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游龙门记.(明)薛瑄

  

  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皆层峦危峰,横出天汉[1]。大河自西北山峡中来,至是,山断河出,两壁俨立相望。神禹疏凿之劳,于此为大。

  由东南麓穴岩构木[2],浮虚架水为栈道[3],盘曲而上。濒河有宽平地,可二三亩,多石少土。中有禹庙,宫曰明德,制极宏丽[4]。进谒庭下,悚肃思德者久之[5]。庭多青松奇木,根负土石,突走连结,枝叶疏密交荫,皮干苍劲偃蹇[6],形状毅然[7],若壮夫离立[8],相持不相下,宫门西南,一石峰危出半流,步石磴,登绝顶。顶有临思阁,以风高不可木,甃甓为之[9]。倚阁门俯视,大河奔湍。三面触激,石峰疑若摇振。北顾巨峡,丹崖翠壁,生云走雾,开阖晦明,倏忽万变。西侧连山宛宛而去[10];东视大山,巍然与天浮。南望洪涛漫流,石洲沙渚[11],高原缺岸,烟村璁树,风帆浪舸[12],渺茫出没,太华[13],潼关[14],雍、豫诸山[15],仿佛见之。盖天下之奇观也。

  下磴,道石峰东,穿石崖,横竖施木,凭空为楼。楼心穴板[16],上置进床辘轳[17],悬繘汲河[18]。凭栏槛,凉风飘潇,若列御寇驭气在空中立也[19]。复自水楼北道,出宫后百余步,至石谷,下视窈然[20]。东距山,西临河,谷南北涯相去寻尺[21],上横老槎为桥[22],蹐步以渡[23]。谷北二百举武,小祠扁曰“后土[24]”。北山陡起,下与河际,遂穷祠东。有石龛窿然若大屋,悬石参差,若人形,若鸟翼,若兽吻,若肝肺,若疣赘,若悬鼎,若编磬[25],若璞未凿[26],若矿未炉,其状莫穷。悬泉滴石上,锵然有声。龛下石纵横罗列,偃者,侧者,立者;若床,若几,若屏;可席可凭,可倚。气阴阴,虽甚暑,不知烦燠[27],但姜神寒肌,不可久处。复自槎桥道由明德宫左,历右梯上。东南山腹有道院,地势与临思阁相高下,亦可以眺望河山之胜。遂自石梯下栈道,临流观渡,并东山而归[28]。

  时宣德元年丙午[29],夏五月二十五日。同游者,杨景端也。

  

  注释:

  [1]天汉:天河,即银河。[2]穴岩:在山岩上凿洞。[3]浮虚:凌空。栈道: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架木,铺板而成的一种道路。[4]制:构筑。[5]悚肃:敬畏的样子。[6]偃蹇:傲然挺立的样子。[7]毅然:刚强果敢的样子。[8]离立:并立。[9]甃甓(zhòu pì)用砖砌成。甃,用砖砌物。甓,砖。[10]宛宛:蜿蜒曲折。[11]沙渚:沙洲。[12]浪舸:在波涛中前进的大船。[13]太华:即华山,在陕西省。[14]潼关:在陕西潼关县。[15]雍、豫:泛指今陕西河南一带。[16]穴板:在楼板上开一个洞。[17]井床:井栏。[18]繘(jú):井绳。[19]列御寇:即列子,相传战国时郑人,得风仙之道,能乘风而行。驭气:即驾风。[20]窈然:幽深的样子。[21]寻尺:谓距离很近。寻,八尺为寻。[22]槎(chá):木筏。[23]蹐(jí):小步行走。[24]扁:同“匾”。后土:土地神。[25]编磬:古代用玉或石制成的、按声音高低编排悬挂在架上的一种打击乐器。[26]璞:未加工的玉。[27]烦燠(yù):烦闷燥热。[28]并:通“傍”,沿着。[29]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宣德为明宣宗年号。

  

  本文选自《敬轩薛先生文集》卷十八。龙门,就是禹门,传说为夏禹治水时所开凿的。它在山西河津县和陕西韩城县之间,黄河流经此处,两岸峭壁对峙如门。这篇游记就是作者于宣德元年(1426)从家乡河津县治出发,游览龙门所作的纪游。全文条理清楚,气势遒劲,充满了对大禹的崇敬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特别在描写龙门山的胜迹和景物上,用笔多变,比喻真切,生动具体,很好地再现了龙门特有的建筑与山水的特色,给人以身临其景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