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姚际恒著作集

诗经通论卷九

新安首源姚际恒着

  小雅

  大小雅之分,或主政事,或主道德,或主声音。唯严氏主辞体者近之。曰:「二雅之别,先儒皆未有至当之论。窃谓雅之大、小特以其体之不同耳。盖优柔委曲,意在言外者,风之体也。明白正大,直言其事者,雅之体也。纯乎雅之体者,为雅之大。杂乎风之体者,为雅之小。离骚出于国风,而世以『风、骚』并称,谓其体之多同也。太史公亦曰『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言离骚兼国风、小雅而不言兼大雅,可证。『呦呦鹿鸣』、『文王在上』,则大雅、小雅之气象自见矣。」其余言大、小雅之正、变,非是,不录。何玄子辨之曰:「棫朴、旱麓、灵台、凫鹥,非杂乎风者耶?何以载于大?天保、六月、车攻、吉日,非纯乎雅者耶?何以载于小?」愚按,此其小者,亦论其大段焉耳。

  集传云,「雅者,正也」,是已。然又云「正小雅」、「正大雅」若是,则「正小正」、「雅小雅」可通乎?故知正、变之说于二雅尤不可用也。

  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本韵。[评]乐。吹笙鼓簧,承、筐、是、将、。[评]币。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本韵。○兴也。下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洒、,[评]酒。嘉宾式燕以敖。本韵。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评]末章合乐、酒。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洒、,以燕乐嘉宾以心。本韵。

  此燕群臣之诗。小序谓「燕群臣、嘉宾」。按,「嘉宾」,诗之言也;实则「嘉宾」即「群臣」耳。彤弓篇亦云「我有嘉宾」,可证。序必以「嘉宾」连言者,以仪礼燕礼、乡饮酒礼皆歌此诗,意兼四方之宾及乡之宾言之。不知燕礼、乡饮酒礼作于诗后,正谓凡燕宾取此诗而歌之,非此诗之为燕宾而作也。彤弓篇之「嘉宾」,岂亦兼凡宾而言乎?序界于两歧,实赘,然犹可也;集传则专谓燕宾客而作,益非矣。总之,说诗不可据礼;集传每蹈此病。

  [一章]「周行」,大路也。毛传训「至道」,集传训「大道」,皆非。此与大东「行彼周行」之「周行」同,犹云指我途路耳。

  [二章]「视」,郑氏谓古「示」字。按上有「示」字,不应又作「视」。盖「视民」犹「民视」,谓小民视之,不敢习为偷薄之行;而君子则「是则是效」也。

  首章言作乐与遗币;二章言饮酒;三章又合作乐,饮酒而言之。故首章言二事则用「人之好我」二句;二章言一事则用「德音孔昭」三句;三章则更无他句。看他作法。

  【鹿鸣三章,章八句。】

  四牡

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本韵。○赋也。[评]一章一义。

四牡騑騑;啴啴骆马。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本韵。○赋也。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将、父、。本韵。○兴也。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本韵。○兴也。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本韵。○赋也。[评]变。

  此使臣自之诗,王者采之,后或因以为劳使臣之诗焉。故左襄四年穆叔曰「四牡,君所以劳使臣也」。小序但据左传,谓「劳使臣」之来。后之解诗者,因作「君探其情而代之言」。试将此诗平心读去,作使臣极顺,作代使臣极不顺。解诗何不取顺而偏取逆乎?若夫仪礼燕礼、乡饮酒礼皆歌此诗及下皇皇者华,则第因鹿鸣而及之耳。此诗作于使臣,源也;劳使臣,流也;燕礼、乡饮酒礼歌之,流而又流也。

  首章「我心伤悲」,所以启下三章三「不遑」之意;末意道之所以作歌之意;章法井然。

  [二章]「启」,作也。「处」,息也。言作、息皆匆遽不得暇也。下采薇篇「不遑启、居」同。旧解以「启」作「跪」,甚迂。

  [三章]「将」,奉也,持也,奉持之意。

  [五章]独言「将母」,集传谓因上章之文。然不止此,实有义在。「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上句并言「父」、「母」,下句单言「母」,即此意。

  【四牡五章,章五句。】

  皇皇者华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怀、靡、及、。本韵。○兴也。[评]总上文意思。

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载驰载驱,周爰咨诹。本韵。

我马维骐,六辔如丝。载驰载驱,周爰咨谋。本韵。○赋也。下同。

我马维骆,六辔沃若。载驰载驱,周爰咨度。本韵。

我马维骃,六辔既均。载驰载驱,周爰咨询。本韵。

  小序谓「君遣使臣」,是。

  「诹、谋、度、询」,春秋内、外传所解亦有异同,不必尽从。然以为无别,则又不然。大抵「诹」为聚议之意,「谋」为计划之意,「度」为酌量之意,「询」为究问之意,则有然耳。

  【皇皇者华五章,章四句】

  棠棣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本韵。○兴也。[评]起下四章义。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本韵。矣。赋也。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本韵。○兴而比也。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左、国俱作「侮」,从之。每有良、朋、,烝也无戎。「务」,韵;余本韵。刘氏谓「戎」疑当作「戍」;戍亦御也,以协「侮」字。未知是否。○赋也。下同。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本韵。[评]思兄弟也,非是反言,读之酸鼻。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本韵。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本韵。

宜尔室家,乐尔妻、孥、。是究是图,亶其然乎!本韵。

  小序谓「燕兄弟」,大序谓「闵管、蔡之失道」,盖本左、国为说也。然不言何人作。郑氏误解传,以为周公时召公作,非也。左传「周襄王以狄伐郑氏,富辰谏曰:『不可!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曰:「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四章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如是,则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周之有懿德也,犹曰「莫如兄弟」,故封建之。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所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召穆公亦云。今周德既衰,于是乎又渝周、召以从诸奸;无乃不可乎?』」国语「富辰谏曰:『不可!人有言「兄弟谗阋,侮人百里」。周文公之诗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按国语谓周公之诗。左传曰「周之有懿德也,犹曰『莫如兄弟』」,又曰「犹惧有所侮」。虽无明文,亦是周公作也。又韦昭云,「召康公之后,穆公虎也,去周公历九王矣。周公作常棣之篇,以闵管、蔡而亲兄弟。其后周室既衰,厉王无道,骨肉恩缺,亲亲礼废,宴兄弟之乐绝。故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而合其宗族于成周,复作棠棣之歌以亲之。郑、唐二君以为穆公所作,失之矣」。按韦说尤明。然郑本谓召康公,非穆公也。郑之以为康公者,以鹿鸣至鱼丽为文、武时诗也。

  集传于首章谓「此燕兄弟之乐歌」,于次章谓「此诗盖周公既诛管、蔡而作」,分两义说,甚失注诗之体,盖于首章切合小序,于次章切合大序也。不知大、小序出于两人,故属两义;今一人之作岂可如此!当并合而云「此周公既诛管、蔡而作,后因以为燕兄弟之乐歌」,如此乃明耳。予故谓遵序者莫若集传,不诬也。

  [一章]「鄂」,「萼」同,花苞也。唐明皇以「花萼」名楼,取此。「不」,「跗」同,花蒂也。集传以「鄂」为「鄂然」,本毛传之谬。又云「不,犹『岂不』也」,并谬。

  [二章]「原隰裒」,只说原隰广野之地,不相值则兄弟必求,故下「脊令」亦用「原」字。「裒」,损少意,易云「裒多益寡」,谓少其人,犹后世诗「遍插茱萸少一人」也。集传「尸裒聚于原野之间」,令人可畏复可笑也。且「死丧」、「原隰」之下各有「兄弟」字,岂可为蒙上之词,又不达文义矣。

  [三章]「况」,怳同,出车篇「况瘁」亦是。毛传训「兹」。按,下云「烝也」,烝是实字,此不当作虚字。集传谓「发语声「声」,原作「辞」,据校改。」,益非。

  [四章]「烝」,众也;「戎」,兵也。言有外侮,朋虽众也,无以兵相助矣。此两章主言兄弟,不得不屈朋友;不必泥。

  [五章]首章曰,「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三章至此章,皆反复明其「莫如兄弟」之意也。三章、四章言「每有良朋」亦不如兄弟;此章言丧乱既平而安宁矣,乃虽有兄弟反不如友生,何哉?盖此时兄弟已亡,所与周旋者唯友生而已,故为深痛。皆反复明其「莫如兄弟」之意。上「莫如」,此「不如」,正相应。旧解谓安宁之后,乃有视兄弟不如友生者;泛骂世情,殊无谓。观「丧乱既平」之语,酷似周公当日情事,故主为公作。

  [六、七、八章]又追思兄弟之宜和乐也。上以「良朋」陪说,此又以「妻子」陪说。然有不同:「良朋」陪说,屈之也;「妻子」陪说,以见一家内外之和乐也。

  【棠棣八章,章四句。】

  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本韵。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本韵。[评]佳语,似闲非闲。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本韵。○兴而比也。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本韵。于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本韵。○兴也。下同。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干糇以愆。本韵。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评]以「我」字作助字,妙。迨我暇矣,饮此湑本韵。矣。

  此燕朋友、亲戚、兄弟之乐歌。一章言朋友也;二章言诸父,亲也;诸舅,戚也;三章言兄弟也。解者唯以朋友为言,非也。下二章言燕飨之事。首章不及者,反复言朋友之义,故不暇及,以下数章互见也。深得前虚后实之妙。篇中曰「八簋」,曰「民之失德」,自是天子之诗。

  [一章]「伐木」是兴,「鸟鸣」是比:盖以「鸟鸣」比朋友,以「伐木」兴「鸟鸣」也。章法奇变。旧解皆以为兴,或以「伐木」亦作比朋友义,皆非。鸟以据乔木而嘤鸣相应为乐,若幽谷则不堪,故以「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二句承上起下;绰有妙致。「神听」二句又接得出人意外;作盟神矢词解,自可。

  [二章、三章]下二章惟以「伐木」为兴,则上「鸟鸣」之为比自明。此处「伐木」为兴,亦承上来,又不必与下旨有关会也。看诗全要圆通无滞方佳。「宁适不来,微我弗顾」,谓「宁得不来乎,无乃不我肯顾也?」「微我有咎」,谓「无乃以我有咎也?」自反之意,较前益深。集传云「谓宁使彼适有故而不来,而无使我思意之有不至也」,迂拙之甚。

  【伐木三章,章十二句。】从集传引刘氏说。

  天保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本韵。○赋也。下同。

天保定尔,俾尔戬谷。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本韵。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评]妙喻。以莫不增。本韵。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本韵。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本韵。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评]妙喻。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本韵。

  此臣致祝于君之词。郑氏因小序云「下报上」,遂谓「鹿鸣至伐木,皆君所以下臣也;臣亦宜归美于王,以崇君之尊而福禄之,以答其歌」。如此说诗,固执已甚。季明德曰:「若此则出于有意,而非平时爱君之本心矣。况前五诗者,所用异时;不知为何时之燕而作耶?将先作此诗,随其燕而皆以此答耶?盖有求其说而不得者矣。」

  篇中多用「尔」字:天尔之;先王尔之也。忠爱之至,故多复辞。「山」、「阜」、「冈」、「陵」无大异。又云「如南山之寿」,皆涉复也。

  【天保六章,章六句。】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本韵。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本韵。○赋也。下同。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本韵。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本韵。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本韵。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本韵。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本韵。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本韵。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本韵。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本韵。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本韵。[评]此车战之法。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本韵。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评]全逗后世诗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本韵。

  此戍役还归之诗。小序谓「遣戍役」,非。诗明言「曰归曰归,岁亦莫止」,「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语,皆既归之词;岂方遣即已逆料其归时乎!又「一月三捷」,亦言实事,非逆料之词也。此不知何王之世。大序谓文王,文王无伐玁狁事,辨说已驳之。或谓宣王,然与六月又不同时。或谓季历,益妄。

  【采薇六章,章八句。】

  出车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棘」,韵。余本韵。矣。赋也。下同。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本韵。矣。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仆夫况瘁。本韵。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旗、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本韵。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涂。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本韵。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本韵。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本韵。

  小序谓「劳还率」,非。此与上篇亦同为还归之作;但二篇似乎同,又不同,难以臆断。采薇言玁狁,此篇亦言之,似乎同也;采薇不言南仲,不言西戎,而此篇言之,又不同也。采薇「雨雪霏霏」,此篇「雨雪载涂」,似乎同也;而「春日迟迟」诸句又不同也。故曰不敢臆断。若郑氏以为文王诗,因文王不为天子,而以天子归之殷王,殊迂。季明德及伪传、说皆以为宣王,因常武有「南仲太祖」一语。然正以此语而可知其非宣王也,何哓哓为!

  南仲,史匈奴传云「在襄王时」;又云「在懿王时」。汉书人表有南中,在厉王时;匈奴传又引出车之诗,谓宣王命将征伐玁狁,则又在宣王时。史之矛盾如此。若郑氏谓文王时人,止因以鹿鸣至鱼丽为文、武时诗,故以南仲为文王时人,益不足凭。故南仲既不知为何时人,则亦不知此诗为何王矣。据常武为宣王诗,其云「南仲太祖」,则在宣王之上世可知;但不必文王耳。

  [二章]「况」,与常棣篇「况也」之「况」同义。集传曰「况,兹也;或曰,常作怳」。于常棣篇又曰「况,发语辞」。一「况」字作三解,何居?

  [四章]「简书」,天子策命也。毛传谓「戒命;邻国有急,以简书相召,则奔命救之」,此用左传而误也。闵元年,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齐侯曰:「诗云『岂不怀归,畏此简书』。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请救邢以从简书!」此第谓当时天子有此简书,其中有「同恶相恤」之语,非邻国之简书也。其后邻国有戒命,则亦谓之「简书」耳。

  【出车六章,章八句。】

  杕杜

有杕之杜,有睆其实。王事靡盬,继嗣我日。本韵。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本韵。止。兴也。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盬,我心伤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本韵。止。兴也。

陟彼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本韵。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本韵。○赋也。下同。[评]想象甚妙。

匪载匪来,忧心孔疚。期逝不至,而多为恤。本韵。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本韵。止。

  此室家思其夫归之诗。小序谓「劳还役」,亦非。劳之而代其妻思夫,岂不甚迂乎!大抵小序皆谓「劳」者,本于四牡篇,左传谓「天子所以劳使臣」一语也。然则篇篇皆劳乎?郑氏遂附会之,曰:「遣将率及戍役,同歌;同时,欲其同心也。反而劳之,异歌,异日,殊尊卑也。礼记曰『赐君子、小人不同日』,此其义也。」悉支离之说。

  【杕杜四章,章七句】

  鱼丽

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隔句。旨且多。本韵。○赋也。下同。

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本韵。

鱼丽于罶,鰋、鲤。君子有酒,旨且有。本韵。

物。其。多。矣。,维。其。嘉。本韵。矣。。[评]描一层,此画家渲染法。

物。其。旨。矣。,维。其。偕。本韵。矣。。

物。其。有。矣。,维。其。时。本韵。矣。。

  此王者燕飨臣工之乐歌。大序谓「文、武始于忧勤,终于逸乐」,赘说失理,前人已辨之。集传谓「燕、飨通用之乐歌」,谬。彼见燕礼、乡饮酒礼皆用之,故云;然岂作者预立其程,使上、下通用乎!

  【鱼丽六章:三章章四句;三章章二句。】

  南有嘉鱼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本韵。○赋也。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本韵。○赋也。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评]兴意变。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本韵。之。兴也。下同。

翩、翩、者、鵻、,烝、然、来、思、。[评]又变。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本韵。思。。[评]用字淡,妙。

  与前篇同意。

  【南有嘉鱼四章,章四句。】

  南山有台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本韵。○兴也。下同。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本韵。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本韵。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乐只君子,德音是茂。本韵。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乐只君子,遐不黄耇。乐只君子,保艾尔后。本韵。

  小序谓「乐得贤」。按序以前篇南有嘉鱼为「乐与贤」,此篇为「乐得贤」,「与」之与「得」,所差几何?如此说诗,不近稚乎!集传谓「燕飨通用之乐」,辨见鱼丽。

  此臣工颂天子之诗。

  【南山有台五章,章六句。】

  蓼萧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本韵。兮。兴也。下同。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本韵。

蓼彼萧斯,零露泥泥。既见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本韵

蓼彼萧斯,零露浓浓。既见君子,鞗革冲冲。和、鸾雝雝,万福攸同。本韵

  此诸侯朝天子,天子美之之词。严氏谓「诸侯答天子湛露、彤弓之歌」,恐未然。左传襄二十六年「齐侯赋蓼萧,叔向命晋侯拜二君曰:『寡君敢拜齐君之安我先君之宗祧也!』」又昭二十六年「宋华定来聘,通嗣君也。享之,为赋蓼萧;弗知,又弗答赋。昭子曰:『必亡!宴语之不怀,宠光之不宣,令德之不知,同福之不受,将何以在!』」观此,则非诸侯答天子明矣。

  【蓼萧四章,章六句。】

  湛露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本韵。○兴也。下同。[评]佳语。

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厌、厌、夜、饮、,在、宗、[评]于古。载、考、。本韵。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本韵。

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本韵。

  左传文四年「卫宁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不拜;又不答赋。使行人私焉。对曰:『臣以为肄业及之也。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为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故小序谓「天子燕诸侯」,是。郑氏二章「在宗载考」之文,遂谓「宴同姓诸侯」;其解「在宗载考」误。详下。左传统言「诸侯」,不言「同姓」也。且郑于首章引燕礼「宵则两阶及庭门皆设大烛」,若然,此亦同姓乎!

  [二章]「在宗载考」,宗,宗庙也。大雅凫鹥亦云「既燕于宗」。若燕礼则在寝。仪礼,后世之书,不可以解诗。古朝、聘、享皆于庙,则燕亦在庙也。「载」,再也。「考」,击也,击钟也。唐风「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再考钟,所谓「金奏肆夏」也;入门、客出及燕之时皆用之。毛传以宗子之法解「不醉无归」,固已疏矣;又以「宗」为宗室,尤非。「宗室」,宗子之室也。王者亦有宗室乎?集传即依毛传,谓宗室;又曰「盖路寝之属」,益可笑。「路寝」,听朝之所也。路寝其宗室耶?宗室其路寝耶?

  【湛露四章,章四句。】

  彤弓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飨本韵。之。赋也。下同。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我有嘉宾,中心喜之。钟、鼓既设,一朝右本韵。之。

彤弓弨兮,受言橐之。我有嘉宾,中心好之。钟、鼓既设,一朝本韵。之。

  左传文四年「卫宁武子曰:『古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王于是乎赐之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觉报宴。』」,故小序谓「天子锡有功诸侯」也。

  [一章]「一朝飨之」,谓既赐彤弓之日即飨之,同在一朝也。毛传谓「一朝」犹「早朝」,集传引吕氏说,谓「言其速」,皆非。

  [二章]「右」,严氏曰:「助也。『右』与『宥』、『侑』通,皆助也。左传言『飨醴命宥』,注云『以币物助欢也』」。

  【彤弓三章,章六句。】

  菁菁者莪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本韵。○兴也。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本韵。○兴也。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见君子,锡、我、百、朋、。本韵。○兴也。

泛泛杨舟,载沈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本韵。○比而赋也。

  小序谓「乐育材」,不切。集传谓「亦燕饮宾客之诗」,篇中无燕饮字面,尤不切。大抵是人君喜得见贤之诗,其余则不可以臆断也。

  [一章]「既见君子」之下句,严氏谓「从来皆承见君子者言」,是「乐且有仪」自言其既乐而且以仪将之也;犹「享多仪」之仪。

  [三章]「百朋」,两贝为朋。从来言「朋」是两偶之义。郑氏谓「五贝为朋」,谬。汉食货志「贝有五等:其四等皆两贝为朋;其一不成贝,不为朋」。郑必是误以五等为五贝耳。集传漫不加考,从之,非也。前人所论如此。

  【菁菁者莪四章,章四句。】

  六月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本韵。○赋也。下同。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本韵。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本韵。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薄伐玁狁,以奏肤公。本韵。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本韵。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本韵。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本韵。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本韵。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 、鲤。侯。谁。在。矣。ª饮御诸友,炰?张。仲。孝。友。[评]如许大篇,结得冷而妙。

   小序谓「宣王北伐」,是篇中「王于出征」乃王亲征;郑氏以「于」训「曰」,非也。「以佐天子」,言吉甫佐天子也。但此篇则系吉甫有功而归,燕饮诸友,诗人美之而作也。若饮至之礼,末章云「吉甫燕喜,既多受祉」,则是前此已行之矣。

  [一章]「常服」,「常」,旗属也。「服」,属也,言常之属也。毛传谓戎服,戎服何谓之常服乎!郑氏谓「韦弁服」,集传谓「戎事之常服」,并非。且以「服」为衣服,与下章「既成我服」亦复矣。通章三「服」字,凡三义。

  [二章]「我服」,戎服也。观上云「维此六月」,其亦夏时之戎服,故曰「既成」与?何玄子谓「两服」之服,与上句不接。

  [六章]「燕喜」,天子燕之而有喜也,故言「吉甫燕喜,既多受祉」矣。又以来归自镐,为日永久,于以、脍鲤」亦非燕礼所设也。「侯谁在ª「饮御诸友」焉,此道吉甫之意。私燕曰饮;「炰矣?张仲孝友」,夸其有贤客也。毛传云「使文武之臣征伐,与孝友之臣处内」,此亦臆度。安知张仲仕而非隐?又安知其仕而在内非外也?吁,张仲何人,附吉甫而传;作者又何人,本以余意作结,见其章法之妙,而适以传其人也。

  【六月六章,章八句。】

  采

,于彼新田,于此菑亩。方叔止,薄言采其车三千,本韵。师干之试。方叔率止,本韵。乘其四骐,四骐翼翼。路车有奭,簟笰、鱼服,钩膺、鞗革。本韵。○兴也。

,于彼新田,于此中乡。方叔止,薄言采其车三千,见上。旗、旐央央。方叔率止,约軧、错衡,八鸾玱玱。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本韵。○兴也。

鴥彼飞隼,其飞戾天,亦集爰止。方叔止,其车三千,见上。师干之试。方叔率止,见上。钲人伐鼓,陈师鞠旅。本韵。显允方叔,伐鼓渊渊,振旅阗阗。本韵。○兴也。

蠢尔蛮荆,大邦为雠!方。叔。元。老。,克。壮。其。犹。。[评]「老」、「壮」字并用不觉。方叔止,执讯获丑。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本韵。○赋也。

  此宣王命方叔南征蛮荆,诗人美之而作;大概作于出师之时。或谓班师时作,非也。篇中「振旅」,只训军之入,非班师之谓也。一、二章言军容之盛;三章言节制之严;四章归功于大将,而谓其北伐之声灵可以不战而来服也。

  [一章]「鱼服」,沈无回曰:「此章言车马,不言器械,不当独言矢服。左氏云『归夫人鱼轩』,服虔注云『鱼,兽名』,则鱼皮可以饰车也。」

  [二章]「服其命服」,三命也。玉藻云「三命赤韨,葱珩」,本此。

  [四章]「元老」,尊称之也。「克壮其犹」,言其尚谋不尚力而勇愈壮,以起下之「执讯获丑」及「蛮荆来威」也。「老」字「壮」字二句中正对映,用来却隐而无迹,令人可思,所以为妙。集传云「言方叔虽老而其谋则壮也」,何其索然。

四章,章十二句。】  【采

  车攻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本韵。○赋也。下同。[评]先言「东」。

田车既好,四牡孔阜。东、有、甫、草、,,[评]从「东」出「甫草」。驾言行狩。本韵。

之子于苗,选徒嚣嚣。建旐设旄,搏兽于敖。本韵。

驾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会同有绎。本韵。

决、拾既佽,弓、矢既调,射夫既同,助我举柴。如字,与上「调」通韵。

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失、其、驰、,舍、矢、如、破、。本韵。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评]二语神到。徒、御、不、惊、,大、庖、不、盈、。本韵。

之子于征,有闻无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本韵。[评]结得庄重。

  大序谓「宣王复会诸侯于东都,因田猎而选车徒焉」,是。

  [二章]「甫草」,毛传谓「大芟草以为防」,则「有」字无着落,非也。郑氏谓「甫草者,甫田之草也;郑有圃田」。按「甫」,圃同,郑说是。田必芟草为防,故有取于圃田之草也。集传直以「甫草」为圃田,谬。

  [五章]「柴」,今之佳韵,「调」,今之萧韵,皆无入声,故为通韵。说文以「柴」作「●」,与首句「佽」协;意以二句「调」与三句「同」协也。不知东、萧韵不相通,故以「柴」作「●」未然。毛、郑训「●」为积,以为「举积禽」。按下章方言猎事,此不应遽言积禽,亦非。何玄子谓「即毛传『大芟草以为防,褐缠旃以为门』之意。防限之设必有门,故用柴」,未知然否。

  [七章]「不惊」不可作反说,则「不盈」亦自宜作正说矣。

  【车攻八章,章四句。】

  吉日

吉日维戊,既伯既祷。田车既好,四牡孔阜。升彼大阜,从其群丑。本韵。○赋也。下同。

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兽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从,天子之所。本韵。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俟、俟、,或、群、或、友、。悉率左右,以燕天子。本韵。

既张我弓,既挟我矢。发、彼、小、豝、,殪、此、大、兕、。[评]互文。以御宾客,且以酌醴。本韵。

  此宣王猎于西都之诗。旧传岐阳石鼓为宣王猎碣,或即此时也。诗中「漆、沮」正近岐阳。

  【吉日四章,章六句。】

诗经通论卷十

新安首源姚际恒着

    小雅

  鸿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寡。›爰及矜人,哀此本韵。○比而赋也。下同。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本韵。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本韵。

  小序谓「美宣王」。谓宣王,亦近是,然美之者何人乎?集传因以为「流民喜而作此诗」,非也。「哀此寡」,此者,上之人指民而言,未有自以为「此」者也。「之子」明指他人;今以「之子›」为流民自相谓,亦不类。严氏谓「流民美使臣之诗」,然以首章「劬劳」指使臣,下二章「劬劳」自相谓,亦非。陈道掌曰:「鹿鸣至此二十余篇。皆朝廷制作;不应忽采民谣一篇杂入其中。」其说是也。

  此诗为宣王命使臣安集流民而作;「之子」,指使臣也。篇中三「劬劳」皆属使臣言;末章「谓我劬劳」,亦代使臣「我」也。「宣骄」,即「可与图终,难与虑始」之意。

  「鸿、雁」,皆比意。集传以上二章为兴,下一章为比,不可解。

  【鸿雁三章,章六句。】

  庭燎

夜。如。何。其。?[评]问夜自妙。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本韵。○赋也。下同。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晰晰。君子至止,鸾声哕哕。本韵。

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辉、。君子至止,言。观。其。旗。。本韵。[评]妙旨。

  小序谓「美宣王,因之箴之」,作两义说。其「箴之」之意未明言;诗中亦无见也。朱郁仪因谓「此姜后脱簪、珥之时所」,季明德因谓「刺不早朝」,皆规小序「箴之」之说取义,并非。程伊川、严坦叔因谓「规宣王过勤」,又足哂矣。

  【庭燎三章,章五句。】

  沔水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本韵。○兴也。下同。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鴥彼飞隼,载飞载扬。念彼不迹,载起载行。心之忧矣,不可弭忘。本韵。

鴥彼飞隼,率彼中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我友敬矣,谗言其兴!本韵。

  小序谓「规宣王」;集传谓「忧乱之」。谓规宣王者,以诗中「谗言其兴」也;谓忧乱者,诗中「莫肯念乱」也。不知作何归着。其余诸解纷纷,悉属猜摹,更不能悉详也。

  【沔水三章:二章章八句,一章六句。】集传云「疑当作三章,章八句;卒章脱前两句耳」,是。

  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评]通篇皆比意,章法绝奇。一比。鱼、潜、在、渊、,或、在、于、渚、。本韵。[评]二比。乐、彼、之、园、,爰、有、树、檀、,本韵。其、下、维、萚、。[评]三比。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本韵。[评]四比。○比也。下同。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本韵。乐、彼、之、园、,爰、有、树、檀、,见上。其、下、维、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韵。[评]即为错。

  小序谓「诲宣王」,「诲」字意似近。陆农师曰「记曰『能博喻,然后能为师』。鹤鸣二章,皆比而不赋也,则以诲诱故也」。此解「诲」字意也。郑氏谓「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求贤之者,通篇亦差可通。「鹤鸣」二句,言贤者自有闻也。「鱼潜」二句,言贤者进退不常也。「乐彼」,三句,言用舍位置宜审也。「他山」二句,言必藉贤以成君德也。至于谓宣王之诗,未有以见其必然。序于大雅云汉、韩奕、崧高、烝民皆谓「美宣王」,于小雅诸篇,或以为「规」,或以为「诲」,何不伦乎!

  解此篇最纰缪者,莫过集传。以「鹤鸣」二句言「诚之不可揜」;「鱼潜」二句言「理之无定在」;「乐彼」三句言「爱当知其恶」;「他山」二句言「憎当知其善」,又曰「一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理其庶几乎?」后二比虽言用人,亦蒙混。且此言用人而上言「诚」言「理」,迥不类。盖其意以第一比合中庸「鬼神之为德」章;第二比合论语「仰之弥高」章;后二比合大学「修身、齐家」章。以诗为言理之书,切合大、中、论语,立论腐气不堪;此说诗之魔也。又其小者,曰「鹤身白,颈、尾黑」。按鹤两翼末端黑,非尾黑也。彼第见立鹤,未见飞鹤,立者常敛其两翼,翼末黑毛垂于后,有似乎尾,故误以为尾黑耳。格物者固如是乎?陈晦叔经典稽疑已驳之。

  【鹤鸣二章,章九句。】

  祈父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本韵。○赋也。下同。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本韵。

祈、父、,亶、不、聪、![评]三呼而责之。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本韵。[评]末始露情。

  小序谓「刺宣王」,毛、郑以战于千亩而败之事实之,亦可从。何玄子曰:「千亩之战,诸侯之师皆无恙,而王师受其败,则以勤王不力故耳,故恨而责之。此祈父必侯国之祈父,故其人自称为王之爪牙。若对王朝之大司马言,则无此文矣。」议论是而细。

  【祈父三章,章四句。】

  白驹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评]始且妙。所谓伊、人、,于焉逍遥。本韵。○赋也。下同。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本韵。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评]变。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本韵。[评]四句四「尔」字,缠绵之音。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评]气象全变。生。刍。一。束。,[评]言驹。其。人。如。玉。本韵。[评]言人。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本韵。[评]曲终之句,益觉缠绵。

  此思贤者之诗。小序必谓「刺宣王」,未见其确。郑氏谓「不能留贤」,以合序意;诸家从之。观此诗所以留贤者亦至矣,岂「不能留」乎!或必欲以为刺王,则谓大王欲留之,以见王之不能留,庶可耳。

   [三章]「尔公尔侯」二句,毛传曰「尔公耶,尔侯耶,何为逸乐无期以反也」,非语气。严氏曰:「尔贤者若为公为侯,则将勤劳国事,无有逸豫之期。今尔肥遯『优哉游哉』以自乐,愿加保重耳。」若是,则反愿其不仕矣;亦非。苏氏曰:「子苟来,将待尔以公、侯,其为乐顾岂少哉!」以上「贲然来思」句观之,近是。然语太直率,少含蓄。贤者果公、侯可饵,亦不得为贤矣。当云「尔乃公、侯之器,恐不能常守其逸豫;此时慎勉尔之优游遁思,终以待时耳」,较为宛合。若集传谓「犹言『横来,大者王,小者侯』也」,以汉高语释诗,大是笑资。宜乎其不识诗人辞意,凡以己语所释自多不类也。

  [四章]上二句曰「伊人」,犹欲留之之意。末章曰「其人」,则其人不可留矣。诗之下字皆有眼目如此。

  【白驹四章,章六句。】

  黄鸟

黄鸟、黄鸟,无集于谷,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谷。言旋言归,复我邦族!本韵。○兴也。下同。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此邦之人,不我与明。言旋言归,复我诸兄!本韵。

黄鸟、黄鸟,无集于栩,无啄我黍!此邦之人,不我与处。言旋言归,复我诸父!本韵。

  小序谓「刺宣王」。集传谓「民适异国,不得其所,于是思归,故作此诗」。若是,民仍归于宣王,则非刺矣。朱郁仪曰:「宣王之世,诸侯兄弟有失所而来依于王室者。及其季年,政体怠荒,礼意衰薄,思返故国而赋是诗」。此又必欲切合刺王之意者。正不知孰是也。黄鸟,黄雀也,非黄莺;莺不啄粟。

  【黄鸟三章,章七句。】

  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昏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本韵。○赋也。下同。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昏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本韵。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诚不以富,亦祇以异。本韵。

  此诗与上篇相类,亦未详。小序谓「刺宣王」。苏氏因谓「甥、舅之诸侯,求入为王卿而不获者所作」,似臆测。且呼王为「尔」,亦不似。集传谓「民适异国,依其昏姻而不见收恤」,于此诗固类,然无所关系也。

  【我行其野三章,章六句。】

  斯干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本韵。[评]以形胜起。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评]植物。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本韵。矣、。[评]再叙天伦。○赋也。下同。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评]始及筑室。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本韵。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本韵。[评]一往密练。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本韵。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本韵。如、翚、斯、飞、,君子攸跻。本韵。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本韵。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评]从上「宁」出「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本韵。[评]从「寝」出「梦」。吉。梦。维。何。?[评]正言梦。维。熊。,维。罴。;维。虺。,维。蛇。。本韵。[评]此两章幻。

大。人。占。之。:[评]言占梦。「维。熊,维罴,本韵。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二「祥」字为韵。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本韵。[评]从梦出「生男、女」,直作二比;收章法尤奇。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本韵。[评]说女职千古至言。

  小序谓「宣王考室」。朱郁仪谓成王营洛时作。何玄子踵之。邹肇敏又谓武王。按南山自是终南山,在镐京,则谓武王、宣王者近是。若谓在洛,则南山无着落。何氏因以「南面所对之山」解之,则其非显然矣。然谓武王者,武王诗不应厕于宣王诸诗中;而下无羊篇亦有「大人占之」语,其非武王益可见;故不若依序谓宣王也。集传但曰「此筑室既成,而燕饮以落之」,不言何王。然则篇中「室家君王」者岂民间语耶!

  集传疑新宫即此诗。此亦必前人语。伪传、说及邹氏、何氏并祖之。按仪礼有新宫,此当时之乐章,非三百篇之诗也。左传宋元公所赋,亦即乐章之新宫耳。邹氏曰:「后汉明帝永平二年诏亦曰『升歌鹿鸣,下管新宫』,然则此何诗也?岂古所无者,后汉反有之乎!」尤不足据。或又谓命名亦有不必合诗者;然诗中唯有「室」字,并无「宫」字,不应全不合也。

  [一章]「如竹苞」二句,因其地所有而之。王雪山曰「『如』非喻,乃枚举焉尔」,此善于解虚字也。集传谓「此室下之固如竹之苞,上之密如松之茂」,筑室在下,此处岂宜先为形容!所谓「眼不见其睫」也。

  [二章]此章言筑室也。先统言之。

  [三章]此章言筑墙也。「约之」二句言版筑之事;墙坚密,则风、雨不能侵,鸟、鼠不能穿矣。

  [四章]此章言堂成,盖路寝也。「鸟革,翚飞」,栋宇、檐阿皆可形容。集传分「鸟革」言栋宇,「翚飞」言檐阿,非。

  [五章]此章言室成,盖燕寝也。

  [六章、七章]堂、室之制已备言之,下乃为颂祷之词,犹后世作上梁文也。居室之庆莫过于子孙繁衍,故言其生男子、女子;且必愿其男、女之善,方可承先启后,为父母光。然男、女之善于何可见,乃借物类之熊、罴、虺、蛇比之。然何以见其可比于熊、罴、虺、蛇,则又借梦言之。梦何以知,则又借大人占之而知之。于是下始以「乃生男子」、「乃生女子」二章结之。如此层层结构,深见作者用意之精妙。正大之言出之奇幻,斯为至文。又室成而与后妃寝处,方能诞育;今但轻轻言「莞、簟安寝」,即接入梦,其与后妃寝处略而不道,而已在隐约之间。起雅去俗,妙笔妙笔!又居此室者,一家和乐好合,无过兄弟、妻子;首章已言兄弟,此处当言妻子。于兄弟则明言之,于妻子则隐言之,此尤作者之自得。而不望后世之人知之也。

  [八章、九章]今世传有三代玉璋,长一、二寸,至长不过三寸;其制不一;有孔可穿丝绳,故初生子可弄。「瓦」,毛传以纺砖解之;不可以砖为瓦。黄东发谓「湖州风俗,妇人以麻线为业,人各一瓦,索麻线于其上」,尤可笑。瓦质重大,岂初生子所能弄哉!孔氏曰「璋为全器,则瓦非瓦砾而已」,彼意亦恐人疑瓦质重大,或是瓦砾也。予又见三代古玉,长、阔寸许,如瓦形,或即是此,未可知也。「载寝之地」,取地卑之义,亦以其阴类相感也。

  【斯干九章:四章章七句,五章章五句。】

  无羊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本韵。[评]起得兀突。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本韵。○赋也。下同。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本韵。何、蓑、何、笠、;或、负、其、糇、。[评]此两章是群牧图,或写物态,或写人情、深得人、物两忘之妙。三十维物,尔、牲、则、具、。本韵。[评]露正旨。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本韵。[评]此章虽图绘亦不能到。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本韵。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本韵。[评]末章忽出奇幻。

  小序谓「宣王考牧」,亦近是。考室,考牧,皆是既废而中兴之事也。

  [一章]「尔」,指牧人。其指牧人,即指王之意。首叙羊、牛,先用排整,下乃参错言之。

  [二章]祭飨谓之「牲」;畜牧,凡以为祭飨也。「尔牲则具」一句是正意,余皆闲笔,所以为佳。

  [三章]「尔牧来思」,「尔羊来思」,人、物夹杂并言,以见其两相得,亦两相忘也。牧人听羊、牛之降阿、饮柒及寝、讹,以其余间采薪、弋鸟,所必有之事。雌、雄字从隹,即鸟也,故以「雌、雄」言鸟。上二「以」字贴取薪,下二「以」字贴取鸟言,本甚明白。解者何为不知,或以雌、雄言羊、牛,又或并言禽、兽耶?羊之步履欲争先而实缓,「矜矜兢兢」四字描摹物理尤妙。「不骞」,不亏损也;「不崩」,崎岖险仄之处不倾跌也。彼篇以言南山,此以言畜,诗之触处圆通如此。不言牛者,羊性刚逆,尚能驯扰,则牛性之本顺者可知矣。

  [四章]牧事蕃育底成,亦当有颂祷之词以终之,故法亦同上篇。此就牧人言梦,尤幻。畜牧蕃盛固富国之一端,而年丰民庶,家给人足,尤为治平攸赖,故颂祷必及之。然何以遽及,则借梦言之。鱼丽「丽」字疑系「众」字之误。为万物盛多之象,故为丰年;旟、旐所以聚众,故为民庶。假微贱之梦通乎国计民生,此岂常人思虑所及!或以为牧人真梦,或且以为占梦者得而献之于王,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

  【无羊四章,章八句。】

  节南山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本韵。○兴也。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赫赫师尹,不平谓何![评]怨。天方荐瘥,丧乱弘多。民言无嘉,憯莫惩嗟。本韵。○兴也。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评]上言「师尹」,此特分民与臣言之,以见其任重如此,正所以深责之。妙,妙!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本韵。○赋也。下同。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本韵。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琐琐姻亚,则无膴仕。本韵。

5昊天不佣,降此鞠!本韵。昊天不惠,降此大戾!本韵。君子如届,俾民心阕。本韵。君子如夷,恶怒是违。本韵。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忧、心、如、酲、,谁、秉、国。成。?[评]应第三章。不、自、为、政,卒、劳、百、姓、。本韵。

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本韵。[评]凄苦。

方茂尔恶,相尔矛矣。既夷既怿,如相本韵。矣。

昊天不平,我、王、不、宁、![评]始出「王」字。不惩其心,覆怨其正。本韵。

家父作诵,以、究、王、酗、。[评]应「降此鞠酗」。式讹尔心,以畜万邦。本韵。

  小序谓「家父刺幽王」。以诗中「南山」证之,是终南山也。自欧阳氏执春秋家父在桓王之世,而集传亦疑之。季明德、伪传、说、何玄子遂皆以为桓王时,非也。集传云「大抵序之时代皆不足信」。予谓序不足信,诗亦不足信乎!东迁以后,曷为南山哉?

  [一章]「忧心如惔,不敢戏谈」,正应上「赫赫」意。诗人愁苦,必用危言耸听,如曰「国既卒斩」及下篇「褒姒之」是也。其实未斩、未 也。

  [二章]以「不平谓何」起下「秉国之均」诸语。

  [三章]「不吊昊天」,应上「天方荐瘥」而尹氏不恤也。

  [四章]「仕」,非事也。「君子」,非指王也。以君子而弗咨询之,弗仕使之,是诬罔君子也,故戒其「勿」。小人则平其心而休废之;以小人危殆也,故戒其「无」。「无」,毋同。「琐琐姻亚」,指其事而言之;盖此辈不唯仕,而且膴仕矣,故亦戒其「无」,应上君子弗仕意。

  [五章]二「君子」即上「君子」,言用君子可以回天意及顺民情也。「如夷」,应上「式夷」。

  [六章]「谁秉国成」,应三章「尹氏大师」以下六句。谁乎?尹氏大师也。

  [八章]「既夷」二句,严氏曰:「若能夷平怿,则同僚相与欢然,如宾主之相酢,何至相疾如仇哉!旧说『夷、怿』为小人喜、怒不常,今不从。」愚按上言其恶,下言其夷怿,正是一反一正。「夷」字亦应上二「夷」字。

  [九章]此处方出「我王」字,则以前皆指尹氏甚明。古人文极有条理,而解者顾乱之,何也?「惩其心」,应前「惩嗟」惩字。

  [十章]「以究王酗」,承上「我王不宁」来;「酗」,应上「鞠酗」字:谓穷究王之所以致此鞠也。「尔」,指尹氏,尚冀其变化此心以畜养乎万邦也;应前「空我师」不得其养之意。通篇唯末二章及王,余指尹氏。观此,则家父之爱王切矣,其责恨尹氏深矣。

  【节南山十章:六章章八句,四章章四句。】

  正月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民之讹言,亦孔之将。念我独兮,忧心京京。哀我小心,癙忧以痒。本韵。○赋也。

父母生我,胡俾我愈。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本韵。○赋也。

忧心惸惸,念我无禄。民之无辜,并其臣仆。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本韵。○赋也。

瞻彼中林,侯薪侯蒸。民今方殆,视天梦梦。既克有定,靡人弗胜。有。皇。上。帝。,伊。谁、云。憎。?本韵。[评]大议论。○兴而比也。

谓、山、盖、卑、,为、冈、为、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召彼故老,讯之占梦。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本韵。○赋也。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维号去声。斯言,有伦有脊。哀今之人,胡为虺、蜴?本韵。○赋也。

瞻彼阪田,有菀其特。天、之、扤、我、,如、不、我、克、。彼、求、我、则、,如、不、我、得、。执、我、仇、仇、,亦、不、我、力、。本韵。[评]六句中用「我」字弄姿。○兴而比也。

心之忧矣,如或结之。今兹之正,胡然厉矣?燎之方扬,宁或灭之?赫、赫、宗、周、,褒、姒、、本韵。之、!赋也。

终其永怀,又、窘、阴、雨、。其、车、既、载、,乃、弃、尔、辅、。载、如字。输、尔、载、,音在。「将、伯、助、手!」本韵。○比也。

无。弃。尔。辅。,员。于。尔。辐。[评]承上纯作比意,妙。屡。顾。尔。仆,不。输。尔。载。[评]一往摹神。终。踰。绝。险,曾。是。不。意。本韵。○比也。

鱼在于沼,亦匪克乐。潜虽伏矣,亦孔之照。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本韵。○比而赋也。

彼有旨酒,又有嘉殽。洽比其邻,昏姻孔云。念我独兮,忧心殷殷。本韵。○赋也。

佌佌彼有屋,蓛蓛方有谷;民今之无禄,天夭是椓。「哿矣富人,哀此惸独!」本韵。○赋也。

  小序谓「大夫刺幽王」,是。诗中明有褒姒,而集传犹疑之,以为东迁以后诗,谓时宗周已灭矣。不知此诗刺时也,非感旧也。若褒姒已往,镐京已亡,言之亦复何益;与前后文意皆不类矣。

  [二章]「好言」、「莠言」承上「讹言」言之。

  [三章]「瞻乌」二句,即前篇「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意。「于何从禄」、「于谁之屋」相应,犹之兴意而倒于下也。

  [六章]「谓天盖高」四句,即唐人诗曰「出门即有碍,谁云天地宽」也。此必古语,故承之曰「维号斯言」。「号」,去声,犹名号之号。

  [八章]「褒姒之」,或疑直斥时人,似非宜。不知当时作诗者皆有骨力之人,犹前篇不畏尹氏而自纪作者之名也。又疑宗周未,何遽作未来语,得毋过否。不知以上文读之,非过也。上文云「宁或灭之」,故顺承以为言耳。细绎自得。且「」与「灭」字微不同,古人用字必有其义;今此二字义无考矣。

  [九章]「终其永怀」,此一句承上起下,谓当深思远虑也。「又窘阴雨」,义连下,谓其车方载,又窘于阴雨之时。「雨」在上,取协韵也。「辅」,左传云「辅车相依」是也。「伯」,长称也。

  [十章]「无弃尔辅」,承上「乃弃尔辅」,言有辅既员辐矣。「屡顾」至末一气读,皆言其行之迅速而无难也。北人言车,犹南人言舟,大有「风利不得泊」,及「青惜峰、峦,黄知橘、柚」之意,妙绝,妙绝!集传谓「一说,王曾不以为意乎?」赘,不可用。

  [十三章]严氏曰:「厉王之乱,民之室庐蓄积荡然矣。宣王劳来还定,于是彼有佌佌然之小屋,方有蔌蔌然之少谷。正望继其后者爱养培植之,今乃不幸,又逢幽王之乱,是天为夭孽以椓害之也。」此解是;正与下「哿矣富人,哀此惸独」义连。「天夭」,何玄子曰:「商书肜日篇曰『非天夭民,民中绝命』,正与此天夭同义。」

  【正月十三章:八章章八句;五章章六句。】

  十月之交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评]春秋用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本韵。○赋也。下同。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本韵。

熚、熚、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评]写得直是怕人。哀今之人,胡憯莫惩!本韵。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本韵。棸子内史;蹶维趣马;楀维师氏;艳、妻、煽、方、处、。本韵。[评]以五字句别收,妙。

抑、此、皇父,[评]单提皇父。岂曰不时!胡为我作,不即我谋?彻我墙屋,田卒污莱。本韵。曰、「予、不、戕、,礼、则、然、通韵。矣、!」[评]可恨在此。

皇父[评]再提。孔圣,作都于向。择三有事,亶侯多藏。不。慭。遗。一。老。,[评]哀公用之。俾守我王。择有车马,以、居、徂、向、。[评]倒字句。○本韵。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谗口嚣嚣。本韵。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本韵。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本韵。四方有羡,我独居忧。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本韵。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本韵。[评]八字句收。

  小序谓「大夫刺幽王」,实刺皇父也。朱郁仪曰:「向在东都,『桓王与郑人苏忿生之田,向、盟、州、陉』是也;去西都千里而遥。皇父恃宠请城,规避戎祸,土木繁兴,徙世家巨族以实之。人情怀土重迁,伤其独见搜括,故赋是诗。」此说得之。愚按,皇父都向,即平王东迁之兆也,可感也夫!

  [三章]「高岸为谷」二句,承「山冢崒崩」而言。

  [四章]「家伯」之下,注疏及苏氏、严氏本皆作「维宰」。苏氏曰:「维宰,未知何宰也?」郑氏则以冢宰释之。集传本直改作「冢宰」,更非。

  [五章]以后单言「皇父」,此言徙民居田也。

  [六章]「三有事」,即后篇「三事大夫」。「以居徂向」,本是「徂向以居」,取协韵也;然弥觉其古。古人作文,讨便宜处正在此。

  [七章]此言被谗也。

  [八章]「民莫不逸」,「我友自逸」,皆指七子辈也。

  【十月之交八章,章八句。】

  雨无正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本韵。昊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本韵。○赋也。下同。

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本韵。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为恶。本韵。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本韵。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曾我御,憯憯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言则退。本韵。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本韵。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本韵。[评]两对。

维曰于仕,孔棘且殆。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本韵。

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本韵。「鼠思泣血,无言不疾!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本韵。

  小序谓「大夫刺幽王」;云「大夫刺」,非也。诗中云「正大夫离居」及「三事大夫,莫肯夙夜」,岂己身为大夫而若是言乎!集传谓「正大夫离居之后, 御之臣所作」,是也。

  [一章]「昊天疾威」以下,别言刑罚不中之事。集传根上「饥馑」,谓「有罪无罪皆以饥死」,谬。诗之所谓有罪者皆在位为恶之人,何由以饥死乎?「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者,亦倒句,犹云「有罪伏辜者反舍之」也。

  [二章]「正大夫」,上大夫也,即卿。「三事」,书立政篇为「常伯、常任、准人」,亦大夫之职也。集传以前篇「择三有事」为三卿,此「三事」为三公,既不一,且皆谬。又以大夫为六卿中下大夫亦谬。且「三事大夫」连言,谓三事之大夫也;今分之,并谬。详古今文尚书立政、周官篇。「正大夫离居」,犹前篇皇父出而「作都于向」之类。

  [三章]「凡百君子」,总上章「正大夫」、「三事大夫」、「邦君、诸侯」言之。

  [五章]此承上「谮言」而言,作两对文字。指忠者曰:「哀哉此不能言之人也!」不能为巧言,故曰「匪舌是出」,谓朴拙不从口舌上见也。如此,则适以瘁其躬而已。指佞者曰:「可矣此能言之人也!」全以口舌为事,故曰「巧言如流」。如此,则使其身处于安乐矣。

  [六章]「云不可使」四句,谓云不能为谀佞便辟,则得罪于天子;亦将云谀佞便辟,则见怨于责善之朋友。「朋友」,犹后世云「清议」也。集传欠明。

  [七章]离居者,不居于王都也,故谓之宜仍归于王都。彼云:「王都已无室家矣!」于是复自嗟曰:「我忧思而至于泣血,无一言不见疾于人如此!」既而思之,复恨之曰:「尔昔之出居于外,谁为尔作室乎?奈何以无室为辞也!」「昔」,前日也。此当犬戎攻幽王之时而王都庐室亦被毁乎?不然,何以有「予未有室家」之答也?其人尚思安复旧都,不愿迁徙,所以至于鼠思而泣血也。

  【雨无正七章:二章章十句;二章章八句;三章章六句。】此篇名雨无正,不可考;或误:不必强论。

  小旻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日斯沮?本韵。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犹,亦孔之邛!本韵。○赋也。下同。

潝潝訿訿,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我视谋犹,伊于胡底!本韵。

我龟既厌,不我告犹。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本韵。

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本韵。[评]对上。

国虽靡止,或圣,或否。民虽靡膴,或哲,或谋,本韵。或肃,或艾。如彼泉流,无沦胥以败!本韵。[评]为此「谋」字,故借洪范五德言之。凡八「谋」字。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本韵。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本韵。[评]末章别作寓言感叹,真有呻吟不尽之意。

  小序谓「大夫刺幽王」,集传谓「以王惑于邪谋,不能断以从善」,皆是。

  [一章]「谋臧不从」四句,指王言。

  [二章]「谋之其臧」四句,指臣言。小人群然和之如此。

  [三章]「我龟既厌」二句,起下「谋夫孔多」二句,意只类兴,莫认作实事。

  [四章]「迩言」,便辟习近之言。

  [五章]此篇本主谋说,故引用洪范五事之「谋」,而以「圣、哲、肃、艾」连言陪之。读古人书,须觑破其意旨所在,以分主、客,毋徒忽略混过也。

  [六章]「他」字押得妙,包括无限在内。

  【小旻六章:三章章八句;三章章七句。】篇名以「旻」加「小」字,不可详。集传引苏氏曰:「小旻、小宛、小弁、小明四诗皆以『小』名,所以别其为小雅也」。郝氏驳之,谓「本有二雅,先有篇目,非先有小雅而后以此诗从之也。颂有小毖,又焉得有『大毖』乎!」其说是也。愚按,小宛、小弁以其止「宛」、「弁」二字,故加以「小」字。小明以其「明明」二字,故改「小」字。此篇或以「旻天」涉泛,故去「天」字,加「小」字与?然必用「小」字,又何也?

  小宛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本韵。○兴也。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本韵。各敬尔仪,天命不又!本韵。○赋也。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评]奇思。教诲尔子,式谷似本韵。之。兴而比也。

题彼脊令,载飞载鸣。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本韵。○兴也。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握粟出卜,自何能谷!本韵。○兴也。

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本韵。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本韵。○赋也。

  小序谓「刺幽王」,注疏本误作「宣王」。孔疏、苏传、诗缉皆引序作「幽王」。愚意,此为同姓兄弟刺王之诗,故有「念我先人」诸语。严氏谓「刺不能自强而昏于酒,下不能抚其子,上不能绍其先」,是也。集传则谓「大夫遭时之乱,兄弟相戒以免祸」,宽泛殊甚。且谓「说者必欲为刺王之言,故其说穿凿破碎,无理尤甚」。按「彼昏不知」二句明是刺王;乃辟其「刺王」之言,弗思甚矣!即如其说「遭乱相戒以免祸」,亦何尝非「刺王」,安见彼为「穿凿破碎,无理尤甚」乎?

  [一章]若为刺幽王,则先人指宣王也。严氏说。

  [三章]「中原」二句,「螟蛉」二句,此双兴法,亦奇。严氏曰:「以比宜臼奔申侯,申侯挟之而去。」

  [四章]严氏曰:「一曰『先人』,一曰『所生』,以其所亲见者勉之,言非上世久远难知之事也」。

  [五章]持粟问卜,古人常事。近代以来,然后用银、钱也。古不唯不用钱,其「钱」字诸经亦无见。谓太公作者,妄也。始见于国语「周景王铸大钱」。大抵用钱起于周之季世,详见庸言录。管子曰「握粟而筮者屡中」,史日者传曰「卜而有不当,不见夺糈」,皆可证。集传谓「言握粟,以见其贫窭之甚」,此以后世事说古,非也。

  【小宛六章,章六句。】

  小弁

弁彼鸒斯,归飞提提。民莫不谷,我独于罹!何辜于天,我罪伊何?心之忧矣,云如之何!本韵。○兴也。

踧、踧、周、道、,鞠、为、茂、草、。我心忧伤,惄、焉、如、捣、。假、寐、永、叹、,维、忧、用、老、。心之忧矣,疢如疾首本韵。○赋也。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离、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本韵。○兴也。

菀彼柳斯,鸣蜩嘒嘒。有漼者渊,萑苇淠淠。譬、彼、舟、流、,不、知、所、届、。心之忧矣,不遑假寐。本韵。○兴也。

鹿斯之奔,维足伎伎。雉之朝雊,尚求其雌。譬、彼、坏、木、,疾、用、无、枝、。[评]对上。心之忧矣,宁莫之知!本韵。○兴也。

相彼投兔,尚或先之。行有死人,尚或墐之。君子秉心,维其忍之。心之忧矣,涕既陨之。本韵。○兴而比也。

君子信谗,如或之。君子不惠,不舒究之。伐木掎矣;析薪杝矣。舍彼有罪,予之佗本韵。矣!赋而比也。

莫高匪山;莫浚匪泉。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本韵。[评]名论。无逝我梁;无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本韵。○比而赋也。

  小序谓「刺幽王」,不言何人作,指何事。大序谓「太子之傅作焉」,则宜臼事也。然谓其傅作,有可疑。诗可代作;哀怨出于中情,岂可代乎!况此诗尤哀怨痛切之甚,异于他诗也。若谓宜臼自作,宜臼实不德,孟子何为以「亲亲之仁」许之?又思虽曰「固哉高叟」,然何至以为「小人之诗」?意者其果宜臼作耶?而孟子特原其被废之情,姑许之以为仁尔。又云「舜其至孝矣」,则亦未尝深许之可知也。

  赵岐注孟子,以为伯奇作。伯奇事仅见琴操,不足据。且「踧踧周道,鞠为茂草」,此岂伯奇之言哉!

  [三章]「维桑与梓」二句,似言桑、梓人赖其用,亦必恭敬之;以兴父、子相与,岂特如人之视桑、梓而已。今称父母之邦为「桑梓」,非也。毛传以为「父所树」,亦属增添。「辰」,日辰也。古唯以干、支纪日,不纪年、月、时。以干、支系年、月,以地支系时,始于汉。离骚「唯庚寅吾以降」,谓庚寅日也。王充论衡谓「禄命而知骨体」,许慎训「巳」字有「小运」之说,是禄命之说始见于汉末而盛于唐;然亦只用年、月、日之干支,不用十二时也。宋始以时配之,谓之「八字」云。详见庸言录。毛传曰「辰,时也」,郑氏曰「谓六物之吉凶」,苏氏谓「日月所会」,皆影响之说。

  [七章]「佗」,即「他」;谓音「唾」训「加」,似无意义。「予」、「与」同。谓舍彼之有罪而予之他人耳。

  【小弁八章,章八句。】

姚際恒著作集

詩經通論卷九

新安首源姚際恆著

  小雅

  大小雅之分,或主政事,或主道德,或主聲音。唯嚴氏主辭體者近之。曰:「二雅之別,先儒皆未有至當之論。竊謂雅之大、小特以其體之不同耳。蓋優柔委曲,意在言外者,風之體也。明白正大,直言其事者,雅之體也。純乎雅之體者,為雅之大。雜乎風之體者,為雅之小。離騷出於國風,而世以『風、騷』並稱,謂其體之多同也。太史公亦曰『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言離騷兼國風、小雅而不言兼大雅,可證。『呦呦鹿鳴』、『文王在上』,則大雅、小雅之氣象自見矣。」其餘言大、小雅之正、變,非是,不錄。何玄子辨之曰:「棫樸、旱麓、靈臺、鳧鷖,非雜乎風者耶?何以載於大?天保、六月、車攻、吉日,非純乎雅者耶?何以載于小?」愚按,此其小者,亦論其大段焉耳。

  集傳云,「雅者,正也」,是已。然又云「正小雅」、「正大雅」若是,則「正小正」、「雅小雅」可通乎?故知正、變之說于二雅尤不可用也。

  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本韻。[評]樂。吹笙鼓簧,承、筐、是、將、。[評]幣。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本韻。○興也。下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傚。我、有、旨、洒、,[評]酒。嘉賓式燕以敖。本韻。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評]末章合樂、酒。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洒、,以燕樂嘉賓以心。本韻。

  此燕群臣之詩。小序謂「燕群臣、嘉賓」。按,「嘉賓」,詩之言也;實則「嘉賓」即「群臣」耳。彤弓篇亦云「我有嘉賓」,可證。序必以「嘉賓」連言者,以儀禮燕禮、鄉飲酒禮皆歌此詩,意兼四方之賓及鄉之賓言之。不知燕禮、鄉飲酒禮作於詩後,正謂凡燕賓取此詩而歌之,非此詩之為燕賓而作也。彤弓篇之「嘉賓」,豈亦兼凡賓而言乎?序界于兩歧,實贅,然猶可也;集傳則專謂燕賓客而作,益非矣。總之,說詩不可據禮;集傳每蹈此病。

  [一章]「周行」,大路也。毛傳訓「至道」,集傳訓「大道」,皆非。此與大東「行彼周行」之「周行」同,猶云指我途路耳。

  [二章]「視」,鄭氏謂古「示」字。按上有「示」字,不應又作「視」。蓋「視民」猶「民視」,謂小民視之,不敢習為偷薄之行;而君子則「是則是傚」也。

  首章言作樂與遺幣;二章言飲酒;三章又合作樂,飲酒而言之。故首章言二事則用「人之好我」二句;二章言一事則用「德音孔昭」三句;三章則更無他句。看他作法。

  【鹿鳴三章,章八句。】

  四牡

四牡騑騑;周道倭遲。豈不懷歸?王事靡盬,我、心、傷、悲、!本韻。○賦也。[評]一章一義。

四牡騑騑;嘽嘽駱馬。豈不懷歸?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本韻。○賦也。

翩翩者鵻,載飛載下,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將、父、。本韻。○興也。

翩翩者鵻,載飛載止,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將、母、。本韻。○興也。

駕彼四駱,載驟駸駸。豈不懷歸?是、用、作、歌、,將。母。來。諗。。本韻。○賦也。[評]變。

  此使臣自之詩,王者採之,後或因以為勞使臣之詩焉。故左襄四年穆叔曰「四牡,君所以勞使臣也」。小序但據左傳,謂「勞使臣」之來。後之解詩者,因作「君探其情而代之言」。試將此詩平心讀去,作使臣極順,作代使臣極不順。解詩何不取順而偏取逆乎?若夫儀禮燕禮、鄉飲酒禮皆歌此詩及下皇皇者華,則第因鹿鳴而及之耳。此詩作于使臣,源也;勞使臣,流也;燕禮、鄉飲酒禮歌之,流而又流也。

  首章「我心傷悲」,所以啟下三章三「不遑」之意;末意道之所以作歌之意;章法井然。

  [二章]「啟」,作也。「處」,息也。言作、息皆匆遽不得暇也。下采薇篇「不遑啟、居」同。舊解以「啟」作「跪」,甚迂。

  [三章]「將」,奉也,持也,奉持之意。

  [五章]獨言「將母」,集傳謂因上章之文。然不止此,實有義在。「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上句並言「父」、「母」,下句單言「母」,即此意。

  【四牡五章,章五句。】

  皇皇者華

皇皇者華,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懷、靡、及、。本韻。○興也。[評]總上文意思。

我馬維駒,六轡如濡。載馳載驅,周爰咨諏。本韻。

我馬維騏,六轡如絲。載馳載驅,周爰咨謀。本韻。○賦也。下同。

我馬維駱,六轡沃若。載馳載驅,周爰咨度。本韻。

我馬維駰,六轡既均。載馳載驅,周爰咨詢。本韻。

  小序謂「君遣使臣」,是。

  「諏、謀、度、詢」,春秋內、外傳所解亦有異同,不必盡從。然以為無別,則又不然。大抵「諏」為聚議之意,「謀」為計畫之意,「度」為酌量之意,「詢」為究問之意,則有然耳。

  【皇皇者華五章,章四句】

  棠棣

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本韻。○興也。[評]起下四章義。

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本韻。矣。賦也。

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歎。本韻。○興而比也。

兄弟鬩于牆,外禦其務。左、國俱作「侮」,從之。每有良、朋、,烝也無戎。「務」,韻;餘本韻。劉氏謂「戎」疑當作「戍」;戍亦禦也,以協「侮」字。未知是否。○賦也。下同。

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本韻。[評]思兄弟也,非是反言,讀之酸鼻。

儐爾籩豆,飲酒之飫。兄弟既具,和樂且孺。本韻。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湛。本韻。

宜爾室家,樂爾妻、孥、。是究是圖,亶其然乎!本韻。

  小序謂「燕兄弟」,大序謂「閔管、蔡之失道」,蓋本左、國為說也。然不言何人作。鄭氏誤解傳,以為周公時召公作,非也。左傳「周襄王以狄伐鄭氏,富辰諫曰:『不可!昔周公弔二叔之不咸,故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召穆公思周德之不類,故糾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詩曰:「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四章曰「兄弟鬩于牆,外禦其侮」。如是,則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周之有懿德也,猶曰「莫如兄弟」,故封建之。其懷柔天下也,猶懼有所侮;捍禦侮者莫如親親,故以親屏周。召穆公亦云。今周德既衰,于是乎又渝周、召以從諸姦;無乃不可乎?』」國語「富辰諫曰:『不可!人有言「兄弟讒鬩,侮人百里」。周文公之詩曰「兄弟鬩于牆,外禦其侮」』」。按國語謂周公之詩。左傳曰「周之有懿德也,猶曰『莫如兄弟』」,又曰「猶懼有所侮」。雖無明文,亦是周公作也。又韋昭云,「召康公之後,穆公虎也,去周公歷九王矣。周公作常棣之篇,以閔管、蔡而親兄弟。其後周室既衰,厲王無道,骨肉恩缺,親親禮廢,宴兄弟之樂絕。故召穆公思周德之不類,而合其宗族于成周,復作棠棣之歌以親之。鄭、唐二君以為穆公所作,失之矣」。按韋說尤明。然鄭本謂召康公,非穆公也。鄭之以為康公者,以鹿鳴至魚麗為文、武時詩也。

  集傳于首章謂「此燕兄弟之樂歌」,于次章謂「此詩蓋周公既誅管、蔡而作」,分兩義說,甚失註詩之體,蓋于首章切合小序,于次章切合大序也。不知大、小序出于兩人,故屬兩義;今一人之作豈可如此!當併合而云「此周公既誅管、蔡而作,後因以為燕兄弟之樂歌」,如此乃明耳。予故謂遵序者莫若集傳,不誣也。

  [一章]「鄂」,「萼」同,花苞也。唐明皇以「花萼」名樓,取此。「不」,「跗」同,花蒂也。集傳以「鄂」為「鄂然」,本毛傳之謬。又云「不,猶『豈不』也」,並謬。

  [二章]「原隰裒」,只說原隰廣野之地,不相值則兄弟必求,故下「脊令」亦用「原」字。「裒」,損少意,易云「裒多益寡」,謂少其人,猶後世詩「遍插茱萸少一人」也。集傳「尸裒聚於原野之間」,令人可畏復可笑也。且「死喪」、「原隰」之下各有「兄弟」字,豈可為蒙上之詞,又不達文義矣。

  [三章]「況」,怳同,出車篇「況瘁」亦是。毛傳訓「茲」。按,下云「烝也」,烝是實字,此不當作虛字。集傳謂「發語聲「聲」,原作「辭」,據校改。」,益非。

  [四章]「烝」,眾也;「戎」,兵也。言有外侮,朋雖眾也,無以兵相助矣。此兩章主言兄弟,不得不屈朋友;不必泥。

  [五章]首章曰,「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三章至此章,皆反覆明其「莫如兄弟」之意也。三章、四章言「每有良朋」亦不如兄弟;此章言喪亂既平而安寧矣,乃雖有兄弟反不如友生,何哉?蓋此時兄弟已亡,所與周旋者唯友生而已,故為深痛。皆反覆明其「莫如兄弟」之意。上「莫如」,此「不如」,正相應。舊解謂安寧之後,乃有視兄弟不如友生者;汎罵世情,殊無謂。觀「喪亂既平」之語,酷似周公當日情事,故主為公作。

  [六、七、八章]又追思兄弟之宜和樂也。上以「良朋」陪說,此又以「妻子」陪說。然有不同:「良朋」陪說,屈之也;「妻子」陪說,以見一家內外之和樂也。

  【棠棣八章,章四句。】

  伐木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本韻。出。自。幽。谷。,遷。于。喬。木。。本韻。[評]佳語,似閒非閒。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本韻。○興而比也。

伐木許許,釃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父△。寧適不來,微我弗顧?本韻。於粲洒掃,陳饋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諸△舅△。寧適不來,微我有咎?本韻。○興也。下同。

伐木于阪,釃酒有衍。籩豆有踐,兄△弟△無遠。民之失德,乾餱以愆。本韻。有酒湑我。,無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評]以「我」字作助字,妙。迨我暇矣,飲此湑本韻。矣。

  此燕朋友、親戚、兄弟之樂歌。一章言朋友也;二章言諸父,親也;諸舅,戚也;三章言兄弟也。解者唯以朋友為言,非也。下二章言燕饗之事。首章不及者,反覆言朋友之義,故不暇及,以下數章互見也。深得前虛後實之妙。篇中曰「八簋」,曰「民之失德」,自是天子之詩。

  [一章]「伐木」是興,「鳥鳴」是比:蓋以「鳥鳴」比朋友,以「伐木」興「鳥鳴」也。章法奇變。舊解皆以為興,或以「伐木」亦作比朋友義,皆非。鳥以據喬木而嚶鳴相應為樂,若幽谷則不堪,故以「出自幽谷,遷于喬木」二句承上起下;綽有妙致。「神聽」二句又接得出人意外;作盟神矢詞解,自可。

  [二章、三章]下二章惟以「伐木」為興,則上「鳥鳴」之為比自明。此處「伐木」為興,亦承上來,又不必與下旨有關會也。看詩全要圓通無滯方佳。「寧適不來,微我弗顧」,謂「寧得不來乎,無乃不我肯顧也?」「微我有咎」,謂「無乃以我有咎也?」自反之意,較前益深。集傳云「謂寧使彼適有故而不來,而無使我思意之有不至也」,迂拙之甚。

  【伐木三章,章十二句。】從集傳引劉氏說。

  天保

天保定爾,亦孔之固。俾爾單厚,何福不除。俾爾多益,以莫不庶。本韻。○賦也。下同。

天保定爾,俾爾戩穀。罄無不宜,受天百祿。降爾遐福,維日不足。本韻。

天保定爾,以莫不興。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評]妙喻。以莫不增。本韻。

吉蠲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嘗,于公、先王。君曰卜爾,萬壽無疆。本韻。

神之弔矣,詒爾多福。民之質矣,日用飲食。群黎百姓,遍為爾德。本韻。

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評]妙喻。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本韻。

  此臣致祝于君之詞。鄭氏因小序云「下報上」,遂謂「鹿鳴至伐木,皆君所以下臣也;臣亦宜歸美于王,以崇君之尊而福祿之,以答其歌」。如此說詩,固執已甚。季明德曰:「若此則出于有意,而非平時愛君之本心矣。況前五詩者,所用異時;不知為何時之燕而作耶?將先作此詩,隨其燕而皆以此答耶?蓋有求其說而不得者矣。」

  篇中多用「爾」字:天爾之;先王爾之也。忠愛之至,故多複辭。「山」、「阜」、「岡」、「陵」無大異。又云「如南山之壽」,皆涉複也。

  【天保六章,章六句。】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本韻。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本韻。○賦也。下同。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本韻。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本韻。我戍未定,靡使歸聘。本韻。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本韻。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本韻。憂心孔疚,我行不來!本韻。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本韻。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本韻。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本韻。[評]此車戰之法。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本韻。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評]全逗後世詩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本韻。

  此戍役還歸之詩。小序謂「遣戍役」,非。詩明言「曰歸曰歸,歲亦莫止」,「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等語,皆既歸之詞;豈方遣即已逆料其歸時乎!又「一月三捷」,亦言實事,非逆料之詞也。此不知何王之世。大序謂文王,文王無伐玁狁事,辨說已駁之。或謂宣王,然與六月又不同時。或謂季歷,益妄。

  【采薇六章,章八句。】

  出車

我出我車,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謂我來矣,召彼僕夫,謂之載矣。王事多難,維其棘「棘」,韻。餘本韻。矣。賦也。下同。

我出我車,于彼郊矣。設此旐矣;建彼旄本韻。矣。彼旟、旐斯,胡不旆旆。憂心悄悄,僕夫況瘁。本韻。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車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本韻。

昔我往矣,黍、稷方華;今我來思,雨雪載塗。王事多難,不遑啟居。豈。不。懷。歸。,畏。此。簡。書。!本韻。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既見君子,我心則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本韻。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執訊獲醜,薄言還歸。赫赫南仲,玁狁于夷。本韻。

  小序謂「勞還率」,非。此與上篇亦同為還歸之作;但二篇似乎同,又不同,難以臆斷。采薇言玁狁,此篇亦言之,似乎同也;采薇不言南仲,不言西戎,而此篇言之,又不同也。采薇「雨雪霏霏」,此篇「雨雪載塗」,似乎同也;而「春日遲遲」諸句又不同也。故曰不敢臆斷。若鄭氏以為文王詩,因文王不為天子,而以天子歸之殷王,殊迂。季明德及偽傳、說皆以為宣王,因常武有「南仲太祖」一語。然正以此語而可知其非宣王也,何嘵嘵為!

  南仲,史匈奴傳云「在襄王時」;又云「在懿王時」。漢書人表有南中,在厲王時;匈奴傳又引出車之詩,謂宣王命將征伐玁狁,則又在宣王時。史之矛盾如此。若鄭氏謂文王時人,止因以鹿鳴至魚麗為文、武時詩,故以南仲為文王時人,益不足憑。故南仲既不知為何時人,則亦不知此詩為何王矣。據常武為宣王詩,其云「南仲太祖」,則在宣王之上世可知;但不必文王耳。

  [二章]「況」,與常棣篇「況也」之「況」同義。集傳曰「況,茲也;或曰,常作怳」。于常棣篇又曰「況,發語辭」。一「況」字作三解,何居?

  [四章]「簡書」,天子策命也。毛傳謂「戒命;鄰國有急,以簡書相召,則奔命救之」,此用左傳而誤也。閔元年,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齊侯曰:「詩云『豈不懷歸,畏此簡書』。簡書,同惡相恤之謂也。請救邢以從簡書!」此第謂當時天子有此簡書,其中有「同惡相恤」之語,非鄰國之簡書也。其後鄰國有戒命,則亦謂之「簡書」耳。

  【出車六章,章八句。】

  杕杜

有杕之杜,有睆其實。王事靡盬,繼嗣我日。本韻。日、月陽止,女心傷止,征夫遑本韻。止。興也。

有杕之杜,其葉萋萋。王事靡盬,我心傷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歸本韻。止。興也。

陟彼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憂我父母。本韻。檀、車、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遠、。本韻。○賦也。下同。[評]想像甚妙。

匪載匪來,憂心孔疚。期逝不至,而多為恤。本韻。卜、筮偕止,會言近止,征夫邇本韻。止。

  此室家思其夫歸之詩。小序謂「勞還役」,亦非。勞之而代其妻思夫,豈不甚迂乎!大抵小序皆謂「勞」者,本于四牡篇,左傳謂「天子所以勞使臣」一語也。然則篇篇皆勞乎?鄭氏遂附會之,曰:「遣將率及戍役,同歌;同時,欲其同心也。反而勞之,異歌,異日,殊尊卑也。禮記曰『賜君子、小人不同日』,此其義也。」悉支離之說。

  【杕杜四章,章七句】

  魚麗

魚麗于罶,鱨、鯊。君子有酒,隔句。旨且多。本韻。○賦也。下同。

魚麗于罶,魴、鱧。君子有酒,多且旨。本韻。

魚麗于罶,鰋、鯉。君子有酒,旨且有。本韻。

物。其。多。矣。,維。其。嘉。本韻。矣。。[評]描一層,此畫家渲染法。

物。其。旨。矣。,維。其。偕。本韻。矣。。

物。其。有。矣。,維。其。時。本韻。矣。。

  此王者燕饗臣工之樂歌。大序謂「文、武始于憂勤,終于逸樂」,贅說失理,前人已辨之。集傳謂「燕、饗通用之樂歌」,謬。彼見燕禮、鄉飲酒禮皆用之,故云;然豈作者預立其程,使上、下通用乎!

  【魚麗六章:三章章四句;三章章二句。】

  南有嘉魚

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本韻。○賦也。

南有嘉魚,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衎。本韻。○賦也。

南、有、樛、木、,甘、瓠、纍、之、。[評]興意變。君子有酒,嘉賓式燕綏本韻。之。興也。下同。

翩、翩、者、鵻、,烝、然、來、思、。[評]又變。君子有酒,嘉賓式燕又。本韻。思。。[評]用字淡,妙。

  與前篇同意。

  【南有嘉魚四章,章四句。】

  南山有臺

南山有臺,北山有萊。樂只君子,邦家之基。樂只君子,萬壽無期。本韻。○興也。下同。

南山有桑,北山有楊。樂只君子,邦家之光。樂只君子,萬壽無疆。本韻。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樂只君子,德音不已。本韻。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樂只君子,遐不眉壽。樂只君子,德音是茂。本韻。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樂只君子,遐不黃耇。樂只君子,保艾爾後。本韻。

  小序謂「樂得賢」。按序以前篇南有嘉魚為「樂與賢」,此篇為「樂得賢」,「與」之與「得」,所差幾何?如此說詩,不近稚乎!集傳謂「燕饗通用之樂」,辨見魚麗。

  此臣工頌天子之詩。

  【南山有臺五章,章六句。】

  蓼蕭

蓼彼蕭斯,零露湑兮。既見君子,我心寫兮。燕笑語兮,是以有譽處本韻。兮。興也。下同。

蓼彼蕭斯,零露瀼瀼。既見君子,為龍為光。其德不爽,壽考不忘。本韻。

蓼彼蕭斯,零露泥泥。既見君子,孔燕豈弟。宜兄宜弟,令德壽豈。本韻

蓼彼蕭斯,零露濃濃。既見君子,鞗革沖沖。和、鸞雝雝,萬福攸同。本韻

  此諸侯朝天子,天子美之之詞。嚴氏謂「諸侯答天子湛露、彤弓之歌」,恐未然。左傳襄二十六年「齊侯賦蓼蕭,叔向命晉侯拜二君曰:『寡君敢拜齊君之安我先君之宗祧也!』」又昭二十六年「宋華定來聘,通嗣君也。享之,為賦蓼蕭;弗知,又弗答賦。昭子曰:『必亡!宴語之不懷,寵光之不宣,令德之不知,同福之不受,將何以在!』」觀此,則非諸侯答天子明矣。

  【蓼蕭四章,章六句。】

  湛露

湛湛露斯,匪陽不晞。厭。厭。夜。飲。,不。醉。無。歸。本韻。○興也。下同。[評]佳語。

湛湛露斯,在彼豐草。厭、厭、夜、飲、,在、宗、[評]于古。載、考、。本韻。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顯允君子,莫不令德。本韻。

其桐其椅,其實離離。豈弟君子,莫不令儀。本韻。

  左傳文四年「衛甯武子來聘;公與之宴,為賦湛露……。不拜;又不答賦。使行人私焉。對曰:『臣以為肄業及之也。昔諸侯朝正于王,王宴樂之,于是乎為賦湛露。則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故小序謂「天子燕諸侯」,是。鄭氏二章「在宗載考」之文,遂謂「宴同姓諸侯」;其解「在宗載考」誤。詳下。左傳統言「諸侯」,不言「同姓」也。且鄭于首章引燕禮「宵則兩階及庭門皆設大燭」,若然,此亦同姓乎!

  [二章]「在宗載考」,宗,宗廟也。大雅鳧鷖亦云「既燕于宗」。若燕禮則在寢。儀禮,後世之書,不可以解詩。古朝、聘、享皆于廟,則燕亦在廟也。「載」,再也。「考」,擊也,擊鐘也。唐風「子有鐘、鼓,弗鼓弗考」。再考鐘,所謂「金奏肆夏」也;入門、客出及燕之時皆用之。毛傳以宗子之法解「不醉無歸」,固已疏矣;又以「宗」為宗室,尤非。「宗室」,宗子之室也。王者亦有宗室乎?集傳即依毛傳,謂宗室;又曰「蓋路寢之屬」,益可笑。「路寢」,聽朝之所也。路寢其宗室耶?宗室其路寢耶?

  【湛露四章,章四句。】

  彤弓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賓,中心貺之。鐘、鼓既設,一朝饗本韻。之。賦也。下同。

彤弓弨兮,受言載之。我有嘉賓,中心喜之。鐘、鼓既設,一朝右本韻。之。

彤弓弨兮,受言橐之。我有嘉賓,中心好之。鐘、鼓既設,一朝本韻。之。

  左傳文四年「衛甯武子曰:『古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王于是乎賜之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覺報宴。』」,故小序謂「天子錫有功諸侯」也。

  [一章]「一朝饗之」,謂既賜彤弓之日即饗之,同在一朝也。毛傳謂「一朝」猶「早朝」,集傳引呂氏說,謂「言其速」,皆非。

  [二章]「右」,嚴氏曰:「助也。『右』與『宥』、『侑』通,皆助也。左傳言『饗醴命宥』,註云『以幣物助歡也』」。

  【彤弓三章,章六句。】

  菁菁者莪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見君子,樂且有儀。本韻。○興也。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見君子,我心則喜。本韻。○興也。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見君子,錫、我、百、朋、。本韻。○興也。

汎汎楊舟,載沈載浮。既見君子,我心則休。本韻。○比而賦也。

  小序謂「樂育材」,不切。集傳謂「亦燕飲賓客之詩」,篇中無燕飲字面,尤不切。大抵是人君喜得見賢之詩,其餘則不可以臆斷也。

  [一章]「既見君子」之下句,嚴氏謂「從來皆承見君子者言」,是「樂且有儀」自言其既樂而且以儀將之也;猶「享多儀」之儀。

  [三章]「百朋」,兩貝為朋。從來言「朋」是兩偶之義。鄭氏謂「五貝為朋」,謬。漢食貨志「貝有五等:其四等皆兩貝為朋;其一不成貝,不為朋」。鄭必是誤以五等為五貝耳。集傳漫不加考,從之,非也。前人所論如此。

  【菁菁者莪四章,章四句。】

  六月

六月棲棲,戎車既飭。四牡騤騤,載是常服。玁狁孔熾,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國。本韻。○賦也。下同。

比物四驪,閑之維則。維此六月,既成我服。本韻。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本韻。

四牡修廣,其大有顒。薄伐玁狁,以奏膚公。本韻。有嚴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國。本韻。

玁狁匪茹,整居焦、穫,本韻。侵鎬及方,至于涇陽。織文鳥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啟行。本韻。

戎車既安,如、輊、如、軒、。四牡既佶,既佶且閑。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萬邦為憲。本韻。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來歸自鎬,我行永久。 、鯉。侯。誰。在。矣。ª飲御諸友,炰?張。仲。孝。友。[評]如許大篇,結得冷而妙。

   小序謂「宣王北伐」,是篇中「王于出征」乃王親征;鄭氏以「于」訓「曰」,非也。「以佐天子」,言吉甫佐天子也。但此篇則係吉甫有功而歸,燕飲諸友,詩人美之而作也。若飲至之禮,末章云「吉甫燕喜,既多受祉」,則是前此已行之矣。

  [一章]「常服」,「常」,旂屬也。「服」,屬也,言常之屬也。毛傳謂戎服,戎服何謂之常服乎!鄭氏謂「韋弁服」,集傳謂「戎事之常服」,並非。且以「服」為衣服,與下章「既成我服」亦複矣。通章三「服」字,凡三義。

  [二章]「我服」,戎服也。觀上云「維此六月」,其亦夏時之戎服,故曰「既成」與?何玄子謂「兩服」之服,與上句不接。

  [六章]「燕喜」,天子燕之而有喜也,故言「吉甫燕喜,既多受祉」矣。又以來歸自鎬,為日永久,于以、膾鯉」亦非燕禮所設也。「侯誰在ª「飲御諸友」焉,此道吉甫之意。私燕曰飲;「炰矣?張仲孝友」,誇其有賢客也。毛傳云「使文武之臣征伐,與孝友之臣處內」,此亦臆度。安知張仲仕而非隱?又安知其仕而在內非外也?吁,張仲何人,附吉甫而傳;作者又何人,本以餘意作結,見其章法之妙,而適以傳其人也。

  【六月六章,章八句。】

  采

,于彼新田,于此菑畝。方叔止,薄言采其車三千,本韻。師干之試。方叔率止,本韻。乘其四騏,四騏翼翼。路車有奭,簟笰、魚服,鉤膺、鞗革。本韻。○興也。

,于彼新田,于此中鄉。方叔止,薄言采其車三千,見上。旂、旐央央。方叔率止,約軧、錯衡,八鸞瑲瑲。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瑲蔥珩。本韻。○興也。

鴥彼飛隼,其飛戾天,亦集爰止。方叔止,其車三千,見上。師干之試。方叔率止,見上。鉦人伐鼓,陳師鞠旅。本韻。顯允方叔,伐鼓淵淵,振旅闐闐。本韻。○興也。

蠢爾蠻荊,大邦為讎!方。叔。元。老。,克。壯。其。猶。。[評]「老」、「壯」字並用不覺。方叔止,執訊獲醜。戎、車、嘽、嘽、,嘽、嘽、焞、焞、,如、霆、如、雷、。顯允方叔,征伐玁狁,蠻荊來威。本韻。○賦也。

  此宣王命方叔南征蠻荊,詩人美之而作;大概作于出師之時。或謂班師時作,非也。篇中「振旅」,只訓軍之入,非班師之謂也。一、二章言軍容之盛;三章言節制之嚴;四章歸功于大將,而謂其北伐之聲靈可以不戰而來服也。

  [一章]「魚服」,沈無回曰:「此章言車馬,不言器械,不當獨言矢服。左氏云『歸夫人魚軒』,服虔注云『魚,獸名』,則魚皮可以飾車也。」

  [二章]「服其命服」,三命也。玉藻云「三命赤韍,蔥珩」,本此。

  [四章]「元老」,尊稱之也。「克壯其猶」,言其尚謀不尚力而勇愈壯,以起下之「執訊獲醜」及「蠻荊來威」也。「老」字「壯」字二句中正對映,用來卻隱而無跡,令人可思,所以為妙。集傳云「言方叔雖老而其謀則壯也」,何其索然。

四章,章十二句。】  【采

  車攻

我、車、既、攻、,我、馬、既、同、。四牡龐龐,駕言徂東。本韻。○賦也。下同。[評]先言「東」。

田車既好,四牡孔阜。東、有、甫、草、,,[評]從「東」出「甫草」。駕言行狩。本韻。

之子于苗,選徒囂囂。建旐設旄,搏獸于敖。本韻。

駕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會同有繹。本韻。

決、拾既佽,弓、矢既調,射夫既同,助我舉柴。如字,與上「調」通韻。

四黃既駕,兩驂不猗。不、失、其、馳、,舍、矢、如、破、。本韻。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評]二語神到。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本韻。

之子于征,有聞無聲。允、矣、君、子、,展、也、大、成、!本韻。[評]結得莊重。

  大序謂「宣王復會諸侯于東都,因田獵而選車徒焉」,是。

  [二章]「甫草」,毛傳謂「大芟草以為防」,則「有」字無著落,非也。鄭氏謂「甫草者,甫田之草也;鄭有圃田」。按「甫」,圃同,鄭說是。田必芟草為防,故有取于圃田之草也。集傳直以「甫草」為圃田,謬。

  [五章]「柴」,今之佳韻,「調」,今之蕭韻,皆無入聲,故為通韻。說文以「柴」作「●」,與首句「佽」協;意以二句「調」與三句「同」協也。不知東、蕭韻不相通,故以「柴」作「●」未然。毛、鄭訓「●」為積,以為「舉積禽」。按下章方言獵事,此不應遽言積禽,亦非。何玄子謂「即毛傳『大芟草以為防,褐纏旃以為門』之意。防限之設必有門,故用柴」,未知然否。

  [七章]「不驚」不可作反說,則「不盈」亦自宜作正說矣。

  【車攻八章,章四句。】

  吉日

吉日維戊,既伯既禱。田車既好,四牡孔阜。升彼大阜,從其群醜。本韻。○賦也。下同。

吉日庚午,既差我馬。獸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從,天子之所。本韻。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俟、俟、,或、群、或、友、。悉率左右,以燕天子。本韻。

既張我弓,既挾我矢。發、彼、小、豝、,殪、此、大、兕、。[評]互文。以御賓客,且以酌醴。本韻。

  此宣王獵于西都之詩。舊傳岐陽石鼓為宣王獵碣,或即此時也。詩中「漆、沮」正近岐陽。

  【吉日四章,章六句。】

詩經通論卷十

新安首源姚際恆著

    小雅

  鴻雁

鴻雁于飛,肅肅其羽。之子于征,劬勞于野。寡。›爰及矜人,哀此本韻。○比而賦也。下同。

鴻雁于飛,集于中澤。之子于垣,百堵皆作。雖則劬勞,其究安宅。本韻。

鴻雁于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維彼愚人,謂我宣驕。本韻。

  小序謂「美宣王」。謂宣王,亦近是,然美之者何人乎?集傳因以為「流民喜而作此詩」,非也。「哀此寡」,此者,上之人指民而言,未有自以為「此」者也。「之子」明指他人;今以「之子›」為流民自相謂,亦不類。嚴氏謂「流民美使臣之詩」,然以首章「劬勞」指使臣,下二章「劬勞」自相謂,亦非。陳道掌曰:「鹿鳴至此二十餘篇。皆朝廷制作;不應忽採民謠一篇雜入其中。」其說是也。

  此詩為宣王命使臣安集流民而作;「之子」,指使臣也。篇中三「劬勞」皆屬使臣言;末章「謂我劬勞」,亦代使臣「我」也。「宣驕」,即「可與圖終,難與慮始」之意。

  「鴻、雁」,皆比意。集傳以上二章為興,下一章為比,不可解。

  【鴻雁三章,章六句。】

  庭燎

夜。如。何。其。?[評]問夜自妙。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本韻。○賦也。下同。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晰晰。君子至止,鸞聲噦噦。本韻。

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煇、。君子至止,言。觀。其。旂。。本韻。[評]妙旨。

  小序謂「美宣王,因之箴之」,作兩義說。其「箴之」之意未明言;詩中亦無見也。朱鬱儀因謂「此姜后脫簪、珥之時所」,季明德因謂「刺不早朝」,皆規小序「箴之」之說取義,並非。程伊川、嚴坦叔因謂「規宣王過勤」,又足哂矣。

  【庭燎三章,章五句。】

  沔水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飛隼,載飛載止。嗟我兄弟,邦人諸友,莫肯念亂,誰無父母!本韻。○興也。下同。

沔彼流水,其流湯湯。鴥彼飛隼,載飛載揚。念彼不蹟,載起載行。心之憂矣,不可弭忘。本韻。

鴥彼飛隼,率彼中陵。民之訛言,寧莫之懲。我友敬矣,讒言其興!本韻。

  小序謂「規宣王」;集傳謂「憂亂之」。謂規宣王者,以詩中「讒言其興」也;謂憂亂者,詩中「莫肯念亂」也。不知作何歸著。其餘諸解紛紛,悉屬猜摹,更不能悉詳也。

  【沔水三章:二章章八句,一章六句。】集傳云「疑當作三章,章八句;卒章脫前兩句耳」,是。

  鶴鳴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評]通篇皆比意,章法絕奇。一比。魚、潛、在、淵、,或、在、于、渚、。本韻。[評]二比。樂、彼、之、園、,爰、有、樹、檀、,本韻。其、下、維、蘀、。[評]三比。他、山、之、石、,可、以、為、錯、。本韻。[評]四比。○比也。下同。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魚、在、于、渚、,或、潛、在、淵、。本韻。樂、彼、之、園、,爰、有、樹、檀、,見上。其、下、維、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韻。[評]即為錯。

  小序謂「誨宣王」,「誨」字意似近。陸農師曰「記曰『能博喻,然後能為師』。鶴鳴二章,皆比而不賦也,則以誨誘故也」。此解「誨」字意也。鄭氏謂「教宣王求賢人之未仕者」。求賢之者,通篇亦差可通。「鶴鳴」二句,言賢者自有聞也。「魚潛」二句,言賢者進退不常也。「樂彼」,三句,言用舍位置宜審也。「他山」二句,言必藉賢以成君德也。至于謂宣王之詩,未有以見其必然。序于大雅雲漢、韓奕、崧高、烝民皆謂「美宣王」,于小雅諸篇,或以為「規」,或以為「誨」,何不倫乎!

  解此篇最紕繆者,莫過集傳。以「鶴鳴」二句言「誠之不可揜」;「魚潛」二句言「理之無定在」;「樂彼」三句言「愛當知其惡」;「他山」二句言「憎當知其善」,又曰「一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理其庶幾乎?」後二比雖言用人,亦蒙混。且此言用人而上言「誠」言「理」,迥不類。蓋其意以第一比合中庸「鬼神之為德」章;第二比合論語「仰之彌高」章;後二比合大學「修身、齊家」章。以詩為言理之書,切合大、中、論語,立論腐氣不堪;此說詩之魔也。又其小者,曰「鶴身白,頸、尾黑」。按鶴兩翼末端黑,非尾黑也。彼第見立鶴,未見飛鶴,立者常歛其兩翼,翼末黑毛垂于後,有似乎尾,故誤以為尾黑耳。格物者固如是乎?陳晦叔經典稽疑已駁之。

  【鶴鳴二章,章九句。】

  祈父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轉予于恤,靡所止居?本韻。○賦也。下同。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轉予于恤,靡所底止?本韻。

祈、父、,亶、不、聰、![評]三呼而責之。胡轉予于恤,有、母、之、尸、饔?本韻。[評]末始露情。

  小序謂「刺宣王」,毛、鄭以戰于千畝而敗之事實之,亦可從。何玄子曰:「千畝之戰,諸侯之師皆無恙,而王師受其敗,則以勤王不力故耳,故恨而責之。此祈父必侯國之祈父,故其人自稱為王之爪牙。若對王朝之大司馬言,則無此文矣。」議論是而細。

  【祈父三章,章四句。】

  白駒

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評]始且妙。所謂伊、人、,於焉逍遙。本韻。○賦也。下同。

皎皎白駒,食我場藿。縶之維之,以、永、今、夕、。所謂伊、人、,於焉嘉客。本韻。

皎皎白駒,賁、然、來、思、。[評]變。爾、公、爾、侯、,逸、豫、無、期、。慎、爾、優、游、,勉、爾、遁、思、。本韻。[評]四句四「爾」字,纏綿之音。

皎。皎。白。駒。,在。彼。空。谷。。[評]氣象全變。生。芻。一。束。,[評]言駒。其。人。如。玉。本韻。[評]言人。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本韻。[評]曲終之句,益覺纏綿。

  此思賢者之詩。小序必謂「刺宣王」,未見其確。鄭氏謂「不能留賢」,以合序意;諸家從之。觀此詩所以留賢者亦至矣,豈「不能留」乎!或必欲以為刺王,則謂大王欲留之,以見王之不能留,庶可耳。

   [三章]「爾公爾侯」二句,毛傳曰「爾公耶,爾侯耶,何為逸樂無期以反也」,非語氣。嚴氏曰:「爾賢者若為公為侯,則將勤勞國事,無有逸豫之期。今爾肥遯『優哉游哉』以自樂,願加保重耳。」若是,則反願其不仕矣;亦非。蘇氏曰:「子苟來,將待爾以公、侯,其為樂顧豈少哉!」以上「賁然來思」句觀之,近是。然語太直率,少含蓄。賢者果公、侯可餌,亦不得為賢矣。當云「爾乃公、侯之器,恐不能常守其逸豫;此時慎勉爾之優游遁思,終以待時耳」,較為宛合。若集傳謂「猶言『橫來,大者王,小者侯』也」,以漢高語釋詩,大是笑資。宜乎其不識詩人辭意,凡以己語所釋自多不類也。

  [四章]上二句曰「伊人」,猶欲留之之意。末章曰「其人」,則其人不可留矣。詩之下字皆有眼目如此。

  【白駒四章,章六句。】

  黃鳥

黃鳥、黃鳥,無集于穀,無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穀。言旋言歸,復我邦族!本韻。○興也。下同。

黃鳥、黃鳥,無集于桑,無啄我粱!此邦之人,不我與明。言旋言歸,復我諸兄!本韻。

黃鳥、黃鳥,無集于栩,無啄我黍!此邦之人,不我與處。言旋言歸,復我諸父!本韻。

  小序謂「刺宣王」。集傳謂「民適異國,不得其所,于是思歸,故作此詩」。若是,民仍歸于宣王,則非刺矣。朱鬱儀曰:「宣王之世,諸侯兄弟有失所而來依于王室者。及其季年,政體怠荒,禮意衰薄,思返故國而賦是詩」。此又必欲切合刺王之意者。正不知孰是也。黃鳥,黃雀也,非黃鶯;鶯不啄粟。

  【黃鳥三章,章七句。】

  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昏姻之故,言就爾居。爾不我畜,復我邦家。本韻。○賦也。下同。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昏姻之故,言就爾宿。爾不我畜,言歸斯復。本韻。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舊姻,求爾新特。誠不以富,亦祇以異。本韻。

  此詩與上篇相類,亦未詳。小序謂「刺宣王」。蘇氏因謂「甥、舅之諸侯,求入為王卿而不獲者所作」,似臆測。且呼王為「爾」,亦不似。集傳謂「民適異國,依其昏姻而不見收恤」,于此詩固類,然無所關係也。

  【我行其野三章,章六句。】

  斯干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本韻。[評]以形勝起。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評]植物。兄、及、弟、矣、,式、相、好、矣、,無、相、猶、本韻。矣、。[評]再敘天倫。○賦也。下同。

似、續、妣、、祖、,築、室、百、堵、,[評]始及築室。西、南、其、戶、。爰、居、爰、處、,爰、笑、爰、語、。本韻。

約、之、閣、閣、,椓、之、橐、橐、。本韻。[評]一往密練。風、、雨、攸、除、,鳥、、鼠、攸、去、,君子攸芋。本韻。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本韻。如、翬、斯、飛、,君子攸躋。本韻。

殖、殖、其、庭、,有、覺、其、楹、。噲、噲、其、正、,噦、噦、其、冥、,君子攸寧。本韻。

下。莞。上。簟。,乃。安。斯。寢。。[評]從上「寧」出「寢」。乃。寢。乃。興。,乃。占。我。夢。。本韻。[評]從「寢」出「夢」。吉。夢。維。何。?[評]正言夢。維。熊。,維。羆。;維。虺。,維。蛇。。本韻。[評]此兩章幻。

大。人。占。之。:[評]言占夢。「維。熊,維羆,本韻。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二「祥」字為韻。

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本韻。[評]從夢出「生男、女」,直作二比;收章法尤奇。

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本韻。[評]說女職千古至言。

  小序謂「宣王考室」。朱鬱儀謂成王營洛時作。何玄子踵之。鄒肇敏又謂武王。按南山自是終南山,在鎬京,則謂武王、宣王者近是。若謂在洛,則南山無著落。何氏因以「南面所對之山」解之,則其非顯然矣。然謂武王者,武王詩不應廁于宣王諸詩中;而下無羊篇亦有「大人占之」語,其非武王益可見;故不若依序謂宣王也。集傳但曰「此築室既成,而燕飲以落之」,不言何王。然則篇中「室家君王」者豈民間語耶!

  集傳疑新宮即此詩。此亦必前人語。偽傳、說及鄒氏、何氏並祖之。按儀禮有新宮,此當時之樂章,非三百篇之詩也。左傳宋元公所賦,亦即樂章之新宮耳。鄒氏曰:「後漢明帝永平二年詔亦曰『升歌鹿鳴,下管新宮』,然則此何詩也?豈古所無者,後漢反有之乎!」尤不足據。或又謂命名亦有不必合詩者;然詩中唯有「室」字,並無「宮」字,不應全不合也。

  [一章]「如竹苞」二句,因其地所有而之。王雪山曰「『如』非喻,乃枚舉焉爾」,此善于解虛字也。集傳謂「此室下之固如竹之苞,上之密如松之茂」,築室在下,此處豈宜先為形容!所謂「眼不見其睫」也。

  [二章]此章言築室也。先統言之。

  [三章]此章言築牆也。「約之」二句言版築之事;牆堅密,則風、雨不能侵,鳥、鼠不能穿矣。

  [四章]此章言堂成,蓋路寢也。「鳥革,翬飛」,棟宇、簷阿皆可形容。集傳分「鳥革」言棟宇,「翬飛」言簷阿,非。

  [五章]此章言室成,蓋燕寢也。

  [六章、七章]堂、室之制已備言之,下乃為頌禱之詞,猶後世作上梁文也。居室之慶莫過于子孫繁衍,故言其生男子、女子;且必願其男、女之善,方可承先啟後,為父母光。然男、女之善于何可見,乃借物類之熊、羆、虺、蛇比之。然何以見其可比于熊、羆、虺、蛇,則又借夢言之。夢何以知,則又借大人占之而知之。于是下始以「乃生男子」、「乃生女子」二章結之。如此層層結構,深見作者用意之精妙。正大之言出之奇幻,斯為至文。又室成而與后妃寢處,方能誕育;今但輕輕言「莞、簟安寢」,即接入夢,其與后妃寢處略而不道,而已在隱約之間。起雅去俗,妙筆妙筆!又居此室者,一家和樂好合,無過兄弟、妻子;首章已言兄弟,此處當言妻子。于兄弟則明言之,于妻子則隱言之,此尤作者之自得。而不望後世之人知之也。

  [八章、九章]今世傳有三代玉璋,長一、二寸,至長不過三寸;其制不一;有孔可穿絲繩,故初生子可弄。「瓦」,毛傳以紡塼解之;不可以塼為瓦。黃東發謂「湖州風俗,婦人以麻線為業,人各一瓦,索麻線于其上」,尤可笑。瓦質重大,豈初生子所能弄哉!孔氏曰「璋為全器,則瓦非瓦礫而已」,彼意亦恐人疑瓦質重大,或是瓦礫也。予又見三代古玉,長、闊寸許,如瓦形,或即是此,未可知也。「載寢之地」,取地卑之義,亦以其陰類相感也。

  【斯干九章:四章章七句,五章章五句。】

  無羊

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群、。誰、謂、爾、無、牛、?九、十、其、犉、。本韻。[評]起得兀突。爾羊來思,其、角、濈、濈、。爾牛來思,其、耳、濕、濕、。本韻。○賦也。下同。

或、降、于、阿、,或、飲、于、池、,或、寢、或、訛、。爾牧來思,本韻。何、蓑、何、笠、;或、負、其、餱、。[評]此兩章是群牧圖,或寫物態,或寫人情、深得人、物兩忘之妙。三十維物,爾、牲、則、具、。本韻。[評]露正旨。

爾牧來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爾羊來思,矜。矜。兢。兢。,不。騫。不。崩。。麾。之。以。肱。,畢。來。既。升。。本韻。[評]此章雖圖繪亦不能到。

牧。人。乃。夢。,眾。維。魚。矣。,旐。維。旟。本韻。矣。。大。人。占。之。:「眾。維。魚。矣。,實。維。豐。年。;旐。維。旟。矣。,室。家。溱。溱。。」本韻。[評]末章忽出奇幻。

  小序謂「宣王考牧」,亦近是。考室,考牧,皆是既廢而中興之事也。

  [一章]「爾」,指牧人。其指牧人,即指王之意。首敘羊、牛,先用排整,下乃參錯言之。

  [二章]祭饗謂之「牲」;畜牧,凡以為祭饗也。「爾牲則具」一句是正意,餘皆閒筆,所以為佳。

  [三章]「爾牧來思」,「爾羊來思」,人、物夾雜並言,以見其兩相得,亦兩相忘也。牧人聽羊、牛之降阿、飲柒及寢、訛,以其餘間採薪、弋鳥,所必有之事。雌、雄字從隹,即鳥也,故以「雌、雄」言鳥。上二「以」字貼取薪,下二「以」字貼取鳥言,本甚明白。解者何為不知,或以雌、雄言羊、牛,又或併言禽、獸耶?羊之步履欲爭先而實緩,「矜矜兢兢」四字描摹物理尤妙。「不騫」,不虧損也;「不崩」,崎嶇險仄之處不傾跌也。彼篇以言南山,此以言畜,詩之觸處圓通如此。不言牛者,羊性剛逆,尚能馴擾,則牛性之本順者可知矣。

  [四章]牧事蕃育底成,亦當有頌禱之詞以終之,故法亦同上篇。此就牧人言夢,尤幻。畜牧蕃盛固富國之一端,而年豐民庶,家給人足,尤為治平攸賴,故頌禱必及之。然何以遽及,則借夢言之。魚麗「麗」字疑係「眾」字之誤。為萬物盛多之象,故為豐年;旟、旐所以聚眾,故為民庶。假微賤之夢通乎國計民生,此豈常人思慮所及!或以為牧人真夢,或且以為占夢者得而獻之于王,所謂「癡人前不得說夢」也。

  【無羊四章,章八句。】

  節南山

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憂心如惔,不敢戲談。國既卒斬,何用不監!本韻。○興也。

節彼南山,有實其猗。赫赫師尹,不平謂何![評]怨。天方薦瘥,喪亂弘多。民言無嘉,憯莫懲嗟。本韻。○興也。

尹氏大師,維、周、之、氐、;秉、國、之、均、,四、方、是、維、,天、子、是、毗、,俾、民、不、迷、。[評]上言「師尹」,此特分民與臣言之,以見其任重如此,正所以深責之。妙,妙!不、弔、昊、天、,不、宜、空、我、師、!本韻。○賦也。下同。

弗躬弗親,庶民弗信。本韻。弗問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無小人殆。瑣瑣姻亞,則無膴仕。本韻。

5昊天不傭,降此鞠!本韻。昊天不惠,降此大戾!本韻。君子如屆,俾民心闋。本韻。君子如夷,惡怒是違。本韻。

不弔昊天,亂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寧!憂、心、如、酲、,誰、秉、國。成。?[評]應第三章。不、自、為、政,卒、勞、百、姓、。本韻。

駕彼四牡,四牡項領。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本韻。[評]淒苦。

方茂爾惡,相爾矛矣。既夷既懌,如相本韻。矣。

昊天不平,我、王、不、寧、![評]始出「王」字。不懲其心,覆怨其正。本韻。

家父作誦,以、究、王、酗、。[評]應「降此鞠酗」。式訛爾心,以畜萬邦。本韻。

  小序謂「家父刺幽王」。以詩中「南山」證之,是終南山也。自歐陽氏執春秋家父在桓王之世,而集傳亦疑之。季明德、偽傳、說、何玄子遂皆以為桓王時,非也。集傳云「大抵序之時代皆不足信」。予謂序不足信,詩亦不足信乎!東遷以後,曷為南山哉?

  [一章]「憂心如惔,不敢戲談」,正應上「赫赫」意。詩人愁苦,必用危言聳聽,如曰「國既卒斬」及下篇「褒姒之」是也。其實未斬、未 也。

  [二章]以「不平謂何」起下「秉國之均」諸語。

  [三章]「不弔昊天」,應上「天方薦瘥」而尹氏不恤也。

  [四章]「仕」,非事也。「君子」,非指王也。以君子而弗咨詢之,弗仕使之,是誣罔君子也,故戒其「勿」。小人則平其心而休廢之;以小人危殆也,故戒其「無」。「無」,毋同。「瑣瑣姻亞」,指其事而言之;蓋此輩不唯仕,而且膴仕矣,故亦戒其「無」,應上君子弗仕意。

  [五章]二「君子」即上「君子」,言用君子可以回天意及順民情也。「如夷」,應上「式夷」。

  [六章]「誰秉國成」,應三章「尹氏大師」以下六句。誰乎?尹氏大師也。

  [八章]「既夷」二句,嚴氏曰:「若能夷平懌,則同僚相與歡然,如賓主之相酢,何至相疾如仇哉!舊說『夷、懌』為小人喜、怒不常,今不從。」愚按上言其惡,下言其夷懌,正是一反一正。「夷」字亦應上二「夷」字。

  [九章]此處方出「我王」字,則以前皆指尹氏甚明。古人文極有條理,而解者顧亂之,何也?「懲其心」,應前「懲嗟」懲字。

  [十章]「以究王酗」,承上「我王不寧」來;「酗」,應上「鞠酗」字:謂窮究王之所以致此鞠也。「爾」,指尹氏,尚冀其變化此心以畜養乎萬邦也;應前「空我師」不得其養之意。通篇唯末二章及王,餘指尹氏。觀此,則家父之愛王切矣,其責恨尹氏深矣。

  【節南山十章:六章章八句,四章章四句。】

  正月

正月繁霜,我心憂傷。民之訛言,亦孔之將。念我獨兮,憂心京京。哀我小心,癙憂以痒。本韻。○賦也。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後。好言自口,莠言自口。憂心愈愈,是以有侮。本韻。○賦也。

憂心惸惸,念我無祿。民之無辜,并其臣僕。哀我人斯,于何從祿?瞻、烏、爰、止、,于、誰、之、屋、?本韻。○賦也。

瞻彼中林,侯薪侯蒸。民今方殆,視天夢夢。既克有定,靡人弗勝。有。皇。上。帝。,伊。誰、云。憎。?本韻。[評]大議論。○興而比也。

謂、山、蓋、卑、,為、岡、為、陵、。民之訛言,寧莫之懲!召彼故老,訊之占夢。具曰「予聖」,誰知烏之雌、雄!本韻。○賦也。

「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維號去聲。斯言,有倫有脊。哀今之人,胡為虺、蜴?本韻。○賦也。

瞻彼阪田,有菀其特。天、之、扤、我、,如、不、我、克、。彼、求、我、則、,如、不、我、得、。執、我、仇、仇、,亦、不、我、力、。本韻。[評]六句中用「我」字弄姿。○興而比也。

心之憂矣,如或結之。今茲之正,胡然厲矣?燎之方揚,寧或滅之?赫、赫、宗、周、,褒、姒、、本韻。之、!賦也。

終其永懷,又、窘、陰、雨、。其、車、既、載、,乃、棄、爾、輔、。載、如字。輸、爾、載、,音在。「將、伯、助、手!」本韻。○比也。

無。棄。爾。輔。,員。于。爾。輻。[評]承上純作比意,妙。屢。顧。爾。僕,不。輸。爾。載。[評]一往摹神。終。踰。絕。險,曾。是。不。意。本韻。○比也。

魚在于沼,亦匪克樂。潛雖伏矣,亦孔之炤。憂心慘慘,念國之為虐!本韻。○比而賦也。

彼有旨酒,又有嘉殽。洽比其鄰,昏姻孔云。念我獨兮,憂心慇慇。本韻。○賦也。

佌佌彼有屋,蓛蓛方有穀;民今之無祿,天夭是椓。「哿矣富人,哀此惸獨!」本韻。○賦也。

  小序謂「大夫刺幽王」,是。詩中明有褒姒,而集傳猶疑之,以為東遷以後詩,謂時宗周已滅矣。不知此詩刺時也,非感舊也。若褒姒已往,鎬京已亡,言之亦復何益;與前後文意皆不類矣。

  [二章]「好言」、「莠言」承上「訛言」言之。

  [三章]「瞻烏」二句,即前篇「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意。「于何從祿」、「于誰之屋」相應,猶之興意而倒于下也。

  [六章]「謂天蓋高」四句,即唐人詩曰「出門即有礙,誰云天地寬」也。此必古語,故承之曰「維號斯言」。「號」,去聲,猶名號之號。

  [八章]「褒姒之」,或疑直斥時人,似非宜。不知當時作詩者皆有骨力之人,猶前篇不畏尹氏而自紀作者之名也。又疑宗周未,何遽作未來語,得毋過否。不知以上文讀之,非過也。上文云「寧或滅之」,故順承以為言耳。細繹自得。且「」與「滅」字微不同,古人用字必有其義;今此二字義無考矣。

  [九章]「終其永懷」,此一句承上起下,謂當深思遠慮也。「又窘陰雨」,義連下,謂其車方載,又窘于陰雨之時。「雨」在上,取協韻也。「輔」,左傳云「輔車相依」是也。「伯」,長稱也。

  [十章]「無棄爾輔」,承上「乃棄爾輔」,言有輔既員輻矣。「屢顧」至末一氣讀,皆言其行之迅速而無難也。北人言車,猶南人言舟,大有「風利不得泊」,及「青惜峰、巒,黃知橘、柚」之意,妙絕,妙絕!集傳謂「一說,王曾不以為意乎?」贅,不可用。

  [十三章]嚴氏曰:「厲王之亂,民之室廬蓄積蕩然矣。宣王勞來還定,于是彼有佌佌然之小屋,方有蔌蔌然之少穀。正望繼其後者愛養培植之,今乃不幸,又逢幽王之亂,是天為夭孽以椓害之也。」此解是;正與下「哿矣富人,哀此惸獨」義連。「天夭」,何玄子曰:「商書肜日篇曰『非天夭民,民中絕命』,正與此天夭同義。」

  【正月十三章:八章章八句;五章章六句。】

  十月之交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評]春秋用之。亦孔之醜。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本韻。○賦也。下同。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國無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則維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本韻。

熚、熚、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評]寫得直是怕人。哀今之人,胡憯莫懲!本韻。

皇父卿士;番維司徒;家伯維宰;仲允膳夫;本韻。棸子內史;蹶維趣馬;楀維師氏;豔、妻、煽、方、處、。本韻。[評]以五字句別收,妙。

抑、此、皇父,[評]單提皇父。豈曰不時!胡為我作,不即我謀?徹我牆屋,田卒汙萊。本韻。曰、「予、不、戕、,禮、則、然、通韻。矣、!」[評]可恨在此。

皇父[評]再提。孔聖,作都于向。擇三有事,亶侯多藏。不。憖。遺。一。老。,[評]哀公用之。俾守我王。擇有車馬,以、居、徂、向、。[評]倒字句。○本韻。

黽勉從事,不敢告勞。無罪無辜,讒口囂囂。本韻。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職競由人。本韻。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本韻。四方有羨,我獨居憂。民莫不逸,我獨不敢休。本韻。天命不徹,我、不、敢、傚、我、友、自、逸、。本韻。[評]八字句收。

  小序謂「大夫刺幽王」,實刺皇父也。朱鬱儀曰:「向在東都,『桓王與鄭人蘇忿生之田,向、盟、州、陘』是也;去西都千里而遙。皇父恃寵請城,規避戎禍,土木繁興,徙世家巨族以實之。人情懷土重遷,傷其獨見搜括,故賦是詩。」此說得之。愚按,皇父都向,即平王東遷之兆也,可感也夫!

  [三章]「高岸為谷」二句,承「山冢崒崩」而言。

  [四章]「家伯」之下,註疏及蘇氏、嚴氏本皆作「維宰」。蘇氏曰:「維宰,未知何宰也?」鄭氏則以冢宰釋之。集傳本直改作「冢宰」,更非。

  [五章]以後單言「皇父」,此言徙民居田也。

  [六章]「三有事」,即後篇「三事大夫」。「以居徂向」,本是「徂向以居」,取協韻也;然彌覺其古。古人作文,討便宜處正在此。

  [七章]此言被讒也。

  [八章]「民莫不逸」,「我友自逸」,皆指七子輩也。

  【十月之交八章,章八句。】

  雨無正

浩浩昊天,不駿其德。降喪饑饉,斬伐四國。本韻。昊天疾威,弗慮弗圖。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無罪,淪胥以鋪。本韻。○賦也。下同。

周宗既滅,靡所止戾。正大夫離居,莫知我勩;本韻。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為惡。本韻。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邁,則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爾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本韻。

戎成不退,饑成不遂。曾我御,憯憯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訊。聽言則答,譖言則退。本韻。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維、躬、是、瘁、。本韻。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處、休、。本韻。[評]兩對。

維曰于仕,孔棘且殆。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本韻。

謂「爾遷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本韻。「鼠思泣血,無言不疾!昔、爾、出、居、,誰、從、作、爾、室、?」本韻。

  小序謂「大夫刺幽王」;云「大夫刺」,非也。詩中云「正大夫離居」及「三事大夫,莫肯夙夜」,豈己身為大夫而若是言乎!集傳謂「正大夫離居之後, 御之臣所作」,是也。

  [一章]「昊天疾威」以下,別言刑罰不中之事。集傳根上「饑饉」,謂「有罪無罪皆以飢死」,謬。詩之所謂有罪者皆在位為惡之人,何由以飢死乎?「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者,亦倒句,猶云「有罪伏辜者反舍之」也。

  [二章]「正大夫」,上大夫也,即卿。「三事」,書立政篇為「常伯、常任、準人」,亦大夫之職也。集傳以前篇「擇三有事」為三卿,此「三事」為三公,既不一,且皆謬。又以大夫為六卿中下大夫亦謬。且「三事大夫」連言,謂三事之大夫也;今分之,並謬。詳古今文尚書立政、周官篇。「正大夫離居」,猶前篇皇父出而「作都于向」之類。

  [三章]「凡百君子」,總上章「正大夫」、「三事大夫」、「邦君、諸侯」言之。

  [五章]此承上「譖言」而言,作兩對文字。指忠者曰:「哀哉此不能言之人也!」不能為巧言,故曰「匪舌是出」,謂樸拙不從口舌上見也。如此,則適以瘁其躬而已。指佞者曰:「可矣此能言之人也!」全以口舌為事,故曰「巧言如流」。如此,則使其身處于安樂矣。

  [六章]「云不可使」四句,謂云不能為諛佞便辟,則得罪于天子;亦將云諛佞便辟,則見怨于責善之朋友。「朋友」,猶後世云「清議」也。集傳欠明。

  [七章]離居者,不居于王都也,故謂之宜仍歸于王都。彼云:「王都已無室家矣!」于是復自嗟曰:「我憂思而至于泣血,無一言不見疾于人如此!」既而思之,復恨之曰:「爾昔之出居于外,誰為爾作室乎?奈何以無室為辭也!」「昔」,前日也。此當犬戎攻幽王之時而王都廬室亦被毀乎?不然,何以有「予未有室家」之答也?其人尚思安復舊都,不願遷徙,所以至于鼠思而泣血也。

  【雨無正七章:二章章十句;二章章八句;三章章六句。】此篇名雨無正,不可考;或誤:不必強論。

  小旻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謀猶回遹,何日斯沮?本韻。謀臧不從;不臧覆用。我視謀猶,亦孔之邛!本韻。○賦也。下同。

潝潝訿訿,亦孔之哀。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我視謀猶,伊于胡底!本韻。

我龜既厭,不我告猶。謀夫孔多,是用不集。發、言、盈、庭、,誰、敢、執、其、咎、?如、匪、行、邁、謀、,是、用、不、得、于、道、。本韻。

哀哉為猶,匪先民是程,匪大猶是經;維邇言是聽,維邇言是爭!如、彼、築、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本韻。[評]對上。

國雖靡止,或聖,或否。民雖靡膴,或哲,或謀,本韻。或肅,或艾。如彼泉流,無淪胥以敗!本韻。[評]為此「謀」字,故借洪範五德言之。凡八「謀」字。

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本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本韻。[評]末章別作寓言感歎,真有呻吟不盡之意。

  小序謂「大夫刺幽王」,集傳謂「以王惑于邪謀,不能斷以從善」,皆是。

  [一章]「謀臧不從」四句,指王言。

  [二章]「謀之其臧」四句,指臣言。小人群然和之如此。

  [三章]「我龜既厭」二句,起下「謀夫孔多」二句,意只類興,莫認作實事。

  [四章]「邇言」,便辟習近之言。

  [五章]此篇本主謀說,故引用洪範五事之「謀」,而以「聖、哲、肅、艾」連言陪之。讀古人書,須覷破其意旨所在,以分主、客,毋徒忽略混過也。

  [六章]「他」字押得妙,包括無限在內。

  【小旻六章:三章章八句;三章章七句。】篇名以「旻」加「小」字,不可詳。集傳引蘇氏曰:「小旻、小宛、小弁、小明四詩皆以『小』名,所以別其為小雅也」。郝氏駁之,謂「本有二雅,先有篇目,非先有小雅而後以此詩從之也。頌有小毖,又焉得有『大毖』乎!」其說是也。愚按,小宛、小弁以其止「宛」、「弁」二字,故加以「小」字。小明以其「明明」二字,故改「小」字。此篇或以「旻天」涉汎,故去「天」字,加「小」字與?然必用「小」字,又何也?

  小宛

宛彼鳴鳩,翰飛戾天。我心憂傷,念昔先人。明發不寐,有懷二人。本韻。○興也。

人之齊聖,飲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本韻。各敬爾儀,天命不又!本韻。○賦也。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負、之、。[評]奇思。教誨爾子,式穀似本韻。之。興而比也。

題彼脊令,載飛載鳴。我日斯邁,而月斯征。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本韻。○興也。

交交桑扈,率場啄粟。哀我填寡,宜岸宜獄。握粟出卜,自何能穀!本韻。○興也。

溫溫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臨、于、谷、。本韻。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本韻。○賦也。

  小序謂「刺幽王」,註疏本誤作「宣王」。孔疏、蘇傳、詩緝皆引序作「幽王」。愚意,此為同姓兄弟刺王之詩,故有「念我先人」諸語。嚴氏謂「刺不能自強而昏于酒,下不能撫其子,上不能紹其先」,是也。集傳則謂「大夫遭時之亂,兄弟相戒以免禍」,寬汎殊甚。且謂「說者必欲為刺王之言,故其說穿鑿破碎,無理尤甚」。按「彼昏不知」二句明是刺王;乃闢其「刺王」之言,弗思甚矣!即如其說「遭亂相戒以免禍」,亦何嘗非「刺王」,安見彼為「穿鑿破碎,無理尤甚」乎?

  [一章]若為刺幽王,則先人指宣王也。嚴氏說。

  [三章]「中原」二句,「螟蛉」二句,此雙興法,亦奇。嚴氏曰:「以比宜臼奔申侯,申侯挾之而去。」

  [四章]嚴氏曰:「一曰『先人』,一曰『所生』,以其所親見者勉之,言非上世久遠難知之事也」。

  [五章]持粟問卜,古人常事。近代以來,然後用銀、錢也。古不唯不用錢,其「錢」字諸經亦無見。謂太公作者,妄也。始見于國語「周景王鑄大錢」。大抵用錢起于周之季世,詳見庸言錄。管子曰「握粟而筮者屢中」,史日者傳曰「卜而有不當,不見奪糈」,皆可證。集傳謂「言握粟,以見其貧窶之甚」,此以後世事說古,非也。

  【小宛六章,章六句。】

  小弁

弁彼鸒斯,歸飛提提。民莫不穀,我獨于罹!何辜于天,我罪伊何?心之憂矣,云如之何!本韻。○興也。

踧、踧、周、道、,鞠、為、茂、草、。我心憂傷,惄、焉、如、擣、。假、寐、永、嘆、,維、憂、用、老、。心之憂矣,疢如疾首本韻。○賦也。

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本韻。○興也。

菀彼柳斯,鳴蜩嘒嘒。有漼者淵,萑葦淠淠。譬、彼、舟、流、,不、知、所、屆、。心之憂矣,不遑假寐。本韻。○興也。

鹿斯之奔,維足伎伎。雉之朝雊,尚求其雌。譬、彼、壞、木、,疾、用、無、枝、。[評]對上。心之憂矣,寧莫之知!本韻。○興也。

相彼投兔,尚或先之。行有死人,尚或墐之。君子秉心,維其忍之。心之憂矣,涕既隕之。本韻。○興而比也。

君子信讒,如或之。君子不惠,不舒究之。伐木掎矣;析薪杝矣。舍彼有罪,予之佗本韻。矣!賦而比也。

莫高匪山;莫浚匪泉。君、子、無、易、由、言、,耳、屬、于、垣、。本韻。[評]名論。無逝我梁;無發我笱。我躬不閱,遑恤我後!本韻。○比而賦也。

  小序謂「刺幽王」,不言何人作,指何事。大序謂「太子之傅作焉」,則宜臼事也。然謂其傅作,有可疑。詩可代作;哀怨出于中情,豈可代乎!況此詩尤哀怨痛切之甚,異于他詩也。若謂宜臼自作,宜臼實不德,孟子何為以「親親之仁」許之?又思雖曰「固哉高叟」,然何至以為「小人之詩」?意者其果宜臼作耶?而孟子特原其被廢之情,姑許之以為仁爾。又云「舜其至孝矣」,則亦未嘗深許之可知也。

  趙岐註孟子,以為伯奇作。伯奇事僅見琴操,不足據。且「踧踧周道,鞠為茂草」,此豈伯奇之言哉!

  [三章]「維桑與梓」二句,似言桑、梓人賴其用,亦必恭敬之;以興父、子相與,豈特如人之視桑、梓而已。今稱父母之邦為「桑梓」,非也。毛傳以為「父所樹」,亦屬增添。「辰」,日辰也。古唯以干、支紀日,不紀年、月、時。以干、支係年、月,以地支係時,始于漢。離騷「唯庚寅吾以降」,謂庚寅日也。王充論衡謂「祿命而知骨體」,許慎訓「巳」字有「小運」之說,是祿命之說始見于漢末而盛于唐;然亦只用年、月、日之干支,不用十二時也。宋始以時配之,謂之「八字」云。詳見庸言錄。毛傳曰「辰,時也」,鄭氏曰「謂六物之吉凶」,蘇氏謂「日月所會」,皆影響之說。

  [七章]「佗」,即「他」;謂音「唾」訓「加」,似無意義。「予」、「與」同。謂舍彼之有罪而予之他人耳。

  【小弁八章,章八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