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第1章

特意做了一些关于股票和股市的书籍,希望大家喜欢,一起发发发!

更多精彩在手机电子书 http://www.sjshu.com

  在美国,1925年将1美元投进股市,70年后,1美元将变成2,330美元―――在中国,有164只股票自上市以来,2007年的股价相比它当初的上市价格上涨超过10倍―――多重因素正强化趋势的共振,推动牛市启动正强化趋势。

  中国股市虽然是一个新兴的、高度投机的市场,时刻充满了非理性的大幅波动。但回首这过去的17年,有相当数量的个股,如果你长期持有的话,已经涨了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今天的投资者中,1991年能够拿出1万元买股票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如果你当年买入这些股票,持有到今天,不需要任何技巧和辛苦,股票可能已经为您积累下了数百万财富。这是多么难得的好事!

  在多重因素趋势的共振和推动之下,中国大牛市具备了启动的基础。而这些诸多因素的不断作用,强化发展,也将推进股票市场启动自身的正强化运行过程,从而强化大牛市的运行。

  

  麦哲伦基金的著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在其著作《战胜华尔街》中,第一句话就是“人人都应该买股票!”这句话是否也适合中国市场和我们中国人呢?

  从世界金融史来看,相对于其他金融投资品种,股票的投资回报率最高。让我们先看看美国的例子:

  如果在1925年拿出1美元投资金融品种,一直持有到 1998年。那么,假如你投资的是长期国债,这70多年间,1美元将变成46美元;如果你投资了短期国债,1925年的1美元将变成1998年的14美元;如果你投资的是公司债券,过了70年后, 1美元会变成56美元;而如果你将这1美元投进股市,到1998年,它将变成2,330美元!

  1美元的投资(1925-1998)

  股票 $2,330

  公司债券投资 $56

  长期国债投资 $46

  短期国债投资 $14

  通货膨胀率 $9

  回到我们中国股市来看,虽然是一个新兴的、高度投机的市场,虽然时刻充满了非理性的大幅波动,虽然存在信息不对称,时有操纵行为发生。但回首这过去的17年,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个股,如果你长期持有的话,可能已经涨了数十倍、甚至数百倍。

  回首中国股市,到2007年春节为止,虽然经历了四年的漫漫熊市,虽然上证指数一度苦苦挣扎,但很多股票的收益都远远超过你的预期。

  这些情况,你大概没有想到吧?

  自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上市以后,今天的股价相比其上市发行价格,上涨超过10倍以上的股票有164只,约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11%。

  上涨超过20倍以上的股票有66只;

  上涨超过50倍以上的股票有18只;

  上涨超过100倍的股票有7只:

  飞乐音响(600651),相比1990年底的上市价格,上涨超过520倍;

  爱使股份(600652),相比1990年底的上市价格,上涨超过463倍;

  深万科A(000002),相比1991年的上市价格,上涨超过454倍;

  方正科技(600601),相比1990年底的上市价格,上涨超过431倍;

  国电电力(600795),相比1997年的上市价格,上涨超过340倍;

  申华控股(600653),相比1990年底的上市价格,上涨超过327倍;

  福耀玻璃(600660),相比1993年中的上市价格,上涨超过302倍。

  其中国电电力可谓十年上涨300多倍的典范。

  我们今天的投资者中,在当年能够拿出1万元买股票的人应该不少。如果你当年买入这些股票,持有到今天,不需要任何技巧和辛苦,股票已经为您积累下了数百万财富,这是多么难得的好事!

  图表:

  飞乐音响(600651)

  飞乐音响(600651),相比1990年底的上市价格,上涨超过520倍。

  爱使股份(600652)

  爱使股份(600652),相比1990年底的上市价格,上涨超过463倍。

  万科A(000002)

  深万科A(000002),相比1991年的上市价格,上涨超过454倍。

  方正科技(600601)

  方正科技(600601),相比1990年底的上市价格,上涨超过431倍;

  国电电力(600795)

  国电电力(600795),相比1997年的上市价格,上涨超过340倍;

  申华控股(600653)

  申华控股(600653),相比1990年底的上市价格,上涨超过327倍;

  福耀玻璃(600660)

  福耀玻璃(600660),相比1993年中的上市价格,上涨超过302倍。

  让我们再看一组数据。

  自2001年7月23日,大盘开始暴跌前上证指数的最高点到2007年春节,虽然中国股市历经了四年大熊市,但在这期间,仍然有43只股票的股价相对于其上市首发价格,上涨超过五倍以上,占上市公司总数的3%。也就是说,即使你在2001年7月,A股市场暴跌的前夜买入以上这些股票,一直持有到2007年年初的话,尽管上证指数长期低靡,你的收益仍然相当可观。

  其中这四年间上涨超过十倍以上的股票有10只:

  苏宁电器002024,上涨超过35倍;

  驰宏锌锗600497,上涨超过18倍;

  宝钛股份600456,上涨超过16倍;

  海油工程600583,上涨超过14倍;

  贵州茅台600519,上涨超过13倍;

  新安股份600596,上涨超过12倍;

  金发科技600143,上涨超过12倍;

  山东黄金600547,上涨超过12倍;

  中信证券600030,上涨超过11倍;

  天地科技600582,上涨超过10倍。

  图表

  苏宁电器002024

  驰宏锌锗600497,上涨超过18倍;

  宝钛股份600456,上涨超过16倍;

  海油工程600583,上涨超过14倍;

  贵州茅台600519,上涨超过13倍;

  所以说,尽管过去我们的市场有很多问题,尽管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往往受到各种各样的困扰,但不能不说,投资股市仍然是分享中国经济增长财富的最佳途径之一。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选择投资于那些质地优良的上市公司。

  因此,“人人都应该投资股市,人人都应该关注股市的投资机遇”,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国的现在和未来。

  2005年7月20日,上证指数跌至千点谷底;

  2006年11月20日,上证指数突破2000点大关;

  2007年2月春节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在人们的关注中飞升突破3000点,创出了中国自有股市以来的一个崭新的数量级。

  衡量中国股市状况的上证指数一再挑战着人们的心理,突破人们的想象。仅仅18个月,上证指数就从1000点以下涨到3000余点。2007年初,沪深股市的总市值已经突破了10万亿元,平均每日成交额超过1000亿元,产生了数家市值过千亿的上市公司,百元的股价也终于在阔别五年多后再度出现。

  未来是长期的大牛市吗?

  所谓长期的大牛市,是指股市跨经济周期长期持续上涨,一轮长期牛市,一般持续十年到二十年。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股市还没有经历过一个长期连续的牛市过程。从2006年开始,A股市场的上涨让我们看到了一轮牛市的开端,那么我们现在关心的问题是,这轮牛市会持续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吗?未来会是一个长期持续的投资机遇吗?

  让我们先看看美国股市的情况。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面,美国股市曾有三次这样的牛市:

  第一次是1917年到192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大箫条开始之前,美国持续了12年的牛市。当时国际政治格局比较稳定,美国经济快速增长,铁路、钢铁、汽车产业推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上升,而国际经济在当时的英镑和黄金体系下,货币体系也非常稳定。

  第二次是1946年到196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化工业、重工业、半导体工业的带动下,全球经济连续增长了十几年,美国出现了将近二十年的大牛市。

  第三次是1980年到2000年,美国股市从九百点迅速上涨到九千点,虽然87年经历了一次暴跌,但在这期间美元坚挺,美国的金融业、房地产和新经济快速发展,并且诞生了众多世界级的大公司。在这些因素的共同推动下,经济增长的成果反映到股市中,形成了长达二十年的大牛市。同时在此期间,80%以上的美国国民,都已经成为了股市中的投资者。

  从美国股市的三次大投资机遇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如下,一轮长期持续的牛市至少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一个国家在一个可预见的较长区间里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货币坚挺,重点产业长足发展,企业运转良好,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当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对经济的发展预期良好,投资者信心增强。

  如果一个国家具备以上这些条件,一般会迎来一个较长的黄金投资时代。所以,当我们预测中国股市未来的趋势时,也需要考察一下中国现在和未来,是否具备这些基本条件。

  未来中国经济的全球地位将会如何?世界对中国的信心如何?

  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怎样?

  股市在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将扮演什么角色?

  上市公司的价值在成长吗?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思考:

  中国人的投资意识是怎样的发展趋势?

  证券投资是否会快速走向普及?中国会有10亿股民吗?

  在分析完以上这些问题之后,我想,关于中国未来是不是一轮长期持续的牛市,这个问题也就不言而喻了。

  中国崛起的正强化和加速度

  中国正在崛起,这是举世的共识。但是28年前,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向全世界预言:中国在未来二十年GDP将翻三番时,当时没有几个人相信,更没有人相信今天中国经济能够达到现在的成长速度和影响力。

  这28年间,中国的GDP以平均每年增长9%以上的速度增长了13倍多,远远超过了当初的预期。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经常在演讲时回忆28年前邓小平最初预言时的情形,“当时,我和很多人都不相信,因为如果翻三番的话,对每年GDP增长速度的要求将是非常高的,我记得我当时用逼近法推算增长率,大致需要平均每年增长5%以上。而现在看来,邓小平绝对是一位伟大的预言家。”

  可以说,中国经济崛起这一轮正强化的趋势,早在1978年时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全世界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预期,由于受到中国过去历史的影响,而显得消极保守。这种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低预期,可以说是一种思维惯性,而且这种惯性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多年落后于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的态势。

  这种低预期实际上是一种基于过去历史的偏见,也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那就是,当一种事物的一轮正强化趋势启动之初,世人的主流预期通常都会滞后于其基本面改善的态势。这种现象,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能看到,中国崛起的过程也未能例外。在本书后面讲述的股票市场中,预期和基本面的这种关系更是每时每刻都在经典演绎。

  经过20年,世界和中国开始在慢慢改善这种低预期。人们从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到承认中国奇迹,全世界对中国经济未来成长的预期由消极变得越来越乐观。而这种明显的变化,将会非常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中国经济更好的发展必然会进一步强化这种乐观预期,于是正在形成中国自身的发展趋势和全世界的预期之间的正强化驱动过程,所以,中国可能将迎来一个长周期的加速发展的时代。

  每个时代,全世界的市场都需要一个经济体拉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后是英国;19世纪到二战期间,是美国;二战之后,是日本和德国;21世纪,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很可能是中国。

  人民币升值促进股市正强化

  从世界金融史来看,一国的汇率升值与股市有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点从多国汇率升值过程和这些国家的股票指数走势得到印证。让我们看看日本和美国的例子。1972年至1989年,日元升值的17年间,东京股市上涨了19倍;1990年至2000年是美元的黄金十年,美国股市在这期间上涨了5倍。

  人民币升值自2005年7月启动以来,一年半的时间内,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1:8.27一路升至1:7.74。与此同时,在这18个月里,衡量中国股市状况的上证指数从1000点以下,跳升到现今3000余点的高峰。很多人看似突如其来的牛市,实则股市本身的运行格局背后有着金融市场客观经济规律的支撑。

  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空间和升值状况分析,人民币依旧有强烈的升值潜力,未来15到20年里,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大趋势不可避免。2008年我国将要召开奥运会,以此为契机判断,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即使没有时间表,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呼声也将逐步高涨。在人民币升值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升值速度加快的预期可能将进一步推进中国股市再创新高。

  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

  证券化率(证券总值与GDP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证券市场发育程度的重要指标。根据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一般水平,股市占GDP的比重都在80%以上,发达国家就更高。

  由于过去中国股市不景气,2000年以来,持续六年,证券化率都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以2006年为拐点,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A股市值的大发展,中国经济的证券化率得到强劲恢复,2007年年初,这个数字达到50%左右,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但与一些成熟市场相比,沪深两市总市值占GDP的比例仍然偏低。目前全球股票市场总市值与GDP的平均比例约为92%,而美国、英国和日本等的股市市值占各自GDP的比例均超过100%,韩国和印度也分别达到约88%和70%。

  可以看到,沪深两市的发展空间仍然广阔,而且此前的六年已经蓄积了非常庞大的上涨势能。随着未来一批大蓝筹公司陆续回归A股市场,可以预见,沪深两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股票市值占GDP的比例也将稳步提高,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功能正在不断加强。当证券化率达到80%左右的时候,当证券总市值增长到30-40万亿的时候,中国股市将真正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市场。

  上市公司的价值在成长吗?

  过去五年,中国经济一直保持9-10%的高速增长,而上市公司作为中国经济的优秀代表群体,他们的盈利水平在过去的三、四年之间一直保持高达20%的平均年增长率,有些蓝筹企业的盈利增长水平甚至更高。

  可以说,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是在不断成长,然而,上市公司业绩的这种增长却没有完全反映到股价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较低的预期和估值,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国资本市场历史性的制度性缺陷,比如,股权分置问题,信息透明度问题、中小股东利益侵害问题等等。所以,这个时候,上市公司的业绩虽然在增长,但对于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来讲,上市公司的价值并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从06年开始,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程,证券市场遗留的很多问题逐渐得到了很好的修正和解决。可以说,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以后,上市公司的行为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股权分置改革以前,很多上市公司、大股东都想掏空上市公司的资产,因为大小股东的利益并不一致;而股改之后,各方利益取得了基本一致。因此,上市公司治理将从根本上的改善,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想把公司做好。

  这个时候,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的价值越来越有吸引力,市场的信心不断增强,对上市公司的估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经济的成长和上市公司的价值,将通过投资者不断向好的预期,在证券市场上得到最终体现。

  中国上市公司价值成长

  从1978年开始,虽然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但是这期间的增长方式基本还是粗放型的。经过了28年的发展,可以说,现在中国整个工业产业链已经全部搭建完毕,并且很多行业和企业都建立了成本控制体系,今后中国的经济将不再是简单地拼成本式增长了。所以,中国的产业升级基础已经具备。

  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很多行业将会诞生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将会出现存续百年的优秀品牌,上市公司的价值将不断成长。而价值成长的成果,必将通过投资者的主流预期和股票价格在证券市场上得到反映和体现。

  中国会有10亿股民吗?

  目前,沪深股市投资者开户数量已经突破了8000万户。随着股市行情不断走高,2007年元旦之后,一周新增投资者开户数目更是达到百万户左右,而一周新增基金开户数也有60万户。

  在过去长达5年的时间里,走熊的指数和跌跌不休的个股,让中国股市一直形同鸡肋,然而今天,牛市浪潮和赚钱效应,驱使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资金重新涌向股市。如果以我国约13亿人口数量计算,现在每100个人中就约有6个人投资股市。而目前证券投资者又以城市人口为主,以此计算,大中城市中参与证券投资的人口比例会更高。

  新的投资群体

  与原先资金量几万至十几万,覆盖中老年人群的散户不同,目前正在形成梯队的新的个人投资者,是由具有一定知识能力的年青一代或中产阶级组成。他们会经常阅读各家机构的研究报告,关心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价值,可以说,现在进入的这批投资者将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

  乡村的潜在投资者

  中国城乡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资讯的广泛传播,为中国绝大多数老百姓参与证券投资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小事,就最好地证明了这种正在孕育中的趋势。

  2007年春节回家探亲的时候,我发现,以往农村聊天的热门话题一直是议论当年土地的收成和农副加工业的效益,可是今年,有一些乡村的亲戚们却在讨论股票买卖的事情,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事情。

  连乡村的居民也开始关心资本市场的投资收益,也开始对证券投资感兴趣了,这个变化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同时也让人不得不思考:五年之后,证券投资是否将普及到中国的城乡乃至农村?中国未来会有多少股民?

  其实,预测未来股民数量这个具体数字将是多少并无多大意义,更重要的是,无庸置疑,投资者群体的壮大,将会推动中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多重因素共振中的股市正强化趋势

  今天,中国证券市场的总市值已经连续超过韩国等新兴市场,成长为全球第一大新兴市场。现在的A股市场是在一个新的制度框架下,在新的思维模式下运行,逐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市场、一个良性的市场、一个全面向好的市场、一个有潜力的市场。

  从宏观经济来看,中国经济已经真正进入市场化国家的行列,中国经济所释放出来的惊人能量还将持续。证券市场在经历重大制度转折之后,开始迈入发展的春天。在人民币长期稳步升值和中国经济长期看好的背景下,国际资金加速流入是大势所趋,而巨额外贸顺差所带来的流动性充裕的局面也将持续很长时间。在中国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资本市场制度变革和扩容,以及全球流动性聚焦中国的合力下,A股市场将迈入发展的“黄金十年”。

  大国经济崛起和中国市场制度的有机变革,两者加起来会使得中国的资本市场逐步进入全球主流资本市场。中国的崛起为中国上市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世纪性的机遇,必将极大的提高上市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造就一批优秀的大企业,提高市场对这些公司的估值预期。中国的崛起也会强化市场的乐观预期,提升投资者自身的投资能力和投资状态,投资者会更加自信,这也将推动股市的发展。而股市的强化发展,也将从资本市场自身的金融功能方面促进中国的崛起,这种多重的强化趋势带给世人的,很可能是超出预期的发展。

  在以上这些多重趋势正强化的共振和推动之下,大牛市具备了一个启动的基础。而这些诸多因素的不断强化发展,将会使股票市场启动自身的正强化运行过程,从而强化大牛市的运行。

  回首世界金融市场过去的一百年里,股票投资在时代的正强化发展过程当中获得了丰厚的收益,对于未来,可以预见,时代的正强化发展趋势将有可能是一个更快的加速阶段,这主要将由科技创新所推动。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这可能将是一段难得的黄金般的投资岁月。但是,如果上述的各种层面因素的正强化趋势发生逆转,牛市的正强化趋势将面临极大挑战,甚至发生逆转。

  在其他领域非常成功的人,踏进股市仍会茫然不知所措,为什么?――偏见主导市场时,机遇如何把握?――股票价格是由上市公司价值决定的吗?――证券市场能正确的反映未来吗?――投资者的主流预期能进行度量吗? ――股市正强化运行的专业性和广泛适用性――证券市场的内在规律是什么?――基本面、股票价格、投资者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股票价格是如何运行的?

  上市公司本身的基本面,构成了影响投资者预期的主要因素;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投资者的预期,一起影响证券的市场价格;投资者预期通过投资行为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涨跌,大幅上涨或下跌的价格往往能够反过来影响甚至改变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上市公司基本价值、股票价格和投资者预期,三者互相影响、相互作用,注定了价值是时刻移动或者变化的。金融市场时常利用投资者的偏见启动阶段性的投资热潮,而非基于对未来基本面的正确判断。

  很多在其他领域非常成功的人,刚开始做股票时,也会茫然不知所措,这与金融知识的普及程度有关系,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这个行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造成的。证券市场价格的运行规律和其他产业的价格规律、甚至一般的经济学规律是不一样的,有着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我清楚地记得,十多年前当我刚开始踏进股市的时候,面对电脑屏幕上近千只股票,上窜下跳、起起落落,同样有种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

  那个时候,身边一位朋友告诉我,股票涨跌是庄家在操纵的结果。后来,我看到或听到的一些事实的确部分地证实了他的忠告,很多股票的大起大落确有操纵者所为。不过,这些股票操纵者往往一时风光,过了不久便销声匿迹,纷纷被市场消灭掉了。这说明,操纵股价不能长久。而另外也有很多投资者,热衷于跟庄或者听消息,但几年下来也是损失惨重。

  如此等等,均说明任何人都不能控制市场,都不能逆势而为,违反市场的内在客观运行规律,而企图靠依赖跟随这些“主力”获得长期稳健收益,更不可行。

  那么,在这个几乎时刻充满了偏见和混乱的市场里,该怎样来把握股票的涨跌起伏呢?

  希望通过这一章的论述和解释,能够有助于投资者站在一个更开阔的视角来观察股市价格是如何运行的,并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

  我们先来探讨第一个关于的股票价格的问题:

  超市里,草鱼的价格是每斤5元,大米2元钱一斤,这些我们生活中的东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们的价格波动变化并不大,基本上都是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趋于均衡,我们称之为“价值决定价格”。那么,股票价格的波动是否也类似?也是这么简单的由上市公司的价值所决定的呢?

  如果你亲身实践,一定能够感到股票市场里的真实情况绝对不是这样的简单关系。

  普通投资者每天关注更多的是股价的涨跌波动,或者它的技术图形,然而,这些只是我们这个复杂的市场中,各方力量进行博弈的瞬间体现。股票价格时刻受到政策、投资者偏好、基本面变化、投资者预期、资金的多少、甚至天灾人祸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从短期来看,几乎没有办法能够稳定地把握价格的涨跌,因为个体的力量在上述的诸多因素面前经常显得微不足道,更何况信息不对称,对股票的了解和分析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所以,我们只有淡化影响短期波动的因素,重点分析影响价格长期基本走势的因素,才能找到一个确定的、一般性的规律。

  股票价格走势的八个阶段

  通过对股票市场的长期研究,我们总结得到如下结论:

  从长期来看,经典的股票价格走势经常表现为八个阶段——缓慢上涨,稳步上涨,加速上涨,疯狂上涨,高位振荡,缓慢下跌,持续暴跌,持续低迷。而且,股价的这种走势不仅在股票市场具有一般性的意义,每个人的人生或者一个社会的成长发展,几乎无不如此。

  这种规律,即便是有名的主力控盘的强庄股票也不例外,如:

  股票价格这种走势,实际上是一个动态不平衡的演进过程。在这个演进过程的背后,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它显然不能简单地用估值公式或者技术分析方法就能进行良好解释。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解释股票市场价格这种经典性的演进规律呢?

  基本面、股票价格、投资者预期之间的关系

  正确解释一个事物的前提是找到其中最基本的因素。那么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最基本因素是什么?

  我认为,从长期来看,从内在规律性的因素来看,决定股票价格的最基本因素不是政策,不是某些主力机构,更不是市场中的某些操纵者。而是股票的基本面、股票的市场价格和投资者的主流预期。

  股票的基本面,指的就是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状况,衡量它最重要的指标是每股收益;投资者对于同一家上市公司、同一只股票往往有不同的预期、判断乃至偏好,投资者的主流预期就是投资者的预期最终形成的、占据主流的那一种预期,或者说偏见。

  比如说,假设市场中只有甲、乙、丙投资者,对于贵州茅台这只股票价格今后的走势,甲乙都认为还能继续大涨,而丙认为会下跌,那么投资者的主流预期则是继续看涨,尽管这种预期可能是极端的非理性,但是这种主流预期会影响甚至决定股价的走势。当然,真实市场的主流预期并不是这么容易判断的。

  在上述股价走势经典的八个阶段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股票的基本面、股票的市场价格和投资者的主流预期,它们三者的关系是:

  1)上市公司本身的基本面(Value),影响投资者的主流预期(Except),两者通过投资者的买卖行为,一起成为影响股票价格(Price)涨跌起伏的主要因素;

  2)被影响的股票价格,它的上涨或者下跌,将反过来进一步影响投资者的主流预期,使人们的预期变得或更加乐观,或更加悲观;

  3)投资者主流预期,通过投资者的买卖行为,进一步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涨跌。这时价格往往能够反过来影响甚至改变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也就是基本面。

  上市公司基本价值、股票价格和投资者预期三者相互作用,注定了上市公司的价值是时刻移动或者变化的。股票价格,在某些时候能够通过投资者的主流意识或者预期,改变证券的内在价值,而不仅仅是被动的反映基本面的状况。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因素可能会同时相互作用影响。

  另外,最重要的基本面存在于未来。股价反映的不是往年的收益、资产负债表和股息,而是将来的收益、股息和资产价值。这些流量不是事先给定的,因而只是市场猜测的对象。而我们都知道,对某个事物的猜测往往是综合了信息和偏见的混合物。在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对某只股票基本面的猜测,会在价格中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基于猜测的预期能够影响价格和未来的基本面。

  这样导致的结论就是,市场永远都处在一个动态不均衡的状态中,而不是价格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因为价格能以各种途径影响基本面。比如价格可以影响公司形象品牌,吸引客户,影响融资能力等,从而能够改变证券的内在价值。就这样,基本面在决定价格方面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因为上涨的价格可以改善基本面,让上市公司基本面和业绩,随着股票价格的上涨趋势而变的更好;反之也是一样的道理。

  股价走势与股市基本因素的关系

  上面所阐述的关于上市公司价值、股票价格、投资者主流预期之间的关系,和我们在商学院学习的古典经济学理论有很大不同。虽然这些规律和逻辑看起来较为复杂和抽象,但通过本书后面几章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讲解,我相信,您就可以比较透彻的理解了。

  下面让我们在股价的运行过程中,详细分析上市公司价值、股票价格、投资者主流预期,这三个基本因素之间的关系。

  1.股价稳步上攻。基本面的改善趋势,逐渐被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意识到,这些投资者开始纷纷买入,价格稳步上涨。

  3.股价疯狂上涨。基本面被投资者极度看好,在市场的普遍乐观预期下,这只股票变得流行起来,因此,价格疯狂上涨。

  5.股价缓慢下跌。游戏还在继续,尽管人们已经不再相信公司基本面能够支撑如此高的股价,但股票持有者仍然希望有更傻的投资者接棒;但随着时间推移,这只股票的新投资越来越少,股价不涨反跌,考虑到机会成本等因素,投资者开始没有耐心,逐渐放弃等待,开始抛出这只股票。更不利的情况,是这只股票的基本面未来发展趋势也开始变得不太乐观,所以逐渐有更多的投资者选择放弃,股价开始下跌。

  7.股价持续低迷。上市公司的真相将会显现,价格归于沉寂,持续低靡,强化过程结束。

  一个极端的例子

  为了便于理解上述的逻辑,现在举一个极端的例子:

  有一只股票A现价10元, A这家上市公司经营发展健康、盈利持续增长、财务状况良好。公司良好的基本面影响市场中的投资者预期,投资者开始意识到股价相对被低估,普遍认为每股价值应该为15元,并且逐渐看好该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所以,慢慢买入该股票,股票价格在投资者的买盘推动下上涨到15元。

  上涨的价格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给予关注,并影响投资者的预期开始变得更加乐观,股价非理性上涨到20元。此时,A公司以每股20元价格定向增发进行募集资金,投资更大的机遇,开拓更大的市场,投资者预期新项目将会为A公司带来更多的利润和发展机遇,机构开始调高估值水平,给予这只股票的估值和预期是每股价值为40元。所以,价格也能影响价值。

  每股价值40元的预期,无疑将会带来股票价格的上涨,并进一步强化投资者的乐观预期。而A公司则有可能实现以每股40元以上的价格再次募集资金投资新的机遇。如此循环,基本面、价格和投资者预期三者之间不断互相作用强化,直到价格极端脆弱,发生振荡,甚至逆转。

  理解和掌握股票市场的三个最基本因素——上市公司基本面、价格、投资者主流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将非常有助于你把握价格运行的趋势,更好的理解和解释市场的价格行情。事实上,很多成功的投资经理,之所以他们的交易图表像是从天上俯瞰绘制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清楚目前价格运行到了什么阶段,他们懂得股价变化的背后有一般性的规律做支撑。

  就像一列火车,如果它加足马力前进,你应该跳上去,拱一段顺风车。可是,火车不会永远前进,最后会遇到上坡,速度和加速度都会慢下来。你必须知道什么时候动能不足,这就是下车的时机,因为当火车翻过山顶之后,它会以同样的速度向下冲。

  只有先理解金融市场的内在规律,才能正确的看待和预测证券价格起伏的运行轨迹,才能够比较理性和及时地把握投资机会。因此,掌握金融市场的普遍规律,是成功进行证券投资必修的第一课。

  金融市场通常不能正确反映将来

  金融市场与其他市场的显著不同在于: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决策所依赖的,不是摆在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相反,他们的投资决策建立在对未来状况的贴现。

  在信息不完备的现实中,市场参与者只能根据自己对未来情况的判断,甚至说自己的偏见,来进行贴现行为,从而做出投资决策。根据我们上面的理论,这些投资决策行为与股价和上市公司基本面,三者互相影响、循环作用,反过来又使得未来的状况变得更加不确定和难以明确。

  所以,市场中这样普遍的基于对未来进行贴现的投资行为,将会使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大。因此,任何人、任何决策、任何事情、任何时候,都是可错的,可以修正的,都处于一个开放的状态。

  当我们自认为对一个区域、一个国家、一个行业或者一家公司的未来很了解,或者很有信心的时候,实际上很可能只是自己的偏见而已。所以,金融市场上时刻充满了偏见,这是有其必然性的。

  1994年,索罗斯在麻省理工学院举办的世界经济研讨会上曾说:“我对现行观念很有看法。被广为接受的观点是金融市场趋向均衡,并且未来被正确的反映到现在。我认为,金融市场不可能正确无误的反映将来,因为它在反映的同时也在改变将来,同时参与者的认知是不完备的。”

  既然金融市场经常不能正确地反映未来,投资者往往依据自己有限的判断,或者偏见进行投资,那么,我们如何在这个偏见流行、嘈杂混乱的市场里做出投资决策、实现稳健收益呢?甚至,管理层又会针对市场的这种情况进行怎样的监管和调节呢?

  偏见主导市场 机遇如何把握

  现实中,金融市场时常利用投资者的偏见启动阶段性投资热潮,而非基于对未来的正确判断。为了深入理解这种在日常生活中不经常发生的事情,而在金融市场却又再正常、再合理不过的游戏,有必要回顾欧美等发达市场的证券投资历史,重点考察一些经典的案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证券市场中发生的大型联合企业集团的繁荣和幻灭的兴衰过程,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股市,曾爆发了一波市场普遍追逐高成长股票的狂热。当时,对于每股收益快速增长的股票,投资者都愿意以很高的市盈率(PE)去购买。“只要是增长的就是好的”,人们根本不关心这一增长结果是如何取得的。而大型联合企业集团的热潮就是从这样一种流行偏见开始的。

  市场对高增长股票的热烈追捧,导致有些公司能够利用它的高股价去并购其他低股价的公司,用这种方法来获得每股收益的快速增长。很多公司看到了这种偏见,就利用这种偏见为自己牟利,用自己公司高涨的股票收购其他公司。

  其中很有代表性的是高科技国防公司。不久前,这家公司取得了盈利的高增长,它的股票相应在股市中获得了很高的市盈率(PE),这使得这家公司能够利用自己被高估的股票收购那些低市盈率(PE)的公司,于是带来公司更高的收益增长,从而投资者在股市中给它更高的市盈率估值。这种并购扩张趋势加速发展下去,直到大量模仿者出现,最终因为趋势逐渐变得脆弱而幻灭。

  1999-2000年的国际互联网热潮,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案例。

  当少数从事互联网商务的公司上市时,兴衰过程就以不易为人们察觉的方式开始了。公司提供的价值服务深受大众赞赏,股票预期自然较好,而股票的声望又提高了公司的品牌和服务,基本面趋势和主流预期相互加强,繁荣加速。

  随着网络普及,投资者以几何级数增加,而供给却受到各种制度的限制,互联网公司的估价达到天方夜谈的地步。只有少数网络公司盈利,但投资者只盯住公司的客户数目,于是一些公司提出“眼球经济”的概念,并以此作为评估公司价值的依据。

  于是有些网络公司开始通过赠送服务来增加客户数目,就能够以更为有利的条件在股市募集资金,游戏的目的变成了募集资金,而远离了利润这个目标。最终,当1999年7月28日,华尔街日报的头版文章解释了这一模式的缺陷,直接导致在很短的时间内网络股暴跌50%,互联网泡沫破灭了。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市场的投资热潮由偏见来主导,我们也仍然能够在这种偏见引发的热潮中,描绘出投资机遇的发展过程,这种过程与我们在前面所阐述的逻辑框架仍然一致。每一次热潮的启动都遵循了正强化的驱动规律,都是基本面、投资者的主流预期和价格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强化,直到极度脆弱,价格趋势发生逆转。

  对投资者的主流预期进行度量尽管很重要,但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投资者的主流预期非常抽象,我们很难找到一种直接的、易于衡量的工具。但我们发现,虽然上市公司基本面和投资者的主流预期之间不完全契合,主流预期经常是滞后或者远远超出基本面的发展,但在某些时刻,二者的发展趋势还是非常相关的。

  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处于强化发展趋势的过程中时,主流预期的趋势和基本面的趋势一般会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在上市公司加速成长的阶段,往往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基本面发展趋势的度量,来间接度量投资者的主流预期。

  那么,什么是度量以上两个趋势的很好的工具呢?

  通过金融市场大量的投资案例,我们发现,公司基本面增长的速度和加速度是两个很好的表征工具,它可以更接近真实地反映主流预期的发展趋势。而且速度和加速度这两个指标尤其适合度量处于加速成长阶段的公司。对于前景看好、盈利能力、财务能力都不错的投资对象,获利的黄金时间也在于其成长性的加速阶段。

  在上市公司加速发展初期,市场由于思维惯性,无法对下一阶段成长速度做出充分评估,因而在这个时候投资这只股票,才最有可能取得超出市场平均的收益率;但随着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加速到极致时,市场开始预期未来增长速度将会下降,从而投资者主流预期调低对这只股票的估值。所以,即便此时增长速度仍在,但股价的高点和拐点已经出现。

  为了便于理解上面阐述的思路和方法,还是考察国内外几个经典的案例。

  一、索罗斯投资网络股的惨重失误

  1999年7月28日,美国纳斯达克网络股暴跌50%。索罗斯认为这个时候,网络热潮的衰退转折点已经出现了,互联网危机开始了,于是索罗斯反手作空。结果网络股反而一路飙涨,这一次他没有准确的预测到转折点。为了不扩大损失,在2000年4月4日网络股的调整过程中,他和首席投资总监德鲁肯米勒又重新看多。而这一次却是真正的转折点,量子基金损失惨重。

  事后索罗斯对这次投资网络股的失误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并对于自己的投资理论缺陷直言不讳。其实如果应用速度和加速度理论来度量主流预期,从而预测市场拐点的话,这次投资失误完全可能避免的。

  二、2004年国内某基金在汽车股的投资失误

  2003年上半年,汽车板块由于连续两年的业绩爆发性增长,股价表现远强于大市;而从03年四季度开始,汽车行业轿车销量虽然逐月同比仍有60%以上的增长,但是,增长速度已经开始逐渐放缓,增长的加速度已经变成了负值。

  敏感的投资者,在这个时候应该看到汽车行业销售增长的这种阻力,这种阻力背后是轿车市场供给增长过快,必然会导致未来轿车供求关系发生逆转,甚至发生价格战。而证券市场往往在供求关系真正发生逆转之前,就会由供给迅速增长带来的压力,提前预期到未来的这种逆转,当市场中逆转的预期开始流行时,汽车股的股价必然下跌。

  到2004年4、5月份,这种预测成为现实,后知后觉者被迫夺路而逃,汽车股出现持续暴跌。而国内的一些基金由于一直重仓汽车股并且获利丰厚,所以在这个时候仍然选择承受市场压力,重仓持有汽车股不改。事实证明,在这种情况下逆势而为,是独木难支的。

  从上面几个投资案例可以看到,在实战投资中,我们可以运用上市公司基本面增长的速度和加速度这两个指标,来度量市场主流预期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观察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来判断市场和个股的价格表现是否即将出现拐点。当基本面增长的速度出现拐点,加速度由正变负时,作为投资者,这个时候你就要小心啦,虽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业绩还会维持一段时间的增长,但是,市场投资者的主流预期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就要发生逆转了。

  通过对第三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对证券市场的主要因素——股票的基本面、股票市场价格和投资者的主流预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清晰的理解;

  对金融市场中时常发生的流行性偏见和盲目热潮有客观的认识;

  对投资者的主流预期有相对可靠的度量方法;

  掌握和领悟这些基本的规律,将非常有助于你理解证券市场的起伏波动,有助于你预见股票价格的未来运行框架。它也会将你从理性投资和非理性投资的那些争辩中解脱出来;当然也会将你从是否有泡沫的困惑中解脱出来,使你不必再受这些市场噪音的困扰。

  从股票市场最基本的功能谈起――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稳健增值――价值投资符合资源配置的永恒规律――价值投资是长期、持续、稳定获利的起点―――如何寻找股市中的价值明星公司―――价值投资和价值运作

  我们作为投资者参与股市的过程,就是实现股票市场的投资功能的过程,也是参与股票市场资金的资源配置功能的过程。所以,当我们作为投资者参与股市的时候,首先要遵循资源配置的规律进行投资,选择那些质地优良的上市公司,从事价值投资。虽然股市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但是,符合资源配置规律的价值投资理念,是在股票市场长期、持续、稳定获利的起点。

  证券市场的价值规律和其他产业的价值规律、甚至经济学规律是不一样的,有它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很多在其他领域非常成功的人,在刚开始踏入股市的时候,也会茫然不知所措。这与我们目前金融知识的普及程度有关系,但追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些现象还是由证券市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造成的。

  我们在本书的第三部分已经详细阐述了证券市场的这种复杂性和特殊性:市场中最重要的三个基本因素——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股票的市场价格和投资者的主流预期,这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市场永远都处于一个动态不均衡的状态之中。证券市场的特殊性还体现在:不是价格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是价格在一定情形下也能够改变证券的内在价值。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证券市场具有上述特性,那么,怎样才能不被这个复杂又特殊的市场冲昏头脑?又怎样才能在这个复杂又特殊的市场中持续、稳定的获利?甚至怎样操作,才有可能利用股市的这种特性获得超额收益?

  当然有办法!让我们先回到股票市场最基本的功能和作用上来。

  创办股票市场的最根本的宗旨是什么?毫无疑问,首先是要为缺少资金的企业获得数额可观的融资,上市公司从股市募得的资金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支付利息,这是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其次是要开辟全新的投资场所,为社会、为投资者创造更多财富,实现财富的增值,这是股票市场的投资功能。

  当我们从根本上认识到股票市场的两个基本功能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上述这两个功能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既然股市的首要功能是实现资金的资源配置,那么我们都知道,在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的永恒规律是:资金总流向那些好的公司,质地优良的公司总能够得到更多资本的青睐;而那些差公司则相反。

  而事实上,我们作为投资者参与股市的过程,就是实现股票市场的投资功能的过程,也是参与股票市场资金的资源配置功能的过程。所以,当我们作为投资者参与股市的时候,首先就要遵循资源配置的规律进行投资,选择那些质地优良的上市公司,从事价值投资。虽然股市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但是,符合资源配置规律的价值投资理念,是在股票市场长期、持续、稳定获利的起点。

  然后再回到我们前面阐述的股票市场的复杂性上来。

  上市公司本身的基本面(内在价值),构成了影响投资者预期的主要因素。当一家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增长,基本面不断向好时,就会引起市场上越来越多投资者的注意,逐渐形成对这家上市公司的正面的主流预期,而投资者的主流预期会通过不断买进的投资行为,推动股票价格连续上涨,而上涨的股价又会引来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和跟进,继续推高股价。

  就这样,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内在价值)和投资者的主流预期影响了股票价格的市场表现,而上涨的股价也能够反过来以各种途径影响或改变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提升这家公司的基本面(内在价值)。比如,上涨的股价和增加的市值,可以提升上市公司的形象和品牌,吸引更多客户,同时也能增加公司的融资能力,而这些将进一步影响投资者的主流预期,市场对这家上市公司会有更强的信心,继续买进……这就启动了一轮股价、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和投资者预期的正强化趋势。

  现在,当我们明白了上述股票价格运行的逻辑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怎样寻找这种将要启动价格上涨行情,并且会按照正强化趋势运行的股票?

  这就是价值投资要回答的问题。

  价值投资,其本身就是要发现基本面良好的上市公司,而良好的公司基本面,正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启动正强化上涨趋势的基础和起点。另外,价值投资,也是在一个机制运转良好的股票市场中,让你获得稳健收益的同时,合理降低投资风险的方法,因为它符合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的根本规律。

  所以,当“价值投资”这一概念,已经逐渐演变成了A股市场的时髦用语时,当“价值投资理念”成为几乎所有国内外基金共同的投资导向时,作为投资者,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以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大师,能够长期、持续、稳健地在股市中获利。

  价值投资理念、股价的正强化运行逻辑、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它们与股票市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共存,它们不是互相矛盾的,而是相生相息、相辅相成的。

  然而,不要忘记, 股价的正强化运行是一个过程。公司优秀的基本面,从被少数投资者发现,到形成市场主流正面预期,这中间需要时间;投资者主流预期通过投资行为反映到股价的上涨,也中间也需要时间;上涨的股价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反作用,即影响和提升公司的内在价值,也需要时间……

  总之,正强化趋势是一个循环作用的过程,要完成这个过程需要发挥时间的威力。所以,当你运用价值投资理念发现了一只好股票时,需要持有相对长的时间,做一个长期投资者,让时间发挥威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赚取投资收益。而不是在正强化趋势刚刚开始的时候,遇到一点波动就因怀疑和恐惧而丧失耐心,抛掉股票,那就太可惜了。

  如果你能做到——运用价值投资的方法投资质地优良的上市公司,并且理解股票价格运行的逻辑, 同时持有相对长的投资时间,那么,恭喜您,你已经有很大把握获得持续、稳定的投资收益了。如果你幸运的话,你甚至可能利用股票价格的理性或者非理性变化,获得超额的投资收益。

  另外,我们在股市上选择将资金长期地投向哪只股票,哪些上市公司,实际上是在支持和扶植这些公司的发展。当我们遵循价值投资的规律,去投资那些质地优良的上市公司、那些会成长为未来世界级行业龙头的企业的时候,在获得投资收益的同时,我们实际上也是变相的对中国经济未来的支持。

  从上面的讲述中,我们明白了价值投资是符合股票市场资源配置规律,并且能够让你获得长期、持续、稳健收益的基础,那么如何寻找股票市场中这些价值投资的机遇,哪些股票是A股市场中的价值明星呢?

  这是本章下面要讲述的内容。

  从1999年3 月到2006 年3月,这7年的时间里,A 股市场的年复合收益率仅为1.58%。然而,当我们考察这段时间个股的表现时,那些基本面优良的上市公司,那些盈利长期、稳定增长的公司,它们的股价走势可能会让你惊讶——

  在此期间,有 28家上市公司股价的年收益率超过15%。这其中包括:

  ?9只年收益率超过20%的公司

  第一食品(600616)、双汇发展(000895)、扬子石化(000866)、天津港(600717)、大商股份(600694)、深赤湾A(000022)、兰花科创(600123)、海螺型材(000619)、福耀玻璃(600660)

  ?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万元)每股现金流量(元)

  05年年度3.491593639.122.20%1.9521.81%18120.371.30

  03年年报3.75603371.641.64%0.8638.87%5856.311.60

  2002、2003、2004、2005年以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每年同比增长分别为112%,71%,50%,75%;净利润增长率每年同比增长分别为132%,69%,83%,93.5%;净资产增长率每年同比增长分别为55%,69%,225.5%,41%。

  这是多么高速的成长啊,正是如此的速度,才造就了熊市当中的连锁经营股票的高价神话。

  2004年的质疑评论属于股市噪声?

  也许有投资者会说,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还再旧事重提有什么意义?其实,证券投资的成功,正是建立在对大量证券投资历史案例研究的基础之上的,研究金融史上的案例,一直是我的爱好。

  质疑之一,认为财务实力差不多的公司,其股票的价格也应该相似。这听起来是挺有道理的,但是我们反过来想想:有谁规定,业绩一样的公司,股价就应该一样?

  所以说到底,单纯地从业绩指标评判不同公司股价的高估和低估,其实是一种市场中普遍不自觉间运用相对估值工具,进行模糊地估值,是这种颇为流行的惯性思维在影响人们。

  类似市盈率(PE)、市净率(PB)等财务工具,本来就是估值时的参考工具,不能完全依赖这些相对估值方法给一只股票定价。因为使用这些相对估值工具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两个公司在各个方面越相似,相对估值方法就越适用、越准确。

  前面的章节中提到,一个有价值的公司应该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合理的战略目标和产业布局;积极进取的管理层;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持续领先、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可复制的盈利模式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行业内的竞争对手之间,不可能在以上诸多方面都很接近,而这些方面更是影响市场长期估值的重要因素。

  单纯按照业绩指标,仅仅运用相对估值的方法和惯性思维,来评估一只股票股价的高低,这是一种很业余的做法,而且常常会导致在似是而非的感觉中盲目投资。所以,2004年当我看到对苏宁电器的这些质疑时,我并不认可。如无意外,未来的市场将会证明这些质疑的苍白和逻辑的武断。

  质疑二、股价为何高过贵州茅台?质疑的依据是,贵州茅台的每股利润和净资产都比苏宁电器高。再让我们反过来想一下:又有谁规定,哪个绩优股今年的每股业绩和每股净资产高,其股价就应该最高?

  在本书的第三部分,我们曾经指出:

  “最重要的基本面存在于未来。股价反映的不是现在的和往年的收益、资产负债表和股息,而是将来的收益、股息和资产价值。这些流量不是事先给定的,因而只是猜测的对象。猜测是信息和偏见的混合物,会在价格中表现出来。”

  金融市场与其他市场的显著不同在于,市场参与者要对付的不是给定的数量,他们要把未来贴现,而未来依赖于现在如何贴现它。”

  在信息不能完备的现实中,参与者只能根据判断和偏见作出决策。而这些投资决策反过来又使得未来的状况变得更加不确定和难以明确。”

  任何人、任何决策、任何事情都是可能是可错的,可以修正的,都应该处于开放的状态。”

  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苏宁电器股价高于贵州茅台的市场现象。

  其一,股价反映是市场对贵州茅台和苏宁电器未来业绩发展的预期,既然是未来的情况,苏宁电器的业绩完全可能增长得更快,市场也完全有理由给予它更高的估值,所以价格高也是合理的;

  其二,退一步讲,即便未来贵州茅台和苏宁电器的业绩等情况完全一样,或者苏宁电器的未来业绩甚至不如贵州茅台,现在的苏宁电器的股价也完全可能比贵州茅台股价高,因为股价时刻受到市场对其未来情况预期的偏见影响。既然是对未来的预期,市场就可能会有相当大的偏见,所以说,市场对上市公司未来的预期,和上市公司未来的真实情况,往往不相吻合。换句话说,也就是市场常常犯错误,用偏见来高估或者低估一些股票,。市场的错误估值也可能导致苏宁电器股价比贵州茅台的高。

  分析下面两个财务数据表格,我们就能够理解市场的偏见,理解投资者为什么会对苏宁电器更加青睐。

  贵州茅台的财务速览

  报告期净利润

  增长率净资产

  增长率

  05年年度36.32%22.13%

  04年年报39.85%21.23%

  03年年报55.72%20.55%

  02年年度14.78%12.72%

  苏宁电器的财务速览

  报告期净利润

  增长率净资产

  增长率

  05年年度93.50%40.69%

  04年年报83.22%225.50%

  03年年报68.88%69.41%

  02年年度131.91%54.79%

  从这两个表格里,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速度!

  从2002年开始,苏宁电器每一年的同比成长速度,几乎在每一个方面都是贵州茅台的2到4倍。这是可以激发资本激情的速度,引领市场想象空间的速度。

  至于质疑三,主要是针对苏宁电器的盈利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没有太强的质疑力度,因此,需要持续跟踪企业的发展经营情况。

  苏宁电器的未来股价会怎样?

  让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苏宁电器公司本身的经营发展。

  2006年11月15日,“中国民营500强”公布结果显示,苏宁电器荣登三甲之列。通过有效的控制成本,提高周转率,其盈利增长处于同行业首位。

  家电行业是惟一由我国民族企业制定行业运营规则的零售行业,这种规则的背后是立足于创新销售模式形成强大销售实力的支撑。事实上,外商并没有带来足够冲击力的销售模式,这就很难形成足够的销售规模,连锁家电零售商的综合毛利率主要取决于销售规模,向中小城市的扩张同样会提高销售规模,当然会有助于综合毛利率的提高。

  公司很可能在未来超越国美,因为公司的优势在于境内上市,与香港上市的国美电器相比,融资成本低,筹集资金额度高,可以更快扩张。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募集了12亿元资金,募资投向100家连锁店发展项目、江苏物流中心项目、信息中心项目。

  2006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净利润4.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2006年前三季度连锁门店数量达到316家,去年同期为187家,其中第三季度净增连锁门店30家,连锁经营面积达到122.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2%,平均单店面积4026平方米。加权平均单店收入6499万元,每平方米收入15744元,均下降约20%,但是加权平均单店净利润160万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显然,公司新增门店平均单店面积3429平方米,新开门店尚处于培育期,销售收入仍有上升空间,大量新开门店促进了大规模采购,从而提高规模经济效应,表现为总体毛利率上升、费用率下降,从而净利润贡献明显。

  另外苏宁公司推出的股权激励方案,将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公司管理团队和优秀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有助于公司业绩的进一步提升。

  未来的苏宁电器,增长速度相对过去五年可能逐渐平稳,比如同比增长速度可能从130%逐渐平缓到30%,变得规模更大,更加成熟。

  苏宁电器的启示

  苏宁电器是A股市场价值明星中的价值明星,研究苏宁电器的意义并不局限于这只股票本身,更大意义在于,如何寻找下一只绩优高成长的股票,如何寻找下一只在两年之内涨几十倍的股票。当苏宁电器的超高速增长过后,我们收获的不应该仅仅只是投资收益,苏宁电器还给我们留下了一幅寻找未来宝藏的地图。

  案例二、振华港机: “我知道,你们干得不错!”

  振华港机(600320)这家上市公司,是我非常欣赏的一家优秀的自主创新的制造业公司,一直以来,我都持续的跟踪研究它,从中收益很多。

  在全球产业转移的浪潮中,中国经济过去的20年,曾被称为全世界的工厂。最开始是依靠廉价的成本和资源获取全世界制造业的订单,同时也在制造业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投资、人力、物力和技术基础。“世界工厂”运转到今天,中国制造业在总量上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制造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振华港机可以说就是这一过程的典型代表。它依靠十几年的大量积累,已经从依赖低成本优势,转变为靠技术创新和品牌经营的自主创新优势,最终成长为港口起重机行业中世界第一的企业。反映到股价上,振华港机的股票在四年熊市中不但没有下跌,反而上涨了100%,这就是好股票的特点。

  振华港机是 “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中国制造”已经走向了新一轮的升级,将向产业链中附加价值更高的方向发展,形成基于自主创新的“中国优势”。从贴牌制造(OEM)走向自主设计(ODM)和自主品牌(OBM),这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在这个进程中,也必然诞生一批像振华港机一样的价值明星股票。

  提振民族情结的公司

  关于振华港机这家公司,我常想起它的一个小故事:

  200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访美,在旧金山巧遇一家中国企业的运输船运载的4台起重机通过金门大桥。胡锦涛与美国群众一道目睹了中国“钢铁巨人”过金门的风采。当晚,旧金山市市长在晚宴上致辞:“感谢胡副主席为我们送来了中国的集装箱起重机”。这家中国企业就是振华港机。

  跟踪振华港机

  旧金山大桥与振华港机的故事,让我萌生了跟踪考察这家公司的想法。振华港机到底怎么样?

  我决定给在上海市政府工作的朋友打电话,问问这家公司的情况。因为他长期负责经济和金融方面的事务,应该对振华港机很有了解。

  “振华港机最初的产品是从模仿日立的技术起步,创业初期依靠价格取胜,同类产品比国外竞争对手低很多。后来,振华港机开始自己改造、自主创新。现在的振华已经超过了日立等很多国外老牌企业,成为世界集装箱起重机行业最有竞争力的一家公司。是上海和中国的骄傲啊。”

  看来这是一家值得重点跟踪的企业。而正是从2002年开始,企业产值以同比50%的速度增长。后来其总裁管彤贤总结认为,主要是企业在管理、技术、经营各方面实现自主创新,从而挖掘内部潜力,压缩生产周期、降低成本。

  振华港机基本面的快速增长,反映在优异的财务指标上:

  报告期每股净资产(元)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利润率

  (%)

  05年年度2.971210479.589.98%

  04年年度3.37710966.436.55%

  03年年度4.66462817.286.00%

  02年年度4.05307423.764.46%

  报告期净利润

  增长率净资产

  增长率70.26%16.90%76.19%

  04年年度64.54%62.82%50.55%39.69%102.69%

  02年年度-28.47%2.53%33.78%15.55%54.16%

  00年年度37.87%106.28%26.08%14.60%-5.71%

  98年年度-25.87%7.23%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万元)每股现金流量(元)

  06年年度2.71258158.8031.45%0.6731.28%51575.730.66

  04年年度1.78121145.2024.34%0.198.32%9735.960.20

  02年年度4.1943644.3221.11%主营业务

  收入增长率总资产

  增长率每股收益

  增长率

  06年年度57.42%26.02%30.79%15.35%74.94%

  04年年报202.82%16.52%2.71%152.36%-47.17%

  02年年度13.73%61.54%28.04%15.79%17.76%

  00年年度8.51%1.47%19.92%14.29%19.41%

  98年年度3.21%1.91%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万元)每股未分配利润(元)0.5211.29%18684.901.130.4714.79%14479.760.850.4014.00%12349.410.600.3111.93%9522.890.260.3610.51%7385.810.22主营业务

  收入增长率总资产

  增长率每股收益

  增长率

  05年年度17.25%11.02%33.89%17.94%29.68%

  03年年度28.94%13.56%41.30%-6.87%20.20%

  01年年度5.35%2.43%30.22%38.58%27.37%

  99年年度-25.22%5.95%-13.59%20.29%-45.18%

  97年年度32.71%17.12%-2.74%52.93%31.77%

  95年年度85.39%12.99%-13.57%7.61%-42.55%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从2002年以来,公司主营收入的稳定增长性开始转好,我们前面曾经分析过,“持续、稳定、增长”,这对于提高市场估值水平非常重要。我们知道,对于波动性越大的公司,人们对它未来发展的预期就越不稳定,相应的风险就越高,相对估值水平便会降低。

  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安徽合力2006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就已经大大超越了05年全年,可以预见公司06年的盈利将会大幅增长,这很可能将是下一轮加速发展的开端,股价也可能大幅加速上涨。

  再让我们来看看业内研究机构2006年3月对安徽合力的评价:

  “安徽合力在叉车行业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公司的销售收入、资产规模达到叉车行业的三分之一,净利润占叉车行业的50%以上。无论合资企业还是本土企业都难以撼动公司的龙头地位。公司既处于一个良好的行业环境中,又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05年G合力(600761)实现叉车销量19000台,同比增长近20%,继续保持叉车行业龙头地位。2005年公司整车销售额13.4亿元,部件销售额4亿元,净利润达到1.45亿元,每股收益0.47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5%,核心业务资产回报率达到13.6%,资本回报率达到较高水平,是一个价值创造型公司。”

  而对于一个在未来5年能够保持15%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的成长型公司,我认为市场当时给予它10多倍市盈率的估值水平太低了。与此同时,业内开始有部分机构给予重点关注。我当时给客户的建议是:逐步买进600761,这是难得的低风险机遇,这样的好公司低股价并不多。

  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国泰君安等研究机构陆续提高其估值水平,从15元,18元,一直到30元以上。而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更是连续重点推荐,看好这家公司的长期发展。

  对于安徽合力的未来,我认为这家公司称得上是一家价值明星企业,对于这样公司应该从长远的角度来观察,应该长期纳入投资者的研究范围,持续的跟踪和关注。

  案例四 云南白药(000538)的加速长跑

  1999年,云南白药新任总经理王明辉刚一上任,就对外界表示要追求超常规的发展速度。青年企业家都是充满激情的,王明辉能做到吗?

  云南白药的历史

  1902年,云南名医曲焕章创制出伤科奇药“曲焕章万应百宝丹”,即后来的云南白药。该药功效以止血、消炎、镇痛为最,被誉为“中华瑰宝、伤科圣药”而声播海内外。

  1955年,曲焕章之妻向政府献出秘方,云南白药开始批量生产;

  1971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云南白药厂正式成立,云南白药正式开始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1993年,云南白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995年,云南白药被国家列为二十年保护期一级中药保护品种,这是目前国家对中药最高级别的保护,云南白药处方被列为国家机密。

  1999年 云南白药提速

  “寻求超常规的发展速度”。这是1999年,云南白药新任总经理王明辉刚上任时对外界的表示。从下面的财务表格,我们可以看到,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1999年增长234%,净利润增长47%。

  应该说王明辉和他的团队,都是非常出色的企业家和经营者。云南白药自1999年以来直到2006年,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年均增长率在30%以上,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云南白药,在王明辉的带领下开始了加速长跑。而股价也反映了这种快速的增长发展,2000年起,云南白药的股价开始大幅上涨。

  让我们看看云南白药出色的财务指标:

  报告期净利润

  增长率净资产

  增长率33.62%25.94%12.04%

  04年年报50.63%15.07%22.15%13.58%21.42%

  02年年度24.69%11.08%11.64%6.45%52.64%

  00年年度46.94%3.49%41.53%116.37%-33.50%

  98年年度18.29%14.26%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万元)每股现金流量(元)

  06年前3季2.04230938.669.15%0.7928.02%23037.030.99

  04年年度2.78183231.229.35%0.6119.47%11375.200.92

  02年年度2.50110094.208.51%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万元)每股未分配利润(元)0.133.68%4670.600.400.051.25%1619.580.31-0.24-6.11%-7824.900.270.112.66%3613.450.520.123.02%4002.310.43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万元)每股现金流量(元)

  06年前3季2.51846002.9716.06%0.2612.94%87179.31-0.14

  04年年报2.73766722.6211.45%0.3911.53%54227.07-1.06

  02年年度5.36457435.968.36%主营业务

  收入增长率总资产

  增长率每股收益

  增长率

  05年年度53.80%33.98%20.17%47.09%-0.60%

  03年年报41.80%39.06%2.68%26.73%2.32%

  01年年度24.07%7.50%32.99%25.09%13.66%

  99年年度13.38%5.31%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万元)每股未分配利润(元)0.6011.23%39878.142.071.1113.93%33242.872.600.9012.82%27097.831.650.7511.83%22588.401.120.8211.59%19009.971.27主营业务

  收入增长率总资产

  增长率每股收益

  增长率

  06年年度19.96%12.10%7.95%53.51%22.68%

  04年年报19.96%10.71%20.35%22.89%-8.60%

  02年年度66.40%12.34%14.12%11.17%30.08%

  另外还有一些阶段性低估股票的投资案例,包括2006年7月成功挖掘的赣粤高速(600269)和中远航运(600428),这里就不再详述了。另外,造成上市公司阶段性价值低估的因素还有很多,下面列出了几种情况,大家可以参考:

  ?企业重组或资产置换后价值提升,形成价值低估。这种情况下,则需要投资者有能力对重组后企业的价值做出正确的判断。

  ?企业能适应市场、挑战自我而不断发展,相对于未来发展潜力而言的价值低估。

  市场中由于经常出现各种偏见,所以,仅凭这一点原因,市场就会经常出现一些被低估的投资品种,投资者要做的就是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盲从,培养独立的判断能力。

  赣粤高速600269

  中远航运(600428)

  这一章写到这里,根据过去的投资经历,我大致总结一下发现以上几种投资机遇的方式和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启发。

  第一种方法:根据价值明星企业的要素按图索骥。这样找到的符合标准的公司一般是行业龙头,然后把它们纳入我的研究视野中,长期跟踪。

  第二种方法:阅读资讯,寻找蛛丝马迹。沪深股市共有1400多家上市公司,如果按照第一种方法,找到的基本上是现有的行业龙头,可能容易漏掉那些目前不是行业龙头,可能只是某种产品的龙头,或者是某个细分行业中有成长潜力的隐形冠军。要找到这样未来有可能成长为行业龙头的公司,我的方法是阅读大量的资讯。在报纸和新闻报道中,寻找能够引起我注意的蛛丝马迹,然后持续跟踪研究。

  第三种方法:通过人脉寻找潜在龙头。在我的投资俱乐部中,聚集了各个行业的精英,很多人有二十年以上的从业经历,还有的会员曾负责政府主管部门的工作。他们往往了解各行业、各公司的内部发展情况,我常常倚重于这些朋友。而这一点不是普通的案头研究工作所能做得到的。

  第四种方法:选择卓越的领军人物。一个企业的领军人物是我关注的焦点,再好的事情也必须有优秀的人去做、去成就。人是企业最主要的因素,我尤其关注那些卓越的、具有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企业家。对于同样业绩优秀的公司,我可能只会投资其中一家领军人物的品质非常突出的企业,因为我更加信赖他们。

  第五种方法:独立理性的判断和估值。市场中由于经常出现各种偏见,市场就会经常出现一些被低估的投资品种,投资者要做的就是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盲从,培养独立的判断能力,寻找低风险的投资机会。

  技术分析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技术分析为何时对?――技术分析为何时错?―-基本面估值工具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又分别有哪些?

  依据技术分析指标捕捉短线机会,经常时对时错,令人筋疲力尽,很难取得持续的业绩。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和反省:是我们学艺不精?还是这些流行的技术分析工具本身在逻辑上就存在基因缺陷?

  投资分析工具的有效性,有时候不是来源于其理论本身正确与否,而是来源于信赖这些分析工具的投资者们。他们依赖这些分析工具所采取的投资行为,有时候会改变或造成了特定的市场行情,从而会形成这些分析工具的自我验证。

  在这一章,我们主要讲述各种证券分析方法在实战中通常应该如何运用。之所以放在这里来讲述,是因为这些内容虽然不一定是证券投资取得持续成功的最核心的东西,但它们也是实战中必须要了解和学习的工具。

  所有证券分析方法最终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解释和预测价格的走势。不同的方法只是尝试从不同的路径和角度去把握市场,各有所长所短。

  作为投资者,我们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精力去研究各种各样流行的分析方法,而是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上市公司本身的研究上,集中在价值分析上。当然,您可以将这种观点看作一家之言。

  证券分析方法,在当代众多的股市分析理论中,有两大主要流派——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是根据经济学、金融学、财务学及投资学等基本原理,对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要素,如宏观环境、经济政策、行业发展状况、上市公司的业绩、前景等进行分析,评估股票的投资价值,判断股票的合理价位,提出相应的投资建议。技术分析则是仅从股票的市场行为来分析股票价格未来变化趋势的方法,将股票价格每日涨跌的变化情况,通过一系列分析指标,用绘图的方法呈现出来,以判断股票价格的变化趋势,从而决定买卖的最佳时机。

  可以说,这些分析方法与本书前面所阐述的思想和方法并不矛盾,而是彼此之间互相融合,因为本书的思路是致力于把市场作为一个动态的整体来分析看待。

  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基于三项市场假设: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价格沿趋势移动;历史会重演。

  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这一假设是进行技术分析的基础,其主要思想是认为影响股票价格的每一个因素(包括内在的和外在的)都反映在市场行为中,不必对影响股票价格的具体因素作过多的关心。

  价格沿趋势移动,该假设认为股票价格的变动是按一定规律进行的,股票价格有保持原来方向的惯性。也就是说,一段时间内股票价格一直是持续上涨或下跌,那么今后一段时间,如果不出意外,股票价格也会按这一方向继续上涨或下跌,没有理由改变这一既定的运动方向。正是由于这一条,技术分析者们才花费大量心血按图索骥,试图找出股票价格的变动规律。

  历史会重演这一假设也是进行技术分析的重要前提。历史会重演,也就是说市场运动在图表上留下的运动轨迹,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可以说,技术分析的理论就是人们对过去股票价格的变动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的结果。

  为什么技术分析时错?

  我身边有一些技术分析的高手,他们基于某些理由,比如春分夏至的节气,月亮的位置、占星学或其他理由,而认定某个点位很重要,依此来预测市场的关键转折点。虽然有时候会应验,但很多时候却又完全错了。那么,这些失误是偶然的,还是有其必然的原因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技术分析理论的逻辑基础的缺陷:

  技术分析就其本身而言,它的两个最主要的理论依据是:第一,历史会重演;第二,价格会沿着趋势运动。这两个理论依据都是经验性的总结,缺乏足够的更深层次的精确逻辑。

  第一,历史虽然会经常地相似,但却不会简单地重演。但是,正是这一“不会简单的重演”,却会导致在证券实战中的“差一毫而缪千里”。

  股价涨涨跌跌,经常螺旋式地起伏上升,但从来没有出现过两个完全相同的波峰和波谷。所以,依据技术图形进行分析预测的时候,如果今天的图形和历史上的图形相似程度越高,那么预测的准确性也就会越高;反之,则相反。因此,技术分析出现失误在所难免。

  第二,价格会沿着趋势运动。我们假定这句话是正确的,尽管它不一定正确,但这句话本身是一个模糊的表述。价格会沿着怎样周期的趋势运动?是每分钟?每天?还是每月、每年?所以,在操作上,会产生很多的问题。我们是按照每分钟K线来捕捉趋势、进行操作,还是按照每月或者每年的K线趋势进行操作?

  价格会沿着趋势运动,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更多的是从力学角度得出的结论。用物理学的语言讲,就是运动具有惯性。一辆飞驰的汽车,即便踩了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它也会向前冲一段。但是能“冲”多远,就很难确定了。所以,这样的投资失误确实有其必然性。

  所以,很多投资者依据技术分析指标追涨杀跌,时对时错,筋疲力尽,很难取得持续的业绩。因为技术分析本身在逻辑上存在缺陷,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我们不能不思考和反省这些流行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缺陷性。

  为什么技术分析时对?

  技术分析,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投资决策,因为其第一个理论依据——历史会重演的结论,来源于人性是永恒不变的。正是这种人性的贪婪与恐惧,加剧了证券的波动,促进了波峰和波谷的形成。所以,技术分析在捕捉阶段性的机会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另外,价格会沿着趋势运动,在短线操作上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般情况下,周期越短,趋势延续的可能性越大。

  技术分析的第三个作用,不是来源于其理论本身的正确与否,而是来源于相信技术分析的投资者们。他们应用这些技术指标来指导投资,这样的投资行为所造成的市场行情,有时候会实现一定的自我验证。

  如果他们认定某个价位很重要,那你也必须知道这点。因为在这个价位可能引起许多市场参与者采取行动,所以你必须了解,评估自己的股票可能受到什么影响。只要有特定数量的市场参与者产生某种感受,行情就会变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所谓的好方法或蠢方法,也没有什么正确或错误的方法。每个投资者都应该了解技术分析的重要价位,尝试把这些结论考虑在内。不论你对于技术分析的评价如何,都至少必须了解其中的相关结论,因为这会影响你的股票表现。

  巴顿将军曾经说过:“我一辈子都在研究敌人,我阅读对方军事将领与政治领袖的传记,甚至钻研他们的哲学理论,聆听他们的音乐。我研究对方每场战役的每个细节。我知道对方在任何特定状况下的每一种反应。可是,对方却一点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要从哪个角度踢他的屁股。”

  归根结底,投资只有一个法则:一切看结果。你可以自认为正确,可是,只要不能获利,那么你就错了。一切都回归到一点:精明的钱也是钱,愚蠢的钱也是钱。

  国内很多基金经理常常不愿采用技术分析,但我认为作为专业投资经理,还是应该在投资当中适当考虑相关技术分析结论所带来的市场影响。首先,技术分析代表某些市场参与者的想法。其次,技术分析可以辅助用来决定进场与出场时机与价位。基本分析的缺点是过于广泛,你很难削尖铅笔而指着——在这里买进或在这里卖出。

  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应该说有很多方法,但通常可以分为财务分析和非财务分析两类。非财务分析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上市公司调研等各种渠道实现。这里,我们重点讲述的是财务分析中最常用的两个估值工具:现金流折现模型(DCF)和市盈率估值方法(PE)。

  1、市盈率(PE):

  市盈率是每股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率。用每股收益与股价进行比较,反映了投资者对每元利润所愿支付的价格。这一比率越高,意味着公司未来成长的潜力越大。一般说来,市盈率越高,说明公众对该股票的评价越高。但应注意的是在每股收益很小或亏损时,市盈率往往非常高,此时的市盈率不说明任何问题。

  市盈率这个指标的优点是,简单易懂,属于相对估值方法。就是找两家相似的公司,进行比较,然后判断价格是被高估还是被低估。缺点是简单的东西总是容易发生错误,因为没有两家完全相似的企业,每股收益相同的两家同行业企业,也不能说明它们未来的实力和成长空间就一定也将会相似,他们未来的发展状态甚至可能相差巨大,一家能够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而另一家可能走向衰退。

  这个指标之所以有时候非常有效,是因为有非常多的人使用它、依赖它。还是前面曾经说过的道理,市场中应用市盈率来指导投资的投资者越多,投资行为造成的市场行情,就越可能实现自我验证。所以相应的,市盈率这个指标也就变得好用了。

  2、现金流折现模型(DCF )

  现金流折现(DCF)的原理是把企业未来产生的所有现金流全部折现到今天,看看它的价值是多少,然后和股价进行比较,以判断是高估还是低估。

  现金流折现模型(DCF)的构建思路来源于债券,因为债券未来产生的现金流是通过契约而锁定的,所以用现金流折现模型评估债券的价值时更加有效。但是在用它来评估一个企业的价值时,却面临企业未来经营稳定性的挑战,未来的现金流不可能是一个确定的数字,一切可能都是不确定的。因此,完全信赖现金流折现估值模型得出的企业价值结论,可能是一个精确的错误的数值。

  但是现金流折现模型是现代金融学理论当中的重要模型之一,很多人都使用它,并且用它来指导投资,尤其有很多专业投资经理,所以它的有效性也在市场当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因此,现金流折现模型之所以有效,更主要的原因不是这个模型多么适合于用来预测一个企业的价值,而是因为使用它的人多,这些人通过投资行为对市场产生了自我验证的效应。

  3.其他估值方法简述

  ?市净率(PB)估值法

  市净率是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

  市净率估值方法比较适用于周期性较强行业,拥有大量固定资产并且账面价值相对较为稳定的企业;银行、保险和其他流动资产比例高的公司;以及ST、PT绩差及重组型公司。PB 估值方法不适用于账面价值的重置成本变动较快的公司;固定资产较少的,商誉或知识财产权较多的服务行业。

  ?EV/EBITDA估值法

  EV代表企业价值:

  企业价值(EV) =市值+(总负债-总现金) =市值+净负债

  EBITDA代表未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与摊销前的盈余:

  EBITDA=营业利润+折旧费用+摊销费用

  其中 营业利润=毛利-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EV/EBITDA估值方法一般适用于资本密集、准垄断或者具有巨额商誉的收购型公司,这样的公司往往因为大量折旧摊销而压低了账面利润;EV/EBITDA还适用于净利润亏损,但毛利、营业利益并不亏损的公司。

  EV/EBITDA 估值方法不适用于固定资产更新变化较快公司;净利润亏损、毛利、营业利益均亏损的公司。资本密集、有高负债或大量现金的公司。

  ?提升宏观经济、行业分析的研判能力;

  第二、多种相对法估值和绝对法估值模型估值相结合;

  第四、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修正估值参数。

股市火热,手机电子书http://www.sjshu.com 特意做了一些关于股票和股市的书籍,希望大家喜欢,一起发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