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职场红楼

别名: 职场生存宝鉴

作者: 沈威风

第一部分 确保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

第1节 在深谷中自吟自唱

作者自序

沈威风

当本书结集,在这个夏天重新增加大量内容完稿之际,写下沈威风三个字的时候,心中有些许感慨。当日因为写专栏,开玩笑似的说,写文章要写到威风八面,于是便叫自己沈威风。其实,文到威风凛凛,谈何容易,大概都是因为不甘心如我原名"谷鸣"那般,总在深谷中自吟自唱吧。

少看红楼

以前家人老称我早慧,理由是读书认字都早,而在三年级的时候,电视剧《红楼梦》拍竣,全国热播,但是我已经记不清楚是先看的电视,还是先从家中的书柜里翻出的书,但我清楚记得我找到这部书的那个下午。那淡青色,没有任何花纹装饰的封面,那仿佛丝毫不张扬不显眼的红楼梦三个字,那微微有些潮气的书页,那密密麻麻的繁体竖版的字,我有些不知所措的翻开第一页,并不能拿定主意,究竟要不要读下去。

我看到的第一句话是,"话说平儿出来吩咐林之孝家的道:"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方是兴旺之家。若得不了一点子小事,便扬铃打鼓的乱折腾起来,不成道理。"不错,我翻出来的那册旧书,并不是开篇的第一卷,而是贾府由盛至衰,山雨欲来的第三卷。幸好当时贾府还不曾一败涂地,第三卷开始尚有些强弩之末的风流气象,于是我便看了下去,很费劲,我记得,因为并没有人教我认繁体字。第三卷看了很多很多遍,心痒难忍,非常想知道后来怎么样了。去问父亲,他说曹雪芹并没有写完,我极不理解地追问,为什么会没写完?为什么不写完?

父亲也是红楼梦爱好者,家中藏了许多红学家的论作,被我问急了,便找出很多红学书来给我看。当时不知道什么叫文革体,不明白他们声讨的封建礼教,但凡见红楼二字,便照单全收,如饥似渴。未读完全书而先看评论的读法,想来也算是一种奇遇。及至大学毕业,因为杂七杂八的红学论文读的多,此书已经成为本人最熟悉的一部书。

大学毕业那年,终于自己买了一套程甲本《红楼梦》,却没有翻开过。后遗忘了许久,工作数年,以财经记者之便,见识的,相交的也多是职场中沉浮的人士,见的多了,难免有千红一窟之感。方认识到一部伟大的书,不仅仅是教人认繁体字的课本,其实包罗万象,遍地黄金,就看你能找到哪一块。又或许,是我看的《红楼梦》第一句话印象太过深刻,影响太过深远,令我在十多年后谈起《红楼梦》打上了一点经济实用,持家治理的底色。

职场智慧

我写的这本女性职场生存手册,书中所说的人和事,或者是我朋友的经历,或者是我本人的亲为,并无虚构。渐渐就发现,这些复杂庞大的公司,我们真的或多或少能看到金壁辉煌的贾家国公府的影子,而这些人和这些事,却又都仿佛似曾相识。

我认识许多掌控这一间或者几间庞大的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他们对待我们这些晚辈的态度,非常的亲切,温和,就象那个那个德高望重慈眉善目的董事长贾母老太太,曾经事必躬亲,如今江湖地位稳固,无可动撼。于是他们可以很从容,他们用微笑掩盖那曾经深如刀刻的法令纹,他们现在可以"以怡弄孙儿为乐",所以我所常见的董事们,平日可以任意爬山渡海飞伞打高尔夫,消遥自在,声称孩子们都大了,不必她老人家事事亲为。但是一有危机发生,老太太的目光凛凛,指挥若定,可见她的心里,哪一天不把这上下人等放在心中过过秤,每个人在想什么,她都了如指掌,这个家的去向,什么时候还都是在她自己的掌控中。她的悠闲和尊贵,一部分是做给自己看的,另一部分,大概是做给别人看的。

贾府董事会成员是她两个念佛吃斋却心狠手辣的儿媳妇,各拥一派势力,长房有爵位在手,二房有大家族的靠山,更有贵妃在宫中,风头一时无两。但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角力,因为权力这个诱人的东西,向来便是此消彼长,而现代的权位斗争,只有比她们更赤裸裸。我没有见过没有权力斗争的公司,更没有见过甘心坐在离最高权力一步之遥处怡然自得的。他们总在想,要更高一点,再高一点就好了。老太太知道两个儿子,两个二媳妇面和心不和吗?当然,她坐在高高的宝座上,带着慈祥的笑容,看着她们斗,巧妙地保持着平衡,控制着大局。现在的企业家们喜欢看史书,喜欢讨论帝王之术,所谓的帝王之术,我们能学到的,不就是用人之术,用殊途同归的方式,确保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

总经理是两面三刀的王熙凤,她外表风光,她手段毒辣,但是她内里却也象她打理的那个家一样,千疮百孔,各方势力争斗的汇总,全在她身上。权大,责重,错也多。老太太开心了,她就凑趣逗乐子,作一个女先儿,老太太生气了,就骂你们一个一个的算计我,她在旁边也噤口难开。她的婆婆她一向是不放在眼里的,可是人封了个春囊往王夫人那儿一送,她就被吓的面色紫涨,跪倒在地。对下她虽威风八面,生杀予夺全凭她一句话,她乐意了,随便提拔一个人,一年也能有几百两银子过手,她不乐意了,也能设个局置人于死地。这样的人,这样的管家,哪个职场中人头顶上不坐着一个?

红楼热从未减退,研究红楼的书还在继续出。但是,注意到红楼梦就像是一个大企业,男女老少们就像是在职场之中打滚的文章似乎不多。姑娘小姐媳妇们为了权力地位要争斗,谁赢了,谁就离权力金字塔的顶尖更进一步。这一步之差,便是成王败寇。丫鬟小厮们为了生计各出奇招,有人炙手可热,春风得意,忽而便连性命一起丢掉,有人勤勤恳恳,天资聪颖却总被淹没不见,有人莫名奇妙得宠,有人理所当然失势,《红楼梦》从来都不是故事,乃是一面照妖镜,照出生命本来就有的许多污点与无可奈何。而我的这本书,也不是一本摩登版的红楼梦,因为红楼梦的职场环境,延续百年依然生动如新。

2004-10-8

第2节 人物:神秘的皇帝

人物:神秘的皇帝

来历:要排一个红楼梦的权力排行榜,我本来毫不犹豫把老太太放在了第一个,好在及时醒悟,意识到老太太在家虽然享着天大的福分,出了门,只怕满京城管她叫"奴才"的人多了去了--谁让贾家不争气,不过是个包衣呢。所以,这个地位最高,来头最大的人,当然就是那个九五至尊的皇帝了。皇帝突然宠幸了元春一次,整个贾家就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一般的中兴起来,皇帝突然一高兴,让妃子们回家看看,贾府就花了那么多银子搞那么大排场,见了元春几个小时。总之贾府对皇帝的态度,就好像赖嬷嬷的儿子作了县官以后,赖嬷嬷说的那样,"哥哥儿,你别说你是官儿了,横行霸道的!你今年活了三十岁,虽然是人家的奴才,一落娘胎胞,主子恩典,放你出来,上托着主子的洪福,下托着你老子娘,也是公子哥儿似的读书认字,也是丫头,老婆,奶子捧凤凰似的,长了这么大.你那里知道那`奴才'两字是怎么写的!只知道享福,也不知道你爷爷和你老子受的那苦恼,熬了两三辈子,好容易挣出你这么个东西来.从小儿三灾八难,花的银子也照样打出你这么个银人儿来了.到二十岁上,又蒙主子的恩典,许你捐个前程在身上.你看那正根正苗的忍饥挨饿的要多少?你一个奴才秧子,仔细折了福!如今乐了十年,不知怎么弄神弄鬼的,求了主子,又选了出来.州县官儿虽小,事情却大,为那一州的州官,就是那一方的父母.你不安分守己,尽忠报国,孝敬主子,只怕天也不容你."

当皇帝,当老板的老板,作世界上最大的老板固然是千好万好,但还有一个乐子,一般人想不到。

利是是身份的象征

所谓利是,是港式叫法,咱们一直以来都是叫压岁钱,过年的时候大人拿红纸包上一块两块钱,看小孩拿到手里欢呼雀跃而走的。压岁钱到底能拿到几岁为止,是我小时候经常盘算的一个问题,钱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不拿压岁钱了,就该是大人吧,小孩子渴望长大的心情和我现在想去掉眼底细纹的心情同样急迫。

好容易等到大学毕业,父母惆怅地宣布,我的压岁钱到此为止,我兴致勃勃去了广州打天下,从此知道压岁钱人家叫利是。那年的春节前一天接到部门秘书的电话通知,第二天早上十点,准时去办公室恭候老总前来分发利是。同时秘书小姐很亲切地提醒我,在广州,只要未婚的都有权向已婚人士索要利是。我大喜过望,心中一盘算,年底双薪,年终奖金,部门小金库的钱都已经发过了,没想到还有这笔意外之财,广州真是一个好地方啊。

我旧小说读的多,当时脑海里就浮现出无数地主老财过年往门外乱撒铜钱,自己拥炉而坐看门口小乞丐疯抢,一面哈哈大笑的情形--后来转念一想,咱也没那么寒碜,有一年腊月,年关将近,贾珍那边,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贾珍便想起一事来,问老婆尤氏道,"咱们春祭的恩赏可领了不曾?"尤氏道:"今儿我打发蓉儿关去了。"于是贾珍就大发了一通感慨,说"咱们家虽不等那几两银子使,多少是皇上天恩。早关了来,给那边老太太见过,置了祖宗的供,上领皇上的恩,下则托祖宗的福。咱们哪怕用一万两银子供祖宗,到底不如用这个又体面,又沾恩锡福的。除咱们这一二家之外,那世袭的穷官儿家,若不仗这银子,拿什么上供过年?真正皇恩浩荡,想的周到。"认识贾珍这么久,说的最象人话的就数这次了,难怪尤氏也夸他,说正是那话。可见那做皇帝的,深谙功心术,这几两银子真是花的值当。

如此这般乱想了一夜,我第二日一早,高高兴兴打了个车去公司,左右无事,大家都是踩着点去领利是,只不过我们新职员兴高采烈,老员工笑容诡异。十点整,两大老总同时出现,大家夹道欢迎,老总同员工亲切握手,秘书在旁边递上大红利是包一封,另有内刊记者上窜下跳拍下历史照片,我也心情激动啊,从来没见过这么感人的场面。十分钟后,老总和他的随从们走的干净,我打开利是包,里面赫然是崭新的十块钱人民币。算上我打车的钱,我还净亏损了十块钱。转头想找已婚老同事们讨点利是补偿损失,才发现偌大的办公室已经空空荡荡,剩下我们几个新丁每人举着十块钱哭笑不得。

我终于明白,老板派利是,未必真是要我们感恩,也许他是在享受派利是的过程,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大年初一把人从城市各个角落抓到一起来领他的十块钱的。也只有皇帝的区区几百两银子的赏钱,能让我们的小荣大爷大冬天的一大早跑到衙门里去,不过小蓉大爷比我还惨,他们家搞不好还顺便搭上送衙门官员一日酒席几台戏呢。

因为后来贾蓉捧了一个小黄布口袋进来。那黄布口袋可比我们公司的红包阔绰多了,上面印的不是恭喜发财,而是印了"皇恩永锡"四个大字,那一边又有礼部祠祭司的印记,又写着一行小字,道是"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恩赐永远春祭赏共二分,净折银若干两,某年月日龙禁尉候补侍卫贾蓉当堂领讫,值年寺丞某人",下面一个朱笔花押。贾珍道:"怎么去了这一日。"贾蓉陪笑回说:"今儿不在礼部关领,又分在光禄寺库上,因又到了光禄寺才领了下来.光禄寺的官儿们都说问父亲好,多日不见,都着实想念。"贾珍笑道:"他们那里是想我.这又到了年下了,不是想我的东西,就是想我的戏酒了。"竟然还是高高兴兴的。

于是我终于发现,原来我的精神境界,还远远比不上我一向瞧不起的贾珍贾大爷。

第3节 人物:贾母(1)

人物:贾母

来历:史候家的小姐,老荣国公贾代善的老婆,贾赦,贾政,贾敏的妈,贾家老字辈中硕果仅存的一个。在家里地位极高,一言九鼎,不过她面目慈祥,溺爱孙子孙女,偶尔骂骂儿子媳妇出气。喜欢热闹,喜欢吃甜食,年轻时候据说很能干,爱干家务,比著名的凤姐还厉害,不过现在只是一味享福,听凤姐的奉承话。至于她心里到底明白不明白呢?我猜她是明白的,不过不说出来,才是老政治家的风范。

贾母相当于贾府的皇帝了,因为按照我的"有权给利是的人才是有地位的人"这个原理来推论,气派最大的,也只有她。元宵的晚上,宁荣二府一起联欢,林之孝之妻带了六个媳妇,抬了三张炕桌,每一张上搭着一条红毡,毡上放着选净一般大新出局的铜钱,用大红彩绳串着,每二人搭一张.共三张.林之孝家的指示将那两张摆至薛姨妈李婶的席下,将一张送至贾母榻下来.单等老太太说一个赏字,早有三个媳妇已经手下预备下簸箩,听见一个"赏"字,走上去向桌上的散钱堆内,每人便撮了一簸箩,走出来向戏台说:"老祖宗,姨太太,亲家太太赏文豹买果子吃的!"说着,向台上便一撒,只听豁啷啷满台的钱响.贾珍贾琏已命小厮们抬了大簸箩的钱来,暗暗的预备在那里.听见贾母一赏,他们也忙命小厮们快撒钱.只听满台钱响,贾母大悦。--换谁不乐呢,当然前提是要是一个不心疼那点子钱的主,又或者这些钱是公家的,不用从自己口袋里掏。

不过作为最高高在上的宁荣集团联席董事会董事长,就象我原来打工的公司最大老板一样,慈祥的很,有礼貌的很,从来没有打骂过我(当然,我还没有到能让他打骂的地位),偶尔在电梯里碰到,他还会微笑地回忆起我第一天进公司的样子,当时我那个受宠若惊啊,就别提了。后来我的顶头上司经常为这为那挑我的不是,或者故意遗忘我的存在的时候,我总会回忆起电梯里这感人的一幕,从此认定,大老板是好人,只有那些狗仗人势,不大不小的老板,才是压榨我们劳动力的吸血鬼。

不过,后来我的大老板犯了事倒了台,我才发现,董事长有董事长的缺点,只不过我们无缘得见。就像那个老寿星似的的老太太的生活也并非十全十美,无懈可击,我们也只能在字里行间,看出一星半点。

老太太偏心眼

曹雪芹毫无疑问是个天才,不过最近我看了一些评论,似乎对他的诗才颇有疑问,有人认为他代笔下那些惊才绝艳的小姐少爷写的诗,其实也是平平。我不懂诗,这个问题就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我认为曹雪芹除了他或许稍欠的诗才,另外一门本事,他也是缺的紧,那就是幽默感。

他笔下有点意思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出身豪门世家却大字不识几个,专会世俗取笑的凤辣子,不过说句实在话,她以说过这样一个笑话著名,说一个过正月半的.几个人抬着个房子大的炮仗往城外放去,引了上万的人跟着瞧去。有一个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着拿香点着了。只听'噗哧一声,众人哄然一笑都散了。这抬炮仗的人抱怨卖炮仗的扎的不结实,没等放就散了。湘云就好奇了,问道,"难道他本人没听见响?"凤姐儿道:"这本人原是聋子。"于是众人哄然大笑,可是我看了无数次也不知道到底好笑在哪里。还有一个就是上他们家来打秋风的刘姥姥,听了凤姐和鸳鸯的撺掇,吃饭的时候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看了这段,众人们只是发怔了一会儿就笑成这样,我是发怔道了现在,还不太明白他们在笑什么。除了这一个号称幽默和一个滑稽的人,其他人的笑话就更勉强了。

那年中秋夜宴,击鼓传花。贾政讲了个笑话,说一家子一个人最怕老婆的,这个怕老婆的人从不敢多走一步.偏是那日是八月十五,到街上买东西,便遇见了几个朋友,死活拉到家里去吃酒。不想吃醉了,便在朋友家睡着了,第二日才醒,后悔不及,只得来家赔罪.他老婆正洗脚,说:`既是这样,你替我舔舔就饶你.'这男人只得给他舔,未免恶心要吐.他老婆便恼了,要打,说:`你这样轻狂!'唬得他男人忙跪下求说:`并不是奶奶的脚脏.只因昨晚吃多了黄酒,又吃了几块月饼馅子,所以今日有些作酸呢.听完了贾母跟众人便都笑了,我却觉得只有恶心二字,简直比薛霸王的一个蚊子嗡嗡嗡还差劲,亏他敢拿到台面上讲。

贾赦也说了一个,"一家子一个儿子最孝顺。偏生母亲病了,各处求医不得,便请了一个针灸的婆子来。婆子原不知道脉理,只说是心火,如今用针灸之法,针灸针灸就好了.这儿子慌了,便问:'心见铁即死,如何针得?'婆子道:'不用针心,只针肋条就是了。'儿子道,'肋条离心甚远,怎么就好?'婆子道:'不妨事。你不知天下父母心偏的多呢。"这个笑话本来比贾政的那个强些,可惜偏偏触到了老太太的心病,于是老太太笑不出来,只道,"我也得这个婆子针一针就好了。"弄的大家尴尬贾赦下不来台,这么一闹,日后恐怕老太太更偏心了。

莫说这天下的父母心偏的多,就是这世间的老板,也多有几个偏心眼的。办公室里就那么几个人,日夜在眼前呆着,老板也硬是能分出一个亲疏远近,不同等对待出来。我有时候很奇怪,为什么上司就是做不到大公无私,善待每一个下属呢?

某些作了人上司的朋友跟我说,非不为也,实不能尔。人总是有偏心眼的,这个或许是上帝造人时留下的一个bug,无法弥补。但实际因素是,当了上司,手底下的人,难免有几个是前任留下的,有几个是自己亲手招的,对于亲手招的兵马,不多加照顾,大力提携,难道让前任留下的老人去占尽风头,好显得自己不识人,招人眼光不如前任么?

如此看来,偏心眼的病根,只怕还在于一点私心,因此上,那个老婆子的针就算插满了肋条,恐怕也是治标不治本,治不好这偏心的毛病。

第4节 人物:贾母(2)

你有个什么样的助理?

说到贾母的偏心,我这个局外人也觉得有些太过了。贾赦的好歹且先不论,人家到底是长子,正经袭了官作了荣国公,为什么他住的地方,反倒只是从荣府花园里隔出去的一块地方,虽说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但到底不如不似荣国府那边轩峻壮丽。至于那个四通八达,轩昂壮丽的荣禧堂,就让二儿子贾政一家子占了,这事儿名不正言不顺,我是怎么想都觉得奇怪。

但是最偏心的一点,恐怕还不在这住的房子上头,而在于老太太给两个儿子娶的媳妇上。王夫人,不用说了,四大家族之一的金陵王家,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王夫人的兄弟,官似乎做的比贾政还大,后来升了九省检点的。看王熙凤跟贾琏吵架,动辄就我们王家如何如何的派头,可知这个王家比起来京靠友的薛家,比起要正经大姑娘史湘云半夜做活的史家,甚至比起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贾家,都还厉害一些。

可是贾赦娶了个什么老婆?邢夫人的胞弟邢德全又是个只知吃酒赌钱,眠花宿柳为乐,手中滥漫使钱的主。这邢大舅在贾珍那里鬼混喝酒吃醋,喝多了几口,便酒勾往事,醉露真情起来,乃拍案对贾珍叹道:"怨不的他们视钱如命.多少世宦大家出身的,若提起`钱势'二字,连骨肉都不认了.老贤甥,昨日我和你那边的令伯母赌气,你可知道否?"贾珍道:"不曾听见."邢大舅叹道:"就为钱这件混帐东西.利害,利害!"贾珍深知他与邢夫人不睦,每遭邢夫人弃恶,扳出怨言,因劝道:"老舅,你也太散漫些.若只管花去,有多少给老舅花的."邢大舅道:"老贤甥,你不知我邢家底里.我母亲去世时我尚小,世事不知.他姊妹三个人,只有你令伯母年长出阁,一分家私都是他把持带来.如今二家姐虽也出阁,他家也甚艰窘,三家姐尚在家里,一应用度都是这里陪房王善保家的掌管.我便来要钱,也非要的是你贾府的,我邢家家私也就够我花了.无奈竟不得到手,所以有冤无处诉."贾珍见他酒后叨叨,恐人听见不雅,连忙用话解劝.

外面尤氏听得十分真切,乃悄向银蝶笑道:"你听见了?这是北院里大太太的兄弟抱怨他呢.可怜他亲兄弟还是这样说,这就怨不得这些人了."连不太上得了台面,进不了老太太眼睛的尤氏都这么说邢夫人,可见这个大儿媳妇的为人家世,实在是一般。

傻大舅说邢家的家私够他花的,就是邢夫人实在手头抓的紧,一个钱不漏的。不过我估计傻大舅有点喝多了瞎吹牛,其实没那么多。邢夫人叫来京投靠的兄嫂的女儿岫烟,省下月钱给父母,穷到要当了自己的棉衣。大冬天的岫烟跟姐妹们玩,众姊妹,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李纨穿一件青哆罗呢对襟褂子,薛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丝的鹤氅;史湘云穿着贾母与他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头上带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黛玉穿一个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邢岫烟仍是家常旧衣,并无避雪之衣。搞的平儿看不下去了,过几日才叫人给了她一件旧的大红羽纱的,还说"昨儿那么大雪,人人都是有的,不是猩猩毡就是羽缎羽纱的,十来件大红衣裳,映着大雪好不齐整.就只他穿着那件旧毡斗篷,越发显的拱肩缩背,好不可怜见的。"这么看来,邢家还是没钱没地位的可能性比较大。

直到如今,婚姻关系仍然是政治手段的一种,娶一个好老婆,仰仗娘家的势力,好风凭借力送上青云的,不在少数。贾母此为,只怕是向来不喜贾赦,更无谓给他找一个厉害有背景的媳妇,到了家里还麻烦。家境平常一些的,进了贾府这个富贵圈,自然底气不足,也就闹不出个天来。

贾母的这个心思,很多作人老板的也都有。想重用的人,给他配上一个能干精明的助理,一个细心周到的秘书,在那个部门里调进几个有能力有想法有干劲的年轻人,想不作出点成绩来都不容易。至于看到不顺眼的,那就发给他一个脑后生反骨的助理,一个天生八卦无事生非的秘书,在部门里充满了上班打毛衣的师奶和恨嫁的老姑娘,如果你不幸正是这样一个部门的总管,那么如果你有办法从荣府花园里划出去一块,在角落里自立门户,我还要恭喜你了呢。

第5节 人物:贾政(1)

人物:贾政

来历:贾代善次子,自幼酷喜捕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他的老婆王夫人厉害,正月初一生了个女儿元春,选进宫作妃子,贾家后来的中兴,全靠了这事。大儿子虽然早死,但王夫人四十岁上还能生个宝玉出来,也着实的不容易,而且后来宝玉那样受老太太的宠,不知道是宝玉沾了贾政的光,还是贾政沾了些宝玉的光。不过据说虽然老太太偏心这一房,贾政却也不是贾母肚子里出来的。因为那年贾政要教育宝玉,暴打了他一顿,老太太大热天的颤巍巍赶来,在窗子外面就说,:"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贾政见他母亲来了,又急又痛,连忙迎接出来,只见贾母扶着丫头,喘吁吁的走来.贾政上前躬身陪笑道:"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有话只该叫了儿子进去吩咐."贾母听说,便止住步喘息一回,厉声说道:"你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教我和谁说去!"原来如此。

那老太太为什么还要偏心呢,也许她也是没的选择,贾赦虽然仗了一个长子身份,成了公司第一副董事长,但是贾政却凭着自己多年的运营,走实干路线,并在各个权力要害部门安插自己的亲信人马,不断壮大势力,架空贾赦成为集团内第一实权人物。当一个人的势力大到上级也不能不顾忌的时候,偏心也只是讨好的外衣而已了。

苦恼人的笑

我从一个女小资蜕变成一个财富爱好者的过程,是有迹可循的。那年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到半年,因缘际会,去了趟伦敦,且是他人买单,生平第一次坐进了维珍航空的头等舱,也是到目前为止仅有的一次。后来多次往返大陆之间,蜷缩在窄小的位置上的时候,我都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想起头等舱那可以完全躺下来,随意翻身的宽大座位。话说我进了头等舱,点了一杯卡布其诺,得意洋洋左顾右盼,心想,《嫁个有钱人》里郑秀文为了钓只金龟还花血本自己出钱买头等舱机票创造机会,自己居然也有一天坐在了这里,并且还是别人买单,要是这时有只金龟撞上来,那就赚大了。正想着,空中小姐走来体贴地问,衣服要不要挂起来,我看着空中小姐手里抱着的其他人的大衣,不由自主紧紧拽着我那不到100块钱的所谓"大衣",强笑道,"不怕,不会皱的。"

终于明白没钱就是没钱,这是坐不坐头等舱都改变不了的事实。从伦敦回来,我就一心只想发达,以求猴年马月,再度坐进维珍的头等舱,故作矜持地脱下大衣,以雪当日之耻。

不过我的一个朋友很看不起我每星期花10块钱去买彩票的行为,她指着电视上的跟一群大学生一本正经对话的企业家说,"瞧瞧,那才是成功人士的样子,你一点都不象。"我反复地瞧,突然发现,成功人士轻易不笑,而且长就一张沧桑的脸。

大概成功,总是太不容易吧,权力金钱地位名声,哪一件不是迂回曲折,费劲心思,每日里人蛇混杂,一个不慎就水覆船翻。说到这里,就明白为什么我从来就觉得贾政是一个很恐怖的人,大概也是因为他是一个已经笑不出来了的成功人士吧。

如果以正统眼光来看,贾政是贾门一族里最有成就,且最有责任心的人了。他自幼酷爱读书,本欲科甲出身,不过皇上因恤先臣,赐了他一个主事的职衔,后来就升到了员外郎。贾家的成年男子,大多都是有个虚衔在身上的,不过我看正经把做官当作事业来作的,也只有政老爹一个人。他也会生,生个大女儿进宫作了贵妃,贾府烈火烹油的好辰光拖他的福又延了几年,儿子宝玉又是全家的掌上明珠,探春才是个姑娘,那精明能干的架势已经遥追凤姐了,按说他为人臣,为人子,为人父,都该满足了才是。

贾政好像也没什么不良嗜好,闲了也就跟几个闲人清客在家里闲扯,可是通篇看下来,他却是最压抑,最痛苦的,只有他在官场上日日如履薄冰,明白百年大族的根基早就摇摇欲坠,方才对宝玉期望如此之深,乃至失望如此之切吧。宝玉要去读书,他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顽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去逛大观园,就想着因闻得塾掌称赞宝玉专能对对联,虽不喜读书,偏倒有些歪才情似的,今日偶然撞见这机会,便命他跟来要试试他的才学。

某日忠顺王府的长史官上门来说,"我们府里有一个做小旦的琪官,一向好好在府里,如今竟三五日不见回去,各处去找,又摸不着他的道路,因此各处访察.这一城内,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说,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下官辈等听了,尊府不比别家,可以擅入索取,因此启明王爷.王爷亦云:`若是别的戏子呢,一百个也罢了,只是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诚,甚合我老人家的心,竟断断少不得此人.'故此求老大人转谕令郎,请将琪官放回,一则可慰王爷谆谆奉恳,二则下官辈也可免操劳求觅之苦."贾政听完,当场就吓了个半死。不是他太小心,而是忠顺王府,平时就不太和睦,着实是个得罪不起的地方,更没道理为了一个戏子,得罪一个皇亲。但是宝玉这个从来没有一点政治概念的人,又哪里想的到这些呢?

等贾环再来说一句,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便往里边书房里去,喝令"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交与他与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回头见了他那丰神俊朗的儿子,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老太太来问罪,他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

虽然大家都说贾政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假正经,不过我宁可相信他这一刻说的是真的,他真的把光宗耀祖,尽忠效国这几个字放在心上,否则,何苦日日逼儿子读书,逼到父子感情淡漠,儿子见了他就跟遭了雷劈一样的无精打采呢。换作象贾珍与贾蓉,贾赦与贾琏这样臭味相投的父子,你无聊我比你更荒唐,大家一起happy,不是很快乐么?

有责任心的人比较容易成功,但是成功以后的责任心,心里老沉甸甸装这好几百号人的前途生死,却容易让人不快乐。有时候真的觉得,那是不是索性不要成功了呢?就象贾政的兄弟子侄们,日日走马观花,兴致勃勃。

第6节 人物:贾政(2)

醉金刚与俏黄蓉

一个多年的老友打电话来聊天,说起当年在学校时的一个女孩很受男生的欢迎,老友说那女孩只不过性格稍为讨好,也并无十分出色之处,谁知不知什么原因其他系的男生品味与众不同。在该系男生们的追捧下,本系男生也不甘人后,生生将这只仙股,炒成了蓝筹股。

听她说罢,我不由想起一个几年前看过的文章,说郭靖原是一只刚上市的新股,业绩一般,市场反应也很平淡,谁知国际大炒家黄蓉见了这只新股,一口咬定这是一只潜力股,不仅自己大笔吸纳,更联合大庄家东邪北丐,一路收购小股东如梁子翁的资金和实力,抵抗欧阳锋,杨康等对头公司的阻击,终将一只垃圾股炒作成功的故事。看来人同此心,都觉得人生的际遇和起落,如同股市一般风云变幻莫测,命运的改变,也许就在于遇到一个赏识你的庄家。但是对于庄家来说,准确地判断这究竟是不是一个潜力股,可就不是光靠运气的了。

贾芸和小红,本是在全书最后要大展拳脚的一对英雄,并且贾芸这个善运筹,有想法,伶俐乖觉的性格,一早就有了表现。第一次见着宝玉,宝玉贵公子习气,胡乱说话道,你倒比先越发出挑了,倒象我的儿子。这贾芸最伶俐乖觉,听宝玉这样说,便笑道:"俗语说的,`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虽然岁数大,山高高不过太阳.只从我父亲没了,这几年也无人照管教导.如若宝叔不嫌侄儿蠢笨,认作儿子,就是我的造化了。

不过他这个伶俐的劲儿,发达的潜质,贾芸的舅舅卜世仁硬是没看出来。贾芸上他们家开的香料铺里想赊点冰片,卜世仁冷笑道:"再休提赊欠一事.前儿也是我们铺子里一个伙计,替他的亲戚赊了几两银子的货,至今总未还上.因此我们大家赔上,立了合同,再不许替亲友赊欠.谁要赊欠,就要罚他二十两银子的东道.况且如今这个货也短,你就拿现银子到我们这不三不四的铺子里来买,也还没有这些,只好倒扁儿去.这是一.二则你那里有正经事,不过赊了去又是胡闹.你只说舅舅见你一遭儿就派你一遭儿不是.你小人儿家很不知好歹,也到底立个主见,赚几个钱,弄得穿是穿吃是吃的,我看着也喜欢."

一面还夸贾芹说骑着大叫驴,带着五辆车,有四五十和尚道士,往家庙去了,那才威风。却生生没看出来贾芸也正是为求差事找门路呢。最早看出这人将来有出息的,竟是专放重利债,在赌博场吃闲钱,专管打降吃酒的泼皮,人称醉金刚的倪二。他讨了利钱,喝了酒醉醺醺走了路上,被贾芸撞了一下,就骂道:"臊你娘的!瞎了眼睛,碰起我来了.抡拳就要打.只听那人叫道:"老二住手!是我冲撞了你."倪二听见是熟人的语音,将醉眼睁开看时,见是贾芸,忙把手松了,趔趄着笑道:"原来是贾二爷,我该死,我该死.这会子往那里去?"贾芸道:"告诉不得你,平白的又讨了个没趣儿."倪二道:"不妨不妨,有什么不平的事,告诉我,替你出气.这三街六巷,凭他是谁,有人得罪了我醉金刚倪二的街坊,管叫他人离家散!"

贾芸道:"老二,你且别气,听我告诉你这原故."说着,便把卜世仁一段事告诉了倪二.倪二听了大怒,"要不是令舅,我便骂不出好话来,真真气死我倪二.也罢,你也不用愁烦,我这里现有几两银子,你若用什么,只管拿去买办.但只一件,你我作了这些年的街坊,我在外头有名放帐,你却从没有和我张过口.也不知你厌恶我是个泼皮,怕低了你的身分,也不知是你怕我难缠,利钱重?若说怕利钱重,这银子我是不要利钱的,也不用写文约,若说怕低了你的身分,我就不敢借给你了,各自走开."一面说,一面果然从搭包里掏出一卷银子来.

回目中写道这醉金刚仗义疏财,不过且不论这醉金刚本就是个放高利贷的主,平时有多慷慨我们就不知道了,但这贾芸借钱,一不为家里吃饭问题,二不为等钱救命,不过为了买东西送礼孝敬凤姐,为这事不由分说硬要借钱给贾芸,却是说不上什么仗义疏财的。倪二与贾芸本是邻居,贾芸的为人本事,想必十分清楚,不过平日里没什么机会,贾芸也看不上他。因为贾芸当下心里想:"素日倪二虽然是泼皮无赖,却因人而使,颇颇的有义侠之名.若今日不领他这情,怕他臊了,倒恐生事.不如借了他的,改日加倍还他也倒罢了."于是笑道:"老二,你果然是个好汉,我何曾不想着你,和你张口.但只是我见你所相与交结的,都是些有胆量的有作为的人,似我们这等无能无力的你倒不理.我若和你张口,你岂肯借给我.今日既蒙高情,我怎敢不领,回家按例写了文约过来便是了."倪二大笑道:"好会说话的人.我却听不上这话.既说`相与交结'四个字,如何放帐给他,使他的利钱!既把银子借与他,图他的利钱,便不是相与交结了.闲话也不必讲.既肯青目,这是十五两三钱有零的银子,便拿去治买东西.你要写什么文契,趁早把银子还我,让我放给那些有指望的人使去."贾芸听了,一面接了银子,一面笑道:"我便不写罢了,有何着急的."倪二笑道:"这不是话.天气黑了,也不让茶让酒,我还到那边有点事情去,你竟请回去.我还求你带个信儿与舍下,叫他们早些关门睡罢,我不回家去了,倘或有要紧事儿,叫我们女儿明儿一早到马贩子王短腿家来找我."当真是机缘巧合啊,潜力股贾芸自己送上门来了,好庄家倪二也就霸王硬上弓,塞了十五两三钱四分二厘银子给他,从贾芸嘴里挖出了"相与交结"四个字来,这才满意的走了。

这段故事,本来就象王熙凤的诗"一夜北风紧"一样,底下不见完的,我们终究看不到了。不过很明显,贾芸争气,没两天就把银子还上了,之后借着倪二开的这条路,种上树,娶上了媳妇,倪二的好处也是少不了的。

红楼梦要是早些写出来给贾政看看就好了,我老觉得这个大悲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以贾政为首的宁荣董事会全体成员寻找潜力股的彻底失败。他们把振兴贾府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贾宝玉身上,把贾宝玉当成接班人培养,难免失望。

我经常想,贾政的女儿探春都是跟着姐妹们,由老太太亲自调教的,怎么生个儿子任由他跟赵姨娘鬼混呢?不如让心狠手辣,有计谋,有野心,敢担当的贾环作接班人,贾宝玉只管作他的职业二世祖,权当他是家里的一个摆设,养着他不过增添一点富贵气象,这样各得其所,不是皆大欢喜吗?话说回来,贾赦虽然是个老糊涂,不招老太太待见,在股市上却一定比贾政有眼光。

那年中秋,宝玉作了首诗受了夸奖,他的竞争对手贾环就有些不服气。贾环近日读书稍进,其脾味中不好务正也与宝玉一样,故每常也好看些诗词,专好奇诡仙鬼一格.今见宝玉作诗受奖,他便技痒,只当着贾政不敢造次.如今可巧花在手中,便也索纸笔来立挥一绝与贾政.贾政看了,亦觉罕异,只是词句终带着不乐读书之意,就不高兴。.贾赦要诗瞧了一遍,连声赞好,道:"这诗据我看甚是有骨气.想来咱们这样人家,原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荧火',一日蟾宫折桂,方得扬眉吐气.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所以我爱他这诗,竟不失咱们侯门的气概."因回头吩咐人去取了自己的许多玩物来赏赐与他.因又拍着贾环的头,笑道:"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

只可惜贾政这个没眼光的听说了,还忙不迭地劝说:"不过他胡诌如此,那里就论到后事了."活该政老爹给宝玉套牢,一辈子解不了套呢。

第7节 人物:王夫人

人物:王夫人

来历:王夫人在贾府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就老太太能说上她几句,其他人是不敢惹她的。凤姐再千娇百媚,八面玲珑,见了王夫人,不是恭恭敬敬的回话,就是放下身段圆谎,从不敢有一丝懈怠。没办法,王夫人牛啊,地位超然,那是她自己肚子争气,她的兄弟也争气。不过,王夫人很偷懒,不愿意管家的事,也不给自己的大儿媳妇李纨管,却叫了自己的侄女,邢夫人的媳妇王熙凤来管家。我小人之心,觉得王夫人使这招不会没有原因,王熙凤从小充作男儿教养,杀伐决断,她这个姑姑岂能不知。王熙凤刚嫁过来,跟贾琏的感情好的很,贾琏虽然有些花心,办事却还是精干的,两个人力气一使到一块儿,或者万一很孝顺自己的公婆,邢夫人那边不就势力大涨吗?所以,她就索性说自己吃斋念佛扮菩萨,不管家里的事,把担子,也把这个权力给了好胜好强的王熙凤,一举把这能干的两口子都拉到自己的阵营里来了。

当然,王夫人这个总裁不是真的吃素,如果她真的好欺负,王熙凤这个执行副总裁会那么听她的话,那么怕她?举个例子吧,小病秧子林妹妹千里迢迢从乡下到京城来投亲,王夫人一登场,一句客套没有,一点寒暄没问,开口就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王夫人看上的,想做的,没有做不到的,王夫人不喜欢的,想除掉的,没有不死翘翘的。她才是真正的实权人物啊。

没嘴的葫芦吃老虎

前阵子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想了个好点子,做了几期红楼再聚首的特别节目,把当年演红楼梦的那帮演员导演都又找了回来。我虽然没有看到,但也从报纸网络上看到了当时的盛况,直到现在网络上依然有人回忆,可见节目之成功。可惜听说演贾母的那个老演员已经去世了。

无论后来高鄂怎么往贾母身上泼污水,说她对黛玉淡漠刻薄,亲手断送了外孙女的性命和孙子的幸福,我总是固执的喜欢这个成了精的老太太。她是史侯家的小姐,荣国府的诰命夫人,用她自己的话说,年轻时候也跟凤姐似的是个活泼能干调皮的人,如今老了,享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什么世面没见过,什么人物没见过,乐的安心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老糊涂,一个劲儿的偏心眼疼她喜欢的孙子孙女。府里头那些胡闹的事,她不比谁清楚吗?只是她老了,没有精力管了,看到她我总想起《雍正王朝》里那个康熙,一个爱着儿子们的帝王,多么悲哀,多么美丽。

有一次宝玉要喝一个什么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凤姐忙把府里搜了个底朝天,才把那几个汤模子找出来,吩咐厨房里立刻拿几只鸡,另外添了东西,做出十来碗来.王夫人道:"要这些做什么?"凤姐儿笑道:"有个原故:这一宗东西家常不大作,今儿宝兄弟提起来了,单做给他吃,老太太,姑妈,太太都不吃,似乎不大好.不如借势儿弄些大家吃,托赖连我也上个俊儿."贾母听了,笑道:"猴儿,把你乖的!拿着官中的钱你做人."说的大家笑了.凤姐也忙笑道:"这不相干.这个小东道我还孝敬的起."便回头吩咐妇人,"说给厨房里,只管好生添补着做了,在我的帐上来领银子."妇人答应着去了.

宝钗一旁笑道:"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贾母听说,便答道:"我如今老了,那里还巧什么.当日我象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强远了.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凤儿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

我曾经琢磨过老太太这句话很久,不知道她的重点在前半句还是后半句。如在前半句,就是叹息她儿媳妇是个老实人,如在后半句,婆婆公然在小辈面前指责媳妇不知道献好,那可就是顶"不孝敬公婆"的大帽子了。王夫人表面看起来是块木头,在贾母面前就没有表情没有语言,也不说话凑趣讨好,曹雪芹给的理由是王夫人本是个天真烂漫,心事不藏在心里的人,不过我怀疑王夫人的原型可能是曹雪芹自己的母亲,好歹要为母讳言,所以他的解释不足以为信。

贾母一向都偏心的,媳妇里她疼凤姐,姑娘里她疼黛玉,丫头里她看的上晴雯,一色儿风流婉转,灵巧机敏的性子,牙尖嘴利的口齿,可是这几个人,除了凤姐是王夫人自己人,一定要笼络住的。她对黛玉的态度就比较有趣。从头到尾,只有讲老太太怎么疼黛玉的,王夫人跟黛玉说过的话都没几句,除了黛玉进府那会儿说的不要理她的宝贝儿子之外,有什么话,都跟外甥女宝钗说了。难怪有人说,定然是黛玉长的象她妈贾敏,贾敏可不得了,是老太太那么大年纪自己生下来,老太太那么偏心,肯定疼的不得了。贾敏的性格也说不定跟黛玉一样,喜欢卖弄口才刻薄人,那王夫人就少不得受她的气,好容易把小姑子送出门,没几年又送回来一个小小姑子。不过这回就风水轮流转,该轮到王夫人给这个小贾敏颜色看看,报当年的一箭之仇啦。--这种说法,是不是很小心眼?不过,也有点道理,连带眉眼象林黛玉,也就依稀有几分象贾敏的晴雯也遭了殃了,王夫人一提起就跟仇人似的,必要除之而后快。以她所接受的封建媳妇教育,婆婆中意的人,她怎能如此态度?

再说远点,贾府几场大风波,哪一场没有这个可怜见的,木头似的僵尸影子在后面影影绰绰的提着线?凤姐牙尖嘴利,名声在外,威震江湖,丫头们见了她自然会收敛,只有这样木头外形刀子心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贾母看媳妇看走眼不打紧,咱们看老板千万不要看错,以为她不说话就好欺负,其实人家这叫深沉,酷,或者叫杀人不见血。

第8节 人物:李纨(1)

人物:李纨

来历:李纨是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嫁到贾家作了王夫人的大儿媳妇,倒也不算埋没,可惜老公贾珠是个短命鬼,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就死了。可怜李纨不到二十岁就作了寡妇,好在还生了一个遗腹子贾兰,贾府正宗的男丁里也就只有贾兰最让人省心。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不过,说句不中听的话,作寡妇有作寡妇的好处,李纨作了这个分管企业文化,对职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高级副总裁,是属于级别高,责任低的轻闲肥差,每天带着几个年轻的姐妹们写诗作画,贾府的媳妇们哪个有她过的这么潇洒自在?况且还有些实际的好处呢。她自己认了一个诗社的社长做,也不出钱,就带着姐妹们找凤姐要钱去了。凤姐可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当下说了一轱辘的话,"亏你是个大嫂子呢!把姑娘们原交给你带着念书学规矩针线的,他们不好,你要劝.这会子他们起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老太太,太太罢了,原是老封君.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这会子你就每年拿出一二百两银子来陪他们顽顽,能几年的限?他们各人出了阁,难道还要你赔不成?这会子你怕花钱,调唆他们来闹我,我乐得去吃一个河枯海干,我还通不知道呢!"

话虽然这么说,老太太一高兴要凑分子给凤姐过生日,凤姐却也还是站出来,说李纨孤儿寡母的不容易,她那分子就自己代她出了。看来有时候作一个弱势群体,还真是有不少便宜拿。

不过不要小看了这个企业文化,现在的公司们这么重视企业文化,记者一问到管理问题,十个有八个扯上企业文化,仿佛一个企业要赚钱,也得先学文化。可见闲差有闲差之所以存在的必然性,而能把一个闲差当到风生水起,那才叫水平。所以李纨在贾家集团所做的事情,远不止光教导贾府下一代和规范姐妹们的言行。一定要记着,贾府的所谓菩萨,都不是泥巴塑的,而是在这个势利场中百炼成钢的啊。

李纨才有真本事

我已经大学毕业有些年头了,不知道现在国内大学生出国的热情是不是还象我们上学时候那么高涨,但是据我观察,留学依然还是年轻人普遍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不过奇怪的是,我最近碰到的人,竟然全都是申请不成功的优秀人士。说他们优秀,可是一点都不为过,清一色国内顶尖大学毕业,或者托福GRE成绩巨高,或者根本就有美国大学的本科学历,在跨国公司的工作经验,本人已经移民国外,结果竟然被牛校烂校跟约好了似的据得干脆利落,掷地有声。

这些朋友们被打击的不行,周末阳光明媚,湖畔烧烤的时候都个个唉声叹气,愁眉不展。有的说,"我在网上看到那些喜气洋洋报告申请成功的人,在国内就是很一般的学校,很一般的工作,简直就没一样象样的。这些学校,真不知道是不是失心疯了。"身边一个在校留学生听了就不乐意了,出声说道,"好坏能力并不是你们想的这么简单,学校一般,工作一般,成绩一般,并不代表人家能力就一般。写个好陈述是能力,跟教授攀上关系也是能力,申请不到就是一个硬指标,说明你能力有差距啊。真有能力也就不用在背后眼红说坏话啦。"

这番话,说的那些朋友真是双重打击,越发面无人色了。仔细想想,却也未必不是这个道理。同样的事情我们其实时常遇到,有女明星很多人觉得无演技无身材无相貌,却红到发紫,有同事无能力无人缘,却节节高升,有公司产品人人说贵喊不值,股票却一路飙升。这个世界对能力的判断标准,或许真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就说曹雪芹笔下的金陵十二钗,哪个不是有沉鱼之貌,咏絮之材,却个个命比纸薄,逃不过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运。其中只有一人除外,就是那守寡课子,终于等到兰桂其芳的李纨。我说她的命运不是悲剧,是因为她死了丈夫守寡,在那个时代是人之常情,虽然不人道,但身处其中,未必觉得不应该,不觉得不应该,就不会觉得太苦。所谓悲剧,大抵都是因为性格弱点引导主人公一步步走向不归路的,方能称为悲剧。随便安排一场车祸或者白血病的,那叫造化弄人,与悲剧无关。黛玉太痴,宝钗太忠,凤姐太精,迎春太愚,探春太狭隘,惜春太冷漠,唯有李纨,中等家世,中人之资,中庸之材,在龙争虎斗的荣国府,从未让人拿到一点错处,从来没有得罪过一个人,这才是真本事,也该人家守得云开见月明。

李纨有一个谁也没学到的本事,就是能把一碗水端到水平,一滴不漏,一点不斜。我最佩服《射雕英雄传》里黄蓉的一门功夫,不是花言巧语,不是智计无双,而是她跟候通海那个蠢物较量的时候,头顶一碗酒,手托两碗酒,上身稳然不动,长裙垂地,身子却如在水面飘荡一般,又似足底装了轮子滑行,以细碎脚步前趋后退,竟然一滴都洒不出来。这门功夫,看起来容易,其实一定难的很,反正我是做不到的。

李纨却有这个本事。我细细数过一次,大观园的那个诗社,说的轰轰烈烈,无人不知,其实真正凑齐了人正儿八经一人交了一份卷子评出个优劣的,却不多。第一次起兴要起一个海棠社,李纨就说序齿我大,你们都要依我的主意,管情说了大家合意.我们七个人起社,我和二姑娘四姑娘都不会作诗,须得让出我们三个人去.我们三个各分一件事.自己作了社长,日后的品评工作,就交给了自己。

第一社大家作海棠诗,黛玉写了四句"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还是宝姐姐的强一些,硬是力排众议,把黛玉排了第二。

我原以为李纨既然这么说,一定是不喜欢林黛玉伤于纤巧的文风,而中意宝钗的浑然大气。谁知道过了两天大家作菊花诗,林黛玉还是一贯的忧伤,薛宝钗还是往常的淡然,不过这次她评了林黛玉的三首诗一起高中榜首。林黛玉自己都过意不去,就谦虚道,:"我那首也不好,到底伤于纤巧些."李纨又硬是说道:"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

于是,我又以为李大嫂的口味这几天又变了呢,转过年大家起了一社桃花社,填了一次柳絮词,竟然又是宝钗为柳絮翻案的大作,盖过了林黛玉悲戚缠绵的小令。俗话说的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在一堆差不多水平的诗作中评出一个第一第二来,本来就不容易,但是更不容易的是,竟然一碗水端的这么平,你占一次诗魁,我作一次尊,两大才女打个平手,李大社长竟然谁也没得罪,真是佩服啊佩服。

第9节 人物:李纨(2)

姨太太的管理办法

前几天我发飙写文章大骂南唐小周后是个狐狸精,抢姐姐的老公不算,还生生把亲姐姐给逼死了,活该她后来成了亡国奴,被赵光义抓到宫里去蹂躏。正骂的起劲,一个朋友突然点破,说我这个想法,只能说明我老了。年轻的女孩子不会觉得抢老公作第三者有什么不对,爱情至上,为了爱能原谅一切。说的我顿时就哑了火,因为我想起我另一个朋友,最恨徐静蕾,在她面前千万不能提这三个字,否则当场翻脸。究其原因,就是徐静蕾演过一个第三者,以堂皇而大无畏的姿态抢走了江珊的老公王志文。我的行为和她的态度,实在是异曲同工。

不过痛骂第三者是社会进步带给我们的福利,想当初,在万恶的旧社会,何止不能痛骂,还要笑意盈盈的将老二迎进门,拉着姑娘的手说,"咱们以后姐妹同心……"这出戏,当然是演给婆婆和相公看的,妻妾关系和婆媳关系一样,纵横绵延了中国历史几千年,从未平息。说到底,婆媳之争是权力斗争,妻妾斗争也是权力斗争,大家都知道,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总要分一个胜负出来才算完。

大户人家钱多,姨太太也多,如此众多的竞争对手,地位只高一级的正宫,在姨太太的管理方法上,就有了学问。先不说具体管理条例,只看战绩,正宫的能力便高下立判。宁府的尤氏,她自己也是个填房,性格又无能软弱,是个锯了嘴的葫芦,她哪里搞的掂贾珍众多的姬妾,索性放下身段,时常与那些姬妾一起陪贾珍饮酒作乐,大家混作一团,这也算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荣府的规矩就大一些了,姨娘们的地位连有头脸的丫头都比不上,赵姨娘论辈分还比凤姐高呢,凤姐见了她可是连眼皮都不抬的。可是凤姐见了鸳鸯,那叫一个亲热无间,说到这里就不明白袭人拼死拼活的要争那个姨娘来干什么。老太太房里是养了几个老姨娘的,既然贾赦贾政都不是贾母亲生,想必就是老姨娘生的了,贾赦的姨娘生了迎春,贾政的赵姨娘了不得,成天搞的神憎鬼厌的,还生了俩孩子。姨娘能生出孩子的,可见太太都属于监管不力让人有了可乘之机的。

姨娘没生孩子的,凤姐那儿算一个。尤二姐珠胎暗结,也让她使小计借刀杀了,不过到底留下了秋桐,而且最后平儿还扶了正,长远来讲算的上满盘皆输。冠军终于出场,就是本人一直力挺,称为红楼第一能人的李纨。贾珠房里也是颇有几个姨娘的,不过在她的监控下,一个孩子也没生出来。

不过李纨真是大大的狡猾,她时常跟平儿要好的很,平儿受了委屈,她也站出来替她撑腰,取笑凤姐的。没事就揽着他笑道:"可惜这么个好体面模样儿,命却平常,只落得屋里使唤.不知道的人,谁不拿你当作奶奶太太看."又说,"凤丫头也是有造化的.想当初你珠大爷在日,何曾也没两个人.你们看我还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见他两个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爷一没了,趁年轻我都打发了.若有一个守得住,我倒有个膀臂."说着滴下泪来.

这话之前,大家都在讨论各方里的大丫头,象贾母的鸳鸯,王夫人的彩云,宝玉是袭人是如何的得力,贾府的姨娘一向不太从外面买,贾珠的那两个屋里人,想必也是作丫头作的出色提拔起来的。按理,也该是个过的去的,李纨不是个容不得人的,可是珠大爷一没了,她就打发了,还说是人家守不住。怎么打发法?书里没说,不过可以参照《金瓶梅》里的办法,这两部奇书在很多地方是可以互相参照的。西门庆一没了,大老婆二话没说,把金莲跟春梅就卖进妓院里去了,分明是一刻也不想见到她们了。

再远远看到最后宝玉一出家,那个最贤惠,最能容人的宝钗,也忙不迭的把袭人打发回家嫁人去了。袭人是个守不住的,不想守的吗?袭人可也是出了名的一个好膀臂啊。这可真是应了那句俗谚,一人的佳肴,是另一个人的毒药。或者我们可以说,姨娘是老爷的心头肉,是大老婆的眼中钉。

第10节 人物:尤氏

人物:尤氏

来历:尤氏的地位有点古怪,在我没有开始看第五第六遍红楼梦的时候,还真是差点给糊弄过去了--还真当她是宁国府的当家人,宁国公贾珍的大房太太,宁国分公司的总经理呢。后来经过许多高人提点,终于看出一点眉目来,原来尤氏不是原配,是个填房。原因一,尤氏年纪不大,跟凤姐差不多,生不出贾蓉这么大的孩子来,而且贾蓉跟她一点也不亲,一看就不是亲生的。原因二,贾蓉要撺掇琏二娶尤二的时候说,"我二姨儿三姨儿都不是我老爷养的,原是我老娘带了来的.听见说,我老娘在那一家时,就把我二姨儿许给皇粮庄头张家,指腹为婚.后来张家遭了官司败落了,我老娘又自那家嫁了出来,如今这十数年,两家音信不通.我老娘时常报怨,要与他家退婚。"这几句话里看出,尤氏的继母先前也没多有钱,嫁的是个一般的人家,给女儿尤二姐找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庄稼人张家。后来改嫁拖油瓶,进了尤家。当然续弦就没那么多讲究了,不过也绝对不会是豪富人家,身家清贵的。这样的人家的女儿,又怎么做的了宁国公的夫人呢?所以,尤氏也是填房。

填房太太的命运,比起原配来,就差很多了。而尤氏这个填房,看来并非因有功绩,业绩卓然而受到提拔,也没有能够服众的德行和能力,自然就要处处受气。

丫头看不起填房

大学时候的同学,一个年轻有为的男士,前段时间被他们公司派去香港,任香港分机构某个部门的头头。我们听到消息,就开始危言耸听,告诉他香港文化跟我们大陆文化隔绝多年,沟通起来比鬼佬还麻烦之类的。同学听了心里也有点打鼓,听了我出的馊主意,去租了几套TVB的办公室偶像剧回来学习,很少看电视的他,一看就入了迷,五迷三道地说香港女孩子虽然不漂亮,但好像很有气质的样子。办公室这么多恋情,从开始到剧终,男女朋友换来换去的,这回真是发达了。于是他就带着一副老鼠掉进了米缸似的白痴表情,兴冲冲地去了。

这个月他回总部述职,好事的朋友就去问他香港办公室恋情进行地如何。同学垂头丧气,说正跟总部磨蹭,想不去了,还是呆北京,咱自己的地儿好。他很懊恼地说,"说起来,我是部门领导,他们在我手下打工,这就好比我的太太他们是丫鬟,地位在那儿摆着呢。何况,我仪表堂堂,玉树临风,才高八斗,别说有气质的女孩子了,那群师奶竟然都老是拿白眼看我。"

自称经常去香港旺角踩点的小胖师兄就说了,"你的确是太太,他们的确是丫鬟,只不过你是个填房的太太,他们是有脸的丫鬟,其中的奥妙大了。"同学不解,我就抢着说这个我懂,贾府的规矩姨太太是半个主子还比不上丫鬟,大家可以明着不理她。填房的太太地位就比较尴尬,丫鬟表面上拿她当太太,暗地里还是看不起她。比如尤氏,同时跟凤姐说三道四,好像很熟的样子,但看她到李纨房里坐,李纨因问道:"你过来了这半日,可在别屋里吃些东西没有?只怕饿了."命素云瞧有什么新鲜点心拣了来.尤氏忙止道:"不必,不必.你这一向病着,那里有什么新鲜东西.况且我也不饿."李纨道:"昨日他姨娘家送来的好茶面子,倒是对碗来你喝罢."说毕,便吩咐人去对茶.尤氏出神无语.跟来的丫头媳妇们因问:"奶奶今日中晌尚未洗脸,这会子趁便可净一净好?"尤氏点头.李纨忙命素云来取自己的妆奁.素云一面取来,一面将自己的胭粉拿来,笑道:"我们奶奶就少这个.奶奶不嫌脏,这是我的,能着用些."李纨道:"我虽没有,你就该往姑娘们那里取去.怎么公然拿出你的来.幸而是他,若是别人,岂不恼呢."尤氏笑道:"这又何妨.自来我凡过来,谁的没使过,今日忽然又嫌脏了?"一面说,一面盘膝坐在炕沿上.银蝶上来忙代为卸去腕镯戒指,又将一大袱手巾盖在下截,将衣裳护严.小丫鬟炒豆儿捧了一大盆温水走至尤氏跟前,只弯腰捧着.李纨道:"怎么这样没规矩."银蝶笑道:"说一个个没机变的,说一个葫芦就是一个瓢.奶奶不过待咱们宽些,在家里不管怎样罢了,你就得了意,不管在家出外,当着亲戚也只随着便了."尤氏道:"你随他去罢,横竖洗了就完事了."炒豆儿这才忙赶着跪下.

洗了脸去老太太那儿吃饭,贾母负手看尤氏跟几个丫头一起吃饭取乐(这个爱好有点邪门).因见伺候添饭的人手内捧着一碗下人的米饭,尤氏吃的仍是白粳米饭,贾母问道:"你怎么昏了,盛这个饭来给你奶奶."那人道:"老太太的饭吃完了.今日添了一位姑娘,所以短了些."鸳鸯道:"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王夫人忙回道:"这一二年旱涝不定,田上的米都不能按数交的.这几样细米更艰难了,所以都可着吃的多少关去,生恐一时短了,买的不顺口."贾母笑道:"这正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众人都笑起来.鸳鸯道:"既这然,就去把三姑娘的饭拿来添也是一样,就这样笨."尤氏笑道:"我这个就够了,也不用取去."鸳鸯道:"你够了,我不会吃的."地下的媳妇们听说,方忙着取去了.这事儿,任凭换哪个得脸不得脸的主子出来,都不会发生,可见小家子出身的填房在豪门势利眼奴才面前的地位极低。

同学听我讲完了长篇故事,还是不解,说那他们凭什么把我划到填房的范围里去啊。小胖师兄笑眯眯指了指他说,"你看你,灰色笔挺西裤,黑色锃亮皮鞋,配上白色运动短袜,你还不是一个样板填房?"同学低头看了看,红了脸说,"难怪那群师奶没事就大声说,龙子行大减价,三千块就能买到西装了,现在的世道啊,之类的话。感情是在说这个啊。"旋即又感叹道,如今这个上司真是不好作,要有本事不用说,竟然连身家出世,甚至衣着举止都处处留心,不小心就让人取笑了去。我们也都点头,说是啊,所以填房要成功,想必要比原配多付出些才行啊。

第二部分 没嘴的葫芦吃老虎

第11节 一人职场终生误

人物:王熙凤

来历:王熙凤是贾府的管家主子,老太太最疼的孙媳妇,长房长孙媳,又是二房太太王夫人的内侄女--王夫人有两个兄弟,一个是王子腾,一个叫王子胜,好像都还挺厉害,但是奇怪的是哪个看起来都不象王熙凤的爹,而且王熙凤的兄弟王仁又有一次跟李纨的婶子,邢夫人的兄嫂搭伴进京,说的好像王熙凤原来也不是京城长大的,不过这个细节好像无关紧要,并不妨碍我们凤姐姐在贾府里翻云覆雨,做出一番大事业来。

凤姐不过二十来岁的年纪,当家却当出了名气,冷子兴都知道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亲上作亲,娶的就是政老爹夫人王氏之内侄女,今已娶了二年.这位琏爷身上现捐的是个同知,也是不肯读书,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的,所以如今只在乃叔政老爷家住着,帮着料理些家务.谁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后,倒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说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冷子兴说全府上下没有不称颂凤姐的,这话是太夸张了,当然他是周瑞的女婿,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怎么说也算的上是同一阵线的人,在外人面前夸夸自己的主子,还是情有可原的。模样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这三句倒是一点没错,她第一个亮相,穿的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袖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真是与众不同,可怜贾珠的寡妇李纨站在旁边,不过一句"这是你珠大嫂子"就打发了,可见不仅老祖宗,连曹雪芹都有些偏心呢。

偏偏她又不是空长了张老天爷给饭吃的脸,凤姐事无巨细样样周到的本事,还是超强的。刘老老吃了口贾府的茄子,说味道古怪,凤姐张口就把那么复杂的菜谱说了出来,"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用句我们常说的话,这个就能看出凤姐平常是有积累的,厚积才能薄发,半点取巧不得。

得妻如此美貌,又陪上一个据说娇媚不下凤姐的平儿,贾琏在家左拥右抱,小日子过的滋润的很。周瑞家的从薛姨妈那里拿了十二只宫花,要送给姑娘奶奶们,到了凤姐院里,见小丫头丰儿坐在凤姐房中门槛上,见周瑞家的来了,连忙摆手儿叫他往东屋里去.周瑞家的会意,忙蹑手蹑足往东边房里来,一会儿只听那边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接着房门响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进去.这段话,我原是没看出有什么不妥来,好在回目里说清楚了,是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就说明大白天的贾琏,凤姐,平儿这三口子关起门来作乐,当真是情到浓时,按捺不住啊。

说来说去,无非想表达我对王熙凤的崇敬之情,她真是算的上美貌与智慧并存,家庭事业双丰收的成功人士典范了。真的是这样吗?大话刚一说出口,我不免对自己的眼光又有些怀疑起来。

一入职场终生误

却说我们自己的京城中也是藏龙卧虎,人杰地灵,且不说豪门贵胄,便是走街窜巷的贩夫走卒,亦有不凡之人。今日单单要说的是名女子,名唤阿梅。阿梅原本是南方人,书香门第出身,读书自然是好的。高考得中,金榜题名,便来了京城求学。学成之时,大展奇才,压倒众人,踩过数千人的头顶,进了一家大公司做事。当真是少年得志,春风满面。到如今已是四年多,阿梅也年近30了。

不知为何,近日阿梅却有些不开心起来,夜夜流连夜店,买醉放纵,人也憔悴了许多。亲友们看不过去,纷纷说这阿梅想必是遇了什么不顺心的事,解脱不开,方有此举。我前去一问,阿梅便叹道,"并非有特意之事,只是一入职场终生误,今生只怕都解脱不开的了。"

我探其缘由,阿梅道,"这职场便是那雕梁画栋,钟鸣鼎食的荣国府,外人只看得林妹妹孤身投奔而来,从此锦衣玉食,却不知她不能说错一句话,不能行错一步路,当真是步步惊心,险象环生。我只恨自己一步踏错,进了这见不得人的去处啊。"

我便冷笑道,"妹妹说的好糊涂的话。你只记得林妹妹进府时表了一次决心,道是不多说话,不多行路,你仔细看她,哪句话说的少了?哪步路行的少了?平日里总是她看不惯人家的多,人家对不住她的少。你想学她,处处与人针锋相对,还能留的一世一身清高自许的名声,且先问问自己,外祖母是不是公司董事长吧。"

阿梅幽然道,"这职场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便纵有个作董事长的外祖母,也难免与人斗鸡眼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话是不会错的。"

我笑道,"且看你要作什么人了。正所谓无欲则刚,有欲方有冲突。你若只是赚钱买花戴,又何苦与人相争,受这个闲气呢?贾府谁不苦,老太太要维持两府的表面不倒下去,心里苦;凤丫头这个职业经理人前有狼后有虎,她天天提心吊胆的苦;鸳鸯这个董事长秘书,是各派争取对象,一碗水要端平了,也不容易;平儿作了总经理助理,左右逢源,八面玲珑,毕竟地位不如人,是个出气的包;怡红院那一众的丫头,若没存了个想作姨太太的心,也不至于死的死,散的散,没几个得了善终。这贾府,谁最清净?当是那一心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的贾敬老爷了。只是,你守的住吗?"

阿梅低头寻思良久,缓缓道,"正是。我总难免是不甘心的。"阿梅听我一番激励,回去之后,辗转反侧觉得我所言非虚,半夜起身点灯夜读红楼。读到妙处,击节拍案之余,按捺不住给我打电话,道,"果然职场如战场,红楼全书尽是大小战役,各人为生计故各出奇招,精彩纷呈,乱花渐欲迷人眼啊。"

我听她说的有趣,便问她究竟今日有何领悟。她说道,"虽说是场大战役,但你看各人的奋斗目标可是大不相同。比方说王熙凤的奋斗目标自然是要做老太太,围着毯子在海棠花下斗骨牌,一边说一个成熟的企业,没有董事长的事无巨细,一样能运作的很好啊。孙媳妇在旁边恨的牙痒痒,还得陪笑给她放牌,才算是出了王经理人年轻时的一口恶气。至于袭人的奋斗目标,在这个时候不用端茶倒水,还能有个脚踏子坐着,时不时说句凑趣的话,博老太太一笑就算挣足了面子了。所以,什么人做什么事,年轻的时候确定了目标,认清了方向,制定了战略,从此漫漫人生长路,就好倾尽全力,放手一博了。"

我大笑道,"你说的不错,只可惜了王熙凤模样极标致,言谈极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男人也万不及一的人物,却终究不是个作老太太当董事长的命。若说凤姐心中也未必不明白,未必当真就有作老太太的理想吧。"

阿梅奇道,"她与老太太,隔过中间那些老僵尸一般的董事会成员,也就一步之遥了,以她的心比天高,岂能没有垂涎之心?"

我叹道,"这可当真算是人各有命了。想她的出身手段,哪样不比人强?公公贾赦亦是荣府长子,贾链虽不长进,也是长孙,她一个长房长孙媳妇,管起家务,分明是名正言顺。可通篇看下来,却总觉着她不过替着老妖怪王夫人出头打人,一个悬空的宝二奶奶的位置也能压到她寝食难安,仿佛宝玉一有了媳妇,她手中的令牌便得限时交出。不忿也罢,委屈也罢,凤姐今生也就是个打工皇帝的命,老太太,她是挣不上的。她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这一点我都能明白,她岂有不明白的?因此你仔细看去,她的作为,处处亦存了替人打工的心啊。"

阿梅细想了想,含笑道,"果然不错。老太太攒了一辈子,也不过一万多银子的体己,她才扑通几年,便挣了七八万了。若说将来整个贾府都是她的,又何必急在一时敛财呢?"

我笑道,"可不就是咱们之前说过的59岁危机嘛,看来真是古今同此一道啊。"

第12节 乌眼鸡与假清高

我小时候只知道谦虚却不知道如何谦虚,得一个三好学生,就敢写作文拿自己跟居里夫人比,还声称人家得了诺贝尔奖依然很勤奋,我一定要向她学习云云。又喜欢卖弄,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看的书多,认识的成语也多,也不管明不明白意思,生往作文里堆。象什么我要过一个快乐的晚年,今天是清明节,我觉得节日很快乐之类的胡话,我也没少写。不过这些错误,老师总是当场指出,只是有一次,我在作文里写道"某某同学很清高,我要向她学习。"我们老师犹豫了很久,终究没有告诉我,清高这个性格,究竟是不是值得学习。

我庸俗化的进程开始的比较早,从进了大学到了拍拖年龄开始,我的搜索范围就自动摈弃了"谦谦君子,温文如玉"那一类,不过我的女朋友中与世无争的类型可是真不少。我的朋友阿毛,长相好,学识好,风度好,家教好,这样的人最看不惯的就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她经常说,"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所以她每天踏着点去上班,踩着点下班,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完成所有工作,该她的,就拿,该她的不给她,也就淡淡一笑,自己觉得已经对此表示了最深刻然而最含蓄的抗议和藐视了。

阿毛在办公室人缘很好,但是渐渐她就发现,原来很欣赏她的能力的老板,慢慢地把重要的工作交给其他同事做,她自己虽然每天也不闲着,却大多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闲话里,她打听到老板说,"阿毛不过是赚钱买花戴,没有企图心的……"

阿毛很委屈,觉得自己份内的工作做的很出色,所不同的不过是不象其他人那样,一天到晚争争争,难道说老板喜欢看到人把公司的资源争来据为己有,就算是有企图心了吗?我问她现在受重用的同事是不是很喜欢争,她说是啊,那个人看到别的部门有秘书,自己部门没有,就马上向公司要求配一个,其实自己的部门根本没有这个需要。而且她看到办公室哪里的位置大,窗口多,风景好,都会去争取,阿毛很看不惯这种行为,却想不到老板竟然喜欢。阿毛说着,又露出一点不屑的笑容。

其实不是说女人天生就喜欢争的如同乌眼鸡一般,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聪明的女人才知道,适当的"争"是争给人看的,向老板表示自己有更进一步发展的决心和能力,向下属表示自己体恤下情,我并不是为自己争的。就象凤姐,大家都说她如何刻薄,可是只有她挑头贾母王夫人商议说:"天又短又冷,不如以后大嫂子带着姑娘们在园子里吃饭一样.等天长暖和了,再来回的跑也不妨."王夫人笑道:"这也是好主意.刮风下雪倒便宜.吃些东西受了冷气也不好,空心走来,一肚子冷风,压上些东西也不好.不如后园门里头的五间大房子,横竖有女人们上夜的,挑两个厨子女人在那里,单给他姊妹们弄饭.新鲜菜蔬是有分例的,在总管房里支去,或要钱,或要东西,那些野鸡,獐,狍各样野味,分些给他们就是了."贾母道:"我也正想着呢,就怕又添一个厨房多事些."凤姐道:"并不多事.一样的分例,这里添了,那里减了.就便多费些事,小姑娘们冷风朔气的,别人还可,第一林妹妹如何禁得住?就连宝兄弟也禁不住,何况众位姑娘."

这就争的好,老太太听了,马上说,"正是这话了.上次我要说这话,我见你们的大事太多了,如今又添出这些事来你们固然不敢抱怨,未免想着我只顾疼这些小孙子孙女儿们,就不体贴你们这当家人了.你既这么说出来,更好了"就向着众人感叹道,"今日你们都在这里,都是经过妯娌姑嫂的,还有她这样想的到的没有?"薛姨妈,李婶,尤氏等齐笑说:"真个少有.别人不过是礼上面子情儿,实在他是真疼小叔子小姑子.就是老太太跟前,也是真孝顺."贾母点头叹道:"我虽疼他,我又怕他太伶俐也不是好事."凤姐儿忙笑道:"这话老祖宗说差了.世人都说太伶俐聪明,怕活不长.世人都说得,人人都信,独老祖宗不当说,不当信.老祖宗只有伶俐聪明过我十倍的,怎么如今这样福寿双全的?只怕我明儿还胜老祖宗一倍呢!我活一千岁后,等老祖宗归了西,我才死呢."贾母笑道:"众人都死了,单剩下咱们两个老妖精,有什么意思."

这个可真是高明,单挑出老太太最疼的宝玉跟黛玉出来说,他们经不起,明白地示了好,那得了实惠,省了大雪天走路的姑娘们,自然不用说都是要在心里感激她的。当然,最后那段话也很重要,说明她这个不居功自伟,真正把妯娌姑嫂的利益放在心上的形象,已经成功的树立起来了。

又还是大话西游说的好,"你想要你就说出来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所以,我们为什么说要"明争暗斗"呢,斗智斗法有时候使些阴招,上不得台面,争抢利益却大可以打着腰鼓插着红旗带上啦啦队以壮声势,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相争是争给别人看的,观众越多越好呢。

第13节 会说自己是烧糊的卷子吗?

原以为上司跟下属的关系,就好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一样,是永远也不能调和的一对矛盾,但是事实面前,我也不能不承认,凡事都有例外。我一些在体育媒体上班的哥们跟他们的女上司关系就好的很。后来我又以为他们的女上司一定是一个风情万种,娇艳欲滴的女人,可是远远的惊鸿一瞥之后,我对哥们的审美品味嗤之以鼻。不过最让我意外的,是哥们对女老板的评价竟然是,"傻乎乎,挺好玩的。"

原来这个女上司平日不修边幅,夏天永远套件T恤穿个大短裤就来上班,跟现代职业女性的形象大相径庭,因为女老板曾经在美国俄勒岗州某大学留学,所以小伙子们私下就叫她俄勒岗农妇。女老板知道了,却完全不在意,甚至从此就真的开始用俄勒岗农妇这个笔名。女上司虽然能干,拼劲足,但人在河边走,难免会湿鞋,所以也少不了给老板叫去臭骂,骂声隆隆,大到外面的人听的一清二楚,等女上司灰头土脸走出来,小伙子们个个神情尴尬,低头不敢看她,想给她留点面子。反倒是女上司没事儿似的,笑嘻嘻悄声说,"夺妻之恨,怒火难消啊。"谁都知道女上司跟老板的老婆是老同学好朋友,凑到一起有说不完的前尘往事,故有此一说。兄弟们觉得女上司不错,性格好,不刁难下属,又有幽默感,所以也同她讲义气。

看来作人老板,除了工作能力过人之外,还要懂自嘲,有幽默感,才能有人气。不过这个自嘲其实还真是有难度,在我的经验来看,不是自信心爆棚的人,很难做到。就说我们绝世美女加绝世才女林黛玉,虽然样样都是人尖子,但因为没了双亲,无依无靠投靠的外婆家,不知道别人怎么觉得,我总觉得她是有些自卑,所以很多事情就难免反应过激,不能气定神闲,大而化之。就象那日听戏,贾母深爱那作小旦,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象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史湘云接着笑道:"倒象林妹妹的模样儿."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个眼色.

林妹妹晚上回家就关上门跟宝哥哥闹,宝玉进来问道:"凡事都有个原故,说出来,人也不委曲.好好的就恼了,终是什么原故起的?"林黛玉冷笑道:"问的我倒好,我也不知为什么原故.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宝玉道:"我并没有比你,我并没笑,为什么恼我呢?"黛玉道:"你还要比?你还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的还利害呢!这一节还恕得.再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他和我顽,他就自轻自贱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他和我顽,设若我回了口,岂不他自惹人轻贱呢.是这主意不是?这却也是你的好心,只是那一个偏又不领你这好情,一般也恼了.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恼他.我恼他,与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宝玉听说,无可分辩,不则一声.……林妹妹的逻辑有些古怪,许多男的看到此处都默默点头道,唉,女人通常就是这样不讲道理的。其实林妹妹的道理第一句话就讲清楚了,就是说人拿她比戏子,跟她玩笑,就是轻贱了她了。

有人替林妹妹维护,说戏子在当时是很低贱的行当啊,拿她比贵族小姐,小姐当然会生气啦。不过我觉得这个还当真要看人。戏子低贱,家生的奴才也好不到哪里去吧,王熙凤却说,"谁教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的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呢."贾母笑道:"这倒是我的不是了?"凤姐儿笑道:"自然是老太太的不是了."贾母笑道:"这样,我也不要了,你带了去罢!"凤姐儿道:"等着修了这辈子,来生托生男人,我再要罢."贾母笑道:"你带了去,给琏儿放在屋里,看你那没脸的公公还要不要了!"凤姐儿道:"琏儿不配,就只配我和平儿这一对烧糊了的卷子和他混罢."

没这点敢自嘲的劲儿,琏二奶奶也不敢在一众小资女子面前作出"一夜北风紧"这样的粗话来,可你别说,红楼梦里那么多诗,我正经记得住的没几句,倒是这句粗话,每年冬天我还都会吟上几次呢。

第14节 赢了世界输了什么?

我觉得这个故事是我所听过的职场故事中最伤感的一个。

一个广告公司的女高层,每天都拼命工作,废寝忘食,比所有的人都早到办公室,每天直到月上阑珊才回家。到了家中,也是要打开电脑,继续工作到精疲力竭,实在支撑不住了方才上床睡觉。

一天晚上,她如常很晚回家,如常在书房工作至凌晨,如常爬上床,如常吻了一下比她早上床的丈夫,然后如常沉沉睡去。第二天早上醒来,她发现丈夫全身冰凉,送到医院的时候证实已经死去多时了。

她问自己,如果那个晚上她不是那么累,不是那么精疲力竭倒在枕头上便沉睡过去,如果她还有一点精力想同丈夫说几句闲话,也许就能发现丈夫的身体有些异样,也许就可以避免他的死--毕竟,当她心不在焉,例行公事地吻上丈夫的脸颊的时候,他的脸还是温软的。

于是她开始怀疑自己每天忙碌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吗?恰恰相反,为了工作,她几乎放弃了生活的全部乐趣。是为了证明什么吗?丈夫生命的消逝却让她觉得自己所谓的奋斗失去了所有的意义。

于是,她辞职了。

这个带点读者文摘风格的故事,放在几年前,也许我会很不屑去看它,因为那时候只知道恋爱大过天,什么工作重要,还是家庭重要,抑或,健康最重要,这些念头从未出现在脑子里,一心只知道快乐最重要。直到去年看到梅艳芳身前身后的悲凉,才突然发现,原来一个女人赢了世界也可以如此不快乐。

与梅艳芳同病相怜的王熙凤--据考证说王熙凤同梅艳芳得的是同一种病,古代叫血山崩,现在叫宫颈癌--一生争强好斗,书中说她小月之后,在家一月,不能理事,天天两三个太医用药。凤姐儿自恃强壮,虽不出门,然筹画计算,想起什么事来,便命平儿去回王夫人,任人谏劝,他只不听……谁知凤姐禀赋气血不足,兼年幼不知保养,平生争强斗智,心力更亏,故虽系小月,竟着实亏虚下来,一月之后,复添了下红之症。他虽不肯说出来,众人看他面目黄瘦,便知失于调养。一直调养了七八个月,才渐渐恢复。

但终究是没有好,到了七十二回,凤姐仍是恃强羞说病,但声色怠惰却连鸳鸯都看出来。平儿见问,因房内无人,便叹道:"他这懒懒的也不止今日了,这有一月之前便是这样.又兼这几日忙乱了几天,又受了些闲气,从新又勾起来.这两日比先又添了些病,所以支持不住,便露出马脚来了."鸳鸯忙道:"既这样,怎么不早请大夫来治?"平儿叹道:"我的姐姐,你还不知道他的脾气的.别说请大夫来吃药.我看不过,白问了一声身上觉怎么样,他就动了气,反说我咒他病了.饶这样,天天还是察三访四,自己再不肯看破些且养身子."鸳鸯道:"虽然如此,到底该请大夫来瞧瞧是什么病,也都好放心."平儿道:"我的姐姐,说起病来,据我看也不是什么小症候."鸳鸯忙道:"是什么病呢?"平儿见问,又往前凑了一凑,向耳边说道:"只从上月行了经之后,这一个月竟沥沥淅淅的没有止住.这可是大病不是?"鸳鸯听了,忙答道:"嗳哟!依你这话,这可不成了血山崩了."平儿忙啐了一口,又悄笑道:"你女孩儿家,这是怎么说的,倒会咒人呢."鸳鸯见说,不禁红了脸,又悄笑道:"究竟我也不知什么是崩不崩的,你倒忘了不成,先我姐姐不是害这病死了.

饶是这样撑着,做完了抄检大观园这桩大买卖之后,回去还来不及享受胜利的喜悦,夜里又连起来几次,下面淋血不止.至次日,便觉身体十分软弱,起来发晕,遂撑不住.请太医来,诊脉毕,遂立药案云:"看得少奶奶系心气不足,虚火乘脾,皆由忧劳所伤,以致嗜卧好眠,胃虚土弱,不思饮食.今聊用升阳养荣之剂."写毕,遂开了几样药名,不过是人参,当归,黄芪等类之剂。

这几个药,不知道当时有什么妙用没有,我反正时常用来煲了鸡汤,喝完除了上火之外,都没别的作用,更没觉得就补了气血了。可是凤姐的这个病拖拖拉拉一直都没有治好,就严重地影响了她和贾琏的夫妻感情。贾琏哪里是个熬的住的,偷空出去娶了尤二姐,又将自己积年所有的梯己,一并搬了与二姐收着,又将凤姐素日之为人行事,枕边衾内尽情告诉了他,只等一死,便接他进去.二姐听了,自是愿意。

凤姐若听了这话,只怕也会如我们故事中的女高层一样顿悟了,如此争强,究竟所为何来?

从小就知道,美女是不会跟美女作朋友的,这个简单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无一例外地被重复着--小说除外,红楼梦更是除外。不过那也是因为红楼梦里的人,基本上是个女人她就是美女,除非你铁了心就是不交朋友,要不然就定然是两个美女作朋友。

那么,两个顶尖的美女,又智力相当,没有一个好糊弄的,又有相同的奋斗目标,这样两个人,究竟能不能作成朋友呢?这个问题就严重了,因为好多好多年前,很多对《红楼梦》比我有研究的多的人就说过,"钗黛合一"的理论,他们大部分应该是男人吧,是男人似乎就比较乐意于看到两个女人,一个象红玫瑰,一个象白玫瑰,静静绽放在自己身边,相亲相爱,其乐融融这才算的上美女的最高境界。

可惜,美女天生是要争奇斗艳的,白玫瑰见了红玫瑰,恨不得亲手把她掐成墙上的蚊子血,红玫瑰见了白玫瑰,巴不得把她扔到厨房的角落里熬成隔夜的白米饭。谁能继续作一株玫瑰而存在,就看谁的手段比较高明了。

一直以来,同情林黛玉这个白玫瑰的人比较多,人大多都是同情弱者,同情失败者的。可是自从拥湘云一派异军突起,更有现代红学大家周汝昌先生不遗余力写就无数美文,赞誉湘云,并推断出最后红白玫瑰两败俱伤,黄玫瑰史湘云笑到最后,同情薛宝钗的人也慢慢多起来了。想想也是亏的慌,林黛玉虽然起跑比较好,领先前500米,但薛宝钗的耐力比较强,并利用队友们的帮助,形成团队优势,渐渐赶超,眼看胜利在望,曹雪芹这个黑心裁判突然一声黑哨,两个领头羊全都吹出了局,这叫什么事儿啊。

不过呢,就如很多政治正确的人说的那样,不要有事没事就拿裁判说事儿,有本事就承认自己实力不济。我们赛程结束,事后诸葛亮,回头看美女大作战,孰胜孰负,果然冥冥之中,都是自己先注定了。

第三部分 服众的德行和能力

第15节 我如何比的你

林黛玉原是个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人,原以为她每日对月伤怀,迎风感叹,不过是少女怀春的一点不可说与人听的心思,谁知那日秋窗风雨夕,薛宝钗来看望他,两个人难免就说起林黛玉的病来。

薛宝钗最是喜欢卖弄自己什么都懂,是个博学的才女,这会子就表现起自己的医学知识来,说道:"这里走的几个太医虽都还好,只是你吃他们的药总不见效,不如再请一个高明的人来瞧一瞧,治好了岂不好?每年间闹一春一夏,又不老又不小,成什么?不是个常法."黛玉道:"不中用.我知道我这样病是不能好的了.且别说病,只论好的日子我是怎么形景,就可知了."宝钗点头道:"可正是这话.古人说`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黛玉叹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的.今年比往年反觉又重了些似的."说话之间,已咳嗽了两三次.

宝钗道:"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谁知说到这里,竟然就惹出了林妹妹的一番肺腑之言,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若不是从前日看出来,今日这话,再不对你说.你方才说叫我吃燕窝粥的话,虽然燕窝易得,但只我因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f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耽耽,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宝钗道:"这样说,我也是和你一样."黛玉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地土,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你不过是亲戚的情分,白住了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l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

看到这里不免感叹,原来但凡是女孩子,总是少不了这一点攀比的心,从小便知道左顾右盼,看看哪个穿的比我好看,哪个今天带了什么希罕的东西到学校来吃,哪个学习比我好,那个字写的比我漂亮,人人心中一杆秤,从小比到大,从大比到老,总是拿了自己比别人,越比越伤心。

这样的比法,自然是比的伤心,人尖子林妹妹都有比不过人家的地方,何况你我?其实薛宝钗说"其实我也同你一样",在我看来,倒不是虚伪谦虚的话,咱们换个角度比一比,林妹妹未必事事都比不上宝姐姐。说家世,宝姐姐家财万贯,兄弟薛蟠虽然胡闹,但是很疼她,也很听她的话。她们家不见得比贾府有钱,宝姐姐的出手却比贾府的宝贝贾宝玉还要阔绰,今天赞助一些螃蟹,明天给妹妹一些燕窝,后天帮人赎点东西,王夫人在家找人参,急出一身汗来,也是她坐在旁边轻摇扇子,就派了两个伙计出去买了几棵好的人,轻描淡写,从不在话下,可是莫要忘了,就算是皇商,总不脱是个商人。就算明清时期巨商倍出,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商人还就是商人,哪里比的上林黛玉家世袭列侯,清贵门第?我还颇记得宝姐姐审林妹妹,说她行令的时候说了几句《西厢记》《牡丹亭》,黛玉羞红了脸,宝钗就大度而款款地说,"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我每次看到这一句就想笑,正因为宝姐姐家里不是个读书的,她自己也知道,才弱弱地说,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林妹妹老爹是当朝探花郎,在她面前说这个充门面的话,当真有些意思。

比吃穿,林黛玉是太谦了,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当然,也是因为有人推论出,贾赦贾政两兄弟都不是老太太生的,唯有黛玉的母亲贾敏才是老太太亲生。这样说起来,论血缘,黛玉跟老太太可比宝玉还亲哪。老太太遇上好吃的,留下几碟子,给了宝玉黛玉和贾兰,可没听说那几个姐妹有份的。电影电视里老是把林黛玉打扮得一身清素,跟个寡妇似的,那是看走眼了。小说里对林黛玉穿戴的描写可不少,比刻意求简的宝姐姐讲究多了。老太太连宝钗的房子里没什么装饰都有意见,说太素净了,年轻人忌讳这样,还要给黛玉的窗户糊上银红色的软烟罗,可见老太太喜欢热闹,喜欢享受,喜欢精致生活,这一点,宝姐姐却又吃了亏,讨不了老太太的好啦。

比上那段心事,宝姐姐更是差的远了,宝玉对黛玉什么态度?对宝钗什么态度?不说当事人,连二门上打杂的兴儿都知道必定是定了林姑娘的,她纵然上下打点,左右逢源,好人做尽,也不过白白笼了那串红麝串罢了。若不是曹雪芹早死,这事儿可未必是这么个了结呢。

所以说,咱们要比,千万不能先就短了志气,拿自己的缺点去比人家的优点。比不是问题,只是要会比才行。

第16节 作人嫡系好艰难

地产行业内总结王石的管理经验,颇有几条与众不同的,比如其中有一条就是不培养嫡系。虽然大家嘴里不说这一条经验有多牛,并且哪个老总也不会公开承认自己在公司内部嫡系林立,培植亲信,但是又有哪个公司的员工不在心里画一张派系表,作一个"护官符"出来的呢?

我不是老板,自然轮不到考虑要不要培养嫡系的问题,自己是不是要给人作嫡系,恐怕都还要争取呢。不过自从这个老帅哥以五十多的年级登上珠穆朗玛峰,精神抖擞地回来出现在各大杂志上之后,我对他的景仰也日益加深。所以他的很多话我都刻意加以揣摩,以期参透其中深意。王董事长为什么不培养嫡系呢?有嫡系多好啊,作事一吆喝就全上了,不想做什么事一招手就全退下来了。在我这个贫乏的脑子里,领导有嫡系就好像黑社会有打手一样,是天经地义的。

后来有一次我姐姐的儿子同邻居的儿子打架,我身为长辈上去劝架义不容辞,我本想小孩子打架有什么对错,各打五十大板就完了。谁知我妈认为我处理不当,应该责备我姐姐的儿子,抚慰邻居的儿子,因为我姐姐儿子是我们自己家的人。我说这不公平啊,我妈说这叫礼貌,就应该是这样的。

再后来我看红楼梦,看到宝钗拍老太太的马屁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贾母听说,便答道:"我如今老了,那里还巧什么.当日我象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强远了.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凤儿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宝玉笑道:"若这么说,不大说话的就不疼了?"宝玉是个没什么心眼的孩子,正眼前就坐着好几个不太说话的人,一个是他妈,一个是他守寡的嫂子李纨,一个是刚挑头拍马屁的宝姐姐,他就说不说话的就不疼。不过反正他是太子爷,不用看人眉高眼底,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没人敢拿他怎么样。

老太太却是混出来的,不能跟这个没有一点政治意识和头脑的孩子一般,就打圆场道:"不大说话的又有不大说话的可疼之处,嘴乖的也有一宗可嫌的,倒不如不说话的好."宝玉笑道:"这就是了.我说大嫂子倒不大说话呢,老太太也是和凤姐姐的一样看待.若是单是会说话的可疼,这些姊妹里头也只是凤姐姐和林妹妹可疼了."宝玉想勾着老太太赞林妹妹的,谁知道老太太转口却说,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贾宝玉跟我听了这话,都有些吃惊,后来跟我妈说的话一对应,才明白原来贾母是拿黛玉当自己家的人,所以在外人面前不能夸,要夸就夸客人。不然为什么说我们家四个女孩子呢?那一个是谁?总不能说元春也不如宝钗吧,定然是连黛玉都说成是自家的女孩子了。薛姨妈谦虚了一句,笑道:"这话是老太太说偏了."王夫人忙又笑道:"老太太时常背地里和我说宝丫头好,这倒不是假话."宝钗跟她是一家的,这样明着相帮,果然看起来就是没有礼貌的行为。

所以我终于想出了一个道理,为什么领导不能有嫡系。因为嫡系就好比是自家的那几个女孩子,为了脸面上的功夫,说话做事反而不方便。尤其是公众型经常抛头露面,一举一动容易引起议论的领导,更怕落人口舌,一旦有了嫡系,反而要远着嫡系。有功劳,嫡系不能领,要升迁不能提拔嫡系,不然说你结党营私,可是如果老是不提拔嫡系,那嫡系还叫嫡系吗?可是一朝人民群众认定了某人是领导的嫡系,不提拔他也是嫡系,若公开宣布某某已经不是我的嫡系了,第二天公司上下便会传遍了某某为何从领导嫡系的宝座上摔下来的流言。

这就叫成了嫡系,害了嫡系,不如不做嫡系罢。

第17节 花无百日红,人无百岁长

先前曾经说过,贾府中起到上联下通枢纽作用的大丫头们,主子们离不了她,于是她们就作了姨娘了。没作姨娘的,象邢夫人的陪嫁,王夫人的陪嫁,更厉害,嫁了管家作了管家娘子,除了在老太太太太面前要陪个小心之外,也是前呼后拥,坐卧有人服侍,行动有人打点,小姐小爷们见了她们,也要含笑让坐,听她们教训,派头大的很。

说到这个秘书部门,个中翘楚,个人认为当首推鸳鸯。书中称赞一个人,说她不错,就说算的上是鸳、平、紫、袭一流的人物,可见鸳鸯除了心细周到,温柔体贴,把那个享了几十年福的人精老太太哄的服服帖帖之外,长相也是相当不错的。只可惜,平儿是收了房的丫头,袭人是上头默认的姨娘,黛玉若能嫁的出,紫鹃是铁定的陪房,这些都是看的到结果的人,只有鸳鸯的结果,不知道落在哪里。

邢夫人为人做事一向让人看不起,说什么话都觉得她就是一没水平。不过她给老公做媒去找鸳鸯时候说的,说实话我倒觉得还有几分道理。邢夫人道:"你知道你老爷跟前竟没有个可靠的人,心里再要买一个,又怕那些人牙子家出来的不干不净,也不知道毛病儿,买了来家,三日两日,又要死鬼吊猴的.因满府里要挑一个家生女儿收了,又没个好的:不是模样儿不好,就是性子不好,有了这个好处,没了那个好处.因此冷眼选了半年,这些女孩子里头,就只你是个尖儿,模样儿,行事作人,温柔可靠,一概是齐全的.意思要和老太太讨了你去,收在屋里.你比不得外头新买的,你这一进去了,进门就开了脸,就封你姨娘,又体面,又尊贵.你又是个要强的人,俗话说的,`金子终得金子换',谁知竟被老爷看重了你.如今这一来,你可遂了素日志大心高的愿了,也堵一堵那些嫌你的人的嘴.

看鸳鸯不太情愿的样子,邢夫人又劝道,难道你不愿意不成?若果然不愿意,可真是个傻丫头了.放着主子奶奶不作,倒愿意作丫头!三年二年,不过配上个小子,还是奴才.你跟了我们去,你知道我的性子又好,又不是那不容人的人.老爷待你们又好.过一年半载,生下个一男半女,你就和我并肩了.家里人你要使唤谁,谁还不动?现成主子不做去,错过这个机会,后悔就迟了."说实话,我觉得说起对小老婆的态度,邢夫人算不错的了,看贾赦天天在家寻欢作乐,老太太都说,老爷如今上了年纪,作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没的耽误了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可见作贾赦的屋里人,其实还算自在,邢夫人说的这些话也不全是假话。

一直都奇怪鸳鸯自己心里到底是怎么打算的。就算没有贾赦硬要娶她作小这档子事,就算老太太一时半刻都离不得她,她心里究竟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将来呢?老太太房里是没有一个老太爷等着收她作小了,再说她自己也斩钉截铁表明了立场不作小老婆的--当然,如果她愿意作小老婆的话,就用不着我在这儿担心了,那些爷们还不得抢着要,老太太跟前的红人呢。鸳鸯也是二十好几的人了,虽说是家生的奴才,又不原意作小老婆,但是回老太太一句,管家嫁不着,管家儿子总是可以嫁的吧,嫁完了也能照样进来服侍着,老太太虽然自私一点,却也没道理霸着一个二十几岁的姑娘不让嫁人。

但是鸳鸯终究没有作这个打算,反而拿剪刀绞了半绺头发,在老太太面前发了个毒誓,,"因为不依,方才大老爷越性说我恋着宝玉,不然要等着往外聘,我到天上,这一辈子也跳不出他的手心去,终久要报仇.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抹死了,也不能从命!若有造化,我死在老太太之先,若没造化,该讨吃的命,伏侍老太太归了西,我也不跟着我老子娘哥哥去,我或是寻死,或是剪了头发当尼姑去!若说我不是真心,暂且拿话来支吾,日后再图别的,天地鬼神,日头月亮照着嗓子,从嗓子里头长疔烂了出来,烂化成酱在这里!"跟贾赦闹了个誓不两立,结下了这个冤家。

后来除了见了宝玉,越发要避讳,不理他之外,其他一无异处,照样尽心尽力服侍老祖宗--可是花无百日红,人无百岁长,老太太终究是要归西的,没有了老太太,她在贾府也没有了价值,没有了保护,贾赦这时候大概就要动手整治她了吧。有红学家研究说,老太太死后,鸳鸯原本也没有打算殉主的,全是贾赦那个坏蛋逼她自尽的啊。

可见人善良忠心,虽然是个好品格,但是在一棵树上吊死了终究不太值得。入了大公司虽好,但有几个行业一直兴旺发达,有几家公司能一帆风顺作到百年老店,屹立不倒的?在公司有老板罩着,有错有老板撑腰,让你人五人六的,但是没有长命百岁永远不死的老太太,也不会有永远在台上疼你关照你的老板,人一走,茶就凉的通透才是人间常态。有空的时候常常想想,没了老板怎么办,才能防止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悲惨下场啊。

第18节 贾瑞VS贾蔷

贾瑞和贾蔷这两人,除了同姓了一个贾字,其他真是没什么可比较的,连辈分都是不同的。不过是最近上某论坛看大家讨论到这两个人,忍不住掺呼了一下问大家对这两个人最深印象是什么。没有例外的,对贾瑞记的最深的也就是他大晚上的给凤姐哄到空屋子里,等了大半夜,好容易进来一个人,只当是凤姐,不管皂白,饿虎一般,等那人刚至门前,便如猫捕鼠的一般,抱住叫道:"亲嫂子,等死我了."说着,抱到屋里炕上就亲嘴扯裤子,满口里"亲娘""亲爹"的乱叫起来.那人只不作声.贾瑞拉了自己裤子,硬帮帮的就想顶入.忽见灯光一闪,只见贾蔷举着个捻子照道:"谁在屋里?"只见炕上那人笑道:"瑞大叔要臊我呢."贾瑞一见,却是贾蓉,真臊的无地可入,不知要怎么样才好。写了张50两银子的欠条,出门蹲在院子里,头顶上一声响,б拉拉一净桶尿粪从上面直泼下来,可巧浇了他一身一头.贾瑞掌不住嗳哟了一声,忙又掩住口,不敢声张,满头满脸浑身皆是尿屎,冰冷打战.只见贾蔷跑来叫:"快走,快走!"贾瑞如得了命慌忙逃走。

纵使贾瑞后来送了性命,也多人说他是个色中饿鬼,不值得同情。至于贾蔷,却都记得那个只见赤日当空,树阴合地,满耳蝉声,静无人语的午后。宝玉刚到了蔷薇花架,只听有人哽噎之声。宝玉心中疑惑,便站住细听,果然架下那边有人。如今五月之际,那蔷薇正是花叶茂盛之际,宝玉便悄悄的隔着篱笆洞儿一看,只见一个女孩子蹲在花下,手里拿着根绾头的簪子在地下抠土,一面悄悄的流泪。看那女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宝玉早又不忍弃他而去,只管痴看。只见他虽然用金簪划地,并不是掘土埋花,竟是向土上画字。宝玉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自己又在手心里用指头按着他方才下笔的规矩写了,猜是个什么字。写成一想,原来就是个蔷薇花的"蔷"字。里面的原是早已痴了,画完一个又画一个,已经画了有几千个"蔷"。外面的不觉也看痴了,两个眼睛珠儿只管随着簪子动。贾蔷本人虽然没有出场,却偏偏让人就此记得他是一个面如美玉,风流俊俏的小郎君,而龄官画蔷更是成了一个浪漫美丽的典故。

所以说人对人的印象就是这么奇怪,会因为一件糗事而丢分,也会莫名其妙因为一件他本人都不知道的浪漫美事而加上很多分数。那贾瑞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贾族硕果仅存的太爷辈贾代儒的孙子,虽然没有宁荣二府的富贵,却是个书香门第,贾代儒是一个德高望重,严肃方正的人。书中说贾代儒治孙甚严,从不让他多走一步,就怕他在外面喝酒赌钱,误了学业。贾瑞第一次给凤姐哄出去空等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回去撒谎说往舅舅家去住了一夜,代儒道:"自来出门,非禀我不敢擅出,如何昨日私自去了?据此亦该打,何况是撒谎."因此,发狠到底打了三四十扳,不许吃饭,令他跪在院内读文章,定要补出十天的工课来方罢.贾瑞直冻了一夜,今又遭了苦打,且饿着肚子,跪着在风地里读文章,其苦万状.家教不可谓不严,只可惜矫枉过正,日日只知道督促他做功课,二十几岁都没娶妻,见到凤姐这样的妖娆少妇便神魂颠倒,此事却也当真怪不得贾瑞。

再说贾蔷,他是宁府中之正派玄孙,父母早亡,从小儿跟着贾珍过活,长到十六岁,比贾蓉生的还风流俊俏。他们两人之间就有些不清不楚,贾珍听到了,反倒分了些房舍给他,让他自立门户去了。这贾蔷外相既美,内性又聪明,小小年纪,哪里知道什么自力更生?不过天天斗鸡走狗,赏花玩柳.总恃上有贾珍溺爱,下有贾蓉匡助,因此族人也没人敢来触逆他。后来走了贾蓉跟凤姐的关系,讨了一个下江南采戏子的美差,近水楼台哄了青衣龄官上手。龄官就是那个著名的眉眼模样也有些象林妹妹的,两人情定梨香院的时候还是好的,但一旦戏班子遣散,贾蔷又如何敢娶龄官,终究还不是辜负了。

说到这里,倒想起我自己上学的时候,门门功课好的很,谁知上了高中以后,物理课突然就听不懂了,竟然考到差点不及格。拉下了我的平均分,就再也考不到年级第一,最后含泪去了文科班,至今要卖字赚钱。作人,和作功课一样,不能被某一项拉了后腿,却要找些事来给自己添分,这样平均分才会高。

简单得说,在办公室也是一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也是一条生存之道。

第19节 黄浦江边喝鸡汤

在机场等上机的时候是最无聊的,尤其是首都机场,里面也没什么名店免税品卖,都是些绫罗绸缎,脸谱泥娃娃骗外国人钱的东西,我们国人只好很有文化的都去逛书店。一逛吓了一跳,冲门口一架子全是张爱玲,她写别人,别人写她,密密麻麻足有十几种,倒是想不到她如今怎么突然就红成这样了。也不知这书店是有心还是无意,张爱玲旁边居然就摆着李鸿章,很超时空后现代的感觉。

这两人是有些沾亲带故的,大致是李鸿章的女儿嫁给了张佩纶,张爱玲的爷爷。张爱玲对自己的出身还是很满意的,经常拿出来说,结果有个好事的人说她与李鸿章的关系,就好比太平洋里淹死了一只鸡,整个黄浦江边的人民就都喝上了鸡汤一般。

我记性不好,这是谁说的我已经忘了,不过这句的恶毒水平,当真是比张小姐全集加起来还高出两个档次,让我每次想起都不顾场合时间地点嗤嗤傻笑。其实张爱玲跟李鸿章的关系如果是太平洋里淹死鸡,那我们可爱的刘姥姥和荣国府的关系,那可真是大西洋里淹死鸡了。话说那家京城人士姓王,祖上曾作过小小的一个京官,昔年与凤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认识。因贪王家的势利,便连了宗认作侄儿。刘姥姥是这个侄儿的儿子狗儿的儿子板儿的姥姥,也就是说她跟这个小王家不过是亲家,与王夫人的王家,是压根没关系的。

不过刘姥姥想必在结小王家这个亲家的时候,对他家的祖宗八代都进行过一番彻底的调查研究,因此在狗儿生活困顿,无计可施的时候,是她说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要想拿就有办法拿的到。狗儿不相信,她就说出了当年王家祖上跟老王家的这点攀龙附凤的关系"这倒不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机会来.当日你们原是和金陵王家连过宗的,二十年前,他们看承你们还好,如今自然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亲近他,故疏远起来.想当初我和女儿还去过一遭.他们家的二小姐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如今现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听得说,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如今王府虽升了边任,只怕这二姑太太还认得咱们.你何不去走动走动,或者他念旧,有些好处,也未可知.要是他发一点好心,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呢."

然后又是她雄纠纠气昂昂带着板儿去到荣国府,靠着跟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一点关系因为昔年周瑞争买田地一事,其中多得狗儿之力,今见刘姥姥如此而来,周瑞家的心中难却其意,二则也要显弄自己的体面,顺利见到了当家凤姐。上前就道,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

好在凤姐是个场面上的人,胡乱应了这个没影子的侄子的说法,又哭了一趟穷,说家里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这可真是应了刘老老先前在家说的,有钱人家随便拔了根汗毛,比他们的腰身还粗,一下子有了二十两银子过冬钱,立下了这番大功劳,从此刘姥姥在小王家的地位,也就不是被女婿接来过活的老岳母这么简单了。说来说去,就算是被人笑话在黄浦江边喝鸡汤又如何?人到用时方恨少,今日是我跟你攀关系,他日掉转头说不准你得上赶子地跟我攀关系,本来这个职场也好,生意场也好,靠本事,也要靠关系。

不过前几天跟一老外聊天,那人可从来没去过中国,居然也会说"关系",中文发音哦。大惊之余,本人决定以后抛弃关系这个词,改说人脉,反正意同词不同,这等职场秘笈,绝不能让老外轻松学了去。

第20节 先前曾经阔过的

可惜说起来惭愧,四大名著我读囫囵了的时候还在小学,后来任是再看多少次,都看不全了。《水浒》不用说,宋江一被招安,我心里那个气啊,《三国》里诸葛亮一死,他那个没用的学生姜维出了N次祁山,毫无作为,看的心里那个着急啊,索性就不看了。

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说什么,现在都不太记得了,我就不免心中疑惑,当时为什么就看不下去了呢?前两天仔细一研究,恍然大悟。原因有四,其一,从八十一回开始,高鄂让贾政盘查了一次贾宝玉的学问,林黛玉劝了一次宝玉要读书,宝玉去私塾贾代儒又问了一次学问,回去温习了一次书,第二天又去了私塾听学究讲课,当真不是一般的闷;其二,姑娘们的戏少了很多,林黛玉一出场就赤裸裸地打算自己跟宝玉的婚事,还作了一个巨恶俗的梦,妙玉做了一个春梦,走火入魔了,全成了一群特世俗的人;其三,明写了许多官场之事,高鄂对贾政的政治生命非常关心,刻意给他添了许多戏分,将他塑造成一个忠君爱民的人民公仆形象,看了八十回的才子佳人,对封建家长贾政正在气头上,突然来这么一下,自然不喜。

其四,不知怎的,后几十回里的人,一开口我就觉得小家子气,不管是老太太,薛姨妈还是王夫人,当年举止做派都很有派头的,如今就变成了一寻常没主见的老太婆。老曹笔下什么东西都是有讲究的,连平儿丢了的虾须镯,后人都能写一大篇文章来考证是个什么物事。可是高鄂写到抄家的时候,赤金首饰共一百二十三件,珠宝俱全.珍珠十三挂,淡金盘二件,金碗二对,金抢碗二个,金匙四十把,银大碗八十个,银盘二十个,三镶金象牙筋二把,镀金执壶四把,镀金折盂三对,茶托二件,银碟七十六件,银酒杯三十六个.黑狐皮十八张,青狐六张,貂皮三十六张,黄狐三十张,猞猁狲皮十二张,麻叶皮三张,洋灰皮六十张,灰狐腿皮四十张,酱色羊皮二十张,猢狸皮二张,黄狐腿二把,小白狐皮二十块,洋呢三十度,毕叽二十三度,姑绒十二度,香鼠筒子十件,豆鼠皮四方,天鹅绒一卷,梅鹿皮一方,云狐筒子二件,貉崽皮一卷,鸭皮七把,灰鼠一百六十张,獾子皮八张,虎皮六张,海豹三张,海龙十六张,灰色羊四十把,黑色羊皮六十三张,元狐帽沿十副,倭刀帽沿十二副,貂帽沿二副,小狐皮十六张,江貉皮二张,獭子皮二张,猫皮三十五张,倭股十二度,绸缎一百三十卷,纱绫一百八一卷,羽线绉三十二卷,氆氇三十卷,妆蟒缎八卷,葛布三捆,各色布三捆,各色皮衣一百三十二件,棉夹单纱绢衣三百四十件.玉玩三十二件,带头九副,铜锡等物五百余件,钟表十八件,朝珠九挂,各色妆蟒三十四件,上用蟒缎迎手靠背三分,宫妆衣裙八套,脂玉圈带一条,黄缎十二卷.潮银五千二百两,赤金五十两,钱七千吊."

曹雪芹在第五十三回写宁国府过年,倾铸预备赏人,给押岁钱的金银子,一倾就是一百五十多两黄金。贾府这样的人家,怎么会全部金器,只和宁国府一次节赏的数字不相上下呢?也许是高鄂太老实,不会编,也许是他已经尽力编了,也实在编不出点别的象样的东西来,因为他没见过。高鄂是东北人,大概从小野物兽皮见的多,所以金银古董贾府没抄出来,却抄出各种各样几百张皮草来,这也算是"作家在文学创作的时候通常以自己的生活作为素材"的最好注解了。

高鄂虽然是镶黄旗内务府人,但家贫官冷,追求功名的欲望极其强烈,却几次赶考不中,做过一段时间的私塾先生,最后才中了进士。可见一个人的经历见识真的很重要,曹雪芹这个先前曾经阔过的穷人,顺手写来旧日豪门的烟华旧梦,栩栩如生,高鄂这个先前穷过的官宦,费了老大的劲,总不免写到经史仕途,学人写豪门,却落到几百年后被我这样一个穷人耻笑,也算是冤枉。

想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今生虽无福气托生在阔气人家,好歹要冲杀进巨头公司,也好长点见识,学点派头,到时候才能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