界后,他直接去找冥后珀尔塞福涅,声称自己是被活活拖到冥界来的,根本都没有经过葬礼。珀尔塞福涅不知有诈,轻易就信了他的话,西绪福斯重回人间,跟以前一样继续过他的生活。宙斯很是绝望,就派赫耳墨斯去。赫耳墨斯比西绪福斯更聪明,他要将西绪福斯绳之以法。冥界的判官给了西绪福斯一个惩罚,以适合他的狡诈,也适合他用石头杀死别人的残忍方法。他们在一个陡坡上把一块巨大的石头放在他头上。他能够防止石头落下来砸死他的唯一办法,就是要不停地把石头往山上推。哈得斯保证,如果他把石头推到了山顶上,再推到对面的山坡上,那他的惩罚就结束了。西绪福斯花费了巨大力气,终于把石头推到山顶上了,可是,这块巨石总是在欺骗他,每次到山顶总是从他的手中滑落,重新滚了回来,跟在他后面追,一直追到山坡底下。他只能这样一直推下去,直到时间的终结。

  在大地上,西绪福斯留下了几个儿子和孙子,他们都继承了风神埃俄罗斯惊人的智慧。可是,他们没有聪明地利用这种天赋。西绪福斯的儿子叫格罗库斯,他是个聪明的骑师,但因为嘲笑爱神阿佛洛狄忒的法力,拒绝让自己的母马产子。他希望,这样一来,他就能让这些母马更有精神,胜过他最喜欢的战车赛跑中的其他马匹。可是,阿佛洛狄忒反感他通过人工干预违反自然的本性,就在半夜里把母马放出来吃一种特别的草。第二天,格罗库斯刚刚把母马套上战车,它们就狂窜乱跳,掀翻了战车,把他缠在缰绳里面,拖着他奔驰大地,最后把他拖死了。

  格罗库斯的儿子叫柏勒罗丰。这个漂亮的年轻人继承了曾祖父埃俄罗斯的创造精神和急中生智的本领、他爷爷西绪福斯的狂暴脾气和父亲格罗库斯的傲慢。有一天,柏勒罗丰与兄弟发生激烈争吵,一气之下杀了兄弟。他被自己的罪行吓坏了,发誓再不表现出任何一种感情,并逃离了自己的家乡。

  他在许多国家流浪,最后来到梯林斯的山顶要塞,皇后喜欢上他,请他做情人。柏勒罗丰很聪明,他担心会因感情而产生恶果,就拒绝了。可是,从来都没有人拒绝过梯林斯的皇后。她受了羞辱,很是生气,就悄悄来到丈夫那里,说柏勒罗丰曾企图强奸她。国王不情愿惩罚柏勒罗丰,因为这要冒被复仇女神报复的风险,因为这是直接谋杀一名恳求者。因此,他送柏勒罗丰到了妻子父亲的朝庭,也就是利西亚的国王那里去,并带有一封密信,里面说:“请处死持信人,他企图奸污我妻子,您的女儿。”

  利西亚的国王就向这位青年英雄提出众多的请求,全都是送命的活儿。第一次,柏勒罗丰必须要杀死附近山上的吐火女怪喀迈拉,这头女怪为害乡邻,劫掠市井。柏勒罗丰很是聪明,他知道自己需要有人来帮忙。他问一位先知,先知给这位英雄一只弓、一袋箭和一根顶上装有铅头而不是尖刺的长矛。之后,柏勒罗丰根据指点找到一处魔泉,他在那里发现一匹正在喝水的带翅膀的战马柏加索斯。柏勒罗丰必须要驯服这匹战马,给它套上缰绳,之后才能骑在马背上前往刺杀吐火女怪喀迈拉。

第一部分:天地之初

不知谦恭的智慧(2)

  柏勒罗丰照办了,杀死了这头吐火女怪,因为铅头刺中吐火女怪的喉头以后就熔化了,铅液流进肺里,结果就把女怪呛死了。回利西亚的路上,他战胜了国王派来抵挡他的大军,从天上降下大批石头砸死了这些士兵。最后,国王认识到柏勒罗丰的确是一位英雄,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并给予他半壁江山。

  到此时,柏勒罗丰利用了继承得来的智慧,同时也克制住了自己的傲慢与专横。可是,等最后他发现是梯林斯的皇后给他惹的这些麻烦后,他的愤怒就不可遏制了。他跨上飞马,来到梯林斯,在数千英尺高的地方抓住皇后,再将她扔下去摔死。此后,由于自己的急性子,再加上总在天上飞行而感到十分兴奋——毕竟,他的曾祖父就是风神嘛——他决定飞得更高一些,亲自去看看天上的神灵。可是,除非神灵邀请,凡人是不能进入奥林匹斯山的。宙斯派一只苍蝇去叮咬柏加索斯,飞马柏加索斯朝后一退,结果柏勒罗丰就一头摔死了。

  评 论

  智力到底是不是遗传所得,一直以来都有争辩。所有原因,从环境到教育到文化都曾拿出来解释,为什么聪明智慧会在一些家族里流传。可是,无论智慧是不是遗传的,人的成熟和道德责任使我们能够聪明地利用这种能力,这样的成熟和道德责任却不是遗传得来的,它在于每一个人的手中,也在于父母手中,是父母教导孩子们尊重属于生活这一面的价值观的。

  希腊人相信天赋的遗传,他们假定,如果像风神埃俄罗斯这样的神灵或半神灵处在一个家族的背后,其后裔就会继承某些特点,也许一代一代会有所减损,但总还是会再现于某个家族成员身上。在希腊神话里,智力是与音乐、军事才能或预知天赋同样重要的一种才能。继承了这些才能的凡人总是很愚蠢地忘记了自己作为凡人的局限,最后开罪于神灵,所以,应该对他们悲惨的结局负责的是他们自己,而不是任何一位神灵。

  埃俄罗斯一半是神,一半是风中精灵,他是一个虔诚的人,也得到相应尊重。他的儿子西绪福斯既缺乏良知,也不知谦让,最后才受到永久性的可怕惩罚。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一个价值框架,让他们在里面培养自己的天赋,但又不使其坠入傲慢和自高自大的幻觉。但我们真正这样做到了吗?太严格的条条框框会窒息天赋,没有一个框架又会导致潜力开发不出来,甚至会滥用天赋。埃俄罗斯的后人的故事当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为父者并没有费心为孩子们提供这样的一个框架。天赋是继承而来的,可是,并没有一个有爱心和呵护关爱的容器使天赋能够在里面成长,同时又能确认人类的局限。埃俄罗斯整天忙于风的统治,根本没有时间去操西绪福斯的心,西绪福斯也在忙着欺骗旅人,没有时间去管格罗库斯的事情。格罗库斯醉心于战车比赛,管不了柏勒罗丰的事情,柏勒罗丰是这个家族中最漂亮的一位,也是最像祖先埃俄罗斯的一位,他本人最后也无法控制住自己,因为没有人教过他应该如何控制自己。他一气之下杀了亲兄弟,之后才认识到自己巨大的缺陷。可是,到此时,他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好不容易才懂得了自我约束的道理。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在危急时刻,他抵制住了一个美妇的诱骗,却没有控制住自高自大的灾难。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聪明而又傲慢的家族,它让我们明白了关于选择与责任的很多道理。神话里的英雄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是我们每个人身上特有的某种品质的象征,它给予我们一种个性意义和命运的感觉。因为每个人都有某种程度的天赋使他/她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因此,从希腊人的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神灵的后裔”。我们都有能力利用我们的天赋来行善或为恶。也许我们的天赋是一种有益于人的环境的产物,也许是跟我们眼睛和头发的颜色一样源自遗传。也许这两者都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智慧而不尊重他人的价值和尊严,那智慧就可能成为一柄双刃剑,一种两面的天赋,最后会累及拥有智慧的人本身。我们是从什么地方得知希腊人理解为对于神灵的尊敬的?这并不需要任何特别的宗教框架,尽管每一种大型的宗教都会提供一套行为规范以符合“上帝的意愿”。可是,希腊人心目中的虔诚要求确认生命与所有生灵价值的统一。毕竟,神灵是生命本身的许多侧面的象征。我们也许能够从柏勒罗丰这里明白,无论我们有多大的能力,都无法奢望飞升到奥林匹斯山。我们只能是人类,因此也只有本着谦恭利用自己的天赋。

第一部分:天地之初

底比斯家族(1)

  夫妻沟通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讲的是希腊人理解为家族毒咒的一种现象,由于冒犯了一位神灵,连续几代人都会受到惩罚。按照现代心理学的话说,我们不妨把这种情况理解为没有化解的家族冲突从而代代相传。我们的父母没有能够解决好的事情,我们也许还得遭遇,如果我们自己不予以解决,这些“父辈的罪恶”到时候又会传递到我们自己的后代那里。这个家族的成员不断地冒犯神灵,他们判断失误,为人傲慢,麻木不仁,盲目愚昧。只有当这个家族不再存在,遭受其统治的城市得到自由,毒咒才得以解除。之所以没有救赎的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人汲取过去的教训,也没有人本着谦恭精神面对神灵。

  拉伊俄斯是底比斯之王,因为长时期缺乏后代,因此就秘密问询太阳神阿波罗的特尔斐神谕。神谕告诉他说,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孩子是一场不幸,但实际上却是福分,因为他妻子伊俄卡斯特生下的孩子会成为国王的谋杀者。因此,国王就把伊俄卡斯特撵走,但没有告诉她原因。伊俄卡斯特很是愤怒,天刚一黑就把拉伊俄斯灌醉,哄他进入自己的怀抱。九个月后,伊俄卡斯特生下一个儿子,拉伊俄斯从乳母那里夺过孩子,用铁钉刺破孩子的双脚,扔弃在山上。这是底比斯家族第一次作恶,因而冒犯了神灵。阿波罗和他的妹妹阿耳忒弥斯都是儿童的保护者,他们牢牢地记住了这种罪恶行径。

  由于阿波罗神的干预,孩子没有死在山坡上。科林斯的牧人发现了孩子,抱回家去了,他给孩子取名为俄狄浦斯(意即双腿发肿),因为他的双脚被铁钉刺伤而变形。科林斯的国王和皇后收养了孩子,把他当自己的孩子养大,因他们没有自己的孩子,也极想要一个儿子。俄狄浦斯长大了,以为自己会成为科林斯王位的继承人。可是,有一天,科林斯的一个小伙子嘲笑他,说他一点也不像他所谓的父母,俄狄浦斯就跑去特尔斐求神谕,想知道自己的未来。阿波罗神警告他,说他会杀自己的生父,娶自己的生母。

  俄狄浦斯惊慌失措,决意再不回科林斯了。他决心要证明是神灵搞错了。这是底比斯家族第二次在神灵面前犯下的罪恶,没有人谁能够挑战阿波罗神的意志而不受惩罚,无论这样的意志是多么残酷和不可理喻。俄狄浦斯步行前进,在特尔斐附近的一条小路上,他碰巧撞上拉伊俄斯(他自然是不认识的)国王的战车。拉伊俄斯命令这位不知姓名的年轻人给长者让路。俄狄浦斯被惹怒了,他答道,除开自己的父母和神灵之外,并不存在其他长者——他不知道自己这句话的可笑之处。拉伊俄斯采取报复行动,赶着战车辗过俄狄浦斯的脚,把原来的旧伤又辗破了。俄狄浦斯气急败坏,一把将拉伊俄斯拽下战车,赶着马踩死了他,然后把没有掩埋的尸体留在大路上。

  这期间,底比斯城受到毒咒的打击。拉伊俄斯本来是在前往特尔斐的路上,想要问解决可怕的斯芬克司怪兽骚扰底比斯城的办法。这匹怪兽是女神赫拉派来惩罚底比斯城的,因为拉伊俄斯绑架和强奸了一名小男孩(这是底比斯之家在神灵面前犯下的第三宗罪,因为赫拉是家庭的保护女神)。怪兽在底比斯城的城门口驻扎下来,过往的行人都必须要破解他出的一个谜语:“什么样的东西只有一种声音,却有时候是两条腿,有时候三条腿,有时候又四条腿,而且腿最多的时候反而最虚弱?”破解不了谜语的人会被当场扼杀,所以,城门口沿路都是吃剩一半的尸体。

  俄狄浦斯刚刚杀了拉伊俄斯,他来到底比斯的城门口,但猜出了谜底:“是人。”他答道,“因为他是一个婴儿的时候,靠四肢在地上爬,到年轻时代就稳稳地双脚站起来,老了要靠拐杖才能行走。”受到羞辱的斯芬克司纵身从城墙上跳下来,扑进深谷将自己摔成碎片。底比斯的百姓拥戴俄狄浦斯为底比斯之王,他也娶了伊俄卡斯特,却不知道皇后就是自己的母亲。

  之后,底比斯就遇上了神灵降下的瘟疫。再次询问的时候,特尔斐的神谕说:“把杀死拉伊俄斯的人赶走!”俄狄浦斯不知道他在路上遭遇的是什么人,就对拉伊俄斯的屠杀者下咒,判他终生流浪。因此,他实际上是对自己下了咒。

  不久之后,一位瞎眼先知来到底比斯的皇宫,说国王俄狄浦斯就是杀死拉伊俄斯的人。一开始,没有任何人相信他的话,可是,科林斯城的王后传出话来,确证了俄狄浦斯的身世。伊俄卡斯特羞愧难当,悲伤不已,悬梁自尽,俄狄浦斯也从她衣服上取下胸针刺瞎了自己的眼睛。复仇女神跟在俄狄浦斯身后追赶,他被迫逃离底比斯城,因为伊俄卡斯特的弟弟克瑞翁要赶走他。出逃之前,他诅咒自己的儿子(也是自己的兄弟)厄特俄克勒斯和波利尼西斯。这样,另一个毒咒就降临在底比斯家族头上了。俄狄浦斯在女儿安提戈涅的牵引下流浪多年,最后来到阿提卡,复仇女神在这里放了他,他一直生活到寿终正寝。

  可是,底比斯家族还没有得到安宁。我们在前面一章已经看到,俄狄浦斯的女儿安提戈涅不听叔父克瑞翁的话,将兄弟波利尼西斯的灵魂送进了冥界,结果自己被判处死刑。我们还看到,俄狄浦斯的两个儿子都在争夺底比斯王朝统治权的战斗中死去。这两个儿子死了,克瑞翁也死了,但冲突还没有完结。波利尼西斯的儿子希望夺回王位,他作为俄狄浦斯的孙子应该得到这个王位,那是他出生时的特权。可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和自己的盟军战败了,底比斯被洗劫。直到此时,神灵降在拉伊俄斯和后代头上的毒咒才最终解除。

第一部分:天地之初

底比斯家族(2)

  评 论

  这个故事在心理学层面上有何意义?所有家族都有没有解决的冲突从而代代相传。如果一代人不敢面对和解决冲突,它就会在无意识之间强加到下一代头上。我们都是单个的人,可是,我们也带着父母的视角、态度和价值观,那是我们继承得来的。如果对自己继承而来的心理模式总是不清楚,那这些模式就会在我们对待子女的态度和方式上产生强有力的影响。

  在这篇神话里,问题是从拉伊俄斯开始的,他不听阿波罗神的警告和劝阻,休弃了自己的妻子。这不是针对神灵的犯罪,但是,拉伊俄斯没有把实话告诉伊俄卡斯特,羞辱她而导致自己的毁灭。夫妻之间缺乏交流,这是古代也是现代常见的家庭问题。由于不让妻子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被弃置一边,拉伊俄斯招致了自己的不幸命运。虽然我们也许能够因为他的担忧而同情他,可是,他谋杀亲子和虐待无辜儿童的冷酷行为,却是对几位神灵的冒犯。拉伊俄斯的毁灭并没有随他本人的死亡而结束,由于隐藏了俄狄浦斯的出生,结果导致儿子的无知,最终造成毁灭的恶果。

  俄狄浦斯本人也犯了两大严重错误:他无法控制愤怒情绪,他也不能比父亲更得体地接受神谕传出的话。父子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因为他们都不愿向神灵的意志低头,而且把自己的安全与重要性放在最前面。这种权力欲所害的不仅仅是拉伊俄斯和俄狄浦斯,而且也害了伊俄卡斯特的弟弟克瑞翁和俄狄浦斯的儿子和孙子。在这个家族里,爱、同情与谦让似乎根本就找不到地位。

  这是一个血淋淋和本质上狂暴的故事,但这丝毫也不应该妨碍我们看到,我们自己也有可能犯这一类的错误,如果不是具体形式的类似,至少也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类似。我们的很多丈夫和妻子彼此并不透露或说明自己行为和决策的原因或理由,许多夫妻也不去寻找自己被排斥拒绝的真实理由,而是倒过头来进行报复。各个家庭里面都存在程度不同的欺诈行为,我们大家都隐藏着一些秘密,希望我们作为父母能够在子女眼里看上去十分重要,无可挑剔,不是这样的吗?我们在突然之间爆发出愤怒与火暴的脾气,将家庭的安宁一刻之内毁掉。有多少次我们任由嫉妒和敌意引发兄弟姐妹相仇,把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弄得四分五裂?

  走运的是,我们所犯的过错,往往远不及底比斯家族所犯的错误,如果我们伤害了某人,还会本着诚实与谦让的精神道歉,或者在发现生活不会按照我们的意愿有所改变时很体面地放弃。这是很长的一个故事,在故事展开的任何一个时候,如果表现出仁善、同情、耐心或放弃的意愿——无论是哪一个家族成员——那么,这个家族的毒咒就可能随时解除,全家都会得救。底比斯之家的毁灭,并不仅仅是因为惹恼了神灵,而是因为人类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没有一点虔诚改正的精神,错误一代接一代地犯下去,直到冲突积累起来变得太沉重了,致使整个家族解体,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为止。

第一部分:天地之初

阿特柔斯之家(1)

  家族毒咒的解除

  虽然大部分家庭都不会吞食自己的后代,也不会像这个神话故事里面的人物一样随时准备彼此屠杀,可是,阴暗的行为代代相传却是一个熟悉的毒咒。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都熟知,有暴力倾向的父母,生下来的子女也会对自己的子女有暴力倾向。而虐待子女的人,一般来说也会受到别人的虐待。到最后,我们所有人都得应付家人没有化解而留给我们的心理冲突。俄瑞斯忒斯和阿特柔斯之家的故事告诉我们,通过谦卑、虔诚、背负并无理由的痛苦和对神灵以及生活的信念,是可以解除家族毒咒的。

  坦塔罗斯是吕底亚的国王,与众神灵过往甚密,关系友好,尤其是与宙斯的关系特别密切,宙斯时常请他去奥林匹斯神山赴宴,享用那里的美酒佳肴。坦塔罗斯很想在众神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就请奥林匹斯众神去他的宫殿享受宴席。可是,他发现贮藏的食品不够这么多神灵享用,又担心众神吃不饱会怪罪于他,于是乎为救自己脸面而大义灭亲,把儿子佩罗普斯杀了,把尸体一片片割下来炖肉给神灵吃。可是,众神发现了自己餐盘里的东西,因惊恐而退缩。坦塔罗斯犯下如此重罪,受到永世折磨的处罚,他的后代也被下了毒咒。这同时,众神让佩罗普斯复活,结果他长大成人,生下三个儿子。两个大儿子一个是阿特柔斯,另一个是梯厄斯忒斯,这两兄弟都嫉妒最小的弟弟,因为父亲最喜欢这个小儿子,就杀了这个小弟弟。佩罗普斯发觉了他们的罪行,就诅咒两个独生子和他们的后代。这是坦塔罗斯家族后人身上蒙的第二道毒咒。

  阿特柔斯结了婚,之后发现妻子曾与兄弟梯厄斯忒斯睡过,一股怒火在心里燃烧。后来有一道神谕传来,说是兄弟之一会成为迈锡尼的国王。可想而知,兄弟两个争吵起来。阿特柔斯还在为妻子的不忠而懊恼,结果将梯厄斯忒斯赶出城去,自己掌管了王国统治大权。可是,权力并没有缓解阿特柔斯对兄弟的愤怒。他再次惩罚梯厄斯忒斯,假装希望达成和解,邀请兄弟前来参加友好的重逢宴会。主菜跟他祖父坦塔罗斯的菜谱同出一辙,阿特柔斯杀了梯厄斯忒斯的几个儿子,炖熟之后端给不知情的父亲吃。梯厄斯忒斯知道了自己吃下去的东西,就诅咒阿特柔斯及其后代。这是坦塔罗斯后人头上蒙的第三道毒咒。

  之后,梯厄斯忒斯接到阿波罗神的指令,要他报复杀害孩子的仇人。梯厄斯忒斯现在只剩下一个女儿了,叫佩罗匹娅。他在黑暗中强奸了她,之后就藏起来。佩罗匹娅不知道攻击自己的人到底是谁,怀上了孩子,只有一把剑还在,是那个不知其真实身份的男子留下来的。佩罗匹娅之后与阿特柔斯结了婚,因阿特柔斯已经将不忠的妻子休掉了。阿特柔斯很高兴,因为佩罗匹娅很快便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埃癸斯托斯。他愚蠢地以为这个儿子是他自己的孩子,因此也不会受到家族血仇的影响。但是,神灵的诅咒并不会随人们美好的愿望而结束。一阵干旱袭击全国,神谕传来,说只有招回梯厄斯忒斯,灾难才会结束。

  阿特柔斯最终找到了梯厄斯忒斯,并将他囚禁起来,他指令埃癸斯托斯,也就是佩罗匹娅的小儿子,他以为这个儿子是他自己的儿子,要这个儿子完成他的第一个男子汉任务,那就是举起母亲的刀剑,杀死囚犯梯厄斯忒斯(他是这个小伙子真正的父亲)。这个男孩子举起刀剑进入梯厄斯忒斯的囚室,梯厄斯忒斯立即就认出了自己的宝剑。他派人叫来女儿佩罗匹娅。得知真情后,佩罗匹娅举剑自刎。年轻的埃癸斯托斯最后发现了自己真正的身世,决定对阿特柔斯复仇。他拿起这把染血的宝剑回到阿特柔斯那里,杀死了他,梯厄斯忒斯替代兄弟成为迈锡尼的国王。

  这期间,阿特柔斯的儿子阿伽门农被佣人救了,免于被人屠杀,并在流亡中长大成人。成年以后,他娶了斯巴达王的女儿克吕泰尼斯特拉,斯巴达王后来帮助阿伽门农夺回了迈锡尼的王位。梯厄斯忒斯和他的儿子双双被逐,梯厄斯忒斯不久便亡故。

  克吕泰尼斯特拉为阿伽门农生下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阿伽门农是希腊的军阀之一,参与了特洛伊战争。为了保证船队总是遇上好天气,他同意牺牲自己的一个女儿,祭献给女神阿耳忒弥斯。他对妻子撒了谎,说他把女儿送去嫁了人,而事实上这个女儿被秘密地杀害了。克吕泰尼斯特拉发现了他的欺骗行为,就去找了一个情人,这个情人不是别人,正是梯厄斯忒斯的儿子埃癸斯托斯。埃癸斯托斯早就化装混进了宫中,并在阿伽门农出征以后勾引他的妻子,也就是皇后克吕泰尼斯特拉。他们一起密谋杀害阿伽门农,最后在阿伽门农从特洛伊战争归国时,在浴室里将他剁成了碎块。

第一部分:天地之初

阿特柔斯之家(2)

  阿伽门农的儿子俄瑞斯忒斯在克吕泰尼斯特拉和情夫密谋害死阿伽门农的时候被人支走了,现在,阿波罗神前来,把父亲死亡的真相对他说了,并要求他进行报复。俄瑞斯忒斯强烈抗议,说父母的争吵不干他自己的事,他不想参与任何一种形式的杀戮。但是,阿波罗神说得明白,无论喜欢不喜欢,俄瑞斯忒斯都是阿伽门农的儿子,因此有责任替父报仇。如果俄瑞斯忒斯不服从,神灵会想尽办法让他的一生过得不顺畅。俄瑞斯忒斯知道,如果他杀母,复仇女神会对他进行疯狂的报复,因为复仇女神是冥界的女神,她护卫做母亲的权利。无论做什么,他都不会有好结果。最后,俄瑞斯忒斯勉强决定,自己还是应该站到父亲一边,因为他也是个男人。这样,他就杀了母亲和她的情夫。

  复仇女神果然赶来报复俄瑞斯忒斯,让他精神失常。经过一年的精神折磨和打击,他去了雅典,来到雅典娜女神的神庙寻求保护。雅典娜女神跟第一个由人类组成的陪审团一起做出了裁决,认为俄瑞斯忒斯无罪,并使他的家族从此脱离毒咒。最后,他结了婚,继承人了斯巴达的王位,重新开始了一个新的谱系,再没有过往的家族血仇了。

  评 论

  这是一个黑暗和血淋淋的故事,残忍行为从坦塔罗斯开始,为了让诸神开心,他毫不犹豫就杀害了自己的儿子,用以蒙骗诸神。我们一定会想到某些父母,他们把自己的理想放在孩子的幸福和安康前面。有这样的父母,佩罗普斯对自己的儿子麻木不仁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我们在前面一些故事里看到过,父母的偏爱会在子女之间挑起愤怒和敌意。在这个故事里,阿特柔斯和梯厄斯忒斯兄弟就受到了父亲的诅咒。如果兄弟姐妹之间积累起来的嫉妒爆发出来,有准备的父母就处在伸手相帮的地位,因为他们会寻找其中的深层原因。佩罗普斯却煽动起更大的仇恨。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行为也会有所表现,一些父母对孩子说:“因为你行为不端,我不再爱你,不再需要你了。我但愿你一路倒霉,希望你过一辈子悲惨的生活。”

  贯穿全篇的是这么一个反复的主题,那就是残害亲子的意愿,要么是满足自己的情感扭曲,要么是为了物质上的收获。在现代家庭中,这种残忍行为有时候是真实的,暴力和性虐待就像古代希腊时一样发生。但是,更常见的残忍行为却是微妙的,会与爱、深情的父母关怀同时存在。如果我们不承认孩子的情感和个性,而是强加我们自己的情感、愿望和期望,并且以孩子的自我身份为代价,那么,我们距离阿特柔斯之家的残忍,远比我们想像的还要近。

  尽管有那么多可怕的事情发生,这个故事却没有以悲剧结束,这跟底比斯之家的故事有所不同。在俄瑞斯忒斯身上,我们看到冲突化解的象征。俄瑞斯忒斯并不想参与家族罪恶,这跟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可是,他却没有选择。对于我们自己的生活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当父母带着对彼此的仇恨分手,或者带着敌意继续生活下去,孩子经常会感到非得站到一边去不可。有些父母试图利用孩子作为彼此仇恨的武器,因此就会鼓励孩子的这种行为:让他们显示对一个父母的支持而否认另一个父母的爱,孩子期望以这种形式化解矛盾。有多少母亲因感觉自己被配偶“错待”,就去说服孩子,告诉他们说父亲是个坏蛋,不配获得孩子的爱?有多少父亲因为无法满足妻子的情感需求,就利用可爱的女儿制造一个幻想世界,让女儿排斥母亲,宣布这个女儿是一个替代的妻子?

  在我们的早年生活中,也许被迫要在争吵的父母之间选择一个立场。可是,我们站到哪一边去呢?我们抛弃父母任何一方的爱都会产生内疚,如何抱着这样的内疚生活下去?一开始,我们也许被迫挑选一个立场,以便从情感上超越内心和外部的冲突,可是,在挑选一边而反对另一边的时候,我们无可避免地一定会遭受一段时间的痛苦,直到我们成熟,直到我们有能力退回一步,把父母双方都看做是落入陷阱的人,落入了一个错误和无意识的怪圈,而这样的错误却是延续了多少代人的遗传结果。

  这个故事里充斥着对后代的残忍行为,这是描述否认爱与真正的关怀的一个家族的另一种方式,在这里,权力欲统治了一切。俄瑞斯忒斯被分成了两半,因为爱父亲,也爱母亲,他不可能杀死其中任何一个而不感受到极大的内心痛苦。跟俄瑞斯忒斯一样,我们无疑也想抛弃过去,避免重复父辈的错误,我们希望远离家族原有的生活轨道。而且,跟俄瑞斯忒斯一样,我们也许非得经历那样的痛苦,这种痛苦源自确认自己对父母双方的忠诚,我们必须要忍受强加在我们身上的爱情拔河比赛,同时要向我们的内心显示一种不可动摇的忠诚。

  阿特柔斯之家的故事里还有另一层真知灼见。俄瑞斯忒斯之所以找到了救赎的办法,一部分是因为他自己有耐心,忍受住了痛苦,也接受了神灵的意愿。但是,他也是通过众神本身得到救赎的,尤其是女神雅典娜,她建立了一个人间的陪审团,在阿波罗神和复仇女神之间进行了调停工作。这意味着什么呢?雅典娜是智慧女神,她和人间的陪审团体现着人类思维的能力,能够分析、反省和确认冲突双方各自的观点,无论是内部的冲突还是外部的冲突。雅典娜不仅仅使看待问题本身成为可能,而且还使参与各方有机会表达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简短地说,她人格化的不仅仅是意识,而且还有交流,还有倾听双方意见的意愿。这位女神让我们想到,如果能够找出一个办法来抵制诱惑,不是把自己最强烈的情感表现出来,并且开始诚实反省和交流,那么,哪怕像阿特柔斯之家这么一个家族,也是可以从毒咒中解放出来的。

  这样的意识必须得到痛苦的回报,没有任何东西是免费得来的。懊悔和补救也许是必要的一步,非此莫能拯救我们自己的家庭,我们也许必须为自己犯下的过错进行忏悔,付出代价,哪怕是远在我们出生之前便存在着的过错。人生并非总是公平的,在俄瑞斯忒斯那里发生的一切,显然也没有什么公平可言。可是,他所经历的一切以及最终的解决方案却使我们明白,每个人都有潜力清洗过往的罪恶,解脱过去的苦难,全心全意与我们的亲人相亲相爱。

第二部分:长大成人

亚当与夏娃(1)

  我们每个人内心里都有一股神秘的冲动,希望能够成为我们自身,这样的自我是独一无二的,与家庭、伙伴和社会生活这些给予我们认同感的东西没有直接联系的确定的个体。但是,神话告诉我们,长大成人的过程是一个艰难和有时候极其痛苦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要求我们敢于面对考验我们力量的内在和外在的挑战,而且还要求我们能够独立生活,忍受身边的人们对我们怀有的嫉妒或敌视,因为这些人还没有开始走向自我的旅行。神话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离家远行之苦,也展示了奔向自立的途中会遇到并与之拼搏的是什么样的恶龙。神话还昭示出个人目标和意义感的深刻和重要性,也许那就是深藏于我们试图成为真正自我的活动中的最深的秘密。我们也许并不总是能够确认自己回避个性挑战的程度,也认识不到我们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背叛自己最真切的价值观,为的就是要让自己感觉有所归属。在这样的领域里,神话不仅仅能够昭示我们,而且还能为我们提供这样的保障,即自我发展不一定与自私是同一个东西。我们不能够把自己尚没有在内心里发育成熟的东西真正奉献给他人。

  离 家  

  离家是一个原型体验,正如过家庭生活本身也是原型体验一样。为了成为自身,我们都必须要在心理上脱开我们从中出现的母体。为现实这个目标,我们也许还必须要使自己在生理上摆脱父母与家庭,这样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思想、情感、信念、价值观、天赋与需求。离家并不意味着家庭生活就是“不好的”。事情也许是这样的:那些害怕踏入人生旅途的人,比较那些抱着信心与希望踏入现实世界的人更有可能遭受家庭生活的痛苦。把亲人留在身后是痛苦的经历,如果我们抛弃的亲人不愿意我们离开,则这样的经历会变得更让人痛苦。但是,同样,发现自己能够做出自己的决定并为自己的生活承担责任,这也是一种快乐。

  亚当与夏娃

  出走天堂

  《圣经》里的亚当和夏娃的故事,讲的是分离与失落的故事。我们不妨相信这是一件真事;我们不妨将这个故事看做是一种道德范式;我们不妨可以在其中看到一种寓言,那就是人在出生的时候就脱离了母体。这件事情在许多层面来说都是真实的,但是,这个故事教导我们的许多重要的事情之一,便是说我们不可能永远留在天堂里,我们必须承担起世俗生活的重担。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的故事,就是最典型的离家远行故事。

  上帝在东方造了一个伊甸园里,并给里面配上了许多种活物。园中央有两棵树:生命树与智慧树。上帝造了亚当,让他去园中,告诉他说,除生命树和智慧树上的果子外,其他果子他都能吃。上帝派所有动物到亚当那里,亚当就给所有动物取名。之后,上帝就让亚当好好睡一觉。亚当睡觉的时候,上帝取下他的一根肋骨,用这根骨头造了夏娃,这样,亚当就不会孤单了。亚当和夏娃光着身体,很幸福地生活在伊甸园里,与上帝和谐相处。

  可是,所有动物中最邪恶的一种是蛇,蛇问夏娃,问她可否能吃任何想吃的果子。“那当然,”夏娃答道,“除开智慧树上的果子,我们想吃什么果子就吃什么果子。但智慧树上的果子,我们吃了便会死。”

  “才不会哩,”蛇说,“如果你们吃智慧树上的果子,就会发现善恶有别,这样就跟上帝是一样了。上帝就是因为这个理由而不让你们吃智慧树上的果子的。”

  夏娃带着渴求看着那棵树,被那水灵灵的果子诱惑得受不了,因为那果子会使她聪明。最后,她再也忍受不了,就摘下一枚果子吃了。之后,她再摘一枚递给亚当,亚当也吃了。之后,他们彼此对望,意识到自己是裸体,也明白男女身体有别,就有了羞耻之意。他们急忙摘下一些无花果叶盖住身体。

  天黑下来,有了凉意,他们听到上帝的声音,上帝来到了园中,他们就藏了起来,上帝看不见他们两个。可是,上帝喊亚当,问他在何处,为何藏起身来。亚当答道,他听到上帝的声音,但很害怕。上帝说:“如果你害怕,那一定是吃了我禁止你们吃的果子。”

  亚当立即指着夏娃说:“是这女人让我吃那果子的。”

  “是的,”夏娃答道,“可是,诱惑和欺骗我的是那条蛇。”

  这样,上帝对蛇下了诅咒,并把亚当和夏娃赶出伊甸园,说:“既然你们已经知道了善恶,那就必须离开伊甸园了。如果你们留下来,那你们可能会去吃生命之树上的果子,那你们就会永远活下去了。这样的事情是我所不能允许的。”上帝就把他们赶到尘世里,咒骂他们,说从今往后,亚当必须累得满头冒汗才能活下去,夏娃必受分娩之苦。在伊甸园的东边,上帝派一个天使驻扎在那里,手拿冒火的宝剑,守住了伊甸园的入口,保卫着生命之树。

  评 论

  亚当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泥土”,夏娃的名字意思是“生命”。因此,我们一开始便得知这个故事真正的意思:由于亚当和夏娃不听上帝的话,因此而遭受惩罚,他们必须要忍受两大痛苦——生存与死亡。这样的痛苦是我们作为成年人都必须要承担的,无论是在哪一个层面上来承担:我们必须要为生存而劳动,还必须要当父母。

第二部分:长大成人

亚当与夏娃(2)

  在一个层面上,这个故事描述的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损失——从生存开始就必须与母亲的子宫脱离。在子宫里,生活是愉快的,没有任何紧张或压力。我们不需要穿衣服,因为里面不是太冷,也不是太热,也没有饥饿和干渴的体验。生活是祥和的,没有孤独感,没有冲突,也没有痛苦。之后就是出生之痛。正如亚当和夏娃被不体面地赶出天堂,人体也是这样经历了第一次的生理之痛和孤独的体会。

  但是,诞生并不仅仅限于婴儿的身体从子宫里冒出来。当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些独立的造物,有与父母不同的思想、情感、梦想和目标的时候,我们也经历了一场“诞生”。家庭本身也是一种伊甸园,孩子在家庭里面会沉浸在父母的爱与呵护之中,不用承担面临世俗挑战的负担,也不会体验成年人的孤独之苦、冲突和斗争。人们怎么说,我们就怎么想,人们告诉我们怎么去体会,我们就怎么体会,我们根据自己接受的规则和价值观行动,根本不会提出任何疑问。在家庭里面,一切都处在和谐中,直到这个孩子进入发育期,直到他进入成年人的门槛,此时,他/她会要求自己去了解周围的世界,那就是会使我们跟祖辈一样想去偷尝禁果。换句话说,当我们品尝人生经验,发现自己在生理、情感和精神上的力量后,我们就得到了做决定和承担责任的权利,因而也就成为与父母一样的人了。我们必须要找到自己的道路,我们也许会感到害怕和羞耻。许多父母就像故事里的上帝一样,他们觉得这是可怕的挑战,也是对他们的权威直接的嘲笑。年轻人被赶出家庭,不再有和谐的家庭生活,一头扎进有独立自主的个性但艰难冷酷的世界,无法再次跨进那个父母和孩子合为一体的、神奇和充满了爱的世界。

  性欲的感觉和性体验是启蒙过程的重要阶段,我们通过这个阶段品尝到果子,发现了自己个人的天性。但这个故事并不仅仅是描述性的。善恶的知识,实际就是指根据个人的价值观做出选择。从本质上讲,我们所有的选择,包括性选择,都反映出我们作为单个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但是,有了这个发现之后,我们就得体验分离的痛苦,因为无可避免的是,我们会发现冲突地带,哪怕发生冲突的是我们最爱的人。

  我们迟早都得挑战父母的设想,都得做出自己的决定,都得承担自己的后果。这些选择也许涉及某一个特定的职业发展方向,上不上大学的决定,或者是尽管父母提出警告,我们仍然要继续追求下去的某种人际关系,或者会在家庭里面引发冲突的某些想法或情感的表达。无论是什么,到了某个阶段,我们就必须要冒险体验心理的分离和伊甸园之外的孤独生活。

  我们进入成年人的生活,这可能涉及许多种情感,有失落、隔离、羞耻与内疚。这也许就是许多大学生在接近考试阶段会遭受压抑、心理失衡和自杀情绪的原因之一,因为已经到了进入世界的时刻,而将童年与少年期扔在身后的痛苦,在某些情况下有可能是极其难受的。处在这个关键时期的年轻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这些当父母的如何回应我们孩子们内心的那条蛇发出的渴求。如果我们觉得他们体会生活的需求是一种罪过,有悖于我们的权威和世界观,那么,我们就会加重他们痛苦的分量,并在他们内心里形成内疚感和放逐感。无论我们个人的道德和性规则是什么样的,也许都必须要确认,我们的孩子们必须,也一定会找到一条道路去形成他们自己的规则。我们能够做的一切不过是提供尽可能好的样板,并无私奉献我们的爱、支持和理解。如果我们能够确认,蛇也是上帝所造,上帝禁止我们品尝智慧树上的果子,就是让所有年轻人有追求自身潜力并在生活中占据应有位置的动力,那么,我们最终就不会像《创世篇》里面的上帝一样较少仁慈心。这样,我们就可以帮助自己的孩子们确认,团结与和谐最终有可能在内心的情感和精神层面上找到,甚至有可能在伊甸园的院墙外找到。

第二部分:长大成人

佛陀出家(1)

  人生不可避免

  佛陀的故事在西方跟在东方一样有重要意义。无论我们是否相信佛陀的生活是历史事实,佛陀这个人物还是有神话意义的。下面的这个故事片断讲述了佛陀降生、童年和感应神示的事情,很动人,很深刻,对于每一位有同情心,并且也在理解内在的呼唤,希望进入更广大世界的人来说,都有着不小的意义。

  佛陀降生是一个神迹。佛陀的母亲感孕那一刻,整个宇宙通过种种奇迹显示其欢乐——乐器不弹自奏,河流停止流动,好像全在思考佛陀的诞生,树木和植物盖满了鲜花。这个孩子降生在一个皇族家庭,母亲临产没有体验任何痛苦,孩子降生不久便自己行走,小脚所踏之处,莲花自行开放。他接受了悉达多这个名字。出生后的第七天,他母亲喜极而亡,但母亲的妹妹却成为一位极用心的继母。这样,小王子的童年便是在爱与欢乐和衣食无虞的富足日子里度过的。

  悉达多王子到了12岁的时候,国王召开了一次婆罗门会议。他们做出预言,说如果王子看到老、病、死的场景,就一定会投身苦行。国王更喜欢儿子继承王位,要他当一个统领万邦的君主而不是当一个隐士。华丽的宫殿里有又大又漂亮的花园,四处修好了守卫森严的三重墙。不准任何人提到“死亡”和“悲伤”这样的字眼。

  悉达多到了成年,国王想好了,留住儿子的最好办法莫过于让他结婚,过上家庭生活。悉达多随后便娶了一个大臣的女儿,不久女人便怀上了孩子。然而,尽管父亲想尽办法,悉达多的天命还是同样迅速地唤醒了他。音乐、舞蹈和美女再也无法触动他了,反倒让他看到人世的虚空浮华与转瞬即逝。有一天,王子叫来了侍从,说他想去城里看看。国王下令说,全城一定要打扫干净,大加装饰,丑陋和压抑的情景都不能让儿子看见。可是,这些谨慎的行为都不起作用。当他驾车经过街道时,还是看到了一位浑身发抖的皱脸老者因为年纪太大而气喘吁吁,没有拐杖根本无法行走。悉达多看得惊呆了,得知人的老朽是活在世上的人都不可避免的命运。回到宫殿之后,他问有没有什么办法避开老年。可是,没有人能够回答他的问题。不久之后,他又去城里,遇到一位因为无法治愈的疾病而痛苦不堪的老妪。之后,他又看到一个葬礼在进行,因而也明白了受苦与死亡。最后,他遇到一个行乞的苦行僧,这位僧人告诉他说,他所以抛弃了俗世生活,就是要超越欢乐与痛苦,以保持永久的内心安宁。

  这些经历,加上悉达多自己沉思默想,使他坚信,他应该放弃安逸和自我放纵的生活,去当一名隐修者。他请求父亲放他走。可是,国王悲伤透顶,这个可爱的儿子是他全部的希望所在,想到要失去他,国王简直不能忍受。守卫宫墙的卫兵人数翻番,还设计了持续不断的娱乐项目防止王子想到离家的事情。悉达多的妻子生下了儿子,可是,就连这样的事情也无法让他忘记自己的使命。有一天晚上,他下了最后的决心。他最后看一眼熟睡中的妻子和小儿子,一头消失在夜幕里。他骑上快马,叫上自己的侍从跟随着他。神灵暗中相助,让所有卫兵都睡熟,马蹄也不发出一丁点响声。到了城门口,悉达多把马儿交给侍从,就此道别。从今往后,再没有悉达多王子了,因为佛陀已经开始了真正的灵魂之旅。

  评 论

  我们从童年时代的家出发,踏上未来命运的旅途,这样的旅行一般来说并不要求我们放弃人生的欢乐以交换苦行生活,尽管那些怀有宗教情怀的人也许非得这样做不可。但在这个故事里,许多嵌在里面的主题跟我们所有人都有关系。悉达多王子跟我们许多孩子一样,是他的父亲所有的希望与梦想所在,父亲希望儿子能够在他之后继承王位。只有这样,当父亲的才有可能梦想这样的一个儿子,他会继承自己的生意或行当。在最深的层面上,悉达多的父亲并不想让他的孩子去体验生活,因为超出父亲这只容器的轨道之外的生活会改变我们,会唤起内心的需求和所想达到的生活品质,是我们每个人独有的,但又不一定与父亲的希望相一致。尤其是,国王并不希望悉达多遇到人生的痛苦,因为这意味着要进入最深层的生活。如果王子能够保持小孩子的样子,那么,他就可以得到塑造,并造就成父亲的样子,永远留在家里。这些当父亲的人所做的梦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也没有什么邪恶可言。可是,它们本身却是没有用的。每一个年轻人都会是一个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人,这样的个性必须要得到实现,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与自己的内心达成一致。

  哪怕婚姻和为人之父的责任也不能阻挡悉达多远行的步伐。这是许多年轻人也许必须要汲取的深刻教训。如果我们太年轻就确认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能够有什么样的成就,尤其是当我们对伙伴的选择实际是父母的选择,或者我们进行这样的选择是为了让别人开心,或者是为了确保安全可靠的时候就建立了自己的小家,那么,生活也许过早就让我们走上了别的道路。

第二部分:长大成人

佛陀出家(2)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我们不给他们施加压力,在他们了解自己之前,在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之前,最好不要强迫他们“安定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太常见的人生经历。我们越是拼命让孩子留下来,他们最终越是会想离家而去。但作为孩子,我们也许必须要忍受父母的愤怒和失望才能避免在以后制造更大的伤痛和失望,不然我们会对自己的灵魂不忠。假如悉达多的父亲不是那么坚决,没有想尽办法通过婚姻来束缚住他,悉达多也许就不必忍受抛妻别子的痛苦。可是,这个妻子和孩子是他父亲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他觉得自己注定要归属的那个世界。可悲的是,悉达多没有任何办法去追求自己内心的召唤同时又保持为父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和儿子的父亲。

  我们经常会嘲笑或者带着愤怒看待年轻人追求自身生活的决定,尤其是当这些决定没有得到我们的支持时,更特别是当这样的决定威胁我们,会使儿女远离我们,或者暴露在我们一无所知的一个世界里的时候。的确,许多年轻人后来在生活中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我们不能够指望才只有十多岁二十不到的孩子确信自己余下的一生到底需要什么。可是,跟悉达多一样,有些孩子的确是了解自己的。无论这样的召唤是持久的还是只对某个时期的生活而言的,如果它们来自内心,那么,无论是家庭成员、老师、朋友或咨询人员,都不应该由于隐秘的动机而去扭转这个年轻人。悉达多的召唤是精神召唤,要求他必须放弃所有世俗的羁绊与快乐。这样的召唤也许是去搞音乐,去画画或者写作,去开办一门生意,或者是去全世界旅行,更或者是去当一名医生,一名会计或农夫。甚至也有可能是去与自己心爱的人结婚,组成一个家庭。但真正重要的是来自内心的呼唤。也许并不是每一个年轻人都会产生这样的冲动,但是,如果别人反对的声音没有压倒内心的声音,那这样的呼唤就极有可能被人们听到。能够与孩子有效交流的父母,能够确认孩子的个性的父母,并不会像悉达多的父亲一样事先决定孩子一定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从比喻的角度看,他们也不会在宫墙各处布满守卫来威胁这个孩子,无论是公开的还是隐蔽的,也不会在父母的意愿被否定以后就大加斥责和惩罚。

  佛陀出家的故事听起来很是让人伤心,因为他父亲、妻子和他的孩子注定永远见不着他了。可是,世界上的很大一部分人口都相信,他们最终的拯救就在于他做出的那个决定,这个决定就是要牺牲个人的幸福而普度众生。我们希望,如果鼓励我们的孩子倾听内心的声音,按照内心的指示去行事,最终就会导致父母和孩子双方的未来生活都丰富起来,会有更广大的一个世界可以分享。悉达多的故事教导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无论是苦命还是好运。如果我们准备好倾听和确认放任与召唤之间的不同,迫不得已的时候勇于放弃,那么,不仅仅我们自己的生活,而且还有其他许多人的生活都一定会更加丰富。

第二部分:长大成人

艾佛罗克之子帕里杜尔(1)

  找到离开母亲的勇气

  凯尔特的帕里杜尔神话是很长的一个故事,故事的根源在黑暗时代,当时,异教和基督教之间还没有完全分开。跟许多故事一样,这个故事最终也编织进了圣杯传奇。帕里杜尔跟法国的珀西瓦尔和德国的帕西发尔一样,最终都找到了圣杯。但是,最让我们关心的还是故事最开始的那一部分,也就是当青年时代的帕里杜尔宣布自己有权利进入外面的世界并成为一个男人的时候,他必须要面对的种种挑战。

  帕里杜尔是艾佛罗克伯爵七个儿子当中的一个。他父亲和他所有的兄弟都在战斗中牺牲,帕里杜尔由他母亲带大,是在荒野里长大成人的,根本不知道世上有战争和骑士存在。他甚至都不知道父亲的名字,更不用说知道父亲的骑士地位。因此,他母亲希望将他留在身边,以免跟失去其他的几个儿子一样失去他。

  帕里杜尔最喜欢玩的一种游戏是在林中游逛。有一天,三位骑士骑马路过,并向这位年轻人问好。他被骑士们高尚自豪的面容所吸引,惊异于他们身上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铠甲,还有三角旗和鞍褥的明亮色彩。回家以后,他问母亲那些人是干什么的。母亲大惊失色,说那些人是天使,像他这样出身贫寒的凡人不适合与他们来往。

  可是,这样的欺骗并不能阻挡帕里杜尔生命的潮水。有一天,他又在林中行走了很远,看到湖边上有一座城堡。一位尊贵的跛腿老人一身戎装坐在湖边钓鱼。老人请帕里杜尔一起吃饭,问这位年轻人懂不懂以剑作战。“我不知道,”帕里杜尔答道,“可是,假如我必须要作战,那我一定应该学会。”说到这里,老人就对帕里杜尔说了实话,说他实际上就是帕里杜尔的舅舅,也就是他母亲的兄弟。

  “不要听你妈的话,不要照她的习惯做,”那位老人说,“我会给你一匹马,教你骑术,之后将你培养成骑士。”

  帕里杜尔立即决定自己应该成为一名骑士。第二天早晨,他接受了舅舅给他的那匹马,并且在老人的许可下策马前行。他又看到一座漂亮的城堡,就在远处的草地上。又有一位长相尊贵的老人向他问好,请他一起吃饭,问他知不知道如何以剑作战。帕里杜尔又一次回答说:“假如有人告诉我,我想我应该学得会的。”说到这里,那位老人就给了他一把剑,让他去试一试剑。

  之后老人对帕里杜尔说:“年轻人,你已经用了你三分之二的力气。等你用到满力的时候,没有人能够打败你的。我是你舅舅,是你母亲的兄弟,也是那个住在湖边城堡里的人的兄弟。”老人教他舞剑。

  第二天早晨,在舅舅的许可下,帕里杜尔再次前行,这次手上多了一把剑。他来到林中,听到林中传出很响的哭声。他看到一位赤褐色头发的漂亮妇女。她旁边还立着一匹马,另一边还有一具尸体。她想把尸体扶到马上,但每次都滑了下来,之后她就哭。帕里杜尔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情,她回答说:“可恶的帕里杜尔!遇到你可真是我的不幸啊。”帕里杜尔问她为何称自己为可恶的人,她说:“因为你是你母亲死亡的原因啊。当你违背她的意愿骑马,并选择当一个骑士,还听从你舅舅的教导,悲伤就占据了她的心胸,她就死了。因此,你是一个可恶的人。这具尸体前不久还是我丈夫,他是被一个骑士刺死的,这个骑士就住在林中草地里。不要靠近他,因为你可能同样被他杀掉。”

  “不要悲伤了,”帕里杜尔回答说,“我来帮你埋葬你丈夫的尸体,再去找那个骑士,看看我是否能够帮你报仇。可是,首先,我为自己的母亲感到悲痛,因为我再也见不到她了,她的死亡使我良心不安。”

  当他悲伤完毕并埋葬了这女士的丈夫以后,马上就去找那个骑士,并将他降服。那个骑士请求帕里杜尔可怜他,但这年轻人答道:“你可以得到怜惜,但你必须先娶了这个女人,因为她的丈夫被你杀死了。你必须去找亚瑟王,告诉他说我降服了你,让你去敬仰他,为他服务。”因为帕里杜尔很想加入亚瑟王。

  骑士按他的要求做了。此后,经过许多考验和冒险之后,帕里杜尔最终为亚瑟王所接纳,成为亚瑟王最喜欢的骑士。

  评 论

  帕里杜尔决定离开母亲去当骑士,事情发生得又离奇又符合实际,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青年时代的铁面无情”。许多年轻人就是以这种方式看待未来的,他们抛弃过去,抛弃父母,哪怕父母尽了最大力气把他们养大成人。可是,这个故事讲的不光是年轻人不知谢恩领情的事情。帕里杜尔的母亲承受过巨大的痛苦,她丈夫和所有其他的几个儿子都被杀死了。毫不奇怪,她想尽办法要留住这最后一个儿子,因此就不让他了解外面的世界。可是,无论她挽留儿子的举动如何能够被大家所理解,世界却会主动参与进来,就跟过去任何时候一样,在这里,帕里杜尔在林中遇到的三个骑士就是外部世界的代表。帕里杜尔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他正在寻求的男人的形象,也是他母亲一直在想办法剥夺他了解的权利的那种形象。在骑士的高尚与荣誉当中,他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而对于这样的未来,他当时还一点主意都没有。这些骑士也是帕里杜尔的过去,他的遗产,因为他的父亲也是一位高贵的骑士。隐藏在这个故事里的,正是每一个儿子在父亲或父亲替代者那里寻找男人角色范式的需求。这种紧迫的心理需求或迟或早都会驱使这个年轻人离开自己的母亲,去寻找自己最终必将成为的东西。

第二部分:长大成人

艾佛罗克之子帕里杜尔(2)

  在两位可尊敬的舅舅身上,帕里杜尔好像找到了他从未见到过的父亲。两个舅舅都看到了他作为一名武士的价值,都帮助他踏上自己的道路,一个给他一匹马,这是走向世界所必需要的工具,另一个送他一把剑,这是为自己营造一个藏身之所的工具,也是为自己的权利和地位进行战斗的工具。作为一个离家出走的年轻人,叔叔和姨妈、家族的友人、教师和其他年长的教导者都会越来越重要,因为他们都是替代父母,同时也是引导年轻人在更广大的世界里找到一席之地的人。任何一个父母都必须要明白,这样来自外部世界的智慧是孩子所需要的,这一点相当重要;任何父母都不可能在孩子面前什么都懂,什么都是,而为人父母的角色也会在孩子与外部世界的其他人建立人际关系之后有所改变,因为这个外部的世界会为他提供一个在家庭框架内找不到的视角。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还不错。帕里杜尔看起来事事顺利,没有悲伤,也没有失落感,他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已经把母亲抛在身后了,直到遇到另一个丧夫的妇女,此人跟他母亲一样,从而使他体会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往往通过一个年轻人最初的性吸引的感觉,他才会意识到对自己母亲的真实情感。而这位漂亮的丧夫之妇触动了他的心,也激发了他的良知,让他知道了母亲的死讯。这位妇女不知道如何得知他母亲的死讯,这一点很是奇怪,但事实上她是另一种形式的母亲。帕里杜尔冒险追赶杀了这位女士丈夫的骑士,实际上是一种报复行为,因为他自己的父亲也死于骑士之手。他愿意冒险行事,表明他准备好接受人生的考验了。他愿意帮助这位女士,意味着他对抛弃在身后的母亲还是忠诚的。通过这些行为,他补救了自己的过去,为他遭受的损失产生了悲痛,也获得了第一次战斗的胜利。这次胜利还使他被亚瑟王所了解,因为他一直渴望被一个强大的男人的世界所接纳。

  帕里杜尔早年生活中的这些片段,在离家出走方面都给了我们哪些方面的教训?在一个层面上,离开自己的父母就像一种死亡,因为,虽然父母通常并不会在我们离开的时候死于心痛,但总还是有生离死别的意味。我们再也不能够重返童年,而帕里杜尔母亲的死亡所体现的,也正是这种惊人的情感现实。外部世界的体验改变我们,并将我们在心理上与家庭联结起来的脐带切断。就算我们足够幸运,能够在离家之后与父母保持相亲相爱的良好关系,那也还是一种改变了的关系,因为我们现在是成人了,平等了,准备好迎接我们自己的挑战,甚至会在必要的时候当我们父母的“父母”,正如帕里杜尔帮助那位妇女埋葬她丈夫的时候所做的。帕里杜尔的悲伤是一种成人仪式,如果我们希望成功地完成从童年走向独立的成人的旅行,那我们都必须经历这样的成人仪式。有了这次经历及其后果,帕里杜尔就失去了他的天真。他面对死亡,感觉到悲伤,他流血,他再也不能够返回那个天真的儿童状态,而他的母亲希望做到的,正好就是保护他不受生活的伤害。

  同样,确认孩子有自己的命运,并有权利成为他自己的父母也许会发现,跟帕里杜尔的母亲不一样,儿童变成成人以后,他还是希望——在自愿的情况下,在没有压力,没有欺骗,没有情感的讹诈,也不强行制造内疚感的情况下——孩子能够回家看看,能够分享和继续建设一个丰富和有回报的成人关系。跟帕里杜尔的母亲一样的父母出自好意而不愿意袒露自己的担忧、失落感和需求,反过来却阻止孩子成为独立自主的成人,这样的父母也许会伤心,不是因为年轻人太粗心,不懂知恩图报,而是因为这样的分离是正当的,无可避免的。这样一个时刻必将到来,此时,我们必须确认外面的世界也许会为孩子提供我们自己无法给予的东西。帕里杜尔如果不投入生活中,他就不可能成为他注定会成为的那种人,而那种人是他从出生的时候就一定会力争的——一个骑士,一个寻找由圣杯所象征的精神智慧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多大权威的父母,都不能阻止生活的自我实现,也没有哪个父母有权利这么做。

第二部分:长大成人

齐格弗里德(1)

  争取自立  

  个性的突现不仅仅是指将童年留在身后,还指要面临外部世界和人的内心里那些需要克服的种种毛病。为争取自立而进行的斗争是成年仪式,每一个年轻人都必须经历它,而且,也许要经历许多层面上的许多次斗争,从少年一直到三十多岁,之后我们才能够产生自信,感到真实,才会觉得有足够大的价值以最积极和创造性的方式去表达我们是谁。在这个成人仪式里,不可能存在欺骗。这成人仪式也许会是微妙的,披上了并不是立即就可以辨认出来的种种外衣,让人看不出那是一个战场。但如果我们想回避自立的挑战,那我们只会是一个脆弱和不成熟的人,生活中哪怕一点不顺心的事情,就有可能让我们的防线一溃千里。

  齐格弗里德

  与惰性的较量

  齐格弗里德这个了不起的人物,在德国和冰岛的神话中都很有名,他是典型的北欧英雄。在斯堪的纳维亚的故事中,他被称作西格德,他的英雄事迹是世界上最精美的史诗的吟颂主题。我们在这里讲述的一部分故事,是年轻的齐格弗里德与为尼伯龙护宝的龙形巨人法夫纳之间进行的一场战斗。

  齐格弗里德是齐格蒙德与妹妹齐格林德之间的非法婚姻产下的孩子。虽然这对兄妹最后的下场很是悲惨,可是,齐格蒙德为从没有见过面的儿子遗下一把极漂亮的宝剑。剑虽然断了,但修好以后,战场上无人能挡。孤儿齐格弗里德是尼伯龙·米姆(矮人)养大成人的,尼伯龙·米姆很勉强地把齐格弗里德养大,目的是希望有朝一日,这个力大无比和勇敢过人的年轻人有力量杀死法夫纳,找到那个藏金所。那里的黄金是很久以前被沃坦神从尼伯龙这里偷走的。之后,米姆就准备杀掉齐格弗里德,一个人独吞那堆黄金。

  但是,神灵偏袒齐格弗里德。有一天,这名青年在林中行走,听到一只鸟在唱歌,就发现自己听得懂鸟的歌声。那只鸟不仅仅告诉他说米姆准备杀死他,而且还讲了原因。齐格弗里德回到米姆的住处,根本就没有提起在林中新发现的事情。他并不着急,耐心等待,仔细观察。不久之后,米姆要他把父亲给他的剑重新铸好,齐格弗里德就照办了,用尽全力耐着性子完成任务。米姆对他提起那一堆黄金的事情,说藏在山洞里,由沉睡的法夫纳巨龙守卫着。在这一堆黄金里,有尼伯龙的戒指,这枚戒指有无边的法力,这才是米姆最想得到的。之后,这个矮人就指示齐格弗里德去把黄金拿回来。可是,齐格弗里德早就知道这个矮人的阴谋了,因此就用宝剑杀死了他。

  这位青年英雄现在就出发寻找巨龙法夫纳。法夫纳以前是一个巨人,并不是很聪明,但身材极其高大,很吓人。由于戒指的魔力,法夫纳把自己变成一头身材高大、模样可恶、身上布满鳞片的怪物。这条巨龙天天睡觉,蛇一样的身体下面就盘着那堆黄金,每天被黄金的梦想所迷惑。那只鸟先把米姆的诡计告诉齐格弗里德,现在又引导这位年轻人到了洞穴。齐格弗里德挥剑杀死了巨龙,找到了黄金宝藏。但是,齐格弗里德丝毫不为财富所诱惑,只从宝藏里取走了两样东西:一只头盔使他隐形,还有就是尼伯龙的戒指,戒指的法力是他目前还不掌握的。这样,他就重新踏上了征程。

  评 论

  齐格弗里德不知道自己的父母,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能力,许多神话英雄都是这样的。他只有一把破剑,是在他出生以前便去世的父亲遗留给他的。可是,这把剑虽然是重新铸造过的,却是力量与勇气的遗产,一代一代人传承下来。我们也从自己的父母和祖父母那里继承了很多的天赋,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潜力塑造这些天赋,使其按照我们自己的方式得以运用,借以完成我们自己的使命。另外,跟许多神话英雄一样,齐格弗里德也受到一种奸诈怪物的威胁,因为这头怪物想利用这年轻人的力量达到他自己的目的。与敌人的第一次冲突反映出齐格弗里德早早就明白了,并不是全世界的人都站在自己一边,我们要意识到嫉妒、恶毒和毁灭力量的现实存在,无论是在我们自己家里,在学校里,在工作场所,还是在我们自己的内心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

  齐格弗里德意识到了这种自我保护的需求,所以他才听得懂鸟儿的歌声。这个奇怪的情景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鸟儿是大自然的声音,也是直觉的声音,警告我们注意自己处在危险之中,在我们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时,会向我们显示正确的道路。也许我们所有人都具备理解直觉的声音的能力,只需要我们侧耳细听就行了。齐格弗里德停下来倾听,并使自己向鸟儿的智慧敞开心胸,他才得知了隐藏黄金的处所,明白必须前往铲除那条巨龙自己才能得生。

第二部分:长大成人

齐格弗里德(2)

  杀死米姆的时候,齐格弗里德是在进行自卫,不然的话,那个矮人就会杀死他。一般来说,我们并不需要杀死别人才能获得自立,但是,杀死米姆的事件却告诉我们,从象征的意义上说,如果人们对我们心存不轨,甚至不怀善意的时候,我们要先下手为强,让自己坚决脱离那些人。对于一个处在学习过程中的人来说,这是相当艰难的一课,因为除非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苦,否则我们会怀着不现实的理想,使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发出要求,所有的大门都会向我们敞开,并假定所有人都会对我们仁厚慈爱。这是年轻人的天赋,也是年轻人的缺点。可悲的是,跟齐格弗里德一样,我们都必须要明白,越早越好,世界上存在有爱心的人,也存在心里有仇恨的人,有些人以仁爱为荣,另外一些人却不是这样的。

  巨龙法夫纳是一头奇怪的野兽,一部分是巨人,一部分是一条龙。这个人物是人类的贪婪和惰性形象。法夫纳仅仅满足于占据黄金,并不想去利用它,无论是善的还是恶的目的,它只是希望掌握这堆黄金就行了。许多巨龙都很嚣张,也十分危险,但法夫纳却不同,它是浪费的形象,有巨大的权力和潜力却不知利用。黄金代表价值与能量,因此,这条龙是人类本性里一切懒惰者、贪婪者和僵死者的象征,它满足于躺在这些没有加以利用的宝贵资源上睡觉,什么也不干,哪里也不去,使生命的强力僵化老死。齐格弗里德杀死了巨龙,释放出其中的能量,使它们再次汇入生命的洪流。

  可是,这位英雄也不想要太多的财富,也不需要这堆黄金让他有能力去购买的任何东西。他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因此就知道了本能的智慧,也见证了人类不良品质的现实,就准备重新拾起和更新自己的遗产,也就是使他具备了征服力量的那把宝剑。但他还发现了别的东西,这就是诚实。齐格弗里德知道自己珍视的东西,这值得珍视的东西却不是无节制的奢侈享受,也不是黄金能够给予他的世俗的力量。他只选择了隐形头盔和戒指。他并不知道这两样东西的历史,他之所以选择了它们,就是因为他发现这些东西很漂亮,也因为他的本能告诉自己说,它们比硬币或金条更有价值。

  这些东西有极其深刻的意义,因为它们带有神奇的法力。隐形头盔是古代的一种符号,我们在希腊神话里也发现过这样的符号。在希腊神话里,隐形头盔被说成是冥王的财产,戴上了头盔的人能够在不被人发觉的情况下经历人生。那是世俗智慧的象征,有了这样的智慧,我们就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安静,我们就能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有所收获,同时又不强加自己的观点、愿望和对别人的意见。它也是得知和保守秘密的象征,没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就会一直像个小孩子,而小孩子是不知保守秘密的,见到任何人都想把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和盘托出。

  那么,尼伯龙的戒指呢?关于它,已经有卷帙浩繁的大量著作来解释其意义了,有魔法的金戒指故事不仅仅出现在条顿民族和北欧神话里,而且还出现在J·托尔肯20世纪的经典故事《魔戒》里。尼伯龙的戒指最早源自水底深处,那是自然魔力与人类心灵力量的象征。矮人艾尔伯里奇先将它偷走,他希望借此统治世界。之后,戒指又被沃顿大神偷走。这枚戒指隐含着创造和奴役他人的力量。戒指是从无意识的深处夺取而来的,铸就成了可用于善,也可用于恶的工具,而这就是人类的独创精神和创造灵感的力量。艾尔伯里奇希望拿戒指去作恶,米姆希望做同样的事情,沃顿大神并不想作恶,但他使其用于虚荣心的满足,因而也在无意间启动了恶。但是,齐格弗里德之所以要那枚戒指,仅仅是因为戒指很漂亮,他当时还不明白那枚戒指能够干什么。最后,戒指还是使齐格弗里德走向了悲剧,但那是后来的事情,而且是他自己的愚蠢行为造成的。目前,我们只需要记住,那枚戒指包含着人类的创造和领导潜力,每一个年轻人只要征服了自己内心里那条懒惰的巨龙、惰性和无意识的力量,就一定会发现自己的创造和领导潜能。

第二部分:长大成人

漂亮的无名者(1)

  寻找身世

  在神话里,英雄代表人类的冲动,要离开平淡熟悉的环境提供的安全场所,进入未知的、危险的领域。在亚瑟王神话中,游历四方的骑士面对无数的险境,但他必须要面对的最大的两个危险是不名誉与死亡。换句话说,他拿自己的生命冒险,就是要实现成为自己所希望成为的那种人的理想。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的英雄是古安格兰。一开始,跟帕尔杜尔、齐格弗里德一样,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也不知道父亲是谁。他的母亲一手将他养大成人,由于他长得极漂亮,就称他为漂亮儿子。

  古安格兰长大成人,就离开母亲,离开自己的家,骑马去找亚瑟王的王宫。他大胆进入王宫,请求亚瑟王允诺他的种种心愿。亚瑟王看到这个年轻人既自信又天真,觉得十分好玩,就答应了。因为这个年轻人没有名字,但有一张极漂亮和招人喜爱的脸,亚瑟王就称他是漂亮的无名者。

  此时,又来了一个陌生人,是一个少女,名叫赫莉。她请求亚瑟王派一名骑士去拯救她的女主人布龙德·埃斯梅丽,威尔士的女王。有两个男巫师把埃斯梅丽变成了一条龙,可怜的女王只有通过亲吻才能解脱魔咒。当然,古安格兰立即要求上马出征。亚瑟王因为已经答应这名年轻人,允许他得到想要的任何东西,就批准他前往解救女王。一开始,赫莉很是生气,因为亚瑟王派了一个没有经验的年轻人,甚至都没有自己的名字,恐怕他无法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她生气地策马离开,古安格兰就打马追她,费了很大力气才追上她。

  但是,不久之后,赫莉改变了主意,因为漂亮的无名者证明自己是一个勇敢和聪明的人。他在佩里拉斯堡战胜了一名勇猛的骑士,从两个巨人手里救下了一个少女,还打败了攻击他的另外三名骑士。赫莉和漂亮的无名者来到金岛,要经过一条堤道才能到达。堤道上有一个可怕的骑士守着,因为他很想娶金岛上的那个女士为妻。可是,那女士并不爱他,因此许诺说,如果他能守住堤道达七年之久,那她就答应嫁给他。骑士在头五年守住了堤道,沿堤摆满了割下来的人头,表明他战斗的效率很高。可是,古安格兰来了,他与这名骑士作战,不费力气就杀死了他。

  岛上的那位女士是一个可爱得惊人的小仙女,名叫白手少女。她住在水晶筑成的城堡里,城堡在花园中央,四周是香料和鲜花,长年飘香不断。小仙女暗恋古安格兰很久了,尽管他并不知情。她欢迎古安格兰上岛,并对他说想嫁给他。古安格兰也觉得她很有吸引力,可是,赫莉提醒他,说还有没有办完的事情,于是,第二天早晨,他们就悄悄地上路了。

  当天晚上,他们到达一处城堡,当地有一个习俗,留宿者必须要与寨主打斗一番。古安格兰轻松取胜,寨主热烈欢迎他。第二天,他带领两人来到森劳顿废城,赫莉的女主人布龙德·埃斯梅丽就关押在那里。寨主警告古安格兰,说进城以后,每次受到欢迎的时候就要回报以诅咒。

  森劳顿城以前是一个繁华都市,但现在已经成为一片废墟。古安格兰骑马经过一处破门,经过一座座坍塌废弃的古塔,最后来到一处宫殿。在那里,面色苍白的吟游诗人在烛光照亮的窗户里面吟唱,对他表示欢迎。可是,古安格兰听从劝告,听到欢迎词就报以诅咒。他进了大殿,遭到斧头袭击,但持斧袭击的人却是隐形的。之后,一名身材高大的骑士骑着喷火的马出现了。古安格兰虽然很害怕,还是与他勇敢搏斗,并将他杀死,结果,骑士的尸体在他眼前神奇地腐烂了。

  吟游诗人们拿着蜡烛逃跑了,古安格兰一个人留在黑暗中,心里想着美丽的白手仙女,以此保持镇定。之后,一条可怕的喷火巨蟒从黑暗中向他袭来,并且咬他的屁股。有一个神秘的声音在黑暗中说:“你的名字是古安格兰,你是高文的儿子。”古安格兰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探索,因此当场就睡着了,他累坏了,但非常高兴,因为他现在知道自己是谁了。

  醒过来以后,大殿里充满阳光,他身旁站着一个漂亮的妇女,但没有白手少女那样漂亮。这个女人就是布龙德·埃斯梅丽,已经变回了人形。她告诉古安格兰,说有两个施魔法者,马布恩和埃弗兰,对她和城堡施了魔法,目的是让她与马布恩结婚,而且魔法使全城人弃城而逃。马布恩就是骑在喷火马上的巨人骑士,头天晚上被古安格兰杀死了,现在,她已经从魔法中解脱出来了,因此,埃斯梅丽就提议与古安格兰结婚。

  古安格兰一开始同意了,但发现自己在想念那个漂亮的小仙女,就是白手少女。他再次回到金岛,并在金岛上实现了两个人的爱。她对他说,她一辈子都在观察他。她派赫莉去亚瑟王的王宫,知道古安格兰会主动请战的。最终也是她用自己的声音呼唤他的名字,并透露他的真实身份的。

  但是,有消息传来,说亚瑟王组织了一场大型比赛,小仙女知道她留不住情人了。古安格兰起先是睡在她怀里的,但现在一个人在林中醒来,身上全副武装,还有一匹马在他身旁。他在比武大会上一再证明了自己的勇敢,最后与布龙德·埃斯梅丽团聚,因为她随他一同参加了比武大会。他们一起去了森劳顿,心里很是欢喜,因为全城的人民又重返家园了。他们在那里结婚,在巨大的欢乐中接受了国王和王后的称号。

第二部分:长大成人

漂亮的无名者(2)

  评 论

  漂亮的无名者的故事描述的是一个人寻找自己的身世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艰难困苦的磨炼、不畏艰险的努力,真正的自我才能体现出来。故事的开头,古安格兰跟大部分年轻人一样,并不知道自己是谁。为了发现自我,他必须要面对众多的危险。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离开安全的家而去独自奋斗。在众多神话故事中,与龙搏斗是一个必经的程序,此后才能征服邪恶。龙是人类贪婪的象征,也是混乱、毁灭力量的符号。龙会吞噬路上碰到的所有东西,并通过喷火的行动而消灭一切。但是,古安格兰的任务不是要杀死这条龙,他是要去亲吻这条怪物,破解魔法,使那个城市恢复生机。这表明,同情心和理解力往往比愤怒和压抑的力量大得多,能够赢得针对内心毁灭冲动的战斗。邪恶的魔法师马布恩和埃弗兰代表反生命的力量,它们会促进郁积和腐烂。他们把全城的人赶跑,让城堡失去生机。行吟诗人们只不过是一些行尸走肉,他们拿着蜡烛,带着渴望欢迎古安格兰,因为他们在内心里都是死人,已经屈服于内心的绝望与黑暗力量。马布恩的内心里也是一个死人,他的内心里没有爱,没有同情,也没有欢乐,这就是他立即腐烂的原因。

  这些形象,就是古安格兰征服的邪恶力量,不仅仅广泛存在于外部的世界,而且还存在于漂亮的无名者自己的内心里。它们就是黑暗、毁灭、抑郁,所有年轻人都必须与之斗争才能赢得自己在阳光下的一席之地,并获得内心的身世感和令人满足的、有创造性的生活。在施魔法者的形象中,我们也许会看到那种痛苦与绝望,在那些成为吸毒者和罪犯的年轻人的悲惨例子中,都潜藏着类似的绝望。他们跟女王和她的城堡一样,被这样一种想法所迷惑,以为再没有希望了,以为世界是一个可怕的、荒芜的所在。把这些反生活的力量全都怪罪于“社会”或“政府”是不行的,它们全都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寻找身世的活动,就是指我们应该诚实地面对它们,并战胜这些邪恶力量。

  古安格兰与女王结婚,恢复了这个城堡的生机,他成为生活的国王,而不是死后的冥界之主。他还赢得了小仙女的爱,也正是这个小仙女把他的名字说给他听了。曾有人相信,一个人真正的名字包含着这个人生存的本质,接受命名的礼物,意味着古安格兰现在知道自己是谁,到底是什么人了。他通过自己的勇气和漂亮赢得小仙女的爱,但是,最终是因为他对职责的献身精神才打破自己身上的魔法的,这可以从他对亚瑟王的忠诚表现出来。他没有与小仙女缠绵不休,而是跟人类的女王结了婚,并统治着一个人类的城堡,而不是仙女的地盘。这是这个故事里相当重要的一面。正是通过与真实女性的婚姻,而不是一个幻想中的生命的结合,古安格兰才实现了自己全部的完整人生。他必须远离幻想中的爱与生活,因为他的前进道路通往人的世界,而不是那么诱人的一个鲜花不断开放的幻想世界。这样,小仙女代表的就是一种内心的死亡,假如古安格兰与她相处的时间太长。毕竟,通往她的王国的道路上摆满了身首异处的头颅。

  小仙女的魔岛就是想像的王国,它与现实人生彼此分离,它有可能引导我们找到自己的潜在创造力。她还是理想的形象,让我们得到投身现实世界的刺激。理想激励我们追求真、善和美,但是,正是由于真、善、美的本性,它们才永远也不可能彻底实现,如果我们在想像的世界里停留太久,就有可能忽视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注意的外部世界。我们需要理想,也需要有现实感,因为每个人都必须与此时此地的生活达成和解,并在为人一世的框架内找到自己的身世。

第二部分:长大成人

吉尔伽美什与生命之树

  接受凡胎

  关于吉尔伽美什的巴比伦传奇,是一个长达4000年的长篇故事,讲述的是最早的神话大英雄们的事迹。吉尔伽美什及其后世的英雄,都是我们每个人身上英勇豪迈的一面的象征——我们努力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我们进入生存斗争,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位置。我们在这里讲述的这个故事,描述的是吉尔伽美什决定超脱生死,并在海底寻找永生之树。不用说,他发现了我们大家迟早都会明白的真理,因为我们年轻的梦想与渴望,最终都会与世俗世界的生活现实发生碰撞。

  年轻的吉尔伽美什和他的朋友恩基杜与怪物和恶魔进行过许多场艰苦的战斗,每次都是凯旋而归。可是,恩基杜引发了大女神伊师塔的愤怒,结果,伊师塔说服其他神灵,让恩基杜非死不可。吉尔伽美什发现他最勇敢和最喜欢的同伴出乎意料地死亡,而且死得很冤,悲愤不已,十分伤心。他不仅仅因为失去了一位好朋友而悲伤,而且还因为恩基杜的死让他明白,自己也是有生死的,终有一天也会跟他一样死掉。

  由于吉尔伽美什是英雄,不可能坐在那里胡思乱想,干等着接受全人类都必须要接受的命运,他决定去寻找永生之法。他明白,他的祖先乌特纳匹什迪姆是大洪水中的幸存者,众神灵是因为要惩罚人类才引发洪水的,这个祖先是唯一知道如何得永生的凡人。他决定找到这个人,从他那里了解生死秘密。

  刚刚开始远征,他就来到一处山脚下,这里有一个蝎人和他的妻子守卫着。蝎人告诉吉尔伽美什,说没有哪个凡人曾经越过这个山脉而且挺过了山中的危险。但是,吉尔伽美什把他这次远行的目的告诉他,蝎人对他充满敬仰,就放这位英雄过去了。吉尔伽美什摸黑走了很远的路,最后到达太阳神的居所。太阳神警告这位英雄,说他的寻求是白费工夫,但是,吉尔伽美什不听劝告,继续上路。

  最后,吉尔伽美什来到死亡之水的海边。他在那里遇到一个守卫,是一个手拿水罐的妇女,她像蝎人和太阳神一样,尽力说服他不要继续下去。拿水罐的女人提醒他,应该懂得欣赏生活:

  “吉尔伽美什啊,你到底要去哪里?

  你不会找到你想找到的东西。

  神灵创造人类的时候,

  早就把死亡同时分配给人类,

  他们自己掌握着生死的秘密。

  把自己的肚子吃饱吧,吉尔伽美什,

  把每一天的生活过得像节日。

  白天黑夜要尽情唱歌玩耍。

  把自己洗干净,还要照顾好牵你手的孩子,

  你的妻子会因你而开心。

  因为这就是人要做的事情。”

  可是,吉尔伽美什无法忘记恩基杜,也忘不了自己最后的结局。他继续在危险重重的旅途上前进。到了海边,他遇到古代的船夫,他过去也曾是为乌特纳匹什迪姆开船的船夫,当时,大洪水毁灭了世界的大部分。吉尔伽美什请这个老人帮他渡过死亡之水。可是,船夫要他自己去找一条船来,横渡的时候千万不要碰到哪怕一滴海水。吉尔伽美什就按照船夫说的做了,最后来到一个岛上,那个在大洪水里幸存下来的祖先就生活在这个岛上。

  可是,乌特纳匹什迪姆只是重复了其他所有人对这位英雄说过的话:神灵只让他们自己永生不死,死亡就是人类的命运。吉尔伽美什终于放弃了自己的希望,准备起身离开。可是,乌特纳匹什迪姆产生了怜悯之心,告诉他一个秘密,说海底生长着一棵秘密的树,这树能让年老者重新年轻。吉尔伽美什划船来到海中央,跳入死亡之海,找到了那棵树,游回船上的时候,他带回了一根树枝。他安全地回到海岸上,开始打道回家,那根宝贵的树枝就藏在自己身上的袋子里。回家路上,他在一口池塘边停下来洗澡换衣服。可是,一条蛇悄悄地爬过来,闻到了永生不死树枝的天堂的香味,就把树枝拖走了,还吃掉了树叶。蛇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不断地蜕皮,自我更新。

  英雄吉尔伽美什在池塘边跪下来,双手捧着脸大哭起来。他现在明白了,人们告诉他的都是真相:哪怕最伟大和最勇敢的英雄也是人,因此必须要学会欢乐地生活,体会眼前的幸福,最后接受不可避免的命运。

  评 论

  这个故事并不需要解释,它要说的话都说得很清楚,其中的意思在今天跟在4000年前一样有意义。吉尔伽美什这位青年英雄已经征服过许多地方了,他现在与生命的不公正现实之一发生了面对面的碰撞。他失去了自己的朋友,惟一的解释就是,这是神灵的意志。照这个样子,我们所有人或迟或早都要面临这样一天,那就是我们会第一次看到亲人如何死去。一般来说,这往往是我们的父母,或者是一位我们深爱的祖父母。但有时候,这样倒下的人会是学校的一位朋友,或者是同事。也许,让我们想到人类命运的不一定就是死亡,也许是我们许多人生活其中的那种艰难状况,人自己有时候也会生病,或者有的时候,困难的生活环境会中断一个人的生命,让一个人的计划和梦想烟消云散。

  吉尔伽美什一开始拒绝接受自己的命运,我们年轻的时候都有这样的时候。毕竟,他是一个特别的人,他是一个英雄,他征服过无数的怪物,他在世界上留下了美名。当我们听到别人的不幸时,往往会对自己说:“多么悲惨啊,但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我自己的头上!”人在年轻时追赶自己的命运,那是充满自信和深刻的与众不同的感觉的。这就是生命的前半截的天赋,如果我们走运,我们也许能够留住它,也许会以更微妙、更和缓的形式留住它,甚至有可能在晚年还能保留它。但是,一个人如此坚定地相信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能够征服任何东西,这样的想法总有一天会与现实发生碰撞的。吉尔伽美什接到守卫者的警告,也接到过祖先的警告,知道永生只为神灵自身留着。但他不听这些人的劝告,冒着很大风险偷走了永生树上的一根树枝。吉尔伽美什的故事比创世纪的故事年代更久远,这位巴比伦的英雄没有受到神灵的惩罚,这与后来的亚当与夏娃不一样。是大自然以蛇的形式温和地告诉了他这个消息。

  在这个古老的神话里,埋藏着很深的一个悖论。跟吉尔伽美什一样,我们都需要在自己年轻的时候挑战人生,检验我们挑战生活局限的能力,而且,跟吉尔伽美什一样,我们也许经常会赢得胜利,实现我们的很多目标。人若在年轻时代便胆小如鼠,那就是忽略人生的目的,紧缩在童年时代不肯出来应对现实生活,就是避免人作为人的最后的命运。年轻人挑战人生的不公,检验到底是不是命运决定一切,这一点无可厚非,完全是正当的,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到最后,我们能够跨越的一切总是有限度的。无论我们的宗教或精神理由多么充足,无论我们把这些局限称之为上帝的意志,人类的极限或“生活本身的样子”,我们都不能否认我们毕竟都还只是人。我们要体会欢乐,但也必须承担悲伤,要获得成功,但也必须准备失败。等我们到三十多岁的时候,许多人往往就开始想各种办法延长青春了。也许这都是合适和必要的。但是,吉尔伽美什的发现,就是我们在成熟期会遇到的众多分水岭之一。能够认识自己的潜能,接受尘世挑战的人的确是英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能力,就在我们个人的天赋和个性范围之内。能够做到这些的年轻男女,如果记得必须要重视我们的极限,生活是让我们在今天,在此时此地来度过的,无论它有时候看起来是多么不公平,就真正是成熟的青年了。

第二部分:长大成人

凡那穆瓦伦与护身符(1)

  追寻意义

  追寻意义,对年轻人来说与对老年人有不同的含义。正当盛年时,我们拼命要确定自己是谁,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寻找独特感,这样的独特感能够反映个人的目的和终极的意义。意义可以通过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成就的事业来体现,或者在爱与任何能够给予我们欢乐的东西中找到。但是,常有的事情是,意义不是源自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理解的有意识的追求,而是源自能够显示出我们并不知道已经存在着的生活尺度的经验。换句话说,意义对于年轻人来说,经常就是与经验而不是有意识追寻的目标的遭遇。在后来的生活里,我们更能意识到更大的一个整体,我们就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而我们仅仅能够参与其中一部分。对于老年人来说,意义也许就在于自愿地探索人生更深层的秘密,在于那种源自同情、超然和对精神现实的意识的统一感。意义的追寻,常常是外部世界的吸引力已经消褪时出现的有意识的目标。但是,意义对于年轻人来说经常是一件高度自我确定的事情,也应该是这样的,这是一线微弱但诱人的光芒,它使我们的生命充满魔力、激情、动力与方向。

  凡那穆瓦伦与护身符

  理想的妥协

  凡那穆瓦伦是芬兰英雄史诗《英雄的国土》里的大英雄,他半人半魔,但跟凡人一样会有痛苦。在这里,我们看到他想锻造出有魔力的护身符,好用它去抢回自己心爱的女人。在最后,更重要的倒是那个护身符而不是那个女人本身。凡那穆瓦伦的错误以及他的勇气都证明,虽然我们也许认为自己想要的是这样东西,但后来也许发现自己实际想要的却是另外的东西。

  凡那穆瓦伦是风中贞女的儿子,他希望娶回拉普斯的一位漂亮妇女为妻,但她宁愿跳海也不愿嫁给他。这位英雄很是痛苦,心中悲伤,就离开家乡,周游四海。不久之后,他想在一个遥远的异乡找一个妻子。那一片国土的女保护者叫露西,她答应凡那穆瓦伦说,可以娶她自己的女儿,一个漂亮和出类拔萃的少女为妻,条件是他要造一个桑波,桑波是一种护身符,可以为这片土地带来永久的繁荣。凡那穆瓦伦受到刺激和鼓励,因为得到了一个年轻漂亮妻子的许诺,就着手铸造护身符。但是,他很快就觉得无聊了,因为要做计划,做各种准备工作,要吃很多苦,因此就请他的朋友铁匠伊尔马林伦替他做那个护身符。伊尔马林伦照办了。但是,露西的女儿看到了这件宝物,也知道了其创造者的精湛艺术和创造力,结果决心嫁给这位铁匠。因此,凡那穆瓦伦又一次被拒绝了,又没有得到妻子。

  但是,他这位朋友的婚姻不久便在悲伤中结束,因为伊尔马林伦的妻子原本应该属于凡那穆瓦伦的,结果倒是被熊吃掉了。因此,铁匠就要求娶露西的第二个女儿,遭到拒绝后,他强行带着这个女人跑了。但他刚一转身,这个女人就悄悄溜掉了,马上嫁给了另外一个男子。伊尔马林伦恼怒交加,就找到凡那穆瓦伦,说他们铸造出来的桑波为那片国土带来了繁荣昌盛的生活,还说凡那穆瓦伦本应该为他自己和人民锻造桑波,而不是把自己的朋友引向如此不幸的生活。凡那穆瓦伦听完也很生气和羞愧,于是就制定出计划,准备偷走了藏在一个秘密小岛上的桑波。

  凡那穆瓦伦驾船开往那个小岛,但小船跟一条巨大的鱼撞上了,几乎翻船。鱼撞死了,凡那穆瓦伦就用鱼刺制作了极好的乐器,是有五根弦的洋琴,而且还有魔力。有了这件乐器,凡那穆瓦伦就让守卫桑波的人睡着了。之后,他就偷走护身符,驾船逃走。但守卫太早就醒过来了,这个国家的女保护者露西唤起一场狂乱的暴风雨,结果,凡那穆瓦伦的乐器在暴风雨中被海浪卷走,桑波也破成几块。凡那穆瓦伦拼命抢救了几块碎片。这几块碎片也有很大作用,等他再次回到家乡,就为当地人民带来了相当不错的繁荣生活。露西很是愤怒,多次降灾凡那穆瓦伦的故乡,甚至把太阳和月亮关在一个山洞里,但凡那穆瓦伦还是胜利了,国土仍然安全。

第二部分:长大成人

凡那穆瓦伦与护身符(2)

  评 论

  这是个奇怪的故事,每一处都在炫耀法术,但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人最典型的两难处境。我们在生活中追求什么,我们认为会使我们幸福的东西是什么?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正如对凡那穆瓦伦一样,找到合适的伙伴最开始是处于主宰地位的驱动力,看起来,如果能够发现完美的爱,则我们所有的问题都会解决,我们会在阳光下找到属于我们的位置。

  凡那穆瓦伦第一次就被他所爱的人拒绝。之后,他决定离开自己的家乡,准备在异乡人中间找到自己的妻子。到目前为止,对于我们这位英雄,正如对许多人一样,体现在一张漂亮的脸上,也体现在感官快乐的允诺中。仅仅以这样的方式,我们就受到自以为是我们真实命运的东西所驱动,而实际上真正驱动我们的却是自己失望的梦想和满足自己的情感与生理需求的需要。凡那穆瓦伦并不真正了解或爱那个女性,因为她是被她母亲露西许配给他的。但是,她长得不错,她的家庭也是显赫家族。别人请他去铸造一个护身符,由于他有魔力,因此很容易就能完成这个任务。但是,因为他自己不屑去干这样的事情,就托一位朋友去完成。结果,露西的女儿爱上了制作护身符的铁匠,凡那穆瓦伦又一次被拒绝。

  这是典型的情感错误,很多人在我们生活的初期都犯过类似的错误。在《英雄的国土》里,这件事情以简单干练、少说废话的方式说得很明白。凡那穆瓦伦年轻,以自我为中心,也不太负责任,他时常被人扇一记耳光,虽然不是真正被扇了耳光,但比喻意义上就是如此。如果他希望找到意义和目的,希望成为他注定要成为的真正的英雄,那他就会更仔细一些,而不光是寻找“合适的”妻子,也不仅仅依靠朋友为自己提供一个答案。正是这个朋友,这个一肚子苦水的铁匠伊尔马林伦,为凡那穆瓦伦提出了更重要的一个任务:去把护身符偷回来(毕竟,这个护身符是这位英雄设计的),然后将它带回自己的家乡,为他自己的国土带来繁荣。凡那穆瓦伦现在才开始意识到,他属于更广大的一个世界,除了自己以外,别人也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他自己的人民。在一个层面上,伊尔马林伦是这位英雄自身的阴暗面——他年轻时代感到的痛苦,他的欲望横遭阻碍,郁郁不得志;他还意识到,崇高的梦想和理想最后都不现实,说得好是妥协,差的就是破碎。而在更深的层面上,伊尔马林伦可悲的婚姻和损失也提醒我们,当我们的创造仅仅只是为了赢得爱和认同,那我们的创造也许到最后根本就不能给予我们任何一种欢乐,甚至有可能被他人自私地加以利用,正如我们自己也曾利用过它们。

  凡那穆瓦伦一旦决定去偷回桑波(《英雄的国土》从来没有说明这到底是为什么),事情突然之间就开始对他有利了。他碰巧撞死的大鱼本身也有魔力,竟然为一种有魔法的乐器提供了材料,可以诱使敌人入睡。这是一个奇怪的神话形象,表明如果我们能够在机会到来时抓住机会,哪怕是在明显不幸或危险的情形中,然后利用机会制造出某种有特性的东西,那么,在我们追寻意义与目的的时候,就会有更大的进步。

  露西的报复是可以预想到的,哪怕是有魔力的英雄,也不能指望万事都顺着自己,可怕的风暴几乎毁灭他的船只,并打碎了他的护身符。如果凡那穆瓦伦不是那么精明的一位英雄,那他此时无疑会放弃,并在绝望中回家。但这位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潜力)并不放弃。凡那穆瓦伦在海浪中寻找桑波残片,尽可能多地带一些残片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家乡人民造福。虽然带回去的数量不是很多,造成的繁荣富强并没有达到完美程度,但毕竟还是有合理的一部分益处。这样,英雄的理想就得到了补偿,他的效率表明了并不十分完美的胜利。但是,他找到了更深层和真实的意义,比最早使他离开家乡去寻找的意义大得多。到最后,异乡的新娘并不是凡那穆瓦伦找到的意义。意义就在他开始创造,推给别人,最后又重新拾起的魔力中,他为之战斗,冒险确定它的价值,哪怕在这个护身符已经被无可挽回地破坏以后。以这样的方式,每一个年轻人都能找到内在目的和终极意义的感觉,哪怕情感失望,梦想幻灭。

第二部分:长大成人

帕西法尔与圣杯(1)

  提出合适的问题

  圣杯的故事,糅合了若干不同文化的神话与象征,有凯尔特文化、条顿文化与中世纪法国的文化,并使之成为一个讲述发现、失落、斗争、同情与救赎的动人故事。圣杯被解释为许多种不同的东西,有的是异教的生殖象征,有的是基督教的精神救赎符号。在所有这些不同形式中,圣杯都是一个更深层生命意义的符号。在这里,我们来讲青年帕西法尔寻找意义的故事,但是,他追寻意义的过程是无意识的,他的发现也是笨拙草率的。我们在这里看到,当我们并不十分清楚自己到底在寻找什么的时候,要想有所发现是多么困难。

  帕西法尔小的时候,他母亲不让他与外面的世界接触。他父亲在他出生以前便在战斗中牺牲了,除开这个孩子以外,他母亲什么都没有了,因此发誓一定不能失去他。她把帕西法尔藏在密林深处,不让他知道自己的贵族身世,以免他又跟父亲一样,跑到亚瑟王的王宫里去当骑士。

  可是,帕西法尔的母亲却对他讲上帝的事情,对他说,上帝之爱对所有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有益。有一天,他遇到一位漂亮温和的骑士,他被人追赶逃到了密林深处,帕西法尔只能够假定,这个高级生物一定就是上帝本身了。虽然这位青年人后来发现事情并不是这样的,可是,跟这位骑士见面以后,唤起了他天生的直觉,想要去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帕西法尔请求母亲让他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

  他母亲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帕西法尔就出发了,穿上一身愚人服。他母亲希望这身衣服会引起人们的嘲笑,这样,这年轻人稍后便会回到自己身边。可是,尽管有很多人嘲笑,帕西法尔还是坚持下去,到后来,他来到了格内曼茨的城堡。有位贵族准备当这个年轻人的师傅,要教他骑士的规则。愚人的衣服被换掉了,他的愚人习惯也改掉了,格内曼茨教这年轻人礼貌之举,更重要的是,他还教帕西法尔懂得礼貌言行后面的道德。“永远不要失去羞耻感,”格内曼茨对这位成长中的骑士说,“也不要强行向别人提出一些愚蠢的问题。永远都要记住对那些不幸受苦的人表示同情。”虽然帕西法尔用心记住这些话,但并不懂这些话背后的意义。

  不久以后,帕西法尔就来到一个遥远的地方,那里一片荒凉,人烟稀少。在这一片废墟的中央,耸立着一座城堡,就是在这里,他面临对自己男子汉精神的第一次真正的考验。但是,他并没有准备好接受这个任务。在城堡里面,有一位生病的国王,因为周身疼痛而在病床上翻来滚去,这就是圣杯王。他违反了追寻圣杯的人们约定的法则,竟然在没有获得批准的情况下追求世俗之爱。在接受惩罚期间,他的腰部受伤,要等到一位彼此不认识的骑士来提两个问题才有可能好转。“主人,您得了什么病?”这位骑士必须首先向生病的国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城堡里还有其他奇迹,圣杯本身也有可能出现在从外面的世界游历进这个城堡的人面前。但愿,除非这个没有人认识的骑士又问:“主人,圣杯给谁用啊?”国王的病才会痊愈。救赎的秘诀就藏在这两个问题里,不仅仅是对生病的国王的救赎,而且还是对整个荒原的救赎。

  但是,帕西法尔看到国王病在床上,却只记得格内曼茨教导的外部形式,也就是说,好奇心是粗鲁无教养的,他不能强人所难,不能问一些愚蠢的问题。他忘了应该向受苦的人显示同情。因此,他什么也没有说。圣杯本身出现的时候,由于同时还出现了天启音乐的甜蜜乐声,而且是圣杯骑士们抬着缓缓行进的,四周有少女守卫,并在圣洁的光芒中显露出来,这名年轻骑士就盯着看,一直盯着看,然而嘴唇还是紧闭着,因为害怕出现一脸傻相。因此,他一句话也没有说。之后,出现一阵雷鸣声,城堡消失了,一个声音传来:“愚蠢的青年人啊,该问的问题你没有问。假如你提出那些问题,国王就一定痊愈了,他的四肢一定会再次强壮起来,大地一定会恢复生机。现在,你只好在荒原里再游历好多年了,直到学会同情为止。”帕西法尔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但现在都太晚了,他在一个寒冷灰暗的黎明骑马进入荒野,决心终有一日,他会争回重睹圣杯的权利。

  评 论

  帕西法尔很像刚刚踏上社会的很多年轻人。我们在他成长的过程和他的性格里,可以看到佩尔杜尔的影子,那个神话故事的根源同出于凯尔特传统。帕西法尔的母亲之所以心急如焚,是因为她知道生活并非总是那么甜蜜的,而且她已经生活得伤痕累累。她不愿意跟帕西法尔讲人生的考验、磨难和回报,而是严守秘密,不让他了解人生潜在的悲伤和欢乐。许多父母宁愿不让孩子们了解生活的艰难困苦,尽量美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也许拒绝承认,自己的孩子有可能会对性生活、毒品和酒精产生兴趣,他们并不提供这些方面的教育,或者不经解释或讨论就强行确定一些规则。之后,他们又会惊恐地发现孩子染上了毒瘾,或者不小心怀上了孩子。但是,那条蛇会以不同形式来到我们身边,帕西法尔在林中遇到了骑士,发现在母亲的保护圈外还有更广泛的人生。

第二部分:长大成人

帕西法尔与圣杯(2)

  帕西法尔准备好了接受格内曼茨的教导,这也是青春期的一个熟悉的主题。我们希望在家庭之外找到角色模范,这样的人能帮助我们脱离家庭气氛,形成自己的个性。但是,帕西法尔只是对着格内曼茨鹦鹉学舌。他仍然年轻,没有经验,无法理解这个年长者所教导的真正意义。这一部分是因为他母亲并没有提供任何基础知识,使得格内曼茨的话无法生根。我们在年轻时代和成年初期掌握的知识,只能够在由父母最早提供的肥沃土壤里才能养成牢固的自我意识,而这些父母自身也必须要愿意诚实地与孩子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所以说,帕西法尔离开格内曼茨的城堡时,得到的只有信息而不是智慧。他知道行为的规则,却没有理解其意义或目的。当时,他还没有承受过失望或损失,也没有经过本可以从中学会体恤别人的痛苦教训。因此,当面临在痛苦中挣扎的一个病人时,他能够想得起来的一切,也就是不要做出愚蠢的样子。当他获准看一眼圣杯的时候,也只会咬住自己的舌头,以免说出听起来愚不可及的话。换句话说,他思考的主要是自己在别人面前是个什么样子的,因此就不能够应对出现在眼前的实际情况。这样,他就没有能够提出重要的问题,被赶出来以后也只知道自己失败了,虽然里他已下定决心,等将来有一天一定夺回自己曾经失去的一切。

  帕西法尔没有能够提出来的两个问题,本身都是象征性的,说的是当我们进入生活以后必须要随时具备的生活态度。它们还告诉我们,为了让孩子们准备好生活实践,我们必须要鼓励他们提出哪一类的问题。

  “主人,您得了什么病?”这是帕西法尔应该向生病的国王提出的问题,它体现着对他人真正的关心和同情。在所有的人类行为和状况背后,都有一些理由是与我们见到的表面现象有所不同的,当我们提出疑问的时候,也许就会发现,我们认为不好的,或者是生活中不可接受的,往往就是人类的弱点和无知的产品,而不是人的邪恶或卑鄙使然。我们知道得越少,我们批评判他人的时候就越多,经常是不公平和错误地评判他人,因为我们并不理解他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我们更不理解自己的困难,除非我们能够向自己发问,自己做了哪些事情才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地步。发问是导致同情心的重要的一步,当我们遇到人类的不幸时,如果我们知道自己在同等情形之下也有可能去做我们鄙视的那些人所做的事情,那我们就不会感觉自己在道德上高人一等而学会谦卑。

  第二个问题是,“主人,圣杯给谁用啊?”自从第一批圣杯故事撰写以来,这个问题一直都让一些学者感到困惑,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当幸运来到我们面前,无论是早年成功,是得到了一种相爱关系的天赐,还是一次精神上的体验,让我们感受到伟大的价值与重要性,我们都需要问一下,这样的好运是否还要服务于更高的目的。这事实上是一种宗教态度,尽管它并不局限于任何一种具体的宗教教理或学说。这是一种看待生活的方式,以这样的方式,我们能感受某种更深层的模式和目的。当生活看起来是在为我们提供免费的报偿时,我们需要越过沾沾自喜的境界,问问这份礼物是否还要服务于更高的目的。这会使任何一种生活经验转变成某种有意义的东西,使其远离自我的束缚,让我们分享智慧、洞识、创造力、天赋和好运——不是以牺牲我们自己为代价,但同样也不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样的心态使生活圣洁化。“圣洁化”这个词源自拉丁词根,意思是使其更加神圣。在我们提出这样一些最根本的问题时,就等于放宽了我们的眼光,与更深层和更伟大的一个整体联结起来了。这就是帕西法尔这位年轻的傻子所没有做到的事情,也是我们大多数人在年轻时代所没有能够完成的,尤其是当我们小的时候,并没有得到这一类的智慧或指令的时候。帕西法尔必须要在荒野里流浪许多年,直到经历过痛苦以后才会了解同情和谦卑,才会让他再次找到城堡,提出许多年以前就应该提出来的那些问题。我们自己也许也需要犹豫很长时间才会汲取这些教训。但也许,稍微多一点点智慧以后,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刚刚开始探索人生意义的年轻人,我们都能够使这样的流浪或犹豫时间更短一些,也较少一些痛苦。

第二部分:长大成人

珀耳修斯

  意义就在于奉献

  珀耳修斯的故事讲述的是征服仇恨与恐惧所需要的爱与勇气,也表明神性存在于全部后裔身上的方式。为所爱之人进行斗争和做出牺牲,导致冲突的结束和一个持久家族血脉的创始。但是,这位英雄并不是有意识地要追求这样的结果的。没有多少年轻人能非常清楚地找到人生意义的需求,他们非常清楚的是需要使事物更美好。珀耳修斯最开始只是要拯救自己不幸福的母亲,但结果得到的比原来料想的多得多。

  珀耳修斯是一个女凡人达娜厄与天王大神宙斯所生的儿子。达娜厄的父亲是阿克瑞斯国王,曾有神谕说,阿克瑞斯国王日后将为孙子所杀。阿克瑞斯心下惊恐,就把女儿关起来,把所有的求婚者都赶跑。但是,宙斯是一个神灵,他想要得到达娜厄。他化为一阵金雨进入囚室,他们结合的结果就是珀耳修斯。阿克瑞斯发现,尽管自己百般小心,还是得了一个孙子,就把女儿达娜厄和她的小儿子塞进一只木箱,扔进了大海,希望他们自行溺毙。

  可是,宙斯刮起和风,使母子两个安全横渡海洋,轻轻漂到对岸。木箱子漂到一个海岛上,被一个捕渔人发现。岛上的国王收留了达娜厄和珀耳修斯,给他们一处安身之所。珀耳修斯长大成人,身强力壮,勇猛无比。国王对他母亲图谋不轨的时候,这名年轻人接受了这个不受欢迎的求婚者发出的挑战,答应为他取来蛇发女怪的头。珀耳修斯接受这个危险的任务,不仅仅是因为他要获得个人的荣誉,而且还因为他爱自己的母亲,愿意为保护母亲献出自己的生命。

  蛇发女怪是一个极可怕的妖怪,看一眼她的脸就会使人变成石头。珀耳修斯需要神灵的帮助才能战胜她,他父亲宙斯想办法使他得到帮助。冥王哈得斯借他一顶头盔,使他处于隐形状态,神的信使赫耳墨斯为他提供了带翅的便鞋,雅典娜给他一把宝剑和一把特制的盾牌,盾牌擦得极其光亮,可以当镜子用。珀耳修斯就是用这把盾牌看到蛇发女怪反射出来的面容,因此不用直接看她可怕的脸面就砍下了她的头。

  他把女怪的头安全地藏在一只袋子里直奔回家。在路上,他发现一位漂亮的少女被锁在海边的一块岩石上,等着一头可怕的海怪来亲手杀死她。他知道她的名字叫安德洛墨达,是准备献给海怪的牺牲品,因为她母亲冒犯了神灵。珀耳修斯被她可怜的样子和美丽所感动,很快就爱上了她,他用蛇发女怪的头照那海怪,使其变成石头,这样就拯救了安德洛墨达。之后,他把她带回去见自己的母亲。可是,他不在母亲身边的时候,邪恶的国王不断骚扰她,由于备受折磨,她就在绝望中逃到了雅典娜的神庙。

  这次,珀耳修斯只好再次高高举起蛇发女怪的头,把他母亲的敌人都变成了石头。之后,他把这颗头颅献给雅典娜,雅典娜就把这妖怪的头装在她的盾牌上,从此以后,这就成为她的象征。他还把其他的礼物送回给当初拿出来的各位神灵。他和安德洛墨达从此以后过着安详平和的日子,生了很多孩子。他唯一的悲伤是,有一天,参加体育比赛的时候,他抛出一把铁环,结果因为一阵狂风而把铁环刮到很远的地方。结果,铁环砸中了一位老人,这个老人就是珀耳修斯的外祖父阿克瑞斯。这样一来,当初这个老人想尽办法要破解的神谕终于兑现了。但是,珀耳修斯却并不嫌弃这个老人,也没有想到要报复他,所以,因为这次事故,他再也不想统治这个理当由他来统治的王国了。他跟自己的邻居,也就是阿尔戈的国王交换了王国,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很大的城池,叫迈锡尼,他在迈锡尼城与家人互敬互爱,生活了很多很多年。

  评 论

  珀耳修斯的故事由担忧开始。阿克瑞斯担心神谕的预言成真,就想抛弃自己的女儿和孙子。年老者害怕年轻者的主题是神话中常见的,阿克瑞斯体现出一种消极的心态,是老年人时常会对年轻人怀有的那种心态。珀耳修斯的名字,意思是“毁灭者”,这个名字描述了他作为蛇发女怪的刺杀者所起的作用。可是,阿克瑞斯只是从对自己的关系中看待这次毁灭。故事中的大神宙斯所扮演的是一个好父亲的角色,他一直在观察自己的孩子,躲在看不见的地方引导和保护母子二人,让他们的生命得以保存。

  达娜厄得到了宙斯的爱与珍惜,她也爱自己的儿子,珍惜自己的儿子,尽管她自己的父亲有毁灭他人的性格。珀耳修斯回报了这种爱,那就是愉快地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要救回自己的母亲。母亲受到国王不断骚扰而感到难受的时候,他就决定离家征服任何一种可能会威胁她安全的怪物。为了保护对他十分宝贵的一个人,他被迫出去闯世界,而不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才外出,他以聪明的方式恰当地利用了神灵的帮助。他有机灵的一面,也有勇敢的一面,两者并用除掉了蛇发妖怪。在他陷入恋爱的时候,为了捍卫所爱的人而不畏艰险。虽然他离开了母亲,可是,他却依靠与母亲的良好关系而完成了英勇的壮举,这跟帕里杜尔、帕西法尔和古安格兰不一样,这些人突然之间斩断与家人的联系,目的就是为了寻找自我。

  珀耳修斯总是言行得体,规规矩矩,这代表着我们每个人内心里都有的某种情操,它让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又不让无辜者受苦。他只惩罚那些应该受惩罚的人,他总是尊重和敬仰神灵。他把神灵的礼物归回给神灵,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个凡人,没有权利占有神灵的所属。到故事的结尾,他仍然行为得体,放弃了自己理所应得的王国,因为他外祖父令人不快的死亡。他可以原谅阿克瑞斯,因为那个老人的恐惧是情有可原的,并不觉得自己非去报复不可。也许这就是他能够长寿,并与母亲、妻子和孩子们快乐生活下去的原因——这样的结果在古希腊神话里是非常难得的!

第三部分:爱与人际关系

激情与厌恶(1)

  人们说,爱使世界转动。无数神话讲述的都是激情与厌恶、婚姻与分离、爱与对抗、从一而终与中途分手,还有同情的转化力量,这些说明爱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在世界神话史上,没有哪一种人际关系的主题是找不到的,无论有多少种变化。而且,由于人际关系如此复杂,神话代表的道德也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哪一种迷团比人们为什么彼此吸引或排斥的迷团更难解开,我们常常会找一些简单的答案来破解这样的神秘事件,但这些问题的回答,哪怕只是要合适地说明问题是什么,都需要人类灵魂大加延伸,冥思苦想。神话里的爱与悲伤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和颜色,有些还带有异国情调。尽管事实上其中一些故事会对我们关于人际关系的道德假定形成挑战,可是,关于爱的神话也会为我们的不幸提供一些安慰,在我们做两难取舍时提供一些指导,我们甚至极需要神话来指导我们理解: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在个人生活中制造两难取舍的困局。

  激情与厌恶  

  在神话里,爱欲产生的激情是比其他任何力量更强大的一股力量,它能驱动神灵,也能驱动凡人采取违背自己意愿的行动,最后经常是以悲剧结束。希腊人把这股力量归咎于女神阿佛洛狄忒的作用,她通过无法控制的激情加诸于男女,使冒犯她的人发疯或毁灭。但是,激情本身并没有被描述为一股消极或不道德的力量。激情与力量、勇气、性强力和灵魂对美的感应结合在一起,它反映生命力本身的强力和韧性,而且因为激情是神灵激发起来的,因而也就是神圣的。神话告诉我们,凡人追寻激情的方式,以及激情克服意识的程度,才是伤害、厌恶与灾难的真正根源。

  艾科与纳西索斯

  自恋的悲剧

  这是希腊神话里一个论及激情与厌恶的悲剧故事,向我们显示报复与雪耻并不能使人释怀,反倒会加重痛苦。更重要的是,它还暗示着这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不了解自身,那就有可能把一辈子的光阴浪费在通过自恋来寻找自我了解,这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向别人示爱。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名叫纳西索斯,他母亲急于知道儿子的命运,就去问眼盲的先知提瑞西阿斯。“他会活到很老的年纪吗?”她问。

  “只要他不认识自己。”他答道。这样,她就想尽办法不让孩子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倒影。孩子长大以后,出落得特别漂亮,他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很喜欢他。虽然他从来都没有见到过自己的脸,可是,根据别人的反应,他猜自己一定长得很漂亮。但是,他又不能肯定,因此就只有依靠别人来告诉自己有多好看,这样才会感觉好一些,感觉比较可靠。这样,他就成了一个总是关心自己的青年人。

  纳西索斯一个人去林中散步。到此时,他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因此就觉得没有一个人值得自己看一眼。在林中,有一个叫艾科的小仙女生活在那里。她以前因为说话太多而得罪过大女神赫拉,赫拉一气之下就剥夺了她说话的能力,除非另有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她才能回应别人的声音。哪怕是这样,她也只能够回应别人最后的几个字。艾科一直都很喜欢纳西索斯,总是在林中跟随他,希望他会对她说点什么,因为不然的话,她就不能开口说话。但是,他一直都很关心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到身后有个仙女尾随着。最后,他在林中一片水池边停下来喝水,她就抓住机会,摇动树枝引起他注意。

  “谁在那边啊?”他喊。

  “那边啊!”艾科回复。

  “过这边来!”纳西索斯说,他有点生气了。

  “这边来!”她回应,说着就从树林里跑过来,伸开胳膊要抱他。

  “走开!”他愤怒地喊叫。“在漂亮的纳西索斯和你这一类的东西之间,不能有任何东西存在!”

  “任何东西存在!”艾科悲哀地叹气,含着羞愧悄悄走开,心里念叨着对神的祈祷,但愿这个傲慢的年轻人以后会尝到无望的爱是什么滋味。神灵听到了她的祈求。

  纳西索斯又回到池塘里喝水,看到了自己见到过的最漂亮的一张脸。他立即爱上了眼前这个美得让人吃惊的年轻人。他微笑,那张漂亮的脸也微笑。他伏倒在池水边亲吻那玫瑰色的嘴唇,但他的嘴唇碰到清澈的水面后,那个漂亮的年轻人就像梦一样消失了。等他退回身去,安静下来,那个影子又出现了。

  “不要这样讨厌我啊!”纳西索斯请求那个倒影。“有很多人爱我,但他们爱我都是白搭!”

  “白搭!”艾科在林子里悲伤地喊道。

  纳西索斯一次又一次地倒在池水边上,想要拥抱那个可爱的青年,但那个影子每次都像恶作剧一样消失掉。纳西索斯时时刻刻伏在那里,一天过去了,一周过去了,他就这样一直盯住水面,不吃不喝也不睡觉,只在那里喃喃自语,唉声叹气:“唉,唉!”可是,他的话只有可怜的艾科传回来。最后,他沉重的心不再跳动了,冰冷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倒在水仙丛中。神灵看到如此漂亮的一个青年的尸体倒在水边的情景打动了它们,就把尸体变成了一种花,这种花的名字就是他的名字,叫水仙。

  至于可怜的艾科,因为他那颗冷酷的心,她招致如此可怕的惩罚,回复的祈祷只是带来了无尽的悲伤。她一天天憔悴下去,最后只剩下声音了。一直到今天,她仍然只能够重复别人最后的几个字。

第三部分:爱与人际关系

激情与厌恶(2)

  评 论

  在这个知名的希腊神话里,有很多深刻的主题埋藏其中。纳西索斯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儿子,而他的母亲因为急于知道他的未来,就去问了一位先知,当时,纳西索斯年纪还小。先知发话,说如果他想要活到很老,就不能够认识自己。因此,为了抗拒命运(这向来都是个坏主意),他母亲就将他藏起来,不让他知道太多的事情,她不知道这么一个事实,即在她这样做的时候,就是在由她自己来主宰他的命运了。纳西索斯长大了,很不懂事,也只顾自己,因为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通过别人的眼睛确证自己的身份上了。因为他长得那么漂亮,人人都原谅他傲慢的行为。他实际上从来都没有见过自己的模样,只知道周围的人都以见到他为荣,因此,他假定自己比他人更好,更重要,鄙视别人。在这种鄙视之下,的确是藏有一种深深的依赖心理和非常有害的自疑。如果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我们如何能够评判自己的价值呢?

  之后,艾科爱上他了。她无法传达自己的爱情,这使她显得天真而又无助,因为我们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我们也许可以猜测到,赫拉之所以惩罚她,就是因为她的话太多了,不愿意听别人表达意见,因此,她实际上从来都没有过真正的交流。艾科爱上的是一张漂亮的脸蛋,她并不了解这个人的本质。纳西索斯拒绝了她,就唤起她心中的残忍与愤怒。她祈求神灵报复,而纳西索斯就注定会跟她一样悲惨地结束自己的一生。到最后,两个人都遭受了痛苦,纳西索斯因为自我迷恋,而艾科因为交流的无望。

  可以从这个神话故事里汲取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说,爱只能够在奉献而不是索取的氛围中成长,只有两个人都意识到自己,也能够并愿意彼此交流的时候,爱情才有可能滋生。“纳西索斯”这个词用在心理学中,描述一个除了自己以外无法跟别的任何人进行交流的人。这通常是成长过程中造成的后果,人们会在小时候娇惯孩子,溺爱他们,但从来都没有把他们当作一个单独的人来看待。所以,他们永远也没有机会正视自我。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看做是现实的人,那我们就不可能相信他人的爱,更不用说奉献我们自己的爱了。这个神话警告我们,这样的自我迷恋可能会导致残酷的行为,导致迟钝,丧失未来的成长机会和创造潜力,这就是一种心理学上的死亡。

  一个小孩子有天生的自我关注倾向,这样的倾向会因为不断增多的限制和家人之间诚实的交流而有所扭转,最终就能形成健康的自我价值感。我们都需要感觉自己是特殊的,受人爱护和喜欢,但我们必须在理解自己真正的自我的同时产生这样的感觉,而不是根据理想化的完美幻想。许多人际关系之所以失败,引起骇人听闻的残忍言行和不幸,就是因为双方从来都不像爱自己一样爱对方。他们一直都是“完美的”孩子,是要实现父母的理想的,他们之所以受人喜欢,就是因为他们能够为父母提供很多,而不是因为他们自身。因此,在童年时代,他们没有得到作为一个人的真正认可,到了成年以后,他们又不断地想办法去充实可怕的内心空虚感,通过唤起别人的爱,之后,等他们在内心里回忆起自己是一个无价值的人以后,又会抛弃这样的爱。艾科和纳西索斯其实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一方映衬出另一方的非现实存在。

  许多公众“偶像”的爱情生活都不幸福,这可以证明这种对爱的贪婪渴望,他们把这样的爱视作能够代替自己早年生活中缺失的东西,这就是作为一个人真实存在的感觉。也许可以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点点纳西索斯的意味,这就迫使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天赋。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当自我关注被看做是一种防范机制以对抗空虚,并使它进入一种人际关系,爱就会从窗口飞出去。当我们成为纳西索斯,我们就看不到情人了。我们爱上的,是与某个跟我们处在恋爱关系中的人令人陶醉的经历。之后,当原来熟悉的空虚感再次进入我们内心,我们也许就会残酷地对待别人,哪怕我们的爱人信誓旦旦,因为我们也许会担心,他们也许会发现我们内心里十分担忧的东西。当我们成为艾科,我们就爱上了一个理想化的形象,也就是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的那个形象,如果我们只有很少的自尊,觉得自己只能够回应所爱的人,那么,我们也有可能去残忍地对待自己所爱的人。艾科的报复造成了她自己更大的悲伤。她也没有成长起来,而只是永久性地封存在无报答的爱与愤怒之中,这样的愤怒会慢慢地消解她,剥蚀她,直到再没有任何东西留下来。可悲的是,有很多离婚律师可能早就多次听说过艾科和纳西索斯的故事。

第三部分:爱与人际关系

西布莉与阿迪斯

  占有欲的危险

  这是发展到了极端的嫉妒,看上去触目惊心,野蛮残忍。故事是老套:在土耳其中部地区,西布莉崇拜可以追溯至至少6000年前,可是,这个故事的主题却完全是现代的,因为它说的是占有欲太强的爱带来的悲剧性后果。虽然在这个故事里,那个嫉妒的情人也是一位母亲,可是,许多成人关系却涉及无意识的婴儿式的依赖与父母的占有欲。也可以说,我们把与父母之间没有化解的矛盾带到了成人生活中,并把这个故事所要表现的主题演示出来,虽然形式微妙,但从心理学上说,方法还是类似的。

  安那托利亚的大地女神西布莉是所有自然王国的缔造者,她生下一个孩子,取名叫阿迪斯。从阿迪斯出生的那一刻起,她就因为孩子美丽漂亮而陶醉,为了让他高兴,她愿意做任何事情。孩子从婴儿长成少年,又到了成年,但她还是把这个男人当成自己的,她做了这个孩子的情人。她还让他做了她种种秘密仪式的祭司,并且用绝对忠诚的誓言束缚他。因此,这两个人生活在一起,锁定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天堂世界,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完美的事情了。

  可是,阿迪斯不能永远与外面的世界脱离关系,他最开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去山中游历。有一天,他在一棵巨大的松树下休息,抬头一看,发现树枝上有一个漂亮的仙女。他立即爱上这个仙女,并与她共享男女之欢。可是,什么事情也别想瞒住他母亲西布莉,她意识到自己的儿子和情人对自己不忠,因为嫉妒而大发脾气,样子十分可怕。她气得发疯,把阿迪斯打得晕过去了。阿迪斯也疯了,把自己阉掉,以免再次打破自己的忠诚誓言。阿迪斯醒过来以后,因受了重伤,在松树下躺在西布莉的怀里流血而亡,他就是在这个松枝底下与可爱的小仙女修成男女之欢的。但是,由于阿迪斯是神灵,他的死亡并不是最终的。每年春天,这个青年人的母亲都可以再次生下他,并与她一起度过夏天,日子过得富足和美满。每年冬季,太阳落到最低矮的地方以后,他会再次死掉,大地女神会悲伤不已,直到来年春天。

  评 论

  西布莉与阿迪斯之间的乱伦并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母亲与孩子之间亲密的联系包含着众多的情感——有感觉上的,情绪上的,精神上的——一个母亲看着自己孩子的脸,发现他非常漂亮,这是完全正常的,没有任何病态可言。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联系在往后的生活中保持不断,年轻男女也许会在所爱者的怀抱里找到与早年生活中体验到的类似的一些情怀与情感反应,这也没有任何不正常或病态。大部分相亲相爱的人际关系都包含有滋养和依赖的因素,说到底,这个问题关系到人际关系中是否存在平等与适当的喘息的空间。这个神话的悲剧在于西布莉希望在所爱的人那里维持绝对占有。虽然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在母子关系和成年生活中都是常见的,但是,如果这样的占有欲不被确认或被对方所容忍,则其心理学上的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具有极大的毁灭性。

  西布莉不能允许阿迪斯成为一个平等的伴侣。她希望他只受她一个人的支配,完全依靠她,不能够过上没有她的独立生活。我们也许会在任何一种人际关系中看到这样的模式反复出现,在那里,无论是男是女,一个伴侣会抱怨对方不依存于自己的陪伴和兴趣。也许存在着对一个伙伴执著于工作或创造性活动的嫉妒心理,也许存在着对伙伴退缩进自己的思想方式的怨恨。这不是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而是一种占有欲。这样绝对的占有,无一例外源自内心的不安全感,因为一个人会因为这样的无保障心理而对任何一种分离感受到威胁。而且,这种深刻的不安全感会唤起极具毁灭性的情感,尤其是当感到不安全的那个人,比如西布莉,在生活中已经没有别的任何东西,只剩下这个所爱的人的时候。

  西布莉报复阿迪斯不忠,从本质上说,他的不忠在他那一方来说,是希望找到独立的男性认同感,结果,这样的报复反倒引起他的自阉行为。这是个让人恐惧和残忍的情景,所幸,这样的事情一般只限于神话世界。但是,还有不那么明显的一些自阉行为会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想通过情感讹诈的力量破坏伙伴的自立状态,那这个男人或女人事实上就是在试图阉割对方的生活能力,如果这个伙伴因为害怕失去这样的人际关系而与其共谋,那么,阿迪斯的自我阉割就算是在心理层面上完成了。

  阿迪斯发疯,可以理解为一种情感混乱,心理操控经常就会造成这样的混乱,因为被施予控制的人也许并没有完全意识到所做的事情,或者在情感上还没有成熟到能够理解的程度。内疚、责怪、情感与性欲,通过诸如此类不明显的形式干涉伙伴与他人的友谊、他人的相互联系以此孤立伙伴,这些都是直到现代西布莉们使用的方法,这些手段也许会使伙伴进入不确定和疑惑的状态。

  过分强烈的激情与不安全感会形成很差的结合,因为在这样的结合中,会产生占有型的爱,而这个可怕的神话已经把这种爱说得相当形象了。也许不安全感对于双方都存在,否则的话,阿迪斯就会彻底摆脱,过上自己的新生活。西布莉有能力使他发疯,因为他绝对需要她,他在心理上仍然是个小孩子,无法忍受脱离她的生活。他感到自己必须依靠她,这也就是一个孩子对父母的感受。当我们把如此强烈的依赖情感带入成年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就会敞开大门迎接人生的不幸。除非我们有能力应对彼此分离的生活,否则就无法忍受另一个人试图操控我们的生活,束缚我们的生活。我们也禁不住会试图操控和束缚他人,以便使其离我们更近。处在这样的一张网里,我们不能够完全过上自己独立的生活,而是必须要放弃塑造我们自己的未来的那一股力量,因为我们害怕一个人独处。西布莉和阿迪斯都不能忍受独立的情感生存的基本人性挑战,因此,他们不能够成为彼此真正尊重的情人,无法容忍对方“另有所爱”。他们使自己陷在一种心理学上的融合状态里,结果导致周期性的背叛、伤害、混乱和自毁的重复活动中。这个神话给我们的教训是,造成悲剧的不仅仅是激情,而且还有激情与缺乏独立精神这两者的病态结合。

第三部分:爱与人际关系

参孙与大利拉(1)

  诱惑法则

  《圣经》里的参孙神话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在错误的地方投放激情的悲剧结果,这个后果也可以在另一个层面上解释为一种道德禁令,不允许人们屈服于诱惑。但是,参孙的蛮力与他的头发之间的神秘联系,还有他被腓利士人弄瞎眼睛的事情,却向我们透露了更深层的意义,使我们更多理解激情在自我发现中的作用,远远超过我们对社会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过外在生活的道德法则的认识。

  以色列人马诺阿心中愁苦,因为他妻子不能怀孕,他们想要个儿子却不成。马诺阿就向上帝祈祷。上帝听到了,就做了回应,结果生下了参孙。

  参孙长大了,身材高大,筋骨强壮,神灵开始驱使他,一方面使他爆发出很大力气,另一方面又让他很容易暴跳如雷。有一天,他看见一个腓利士女人,想要她做自己的妻子。可当时,腓利士人统治着整个以色列民族,母亲和父亲问他,为什么在自己的族人中竟然就找不到一个女人呢?可是,参孙主意已决,他生起气来谁见了都怕。最后,他终于把这个女人娶回家了。后来,他厌烦了这个女人,就把她拿去送给自己的一个同伴了。但是,有话传开,说参孙还去看过她,她父亲就不准许他这么做。参孙一怒之下就放火,把腓利士人未收割的庄稼烧了。腓利士人发现参孙干了这事,就报复他,把他妻子和妻子的父亲烧死了。参孙报复,杀了许多腓利士人,腓利士人就想打败参孙,要活捉他。可是,腓利士人打不过他。这样就埋下了祸根,参孙与他妻子的族人结下了血海深仇。

  有一天,参孙去加沙,看见一个妓女。他与妓女睡觉,腓利士人就做好埋伏,等他离开时杀掉他,但是,他们打不过他。后来,他又看见一个名叫大利拉的女人,并爱上了她。腓利士人的头领去找她,要她去勾引他,看看他那么大的力气到底是哪里来的,这样他们才好打败他。他们允诺给她1100个银币。

  大利拉反复尝试,想让参孙说出秘密。因为被缠得没有办法,烦透了,他就把秘密都告诉了她。他对她说,如果他的头发给剃掉,那他全身的力量就没有了。大利拉派人去找腓利士的头领,把参孙的秘密说给他们听了,他们就按原来说好的给了她1100个银币。之后,等参孙在她怀里睡着的时候,一个人过去把他头上的七绺头发剪掉。参孙全身的力气都没有了。

  参孙醒来,腓利士人就抓住了他,用脚镣锁住他,然后抠出了他的两只眼睛。将他关进牢房后,所有腓利士人都奔走相告,因为他们的大敌已经被除掉了。参孙在监狱里痛不欲生,过了很久之后,腓利士人将他拉到人前。但是,在这段时期,参孙的头发又长出来了。人们将戴着脚镣的参孙拉出去,他的身边是宫殿里的几根大柱子。就是在这个宫殿里,3000腓利士人围拢来嘲笑他,拿他开心。参孙对上帝呼喊,摸到几根顶住宫殿的柱子。他使出浑身力气,把宫殿掀翻了,垮塌下来的宫殿砸死了3000腓利士人。虽然参孙也死了,可是,他的敌人也随之灰飞烟灭。

第三部分:爱与人际关系

参孙与大利拉(2)

  评 论

  这个故事的道德寓意是十分明显的,并不需要我们详细评说:参孙犯下大错,先是选择了一个不合适的妻子,其次是加剧了以色列人与腓利士人之间的敌意,第三是对大利拉的激情(大利拉也是不合适的情人),第四是愚蠢地向她透露了自己的秘密。他犯下的罪过由他自己去赎罪,到最后,因为敌人的毁灭而得到报偿。可是,我们需要更仔细地看到这个故事的细节,还有参孙这个角色本身,这样我们才能理解这个故事在激情的本质上要我们明白的深刻道理。

  从一开始起,参孙就是一个愤怒的人。神灵使他有了过分的雄心,因为这使他行为粗暴,凡事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跟希腊神话里的许多英雄一样,参孙也因傲慢而受苦——换句话说,他并不懂得自我约束的道理,因此,也不明白如何控制住自己内心的冲动。当他想要什么东西,他就一定要得到,这包括在敌人中间选择一个妻子。爱在这里并不是主题。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被生理的吸引力所煽动起来的激情,参孙因为自己本能的需要而必须要满足这一份激情。当他被妻子弄得厌烦以后,就把她扔到一边去。她父亲不允许他再去看她,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结果他竟然拿腓利士人的庄稼撒野,因此招来了灾祸。简单地说,参孙的性格并不招人喜欢,他是一个粗暴的人,一个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人,也是一个无情的人。他亲手铸成了自己的悲剧。

  对参孙来说,诱惑一定会成功,因为他没有能力反省自己。他不怀疑大利拉为什么三番五次地套他的秘密,因为他处在那样的情绪中,而且他是一个受本能驱使的人。到最后,他透露了所有秘密,因此失去了力量。

  在世界各地的众多神话里,都出现过头发这个象征符号,有长发,有短发,有黑发,有白发。哪怕从历史上看,它的象征意义也是明显的,例如法国的梅罗文加国王就从来不剪头发,因为他们相信,头发是皇权神授的标记。弗洛伊德把梦中见到头发与性能力和体力联系在一起,如果在梦中剪发,那就是性无能的象征。但是,尽管弗洛伊德说过这样的话,我们还是应该记住,参孙能产生力量的头发是长在他头上的,而头是人的思想所在。头发也许与人的思想联系着。头发是一个人的反省能力的象征,反省使人形成和引导自己的意志和世界观。换句话说,我们的力量源自我们的思考能力,源自通过我们自己的意识感受世界和掌握世界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压制住毁灭冲动,避免陷入盲目的情绪。参孙允许自己被生理的激情所驱动,他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他的头发远在被真实地剃掉之前就已经象征性地丢失了,因为他忽视了反省的力量,只顾满足自己的激情冲动。他的失败不在于被女性所吸引,甚至也不在于在不合适的地点追求这样的吸引对象,他的失败在于随便抛弃全部反省能力。

  结果,参孙被囚禁起来,还被弄瞎了眼睛。神话中的盲目经常与内在的视觉有联系,也与理解力有关系,理解力源自将我们的眼睛从外部的世界移开。希腊神话里盲目的先知提瑞西阿斯是我们在纳西索斯的故事里听说过的,他就是一个例子,说明把一个人的焦点转向内心会导致的智慧。俄狄浦斯也是自我发现的一个例子。在狱中,参孙学会了向内看。他发现了什么呢?他的头发又长出来了,他获得了思想和反省的能力,他祈求自己已经忘记的神灵,他的力量又返回到身上来了。我们也许会猜测,从心理层面上看,这个强壮的人已经习惯于以残酷的方式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现在又因为生命的局限和他自己的失败而被迫认识到他是谁,实际是什么样的人,这样才能记住他实际上要服务于什么样的理想。

  在日常的人类生活当中,这个故事能告诉我们哪些教训呢?我们需要平衡这股盲目的力量与内在的视力,使其与反省平衡,与我们的回忆平衡,这样才知道是什么样的理想在驱动我们的一生。错误是我们自己犯下的,混乱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伤害是我们引起的,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反省而去追寻自己的激情满足,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我们就会谦卑起来,就会被迫转向我们的内心。这样,我们也许就能重新获得力量,发现我们的自我。参孙的死也许可以从象征的意义上去理解,因为在这种让人明白整体的确认过程中,我们也经历过了一种死亡。我们必须放弃自己的傲慢与随意,知道人生是有它的种种局限的。参孙的故事透露出激情的转化效果,因为激情有可能把我们引向痛苦。但是,激情也可能引导我们达到自我启示,对我们自己和生活都会产生全新的理解。

第三部分:爱与人际关系

梅林的魔法(1)

  欺人者必自欺

  理性,甚至是高智慧的才华,也许并不一定就是激情之爱的解毒剂。虽然我们也许需要反省,但是,我们却不能仅仅通过理性的能力让我们的心灵或身体安定下来。事实上,如果我们试图利用理性的心智作为对抗激情的防护手段,那就有可能使一个人尤其容易在人际关系中处于盲目状态。梅林是凯尔特神话里最伟大的魔术师,哪怕是他,在面对某个女人而产生激情的时候,也成为一个无助的人。

  梅林是亚瑟王的谋士和朋友,他有惊人的法力。他不仅仅懂得所有的药草知识,还能够预见未来,并且是一个善于变化的人,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变出来,比如拿镰刀的老人、年轻小伙子、乞丐和影子。他很小心地保护好自己的法力,从来没有人见到他与任何一个女性分享智慧和床。

  但是,也许是因为他不让自己去了解女性,因此他实际上也并不了解自己。到最后,这个聪明和身怀绝技的魔法师就因为爱和性欲而栽倒在一个女人的陷阱里。有一天,梅林遇到一个漂亮的少女,她的名字叫尼涅芙。虽然这个时候的梅林已经是一位老人了,但是,见到她的那一刻,他还是绝望地陷入了情网。为了在她面前显示自己的能力,他化作一个漂亮的年轻人,吹嘘自己作为一个魔法师无边的法力。他从空气中变出了令人惊异的魔幻场景,希望能够赢得她的芳心。有骑士和淑女彼此追逐,吟游诗人在演奏,年轻骑士比武,梦幻般的花园里布满喷泉和鲜花。那个少女就站在那里看,什么话也没有说。

  梅林急于在她面前留下深刻印象,却没有注意到她并没有回报他的情感。可是,她说,如果他愿意把魔法教给她,那她就保证做他的情人。他很焦急,马上就同意了,相信他找到了一个专心的弟子和情人。尼涅芙想办法一步一步把他的秘密都哄骗出来,学会了他所有的魔法和魔术方案,但总是把持自己,使他不得近身,让他欲火如焚。梅林是个有智慧的人,他慢慢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知道自己受骗了,被这个女子哄骗了。但是,他又无法控制自己。

  梅林很清楚自己的未来是怎样的,就去找亚瑟王,警告国王说,他最信任的谋士和魔法师来日无多了。国王很是困惑,就问梅林,说你是如此一个有智慧的人,怎么会想不出办法来拯救自己呢?梅林很伤心,他说:“我的确知道很多事情,可是,在知识与激情的战斗中,知识从来都没有取胜过。”

  这位不开心的魔法师满腔的激情得不到宣泄,欲火中烧,因此紧跟在尼涅芙的身边,像是得了相思病的少年。但是,尼涅芙从来都不让他的愿望得到满足。她总是在许诺,总在诱惑,不断获取更多的秘密,然后又退守。最后,他竟然犯下大错,把永远也不能解除的魔咒也教给她了。为了讨她喜欢,他在康沃尔郡海边高高的岩壁上挖造了很大的一个魔室,在里面放满了令人无法相信的宝物。他的本意是想在这里做一张漂亮的温床,使他们能够在这个爱巢里成就好事。他们一起沿着石头缝中间的秘密通道走进去,来到这个魔室里。室内张灯结彩,挂满黄金和数百根带香的蜡烛。梅林进去了,但尼涅芙却在外面磨磨蹭蹭,不肯进来。之后,她就念出了永远不能破解的可怕的魔咒,是跟他学来的。通往魔室的门关上了,梅林被关在里面,永世不得出来。尼涅芙沿来时的路退回去的时候,听到梅林乞求放他出去的声音在岩石间越来越微弱。但是,她根本就不想听,继续往回走。人们说,直到今天,梅林还关在那个挂满黄金的石洞里,其实他自己早就预知这个结果了。

第三部分:爱与人际关系

梅林的魔法(2)

  评 论

  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神话故事,讲的是施魔法者遭人施魔法的教训,我们可以说,这样的故事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天天上演着。有多少家庭,无论是男是女,历经多年辛酸,想尽办法要避免激情带来的痛苦、欢乐和变化力量,结果却屈服于一阵没有得到满足的激情或毁灭性的激情冲动。老话说得好,“傻到老年,那可就真是傻了。”这句本身没有错的话,却不一定适用于任何一个到了老成年龄的人。这话只适用于这样一些人,他们想尽办法在自己年轻时代和成年初期避免让自己的双手和心灵沾染上混乱的事情,避免强大的情感与性欲需求给自己惹麻烦。这样的一些人,从最终的目标来看,不可能去欺骗自然,也不会欺骗自己的本性,但他们时常会成为不合适的爱情对象的牺牲品,因为告诉他们得知只有通过直接的情感体验才能够明白的智慧时,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梅林向来是严守秘密的,这里面本身就埋下了不幸的种子。施魔法者害怕自己失去保护能力,因此依靠魔法才能生存下去。梅林利用自己显赫的智慧和知识控制生活,而不是让自己体验生活,让生活改变自己。我们也在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控制我们的激情,因为激情使我们容易受伤,当我们非常需要别人的时候,就再也无法控制自己了,因而就处在生活能够给予我们的任何东西的控制之下。对于那些在童年时期受过创伤的人,并在小小年纪就学会了不相信爱情的人,知识和力量也许就是他们喜欢的保护自我的方式,这样就不再受到伤害了。可是,如此坚硬的防御外壳只会使我们永远像个孩子,在内心里一直都只能是一个天真的人。我们无法长大,因为我们不愿意让自己经历挫折和分离,而挫折和分离是能够让我们成熟起来的。之后,跟梅林一样,我们很容易就受到别人利用。

  我们也许经常会看到有权力的年长者胳膊上挽着漂亮的年轻女人,他们就是通过这些“战利品”式的妻子和情人向世人展示,他们仍然精力充沛,十分可爱。但是,在内心里,这些男人也许生活在永恒的恐惧中,因为他们知道别人想要的是自己的权力和财富,而不是他们自己。由于社会心态越来越不那么严谨,越来越少拘束,人们也许还会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著名女性通过整形外科手术、过度的体育锻炼和减肥计划来保留青春时代的幻想,她们的胳膊上也会挽着一些“小白脸儿”招摇过市。毫无疑问,也有很多老夫少妻或老妻少夫的人际关系存在,彼此恩爱,相互真诚,而且还都很有钱。但是,也有很多人际关系里是靠地位和权力当货币,用于购买幻想之爱。

  如果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梅林的故事,就会看到一个男人在与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进行搏斗,他只对自己的智慧和魔法产生的力量有信心。他对魔法的追求补偿了孤单和自疑,他极其缺乏自我价值感,当遇到激情的对象时,他只能够想得起用魔法来取悦于对方,而不是透露真实和容易受伤的一个人。这也可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见到。当我们对自己不能肯定时,我们也许会想到用自己的力量、金钱、天赋或知识去取悦对方,却从来都没有意识到,在如此背叛我们的真实自我时,我们也许会打开一扇通往厌恶和伤害的大门。由于我们表现出来的自我并非我们自身,那我们就是在欺骗,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在这样做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许就能够吸引到一个欺骗者。梅林的故事要告诉我们的内容有很多,当一个充满激情的人对自己的价值没有真正的信心,并且回避与对方进行内心和真实的平等交流时,激情就会导致可悲的后果,因为任何一种持久的爱都要求彼此平等对待。参孙是《圣经》里的一位英雄,我们在前面已经看过他的故事,他只与自己生理的欲望保持联系,没有能力进行智力上的反省。但另一方面,梅林害怕自己的生理欲望,只相信自己的思想。只有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才能提供心理上的健康和完满人际关系的潜能。

第三部分:爱与人际关系

宙斯与赫拉的婚姻(1)

  永恒三角

  永恒三角,这个名字本身就指明,人类总是无法只爱一个人的。三角恋爱是世界伟大诗歌、戏剧和小说以及律师收入中的基本材料。不忠会伤害我们,使我们人品受损,但是,它也让我们着迷,因为我们太了解它的痛苦和魔力了。永恒三角是一种原型经验,心理学里面充满了我们为什么会坠入其中的种种解释。我们知道,有时候是根据痛苦的经验得到的,信任的损失会腐蚀婚姻,毁坏家庭生活,欺骗使我们感到受辱。人类最大的一些痛苦都是源自背叛。可是,我们一边在寻找一夫一妻制,一边却不断地上演一夫多妻的行为,在这一方面,我们比数千年前人们的理解并没有多大进步,那个时候,讲两性背叛和情感背叛的伟大的神话故事才刚刚开始形诸文字。

  宙斯与赫拉的婚姻

  责任与自由

  在不忠的神话描述中,最著名的要数宙斯与赫拉之间的婚姻了,这两位是知名的众神之王和王后。在这里,我们发现的不只是一个,而是一系列的三角恋,因为宙斯是原型中的系列通奸者,而赫拉就是嫉妒之妻的原型。他们的婚姻生活充满种种风流韵事,加上没完没了的嫉妒、报复和私生子。可是,不知什么缘故,他们的婚姻却维持下来了。

  宙斯是天上的王,他组织并管理着宇宙,使其平衡并有秩序地运转。经过一番相当浪漫的追求之后,他与姐姐赫拉结婚,而且看起来他也很喜欢她。但是,从婚姻一开始,他就对她不忠,她受到伤害,也嫉妒得要死。他们经常吵架,宙斯时不时也动一下粗,教训她一顿,好让她闭嘴,不再唠叨不休。他总是去寻花问柳,赫拉十分生气,有时候他追女神,有时候是凡人,有时候是妇女,有时候还是男童。他的欲望对象不停地变化,因此需要更大的创造精神和努力才能实现愿望。事实上,挑战越大,他的激情也越猛烈,他经常还不得不幻化成别的外形,用不同的伪装,还化生成动物的形状,一切都是为了躲避爱人们愤怒的丈夫和占有欲极强的父亲。为了丽达,他把自己变成一只天鹅,为了欧罗巴,他化成公牛,为了德米忒尔,他变成种马,为了达娜厄,他竟化作一阵金雨。可是,满足愿望的那一刻,他的爱欲对象就不再对他有吸引力了,他会很快起身另寻新欢。

  另外一方面,赫拉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暗自伤心,感到自己被遗弃了。她花全部精力去搜寻宙斯不忠的证据,之后再想出一些诡诈的计谋来羞辱他,并报复他的情人。有时候,这些事情看起来好像给了她生活下去的意义,因为她并不干别的任何事情。宙斯的私生子多如天上繁星,这些孩子尤其处在愤怒的赫拉痛下毒手的危险中,她总是迫害那些宙斯特别喜欢的孩子,因为怕宙斯喜欢他们超过喜欢她自己,或者超过喜欢她和宙斯所生的孩子。她把狄俄尼索斯逼疯了,想办法把他母亲塞默勒烧死。她折磨阿尔克墨涅的儿子赫拉克勒斯,让他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甚至用皮带将丈夫捆绑起来,威胁要处死他,不过他得到了其他神灵的拯救,这对他很方便,也是一定会有的事情。但是,尽管有这么多事情,他们的关系却延续下来,他们之间的激情还时不时自我燃烧一番,赫拉还时不时会借用阿佛洛狄忒的金腰带迷惑和引诱宙斯的欲望,以便达到她自己的目的。在特洛伊战争期间,赫拉(她对特洛伊人特别反感)利用这根有魔力的金腰带引诱宙斯,使他分心,没有精力去惠顾和保护特洛伊。

   宙斯跟赫拉一样喜欢吃醋,而且他严格遵守自己制定的双重标准。有一次,一个称为伊克西翁的凡人想勾引赫拉,但是,宙斯看出了他的心思,就从云端里制作出一个假赫拉,让伊克西翁去云中获取快乐。之后,宙斯将他绑在风火轮上,让他在天空里永远转个不停。又有一次,赫拉认为自己受够了,就离开丈夫,找一个地方藏起来。身边没有一个争吵不停和唠叨不休的妻子,伟大的宙斯倒觉得生活烦闷,甚是无聊,若有所失。他喜欢的其他一些女人都没有了吸引力。他到处寻找赫拉。最后,他听从一个在凡人婚姻事务中相当有经验的人出的聪明主意,就放出话来,说他准备跟别人结婚了。他做了一个漂亮姑娘的塑像,像新娘一样给它披上婚纱,在大街小巷里来回展示。听到宙斯有意传播出去的谣言以后,赫拉慌忙跑出来,冲向塑像,撕破了假想敌的面纱,结果发现那个对手是石头做的。她意识到自己受骗了,反倒开心大笑起来,两个人又重归于好。就我们所知,他们到今天可能还在奥林匹斯山上打闹争吵,还在和解,还在彼此伤害,还在欺骗,还在彼此相爱。

  当朱庇特一再更换他的情人的时候,他的妻子朱诺总是一旁观望并等待着,然后想出办法惩罚他犯错的丈夫,报复他的情敌。

第三部分:爱与人际关系

宙斯与赫拉的婚姻(2)

  评 论

  宙斯与赫拉的婚姻显然不是和谐的婚姻,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的道德氛围,很容易就会谴责后来出现的任何一个宙斯,假如这样的人果真像希腊神话里面所说的那样,干尽宙斯的风流韵事。可是,在这样的婚姻当中,还存在着激情与激愤,伙伴关系中,没有对方就会使一方失去自我。从表面上看,我们不妨站在传统的道德立场上谴责宙斯的通奸行为。可是,这个婚姻里还有更深层的意义,这些意义会使我们看到使人们彼此结合在一起的那种东西的本性,这也许是会使我们深感意外的。

  这两个神都是威力强大的神灵,各自都有能力离婚以后再找一个不那么让人心烦的伙伴,但他们为什么要继续生活在一起呢?宙斯是创造力和灵活性的化身。他不断地变化自己的外形,不停地追求理想,这告诉我们,他就是神秘、流动、发育和强大的想像力量的象征,不是传统世俗结构和规则所能够束缚得住,也不能为其所容忍的。另外一方面,赫拉也是司家园与家庭生活的女神,她象征着涉及连续性、责任心、规则和对传统尊敬的那些束缚力量与社会结构。事实上,这些神祗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反映出来的是人类心灵处在永恒斗争之中的两个维度,然而,为了彼此目的的实现,它们又必须是彼此依靠的。在某些人际关系中,一方倾向于生活中富于想像的维度,另一方更多倾向于包容生活,为生活提供一个结构。但是,我们都有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在生活中我们两者都需要。

  如果我们能在心理层面上理解宙斯的不忠行为,那这些行为所反映的就是对于美与魔法的不间断的追求,也是对自我表现的一种欲望,这是任何一个艺术家的创造力的本质所在。如果我们也能够在心理学的层面上理解赫拉的嫉妒,那我们也许就会看到在生活中保持责任心是有困难的,也许还需要极大的力气才能做到。还有当我们的自由被自己的选择所限制,而对方看起来却能够在不承担任何后果的情况下恣意妄为、自我陶醉的时候,我们都无法回避,一定会感受到的那种愤怒。我们每个人,无论男女,也许都会认同宙斯或赫拉。但是,这场神话中的婚姻真正告诉我们的是,宙斯和赫拉都存在于我们心中,如果我们希望避免这样的婚姻以痛苦和具体的方式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上演,那我们就必须在各自的生活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才是明智之举。

  宙斯和赫拉也能一起开心大笑,这是他们争吵之后能够达成和解的神奇因素。每个人都能勇敢地正视对方。虽然赫拉很嫉妒,但她并不是殉教者。她认真和智慧地进行反击,而不是陷入自艾自怜的泥沼。因此,尽管他们相互伤害,彼此生气,但他们也彼此尊重。这个神话描述某种基本的人性:人们常说,这山望着那山高,下一块草地总是更加青翠,如果是一块禁地,那就更加青翠了。宙斯风流成性,一部分是因为众神不允许他这么做。赫拉离开他以后,他去找她的劲头跟追逐别的女人时一样大。赫拉去找宙斯,因为她永远也无法完全占有他。奥林匹斯山上的这个婚姻故事最深层的秘密就在于,持久的爱源自永远无法完全占有对方。这听起来似乎很是痛苦,然而,当我们面对一个迷路的伙伴时,不妨问一问自己,看看是否放弃了对自己的占有,因此而可以完全彻底地为对方所拥有和获得。而且,当我们面对自己犯错误的可能时,也许可以自问,我们自己对于完美的追求是不是一个面罩,想要盖住被完全获取或拥有的担心。对于无法完全获取到的事物的追求深深地嵌入了人性里层,确认了这样的追求之后,就有可能引导我们认识到妥协的必要,这样才能使无论哪一种人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持续下去。妥协并不是完美的解决办法,两个人都可以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一部分,但没有人能够完全依着自己的意思来。为了维持可持续下去的人际关系,我们都必须放弃完美的理想。但同样重要的是,我们永远也不能完全放弃自己的灵魂。

  在宙斯与赫拉的婚姻麻烦中,并不存在什么“解决办法”。也许,对于人类关系中无论是真实还是想像中的不忠,也许并不存在什么好办法。有太多的事情取决于个人的道德、伦理、诚实、自控和对所涉及的人的心理了解。除非发现了宙斯和赫拉的秘密,我们还得继续为婚姻中的麻烦所困扰,这些神话中的可笑事情就是在婚姻中不断上演的,双方还会继续爱对方,继续给予对方以启迪。但是,我们越是理解责任与自由之间的斗争,我们就越是能够处理我们自身之间的紧张状态。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太可能完全倒向采花不止的宙斯一方,也不太可能倒向唠叨不休的赫拉一方。

第三部分:爱与人际关系

亚瑟与格温娜维尔(1)

  在痛苦中赎罪

  亚瑟王和王后格温娜维尔的故事,还有格温娜维尔对亚瑟王最好的朋友兰斯洛特的爱情故事,是所有关于背叛之痛的神话故事中最知名的一个。这个故事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这个三角恋爱中的任何一方都没有试图彼此毁灭,而是想办法达成和解,并通过坦诚、对友谊的忠实和对深刻真挚爱情的神圣本性的确认而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经过多年征战,亚瑟王打败了入侵的撒克逊族,就对他最聪明的谋士梅林说:“到了我该找个妻子的时候了。”梅林问亚瑟王是否已经有了意中人,看起来亚瑟王肯定是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选择了,因为他曾听说一个极漂亮的公主,名叫格温娜维尔,是卡米利亚德的利奥德格兰斯王的女儿。还没有见到这个女人,他就已经燃起了爱情的烈火。

  可是,梅林是先知,他的预见是,国王的选择到最后会变成悲剧。“如果我告诉您,格温娜维尔是个不幸的选择,那会改变您的主意吗?”梅林问。

  “不会。”亚瑟王回答。

  “嗯,那么,如果我对您说,格温娜维尔会对您不忠,跟您最要好和最值得信赖的朋友……”梅林说。

  “我不信你的话。”亚瑟王说。

  “当然不会信,”梅林伤心地说,“人生在世,从来都抱着这样的信念,认为偶然性的法则会因为爱情而失效。哪怕是我本人,我无疑是知道自己最终会被一个可笑的女人整死的,但是,如果这个女人从我身旁经过,我还是不会犹豫的。因此,您会娶格温娜维尔。您并不需要听从别人的劝告,您需要的是赞同。”

  这样,亚瑟就派他的第一勇士和最可信赖的朋友兰斯洛特骑士到格温娜维尔的父亲家去,要把她从那里迎娶到亚瑟的王朝来。在路上,梅林的预言兑现了,兰斯洛特与格温娜维尔彼此相爱了。但是,两个人都不愿改变对国王的忠诚。

  婚后不久,亚瑟王必须要去王国的其他地方办事。国王不在的时候,梅里甘特国王设伏,捉住了王后,并将她押往自己的王国。谁也不知道她的下落。她关押的地方隔有城壕,唯一的通道是一座极危险的吊桥,从来都没有人从上面经过,因为那是用锋利的刀剑连接而成的,刀口接着刀口。除了兰斯洛特以外,没有人敢去救格温娜维尔。兰斯洛特从没有人知道的地方悄悄接近格温娜维尔的关押处。他越过刀剑吊桥,受了重伤,但还是救出了王后,并与梅里甘特国王作战,最后将他杀死。他们回到自己的王国,格温娜维尔十分怜惜兰斯洛特,就亲自照料他的伤口。他躺在病床上养病的时候,两个人终于完成了秘密恋爱。

  亚瑟回来了,梅林就告诉他,说自己凭法眼看到王后和兰斯洛特,而且发现王后背叛了丈夫。王宫里其他的人也对亚瑟说,王后和兰斯洛特彼此秘密相爱。但是,亚瑟王没有发怒,也没有斥责,他对此事有自己的看法,因为他知道,他的朋友和妻子一定因为自己的爱而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两个人一定在尽力与这样的痛苦作斗争。因为他爱他们两个人,所以他不愿意通过张扬此事而毁灭其中的任何一个。这样,他就等着,三个人都因此而难过,因为他们三个人都彼此爱着对方。

  但是,王宫的骑士们认为,王后和兰斯洛特给国王造成了羞辱,十分生气,他们还看到一个机会,可借以获取权力,并将国王最好的朋友从他身边赶走。因此,他们就密谋抓住兰斯洛特和王后,让国王有证据说明他们背叛,并把王后的丑行昭示国人。在这些骑士当中,有一个骑士叫莫德里,他是国王的非婚儿子,他一直在私下里想着继承王位。

  当天夜里,这几个有私心的男人设下埋伏,准备冲进去捉拿这一对情人。可是,兰斯洛特却逃脱了,骑士们就捉住了王后,拿着她背叛国王的证据将她带到国王的面前。亚瑟王被迫当众责骂她,让她接受审判。格温娜维尔被判有罪,被判处火刑。但是,在她被拖去刑场的路上,在躲藏地接到消息的兰斯洛特策马来救。一场激烈的战斗发生了,许多骑士被杀死,兰斯洛特带着王后逃到称为乔伊阿斯加德的一个城堡里。

  现在,亚瑟王再也不能忍受了,因为兰斯洛特杀死了他最好的一批骑士。因此,国王就率大军包围乔伊阿斯加德城堡。但是,兰斯洛特闭城不出,因为他不想与亚瑟王交手。之后,亚瑟王与兰斯洛特喊话,彼此回忆以前的爱与忠诚。兰斯洛特忏悔,发誓放弃对王后的爱,这样,亚瑟和兰斯洛特重归于好。

  亚瑟本想带回王后了事,但其他骑士不依不饶,他们不答应国王如此宽洪大量。骑士们要求进行报复,因此,兰斯洛特就只好出城与这些骑士交战,怕人说他是个懦夫。接着就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在战斗中,亚瑟与兰斯洛特相遇,两个人的眼里都饱含热泪。但是,已经做过的事情,他们不能够反悔,因此,战斗是还在他们身边进行,哪怕他们已经达成和好。

  最后,双方都精疲力竭。双方进行会谈,最后决定休战。亚瑟带着格温娜维尔回到城堡,并为兰斯洛特留下了圆桌上原来的座位。可是,莫德里看见权力从手里滑落,就决定将三个人一网打尽。他笼络一大批人反对国王,在战斗中,国王受了致命重伤。尽管兰斯洛特站在亚瑟王一边作战,还杀死了莫德里,但事后他还是止不住内心的愧疚感,并对这位已经成为寡妇的王后说,他必须永远地离开。这样,他骑马远行,来到一处隐修院,整天在里面忏悔自己的过错。王后也是一样,她无法忍受自己的内疚,也不能忍受损失了自己所爱的两个男人,就进了修道院。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晚上,兰斯洛特看到幻象,有人要他去看王后。找到王后隐修的那个修道院以后,人们告诉他说,王后已经在半小时去世了,人们还把她的尸体抬到他跟前看。之后,兰斯洛特不吃不喝,病得越来越重。最后,他瘦得只剩皮包骨,就死掉了。

  但是,兰斯洛特和格温娜维尔给放进了同一口棺材,并且抬到了兰斯洛特的乔伊阿斯加德城堡,所有活着的骑士们,他们过去一心想着要毁灭这两个人,现在却赶来吊唁,表示自己的尊敬,因为他们补偿了自己的罪过,现在,所有人都明白了他们对彼此和对国王深厚的爱。这样,三个人活在世上的时候没有得到原谅,但都在死后得到了骑士们的谅解。

第三部分:爱与人际关系

亚瑟与格温娜维尔(2)

  评 论

  亚瑟、格温娜维尔和兰斯洛特的三角恋爱悲剧,是人类心灵高尚可贵的一个光辉榜样。它描述的一种潜能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但可悲的是,这样的潜能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这个三角恋爱跟别的许多三角恋爱不太一样,不是基于自我放纵,也不是纯粹的性吸引,不是因为无聊,也不是因为企图逃避责任。它从各个方面说都植根于深厚的爱,它告诉我们的是,爱并非总是排他的,我们也许能够以不同的方式爱不同的人。这对于现代的人来说是一件相当难以理解的事情,因为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就学会了相信,如果我们爱自己的伙伴,那就不可能再去爱别的什么人,我们结婚的时候会起誓,誓言要求我们排他,在我们试图理解为什么会陷入三角恋爱的时候,也许会执著地相信,那些背叛者一定是肤浅和无情的人。在众多的三角恋爱故事里,无论是不是有意的,都有更肤浅的理由触发背叛。但是,亚瑟和格温娜维尔的神话告诉我们,事情并非总是这个样子的,有时候,生活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因此,人心也有可能是这种情况。

  亚瑟拒绝报复,尽管他受了伤,这反映出人心的慷慨大度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这也许是我们所嫉羡的。不幸的是,这些素质并非总是他手下的骑士们所具备的,这些骑士跟我们当中的很多人一样,直白明确地高声谴责自己并不理解的事情,因为他们自己从来都没有体验过那么深刻的爱。这些骑士还有自己秘密的图谋,这些个人的私利就使他们盲目,看不到亚瑟希望做到的公正。按照普通人的意见,如果亚瑟活在现代社会,面临同样的情景,他极可能被人看做是“没用的东西”,一个容忍羞辱的软弱者,因为他没有足够的男子汉气概为此采取措施。可是,亚瑟恰巧是相反的一种人,他忠实于跟兰斯洛特之间的友谊,也忠实于对妻子的爱,这使他深受痛苦;但是,他又拒绝背叛自己的心灵,因此,就证明自己比请求报复的任何一个骑士更有男子汉气概。

  这里面的几个人物都没有在普通的意义上找到浪漫之爱。但是,也许比从此以后的幸福生活更重要的是,三个人都对自己灵魂深处的需求保持了忠诚,哪怕他们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如果格温娜维尔与兰斯洛特之间的爱不是灵魂之爱,那他们两个人都一定早就屈服于别的诱惑。如果亚瑟对他的朋友和王后的爱不是发自灵魂深处的爱,那他一定乐于报复,而且身边所有的人都会支持他进行血腥报复。有时候,这样的一种爱也会进入我们的生活,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也许会理解为什么古代的人觉得这是神灵的造访,而在这些神灵面前,任何凡胎都是无能为力的。常有的情况是,简单的肉欲,或者是惩罚伙伴的秘密欲望,会披上狂热激情的外衣。但是,当我们面临强行推给这三位神话人物的那种选择时,这种欲望真正的本性总会透露出来。这种炽热的爱火没有进入我们的生活,也许我们会因此觉得很幸运。如果当真来了,那么,对三个人来说都将是一场不可避免的痛苦。但是,如果生活真的把这样一件难办的事情推到我们头上了,那我们一定要记住亚瑟和格温娜维尔的故事,这样对我们有很大好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背叛也许会使我们慢慢理解自身,理解自己到底相信什么是最深刻和最有意义的方法。

第三部分:爱与人际关系

格尔达与弗雷

  婚 姻

  讲婚姻的神话很多,但描述许多人渴望的“幸福婚姻”的神话却一个也没有。可笑的也许在于,人们常常引述的幸福婚姻的“神话”从来都没有在神话里出现过。神话向我们展示的是事物在心理学意义上的实际情形,而不是我们希望其所是的样子。它们贡献出来的婚姻形象描述了人类情感原型性质的衰落、流动与冲突,还有各地独有的、为维持真正的人际关系而遇到的困难和经受的考验。下面的几个故事让我们大开眼界,增进智慧,看到两个人在婚姻的关系中是如何交往的。但是,我们找不到不费力气就能维持下去的永久幸福的秘方。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幸福的婚姻就是人为努力和有意维持的结果,也许还有一点点好运气吧。但是,它绝不是人类心灵的原型背景上一定会出现的一幕。

  格尔达与弗雷

  追求的重要性

  北欧神话里讲弗雷神追求格尔达的故事是一个证明,只要坚持爱下去,就一定会有回报。追求方式是重要的,它确保一种人际关系会开花结果,变成一场幸福的婚姻。虽然我们不一定非得借助魔法,但从弗雷追求他选择的新娘的决心和激情故事里可以得知这个道理。或者,我们事实上可以从弗雷最好的朋友斯克里尔那里知道,因为他才是实际完成此事的人。如果没有努力,没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持久和满足的人际关系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

  弗雷的妻子,跟她母亲一样,都属于巨人族。他由于不可抗拒的爱而被她所吸引。有一天,坐在欧丁的神座上,他很开心,想看看大地上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在巨人王国里,他看到一个美得无法比喻的少女从她母亲的房子里走出来。她白生生的胳膊闪出光芒,照亮了天空,也照亮了大海。她的名字叫格尔达。弗雷的心里立即燃烧起一团炽热的爱火。可是,无尽的忧郁立即到来,因为他不知道如何获得这个可爱的人。他父母看到他的变化,就叫来弗雷的朋友和仆人斯克里尔,要他找出儿子闷闷不乐的秘密。

  斯克里尔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因此就主动提出代表朋友去请求这位少女。他请弗雷借给他一把可以自行在空中飞动的著名的宝剑,还有一匹能飞越火焰的快马。到了夜里,斯克里尔骑马飞奔,很快就来到巨人族。格尔达父亲的家门口有恶犬,都拴在铁链上,周围还有熊熊燃烧的魔火。但是,斯克里尔并不害怕,他骑马飞越火焰,直接到了大门口。

  格尔达来了,因为她注意到狗在狂叫。斯克里尔把弗雷的爱意和追求的意思告诉了她,同时,他送了11枚金苹果给她,还有一只魔戒,这只魔戒原来属于欧丁神。但是,格尔达不为所动。之后,斯克里尔就拿出那把著名的宝剑,宝剑在空中自己舞动起来,好像他就要去杀掉格尔达和她父亲似的。这一招并不管用,格尔达还是没有动心。斯克里尔很想获得成功,因此就使出了魔咒和戏法。他对格尔达说,他有一把力量可怕的魔杖,如果她不答应弗雷的婚事,他就会在魔杖上刻写可怕的符号。他还说,通过这些符号,他一定会让她在世界的那边过孤独的生活,那里没有男人,是一个冰冷的深渊,她最后会像蓟属植物被移植到沙漠一样干死在那里。

  现在,格尔达真有些害怕了。没有哪一种威胁比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了,因此,弗雷听起来就是一个相当有吸引力的选择了。作为和解的标志,她拿出一杯蜜糖酒来欢迎斯克里尔的到来。斯克里尔当即要求她与弗雷定下见面的日子,因为弗雷很是着急,希望马上就见到新娘。但格尔达不同意这么做,她保证九夜之后跟弗雷见面,就在她自己命名的一处圣林里见面。

  这期间,弗雷在痛苦中等待消息。斯克里尔把格尔达的答复告诉给弗雷,弗雷听后极其高兴,他的心里重新充满了欢乐。只有见面日子的推迟使他难受。“一晚就足够长了,”他对斯克里尔说,“两个晚上就更难受了!我怎么能挺得过三个晚上呢?我怎么可能活着挨到第九个晚上?”

  但他还是等下去了,也活到了第九个晚上,尽管他的牢骚让斯克里尔和他的父母快发疯了。到最后,他娶了格尔达,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

  评 论

  这个北欧神话故事跟许多讲婚姻和追求的故事不一样,它有一个幸福的结尾。但是,幸福的结果依赖于追求本身,而这种追求方式在我们今天看来的确有些奇怪。格尔达只是因为害怕孤独才答应嫁给弗雷,也只有一件事情是她真正害怕的,那就是孤独。只有当斯克里尔用未来的孤独生活威胁她时,她才同意这桩婚事。这就告诉我们,在与其他的人维持相互关系时,有一股控制力量在起作用,因为孤独是我们最大的担忧和痛苦之源。也许威胁成功的理由是,格尔达是一个对自己很诚实的人。我们也许不愿意承认希望有一个伙伴,因为一个人独自生活会更好。我们也许不愿意面对这样的事实,即如果老了而没有婚姻的担忧,我们情愿想办法选择一个好的婚姻,我们情愿谈论遇到“合适的人”或“灵魂之友”。在当前的社会风气中,人们谈论很多的是一个人过日子,自由自在。作为一个不需要依靠他人的单独的人生存下去的重要性无疑是存在的,因为仅仅基于担忧而没有相互尊重和交流的人际关系往往不能持久。可是,也许格尔达比许多认为单身生活更幸福的人更诚实一些,因此在婚姻中也更顺利一些,因为他们害怕与别人建立起来的亲密的人际关系很难维持,也需要我们做出种种的妥协。

  弗雷并没有亲自去追求。这在我们今天看起来也是十分奇怪的。但是,斯克里尔是他的朋友和仆人,他实际上就是弗雷本人的一个侧面,许多神话里都有这样的情形,“替身”会去完成最难做的一部分工作。弗雷是神灵,但斯克里尔是一个仆人,出身卑贱,他没有傲气,没有趾高气扬的派头,因此不会失败。虽然他利用了一些魔术道具,但他仅仅只是一个代言人。这表明如果我们想建立起合适的人际关系,也许就不能够把自己摆在那么不可一世的位置上,高不可及,而是要像普通人的样子。斯克里尔也是一个交流形象,他掌握了合适的工具,合适的武器,合适的马和合适的语言。他灵活机动,有创意,善于交流,能够与他人建立联系,这就是这个神话提供给我们的见识。另外,斯克里尔坚持不懈。他不言放弃,哪怕格尔达一再拒绝。他的主人弗雷也许会在一阵愠怒中受到伤害,之后被拒绝。但斯克里尔的感情并未投入其中,因此他能够保持客观态度。因此,他不仅仅是一个良好交际手段的形象,也是一个超然物外的形象。他没有什么傲慢可以失去,也没有那么敏感的情感会受到伤害。我们也需要培养这样一种超然态度才能找到要对自己所爱的人说的话,并用这些话接近我们所爱的人。

  神奇的武器、金苹果和作为诱惑物的漂亮戒指,最终都没有对格尔达产生效果,只有唤起她对孤独的担忧才最后成功了。斯克里尔只是在最初的威胁和诱惑物不管用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个道理。在这个神灵追求凡人的奇怪的求婚过程里,引起对方注意的方法都不管用。这是弗雷和格尔达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深刻而又让人不安的真理。当我们希望以自己的权力和天赋去吸引对方注意的时候,我们也许无法赢得对方的爱。最后,我们确认和说出另一个人的担忧的能力,只能够来自我们对自己担忧之事的确认,而正是这样的能力最终才成为真正有效的渠道,通过这条渠道,我们才能打破防御,开始建立起真正持久的人际关系。

第三部分:爱与人际关系

尼涅芙的转变(1)

  同情释放出爱的力量

  在梅林中魔法一节,我们已经见到尼涅芙。在那个故事里,她年轻,冷淡无情,以自我为中心。她设计陷害施魔法者,为的只是获取权力。在这个故事里,她通过时间、经验和痛苦得到智慧,明白了同情的道理。只有通过这样的转变,她才找到真正的婚姻,并在这场婚姻里得到了幸福与满足。

  在冒险者的森林里,尼涅芙一刻不停地旅行。少女时代,她是一个没有耐心和野心勃勃的女人,她夺走了梅林的秘密,也夺去了他的生命。但从那以后,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了很大变化。当时,她想要的是权力和显赫的地位,但并不理解生命为这两样东西而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但是,在那些年里,她的权力使自己的心囚禁起来,就如同当初囚禁了梅林的心一样。因为她有法术,她可以做普通人不能做的事情,但这样的法力没有使她自由,反倒使她在无助者面前成为一个奴仆。她能治病,这就使她成为病痛者的仆人,她能让人一夜暴富,却只能使她束缚在不幸者身上。她掌握他人的秘密,无论有什么样的面罩都挡不住里面的邪恶,这使她不断地与自己身边世界里发生的贪婪和叛国野心进行斗争。除此之外,她还悲伤地意识到,虽然她的力量使自己束缚在弱者和无助者的身边,但这些人却并没有被她所束缚。因为他们并不能拿出友情来回报欠她的人情。因此,尼涅芙发现自己孤独一人生活在世上,人们赞扬她,却无法解除她的寂寞,因此她经常怀念以前的生活,那时候,人们平等地交换爱与善意。一个只能给予的人所感受的孤独是无法描述的,只能接纳并憎恨越来越重的人情的人,他们的愤怒也是无法比拟的。她很少在一个地方停留太长时间,因为起先人们因为她的服务而高兴,之后总是不可避免地转变成对她的法力的担忧。

  她在林中穿行,有一天碰到一个年轻侍从,她看见这人在哭。问起来的时候,他坦白说,自己可爱的主人遭到他女人的背叛,主人为此伤心欲绝,只盼着早死。

  “带我去见你的主人,”尼涅芙说,“如果是一个不值得爱的女人,他就不该因爱她而死。如果她在爱情上没有善心,那么,合适的惩罚是她爱人而别人却不爱她。”

  这样,侍从就带她来到主人的病床前。主人是佩莱斯爵士,他躺在病床上,两颊凹陷,面色赤红。尼涅芙认为自己从来都没有见到过模样如此可爱和漂亮的人。

  “为什么正义要投身邪恶的脚底?”她说,并用自己的冷手抚摸他悸动的前额。她为他唱歌,她的法术使他安静下来,在无梦的睡眠中进入魔法状态。之后,她找来那个名叫埃塔德的不忠的女人,让她站在已经入睡的佩莱斯的病床前。

  “你怎么如此大胆,竟想把这样一个男人弄死?”尼涅芙问,因为她无法忘记自己以前对梅林所做的事情,她的内心里总有深深的悔恨。“你是什么人,竟然如此没有善心?我现在把你施加于人的痛苦交还你。你已经感觉到我的咒语了,你将开始爱这个男人,你爱他超过爱世界上的任何东西。你爱他如此之深,会愿意为他而死。”

  埃塔德已经中了魔,她反复不断地说:“我爱他。啊,我的上帝!我爱他。我怎么会爱上自己以前那么鄙视的人呢?”

  “这就是你惯常施加于人的事情,”尼涅芙说。“现在,我让你看看事情的另外一面。”

  尼涅芙小声对着睡着的骑士说了很多话,之后就唤醒他,退到后面去观察。佩莱斯看到埃塔德,心里充满嫌恶,她充满爱意的手朝他伸过来,他就厌恶地缩回身体。“滚开!”他喊道。“我忍受不了看见你在这里。你是个奸诈的人,冷漠无情的人。离我远点,再也不要让我看见你。”埃塔德哭着坐在地上。

  尼涅芙说:“现在你明白其中的痛苦了吧。这就是他对你的感受。”

  “我爱他!”埃塔德喊道。

  “你会永远爱他的,”尼涅芙说,“但到死都不会有人需要你的爱,这就是一天天枯萎下去、凋谢下去的死法。现在,你去准备接受自己的这个死法吧。”

  之后,尼涅芙回到佩莱斯身边,说:“坐起来,准备重新生活。有一天,你会找到自己真正的爱,她也会找到你的。”

  “我已经没有力量再去爱人了,”骑士悲哀地说,“一切都过去了。”

  “不是这样的,”尼涅芙说,“握着我的手,我会帮你找到爱情。”

  “你会留下来,直到我找到爱情吗?”他问。

  “好啊,”她说,“我保证留在你身边,直到你找到爱情。”

  他们就这样生活在一起,度过了幸福的余生。

第三部分:爱与人际关系

尼涅芙的转变(2)

  评 论

  尼涅芙转变的故事有众多的见识可以告诉我们,说的是人都有爱的能力和建立持久联系的潜力。最重要的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我们在生活中要勇于承担自己内心的行为后果,这种深刻的公正虽然在我们外在的生活中不一定一眼就看得出来,但却会改变我们,使我们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冷漠的动物,变成能够理解和同情他人的人。事情可能是这样的,虽然我们生下来都有爱的潜力,但是,我们只能够通过真正的自我认识产生的痛苦才能实现这个潜能。

  尼涅芙首先发现,权力和地位从来都不是没有代价就可以换来的,这个代价时常就是与其他人的分离。无论我们的力量来自财富、知识、世俗地位、特别的艺术才能或治病救人的能力,还是异乎寻常的美貌或性吸引力,我们都必须接受孤独的代价,这样才能通过我们自身的特殊性来确定自我。我们不可能指望为他人提供的服务会为我们挣来爱,因为责任与爱从来都不太容易走到一起。这是尼涅芙以她的代价换来的教训。

  尼涅芙还发现,对他人造成伤害而产生的悔恨,并不能简单地通过忘记或补偿性地做好事得以化解。当我们因为冷漠和对权力的追求而造成对他人的伤害时,我们在内心某处还是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事情的,我们必须要承受这样的意识,一辈子都是这样。普通的内疚一般来说是一种无用的机制,因为这通常只是对过失的智力确认,而没有真正的情感参与。但是,悔恨就不一样了,它的意义更深一层,是当我们真心意识到自己以极不公平的方式造成了对他人的伤害时产生的情感。深切的悔恨会使我们产生转变。尼涅芙对梅林所干的事情不可能反悔了,随着她年龄增大,随着更多的孤独体验,她会把这样的认识深藏在心底,使她轻视自己。

  尼涅芙帮助佩莱斯的愿望并非源自她觉得自己可以治好他的病,而是因为她看出,在埃塔德对这个男人所做的事情当中,有她自己过去对梅林所做的事情的影子。她确认佩莱斯是个好人,那个跟尼涅芙自己并无太大差别的女人差不多以自己的冷漠和不忠毁灭了他。尼涅芙对埃塔德很是生气,实际上是自恨的一种表达,她所惩罚的人,实际就是她自己。她看得太明白了,那个漂亮的骑士值得享受生活中更美好的事物,而不是依然留恋于像她自己以前那个样子的女人。当他说自己再没有办法产生爱情的时候,她的同情和怜惜就使她发誓要帮助他找到另外一种爱,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成为这一份爱。

  尼涅芙对佩莱斯采取的行动完全没有自我利益的成分在里面,因此,跟她以前所做的事情不一样。这次,她希望纠正埃塔德所犯的错误的冲动源自她自己的悔恨和痛苦的意识:对于真正爱我们的人,我们曾经向他们展示过无情的一面。这是一种深刻的变化,也使过去的毒素得以释放,对埃塔德的奖励是她开始的时候不曾想要的,那就是一种持久的爱。人类创造了大量的作品,希望理解持久爱情的本性,还有使一场婚姻真正发挥作用的秘密。这个故事也许不能够回答我们在这件事情上的所有问题,但是,里面却包含着极其重要的消息,是关于爱与自我觉醒之间的神秘关系,是关于谦卑与真正的同情心之间的联系。尼涅芙的故事还显示出作为获取权力与减轻孤独手段的“行善”,与作为源于自我理解的移情作用的一种反映而向他人提供服务之间的差别。

第三部分:爱与人际关系

阿尔刻斯提斯与阿德墨托斯(1)

  爱别人胜过爱自己

  阿尔刻斯提斯愿意拿自己的性命去救丈夫的生命,这个希腊故事得以流传至今,是因为这是婚姻中高贵的自我牺牲精神的一个符号。人类经常会沉迷于某种类似自我牺牲,但实际上却是确保另一个人的忠诚的方法。婚姻中的自我牺牲经常是一种无意识的“交易”,意思是购买伙伴的奉献。这个神话让我们看到的图景,就是把所爱之人放在第一位的一种爱,这样做不是因为要图未来回报的秘密愿望,而只是一个很简单的理由,即人心里再找不出其他的任何一个选择了。

  阿尔刻斯提斯是珀利阿斯国王最漂亮的一个女儿,有很多国王和王子前来提婚。国王不想因为拒绝任何一个人而使自己陷入险境,但他明显又不能满足超过一个人的愿望,就昭告天下,说如果有人把一头野熊和狮子拴在自己的马车前,让它们套在一起赶到赛场上拉车,那他就把阿尔刻斯提斯许配给此人。消息传到塞萨利国王阿德墨托斯那里,阿德墨托斯立即召来太阳神阿波罗,因为天王宙斯命令阿波罗来这里当一年的牧羊人。

  “我有否待你如神灵应该有的待遇?”阿德墨托斯问太阳神。

  “的确如此,”阿波罗答道,“我也向您表达了感激之情,让您所有的母羊都生双胎。”

  “最后请您帮一回忙,”阿德墨托斯说,“你帮我赢得阿尔刻斯提斯,让我具备珀利阿斯国王提出的条件。”

  “我很愿意帮你这个忙。”阿波罗神答道。阿德墨托斯立即赶着马车就去了比赛场,他的马车前面是一头凶猛的狮子和野熊。

  一切本来会很顺利的。可是,婚礼上,阿德墨托斯因为太高兴了,竟然忘了照习俗给月亮女神阿尔忒米斯进贡。阿尔忒米斯立即开始惩罚他。当天晚上,阿德墨托斯酒喝得太多了,抱着满怀的鲜花进入新娘的房间,结果吓得倒退一步,婚床上没有可爱的裸体新娘等候他,而是一大团咝咝作响的蛇。阿德墨托斯喊叫着跑去找阿波罗,阿波罗好心替这位好朋友向阿尔忒米斯求情,立即补上了献给这位女神的牺牲。阿波罗甚至拿到了阿尔忒米斯的许诺,说等阿德墨托斯死亡的那一天,如果他家里有人愿意替他死掉,还可以饶他不死。

  这一天比阿德墨托斯料想的来得更早,尽管这事情一开始就由复仇女神安排好了。神的信使赫耳墨斯有一天早晨飞往他的宫殿,召唤阿德墨托斯去冥界。全国的人民都惊呆了。但是,阿波罗为阿德墨托斯争取到一点时间,他让三个复仇女神喝醉酒,这就使割断阿德墨托斯的生命线的时间往后推迟一些了。阿德墨托斯赶紧跑去看望年迈的父母,跪在他们面前,一个一个地劝说,希望他们其中的一个能够把余下的日子换给他自己。但是,两个人都拒绝了,说他们两个都活得很好,很幸福,说他应该跟所有人一样愉快地接受死神的判决。

  之后,因为对阿德墨托斯充满爱,阿尔刻斯提斯自己喝了毒药,她的鬼魂游到冥界,这就完成了阿波罗和阿德墨托斯之间达成的协议,可以让阿德墨托斯活得更长。但是,冥界的女神珀尔塞福涅认为,除开自己的妻子以外,天下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做出这样的牺牲,因此,这是一件邪恶的事情。她也是一个女人,因此明白阿尔刻斯提斯的伟大的爱,因此就决定给予奖励。她把阿尔刻斯提斯送回人间,丈夫和妻子两个人幸福地生活了很久。

第三部分:爱与人际关系

阿尔刻斯提斯与阿德墨托斯(2)

  评 论

  从表面上看,这个动人的神话所要传达的意思是非常明显的:一个女人因为爱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挽救自己所爱的人,没有比这更伟大的爱了。但是,这个神话故事里还隐藏着其他的主题,它说的不光是婚姻的本性,而且也许还在说生命本身的神秘。从一开始起,这场婚姻就与神灵有联系,这些神灵对于故事里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有关系。阿波罗是一位伟大的神灵,权力很大,但他却做了阿德墨托斯的仆人和朋友,每当国王有需求他就出面帮助。这个神灵是什么人,他在故事里象征着什么呢?他是太阳神,是光明的形象——这是精神的光芒,也是意识的光芒。阿德墨托斯是一个意识和精神上都有活力的人,因此,他才会接受阿尔刻斯提斯的父亲向所有求婚者发出的挑战。把狮子和野熊套在一起拉车,这是控制本能的形象,也是把生猛野蛮的力量引导向文明目的的形象。换句话说,阿德墨托斯努力控制住了自己的本能,并与他自己的内心世界达成了和谐。简短地说,他站在生命和光明的一面。正是这个原因,他才幸运地得到了新娘。

  阿德墨托斯的第一次错误得到了原谅,那就是他慢待了月亮女神阿尔忒米斯。阿尔忒米斯是与野生世界有联系的一位神灵,她是生猛直觉的象征,因此,阿德墨托斯的自控和意识使她生气。但是,阿波罗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因此,阿德墨托斯就得到了长寿的保证,但条件是必须有人爱他到愿意在冥界顶替他的位置的程度。之后,阿波罗让复仇女神喝醉酒,从而解决了延时的问题,这是希腊神话里的一个独特的形象,因为哪怕神灵也必须要服从复仇女神。也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意识和精神责任提供了解放自我的可能,使我们不再束缚于复仇女神所象征的盲目冲动。也许甚至死亡——至少是心理学层面上的死亡——都能通过这种内在的意识而暂时推后。

  阿德墨托斯请求他上了年纪的父母奉献自己的生命来救他的命。他们的回答跟我们想像的完全不同:他们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父母对孩子的爱,还有孩子对父母的爱,有时候是一件相当不稳定的事情,假如我们认真看待这个神话故事给予我们的启示的话。在家庭里面,爱时常就是一种植根于彼此需要、相互依靠和对于分离的担忧的人际联系,而不是源自彼此尊重和情感上的大度的真正的爱。为此,当我们最需要家人评价我们的个性时,这些家人却会使我们灰心。只有阿尔刻斯提斯乐于为阿德墨托斯牺牲,她认为阿德墨托斯有很高的价值,因而使她这种牺牲行为没有疑问。虽然我们也许永远都不会面临做出这种选择的时候,并不需要为我们所爱的人做出彻底的牺牲,但是,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时常还是会有这样的时候,当我们确认另外一个人的价值时,也许会使我们把这个人放在第一位,而不能考虑对我们自己会造成什么后果。这样一种牺牲并非基于将来的什么回报期盼,也不是以责任心束缚住另外一个人的秘密的企图。它自发地源自心与灵的秘密角落,除了奉献之外,它再不能做任何别的事情。

  因为这种完全彻底的慷慨行为,冥界的王后珀尔塞福涅才拒绝让阿尔刻斯提斯真的死掉,她把阿尔刻斯提斯送回人间,回到了生者的王国。珀尔塞福涅是生命神秘的隐蔽尺度的形象,她还是自然循环和时间的象征,而这些都披上了一层纱帐,是我们的理性意识难以看到的。她并不代表社会的判断,她反映的是自然更深层的法则,只解决心理后果层面的事情。我们也许可以把她看做是这样一些法则的象征,无意识的心灵自身就是依据这些法则来行事的。阿尔刻斯提斯得到了回报,是因为她从来没有渴求回报。她得到了幸福,是因为她并不是为了得到幸福而去牺牲的。她活在世上的时候爱他人,也得到他人的爱,是因为她把爱放在自己的所得之前。我们不能指望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生活在时时刻刻都如此彻底开放的状态下,那是不现实的想法。但是,当我们超出自己个人的动机和日程,把别人看得很重要,有一刻竟然能够忘记我们自己的需要和愿望,那个时候,我们也许会隐约看见阿尔刻斯提斯得到的回报。无论这样的时刻是多么短暂,都会是能够使生活产生全新意义的时刻,是一次有疗治伤痛效果的经历。没有这样的经验,我们就不能够指望婚姻稳定。

第三部分:爱与人际关系

俄底修斯与珀涅罗珀

  坚信对方

  俄底修斯与珀涅罗珀的婚姻,在特洛伊战争的传奇故事中只是极小的一个部分,可是,它又是相当出色的神话故事,描述了婚姻中可能存在着的忠诚与信念,哪怕出现会使两个人十分烦恼的考验与诱惑。

  俄底修斯与珀涅罗珀是伊萨卡岛国的统治者,他们惟一的儿子忒勒马科斯出世以后,他们非常开心。俄底修斯接到召唤,要他去参加特洛伊战争,但他很是犹豫,不想离开少妻幼子去参加一场他预计会持续很长时间和十分残酷的战争,因此就装疯。这样,督军阿伽门农和帕拉梅迪斯就赶往这个多石头的岛国,想请俄底修斯去参加战斗,结果发现,俄底修斯把一头驴和一头牛拴在一起犁田,然后忙着把盐撒在地里。老谋深算的俄底修斯希望这样的行为会打消他们两个的念头,觉得他已经疯得无法参战了。但帕拉梅迪斯也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他抱起小孩子忒勒马科斯,把他放在犁田要经过的犁沟里。俄底修斯马上赶去抢孩子,敏捷的动作证明他完全没有疯。这样,俄底修斯只好随船队赶往特洛伊。

  血腥的特洛伊战争一打就是10年。之后,俄底修斯终于可以回家了,但是,更多的障碍挡在他回家的路上。他在无意中得罪了海神波塞冬,这位海洋之神掀起无数的风暴,要使他的船队偏离航向。无数的考验和诱惑落在他的头上,瑟茜女巫的魔法、漂亮的海上仙女卡吕普索和瑙西卡公主都引诱他,耽误了他很长时间。但是,在他心里,妻子和儿子一直都是最重要的,虽然他又飘荡了10年,但终于还是到家了。

  这期间,珀涅罗珀一直在等待,希望她亲爱的丈夫会找到回家的路,会见到自己和忒勒马科斯。俄底修斯不在身边的时候,无数的求婚者赶到伊萨卡岛,想说服珀涅罗珀放弃对俄底修斯的希望重新结婚。他们都觊觎这个岛国。珀涅罗珀当时还很漂亮,她得找到很好的办法才能让求婚者离开(有人说,求婚者一共达112人),因此就说,等织完了给公公的寿衣后,她就会选择其中的一个求婚者。但是,白天她拼命编织,工作很长的时间,但到了晚上,她又悄悄把织好的部分拆掉,这样,她的任务就永远也完不成。虽然很难相信俄底修斯能够安全返家,因为毕竟20年已经过去了,但是,珀涅罗珀还是保持信念与忠诚,俄底修斯最终还是返回了家乡,从此往后过着幸福的日子。

  评 论

  俄底修斯与珀涅罗珀的神话故事显示的是一种能经受住时间、诱惑与长久分离的关系。但是,这仅仅是因为两个人对彼此都有信心,他们都拒绝放弃自己共同的理想。两个人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两个人也都曾犯过错误。在这个神话的某些版本中,俄底修斯和珀涅罗珀两个人都曾陷入别的爱情中,而这也许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两个人彼此分开有20年之久。但是,他们的爱、对彼此和儿子的关心使他们绝对地结合在一起,并使他们两个都从最困难的日子里挺过来。在荷马的史诗《奥德赛》里,沿途每当遇到要与那些女人生活下去的危险时,俄底修斯都会让自己的念头回到珀涅罗珀与儿子那里。她们成功地勾引了他,但不能真正触及他的心灵,因为这颗心早已经给了他的妻儿。

  珀涅罗珀织衣的形象,两千多年来一直在激发众多读者的想像力。那是一件寿衣,白天织了晚上又拆掉。作为维持她的忠心的一个形象,抗拒了有可能使她的孤独好受一些的众多伴侣,这意味着什么呢?寿衣反映的是死亡主题,那就是爱的死亡,忘记过去,结束过去的一切纠葛和联系。虽然整体看起来,她一直都在进行自己的编织工作,但是,当一个人的时候,她会拆掉它,拒绝扑灭爱火、回忆和已经织就的过去,因为这个过去是她与不在身边的丈夫分享的。

  编织也是生命力的原型形象,一块布需要许多种不同的织料构成,还需要经验、情感与事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是我们从出生起就开始编织的,到死方才算完。珀涅罗珀拒绝承认过往生活的织布已经完成了,她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她生活在现在,此时此刻,忠实于自己的直觉与情感,拒绝受人侮辱,不肯放弃希望,同时又拒绝成为毫无结果的幻想的牺牲品。事实上,她此时此刻生活得完满而且真实,而织寿衣的借口只是保护自己的方法,以免得罪那些求婚者。她照常过自己的日子,一直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无论别人坚持要认为什么东西是现实,这种能力也许就是这个神话婚姻能够持久下去的真正关键。对于俄底修斯来说,想到妻儿能够使他保持自己最深层的价值观与欲望。对于珀涅罗珀来说,保持镇定和此时此刻的平静,拒绝对自己说“爱已经完结”,这种能力就是我们必须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磨炼出来,也很难找到的东西。爱的本性就是反抗时间、距离和物质上的损失,如同杰出的艺术与神秘发现的时刻一样,爱也许是我们凡人能够体验到的、让我们看到一线永恒景象的唯一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它,哪怕只是在亲密的相互关系的框架内很短暂地体验一阵子,那我们也许就发现了永生的惊人秘密之一。

  有趣的是,我们还可以猜想,也许正是距离才使得这两个神话人物彼此保持住了忠诚。如果俄底修斯与珀涅罗珀两个人在伊萨卡岛上一起生活了20年,他们的爱情能够挺过这20年的日常生活琐事吗?或者也可以猜想,他们对彼此的理想,由于彼此见不着面,因此而产生渴望,会不会有助于他们这个浪漫故事的延续?在《先知》一书里,卡里尔·纪伯伦(1883~1931年)就婚姻这个话题说了如下的话:

  “你们朝夕相处,但最好留有一点距离……

  你们要站在一起,但不能彼此太近。

  神殿的柱子是分开撑住的,

  而橡树与柏树也不在彼此的阴影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