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偶读.(明)屠隆

  

  余偶读韦蟾《赠商山僧》诗云[1]:“商岭东西路欲分,两间茅屋一溪云。师言耳重知师意,人是人非不欲闻。”余为洒然会心[2]。

  余以一官,奔走燕、赵、齐、鲁、江、淮、吴、越间十年,身经风波撼顿无算[3],所游处略尽九州,人物尘埃烟火语满耳[4],即日日手持杨枝水[5],浇洒不去。居兰省[6],每听诸公谈朝端是非[7],升沉蜂起,余则亟称东南太湖水声,赤诚霞气以洗之[8]。诸公不应。诸公向余道烟火语,余亦不应。两不相入,自知无久滥班行理。

  及还四明[9],新失进贤冠[10],又以家徒四壁立[11],故亲朋不来,得肆志闭门下楗[12]。所居城北隅,有小楼三楹,楼前种梧桐数株,杂树花竹甫半岁[13],辄扶疏蓊蔚[14]。余或坐楼上,或移坐楼下,随意取庄老书[15],略其文辞,领其元旨[16],炼气了心,久颇冥契。从朝至晡[17],绝无履綦款门[18]。早起科头[19],旭日冉冉升,东海峤日[20],明霞散彩,与波光交射。晓气清凉,濯人衣裾,泠然若坐冰壶中[21]。日暮白云起西山,长天绀碧[22]。少选[23],月出风生,桐影零乱。坐久冥寂,神亦丧形,形亦丧神,了不复知我四大安顿何时处[24]?初归,犹向人乞花竹为娱,即而莳艺浇灌,并属尘劳,使人见扶疏可爱,花竹亦障,遂不复增栽。始爱焚好香 ,啜苦茗,读异书,顷亦遣去,以为多事。异书足快心,送长日,多读则能起浮游暗想,损性灵,是故不取。何必深山,萧然大寂,门外即市廛[25],喧嚣百丈,短垣薜荔限之如隔万里[26]。人间世是邪非邪,绝不入幽人耳;即偶入耳,亦不得入我丹元府[27],辄有梧风吹之而去。商山僧耳重不闻,余耳聪不入,不知韦瞻何以措语?

  

  

  注释:

  [1]韦瞻:字隐桂,或作隐珪,下杜(今陕西西安市)人。大中七年(853)进士。为徐商掌书记。后为御史中丞,官终尚书右丞。《全唐诗》录存其诗十首。《赠商山僧》即在其中。[2]洒然:洒脱的样子。[3]撼顿:摇动颠仆。[4]烟火语:充满世俗气息的语言。道家修炼主张不食人间烟火物,因以烟火谓俗气。[5]杨枝水:佛家称能使万物苏生的甘露。[6]兰省:即兰台。[7]朝端:位居首席的朝臣。[8]赤城:道教传说中的山名。[9]四明:四明山,在浙江宁波市西南。这里指作者老家,鄞县县治驻宁波市。[10]进贤冠:《后汉书.舆服志下》:“进贤冠,古缁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其制元代始废。这里借指官职。[11]家徒四壁立:家里穷得只有四周的墙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12]楗:门闩。[13]树:种。甫:刚、才。[14]扶疏:繁茂分披的样子。[15]庄老书:指《庄子》、《老子》一类的道家书。[16]元旨:即“玄旨”。[17]晡(bū):申时,即下午三点至五点。这里泛指晚上。[18]履綦:原谓鞋的饰物,代指鞋,这里指人迹。[19]科头:束发不戴帽子。[20]峤日:高高升起的太阳。峤,通“乔”,高。[21]冰壶:盛冰的玉壶。喻清凉冰洁。[22]绀:深青中透红的颜色。[23]少选:隔不多久。[24]四大:佛教指人身。[25]市廛:商店集中处,犹言市场。[26]薜荔:又名“木莲”,常绿藤本植物。[27]丹元府:道家指心。

  

  

  

  

  

  屠隆(1542—1605),字长卿,又字纬真,号赤水,又号鸿苞居士,鄞县(今属浙江)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除颖上知县,调青浦,迁礼部主事。与西宁侯宋世恩甚相得,宴游甚欢。刑部主事俞显卿尝为隆所诋,遂以私憾讦隆与世恩淫纵,隆等上疏自理,并列显卿挟仇诬陷,乃两黜之。隆归,益放情诗酒,好宾客。家贫,以卖文为活。史称屠隆有异才,“落笔数千言立就”。诗文杂著有《白榆集》、《由拳集》、《鸿苞集》等。又工曲,著有《昙花记》、《修文记》、《彩毫记》等。

  本文选自《晚明小品》。这是屠隆被黜后家居时作。因偶读书韦瞻的《赠商山僧》诗引起共鸣,表述了作者厌恶污浊的官场生涯,寻求在悠然的隐居生活和老、佛哲学中得到摆脱,代表了封建社会中一部分不愿同流合污的知识分子的心态。文章借诗引发,前后呼应,含蓄蕴藉,颇有韵味。

  ★:46:06

  

  

  0.1093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