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皇朝经世文编卷五十五

 礼政二大典上 

善化贺长龄耦庚辑

  天地合祭辨 

秦蕙田

天地合祭。始于王莽。后遂因而行之。由汉历唐千余年。分祀者。唯魏文帝之太和。周武帝之建德。隋高祖之开皇。唐元宗之开元。宋神宗之元丰。元文宗之至顺。明世宗之嘉靖。余皆主合祭。儒者多非之。其纷争聚讼者。莫如宋元丰一议。元佑再议。绍圣三议。元丰主合者。王存曾肇也。元佑主合者。顾临八人。而苏轼六议为最辨。今考轼所议。衷而论之。其失有十焉。轼之议曰。冬至南郊。既祀上帝。则天地百神。莫不从祀。皇地祇亦宜从上帝而合祭于南郊。古者祭天地特牲。未尝有百神从祀也。百神从祀。乃后世渎乱之举。轼乃以书舜受禅告神为证。不知此正专祭上帝之明验也。如果百神从祀。则类上帝之下。不应又禋六宗。望山川神矣。其失一也。轼又曰。古者秋分夕月于西郊。亦可谓阴时阴位矣。至于从祀上帝。则冬至而礼月于南郊。议者不以为疑。以破阳时阳位不可求阴之说。夫既不以配月从祀之故。而废秋分之夕月。何得以地祗从祀之故。而废夏至之方泽耶。其失二也。轼又引诗序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为合祭之明文。谓诗终篇言天而不及地。颂以告神明。未有歌其所不祭。祭其所不歌也。今祭地于北郊。独歌天而不歌地。岂有此理哉。是不知圜丘方泽。正须两用。故言天地若合为一祭。则但云郊祀足矣。不必标举天地也。孔疏云。经不言地。序知其因此二祭而作。故具言之。其意甚明。若谓歌天而不歌地。考诗词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意。谓我周受命而为天子。当主天地之祭。此犹言其命维新。天作高山云尔。非专指天之功德而歌颂之也。且天亦何可以功德颂美也哉。是终篇虽未尝歌地。并亦未尝歌天。苏氏乃指一天字。遽谓之歌天不歌地过矣。夫此诗唯不称所祭之功德。而成王不敢康以下。但言主祭之基命缉熙。严恭寅畏。则用之祀天可。用之祭地亦可。当时刘安世已折之曰。序乃后儒之词。亦谓成周之世。各歌此诗。以为乐章耳。不可据以为合祭之证。其失三也。轼又曰。议者谓合祭天地。始于王莽。以为不足法。礼当论其是非。不当以人废。光武亲诛莽者也。尝采用元始合祭故事。呜呼。谄事元后。同席共牢。渎乱大典。而以为礼之是。则天下事何者为非耶。且沛公亲灭秦。而所用者皆秦法。非秦法果足尚也。武王末受命。未遑制作。必待于周公。今以光武袭元始故事。遂谓莽本足法。其失四也。轼又以汉魏及唐皆合祭为证。夫汉魏及唐。谁则能复古礼者。不以三代圣人为法。而以近世一切苟且之治为法。其失五也。轼又谓周礼一岁祀天享帝。四时迎气祭地享宗庙。凡十五祭。皆天子亲祭。而又有朝日夕月四望山川社稷五祀及小祀。宋室之礼。先享宗庙。乃祀天地。三岁一郊。又谓今所行皆非周礼。独于祭地祇欲从周礼为非义。不辨周礼之是。与今礼之非。而但言国朝之礼。非子孙所可改易。是孔子应以鲁季氏之礼为礼。而饩羊决不可复存。其失六也。轼又谓古天子王畿不过千里。唯以齐祭礼乐为政事。故岁岁行之。率以为常。后世海内为一。四方万里。机务之烦。亿万倍于古。则周礼不可行。然古之帝王。或盘于游畋。或不遑暇食。或总揽大纲而有余。或亲决庶务而不足。俱由人主之自为。而礼之可行不可行。曾不在是。轼之所言。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其失七也。轼又谓天子仪物。日以滋多。有加无损。以致于今。非复如古之简易。不知此后世之繁文也。守繁文而弃古礼。其失八也。轼又曰。盛夏出郊。日中而舍。百官卫兵。暴露于道。铠甲具装。人马喘汗。皆非夏至所能堪。是盛夏之月。君若臣但当栖迟偃仰。而谓敬不足行。谓祭无益也。其失九也。轼又谓郊有赏给。三岁一郊。倾竭帑藏。犹恐不足。郊赉之外。岂有复加。若一年再赏。国力将何以给。分而与之。人情岂不失望。轼之意。难于失人情。而不难于改古礼。其失十也。

至于六年一祭之议。十月祭地之议。禁中望祀之议。说本悠谬。夫轼之主合祭也坚。然其辨如彼。其谬如此。刘安世曰。臣等所守。乃先王之正礼。轼之议。皆后世之便宜。可谓深得其情者。明夏言疏。谓元丰元佑绍圣三议。皆主合祭。而卒不可移者。以郊赉之费。每倾府藏。故从省约。安简便耳。亦未尝以分祭为非礼也。则天地合祭。虽主是说者。亦不能自以为是矣。说者又以召诰用牲于郊。牛二。为合祭天地之证。是又不然。  钦定书传曰。用牲于郊。牛二。注疏谓以后稷配。故牛二。蔡传则云祭天地也。蔡但言祭天地。不言合者。天地各攻其位。位成而祭之也。疑此时南北郊之名已立。言郊者。统天地言之欤。祭虽有冬夏至之分。而此于位之初成。非常祀之时可比。故同日而举也。此亦足破传注之惑。而夺议者之所据矣。绍圣三议。黄复言南郊合祭。自古无有。止因王莽谄事元后。遂跻地位。合席共牢。逮乎先帝。始厘正之。陛下初郊。大臣以宣仁同政。复用王莽私意。合而配之。渎乱典礼。此言深悉合祭之病根。明嘉靖议分合祭之礼。议者多据周礼。以分祭为是。惟霍韬言周礼莽贼伪书。不足引据。夏言疏驳之曰。合祭以后配地。实自莽始。莽既伪为是书。何不削去圜丘方泽之制。天地神祇之祭。而自为一说耶。此言足明分祭之可据。两议可为万世定论矣。夫合祭分祭。理有攸归。及今已无异论。然当前代盈廷屡议时。主合祭者。往往不能夺分祭者之理。可见人心不可泯。而主分祭者。往往不能屈合祭者之势。可见人欲之不易克。观明世宗南北郊之制甫定。神宗万历三年。阁臣张居正进郊礼图册。仍以孟春合祭为说。其言曰。冬至极寒。而祼献于星露之下。夏至盛暑。而骏奔于炎歊之中。时义为戾。夫身为大臣。不以敬天劝民相儆勖。而以便安逸豫为逢迎。隐微深痼。前后一辙。可也夫。我 朝定南北郊之祭。  天子岁必亲行。破累代之陋规。遵古经之正礼。可为万世法矣。

   郊祀分合议 

顾栋高

天地合祭。始于汉元始中。其后东汉建武。唐天宝。宋建隆。迄于熙宁。及明嘉靖初年。皆因之。而宋元丰之始议分祭也。置局议定而后行。然冬至亲祀。夏至但遣官行礼。则地祇反不与亲祀之典。故元佑七年。复议于南郊设皇地祇位。至八年。苏轼引昊天有成命为合祭明文。发六议以难臣。于是主分祭者四十人。主合祭者仅八人。绍圣三年。遂罢合祭。诏以夏至亲祀北郊。而卒未行也。明洪武故用合祭。嘉靖中以给事夏言言。分建南北坛。然一祀之后。并南郊亦未尝亲祭矣。此自古郊祀分合之大凡也。夫昊天有成命。据国语为祀成王之诗。小序之荒谬。朱子多驳之。固不足以为信矣。而倡为合祀之说者王莽也。彼徒附会王者父天母地之文。而遂以天地之大。等之夫妇同牢之礼。其为渎侮不已甚乎。故合祭之非。不待辨而自明也。不合祀则宜用分祀矣。然主合祀者固失。而主分祀者亦未为得。则以其说之不尽合于经。而无以服异议者之心也。郑氏祭法注。禘谓祭昊天上帝于圜丘。郊谓夏正建寅之月。祭感生帝于南郊。此圜丘方丘与南北郊之分地而祭者。其说本于大司乐。不知大司乐所谓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则天神皆降。夏日至。于地上之方丘奏之。则地祇皆出者。言乐作而天神地祇人鬼。皆感而至。犹书所谓虞宾在位。凤凰来仪。百兽率舞耳。于祭何与。而妄增两丘于南北郊之外。此其不合于经者一也。然晋泰始间。尝并圜丘方丘于南北二郊矣。后一袭用于唐。而今竟罢之。固知其说之无足据矣。若夫郊之有南北。则古今以为得分祀之正。而未有明其非者也。匡衡曰。祭天于南郊。就阳之位也。瘗地于北郊。即阴之象也。愚考春秋书郊者以十数。曰郊曰卜郊曰用牲于郊。未有兼地言者。亦未有以南郊称者。王者虽父事天。母事地。而礼数则不同。礼宗子祭父。支子不得祭父而得祭母。母卑于父也。天子祭天。诸侯不得祭天。而可以祭地。地卑于天也。故曰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也。古者无祭地之礼。有祭社之礼。寓地之祭于社。而社之祭与稷并举。不与天对称者。尊阳抑阴之道也。社有二。王为姓立社曰大社。自为立社曰王社。大司徒设其社稷之壝。又曰血祭祭社稷。则大社也。封人掌设王之社壝。军旅宜于社。则王社也。王社设于宗庙之右。而大社立于国中。既曰祭帝于郊。又曰祀社于国。一郊而一国。则知大社之建。不于北郊。明矣。郊特牲疏。社祭一岁有三。月令仲春命民社。诗甫田曰。以社以方。谓秋祭。月令孟冬大割祠于公社。三时举祭不以夏。则知无以夏日至祭地于北郊者矣。此其不合于经者又一也。案南北郊之说。考之于经既无其事。祭社之说。证之先儒五峰胡氏等言则历历不爽。今若欲如古礼。必废北郊而复立大社于国中。以春秋冬一岁三祀之。而不敢与郊并。然后可以尽合乎先王之制。而大服乎好异者之心。然而古今异尚。礼贵变通。王者期于敬天奉地之无失则已矣。必欲取历代之成法尽变之。纷纷更作。此势之所不能也。若世儒之论。以两郊分祀为先王之制。则不然也。是不可以不办。

  祭地祭社不同论                         秦蕙田

祭地不同于祭社。经有明文。曲礼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疏天地有覆载大功。天子主有四海。故得祭天地。方性夫曰。祭天地则天子之事。刘执中曰。惟为天子。得以主天地之祀。地之为社一也。其济生于物。随人大小。天子父天母地。夏至之日祭于泽中之方丘。则曰皇地祇。主之者独天子焉。是祭地之与祭社天子诸侯。尊卑殊而广狭异。今详考其礼之不同者十有三。周礼大司乐。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又凡以神仕者。以夏日至致地祇。此祭非诸侯所得与。其不同一也。诗周颂载芟序。春藉田而祈社稷。良耜序。秋报社稷。丰年序。秋冬报。月令孟冬之月。大割祠于公社。或以春。或以秋冬。从未有以夏至者。是祭之时不同。二也。月令仲春之月。择元日。命民社。郊特牲日用甲。用日之始也。夏日至阴生。日之甲阳始。是祭之日不同。三也。方丘在泽中。社稷在库门内。是祭之地不同。四也。仪礼祭地瘗。周礼以血祭祭社稷。是祭之名不同。五也。礼器瘗埋于太折。用骍犊。郊特牲社稷太牢。是牲不同。六也。郊特牲器用陶匏。牺尊疏布鼏。周礼鬯人。社壝用大罍。是器不同。七也。祭地用衮衣。祭社稷则希冕。是服不同。八也。祭地七献。祭社三献。是献不同。九也。祭地以后稷配。祭社以句龙配。是配不同。十也。地为大祀。社为次祀。是等不同。十一也。陈氏礼书。周礼或言大示。或言地示。或言土示。大示则地之大者也。地示。则凡地之示与焉。土示。则五土之示而巳。是祭称示不同。十二也。周礼大司乐。五变而致土示。八变而致地祇。是乐之致示不同。十三也。经传所载祭地祭社之不同如此。乃胡五峰谓古者祭地于社。犹祀天于郊。故泰誓曰郊社不修。而周公祀于新邑。亦先用二牛于郊。后用太牢于社。记曰。天子将出。类乎上帝。宜乎社。又曰。郊所以明天道。社所以神地道。周礼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血祭祭社稷。而别无祭地示之位。两圭有邸。舞咸池以祀地示。而别无祭社之说。则以社对郊可知矣。后世既立社。又立北郊。失之矣。杨信斋辨之曰。礼经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莫重于天地。而社稷其次也。胡氏乃合祭地祭社而一之何也。曰社者五土之神。是亦祭地也。而有广狭之不同。曰里社。则所祭者一里之地而已。曰州社。则所祭者一州之地而已。诸侯有一国。其社曰侯社。则所祭者一国之地。一国之外不及也。天子有天下。其社曰王社。则所祭者。天下之地。极其地之所至。无界限也。故以祭社为祭地。唯天子可以言之。凡胡氏所引皆天子社也。且云后世既立社。又立北郊。失之。此则未然。有正祭。有告祭。夏至祭地于方泽。顺阴时。因阴位。以类求类。所谓正祭也。左祖右社。社与祖对。尊而亲之。若因事而祭地。则祭社可知。天子将出。类乎上帝。宜乎社。此所谓告祭也。又曰。祭地惟有夏至北郊方泽之礼。此外则有社祭。愚按天子一岁祭天有四。而地则唯夏至一祭者。诗载芟良耜丰年月令割祠公社。凡军旅会同田猎灾眚。皆有事焉。祭社稷皆所以祭地示。故曰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而地之正祭。不嫌于疏也。正祭不嫌于疏。而社又无乎不祭。此社之祭所由与郊并称。书之郊社不修。中庸郊社之礼。礼记郊社之义。皆连类以及。而地之正祭。反有时不举。宜胡氏祭地即祭社之误。所自来也。明乎天子所祭者地。惟方泽一祭。则社之祭土。不得混于祭地矣。山堂考索谓地者后土之总称。社若地示之属。而非即地。犹五帝为天之尊神。而非即天。盖古之圣王。尊天亲地。郊天大雩祈谷明堂五帝。皆天也。而莫尊于郊。方泽泰社皆地也。而所亲在社。故书多以郊社并称者。于天举所尊。于地举所亲。皆言理而非言其制也。吴幼清曰。祭地之礼。北郊方泽为至重。唯天子得行之。其次则祭地于社。天子而下。皆得行之。经传中有天与地并称者。此南北郊之礼也。其礼地与天敌。有郊与社并称者。此郊社之礼也。其礼社不与郊敌。黄泽曰。殷革夏。周革殷。皆屋其社。是辱之也。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是责之也。王者父天母地。岂有可辱可责之理。则社非祭地明矣。诸儒之辨。痛快明确如此。及近世朱鹤龄齐召南顾栋高蔡德晋诸人。尚沿其误。而弗深考。何耶。

  郊祀 

阎若璩

尝闻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援古者。必有合于今。要未有不达于天人今古之际。而可以成一代之巨典。正千载之纷更。如郊祀之礼者也。郊社之礼。果安所折衷哉。主合祭者。本于周颂。主分祭者。本于周礼。其一分一合。皆出于周家一代之遗文。而莫有定论。又何怪后世之既分而复合。与既合而复分。与或分或合。而莫知适从者欤。要其制则可得而详考也。汉成采匡衡之议。始定为南北郊。后又用王莽之议。改合祀于南郊。光武因之。而东京二百年不易焉。唐合而行者三百年。其间之特祭地祇者。睿宗一人焉而已。虽宋之制尝主于分。然自元嘉政和建炎而外。其一祖六宗。又末尝不以合祀天地为兢兢。则分之时少。而合之时多。亦可概见矣。明太祖分而行者九年。合而行之者二十二年。而其后子孙莫不合也。世宗合而行者九年。分而行之者三十六年。而其后子孙亦莫不分也。当时不以世宗为加于太祖。则分之不如合也。故愚尝统而论之。开创之君。多主合。而继体之君或主分。喜更张者多主分。而乐循礼者多主合。夫开创之君。孰有过于我   世祖。而郊祀之礼。亦孰有善于我   世祖之定合祀者乎。自合举以来。神受其职。民乐其业。二十年间。莫复有嗟风雨之不节。而寒暑之不时者。则天心之克享。抑可见矣。论者必以为物巨费繁。人主之出宜简。故合之为便。此出于弱宋之见。而非所论于 本朝。又以为天与地并祭。犹父与母同牢而食。此近于人道之为。而非所论于上帝。曷不观诸冥漠之际乎。天之气一动。而地即承之以流行。故地之滋育万物。莫非天之功也。天不能离地而独生。地亦不能离天而独成。天下阳外无阴。而阴外无阳。而谓宰此阴阳之气者有二帝也。吾不信也。无二帝而犹谓不可合祭者。吾又不知其何说也。当百物告成之时。修报本反始之典。日月星辰之属。效一职于天之中者。莫不然秩而祀之。以致其报。而未尝疑于与天并抗。而独疑夫地焉。亦不经之甚矣。要天与地并列。而天未尝不独尊。地与天并例。而地实有以相配。是始古圣人与天地合其德。即与天地合其报。实有见于天人感格之至理。古今制作之源流。而非一切议礼之臣之所能窥测者也。后世之  圣子神孙。守兹不变。虽与天无极可也。又何必以圜丘方泽之异其地。黄琮苍壁之异其文。而遽从周家一代未成之书也哉。

  北郊配位议 

徐干学

康熙二十四年某月。太常卿徐元珙条奏北郊之礼。皇地祇位北向。  祖宗配位。当以西为左。东为右。请察政和礼改正。奉  皇上面谕。令学士臣干学臣菼。考论古时所行典礼。撰议以进者。臣等窃思凡祀典有正位。方有配位。配位之左右不同。正位向南。则东则左而西为右。正位向北。则西为左而东为右。臣谨案北郊配位。自汉光武中元二年始。地祇南向。薄太后配位东设西向。唐开元二十一年祭地方丘。地祇南向。高祖配位东设西向。此地祇南向。配位居左之证也。至宋政和四年。用北墉答阴之义。改地坛向北。配位从正位而改。故宋太祖位。西设东向。地祇既北向。则配位以西为上。西方即左也。此地祇北向。配位居左之证也。明嘉靖九年。建方泽坛于安定门外。用宋旧制。地祇北向。则当以西为左矣。而其配位犹设于东。与古礼不合。 本朝因之。未曾改正。但明制配位。止一太祖。我朝   三圣并配。所设   祖宗位次。尤宜详为考定。今廷臣惮于改作。不考政和之礼。托言地道尚右。谓不必更张。似非笃论。其曰地道尚右者。乃周礼注疏。解左宗庙右社稷之义。郊坛配位。从未尝以此为断。臣谨案嘉靖祀典考云。礼臣进呈陈设图式。方丘坛皇祇北向。配位居左。是嘉靖时尚左而不尚右明矣。顺治十四年。礼部题请奉安神主配向方泽礼。恭奉   太祖配位于左。   太宗配位于右。是 本朝之制。亦尚左而非尚右明矣。嘉靖议礼诸臣。原知以左为尊。而礼官误执以东为左。当是有司之过。有待于 本朝厘正者也。至有以社稷坛尚右为言者。臣谨按社东稷西。异坛同壝。主皆北向。各自成尊。其来已久。然魏晋社坛。间或南向。惟萧齐武帝时。何佟之建议。社坛北向。稷坛东向。是稷为配社之坛。岂非配当在左乎。唐开元礼。太社太稷北向。设后土于太社之左。设后稷于太稷之左。俱东向。夫曰左。则非尚右矣。曰东向。则在西方矣。岂非以西为左而配必在左乎。宋政和五礼。及孝宗时社稷配位。皆西设东向。以居于左。明世宗实录。嘉请九年正月。亦有勾龙后稷西北东向一条。惟会典所载。东西方向稍异耳。足知社稷北向则配位当在西方。虽与地坛之制不同。其配位居左。于理则一。此正可以参稽而得者也。若夫唐宋明郊祀。亦有三祖二祖并侑之礼。皆以序设位一方。不分左右。莫若降集议。采用旧典。无使三后在天之灵。稍有未安。臣等浅学识。仰承  明问。不敢不以所闻具对。谨议。

  地坛配位 

徐干学

或问予之论地坛配位。谓配必在左。左右无定。而东西一定。有说乎。曰有。尝历考前代地坛之制。自汉而唐而宋而金。率皆南向。既已南向。则祖宗配位。必东设西向。以居于左。不待言矣。若北向则自宋政和四年始。其时以太祖配地。用太常礼院言。西设而东向行凡十二年。夫正位南向。则配位以东为左。正位北向。则配位以西为左。此义之最易明者。此宋政和之制。允合典礼。确不可移者也。迨明嘉靖间。分建南北。为坛北郊。我 朝因之而不变。皇祇之正位由是而定矣。而   祖宗之配位乃有可议者。则自有明之贻误也。彼时夏桂洲诸臣纷纷建议。止论南北之宜分不宜合。配享之宜一不宜二。未有援宋政和之制。以明北坛配位之宜西不宜东者。遂至以太祖东设西向与天坛无异。而不知地坛左右相易。与天坛大不侔矣。我 朝因其制。亦奉 太祖居右。而   三圣并侑。遂致有昭穆越次之嫌。此所宜急为更定也。曰地道尚右。何必左耶。曰非也。明之以太祖居右。及我 朝之奉   太祖居右。皆非谓地坛之内。遂宜以右为尊也。亦皆知左之为尊。而谓配位必宜居右也。何以言之。嘉靖祀典。礼臣题请圜丘上帝南向。配位居左。方丘地祇北向。配位居左。则曩日朝议以左为尊也明甚。我 朝顺治十四年。  上谕奉   太祖    太宗配享方泽。礼部题请奉安   太祖配位于左。  太宗配位于右。奉  旨是。遵行在案。则当时  圣裁以左为尊也又明甚。夫既以左为尊。而明会典所载。及今现行坛制乃皆居右者。此直有司奉行之误。执东为左。一时未及详审耳。夫岂有尚右之说。以右为尊。而谓地坛配位宜居于右也哉。是则今日之更定。非更定前明之制也。亦非更定我   世祖之制也。不过更定有司之误。正以合乎前明居左之说之欲行而未行者也。正以遵我  世祖时居左之说之欲行而未行者也。要之今日配位谓不宜更定者。必谓天坛南向。以东为左。地坛北向。亦以东为左。然后可。知其不然。则固明知地坛之内以东为右也。夫既知地坛之以东为右也。而乃以尚右文其说何耶。此其所以急宜更定也。曰明制社稷坛之配。后土西向。后稷东向。是东西无一定乎。曰此明祖一时之见。非有所据也。开元礼载祭太社太稷仪。设太社太稷于坛上北向。设后土于太社之左。设后稷于太稷之左。俱东向。又诸州祭社稷仪。社坛稷坛皆北向。设后土于社神之左。设后稷于稷神之左。俱东向。政和五礼新仪。载社坛北向。以后土配东向。稷坛北向。以后稷配亦东向。是康宋后土后稷配位。皆西设东向。以居于左。并无尚右之说也。宋孝宗熙四年。设社稷于坛之南方北向。设后土勾芒氏后稷氏位于其西。东向。按孝宗时。似合太社太稷在一坛者。其社与稷孰在左。虽无可考。然其配位。则又皆并列于西而在左矣。并无尚右之说也。曰宋政和之礼。徽宗蔡京何足称乎。曰政和时虽非贤君相。其议礼未尝非也。礼记郊特牲云。社祭土而主阴气也。君南向于北墉下。答阴之义也。故陈祥道礼书定为北郊。皇地祇之位。当主北向。但自古惟宋政和四年。始行此礼。地祇既北向。则配位当在西方东向。明嘉靖九年。既用政和之礼。地祇北向。而配位独东方西向。是自违戾矣。抑其所以更定则有说焉。自昔郊坛之制。以二祖三祖配者。唐宋明皆有之。要皆以次并列。从未有以昭穆对序者。莫若易昭穆之对序。而奉祖宗以次并列乎左。则既无越次之嫌。而一时纷纷之说。亦可以略而不论矣。

  方泽坛左右辨 

陈廷敬

王者南面以听天下。宫室庙庭。罔弗南向。故古北郊位皆南向。无北向。配位皆西向。宋政和间。用北墉答阴之义。始改地坛位北向。而太祖配位东向。坛位既北向。则西为位左方。配位居西东向。是左昭之义也。南渡后坛复南向。明嘉靖九年建方泽坛。用宋政和制。地祇北向。祀典考曰。配位居左。既曰左。则宜东向明矣。王圻续文献通考。嘉靖初年。祀方泽仪注云。配位西向。当是时。犹未用政和之礼也。其西向也固宜。今坛制沿明旧。而用仪注西向之文。不察配位居左之义。夫今之方泽。非嘉靖初年之方泽。是用政和礼改建之方泽也。坛位既北向矣。而仍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则是尊昭也。而顾使居于穆。次穆也而顾使居于昭。以昭居穆。以穆居昭者。是有司失考。昧左右之义矣。东与西为定位。左与右为虚名。配位之或东或西。从坛位之南向北向也。北向之东。乃南向之左。非北向之左也。北向之西。乃北向之左也。故方泽北向。宜取左而居西向东。不宜仍从南向取东而居右也。今位西向。是居南向之左。非居北向之左矣。按礼。昭穆。昭南面。穆北面。昔之所谓南北。今之所谓东西也。今之所谓左右。昔之所谓昭穆也。是左为昭。右为穆也。若宜东向而西向。是宜居左而居右矣。是以右为昭而左为穆矣。由是位不得不东向。则宜穆而乃昭矣。当时礼官忽左右之位。执东西之名。以有定之东西。言无定之左右。其于昭穆之义。果能合欤否欤。于愚心窃有未安也。当俟诸议礼之君子焉。

  北郊配位尊西向议 

毛奇龄

古但着郊礼。而不着二郊分合之礼。故议者多据宋人说。谓天子祭天不祭地。社即地也。又无南郊北郊之名。至汉成帝朝。匡衡张谭辈始有分立二郊之议。而至于南郊南向。北郊北向。则自古迄今。并无考据。惟宋政和礼。始分两向。而明嘉靖间因之。且从来祭社。未闻有配。则是郊之祭地。与祭地之有北郊。以至北郊北向。兼有配位。即此四事。尚无成说。而欲于配位东西。执两端以定一是。此一哄之市也。特某谓天子必祭地者。周礼大宗伯掌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地示礼。即祭地礼也。故曲礼云。天子祭天地岁。而周颂昊天有成命篇曰。祭天地也。虽天地合祭与分祭。说尚未决。然其有地祭明矣。是以礼器曰。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孝经曰。王者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皆言天地两祀之义。而祭法直云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则有其地。宗伯之职。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则有其物。尔雅曰。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瘗埋。则有其名。周礼凡以神祀者。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夏日至。致地示物●。则有其时。大戴礼祭天之词曰。敬拜皇天之祜。祭地之词曰。敬拜下地之灵。则有其祝辞。是王者祭地。在诸经历历有之。若云社即是地。则王制不当云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矣。是以尚书云。告于皇天后土。左传君戴皇天而履后土。此后土地也。周礼王大封则先告后土。左传共工氏有子为后土。此后土土神。即社神也。盖社即地示之一。然而大示与土示端有别矣。若夫南北二郊。则家语所云。兆帝于郊。周礼所云兆帝于四郊。月令所云孟夏之月。迎夏南郊。孟冬之月。迎冬北郊。无非郊名。是以孝经说云。祭天于南郊。就阳位也。而注者谓必有祭地北郊。与之对文。至周礼二郊之名。南曰圜丘。北曰方泽。而礼器云。为高必因邱陵。谓必因已高之邱。而营坛于南。名为因天事天。为下必因川泽。谓必因已下之泽。而加墠于北。名为因地事地。则已展转有经据矣。虽北郊北向。经无见文。然地示与土示通。社之向。即地之向也。周制祭社。必社坛向北。君立北墙答祭之。以为社祭土而主阴气。是以郊特牲云。君南乡于北墉下。答阴之义也。且凡社亦然。故又云薄社北牖。使阴明也。而陈氏礼书。直曰其位则神南面而王北面。示北面而王南面。神者天神。示者地示。此固推之坛位而皦然者。若谓南郊有配。北郊无配。比之于社。则祭地大祭也。并不当与社祭等。盖地示称大示。天官大宰祀大示。大宗伯祀大示。其号称大号。祝称大祝。诏赞者皆称诏。大礼赞大祀。而社示土示及邱陵川泽之示。不过从地示类通之。以渐降杀。故圜丘方丘。皆无神主。而社示社主。坛并列焉。天神地示。皆无人帝人示。而社则后土为土人示。后稷为稷人示。分坛而共壝焉。此则非可以社例比见者也。故地之有配命决。俱云郊所以必有配者。以自内出者。无匹不行`。在经传巳明言之。考公羊传与纬书。自外至者。无主不止。谓郊祀外神。不是室神。不可无主以安之。今曰地神不配。将毋地示是室神乎。是以孝经说云。后稷为天地之主。故南郊北郊必以稷配。谓之为主。文王为五帝之宗。故明堂五室。祠五方五帝。必以文王配。谓之为宗。是天子必祭地。其祭地必在北郊。北郊必北向。且北郊亦必有配。诸说虽繁。然亦大概可睹矣。独是两郊配位。其在南郊者。既首东设而尚西向。而在北郊者。亦首东设而尚西向。则一偏之仪。在诸礼既无见文。而前代相因。又不能详所自始。因而改制之请。见诸奉常。而不知配位东西。全本曲礼。西汉儒臣误承其意。而后王刊正。遂因之一反。而世不察也。

曲礼云。席南向北向。以西方为上。东向西向。以南方为上。夫南北亦殊向矣。乃殊向而不殊上何故。曰席有首尾焉。所谓端也。侍坐于君子。其敷席之法。必认席之端。而定其所上。故席南向者。人向阳。而席居阴。以席为主。则坐在阴位。席向北者。人向阴。而席居阳。以席为主。则坐在阳位。是以阴尚右。而南向之右则西也。阳尚左。而北向之左则亦西也。故曰席端之所上。皆西方也。此以常坐言之也。东向西向之所上皆南方。亦犹是也。若礼坐之席。则以向为主。南向者阳位。阳尚左。而尊东方。北向者阴位。阴尚右。而亦尊东方。故燕礼云。司宫筵宾于户西东上。户西者。西牖之前南向也。东上者。尚东方也。射礼云。宾席南面而东上。众宾之席继而西。南面在牖前也。继西者。尊东方而杀西方也。北向亦然。社主东上。而稷主继西。太社太稷皆东上。而后土与后稷之人示。又继而西。东上为尊。而继西为杀。然且位既上东。则席端亦东。燕礼。司宫卷重席设于宾坐东上。则席端亦在东也。乡饮酒礼云。宾升席自西方。降席自东方。则以升席必取下而在席末。故自西。降席必取上而在席端。故亦自东也。然则礼坐必上东。有固然矣。礼坐有宾主。宾主必相向。相向者。以向为主。与常坐不同。乃西汉郊坛。本是礼席。亦复取曲礼为据。如元始仪。载祭天以南。以先祖配。祀地于北。以先妣配。而前志于孟春合祀之位。直以天地皆南向。而天位在西。地位在东。尚西方也。一如曲礼所云席南向北向。以西方为上也。配位皆西向。而高帝在南。吕后在北。尚南方也。一如曲礼所云东向西向。以南方为上也。此在刘歆左咸之徒。直据曲礼说而定之为仪。而不知其不可者。以彼所尚者是常席。而非礼席也。且女主无配理矣。虽孝经说云。祭天圜丘象北极。祭地方泽象后妃。然以之为比。而不以为配。揣其用意。不过以新莽行诈。将借之以元后。原不可训。况侍坐无虚席。谓傍坐东设。则其坐尽北而虚其南。所以亲正位也。今正位南向。而高后在北。高帝在南。则后亲天地。而帝席反疏。是以后汉配地仪。初改薄后。继改光武。且又改南上而作北上。似乎早鉴其误。而魏配伊后。晋配张后。梁配德后。陈配昭后。相延不改。至唐世以还。始有二祖三祖之配。郄去女主。然而配位南北。一皆尚东。适反乎汉代误遵曲礼一皆尚西之谬。此虽史文阙略。并不知何时刊正。而宋代沿之。有明之嘉靖成之。其所革者在曲礼。而其所沿者在燕射诸礼。一革一沿。未有非也。若夫偏歧一致。似乎碍观。而礼仪所在。有至奇而实至平者。此则非寻常耳目所可拘矣。或曰汉元始仪。但合祀天地。并非两郊分祀之礼。且庙位设主。考西妣东。则尚西有据。而不知合祀所尚。与分祀同。未有合祀遵曲礼。而分祀反有异者。至考西妣东。此是恒坐。即祭时无主席配位。而郊则俨有主配。两当照顾。岂可不主向而主坐如故。若谓唐开元礼。地坛南向。而配位东设。宋政和礼。地坛北向。而配位西设。皆无所误。惟明嘉靖间。有司误据尚右之义。而以右为东。则嘉靖所因。与有司之误据。皆不可知。而上东则不误也。上东不误。则他制非所据矣。窃闻同馆诸官。各有所议。其议改设者。未归画一。而议仍旧者。又争之不尽当。一经同异。则龂龂两端。必致水火。因敢申末议。而录为一通。以俟裁择。

 顾栋高曰。北郊配位之议。学士徐干学韩菼皆主改正。以西为左。议上。久不决。时翰林中多有持两端者。特觇  上无改意。而仍旧制。则又无说以为解。检讨毛奇龄。受学士龚鼎孳指而为此议。龚乃昌言曰。仍旧贯。何必改作。遂罢议。

  请立雩坛疏乾隆七年 

御史徐以升

窃惟尧水汤旱。圣世不免灾异之乘。祷雨祈晴。古来原有特举之礼。我  皇上旰食宵衣。勤求民瘼。今岁春夏以来。畿辅地方。偶尔雨泽愆期。原非遽称灾异。而深宫斋祷。默致精禋。  恩旨频颁。大沛解泽。并  命礼臣设坛。虔诚祷祈。仰见  圣主如伤念。为民请命之盛心。臣窃以为祀典所在。有亟宜修举者。按春秋传曰。龙见而雩。古者有雩祭之典。所以为百谷祈膏雨也。礼记祭法曰。雩禜祭水旱也。月令仲春之月。命有司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是为常雩。乃若偶逢亢旱。则又有雩。周礼稻人。旱暵共其雩敛。春秋书雩二十有一。故有一日而再雩者。旱甚也。是又因旱而雩。义虽不同。要之雩祭之典。自古有之。考字义。雩者吁嗟求雨之意。其制则为坛于南郊之旁。故鲁南门为雩门。是雩坛实有其地矣。自西汉之世。雩礼始废。则祷祀天地宗庙。晋永和时。议制雩坛于国南郊。梁武始移雩坛于东郊。又改燔燎而从坎瘗。唐太宗又雩祀于南郊。宋制。孟夏雩祀昊天上帝。前明雩坛在泰元门外。是历代皆有雩也。我 朝礼制具备。会典亦载有  躬祷之仪。独于雩祭。尚未设有坛壝。似属阙典。虽郊祀之礼。亦有云雨风雷之神。与岳镇海渎之位。而礼必有所专设。乃于祈祷之典。似觉更为诚敬周详。伏乞我  皇上下在廷礼臣。博求典故。详考制度。于京城之内。择地建立雩坛。仿古龙见而雩之礼。每年届期。择日致祭一次。偶遇亢旱愆阳。雨泽稀少。即于望告岳镇海渎。及诸山川能出云雨者。以祈求雨泽。无庸于各宫观处祈祷。再查祈雨祈晴。事同一体。倘有雨水过多。祈求开霁之处。请照祭法雩禜祭水旱之例。亦于雨坛致祷。庶诚敬克申。于典礼似为允协。至僧道讽经。考周礼巫师神巫而舞雩。故古有岁旱暴巫之说。然县子之对鲁穆公曰。天则不雨。而望之愚妇人。于以求之。不已疏乎。今僧道讽经求雨。是亦巫师之意也。其或各寺观有愿祈求者。亦听其自致虔心。不必从事坛壝。至禁止屠宰一事。查唐开元间有禁止屠之例。然稽之雩礼。亦用牲牢。故云汉之诗曰。靡神不举。靡爱斯牲。惟祀神之外则当禁止。至于不理刑名。则各衙门事件繁多。反致稽迟淹滞。如笞杖等罪。不过惩儆刁顽。原非大伤民命。未必遂至干和。若概从宽释。愚顽之徒。反为得计。亦开姑息养奸之渐。臣愚以为刑名案件。似应照常办理。臣又考之书曰。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自古雨旸寒燠。休咎攸关。不独人君当诚心修省。即大小臣工皆宜有省躬省职之思。至于直省府州县。亦应并设雩坛。俾展祈求之典。臣请嗣后京师地方。或遇雨旸偶尔愆期。应致祈祷者。  皇上于大内虔诚致祷。又特遣大臣官员。诣坛致祭。其王公以下。至各部院官员。如何分班诣坛。虔诚致祷。及直省官员。遇本地方水旱。诣坛祈祷之处。伏乞  下礼臣。一并详议。酌定仪注。遵照通行。庶大典举而诚敬昭。以对越   上帝。以消弭灾眚。而古礼咸备矣。

  请举秋报大典疏乾隆十八年 

光禄寺少卿龚学海

窃惟王者父天母地。事天一如事亲。宗庙之礼。禘祫而外。四时备享。其祀天也。冬圜丘。春祈谷。夏大雩。至享帝。则秋祭也。唐虞三代以来。典制虽异。而祀义则同。简册俱存。班班可考。我  皇上乘干御宇。敬天勤民。祈谷冬祀诸大礼。每岁  躬亲。复特举常雩。示为民祈祷至意。古制备。祀事明。所谓千载一时也。然有未举行者。季秋享帝大祀耳。臣闻雩祈也。祈百谷之雨也。享报也。报百谷之成也。有祈必有报祭之礼也。且夫祭天所以法天。四德备而为干。四时具而成岁。秋享之祭。协春祈以伸崇报。岁祀全而天人合。  圣天子隆举斯礼。端在今日。臣谨按季秋享帝之文。载在月令。而秋祀昊天上帝。开元礼亦复可稽。程子云。古者一年之间。祭天甚多。春则因民播种而祈谷。夏则恐旱暵而大雩。以至秋则明堂。冬则圜丘。皆人君为民之心也。钦惟我  皇上爱养黎元。有加无已。当夫万宝告成。普天丰乐。皆上天锡佑之恩。仰祈举行季秋享帝大祀。以答天庥。以合于四时备祭之义。洽四海之欢心。益展  圣主敬天勤民至意。至其规制仪文之详。仰祈  下礼臣。敬谨集议。要于酌古宜今。斯所为式来兹而光前牒者也。微臣学识谫陋。典礼未谙。但幸礼乐明备之时。承乏执事奔走之末。敬献刍荛。用抒忱悃。无任悚惕屏营之至。

  北岳辨 

顾炎武

古之帝王。其立五岳之祭。不必皆于山之巅。其祭四渎。不必皆于其水之源也。东岳泰山于博。中岳泰室于嵩高。南岳灊山于灊。西岳华µ山于华阴。北岳恒山于上曲阳。皆于其山下之邑。然四岳不疑。而北岳疑之者。恒山之几三百里。而曲阳之邑于平地。其去山趾又一百四十里。此马文升所以有改祀之请也。河之入中国也自积石。而祠之临晋。江出于岷山。而祠之江都。济出于王屋。而祠之临邑。先王制礼。因地之宜而弗变也。考之虞书。十月一月朔巡狩。至于北岳。周礼并州。其山镇曰恒。而史记云。常山王有罪迁。天W。尔雅恒山为北岳。注并指为上曲阳。三代以上。虽无其子封其弟于真定。以续先王祀。而以常山为郡。然后五岳皆在天子之邦。汉书云。常山之祠于上曲阳。应劭风俗通云。庙在中山上曲阳县。后汉书。章帝元和三年春二月戊辰幸中山。遣使者祠北岳于上曲阳。郡国志。中山国上曲阳。故属常山。恒山在西北。则其来旧矣。水经注。乃谓此为恒山下庙。汉末丧乱。山道不通。而祭之于此。则不知班氏巳先言之。乃孝宣之诏太常。非汉末也。魏书。明元帝泰常四年秋八月辛未东巡。遣使祭恒岳。太武帝太延元年冬十一月丙子幸邺。十二月癸卯。遣使者以太牢祀北岳。太平真君四年春正月庚午。至中山。二月丙子。车驾至于恒山之阳。诏有司刊石勒铭。十一年冬一一月。南征。径恒山。祀以太牢。文成帝和平元年春正月。幸中山。过恒岳。礼其神而反。明年南巡。过石门。遣使者用玉璧牲牢礼恒岳。夫魏都平城。在恒山之北。而必南祭于曲阳。遵古先之命祀而不变者。犹之周都丰镐。汉都长安。而东祭于华山。仍谓之西岳也。故吴宽以为帝王之都邑无常。而五岳有定。历代之制。改都而不改岳。太史公所谓秦称帝。都咸阳。而五岳四渎。皆并在东方者也。隋书。大业四年秋八月辛酉。帝亲祠恒岳。唐书。定州曲阳县。元和十五年更恒岳曰镇岳。有岳祠。又有张嘉贞为定州刺史。于恒岳庙中立颂。予尝亲至其庙。则嘉贞碑故在。又有唐郑子春韦虚心李荃刘端碑文凡四。范希朝李克用题名各一。而碑阴及两。刻大历贞元元和长庆宝历太和开成会昌大中天佑年号。某月某日祭。初献亚献终献。某官姓名。凡百数十行。宋初。庙为契丹所焚。化二年重建。而唐之碑刻未尝毁。至宋之醮文。碑记尤多。不胜录也。自唐以上。征于史者如彼。自唐以下。得于碑者如此。于是知北岳之祭于上曲阳也自古然矣。古之帝王望于山川。不登其巅也。望而祭之。故五岳之祠皆在山下。而肆觐诸侯。考正风俗。是亦必于大山之阳。平易广衍之地。而不在险远旷绝之区也明甚。且一岁之中。巡狩四岳。南至湘中。北至代北。其势有所不能。故尔雅诸书并以霍山为南岳。而汉人亦祭于灊。禹会诸侯于涂山。涂山近灊之地也。水经注曰。上曲阳故城。本岳牧朝宿之邑也。古者天子巡狩常山。岁十一月。至于北岳。侯伯皆有汤沐邑。以自斋洁。周衰。巡狩礼废。邑郭仍存。秦以立县。县在山西之阳。是曰曲阳。有下故此为上矣。而文升乃谓宋失云中。始祭恒山于此。岂不谬哉。五镇惟医无闾最远。自唐于柳城郡东。置祠遥礼。而宋则附祭于北岳之祠。然则宋人之遥祭者。北镇也。非北岳也。世之儒者。唐宋之事且不能知也。而况与言三代之初乎。先是倪岳为礼部尚书。已不从文升议。而万历中沈鲤驳大同抚臣胡来贡之请。已申言之。皆据经史之文。而未至其地。予故先至曲阳。后登浑源。而书所见以告后之人。无惑乎俗书之所传焉。

  论北岳中岳 

阎若璩

或问北岳祀典。毕竟该在山西浑源州。抑仍曲阳耶。余曰。曲阳是也。万历十六年。大同巡抚胡来贡疏请改北岳。沈文端鲤为宗伯。覆疏详驳。此驳出。足以塞异议者之口矣。第惜其引史仅及汉宣帝。未上及武帝元鼎三年。常山王徙。然后北岳在天子郡内。天汉三年。泰山修封。还过祠常山。瘗玄玉二事。引经亦仅及周官禹贡。余为详补曰。舜典十有一月朔巡狩。至于北岳。传曰。北岳恒山。禹贡。太行恒山。在上曲阳西北。尔雅兼殷制。释山曰河北恒。周礼职方氏。正北曰并州。山镇曰恒。注曰。恒山在上曲阳。是虞夏殷周。异代同揆。则舜当日蚤觐北诸侯于今曲阳大茂山之下。非山经所称今浑源之北岳。水经所称之元岳。历历可知。岂容议。议之者。以定鼎于燕。曲阳达毛诗崧高之疏在。曰若必据己所都{在南。浑源少北。改而祀之。于方位宜。余谓则有孔。以定方位。则五岳之名。无代不改。何则。轩居上谷。处恒山之西。舜居蒲。在华阴之北。岂当据己所在改岳祀乎。余尝爱王导云。古之帝王不必以丰俭移都。此名相之言也。孔达云。天子不据己所都以定方岳。此名儒之言也。金世宗大定间。或言今既都燕。当别议{五岳名。不得仍前代。太常卿范拱辄援崧高疏数语以对。后不复改。明以来之人。独未读金史乎。因思崧高维岳。非当时以太室山为岳。乃诗人借岳来赞美之曰。有崧然而高者。维是四岳之山。其山高大。上至于天。维是至天之大岳。降其神灵和气。以生甫国之侯。及申国之伯。尔雅撰于三百篇后。缘此遂实指崧高为中岳。太史公又出于尔雅后。并补注尧典曰。中岳嵩高也。是殆忘却禹贡之太岳矣。将尧有二中岳耶。汉武登礼太室。易曰高。中岳名益显。皆为尔雅所误者。或曰。然则周竟无中岳乎。余曰。周仍以唐虞时霍山为中岳矣。观职方河内曰冀州。山镇曰霍山可知。自有宇宙。便有此山。黄帝正名百物。蚤已定五岳之称。禹主名山川。又从而奠之。下讫周秦。悉不敢移。岂有如武帝以衡山远移南岳之祀于灊霍山者乎。或曰。如子言。周不曾以岍为西岳。岍何得有岳名。余曰。职方河西曰雍州。山镇曰岳山。蚤已得岳之名。岂待周移岳于此。而后云尔乎。汉既移南岳。唐肃宗在凤翔。亦曾改汧阳吴山为西岳。以祈灵助。要皆后王事。余最爱康成注大司乐。四镇五岳。取诸职方九州岛之山而足。少嫌其以岳为西岳。不以霍山为中。又嫌其宗伯注。仍袭尔雅。杂以嵩高。自忘却大司乐注。殆由未善于读崧高之诗也哉。

  北海祀典或问 

徐干学

康熙二十六年某月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徐元珙言。今制祭北海。沿宋明之旧。将事于怀庆府济渎庙。臣愚以方位当以建都为准。往南而祭北海。非是。请改祭于北镇医巫闾山便。  旨下廷臣等集议以 闻。议未定。诸臣属某考核前代故实。以备 廷议。某职掌攸存。不敢饰让。谨采前闻。设为问答。具列如左。或问海之祭。古有之乎。曰古有之矣。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孔疏曰。祭百川之时。皆先祭河而后祭海也。周颂般之序曰。般巡狩而祀四岳河海也。或曰。祭则于国中乎。抑至其地乎。曰舜典望于山川。于神。此祭于国中者也。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南西北如之。周礼校人之职。凡将事于四海山川。则饰黄驹。郑注王巡守。过大山川。则有杀驹以祈沈。若般之诗之云。此皆至其地而祭之者也。曰至其地而祭之。有司之常典乎。曰非也。王者巡狩则祭之。不巡则不祭也。虞周以前。诗书之文足征矣。史记。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殽以东。名山五。大川二。华以西。名山七。名川四。而不及海。又云至如他名山大川。上过则祀。去则已。夫常祀不及海。则过而祀者。海亦名川之一也。郑樵通志。汉武帝因巡狩。礼其名山大川。是秦汉亦因巡狩而祭也。杜佑通典。其有水旱灾厉。牧守各随界内而祈谒。王畿内水旱则祷之。亦非常典也。其着为常典。则隋唐之事也。或曰。古文多言名山大川。无祭海之明文。虽郑康成亦疑之。何达之疏。则言祭海矣。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天子命有{以知古之祭海乎。曰卜商之序。孔司祈祀四海。汉宣帝神爵元年。诏太常以四时祠江海雒水。皆明征也。后汉书。建武三十三年。别祀地祇。地理神从食。皆在坛下。海在东。通志。梁天监六年。议者言北郊有岳镇海渎之座。据二史之文。以知汉以前言川者必兼海也。曰四方有司之祀何昉乎。曰昉于梁。祠建于隋。礼备于唐。通典。梁令郡国有五岳。置宰祀三人。及有四渎若海应祠者。皆孟春仲冬祀之。隋书。开皇十四年闰六月。诏祭东海于会稽县界。南海于南海镇南。并近海立祠。是仅祀东海南海。而西北海辽远不祭也。通志。唐武德贞观之制。五岳四镇四海四渎。年别一祭。此其所始矣。或曰。四海之祭。有定所乎。曰历代以来。沿革不同。请悉数之。唐书。四海之祭。东海莱州。南海广州。西海同州。北海河南。马端临文献通考云。唐祭北海于洛州。宋史及政和五礼新仪。祭西海于河中府。就河渎庙望祭。祭北海于孟州。就济渎庙望祭。余皆与唐同。或曰唐既祭河南。又称洛州。宋称孟州。是果异地与。曰非也。唐书礼乐志曰河南。通典通考通志皆曰洛州。洛州即河南也。宋史曰孟州。地虽河北。而辖于河南也。以今考之。皆怀庆府济源之地。考地志。济源县初属怀州。高宗显庆二年。改属洛州。武宗会昌三年。又属孟州。是有唐中叶。济源多隶洛州。至末季及宋。方属孟耳。贞元十二年。知县张洗碑文可据也。是称名虽异。其地则一也。或曰宋以后如何。曰金史大定四年。岳镇海渎。诏依典礼。就本庙致祭。其地与宋同。惟南海则于莱州。因广州非金界。故就莱望祭。元史至元三年。定制与金同。惟北海遥祭于登州界。明会典。东海南海同元。西海则蒲州。北海则怀庆。蒲州即河中。怀庆则济源所隶之府。其实仍在济源也。 本朝因之。以疆索而论。东海南海为近。近则可就而祭。西海北海遥矣。遥则望而祭之。就祭者有定。望祭者无定。故东海于莱。南海于广。有定者也。西海或同州。或河中。北海或河南。或登州。无定者也。曰古何以祭北海于河南也。曰地志云。说者谓济渎泉脉通北海。故因北渎以祭北海也。曰又何以祭于登州也。曰登州负海而处。海在其北也。

然则河南登州二地。孰为有据乎。曰皆未当也。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孔安国云。泉源为沇。流去为济。水经。济水出河东垣曲县东王屋山为沇水。又东温县西北为济水。考之传记。无泉脉通北海之文。未可以为信。登州虽负海。自土中视之。实在正东。非北也。故二说者皆未当也。曰然则北海所祭之地可改乎。曰何不可也。唐祭于河南。元祭于登州。古之人有行之者矣。何不可也。或曰。揭傒斯尝祭济渎矣。其记云。二月十日己亥。以羊一豕一祭于济渎。仍以是日望秩北海于庙之北。如济礼。疑元既改登州。亦可废济庙北海之祭。然考傒斯本传。当日但遣祭北岳济渎南镇。未尝奉命祭北海也。是北海之祭。傒斯仍前代之旧。因便祀之。非国典也。且北岳之祭于曲阳。旧制也。 本朝改之浑源州矣。岳祭可改。何独于海而疑之。曰改之当于何所。曰永平孤竹旧封也。孟子称伯夷居北海之滨。齐桓公伐山戎。刜令支。悬车束马。所谓北荒也。以四方正之。永平濒海。东临碣石。海至此为北海之极也。于此祭之。未为不可矣。曰国都之四方不可据。明臣倪岳尝言之。曰岳之说是矣。独北海与北岳。又有不同。马文升请改北岳之祭于浑源。岳驳之曰。北岳祀于恒山上曲阳。历虞周至今二千余年。不可辄改也。朝廷从之。今浑源既改。 本朝已废岳之说矣。何必引以例北海乎。若以为历世既久。不可辄改。亦非通论也。且方面必据国都。见之周礼矣。小宗伯掌建国之神位。兆五帝于四郊。四望四类亦如之。郑司农解四望云。日月星海也。则祭北海。必不于国之南可推矣。或曰。汉以青州为北海郡。则青州亦可祭乎。曰东海既祭于莱。北海复祭于青。二地相近。且犹在南。与登州河南无以异也。况唐都长安。视济源为东北。宋都开封。视济源为西北。祭于济源。未为尽非。今之京师。济源实在其南。往南而祭北海。名实乖矣。金元暨明。因陋就简。沿其失误。厘而正之。宜有待于今也。或曰。子之说亦有据乎。曰有。明臣邱浚之言曰。中国之地。在三代不出九州岛之外。惟扬青徐冀四州滨海而已。南海西海。则越在荒服之外。自汉以后。南越始入中国。而有南海。然西海竟不知所在。故今祀东海于登州。祀南海于广州。二祀皆临海而祭。西海则望祀于蒲州。北海则望祀于怀庆。夫宋都汴梁。而怀庆在其北。是时失幽燕。而以白沟河为界。无缘至辽蓟之域。出国门而北。望以祭之可也。明初都金陵。因之以祭。亦不为过。若夫今日建都于燕。望南而祭北海。岂天子宅中以临四海之义哉。且古谓青州为北海郡。青去登不远。犹以是名。京师东北。乃古碣石沦海之处。于此立祠。就海而祭。于势为顺。于理为宜。况今北镇医巫闾山在于辽海。山既可以为北镇。川独不可以为北海乎。浚名儒博学。是说之可据者也。或曰。是则然矣。祭海于渎。以类从也。因镇而祭。无乃非类乎。曰通典言北镇医巫闾山在东海中。遥祀之。北镇北海。皆为遥祀。正以类从也。曰宪臣依邱氏说。谓当祭于医巫闾。今谓当祭于永平。亦有说乎。曰医巫闾在辽之广宁。去海尚远。若永平则南临大海。邱氏所谓碣石沦海之处也。其东北乌龙鸭绿松花诸大川。咸与之通。于此祀之。正与广州之祀南海。莱州之祀东海。无以异。奈何舍此而祭乎。曰永平之说诚善矣。势当别立一庙。不劳民费财乎。曰唐宋以来。祭北海。皆于济源水滨。立坛祭之。其礼甚简。未尝有庙也。唐张洗济渎北海祭品碑云。天子封济渎为清源公。建祠于泉之源。其北海封为广泽王。立坛附于水滨。是渎有庙而海无庙也。明李濂游济渎记。言济渎祠后有北海神殿。当是有司以北海神位无所安置。故权置于此。非特为海神立庙也。海尊于渎。而礼杀于渎。孰若别祀之为愈与。曰韩退之有南海神庙碑。是唐固为海神立庙矣。北海安得无之。曰南海东海之庙。隋之旧也。隋无西北二海之祭。故无庙也。唐仍隋制而已。夫立庙正也。未立庙而为坛祀之。权也。且天地亦坛矣。坛似未为亵也。  皇上圣神在御。制礼作乐。千载一时。宪臣所奏。应否允从。尚乞诸公博加讨论。某与参末议。不揣固陋。敬述故闻。以待采择。不胜惶恐。

  原社 

全祖望

今世重社祀。一府一州一县皆有之。而又有城隍之神。又有所谓府主之神。何其多欤。全子曰。是未考古之社礼而失之者也。古者大社之外。有国社。有乡社。有里社。今天下府州县之社。皆足以比古之国社。其乡社里社无闻焉。社神者。府州县之土神也。古人之祭也必有配。故社之配也以句龙。降而国社乡社里社。则以其有功于是国是乡是里者配之。今世之社无配。而别出为城隍。又歧为府主。是皆古国社之配也。又降之而一都一鄙皆有境神。是即古乡社里社之配也。古人合之而今人分之。且失其正而存其配焉耳。夫古之得配食于社者。必官于其土。而遗泽足以及民。礼所谓勤事而得享者也。或以乡老。韩子所谓没而可祭于社者也。此即今之所谓名宦。所谓乡贤。而附祀于学宫者也。古皆附之于社。今人一变而为特祠。再变则尽入之于学宫。而又于其外别标所谓城隍所谓府主而与社并列。则分之中又分焉。是皆礼之迭失而不复能正者也。尤可怪者。世之城隍府主境神。必求其人以实之。又不就昔之贤守令。及乡之贤士大夫。而反妄指漫无干涉之古人。且撰为降神之踪迹以欺人。乃不经之甚者也。大抵今世不奉天神。而信人鬼。故诸祠之香火。其视坛壝。奚翅什伯相过。无他。天神冥漠。苟非诚敬之至。无从昭假。而人鬼则有衣冠像设。足以为愚夫愚妇之所趋。故今世而欲正祀典。惟正祀社而已。其果足配食乎社者则存之。否则汰之。世有深于古礼之士。其必以予言为然也夫。

  水旱变置社稷论 

全祖望

北梦琐言。载楚王马希声嗣位。连年亢旱。祈祷不应。乃封闭南岳司天王庙。及境内神祠。竟亦不雨。其兄希振入谏之。饮酒至中夜而退。闻堂前喧噪。复入。见希声倒立阶下。衣裳不披。其首已碎。令亲信舆上。以帛蒙首。翼日发丧。先是大将周达。自南岳回。见江上云雾中。有拥执希声而去者。秘不敢言。是夕有物如黑突入室中。实时而卒。子全子曰。吾于是而知旱干水溢。变置社稷之说。虽其制为最古。然非圣贤不能行。国家之于岁事。原恃乎我之所以格天者。而未尝以人听于神。阴阳不和。五行失序。于是有恒雨恒旸之咎。原不应于社稷之神是求也。且亦焉知社稷之神。不将有所大惩于国君而震动之。使有以知命之不常。天之难谌。而吾乃茫然于其深意之所在。反以其跋扈之气。责报于天。而文过于己。是固事之所必无者。乃若圣贤则有之。圣贤之于鬼神。其力足以相参。其德足以相感。而要其自反者。原已极至而无余。故汤之改社易稷。其在我者无憾也。夫天人一气之属也。在我既非尸位。则在神不免失职。虽黜陟之不为过矣。李阳冰为晋云令。以不雨。告于城隍之神曰。五日不雨。将焚其庙。及期而合境告足。此必阳冰晋云之政。有不媿于神明者也。非果神之可胁也。后之人未能有见于此。于是有疑于变置之已甚。而遂以为取坛壝而更张之。夫威灵之澌灭。不闻易其地而能为良也。且古人亦安得有此故事也哉。至若汉人以禹配社。宋人以契配稷。此则不过一代之兴。稍更旧制。而非水旱变置之说也。先王设为配食之礼。原非仅主报本之意。正以天神地示。飞扬飘荡。昭格为难。故必藉与吾同类之人鬼。素有功于此事者。通其志气。是故大之则为五方之有五帝。而其下莫不皆然。是社稷不能为国君护其民人。原有可以废置之道。然在人少有不尽。而欲为此。是猶魯公之欲焚巫也。奉牲以告。奉酒醴以告。奉粢盛以告。非有明德之馨。主乎其先。亦岂敢曰神必福乎哉。彼后世祸福之说。儒者所不道。但慢神而蔑礼。则天之夺其魄也亦宜。因为论以补孟氏之所未尽焉。

 李阳冰既得雨。与耆老吏人。自西谷迁城隍之庙于山巅。以答神庥。是更坛壝而新之。乃以答其水旱之效灵也。果尔。则水旱不效。亦何更新之有。而陈后山谓实有迁社稷而止盗者。恐出附会。

  城隍考 

秦蕙田

祈报之祭。达于王公士庶京国郡邑而无乎不者。在古唯社稷。而后世则有城隍。且其义其秩。颇与社稷类。而威灵赫濯。奔走巫祝。为民物之保障。官吏之所倚庇者。则更甚于社稷。在易泰之上六曰。城复于隍。礼记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水庸居七。水隍也。庸城也。诗大雅曰崇墉言言。墉与庸同。说者谓即古祭城隍之始。夫圣王之制祀也。功施于民则祀之。能御灾捍患则祀之。况有一物则有一物之神。近而居室饮食。如门井户中溜。尚皆有祀。矧夫高城深沟。为一方之屏翰者哉。孟子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是天时不如地利。又曰筑斯城也。凿斯池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是城隍直与地方民物。相依为命。诚不殊于社稷矣。民为贵。社稷次之。其祀顾不重与。但社稷所以养人。而城隍所以卫人。且浚隍为城。亦土之功用。则社宜足以该之。然而古人必别有水庸之祭。而后世且盛于社稷者。窃意三代时封建法行。分茅胙土。首重社稷。即降而卿大夫。莫不有采地。下而农夫。亦有井田。衣租食力。专以土谷为重。故自天子诸侯而外。大夫以下。成置社。祈焉报焉。如是而已。虽城与隍。不过秩诸百神之列而索飨之。亦其宜也。后世易封建为郡县。而兵戈盗贼战攻防守之事起。遂专以城池为固。守土之臣。斋肃战栗而严事之。平时则水旱疾疫。于以祈禳。有事则卫民卫敌。于焉请祷。亦理势之不得不然者。故自两汉以后。庙祀见于乘志者。则有吴赤乌之年号。而北齐书慕容俨传。载俨守郢城。祷城隍神护佑事。唐诸州长史剌史。如张说张九龄杜牧辈。皆有祭文传于世。逮后唐清泰中。遂封以王爵。宋建隆后。其祀天下。明初。京都郡县。并为坛以祭。加封爵。府曰公。州曰侯。县曰伯。洪武三年去封号。二十年改建庙宇。俱如公廨。设座判事。如长史状。迄于今。牧守县令。朔望展谒文庙外。则唯城隍。偶有水旱。鞠跽拜叩。呼号祈请。实唯城隍。迎神赛会。百姓施舍恐后。亦唯城隍。衔冤牒诉。辨讼曲直。疫疠死亡。幽冥谴谪。丽法输罪。亦莫不奔走归命于城隍。至庙貌之巍峨。章服之鲜华。血食品馔之丰繁。岁时伏腊。阴晴朝暮。史巫纷若。殆无虚日。较之社稷之春祈秋报。割祠系丝。用牲伐鼓。什百矣。夫明有礼乐。幽有鬼神。苟可以庇民利国者。揆之圣人神道设教之意。列之祀典。固所不废。虽古今事殊。其一谊也。

  论祭天思辨录 

陆世仪

祭天品物。古今以来。惟重一太牢。故帝牛必在涤三月。取其色。取其角。又加卜焉。敬之至矣。然愚以为此亦无可致敬。姑以生人所享之极品为祭。所谓祭用生者之禄也。若以天视一牛。不啻人身一虮虱。虽极其精洁。可谓天之所享在是乎。尝窃论之。天地以生物为心。而人主则代天以子民者也。人臣又皆寅亮天工者也。人主以天地之心为心。岂可终岁不一告之上帝乎。故愚以为人主祭天。必当斋戒竭诚。以终岁用人行政之大略为疏告天。其余诸臣。吏部则具进退人才之数。户部则具钱粮出入之数。礼兵刑工。及有职事之人皆然。疏尾。人君则书奉天子民。无敢荒怠之意。人臣则书一心为国为民。无敢欺蔽之意。其诚者。天降之福。其不诚者。天降之殃。如此则不惟得敬天之礼。亦可警戒为君为臣。使无逸豫。庶几不为无助焉。至于祭天品物。当以五榖及九州岛之贡物为主。天地以生物为心。而五谷则又天之所生。以生养万物者也。若九州岛贡物。则王者威德所及。以之祭天。明能抚有九州岛之意。若一州不服而无所贡。则不敢以之祭天。示靡。于事天之礼何益乎。‘不敢欺也。不然。夸多

  禘祭议 

张玉书

臣等综考礼制。言禘者不一。有谓虞夏禘黄帝。殷周禘帝喾。皆配祭昊天于圜丘者。有谓祖之所自出。为感生帝而祭之于南郊者。有谓圜丘方泽宗庙为三禘者。先儒皆辨其非。而言宗庙之禘。又不一说。有谓禘祭止及毁庙。不及亲庙者。有谓长发之诗。为殷之禘。雍诗为周之禘。而亲庙毁庙兼祭者。惟唐赵匡陆皆以为禘异于祫。不兼庙。王者既立始祖之庙。直推始祖所自出之帝。而以始祖配之。故名为禘。至于三年一祫。五年一禘。经无明文。其说始于汉儒。而后之议礼者咸宗之。汉唐宋所行禘礼。并莫考始祖之所自出。止于五岁之中。合庙之祖。行一祫一禘两大祭于其宗庙而已。大抵夏商以前。有禘之祭。而其制未详。汉唐以后。有禘之名。而与祫无别。惟周以后稷为始祖。以帝喾为所自出之帝。而太庙之中。原无帝喾之位。故祫祭不及帝喾。至禘祭时。乃特设帝喾之位。以稷配焉。行于后代。不能尽合。故宋神宗面谕廷臣。议罢禘礼。明洪武初。御史答禄与权请举禘祭。众议亦以为不必行。诏从其议。至嘉靖中。乃立虚位。祀皇初祖帝。而以太祖配享。事属不经。礼亦旋罢。洪惟我国家受天显命。世德相承。自   肇祖原皇帝以前。   列祖徽猷。炳载国史。非汉唐宋明所可比拟。方定鼎之初。追上   四祖尊称。故立庙崇祀。自   肇祖始。夫太庙之中。以受命之君为太祖。W。以   肇祖原皇帝始基王允宜特尊者也。我   太祖高皇帝。功德隆盛。与天无极。自当为 太庙万世之祖。上而推所自出。则缔造之业。   肇祖为最着。今   太庙祭礼。四孟分祭于前殿后殿。以各伸其尊。岁暮祫享于前殿。以同将其敬。一岁之中。自   肇祖以下。屡申祼献。仁孝诚敬。已无不极。五年一禘之祭。不必举行。祀典关系重大。李时谦请行禘祭。又谓设虚位以祀。不晰古制。不谙国史。所请应无庸议。

  升祔大礼议 

汪由敦

臣谨按礼。虞而作主。有几筵。虞者。既葬而返。以安神之祭也。礼记。殷练而祔。周卒哭而祔。孔子善殷。卒哭之礼。士踰月而葬。三月卒哭。大夫三月而葬。五月卒哭。诸侯五月而葬。七月卒哭。由是而推。天子七月而葬。当以九月卒哭。卒哭则以吉祭易丧祭。练服在大祥后。无复朝夕祭寝之哭。孔子善之。以为合宜。当作主之时。告祔于庙。仍奉主还祭于寝之几筵。至大祥乃入庙。若夫在而妻先祔庙。则祔于祖姑。礼之见于经者大概如此。历代原庙。不足为据。唐时皇后祔庙。礼志亦无明文。惟昭宗时。殷盈孙议云。昭成肃明之崩也。睿宗在位。元献之崩也。元宗在位。昭德之崩也。肃宗在位。四后于太庙。未有本室。故创别庙。当为太庙合食之主。故禘祫乃奉以入飨。又其神主。但题云某谥皇后。明其后太庙有本室。即当迁祔。帝方在位。故暂立别庙耳。又宋史礼志。太宗孝明孝惠两皇后。干德二年葬安陵。皆祔别庙。真宗章穆皇后葬永熙陵。奉神主谒太庙。祔享于昭宪皇后。享毕祔别庙。据此。则唐宋帝在位而后先崩。皆祔别庙。但别庙之制。史无可考。若几筵殿。则惟虞后练前有之。至大祥后祔庙。则撤几筵矣。明会典。孝慈马皇后。洪武十五年八月崩。九月葬孝陵。卒哭。行祔庙礼。大祥。奉安神主于奉先殿。惟世宗孝洁皇后。则先入太庙。然隆庆元年。世宗肃皇帝升祔太庙。即以孝洁肃皇后祔享。孝洁神主。由奉先殿出午门。候世宗神主。由几筵殿出。同至太庙。祭毕。世宗神主还几筵。孝洁神主奉安于庙寝。则所谓先入太庙者。亦仍还奉先殿安奉。其世宗神主之还几筵。则升祔亦当在大祥后矣。 国朝   圣祖仁皇帝实录。   仁孝皇后   孝昭皇后。   孝懿皇后。皆于成主时。祔   奉先殿。又恭查康熙十三年礼部原议。   大行皇后升祔   奉先殿神主。应交与工部。照   奉先殿皇后神主例。于洁净之处虔造。其点主吉日。应交与钦天监。在百日后选择日期。于沙河恭设   梓宫。前殿点主讫。奉安舆内。   皇后仪仗全设。捧回。暂行恭设一殿。名为几筵。其一应祭祀。悉照   奉先殿。由内务府礼部致祭。俟大祥后升祔   奉先殿。其神主文。听内阁撰写。其暂安殿。内务府请  旨等因。臣等伏思议礼贵衷诸古制。行礼必由于旧章。损益在乎因时。轻重要于至当。谨按唐宋旧制。皇后先崩。祔于别庙。 国朝奉安   奉先殿。考之于礼。虞而立主祭于几筵。练而迁祔主即入庙。故有祔于祖姑之文。唐宋之立别庙。于古礼亦未有所据。明代先祔奉先殿。 国朝循用其制。臣等伏思   太庙尊严。以致崇敬。   奉先殿亲切。以展孝思。地虽分而礼则一。祔庙大典。当祔   太庙。以合古制。但告祔后。仍奉安于   几筵殿。至二十五月。始奉安于   太庙。臣等谨议。  孝贤皇后。安奉 地宫之日。恭迎  神牌。至太庙。升祔。礼毕。迎还。即以 观德殿。为  几筵殿。岁时一应典礼。俱照   奉先殿礼举行。俟大祥二十五月后。恭奉  神牌。升祔   太庙。   孝诚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东次。仍照例敬谨制造  神牌一分。奉安   奉先殿。一切仪注。交礼部敬谨祥悉定议请  旨。典礼重大。臣等愚昧之见。深恐考核未周。置议未当。恭候  圣裁指示。谨议。

  唐宋毁庙论 

汪师韩

唐高祖追谥四亲。曰宣简公。曰懿王。曰太祖景皇帝。曰世祖元皇帝。太宗时。增宏农府君及高祖为六室。高祖祧宏农。中宗祧宣简。而元宗复之。并谥曰献祖。又谥懿王曰懿祖。立为九庙。代宗祧献祖懿祖。德宗祧元皇帝。且迁献懿二祖于德明兴圣庙。而正景皇帝之位。此唐之尊太祖而迁其上世二世于别庙者也。宋艺祖追王僖顺翼宣四祖。及后仁宗祔庙。存僖祖以备七室。神宗治平四年。祧僖祖。熙宁六年。又复僖祖为始祖。而祧顺祖。哲宗祧翼祖。徽宗祧宣祖。至崇宁三年。立九庙。又复翼宣二祖。高宗祧翼祖。宁宗并祧僖宣二祖。别建四祖殿。而正太祖之位。此宋之尊太祖而迁其上世四祖于别殿者也。当唐贞元间。韩文公禘祫议。欲以献祖居第一室。而懿祖迁于夹室。此二句本朱子韩文考异曰景皇帝虽太祖也。其于献懿则子孙也。当禘祫之时。献祖宜居东向之位。景皇帝宜从昭穆之列。朱子叹其礼乐精深。诸儒所不及。可为万世之通法。宋熙宁间。王安石议奉僖祖尊为始祖。程子闻之。谓安石所见。高于世俗之儒。后孝宗将升祔。赵汝愚议祧僖宣二祖。朱子在讲筵。独入议状。条其不可。韩朱之议。当时皆不行。后人因恶安石。并毁程朱。以及韩子。夫韩程朱三子。岂不知唐献宋僖。不足以拟契稷哉。夫亦以献僖为始祖。则夹室乃献僖之夹室也。若无始祖。则夹室乃太祖之夹室。今以其尊于太祖者。下就太祖之室。固非理也。以其尊于太祖。因别立庙。而废其合食。亦非情也。唐宋既无可比契稷之祖。则即以所追王之最尊者为世祖。假使周无后稷。要不得以太王王季下就文武之祧。亦必不别庙以奉太王王季。使不得在祫享之列也。后儒但见开创之君。当为太祖。而不念别祀之非礼。则是开创之君。其身后正位为太祖。即不得与父祖会食。此其居心。亦不仁甚矣。或曰唐许敬宗宋韩维。皆谓今庙与古异。同堂异室。西方为上。迁主于西夹之中。仍处尊位。然此独太祖始正位之世则然耳。其后子孙递迁于此。则子孙又居太祖之上矣。其可乎。至韩子议尊献祖。而不及宏农者。自高宗已祧宏农。宏农原不在武德追王之列。是以元宗九庙。亦始献祖。而况已毁于乱哉。马贵与谓朱子胶柱鼓瑟。窃以为过矣。近日作五礼通考者。谓夏祖禹。殷祖契。周祖稷。皆是始封于夏于商于邰之君。以有国为有功。不专以德而已。此欲以证唐献宋僖之不足为始祖也。夫唐之为唐。乃因景帝在后周时追封唐国公。由是元帝及高祖。皆袭唐公。唐景帝之庙号太祖。岂不正与古合乎。或曰。马氏曰。注疏谓异姓始封为诸侯者。及非别子而始爵为大夫者。本身即得立五庙三庙。不知此五庙三庙之主。迁于何所。余妄拟始封爵者。庙虽立。而虚其太祖之位。若礼纬所谓夏四庙。至子孙五。殷五庙。至子孙六。周六庙。至子孙七者。或又如后世之别立祧庙。以藏先代之主。至太祖以后。乃藏夹室。时享尊太祖。祫祭尊先祖。然亦必早立庙于始祧之时。不当俟之数传之后。所谓丧事即远。有毁无立也。惜乎经阙其文。即马氏亦但能疑而莫能断也。

  考祀典正礼俗疏 

陶正靖

窃臣于上年七月。奉  旨兼礼书馆行走。臣分修祭礼。已次第具交送部臣。俟审定外。伏惟 国家制作大备。  皇上加意修明。凡旧典异同。必须详订。习俗之弊。尤宜大为之防。查会典载北岳恒山。顺治初于直隶曲阳悬祭。十七年移祭浑源州。谨按周礼郑康成注。恒山在上曲阳。汉书郊祀志地理志并同。郦道元水经注。上曲阳本岳牧朝宿之邑也。在山曲之阳。是曰曲阳。有下。故此为上矣。隋改曲阳为恒阳。故地理志曰。恒阳县有恒山。唐元和郡县志。有恒岳观。在恒阳县南百余步。又有恒岳下庙。在县西四十步。唐书地理志。元和十五年。复更恒阳县曰曲阳。又更恒岳。曰镇岳。有岳祠。沈括笔谈云。北岳一名大茂山。岳祠旧在山下。祠中多唐人故碑。胡渭禹贡锥指曰。大茂山在今阜平县东北七十里。接曲阳界。为北岳之绝顶。旧祠在其下。故昔人举此以表恒山也。汉唐宋以来。诸书所载。大略如此。今定州曲阳县西。有旧北岳庙。累朝碑碣具存。自明统志以水经注有崞旧县南面元岳之语。遂谓恒山在山西浑源州南二十里。又有北岳庙在州南五里。云即舜巡狩处。皆流俗傅会。其实自明以前。初无此说也。明尚书马文升。巡抚胡来贡。先后请移祀于浑源。历经礼部侍郎倪岳尚书沈鲤驳寝。至本朝顺治十七年。因臣下之请。未经博考。遂改祀于浑源州。禹贡锥指谓州距大茂约三百余里。虽或峰峦相接。未可强合为一。指移祀之失也。夫废数千年相沿之典。而从流俗傅会之说。诚所未安。所宜详订者一也。历代帝王。自唐始立庙于京城。惟祀三皇五帝。其余则建庙于所都之地。各以其臣配享。明洪武初祀三皇五帝三王。并汉以后创业之君。以历代名臣从祀。本朝顺治二年。增祀辽金元明五帝。从祀名臣三十九人。康熙六十一年。增祀历代诸帝一百四十有三。名臣四十。加隆先代。甚盛典也。惟是当日礼臣。未能详绎   圣祖仁皇帝谕旨。故所增祀者。尚有未当。亦多缺略。若夏王孔甲商王祖甲。史记讥其淫乱。周悼王见害于子朝。西汉之业。衰于元成。东汉之祚。倾于桓灵。以至唐宋之季。太阿旁落。无复纲纪。及明之武宗。荒淫失德。所当以明之神宗泰昌天启三君为比。   圣祖所谓不应入祠者也。唐之宪宗。虽不克正终。然有中兴之功。当以明愍帝为比。   圣祖谓不可与亡国例论者也。又如魏之孝文。周之世宗。卓然为一代令主。 国家每遇大典。专官祭告。而庙祀缺焉。无乃自相谬戾乎。至从祀诸臣。遗漏犹多。商之贤臣。若伊陡臣扈巫咸巫贤甘盘。皆见于书。周公所称道。周初贤臣。若闳夭散宜生太颠南宫适。皆在十乱之数。乃不得与方召诸臣。并馨俎豆。又考自汉以来。奉公尽节。如东汉第五伦。纯德不渝。如后魏高允。尽忠匡谏。如唐魏征。翊赞太平。如宋王旦。才称王佐。如元耶律楚材。刚正清严。如明王恕。定策安国。如杨廷和。皆古今来最显名之贤辅。而今皆略焉。何以厌尚论之公心哉。夫宗庙尚有祧毁。先代帝王之祀。以其功德及人耳。苟无功德可称。于法即不当祀。臣又查历代帝王陵寝祭告之处。会典开载。凡守成令主略备。谓宜据此为定。或量加增益。用称   圣祖仁皇帝德意。至配享诸臣。所谓社稷之臣。功在祖宗者。不必拘配食其君之例。此又宜详订者一也。以上二条。似应  部集议。稽诸经史。核诸祭法。详加参定。庶几永垂法守。无俾后来拟议。至礼书例内正俗一条。整齐教化。于是乎在。最关紧要。窃见臣庶之家。往往简于祭祀。而侈于婚丧。简则力犹可为而不为。侈则力不足而强为之。至称贷破产而不顾。虽有知礼之人。迫于众咻。不能自异。如婚礼之用刻丝轿围。费至二三十金。假借一时。炫视道路。此京师江浙所同也。浙江经前抚朱轼禁止。民以为便。迄今未知尚遵行与否。又如山西俗最检朴。而丧礼雕刻纸旛。中人之家。费以百计。豪家费以千计。此臣所闻之原任御史陈豫朋者。诸如此类。并应严禁。但直省习俗攸殊。若行文查询。动经岁月。京师万方辐辏。请  该部通行各衙门。传知属员。并候选进士举贡。凡本处习俗悖理伤财之事。许据实开送到馆。部臣纂修官会同商酌。若所费无多。于理未悖者。姑从猎较之义。无容置议。其有悖理伤化。费财无益之事。汇集具奏。先行请  旨禁。仍载入礼书。犯者以违制论。如此。庶足仰副我  皇上正德厚生之至意。

  请酌定先师祀典疏 

国子监祭酒王士祯

窃惟圣莫盛于仲尼。礼莫大于祀典。故凡受命之君。莫不奉以为师。崇其秩祀。我  皇上亲政以来。丕崇文教。临雍释奠。诚以道隆则从而隆之。不拘乎其它也。臣考之前代。自汉高帝始以太牢祀孔子。至唐宋元而隆以王号。明成化宏治间。尊以八佾十二笾豆。虽历代因革损益不同。要以  至圣之道。历久而弥尊。故崇祀之典。有隆而无替。其改大祀而为中祀。则嘉靖九年张孚敬之议也。伏思孔子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尧舜禹汤文武。得孔子而道统不绝于见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得孔子而伦彝不泯于宇宙。自生民以来。未有若斯之盛者也。孚敬之意。不过以孔子生未得位。不当舞八佾。不知以位言之。则孔子非但不得舞八佾。并不得舞六佾。乃历代之君。相与尊崇之。有加无已者。以道德不以位也。且礼祭从主者。以天子而祀其师。自当用天子礼乐。我  皇上文德武功。超迈隆古。褒崇正学。诛斥异端。作君作师。直接尧舜以来之道统。则议礼制度考文。以上轶百王。下垂亿。此其时矣。伏祈  下礼臣。乃廷臣集议。  先师祀典。笾豆乐舞。酌采成化宏治年间仪制。俾一日五十余年阙略之礼。煌然复昭于  圣世。尊师重道之盛典。将垂范于无穷矣。

  陪拜文庙议 

张永铨

春秋丁祭。原属大典。 朝廷诏有司主其祀。所以明崇德报功之意。诚慎且重也。吾辈幼读圣贤之书。得以稍知义理。皆圣人之功德有以及之。则凡身托名教。而备衣冠之列者。遇丁祭。皆当随官师之后。跽拜于阶下。而行之者竟寥寥焉。永铨不知其何说也。今之人于岁时伏腊。必肃衣冠。持瓣香。罗拜于释氏之佛祖。老氏之诸天。以及山川城社之神。而独于自少至老所诵法之圣人。未尝一伸拜跽之礼。甚至穷年累月未尝一至 文庙。何孔氏之徒无人焉一至此欤。呜呼。弗思而已矣。苟一思焉。其不惭且惧焉者。吾不信也。或谓二丁致祭。载在令甲者。惟言文武官而不及缙绅。故缙绅不与焉。永铨曰。不然。令甲之载文武官言致祭者也。未尝谓缙绅不当陪祀也。当日之躬行初献亚献终献礼。先致献于启圣祠。后分献于两庑者。则有县大夫与司教司训以及县佐贰尹各官。为缙绅者原未尝越俎代之也。但宜于阶下陪拜。其序立班次。各照品级为上下。即贡监文武诸生。皆宜陪拜于后。而况缙绅乎。且礼不从天降也。不从地出也。行乎心之所安。揆乎理之至当。安在其弗可为也。或谓为圣人之徒者。当行圣人之道。区区拜跽。似不足以为报本。永铨曰。不然。上论首言学。下论首礼乐。然则道莫大于礼乐。而学圣人之道者。亦莫重乎礼乐。故夫子言克己复礼之目。在非礼弗视听言动。答问为邦。而言四代之礼乐。人未有置其身于庙中。讲习夫趋跄拜跽之节。固其肌肤。束其筋骸。而不收其放心者。亦未有置其身于庙中。讲习夫声容度数之节。清浊高下之音。而不能变化其气质。陶镕其德性者。安在行圣人之道者。不必身在庙中乎。且报本之义未伸。则体道之功安在。何所见之舛也。或谓祀典之行已久。何待子之喋喋为。永铨曰。不然。身为士大夫。不一至庙中。则祭器之完也缺也。不一知也。乐器之悬也废也。不一知也。与夫牲醴脯醢黍稷羹馔之洁也否也。亦不一知也。为先师者何乐有是弟子乎。今日吾邑 文庙之祭器。大半遗亡。乐器则无一存者。礼坏乐崩。圣人在天之灵。亦必不享。宜亟请于当事。补其阙失。仿郡学之制而复之。延乐师以训乐舞生。将见礼明乐备。于  圣天子右文之治。不无少裨。其何能默默已也。抑有说焉。 文庙之有乡贤祠。丁祭之日。有司行致奠礼。缙绅之有祖宗在祠者。是日方邀 朝廷之大典以享有司之祭。而为子孙者宴然于家。不一陪拜。竟委其责于或有或无。或到或不到之奉祠生。尤非礼之宜者也。今之明礼者。不以永铨之言为迂为戆。请于丁祭之辰。除在京在任。或守制。或远游。或疾病不能出外。凡列科目登仕籍者。不论在城在乡。须预为斋戒。屈期夜半毕集。风雨无阻。佐官师以共伸如在之诚。风俗人心。胥有赖焉。是为议。

  与佟太守书 

朱彝尊

伏闻执事下车。首崇学校。将有事于释奠。先期演习乐舞生。教以执钥秉翟。及上丁。躬率校官弟子。頖宫行礼。有秩其序。有肃其容。乡之父老。谓五十年来所未1。仆偶滞吴下。未克预观其盛。致于鸠工修治。自当为邦人倡。虽窭且贫。不敢辞也。窃念学有乡贤祠。本乎乡先生没而祭社之典。兹倾圯已久。及今不葺。将化污莱。祠中主渐剥蚀。理宜更作。仆考之载记。有谓惟天子诸侯有主。卿大夫无主。则许叔重郑康成也。有谓礼理重则立主。士大夫有重亦宜立主。经传未见大夫士无主之义。则徐邈及清河王怿也。主之制。虽不载于经。然卫次仲言右主八寸。左主七寸。广厚三寸。何休言主状正方。穿中央。达四方。天子长尺有二寸。诸侯长一尺。汉旧仪言帝主长九寸。后主长七寸。杜佑通典。述晋太康故事。帝主尺二寸。后主一尺。蔡谟言今代祠版。及礼之庙主。安昌公荀勖祠制。神版皆正长尺二寸。博四寸五分。厚五分。虽诸家之说。长短不齐。要之帝后之尊。莫有过于尺二寸者。涑水司马氏伊川程氏定为主式。作主以栗。跌四寸以象四时。高尺二寸以象十二月。身博三十分。象月之日。厚十二分。象日之辰。今之法式。大率准此。乃迩者入祠。多系封君赠公。其子孙富贵利达。不循旧章。取材舍栗。以乔木为之。高或三五尺余。涂以金泥。巍然坐先正之上。非礼已甚。度新鬼有所不安。神其妥于是乎。伏惟执事既事修葺。宜集其子姓。谕以尺度之不可违。今彼更造。与先民一式。斯礼行于乡。不僭不滥。祭社之典。可永无憾矣。希执事垂听焉。

  祀契议 

蓝千秋

乾隆元年月日。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谨奏。御史蒋炳奏请升契神主于启圣祠中间。与五王并祀等语。查契为明伦敷教之始。向来祀典未备。今蒋炳请补入祀典。自属应行。但请升神主于启圣祠中。则契为商之始祖。于孔氏有君臣之分。祖孙之派。恐有未安。其应如何崇祀。以隆典礼之处。请  敕交该部详酌妥议具奏。奉 旨该部议奏。钦此。臣等谨按祭法。当祀者有五。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古帝王名臣。列在祀典者。十有四人。而契居其一。故曰契为司徒而民成。所谓法施于民则祀之者也。是契之当祀。自古记之矣。前世典礼未备。无祭先代帝王名臣之文。至隋祀先代帝王于陵寝。尧庙在临汾。以稷契配。此前古祀契之可征者。至明太祖洪武六年。始建帝王庙于京师。二十一年。定历代名臣三十七人。从祀两庑。唐虞之臣。则祀陶伯益夔龙伯夷。独稷契不与。我 朝因之。推原其故。教稼明伦。二圣之功为大。而独不与者。非遗之也。殷人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列汤武于上。而以昔日配天之祖。祀之两庑之间。非礼也。此稷契所以不与崇祀之故也。第后稷汉祀于灵星。历代配享。夫稷虽不与功臣之列。而祭享犹存。独契以敷教明伦。功施万世。而不得胪于庙祀。岂非阙典。今御史蒋炳奏请入祀。洵属可行。至谓升主于启圣祠中。与五王并祀等语。则或有疑之者。以为五王为先圣之高曾。而契乃殷之始祖。于世则远矣。礼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孔子虽为鲁司寇。亦卿大夫也。而祖契。于分则僭矣。然臣等稽之往牒。考之当今。量度时宜。细加裁酌。又有当别论者。昔汉元帝时。求殷之后。故宋子孙。分散无统。匡衡议以为王者求二王后。所以尊其先王。而通三统也。揆以春秋之义。宋不能世守。则当更立殷后。至成帝时。梅福复言宜封孔子后。以奉汤祀。绥和六年。遂下诏封孔吉为殷绍嘉侯。进爵为公。有地百里。以奉殷祀。由是言之。孔氏已承殷后。于周有君臣之分。于商实祖孙之派。世虽远而非远也。又唐开元二十七年。追谥孔子为文宣王。自是历代咸以王爵加封。至我 朝尊崇之礼。度越往代。 国初。文庙谥号尚称文宣。   圣祖仁皇帝备极推崇。  御书万世师表。悬之文庙。我   世宗宪皇帝。仰体   列祖崇儒重道之心。雍正元年。特降   谕旨。孔子以上五代。并追封为王爵。夫生民未有之圣。固不可以爵位拘。而王号之崇。且隆于五世。以此上接殷宗。复何嫌于僭越。况辟雍为风化之首。庠序乃义法之宗。语圣道则先师集其成。论明伦则契实开其始。祀契于学。亦祭川先河之义。当然又非直追溯世系已也。今祀于崇圣。则教泽之渊源。圣裔之统绪。两得之矣。应如御史蒋炳所请。升神主于圣祠中。至云与五王并列。于礼尚有未安。宜别设一龛。位在五王之北。其称号当据商颂。仍称殷元王契。至于俎豆祼献之仪。俟  下别议。颁直省郡县学校。一体遵行。庶于祀典妥协。臣等知识愚陋。未敢擅专。可否定议。伏乞  皇上睿裁。谨奏。

  三老五更议 

张廷玉

臣伏思三老五更之名。始见于礼经。古养老尊贤之礼也。考养老之礼。如王制内则所云。则虞夏殷周皆然。又云五帝宪。三王有乞言。则伏羲神农皇帝以来已然。是其典为最古。至所云食三老五更于太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总干。是其礼为最隆。我  皇上至道在躬。式稽前典。以三老五更之礼下询。甚盛心也。顾礼待人行。事因时起。臣妄参臆议。以为未可举行者。约有数端。  皇上至德渊怀。圣不自圣。何难屈礼臣下。但  天子有所施。必令臣下有可受。如所云袒而割牲者。其始亲袒衣割牲以为俎食也。执酱而馈者。其继执酱以馈熟也。执爵而酳冕而总干者。既食毕。又亲执酒以酳口。且又端冕舞位。而以乐舞侑食也。礼如是不已重乎。古有斯礼。而今未行。似非  皇上殷殷复古之意。如特行此礼。度臣下谁敢受者。此其事之难行一也。汉宋均曰。三老。乃老人知天地人之事。五更。乃老人知五行更代之事者。各以一人为之。所谓知天地人之事者。上通天文。下彻地理。中察人伦。三者明一。亦已难矣。况兼之乎。所谓知五行更代之事者。如伏羲以木德王。故风姓。代之者火也。炎帝以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纪官。代之者土也。黄帝以土德王。故曰黄帝之类。此非洞达天人之际。孰能知其所以然者。惟其有如是之德。是以天子隆以宾师之礼。三公九卿。皆在执事之列。今此礼果行。必求其人以当之。窃思致事诸臣。及现在居职者。谁克任之。恐  皇上即下明诏。而其人必悚惕惭惶而不敢应。此其人之难得二也。考汉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魏以王祥为三老。郑小同为五更。周武帝以于谨为三老。其时五更无人。第未审诸公。如前所述之三老五更。果克副其名而无愧乎。圜桥观听。汉明帝时极盛。然先儒胡寅。讥桓荣仅能授经章句。不知仲尼修身治天下之微旨。故所以辅翼其君者。德业不过如是。观先儒之论。是桓荣犹不免讥评。下此者何足以当巨典。此其典之难副三也。三老五更之名。虽见于乐记祭义文王世子诸篇。不言何代。如以为虞夏殷周皆然。则二帝三王大经大法。载于尚书。二典三谟。不见有老更之名。如以为惟周有之。则保息养老。见于司徒。献鸠以养国老。见于罗氏。以财养死政之老。见于司门。三百六十。如是之详且悉。何亦不载有老更之名。臣愚以为养老之礼。古时典制可稽。至所谓三老五更者。疑属汉儒附会。此其事未可尽信四也。是以唐宋至今已千余载。此礼未曾举行。即本朝世祖   圣祖   世宗皇帝。重道尊师。明经造士。事事度越前古。而于老更之礼。亦未之及。以典至古。而礼尤隆。名实难副。倘有几微未称。不惬观听。则必滋论议之端。岂不亵  至尊而羞大典乎。此事似应停止举行。不必  下廷议。臣谨陈管见。伏惟  圣鉴。

  圣庙五王昭穆位次议 

金门诏

伏读部文。奉  上谕将肇圣王裕圣王诒圣王昌圣王启圣王。加封王爵。改造圣祠。诚千古未有之盛典。万世不朽之鸿猷也。但昭穆位次。部文未经开明。或有议正位南向。余依世次东西分列者。或有议五代并皆南向。止照左右次叙分别者。未有定论。时门诏馆于鄂西林方伯署中。蒙命考据经典。酌古准今。务期详核。议上督院。大吏允行。下之有司。两江学宫。画一遵行。议曰。谨按典礼。各该学所称肇圣以下昭穆位次。所谓正位南向。余依世代东西分列者。非也。所谓并皆南向。照左右次叙分别昭穆者。亦非也。尝考诸经义。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庙祧之昭穆。而昭穆之名。始见于此。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而昭穆之位次。未有闻焉。祭统曰。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此虽主生者之昭穆而言。而亦可知昭穆之义。大抵取于有别有序而无乱者也。至于昭穆位次。于经义皆无所据。后世儒者议论纷纭。鲜所适从。古今礼制既殊。其庙貌规模广狭丰俭之度。亦难以古制相绳。惟博采先儒之论。明乎礼意之所在。以为之折衷可耳。朱子尝引孙毓以为外为都宫。太祖在北。二昭二穆以次而南。考诸孙毓之说。宗庙之制。外为都宫。内各有寝庙。别有门垣。太祖在北。左昭右穆。差次而南。由此观之。则庙中之主。昭穆各不相望。而义取于有别。今所谓并皆南向。左右次序分别昭穆者。是无别之甚者也。故谓其说非也。朱子之言曰。太祖之庙。始封之。君居之。昭之北庙。二世之君居之。穆之北庙。三世之君居之。昭之南庙。四世之君居之。穆之南庙。五世之君居之。庙皆南向。各有门堂寝室。而墙宇四周焉。凡庙主。在本堂之室中。皆东向。及其祫于太祖之室中。则唯太祖东向自如。而为最尊之位。昭之入乎此者。皆列于北牖下而南向。穆之入乎此者。皆列于南牖下而北向。南向者。取其向明。故谓之昭。北向者。取其深远。故谓之穆。庙之列。则左为昭而右为穆。祫祭之位。则北为昭而南为穆。五庙同为都宫。则昭常在左。穆常在右。而外有以不失其序。一世自为一庙。则昭不见穆。穆不见昭。而内有以各全其尊。由此观之。古者庙皆南向。庙主皆东向。庙之制。虽左昭右穆。皆以各全其尊。惟祫祭始屈于太祖之尊。而就南向北向之列。则各全其尊者常也。屈于所尊者暂也。今所谓正位南向。余依世代东西分列者。是使居正位者止一肇圣。自此而下。虽启圣亦不得以自全其尊。而常就列。故其说亦非也。朱子之言又曰。后世公私之庙。皆为同堂异室。而以西为上者何也。曰由汉明帝始也。降及近世。诸侯无国。大夫无邑。则虽同堂异室之制。犹不能备。南渡之后。无复旧章。虽朝廷之上。礼官博士。老师宿儒。莫有知其原者。是古制之不可复见。朱子已言之矣。然则如之何而可。为之准古酌今。依经傅义。则莫若庙固南向。主亦南向。不可谓古是而今非也。况弟子之于先师。后人之于先圣。主既南向。则主祭者以下。皆得北面。是南向之礼。固一定而不可易者也。而欲各立一庙以成尊。势有不能。同居一室而无别。礼又不可。今惟就庙之中。随其地之广狭。分为五室。所谓五室者。非能准诸古制。不过如今之所谓龛是也。以肇圣仿始祖之礼。居于正北。裕圣居左。诒圣居右。策次而南。更约前尺许。而肇圣之室。视裕圣诒圣约深尺许。裕圣诒圣视昌圣启圣复约深尺许。从外观之。则五室并齐。从内观之。则位之浅深各殊。系之尊卑自别。则五圣之灵其亦可安矣乎。要而言之。则同在一庙。即外为都宫之礼也。肇圣居北即太祖居北之礼也。四圣以次而南。即二昭二穆以次而南之礼也。左昭右穆。即不失其序之礼也。各为一室。即各成其尊之礼也。子游不云乎。其庶几亡于礼者之礼也。其动也中。予不敢自谓其说之果中。亦庶几亡于礼者之礼也。变而不失其为常。权而不害其为经。于礼也其庶几乎。

  议都察院请增孔林祀典状 

陈兆仑

议得史记家语。并载孔子世系。而史记则缺圣父原娶施氏。其记圣母颜氏。并无晚乃求婚之文。至合葬于防。终不及施氏一语。二书详略互异。原无从确指其是非。而后世崇祀启圣。乃从史记之略。不从家语之详者。非笃信史记而排家语也。徒以汉初距孔子之世。纔二百余年。其近代孙安国。与司马迁同时事武帝。而家语晚出东汉。故特从其近者耳。据史迁自称登其庙堂。观其车服礼器。则近而可征。宜莫若史。史所不载。则有无诚难臆断。且愚以为所贵乎礼者。贵其意也。 国家所以崇祀启圣。追封五代。如此其隆者。乃曲体至圣追远之孝。特就二书并载。尤可征信之颜氏。祀为启圣。而于曲体圣孝之义已尽。义之既尽。则礼有所止。故祀缺施氏。从史缺也。非礼缺也。兼崇施氏必右其位。一跻一降。稍有所疑。于心奚安。祀典至重。文庙至严。不可不慎。与其轻议而涉疑。诚不若阙疑而致慎也。又疏请圣兄孟皮。应一并附享。考之于礼。从无以弟之功德而庙祀其兄之典。使孟皮自有子孙。则阙里不乏世祀。如无子孙。则从祖祔食之礼不过四世而止。今阅二千余年。义无可推。又疏称文庙应仍复十二笾豆八俏之制。按十二笾豆。祀天享地之礼。而八俏者。古之重祭也。孔子虽至圣。犹人臣也。师事孔子。至于临雍释奠。门外降舆而不为过。若曰是吾师也云尔。谓之师。而孔子人臣之分自在也。若必以十二笾豆八俏为敬。则孔子在天之灵。岂遂以天自处。而八佾舞庭。所以口诛季氏者。直躬自蹈之矣。唐开元中。祭孔子用八俏。明夏寅曰十二笾豆。惟太学可行。若各省郡县行之则僭矣。开元之礼。固不足奉为典要。而夏寅依违两端。皆非也。我 朝祀文庙。用文舞六佾。于尊师之道。体圣之心。备极允协。毋庸更为纷更。谨议。

  驳请祀启圣王元配施氏议 

齐召南

臣等议得升任副都御史陈●华奏称。家语载有启圣王元配施氏。生九女而无子。实为   先师之嫡母。应请崇祀加封。臣谨按施氏生九女而无男。经传并无明文。仅见家语。而史记孔子世家。则阙施氏。其记圣母颜氏。并无晚乃求婚之文。至合葬于防。终不及施氏一语。后世崇祀启圣。必从史记。而不从家语。正以汉初距孔子之世未远。司马迁亲与其十一世孙安国。同事武帝。从问尚书古文。迁又自称登庙堂观车服礼器。则近而可征。宜莫若史。史所不载。有无诚难臆断。至家语一书。前汉艺文志。载有二十七卷。师古注曰。非今所有家语。则知唐所行王肃批注者。原非安国所撰。刘向所校之旧。明矣。司马贞较后师古。其着索隐。所据家语。果前汉本乎。抑王肃本乎。且即王肃本。而隋志云二十一卷。唐志云十卷。篇目又自不同。即今世所行肃古本。亦无施氏之文。则司马贞所据何本。实无从臆定也。是以明李东阳修阙里志。于世系。于本姓。于祀典。俱凿然以史记为断。所引家语。亦并无施氏之文。而于尼山毓圣一条。间采他书以备传疑。慎之至也。我 朝   列祖。尊   师重道。典礼盛隆。   世宗宪皇帝特立崇圣之祠。追封五代王爵。明征谱牒。崇德报功。于曲体  圣孝之义。至矣尽矣。今查圣裔家庙。施氏并未设主。实以事在传疑。文无确据。自不便轻更旧典。诬渎宗祊。所以历代知礼之儒。考订最为详悉。未有从而议之者。今乃欲从数千载下。令其以有无影响之说。一旦骤加之圣母之右。于心奚忍。于义奚安。与其轻议而涉疑。曷若阙疑而志慎。应将升任副都御史陈●华所请加封施氏之处。毋庸议。

  前汉经师从祀议 

全祖望

开元二十二贤从祀之举。昔人议之者多矣。是后更进迭出。愚皆不尽以为当也。夫谓当秦人绝学之后。不可无以报诸儒修经之功。虽其人生平或无可考。而要当引而进之。此其说良是也。然此为草昧初开言之。在高惠之闲。皆以故博士授弟子者。当斯之时。遗经之不绝如。椎轮以为大辂之始。其从祀宜也。自是而降。经师稍稍接踵以出。如宗法所云别子。夫有为之前者。讵可无为之后者。特当于其名家之中。择其言行之不诡于道者。而从祀焉。此为授受渊源言之。文景武之间者是也。以后则经术大昌。诚不但以师传门户。为足有功于圣门。必有躬行经术以承学统。而后许之。宣元以后是也。吾于三辈人物之中合而计之。得十有余人焉。易则田何。书则伏胜。诗则浮邱伯毛亨。春秋左氏则张苍。礼则高堂生。此六人者为一辈。其时书则古文未出。诗则齐韩未名家。春秋则公谷未名家。礼则周礼礼记未出也。田何之大宗为丁宽。其别出为费直。书则孔安国出而补伏胜之阙。浮邱伯之大宗为申培。毛亨之大宗为毛苌。而辕固以齐。韩婴以韩。张苍之大宗为贾谊。而胡母子都董仲舒以公羊。江公以谷梁。高堂生之大宗为后苍。而河闲献王以周礼。经于是乎备矣。丁宽以儒生而有将才。诚非墨守章句者。贾生明礼乐。言王道。当文帝时。以一儒独起。尤为有功。申辕正论不挠。毛苌深得圣贤之意。河闲献王言必合道。大雅不。胡母子都。则董子所尊。韩婴虽董子不能难。孔安国则克传其家学。惟费直江公后苍。无言行可纪耳。此十三人者为一辈。汉二百年。经学所以盛者。诸公之力也。若集诸经之大成。而其人精忠有大节。为一代儒林之玉振者。则惟刘向。斯皆其必当从祀者。开元礼臣。不知精审。而妄以戴圣何休夺席。不亦谬乎。愚尝谓西汉儒林盛于东汉。即其人亦多卓荦可传。东京自贾逵郑康成卢植而外无足取者。夫前茅之功。过于后劲。而况后之本不如前也。世有君子。倘以予言为不谬矣。

  禁原蚕说 

全祖望

周礼夏官马质禁原蚕。郑康成谓天驷主蚕。蚕与马同气。物莫能两大。禁原蚕者。惧其伤马。临川李詹事尝语予曰。此最汉儒不经之谈。吾尝试之矣。一院之中。饲蚕于东。秣马于西。曾不见其伤也。予曰。是固然。天下之以两大而伤者。必其力足以相抗。原蚕虽多。不过女红之余分闰位耳。而谓其足以为马政之累乎。然所以必禁之者。则专为蚕事计也。今天下蚕利。莫盛于浙东西。吾故熟知其不可也。凡桑柘之生。三月而茂。既翦之以供蚕食。则其木之津液。为之流者数日。历兼旬而渐有生意。以复其初。原蚕多。则必复取新生之叶。斩艾无遗。而桑柘之气大剥。况其成丝于夏者。为质亦薄。不足当春时之十五。是欲博其利。而卒并蚕之气而耗之。行之数年。蚕且渐减。桑亦尽枯。非赞化育之道也。四时之序成功者退。是以桑柘用之于春而休之于夏。不竭蚕之力。非于马政有所预也。若夫天南极壤。固有收八蚕之茧者。斯则物产之奇。不可以为常。故圣人于中国必禁之。或曰掌之于马质何也。曰周礼蚕无专官。而天驷实以马祖兼蚕神。则禁原蚕者。马质掌之。夫岂以两大之故哉。

皇朝经世文编卷五十六

 礼政三大典下 

善化贺长龄耦庚辑

  停止封禅等议 

张玉书

该臣等议得词臣曹禾疏称祀典国之大事。三五以来。无不以成功告于上帝。封禅及班固诸儒言。泰山五岳之长。神灵所聚。因高崇天谓之封。就广增地谓之禅。刻石纪号。甚盛典也。逮秦汉唐宋。有事岱宗者。劳民费财。失对越之意。后世遂不敢申明其礼。不知因名山升中。与天相见。其为典礼。至尊至重。又黄帝上元甲子贞元运会。由是封峦勒成。汉武帝不得其时。则以十一月甲子朔至应之。而数千年之景运。适协于今日功成治定之后。  皇上以精一执中为奉若。上帝之命。不可不报。山川百神之助。不可不答。运世之本。开基之功德。不可不纪。宜勿惮登陟。亟议告成。考汉唐仪注。行之简易等语。伏考封禅之说。不着于经。司马迁封禅书。乃引管仲古封禅七十二家之说。梁著作佐郎许懋。极言其妄。纲目是之。至于甲子纪岁。始于黄帝。其为上元甲子。则史无明文。即管仲言黄帝封禅。亦未指其年为甲子之年也。又按书传舜至岱宗。燔柴祀天。原非封禅。唐虞三代以前。实无登封故事可考。其史鉴所纪。则有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唐高宗武后明皇宋真宗行封禅礼。所纪礼仪。则有筑坛设壝。及玉策玉牒玉简金匮金绳金泥之制。需费甚烦。且礼不合于经。虽从简易。亦于义无当。仰惟  皇上圣德布昭。神谋默运。内除苞孽。外靖鲸鲵。文教覃敷。武功赫濯。巍巍荡荡。直与尧舜比隆。而  皇上敬天凝命。至诚感神。无一事不与天意相流通。无一时不与天心相陟降。则所以仰答神明。茂膺休祉者。固无所不极其盛矣。比者三逆荡平。已遗官告祭   郊庙社稷岳渎海镇诸神。台湾归顺。又专告    郊庙社稷。一应典礼。俱经举行。封禅告成之礼。无庸议。又科臣王承祖疏请仿虞帝之制。巡幸东方。察闾阎之利病。问风俗之厚薄。设祭方岳。以祈年丰祷雨泽。又东岳密迩孔里。  御辇所届。观其车服礼器。亦千古盛事等语。伏考一岁之内。巡四岳。此三代以前。巡省诸侯之礼。自设郡县以后。未有行者。舜之燔柴。原因巡守行告至礼。其望秩山川。是因祭天而望祭东方之山川。非专祭泰山之神也。我  皇上銮舆巡历。凡所至之地。辄询考吏治。延访舆情。或训饬官方。或特加蠲赈。无非省方问俗。勤民重农至意。其祭岱祈年。并祷雨泽之事。非礼典所载。应无庸议。至历代帝王诣孔里。始于汉高帝。后则汉明帝章帝安帝。北魏孝文帝。唐高宗明皇。后周太祖。宋真宗。皆以经过鲁地展祀。未有专诣阙里故事。我  皇上博综经学。宏阐心传。重道崇文。千古莫并。其东巡特祀阙里。应候  睿裁。疏内又言封禅之事。秦皇汉武。不过耀德张功。后世鄙焉。臣等已于曹禾疏内议覆。无庸另议。

  昭代乐章恭纪 

张玉书

顺治元年八月。   世祖章皇帝至燕京。九月朔即  皇帝位。将以十月告祭   天地宗庙社稷。时乐章未定。大学士臣诠臣承畴臣升上言。郊庙社稷乐章。前代皆各取佳名。以昭一代之制。汉魏曲名各别。不可枚举。梁用雅。北齐及隋用夏。唐用和。宋用安。金用宁。元郊社用成。宗庙用宁。明用和。今我 朝削平寇乱。以有天下。有与万邦黎献。共享太平之义。乐名宜更用平。其节则郊社九奏。社稷七奏。宗庙六奏。制可。爰命翰林诸臣。分撰乐章。撰定。太常寺颁示乐舞诸生。以时肄习焉。今考各坛庙乐章。其辞明肃简穆。取乎达将享之忱。洽幽明之德。而非灵芝宛马白麟赤蛟诸歌。夸奇瑞于天神人鬼之前者可比。此所谓古乐之遗音。宫悬之雅奏也。而臣愚窃惟庙乐始于三颂。诗序所谓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商颂自有娀及契。以迄成汤武丁。周颂自后稷太王。以及文武成康。皆发扬其文德武功之盛。以达于诗歌。藏于太府。汉郊庙诗乐。不及祖宗之事。则班固讥焉。晋泰始中傅元制登歌七章。分祀七庙。自是历代相沿。皆各有庙堂之桨。礼不忘其本乐。乐其所自生。古之义也。洪惟我   太祖高皇帝。肇造丕基。臣服之国。三十有二。   太宗文皇帝。益缵而光大之。迄   世祖章皇帝。底定方夏。混一寰区。文德武功。皆前代所未及。谓宜各制庙乐。发皇盛治。庶几   祖宗艰难创垂之烈。得以昭示来兹。而徒取笾豆祼享之辞彻诸神听。得毋于形容盛美之谊。犹有缺焉者与。谨按典制。元会乐作于殿上。名曰莽式。所陈皆昭代故事。率以满洲旧臣充其选。有旌旄弓矢跃马阵之容。有屈伸进反俯仰疾徐之节。特以歌辞无汉音。未遑颁之太常。俾乐工肄习。臣谓应命儒臣。援据其事。撰译歌诗。为   高庙乐。   文庙乐。更益以入中原靖寇诸舞。为   世庙乐。声容悉造。事实而律谐。则太和洋溢之气。塞于宇宙。而国运之寖昌寖炽。可以预卜矣。

  请编次乐律算数疏 

张玉书

康熙三十一年正月初四日。仰蒙  圣恩。以岁首机务余暇。欲以理数乐律之学。牖诲诸臣。特召臣等至干清门。环侍  御座之前。  皇上检阅性理。披图指示。因而究论算数。综考律吕。辨径一围三之非。穷隔八相生之实。俾臣等见所未见。闻所未闻。退而相顾惊喜。深媿从前学识浅陋。锢守陈言。而不自知其迷惑也。夫径一围三之说。前人以麤疏约略。未经密算之法。笔之于书。后人习而不察。遂胶固其说。墨守而不知辨。  皇上取方圆诸图。参互试之。乃知每径一尺。围当三尺一寸四分一厘有奇。若此于围三。则奇零不尽之数。无所归着。每径一尺。即差一寸四分有奇。寻丈以上。其差弥甚。  圣谕谓径一围三。止可算六角。而不可算围圆。诚不易之至理也。事最明显。具在目前。而律吕新书诸说。未究及此。所以徒为空言。而不求验诸实用。固无往而不见其讹舛耳。至于十二律隔八相生。宋儒载其图。具其说。而其自然之理。与所以然之故。未有能实指之者。  皇上命乐工以篴和瑟。审其声音。七音高下。次第相生。至第八声。复还其始。所谓隔八相生之法。其本原实在乎是。从来论乐者。皆未之及。千古未发之秘。自我  皇上今日发之。非圣心神悟。本于天授。何由得此。  皇上又谕从来尺制不同。十二律之长短。以尺定管。不足为据。当以天地度数为主。大哉  圣言。中和位育之理。悉具于中矣。夫万物之用。皆起于数。律度量衡。悉从此出。而数不离于理。不能穷不易之理。必不能究不易之数。惟我  皇上以天纵之资。极格物之学。凡立一法。定一制。务期试诸实用。见之明效。然后断然无疑。以此法而测晷景。辨分杪。注岁差。验交食。量度高深。审定音律。随所施用。无不合。至理得而至数毕符。所谓近之不遗于日用。而推之直可通于造化者也。顾乐律算袭舛。莫摘其非。奥义微机。莫探其蕴。在臣等躬聆  训诲。犹且一=数之学。失传已久。承时省悟。而覆算迷蒙。中外臣民。何由共喻。臣仰祈  皇上特赐裁定。编次成书。颁示四方。共相传习。正历来积算之差讹。垂万世和声之善法。学术政事。均有裨益。臣民幸甚。后世幸甚。

  律吕正义四库全书提要 

纪昀

御定律吕正义五卷。   康熙五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御定律历渊源之第三部也。凡分三篇。上编二卷。曰正律审音。以发明黄钟起数。及纵长体积面幂周径律吕损益之理。管弦律度旋宫之法。下编二卷。曰和声定乐。以明八音制器之要。各有图说。而于各篇之中。详考古今之同异。续编一卷。曰协均度曲。则取波尔都哈儿国人徐日升。及壹大里呀国人德里格。所讲声律节奏。证以经史所载律吕宫调诸法。分配阴阳二均字谱。亦有图有说。案造律之法。必先累黍。汉魏以后。迄无定论。尺既不定。则黄钟真度。亦无由得。恭惟   圣祖仁皇帝天纵神圣。以纵横二黍相较。横黍百粒。适当纵黍八寸一分之限。用四率比例。推得古黄钟九寸。为今尺之七寸二分九厘。其体积面幂周径。皆用密率乘除。至为精密。此千古难明之绝学。待   圣人而明者也。又言乐者率宗司马迁淮南子之说。以三分损益之术。误为管音五声二变之次。复执管子弦音五声度分。牵合于十谬。不知律吕=二律吕之中。故管律弦度。俱不可得而明。而阳律阴吕。又错互用之。益滋分用。显有周官六律合阳声。六吕合阴声。及国语六闲之文可据。而弦管之生声取分。各有不同。弦度全半相应。管音半律。较全律则下一音。吕览以三寸九分之管。为声中黄钟之宫。即半太蔟合黄钟之义。若不问管弦全半之分。而概以三分损益所得之黄林太南姑应蕤为七音。又以半黄钟为清宫。失之远矣。至旋宫之法。宫自为宫。调自为调。管子羽征之数大于中。国语宫逐羽音。是其遗法。故以宫主宫。羽主调。则当二变者不起调。而与调首不合之征音。亦不起调。一均凡羽宫商角四调。七均凡二十八调。至弦度自首音至第八音。得六全分。与管律之得全分者不同。若以律吕之分。索之弦音。则阴阳相杂。声随度移。即隋志所云七声之内。三声乖应者是也。故但以弦音奏之。而不和以管音。亦止有宫商征羽之四调而已。凡此皆自来论乐家所昧昧者。非   圣人心通制作之原。乌能律均出度。妙合造化。有如是之精微广大耶。若夫播之声气。则和声定乐论。竹音以律吕相和而设孔。琴以倍征为第一弦。协均度曲论。弦音清浊二均递转合声之法。皆出昔人论议之外。而一一莫不与经史所载相发明。斯诚   明聪天亶。度越千古者矣。

  论钟律疏乾隆六年 

张照

奉  旨查考编钟倍半之制。及有设而不作之故。除倍律钟在黄钟前。从低至高。不便移易之故。已于初五日合词具奏。不另开陈外。查得编钟一架。上八下八。上为阳律。下为阴吕。向来考击之节。   南郊   庙祀及  临朝大典。皆用黄钟为宫。   北郊  月坛。则用大吕为宫。用黄钟为宫。则击上钟。不击下钟。若用大吕为宫。则止击下钟。不击上钟。临期以下钟易置上位而击之。非下八钟不击也。掌仪司向无应击下钟之典。是以不知下钟亦有时而击。若太常寺乐工。则知之矣。然而其所以然之故。则各不能知也。若上八钟内。又有三钟不击者。则以八钟原止七音。姑洗为宫。黄钟起调为工字调。倍夷则无射为变征。太蔟为变宫。三钟不入调。是以不击。工字调而外。则惟二钟不击。如以太蔟为宫。倍无射起调为尺字调。则倍夷则无射太蔟。三钟皆击。而黄钟为变宫。夷则为变征。二钟又当不击矣。是上三钟亦有不击者。因历来俱以黄钟调为黄钟宫。故为考击之所不及。而非设而不作也。儒生不知音律。谓黄钟为声气之元。万物之母。郊庙朝廷。必须用黄钟为宫。否则有碍。不知黄钟为宫。其第一声便是下羽。除变宫变征不入调外。商角征羽。必须迭用。若声声皆是黄钟。则晏子所谓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况大武之乐。即是无射为宫。载在国语。无射乃阳律之穷。而武王用之。则十二月各以其律为宫所不可亦明矣。况明代及我   圣祖仁皇帝。未经考定黄钟以前。并称以黄钟为宫。及考定之后始知一向误以太蔟为宫。而明代盛衰不一。我 朝隆盛如斯。则迂儒之论不足信又甚明。但自黄钟以上。音必渐高。自黄钟以下。音必渐低。其八音谐和与否。非历试不能明晓。容臣等详悉查考办理。再行请  旨。

  论乐律及权量疏乾隆六年                      张照

臣伏蒙  天语垂问古乐今乐雅乐俗乐之变。律度量衡之曷由同。乐音乐字之本末同异。编钟倍律。及有设而不作之故。臣章句鲰生。不学操缦。其于律吕。目剽耳食。非有真得。承  问茫昧。震惧失图。窃惟古乐。自周衰而废。仲尼以前。鲁犹守之。季札观乐。载在左氏。迨师挚适齐。在鲁者亦遂沦坠。论语所记。记乐亡也。魏文侯与子夏问答。语在乐记。时去师挚适齐未远。列国犹有吉光片羽。至于七国入秦。而澌灭尽矣。虽然。观子夏言乐与音相近而不同。则知乐之与音。犹识之与性。性不离识。不涉识。识不同性。不异性。乐不离音。不涉音。音不同乐。不异乐。识在则性固无所亏。音在则乐亦无所阙。性虽无亏。而必俟空有双融始能见。乐虽无阙。而必俟欲净理纯始可作。纵使搏拊考击之法。笙镛钟鼓之制。于今泯焉。而宫商角征羽。出于天然。非人力之所得与。则岂世代今古之所可殊。古乐安得而亡。况黄钟之管。曾经   圣祖仁皇帝考定。而乐器制度。散见于经史者。犹可沿流以溯源哉。惟在人存政举而已。乐经曰。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祇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髫大夏大濩大武。乐德则以理义养其心。乐语则以声音养其耳。乐舞则以舞蹈养其血脉。古人所谓以乐教者如此。所以声音之道与政通也。后世不知乐为教之事。故其职领于有司而已。学士大夫。鲜有知者。其精微之旨不传。而徒索之铿锵节奏。已不足以和神人。况太常工人记。用之郊庙者。存什一于千百耳。其施之民间日用。莫非子夏所谓及优侏儒。猱杂子其髣女。则其所化之民。所成之俗。当何如耶。溯自列国时。古乐既废。俗乐繁兴。桑间濮上之音。流入宫掖。左氏所称撞钟舞女。吴越春秋所载越夫人教舞。史记所载优旃优施之属。自朝廷以至闾巷。以娱心志。以悦耳目。莫不用是。惟郊庙所用。则略存古乐之铿锵。百姓不得而知。则谓之曰古乐亡也亦宜。非乐亡也。乐教亡也。使铿锵之节同于古而即可谓之古乐。则孔子亦不当云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矣。使器必篑桴土鼓。歌必鹿鸣四牡。而后可谓之古乐。则孟子又不当曰今之乐犹古之乐矣。孔孟之言必同而无异。则古乐在今匪存而匪亡断可识已。迨汉高祖入秦。有制氏者。世隶太常。记其度数。叔孙通因之制为汉乐。高祖好楚声。唐山夫人为安世乐。实楚声。用之房中。安世乐秦名寿人。或曰即关雎之度数。至文帝时。以奉高祖祠庙。而楚声又混入古乐矣。汉武帝以讴者李延年为协律都尉。造新声。制乐章。述己功德。陈之宗庙。为太一天马等歌。汲黯谏。丞相公孙宏斥黯诽谤。先儒以古乐之亡。断自汉武焉。嗣后俗乐音节。尽入古乐。如油入面。越世愈久。愈不可考。历代虽欲修明。无征不信。人自为说。莫能断其是非。史氏但以用之宗庙朝廷者曰古乐雅乐。其虽在朝廷。而本出于里巷者。谓之今乐俗乐。依古有雅乐部。俗乐部。前明以来。亦有太常部。教坊部。其源流沿革。文虽烦赜。而亦具有条贯。另单开呈。濂溪周子有言。乐声淡而不伤。和而不淫。入于耳。感于心。莫不淡且和焉。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此数语者。状古乐之音。最为明尽。夫目之司视也。口之司味也。凡悦目悦口之物。未有不败道而伤生者。何独于耳而有殊。故凡乐声激烈慷慨。流荡靡曼。则耳必悦之。若淡且和。何悦之有。古之作乐于以养德。后之作乐于以悦耳。所以三代而下。朝廷之上。奋然欲正乐复古者屡矣。而卒不能者。以反乎周子之言。而未尝于此加之意与。

至于度也。量也。权衡也。皆本于律。尚矣。黄钟为声气之元。象数之本。度量权衡。皆于是受法。度量权衡正而人生日用万事筦焉。  皇上深维事本。而期四海之同。诚立政要之也。按汉书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本起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各自其十以升于引。而五度审矣。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本起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概。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各自其十以升于斛。而五量嘉矣。权衡者。权重也。衡平也。铢两斤钧石也。本起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历代诸儒。考古制者。胥以此为鼻祖焉。夫黄钟元声。自在天壤。而造律之尺。难得其真。蔡元定律吕新书所载。有周尺。汉刘歆铜斛尺。蔡邕铜龠尺。建武铜尺。魏杜夔尺。晋田父玉尺。始平古铜尺。汲玉律尺。刘曜土圭尺。刘宋钱乐之浑仪尺。后魏元延明尺。后周玉尺。梁景表尺。隋开皇木尺。五代玉朴律准尺。宋和岘尺。李照尺。胡瑗阮逸尺。邓保信尺。大晟乐尺。共二十种。其同异则宋史详之。至于量。周制则见考工记氏为量章。汉志则见汉书律志。至梁陈则以古升五升为一斗。后周获晋古玉升。仿其制。颁天下。径七尺八分。深二寸八分。重七斤八两。以彼时官斗较之。多三合四勺。隋开皇以古三升为一升。大业后。复古升。嗣后史无其文。至于权衡。汉志虽详。而不知其器之何似。石勒十八年。造建德殿。得圆石。有铭曰律权石。重四钧。同律度量衡云。又后魏景明中。并州人王显达献古铜权一枚。具有铭。铭七十九字。识者云。皆王莽所造也。梁陈以前。犹依汉古秤。齐以晋宋时一斤八两为一斤。开皇时以三斤为一斤。大业中复古秤。贞观时铸铜斛与古玉尺玉斗同符。古玉尺玉斗。藏于大学署。武后时亡之。宋化间。诏以秬黍依古法。较定权衡。史称其制为精备。颁之天下。奸弊无所措。元明两朝无闻焉。我   圣祖仁皇帝。心通天矩。学贯神枢。既以斗尺秤法马式。颁之天下。又凡省府州县。皆有铁斛。收粮放饷。一准诸平。违则有刑。又恐法久易湮。且古法累黍定度。度立而量与权衡准焉。度既不齐。黍数即不符合。   躬亲累黍布算。而得今尺八寸一分。恰合千二百黍之分。符乎天数之九九。于以定黄钟之律。尺既定矣。又恐不寓诸器。则法不可明。乃于   御制数理精蕴书内载其法。以金银制为寸方。着其轻重。而度与权衡之准。了如指掌。雍正九年。列之为表。载入 大清会典颁行天下。诚百世之俟圣人而不惑也。臣以为在今日非法度之不立。在奉行之未能。请  命有司按表成造尺秤法马斗斛。颁行天下。再为申明违式之禁。务使画一。并令直省将会典内权量表刊刻颁布。使人人共晓。或亦同之之一法也。五方风气不齐。民俗所便各异。然在官者有一定之程。则能以我之至齐齐彼之不齐。而不齐者亦齐。其所不齐亦无害。臣昔闻于   圣祖仁皇帝者如此。今蒙  圣谕。虞舜巡狩同律度量衡。惟其时亦有不同者。是以同之。若其皆同。何同之有。然而在我者安可不同。至哉  圣言。信乎   先圣  后圣。其揆一也。臣又谓立法固当深讲。而用法自在得人。度量权衡虽同。而官司用之。入则重。出则轻。而以为家肥。其鄙陋更甚者。转以此为国利。譬如平粜。以谷贵故平其价也。往者有司转就民间贵价之数。略减五分。以卖官米。则加以银色法马使费之数。必转贵于现在之贵价矣。于是米价以平粜而愈贵。鄙陋之见曰。此乃国之利也。否则曰。如此乃可告无罪也。岂不与平粜之意。适相反耶。行之在上如此。百姓至愚。必以为度量权衡。 国家本无定准。浸假而民间各自为制。浸假而官司转从民制以为便。此历代度量权衡所以不同之本也。夫期民间之恪守。先从官司之恪守始。臣愚见如此。伏候  圣训。至乐音与工尺。乐字之根本同异。及编钟倍半之制。现在与庄亲王校定声律。容另折合词具奏。

  论乐 

陆世仪

乐之难谐。大约学士大夫泥乐理而不知乐音。工师伶人识乐音而不达乐理。其实乐者音与理而已。其声翕纯曒绎则音正焉。广大和平则理存焉。故君子但当审音察理。若夫器数之事。如铜剂之厚薄。律尺之长短。则工师之事。听之工师而已。不能审音察理。而反纷纷于铜剂律尺。究竟不能通晓。反为工师所笑。如宋景佑之乐。李照主之。然太常歌工。病钟声浊。私赂铸工。使减铜剂。声清歌协。而照不知。元丰之乐。杨杰主之。欲废旧钟。乐工不平。一夕易之。而杰不知。崇宁之乐。魏汉津主之。请帝中指寸为律。径围为容盛。其后止用指寸。不用径围。且制器亦不能成剂量。工人但随律调之。大率非汉津之本说。而汉津亦不知。则知论乐不务审声。而纷纷器数者。大抵皆说梦也。蔡元定律吕新书。尚不可用。况其它乎。乐不过声词二者。声要渺而难寻。词平实而易辨。三代而下。求词之合于雅颂者寡矣。声云乎哉。

洪武癸丑。以祭祀还宫。宜用乐舞生前导。遂命翰林儒臣撰乐章。谕之曰。古人诗歌乐曲。皆寓讽谏之意。后世乐章。惟闻颂美。无复古意矣。尝闻讽谏。则使人惕然有警。若颂美之辞。使人闻之。意怠而自恃。自恃者日骄。自警者日强。朕意如此。卿等其撰述。无有所避。于是儒臣乃上所撰神降祥祝酣酒色荒禽荒诸曲。凡三十九章。曰回銮乐歌。其辞皆存规谏。命礼部付歌工肄习之。按此真得古人诗乐本旨。祭祀还宫之日。正去敬就弛之日也。于此而敬。则无不敬矣。回銮歌。用意深哉。

  满汉字音论 

鲁之裕

国朝之制。以进士与词林选者。年四十五岁以前。必使习国书。而四十五岁以后者免焉。良以其舌本因年而。不能强之圆捷也。予虽不与其习。而尝耳目乎其间。徐乃悟夫中外文字声音之不同无他。左与右之别也。偏与正之分也。音与字之异也。而且有横与直之判也。口与耳之殊也。声与音之歧也。何也。满书之文左旋。而其行则条而向右。汉书之文右旋。而其行则条而向左。汉之书正而错之以成形者也。满之书偏而缠之以为体者也。汉以一字主一音。满以一字贯数音。汉书自上 而下。相联以属辞。而满之外。若喇嘛。若回●。若西番等国。则左旋横绕。以层盘迭缀。而为始终焉。其相为授受也满以耳。汉以目。耳贵聪。非聪无续也。目贵明。非明易讹也。故汉书以详胜。详乃该之而靡遗。满书以简胜。如谱曲者然。虽有书特以标其略焉耳。故汉书之读别在声。就声而借之。有转注假借之术。以通其所穷。满书之读别在音。即音而传之。愈屈曲愈圆转。而愈不可以穷。声有尽而音无方。故无字之音恒多也。然汉学者之辨于字。必晰其点画。至于音则彼此互异弗较也。满学者之辨于音。务研其清浊。至于字则体势小差弗计也。故汉有不可胜记之字。满有不可胜诵之音。汉字以变化神其奇。 满音以圆捷灵其妙。是以切韵之学。汉之不识其起例者甚多。而满则自然而合之。无他。源流近而舌音习焉耳。

  辽金元三史国语解四库全书提要

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四十六卷。乾隆四十六年奉  敕撰。考译语对音。自古已然。公羊传所称地物从中国邑。人名从主人是也。译语兼释其名义。亦自古已然。左传所称楚人谓乳谷。谓虎于菟。谷梁传所称吴谓善伊。谓稻缓。号从中国名从主人是也。闲有音同字异者。如天竺之为捐笃身毒印度。鸟桓之为乌丸。正如中国文字。偶然假借。如欧阳汉碑作欧羊。包胥战国策作勃苏耳。初非以字之美恶。分别爱憎也。自魏书改柔然为蠕蠕。比诸蠕动。已属不经。唐书谓回纥改称回鹘。取轻健如鹘之意。更为附会。至宋以后不通译语。竟以中国之言。求外邦之义。如赵元昊自称兀卒。转为吾祖。遂谓吾祖为我翁。萧鹧巴本属蕃名。乃以与曾甫作对。以鹧巴鹑脯为恶谑。积习相沿。不一而足。元托克托等。修宋辽金三史。多袭旧文。不加刊正。考其编辑成书。已当元末。是时如台哈布哈号为文士。今所传纳新案纳新原本误作乃贤今改正金台集。首有所题篆字。亦自署谬百出矣。迨=异。盖羌俗已漓。并色目诸人。亦不甚通其国语。宜诸史之=曰泰不华。居然挂漏。尚难殚数。前代译语。更非所谙。三史所W及明初。宋濂等纂修元史。以八月告成。事附国语解。颠舛支离。固其宜也。我  皇上圣明天纵。迈古涵今。洞悉诸国之文。灼见旧编之误。  特命馆臣。详加厘定。并一一  亲加指示。务得其真。以索伦语正辽史凡十卷。首君名。附以后妃皇子公主。次宫卫。附以军名。次部族。附以属国。次地理。次职官。次人名。次名物。共七门。以满洲语正金史。凡十二卷。首君名。附以后妃皇子。次部族。次地理。次职官。附以军名。次姓氏。次人名。附以名物。共六门。以蒙古语正元史。凡二十四卷。首帝名。附以后妃皇子公主。次宫卫。附以军名。次部族。附以国名。次地理。次职官。次人名。次名物。共七门。各一一着其名义。详其字音。为汉文所无者。则两合三合以取之。分析微茫。穷极要窅。即不谙翻译之人。绎训释之明。悟语声之转。亦觉厘然有当于心。而恍然于旧史之误也。盖自  钦定三合切音清文鉴出而 国语之精奥明。至此书出而前史之异同得失亦明。不但宋。即四库之书。凡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涉于三朝者。均得援以改正。=明二史。可据此以刊其使音训皆得其真。  圣朝考文之典。洵超轶乎万矣。

  拟上今方言表 

龚自珍

臣某言。昔臣在京师。造今方言书。徂江之南。逾岁而成。首满洲。尊王也。胪十八行省。大一统也。终琉球高丽蒙古喀尔喀。示王者无外也。民之所异于禽兽也。则声而已矣。人性智愚出于天。声清浊侈弇鸿閷出于地。每省各述总论。述山川气也。气之转无际。际虖气者有际。寸合而尺徙。尺合而咫徙。故府州县以渐而变不敢紊也。董之以事。部之以物。俾可易考也。天道十年而小变。百年而大变。人亦小天。古今朝市城邑礼俗之变。以有形变者也。声之变。以无形变者也。撢择传记。博及小说。凡古言之存者疏于下。方知今之不自今始也。及今成书。以今为臬也。音有自南北而东西者。有自北而南而东西者。孙曾播迁。混混以成。苟有端绪。可以寻究。虽谢神瞽不敢不聪也。采字母翻切之旨。欲撮举一言。可以一行省音贯十八省音。可以纳十八省音于一省也。臣又言曰。三皇之世。未有文字。但有人声。五帝三王之世。以人声为文字。故传曰。声之精者为言。言之精者为文。声与言文字之祖也。文字有形有义。声为其魂。形与义为体魄。魄魂具而文字始具矣。夫乃外史达之。太史登之。学僮讽之。皆后兴者也。是故造作礼乐。经略宇宙。天地以是灵。日月以是明。江河以是清。百王以是兴。百圣以是有名。审声音之教也。

  蒙古声类表序 

龚自珍

自 国语以至额讷特珂克。上伯特以至天山。北路准部。南路回部。皆有方语。则皆有字头呼韵之学。而五十一旗部属。及喀尔喀四大部。反无之。今蒙古语言文字具在。沿流以溯原。因子而识母。因其自然而不惟师心之尚。能之乎。曰不能。则无为贵聪矣。但其义例。触手钩棘。道出于天。籁无不同。法成乎人。例实不一。自 国书十二篇外。經典白譯祖東游震旦筆受一經之文。先后数译。尚尔乖迕。若夫神珙所制。司马光所图。与德斡必特雅星哈所受。通密伞布喇所传。乾隆初。仰承  睿指。或烦定正。而后胪列整齐。源流明备。各还其一家之言。重以准部有托忒体。回部有弹舌声。下士谫愚。冥搜博采。求其贯通。不亦劳矣。今先举诸家各不同处。然后准的可得而审。义例可得而择也。诸家不同约有七事。按僧伽婆罗译师利问经。举五十字。不空译文殊问经。举五十字。竺昙摩罗察译光赞般若经。举四十一字。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举四十二字。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经。举四十二字。元装译大般若经四十三字。佛驮跋陀罗译华严四十二字。实叉难陀译华严四十二字。地婆诃罗译华严四十二字。三藏般若译华严四十二字。不空译华严四十二字。金刚顶经五十字。昙无谶译大般盘经。如来性品。六十二唱。实举五十字六十二字约以十四音有重见之字故止五十也有初短久短次长三种别佛言皆以舌齿喉而有差别此经尚未经同文韵统采摭故特详之凡十三种。皆一母一声。  钦定天竺五十母。西番三十母。回部二十九母。皆同。惟 圣朝国书之母。则以阿额衣鄂乌谔六字为第一类。余至十二字不等。如八拨逼以下乃十二字准部十五母。则亦以阿至互七字为第一类。余亦七字成类。而非以额依等字为所生之声。此例之异者一也。天竺母所生。可举者一千二百一十二字。西番旧六字。纱靸婀妻鸦合齐鸦合赍鸦合凡六所生纔二十四字。合新旧三十字所生。可举者共四百三十四字。回部所生字。单字一百七十四字。连字则以一字领二十八字。轮流统领。又兼本字自领本字。如阿阿衣衣乌乌之属。计八百四十一字。共计一千零十五字。 国语则除第一乌珠为十一部之纲。其第二部起。自阿衣额衣阿拉额拉以下。共生一千二百四十余字。而准部十五母。尚无推衍成图之作者。准部若以 国书比较只抵有 国书之第一图耳中华见溪疑卅六字。旧法有演出十二摄各四声者。又藏经十三种。惟华严实叉难陀本。每卷毕唱演三节。每节十字起。至十四五字不等。而仍收声于第一字。是亦谱生声之例。而彼十二家无闻。此例之异者二也。同为母生子。而所以能生。又分两种。 国书仿照天竺之例。定有主辅二类。其字之收声于阿者。定纳阿至●阿二十四字。为辅字也。阿至鄂六字。主字也。第一部之纳奴窝起皆收声于阿皆辅阿而行天竺自阿至阿斯十六字。主字也。自嘎至嘎剎三十四字。辅字也。盘凡六十二唱。而佛言十四音。亦具主辅之理。余如西番之三十母。即不能分主辅矣。而余十二经。准之托忒。皆不能分矣。且西番旧六字。无所配合而生声。实叉难陀本无所配合而生声。即回部加记号之百七十四单字。不能不以为子。而以为二十九头之辅也。盖单字从字母生。连字又从单字生。比各家又中鬲一重。如算法家之有祖孙位。是其特异。然亦无所配合而生声。司马氏以十二摄演神珙近之矣。但上为双声。下为迭韵。一言了然。不必谓之配合而生声。此例之异者三也。

南北等韵各家。或用喉舌唇齿分配阴阳。而难有定论。惟元周氏作中原音韵。不用分配。而阴阳乃确乎不易。人之喉舌唇齿皆各兼阴阳岂必分配乎周但以字区之南北人皆同之。此例之异者四也。恭禀  睿指。 国书以阿字为元声。实抉古来圣神未发之秘。胎八极于一喉。自然之符也。大藏十二种皆同。天竺同。准部同。而间有小异者。西番之不于发声也。回部之不于字头。而于化单字也。盘之不于第一。而于第四五六七也。又复见第二十三字推本以谭。西番自阿努之子。通密伞布喇至天竺。取三十四字归。删其十一。加旧传纱等六字。又加两国同旧有之阿字。为卅字。见彻辰萨囊书。则原非以为殿后字。而章佳国师次之小倒也。回部之单字。一转移而即成。爱里普固即阿也。盘之首三恶。以义从。非别以声从也。皆不出  圣人指授范围矣。虽小异不阂大同。惟大同可胪小异。此例之异者五也。中国等韵诸家。旧法无文。空圈记声。其二合之字。独见佛经瑜珈师地论中●字是也。实叉难陀于所生字每用圈。于母字则始用二合。室左是也。三合者仅一见。曷多是也。梁时僧佑作梵汉译经同异记。辨之博而见之早矣。今准部亦只二合。无三合。  钦定天竺西番皆三合。谓所生字字母则以二合而止无四合。 国书回部书。乃有四合。回部竟至五合。舌愈捷而法愈邃矣。此例之异者六也。天竺西番有纱补住吉同征卜纳啰双纳啰哈兰答鸦答克巴鲁达札麻噜乌巴达麻诸记号。回部则有则尔则白尔帕尺都则尔都则白尔都帕尺诸记号。因思大海乌巴什等之因蒙古书加圈点。为 国书。亦即此例。以形命声。而不必本有其声。并不必别其形。至敏捷也。余家无之。此例之异者七也。今欲推见蒙古字母。则诸家之法具在。其若之何而用所当用。弃所当弃。立于不可易之地哉。曰其都数则定以十部。每部之数。则以三为例。凡三十声为第一总图。兼用百五音。隶十五类之例。天山北路。与喀尔喀接壤。同祖故也。不以第一头为九头之纲。不必于巴博卜下收声于阿。不必配有主辅而生声。此则不泥于例也。三十字中有两字书成一。作一声读者。凡五。其二十五皆单声也。所生之图。首分阴阳两大支为两图。何为阳。以中国有平声。无上声之字为阳。何谓阴。以中国四声具足之字为阴。此元人周德清例也。阳凡十七母。阴凡十三母也。阴阳各举字七倍于母。余可以推也。又使卅头以一领二十九。互相领而迭书之。上书大。下书小。成一图得九百声。回部连字例也。又于三十头之下。各加一璸都记号。各成一声。又于三十头之下。各加一天竺雅答克记号。改成一声。又于三十头之下。各加一吉固记号。改成一声。其又得九十声。回部单字例也。第五第六第七图。犹 国书总图外之十一图也。其书连字样则亦 国语及天竺例也。有二合三合四合无五合。参用 国语天竺西番例。而不用回部例也。每头之下。必注明今蒙古语之某句某字。以见徒为蒙古作也。为图凡七为声。凡一千四百有十。第一母阿字。阿实达之阿第二和字。和拉哈喇之和第三伊字伊苏之伊为一类。第四母巴字。巴拜岱之巴第五母博字。卓齐博哈之博第六卜字实喇卜之卜为一类。第七母图字。约苏图之图第八腾字。腾吉思之腾第九坦字哈坦之坦为一类。第十哲字。哲卜尊之哲第十一札字札木楚之札第十二春字库春之春为一类。第十三苏字。舒苏之苏第十四苏图。第十五索图和即阿之转索图即苏图之转如笛家之有隔指声为一类。第十六喇字。喇呼济之喇第十七拉厄字。即喇转第十八朗字达朗达赉之朗为一类。第十九穆字。图萨特穆之穆第二十曼字。曼济鼐之曼第二十一穆尔字穆之为穆尔犹苏索之加图此如琴家之有泛声为一类。第二十二母诺尔字。诺穆亲之诺第二十三囊字。他布囊之囊第二十四鼐字鼐曼之鼐为一类。第二十五丹字。罗丹之丹第二十六等字。鄂等答之等第二十七特字。土默特之特为一类。第二十八棍字。棍楚克之棍第二十九肯字色彻肯之肯第三十克字克哷之克为一类。

 自记曰治六书小学与四裔之学两不相涉也因小学中有声一门声之中有古韵今韵等韵三门等韵中有西番一门暇日聊以意推之如此而凡史籍中声音转变之地名人名官名未易以今读读者亦既挈其枢纽矣

  蒙古字类表序 

龚自珍

蒙古文字为 国书之祖。大海乌巴什。未奉  诏时。 国初所用。所谓无圈点挡按者也。又为准部托忒之祖。托忒十五头。皆略仿蒙古。无圈点而末笔直下波磔方阔者也。 国书有联字一体。佛典谓之满字。蒙古无之。乃皆单行。佛家谓之半字。准部亦无之也。然则蒙古之字。曷可不勒成一书。以备外史。今以波磔多寡为次序。不以天地人物为类。  钦定三合音清文鉴之载蒙古字。以明声也。西域同文志之附载蒙古书。撮举天地人物相比。乃借蒙古字形。以明西字形也。是表之作。乃专以明形也。若夫蒙古喇嘛所讽唐古忒诸经。有见于今中国大藏本者。如大盘之△字。又●字。隋章安项师强音之以伊又华严经实●难陀。本有四画相如髻形杵形华形等。又各经皆有●字卍字等。居然符合。今故标撮一二。聊资考证。此方僧言。声在空中。是无常法。未久则变形。在实处其变尚迟。又言有有声而无形者。此土空圈记是也。有有形而无声者。室利靺瑳相之属是也。洵智者之论矣。

  蒙古册降表序 

龚自珍

康熙二年。始诏礼官。查 国朝公主之下嫁外藩者。给予谥号。于是追谥   太宗文皇帝朝。噶马思所尚主曰端献长公主。追谥   世祖章皇帝朝。噶尔玛索诺所尚主曰端顺长公主。礼臣定例阅十二年。凡外藩王妃郡主未册封者。理藩院会礼部具题。遣使册封。皆以三四五品满员往。夷考前史汉唐有国之年。降主远嫁。谓之和昏。其外藩遣子入侍。则曰盛事。此皆孱弱。不洽于远。我 圣朝以中外为一家。四十九旗中。匪但开国佐命之勋。于内臣。亦且世世有甥舅之戚。宿%内庭。宴赉如诸王。其额驸专爵。班次在民公下。侯伯上。而京师府第。城中相望。或别赐海淀宅。内务府掌汤沐。礼官考仪品。工部司制造。出则奉暖轿朱轮车。皆金黄云绮之。红云绮之帏。垂金黄云绮之幨。引之以绛绣曲柄之盖。宝相华之伞。黑云绮角之纛。孔雀之扇。行朱髦七尺香草之仗。缀珠龙首之立瓜。易称帝妹。诗美王姬。綦威严矣。今以 国朝公主之适外藩者。谨依玉牒。诠次其谥号。而以外藩福晋郡主之荷册封者。貂冠毳(之伦。缀于后为一表。曰哈屯者。视福晋。曰格格者。视郡主也。

  皇朝通典四库全书提要

钦定皇朝通典一百卷。乾隆三十二年奉  敕撰。以八门隶事。一如杜佑之旧。其中条例。则或革或因。如钱币附于食货。马政附于军礼。兵制附于刑法。于理相近。于义有取者。今亦无所更易。至于古今异制。不可强同。如食货典之榷酤算缗。礼典之封禅。前朝弊法。久已为  圣代所除。即一例从删。不复更存虚目。又地理典以统包历代。分并靡常。疆界参差。名称舛互。故推原本始。以九洲提其大纲。今既专述 本朝。自宜敬遵 今制。况乎  威弧震迭。式廓昄章。东届出日之邦。西括无雷之国。山河两戒。隶职方。近复戡定冉駹。开屯列戍。  皇舆广阔。更非九州岛旧界所能包。故均以  大清一统志为断。不更以禹贡州域。紊 昭代之黄图。至杜氏述唐朝掌故。与历代共为一书。故皆分缀篇终。其文简略。亦体裁所限。不得不然。今则专勒一编。式昭 国典。国法制修明之世。  鸿猷善政。史不胜书。故卷目加繁。溢于旧笈。且杜氏所采者。惟开元礼为详。今则  谟烈昭垂。各成完轶。礼有  大清通礼。  皇朝礼器图式。乐有   圣祖御制律吕正义。  皇上御制律吕正义后编。刑有  大清律例。兵有中枢政考。地理有  皇舆表。  大清一统志。  钦定日下旧闻考。 盛京通志。热河志。满州源流考。  皇舆西域图志。又有  大清会典及则例。总其纲领。八旗及六部则例。具其条目。故缕分条系。端委详明。用以昭示万年。诚足美乎官礼。又岂杜氏之掇拾残文。裒合成帙。所可同日语哉。

  皇朝文献通考四库全书提要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二百六十六卷。乾隆十二年奉  敕撰。初与五朝续文献通考共为一编。乾隆二十六年。以前朝旧事。例用平书。而述 昭代之典章。录 列朝之   诏谕。   尊称   鸿号。于礼当出格跳行。礼例迥殊。难于画一。遂  命自   开国以后。别自为书。后续通典续通志。皆古今分帙。即用此书之例也。其二十四门。初亦仍马氏之目。嗣以   宗庙考中。用马氏旧例。附录庙。因而载入   敕建诸祠。仰蒙  睿鉴周详。  纶音训示。申明礼制。厘定典章。载笔诸臣。始共知尊卑有分。名实难淆。恍然于踵之失。乃恪遵  圣谕。别立庙一门。增原目为二十五。其中子目。田赋增八旗田制。=谬沿钱币增银色直及回部普儿。户口增八旗壮丁。土贡增外藩。学校增八旗官学。   宗庙增崇奉   圣容之礼。封建增蒙古王公。皆以今制所有而加。市籴删均输和买和籴。选举删童子科。兵考删车战。皆以今制所无而省。至象纬增推步。物异删洪范五行。国用分为九目。尊号册封之典。自帝系移入王礼。则斟酌而小变其例者也。考马氏所宋事。虽以世家遗荫。多识旧闻。然计其编摩。实在入元以后。故典章放失。疏略不详。理宗以下三朝。以国史北移。更阙无一字。案理宗以后国史元兵载以北归事见宋季三朝政要序今则   圣  圣相承。功成文焕。   实录  记注。具录于史官。公牍奏章。全掌于籍氏。每事皆寻源竟委。赅括无遗。故卷帙繁富。与马氏原本相埒。夫尚书兼陈四代。而周书为多。礼记亦兼述三王。而周礼尤备。监殷监夏。百度修明。文献足征。搜罗自广。有不必求博而自博者矣。

  内府藏书记 

徐秉义

书者载道之器。治法之所从出也。古者书聚于上。必设官以掌之。周礼。外史掌四方之志。及三皇五帝之书。达书名于四方。史官主书。老聃为周柱下藏室史。韩宣子聘鲁。观书于太史氏。是也。要未有藏于内府者。汉兴。承秦禁学之后。书缺简脱。武帝始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孝成又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山岩屋壁之藏。莫不毕出。汉之典文。于斯为盛。则有延室广内麒麟天禄之藏。命刘向扬雄雠校之。皆在禁中。谓之中书。藏于内府自兹始。后汉之东观。亦禁中也。至桓帝始置秘书监。掌禁中图书秘记。谓之秘书。即东观也。而兰台亦藏书。故薛夏云兰台为外台。秘书为内阁。然则秘阁之书。藏之于内明矣。晋宋以还。皆有秘阁之号。及唐开元中。缮写四部书。以充内库。其后中原多故。经籍荡然。而此制遂废。宋兴。购求渐广。复有崇文院太清楼及诸馆阁之藏。下逮元明。以为故事。内府藏书。其来尚矣。虽然。藏书固盛典也。而一患其杂。杂则为小道异端。而无裨于内圣外王之学。一患其伪。伪则为剽窃摹拟。而不协于仁义中正之归。二者不可以不辨也。汉术数方技之类。多为妄人所依托。假圣贤之名。以惑当世。梁华林园总集释典。不可胜计。隋炀帝聚书。蒱博鹰狗之说。无所不备。唐元载当国。请括图书以千钱易一卷。人皆嗜利。伪作争献。若此者非杂则伪。虽多亦奚足贵耶。我  皇上缵承丕基。重熙累洽。典谟风雅之篇。故老名儒之说。循环乙夜。而熟讲于经筵。念终始典于学。以观人文之化成。于是运独见之明。下求书之诏。网罗遗逸。甚盛意也。而犹意言淆乱。或诡于圣人之道。乃命有司。凡天下之书。非有裨于学问政治者。毋得收。向之所谓杂且伪者。今何患焉。董仲舒对策曰。诣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教者。勿使并进。此道所以日尊。而治所以日隆也。我 朝内府之典籍。不惟其多而惟其精。上可以翼圣真。扶绝学。其次亦可以博闻洽见。益人之神智。  皇上所以诒谋燕翼。而开亿万年有道之长者。皆于是乎在。岂徒玉轴牙签。侈焜耀于册府也哉。

  议谥明季殉难诸臣疏乾隆四十一年 

大学士舒赫德

奉  谕旨饬查明季殉节诸臣。予以谥号。仰见我  皇上圣仁公溥。覃被无私。表微阐幽。至为该备。伏考戴记谥以尊名。节以壹惠。郑氏注言谥者行之述。谓使声誉可得而尊信。即以其行一大善为谥也。惟是历代易名。祇为饰终常制。而胜国遗忠。并膺茂典者。实旷古所未有。谨按顺治九年。   世祖章皇帝。轸念明末甲申殉节之臣。自范景文以下二十人。及刘文炳巩永固卫时春张庆臻锡谥有差。乾隆四年。  皇上允廷臣所请。于明臣赵譔。复予旌谥。大义嘉名。后先昭揭。兹奉  恩纶。详议追奖。不惟闯献蔓延。时穷节见。俾从甄录。即我 朝。天戈迅扫。其时抗颜拒命者。亦令一例褒扬。而明初靖难之变。荩臣烈士。甘就诛夷。虽阅年逾远。并不使终于湮晦。此诚  圣主大公至正之盛心也。臣等伏读  钦定明史诸卷。或专传特书。或因文附见。义法精严。显微共贯。  皇上申命儒臣。增修辑览。于福唐桂三王事迹。诠次厘订。褒诛笔削。仰承  睿裁。自神宗后。诸臣效节始末。具载二书者。臣等祇遵  训示。分晰考稽。而以 大清一统志。与直省通志互校。亦可参异同而核详略。至建文诸臣。遗闻轶事。附会不经。若表忠致身等录。皆无足征据。而一以正史为断。其中区别流品。斟酌典章。谨拟数条。胪列如左。

一明代殉国诸臣。所处时地不同。其素行亦各不一。按大戴礼白虎通论谥。大名小名。并着其文。应请仿其意而变通之。定为专谥通谥之法。其有生平大节。卓然可称。而又艰贞自靖。百折不回者。自宜特予褒崇。按名定谥。若平时无甚表见。而慷慨致命。志节皎然。则汇入通谥之列。其较著者为忠烈忠节。次则为烈愍节愍。期于考行称名。各有攸当。

一明季应谥诸臣。其在天启崇祯间。已经议者。均无庸再给。至福王时。虽间有赠谥。而荒残扰攘之际。偏私挂漏。指不胜屈。其出于唐桂二王者。则臧否益淆。规制弥漏。应请自福王以后。得谥者并按其应谥之实。综核更正。俾共知 盛世两字公评。实为千载定论。

一明代诸臣。既邀  赐谥。宜有附祠以彰华衮之褒。第已事远年湮。即欲表墓旌闾。亦难查考。而异代之臣。更不便照现行事例。因谥立碑。查直省府州县。各有忠义祠。应于诸臣原籍。令有司设牌入祀。其里居失传者。则于授命之所。附祠。并请  下翰林院臣。撰拟专谥及通谥文各一篇。交礼部刊发直省。令所在按式成造木榜。填书某官姓名谥字。附载事实于后。悬诸祠内。以昭令典。其有后裔尚存。愿于祠墓自行鑴碑石者听。至史册所称合门遇难者。不一而足。似应入祀节孝祠。以示表扬。其有姓氏可稽者。详书于牌。否则止书某某妻妾女媳同时殉难若干口。用昭核实。

一诸生韦布。未通仕籍。甚且姓名无考。如山樵市隐之遂志成仁。所在多有。议谥自难概及。应请于谥之所不及者。均令其入祀忠义祠。则草野幽贞。亦不至沦于泯没。其有妻女等从殉者。并如前例。

一明臣如杨所修王大年李应荐张捷杨维垣辈。虽临危不屈。而名丽阉党。其素行已属有亏。自不便令其滥邀谥典。其因马士英而骤迁如杨文聪者。抗节亦有可矜。进身究为可议。若方岳贡邱瑜之殉难。见于一统志。以正史律之。则殊有遗憾。而一时勋戚之臣。明史谓大半以兵死者。原不在尽节之数。又如张鹤鸣之信王化贞。排熊廷弼。与苏观生之拥立朱聿。构难桂王。皆偾事可诛。陨身莫赎。而马吉祥蒲缨则表里为奸。其入缅偕亡。益无足道。且有于甲申谒贼苟免。其后乃坚拒我大兵。如傅鼎铨张家玉卫允文吴尔埙者。均屏而不录。至若楼琏草诏而后自经。梅殷入朝而复被害。亦不得比于完节。以见 圣朝权衡予夺。褒钺昭然。

一明史久经  钦定颁行。所有新议谥法。难于各传添载。臣等酌议请照明史格式。另编一册。冠以原奉  谕旨。次载诸臣议疏。次及所拟专谥通谥清单。一体成书。与明史相附而行。俾读史者有可稽核。以昭传信。

  国朝谥法考自序 

王士祯

本朝有天下逾五十年。   祖德宗功。尊名当实。所谓南郊称天以谥之。藏在金匮。显融无极。自业以来。诸王公将相攀鳞附翼而起。家有行状。国有惇史。而 朝廷饰终之典。莫重于谥。顾五十年来。未有成书。以备掌故。馆阁之秘。世又无从而窥焉。士祯昔备员史局。以为 国之大典。不可以无述。私用掌记。勒为一书。书成。序之曰。谥始于周。周礼春官太史。小丧赐谥。小史。卿大夫之丧赐谥。读诔。汉唐而下。皆循其制。而间有损益。汉制杂见于白虎通独断诸书。唐宋则太常博士议之。考功覆定而后上之。明制大臣之丧。礼部以谥请。既报可。则内阁以三谥列上。而人自择之。 本朝率沿明之旧。此其大略也。然而古今有不能尽同者。士冠礼曰。生无爵。死无谥。唐则养德邱园。声实名著者得谥先生。宋林逋徐积蔡沈。元韩性杜英许谦胡炳文诸人。皆以隐逸特谥。前明官必三品。例始得谥。自余翰林有讲幄旧劳者。死建言。死封疆。死王事者。亦得予谥。而其它不与焉。至邱园之得谥者鲜矣。此其不同一也。古者谥具美恶。所以寓褒贬。示劝戒。而其后则有美而无恶。此其不同二也。古谥有六家。苏洵芟其重复。凡所取者一百六十八谥。郑樵又增损之。为上谥百三十一。中谥十四。下谥六十五。迄于明代所存者。仅六十八谥。今则又减于前。此其不同三也。明制翰林官始得谥文。然有不翰林而谥文者。刘文成王文成是也。翰林而不谥文者。刘忠愍球是也。一代之制。异同如此。 本朝则阁臣虽不由翰林。皆得谥文。此其不同四也。妇人古有谥。自戚里外如虞潭母孙之谥定。李思齐妾郑之谥贞烈。皆有瑰玮之行。而其后乃仅以为阿保恩泽之私。此其不同五也。又有疑者。郊特牲曰。死而谥之。而春秋%侯赐北宫喜谥曰贞子。析朱成曰成子。生而谥之。又何说也。大戴礼曰。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春秋之世。乃有以作乱被诛而得上谥。如崔武子。栾怀子。又何说也。宋欧阳修卒。议欲谥文以配韩愈。常秩有私憾于修。增一字为文忠。議者謂必此以待安石。已而果然。太常初拟朱熹谥文正。考功刘弥正谓熹当继唐韩愈。宜特谥文。诏从之。厥后周程张吕诸儒。谥皆一字。此以一字为贵也。京镗谥文穆。其子请避家讳。改谥文忠。言者谓杨亿巨儒。既谥文。议者欲加忠。竟不与。加一字尚不可。况二字极美乎。此以二字为贵也。明制。谥亲王一字。郡王二字。此又以少为贵也。世宗惑道教。邵陶二真人。滥及四字。此又以多为贵也。又何说也。此予所积疑于中。而不得其说者。并附着之。至 本朝赐谥。尤在奖忠义以风有位。   世祖定鼎之初。即下有司。定胜国甲申诸臣之谥。康熙中。监司殉难。若叶映榴之谥忠节。陈启泰陈丹赤之谥忠毅。皆非常典。所以教忠者至矣。百世而下。犹必有观感而兴起者也。

  论谥讳 

阎若璩

尝思齐孝公名昭。而其后有昭公。宋平公名成。而其先有成公。为二国之臣子者。称昭公成公之谥。则触孝公平公之名。讳孝公平公之名。则废昭公成公之谥。此将若之何。曰郑康成之论讳礼。曰于下则讳上。不闻于上则讳下也。犹之于后则讳前。不闻于前则讳后也。此自谥昭公与名平公者之失考耳。于二公何与哉。然则礼既失于前矣。而为二国之臣子者。终将若之何。曰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违之故谥之。谥者所以易名之典也。乌得而废诸。但为齐之臣子。于昭公则称昭。而余则否。为宋之臣子。于成公则称成。而余则否。此固讳之变礼也。吾于是而知名子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为其易及而难避也。今独不可增一例。曰名子者不以谥乎。以谥则将废此谥矣。明臣如陈文王文皆例应谥文。以名文遂不得谥文。此亦可见矣。

  卤簿名物记 

陆耀

始余入朝。见卤簿心焉识之。不得其名。问之同僚。亦莫能数而对也。及观礼器图。乃叹从来制作之明备。殆无以复加于兹矣。昔司马迁适鲁。观孔子车服礼器。至低徊不能去。矧亲炙圣人之治化。获1当时之礼乐者哉。按卤簿之别。有曰大驾者。郊祀用之。曰法驾者。朝会用之。曰鸾驾者。岁时出入用之。曰骑驾者行幸所至用之。大驾最为备物。尊天祖也。法驾稍损其数。文物声明取足昭德而止。鸾与骑又加损焉。事非特典不敢同于所尊贵也。凡为者五十有四。九龙而曲柄者四。色俱黄。翠华紫芝两承之。九龙而直柄者二十。色亦黄。皆以次序立。花卉而分五色者十。九龙而分五色者亦十。色各二。其立不以次。而以相间。纯紫与赤而方八。为扇者七十二。寿字者八。黄而双龙者十六。赤而双龙者八。黄与赤单龙者各八。孔雀雉尾及鸾凤文而赤且方者又各八。幢之属十有六。长寿也紫也霓也羽葆也各四。旛之属十有六。信旛也绛引也豹尾也龙首竿也。亦各四。曰教孝表节。曰明刑弼教。曰行庆施惠。曰褒功怀远。曰振武。曰敷文。曰纳言。曰进善。八者各为一隅。凡旌之属亦十有六。于是有四金节。四仪锽氅。四黄麾。而继之以八旗大纛二十四。羽林大纛。前锋大纛。共十六。五色销金龙纛共四十。凡为纛者八十。旗取诸祥禽者。仪凤翔鸾仙鹤孔雀黄鹄白雉赤乌彩狮白泽角端赤熊黄罴辟邪犀牛天马天鹿。取诸四神者四¡华虫振鹭鸣鸢。取诸灵兽者。游。取诸四渎五岳者九。取诸五星二十八宿者。二十三。取诸甘雨者亦四。取诸八风者八。取诸五雷五云者十。取诸日月者各一。其外有门旗八。金鼓旗二。翠华旗二。五色销金小旗各四。出警入跸旗各一。旗之数共百有二十。为金钺为星为卧瓜为立瓜为吾仗为御仗各十有六。又六人持仗而前导曰引仗。自至引仗。其名一十有七。红镫六。二镫之下。鼓二十四。金二。仗鼓四。板四。横笛十二。又二镫之下。鼓二十四。画角二十四。又二镫之下。钲四。大小铜角各十六。自红镫至铜角。其名十。午门之内。有金辇玉辇焉。午门之外。有五辂五宝象焉。天安门之外。则又有四朝象焉。朝象虽非朝期。率每晨而一至。引仗以上。在太和门之内。铜角以上。在端门之内。其最近  御座者。有拂尘。有金炉。有香盒。数各二。沐盆唾盂大小金缾金椅金杌数各一。执大刀者。执弓矢者。执豹尾枪者。每事各三十人。其立亦不以次。而以相间荷殳戟者各四人。侍殿前。执曲柄黄者一人。殿下花之间。执静鞭者四人。自黄龙以下。诸之间。仗马十。掌骑者十人。殿之下。陛之上。执戏音麾竹者二人。计卤簿所需几八百人。昔者子入太庙。每事问。余虽卑贱。犹得以时从公卿大夫后。拜舞于庭。问焉而莫对。于心诚不能无憾。今得其名与物。而疏记之。其亦于孔氏之教。庶几其不悖耳矣。

  商周铜器说研经室文集 

阮元

形上谓道。形下谓器。商周二代之道。存于今者有九经焉。若器则罕有存者。所存者铜器钟鼎之属耳。古铜器有铭。铭之文为古人篆迹。非经文隶楷缣楮传写之比。且其词为古王侯大夫贤者所为。其重与九经同之。北宋后古铜器始多传录。钟鼎尊彝敦盘戈剑之属。古词古文不可胜识。其见称于经传者。若汤之盘。正考父孔悝之鼎。其器皆不传于今。然则今之所传者。使古圣贤见之。安知不载入经传也。器者所以藏礼。故孔子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先王之制器也。齐其度量。同其文字。别其尊卑。用之于朝觐燕飨。则见天子之尊。锡命之宠。虽有强国。不敢问鼎之轻重焉。用之于祭祀饮射。则见德功之美。勋赏之名。孝子孝孙。永享其祖考而宝用之焉。且天子诸侯卿大夫。非有德位保其富贵。则不能制其器。非有问学通其文词。则不能铭其器。然则器者。先王所以驯天下尊王敬祖之心。教天下习礼博文之学。商祚六百。周祚八百。道与器皆不坠也。且世禄之家。其富贵精力必有所用。用之于奢僣奇'者。家国之患也。先王使用其才与力与礼与文于器之中。礼明而文达。位定而王尊。愚慢狂暴好作乱者鲜矣。故穷而在下。则颜子箪瓢不为俭贵而在上。而晋绛钟镈不为奢。此古圣王之大道。亦古圣王之精意也。自井田封建废而梓人凫氏亦失传矣。故吾谓欲观三代以上之道与器。九经之外。舍钟鼎之属。曷由观之。

  商周兵器权量说研经室文集 

阮元

三代以上。称人之战者曰卒伍军旅。不曰兵。曰兵者。戈戟弓矢之属之专名也。古兵矛三寻为最长。经传中罕见用之。所用者戈为多。戈之存于今者甚多。以今尺横度之。不过数寸。其柲长古尺六尺六寸。仅与中人之身等耳。郑注考工记。古矢镞长二寸。近人得古长平铜箭镞与之合。似周尺计之。亦仅当今尺一寸二分强耳。古剑今存者。运肘度之。首与肘齐。末与指齐。亦甚短矣。先王之制兵。非不能长且大也。限之以制度。行之以礼。本之以仁。故甚短小也。后世务以物力相胜。浸为长鎗大矣。浸为火矣。亦不得不然之势。犹车战之变为马骑也。古度量衡。短小且轻。今度量衡。长大且重。又何也。自古利权皆自上操之。官吏之征银帛粟米也。未有不求赢者。数千年递赢之至于如此。此亦不得不然之势也。

皇朝经世文编卷五十七

 礼政四学校 

善化贺长龄耦庚辑

  取士篇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古之取士也宽。其用士也严。今之取士也严。其用士也宽。古者乡举里选。士之有贤能者。不患于不知。降而唐宋。其科目不一。士不得与于此。尚可转而从事于彼。是其取之之宽也。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升之学曰俊士。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升之司马曰进士。司马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唐之士及第者。未便解褐入仕。吏部又复试之。宋虽登第入仕。然亦止簿尉。令录榜首。纔得丞判。是其用之之严也。宽于取则无遗才。严于用则无幸进。今也不然。其取士止有科举一涂。虽使豪杰之士。若屈原董仲舒司马相如扬雄之徒。舍是亦无繇而进。取之不谓严乎哉。一日苟得。上之列于侍从。下亦置之郡县。即其黜落而为乡贡者。终身不复取解。授之以官。用之又何其宽也。严其取。则豪杰之老死邱壑者多矣。宽于用。此在位者多不得其人也。流俗之人。徒见二百年以来之功名气节。一二出于其中。遂以为科法已善。不必他求。不知科第之内。既聚此十百万人。不应功名气节之士。独不得入。则是功名气节之士之得科第。非科第之能得功名气节之士也。假使探筹较其长短而取之。行之数百年。则功名气节之士亦自有出于探筹之中者。宁可谓探筹为取士之善法邪。究竟功名气节人物。不及汉唐远甚。徒使庸妄之辈。充塞天下。岂天之不生才哉。则取之之法非也。我故宽取士之涂。有科举有荐举有太学有任子有郡县佐其法以诸生掌六曹有辟召有绝学有上书。而用之之严附见焉。明初荐辟之法既废。而科举之中尤重进士。神宗以来。遂有定例。州县印官以上。中为进士缺。中下为举人缺。最下为贡生缺。举贡历官虽至方面。非广西云贵不以处之。以此为铨曹一定之格。间有一二举贡受知于上。拔为乡贰大僚。则必尽力攻之。使至于得罪谴逐。且杀之而后已。于是不繇进士出身之人。遂不得不投门户以自庇。资格与朋党。二者牢不可破。而国事大坏矣。至于翰林之官。又以清华自处。而鄙夷外曹。崇祯中。天子忽用推知考授编检。而众口交哗。有适从何来。遽集于此之谓。唐武儒衡语呜呼。科第不与资格期。而资格之局成。资格不与朋党期。而朋党之形立。防微虑始。有国者其为变通之计乎。

  古学校考 

程晋芳

礼经言学校建置名目各殊。后之解者。因以纠纷。余辨之曰。天子立四代之学。谓周家存虞夏商学。及本朝之诗书礼乐。而非建学于四所。亦非一学之中。以东西南北识虞夏商周之别也。刘原父之言。有可信矣。唐虞官百。自天子之元子。及公乡大夫之子。不过二三百人。一学之中。已足容之。后世官多。学者众。或别为庐舍。以广其教。要必以大学统之。不必定有四处。如大戴礼学礼曰。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信。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亲。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帝入北学。上贵而尊爵。此皆汉儒增无为有。好为澜翻绚烂之词。又如易传太初篇。太子旦入东学。昼入南学。暮入西学。五礼通考谓此下当有夜入北学一句夫一日之中。转移于四学之内。日日如是。业何由精。心何由定耶。学贵乎专。地专则志专。故余于建学之说。独遵孟子。孟子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言乡学也。学则三代共之。言国学也。可谓简明该括。证以汉书儒林传。无可易也。或曰。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王制内则皆同。岂不可信欤。曰孟子所说者。学之大略也。名目稍异。则时代久远。间有更易。详玩王制内则之文。似庶老为乡老。则下庠西序。左学虞庠。宜为国门外乡遂之学。经曰在国之西郊。断可识矣。曰。由子之言。国仅一学乎。答曰小学在公宫之左。大学在西。此其说可据。门闱之学。即小学也。大抵冑子初由小学。十五而入大学。其学有序。则其地攸殊。虞殷之太学在西。夏周之太学在东北。此又所置不同也。若夫成均之名。古名。董江都之言足据。学至于乐。斯为大成。均者韵也。李穆堂先生辨之最详。后世不知。乃谓天子之学有五。辟雝为太学。其南为成均。亦曰南学。郑氏锷谓辟雝即成均。不知辟雝乃成均中之泽。所谓习射于泽者也。恶得与成均并。王氏详说。以成均为上庠可从也。五礼通考。引诗灵台疏。谓灵台在国之东二十五里。韩诗说辟雝在南方七里之内。立明堂于中。五经之文所藏处。以茅草。取其洁清也。左氏说。天子灵台。在太庙之中。壅之灵沼。谓之辟雝。诸侯有观台。亦在庙中。夫学之建置。古人论说。已自纷拏。又复错明堂太庙灵台灵沼于其中。不更紊乎。大抵凡南向第一堂。皆可谓之明堂。太庙有明堂。听政之所曰明堂。太学向南之前廨。或亦可曰明堂。儒家欲浑明堂太学而一之。而不知教肄之所。非承祀班朝之所也。且灵台以观天文。而兼为游观之所。沼以灵名。因台而设。诗人记一时营造。并及辟雝。而太学之鼓钟。于斯可记。辟雝断非灵沼。亦必不与灵台在一处。袁准正论云。明堂宗庙太学。礼之大物也。事义不同。各有所为。而世之论者合以为一体。取诗书放逸之文。经典相似之语而致之。不复考之人情。之道理。失之远矣。准之言可为确论。且小学在公宫之南。宜有然也。太学在郊。则必无是理。郊有乡学。太学必在国门内。五经之文。不藏于国中。而使冑子日趋郊研读乎。皆由执明堂建于郊外之说。并以太学为在郊。又混明堂太学为一。说礼而礼愈淆。不可叹耶。或曰。教之之官可得闻乎。曰。观舜命夔典乐。则后世之大司乐。为太学之长官矣。礼记所谓大司成者是也。郑注谓大司成是司徒之属师氏溷矣。或曰周官之师氏保氏。转在大司成之下乎。曰。周官后儒所撰。以太子有师保而着是名也。大乐正之官。非仅如蒙瞍之通音晓律已也。所谓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有专职焉。近儒陆桴亭欲以大司成当宰辅之任。言虽近迂。要之克任斯职者。必非常之选矣。论说在东序。序。墙也。在太学之东。堂上之墙为序。非庠序之序也。观侍坐于大司成。远近间三席。可以问。终则负墙。列事未尽。不问。则大司成之尊可知矣。或曰。教之之时可得闻乎。曰。人之资性有敏钝。因材以掖之。不可以时限也。总其成者大司成。自大司成以下。诗书礼乐各有分官。一艺成又教以一艺。就礼家所载。王制云。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文王世子则云。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钥。又曰。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其为时已各不同。而陈晋之犹分别四时以教。不亦执乎。

  教冑子论 

吕星垣

昔者舜咨禹宅百揆。命弃播谷。契敷教。皋陶明刑。垂共工。益作虞。伯典三礼。其于治天下之具毕举矣。终之命夔教冑子。舜治一世之天下以此终。治万世之天下。以此始也。冑。长也。自天子至乡大夫之适子也。皆将有天下国家之责者。故不可不素教而预养之也。故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天太子王子群后之太子。乡大夫元士之适子皆造焉。由此道也。故上无纵欲败度。颠覆典刑。堕丧神器之主。下无荡检踰闲。残民殄物。毁家病国之臣。延祚一家。保艾天下。孟子曰。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此之谓也。秦汉三国以后。司马氏混一区宇。父子兄弟。互相残夷。伦理既亏。祸变斯亟。一时公卿世族。崇习虚元。风流相尚。浮薄败坏。迄乎过江。罔有底止。沿及南北割据。戎马仓皇。间或粉饰图书。卒未严立保傅。父兄艰难缔造。子弟玩愒消亡。揆厥病根。均失预教。由逐鹿之初。武臣勷力。遂以勋裔联戚怙宠。朝秉符节。暮毒方州。呜呼。殷鉴不远。何其弗思甚也。此在开创甫定。即当建学明伦。长虑却顾。况乎其继世有天下者哉。夫齿冑体干。贵乎金声玉契。而与国休戚。亦贵乔木世臣。三代世禄之典。虽不行于后世。要其所与戡定削平顾命定策数人。其子孙苟无大过。世主亦不忍废弃。顾使其仅足于逢长窥伺。则不才者适以亡国败家。仅足于小信小忠。则才者亦止于出纳奔走。而下此益不足信矣。唐宋后家法相传。典崇教冑。唐太宗撰帝范十二篇以授太子。宋真宗亦撰元良箴以授太子。其有鉴欤。卒未闻广教冑之典。于卿大夫之适子也。五季纷争。又弃厥典。上如置。下如沸釜。礼乐不兴。民无所措手足。其谓是欤。故治有基于典学一事。而仁及于天下万世之国祚民命者。必自教冑子始。

  书院议 

袁枚

民之秀者已升之学矣。民之尤秀者。又升之书院。升之学者岁有饩。升之书院者月有饩。此育才者甚盛意也。然士贫者多。富者少。于是求名赊而谋食殷。上之人探其然也。则又挟区区之禀假以震动黜陟之。而自谓能教士。嘻。过矣。夫儒者首先义利之辨。今疚之以至微之利。而惕之以至苛之法。其谋入焉者。半苟贱不廉者也。苟贱不廉之人。养之教之。何所用之。夫养士与养兵不同。兵非民之秀者也。然则书院宜如何。曰。民之秀者已升之学矣。民之尤秀者升之书院。民之尤秀者。一郡中不数人。吾宁浮取之以备教。则亦不过郡二三十人而已。以饩数百人之费。饩二三十人。既可赡其家。绝其旁骛。而此二三十人者师师友友。弦歌先王之道以自乐。则又安得有害之马。侜张佻险于其间耶。为之师者无多。弟子博习相亲。以故愤易启。悱易发。经义易传。治事易治。 国家他日用人。舍书院其焉取之。中庸曰。忠信重禄。所以劝士。孟子曰。尧舜之仁。而不爱。急亲贤也。即此意也。汉州郡贡士。户二十万以上。才举一孝廉。以京师之大。而太常弟子。不过五十人。以吴公之贤。洛阳之盛。而所举秀才。仅贾谊一人。其慎重何如。然则彼之旧隶书院。而藉以养者。将汰之欤。曰。养士与养孤寡不同。彼哀其终而收之。此谨其始而择之也。而云何不汰也。然则何以知其尤秀者而择之。曰。取人以身。择士者秀。则所择者亦秀。所谓规有摹而水有波也。嗟乎。今之宽于养士者。既视之如无告之穷民。而严焉者又视之出兵以下。且不知已。先求知人。此予之所以叹也。不然。书院在在有也。而不闻受其益者何也。

  重学校 

侯方域

今与古之相反。名与实之不相副。未有如学校之甚者也。古之学校。所以养才。而今以收不才。名徇其旧似甚贵。而实失其据则甚辱。久之秽滥而无可别。并其名亦不足贵。则何以兴天下之学。而成天下之材也。天下之学不兴。天下之材不成。虽圣人无以致治。欲反其道。必自重学校始。夫设学校于此。必其才者入。不才者不得入。是以才者有以自见。而不才者无所容。倘其杂然并进。是才与不才混也。才与不才混。而天下之才者少。不才者多。是才无以胜不才也。才无以胜不才。其势必尽化为不才而后止。呜呼。举天下之学校。尽化为不才。 朝廷犹曰吾养士于此。而他日将有大用之也。岂不误哉。然则重学校者。必清其非学校者而后可也。清其非学校者。必严其督学校者而后可也。往者士之游于校者。十年五年之积累视其学。而其一日之短长视其文。进之者慎。而退之者严。有公卿之子弟。望泮宫而不得入。既入而不免于黜革者矣。今之游于校。亦视其积累与其短长。然而昔之所积者才。而今之所积者财也。昔之短长。才有一定之优劣。而今之短长。财有适然之厚薄也。才茂于人。谓之茂才。才秀于人。谓之秀才。古之制也。今则谓之请托熟于人。贿赂先于人而已。自明之中叶。而督学者患在请托。明之末季。患在贿赂。苟有其为之之具。则以卿大夫之奴。郡县之隶。为之而无以禁。且既为之。而犹不除役也。牙狙市狯之徒。戎卒之伍。为之而无以禁。且既为之而犹不徙业也。然以其非此数者。而指而摈之。而彼有所不服何也。以为我之所不能者。尔亦不能。而尔之所为有其具者。我亦得而有之也。呜呼。学校之积轻。至不可以尽言。而犹欲以姑息为有恩。宽假为有礼。则是天下之秽者。终无时而清。天下之滥者。终无时而裁也。故慎之而又慎。所以明异也。严之而又严。所以示尊也。尽去天下之不才而后真才见。虽得一真才。而不以为不足也。虽去数百千之不才。而不以为过也。今者大县之弟子。殆不下二千人。中小县亦各千余人。此可为者也。且也有进而无退。其进也。无论试士与不试士。寸檄尺符。随手而下。其退也无几。又不终朝。提掇而复之。攀附夤缘。浃岁不绝。彼督学者。非不知也。因循之见狃于前。而贪利之心横于后。前人之教后人。若贻以规矩。后人之守前人。若奉为律令。吁。其所由来者渐矣。然则必何如而后可也。曰。举明臣张居正之旧令而力行之。其进也有制。大县必四十人。中县必二十五人。小县必十五人。其退也有制。百人不称。则退百人。千人不称。则退千人。无容伪。容伪者褫不旋踵。无姑徇。姑徇者罚不移刻。以作养之意。而寓澄汰之权。以文章之事。而行军旅之法。庶乎其可也。而其要则尤在勿以文艺为浮华。而以德行为借口。盖其所可饰者行也。而其所不可饰者文也。今使恃其才力以乱其名实。而使人保而举之曰。此德行者也。则督学者。必俟论定于岁月。而无由一旦以知其然否。设使人保而举之曰。此文章者也。取而试之。阅其数语。不终卷而了然矣。夫然后察之曰。之子也。得无佻达者乎。而士行亦可以饬矣。故舍文而论其行者。奔竞之端也。既论文而后察其行者。齐一之术也。天下固有文学而无德行者。未闻不文不学而有德行者。道德发闻之谓德。百行卓越之谓行。是文学之所不及也。非谓其遗文学也。且有人于此。策之以经而不对。考之以文而不能。问之以字而不识。无论其实不长者。即果然矣。亦不过市井之愿。耰锄之老耳。朔望读法。举而旌之。里正之事。邑宰之职也。而奈何冒之以学校之名也。或曰。学校所以养士也。居正刻核之法。非先王宽大之泽。夫士苟才而贤。即居之以夏屋。而享之以大烹。古之人不以为泰。不然育才之地而今沿以为惠济之局。岂不亦羞 朝廷而轻当世之士也哉。

  制科策上 

魏禧

古者取士之途广。迨后则专出于制科。而其法尤未善。八股之法。一在于摹圣人之言。不敢称引三代以下事。不敢出本题以下之文。一在于排比有定式。夫题之义理。有博衍数十端。然后足以尽者。有举其一端。扼要而无遗者。今必勒为排比。则是多端者不可尽。而得其一说而毕者。必将强为一说以对之。其对之。又必摹其出比之语。斤斤然栉句比字而不敢或乱。六朝之文。俳俪为工。虽杂施于游笺记。而后人尚讥其陋。今以长对俳俪而译经传。其陋抑可知矣。圣贤之理适用为本。故言理不征事则迂。疏古人之言不征后世之得失。则言之富且精者不得见。今必以为不可毫发有所损益。则是古人所一言者。吾从而再言。所短言者。吾从而长言。言之毫发逮圣人无益。况必不逮耶。明世黜杂学。尊孔子。勒四书五经为题目。法视前代为独正。贩夫竖子。莫不知仁义道德之名。然才略迂疏。不逮汉唐远甚。及其后。则遂欲求为东晋南宋而有不可得者。天下奇才异能。非八股不得进。自童年至老死。惟此之务。于是有身登甲第年期耄。不识古今传国之世次。不知当世州郡之名。兵马财赋之数者。而其才俊者。则于入官之始而后学。故居今以救制科之败。愚则以为莫若废八股。而勒之以论策。故曰。八股之为经济者。施于论则腐矣。论施于策则迂。策施于奏议则疏。何者。言礼者易伪。而核事者难欺。是故法未有久而不敝。然其立法之始。则不可不尽善。论策之制。其敝也必有剿袭靡衍。夸而不适用。而天下之人。则势不得不取古今治乱之书而读之。而讲求天下兵马财赋关阨险阻时务利害之事。今夫采鱼者必张网于大泽。猎兽者必设罝于深山。夫固有不得鱼兽者。顾涉泽以求兽。而越山以问鱼。是所谓索燧人以三凌之冰。絷骐骥之足而责千里者也。或曰。圣人之学。不明于天下。而较事功。则刑名功利之说起。求其治必乱。答曰。吾之说非舍四书五经而别求之也。四书五经命题以正其本。变八股。制论策。使人得尽其才。适于实用以救其败。请言其法。凡童子试小学论一道。科经书白文三。四书一易书诗礼所占经一春秋传一令自某处起默书至某处止兼唐人考字宋人帖括之意弟子员试四书一道。所占经一道。策一道。乡试策一道。春秋一道。判一道。四书一道。所占经一道。会试策二道。判六道。皆一试。凡小学四书经为论。无定体。无长短格。及称引秦汉以下得失。当代时务诸禁。凡命题毋割裂章句以巧文。如虛縮巧搭枯難題之類毋而不經。如钻穴踰墙杀鸡攘羊之类凡判必依律去对偶。如谳狱之语。或设事造题。使议其罪。假立一事令议甲乙所犯据律例应得何罪凡试策。试州县者策以其州县之利害。或问地方现在何事作何区处或泛问利弊乡试策以其乡。会试策以天下之利害。会试之策。概论国势治道。或古人当国事业者一。分吏户礼兵刑工六职命题者一。自为弟子员。各使占其所能。如习吏则书一吏字于卷面同占经例专才者对一科。通才者对数问。中进士廷试。则使杂陈其所见。而考难之。以定其官。人有平日识出有司命题之外者故令杂陈所见而相考难或天子自试或公卿杂试之参用虞廷敷奏周官论辨之意于是以通才者署郡县选。专某职者。就某部观政。授某部官。既受官。以奏疏。疏之体必简而直。简无繁文。直无隐事。天子一日万几。文繁则目眩骛虚而失要。事隐则不足知事之利害。与人之贤否。奏某事。曰某臣奏为某事。若何则利。否则害。言者能行。则曰臣所见如此。臣实堪 朝廷试而用之。否则曰。臣能言。臣不能行。以臣所察。某臣能堪臣言。 朝廷试而用之。又否则曰。臣所言。臣与僚友不能堪。 朝廷悬其言于朝。以待能者。

 或谓所言事廷臣举无能者言之何益不知吾所知之人虽皆不能天下或有能人而吾不知如一时无其人有必不可不存此论者如汉武帝下诏募使绝域虽非当务其法可仿也愚谓 国家有大难事竟当另设一科悬格以募异人储材以备急用事毕即罢其科不为定制可耳乙酉自记

  制科策下 

魏禧

童子何以试小学。天下之乱由风俗坏。风俗坏由小学废。是故使之孝亲敬长。奉法守礼。童而习之。外柔其筋骨。而内植其心。故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今之人幼习章句。稍长治文艺。童子能时文。则泰然以为成人。于是有身登甲第。年强壮。不能随行后长之礼者。何以不兼试四书。四书之旨。深而博。兼则麤。专则精。兼则四书重。小学必废。何以离春秋于四经。董子曰。不学春秋。处经事不知宜。处变事不知权也。是故人君不能辞首恶之名。而人臣不能免乱贼之诛。故不人习户晓。则匹夫不能治一家。何以乡会试首策也。中式者必得官。故以练事为先也。乡试之策。何以不分六职。守一职者。必兼知六职之故。故官欲其专。学欲其通也。会试则今日中式。而明日授官尔。何以乡会一试。能者一而足。不能者十试之以百篇无益。专才者何以授部官。将使之死于其职已矣。官禄以能迁而职不变。终身习其事不去。则势便而智力出。唐虞三代。未之能易也。朝刑暮礼。则起皋契而生之必不能。通才之能大。郡县之选卑。曰吾将以是为宰相。古者宰相必历试州郡。使知民情。书曰。其在高宗。旧劳于外。爰暨小人。夫天子不可坐而理。而宰相专用翰林。盖后世所以无相业者以此。然则治小学。何以不治孝经。曰此非圣人之言。肤已甚。于小学孝经之美存焉而去其肤。汉儒伪作无疑也。春秋合题可乎。曰。或事反而理同。或理同义相表里于四书于他经。则可拟而行也。合传则不可。春秋之文简。又去其弒逆崩卒为不释。故不得不取传割裂而牵附之以多其目。若射覆然。劳心殚智而无用。且夫武王卜洛曰。有德易兴。无德易亡。弒逆崩卒。闻之者足以戒焉。安在其为不祥也。虽然于礼于诗于小学则又有说。礼出小戴。其书多尨杂而叛道。不可不厘正也。否则不得尊于经。郑卫之诗。紫阳以为淫风者十七八。然则圣人何以不删。曰示戒也。示戒则宜存。新台鹑奔。男女贈答穢之詞何以錄。考乎古传得之矣。小学精可为圣人。麤之不失常人。然而有古礼不适时者。有阙略当补次者。有义精深不可喻童子者。则必考定焉。勒为不刊之书。

 吾变法三策惟制科法虽扰攘之时中才之主无不可行然其法与学校官制相为表里革奄宦则君必圣贤而后能盖非减宫嫔之数定时见臣之制寡欲勤政未易言也限田则与保甲相表里及篇中先事数款故曰法必相辅而后行古人制度有此一事为尽善而此一事所以尽善处实不专在此一事也三策作于乙酉五月其后稍损益之云癸卯自记

  制科策 

黄中坚

自汉以来。皆以言取士。而议者独咎明制。至谓八股一日不废。则人材一日不出。呜呼。亦甚矣。愚以为八股之不可不变者其势也。因八股而议明制之失则非也。原夫有明立法之初。实取历代之法而折衷之。其为具至备也。是故其用八股也。则经术之遗。而帖括之式也。其用判语也。则因于唐。其用策论也。则因于汉宋。其用诏表也。则因于诗赋之骈丽。夫先之以经义。以观其理学。继之以论。以观其器识。继之以判。以观其断谳。继之以表。以观其才华。而终之以策。以观其通达乎时务。以是求士。岂不足以尽士之才。士果有能与其选者。岂不足以当公卿之任。而佐理国家之治。故曰折衷至善。而为具之至备者。无如明制也。世之论者。徒见其末流之弊。而遂以有明之制。为败坏人才之具。此岂通论哉。虽然。凡人之才。莫不各有所能所不能。司马论辨官材。论定然后官之。明乎全才之难得。而当详为之辨也。今必兼此数者而求之。则是必得天下之全才而后可也。天下之全才不常有。而吾顾惟其全之求。则彼有勉强涂饰。以侥幸于一得已耳。且吾所以试之者。既多其端。势不得不分先后。一分先后。则吾无所轻重于其间。而轻重已自此而判矣。于是士皆尽力于八股。而其它但取办于临时。以应故事。校士者既已取其所长。即未有不曲护其所短。宜乎应举者之日沦于空疏。而不复以通今博古为事也。然则明制之所以为得者。在乎其具之备。而其所以为失者。亦正以其求备也欤。且夫天下固无久而不弊之法也。八股之制。行之已三百余年。士子之心思才力。毕竭于其中。不可复有所加矣。今将从乎其同。则陈陈相因。几于无可措手。将从乎其异。则又将跅弛泛驾。而不可为训。故八股之在今日。其亦穷而必变之势也。然于变八股而易之以策论。或易之以诗赋。则亦仅一偏之见。而未为得其中。尝观唐宋之世。其取士初不限以一科。是以有科目之称。今特设一科以待士。则士有科而无目也。愚谓宜仿其意而行之。略取今之试士者。稍变其法而分为数科。其一曰精通经术科。法在取十三经之义疏。比附其异同。而质以所疑。如古条议之例。其二曰博综典故科。法在取史书所载。或专举一事。或兼举数事。使之论列其得失。是即古者史学之科也。其三曰洞达时务科。此即今对策之法。但必使之昌言无讳。直陈所见。庶有所见其抱负。其四曰富有才华科。试以诗赋。而兼之以表可也。其五曰明习法律科。法在取古人已事。与部案之疑难者。设为甲乙之语。而使之剖决。毋拘声律对偶。若是者各条为五事。而试以一场。务精其选。而不必广其额。其所取之士。量才授职。而勿使遽列于清要。若 国家必欲求特达之彦。则宜间设拔萃一科。随时定制。使凡中已上诸条。无间于已仕未仕者。皆得就试焉。取之以至严。而待之以不次。则尤足以鼓舞真才矣。至于童子之试。则不妨仍以八股从事。初学之士惟以明理为急也。夫诚如是。则下得以专精于实学。而无迂疏寡当之讥。上得以兼收其所长。而无用违其才之虑。一革夫既往之弊。而仍不失乎由旧之思。计无有便于此者矣。

  科场日知录 

顾炎武

明初三场之制。虽有先后。而无重轻。乃士子之精力。多专于一经。略于考古。主司阅卷。复护初场所中之卷。而不深求其二三场。夫昔之所谓三场。非下帷十年。读书千卷。不能有此三场也。今则务于捷得。不过于四书一经之中。拟题一二百道。窃取他人之文记之。入场之日。抄誊一过。便可侥幸中式。而本经之全文。有不读者矣。率天下而为欲速成之童子。学问由此而衰。心术由此而坏。宋嘉佑中。知谏院欧阳修上言。今之举人以二千人为率。请宽其日限。而先试以策而考之。择其文辞鄙恶者。文意颠倒重杂者。不识题者。不知故实。略而不对所问者。误引事迹者。虽能成文。而理识乖诞者。杂犯旧格不考式者。凡此七等之人先去之。计二千人。可去五六百。以其留者。次试以论。又如前法而考之。又可去其二三百。其留而试诗赋者。不过千人矣。于千人而选五百。少而易考。不至劳昏。考而精当则尽善矣。纵使考之不精。亦当不至大滥。其节抄剽盗之人。皆以先策论去之矣。比及诗赋。皆是已经策论麤有学问理识不至乖诞之人。纵使诗赋不工。亦可以中选矣。如此可使童年新学。全不晓事之人。无由而进。今之有天下者。不能复两汉举士之法。不得已而以言取人。则文忠之论亦似可取。救今日之弊。莫急乎去节抄剽盗之人。而七等在所先去。则闇劣之徒无所侥幸。而至者渐少。科场亦自此而清也。

今日科场之病。莫甚乎拟题。且以经文言之。初场试所习本经义四道。而本经之中。场屋可出之题。不过数十。富家巨族。延请名士。馆于家塾。将此数十题。各撰一篇。计篇酬价。令其子弟及僮奴之俊慧者记诵熟习。入场命题。十符八九。即以所记之文抄誊上卷。较之风檐结构。难易殊。四书亦然。发榜之后。此曹便为贵人。年少貌美者。多得馆选。天下之士。靡然从风。而本经亦可以不读矣。予闻昔年五经之中。惟春秋止记题目。然亦须兼读四传。又闻嘉靖以前学臣命礼记题。有出丧服以试士子之能记否者。百年以来。丧服等篇皆删去不读。今则并檀弓不读矣。书则删去五子之歌。汤誓盘庚西伯戡黎微子金縢顾命康王之诰文侯之命等篇不读。诗则删去淫风变雅不读。易则删去讼否剥遯明夷暌蹇困旅等卦不读。止记其可以出题之篇。及此数十题之文而已。读论惟取一篇。披庄不过盈尺。隋书崔颐传因陋就寡。赴速邀时。旧唐书薛谦光传昔人所须十年而成者。以一年毕之。昔人所待一年而习者。以一月毕之。成于剿袭。得于假倩。卒而问其所未读之经。有茫然不知为何书者。故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请更其法。凡四书五经之文。皆问疑义。使之以一经而通之于五经。又一经之中。亦各有疑义。如易之郑王。诗之毛郑。春秋之三传。以及唐宋诸儒不同之说。四书五经。皆依此发问。汉人所谓发策决科者正是如此其对者必如朱子所云通贯经文。条举众说而断以己意。宋史刘恕传举进士诏能讲经义者别奏名应召者才数十人恕以春秋礼记对先列注疏方引先儒异说末乃断以己意凡二十问所对皆然其所出之题。不限盛衰治乱宋文鉴载张庭坚自靖人自献于先王经义一篇使人不得意拟。而其文必出于场中之所作。则士之通经与否。可得而知。其能文与否。亦可得而验矣。又不然则姑用唐宋赋韵之法。犹可以杜节抄剽盗之弊。题可拟而韵不可。必文之工拙犹其所自作。必不至以他人之文抄誊一过而中式者矣。其表题专出唐宋。策题兼问古今。如王梅溪集中所载人自不得不读通鉴矣。夫举业之文。昔人所鄙斥而以为无益于经学者也。今犹不出于本人之手焉。何其愈下也哉。

读书不通五经者。必不能通一经。不当分经试士。且如唐宋之世。尚有以老庄诸书命题。如言日出赋。至相率扣殿槛乞示者。今不过五经。益以三礼三传。亦不过九经而已。此而不习。何名为士。石林燕语。熙宁以前。以诗赋取士。学者无不先读五经。余见前辈。虽无科名人。亦多能杂举五经。自幼学时习之。故终老不忘。自改经术。人之教子者。往往便以一经授之。他经纵读。亦不能精。其教之者。亦未必皆通五经。故虽经书正文。亦多遗误。若今人问答之间。称其人所习为贵经。自称为敝经。尤可笑也。

科场之法。欲其难不欲其易。使更其法而予之以难。则觊幸之人少。少一觊幸之人。则少一营求患得之人。而士类可渐以清。抑士子之知其难也。而攻苦之日多。多一攻苦之人。则少一居终日言不及义之人。而士习可渐以正矣。墨子言今若有一诸侯于此。为政其国家也。曰凡我国能射御之士。我将赏贵之。不能射御之士。我将罪贱之。问于若国之士。孰喜孰惧。我以为必能射御之士喜。不能射御之士惧。曰。凡我国之忠信之士。我将赏贵之。不忠信之士。我将罪贱之。问于若国之士。孰喜孰惧。我以为必忠信之士喜。不忠信之士惧。今若责士子以兼通九经。记通鉴历代之史。而曰若此者中。不若此者黜。我以为必好学能文之士喜。而不学无文之士惧也。然则为不可之说以挠吾法者。皆不学无文之人也。人主可以无听也。然今日欲革科举之弊。必先示以读书学问之法。暂停考试数年而后行之。然后可以得人。晋元帝从元坦之议。听孝廉申至七年。乃试。胡三省注缓为之期曰申古之人有行之者矣。

  科举 

黄宗羲

科举之弊。未有甚于今日矣。余见高曾以来为其学者。五经通鉴。左传国语战国策庄子八大家。此数书者。未有不读。以资举业之用者也。自后则束之高阁。而钻研于蒙存浅达之讲章。又其后则以为汛滥而说约出焉。又以说约为冗。而圭撮于低头四书之上。童而习之。至于解褐出仕。未尝更见他书也。此外但取科举中选之文。讽诵摹仿。移前掇后。雷同下笔已耳。昔有举子以尧舜问主司者。欧阳公答之云。如此疑难故事。不用也罢。今之举子。大约此类也。此等人才。岂能效 国家一障一亭之用。徒使天之生民。受其笞挞。可哀也夫。顾有心世道者。亦明知此辈之无用。皆因循而莫之救何也。如以朱子学校贡举私议行之。未始不可。然极重难返之势。不无惶骇。莫若就今见行事例稍为变通。未尝不可以得真才也。今第一场经义。第二场论表判。第三场策五道。经义当依朱子之法。通贯经文。条陈众说。而断以己意。不必如今日分段破题。对偶敷衍之体。论以观其识见。表之观其绮靡。判当设为甲乙。以观其剖决。策观其通今致用。所陈利害。其要如何。无取谰言僻语。剿袭套话。嗟乎。举子苟能通此。是亦足矣。无奈主文者相习成风。去取只在经义。经义又以首篇为主。二场三场。未尝过目。逮夫经义已取。始吊后场。以充故事。虽累经申敕。-如充耳。亦以时日迫速。不得不然也。余尝与万季野私议。即浙江而论。举子万人。分房十余人。每人所阅。不及千卷。日阅二百卷。五日可毕。第一场取一千卷揭榜。其不在千卷内者。不得进第二场。第二场千卷。每人阅一百卷。一日可毕。当取五百卷揭榜。其不在五百卷内者。不得进第三场。第三场方依定额揭榜。始谓之中式。如此则主文者不得专以经义为主。而二场三场为有用。举子亦不敢以空疏应世。会试亦然。此亦急救之术。行之数科。而后取朱子之议行之。又何患人才之不出乎。

  经学家法论 

陈廷敬

朱子论贡举治经。谓宜讨论诸经之说。各立家法。而皆以注疏为主。易则兼取胡瑗石介欧阳修王安石邵雍程颐张载吕大临杨时。书则兼取刘敞王安石苏轼程颐杨时晁说之叶梦得吴棫薛季宣吕祖谦。诗则兼取欧阳修苏轼程颐张载王安石吕大临杨时吕祖谦。周礼则刘敞王安石杨时。仪礼则刘敞二戴。礼记则刘敞程颐张载吕大临。春秋则啖助赵匡陆孙明复刘敞程颐胡安国。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则集解等书。而苏轼王雱吴棫胡寅等说亦可采。令应举人各占两家以上。于家状内。及经义卷子第一行内。一般声说。将来答义。则以本说为主。而旁通他说。以辨其是非。则治经者不敢妄牵己意。而必有据依矣。愚按朱子此议。欲治经者以注疏为主。而兼取诸家之说以求其至是。亦未欲其专取一家之言也。而曰以注疏为主。是更不欲摈注疏而不用明矣。今之学者不然。易则专取本义。诗则集传。书则蔡沈。春秋则胡安国。礼记则陈澔。周礼仪礼废已久。不惟诸家之说。概不列于学官。而举朱子所云。专以为主之注疏。学者有终其身不知为何物者矣。即如所谓大全者。又非甚别于专家之说。而有独见之论也。其与朱子所云。以所治之说。旁及他说。而后以己意辨晰。以求其至是者。亦大异矣。且大全之书。明永乐朝急就之书也。七年开馆于秘阁。十三年帝问纂修如何。馆中人闻之惧。仓卒录旧书。略加删饰以进。四书则倪氏辑释。易则董楷辑疏。书则董鼎辑录。诗则刘瑾通释。春秋则汪克宽纂疏。礼记则陈澔集说。故大全者大不全之书也。然学者犹惮其烦苦而不之读。所服习者。本义集传蔡沈胡安国陈澔之所谓五经而已。易诗书礼经。学文者犹加诵习焉。春秋则概删圣人之经不读。读胡氏传。传亦不尽读。择其可为题目者。以其意铺叙为文。不敢稍踰分寸。以求合于有司。又最甚者。择取传中字句文义。以意牵合。妄托圣经。移彼就此。名为合题。岂惟不合经意。揆之传者之意。亦初不自知其何以位置安排颠错之如此也。慢弃圣言。割裂传注。又如朱子所谓名为治经。而实为经学之贼。号为作文。而实为文字之妖者也。经学之弊。原于时文。昔者经义之兴。本以论断为体。不执一说。引据经传。非如后之描画声口。簧鼓吻唇。乳儿小生。侮圣言而代为之词。势不得不单守一家之诂训。以便行文。而其腐朽恶烂。不逾时历岁。改头换面。以趋新巧。使学者穷年积月。从事于无用之空言。考其实枵然无所得也。又何有于经学哉。然则何以正之。曰必如朱子之言而后可。朱子论经义。欲令明着问目之文。而疏其上下文。通约三十字以上。次列所治之说。而论其意。又次旁列他说。而以己意反复辨晰。以求至当之归。但令直论圣贤本意。与其施用之实。不必如今日分段破题。对偶敷衍之体。每道限五六百字以上。则虽多增所治之经。而答义不至枉费词说。日力亦有余矣。今之时义。又与南宋之时异。朱子所谓不问题之大小长短。而必欲分为两段。仍作两句。对偶破题。又须借用他语。以暗贴题中之字。必极于工巧而后已。其后多者二三千言。别无他意。不过止是反复敷衍破题两句之说而已。今之八比。虽与此异。而其为弊则一也。故欲正经学之失。须革时文之体。时文之体革。然后学者可以旁通诸家之说。以求得乎圣人精意所存。而士不苦于无用之空言。国家收实学之效也

  经书取士议 

朱彝尊

五经垂世。昔贤方之于海。比之日月。久而长新。挹而不竭。合羲农轩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数圣人而成。非一人一家之言也。朱子注论语。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为之章句。配以孟子。题曰四书。谆谆诲人以读书之法。先从四子始。由是熙而后。诸家解释四书。渐多于说经者矣。元皇庆二年。定为考试程序。凡汉人南人。第一场试经疑二问。于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句。经义一道。各治一经。若蒙古色目人。第一场试经问五条。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设问。亦用朱氏章句。则舍五经而专治四书矣。明代因之。学使者校士。以及府州县试。专以四书发题。惟乡会试有经义四道。然亦先四书而后经。沿习既久。士子于经义。仅涉略而已。至于习礼者。恒删去经文之大半。习春秋者。置左氏传不观。问以事之本末。茫然不知。经学于是乎日微。此学者之所深惧也。梼昧之见。斟今酌古。谓试士之法。宜仿洪武四年会试之例。发题先五经而后四书。学使府州县卫。宜经书并试。亦先经后书。书所同而经所独专。精其所独而同焉者不肯后于人。则经义书义庶几并治矣。若夫元人之试经义。诗以朱氏为主。尚书以蔡氏为主。周易以程氏朱氏为主。三经兼用古注疏。春秋许用三传。及胡氏传。礼记用注疏。迨明洪武中损益之。春秋得兼用张洽集注。礼记则用陈澔集说。要仍不废古注疏。而永乐诸臣纂修大全。类攘窃一家之书以为书。废注疏不采。先与取士程序不协。何得谓之大全乎。所当核诸书所本。各还著书之人。别事纂修可也。

  三礼试士论 

郭起元

诸经皆汇于一。而礼则分为三者。周礼为体。仪礼为履。仪礼为经。曲台礼为传。昔人既详言之矣。周礼坏于刘歆之窜入。新莽假之以篡汉。王安石用之以病宋。后世学者。几于惩噎而废食焉。仪礼熸于秦火之余。汉兴叔孙通求之。仅有绵蕞。逮高堂生以十七篇上。不甚施用。后得郑玄马融王肃等之注释。始传于世。曲台记始于后苍。刘向校定二百五十篇。戴德删为八十五篇。戴圣又删为四十六篇。马融益以明堂会月令乐记三篇。共四十九篇。独列于学官。以之取士。夫周礼精深详密。垂百代之经制。非周公不能作。其中有说之不经。义之不协者。不妨斟酌损益而行之也。仪礼勉斋黄氏集录外。元吴澄辑逸经十八篇。可核而参之也。戴记中。学庸升为四子书。经文不尽如二书之精粹。月令采之吕不韦。而不用夏小正。其去取为疏。学者不能无憾焉。今之论者。欲三礼并列学官。俾博士弟于习读就试。其意善矣。而立制必本于人情。人情所不乐从。虽勉强而难久。彼习易书诗春秋者。业在一经。其功专而易达。习礼者业在三经。其事兼而难通。成人小子。将视礼为繁重。苦难之。势必改而之他。则习者愈少。而礼终湮矣。然则三礼兼行之说。将徒托之空言。而终不可施用耶。予谓道在先之以劝导。凡科场取士。兼立三礼。俾举子自注习某礼。统于礼记项下。减他经之解额。以益礼经。又于岁科考经解外。更设问周礼仪礼疏解。有能通释者。擢高等奖励之。则士子之讲习勤矣。夫坐言起行无二道。博士所业。即为 朝廷所施。史汉有礼志。章和时诏曹褎条正礼仪。得一百五十篇。唐初为贞观礼。中叶为开元礼。宋初为开宝通礼。明代有大明会典。制度详明。皆本朝所当法者也。诵说讲求。而实意行乎其间。养心淑身。修己治人。格上下而感鬼神。一以贯之矣。是在乎有志复古者。

  正学论四 

程晋芳

古之君子。置身于仁义道德之途。其强固清明。固足以为人上矣。而出其余艺如射御之类。又足以备国家之用而捍患御侮焉。此所谓有用。弱肉而‘之学也。天之生人。同以五行之秀畀之。而气质之偏。多愚少智。愚者好争乐者之‘强食。智者与物无竞。日处于逊让弗遑。及一旦有事。而智者之才力又足以胜好争乐凶顽。则蚩蚩之氓安得不拱手服也。古者出必以车。战亦以车。兵之及远者。无过于射。故六艺射御居其二。自乡党学校以达庙庭。兴贤校士饮燕朝聘祭祀之事。无不用射。岂惟不贯革是尚。与应节之美哉。将以致之于实用也。春秋之时。士大夫承先王文教之余。其服诗书者是人。其习武勇者亦是人。故列国纷争。犹足以保其疆土。迨汉以降。文武之事渐分。至宋而学人益趋于弱。然校射之事。或间代举行。朱子犹私习射于射圃。明初试文士。尚考之以射。四百年来。文人褎衣矩步。悍强武力。悉付之武科与召募之徒。于是诗书之业。第为歌太平之具。承洙泗之流者。有游夏之雍容。而无冉有季路之操执戈矛者矣。夫古之兵事。射御为先。其后无车而上骑。又有铳诸战法。使真儒出而筹之。则当如古法所以教射御者教之。必不使其束手旁观。自谢不敏也。且铳击刺之事。或有未遑。而弓马之事。岂士大夫所宜诿谢乎。我 国家承平百四十年。所以教习八旗者。文武并用。古法也。北方之学者。以及边省文儒。犹或有兼习弓马者。东南文士则专以词章吟为事。一遇盗贼卒起。则色变手颤口噤不能动。而犹俯视一切。诩诩自得。以为吾学先儒之道者也。噫。先儒之道。固若是其葸乎。或曰。张子房貌若妇人。佐汉灭楚。孔明纶巾羽扇。坐车中指挥。亦扶蜀数十年。士何必以技勇称。曰。子房孔明。将将之才也。苟无其才。则游之于艺。近卫一身。远备国家之用。不亦可乎。然则骑射之事。亦笃古学道之徒。所必不可废者也。

  送张少渊赴省试序 

张海珊

盖今天下学术盛衰之故。可见矣。自明太祖定制。以四书五经义取士。士皆规规焉诵习其中。至白首而不能已。以故成宏正嘉之间。士习醇谨端。其高者能自通于性命之故。即其材质庸下者。亦无不依仿圣贤成格。以不失为寡过。然其于列代典章制度。或不暇以详考。而经籍异同得失之故。与夫汉唐经师之遗言坠绪。亦因之而沦失者多矣。故 国初诸儒往往以为病。而思有以捄正其失。则当如程子之读史不遗一字。朱子之博综籍。抑或如永嘉之经制龙门之事功。亦无不有益于经训而可施于世。顾乃抹杀一切理学绪言。专求前人散佚之编。支离驳杂之说。用相夸尚。凡古先王之所以明术崇教修己治人之道。皆以为空疏苟且而置之略不复言。然而 国家取士之成式。则固无改乎其旧。于是四书六籍。乃始第为梯荣媒利之资。而非大雅君子之所事。而举业之途。不可问矣。故尝私论之。取士之式。损益百王之制。至今日尽矣。无以加矣。顾其事益卑。而其途益若浅狭固陋者何哉。则人以苟且之心与之故也。其卑者固第以为梯荣媒利之资。即一二俊杰自命之士。亦以为吾自有诗古文传世。而不复措意其间。然则 国家所以取士之故。固安在也。迩年以来。一二大省学政使。未尝不深惩其故。而为之戒厉申饬。然其所以为说。则不过体格之间。而凡文章之原。与夫 国家所以取士之故。则俱暧昧而莫明其说。此所以愈变而愈不能复也。吾友张子少渊。客授余里。好学能思。甚不欲为举业之学。然其于举业之文。则实能清真拔俗。而不敢苟且以为之者。其庶乎知文章之原。与 国家所以取士之故者欤。秋八月。将赴省试。于是本百余年学术所以盛衰之故。以释君不欲为举业之意。而亦用以自厉焉。

  制科取士之法考湖广通志 

刘子壮

古之有天下者。必求圣贤以共之。以为非此不能安亿万之众也。且以为非此不能居亿兆之上。而使之相安。故有以天子而下访匹夫之事。其后道微。上以功名为悬。而下有富贵之志。上下交相疑。而以术为御。于是法日密。而治亦日不古矣。尧之举舜也。内有四凶。外有洪水。而其所详者。乃在家人父子之间。又将以是试之。谓夫其道不出乎此也。伊尹乐尧舜之道。而汤与之伐夏。武王以吕尚为军师。而所陈者敬义。当其时。或币聘之。车载之。学焉而以为师。数千岁后。惟昭烈于武侯有之。此时未有制科。而其所取之士如此。其士固异。其取之也亦不同。其所以相与有成也。亦自非后之所能及。至士出于取。取立以法。则宾师之位虚。而道德之意微矣。周最近古。有三年宾兴之典。此后世制科之原也。然考其制。由乡学者。乡大夫掌之。而用之大司徒。由国学者。大乐正掌之。而用之大司马。然皆书其德行道艺。而无所谓文字之观。礼曰。以宾礼礼之。犹有尊贤敬士之意。而无一切束缚猜禁。与夫徒隶役使之事。及周之衰。诸侯不贡士。士不养于学。乃各以其所学。显于列国。进而为游谈。退而为着术。而上以文取士。士以文自见之原。自此始矣。至汉文帝访贾谊。武帝策董仲舒。遂为天子临轩策士之始。其所言者皆天下大务。一代治乱之故。惜其君徒能知其言之善。而不能登之师傅。以竟其学。使二君者。能如汤武之于伊吕。其所表见必有进于古。岂特如是而已哉。隋唐沿之。武后有洛阳殿之亲问。而其后直言如刘蕡者。乃不得第。其时士人不知有三代之学。而人君又多不自亲问。其言既不得通于上。而上亦无为天下得人之意。故其文不显。而士亦无所见。宋明以来。视为故事。规规乎声偶之文。字画之整。固宜其无明道知治之士也。此制科之在天子者也。汉用仲舒言。令列侯郡守。择吏民贤者。岁贡各二人。而茂才孝廉于是始。其后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教射策。又为限年之法。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魏立九品中正之法。择本州岛人为中正。吏部凭之授官。斯二者。犹兼经术德行。未专以文取士也。至晋举秀异。宋用策试。隋置进士。始专以文取士。而士皆投牒自进矣。唐制有三。自天子有制第。而其在学馆曰生徒。在州县曰乡贡。皆升有司而进退之。其科有十二。而行之久者。进士明经二者而已。然其法以声韵帖诵为工。当时所尚者诗赋。而后世论善诗者。反不在其中。宋承明经进士之旧。而进士为盛。又分经义诗赋为二焉。论者曰。能择师儒如胡瑗。以教国学。慎司如欧阳修。以主文柄。则士得其养。而文可以正。此皆争之于其末也。有明专用经义而兼取论策。其意兼以明道求治。而士皆习录纂组。中无实得。苟取科第。其它又往往由于诡道。则士愈贱。而法亦欲变而无所之矣。此制科之在主司者也。合而考之。师焉。宾焉。臣焉。此三代以上之法也。经术焉。诗赋焉。文义焉。此汉唐以下之法也。亲策而不能用其人。不亲策而不能知其人。或得其人而知之不能深。用之不能尽焉。此天子制科之异也。不待上之举之。而以名字自进。不必其人之可取。而以文辞为断。又不必其文词。而以诡道得使人谓制科可废焉。此主司制科之异也。夫古之时得一士而可以治天下。今之时取数百士而天子尚不知其人。何则。古之人以为吾之治天下惟审乎此。而今之人以为吾之有天下不恃乎此也。故略之。古之时必先知而后官之。今之时皆先官其人而后察之。是以上无真确之见。亦无破格之举。而下亦循资守分。无敢自言其有志于天下之大。吾尝见国家乏人。至治不着。而蓄道怀志之士。需时待命。而无以显于当世也。不揆疏昧。辄条其考如右。伏惟裁之。

  唐摭言后序 

程晋芳

余承乏为四库全书纂修。校唐摭言十五卷既毕。序以系之曰。曩余读柳子厚送崔子符罢举序。谓进士科必不可废。尚之以孝弟。孝弟犹是人也。尚之以经术。经术犹是人也。喟然叹曰。子厚不学至是乎。千古以降。墨守成规。俾人才不古若。皆子厚之说误之也。及读摭言。而益信余言之不谬。有唐三百年中。风气浇漓。不逮汉晋远甚。其未得科第。则干渎而不耻。既得之。则矜诩而不休。至于谤詈主司。讥斥同辈。相习为故然。幸而制科频举。不专用此途。故能尽人之才。不然。唐之为唐。未可知也。夫有国家者不恃吾制度之精详。而恃吾所以设制度之意。如使进之以孝弟。而吾实有上孝兴弟之心。进之以经术。而吾实有笃古穷经之志。士何由而不应。而患其作伪以相欺耶。且同是人也。以诗赋名之。而为进士。以德行名之。而亦为进士。吾宁取德行名焉。乡举里选之法行。而犹有上书干进。投文邀誉者乎。由宋及明。考核之法益密。而制科益希。又莫唐若矣。正人心。求治法。司马温公二程子紫阳朱子之说具在。酌其中而行之。使与科第相济相维。而不求速效。将士风丕变。浮靡之习益蠲。

  议时文取士疏乾隆三年礼部议覆

查兵部侍郎舒赫德奏称科举之制。凭文而取。按格而官。已非良法。况积弊日深。侥幸日众。古人询事考言。其所言者。即其居官所当为之职事也。今之时文。徒空言而不适于用。此其不足以得人者一。墨卷房行。辗转抄袭。肤词诡说。蔓衍支离。以为苟可以取科第而止。其不足以得人者二。士子各占一经。每经拟题。多者百余。少者不过数十。古人毕生治之而不足。今则数月为之而有余。其不足以得人者三。表判可以预拟而得。答策随题敷衍。无所发明。其不足以得人者四。且人才之盛衰。由于心术之邪正。今之侥幸求售者。弊端百出。探本清源。应将考试条款。改移而更张之。别思所以遴拔真才实学之道等语。谨按取进之法。三代以上出于学。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后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科举之法。每代不同。而自明至今。则皆出于时艺。三代尚矣。汉法近古。而终不能复古。至汉以后。累代变法不一而足。其既也莫不有弊。九品中正之弊。毁誉出于一人之口。至于贤愚不辨。阀阅相高。刘毅所云。下品无高门。上品无寒士者是也。科举之弊。诗赋则祇尚浮华。而全无实用。明经则徒事记诵。而文义不通。唐赵匡所谓习非所用。用非所习。当官少称职吏者是也。时艺之弊。则今该侍郎所陈奏是也。圣人不能使立法之无弊。在乎因时而补救之。苏轼有言。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道在于责实。能责实。则虽由今之道。而振作鼓舞。人才自可奋兴。若惟务徇名。则虽高言复古。法立弊生。于造士终无所益。今谓时文经义。以及表判策论。皆为空言剿袭而无用者。此正不责实之过耳。夫凡宣之于口。笔之于书。皆空言也。何独今之时艺为然。且夫时艺取士。自明至今。殆四百年。人知其弊而守之不变者。非不欲变。诚以变之而未有良法美意。以善其后。且就此而责其实。则亦未尝不实于用。而未可概訾毁也。何也。时艺所论。皆孔孟之绪余。精微之奥旨。未有不深明书理。而得称为佳文者。今徒见世之腐烂抄袭。以为无用。不知明之大家。如王鏊唐顺之瞿景薛应旗等。以及 国初诸名人。皆寝食梦寐于经书之中。冥搜幽讨。殚智毕精。始于圣贤之义理。心领神会。融液贯通。参之经史子集。以发其光华。范之规矩准绳。以密其法律。而后可称为文。虽曰小技。而文武干济。英伟特达之才。未尝不出乎其中。至于奸邪之人。迂懦之士。本于性成。虽不工文。亦不能免。未可以为时艺咎。若今之抄腐袭烂。乃是积久生弊。不思力挽末流之失。而转咎作法之凉。不已过乎。即经义表判策论等。苟求其实。亦岂易副。经文虽与四书并重。而积习相沿。慢忽既久。士子不肯专心学习。诚有如该侍郎所云。数月为之而有余者。今若着为令甲。非工不录。则服习讲求。为益匪浅。表判策论。皆加覆核。则必淹洽乎词章。而后可以为表。通晓乎律令。而后可以为判。必有论古之识。断制之才。而后可以为论。必通达古今。明习时务。而后可以为策。凡此诸科。内可以见其本源之学。外可以验其经济之才。何一不切于士人之实用。何一不可见之于施为乎。必变今之法。行古之制。则将治宫室。养游士。百里之内置官立师。讼狱听于是。军旅谋于是。又将简不率教者屏之远方。终身不齿。其毋乃徒为纷扰而不可行。又况人心不古。上以实求。下以名应。兴孝则必有割股庐墓以邀名者矣。兴廉则必有恶衣菲食敝车羸马以饰节者矣。相率为伪。其弊滋繁。甚至借此虚名以干进取。及乎官之后。尽反所为。至庸人之不若。此尤近日所举孝廉方正中所可指数。又何益乎。若乃无大更改。而仍不过求之语言文字之间。则论策今所见行。表者赋颂之流。是诗赋亦未尝尽废。至于口问经义。背诵疏文。如古所谓帖括者。则又仅可以资诵习。而于文义多致面墙。其余若三传科史科名法书学算学崇文宏文生等。或驳杂纷歧。或偏长曲技。尤不足以崇圣学而励真才矣。则莫若惩循名之失。求责实之效。由今之道。振作补救之为得也。我  圣主洞见取士源流。所降  谕旨。纤悉坐照。司文衡职课士者。果能实心仰体。力除积习。杜绝侥幸。将见数年之后。士皆束身诗礼之中。潜心体用之学。文风日盛。真才日出矣。然此亦特就文学而已。至于人之贤愚能否。有非文字所能决定者。故立法取士。不过如是。而治乱兴衰。初不由此。无事更张定制为也。所奏应毋庸议。

  请分试以广真才疏康熙十七年 

给事中姚祖顼

臣备员省垣。出入 掖廷。仰见我  皇上励精图治。宵旰靡遑。复于  万几之暇。留心经史。笃志勤学。真足度越百王。垂法万世矣。乃尤  圣不自圣。下诏求贤。令内外诸臣。各举品行端方。文词卓越者。以备  顾问著作之选。甚盛典也。诸臣仰体  皇上崇文德意。各举所知。共一百八十六员名。凡草野潜修之士。以服官通籍之彦。辐辏 辇下。踊跃欢忻。莫不愿献刍荛。期以摛藻陈词。鼓吹太平。诚臣子不世之遭逢也。惟是考课之法。  圣意渊深。非凡愚所能测。但臣之愚忠。鳃鳃过计者。以天生人才。原供一代之用。而人之负才不一。有所长即不能无所短。优于此又或者绌于彼。故汉诏有贤良方正。孝弟力田等科。又诏举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域者。如公孙宏为相。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一曰致贤馆。其有德任毘赞佐理阴阳者居之。次曰翘材馆。其有才堪九列将军中二千石者居之。又次曰接士馆。其有一行之士一艺之长者居之。俱未尝拘一格以绳天下士也。今我  皇上所重者。学问渊通。必晓畅治乱天人之理。以有适于用者为上。其词藻瑰丽。声韵铿锵。一切风云月露之章。乃其绪余。轻重不愈晓然耶。即如孔孟诸贤。亦分四类。信兼才之难矣。伏乞  皇上睿裁。并  阁部大臣。酌定考课之条。其有淹贯经史。羽翼传注。优于理学者为一选。其有留心时务。考究政治。长于经济者为一选。其有才华典赡。文词高古。工于诗赋者为一选。临期命题。出自  上裁。各抒所长。不必求全。勿以幽僻典故为博。勿以雕虫末技为能。总期遴选实学。以副求贤至意。非仅空言浮词。侈为文人墨士之点经已也。抑臣更有进者。历代荐辟。原无定额。少者或数十人。如宋熙宁三年。诸路荐送者。二十二人。至则试舍人院。赐官有差。多者至数百人。如明初洪武十三年。诏赴京者八百六十余人。各授以官。今一百八十六人之中。到京者一百四十有余。未到者亦甚少矣。其中或有真病实情。安于隐逸者。尧舜之世。自有巢许。亦可听其肥遯。不必过为强之也。其已到者。内有葛衣凉冠。不耐严寒。若必俟齐集。既无定限。徒烦咨催。经年累月。恐终难齐。而且虚糜饩廪。甚无谓也。合无立沛  恩纶。定期考校。不越理学经济文章。以觇其夙抱。则得人之盛。传之史册。流馨百代矣。

  请博举孝弟疏

胡煦

伏见我  皇上洪启文运。广宣教化。其于各府州县教士养士之法。业已屡申  明谕。又于首善之地。  躬诣太学。亲御讲筵。宣明经旨。且颁诸诏诰。令天下抚臣。公举孝廉方正。给以六品服色。以示奖励。其余劝学兴贤之道。亦已极尽而无加矣。今观抚臣所举。各省之中。三五人不等。要皆读书知礼义之士。亦足以风示流品。振其愚顽。第念一省之中。地千里不止。尝有此邑之士。已蒙荐擢。而彼邑之士。犹瞢然无闻者矣。文墨之士。已叨宠锡。而愚贱之民。犹惘然莫觉者矣。何也。以非其势之必将遍及。非其分之徐可缓收者也。今一邑之地。少者七八千户。多者则万户不止矣。学校教养之士。不及百分之二三。此外如农圃工商。樵渔负贩之俦。目未1文字之书。耳不闻圣贤之训。虽至愚极贱之士。岂遂无天性诚者乎。夫圣王之教化。原不择人而授。而颛蒙之至性。亦不因地而拘。况爱亲敬长。谁则无情。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彼生贡举监之外。有能竭力奉养。菽水承欢。无忤于二亲者乎。称为孝子。宜也。有能公于财。和于室。兄弟有序。三五代不析居者乎。称为悌弟。宜也。臣请每一州县。于每岁中各举孝子一人。悌弟一人。令合乡具词公举。由县申府。由府申司院。俟其通省汇题。悉达  圣聪。然后下督抚。各给匾额。并免本身一家之徭役。以荣其人。使得见官长。悉如生员之体貌。此固不待建坊之。而其人光宠实甚。臣知此例一倡。必有心知其荣。守礼奉法。观感而继起者矣。夫愚贱有何知识。不信耳而信目。不唯其传言之可听。而惟其前事之可师。当亦情势之必然者也。昔舜举皋陶。汤举伊尹。而不仁者远。为圣人造就曲成之心。亲切着明。实足以见谅于愚贱已耳。此外如畸行之义士。或笃尚友谊。或敦崇慈惠。或特着廉行。又或仆婢之贱。行义可称。皆系创见之事。亦令州县随时申请。不必在岁举之例。如是久久。臣知化行风美。人人皆知自爱。必能仰副我  皇上广教化厚风俗之盛心矣。

  请定教职调补之法雍正六年 

山西学政励宗万

臣督学山右。于陛辞之日。恭领  皇上谆谆训诫。剀切丁宁。以士习民风为首务。伏思学校为教化之本原。而士习为民风之表率。欲端士习。非徒课其文艺。必须严别优劣。以示劝惩。但学臣一年之中。历通省各郡生员之贤否。势不能一时备悉。而教官则一学两员。访察甚易。故教官职分虽卑。关系实重。臣细查通省。教官册籍。壮年固不乏人。但皆年届六旬以外者居多。此辈非素餐旷职。即但知需索束修。争取贽礼。安望其访察优劣。有裨士风乎。查州县官员。有调繁调简之例。今各学教缺。虽非地方繁简可比。然学分有大小之不同。风俗有厚薄之各异。其年壮才长者。任居小学。及士风厚之处。而年衰才拙者。反任大学。及士习浇薄之处。人地似不相宜。臣愚请将晋省全属教职。陆续调取省城。会同抚臣。公同看。详细分别。至教官原有令学臣考试之例。验看之后。复行考其文艺。除文理荒疏。年衰力。不堪供职者。会同抚臣详议题请休致外。其年壮才优。学问淹通者。调以大学要缺。其年力尚壮。文理平通者。调以中缺。其年虽已迈。尚能办事。文亦平通者。调以小学之缺。如此虽不能人尽贤良。官无旷职。而量才授职。稍收入地相宜之实效矣。抑或  皇上特颁谕旨。令该部将教职调补之法详议。着为定例。调补要缺之后。其果能实心办事。有裨士风者。酌定年分。予以优。其有调任之后。不思报称。有亏职守者。令学臣列疏题参。照  特用人员之例。加倍治罪。

  新疆设学疏乾隆三十四年 

伊犁将军温福

窃照乌鲁木齐一带地方。仰赖  圣主德威远播。西域荡平。自乾隆二十三年。驻兵屯田。二十六年。招来内地户民。前来屯垦。二十九年。迁移安西眷兵永远驻防。迄今已有种地民人四千二百余户。携眷兵丁三千六百余户。生齿日渐繁盛。而兵丁子弟内。资性聪慧。堪以造就者甚多。臣等于乾隆三十二年。奏请在乌鲁木齐特纳格尔昌吉等三城。各设义学一所。选择师长教读。兼令学习骑射技艺在案。自设义学以来。兵民俱各踊跃。令子弟入学读书。而延选教读之人。亦各尽心训迪。近日颇有成效。现在读书文童。能文者固多。而兼习骑射之武童。人材弓马可观者。亦复不乏。查从前安西裁改厅卫。设立官学案内。经军机大臣。议准敦煌等三县。各设训导一员。各建文庙一所。每县岁科两试。准其进取文生四名。岁试各进取武生四名在案。今查乌鲁木齐即迪化城。设有同知一员。所属之特纳格尔即阜康城。设有县丞一员。昌吉即宁边城。设有通判一员。所属之呼图壁。即景化城。设有巡检一员。亦隶安西道所辖。从前议设同知通判之初。其设学取进文武诸生。并应建文庙等事。原应与安西府敦煌等县。一律办理。因其时未安民户。而眷兵亦未迁徙来屯。是以未经议及。现今兵民增至七八千户。当此人文渐盛之际。似应照安西敦煌等县。画一办理。请于迪化宁边二厅。每厅照敦煌等县之例。岁科两试。各取进文生四名。岁试取进武生四名。暂令两厅管束。俟取进诸生。每厅约有百名之后。另行请  旨设立训导。至于廪增各额。敦煌等学。系由卫学改设。是以各设二缺。以次帮补。今两厅系初设之学。应俟生员考满二十名。然后照西安之例。帮补出贡。再查敦煌等县相距肃州甚近。是以各童赴肃州考棚。听候学臣考试。今乌鲁木齐。距肃州往返六千余里。途路窵远。请童赴试。资斧维艰。应请将迪化宁边二厅诸童。酌仿台湾之例。由厅道录送臣等衙门考试。秉公取进。将取进童生名次。及前列生员试卷。咨送陕甘学臣。汇入岁科册卷达部。设遇不能足额。即遵照定例。宁缺毋滥。如蒙  圣恩俞允。每厅各建文庙一所。于本年秋成后。乘兵丁闲暇之时。臣等选择地基。酌派兵丁。照依修建先农坛之例。量给口粮。兴工修建。每岁祭祀银两。亦照敦煌等县之例。一体开销。在于本处备用银内动支。如此则新疆兵民子弟。皆知上进有阶。攻读者益加奋志。骑射者更求娴熟。于地方似不无裨益也。

  读墨小序 

任源祥

少时操觚为制举艺。读书官寺。未及与天下士相见。而窃闻家君之言曰。文莫先于程墨。昔在盛时。坊刻少。房且不多见。何况社。社盛行。自崇祯初年始。房盛行。自万历末年始。昔人非无房社。而不行者。非文不善。为程墨所掩也。天下之精华在科目。科目之精华在程墨。进士第一人。必确然天下之一人也。故一人出而天下师之。进士无幸而得。无不幸而失者。故进士出而天下亦师之。当是时。天下之风气一而不杂。一者何。程墨而已。迨乎其变。第一人未足以服天下。而房盛矣。进士未足尽服天下。而社盛矣。至举天下。惟社之是读。而当时之持文衡者可知矣。识者曰。坊刻非古也。汉室之衰。上失其政。故清议激而在下。非国之福也。子不云乎。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夫程者。成也。墨者。法也。成法不立。主司过。成法立而学者莫从。学者亦过也。卯辰程墨。余小子汇而读之。立耶否耶。盛世之文一而不杂。衰世之文杂而不一。此余所以于一时文之或重在上。或重在下。而不胜慨然世道升降之感也。

  湖南试卷序 

钱沣

使者按试数郡。例检试文佳者数首刻之。不灭作者之善也。于是应试生童。亦争先1以为快。将以觇使者之所好。而为揣摹之术也。使者闻而耻之曰。此即义利之关。不可不亟辨者矣。 朝廷之取人才也由此。人才之所由进于 朝廷者亦由此。学圣贤之道。而代圣贤之言。不求其何以有当于圣贤。而仅仅欲徇使者之好。充此念后。将何所不至哉。夫圣贤之道远矣。今谓为文者所言。即皆圣贤之言。不特闻者不信。即言者亦不敢自信。然而人之不能及圣贤者。其自尽之功也。圣贤之不能大远于人者。此同受之理也。圣贤道足于身而为言。学者即因圣贤之言以见道。见既真则其为言亦不远矣。天下同此人。同此道也。猝然而遇诸涂焉。若为燕。若为越。邈不相侔矣。然此之言是。彼也色然喜。彼之言非。此也艴然怒。文之为物犹是也。或曰。若是则天下宜无不遇之文人矣。庄生曰。大声不入里耳。闻折扬黄荂则嗑然而笑。恶可强而同哉。曰受于天者理无不同也。尽于人者功则不可强也。作之者有差等。知之者亦有差等。然既已入于圣贤之道。而不求乎上者。取法之徒贬损以希目前之一遇。闻好高髻则且一尺。闻好广眉则方半额。其不取憎于人也。又有几耶。

  北卷日知录 

顾炎武

今制科场分南卷北卷中卷。实录洪熙元年行在礼部奏定科举取士之额南士取十之六北士取十之四后又令南北各退五卷为中卷景泰二年会试礼部奏准取士不分南北户科给事中李侃等谓北人拙于文辞向日定为南北之分不可改此调停之术。而非造就之方。夫北人自宋时即云京东西河北河东陕西五路举人。拙于文辞声律。王氏挥麈录曰国初每岁放榜取士极少安德裕作魁日九人而已天下未混一也至太宗朝浸多所得率江南之秀其后又别立分数考较五路举人以北人拙于辞令故优取况又更金元之乱。文学一事。不及南人久矣。今南人教小学。先令属对。犹是唐宋以来。相传旧法。北人全不为此。故求其习比偶。调平仄者。千室之邑。几无一二人。而八股之外。一无所通者。比比也。愚幼时四书本经。俱读全注。后见庸师窳生。欲速其成。多为删抹。而北方则有全不读者。王槐野与郑少潭提学书言关中士不读朱注不看大全性理通鉴诸书当嘉靖之时已如此欲令如前代之人。参伍诸家之注疏。而通其得失。固数百年不得一人。且不知十三经注疏为何物也。间有一二五经刻本。亦多脱文误字。而人亦不能辨。此古书善本。绝不至于北方。而蔡虚斋林次崖诸经学训诂之儒。皆出于南方也。故今日北方有二患。一曰地荒。二曰人荒。非大有为之君作而新之。不免于无田甫田。维莠骄骄之叹也。

  书张佩璁事 

张士元

余所居西南数里。明末有张佩璁先生。名嘉玲。师桐乡张杨园先生之学。居家造次不违礼。一日赴乡试。见士入闱者。必先露索。二人夹持之。惊曰。国家取士。上为公辅。下为百司。不加征聘而自往就试。已卑矣。乃防其怀挟书策。如防盗贼耶。吾不能受此辱。遂去。终身不应试。夫三代选士造士之法。沿及汉时。犹有乡里推举者。已乃加之考试。亦至公之道。不可易之制也。从而搜索之。则为法始密。其令自唐已行之。时礼部侍郎李揆以主司索书。堤防太峻。因谓艺不至者。虽居文史之圃。亦不能工为辞。乃于试日陈五经诸史于。听贡士寻检。此矫枉过正者也。然搜索虽密。而怀挟之弊。仍不能绝。则惟有教之以自重而已。观佩璁之事。有可风者。故书之。

  考试点名除弊法 

徐文弼

昔岁予在陈复斋湖南学使幕中。因考试图名。虞多拥挤。如衡州府属之衡阳。未分两县时。应考童生。多至四千余。临期齐集听点。势难依次而入。诸童唯恐失于应点。越次争先。反致阻塞。尝于四鼓开点。巳刻方毕。虽多方谆谕。究难转移。再四筹划。惟有廪保领进之一法。以历之试数棚行之甚便。陈公因命拟奏稿。将于科试事竣。奏请通行。旋以丁忧未果。其法以童生县试之日。例由廪生画结保送。一生所保数名。及数十名不等。今即令于县试事毕。案送府试之时。不必依取录名次造册。但将廪保逐名开列。每名后。载所保童生名姓。府考毕。取录案名册送院试之时如前。院试时即按册上廪保名次。先期牌示第一名廪保某。逐名挨列。俾各廪生知孰先孰后。临时先点进第一名廪保。则所保童生随之。鱼贯而入。点毕。即令退出。随点进次名廪保。其所保童生。仍前随入。或有越次拥挤者。责及廪生。如此则诸童依廪保为后先。廪保视名次为迟速。诸童无虞失点。自不越次求先。且于未入应点之时。廪保之所在而诸童随之。既可加之约束。亦复便于稽查。廪保之设。原以杜顶冒鎗手之弊。向来所保各童。照试案名次。编牌听点。一廪生所保。前后散列。于点名之时。廪生齐进。侍立两。自开点以至点毕。必逐牌记忆所保之名。应接不暇。势难细辨。故间有顶替鎗手。乘机混入。及至发觉。归责廪生。每以不及细认为辞。此法行则此辈无乘间混入之虞。而廪保杜藉端委卸之弊。诸童免奔趋迫逐之苦。而老生省立守候之劳。诚一举而四便也。谨识。

  征滇士入书院敕云南通志 

鄂尔泰

国家最重者惟人才。人臣最急者亦惟人才。使者奉  命总制三省。凡三省文武吏贤者能者。必以闻于 朝。进其秩。厚其糈。寄以指臂。托以心膂。人才綦重矣。举子上公车者。使者必助其资斧。饬其有司。以速其驾。士子入棘闱者。使者必省其号舍。给其卷资。丰其供具。优其礼貌。以鼓其气。而一时登贤书者。皆知名士。赴礼部者。中式十人。选大令。就博士者。又数十人。皆前此滇省所未有。而使者不惜费。不惮劳。孳孳矻矻不已者。凡以为人才计也。书院者。储才之区也。使者初来滇。滇旧有书院。使者分为三舍。课其优绌。以高下其廪饩。然使者窃忧之。虑其应上者之鲜实心。而操之无具。故奇才异能之士。未尝数数1也。或有为之解者曰。滇僻处遐方。周秦汉魏六朝唐宋之书多未见。十三经。廿一史。有至老不识其名目者。于此而欲求奇才异能之士。是犹语盲者以日月。而询聋者以鼓钟也。势必不能。使者闻而叹曰。是谁之过。使者之过也。学者力不能致经史。及前古历代之书。而为之上者。又不思代为致之。是更历数千百年后。欲求一奇才异能之士。而终不可得也。使者先已置廿一史诸书于院中。学者尚未及读。至是复取架上十三经。及周秦以来之书若干部。各用图书印记。注之简册。贮之书院。掌之学官。传之永久。又将招致四方之善读书而能好古者。以充学舍。厚其廪饩。而以时亲课读之。安知不有奇才异能者之出其中也。夫滇之山川秀丽。如太华昆池碧鸡点苍之属甲天下。比年以来。卿云见于天。醴泉出于地。神龙天马行于海上。嘉禾异卉遍于南中。而老挝来朝。莽缅慕化。车里江外。符倒归汉之谣。八仙海边。应乌蒙必了之谶。凡诸嘉祥。无遐迩灵蠢。莫不效异争奇。若欲表见于  圣世。而不甘后时。况秀而灵者惟人。人之秀而灵者惟士。而独可使滇让美于天下哉。因取全闱落卷遍观之。适羽书旁午。刻无宁晷。暂以中辍。及三边胥靖。每乘夜分余闲。挑灯批览。辄漏下四五。共得五十二卷。如玉之在石。未名一器。而砻以错之。小大皆可。各得其用。既定。乃拆号书名。下郡县。各送至省。集于书院。使者之心。其视滇子弟犹吾子弟也。有能读吾书者。吾即以贤子弟待之。衣食必周。寒暑必恤。家室之薪水。书斋之膏火必继。倘汝曹果以贤子弟自为。方且望其专心致志。穷经究史。使得为奇才异能之士。为  圣天子储才得人计。而肯听其纷驰外务。以汨没其心思乎。古之学舍。往往数千人。至不能容。今就风檐试艺。残笥剩簏中。得五十二人。岂遂足空其。使者已面语学使者吴公。既有孙阳之能。自能得骏。以会于金马碧鸡之地。其郡县及广文。知有学问优通者。或天资高妙。能记诵颖悟过人者。即会同保送。如吝惜赀费者。使者自能偿之。不得谓此地无人。以沈沦佳士也。士患不读书耳。倘肯潜心院中。如董子下帷。目不窥园。日取十三经。廿一史。次第读之。自可开拓心。推倒豪杰。毋自画也。读书之法。经为主。史副之。四书本经孝经。此童而习之者。外此则先之以五经。其次如左传之淹博。公谷之精微。仪礼之谨严。周礼之广大。尔雅之辨晰毫芒。大至无外。而细入无闲。此十三经者。阙其一即如手足之不备。而不可以成人者也。

至于史。则先史记。次前汉书。次后汉书。此三史者。亦阙一不可。读本纪。可以知一代兴亡盛衰之由。读年表世家。可以知大臣创业立功之所自。读列传。可以知人臣邪正公私。即以关系国家得失利害之分。读忠孝节义。隐逸儒林。文学方伎等传。可以知各成其德。各精其业。以各造其极。而得其或显当时。或传后世之故。读匈奴大宛南夷西域诸传。可以知安内攘外。柔远绥边。恩威各得之用。读天官历律五行诸书志。可以观天。而可以知天人相感之原。读河渠地理沟洫郡国诸书志。可以察地。而并可以知险要之机。读礼乐郊祀仪卫舆服等书志。可以知典礼掌故之因革。而有所参订。读艺文经籍等志。可以知七略九种四部六库著作之源流。而有所考稽。读平准食货诸书志。可以知出入取予。制节谨度之大要。而有所规鉴。读刑法兵营等志。可以知赏罚征伐。惩恶劝善。讨罪立功之大法。而有所折衷。此读史之大要也。且善读史者。不仅以史视史。凡诏诰奏疏檄谕论策之属。文之祖也。乐章歌词之属。乐府诗歌之祖也。屈原贾谊司马相如扬雄等传所载骚赋之属。词赋之祖也。故熟于三史。则文人诗人骚人一齐俯首矣。况不止三史乎。必待读经既毕而后读史。则史学太迟。惟读左传而以史记副之。读公羊谷梁仪礼周官尔雅。而以前后两汉书副之。十三经与三史既读。此外如家语国语国策离骚文选老庄荀列管韩。以及汉唐宋元人之文集。与三国志晋书以下诸史。参读参看。择其尤精粹者读之。其余则分日记览。天资绝人。过目成诵者。览即是读。其不及者。原不能尽读。博览强记。有十三经三史为之根本。余皆一以贯之。读固为要。看亦有功。必欲汝曹全读。非人情。不可强也。经庄重。史闲雅。庄重者难读。闲雅者易读。读经以淑性。读史以陶情。朝经暮史。参错互读。则有体有用。内外兼该。相济而不相妨。相资而不相紊。然后反求其本。而约之于至一之地。则本之身。措之世。无所往而不当。出之言为经术之言。行之事为经济之事。发之功业。为经天纬地之功业。夫而后乃可藉手以报曰。臣为 国家得人矣。此使者之所厚望于天下。而不能无望于二三子者也。使者奉  天子命。准入都 陛见。事竣。将复来。其毋以使者之去为疑。今来署篆者。为前任高部院。与使者有同心。抚军张都院。又能成使者志。使者已定其规模。属之两公。仰该府文到即送至省。纵使者已行。两院知使者意。其于诸生必有加礼。慎无却顾不前。负使者负两院。适以自负也。至如借书院为纳交声气之地。觞酒酬酢。庆贺往还。游荡门外。招摇市中。是尤不肖之甚。贻羞书院。耻笑士林。此使者之所深恶。毋过吾门也。使者之所望于二三子者。非独为书院计。为滇计也。为 国家得人才计也。得人才于天下不难。而得之滇。且得奇才异能者于滇。滇之荣。 国之光也。使者独有厚望焉。二三子其何以副使者之望。

  再请改建南闱疏 

李发甲

臣查得恳建南闱一案。前据湖南士子。屡陈洞庭危险。吁请分闱。臣因关系科场大典。未敢造次疏题。恭折请  旨。蒙  皇上御批。即当具题。臣随钦遵缮疏具题。今奉到礼部等衙门。以科场定例年久。不便纷更议覆。奉 旨依议。臣何敢冒昧再请。以滋罪戾。惟是恭逢我  皇上振兴文教。培养人才。事事超越千古。如乡试屡经广额。会试分省取中。 万寿遇旬加科。苗猺一体科贡。弁兵许应武试。以及文入武闱。古所无。何尝拘于定例。况湖南士子。因洞庭危险。覆溺甚多。吁µ武入文闱。凡兹旷典。请分闱。愿共捐三年廪膳等银。兴建贡院。不费 国帑。此种迫切情状。实出于万不得已。更有不忍以定例拘之者。曩年   圣驾巡视河工。悯念洪泽湖风涛危险。设立救生椿。全活无数生灵。遐迩感戴。今洞庭之险。十倍洪泽。万难立椿。惟有分闱一策。可以保全士子之性命。是即洪泽湖之救生椿矣。  圣恩浩荡。莫大于此。乃前抚臣赵申乔具题于先。既格于部议。抚臣潘宗洛继题于后。复格于部议。兹臣先奉  俞旨。然后具题。仍复格于部议。若非洞庭十分危险。士子迫切呼号。何至前后三抚臣。迭奏不已。伏思  尧舜之主在上。臣身任地方。凡有益于士民。有益于 国家者。例得备悉入告。今分闱一事。上以广  圣主好生之德。下以救士子覆溺之危。且于科场大典。倍见昌明。若因部议而不再沥下情。仰达  天听。则臣负  主恩。厥罪滋大。除缮疏会题外。臣谨具折专差。恭捧赍奏。伏乞  睿鉴。特赐  恩允施行。

皇朝经世文编卷五十八 

善化贺长龄耦庚辑

 礼政五宗法上

  聚民论 

张海珊

三代之时其民聚。三代以后其民散。其民聚则不待上之人之卫民也。而民常有以自卫。及其散也。民且亟亟焉求卫于上。民求卫于上。而上更何所藉以自卫乎。夫三代之民。所以能聚者何也。乡遂之制定。而人皆土著。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而车徒马牛甲兵之属。又皆民之所自出。而无所假于上之人。郊内自比闾以至州乡。野自邻里以至县遂。大小相维。远近相统。如身臂手指。联络呼应。无事之日。而隐隐然有金汤之固。是故上未尝有以卫民也。即民之自卫以为之卫。而国家亦由以自卫。则其势之聚者然也。然而乡遂之制。则固不能行于今者何也。古者封建行于上。井田行于下。田有授受。地有肥硗。生齿有登耗。俱就理于一人之手。君之于民。常如一家之人。深知熟悉。而无有乎隐匿阂隔之虞。夫是故民数明而生产可得而均也。生产均而乡遂可得而制也。今则不然。自两税久行。而力役之征。亦更为地丁归亩之法。于是户口之迁徙。丁中之多寡。俱非有国者所急。有司十年编审之法。亦不过视为具文。委之吏胥之无能者行之而已。于是游民纷于镇集。技业散于江湖。交驰横骛。而上之人不得问焉。呜呼。民之散也久矣。夫民者至愚至贱。而初无计长久之念于其心者也。古者乡遂之行。民乌知其所以自卫哉。亦不过阴驱显率于先王之政。而卒以大获其福。若夫生于今之时。果其能鉴于前者。天下之崩裂与夫流寇之祸。固将思所以自卫之计。然而民不能知也。奈何为之上者。亦安坐听之。迫而不得已。始仓皇为一切苟且之政。而无计长久之念于其心乎。今者井田之制既不可复。则比闾乡遂之说。固不敢以进于今矣。而一二深识之士。辄议寻古之所谓保甲者行之朝廷。亦尝下之督抚趣行于郡国。且勘其奉行之真实以为政殿最。则庙堂之上诚亦大鉴其弊。而思有所变更之道。然在当时卒亦未尝行。或行之不踰年而亦废。一时之良法美意。止以烦胥吏縻文书已耳。讵其法诚有未便欤。尝思之。民者可静而不可动者也。能简而不能繁者也。先王之世。法诚至繁至赜。然而动民而民若不之觉。烦民而民乐为所用者。则上之德有以喻乎民也。上与下之相近。而无所隔于其间也。且亦三代相承。而增损积渐之使然也。今之势既不能不异乎是。民既有所疑乎上。而上亦不能取必乎民。然则为之上者。毋亦唯安坐听之。而无容转计矣乎。夫天下固有自然之势。而斯民亦有自然之情性。可以使之相维相系。而不必以上之法与乎其间者。则在重宗族而已矣。

古者先王之为民也。上使之统于君。下使之统于宗。故公刘之立国也。君之宗之。而太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五曰宗以族得民。春秋晋执蛮子以畀楚。楚司马致邑立宗焉。以诱其遗民。则当时民之依于宗者。固可想见。六国之亡。豪族处处而有。高祖代秦。徙诸大姓齐田楚景之辈实关中。以为强干弱枝之本。自魏晋以来。最重谱系。朝廷立图谱局。置郎令史以掌之。然袛以绳天下之人才。以为中正选士之法。而九两系民之遗意。卒无讲者。今者强宗大姓。所在多有。山东西江左右以及闽广之间。其俗尤重聚居。多或万余家。少亦数百家。其耳目好尚衣冠奢俭。恒足以树齐民之望而转移其风俗。今诚能严土断之禁。重谱牒之学。立大宗之法。以管摄天下之人心。凡族必有长。而又择其齿德之优者。以为之副。凡劝道风化。以及户婚田土争竞之事。其长与副先听之。而事之大者方许之官。国家赋税力役之征。亦先下之族长。族必有田以赡孤寡。有塾以训子弟。有器械以巡徼盗贼。惟族长之以意经营。而官止为之申饬其间。凡同氏谱之未通者。则官为通之。单丁只户不成族者。则以附于大族。游寓之家。其本族不能相通者。则亦各附于所寓之地。凡某乡几族。某族几家。某氏附某族。某族长某人。岁置簿以上于官。夫使民返其所自生则忠爱出。因乎其同类则维系固。以族长率同族则民不惊。以单户附大族则民各有所恃。讵非其自然之势至简之术乎。夫以乡遂聚民者聚于人也。以宗族聚民者聚于天也。聚于人者容或有散之日。聚于天者固无得而散之矣。语曰。百足之虫。至死而不僵。斯固民所以自卫之方。而即所以卫上之道也。

  宗法论一 

纪大奎

或问宗之为义。一而已矣。宗子之外。又有四宗可乎。曰宗者所以重其祭祀也。始祖一而已矣。故宗止于一。高祖以下之亲四。故宗必有四。班固曰。宗其为高祖后者。为高祖宗。宗其为曾祖后者。为曾祖宗。宗其为祖后者为祖宗。宗其为父后者为父宗。此四宗之说也。无可疑者也。曰前辈之辨小宗也。谓大宗以始祖为宗。小宗以高祖为宗。族人虽各有曾祖祖祢之亲。然视之高祖。彼皆支子也。不为宗得为宗者。高祖所传之适而已。礼经所称继祢继高祖者。据其初言则为继祢。自其终言则为继高。由是言之。宗不得有四也。曰是说也。吾尝求之矣。其法必俟高祖既祧。然后高祖诸子。又各为高祖。而其宗始分。然高祖未祧以前。支子之为曾祖祖祢。与凡适子庶子之为祖若祢者。既皆不得食。而高祖当祧之时。或支子之元孙已殁。元孙之子必以祧主之孙为高祖。则此祖之祢未有主而已。当祧遂终不得食。而继祢之义于是乎穷矣。古者必有宗而后有祭。无宗是无其祭也。故曰四宗之说无可疑者也。曰礼何以不言四宗也。曰言之矣。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始祖享百世之祭者也。故不迁。始祖以下。凡非殇与无后者。皆得以各享其四世之祭。故历五世而后迁。五世以前子孙。未有不得祭其祖考者也。是故有四世之适。有三世之适。有再世之适。有一世之适。一言而四宗备焉矣。若必俟高祖之祧。而后高祖之支子。始得以仅享其元孙一代之祭。则凡族之适子适孙适曾孙。终身不得以祭其曾祖祖祢。而无所为三世再世一世之适。其于五世则迁之义。不亦悖乎。且仪礼亦言之矣。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传曰降其小宗也。女子子适人者。为昆弟之为父后者。传曰小宗故服期也。夫父宗之得为小宗。则不得祖之祧而后宗之可知也。祖祧而后宗之。子不得为父宗矣。期服传曰。世父叔父何以期也。与尊者一体也。又曰。有东宫。有西宫。有北宫。有南宫。异居而同财。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此所谓宗即世父也。丧服之有世父母叔父母。统凡为世父叔父者言之。不谓之专言始祖高祖之宗也。故凡昆弟有一体之义。莫不各以其适为宗。而昆弟之子。尊之曰世父。以其父宗之故曰世父也。则不待曾祖高祖之祧而后宗之又可知也。曾祖高祖祧而后宗之。弟不得宗其昆矣。昆弟之子。不得宗其世父矣。故四宗之说。天理人情之至也。无可疑者也。

  宗法论二 

纪大奎

然则四宗之义重矣。先儒谓大宗无子立后。小宗无子则绝者。何也。曰非经意也。仪礼丧服为人后者。传曰。何如而可为之后。同宗则可为之后。何如而可以为人后。支子可也。同宗。言同以为宗也。百世之宗。则百世之族属同宗之。四世三世再世之宗。则四世三世再世之亲属同宗之故。曰同宗则可为之后也。如何而有当绝之义也。曰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传曰。何以期也。不贰斩也。持重于大宗者。降其小宗也。为人后者孰后。后大宗也。曷为后大宗。大宗者尊之统也。然则此传之言非与。曰此该再世以上之宗言之也。始祖之宗大于高祖。高祖曾祖之宗大于祖。祖之宗大于祢。降其小宗者。明父宗之独为小宗也。为人后者。或宗其祖。或宗其曾祖。或宗其高祖。或宗其始祖。皆得以统其父之宗。统也者。统于其重也。以其为所统也故小之。以其所统也。故大之大之者。大其重也。故曰大宗者。尊之统也。此该再世以上之宗言之也。传又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野人曰父母何算焉。都邑之士。则知尊祢矣。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矣。诸侯及其太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尊者尊统上。卑者尊统下。大宗者尊之统也。然则百世之尊统上者也。四世三世再世之尊以递而卑。统下者也。故皆曰尊之统也。故尊祢则有祢之宗矣。尊祖则有祖之宗矣。宗之则统不可绝。绝之是绝其祖祢也。绝其祖祢。是传所谓禽兽也。野人也。故曰后大宗者。该再世以上之宗言之也。传又曰。大宗者收族者也。不可以绝。故族人以支子后大宗也。适子不得后大宗。古者高祖以下谓之族。四世三世再世之适。皆有收族之道。故曰异居而同财。有余归之。不足资之故无子。则族人咸宗其昆弟之子以为之后。如何而有当绝之义也。宗而可绝则适子何以不得后大宗也。适子不得后大宗。则适子他日之不可以无后又可知也。曰先儒则以为殇与无后者。从祖祔食。故适子固可以无后。小宗固可以绝也。曰。此言庶子之无后者非言适子。适子可以无后。则父之兄不得有世父之名。世父也者。重其为祖以上之继也。名之曰世父矣。然则世父无子而侪之殇与无后之列可乎。故曰。大宗者该再世以上言之也。

  宗法论三 

纪大奎

或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继祢者继别子之支子也。继别子者然后为大宗。是大宗不得有二也。与仪礼之言大宗者异矣。曰无以异也。礼之所谓宗者。以适为宗而已矣。继别者曰宗。继高曾祖者亦曰宗。宗不必言大也。惟支庶之适则谓之小宗。小宗者支庶宗之而已。凡继祢者皆然。然而必始于别子之支子。故于别子之支子发其义也。小宗之适则不复谓之小宗。故继之。曰有五世而迁之宗有之云者。异乎其为小宗之辞也。再世之适。则一世之适宗之。三世四世之适。则再世一世之适宗之。凡适之所宗皆曰宗。继祢者一世之适而已矣。必祢适而后谓之宗。是故祢适则谓之继祖。祖适则谓之继曾祖。曾祖适则为之继高祖。此所谓五世而迁之宗也。是故高祖之宗统其继曾祖之宗。曾祖之宗统其继祖之宗。祖之宗统其继祢之宗。祢之宗则尚未有所统也。未有所统则谓之小宗。有所统则其所统者必大之矣。大之则不可绝。绝之是绝其所统也。故曰大宗者。尊之统也。无子则为之立后。凡为之后者皆大宗也。或继其祖。或继其曾祖。或继其高祖。皆继宗也。皆继宗则皆受重者也。是以古无继祢之后。祢非宗也。宗之则可为之后。非宗则不为之后矣。是故为人后者继其祖。则必昆弟之子。昆弟之子宗之也。继其曾祖。则必先昆弟之子。无昆弟之子。则从父昆弟之子。昆弟之子与从父昆弟之子宗之也。继其高祖。则必先昆弟之子。无昆弟之子。则从父昆弟之子。无从父昆弟之子。则从祖昆弟之子。昆弟之子以至从祖昆弟之子宗之也。然而犹必先昆弟之子。昆弟之子近也。故丧服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不言为其祖。其祖同也。为其昆弟。不言为其世父叔父。后其世父也。后其世父。则叔父同也。为其姊妹适人者。不言为其姑。其姑同也。凡受重则必自其近者受之。受之愈亲则歆之愈切。此所以为受重之正也。受之而不得不远者权也。五世之宗。亦犹是也。百世之宗。亦犹是也。故仪礼之言大宗。与礼记之言五世之宗。百世之宗。无以异也。仪礼之言小宗。与礼记之言继祢者为小宗。无以异也。若后其高祖而其父或再世之适。后其始祖而其父或三世之适。亦以小宗例之者。从其所为后者小之。而其所与大之者固在也。非是无有以继祖以上为小宗者。自汉儒始。以百世之宗为大宗。五世之宗为小宗。后世言礼者因之。于是礼经为人后之义。有出于天理人情之外者矣。

  宗法论四 

纪大奎

或问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先儒以为诸侯之公子。若始来此国者。若庶姓之起为大夫者。然则庶民不得有宗信乎。曰非是之谓也。周官太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五曰宗以族得民。此见民之有族者。皆得有宗也。若古者宗法大行之法。民之聚族而居者。不得有宗法。则族离矣。何以得民。若以宗为卿大夫之宗。则得民者亦卿大夫自得其族之人而已。何以与于邦国之民。邦国之民则尽乎民之辞也。故曰。民之有族者皆得有宗也。礼经之言别子为祖。继别为宗者。异别子之宗也。凡起为大夫。而得命氏赐族者。则得以别为一宗。而享其不祧之祭。故谓之别子。其为大夫而未赐之族。则不得为别子。不得为别子。则但以始祖之适。世世为宗。而不得别为一宗。故始祖之宗。宗之大同者也。别子之宗。宗之别于大同者也。然则士庶非无宗也。士庶之宗。宗之大同者也。先儒谓后世无世卿。大宗之法。不可以复立。非也。无世卿则无别子之宗。而始祖之宗自在也。始祖者始迁之祖而已。非先儒所谓厥初生民之祖也。故得以其适世世为宗。其不同于世卿者。庙寝祭荐饮食制度之等杀异焉耳。故曰。民之有族者。皆得有宗也。然则礼不言庶人之宗。何也。曰。奚不言也。大传曰。同姓从宗合族属。又曰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其庶姓别于上。而戚单于下。昏姻可以通乎。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弗殊。虽百世而昏姻不通者。周道然也。是故四世以内。则曰亲属。五世以外。亲属竭则谓之同姓。先王以为竭则易离。而不可无以合之。故曰。同姓从宗合族属。从宗者。从始祖之宗也。高祖以下谓之族。五世以外。族与族相属。故谓之族属。犹兄弟谓之亲。四世以内。亲与亲相属。则谓之亲属也。此宗法之通乎士庶。不得谓之专言别子之宗也。故曰其庶姓别于上。别于上者。谓始有别子之初也。别子得命氏以为族。故其于同姓也。则谓之庶姓。礼经以为同姓则已杀矣。亲属则既竭矣。矧又别其氏族。而以同姓为庶姓。恐疑于昏姻之可以通矣。然而别子者。别其氏而已。姓不可别也。姓不可别。则同姓之宗。不可离也。故曰。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弗殊。此见别子虽别为一宗。而始祖之宗自在也。故曰始祖之宗。宗之大同者也。是故大传有同姓之宗。有别子之宗。有公子之宗。三者之文彰彰。礼经不可诬也。有君之合族。有同姓从宗之合族。亦彰彰。礼经不可混也。先儒误于别子之义。至以始祖之祭近于僭。而欲废之。过矣。

  宗法论五 

纪大奎

然则别子者。非诸侯之公子。若始来此国者之谓与。曰。此注疏之误也。凡始迁他国。即当为他日之始。彼已去其邦族。无复有宗之义。恶得更言别子也。若公子则自有宗道。不必假别子以为名。且公子别于君。不敢谓之别子。卿大夫之别于庶姓者。乃谓之别子。别之也者。异之也。异之也者。贵之也。公子不贵于君。则不得言别子也。是以大传既特言别子之宗。而即继之以公子之宗。曰有小宗而无大宗者。有大宗而无小宗者。有无宗亦莫之宗者。公子是也。公子有宗道。公子之公。为其士大夫之庶者。宗其士大夫之适者。公子之宗道也。然则公子之非别子亦明矣。凡为人后之义有三。传曰。何如而可为之后。同宗则可为之后。又曰。何如而可以为人后。支子可也。适子不得后大宗。又曰。为人后者孰后。后大宗也。公子则不然。公子之适子。皆小宗继祢者也。大夫不得祖诸侯。是以无大宗。公子无子。以昆弟之子为之后。其为之后者。皆小宗也。而为人后者。后大宗之义不得而拘。故曰。有小宗而无大宗者。此其异于凡为人后者一也。公子之适孙。为大宗继祖者也。公子之适子无子。以昆弟之适子为之后。而以其支子自为后。凡支子之后大宗者。虽降其小宗。而终不能没其适子小宗之名。则犹得随小宗以祭其父母。适子后大宗。则不得复为支子之小宗以祭其父母。而适子不得后大宗之义又不得而拘。故曰。有大宗而无小宗者。此其异于凡为人后者二也。然是二者。犹皆以昆弟之子为子也。若小宗无昆弟之子。大宗无从昆弟之子。则莫之宗。而为人后之义穷矣。而公子不然。罗君位斋曰。无宗者无小宗大宗也。无小宗者。无子之公子也。公子无子。又无昆弟之子。则无宗亦莫之宗者矣。而可以他公子之孙为之后。是莫之宗而从父昆弟之子相为后也。无大宗者。无孙之公子也。公子无孙。又无昆弟之孙。则亦无宗亦莫之宗者矣。而可以他公子之曾孙为之后。是莫之宗而从祖昆弟之子相为后也。而同宗可为之后非宗不为后之义又不得而拘。故曰。有无宗亦莫之宗者。莫之宗而有宗。所以重公子之宗也。是则凡五服以内者皆得以为之后。此其异于凡为人后者三也。且公子之宗。不独国君世子之母弟为重也。即公子之庶者。亦无不重。故曰公子之公。为其士大夫之庶者。宗其士大夫之适者。士大夫之庶者。庶公子之或为大夫。或未为大夫者是也。适者即庶者之适子。庶者与其适子。或为大夫。或为士。皆得命于公子之公。以其适世为宗。别子世为大夫而后有宗。公子不必为大夫而自有宗。故曰公子有宗道。此公子之宗。所以异于别子之宗也。凡礼既详言同姓之宗。又特言别子之宗。与公子之宗。别子公子。皆命氏赐族者也。一姓之中。而命氏者不一人。则一姓而有数宗。一氏之裔而命氏者不一人。则一氏而又有数宗。是故姓有姓之族。氏有氏之族。知姓氏之分。则宗法可得而明矣。若夫宗法既废。礼以义起。无贵贱适庶远近之嫌。而皆可以相为后。此又古今异宜。而人情之永无憾者也。

  农宗 

龚自珍

龚子渊渊夜思。思所以撢简经术。通古近。定民生。而未达其目也。曰。古者未有后王君公。始有之而人不骇者何。古者未有礼乐刑法。与礼乐刑法之差。始有之而人不疑惧者何。古者君若父若兄同亲者何。君若父若兄同尊者何。尊亲能长久者何。古之为有家。与其为天下。一以贯之者何。古之为天下。恒视为有家者何。生民之故。上哉远矣。天谷没。地谷茁。始贵智贵力。有能以尺土出谷者。以为尺土主。有能以倍尺若什尺伯尺出谷者。以为倍尺什尺伯尺主。号次主曰伯。帝若皇。其初尽农也。则周之主伯。与古之辅相大臣尽农也。则周之庸次比耦之亚旅。与土广而谷众。足以芘其子。力能有文质祭享报本之事。力能致其下之称名。名之曰礼曰乐曰刑法。儒者失其情不究其本。乃曰。天下之大分自上而下。吾则曰。先有下而渐有上。下上以推之。而卒神其说于天。是故本其所自推也。夫何骇。本其所自名也。夫何疑何惧。儒者曰。天子有宗。卿大夫公侯有宗。惟庶人不足与有宗。吾则曰。礼莫初于宗。惟农为初有宗。上古不讳私。百亩之主。必子其子。其没也。百亩之亚旅。必臣其子。余子必尊其兄。兄必养其余子。父不私子则不慈。子不业父则不孝。余子不尊长子则不弟。长子不赡余子则不义。长子与余子不别则百亩分。数分则不长久。不能以百亩长久则不智。农之始。仁孝弟义之极。礼之备。智之所自出。宗之为也。百亩之农。有男子二。甲为大宗。乙为小宗。小宗者帝皇之上藩。实农之余夫也。有小宗之余夫。有宗之余夫。小宗有男子二。甲为小宗。乙为宗。宗者帝王之藩也。余夫之长子为余夫大宗。有子三四人。若五人。丙丁为宗。戊闲民。小宗余夫有子三人。丙闲民。宗余夫有子二人。乙闲民。闲民使为佃。闲民之为佃。帝王宗室臣也。古者无文。用撢稽而可知也。请定后王法。百亩之田。不能以独治。役佃五。余夫二十五亩。亦不能以独治。役佃一。大凡大宗一。小宗若宗四。为田二百亩。则养天下无田者九人。然而天子有田十万亩。则天下无田亦不饥为盗者。四千有五百人。大县田四十万。则农为天子养民万八千人。什一之赋尚不与。非以德君也。以德而族。非以德族也。以食有力者。佃非仰食吾宗也。以为天下出谷。然而有天下之主受是宗之福矣。百亩之宗。以什一为宅。以什一出租税奉上。宅不什一。则不足以容鱼菽之祭。不足以容春揄。税不什一。则不足以为天子养官属。及选举之士。以什一食族之佃。佃不食什一。则无以戚期功。以什一奉上。谊亦薄矣。以什一戚期功。恩亦閷矣。圣者立法以中下齐民。不以上齐民。

大宗有十口。实食三十亩。桑苎木棉竹漆果蓏十亩。粜三十亩。以三十亩之粜治家具。家具始于缚帚。缚箨以为帚。冶泥以为釜。厥价陶三之。机杼四之。镫五之。祭豆七之。米斗直葛布匹。绢三之。木棉之布视绢。皆不得以澹泉货。百家之城。有货百两。十家之市。有泉十绳。裁取流通而已。则衣食之权重。则泉货之权不重。则天下之本不浊。本清而法峻。诛种艺食妖●地膏者。宗为余夫诸田。则关大吏。佃同姓不足。取诸异姓。为变法关吏。丰凶肥硗寡庶易不易。法不尽同关吏。国有大事以宗徙。徙政关大吏。余夫家五口。宅五亩。实食十亩。以二亩半税。以二亩半食佃。以二亩半治蔬苎。以二亩半粜。自实食之外。宅税圃粜佃五者毋或一废。凡农之仕为品官大夫者。则有禄田。大官之家。父有少疾瘯寒暑湿干。不以使其子。山川鬼神则使之。子有少疾瘯寒暑湿干。不以愬其父。崇有家也。田一品者四世。二三品三世。四品二世。五品一世皆勿税。勿予俸。六品以下予之俸。婢妾之养不备则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食妖服妖不世。同姓讼亦不世。督有家也。家受田归田于天子。皆关大吏。稽其世数。关吏。本百亩者进而仕。谓之贵政之农。本仕者退而守百亩。谓之释政之农。本不百亩者进而仕。谓之亢宗之农。本仕者退而不百亩。谓之复宗之农。仕世绝。本大宗者复为宗。本小宗者复为小宗。本宗者复为宗。本闲民复为闲民。贵不夺宗祭。不以朝政乱田政。自大宗以至于闲民四等也。四等之农。与其进扞而国也。姑将退保于宗。与其进保而宗也。姑将退修于宅。是故筹一农身。身不七尺。人伦五品本末原流具矣。筹一农家。家不十步。古今帝王为天下大纲总目备矣。木无二本。川无二原。贵贱无二人。人无二治。治无二法。请使农之有一田一宅。如天子之有万国天下。姑试之一州。州蓬跣之子。言必称祖宗。学必世谱牒。宗能收族。族能敬宗。农宗与是州长久泰厉空虚野无夭札鬼知恋公上亦百福之主也。

 自记曰商之衰农不知宗故公刘立之周之衰农不知宗故管夷吾立之周之盛也周公康叔以宗封其衰也周平王以宗徙翼顷父嘉父戎蛮子皆以宗降汉之实陵邑以六国巨宗徙国以农徙也农之主伯徙则亚旅尽徙若无宗法上安能族徙而族封有司之令梗塞国安恃此散无友纪之百姓哉神尧亦弗能平章已

 又曰礼运曰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不曰有天下国家周礼九两系邦国之民一曰宗以族得民民之宗如何左传师服曰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其注也近世回部蒙古有旗分有族分或以族降或以族徙或以族开垦其叛者亦以族世酋无析产之俗故世世富足令支仰赖以活而苗裔能言其先派有至数十世之多者此文之旁证也又柳子封建论亦先有下而渐有上之义亦此文旁证

  莱州任氏族谱序 

顾炎武

予读唐书韦云起之疏曰。山东人自作门户。更相谈荐。附下罔上。袁术之答张沛曰。山东人但求禄利。见危授命。则旷代无人。窃怪其当日之风。即已异于汉时。而历数近世人材。如琅邪北海东莱。皆汉以来大儒所生之地。今且千有余年。而无一学者见称于时。何古今之殊绝也。至其官于此者。则无不变色咋舌。称以为难治之国。谓其齐民之俗有三。一曰逋税。二曰杀。三曰讦奏。而余往来山东者十余年。则见夫臣室之日以微。而世族之日以散。货贿之日以乏。科名之日以衰。而人心之日以浇且伪。盗诬其主人。而奴讦其长。日趋于祸败。而莫知其所终。乃余顷至东莱。主赵氏任氏。入其门而堂轩几榻。无改于其旧。与之言。而出于经术节义者。无变其初心。问其恒产。而亦皆支撑以不至于颓落。余于是欣然有见故人之乐。而叹夫士之能自树立者。固不为习俗之所移。任君唐臣。因出其家谱一编。属余为之序。其文自尊祖睦族。以至于急赋税。均力役。谆谆言之。岂不超出于山东之敝俗者乎。子不云乎。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恒者久也。天下之久而不变者。莫若君臣父子。故为之赋税以输之。力役以奉之。此田宅之所以可久也。非其有不取。非其力不食。此货财之所以可久也。为下不乱。在丑不争。不叛亲。不侮贤。此邻里宗族之所以可久也。夫然故名节以之而立。学问以之而成。忠义之人。经术之士。出乎其中矣。不明乎此。于是乎饮食之事也而至于讼。讼不已而至于师。小而舞文。大而弄兵。岂非今日山东之大戒。而若任君者为之深忧过计。而欲倡其教于一族之人。即亦不敢讳其从前之失。而为之丁宁以着于谱。昔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曰。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任君其师此意矣。余行天下。见好逋者必贫。好讼者必负。少陵长。小加大。则不旋踵而祸随之。故推任君之意。以告山东之人。使有警焉。或可以止横流而息燎原也。

  华阴王氏宗祠记 

顾炎武

昔者孔子既没。弟子录其遗言以为论语。而独取有子曾子之言。次于卷首何哉。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而孝弟人伦之本也。慎终追远。孝弟之实也。甚哉有子曾子之言似夫子也。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先王之于民。其生也为之九族之纪。大宗小宗之属以联之。其死也为之疏衰之服。哭泣殡葬虞附之节以送之。其远也为之庙室之制。禘尝之礼。鼎俎笾豆之物以荐之。其施之朝廷。用之乡党。讲之庠序。无非此之为务也。故民德厚而礼俗成。上下安而暴慝不作。自三代以下。人主之于民。赋敛之而已尔。役使之而已尔。凡所以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听民之所自为。于是乎教化之权常不在上而在下。两汉以来。儒者之效。亦可得而考矣。自二戴之传。二郑之注。专门之学。以礼为宗。历三国两晋南北五季。干戈分裂之际。而未尝绝也。至宋程朱诸子。卓然有见于遗经。而金元之代。有志者多求其说于南方。以授学者。及乎有明之初。风俗厚。而爱亲敬长之道。达诸天下。其能以宗法训其家人。而立庙以祀。或累世同居。称之为义门者。亦往往而有。十室之忠信。比肩而接踵。夫其处乎杂乱偏方闰位之日。而守之不变。孰劝帅之而然哉。国乱于上而教明于下。易曰改邑不改井。言经常之道赖君子而存也。呜呼。至于今日。而先王之所以为教。贤者之所以为俗。殆澌灭而无余矣。列在搢绅。而家无主祏。非寒食野祭。则不复荐其先人。期功之惨。遂不制服。而父母之丧。多任而不去。同姓通宗。而不限于奴仆。女嫁死而无出。则责偿其所遣之财。昏媾异类。而持其乡里。利之所在。则不爱其亲而爱他人。于是机诈之变日深。而廉耻道尽。其不至于率兽食人。而人相食者几希矣。昔春秋之时。弒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而秉礼之邦。守道之士。不绝于书。未若今之滔滔皆是也。此五帝三王之大去其天下。而乾坤或几乎息也。又何言政事哉。吾友华阴王君宏撰。邻华先生之季子。而为征华先生后者也。游婺州二年而归。乃作祠堂以奉其始祖。聚其子姓而告之以尊祖敬宗之道。其乡之老者喟然言曰。不见此礼久矣。为之兆也。其足以行乎。孟子有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夫躬行孝弟之道。以感发天下之人心。使之惕然有省。而观今世之事。若无以自容。然后积污之俗可得而新。先王之教可得而兴也。王君勉之矣。

  汪氏族谱序 

汪琬

宗法之亡久矣。别子为祖。继别为宗。何谓祖。别子始为大夫者是也。何谓宗。别子之适。世世继起为大夫者是也。故曰。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此先王尊祖敬宗收族之意也。自世爵世禄之制废。而宗法始坏矣。后之儒者。亦欲讲求而推行之。而讫于不可得。非宗法之难复也。制度之变。风俗之浇为之也。古者大夫三庙。又有采以处其子孙。今之大宗。降为编氓者多矣。无庙也。无田也。其能率其族之贵且显者。以岁时旅荐于寝乎。此不可行者一也。古者族人异宫而同财。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子弟有归器。则必献其上。而后敢服用其次。今之父子兄弟。往相戕杀者。殆不知其几也。顾欲萃宗子与族人之衣服什器。‘往争铢金尺帛。而至于怨愤诟及其车马贿财。悉委诸公而无所私乎。此不可行者二也。古者绝族无施服。然而所以重大宗者有加焉。宗子死。则族人为之服齐衰三月。其母妻死亦然。虽大夫不降。今令甲无是也。宗妇死。则夫虽母在为之禫。宗子之长子死。为之斩衰三年。今令甲又无是也。此不可行者三也。故吾之谱吾族也。不言宗。非诎吾宗也。悼宗法之不复。而有大不得已者于此也。此制度之变。风俗之浇也。抑孔子尝有言曰。厚于仁者薄于义。亲而不尊。厚于义者薄于仁。尊而不亲。是故义非仁不立也。仁非义不行也。凡为吾父兄子弟者。苟能知仁义尊亲之说。而使内外有别。长幼亲疏有序。有无相赒。吉凶患难相助。伏腊膢蜡祭飨饮食相周旋。如此。则虽不言宗。而宗法寓其中矣。

  补定大宗议 

许三礼

封建废。则宗法格而不行。邓潜谷先生论之详矣。虽然。至今服制丁艰。主承重孙。不犹行古宗法之一事耶。宗法不定。则立祠堂。修宗职。一切事无所统属。惟罗念庵先生变通三说。可谓极善。今议不若以贵贵为定。俾代任宗职。不得委卸。张湛虚先生曰。起于是邦而始爵者。皆自为祖。其嫡继之。亦即为大宗。此大宗之百世不迁者也。观孝经。卿大夫之孝曰。然后能守其宗庙。士之孝曰。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益见宗庙祭祀关乎禄位。则宗法断当以贵贵为定明矣。祖宗积德百余年。始发于一二子孙。其一二子孙。即是祖宗呵护之为大宗。自宜身领宗职。上祀祖先。下芘后昆。而非失之僭。至因禄位而方得祭飨历代先人。更以明国恩而重作忠之感。岂但收合族人厚风俗已哉。若并贵仍论宗派。或尊尊。或长长。如无贵者。照罗说。或尊尊。或长长。或贤贤。随所遇职领荐事焉可也。孟子曰。惟士无田。则亦不祭。三月无君。则皇皇如。此之谓也。

  原姓 

顾炎武

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最贵者国君。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践土之盟。其载书曰。晋重鲁申卫武蔡甲午郑捷齐潘宋王臣莒期。荀偃之称齐环。卫太子之称郑胜晋午是也。次则公子。公子无氏。不称氏称公子。公子彄公子益师是也。最下者庶人。庶人无氏。不称氏称名。然则氏之所由兴。其在于卿大夫乎。故曰。诸侯之子为公子。公子之子为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若谥若邑若官为氏。氏焉者。类族也。贵贵也。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女子则称姓。古者男女异长。在室也称姓。冠之以序。叔隗季隗之类是也。已嫁也。于国君则称姓。冠之以国。江芋息妫之类是也。于大夫则称姓。冠以大夫之氏。赵姬卢蒲姜之类是也。在彼国之人称之。或冠以所自出之国若氏。骊姬梁嬴之于晋。颜懿姬鬷声姬于齐是也。既卒也称姓。冠之以谥。成风敬嬴之类是也。亦有无谥而仍其在室之称。仲子少姜之类是也。范氏之先。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士会之孥处秦者为刘氏。夫王奔楚为堂溪氏。伍员属其子于齐为王孙氏。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故曰。氏可变也。孟孙氏小宗之别。为子服氏。为南宫氏。叔孙氏小宗之别。为叔仲氏。季孙氏之支子曰季公乌。季公亥。季寤。称季不称孙。故曰。贵贵也。鲁昭公娶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崔武子欲娶棠姜。东郭偃曰。男女辨姓。今君出自丁。臣出自桓。不可。夫崔之与东郭氏异。昭公之与夷昧代远。然同姓百世而昏姻不通者周道也。故曰姓不变也。是故氏焉者。所以为男别也。姓焉者。所以为女坊也。自秦以后之人。以氏为姓。以姓称男。而周制亡。而族类乱。作原姓。

  通谱日知录

顾炎武

同姓通族。见于史者。自晋以前未有。晋书石苞传。曾孙朴没于寇。石勒以与朴同姓。俱出河北。引朴为宗室。特如优宠。位至司徒。南史侯瑱传。侯景以瑱与己同姓。托为宗族。待之甚厚。以此殊族而附中国也。晋书孙旗传。旗子弼。及弟子髦辅炎。四人有吏材。称于当世。遂与孙秀合族。南史周宏正传。谄附王伟。与周石珍建康之厮隶也为梁制局监降侯景合族。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既贵之后。自言本出赵郡。始与诸李叙昭穆。而无赖之徒苟合。藉其权势。拜伏为兄叔者甚众。李辅国传。宰相李揆。山东甲族。见辅国执子弟之礼。谓之五父。此以名门而附小人也凡此史皆书之以志其非。今人好与同姓通谱。不知于史传居何等也。考之于史。则惟北人重同姓。多通谱系。南人则比邻而各自为族者甚多。近日南北皆尚通谱。最为滥杂。其实皆植党营私。为蠹国害民之事。宜严为之禁。欲合宗者。必上之于官。使谙悉古今者为之考定。岁终以达礼部。而类奏行之。其不请而私通者。屏之四裔。然后可革其弊。古之姓氏有专官。掌之国语。曰使名姓之后。能知上下之神祇。氏姓之所出者为之宗。又曰司商协名姓。春官宗伯。其属有都宗人。家宗人。而女官亦有内宗外宗。今日姓氏昏姻二事。似宜专设一官。方得教民之本。

  驳曾子固公族议 

徐干学

曾巩作公族议。谓服尽而戚单者。所以节人之常情。而为大宗小宗之数。不可以论帝者之功德。而为广亲亲之法。其言非不考据经传也。然而泥于古矣。古之封建井田。相为表里。制禄以养君子。分田以养小人。则天下之大。天下之人之众。皆有天下者为之谋其衣食。使获其所。非直同姓之亲也。封建井田俱废。而天下之人皆自谋其衣食矣。顾使同姓无服之亲坐而衣租食税。可以谓之至公乎。故祖宗亲尽则祧。子孙服尽戚单。祖迁于上。宗变于下。袒免而外。亲属竭矣。其入官之涂谋生之事同于庶姓。或劳心。或劳力。亦情理之常。不为少恩也。以天下之地。养天下之人。而加恩于同姓。不可谓之私。以天下之人。终岁勤动。输其租税。奉一天子。而加恩于同姓。至于袒免以外。而不为之节限。百世之久。天潢玉牒之繁。使皆仰给县官。论财则不可为继。而劳费亿兆之人以奉其私亲。论理则不得其平。非圣人无所利于天下之心也。且古圣人之于民也。既有以养之。必有以教之。其材既成。而后官之。然犹必先任之以事。而后命之以爵也。记曰。天子之元子。士也。天下无生而贵者。自周亲以至袒免之亲。无问贤不肖。予官有差。已非古矣。况袒免以外之亲乎。夫子孙之计。人所同也。诸为王公者。人怀子孙仰给县官之意。则骄奢淫佚。无复以余财贻其子孙。人可不由学问而得官。则膏粱之性。能自刻厉者亦鲜矣。如巩之言。则是以姑息之爱爱之。而非为之计长久安全之道也。载考马端临之言曰。宋制。皇子之为王者。封爵仅止其身。子孙无问适庶。不过承荫入仕为环卫官。廉车节钺。以序而迁。如庶姓贵官荫子入仕之例。必须历任年深。德齿稍尊。方特封以王爵。而其祖父所授则不袭也。又曰。案蔡元道祖宗官制旧典。称皇子生。周晬命名。初除美军节度使。两遇大祀移镇。再遇封国公。出阁拜使相。封郡王。纳夫人。建外第。方除两镇封王。然则皇子虽所必王。然其迁转亦有次第。不遽封也。陈止齐之言曰。干德二年。以皇子德昭为贵州防御使。贵州属广西下州。防御使从五品耳。皇子始命以此。礼曰。天子之元子。士也。天下无生而贵者也。储君副主犹云士。明人有贤行着德。乃得贵也。先王于家人。不惮自贬损如此。教道行矣。出阁封王。后世之夸心。艺祖起百世之后。独追古意。自王礼杀而为防御使。非圣人能之乎。由二子之所述观之。宋祖制之善如此。不特熙宁之诏为然。而曾巩之见。为不若马氏陈氏矣。

  陆氏义庄记 

钱大昕

古者卿大夫立宗。宗子必世其禄。故有收族之谊。冠昏丧祭必请于宗子而行之。大功以上无异财。亦无贫富之殊。即其稍疏者。宗子之力足以赡之。周官所谓宗以族得民者。其法如此。若夫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赒。则皆庶人之无宗者。故不能不藉乎闾井之任。而世家大族固未闻有此也。自宗法不行。士大夫无以收其族。昭穆既远。视为路人。角弓之反频闻。葛藟之芘安望。即有敦本好礼。能施惠于三族者。一时虽赖以济。而不能经画可久之计。论者不无遣憾焉。三吴自泰伯季札以礼让开其始。洎宋范文正公守乡郡。立义田。以赡宗族。讫今七百余年。范氏之苗裔。犹食其德。高义之名。彰于  宸翰。其规条具在。可谓善之善者矣。我 国家   列圣重熙。风俗茂美。好义君子。希风先哲者。接踵而兴。长洲陆君豫斋。唐贤甫里先生之裔。自明赠尚书守礼公以来。枝条繁衍。豫斋之尊人公。至性备。行善于乡。闻高平之遗风。心向往之。豫斋起而承厥志。割遗产五百亩。为赡族之资。设义庄于陆巷。每岁收支出纳。集族众其中。相与劝于修礼勤力。而勿蹈于匪彝。殆有得乎古人收族之意者乎。夫宗法虽善。然必藉乎贵而后行之。其究也。或以启挟贵之渐。义庄则唯族之贤者能行之。其敦睦出于性之自然。故持之久远而无弊。此范氏之意。可以为后世法。又近岁立义庄若吴县陶氏。昆山顾氏。皆经大府题奏。得邀  优叙。而豫斋之为此举。唯告诸有司。出给公据。未尝辄求  上闻。其务实而不竞名。尤有加人一等者矣。岂不深可叹尚也哉。

  庐江章氏义庄记 

魏源

有田若干亩。庐二区。司以族之贤能。正副二。岁时公家赋常先。廪其谷若干。以周族之贫者老废疾者幼不能生者寡不嫁者。粜其余谷。为钱若干缗。以佐族之女长不能嫁者鳏不能娶妻者学无养者丧不能葬者。而又凶馑祲札于斯。延师养弟子于斯。旌节劝孝宾兴于斯。察奸罚不肖寓焉。合食亲亲厚族寓焉。于古有诸。曰古奚有是为也。去生民未远之世。上与下犹醵然。勺而斟之。无不意满。若太宰以九两系邦国。宗以族得民。友以任得民。大司徒令比相保。闾相受。族相葬。党相救。州相赒。大功异居同财。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上之纪其民。一族也。民之视其族。一家也。其诗曰。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饎。言万物无不得其平也。平故靡有余。靡不足。无洽比。无吹嘘。庄周曰。名生于不足。不足有余之相形。义之所由名乎。井田废而后有公恒产者曰义田。宗法废而后有世同居者曰义门。任赒救废而后同心备急者曰义仓。闾左余子之塾废。而后有教无类者有义学。墓图族葬之法废。而后揜骼者有义冢。兵农之法废。而后自团练自守御者有义勇。而上亦兢兢昭显章示之。以补王政所穷。以联情所不属。岂非渊渊然有意于天地生人之本。始而思复其朔者哉。 国家累洽重濡。醰醲孳生。献版岁倍。人浮于地。贫万于富。  天子怃然尧舜其病之虞。内筹八旗生计。岁徙数百户屯田实边。而直省民有能均财若土自相养。分县官忧者。吏得上闻请奖。着为令。以风示天下。于是安徽巡抚以庐江章氏捐田三千亩赡族。其规画。并义门义仓义学兼之。由县府道司转详入奏。 敕部察例予旌。旌如例。魏子曰。天下直省郡国。各得是数百族。落落参错县邑间。 朝廷复以大宗法联之。俾自教养守卫。则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水旱凶荒有恃。谣俗有所稽察。余小姓附之。人心维系盘固而不动。盗贼之患不作矣。不有是也。三代事不几全无效于后世哉。嘉其志。爰为之言。

  论宗祭 

陆世仪

周礼有云。宗以族得民。宗者所以统一族众。无宗则一族之人涣散无纪。故古人最重宗子。然宗子欲统一族人。无如祭法。文公家礼所载祭礼。虽详整有法。顾惟宗子而有官爵及富厚者方得行之。不能通诸贫士。又一岁四合族众。繁重难举。无差等隆杀之别。愚意欲仿古族食世降一等之意。定为宗祭法。岁始则祭始祖。凡五服之外。皆与大宗主之。仲春则祭四代。以高祖为主。曾祖考则分昭穆居左右。合同高祖之众。继高之宗主之。仲夏则祭三代。以曾祖为主。祖考则分昭穆居左右。合同曾祖之众。继曾之宗主之。仲秋则祭二代。以祖为主。考妣居傍昭位。合同祖之众。继祖之宗主之。仲冬则祭一代。以考为主。合同父昆弟。继祢之宗主之。皆宗子主祭。而余子则献物以助祭。如此。不惟爱敬各尽。而祖考高曾隆杀有等。一从再从。远近有别。事虽创辟。似与古礼初无所背也。

  选举族正族约檄 

陈宏谋

江省地方。聚族而居。族各有祠。合爱同敬。尊祖睦族。诚为美举。而日久弊生。户多人杂。或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或自相戕贼。同室操戈。凡不公不法之事。往往有之。本都院曾经刊刻告示。谆切谕诫。并令将境内祠堂。及族长姓名。造册具报。已据各属报齐。通省大半。皆有祠堂之户。每祠亦皆有族长房长。专司一族之事。复经谕令各属。莫若官给牌照。假以事权。专司化导约束之事。将应管之事。一一列入。如族众某房有不孝不弟习匪打降等事。房长当即化导。化导不遵。告知族长。于。买卖田坟。族长房长秉公处‘祠中当众劝戒。如有逞强不率。许其报官惩处。至于口角争者。两造族长房长。秉公会议。应劝释者劝释。如经官司。两‘断。即为劝释。如与外姓争造族长房长。当堂公言。偏袒者分别罚戒。族内有孝弟节义之善事。亦许报官请奖。族长房长事故。公举报官承替。如薄恶子弟。因公言而欺凌族长房长。寻衅报复者。报官加倍治罪。至于地方承缉逃盗。拘拏案犯。承应官府。原系乡地保甲之事。概不责之族长。以族房之长。奉有官法。以纠察族内之子弟。名分既有一定。休戚原自相关。比之异姓之乡约保甲。自然便于觉察。易于约束。今据各属陆续报覆前来。合行发折会议。仰司官吏。即便会同在省司道。将各属折详内。逐一参考。或于族长房长之外。另选族正。或选族约。如何责成。如何选举。如何赏罚。或给牌照。务使事权不必过重。约束可无阻难。悉心妥议。酌定条规。并将应管事宜。胪列条规。拟定牌式。会详核夺。以便批饬通行遵照。

再宗祠更可另贮社仓也。江西之民。聚族而居。立有公祠。一族之内。自不乏有余乐善之家。自必有捐赀赡族之举。但竟捐给。则有借无还。难于为继。又恐争多较少。觖望偏枯。何不捐为杜本。贮于祠内。另为本族之社仓。报官存案。另选社长。听族内之人。年年借还。不在异姓社谷之内。地方官给匾悬挂祠堂。则以本族之谷借给本族之人。将来生息日多。则可以免息。可以赡族。有义仓之实惠。无义仓之流弊。睦族亲亲之道。俱在于此矣。若夫以祠中公租。作通族之讼费。逞忿肆横。垂涎染指。既多耗费。又酿祸端。何不以此作为社本。为通族缓急资生之计耶。

  请禁祠宇流弊疏乾隆二十九年 

江西巡抚辅德

窃照江西民情健讼。有司勤惰不齐。州县自理词讼。及上司批查案件。多不遵照例限审结。且有判断失平。不能折服其心。未免益长刁风而滋拖累。臣到任以来。逐一清查。分饬司道府州。勒限出结。秉公核正。尘积案件。大半清厘。其疲缓阘茸之员。臣即分别纪过参革。俾众知儆。惟查各属讼案繁多之故。缘江西民人。有合族建祠之习。本籍城乡。暨其郡郭省会地方。但系同府同省之同姓。即纠敛金钱。修建祠堂。率皆栋宇辉煌。规模宏敞。其用余银两。置产收租。因而不肖之徒。从中觊觎。每以风影之事。妄启讼端。藉称合族公事。开销祠费。县讼不胜。即赴府翻。府审批结。又赴省控。何处控诉。即住何处祠堂。即用何处祠费。用竣。复按户派出私财。任意侵用。是祠堂有费。实为健讼之资。同姓立祠。竟为聚讼之地。欲弥讼端。不得不清其源而塞其流也。臣查民间祠堂。如系建于本乡。时祭飨而联络族谊。设公费以教养子弟。乃系敦尚古道。实为美俗可封。若远于府省地方。祭飨无闻。族谊不浃。其屋宇则傍宿健讼之徒。其公财则积为逞讼之费。风败习莫此为甚。况查所建府省祠堂。大率皆推原远年君王将相一人。共为始祖。如周姓则祖后稷。吴姓则祖泰伯。姜姓则祖太公望。袁姓则祖袁绍。有祠必有谱。其纂辑宗谱。荒唐悖谬。亦复如之。凡属同府同姓者。皆得出费与祠。送其支祖牌位于总龛之内。列名于宗谱之册。每祠牌位。动以千百计。源流支派无所择。出钱者联秦越为一家。不出钱者置亲支于局外。原其创建之初。不过一二好事之徒。藉端建议。希图经手侵渔。访其同府同省同姓。或联络于生童应考之时。或奔走于农民收割之后。百计劝捐。多方耸动。愚民溺于习俗。乐于输助。故其费日集而多。其风日踵而盛。初成广厦。置之空间。歇讼聚赌。窝匪藏奸。不可究诘。近于省会祠中。复经拏获私铸案犯。臣查礼称大夫不得祖诸侯。岂有民人而可妄祖前代之君相。据礼已宜查禁。况滥觞至为聚讼之薮。甚而窝赌窝匪。无所不有。尤难听其流弊。无所底止。至现今通饬各属。查明果系该县土著。实有近祖可考。岁行祭祀者。仍准其存外。其余荒远不经之始祖。既系附会。神亦不歆非类。应将牌位查毁。谱削正。其外府州县奉附之支祖。舍其本籍禋祀。寄主府省。竟作馁而之鬼。为其子孙者。当亦难安。应将牌位撤回。至其废祠房间。若不随时削迹。日久保无复立。应令改作平房铺面。不准本姓棍徒阻挠。或實有願為該姓應試生童公寓。尚属可行。倘准之後。仍有讼棍盘踞。及窝赌窝匪情事。除严拏本犯治罪外。即将其屋宇入官。或作堆铺。或给未建衙署之员弁居住。此外尚有一种本省外省各姓公宇。虽未供设牌位。名似稍异。而实则相同。应亦照此一律办理。嗣后永远不许添建府省祠堂公宇。其有实系敦本支而睦宗族者。祇许于本乡本村以时飨祀。庶几礼教可明。讼源可涤。而民生日厚矣。

  寄杨朴园景素书 

陈宏谋

慎选房长族正。分别劝惩。敬宗即所以睦族。立教不外乎明伦。临以祖宗。教其子孙。其势甚近。其情较切。以视法堂之威刑。官衙之劝戒。更有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之实效。直省惟闽中江西湖南皆聚族而居。族皆有祠。此古风也。即礼教也。昔于江西酌定祠规。列示祠中。选立祠正。予以化导约束之责。族中有口角争讼之事。传集祠正。秉公分剖。先以家法劝戒。当时已觉悚动。若久久行之。自能去其积习。以收远效。近因祠族有不法之事。遂为折毁祠宇。追取谱牒之举。凡城乡祠堂。必有一番滋扰。祠正无人承充。即有其人。亦不可问矣。因偶然之流弊而废长久之良法。大率如此也。

  石井刘氏族谱序 

陶必铨

正家于不言之化。协于不谋之合。定于不争之分。爱于其所亲。敬于其所尊。颂而容之于德之成风。而声之于德之致。休之以其所已能。董之以其所未及。不求所不得。不阙所不疑。不属所不联。不取所不与。善乎刘氏之为谱也。正家于不言之化也。图之总也。协于不谋之合也。派之衍也。定于不争之分也。考居址也。爱于其所亲也。谨祠墓也。敬于其所尊也。颂而容之于德之成者。阐幽也。风而声之于德之致者。征实修于名言也。休之以其所已能者。着功叙也。董之以其所未及者。训后来俾勿坏也。不求所不得。不阙所不疑。不属所不联。不取所不与者。不欺其先。不惑其孙子也。善乎刘氏之为谱也。刘氏先世谱屡矣。惟某某创始于前。惟某某商续于后。惟某某暨予门人某。复用省郡志例增为十卷。而告成于今。其用力勤矣。其树义精而垂范远矣。予辱与诸君交。目其事。乌容以默默然已者。凡衣裳之生也。为形暖身也。然而染五采饰文章者。非以为益肌肤血气之情也。所以贵贵尊尊而明夫上下之伦。使教亟行。使化易成也。昔者董子之论云然矣。是谱也不亦有得于斯意矣夫。请以是而弁其端。

  姓氏溯源序 

彭维新

姓氏族望。自魏晋迄唐。上下矜尚。谱记益繁。而源流益混。宋罗长源国名纪。郑渔仲氏族。非不极意搜讨。而闲涉疑似。犹未能犁然尽当人心也。夫姓分而为氏。氏分而为族。族犹次也。氏之别而聚焉者也。姓以统祖宗所自出。历世不移。氏以别子孙所自分。随时而易。故姓可以称氏。氏不可以称姓。氏同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流虽合而源实分也。姓同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流虽岐而源则一也。三代以上。男子称其氏。妇人称其姓。如荣叔毛伯叔孙季孙之类皆氏也子氏姜氏敬嬴皆姓也三代而下。姓氏混为一。至秦灭六国。子孙为萌隶。故以国以姓以字以名为氏。姓氏之淆始此。自时厥后乱之者匪一。有赐国姓者。项伯娄敬徐世绩李继迁之类有改本姓者。梁为运期东为疏奚为嵇敬为文之类有加恶姓者齐萧子响为蛸梁萧综为孛隋炀改杨元感为枭氏武曌改王后为蟒氏之类有冒贵姓者。刘渊冒汉姓姚弋仲冒舜裔之类又如士会之帑。处秦者为刘。伍子胥之子。在齐者为王孙。凡若此类。数传而后。必至昧其本原。至伏虙同音而分而为二。共叔段一人。而氏析为三。是则以同为异也。马服之马。淆于司马。雁门之郭。袭于汾阳。以至王也刘也孔也文也。字音无殊。受氏非一。是则以异为同也。阅世滋远。纷纭参错。已至莫可究诘。而或援春秋称姜氏子氏。姜子皆姓而谓之氏。则姓亦可称为氏。大传云。庶姓别于上。则氏亦可称为姓。羽仲为无骇请族。隐公命以展为氏。则族亦可称为氏。商氏条氏之属谓之六族。陶氏施氏之属。谓之七族。则氏亦可称为族。姓氏族说或互通。斯义无一致。婚姻人道之大。往往有乱宗而陷于不知。远嫌而误于弗考者。以此故也。吾友陈一泓太史闵之。辑姓氏溯源八卷。追得姓之始。而条其支流。俾一览即灼然于姓氏原委。征引详博。而裁断简严。觉郑氏氏族略。较此为繁。罗氏国名纪。较此为略。将使婚姻之道。不渎不疑。其裨补世教。讵小故哉。昔晋挚虞宋何承天梁王僧孺唐姚士廉林宝所撰谱志记纂等书。今不尽传。得太史是编。诸书固可听其存亡也。夫姓氏族之混淆于世也久矣。涉汉涉沔。而茫然莫辨也。溯诸嶓冢焉可尔。涉潜涉沱。而茫然莫辨也。溯诸岷山焉可尔。

  景城纪氏家谱序例 

纪昀

有世系支派。而后诸谱之分合。如网在纲。故弁于谱之前。谱首者诸谱之首也。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八世以下其歧矣。有此谱而后摄于一也。有源有流。派别乃明。故次之以支谱。七称子云家牒。载以甘露二年生。文选王俭集序注引周氏谱载翼以六十四卒。刘孝标世说注引则谱详生卒。古法也。详其生而后长幼辨。详其卒而后忌日之礼可举也。故次以生卒谱。谱具矣。益以族居记。惧涣也。益以茔墓图。惧湮也。益以联名纪世图。惧紊也。十七篇者丝牵绳贯。繁非繁。复非复也。斯谱也。视旧有损益。而意未始不相师也。右序分篇之例

谱题景城。示别也。有同县而非族者也。崔庄着矣。曰景城不忘本也。汉将军。晋司徒。族系既别。少瑜吴姓。史亦明书。见南史七十二流合源殊。邈无显证。姚安公修乙亥谱。不述姓。源慎也。系述不博。称犹前志也。四门九支。支谱详之。然其文则散见也。弁以图。提其纲也。二世至七世。讳字佚矣。数则可以墓稽也。存其数。明四门之所以分也。四门之祖。今但知非同产耳。一从再从不知也。孰兄孰弟。亦不知也。昭穆靡征。则所述宜自亲者始。故支谱首柱石公房也。次廷楷公房。次廷举公房。廷楷公于属近。廷举公于属差远也。廷弼公等宗派失传矣。故殿支谱焉。东门一支一谱。嗣续蕃也。余则数支共一谱。子姓寡也。妇谱卒而不谱生。其卒于我。其生不于我也。其卒有忌日之礼。其生非长幼所系也。记族居于茔墓前。先卜居而后营兆也。迁徙虽近必书。重之也。营之域墓之位。各以罗经分方隅。形家法也。必起度于始葬之一墓。墓位疑则取四线之交。墓域疑则取四线之末也。次联名纪世图于末。嗣续无穷之思也。右序编纂之例

谱皆书名。临文不讳也。佚名则字。佚字则次第。今曰排行佚次第则记以方空逸周书穆天子传凡阙字皆作方空辞穷也。序述之文。皆书字。佚字则名。亦辞穷也。十五世以下皆名。卑乎我也。十三世以上曰某公。尊也。十四世则惟字。齐乎我也。别支十三世者。亦惟字。尊杀也。别支之谱。妇有氏而无族。阙者众也。弗阙者亦从同。同也。嘉会两嫡并书。美之公无子立孙。中阙一世不书。礼有其变。事从其实。无所饰也。三贤公之曾孙。乃名中贤。误也。因其误而书之。礼无追改也。庶子不书所生母。统于嫡也。异母之子不分载。统于父也。殁而无嗣者书。别于存而有待者也。无子而妇守节者。虽未立嗣。亦不书。宜有嗣者也。妇改适者。旧谱皆书庶氏之母。孔门不讳。经义也。晋王氏之谱。并离婚不讳也。世说注引今不书。隐夫凯风孝子。抱无言之恫者也。子未成丁者。旧列其数而无名。今注名。取备也。其不自见于谱。则犹前志也。右序杂书法之例

序世系源流于谱前。唐书宰相世系素。及欧阳氏苏氏谱皆然。欧阳苏氏谱各见本集古谱序法也。世说注引温氏谱序兼作图。据钱氏例也。通志艺文略钱氏有庆系谱复有庆系图又后汉书书卢植传言同宗相后披图按牒以次可知谱上溯始祖。而中间六世阙所不知。欧阳氏例也。欧阳氏谱曰自琮以下七世其谱亡详字与官爵及妇族。据世说注所引诸谱也。其无官者。魏氏谱称处士。世说注引魏氏谱曰顗字长齐会稽人祖允处士今不从恶饰也。汉代碑阴。民与处士别也。苏氏谱注不仕。今不注无庸注也。佚名书字。书次第。皆欧阳氏谱例也。魏晋诸谱。妇皆注名。今不注。据孔丛子也。孔丛子抗志第十曰卫将军文子之内子死复者曰皋媚女复子思闻之曰此女氏之字非夫氏之名也妇人于夫氏以姓氏称礼也又或注次第。世说注引羊氏谱谢氏谱王氏谱今不注。妇以夫为长幼也。惟两张夫人注。辟不成文也。佚父族者书其里。世说注引司马氏谱例也。别支里族皆不书。则苏氏谱例也。苏氏谱惟书娶某氏有子注生几子。欧阳氏谱例也。苏氏谱。世世冠子字。文弗别也。其无子者注名下。亦欧阳氏谱例也。苏氏注于次格。在末格则例穷也。欧阳氏谱。格尽。别起者重书一世。明所承也。询书第一谱之末又书第二谱之首托书第三谱之末又书第四谱之首今次谱惟注某之子。省复也。图则重书。省注也。支派失传者入谱。荀氏家传例也。世说注引荀氏家传曰巨伯汉桓帝时人也亦出颖川未详其始末后裔无考者入谱。欧阳氏谱例也。欧阳氏谱于名下注阙字苏氏谱于祖父之名加讳字。欧阳氏谱则从同谱者。一族之公非一人之私也。故不从苏氏也。序述之文。欧阳氏苏氏皆名。苏氏乃至名祖父。族谱后录称吾祖杲吾父序今不从。嫌斥也。详谱本宗。别支则略。欧阳氏苏氏例皆然。然二家之谱。一支一谱者也。今之谱。一族一谱者也。一支一谱。各详所出。即彼此可以互明。一族一谱。例无别见。义不得而偏略也。苏氏谱生卒注名下。今排比年月为生卒谱。亦统序一族之法也。古法不记迁徙。今记。从欧阳氏也。古法记女之所适。世说注引谢氏谱袁氏谱今不记。从苏氏也。谱载茔墓。据隋书经籍志。载杨氏谱也。其图则参用金石例也。潘昂霄金石例一引古金石例云墓图作方石碑先画墓图有作圆象者内画墓样各标其穴某人其石嵌之祭堂壁上无祭堂则嵌围墙上欧阳氏谱载行事。今不载。据隋书经籍志也。隋书经籍志家传入传记家谱入谱系各不相属旧唐书经籍志始合为一类然究各自为书盖谱为通名故家传亦得称谱而谱则不必定载事也入谱之岁。古无正文。庾会终于十九。阮牖卒未弱冠。二氏之谱载焉。见世说注苏东坡年已二十。老泉乃不列于谱。非所详也谱称至和二年作以东坡年谱考之时已二十前一年婚王氏矣姚安公定以十六岁从版籍也。晋法始以十六成丁见晋书范宁传今仍之 右序损益古法之例

古以纪谥系者为牒。史记三代世表司马贞注曰牒者纪谥系之书也故王氏有家谱。复有家牒。唐书艺文志又以纪世次者为图。故欧阳氏谱所列世系。全为表式。而别署曰图。然史记年表。桓谭谓旁行邪上。并效周谱。语见南史刘杳传刘知几史通亦引之则谱式本同于表。刘勰谓谱者普也。注序世统。事资周普。见文心雕龙则谱为纪世之正名。仍曰谱者。从朔也。古但曰某氏谱。世说注所引皆曰某氏谱惟王浑一条称家谱疑其羡文曰家谱。据隋经籍志。唐艺文志所载也。题里居。亦据隋志唐志也。隋志有京兆韦氏等谱唐志有东莱吕氏家谱曰某房。据韦氏李氏谱也。唐书艺文志韦氏诸房一卷李氏房从谱一卷曰某支。据杨氏谱也。通志艺文杨氏枝分谱一卷其文始见唐扶颂。汉咸阳令唐扶颂有苗冑枝分之语见隶释五其省为支。则据北齐书魏收传文也。传载收对杨愔曰往因中原丧乱人士谱牒遗逸尽是以具书其支派曰某门。据韦氏家传文也。隋书经籍志韦氏五门家传一卷不曰眷。唐书宰相世系表裴氏称东眷中眷西眷僻也。曰次第。据后汉书第五伦传文也。传曰其先齐诸田诸田徙园陵者多故以次第为氏曰成丁。据北史隋本纪文也。隋本纪上曰开皇三年始令人以二十一成丁己所自出曰某公。据白氏家状文也。族之尊者亦曰公。据柳子厚叔父墓版文也。其无官者亦曰公。据吴仲山碑文也。汉故民吴仲山碑称吴公仲山洪适曰故民者物故之民也见隶释九妇曰某夫人。据欧阳氏谱也。睦夫人钦夫人等皆系夫之名夫人黄氏等则系妇之姓士庶妻亦曰夫人。据朱子语类也。语类无爵曰府君夫人汉人碑已有只是尊神之词曰元配。据晋书礼志文也。志曰前妻曰元配后妇曰继室曰继配。据王介甫葛源墓志文。志曰继配卢氏介甫又据仪礼也。仪礼丧服传曰继母之配父与因母同不曰继室。古之继室非妻也。说详左传隐公元年杜氏注及孔氏正义不曰中娶。世说注引温氏谱文不曰次配。韩愈昭武将军李公志文皆僻也。其父称讳。据曲礼文也曲礼妇讳不出门正义曰妇家之讳其佚姓者曰某氏。据晋书礼志文也。志曰吴国朱某入晋晋赐妻某氏内忌无文。以内讳例之也。世说王蓝田拜扬州主簿请讳教曰亡祖先君名播海内远近共知内讳不出于外余无所讳 右序称名之例准之经。易序卦书序诗序皆列后。序卦移于李鼎祚书序移于伪孔传诗序移于毛苌皆非古也今惟序卦复其旧准之史。史记自序。汉书叙传。皆列后。准之诸子百家。法言越绝书论衡潜夫论文心雕龙类不胜数。序皆列后。故序例列后也。章析之越绝书例也。有标目焉。史记正义例也。说文汗简类篇。目亦列后。然旁证少矣。故弗为其僻也。陆氏释文。录入篇数。今弗从。亦僻也。小目列上。大名列下。古经解史传类然。礼记目录曲礼上第一疏引吕靖曰既题曲礼于上故着礼记于下此古本小目列上大名列下之明证陆游作南唐书。尚由旧也。重椠移之陋也。语见钱曾读书敏求记谱古制也。法从古类也。一家之书从所好可也。右序编次标目之例

  族谱解惑 

朱轼

予作谱。例严以正。词简而尽。庶信今而传后焉。而有未协者。如立后之说是已。礼曰。何如而可为之后。同宗则可为之后。同宗者同大宗也。必大宗而后可为之后。明乎小宗之不可为之后已。何为不可。无人子者舍其父而父人。非得已也。小宗有四。祖迁于上。宗易于下。非若大宗之百世不迁也。父之宗子无后。即以宗子之亲弟主祖之祀。若祖曾皆宗子。则祖曾之祀皆主之。而无后之宗子。祔祭于父。再传与其弟并祭于庙。亦至五世而迁焉。若高祖之宗子无后。则曾祖之宗子主其祭。曾祖之宗亦然。是高曾祖父之宗子。可不为之后也。可不后而为之后。是亦不可以已乎。同宗则可云者。为为后者计所后之人也。其人可为之后矣。而后与计为后之人。故又曰何如而可以为人后。支子可也。何取乎支子。适子自为小宗。不得舍其宗而后大宗。故取支子。或曰宗者尊也。族人之所尊事也。以平日尊事小宗之庶子。一旦立为大宗。向之为所宗者。今皆俯而宗之。亦觉不伦。况世禄之家。统绪相承。正宗绝而旁亲入继。必取庶而舍长。势必越亲而及疏。有如甲为宗子无后。弟乙惟一子。将舍乙子而立从兄弟子。抑或从兄弟亦止一子。将立再从三从。或亲尽无服之子。以亲属所遗之爵禄。移之疏远无服之亲。此争端所由起也。况此疏远者。又非一人者乎。予曰。就后代人情言之。不无此患。然人子之心。惟知有父。苟始祖之祀不绝。则天性之至爱。有非他端之所得夺矣。先王制礼。以顺仁人孝子之情。而不强其所不能。礼制定。而不肖者亦范围于其中而不敢过。彼较量尊卑疏戚之伦。为世爵世禄计者。由礼教之不明也。礼明而此患息矣。或曰。均子也。天性之爱。适庶何以异焉。曰。子虽百而为后者一也。支子非乐违其父。然本不为父后。不得已而后大宗。犹之可耳。知此之犹可。明乎非此之必不可矣。顾犹有虑者。同宗无支子奈何曰。以长子后大宗。诸父无后。祭于宗家。后以其庶子还承其父。此通典田琼论也。汉石渠议亦云。大宗无后。族无庶子。当绝父以后大宗。窃意绝父以后人。人子之所大不忍也。古者天子诸侯之继统。宗社为重。无论长幼适庶。择其亲而贤者立之。虽绝其父后。所不恤耳。若士大夫之家。虽大宗不可无后。而所生必不可弃。礼云丧有无后。无无主。宗子无子。而同宗无支子可立。则以长子摄主丧祭。俟后有支子而立焉可也。即支子必不可得。立同宗之庶孙为宗子适孙亦可也。又何用绝人之后以为后乎。何必夺人之宗以继宗乎。

今宗法废。立后者不分宗与庶。贫无立锥则已。但有田数亩。屋数楹。则必择子而继。而旁亲之利所有者。且争为之后。甚而累讼不休。风俗之恶。无过于此。孔子等为人后者于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先儒每以为疑。尝试思之。属毛乎。离里乎。有三年之爱乎。孰非人子独降为期。于女安乎。而有不得不尔者。后大宗子也。后大宗子者。后宗子之父之祖之继别之宗也。父厌于祖宗。故隆彼而降此。不然而后非所后。是父人而自绝其父矣。比之异端之空桑妾妇之外成何异焉。其可耻。且不止贲军亡国已也。田汝成云。昆弟异居者当立后。幽以慰死。明以养生。敦彝伦。弥祸乱也。窃谓生虽异居。死得祔祭。乌用立后。即夫亡遗妻。以从子养世叔母。无不可者。邱文庄谓有大名显宦不宜绝。此寓贤贤贵贵于亲亲之中。庶几近是。然必实有德业闻望。为国家光。若不虞之誉。非分之荣。无足算也。惟生时以序继养者。鞠育之恩。等于毛里。即为之后。而降其所生之服。犹之可耳。然有继后自生子者。为后之子。得归本生。所后父母卒。无论亲疏。服不杖期。抑或出继后。亲兄弟没。本生父反无嗣者。亦当归宗而附所后于庙。他日以众子嗣所后为适孙。又吾族有贫而鬻子于族人者。名曰乞养。乞养子者不必己无子。有子而犹乞养。欲资其力以卫家耳。亲子成立。养子当还本生。今乃一书继。不知继者绝而续之谓也。有子而书继。不祥莫大焉。先曾祖未生先祖时。养叔房朝信公为子。向亦混载曾祖下。今欲改归本生。而朝信之父不可考。不得已书抚叔房子。而族之乞养子者遂执此为例。惑矣。曩赤城公。欲以吾叔弟焜后伯君驭公。仲弟焜后伯子汇。子汇乃先叔祖缙云公养伯房子为后者也。今立谱。族人以子汇可不继。君驭不可不继。吾意亦以为然。乃请严命。则曰。若所谓非礼之礼也。长子不可绝者。以传重也。吾兄卒时。先人方壮盛。后十年始生吾。又六年先人卒。兄虽适长。未传重也。夫何后焉。况非大宗子。于礼原不得立后耶。众默然。然卒不能以是律族人也。至世族应继之论不一。有谓后伯必仲之仲子。无则叔之仲子。不得越仲而及叔。亦不得越次子而及三四子。后诸弟必伯之仲子。伯无仲。乃以次及仲叔季子。亦有谓继兄弟子必从其多者。又谓长子外惟所欲继。凡诸臆说。不载经传。而于理无大谬。惟长兄子。有时年长于继父。以之为后。似属不伦。至若一人而两继三继。一子而继彼继此。又或独子继人。无子继孙。此皆从财贿起见。灭情悖理之甚者也。今立谱。于此类再四譬晓。正其五六。而有未能遽争者。姑从之而为之解。

  与族人书 

朱轼

范文正公自政府出归姑苏。搜外库惟有绢千疋。录亲戚及闾里之旧。散之皆尽。曰族党见我生长。幼学壮仕。为我助喜。我何以报之哉。予尝读此。不禁流汗面赤。自予总角入塾。辄为族中长老所爱怜。明子伯尝语塾师曰。此吾家千里驹也。为我善教之。年二十泮游。举族来贺。长老咸谓所望于子不止是也。丁卯迄癸酉三次试乡闱。斗米只鸡之赠甚伙。吾家赴试者不少。而予独为族人所亲厚。比计偕北行。长老送予门外。慰勉丁宁。依依不忍舍。迄今一记忆。不觉泪下也。越十年归里。举族为置酒食。自后归省者三。丁艰者再。族众为醵钱助喜赙丧。不一而足。而予历官三十余年。曾无尺帛之赠。此所以汗流面赤于范公数言也。或云。世有挟富贵以骄宗党。宗党欲得一见其面而不可得。如钱公辅所云者。公和平坦易。亲亲长长。如未仕时。见人急难。欷嘘叹息。解衣分食以恤之。又立祭田学田。率族人以报本追远。培养后学。公何负于族党欤。予曰不然。礼曰。问疾弗能遗。不问其所欲。见人弗能馆。不问其所舍。注曰。辞口惠而实不至也。予于族之急难者。叹息欷嘘。卒无济于其人之饥寒。非所谓口惠而实不至乎。又与于挟贵骄人之甚者也。先人倡捐祭田。族中踊跃佐助者甚多。学田所资纔百金。经营生息。皆诸伯叔昆季之力也。予何与焉。虽然。予闻赠人者或以财。或以言。予何以赠族人。于贫者则曰勤且俭。以自力于衣食。贫不足患也。于富者曰随分周恤。冥冥中有佑之者矣。或曰。公不能恤族而劝人周恤。徒贻口实。谁其从尔。曰予之不德。予知之矣。所以劝勉族人者。为贫者计。实为富者计也。几见有好善乐施而不长子孙者乎。况族人虽历数十世。其初则一人之身也。凡人父母祖父母没。则以不得侍养为恨。有及事其高曾者。则又相与羡之。至于五服之人。多坐视其困而莫之惜。甚而身享温饱。而亲兄弟有饥且寒者。吾以为此人即有父母祖父母高曾祖必不能养。纵令能养。而高曾祖父之子若孙饥且寒。高曾祖父食能下咽乎。由此推之。上至于百世。苟怀木本水源之思。未有不惜其族人者也。比闻吾乡连年歉收。族中枵腹待毙者。十之一二。而仓庾陈朽。闭而不发者。亦间有之。噫。何其忍也。昔人云。饥民一日得米数勺。可以不死。计一岁。每一石。可救一人不死。荒年珠粒。仅有此数。不在饥民腹中。则在富室廪庾中。今闭一石不发。必有一人死者。闭十百千石不发。必有十百千人死者矣。然则除日给外。其余廪庾中陈陈堆积者。皆堆积死人皮骨血肉脑髓也。夫省一酒食之费。可活几人。省一交际之费。可活几人。省一簪珥衣被之费。可活几人。省一布施僧道礼拜神像纸钱牲牢之费。可活几人。以种种活人之物。而糜费于无用之地。以为豪举。是合数千百死人之皮骨血肉脑髓以为豪举也。忍乎不忍乎。吾尝推其说。以为粟者天所生以活人。偶寄吾廪庾中耳。而吾乃窃据天之所以活人者。转而杀人。杀人者死。而况杀数千百无辜之饥民。罪深孽重。必有奇祸。近于其身。远于其子若孙。是廪庾中陈陈相因者。非徒堆积饥民之皮骨血肉。实堆积其身及子若孙之不测奇祸也。由此言之。则救灾恤患。施之泛泛途人。所不容已。而况吾一本耶。予尝书此以自警。并示诸子弟。以动其恻隐之心。今以劝勉族之伯叔昆季。较金帛之赠为何如也。

  叙次宗谱例言 

法坤宏

宗谱为始迁祖作也。为始迁祖作者。称大宗以治小宗也。书始迁。志始也。自始迁至吾。凡十有四世。而谱每分四世为一部者。服穷于四世也。始迁祖自为一剖列上方者。申东西之尊。昭穆各以班处也。特书氏。明大宗也。大宗百世不迁者也。次书子。明小宗也。小宗五世则迁者也。凡同父之昆季。嫡书子。庶不复书子者。子继别为宗者也。明宗道也。大曰支。小曰派。列书某支某派者。小宗之子。各自统其属也。明宗统也。故特书以明大宗。次书以明小宗。不书以明宗道。列书以明宗统。支派以经之。世次以纬之。凡氏与子与支派与世诸字各画方为界者。变文示例。错举见义。皆以明宗法也。其始祖以下。不称一二三四五世者。自吾上杀则曰祢曰祖曰曾祖曰高祖。自始迁下杀。则曰子曰孙曰曾孙曰元孙。谱为始迁祖作。亲始迁之子孙曾元。不可以世数明也。其六世以下。遂可以世数名者。张晏曰。礼服穷于元孙。故不得不以世数名也。凡族姓。年及冠婚以上者。皆书于谱。成人也。有科名封爵者。皆书于谱。臣死君。子死父。妻死夫。皆书于谱。公车节烈已经旌表者。皆书于谱。录贤也。修举族中公事者。皆书于谱。录功也。凡吾谱侨居他境者。必志其地。重出乡也。流寓忘归者。不登于籍。重失业也。出嗣之子。仍系本生者。重所生也。于所后则书子某者。重为人后也。死而无嗣。则深没其文以志痛。生而未续。则岁申其启以征名。凡吾谱读入者。必取本名生年月日。父讳母氏。填注如格式。以凭编次。详所自出也。干犯名义者不书。逃入二氏者不书。螟蛉抱养者不书。不详所出者不书。防乱宗也。

皇朝經世文編卷五十五

 禮政二大典上 

善化賀長齡耦庚輯

  天地合祭辨 

秦蕙田

天地合祭。始於王莽。後遂因而行之。由漢歷唐千餘年。分祀者。唯魏文帝之太和。周武帝之建德。隋高祖之開皇。唐元宗之開元。宋神宗之元豐。元文宗之至順。明世宗之嘉靖。餘皆主合祭。儒者多非之。其紛爭聚訟者。莫如宋元豐一議。元祐再議。紹聖三議。元豐主合者。王存曾肇也。元祐主合者。顧臨八人。而蘇軾六議為最辨。今考軾所議。衷而論之。其失有十焉。軾之議曰。冬至南郊。既祀上帝。則天地百神。莫不從祀。皇地祇亦宜從上帝而合祭於南郊。古者祭天地特牲。未嘗有百神從祀也。百神從祀。乃後世瀆亂之舉。軾乃以書舜受禪告神為證。不知此正專祭上帝之明驗也。如果百神從祀。則類上帝之下。不應又禋六宗。望山川神矣。其失一也。軾又曰。古者秋分夕月於西郊。亦可謂陰時陰位矣。至於從祀上帝。則冬至而禮月於南郊。議者不以為疑。以破陽時陽位不可求陰之說。夫既不以配月從祀之故。而廢秋分之夕月。何得以地祗從祀之故。而廢夏至之方澤耶。其失二也。軾又引詩序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為合祭之明文。謂詩終篇言天而不及地。頌以告神明。未有歌其所不祭。祭其所不歌也。今祭地於北郊。獨歌天而不歌地。豈有此理哉。是不知圜丘方澤。正須兩用。故言天地若合為一祭。則但云郊祀足矣。不必標舉天地也。孔疏云。經不言地。序知其因此二祭而作。故具言之。其意甚明。若謂歌天而不歌地。考詩詞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意。謂我周受命而為天子。當主天地之祭。此猶言其命維新。天作高山云爾。非專指天之功德而歌頌之也。且天亦何可以功德頌美也哉。是終篇雖未嘗歌地。并亦未嘗歌天。蘇氏乃指一天字。遽謂之歌天不歌地過矣。夫此詩唯不稱所祭之功德。而成王不敢康以下。但言主祭之基命緝熙。嚴恭寅畏。則用之祀天可。用之祭地亦可。當時劉安世已折之曰。序乃後儒之詞。亦謂成周之世。各歌此詩。以為樂章耳。不可據以為合祭之證。其失三也。軾又曰。議者謂合祭天地。始於王莽。以為不足法。禮當論其是非。不當以人廢。光武親誅莽者也。嘗采用元始合祭故事。嗚呼。諂事元后。同席共牢。瀆亂大典。而以為禮之是。則天下事何者為非耶。且沛公親滅秦。而所用者皆秦法。非秦法果足尚也。武王末受命。未遑制作。必待於周公。今以光武襲元始故事。遂謂莽本足法。其失四也。軾又以漢魏及唐皆合祭為證。夫漢魏及唐。誰則能復古禮者。不以三代聖人為法。而以近世一切苟且之治為法。其失五也。軾又謂周禮一歲祀天享帝。四時迎氣祭地享宗廟。凡十五祭。皆天子親祭。而又有朝日夕月四望山川社稷五祀及小祀。宋室之禮。先享宗廟。乃祀天地。三歲一郊。又謂今所行皆非周禮。獨於祭地祇欲從周禮為非義。不辨周禮之是。與今禮之非。而但言國朝之禮。非子孫所可改易。是孔子應以魯季氏之禮為禮。而餼羊決不可復存。其失六也。軾又謂古天子王畿不過千里。唯以齊祭禮樂為政事。故歲歲行之。率以為常。後世海內為一。四方萬里。機務之煩。億萬倍於古。則周禮不可行。然古之帝王。或盤於游畋。或不遑暇食。或總攬大綱而有餘。或親決庶務而不足。俱由人主之自為。而禮之可行不可行。曾不在是。軾之所言。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其失七也。軾又謂天子儀物。日以滋多。有加無損。以致於今。非復如古之簡易。不知此後世之繁文也。守繁文而棄古禮。其失八也。軾又曰。盛夏出郊。日中而舍。百官衛兵。暴露於道。鎧甲具裝。人馬喘汗。皆非夏至所能堪。是盛夏之月。君若臣但當棲遲偃仰。而謂敬不足行。謂祭無益也。其失九也。軾又謂郊有賞給。三歲一郊。傾竭帑藏。猶恐不足。郊賚之外。豈有復加。若一年再賞。國力將何以給。分而與之。人情豈不失望。軾之意。難於失人情。而不難於改古禮。其失十也。

至於六年一祭之議。十月祭地之議。禁中望祀之議。說本悠謬。夫軾之主合祭也堅。然其辨如彼。其謬如此。劉安世曰。臣等所守。乃先王之正禮。軾之議。皆後世之便宜。可謂深得其情者。明夏言疏。謂元豐元祐紹聖三議。皆主合祭。而卒不可移者。以郊賚之費。每傾府藏。故從省約。安簡便耳。亦未嘗以分祭為非禮也。則天地合祭。雖主是說者。亦不能自以為是矣。說者又以召誥用牲於郊。牛二。為合祭天地之證。是又不然。  欽定書傳曰。用牲於郊。牛二。注疏謂以后稷配。故牛二。蔡傳則云祭天地也。蔡但言祭天地。不言合者。天地各攻其位。位成而祭之也。疑此時南北郊之名已立。言郊者。統天地言之歟。祭雖有冬夏至之分。而此於位之初成。非常祀之時可比。故同日而舉也。此亦足破傳注之惑。而奪議者之所據矣。紹聖三議。黃復言南郊合祭。自古無有。止因王莽諂事元后。遂躋地位。合席共牢。逮乎先帝。始釐正之。陛下初郊。大臣以宣仁同政。復用王莽私意。合而配之。瀆亂典禮。此言深悉合祭之病根。明嘉靖議分合祭之禮。議者多據周禮。以分祭為是。惟霍韜言周禮莽賊偽書。不足引據。夏言疏駁之曰。合祭以后配地。實自莽始。莽既偽為是書。何不削去圜丘方澤之制。天地神祇之祭。而自為一說耶。此言足明分祭之可據。兩議可為萬世定論矣。夫合祭分祭。理有攸歸。及今已無異論。然當前代盈廷屢議時。主合祭者。往往不能奪分祭者之理。可見人心不可泯。而主分祭者。往往不能屈合祭者之勢。可見人欲之不易克。觀明世宗南北郊之制甫定。神宗萬歷三年。閣臣張居正進郊禮圖冊。仍以孟春合祭為說。其言曰。冬至極寒。而祼獻於星露之下。夏至盛暑。而駿奔於炎歊之中。時義為戾。夫身為大臣。不以敬天勸民相儆勗。而以便安逸豫為逢迎。隱微深痼。前後一轍。可也夫。我 朝定南北郊之祭。  天子歲必親行。破累代之陋規。遵古經之正禮。可為萬世法矣。

   郊祀分合議 

顧棟高

天地合祭。始於漢元始中。其後東漢建武。唐天寶。宋建隆。迄於熙甯。及明嘉靖初年。皆因之。而宋元豐之始議分祭也。置局議定而後行。然冬至親祀。夏至但遣官行禮。則地祇反不與親祀之典。故元祐七年。復議於南郊設皇地祇位。至八年。蘇軾引昊天有成命為合祭明文。發六議以難臣。於是主分祭者四十人。主合祭者僅八人。紹聖三年。遂罷合祭。詔以夏至親祀北郊。而卒未行也。明洪武故用合祭。嘉靖中以給事夏言言。分建南北壇。然一祀之後。并南郊亦未嘗親祭矣。此自古郊祀分合之大凡也。夫昊天有成命。據國語為祀成王之詩。小序之荒謬。朱子多駁之。固不足以為信矣。而倡為合祀之說者王莽也。彼徒附會王者父天母地之文。而遂以天地之大。等之夫婦同牢之禮。其為瀆侮不已甚乎。故合祭之非。不待辨而自明也。不合祀則宜用分祀矣。然主合祀者固失。而主分祀者亦未為得。則以其說之不盡合於經。而無以服異議者之心也。鄭氏祭法注。禘謂祭昊天上帝於圜丘。郊謂夏正建寅之月。祭感生帝於南郊。此圜丘方丘與南北郊之分地而祭者。其說本於大司樂。不知大司樂所謂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則天神皆降。夏日至。於地上之方丘奏之。則地祇皆出者。言樂作而天神地祇人鬼。皆感而至。猶書所謂虞賓在位。鳳凰來儀。百獸率舞耳。於祭何與。而妄增兩丘於南北郊之外。此其不合於經者一也。然晉泰始間。嘗并圜丘方丘於南北二郊矣。後一襲用於唐。而今竟罷之。固知其說之無足據矣。若夫郊之有南北。則古今以為得分祀之正。而未有明其非者也。匡衡曰。祭天於南郊。就陽之位也。瘞地於北郊。即陰之象也。愚考春秋書郊者以十數。曰郊曰卜郊曰用牲於郊。未有兼地言者。亦未有以南郊稱者。王者雖父事天。母事地。而禮數則不同。禮宗子祭父。支子不得祭父而得祭母。母卑於父也。天子祭天。諸侯不得祭天。而可以祭地。地卑於天也。故曰祭帝於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於國。所以列地利也。古者無祭地之禮。有祭社之禮。寓地之祭於社。而社之祭與稷並舉。不與天對稱者。尊陽抑陰之道也。社有二。王為姓立社曰大社。自為立社曰王社。大司徒設其社稷之壝。又曰血祭祭社稷。則大社也。封人掌設王之社壝。軍旅宜於社。則王社也。王社設於宗廟之右。而大社立於國中。既曰祭帝於郊。又曰祀社於國。一郊而一國。則知大社之建。不於北郊。明矣。郊特牲疏。社祭一歲有三。月令仲春命民社。詩甫田曰。以社以方。謂秋祭。月令孟冬大割祠於公社。三時舉祭不以夏。則知無以夏日至祭地於北郊者矣。此其不合於經者又一也。案南北郊之說。考之於經既無其事。祭社之說。證之先儒五峰胡氏等言則歷歷不爽。今若欲如古禮。必廢北郊而復立大社於國中。以春秋冬一歲三祀之。而不敢與郊並。然後可以盡合乎先王之制。而大服乎好異者之心。然而古今異尚。禮貴變通。王者期於敬天奉地之無失則已矣。必欲取歷代之成法盡變之。紛紛更作。此勢之所不能也。若世儒之論。以兩郊分祀為先王之制。則不然也。是不可以不辦。

  祭地祭社不同論                         秦蕙田

祭地不同於祭社。經有明文。曲禮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疏天地有覆載大功。天子主有四海。故得祭天地。方性夫曰。祭天地則天子之事。劉執中曰。惟為天子。得以主天地之祀。地之為社一也。其濟生於物。隨人大小。天子父天母地。夏至之日祭於澤中之方丘。則曰皇地祇。主之者獨天子焉。是祭地之與祭社天子諸侯。尊卑殊而廣狹異。今詳考其禮之不同者十有三。周禮大司樂。夏日至於澤中之方丘奏之。又凡以神仕者。以夏日至致地祇。此祭非諸侯所得與。其不同一也。詩周頌載芟序。春藉田而祈社稷。良耜序。秋報社稷。豐年序。秋冬報。月令孟冬之月。大割祠於公社。或以春。或以秋冬。從未有以夏至者。是祭之時不同。二也。月令仲春之月。擇元日。命民社。郊特牲日用甲。用日之始也。夏日至陰生。日之甲陽始。是祭之日不同。三也。方丘在澤中。社稷在庫門內。是祭之地不同。四也。儀禮祭地瘞。周禮以血祭祭社稷。是祭之名不同。五也。禮器瘞埋於太折。用騂犢。郊特牲社稷太牢。是牲不同。六也。郊特牲器用陶匏。犧尊疏布鼏。周禮鬯人。社壝用大罍。是器不同。七也。祭地用袞衣。祭社稷則希冕。是服不同。八也。祭地七獻。祭社三獻。是獻不同。九也。祭地以后稷配。祭社以句龍配。是配不同。十也。地為大祀。社為次祀。是等不同。十一也。陳氏禮書。周禮或言大示。或言地示。或言土示。大示則地之大者也。地示。則凡地之示與焉。土示。則五土之示而巳。是祭稱示不同。十二也。周禮大司樂。五變而致土示。八變而致地祇。是樂之致示不同。十三也。經傳所載祭地祭社之不同如此。乃胡五峰謂古者祭地於社。猶祀天于郊。故泰誓曰郊社不修。而周公祀於新邑。亦先用二牛於郊。後用太牢于社。記曰。天子將出。類乎上帝。宜乎社。又曰。郊所以明天道。社所以神地道。周禮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血祭祭社稷。而別無祭地示之位。兩圭有邸。舞咸池以祀地示。而別無祭社之說。則以社對郊可知矣。後世既立社。又立北郊。失之矣。楊信齋辨之曰。禮經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莫重於天地。而社稷其次也。胡氏乃合祭地祭社而一之何也。曰社者五土之神。是亦祭地也。而有廣狹之不同。曰里社。則所祭者一里之地而已。曰州社。則所祭者一州之地而已。諸侯有一國。其社曰侯社。則所祭者一國之地。一國之外不及也。天子有天下。其社曰王社。則所祭者。天下之地。極其地之所至。無界限也。故以祭社為祭地。唯天子可以言之。凡胡氏所引皆天子社也。且云後世既立社。又立北郊。失之。此則未然。有正祭。有告祭。夏至祭地於方澤。順陰時。因陰位。以類求類。所謂正祭也。左祖右社。社與祖對。尊而親之。若因事而祭地。則祭社可知。天子將出。類乎上帝。宜乎社。此所謂告祭也。又曰。祭地惟有夏至北郊方澤之禮。此外則有社祭。愚按天子一歲祭天有四。而地則唯夏至一祭者。詩載芟良耜豐年月令割祠公社。凡軍旅會同田獵災眚。皆有事焉。祭社稷皆所以祭地示。故曰祀社於國。所以列地利。而地之正祭。不嫌於疏也。正祭不嫌於疏。而社又無乎不祭。此社之祭所由與郊並稱。書之郊社不修。中庸郊社之禮。禮記郊社之義。皆連類以及。而地之正祭。反有時不舉。宜胡氏祭地即祭社之誤。所自來也。明乎天子所祭者地。惟方澤一祭。則社之祭土。不得混於祭地矣。山堂考索謂地者后土之總稱。社若地示之屬。而非即地。猶五帝為天之尊神。而非即天。蓋古之聖王。尊天親地。郊天大雩祈穀明堂五帝。皆天也。而莫尊於郊。方澤泰社皆地也。而所親在社。故書多以郊社並稱者。於天舉所尊。於地舉所親。皆言理而非言其制也。吳幼清曰。祭地之禮。北郊方澤為至重。唯天子得行之。其次則祭地於社。天子而下。皆得行之。經傳中有天與地並稱者。此南北郊之禮也。其禮地與天敵。有郊與社並稱者。此郊社之禮也。其禮社不與郊敵。黃澤曰。殷革夏。周革殷。皆屋其社。是辱之也。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是責之也。王者父天母地。豈有可辱可責之理。則社非祭地明矣。諸儒之辨。痛快明確如此。及近世朱鶴齡齊召南顧棟高蔡德晉諸人。尚沿其誤。而弗深攷。何耶。

  郊祀 

閻若璩

嘗聞善言天者。必有徵於人。善援古者。必有合於今。要未有不達於天人今古之際。而可以成一代之鉅典。正千載之紛更。如郊祀之禮者也。郊社之禮。果安所折衷哉。主合祭者。本於周頌。主分祭者。本於周禮。其一分一合。皆出於周家一代之遺文。而莫有定論。又何怪後世之既分而復合。與既合而復分。與或分或合。而莫知適從者歟。要其制則可得而詳考也。漢成採匡衡之議。始定為南北郊。後又用王莽之議。改合祀於南郊。光武因之。而東京二百年不易焉。唐合而行者三百年。其間之特祭地祇者。睿宗一人焉而已。雖宋之制嘗主於分。然自元嘉政和建炎而外。其一祖六宗。又末嘗不以合祀天地為兢兢。則分之時少。而合之時多。亦可概見矣。明太祖分而行者九年。合而行之者二十二年。而其後子孫莫不合也。世宗合而行者九年。分而行之者三十六年。而其後子孫亦莫不分也。當時不以世宗為加於太祖。則分之不如合也。故愚嘗統而論之。開創之君。多主合。而繼體之君或主分。喜更張者多主分。而樂循禮者多主合。夫開創之君。孰有過於我   世祖。而郊祀之禮。亦孰有善於我   世祖之定合祀者乎。自合舉以來。神受其職。民樂其業。二十年間。莫復有嗟風雨之不節。而寒暑之不時者。則天心之克享。抑可見矣。論者必以為物鉅費繁。人主之出宜簡。故合之為便。此出於弱宋之見。而非所論於 本朝。又以為天與地並祭。猶父與母同牢而食。此近於人道之為。而非所論於上帝。曷不觀諸冥漠之際乎。天之氣一動。而地即承之以流行。故地之滋育萬物。莫非天之功也。天不能離地而獨生。地亦不能離天而獨成。天下陽外無陰。而陰外無陽。而謂宰此陰陽之氣者有二帝也。吾不信也。無二帝而猶謂不可合祭者。吾又不知其何說也。當百物告成之時。修報本反始之典。日月星辰之屬。效一職於天之中者。莫不然秩而祀之。以致其報。而未嘗疑於與天並抗。而獨疑夫地焉。亦不經之甚矣。要天與地並列。而天未嘗不獨尊。地與天並例。而地實有以相配。是始古聖人與天地合其德。即與天地合其報。實有見於天人感格之至理。古今制作之源流。而非一切議禮之臣之所能窺測者也。後世之  聖子神孫。守茲不變。雖與天無極可也。又何必以圜丘方澤之異其地。黃琮蒼壁之異其文。而遽從周家一代未成之書也哉。

  北郊配位議 

徐乾學

康熙二十四年某月。太常卿徐元珙條奏北郊之禮。皇地祇位北向。  祖宗配位。當以西為左。東為右。請察政和禮改正。奉  皇上面諭。令學士臣乾學臣菼。考論古時所行典禮。撰議以進者。臣等竊思凡祀典有正位。方有配位。配位之左右不同。正位向南。則東則左而西為右。正位向北。則西為左而東為右。臣謹案北郊配位。自漢光武中元二年始。地祇南向。薄太后配位東設西向。唐開元二十一年祭地方丘。地祇南向。高祖配位東設西向。此地祇南向。配位居左之證也。至宋政和四年。用北墉答陰之義。改地壇向北。配位從正位而改。故宋太祖位。西設東向。地祇既北向。則配位以西為上。西方即左也。此地祇北向。配位居左之證也。明嘉靖九年。建方澤壇於安定門外。用宋舊制。地祇北向。則當以西為左矣。而其配位猶設於東。與古禮不合。 本朝因之。未曾改正。但明制配位。止一太祖。我朝   三聖並配。所設   祖宗位次。尤宜詳為考定。今廷臣憚於改作。不考政和之禮。託言地道尚右。謂不必更張。似非篤論。其曰地道尚右者。乃周禮注疏。解左宗廟右社稷之義。郊壇配位。從未嘗以此為斷。臣謹案嘉靖祀典考云。禮臣進呈陳設圖式。方丘壇皇祇北向。配位居左。是嘉靖時尚左而不尚右明矣。順治十四年。禮部題請奉安神主配向方澤禮。恭奉   太祖配位於左。   太宗配位於右。是 本朝之制。亦尚左而非尚右明矣。嘉靖議禮諸臣。原知以左為尊。而禮官誤執以東為左。當是有司之過。有待於 本朝釐正者也。至有以社稷壇尚右為言者。臣謹按社東稷西。異壇同壝。主皆北向。各自成尊。其來已久。然魏晉社壇。間或南向。惟蕭齊武帝時。何佟之建議。社壇北向。稷壇東向。是稷為配社之壇。豈非配當在左乎。唐開元禮。太社太稷北向。設后土於太社之左。設后稷於太稷之左。俱東向。夫曰左。則非尚右矣。曰東向。則在西方矣。豈非以西為左而配必在左乎。宋政和五禮。及孝宗時社稷配位。皆西設東向。以居於左。明世宗實錄。嘉請九年正月。亦有勾龍后稷西北東向一條。惟會典所載。東西方向稍異耳。足知社稷北向則配位當在西方。雖與地壇之制不同。其配位居左。於理則一。此正可以參稽而得者也。若夫唐宋明郊祀。亦有三祖二祖並侑之禮。皆以序設位一方。不分左右。莫若降集議。采用舊典。無使三后在天之靈。稍有未安。臣等淺學識。仰承  明問。不敢不以所聞具對。謹議。

  地壇配位 

徐乾學

或問予之論地壇配位。謂配必在左。左右無定。而東西一定。有說乎。曰有。嘗歷考前代地壇之制。自漢而唐而宋而金。率皆南向。既已南向。則祖宗配位。必東設西向。以居於左。不待言矣。若北向則自宋政和四年始。其時以太祖配地。用太常禮院言。西設而東向行凡十二年。夫正位南向。則配位以東為左。正位北向。則配位以西為左。此義之最易明者。此宋政和之制。允合典禮。確不可移者也。迨明嘉靖間。分建南北。為壇北郊。我 朝因之而不變。皇祇之正位由是而定矣。而   祖宗之配位乃有可議者。則自有明之貽誤也。彼時夏桂洲諸臣紛紛建議。止論南北之宜分不宜合。配享之宜一不宜二。未有援宋政和之制。以明北壇配位之宜西不宜東者。遂至以太祖東設西向與天壇無異。而不知地壇左右相易。與天壇大不侔矣。我 朝因其制。亦奉 太祖居右。而   三聖並侑。遂致有昭穆越次之嫌。此所宜急為更定也。曰地道尚右。何必左耶。曰非也。明之以太祖居右。及我 朝之奉   太祖居右。皆非謂地壇之內。遂宜以右為尊也。亦皆知左之為尊。而謂配位必宜居右也。何以言之。嘉靖祀典。禮臣題請圜丘上帝南向。配位居左。方丘地祇北向。配位居左。則曩日朝議以左為尊也明甚。我 朝順治十四年。  上諭奉   太祖    太宗配享方澤。禮部題請奉安   太祖配位於左。  太宗配位於右。奉  旨是。遵行在案。則當時  聖裁以左為尊也又明甚。夫既以左為尊。而明會典所載。及今現行壇制乃皆居右者。此直有司奉行之誤。執東為左。一時未及詳審耳。夫豈有尚右之說。以右為尊。而謂地壇配位宜居於右也哉。是則今日之更定。非更定前明之制也。亦非更定我   世祖之制也。不過更定有司之誤。正以合乎前明居左之說之欲行而未行者也。正以遵我  世祖時居左之說之欲行而未行者也。要之今日配位謂不宜更定者。必謂天壇南向。以東為左。地壇北向。亦以東為左。然後可。知其不然。則固明知地壇之內以東為右也。夫既知地壇之以東為右也。而乃以尚右文其說何耶。此其所以急宜更定也。曰明制社稷壇之配。后土西向。后稷東向。是東西無一定乎。曰此明祖一時之見。非有所據也。開元禮載祭太社太稷儀。設太社太稷於壇上北向。設后土於太社之左。設后稷於太稷之左。俱東向。又諸州祭社稷儀。社壇稷壇皆北向。設后土於社神之左。設后稷於稷神之左。俱東向。政和五禮新儀。載社壇北向。以后土配東向。稷壇北向。以后稷配亦東向。是康宋后土后稷配位。皆西設東向。以居於左。並無尚右之說也。宋孝宗熙四年。設社稷於壇之南方北向。設后土勾芒氏后稷氏位於其西。東向。按孝宗時。似合太社太稷在一壇者。其社與稷孰在左。雖無可考。然其配位。則又皆並列於西而在左矣。並無尚右之說也。曰宋政和之禮。徽宗蔡京何足稱乎。曰政和時雖非賢君相。其議禮未嘗非也。禮記郊特牲云。社祭土而主陰氣也。君南嚮於北墉下。答陰之義也。故陳祥道禮書定為北郊。皇地祇之位。當主北向。但自古惟宋政和四年。始行此禮。地祇既北向。則配位當在西方東向。明嘉靖九年。既用政和之禮。地祇北向。而配位獨東方西向。是自違戾矣。抑其所以更定則有說焉。自昔郊壇之制。以二祖三祖配者。唐宋明皆有之。要皆以次並列。從未有以昭穆對序者。莫若易昭穆之對序。而奉祖宗以次並列乎左。則既無越次之嫌。而一時紛紛之說。亦可以略而不論矣。

  方澤壇左右辨 

陳廷敬

王者南面以聽天下。宮室廟庭。罔弗南嚮。故古北郊位皆南嚮。無北嚮。配位皆西嚮。宋政和間。用北墉答陰之義。始改地壇位北嚮。而太祖配位東嚮。壇位既北嚮。則西為位左方。配位居西東嚮。是左昭之義也。南渡後壇復南嚮。明嘉靖九年建方澤壇。用宋政和制。地祇北嚮。祀典考曰。配位居左。既曰左。則宜東嚮明矣。王圻續文獻通考。嘉靖初年。祀方澤儀注云。配位西嚮。當是時。猶未用政和之禮也。其西嚮也固宜。今壇制沿明舊。而用儀注西嚮之文。不察配位居左之義。夫今之方澤。非嘉靖初年之方澤。是用政和禮改建之方澤也。壇位既北嚮矣。而仍以東為左。以西為右。則是尊昭也。而顧使居於穆。次穆也而顧使居於昭。以昭居穆。以穆居昭者。是有司失考。昧左右之義矣。東與西為定位。左與右為虛名。配位之或東或西。從壇位之南嚮北嚮也。北嚮之東。乃南嚮之左。非北嚮之左也。北嚮之西。乃北嚮之左也。故方澤北嚮。宜取左而居西嚮東。不宜仍從南嚮取東而居右也。今位西嚮。是居南嚮之左。非居北嚮之左矣。按禮。昭穆。昭南面。穆北面。昔之所謂南北。今之所謂東西也。今之所謂左右。昔之所謂昭穆也。是左為昭。右為穆也。若宜東嚮而西嚮。是宜居左而居右矣。是以右為昭而左為穆矣。由是位不得不東嚮。則宜穆而乃昭矣。當時禮官忽左右之位。執東西之名。以有定之東西。言無定之左右。其於昭穆之義。果能合歟否歟。於愚心竊有未安也。當俟諸議禮之君子焉。

  北郊配位尊西向議 

毛奇齡

古但著郊禮。而不著二郊分合之禮。故議者多據宋人說。謂天子祭天不祭地。社即地也。又無南郊北郊之名。至漢成帝朝。匡衡張譚輩始有分立二郊之議。而至於南郊南向。北郊北向。則自古迄今。並無考據。惟宋政和禮。始分兩向。而明嘉靖間因之。且從來祭社。未聞有配。則是郊之祭地。與祭地之有北郊。以至北郊北向。兼有配位。即此四事。尚無成說。而欲於配位東西。執兩端以定一是。此一鬨之市也。特某謂天子必祭地者。周禮大宗伯掌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地示禮。即祭地禮也。故曲禮云。天子祭天地歲。而周頌昊天有成命篇曰。祭天地也。雖天地合祭與分祭。說尚未決。然其有地祭明矣。是以禮器曰。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孝經曰。王者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皆言天地兩祀之義。而祭法直云燔柴於泰壇。祭天也。瘞埋於泰折。祭地也。則有其地。宗伯之職。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則有其物。爾雅曰。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瘞埋。則有其名。周禮凡以神祀者。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夏日至。致地示物●。則有其時。大戴禮祭天之詞曰。敬拜皇天之祜。祭地之詞曰。敬拜下地之靈。則有其祝辭。是王者祭地。在諸經歷歷有之。若云社即是地。則王制不當云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矣。是以尚書云。告於皇天后土。左傳君戴皇天而履后土。此后土地也。周禮王大封則先告后土。左傳共工氏有子為后土。此后土土神。即社神也。蓋社即地示之一。然而大示與土示端有別矣。若夫南北二郊。則家語所云。兆帝於郊。周禮所云兆帝於四郊。月令所云孟夏之月。迎夏南郊。孟冬之月。迎冬北郊。無非郊名。是以孝經說云。祭天於南郊。就陽位也。而註者謂必有祭地北郊。與之對文。至周禮二郊之名。南曰圜丘。北曰方澤。而禮器云。為高必因邱陵。謂必因已高之邱。而營壇於南。名為因天事天。為下必因川澤。謂必因已下之澤。而加墠於北。名為因地事地。則已展轉有經據矣。雖北郊北向。經無見文。然地示與土示通。社之向。即地之向也。周制祭社。必社壇向北。君立北牆答祭之。以為社祭土而主陰氣。是以郊特牲云。君南鄉於北墉下。答陰之義也。且凡社亦然。故又云薄社北牖。使陰明也。而陳氏禮書。直曰其位則神南面而王北面。示北面而王南面。神者天神。示者地示。此固推之壇位而皦然者。若謂南郊有配。北郊無配。比之於社。則祭地大祭也。並不當與社祭等。蓋地示稱大示。天官大宰祀大示。大宗伯祀大示。其號稱大號。祝稱大祝。詔贊者皆稱詔。大禮贊大祀。而社示土示及邱陵川澤之示。不過從地示類通之。以漸降殺。故圜丘方丘。皆無神主。而社示社主。壇并列焉。天神地示。皆無人帝人示。而社則后土為土人示。后稷為稷人示。分壇而共壝焉。此則非可以社例比見者也。故地之有配命決。俱云郊所以必有配者。以自內出者。無匹不行`。在經傳巳明言之。考公羊傳與緯書。自外至者。無主不止。謂郊祀外神。不是室神。不可無主以安之。今曰地神不配。將毋地示是室神乎。是以孝經說云。后稷為天地之主。故南郊北郊必以稷配。謂之為主。文王為五帝之宗。故明堂五室。祠五方五帝。必以文王配。謂之為宗。是天子必祭地。其祭地必在北郊。北郊必北向。且北郊亦必有配。諸說雖繁。然亦大概可睹矣。獨是兩郊配位。其在南郊者。既首東設而尚西向。而在北郊者。亦首東設而尚西向。則一偏之儀。在諸禮既無見文。而前代相因。又不能詳所自始。因而改制之請。見諸奉常。而不知配位東西。全本曲禮。西漢儒臣誤承其意。而後王刊正。遂因之一反。而世不察也。

曲禮云。席南向北向。以西方為上。東向西向。以南方為上。夫南北亦殊向矣。乃殊向而不殊上何故。曰席有首尾焉。所謂端也。侍坐於君子。其敷席之法。必認席之端。而定其所上。故席南向者。人向陽。而席居陰。以席為主。則坐在陰位。席向北者。人向陰。而席居陽。以席為主。則坐在陽位。是以陰尚右。而南向之右則西也。陽尚左。而北向之左則亦西也。故曰席端之所上。皆西方也。此以常坐言之也。東向西向之所上皆南方。亦猶是也。若禮坐之席。則以向為主。南向者陽位。陽尚左。而尊東方。北向者陰位。陰尚右。而亦尊東方。故燕禮云。司宮筵賓於戶西東上。戶西者。西牖之前南向也。東上者。尚東方也。射禮云。賓席南面而東上。眾賓之席繼而西。南面在牖前也。繼西者。尊東方而殺西方也。北向亦然。社主東上。而稷主繼西。太社太稷皆東上。而后土與后稷之人示。又繼而西。東上為尊。而繼西為殺。然且位既上東。則席端亦東。燕禮。司宮卷重席設於賓坐東上。則席端亦在東也。鄉飲酒禮云。賓升席自西方。降席自東方。則以升席必取下而在席末。故自西。降席必取上而在席端。故亦自東也。然則禮坐必上東。有固然矣。禮坐有賓主。賓主必相向。相向者。以向為主。與常坐不同。乃西漢郊壇。本是禮席。亦復取曲禮為據。如元始儀。載祭天以南。以先祖配。祀地於北。以先妣配。而前志於孟春合祀之位。直以天地皆南向。而天位在西。地位在東。尚西方也。一如曲禮所云席南向北向。以西方為上也。配位皆西向。而高帝在南。呂后在北。尚南方也。一如曲禮所云東向西向。以南方為上也。此在劉歆左咸之徒。直據曲禮說而定之為儀。而不知其不可者。以彼所尚者是常席。而非禮席也。且女主無配理矣。雖孝經說云。祭天圜丘象北極。祭地方澤象后妃。然以之為比。而不以為配。揣其用意。不過以新莽行詐。將借之以元后。原不可訓。況侍坐無虛席。謂傍坐東設。則其坐儘北而虛其南。所以親正位也。今正位南向。而高后在北。高帝在南。則后親天地。而帝席反疏。是以後漢配地儀。初改薄后。繼改光武。且又改南上而作北上。似乎早鑑其誤。而魏配伊后。晉配張后。梁配德后。陳配昭后。相延不改。至唐世以還。始有二祖三祖之配。郤去女主。然而配位南北。一皆尚東。適反乎漢代誤遵曲禮一皆尚西之謬。此雖史文闕略。並不知何時刊正。而宋代沿之。有明之嘉靖成之。其所革者在曲禮。而其所沿者在燕射諸禮。一革一沿。未有非也。若夫偏歧一致。似乎礙觀。而禮儀所在。有至奇而實至平者。此則非尋常耳目所可拘矣。或曰漢元始儀。但合祀天地。並非兩郊分祀之禮。且廟位設主。考西妣東。則尚西有據。而不知合祀所尚。與分祀同。未有合祀遵曲禮。而分祀反有異者。至考西妣東。此是恒坐。即祭時無主席配位。而郊則儼有主配。兩當照顧。豈可不主向而主坐如故。若謂唐開元禮。地壇南向。而配位東設。宋政和禮。地壇北向。而配位西設。皆無所誤。惟明嘉靖間。有司誤據尚右之義。而以右為東。則嘉靖所因。與有司之誤據。皆不可知。而上東則不誤也。上東不誤。則他制非所據矣。竊聞同館諸官。各有所議。其議改設者。未歸畫一。而議仍舊者。又爭之不盡當。一經同異。則齗齗兩端。必致水火。因敢申末議。而錄為一通。以俟裁擇。

 顧棟高曰。北郊配位之議。學士徐乾學韓菼皆主改正。以西為左。議上。久不決。時翰林中多有持兩端者。特覘  上無改意。而仍舊制。則又無說以為解。檢討毛奇齡。受學士龔鼎孳指而為此議。龔乃昌言曰。仍舊貫。何必改作。遂罷議。

  請立雩壇疏乾隆七年 

御史徐以升

竊惟堯水湯旱。聖世不免災異之乘。禱雨祈晴。古來原有特舉之禮。我  皇上旰食宵衣。勤求民瘼。今歲春夏以來。畿輔地方。偶爾雨澤愆期。原非遽稱災異。而深宮齋禱。默致精禋。  恩旨頻頒。大沛解澤。并  命禮臣設壇。虔誠禱祈。仰見  聖主如傷念。為民請命之盛心。臣竊以為祀典所在。有亟宜修舉者。按春秋傳曰。龍見而雩。古者有雩祭之典。所以為百穀祈膏雨也。禮記祭法曰。雩禜祭水旱也。月令仲春之月。命有司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樂。命百縣雩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穀實。是為常雩。乃若偶逢亢旱。則又有雩。周禮稻人。旱暵共其雩歛。春秋書雩二十有一。故有一日而再雩者。旱甚也。是又因旱而雩。義雖不同。要之雩祭之典。自古有之。考字義。雩者吁嗟求雨之意。其制則為壇於南郊之旁。故魯南門為雩門。是雩壇實有其地矣。自西漢之世。雩禮始廢。則禱祀天地宗廟。晉永和時。議制雩壇於國南郊。梁武始移雩壇於東郊。又改燔燎而從坎瘞。唐太宗又雩祀於南郊。宋制。孟夏雩祀昊天上帝。前明雩壇在泰元門外。是歷代皆有雩也。我 朝禮制具備。會典亦載有  躬禱之儀。獨於雩祭。尚未設有壇壝。似屬闕典。雖郊祀之禮。亦有雲雨風雷之神。與嶽鎮海瀆之位。而禮必有所專設。乃於祈禱之典。似覺更為誠敬周詳。伏乞我  皇上下在廷禮臣。博求典故。詳考制度。於京城之內。擇地建立雩壇。倣古龍見而雩之禮。每年屆期。擇日致祭一次。偶遇亢旱愆陽。雨澤稀少。即於望告嶽鎮海瀆。及諸山川能出雲雨者。以祈求雨澤。無庸於各宮觀處祈禱。再查祈雨祈晴。事同一體。倘有雨水過多。祈求開霽之處。請照祭法雩禜祭水旱之例。亦於雨壇致禱。庶誠敬克申。於典禮似為允協。至僧道諷經。考周禮巫師神巫而舞雩。故古有歲旱暴巫之說。然縣子之對魯穆公曰。天則不雨。而望之愚婦人。於以求之。不已疏乎。今僧道諷經求雨。是亦巫師之意也。其或各寺觀有願祈求者。亦聽其自致虔心。不必從事壇壝。至禁止屠宰一事。查唐開元間有禁止屠之例。然稽之雩禮。亦用牲牢。故雲漢之詩曰。靡神不舉。靡愛斯牲。惟祀神之外則當禁止。至於不理刑名。則各衙門事件繁多。反致稽遲淹滯。如笞杖等罪。不過懲儆刁頑。原非大傷民命。未必遂至干和。若概從寬釋。愚頑之徒。反為得計。亦開姑息養奸之漸。臣愚以為刑名案件。似應照常辦理。臣又考之書曰。王省惟歲。卿士惟月。師尹惟日。自古雨暘寒燠。休咎攸關。不獨人君當誠心修省。即大小臣工皆宜有省躬省職之思。至於直省府州縣。亦應並設雩壇。俾展祈求之典。臣請嗣後京師地方。或遇雨暘偶爾愆期。應致祈禱者。  皇上於大內虔誠致禱。又特遣大臣官員。詣壇致祭。其王公以下。至各部院官員。如何分班詣壇。虔誠致禱。及直省官員。遇本地方水旱。詣壇祈禱之處。伏乞  下禮臣。一併詳議。酌定儀注。遵照通行。庶大典舉而誠敬昭。以對越   上帝。以消弭災眚。而古禮咸備矣。

  請舉秋報大典疏乾隆十八年 

光祿寺少卿龔學海

竊惟王者父天母地。事天一如事親。宗廟之禮。禘祫而外。四時備享。其祀天也。冬圜丘。春祈穀。夏大雩。至享帝。則秋祭也。唐虞三代以來。典制雖異。而祀義則同。簡冊俱存。班班可考。我  皇上乘乾御宇。敬天勤民。祈穀冬祀諸大禮。每歲  躬親。復特舉常雩。示為民祈禱至意。古制備。祀事明。所謂千載一時也。然有未舉行者。季秋享帝大祀耳。臣聞雩祈也。祈百穀之雨也。享報也。報百穀之成也。有祈必有報祭之禮也。且夫祭天所以法天。四德備而為乾。四時具而成歲。秋享之祭。協春祈以伸崇報。歲祀全而天人合。  聖天子隆舉斯禮。端在今日。臣謹按季秋享帝之文。載在月令。而秋祀昊天上帝。開元禮亦復可稽。程子云。古者一年之間。祭天甚多。春則因民播種而祈穀。夏則恐旱暵而大雩。以至秋則明堂。冬則圜丘。皆人君為民之心也。欽惟我  皇上愛養黎元。有加無已。當夫萬寶告成。普天豐樂。皆上天錫佑之恩。仰祈舉行季秋享帝大祀。以答天庥。以合於四時備祭之義。洽四海之歡心。益展  聖主敬天勤民至意。至其規制儀文之詳。仰祈  下禮臣。敬謹集議。要於酌古宜今。斯所為式來茲而光前牒者也。微臣學識譾陋。典禮未諳。但幸禮樂明備之時。承乏執事奔走之末。敬獻芻蕘。用抒忱悃。無任悚惕屏營之至。

  北嶽辨 

顧炎武

古之帝王。其立五嶽之祭。不必皆於山之巔。其祭四瀆。不必皆於其水之源也。東嶽泰山於博。中嶽泰室於嵩高。南嶽灊山於灊。西嶽華µ山於華陰。北嶽恒山於上曲陽。皆於其山下之邑。然四嶽不疑。而北嶽疑之者。恒山之幾三百里。而曲陽之邑於平地。其去山趾又一百四十里。此馬文升所以有改祀之請也。河之入中國也自積石。而祠之臨晉。江出於岷山。而祠之江都。濟出於王屋。而祠之臨邑。先王制禮。因地之宜而弗變也。考之虞書。十月一月朔巡狩。至於北嶽。周禮并州。其山鎮曰恒。而史記云。常山王有罪遷。天W。爾雅恒山為北嶽。注並指為上曲陽。三代以上。雖無其子封其弟於真定。以續先王祀。而以常山為郡。然後五嶽皆在天子之邦。漢書云。常山之祠於上曲陽。應劭風俗通云。廟在中山上曲陽縣。後漢書。章帝元和三年春二月戊辰幸中山。遣使者祠北嶽於上曲陽。郡國志。中山國上曲陽。故屬常山。恒山在西北。則其來舊矣。水經注。乃謂此為恒山下廟。漢末喪亂。山道不通。而祭之於此。則不知班氏巳先言之。乃孝宣之詔太常。非漢末也。魏書。明元帝泰常四年秋八月辛未東巡。遣使祭恒嶽。太武帝太延元年冬十一月丙子幸鄴。十二月癸卯。遣使者以太牢祀北嶽。太平真君四年春正月庚午。至中山。二月丙子。車駕至於恒山之陽。詔有司刊石勒銘。十一年冬一一月。南征。逕恒山。祀以太牢。文成帝和平元年春正月。幸中山。過恒嶽。禮其神而反。明年南巡。過石門。遣使者用玉璧牲牢禮恒嶽。夫魏都平城。在恒山之北。而必南祭於曲陽。遵古先之命祀而不變者。猶之周都豐鎬。漢都長安。而東祭於華山。仍謂之西嶽也。故吳寬以為帝王之都邑無常。而五嶽有定。歷代之制。改都而不改嶽。太史公所謂秦稱帝。都咸陽。而五嶽四瀆。皆并在東方者也。隋書。大業四年秋八月辛酉。帝親祠恒嶽。唐書。定州曲陽縣。元和十五年更恒嶽曰鎮嶽。有嶽祠。又有張嘉貞為定州刺史。於恒嶽廟中立頌。予嘗親至其廟。則嘉貞碑故在。又有唐鄭子春韋虛心李荃劉端碑文凡四。范希朝李克用題名各一。而碑陰及兩。刻大歷貞元元和長慶寶歷太和開成會昌大中天祐年號。某月某日祭。初獻亞獻終獻。某官姓名。凡百數十行。宋初。廟為契丹所焚。化二年重建。而唐之碑刻未嘗毀。至宋之醮文。碑記尤多。不勝錄也。自唐以上。徵於史者如彼。自唐以下。得於碑者如此。於是知北嶽之祭於上曲陽也自古然矣。古之帝王望於山川。不登其巔也。望而祭之。故五嶽之祠皆在山下。而肆覲諸侯。考正風俗。是亦必於大山之陽。平易廣衍之地。而不在險遠曠絕之區也明甚。且一歲之中。巡狩四嶽。南至湘中。北至代北。其勢有所不能。故爾雅諸書並以霍山為南嶽。而漢人亦祭於灊。禹會諸侯於塗山。塗山近灊之地也。水經注曰。上曲陽故城。本嶽牧朝宿之邑也。古者天子巡狩常山。歲十一月。至於北嶽。侯伯皆有湯沐邑。以自齋潔。周衰。巡狩禮廢。邑郭仍存。秦以立縣。縣在山西之陽。是曰曲陽。有下故此為上矣。而文升乃謂宋失雲中。始祭恒山於此。豈不謬哉。五鎮惟醫無閭最遠。自唐於柳城郡東。置祠遙禮。而宋則附祭於北嶽之祠。然則宋人之遙祭者。北鎮也。非北嶽也。世之儒者。唐宋之事且不能知也。而況與言三代之初乎。先是倪岳為禮部尚書。已不從文升議。而萬歷中沈鯉駮大同撫臣胡來貢之請。已申言之。皆據經史之文。而未至其地。予故先至曲陽。後登渾源。而書所見以告後之人。無惑乎俗書之所傳焉。

  論北嶽中嶽 

閻若璩

或問北嶽祀典。畢竟該在山西渾源州。抑仍曲陽耶。余曰。曲陽是也。萬歷十六年。大同巡撫胡來貢疏請改北嶽。沈文端鯉為宗伯。覆疏詳駁。此駁出。足以塞異議者之口矣。第惜其引史僅及漢宣帝。未上及武帝元鼎三年。常山王徙。然後北嶽在天子郡內。天漢三年。泰山修封。還過祠常山。瘞玄玉二事。引經亦僅及周官禹貢。余為詳補曰。舜典十有一月朔巡狩。至於北岳。傳曰。北嶽恒山。禹貢。太行恒山。在上曲陽西北。爾雅兼殷制。釋山曰河北恒。周禮職方氏。正北曰并州。山鎮曰恒。註曰。恒山在上曲陽。是虞夏殷周。異代同揆。則舜當日蚤覲北諸侯於今曲陽大茂山之下。非山經所稱今渾源之北嶽。水經所稱之元嶽。歷歷可知。豈容議。議之者。以定鼎於燕。曲陽達毛詩崧高之疏在。曰若必據己所都{在南。渾源少北。改而祀之。於方位宜。余謂則有孔。以定方位。則五岳之名。無代不改。何則。軒居上谷。處恒山之西。舜居蒲。在華陰之北。豈當據己所在改岳祀乎。余嘗愛王導云。古之帝王不必以豐儉移都。此名相之言也。孔達云。天子不據己所都以定方岳。此名儒之言也。金世宗大定間。或言今既都燕。當別議{五岳名。不得仍前代。太常卿范拱輒援崧高疏數語以對。後不復改。明以來之人。獨未讀金史乎。因思崧高維嶽。非當時以太室山為嶽。乃詩人借嶽來贊美之曰。有崧然而高者。維是四岳之山。其山高大。上至於天。維是至天之大嶽。降其神靈和氣。以生甫國之侯。及申國之伯。爾雅撰於三百篇後。緣此遂實指崧高為中嶽。太史公又出於爾雅後。并補註堯典曰。中岳嵩高也。是殆忘卻禹貢之太岳矣。將堯有二中岳耶。漢武登禮太室。易曰高。中嶽名益顯。皆為爾雅所誤者。或曰。然則周竟無中嶽乎。余曰。周仍以唐虞時霍山為中嶽矣。觀職方河內曰冀州。山鎮曰霍山可知。自有宇宙。便有此山。黃帝正名百物。蚤已定五嶽之稱。禹主名山川。又從而奠之。下訖周秦。悉不敢移。豈有如武帝以衡山遠移南嶽之祀於灊霍山者乎。或曰。如子言。周不曾以岍為西嶽。岍何得有嶽名。余曰。職方河西曰雍州。山鎮曰嶽山。蚤已得嶽之名。豈待周移嶽於此。而後云爾乎。漢既移南嶽。唐肅宗在鳳翔。亦曾改汧陽吳山為西嶽。以祈靈助。要皆後王事。余最愛康成註大司樂。四鎮五嶽。取諸職方九州之山而足。少嫌其以嶽為西嶽。不以霍山為中。又嫌其宗伯註。仍襲爾雅。雜以嵩高。自忘卻大司樂註。殆由未善於讀崧高之詩也哉。

  北海祀典或問 

徐乾學

康熙二十六年某月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徐元珙言。今制祭北海。沿宋明之舊。將事於懷慶府濟瀆廟。臣愚以方位當以建都為準。往南而祭北海。非是。請改祭於北鎮醫巫閭山便。  旨下廷臣等集議以 聞。議未定。諸臣屬某考覈前代故實。以備 廷議。某職掌攸存。不敢飾讓。謹採前聞。設為問答。具列如左。或問海之祭。古有之乎。曰古有之矣。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孔疏曰。祭百川之時。皆先祭河而後祭海也。周頌般之序曰。般巡狩而祀四嶽河海也。或曰。祭則於國中乎。抑至其地乎。曰舜典望於山川。於神。此祭於國中者也。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柴望秩於山川。南西北如之。周禮校人之職。凡將事於四海山川。則飾黃駒。鄭注王巡守。過大山川。則有殺駒以祈沈。若般之詩之云。此皆至其地而祭之者也。曰至其地而祭之。有司之常典乎。曰非也。王者巡狩則祭之。不巡則不祭也。虞周以前。詩書之文足徵矣。史記。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殽以東。名山五。大川二。華以西。名山七。名川四。而不及海。又云至如他名山大川。上過則祀。去則已。夫常祀不及海。則過而祀者。海亦名川之一也。鄭樵通志。漢武帝因巡狩。禮其名山大川。是秦漢亦因巡狩而祭也。杜佑通典。其有水旱災厲。牧守各隨界內而祈謁。王畿內水旱則禱之。亦非常典也。其著為常典。則隋唐之事也。或曰。古文多言名山大川。無祭海之明文。雖鄭康成亦疑之。何達之疏。則言祭海矣。禮記月令。仲冬之月。天子命有{以知古之祭海乎。曰卜商之序。孔司祈祀四海。漢宣帝神爵元年。詔太常以四時祠江海雒水。皆明徵也。後漢書。建武三十三年。別祀地祇。地理神從食。皆在壇下。海在東。通志。梁天監六年。議者言北郊有嶽鎮海瀆之座。據二史之文。以知漢以前言川者必兼海也。曰四方有司之祀何昉乎。曰昉於梁。祠建於隋。禮備於唐。通典。梁令郡國有五嶽。置宰祀三人。及有四瀆若海應祠者。皆孟春仲冬祀之。隋書。開皇十四年閏六月。詔祭東海於會稽縣界。南海於南海鎮南。並近海立祠。是僅祀東海南海。而西北海遼遠不祭也。通志。唐武德貞觀之制。五嶽四鎮四海四瀆。年別一祭。此其所始矣。或曰。四海之祭。有定所乎。曰歷代以來。沿革不同。請悉數之。唐書。四海之祭。東海萊州。南海廣州。西海同州。北海河南。馬端臨文獻通考云。唐祭北海於洛州。宋史及政和五禮新儀。祭西海於河中府。就河瀆廟望祭。祭北海於孟州。就濟瀆廟望祭。餘皆與唐同。或曰唐既祭河南。又稱洛州。宋稱孟州。是果異地與。曰非也。唐書禮樂志曰河南。通典通考通志皆曰洛州。洛州即河南也。宋史曰孟州。地雖河北。而轄於河南也。以今考之。皆懷慶府濟源之地。考地志。濟源縣初屬懷州。高宗顯慶二年。改屬洛州。武宗會昌三年。又屬孟州。是有唐中葉。濟源多隸洛州。至末季及宋。方屬孟耳。貞元十二年。知縣張洗碑文可據也。是稱名雖異。其地則一也。或曰宋以後如何。曰金史大定四年。嶽鎮海瀆。詔依典禮。就本廟致祭。其地與宋同。惟南海則於萊州。因廣州非金界。故就萊望祭。元史至元三年。定制與金同。惟北海遙祭於登州界。明會典。東海南海同元。西海則蒲州。北海則懷慶。蒲州即河中。懷慶則濟源所隸之府。其實仍在濟源也。 本朝因之。以疆索而論。東海南海為近。近則可就而祭。西海北海遙矣。遙則望而祭之。就祭者有定。望祭者無定。故東海於萊。南海於廣。有定者也。西海或同州。或河中。北海或河南。或登州。無定者也。曰古何以祭北海於河南也。曰地志云。說者謂濟瀆泉脈通北海。故因北瀆以祭北海也。曰又何以祭於登州也。曰登州負海而處。海在其北也。

然則河南登州二地。孰為有據乎。曰皆未當也。禹貢導沇水。東流為濟。孔安國云。泉源為沇。流去為濟。水經。濟水出河東垣曲縣東王屋山為沇水。又東溫縣西北為濟水。考之傳記。無泉脈通北海之文。未可以為信。登州雖負海。自土中視之。實在正東。非北也。故二說者皆未當也。曰然則北海所祭之地可改乎。曰何不可也。唐祭於河南。元祭於登州。古之人有行之者矣。何不可也。或曰。揭傒斯嘗祭濟瀆矣。其記云。二月十日己亥。以羊一豕一祭於濟瀆。仍以是日望秩北海於廟之北。如濟禮。疑元既改登州。亦可廢濟廟北海之祭。然考傒斯本傳。當日但遣祭北嶽濟瀆南鎮。未嘗奉命祭北海也。是北海之祭。傒斯仍前代之舊。因便祀之。非國典也。且北嶽之祭於曲陽。舊制也。 本朝改之渾源州矣。嶽祭可改。何獨於海而疑之。曰改之當於何所。曰永平孤竹舊封也。孟子稱伯夷居北海之濱。齊桓公伐山戎。刜令支。懸車束馬。所謂北荒也。以四方正之。永平瀕海。東臨碣石。海至此為北海之極也。於此祭之。未為不可矣。曰國都之四方不可據。明臣倪岳嘗言之。曰岳之說是矣。獨北海與北嶽。又有不同。馬文升請改北嶽之祭於渾源。岳駁之曰。北嶽祀於恒山上曲陽。歷虞周至今二千餘年。不可輒改也。朝廷從之。今渾源既改。 本朝已廢岳之說矣。何必引以例北海乎。若以為歷世既久。不可輒改。亦非通論也。且方面必據國都。見之周禮矣。小宗伯掌建國之神位。兆五帝於四郊。四望四類亦如之。鄭司農解四望云。日月星海也。則祭北海。必不於國之南可推矣。或曰。漢以青州為北海郡。則青州亦可祭乎。曰東海既祭於萊。北海復祭於青。二地相近。且猶在南。與登州河南無以異也。況唐都長安。視濟源為東北。宋都開封。視濟源為西北。祭於濟源。未為盡非。今之京師。濟源實在其南。往南而祭北海。名實乖矣。金元暨明。因陋就簡。沿其失誤。釐而正之。宜有待於今也。或曰。子之說亦有據乎。曰有。明臣邱濬之言曰。中國之地。在三代不出九州之外。惟揚青徐冀四州濱海而已。南海西海。則越在荒服之外。自漢以後。南越始入中國。而有南海。然西海竟不知所在。故今祀東海於登州。祀南海於廣州。二祀皆臨海而祭。西海則望祀於蒲州。北海則望祀於懷慶。夫宋都汴梁。而懷慶在其北。是時失幽燕。而以白溝河為界。無緣至遼薊之域。出國門而北。望以祭之可也。明初都金陵。因之以祭。亦不為過。若夫今日建都於燕。望南而祭北海。豈天子宅中以臨四海之義哉。且古謂青州為北海郡。青去登不遠。猶以是名。京師東北。乃古碣石淪海之處。於此立祠。就海而祭。於勢為順。於理為宜。況今北鎮醫巫閭山在於遼海。山既可以為北鎮。川獨不可以為北海乎。濬名儒博學。是說之可據者也。或曰。是則然矣。祭海於瀆。以類從也。因鎮而祭。無乃非類乎。曰通典言北鎮醫巫閭山在東海中。遙祀之。北鎮北海。皆為遙祀。正以類從也。曰憲臣依邱氏說。謂當祭於醫巫閭。今謂當祭於永平。亦有說乎。曰醫巫閭在遼之廣甯。去海尚遠。若永平則南臨大海。邱氏所謂碣石淪海之處也。其東北烏龍鴨綠松花諸大川。咸與之通。於此祀之。正與廣州之祀南海。萊州之祀東海。無以異。奈何舍此而祭乎。曰永平之說誠善矣。勢當別立一廟。不勞民費財乎。曰唐宋以來。祭北海。皆於濟源水濱。立壇祭之。其禮甚簡。未嘗有廟也。唐張洗濟瀆北海祭品碑云。天子封濟瀆為清源公。建祠於泉之源。其北海封為廣澤王。立壇附於水濱。是瀆有廟而海無廟也。明李濂游濟瀆記。言濟瀆祠後有北海神殿。當是有司以北海神位無所安置。故權置於此。非特為海神立廟也。海尊於瀆。而禮殺於瀆。孰若別祀之為愈與。曰韓退之有南海神廟碑。是唐固為海神立廟矣。北海安得無之。曰南海東海之廟。隋之舊也。隋無西北二海之祭。故無廟也。唐仍隋制而已。夫立廟正也。未立廟而為壇祀之。權也。且天地亦壇矣。壇似未為褻也。  皇上聖神在御。制禮作樂。千載一時。憲臣所奏。應否允從。尚乞諸公博加討論。某與參末議。不揣固陋。敬述故聞。以待採擇。不勝惶恐。

  原社 

全祖望

今世重社祀。一府一州一縣皆有之。而又有城隍之神。又有所謂府主之神。何其多歟。全子曰。是未攷古之社禮而失之者也。古者大社之外。有國社。有鄉社。有里社。今天下府州縣之社。皆足以比古之國社。其鄉社里社無聞焉。社神者。府州縣之土神也。古人之祭也必有配。故社之配也以句龍。降而國社鄉社里社。則以其有功於是國是鄉是里者配之。今世之社無配。而別出為城隍。又歧為府主。是皆古國社之配也。又降之而一都一鄙皆有境神。是即古鄉社里社之配也。古人合之而今人分之。且失其正而存其配焉耳。夫古之得配食於社者。必官於其土。而遺澤足以及民。禮所謂勤事而得享者也。或以鄉老。韓子所謂沒而可祭於社者也。此即今之所謂名宦。所謂鄉賢。而附祀於學宮者也。古皆附之於社。今人一變而為特祠。再變則盡入之於學宮。而又於其外別標所謂城隍所謂府主而與社並列。則分之中又分焉。是皆禮之迭失而不復能正者也。尤可怪者。世之城隍府主境神。必求其人以實之。又不就昔之賢守令。及鄉之賢士大夫。而反妄指漫無干涉之古人。且撰為降神之蹤跡以欺人。乃不經之甚者也。大抵今世不奉天神。而信人鬼。故諸祠之香火。其視壇壝。奚翅什伯相過。無他。天神冥漠。苟非誠敬之至。無從昭假。而人鬼則有衣冠像設。足以為愚夫愚婦之所趨。故今世而欲正祀典。惟正祀社而已。其果足配食乎社者則存之。否則汰之。世有深於古禮之士。其必以予言為然也夫。

  水旱變置社稷論 

全祖望

北夢瑣言。載楚王馬希聲嗣位。連年亢旱。祈禱不應。乃封閉南嶽司天王廟。及境內神祠。竟亦不雨。其兄希振入諫之。飲酒至中夜而退。聞堂前喧噪。復入。見希聲倒立階下。衣裳不披。其首已碎。令親信輿上。以帛蒙首。翼日發喪。先是大將周達。自南嶽回。見江上雲霧中。有擁執希聲而去者。祕不敢言。是夕有物如黑突入室中。即時而卒。子全子曰。吾於是而知旱乾水溢。變置社稷之說。雖其制為最古。然非聖賢不能行。國家之於歲事。原恃乎我之所以格天者。而未嘗以人聽於神。陰陽不和。五行失序。於是有恒雨恒暘之咎。原不應於社稷之神是求也。且亦焉知社稷之神。不將有所大懲於國君而震動之。使有以知命之不常。天之難諶。而吾乃茫然於其深意之所在。反以其跋扈之氣。責報於天。而文過於己。是固事之所必無者。乃若聖賢則有之。聖賢之於鬼神。其力足以相參。其德足以相感。而要其自反者。原已極至而無餘。故湯之改社易稷。其在我者無憾也。夫天人一氣之屬也。在我既非尸位。則在神不免失職。雖黜陟之不為過矣。李陽冰為晉雲令。以不雨。告於城隍之神曰。五日不雨。將焚其廟。及期而合境告足。此必陽冰晉雲之政。有不媿於神明者也。非果神之可脅也。後之人未能有見於此。於是有疑於變置之已甚。而遂以為取壇壝而更張之。夫威靈之澌滅。不聞易其地而能為良也。且古人亦安得有此故事也哉。至若漢人以禹配社。宋人以契配稷。此則不過一代之興。稍更舊制。而非水旱變置之說也。先王設為配食之禮。原非僅主報本之意。正以天神地示。飛揚飄蕩。昭格為難。故必藉與吾同類之人鬼。素有功於此事者。通其志氣。是故大之則為五方之有五帝。而其下莫不皆然。是社稷不能為國君護其民人。原有可以廢置之道。然在人少有不盡。而欲為此。是猶魯公之欲焚巫也。奉牲以告。奉酒醴以告。奉粢盛以告。非有明德之馨。主乎其先。亦豈敢曰神必福乎哉。彼後世禍福之說。儒者所不道。但慢神而蔑禮。則天之奪其魄也亦宜。因為論以補孟氏之所未盡焉。

 李陽冰既得雨。與耆老吏人。自西谷遷城隍之廟於山巔。以答神庥。是更壇壝而新之。乃以答其水旱之效靈也。果爾。則水旱不效。亦何更新之有。而陳后山謂實有遷社稷而止盜者。恐出附會。

  城隍考 

秦蕙田

祈報之祭。達於王公士庶京國郡邑而無乎不者。在古唯社稷。而後世則有城隍。且其義其秩。頗與社稷類。而威靈赫濯。奔走巫祝。為民物之保障。官吏之所倚庇者。則更甚於社稷。在易泰之上六曰。城復於隍。禮記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為蜡。水庸居七。水隍也。庸城也。詩大雅曰崇墉言言。墉與庸同。說者謂即古祭城隍之始。夫聖王之制祀也。功施於民則祀之。能禦災捍患則祀之。況有一物則有一物之神。近而居室飲食。如門井戶中霤。尚皆有祀。矧夫高城深溝。為一方之屏翰者哉。孟子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是天時不如地利。又曰築斯城也。鑿斯池也。與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是城隍直與地方民物。相依為命。誠不殊於社稷矣。民為貴。社稷次之。其祀顧不重與。但社稷所以養人。而城隍所以衛人。且濬隍為城。亦土之功用。則社宜足以該之。然而古人必別有水庸之祭。而後世且盛於社稷者。竊意三代時封建法行。分茅胙土。首重社稷。即降而卿大夫。莫不有采地。下而農夫。亦有井田。衣租食力。專以土穀為重。故自天子諸侯而外。大夫以下。成置社。祈焉報焉。如是而已。雖城與隍。不過秩諸百神之列而索饗之。亦其宜也。後世易封建為郡縣。而兵戈盜賊戰攻防守之事起。遂專以城池為固。守土之臣。齋肅戰栗而嚴事之。平時則水旱疾疫。於以祈禳。有事則衛民衛敵。於焉請禱。亦理勢之不得不然者。故自兩漢以後。廟祀見於乘志者。則有吳赤烏之年號。而北齊書慕容儼傳。載儼守郢城。禱城隍神護祐事。唐諸州長史剌史。如張說張九齡杜牧輩。皆有祭文傳於世。逮後唐清泰中。遂封以王爵。宋建隆後。其祀天下。明初。京都郡縣。並為壇以祭。加封爵。府曰公。州曰侯。縣曰伯。洪武三年去封號。二十年改建廟宇。俱如公廨。設座判事。如長史狀。迄於今。牧守縣令。朔望展謁文廟外。則唯城隍。偶有水旱。鞠跽拜叩。呼號祈請。實唯城隍。迎神賽會。百姓施捨恐後。亦唯城隍。銜冤牒訴。辨訟曲直。疫癘死亡。幽冥譴謫。麗法輸罪。亦莫不奔走歸命於城隍。至廟貌之巍峨。章服之鮮華。血食品饌之豐繁。歲時伏臘。陰晴朝暮。史巫紛若。殆無虛日。較之社稷之春祈秋報。割祠繫絲。用牲伐鼓。什百矣。夫明有禮樂。幽有鬼神。苟可以庇民利國者。揆之聖人神道設教之意。列之祀典。固所不廢。雖古今事殊。其一誼也。

  論祭天思辨錄 

陸世儀

祭天品物。古今以來。惟重一太牢。故帝牛必在滌三月。取其色。取其角。又加卜焉。敬之至矣。然愚以為此亦無可致敬。姑以生人所享之極品為祭。所謂祭用生者之祿也。若以天視一牛。不啻人身一蟣蝨。雖極其精潔。可謂天之所享在是乎。嘗竊論之。天地以生物為心。而人主則代天以子民者也。人臣又皆寅亮天工者也。人主以天地之心為心。豈可終歲不一告之上帝乎。故愚以為人主祭天。必當齋戒竭誠。以終歲用人行政之大略為疏告天。其餘諸臣。吏部則具進退人才之數。戶部則具錢糧出入之數。禮兵刑工。及有職事之人皆然。疏尾。人君則書奉天子民。無敢荒怠之意。人臣則書一心為國為民。無敢欺蔽之意。其誠者。天降之福。其不誠者。天降之殃。如此則不惟得敬天之禮。亦可警戒為君為臣。使無逸豫。庶幾不為無助焉。至於祭天品物。當以五榖及九州之貢物為主。天地以生物為心。而五穀則又天之所生。以生養萬物者也。若九州貢物。則王者威德所及。以之祭天。明能撫有九州之意。若一州不服而無所貢。則不敢以之祭天。示靡。於事天之禮何益乎。‘不敢欺也。不然。誇多

  禘祭議 

張玉書

臣等綜攷禮制。言禘者不一。有謂虞夏禘黃帝。殷周禘帝嚳。皆配祭昊天於圜丘者。有謂祖之所自出。為感生帝而祭之於南郊者。有謂圜丘方澤宗廟為三禘者。先儒皆辨其非。而言宗廟之禘。又不一說。有謂禘祭止及毀廟。不及親廟者。有謂長發之詩。為殷之禘。雍詩為周之禘。而親廟毀廟兼祭者。惟唐趙匡陸皆以為禘異于祫。不兼廟。王者既立始祖之廟。直推始祖所自出之帝。而以始祖配之。故名為禘。至於三年一祫。五年一禘。經無明文。其說始於漢儒。而後之議禮者咸宗之。漢唐宋所行禘禮。並莫考始祖之所自出。止於五歲之中。合廟之祖。行一祫一禘兩大祭於其宗廟而已。大抵夏商以前。有禘之祭。而其制未詳。漢唐以後。有禘之名。而與祫無別。惟周以后稷為始祖。以帝嚳為所自出之帝。而太廟之中。原無帝嚳之位。故祫祭不及帝嚳。至禘祭時。乃特設帝嚳之位。以稷配焉。行於後代。不能盡合。故宋神宗面諭廷臣。議罷禘禮。明洪武初。御史答祿與權請舉禘祭。眾議亦以為不必行。詔從其議。至嘉靖中。乃立虛位。祀皇初祖帝。而以太祖配享。事屬不經。禮亦旋罷。洪惟我國家受天顯命。世德相承。自   肇祖原皇帝以前。   列祖徽猷。炳載國史。非漢唐宋明所可比擬。方定鼎之初。追上   四祖尊稱。故立廟崇祀。自   肇祖始。夫太廟之中。以受命之君為太祖。W。以   肇祖原皇帝始基王允宜特尊者也。我   太祖高皇帝。功德隆盛。與天無極。自當為 太廟萬世之祖。上而推所自出。則締造之業。   肇祖為最著。今   太廟祭禮。四孟分祭於前殿後殿。以各伸其尊。歲暮祫享於前殿。以同將其敬。一歲之中。自   肇祖以下。屢申祼獻。仁孝誠敬。已無不極。五年一禘之祭。不必舉行。祀典關係重大。李時謙請行禘祭。又謂設虛位以祀。不晰古制。不諳國史。所請應無庸議。

  升祔大禮議 

汪由敦

臣謹按禮。虞而作主。有几筵。虞者。既葬而返。以安神之祭也。禮記。殷練而祔。周卒哭而祔。孔子善殷。卒哭之禮。士踰月而葬。三月卒哭。大夫三月而葬。五月卒哭。諸侯五月而葬。七月卒哭。由是而推。天子七月而葬。當以九月卒哭。卒哭則以吉祭易喪祭。練服在大祥後。無復朝夕祭寢之哭。孔子善之。以為合宜。當作主之時。告祔於廟。仍奉主還祭於寢之几筵。至大祥乃入廟。若夫在而妻先祔廟。則祔於祖姑。禮之見於經者大概如此。歷代原廟。不足為據。唐時皇后祔廟。禮志亦無明文。惟昭宗時。殷盈孫議云。昭成肅明之崩也。睿宗在位。元獻之崩也。元宗在位。昭德之崩也。肅宗在位。四后於太廟。未有本室。故創別廟。當為太廟合食之主。故禘祫乃奉以入饗。又其神主。但題云某謚皇后。明其後太廟有本室。即當遷祔。帝方在位。故暫立別廟耳。又宋史禮志。太宗孝明孝惠兩皇后。乾德二年葬安陵。皆祔別廟。真宗章穆皇后葬永熙陵。奉神主謁太廟。祔享於昭憲皇后。享畢祔別廟。據此。則唐宋帝在位而后先崩。皆祔別廟。但別廟之制。史無可考。若几筵殿。則惟虞後練前有之。至大祥後祔廟。則撤几筵矣。明會典。孝慈馬皇后。洪武十五年八月崩。九月葬孝陵。卒哭。行祔廟禮。大祥。奉安神主於奉先殿。惟世宗孝潔皇后。則先入太廟。然隆慶元年。世宗肅皇帝升祔太廟。即以孝潔肅皇后祔享。孝潔神主。由奉先殿出午門。候世宗神主。由几筵殿出。同至太廟。祭畢。世宗神主還几筵。孝潔神主奉安於廟寢。則所謂先入太廟者。亦仍還奉先殿安奉。其世宗神主之還几筵。則升祔亦當在大祥後矣。 國朝   聖祖仁皇帝實錄。   仁孝皇后   孝昭皇后。   孝懿皇后。皆於成主時。祔   奉先殿。又恭查康熙十三年禮部原議。   大行皇后升祔   奉先殿神主。應交與工部。照   奉先殿皇后神主例。於潔淨之處虔造。其點主吉日。應交與欽天監。在百日後選擇日期。於沙河恭設   梓宮。前殿點主訖。奉安輿內。   皇后儀仗全設。捧回。暫行恭設一殿。名為几筵。其一應祭祀。悉照   奉先殿。由內務府禮部致祭。俟大祥後升祔   奉先殿。其神主文。聽內閣撰寫。其暫安殿。內務府請  旨等因。臣等伏思議禮貴衷諸古制。行禮必由於舊章。損益在乎因時。輕重要於至當。謹按唐宋舊制。皇后先崩。祔於別廟。 國朝奉安   奉先殿。考之於禮。虞而立主祭於几筵。練而遷祔主即入廟。故有祔於祖姑之文。唐宋之立別廟。於古禮亦未有所據。明代先祔奉先殿。 國朝循用其制。臣等伏思   太廟尊嚴。以致崇敬。   奉先殿親切。以展孝思。地雖分而禮則一。祔廟大典。當祔   太廟。以合古制。但告祔後。仍奉安於   几筵殿。至二十五月。始奉安於   太廟。臣等謹議。  孝賢皇后。安奉 地宮之日。恭迎  神牌。至太廟。升祔。禮畢。迎還。即以 觀德殿。為  几筵殿。歲時一應典禮。俱照   奉先殿禮舉行。俟大祥二十五月後。恭奉  神牌。升祔   太廟。   孝誠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東次。仍照例敬謹製造  神牌一分。奉安   奉先殿。一切儀注。交禮部敬謹祥悉定議請  旨。典禮重大。臣等愚昧之見。深恐考核未周。置議未當。恭候  聖裁指示。謹議。

  唐宋毀廟論 

汪師韓

唐高祖追謚四親。曰宣簡公。曰懿王。曰太祖景皇帝。曰世祖元皇帝。太宗時。增宏農府君及高祖為六室。高祖祧宏農。中宗祧宣簡。而元宗復之。并謚曰獻祖。又謚懿王曰懿祖。立為九廟。代宗祧獻祖懿祖。德宗祧元皇帝。且遷獻懿二祖於德明興聖廟。而正景皇帝之位。此唐之尊太祖而遷其上世二世於別廟者也。宋藝祖追王僖順翼宣四祖。及後仁宗祔廟。存僖祖以備七室。神宗治平四年。祧僖祖。熙甯六年。又復僖祖為始祖。而祧順祖。哲宗祧翼祖。徽宗祧宣祖。至崇甯三年。立九廟。又復翼宣二祖。高宗祧翼祖。甯宗并祧僖宣二祖。別建四祖殿。而正太祖之位。此宋之尊太祖而遷其上世四祖於別殿者也。當唐貞元間。韓文公禘祫議。欲以獻祖居第一室。而懿祖遷於夾室。此二句本朱子韓文考異曰景皇帝雖太祖也。其於獻懿則子孫也。當禘祫之時。獻祖宜居東向之位。景皇帝宜從昭穆之列。朱子歎其禮樂精深。諸儒所不及。可為萬世之通法。宋熙甯間。王安石議奉僖祖尊為始祖。程子聞之。謂安石所見。高於世俗之儒。後孝宗將升祔。趙汝愚議祧僖宣二祖。朱子在講筵。獨入議狀。條其不可。韓朱之議。當時皆不行。後人因惡安石。并毀程朱。以及韓子。夫韓程朱三子。豈不知唐獻宋僖。不足以擬契稷哉。夫亦以獻僖為始祖。則夾室乃獻僖之夾室也。若無始祖。則夾室乃太祖之夾室。今以其尊於太祖者。下就太祖之室。固非理也。以其尊於太祖。因別立廟。而廢其合食。亦非情也。唐宋既無可比契稷之祖。則即以所追王之最尊者為世祖。假使周無后稷。要不得以太王王季下就文武之祧。亦必不別廟以奉太王王季。使不得在祫享之列也。後儒但見開創之君。當為太祖。而不念別祀之非禮。則是開創之君。其身後正位為太祖。即不得與父祖會食。此其居心。亦不仁甚矣。或曰唐許敬宗宋韓維。皆謂今廟與古異。同堂異室。西方為上。遷主於西夾之中。仍處尊位。然此獨太祖始正位之世則然耳。其後子孫遞遷於此。則子孫又居太祖之上矣。其可乎。至韓子議尊獻祖。而不及宏農者。自高宗已祧宏農。宏農原不在武德追王之列。是以元宗九廟。亦始獻祖。而況已毀於亂哉。馬貴與謂朱子膠柱鼓瑟。竊以為過矣。近日作五禮通考者。謂夏祖禹。殷祖契。周祖稷。皆是始封於夏於商於邰之君。以有國為有功。不專以德而已。此欲以證唐獻宋僖之不足為始祖也。夫唐之為唐。乃因景帝在後周時追封唐國公。由是元帝及高祖。皆襲唐公。唐景帝之廟號太祖。豈不正與古合乎。或曰。馬氏曰。注疏謂異姓始封為諸侯者。及非別子而始爵為大夫者。本身即得立五廟三廟。不知此五廟三廟之主。遷於何所。余妄擬始封爵者。廟雖立。而虛其太祖之位。若禮緯所謂夏四廟。至子孫五。殷五廟。至子孫六。周六廟。至子孫七者。或又如後世之別立祧廟。以藏先代之主。至太祖以後。乃藏夾室。時享尊太祖。祫祭尊先祖。然亦必早立廟於始祧之時。不當俟之數傳之後。所謂喪事即遠。有毀無立也。惜乎經闕其文。即馬氏亦但能疑而莫能斷也。

  考祀典正禮俗疏 

陶正靖

竊臣於上年七月。奉  旨兼禮書館行走。臣分修祭禮。已次第具交送部臣。俟審定外。伏惟 國家制作大備。  皇上加意修明。凡舊典異同。必須詳訂。習俗之弊。尤宜大為之防。查會典載北嶽恒山。順治初於直隸曲陽懸祭。十七年移祭渾源州。謹按周禮鄭康成註。恒山在上曲陽。漢書郊祀志地理志並同。酈道元水經注。上曲陽本岳牧朝宿之邑也。在山曲之陽。是曰曲陽。有下。故此為上矣。隋改曲陽為恒陽。故地理志曰。恒陽縣有恒山。唐元和郡縣志。有恒嶽觀。在恒陽縣南百餘步。又有恒嶽下廟。在縣西四十步。唐書地理志。元和十五年。復更恒陽縣曰曲陽。又更恒嶽。曰鎮嶽。有嶽祠。沈括筆談云。北嶽一名大茂山。岳祠舊在山下。祠中多唐人故碑。胡渭禹貢錐指曰。大茂山在今阜平縣東北七十里。接曲陽界。為北嶽之絕頂。舊祠在其下。故昔人舉此以表恒山也。漢唐宋以來。諸書所載。大略如此。今定州曲陽縣西。有舊北嶽廟。累朝碑碣具存。自明統志以水經注有崞舊縣南面元嶽之語。遂謂恒山在山西渾源州南二十里。又有北嶽廟在州南五里。云即舜巡狩處。皆流俗傅會。其實自明以前。初無此說也。明尚書馬文升。巡撫胡來貢。先後請移祀於渾源。歷經禮部侍郎倪岳尚書沈鯉駁寢。至本朝順治十七年。因臣下之請。未經博考。遂改祀於渾源州。禹貢錐指謂州距大茂約三百餘里。雖或峰巒相接。未可強合為一。指移祀之失也。夫廢數千年相沿之典。而從流俗傅會之說。誠所未安。所宜詳訂者一也。歷代帝王。自唐始立廟於京城。惟祀三皇五帝。其餘則建廟於所都之地。各以其臣配享。明洪武初祀三皇五帝三王。並漢以後創業之君。以歷代名臣從祀。本朝順治二年。增祀遼金元明五帝。從祀名臣三十九人。康熙六十一年。增祀歷代諸帝一百四十有三。名臣四十。加隆先代。甚盛典也。惟是當日禮臣。未能詳繹   聖祖仁皇帝諭旨。故所增祀者。尚有未當。亦多缺略。若夏王孔甲商王祖甲。史記譏其淫亂。周悼王見害於子朝。西漢之業。衰於元成。東漢之祚。傾於桓靈。以至唐宋之季。太阿旁落。無復綱紀。及明之武宗。荒淫失德。所當以明之神宗泰昌天啟三君為比。   聖祖所謂不應入祠者也。唐之憲宗。雖不克正終。然有中興之功。當以明愍帝為比。   聖祖謂不可與亡國例論者也。又如魏之孝文。周之世宗。卓然為一代令主。 國家每遇大典。專官祭告。而廟祀缺焉。無乃自相謬戾乎。至從祀諸臣。遺漏猶多。商之賢臣。若伊陡臣扈巫咸巫賢甘盤。皆見於書。周公所稱道。周初賢臣。若閎夭散宜生太顛南宮适。皆在十亂之數。乃不得與方召諸臣。並馨俎豆。又攷自漢以來。奉公盡節。如東漢第五倫。純德不渝。如後魏高允。盡忠匡諫。如唐魏徵。翊贊太平。如宋王旦。才稱王佐。如元耶律楚材。剛正清嚴。如明王恕。定策安國。如楊廷和。皆古今來最顯名之賢輔。而今皆略焉。何以厭尚論之公心哉。夫宗廟尚有祧毀。先代帝王之祀。以其功德及人耳。苟無功德可稱。於法即不當祀。臣又查歷代帝王陵寢祭告之處。會典開載。凡守成令主略備。謂宜據此為定。或量加增益。用稱   聖祖仁皇帝德意。至配享諸臣。所謂社稷之臣。功在祖宗者。不必拘配食其君之例。此又宜詳訂者一也。以上二條。似應  部集議。稽諸經史。核諸祭法。詳加參定。庶幾永垂法守。無俾後來擬議。至禮書例內正俗一條。整齊教化。於是乎在。最關緊要。竊見臣庶之家。往往簡於祭祀。而侈於婚喪。簡則力猶可為而不為。侈則力不足而強為之。至稱貸破產而不顧。雖有知禮之人。迫於眾咻。不能自異。如婚禮之用刻絲轎圍。費至二三十金。假借一時。炫視道路。此京師江浙所同也。浙江經前撫朱軾禁止。民以為便。迄今未知尚遵行與否。又如山西俗最檢樸。而喪禮雕刻紙旛。中人之家。費以百計。豪家費以千計。此臣所聞之原任御史陳豫朋者。諸如此類。並應嚴禁。但直省習俗攸殊。若行文查詢。動經歲月。京師萬方輻輳。請  該部通行各衙門。傳知屬員。並候選進士舉貢。凡本處習俗悖理傷財之事。許據實開送到館。部臣纂修官會同商酌。若所費無多。於理未悖者。姑從獵較之義。無容置議。其有悖理傷化。費財無益之事。彙集具奏。先行請  旨禁。仍載入禮書。犯者以違制論。如此。庶足仰副我  皇上正德厚生之至意。

  請酌定先師祀典疏 

國子監祭酒王士禎

竊惟聖莫盛於仲尼。禮莫大於祀典。故凡受命之君。莫不奉以為師。崇其秩祀。我  皇上親政以來。丕崇文教。臨雍釋奠。誠以道隆則從而隆之。不拘乎其他也。臣考之前代。自漢高帝始以太牢祀孔子。至唐宋元而隆以王號。明成化宏治間。尊以八佾十二籩豆。雖歷代因革損益不同。要以  至聖之道。歷久而彌尊。故崇祀之典。有隆而無替。其改大祀而為中祀。則嘉靖九年張孚敬之議也。伏思孔子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堯舜禹湯文武。得孔子而道統不絕於見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得孔子而倫彝不泯於宇宙。自生民以來。未有若斯之盛者也。孚敬之意。不過以孔子生未得位。不當舞八佾。不知以位言之。則孔子非但不得舞八佾。并不得舞六佾。乃歷代之君。相與尊崇之。有加無已者。以道德不以位也。且禮祭從主者。以天子而祀其師。自當用天子禮樂。我  皇上文德武功。超邁隆古。褒崇正學。誅斥異端。作君作師。直接堯舜以來之道統。則議禮制度考文。以上軼百王。下垂億。此其時矣。伏祈  下禮臣。乃廷臣集議。  先師祀典。籩豆樂舞。酌采成化宏治年間儀制。俾一日五十餘年闕略之禮。煌然復昭於  聖世。尊師重道之盛典。將垂範於無窮矣。

  陪拜文廟議 

張永銓

春秋丁祭。原屬大典。 朝廷詔有司主其祀。所以明崇德報功之意。誠慎且重也。吾輩幼讀聖賢之書。得以稍知義理。皆聖人之功德有以及之。則凡身託名教。而備衣冠之列者。遇丁祭。皆當隨官師之後。跽拜於階下。而行之者竟寥寥焉。永銓不知其何說也。今之人於歲時伏臘。必肅衣冠。持瓣香。羅拜於釋氏之佛祖。老氏之諸天。以及山川城社之神。而獨於自少至老所誦法之聖人。未嘗一伸拜跽之禮。甚至窮年累月未嘗一至 文廟。何孔氏之徒無人焉一至此歟。嗚呼。弗思而已矣。苟一思焉。其不慚且懼焉者。吾不信也。或謂二丁致祭。載在令甲者。惟言文武官而不及縉紳。故縉紳不與焉。永銓曰。不然。令甲之載文武官言致祭者也。未嘗謂縉紳不當陪祀也。當日之躬行初獻亞獻終獻禮。先致獻於啟聖祠。後分獻於兩廡者。則有縣大夫與司教司訓以及縣佐貳尹各官。為縉紳者原未嘗越俎代之也。但宜於階下陪拜。其序立班次。各照品級為上下。即貢監文武諸生。皆宜陪拜於後。而況縉紳乎。且禮不從天降也。不從地出也。行乎心之所安。揆乎理之至當。安在其弗可為也。或謂為聖人之徒者。當行聖人之道。區區拜跽。似不足以為報本。永銓曰。不然。上論首言學。下論首禮樂。然則道莫大於禮樂。而學聖人之道者。亦莫重乎禮樂。故夫子言克己復禮之目。在非禮弗視聽言動。答問為邦。而言四代之禮樂。人未有置其身於廟中。講習夫趨蹌拜跽之節。固其肌膚。束其筋骸。而不收其放心者。亦未有置其身於廟中。講習夫聲容度數之節。清濁高下之音。而不能變化其氣質。陶鎔其德性者。安在行聖人之道者。不必身在廟中乎。且報本之義未伸。則體道之功安在。何所見之舛也。或謂祀典之行已久。何待子之喋喋為。永銓曰。不然。身為士大夫。不一至廟中。則祭器之完也缺也。不一知也。樂器之懸也廢也。不一知也。與夫牲醴脯醢黍稷羹饌之潔也否也。亦不一知也。為先師者何樂有是弟子乎。今日吾邑 文廟之祭器。大半遺亡。樂器則無一存者。禮壞樂崩。聖人在天之靈。亦必不享。宜亟請於當事。補其闕失。倣郡學之制而復之。延樂師以訓樂舞生。將見禮明樂備。於  聖天子右文之治。不無少裨。其何能默默已也。抑有說焉。 文廟之有鄉賢祠。丁祭之日。有司行致奠禮。縉紳之有祖宗在祠者。是日方邀 朝廷之大典以享有司之祭。而為子孫者宴然於家。不一陪拜。竟委其責於或有或無。或到或不到之奉祠生。尤非禮之宜者也。今之明禮者。不以永銓之言為迂為戇。請於丁祭之辰。除在京在任。或守制。或遠遊。或疾病不能出外。凡列科目登仕籍者。不論在城在鄉。須預為齋戒。屈期夜半畢集。風雨無阻。佐官師以共伸如在之誠。風俗人心。胥有賴焉。是為議。

  與佟太守書 

朱彝尊

伏聞執事下車。首崇學校。將有事於釋奠。先期演習樂舞生。教以執籥秉翟。及上丁。躬率校官弟子。頖宮行禮。有秩其序。有肅其容。鄉之父老。謂五十年來所未1。僕偶滯吳下。未克預觀其盛。致於鳩工修治。自當為邦人倡。雖窶且貧。不敢辭也。竊念學有鄉賢祠。本乎鄉先生沒而祭社之典。茲傾圯已久。及今不葺。將化汙萊。祠中主漸剝蝕。理宜更作。僕考之載記。有謂惟天子諸侯有主。卿大夫無主。則許叔重鄭康成也。有謂禮理重則立主。士大夫有重亦宜立主。經傳未見大夫士無主之義。則徐邈及清河王懌也。主之制。雖不載於經。然衛次仲言右主八寸。左主七寸。廣厚三寸。何休言主狀正方。穿中央。達四方。天子長尺有二寸。諸侯長一尺。漢舊儀言帝主長九寸。后主長七寸。杜佑通典。述晉太康故事。帝主尺二寸。后主一尺。蔡謨言今代祠版。及禮之廟主。安昌公荀勗祠制。神版皆正長尺二寸。博四寸五分。厚五分。雖諸家之說。長短不齊。要之帝后之尊。莫有過於尺二寸者。涑水司馬氏伊川程氏定為主式。作主以栗。跌四寸以象四時。高尺二寸以象十二月。身博三十分。象月之日。厚十二分。象日之辰。今之法式。大率準此。乃邇者入祠。多係封君贈公。其子孫富貴利達。不循舊章。取材舍栗。以喬木為之。高或三五尺餘。塗以金泥。巍然坐先正之上。非禮已甚。度新鬼有所不安。神其妥於是乎。伏惟執事既事修葺。宜集其子姓。諭以尺度之不可違。今彼更造。與先民一式。斯禮行於鄉。不僭不濫。祭社之典。可永無憾矣。希執事垂聽焉。

  祀契議 

藍千秋

乾隆元年月日。總理事務王大臣等謹奏。御史蔣炳奏請升契神主於啟聖祠中間。與五王並祀等語。查契為明倫敷教之始。向來祀典未備。今蔣炳請補入祀典。自屬應行。但請升神主於啟聖祠中。則契為商之始祖。於孔氏有君臣之分。祖孫之派。恐有未安。其應如何崇祀。以隆典禮之處。請  敕交該部詳酌妥議具奏。奉 旨該部議奏。欽此。臣等謹按祭法。當祀者有五。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禦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古帝王名臣。列在祀典者。十有四人。而契居其一。故曰契為司徒而民成。所謂法施於民則祀之者也。是契之當祀。自古記之矣。前世典禮未備。無祭先代帝王名臣之文。至隋祀先代帝王於陵寢。堯廟在臨汾。以稷契配。此前古祀契之可徵者。至明太祖洪武六年。始建帝王廟於京師。二十一年。定歷代名臣三十七人。從祀兩廡。唐虞之臣。則祀陶伯益夔龍伯夷。獨稷契不與。我 朝因之。推原其故。教稼明倫。二聖之功為大。而獨不與者。非遺之也。殷人祖契而宗湯。周人禘嚳而郊稷。列湯武於上。而以昔日配天之祖。祀之兩廡之間。非禮也。此稷契所以不與崇祀之故也。第后稷漢祀於靈星。歷代配享。夫稷雖不與功臣之列。而祭享猶存。獨契以敷教明倫。功施萬世。而不得臚於廟祀。豈非闕典。今御史蔣炳奏請入祀。洵屬可行。至謂升主於啟聖祠中。與五王並祀等語。則或有疑之者。以為五王為先聖之高曾。而契乃殷之始祖。於世則遠矣。禮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諸侯。孔子雖為魯司寇。亦卿大夫也。而祖契。於分則僭矣。然臣等稽之往牒。考之當今。量度時宜。細加裁酌。又有當別論者。昔漢元帝時。求殷之後。故宋子孫。分散無統。匡衡議以為王者求二王後。所以尊其先王。而通三統也。揆以春秋之義。宋不能世守。則當更立殷後。至成帝時。梅福復言宜封孔子後。以奉湯祀。綏和六年。遂下詔封孔吉為殷紹嘉侯。進爵為公。有地百里。以奉殷祀。由是言之。孔氏已承殷後。於周有君臣之分。於商實祖孫之派。世雖遠而非遠也。又唐開元二十七年。追謚孔子為文宣王。自是歷代咸以王爵加封。至我 朝尊崇之禮。度越往代。 國初。文廟謚號尚稱文宣。   聖祖仁皇帝備極推崇。  御書萬世師表。懸之文廟。我   世宗憲皇帝。仰體   列祖崇儒重道之心。雍正元年。特降   諭旨。孔子以上五代。並追封為王爵。夫生民未有之聖。固不可以爵位拘。而王號之崇。且隆於五世。以此上接殷宗。復何嫌於僭越。況辟雍為風化之首。庠序乃義法之宗。語聖道則先師集其成。論明倫則契實開其始。祀契於學。亦祭川先河之義。當然又非直追溯世系已也。今祀於崇聖。則教澤之淵源。聖裔之統緒。兩得之矣。應如御史蔣炳所請。升神主於聖祠中。至云與五王並列。於禮尚有未安。宜別設一龕。位在五王之北。其稱號當据商頌。仍稱殷元王契。至於俎豆祼獻之儀。俟  下別議。頒直省郡縣學校。一體遵行。庶於祀典妥協。臣等知識愚陋。未敢擅專。可否定議。伏乞  皇上睿裁。謹奏。

  三老五更議 

張廷玉

臣伏思三老五更之名。始見於禮經。古養老尊賢之禮也。攷養老之禮。如王制內則所云。則虞夏殷周皆然。又云五帝憲。三王有乞言。則伏羲神農皇帝以來已然。是其典為最古。至所云食三老五更於太學。天子袒而割牲。執醬而饋。執爵而酳。冕而總干。是其禮為最隆。我  皇上至道在躬。式稽前典。以三老五更之禮下詢。甚盛心也。顧禮待人行。事因時起。臣妄參臆議。以為未可舉行者。約有數端。  皇上至德淵懷。聖不自聖。何難屈禮臣下。但  天子有所施。必令臣下有可受。如所云袒而割牲者。其始親袒衣割牲以為俎食也。執醬而饋者。其繼執醬以饋熟也。執爵而酳冕而總干者。既食畢。又親執酒以酳口。且又端冕舞位。而以樂舞侑食也。禮如是不已重乎。古有斯禮。而今未行。似非  皇上殷殷復古之意。如特行此禮。度臣下誰敢受者。此其事之難行一也。漢宋均曰。三老。乃老人知天地人之事。五更。乃老人知五行更代之事者。各以一人為之。所謂知天地人之事者。上通天文。下徹地理。中察人倫。三者明一。亦已難矣。況兼之乎。所謂知五行更代之事者。如伏羲以木德王。故風姓。代之者火也。炎帝以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紀官。代之者土也。黃帝以土德王。故曰黃帝之類。此非洞達天人之際。孰能知其所以然者。惟其有如是之德。是以天子隆以賓師之禮。三公九卿。皆在執事之列。今此禮果行。必求其人以當之。竊思致事諸臣。及現在居職者。誰克任之。恐  皇上即下明詔。而其人必悚惕慚惶而不敢應。此其人之難得二也。考漢以李躬為三老。桓榮為五更。魏以王祥為三老。鄭小同為五更。周武帝以于謹為三老。其時五更無人。第未審諸公。如前所述之三老五更。果克副其名而無愧乎。圜橋觀聽。漢明帝時極盛。然先儒胡寅。譏桓榮僅能授經章句。不知仲尼修身治天下之微旨。故所以輔翼其君者。德業不過如是。觀先儒之論。是桓榮猶不免譏評。下此者何足以當鉅典。此其典之難副三也。三老五更之名。雖見於樂記祭義文王世子諸篇。不言何代。如以為虞夏殷周皆然。則二帝三王大經大法。載於尚書。二典三謨。不見有老更之名。如以為惟周有之。則保息養老。見於司徒。獻鳩以養國老。見於羅氏。以財養死政之老。見於司門。三百六十。如是之詳且悉。何亦不載有老更之名。臣愚以為養老之禮。古時典制可稽。至所謂三老五更者。疑屬漢儒附會。此其事未可盡信四也。是以唐宋至今已千餘載。此禮未曾舉行。即本朝世祖   聖祖   世宗皇帝。重道尊師。明經造士。事事度越前古。而於老更之禮。亦未之及。以典至古。而禮尤隆。名實難副。倘有幾微未稱。不愜觀聽。則必滋論議之端。豈不褻  至尊而羞大典乎。此事似應停止舉行。不必  下廷議。臣謹陳管見。伏惟  聖鑒。

  聖廟五王昭穆位次議 

金門詔

伏讀部文。奉  上諭將肇聖王裕聖王詒聖王昌聖王啟聖王。加封王爵。改造聖祠。誠千古未有之盛典。萬世不朽之鴻猷也。但昭穆位次。部文未經開明。或有議正位南向。餘依世次東西分列者。或有議五代並皆南向。止照左右次敘分別者。未有定論。時門詔館於鄂西林方伯署中。蒙命考據經典。酌古準今。務期詳核。議上督院。大吏允行。下之有司。兩江學宮。畫一遵行。議曰。謹按典禮。各該學所稱肇聖以下昭穆位次。所謂正位南向。餘依世代東西分列者。非也。所謂並皆南向。照左右次敘分別昭穆者。亦非也。嘗攷諸經義。周禮春官。小宗伯辨廟祧之昭穆。而昭穆之名。始見於此。禮記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而昭穆之位次。未有聞焉。祭統曰。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別父子遠近長幼親疏之序而無亂也。此雖主生者之昭穆而言。而亦可知昭穆之義。大抵取於有別有序而無亂者也。至於昭穆位次。於經義皆無所據。後世儒者議論紛紜。鮮所適從。古今禮制既殊。其廟貌規模廣狹豐儉之度。亦難以古制相繩。惟博採先儒之論。明乎禮意之所在。以為之折衷可耳。朱子嘗引孫毓以為外為都宮。太祖在北。二昭二穆以次而南。攷諸孫毓之說。宗廟之制。外為都宮。內各有寢廟。別有門垣。太祖在北。左昭右穆。差次而南。由此觀之。則廟中之主。昭穆各不相望。而義取於有別。今所謂並皆南向。左右次序分別昭穆者。是無別之甚者也。故謂其說非也。朱子之言曰。太祖之廟。始封之。君居之。昭之北廟。二世之君居之。穆之北廟。三世之君居之。昭之南廟。四世之君居之。穆之南廟。五世之君居之。廟皆南向。各有門堂寢室。而牆宇四周焉。凡廟主。在本堂之室中。皆東向。及其祫於太祖之室中。則唯太祖東向自如。而為最尊之位。昭之入乎此者。皆列於北牖下而南向。穆之入乎此者。皆列於南牖下而北向。南向者。取其向明。故謂之昭。北向者。取其深遠。故謂之穆。廟之列。則左為昭而右為穆。祫祭之位。則北為昭而南為穆。五廟同為都宮。則昭常在左。穆常在右。而外有以不失其序。一世自為一廟。則昭不見穆。穆不見昭。而內有以各全其尊。由此觀之。古者廟皆南向。廟主皆東向。廟之制。雖左昭右穆。皆以各全其尊。惟祫祭始屈於太祖之尊。而就南向北向之列。則各全其尊者常也。屈於所尊者暫也。今所謂正位南向。餘依世代東西分列者。是使居正位者止一肇聖。自此而下。雖啟聖亦不得以自全其尊。而常就列。故其說亦非也。朱子之言又曰。後世公私之廟。皆為同堂異室。而以西為上者何也。曰由漢明帝始也。降及近世。諸侯無國。大夫無邑。則雖同堂異室之制。猶不能備。南渡之後。無復舊章。雖朝廷之上。禮官博士。老師宿儒。莫有知其原者。是古制之不可復見。朱子已言之矣。然則如之何而可。為之準古酌今。依經傅義。則莫若廟固南向。主亦南向。不可謂古是而今非也。況弟子之於先師。後人之於先聖。主既南向。則主祭者以下。皆得北面。是南向之禮。固一定而不可易者也。而欲各立一廟以成尊。勢有不能。同居一室而無別。禮又不可。今惟就廟之中。隨其地之廣狹。分為五室。所謂五室者。非能準諸古制。不過如今之所謂龕是也。以肇聖仿始祖之禮。居於正北。裕聖居左。詒聖居右。策次而南。更約前尺許。而肇聖之室。視裕聖詒聖約深尺許。裕聖詒聖視昌聖啟聖復約深尺許。從外觀之。則五室並齊。從內觀之。則位之淺深各殊。系之尊卑自別。則五聖之靈其亦可安矣乎。要而言之。則同在一廟。即外為都宮之禮也。肇聖居北即太祖居北之禮也。四聖以次而南。即二昭二穆以次而南之禮也。左昭右穆。即不失其序之禮也。各為一室。即各成其尊之禮也。子游不云乎。其庶幾亡於禮者之禮也。其動也中。予不敢自謂其說之果中。亦庶幾亡於禮者之禮也。變而不失其為常。權而不害其為經。於禮也其庶幾乎。

  議都察院請增孔林祀典狀 

陳兆崙

議得史記家語。並載孔子世系。而史記則缺聖父原娶施氏。其記聖母顏氏。並無晚乃求婚之文。至合葬於防。終不及施氏一語。二書詳略互異。原無從確指其是非。而後世崇祀啟聖。乃從史記之略。不從家語之詳者。非篤信史記而排家語也。徒以漢初距孔子之世。纔二百餘年。其近代孫安國。與司馬遷同時事武帝。而家語晚出東漢。故特從其近者耳。據史遷自稱登其廟堂。觀其車服禮器。則近而可徵。宜莫若史。史所不載。則有無誠難臆斷。且愚以為所貴乎禮者。貴其意也。 國家所以崇祀啟聖。追封五代。如此其隆者。乃曲體至聖追遠之孝。特就二書並載。尤可徵信之顏氏。祀為啟聖。而於曲體聖孝之義已盡。義之既盡。則禮有所止。故祀缺施氏。從史缺也。非禮缺也。兼崇施氏必右其位。一躋一降。稍有所疑。於心奚安。祀典至重。文廟至嚴。不可不慎。與其輕議而涉疑。誠不若闕疑而致慎也。又疏請聖兄孟皮。應一併附享。考之於禮。從無以弟之功德而廟祀其兄之典。使孟皮自有子孫。則闕里不乏世祀。如無子孫。則從祖祔食之禮不過四世而止。今閱二千餘年。義無可推。又疏稱文廟應仍復十二籩豆八俏之制。按十二籩豆。祀天享地之禮。而八俏者。古之重祭也。孔子雖至聖。猶人臣也。師事孔子。至於臨雍釋奠。門外降輿而不為過。若曰是吾師也云爾。謂之師。而孔子人臣之分自在也。若必以十二籩豆八俏為敬。則孔子在天之靈。豈遂以天自處。而八佾舞庭。所以口誅季氏者。直躬自蹈之矣。唐開元中。祭孔子用八俏。明夏寅曰十二籩豆。惟太學可行。若各省郡縣行之則僭矣。開元之禮。固不足奉為典要。而夏寅依違兩端。皆非也。我 朝祀文廟。用文舞六佾。於尊師之道。體聖之心。備極允協。毋庸更為紛更。謹議。

  駮請祀啟聖王元配施氏議 

齊召南

臣等議得陞任副都御史陳●華奏稱。家語載有啟聖王元配施氏。生九女而無子。實為   先師之嫡母。應請崇祀加封。臣謹按施氏生九女而無男。經傳並無明文。僅見家語。而史記孔子世家。則闕施氏。其記聖母顏氏。並無晚乃求婚之文。至合葬於防。終不及施氏一語。後世崇祀啟聖。必從史記。而不從家語。正以漢初距孔子之世未遠。司馬遷親與其十一世孫安國。同事武帝。從問尚書古文。遷又自稱登廟堂觀車服禮器。則近而可徵。宜莫若史。史所不載。有無誠難臆斷。至家語一書。前漢藝文志。載有二十七卷。師古注曰。非今所有家語。則知唐所行王肅註解者。原非安國所撰。劉向所校之舊。明矣。司馬貞較後師古。其著索隱。所據家語。果前漢本乎。抑王肅本乎。且即王肅本。而隋志云二十一卷。唐志云十卷。篇目又自不同。即今世所行肅古本。亦無施氏之文。則司馬貞所據何本。實無從臆定也。是以明李東陽修闕里志。於世系。於本姓。於祀典。俱鑿然以史記為斷。所引家語。亦並無施氏之文。而於尼山毓聖一條。間採他書以備傳疑。慎之至也。我 朝   列祖。尊   師重道。典禮盛隆。   世宗憲皇帝特立崇聖之祠。追封五代王爵。明徵譜牒。崇德報功。於曲體  聖孝之義。至矣盡矣。今查聖裔家廟。施氏並未設主。實以事在傳疑。文無確據。自不便輕更舊典。誣瀆宗祊。所以歷代知禮之儒。考訂最為詳悉。未有從而議之者。今乃欲從數千載下。令其以有無影響之說。一旦驟加之聖母之右。於心奚忍。於義奚安。與其輕議而涉疑。曷若闕疑而志慎。應將陞任副都御史陳●華所請加封施氏之處。毋庸議。

  前漢經師從祀議 

全祖望

開元二十二賢從祀之舉。昔人議之者多矣。是後更進迭出。愚皆不盡以為當也。夫謂當秦人絕學之後。不可無以報諸儒修經之功。雖其人生平或無可攷。而要當引而進之。此其說良是也。然此為草昧初開言之。在高惠之閒。皆以故博士授弟子者。當斯之時。遺經之不絕如。椎輪以為大輅之始。其從祀宜也。自是而降。經師稍稍接踵以出。如宗法所云別子。夫有為之前者。詎可無為之後者。特當於其名家之中。擇其言行之不詭於道者。而從祀焉。此為授受淵源言之。文景武之間者是也。以後則經術大昌。誠不但以師傳門戶。為足有功於聖門。必有躬行經術以承學統。而後許之。宣元以後是也。吾於三輩人物之中合而計之。得十有餘人焉。易則田何。書則伏勝。詩則浮邱伯毛亨。春秋左氏則張蒼。禮則高堂生。此六人者為一輩。其時書則古文未出。詩則齊韓未名家。春秋則公穀未名家。禮則周禮禮記未出也。田何之大宗為丁寬。其別出為費直。書則孔安國出而補伏勝之闕。浮邱伯之大宗為申培。毛亨之大宗為毛萇。而轅固以齊。韓嬰以韓。張蒼之大宗為賈誼。而胡母子都董仲舒以公羊。江公以穀梁。高堂生之大宗為后蒼。而河閒獻王以周禮。經於是乎備矣。丁寬以儒生而有將才。誠非墨守章句者。賈生明禮樂。言王道。當文帝時。以一儒獨起。尤為有功。申轅正論不撓。毛萇深得聖賢之意。河閒獻王言必合道。大雅不。胡母子都。則董子所尊。韓嬰雖董子不能難。孔安國則克傳其家學。惟費直江公后蒼。無言行可紀耳。此十三人者為一輩。漢二百年。經學所以盛者。諸公之力也。若集諸經之大成。而其人精忠有大節。為一代儒林之玉振者。則惟劉向。斯皆其必當從祀者。開元禮臣。不知精審。而妄以戴聖何休奪席。不亦謬乎。愚嘗謂西漢儒林盛於東漢。即其人亦多卓犖可傳。東京自賈逵鄭康成盧植而外無足取者。夫前茅之功。過於後勁。而況後之本不如前也。世有君子。倘以予言為不謬矣。

  禁原蠶說 

全祖望

周禮夏官馬質禁原蠶。鄭康成謂天駟主蠶。蠶與馬同氣。物莫能兩大。禁原蠶者。懼其傷馬。臨川李詹事嘗語予曰。此最漢儒不經之談。吾嘗試之矣。一院之中。飼蠶於東。秣馬於西。曾不見其傷也。予曰。是固然。天下之以兩大而傷者。必其力足以相抗。原蠶雖多。不過女紅之餘分閏位耳。而謂其足以為馬政之累乎。然所以必禁之者。則專為蠶事計也。今天下蠶利。莫盛於浙東西。吾故熟知其不可也。凡桑柘之生。三月而茂。既翦之以供蠶食。則其木之津液。為之流者數日。歷兼旬而漸有生意。以復其初。原蠶多。則必復取新生之葉。斬艾無遺。而桑柘之氣大剝。況其成絲於夏者。為質亦薄。不足當春時之十五。是欲博其利。而卒并蠶之氣而耗之。行之數年。蠶且漸減。桑亦盡枯。非贊化育之道也。四時之序成功者退。是以桑柘用之於春而休之於夏。不竭蠶之力。非於馬政有所預也。若夫天南極壤。固有收八蠶之繭者。斯則物產之奇。不可以為常。故聖人於中國必禁之。或曰掌之於馬質何也。曰周禮蠶無專官。而天駟實以馬祖兼蠶神。則禁原蠶者。馬質掌之。夫豈以兩大之故哉。

皇朝經世文編卷五十六

 禮政三大典下 

善化賀長齡耦庚輯

  停止封禪等議 

張玉書

該臣等議得詞臣曹禾疏稱祀典國之大事。三五以來。無不以成功告於上帝。封禪及班固諸儒言。泰山五岳之長。神靈所聚。因高崇天謂之封。就廣增地謂之禪。刻石紀號。甚盛典也。逮秦漢唐宋。有事岱宗者。勞民費財。失對越之意。後世遂不敢申明其禮。不知因名山升中。與天相見。其為典禮。至尊至重。又黃帝上元甲子貞元運會。由是封巒勒成。漢武帝不得其時。則以十一月甲子朔至應之。而數千年之景運。適協於今日功成治定之後。  皇上以精一執中為奉若。上帝之命。不可不報。山川百神之助。不可不答。運世之本。開基之功德。不可不紀。宜勿憚登陟。亟議告成。考漢唐儀注。行之簡易等語。伏考封禪之說。不著於經。司馬遷封禪書。乃引管仲古封禪七十二家之說。梁著作佐郎許懋。極言其妄。綱目是之。至於甲子紀歲。始於黃帝。其為上元甲子。則史無明文。即管仲言黃帝封禪。亦未指其年為甲子之年也。又按書傳舜至岱宗。燔柴祀天。原非封禪。唐虞三代以前。實無登封故事可考。其史鑑所紀。則有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唐高宗武后明皇宋真宗行封禪禮。所紀禮儀。則有築壇設壝。及玉策玉牒玉簡金匱金繩金泥之制。需費甚煩。且禮不合於經。雖從簡易。亦於義無當。仰惟  皇上聖德布昭。神謀默運。內除苞孽。外靖鯨鯢。文教覃敷。武功赫濯。巍巍蕩蕩。直與堯舜比隆。而  皇上敬天凝命。至誠感神。無一事不與天意相流通。無一時不與天心相陟降。則所以仰答神明。茂膺休祉者。固無所不極其盛矣。比者三逆蕩平。已遺官告祭   郊廟社稷嶽瀆海鎮諸神。臺灣歸順。又專告    郊廟社稷。一應典禮。俱經舉行。封禪告成之禮。無庸議。又科臣王承祖疏請倣虞帝之制。巡幸東方。察閭閻之利病。問風俗之厚薄。設祭方岳。以祈年豐禱雨澤。又東岳密邇孔里。  御輦所屆。觀其車服禮器。亦千古盛事等語。伏考一歲之內。巡四岳。此三代以前。巡省諸侯之禮。自設郡縣以後。未有行者。舜之燔柴。原因巡守行告至禮。其望秩山川。是因祭天而望祭東方之山川。非專祭泰山之神也。我  皇上鑾輿巡歷。凡所至之地。輒詢考吏治。延訪輿情。或訓飭官方。或特加蠲賑。無非省方問俗。勤民重農至意。其祭岱祈年。並禱雨澤之事。非禮典所載。應無庸議。至歷代帝王詣孔里。始於漢高帝。後則漢明帝章帝安帝。北魏孝文帝。唐高宗明皇。後周太祖。宋真宗。皆以經過魯地展祀。未有專詣闕里故事。我  皇上博綜經學。宏闡心傳。重道崇文。千古莫並。其東巡特祀闕里。應候  睿裁。疏內又言封禪之事。秦皇漢武。不過耀德張功。後世鄙焉。臣等已於曹禾疏內議覆。無庸另議。

  昭代樂章恭紀 

張玉書

順治元年八月。   世祖章皇帝至燕京。九月朔即  皇帝位。將以十月告祭   天地宗廟社稷。時樂章未定。大學士臣詮臣承疇臣陞上言。郊廟社稷樂章。前代皆各取佳名。以昭一代之制。漢魏曲名各別。不可枚舉。梁用雅。北齊及隋用夏。唐用和。宋用安。金用甯。元郊社用成。宗廟用甯。明用和。今我 朝削平寇亂。以有天下。有與萬邦黎獻。共享太平之義。樂名宜更用平。其節則郊社九奏。社稷七奏。宗廟六奏。制可。爰命翰林諸臣。分撰樂章。撰定。太常寺頒示樂舞諸生。以時肄習焉。今考各壇廟樂章。其辭明肅簡穆。取乎達將享之忱。洽幽明之德。而非靈芝宛馬白麟赤蛟諸歌。誇奇瑞於天神人鬼之前者可比。此所謂古樂之遺音。宮懸之雅奏也。而臣愚竊惟廟樂始於三頌。詩序所謂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商頌自有娀及契。以迄成湯武丁。周頌自后稷太王。以及文武成康。皆發揚其文德武功之盛。以達於詩歌。藏於太府。漢郊廟詩樂。不及祖宗之事。則班固譏焉。晉泰始中傅元製登歌七章。分祀七廟。自是歷代相沿。皆各有廟堂之槳。禮不忘其本樂。樂其所自生。古之義也。洪惟我   太祖高皇帝。肇造丕基。臣服之國。三十有二。   太宗文皇帝。益纘而光大之。迄   世祖章皇帝。底定方夏。混一寰區。文德武功。皆前代所未及。謂宜各製廟樂。發皇盛治。庶幾   祖宗艱難創垂之烈。得以昭示來茲。而徒取籩豆祼享之辭徹諸神聽。得毋於形容盛美之誼。猶有缺焉者與。謹按典制。元會樂作於殿上。名曰莽式。所陳皆昭代故事。率以滿洲舊臣充其選。有旌旄弓矢躍馬陣之容。有屈伸進反俯仰疾徐之節。特以歌辭無漢音。未遑頒之太常。俾樂工肄習。臣謂應命儒臣。援据其事。撰譯歌詩。為   高廟樂。   文廟樂。更益以入中原靖寇諸舞。為   世廟樂。聲容悉造。事實而律諧。則太和洋溢之氣。塞於宇宙。而國運之寖昌寖熾。可以預卜矣。

  請編次樂律算數疏 

張玉書

康熙三十一年正月初四日。仰蒙  聖恩。以歲首機務餘暇。欲以理數樂律之學。牖誨諸臣。特召臣等至乾清門。環侍  御座之前。  皇上檢閱性理。披圖指示。因而究論算數。綜考律呂。辨徑一圍三之非。窮隔八相生之實。俾臣等見所未見。聞所未聞。退而相顧驚喜。深媿從前學識淺陋。錮守陳言。而不自知其迷惑也。夫徑一圍三之說。前人以麤疏約略。未經密算之法。筆之於書。後人習而不察。遂膠固其說。墨守而不知辨。  皇上取方圓諸圖。參互試之。乃知每徑一尺。圍當三尺一寸四分一釐有奇。若此於圍三。則奇零不盡之數。無所歸著。每徑一尺。即差一寸四分有奇。尋丈以上。其差彌甚。  聖諭謂徑一圍三。止可算六角。而不可算圍圓。誠不易之至理也。事最明顯。具在目前。而律呂新書諸說。未究及此。所以徒為空言。而不求驗諸實用。固無往而不見其訛舛耳。至於十二律隔八相生。宋儒載其圖。具其說。而其自然之理。與所以然之故。未有能實指之者。  皇上命樂工以篴和瑟。審其聲音。七音高下。次第相生。至第八聲。復還其始。所謂隔八相生之法。其本原實在乎是。從來論樂者。皆未之及。千古未發之祕。自我  皇上今日發之。非聖心神悟。本於天授。何由得此。  皇上又諭從來尺制不同。十二律之長短。以尺定管。不足為據。當以天地度數為主。大哉  聖言。中和位育之理。悉具於中矣。夫萬物之用。皆起於數。律度量衡。悉從此出。而數不離於理。不能窮不易之理。必不能究不易之數。惟我  皇上以天縱之資。極格物之學。凡立一法。定一制。務期試諸實用。見之明效。然後斷然無疑。以此法而測晷景。辨分杪。註歲差。驗交食。量度高深。審定音律。隨所施用。無不合。至理得而至數畢符。所謂近之不遺於日用。而推之直可通於造化者也。顧樂律算襲舛。莫摘其非。奧義微機。莫探其蘊。在臣等躬聆  訓誨。猶且一=數之學。失傳已久。承時省悟。而覆算迷蒙。中外臣民。何由共喻。臣仰祈  皇上特賜裁定。編次成書。頒示四方。共相傳習。正歷來積算之差訛。垂萬世和聲之善法。學術政事。均有裨益。臣民幸甚。後世幸甚。

  律呂正義四庫全書提要 

紀昀

御定律呂正義五卷。   康熙五十二年。   聖祖仁皇帝御定律歷淵源之第三部也。凡分三篇。上編二卷。曰正律審音。以發明黃鍾起數。及縱長體積面冪周徑律呂損益之理。管弦律度旋宮之法。下編二卷。曰和聲定樂。以明八音制器之要。各有圖說。而於各篇之中。詳考古今之同異。續編一卷。曰協均度曲。則取波爾都哈兒國人徐日升。及壹大里呀國人德里格。所講聲律節奏。證以經史所載律呂宮調諸法。分配陰陽二均字譜。亦有圖有說。案造律之法。必先累黍。漢魏以後。迄無定論。尺既不定。則黃鍾真度。亦無由得。恭惟   聖祖仁皇帝天縱神聖。以縱橫二黍相較。橫黍百粒。適當縱黍八寸一分之限。用四率比例。推得古黃鍾九寸。為今尺之七寸二分九釐。其體積面冪周徑。皆用密率乘除。至為精密。此千古難明之絕學。待   聖人而明者也。又言樂者率宗司馬遷淮南子之說。以三分損益之術。誤為管音五聲二變之次。復執管子弦音五聲度分。牽合於十謬。不知律呂=二律呂之中。故管律弦度。俱不可得而明。而陽律陰呂。又錯互用之。益滋分用。顯有周官六律合陽聲。六呂合陰聲。及國語六閒之文可據。而弦管之生聲取分。各有不同。弦度全半相應。管音半律。較全律則下一音。呂覽以三寸九分之管。為聲中黃鐘之宮。即半太蔟合黃鐘之義。若不問管弦全半之分。而概以三分損益所得之黃林太南姑應蕤為七音。又以半黃鍾為清宮。失之遠矣。至旋宮之法。宮自為宮。調自為調。管子羽徵之數大於中。國語宮逐羽音。是其遺法。故以宮主宮。羽主調。則當二變者不起調。而與調首不合之徵音。亦不起調。一均凡羽宮商角四調。七均凡二十八調。至弦度自首音至第八音。得六全分。與管律之得全分者不同。若以律呂之分。索之弦音。則陰陽相雜。聲隨度移。即隋志所云七聲之內。三聲乖應者是也。故但以弦音奏之。而不和以管音。亦止有宮商徵羽之四調而已。凡此皆自來論樂家所昧昧者。非   聖人心通制作之原。烏能律均出度。妙合造化。有如是之精微廣大耶。若夫播之聲氣。則和聲定樂論。竹音以律呂相和而設孔。琴以倍徵為第一弦。協均度曲論。弦音清濁二均遞轉合聲之法。皆出昔人論議之外。而一一莫不與經史所載相發明。斯誠   明聰天亶。度越千古者矣。

  論鐘律疏乾隆六年 

張照

奉  旨查考編鐘倍半之制。及有設而不作之故。除倍律鐘在黃鐘前。從低至高。不便移易之故。已於初五日合詞具奏。不另開陳外。查得編鐘一架。上八下八。上為陽律。下為陰呂。向來考擊之節。   南郊   廟祀及  臨朝大典。皆用黃鐘為宮。   北郊  月壇。則用大呂為宮。用黃鐘為宮。則擊上鐘。不擊下鐘。若用大呂為宮。則止擊下鐘。不擊上鐘。臨期以下鐘易置上位而擊之。非下八鐘不擊也。掌儀司向無應擊下鐘之典。是以不知下鐘亦有時而擊。若太常寺樂工。則知之矣。然而其所以然之故。則各不能知也。若上八鐘內。又有三鐘不擊者。則以八鐘原止七音。姑洗為宮。黃鐘起調為工字調。倍夷則無射為變徵。太蔟為變宮。三鐘不入調。是以不擊。工字調而外。則惟二鐘不擊。如以太蔟為宮。倍無射起調為尺字調。則倍夷則無射太蔟。三鐘皆擊。而黃鐘為變宮。夷則為變徵。二鐘又當不擊矣。是上三鐘亦有不擊者。因歷來俱以黃鐘調為黃鐘宮。故為考擊之所不及。而非設而不作也。儒生不知音律。謂黃鐘為聲氣之元。萬物之母。郊廟朝廷。必須用黃鐘為宮。否則有礙。不知黃鐘為宮。其第一聲便是下羽。除變宮變徵不入調外。商角徵羽。必須迭用。若聲聲皆是黃鐘。則晏子所謂琴瑟專一。誰能聽之。況大武之樂。即是無射為宮。載在國語。無射乃陽律之窮。而武王用之。則十二月各以其律為宮所不可亦明矣。況明代及我   聖祖仁皇帝。未經考定黃鐘以前。並稱以黃鐘為宮。及考定之後始知一向誤以太蔟為宮。而明代盛衰不一。我 朝隆盛如斯。則迂儒之論不足信又甚明。但自黃鐘以上。音必漸高。自黃鐘以下。音必漸低。其八音諧和與否。非歷試不能明曉。容臣等詳悉查考辦理。再行請  旨。

  論樂律及權量疏乾隆六年                      張照

臣伏蒙  天語垂問古樂今樂雅樂俗樂之變。律度量衡之曷由同。樂音樂字之本末同異。編鐘倍律。及有設而不作之故。臣章句鯫生。不學操縵。其於律呂。目剽耳食。非有真得。承  問茫昧。震懼失圖。竊惟古樂。自周衰而廢。仲尼以前。魯猶守之。季札觀樂。載在左氏。迨師摯適齊。在魯者亦遂淪墜。論語所記。記樂亡也。魏文侯與子夏問答。語在樂記。時去師摯適齊未遠。列國猶有吉光片羽。至於七國入秦。而澌滅盡矣。雖然。觀子夏言樂與音相近而不同。則知樂之與音。猶識之與性。性不離識。不涉識。識不同性。不異性。樂不離音。不涉音。音不同樂。不異樂。識在則性固無所虧。音在則樂亦無所闕。性雖無虧。而必俟空有雙融始能見。樂雖無闕。而必俟欲淨理純始可作。縱使搏拊考擊之法。笙鏞鐘鼓之制。於今泯焉。而宮商角徵羽。出於天然。非人力之所得與。則豈世代今古之所可殊。古樂安得而亡。況黃鐘之管。曾經   聖祖仁皇帝考定。而樂器制度。散見於經史者。猶可沿流以溯源哉。惟在人存政舉而已。樂經曰。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祇庸孝友。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髫大夏大濩大武。樂德則以理義養其心。樂語則以聲音養其耳。樂舞則以舞蹈養其血脈。古人所謂以樂教者如此。所以聲音之道與政通也。後世不知樂為教之事。故其職領於有司而已。學士大夫。鮮有知者。其精微之旨不傳。而徒索之鏗鏘節奏。已不足以和神人。況太常工人記。用之郊廟者。存什一於千百耳。其施之民間日用。莫非子夏所謂及優侏儒。猱雜子其髣女。則其所化之民。所成之俗。當何如耶。溯自列國時。古樂既廢。俗樂繁興。桑間濮上之音。流入宮掖。左氏所稱撞鐘舞女。吳越春秋所載越夫人教舞。史記所載優旃優施之屬。自朝廷以至閭巷。以娛心志。以悅耳目。莫不用是。惟郊廟所用。則略存古樂之鏗鏘。百姓不得而知。則謂之曰古樂亡也亦宜。非樂亡也。樂教亡也。使鏗鏘之節同於古而即可謂之古樂。則孔子亦不當云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矣。使器必簣桴土鼓。歌必鹿鳴四牡。而後可謂之古樂。則孟子又不當曰今之樂猶古之樂矣。孔孟之言必同而無異。則古樂在今匪存而匪亡斷可識已。迨漢高祖入秦。有制氏者。世隸太常。記其度數。叔孫通因之制為漢樂。高祖好楚聲。唐山夫人為安世樂。實楚聲。用之房中。安世樂秦名壽人。或曰即關雎之度數。至文帝時。以奉高祖祠廟。而楚聲又混入古樂矣。漢武帝以謳者李延年為協律都尉。造新聲。制樂章。述己功德。陳之宗廟。為太一天馬等歌。汲黯諫。丞相公孫宏斥黯誹謗。先儒以古樂之亡。斷自漢武焉。嗣後俗樂音節。盡入古樂。如油入麵。越世愈久。愈不可考。歷代雖欲修明。無徵不信。人自為說。莫能斷其是非。史氏但以用之宗廟朝廷者曰古樂雅樂。其雖在朝廷。而本出於里巷者。謂之今樂俗樂。依古有雅樂部。俗樂部。前明以來。亦有太常部。教坊部。其源流沿革。文雖煩賾。而亦具有條貫。另單開呈。濂溪周子有言。樂聲淡而不傷。和而不淫。入於耳。感於心。莫不淡且和焉。淡則欲心平。和則躁心釋。此數語者。狀古樂之音。最為明盡。夫目之司視也。口之司味也。凡悅目悅口之物。未有不敗道而傷生者。何獨於耳而有殊。故凡樂聲激烈慷慨。流蕩靡曼。則耳必悅之。若淡且和。何悅之有。古之作樂於以養德。後之作樂於以悅耳。所以三代而下。朝廷之上。奮然欲正樂復古者屢矣。而卒不能者。以反乎周子之言。而未嘗於此加之意與。

至於度也。量也。權衡也。皆本於律。尚矣。黃鐘為聲氣之元。象數之本。度量權衡。皆於是受法。度量權衡正而人生日用萬事筦焉。  皇上深維事本。而期四海之同。誠立政要之也。按漢書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本起黃鐘之長。一為一分。十分為寸。各自其十以陞於引。而五度審矣。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本起黃鐘之龠。用度數審其容。以子穀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實其龠。以井水準其概。合龠為合。十合為升。各自其十以升於斛。而五量嘉矣。權衡者。權重也。衡平也。銖兩斤鈞石也。本起黃鐘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兩之為兩。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歷代諸儒。考古制者。胥以此為鼻祖焉。夫黃鐘元聲。自在天壤。而造律之尺。難得其真。蔡元定律呂新書所載。有周尺。漢劉歆銅斛尺。蔡邕銅龠尺。建武銅尺。魏杜夔尺。晉田父玉尺。始平古銅尺。汲玉律尺。劉曜土圭尺。劉宋錢樂之渾儀尺。後魏元延明尺。後周玉尺。梁景表尺。隋開皇木尺。五代玉樸律準尺。宋和峴尺。李照尺。胡瑗阮逸尺。鄧保信尺。大晟樂尺。共二十種。其同異則宋史詳之。至於量。周制則見考工記氏為量章。漢志則見漢書律志。至梁陳則以古升五升為一斗。後周獲晉古玉升。仿其制。頒天下。徑七尺八分。深二寸八分。重七斤八兩。以彼時官斗較之。多三合四勺。隋開皇以古三升為一升。大業後。復古升。嗣後史無其文。至於權衡。漢志雖詳。而不知其器之何似。石勒十八年。造建德殿。得圓石。有銘曰律權石。重四鈞。同律度量衡云。又後魏景明中。并州人王顯達獻古銅權一枚。具有銘。銘七十九字。識者云。皆王莽所造也。梁陳以前。猶依漢古秤。齊以晉宋時一斤八兩為一斤。開皇時以三斤為一斤。大業中復古秤。貞觀時鑄銅斛與古玉尺玉斗同符。古玉尺玉斗。藏於大學署。武后時亡之。宋化間。詔以秬黍依古法。較定權衡。史稱其制為精備。頒之天下。奸弊無所措。元明兩朝無聞焉。我   聖祖仁皇帝。心通天矩。學貫神樞。既以斗尺秤法馬式。頒之天下。又凡省府州縣。皆有鐵斛。收糧放餉。一準諸平。違則有刑。又恐法久易湮。且古法累黍定度。度立而量與權衡準焉。度既不齊。黍數即不符合。   躬親累黍布算。而得今尺八寸一分。恰合千二百黍之分。符乎天數之九九。於以定黃鐘之律。尺既定矣。又恐不寓諸器。則法不可明。乃於   御製數理精蘊書內載其法。以金銀製為寸方。著其輕重。而度與權衡之準。瞭如指掌。雍正九年。列之為表。載入 大清會典頒行天下。誠百世之俟聖人而不惑也。臣以為在今日非法度之不立。在奉行之未能。請  命有司按表成造尺秤法馬斗斛。頒行天下。再為申明違式之禁。務使畫一。併令直省將會典內權量表刊刻頒布。使人人共曉。或亦同之之一法也。五方風氣不齊。民俗所便各異。然在官者有一定之程。則能以我之至齊齊彼之不齊。而不齊者亦齊。其所不齊亦無害。臣昔聞於   聖祖仁皇帝者如此。今蒙  聖諭。虞舜巡狩同律度量衡。惟其時亦有不同者。是以同之。若其皆同。何同之有。然而在我者安可不同。至哉  聖言。信乎   先聖  後聖。其揆一也。臣又謂立法固當深講。而用法自在得人。度量權衡雖同。而官司用之。入則重。出則輕。而以為家肥。其鄙陋更甚者。轉以此為國利。譬如平糶。以穀貴故平其價也。往者有司轉就民間貴價之數。略減五分。以賣官米。則加以銀色法馬使費之數。必轉貴於現在之貴價矣。於是米價以平糶而愈貴。鄙陋之見曰。此乃國之利也。否則曰。如此乃可告無罪也。豈不與平糶之意。適相反耶。行之在上如此。百姓至愚。必以為度量權衡。 國家本無定準。浸假而民間各自為制。浸假而官司轉從民制以為便。此歷代度量權衡所以不同之本也。夫期民間之恪守。先從官司之恪守始。臣愚見如此。伏候  聖訓。至樂音與工尺。樂字之根本同異。及編鐘倍半之制。現在與莊親王校定聲律。容另摺合詞具奏。

  論樂 

陸世儀

樂之難諧。大約學士大夫泥樂理而不知樂音。工師伶人識樂音而不達樂理。其實樂者音與理而已。其聲翕純曒繹則音正焉。廣大和平則理存焉。故君子但當審音察理。若夫器數之事。如銅劑之厚薄。律尺之長短。則工師之事。聽之工師而已。不能審音察理。而反紛紛於銅劑律尺。究竟不能通曉。反為工師所笑。如宋景祐之樂。李照主之。然太常歌工。病鐘聲濁。私賂鑄工。使減銅劑。聲清歌協。而照不知。元豐之樂。楊傑主之。欲廢舊鐘。樂工不平。一夕易之。而傑不知。崇甯之樂。魏漢津主之。請帝中指寸為律。徑圍為容盛。其後止用指寸。不用徑圍。且製器亦不能成劑量。工人但隨律調之。大率非漢津之本說。而漢津亦不知。則知論樂不務審聲。而紛紛器數者。大抵皆說夢也。蔡元定律呂新書。尚不可用。況其他乎。樂不過聲詞二者。聲要渺而難尋。詞平實而易辨。三代而下。求詞之合於雅頌者寡矣。聲云乎哉。

洪武癸丑。以祭祀還宮。宜用樂舞生前導。遂命翰林儒臣撰樂章。諭之曰。古人詩歌樂曲。皆寓諷諫之意。後世樂章。惟聞頌美。無復古意矣。嘗聞諷諫。則使人惕然有警。若頌美之辭。使人聞之。意怠而自恃。自恃者日驕。自警者日強。朕意如此。卿等其撰述。無有所避。於是儒臣乃上所撰神降祥祝酣酒色荒禽荒諸曲。凡三十九章。曰回鑾樂歌。其辭皆存規諫。命禮部付歌工肄習之。按此真得古人詩樂本旨。祭祀還宮之日。正去敬就弛之日也。於此而敬。則無不敬矣。回鑾歌。用意深哉。

  滿漢字音論 

魯之裕

國朝之制。以進士與詞林選者。年四十五歲以前。必使習國書。而四十五歲以後者免焉。良以其舌本因年而。不能強之圓捷也。予雖不與其習。而嘗耳目乎其間。徐乃悟夫中外文字聲音之不同無他。左與右之別也。偏與正之分也。音與字之異也。而且有橫與直之判也。口與耳之殊也。聲與音之歧也。何也。滿書之文左旋。而其行則條而向右。漢書之文右旋。而其行則條而向左。漢之書正而錯之以成形者也。滿之書偏而纏之以為體者也。漢以一字主一音。滿以一字貫數音。漢書自上 而下。相聯以屬辭。而滿之外。若喇嘛。若回●。若西番等國。則左旋橫繞。以層盤疊綴。而為始終焉。其相為授受也滿以耳。漢以目。耳貴聰。非聰無續也。目貴明。非明易訛也。故漢書以詳勝。詳乃該之而靡遺。滿書以簡勝。如譜曲者然。雖有書特以標其略焉耳。故漢書之讀別在聲。就聲而借之。有轉註假借之術。以通其所窮。滿書之讀別在音。即音而傳之。愈屈曲愈圓轉。而愈不可以窮。聲有盡而音無方。故無字之音恒多也。然漢學者之辨於字。必晰其點畫。至於音則彼此互異弗較也。滿學者之辨於音。務研其清濁。至於字則體勢小差弗計也。故漢有不可勝記之字。滿有不可勝誦之音。漢字以變化神其奇。 滿音以圓捷靈其妙。是以切韻之學。漢之不識其起例者甚多。而滿則自然而合之。無他。源流近而舌音習焉耳。

  遼金元三史國語解四庫全書提要

欽定遼金元三史國語解四十六卷。乾隆四十六年奉  敕撰。考譯語對音。自古已然。公羊傳所稱地物從中國邑。人名從主人是也。譯語兼釋其名義。亦自古已然。左傳所稱楚人謂乳穀。謂虎於菟。穀梁傳所稱吳謂善伊。謂稻緩。號從中國名從主人是也。閒有音同字異者。如天竺之為捐篤身毒印度。鳥桓之為烏丸。正如中國文字。偶然假借。如歐陽漢碑作歐羊。包胥戰國策作勃蘇耳。初非以字之美惡。分別愛憎也。自魏書改柔然為蠕蠕。比諸蠕動。已屬不經。唐書謂回紇改稱回鶻。取輕健如鶻之意。更為附會。至宋以後不通譯語。竟以中國之言。求外邦之義。如趙元昊自稱兀卒。轉為吾祖。遂謂吾祖為我翁。蕭鷓巴本屬蕃名。乃以與曾甫作對。以鷓巴鶉脯為惡謔。積習相沿。不一而足。元托克托等。修宋遼金三史。多襲舊文。不加刊正。考其編輯成書。已當元末。是時如台哈布哈號為文士。今所傳納新案納新原本誤作迺賢今改正金臺集。首有所題篆字。亦自署謬百出矣。迨=異。蓋羌俗已漓。併色目諸人。亦不甚通其國語。宜諸史之=曰泰不華。居然挂漏。尚難殫數。前代譯語。更非所諳。三史所W及明初。宋濂等纂修元史。以八月告成。事附國語解。顛舛支離。固其宜也。我  皇上聖明天縱。邁古涵今。洞悉諸國之文。灼見舊編之誤。  特命館臣。詳加釐定。併一一  親加指示。務得其真。以索倫語正遼史凡十卷。首君名。附以后妃皇子公主。次宮衛。附以軍名。次部族。附以屬國。次地理。次職官。次人名。次名物。共七門。以滿洲語正金史。凡十二卷。首君名。附以后妃皇子。次部族。次地理。次職官。附以軍名。次姓氏。次人名。附以名物。共六門。以蒙古語正元史。凡二十四卷。首帝名。附以后妃皇子公主。次宮衛。附以軍名。次部族。附以國名。次地理。次職官。次人名。次名物。共七門。各一一著其名義。詳其字音。為漢文所無者。則兩合三合以取之。分析微茫。窮極要窅。即不諳繙譯之人。繹訓釋之明。悟語聲之轉。亦覺釐然有當於心。而恍然於舊史之誤也。蓋自  欽定三合切音清文鑑出而 國語之精奧明。至此書出而前史之異同得失亦明。不但宋。即四庫之書。凡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涉於三朝者。均得援以改正。=明二史。可據此以刊其使音訓皆得其真。  聖朝考文之典。洵超軼乎萬矣。

  擬上今方言表 

龔自珍

臣某言。昔臣在京師。造今方言書。徂江之南。逾歲而成。首滿洲。尊王也。臚十八行省。大一統也。終琉球高麗蒙古喀爾喀。示王者無外也。民之所異於禽獸也。則聲而已矣。人性智愚出於天。聲清濁侈弇鴻閷出於地。每省各述總論。述山川氣也。氣之轉無際。際虖氣者有際。寸合而尺徙。尺合而咫徙。故府州縣以漸而變不敢紊也。董之以事。部之以物。俾可易攷也。天道十年而小變。百年而大變。人亦小天。古今朝市城邑禮俗之變。以有形變者也。聲之變。以無形變者也。撢擇傳記。博及小說。凡古言之存者疏於下。方知今之不自今始也。及今成書。以今為臬也。音有自南北而東西者。有自北而南而東西者。孫曾播遷。混混以成。苟有端緒。可以尋究。雖謝神瞽不敢不聰也。采字母翻切之旨。欲撮舉一言。可以一行省音貫十八省音。可以納十八省音於一省也。臣又言曰。三皇之世。未有文字。但有人聲。五帝三王之世。以人聲為文字。故傳曰。聲之精者為言。言之精者為文。聲與言文字之祖也。文字有形有義。聲為其魂。形與義為體魄。魄魂具而文字始具矣。夫乃外史達之。太史登之。學僮諷之。皆後興者也。是故造作禮樂。經略宇宙。天地以是靈。日月以是明。江河以是清。百王以是興。百聖以是有名。審聲音之教也。

  蒙古聲類表序 

龔自珍

自 國語以至額訥特珂克。上伯特以至天山。北路準部。南路回部。皆有方語。則皆有字頭呼韻之學。而五十一旗部屬。及喀爾喀四大部。反無之。今蒙古語言文字具在。沿流以溯原。因子而識母。因其自然而不惟師心之尚。能之乎。曰不能。則無為貴聰矣。但其義例。觸手鉤棘。道出於天。籟無不同。法成乎人。例實不一。自 國書十二篇外。經典白譯祖東游震旦筆受一經之文。先後數譯。尚爾乖迕。若夫神珙所製。司馬光所圖。與德斡必特雅星哈所受。通密繖布喇所傳。乾隆初。仰承  睿指。或煩定正。而後臚列整齊。源流明備。各還其一家之言。重以準部有託忒體。回部有彈舌聲。下士譾愚。冥搜博采。求其貫通。不亦勞矣。今先舉諸家各不同處。然後準的可得而審。義例可得而擇也。諸家不同約有七事。按僧伽婆羅譯師利問經。舉五十字。不空譯文殊問經。舉五十字。竺曇摩羅察譯光讚般若經。舉四十一字。無羅叉譯放光般若經。舉四十二字。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經。舉四十二字。元裝譯大般若經四十三字。佛馱跋陀羅譯華嚴四十二字。實叉難陀譯華嚴四十二字。地婆訶羅譯華嚴四十二字。三藏般若譯華嚴四十二字。不空譯華嚴四十二字。金剛頂經五十字。曇無讖譯大般槃經。如來性品。六十二唱。實舉五十字六十二字約以十四音有重見之字故止五十也有初短久短次長三種別佛言皆以舌齒喉而有差別此經尚未經同文韻統采摭故特詳之凡十三種。皆一母一聲。  欽定天竺五十母。西番三十母。回部二十九母。皆同。惟 聖朝國書之母。則以阿額衣鄂烏諤六字為第一類。餘至十二字不等。如八撥逼以下乃十二字準部十五母。則亦以阿至互七字為第一類。餘亦七字成類。而非以額依等字為所生之聲。此例之異者一也。天竺母所生。可舉者一千二百一十二字。西番舊六字。紗靸婀妻鴉合齊鴉合齎鴉合凡六所生纔二十四字。合新舊三十字所生。可舉者共四百三十四字。回部所生字。單字一百七十四字。連字則以一字領二十八字。輪流統領。又兼本字自領本字。如阿阿衣衣烏烏之屬。計八百四十一字。共計一千零十五字。 國語則除第一烏珠為十一部之綱。其第二部起。自阿衣額衣阿拉額拉以下。共生一千二百四十餘字。而準部十五母。尚無推衍成圖之作者。準部若以 國書比較只抵有 國書之第一圖耳中華見溪疑卅六字。舊法有演出十二攝各四聲者。又藏經十三種。惟華嚴實叉難陀本。每卷畢唱演三節。每節十字起。至十四五字不等。而仍收聲於第一字。是亦譜生聲之例。而彼十二家無聞。此例之異者二也。同為母生子。而所以能生。又分兩種。 國書仿照天竺之例。定有主輔二類。其字之收聲於阿者。定納阿至●阿二十四字。為輔字也。阿至鄂六字。主字也。第一部之納奴窩起皆收聲於阿皆輔阿而行天竺自阿至阿斯十六字。主字也。自嘎至嘎剎三十四字。輔字也。槃凡六十二唱。而佛言十四音。亦具主輔之理。餘如西番之三十母。即不能分主輔矣。而餘十二經。準之託忒。皆不能分矣。且西番舊六字。無所配合而生聲。實叉難陀本無所配合而生聲。即回部加記號之百七十四單字。不能不以為子。而以為二十九頭之輔也。蓋單字從字母生。連字又從單字生。比各家又中鬲一重。如算法家之有祖孫位。是其特異。然亦無所配合而生聲。司馬氏以十二攝演神珙近之矣。但上為雙聲。下為疊韻。一言瞭然。不必謂之配合而生聲。此例之異者三也。

南北等韻各家。或用喉舌脣齒分配陰陽。而難有定論。惟元周氏作中原音韻。不用分配。而陰陽乃確乎不易。人之喉舌脣齒皆各兼陰陽豈必分配乎周但以字區之南北人皆同之。此例之異者四也。恭稟  睿指。 國書以阿字為元聲。實抉古來聖神未發之祕。胎八極於一喉。自然之符也。大藏十二種皆同。天竺同。準部同。而間有小異者。西番之不於發聲也。回部之不於字頭。而於化單字也。槃之不於第一。而於第四五六七也。又複見第二十三字推本以譚。西番自阿努之子。通密繖布喇至天竺。取三十四字歸。刪其十一。加舊傳紗等六字。又加兩國同舊有之阿字。為卅字。見徹辰薩囊書。則原非以為殿後字。而章佳國師次之小倒也。回部之單字。一轉移而即成。愛里普固即阿也。槃之首三噁。以義從。非別以聲從也。皆不出  聖人指授範圍矣。雖小異不閡大同。惟大同可臚小異。此例之異者五也。中國等韻諸家。舊法無文。空圈記聲。其二合之字。獨見佛經瑜珈師地論中●字是也。實叉難陀於所生字每用圈。於母字則始用二合。室左是也。三合者僅一見。曷多是也。梁時僧祐作梵漢譯經同異記。辨之博而見之早矣。今準部亦只二合。無三合。  欽定天竺西番皆三合。謂所生字字母則以二合而止無四合。 國書回部書。乃有四合。回部竟至五合。舌愈捷而法愈邃矣。此例之異者六也。天竺西番有紗補住吉同徵卜納囉雙納囉哈蘭答鴉答克巴魯達札麻嚕烏巴達麻諸記號。回部則有則爾則白爾帕尺都則爾都則白爾都帕尺諸記號。因思大海烏巴什等之因蒙古書加圈點。為 國書。亦即此例。以形命聲。而不必本有其聲。并不必別其形。至敏捷也。餘家無之。此例之異者七也。今欲推見蒙古字母。則諸家之法具在。其若之何而用所當用。棄所當棄。立於不可易之地哉。曰其都數則定以十部。每部之數。則以三為例。凡三十聲為第一總圖。兼用百五音。隸十五類之例。天山北路。與喀爾喀接壤。同祖故也。不以第一頭為九頭之綱。不必於巴博卜下收聲於阿。不必配有主輔而生聲。此則不泥於例也。三十字中有兩字書成一。作一聲讀者。凡五。其二十五皆單聲也。所生之圖。首分陰陽兩大支為兩圖。何為陽。以中國有平聲。無上聲之字為陽。何謂陰。以中國四聲具足之字為陰。此元人周德清例也。陽凡十七母。陰凡十三母也。陰陽各舉字七倍於母。餘可以推也。又使卅頭以一領二十九。互相領而疊書之。上書大。下書小。成一圖得九百聲。回部連字例也。又於三十頭之下。各加一璸都記號。各成一聲。又於三十頭之下。各加一天竺雅答克記號。改成一聲。又於三十頭之下。各加一吉固記號。改成一聲。其又得九十聲。回部單字例也。第五第六第七圖。猶 國書總圖外之十一圖也。其書連字樣則亦 國語及天竺例也。有二合三合四合無五合。參用 國語天竺西番例。而不用回部例也。每頭之下。必註明今蒙古語之某句某字。以見徒為蒙古作也。為圖凡七為聲。凡一千四百有十。第一母阿字。阿實達之阿第二和字。和拉哈喇之和第三伊字伊蘇之伊為一類。第四母巴字。巴拜岱之巴第五母博字。卓齊博哈之博第六卜字實喇卜之卜為一類。第七母圖字。約蘇圖之圖第八騰字。騰吉思之騰第九坦字哈坦之坦為一類。第十哲字。哲卜尊之哲第十一札字札木楚之札第十二春字庫春之春為一類。第十三蘇字。舒蘇之蘇第十四蘇圖。第十五索圖和即阿之轉索圖即蘇圖之轉如笛家之有隔指聲為一類。第十六喇字。喇呼濟之喇第十七拉厄字。即喇轉第十八朗字達朗達賚之朗為一類。第十九穆字。圖薩特穆之穆第二十曼字。曼濟鼐之曼第二十一穆爾字穆之為穆爾猶蘇索之加圖此如琴家之有汎聲為一類。第二十二母諾爾字。諾穆親之諾第二十三囊字。他布囊之囊第二十四鼐字鼐曼之鼐為一類。第二十五丹字。羅丹之丹第二十六等字。鄂等答之等第二十七特字。土默特之特為一類。第二十八棍字。棍楚克之棍第二十九肯字色徹肯之肯第三十克字克哷之克為一類。

 自記曰治六書小學與四裔之學兩不相涉也因小學中有聲一門聲之中有古韻今韻等韻三門等韻中有西番一門暇日聊以意推之如此而凡史籍中聲音轉變之地名人名官名未易以今讀讀者亦既挈其樞紐矣

  蒙古字類表序 

龔自珍

蒙古文字為 國書之祖。大海烏巴什。未奉  詔時。 國初所用。所謂無圈點擋按者也。又為準部託忒之祖。託忒十五頭。皆略仿蒙古。無圈點而末筆直下波磔方闊者也。 國書有聯字一體。佛典謂之滿字。蒙古無之。乃皆單行。佛家謂之半字。準部亦無之也。然則蒙古之字。曷可不勒成一書。以備外史。今以波磔多寡為次序。不以天地人物為類。  欽定三合音清文鑑之載蒙古字。以明聲也。西域同文志之附載蒙古書。撮舉天地人物相比。乃借蒙古字形。以明西字形也。是表之作。乃專以明形也。若夫蒙古喇嘛所諷唐古忒諸經。有見於今中國大藏本者。如大槃之△字。又●字。隋章安項師強音之以伊又華嚴經實●難陀。本有四畫相如髻形杵形華形等。又各經皆有●字卍字等。居然符合。今故標撮一二。聊資考證。此方僧言。聲在空中。是無常法。未久則變形。在實處其變尚遲。又言有有聲而無形者。此土空圈記是也。有有形而無聲者。室利靺瑳相之屬是也。洵智者之論矣。

  蒙古冊降表序 

龔自珍

康熙二年。始詔禮官。查 國朝公主之下嫁外藩者。給予謚號。於是追謚   太宗文皇帝朝。噶馬思所尚主曰端獻長公主。追謚   世祖章皇帝朝。噶爾瑪索諾所尚主曰端順長公主。禮臣定例閱十二年。凡外藩王妃郡主未冊封者。理藩院會禮部具題。遣使冊封。皆以三四五品滿員往。夷攷前史漢唐有國之年。降主遠嫁。謂之和昏。其外藩遣子入侍。則曰盛事。此皆孱弱。不洽於遠。我 聖朝以中外為一家。四十九旗中。匪但開國佐命之勳。於內臣。亦且世世有甥舅之戚。宿%內庭。宴賚如諸王。其額駙專爵。班次在民公下。侯伯上。而京師府第。城中相望。或別賜海淀宅。內務府掌湯沐。禮官攷儀品。工部司製造。出則奉暖轎朱輪車。皆金黃雲綺之。紅雲綺之幃。垂金黃雲綺之幨。引之以絳繡曲柄之蓋。寶相華之繖。黑雲綺角之纛。孔雀之扇。行朱髦七尺香草之仗。綴珠龍首之立瓜。易稱帝妹。詩美王姬。綦威嚴矣。今以 國朝公主之適外藩者。謹依玉牒。詮次其謚號。而以外藩福晉郡主之荷冊封者。貂冠毳(之倫。綴於後為一表。曰哈屯者。視福晉。曰格格者。視郡主也。

  皇朝通典四庫全書提要

欽定皇朝通典一百卷。乾隆三十二年奉  敕撰。以八門隸事。一如杜佑之舊。其中條例。則或革或因。如錢幣附於食貨。馬政附於軍禮。兵制附於刑法。於理相近。於義有取者。今亦無所更易。至於古今異制。不可強同。如食貨典之榷酤算緡。禮典之封禪。前朝弊法。久已為  聖代所除。即一例從刪。不復更存虛目。又地理典以統包歷代。分併靡常。疆界參差。名稱舛互。故推原本始。以九洲提其大綱。今既專述 本朝。自宜敬遵 今制。況乎  威弧震疊。式廓昄章。東屆出日之邦。西括無雷之國。山河兩戒。隸職方。近復戡定冉駹。開屯列戍。  皇輿廣闊。更非九州舊界所能包。故均以  大清一統志為斷。不更以禹貢州域。紊 昭代之黃圖。至杜氏述唐朝掌故。與歷代共為一書。故皆分綴篇終。其文簡略。亦體裁所限。不得不然。今則專勒一編。式昭 國典。國法制修明之世。  鴻猷善政。史不勝書。故卷目加繁。溢於舊笈。且杜氏所採者。惟開元禮為詳。今則  謨烈昭垂。各成完軼。禮有  大清通禮。  皇朝禮器圖式。樂有   聖祖御製律呂正義。  皇上御製律呂正義後編。刑有  大清律例。兵有中樞政考。地理有  皇輿表。  大清一統志。  欽定日下舊聞考。 盛京通志。熱河志。滿州源流考。  皇輿西域圖志。又有  大清會典及則例。總其綱領。八旗及六部則例。具其條目。故縷分條繫。端委詳明。用以昭示萬年。誠足美乎官禮。又豈杜氏之掇拾殘文。裒合成帙。所可同日語哉。

  皇朝文獻通考四庫全書提要

欽定皇朝文獻通考二百六十六卷。乾隆十二年奉  敕撰。初與五朝續文獻通考共為一編。乾隆二十六年。以前朝舊事。例用平書。而述 昭代之典章。錄 列朝之   詔諭。   尊稱   鴻號。於禮當出格跳行。禮例迥殊。難於畫一。遂  命自   開國以後。別自為書。後續通典續通志。皆古今分帙。即用此書之例也。其二十四門。初亦仍馬氏之目。嗣以   宗廟考中。用馬氏舊例。附錄廟。因而載入   敕建諸祠。仰蒙  睿鑒周詳。  綸音訓示。申明禮制。釐定典章。載筆諸臣。始共知尊卑有分。名實難淆。恍然於踵之失。乃恪遵  聖諭。別立廟一門。增原目為二十五。其中子目。田賦增八旗田制。=謬沿錢幣增銀色直及回部普兒。戶口增八旗壯丁。土貢增外藩。學校增八旗官學。   宗廟增崇奉   聖容之禮。封建增蒙古王公。皆以今制所有而加。市糴刪均輸和買和糴。選舉刪童子科。兵考刪車戰。皆以今制所無而省。至象緯增推步。物異刪洪範五行。國用分為九目。尊號冊封之典。自帝系移入王禮。則斟酌而小變其例者也。考馬氏所宋事。雖以世家遺蔭。多識舊聞。然計其編摩。實在入元以後。故典章放失。疏略不詳。理宗以下三朝。以國史北移。更闕無一字。案理宗以後國史元兵載以北歸事見宋季三朝政要序今則   聖  聖相承。功成文煥。   實錄  記注。具錄於史官。公牘奏章。全掌於籍氏。每事皆尋源竟委。賅括無遺。故卷帙繁富。與馬氏原本相埒。夫尚書兼陳四代。而周書為多。禮記亦兼述三王。而周禮尤備。監殷監夏。百度修明。文獻足徵。蒐羅自廣。有不必求博而自博者矣。

  內府藏書記 

徐秉義

書者載道之器。治法之所從出也。古者書聚於上。必設官以掌之。周禮。外史掌四方之志。及三皇五帝之書。達書名於四方。史官主書。老聃為周柱下藏室史。韓宣子聘魯。觀書於太史氏。是也。要未有藏於內府者。漢興。承秦禁學之後。書缺簡脫。武帝始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祕府。孝成又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山巖屋壁之藏。莫不畢出。漢之典文。於斯為盛。則有延室廣內麒麟天祿之藏。命劉向揚雄讎校之。皆在禁中。謂之中書。藏於內府自茲始。後漢之東觀。亦禁中也。至桓帝始置祕書監。掌禁中圖書祕記。謂之祕書。即東觀也。而蘭臺亦藏書。故薛夏云蘭臺為外臺。祕書為內閣。然則祕閣之書。藏之於內明矣。晉宋以還。皆有祕閣之號。及唐開元中。繕寫四部書。以充內庫。其後中原多故。經籍蕩然。而此制遂廢。宋興。購求漸廣。復有崇文院太清樓及諸館閣之藏。下逮元明。以為故事。內府藏書。其來尚矣。雖然。藏書固盛典也。而一患其雜。雜則為小道異端。而無裨於內聖外王之學。一患其偽。偽則為剽竊摹擬。而不協於仁義中正之歸。二者不可以不辨也。漢術數方技之類。多為妄人所依託。假聖賢之名。以惑當世。梁華林園總集釋典。不可勝計。隋煬帝聚書。蒱博鷹狗之說。無所不備。唐元載當國。請括圖書以千錢易一卷。人皆嗜利。偽作爭獻。若此者非雜則偽。雖多亦奚足貴耶。我  皇上纘承丕基。重熙累洽。典謨風雅之篇。故老名儒之說。循環乙夜。而熟講於經筵。念終始典於學。以觀人文之化成。於是運獨見之明。下求書之詔。網羅遺逸。甚盛意也。而猶意言淆亂。或詭於聖人之道。乃命有司。凡天下之書。非有裨於學問政治者。毋得收。向之所謂雜且偽者。今何患焉。董仲舒對策曰。詣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教者。勿使並進。此道所以日尊。而治所以日隆也。我 朝內府之典籍。不惟其多而惟其精。上可以翼聖真。扶絕學。其次亦可以博聞洽見。益人之神智。  皇上所以詒謀燕翼。而開億萬年有道之長者。皆於是乎在。豈徒玉軸牙籤。侈焜燿於冊府也哉。

  議諡明季殉難諸臣疏乾隆四十一年 

大學士舒赫德

奉  諭旨飭查明季殉節諸臣。予以諡號。仰見我  皇上聖仁公溥。覃被無私。表微闡幽。至為該備。伏考戴記諡以尊名。節以壹惠。鄭氏註言謚者行之述。謂使聲譽可得而尊信。即以其行一大善為謚也。惟是歷代易名。祇為飾終常制。而勝國遺忠。並膺茂典者。實曠古所未有。謹按順治九年。   世祖章皇帝。軫念明末甲申殉節之臣。自范景文以下二十人。及劉文炳鞏永固衛時春張慶臻錫謚有差。乾隆四年。  皇上允廷臣所請。於明臣趙譔。復予旌謚。大義嘉名。後先昭揭。茲奉  恩綸。詳議追獎。不惟闖獻蔓延。時窮節見。俾從甄錄。即我 朝。天戈迅掃。其時抗顏拒命者。亦令一例褒揚。而明初靖難之變。藎臣烈士。甘就誅夷。雖閱年逾遠。並不使終於湮晦。此誠  聖主大公至正之盛心也。臣等伏讀  欽定明史諸卷。或專傳特書。或因文附見。義法精嚴。顯微共貫。  皇上申命儒臣。增修輯覽。于福唐桂三王事蹟。詮次釐訂。褒誅筆削。仰承  睿裁。自神宗後。諸臣效節始末。具載二書者。臣等祇遵  訓示。分晰考稽。而以 大清一統志。與直省通志互校。亦可參異同而核詳略。至建文諸臣。遺聞軼事。附會不經。若表忠致身等錄。皆無足徵據。而一以正史為斷。其中區別流品。斟酌典章。謹擬數條。臚列如左。

一明代殉國諸臣。所處時地不同。其素行亦各不一。按大戴禮白虎通論諡。大名小名。並著其文。應請倣其意而變通之。定為專謚通謚之法。其有生平大節。卓然可稱。而又艱貞自靖。百折不回者。自宜特予褒崇。按名定謚。若平時無甚表見。而慷慨致命。志節皎然。則彙入通謚之列。其較著者為忠烈忠節。次則為烈愍節愍。期於考行稱名。各有攸當。

一明季應謚諸臣。其在天啟崇禎間。已經議者。均無庸再給。至福王時。雖間有贈謚。而荒殘擾攘之際。偏私挂漏。指不勝屈。其出於唐桂二王者。則臧否益淆。規制彌漏。應請自福王以後。得謚者並按其應謚之實。綜核更正。俾共知 盛世兩字公評。實為千載定論。

一明代諸臣。既邀  賜謚。宜有附祠以彰華袞之褒。第已事遠年湮。即欲表墓旌閭。亦難查考。而異代之臣。更不便照現行事例。因謚立碑。查直省府州縣。各有忠義祠。應於諸臣原籍。令有司設牌入祀。其里居失傳者。則於授命之所。附祠。並請  下翰林院臣。撰擬專謚及通謚文各一篇。交禮部刊發直省。令所在按式成造木榜。填書某官姓名謚字。附載事實於後。懸諸祠內。以昭令典。其有後裔尚存。願於祠墓自行鑴碑石者聽。至史冊所稱閤門遇難者。不一而足。似應入祀節孝祠。以示表揚。其有姓氏可稽者。詳書於牌。否則止書某某妻妾女媳同時殉難若干口。用昭核實。

一諸生韋布。未通仕籍。甚且姓名無考。如山樵市隱之遂志成仁。所在多有。議諡自難概及。應請於諡之所不及者。均令其入祀忠義祠。則草野幽貞。亦不至淪於泯沒。其有妻女等從殉者。並如前例。

一明臣如楊所修王大年李應薦張捷楊維垣輩。雖臨危不屈。而名麗閹黨。其素行已屬有虧。自不便令其濫邀謚典。其因馬士英而驟遷如楊文聰者。抗節亦有可矜。進身究為可議。若方岳貢邱瑜之殉難。見於一統志。以正史律之。則殊有遺憾。而一時勳戚之臣。明史謂大半以兵死者。原不在盡節之數。又如張鶴鳴之信王化貞。排熊廷弼。與蘇觀生之擁立朱聿。搆難桂王。皆僨事可誅。隕身莫贖。而馬吉祥蒲纓則表裏為奸。其入緬偕亡。益無足道。且有於甲申謁賊苟免。其後乃堅拒我大兵。如傅鼎銓張家玉衛允文吳爾壎者。均屏而不錄。至若樓璉草詔而後自經。梅殷入朝而復被害。亦不得比於完節。以見 聖朝權衡予奪。褒鉞昭然。

一明史久經  欽定頒行。所有新議諡法。難於各傳添載。臣等酌議請照明史格式。另編一冊。冠以原奉  諭旨。次載諸臣議疏。次及所擬專謚通謚清單。一體成書。與明史相附而行。俾讀史者有可稽核。以昭傳信。

  國朝諡法考自序 

王士禎

本朝有天下逾五十年。   祖德宗功。尊名當實。所謂南郊稱天以謚之。藏在金匱。顯融無極。自業以來。諸王公將相攀鱗附翼而起。家有行狀。國有惇史。而 朝廷飾終之典。莫重於謚。顧五十年來。未有成書。以備掌故。館閣之祕。世又無從而窺焉。士禎昔備員史局。以為 國之大典。不可以無述。私用掌記。勒為一書。書成。序之曰。諡始於周。周禮春官太史。小喪賜諡。小史。卿大夫之喪賜謚。讀誄。漢唐而下。皆循其制。而間有損益。漢制雜見於白虎通獨斷諸書。唐宋則太常博士議之。考功覆定而後上之。明制大臣之喪。禮部以諡請。既報可。則內閣以三諡列上。而人自擇之。 本朝率沿明之舊。此其大略也。然而古今有不能盡同者。士冠禮曰。生無爵。死無諡。唐則養德邱園。聲實名著者得諡先生。宋林逋徐積蔡沈。元韓性杜英許謙胡炳文諸人。皆以隱逸特諡。前明官必三品。例始得諡。自餘翰林有講幄舊勞者。死建言。死封疆。死王事者。亦得予諡。而其他不與焉。至邱園之得諡者鮮矣。此其不同一也。古者諡具美惡。所以寓褒貶。示勸戒。而其後則有美而無惡。此其不同二也。古謚有六家。蘇洵芟其重複。凡所取者一百六十八謚。鄭樵又增損之。為上謚百三十一。中諡十四。下諡六十五。迄於明代所存者。僅六十八諡。今則又減於前。此其不同三也。明制翰林官始得諡文。然有不翰林而諡文者。劉文成王文成是也。翰林而不諡文者。劉忠愍球是也。一代之制。異同如此。 本朝則閣臣雖不由翰林。皆得諡文。此其不同四也。婦人古有諡。自戚里外如虞潭母孫之諡定。李思齊妾鄭之諡貞烈。皆有瑰瑋之行。而其後乃僅以為阿保恩澤之私。此其不同五也。又有疑者。郊特牲曰。死而諡之。而春秋%侯賜北宮喜諡曰貞子。析朱成曰成子。生而諡之。又何說也。大戴禮曰。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春秋之世。乃有以作亂被誅而得上諡。如崔武子。欒懷子。又何說也。宋歐陽修卒。議欲諡文以配韓愈。常秩有私憾於修。增一字為文忠。議者謂必此以待安石。已而果然。太常初擬朱熹諡文正。考功劉彌正謂熹當繼唐韓愈。宜特諡文。詔從之。厥後周程張呂諸儒。諡皆一字。此以一字為貴也。京鏜諡文穆。其子請避家諱。改諡文忠。言者謂楊億鉅儒。既諡文。議者欲加忠。竟不與。加一字尚不可。況二字極美乎。此以二字為貴也。明制。諡親王一字。郡王二字。此又以少為貴也。世宗惑道教。邵陶二真人。濫及四字。此又以多為貴也。又何說也。此予所積疑於中。而不得其說者。并附著之。至 本朝賜諡。尤在獎忠義以風有位。   世祖定鼎之初。即下有司。定勝國甲申諸臣之諡。康熙中。監司殉難。若葉映榴之諡忠節。陳啟泰陳丹赤之諡忠毅。皆非常典。所以教忠者至矣。百世而下。猶必有觀感而興起者也。

  論諡諱 

閻若璩

嘗思齊孝公名昭。而其後有昭公。宋平公名成。而其先有成公。為二國之臣子者。稱昭公成公之諡。則觸孝公平公之名。諱孝公平公之名。則廢昭公成公之諡。此將若之何。曰鄭康成之論諱禮。曰於下則諱上。不聞於上則諱下也。猶之於後則諱前。不聞於前則諱後也。此自諡昭公與名平公者之失考耳。於二公何與哉。然則禮既失於前矣。而為二國之臣子者。終將若之何。曰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違之故諡之。諡者所以易名之典也。烏得而廢諸。但為齊之臣子。於昭公則稱昭。而餘則否。為宋之臣子。於成公則稱成。而餘則否。此固諱之變禮也。吾於是而知名子者。不以國。不以日月。不以隱疾。不以山川。為其易及而難避也。今獨不可增一例。曰名子者不以諡乎。以諡則將廢此諡矣。明臣如陳文王文皆例應諡文。以名文遂不得諡文。此亦可見矣。

  鹵簿名物記 

陸燿

始余入朝。見鹵簿心焉識之。不得其名。問之同僚。亦莫能數而對也。及觀禮器圖。乃歎從來制作之明備。殆無以復加於茲矣。昔司馬遷適魯。觀孔子車服禮器。至低徊不能去。矧親炙聖人之治化。獲1當時之禮樂者哉。按鹵簿之別。有曰大駕者。郊祀用之。曰法駕者。朝會用之。曰鸞駕者。歲時出入用之。曰騎駕者行幸所至用之。大駕最為備物。尊天祖也。法駕稍損其數。文物聲明取足昭德而止。鸞與騎又加損焉。事非特典不敢同於所尊貴也。凡為者五十有四。九龍而曲柄者四。色俱黃。翠華紫芝兩承之。九龍而直柄者二十。色亦黃。皆以次序立。花卉而分五色者十。九龍而分五色者亦十。色各二。其立不以次。而以相間。純紫與赤而方八。為扇者七十二。壽字者八。黃而雙龍者十六。赤而雙龍者八。黃與赤單龍者各八。孔雀雉尾及鸞鳳文而赤且方者又各八。幢之屬十有六。長壽也紫也霓也羽葆也各四。旛之屬十有六。信旛也絳引也豹尾也龍首竿也。亦各四。曰教孝表節。曰明刑弼教。曰行慶施惠。曰褒功懷遠。曰振武。曰敷文。曰納言。曰進善。八者各為一隅。凡旌之屬亦十有六。於是有四金節。四儀鍠氅。四黃麾。而繼之以八旗大纛二十四。羽林大纛。前鋒大纛。共十六。五色銷金龍纛共四十。凡為纛者八十。旗取諸祥禽者。儀鳳翔鸞仙鶴孔雀黃鵠白雉赤烏彩獅白澤角端赤熊黃羆辟邪犀牛天馬天鹿。取諸四神者四¡華蟲振鷺鳴鳶。取諸靈獸者。遊。取諸四瀆五嶽者九。取諸五星二十八宿者。二十三。取諸甘雨者亦四。取諸八風者八。取諸五雷五雲者十。取諸日月者各一。其外有門旗八。金鼓旗二。翠華旗二。五色銷金小旗各四。出警入蹕旗各一。旗之數共百有二十。為金鉞為星為臥瓜為立瓜為吾仗為御仗各十有六。又六人持仗而前導曰引仗。自至引仗。其名一十有七。紅鐙六。二鐙之下。鼓二十四。金二。仗鼓四。板四。橫笛十二。又二鐙之下。鼓二十四。畫角二十四。又二鐙之下。鉦四。大小銅角各十六。自紅鐙至銅角。其名十。午門之內。有金輦玉輦焉。午門之外。有五輅五寶象焉。天安門之外。則又有四朝象焉。朝象雖非朝期。率每晨而一至。引仗以上。在太和門之內。銅角以上。在端門之內。其最近  御座者。有拂塵。有金爐。有香盒。數各二。沐盆唾盂大小金缾金椅金杌數各一。執大刀者。執弓矢者。執豹尾槍者。每事各三十人。其立亦不以次。而以相間荷殳戟者各四人。侍殿前。執曲柄黃者一人。殿下花之間。執靜鞭者四人。自黃龍以下。諸之間。仗馬十。掌騎者十人。殿之下。陛之上。執戲音麾竹者二人。計鹵簿所需幾八百人。昔者子入太廟。每事問。余雖卑賤。猶得以時從公卿大夫後。拜舞於庭。問焉而莫對。於心誠不能無憾。今得其名與物。而疏記之。其亦於孔氏之教。庶幾其不悖耳矣。

  商周銅器說研經室文集 

阮元

形上謂道。形下謂器。商周二代之道。存於今者有九經焉。若器則罕有存者。所存者銅器鐘鼎之屬耳。古銅器有銘。銘之文為古人篆蹟。非經文隸楷縑楮傳寫之比。且其詞為古王侯大夫賢者所為。其重與九經同之。北宋後古銅器始多傳錄。鐘鼎尊彝敦槃戈劍之屬。古詞古文不可勝識。其見稱於經傳者。若湯之盤。正考父孔悝之鼎。其器皆不傳於今。然則今之所傳者。使古聖賢見之。安知不載入經傳也。器者所以藏禮。故孔子曰。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先王之制器也。齊其度量。同其文字。別其尊卑。用之於朝覲燕饗。則見天子之尊。錫命之寵。雖有強國。不敢問鼎之輕重焉。用之於祭祀飲射。則見德功之美。勳賞之名。孝子孝孫。永享其祖考而寶用之焉。且天子諸侯卿大夫。非有德位保其富貴。則不能制其器。非有問學通其文詞。則不能銘其器。然則器者。先王所以馴天下尊王敬祖之心。教天下習禮博文之學。商祚六百。周祚八百。道與器皆不墜也。且世祿之家。其富貴精力必有所用。用之於奢僣奇'者。家國之患也。先王使用其才與力與禮與文於器之中。禮明而文達。位定而王尊。愚慢狂暴好作亂者鮮矣。故窮而在下。則顏子簞瓢不為儉貴而在上。而晉絳鐘鎛不為奢。此古聖王之大道。亦古聖王之精意也。自井田封建廢而梓人鳧氏亦失傳矣。故吾謂欲觀三代以上之道與器。九經之外。舍鐘鼎之屬。曷由觀之。

  商周兵器權量說研經室文集 

阮元

三代以上。稱人之戰者曰卒伍軍旅。不曰兵。曰兵者。戈戟弓矢之屬之專名也。古兵矛三尋為最長。經傳中罕見用之。所用者戈為多。戈之存於今者甚多。以今尺橫度之。不過數寸。其柲長古尺六尺六寸。僅與中人之身等耳。鄭注考工記。古矢鏃長二寸。近人得古長平銅箭鏃與之合。似周尺計之。亦僅當今尺一寸二分強耳。古劍今存者。運肘度之。首與肘齊。末與指齊。亦甚短矣。先王之制兵。非不能長且大也。限之以制度。行之以禮。本之以仁。故甚短小也。後世務以物力相勝。浸為長鎗大矣。浸為火矣。亦不得不然之勢。猶車戰之變為馬騎也。古度量衡。短小且輕。今度量衡。長大且重。又何也。自古利權皆自上操之。官吏之徵銀帛粟米也。未有不求贏者。數千年遞贏之至於如此。此亦不得不然之勢也。

皇朝經世文編卷五十七

 禮政四學校 

善化賀長齡耦庚輯

  取士篇明夷待訪錄 

黃宗羲

古之取士也寬。其用士也嚴。今之取士也嚴。其用士也寬。古者鄉舉里選。士之有賢能者。不患於不知。降而唐宋。其科目不一。士不得與於此。尚可轉而從事於彼。是其取之之寬也。王制命鄉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司徒論選士之秀者。升之學曰俊士。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升之司馬曰進士。司馬論進士之賢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論。論定然後官之。任官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祿之。唐之士及第者。未便解褐入仕。吏部又復試之。宋雖登第入仕。然亦止簿尉。令錄榜首。纔得丞判。是其用之之嚴也。寬於取則無遺才。嚴於用則無倖進。今也不然。其取士止有科舉一塗。雖使豪傑之士。若屈原董仲舒司馬相如揚雄之徒。舍是亦無繇而進。取之不謂嚴乎哉。一日苟得。上之列於侍從。下亦置之郡縣。即其黜落而為鄉貢者。終身不復取解。授之以官。用之又何其寬也。嚴其取。則豪傑之老死邱壑者多矣。寬於用。此在位者多不得其人也。流俗之人。徒見二百年以來之功名氣節。一二出於其中。遂以為科法已善。不必他求。不知科第之內。既聚此十百萬人。不應功名氣節之士。獨不得入。則是功名氣節之士之得科第。非科第之能得功名氣節之士也。假使探籌較其長短而取之。行之數百年。則功名氣節之士亦自有出於探籌之中者。甯可謂探籌為取士之善法邪。究竟功名氣節人物。不及漢唐遠甚。徒使庸妄之輩。充塞天下。豈天之不生才哉。則取之之法非也。我故寬取士之塗。有科舉有薦舉有太學有任子有郡縣佐其法以諸生掌六曹有辟召有絕學有上書。而用之之嚴附見焉。明初薦辟之法既廢。而科舉之中尤重進士。神宗以來。遂有定例。州縣印官以上。中為進士缺。中下為舉人缺。最下為貢生缺。舉貢歷官雖至方面。非廣西雲貴不以處之。以此為銓曹一定之格。間有一二舉貢受知於上。拔為鄉貳大僚。則必盡力攻之。使至於得罪譴逐。且殺之而後已。於是不繇進士出身之人。遂不得不投門戶以自庇。資格與朋黨。二者牢不可破。而國事大壞矣。至於翰林之官。又以清華自處。而鄙夷外曹。崇禎中。天子忽用推知考授編檢。而眾口交譁。有適從何來。遽集於此之謂。唐武儒衡語嗚呼。科第不與資格期。而資格之局成。資格不與朋黨期。而朋黨之形立。防微慮始。有國者其為變通之計乎。

  古學校考 

程晉芳

禮經言學校建置名目各殊。後之解者。因以糾紛。余辨之曰。天子立四代之學。謂周家存虞夏商學。及本朝之詩書禮樂。而非建學於四所。亦非一學之中。以東西南北識虞夏商周之別也。劉原父之言。有可信矣。唐虞官百。自天子之元子。及公鄉大夫之子。不過二三百人。一學之中。已足容之。後世官多。學者眾。或別為廬舍。以廣其教。要必以大學統之。不必定有四處。如大戴禮學禮曰。帝入東學。上親而貴信。帝入南學。上齒而貴親。帝入西學。上賢而貴德。帝入北學。上貴而尊爵。此皆漢儒增無為有。好為瀾翻絢爛之詞。又如易傳太初篇。太子旦入東學。晝入南學。暮入西學。五禮通考謂此下當有夜入北學一句夫一日之中。轉移於四學之內。日日如是。業何由精。心何由定耶。學貴乎專。地專則志專。故余於建學之說。獨遵孟子。孟子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言鄉學也。學則三代共之。言國學也。可謂簡明該括。證以漢書儒林傳。無可易也。或曰。有虞氏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夏后氏養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左學。周人養國老於東膠。養庶老於虞庠。虞庠在國之西郊。王制內則皆同。豈不可信歟。曰孟子所說者。學之大略也。名目稍異。則時代久遠。間有更易。詳玩王制內則之文。似庶老為鄉老。則下庠西序。左學虞庠。宜為國門外鄉遂之學。經曰在國之西郊。斷可識矣。曰。由子之言。國僅一學乎。答曰小學在公宮之左。大學在西。此其說可據。門闈之學。即小學也。大抵冑子初由小學。十五而入大學。其學有序。則其地攸殊。虞殷之太學在西。夏周之太學在東北。此又所置不同也。若夫成均之名。古名。董江都之言足據。學至于樂。斯為大成。均者韻也。李穆堂先生辨之最詳。後世不知。乃謂天子之學有五。辟雝為太學。其南為成均。亦曰南學。鄭氏鍔謂辟雝即成均。不知辟雝乃成均中之澤。所謂習射於澤者也。惡得與成均並。王氏詳說。以成均為上庠可從也。五禮通攷。引詩靈臺疏。謂靈臺在國之東二十五里。韓詩說辟雝在南方七里之內。立明堂於中。五經之文所藏處。以茅草。取其潔清也。左氏說。天子靈臺。在太廟之中。壅之靈沼。謂之辟雝。諸侯有觀臺。亦在廟中。夫學之建置。古人論說。已自紛拏。又復錯明堂太廟靈臺靈沼於其中。不更紊乎。大抵凡南向第一堂。皆可謂之明堂。太廟有明堂。聽政之所曰明堂。太學嚮南之前廨。或亦可曰明堂。儒家欲渾明堂太學而一之。而不知教肄之所。非承祀班朝之所也。且靈臺以觀天文。而兼為游觀之所。沼以靈名。因臺而設。詩人記一時營造。並及辟雝。而太學之鼓鐘。於斯可記。辟雝斷非靈沼。亦必不與靈臺在一處。袁準正論云。明堂宗廟太學。禮之大物也。事義不同。各有所為。而世之論者合以為一體。取詩書放逸之文。經典相似之語而致之。不復考之人情。之道理。失之遠矣。準之言可為確論。且小學在公宮之南。宜有然也。太學在郊。則必無是理。郊有鄉學。太學必在國門內。五經之文。不藏於國中。而使冑子日趨郊研讀乎。皆由執明堂建於郊外之說。並以太學為在郊。又混明堂太學為一。說禮而禮愈淆。不可歎耶。或曰。教之之官可得聞乎。曰。觀舜命夔典樂。則後世之大司樂。為太學之長官矣。禮記所謂大司成者是也。鄭注謂大司成是司徒之屬師氏溷矣。或曰周官之師氏保氏。轉在大司成之下乎。曰。周官後儒所撰。以太子有師保而著是名也。大樂正之官。非僅如矇瞍之通音曉律已也。所謂崇四術。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有專職焉。近儒陸桴亭欲以大司成當宰輔之任。言雖近迂。要之克任斯職者。必非常之選矣。論說在東序。序。牆也。在太學之東。堂上之牆為序。非庠序之序也。觀侍坐於大司成。遠近間三席。可以問。終則負牆。列事未盡。不問。則大司成之尊可知矣。或曰。教之之時可得聞乎。曰。人之資性有敏鈍。因材以掖之。不可以時限也。總其成者大司成。自大司成以下。詩書禮樂各有分官。一藝成又教以一藝。就禮家所載。王制云。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文王世子則云。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又曰。春誦夏弦。大師詔之瞽宗。秋學禮。執禮者詔之。冬讀書。典書者詔之。其為時已各不同。而陳晉之猶分別四時以教。不亦執乎。

  教冑子論 

呂星垣

昔者舜咨禹宅百揆。命棄播穀。契敷教。皋陶明刑。垂共工。益作虞。伯典三禮。其於治天下之具畢舉矣。終之命夔教冑子。舜治一世之天下以此終。治萬世之天下。以此始也。冑。長也。自天子至鄉大夫之適子也。皆將有天下國家之責者。故不可不素教而預養之也。故樂正崇四術。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天太子王子群后之太子。鄉大夫元士之適子皆造焉。由此道也。故上無縱慾敗度。顛覆典刑。墮喪神器之主。下無蕩檢踰閑。殘民殄物。毀家病國之臣。延祚一家。保艾天下。孟子曰。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此之謂也。秦漢三國以後。司馬氏混一區宇。父子兄弟。互相殘夷。倫理既虧。禍變斯亟。一時公卿世族。崇習虛元。風流相尚。浮薄敗壞。迄乎過江。罔有底止。沿及南北割據。戎馬倉皇。間或粉飾圖書。卒未嚴立保傅。父兄艱難締造。子弟玩愒消亡。揆厥病根。均失預教。由逐鹿之初。武臣勷力。遂以勳裔聯戚怙寵。朝秉符節。暮毒方州。嗚呼。殷鑒不遠。何其弗思甚也。此在開創甫定。即當建學明倫。長慮卻顧。況乎其繼世有天下者哉。夫齒冑體乾。貴乎金聲玉契。而與國休戚。亦貴喬木世臣。三代世祿之典。雖不行於後世。要其所與戡定削平顧命定策數人。其子孫苟無大過。世主亦不忍廢棄。顧使其僅足於逢長窺伺。則不才者適以亡國敗家。僅足於小信小忠。則才者亦止於出納奔走。而下此益不足信矣。唐宋後家法相傳。典崇教冑。唐太宗撰帝範十二篇以授太子。宋真宗亦撰元良箴以授太子。其有鑒歟。卒未聞廣教冑之典。於卿大夫之適子也。五季紛爭。又棄厥典。上如置。下如沸釜。禮樂不興。民無所措手足。其謂是歟。故治有基於典學一事。而仁及於天下萬世之國祚民命者。必自教冑子始。

  書院議 

袁枚

民之秀者已升之學矣。民之尤秀者。又升之書院。升之學者歲有餼。升之書院者月有餼。此育才者甚盛意也。然士貧者多。富者少。於是求名賒而謀食殷。上之人探其然也。則又挾區區之稟假以震動黜陟之。而自謂能教士。嘻。過矣。夫儒者首先義利之辨。今疚之以至微之利。而惕之以至苛之法。其謀入焉者。半苟賤不廉者也。苟賤不廉之人。養之教之。何所用之。夫養士與養兵不同。兵非民之秀者也。然則書院宜如何。曰。民之秀者已升之學矣。民之尤秀者升之書院。民之尤秀者。一郡中不數人。吾甯浮取之以備教。則亦不過郡二三十人而已。以餼數百人之費。餼二三十人。既可贍其家。絕其旁騖。而此二三十人者師師友友。絃歌先王之道以自樂。則又安得有害之馬。侜張佻險於其間耶。為之師者無多。弟子博習相親。以故憤易啟。悱易發。經義易傳。治事易治。 國家他日用人。捨書院其焉取之。中庸曰。忠信重祿。所以勸士。孟子曰。堯舜之仁。而不愛。急親賢也。即此意也。漢州郡貢士。戶二十萬以上。才舉一孝廉。以京師之大。而太常弟子。不過五十人。以吳公之賢。洛陽之盛。而所舉秀才。僅賈誼一人。其慎重何如。然則彼之舊隸書院。而藉以養者。將汰之歟。曰。養士與養孤寡不同。彼哀其終而收之。此謹其始而擇之也。而云何不汰也。然則何以知其尤秀者而擇之。曰。取人以身。擇士者秀。則所擇者亦秀。所謂規有摹而水有波也。嗟乎。今之寬於養士者。既視之如無告之窮民。而嚴焉者又視之出兵以下。且不知已。先求知人。此予之所以嘆也。不然。書院在在有也。而不聞受其益者何也。

  重學校 

侯方域

今與古之相反。名與實之不相副。未有如學校之甚者也。古之學校。所以養才。而今以收不才。名徇其舊似甚貴。而實失其據則甚辱。久之穢濫而無可別。并其名亦不足貴。則何以興天下之學。而成天下之材也。天下之學不興。天下之材不成。雖聖人無以致治。欲反其道。必自重學校始。夫設學校於此。必其才者入。不才者不得入。是以才者有以自見。而不才者無所容。倘其雜然并進。是才與不才混也。才與不才混。而天下之才者少。不才者多。是才無以勝不才也。才無以勝不才。其勢必盡化為不才而後止。嗚呼。舉天下之學校。盡化為不才。 朝廷猶曰吾養士於此。而他日將有大用之也。豈不誤哉。然則重學校者。必清其非學校者而後可也。清其非學校者。必嚴其督學校者而後可也。往者士之游於校者。十年五年之積累視其學。而其一日之短長視其文。進之者慎。而退之者嚴。有公卿之子弟。望泮宮而不得入。既入而不免於黜革者矣。今之游於校。亦視其積累與其短長。然而昔之所積者才。而今之所積者財也。昔之短長。才有一定之優劣。而今之短長。財有適然之厚薄也。才茂於人。謂之茂才。才秀於人。謂之秀才。古之制也。今則謂之請託熟於人。賄賂先於人而已。自明之中葉。而督學者患在請託。明之末季。患在賄賂。苟有其為之之具。則以卿大夫之奴。郡縣之隸。為之而無以禁。且既為之。而猶不除役也。牙狙市獪之徒。戎卒之伍。為之而無以禁。且既為之而猶不徙業也。然以其非此數者。而指而擯之。而彼有所不服何也。以為我之所不能者。爾亦不能。而爾之所為有其具者。我亦得而有之也。嗚呼。學校之積輕。至不可以盡言。而猶欲以姑息為有恩。寬假為有禮。則是天下之穢者。終無時而清。天下之濫者。終無時而裁也。故慎之而又慎。所以明異也。嚴之而又嚴。所以示尊也。盡去天下之不才而後真才見。雖得一真才。而不以為不足也。雖去數百千之不才。而不以為過也。今者大縣之弟子。殆不下二千人。中小縣亦各千餘人。此可為者也。且也有進而無退。其進也。無論試士與不試士。寸檄尺符。隨手而下。其退也無幾。又不終朝。提掇而復之。攀附夤緣。浹歲不絕。彼督學者。非不知也。因循之見狃於前。而貪利之心橫於後。前人之教後人。若貽以規矩。後人之守前人。若奉為律令。吁。其所由來者漸矣。然則必何如而後可也。曰。舉明臣張居正之舊令而力行之。其進也有制。大縣必四十人。中縣必二十五人。小縣必十五人。其退也有制。百人不稱。則退百人。千人不稱。則退千人。無容偽。容偽者褫不旋踵。無姑徇。姑徇者罰不移刻。以作養之意。而寓澄汰之權。以文章之事。而行軍旅之法。庶乎其可也。而其要則尤在勿以文藝為浮華。而以德行為借口。蓋其所可飾者行也。而其所不可飾者文也。今使恃其才力以亂其名實。而使人保而舉之曰。此德行者也。則督學者。必俟論定於歲月。而無由一旦以知其然否。設使人保而舉之曰。此文章者也。取而試之。閱其數語。不終卷而瞭然矣。夫然後察之曰。之子也。得無佻達者乎。而士行亦可以飭矣。故舍文而論其行者。奔競之端也。既論文而後察其行者。齊一之術也。天下固有文學而無德行者。未聞不文不學而有德行者。道德發聞之謂德。百行卓越之謂行。是文學之所不及也。非謂其遺文學也。且有人於此。策之以經而不對。考之以文而不能。問之以字而不識。無論其實不長者。即果然矣。亦不過市井之愿。耰鋤之老耳。朔望讀法。舉而旌之。里正之事。邑宰之職也。而奈何冒之以學校之名也。或曰。學校所以養士也。居正刻覈之法。非先王寬大之澤。夫士苟才而賢。即居之以夏屋。而享之以大烹。古之人不以為泰。不然育才之地而今沿以為惠濟之局。豈不亦羞 朝廷而輕當世之士也哉。

  制科策上 

魏禧

古者取士之途廣。迨後則專出於制科。而其法尤未善。八股之法。一在於摹聖人之言。不敢稱引三代以下事。不敢出本題以下之文。一在於排比有定式。夫題之義理。有博衍數十端。然後足以盡者。有舉其一端。扼要而無遺者。今必勒為排比。則是多端者不可盡。而得其一說而畢者。必將強為一說以對之。其對之。又必摹其出比之語。斤斤然櫛句比字而不敢或亂。六朝之文。俳儷為工。雖雜施於游箋記。而後人尚譏其陋。今以長對俳儷而譯經傳。其陋抑可知矣。聖賢之理適用為本。故言理不徵事則迂。疏古人之言不徵後世之得失。則言之富且精者不得見。今必以為不可毫髮有所損益。則是古人所一言者。吾從而再言。所短言者。吾從而長言。言之毫髮逮聖人無益。況必不逮耶。明世黜雜學。尊孔子。勒四書五經為題目。法視前代為獨正。販夫豎子。莫不知仁義道德之名。然才略迂疏。不逮漢唐遠甚。及其後。則遂欲求為東晉南宋而有不可得者。天下奇才異能。非八股不得進。自童年至老死。惟此之務。於是有身登甲第年期耄。不識古今傳國之世次。不知當世州郡之名。兵馬財賦之數者。而其才俊者。則於入官之始而後學。故居今以救制科之敗。愚則以為莫若廢八股。而勒之以論策。故曰。八股之為經濟者。施於論則腐矣。論施於策則迂。策施於奏議則疏。何者。言禮者易偽。而覈事者難欺。是故法未有久而不敝。然其立法之始。則不可不盡善。論策之制。其敝也必有勦襲靡衍。夸而不適用。而天下之人。則勢不得不取古今治亂之書而讀之。而講求天下兵馬財賦關阨險阻時務利害之事。今夫采魚者必張網於大澤。獵獸者必設罝於深山。夫固有不得魚獸者。顧涉澤以求獸。而越山以問魚。是所謂索燧人以三淩之冰。縶騏驥之足而責千里者也。或曰。聖人之學。不明於天下。而較事功。則刑名功利之說起。求其治必亂。答曰。吾之說非舍四書五經而別求之也。四書五經命題以正其本。變八股。制論策。使人得盡其才。適於實用以救其敗。請言其法。凡童子試小學論一道。科經書白文三。四書一易書詩禮所占經一春秋傳一令自某處起默書至某處止兼唐人考字宋人帖括之意弟子員試四書一道。所占經一道。策一道。鄉試策一道。春秋一道。判一道。四書一道。所占經一道。會試策二道。判六道。皆一試。凡小學四書經為論。無定體。無長短格。及稱引秦漢以下得失。當代時務諸禁。凡命題毋割裂章句以巧文。如虛縮巧搭枯難題之類毋而不經。如鑽穴踰牆殺雞攘羊之類凡判必依律去對偶。如讞獄之語。或設事造題。使議其罪。假立一事令議甲乙所犯據律例應得何罪凡試策。試州縣者策以其州縣之利害。或問地方現在何事作何區處或泛問利弊鄉試策以其鄉。會試策以天下之利害。會試之策。概論國勢治道。或古人當國事業者一。分吏戶禮兵刑工六職命題者一。自為弟子員。各使占其所能。如習吏則書一吏字於卷面同占經例專才者對一科。通才者對數問。中進士廷試。則使雜陳其所見。而考難之。以定其官。人有平日識出有司命題之外者故令雜陳所見而相考難或天子自試或公卿雜試之參用虞廷敷奏周官論辨之意於是以通才者署郡縣選。專某職者。就某部觀政。授某部官。既受官。以奏疏。疏之體必簡而直。簡無繁文。直無隱事。天子一日萬幾。文繁則目眩騖虛而失要。事隱則不足知事之利害。與人之賢否。奏某事。曰某臣奏為某事。若何則利。否則害。言者能行。則曰臣所見如此。臣實堪 朝廷試而用之。否則曰。臣能言。臣不能行。以臣所察。某臣能堪臣言。 朝廷試而用之。又否則曰。臣所言。臣與僚友不能堪。 朝廷懸其言於朝。以待能者。

 或謂所言事廷臣舉無能者言之何益不知吾所知之人雖皆不能天下或有能人而吾不知如一時無其人有必不可不存此論者如漢武帝下詔募使絕域雖非當務其法可倣也愚謂 國家有大難事竟當另設一科懸格以募異人儲材以備急用事畢即罷其科不為定制可耳乙酉自記

  制科策下 

魏禧

童子何以試小學。天下之亂由風俗壞。風俗壞由小學廢。是故使之孝親敬長。奉法守禮。童而習之。外柔其筋骨。而內植其心。故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今之人幼習章句。稍長治文藝。童子能時文。則泰然以為成人。於是有身登甲第。年強壯。不能隨行後長之禮者。何以不兼試四書。四書之旨。深而博。兼則麤。專則精。兼則四書重。小學必廢。何以離春秋於四經。董子曰。不學春秋。處經事不知宜。處變事不知權也。是故人君不能辭首惡之名。而人臣不能免亂賊之誅。故不人習戶曉。則匹夫不能治一家。何以鄉會試首策也。中式者必得官。故以練事為先也。鄉試之策。何以不分六職。守一職者。必兼知六職之故。故官欲其專。學欲其通也。會試則今日中式。而明日授官爾。何以鄉會一試。能者一而足。不能者十試之以百篇無益。專才者何以授部官。將使之死於其職已矣。官祿以能遷而職不變。終身習其事不去。則勢便而智力出。唐虞三代。未之能易也。朝刑暮禮。則起皋契而生之必不能。通才之能大。郡縣之選卑。曰吾將以是為宰相。古者宰相必歷試州郡。使知民情。書曰。其在高宗。舊勞於外。爰暨小人。夫天子不可坐而理。而宰相專用翰林。蓋後世所以無相業者以此。然則治小學。何以不治孝經。曰此非聖人之言。膚已甚。於小學孝經之美存焉而去其膚。漢儒偽作無疑也。春秋合題可乎。曰。或事反而理同。或理同義相表裏於四書於他經。則可擬而行也。合傳則不可。春秋之文簡。又去其弒逆崩卒為不釋。故不得不取傳割裂而牽附之以多其目。若射覆然。勞心殫智而無用。且夫武王卜洛曰。有德易興。無德易亡。弒逆崩卒。聞之者足以戒焉。安在其為不祥也。雖然於禮於詩於小學則又有說。禮出小戴。其書多尨雜而叛道。不可不釐正也。否則不得尊於經。鄭衛之詩。紫陽以為淫風者十七八。然則聖人何以不刪。曰示戒也。示戒則宜存。新臺鶉奔。男女贈答穢之詞何以錄。考乎古傳得之矣。小學精可為聖人。麤之不失常人。然而有古禮不適時者。有闕略當補次者。有義精深不可喻童子者。則必考定焉。勒為不刊之書。

 吾變法三策惟制科法雖擾攘之時中才之主無不可行然其法與學校官制相為表裏革奄宦則君必聖賢而後能蓋非減宮嬪之數定時見臣之制寡欲勤政未易言也限田則與保甲相表裏及篇中先事數款故曰法必相輔而後行古人制度有此一事為盡善而此一事所以盡善處實不專在此一事也三策作於乙酉五月其後稍損益之云癸卯自記

  制科策 

黃中堅

自漢以來。皆以言取士。而議者獨咎明制。至謂八股一日不廢。則人材一日不出。嗚呼。亦甚矣。愚以為八股之不可不變者其勢也。因八股而議明制之失則非也。原夫有明立法之初。實取歷代之法而折衷之。其為具至備也。是故其用八股也。則經術之遺。而帖括之式也。其用判語也。則因於唐。其用策論也。則因於漢宋。其用詔表也。則因於詩賦之駢麗。夫先之以經義。以觀其理學。繼之以論。以觀其器識。繼之以判。以觀其斷讞。繼之以表。以觀其才華。而終之以策。以觀其通達乎時務。以是求士。豈不足以盡士之才。士果有能與其選者。豈不足以當公卿之任。而佐理國家之治。故曰折衷至善。而為具之至備者。無如明制也。世之論者。徒見其末流之弊。而遂以有明之制。為敗壞人才之具。此豈通論哉。雖然。凡人之才。莫不各有所能所不能。司馬論辨官材。論定然後官之。明乎全才之難得。而當詳為之辨也。今必兼此數者而求之。則是必得天下之全才而後可也。天下之全才不常有。而吾顧惟其全之求。則彼有勉強塗飾。以僥倖於一得已耳。且吾所以試之者。既多其端。勢不得不分先後。一分先後。則吾無所輕重於其間。而輕重已自此而判矣。於是士皆盡力於八股。而其他但取辦於臨時。以應故事。校士者既已取其所長。即未有不曲護其所短。宜乎應舉者之日淪於空疏。而不復以通今博古為事也。然則明制之所以為得者。在乎其具之備。而其所以為失者。亦正以其求備也歟。且夫天下固無久而不弊之法也。八股之制。行之已三百餘年。士子之心思才力。畢竭於其中。不可復有所加矣。今將從乎其同。則陳陳相因。幾於無可措手。將從乎其異。則又將跅弛泛駕。而不可為訓。故八股之在今日。其亦窮而必變之勢也。然於變八股而易之以策論。或易之以詩賦。則亦僅一偏之見。而未為得其中。嘗觀唐宋之世。其取士初不限以一科。是以有科目之稱。今特設一科以待士。則士有科而無目也。愚謂宜倣其意而行之。略取今之試士者。稍變其法而分為數科。其一曰精通經術科。法在取十三經之義疏。比附其異同。而質以所疑。如古條議之例。其二曰博綜典故科。法在取史書所載。或專舉一事。或兼舉數事。使之論列其得失。是即古者史學之科也。其三曰洞達時務科。此即今對策之法。但必使之昌言無諱。直陳所見。庶有所見其抱負。其四曰富有才華科。試以詩賦。而兼之以表可也。其五曰明習法律科。法在取古人已事。與部案之疑難者。設為甲乙之語。而使之剖決。毋拘聲律對偶。若是者各條為五事。而試以一場。務精其選。而不必廣其額。其所取之士。量才授職。而勿使遽列於清要。若 國家必欲求特達之彥。則宜間設拔萃一科。隨時定制。使凡中已上諸條。無間於已仕未仕者。皆得就試焉。取之以至嚴。而待之以不次。則尤足以鼓舞真才矣。至於童子之試。則不妨仍以八股從事。初學之士惟以明理為急也。夫誠如是。則下得以專精於實學。而無迂疏寡當之譏。上得以兼收其所長。而無用違其才之慮。一革夫既往之弊。而仍不失乎由舊之思。計無有便於此者矣。

  科場日知錄 

顧炎武

明初三場之制。雖有先後。而無重輕。乃士子之精力。多專於一經。略於考古。主司閱卷。復護初場所中之卷。而不深求其二三場。夫昔之所謂三場。非下帷十年。讀書千卷。不能有此三場也。今則務於捷得。不過於四書一經之中。擬題一二百道。竊取他人之文記之。入場之日。抄謄一過。便可僥倖中式。而本經之全文。有不讀者矣。率天下而為欲速成之童子。學問由此而衰。心術由此而壞。宋嘉祐中。知諫院歐陽修上言。今之舉人以二千人為率。請寬其日限。而先試以策而考之。擇其文辭鄙惡者。文意顛倒重雜者。不識題者。不知故實。略而不對所問者。誤引事跡者。雖能成文。而理識乖誕者。雜犯舊格不考式者。凡此七等之人先去之。計二千人。可去五六百。以其留者。次試以論。又如前法而考之。又可去其二三百。其留而試詩賦者。不過千人矣。於千人而選五百。少而易考。不至勞昏。考而精當則盡善矣。縱使考之不精。亦當不至大濫。其節抄剽盜之人。皆以先策論去之矣。比及詩賦。皆是已經策論麤有學問理識不至乖誕之人。縱使詩賦不工。亦可以中選矣。如此可使童年新學。全不曉事之人。無由而進。今之有天下者。不能復兩漢舉士之法。不得已而以言取人。則文忠之論亦似可取。救今日之弊。莫急乎去節抄剽盜之人。而七等在所先去。則闇劣之徒無所僥倖。而至者漸少。科場亦自此而清也。

今日科場之病。莫甚乎擬題。且以經文言之。初場試所習本經義四道。而本經之中。場屋可出之題。不過數十。富家巨族。延請名士。館於家塾。將此數十題。各撰一篇。計篇酬價。令其子弟及僮奴之俊慧者記誦熟習。入場命題。十符八九。即以所記之文抄謄上卷。較之風簷結搆。難易殊。四書亦然。發榜之後。此曹便為貴人。年少貌美者。多得館選。天下之士。靡然從風。而本經亦可以不讀矣。予聞昔年五經之中。惟春秋止記題目。然亦須兼讀四傳。又聞嘉靖以前學臣命禮記題。有出喪服以試士子之能記否者。百年以來。喪服等篇皆刪去不讀。今則并檀弓不讀矣。書則刪去五子之歌。湯誓盤庚西伯戡黎微子金縢顧命康王之誥文侯之命等篇不讀。詩則刪去淫風變雅不讀。易則刪去訟否剝遯明夷暌蹇困旅等卦不讀。止記其可以出題之篇。及此數十題之文而已。讀論惟取一篇。披莊不過盈尺。隋書崔頤傳因陋就寡。赴速邀時。舊唐書薛謙光傳昔人所須十年而成者。以一年畢之。昔人所待一年而習者。以一月畢之。成於勦襲。得於假倩。卒而問其所未讀之經。有茫然不知為何書者。故愚以為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材。有甚於咸陽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餘人也。請更其法。凡四書五經之文。皆問疑義。使之以一經而通之於五經。又一經之中。亦各有疑義。如易之鄭王。詩之毛鄭。春秋之三傳。以及唐宋諸儒不同之說。四書五經。皆依此發問。漢人所謂發策決科者正是如此其對者必如朱子所云通貫經文。條舉眾說而斷以己意。宋史劉恕傳舉進士詔能講經義者別奏名應召者才數十人恕以春秋禮記對先列註疏方引先儒異說末乃斷以己意凡二十問所對皆然其所出之題。不限盛衰治亂宋文鑑載張庭堅自靖人自獻於先王經義一篇使人不得意擬。而其文必出於場中之所作。則士之通經與否。可得而知。其能文與否。亦可得而驗矣。又不然則姑用唐宋賦韻之法。猶可以杜節抄剽盜之弊。題可擬而韻不可。必文之工拙猶其所自作。必不至以他人之文抄謄一過而中式者矣。其表題專出唐宋。策題兼問古今。如王梅溪集中所載人自不得不讀通鑑矣。夫舉業之文。昔人所鄙斥而以為無益於經學者也。今猶不出於本人之手焉。何其愈下也哉。

讀書不通五經者。必不能通一經。不當分經試士。且如唐宋之世。尚有以老莊諸書命題。如言日出賦。至相率扣殿檻乞示者。今不過五經。益以三禮三傳。亦不過九經而已。此而不習。何名為士。石林燕語。熙甯以前。以詩賦取士。學者無不先讀五經。余見前輩。雖無科名人。亦多能雜舉五經。自幼學時習之。故終老不忘。自改經術。人之教子者。往往便以一經授之。他經縱讀。亦不能精。其教之者。亦未必皆通五經。故雖經書正文。亦多遺誤。若今人問答之間。稱其人所習為貴經。自稱為敝經。尤可笑也。

科場之法。欲其難不欲其易。使更其法而予之以難。則覬倖之人少。少一覬倖之人。則少一營求患得之人。而士類可漸以清。抑士子之知其難也。而攻苦之日多。多一攻苦之人。則少一居終日言不及義之人。而士習可漸以正矣。墨子言今若有一諸侯於此。為政其國家也。曰凡我國能射御之士。我將賞貴之。不能射御之士。我將罪賤之。問於若國之士。孰喜孰懼。我以為必能射御之士喜。不能射御之士懼。曰。凡我國之忠信之士。我將賞貴之。不忠信之士。我將罪賤之。問於若國之士。孰喜孰懼。我以為必忠信之士喜。不忠信之士懼。今若責士子以兼通九經。記通鑑歷代之史。而曰若此者中。不若此者黜。我以為必好學能文之士喜。而不學無文之士懼也。然則為不可之說以撓吾法者。皆不學無文之人也。人主可以無聽也。然今日欲革科舉之弊。必先示以讀書學問之法。暫停考試數年而後行之。然後可以得人。晉元帝從元坦之議。聽孝廉申至七年。乃試。胡三省註緩為之期曰申古之人有行之者矣。

  科舉 

黃宗羲

科舉之弊。未有甚於今日矣。余見高曾以來為其學者。五經通鑑。左傳國語戰國策莊子八大家。此數書者。未有不讀。以資舉業之用者也。自後則束之高閣。而鑽研於蒙存淺達之講章。又其後則以為汛濫而說約出焉。又以說約為冗。而圭撮於低頭四書之上。童而習之。至於解褐出仕。未嘗更見他書也。此外但取科舉中選之文。諷誦摹倣。移前掇後。雷同下筆已耳。昔有舉子以堯舜問主司者。歐陽公答之云。如此疑難故事。不用也罷。今之舉子。大約此類也。此等人才。豈能效 國家一障一亭之用。徒使天之生民。受其笞撻。可哀也夫。顧有心世道者。亦明知此輩之無用。皆因循而莫之救何也。如以朱子學校貢舉私議行之。未始不可。然極重難返之勢。不無惶駭。莫若就今見行事例稍為變通。未嘗不可以得真才也。今第一場經義。第二場論表判。第三場策五道。經義當依朱子之法。通貫經文。條陳眾說。而斷以己意。不必如今日分段破題。對偶敷衍之體。論以觀其識見。表之觀其綺靡。判當設為甲乙。以觀其剖決。策觀其通今致用。所陳利害。其要如何。無取讕言僻語。勦襲套話。嗟乎。舉子苟能通此。是亦足矣。無奈主文者相習成風。去取只在經義。經義又以首篇為主。二場三場。未嘗過目。逮夫經義已取。始弔後場。以充故事。雖累經申敕。-如充耳。亦以時日迫速。不得不然也。余嘗與萬季野私議。即浙江而論。舉子萬人。分房十餘人。每人所閱。不及千卷。日閱二百卷。五日可畢。第一場取一千卷揭榜。其不在千卷內者。不得進第二場。第二場千卷。每人閱一百卷。一日可畢。當取五百卷揭榜。其不在五百卷內者。不得進第三場。第三場方依定額揭榜。始謂之中式。如此則主文者不得專以經義為主。而二場三場為有用。舉子亦不敢以空疏應世。會試亦然。此亦急救之術。行之數科。而後取朱子之議行之。又何患人才之不出乎。

  經學家法論 

陳廷敬

朱子論貢舉治經。謂宜討論諸經之說。各立家法。而皆以注疏為主。易則兼取胡瑗石介歐陽修王安石邵雍程頤張載呂大臨楊時。書則兼取劉敞王安石蘇軾程頤楊時晁說之葉夢得吳棫薛季宣呂祖謙。詩則兼取歐陽修蘇軾程頤張載王安石呂大臨楊時呂祖謙。周禮則劉敞王安石楊時。儀禮則劉敞二戴。禮記則劉敞程頤張載呂大臨。春秋則啖助趙匡陸孫明復劉敞程頤胡安國。大學論語中庸孟子則集解等書。而蘇軾王雱吳棫胡寅等說亦可采。令應舉人各占兩家以上。於家狀內。及經義卷子第一行內。一般聲說。將來答義。則以本說為主。而旁通他說。以辨其是非。則治經者不敢妄牽己意。而必有據依矣。愚按朱子此議。欲治經者以注疏為主。而兼取諸家之說以求其至是。亦未欲其專取一家之言也。而曰以注疏為主。是更不欲擯注疏而不用明矣。今之學者不然。易則專取本義。詩則集傳。書則蔡沈。春秋則胡安國。禮記則陳澔。周禮儀禮廢已久。不惟諸家之說。概不列於學官。而舉朱子所云。專以為主之注疏。學者有終其身不知為何物者矣。即如所謂大全者。又非甚別於專家之說。而有獨見之論也。其與朱子所云。以所治之說。旁及他說。而後以己意辨晰。以求其至是者。亦大異矣。且大全之書。明永樂朝急就之書也。七年開館於秘閣。十三年帝問纂修如何。館中人聞之懼。倉卒錄舊書。略加刪飾以進。四書則倪氏輯釋。易則董楷輯疏。書則董鼎輯錄。詩則劉瑾通釋。春秋則汪克寬纂疏。禮記則陳澔集說。故大全者大不全之書也。然學者猶憚其煩苦而不之讀。所服習者。本義集傳蔡沈胡安國陳澔之所謂五經而已。易詩書禮經。學文者猶加誦習焉。春秋則概刪聖人之經不讀。讀胡氏傳。傳亦不盡讀。擇其可為題目者。以其意鋪敘為文。不敢稍踰分寸。以求合於有司。又最甚者。擇取傳中字句文義。以意牽合。妄託聖經。移彼就此。名為合題。豈惟不合經意。揆之傳者之意。亦初不自知其何以位置安排顛錯之如此也。慢棄聖言。割裂傳注。又如朱子所謂名為治經。而實為經學之賊。號為作文。而實為文字之妖者也。經學之弊。原於時文。昔者經義之興。本以論斷為體。不執一說。引據經傳。非如後之描畫聲口。簧鼓吻脣。乳兒小生。侮聖言而代為之詞。勢不得不單守一家之詁訓。以便行文。而其腐朽惡爛。不逾時歷歲。改頭換面。以趨新巧。使學者窮年積月。從事於無用之空言。考其實枵然無所得也。又何有於經學哉。然則何以正之。曰必如朱子之言而後可。朱子論經義。欲令明著問目之文。而疏其上下文。通約三十字以上。次列所治之說。而論其意。又次旁列他說。而以己意反復辨晰。以求至當之歸。但令直論聖賢本意。與其施用之實。不必如今日分段破題。對偶敷衍之體。每道限五六百字以上。則雖多增所治之經。而答義不至枉費詞說。日力亦有餘矣。今之時義。又與南宋之時異。朱子所謂不問題之大小長短。而必欲分為兩段。仍作兩句。對偶破題。又須借用他語。以暗貼題中之字。必極於工巧而後已。其後多者二三千言。別無他意。不過止是反復敷衍破題兩句之說而已。今之八比。雖與此異。而其為弊則一也。故欲正經學之失。須革時文之體。時文之體革。然後學者可以旁通諸家之說。以求得乎聖人精意所存。而士不苦於無用之空言。國家收實學之效也

  經書取士議 

朱彝尊

五經垂世。昔賢方之於海。比之日月。久而長新。挹而不竭。合羲農軒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數聖人而成。非一人一家之言也。朱子注論語。從禮記中摘出中庸大學為之章句。配以孟子。題曰四書。諄諄誨人以讀書之法。先從四子始。由是熙而後。諸家解釋四書。漸多於說經者矣。元皇慶二年。定為考試程式。凡漢人南人。第一場試經疑二問。於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內出題。並用朱氏章句集句。經義一道。各治一經。若蒙古色目人。第一場試經問五條。以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內設問。亦用朱氏章句。則舍五經而專治四書矣。明代因之。學使者校士。以及府州縣試。專以四書發題。惟鄉會試有經義四道。然亦先四書而後經。沿習既久。士子於經義。僅涉略而已。至於習禮者。恆刪去經文之大半。習春秋者。置左氏傳不觀。問以事之本末。茫然不知。經學於是乎日微。此學者之所深懼也。檮昧之見。斟今酌古。謂試士之法。宜仿洪武四年會試之例。發題先五經而後四書。學使府州縣衛。宜經書並試。亦先經後書。書所同而經所獨專。精其所獨而同焉者不肯後於人。則經義書義庶幾並治矣。若夫元人之試經義。詩以朱氏為主。尚書以蔡氏為主。周易以程氏朱氏為主。三經兼用古注疏。春秋許用三傳。及胡氏傳。禮記用注疏。迨明洪武中損益之。春秋得兼用張洽集注。禮記則用陳澔集說。要仍不廢古注疏。而永樂諸臣纂修大全。類攘竊一家之書以為書。廢注疏不采。先與取士程式不協。何得謂之大全乎。所當覈諸書所本。各還著書之人。別事纂修可也。

  三禮試士論 

郭起元

諸經皆彙於一。而禮則分為三者。周禮為體。儀禮為履。儀禮為經。曲臺禮為傳。昔人既詳言之矣。周禮壞於劉歆之竄入。新莽假之以篡漢。王安石用之以病宋。後世學者。幾於懲噎而廢食焉。儀禮熸於秦火之餘。漢興叔孫通求之。僅有綿蕞。逮高堂生以十七篇上。不甚施用。後得鄭玄馬融王肅等之注釋。始傳於世。曲臺記始於后蒼。劉向校定二百五十篇。戴德刪為八十五篇。戴聖又刪為四十六篇。馬融益以明堂會月令樂記三篇。共四十九篇。獨列於學官。以之取士。夫周禮精深詳密。垂百代之經制。非周公不能作。其中有說之不經。義之不協者。不妨斟酌損益而行之也。儀禮勉齋黃氏集錄外。元吳澄輯逸經十八篇。可核而參之也。戴記中。學庸升為四子書。經文不盡如二書之精粹。月令採之呂不韋。而不用夏小正。其去取為疏。學者不能無憾焉。今之論者。欲三禮並列學官。俾博士弟于習讀就試。其意善矣。而立制必本於人情。人情所不樂從。雖勉強而難久。彼習易書詩春秋者。業在一經。其功專而易達。習禮者業在三經。其事兼而難通。成人小子。將視禮為繁重。苦難之。勢必改而之他。則習者愈少。而禮終湮矣。然則三禮兼行之說。將徒托之空言。而終不可施用耶。予謂道在先之以勸導。凡科場取士。兼立三禮。俾舉子自註習某禮。統於禮記項下。減他經之解額。以益禮經。又於歲科考經解外。更設問周禮儀禮疏解。有能通釋者。擢高等獎勵之。則士子之講習勤矣。夫坐言起行無二道。博士所業。即為 朝廷所施。史漢有禮志。章和時詔曹褎條正禮儀。得一百五十篇。唐初為貞觀禮。中葉為開元禮。宋初為開寶通禮。明代有大明會典。制度詳明。皆本朝所當法者也。誦說講求。而實意行乎其間。養心淑身。修己治人。格上下而感鬼神。一以貫之矣。是在乎有志復古者。

  正學論四 

程晉芳

古之君子。置身於仁義道德之途。其強固清明。固足以為人上矣。而出其餘藝如射御之類。又足以備國家之用而捍患禦侮焉。此所謂有用。弱肉而‘之學也。天之生人。同以五行之秀畀之。而氣質之偏。多愚少智。愚者好爭樂者之‘強食。智者與物無競。日處於遜讓弗遑。及一旦有事。而智者之才力又足以勝好爭樂凶頑。則蚩蚩之氓安得不拱手服也。古者出必以車。戰亦以車。兵之及遠者。無過於射。故六藝射御居其二。自鄉黨學校以達廟庭。興賢校士飲燕朝聘祭祀之事。無不用射。豈惟不貫革是尚。與應節之美哉。將以致之於實用也。春秋之時。士大夫承先王文教之餘。其服詩書者是人。其習武勇者亦是人。故列國紛爭。猶足以保其疆土。迨漢以降。文武之事漸分。至宋而學人益趨於弱。然校射之事。或間代舉行。朱子猶私習射於射圃。明初試文士。尚考之以射。四百年來。文人褎衣矩步。悍強武力。悉付之武科與召募之徒。於是詩書之業。第為歌太平之具。承洙泗之流者。有游夏之雍容。而無冉有季路之操執戈矛者矣。夫古之兵事。射御為先。其後無車而上騎。又有銃諸戰法。使真儒出而籌之。則當如古法所以教射御者教之。必不使其束手旁觀。自謝不敏也。且銃擊刺之事。或有未遑。而弓馬之事。豈士大夫所宜諉謝乎。我 國家承平百四十年。所以教習八旗者。文武並用。古法也。北方之學者。以及邊省文儒。猶或有兼習弓馬者。東南文士則專以詞章吟為事。一遇盜賊卒起。則色變手顫口噤不能動。而猶俯視一切。詡詡自得。以為吾學先儒之道者也。噫。先儒之道。固若是其葸乎。或曰。張子房貌若婦人。佐漢滅楚。孔明綸巾羽扇。坐車中指揮。亦扶蜀數十年。士何必以技勇稱。曰。子房孔明。將將之才也。苟無其才。則游之于藝。近衛一身。遠備國家之用。不亦可乎。然則騎射之事。亦篤古學道之徒。所必不可廢者也。

  送張少淵赴省試序 

張海珊

蓋今天下學術盛衰之故。可見矣。自明太祖定制。以四書五經義取士。士皆規規焉誦習其中。至白首而不能已。以故成宏正嘉之間。士習醇謹端。其高者能自通於性命之故。即其材質庸下者。亦無不依仿聖賢成格。以不失為寡過。然其於列代典章制度。或不暇以詳攷。而經籍異同得失之故。與夫漢唐經師之遺言墜緒。亦因之而淪失者多矣。故 國初諸儒往往以為病。而思有以捄正其失。則當如程子之讀史不遺一字。朱子之博綜籍。抑或如永嘉之經制龍門之事功。亦無不有益於經訓而可施於世。顧乃抹殺一切理學緒言。專求前人散佚之編。支離駁雜之說。用相誇尚。凡古先王之所以明術崇教修己治人之道。皆以為空疏苟且而置之略不復言。然而 國家取士之成式。則固無改乎其舊。於是四書六籍。乃始第為梯榮媒利之資。而非大雅君子之所事。而舉業之途。不可問矣。故嘗私論之。取士之式。損益百王之制。至今日盡矣。無以加矣。顧其事益卑。而其途益若淺狹固陋者何哉。則人以苟且之心與之故也。其卑者固第以為梯榮媒利之資。即一二俊傑自命之士。亦以為吾自有詩古文傳世。而不復措意其間。然則 國家所以取士之故。固安在也。邇年以來。一二大省學政使。未嘗不深懲其故。而為之戒厲申飭。然其所以為說。則不過體格之間。而凡文章之原。與夫 國家所以取士之故。則俱曖昧而莫明其說。此所以愈變而愈不能復也。吾友張子少淵。客授余里。好學能思。甚不欲為舉業之學。然其於舉業之文。則實能清真拔俗。而不敢苟且以為之者。其庶乎知文章之原。與 國家所以取士之故者歟。秋八月。將赴省試。於是本百餘年學術所以盛衰之故。以釋君不欲為舉業之意。而亦用以自厲焉。

  制科取士之法攷湖廣通志 

劉子壯

古之有天下者。必求聖賢以共之。以為非此不能安億萬之眾也。且以為非此不能居億兆之上。而使之相安。故有以天子而下訪匹夫之事。其後道微。上以功名為懸。而下有富貴之志。上下交相疑。而以術為御。於是法日密。而治亦日不古矣。堯之舉舜也。內有四凶。外有洪水。而其所詳者。乃在家人父子之間。又將以是試之。謂夫其道不出乎此也。伊尹樂堯舜之道。而湯與之伐夏。武王以呂尚為軍師。而所陳者敬義。當其時。或幣聘之。車載之。學焉而以為師。數千歲後。惟昭烈於武侯有之。此時未有制科。而其所取之士如此。其士固異。其取之也亦不同。其所以相與有成也。亦自非後之所能及。至士出於取。取立以法。則賓師之位虛。而道德之意微矣。周最近古。有三年賓興之典。此後世制科之原也。然考其制。由鄉學者。鄉大夫掌之。而用之大司徒。由國學者。大樂正掌之。而用之大司馬。然皆書其德行道藝。而無所謂文字之觀。禮曰。以賓禮禮之。猶有尊賢敬士之意。而無一切束縛猜禁。與夫徒隸役使之事。及周之衰。諸侯不貢士。士不養於學。乃各以其所學。顯於列國。進而為游談。退而為著術。而上以文取士。士以文自見之原。自此始矣。至漢文帝訪賈誼。武帝策董仲舒。遂為天子臨軒策士之始。其所言者皆天下大務。一代治亂之故。惜其君徒能知其言之善。而不能登之師傅。以竟其學。使二君者。能如湯武之於伊呂。其所表見必有進於古。豈特如是而已哉。隋唐沿之。武后有洛陽殿之親問。而其後直言如劉蕡者。乃不得第。其時士人不知有三代之學。而人君又多不自親問。其言既不得通於上。而上亦無為天下得人之意。故其文不顯。而士亦無所見。宋明以來。視為故事。規規乎聲偶之文。字畫之整。固宜其無明道知治之士也。此制科之在天子者也。漢用仲舒言。令列侯郡守。擇吏民賢者。歲貢各二人。而茂才孝廉於是始。其後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教射策。又為限年之法。儒者試經學。文吏試章奏。魏立九品中正之法。擇本州人為中正。吏部憑之授官。斯二者。猶兼經術德行。未專以文取士也。至晉舉秀異。宋用策試。隋置進士。始專以文取士。而士皆投牒自進矣。唐制有三。自天子有制第。而其在學館曰生徒。在州縣曰鄉貢。皆升有司而進退之。其科有十二。而行之久者。進士明經二者而已。然其法以聲韻帖誦為工。當時所尚者詩賦。而後世論善詩者。反不在其中。宋承明經進士之舊。而進士為盛。又分經義詩賦為二焉。論者曰。能擇師儒如胡瑗。以教國學。慎司如歐陽脩。以主文柄。則士得其養。而文可以正。此皆爭之於其末也。有明專用經義而兼取論策。其意兼以明道求治。而士皆習錄纂組。中無實得。苟取科第。其他又往往由於詭道。則士愈賤。而法亦欲變而無所之矣。此制科之在主司者也。合而考之。師焉。賓焉。臣焉。此三代以上之法也。經術焉。詩賦焉。文義焉。此漢唐以下之法也。親策而不能用其人。不親策而不能知其人。或得其人而知之不能深。用之不能盡焉。此天子制科之異也。不待上之舉之。而以名字自進。不必其人之可取。而以文辭為斷。又不必其文詞。而以詭道得使人謂制科可廢焉。此主司制科之異也。夫古之時得一士而可以治天下。今之時取數百士而天子尚不知其人。何則。古之人以為吾之治天下惟審乎此。而今之人以為吾之有天下不恃乎此也。故略之。古之時必先知而後官之。今之時皆先官其人而後察之。是以上無真確之見。亦無破格之舉。而下亦循資守分。無敢自言其有志於天下之大。吾嘗見國家乏人。至治不著。而蓄道懷志之士。需時待命。而無以顯於當世也。不揆疏昧。輒條其考如右。伏惟裁之。

  唐摭言後序 

程晉芳

余承乏為四庫全書纂修。校唐摭言十五卷既畢。序以系之曰。曩余讀柳子厚送崔子符罷舉序。謂進士科必不可廢。尚之以孝弟。孝弟猶是人也。尚之以經術。經術猶是人也。喟然嘆曰。子厚不學至是乎。千古以降。墨守成規。俾人才不古若。皆子厚之說誤之也。及讀摭言。而益信余言之不謬。有唐三百年中。風氣澆漓。不逮漢晉遠甚。其未得科第。則干瀆而不恥。既得之。則矜詡而不休。至於謗詈主司。譏斥同輩。相習為故然。幸而制科頻舉。不專用此途。故能盡人之才。不然。唐之為唐。未可知也。夫有國家者不恃吾制度之精詳。而恃吾所以設制度之意。如使進之以孝弟。而吾實有上孝興弟之心。進之以經術。而吾實有篤古窮經之志。士何由而不應。而患其作偽以相欺耶。且同是人也。以詩賦名之。而為進士。以德行名之。而亦為進士。吾甯取德行名焉。鄉舉里選之法行。而猶有上書干進。投文邀譽者乎。由宋及明。考核之法益密。而制科益希。又莫唐若矣。正人心。求治法。司馬溫公二程子紫陽朱子之說具在。酌其中而行之。使與科第相濟相維。而不求速效。將士風丕變。浮靡之習益蠲。

  議時文取士疏乾隆三年禮部議覆

查兵部侍郎舒赫德奏稱科舉之制。憑文而取。按格而官。已非良法。況積弊日深。僥倖日眾。古人詢事考言。其所言者。即其居官所當為之職事也。今之時文。徒空言而不適於用。此其不足以得人者一。墨卷房行。輾轉抄襲。膚詞詭說。蔓衍支離。以為苟可以取科第而止。其不足以得人者二。士子各占一經。每經擬題。多者百餘。少者不過數十。古人畢生治之而不足。今則數月為之而有餘。其不足以得人者三。表判可以預擬而得。答策隨題敷衍。無所發明。其不足以得人者四。且人才之盛衰。由於心術之邪正。今之僥倖求售者。弊端百出。探本清源。應將考試條款。改移而更張之。別思所以遴拔真才實學之道等語。謹按取進之法。三代以上出於學。漢以後出於郡縣吏。魏晉以後出於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於科舉。科舉之法。每代不同。而自明至今。則皆出於時藝。三代尚矣。漢法近古。而終不能復古。至漢以後。累代變法不一而足。其既也莫不有弊。九品中正之弊。毀譽出於一人之口。至於賢愚不辨。閥閱相高。劉毅所云。下品無高門。上品無寒士者是也。科舉之弊。詩賦則祇尚浮華。而全無實用。明經則徒事記誦。而文義不通。唐趙匡所謂習非所用。用非所習。當官少稱職吏者是也。時藝之弊。則今該侍郎所陳奏是也。聖人不能使立法之無弊。在乎因時而補救之。蘇軾有言。得人之道在於知人。知人之道在於責實。能責實。則雖由今之道。而振作鼓舞。人才自可奮興。若惟務徇名。則雖高言復古。法立弊生。於造士終無所益。今謂時文經義。以及表判策論。皆為空言剿襲而無用者。此正不責實之過耳。夫凡宣之於口。筆之於書。皆空言也。何獨今之時藝為然。且夫時藝取士。自明至今。殆四百年。人知其弊而守之不變者。非不欲變。誠以變之而未有良法美意。以善其後。且就此而責其實。則亦未嘗不實於用。而未可概訾毀也。何也。時藝所論。皆孔孟之緒餘。精微之奧旨。未有不深明書理。而得稱為佳文者。今徒見世之腐爛抄襲。以為無用。不知明之大家。如王鏊唐順之瞿景薛應旗等。以及 國初諸名人。皆寢食夢寐於經書之中。冥搜幽討。殫智畢精。始於聖賢之義理。心領神會。融液貫通。參之經史子集。以發其光華。範之規矩準繩。以密其法律。而後可稱為文。雖曰小技。而文武榦濟。英偉特達之才。未嘗不出乎其中。至於姦邪之人。迂懦之士。本於性成。雖不工文。亦不能免。未可以為時藝咎。若今之抄腐襲爛。乃是積久生弊。不思力挽末流之失。而轉咎作法之涼。不已過乎。即經義表判策論等。苟求其實。亦豈易副。經文雖與四書並重。而積習相沿。慢忽既久。士子不肯專心學習。誠有如該侍郎所云。數月為之而有餘者。今若著為令甲。非工不錄。則服習講求。為益匪淺。表判策論。皆加覆覈。則必淹洽乎詞章。而後可以為表。通曉乎律令。而後可以為判。必有論古之識。斷制之才。而後可以為論。必通達古今。明習時務。而後可以為策。凡此諸科。內可以見其本源之學。外可以驗其經濟之才。何一不切於士人之實用。何一不可見之於施為乎。必變今之法。行古之制。則將治宮室。養游士。百里之內置官立師。訟獄聽於是。軍旅謀於是。又將簡不率教者屏之遠方。終身不齒。其毋乃徒為紛擾而不可行。又況人心不古。上以實求。下以名應。興孝則必有割股廬墓以邀名者矣。興廉則必有惡衣菲食敝車羸馬以飾節者矣。相率為偽。其弊滋繁。甚至借此虛名以干進取。及乎官之後。盡反所為。至庸人之不若。此尤近日所舉孝廉方正中所可指數。又何益乎。若乃無大更改。而仍不過求之語言文字之間。則論策今所見行。表者賦頌之流。是詩賦亦未嘗盡廢。至於口問經義。背誦疏文。如古所謂帖括者。則又僅可以資誦習。而於文義多致面牆。其餘若三傳科史科名法書學算學崇文宏文生等。或駮雜紛歧。或偏長曲技。尤不足以崇聖學而勵真才矣。則莫若懲循名之失。求責實之效。由今之道。振作補救之為得也。我  聖主洞見取士源流。所降  諭旨。纖悉坐照。司文衡職課士者。果能實心仰體。力除積習。杜絕僥倖。將見數年之後。士皆束身詩禮之中。潛心體用之學。文風日盛。真才日出矣。然此亦特就文學而已。至於人之賢愚能否。有非文字所能決定者。故立法取士。不過如是。而治亂興衰。初不由此。無事更張定制為也。所奏應毋庸議。

  請分試以廣真才疏康熙十七年 

給事中姚祖頊

臣備員省垣。出入 掖廷。仰見我  皇上勵精圖治。宵旰靡遑。復於  萬幾之暇。留心經史。篤志勤學。真足度越百王。垂法萬世矣。乃尤  聖不自聖。下詔求賢。令內外諸臣。各舉品行端方。文詞卓越者。以備  顧問著作之選。甚盛典也。諸臣仰體  皇上崇文德意。各舉所知。共一百八十六員名。凡草野潛修之士。以服官通籍之彥。輻輳 輦下。踴躍懽忻。莫不願獻芻蕘。期以摛藻陳詞。鼓吹太平。誠臣子不世之遭逢也。惟是考課之法。  聖意淵深。非凡愚所能測。但臣之愚忠。鰓鰓過計者。以天生人才。原供一代之用。而人之負才不一。有所長即不能無所短。優於此又或者絀於彼。故漢詔有賢良方正。孝弟力田等科。又詔舉茂才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域者。如公孫宏為相。起客館開東閣以延賢人。一曰致賢館。其有德任毘贊佐理陰陽者居之。次曰翹材館。其有才堪九列將軍中二千石者居之。又次曰接士館。其有一行之士一藝之長者居之。俱未嘗拘一格以繩天下士也。今我  皇上所重者。學問淵通。必曉暢治亂天人之理。以有適於用者為上。其詞藻瑰麗。聲韻鏗鏘。一切風雲月露之章。乃其緒餘。輕重不愈曉然耶。即如孔孟諸賢。亦分四類。信兼才之難矣。伏乞  皇上睿裁。并  閣部大臣。酌定考課之條。其有淹貫經史。羽翼傳註。優於理學者為一選。其有留心時務。考究政治。長於經濟者為一選。其有才華典贍。文詞高古。工於詩賦者為一選。臨期命題。出自  上裁。各抒所長。不必求全。勿以幽僻典故為博。勿以雕蟲末技為能。總期遴選實學。以副求賢至意。非僅空言浮詞。侈為文人墨士之點經已也。抑臣更有進者。歷代薦辟。原無定額。少者或數十人。如宋熙甯三年。諸路薦送者。二十二人。至則試舍人院。賜官有差。多者至數百人。如明初洪武十三年。詔赴京者八百六十餘人。各授以官。今一百八十六人之中。到京者一百四十有餘。未到者亦甚少矣。其中或有真病實情。安於隱逸者。堯舜之世。自有巢許。亦可聽其肥遯。不必過為強之也。其已到者。內有葛衣涼冠。不耐嚴寒。若必俟齊集。既無定限。徒煩咨催。經年累月。恐終難齊。而且虛糜餼廩。甚無謂也。合無立沛  恩綸。定期考校。不越理學經濟文章。以覘其夙抱。則得人之盛。傳之史冊。流馨百代矣。

  請博舉孝弟疏

胡煦

伏見我  皇上洪啟文運。廣宣教化。其於各府州縣教士養士之法。業已屢申  明諭。又於首善之地。  躬詣太學。親御講筵。宣明經旨。且頒諸詔誥。令天下撫臣。公舉孝廉方正。給以六品服色。以示獎勵。其餘勸學興賢之道。亦已極盡而無加矣。今觀撫臣所舉。各省之中。三五人不等。要皆讀書知禮義之士。亦足以風示流品。振其愚頑。第念一省之中。地千里不止。嘗有此邑之士。已蒙薦擢。而彼邑之士。猶瞢然無聞者矣。文墨之士。已叨寵錫。而愚賤之民。猶惘然莫覺者矣。何也。以非其勢之必將遍及。非其分之徐可緩收者也。今一邑之地。少者七八千戶。多者則萬戶不止矣。學校教養之士。不及百分之二三。此外如農圃工商。樵漁負販之儔。目未1文字之書。耳不聞聖賢之訓。雖至愚極賤之士。豈遂無天性誠者乎。夫聖王之教化。原不擇人而授。而顓蒙之至性。亦不因地而拘。況愛親敬長。誰則無情。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彼生貢舉監之外。有能竭力奉養。菽水承歡。無忤於二親者乎。稱為孝子。宜也。有能公於財。和於室。兄弟有序。三五代不析居者乎。稱為悌弟。宜也。臣請每一州縣。於每歲中各舉孝子一人。悌弟一人。令閤鄉具詞公舉。由縣申府。由府申司院。俟其通省彙題。悉達  聖聰。然後下督撫。各給匾額。并免本身一家之徭役。以榮其人。使得見官長。悉如生員之體貌。此固不待建坊之。而其人光寵實甚。臣知此例一倡。必有心知其榮。守禮奉法。觀感而繼起者矣。夫愚賤有何知識。不信耳而信目。不唯其傳言之可聽。而惟其前事之可師。當亦情勢之必然者也。昔舜舉皋陶。湯舉伊尹。而不仁者遠。為聖人造就曲成之心。親切著明。實足以見諒於愚賤已耳。此外如畸行之義士。或篤尚友誼。或敦崇慈惠。或特著廉行。又或僕婢之賤。行義可稱。皆係創見之事。亦令州縣隨時申請。不必在歲舉之例。如是久久。臣知化行風美。人人皆知自愛。必能仰副我  皇上廣教化厚風俗之盛心矣。

  請定教職調補之法雍正六年 

山西學政勵宗萬

臣督學山右。於陛辭之日。恭領  皇上諄諄訓誡。剴切丁甯。以士習民風為首務。伏思學校為教化之本原。而士習為民風之表率。欲端士習。非徒課其文藝。必須嚴別優劣。以示勸懲。但學臣一年之中。歷通省各郡生員之賢否。勢不能一時備悉。而教官則一學兩員。訪察甚易。故教官職分雖卑。關係實重。臣細查通省。教官冊籍。壯年固不乏人。但皆年屆六旬以外者居多。此輩非素餐曠職。即但知需索束修。爭取贄禮。安望其訪察優劣。有裨士風乎。查州縣官員。有調繁調簡之例。今各學教缺。雖非地方繁簡可比。然學分有大小之不同。風俗有厚薄之各異。其年壯才長者。任居小學。及士風厚之處。而年衰才拙者。反任大學。及士習澆薄之處。人地似不相宜。臣愚請將晉省全屬教職。陸續調取省城。會同撫臣。公同看。詳細分別。至教官原有令學臣考試之例。驗看之後。復行考其文藝。除文理荒疏。年衰力。不堪供職者。會同撫臣詳議題請休致外。其年壯才優。學問淹通者。調以大學要缺。其年力尚壯。文理平通者。調以中缺。其年雖已邁。尚能辦事。文亦平通者。調以小學之缺。如此雖不能人盡賢良。官無曠職。而量才授職。稍收入地相宜之實效矣。抑或  皇上特頒諭旨。令該部將教職調補之法詳議。著為定例。調補要缺之後。其果能實心辦事。有裨士風者。酌定年分。予以優。其有調任之後。不思報稱。有虧職守者。令學臣列疏題參。照  特用人員之例。加倍治罪。

  新疆設學疏乾隆三十四年 

伊犁將軍溫福

竊照烏魯木齊一帶地方。仰賴  聖主德威遠播。西域蕩平。自乾隆二十三年。駐兵屯田。二十六年。招來內地戶民。前來屯墾。二十九年。遷移安西眷兵永遠駐防。迄今已有種地民人四千二百餘戶。攜眷兵丁三千六百餘戶。生齒日漸繁盛。而兵丁子弟內。資性聰慧。堪以造就者甚多。臣等於乾隆三十二年。奏請在烏魯木齊特納格爾昌吉等三城。各設義學一所。選擇師長教讀。兼令學習騎射技藝在案。自設義學以來。兵民俱各踴躍。令子弟入學讀書。而延選教讀之人。亦各盡心訓迪。近日頗有成效。現在讀書文童。能文者固多。而兼習騎射之武童。人材弓馬可觀者。亦復不乏。查從前安西裁改廳衛。設立官學案內。經軍機大臣。議准敦煌等三縣。各設訓導一員。各建文廟一所。每縣歲科兩試。准其進取文生四名。歲試各進取武生四名在案。今查烏魯木齊即迪化城。設有同知一員。所屬之特納格爾即阜康城。設有縣丞一員。昌吉即甯邊城。設有通判一員。所屬之呼圖壁。即景化城。設有巡檢一員。亦隸安西道所轄。從前議設同知通判之初。其設學取進文武諸生。併應建文廟等事。原應與安西府敦煌等縣。一律辦理。因其時未安民戶。而眷兵亦未遷徙來屯。是以未經議及。現今兵民增至七八千戶。當此人文漸盛之際。似應照安西敦煌等縣。畫一辦理。請於迪化甯邊二廳。每廳照敦煌等縣之例。歲科兩試。各取進文生四名。歲試取進武生四名。暫令兩廳管束。俟取進諸生。每廳約有百名之後。另行請  旨設立訓導。至於廩增各額。敦煌等學。係由衛學改設。是以各設二缺。以次幫補。今兩廳係初設之學。應俟生員考滿二十名。然後照西安之例。幫補出貢。再查敦煌等縣相距肅州甚近。是以各童赴肅州考棚。聽候學臣考試。今烏魯木齊。距肅州往返六千餘里。途路窵遠。請童赴試。資斧維艱。應請將迪化甯邊二廳諸童。酌仿臺灣之例。由廳道錄送臣等衙門考試。秉公取進。將取進童生名次。及前列生員試卷。咨送陝甘學臣。彙入歲科冊卷達部。設遇不能足額。即遵照定例。甯缺毋濫。如蒙  聖恩俞允。每廳各建文廟一所。於本年秋成後。乘兵丁閒暇之時。臣等選擇地基。酌派兵丁。照依修建先農壇之例。量給口糧。興工修建。每歲祭祀銀兩。亦照敦煌等縣之例。一體開銷。在於本處備用銀內動支。如此則新疆兵民子弟。皆知上進有階。攻讀者益加奮志。騎射者更求嫻熟。於地方似不無裨益也。

  讀墨小序 

任源祥

少時操觚為制舉藝。讀書官寺。未及與天下士相見。而竊聞家君之言曰。文莫先於程墨。昔在盛時。坊刻少。房且不多見。何況社。社盛行。自崇禎初年始。房盛行。自萬歷末年始。昔人非無房社。而不行者。非文不善。為程墨所掩也。天下之精華在科目。科目之精華在程墨。進士第一人。必確然天下之一人也。故一人出而天下師之。進士無倖而得。無不幸而失者。故進士出而天下亦師之。當是時。天下之風氣一而不雜。一者何。程墨而已。迨乎其變。第一人未足以服天下。而房盛矣。進士未足盡服天下。而社盛矣。至舉天下。惟社之是讀。而當時之持文衡者可知矣。識者曰。坊刻非古也。漢室之衰。上失其政。故清議激而在下。非國之福也。子不云乎。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夫程者。成也。墨者。法也。成法不立。主司過。成法立而學者莫從。學者亦過也。卯辰程墨。余小子彙而讀之。立耶否耶。盛世之文一而不雜。衰世之文雜而不一。此余所以於一時文之或重在上。或重在下。而不勝慨然世道升降之感也。

  湖南試卷序 

錢灃

使者按試數郡。例檢試文佳者數首刻之。不滅作者之善也。於是應試生童。亦爭先1以為快。將以覘使者之所好。而為揣摹之術也。使者聞而恥之曰。此即義利之關。不可不亟辨者矣。 朝廷之取人才也由此。人才之所由進於 朝廷者亦由此。學聖賢之道。而代聖賢之言。不求其何以有當於聖賢。而僅僅欲徇使者之好。充此念後。將何所不至哉。夫聖賢之道遠矣。今謂為文者所言。即皆聖賢之言。不特聞者不信。即言者亦不敢自信。然而人之不能及聖賢者。其自盡之功也。聖賢之不能大遠於人者。此同受之理也。聖賢道足於身而為言。學者即因聖賢之言以見道。見既真則其為言亦不遠矣。天下同此人。同此道也。猝然而遇諸塗焉。若為燕。若為越。邈不相侔矣。然此之言是。彼也色然喜。彼之言非。此也艴然怒。文之為物猶是也。或曰。若是則天下宜無不遇之文人矣。莊生曰。大聲不入里耳。聞折揚黃荂則嗑然而笑。惡可強而同哉。曰受於天者理無不同也。盡于人者功則不可強也。作之者有差等。知之者亦有差等。然既已入於聖賢之道。而不求乎上者。取法之徒貶損以希目前之一遇。聞好高髻則且一尺。聞好廣眉則方半額。其不取憎於人也。又有幾耶。

  北卷日知錄 

顧炎武

今制科場分南卷北卷中卷。實錄洪熙元年行在禮部奏定科舉取士之額南士取十之六北士取十之四後又令南北各退五卷為中卷景泰二年會試禮部奏准取士不分南北戶科給事中李侃等謂北人拙於文辭向日定為南北之分不可改此調停之術。而非造就之方。夫北人自宋時即云京東西河北河東陝西五路舉人。拙於文辭聲律。王氏揮麈錄曰國初每歲放榜取士極少安德裕作魁日九人而已天下未混一也至太宗朝浸多所得率江南之秀其後又別立分數考較五路舉人以北人拙於辭令故優取況又更金元之亂。文學一事。不及南人久矣。今南人教小學。先令屬對。猶是唐宋以來。相傳舊法。北人全不為此。故求其習比偶。調平仄者。千室之邑。幾無一二人。而八股之外。一無所通者。比比也。愚幼時四書本經。俱讀全注。後見庸師窳生。欲速其成。多為刪抹。而北方則有全不讀者。王槐野與鄭少潭提學書言關中士不讀朱註不看大全性理通鑑諸書當嘉靖之時已如此欲令如前代之人。參伍諸家之註疏。而通其得失。固數百年不得一人。且不知十三經註疏為何物也。間有一二五經刻本。亦多脫文誤字。而人亦不能辨。此古書善本。絕不至於北方。而蔡虛齋林次崖諸經學訓詁之儒。皆出於南方也。故今日北方有二患。一曰地荒。二曰人荒。非大有為之君作而新之。不免於無田甫田。維莠驕驕之歎也。

  書張佩璁事 

張士元

余所居西南數里。明末有張佩璁先生。名嘉玲。師桐鄉張楊園先生之學。居家造次不違禮。一日赴鄉試。見士入闈者。必先露索。二人夾持之。驚曰。國家取士。上為公輔。下為百司。不加徵聘而自往就試。已卑矣。乃防其懷挾書策。如防盜賊耶。吾不能受此辱。遂去。終身不應試。夫三代選士造士之法。沿及漢時。猶有鄉里推舉者。已乃加之考試。亦至公之道。不可易之制也。從而搜索之。則為法始密。其令自唐已行之。時禮部侍郎李揆以主司索書。隄防太峻。因謂藝不至者。雖居文史之圃。亦不能工為辭。乃於試日陳五經諸史於。聽貢士尋檢。此矯枉過正者也。然搜索雖密。而懷挾之弊。仍不能絕。則惟有教之以自重而已。觀佩璁之事。有可風者。故書之。

  考試點名除弊法 

徐文弼

昔歲予在陳復齋湖南學使幕中。因考試圖名。虞多擁擠。如衡州府屬之衡陽。未分兩縣時。應考童生。多至四千餘。臨期齊集聽點。勢難依次而入。諸童唯恐失于應點。越次爭先。反致阻塞。嘗于四鼓開點。巳刻方畢。雖多方諄諭。究難轉移。再四籌畫。惟有廩保領進之一法。以歷之試數棚行之甚便。陳公因命擬奏稿。將于科試事竣。奏請通行。旋以丁憂未果。其法以童生縣試之日。例由廩生畫結保送。一生所保數名。及數十名不等。今即令于縣試事畢。案送府試之時。不必依取錄名次造冊。但將廩保逐名開列。每名後。載所保童生名姓。府考畢。取錄案名冊送院試之時如前。院試時即按冊上廩保名次。先期牌示第一名廩保某。逐名挨列。俾各廩生知孰先孰後。臨時先點進第一名廩保。則所保童生隨之。魚貫而入。點畢。即令退出。隨點進次名廩保。其所保童生。仍前隨入。或有越次擁擠者。責及廩生。如此則諸童依廩保為後先。廩保視名次為遲速。諸童無虞失點。自不越次求先。且於未入應點之時。廩保之所在而諸童隨之。既可加之約束。亦復便于稽查。廩保之設。原以杜頂冒鎗手之弊。向來所保各童。照試案名次。編牌聽點。一廩生所保。前後散列。于點名之時。廩生齊進。侍立兩。自開點以至點畢。必逐牌記憶所保之名。應接不暇。勢難細辨。故間有頂替鎗手。乘機混入。及至發覺。歸責廩生。每以不及細認為辭。此法行則此輩無乘間混入之虞。而廩保杜藉端委卸之弊。諸童免奔趨迫逐之苦。而老生省立守候之勞。誠一舉而四便也。謹識。

  徵滇士入書院敕雲南通志 

鄂爾泰

國家最重者惟人才。人臣最急者亦惟人才。使者奉  命總制三省。凡三省文武吏賢者能者。必以聞於 朝。進其秩。厚其糈。寄以指臂。託以心膂。人才綦重矣。舉子上公車者。使者必助其資斧。飭其有司。以速其駕。士子入棘闈者。使者必省其號舍。給其卷資。豐其供具。優其禮貌。以鼓其氣。而一時登賢書者。皆知名士。赴禮部者。中式十人。選大令。就博士者。又數十人。皆前此滇省所未有。而使者不惜費。不憚勞。孳孳矻矻不已者。凡以為人才計也。書院者。儲才之區也。使者初來滇。滇舊有書院。使者分為三舍。課其優絀。以高下其廩餼。然使者竊憂之。慮其應上者之鮮實心。而操之無具。故奇才異能之士。未嘗數數1也。或有為之解者曰。滇僻處遐方。周秦漢魏六朝唐宋之書多未見。十三經。廿一史。有至老不識其名目者。於此而欲求奇才異能之士。是猶語盲者以日月。而詢聾者以鼓鐘也。勢必不能。使者聞而嘆曰。是誰之過。使者之過也。學者力不能致經史。及前古歷代之書。而為之上者。又不思代為致之。是更歷數千百年後。欲求一奇才異能之士。而終不可得也。使者先已置廿一史諸書於院中。學者尚未及讀。至是復取架上十三經。及周秦以來之書若干部。各用圖書印記。注之簡冊。貯之書院。掌之學官。傳之永久。又將招致四方之善讀書而能好古者。以充學舍。厚其廩餼。而以時親課讀之。安知不有奇才異能者之出其中也。夫滇之山川秀麗。如太華昆池碧雞點蒼之屬甲天下。比年以來。卿雲見於天。醴泉出於地。神龍天馬行於海上。嘉禾異卉遍於南中。而老撾來朝。莽緬慕化。車里江外。符倒歸漢之謠。八仙海邊。應烏蒙必了之讖。凡諸嘉祥。無遐邇靈蠢。莫不效異爭奇。若欲表見於  聖世。而不甘後時。況秀而靈者惟人。人之秀而靈者惟士。而獨可使滇讓美於天下哉。因取全闈落卷遍觀之。適羽書旁午。刻無甯晷。暫以中輟。及三邊胥靖。每乘夜分餘閒。挑燈批覽。輒漏下四五。共得五十二卷。如玉之在石。未名一器。而礱以錯之。小大皆可。各得其用。既定。乃拆號書名。下郡縣。各送至省。集於書院。使者之心。其視滇子弟猶吾子弟也。有能讀吾書者。吾即以賢子弟待之。衣食必周。寒暑必恤。家室之薪水。書齋之膏火必繼。倘汝曹果以賢子弟自為。方且望其專心致志。窮經究史。使得為奇才異能之士。為  聖天子儲才得人計。而肯聽其紛馳外務。以汨沒其心思乎。古之學舍。往往數千人。至不能容。今就風簷試藝。殘笥剩簏中。得五十二人。豈遂足空其。使者已面語學使者吳公。既有孫陽之能。自能得駿。以會於金馬碧雞之地。其郡縣及廣文。知有學問優通者。或天資高妙。能記誦穎悟過人者。即會同保送。如吝惜貲費者。使者自能償之。不得謂此地無人。以沈淪佳士也。士患不讀書耳。倘肯潛心院中。如董子下帷。目不窺園。日取十三經。廿一史。次第讀之。自可開拓心。推倒豪傑。毋自畫也。讀書之法。經為主。史副之。四書本經孝經。此童而習之者。外此則先之以五經。其次如左傳之淹博。公穀之精微。儀禮之謹嚴。周禮之廣大。爾雅之辨晰毫芒。大至無外。而細入無閒。此十三經者。闕其一即如手足之不備。而不可以成人者也。

至於史。則先史記。次前漢書。次後漢書。此三史者。亦闕一不可。讀本紀。可以知一代興亡盛衰之由。讀年表世家。可以知大臣創業立功之所自。讀列傳。可以知人臣邪正公私。即以關係國家得失利害之分。讀忠孝節義。隱逸儒林。文學方伎等傳。可以知各成其德。各精其業。以各造其極。而得其或顯當時。或傳後世之故。讀匈奴大宛南夷西域諸傳。可以知安內攘外。柔遠綏邊。恩威各得之用。讀天官歷律五行諸書志。可以觀天。而可以知天人相感之原。讀河渠地理溝洫郡國諸書志。可以察地。而并可以知險要之機。讀禮樂郊祀儀衛輿服等書志。可以知典禮掌故之因革。而有所參訂。讀藝文經籍等志。可以知七略九種四部六庫著作之源流。而有所考稽。讀平準食貨諸書志。可以知出入取予。制節謹度之大要。而有所規鑒。讀刑法兵營等志。可以知賞罰征伐。懲惡勸善。討罪立功之大法。而有所折衷。此讀史之大要也。且善讀史者。不僅以史視史。凡詔誥奏疏檄諭論策之屬。文之祖也。樂章歌詞之屬。樂府詩歌之祖也。屈原賈誼司馬相如揚雄等傳所載騷賦之屬。詞賦之祖也。故熟於三史。則文人詩人騷人一齊頫首矣。況不止三史乎。必待讀經既畢而後讀史。則史學太遲。惟讀左傳而以史記副之。讀公羊穀梁儀禮周官爾雅。而以前後兩漢書副之。十三經與三史既讀。此外如家語國語國策離騷文選老莊荀列管韓。以及漢唐宋元人之文集。與三國志晉書以下諸史。參讀參看。擇其尤精粹者讀之。其餘則分日記覽。天資絕人。過目成誦者。覽即是讀。其不及者。原不能盡讀。博覽強記。有十三經三史為之根本。餘皆一以貫之。讀固為要。看亦有功。必欲汝曹全讀。非人情。不可強也。經莊重。史閒雅。莊重者難讀。閒雅者易讀。讀經以淑性。讀史以陶情。朝經暮史。參錯互讀。則有體有用。內外兼該。相濟而不相妨。相資而不相紊。然後反求其本。而約之於至一之地。則本之身。措之世。無所往而不當。出之言為經術之言。行之事為經濟之事。發之功業。為經天緯地之功業。夫而後乃可藉手以報曰。臣為 國家得人矣。此使者之所厚望於天下。而不能無望於二三子者也。使者奉  天子命。準入都 陛見。事竣。將復來。其毋以使者之去為疑。今來署篆者。為前任高部院。與使者有同心。撫軍張都院。又能成使者志。使者已定其規模。屬之兩公。仰該府文到即送至省。縱使者已行。兩院知使者意。其於諸生必有加禮。慎無卻顧不前。負使者負兩院。適以自負也。至如借書院為納交聲氣之地。觴酒酬酢。慶賀往還。遊蕩門外。招搖市中。是尤不肖之甚。貽羞書院。恥笑士林。此使者之所深惡。毋過吾門也。使者之所望於二三子者。非獨為書院計。為滇計也。為 國家得人才計也。得人才於天下不難。而得之滇。且得奇才異能者於滇。滇之榮。 國之光也。使者獨有厚望焉。二三子其何以副使者之望。

  再請改建南闈疏 

李發甲

臣查得懇建南闈一案。前據湖南士子。屢陳洞庭危險。籲請分闈。臣因關繫科場大典。未敢造次疏題。恭摺請  旨。蒙  皇上御批。即當具題。臣隨欽遵繕疏具題。今奉到禮部等衙門。以科場定例年久。不便紛更議覆。奉 旨依議。臣何敢冒昧再請。以滋罪戾。惟是恭逢我  皇上振興文教。培養人才。事事超越千古。如鄉試屢經廣額。會試分省取中。 萬壽遇旬加科。苗猺一體科貢。弁兵許應武試。以及文入武闈。古所無。何嘗拘於定例。況湖南士子。因洞庭危險。覆溺甚多。籲µ武入文闈。凡茲曠典。請分闈。願共捐三年廩膳等銀。興建貢院。不費 國帑。此種迫切情狀。實出于萬不得已。更有不忍以定例拘之者。曩年   聖駕巡視河工。憫念洪澤湖風濤危險。設立救生椿。全活無數生靈。遐邇感戴。今洞庭之險。十倍洪澤。萬難立椿。惟有分闈一策。可以保全士子之性命。是即洪澤湖之救生椿矣。  聖恩浩蕩。莫大於此。乃前撫臣趙申喬具題於先。既格於部議。撫臣潘宗洛繼題於後。復格於部議。茲臣先奉  俞旨。然後具題。仍復格於部議。若非洞庭十分危險。士子迫切呼號。何至前後三撫臣。疊奏不已。伏思  堯舜之主在上。臣身任地方。凡有益於士民。有益於 國家者。例得備悉入告。今分闈一事。上以廣  聖主好生之德。下以救士子覆溺之危。且於科場大典。倍見昌明。若因部議而不再瀝下情。仰達  天聽。則臣負  主恩。厥罪滋大。除繕疏會題外。臣謹具摺專差。恭捧齎奏。伏乞  睿鑒。特賜  恩允施行。

皇朝經世文編卷五十八 

善化賀長齡耦庚輯

 禮政五宗法上

  聚民論 

張海珊

三代之時其民聚。三代以後其民散。其民聚則不待上之人之衛民也。而民常有以自衛。及其散也。民且亟亟焉求衛於上。民求衛於上。而上更何所藉以自衛乎。夫三代之民。所以能聚者何也。鄉遂之制定。而人皆土著。死徙無出鄉。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而車徒馬牛甲兵之屬。又皆民之所自出。而無所假於上之人。郊內自比閭以至州鄉。野自鄰里以至縣遂。大小相維。遠近相統。如身臂手指。聯絡呼應。無事之日。而隱隱然有金湯之固。是故上未嘗有以衛民也。即民之自衛以為之衛。而國家亦由以自衛。則其勢之聚者然也。然而鄉遂之制。則固不能行於今者何也。古者封建行於上。井田行於下。田有授受。地有肥磽。生齒有登耗。俱就理於一人之手。君之於民。常如一家之人。深知熟悉。而無有乎隱匿閡隔之虞。夫是故民數明而生產可得而均也。生產均而鄉遂可得而制也。今則不然。自兩稅久行。而力役之征。亦更為地丁歸畝之法。於是戶口之遷徙。丁中之多寡。俱非有國者所急。有司十年編審之法。亦不過視為具文。委之吏胥之無能者行之而已。於是游民紛於鎮集。技業散於江湖。交馳橫騖。而上之人不得問焉。嗚呼。民之散也久矣。夫民者至愚至賤。而初無計長久之念於其心者也。古者鄉遂之行。民烏知其所以自衛哉。亦不過陰驅顯率於先王之政。而卒以大獲其福。若夫生於今之時。果其能鑒於前者。天下之崩裂與夫流寇之禍。固將思所以自衛之計。然而民不能知也。奈何為之上者。亦安坐聽之。迫而不得已。始倉皇為一切苟且之政。而無計長久之念於其心乎。今者井田之制既不可復。則比閭鄉遂之說。固不敢以進於今矣。而一二深識之士。輒議尋古之所謂保甲者行之朝廷。亦嘗下之督撫趣行於郡國。且勘其奉行之真實以為政殿最。則廟堂之上誠亦大鑒其弊。而思有所變更之道。然在當時卒亦未嘗行。或行之不踰年而亦廢。一時之良法美意。止以煩胥吏縻文書已耳。詎其法誠有未便歟。嘗思之。民者可靜而不可動者也。能簡而不能繁者也。先王之世。法誠至繁至賾。然而動民而民若不之覺。煩民而民樂為所用者。則上之德有以喻乎民也。上與下之相近。而無所隔於其間也。且亦三代相承。而增損積漸之使然也。今之勢既不能不異乎是。民既有所疑乎上。而上亦不能取必乎民。然則為之上者。毋亦唯安坐聽之。而無容轉計矣乎。夫天下固有自然之勢。而斯民亦有自然之情性。可以使之相維相繫。而不必以上之法與乎其間者。則在重宗族而已矣。

古者先王之為民也。上使之統於君。下使之統於宗。故公劉之立國也。君之宗之。而太宰以九兩繫邦國之民。五曰宗以族得民。春秋晉執蠻子以畀楚。楚司馬致邑立宗焉。以誘其遺民。則當時民之依於宗者。固可想見。六國之亡。豪族處處而有。高祖代秦。徙諸大姓齊田楚景之輩實關中。以為強幹弱枝之本。自魏晉以來。最重譜系。朝廷立圖譜局。置郎令史以掌之。然袛以繩天下之人才。以為中正選士之法。而九兩繫民之遺意。卒無講者。今者彊宗大姓。所在多有。山東西江左右以及閩廣之間。其俗尤重聚居。多或萬餘家。少亦數百家。其耳目好尚衣冠奢儉。恒足以樹齊民之望而轉移其風俗。今誠能嚴土斷之禁。重譜牒之學。立大宗之法。以管攝天下之人心。凡族必有長。而又擇其齒德之優者。以為之副。凡勸道風化。以及戶婚田土爭競之事。其長與副先聽之。而事之大者方許之官。國家賦稅力役之征。亦先下之族長。族必有田以贍孤寡。有塾以訓子弟。有器械以巡徼盜賊。惟族長之以意經營。而官止為之申飭其間。凡同氏譜之未通者。則官為通之。單丁隻戶不成族者。則以附於大族。游寓之家。其本族不能相通者。則亦各附於所寓之地。凡某鄉幾族。某族幾家。某氏附某族。某族長某人。歲置簿以上於官。夫使民返其所自生則忠愛出。因乎其同類則維繫固。以族長率同族則民不驚。以單戶附大族則民各有所恃。詎非其自然之勢至簡之術乎。夫以鄉遂聚民者聚於人也。以宗族聚民者聚於天也。聚於人者容或有散之日。聚於天者固無得而散之矣。語曰。百足之蟲。至死而不僵。斯固民所以自衛之方。而即所以衛上之道也。

  宗法論一 

紀大奎

或問宗之為義。一而已矣。宗子之外。又有四宗可乎。曰宗者所以重其祭祀也。始祖一而已矣。故宗止於一。高祖以下之親四。故宗必有四。班固曰。宗其為高祖後者。為高祖宗。宗其為曾祖後者。為曾祖宗。宗其為祖後者為祖宗。宗其為父後者為父宗。此四宗之說也。無可疑者也。曰前輩之辨小宗也。謂大宗以始祖為宗。小宗以高祖為宗。族人雖各有曾祖祖禰之親。然視之高祖。彼皆支子也。不為宗得為宗者。高祖所傳之適而已。禮經所稱繼禰繼高祖者。據其初言則為繼禰。自其終言則為繼高。由是言之。宗不得有四也。曰是說也。吾嘗求之矣。其法必俟高祖既祧。然後高祖諸子。又各為高祖。而其宗始分。然高祖未祧以前。支子之為曾祖祖禰。與凡適子庶子之為祖若禰者。既皆不得食。而高祖當祧之時。或支子之元孫已歿。元孫之子必以祧主之孫為高祖。則此祖之禰未有主而已。當祧遂終不得食。而繼禰之義於是乎窮矣。古者必有宗而後有祭。無宗是無其祭也。故曰四宗之說無可疑者也。曰禮何以不言四宗也。曰言之矣。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始祖享百世之祭者也。故不遷。始祖以下。凡非殤與無後者。皆得以各享其四世之祭。故歷五世而後遷。五世以前子孫。未有不得祭其祖考者也。是故有四世之適。有三世之適。有再世之適。有一世之適。一言而四宗備焉矣。若必俟高祖之祧。而後高祖之支子。始得以僅享其元孫一代之祭。則凡族之適子適孫適曾孫。終身不得以祭其曾祖祖禰。而無所為三世再世一世之適。其於五世則遷之義。不亦悖乎。且儀禮亦言之矣。為人後者為其父母報。傳曰降其小宗也。女子子適人者。為昆弟之為父後者。傳曰小宗故服期也。夫父宗之得為小宗。則不得祖之祧而後宗之可知也。祖祧而後宗之。子不得為父宗矣。期服傳曰。世父叔父何以期也。與尊者一體也。又曰。有東宮。有西宮。有北宮。有南宮。異居而同財。有餘則歸之宗。不足則資之宗。此所謂宗即世父也。喪服之有世父母叔父母。統凡為世父叔父者言之。不謂之專言始祖高祖之宗也。故凡昆弟有一體之義。莫不各以其適為宗。而昆弟之子。尊之曰世父。以其父宗之故曰世父也。則不待曾祖高祖之祧而後宗之又可知也。曾祖高祖祧而後宗之。弟不得宗其昆矣。昆弟之子。不得宗其世父矣。故四宗之說。天理人情之至也。無可疑者也。

  宗法論二 

紀大奎

然則四宗之義重矣。先儒謂大宗無子立後。小宗無子則絕者。何也。曰非經意也。儀禮喪服為人後者。傳曰。何如而可為之後。同宗則可為之後。何如而可以為人後。支子可也。同宗。言同以為宗也。百世之宗。則百世之族屬同宗之。四世三世再世之宗。則四世三世再世之親屬同宗之故。曰同宗則可為之後也。如何而有當絕之義也。曰為人後者。為其父母報。傳曰。何以期也。不貳斬也。持重於大宗者。降其小宗也。為人後者孰後。後大宗也。曷為後大宗。大宗者尊之統也。然則此傳之言非與。曰此該再世以上之宗言之也。始祖之宗大於高祖。高祖曾祖之宗大於祖。祖之宗大於禰。降其小宗者。明父宗之獨為小宗也。為人後者。或宗其祖。或宗其曾祖。或宗其高祖。或宗其始祖。皆得以統其父之宗。統也者。統於其重也。以其為所統也故小之。以其所統也。故大之大之者。大其重也。故曰大宗者。尊之統也。此該再世以上之宗言之也。傳又曰。禽獸知母而不知父。野人曰父母何算焉。都邑之士。則知尊禰矣。大夫及學士。則知尊祖矣。諸侯及其太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尊者尊統上。卑者尊統下。大宗者尊之統也。然則百世之尊統上者也。四世三世再世之尊以遞而卑。統下者也。故皆曰尊之統也。故尊禰則有禰之宗矣。尊祖則有祖之宗矣。宗之則統不可絕。絕之是絕其祖禰也。絕其祖禰。是傳所謂禽獸也。野人也。故曰後大宗者。該再世以上之宗言之也。傳又曰。大宗者收族者也。不可以絕。故族人以支子後大宗也。適子不得後大宗。古者高祖以下謂之族。四世三世再世之適。皆有收族之道。故曰異居而同財。有餘歸之。不足資之故無子。則族人咸宗其昆弟之子以為之後。如何而有當絕之義也。宗而可絕則適子何以不得後大宗也。適子不得後大宗。則適子他日之不可以無後又可知也。曰先儒則以為殤與無後者。從祖祔食。故適子固可以無後。小宗固可以絕也。曰。此言庶子之無後者非言適子。適子可以無後。則父之兄不得有世父之名。世父也者。重其為祖以上之繼也。名之曰世父矣。然則世父無子而儕之殤與無後之列可乎。故曰。大宗者該再世以上言之也。

  宗法論三 

紀大奎

或曰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者為小宗。繼禰者繼別子之支子也。繼別子者然後為大宗。是大宗不得有二也。與儀禮之言大宗者異矣。曰無以異也。禮之所謂宗者。以適為宗而已矣。繼別者曰宗。繼高曾祖者亦曰宗。宗不必言大也。惟支庶之適則謂之小宗。小宗者支庶宗之而已。凡繼禰者皆然。然而必始於別子之支子。故於別子之支子發其義也。小宗之適則不復謂之小宗。故繼之。曰有五世而遷之宗有之云者。異乎其為小宗之辭也。再世之適。則一世之適宗之。三世四世之適。則再世一世之適宗之。凡適之所宗皆曰宗。繼禰者一世之適而已矣。必禰適而後謂之宗。是故禰適則謂之繼祖。祖適則謂之繼曾祖。曾祖適則為之繼高祖。此所謂五世而遷之宗也。是故高祖之宗統其繼曾祖之宗。曾祖之宗統其繼祖之宗。祖之宗統其繼禰之宗。禰之宗則尚未有所統也。未有所統則謂之小宗。有所統則其所統者必大之矣。大之則不可絕。絕之是絕其所統也。故曰大宗者。尊之統也。無子則為之立後。凡為之後者皆大宗也。或繼其祖。或繼其曾祖。或繼其高祖。皆繼宗也。皆繼宗則皆受重者也。是以古無繼禰之後。禰非宗也。宗之則可為之後。非宗則不為之後矣。是故為人後者繼其祖。則必昆弟之子。昆弟之子宗之也。繼其曾祖。則必先昆弟之子。無昆弟之子。則從父昆弟之子。昆弟之子與從父昆弟之子宗之也。繼其高祖。則必先昆弟之子。無昆弟之子。則從父昆弟之子。無從父昆弟之子。則從祖昆弟之子。昆弟之子以至從祖昆弟之子宗之也。然而猶必先昆弟之子。昆弟之子近也。故喪服為人後者。為其父母報。不言為其祖。其祖同也。為其昆弟。不言為其世父叔父。後其世父也。後其世父。則叔父同也。為其姊妹適人者。不言為其姑。其姑同也。凡受重則必自其近者受之。受之愈親則歆之愈切。此所以為受重之正也。受之而不得不遠者權也。五世之宗。亦猶是也。百世之宗。亦猶是也。故儀禮之言大宗。與禮記之言五世之宗。百世之宗。無以異也。儀禮之言小宗。與禮記之言繼禰者為小宗。無以異也。若後其高祖而其父或再世之適。後其始祖而其父或三世之適。亦以小宗例之者。從其所為後者小之。而其所與大之者固在也。非是無有以繼祖以上為小宗者。自漢儒始。以百世之宗為大宗。五世之宗為小宗。後世言禮者因之。於是禮經為人後之義。有出於天理人情之外者矣。

  宗法論四 

紀大奎

或問別子為祖。繼別為宗。先儒以為諸侯之公子。若始來此國者。若庶姓之起為大夫者。然則庶民不得有宗信乎。曰非是之謂也。周官太宰以九兩繫邦國之民。五曰宗以族得民。此見民之有族者。皆得有宗也。若古者宗法大行之法。民之聚族而居者。不得有宗法。則族離矣。何以得民。若以宗為卿大夫之宗。則得民者亦卿大夫自得其族之人而已。何以與於邦國之民。邦國之民則盡乎民之辭也。故曰。民之有族者皆得有宗也。禮經之言別子為祖。繼別為宗者。異別子之宗也。凡起為大夫。而得命氏賜族者。則得以別為一宗。而享其不祧之祭。故謂之別子。其為大夫而未賜之族。則不得為別子。不得為別子。則但以始祖之適。世世為宗。而不得別為一宗。故始祖之宗。宗之大同者也。別子之宗。宗之別於大同者也。然則士庶非無宗也。士庶之宗。宗之大同者也。先儒謂後世無世卿。大宗之法。不可以復立。非也。無世卿則無別子之宗。而始祖之宗自在也。始祖者始遷之祖而已。非先儒所謂厥初生民之祖也。故得以其適世世為宗。其不同於世卿者。廟寢祭薦飲食制度之等殺異焉耳。故曰。民之有族者。皆得有宗也。然則禮不言庶人之宗。何也。曰。奚不言也。大傳曰。同姓從宗合族屬。又曰四世而緦。服之窮也。五世袒免。殺同姓也。六世親屬竭矣。其庶姓別於上。而戚單於下。昏姻可以通乎。繫之以姓而弗別。綴之以食而弗殊。雖百世而昏姻不通者。周道然也。是故四世以內。則曰親屬。五世以外。親屬竭則謂之同姓。先王以為竭則易離。而不可無以合之。故曰。同姓從宗合族屬。從宗者。從始祖之宗也。高祖以下謂之族。五世以外。族與族相屬。故謂之族屬。猶兄弟謂之親。四世以內。親與親相屬。則謂之親屬也。此宗法之通乎士庶。不得謂之專言別子之宗也。故曰其庶姓別於上。別於上者。謂始有別子之初也。別子得命氏以為族。故其於同姓也。則謂之庶姓。禮經以為同姓則已殺矣。親屬則既竭矣。矧又別其氏族。而以同姓為庶姓。恐疑於昏姻之可以通矣。然而別子者。別其氏而已。姓不可別也。姓不可別。則同姓之宗。不可離也。故曰。繫之以姓而弗別。綴之以食而弗殊。此見別子雖別為一宗。而始祖之宗自在也。故曰始祖之宗。宗之大同者也。是故大傳有同姓之宗。有別子之宗。有公子之宗。三者之文彰彰。禮經不可誣也。有君之合族。有同姓從宗之合族。亦彰彰。禮經不可混也。先儒誤於別子之義。至以始祖之祭近於僭。而欲廢之。過矣。

  宗法論五 

紀大奎

然則別子者。非諸侯之公子。若始來此國者之謂與。曰。此註疏之誤也。凡始遷他國。即當為他日之始。彼已去其邦族。無復有宗之義。惡得更言別子也。若公子則自有宗道。不必假別子以為名。且公子別於君。不敢謂之別子。卿大夫之別於庶姓者。乃謂之別子。別之也者。異之也。異之也者。貴之也。公子不貴於君。則不得言別子也。是以大傳既特言別子之宗。而即繼之以公子之宗。曰有小宗而無大宗者。有大宗而無小宗者。有無宗亦莫之宗者。公子是也。公子有宗道。公子之公。為其士大夫之庶者。宗其士大夫之適者。公子之宗道也。然則公子之非別子亦明矣。凡為人後之義有三。傳曰。何如而可為之後。同宗則可為之後。又曰。何如而可以為人後。支子可也。適子不得後大宗。又曰。為人後者孰後。後大宗也。公子則不然。公子之適子。皆小宗繼禰者也。大夫不得祖諸侯。是以無大宗。公子無子。以昆弟之子為之後。其為之後者。皆小宗也。而為人後者。後大宗之義不得而拘。故曰。有小宗而無大宗者。此其異於凡為人後者一也。公子之適孫。為大宗繼祖者也。公子之適子無子。以昆弟之適子為之後。而以其支子自為後。凡支子之後大宗者。雖降其小宗。而終不能沒其適子小宗之名。則猶得隨小宗以祭其父母。適子後大宗。則不得復為支子之小宗以祭其父母。而適子不得後大宗之義又不得而拘。故曰。有大宗而無小宗者。此其異於凡為人後者二也。然是二者。猶皆以昆弟之子為子也。若小宗無昆弟之子。大宗無從昆弟之子。則莫之宗。而為人後之義窮矣。而公子不然。羅君位齋曰。無宗者無小宗大宗也。無小宗者。無子之公子也。公子無子。又無昆弟之子。則無宗亦莫之宗者矣。而可以他公子之孫為之後。是莫之宗而從父昆弟之子相為後也。無大宗者。無孫之公子也。公子無孫。又無昆弟之孫。則亦無宗亦莫之宗者矣。而可以他公子之曾孫為之後。是莫之宗而從祖昆弟之子相為後也。而同宗可為之後非宗不為後之義又不得而拘。故曰。有無宗亦莫之宗者。莫之宗而有宗。所以重公子之宗也。是則凡五服以內者皆得以為之後。此其異於凡為人後者三也。且公子之宗。不獨國君世子之母弟為重也。即公子之庶者。亦無不重。故曰公子之公。為其士大夫之庶者。宗其士大夫之適者。士大夫之庶者。庶公子之或為大夫。或未為大夫者是也。適者即庶者之適子。庶者與其適子。或為大夫。或為士。皆得命於公子之公。以其適世為宗。別子世為大夫而後有宗。公子不必為大夫而自有宗。故曰公子有宗道。此公子之宗。所以異於別子之宗也。凡禮既詳言同姓之宗。又特言別子之宗。與公子之宗。別子公子。皆命氏賜族者也。一姓之中。而命氏者不一人。則一姓而有數宗。一氏之裔而命氏者不一人。則一氏而又有數宗。是故姓有姓之族。氏有氏之族。知姓氏之分。則宗法可得而明矣。若夫宗法既廢。禮以義起。無貴賤適庶遠近之嫌。而皆可以相為後。此又古今異宜。而人情之永無憾者也。

  農宗 

龔自珍

龔子淵淵夜思。思所以撢簡經術。通古近。定民生。而未達其目也。曰。古者未有后王君公。始有之而人不駭者何。古者未有禮樂刑法。與禮樂刑法之差。始有之而人不疑懼者何。古者君若父若兄同親者何。君若父若兄同尊者何。尊親能長久者何。古之為有家。與其為天下。一以貫之者何。古之為天下。恒視為有家者何。生民之故。上哉遠矣。天穀沒。地穀茁。始貴智貴力。有能以尺土出穀者。以為尺土主。有能以倍尺若什尺伯尺出穀者。以為倍尺什尺伯尺主。號次主曰伯。帝若皇。其初盡農也。則周之主伯。與古之輔相大臣盡農也。則周之庸次比耦之亞旅。與土廣而穀眾。足以芘其子。力能有文質祭享報本之事。力能致其下之稱名。名之曰禮曰樂曰刑法。儒者失其情不究其本。乃曰。天下之大分自上而下。吾則曰。先有下而漸有上。下上以推之。而卒神其說於天。是故本其所自推也。夫何駭。本其所自名也。夫何疑何懼。儒者曰。天子有宗。卿大夫公侯有宗。惟庶人不足與有宗。吾則曰。禮莫初於宗。惟農為初有宗。上古不諱私。百畝之主。必子其子。其沒也。百畝之亞旅。必臣其子。餘子必尊其兄。兄必養其餘子。父不私子則不慈。子不業父則不孝。餘子不尊長子則不弟。長子不贍餘子則不義。長子與餘子不別則百畝分。數分則不長久。不能以百畝長久則不智。農之始。仁孝弟義之極。禮之備。智之所自出。宗之為也。百畝之農。有男子二。甲為大宗。乙為小宗。小宗者帝皇之上藩。實農之餘夫也。有小宗之餘夫。有宗之餘夫。小宗有男子二。甲為小宗。乙為宗。宗者帝王之藩也。餘夫之長子為餘夫大宗。有子三四人。若五人。丙丁為宗。戊閒民。小宗餘夫有子三人。丙閒民。宗餘夫有子二人。乙閒民。閒民使為佃。閒民之為佃。帝王宗室臣也。古者無文。用撢稽而可知也。請定後王法。百畝之田。不能以獨治。役佃五。餘夫二十五畝。亦不能以獨治。役佃一。大凡大宗一。小宗若宗四。為田二百畝。則養天下無田者九人。然而天子有田十萬畝。則天下無田亦不飢為盜者。四千有五百人。大縣田四十萬。則農為天子養民萬八千人。什一之賦尚不與。非以德君也。以德而族。非以德族也。以食有力者。佃非仰食吾宗也。以為天下出穀。然而有天下之主受是宗之福矣。百畝之宗。以什一為宅。以什一出租稅奉上。宅不什一。則不足以容魚菽之祭。不足以容春揄。稅不什一。則不足以為天子養官屬。及選舉之士。以什一食族之佃。佃不食什一。則無以戚期功。以什一奉上。誼亦薄矣。以什一戚期功。恩亦閷矣。聖者立法以中下齊民。不以上齊民。

大宗有十口。實食三十畝。桑苧木棉竹漆果蓏十畝。糶三十畝。以三十畝之糶治家具。家具始於縛帚。縛籜以為帚。冶泥以為釜。厥價陶三之。機杼四之。鐙五之。祭豆七之。米斗直葛布匹。絹三之。木棉之布視絹。皆不得以澹泉貨。百家之城。有貨百兩。十家之市。有泉十繩。裁取流通而已。則衣食之權重。則泉貨之權不重。則天下之本不濁。本清而法峻。誅種藝食妖●地膏者。宗為餘夫諸田。則關大吏。佃同姓不足。取諸異姓。為變法關吏。豐凶肥磽寡庶易不易。法不盡同關吏。國有大事以宗徙。徙政關大吏。餘夫家五口。宅五畝。實食十畝。以二畝半稅。以二畝半食佃。以二畝半治蔬苧。以二畝半糶。自實食之外。宅稅圃糶佃五者毋或一廢。凡農之仕為品官大夫者。則有祿田。大官之家。父有少疾瘯寒暑濕乾。不以使其子。山川鬼神則使之。子有少疾瘯寒暑濕乾。不以愬其父。崇有家也。田一品者四世。二三品三世。四品二世。五品一世皆勿稅。勿予俸。六品以下予之俸。婢妾之養不備則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食妖服妖不世。同姓訟亦不世。督有家也。家受田歸田於天子。皆關大吏。稽其世數。關吏。本百畝者進而仕。謂之貴政之農。本仕者退而守百畝。謂之釋政之農。本不百畝者進而仕。謂之亢宗之農。本仕者退而不百畝。謂之復宗之農。仕世絕。本大宗者復為宗。本小宗者復為小宗。本宗者復為宗。本閒民復為閒民。貴不奪宗祭。不以朝政亂田政。自大宗以至於閒民四等也。四等之農。與其進扞而國也。姑將退保於宗。與其進保而宗也。姑將退修於宅。是故籌一農身。身不七尺。人倫五品本末原流具矣。籌一農家。家不十步。古今帝王為天下大綱總目備矣。木無二本。川無二原。貴賤無二人。人無二治。治無二法。請使農之有一田一宅。如天子之有萬國天下。姑試之一州。州蓬跣之子。言必稱祖宗。學必世譜牒。宗能收族。族能敬宗。農宗與是州長久泰厲空虛野無夭札鬼知戀公上亦百福之主也。

 自記曰商之衰農不知宗故公劉立之周之衰農不知宗故管夷吾立之周之盛也周公康叔以宗封其衰也周平王以宗徙翼頃父嘉父戎蠻子皆以宗降漢之實陵邑以六國巨宗徙國以農徙也農之主伯徙則亞旅盡徙若無宗法上安能族徙而族封有司之令梗塞國安恃此散無友紀之百姓哉神堯亦弗能平章已

 又曰禮運曰天子有田以處其子孫不曰有天下國家周禮九兩繫邦國之民一曰宗以族得民民之宗如何左傳師服曰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是其注也近世回部蒙古有旗分有族分或以族降或以族徙或以族開墾其叛者亦以族世酋無析產之俗故世世富足令支仰賴以活而苗裔能言其先派有至數十世之多者此文之旁證也又柳子封建論亦先有下而漸有上之義亦此文旁證

  萊州任氏族譜序 

顧炎武

予讀唐書韋雲起之疏曰。山東人自作門戶。更相談薦。附下罔上。袁術之答張沛曰。山東人但求祿利。見危授命。則曠代無人。竊怪其當日之風。即已異於漢時。而歷數近世人材。如琅邪北海東萊。皆漢以來大儒所生之地。今且千有餘年。而無一學者見稱於時。何古今之殊絕也。至其官於此者。則無不變色咋舌。稱以為難治之國。謂其齊民之俗有三。一曰逋稅。二曰殺。三曰訐奏。而余往來山東者十餘年。則見夫臣室之日以微。而世族之日以散。貨賄之日以乏。科名之日以衰。而人心之日以澆且偽。盜誣其主人。而奴訐其長。日趨於禍敗。而莫知其所終。乃余頃至東萊。主趙氏任氏。入其門而堂軒几榻。無改於其舊。與之言。而出於經術節義者。無變其初心。問其恒產。而亦皆支撐以不至於頹落。余於是欣然有見故人之樂。而歎夫士之能自樹立者。固不為習俗之所移。任君唐臣。因出其家譜一編。屬余為之序。其文自尊祖睦族。以至於急賦稅。均力役。諄諄言之。豈不超出於山東之敝俗者乎。子不云乎。得見有恒者斯可矣。恒者久也。天下之久而不變者。莫若君臣父子。故為之賦稅以輸之。力役以奉之。此田宅之所以可久也。非其有不取。非其力不食。此貨財之所以可久也。為下不亂。在醜不爭。不叛親。不侮賢。此鄰里宗族之所以可久也。夫然故名節以之而立。學問以之而成。忠義之人。經術之士。出乎其中矣。不明乎此。於是乎飲食之事也而至於訟。訟不已而至於師。小而舞文。大而弄兵。豈非今日山東之大戒。而若任君者為之深憂過計。而欲倡其教於一族之人。即亦不敢諱其從前之失。而為之丁甯以著於譜。昔召穆公思周德之不類。故糾合宗族於成周而作詩。曰。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任君其師此意矣。余行天下。見好逋者必貧。好訟者必負。少陵長。小加大。則不旋踵而禍隨之。故推任君之意。以告山東之人。使有警焉。或可以止橫流而息燎原也。

  華陰王氏宗祠記 

顧炎武

昔者孔子既沒。弟子錄其遺言以為論語。而獨取有子曾子之言。次於卷首何哉。夫子所以教人者。無非以立天下之人倫。而孝弟人倫之本也。慎終追遠。孝弟之實也。甚哉有子曾子之言似夫子也。是故有人倫。然後有風俗。有風俗。然後有政事。有政事。然後有國家。先王之於民。其生也為之九族之紀。大宗小宗之屬以聯之。其死也為之疏衰之服。哭泣殯葬虞附之節以送之。其遠也為之廟室之制。禘嘗之禮。鼎俎籩豆之物以薦之。其施之朝廷。用之鄉黨。講之庠序。無非此之為務也。故民德厚而禮俗成。上下安而暴慝不作。自三代以下。人主之於民。賦歛之而已爾。役使之而已爾。凡所以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聽民之所自為。於是乎教化之權常不在上而在下。兩漢以來。儒者之效。亦可得而考矣。自二戴之傳。二鄭之註。專門之學。以禮為宗。歷三國兩晉南北五季。干戈分裂之際。而未嘗絕也。至宋程朱諸子。卓然有見於遺經。而金元之代。有志者多求其說於南方。以授學者。及乎有明之初。風俗厚。而愛親敬長之道。達諸天下。其能以宗法訓其家人。而立廟以祀。或累世同居。稱之為義門者。亦往往而有。十室之忠信。比肩而接踵。夫其處乎雜亂偏方閏位之日。而守之不變。孰勸帥之而然哉。國亂於上而教明於下。易曰改邑不改井。言經常之道賴君子而存也。嗚呼。至於今日。而先王之所以為教。賢者之所以為俗。殆澌滅而無餘矣。列在搢紳。而家無主祏。非寒食野祭。則不復薦其先人。期功之慘。遂不制服。而父母之喪。多任而不去。同姓通宗。而不限于奴僕。女嫁死而無出。則責償其所遣之財。昏媾異類。而持其鄉里。利之所在。則不愛其親而愛他人。於是機詐之變日深。而廉恥道盡。其不至於率獸食人。而人相食者幾希矣。昔春秋之時。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而秉禮之邦。守道之士。不絕於書。未若今之滔滔皆是也。此五帝三王之大去其天下。而乾坤或幾乎息也。又何言政事哉。吾友華陰王君宏撰。鄰華先生之季子。而為徵華先生後者也。遊婺州二年而歸。乃作祠堂以奉其始祖。聚其子姓而告之以尊祖敬宗之道。其鄉之老者喟然言曰。不見此禮久矣。為之兆也。其足以行乎。孟子有言。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夫躬行孝弟之道。以感發天下之人心。使之惕然有省。而觀今世之事。若無以自容。然後積污之俗可得而新。先王之教可得而興也。王君勉之矣。

  汪氏族譜序 

汪琬

宗法之亡久矣。別子為祖。繼別為宗。何謂祖。別子始為大夫者是也。何謂宗。別子之適。世世繼起為大夫者是也。故曰。宗其繼別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遷者也。此先王尊祖敬宗收族之意也。自世爵世祿之制廢。而宗法始壞矣。後之儒者。亦欲講求而推行之。而訖於不可得。非宗法之難復也。制度之變。風俗之澆為之也。古者大夫三廟。又有采以處其子孫。今之大宗。降為編氓者多矣。無廟也。無田也。其能率其族之貴且顯者。以歲時旅薦於寢乎。此不可行者一也。古者族人異宮而同財。有餘則歸之宗。不足則資之宗。子弟有歸器。則必獻其上。而後敢服用其次。今之父子兄弟。往相戕殺者。殆不知其幾也。顧欲萃宗子與族人之衣服什器。‘往爭銖金尺帛。而至於怨憤詬及其車馬賄財。悉委諸公而無所私乎。此不可行者二也。古者絕族無施服。然而所以重大宗者有加焉。宗子死。則族人為之服齊衰三月。其母妻死亦然。雖大夫不降。今令甲無是也。宗婦死。則夫雖母在為之禫。宗子之長子死。為之斬衰三年。今令甲又無是也。此不可行者三也。故吾之譜吾族也。不言宗。非詘吾宗也。悼宗法之不復。而有大不得已者於此也。此制度之變。風俗之澆也。抑孔子嘗有言曰。厚於仁者薄於義。親而不尊。厚於義者薄於仁。尊而不親。是故義非仁不立也。仁非義不行也。凡為吾父兄子弟者。苟能知仁義尊親之說。而使內外有別。長幼親疏有序。有無相賙。吉凶患難相助。伏臘膢蜡祭饗飲食相周旋。如此。則雖不言宗。而宗法寓其中矣。

  補定大宗議 

許三禮

封建廢。則宗法格而不行。鄧潛谷先生論之詳矣。雖然。至今服制丁艱。主承重孫。不猶行古宗法之一事耶。宗法不定。則立祠堂。修宗職。一切事無所統屬。惟羅念庵先生變通三說。可謂極善。今議不若以貴貴為定。俾代任宗職。不得委卸。張湛虛先生曰。起於是邦而始爵者。皆自為祖。其嫡繼之。亦即為大宗。此大宗之百世不遷者也。觀孝經。卿大夫之孝曰。然後能守其宗廟。士之孝曰。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益見宗廟祭祀關乎祿位。則宗法斷當以貴貴為定明矣。祖宗積德百餘年。始發於一二子孫。其一二子孫。即是祖宗呵護之為大宗。自宜身領宗職。上祀祖先。下芘後昆。而非失之僭。至因祿位而方得祭饗歷代先人。更以明國恩而重作忠之感。豈但收合族人厚風俗已哉。若並貴仍論宗派。或尊尊。或長長。如無貴者。照羅說。或尊尊。或長長。或賢賢。隨所遇職領薦事焉可也。孟子曰。惟士無田。則亦不祭。三月無君。則皇皇如。此之謂也。

  原姓 

顧炎武

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一再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最貴者國君。國君無氏。不稱氏稱國。踐土之盟。其載書曰。晉重魯申衛武蔡甲午鄭捷齊潘宋王臣莒期。荀偃之稱齊環。衛太子之稱鄭勝晉午是也。次則公子。公子無氏。不稱氏稱公子。公子彄公子益師是也。最下者庶人。庶人無氏。不稱氏稱名。然則氏之所由興。其在於卿大夫乎。故曰。諸侯之子為公子。公子之子為公孫。公孫之子。以王父字若謚若邑若官為氏。氏焉者。類族也。貴貴也。考之於傳二百五十五年之間。有男子而稱姓者乎。無有也。女子則稱姓。古者男女異長。在室也稱姓。冠之以序。叔隗季隗之類是也。已嫁也。於國君則稱姓。冠之以國。江芋息媯之類是也。於大夫則稱姓。冠以大夫之氏。趙姬盧蒲姜之類是也。在彼國之人稱之。或冠以所自出之國若氏。驪姬梁嬴之於晉。顏懿姬鬷聲姬於齊是也。既卒也稱姓。冠之以謚。成風敬嬴之類是也。亦有無謚而仍其在室之稱。仲子少姜之類是也。范氏之先。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士會之孥處秦者為劉氏。夫王奔楚為堂谿氏。伍員屬其子於齊為王孫氏。智果別族於太史為輔氏。故曰。氏可變也。孟孫氏小宗之別。為子服氏。為南宮氏。叔孫氏小宗之別。為叔仲氏。季孫氏之支子曰季公烏。季公亥。季寤。稱季不稱孫。故曰。貴貴也。魯昭公娶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崔武子欲娶棠姜。東郭偃曰。男女辨姓。今君出自丁。臣出自桓。不可。夫崔之與東郭氏異。昭公之與夷昧代遠。然同姓百世而昏姻不通者周道也。故曰姓不變也。是故氏焉者。所以為男別也。姓焉者。所以為女坊也。自秦以後之人。以氏為姓。以姓稱男。而周制亡。而族類亂。作原姓。

  通譜日知錄

顧炎武

同姓通族。見於史者。自晉以前未有。晉書石苞傳。曾孫樸沒于寇。石勒以與樸同姓。俱出河北。引樸為宗室。特如優寵。位至司徒。南史侯瑱傳。侯景以瑱與己同姓。託為宗族。待之甚厚。以此殊族而附中國也。晉書孫旂傳。旂子弼。及弟子髦輔炎。四人有吏材。稱於當世。遂與孫秀合族。南史周宏正傳。諂附王偉。與周石珍建康之廝隸也為梁制局監降侯景合族。舊唐書。李義府傳。義府既貴之後。自言本出趙郡。始與諸李敘昭穆。而無賴之徒苟合。藉其權勢。拜伏為兄叔者甚眾。李輔國傳。宰相李揆。山東甲族。見輔國執子弟之禮。謂之五父。此以名門而附小人也凡此史皆書之以志其非。今人好與同姓通譜。不知於史傳居何等也。考之于史。則惟北人重同姓。多通譜系。南人則比鄰而各自為族者甚多。近日南北皆尚通譜。最為濫雜。其實皆植黨營私。為蠹國害民之事。宜嚴為之禁。欲合宗者。必上之於官。使諳悉古今者為之考定。歲終以達禮部。而類奏行之。其不請而私通者。屏之四裔。然後可革其弊。古之姓氏有專官。掌之國語。曰使名姓之後。能知上下之神祇。氏姓之所出者為之宗。又曰司商協名姓。春官宗伯。其屬有都宗人。家宗人。而女官亦有內宗外宗。今日姓氏昏姻二事。似宜專設一官。方得教民之本。

  駮曾子固公族議 

徐乾學

曾鞏作公族議。謂服盡而戚單者。所以節人之常情。而為大宗小宗之數。不可以論帝者之功德。而為廣親親之法。其言非不考據經傳也。然而泥於古矣。古之封建井田。相為表裏。制祿以養君子。分田以養小人。則天下之大。天下之人之眾。皆有天下者為之謀其衣食。使獲其所。非直同姓之親也。封建井田俱廢。而天下之人皆自謀其衣食矣。顧使同姓無服之親坐而衣租食稅。可以謂之至公乎。故祖宗親盡則祧。子孫服盡戚單。祖遷於上。宗變於下。袒免而外。親屬竭矣。其入官之塗謀生之事同於庶姓。或勞心。或勞力。亦情理之常。不為少恩也。以天下之地。養天下之人。而加恩於同姓。不可謂之私。以天下之人。終歲勤動。輸其租稅。奉一天子。而加恩於同姓。至於袒免以外。而不為之節限。百世之久。天潢玉牒之繁。使皆仰給縣官。論財則不可為繼。而勞費億兆之人以奉其私親。論理則不得其平。非聖人無所利於天下之心也。且古聖人之於民也。既有以養之。必有以教之。其材既成。而後官之。然猶必先任之以事。而後命之以爵也。記曰。天子之元子。士也。天下無生而貴者。自周親以至袒免之親。無問賢不肖。予官有差。已非古矣。況袒免以外之親乎。夫子孫之計。人所同也。諸為王公者。人懷子孫仰給縣官之意。則驕奢淫佚。無復以餘財貽其子孫。人可不由學問而得官。則膏粱之性。能自刻厲者亦鮮矣。如鞏之言。則是以姑息之愛愛之。而非為之計長久安全之道也。載考馬端臨之言曰。宋制。皇子之為王者。封爵僅止其身。子孫無問適庶。不過承蔭入仕為環衛官。廉車節鉞。以序而遷。如庶姓貴官蔭子入仕之例。必須歷任年深。德齒稍尊。方特封以王爵。而其祖父所授則不襲也。又曰。案蔡元道祖宗官制舊典。稱皇子生。周晬命名。初除美軍節度使。兩遇大祀移鎮。再遇封國公。出閣拜使相。封郡王。納夫人。建外第。方除兩鎮封王。然則皇子雖所必王。然其遷轉亦有次第。不遽封也。陳止齊之言曰。乾德二年。以皇子德昭為貴州防禦使。貴州屬廣西下州。防禦使從五品耳。皇子始命以此。禮曰。天子之元子。士也。天下無生而貴者也。儲君副主猶云士。明人有賢行著德。乃得貴也。先王於家人。不憚自貶損如此。教道行矣。出閣封王。後世之夸心。藝祖起百世之後。獨追古意。自王禮殺而為防禦使。非聖人能之乎。由二子之所述觀之。宋祖制之善如此。不特熙甯之詔為然。而曾鞏之見。為不若馬氏陳氏矣。

  陸氏義莊記 

錢大昕

古者卿大夫立宗。宗子必世其祿。故有收族之誼。冠昏喪祭必請於宗子而行之。大功以上無異財。亦無貧富之殊。即其稍疏者。宗子之力足以贍之。周官所謂宗以族得民者。其法如此。若夫四閭為族。使之相葬。五族為黨。使之相救。五黨為州。使之相賙。則皆庶人之無宗者。故不能不藉乎閭井之任。而世家大族固未聞有此也。自宗法不行。士大夫無以收其族。昭穆既遠。視為路人。角弓之反頻聞。葛藟之芘安望。即有敦本好禮。能施惠於三族者。一時雖賴以濟。而不能經畫可久之計。論者不無遣憾焉。三吳自泰伯季札以禮讓開其始。洎宋范文正公守鄉郡。立義田。以贍宗族。訖今七百餘年。范氏之苗裔。猶食其德。高義之名。彰於  宸翰。其規條具在。可謂善之善者矣。我 國家   列聖重熙。風俗茂美。好義君子。希風先哲者。接踵而興。長洲陸君豫齋。唐賢甫里先生之裔。自明贈尚書守禮公以來。枝條繁衍。豫齋之尊人公。至性備。行善於鄉。聞高平之遺風。心向往之。豫齋起而承厥志。割遺產五百畝。為贍族之資。設義莊於陸巷。每歲收支出納。集族眾其中。相與勸於修禮勤力。而勿蹈於匪彝。殆有得乎古人收族之意者乎。夫宗法雖善。然必藉乎貴而後行之。其究也。或以啟挾貴之漸。義莊則唯族之賢者能行之。其敦睦出於性之自然。故持之久遠而無弊。此范氏之意。可以為後世法。又近歲立義莊若吳縣陶氏。崑山顧氏。皆經大府題奏。得邀  優敘。而豫齋之為此舉。唯告諸有司。出給公據。未嘗輒求  上聞。其務實而不競名。尤有加人一等者矣。豈不深可歎尚也哉。

  廬江章氏義莊記 

魏源

有田若干畝。廬二區。司以族之賢能。正副二。歲時公家賦常先。廩其穀若干。以周族之貧者老廢疾者幼不能生者寡不嫁者。糶其餘穀。為錢若干緡。以佐族之女長不能嫁者鰥不能娶妻者學無養者喪不能葬者。而又凶饉祲札於斯。延師養弟子於斯。旌節勸孝賓興於斯。察奸罰不肖寓焉。合食親親厚族寓焉。於古有諸。曰古奚有是為也。去生民未遠之世。上與下猶醵然。勺而斟之。無不意滿。若太宰以九兩繫邦國。宗以族得民。友以任得民。大司徒令比相保。閭相受。族相葬。黨相救。州相賙。大功異居同財。有餘則歸之宗。不足則資之宗。上之紀其民。一族也。民之視其族。一家也。其詩曰。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饎。言萬物無不得其平也。平故靡有餘。靡不足。無洽比。無吹噓。莊周曰。名生於不足。不足有餘之相形。義之所由名乎。井田廢而後有公恆產者曰義田。宗法廢而後有世同居者曰義門。任賙救廢而後同心備急者曰義倉。閭左餘子之塾廢。而後有教無類者有義學。墓圖族葬之法廢。而後揜骼者有義冢。兵農之法廢。而後自團練自守禦者有義勇。而上亦兢兢昭顯章示之。以補王政所窮。以聯情所不屬。豈非淵淵然有意於天地生人之本。始而思復其朔者哉。 國家累洽重濡。醰醲孳生。獻版歲倍。人浮于地。貧萬于富。  天子憮然堯舜其病之虞。內籌八旗生計。歲徙數百戶屯田實邊。而直省民有能均財若土自相養。分縣官憂者。吏得上聞請獎。著為令。以風示天下。于是安徽巡撫以廬江章氏捐田三千畝贍族。其規畫。并義門義倉義學兼之。由縣府道司轉詳入奏。 敕部察例予旌。旌如例。魏子曰。天下直省郡國。各得是數百族。落落參錯縣邑間。 朝廷復以大宗法聯之。俾自教養守衛。則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水旱凶荒有恃。謠俗有所稽察。餘小姓附之。人心維繫磐固而不動。盜賊之患不作矣。不有是也。三代事不幾全無效于後世哉。嘉其志。爰為之言。

  論宗祭 

陸世儀

周禮有云。宗以族得民。宗者所以統一族眾。無宗則一族之人渙散無紀。故古人最重宗子。然宗子欲統一族人。無如祭法。文公家禮所載祭禮。雖詳整有法。顧惟宗子而有官爵及富厚者方得行之。不能通諸貧士。又一歲四合族眾。繁重難舉。無差等隆殺之別。愚意欲仿古族食世降一等之意。定為宗祭法。歲始則祭始祖。凡五服之外。皆與大宗主之。仲春則祭四代。以高祖為主。曾祖考則分昭穆居左右。合同高祖之眾。繼高之宗主之。仲夏則祭三代。以曾祖為主。祖考則分昭穆居左右。合同曾祖之眾。繼曾之宗主之。仲秋則祭二代。以祖為主。考妣居傍昭位。合同祖之眾。繼祖之宗主之。仲冬則祭一代。以考為主。合同父昆弟。繼禰之宗主之。皆宗子主祭。而餘子則獻物以助祭。如此。不惟愛敬各盡。而祖考高曾隆殺有等。一從再從。遠近有別。事雖創闢。似與古禮初無所背也。

  選舉族正族約檄 

陳宏謀

江省地方。聚族而居。族各有祠。合愛同敬。尊祖睦族。誠為美舉。而日久弊生。戶多人雜。或以強淩弱。以眾暴寡。或自相戕賊。同室操戈。凡不公不法之事。往往有之。本都院曾經刊刻告示。諄切諭誡。并令將境內祠堂。及族長姓名。造冊具報。已據各屬報齊。通省大半。皆有祠堂之戶。每祠亦皆有族長房長。專司一族之事。復經諭令各屬。莫若官給牌照。假以事權。專司化導約束之事。將應管之事。一一列入。如族眾某房有不孝不弟習匪打降等事。房長當即化導。化導不遵。告知族長。於。買賣田墳。族長房長秉公處‘祠中當眾勸戒。如有逞強不率。許其報官懲處。至於口角爭者。兩造族長房長。秉公會議。應勸釋者勸釋。如經官司。兩‘斷。即為勸釋。如與外姓爭造族長房長。當堂公言。偏袒者分別罰戒。族內有孝弟節義之善事。亦許報官請獎。族長房長事故。公舉報官承替。如薄惡子弟。因公言而欺淩族長房長。尋釁報復者。報官加倍治罪。至於地方承緝逃盜。拘拏案犯。承應官府。原係鄉地保甲之事。概不責之族長。以族房之長。奉有官法。以糾察族內之子弟。名分既有一定。休戚原自相關。比之異姓之鄉約保甲。自然便於覺察。易於約束。今據各屬陸續報覆前來。合行發摺會議。仰司官吏。即便會同在省司道。將各屬摺詳內。逐一參考。或于族長房長之外。另選族正。或選族約。如何責成。如何選舉。如何賞罰。或給牌照。務使事權不必過重。約束可無阻難。悉心妥議。酌定條規。并將應管事宜。臚列條規。擬定牌式。會詳核奪。以便批飭通行遵照。

再宗祠更可另貯社倉也。江西之民。聚族而居。立有公祠。一族之內。自不乏有餘樂善之家。自必有捐貲贍族之舉。但竟捐給。則有借無還。難於為繼。又恐爭多較少。觖望偏枯。何不捐為杜本。貯於祠內。另為本族之社倉。報官存案。另選社長。聽族內之人。年年借還。不在異姓社穀之內。地方官給匾懸掛祠堂。則以本族之穀借給本族之人。將來生息日多。則可以免息。可以贍族。有義倉之實惠。無義倉之流弊。睦族親親之道。俱在於此矣。若夫以祠中公租。作通族之訟費。逞忿肆橫。垂涎染指。既多耗費。又釀禍端。何不以此作為社本。為通族緩急資生之計耶。

  請禁祠宇流弊疏乾隆二十九年 

江西巡撫輔德

竊照江西民情健訟。有司勤惰不齊。州縣自理詞訟。及上司批查案件。多不遵照例限審結。且有判斷失平。不能折服其心。未免益長刁風而滋拖累。臣到任以來。逐一清查。分飭司道府州。勒限出結。秉公核正。塵積案件。大半清釐。其疲緩闒茸之員。臣即分別紀過參革。俾眾知儆。惟查各屬訟案繁多之故。緣江西民人。有合族建祠之習。本籍城鄉。暨其郡郭省會地方。但係同府同省之同姓。即糾斂金錢。修建祠堂。率皆棟宇輝煌。規模宏敞。其用餘銀兩。置產收租。因而不肖之徒。從中覬覦。每以風影之事。妄啟訟端。藉稱合族公事。開銷祠費。縣訟不勝。即赴府翻。府審批結。又赴省控。何處控訴。即住何處祠堂。即用何處祠費。用竣。復按戶派出私財。任意侵用。是祠堂有費。實為健訟之資。同姓立祠。竟為聚訟之地。欲彌訟端。不得不清其源而塞其流也。臣查民間祠堂。如係建于本鄉。時祭饗而聯絡族誼。設公費以教養子弟。乃係敦尚古道。實為美俗可封。若遠于府省地方。祭饗無聞。族誼不浹。其屋宇則傍宿健訟之徒。其公財則積為逞訟之費。風敗習莫此為甚。況查所建府省祠堂。大率皆推原遠年君王將相一人。共為始祖。如周姓則祖后稷。吳姓則祖泰伯。姜姓則祖太公望。袁姓則祖袁紹。有祠必有譜。其纂輯宗譜。荒唐悖謬。亦復如之。凡屬同府同姓者。皆得出費與祠。送其支祖牌位于總龕之內。列名于宗譜之冊。每祠牌位。動以千百計。源流支派無所擇。出錢者聯秦越為一家。不出錢者置親支於局外。原其創建之初。不過一二好事之徒。藉端建議。希圖經手侵漁。訪其同府同省同姓。或聯絡于生童應考之時。或奔走于農民收割之後。百計勸捐。多方聳動。愚民溺于習俗。樂于輸助。故其費日集而多。其風日踵而盛。初成廣廈。置之空間。歇訟聚賭。窩匪藏姦。不可究詰。近于省會祠中。復經拏獲私鑄案犯。臣查禮稱大夫不得祖諸侯。豈有民人而可妄祖前代之君相。據禮已宜查禁。況濫觴至為聚訟之藪。甚而窩賭窩匪。無所不有。尤難聽其流弊。無所底止。至現今通飭各屬。查明果係該縣土著。實有近祖可考。歲行祭祀者。仍准其存外。其餘荒遠不經之始祖。既係附會。神亦不歆非類。應將牌位查燬。譜削正。其外府州縣奉附之支祖。舍其本籍禋祀。寄主府省。竟作餒而之鬼。為其子孫者。當亦難安。應將牌位撤回。至其廢祠房間。若不隨時削跡。日久保無復立。應令改作平房鋪面。不準本姓棍徒阻撓。或實有願為該姓應試生童公寓。尚屬可行。倘准之後。仍有訟棍盤踞。及窩賭窩匪情事。除嚴拏本犯治罪外。即將其屋宇入官。或作堆鋪。或給未建衙署之員弁居住。此外尚有一種本省外省各姓公宇。雖未供設牌位。名似稍異。而實則相同。應亦照此一律辦理。嗣後永遠不許添建府省祠堂公宇。其有實係敦本支而睦宗族者。祇許于本鄉本村以時饗祀。庶幾禮教可明。訟源可滌。而民生日厚矣。

  寄楊樸園景素書 

陳宏謀

慎選房長族正。分別勸懲。敬宗即所以睦族。立教不外乎明倫。臨以祖宗。教其子孫。其勢甚近。其情較切。以視法堂之威刑。官衙之勸戒。更有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之實效。直省惟閩中江西湖南皆聚族而居。族皆有祠。此古風也。即禮教也。昔於江西酌定祠規。列示祠中。選立祠正。予以化導約束之責。族中有口角爭訟之事。傳集祠正。秉公分剖。先以家法勸戒。當時已覺悚動。若久久行之。自能去其積習。以收遠效。近因祠族有不法之事。遂為折毀祠宇。追取譜牒之舉。凡城鄉祠堂。必有一番滋擾。祠正無人承充。即有其人。亦不可問矣。因偶然之流弊而廢長久之良法。大率如此也。

  石井劉氏族譜序 

陶必銓

正家於不言之化。協於不謀之合。定於不爭之分。愛於其所親。敬於其所尊。頌而容之於德之成風。而聲之於德之致。休之以其所已能。董之以其所未及。不求所不得。不闕所不疑。不屬所不聯。不取所不與。善乎劉氏之為譜也。正家於不言之化也。圖之總也。協於不謀之合也。派之衍也。定於不爭之分也。考居址也。愛於其所親也。謹祠墓也。敬於其所尊也。頌而容之於德之成者。闡幽也。風而聲之於德之致者。徵實修於名言也。休之以其所已能者。著功敘也。董之以其所未及者。訓後來俾勿壞也。不求所不得。不闕所不疑。不屬所不聯。不取所不與者。不欺其先。不惑其孫子也。善乎劉氏之為譜也。劉氏先世譜屢矣。惟某某創始於前。惟某某商續於後。惟某某暨予門人某。復用省郡志例增為十卷。而告成於今。其用力勤矣。其樹義精而垂範遠矣。予辱與諸君交。目其事。烏容以默默然已者。凡衣裳之生也。為形煖身也。然而染五采飾文章者。非以為益肌膚血氣之情也。所以貴貴尊尊而明夫上下之倫。使教亟行。使化易成也。昔者董子之論云然矣。是譜也不亦有得於斯意矣夫。請以是而弁其端。

  姓氏溯源序 

彭維新

姓氏族望。自魏晉迄唐。上下矜尚。譜記益繁。而源流益混。宋羅長源國名紀。鄭漁仲氏族。非不極意蒐討。而閒涉疑似。猶未能犁然盡當人心也。夫姓分而為氏。氏分而為族。族猶次也。氏之別而聚焉者也。姓以統祖宗所自出。歷世不移。氏以別子孫所自分。隨時而易。故姓可以稱氏。氏不可以稱姓。氏同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流雖合而源實分也。姓同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流雖岐而源則一也。三代以上。男子稱其氏。婦人稱其姓。如榮叔毛伯叔孫季孫之類皆氏也子氏姜氏敬嬴皆姓也三代而下。姓氏混為一。至秦滅六國。子孫為萌隸。故以國以姓以字以名為氏。姓氏之淆始此。自時厥後亂之者匪一。有賜國姓者。項伯婁敬徐世勣李繼遷之類有改本姓者。梁為運期東為疏奚為嵇敬為文之類有加惡姓者齊蕭子響為蛸梁蕭綜為孛隋煬改楊元感為梟氏武曌改王后為蟒氏之類有冒貴姓者。劉淵冒漢姓姚弋仲冒舜裔之類又如士會之帑。處秦者為劉。伍子胥之子。在齊者為王孫。凡若此類。數傳而後。必至昧其本原。至伏虙同音而分而為二。共叔段一人。而氏析為三。是則以同為異也。馬服之馬。淆於司馬。雁門之郭。襲於汾陽。以至王也劉也孔也文也。字音無殊。受氏非一。是則以異為同也。閱世滋遠。紛紜參錯。已至莫可究詰。而或援春秋稱姜氏子氏。姜子皆姓而謂之氏。則姓亦可稱為氏。大傳云。庶姓別於上。則氏亦可稱為姓。羽仲為無駭請族。隱公命以展為氏。則族亦可稱為氏。商氏條氏之屬謂之六族。陶氏施氏之屬。謂之七族。則氏亦可稱為族。姓氏族說或互通。斯義無一致。婚姻人道之大。往往有亂宗而陷於不知。遠嫌而誤於弗考者。以此故也。吾友陳一泓太史閔之。輯姓氏溯源八卷。追得姓之始。而條其支流。俾一覽即灼然於姓氏原委。徵引詳博。而裁斷簡嚴。覺鄭氏氏族略。較此為繁。羅氏國名紀。較此為略。將使婚姻之道。不瀆不疑。其裨補世教。詎小故哉。昔晉摯虞宋何承天梁王僧孺唐姚士廉林寶所撰譜志記纂等書。今不盡傳。得太史是編。諸書固可聽其存亡也。夫姓氏族之混淆於世也久矣。涉漢涉沔。而茫然莫辨也。溯諸嶓冢焉可爾。涉潛涉沱。而茫然莫辨也。溯諸岷山焉可爾。

  景城紀氏家譜序例 

紀昀

有世系支派。而後諸譜之分合。如網在綱。故弁於譜之前。譜首者諸譜之首也。別子為祖。繼別為宗。八世以下其歧矣。有此譜而後攝於一也。有源有流。派別乃明。故次之以支譜。七稱子雲家牒。載以甘露二年生。文選王儉集序註引周氏譜載翼以六十四卒。劉孝標世說註引則譜詳生卒。古法也。詳其生而後長幼辨。詳其卒而後忌日之禮可舉也。故次以生卒譜。譜具矣。益以族居記。懼渙也。益以塋墓圖。懼湮也。益以聯名紀世圖。懼紊也。十七篇者絲牽繩貫。繁非繁。複非複也。斯譜也。視舊有損益。而意未始不相師也。右序分篇之例

譜題景城。示別也。有同縣而非族者也。崔莊著矣。曰景城不忘本也。漢將軍。晉司徒。族系既別。少瑜吳姓。史亦明書。見南史七十二流合源殊。邈無顯證。姚安公修乙亥譜。不述姓。源慎也。系述不博。稱猶前志也。四門九支。支譜詳之。然其文則散見也。弁以圖。提其綱也。二世至七世。諱字佚矣。數則可以墓稽也。存其數。明四門之所以分也。四門之祖。今但知非同產耳。一從再從不知也。孰兄孰弟。亦不知也。昭穆靡徵。則所述宜自親者始。故支譜首柱石公房也。次廷楷公房。次廷舉公房。廷楷公於屬近。廷舉公於屬差遠也。廷弼公等宗派失傳矣。故殿支譜焉。東門一支一譜。嗣續蕃也。餘則數支共一譜。子姓寡也。婦譜卒而不譜生。其卒於我。其生不於我也。其卒有忌日之禮。其生非長幼所繫也。記族居於塋墓前。先卜居而後營兆也。遷徙雖近必書。重之也。營之域墓之位。各以羅經分方隅。形家法也。必起度於始葬之一墓。墓位疑則取四線之交。墓域疑則取四線之末也。次聯名紀世圖於末。嗣續無窮之思也。右序編纂之例

譜皆書名。臨文不諱也。佚名則字。佚字則次第。今曰排行佚次第則記以方空逸周書穆天子傳凡闕字皆作方空辭窮也。序述之文。皆書字。佚字則名。亦辭窮也。十五世以下皆名。卑乎我也。十三世以上曰某公。尊也。十四世則惟字。齊乎我也。別支十三世者。亦惟字。尊殺也。別支之譜。婦有氏而無族。闕者眾也。弗闕者亦從同。同也。嘉會兩嫡並書。美之公無子立孫。中闕一世不書。禮有其變。事從其實。無所飾也。三賢公之曾孫。乃名中賢。誤也。因其誤而書之。禮無追改也。庶子不書所生母。統於嫡也。異母之子不分載。統於父也。歿而無嗣者書。別於存而有待者也。無子而婦守節者。雖未立嗣。亦不書。宜有嗣者也。婦改適者。舊譜皆書庶氏之母。孔門不諱。經義也。晉王氏之譜。併離婚不諱也。世說註引今不書。隱夫凱風孝子。抱無言之恫者也。子未成丁者。舊列其數而無名。今註名。取備也。其不自見於譜。則猶前志也。右序雜書法之例

序世系源流於譜前。唐書宰相世系素。及歐陽氏蘇氏譜皆然。歐陽蘇氏譜各見本集古譜序法也。世說註引溫氏譜序兼作圖。據錢氏例也。通志藝文略錢氏有慶系譜復有慶系圖又後漢書書盧植傳言同宗相後披圖按牒以次可知譜上溯始祖。而中間六世闕所不知。歐陽氏例也。歐陽氏譜曰自琮以下七世其譜亡詳字與官爵及婦族。據世說註所引諸譜也。其無官者。魏氏譜稱處士。世說註引魏氏譜曰顗字長齊會稽人祖允處士今不從惡飾也。漢代碑陰。民與處士別也。蘇氏譜註不仕。今不註無庸註也。佚名書字。書次第。皆歐陽氏譜例也。魏晉諸譜。婦皆註名。今不註。據孔叢子也。孔叢子抗志第十曰衛將軍文子之內子死復者曰皋媚女復子思聞之曰此女氏之字非夫氏之名也婦人於夫氏以姓氏稱禮也又或註次第。世說註引羊氏譜謝氏譜王氏譜今不註。婦以夫為長幼也。惟兩張夫人註。辟不成文也。佚父族者書其里。世說註引司馬氏譜例也。別支里族皆不書。則蘇氏譜例也。蘇氏譜惟書娶某氏有子註生幾子。歐陽氏譜例也。蘇氏譜。世世冠子字。文弗別也。其無子者註名下。亦歐陽氏譜例也。蘇氏註於次格。在末格則例窮也。歐陽氏譜。格盡。別起者重書一世。明所承也。詢書第一譜之末又書第二譜之首託書第三譜之末又書第四譜之首今次譜惟註某之子。省複也。圖則重書。省註也。支派失傳者入譜。荀氏家傳例也。世說註引荀氏家傳曰巨伯漢桓帝時人也亦出穎川未詳其始末後裔無考者入譜。歐陽氏譜例也。歐陽氏譜於名下註闕字蘇氏譜於祖父之名加諱字。歐陽氏譜則從同譜者。一族之公非一人之私也。故不從蘇氏也。序述之文。歐陽氏蘇氏皆名。蘇氏乃至名祖父。族譜後錄稱吾祖杲吾父序今不從。嫌斥也。詳譜本宗。別支則略。歐陽氏蘇氏例皆然。然二家之譜。一支一譜者也。今之譜。一族一譜者也。一支一譜。各詳所出。即彼此可以互明。一族一譜。例無別見。義不得而偏略也。蘇氏譜生卒註名下。今排比年月為生卒譜。亦統序一族之法也。古法不記遷徙。今記。從歐陽氏也。古法記女之所適。世說註引謝氏譜袁氏譜今不記。從蘇氏也。譜載塋墓。據隋書經籍志。載楊氏譜也。其圖則參用金石例也。潘昂霄金石例一引古金石例云墓圖作方石碑先畫墓圖有作圓象者內畫墓樣各標其穴某人其石嵌之祭堂壁上無祭堂則嵌圍牆上歐陽氏譜載行事。今不載。據隋書經籍志也。隋書經籍志家傳入傳記家譜入譜系各不相屬舊唐書經籍志始合為一類然究各自為書蓋譜為通名故家傳亦得稱譜而譜則不必定載事也入譜之歲。古無正文。庾會終於十九。阮牖卒未弱冠。二氏之譜載焉。見世說註蘇東坡年已二十。老泉乃不列於譜。非所詳也譜稱至和二年作以東坡年譜考之時已二十前一年婚王氏矣姚安公定以十六歲從版籍也。晉法始以十六成丁見晉書范甯傳今仍之 右序損益古法之例

古以紀諡系者為牒。史記三代世表司馬貞註曰牒者紀諡系之書也故王氏有家譜。復有家牒。唐書藝文志又以紀世次者為圖。故歐陽氏譜所列世系。全為表式。而別署曰圖。然史記年表。桓譚謂旁行邪上。並效周譜。語見南史劉杳傳劉知幾史通亦引之則譜式本同於表。劉勰謂譜者普也。註序世統。事資周普。見文心雕龍則譜為紀世之正名。仍曰譜者。從朔也。古但曰某氏譜。世說註所引皆曰某氏譜惟王渾一條稱家譜疑其羨文曰家譜。據隋經籍志。唐藝文志所載也。題里居。亦據隋志唐志也。隋志有京兆韋氏等譜唐志有東萊呂氏家譜曰某房。據韋氏李氏譜也。唐書藝文志韋氏諸房一卷李氏房從譜一卷曰某支。據楊氏譜也。通志藝文楊氏枝分譜一卷其文始見唐扶頌。漢咸陽令唐扶頌有苗冑枝分之語見隸釋五其省為支。則據北齊書魏收傳文也。傳載收對楊愔曰往因中原喪亂人士譜牒遺逸盡是以具書其支派曰某門。據韋氏家傳文也。隋書經籍志韋氏五門家傳一卷不曰眷。唐書宰相世系表裴氏稱東眷中眷西眷僻也。曰次第。據後漢書第五倫傳文也。傳曰其先齊諸田諸田徙園陵者多故以次第為氏曰成丁。據北史隋本紀文也。隋本紀上曰開皇三年始令人以二十一成丁己所自出曰某公。據白氏家狀文也。族之尊者亦曰公。據柳子厚叔父墓版文也。其無官者亦曰公。據吳仲山碑文也。漢故民吳仲山碑稱吳公仲山洪适曰故民者物故之民也見隸釋九婦曰某夫人。據歐陽氏譜也。睦夫人欽夫人等皆繫夫之名夫人黃氏等則繫婦之姓士庶妻亦曰夫人。據朱子語類也。語類無爵曰府君夫人漢人碑已有只是尊神之詞曰元配。據晉書禮志文也。志曰前妻曰元配後婦曰繼室曰繼配。據王介甫葛源墓誌文。誌曰繼配盧氏介甫又據儀禮也。儀禮喪服傳曰繼母之配父與因母同不曰繼室。古之繼室非妻也。說詳左傳隱公元年杜氏註及孔氏正義不曰中娶。世說註引溫氏譜文不曰次配。韓愈昭武將軍李公誌文皆僻也。其父稱諱。據曲禮文也曲禮婦諱不出門正義曰婦家之諱其佚姓者曰某氏。據晉書禮志文也。志曰吳國朱某入晉晉賜妻某氏內忌無文。以內諱例之也。世說王藍田拜揚州主簿請諱教曰亡祖先君名播海內遠近共知內諱不出於外餘無所諱 右序稱名之例準之經。易序卦書序詩序皆列後。序卦移於李鼎祚書序移於偽孔傳詩序移於毛萇皆非古也今惟序卦復其舊準之史。史記自序。漢書敘傳。皆列後。準之諸子百家。法言越絕書論衡潛夫論文心雕龍類不勝數。序皆列後。故序例列後也。章析之越絕書例也。有標目焉。史記正義例也。說文汗簡類篇。目亦列後。然旁證少矣。故弗為其僻也。陸氏釋文。錄入篇數。今弗從。亦僻也。小目列上。大名列下。古經解史傳類然。禮記目錄曲禮上第一疏引呂靖曰既題曲禮於上故著禮記於下此古本小目列上大名列下之明證陸游作南唐書。尚由舊也。重槧移之陋也。語見錢曾讀書敏求記譜古制也。法從古類也。一家之書從所好可也。右序編次標目之例

  族譜解惑 

朱軾

予作譜。例嚴以正。詞簡而盡。庶信今而傳後焉。而有未協者。如立後之說是已。禮曰。何如而可為之後。同宗則可為之後。同宗者同大宗也。必大宗而後可為之後。明乎小宗之不可為之後已。何為不可。無人子者舍其父而父人。非得已也。小宗有四。祖遷於上。宗易於下。非若大宗之百世不遷也。父之宗子無後。即以宗子之親弟主祖之祀。若祖曾皆宗子。則祖曾之祀皆主之。而無後之宗子。祔祭於父。再傳與其弟並祭於廟。亦至五世而遷焉。若高祖之宗子無後。則曾祖之宗子主其祭。曾祖之宗亦然。是高曾祖父之宗子。可不為之後也。可不後而為之後。是亦不可以已乎。同宗則可云者。為為後者計所後之人也。其人可為之後矣。而後與計為後之人。故又曰何如而可以為人後。支子可也。何取乎支子。適子自為小宗。不得舍其宗而後大宗。故取支子。或曰宗者尊也。族人之所尊事也。以平日尊事小宗之庶子。一旦立為大宗。向之為所宗者。今皆俯而宗之。亦覺不倫。況世祿之家。統緒相承。正宗絕而旁親入繼。必取庶而舍長。勢必越親而及疏。有如甲為宗子無後。弟乙惟一子。將舍乙子而立從兄弟子。抑或從兄弟亦止一子。將立再從三從。或親盡無服之子。以親屬所遺之爵祿。移之疏遠無服之親。此爭端所由起也。況此疏遠者。又非一人者乎。予曰。就後代人情言之。不無此患。然人子之心。惟知有父。苟始祖之祀不絕。則天性之至愛。有非他端之所得奪矣。先王制禮。以順仁人孝子之情。而不強其所不能。禮制定。而不肖者亦範圍於其中而不敢過。彼較量尊卑疏戚之倫。為世爵世祿計者。由禮教之不明也。禮明而此患息矣。或曰。均子也。天性之愛。適庶何以異焉。曰。子雖百而為後者一也。支子非樂違其父。然本不為父後。不得已而後大宗。猶之可耳。知此之猶可。明乎非此之必不可矣。顧猶有慮者。同宗無支子奈何曰。以長子後大宗。諸父無後。祭於宗家。後以其庶子還承其父。此通典田瓊論也。漢石渠議亦云。大宗無後。族無庶子。當絕父以後大宗。竊意絕父以後人。人子之所大不忍也。古者天子諸侯之繼統。宗社為重。無論長幼適庶。擇其親而賢者立之。雖絕其父後。所不恤耳。若士大夫之家。雖大宗不可無後。而所生必不可棄。禮云喪有無後。無無主。宗子無子。而同宗無支子可立。則以長子攝主喪祭。俟後有支子而立焉可也。即支子必不可得。立同宗之庶孫為宗子適孫亦可也。又何用絕人之後以為後乎。何必奪人之宗以繼宗乎。

今宗法廢。立後者不分宗與庶。貧無立錐則已。但有田數畝。屋數楹。則必擇子而繼。而旁親之利所有者。且爭為之後。甚而累訟不休。風俗之惡。無過於此。孔子等為人後者於賁軍之將亡國之大夫。先儒每以為疑。嘗試思之。屬毛乎。離裏乎。有三年之愛乎。孰非人子獨降為期。於女安乎。而有不得不爾者。後大宗子也。後大宗子者。後宗子之父之祖之繼別之宗也。父厭於祖宗。故隆彼而降此。不然而後非所後。是父人而自絕其父矣。比之異端之空桑妾婦之外成何異焉。其可恥。且不止賁軍亡國已也。田汝成云。昆弟異居者當立後。幽以慰死。明以養生。敦彝倫。彌禍亂也。竊謂生雖異居。死得祔祭。烏用立後。即夫亡遺妻。以從子養世叔母。無不可者。邱文莊謂有大名顯宦不宜絕。此寓賢賢貴貴於親親之中。庶幾近是。然必實有德業聞望。為國家光。若不虞之譽。非分之榮。無足算也。惟生時以序繼養者。鞠育之恩。等於毛裏。即為之後。而降其所生之服。猶之可耳。然有繼後自生子者。為後之子。得歸本生。所後父母卒。無論親疏。服不杖期。抑或出繼後。親兄弟沒。本生父反無嗣者。亦當歸宗而附所後於廟。他日以眾子嗣所後為適孫。又吾族有貧而鬻子於族人者。名曰乞養。乞養子者不必己無子。有子而猶乞養。欲資其力以衛家耳。親子成立。養子當還本生。今乃一書繼。不知繼者絕而續之謂也。有子而書繼。不祥莫大焉。先曾祖未生先祖時。養叔房朝信公為子。向亦混載曾祖下。今欲改歸本生。而朝信之父不可考。不得已書撫叔房子。而族之乞養子者遂執此為例。惑矣。曩赤城公。欲以吾叔弟焜後伯君馭公。仲弟焜後伯子彙。子彙乃先叔祖縉雲公養伯房子為後者也。今立譜。族人以子彙可不繼。君馭不可不繼。吾意亦以為然。乃請嚴命。則曰。若所謂非禮之禮也。長子不可絕者。以傳重也。吾兄卒時。先人方壯盛。後十年始生吾。又六年先人卒。兄雖適長。未傳重也。夫何後焉。況非大宗子。於禮原不得立後耶。眾默然。然卒不能以是律族人也。至世族應繼之論不一。有謂後伯必仲之仲子。無則叔之仲子。不得越仲而及叔。亦不得越次子而及三四子。後諸弟必伯之仲子。伯無仲。乃以次及仲叔季子。亦有謂繼兄弟子必從其多者。又謂長子外惟所欲繼。凡諸臆說。不載經傳。而於理無大謬。惟長兄子。有時年長於繼父。以之為後。似屬不倫。至若一人而兩繼三繼。一子而繼彼繼此。又或獨子繼人。無子繼孫。此皆從財賄起見。滅情悖理之甚者也。今立譜。於此類再四譬曉。正其五六。而有未能遽爭者。姑從之而為之解。

  與族人書 

朱軾

范文正公自政府出歸姑蘇。搜外庫惟有絹千疋。錄親戚及閭里之舊。散之皆盡。曰族黨見我生長。幼學壯仕。為我助喜。我何以報之哉。予嘗讀此。不禁流汗面赤。自予總角入塾。輒為族中長老所愛憐。明子伯嘗語塾師曰。此吾家千里駒也。為我善教之。年二十泮遊。舉族來賀。長老咸謂所望於子不止是也。丁卯迄癸酉三次試鄉闈。斗米隻雞之贈甚夥。吾家赴試者不少。而予獨為族人所親厚。比計偕北行。長老送予門外。慰勉丁甯。依依不忍舍。迄今一記憶。不覺淚下也。越十年歸里。舉族為置酒食。自後歸省者三。丁艱者再。族眾為醵錢助喜賻喪。不一而足。而予歷官三十餘年。曾無尺帛之贈。此所以汗流面赤於范公數言也。或云。世有挾富貴以驕宗黨。宗黨欲得一見其面而不可得。如錢公輔所云者。公和平坦易。親親長長。如未仕時。見人急難。欷噓歎息。解衣分食以恤之。又立祭田學田。率族人以報本追遠。培養後學。公何負於族黨歟。予曰不然。禮曰。問疾弗能遺。不問其所欲。見人弗能館。不問其所舍。註曰。辭口惠而實不至也。予於族之急難者。歎息欷噓。卒無濟於其人之饑寒。非所謂口惠而實不至乎。又與於挾貴驕人之甚者也。先人倡捐祭田。族中踴躍佐助者甚多。學田所資纔百金。經營生息。皆諸伯叔昆季之力也。予何與焉。雖然。予聞贈人者或以財。或以言。予何以贈族人。於貧者則曰勤且儉。以自力於衣食。貧不足患也。於富者曰隨分周恤。冥冥中有佑之者矣。或曰。公不能恤族而勸人周恤。徒貽口實。誰其從爾。曰予之不德。予知之矣。所以勸勉族人者。為貧者計。實為富者計也。幾見有好善樂施而不長子孫者乎。況族人雖歷數十世。其初則一人之身也。凡人父母祖父母沒。則以不得侍養為恨。有及事其高曾者。則又相與羨之。至於五服之人。多坐視其困而莫之惜。甚而身享溫飽。而親兄弟有饑且寒者。吾以為此人即有父母祖父母高曾祖必不能養。縱令能養。而高曾祖父之子若孫饑且寒。高曾祖父食能下咽乎。由此推之。上至於百世。苟懷木本水源之思。未有不惜其族人者也。比聞吾鄉連年歉收。族中枵腹待斃者。十之一二。而倉庾陳朽。閉而不發者。亦間有之。噫。何其忍也。昔人云。饑民一日得米數勺。可以不死。計一歲。每一石。可救一人不死。荒年珠粒。僅有此數。不在饑民腹中。則在富室廩庾中。今閉一石不發。必有一人死者。閉十百千石不發。必有十百千人死者矣。然則除日給外。其餘廩庾中陳陳堆積者。皆堆積死人皮骨血肉腦髓也。夫省一酒食之費。可活幾人。省一交際之費。可活幾人。省一簪珥衣被之費。可活幾人。省一布施僧道禮拜神像紙錢牲牢之費。可活幾人。以種種活人之物。而糜費於無用之地。以為豪舉。是合數千百死人之皮骨血肉腦髓以為豪舉也。忍乎不忍乎。吾嘗推其說。以為粟者天所生以活人。偶寄吾廩庾中耳。而吾乃竊據天之所以活人者。轉而殺人。殺人者死。而況殺數千百無辜之饑民。罪深孽重。必有奇禍。近於其身。遠於其子若孫。是廩庾中陳陳相因者。非徒堆積饑民之皮骨血肉。實堆積其身及子若孫之不測奇禍也。由此言之。則救災恤患。施之泛泛途人。所不容已。而況吾一本耶。予嘗書此以自警。併示諸子弟。以動其惻隱之心。今以勸勉族之伯叔昆季。較金帛之贈為何如也。

  敘次宗譜例言 

法坤宏

宗譜為始遷祖作也。為始遷祖作者。稱大宗以治小宗也。書始遷。志始也。自始遷至吾。凡十有四世。而譜每分四世為一部者。服窮於四世也。始遷祖自為一剖列上方者。申東西之尊。昭穆各以班處也。特書氏。明大宗也。大宗百世不遷者也。次書子。明小宗也。小宗五世則遷者也。凡同父之昆季。嫡書子。庶不復書子者。子繼別為宗者也。明宗道也。大曰支。小曰派。列書某支某派者。小宗之子。各自統其屬也。明宗統也。故特書以明大宗。次書以明小宗。不書以明宗道。列書以明宗統。支派以經之。世次以緯之。凡氏與子與支派與世諸字各畫方為界者。變文示例。錯舉見義。皆以明宗法也。其始祖以下。不稱一二三四五世者。自吾上殺則曰禰曰祖曰曾祖曰高祖。自始遷下殺。則曰子曰孫曰曾孫曰元孫。譜為始遷祖作。親始遷之子孫曾元。不可以世數明也。其六世以下。遂可以世數名者。張晏曰。禮服窮於元孫。故不得不以世數名也。凡族姓。年及冠婚以上者。皆書於譜。成人也。有科名封爵者。皆書於譜。臣死君。子死父。妻死夫。皆書於譜。公車節烈已經旌表者。皆書於譜。錄賢也。修舉族中公事者。皆書於譜。錄功也。凡吾譜僑居他境者。必志其地。重出鄉也。流寓忘歸者。不登於籍。重失業也。出嗣之子。仍系本生者。重所生也。於所後則書子某者。重為人後也。死而無嗣。則深沒其文以志痛。生而未續。則歲申其啟以徵名。凡吾譜讀入者。必取本名生年月日。父諱母氏。填注如格式。以憑編次。詳所自出也。干犯名義者不書。逃入二氏者不書。螟蛉抱養者不書。不詳所出者不書。防亂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