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经世文编卷八
治体二原治下
善化贺长龄耦庚辑
杂论史事菰中随笔
顾炎武
汉未绝。则光武中兴。汉绝。则昭烈再世。是以功德本乎祖宗。灭秦者秦。非六国。诛莽者莽。非汉兵。是以推戴系乎民心。才高天下。则汉祖唐宗。才丑德齐。则三国南北。是以戡定在乎人事。五胡藩镇。积数十年已成之形。则河山分裂。隋季元终。仅十余年之盗。则不传其子。是以分合视乎成形。世祖自信于会宛之日。少康惎浇于牧正之时。是以大器观乎人主。
六国首事之时。忧在亡秦而已。而不知刘项之分争者五年。舂陵起兵之日。诛莽而已。而不知赤眉王郎刘永张步隗嚣公孙述之各据者十二三年。初平起义之时。讨卓而已。而不知催泛二袁吕布之辈。相攻二十余年。而卒为三国。晉陽事之日。患在独夫而已。而不知世充仁杲建德之伦。十余年而始克平之。是知相因之势。圣人不能回。而已见之形。非智士之所患也。深思而逆为之计。岂不在乎识微之君子哉。
盗之兴。天之所以开真人也。王莽之世。刘崇翟义之伦。既不能克。不生盗。则海内不乱。而真人亦无所凭以出。故新市平林。为光武之先驱。及寇剽日久。野无所掠。人穷反本。厌兵愁泣。而太平之兆已开。于是甲齐熊耳。兵散归田。而天下定于一矣。故盗贼之生不得不生。其散不得不散。势有相因。而天心系焉。繇今证古。则天意若有可知者。申生之缢。韩原之获。子圉之逃。若此者为文公也。卫太子之不得其死。孝昭之无嗣。昌邑之不君。若此者为中宗也。孝成之绝嗣。哀平之短折。王莽之篡代。若此者为光武也。传曰。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故惠怀之际。国几亡矣。而君子以为天之启晋。居摄之年。汉中绝矣。而识者以为天之祚刘。
明封疆之律固严。而待死事之臣太薄。且如州县之吏。或任未久。或兵力不支。与城俱亡。虽无益于边陲之事。而其人之责则[己](已)塞矣。惟督抚大臣。不可以此宽其失地之律。然断脰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古人亦未之苛也。非其人而遣之。则罪在中枢。当其事而掣之。则罪在主者。而死事之臣。自可录其节。而掩其眚。庶乎平明之论与。
人富则难使也。夫人之轻于生。必自轻于货也始。古之士大夫。不封殖。不厚奉。视天下之物。无以干其中。彼且不知世利之足恋也。而后可以决然于一死。今且天下之士大夫。而莫不爱金。官日尊而金日益多。金多而爱与之终始。彼又安肯一旦舍此累累者而死也。田单。天下之奇人也。能以二城复兴齐国。及至封为安平。奉以夜邑。娱以淄上。黄金横带。而骋乎淄渑之间。则无死敌之心矣。是故人富而重其生。绝吭伏剑。不出素封千户之家。感慨自裁。多在婢妾贱人之辈。呜呼。富未必富也。生未必生也。古之偷生蒙耻。幸免而归。为乡里所不齿者。未若今之甚也。非特不齿也。破其庐。其资。燔其室。而后厌于人心者。何哉。古不富而今富也。富然后树怨深。富然后人思夺之。于是腼然面目者。不敢见人。而藏颜有北之乡。匿影曦光之下。呜呼。虽悔之何及哉。
古之善治兵者。营平久驻湟中。月计粮谷茭数十万。未见累民。古之善理民者。乖崖甫至成都。即奏罢陕西米数万。未闻馁士。古之善养兵者。荆州十年之积。不烦转运。古之善利民者。内史牛车之输。不费追呼。明宣宗时。特着三法。一久任。二不次迁擢。三不限流品。
万历庚戌丙辰。用阁臣言。馆选隔科一举。故二科独无庶吉士。本旧制也。至崇祯甲戌丁丑。复行之。守令之难有四。坐堂皇。抚一邑。专精课治。何业不就。而时日耗于趋迎。精神殚于馈遗。帣鞴鞠跽。东西奔驰。其难一。工于弥缝。善事上官者。躐荐台省。不者辄以他事中之。畏简书不若其畏上台。其难二。首尾牵制。文移把持。尺寸以上。不得轻有所举。长材无以自见。掣肘之患。其难三。官如行马。仅一过耳。书役为主。人官者为客。则其弊不可得知。知不可得竟。其难四。既责其拊循。而以征输不及额议罚。既戒其贪墨。而以设处不误公为程。有以己之不廉。成己之不法。亦有以[己](已)之不法。成人之不廉。
万家之邑。必有士夫数十。谄谀相先。侈靡相耀。子女姻亚童仆。坐较金帛以为意色。稍不能忍。必且诪张恣睢。而取必于官。
海忠介惟有一袍一仆之风。始能建言世庙。陆文定惟有焚香啜茗之致。始能不谢分宜。
茅屋数椽。穜稑百亩。仅给衣食。如吴介肃之高持。刚介寡与。誓不营私。终身不渝。如何文肃之正大。敝裘尚假于人。牝马亦非己有。如陈茂烈之风纪自持。
捷以营津要。卑者积俸以取迁除。巧者
汉之能吏。多出掾史。唐节度所辟书记。亦往往入而为大官。即明之初。吴讷以医起中丞。郁新严震以人才登八座。杨士奇以白衣荐举而直纶扉。陶鲁以恩荫而至金吾。黄福以贡士而为六卿。胡俨以乡举而为司成。况钟蔚能以吏员而为郡守。
龚子刍言。谓今江南虽极大之县。数万金之富。不过二十家。万金者倍之。数千金者又倍之。数百金以下稍殷实者不下数百家。以户口数十万之大县。而富户不过千余。于千家之中。而此数十家者。烦苦又独甚。其为国任劳。即无事之时。宜加爱惜。况今多事。皆倚办富民。若不养其余力。则富必难保。亦至于贫而后已。无富民则何以成邑。宜予之休息。曲加保护。毋使奸人蚕食。使得以其余力赡贫民。此根本之计。又曰。一邑之中。食利于官者。亡虑数千人。恃讼烦刑苛。则得以吓射人钱。故一役而恒六七人共之。若不生事端。何以自活。宜每役止一正副。供驱使。余并罢遣。令自便营业。而大要又在省事。事省。则无所售其吓射。即勒之应役。将有不愿而逃去者。尤安民之急务也。
卢九台告人曰。不肖十分精神。七分调停宰辅台省。一分消耗簿书期会。其筹兵设策。只二分余耳。若得五分办贼。亦不至任彼猖狂。
古之治兵者必治赋。古之治民者必筹兵。而汉之太守皆自为将。自古守令将帅之不相为用。未有如今日者也。
熙丰之法。有至今不变者。经义也。武举也。茶马也。崇观之法。有至今承用者。邓洵武之官阶也。
孙沔以张禹李林甫斥吕夷简。而夷简以为元规药石之言。恨闻此迟十年尔。又如文彦博请召还唐介。宋时相臣尚有此。
巴蜀被文翁之化。易议刺为文章。南阳被召父川被黄韩之化。转争讼为笃厚。非常之策。陈汤不奏于公卿。度外{之化。易商贾为本业。之功。班超不谋于从事。
不备不虞。不可以师。韩世忠京口之战。只不曾备得无风及火箭二事。遂败于兀朮。故用兵者。在先识己之瑕。而后可以待敌。
说经日知录
顾炎武
有天下而欲厚民之生。正民之德。岂必自损以益人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所谓弗损益之者也。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诗曰。奏格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所谓弗损益之者也。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其道在是矣。国犹水也。民犹鱼也。幽王之诗曰。鱼在于沼。亦匪克乐。潜虽伏矣。亦孔之昭。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秦始皇八年。河鱼大上。五行志以为鱼阴类。民之象也。逆流而上。言民不从君。为逆行也。自人君有求多于物之心。于是鱼乱于下。鸟乱于上。而人情之所向。必有起而收之者矣。
君子之于小人也。有知人则哲之明。有去邪勿疑之断。坚如金石。信如四时。使憸壬之类。皆知上志之不可移。岂有不革面而从君者乎。所谓有孚于小人者如此。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盛世之极而乱萌焉。此一阴遇五阳之卦也。孔子之门。四科十哲。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于是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盛矣。而老庄之书。即出于其时。后汉立辟雍。养三老。临白虎。论五经。太学诸生至三万人。而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为之称首。马郑服何之注。经术为之大明。而佛道之教。即兴于其世。胡三省曰道家虽宗老子而西汉以前未尝以道士自名至东汉始有张道陵于吉等是道与佛教皆起于东汉之时是知邪说之作。与世升降。圣人之所不能除也。故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呜呼。岂独君子小人之辨而已乎。
人主坐明堂而临九牧。不但察心之向背。亦。美侯服之宣风。厎贡厥獒。戒明王之慎德。所谓敬识百辟享{当知四国之忠奸。故嘉禾同也。昔者唐明皇之致理也。受张相千秋之鉴。听元生于蒍之歌。亦能以謇谔为珠玑。以仁贤为器币。及乎王心一荡。佞谀日崇。开广运之漕。致江南之货。广陵铜器。京口绫衫。锦缆数里。靓妆鲜服。和者百人。乃未几而蓟门之乱作矣。然则韦坚王之徒。剥民µ牙樯。弥以奉其君者。皆不役志于享者也。易曰。公用享于天子。小人弗克。若明皇者。岂非享多仪。而民曰不享者哉。
成王作周官之书。谓唐虞稽古。建官惟百。而夏商官倍者。时代不远。其多寡何若此之悬绝哉。且天下之事。一职之微。至于委吏乘田。亦不可阙。而谓二帝之世。遂能以百官该内外之务。吾不敢信也。考之传注。亦第以为因时制宜。而莫详其实。吾以为唐虞之官。不止于百。而其咨而命之者二十有二人。其余九官之佐。殳斨伯与朱虎熊罴之伦。暨侍御仆从。以至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以名达于天子者。不过百人而已。其它则穆王之命。所谓慎简乃僚。而天子不亲其黜陟者也。故曰。尧舜之知而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爱人。急亲贤也。夏商之世。法日详。而人主之职。日侵于下。其命于天子者多。故倍也。观于立政之书。内至于亚旅。外至于表臣百司。而夷微卢烝三亳阪尹之官。又虞夏之所未有。则可知矣。杜氏通典。言汉初王侯国百官皆如汉朝。惟丞相命于天子。其御史大夫以下皆自置。及景帝惩吴楚之乱。杀其制度。罢御史大夫以下官。至于武帝。又诏凡王侯吏职。秩二千石者。不得擅补。其州郡佐吏。自别驾长史以下。皆刺史太守自补。历代因而不革。洎北齐武平中。后主失政。多有佞幸。乃赐其卖官。分占州郡。下及乡官。多降中旨。故有用州主簿郡功曹者。自是之后。州郡辟士之权。寖移于朝廷。以故外吏不得精核。由此起也。故刘炫对牛宏。以为大小之官。悉由吏部。此政之所以日繁。而沈既济之议。欲令六品以下。及僚佐之属。许州府辟用。唐书百官志曰初太宗省内外官定制为七百三十员曰吾以此待天下贤才足矣后之人见周礼一书。设官之多。职事之密。以为周之所以致治者如此。而不知宅乃事。宅乃牧。宅乃准之外。文王罔敢知也。然则周之制虽详。而意犹不异于唐虞矣。求治之君。其可以为天子而预铨曹之事哉。民之质矣。日用饮食。夫使机智日生。而奸伪萌起。上下且不相安。神奚自而降福乎。有起信险肤之族。则高后崇降弗祥。有诪张为幻之民。则嗣王罔或克寿。是故有道之世。人醇工庞。商朴女童。上下皆有嘉德。而至治馨香。感于神明矣。然则祈天永命之实。必在于观民。而雕为朴。其道何由。则必以厚生为本。
私人之子。百僚是试。孔氏曰。私人。皁隶之属也。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故贵有常尊。贱有等威。所以辨上下而定民志也。周之衰也。政以贿成。而官之师旅。不胜其富。左氏襄公十年传又其甚也。私人之子。皆得进而服官。而文武周公之法尽矣。候人而赤芾。曹是以亡。不狩而县貆。魏是以削。贱妨贵。小加大。古人列之六逆。又不但仍叔之子。讥其年弱。尹氏之。刺其材琐而已。自古国家吏道。杂而多端。未有不趋于危乱者。举贤材。慎名器。岂非人主之所宜兢兢自守者乎。
彼醉不臧。不醉反耻。所谓一国皆狂。反以不狂者为狂也。以箕子之忠。而不敢对纣之失日。韩非子况中材以下。有不尤而效之者乎。卿士师师非度。此商之所以亡。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此楚之所以六千里而为雠人役也。是以圣王重特立之人。而远苟同之士。保邦于未危。必自此始。
天之方懠。无为夸毗。释训曰。夸毗。体柔也。后汉书崔骃传注夸毗谓佞人足恭善为进退也天下惟体柔之人常足以遗民忧。而召天祸。夏侯湛有云。居位者以善身为静。以寡交为慎。以弱断为重。以怯言为信。抵疑白居易有云。以拱默保位者为明智。以柔顺安身者为贤能。以直言危行者为狂愚。以中立守道者为凝滞。故朝寡敢言之士。庭鲜执咎之臣。自国及家。寖而成俗。故父训其子曰。无介直以立仇敌。兄教其弟曰。无方正以贾悔尤。且慎默积于中。则职事废于外。强毅果断之心屈。畏忌因循之性成。反谓率职而居正者不达于时宜。当官而行法者不通于事变。是以殿最之文。虽书而不实。黜陟之典。虽备而不行。长庆集策罗点有云。无所可否则曰得体。与世浮沈则曰有量。众皆默己独言则曰沽名。众皆浊己独清则曰立异。宋史本传观三子之言。其于末俗之弊。可谓恳切而详尽矣。至于佞谄日炽。刚克消亡。朝多沓沓之流。士保容容之福。苟由其道。无变其俗。必将使一国之人皆化为巧言令色。孔壬而后已。然则丧乱之所从生。岂不阶于夸毗之辈乎。乐天作胡旋女诗曰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圆转是以屈原疾楚国之士。谓之如脂如韦。而孔子亦云吾未见刚者。
强御多怼。即上章所云强御之臣也。其心多所怼疾。而独窥人主之情深。居禁中而好闻外事。则假流言以中伤之。若二叔之流言。以间周公是也。夫不根之言。何地蔑有。以斛律光之旧将。而有百升明月之谣。以裴度之元勋。而有坦腹小儿之诵。所谓流言以对者也。如此。则寇贼主乎内。而怨诅兴乎下矣。却宛之难。进胙者莫不谤令尹。所谓侯作侯祝者也。孔氏疏采苓曰。谗言之起。由君数问小事于小人也。不可慎哉。
小人所腓。古制一车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炊家子十人。固守衣装五人。养五人。樵汲五人。见司马法随车而动。如足之腓也。传曰腓辟也笺曰腓当作芘皆未是步乘相资。短长相%。行止相扶。此所以为节制之师也。繻葛之战。郑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乘弥缝。卒不随车。遇阙即补。斯已异矣。古时营陈遇阙处仍以车补周礼车仆掌阙车之萃注阙车所用补阙之车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使潘党率游阙四十乘注游车补阙也大卤之师。魏舒请毁车以为行。五乘为三伍。注乘车者车三人五乘十五人今改去车更以五人为伍分为三伍为伍陈以相离。两于前。伍于后。专为右角。参为左角。偏为前拒。专任步卒。以取捷速。然亦必山林险阻之地。而后可用也。步不当骑。于是赵武灵王为变服骑射之令。而后世因之。所以取胜于敌者。益轻益速。而一败涂地。亦无以自保。然后知车战之为谋远矣。
终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车战之时未有斩首至于累万者。车战废而首功兴矣。先王之用兵。服之而已。不期于多杀也。杀人之中。又有礼焉。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不亦宜乎。宋沈括对神宗言车战之利。见于历世。然古人所谓兵车者轻车也。五御折旋。利于捷速。今之民间。辎车重大。日不能三十里。故世谓之太平车。但可施于无事之日耳。
金铎所以令军中。木铎所以令国中。此先王仁义之用也。一器之微。而刚柔别焉。其可以识治民之道也欤。古之时。庸医杀人。今之时。庸医不杀人。亦不活人。使其人在不死不活之间。其病日深。而卒至于死。夫药有君臣。人有强弱。有君臣则用有多少。有强弱则剂有半倍。多则专。专则效速。倍则厚。厚则其力深。今之用药者。大抵杂泛而均停。既见之不明。而又治之不勇。病所以不能愈也。易曰。裕父之蛊往见吝。奈何独取夫裕蛊者。以为其人虽死。而不出于我之为。呜呼。此张禹之所以亡汉。李林甫之所以亡唐也。朱文公与刘子澄书所此四君子汤其意亦略似论
古之为礼以祭祀燕享。故六牲之掌特重。执豕国相通。则葛伯不祀。汤使人遗之牛羊。而j于牢。称公刘也。尔牲则具。美宣王也。至于卫戴公之庐于曹。齐桓归之牛羊豕鸡狗皆三百。其平日国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而用大牲则卜之于神。以求其吉。故左氏载齐国之制。公膳止于双鸡。而之类。古人之重六牲也如此。自齐灵公伐莱。莱人使正舆子ª诗人言宾客之设。不过兔首炰赂之。索马牛皆百匹。而吴人征鲁百牢。始于贪求。终于暴殄。于是范蠡用其霸越之余谋。以畜五牸。而泽中千足彘得比封君。孳畜之权。不在国而在民矣。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中宗子治之。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门之内。而犹有不率教者。然后归之士师。然则人君之所治者约矣。然后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夫然刑罚焉得而不中乎。是故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罔攸兼于庶狱。而民自不犯于有司。风俗之醇。科条之简。有自来矣。诗曰。君之宗之。吾是以知宗子之次于君道也。
民之所以不安。以其有贫有富。贫者。至于不能自存。而富者常恐人之有求。而多为吝啬之计。于是乎有争心矣。夫子有言。不患贫而患不均。夫惟收族之法行。而岁时有合食之恩。吉凶有通财之义。本俗六安万民。三曰联兄弟。而乡三物之所兴者。六行之条。曰睦曰恤。不待王政之施。而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矣。此所谓均无贫者。而财用有不足乎。至于葛藟之刺兴。角弓之赋作。九族乃离。一方相怨。而缾罍交耻。泉池并竭。然后知先王宗法之立。其所以养人之欲。而给人之求。为周且豫矣。
古人以财为末。故舜命九官。未有理财之职。周官财赋之事。一皆领之于天官家宰。而六卿无专任焉。汉之九卿。一太常。二光禄勋。三卫尉。四太仆。五廷尉。六鸿胪。七宗正。八大农。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九少府。应劭曰少者小也师古曰大司农供军国之用少府以养天子大农掌财在后。少府掌天子之私财又最后。唐之九卿。一太常。二光禄。三卫尉。四宗正。五太仆。六大理。七鸿胪。八司农。九太府。大略与汉不殊。而户部不过尚书省之属官。故与吏礼兵刑工并列而为六。至于大司徒教民之职。宰相实总之也。罢宰相。废司徒。以六部尚书为二品。非重教化后货财之义矣。
古者。君于其国之卿大夫。皆曰伯父。郑厉公谓原繁叔父。鲁隐公谓臧僖伯曰子大夫。曰二三子。不独诸侯然也。曲礼言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自称陪臣某。然而天子接之。犹称其字。宣公十六年。晋侯使士会平王室。王曰。季氏而弗闻乎。成公三年。晋侯使巩朔献齐捷于周。王曰巩伯实来。昭公十五年。晋荀跞如周。葬穆后。籍谈为介。王曰伯氏。诸侯皆有以镇抚王室。伯氏谓荀跞又曰叔氏而忘之乎。注叔籍谈字周德虽衰。辞不失旧。此其称字。必先王之制也。春秋凡命卿书字皆本于此周公作立政之书。若侯国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并例于王官之后。古之人君恭以接下。而不敢遗小国之臣。故平平左右。亦是率从而成上下之交矣。乃积乃仓。乃里糇粮。于于囊。国所以足食。而不待豳土之行也。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无敢不善。国所以足兵。而不待淮夷之役也。苟其事变之来。而有所不及备。则耰鉏白梃。可以为兵。而不可阙食以修兵矣。糠核草根。可以为食。而不可弃信以求食矣。古之人。有至于张空弮。罗雀鼠。而民无贰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明此义。则国君死社稷。大夫死宗庙。至于舆台牧圉之贱。莫不亲其上。死其长。所谓圣人有金城者。此物此志也。岂非为政之要道乎。
明主劳于求贤。而逸于任人。韩非子云。王登为中牟令。吕氏春秋作任登言中牟士中章胥己。襄主曰。子见之。我将以为中大夫。其相室曰。中大夫。晋重列也。今无功而受。君耳而未之目耶。襄主曰。我取登。既耳而目之矣。登之所取。又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终无已也。此执要之论也。善乎。子夏之告樊迟也。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伊尹。不仁者远矣。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代耕而赋之禄。故班禄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黄氏日钞读王制曰必本于上农夫者示禄出于农等而上之皆以代耕者也是故。知天子一位之义。则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知禄以代耕之义。则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不明乎此。而侮夺人之君。常多于三代之下矣。
历代风俗日知录
顾炎武
春秋终于敬王三十九年庚申之岁。西狩获麟。又十四年。为贞定王元年癸酉之岁。鲁哀公出奔。二年卒于有山氏。左传以是终焉。又六十五年。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之岁。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又一十七年。安王十六年乙未之岁。初命齐大夫田和为诸侯。又五十二年。显王三十五年丁亥之岁。六国以次称王。苏秦为从长。自此之后。事乃可得而纪。自左传之终。以至此。凡一百三十三年。史文阙轶。考古者为之茫昧。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史记秦本纪孝公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于逢泽以朝王显王时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季康运命论云文簿之敝渐于灵景辨诈之伪成于七国驯至西汉。此风未改。故刘向谓其承千岁之衰周。继暴秦之余弊。贪饕险诐。不闲义理。观夫史之所录。无非功名势利之人。笔札喉舌之辈。而如董生之言正谊明道者。不一二见也。自春秋之后。至东京而其风俗稍复乎古。吾是以知光武明章果有变齐至鲁之功。而惜其未纯乎道也。自斯以降。则宋庆历元佑之间为优矣。嗟乎。论世而不考其风俗。无以明人主之功。余之所以斥周末而进东京。亦春秋之意也。秦始皇刻石凡六。皆铺张其灭六王并天下之事。其言黔首风俗。在泰山则云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在碣石门。则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如此而已。惟会稽一刻。其辞曰。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诚。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何其繁而不杀也。考之国语。自越王句践栖于会稽之后。惟恐国人之不蕃。故令壮者无取老妇。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内传。子胥之言亦曰越十年生众。吴越春秋。至谓句践以寡妇淫泆过犯。皆输山上。士有忧思者。令游山上以喜其意。当其时欲民之多。而不复禁其淫泆。传至六国之末。而其风犹在。故始皇为之厉禁而特着于刻石之文。以此与灭六王并天下之事并提而论。且不着之于燕齐而独着之于越。然则秦之任刑虽过。而其坊民正俗之意。固未始异于三王也。汉兴以来。承用秦法。以至今日者多矣。世之儒者。言及于秦。即以为亡国之法。亦未之深考乎。
汉自孝武表章六经之后。师儒虽盛。而大义未明。故新莽居摄。颂德献符者于天下。光武有鉴于此。故尊崇节义。敦厉名实。所举用者。莫非经明行修之人。而风俗为之一变。至其末造。朝政昏浊。国事日非。而党锢之流。独行之辈。依仁蹈义。舍命不渝。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故范蔚宗论。以为桓灵之间。君道僻。朝纲日陵。国隙屡启。自中智以下。靡不审其崩离。而权强之臣。息其窥盗之谋。豪俊之夫。屈于鄙生之议。儒林传论所以倾而未。决而未溃。皆仁人君子心力之为。左雄传论可谓知言者矣。使后代之主。循而弗革。即流风至今。亦何不可。而孟德既有冀州。崇奖跅弛之士。观其下令再三。至于求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建安二十二年八月令与十五年春令十九年十二月令意皆同于是权诈迭进。奸逆萌生。故董昭太和之疏。[己](已)谓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求利为先。至正始之际。而一二浮诞之徒。骋其智识。蔑周孔之书。习老庄之教。风俗又为之一变。夫以经术之治。节义之防。光武明章数世为之而未足。毁方败常之俗。孟德一人变之而有余。后之人君。将树之风声。纳之轨物。以善俗而作人。不可不察乎此矣。
光武躬行俭约。以化臣下。讲论经义。常至夜分。一时功臣。如邓禹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艺。闺门修整。可为世法。贵戚如樊重。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以故东汉之世。虽人才之倜傥。不及西京。而士风家法。似有过于前代。
东京之末。节义衰而文章盛。自蔡邕始。其仕董卓。无守。卓死惊叹。无识。观其集中。滥作碑颂。则平日之为人可知矣。以其文采富而交游多。故后人为立佳传。嗟乎。士君子处衰季之朝。常以负一世之名。而转移天下之风气者。视伯喈之为人其戒之哉。魏明帝殂。少帝史称齐王即位。改元正始。凡九年。其十年则太傅司马懿。杀大将军曹爽。而魏之大权移矣。三国鼎立。至此垂三十年。一时名士风流。盛于雒下。乃其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视其主之颠危。若路人然。即此诸贤为之倡也。自此以后。竞相祖述。如晋书言王敦见%玠。谓长史谢鲲曰。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沙门支遁。以清谈著名于时。莫不崇敬。以为造微之功。足参诸正始。宋书言羊元保二子。太祖赐名。曰咸曰粲。谓元保曰。欲令卿二子有林下正始余风。王微与何偃书曰。卿少陶元风。淹雅修畅。自是正始中人。南齐书言袁粲言于帝曰。臣观张绪。有正始遗风。南史言何尚之谓王球。正始之风尚在。其为后人企慕如此。然而晋书儒林传序云。摈阙里之典经。习正始之余论。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此则虚名虽被于时流。笃论未忘乎学者。是以讲明六艺。郑王为集汉之终。演说老庄。王何为开晋之始。干宝晋纪论曰风俗淫辟耻尚失所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薄为辨而贱名简行身者以放浊为通而狭节信进仕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以至国亡于上。教沦于下。羌戎互僭。君臣屡易。非林下诸贤之咎而谁咎哉。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魏晋人之清谈。何以亡天下。是孟子所谓杨墨之言。至于使天下无父无君。而入于禽兽者也。昔者嵇绍之父康。被杀于晋文王。至武帝革命之时。而山涛荐之入仕。绍时屏居私门。欲辞不就。涛谓之曰。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于人乎。一时传诵。以为名言。而不知其败义伤教。至于率天下而无父者也。自正始以来。而大义之不明于天下。如山涛者。既为邪说之魁。遂使嵇绍之贤。且犯天下之不韪而不顾。夫邪正之说。不容两立。使谓绍为忠。则必谓王裒为不忠而后可也。何怪其相率臣于刘聪石勒。观其故主。青衣行酒。而不以动其心者乎。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宋史言士大夫忠义之气。至于五季。变化殆尽。宋之初兴。范质王溥。犹有余憾。艺祖首褒韩通。次表%融。以示意向。真仁之世。田锡王禹偁范仲淹欧阳修唐介诸贤。以直言谠论倡于朝。于是中外荐绅。知以名节为高。廉耻相尚。尽去五季之陋。故靖康之变。志士投袂。起而勤王。临难不屈。所在有之。及宋之亡。忠节相望。呜呼。观哀平之可以变而为东京。五代之可以变而为宋。则知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也。剥上九之言硕果也。阳穷于上。则复生于下矣。
人君御物之方。莫大乎抑浮止竞。宋自仁宗在位四十余年。虽所用或非其人。而风俗醇厚。好尚端方。论世之士。谓之君子道长。及神宗朝。荆公秉政。骤奖趋媚之徒。深鉏异己之辈。邓绾李定舒蹇序辰王子韶诸奸。一时擢用。而士大夫有十钻之目。干进之流。乘机抵隙。驯至绍圣崇宁。而党祸大起。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之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诸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士习为朝廷之害。其害于百姓者可以一旦而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历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可反矣。李应中谓自王安石用事。陷溺人心。至今不自知觉。人趋利而不知义。则主势日孤。此可谓知言者也。诗曰。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夫使庆历之士风一变而为崇宁者。岂非荆公教猱之效哉。
历九州岛之风俗。考前代之史书。中国之不如外国者有之矣。辽史言契丹部族。生生之资。仰给畜牧。积毛饮湩。以为衣食。各安旧风。狃习劳事。不见纷华异物而迁。故家给人足。戒备整完。卒之虎视四方。强朝弱附。金史。世宗尝谓宰臣曰。朕尝见女真风俗。迄今不忘。今之燕饮音乐。皆习汉风。非朕心所好。东宫不知女真风俗。第以朕故。犹尚存之。恐异日一变此风。非长久之计。他日与臣下论及古今。又曰女真旧风。虽不知书。然其祭天地。敬亲戚。尊耆老。接宾客。信朋友。礼意曲。皆出自然。其善与古书所载无异。汝辈不可忘也。乃禁女真人不得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又曰女真旧风。凡酒食会聚。以骑射为乐。今则奕碁双陆。宜悉禁止。令习骑射。又曰辽不忘旧俗。朕以为是。海陵习学汉人风俗。是忘本也。若依国家旧风。四境可以无虞。此长久之计也。邵氏闻见录。言回纥风俗朴厚。君臣之等不甚异。故众志专一。劲健无敌。自有功于唐。赐遗丰腴。登里可汗始自尊大。筑宫室以居妇人。有纷黛文绣之饰。中国为之虚耗。而其俗亦坏。昔者祭公谋父之言。犬戎树惇。能帅旧德。而守终纯固。由余之对穆公。言戎裔之俗。上含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其所以有国而长。世用此道也。及乎荐居日久。渐染华风。不务诗书。唯征玩好。服饰竞于无等。财贿溢于靡用。骄淫矜侉。浸以成习。于是中行有变俗之讥。贾生有五饵之策。又其末也。则有如张昭远以皇弟皇子喜俳优饰姬妾而卜沙陀之不永。张舜民见太孙好音乐美姝名茶古画而知契丹之将衰。后之君子。诚监于斯。则知所以胜之之道矣。
史记言匈奴狱久者不过十日。一国之囚不过数人。盐铁论言匈奴之俗。略于文而敏于事。宋邓肃对高宗言。外国之巧在文书简。简故速。中国之患在文书繁。繁故迟。辽史言朝廷之上。事简职专。此辽之所以兴也。又曰皇帝四时巡守宰相已下于中京居守一切公事除拜官僚止行皇帖权差俟行在所取旨出给诰文官县令录事已下更不奏闻听中书铨选然则外国之能胜于中国者。惟其简易而已。若舍其所长。而效人之短。吾见其立弊也。金史食货志。言金起东海。其俗纯实。可与返古。初入中夏。民多流亡。土多旷闲。遗黎惴惴。何求不获。于斯时纵不能复井地沟洫之制。若用唐之永业口分。以制民产。仿其租庸调之法。以足国计。何至百年之内。所为经画。纷纷然与其国相终始邪。其弊在于急一时之利。踵久坏之法。及其中叶。鄙辽俭朴。袭宋繁缛之文。惩宋宽柔。加辽操切之政。是弃二国之所长。而并用其所短也。繁缛胜必至于伤财。操切胜必至于害民。讫金之世。国用易匮。民心易离。岂不繇是与。作法不慎厥初。变法以捄其弊。袛益甚焉耳。其论金时之弊。至为明切。
魏太武始。制反逆杀人奸盗之法。号令明白。政事清简。无系讯连逮之烦。百姓安之。宋余靖言燕蓟之地。陷入契丹且百年。而民亡南顾心者。以契丹之法简易。盐曲俱贱。科役不烦故也。是则省刑薄敛之效。无所分于中外矣。
清议名教日知录
顾炎武
古之哲王所以正百辟者。既已制官刑儆于有位矣。而又为之立闾师设乡校。存清议于州里。以佐刑罚之穷。移之郊遂。载在礼经。殊厥井疆。称于毕命。两汉以来。犹循此制。鄉里選。必先考其生平。一玷清议。终身不齿。君子有怀刑之惧。小人存耻格之风。教成于下而上不严。论定于乡而民不犯。降及魏晋。而九品中正之设。虽多失实。遗意未亡。凡被纠弹付清议者。即废弃终身。同之禁锢。晋书卞壶传至宋武帝篡位。乃诏有犯乡论清议赃污淫盗。一皆荡涤洗除。与之更始。自后凡遇非常之恩。赦文并有此语。齐梁陈诏并云洗除先注当日乡论清议必有记注之目小雅废而中国微。风俗衰而叛乱作矣。然乡论之污。至烦诏书为之洗刷。岂非三代之直道尚在于斯民。而畏人之多言。犹见于变风之日乎。予闻在下有鳏所以登庸。以比三凶不才所以投畀。雖二帝之錯。亦未尝不询于刍荛。然则崇月旦以佐秋官。进乡评以扶国是。傥亦四聪之所先。而王治之不可阙也。
陈寿居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坐是沈滞者累年。阮简父丧。行遇大雪寒冻。遂诣浚仪令。令为他宾设黍臛。简食之。以致清议。废顿几三十年。温峤为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留之。峤绝裾而去。迄于崇贵。乡品犹不过也。每爵皆发诏。谢惠连先爱会稽郡吏杜德灵。及居父忧。赠以五言诗十余首。文行于世。坐废不豫荣伍。张率以父忧去职。其父侍伎数十人。善讴者有色貌。邑子仪曹郎顾玩之求聘焉。讴者不愿。遂出家为尼。尝因斋会率宅。玩之为飞书。言与率奸。南司以事奏闻。高祖惜其才。寝其奏。然犹致世论。服阕后。久之不仕。官职之升沈。本于乡评之与夺。其犹近古之风乎。洪武十五年。八月乙酉。礼部议。凡十恶奸盗诈伪。干名犯义。有伤风俗。及犯赃至徒者。书其名于申明亭。以示惩戒。有私毁亭舍。涂抹姓名者。监察御史。按察司官。以时按视。罪如律。制可。十八年四月辛丑。命刑部录内外诸司官之犯法罪状明著者。书之申明亭。此前代乡议之遗意也。后之人视为具文。风纪之官。但以刑名为事。而于弼教新民之意。若不相关。无惑乎江河之日下已。
司马迁作史记货殖传。谓自廊庙朝廷岩穴之士。无不归于富厚。等而下之。至于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于赂遗虫三百。人最为劣。爪牙皮毛。不足自卫。唯赖诈伪。迭相嚼啮。õ。而仲长敖核性赋。谓等而下之。至于台隶僮。唯盗唯窃。乃以今观之。则无官不赂遗。而人人皆吏士之为矣。无守不盗窃。而人人皆僮之为矣。自其束发读书之时。所以劝之者。不过所谓千钟粟。黄金屋。而一旦服官。即求其所大欲。君臣上下。怀利以相接。遂成风流。不可复制。后之为治者宜何术之操。曰。唯名可以胜之。名之所在。上之所庸。而忠信廉洁者。显荣于世。名之所去。上之所摈。而怙侈贪得者。废锢于家。即不无一二矫伪之徒。犹愈于肆然而为利者。南史有云。汉世士务修身。故忠孝成俗。至于乘轩服冕。非此莫由。晋宋以来。风衰义缺。昔人之言曰名教。曰名节。曰功名。不能使天下之人以义为利。而犹使之以名为利。虽非纯王之风。亦可以救积洿之俗矣。
奖廉耻日知录
顾炎武
今日所以变化人心荡涤污俗者。莫急于劝学奖廉二事。天下之士。有能笃信好学。至老不倦。卓然可当方正有道之举者。官之以翰林国子之秩。而听其出处。则人皆知向学。而不竞于科目矣。庶司之官。有能洁[己](已)爱民。以礼告老。而家无儋石之储者。赐之以五顷之地。以为子孙世业。而除其租赋。复其丁徭。则人皆知自守。而不贪于货赂矣。岂待菑川再遣。方收牧豕之儒。公孙宏优孟陈言。始录负薪之子。孙叔敖而扶风之后。特赐黄金。尹翁归涿郡之贤。常颁羊酒。韩福遂使名高处士。德表具僚。当时怀稽古之荣。没世仰遗清之泽。不愈于科名爵禄劝人使之干进而饕利者哉。以名为酤。必自此涂始矣。
唐书牛僧孺。隋仆射奇章公宏之裔。幼孤。下杜樊乡。有赐田数顷。依以为生。则知隋之赐田。至唐二百年而犹其子孙守之。若金帛之颁。廪禄之惠。则早已化为尘土矣。明代正统中。以武进田赐礼部尚书胡。其子孙亦至今守之。故窃以为奖廉之典。莫善于此者。
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而太公对武王。将有三胜。一曰礼将。二曰力将。三曰止欲将。故礼者所以班朝治军而兔罝之武夫。皆本于文王后妃之化。岂有淫刍荛窃牛马而为暴于百姓者哉。
后汉书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巳)。威化大行。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杜子美诗。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一本作廉耻将。诗人之意。未必及此。然吾观唐书。言王佖为武灵节度使。先是吐蕃欲成乌兰桥。每于河坝先贮材木。皆为节帅遣人潜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蕃人知佖贪而无谋。先厚遗之。然后并役成桥。仍筑月城守之。自是朔方御寇不暇。至今为患。由佖之黩货也。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得此意者。郢书燕说。或可以治国乎。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已)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源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损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雕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媿哉。
尚重厚
顾炎武
世道下衰。人材不振。王伾之吴语。郑綮之歇后。薛昭纬之浣溪沙。李邦彦之俚语辞曲。莫不登诸岩廊。用为辅弼。至使在下之人。慕其风流。以为通脱。而栋折榱崩。天下将无所芘矣。及乎板荡之后而念老成。播迁之余而思耆俊。庸有及乎。有国者登崇重厚之臣。抑退轻浮之士。此移风易俗之大要也。
侯景数梁武帝十失。谓皇太子吐言止于轻薄。赋咏不出桑中。张说论阎朝德之文。如丽服靓妆。燕歌赵舞。观者亡疲。若类之风雅。则罪人矣。今之词人。率同此病。淫辞艳曲。传布国门。有如北齐阳俊之所作六言歌辞。名为阳五伴侣。写而卖之。在巿不绝者。诱惑后生。伤败风化。宜与非圣之书同类而焚。庶可以正人心术。四明薛冈。谓士大夫子弟。不宜使读世说。未得其隽永。先习其简傲。推是言之。可谓善教矣。防其乃逸乃谚之萌。而引之有物有恒之域。此以正养蒙之道也。何晏之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邓扬之行步舒纵。坐立倾倚。谢灵运之每出入自扶接者常数人。后皆诛死。而魏文帝体貌不重。风尚通脱。是以享国不永。后祚短促。史皆附之五行志。以为貌之不恭。昔子贡于礼容俯仰之间。而知两君之疾与乱。夫有所受之矣。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扬子法言曰。言轻则招忧。行轻则招辜。貌轻则招辱。好轻则招淫。
崇俭约日知录
顾炎武
国奢示之以俭。君子之行。宰相之事也。汉汝南许劭为郡功曹。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入郡界。乃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之。遂以单车归家。晋蔡充好学有雅。尚体貌尊严。为人所惮。高平刘整车服奢丽。尝语人曰。纱縠吾服其常耳。遇子尼在坐。而经日不自安。北齐李德林父亡时。正严冬。单衰徒跣。自驾灵舆反葬。博陵崔谌休假还乡。将赴吊。从者数十骑。稍稍減。比至德林门。纔余五骑。云不得令李生怪人熏灼。李僧伽修整笃业。不应辟命。尚书袁叔德来候僧伽。先减仆从。然后入门。曰。见此贤。令吾羞对轩冕。夫惟君子之能以身率物者如此。是以居官而化一邦。在朝廷而化天下。魏武帝时。毛玠为东曹掾。典选举。以俭率人。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唐大历末。元载伏诛。拜杨绾为相。绾质性贞廉。车服俭朴。居庙堂未数日。人心自化。御史中丞崔宽。剑南西川节度使宁之弟。家富于财。有别墅在皇城之南。池馆台榭。当时第一。宽即日潜遣毁撤。中书令郭子仪。在邠州行营。闻绾拜相。坐中音乐。减散五分之四。京兆尹黎干。每出入驺从百余。亦即日减损。惟十騎而已。李师古跋扈。惮杜黄裳为相。命一干吏。寄钱数千缗。毡车子一乘。使者到门。未敢送。伺候累日。有绿舆自宅出。从婢二人。青衣褴缕。言是相公夫人。使者遽归告师古。师古折其谋。终身不敢改节。此则禁郑人之泰侈奚必于三年。变雒邑之矜夸无烦乎三纪。修之身。行之家。示之乡党而已。道岂远乎哉。
记曰。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故欲正君而序百官。必自大臣始。然而王阳黄金之论。时人既怪其奢。公孙布被之名。直士复讥其诈。则所以考其生平。而定其实行者。惟观之于终。斯得之矣。季文子卒。大夫入敛。公在位。宰庀家器为葬备。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币。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诸葛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五十顷。子孙衣食。悉仰于家。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夫廉不过人臣之一节。而左氏称之为忠。孔明以为无负者。诚以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夫居尊席腆。润屋华身。亦人之常分尔。岂知高后降之弗祥。民人生其怨诅。其究也乃与国而同败邪。诚知夫大臣家事之丰约。关于政化之隆污。则可以审择相之方。而亦得化民之道矣。
备忘录论治
张履祥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以至游民日众。强暴横行。虽有尧舜。无以使老有所终。壮有所养。幼有所长。有王者起。田制必当变。师儒不以孝弟忠信造士。而相率为浮文。以坏乱其心术。学校必当变。取士不以实行而专以艺文。不足以得贤才。科举必当变。自一命以下。至于杂流。俱命自朝廷。虽舜禹为选司。无以知人。铨法必当变。职事相牵制。虽有才能。不得展舒。官制必当变。入仕之后。无论贤不肖。一资格序转。贤者壅于上达。不肖者优游以取高位。资格必当变。养兵以病民。而兵不足用。军政必当变。一州之土物。自足以养一州之人民。而使西北必仰给于东南。赋法必当变。士人不知法令。他日无以守官。掾史世其家。得以因缘为奸。当仿进士观政监生历事之例。自京朝以至郡邑。使生员贡生主文移狱讼钱谷之事。而去其吏员掾史。等而下之。衙役必当变。
后妃驸马。不求名德。而必选之微贱之子。刑余寺人。得与士大夫抗礼。亲贤不得并用。而藩府官属。必无贤人。国学生徒。纳粟纳马。教坊道士。典司乐职。君臣无坐论之礼。殿廷行笞辱之事。此皆明代之陋制也。
礼制轻而风俗败矣。科目行而人才失矣。资格重而官方替矣。著述多而学术乱矣。不特此也。坐论废而致君难。近侍横而士气沮。官冗禄薄而廉耻丧。兵多饷少而精锐减。生徒众教养失而学政弊。若乃游民众盛。水利不讲。屯军坐食。而土地日荒。海内虚耗。则又本根之病也。
用意刻深之人。不可与处。渐积既久。用心日薄。必至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务本节用。足国之道。不外乎是。学者治生。亦岂外此乎。外此即商贾之智。儒者羞为。挟术虽工。人心不顺。天道不佑。殆哉。
所重民食丧祭。国家植本之治如此。国祚安得不长。食所以养生。丧祭所以送死。其效为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慎终追远。而民德归厚。卿士庶人之家。能存此意。亦可久长也。
司馬溫公議改科法。范忠宣曰。朝廷欲求众人之长。而元宰先之。似非明夷众之义。不若清心以俟众论。可者从之。不可者更俟众贤议之。忠宣此言。深得君相之道矣。亦不止君相为然。凡居上以莅众者。非用此道。无以集众思。广忠益。
三代之祭。皆以夙兴有事。夏后氏祭其闇。为最早。殷人祭其阳。为日出以后。稍晏。周人以朝及闇。为日初出而未明之时。在夏殷之间。旧以闇为日将落。以阳为日中。以朝及闇为自朝至暮。皆非。日中日暮。俱非正道。而自朝逮暮。虽有强力之容。肃敬之志。不能不倦怠也。
书言天工人代。故位曰天位。职曰天职。禄曰天禄。臣曰帝臣。贤才之生。天意所属。故曰简在帝心。尊居人上。而使君子在野。小人在位。甚者与小比。一时君子。则摧折禁制之使不得达。其逆天理至矣。天命安得不亟去之。所以自古应天之实修省为先。进贤退不肖次之。问民疾苦修政易令又次之。
朝廷言路开。岂无不善之言杂然而进。然而忠言得至于耳。凡夫政事之阙失。四方之变故。天下之贤才。官方之臧否。皆得闻知。所以治安而国家可保也。若言路闭塞。小人害国之言。固不得入。然而忠言不至于耳。细大之务。咸罔闻知。所以乱作而至于危亡也。
井田封建。固能使物物各得其所。然行之实难。故曰尧舜犹病也。圣人治天下。只通功易事。使有菽粟如水火。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恒产。有恒心。不至于放僻邪侈。陷于刑罪而已。若大势所不能。亦不强也。官多则人才不足。必滥取以备员。禄薄则难以养廉。必诡利以欺人。朝廷与士人两失之道也。
皇朝经世文编卷九
治体三政本上
善化贺长龄耦庚辑
履卦说
钱大昕
履象上天下泽。天极其尊。泽较地而逾。卑上下各安其位。而无觊觎之心。此守成极盛之象也。五居尊位。四阳辅之。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具大有为之资。无自暇逸之志。宜乎利有攸往矣。而夬履之厉。圣人惕然戒之。何哉。阳健于上。阴说乎下。有将顺而无匡救。孔子所谓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若是者虽正亦危。况未必皆正乎。兑之义主乎说。以一阴加二阳之上。二阳不能说其君。而六三一阴独专之。上下相说。说且不解。上不知其眇且跛也。而委以视履之柄。下亦忘其眇且跛也。而矜其视履之能。力小任重。穷大失居。非干覆餗之刑。即致负乘之寇。不特自诒伊戚。抑且祸及国家矣。故于彖有咥人之戒。而于六三着咥人之凶。
抑尊
唐甄
圣人定尊卑之分。将使顺而率之。非使亢而远之。为上易骄。为下易谀。君日益尊。臣日益卑。是以人君之贱视其臣民。如犬马虫蚁之不类于我。贤人退。治道远矣。太山之高。非金玉丹青也。皆士也。江海之大。非甘露醴泉也。皆水也。天子之尊。非天帝大神也。皆人也。是以尧舜之为君。茅茨不翦。饭以土簋。饮以土杯。虽贵为天子。制御海内。其甘非食。暖麤衣。就好辟恶。无异于野处也。无不与民同情也。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陈五色于室中。灭烛而观之则不见。奏五音于堂下。掩耳而听之则不闻。人君高居而不近人。既已瞽于官。聋于民矣。虽进之以尧舜之道。其如耳目之不辨何哉。人君之于父母。异宫而处。朝见有时。则曰天子之孝。与庶人异。人君之于子孙。异宫而处。朝见有时。则曰天子之慈。与庶人异。人君之于妻。异宫而处。进御有时。则曰天子之匹。与庶人异。骨肉之间。骄亢袭成。是以养隆而孝衰。教疏而恩薄。谗人间之。废嗣废后。易于反掌。不和于家。乱之本也。亲虽至昵。亦有难谏。友虽至私。亦有难语。师虽善诱。亦有难教。而况君乎。人君之尊。如在天上。与帝同体。公卿大臣。罕得进见。变色失容。不敢仰视。跪拜应对。不得比于严家之仆隶。于斯之时。虽有善鸣者。不得闻于九天。虽有善烛者。不得照于九渊。臣日益疏。智日益蔽。伊尹傅说不能诲。龙逢比干不能谏。而国亡矣。蜀人之事神必冯巫。谓巫为端公。禳则为福。诅则为殃。人不知神所视听。惟端公之畏。而不惜货财以奉之。若然者。神不接于人。人不接于神。故端公得容其奸。人君之尊。其犹土神乎。权臣嬖侍。其犹端公乎。无闻无见。大权下移。诛及伯彝。赏及盗跖。海内怨叛。寇及寝门。宴然不知。岂人之能蔽其耳目哉。势尊自蔽也。直言者。国之良药也。直言之臣。国之良医也。除肤疡。不除症结者。其人必死。称君圣。谪百官过者。其国必亡。所贵乎直臣者。其上攻君之过。其次攻宫闱之过。其下焉者。攻帝族。攻后族。攻宠贵。是疡医也。君何赖乎有此直臣。臣何贵乎有此直名。是故国有直臣。百官有司莫不畏之。畏之自天子始。昔者明显帝食。庖人进鳖。显帝食而甘之。舍箸而问曰。吾聞劉光縉禁鱉之屬。安所得此鳖也。左右对曰。取之远郊。显帝曰。自今勿复进此。恐犯御史禁也。以万乘之尊。下畏御史。可以为帝王师矣。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之上者。必处天下之下。古之贤君。不必大臣。匹夫匹妇。皆不敢陵。不必师傅。郎官博士。皆可受教。不必圣贤。闾里父兄。皆可访治。尊贤之朝。虽有佞人。化为直臣。虽有奸人。化为良臣。何贤才之不尽。何治道之不闻。是故殿陛九仞。非尊也。四译来朝。非荣也。海唯能下。故川泽之水归之。人君唯能下。故天下之善归之。是乃所以为尊也。
纳谏
熊伯龙
立国者不可以瑱也。谏官。国之威神也。凡天下大奸大害之所伏。其始也。以谏官折之而有余。其后也。以君相制之而不足。故谏官有弹压。而后朝廷有纲纪。而后天下有风俗。人君有正一官而百官莫不正者。其惟台谏哉。我 皇上宵衣旰食。励精唯勤。凡内而宫庭。外而临御。其所以昭德塞违者。毖饬不惜余力。而天下亦未尝有大奸隐害之不可诘也。宜若无需于犯颜敢谏者。虽然。贾山之至言。陈于露台惜费之主。魏征之十渐。陈于道不拾遗之世。其时皆英主也。治朝也。而两臣至秦之隋之。岂其迂戆而过计乎。天下政事之修救。唯可望之治朝。唯可望之英主。彼蔽明而觌祸者。奚用以说为矣。然则君之畜犯颜敢谏者。诚莫此时若也。然而致此则又有道矣。苏轼曰。人主能听言。而不能使其臣之必言。不可谓真能听言之主。人臣能进言。而不能使君之必听其言。不可谓真能进言之臣。言乎上与下之相感以诚也。以愚论之。臣之进言。其遇主诚有命。殊不可强。所可自主者。听言者耳。楚庄王出而谋其臣。其臣不逮。退有忧色。唐太宗神采英毅。臣对之多畏沮者。每遇言官。必霁色以待之。夫不得其言则为忧。得其言则为霁。二君之性情过于鼗铎矣。此申臣之所以贺。而贞观之治之所以成也。此其道人主莫不知。而卒不为者。则以顾忌之心中之耳。夫人非尧舜。岂必每事尽善。汉高非创业之君哉。以郦生之言而刻印。以张良之言而销印。一销一刻。有同儿戏。而后世称之者。不足累高帝之知人。适足明圣人之无我也。后之人君。问宏农则喜。问南阳则怒。问府中则喜。问宫中则怒。内外彼此之形。胶结而不可解。虽百汲黯。其能争之乎。则请进一箴曰。夫如荼之闷肠者不少也。石。其性可以攻玉。愿 皇上察迩言。则又进一箴曰。康庄之仁我也。是不如太行。愿 皇上明诏臣工。朕不似汉文帝。命释之卑之。勿甚高论也。则又进一箴曰。夜行者前其手。然而桥足也。开明于东。不圭窦而万卷皆烛。愿 皇上穷理以知人。知人以知言。而四聪廓如也。
勤政殿说
徐干学
臣伏读月令。明堂十二室。天子以时适居。所以法天之行。顺时之纪。勤民事而出治道。非独侈隆其制已也。古者皇居取象辰极。义取自强不息之意焉。 今皇帝景昊天之成命。法 祖宗之恭俭。凡一切宫室制度。自非国本所关。政事所出。无替于前。无侈于后。兹勤政殿在西苑。以岁之夏日。听政于其中。每旦接对臣。批览章奏。少暇则紬绎经典。翻阅图史。臣昔起家侍从。待罪公卿之后。常因奏事殿中。得奉清燕。浏览寓目。殿不甚闳敞。视正殿绝差。前为长廊。中辟层轩。体制朴略。臣仰颂 圣德。以为唐尧土。大禹卑宫。殆无以过。臣深惟天行无息之义。以为人主惟能勤而后能俭。勤则清明之气胜。物莫投其所好。故不与俭期而俭至。不勤则晏逸之志胜。物得进为之主。故不与奢期而奢至。由此观之。相因之理。必至之几也。臣窃1 皇上深宫问夜。未明求衣。至于日晏不遑。上自宫府。下逮黎庶。外及山陬海澨。日入月出之所。惟恐一事之未理。一物之未安。即位二十五年。兢业常如一日。间者鲸鲵荡定。兵革偃息。海宇乂安。民生乐业。工体宵旰之勤。词人进太平之颂。愿怡神暇景。闲日 视朝。 皇帝赫然震动。竦然吁咈。益励忧劳。无敢怠惰。功业已盛。而常惧其荒。民庶已安。而独居其瘁。是以侈心遏绝。俭德益光。汉臣有言。古之王者。未有不始于忧勤。而终于逸乐。窃观诗书所载雅异于此。周公进陈无逸。文王日昃终身。未闻其以逸乐继也。然则虔始之道。方自今日。载笔之臣。岂能纪其万一。昔华林有清暑之赋。骊山着九成之碑。并铺张巨丽。有乖典则。臣躬述 圣德。上窥大易自强之义。远览尚书无逸之训。推陈尧禹不与之衷。发明文王小心之德。虽未能编之诗。书亦庶几垂示来者。谨拜手而为之说。
鼻息说
冯景
天子。元首也。二三执政。股肱也。谏官。王之喉舌也。此见于诗书传记。天下之公言也。庶人鼻也。其歌谣诅祝谤议。犹鼻孔之息也。此景一夫之私言。亦天下之通义也。人莫不曰一身之中。首为元。股肱次之。喉舌又次之。至于鼻。具体而已。其为息也微。而吾曰不然。息最重。有息而后有鼻。有鼻而后有口。有口而后有喉舌。有元首。有股肱。九窍百骸四体之衰强存亡。悬于鼻息矣。其微也乃其所以成巨也哉。身常存而精力强健者。气为之嘘吸吐纳也。口可以终日闭。而鼻息不可一刻绝。今使缄其人之口。而又塞其鼻之息。外不得呼。而内不得吸。则其死也不旋踵。夫然后知口可以终日闭者。以鼻息为之通也。古之圣帝明王知之。其取于臣也略。而取于民也详。诤臣七人耳。时则有记过之史。彻膳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而师箴。而瞍赋。而蒙诵。而百工执艺事以谏。而庶人谤。而士传言。而官司相规。徇木铎于涂。采胪言于巿。登其歌谣。审其诅祝。察其谤议。于以明四目达四聪。而股肱良元首康也。鼻息之重何如。如曰吾有口鼻。可塞。视其喉舌虽具而若无。口既旦旦钳结。莫得开说以为常。而鼻息又塞。则周身之气。堙闭而不通。气不通。则手足无所措。耳目眩乱。以致疾而危其身。故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老子曰。谷神不死。是谓元牝。元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则与吾说有合也。
汉诏多惧词
赵翼
文帝诏曰。朕以不敏不明。而久临天下。朕甚自愧。又诏曰。间者岁比不登。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甚咎。元帝诏曰。元元大困。盗贼并兴。是皆朕之不明。政有所亏。咎至于此。朕甚自耻。为民父母。若是之薄。谓百姓何。又诏曰。朕淹于王道。靡瞻不眩。靡听不惑。是以政令多违。民心未得。东汉明帝诏曰。朕承大运。继体守文。不知稼穑之艰难。惧有废失。若涉冰渊。而无舟楫。实赖有德。左右小子。又诏曰。比者水旱不时。边人食寡。政失于上。人受其咎。章帝即位诏曰。朕以无德。奉承大业。夙夜战栗。不敢荒宁。而灾异仍见。与政相应。朕既不明。涉道日寡。又选举乖实。俗吏伤人。官职耗乱。刑章不中。可不忧欤。岐山得铜器诏曰。今上无明天子。下无贤方伯。民之无良。相怨一方。斯器曷为来哉。和帝诏曰。朕奉承鸿烈。阴阳不和。水旱违度。而未获忠言至谋。所以匡救之策。寤寐永叹。用思孔疚。又诏曰。比年不登。百姓虚匮。京师去冬无雪。今春无雨。黎民流离。困于道路。朕痛心疾首。靡知所济。瞻仰昊天。何辜今人。安帝诏曰。朕以不德。不能兴和降善。灾异蜂起。寇贼纵横。百姓匮乏。疲于征发。朕以不明。统理失中。亦未获忠良。以毗阙政。顺帝诏曰。朕涉道日寡。政失厥中。阴阳气隔。寇盗肆暴。忧瘁永叹。疢如疾首。以上诸诏。虽皆出自继体守文之君。不能有高武英气。然皆小心谨畏。故多蒙业而安。两汉之衰。但有庸主而无暴君。亦家风使然也。
汉儒言灾异
赵翼
上古之时。人之视天甚近。迨人事繁兴。情伪日起。遂与天日远一日。此亦势之无可如何也。即以六经而论。易最先出。所言皆天道。尚书次之。洪范一篇。备言五福六极之征。其它诏诰。亦无不以惠迪从逆为吉凶。至诗礼乐盛于商周。则已多详于人事。而天人相应之理略焉。如正月繁霜诸作。不一二见也。惟春秋记人事兼记天变。犹是三代以来。记载之古法。非孔子所创也。战国纷争。诈力相尚。至于暴秦。天理几于灭绝。汉兴。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宣元之后。刘向治谷梁。数其祸福。傅以洪范。五行志序而后天之与人又渐觉亲切。观五行志所载天象。每一变必验一事。推既往以占将来。虽其中不免附会。然亦非尽空言也。昌邑王为帝无道。数出微行。夏侯胜谏曰。久阴不雨。臣下有谋上者。时霍光方与张安世谋废立。疑安世漏言。安世实未言。乃召问胜。胜对洪范五行传云。皇之不极。厥罚常阴。时则有下人谋上者。光安世大惊。宣帝将祠昭帝庙。旄头剑落泥中。刃向乘舆。帝令梁邱贺筮之。云有兵谋不吉。上乃还。果有任宣子章匿庙间。欲俟上至为逆。事发伏诛。京房以易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每先上疏言其将然。近者或数月。远或一岁。无不屡中。翼奉以成帝独亲异姓之臣。为阴气太甚。极阴生阳。恐反有火灾。未几。孝武园白鹤馆火。是汉儒之言天者。实有于人。故诸上疏者皆言之深切着明无复忌讳。翼奉谓人气内逆则感动天地。变见于星气。犹人之五藏六体。藏病则气色发于面。体病则欠伸动于貌也。李寻谓日失其度。晻昧无光。阴云邪气。在日出时者。为牵于女谒。日出后者。为近臣乱政。日中者。为大臣欺诬。日入时者。为妻妾役使所营也。孔光谓皇之不极。则咎征荐臻。其传曰。有日月乱行诸变异也。而尤言之最切者。莫如董仲舒谓国家将有失道之败。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欲止其乱也。谷永亦言灾异者天所以儆人君过失。犹父之明诫。改则祸消。不改则咎罚。是皆援天道以证人事。若有杪忽不爽者。而其时人君亦多遇灾而惧。如成帝以灾异用翟方进言。遂出宠臣张放于外。赐萧望之爵。登用周堪为谏大夫。又因何武言。擢用辛庆忌。哀帝亦因灾异用鲍宣言。召用彭宣孔光何武。而罢孙宠息夫躬等。其视天犹有影响相应之理。故应之以实不以文。降及后世。机智竞兴。权术是尚。一若天下事。皆可以人力致。而天无权。即有志图治者。亦徒详其法制禁令。为人事之防。而无复有求端于天之意。故自汉以后。无复援灾异以规时政者。间或日食求言。亦祇奉行故事。而人情意见。但觉天自天。人自人。空虚寥廓。与人无涉。抑思孔子修春秋。日食三十六。地震五。山陵崩二。慧星见三。夜恒星不见星陨如雨一。火灾十四。以及五石陨坠。六鹢退飞。多麋有蜮。來巢。昼暝晦。大雨雹。雨木冰。李梅冬实。七月霜。八月杀菽之类。大书特书不一书。如果与人无涉。则圣人亦何事多费此笔墨哉。
汉文帝论
方苞
三王以降。论君德者。必首汉文。非其治功有不可及也。自魏晋及五季。虽乱臣盗贼。闇奸天位。皆泰然自任而不疑。故用天下以恣睢。而无所畏忌。文帝则幽隐之中常若不足以当此。而惧于不终。此即大禹一夫胜予。成汤栗栗危惧之心也。世徒见其奉身之俭。接下之恭。临民之简。以为黄老之学则然。不知正自视缺然之心之所发耳。然文帝用此。治术亦安于浅近。苟可以为而止。其闻张季之论。犹曰卑之毋高。谓兴先王之道以明民。非[己](已)所能任也。孔子曰。子产犹众人之母也。能食之而不能教也。书曰。周公师保万民。若文帝者。能保之而不能师也。夫是乃杂于黄老之病矣夫。
唐元宗焚珠玉服玩论
程嗣立
唐元宗承贞观之治。惩亡隋之失。开元二年六月。敕出珠玉锦绣服玩于正殿前焚之。观其设施。虽大有为之君。何以过之。乃未几纵房帏之私。卒致天宝之乱。或者曰。珠玉锦绣。不服玩足矣。奚焚为。元宗矫情饰貌。邀誉一时。故不能持久。以迄于败。其不足有为。已具见于此。何待出延秋而幸西蜀也噫。是何言欤。当开元之末也。其时朝无骨鲠之臣。内有褒妲之宠。精明之气。消于房闼。敬畏之心。侈于贡谀。假使天宝而后。姚宋犹存。玉环当不入宫。禄山当不得方镇。抑或姚宋死。而林甫国忠不相继为相。其祸亦不至若此烈。诚以辅弼得人。尚能制其欲而节其情也。是故圣人立教治情为先。情欲之动。如火之于物。触之而然。即不可扑灭。夫以武王之圣。西旅厎贡厥獒。而召公陈戒。不遗余力。虑开嗜好之端。而援之之力将不能胜也。汉高祖居山东。贪酒好色。及入关。财货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而范增惧矣。秦欲灭西戎。馈戎王女乐。戎王爱而受之。而由余遂行。则此服玩嗜好之端。卒关政治得失兴衰治乱之本。可不慎哉。方元宗之焚珠玉锦绣也。一时英锐之气。奋发有为。是以开元之治。方诸贞观。论者顾乃以訾之。其亦苛矣。
封驳
顾炎武
人主之所患。莫大乎唯言而莫予违。齐景公燕赏于国内。万钟者三。千钟者五。令三出而职计莫之从。公怒。令免职计。令三出而士师莫之从。此畜君之诗。所为作也。汉哀帝封董贤。而丞相王嘉封还诏书。钟离意为尚书仆射。数封还诏书。自是封驳之事。多见于史。而未以为专职也。唐制。凡诏皆经门下省。事有不便。得以封还。而给事中有驳正违失之掌。着于六典。如袁高崔植韦宏景狄兼谟郑肃韩佽韦温郑公舆之辈。以封还书。垂名史传。亦有召对慰谕。如德宗之于许孟容。中使嘉劳。如宪宗之于薛存诚者。而元和中给事中李藩。在门下。制有不可者。即于黄纸后批之。吏请别连白纸。藩曰。别以白纸。是文状也。何名批。宣宗以右金吾大将军李燧。为岭南节度使。已命中使赐之节。给事中萧仿封还制书。上方奏乐。不暇别召中使。使优人追之。节及燧门而返。人臣执法之正。人主听言之明。可以见。五代废弛。宋太宗化四年六月戊寅。始复给事中封驳。而司马池犹谓门下虽有封驳之名。而诏书一切。自中书以下。非所以防过举也。明代虽罢门下省长官。而独存六科给事中。以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科参。六部之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故给事中之品卑而权特重。万历之时。九重渊默。泰昌以后。国论纷纭。而维持禁止。往往赖科参之力。今人所不知矣。元城语录曰。王安石荐李定时。陈襄弹之。未行。已擢监察御史里行。宋次道封还词头辞职。罢之。次直吕大临。再封还之。最后付苏子容。又封还之。更奏复下至于七八。子容与大临俱落职。奉朝请。名誉赫然。此乃祖宗德泽百余年养成风俗。与齐太史见杀三人而执笔如初者何异。
三习一弊疏乾隆元年
左都御史孙嘉淦
臣一介庸愚。学识浅陋。荷蒙风纪重任。日夜悚惶。思竭愚夫之千虑。仰赞高深于万一。而数月以来。捧读 上谕。仁心仁政。恺切周详。凡臣民之心所欲而口不敢言者。皆已行之矣。事无可言。所欲言者 皇上之心而已。我 皇上之心。仁孝诚敬。加以明恕。岂复尚有可议。而臣犹欲有言者。正于心无不纯政无不善之中。而有所虑焉。故过计而预防之也。今夫治乱之循环。如阴阳之运行。坤阴极盛而阳生。干阳极盛而阴始。事当极盛之际。必有阴伏之机。其机藏于至微。人不能觉。而及其既着。遂积重而不可返。此其间有三习焉。不可不慎戒也。主德清则臣心服而颂。仁政多则民身受而感。出一言而盈廷称圣。发一令而四海讴歌。在臣民原非献谀。然而人君之耳。则熟于此矣。耳与誉化。匪誉则逆。故始而匡拂者拒。继而木讷者厌。久而颂扬之不工者亦绌矣。是谓耳习于所闻。则喜谀而恶直。上愈智则下愈愚。上愈能则下愈畏。趋跄谄胁。顾盼而皆然。免冠叩首。应声而即是。在臣工以为尽礼。然而人君之目则熟于此矣。目与媚化。匪媚则触。故始而倨野者斥。继而严惮者疏。久而便辟之不巧者亦忤矣。是谓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刚。敬求天下之士。见之多而以为无奇也。则高己而卑人。慎办天下之务。阅之久而以为无难也。则雄才而易事。质之人而不闻其所短。返之己而不见其所过。于是乎意之所欲。信以为不踰。令之所发。期于必行矣。是谓心习于所是。则喜从而恶违。三习既成。乃生一弊。何谓一弊。喜小人而厌君子是也。今夫进君子而退小人。岂独三代以上知之哉。虽叔季之主。临政愿治。孰不思用君子。且自智之君。各贤其臣。孰不以为吾所用者。必君子而决非小人。乃卒于小人进而君子退者。无他。用才而不用德故也。德者君子之所独。才则小人与君子共之。而且胜焉。语言奏对。君子讷而小人佞谀。则与耳习投矣。奔走周旋。君子拙而小人便辟。则与目习投矣。即课事考劳。君子孤行其意。而耻于言功。小人巧于迎合。而工于显勤。则与心习又投矣。小人挟其所长以善投。人君溺于所习而不觉。审听之而其言入耳。谛观之而其貌悦目。历试之而其才称乎心也。于是乎小人不约而自合。君子不逐而自离。夫至于小人合而君子离。其患岂可胜言哉。而揆厥所由。皆三习为之弊焉。治乱之机。千古一辙。可考而知也。我 皇上圣明首出。无微不照。登庸耆硕。贤才汇升。岂惟并无此弊。亦并未有此习。然臣正及其未习也而言之。设其习既成。则有知之而不敢言。抑或言之而不见听者矣。今欲预除三习。永杜一弊。不在乎外。惟在乎心。故臣愿言 皇上之心也。语曰。人非圣人。孰能无过。此浅言也。夫圣人岂无过哉。惟圣人而后能知过。惟圣人而后能改过。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大过且有。小过可知也。圣人在下。过在一身。圣人在上。过在一世。书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是也。文王之民无冻馁。而犹视以为如伤。惟文王知其伤也。文王之易贯天人。而犹望道而未见。惟文王知其未见也。贤人之过。贤人知之。庸人知之。圣人之过。圣人知之。贤人不知。欲望人之绳愆纠谬而及于所不知。难已。故望 皇上之圣心自懔之也。危微之辨精。而后知执中难允。怀保之愿宏。而后知民隐难周。谨几存诚。返之己而真知其不足。老安少怀。之世而实见其未能。夫而后欿然不敢以自是。不敢自是之意流贯于用人行政之间。夫而后知谏诤切磋者爱我良深。而谀悦为容者愚己而陷之阱也。耳目之习除。而便辟善柔便佞之态。一见而若浼。取舍之极定。而嗜好宴安功利之说。无缘以相投。夫而后治臻于郅隆。化成于久道也。不然。而自是之根不拔。则虽敛心为慎。慎之久而览其无过。则谓可以少宽。励志为勤。勤之久而觉其有功。则谓可以稍慰。夫贤良辅弼。海宇升平。人君之心稍慰。而欲少自宽。似亦无害于天下。而不知此念一转。则嗜好宴安功利之说。渐入耳而不烦。而便辟善柔便佞者。亦熟视而不见其可憎。久而习焉。忽不自知。而为其所中。则黑白可以转色。而东西可以易位。所谓机伏于至微。而势成于不可返者。此之谓也。是岂可不慎戒而预防之哉。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又曰。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大学言见贤而不能举。见不贤而不能退。至于好恶拂人之性。而推所由失。皆因于骄泰。满与骄泰者。自是之谓也。由此观之。治乱之机转于君子小人之进退。进退之机握于人君一心之敬肆。能知非。则心不期敬而自敬。不见过。则心不期肆而自肆。敬者。君子之招而治之本。肆者。小人之媒而乱之阶也。然则沿流溯源。约言蔽义。惟望我 皇上时时事事。常存不敢自是之心。而天德王道。不外於此矣。语曰。狂夫之言。而圣人择焉。臣幸生 圣世。昌言不讳。故敢竭其狂瞽。伏惟 皇上包容而垂察焉。则天下幸甚。
益崇圣德疏乾隆七年
御史柴潮生
窃惟君咨臣儆。治世之休风。益谦亏盈。检身之至理。臣伏读本年三月内 上谕。有云尔九卿中。能责难于君者何人。陈善闭邪者何事。此诚唐虞之一堂交儆。而我 皇上虚怀若谷。从谏弗咈之盛心也。不独九列大臣。而承 训谕者。悚仄不安。凡属臣工。稍有心知血气者。靡不感愧思奋。以图仰赞 高深。臣伏念尧有水患。汤有旱忧。自古帝王之世。难免灾祲。论者以为气数适然。臣愚以为正天之保佑申命。而俾之愈勤其懋修也。故舜言洚水儆予。汤以六事自责。其德益纯。其操益密。而有感斯应。捷若影响。今岁入春以来。近京地方。雨泽未经沾足。 宵旰焦劳。无时或释。惟是天时之雨旸。难以浅见窥测。而人事之修省。不妨过为责难。然修省于事为者。一动一言。纯杂易见。修省于隐微者。不闻不见。朕兆难窥。君心为万化之源。普天率土。百司万姓。皆于此托命焉。 皇上出治临民。固无一不准乎天理。合乎人情。治臻美备矣。而小臣私意管窥。以为万几余暇。岂无陶情适兴之时。但恐一念偶动。其端甚微。而自便自恕之机。或乘于不及觉。遂致潜滋暗长而莫可遏。则俄倾间之出入。即为 皇功疏密所关。虽 深宫之纠虔。自必备极缜密。万非微臣所能参度。而报效无由。寸心激切。不得不鳃鳃过虑。伏乞 皇上于百尔臣工所不及见。左右近习所不及窥之地。朝夕愈加敕毖。致审于惟几惟康。而力求乎制心制事。则 圣德益隆。 圣心益溥。岂特随时修省。仅致感召之休征已哉。
请缮进经史以资圣治疏乾隆二年
给事中毕谊
臣猥以空疏。备员给谏。 圣明在上。图治方殷。臣日夜思竭驽钝。以仰答 圣主求言之诚。下尽人臣补衮之义。而学识浅陋。不能尽知当世之切务。其薄物细故。则又不敢苟为摭拾。烦渎 宸衷。谨就心得之愚。一效刍荛之献。窃惟圣王之治。皆本于心。而圣王之心。必求诸道。道本无穷。是惟充之以学问则日进。学亦无穷。惟持之以不息则日纯。三代之治。媲美唐虞。贤圣之君。靡不由学。治得其本。故化极其神。而事本至庸。则人每易忽。是以秦汉而降。世变风移。儒者则区文章经济为两途。人主则视天德王道为二事。但务求治。而不言向学。不知诣未深乎原本。则政多苟且以自安。志不期于化神。则功以小成而自足。治不古若。职此之由。伏惟 皇上万几在御。非若青宫无事之年。卷帙至繁。岂有秘殿翻书之暇。窃思一日之间。延接臣下之时多。晤对圣贤之时少。兵刑钱谷。所以纷 睿虑者多。往行前言。所以益圣心者少。则功忧间续。即治恐纯疵。且夫社稷民人。何者非学。而圣德大业。咸备于书。若欲希美于圣神。固必备资于典籍。即思收效于广听。亦当参考于成编。臣愚欲乞 特史臣。取经史诸书。及古来奏议。不论卷帙。亦毋拘忌讳。日派二人。缮写数幅。依时进呈。伏乞 听政之余。必赐披览。率以为常。更不间断。昔千秋金鉴。唐臣以之称觞。陆赞奏疏。宋臣以之进御。凡皆欲弼成君德。是以借助前言。然足备乙夜之览观。难免深宫之作辍。如臣所论。每日奏进不异披览章疏。无记案牍之烦。然而是非得失之林。治乱兴亡之故。苟一经乎 御目。必有动于 圣心。日W诵之就月将。固必见日起有功之象。即习见旧闻。亦足收温故知新之盛。以臣愚陋。退食之余。偶一展卷。犹必有所感触。况 皇上秉上圣之资。懋日新之学。则所以发圣性之高明。致治功于尧舜者。理有可必。效亦不迟也。
请开言路疏康熙三十六年
御史胡德迈
奏为请宽言路之处分。并 赐召对诸臣。以收听言之实效事。窃惟 朝廷慎选台垣。以资谏诤。原欲其启迪 皇躬。匡弼国政也。恭读 太宗文皇帝谕谏官。朕躬如有不德。即行规谏。如实允行。如虚亦不加尔罪。并不令尔等质对。 世祖章皇帝。令言官各据见闻。极言无隐。所言果是。即与 采用。若未当。不必加罪。煌煌 祖训。已垂法万世矣。近来吏风逾坏。宠赂日章。 圣心业已洞晓。诸臣岂皆聋瞶。总以夤缘行贿。事最暧昧。明知而无确据。不敢妄渎。且与受同罪。定以发觉者为虚诬。公然行私。实无可如何。皆因臣等不肖。顾忌畏缩。不能冒例纠劾。缄默之愆。抑又何辞。兹当 圣主省[己](已)求言之日。亦诸臣实心悔过之时。合无宽其处分之定例。俾得率臆直陈。发奸剔弊。其有骨鲠无私者。褒励一二。过于戆直者。亦曲示优容。两班诸臣。日侍 御前。秉公挟私。何难立辨。惟在 皇上平素留心。黜陟时自有甄别。臣闻古帝有鼗铎之求。汉世设极谏之科。求之如此其切。尚有不肯尽言者。岂拘以处分之例。犹望其直言无隐乎。至各衙门三品以上官。或即系科道内升。或历事中外最久。此皆谙练之员。岂无识见。但定例开载。非系言官条陈者。降调等语。因而忠君爱国之念。不胜其爱功名之念者有之。凡遇灾异修省。便许直言。事过即止。夫有闻必告。臣谊当然。岂得分灾异与平时为二致乎。合无以后但听一例条陈。则言路愈宽。而人心愈奋矣。若夫治道之大。贵通上下之情。我 皇上忧勤政。每日令部院各衙门堂官。及科道等官。以次近前奏事。原于宵衣旰食之中。寓鉴别人材之法也。但进趋唯诺。不过片时一二语。即章疏彻览。亦或不能尽悉隐情。窃观历来督抚提镇诸臣。皆得 特谕陛见。面谘方略。口陈利弊。岂在京近臣独不可瞻对 天颜尽抒臆乎。伏乞 皇上于万几之暇。不拘在京衙门大小官员。 圣衷所稍知者。皆得不时 召对。询以政事阙失。民情疾苦。并令各举所知。以备擢用。夫独听则私。合听则公。进见人少。则被召者或得挟偏私之见以干冒 宸聪。惟 圣听既广。自可折衷至当。而人亦难逃 洞鉴之中矣。语云。刍荛之言。圣人择焉。况此皆股肱耳目之臣。宁无一得自献乎。大凡条奏。或有虚实可否。至于口陈。必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则诸臣才具之短长。心术之邪正。品行之优劣。皆为 皇上渊衷所默识。会推简用之际。可以立断无疑。不但通达下情。而且周知朝之賢否矣。至于容貌辞气。人各不同。 天威咫尺。或恐有畏惮忌讳而不敢言者。惟望假以 霁颜。诱之纳诲。以壮敢言之气。是又在 如天之涵覆。非微臣所敢知也。更有请者。明良交儆。乃盛世吁咈之风。近诸臣章疏。每多浮泛誉词。是不以尧舜期望吾 君。虽白简时陈。夫亦何益。今后关切 皇躬。一遵 祖制。许令规谏。其颂美浮词。相应饬禁。臣言官也。惟知以言效忱。而管见有限。伏愿我 皇上集思广益。兼听并收。则忠告日闻。太平可立致矣。
请召对臣疏顺治六年
给事中魏裔介
窃观今天下时事。亦孔亟矣。民不聊生。亦日甚矣。山左之萑苻遍野。畿辅因以燎原。江右之叛将甫擒。云中忽而豕突。又若巴蜀游魂。湖湘遗孽。何在非劳 圣主宵旰者。臣以为此皆不足虑也。所虑者上下之情未通。满汉之气中格。或阘茸以保富贵。或钳结以惜功名。纲纪日弛。法度日坏。贪官墨吏。转相吞噬鸱张。以鸣得意。惟我 皇上独立于上。日夜焦心劳思。不得与天下生民。共享一日太平之乐也。臣实忧之。昨者撤卖参之役。正朱罗江之罪。 传谕满汉官员。同寅协恭。勿得彼此偏向。远近欢呼。兹又特奉 上传。痛念生民之不得已。博求除弊兴利长策。自非 天纵如神。乌能洞见万里如此。臣虽至愚。结草有心。不忍不言而负 陛下也。窃以为督抚镇按。不得其人。有司朘削。民难自存。蠲免税赋。有名无实。此皆驱民为盗之由。我 皇上亦既知之稔矣。即谓此数者。不足尽天下之务。然更弦易辙。尽反其平日所为。固足以致太平而无难。要此数事。非精思熟虑。未有能得其要领者。昔唐太宗励精图治。开馆阁。引用房杜等一十八人。更日直宿。暇则从容燕见。讲求治道。或至夜分。然后就寝。是以当时君臣便殿问答。如家人父子相见于一堂之间。君愿闻而臣无不言。臣尽言而君无不纳。所以贞观之治至今脍炙人口也。臣敢请 皇上朝罢之时。或 御干清门。或 御便殿。大霁 天威。特召汉满大臣。俯赐 清问。凡政治之得失。生民之疾苦。官评之淑慝。以及某省尚可支持。某省灾荒特甚。盗贼如何可清。贪风如何可息。部院督抚。如何可以得人。河工重运。如何可以不误。令各条答事宜。必言救时切务。在诸臣留心 国家利弊。生民休戚。岂无补救一时之术。与久安长治之道。借箸前筹者乎。至部院诸臣。各有攸司。于启奏之时。 皇上亦当召问。果能谙练政务。通达民隐者。方为不负职掌。如此则足以明目达聪。而民间利病。无不周知矣。
恳勤召对疏顺治二年
御史赵开心
从来治天下者。将欲求君民一体。必先由君臣一体。乃疏通一体之脉。则莫如言路。此不徒在章奏也。古来明目达聪。敷求谠言。必朝夕接见。谏臣盈庭。天子咨询。百官献纳。而后下无不达之隐。君无不善之施。我 朝御极以来。用贤纳谏。言路亦既广矣。前偶以事归六部。内外顿成隔绝。乃不久旋复旧制。誠 聖明動。大快舆情。但立政之始。凡一事之得失。一言之通塞。关天下万世之利害。其中大纲大法。固须讲求。即细节隐情。尤须洞晰。惟是有奏疏不能尽陈。而封章不敢频渎者。伏祈 皇上开怀延纳。时 垂清问。不拘 朝见燕见。不分满洲汉官。不拘内院及九卿科道。时假 召对。霁以温文。一切用人行政。与民间利病所关。许各官随事条议。一臣言之。臣商之。 皇上听之。或可或否。或行或止。斟酌立断。仍命史臣。立书记注。如唐太宗召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史官随入。预闻政事。元仁宗曰。言事者当直至朕前。如是则人情以此而上达。恩泽以此而下施。所补救者非一人一事。所励精者非一朝一夕也。抑臣更有请者。科道职在陈言。辅臣悉心襄赞。崇卑虽殊。而致 主之心则一。臣考前代。凡入内阁预机务者。点检题奏。拟议批答。随时启沃。因事纳忠。是进言初不专在言官也。今阁臣学士等官。俱改兼殿阁诸衔。体制既备。职务宜修。伏乞 皇上查复旧制。令内阁诸臣赞理机务之余。每遇事关重大。随宜具疏敷陈可否取自 上裁。则臣不虚贵上下交而治乃可图矣。
请复封驳旧制疏顺治十七年
御史季振宜
奏为垣臣职掌宜明。封驳旧制当复。以收直言之实效。我 皇上一日万几。夙兴夜寐。甯有過。独是事故多端。有可以行之今日。不可以行之将来。有可以行之一隅。而不可以行之天下者。倘以 皇上之可否为依违。待政事已行之后。始纷纷条奏。请收回成命。则 朝廷有反汗之嫌。部臣已执奉 旨为定例矣。明知其不可。缄口腹非。不忠莫大焉。臣请 下科臣。凡值发抄之日。务详加磨核。少有可议。即奏请改票。纵其议有不当。再经 皇上推敲裁夺。是诚已治而求其益治。已精而求其益精矣。至于 上传密本。近来有不由科臣。而竟发各部者。夫六部六科之设。相为表里。原有深意。科臣既任耳目之官。欲以不见不闻。责其揣摩于冥漠之途。抑亦难矣。况 上传密本。每经一年半载而后知之。及知之矣。复以为 上传密本。拘忌展转。迟之又久。补救虽工。行如流水。嗟何及矣。臣子挟奸怀诈。徇情巿恩。往往在闲暇从容之时。若夫封驳。中原无成见。朝发科抄。夕上封事。钻营固有所不逮。变态亦何能猝成。是封驳之制复。而 皇上永無過。各部尽洗前非矣。
请诏令宜信疏康熙十二年
御史魏双凤
臣闻人君所以鼓动天下者。在乎诏令。而诏令之敷布于天下者。尤贵遵行。苟发之不妄。而持之必行。坚如金石。信如四时。则敷天之下。莫不竦听而悦服。书曰令出惟行。传曰令重则君尊。故诏令不可不信也。臣阅邸报。见今日已经奉 旨定例之事。奉行不力者有之。臣以为当慎持于未发之前。不宜轻格于既发之后。否则 诏甫下而不遵。令未及而辄变。不特各官阳奉阴违。有负职掌。揆之 国体 王章。诚未见其可也。如征收杂项钱粮银七分钱三分之例。奉有 旨矣。今直省州县。存留收放。未尝力行也。如每钱十文作银一分之例。奉有 旨矣。现在户部。每发钱一千。作银一两。而巿肆贸易。每钱一千。竟作八钱一二分不等也。如不许行使旧钱之例。奉有 旨矣。今各直省贸易。旧钱闲杂如故也。夫旧钱搀和。则制钱壅塞。制钱价贱。则钱法不通。岂非奉行之不力乎。如禁滥留衙役之例。奉有 旨矣。今各直省大小衙门。衙役蜂拥。或改换名色。或几人朋充。未尝遵定额也。如禁聚会烧香之例。奉有 旨矣。今直省各处。鸣镯张帜。敛钱号佛未止也。如禁服饰奢侈之例。奉有 旨矣。今街衢微贱。云绮奢华自若也。如擅用非刑之例。无辜毙狱之例。擅索夫马之例。俱奉有 旨矣。今职官故犯。列之弹章者比比也。凡此之类。難以枚。皆因内外臣工。积玩成风。全不实心担当。实力遵守。是以 皇上有不忍人之心。无人代为宣播。百姓何由而得知。 皇上有不忍人之政。无人代为奉行。百姓无从而得所。夫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煌煌 天语。炳若日星。而官不遵令。民不守法。何以示信于天下。伏乞 严内外部院督抚大小诸臣。嗣后洗心涤虑。精白承休。凡一切奉 旨定例人事。有益于民生。有利于风俗者。实心举行。一体恪遵。内而五城。外而有司。如奉行不力。当即题参。弊在必剔。勿计考成。奸在必厘。勿畏强御。事当为即为之。勿事苟且以塞责。事当言即告之。勿存避讳以误公。则法令永遵。而人心大定。天下共仰 皇上之明且断矣。
请因变修省疏顺治十四年
左都御史魏裔介
臣闻之。天道与人事。非有二理也。感应之际甚微。而休咎之征不爽。故天心仁爱人主。必屡出灾异以警之。人君敬谨天戒。则亟修仁政以回之。兹者自春至夏。雨泽未降。重烦 宸虑。俾臣斋心祈祷。又阅邸报。见陜西巡抚题报异常火灾。三月之内。连焚二堡。臣思火灾皆系旱征。复察礼部移文。内称钦天监具题。推算本年五月初一日癸卯朔日食。五月十四日夜十五日丁巳望月食。臣备位台端。览之不胜悚惧。谨按经传。月食者。日光遇望。遥夺月光。是为阳胜阴。日食者。日月同会。月揜日精。是阳不胜阴也。今五月朔日食。在易卦为姤。阴微而即抗阳。其变非细。于五月望复月食。为日月交食。况月食至既。尤属灾变。此在汉唐宋令主。尚能遇灾恐惧。因事禳救。况我 朝尚德缓刑。无事无念不敬天勤民。修省之实。可弗讲乎。昔汉文帝癸亥日食。詔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今 皇上虚怀求言。言路未尝壅闭。但累年以来。岂无敢言之士。缘事降斥。沈滞下僚。屡逢 恩诏。未见湔洗。所宜 下该衙门。速为察奏。取自 上裁。以开言路者也。昔汉明帝十月日食。诏以轻用民力。缮修宫宇自戒。今 皇上孝思不匮。创建内殿。以修祀事。其工难缓。至此外土木之工。不论大小。请 谕所司。一切报罢。于以省财足用。专意养兵恤民。昔汉光武七年三月晦日食。大中大夫郑兴上疏曰。国无善政。谪见日月。要在因人之心。择人处位。留思柔克之政。垂意洪范之法。今官司贪墨。立法不赦。功令森严。人知惩惧。然自古相传。律有枉法。似宜稍加分别。若钱粮考成。参罚太急。降调日多。循吏不免。似宜 下吏户二部。采取众议。量从宽减。地方守令。果系贤能。如因钱粮镌谪。仍听抚按保留。务从民望。昔汉明帝十三年十月日食。诏刺史太守。详刑理冤。存恤鳏寡。今恤刑已毕。又屡经援赦。岂尚有刑之未详。冤之未理。所虑有司奉行不实。蠹役上下其手。况皇华之使。逍遥驿路。随意稽迟。今宜请 下该部。各将应赦事宜。马上飞传。各直省督抚按。速为清理。仍将开释过冤滞姓名件数。复报部院。以凭稽察。若夫鳏寡孤独。王政所先。裁减议及。所省甚微。五品以下。俸禄更薄。似宜一并照旧支给。昔汉章帝永平十一月晦日食。于是避正殿寝兵。诏有司各上封事。今连年征戍。寇盗未靖。将欲进取。必须足饷。然天行亢旱。饥馑可虞。 庙堂胜算。宜令南方专意招抚。固防险隘。旗下戍兵。减其二三。省数千里往来之劳。节数百万供应之费。俟岁稔财丰。方可決意大。以上各款。臣不敢为无稽之说。考诸往古。之当今。俯竭愚忱。仰渎 睿听。伏冀 皇上深思远虑。图之于未变之前。修德恤刑。持之于既变之后。念海宇之初平。则以宽大为务。恐骄盈之易至。则以节俭为先。民力将竭。用一缓二。抚字宜图。疆场靡宁。招携怀远。文德是尚。仍 严内外大小臣工。改过洗心。勉尽厥职。以国为家。视民若子。勿徒袭自劾之虚文。勿止修救护之故事。庶可以消弥灾沴。雨旸时若。而三光亦为之改色矣。
亢旱应 诏言事疏
储趾¡
臣以庸愚。忝居言路。自分区区。涓埃报效。无过于言。又当 皇上贬损威严。下剀切求言之诏。于此时也。而终缄默不言。揆诸分谊。臣心实有难安。臣闻天道。若持衡然。故雨旸燠寒。无时不得其平。而气化偶偏。必于亢阳伏阴示其象。然往来推行。久而必复其常者。天道之无私也。君道法天。亦若持衡然。故喜怒刑赏。无事不得其平。而意见偶偏。必于用人行政露其机。然斟酌损益。终必归于大中至正者。君德之极盛也。汉臣董仲舒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天人相应。捷于桴鼓。春秋所以详书灾异也。 皇上至圣极明。一切措置施为。虽尧舜无以加之。岂有纤芥之事。足以召祲致灾者。但愚臣蠡测管窥。以为自古人主患不明。惟 皇上患明之太过。自古人主患不断。惟 皇上患断之太速。即如今之擢一官。点一差。要皆外庭所莫测者。在满臣未必尽然。而于汉臣特加意行之。务令出人意表。为拟议所不及。此则 皇上意见之稍偏。而愚臣所谓圣明英断之太过者也。史臣之赞尧曰。乃圣乃神。宋儒朱子曰。圣人神明不测之号。夫所贵乎不测者。错综参伍。与时偕行。而非于彼于此。不可思议之谓也。此虽不足上累 圣德万分之一。然臣尤愿 皇上开诚布公。太和翔洽。要使天下服 皇上用人之至当。而不必徒使天下惊 皇上用人之甚奇。若云防微杜渐。不得不尔。则国法具在。试问诸臣行事之邪正。又谁能欺 皇上之洞鉴者。抑臣又闻之。唐臣韩愈曰。独阳为旱。独阴为水。君阳臣阴。有君无臣。是以久旱。今 皇上宵衣旰食。焦劳于法宫之中。而王公大臣。拱手备位。曾不闻出一谋。献一画。上赞 主德。辅宣圣化。是君劳于上。臣逸于下。天道下济。而地道不能上行。其于致旱。理或宜然。臣区区之忱。愿 皇上虚中无我。一切用人行政。不改键空衡平之体。又于一二纯诚忧国之大臣。时 赐召对。清晏之余。资其辅益。必能时雨时风。销殄旱灾矣。臣冒渎 天威。仰答明诏。不胜战栗待罪之至。
因灾变请止巡行疏康熙十八年
蒋伊
为 圣心惕厉方殷。 皇躬起居宜慎。谬竭愚忱。仰希嘉纳事。臣惟自古地震之变。史策常有。然京师根本重地。而震惊如此。则断非细故。八月初三日夜半。流星犯斗。人心惶惧。讹言繁兴。兼之谷价日增。窃盗间作。星变于上。民困于下。臣鳃鳃过计。深切隐忧。伏念敬天之实敬身与敬百姓而已。 皇上一身。 天地所福飨。臣民所待命。四海八方所仰瞻。不可不慎也。迩年以来。臣每阅邸抄。见时届秋冬。 皇上间有境外之巡行。虽观风问俗。下悉民瘼。原非比于游畋。然当地震之变。臣愚以后此后 乘舆必不宜远出。方今时事多艰。工旷职。将士久露于边外。而兵气未销。灾荒迭见于四方。而民生日瘁。 皇上宜日御便殿咨诹治道。俾内外大小臣工如何永绝苞苴。如何更张琴瑟。用兵之地如何令其早奏肤功。被灾之民如何令其咸登+席。若复涉历郊原。万一兽惊马逸。非所以节劳而慎动也。 皇上忧勤惕厉。并未有巡行之意。而犬马愚忠。不得不豫为陈请。昔汉光武帝西巡。郭宪当车而谏曰。方隅初定。车驾未可远行。明宣宗好微行。杨士奇谏曰。陛下奈何轻出。万一变起仓猝。何以备之。臣不敢妄希古人。而窃怀报 国。迂寡识。然爱 君之念。实出一片朴诚。伏冀 睿鉴涵宥。事关 圣躬起居。不敢不密疏缕陈。
议封禅巡狩疏康熙二十三年
任辰旦
顷者奉 旨九卿詹事科道。会议封禅巡狩二事。一并具奏。此我 皇上睿知文明。好问好察。慎重大典之盛心也。臣仰荷 特恩。捐糜难报。虽自揣原无知识。而此心不敢隐藏。窃以为封禅之说。惟秦始皇汉武帝宋真宗诸君行之。固猥陋无足道矣。若夫巡狩。则显载舜典王制诸书。及考之尧汤文武。其事未尝概见。亦祇有虞以攝位行。与夏后氏涂山之会。史册纪焉。古者行封建之法。天子自治其畿内千里。而畿外亦皆诸侯分治之。虑不无议礼制度。阴相紊渎者。故觐后之日。即取其律度权量正朔服色。与夫户版之兴衰。民情之向背。而正之别之同之协之。以审其画一与否。此巡狩所以不得不行者。时与势也。今天下一家。车书一统。皆畏怀遵路。梯山航海。莫不修我职贡。又三年大计。民生吏治。时时周知。并无有指臂扞格。烦我综核者。况我 皇上功德巍焕。声教四讫。普天率土。人人奉一 圣天子以为治。是省方固与神禹齐踪。即垂拱亦仍大舜并美。揆于三五。靡不合辙。亦无关于巡狩之行不行也。且典礼重大。久废之后。实同创始。简略则难于观瞻。备美则繁于费用。皆不可不熟筹而远计也。窃见我 皇上至圣配天。允恭克让。即东荡西涤。大告武成。开辟以来。莫此为盛。然且不受 尊号。谦而益光。谅此二事。自有 宸断。调剂古今。与世咸宜。垂为令典。特臣以区区之诚。思备 采择。伏祈 睿鉴施行。
请止北巡疏
熊赐履
臣闻古之人主。出入必谨。起居必慎。惩无名之动。诫非事之游。故设卫而后出幄。张幄而后登舆。遮迾而后转毂。静室而后息驾。诚恐以一时轻忽之行。致贻意外莫测之悔。不得不如是之慎且重焉。若夫盘游田猎。尤从古圣帝明王之所深诫。载在史册。班班可考也。伏1前月。驻跸南苑。旬余始回。兹道路传云。 车驾将幸关外。恭惟 皇上一身。上则 宗庙社稷所倚赖。下则中外臣民所瞻仰。前有 祖宗创垂之艰。后有子孙久远之计。一一動。当何如其慎重。而乃忽有边疆千里之役。此不待智者而知其万万不可也。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况万乘之主乎。昔周穆致祈招之箴。汉武来逆旅之辱。即前代英武二宗。具有明鉴。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况乎冒霜雾。蒙尘埃。跨堑陵险。射猛逐逸。万一乌飞兔起。猝犯清尘。不无可虑。舍九重万乘之安。而出万有一危之途以为娱。此则臣之所大惧也。且目今水旱频仍。流亡遍野。而乘舆一出。扈从千官。骑乘糗刍。供亿匪易。是亦不可不为之念也。伏乞 皇上俯采刍言。即收回成命。以驰骋郊原之功裁决几务。以控纵苑囿之日讲究道理。明堂清庙之中。广厦细旃之上。丞弼赓扬于前。师儒拜稽于后。优游泮涣。喜起一堂。以视栉风沐雨。骤驰衔。疲精劳力于寒沙漠之间。其愉快果奚胜也。如不得已而从事讲武。则请如古搜苗狝狩之礼。按期举行。非时不出。仍祈仿起居注例。遴方正儒臣二员。朝夕簪笔左右。 皇上一言一动。皆书之简册。宣付史馆。以垂永久。则出入起居罔有弗钦。发号施令罔有不臧。其以成就君德。裨益万几。休息民力。所关非浅鲜也。臣一念朴诚。爱 君有素。昧死敷奏。干渎 宸严。无任战兢陨越之至。
请行实政疏嘉庆六年
御史茅豫
奏为 释服届期。敬陈下悃事。钦惟我 皇上亲政以来。敬以 饬躬。诚以御下。臣管窥蠡测。不能上拟 高深。窃以为主敬则有常。至诚则无息。自古治功之极盛。皆由初政之不移。臣谨就三年中。 皇上已行之实政。约举数大端。而久道化成。即在是矣。从来君以知人为明。臣以尽职为良。君知人则下情上达。臣尽职则百废具兴。 皇上亲政以来。整饬官常。振兴臣节。彰瘅悉符舆论。陟黜一秉至公。是以三年中。大法小廉。各勤职守。而揣摩趋附。一变为砥节励公。吏治蒸蒸日上。臣愚以为用人之道。逾时觉其难。惟浚哲之原。常裕于任使之先。则虽情伪百出。而清明在躬。自可收兼听并观之益。此慎简贤僚。伏愿 皇上永念于释服以后者也。人主赏罚并用。使罚不及恶。何以戢奸暴而安善良。自承办之员。加等问拟。而刻核浸成为风气。 皇上亲政以来。饬法务在准情。科罪悉依本律。法无可贷。未尝稍事姑容。罪有可矜。必使量从末减。是以三年中。吏守规条。案无枉纵。治狱固极为明允矣。臣愚以为立法之初。皆原于厚。而奉行之久。每致于严。惟好生之德。常深于弼教之中。则虽狱讼繁兴。而持衡益谨。自有以握潜移默化之权。此钦恤庶狱。伏愿 皇上时于释服以后者也。至于世风之奢俭。每随君德为转移。各省呈进方物。原为日用所需。从古皆然。行之无弊。自臣下好言进奉。往往踵事增华。而民力始疲于下矣。 皇上俭朴性成。亲政之初。即严禁办贡。违者照例治罪。诚不欲以无益害有益也。是以三年来。封疆大吏。不致藉端派累。其余逢迎馈送各陋规。均已一律革除。风气之厚。实未有过于此时者也。臣愚以为人情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伏愿 皇上释服后。黜华崇实。杜渐防微。庶人心益安古处。而风俗长此敦庞矣。 国家财赋所入。费有常经。军兴至今。支用浩繁。现届大功将次告竣。自应宽筹善后。 皇上以君民为一体。亲政之初。惟期藏富于民。不欲操之自上。故诸臣调剂。有意近加赋。事涉病民者。必深拒勿纳。而且酌裁官欠。核税银。查办漕粮。增修河务。蠲缓以苏歉收之困。赈济以恤一隅之灾。不惜 内帑之频颁。惟恐一夫之失所。是以三年来。民安畎亩。户有藏。百姓之乐业。实未有过于此时者。臣愚以为臣下之言利。既明禁于筹款之时。 圣主之惠民。益有加于蒇功。而后伏愿 皇上释服后。仍当以撙节爱养为良图。损上益下为盛业。则民力舒而国用愈足。国本固而贻泽孔长矣。凡此实政之在民。业于三年中次第施行者也。臣伏愿我 皇上圣德日新。励精于已治已安之后。 慎修思永。勤求夫可久可大之谟。处之以恒。而被于物者洽。行之以渐。而入于人者深。常存初政之 渊衷。即是万年之景祜矣。
御制遇变罪己诏恭跋嘉庆十九年
桂芳
癸酉九月之望。有贼七十余人。阑入禁门。倡为逆者畿南奸民林清。捕得之。并寘于法。 上以为此非常巨变。前史所未有。 圣躬夤惕。思致变之由。亟 饬纲纪。申 诰诫。凡所以 宵旰殷忧者。既施于事功。亦宣诸 谟训。洵乎 至诚动物。血气之伦。罔不感奋。又况臣日侍 禁近。亲承 明谕者乎。一日侍郎赵秉冲。 召见出。传 旨内廷诸臣。凡两月余。先后 发下 御制文七篇。其各书以进。臣诚惶诚恐。既斋沐以书。而辄举弇陋之识。缀言于末。伏惟 皇上御极以来。承 列圣深仁厚泽。无日不以爱民为政。四海之内。莫不闻1。今兹事变。岂不怪异。而臣窃以谓此诚不足为 圣德之疚者。昔孔子论仁至于济众。论敬至于安百姓。而皆曰尧舜其犹病诸。岂真以尧舜之圣为未至哉。夫天下之大。万民之众。而决其无一夫之梗于化。自古以为难。然而揆之人事。实则有所未尽者。夫林清先以习教被系。既释归。转益煽乱。数年之间。往来纠结于曹%齐鲁之间。其党至数千人。内而阍寺职官有与其谋者。而未事之先。曾无一人抉发。是吏无政也。藏利刃。怀白帜。度越门关。饮于都巿。无诇而知者。是逻者门者无禁也。禁兵千计。贼不及百。阖门而击之。俄顷可尽。乃两日一夜。始悉擒戮。是军无律也。夫吏惰卒骄。文武并弛。而法制禁令为虚器。则事之可忧。岂独在贼。我 皇上观微知着。洞悉天下之故。 诏曰。方今大弊。在因循怠玩。至哉言乎。臣敬绎之。因循怠玩亦有其本。无才与识。则有因循而已矣。无志与气。则有怠玩而已矣。是故得人而任之。则因循怠玩之习不患其不除。傥非其人。微独不能除其习而已。就令除之。不因循而为烦苛。不怠玩而为躁竞。其无裨于治则均耳。而岂 圣人谆谆示戒之旨哉。
御制尽心竭力仰报天恩谕恭跋嘉庆十九年
桂芳
天笃生 圣人以 君天下。予以亿万赤子。使妪煦而覆育之。其克受 付畀。 天亦遂向之。而降之福祥。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天之爱民甚矣。天之数不可得而测。而天之心固可得而知。天心维何。一仁而已矣。我 大清受 命。代有 圣德。无不以爱民为本。 皇上亲政之岁。日月合璧。五星联珠。 天所系属。是以十有余年之间。川陕楚邪孽。以次削平。滨海数省。洋盗息迹。号令万里之外。藩部亲附。四夷向风。不其盛欤。辛未八月。慧星见于析木之次。犯紫垣者数夕。继乃移于天河以没。以今之。禁门之警。滑台之乱。 天已示之象矣。而伊玛图之 回跸。趣以山潦。故林清慝作。 车驾已及近郊。九月十五日夕。巨霆一震。凶渠丧魄。亦惟 皇上至仁合于 天心。故 天之佑相至于如此。然而犹有犯上作乱之民。致烦 睿虑者。仁心与仁政。有端有委。官吏不职。不能宣 上意。此由政之未孚。非行仁之遂有不效也。夫重典之说。见于周礼。先儒有以为周秦间晚出之书。非周公所手定者。有以此语为刘歆所窜入以佐莽者。皆不可知。而要非古圣人之法也。孔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曾子语士师。亦以道失民散宜于哀矜。姬周之兴数百年。至于春秋祸变已极。诚可为乱国。而孔曾之言如此。则重典之无时而可用亦审矣。夫五刑之用。期于当罪。故曰 天讨。若故峻其法。而使民莫之犯。究之此枉而彼纵。是法已不平。而何奸之能格。故重典之用。非特不可。亦实无益耳。大哉洋洋乎。 圣人之情见乎辞。虽遇至变。不改至常。其所以答 天者。亦始终一仁而已矣。
御制致变之源说恭跋嘉庆十九年
桂芳
昔帝尧命舜之辞仅数言耳。而兢兢于四海困穷。圣人忧民之大。诚莫有过于此者。 皇上以一乱民之故。推而及于民穷官困。而思亟变之。天下幸甚。臣惟财货之在天下。此朒则彼赢。必有所专聚。而后众匮。此其恒也。则尝以是考之。 国家损上益下。大府无溢羡之藏。而如往代之权臣外戚强藩宦官。倾天下之财而拥之者。又皆蔑有。则财货之散于下。宜莫如今日。而官与民。皆若有不足之患者。此何以故。天下物之轻重。皆权于币。币重则有余。币轻则不足。自有明至于我 朝。皆以银与钱二品为币。相权而行。凡下之所输。上之所予。粟不及十之一。余皆银也。然则上与下所谓有余不足者。皆币为之而已矣。臣伏观康熙雍正。以及乾隆之初。民间百物之估。按之于今。大率一益而三。是今之币轻已甚矣。而官之俸。兵之饷。所得者币耳。民间如富商巨贾。皆操币以逐利者也。绅士吏胥僧道役夫奴仆。皆以币为衣食者也。惟百工与农。需币者少。而亦不能以阙。币轻则用繁。天下无三倍于昔之币。而有三倍于昔之用。官吏庶民。俱汲汲以患不足者。直是故耳。而取民之制。如赋税之入。不能以其币轻而益之。至于 国帑岁下虽循常则。而有司竭蹶。则必他有侵冒。以为取偿。而如河工料价军需口粮之属。已多溢于例矣。然则币轻而不足于用。其病于 国。又必然之势也。夫币者。上之所制。以驭天下之富。然而其轻其重。常转移于下。而上不能与之争。古有以币轻而更之者。龟贝鹿皮大钱五十当百之属是也。古有以币不足于用而益之者。钞是也。然而数更币则民不信。不信则不行。骤益币则百物腾贵。而币愈不重。然则欲其币重而足于用。是当求诸民矣。民多务本。则币日重。民多逐末。则币日轻。此自然之势也。夫粟菽布帛者。齐民衣食之所资也。民贫而至于冻馁。皆贫于粟菽布帛而不贫于他。然而贱粟菽而贵珍错。贱布帛而贵文绣。于是百人致之。以给一人之食。百人作之。以供一人之衣。而此百人者。即其舍本而逐末者也。故奢俭者。贫富之大源也。诚使工无作淫巧。商无致罕异。驱游惰之民而返之南亩。令粟菽布帛之积。所在充物。如是久之。则百物之估。当无不平者。而币重矣。历观前史。当一代盛时。其币必重。继乃日患其轻。则盈虚消息之理。可见于此矣。易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以天下运会之所趋。而还返朴。与民更始。非夫 圣人之恃而奚恃乎。
御制原教恭跋嘉庆十九年
桂芳
古之教者。明于人伦而已。人之有伦。贵贱所同。故士大夫之与小民无异教也。然而士大夫之于教。必其知之无不明。而后行之无不当。若小民者。导其所当为。禁其所不当为而已。故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夫士大夫者。小民之标准也。彼其于教。必先躬行而实践之。而后可以教于民。孟子曰。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然则教之不能骤责诸民也审矣。昔韩愈之辟异端。其言曰。甚矣。人之好怪也。欧阳修则曰。甚矣。人之好善也。臣窃以修之说为近似。人之惑于邪教者。大率以为此善事也。彼习闻夫因果利益之说。蔽锢于中。不知其何者之为善。而惟福之求。而邪教者。乘其惑而诱之。则翕然从之矣。夫小民希福。亦其嗜利之常耳。然而因贪而懵。因懵而妄。妄人相聚而处。于是有巨奸者。煽而胁之。则不幸而陷于大恶矣。方今邪教。所在多有。大率皆起于前明之世。其党多者千计。少亦百计。诛之不胜其诛。屏之远方。不胜其屏。 明诏许其自悔。诚至仁之德也。臣愚以为邪教所聚。必有其魁。诛之屏之。惟魁之除。则其党亦必知所悔而自返。是故自悔者。悟而悔者也。治而使之悔者。畏而悔者也。既悔矣。则邪教者。齐民也。亦姑置之。再聚则再求其魁而治之。如是而已。王制曰。执左道者杀。左道之作。众必惑之。诛其执左道者。众乃解矣。此法之善也。昔孔子诛少正卯于两观。而不及其徒。亦治左道之法乎。若夫修明教化。使天下晓然于邪正之分。真伪之辨。出其至性至情。以实而致诸伦常之地。使众知伦外无教。则邪教熄矣。此尤善之善也。
皇朝经世文编卷十
治体四政本下
善化贺长龄耦庚辑
进呈图绘疏康熙十八年
蒋伊
为民生当恤。士气当伸。谨就耳目见闻。绘成十二图。恭呈 御览事。臣惟圣王之治天下也。虽当已安已治之时。必存犹溺犹饥之念。诚欲周知万方之疾苦。而轸其艰难也。臣三年于外。凡有见闻。登之图绘。计十二帙。第一为难民妻女图。第二为刑狱图。第三为寒窗读书图。图中情事。各为一本。第四为春耕夏耘图。第五为催科图。第六为鬻儿图。现在催征不得钱粮。已蒙 皇上荡荡洪恩。仰见 圣天子恫瘝至意。固已洞悉民瘼矣。第七为水灾图。第八为旱灾图。备荒积縠。业经诸臣会议。虽有刍荛末议。臣亦不敢复赘。第九为观榜图。第十为癈书图。第十一为暴关图。第十二为疲驿图。学校则以取数太隘。而贫士有改业之嗟。关课则以蠹弊丛兴。而商人有裹足之叹。以致冲邑之转输。疲驿之烦苦。此皆久在 皇上离照中。方今军需正殷。臣一时未敢连章累牍。冒渎 宸严也。伏念 皇上爱民如子。求贤若渴。鉴臣迂。 俯赐观览。则四方颠连琐尾之状。累累乎如在目也。呻吟忾叹之声。殷殷乎如在耳也。我 皇上一举念间。而斯民日被尧舜之泽矣。
进讲经义折子
杨椿
益稷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扬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隳哉帝拜曰俞往钦哉
臣案有虞氏之世。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可谓盛矣。宜其恭己无为。坐飨升平之治。而作歌之日。犹君臣责难。祇畏天命有如此。君者天之宗子。大臣者宗子之家相也。明王奉若天道。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预。惟以乱民。故其位为天位。职为天职。功为天功。典秩礼。命德讨罪。无一不本于天。自昔圣君贤相。当太平极盛之会。尤莫不天命为兢兢。在易丰之彖曰。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朱子谓丰大也。以明而动。故能成盛大之势。然至于过盛。则又有忧道焉。圣人以徒忧无益。故谨之于未然也。系辞传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夫制治保邦之道。存乎事。行事之要。本乎心。心之敬肆。则又在责难之言。君有以儆惕乎臣。臣有以启沃乎君也。前代有为之主。始以德义为心。惟恐人之不言。每曲导之使言。继则闻人之言悦之而已。不必其尽从也。久则恐人之言。言之而不必受。受之而亦有难色。又其甚者。或引之于当道。辄自以为已知。或格其心之非。辄自以为无失。自以为已知。自以为无失。是自以为贤矣。自以为贤。其下因莫不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以唐太宗之英明。于魏征尚有不平之语。而欲其臣之无隐。衮职之无阙。岂易得哉。今观于舜。惟几惟康。惟动丕应徯志。岂尚有时几之未敕。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岂尚有未兴之事。未慎之宪。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岂尚有未省之成。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岂尚有丛脞之患。惰与隳之忧。而舜以之责难于臣。皋陶以之责难于君。舜于皋陶之责难。从而拜之。即从而俞之。圣人之于臣。惟愿其弼直。不愿其面从。于进言者。惟论其理之是非。不计其辞之工拙。鉴其心之诚挚。不复问其事之有无。皋陶平日之告舜。曰无教逸欲有邦。益曰儆戒无虞。无怠无荒。夫舜岂教逸欲而好怠荒者哉。而诸臣言之而不以为迕。帝舜受之而不以为非。古大臣之爱其君与君之自爱。其慎微防患保泰持盈之至意。不得不如此也。有虞氏之治。所以弗可及。而君道臣道。为千古人伦之至者。在是也。
进呈经义
赵申乔
诗小雅鹿鸣首章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臣案鹿鸣。序以为燕群臣嘉宾之诗。夫群臣而以为嘉宾。其情洽矣。进而咏鼓瑟。咏吹笙。则所以和其声者至矣。更进而咏承筐是将。则所以劝之饮食。而致其礼义之殷勤者。无不用其极矣。遂乃质言之曰。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谆谆乎若惟恐其吝此周行。而不以遽示者。于此见圣人好问之殷。取善之切。其舍己从人之意。何其恳以挚也。夫士人自束发读书以来。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斯亦闻之熟矣。岂其策名委贽而敢忘诸。必俟夫吾君之如是其委曲以重之。乃始出其中所素藏。以与吾君权施报哉。然而圣人必以为不如是而不得者何也。君臣之分。以严为主。朝廷之礼。以敬为主。分极而不以情通之则隔。礼胜而不以乐和之则离。彼夫希荣苟禄者无论矣。即夫稍知大义。矢诸夙夜。非不怀入告之诚。及乎质对大廷。而其分严。而其礼敬。往往多所畏惧。卒怀疑而不敢前。史称唐太宗神彩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太宗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颜色。冀闻规谏。夫太宗之纳谏。宜无不昭然共白于臣庶。而犹必假奏事者以颜色。而臣进见。至失举措。则凡人臣之对越于君者。其难其慎。亦概可知矣。圣人为之备着其仪于燕。琴瑟竽笙。以大鸣其豫。币帛劝侑以厌饫其心。俾得优游夷怿。而严者以舒。敬者以和。乃坦然直吐其胸臆。而有不知。知无不言。有不言。言无不尽也。故圣人之如是其委曲以厚之者。凡以为中材劝云尔。且夫周行大道也。以道培国运。则当盛明之时。进忧危之语。以道律皇躬。则当晏安之地。陈怠荒之防。以道格君心。则当嗜好之萌。严性情之正。甚且以万无一有之事。设若或有一之虑。如禹之于舜。而谓无若丹朱。周公之于成王。而谓无若殷王受。臣方惴惴恐惧。以为获罪滋大。乃君不惟恕其狂瞽。而且直探其心之所存。以为人之好我。此固纯臣志士所日夜切切以祝之吾君。未敢必之吾君者。而不意吾君之体恤之一至于此也。臣谁无心。忍不相率而入告乎。故不独师保以为启沃。疑丞以为赞襄。庶士御事。相与献可替否。补阙拾遗。而瞽以典。史以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莫不毕至于其前。而效周行之示。则赓扬之休可继。泰交之治可成。此圣人所以因燕而作是诗。复歌之以为燕仪。用垂训于万世欤。
经筵讲义
杭世骏
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
臣按治道有污隆。王化有远近。皆决于王心之疏密而已。易云几者动之微。枢机之所以发。善恶之所以分。吉凶之所以兆。莫不循是以之乎彰显焉。故云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言几也。后世言治者。昧于其几。而第言有万。则万几云者。宜若为有天下者之恒言。而不知人君于此。不可不明察其微。而慎持其隙也。盖几有万。则其彰显者不止于万可知矣。一日二日而有万几。则月旬朔之间。不止于万几又可知矣。一几之不慎。则一事丛其弊。一方受其害。猝至杂投。其忽不及谋者必众。待其不及谋而思补救之。何如先其未及发而豫筹之乎。我 皇上秉神圣之资。励精图治。朝干夕惕。即以之希三代盛王。岂有不及。然臣窃观今日之治理。其美者仅仅如汉之文景。唐之贞观开元。宋之化嘉佑而止。甚且尚有不及焉者。何也。则以仁心仁闻。能设诚而致行之者之难也。夫有仁心仁闻。而苦于设诚而致行之者之难。此其间有几焉。盖辨之不可不蚤辨也。臣闻天之生圣人之材甚吝。而人之值圣人之时甚难。圣人以天地父母为心。愚臣即以尧舜吾君为责。伏愿 皇上于深居渊默之时。随事审其几微。行政或恐未当于天心。用人或恐未慊于众望。谗夫女谒未必有。而内宠近侍恩泽或恐其踰制。琼宫璇室未必盛。而岩居川观巡游或恐其过时。穷边征戍。宜时恤其饥寒。闾巷惸嫠。宜周知其疾苦。有一夫不获若已纳隍之心有。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之念。夫然后坐明堂而出政治。风动从欲之休。不难再见于今日矣。
经筵讲义二篇
秦蕙田
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臣案平天下之道。首重用人。人品不同贤与邪二者而已。用舍有定。任与去二者而已。其始贵有鉴别之识。灼然而不淆。其继加以刚健之力。毅然而不惑。贤与邪之判在心术。而心术之辨在公私。心术而果出于公欤。其气象必有光明磊落之概。其行事必有平直正大之体。难进易退。爵禄非所恋也。矫枉从正。时议所弗徇也。洁己独立。而不藉声援。竭忠尽愚。而不避艰险。在大僚则以责难陈善为恭。而不以趋走承顺为敬。在下位则以恪勤匪懈为事。而不以营求干谒为心。隐微幽独之中。但知有爱君奉国。故曰公也。如心术而或出于私。其情状必有掩饰闭藏之态。其行己专以圆熟软媚为工。始而患得。终而患失。脂韦谐俗而惟取模棱。因循缄默而但求保位。其幸而循资历俸以至大僚。则容悦固宠而全无建白。倘或淹滞下僚。则逢迎希冀而不惮卑污。处心积虑。第知有身家名位。故曰私也。公与私之辨。彰彰如此。而任之去之。往往有未当者。则贰与疑者之过也。夫贤者之事君也。议事则据理而不事揣摩。奉职则秉法而不容假借。如事在可行。纵破成例而不顾。如不可行。虽违成命而不辞。处唯唯诺诺之中。独有謇謇谔谔之概。而奸邪之人。恶其不便己也。遂委曲隐约以中伤之。不曰沽名。则曰卖直。不曰归过。则曰揽权。日浸月润。渐疏远而不觉。甚且有不原其大节。而微疵小过。指摘交加。吏议亦随其后者。此从来善人君子。每不能久安于朝廷之上。皆贰之故也。彼邪人之保位者。方且反以是为戒。苟同随俗。务为弥缝。非之无非。刺之无刺。当利害得失之交。全不以民生国计为念。其所辗转筹躇者。不曰拂上意。则曰碍人情。调停之外无他长。承顺之外无他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贪营系恋而不去。虽人主穆清之中。时多鉴察。然以其小心无过也。则宽大以容之矣。以其备位年久也。則姑且以之矣。不知职事已为之渐废。人心已为之渐靡。风俗已为之渐偷。纪纲已为之渐弛。而其人享有禄位。方晏然自以为得计。此则疑之说也。然则如之何而后可。亦曰惟诚而己矣。刚而已矣。诚则不贰。刚则不疑。果能确知其贤而任之。开诚布公。推心置腹。与之断大事而不疑其擅。与之图密计。而不患其私。与之进退人材而不嫌其党。与之赏罚事权而不虑其专。有所言而裁之以理。无弗听也。有所行而规之以成。无弗从也。有所忤而曲谅其心。无弗恕也。有所荐而明试以功。无弗用也。光明洞达。表里如一。则真意交孚。融洽胶固。虽欲稍自退诿而情有所不安。稍为欺隐而心有所不忍矣。夫然后利有举而必兴。害有除而必去。朝廷之上。宁复有委靡观望之习。待人主之焦心劳思。别求挽回转移之法哉。至于阴邪之辈。一有觉察。则立加罢斥。虽无大过。亦勒令退居。不使幸位以妨贤路。如此则贤安有不任。邪安有不去。天下安有不治者。此以诚为体。以刚为用之效也。夫以大舜之德。有虞之治。其存心岂复有不诚不刚。而益顾以是谆谆进戒者。实有见于诚之难尽。而刚之未易足也。是以大学释平天下。首重用人。而论用人。则申言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之命。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之过。即勿贰勿疑之说也。而归本于慎独。然则欲任贤去邪以平天下。舍诚意正心。将何以哉。
龙德而正中者也
臣谨案圣贤之道。惟贵一中。唐虞首着执中之训。人但知始自尚书。不知其原实出于易。易者。天地自然之法象。一卦三爻而二得中。重卦六爻而二五得中。干为君道。乃全卦之首。九二一爻。以龙德居下卦之中。乃易卦三百八十四爻居中第一爻也。是以孔子于此。特着明正中之义。以为通卦之凡例。举圣贤之心法治法。一以贯之。由是而推之。全易六十四卦。彖传象传中言中者。凡五十有五。其不言者。仅九卦而已。苟得乎中。虽否剥亦吉。苟失乎中。虽泰复亦凶。夫卦之分吉凶。莫甚于否泰剥复。而中不中之得失相反乃若是。然则帝王御世。日理万几。其本精一之学以用中于民者。岂易言哉。孟子曰。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夫权所以称物之轻重。而大君之执中御物。亦犹是焉。从来势之所趋。畸轻畸重之弊。虽极治之朝。犹或不免。我 皇上奉三出治。执两用中。举凡用人行政。皆一一权度而后行之。宜无有不中矣。然有本一善政而奉行稍未当。以致不合乎中者。亦有势之所趋不无轻重。而尚未全反以适于中者。即如贵粟重农。善政之先务也。购买仓储。乘时预备。良法美意莫过于此。然行之不力。歉岁固有米少之忧。行之未善。丰年亦有米贵之患。乃者直省大吏。因仓储未足。动支公帑。籴谷贮备。飞檄刻期。舟。以致产米与待米之乡。价皆W车络绎。集于江广产米之乡。牙行藉以为奸。商贩而闻戢踊贵。负担小民。日谋升斗于市。蝇头微利。尤觉难堪。虽以今岁雨旸时若。可望丰收。而外省米价。犹未甚减。如下江之米。向例以一两为平价者。今犹至一两四五钱不等。昔人谓谷贵伤民。良可念也。故现今秋收以后。地方官不患其畜聚之不力。而患其调剂之未平。盖恐行之太骤。为之过急。远近各省。同时购买。风声所被。富户藉以居奇。倘仍价傎高昂。公私均有未便。盖市易之情缓则平贱。急则腾贵。势有固然。古者三年余一。九年余三。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积渐致之。本非旦夕。况年岁既丰。米谷大裕。流通之后自见赢余。纵使从容调剂。不出数月之内。断无迟误之事乎。至于务本之民。不外业户佃户二种。业户输赋。佃户交租。分虽殊而情则一。乃始也患业户之浸凌。今则忧佃户之抗欠。盖业户中其田连阡陌者。百无一二。大抵多系奇零小户。其势本弱。一遇强佃抗欠。有吞声饮气。无可如何者。地方官率漠然不顾。曰吾但能催赋。岂能复催租。于是佃愈顽。而业户之苦。一无所愬。既无所愬。而其田又非他人所敢承买也。不得不减价以售之于佃。而甘为贫困无藉之民。及顽佃既得业之后。遂以抗租之故智。易为抗粮之刁风。甚有恃其乡村远僻。攘臂以辱催征之吏者。此皆臣平日所亲见。人心风俗之弊。所关匪浅。而地方大吏。不能深悉民隐。犹往往以抑业户伸佃户为请。虽抑而不行。然其意见之偏。大概可见。此臣窃谓奉行未得其平。而难免失中者也。至于设官分职。内外相维。体统相制。在京之官。执法奉令。可以通达政体。外省之吏。承流宣化。易于练察民情。要之政以治民。民为政本。原无分别。况内外之员。迭居互任。国有章程。故定例县令行取为部曹。欲使习民事者司部务也。即考选为科道。欲使悉民隐者司言路也。科道部曹。复出为道府。欲使达政体者肃吏治也。法制精详。防维周密。但有兼资而互益。未容分道以扬镳。是以国家得有成材。而内外不分轻重。今行取之法虽行。而得缺甚少。部曹鲜习民事。处事不无偏蔽之虞。科道不悉民情。条奏但陈肤泛之语。六部。直省之纲维也。督抚之考成。章奏之得失。皆司员执掌。得操简而议其是非。责任不小。而议者每以不胜任之郡守。归于部用。夫既不胜任。则有年老及疲软与才力不及。勒令休致之例在。乃以一郡之废材。归于部用。毋乃轻重失伦乎。此势之所趋。有未尽挽回而合于中者也。臣侍直 内廷。伏蒙 圣制垂示。有曰。彼民有隐情。孰为达其意。或政有偏颇。孰为防其弊。恭读之下。曷胜感奋。谨因说经之次。敬陈愚昧。伏惟 皇上睿鉴。
进呈经义
陶贞一
周易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臣谨案包荒者。仁之德。用冯河者。勇之德。人必兼智。故不遐遗。有勇且义。故朋亡。此卦专言保泰之事。此爻以臣位言之。而其说莫详于程子。伏惟 皇上抚泰宁之运。当劳于求贤之时。臣请就程子之说。条举而核之。程子曰。九二以阳刚得中。上应于五。五以柔顺得中。下应于二。君德本刚。而有取于柔者。非柔无以尽臣下之心也。臣道宜柔。而有取于刚者。非刚无以任天下之重也。类于刚矣。而不必得中。虑为申枨之欲。近于中矣。而不本于刚。又虑为胡广之中庸也。若是而一以柔道御之。是犹以水济水。必无以成交泰之功。伏惟 皇上纪元之初。尝举韩愈感激媕阿之句。以风厉臣。于今三年。果已感激思奋乎。抑蹈常袭故而未克变也。臣闻王者以仁育万物。必以义正万民。民之贵于物也。则知义之行。当自贵者始。义行于贵。斯仁溥于物矣。所谓百官正而万民莫不一于正也。不然。则壅遏沮格之患。可胜言哉。程子曰。泰宁之世。人情习于久安。安于守常。惰于因循。惮于更变。非有冯河之勇。不能有为。于斯时也。凡程子所指二者之弊。自三代以至汉唐宋元明。盛极而衰。罔不由此。臣观今日在廷之意指。包含之意居多。其见诸施为者。则似乎宽裕而实纵弛。似乎详密而无关体要。至乐因循而惮改变。则尤为切中。且如臣条奏。下部议者。其说在可否之间。行之固属无益。不行亦复无害。而一纸空文。可以塞责。则姑议行之。以称 皇上求言之心。以示不拒人言之意。其它则以为难行而置之者有矣。臣窃谓事当论是非。不当论难易。苟是矣。虽难而当行。若其非也。虽易而必不可行。昔之所谓难行者。若暨艳之欲清流品于吴。杜弼之欲惩勋贵于魏。以至唐之末造。用师于太原邠岐。是处分裂之朝。与积弱之势。诚有所甚难。方今天下一家。海内之势。固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也。而 皇上好生之德。又洽乎民心。必无惊骇物听之虑。何嫌何疑。而一切以难行报寝哉。夫治病者必究其本。浚井者必达其源。将欲革弊正俗。不从其本源治之。而区区维挽于末流。曾何益之有。为人臣而惧失物情。莫肯任怨。此便私自营之计。非程子所谓英烈之辅。足以任天下之重者也。程子释朋亡之义。谓如禁奢侈则害于近戚。限田产则妨于贵家。不能断以大公而必行。是牵于朋比也。龚焕曰。九二大臣所以进退天下人才者。惟亡其朋类。则能用天下之贤。两义相较。则龚说为优。极而论之。岂惟大臣。如治文书者。以律令为可否。而不牵于请属。则庶事无不厘矣。司纠绳者。以义理为权衡。而不夺于知交。则宵小无所容矣。此则朋亡之极致。虽屯可使泰也。而岂有平陂往复之虑哉。朱子曰。包荒非混而无别之谓。故必断以行之。明以周之。公以处之。然后用舍举措。无不合乎中道。盖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者。已不外乎此。虽成康文景。将有恧焉。惟 皇上之仁明。庶克比隆前圣。臣敢以责难之义。效狂瞽之说。仰冀 垂神察纳。天下幸甚。
进呈经说
程梦星
尚书梓材篇惟曰欲至千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臣谨案诗之言天子万年。天子万寿者。不一而足。虽出于颂祝之词。而皆本于忠爱之意。是以圣人录而存之。若夫推本于先王之明德。而下及于民依。固未有如此之恳切着明者也。夫周自后稷始基靖民。积累深厚。本有享国长久之理。至成王时。郏鄏之鼎已定。卜世卜年。不为不久矣。而周召诸臣。所惓惓致望者如此。岂诚有私天下之心哉。一姓相承。僭窃不作。兵革不兴。使民皆安乐寿考。无天札疵疠之患。斯宗子家相之责。克尽而无媿耳。然则其所谓欲者。非独抱此虚愿。为必将有绸缪式固之事焉。是故先王之成宪不可不遵。书所谓无作聪明乱旧章者是也。唐府兵之制。坏于张说。明开中之制。坏于徐溥。二人号为名臣。而轻变旧法。贻害无穷。其它私废法之徒。不足论矣。末俗之弊政不可不革。易所谓通其变使民不倦者是也。东晋陈邵之议。格于王导而不能从。韩范天章阁之对。仁宗用之而弗克竟。江左是以偏安。而宋室卒于不振。其它因循苟且之弊。抑亦不胜数矣。至于百年之计树人。则人才其先务。秦誓所谓保我子孙黎民者也。臣尝妄论三代以后。开国之初。戡乱致治之佐。皆敦朴厚重。思深而虑远。足以历数百年之规模。此非教化所致也。气运隆则人才与俱隆焉。及其耗也。文恬武熙。诡随容悦以窃禄而已。甚至背公植党。角立争胜。虽有愿治之主。而国事靡所与属。观于唐宋明之季年。可为长太息者矣。惟圣人于方隆之会。修教正俗。使士皆崇本实厉名检。通经学古。则朝野之间常有所倚重。以弭其隙而折其萌。其为益匪细也。三者皆欲至万年之大要也。三者皆得。则虽有小疵。不足以累大体。固可以蒙业而安。故说者谓三代之君。能守其祖宗之法。虽至今存可也。非虚言也。
进呈经义
赵青藜
周易损上九弗损益之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益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臣案朱子本义。谓损下卦上画之阳。益上卦上画之阴。为损。损上卦初画之阳。益下卦初画之阴。为益。是损之上九。受下之益者也。损卦之主爻也。益之初九。受上之益者也。益卦之主爻也。既为二卦之主爻。则上九当言益上。初九当言益下矣。今考二爻之辞。于损之上专言益下。于益之初独言益上。圣人之垂训至矣。人君以一身受天下之益。必思所以扩其兼容并包之量。而动天下以爱戴归附之诚。舍益下奚以焉。考之周礼大司徒所掌。辨之以土宜。养之以保息。安之以本俗。聚之以荒政。凡所以为下计者。至周且悉。而其所以为益者。又皆藏富于民。无解衣推食之劳。而自有家给人足之乐。此弗损益之之道也。何咎之有。如或煦煦为仁。而从事于移民移粟之间。其道不足以行远。其心不能以入人。虽亦有救于时。而究不胜其狭小之私。其于不言有无。惠而不费者。未有闻也。故又曰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为天下君而不自利于己。莫非王臣而不视为私属。可大可久。王道之至极也。三代以下。若汉之文帝。唐之太宗。宋之仁宗。皆能合四海为一家。联兆姓为一体。其于爻所陈弗损之规模。获益之气象。殆庶几乎。至夫居下而受益于上者。大泽非可幸邀。殊恩岂易报称。是必劳悴有所不辞。利害有所不顾。身家有所不恤。知无不为。为无不尽。此大作之道也。然又恐志大而才小。任重而谋疏。有忠君之心。而无济世之策。亦徒足以速谤而增咎耳。岂所称元吉无咎者乎。易未有以元吉为戒辞者。此爻本义。以为必元吉然后得无咎。故必如汉之汲黯丙吉。唐之杜如晦房乔。宋之韩琦富弼文彦博范仲淹等。视国事如家事。为人之所不能为所不敢为。乃于此爻之义为不愧焉。要之上之于下。犹父母之于赤子。下之于上。犹手足之于腹心也。父母之于子。未闻有以家计者。即罄其家之所有以与子。而父母不惜也。损之得臣无家父母之志也。手足之于腹心。未闻有以力作为劳者。即竭其振奋之勤以效用腹心。而手足不靳也。益之利用大作手足之谊也。君臣一体之理。上下相关之故。圣人于损益之初上二爻。观其深矣。
经筵讲义五篇
蔡新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臣谨案天人治乱之机。其微矣哉。欲治而不乱者。天心之仁爱也。不能有治而无乱者。气数之乘除也。惧其乱而保其治者。人事之所以维气数而体天心也。自盈虚消息言之。则天心有时不能胜气数。以制治保邦言之。则人事亦有时而符天心。谓数不可逃。六月云汉之诗。何以光复旧物。谓时有可恃。元狩天宝之治。何以不克令终。知此意者。于泰之三爻见之矣。夫泰极盛之时也。三亦犹阳长之候也。圣人于否至四而后有喜词。于泰当三而即多戒惧。虑患之意深矣。天下之乱也。不于其乱而生于极治之时。何也。开创之始。国势方兴。人心未固。君若臣早夜孜孜。无非为天下谋治安。为子孙措盘石。其精神之所周贯。天人实系赖之。履泰以后。上恬下熙。渐忘其旧。君以声色逸游。为无害生民。臣以持禄养交。为安享暇豫。进谏者谓之沽直。远虑者谓之狂愚。其上下之精神谋画。莫不狃目前之安。而图一己之利。夫图一己之利者。未有不贻天下之害者也。狃目前之安者。未有不来日后之悔者也。则堂陛之玩愒其一也。开国之初。简节疏目。网漏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恃法也。升平以后。巧伪渐滋。则文网愈密。以繁文缛节。为足以黼黻太平。以科条律例。为足以厘剔奸蠹。由是百里之命可寄。而颗粒铢两之出入。不敢专焉。钧衡之司可秉。而是非轻重之权宜。不敢问焉。使其君子无所恃以尽设施。其小人有所援以售巧伪。行之既久。人人但以簿书期会为尽职。而立法之初心。设官之本意。茫然莫辨矣。则政令之烦琐其一也。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当泰之时。民物滋丰。而民之游惰耗之。俗之侈靡耗之。朝廷之征敛愈密经费日增耗之。古者以庶而愈富。后世则以庶而愈贫。古者论贫富于民间。后世则计赢绌于内府。古者制国用。量入以为出。后世筹度支。则因出而经入。由是虽有恤民之令。而民不见德。徒有足国之计。而用不加饶。则物力之匮竭其一也。人才着国家之元气。拨乱之世尚功。致治之初尚文。皆有经世之远猷。泰运既开。承平日久。朝廷渐厌谠论。士大夫讳言风节。拘牵文义以为学。熟习圆通以为才。卑顺柔诡以为德。靡曼繁缛以为文。俗以此为尚。家以此为教。莫不渐染成风。揣摩干进。夫贵之所向。贱之所趋也。家之所修。廷之所献也。在朝无骨鲠之臣工。则草野之诵读皆市心矣。居乡无廉隅之砥砺。则登进之事功皆苟且矣。则人才之委靡其一也。风俗者盛衰之本源。初泰之始。其室家妇子。里党闾巷。多有敦庞定集之思。厥后生齿繁。则家庭之诟谇日起。生计迫。则里巷之任恤渐衰。商贾之奢豪逾仕宦。狙狯之险健欺善良。朝廷敦宽大之政。然法行于愚戆。而疏于奸民。是长其桀骜之气也。吏治博安静之名。而蠹胥之弊窦日启。雀鼠之案牍常悬。是酿其刁悍之习也。则风俗之浇漓又其一也。此数者。或由矫枉之过正。或因时势之递迁。皆人事与气数相因而至者也。圣人知其然。故于泰之三爻。即戒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霜虽未冰。月已几望。诚甚惧乎其终也。然可谓之气数人事。而不可谓之天心。天心之仁爱甚矣。自古虽当衰乱之运。其君臣能恪谨天戒。侧身修行。则天犹未有不予之以治者。况其未雨之绸缪乎。诚使为人君者。凛兢业之小心。存无虞之儆戒。念六月云汉之诗。鉴元狩天宝之治。庙堂之上。恪恭震动。百尔臣工。惟怀永图。罔敢玩愒。以迓天庥。然后崇简易敦大体。重责成戒丛脞。则政令不烦矣。省浮费戒屯膏。修地利薄征税。则财用不匮矣。审好尚公赏罚。奖忠直黜浮华。则人才咸奋矣。敦孝弟重农桑。严豪猾清狱讼。则风俗还矣。保大定功。和众丰财。有苞桑之固。无复隍之忧。岂不于食有福哉。而必自君心之无玩愒始。则欲尽人事以体天心而维气数者。诚不外艰贞之训欤。
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
臣案唐虞之世。臣之于君。规儆之意多。而颂扬之词少。其见于经者。帝德广运。益之所以颂尧也。然亦在舜即位之后。后世之公言也。不闻尧之时有此也。帝德罔愆。皋陶之所以赞舜也。然亦舜以明刑协中。让功于皋陶。故皋陶以好生之德。归美于舜。善则归君之义也。外此则所谓赞颂者无闻焉。而戒慎儆惕之词。不一而足。至皋陶此篇。明示以逸欲之不可开。兢业之不可忘。而万几之不可旷。则信乎为君之难也。夫自公卿大夫以及士庶。莫不各有当为之事。则莫不宜存兢业之心。然不过一身一家焉耳。一官一职焉耳。岂若人君为天下臣民之主。四海兆民皆仰赖焉。苟稍有自暇之思。则万几之来。日积月累。欲姑置之。则恐纪纲之不振。将分委之。又虑威福之潜移。故自古明圣之君。惟无逸而已矣。无欲而已矣。逸者欲之渐。欲者逸之根也。何以克之。敬而已矣。兢兢业业。敬之至也。逸欲之萌。初或以为无关于政治之大。无害于臣民之故。莫不始于微而终于着。始于细而终于巨。始多因一念之自恕。而终渐至众欲之交攻。其性情心术。必有潜移默夺而不可遏者。生心害政。发政害事。甚可虑也。惟敬则以天监为必不可欺。以民情为必不可愚。以清晏升平为必不可恃。以水旱灾祲为必不可忽。以左右近习为必不可狎昵。以声色货利为必不可迩殖。虽在纷华波动之中。幽独得肆之地。而所以兢兢业业。持守此心者。未尝敢有须臾之怠。此尧舜以来相传之心法也。三代以下。不无励精图治之主。然不敬则不纯。汉武帝建元之治是也。不敬则鲜终。唐明皇开元之治是也。不敬则多扰。宋神宗熙丰之治是也。其柔闇之君。固不足以语此。即负不世出之资。具大有为之志者。亦每每患此。此无他。兢业之心微。而逸欲之念锢于中也。抑自古未闻有以逸欲教人者。而皋陶顾以教有邦为言。何也。天下之从好不从令也久矣。人君诰诫号令。或重巽以申而人不从。至于心术嗜好之微。动作起居之细。有外廷所不得知。而天下从风而靡者。有诸内必形诸外。独之不可掩如此也。此皋陶所为惓惓也。夫舜大圣人也。有虞之天下至治安也。而廷臣之所以进戒者。至极之于怠荒傲虐。甚之以朋淫殄世。类皆中主所不肯为。而亦若危亡之立至者。而已邻于诋诬。近于毁谤乎。乃诸臣苦口陈之。舜虚怀受之。上下之间无少疑忌。盖深见天命之不易。人心之惟危。而戒惧之不可以怠也。后世臣心益靡。主极日隆。大臣无有格心之论。人君不闻逆耳之言。泄泄自安。委蛇朝右。夫明主在上。臣将顺之不暇。此李林甫所以谀唐元宗也。岂足法乎。惟汉汲黯之于武帝。唐魏征陆贽之于太宗德宗。庶几近之。武帝多欲。德宗猜疑。非能听言者。独太宗从谏如转圜。然于魏征亦尝怒之曰。会须杀此田舍翁。而于封德彝宇文士及。则明知其佞而用之。此以见厌直好谀。非独拒谏之君为然。亦明主所不免也。或又谓人君开谏诤之门。奖敢言之士。则臣下争为激切之论。以钓直声而取世誉。徒使求言纳谏之君。转而厌闻激聒之论。亦势所必至者。然此则论语有之矣。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其言而是则行之。使之知勉。言而非则置之。使之知愧。廓然大公。物来顺应。不夺臣下之名。而凡臣下之名。皆君上之名也。若未问其言之可采与否。而逆计其心之有为而来。则忠谠之路。必有逡巡而不进者。不几于因噎而废食乎。且人既日以正言告其君。则必不敢显以邪行示于众。君既虚公采纳而予之以名。则臣亦必天良感动而报之以实。是始而希誉。既而避毁。终而革心矣。此又以善养人。转移风化。王道之大者也。于以迓天休而邀景福不难矣。臣故因唐虞交儆之意而并论之云。
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
臣谨案观人之法。德与才而已。德者。就其身言之。所谓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者也。才者。以其事言之。所谓载采采者也。先儒释之。以为论其人。则曰斯人也有某德。言其德。则曰是德也有某事。诚有见于唐虞之取人。必才全德备。体用兼优。然后为纯品也。抑臣考其文义。按其本末轻重之伦。而知皋陶立言之意。固非漫无先后于其间也。德者本也。事所从出者也。事者末也。德之见端者也。世固有有德而短于才者。然亦不过拘悫谨愿。无大设施耳。非若有才无德之徒。其本既失。其事虽或可观。举无足信也。观人者必言其人大概有德乃可其某事某事之善。若徒即事以求之。未有不失之者也。宋臣崔与之曰。天生人才。自足供一代之用。惟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忠实而有才者上也。才不高而忠实存者次也。人君求贤。岂不欲尽得其上者用之。而不可必得。则与其才浮于德也。毋宁德浮于才。唐虞之世。方鸠僝工。终于摈弃。而汉唐宋以来。小人接踵而起者。皆信之于一二事也。且夫小人而至威权气焰。足以笼络臣民。使一人惟吾言之是听。而为所欲为者。非实有英奇干济。负出之资者不能。昔司马光欲复差役。期以五日。同列病其太迫。知开封尹蔡京。独如期奉约。光喜曰。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之有。吕惠卿知大名。铁骑过洛。寂不闻声。诘旦伊川乃知之。叹曰。其才亦何可掩也。故自古未有无才而能为真小人者。亦未有无才而能动人主听者。更未有无才之小人而能害人家国者也。幸而遇精勤之主。明察之君。权无旁落。术不尽售。虽时露其巧计逢迎。亦终有所逡巡畏缩而不得逞。此封德彝宇文士及不能为害于唐。而丁谓王钦若未至贻毒于宋也。倘或喜其英奇。而乐其干济。势且入其术中而不悟。就使不竟其用。犹将为安石之祸宋。若一任其设施展布。俾得逞其阴贼险很之才。几何不为商鞅之治秦乎。夫安石毅然复古。欲兴三代之治。商鞅审时度势。坐收六国之全。亦岂后世琐琐薄技嗜利怀私所可比者。而其害已彰彰如此。此虞书所以为重有德也。
子言之曰为上易事也为下易知也则刑不烦矣
臣谨案乐记曰。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易简者。礼乐之端。而礼乐者。刑罚之本也。易系传曰。干以易知。坤以简能。天地惟易简。故五行之吏。四时之官。各司其职。而寒暑昼夜长养收藏视此矣。圣人惟易简。故命官分职。选贤授能。各举其事。而有亲有功可久可大视此矣。此政简刑清。治道之所以隆也。后世人不足而问之法。法不足而济以刑。上疑下之难知。而故为不测以神其术。多为防闲以定其志。下疑上之难事。而争为揣摩以迎其机巧。为隐匿以逃其罪。其始也起于上下之相遁。其究也。必至上下之相蒙。易事易知。两无当矣。夫法制禁令。圣王之所不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然要皆以人用法。非以法用人也。以法用人。毋论法未必尽行。即使令行禁止。而商鞅尚不可以治秦。毋论无法未必有合。即使引今酌古。而王安石终不可以治宋。无他。弊常生于所防之外。而情每拂于用法之中也。昔汲黯奉使。以便宜持节。发河南粟赈贫民。寇准欲擢指挥使。吏以例籍进。准曰。用牙官尚须检例。安用我辈。是二事者。下不以此自疑。上不以此为罪。诚有得于易事易知之意者也。若必须天下而纳之于科条律例之中。则燮理钧衡之职掌。几何不等于吏胥。而学士大夫之绳束。且将自同于舆隶。政体有亏。而廉隅日顿。正苏洵所谓以天下之大。而无可信之人。国不足以为国者也。是以人主于此。彰好慎恶。信赏必罚。使爵不渎而民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汲汲于辨人才。而不汲汲于讲法令。是缁衣命篇之意也夫。
唐太宗问魏征曰臣上书可采及召对多失次何也对曰臣观有司奏事尝数日思之及至上前三分不能道一况谏者怫意触忌非陛下假之词色岂敢尽其情哉上由是接臣词色愈温
臣谨按有唐贤君。莫有过太宗者。太宗之德。以纳谏为首称。史册所载。如孙伏伽戴冑之执法以争。无殊于张释之。皇甫德参之激切上陈。不异于汲黯。帝皆优容嘉纳。可谓盛德矣。而魏征犹劝帝假词色以受尽言者。太宗以神武定天下。即位之初。置馆殿侧。聚四部书二十余万卷。选天下文学之士。令更日直宿。论讲前言往行。商确政事。其天资英迈。博识古今。当时廷臣才识。未有能几及之者也。意其临朝之际。或不免有神圣文武之资。稍形于词色。故孔顈达以为位居尊极。炫耀聪明。则下情不达。诸臣召对之多失次。三分不能道一。其以此欤。然此犹就陈事者言之。未及乎怫意触忌而谏者也。怫意触忌而谏者。人臣之所极难也。显言之则近于卖直。讽言之则邻于刺讥。援引言之则疑于迂疏。激切言之又几于毁谤。总之皆逆耳也。夫君之于臣。上下至悬殊也。臣之爵禄君所赐也。荣辱君所定也。不宁惟是。即身家性命。亦君所成全也。既已托命于君。谁不愿为将顺以自结于媚兹。而独甘为逆鳞以尝试于不测。必其实有忠爱恺恻之忱。不容自已者也。不然则其赋性戆直者也。不然亦其顾名思义者也。不若是。巧者必揣摩以迎合。拙者缄默以取容矣。李绛之对宪宗曰。人臣生死。系人主喜怒。谁敢发口谏者。就有谏者。皆昼度夜思。朝删暮减。比得上达。十无二三。与征所言。意正相类。是以圣明之君。迩言在所必察。陈言有所不厌。言及主躬。不嫌于过当。言及时政。无妨于过激。即有一二无稽勿询之说。亦第勿听勿庸已耳。夫岂无狂愚不知大体。以自触罪悔者。赖圣哲以免也。太宗惟能听受。故臣上书。亦多可采。而贞观之时。号称盛治。况由此而上之。为夏禹之悬鼗置铎。大舜之善与人同。又有大焉者乎。然则谏草之稀。不必盛世。直臣之众。愈彰圣主。读皋益之谟可以观矣。
经筵讲义五篇
任启运
仲虺之诰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克宽克仁彰信兆民
臣案称汤之德。至克宽克仁。彰信兆民。可谓至大。而必先之以不迩声色。不殖货利者。人君之心。百官之所待照也。万几之所待理也。譬之明镜。一尘之不集。而后其照全。偶有一物之翳。则明有不照之处。而用人处己。皆不能无误矣。故所谓声色。非必若郑卫之音。燕赵之女。恒舞于宫。酣歌于室也。所谓货物。非必若鹿台之财。巨桥之粟。人以贿进。政以货成也。凡一切可喜之事。可乐之物。其与吾耳目为缘者。皆声色货利之类。而吾心清明之翳也。孟子曰。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吾身耳目之物。皆与声色货利为缘。而声色货利之物。又日与吾耳目为诱。严以防之。犹惧其引。况可曰是区区者。何足以为吾清明之累。而迩之而殖之乎。微尘集而镜已失其明。微欲滓而心已失其虚。心不虚即不灵。而天命已汨其源。率性已违其则。如是而求用人处己之各得。必不能也。邵雍曰。情之溺人也。甚于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故物者。身之舟车也。物伤则身从之矣。身者。心之区宇也。身伤则心从之矣。心者。性之郛郭也。心伤则性从之矣。性者。道之形体也。性伤则道从之矣。夫食味别声被色。固人所以生。乃声色货利之易溺。而不戒之于微。谨之于渐。且曰是区区者。何足以为累。驯至于伤吾身。伤吾心。伤吾性。并用人处[己](已)之道无所不伤。是以载舟者覆舟也。可不为大惧哉。古之圣君知其然也。谨之于至微。戒之于渐习。左右前后。罔非正人。寝食起居。罔非纳诲。在舆有旅贲之规。位宁有官师之典。瞽史有教诲之道。●御有诵训之箴。与其以声色乐吾身。何如以规诲养吾心。与其以货利奉吾身。何如以理义饫吾心。如此则何人非师。何人非保。是惟无过。过必不贰。汤之所以用人惟己。改过不吝。由此道也。抑其所以不迩不殖者。又有本焉。伊尹曰。顾諟天之明命。孔子曰。君子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亲。身也者亲之枝也。性也者天之命也。一失其身。不可谓事亲。一失其性。不可谓事天。试当悦声怡色。玩货美利之际。惕然自问曰。天之所以命我者何如。必有心为之战。骨为之惊。而绝去之惟恐不速者。而安敢迩之。安敢殖之耶。故用人行政。以不迩不殖为根。而不迩不殖。尤以顾諟天命为本。
易曰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臣尝紬绎二卦之义。而知临之道在君能下贤以自益。观之道在君能观民以自考也。然而安民之道未有不在于下贤者。故孔子杂卦传。于他卦皆分释之。于临观独合释之。卦之例阳主施故能与。阴主受故能求。临卦二阳在下主与。四阴在上主求。观卦四阴在下主求。二阳在上主与。夫阳明阴暗。临之五六。曰知临大君之宜何哉。初二咸临。咸者感也。二阳在下。积诚以感乎上。是临之所以为与。六五虚中下贤。能取下之阳明以自益。是临之所以为求。舜曰臣哉邻哉。又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孟子曰。舜乐取于人以为善。是临之为卦。臣道在二之能与。而君道在五之能求也。综之则为观矣。就观象观之。九五阳刚。中正以观天下。是上有圣天子也。其下四阴。仰而观之。民无不顺。臣无不恭。是至治之世也。然臣于此卦窃有惧焉。初曰童观。小人之道。君子之羞也。二曰窥观。女子之贞。丈夫之丑也。三曰观我生进退。可进可退。不专于事君也。四曰观国之光。以受宠为荣。非不有其身者也。惟上与五同心。曰观其生。君子无咎。然曰其者位在事外。徒有其心。无所用之。故子曰志未平也。读此卦者能无有君无臣之叹乎。周公系爻曰。观我生。君子无咎。孔子传曰。观我生。观民也。言臣下惟知有己。不以民事入告于君。君欲自知政治之得失。不可不于民观之也。天下之民。有一饥者一寒者。君观之而曰是即我厚生之未尽也。天下之民。有一不若于道者。君观之而曰是即我正德之未至也。尧曰下民其咨。武王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圣天子之忧民如此其切矣。然则君于此将奈何。孔子知观民之道。仍不外于知临大君之宜也。故于杂卦合而言之。曰临观之义。或与或求。明乎观民而欲有以与之。必思下贤而有以求之。孟子曰。分人以财谓之惠。言计口而食之。终不能民生而厚之也。曰教人以善谓之忠。言家喻而户晓之。终不能民德而正之也。曰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言尧舜民人之育在得禹稷。人伦之明在得契。故曰安民之道。不外下贤也。人君果如尧之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之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念兹在兹。无日忘之。则如上之君子无咎。固与五同心者也。即初之童观。养之以正。未必非将来柱石之臣。可以保我子孙黎民矣。二之窥观。率之以正。未必不如周南召南之妇人女子。皆化文王之德而化行俗美。罝兔之士亦干城腹心矣。况三原欲进者。有不后先胥附乎。况四已来观光者。能不致身罔懈乎。上诚求之。下必诚应如此。而谓上有尧舜。下无禹皋。上有汤武。下无伊周。必无是理也。孟子曰。乐取于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或与或求之道。惟舜兼尽之。臣不敏。敢以此为说。
记曰仲夏之月律中蕤宾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耆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
臣案蕤宾之义。是时纯干。阳德方盛。微阴始生。似阳为主而阴为客。而先儒皆谓阴主而阳客者。阴既生而在内。则在内者为主。在外者为客。有必然之势矣。国语曰安静神人。献酬交酢也。阴之性柔而善下。能顺能悦。阳见其柔顺可亲。欢然酬酢似相得之晚。而不知由此以前。自复而临而泰。然后大壮。大之壮也如是其难。即至于夬。而犹孚号有厉。即至纯干。而犹终日干干。夕惕若厉。若是乎其难也。乃甫一姤而易已言女壮矣。阴之壮也如是其易。故古语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坠。吾心理欲之几。贤奸进退之界。国家治乱兴衰之故。皆隐于至微。迁于不觉。甚可危也。甚可惧也。君子以一心之中和。位天地。育万物。要不外于斋戒两言。斋也者。湛然虚明。无一物之得撄吾心也。戒也者惕然儆惧。无一刻之敢或戏渝也。月令于仲冬仲夏两言斋戒。仲冬阳之始也。所谓于复见天地之心也。仲夏阴之始也。所谓于姤见柔之遇刚也。君子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何时不斋戒。何地不斋戒。而于此两言之者。阴阳之始。善恶之几也。中庸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必慎其独。此之谓也。而于仲冬言去声色。禁嗜欲。于仲夏言止。言节。似于不必尽去之禁之者。非宽之也。是时干德全盛。阳德方隆焉。日中则昃。而于此未见其昃也。月盈则食。而于此未见其食也。骤而语之以声色必去。嗜欲必禁。似非人情。然而曰止曰节。已若怵乎为戒者。其辞若宽。其意深切矣。天地之道。有阳不能无阴。而此耳目口鼻之欲。亦人所不能无也。然天命之理藏于心。而耳目口鼻之欲乘乎气。合心与气以为身。心者气之帅。气者心之充。而身者天下国家之本也。心足以帅气。则足以检身。而理天下之本立矣。故安吾心。乃所以定吾气也。安吾气。乃所以安吾身也。今夫心。万物之鉴。万事之衡。微尘集之而鉴已不空矣。燥湿移之而衡已不虚矣。声色耆欲滋味。皆所以尘吾鉴而移吾衡也。偶一即之。曰是何伤。诚无伤也。偶一快意。曰是何害。诚无害也。然而姤者微阴之始也。而易曰女壮矣。坤之初六。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甚危乎其始凝也。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甚惧乎其先集也。浸假而声之悦吾耳者沓而来。浸假而色之悦吾目者踵而至。浸假而滋味之适吾口者纷而集。我于此能不留情乎。能不逐物而化于物乎。故曰止之。危乎其不复能止也。曰节之。危乎其不复能节也。又况声之来。必有进是声者。色之来。必有进是色者。滋味之来。必有供是滋味者。必争曰是何伤是何害。且必曰非是不足以怡情适性而爱养其身。非如是爱养其身。安得精神以理国家天下之烦。任国家天下之重。所谓其言大甘。其中大苦者。不可不察也。阴之性善下。若最有礼者莫如之。其用以柔。若最适吾意者莫如之。然始而窥吾欲。继而中吾欲。又继而逢吾欲。而耆欲遂无能复节矣。又况阴得其志。且假阳之势。窃阳之权。骎骎乎坚冰之至哉。君子之斋戒也。于声色之来。怵然若惊曰。此伐性之斧乎。于滋味之至。惕然为戒曰。此晏安之酖毒乎。常以道心为吾身之主。而人心之动于气者皆退听焉。则阴阳不至于争。而生理常存。而命自我立矣。至于百官。亦戒以静事而毋刑。天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易曰。吉凶悔吝生乎动。诗曰。不愆不忘。率由旧章。书曰。率乃祖攸行。阳主动。阴主静。阳动而妄。则阴慝乘之而作。故凡国家之多故。未有不由于喜事者也。其曰毋刑者。阳为德。阴为刑。董仲舒言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长养为功。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此以见任德不任刑也。如是而养吾身之太和。并养天下于太和。而阴之生者。不惟不足以害阳。而反足以助阳。君子之所以致中和。而位天地。育万物。其道应不外此。如此则干德统天。阴虽浸长。而阴止为阳之助。不敢为阳之敌。丰之彖曰王假之勿忧宜日中。子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言王心无欲。如日之中。则中天之治。且万世无疆矣。
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臣案天地之德。仁而已矣。圣人之心。亦仁而已矣。易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非二物也。义者仁之大用也。由仁民而上之。则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仁民原亲亲之心所自流焉耳。由仁民而下之。则数罟不入。斧斤以时。墙桑之树。鸡豚狗彘之畜。凡于物用其爱者。亦仁民之政所必及焉耳。董仲舒曰。仁者正其谊不谋其利。孟子言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而文王系易。首言元亨利贞。孔子文言。言利者义之和。又言利物足以和义。非特言利。且合利与义何哉。天生百物。皆以养民。故干始能以美利利天下。天地之大利。即天地之大义。而即天地之大仁也。非利物而无以和义。非和义而无以为仁。故理财者圣人之所为利物。圣人之所为义以成仁也。夫后世之天下。犹古圣之天下。天地之生物。未尝息也。然而古常有余。后常不足。此无异故。惟理财之不讲也。理财之不讲。则以正辞与禁民为非之不讲也。大学曰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夫生众为疾。道之所为开其源也。食寡用舒。道之所为节其流也。以臣统观天下之大势。大约西北之财之不理。在不能开其源。东南之财之不理。在不能节其流。夫雍州之域。禹贡所谓厥田上上也。冀州之域。禹贡所谓厥赋上上也。虞夏殷周之疆理在焉。古称沃野千里。粟支十年。则以经理备而畜积多耳。降及后世。问所谓沟洫畎浍。尚有存焉者乎。蓄泄无资。灌溉无术。其民但知畜牧之利。不知稼穑之利。逐末者日多。务农者日少。其名为农者。于耕耘种植。大抵皆疏而不精。此臣所谓源之有未开也。东南之民。于耕稼之术工矣。山泽之利。皆尽争之。几于搜山而采。竭泽而渔矣。其所入每不足供所。出其弊曰好奢。曰尚鬼。如江之俗。非百金不能葬。吴下之俗。非百金不能娶。家无担石。而出必美其服。鲜其履。若服麤布之衣。即忸怩而不敢出。且有一小燕会。而费中人之产者矣。一有疾病。则巫师簧鼓之。谓某神为祟。醮酬祈禳。小则数十金。大则百金。有因一疾病。而饱暖之家。荡于一朝者矣。一人勤动。终岁所入。不过十金。而衣饰相耀耗之。虚文僭制耗之。祈禳祷祠妖诞之说又耗之。如此而财力不屈者。未之有也。此臣所谓流之有不节者也。要其补救之术。则易所谓正辞禁民为非者尽之。正辞者示之以所当行。重本业。劝农桑。定昏丧之制。严贵贱之等。使知勤之可慕而民乐于勤。知俭之为美而民安于俭。禁民为非者。示以逐末之不如务农。奢华之不如朴素。渎鬼神之不如尽人事。而倡之皆自贵者始。则因天地自然之利。而为之辅相。为之裁成。此利物之所以和义。以其大义。行其至仁。使物物各得其所矣。
记曰冢宰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
臣案富国足民之道。具于曾孟两书。大学言生之者众。为之者疾。所以开其源也。食之者寡。用之者舒。所以节其流也。孟子言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所以储富于民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所以禁民使不趋于贫也。周礼以九职任万民。自三农生九谷。以及百工饬八材。商贾通货贿。嫔妇治丝枲。臣妾敛疏材。闲民移执事。而生之者众矣。以九式均节财用。自祭祀宾客羞服。以及匪颁好用。莫不各有定式。虽曰惟王不会。而要统于太宰。有不如式。太宰得以均节之。亦无滥费也。如是则用之舒矣。而犹恐九职之民。或惰。于力。故国语曰社而赋事。烝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而犹恐其或糜于用。故上下异服。老少异粮。未五十不衣帛。未七十不肉食。凡饮有诛。诗曰为此春酒。以介眉寿。采荼薪樗。食我农夫。此又为疾食寡之明证也。当其时内外男女。各修其职。各安其分。而又锦绣珠玉。不粥于市。衣服饮食。不粥于市。民生不见奢侈之可慕。而左道乱政者杀。又无妖淫邪诞之说。鼓惑其间。以故太和洋溢。疾疢不生。自无水旱。即间有水旱。而荒政十有二条。不过散利薄征缓刑弛力舍禁去几眚礼杀哀蕃乐多索鬼神除盗贼而已。初无汲汲不终日之计。若汉武移江南下巴蜀之粟以救江陵。唐西都不登。至幸东都之为者。诚以九年之余。其备豫者素也。后世王政不讲。于民听其自息自耗自富自贫。夫口欲甘味。身欲褕衣。人之同情也。趋奢则易。返朴实难。人之通患也。止知目前相夸相尚之为美。而忘意外后日之忧。又细民之所同然也。非上之人早为之所。俗安得不日弊。民安得不日穷哉。臣不敢远论。即目所见耳所闻以为论。大抵北人好惰。南人好奢。夫冀之北土。唐虞夏殷之都也。豳岐丰镐。周之所兴。关中之地。天府之国也。今之地利。犹古之地利。而古之雍冀富。今之山陕贫。则以三代之沟洫修。而今数百里无一畎浍。沃野半叶为石错所叹为地有遗©田也。其名为农者。耕耘收获之法。亦卤莽灭裂。曾不若江南之惰农。此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其余游手者无限。古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男惰而女尤惰。三辅左右妇女。自吸烟嚼槟榔外初无一事。如此而求无冻馁。必不能也。夫人食谷不过一升。价十钱至二十止矣。而烟草槟榔之价且半之。人安得不日穷。至于馁以死也。南人好奢而尤佞鬼。一燕之费。动逾十千。乡里妇女。必曳罗绮以为容。夫白縠之表。薄纨之里。贾生所太息为极奢者。今且藐为俭素而不足观美也。一昏而逾百金。一葬而逾百金。不则宁不娶不葬。甚且虑嫁女之无资也。生女即溺之。其背理而伤化至矣。十家之聚。岁必梨园演戏以酬神。皆终岁之资也。又有一种乡会。舁一土木之神。周游里巷。侍从之华。仪容µ之丽。鼓乐旌旗。数里至数十里。五年之田而不偿也。一有疾病。则史巫之说。起而蛊之。谓某神为祟。牲牢酒醴之赛。十年之田而不偿也。如此而求无饥寒。乌可得也。一遇岁歉。即 宵旰之忧。而议蠲议赈。诚救民之仁政也。
然臣闻京仓储蓄。止支四五年。设有大祲。若尧之水。汤之旱。蠲可尽乎。赈可乎。今以人口日升计之。一人终岁。食米三石六斗。中县约口。不下十万。府必什之。省又什之。则终岁一县之民。岁需四十万石。一省之民。岁需四千万也。故臣以为经久之计。莫若于北使民易其田畴。于南使民食之以时。用之以礼。古沟洫经纬之法。诚不易复。但劝民以力自为沟塘。就水可蓄者潴之。大约方一亩之塘。旱可济禾十亩。其所开之地。即除其田赋。而改为沟塘之赋。民得开塘之利。则相效者渐多。不数十年。沟渠必多矣。沟渠多而水旱之灾渐寡矣。又募南民之精于农者。若古力田之科。优其给而使之教民耕耨之法。有成效则畀之官。若古田畯之职。则农事必渐精矣。其余从前荒弃之地。听民占业。随所树艺。不收其赋。从前荒弃之地。纵民树艺。有秋之时寡。罔获之时多。民安肯先出什七八之赋。而觊什二三之利哉。间有一年艺之而得利。则奸者必起而持之。贪民酷吏。又起而要之。此民所以宁旷而不敢业也。尽除其禁。则民必业之。而民可资以佐水旱之急。是蠲本无之赋。而民受不费之惠。孰与夫散实费之赈。而于民仍不哉。记曰山林薮泽。民有能取蔬食者。野虞教道之。奈何不教而反禁之邪。若夫树艺之必禁者惟烟草。盖民之食不以时。而最多费者莫如烟。而烟之易禁者倍于酒。酒供宾祭之用。而烟非所必需。酒酿于家难察。而烟艺于地易禁也。烟禁而家之所省。可供一二人之食矣。此南北之所同也。至于南民之奢。尤在以礼节之。昏葬衣食器用职官当以级为差。余酌民情而为之中制。如衣服品官服绫缎。士子及民五十以上服绸。昏娶礼币几。金几。葬惟附于亲者从厚。其舆从仪文尽为之节。燕会岁时伏腊。惟得祀其先及里社。其余淫祀皆禁之。岁例演剧有禁。舆神巡游有禁。史巫祈禳有禁。如是则三年余一。九年余三。亦不难驯致也。盖民之奢非好奢也。偶一人俭则众共非笑之。夫亦迫于俗。囿于习。而不得不然耳。即民之为史巫所蛊。亦非好邪也。彼见其亲之疾危。而有一人言如是则生。则迫而信之耳。诚能使之晓然于如是之为礼。如是之为正。彼又岂肯多费而入于非礼。陷于邪妄哉。则一时虽似拂民之情。而实皆生民之性。正盘庚所谓丕从厥志者也。礼志一定。则民生日厚。民俗日醇。经久之计。应莫过此。臣固陋。敢因说礼而援大学孟子。及今所闻见以实之。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臣案六经无屯田之说。然此即屯田所自始也。古无所谓兵。兵即民之农者也。至战国有武卒。有召募。而兵与农始分。农出田赋以养兵。兵代之征戍以息民。夫兵果足以卫民。且代之征戍。则农力耕而食之。亦相报之义。无如承平日久。兵非兵直惰民也。视饷给以为当然。甘其食。褕其衣。且修饰仪容。如妇人好女。甚至典其甲冑弓刀。以供朝夕之醉饱。即朝廷恩恤之令屡下。而百金之赏。不足供其十日。之欢。是兵之食无日而足也。食不足而兵何以足哉。猝有征讨之事。使令及之。则骨战齿[己](已)身且不能自卫。况能卫民。是农民力耕而输之司农以养兵者。皆虚糜也。且兵之少而壮。壮而老。人之常也。身生子。子生孙。齿日繁。粮日益。亦必然之势也。老疾既足以糜饷。生齿又必为之加饷。日复一日。加于胡底。若必汰其老疾。则彼壮盛亦尝为国宣力矣。帷之施。可遽绝乎。若限其新增。则必使之不举子而后可。恐万无此理也。则莫如为之计经久。计经久则莫如设屯田。古圣人之养民也。非人人而衣之。人人而食之也。道在制民之产。使民仰足以事俯足以畜而已。后世不能如三代人授百亩之产。而于兵则犹可为计也。盖兵极多不能加于古者一国之民。而合计天下。其未辟之错言。募民徙塞下。©土。亦不下古者一国之地。则欲为兵足食者。诚莫若屯田。汉文帝时从使屯戍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此以民屯。而即化民为兵也。屯之一道也。宣帝时赵充国击先零羌。罢骑兵而留步士万人以屯。使部曲相保。烽燧相通。羌人不能扰。田者乃蓄积日多。此以兵屯。化兵为农也。又屯之一道也。二者居屯法之大端矣。兵之气欲其实不欲其骄。明戚继光募兵。惟农民许入行伍。市井游手。尽驱去之。故以战则胜。此即古人三时务农。一时讲武之遗意也。不然。养骄兵。如富家之养骄子。日饱之以肉。日啖之以果。一不如意则啼。幸而不啼。则阿保以为能事。而筋柔骨脆。一遇风寒暑湿。则疾疢大作。况望其蒙犯霜露。履山川哉。兵如此而望其为我战胜攻取。不可得也。兵之心欲其一。不欲其分。家无内顾之忧。则其前也有力。故曰士饱而歌。马腾于槽。气已胜也。不然。未行而先顾其家。气早馁矣。当出兵之时。负甲荷戈。赢三日粮而止。其递而输者悬悬也。则豫忧之而气更馁矣。故兵之食足于官。不如其足于家也。足于京。不如其足于地也。二者非屯田莫由也。且屯田则兵与地为安。唐韩重华之营代北也。东起振武。西越云中。口极受降城。凡六百余里。列栅二十。此非为国守。直为其家守。非为国战。直为其家战也。视遣戍之与地不习者相去远矣。且屯田则兵亦与农民为依。诸葛亮屯渭滨。杂居民间。百姓安堵。邓艾屯淮南北。农官民田阡陌相属者四百余里。视客兵之与民不习者又远矣。或曰屯田固善。然行之开国则易。行之继世则难。用之兵争之时则易。用之承平之久则难。耒耜虽劳。视锋镝之危则安矣。当此而使之屯。是去其所甚危。予以所甚安。有不难再计而决者。若承平则不然矣。昔宋太宗欲行屯于河北东路。以陈恕为营田使。恕密奏戍卒皆游惰。仰食县官。一旦使冬被甲兵。春执耒耜。恐变生不测。因而卒止。此非承平日久。必不可行之明欤。然而陈恕之后何承矩亦为屯田使矣。屯雄霸诸州。当其时沮之者亦甚众。武臣既耻于营葺。而初年因早霜不成。议者益嚣哗四起。承矩不为动。卒以有成。众乃大服。则又何也。愚民可以乐成。难与虑始。不知久远之安。惟偷旦夕之逸。禹疏九河。徒卒大骇。未几而大使徒众民乐赴功矣。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欲行屯法。必先密计天下可耕之地凡几。可使耕之兵凡几。但先募民之善农而无田者。量给其饮食之费。令其相度何处近水。于稻为宜。何处陆海。黍稷为宜。任其择地之上者自行开垦。不收其税而效之者日益多。且举其Û。人见其收获之利。必有继者。不数年。而此耕者已成富人。则率先而化导多者。授以散职。令焜耀于田所。曰此以农而得官也。由是而兵之愿耕。给以牛种。且教导之。奖励之。愿耕者日益众。然后官为之疆界。畀为永业。若西自西山。南至保定河间。北至檀顺。东至迁民镇。元脱脱成法具在。略可仿行。其后耕者即以先耕者为之师。如此则兵可化为农。又仿三时务农一时讲武之法。使先耕者亦与兵同其射猎。则农亦可化为兵。而兵与民之情胶固。守望相助。出入相友。民之情亦与地胶固。战则同力。守则同坚。普天皆王土。即率土皆王民。举天下若泰山而四维之也。斯足食足兵之至。即民信之至也。
进呈经义
尤珍
周礼地官遂人职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
臣案遂沟洫浍川。圣人之所以备天时。尽地利。以奠民居。而为功于万世者也。画野经土。肇自黄帝。至成周最为详密。周之兴在西北。西北地多广平。非若东南高下相错。故东南水利。半由天造。而西北尽关人力。沟洫之制。不容以已也。其后初坏于鲁。尽堕于秦。亦非一日之积矣。汉唐宋儒者。每言复井田。其论诚为难通。然以井田之难而并置沟洫可乎。夫沟洫之制不定属井田也。郑康成注匠人曰。此畿内之采地制。井田异于乡遂及公邑。朱子曰。沟洫以十为数。井田以九为数。郑氏注分两项郄是。是则乡遂之田。不必画井。而遂沟洫浍川。既着于匠人。又复着于遂人者。非以其制之尽善而无以或易也欤。匠人言沟洫有广深之寻尺。然此但辨夫家之众寡。别径路之小大。意固谓路下即沟。沟畔即田。惟导之流行而不必拘其深广。且即其闲暇而相与修除。则以一夫治遂径。力无不足。积之合万夫以治川路。又岂有不足于力者。惟惮于作始而沟洫不治。则天时无由备。地利无由尽。民居无由以奠矣。窃计天时之行。以十岁为率。其间水旱。不过一二年。诚使旱有所畜。水有所泄。则岁当得八九熟者。而以其耕余。救其水旱。即岁岁有备。可岁岁熟也决矣。若夫地利之不尽。岂惟荒芜之谓哉。臣习见东南之田。一亩所入。其上者可得粟三四石。最下亦不减一石。西北田所入。其上者。仅得当东南之下。夫荒芜而不治。驱民力以垦之可耳。治之而未尽。将终无尽时矣。甚可惜也。是以沟洫之制。行于西北者。成效彰彰。不一而足。夫以水佐耕者丰。得以省挽运之劳。以水助守者险。足以限戎马之足。昔人已论之详矣。而臣以为河水之漫溢。亦可因以无虞。西北河患。秋汛为大。所以然者。西北之雨。多在夏秋。其滂沱而无所归。必泛滥而并纳于河。河不能容而堤将失固。非特其天气使然也。沟洫治而高平之地皆成沃壤。沃壤之区皆能容水。即皆代河为消纳。而汛可递减。大禹自言其治水而曰。浚畎浍距川者。此尔。然秦鲁之君。卒坏圣人之志者何也。其时徒知富国。欲加赋于民而恶无由。因以其所开之阡陌授之。曰我予尔田。尔输吾赋。民即有水旱之苦。而国固巳独富矣。圣人不忍忘其民。故宁弃其地以为沟洫。而正供不妨于俭。饱暖必欲其遂。究之岁不为灾。而户日以增。民无失所。而情日以结。既富方谷。礼让可兴。和气致祥。所得孰多。臣故曰此万世之业也。
经筵讲义二篇
官献瑶
周官太宰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二曰园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山泽之材四曰薮牧养蕃鸟兽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七曰嫔妇化治丝枲八曰臣妾聚敛疏材九曰闲民无常职转移执事
臣按王者以天下为一家。必使天下之民各遂其生。而后作民父母之心乃尽。然非必家赐而人给之也。取材于地。而货不弃于地。用民之力。而力必出于身。力出于身而天下无游民。货不弃地。而天下无旷地。是以天下之利。养天下之民。而政之详备者。莫如成周太宰之九职。农工商贾之生财。人知之。至推而及于嫔妇。又推而及于臣妾闲民。则非周公尽人物之性不能也。就九职之中。生财最多者莫如农。而经曰三农。则博民而生谷者无不尽也。曰九谷。则相地高下。量时早晚。度种先后。所以顺土性。辨土宜者。无不尽也。乃其为天下万世筹赡足之计。而终不虞于人满者。良由园圃虞衡薮牧之政。兼修而备举焉。以天下地势论之。不过五土。就五土之中。可耕者。不过坟衍原隰止耳。若山林邱陵川泽间。或择其可耕者以授山农泽农。而其不可耕者弥望皆是也。是生于山林邱陵川泽之民。且有时而穷。故因地之利。而任圃以树事。任牧以畜事。任衡以山事。任虞以泽事。而山林邱陵川泽之民。遂得享山林邱陵川泽之利。而不至于穷。且非惟三者之民不穷己也。懋迁有无。互相灌输。而商贾所阜通之货贿。从此出矣。又嫔妇化治之丝枲。即园圃之所树也。百工饬化之八材。臣妾聚敛之疏材。即山泽之所产也。至闲民之转移。无非转移此数者。而天下之地利尽。天下之人力亦无不尽矣。成周以还。英君令辟。未尝不宵衣旰食。焦心而劳思。以农事为先务也。独至园圃虞衡薮牧之职。则废而不讲。今自大江以西。五岭以南。大概而论。山林邱陵居平地三分之一。而山则一望而皆童。林则一望而如赭。高林大邱。羽毛齿革。地实生焉。今多弃之。与不毛之土等。而长淮以南。大河。充牣其中者。今第为积水之壑而已。又燕冀齐鲁。地宜种ª以北。大薮大泽。古之凫雁鱼植果蓏。今车辙所经。闾里井宿之间。所谓千树枣千树栗者不数见也。如是而物安得而不匮。物匮而天下之民。安得而不困。就令无水旱之灾。百谷用成。然而无田可耕者。已坐而苦饥矣。况天时不可恃。猝遇凶荒。百物腾贵。公私交病。职此之由尔。夫小民趋利如骛。其处于山林邱陵川泽之间者。岂果甘为惰窳。不图富足。以听其山之童。林之赭。而邱陵川泽。举为弃壤哉。所以相视不前者。甲业之而乙戕焉。且业之者一。而戕之者百焉。是利未得而害已及之。逮理之于官。有司又视为资产细故。委之尘牍而莫之省。此所以荒其业。而莫谋其生也。若为之明立禁条。焚山林者有罚。竭川泽者有罚。漉陂池者有罚。盗取横侵者有罚。颁行郡县。以时申明约束实力奉行。有犯禁者。官为申理。得实严惩。或于所治内劝课多方。整顿合宜。使民得尽地利而无余力。着有成效者。优予上考。其不称者罚如之。庶几州县之官。皆以是为先务。而民之良者。自相与封殖恐后。数年之间。吏习民安。生之有道。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孟子所云不可胜食。不可胜用。岂虚语哉。夫周官者。周公致太平之书也。而后世多病其难行。以时势不同。如井田封建之类是也。若太宰九职。田地之利。顺民之欲。事不烦而人不扰。又岂迂阔而难行欤。
周礼地官遂人掌邦之野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稻人掌稼下地以潴蓄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写水以涉扬其芟作田
臣按周官沟浍之法。先王所为用人之力以尽地之利。任土之宜而补救乎天时之偏者也。而既有遂人职。复有稻人职者。遂人所掌旱田之法也。稻人所掌水田之法也。顾成周之时。遂人之法最详。其为利最溥。彼稻人之职。第以佐遂人所不逮而已。自周以后稻人之法浸备。其为利亦浸广。而遂人之政竟辍而不讲。何以明其然也。周官职方所掌之州有九。其地之宜稻者。惟荆扬二州耳。其余诸州。皆宜黍稷菽麦者为多。自遂人之政修。而此宜黍稷菽麦之土。旱常不至于干。水常不至于溢。地广而所入丰。则耕三余一。耕九余三。势所必至。彼稻人之所掌者。惟区区下隰之地而已。故曰。第以佐遂人所不逮。而法最详。利最溥者。莫遂人若也。秦汉以还。阡陌兴。井田废。而五沟五涂之法。亦从而废。乃稻人职所谓蓄水之潴。止水之防。荡水之沟。舍水之列。写水之浍。行于东南者。则未尝废也。岂惟不废而已。方且渐详渐备。渐辟渐广。而岁之所入亦渐多。曩之财赋。盛于西北者。今且转而之东南矣。东南之水田既饶。于是言水利者。又将以东南之法。行之于西北。如班固沟洫志所载。有郑国渠。龙首渠。白公渠。其溉田或至五千顷。或至万余顷。皆古稻人之遗法也。然同是法也。有行之而利者。有行之而利害半者。有行之未获其利而但受其害者。行之而利。必其为可稼之下地。而其土性又宜于稻也。行之而利害半。必其地势虽下。而泉源之迁徙靡常。或土性疏。而不利乎稻也。行之未获其利而但受其害。必其土不宜乎稻。且去水源远。其为防不因水势。为沟又不因地势也。夫南北异方。高下异势。燥湿异性。故旱田之不可为水。犹水田之不可为旱也。今必欲以荆扬之物产。遍植之雍冀。是第知言水利。而不知因地之利以为利也。且果行遂人沟洫之法。则西北旱田其利亦何减于东南。何则。西北诸州。其地之广轮。既数倍于东南。且谷之种类繁多。有宜五种者。有宜四种者。有宜三种者。周原膴膴。土厚而水源深。其肥沃比东南之涂泥。又奚翅倍焉。所患者惟水与旱耳。沟洫修而水旱有备。则西北诸州。岁之所入。非徒不减于东南。且什伯而无算矣。或疑井田既废。欲复遂人之法。势有所不行。是又不然。夫善复古者。亦师其意而已矣。观周礼遂人之法。原与稻人行法不同。稻田不可一日无水。故以潴蓄之。以防止之。以遂均之矣。必以列舍之。而后以浍写之焉。旱田则潦之为患者十之六七。旱之为患者十之二三。故遂人五沟之大小不同。其实皆沟也。揆先王为沟洫之本意。第欲使水多之年。水行沟中而不泛。水少之年。又可畜沟中之水以滋田耳。今第相其地之下者以为行水之区。又相其地之最下者以为畜水之所。疏其节而阔其目。不用尽复古沟洫之制。而已获沟洫之利矣。然此非可以旦夕期也。又非一二人可以集事也。其道在以治地之法。责成有地治之官。今之邑令州牧。即古乡遂之吏也。三年大比。课其事之成否。果有明效者。大吏以闻。或加秩。或赐金。而毋易其任。其未效者。亦且课督之。以观其后。果无状。乃斥去之。其工程尤大者。官为民治之。其小者则劝民自治。如此则吏思效忠。何患不可与图事。民争骛利。何患不可与虑始哉。夫今之为吏者。多置西北沟洫之政于不讲。其讲沟洫者。又第知有稻人之法。而不知有遂人之法。此西北所以岁比不登。民苦乏食也。臣故因周官而推论之如此云。
进呈经史说
齐召南
礼记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
三代育才之制。散见礼经。后世进士之名。昉诸此也。然考其序。则由太学而升。考其期。则通乡学计之。以九年大成为限。考其所业。则诗书礼乐为亟。所谓歌永其声。舞动其容。固不仅习其篇章已也。书始于点画形象。而极于疏通知远。礼始于洒扫应对。而要于恭俭庄敬。其习之也久。其由之也熟。是以筋骨强而血气和。知识开而精神聚。道明德立。足备国家任使。匪直以词翰之工而进之也。其论之也自大乐正。由其人教。即由其人举。情习而亲。夫岂无阿比之嫌。先王以为择贤而授诸权。不庸复疑其私。核实而征其素。不使摸索于不可知之域。体之以至公。而责之以至明。士于是乎服其教而壹其趋。此教之所由成也。升诸司马。孔氏引周礼释之。是已。抑古之学者。文事武备。未尝不兼。故文王世子篇。有春夏学干戈之文。则射御之事。自始生而志之。乡学而肄之。故文武惟其所用。公卿即为将帅。沿至两汉。此风未泯。刺史守令。多能以武节着。保障一方。不烦征调。则犹先王之遗泽也。科举之学兴。士专于揣摩剿说。读经辄从删削。经义尤多假倩。而实学微矣。其聪敏者。不过二三年。已能工文词。取科第学。欲速之敝。中于人心。而知类通达强立不回之士少矣。文体代变。司教者与持衡者。各拘所好。往往背驰。士乃靡所适从矣。文武之判。自六朝以后。渐不可复。国家之经费。由此日繁。而缓急或亡足恃。斯岂生才之不如古哉。由教之失也。夫士不素养。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人才不素具。而欲以兴道致治。犹为巨室而乏梁栋也。成材之道舍经术无由。治经之方惟实得为有用。故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亦思所以致其实者而已矣。
进呈经说
蒋伊
周礼地官至德以为道本敏德以为行本孝德以知逆恶
臣谨案此周制所以教国子之法也。人性之大。分仁知而已。而不能以无偏。所谓至德。即知仁圣义中和。体其全而不偏者也。所为敏德。即知之分居多。所谓厚德。则仁之分居多。合之孝友顺三行。凡皆于根本之地求之。非徒取其枝叶而已。国学之士。自乡学而升。记曰。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本末轻重之分较然也。汉制。孝弟力田之科。辅之以乡评清议。故教虽不及于古。而人才犹盛。自唐以后。扬言之典弥备。而人才渐衰。明时。罢诗赋词曲之陋。而举归之四书五经。将使人因文见道。得其所性之蕴。而有以施之于事也。其简别颇严。故士犹有敦本务实之思。其后慕文风日盛之虚名。轻改旧制。人才于是乎始坏。臣请备陈其故。明初郡学。学止置廪生二三十人。皆肄诸学舍。阙而后补。人少故择取之也。精试牍少。故学臣得亲第其高下。肄诸学舍。故教官得以朝夕稽考。而不至舍业以嬉。此其制之善。所为隆于唐宋也。迨其后置增广生。置附学生。人数日多。卷帙益繁。学舍必不能容。则不得不听其散处。学臣决难亲览。则不能不有所假手。加以传车周巡。不遑处。其得与诸生相见者。仅试后一旅揖而已。此虽孔孟复生。必无以陶铸人才。此司教之职所以虽勤而实旷也。且夫入学之额既广。则幸进者多。录科之人愈众。则荐名者少。始见为易。而所业不必精。继见为难。且益以滋怠。臣窃计大县人文之地。诸生恒不减四五百人。其能以文词自见。中式及拔贡出身者。不过十分之一而已。其一衿终老者。且十之九。在北方之士。犹能勤苦力作。自谋生计。南方之士。不农不工不商不贾。乘学政之积宽而怠于业。则并不得为士。其实而言之。一游惰之民而已。一县之中。诸生之内。游惰者已三四百人。衣食每无所资。而衣冠反有所恃。于是隳弃廉隅。触扞文网。为有司患苦。国家亦安取此。此士风所以似盛而日衰也。臣尝闻 本朝初年。入学之额稍隘。士转能力于学以求进。今额数日增矣。而力学者益寡。四书五经。以为干禄之具。而不知其为修[己](已)治人之方。其所为文。悉是剿说之余。而不足为躬行心得之验。仁智之性。既塞其源。恻隐羞恶是非之良。亦仅存而无几。本实拨矣。枝叶何观。为学臣者。又从而纵之。劣等每多缺额。劣行鲜能案治。用苟悦人情而已。非所以为造就人才计也。人才日下。则政事皆属具文。风俗无缘归厚。非所以为万年桑土之谋也。故为今日计。最上以渐复明之初制。其次严等第纠劣行。学臣倘务姑息。以溺职治罪。犹足持其流。若因循不改。徒区区焉救正于文体之间。岂有益哉。至太学者四方所视效。明之初制亦颇详备。有余粟以给其家。有不次之擢以鼓其志。有硕学之臣如宋讷李时勉等以为之长。讷传称诸生趋走不中节。讷危坐自讼。时勉传称夜分携酒果。巡行劳勉。此教之所由成也。其后科目偏重。监生不得与齿。而祭酒一官。视同冗散。教事遂废。我 皇上命杨名时孙嘉淦相继为祭酒。而命以成就人才。可谓得人。且知所先务矣。然嘉淦部务殷繁。成均之事。几同遥领。固不能殚其精神。与诸生相为浃洽也。谓宜精求其副贰。使谘禀成规而实致之诸生。朝稽而夕考。言教而动法。庶乎有所兴起。不徒博养士之虚名。今监中肄业士约三百人。在内者月给仅足餬口。在外者止得四分之一。每月两次赴监。为僦车买饭之费而已。有费于官而无益于士。甚不必也。臣察其定规之意。缘帑金六千两。不敷分给。而大学之士不满三百。则于观听不足。是以为此权宜涂饰之计耳。臣以为帑金不敷。尚可奏请。而养士之道。贵精不贵多。宜博求而慎取之。
志于道德者。必察其素行。志于经济者。必考其史学。志于文词者。必折以班马韩柳之法度。其有合焉。然后收之。各就其长而导进之。宽之以六年小成之期。俾得专精于学。优其廪给无衣食之意。而县不次之格以为之劝。如此则海内才能卓越之士。皆将欣然乐就矣。然计其足与此选者。亦不过百许人。不能多也。就此百许人者。长养而成就之。使其进而效用。必能有益于时。阙而后补。亦足以传绪于后。则亦不为少矣。孰与夫多而不精。无以异于郡邑之学哉。臣窃见近日喉舌节镇之选。其慎其难。下至庶僚。效奔办事之才不乏。求其深识远虑忧国如家者实未多见。是以庶言颇亡足采。庶绩未克咸熙。蠲贷虽烦。而百室未臻于盈止。浇薄成习。而五品未归于亲逊。是皆人才不逮之所致。虽 皇上圣明。提纲挈领于上。百司庶务。幸无丛脞。然可谓小康。未可为上理。窃恐更数十年。学术日非。人才日陋。将复如明之隆万以后。臣不胜私忧过计。三代以上之人才由于教化。三代以下之人才乘乎气运。由于教化者。递衍为无穷。乘乎气运者。一发而易竭。必也以教化挽回之。使人才迭兴。乃可以度越唐宋。比隆三代。臣先于编修任内轮奏。曾援王制大乐正升进士之文。略陈人才衰盛之故。词不别白。无以仰冀 天听。兹复援周礼师氏之文。而详及于明之学制。惟 聖主少意焉。
进书札子
夏之蓉
汉董仲舒曰养士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宋马端临曰汉初博士虽各以经授徒而无考察试用之法至武帝始立学校之官置博士弟子员皆由仲舒发之
臣谨按国家致治之本。首在得人。而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使人不敢冒无实之名。则造就隆而贤才奋。故有其事甚习。其术似迂。而规制不可不详者。太学是也。汉初去古未远。庠序之事。已多阙焉。至武帝时。董仲舒以贤良对策。乃进太学养士之说。帝善其对。置五经博士。元朔中。复置博士弟子员五十人。考西汉博士入官者。有疏广彭宣夏侯胜辕固后养之徒。博士弟子入官者。有儿宽萧望之匡衡施召信臣之徒。或以经术显。或以干济着。得人之效。于斯为盛。然臣尝有疑焉。太学养士。自汉以后。相沿不废。晋武帝时。太学生至三千人。唐贞观中。广学舍千二百间。宋立三舍之法。生徒来学。日益增扩。而得人不若西汉之隆者何也。所设非所尚。所取非所用。师法不立。而规制不定故也。汉崇经术。尚吏治。举士必问乡评。入官必试实迹。故通春秋即可以决狱。通尚书即可以治河。通周易即可以卜筮。通礼即可以议仪节定郊祀。通诗即可以朝夕讽诵。为陈善纳诲之实。未有不得其用者。其教之也。选名儒为学官。经术行谊。实足为弟子所则效。故博士官虽小。而朝廷大谋议。丞相御史大夫中二千石二千石外。必列博士。引经据古以参其是非。重之也。试补弟子之法。郡国县邑。有敬长上肃政教好文学者。由令相丞长递察之。令与计偕。其核举之严如此。一岁皆辄试。通一经以上及高第秀才异等者。或补文学掌故。或以名闻。诸不事学及下材。皆罢遣之。其考校之精如此。故其时充选甚难。而成材转易。晋唐宋以来。岂不亦崇太学之名。然设博士为五经。而晋则竞趋庄老。设辟雍为实学。而唐则竞尚声韵。设成均为人材。而宋则端工科举之文。晋固不足道也。唐宋规模。彷佛汉氏。而所尚不存。徒为文具。则亦辗转相承。日趋日下而已。古人有言。经师犹易。人师实难。非独人师难也。经师亦自不易。汉之学者。通一经可以用之终身。后之学者。通五经不能见诸一事。夫太学国家所以造就天下之英才。自非德行道义。卓绝于时。而经术文章。可信今而必传于后。未足胜其任也。为之师者。如不过教以科举之文而已。科名而工摹拟。习见习闻久矣。千里负Û三家之村。一哄之市。亦必有学究焉。成童以上。笈。以观光上庠。听其论说。观其仪范。不过如此。尚足敦教化而造髦彦乎哉。且唐宋非无人也。阳城为师。而世奋于忠孝。胡瑗为师。而士习于经义。其明效大验。亦可1已。唐由明经入仕者。不如进士。士皆重进士而轻明经。宋由太学入仕者。虽有上舍释褐。而亦不如进士之盛。其核举考校之法。又不如汉之严且精。此太学储才。所以为虚名也。伏惟 陛下稽古右文。于乡会抡才之外。各省学臣举拔贡生暨俊秀之士。得升太学者凡百八十人。较之晋唐宋以来。充入之数若甚减。而较之汉时博士弟子五十人之制。则已增矣。今诚力矫文词之弊。仿经义治事二条。详明规制。其属之经义者。易诗书三礼春秋三传为一科。二十一史通鉴纲目为一科。或专通。或兼通。分为差等。以时稽之。以月试之。以岁省之。合者不合者去。其属之治事者。为田赋。为兵法。为刑为礼为历律。各令自署所长。分条考核。果德艺可观。大司成列诸荐剡。以备擢用。其余一切罢遣。如此则程材实矣。将使参著作之选。必有夏侯胜匡衡施之徒出焉。膺民社之寄。必有彭宣儿宽召信臣之徒出焉。且非独于此也。京师为首善之地。太学诸生。储才待用。则天下党庠术序。靡不闻风兴起。董子所谓教化之本原。不信然与。抑又闻之。汉世太学之制。诸不称者。郡国之滥充。博士之失教也。是在 陛下加意而已。
进呈经史二篇
陶正靖
周礼天官乃施典于邦国而建其牧立其监设其参傅其伍陈其殷置其辅
臣谨案注。先郑以殷为治律。辅为民之平。后郑则以殷为众士。辅为府史。以今直省之制准之。殷则今经历理问主簿之属。府史则今书吏也。原设官之初。如经历等职名。本用以检详律令。佐治文书。顾其出身冗杂。人才凡鄙。反不如书吏之熟习也。于是权浸移于吏。而此数官几为虚设。又以书吏之不足寄心膂也。于是别延幕宾。幕宾中之才且良者。十不得一。其余粗习律例。略谙故事而已。而不才之尤者。或蛊惑其官。甚且制之。而与吏表里为奸。如往者田文镜之幕宾邬姓者。威行一省。遍布党羽。此中外共知者。又有近日粤西之幕宾。教其官以杀人灭口。逃窜无获。此见于弹章者。其干法乱政亦甚矣。所以然者。幕宾立身事外。劝惩弗及。是以敢于为非。加以声气交通。香火情熟。凡在上司之幕者。必不肯重绳其下。其或负罪逃窜。望门投止。互相容隐。是则 国家所与共治外者官也。而实非官也。幕宾而已。幕宾之所习者法也。而非法也。因缘为奸利而已。刑名家言。本不足致上理。而又使小人窃持之。欲求化民成俗之效。不亦难乎。往者侍郎吴应棻曾论及此。第欲别设九品掾司。仍是苟且迁就之说。是以格而不行。臣思经历等官。即汉之掾属。唐之幕僚也。然在汉唐时。长官得自辟署。故所用多得人。其名闻于朝。故功罪有所考。其贤者或升朝列。以致通显。故士有所劝。今诚欲除幕宾之积弊。则亦酌复此法而已。试以郡县言之。郡僚宜全置。州县之属宜增置。如所用幕宾之数。其资格则自生监及考满吏。皆得为之。由长官辟署。而闻名于部。不法者劾之。不胜任者易之。其俸禄则取诸其所以延幕宾者。于公帑无分毫费。其功罪则从其长。而以年劳序迁。尤异者许特荐。两司之幕亦如之。督抚亦如之。皆奏名而下诸部。两司以上所荐者。得升印官若府佐贰。如此则幕宾皆乐趋之。而经历等官多得其才。国无冗食之员。官收臂指之助。斯陈殷置辅之义也。柳宗元有言。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方伯连帅。然则经历等官。未可以卑而忽之也。此数官之事治。则居其上者。可不劳而治矣。敢缘经义而罄其愚。惟 圣主详择焉。
汉书循吏传宣帝尝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无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石乎臣谨案汉循吏之治。实足以厚民生而兴教化。为后世所莫及。其故何也。自罢侯置守。而天子所与共治天下者。太守而已。其下乃有令。令以民情白之守。守以闻之天子。是天子与民相隔无几也。其后增置节镇。为控制计。非为牧养计。至于大官猥多。则守令之承事逾难。而民情之壅隔逾甚。虽有为民请命之吏。上司且层累而遏抑之。凶荒待赈。往往稽缓。讼狱驳诘。动淹岁时。此吏治之所以不如者一也。汉时太守之权最重。其兵得自将。其僚佐得自辟。吏民罪非殊死。皆得自决遣。苟得其人。则千里之内。令行禁止。盗息民安。诚权重之所致也。夫权重固易以为非。亦易以为功。权轻则不能为非。亦不易为功。其贤者苦心干济。功不其半。其中才则谨自守。而文深猾贼之徒。倚法为非如故也。是谓轻于责功而重于防非。此吏治之所以不如者二也。汉世迁除之法。虽不能详。考诸史传。或县令征拜议郎。议郎出为太守。太守入为公卿。阶级无多。故久任之而不为淹滞。位遇已重。故人安于职而不萌苟且。今令循资格至太守。远者须数十年。精锐之气已消。戒得之患已及。固无足与共治矣。而其超资躐序者。又多得巧利捷给之才。徒长营竞之风。无补敦庞之化。此吏治之所以不如者三也。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宣帝又以太守为吏民之本。观于哀平以后。而吏民讴吟思汉。用启中兴。则吏治之明效也。夫治外之权。固不能不重。而假之于节镇。职名尊而统辖广。不免有隔膜之视。甚至有尾大之惧。此魏晋至唐。所以为失也。若归之亲民之吏则无虑此。此汉制之所以为得也。自三代以后。享国久长者。惟汉唐宋明。其为治亦互有得失。若以治外之制言。臣窃以汉为最近古矣。
进讲经义折子乾隆三年
彭启丰
行爵出禄必当其位
臣案盛夏之时。发生方遂。大君行庆赏之典。所以顺天时也。大尉。先儒以为秦官。杰俊谓有才。赞则引而升之。贤良谓有德。必遂其行道之志。长大谓有力者。则举建而用之。然犹恐有滥及也。故申之曰。爵必当有德之位。禄必当有功之位。书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记曰。爵人于朝。与众共之。人君驭臣之柄。莫大于此。设有不当。而徇一[己](已)之私好。则必无以正朝廷。正百官也。臣愚窃谓所以使之当其位者有三焉。一曰尊宰辅以崇其体。二曰恤臣以达其情。三曰久任使以专其职。明良之世。泰交一德。君不疑其臣。而臣自不欺其君。至于惩大臣之专擅。戒情之朋党。此为夫主威不立。庶政不修者言也。若夫英明素着。躬亲万几。宵旰忧勤。无时或替。其左右之大臣必有耆艾硕德。从容朝廷之上。以培养元和。自能汲引善类。扶植忠良。故曰任贤勿贰。去邪勿疑。既知其为贤。则布以腹心。隆以礼貌。此国家体统所关。而凡陈力就列者。皆有所倚重矣。至如小臣。虽仅邀一命之荣。沾代耕之糈。未能当大任。与大议。然自其读书稽古之日。积思展布。亦已久矣。今日之小臣即他日之大臣。故圣王每优恤而厚期之。其厚期之至意。尤在作其敢言之气。有时大臣不言。而小臣言之。不可以位卑言高为罪也。台谏之官。以言为责。固当责以尽言。即翰林曹郎亦宜令分班陈奏。讲明经术。敷陈庶事。朝廷耳目既广。自能赞成清明之治。臣下支体辐辏。亦摩厉而不至于废。此安坐而获用人之至计也。天之生材。至不齐也。人之抱才。不相假也。有娴于文雅。未必能理刑名者。即如虞廷诸臣。兵农礼乐。各有专司。一官终身。不易其任。若甫履其地。旋改而之他。叩以政务。必茫然莫辨。亦有明习其事。而不肯精心办理者。夫既定三载考绩之典。则黜陟幽明。约以三年为断。非有大故。不轻去位。俾人与官相习。官与事相宜。推之郡邑守令。有民社之责者。使果吏习而民安。宜仿古者增秩赐金之制。即有殊擢。亦不迁其地。则惇大成裕之风。与明作有功之效。相济而成矣。古者累日以致贵。积欠以致官。铨之法。莫善于简要。莫不善于烦琐。删订册籍。判别岁年。吏书不得颠倒其间。而后画一可守。况人才之造就。亦必优游渐渍。俟其有成。苟非有奇材异能。震惊侪俗之望。宁循循焉守资格而不变。既可免壅滞沈沦之叹。亦足息觊觎奔竞之私。履之象曰。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礼之为。秩然不可紊。能使民志宁一。官人者亦较量先后。秩其次第。则章程厘然。志气恬然矣。凡此三者。要在人主之一心。公平正大。悉去偏私。举错自得其当。乾坤之量。无不覆载。日月之明。无不照临。所谓正其本万事理者也。书曰。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四时皆然。不但盛夏之月也。
皇朝经世文编卷十一
治体五治法上
善化贺长龄耦庚辑
治法论
陆陇其
帝王之道。中而己矣。惟中故缓狱措刑而不厌悉而不厌其烦。独持大体而不厌其简。此唐虞三代之治¾其宽。诘奸锄暴而不厌其严。治具。所以万世莫与京也。苟不审其中。而徒徇于一偏。方其宽也。则奸宄肆行而不知诘。方其严也。则无辜触网而不知恤。方其烦也。则天下多事而吏弗能纪。方其简也。则教弛法废而上弗知饬。安在其能振风俗而感人心乎。汉唐宋之所以有古治遗意者。则以其宽严烦简偶合于中也。其所以不如三代者。则以合而有未尽合也。今皇上绍承先烈。思所以整齐风俗。和辑人心。则宽严烦简之间。诚不可不加之意。然愚窃谓今日为宽严烦简之说者。皆未得其要而徒徇一偏者也。故见周礼之委曲烦重。则以为宜用烦。见太公之三月报政。则以为宜用简。见汉高三章之约。则以为宜用宽。见诸葛严峻之治。则以为宜用严。夫周公之治周诚烦矣。然其间岂无简者存乎。太公之治齐诚简矣。然其间岂无烦者存乎。汉高孔明诚一以严而一以宽矣。然宽者岂无用严之处。严者岂无用宽之处乎。盖宽严烦简者。为治之大体。因乎时者也。宽严并用。烦简互施者。为治之大要。随乎事者也。故善为政者。贵因时而知变。又贵因事而知变。苟谓时可宽而一乎宽。或可严而一乎严。犹未知宽严之变者也。谓时可简而一乎简。或可烦而一乎烦。犹未知烦简之变者也。皇上垂统方新。比之于周。则正成康制礼作乐之会也。其道宜用详。拟之于汉。则又文景与民休息之会也。其道宜用宽。此今日之时则然也。然以其事论之。则又有不可概论者。愚请得指其一二。而其它可以类推焉。今日之宜详者莫大乎尊卑上下之差别。宜简者莫要乎簿书文移之虚名。宜宽者在钱粮之诖误诏狱之株连。宜严者在吏胥之舞法守令之贪污。尊卑上下之辨。所以节淫侈定民志也。今胥隶得与搢绅同服。商贾得与公卿齐饰。而法制不立。其间将何所底止乎。宜命礼臣酌其差等。不厌精详。务为定式。庶贵贱不踰。而朝廷之名器。足为重于天下。此以详为贵者也。簿书文移。上下所凭以为信者也。然今上之施于下者。非必其尽行也。以应故事而已。下之申于上者。亦非必其尽行也。以应故事而已。而徒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成其所欲。此可不思所以省之乎。宜务在必行。不为虚文。庶官吏得尽心于职业。亦以少损奸豪之虚伪。此以简为贵者也。钱粮之催征不可宽矣。然以分毫之拖欠而遭黜革。以限期之稍踰而加谴谪。不已甚乎。诏狱之审录。有不得已矣。然以一事之蔓延而累及千百。以一人之有罪而祸及亲属。不已甚乎。此宜以宽为贵者也。吏胥之舞法。亦既屡申饬矣。而舞法者自若。守令之贪污。亦既屡申饬矣。而贪污者自若。岂非舞法贪污者未必尽发觉。发觉者未必尽加诛乎。此宜以严为贵者也。故愚尝论之曰。宽而详者为体。严而简者为用。此今日之中道也。致治之谟。无踰于而非治之本也。治之本在W此。虽然犹有进焉。夫宽严烦简者。治之皇上之一心。汉唐宋所以不如三代者。非独其政之未尽适中。亦其心有未纯焉。是故以至仁为心。而无杂乎偏私。以主敬为心。而无入乎怠弛。此又皇上用宽用严用烦用简之本。苟无是心而欲施之政事者尽得其中。岂有是理哉。
原法
朱仕琇
意者上与下同适于治之路也。法者所以象上之意。导天下使不迷于路。路之秦而谲以越。行者始信而终疑。故明法者不可不先之以意。意立矣。则法其所立之景也。长短曲直。天下得进而求之。以推其不二。故令下而风行。教成而弗叛。意者何主也。曰仁义忠信是也。四者之为天下迂久矣。然四者道行。则匹夫负重。旅山海而无忧。一日失之。则兵起于室。故虽前世暴君干辟恣睢。而其张下郡县诏令。未尝不日以四者责望天下。诚见夫四者之足以藏身也。使天下诚如暴君诏令。以敦四者。则分明而恩固。虽剥肤椎髓。赤立穷困。犹徘徊濡忍。上下相维。以持暴君。则暴君之意。岂不得耶。故迂四者。是未睹四者之利也。暴君利四者。日诏于天下。天下瞠而莫应。以法坏而意不至也。修法奈何。曰刑名之家。曰严家无格虏。故明威以行法。细赏深罚以致威。威气中人则贼心生。其法之行。如裹针于絮而寝处其上。安其柔而不知偪于刺也。息偃辗转。未几而身血毙矣。商君则此亡秦。酷吏以此衰汉。法行之时。夜户不阖。道无拾遗。境内肃清。豪猾屏息。声震殊俗。远塞益北。上之人御此威而过自喜也。心泰意侈。巡山告功。刻石颂德。谓天下不足为。而子孙长治。然忠爱根芟。祸贼胎结。皮傅骨离。形强脉死。九族崩心。安问闾巷。一旦乘机迸裂。远近冰释。名号四起。城池自下。国亡之日。求一人死宗庙社稷不可得。秦之二世是也。威极而犯。法极而靡。苟取一切。不可暨于精微。垂之后世。是以明君不用也。故善制法者以意。不善制法者以威。世之说者。皆曰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故为天下宜明法而隐其意。若是则以诈令也。意倍仁义忠信四者。而举四者之法。挟非质张浮具以愚天下。天下即襮其法而衷其意。还以愚上。上下相谲。幽险荒芜。则人心败而世道忧。父不能恃子。夫不能恃妇。恤不能恃。任不能恃友。伏刃酒食。匿交际。礼容正色。以相篡取。圣口兽心。则四者反为天下市。故文忠市伪。文爱市忍。阴阳反复。泯泯棼棼。吾不意周公仲尼之训。直为盗跖佐奸也。举天下如此。则君人者何以安其位耶。一的立而万矢至。斯上人隐意之祸也。故诸葛忠武治蜀。赏罚严明。与商君治秦无以异也。一则车裂而民不怜。一则身殁怨家出涕。举国若丧考妣。不忍除服。白帽成俗。宣与幽之效也。秦民不敢议令。而忠武之震庸主不疑。则其心迹之宣与幽固可见矣。夫宣者求人知。知之则不逆其意。幽者畏人知。知之则其毒欺己而法讫不行。此商君之所处所以为可危也。夫商君营戎狄为鲁卫法。未尝不举四者也。而其反若此。故荀卿曰。宣而成。隐而败。闇君无有。周而成。泄而败。明君无有。上幽而下险。上明而下化。诚审于理乱之原也。故君人者必将以四者着之意矣。则哀矜惩创之思。闯然人皆见之。吹嘘百度。朝野震动。如春将雷。百蛰物皆鼓翼顿足。启穴吐土以俟出。则虽未下一令。未画一谋。而民固已早正以待之矣。由是图议大中。以规无弊。纲举目张。以持四者。原而流之。本而生之。不于其意少加损焉。则其政事之下。浩浩乎若江河。累累乎若转丸于壁。知必无有滞之者也。赏一而劝百。刑少而威众。读诏书则泣。乐政成则歌。求其自而无可疑。故视听得一。而心志得齐也。是以朝廷清明。官吏信度。上下胶固。风俗美。易世之后。其教可复。夫意与四者皆不敝之器也。两不敝相合明示天下以系之。其明不可灭。其系不可解。此法之所恃以长固也。故偷主恃法。圣君明意。意立而法举。则王路不塞。百世长享矣。四者之利大见于天下。而迂之者杜口矣。暴君所日诏而不应。刑名之家所一切求而不能无患。而此已安坐而致之。指撝而天下从其袂。叱而鬼神应其气。夫近在方寸之间。不出+席之际。而兆民之志已通。万世之理已得。正非索之幽渺。而荒远不可稽者也。则君人者夫何惜而不加之意也耶。
管仲论
任启运
管仲霸之始。王道所由绝也。而吾谓欲复王道必自管仲始。今有人焉。自崖而坠万仞之渊。其所由起者。必其所从坠之崖也。自中华而适荒外。其所由反者。必其所从出之塞也。管仲者王道所从坠之崖。伯功所从入之途也。故吾谓欲复唐虞三代之王道。必自管仲始。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孟子恶其假。非恶其仁也。不然。仲之存邢封卫。何异于武王之兴灭继绝。仲之连乡轨里。何异于周礼之井邑乘邱。乡长三选。何异于乡举里选哉。今以孟子贬仲之故。并仲所讲求之法而尽置之。是孟子特恶其假。而今乃恶其所假之仁也。唐虞三代之遗必不可复矣。吾于伊周而后。所深好笃嗜者。莫如管仲。其次则汉之诸葛武侯。唐之狄梁公。李邺侯。陆宣公。宋之韩魏公。李忠定公。明之于忠肃公。王文成公。其人皆具旋乾转坤之力。武侯固以管仲自比。其实狄梁公以下诸贤。其经世之学。皆深于仲者也。武侯之仁过于仲。而治迹反出仲下。盖仲所承者。禹汤文武之遗。而武侯所承者。季汉之末也。今之儒者。概以孟子卑仲。遂并仲所承禹汤文武之法。尽弃而不道。呜呼。此其所以终古不反者欤。
养民论
钱维城
治天下者。势而已矣。势之所在。道法出乎其中。道一而法不一。则百变而不离其宗。法一而道不一。则与世推移而要归于无弊。治民之道。无过教养。后世之教民。非犹夫先王之教民也。然求其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各得其所无以异。所谓法不一而道一者也。养民之法。在务本而节用。务本者勤之谓也。节用者俭之谓也。人情无不自爱其力。出所爱以图之。必不肯轻所爱而靡之。故勤者必俭。而劝俭必先劝勤。然而后世之患。不徒在于不勤不俭也。北方之田。一夫耕数十亩。犁而种之。不薅不培。无桑麻布絮之事。妇女嘻嘻而坐食。南方则不然。耕织之业。男女同力。其勤如此。安虑其不俭。然而衣食不完。与北方等。其故何哉。后世之财与三代不同者二。古之所谓财。布帛菽粟而已。皆产于地而出于农。今不重布帛菽粟而重金钱。农夫红女。终岁勤劳。而所获或不易一握。此一握之物。又寒不可衣。饥不可食。而无之即无以应官吏而行交际。夫金钱既寒不可衣。饥不可食。而重之者谓得之而寒可得衣。饥可得食也。是其要仍归于布帛菽粟而止。而所贵乃在空虚无用之地。以无用制有用。于是不耕不织者有权。而本计失矣。古者计口授田。一夫百亩。其贫富之分。不过地有肥硗。人力有强弱勤惰。无大相悬绝者也。今则不然。富者田连阡陌。而贫者或无立锥。农夫受其田而耕之。役使如奴隶。豪商大贾。挟其金钱。买贱卖贵。子母相权。岁入或数万金。考史迁货殖传。富者不过万金。小者千金。今富者。或以数百万数十万计。夫布帛菽粟产于地。产于地者有恒数。积于此必歉于彼。今以一家而有数千百家之产。则以一家而致失业者数千百家也。金钱制于人。制于人者无恒数。积之既久则其势愈重。而其归之也愈大。是富者日益富。而贫者日益贫也。此二者。后世与三代异者也。势与三代异。则务本节用之说。适足以长富民而重困贫耳。且后世之患。尤在于贫者好自修饰。而富者多节啬。余幼时见有为大吏者禁民婚娶。不得用彩舆鼓乐。而民之业其事。闭户不得食者数百家。有胜地。禁民不得游。伐其花木而薪之。而民之恃其地而食者万人。皆怅怅无所适。此不知通变之道者也。先王之制为冠婚丧祭。与岁时伏腊。令民皆得燕饮欢乐。交接往来者。岂徒曰将以行礼也哉。盖以顺其情而致其用。而有无相通之道亦存乎其间也。周礼荒政十有二。而曰蕃乐多索鬼神三者皆繁费之事。先王以为岁饥。贫民必无力于此。其能致力于此者。必其有余者也。因其有余而导之行礼以通其用。而贫民亦因其事而得食。此后世以工代赈之法所从来也。故多其节目。使富民皆得以自畅其情而乐于行礼。则贫民之得食者必众矣。节用之道。不可概而行之。若夫积重之势。不可骤返。则以渐除之。而先去其太甚。金钱之用不可去也。去之。失其富者不独商贾。而在国家。要使布帛菽粟稍得其用。民间贸易。尺布斗粟皆许相通。惟价极大者及行旅者。乃得用金钱。则农夫红女。非官租税无所用之。而金钱之势轻。占田多者不能悉举而归之官。立年而限之。自某年始。田已至若干者。不得增置。不五十年亦渐均矣。此与世推移之说也。
三代因革论一
恽敬
三代以上。十而税一。用之力役。用之田猎。用之兵戎。车马牛桢干刍粮器甲。皆民供之。而民何其充然乐也。三代以下。三十而税一。力役则发帑。田猎兵戎则召募。车马牛桢干刍粮器甲。皆上给之。而民愀然拂然。若不终日者然。何也。韩子曰。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虽然未既也。一人为贵。而数十人衣食之。是七民也。一家为富。而数十人衣食之。是八民也。操兵者一县数百人。是九民也。践役者一县复数百人。是十民也。其数百人之子弟姻娅。人数十人。皆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是十一民也。牙者互之。侩者会之。是十二民也。仆非仆。台非台。是十三民也。妇人揄长袂。蹑利屣。男子傅粉白。习歌舞。是十四民也。农工商三民为之。十四民享之。是以天不能养。地不能长。百物不能产。至于不可以为生。虽有上圣。其若之何。古者上有田而民耕之。后世富民有田。募贫民为佣。一佣可耕十亩而赢。亩入十取四。不足以给佣。饥岁则亩无入。而佣之给如故。其赁田而耕者。率亩入三。取一归田主。以其二自食。常不足。田主得其一。又分其半以供税。且困于杂徭。亦不足。此农病也。古者工皆有法度程限。官督之。后世一切自为。拙者不足以给身家。巧者为淫巧。有数年而成一器者。亦不足以给身家。此工病也。古者商贾不得乘车马。衣锦绮。人耻逐末。为之者少。故利丰。后世一切侪之士人。人不耻逐末。为之者众。故利减。其富者穷极侈靡。与封君大僚争胜。胜亦贫。不胜亦贫。此商病也。夫以十四民之众。资农工商三民以生。而几几乎不得生。而三民又病若此。虽有上圣。其若之何。恽子居曰。三代之时。十四民者皆有之。非起于后世也。圣人为天下四民日增其数。十民日减其数。故农工商三民之力。能给十一民而天下治。后世四民之数日减。十民之数日增。故农工商三民之力。不能给十一民而天下敝矣。圣人之道奈何。曰不病四民而已。不病四民之道奈何。曰不病农工商而重督士而已。夫不病农工商则农工商有余。重督士则士不滥。士且不能滥。彼十民者安得而滥之。不能滥故常处不足。十民不足而农工商有余。争归于农工商矣。是故十民不日减不能。夫尧舜之时。曰汝后稷播时百谷。曰畴若予工。曰懋迁有无化居。所谆谆者三民之生而已。殷之盘庚周之九诰皆然。此圣人减十民之法也。曰三代之时。二氏盖未行也。十民之说。可得闻乎。曰太公之华士。孔子之少正卯。孟子之许行。皆二氏也。有遣戍则已养兵有庶人在官则已顾役有门子余子则已有富贵之游闲者矣。其余皆所谓闲民惰民是也。然则有天下之责者。其亦于三民之病。慎策之哉。
三代因革论二
恽敬
然则三代之养兵。可得闻与。曰可。周制六乡为六军。六遂倅之。此民兵之制也。三代皆同者也。夫民兵既同。养兵不得不同。何也。周官司右掌右之政令。凡国之勇力之士。能用五兵者属焉。郑氏康成曰。选右当于中夫。选右则皆兵也。曰属焉。必非散之井牧者也。非养兵而何。虎贲氏虎士八百人。郑氏康成曰。不言徒。曰虎士。徒之选有勇力者。夫徒皆食于官者也。非养兵而何。虎贲氏主环卫。然武王用之伐殷矣。周官八百人。而武王三千。是必有倅卒也。非养兵而何。非直此也。古者戍皆更代。更代必以期。期之内皆不耕者也。主刍茭之峙有人。主粮糗之供有人。主兵甲之用有人。主壁垒之防有人。与养兵何异乎。此兵之守者也。周公东征。至三年之久。穆王西征。至万里之远。皆驱之战者也。与养兵何异乎。夫司右虎贲氏。周之官也。则夏殷不能无勇爵不能无环卫之士可知也。采薇出车杕杜。周之诗也。则夏殷不能无屯守之卒可知也。殷余之难。荒服之勤。周之所由盛衰也。则夏殷不能无观扈之讨鬼方之伐可知也。是故民兵既同。养兵不得不同。盖古者大国不过数百里。小国不过数十里。疆事之争多。而越国之寇少。耕耘之氓可以战守。是故以民兵守其常。以养兵待其变。至春秋而有踰山海之征。连诸侯之役。战国之世。抑又甚焉。秦汉以降。万里一家。一起事或连数十郡。一调兵或行数千里。是故以养兵持其常。以民兵辅其变。二者交用。各得其宜。不可偏废也。且人之受于天也。古厚而今薄。教于人也。古密而今。故古者士可以为农。农可以为兵。后世驱士于农则士坏。驱农于兵则农坏。泛令之则诡入诡出于二役而无用。严束之则积怨畜怒于一役而不安。是亦治天下者所宜深计也。夫世之儒者。以汉之南北军为是。而八校为非。唐之府兵为是。而骑为非。夫南北军府兵。已非三代之制矣。何必此之为是。而彼之为非耶。况乎郡兵之法未改。则八校无害于南北军。屯田之制能行。则骑无害于府兵。宋之保毅义勇。明之箭手矿夫。则养兵且借助于民兵矣。是在养兵者善其制耳。不然取后世之民而日以荷戈责之。几何不速其畔也哉。
三代因革论三
恽敬
周官小司徒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以起军旅。以作田役。以比追胥。以令贡赋。贡赋之外皆役事也。起军旅。兵役也。田。田役也。役。力役也。追胥。守望之役也。后世兵出召募而兵役废。兵役废而田役亦废。守望之役亦废。所不废者。力役而已。至并租庸调为两税。而力役之征亦废。古之役事。无有存焉。周官乡大夫之属。比长闾胥旅师党正。乡官也。遂大夫之属。邻长里长酇长鄙师。遂官也。汉曰三老。曰啬夫。曰游徼。皆赐爵同于乡遂之官。唐曰里正。曰坊正。则役之矣。宋曰衙前。督官物。曰耆长。曰壮丁。捕盗贼。曰散从。曰承符。曰弓手。任驱使。则役之而且虐用之矣。周官宰夫八职。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书以赞治。七曰胥。掌官序以治序。八曰徒。掌官令以征令。其制历代皆行之。夫军旅田役追胥之役。民役也。府史胥徒之役。官役也。自民役废。而乡遂之官。等而降之以役焉。至宋而衙前之役。如官役之府史。耆长壮丁散从承符弓手之役。如官役之胥徒。其官中之府史胥徒自若也。盖唐自中叶以来。天下扰攘。官役不足以周乎其事。遂取之于民以助之。助之既久。则各有职司。职司既定。则各有功过。其始以民役代官役之事。而视为固然。其继以民役供官役之令。而亦视为固然。其后以民役任官役之过。而亦视为固然。至熙寍之时。而民役不可为生矣。是故乡遂之末流变为差役。差役之末流变为顾役。差役则民劳而财日匮。顾役则民逸而业可常。天下无无弊之制。无不扰民之事。当择其合时势而害轻者行之。后之儒者。以熙寍之法而妄意诋诽。非知治体者也。且以后世官役之害民。为熙寍顾役之弊。则尤不可。何也。熙寍所顾之役。民役也。后世之官役。自周之府史胥徒而已然。三代圣人。赋之以禄以安其身。宽之以时以习其事。教之以道以正其向。威之以刑以去其私。如是而用之。岂有虎冠鹰击虿螫域射之事哉。是故知官役之可顾而官府修。知民役之可顾而闾里寍。知官役之可减而苛扰之事除。知民役之可尽罢而海内皆乐业矣。
三代因革论四
恽敬
由是观之。圣人所以治天下之道。盖可知矣。利不十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此经常之说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此便私挟妄之说也。虽然有中道焉。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此权衡于前二说。而知其重轻俯仰者也。夫莫大于封域之制。莫要于人民之业。莫急于军国之务。而圣人一以宽大行之。况乎节目之细。寻常之用哉。夫人之养生也。日取其丰。人之趋事也。日得其巧。圣人节其过甚而已。如宫室之度。求其辨上下可也。夏之世室。殷之重屋。周之明堂。其不同者也。而民之荫室何必同。如冠服之度。求其行礼乐可也。夏之母追。殷之章甫。周之委貌。其不同者也。而民之短褐何必同。俎豆之华疏。不同于庙。干戈之琱涂。不同于师。车旗之完敝。不同于朝。粟帛之纯量。不同于市。盖圣人之治天下有二。伦物之纪。名实之效。等威之辨。授之以一成之式。齐之以一定之法。天子亲率诸侯大夫士以放之于民者。必使如丝之在缫。陶之在甄。无毫黍之溢减。而天下之心定焉。若其质文之尚。奢约之数。或以时变。或以地更。故养生不至于拂戾。趋事不至于迂回。于是首出而天下归之。三代圣人。盖未之能易也。彼诸儒博士者。过于尊圣贤而于察凡庶。敢于从古昔而怯于赴时势。笃于信专门而薄于考通方。岂足以知圣人之大哉。是故其为说也。推之一家而通。推之众家而不必通。推之一经而通。推之众经而不必通。且以一家一经。亦有不必通者。至不必通而附会穿凿以求其通。则天下之乱言也矣。
封建论绿野斋文集
刘鸿翱
自秦废封建。柳子厚以为封建非圣人意。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苏子瞻子由并主其说。刘子曰。子厚之论封建是也。其言周秦之公私则非也。封建之废存。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上有修德之天子。封建治。郡县亦治。然封建必德大乃治。郡县德稍次亦治。其理易明也。上无修德之天子。封建乱。郡县亦乱。然郡县必大不德乃乱。封建德稍衰即乱。其理易明也。故封建之天下。非尧舜禹汤文武之圣。不足以怀服。郡县之天下。汉唐宋元明之英君懿辟。一人独运于上。公卿大夫士承流于下。民未尝不获安。天为是虽不生尧舜禹汤文武。而天下已治矣。三代后天不能常生尧舜禹汤文武。则不能不废封建。或曰中原之地。不郡县不足以尊天子。边陲之地。不封建不足以控四夷。余则曰天之废封建。无中外异也。以天下之大。命将出师。反不如一隅之诸侯乎。是自割其土地也。是倒授兵柄于人也。是防边外之寇。而树边内之敌国也。国家威德鼎盛。彼或捍御外侮。以邀天子之宠命。一旦凌夷。即帝制自为矣。且汉唐皆威服万里。穷发之邦。无不梯山航海而来。边陲不封建。未见四夷之必能陵中国也。或曰异姓可不封建。同姓无土地甲兵。欲望其扶危定倾于丧乱之日。虽少康不能中兴。是又不知社稷之安危。国祚之短长。在王者之祈天永命。不在懿亲之私土子民。天苟未厌汉。光武崛起田间。克复旧物。何尝有一成一旅哉。天苟既厌其德。则我周之东迁。晋郑是依。当秦灭周时。晋郑之亡已久矣。将焉依乎。且汉有七国之变。晋有八王之乱。明有燕宁之祸。尤同姓封国之殷鉴也。说者又谓。吾所谓封建。有封建之利。无封建之害也。如唐颜师古之策。勿令过大。间以州县。杂居而治。可万世无虞。嗟乎。太宗未行师古之策。故说者云然。太宗行师古之策而受其害。则说者不复云矣。夫国虽百里。其主得操赏罚生杀之大柄。则与天子同也。今匹夫匹妇之含冤。朝告于天子而夕罪其吏矣。如师古之策。即云不足以长乱。国小。则值王室之变。藩卫天子而不足。而主不贤。祸及民生而有余。以一眚之故。天子遽废其君。绝其世。非所以议功议亲也。以议功议亲之故。而使匹夫匹妇之冤不得伸。岂王者不使一夫失所之义乎。然则封建之不可复无大小一而已矣。吾故曰唐虞三代之封建。天也。秦之废封建。亦天也。汉唐宋元之末。海内分裂。雄割据。皆自相攻杀。合于一而后已。天不生尧舜禹汤文武之君。不当尧舜禹汤文武之时而议封建。是欲使天下之民无孑遗也。岂天道哉。
井田论绿野斋文集
刘鸿翱
三代封建井田之制。后世谈治法者皆惜其废。然自秦历汉唐宋元明。非无英君懿辟。有志复古之主。而卒不能复。夫封建之废。人主有太阿独运之便。柳宗元曰。私其一[己](已)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井田下有利益于民。上无害于君。而亦不能复。盖其势有不行者矣。论者曰。复井田必夺富民之田以与贫民。富民不服必生乱。苏眉山曰。使富民皆奉其田归公。计为川为浍为洫为沟为遂之繁多。必塞溪墼。平涧谷。夷邱陵。破坟墓。坏庐舍。徙城郭。易疆陇。穷天下之力。端力于此。不治他事而后可成。井田成。民之死骨已朽矣。余谓民即不劳不死。其势亦断不可行。何也。古者王畿方千里。公卿大夫元士采邑毕在其中。公侯伯子男附庸皆方百里七十里五十里不能五十里不等。有卿有大夫有上士中士下士。其所食之田。不过如今之村堡。民之力穑以奉其上。略如今富民之佃。而又大半世禄。高曾祖父。与民相依为命。地狭则措理易周。情亲则甘苦不忍以自私。又择民之耆德。为比长闾师里宰党正。岁时简稼器趋耕耨。无异父兄之督率子弟。故上以诚爱下。噫嘻之诗曰。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下以诚戴上。大田之诗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下乐而颂声作。故可行也。自秦并天下。罢侯王。置郡守。州县之大者。兼古方伯连帅之封。小者亦在五等之列。令之不常如传舍。吏胥士人耻为。民之狡滑嗜利者应役。是时而行井田。地既辽阔难周。令与民情又而不亲。约一县之众不下数十万户。民之二十受田六十还田者日可数百人。令之精神不足以给。必假手于吏胥。财多者得肥饶。财少者得硗薄。舞文弄法。讼狱繁兴。从殷之助。则防民之自私其力。从周之彻。则遗秉穗皆干罪戾矣。岂不殆哉。且夫蚩蚩之氓。日尽力乎南亩。一闻官府之命。则骇汗不知所为者。此后世之民情也。悍吏之催科。嚣奔逐。而民犹有恃者。国家一定之赋。纵浮收倍取。民犹得食其所入之余也。若井田行。则民之有田无田。皆悬诸令与胥吏之手。民不得而自主之矣。如何其可行也。张子欲买一方之田。画为数井。上不失公家之赋役。退以其私正经界分宅里。重本抑末。以示可行。夫张子井一方之田则可。如合通邑大都之田而井之。欲保弊之不丛生。虽张子不能。何者。井田第可施于私土子民之世。封建废而井田断不能复矣。如曰复封建以复井田。而国家之治乱。又不在乎此。故君子勿取于泥古也。
限田论汉史亿
孙廷铨
哀帝初行限田之制。王侯已下至庶人。占田不得过三十顷。过科者没入县官。此其议本于董仲舒。欲以抑豪强。塞兼并。少近古井田之意。为论甚美。而卒难施行者。以远于人情也。盖上世朴未散。万法相维。故其君可以众建而不争。其民可以耦耕而不乱。至周衰霸起。而古法已尽废矣。况又数百年。欲则古昔而为治。固未有万法俱废而一法独立者也。且如天壤之间。山高泽深。二气之能。寒火热。一人之身。股长指短。万象之表。鹄白乌黔。极其不齐之数。至于倍蓗无算。固孟子所谓物情者也。今夫生民之有豪强贫弱。亦如是焉矣。天地得其理。则纷纭万感而胥育。王者平其政。则参差品而皆安。故夏殷之末造。井田无改。而桀纣之民贫。汉之初兴。阡陌亦无改。而文景之民富。在所以抚驭之者而已。固不必其齐同也。况当军旅灾祲之余。民有非业之作。野有不耕之田。欲驱天下而归农。苟有辟草莱以赡国赋者。惟恨其少。及其易世。各有分土。蒙业而安。遂欲裁多就寡。摧强为弱。为此纷纷者。贫者固怀非望。富者亦有何辜。非王政之平也。夫人情骤见倾夺。必不甘弃其所有。此不肯瓜分移寄。徒应空名。则必有攘夺矫虔。适资暴吏。而民始胶胶然乱于下矣。夫为治不本人情而好为高论。动以法古为名。甚则为王莽。不甚则王安石。祇以厉民而已。曷足尚哉。
偶记
陈鹏年
秦之暴不在长城。隋之恶不在敖仓。元之乱不在治河。安石之虐不在八股。惟其人既得罪万世。则虽有功于天下者。世亦且罪之。故为治当正其本而务其大。
识远则量大。虽至可震衒之事。视若寻常。其实原亦寻常也。武侯以王佐才。受顾命之重。但云先帝知臣谨慎。曹彬下江南。凯还时。但云至江南勾当公事回。昔人有德政。致猛虎渡河之异。对君问。但云偶然耳。今人梦得一钱。至旦还笑。掷骰遇采。逾日未忘。视此当何如哉。
涡河在淮之南。商船自淮入涡。至河南祥符县铜瓦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以达阳武。阳武去卫河只六十里。此元人陆运之故道也。倘漕运中梗。河道未能遽复。而又不经黄河之险。此亦备急之一策也。
昔人推水学者。曰郏亶。曰单锷。郏亶详于治田。单锷详于治水。兼而用之。水利举矣。然行之大是不易。昔周夏二公。治水吴中。民初不便。询诸父老。父老对曰。相公开河功多怨多。千载之后功在怨磨。二公断而行之。功施到今。
书崔寔政论后
袁枚
崔寔政论曰。严之则治。宽之则乱。孝宣之治。优于孝文。仲长统曰。人君宜书此一通。置之坐侧。是二人者。教后世之君。日以杀人为事者也。夫政者正也。当其可则政矣。古之圣人与其杀不辜。寍失不经。议贵议亲。非宽也。刑人于市。与众弃之。丕蔽要囚。非严也。亦曰当而已。当则无所不治。不当则无所不乱。安见严者皆治。而宽者皆乱也。或曰寔之为此言者。目击元成之衰。孝宣之中兴故耳。是大不然。夫元成之衰。是昏也。非宽也。果其宽则萧傅不杀。堪猛不诛。王章不死矣。孝宣之中兴。是明也。非严也。若果严则不弛酒食之禁。不除子匿父之条。不纵张敞之亡命矣。或曰寔此言。为桓灵之柔懦言之。是尤不然。善射者有志于杀人。其所杀者其仇也。不善射者有志于杀人。则旁穿斜出。必杀数十人而仇犹未死也。教英主以严犹可。教庸主以严尤不可。当桓灵之昏。党锢牢狱。毒流海内。李云寇荣张钧刘陶之死。寔犹以为未足乎。然则子产火烈之说非欤。曰。火明象也。明其法使不犯而已。不以焦烂为功也。古之人知英主不世出。昏主亦不世出。故为中人说法。曰御众以宽。曰宽则得众。曰宽而有制。未闻以严教者。以宣帝之明。而有意于严。故赵盖韩杨之死。犹不厌众心。况桓灵乎。吴刘廙作先刑后礼论。陆逊非之是矣。
名实论
张士元
天下之事。有本非格令之所限。而蹈常习故。若限于格令而不可稍变者。按其名则是。究其实则非也。试言其大略。一曰循例。一曰避嫌。古无所谓例。断之以义而已矣。无所谓嫌。出之以公而已矣。世道既衰。上不能无疑于下。下亦不能无疑于上。于是事之有例者。非例不敢为也。其无例者。以他事之例例之。亦非例不敢为也。令所当避嫌者。固不敢不避矣。即非令之所当避者。亦一切避之。何则。天下明毅之人少。而庸懦之人多。二事不利于明毅之人。而最利于庸懦之人。夫不循例不避嫌。而遇事奋发。有补于国家者。未必加赏。而循例避嫌者。虽逡巡畏缩。亦不加罚。则人臣何为而不循不避哉。此弊仍而不革。则举天下大臣小臣内臣外臣。皆奉格令以从事。而无由考其贤不贤才不才矣。故曰。不利于明毅之人。而最利于庸懦之人也。汉汲黯为谒者。上使往河内。视火灾。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仓粟。以赈贫民。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丙吉治巫蛊郡邸狱时。宣帝以皇曾孙坐事系。其后上有望气者言使尽杀诏狱系者。吉闭门拒之曰。他人亡辜死者犹不可。况亲曾孙乎。使者还以闻。武帝亦悟。因赦天下。夫黯与吉之所全者大矣。使兢兢守常事之例。岂能成功乎。晋祁奚辞于军尉。悼公问孰可。奚曰。臣之子午可。公使午为军尉。军无秕政。唐太宗任魏征。或告征私其亲戚。帝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则国之兴丧未可知W无状。犹以其不避嫌疑让之。征曰。君臣同心。是谓一体。若俱存形也。帝瞿然悔之。夫奚与征之不避嫌。岂可谓私乎。又如赵充国备羌。诏书屡促其出师。力持留兵屯田之议。护军等争之。充国曰。诸君但欲便于自营。非为公家忠计也。其上奏曰奉诏出塞。引军远击。虽亡尺寸之功。偷得避嫌之便。而亡后咎余责。此人臣不忠之利。非社稷之福也。卒从其言。羌人降服。然则循例避嫌者。得非内有所不足欤。惟事关君臣之分。礼涉显微之际。则君子必循所当循。避所当避。不肯冒不韪之名。然此乃人臣一时之遇。而非谓可概施之常事也。且君之于臣。固当推心置腹。委任责成。而为臣者受国家之任。膺重大之责。亦宜慷慨赴义。有以自效。岂得苟且从事。而情同局外哉。台省之臣。以宣布诏谕为职。封疆之臣。以承奉文移为职。漫不省得失可否。自谓洁[己](已)奉公。脱然无累。则天下之事。果谁任之耶。汉世遇天时水旱。日星变蚀。川溢山颓。则三公引咎请退。若不可对人者。而郡县被灾害什四以上。则太守亦坐免。后世此道不行。虽国家有大灾异。天子下罪[己](已)之诏而大臣恬然不知惧。以为我事事取中旨。未尝窃丝毫之权。则国之治否民之安危。固不任功过也。然至国家有大喜庆之时。则隆恩殊典。锡予稠迭。亦未见有固辞不受者。是但享其安乐。而不共其忧患也。岂知巽恧巧避亦有时不能逃其谴责耶。是故用人之道。在核其名实而已。名实既核。则忠佞与优劣俱见川。治行甚高。及两人为相。{。而朝廷可以收人才之实效矣。石庆相齐。齐国大化。黄霸守皆不能称职。宋王珪居翰林。欧阳公以真学士称之。至于进位平章。乃有三旨相公之目。假令石庆黄霸终于郡国。王珪常为学士。则亦天下之名臣也。诚何取乎台鼎之位。以暴其所短哉。
法制日知录
顾炎武
法制禁令。王者之所不废。而非所以为治也。其本在正人心厚风俗而已。故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周公作立政之书曰。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又曰庶狱庶慎。文王罔敢知于兹。其丁宁后人之意。可谓至矣。秦始皇之治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于衡石量书。日夜有程。不中程。不得休息。而秦遂以亡。太史公曰。昔天下之网常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然则法禁之多。乃所以为趣亡之具。而愚闇之君。犹以为未至也。杜子美诗曰。舜举十六相。身尊道何高。秦时任商鞅。法令如牛毛。又曰。君看灯烛张。转使飞蛾密。其切中近朝之事乎。汉文帝诏置三老孝弟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夫三老之卑而使之得率其意。此文景之治所以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而上拟于成康之盛也。诸葛孔明开诚心。布公道。而上下之交。人无间言。以蕞尔之蜀。犹得小康。魏操吴权。任法术以御其臣。而乱夺相仍。略无宁岁。岂非天下之事固非法之所能防乎。
前人立法之初。不能详究事势。豫为变通之地。后人承其已弊。拘于旧章。不能更革。而复立一法以救之。于是法愈繁而弊愈多。天下之事。日至于丛脞。其究也。眊而不行。上下相蒙。以为无失祖制而已。此莫甚于有明之世。如勾军行钞二事。立法以救法。而终不善者也。
论治四则
魏禧
考核人才。绳以六曹之职。如学兵者。考其韬。学刑者。考其律例。最为切实不浮。然天下之才。有未必能专精一曹。而独能明于国家兴除之大故强弱之大势。断非常之事。定卒然之变。其精强于六曹者。至此或束手而无措。若必以专才绳之。则此等人皆遗弃矣。故循名责实之术。反有时而失人。司用人之柄者。不可不知也。余制科策。分六曹策士。而有通论国势治体之题。意盖以此。
古今之弊政有十反。重垦令而田益荒。行保甲而盗益横。讲乡约而不孝不弟益多。举俊秀而子弟益弃诗书。行乡饮酒礼。而父老益卑贱颠连失所。蠲灾荒之租而下益费。精庠序之选而士益伪。黜公府旧役。使良家子代之以除其害而民益困。纠墨吏而官益贪。惩蠹胥而吏益毒。门人问曰。可得闻乎。曰一言以蔽之。上下交征利而已矣。佃民田者费一。佃官田者费三。令下而不应。则以法勒其邻农。而近官之民田。不敢耕矣。是谓重垦令而田益荒。一家失盗。十家并坐。株连囚系。敲扑取货。故不闻官。则一家之害。止于被盗。闻官则十家之害。甚于被盗矣。于是见盗而不敢指。盗亦自知为官吏之资也。公行而无忌。是谓行保甲而盗益横。以为不孝不弟也。罪其子弟矣。又罪其父兄之失教。非行货不得释也。家有逆子。而父不敢闻于人。子未惩而父先得祸。则姑听而任之。是谓讲乡约而不孝不弟益多。诏举俊秀。则下产以上能识字者被蚕食。于是易业工商。窜为胥徒。是谓举俊秀而子弟益弃诗书。登宾席者破产百金。一时师生幸为肥身报怨之具。于是温饱市人年近五十者。闻将举盛典。则挈家逃匿于远僻。日用亡聊。愁苦生疾。有司或拘囚鞭扑。诬以隐慝。至有礼请甫临。而县梁仰药以求死者。是谓行乡饮酒礼。而父老益卑贱颠连失所。议上灾伤计亩科费。急于正供。幸而赐免。追征[已](己)尽。是谓蠲租而下益费。减弟子员额。以求真才也。则高值而多鬻。是谓精庠序之选而士益伪。良家子畏近官府。破家求免。免甲则签乙。乙以下递免。而老吏积胥。居然用事。故代役之令一下。则奸胥愈饱。良民愈贫。是谓除害而民益困。墨吏有纠。蠹胥有惩。则莫不责货而开释奖劝之。于是官胥之富者贫矣。贫复求富。则思以一月之得。偿其一岁之失。若饥者之望饱。而食于民必甚。是谓纠墨吏而官益贪。惩奸胥而吏益毒。语云兴一利不若除一害。君子不幸而居末世。虽有善政。吾不忍闻也。
治事人最要有。方处置得宜。然有大略有远略有雄。目前紧要着数。得一二可当千百者曰大略。事机出耳目之表。利害在数十百年之后曰远略。出奇履险。为人所不敢为。不斤斤于成败利钝之算。而目无全牛。气足吞敌。曰雄略。识不远者。不能见大略。器不大者。不能知远略。识远器大。而无雄才壮气者。不能具雄略。雄略天授。不可学而至。故人当以拓充器识为先也。井田既不可行。均田亦不易行。惟限田不失古意而可行。然前人皆以法绳之。亦于人情不顺。惟苏洵田制近之。又未有画一之法。予覃思五年。作限田三篇。其法一夫百石止出十一正赋。过百石者。等而上之。加以杂差。若田多者。卖与无田之人。或分授子孙不过百石。则仍止出正赋。是同此田也。贫者得之则赋轻。富者得之则赋重。所以驱富民贱卖。而田不必均而可均矣。私谓三代以后。最为善法。质诸君子亦皆叹服。独家伯子以为不可。谓苟行此法。天下必自此多事。且后世天下之乱。止在官府缙绅贪残。民不聊生。不系富人田多贫民无田。茍刑政得理。民自乐业。何必纷纷为此也。浙江秀水曹侍郎名溶号秋岳则谓此法。议之南方犹可。若北方贫民佣田者。皆仰给牛种衣食于多田之富户。今即每夫分以百亩。耕作所须。色色亡有。田渐荒而赋不可减。数年之后。唯有逃亡。况望其以贱价买诸富民乎。陕西泾阳杨兰佩。名敏芳则谓田赋轻重。朝无成法。官无定规。吏因作奸。民多告讦。非天下县官人人贤能。则扰乱方始矣。予以三君言反复思索。凡数夜不寐。乃焚其。因笔记于此。以见改法之难为。独见之难任。人当国事。切不可轻试纷更也。
国家所以明礼义超越前代者。四书五经制科之得。而非八股之得。所以无经术远逊前代者。八股制科之失。而非四书五经之失也。以八股可观德。则奸伪辈出。以八股可征才。则迂陋已甚。以八股可明理。则圣学实昌明于宋儒。未尝有八股也。故为经济题。能如汉人制策。理学题。能如性理中之成文可诵者可矣。予于乙酉间作制科策。欲以四书五经命题。而以论策制体云。
论治
陆世仪
周礼是治国之书。盖古人封建。王者所治止于王畿以内。故书中所详。止于一国之事。使诸侯各如是以治其国。则天下皆治矣。后世治郡县之天下则不然。紧要在择守令。明黜陟。若守令得人。则青苗保甲之法。皆可徐举而无弊。王荆公不识此意。初执政柄。即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司不问守令若何。概以青苗保甲之事强诸天下。
是以治国之道治天下也。所以不终朝而坏。试观荆公治临川时。青苗保甲。原自有成绩。则知治国之道贵密。治天下之道贵也。古今异宜。为治者不可不审。
天下利而已矣。善言利者。使天下皆利其利。故己亦得利其利。不善言利者。欲一己独利其利。故天下亦各利其利。
古之天下礼乐尽之。今之天下赋役尽之。能平赋役。治天下为得半矣。
欲兵之精不如省兵而增粮。欲官之兼不如省官而增俸。
书王荆公文集后
袁枚
荆公上仁宗书。通识治体。几乎王佐之才。何以新法一行。天下大病。读其度支厅壁记。而后叹其心术之谬也。夫财者。先王以之养人聚人。而非以之制人也。今其言曰。苟不理财。则闾巷之贱人。皆可以擅取与之利。以与人主争黔首。而放其无穷之欲。然则荆公之所以理财者。其意不过夺贱人取与之权。与之争黔首。而非为养人聚人计也。是乃商贾角富之见。心术先乖。其作用安得不悖。三代圣人无理财之官。但求足民。不求足国。其时黔首熙熙。一心归附。譬之臧获婢妾。仰食于家主。然所以畜之者。恃有恩意德教维系其间。不徒恃财以相制也。后世秦隋两朝。专求足国。不求足民。卒之与争黔首者。陈涉窦建德之流。贫民乎。富民乎。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民之有贫富。犹寿之有长短。造物亦无如何。先王因物付物。使之强不凌弱。众不暴寡而已。春秋时阡陌未开。豪强未并。孔门弟子业已富者自富。贫者自贫。而圣人身为之师。亦不闻裒多益寡。损子贡以助颜渊。劝子华使养原宪者何也。宋室之贫。在纳币郊费冗员诸病。荆公不揣其本。弊弊然以赊贷取赢。考其所获。不逮桑孔。而民怨则过之。以利为利。不以义为利。争黔首反失黔首矣。悲夫。
皇朝經世文編卷八
治體二原治下
善化賀長齡耦庚輯
雜論史事菰中隨筆
顧炎武
漢未絕。則光武中興。漢絕。則昭烈再世。是以功德本乎祖宗。滅秦者秦。非六國。誅莽者莽。非漢兵。是以推戴繫乎民心。才高天下。則漢祖唐宗。才醜德齊。則三國南北。是以戡定在乎人事。五胡藩鎮。積數十年已成之形。則河山分裂。隋季元終。僅十餘年之盜。則不傳其子。是以分合視乎成形。世祖自信於會宛之日。少康惎澆於牧正之時。是以大器觀乎人主。
六國首事之時。憂在亡秦而已。而不知劉項之分爭者五年。舂陵起兵之日。誅莽而已。而不知赤眉王郎劉永張步隗囂公孫述之各據者十二三年。初平起義之時。討卓而已。而不知催氾二袁呂布之輩。相攻二十餘年。而卒為三國。晉陽事之日。患在獨夫而已。而不知世充仁杲建德之倫。十餘年而始克平之。是知相因之勢。聖人不能回。而已見之形。非智士之所患也。深思而逆為之計。豈不在乎識微之君子哉。
盜之興。天之所以開真人也。王莽之世。劉崇翟義之倫。既不能克。不生盜。則海內不亂。而真人亦無所憑以出。故新市平林。為光武之先驅。及寇剽日久。野無所掠。人窮反本。厭兵愁泣。而太平之兆已開。於是甲齊熊耳。兵散歸田。而天下定於一矣。故盜賊之生不得不生。其散不得不散。勢有相因。而天心繫焉。繇今證古。則天意若有可知者。申生之縊。韓原之獲。子圉之逃。若此者為文公也。衛太子之不得其死。孝昭之無嗣。昌邑之不君。若此者為中宗也。孝成之絕嗣。哀平之短折。王莽之篡代。若此者為光武也。傳曰。不有廢也。君何以興。故惠懷之際。國幾亡矣。而君子以為天之啟晉。居攝之年。漢中絕矣。而識者以為天之祚劉。
明封疆之律固嚴。而待死事之臣太薄。且如州縣之吏。或任未久。或兵力不支。與城俱亡。雖無益於邊陲之事。而其人之責則[己](已)塞矣。惟督撫大臣。不可以此寬其失地之律。然斷脰決腹。一瞑而萬世不視。不知所益以憂社稷者。古人亦未之苛也。非其人而遣之。則罪在中樞。當其事而掣之。則罪在主者。而死事之臣。自可錄其節。而掩其眚。庶乎平明之論與。
人富則難使也。夫人之輕于生。必自輕于貨也始。古之士大夫。不封殖。不厚奉。視天下之物。無以干其中。彼且不知世利之足戀也。而後可以決然于一死。今且天下之士大夫。而莫不愛金。官日尊而金日益多。金多而愛與之終始。彼又安肯一旦舍此纍纍者而死也。田單。天下之奇人也。能以二城復興齊國。及至封為安平。奉以夜邑。娛以淄上。黃金橫帶。而騁乎淄澠之間。則無死敵之心矣。是故人富而重其生。絕吭伏劍。不出素封千戶之家。感慨自裁。多在婢妾賤人之輩。嗚呼。富未必富也。生未必生也。古之偷生蒙恥。幸免而歸。為鄉里所不齒者。未若今之甚也。非特不齒也。破其廬。其資。燔其室。而後厭於人心者。何哉。古不富而今富也。富然後樹怨深。富然後人思奪之。於是靦然面目者。不敢見人。而藏顏有北之鄉。匿影曦光之下。嗚呼。雖悔之何及哉。
古之善治兵者。營平久駐湟中。月計糧穀茭數十萬。未見累民。古之善理民者。乖崖甫至成都。即奏罷陝西米數萬。未聞餒士。古之善養兵者。荊州十年之積。不煩轉運。古之善利民者。內史牛車之輸。不費追呼。明宣宗時。特著三法。一久任。二不次遷擢。三不限流品。
萬歷庚戌丙辰。用閣臣言。館選隔科一舉。故二科獨無庶吉士。本舊制也。至崇禎甲戌丁丑。復行之。守令之難有四。坐堂皇。撫一邑。專精課治。何業不就。而時日耗于趨迎。精神殫于餽遺。帣韝鞠跽。東西奔馳。其難一。工於彌縫。善事上官者。躐薦臺省。不者輒以他事中之。畏簡書不若其畏上臺。其難二。首尾牽制。文移把持。尺寸以上。不得輕有所舉。長材無以自見。掣肘之患。其難三。官如行馬。僅一過耳。書役為主。人官者為客。則其弊不可得知。知不可得竟。其難四。既責其拊循。而以征輸不及額議罰。既戒其貪墨。而以設處不誤公為程。有以己之不廉。成己之不法。亦有以[己](已)之不法。成人之不廉。
萬家之邑。必有士夫數十。諂諛相先。侈靡相耀。子女姻亞童僕。坐較金帛以為意色。稍不能忍。必且譸張恣睢。而取必於官。
海忠介惟有一袍一僕之風。始能建言世廟。陸文定惟有焚香啜茗之致。始能不謝分宜。
茅屋數椽。穜稑百畝。僅給衣食。如吳介肅之高持。剛介寡與。誓不營私。終身不渝。如何文肅之正大。敝裘尚假于人。牝馬亦非己有。如陳茂烈之風紀自持。
捷以營津要。卑者積俸以取遷除。巧者
漢之能吏。多出掾史。唐節度所辟書記。亦往往入而為大官。即明之初。吳訥以醫起中丞。郁新嚴震以人才登八座。楊士奇以白衣薦舉而直綸扉。陶魯以恩廕而至金吾。黃福以貢士而為六卿。胡儼以鄉舉而為司成。況鍾蔚能以吏員而為郡守。
龔子芻言。謂今江南雖極大之縣。數萬金之富。不過二十家。萬金者倍之。數千金者又倍之。數百金以下稍殷實者不下數百家。以戶口數十萬之大縣。而富戶不過千餘。於千家之中。而此數十家者。煩苦又獨甚。其為國任勞。即無事之時。宜加愛惜。況今多事。皆倚辦富民。若不養其餘力。則富必難保。亦至於貧而後已。無富民則何以成邑。宜予之休息。曲加保護。毋使奸人蠶食。使得以其餘力贍貧民。此根本之計。又曰。一邑之中。食利于官者。亡慮數千人。恃訟煩刑苛。則得以嚇射人錢。故一役而恆六七人共之。若不生事端。何以自活。宜每役止一正副。供驅使。餘並罷遣。令自便營業。而大要又在省事。事省。則無所售其嚇射。即勒之應役。將有不願而逃去者。尤安民之急務也。
盧九台告人曰。不肖十分精神。七分調停宰輔臺省。一分消耗簿書期會。其籌兵設策。只二分餘耳。若得五分辦賊。亦不至任彼猖狂。
古之治兵者必治賦。古之治民者必籌兵。而漢之太守皆自為將。自古守令將帥之不相為用。未有如今日者也。
熙豐之法。有至今不變者。經義也。武舉也。茶馬也。崇觀之法。有至今承用者。鄧洵武之官階也。
孫沔以張禹李林甫斥呂夷簡。而夷簡以為元規藥石之言。恨聞此遲十年爾。又如文彥博請召還唐介。宋時相臣尚有此。
巴蜀被文翁之化。易議刺為文章。南陽被召父川被黃韓之化。轉爭訟為篤厚。非常之策。陳湯不奏於公卿。度外{之化。易商賈為本業。之功。班超不謀於從事。
不備不虞。不可以師。韓世忠京口之戰。只不曾備得無風及火箭二事。遂敗於兀朮。故用兵者。在先識己之瑕。而後可以待敵。
說經日知錄
顧炎武
有天下而欲厚民之生。正民之德。豈必自損以益人哉。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所謂弗損益之者也。皇建其有極。歛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詩曰。奏格無言。時靡有爭。是故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民威於鈇鉞。所謂弗損益之者也。以天下為一家。中國為一人。其道在是矣。國猶水也。民猶魚也。幽王之詩曰。魚在于沼。亦匪克樂。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憂心慘慘。念國之為虐。秦始皇八年。河魚大上。五行志以為魚陰類。民之象也。逆流而上。言民不從君。為逆行也。自人君有求多于物之心。于是魚亂于下。鳥亂于上。而人情之所嚮。必有起而收之者矣。
君子之於小人也。有知人則哲之明。有去邪勿疑之斷。堅如金石。信如四時。使憸壬之類。皆知上志之不可移。豈有不革面而從君者乎。所謂有孚于小人者如此。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盛世之極而亂萌焉。此一陰遇五陽之卦也。孔子之門。四科十哲。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于是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盛矣。而老莊之書。即出于其時。後漢立辟雍。養三老。臨白虎。論五經。太學諸生至三萬人。而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為之稱首。馬鄭服何之注。經術為之大明。而佛道之教。即興于其世。胡三省曰道家雖宗老子而西漢以前未嘗以道士自名至東漢始有張道陵于吉等是道與佛教皆起於東漢之時是知邪說之作。與世升降。聖人之所不能除也。故曰繫于金柅。柔道牽也。嗚呼。豈獨君子小人之辨而已乎。
人主坐明堂而臨九牧。不但察心之向背。亦。美侯服之宣風。厎貢厥獒。戒明王之慎德。所謂敬識百辟享{當知四國之忠姦。故嘉禾同也。昔者唐明皇之致理也。受張相千秋之鑑。聽元生于蒍之歌。亦能以謇諤為珠璣。以仁賢為器幣。及乎王心一蕩。佞諛日崇。開廣運之漕。致江南之貨。廣陵銅器。京口綾衫。錦纜數里。靚妝鮮服。和者百人。乃未幾而薊門之亂作矣。然則韋堅王之徒。剝民µ牙檣。彌以奉其君者。皆不役志于享者也。易曰。公用享于天子。小人弗克。若明皇者。豈非享多儀。而民曰不享者哉。
成王作周官之書。謂唐虞稽古。建官惟百。而夏商官倍者。時代不遠。其多寡何若此之懸絕哉。且天下之事。一職之微。至於委吏乘田。亦不可闕。而謂二帝之世。遂能以百官該內外之務。吾不敢信也。攷之傳注。亦第以為因時制宜。而莫詳其實。吾以為唐虞之官。不止于百。而其咨而命之者二十有二人。其餘九官之佐。殳斨伯與朱虎熊羆之倫。暨侍御僕從。以至州十有二師。外薄四海。咸建五長。以名達于天子者。不過百人而已。其他則穆王之命。所謂慎簡乃僚。而天子不親其黜陟者也。故曰。堯舜之知而不物。急先務也。堯舜之仁不愛人。急親賢也。夏商之世。法日詳。而人主之職。日侵于下。其命于天子者多。故倍也。觀于立政之書。內至于亞旅。外至于表臣百司。而夷微盧烝三亳阪尹之官。又虞夏之所未有。則可知矣。杜氏通典。言漢初王侯國百官皆如漢朝。惟丞相命于天子。其御史大夫以下皆自置。及景帝懲吳楚之亂。殺其制度。罷御史大夫以下官。至于武帝。又詔凡王侯吏職。秩二千石者。不得擅補。其州郡佐吏。自別駕長史以下。皆刺史太守自補。歷代因而不革。洎北齊武平中。後主失政。多有佞幸。乃賜其賣官。分占州郡。下及鄉官。多降中旨。故有用州主簿郡功曹者。自是之後。州郡辟士之權。寖移于朝廷。以故外吏不得精覈。由此起也。故劉炫對牛宏。以為大小之官。悉由吏部。此政之所以日繁。而沈既濟之議。欲令六品以下。及僚佐之屬。許州府辟用。唐書百官志曰初太宗省內外官定制為七百三十員曰吾以此待天下賢才足矣後之人見周禮一書。設官之多。職事之密。以為周之所以致治者如此。而不知宅乃事。宅乃牧。宅乃準之外。文王罔敢知也。然則周之制雖詳。而意猶不異於唐虞矣。求治之君。其可以為天子而預銓曹之事哉。民之質矣。日用飲食。夫使機智日生。而姦偽萌起。上下且不相安。神奚自而降福乎。有起信險膚之族。則高后崇降弗祥。有譸張為幻之民。則嗣王罔或克壽。是故有道之世。人醇工龐。商樸女童。上下皆有嘉德。而至治馨香。感于神明矣。然則祈天永命之實。必在于觀民。而雕為樸。其道何由。則必以厚生為本。
私人之子。百僚是試。孔氏曰。私人。皁隸之屬也。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故貴有常尊。賤有等威。所以辨上下而定民志也。周之衰也。政以賄成。而官之師旅。不勝其富。左氏襄公十年傳又其甚也。私人之子。皆得進而服官。而文武周公之法盡矣。候人而赤芾。曹是以亡。不狩而縣貆。魏是以削。賤妨貴。小加大。古人列之六逆。又不但仍叔之子。譏其年弱。尹氏之。刺其材瑣而已。自古國家吏道。雜而多端。未有不趨于危亂者。舉賢材。慎名器。豈非人主之所宜兢兢自守者乎。
彼醉不臧。不醉反恥。所謂一國皆狂。反以不狂者為狂也。以箕子之忠。而不敢對紂之失日。韓非子況中材以下。有不尤而效之者乎。卿士師師非度。此商之所以亡。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此楚之所以六千里而為讎人役也。是以聖王重特立之人。而遠苟同之士。保邦于未危。必自此始。
天之方懠。無為夸毗。釋訓曰。夸毗。體柔也。後漢書崔駰傳注夸毗謂佞人足恭善為進退也天下惟體柔之人常足以遺民憂。而召天禍。夏侯湛有云。居位者以善身為靜。以寡交為慎。以弱斷為重。以怯言為信。抵疑白居易有云。以拱默保位者為明智。以柔順安身者為賢能。以直言危行者為狂愚。以中立守道者為凝滯。故朝寡敢言之士。庭鮮執咎之臣。自國及家。寖而成俗。故父訓其子曰。無介直以立仇敵。兄教其弟曰。無方正以賈悔尤。且慎默積于中。則職事廢于外。強毅果斷之心屈。畏忌因循之性成。反謂率職而居正者不達於時宜。當官而行法者不通于事變。是以殿最之文。雖書而不實。黜陟之典。雖備而不行。長慶集策羅點有云。無所可否則曰得體。與世浮沈則曰有量。眾皆默己獨言則曰沽名。眾皆濁己獨清則曰立異。宋史本傳觀三子之言。其于末俗之弊。可謂懇切而詳盡矣。至于佞諂日熾。剛克消亡。朝多沓沓之流。士保容容之福。苟由其道。無變其俗。必將使一國之人皆化為巧言令色。孔壬而後已。然則喪亂之所從生。豈不階于夸毗之輩乎。樂天作胡旋女詩曰天寶季年時欲變臣妾人人學圓轉是以屈原疾楚國之士。謂之如脂如韋。而孔子亦云吾未見剛者。
彊禦多懟。即上章所云彊禦之臣也。其心多所懟疾。而獨窺人主之情深。居禁中而好聞外事。則假流言以中傷之。若二叔之流言。以間周公是也。夫不根之言。何地蔑有。以斛律光之舊將。而有百升明月之謠。以裴度之元勳。而有坦腹小兒之誦。所謂流言以對者也。如此。則寇賊主乎內。而怨詛興乎下矣。卻宛之難。進胙者莫不謗令尹。所謂侯作侯祝者也。孔氏疏采苓曰。讒言之起。由君數問小事于小人也。不可慎哉。
小人所腓。古制一車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炊家子十人。固守衣裝五人。養五人。樵汲五人。見司馬法隨車而動。如足之腓也。傳曰腓辟也箋曰腓當作芘皆未是步乘相資。短長相%。行止相扶。此所以為節制之師也。繻葛之戰。鄭原繁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為魚麗之陳。先偏後伍。伍乘彌縫。卒不隨車。遇闕即補。斯已異矣。古時營陳遇闕處仍以車補周禮車僕掌闕車之萃注闕車所用補闕之車也左傳宣公十二年楚子使潘黨率游闕四十乘注游車補闕也大鹵之師。魏舒請毀車以為行。五乘為三伍。注乘車者車三人五乘十五人今改去車更以五人為伍分為三伍為伍陳以相離。兩于前。伍于後。專為右角。參為左角。偏為前拒。專任步卒。以取捷速。然亦必山林險阻之地。而後可用也。步不當騎。于是趙武靈王為變服騎射之令。而後世因之。所以取勝于敵者。益輕益速。而一敗塗地。亦無以自保。然後知車戰之為謀遠矣。
終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車戰之時未有斬首至于累萬者。車戰廢而首功興矣。先王之用兵。服之而已。不期于多殺也。殺人之中。又有禮焉。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不亦宜乎。宋沈括對神宗言車戰之利。見于歷世。然古人所謂兵車者輕車也。五御折旋。利于捷速。今之民間。輜車重大。日不能三十里。故世謂之太平車。但可施于無事之日耳。
金鐸所以令軍中。木鐸所以令國中。此先王仁義之用也。一器之微。而剛柔別焉。其可以識治民之道也歟。古之時。庸醫殺人。今之時。庸醫不殺人。亦不活人。使其人在不死不活之間。其病日深。而卒至于死。夫藥有君臣。人有強弱。有君臣則用有多少。有強弱則劑有半倍。多則專。專則效速。倍則厚。厚則其力深。今之用藥者。大抵雜泛而均停。既見之不明。而又治之不勇。病所以不能愈也。易曰。裕父之蠱往見吝。奈何獨取夫裕蠱者。以為其人雖死。而不出于我之為。嗚呼。此張禹之所以亡漢。李林甫之所以亡唐也。朱文公與劉子澄書所此四君子湯其意亦略似論
古之為禮以祭祀燕享。故六牲之掌特重。執豕國相通。則葛伯不祀。湯使人遺之牛羊。而j于牢。稱公劉也。爾牲則具。美宣王也。至于衛戴公之廬于曹。齊桓歸之牛羊豕雞狗皆三百。其平日國君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而用大牲則卜之于神。以求其吉。故左氏載齊國之制。公膳止于雙雞。而之類。古人之重六牲也如此。自齊靈公伐萊。萊人使正輿子ª詩人言賓客之設。不過兔首炰賂之。索馬牛皆百匹。而吳人征魯百牢。始於貪求。終于暴殄。於是范蠡用其霸越之餘謀。以畜五牸。而澤中千足彘得比封君。孳畜之權。不在國而在民矣。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獨治也。獨治之而刑繁矣。眾治之而刑措矣。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窮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中宗子治之。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閨門之內。而猶有不率教者。然後歸之士師。然則人君之所治者約矣。然後原父子之親。立君臣之義以權之。意論輕重之序。慎測淺深之量以別之。悉其聰明。致其忠愛以盡之。夫然刑罰焉得而不中乎。是故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輔人君之治。罔攸兼于庶獄。而民自不犯于有司。風俗之醇。科條之簡。有自來矣。詩曰。君之宗之。吾是以知宗子之次于君道也。
民之所以不安。以其有貧有富。貧者。至於不能自存。而富者常恐人之有求。而多為吝嗇之計。於是乎有爭心矣。夫子有言。不患貧而患不均。夫惟收族之法行。而歲時有合食之恩。吉凶有通財之義。本俗六安萬民。三曰聯兄弟。而鄉三物之所興者。六行之條。曰睦曰恤。不待王政之施。而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矣。此所謂均無貧者。而財用有不足乎。至于葛藟之刺興。角弓之賦作。九族乃離。一方相怨。而缾罍交恥。泉池並竭。然後知先王宗法之立。其所以養人之欲。而給人之求。為周且豫矣。
古人以財為末。故舜命九官。未有理財之職。周官財賦之事。一皆領之于天官家宰。而六卿無專任焉。漢之九卿。一太常。二光祿勳。三衛尉。四太僕。五廷尉。六鴻臚。七宗正。八大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農九少府。應劭曰少者小也師古曰大司農供軍國之用少府以養天子大農掌財在後。少府掌天子之私財又最後。唐之九卿。一太常。二光祿。三衛尉。四宗正。五太僕。六大理。七鴻臚。八司農。九太府。大略與漢不殊。而戶部不過尚書省之屬官。故與吏禮兵刑工並列而為六。至于大司徒教民之職。宰相實總之也。罷宰相。廢司徒。以六部尚書為二品。非重教化後貨財之義矣。
古者。君于其國之卿大夫。皆曰伯父。鄭厲公謂原繁叔父。魯隱公謂臧僖伯曰子大夫。曰二三子。不獨諸侯然也。曲禮言列國之大夫。入天子之國。曰某士。自稱陪臣某。然而天子接之。猶稱其字。宣公十六年。晉侯使士會平王室。王曰。季氏而弗聞乎。成公三年。晉侯使鞏朔獻齊捷于周。王曰鞏伯實來。昭公十五年。晉荀躒如周。葬穆后。籍談為介。王曰伯氏。諸侯皆有以鎮撫王室。伯氏謂荀躒又曰叔氏而忘之乎。注叔籍談字周德雖衰。辭不失舊。此其稱字。必先王之制也。春秋凡命卿書字皆本于此周公作立政之書。若侯國之司徒司馬司空亞旅。並例于王官之後。古之人君恭以接下。而不敢遺小國之臣。故平平左右。亦是率從而成上下之交矣。乃積乃倉。乃裏餱糧。于于囊。國所以足食。而不待豳土之行也。備乃弓矢。鍛乃戈矛。礪乃鋒刃。無敢不善。國所以足兵。而不待淮夷之役也。苟其事變之來。而有所不及備。則耰鉏白梃。可以為兵。而不可闕食以修兵矣。糠覈草根。可以為食。而不可棄信以求食矣。古之人。有至于張空弮。羅雀鼠。而民無貳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結其心乎。此又權于緩急輕重之間。而為不得已之計也。明此義。則國君死社稷。大夫死宗廟。至于輿臺牧圉之賤。莫不親其上。死其長。所謂聖人有金城者。此物此志也。豈非為政之要道乎。
明主勞于求賢。而逸于任人。韓非子云。王登為中牟令。呂氏春秋作任登言中牟士中章胥己。襄主曰。子見之。我將以為中大夫。其相室曰。中大夫。晉重列也。今無功而受。君耳而未之目耶。襄主曰。我取登。既耳而目之矣。登之所取。又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終無已也。此執要之論也。善乎。子夏之告樊遲也。曰舜有天下。選于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于眾。伊尹。不仁者遠矣。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與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絕世之貴。代耕而賦之祿。故班祿之意。君卿大夫士與庶人在官一也。而非無事之食。黃氏日鈔讀王制曰必本于上農夫者示祿出于農等而上之皆以代耕者也是故。知天子一位之義。則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知祿以代耕之義。則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不明乎此。而侮奪人之君。常多于三代之下矣。
歷代風俗日知錄
顧炎武
春秋終於敬王三十九年庚申之歲。西狩獲麟。又十四年。為貞定王元年癸酉之歲。魯哀公出奔。二年卒於有山氏。左傳以是終焉。又六十五年。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之歲。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又一十七年。安王十六年乙未之歲。初命齊大夫田和為諸侯。又五十二年。顯王三十五年丁亥之歲。六國以次稱王。蘇秦為從長。自此之後。事乃可得而紀。自左傳之終。以至此。凡一百三十三年。史文闕軼。攷古者為之茫昧。如春秋時。猶尊禮重信。而七國則絕不言禮與信矣。春秋時。猶宗周王。而七國則絕不言王矣。史記秦本紀孝公使公子少官率師會諸侯于逢澤以朝王顯王時春秋時。猶嚴祭祀。重聘享。而七國則無其事矣。春秋時。猶論宗姓氏族。而七國則無一言及之矣。春秋時。猶宴會賦詩。而七國則不聞矣。春秋時。猶有赴告策書。而七國則無有矣。邦無定交。士無定主。此皆變於一百三十三年之間。史之闕文。而後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盡矣。季康運命論云文簿之敝漸於靈景辨詐之偽成於七國馴至西漢。此風未改。故劉向謂其承千歲之衰周。繼暴秦之餘弊。貪饕險詖。不閑義理。觀夫史之所錄。無非功名勢利之人。筆札喉舌之輩。而如董生之言正誼明道者。不一二見也。自春秋之後。至東京而其風俗稍復乎古。吾是以知光武明章果有變齊至魯之功。而惜其未純乎道也。自斯以降。則宋慶歷元祐之間為優矣。嗟乎。論世而不攷其風俗。無以明人主之功。余之所以斥周末而進東京。亦春秋之意也。秦始皇刻石凡六。皆舖張其滅六王并天下之事。其言黔首風俗。在泰山則云男女禮順。慎遵職事。昭隔內外。靡不清淨。在碣石門。則云。男樂其疇。女修其業。如此而已。惟會稽一刻。其辭曰。飾省宣義。有子而嫁。倍死不貞。防隔內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誠。夫為寄豭。殺之無罪。男秉義程。妻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何其繁而不殺也。攷之國語。自越王句踐棲於會稽之後。惟恐國人之不蕃。故令壯者無取老婦。老者無取壯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生三人。公與之母。生二人。公與之餼。內傳。子胥之言亦曰越十年生眾。吳越春秋。至謂句踐以寡婦淫泆過犯。皆輸山上。士有憂思者。令游山上以喜其意。當其時欲民之多。而不復禁其淫泆。傳至六國之末。而其風猶在。故始皇為之厲禁而特著於刻石之文。以此與滅六王并天下之事並提而論。且不著之於燕齊而獨著之於越。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固未始異於三王也。漢興以來。承用秦法。以至今日者多矣。世之儒者。言及於秦。即以為亡國之法。亦未之深攷乎。
漢自孝武表章六經之後。師儒雖盛。而大義未明。故新莽居攝。頌德獻符者於天下。光武有鑒於此。故尊崇節義。敦厲名實。所舉用者。莫非經明行修之人。而風俗為之一變。至其末造。朝政昏濁。國事日非。而黨錮之流。獨行之輩。依仁蹈義。舍命不渝。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三代以下。風俗之美。無尚於東京者。故范蔚宗論。以為桓靈之間。君道僻。朝綱日陵。國隙屢啟。自中智以下。靡不審其崩離。而權強之臣。息其闚盜之謀。豪俊之夫。屈於鄙生之議。儒林傳論所以傾而未。決而未潰。皆仁人君子心力之為。左雄傳論可謂知言者矣。使後代之主。循而弗革。即流風至今。亦何不可。而孟德既有冀州。崇獎跅弛之士。觀其下令再三。至於求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者。建安二十二年八月令與十五年春令十九年十二月令意皆同於是權詐迭進。姦逆萌生。故董昭太和之疏。[己](已)謂當今年少。不復以學問為本。專更以交游為業。國士不以孝悌清修為首。乃以趨勢求利為先。至正始之際。而一二浮誕之徒。騁其智識。蔑周孔之書。習老莊之教。風俗又為之一變。夫以經術之治。節義之防。光武明章數世為之而未足。毀方敗常之俗。孟德一人變之而有餘。後之人君。將樹之風聲。納之軌物。以善俗而作人。不可不察乎此矣。
光武躬行儉約。以化臣下。講論經義。常至夜分。一時功臣。如鄧禹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藝。閨門修整。可為世法。貴戚如樊重。三世共財。子孫朝夕禮敬。常若公家。以故東漢之世。雖人才之倜儻。不及西京。而士風家法。似有過於前代。
東京之末。節義衰而文章盛。自蔡邕始。其仕董卓。無守。卓死驚歎。無識。觀其集中。濫作碑頌。則平日之為人可知矣。以其文采富而交游多。故後人為立佳傳。嗟乎。士君子處衰季之朝。常以負一世之名。而轉移天下之風氣者。視伯喈之為人其戒之哉。魏明帝殂。少帝史稱齊王即位。改元正始。凡九年。其十年則太傅司馬懿。殺大將軍曹爽。而魏之大權移矣。三國鼎立。至此垂三十年。一時名士風流。盛於雒下。乃其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視其主之顛危。若路人然。即此諸賢為之倡也。自此以後。競相祖述。如晉書言王敦見%玠。謂長史謝鯤曰。不意永嘉之末。復聞正始之音。沙門支遁。以清談著名於時。莫不崇敬。以為造微之功。足參諸正始。宋書言羊元保二子。太祖賜名。曰咸曰粲。謂元保曰。欲令卿二子有林下正始餘風。王微與何偃書曰。卿少陶元風。淹雅修暢。自是正始中人。南齊書言袁粲言於帝曰。臣觀張緒。有正始遺風。南史言何尚之謂王球。正始之風尚在。其為後人企慕如此。然而晉書儒林傳序云。擯闕里之典經。習正始之餘論。指禮法為流俗。目縱誕以清高。此則虛名雖被於時流。篤論未忘乎學者。是以講明六藝。鄭王為集漢之終。演說老莊。王何為開晉之始。干寶晉紀論曰風俗淫辟恥尚失所學者以莊老為宗而黜六經談者以虛薄為辨而賤名簡行身者以放濁為通而狹節信進仕者以苟得為貴而鄙居正當官者以望空為高而笑勤恪以至國亡於上。教淪於下。羌戎互僭。君臣屢易。非林下諸賢之咎而誰咎哉。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魏晉人之清談。何以亡天下。是孟子所謂楊墨之言。至於使天下無父無君。而入於禽獸者也。昔者嵇紹之父康。被殺於晉文王。至武帝革命之時。而山濤薦之入仕。紹時屏居私門。欲辭不就。濤謂之曰。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時。猶有消息。而況於人乎。一時傳誦。以為名言。而不知其敗義傷教。至於率天下而無父者也。自正始以來。而大義之不明於天下。如山濤者。既為邪說之魁。遂使嵇紹之賢。且犯天下之不韙而不顧。夫邪正之說。不容兩立。使謂紹為忠。則必謂王裒為不忠而後可也。何怪其相率臣於劉聰石勒。觀其故主。青衣行酒。而不以動其心者乎。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宋史言士大夫忠義之氣。至於五季。變化殆盡。宋之初興。范質王溥。猶有餘憾。藝祖首褒韓通。次表%融。以示意嚮。真仁之世。田錫王禹偁范仲淹歐陽修唐介諸賢。以直言讜論倡於朝。於是中外薦紳。知以名節為高。廉恥相尚。盡去五季之陋。故靖康之變。志士投袂。起而勤王。臨難不屈。所在有之。及宋之亡。忠節相望。嗚呼。觀哀平之可以變而為東京。五代之可以變而為宋。則知天下無不可變之風俗也。剝上九之言碩果也。陽窮於上。則復生於下矣。
人君御物之方。莫大乎抑浮止競。宋自仁宗在位四十餘年。雖所用或非其人。而風俗醇厚。好尚端方。論世之士。謂之君子道長。及神宗朝。荊公秉政。驟獎趨媚之徒。深鉏異己之輩。鄧綰李定舒蹇序辰王子韶諸奸。一時擢用。而士大夫有十鑽之目。干進之流。乘機抵隙。馴至紹聖崇甯。而黨禍大起。國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後之人但言其農田水利青苗保甲諸法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變士習為朝廷之害。其害於百姓者可以一旦而更。而其害於朝廷者歷數十百年。滔滔之勢一往而不可反矣。李應中謂自王安石用事。陷溺人心。至今不自知覺。人趨利而不知義。則主勢日孤。此可謂知言者也。詩曰。毋教猱升木。如塗塗附。夫使慶歷之士風一變而為崇甯者。豈非荊公教猱之效哉。
歷九州之風俗。攷前代之史書。中國之不如外國者有之矣。遼史言契丹部族。生生之資。仰給畜牧。積毛飲湩。以為衣食。各安舊風。狃習勞事。不見紛華異物而遷。故家給人足。戒備整完。卒之虎視四方。強朝弱附。金史。世宗嘗謂宰臣曰。朕嘗見女真風俗。迄今不忘。今之燕飲音樂。皆習漢風。非朕心所好。東宮不知女真風俗。第以朕故。猶尚存之。恐異日一變此風。非長久之計。他日與臣下論及古今。又曰女真舊風。雖不知書。然其祭天地。敬親戚。尊耆老。接賓客。信朋友。禮意曲。皆出自然。其善與古書所載無異。汝輩不可忘也。乃禁女真人不得改稱漢姓。學南人衣裝。犯者抵罪。又曰女真舊風。凡酒食會聚。以騎射為樂。今則奕碁雙陸。宜悉禁止。令習騎射。又曰遼不忘舊俗。朕以為是。海陵習學漢人風俗。是忘本也。若依國家舊風。四境可以無虞。此長久之計也。邵氏聞見錄。言回紇風俗樸厚。君臣之等不甚異。故眾志專一。勁健無敵。自有功於唐。賜遺豐腴。登里可汗始自尊大。築宮室以居婦人。有紛黛文繡之飾。中國為之虛耗。而其俗亦壞。昔者祭公謀父之言。犬戎樹惇。能帥舊德。而守終純固。由余之對穆公。言戎裔之俗。上含德以遇其下。下懷忠信以事其上。一國之政猶一身之治。其所以有國而長。世用此道也。及乎薦居日久。漸染華風。不務詩書。唯徵玩好。服飾競於無等。財賄溢于靡用。驕淫矜侉。浸以成習。於是中行有變俗之譏。賈生有五餌之策。又其末也。則有如張昭遠以皇弟皇子喜俳優飾姬妾而卜沙陀之不永。張舜民見太孫好音樂美姝名茶古畫而知契丹之將衰。後之君子。誠監於斯。則知所以勝之之道矣。
史記言匈奴獄久者不過十日。一國之囚不過數人。鹽鐵論言匈奴之俗。略於文而敏於事。宋鄧肅對高宗言。外國之巧在文書簡。簡故速。中國之患在文書繁。繁故遲。遼史言朝廷之上。事簡職專。此遼之所以興也。又曰皇帝四時巡守宰相已下於中京居守一切公事除拜官僚止行皇帖權差俟行在所取旨出給誥文官縣令錄事已下更不奏聞聽中書銓選然則外國之能勝於中國者。惟其簡易而已。若舍其所長。而效人之短。吾見其立弊也。金史食貨志。言金起東海。其俗純實。可與返古。初入中夏。民多流亡。土多曠閒。遺黎惴惴。何求不獲。於斯時縱不能復井地溝洫之制。若用唐之永業口分。以制民產。倣其租庸調之法。以足國計。何至百年之內。所為經畫。紛紛然與其國相終始邪。其弊在於急一時之利。踵久壞之法。及其中葉。鄙遼儉樸。襲宋繁縟之文。懲宋寬柔。加遼操切之政。是棄二國之所長。而併用其所短也。繁縟勝必至於傷財。操切勝必至於害民。訖金之世。國用易匱。民心易離。豈不繇是與。作法不慎厥初。變法以捄其弊。袛益甚焉耳。其論金時之弊。至為明切。
魏太武始。制反逆殺人奸盜之法。號令明白。政事清簡。無繫訊連逮之煩。百姓安之。宋余靖言燕薊之地。陷入契丹且百年。而民亡南顧心者。以契丹之法簡易。鹽麴俱賤。科役不煩故也。是則省刑薄斂之效。無所分於中外矣。
清議名教日知錄
顧炎武
古之哲王所以正百辟者。既已制官刑儆于有位矣。而又為之立閭師設鄉校。存清議於州里。以佐刑罰之窮。移之郊遂。載在禮經。殊厥井疆。稱於畢命。兩漢以來。猶循此制。鄉里選。必先考其生平。一玷清議。終身不齒。君子有懷刑之懼。小人存恥格之風。教成於下而上不嚴。論定於鄉而民不犯。降及魏晉。而九品中正之設。雖多失實。遺意未亡。凡被糾彈付清議者。即廢棄終身。同之禁錮。晉書卞壺傳至宋武帝篡位。乃詔有犯鄉論清議贓汙淫盜。一皆蕩滌洗除。與之更始。自後凡遇非常之恩。赦文並有此語。齊梁陳詔並云洗除先注當日鄉論清議必有記注之目小雅廢而中國微。風俗衰而叛亂作矣。然鄉論之汙。至煩詔書為之洗刷。豈非三代之直道尚在於斯民。而畏人之多言。猶見於變風之日乎。予聞在下有鰥所以登庸。以比三凶不才所以投畀。雖二帝之錯。亦未嘗不詢于芻蕘。然則崇月旦以佐秋官。進鄉評以扶國是。儻亦四聰之所先。而王治之不可闕也。
陳壽居父喪有疾。使婢丸藥。客往見之。鄉黨以為貶議。坐是沈滯者累年。阮簡父喪。行遇大雪寒凍。遂詣浚儀令。令為他賓設黍臛。簡食之。以致清議。廢頓幾三十年。溫嶠為劉司空使勸進。母崔氏固留之。嶠絕裾而去。迄於崇貴。鄉品猶不過也。每爵皆發詔。謝惠連先愛會稽郡吏杜德靈。及居父憂。贈以五言詩十餘首。文行於世。坐廢不豫榮伍。張率以父憂去職。其父侍伎數十人。善謳者有色貌。邑子儀曹郎顧玩之求聘焉。謳者不願。遂出家為尼。嘗因齋會率宅。玩之為飛書。言與率姦。南司以事奏聞。高祖惜其才。寢其奏。然猶致世論。服闋後。久之不仕。官職之升沈。本於鄉評之與奪。其猶近古之風乎。洪武十五年。八月乙酉。禮部議。凡十惡姦盜詐偽。干名犯義。有傷風俗。及犯贓至徒者。書其名於申明亭。以示懲戒。有私毀亭舍。塗抹姓名者。監察御史。按察司官。以時按視。罪如律。制可。十八年四月辛丑。命刑部錄內外諸司官之犯法罪狀明著者。書之申明亭。此前代鄉議之遺意也。後之人視為具文。風紀之官。但以刑名為事。而於弼教新民之意。若不相關。無惑乎江河之日下已。
司馬遷作史記貨殖傳。謂自廊廟朝廷巖穴之士。無不歸於富厚。等而下之。至於吏士。舞文弄法。刻章偽書。不避刀鋸之誅者。沒於賂遺蟲三百。人最為劣。爪牙皮毛。不足自衛。唯賴詐偽。迭相嚼齧。õ。而仲長敖覈性賦。謂等而下之。至於臺隸僮。唯盜唯竊。乃以今觀之。則無官不賂遺。而人人皆吏士之為矣。無守不盜竊。而人人皆僮之為矣。自其束髮讀書之時。所以勸之者。不過所謂千鍾粟。黃金屋。而一旦服官。即求其所大欲。君臣上下。懷利以相接。遂成風流。不可復制。後之為治者宜何術之操。曰。唯名可以勝之。名之所在。上之所庸。而忠信廉潔者。顯榮於世。名之所去。上之所擯。而怙侈貪得者。廢錮於家。即不無一二矯偽之徒。猶愈於肆然而為利者。南史有云。漢世士務修身。故忠孝成俗。至于乘軒服冕。非此莫由。晉宋以來。風衰義缺。昔人之言曰名教。曰名節。曰功名。不能使天下之人以義為利。而猶使之以名為利。雖非純王之風。亦可以救積洿之俗矣。
獎廉恥日知錄
顧炎武
今日所以變化人心蕩滌污俗者。莫急於勸學獎廉二事。天下之士。有能篤信好學。至老不倦。卓然可當方正有道之舉者。官之以翰林國子之秩。而聽其出處。則人皆知向學。而不競於科目矣。庶司之官。有能潔[己](已)愛民。以禮告老。而家無儋石之儲者。賜之以五頃之地。以為子孫世業。而除其租賦。復其丁徭。則人皆知自守。而不貪於貨賂矣。豈待菑川再遣。方收牧豕之儒。公孫宏優孟陳言。始錄負薪之子。孫叔敖而扶風之後。特賜黃金。尹翁歸涿郡之賢。常頒羊酒。韓福遂使名高處士。德表具僚。當時懷稽古之榮。沒世仰遺清之澤。不愈於科名爵祿勸人使之干進而饕利者哉。以名為酤。必自此塗始矣。
唐書牛僧孺。隋僕射奇章公宏之裔。幼孤。下杜樊鄉。有賜田數頃。依以為生。則知隋之賜田。至唐二百年而猶其子孫守之。若金帛之頒。廩祿之惠。則早已化為塵土矣。明代正統中。以武進田賜禮部尚書胡。其子孫亦至今守之。故竊以為獎廉之典。莫善於此者。
古人治軍之道。未有不本於廉恥者。吳子曰。凡制國治軍。必教之以禮。勵之以義。使有恥也。夫人有恥。在大足以戰。在小足以守矣。尉繚子言。國必有慈孝廉恥之俗。則可以死易生。而太公對武王。將有三勝。一曰禮將。二曰力將。三曰止欲將。故禮者所以班朝治軍而兔罝之武夫。皆本於文王后妃之化。豈有淫芻蕘竊牛馬而為暴於百姓者哉。
後漢書張奐為安定屬國都尉。羌豪帥感奐恩德。上馬二十匹。先零酋長。又遺金鐻八枚。奐並受之。而召主簿於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馬如羊。不以入。使金如粟。不以入懷。悉以金馬還之。羌性貪而貴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財貨。為所患苦。及奐正身潔[己](巳)。威化大行。嗚呼。自古以來。邊事之敗。有不始於貪求者哉。杜子美詩。安得廉頗將。三軍同晏眠。一本作廉恥將。詩人之意。未必及此。然吾觀唐書。言王佖為武靈節度使。先是吐蕃欲成烏蘭橋。每於河壩先貯材木。皆為節帥遣人潛載之。委於河流。終莫能成。蕃人知佖貪而無謀。先厚遺之。然後并役成橋。仍築月城守之。自是朔方禦寇不暇。至今為患。由佖之黷貨也。故貪夫為帥。而邊城晚開。得此意者。郢書燕說。或可以治國乎。
五代史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已)有恥。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又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源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吾觀三代以下。世衰道微。棄禮義。損廉恥。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後彫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彼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頃讀顏氏家訓有云。齊朝一士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吾時俯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於亂世。猶為此言。尚有小宛詩人之意。彼閹然媚於世者。能無媿哉。
尚重厚
顧炎武
世道下衰。人材不振。王伾之吳語。鄭綮之歇後。薛昭緯之浣溪沙。李邦彥之俚語辭曲。莫不登諸巖廊。用為輔弼。至使在下之人。慕其風流。以為通脫。而棟折榱崩。天下將無所芘矣。及乎板蕩之後而念老成。播遷之餘而思耆俊。庸有及乎。有國者登崇重厚之臣。抑退輕浮之士。此移風易俗之大要也。
侯景數梁武帝十失。謂皇太子吐言止於輕薄。賦詠不出桑中。張說論閻朝德之文。如麗服靚妝。燕歌趙舞。觀者亡疲。若類之風雅。則罪人矣。今之詞人。率同此病。淫辭豔曲。傳布國門。有如北齊陽俊之所作六言歌辭。名為陽五伴侶。寫而賣之。在巿不絕者。誘惑後生。傷敗風化。宜與非聖之書同類而焚。庶可以正人心術。四明薛岡。謂士大夫子弟。不宜使讀世說。未得其雋永。先習其簡傲。推是言之。可謂善教矣。防其乃逸乃諺之萌。而引之有物有恆之域。此以正養蒙之道也。何晏之粉白不去手。行步顧影。鄧颺之行步舒縱。坐立傾倚。謝靈運之每出入自扶接者常數人。後皆誅死。而魏文帝體貌不重。風尚通脫。是以享國不永。後祚短促。史皆附之五行志。以為貌之不恭。昔子貢於禮容俯仰之間。而知兩君之疾與亂。夫有所受之矣。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揚子法言曰。言輕則招憂。行輕則招辜。貌輕則招辱。好輕則招淫。
崇儉約日知錄
顧炎武
國奢示之以儉。君子之行。宰相之事也。漢汝南許劭為郡功曹。同郡袁紹。公族豪俠。去濮陽令歸。車徒甚盛。入郡界。乃謝曰。吾輿服。豈可使許子將見之。遂以單車歸家。晉蔡充好學有雅。尚體貌尊嚴。為人所憚。高平劉整車服奢麗。嘗語人曰。紗縠吾服其常耳。遇子尼在坐。而經日不自安。北齊李德林父亡時。正嚴冬。單衰徒跣。自駕靈輿反葬。博陵崔諶休假還鄉。將赴弔。從者數十騎。稍稍減。比至德林門。纔餘五騎。云不得令李生怪人熏灼。李僧伽修整篤業。不應辟命。尚書袁叔德來候僧伽。先減僕從。然後入門。曰。見此賢。令吾羞對軒冕。夫惟君子之能以身率物者如此。是以居官而化一邦。在朝廷而化天下。魏武帝時。毛玠為東曹掾。典選舉。以儉率人。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唐大歷末。元載伏誅。拜楊綰為相。綰質性貞廉。車服儉樸。居廟堂未數日。人心自化。御史中丞崔寬。劍南西川節度使甯之弟。家富於財。有別墅在皇城之南。池館臺榭。當時第一。寬即日潛遣毀撤。中書令郭子儀。在邠州行營。聞綰拜相。坐中音樂。減散五分之四。京兆尹黎幹。每出入騶從百餘。亦即日減損。惟十騎而已。李師古跋扈。憚杜黃裳為相。命一幹吏。寄錢數千緡。氈車子一乘。使者到門。未敢送。伺候累日。有綠輿自宅出。從婢二人。青衣襤縷。言是相公夫人。使者遽歸告師古。師古折其謀。終身不敢改節。此則禁鄭人之泰侈奚必於三年。變雒邑之矜誇無煩乎三紀。修之身。行之家。示之鄉黨而已。道豈遠乎哉。
記曰。大臣法。小臣廉。官職相序。君臣相正。國之肥也。故欲正君而序百官。必自大臣始。然而王陽黃金之論。時人既怪其奢。公孫布被之名。直士復譏其詐。則所以攷其生平。而定其實行者。惟觀之於終。斯得之矣。季文子卒。大夫入斂。公在位。宰庀家器為葬備。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無藏金玉。無重器幣。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於公室也。相三君矣。而無私積。可不謂忠乎。諸葛亮自表後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五十頃。子孫衣食。悉仰於家。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夫廉不過人臣之一節。而左氏稱之為忠。孔明以為無負者。誠以人臣之欺君誤國。必自其貪於貨賂也。夫居尊席腆。潤屋華身。亦人之常分爾。豈知高后降之弗祥。民人生其怨詛。其究也乃與國而同敗邪。誠知夫大臣家事之豐約。關於政化之隆污。則可以審擇相之方。而亦得化民之道矣。
備忘錄論治
張履祥
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以至游民日眾。強暴橫行。雖有堯舜。無以使老有所終。壯有所養。幼有所長。有王者起。田制必當變。師儒不以孝弟忠信造士。而相率為浮文。以壞亂其心術。學校必當變。取士不以實行而專以藝文。不足以得賢才。科舉必當變。自一命以下。至於雜流。俱命自朝廷。雖舜禹為選司。無以知人。銓法必當變。職事相牽制。雖有才能。不得展舒。官制必當變。入仕之後。無論賢不肖。一資格序轉。賢者壅於上達。不肖者優游以取高位。資格必當變。養兵以病民。而兵不足用。軍政必當變。一州之土物。自足以養一州之人民。而使西北必仰給于東南。賦法必當變。士人不知法令。他日無以守官。掾史世其家。得以因緣為奸。當倣進士觀政監生歷事之例。自京朝以至郡邑。使生員貢生主文移獄訟錢穀之事。而去其吏員掾史。等而下之。衙役必當變。
后妃駙馬。不求名德。而必選之微賤之子。刑餘寺人。得與士大夫抗禮。親賢不得並用。而藩府官屬。必無賢人。國學生徒。納粟納馬。教坊道士。典司樂職。君臣無坐論之禮。殿廷行笞辱之事。此皆明代之陋制也。
禮制輕而風俗敗矣。科目行而人才失矣。資格重而官方替矣。著述多而學術亂矣。不特此也。坐論廢而致君難。近侍橫而士氣沮。官冗祿薄而廉恥喪。兵多餉少而精銳減。生徒眾教養失而學政弊。若乃遊民眾盛。水利不講。屯軍坐食。而土地日荒。海內虛耗。則又本根之病也。
用意刻深之人。不可與處。漸積既久。用心日薄。必至害於而家。凶于而國。
務本節用。足國之道。不外乎是。學者治生。亦豈外此乎。外此即商賈之智。儒者羞為。挾術雖工。人心不順。天道不祐。殆哉。
所重民食喪祭。國家植本之治如此。國祚安得不長。食所以養生。喪祭所以送死。其效為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慎終追遠。而民德歸厚。卿士庶人之家。能存此意。亦可久長也。
司馬溫公議改科法。范忠宣曰。朝廷欲求眾人之長。而元宰先之。似非明夷眾之義。不若清心以俟眾論。可者從之。不可者更俟眾賢議之。忠宣此言。深得君相之道矣。亦不止君相為然。凡居上以蒞眾者。非用此道。無以集眾思。廣忠益。
三代之祭。皆以夙興有事。夏后氏祭其闇。為最早。殷人祭其陽。為日出以後。稍晏。周人以朝及闇。為日初出而未明之時。在夏殷之間。舊以闇為日將落。以陽為日中。以朝及闇為自朝至暮。皆非。日中日暮。俱非正道。而自朝逮暮。雖有強力之容。肅敬之志。不能不倦怠也。
書言天工人代。故位曰天位。職曰天職。祿曰天祿。臣曰帝臣。賢才之生。天意所屬。故曰簡在帝心。尊居人上。而使君子在野。小人在位。甚者與小比。一時君子。則摧折禁制之使不得達。其逆天理至矣。天命安得不亟去之。所以自古應天之實修省為先。進賢退不肖次之。問民疾苦修政易令又次之。
朝廷言路開。豈無不善之言雜然而進。然而忠言得至於耳。凡夫政事之闕失。四方之變故。天下之賢才。官方之臧否。皆得聞知。所以治安而國家可保也。若言路閉塞。小人害國之言。固不得入。然而忠言不至于耳。細大之務。咸罔聞知。所以亂作而至于危亡也。
井田封建。固能使物物各得其所。然行之實難。故曰堯舜猶病也。聖人治天下。只通功易事。使有菽粟如水火。人倫明于上。小民親于下。有恆產。有恆心。不至于放僻邪侈。陷于刑罪而已。若大勢所不能。亦不強也。官多則人才不足。必濫取以備員。祿薄則難以養廉。必詭利以欺人。朝廷與士人兩失之道也。
皇朝經世文編卷九
治體三政本上
善化賀長齡耦庚輯
履卦說
錢大昕
履象上天下澤。天極其尊。澤較地而逾。卑上下各安其位。而無覬覦之心。此守成極盛之象也。五居尊位。四陽輔之。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具大有為之資。無自暇逸之志。宜乎利有攸往矣。而夬履之厲。聖人惕然戒之。何哉。陽健於上。陰說乎下。有將順而無匡救。孔子所謂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若是者雖正亦危。況未必皆正乎。兌之義主乎說。以一陰加二陽之上。二陽不能說其君。而六三一陰獨專之。上下相說。說且不解。上不知其眇且跛也。而委以視履之柄。下亦忘其眇且跛也。而矜其視履之能。力小任重。窮大失居。非干覆餗之刑。即致負乘之寇。不特自詒伊慼。抑且禍及國家矣。故於彖有咥人之戒。而於六三著咥人之凶。
抑尊
唐甄
聖人定尊卑之分。將使順而率之。非使亢而遠之。為上易驕。為下易諛。君日益尊。臣日益卑。是以人君之賤視其臣民。如犬馬蟲螘之不類於我。賢人退。治道遠矣。太山之高。非金玉丹青也。皆士也。江海之大。非甘露醴泉也。皆水也。天子之尊。非天帝大神也。皆人也。是以堯舜之為君。茅茨不翦。飯以土簋。飲以土杯。雖貴為天子。制御海內。其甘非食。暖麤衣。就好辟惡。無異於野處也。無不與民同情也。善治必達情。達情必近人。陳五色於室中。滅燭而觀之則不見。奏五音於堂下。掩耳而聽之則不聞。人君高居而不近人。既已瞽於官。聾於民矣。雖進之以堯舜之道。其如耳目之不辨何哉。人君之於父母。異宮而處。朝見有時。則曰天子之孝。與庶人異。人君之於子孫。異宮而處。朝見有時。則曰天子之慈。與庶人異。人君之於妻。異宮而處。進御有時。則曰天子之匹。與庶人異。骨肉之間。驕亢襲成。是以養隆而孝衰。教疏而恩薄。讒人間之。廢嗣廢后。易於反掌。不和於家。亂之本也。親雖至暱。亦有難諫。友雖至私。亦有難語。師雖善誘。亦有難教。而況君乎。人君之尊。如在天上。與帝同體。公卿大臣。罕得進見。變色失容。不敢仰視。跪拜應對。不得比於嚴家之僕隸。於斯之時。雖有善鳴者。不得聞於九天。雖有善燭者。不得照於九淵。臣日益疏。智日益蔽。伊尹傅說不能誨。龍逢比干不能諫。而國亡矣。蜀人之事神必馮巫。謂巫為端公。禳則為福。詛則為殃。人不知神所視聽。惟端公之畏。而不惜貨財以奉之。若然者。神不接於人。人不接於神。故端公得容其奸。人君之尊。其猶土神乎。權臣嬖侍。其猶端公乎。無聞無見。大權下移。誅及伯彝。賞及盜跖。海內怨叛。寇及寢門。宴然不知。豈人之能蔽其耳目哉。勢尊自蔽也。直言者。國之良藥也。直言之臣。國之良醫也。除膚瘍。不除癥結者。其人必死。稱君聖。謫百官過者。其國必亡。所貴乎直臣者。其上攻君之過。其次攻宮闈之過。其下焉者。攻帝族。攻后族。攻寵貴。是瘍醫也。君何賴乎有此直臣。臣何貴乎有此直名。是故國有直臣。百官有司莫不畏之。畏之自天子始。昔者明顯帝食。庖人進鱉。顯帝食而甘之。舍箸而問曰。吾聞劉光縉禁鱉之屬。安所得此鱉也。左右對曰。取之遠郊。顯帝曰。自今勿復進此。恐犯御史禁也。以萬乘之尊。下畏御史。可以為帝王師矣。位在十人之上者。必處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處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之上者。必處天下之下。古之賢君。不必大臣。匹夫匹婦。皆不敢陵。不必師傅。郎官博士。皆可受教。不必聖賢。閭里父兄。皆可訪治。尊賢之朝。雖有佞人。化為直臣。雖有奸人。化為良臣。何賢才之不盡。何治道之不聞。是故殿陛九仞。非尊也。四譯來朝。非榮也。海唯能下。故川澤之水歸之。人君唯能下。故天下之善歸之。是乃所以為尊也。
納諫
熊伯龍
立國者不可以瑱也。諫官。國之威神也。凡天下大姦大害之所伏。其始也。以諫官折之而有餘。其後也。以君相制之而不足。故諫官有彈壓。而後朝廷有綱紀。而後天下有風俗。人君有正一官而百官莫不正者。其惟臺諫哉。我 皇上宵衣旰食。勵精唯勤。凡內而宮庭。外而臨御。其所以昭德塞違者。毖飭不惜餘力。而天下亦未嘗有大姦隱害之不可詰也。宜若無需于犯顏敢諫者。雖然。賈山之至言。陳于露臺惜費之主。魏徵之十漸。陳于道不拾遺之世。其時皆英主也。治朝也。而兩臣至秦之隋之。豈其迂戇而過計乎。天下政事之修救。唯可望之治朝。唯可望之英主。彼蔽明而覿禍者。奚用以說為矣。然則君之畜犯顏敢諫者。誠莫此時若也。然而致此則又有道矣。蘇軾曰。人主能聽言。而不能使其臣之必言。不可謂真能聽言之主。人臣能進言。而不能使君之必聽其言。不可謂真能進言之臣。言乎上與下之相感以誠也。以愚論之。臣之進言。其遇主誠有命。殊不可強。所可自主者。聽言者耳。楚莊王出而謀其臣。其臣不逮。退有憂色。唐太宗神采英毅。臣對之多畏沮者。每遇言官。必霽色以待之。夫不得其言則為憂。得其言則為霽。二君之性情過于鞀鐸矣。此申臣之所以賀。而貞觀之治之所以成也。此其道人主莫不知。而卒不為者。則以顧忌之心中之耳。夫人非堯舜。豈必每事盡善。漢高非創業之君哉。以酈生之言而刻印。以張良之言而銷印。一銷一刻。有同兒戲。而後世稱之者。不足累高帝之知人。適足明聖人之無我也。後之人君。問宏農則喜。問南陽則怒。問府中則喜。問宮中則怒。內外彼此之形。膠結而不可解。雖百汲黯。其能爭之乎。則請進一箴曰。夫如荼之悶腸者不少也。石。其性可以攻玉。願 皇上察邇言。則又進一箴曰。康莊之仁我也。是不如太行。願 皇上明詔臣工。朕不似漢文帝。命釋之卑之。勿甚高論也。則又進一箴曰。夜行者前其手。然而橋足也。開明于東。不圭竇而萬卷皆燭。願 皇上窮理以知人。知人以知言。而四聰廓如也。
勤政殿說
徐乾學
臣伏讀月令。明堂十二室。天子以時適居。所以法天之行。順時之紀。勤民事而出治道。非獨侈隆其制已也。古者皇居取象辰極。義取自強不息之意焉。 今皇帝景昊天之成命。法 祖宗之恭儉。凡一切宮室制度。自非國本所關。政事所出。無替于前。無侈于後。茲勤政殿在西苑。以歲之夏日。聽政於其中。每旦接對臣。批覽章奏。少暇則紬繹經典。繙閱圖史。臣昔起家侍從。待罪公卿之後。常因奏事殿中。得奉清燕。流覽寓目。殿不甚閎敞。視正殿絕差。前為長廊。中闢層軒。體製朴略。臣仰頌 聖德。以為唐堯土。大禹卑宮。殆無以過。臣深惟天行無息之義。以為人主惟能勤而後能儉。勤則清明之氣勝。物莫投其所好。故不與儉期而儉至。不勤則晏逸之志勝。物得進為之主。故不與奢期而奢至。由此觀之。相因之理。必至之幾也。臣竊1 皇上深宮問夜。未明求衣。至于日晏不遑。上自宮府。下逮黎庶。外及山陬海澨。日入月出之所。惟恐一事之未理。一物之未安。即位二十五年。兢業常如一日。間者鯨鯢蕩定。兵革偃息。海宇乂安。民生樂業。工體宵旰之勤。詞人進太平之頌。願怡神暇景。閒日 視朝。 皇帝赫然震動。竦然吁咈。益勵憂勞。無敢怠惰。功業已盛。而常懼其荒。民庶已安。而獨居其瘁。是以侈心遏絕。儉德益光。漢臣有言。古之王者。未有不始於憂勤。而終於逸樂。竊觀詩書所載雅異于此。周公進陳無逸。文王日昃終身。未聞其以逸樂繼也。然則虔始之道。方自今日。載筆之臣。豈能紀其萬一。昔華林有清暑之賦。驪山著九成之碑。並鋪張巨麗。有乖典則。臣躬述 聖德。上窺大易自強之義。遠覽尚書無逸之訓。推陳堯禹不與之衷。發明文王小心之德。雖未能編之詩。書亦庶幾垂示來者。謹拜手而為之說。
鼻息說
馮景
天子。元首也。二三執政。股肱也。諫官。王之喉舌也。此見於詩書傳記。天下之公言也。庶人鼻也。其歌謠詛祝謗議。猶鼻孔之息也。此景一夫之私言。亦天下之通義也。人莫不曰一身之中。首為元。股肱次之。喉舌又次之。至於鼻。具體而已。其為息也微。而吾曰不然。息最重。有息而後有鼻。有鼻而後有口。有口而後有喉舌。有元首。有股肱。九竅百骸四體之衰彊存亡。懸於鼻息矣。其微也乃其所以成鉅也哉。身常存而精力彊健者。氣為之噓吸吐納也。口可以終日閉。而鼻息不可一刻絕。今使緘其人之口。而又塞其鼻之息。外不得呼。而內不得吸。則其死也不旋踵。夫然後知口可以終日閉者。以鼻息為之通也。古之聖帝明王知之。其取於臣也略。而取於民也詳。諍臣七人耳。時則有記過之史。徹膳之宰。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敢諫之鼓。而師箴。而瞍賦。而矇誦。而百工執藝事以諫。而庶人謗。而士傳言。而官司相規。徇木鐸於塗。採臚言於巿。登其歌謠。審其詛祝。察其謗議。於以明四目達四聰。而股肱良元首康也。鼻息之重何如。如曰吾有口鼻。可塞。視其喉舌雖具而若無。口既旦旦鉗結。莫得開說以為常。而鼻息又塞。則周身之氣。堙閉而不通。氣不通。則手足無所措。耳目眩亂。以致疾而危其身。故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老子曰。谷神不死。是謂元牝。元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則與吾說有合也。
漢詔多懼詞
趙翼
文帝詔曰。朕以不敏不明。而久臨天下。朕甚自愧。又詔曰。間者歲比不登。朕甚憂之。愚而不明。未達甚咎。元帝詔曰。元元大困。盜賊並興。是皆朕之不明。政有所虧。咎至於此。朕甚自恥。為民父母。若是之薄。謂百姓何。又詔曰。朕淹于王道。靡瞻不眩。靡聽不惑。是以政令多違。民心未得。東漢明帝詔曰。朕承大運。繼體守文。不知稼穡之艱難。懼有廢失。若涉冰淵。而無舟楫。實賴有德。左右小子。又詔曰。比者水旱不時。邊人食寡。政失于上。人受其咎。章帝即位詔曰。朕以無德。奉承大業。夙夜戰慄。不敢荒甯。而災異仍見。與政相應。朕既不明。涉道日寡。又選舉乖實。俗吏傷人。官職耗亂。刑章不中。可不憂歟。岐山得銅器詔曰。今上無明天子。下無賢方伯。民之無良。相怨一方。斯器曷為來哉。和帝詔曰。朕奉承鴻烈。陰陽不和。水旱違度。而未獲忠言至謀。所以匡救之策。寤寐永歎。用思孔疚。又詔曰。比年不登。百姓虛匱。京師去冬無雪。今春無雨。黎民流離。困於道路。朕痛心疾首。靡知所濟。瞻仰昊天。何辜今人。安帝詔曰。朕以不德。不能興和降善。災異蜂起。寇賊縱橫。百姓匱乏。疲于徵發。朕以不明。統理失中。亦未獲忠良。以毗闕政。順帝詔曰。朕涉道日寡。政失厥中。陰陽氣隔。寇盜肆暴。憂瘁永歎。疢如疾首。以上諸詔。雖皆出自繼體守文之君。不能有高武英氣。然皆小心謹畏。故多蒙業而安。兩漢之衰。但有庸主而無暴君。亦家風使然也。
漢儒言災異
趙翼
上古之時。人之視天甚近。迨人事繁興。情偽日起。遂與天日遠一日。此亦勢之無可如何也。即以六經而論。易最先出。所言皆天道。尚書次之。洪範一篇。備言五福六極之徵。其他詔誥。亦無不以惠迪從逆為吉凶。至詩禮樂盛于商周。則已多詳於人事。而天人相應之理略焉。如正月繁霜諸作。不一二見也。惟春秋記人事兼記天變。猶是三代以來。記載之古法。非孔子所創也。戰國紛爭。詐力相尚。至於暴秦。天理幾於滅絕。漢興。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陰陽。為儒者宗。宣元之後。劉向治穀梁。數其禍福。傅以洪範。五行志序而後天之與人又漸覺親切。觀五行志所載天象。每一變必驗一事。推既往以占將來。雖其中不免附會。然亦非盡空言也。昌邑王為帝無道。數出微行。夏侯勝諫曰。久陰不雨。臣下有謀上者。時霍光方與張安世謀廢立。疑安世漏言。安世實未言。乃召問勝。勝對洪範五行傳云。皇之不極。厥罰常陰。時則有下人謀上者。光安世大驚。宣帝將祠昭帝廟。旄頭劍落泥中。刃向乘輿。帝令梁邱賀筮之。云有兵謀不吉。上乃還。果有任宣子章匿廟間。欲俟上至為逆。事發伏誅。京房以易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風雨寒溫為候。各有占。每先上疏言其將然。近者或數月。遠或一歲。無不屢中。翼奉以成帝獨親異姓之臣。為陰氣太甚。極陰生陽。恐反有火災。未幾。孝武園白鶴館火。是漢儒之言天者。實有于人。故諸上疏者皆言之深切著明無復忌諱。翼奉謂人氣內逆則感動天地。變見於星氣。猶人之五藏六體。藏病則氣色發于面。體病則欠伸動于貌也。李尋謂日失其度。晻昧無光。陰雲邪氣。在日出時者。為牽於女謁。日出後者。為近臣亂政。日中者。為大臣欺誣。日入時者。為妻妾役使所營也。孔光謂皇之不極。則咎徵薦臻。其傳曰。有日月亂行諸變異也。而尤言之最切者。莫如董仲舒謂國家將有失道之敗。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欲止其亂也。谷永亦言災異者天所以儆人君過失。猶父之明誡。改則禍消。不改則咎罰。是皆援天道以証人事。若有杪忽不爽者。而其時人君亦多遇災而懼。如成帝以災異用翟方進言。遂出寵臣張放於外。賜蕭望之爵。登用周堪為諫大夫。又因何武言。擢用辛慶忌。哀帝亦因災異用鮑宣言。召用彭宣孔光何武。而罷孫寵息夫躬等。其視天猶有影響相應之理。故應之以實不以文。降及後世。機智競興。權術是尚。一若天下事。皆可以人力致。而天無權。即有志圖治者。亦徒詳其法制禁令。為人事之防。而無復有求端於天之意。故自漢以後。無復援災異以規時政者。間或日食求言。亦祇奉行故事。而人情意見。但覺天自天。人自人。空虛寥廓。與人無涉。抑思孔子修春秋。日食三十六。地震五。山陵崩二。慧星見三。夜恆星不見星隕如雨一。火災十四。以及五石隕墜。六鷁退飛。多麋有蜮。來巢。晝暝晦。大雨雹。雨木冰。李梅冬實。七月霜。八月殺菽之類。大書特書不一書。如果與人無涉。則聖人亦何事多費此筆墨哉。
漢文帝論
方苞
三王以降。論君德者。必首漢文。非其治功有不可及也。自魏晉及五季。雖亂臣盜賊。闇姦天位。皆泰然自任而不疑。故用天下以恣睢。而無所畏忌。文帝則幽隱之中常若不足以當此。而懼於不終。此即大禹一夫勝予。成湯慄慄危懼之心也。世徒見其奉身之儉。接下之恭。臨民之簡。以為黃老之學則然。不知正自視缺然之心之所發耳。然文帝用此。治術亦安於淺近。苟可以為而止。其聞張季之論。猶曰卑之毋高。謂興先王之道以明民。非[己](已)所能任也。孔子曰。子產猶眾人之母也。能食之而不能教也。書曰。周公師保萬民。若文帝者。能保之而不能師也。夫是乃雜於黃老之病矣夫。
唐元宗焚珠玉服玩論
程嗣立
唐元宗承貞觀之治。懲亡隋之失。開元二年六月。敕出珠玉錦繡服玩於正殿前焚之。觀其設施。雖大有為之君。何以過之。乃未幾縱房幃之私。卒致天寶之亂。或者曰。珠玉錦繡。不服玩足矣。奚焚為。元宗矯情飾貌。邀譽一時。故不能持久。以迄于敗。其不足有為。已具見於此。何待出延秋而幸西蜀也噫。是何言歟。當開元之末也。其時朝無骨鯁之臣。內有褒妲之寵。精明之氣。消於房闥。敬畏之心。侈於貢諛。假使天寶而後。姚宋猶存。玉環當不入宮。祿山當不得方鎮。抑或姚宋死。而林甫國忠不相繼為相。其禍亦不至若此烈。誠以輔弼得人。尚能制其欲而節其情也。是故聖人立教治情為先。情欲之動。如火之於物。觸之而然。即不可撲滅。夫以武王之聖。西旅厎貢厥獒。而召公陳戒。不遺餘力。慮開嗜好之端。而援之之力將不能勝也。漢高祖居山東。貪酒好色。及入關。財貨無所取。婦女無所幸。而范增懼矣。秦欲滅西戎。饋戎王女樂。戎王愛而受之。而由余遂行。則此服玩嗜好之端。卒關政治得失興衰治亂之本。可不慎哉。方元宗之焚珠玉錦繡也。一時英銳之氣。奮發有為。是以開元之治。方諸貞觀。論者顧乃以訾之。其亦苛矣。
封駮
顧炎武
人主之所患。莫大乎唯言而莫予違。齊景公燕賞於國內。萬鍾者三。千鍾者五。令三出而職計莫之從。公怒。令免職計。令三出而士師莫之從。此畜君之詩。所為作也。漢哀帝封董賢。而丞相王嘉封還詔書。鍾離意為尚書僕射。數封還詔書。自是封駮之事。多見於史。而未以為專職也。唐制。凡詔皆經門下省。事有不便。得以封還。而給事中有駮正違失之掌。著於六典。如袁高崔植韋宏景狄兼謨鄭肅韓佽韋溫鄭公輿之輩。以封還書。垂名史傳。亦有召對慰諭。如德宗之於許孟容。中使嘉勞。如憲宗之於薛存誠者。而元和中給事中李藩。在門下。制有不可者。即於黃紙後批之。吏請別連白紙。藩曰。別以白紙。是文狀也。何名批。宣宗以右金吾大將軍李燧。為嶺南節度使。已命中使賜之節。給事中蕭倣封還制書。上方奏樂。不暇別召中使。使優人追之。節及燧門而返。人臣執法之正。人主聽言之明。可以見。五代廢弛。宋太宗化四年六月戊寅。始復給事中封駮。而司馬池猶謂門下雖有封駮之名。而詔書一切。自中書以下。非所以防過舉也。明代雖罷門下省長官。而獨存六科給事中。以掌封駮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給事中駮正到部。謂之科參。六部之官。無敢抗科參而自行者。故給事中之品卑而權特重。萬歷之時。九重淵默。泰昌以後。國論紛紜。而維持禁止。往往賴科參之力。今人所不知矣。元城語錄曰。王安石薦李定時。陳襄彈之。未行。已擢監察御史裏行。宋次道封還詞頭辭職。罷之。次直呂大臨。再封還之。最後付蘇子容。又封還之。更奏復下至於七八。子容與大臨俱落職。奉朝請。名譽赫然。此乃祖宗德澤百餘年養成風俗。與齊太史見殺三人而執筆如初者何異。
三習一弊疏乾隆元年
左都御史孫嘉淦
臣一介庸愚。學識淺陋。荷蒙風紀重任。日夜悚惶。思竭愚夫之千慮。仰贊高深於萬一。而數月以來。捧讀 上諭。仁心仁政。愷切周詳。凡臣民之心所欲而口不敢言者。皆已行之矣。事無可言。所欲言者 皇上之心而已。我 皇上之心。仁孝誠敬。加以明恕。豈復尚有可議。而臣猶欲有言者。正於心無不純政無不善之中。而有所慮焉。故過計而預防之也。今夫治亂之循環。如陰陽之運行。坤陰極盛而陽生。乾陽極盛而陰始。事當極盛之際。必有陰伏之機。其機藏於至微。人不能覺。而及其既著。遂積重而不可返。此其間有三習焉。不可不慎戒也。主德清則臣心服而頌。仁政多則民身受而感。出一言而盈廷稱聖。發一令而四海謳歌。在臣民原非獻諛。然而人君之耳。則熟於此矣。耳與譽化。匪譽則逆。故始而匡拂者拒。繼而木訥者厭。久而頌揚之不工者亦絀矣。是謂耳習於所聞。則喜諛而惡直。上愈智則下愈愚。上愈能則下愈畏。趨蹌諂脅。顧盼而皆然。免冠叩首。應聲而即是。在臣工以為盡禮。然而人君之目則熟於此矣。目與媚化。匪媚則觸。故始而倨野者斥。繼而嚴憚者疏。久而便辟之不巧者亦忤矣。是謂目習於所見。則喜柔而惡剛。敬求天下之士。見之多而以為無奇也。則高己而卑人。慎辦天下之務。閱之久而以為無難也。則雄才而易事。質之人而不聞其所短。返之己而不見其所過。於是乎意之所欲。信以為不踰。令之所發。期於必行矣。是謂心習於所是。則喜從而惡違。三習既成。乃生一弊。何謂一弊。喜小人而厭君子是也。今夫進君子而退小人。豈獨三代以上知之哉。雖叔季之主。臨政願治。孰不思用君子。且自智之君。各賢其臣。孰不以為吾所用者。必君子而決非小人。乃卒於小人進而君子退者。無他。用才而不用德故也。德者君子之所獨。才則小人與君子共之。而且勝焉。語言奏對。君子訥而小人佞諛。則與耳習投矣。奔走周旋。君子拙而小人便辟。則與目習投矣。即課事考勞。君子孤行其意。而恥於言功。小人巧於迎合。而工於顯勤。則與心習又投矣。小人挾其所長以善投。人君溺於所習而不覺。審聽之而其言入耳。諦觀之而其貌悅目。歷試之而其才稱乎心也。於是乎小人不約而自合。君子不逐而自離。夫至於小人合而君子離。其患豈可勝言哉。而揆厥所由。皆三習為之弊焉。治亂之機。千古一轍。可考而知也。我 皇上聖明首出。無微不照。登庸耆碩。賢才彙升。豈惟並無此弊。亦並未有此習。然臣正及其未習也而言之。設其習既成。則有知之而不敢言。抑或言之而不見聽者矣。今欲預除三習。永杜一弊。不在乎外。惟在乎心。故臣願言 皇上之心也。語曰。人非聖人。孰能無過。此淺言也。夫聖人豈無過哉。惟聖人而後能知過。惟聖人而後能改過。孔子曰。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大過且有。小過可知也。聖人在下。過在一身。聖人在上。過在一世。書曰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是也。文王之民無凍餒。而猶視以為如傷。惟文王知其傷也。文王之易貫天人。而猶望道而未見。惟文王知其未見也。賢人之過。賢人知之。庸人知之。聖人之過。聖人知之。賢人不知。欲望人之繩愆糾謬而及於所不知。難已。故望 皇上之聖心自懍之也。危微之辨精。而後知執中難允。懷保之願宏。而後知民隱難周。謹幾存誠。返之己而真知其不足。老安少懷。之世而實見其未能。夫而後欿然不敢以自是。不敢自是之意流貫於用人行政之間。夫而後知諫諍切磋者愛我良深。而諛悅為容者愚己而陷之阱也。耳目之習除。而便辟善柔便佞之態。一見而若浼。取舍之極定。而嗜好宴安功利之說。無緣以相投。夫而後治臻於郅隆。化成於久道也。不然。而自是之根不拔。則雖歛心為慎。慎之久而覽其無過。則謂可以少寬。勵志為勤。勤之久而覺其有功。則謂可以稍慰。夫賢良輔弼。海宇昇平。人君之心稍慰。而欲少自寬。似亦無害於天下。而不知此念一轉。則嗜好宴安功利之說。漸入耳而不煩。而便辟善柔便佞者。亦熟視而不見其可憎。久而習焉。忽不自知。而為其所中。則黑白可以轉色。而東西可以易位。所謂機伏於至微。而勢成於不可返者。此之謂也。是豈可不慎戒而預防之哉。書曰。滿招損。謙受益。又曰。德日新。萬邦惟懷。志自滿。九族乃離。大學言見賢而不能舉。見不賢而不能退。至於好惡拂人之性。而推所由失。皆因於驕泰。滿與驕泰者。自是之謂也。由此觀之。治亂之機轉於君子小人之進退。進退之機握於人君一心之敬肆。能知非。則心不期敬而自敬。不見過。則心不期肆而自肆。敬者。君子之招而治之本。肆者。小人之媒而亂之階也。然則沿流溯源。約言蔽義。惟望我 皇上時時事事。常存不敢自是之心。而天德王道。不外於此矣。語曰。狂夫之言。而聖人擇焉。臣幸生 聖世。昌言不諱。故敢竭其狂瞽。伏惟 皇上包容而垂察焉。則天下幸甚。
益崇聖德疏乾隆七年
御史柴潮生
竊惟君咨臣儆。治世之休風。益謙虧盈。檢身之至理。臣伏讀本年三月內 上諭。有云爾九卿中。能責難於君者何人。陳善閉邪者何事。此誠唐虞之一堂交儆。而我 皇上虛懷若谷。從諫弗咈之盛心也。不獨九列大臣。而承 訓諭者。悚仄不安。凡屬臣工。稍有心知血氣者。靡不感愧思奮。以圖仰贊 高深。臣伏念堯有水患。湯有旱憂。自古帝王之世。難免災祲。論者以為氣數適然。臣愚以為正天之保佑申命。而俾之愈勤其懋修也。故舜言洚水儆予。湯以六事自責。其德益純。其操益密。而有感斯應。捷若影響。今歲入春以來。近京地方。雨澤未經霑足。 宵旰焦勞。無時或釋。惟是天時之雨暘。難以淺見窺測。而人事之修省。不妨過為責難。然修省於事為者。一動一言。純雜易見。修省于隱微者。不聞不見。朕兆難窺。君心為萬化之源。普天率土。百司萬姓。皆於此託命焉。 皇上出治臨民。固無一不準乎天理。合乎人情。治臻美備矣。而小臣私意管窺。以為萬幾餘暇。豈無陶情適興之時。但恐一念偶動。其端甚微。而自便自恕之機。或乘于不及覺。遂致潛滋暗長而莫可遏。則俄傾間之出入。即為 皇功疏密所關。雖 深宮之糾虔。自必備極縝密。萬非微臣所能參度。而報效無由。寸心激切。不得不鰓鰓過慮。伏乞 皇上於百爾臣工所不及見。左右近習所不及窺之地。朝夕愈加敕毖。致審于惟幾惟康。而力求乎制心制事。則 聖德益隆。 聖心益溥。豈特隨時修省。僅致感召之休徵已哉。
請繕進經史以資聖治疏乾隆二年
給事中畢誼
臣猥以空疏。備員給諫。 聖明在上。圖治方殷。臣日夜思竭駑鈍。以仰答 聖主求言之誠。下盡人臣補袞之義。而學識淺陋。不能盡知當世之切務。其薄物細故。則又不敢苟為摭拾。煩瀆 宸衷。謹就心得之愚。一效芻蕘之獻。竊惟聖王之治。皆本於心。而聖王之心。必求諸道。道本無窮。是惟充之以學問則日進。學亦無窮。惟持之以不息則日純。三代之治。媲美唐虞。賢聖之君。靡不由學。治得其本。故化極其神。而事本至庸。則人每易忽。是以秦漢而降。世變風移。儒者則區文章經濟為兩途。人主則視天德王道為二事。但務求治。而不言向學。不知詣未深乎原本。則政多苟且以自安。志不期於化神。則功以小成而自足。治不古若。職此之由。伏惟 皇上萬幾在御。非若青宮無事之年。卷帙至繁。豈有秘殿繙書之暇。竊思一日之間。延接臣下之時多。晤對聖賢之時少。兵刑錢穀。所以紛 睿慮者多。往行前言。所以益聖心者少。則功憂間續。即治恐純疵。且夫社稷民人。何者非學。而聖德大業。咸備於書。若欲希美於聖神。固必備資于典籍。即思收效於廣聽。亦當參考於成編。臣愚欲乞 特史臣。取經史諸書。及古來奏議。不論卷帙。亦毋拘忌諱。日派二人。繕寫數幅。依時進呈。伏乞 聽政之餘。必賜披覽。率以為常。更不間斷。昔千秋金鑑。唐臣以之稱觴。陸贊奏疏。宋臣以之進御。凡皆欲弼成君德。是以借助前言。然足備乙夜之覽觀。難免深宮之作輟。如臣所論。每日奏進不異披覽章疏。無記案牘之煩。然而是非得失之林。治亂興亡之故。苟一經乎 御目。必有動于 聖心。日W誦之就月將。固必見日起有功之象。即習見舊聞。亦足收溫故知新之盛。以臣愚陋。退食之餘。偶一展卷。猶必有所感觸。況 皇上秉上聖之資。懋日新之學。則所以發聖性之高明。致治功於堯舜者。理有可必。效亦不遲也。
請開言路疏康熙三十六年
御史胡德邁
奏為請寬言路之處分。併 賜召對諸臣。以收聽言之實效事。竊惟 朝廷慎選台垣。以資諫諍。原欲其啟迪 皇躬。匡弼國政也。恭讀 太宗文皇帝諭諫官。朕躬如有不德。即行規諫。如實允行。如虛亦不加爾罪。并不令爾等質對。 世祖章皇帝。令言官各據見聞。極言無隱。所言果是。即與 採用。若未當。不必加罪。煌煌 祖訓。已垂法萬世矣。近來吏風逾壞。寵賂日章。 聖心業已洞曉。諸臣豈皆聾瞶。總以夤緣行賄。事最曖昧。明知而無確據。不敢妄瀆。且與受同罪。定以發覺者為虛誣。公然行私。實無可如何。皆因臣等不肖。顧忌畏縮。不能冒例糾劾。緘默之愆。抑又何辭。茲當 聖主省[己](已)求言之日。亦諸臣實心悔過之時。合無寬其處分之定例。俾得率臆直陳。發姦剔弊。其有骨鯁無私者。褒勵一二。過于戇直者。亦曲示優容。兩班諸臣。日侍 御前。秉公挾私。何難立辨。惟在 皇上平素留心。黜陟時自有甄別。臣聞古帝有鞀鐸之求。漢世設極諫之科。求之如此其切。尚有不肯盡言者。豈拘以處分之例。猶望其直言無隱乎。至各衙門三品以上官。或即係科道內陞。或歷事中外最久。此皆諳練之員。豈無識見。但定例開載。非係言官條陳者。降調等語。因而忠君愛國之念。不勝其愛功名之念者有之。凡遇災異修省。便許直言。事過即止。夫有聞必告。臣誼當然。豈得分災異與平時為二致乎。合無以後但聽一例條陳。則言路愈寬。而人心愈奮矣。若夫治道之大。貴通上下之情。我 皇上憂勤政。每日令部院各衙門堂官。及科道等官。以次近前奏事。原于宵衣旰食之中。寓鑑別人材之法也。但進趨唯諾。不過片時一二語。即章疏徹覽。亦或不能盡悉隱情。竊觀歷來督撫提鎮諸臣。皆得 特諭陛見。面諮方略。口陳利弊。豈在京近臣獨不可瞻對 天顏盡抒臆乎。伏乞 皇上于萬幾之暇。不拘在京衙門大小官員。 聖衷所稍知者。皆得不時 召對。詢以政事闕失。民情疾苦。并令各舉所知。以備擢用。夫獨聽則私。合聽則公。進見人少。則被召者或得挾偏私之見以干冒 宸聰。惟 聖聽既廣。自可折衷至當。而人亦難逃 洞鑒之中矣。語云。芻蕘之言。聖人擇焉。況此皆股肱耳目之臣。甯無一得自獻乎。大凡條奏。或有虛實可否。至于口陳。必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是則諸臣才具之短長。心術之邪正。品行之優劣。皆為 皇上淵衷所默識。會推簡用之際。可以立斷無疑。不但通達下情。而且周知朝之賢否矣。至于容貌辭氣。人各不同。 天威咫尺。或恐有畏憚忌諱而不敢言者。惟望假以 霽顏。誘之納誨。以壯敢言之氣。是又在 如天之涵覆。非微臣所敢知也。更有請者。明良交儆。乃盛世吁咈之風。近諸臣章疏。每多浮泛譽詞。是不以堯舜期望吾 君。雖白簡時陳。夫亦何益。今後關切 皇躬。一遵 祖制。許令規諫。其頌美浮詞。相應飭禁。臣言官也。惟知以言效忱。而管見有限。伏願我 皇上集思廣益。兼聽並收。則忠告日聞。太平可立致矣。
請召對臣疏順治六年
給事中魏裔介
竊觀今天下時事。亦孔亟矣。民不聊生。亦日甚矣。山左之萑苻遍野。畿輔因以燎原。江右之叛將甫擒。雲中忽而豕突。又若巴蜀遊魂。湖湘遺孽。何在非勞 聖主宵旰者。臣以為此皆不足慮也。所慮者上下之情未通。滿漢之氣中格。或闒茸以保富貴。或鉗結以惜功名。綱紀日弛。法度日壞。貪官墨吏。轉相吞噬鴟張。以鳴得意。惟我 皇上獨立於上。日夜焦心勞思。不得與天下生民。共享一日太平之樂也。臣實憂之。昨者撤賣參之役。正朱羅江之罪。 傳諭滿漢官員。同寅協恭。勿得彼此偏向。遠近懽呼。茲又特奉 上傳。痛念生民之不得已。博求除弊興利長策。自非 天縱如神。烏能洞見萬里如此。臣雖至愚。結草有心。不忍不言而負 陛下也。竊以為督撫鎮按。不得其人。有司朘削。民難自存。蠲免稅賦。有名無實。此皆驅民為盜之由。我 皇上亦既知之稔矣。即謂此數者。不足盡天下之務。然更絃易轍。盡反其平日所為。固足以致太平而無難。要此數事。非精思熟慮。未有能得其要領者。昔唐太宗勵精圖治。開館閣。引用房杜等一十八人。更日直宿。暇則從容燕見。講求治道。或至夜分。然後就寢。是以當時君臣便殿問答。如家人父子相見于一堂之間。君願聞而臣無不言。臣盡言而君無不納。所以貞觀之治至今膾炙人口也。臣敢請 皇上朝罷之時。或 御乾清門。或 御便殿。大霽 天威。特召漢滿大臣。俯賜 清問。凡政治之得失。生民之疾苦。官評之淑慝。以及某省尚可支持。某省災荒特甚。盜賊如何可清。貪風如何可息。部院督撫。如何可以得人。河工重運。如何可以不誤。令各條答事宜。必言救時切務。在諸臣留心 國家利弊。生民休戚。豈無補救一時之術。與久安長治之道。借箸前籌者乎。至部院諸臣。各有攸司。于啟奏之時。 皇上亦當召問。果能諳練政務。通達民隱者。方為不負職掌。如此則足以明目達聰。而民間利病。無不周知矣。
懇勤召對疏順治二年
御史趙開心
從來治天下者。將欲求君民一體。必先由君臣一體。乃疏通一體之脈。則莫如言路。此不徒在章奏也。古來明目達聰。敷求讜言。必朝夕接見。諫臣盈庭。天子咨詢。百官獻納。而後下無不達之隱。君無不善之施。我 朝御極以來。用賢納諫。言路亦既廣矣。前偶以事歸六部。內外頓成隔絕。乃不久旋復舊制。誠 聖明動。大快輿情。但立政之始。凡一事之得失。一言之通塞。關天下萬世之利害。其中大綱大法。固須講求。即細節隱情。尤須洞晰。惟是有奏疏不能盡陳。而封章不敢頻瀆者。伏祈 皇上開懷延納。時 垂清問。不拘 朝見燕見。不分滿洲漢官。不拘內院及九卿科道。時假 召對。霽以溫文。一切用人行政。與民間利病所關。許各官隨事條議。一臣言之。臣商之。 皇上聽之。或可或否。或行或止。斟酌立斷。仍命史臣。立書記注。如唐太宗召宰相入內。平章國計。史官隨入。預聞政事。元仁宗曰。言事者當直至朕前。如是則人情以此而上達。恩澤以此而下施。所補救者非一人一事。所勵精者非一朝一夕也。抑臣更有請者。科道職在陳言。輔臣悉心襄贊。崇卑雖殊。而致 主之心則一。臣考前代。凡入內閣預機務者。點檢題奏。擬議批答。隨時啟沃。因事納忠。是進言初不專在言官也。今閣臣學士等官。俱改兼殿閣諸銜。體制既備。職務宜修。伏乞 皇上查復舊制。令內閣諸臣贊理機務之餘。每遇事關重大。隨宜具疏敷陳可否取自 上裁。則臣不虛貴上下交而治乃可圖矣。
請復封駮舊制疏順治十七年
御史季振宜
奏為垣臣職掌宜明。封駮舊制當復。以收直言之實效。我 皇上一日萬幾。夙興夜寐。甯有過。獨是事故多端。有可以行之今日。不可以行之將來。有可以行之一隅。而不可以行之天下者。倘以 皇上之可否為依違。待政事已行之後。始紛紛條奏。請收回成命。則 朝廷有反汗之嫌。部臣已執奉 旨為定例矣。明知其不可。緘口腹非。不忠莫大焉。臣請 下科臣。凡值發抄之日。務詳加磨核。少有可議。即奏請改票。縱其議有不當。再經 皇上推敲裁奪。是誠已治而求其益治。已精而求其益精矣。至于 上傳密本。近來有不由科臣。而竟發各部者。夫六部六科之設。相為表裏。原有深意。科臣既任耳目之官。欲以不見不聞。責其揣摩于冥漠之途。抑亦難矣。況 上傳密本。每經一年半載而後知之。及知之矣。復以為 上傳密本。拘忌展轉。遲之又久。補救雖工。行如流水。嗟何及矣。臣子挾姦懷詐。徇情巿恩。往往在閒暇從容之時。若夫封駮。中原無成見。朝發科抄。夕上封事。鑽營固有所不逮。變態亦何能猝成。是封駮之制復。而 皇上永無過。各部盡洗前非矣。
請詔令宜信疏康熙十二年
御史魏雙鳳
臣聞人君所以鼓動天下者。在乎詔令。而詔令之敷布于天下者。尤貴遵行。苟發之不妄。而持之必行。堅如金石。信如四時。則敷天之下。莫不竦聽而悅服。書曰令出惟行。傳曰令重則君尊。故詔令不可不信也。臣閱邸報。見今日已經奉 旨定例之事。奉行不力者有之。臣以為當慎持于未發之前。不宜輕格於既發之後。否則 詔甫下而不遵。令未及而輒變。不特各官陽奉陰違。有負職掌。揆之 國體 王章。誠未見其可也。如徵收雜項錢糧銀七分錢三分之例。奉有 旨矣。今直省州縣。存留收放。未嘗力行也。如每錢十文作銀一分之例。奉有 旨矣。現在戶部。每發錢一千。作銀一兩。而巿肆貿易。每錢一千。竟作八錢一二分不等也。如不許行使舊錢之例。奉有 旨矣。今各直省貿易。舊錢閒雜如故也。夫舊錢攙和。則制錢壅塞。制錢價賤。則錢法不通。豈非奉行之不力乎。如禁濫留衙役之例。奉有 旨矣。今各直省大小衙門。衙役蜂擁。或改換名色。或幾人朋充。未嘗遵定額也。如禁聚會燒香之例。奉有 旨矣。今直省各處。鳴鐲張幟。歛錢號佛未止也。如禁服飾奢侈之例。奉有 旨矣。今街衢微賤。雲綺奢華自若也。如擅用非刑之例。無辜斃獄之例。擅索夫馬之例。俱奉有 旨矣。今職官故犯。列之彈章者比比也。凡此之類。難以枚。皆因內外臣工。積玩成風。全不實心擔當。實力遵守。是以 皇上有不忍人之心。無人代為宣播。百姓何由而得知。 皇上有不忍人之政。無人代為奉行。百姓無從而得所。夫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煌煌 天語。炳若日星。而官不遵令。民不守法。何以示信于天下。伏乞 嚴內外部院督撫大小諸臣。嗣後洗心滌慮。精白承休。凡一切奉 旨定例人事。有益于民生。有利于風俗者。實心舉行。一體恪遵。內而五城。外而有司。如奉行不力。當即題參。弊在必剔。勿計考成。姦在必釐。勿畏強禦。事當為即為之。勿事苟且以塞責。事當言即告之。勿存避諱以誤公。則法令永遵。而人心大定。天下共仰 皇上之明且斷矣。
請因變修省疏順治十四年
左都御史魏裔介
臣聞之。天道與人事。非有二理也。感應之際甚微。而休咎之徵不爽。故天心仁愛人主。必屢出災異以警之。人君敬謹天戒。則亟修仁政以回之。茲者自春至夏。雨澤未降。重煩 宸慮。俾臣齋心祈禱。又閱邸報。見陜西巡撫題報異常火災。三月之內。連焚二堡。臣思火災皆係旱徵。復察禮部移文。內稱欽天監具題。推算本年五月初一日癸卯朔日食。五月十四日夜十五日丁巳望月食。臣備位台端。覽之不勝悚懼。謹按經傳。月食者。日光遇望。遙奪月光。是為陽勝陰。日食者。日月同會。月揜日精。是陽不勝陰也。今五月朔日食。在易卦為姤。陰微而即抗陽。其變非細。于五月望復月食。為日月交食。況月食至既。尤屬災變。此在漢唐宋令主。尚能遇災恐懼。因事禳救。況我 朝尚德緩刑。無事無念不敬天勤民。修省之實。可弗講乎。昔漢文帝癸亥日食。詔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今 皇上虛懷求言。言路未嘗壅閉。但累年以來。豈無敢言之士。緣事降斥。沈滯下僚。屢逢 恩詔。未見湔洗。所宜 下該衙門。速為察奏。取自 上裁。以開言路者也。昔漢明帝十月日食。詔以輕用民力。繕修宮宇自戒。今 皇上孝思不匱。創建內殿。以修祀事。其工難緩。至此外土木之工。不論大小。請 諭所司。一切報罷。于以省財足用。專意養兵恤民。昔漢光武七年三月晦日食。大中大夫鄭興上疏曰。國無善政。謫見日月。要在因人之心。擇人處位。留思柔克之政。垂意洪範之法。今官司貪墨。立法不赦。功令森嚴。人知懲懼。然自古相傳。律有枉法。似宜稍加分別。若錢糧考成。參罰太急。降調日多。循吏不免。似宜 下吏戶二部。採取眾議。量從寬減。地方守令。果係賢能。如因錢糧鐫謫。仍聽撫按保留。務從民望。昔漢明帝十三年十月日食。詔刺史太守。詳刑理冤。存恤鰥寡。今恤刑已畢。又屢經援赦。豈尚有刑之未詳。冤之未理。所慮有司奉行不實。蠹役上下其手。況皇華之使。逍遙驛路。隨意稽遲。今宜請 下該部。各將應赦事宜。馬上飛傳。各直省督撫按。速為清理。仍將開釋過冤滯姓名件數。復報部院。以憑稽察。若夫鰥寡孤獨。王政所先。裁減議及。所省甚微。五品以下。俸祿更薄。似宜一併照舊支給。昔漢章帝永平十一月晦日食。于是避正殿寢兵。詔有司各上封事。今連年征戍。寇盜未靖。將欲進取。必須足餉。然天行亢旱。飢饉可虞。 廟堂勝算。宜令南方專意招撫。固防險隘。旗下戍兵。減其二三。省數千里往來之勞。節數百萬供應之費。俟歲稔財豐。方可決意大。以上各款。臣不敢為無稽之說。考諸往古。之當今。俯竭愚忱。仰瀆 睿聽。伏冀 皇上深思遠慮。圖之于未變之前。修德恤刑。持之于既變之後。念海宇之初平。則以寬大為務。恐驕盈之易至。則以節儉為先。民力將竭。用一緩二。撫字宜圖。疆場靡甯。招攜懷遠。文德是尚。仍 嚴內外大小臣工。改過洗心。勉盡厥職。以國為家。視民若子。勿徒襲自劾之虛文。勿止修救護之故事。庶可以消彌災沴。雨暘時若。而三光亦為之改色矣。
亢旱應 詔言事疏
儲趾¡
臣以庸愚。忝居言路。自分區區。涓埃報效。無過於言。又當 皇上貶損威嚴。下剴切求言之詔。於此時也。而終緘默不言。揆諸分誼。臣心實有難安。臣聞天道。若持衡然。故雨暘燠寒。無時不得其平。而氣化偶偏。必於亢陽伏陰示其象。然往來推行。久而必復其常者。天道之無私也。君道法天。亦若持衡然。故喜怒刑賞。無事不得其平。而意見偶偏。必於用人行政露其機。然斟酌損益。終必歸於大中至正者。君德之極盛也。漢臣董仲舒曰。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天人相應。捷於桴鼓。春秋所以詳書災異也。 皇上至聖極明。一切措置施為。雖堯舜無以加之。豈有纖芥之事。足以召祲致災者。但愚臣蠡測管窺。以為自古人主患不明。惟 皇上患明之太過。自古人主患不斷。惟 皇上患斷之太速。即如今之擢一官。點一差。要皆外庭所莫測者。在滿臣未必盡然。而於漢臣特加意行之。務令出人意表。為擬議所不及。此則 皇上意見之稍偏。而愚臣所謂聖明英斷之太過者也。史臣之贊堯曰。迺聖迺神。宋儒朱子曰。聖人神明不測之號。夫所貴乎不測者。錯綜參伍。與時偕行。而非於彼於此。不可思議之謂也。此雖不足上累 聖德萬分之一。然臣尤願 皇上開誠布公。太和翔洽。要使天下服 皇上用人之至當。而不必徒使天下驚 皇上用人之甚奇。若云防微杜漸。不得不爾。則國法具在。試問諸臣行事之邪正。又誰能欺 皇上之洞鑒者。抑臣又聞之。唐臣韓愈曰。獨陽為旱。獨陰為水。君陽臣陰。有君無臣。是以久旱。今 皇上宵衣旰食。焦勞於法宮之中。而王公大臣。拱手備位。曾不聞出一謀。獻一畫。上贊 主德。輔宣聖化。是君勞於上。臣逸於下。天道下濟。而地道不能上行。其於致旱。理或宜然。臣區區之忱。願 皇上虛中無我。一切用人行政。不改鍵空衡平之體。又於一二純誠憂國之大臣。時 賜召對。清晏之餘。資其輔益。必能時雨時風。銷殄旱災矣。臣冒瀆 天威。仰答明詔。不勝戰栗待罪之至。
因災變請止巡行疏康熙十八年
蔣伊
為 聖心惕厲方殷。 皇躬起居宜慎。謬竭愚忱。仰希嘉納事。臣惟自古地震之變。史策常有。然京師根本重地。而震驚如此。則斷非細故。八月初三日夜半。流星犯斗。人心惶懼。訛言繁興。兼之穀價日增。竊盜間作。星變於上。民困於下。臣鰓鰓過計。深切隱憂。伏念敬天之實敬身與敬百姓而已。 皇上一身。 天地所福饗。臣民所待命。四海八方所仰瞻。不可不慎也。邇年以來。臣每閱邸抄。見時屆秋冬。 皇上間有境外之巡行。雖觀風問俗。下悉民瘼。原非比於遊畋。然當地震之變。臣愚以後此後 乘輿必不宜遠出。方今時事多艱。工曠職。將士久露於邊外。而兵氣未銷。災荒疊見於四方。而民生日瘁。 皇上宜日御便殿咨諏治道。俾內外大小臣工如何永絕苞苴。如何更張琴瑟。用兵之地如何令其早奏膚功。被災之民如何令其咸登+席。若復涉歷郊原。萬一獸驚馬逸。非所以節勞而慎動也。 皇上憂勤惕厲。並未有巡行之意。而犬馬愚忠。不得不豫為陳請。昔漢光武帝西巡。郭憲當車而諫曰。方隅初定。車駕未可遠行。明宣宗好微行。楊士奇諫曰。陛下奈何輕出。萬一變起倉猝。何以備之。臣不敢妄希古人。而竊懷報 國。迂寡識。然愛 君之念。實出一片樸誠。伏冀 睿鑒涵宥。事關 聖躬起居。不敢不密疏縷陳。
議封禪巡狩疏康熙二十三年
任辰旦
頃者奉 旨九卿詹事科道。會議封禪巡狩二事。一併具奏。此我 皇上睿知文明。好問好察。慎重大典之盛心也。臣仰荷 特恩。捐糜難報。雖自揣原無知識。而此心不敢隱藏。竊以為封禪之說。惟秦始皇漢武帝宋真宗諸君行之。固猥陋無足道矣。若夫巡狩。則顯載舜典王制諸書。及考之堯湯文武。其事未嘗概見。亦祇有虞以攝位行。與夏后氏塗山之會。史冊紀焉。古者行封建之法。天子自治其畿內千里。而畿外亦皆諸侯分治之。慮不無議禮制度。陰相紊瀆者。故覲后之日。即取其律度權量正朔服色。與夫戶版之興衰。民情之向背。而正之別之同之協之。以審其畫一與否。此巡狩所以不得不行者。時與勢也。今天下一家。車書一統。皆畏懷遵路。梯山航海。莫不修我職貢。又三年大計。民生吏治。時時周知。並無有指臂扞格。煩我綜核者。況我 皇上功德巍煥。聲教四訖。普天率土。人人奉一 聖天子以為治。是省方固與神禹齊蹤。即垂拱亦仍大舜並美。揆於三五。靡不合轍。亦無關於巡狩之行不行也。且典禮重大。久廢之後。實同創始。簡略則難於觀瞻。備美則繁於費用。皆不可不熟籌而遠計也。竊見我 皇上至聖配天。允恭克讓。即東蕩西滌。大告武成。開闢以來。莫此為盛。然且不受 尊號。謙而益光。諒此二事。自有 宸斷。調劑古今。與世咸宜。垂為令典。特臣以區區之誠。思備 採擇。伏祈 睿鑒施行。
請止北巡疏
熊賜履
臣聞古之人主。出入必謹。起居必慎。懲無名之動。誡非事之遊。故設衛而後出幄。張幄而後登輿。遮迾而後轉轂。靜室而後息駕。誠恐以一時輕忽之行。致貽意外莫測之悔。不得不如是之慎且重焉。若夫盤遊田獵。尤從古聖帝明王之所深誡。載在史冊。班班可考也。伏1前月。駐蹕南苑。旬餘始回。茲道路傳云。 車駕將幸關外。恭惟 皇上一身。上則 宗廟社稷所倚賴。下則中外臣民所瞻仰。前有 祖宗創垂之艱。後有子孫久遠之計。一一動。當何如其慎重。而乃忽有邊疆千里之役。此不待智者而知其萬萬不可也。諺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況萬乘之主乎。昔周穆致祈招之箴。漢武來逆旅之辱。即前代英武二宗。具有明鑒。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況乎冒霜霧。蒙塵埃。跨塹陵險。射猛逐逸。萬一烏飛兔起。猝犯清塵。不無可慮。舍九重萬乘之安。而出萬有一危之途以為娛。此則臣之所大懼也。且目今水旱頻仍。流亡遍野。而乘輿一出。扈從千官。騎乘糗芻。供億匪易。是亦不可不為之念也。伏乞 皇上俯采芻言。即收回成命。以馳騁郊原之功裁決幾務。以控縱苑囿之日講究道理。明堂清廟之中。廣廈細旃之上。丞弼賡颺於前。師儒拜稽於後。優游泮渙。喜起一堂。以視櫛風沐雨。驟馳銜。疲精勞力於寒沙漠之間。其愉快果奚勝也。如不得已而從事講武。則請如古蒐苗獮狩之禮。按期舉行。非時不出。仍祈倣起居注例。遴方正儒臣二員。朝夕簪筆左右。 皇上一言一動。皆書之簡冊。宣付史館。以垂永久。則出入起居罔有弗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其以成就君德。裨益萬幾。休息民力。所關非淺鮮也。臣一念樸誠。愛 君有素。昧死敷奏。干瀆 宸嚴。無任戰兢隕越之至。
請行實政疏嘉慶六年
御史茅豫
奏為 釋服屆期。敬陳下悃事。欽惟我 皇上親政以來。敬以 飭躬。誠以御下。臣管窺蠡測。不能上擬 高深。竊以為主敬則有常。至誠則無息。自古治功之極盛。皆由初政之不移。臣謹就三年中。 皇上已行之實政。約舉數大端。而久道化成。即在是矣。從來君以知人為明。臣以盡職為良。君知人則下情上達。臣盡職則百廢具興。 皇上親政以來。整飭官常。振興臣節。彰癉悉符輿論。陟黜一秉至公。是以三年中。大法小廉。各勤職守。而揣摩趨附。一變為砥節勵公。吏治蒸蒸日上。臣愚以為用人之道。逾時覺其難。惟濬哲之原。常裕于任使之先。則雖情偽百出。而清明在躬。自可收兼聽並觀之益。此慎簡賢僚。伏願 皇上永念于釋服以後者也。人主賞罰並用。使罰不及惡。何以戢姦暴而安善良。自承辦之員。加等問擬。而刻覈浸成為風氣。 皇上親政以來。飭法務在準情。科罪悉依本律。法無可貸。未嘗稍事姑容。罪有可矜。必使量從末減。是以三年中。吏守規條。案無枉縱。治獄固極為明允矣。臣愚以為立法之初。皆原于厚。而奉行之久。每致于嚴。惟好生之德。常深于弼教之中。則雖獄訟繁興。而持衡益謹。自有以握潛移默化之權。此欽恤庶獄。伏願 皇上時于釋服以後者也。至于世風之奢儉。每隨君德為轉移。各省呈進方物。原為日用所需。從古皆然。行之無弊。自臣下好言進奉。往往踵事增華。而民力始疲于下矣。 皇上儉樸性成。親政之初。即嚴禁辦貢。違者照例治罪。誠不欲以無益害有益也。是以三年來。封疆大吏。不致藉端派累。其餘逢迎餽送各陋規。均已一律革除。風氣之厚。實未有過于此時者也。臣愚以為人情由奢入儉難。由儉入奢易。伏願 皇上釋服後。黜華崇實。杜漸防微。庶人心益安古處。而風俗長此敦龐矣。 國家財賦所入。費有常經。軍興至今。支用浩繁。現屆大功將次告竣。自應寬籌善後。 皇上以君民為一體。親政之初。惟期藏富于民。不欲操之自上。故諸臣調劑。有意近加賦。事涉病民者。必深拒勿納。而且酌裁官欠。核稅銀。查辦漕糧。增修河務。蠲緩以蘇歉收之困。賑濟以恤一隅之災。不惜 內帑之頻頒。惟恐一夫之失所。是以三年來。民安畎畝。戶有藏。百姓之樂業。實未有過于此時者。臣愚以為臣下之言利。既明禁于籌款之時。 聖主之惠民。益有加于蕆功。而後伏願 皇上釋服後。仍當以撙節愛養為良圖。損上益下為盛業。則民力舒而國用愈足。國本固而貽澤孔長矣。凡此實政之在民。業于三年中次第施行者也。臣伏願我 皇上聖德日新。勵精于已治已安之後。 慎修思永。勤求夫可久可大之謨。處之以恆。而被于物者洽。行之以漸。而入于人者深。常存初政之 淵衷。即是萬年之景祜矣。
御製遇變罪己詔恭跋嘉慶十九年
桂芳
癸酉九月之望。有賊七十餘人。闌入禁門。倡為逆者畿南姦民林清。捕得之。並寘於法。 上以為此非常鉅變。前史所未有。 聖躬夤惕。思致變之由。亟 飭綱紀。申 誥誡。凡所以 宵旰殷憂者。既施於事功。亦宣諸 謨訓。洵乎 至誠動物。血氣之倫。罔不感奮。又況臣日侍 禁近。親承 明諭者乎。一日侍郎趙秉沖。 召見出。傳 旨內廷諸臣。凡兩月餘。先後 發下 御製文七篇。其各書以進。臣誠惶誠恐。既齋沐以書。而輒舉弇陋之識。綴言於末。伏惟 皇上御極以來。承 列聖深仁厚澤。無日不以愛民為政。四海之內。莫不聞1。今茲事變。豈不怪異。而臣竊以謂此誠不足為 聖德之疚者。昔孔子論仁至於濟眾。論敬至於安百姓。而皆曰堯舜其猶病諸。豈真以堯舜之聖為未至哉。夫天下之大。萬民之眾。而決其無一夫之梗於化。自古以為難。然而揆之人事。實則有所未盡者。夫林清先以習教被繫。既釋歸。轉益煽亂。數年之間。往來糾結於曹%齊魯之間。其黨至數千人。內而閽寺職官有與其謀者。而未事之先。曾無一人抉發。是吏無政也。藏利刃。懷白幟。度越門關。飲於都巿。無詗而知者。是邏者門者無禁也。禁兵千計。賊不及百。闔門而擊之。俄頃可盡。乃兩日一夜。始悉擒戮。是軍無律也。夫吏惰卒驕。文武並弛。而法制禁令為虛器。則事之可憂。豈獨在賊。我 皇上觀微知著。洞悉天下之故。 詔曰。方今大弊。在因循怠玩。至哉言乎。臣敬繹之。因循怠玩亦有其本。無才與識。則有因循而已矣。無志與氣。則有怠玩而已矣。是故得人而任之。則因循怠玩之習不患其不除。儻非其人。微獨不能除其習而已。就令除之。不因循而為煩苛。不怠玩而為躁競。其無裨於治則均耳。而豈 聖人諄諄示戒之旨哉。
御製盡心竭力仰報天恩諭恭跋嘉慶十九年
桂芳
天篤生 聖人以 君天下。予以億萬赤子。使嫗煦而覆育之。其克受 付畀。 天亦遂嚮之。而降之福祥。書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天之愛民甚矣。天之數不可得而測。而天之心固可得而知。天心維何。一仁而已矣。我 大清受 命。代有 聖德。無不以愛民為本。 皇上親政之歲。日月合璧。五星聯珠。 天所繫屬。是以十有餘年之間。川陝楚邪孽。以次削平。濱海數省。洋盜息跡。號令萬里之外。藩部親附。四夷嚮風。不其盛歟。辛未八月。慧星見於析木之次。犯紫垣者數夕。繼乃移於天河以沒。以今之。禁門之警。滑臺之亂。 天已示之象矣。而伊瑪圖之 回蹕。趣以山潦。故林清慝作。 車駕已及近郊。九月十五日夕。巨霆一震。凶渠喪魄。亦惟 皇上至仁合於 天心。故 天之佑相至於如此。然而猶有犯上作亂之民。致煩 睿慮者。仁心與仁政。有端有委。官吏不職。不能宣 上意。此由政之未孚。非行仁之遂有不效也。夫重典之說。見於周禮。先儒有以為周秦間晚出之書。非周公所手定者。有以此語為劉歆所竄入以佐莽者。皆不可知。而要非古聖人之法也。孔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曾子語士師。亦以道失民散宜於哀矜。姬周之興數百年。至于春秋禍變已極。誠可為亂國。而孔曾之言如此。則重典之無時而可用亦審矣。夫五刑之用。期於當罪。故曰 天討。若故峻其法。而使民莫之犯。究之此枉而彼縱。是法已不平。而何姦之能格。故重典之用。非特不可。亦實無益耳。大哉洋洋乎。 聖人之情見乎辭。雖遇至變。不改至常。其所以答 天者。亦始終一仁而已矣。
御製致變之源說恭跋嘉慶十九年
桂芳
昔帝堯命舜之辭僅數言耳。而兢兢於四海困窮。聖人憂民之大。誠莫有過於此者。 皇上以一亂民之故。推而及於民窮官困。而思亟變之。天下幸甚。臣惟財貨之在天下。此朒則彼贏。必有所專聚。而後眾匱。此其恆也。則嘗以是考之。 國家損上益下。大府無溢羨之藏。而如往代之權臣外戚強藩宦官。傾天下之財而擁之者。又皆蔑有。則財貨之散于下。宜莫如今日。而官與民。皆若有不足之患者。此何以故。天下物之輕重。皆權於幣。幣重則有餘。幣輕則不足。自有明至於我 朝。皆以銀與錢二品為幣。相權而行。凡下之所輸。上之所予。粟不及十之一。餘皆銀也。然則上與下所謂有餘不足者。皆幣為之而已矣。臣伏觀康熙雍正。以及乾隆之初。民間百物之估。按之於今。大率一益而三。是今之幣輕已甚矣。而官之俸。兵之餉。所得者幣耳。民間如富商巨賈。皆操幣以逐利者也。紳士吏胥僧道役夫奴僕。皆以幣為衣食者也。惟百工與農。需幣者少。而亦不能以闕。幣輕則用繁。天下無三倍於昔之幣。而有三倍於昔之用。官吏庶民。俱汲汲以患不足者。直是故耳。而取民之制。如賦稅之入。不能以其幣輕而益之。至於 國帑歲下雖循常則。而有司竭蹶。則必他有侵冒。以為取償。而如河工料價軍需口糧之屬。已多溢於例矣。然則幣輕而不足於用。其病于 國。又必然之勢也。夫幣者。上之所制。以馭天下之富。然而其輕其重。常轉移於下。而上不能與之爭。古有以幣輕而更之者。龜貝鹿皮大錢五十當百之屬是也。古有以幣不足於用而益之者。鈔是也。然而數更幣則民不信。不信則不行。驟益幣則百物騰貴。而幣愈不重。然則欲其幣重而足於用。是當求諸民矣。民多務本。則幣日重。民多逐末。則幣日輕。此自然之勢也。夫粟菽布帛者。齊民衣食之所資也。民貧而至於凍餒。皆貧於粟菽布帛而不貧於他。然而賤粟菽而貴珍錯。賤布帛而貴文繡。於是百人致之。以給一人之食。百人作之。以供一人之衣。而此百人者。即其舍本而逐末者也。故奢儉者。貧富之大源也。誠使工無作淫巧。商無致罕異。驅遊惰之民而返之南畝。令粟菽布帛之積。所在充物。如是久之。則百物之估。當無不平者。而幣重矣。歷觀前史。當一代盛時。其幣必重。繼乃日患其輕。則盈虛消息之理。可見於此矣。易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以天下運會之所趨。而還返樸。與民更始。非夫 聖人之恃而奚恃乎。
御製原教恭跋嘉慶十九年
桂芳
古之教者。明於人倫而已。人之有倫。貴賤所同。故士大夫之與小民無異教也。然而士大夫之於教。必其知之無不明。而後行之無不當。若小民者。導其所當為。禁其所不當為而已。故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夫士大夫者。小民之標準也。彼其於教。必先躬行而實踐之。而後可以教於民。孟子曰。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然則教之不能驟責諸民也審矣。昔韓愈之闢異端。其言曰。甚矣。人之好怪也。歐陽修則曰。甚矣。人之好善也。臣竊以修之說為近似。人之惑於邪教者。大率以為此善事也。彼習聞夫因果利益之說。蔽錮於中。不知其何者之為善。而惟福之求。而邪教者。乘其惑而誘之。則翕然從之矣。夫小民希福。亦其嗜利之常耳。然而因貪而懵。因懵而妄。妄人相聚而處。於是有巨姦者。煽而脅之。則不幸而陷於大惡矣。方今邪教。所在多有。大率皆起於前明之世。其黨多者千計。少亦百計。誅之不勝其誅。屏之遠方。不勝其屏。 明詔許其自悔。誠至仁之德也。臣愚以為邪教所聚。必有其魁。誅之屏之。惟魁之除。則其黨亦必知所悔而自返。是故自悔者。悟而悔者也。治而使之悔者。畏而悔者也。既悔矣。則邪教者。齊民也。亦姑置之。再聚則再求其魁而治之。如是而已。王制曰。執左道者殺。左道之作。眾必惑之。誅其執左道者。眾乃解矣。此法之善也。昔孔子誅少正卯於兩觀。而不及其徒。亦治左道之法乎。若夫修明教化。使天下曉然於邪正之分。真偽之辨。出其至性至情。以實而致諸倫常之地。使眾知倫外無教。則邪教熄矣。此尤善之善也。
皇朝經世文編卷十
治體四政本下
善化賀長齡耦庚輯
進呈圖繪疏康熙十八年
蔣伊
為民生當恤。士氣當伸。謹就耳目見聞。繪成十二圖。恭呈 御覽事。臣惟聖王之治天下也。雖當已安已治之時。必存猶溺猶饑之念。誠欲周知萬方之疾苦。而軫其艱難也。臣三年於外。凡有見聞。登之圖繪。計十二帙。第一為難民妻女圖。第二為刑獄圖。第三為寒窗讀書圖。圖中情事。各為一本。第四為春耕夏耘圖。第五為催科圖。第六為鬻兒圖。現在催徵不得錢糧。已蒙 皇上蕩蕩洪恩。仰見 聖天子恫瘝至意。固已洞悉民瘼矣。第七為水災圖。第八為旱災圖。備荒積縠。業經諸臣會議。雖有芻蕘末議。臣亦不敢復贅。第九為觀榜圖。第十為癈書圖。第十一為暴關圖。第十二為疲驛圖。學校則以取數太隘。而貧士有改業之嗟。關課則以蠹弊叢興。而商人有裹足之歎。以致衝邑之轉輸。疲驛之煩苦。此皆久在 皇上離照中。方今軍需正殷。臣一時未敢連章累牘。冒瀆 宸嚴也。伏念 皇上愛民如子。求賢若渴。鑑臣迂。 俯賜觀覽。則四方顛連瑣尾之狀。纍纍乎如在目也。呻吟愾歎之聲。殷殷乎如在耳也。我 皇上一舉念間。而斯民日被堯舜之澤矣。
進講經義摺子
楊椿
益稷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時惟幾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颺言曰念哉率作興事慎乃憲欽哉屢省乃成欽哉乃賡載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萬事隳哉帝拜曰俞往欽哉
臣案有虞氏之世。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可謂盛矣。宜其恭己無為。坐饗昇平之治。而作歌之日。猶君臣責難。祇畏天命有如此。君者天之宗子。大臣者宗子之家相也。明王奉若天道。樹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師長。不惟逸預。惟以亂民。故其位為天位。職為天職。功為天功。典秩禮。命德討罪。無一不本於天。自昔聖君賢相。當太平極盛之會。尤莫不天命為兢兢。在易豐之彖曰。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朱子謂豐大也。以明而動。故能成盛大之勢。然至於過盛。則又有憂道焉。聖人以徒憂無益。故謹之於未然也。繫辭傳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夫制治保邦之道。存乎事。行事之要。本乎心。心之敬肆。則又在責難之言。君有以儆惕乎臣。臣有以啟沃乎君也。前代有為之主。始以德義為心。惟恐人之不言。每曲導之使言。繼則聞人之言悅之而已。不必其盡從也。久則恐人之言。言之而不必受。受之而亦有難色。又其甚者。或引之於當道。輒自以為已知。或格其心之非。輒自以為無失。自以為已知。自以為無失。是自以為賢矣。自以為賢。其下因莫不同聲賢之。賢之則順而有福。矯之則逆而有禍。以唐太宗之英明。於魏徵尚有不平之語。而欲其臣之無隱。袞職之無闕。豈易得哉。今觀於舜。惟幾惟康。惟動丕應徯志。豈尚有時幾之未敕。百工惟時。撫於五辰。庶績其凝。豈尚有未興之事。未慎之憲。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豈尚有未省之成。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豈尚有叢脞之患。惰與隳之憂。而舜以之責難於臣。皋陶以之責難於君。舜於皋陶之責難。從而拜之。即從而俞之。聖人之於臣。惟願其弼直。不願其面從。於進言者。惟論其理之是非。不計其辭之工拙。鑒其心之誠摯。不復問其事之有無。皋陶平日之告舜。曰無教逸欲有邦。益曰儆戒無虞。無怠無荒。夫舜豈教逸欲而好怠荒者哉。而諸臣言之而不以為迕。帝舜受之而不以為非。古大臣之愛其君與君之自愛。其慎微防患保泰持盈之至意。不得不如此也。有虞氏之治。所以弗可及。而君道臣道。為千古人倫之至者。在是也。
進呈經義
趙申喬
詩小雅鹿鳴首章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臣案鹿鳴。序以為燕群臣嘉賓之詩。夫群臣而以為嘉賓。其情洽矣。進而詠鼓瑟。詠吹笙。則所以和其聲者至矣。更進而詠承筐是將。則所以勸之飲食。而致其禮義之殷勤者。無不用其極矣。遂乃質言之曰。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諄諄乎若惟恐其吝此周行。而不以遽示者。於此見聖人好問之殷。取善之切。其舍己從人之意。何其懇以摯也。夫士人自束髮讀書以來。責難於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敬。斯亦聞之熟矣。豈其策名委贄而敢忘諸。必俟夫吾君之如是其委曲以重之。乃始出其中所素藏。以與吾君權施報哉。然而聖人必以為不如是而不得者何也。君臣之分。以嚴為主。朝廷之禮。以敬為主。分極而不以情通之則隔。禮勝而不以樂和之則離。彼夫希榮苟祿者無論矣。即夫稍知大義。矢諸夙夜。非不懷入告之誠。及乎質對大廷。而其分嚴。而其禮敬。往往多所畏懼。卒懷疑而不敢前。史稱唐太宗神彩英毅。群臣進見者。皆失舉措。太宗知之。每見人奏事。必假以顏色。冀聞規諫。夫太宗之納諫。宜無不昭然共白於臣庶。而猶必假奏事者以顏色。而臣進見。至失舉措。則凡人臣之對越於君者。其難其慎。亦概可知矣。聖人為之備著其儀於燕。琴瑟竽笙。以大鳴其豫。幣帛勸侑以厭飫其心。俾得優游夷懌。而嚴者以舒。敬者以和。乃坦然直吐其胸臆。而有不知。知無不言。有不言。言無不盡也。故聖人之如是其委曲以厚之者。凡以為中材勸云爾。且夫周行大道也。以道培國運。則當盛明之時。進憂危之語。以道律皇躬。則當晏安之地。陳怠荒之防。以道格君心。則當嗜好之萌。嚴性情之正。甚且以萬無一有之事。設若或有一之慮。如禹之於舜。而謂無若丹朱。周公之於成王。而謂無若殷王受。臣方惴惴恐懼。以為獲罪滋大。乃君不惟恕其狂瞽。而且直探其心之所存。以為人之好我。此固純臣志士所日夜切切以祝之吾君。未敢必之吾君者。而不意吾君之體恤之一至於此也。臣誰無心。忍不相率而入告乎。故不獨師保以為啟沃。疑丞以為贊襄。庶士御事。相與獻可替否。補闕拾遺。而瞽以典。史以書。師箴瞍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莫不畢至於其前。而效周行之示。則賡揚之休可繼。泰交之治可成。此聖人所以因燕而作是詩。復歌之以為燕儀。用垂訓於萬世歟。
經筵講義
杭世駿
皋陶謨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
臣按治道有污隆。王化有遠近。皆決於王心之疏密而已。易云幾者動之微。樞機之所以發。善惡之所以分。吉凶之所以兆。莫不循是以之乎彰顯焉。故云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言幾也。後世言治者。昧於其幾。而第言有萬。則萬幾云者。宜若為有天下者之恒言。而不知人君於此。不可不明察其微。而慎持其隙也。蓋幾有萬。則其彰顯者不止於萬可知矣。一日二日而有萬幾。則月旬朔之間。不止於萬幾又可知矣。一幾之不慎。則一事叢其弊。一方受其害。猝至雜投。其忽不及謀者必眾。待其不及謀而思補救之。何如先其未及發而豫籌之乎。我 皇上秉神聖之資。勵精圖治。朝乾夕惕。即以之希三代盛王。豈有不及。然臣竊觀今日之治理。其美者僅僅如漢之文景。唐之貞觀開元。宋之化嘉祐而止。甚且尚有不及焉者。何也。則以仁心仁聞。能設誠而致行之者之難也。夫有仁心仁聞。而苦於設誠而致行之者之難。此其間有幾焉。蓋辨之不可不蚤辨也。臣聞天之生聖人之材甚吝。而人之值聖人之時甚難。聖人以天地父母為心。愚臣即以堯舜吾君為責。伏願 皇上于深居淵默之時。隨事審其幾微。行政或恐未當於天心。用人或恐未慊於眾望。讒夫女謁未必有。而內寵近侍恩澤或恐其踰制。瓊宮璇室未必盛。而巖居川觀巡遊或恐其過時。窮邊征戍。宜時恤其饑寒。閭巷惸嫠。宜周知其疾苦。有一夫不獲若已納隍之心有。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之念。夫然後坐明堂而出政治。風動從欲之休。不難再見於今日矣。
經筵講義二篇
秦蕙田
任賢勿貳去邪勿疑
臣案平天下之道。首重用人。人品不同賢與邪二者而已。用舍有定。任與去二者而已。其始貴有鑑別之識。灼然而不淆。其繼加以剛健之力。毅然而不惑。賢與邪之判在心術。而心術之辨在公私。心術而果出於公歟。其氣象必有光明磊落之概。其行事必有平直正大之體。難進易退。爵祿非所戀也。矯枉從正。時議所弗徇也。潔己獨立。而不藉聲援。竭忠盡愚。而不避艱險。在大僚則以責難陳善為恭。而不以趨走承順為敬。在下位則以恪勤匪懈為事。而不以營求干謁為心。隱微幽獨之中。但知有愛君奉國。故曰公也。如心術而或出于私。其情狀必有掩飾閉藏之態。其行己專以圓熟軟媚為工。始而患得。終而患失。脂韋諧俗而惟取模棱。因循緘默而但求保位。其幸而循資歷俸以至大僚。則容悅固寵而全無建白。倘或淹滯下僚。則逢迎希冀而不憚卑污。處心積慮。第知有身家名位。故曰私也。公與私之辨。彰彰如此。而任之去之。往往有未當者。則貳與疑者之過也。夫賢者之事君也。議事則據理而不事揣摩。奉職則秉法而不容假借。如事在可行。縱破成例而不顧。如不可行。雖違成命而不辭。處唯唯諾諾之中。獨有謇謇諤諤之概。而奸邪之人。惡其不便己也。遂委曲隱約以中傷之。不曰沽名。則曰賣直。不曰歸過。則曰攬權。日浸月潤。漸疏遠而不覺。甚且有不原其大節。而微疵小過。指摘交加。吏議亦隨其後者。此從來善人君子。每不能久安于朝廷之上。皆貳之故也。彼邪人之保位者。方且反以是為戒。苟同隨俗。務為彌縫。非之無非。刺之無刺。當利害得失之交。全不以民生國計為念。其所輾轉籌躇者。不曰拂上意。則曰礙人情。調停之外無他長。承順之外無他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貪營係戀而不去。雖人主穆清之中。時多鑒察。然以其小心無過也。則寬大以容之矣。以其備位年久也。則姑且以之矣。不知職事已為之漸廢。人心已為之漸靡。風俗已為之漸偷。紀綱已為之漸弛。而其人享有祿位。方晏然自以為得計。此則疑之說也。然則如之何而後可。亦曰惟誠而己矣。剛而已矣。誠則不貳。剛則不疑。果能確知其賢而任之。開誠布公。推心置腹。與之斷大事而不疑其擅。與之圖密計。而不患其私。與之進退人材而不嫌其黨。與之賞罰事權而不慮其專。有所言而裁之以理。無弗聽也。有所行而規之以成。無弗從也。有所忤而曲諒其心。無弗恕也。有所薦而明試以功。無弗用也。光明洞達。表裏如一。則真意交孚。融洽膠固。雖欲稍自退諉而情有所不安。稍為欺隱而心有所不忍矣。夫然後利有舉而必興。害有除而必去。朝廷之上。甯復有委靡觀望之習。待人主之焦心勞思。別求挽回轉移之法哉。至于陰邪之輩。一有覺察。則立加罷斥。雖無大過。亦勒令退居。不使倖位以妨賢路。如此則賢安有不任。邪安有不去。天下安有不治者。此以誠為體。以剛為用之效也。夫以大舜之德。有虞之治。其存心豈復有不誠不剛。而益顧以是諄諄進戒者。實有見于誠之難盡。而剛之未易足也。是以大學釋平天下。首重用人。而論用人。則申言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之命。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之過。即勿貳勿疑之說也。而歸本于慎獨。然則欲任賢去邪以平天下。舍誠意正心。將何以哉。
龍德而正中者也
臣謹案聖賢之道。惟貴一中。唐虞首著執中之訓。人但知始自尚書。不知其原實出于易。易者。天地自然之法象。一卦三爻而二得中。重卦六爻而二五得中。乾為君道。乃全卦之首。九二一爻。以龍德居下卦之中。乃易卦三百八十四爻居中第一爻也。是以孔子於此。特著明正中之義。以為通卦之凡例。舉聖賢之心法治法。一以貫之。由是而推之。全易六十四卦。彖傳象傳中言中者。凡五十有五。其不言者。僅九卦而已。苟得乎中。雖否剝亦吉。苟失乎中。雖泰復亦凶。夫卦之分吉凶。莫甚于否泰剝復。而中不中之得失相反乃若是。然則帝王御世。日理萬幾。其本精一之學以用中于民者。豈易言哉。孟子曰。執中無權。猶執一也。夫權所以稱物之輕重。而大君之執中御物。亦猶是焉。從來勢之所趨。畸輕畸重之弊。雖極治之朝。猶或不免。我 皇上奉三出治。執兩用中。舉凡用人行政。皆一一權度而後行之。宜無有不中矣。然有本一善政而奉行稍未當。以致不合乎中者。亦有勢之所趨不無輕重。而尚未全反以適于中者。即如貴粟重農。善政之先務也。購買倉儲。乘時預備。良法美意莫過於此。然行之不力。歉歲固有米少之憂。行之未善。豐年亦有米貴之患。迺者直省大吏。因倉儲未足。動支公帑。糴穀貯備。飛檄刻期。舟。以致產米與待米之鄉。價皆W車絡繹。集于江廣產米之鄉。牙行藉以為奸。商販而聞戢踊貴。負擔小民。日謀升斗於市。蠅頭微利。尤覺難堪。雖以今歲雨暘時若。可望豐收。而外省米價。猶未甚減。如下江之米。向例以一兩為平價者。今猶至一兩四五錢不等。昔人謂穀貴傷民。良可念也。故現今秋收以後。地方官不患其畜聚之不力。而患其調劑之未平。蓋恐行之太驟。為之過急。遠近各省。同時購買。風聲所被。富戶藉以居奇。倘仍價傎高昂。公私均有未便。蓋市易之情緩則平賤。急則騰貴。勢有固然。古者三年餘一。九年餘三。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積漸致之。本非旦夕。況年歲既豐。米穀大裕。流通之後自見贏餘。縱使從容調劑。不出數月之內。斷無遲誤之事乎。至于務本之民。不外業戶佃戶二種。業戶輸賦。佃戶交租。分雖殊而情則一。乃始也患業戶之浸淩。今則憂佃戶之抗欠。蓋業戶中其田連阡陌者。百無一二。大抵多係奇零小戶。其勢本弱。一遇強佃抗欠。有吞聲飲氣。無可如何者。地方官率漠然不顧。曰吾但能催賦。豈能復催租。于是佃愈頑。而業戶之苦。一無所愬。既無所愬。而其田又非他人所敢承買也。不得不減價以售之于佃。而甘為貧困無藉之民。及頑佃既得業之後。遂以抗租之故智。易為抗糧之刁風。甚有恃其鄉村遠僻。攘臂以辱催徵之吏者。此皆臣平日所親見。人心風俗之弊。所關匪淺。而地方大吏。不能深悉民隱。猶往往以抑業戶伸佃戶為請。雖抑而不行。然其意見之偏。大概可見。此臣竊謂奉行未得其平。而難免失中者也。至于設官分職。內外相維。體統相制。在京之官。執法奉令。可以通達政體。外省之吏。承流宣化。易于練察民情。要之政以治民。民為政本。原無分別。況內外之員。迭居互任。國有章程。故定例縣令行取為部曹。欲使習民事者司部務也。即攷選為科道。欲使悉民隱者司言路也。科道部曹。復出為道府。欲使達政體者肅吏治也。法制精詳。防維周密。但有兼資而互益。未容分道以揚鑣。是以國家得有成材。而內外不分輕重。今行取之法雖行。而得缺甚少。部曹鮮習民事。處事不無偏蔽之虞。科道不悉民情。條奏但陳膚泛之語。六部。直省之綱維也。督撫之考成。章奏之得失。皆司員執掌。得操簡而議其是非。責任不小。而議者每以不勝任之郡守。歸於部用。夫既不勝任。則有年老及疲軟與才力不及。勒令休致之例在。乃以一郡之廢材。歸于部用。毋乃輕重失倫乎。此勢之所趨。有未盡挽回而合于中者也。臣侍直 內廷。伏蒙 聖製垂示。有曰。彼民有隱情。孰為達其意。或政有偏頗。孰為防其弊。恭讀之下。曷勝感奮。謹因說經之次。敬陳愚昧。伏惟 皇上睿鑒。
進呈經義
陶貞一
周易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
臣謹案包荒者。仁之德。用馮河者。勇之德。人必兼智。故不遐遺。有勇且義。故朋亡。此卦專言保泰之事。此爻以臣位言之。而其說莫詳于程子。伏惟 皇上撫泰甯之運。當勞於求賢之時。臣請就程子之說。條舉而核之。程子曰。九二以陽剛得中。上應於五。五以柔順得中。下應於二。君德本剛。而有取於柔者。非柔無以盡臣下之心也。臣道宜柔。而有取於剛者。非剛無以任天下之重也。類於剛矣。而不必得中。慮為申棖之慾。近于中矣。而不本于剛。又慮為胡廣之中庸也。若是而一以柔道御之。是猶以水濟水。必無以成交泰之功。伏惟 皇上紀元之初。嘗舉韓愈感激媕阿之句。以風厲臣。於今三年。果已感激思奮乎。抑蹈常襲故而未克變也。臣聞王者以仁育萬物。必以義正萬民。民之貴於物也。則知義之行。當自貴者始。義行于貴。斯仁溥于物矣。所謂百官正而萬民莫不一於正也。不然。則壅遏沮格之患。可勝言哉。程子曰。泰甯之世。人情習于久安。安于守常。惰于因循。憚于更變。非有馮河之勇。不能有為。於斯時也。凡程子所指二者之弊。自三代以至漢唐宋元明。盛極而衰。罔不由此。臣觀今日在廷之意指。包含之意居多。其見諸施為者。則似乎寬裕而實縱弛。似乎詳密而無關體要。至樂因循而憚改變。則尤為切中。且如臣條奏。下部議者。其說在可否之間。行之固屬無益。不行亦復無害。而一紙空文。可以塞責。則姑議行之。以稱 皇上求言之心。以示不拒人言之意。其他則以為難行而置之者有矣。臣竊謂事當論是非。不當論難易。苟是矣。雖難而當行。若其非也。雖易而必不可行。昔之所謂難行者。若暨豔之欲清流品於吳。杜弼之欲懲勳貴於魏。以至唐之末造。用師於太原邠岐。是處分裂之朝。與積弱之勢。誠有所甚難。方今天下一家。海內之勢。固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也。而 皇上好生之德。又洽乎民心。必無驚駭物聽之慮。何嫌何疑。而一切以難行報寢哉。夫治病者必究其本。浚井者必達其源。將欲革弊正俗。不從其本源治之。而區區維挽於末流。曾何益之有。為人臣而懼失物情。莫肯任怨。此便私自營之計。非程子所謂英烈之輔。足以任天下之重者也。程子釋朋亡之義。謂如禁奢侈則害於近戚。限田產則妨于貴家。不能斷以大公而必行。是牽於朋比也。龔煥曰。九二大臣所以進退天下人才者。惟亡其朋類。則能用天下之賢。兩義相較。則龔說為優。極而論之。豈惟大臣。如治文書者。以律令為可否。而不牽於請屬。則庶事無不釐矣。司糾繩者。以義理為權衡。而不奪於知交。則宵小無所容矣。此則朋亡之極致。雖屯可使泰也。而豈有平陂往復之慮哉。朱子曰。包荒非混而無別之謂。故必斷以行之。明以周之。公以處之。然後用舍舉措。無不合乎中道。蓋為君盡君道。為臣盡臣道者。已不外乎此。雖成康文景。將有恧焉。惟 皇上之仁明。庶克比隆前聖。臣敢以責難之義。效狂瞽之說。仰冀 垂神察納。天下幸甚。
進呈經說
程夢星
尚書梓材篇惟曰欲至千萬年惟王子子孫孫永保民
臣謹案詩之言天子萬年。天子萬壽者。不一而足。雖出於頌祝之詞。而皆本於忠愛之意。是以聖人錄而存之。若夫推本於先王之明德。而下及於民依。固未有如此之懇切著明者也。夫周自后稷始基靖民。積累深厚。本有享國長久之理。至成王時。郟鄏之鼎已定。卜世卜年。不為不久矣。而周召諸臣。所惓惓致望者如此。豈誠有私天下之心哉。一姓相承。僭竊不作。兵革不興。使民皆安樂壽考。無天札疵癘之患。斯宗子家相之責。克盡而無媿耳。然則其所謂欲者。非獨抱此虛願。為必將有綢繆式固之事焉。是故先王之成憲不可不遵。書所謂無作聰明亂舊章者是也。唐府兵之制。壞於張說。明開中之制。壞于徐溥。二人號為名臣。而輕變舊法。貽害無窮。其他私廢法之徒。不足論矣。末俗之弊政不可不革。易所謂通其變使民不倦者是也。東晉陳邵之議。格于王導而不能從。韓范天章閣之對。仁宗用之而弗克竟。江左是以偏安。而宋室卒于不振。其他因循苟且之弊。抑亦不勝數矣。至於百年之計樹人。則人才其先務。秦誓所謂保我子孫黎民者也。臣嘗妄論三代以後。開國之初。戡亂致治之佐。皆敦樸厚重。思深而慮遠。足以歷數百年之規模。此非教化所致也。氣運隆則人才與俱隆焉。及其耗也。文恬武熙。詭隨容悅以竊祿而已。甚至背公植黨。角立爭勝。雖有願治之主。而國事靡所與屬。觀於唐宋明之季年。可為長太息者矣。惟聖人於方隆之會。修教正俗。使士皆崇本實厲名檢。通經學古。則朝野之間常有所倚重。以弭其隙而折其萌。其為益匪細也。三者皆欲至萬年之大要也。三者皆得。則雖有小疵。不足以累大體。固可以蒙業而安。故說者謂三代之君。能守其祖宗之法。雖至今存可也。非虛言也。
進呈經義
趙青藜
周易損上九弗損益之貞吉利有攸往得臣無家益初九利用為大作元吉無咎
臣案朱子本義。謂損下卦上畫之陽。益上卦上畫之陰。為損。損上卦初畫之陽。益下卦初畫之陰。為益。是損之上九。受下之益者也。損卦之主爻也。益之初九。受上之益者也。益卦之主爻也。既為二卦之主爻。則上九當言益上。初九當言益下矣。今考二爻之辭。於損之上專言益下。於益之初獨言益上。聖人之垂訓至矣。人君以一身受天下之益。必思所以擴其兼容并包之量。而動天下以愛戴歸附之誠。舍益下奚以焉。攷之周禮大司徒所掌。辨之以土宜。養之以保息。安之以本俗。聚之以荒政。凡所以為下計者。至周且悉。而其所以為益者。又皆藏富於民。無解衣推食之勞。而自有家給人足之樂。此弗損益之之道也。何咎之有。如或煦煦為仁。而從事於移民移粟之間。其道不足以行遠。其心不能以入人。雖亦有救於時。而究不勝其狹小之私。其於不言有無。惠而不費者。未有聞也。故又曰貞吉。利有攸往。得臣無家。為天下君而不自利於己。莫非王臣而不視為私屬。可大可久。王道之至極也。三代以下。若漢之文帝。唐之太宗。宋之仁宗。皆能合四海為一家。聯兆姓為一體。其於爻所陳弗損之規模。獲益之氣象。殆庶幾乎。至夫居下而受益於上者。大澤非可倖邀。殊恩豈易報稱。是必勞悴有所不辭。利害有所不顧。身家有所不恤。知無不為。為無不盡。此大作之道也。然又恐志大而才小。任重而謀疏。有忠君之心。而無濟世之策。亦徒足以速謗而增咎耳。豈所稱元吉無咎者乎。易未有以元吉為戒辭者。此爻本義。以為必元吉然後得無咎。故必如漢之汲黯丙吉。唐之杜如晦房喬。宋之韓琦富弼文彥博范仲淹等。視國事如家事。為人之所不能為所不敢為。乃於此爻之義為不愧焉。要之上之於下。猶父母之於赤子。下之於上。猶手足之於腹心也。父母之於子。未聞有以家計者。即罄其家之所有以與子。而父母不惜也。損之得臣無家父母之志也。手足之於腹心。未聞有以力作為勞者。即竭其振奮之勤以效用腹心。而手足不靳也。益之利用大作手足之誼也。君臣一體之理。上下相關之故。聖人於損益之初上二爻。觀其深矣。
經筵講義五篇
蔡新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臣謹案天人治亂之機。其微矣哉。欲治而不亂者。天心之仁愛也。不能有治而無亂者。氣數之乘除也。懼其亂而保其治者。人事之所以維氣數而體天心也。自盈虛消息言之。則天心有時不能勝氣數。以制治保邦言之。則人事亦有時而符天心。謂數不可逃。六月雲漢之詩。何以光復舊物。謂時有可恃。元狩天寶之治。何以不克令終。知此意者。於泰之三爻見之矣。夫泰極盛之時也。三亦猶陽長之候也。聖人於否至四而後有喜詞。於泰當三而即多戒懼。慮患之意深矣。天下之亂也。不於其亂而生于極治之時。何也。開創之始。國勢方興。人心未固。君若臣早夜孜孜。無非為天下謀治安。為子孫措磐石。其精神之所周貫。天人實繫賴之。履泰以後。上恬下熙。漸忘其舊。君以聲色逸遊。為無害生民。臣以持祿養交。為安享暇豫。進諫者謂之沽直。遠慮者謂之狂愚。其上下之精神謀畫。莫不狃目前之安。而圖一己之利。夫圖一己之利者。未有不貽天下之害者也。狃目前之安者。未有不來日後之悔者也。則堂陛之玩愒其一也。開國之初。簡節疏目。網漏吞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恃法也。昇平以後。巧偽漸滋。則文網愈密。以繁文縟節。為足以黼黻太平。以科條律例。為足以釐剔姦蠹。由是百里之命可寄。而顆粒銖兩之出入。不敢專焉。鈞衡之司可秉。而是非輕重之權宜。不敢問焉。使其君子無所恃以盡設施。其小人有所援以售巧偽。行之既久。人人但以簿書期會為盡職。而立法之初心。設官之本意。茫然莫辨矣。則政令之煩瑣其一也。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當泰之時。民物滋豐。而民之游惰耗之。俗之侈靡耗之。朝廷之征斂愈密經費日增耗之。古者以庶而愈富。後世則以庶而愈貧。古者論貧富于民間。後世則計贏絀於內府。古者制國用。量入以為出。後世籌度支。則因出而經入。由是雖有恤民之令。而民不見德。徒有足國之計。而用不加饒。則物力之匱竭其一也。人才著國家之元氣。撥亂之世尚功。致治之初尚文。皆有經世之遠猷。泰運既開。承平日久。朝廷漸厭讜論。士大夫諱言風節。拘牽文義以為學。熟習圓通以為才。卑順柔詭以為德。靡曼繁縟以為文。俗以此為尚。家以此為教。莫不漸染成風。揣摩干進。夫貴之所向。賤之所趨也。家之所修。廷之所獻也。在朝無骨鯁之臣工。則草野之誦讀皆市心矣。居鄉無廉隅之砥礪。則登進之事功皆苟且矣。則人才之委靡其一也。風俗者盛衰之本源。初泰之始。其室家婦子。里黨閭巷。多有敦龐定集之思。厥後生齒繁。則家庭之詬誶日起。生計迫。則里巷之任恤漸衰。商賈之奢豪逾仕宦。狙獪之險健欺善良。朝廷敦寬大之政。然法行於愚戇。而疏於奸民。是長其桀驁之氣也。吏治博安靜之名。而蠹胥之弊竇日啟。雀鼠之案牘常懸。是釀其刁悍之習也。則風俗之澆漓又其一也。此數者。或由矯枉之過正。或因時勢之遞遷。皆人事與氣數相因而至者也。聖人知其然。故于泰之三爻。即戒以無平不陂。無往不復。霜雖未冰。月已幾望。誠甚懼乎其終也。然可謂之氣數人事。而不可謂之天心。天心之仁愛甚矣。自古雖當衰亂之運。其君臣能恪謹天戒。側身修行。則天猶未有不予之以治者。況其未雨之綢繆乎。誠使為人君者。凜兢業之小心。存無虞之儆戒。念六月雲漢之詩。鑒元狩天寶之治。廟堂之上。恪恭震動。百爾臣工。惟懷永圖。罔敢玩愒。以迓天庥。然後崇簡易敦大體。重責成戒叢脞。則政令不煩矣。省浮費戒屯膏。修地利薄征稅。則財用不匱矣。審好尚公賞罰。獎忠直黜浮華。則人才咸奮矣。敦孝弟重農桑。嚴豪猾清獄訟。則風俗還矣。保大定功。和眾豐財。有苞桑之固。無復隍之憂。豈不于食有福哉。而必自君心之無玩愒始。則欲盡人事以體天心而維氣數者。誠不外艱貞之訓歟。
無教逸欲有邦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
臣案唐虞之世。臣之于君。規儆之意多。而頌揚之詞少。其見于經者。帝德廣運。益之所以頌堯也。然亦在舜即位之後。後世之公言也。不聞堯之時有此也。帝德罔愆。皋陶之所以贊舜也。然亦舜以明刑協中。讓功于皋陶。故皋陶以好生之德。歸美于舜。善則歸君之義也。外此則所謂贊頌者無聞焉。而戒慎儆惕之詞。不一而足。至皋陶此篇。明示以逸欲之不可開。兢業之不可忘。而萬幾之不可曠。則信乎為君之難也。夫自公卿大夫以及士庶。莫不各有當為之事。則莫不宜存兢業之心。然不過一身一家焉耳。一官一職焉耳。豈若人君為天下臣民之主。四海兆民皆仰賴焉。苟稍有自暇之思。則萬幾之來。日積月累。欲姑置之。則恐紀綱之不振。將分委之。又慮威福之潛移。故自古明聖之君。惟無逸而已矣。無欲而已矣。逸者欲之漸。欲者逸之根也。何以克之。敬而已矣。兢兢業業。敬之至也。逸欲之萌。初或以為無關於政治之大。無害于臣民之故。莫不始于微而終于著。始于細而終于鉅。始多因一念之自恕。而終漸至眾欲之交攻。其性情心術。必有潛移默奪而不可遏者。生心害政。發政害事。甚可慮也。惟敬則以天監為必不可欺。以民情為必不可愚。以清晏昇平為必不可恃。以水旱災祲為必不可忽。以左右近習為必不可狎昵。以聲色貨利為必不可邇殖。雖在紛華波動之中。幽獨得肆之地。而所以兢兢業業。持守此心者。未嘗敢有須臾之怠。此堯舜以來相傳之心法也。三代以下。不無勵精圖治之主。然不敬則不純。漢武帝建元之治是也。不敬則鮮終。唐明皇開元之治是也。不敬則多擾。宋神宗熙豐之治是也。其柔闇之君。固不足以語此。即負不世出之資。具大有為之志者。亦每每患此。此無他。兢業之心微。而逸欲之念錮于中也。抑自古未聞有以逸欲教人者。而皋陶顧以教有邦為言。何也。天下之從好不從令也久矣。人君誥誡號令。或重巽以申而人不從。至于心術嗜好之微。動作起居之細。有外廷所不得知。而天下從風而靡者。有諸內必形諸外。獨之不可掩如此也。此皋陶所為惓惓也。夫舜大聖人也。有虞之天下至治安也。而廷臣之所以進戒者。至極之於怠荒傲虐。甚之以朋淫殄世。類皆中主所不肯為。而亦若危亡之立至者。而已鄰于詆誣。近于毀謗乎。乃諸臣苦口陳之。舜虛懷受之。上下之間無少疑忌。蓋深見天命之不易。人心之惟危。而戒懼之不可以怠也。後世臣心益靡。主極日隆。大臣無有格心之論。人君不聞逆耳之言。泄泄自安。委蛇朝右。夫明主在上。臣將順之不暇。此李林甫所以諛唐元宗也。豈足法乎。惟漢汲黯之於武帝。唐魏徵陸贄之于太宗德宗。庶幾近之。武帝多欲。德宗猜疑。非能聽言者。獨太宗從諫如轉圜。然于魏徵亦嘗怒之曰。會須殺此田舍翁。而于封德彝宇文士及。則明知其佞而用之。此以見厭直好諛。非獨拒諫之君為然。亦明主所不免也。或又謂人君開諫諍之門。獎敢言之士。則臣下爭為激切之論。以釣直聲而取世譽。徒使求言納諫之君。轉而厭聞激聒之論。亦勢所必至者。然此則論語有之矣。曰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其言而是則行之。使之知勉。言而非則置之。使之知愧。廓然大公。物來順應。不奪臣下之名。而凡臣下之名。皆君上之名也。若未問其言之可採與否。而逆計其心之有為而來。則忠讜之路。必有逡巡而不進者。不幾于因噎而廢食乎。且人既日以正言告其君。則必不敢顯以邪行示于眾。君既虛公採納而予之以名。則臣亦必天良感動而報之以實。是始而希譽。既而避毀。終而革心矣。此又以善養人。轉移風化。王道之大者也。于以迓天休而邀景福不難矣。臣故因唐虞交儆之意而並論之云。
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載采采
臣謹案觀人之法。德與才而已。德者。就其身言之。所謂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者也。才者。以其事言之。所謂載采采者也。先儒釋之。以為論其人。則曰斯人也有某德。言其德。則曰是德也有某事。誠有見於唐虞之取人。必才全德備。體用兼優。然後為純品也。抑臣考其文義。按其本末輕重之倫。而知皋陶立言之意。固非漫無先後于其間也。德者本也。事所從出者也。事者末也。德之見端者也。世固有有德而短于才者。然亦不過拘愨謹愿。無大設施耳。非若有才無德之徒。其本既失。其事雖或可觀。舉無足信也。觀人者必言其人大概有德乃可其某事某事之善。若徒即事以求之。未有不失之者也。宋臣崔與之曰。天生人才。自足供一代之用。惟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忠實而有才者上也。才不高而忠實存者次也。人君求賢。豈不欲盡得其上者用之。而不可必得。則與其才浮于德也。毋甯德浮于才。唐虞之世。方鳩僝工。終於擯棄。而漢唐宋以來。小人接踵而起者。皆信之于一二事也。且夫小人而至威權氣燄。足以籠絡臣民。使一人惟吾言之是聽。而為所欲為者。非實有英奇幹濟。負出之資者不能。昔司馬光欲復差役。期以五日。同列病其太迫。知開封尹蔡京。獨如期奉約。光喜曰。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之有。呂惠卿知大名。鐵騎過洛。寂不聞聲。詰旦伊川乃知之。歎曰。其才亦何可掩也。故自古未有無才而能為真小人者。亦未有無才而能動人主聽者。更未有無才之小人而能害人家國者也。幸而遇精勤之主。明察之君。權無旁落。術不盡售。雖時露其巧計逢迎。亦終有所逡巡畏縮而不得逞。此封德彝宇文士及不能為害于唐。而丁謂王欽若未至貽毒于宋也。倘或喜其英奇。而樂其幹濟。勢且入其術中而不悟。就使不竟其用。猶將為安石之禍宋。若一任其設施展布。俾得逞其陰賊險很之才。幾何不為商鞅之治秦乎。夫安石毅然復古。欲興三代之治。商鞅審時度勢。坐收六國之全。亦豈後世瑣瑣薄技嗜利懷私所可比者。而其害已彰彰如此。此虞書所以為重有德也。
子言之曰為上易事也為下易知也則刑不煩矣
臣謹案樂記曰。大樂必易。大禮必簡。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易簡者。禮樂之端。而禮樂者。刑罰之本也。易繫傳曰。乾以易知。坤以簡能。天地惟易簡。故五行之吏。四時之官。各司其職。而寒暑晝夜長養收藏視此矣。聖人惟易簡。故命官分職。選賢授能。各舉其事。而有親有功可久可大視此矣。此政簡刑清。治道之所以隆也。後世人不足而問之法。法不足而濟以刑。上疑下之難知。而故為不測以神其術。多為防閑以定其志。下疑上之難事。而爭為揣摩以迎其機巧。為隱匿以逃其罪。其始也起於上下之相遁。其究也。必至上下之相蒙。易事易知。兩無當矣。夫法制禁令。聖王之所不廢。故曰。徒善不足以為政。然要皆以人用法。非以法用人也。以法用人。毋論法未必盡行。即使令行禁止。而商鞅尚不可以治秦。毋論無法未必有合。即使引今酌古。而王安石終不可以治宋。無他。弊常生于所防之外。而情每拂于用法之中也。昔汲黯奉使。以便宜持節。發河南粟賑貧民。寇準欲擢指揮使。吏以例籍進。準曰。用牙官尚須檢例。安用我輩。是二事者。下不以此自疑。上不以此為罪。誠有得于易事易知之意者也。若必須天下而納之於科條律例之中。則燮理鈞衡之職掌。幾何不等於吏胥。而學士大夫之繩束。且將自同于輿隸。政體有虧。而廉隅日頓。正蘇洵所謂以天下之大。而無可信之人。國不足以為國者也。是以人主於此。彰好慎惡。信賞必罰。使爵不瀆而民作愿。刑不試而民咸服。汲汲于辨人才。而不汲汲於講法令。是緇衣命篇之意也夫。
唐太宗問魏徵曰臣上書可采及召對多失次何也對曰臣觀有司奏事嘗數日思之及至上前三分不能道一況諫者怫意觸忌非陛下假之詞色豈敢盡其情哉上由是接臣詞色愈溫
臣謹按有唐賢君。莫有過太宗者。太宗之德。以納諫為首稱。史冊所載。如孫伏伽戴冑之執法以爭。無殊於張釋之。皇甫德參之激切上陳。不異於汲黯。帝皆優容嘉納。可謂盛德矣。而魏徵猶勸帝假詞色以受盡言者。太宗以神武定天下。即位之初。置館殿側。聚四部書二十餘萬卷。選天下文學之士。令更日直宿。論講前言往行。商確政事。其天資英邁。博識古今。當時廷臣才識。未有能幾及之者也。意其臨朝之際。或不免有神聖文武之資。稍形于詞色。故孔顈達以為位居尊極。炫燿聰明。則下情不達。諸臣召對之多失次。三分不能道一。其以此歟。然此猶就陳事者言之。未及乎怫意觸忌而諫者也。怫意觸忌而諫者。人臣之所極難也。顯言之則近於賣直。諷言之則鄰于刺譏。援引言之則疑于迂疏。激切言之又幾于毀謗。總之皆逆耳也。夫君之于臣。上下至懸殊也。臣之爵祿君所賜也。榮辱君所定也。不甯惟是。即身家性命。亦君所成全也。既已託命于君。誰不願為將順以自結於媚茲。而獨甘為逆鱗以嘗試于不測。必其實有忠愛愷惻之忱。不容自已者也。不然則其賦性戇直者也。不然亦其顧名思義者也。不若是。巧者必揣摩以迎合。拙者緘默以取容矣。李絳之對憲宗曰。人臣生死。係人主喜怒。誰敢發口諫者。就有諫者。皆晝度夜思。朝刪暮減。比得上達。十無二三。與徵所言。意正相類。是以聖明之君。邇言在所必察。陳言有所不厭。言及主躬。不嫌於過當。言及時政。無妨於過激。即有一二無稽勿詢之說。亦第勿聽勿庸已耳。夫豈無狂愚不知大體。以自觸罪悔者。賴聖哲以免也。太宗惟能聽受。故臣上書。亦多可采。而貞觀之時。號稱盛治。況由此而上之。為夏禹之懸鞀置鐸。大舜之善與人同。又有大焉者乎。然則諫草之稀。不必盛世。直臣之眾。愈彰聖主。讀皋益之謨可以觀矣。
經筵講義五篇
任啟運
仲虺之誥曰惟王不邇聲色不殖貨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賞用人惟己改過不吝克寬克仁彰信兆民
臣案稱湯之德。至克寬克仁。彰信兆民。可謂至大。而必先之以不邇聲色。不殖貨利者。人君之心。百官之所待照也。萬幾之所待理也。譬之明鏡。一塵之不集。而後其照全。偶有一物之翳。則明有不照之處。而用人處己。皆不能無誤矣。故所謂聲色。非必若鄭衛之音。燕趙之女。恒舞于宮。酣歌于室也。所謂貨物。非必若鹿臺之財。鉅橋之粟。人以賄進。政以貨成也。凡一切可喜之事。可樂之物。其與吾耳目為緣者。皆聲色貨利之類。而吾心清明之翳也。孟子曰。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吾身耳目之物。皆與聲色貨利為緣。而聲色貨利之物。又日與吾耳目為誘。嚴以防之。猶懼其引。況可曰是區區者。何足以為吾清明之累。而邇之而殖之乎。微塵集而鏡已失其明。微欲滓而心已失其虛。心不虛即不靈。而天命已汨其源。率性已違其則。如是而求用人處己之各得。必不能也。邵雍曰。情之溺人也。甚於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故物者。身之舟車也。物傷則身從之矣。身者。心之區宇也。身傷則心從之矣。心者。性之郛郭也。心傷則性從之矣。性者。道之形體也。性傷則道從之矣。夫食味別聲被色。固人所以生。乃聲色貨利之易溺。而不戒之於微。謹之於漸。且曰是區區者。何足以為累。馴至於傷吾身。傷吾心。傷吾性。并用人處[己](已)之道無所不傷。是以載舟者覆舟也。可不為大懼哉。古之聖君知其然也。謹之於至微。戒之於漸習。左右前後。罔非正人。寢食起居。罔非納誨。在輿有旅賁之規。位宁有官師之典。瞽史有教誨之道。●御有誦訓之箴。與其以聲色樂吾身。何如以規誨養吾心。與其以貨利奉吾身。何如以理義飫吾心。如此則何人非師。何人非保。是惟無過。過必不貳。湯之所以用人惟己。改過不吝。由此道也。抑其所以不邇不殖者。又有本焉。伊尹曰。顧諟天之明命。孔子曰。君子之事親也如事天。事天如事親。身也者親之枝也。性也者天之命也。一失其身。不可謂事親。一失其性。不可謂事天。試當悅聲怡色。玩貨美利之際。惕然自問曰。天之所以命我者何如。必有心為之戰。骨為之驚。而絕去之惟恐不速者。而安敢邇之。安敢殖之耶。故用人行政。以不邇不殖為根。而不邇不殖。尤以顧諟天命為本。
易曰臨觀之義或與或求
臣嘗紬繹二卦之義。而知臨之道在君能下賢以自益。觀之道在君能觀民以自考也。然而安民之道未有不在於下賢者。故孔子雜卦傳。於他卦皆分釋之。於臨觀獨合釋之。卦之例陽主施故能與。陰主受故能求。臨卦二陽在下主與。四陰在上主求。觀卦四陰在下主求。二陽在上主與。夫陽明陰暗。臨之五六。曰知臨大君之宜何哉。初二咸臨。咸者感也。二陽在下。積誠以感乎上。是臨之所以為與。六五虛中下賢。能取下之陽明以自益。是臨之所以為求。舜曰臣哉鄰哉。又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孟子曰。舜樂取於人以為善。是臨之為卦。臣道在二之能與。而君道在五之能求也。綜之則為觀矣。就觀象觀之。九五陽剛。中正以觀天下。是上有聖天子也。其下四陰。仰而觀之。民無不順。臣無不恭。是至治之世也。然臣於此卦竊有懼焉。初曰童觀。小人之道。君子之羞也。二曰闚觀。女子之貞。丈夫之醜也。三曰觀我生進退。可進可退。不專於事君也。四曰觀國之光。以受寵為榮。非不有其身者也。惟上與五同心。曰觀其生。君子無咎。然曰其者位在事外。徒有其心。無所用之。故子曰志未平也。讀此卦者能無有君無臣之嘆乎。周公繫爻曰。觀我生。君子無咎。孔子傳曰。觀我生。觀民也。言臣下惟知有己。不以民事入告於君。君欲自知政治之得失。不可不於民觀之也。天下之民。有一飢者一寒者。君觀之而曰是即我厚生之未盡也。天下之民。有一不若於道者。君觀之而曰是即我正德之未至也。堯曰下民其咨。武王曰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聖天子之憂民如此其切矣。然則君於此將奈何。孔子知觀民之道。仍不外於知臨大君之宜也。故於雜卦合而言之。曰臨觀之義。或與或求。明乎觀民而欲有以與之。必思下賢而有以求之。孟子曰。分人以財謂之惠。言計口而食之。終不能民生而厚之也。曰教人以善謂之忠。言家喻而戶曉之。終不能民德而正之也。曰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言堯舜民人之育在得禹稷。人倫之明在得契。故曰安民之道。不外下賢也。人君果如堯之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之不得禹皋陶為己憂。念茲在茲。無日忘之。則如上之君子無咎。固與五同心者也。即初之童觀。養之以正。未必非將來柱石之臣。可以保我子孫黎民矣。二之闚觀。率之以正。未必不如周南召南之婦人女子。皆化文王之德而化行俗美。罝兔之士亦干城腹心矣。況三原欲進者。有不後先胥附乎。況四已來觀光者。能不致身罔懈乎。上誠求之。下必誠應如此。而謂上有堯舜。下無禹皋。上有湯武。下無伊周。必無是理也。孟子曰。樂取於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或與或求之道。惟舜兼盡之。臣不敏。敢以此為說。
記曰仲夏之月律中蕤賓君子齋戒處必掩身毋躁止聲色毋或進薄滋味毋致和節耆欲定心氣百官靜事毋刑以定晏陰之所成
臣案蕤賓之義。是時純乾。陽德方盛。微陰始生。似陽為主而陰為客。而先儒皆謂陰主而陽客者。陰既生而在內。則在內者為主。在外者為客。有必然之勢矣。國語曰安靜神人。獻酬交酢也。陰之性柔而善下。能順能悅。陽見其柔順可親。歡然酬酢似相得之晚。而不知由此以前。自復而臨而泰。然後大壯。大之壯也如是其難。即至於夬。而猶孚號有厲。即至純乾。而猶終日乾乾。夕惕若厲。若是乎其難也。乃甫一姤而易已言女壯矣。陰之壯也如是其易。故古語曰。從善如登。從惡如墜。吾心理欲之幾。賢姦進退之界。國家治亂興衰之故。皆隱於至微。遷於不覺。甚可危也。甚可懼也。君子以一心之中和。位天地。育萬物。要不外於齋戒兩言。齋也者。湛然虛明。無一物之得攖吾心也。戒也者惕然儆懼。無一刻之敢或戲渝也。月令於仲冬仲夏兩言齋戒。仲冬陽之始也。所謂於復見天地之心也。仲夏陰之始也。所謂於姤見柔之遇剛也。君子戒慎不睹。恐懼不聞。何時不齋戒。何地不齋戒。而於此兩言之者。陰陽之始。善惡之幾也。中庸言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必慎其獨。此之謂也。而於仲冬言去聲色。禁嗜欲。於仲夏言止。言節。似於不必盡去之禁之者。非寬之也。是時乾德全盛。陽德方隆焉。日中則昃。而於此未見其昃也。月盈則食。而於此未見其食也。驟而語之以聲色必去。嗜欲必禁。似非人情。然而曰止曰節。已若怵乎為戒者。其辭若寬。其意深切矣。天地之道。有陽不能無陰。而此耳目口鼻之欲。亦人所不能無也。然天命之理藏於心。而耳目口鼻之欲乘乎氣。合心與氣以為身。心者氣之帥。氣者心之充。而身者天下國家之本也。心足以帥氣。則足以檢身。而理天下之本立矣。故安吾心。乃所以定吾氣也。安吾氣。乃所以安吾身也。今夫心。萬物之鑒。萬事之衡。微塵集之而鑒已不空矣。燥溼移之而衡已不虛矣。聲色耆欲滋味。皆所以塵吾鑒而移吾衡也。偶一即之。曰是何傷。誠無傷也。偶一快意。曰是何害。誠無害也。然而姤者微陰之始也。而易曰女壯矣。坤之初六。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甚危乎其始凝也。詩曰相彼雨雪。先集維霰。甚懼乎其先集也。浸假而聲之悅吾耳者沓而來。浸假而色之悅吾目者踵而至。浸假而滋味之適吾口者紛而集。我於此能不留情乎。能不逐物而化於物乎。故曰止之。危乎其不復能止也。曰節之。危乎其不復能節也。又況聲之來。必有進是聲者。色之來。必有進是色者。滋味之來。必有供是滋味者。必爭曰是何傷是何害。且必曰非是不足以怡情適性而愛養其身。非如是愛養其身。安得精神以理國家天下之煩。任國家天下之重。所謂其言大甘。其中大苦者。不可不察也。陰之性善下。若最有禮者莫如之。其用以柔。若最適吾意者莫如之。然始而窺吾欲。繼而中吾欲。又繼而逢吾欲。而耆欲遂無能復節矣。又況陰得其志。且假陽之勢。竊陽之權。駸駸乎堅冰之至哉。君子之齋戒也。於聲色之來。怵然若驚曰。此伐性之斧乎。於滋味之至。惕然為戒曰。此晏安之酖毒乎。常以道心為吾身之主。而人心之動於氣者皆退聽焉。則陰陽不至於爭。而生理常存。而命自我立矣。至於百官。亦戒以靜事而毋刑。天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易曰。吉凶悔吝生乎動。詩曰。不愆不忘。率由舊章。書曰。率乃祖攸行。陽主動。陰主靜。陽動而妄。則陰慝乘之而作。故凡國家之多故。未有不由於喜事者也。其曰毋刑者。陽為德。陰為刑。董仲舒言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長養為功。陰常居大冬。而積於空虛不用之處。此以見任德不任刑也。如是而養吾身之太和。并養天下於太和。而陰之生者。不惟不足以害陽。而反足以助陽。君子之所以致中和。而位天地。育萬物。其道應不外此。如此則乾德統天。陰雖浸長。而陰止為陽之助。不敢為陽之敵。豐之彖曰王假之勿憂宜日中。子曰王假之。尚大也。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言王心無欲。如日之中。則中天之治。且萬世無疆矣。
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臣案天地之德。仁而已矣。聖人之心。亦仁而已矣。易曰立人之道。曰仁與義非二物也。義者仁之大用也。由仁民而上之。則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仁民原親親之心所自流焉耳。由仁民而下之。則數罟不入。斧斤以時。牆桑之樹。雞豚狗彘之畜。凡於物用其愛者。亦仁民之政所必及焉耳。董仲舒曰。仁者正其誼不謀其利。孟子言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而文王繫易。首言元亨利貞。孔子文言。言利者義之和。又言利物足以和義。非特言利。且合利與義何哉。天生百物。皆以養民。故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天地之大利。即天地之大義。而即天地之大仁也。非利物而無以和義。非和義而無以為仁。故理財者聖人之所為利物。聖人之所為義以成仁也。夫後世之天下。猶古聖之天下。天地之生物。未嘗息也。然而古常有餘。後常不足。此無異故。惟理財之不講也。理財之不講。則以正辭與禁民為非之不講也。大學曰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夫生眾為疾。道之所為開其源也。食寡用舒。道之所為節其流也。以臣統觀天下之大勢。大約西北之財之不理。在不能開其源。東南之財之不理。在不能節其流。夫雍州之域。禹貢所謂厥田上上也。冀州之域。禹貢所謂厥賦上上也。虞夏殷周之疆理在焉。古稱沃野千里。粟支十年。則以經理備而畜積多耳。降及後世。問所謂溝洫畎澮。尚有存焉者乎。蓄洩無資。灌溉無術。其民但知畜牧之利。不知稼穡之利。逐末者日多。務農者日少。其名為農者。於耕耘種植。大抵皆疏而不精。此臣所謂源之有未開也。東南之民。於耕稼之術工矣。山澤之利。皆盡爭之。幾於搜山而採。竭澤而漁矣。其所入每不足供所。出其弊曰好奢。曰尚鬼。如江之俗。非百金不能葬。吳下之俗。非百金不能娶。家無擔石。而出必美其服。鮮其履。若服麤布之衣。即忸怩而不敢出。且有一小讌會。而費中人之產者矣。一有疾病。則巫師簧鼓之。謂某神為祟。醮酬祈禳。小則數十金。大則百金。有因一疾病。而飽煖之家。蕩於一朝者矣。一人勤動。終歲所入。不過十金。而衣飾相耀耗之。虛文僭制耗之。祈禳禱祠妖誕之說又耗之。如此而財力不屈者。未之有也。此臣所謂流之有不節者也。要其補救之術。則易所謂正辭禁民為非者盡之。正辭者示之以所當行。重本業。勸農桑。定昏喪之制。嚴貴賤之等。使知勤之可慕而民樂於勤。知儉之為美而民安於儉。禁民為非者。示以逐末之不如務農。奢華之不如樸素。瀆鬼神之不如盡人事。而倡之皆自貴者始。則因天地自然之利。而為之輔相。為之裁成。此利物之所以和義。以其大義。行其至仁。使物物各得其所矣。
記曰冢宰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量入以為出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雖有凶旱水溢民無菜色然後天子食日舉以樂
臣案富國足民之道。具於曾孟兩書。大學言生之者眾。為之者疾。所以開其源也。食之者寡。用之者舒。所以節其流也。孟子言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所以儲富於民也。食之以時。用之以禮。所以禁民使不趨於貧也。周禮以九職任萬民。自三農生九穀。以及百工飭八材。商賈通貨賄。嬪婦治絲枲。臣妾斂疏材。閒民移執事。而生之者眾矣。以九式均節財用。自祭祀賓客羞服。以及匪頒好用。莫不各有定式。雖曰惟王不會。而要統於太宰。有不如式。太宰得以均節之。亦無濫費也。如是則用之舒矣。而猶恐九職之民。或惰。於力。故國語曰社而賦事。烝而獻功。男女效績。愆則有辟。而猶恐其或糜於用。故上下異服。老少異糧。未五十不衣帛。未七十不肉食。凡飲有誅。詩曰為此春酒。以介眉壽。采荼薪樗。食我農夫。此又為疾食寡之明證也。當其時內外男女。各修其職。各安其分。而又錦繡珠玉。不粥於市。衣服飲食。不粥於市。民生不見奢侈之可慕。而左道亂政者殺。又無妖淫邪誕之說。鼓惑其間。以故太和洋溢。疾疢不生。自無水旱。即間有水旱。而荒政十有二條。不過散利薄征緩刑弛力舍禁去幾眚禮殺哀蕃樂多索鬼神除盜賊而已。初無汲汲不終日之計。若漢武移江南下巴蜀之粟以救江陵。唐西都不登。至幸東都之為者。誠以九年之餘。其備豫者素也。後世王政不講。於民聽其自息自耗自富自貧。夫口欲甘味。身欲褕衣。人之同情也。趨奢則易。返樸實難。人之通患也。止知目前相誇相尚之為美。而忘意外後日之憂。又細民之所同然也。非上之人早為之所。俗安得不日弊。民安得不日窮哉。臣不敢遠論。即目所見耳所聞以為論。大抵北人好惰。南人好奢。夫冀之北土。唐虞夏殷之都也。豳岐豐鎬。周之所興。關中之地。天府之國也。今之地利。猶古之地利。而古之雍冀富。今之山陝貧。則以三代之溝洫修。而今數百里無一畎澮。沃野半葉為石錯所歎為地有遺©田也。其名為農者。耕耘收穫之法。亦鹵莽滅裂。曾不若江南之惰農。此利。民有餘力。生穀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其餘游手者無限。古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男惰而女尤惰。三輔左右婦女。自吸煙嚼檳榔外初無一事。如此而求無凍餒。必不能也。夫人食穀不過一升。價十錢至二十止矣。而煙草檳榔之價且半之。人安得不日窮。至於餒以死也。南人好奢而尤佞鬼。一讌之費。動逾十千。鄉里婦女。必曳羅綺以為容。夫白縠之表。薄紈之裏。賈生所太息為極奢者。今且藐為儉素而不足觀美也。一昏而逾百金。一葬而逾百金。不則甯不娶不葬。甚且慮嫁女之無資也。生女即溺之。其背理而傷化至矣。十家之聚。歲必梨園演戲以酬神。皆終歲之資也。又有一種鄉會。舁一土木之神。周遊里巷。侍從之華。儀容µ之麗。鼓樂旌旗。數里至數十里。五年之田而不償也。一有疾病。則史巫之說。起而蠱之。謂某神為祟。牲牢酒醴之賽。十年之田而不償也。如此而求無飢寒。烏可得也。一遇歲歉。即 宵旰之憂。而議蠲議賑。誠救民之仁政也。
然臣聞京倉儲蓄。止支四五年。設有大祲。若堯之水。湯之旱。蠲可盡乎。賑可乎。今以人口日升計之。一人終歲。食米三石六斗。中縣約口。不下十萬。府必什之。省又什之。則終歲一縣之民。歲需四十萬石。一省之民。歲需四千萬也。故臣以為經久之計。莫若於北使民易其田疇。於南使民食之以時。用之以禮。古溝洫經緯之法。誠不易復。但勸民以力自為溝塘。就水可蓄者瀦之。大約方一畝之塘。旱可濟禾十畝。其所開之地。即除其田賦。而改為溝塘之賦。民得開塘之利。則相效者漸多。不數十年。溝渠必多矣。溝渠多而水旱之災漸寡矣。又募南民之精於農者。若古力田之科。優其給而使之教民耕耨之法。有成效則畀之官。若古田畯之職。則農事必漸精矣。其餘從前荒棄之地。聽民佔業。隨所樹藝。不收其賦。從前荒棄之地。縱民樹藝。有秋之時寡。罔獲之時多。民安肯先出什七八之賦。而覬什二三之利哉。間有一年藝之而得利。則姦者必起而持之。貪民酷吏。又起而要之。此民所以甯曠而不敢業也。盡除其禁。則民必業之。而民可資以佐水旱之急。是蠲本無之賦。而民受不費之惠。孰與夫散實費之賑。而於民仍不哉。記曰山林藪澤。民有能取蔬食者。野虞教道之。奈何不教而反禁之邪。若夫樹藝之必禁者惟煙草。蓋民之食不以時。而最多費者莫如煙。而煙之易禁者倍於酒。酒供賓祭之用。而煙非所必需。酒釀於家難察。而煙藝於地易禁也。煙禁而家之所省。可供一二人之食矣。此南北之所同也。至於南民之奢。尤在以禮節之。昏葬衣食器用職官當以級為差。餘酌民情而為之中制。如衣服品官服綾緞。士子及民五十以上服綢。昏娶禮幣幾。金幾。葬惟附於親者從厚。其輿從儀文盡為之節。讌會歲時伏臘。惟得祀其先及里社。其餘淫祀皆禁之。歲例演劇有禁。輿神巡遊有禁。史巫祈禳有禁。如是則三年餘一。九年餘三。亦不難馴致也。蓋民之奢非好奢也。偶一人儉則眾共非笑之。夫亦迫於俗。囿於習。而不得不然耳。即民之為史巫所蠱。亦非好邪也。彼見其親之疾危。而有一人言如是則生。則迫而信之耳。誠能使之曉然於如是之為禮。如是之為正。彼又豈肯多費而入於非禮。陷於邪妄哉。則一時雖似拂民之情。而實皆生民之性。正盤庚所謂丕從厥志者也。禮志一定。則民生日厚。民俗日醇。經久之計。應莫過此。臣固陋。敢因說禮而援大學孟子。及今所聞見以實之。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臣案六經無屯田之說。然此即屯田所自始也。古無所謂兵。兵即民之農者也。至戰國有武卒。有召募。而兵與農始分。農出田賦以養兵。兵代之征戍以息民。夫兵果足以衛民。且代之征戍。則農力耕而食之。亦相報之義。無如承平日久。兵非兵直惰民也。視餉給以為當然。甘其食。褕其衣。且修飾儀容。如婦人好女。甚至典其甲冑弓刀。以供朝夕之醉飽。即朝廷恩恤之令屢下。而百金之賞。不足供其十日。之歡。是兵之食無日而足也。食不足而兵何以足哉。猝有征討之事。使令及之。則骨戰齒[己](已)身且不能自衛。況能衛民。是農民力耕而輸之司農以養兵者。皆虛糜也。且兵之少而壯。壯而老。人之常也。身生子。子生孫。齒日繁。糧日益。亦必然之勢也。老疾既足以糜餉。生齒又必為之加餉。日復一日。加於胡底。若必汰其老疾。則彼壯盛亦嘗為國宣力矣。帷之施。可遽絕乎。若限其新增。則必使之不舉子而後可。恐萬無此理也。則莫如為之計經久。計經久則莫如設屯田。古聖人之養民也。非人人而衣之。人人而食之也。道在制民之產。使民仰足以事俯足以畜而已。後世不能如三代人授百畝之產。而於兵則猶可為計也。蓋兵極多不能加於古者一國之民。而合計天下。其未闢之錯言。募民徙塞下。©土。亦不下古者一國之地。則欲為兵足食者。誠莫若屯田。漢文帝時從使屯戍之事益省。輸將之費益寡。此以民屯。而即化民為兵也。屯之一道也。宣帝時趙充國擊先零羌。罷騎兵而留步士萬人以屯。使部曲相保。烽燧相通。羌人不能擾。田者乃蓄積日多。此以兵屯。化兵為農也。又屯之一道也。二者居屯法之大端矣。兵之氣欲其實不欲其驕。明戚繼光募兵。惟農民許入行伍。市井遊手。盡驅去之。故以戰則勝。此即古人三時務農。一時講武之遺意也。不然。養驕兵。如富家之養驕子。日飽之以肉。日啖之以果。一不如意則啼。幸而不啼。則阿保以為能事。而筋柔骨脆。一遇風寒暑溼。則疾疢大作。況望其蒙犯霜露。履山川哉。兵如此而望其為我戰勝攻取。不可得也。兵之心欲其一。不欲其分。家無內顧之憂。則其前也有力。故曰士飽而歌。馬騰於槽。氣已勝也。不然。未行而先顧其家。氣早餒矣。當出兵之時。負甲荷戈。贏三日糧而止。其遞而輸者懸懸也。則豫憂之而氣更餒矣。故兵之食足於官。不如其足於家也。足於京。不如其足於地也。二者非屯田莫由也。且屯田則兵與地為安。唐韓重華之營代北也。東起振武。西越雲中。口極受降城。凡六百餘里。列柵二十。此非為國守。直為其家守。非為國戰。直為其家戰也。視遣戍之與地不習者相去遠矣。且屯田則兵亦與農民為依。諸葛亮屯渭濱。雜居民間。百姓安堵。鄧艾屯淮南北。農官民田阡陌相屬者四百餘里。視客兵之與民不習者又遠矣。或曰屯田固善。然行之開國則易。行之繼世則難。用之兵爭之時則易。用之承平之久則難。耒耜雖勞。視鋒鏑之危則安矣。當此而使之屯。是去其所甚危。予以所甚安。有不難再計而決者。若承平則不然矣。昔宋太宗欲行屯於河北東路。以陳恕為營田使。恕密奏戍卒皆游惰。仰食縣官。一旦使冬被甲兵。春執耒耜。恐變生不測。因而卒止。此非承平日久。必不可行之明歟。然而陳恕之後何承矩亦為屯田使矣。屯雄霸諸州。當其時沮之者亦甚眾。武臣既恥於營葺。而初年因早霜不成。議者益囂譁四起。承矩不為動。卒以有成。眾乃大服。則又何也。愚民可以樂成。難與慮始。不知久遠之安。惟偷旦夕之逸。禹疏九河。徒卒大駭。未幾而大使徒眾民樂赴功矣。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欲行屯法。必先密計天下可耕之地凡幾。可使耕之兵凡幾。但先募民之善農而無田者。量給其飲食之費。令其相度何處近水。於稻為宜。何處陸海。黍稷為宜。任其擇地之上者自行開墾。不收其稅而效之者日益多。且舉其Û。人見其收穫之利。必有繼者。不數年。而此耕者已成富人。則率先而化導多者。授以散職。令焜耀於田所。曰此以農而得官也。由是而兵之願耕。給以牛種。且教導之。獎勵之。願耕者日益眾。然後官為之疆界。畀為永業。若西自西山。南至保定河間。北至檀順。東至遷民鎮。元脫脫成法具在。略可倣行。其後耕者即以先耕者為之師。如此則兵可化為農。又仿三時務農一時講武之法。使先耕者亦與兵同其射獵。則農亦可化為兵。而兵與民之情膠固。守望相助。出入相友。民之情亦與地膠固。戰則同力。守則同堅。普天皆王土。即率土皆王民。舉天下若泰山而四維之也。斯足食足兵之至。即民信之至也。
進呈經義
尤珍
周禮地官遂人職凡治野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十夫有溝溝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澮澮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以達於畿
臣案遂溝洫澮川。聖人之所以備天時。盡地利。以奠民居。而為功於萬世者也。畫野經土。肇自黃帝。至成周最為詳密。周之興在西北。西北地多廣平。非若東南高下相錯。故東南水利。半由天造。而西北盡關人力。溝洫之制。不容以已也。其後初壞於魯。盡墮於秦。亦非一日之積矣。漢唐宋儒者。每言復井田。其論誠為難通。然以井田之難而并置溝洫可乎。夫溝洫之制不定屬井田也。鄭康成注匠人曰。此畿內之采地制。井田異於鄉遂及公邑。朱子曰。溝洫以十為數。井田以九為數。鄭氏注分兩項郤是。是則鄉遂之田。不必畫井。而遂溝洫澮川。既著於匠人。又復著於遂人者。非以其制之盡善而無以或易也歟。匠人言溝洫有廣深之尋尺。然此但辨夫家之眾寡。別徑路之小大。意固謂路下即溝。溝畔即田。惟導之流行而不必拘其深廣。且即其閒暇而相與修除。則以一夫治遂徑。力無不足。積之合萬夫以治川路。又豈有不足於力者。惟憚於作始而溝洫不治。則天時無由備。地利無由盡。民居無由以奠矣。竊計天時之行。以十歲為率。其間水旱。不過一二年。誠使旱有所畜。水有所洩。則歲當得八九熟者。而以其耕餘。救其水旱。即歲歲有備。可歲歲熟也決矣。若夫地利之不盡。豈惟荒蕪之謂哉。臣習見東南之田。一畝所入。其上者可得粟三四石。最下亦不減一石。西北田所入。其上者。僅得當東南之下。夫荒蕪而不治。驅民力以墾之可耳。治之而未盡。將終無盡時矣。甚可惜也。是以溝洫之制。行於西北者。成效彰彰。不一而足。夫以水佐耕者豐。得以省挽運之勞。以水助守者險。足以限戎馬之足。昔人已論之詳矣。而臣以為河水之漫溢。亦可因以無虞。西北河患。秋汛為大。所以然者。西北之雨。多在夏秋。其滂沱而無所歸。必泛濫而并納於河。河不能容而隄將失固。非特其天氣使然也。溝洫治而高平之地皆成沃壤。沃壤之區皆能容水。即皆代河為消納。而汛可遞減。大禹自言其治水而曰。浚畎澮距川者。此爾。然秦魯之君。卒壞聖人之志者何也。其時徒知富國。欲加賦於民而惡無由。因以其所開之阡陌授之。曰我予爾田。爾輸吾賦。民即有水旱之苦。而國固巳獨富矣。聖人不忍忘其民。故甯棄其地以為溝洫。而正供不妨於儉。飽煖必欲其遂。究之歲不為災。而戶日以增。民無失所。而情日以結。既富方穀。禮讓可興。和氣致祥。所得孰多。臣故曰此萬世之業也。
經筵講義二篇
官獻瑤
周官太宰以九職任萬民一曰三農生九穀二曰園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山澤之材四曰藪牧養蕃鳥獸五曰百工飭化八材六曰商賈阜通貨賄七曰嬪婦化治絲枲八曰臣妾聚斂疏材九曰閒民無常職轉移執事
臣按王者以天下為一家。必使天下之民各遂其生。而後作民父母之心乃盡。然非必家賜而人給之也。取材於地。而貨不棄於地。用民之力。而力必出於身。力出於身而天下無游民。貨不棄地。而天下無曠地。是以天下之利。養天下之民。而政之詳備者。莫如成周太宰之九職。農工商賈之生財。人知之。至推而及於嬪婦。又推而及於臣妾閒民。則非周公盡人物之性不能也。就九職之中。生財最多者莫如農。而經曰三農。則博民而生穀者無不盡也。曰九穀。則相地高下。量時早晚。度種先後。所以順土性。辨土宜者。無不盡也。乃其為天下萬世籌贍足之計。而終不虞於人滿者。良由園圃虞衡藪牧之政。兼修而備舉焉。以天下地勢論之。不過五土。就五土之中。可耕者。不過墳衍原隰止耳。若山林邱陵川澤間。或擇其可耕者以授山農澤農。而其不可耕者彌望皆是也。是生於山林邱陵川澤之民。且有時而窮。故因地之利。而任圃以樹事。任牧以畜事。任衡以山事。任虞以澤事。而山林邱陵川澤之民。遂得享山林邱陵川澤之利。而不至於窮。且非惟三者之民不窮己也。懋遷有無。互相灌輸。而商賈所阜通之貨賄。從此出矣。又嬪婦化治之絲枲。即園圃之所樹也。百工飭化之八材。臣妾聚斂之疏材。即山澤之所產也。至閒民之轉移。無非轉移此數者。而天下之地利盡。天下之人力亦無不盡矣。成周以還。英君令辟。未嘗不宵衣旰食。焦心而勞思。以農事為先務也。獨至園圃虞衡藪牧之職。則廢而不講。今自大江以西。五嶺以南。大概而論。山林邱陵居平地三分之一。而山則一望而皆童。林則一望而如赭。高林大邱。羽毛齒革。地實生焉。今多棄之。與不毛之土等。而長淮以南。大河。充牣其中者。今第為積水之壑而已。又燕冀齊魯。地宜種ª以北。大藪大澤。古之鳧雁魚植果蓏。今車轍所經。閭里井宿之間。所謂千樹棗千樹栗者不數見也。如是而物安得而不匱。物匱而天下之民。安得而不困。就令無水旱之災。百穀用成。然而無田可耕者。已坐而苦饑矣。況天時不可恃。猝遇凶荒。百物騰貴。公私交病。職此之由爾。夫小民趨利如騖。其處於山林邱陵川澤之間者。豈果甘為惰窳。不圖富足。以聽其山之童。林之赭。而邱陵川澤。舉為棄壤哉。所以相視不前者。甲業之而乙戕焉。且業之者一。而戕之者百焉。是利未得而害已及之。逮理之於官。有司又視為資產細故。委之塵牘而莫之省。此所以荒其業。而莫謀其生也。若為之明立禁條。焚山林者有罰。竭川澤者有罰。漉陂池者有罰。盜取橫侵者有罰。頒行郡縣。以時申明約束實力奉行。有犯禁者。官為申理。得實嚴懲。或於所治內勸課多方。整頓合宜。使民得盡地利而無餘力。著有成效者。優予上考。其不稱者罰如之。庶幾州縣之官。皆以是為先務。而民之良者。自相與封殖恐後。數年之間。吏習民安。生之有道。取之有時。用之有節。孟子所云不可勝食。不可勝用。豈虛語哉。夫周官者。周公致太平之書也。而後世多病其難行。以時勢不同。如井田封建之類是也。若太宰九職。田地之利。順民之欲。事不煩而人不擾。又豈迂闊而難行歟。
周禮地官遂人掌邦之野凡治野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十夫有溝溝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澮澮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以達於畿稻人掌稼下地以瀦蓄水以防止水以溝蕩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澮寫水以涉揚其芟作田
臣按周官溝澮之法。先王所為用人之力以盡地之利。任土之宜而補救乎天時之偏者也。而既有遂人職。復有稻人職者。遂人所掌旱田之法也。稻人所掌水田之法也。顧成周之時。遂人之法最詳。其為利最溥。彼稻人之職。第以佐遂人所不逮而已。自周以後稻人之法浸備。其為利亦浸廣。而遂人之政竟輟而不講。何以明其然也。周官職方所掌之州有九。其地之宜稻者。惟荊揚二州耳。其餘諸州。皆宜黍稷菽麥者為多。自遂人之政修。而此宜黍稷菽麥之土。旱常不至於乾。水常不至於溢。地廣而所入豐。則耕三餘一。耕九餘三。勢所必至。彼稻人之所掌者。惟區區下隰之地而已。故曰。第以佐遂人所不逮。而法最詳。利最溥者。莫遂人若也。秦漢以還。阡陌興。井田廢。而五溝五涂之法。亦從而廢。迺稻人職所謂蓄水之瀦。止水之防。蕩水之溝。舍水之列。寫水之澮。行於東南者。則未嘗廢也。豈惟不廢而已。方且漸詳漸備。漸闢漸廣。而歲之所入亦漸多。曩之財賦。盛於西北者。今且轉而之東南矣。東南之水田既饒。於是言水利者。又將以東南之法。行之於西北。如班固溝洫志所載。有鄭國渠。龍首渠。白公渠。其溉田或至五千頃。或至萬餘頃。皆古稻人之遺法也。然同是法也。有行之而利者。有行之而利害半者。有行之未獲其利而但受其害者。行之而利。必其為可稼之下地。而其土性又宜於稻也。行之而利害半。必其地勢雖下。而泉源之遷徙靡常。或土性疏。而不利乎稻也。行之未獲其利而但受其害。必其土不宜乎稻。且去水源遠。其為防不因水勢。為溝又不因地勢也。夫南北異方。高下異勢。燥溼異性。故旱田之不可為水。猶水田之不可為旱也。今必欲以荊揚之物產。遍植之雍冀。是第知言水利。而不知因地之利以為利也。且果行遂人溝洫之法。則西北旱田其利亦何減於東南。何則。西北諸州。其地之廣輪。既數倍於東南。且穀之種類繁多。有宜五種者。有宜四種者。有宜三種者。周原膴膴。土厚而水源深。其肥沃比東南之塗泥。又奚翅倍焉。所患者惟水與旱耳。溝洫修而水旱有備。則西北諸州。歲之所入。非徒不減於東南。且什伯而無算矣。或疑井田既廢。欲復遂人之法。勢有所不行。是又不然。夫善復古者。亦師其意而已矣。觀周禮遂人之法。原與稻人行法不同。稻田不可一日無水。故以瀦蓄之。以防止之。以遂均之矣。必以列舍之。而後以澮寫之焉。旱田則潦之為患者十之六七。旱之為患者十之二三。故遂人五溝之大小不同。其實皆溝也。揆先王為溝洫之本意。第欲使水多之年。水行溝中而不泛。水少之年。又可畜溝中之水以滋田耳。今第相其地之下者以為行水之區。又相其地之最下者以為畜水之所。疏其節而闊其目。不用盡復古溝洫之制。而已獲溝洫之利矣。然此非可以旦夕期也。又非一二人可以集事也。其道在以治地之法。責成有地治之官。今之邑令州牧。即古鄉遂之吏也。三年大比。課其事之成否。果有明效者。大吏以聞。或加秩。或賜金。而毋易其任。其未效者。亦且課督之。以觀其後。果無狀。乃斥去之。其工程尤大者。官為民治之。其小者則勸民自治。如此則吏思效忠。何患不可與圖事。民爭騖利。何患不可與慮始哉。夫今之為吏者。多置西北溝洫之政於不講。其講溝洫者。又第知有稻人之法。而不知有遂人之法。此西北所以歲比不登。民苦乏食也。臣故因周官而推論之如此云。
進呈經史說
齊召南
禮記王制大樂正論造士之秀以告于王而升諸司馬曰進士
三代育才之制。散見禮經。後世進士之名。昉諸此也。然考其序。則由太學而升。考其期。則通鄉學計之。以九年大成為限。考其所業。則詩書禮樂為亟。所謂歌永其聲。舞動其容。固不僅習其篇章已也。書始于點畫形象。而極於疏通知遠。禮始於灑掃應對。而要於恭儉莊敬。其習之也久。其由之也熟。是以筋骨彊而血氣和。知識開而精神聚。道明德立。足備國家任使。匪直以詞翰之工而進之也。其論之也自大樂正。由其人教。即由其人舉。情習而親。夫豈無阿比之嫌。先王以為擇賢而授諸權。不庸復疑其私。核實而徵其素。不使摸索於不可知之域。體之以至公。而責之以至明。士於是乎服其教而壹其趨。此教之所由成也。升諸司馬。孔氏引周禮釋之。是已。抑古之學者。文事武備。未嘗不兼。故文王世子篇。有春夏學干戈之文。則射御之事。自始生而志之。鄉學而肄之。故文武惟其所用。公卿即為將帥。沿至兩漢。此風未泯。刺史守令。多能以武節著。保障一方。不煩徵調。則猶先王之遺澤也。科舉之學興。士專於揣摩剿說。讀經輒從刪削。經義尤多假倩。而實學微矣。其聰敏者。不過二三年。已能工文詞。取科第學。欲速之敝。中於人心。而知類通達彊立不回之士少矣。文體代變。司教者與持衡者。各拘所好。往往背馳。士乃靡所適從矣。文武之判。自六朝以後。漸不可復。國家之經費。由此日繁。而緩急或亡足恃。斯豈生才之不如古哉。由教之失也。夫士不素養。猶不琢玉而求文采也。人才不素具。而欲以興道致治。猶為巨室而乏梁棟也。成材之道舍經術無由。治經之方惟實得為有用。故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亦思所以致其實者而已矣。
進呈經說
蔣伊
周禮地官至德以為道本敏德以為行本孝德以知逆惡
臣謹案此周制所以教國子之法也。人性之大。分仁知而已。而不能以無偏。所謂至德。即知仁聖義中和。體其全而不偏者也。所為敏德。即知之分居多。所謂厚德。則仁之分居多。合之孝友順三行。凡皆于根本之地求之。非徒取其枝葉而已。國學之士。自鄉學而升。記曰。凡語於郊者。必取賢歛才焉。或以德進。或以事舉。或以言揚。本末輕重之分較然也。漢制。孝弟力田之科。輔之以鄉評清議。故教雖不及于古。而人才猶盛。自唐以後。揚言之典彌備。而人才漸衰。明時。罷詩賦詞曲之陋。而舉歸之四書五經。將使人因文見道。得其所性之蘊。而有以施之於事也。其簡別頗嚴。故士猶有敦本務實之思。其後慕文風日盛之虛名。輕改舊制。人才於是乎始壞。臣請備陳其故。明初郡學。學止置廩生二三十人。皆肄諸學舍。闕而後補。人少故擇取之也。精試牘少。故學臣得親第其高下。肄諸學舍。故教官得以朝夕稽考。而不至舍業以嬉。此其制之善。所為隆於唐宋也。迨其後置增廣生。置附學生。人數日多。卷帙益繁。學舍必不能容。則不得不聽其散處。學臣決難親覽。則不能不有所假手。加以傳車周巡。不遑處。其得與諸生相見者。僅試後一旅揖而已。此雖孔孟復生。必無以陶鑄人才。此司教之職所以雖勤而實曠也。且夫入學之額既廣。則倖進者多。錄科之人愈眾。則薦名者少。始見為易。而所業不必精。繼見為難。且益以滋怠。臣竊計大縣人文之地。諸生恆不減四五百人。其能以文詞自見。中式及拔貢出身者。不過十分之一而已。其一衿終老者。且十之九。在北方之士。猶能勤苦力作。自謀生計。南方之士。不農不工不商不賈。乘學政之積寬而怠于業。則并不得為士。其實而言之。一游惰之民而已。一縣之中。諸生之內。游惰者已三四百人。衣食每無所資。而衣冠反有所恃。於是隳棄廉隅。觸扞文网。為有司患苦。國家亦安取此。此士風所以似盛而日衰也。臣嘗聞 本朝初年。入學之額稍隘。士轉能力于學以求進。今額數日增矣。而力學者益寡。四書五經。以為干祿之具。而不知其為修[己](已)治人之方。其所為文。悉是剿說之餘。而不足為躬行心得之驗。仁智之性。既塞其源。惻隱羞惡是非之良。亦僅存而無幾。本實撥矣。枝葉何觀。為學臣者。又從而縱之。劣等每多缺額。劣行鮮能案治。用苟悅人情而已。非所以為造就人才計也。人才日下。則政事皆屬具文。風俗無緣歸厚。非所以為萬年桑土之謀也。故為今日計。最上以漸復明之初制。其次嚴等第糾劣行。學臣倘務姑息。以溺職治罪。猶足持其流。若因循不改。徒區區焉救正於文體之間。豈有益哉。至太學者四方所視傚。明之初制亦頗詳備。有餘粟以給其家。有不次之擢以鼓其志。有碩學之臣如宋訥李時勉等以為之長。訥傳稱諸生趨走不中節。訥危坐自訟。時勉傳稱夜分攜酒果。巡行勞勉。此教之所由成也。其後科目偏重。監生不得與齒。而祭酒一官。視同冗散。教事遂廢。我 皇上命楊名時孫嘉淦相繼為祭酒。而命以成就人才。可謂得人。且知所先務矣。然嘉淦部務殷繁。成均之事。幾同遙領。固不能殫其精神。與諸生相為浹洽也。謂宜精求其副貳。使諮稟成規而實致之諸生。朝稽而夕考。言教而動法。庶乎有所興起。不徒博養士之虛名。今監中肄業士約三百人。在內者月給僅足餬口。在外者止得四分之一。每月兩次赴監。為僦車買飯之費而已。有費於官而無益於士。甚不必也。臣察其定規之意。緣帑金六千兩。不敷分給。而大學之士不滿三百。則於觀聽不足。是以為此權宜塗飾之計耳。臣以為帑金不敷。尚可奏請。而養士之道。貴精不貴多。宜博求而慎取之。
志於道德者。必察其素行。志於經濟者。必考其史學。志於文詞者。必折以班馬韓柳之法度。其有合焉。然後收之。各就其長而導進之。寬之以六年小成之期。俾得專精於學。優其廩給無衣食之意。而縣不次之格以為之勸。如此則海內才能卓越之士。皆將欣然樂就矣。然計其足與此選者。亦不過百許人。不能多也。就此百許人者。長養而成就之。使其進而效用。必能有益于時。闕而後補。亦足以傳緒於後。則亦不為少矣。孰與夫多而不精。無以異於郡邑之學哉。臣竊見近日喉舌節鎮之選。其慎其難。下至庶僚。效奔辦事之才不乏。求其深識遠慮憂國如家者實未多見。是以庶言頗亡足采。庶績未克咸熙。蠲貸雖煩。而百室未臻於盈止。澆薄成習。而五品未歸於親遜。是皆人才不逮之所致。雖 皇上聖明。提綱挈領于上。百司庶務。幸無叢脞。然可謂小康。未可為上理。竊恐更數十年。學術日非。人才日陋。將復如明之隆萬以後。臣不勝私憂過計。三代以上之人才由于教化。三代以下之人才乘乎氣運。由于教化者。遞衍為無窮。乘乎氣運者。一發而易竭。必也以教化挽回之。使人才迭興。乃可以度越唐宋。比隆三代。臣先於編修任內輪奏。曾援王制大樂正升進士之文。略陳人才衰盛之故。詞不別白。無以仰冀 天聽。茲復援周禮師氏之文。而詳及於明之學制。惟 聖主少意焉。
進書劄子
夏之蓉
漢董仲舒曰養士莫大乎太學太學者賢士之所關也教化之本原也宋馬端臨曰漢初博士雖各以經授徒而無考察試用之法至武帝始立學校之官置博士弟子員皆由仲舒發之
臣謹按國家致治之本。首在得人。而得人之要。必廣其途以儲之。使人不敢冒無實之名。則造就隆而賢才奮。故有其事甚習。其術似迂。而規制不可不詳者。太學是也。漢初去古未遠。庠序之事。已多闕焉。至武帝時。董仲舒以賢良對策。乃進太學養士之說。帝善其對。置五經博士。元朔中。復置博士弟子員五十人。攷西漢博士入官者。有疏廣彭宣夏侯勝轅固后養之徒。博士弟子入官者。有兒寬蕭望之匡衡施召信臣之徒。或以經術顯。或以幹濟著。得人之效。於斯為盛。然臣嘗有疑焉。太學養士。自漢以後。相沿不廢。晉武帝時。太學生至三千人。唐貞觀中。廣學舍千二百間。宋立三舍之法。生徒來學。日益增擴。而得人不若西漢之隆者何也。所設非所尚。所取非所用。師法不立。而規制不定故也。漢崇經術。尚吏治。舉士必問鄉評。入官必試實跡。故通春秋即可以決獄。通尚書即可以治河。通周易即可以卜筮。通禮即可以議儀節定郊祀。通詩即可以朝夕諷誦。為陳善納誨之實。未有不得其用者。其教之也。選名儒為學官。經術行誼。實足為弟子所則傚。故博士官雖小。而朝廷大謀議。丞相御史大夫中二千石二千石外。必列博士。引經据古以參其是非。重之也。試補弟子之法。郡國縣邑。有敬長上肅政教好文學者。由令相丞長遞察之。令與計偕。其核舉之嚴如此。一歲皆輒試。通一經以上及高第秀才異等者。或補文學掌故。或以名聞。諸不事學及下材。皆罷遣之。其考校之精如此。故其時充選甚難。而成材轉易。晉唐宋以來。豈不亦崇太學之名。然設博士為五經。而晉則競趨莊老。設辟雍為實學。而唐則競尚聲韻。設成均為人材。而宋則耑工科舉之文。晉固不足道也。唐宋規模。彷彿漢氏。而所尚不存。徒為文具。則亦輾轉相承。日趨日下而已。古人有言。經師猶易。人師實難。非獨人師難也。經師亦自不易。漢之學者。通一經可以用之終身。後之學者。通五經不能見諸一事。夫太學國家所以造就天下之英才。自非德行道義。卓絕於時。而經術文章。可信今而必傳於後。未足勝其任也。為之師者。如不過教以科舉之文而已。科名而工摹擬。習見習聞久矣。千里負Û三家之村。一鬨之市。亦必有學究焉。成童以上。笈。以觀光上庠。聽其論說。觀其儀範。不過如此。尚足敦教化而造髦彥乎哉。且唐宋非無人也。陽城為師。而世奮於忠孝。胡瑗為師。而士習於經義。其明效大驗。亦可1已。唐由明經入仕者。不如進士。士皆重進士而輕明經。宋由太學入仕者。雖有上舍釋褐。而亦不如進士之盛。其核舉考校之法。又不如漢之嚴且精。此太學儲才。所以為虛名也。伏惟 陛下稽古右文。於鄉會掄才之外。各省學臣舉拔貢生暨俊秀之士。得升太學者凡百八十人。較之晉唐宋以來。充入之數若甚減。而較之漢時博士弟子五十人之制。則已增矣。今誠力矯文詞之弊。仿經義治事二條。詳明規制。其屬之經義者。易詩書三禮春秋三傳為一科。二十一史通鑑綱目為一科。或專通。或兼通。分為差等。以時稽之。以月試之。以歲省之。合者不合者去。其屬之治事者。為田賦。為兵法。為刑為禮為歷律。各令自署所長。分條考核。果德藝可觀。大司成列諸薦剡。以備擢用。其餘一切罷遣。如此則程材實矣。將使參著作之選。必有夏侯勝匡衡施之徒出焉。膺民社之寄。必有彭宣兒寬召信臣之徒出焉。且非獨於此也。京師為首善之地。太學諸生。儲才待用。則天下黨庠術序。靡不聞風興起。董子所謂教化之本原。不信然與。抑又聞之。漢世太學之制。諸不稱者。郡國之濫充。博士之失教也。是在 陛下加意而已。
進呈經史二篇
陶正靖
周禮天官乃施典於邦國而建其牧立其監設其參傅其伍陳其殷置其輔
臣謹案注。先鄭以殷為治律。輔為民之平。後鄭則以殷為眾士。輔為府史。以今直省之制準之。殷則今經歷理問主簿之屬。府史則今書吏也。原設官之初。如經歷等職名。本用以檢詳律令。佐治文書。顧其出身冗雜。人才凡鄙。反不如書吏之熟習也。於是權浸移於吏。而此數官幾為虛設。又以書吏之不足寄心膂也。於是別延幕賓。幕賓中之才且良者。十不得一。其餘粗習律例。略諳故事而已。而不才之尤者。或蠱惑其官。甚且制之。而與吏表裡為奸。如往者田文鏡之幕賓鄔姓者。威行一省。遍布黨羽。此中外共知者。又有近日粵西之幕賓。教其官以殺人滅口。逃竄無獲。此見於彈章者。其干法亂政亦甚矣。所以然者。幕賓立身事外。勸懲弗及。是以敢於為非。加以聲氣交通。香火情熟。凡在上司之幕者。必不肯重繩其下。其或負罪逃竄。望門投止。互相容隱。是則 國家所與共治外者官也。而實非官也。幕賓而已。幕賓之所習者法也。而非法也。因緣為奸利而已。刑名家言。本不足致上理。而又使小人竊持之。欲求化民成俗之效。不亦難乎。往者侍郎吳應棻曾論及此。第欲別設九品掾司。仍是苟且遷就之說。是以格而不行。臣思經歷等官。即漢之掾屬。唐之幕僚也。然在漢唐時。長官得自辟署。故所用多得人。其名聞於朝。故功罪有所攷。其賢者或升朝列。以致通顯。故士有所勸。今誠欲除幕賓之積弊。則亦酌復此法而已。試以郡縣言之。郡僚宜全置。州縣之屬宜增置。如所用幕賓之數。其資格則自生監及考滿吏。皆得為之。由長官辟署。而聞名於部。不法者劾之。不勝任者易之。其俸祿則取諸其所以延幕賓者。於公帑無分毫費。其功罪則從其長。而以年勞序遷。尤異者許特薦。兩司之幕亦如之。督撫亦如之。皆奏名而下諸部。兩司以上所薦者。得升印官若府佐貳。如此則幕賓皆樂趨之。而經歷等官多得其才。國無冗食之員。官收臂指之助。斯陳殷置輔之義也。柳宗元有言。有里胥而後有縣大夫。有縣大夫而後有方伯連帥。然則經歷等官。未可以卑而忽之也。此數官之事治。則居其上者。可不勞而治矣。敢緣經義而罄其愚。惟 聖主詳擇焉。
漢書循吏傳宣帝嘗稱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無歎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石乎臣謹案漢循吏之治。實足以厚民生而興教化。為後世所莫及。其故何也。自罷侯置守。而天子所與共治天下者。太守而已。其下乃有令。令以民情白之守。守以聞之天子。是天子與民相隔無幾也。其後增置節鎮。為控制計。非為牧養計。至于大官猥多。則守令之承事逾難。而民情之壅隔逾甚。雖有為民請命之吏。上司且層累而遏抑之。凶荒待賑。往往稽緩。訟獄駁詰。動淹歲時。此吏治之所以不如者一也。漢時太守之權最重。其兵得自將。其僚佐得自辟。吏民罪非殊死。皆得自決遣。苟得其人。則千里之內。令行禁止。盜息民安。誠權重之所致也。夫權重固易以為非。亦易以為功。權輕則不能為非。亦不易為功。其賢者苦心幹濟。功不其半。其中才則謹自守。而文深猾賊之徒。倚法為非如故也。是謂輕於責功而重於防非。此吏治之所以不如者二也。漢世遷除之法。雖不能詳。攷諸史傳。或縣令徵拜議郎。議郎出為太守。太守入為公卿。階級無多。故久任之而不為淹滯。位遇已重。故人安於職而不萌苟且。今令循資格至太守。遠者須數十年。精銳之氣已消。戒得之患已及。固無足與共治矣。而其超資躐序者。又多得巧利捷給之才。徒長營競之風。無補敦龐之化。此吏治之所以不如者三也。書曰。民惟邦本。本固邦甯。宣帝又以太守為吏民之本。觀於哀平以後。而吏民謳吟思漢。用啟中興。則吏治之明效也。夫治外之權。固不能不重。而假之於節鎮。職名尊而統轄廣。不免有隔膜之視。甚至有尾大之懼。此魏晉至唐。所以為失也。若歸之親民之吏則無慮此。此漢制之所以為得也。自三代以後。享國久長者。惟漢唐宋明。其為治亦互有得失。若以治外之制言。臣竊以漢為最近古矣。
進講經義摺子乾隆三年
彭啟豐
行爵出祿必當其位
臣案盛夏之時。發生方遂。大君行慶賞之典。所以順天時也。大尉。先儒以為秦官。傑俊謂有才。贊則引而升之。賢良謂有德。必遂其行道之志。長大謂有力者。則舉建而用之。然猶恐有濫及也。故申之曰。爵必當有德之位。祿必當有功之位。書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記曰。爵人于朝。與眾共之。人君馭臣之柄。莫大于此。設有不當。而徇一[己](已)之私好。則必無以正朝廷。正百官也。臣愚竊謂所以使之當其位者有三焉。一曰尊宰輔以崇其體。二曰恤臣以達其情。三曰久任使以專其職。明良之世。泰交一德。君不疑其臣。而臣自不欺其君。至于懲大臣之專擅。戒情之朋黨。此為夫主威不立。庶政不修者言也。若夫英明素著。躬親萬幾。宵旰憂勤。無時或替。其左右之大臣必有耆艾碩德。從容朝廷之上。以培養元和。自能汲引善類。扶植忠良。故曰任賢勿貳。去邪勿疑。既知其為賢。則布以腹心。隆以禮貌。此國家體統所關。而凡陳力就列者。皆有所倚重矣。至如小臣。雖僅邀一命之榮。沾代耕之糈。未能當大任。與大議。然自其讀書稽古之日。積思展布。亦已久矣。今日之小臣即他日之大臣。故聖王每優恤而厚期之。其厚期之至意。尤在作其敢言之氣。有時大臣不言。而小臣言之。不可以位卑言高為罪也。臺諫之官。以言為責。固當責以盡言。即翰林曹郎亦宜令分班陳奏。講明經術。敷陳庶事。朝廷耳目既廣。自能贊成清明之治。臣下支體輻輳。亦摩厲而不至于廢。此安坐而獲用人之至計也。天之生材。至不齊也。人之抱才。不相假也。有嫺于文雅。未必能理刑名者。即如虞廷諸臣。兵農禮樂。各有專司。一官終身。不易其任。若甫履其地。旋改而之他。叩以政務。必茫然莫辨。亦有明習其事。而不肯精心辦理者。夫既定三載考績之典。則黜陟幽明。約以三年為斷。非有大故。不輕去位。俾人與官相習。官與事相宜。推之郡邑守令。有民社之責者。使果吏習而民安。宜仿古者增秩賜金之制。即有殊擢。亦不遷其地。則惇大成裕之風。與明作有功之效。相濟而成矣。古者累日以致貴。積欠以致官。銓之法。莫善于簡要。莫不善于煩瑣。刪訂冊籍。判別歲年。吏書不得顛倒其間。而後畫一可守。況人才之造就。亦必優游漸漬。俟其有成。苟非有奇材異能。震驚儕俗之望。甯循循焉守資格而不變。既可免壅滯沈淪之歎。亦足息覬覦奔競之私。履之象曰。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禮之為。秩然不可紊。能使民志甯一。官人者亦較量先後。秩其次第。則章程釐然。志氣恬然矣。凡此三者。要在人主之一心。公平正大。悉去偏私。舉錯自得其當。乾坤之量。無不覆載。日月之明。無不照臨。所謂正其本萬事理者也。書曰。百工惟時。撫于五辰。庶績其凝。四時皆然。不但盛夏之月也。
皇朝經世文編卷十一
治體五治法上
善化賀長齡耦庚輯
治法論
陸隴其
帝王之道。中而己矣。惟中故緩獄措刑而不厭悉而不厭其煩。獨持大體而不厭其簡。此唐虞三代之治¾其寬。詰姦鋤暴而不厭其嚴。治具。所以萬世莫與京也。苟不審其中。而徒徇於一偏。方其寬也。則姦宄肆行而不知詰。方其嚴也。則無辜觸網而不知恤。方其煩也。則天下多事而吏弗能紀。方其簡也。則教弛法廢而上弗知飭。安在其能振風俗而感人心乎。漢唐宋之所以有古治遺意者。則以其寬嚴煩簡偶合於中也。其所以不如三代者。則以合而有未盡合也。今皇上紹承先烈。思所以整齊風俗。和輯人心。則寬嚴煩簡之間。誠不可不加之意。然愚竊謂今日為寬嚴煩簡之說者。皆未得其要而徒徇一偏者也。故見周禮之委曲煩重。則以為宜用煩。見太公之三月報政。則以為宜用簡。見漢高三章之約。則以為宜用寬。見諸葛嚴峻之治。則以為宜用嚴。夫周公之治周誠煩矣。然其間豈無簡者存乎。太公之治齊誠簡矣。然其間豈無煩者存乎。漢高孔明誠一以嚴而一以寬矣。然寬者豈無用嚴之處。嚴者豈無用寬之處乎。蓋寬嚴煩簡者。為治之大體。因乎時者也。寬嚴並用。煩簡互施者。為治之大要。隨乎事者也。故善為政者。貴因時而知變。又貴因事而知變。苟謂時可寬而一乎寬。或可嚴而一乎嚴。猶未知寬嚴之變者也。謂時可簡而一乎簡。或可煩而一乎煩。猶未知煩簡之變者也。皇上垂統方新。比之於周。則正成康制禮作樂之會也。其道宜用詳。擬之於漢。則又文景與民休息之會也。其道宜用寬。此今日之時則然也。然以其事論之。則又有不可概論者。愚請得指其一二。而其他可以類推焉。今日之宜詳者莫大乎尊卑上下之差別。宜簡者莫要乎簿書文移之虛名。宜寬者在錢糧之詿誤詔獄之株連。宜嚴者在吏胥之舞法守令之貪汙。尊卑上下之辨。所以節淫侈定民志也。今胥隸得與搢紳同服。商賈得與公卿齊飾。而法制不立。其間將何所底止乎。宜命禮臣酌其差等。不厭精詳。務為定式。庶貴賤不踰。而朝廷之名器。足為重於天下。此以詳為貴者也。簿書文移。上下所憑以為信者也。然今上之施於下者。非必其盡行也。以應故事而已。下之申於上者。亦非必其盡行也。以應故事而已。而徒使姦豪得借以為資。而成其所欲。此可不思所以省之乎。宜務在必行。不為虛文。庶官吏得盡心於職業。亦以少損姦豪之虛偽。此以簡為貴者也。錢糧之催徵不可寬矣。然以分毫之拖欠而遭黜革。以限期之稍踰而加譴謫。不已甚乎。詔獄之審錄。有不得已矣。然以一事之蔓延而累及千百。以一人之有罪而禍及親屬。不已甚乎。此宜以寬為貴者也。吏胥之舞法。亦既屢申飭矣。而舞法者自若。守令之貪汙。亦既屢申飭矣。而貪汙者自若。豈非舞法貪汙者未必盡發覺。發覺者未必盡加誅乎。此宜以嚴為貴者也。故愚嘗論之曰。寬而詳者為體。嚴而簡者為用。此今日之中道也。致治之謨。無踰於而非治之本也。治之本在W此。雖然猶有進焉。夫寬嚴煩簡者。治之皇上之一心。漢唐宋所以不如三代者。非獨其政之未盡適中。亦其心有未純焉。是故以至仁為心。而無雜乎偏私。以主敬為心。而無入乎怠弛。此又皇上用寬用嚴用煩用簡之本。苟無是心而欲施之政事者盡得其中。豈有是理哉。
原法
朱仕琇
意者上與下同適于治之路也。法者所以象上之意。導天下使不迷于路。路之秦而譎以越。行者始信而終疑。故明法者不可不先之以意。意立矣。則法其所立之景也。長短曲直。天下得進而求之。以推其不二。故令下而風行。教成而弗叛。意者何主也。曰仁義忠信是也。四者之為天下迂久矣。然四者道行。則匹夫負重。旅山海而無憂。一日失之。則兵起于室。故雖前世暴君干辟恣睢。而其張下郡縣詔令。未嘗不日以四者責望天下。誠見夫四者之足以藏身也。使天下誠如暴君詔令。以敦四者。則分明而恩固。雖剝膚椎髓。赤立窮困。猶徘徊濡忍。上下相維。以持暴君。則暴君之意。豈不得耶。故迂四者。是未睹四者之利也。暴君利四者。日詔于天下。天下瞠而莫應。以法壞而意不至也。修法奈何。曰刑名之家。曰嚴家無格虜。故明威以行法。細賞深罰以致威。威氣中人則賊心生。其法之行。如裹針于絮而寢處其上。安其柔而不知偪于刺也。息偃輾轉。未幾而身血斃矣。商君則此亡秦。酷吏以此衰漢。法行之時。夜戶不闔。道無拾遺。境內肅清。豪猾屏息。聲震殊俗。遠塞益北。上之人御此威而過自喜也。心泰意侈。巡山告功。刻石頌德。謂天下不足為。而子孫長治。然忠愛根芟。禍賊胎結。皮傅骨離。形強脈死。九族崩心。安問閭巷。一旦乘機迸裂。遠近冰釋。名號四起。城池自下。國亡之日。求一人死宗廟社稷不可得。秦之二世是也。威極而犯。法極而靡。苟取一切。不可暨于精微。垂之後世。是以明君不用也。故善制法者以意。不善制法者以威。世之說者。皆曰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故為天下宜明法而隱其意。若是則以詐令也。意倍仁義忠信四者。而舉四者之法。挾非質張浮具以愚天下。天下即襮其法而衷其意。還以愚上。上下相譎。幽險荒蕪。則人心敗而世道憂。父不能恃子。夫不能恃婦。恤不能恃。任不能恃友。伏刃酒食。匿交際。禮容正色。以相篡取。聖口獸心。則四者反為天下市。故文忠市偽。文愛市忍。陰陽反復。泯泯棼棼。吾不意周公仲尼之訓。直為盜跖佐姦也。舉天下如此。則君人者何以安其位耶。一的立而萬矢至。斯上人隱意之禍也。故諸葛忠武治蜀。賞罰嚴明。與商君治秦無以異也。一則車裂而民不憐。一則身歿怨家出涕。舉國若喪考妣。不忍除服。白帽成俗。宣與幽之效也。秦民不敢議令。而忠武之震庸主不疑。則其心跡之宣與幽固可見矣。夫宣者求人知。知之則不逆其意。幽者畏人知。知之則其毒欺己而法訖不行。此商君之所處所以為可危也。夫商君營戎狄為魯衛法。未嘗不舉四者也。而其反若此。故荀卿曰。宣而成。隱而敗。闇君無有。周而成。泄而敗。明君無有。上幽而下險。上明而下化。誠審于理亂之原也。故君人者必將以四者著之意矣。則哀矜懲創之思。闖然人皆見之。吹噓百度。朝野震動。如春將雷。百蟄物皆鼓翼頓足。啟穴吐土以俟出。則雖未下一令。未畫一謀。而民固已早正以待之矣。由是圖議大中。以規無弊。綱舉目張。以持四者。原而流之。本而生之。不于其意少加損焉。則其政事之下。浩浩乎若江河。累累乎若轉丸于壁。知必無有滯之者也。賞一而勸百。刑少而威眾。讀詔書則泣。樂政成則歌。求其自而無可疑。故視聽得一。而心志得齊也。是以朝廷清明。官吏信度。上下膠固。風俗美。易世之後。其教可復。夫意與四者皆不敝之器也。兩不敝相合明示天下以繫之。其明不可滅。其繫不可解。此法之所恃以長固也。故偷主恃法。聖君明意。意立而法舉。則王路不塞。百世長享矣。四者之利大見于天下。而迂之者杜口矣。暴君所日詔而不應。刑名之家所一切求而不能無患。而此已安坐而致之。指撝而天下從其袂。叱而鬼神應其氣。夫近在方寸之間。不出+席之際。而兆民之志已通。萬世之理已得。正非索之幽渺。而荒遠不可稽者也。則君人者夫何惜而不加之意也耶。
管仲論
任啟運
管仲霸之始。王道所由絕也。而吾謂欲復王道必自管仲始。今有人焉。自崖而墜萬仞之淵。其所由起者。必其所從墜之崖也。自中華而適荒外。其所由反者。必其所從出之塞也。管仲者王道所從墜之崖。伯功所從入之途也。故吾謂欲復唐虞三代之王道。必自管仲始。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孟子惡其假。非惡其仁也。不然。仲之存邢封衛。何異於武王之興滅繼絕。仲之連鄉軌里。何異於周禮之井邑乘邱。鄉長三選。何異於鄉舉里選哉。今以孟子貶仲之故。并仲所講求之法而盡置之。是孟子特惡其假。而今乃惡其所假之仁也。唐虞三代之遺必不可復矣。吾於伊周而後。所深好篤嗜者。莫如管仲。其次則漢之諸葛武侯。唐之狄梁公。李鄴侯。陸宣公。宋之韓魏公。李忠定公。明之于忠肅公。王文成公。其人皆具旋乾轉坤之力。武侯固以管仲自比。其實狄梁公以下諸賢。其經世之學。皆深於仲者也。武侯之仁過於仲。而治蹟反出仲下。蓋仲所承者。禹湯文武之遺。而武侯所承者。季漢之末也。今之儒者。概以孟子卑仲。遂并仲所承禹湯文武之法。盡棄而不道。嗚呼。此其所以終古不反者歟。
養民論
錢維城
治天下者。勢而已矣。勢之所在。道法出乎其中。道一而法不一。則百變而不離其宗。法一而道不一。則與世推移而要歸於無弊。治民之道。無過教養。後世之教民。非猶夫先王之教民也。然求其父子兄弟夫婦長幼之各得其所無以異。所謂法不一而道一者也。養民之法。在務本而節用。務本者勤之謂也。節用者儉之謂也。人情無不自愛其力。出所愛以圖之。必不肯輕所愛而靡之。故勤者必儉。而勸儉必先勸勤。然而後世之患。不徒在於不勤不儉也。北方之田。一夫耕數十畝。犁而種之。不薅不培。無桑麻布絮之事。婦女嘻嘻而坐食。南方則不然。耕織之業。男女同力。其勤如此。安慮其不儉。然而衣食不完。與北方等。其故何哉。後世之財與三代不同者二。古之所謂財。布帛菽粟而已。皆產於地而出於農。今不重布帛菽粟而重金錢。農夫紅女。終歲勤勞。而所獲或不易一握。此一握之物。又寒不可衣。飢不可食。而無之即無以應官吏而行交際。夫金錢既寒不可衣。飢不可食。而重之者謂得之而寒可得衣。飢可得食也。是其要仍歸於布帛菽粟而止。而所貴乃在空虛無用之地。以無用制有用。於是不耕不織者有權。而本計失矣。古者計口授田。一夫百畝。其貧富之分。不過地有肥磽。人力有強弱勤惰。無大相懸絕者也。今則不然。富者田連阡陌。而貧者或無立錐。農夫受其田而耕之。役使如奴隸。豪商大賈。挾其金錢。買賤賣貴。子母相權。歲入或數萬金。攷史遷貨殖傳。富者不過萬金。小者千金。今富者。或以數百萬數十萬計。夫布帛菽粟產於地。產於地者有恆數。積於此必歉於彼。今以一家而有數千百家之產。則以一家而致失業者數千百家也。金錢制於人。制於人者無恆數。積之既久則其勢愈重。而其歸之也愈大。是富者日益富。而貧者日益貧也。此二者。後世與三代異者也。勢與三代異。則務本節用之說。適足以長富民而重困貧耳。且後世之患。尤在於貧者好自修飾。而富者多節嗇。余幼時見有為大吏者禁民婚娶。不得用綵輿鼓樂。而民之業其事。閉戶不得食者數百家。有勝地。禁民不得遊。伐其花木而薪之。而民之恃其地而食者萬人。皆悵悵無所適。此不知通變之道者也。先王之制為冠婚喪祭。與歲時伏臘。令民皆得燕飲歡樂。交接往來者。豈徒曰將以行禮也哉。蓋以順其情而致其用。而有無相通之道亦存乎其間也。周禮荒政十有二。而曰蕃樂多索鬼神三者皆繁費之事。先王以為歲饑。貧民必無力於此。其能致力於此者。必其有餘者也。因其有餘而導之行禮以通其用。而貧民亦因其事而得食。此後世以工代賑之法所從來也。故多其節目。使富民皆得以自暢其情而樂於行禮。則貧民之得食者必眾矣。節用之道。不可概而行之。若夫積重之勢。不可驟返。則以漸除之。而先去其太甚。金錢之用不可去也。去之。失其富者不獨商賈。而在國家。要使布帛菽粟稍得其用。民間貿易。尺布斗粟皆許相通。惟價極大者及行旅者。乃得用金錢。則農夫紅女。非官租稅無所用之。而金錢之勢輕。占田多者不能悉舉而歸之官。立年而限之。自某年始。田已至若干者。不得增置。不五十年亦漸均矣。此與世推移之說也。
三代因革論一
惲敬
三代以上。十而稅一。用之力役。用之田獵。用之兵戎。車馬牛楨幹芻糧器甲。皆民供之。而民何其充然樂也。三代以下。三十而稅一。力役則發帑。田獵兵戎則召募。車馬牛楨幹芻糧器甲。皆上給之。而民愀然拂然。若不終日者然。何也。韓子曰。古之為民者四。今之為民者六。古之教者處其一。今之教者處其三。農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賈之家一。而資焉之家六。雖然未既也。一人為貴。而數十人衣食之。是七民也。一家為富。而數十人衣食之。是八民也。操兵者一縣數百人。是九民也。踐役者一縣復數百人。是十民也。其數百人之子弟姻婭。人數十人。皆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是十一民也。牙者互之。儈者會之。是十二民也。僕非僕。臺非臺。是十三民也。婦人揄長袂。躡利屣。男子傅粉白。習歌舞。是十四民也。農工商三民為之。十四民享之。是以天不能養。地不能長。百物不能產。至於不可以為生。雖有上聖。其若之何。古者上有田而民耕之。後世富民有田。募貧民為傭。一傭可耕十畝而贏。畝入十取四。不足以給傭。饑歲則畝無入。而傭之給如故。其賃田而耕者。率畝入三。取一歸田主。以其二自食。常不足。田主得其一。又分其半以供稅。且困于雜徭。亦不足。此農病也。古者工皆有法度程限。官督之。後世一切自為。拙者不足以給身家。巧者為淫巧。有數年而成一器者。亦不足以給身家。此工病也。古者商賈不得乘車馬。衣錦綺。人恥逐末。為之者少。故利豐。後世一切儕之士人。人不恥逐末。為之者眾。故利減。其富者窮極侈靡。與封君大僚爭勝。勝亦貧。不勝亦貧。此商病也。夫以十四民之眾。資農工商三民以生。而幾幾乎不得生。而三民又病若此。雖有上聖。其若之何。惲子居曰。三代之時。十四民者皆有之。非起於後世也。聖人為天下四民日增其數。十民日減其數。故農工商三民之力。能給十一民而天下治。後世四民之數日減。十民之數日增。故農工商三民之力。不能給十一民而天下敝矣。聖人之道奈何。曰不病四民而已。不病四民之道奈何。曰不病農工商而重督士而已。夫不病農工商則農工商有餘。重督士則士不濫。士且不能濫。彼十民者安得而濫之。不能濫故常處不足。十民不足而農工商有餘。爭歸于農工商矣。是故十民不日減不能。夫堯舜之時。曰汝后稷播時百穀。曰疇若予工。曰懋遷有無化居。所諄諄者三民之生而已。殷之盤庚周之九誥皆然。此聖人減十民之法也。曰三代之時。二氏蓋未行也。十民之說。可得聞乎。曰太公之華士。孔子之少正卯。孟子之許行。皆二氏也。有遣戍則已養兵有庶人在官則已顧役有門子餘子則已有富貴之游閒者矣。其餘皆所謂閒民惰民是也。然則有天下之責者。其亦于三民之病。慎策之哉。
三代因革論二
惲敬
然則三代之養兵。可得聞與。曰可。周制六鄉為六軍。六遂倅之。此民兵之制也。三代皆同者也。夫民兵既同。養兵不得不同。何也。周官司右掌右之政令。凡國之勇力之士。能用五兵者屬焉。鄭氏康成曰。選右當于中夫。選右則皆兵也。曰屬焉。必非散之井牧者也。非養兵而何。虎賁氏虎士八百人。鄭氏康成曰。不言徒。曰虎士。徒之選有勇力者。夫徒皆食于官者也。非養兵而何。虎賁氏主環衛。然武王用之伐殷矣。周官八百人。而武王三千。是必有倅卒也。非養兵而何。非直此也。古者戍皆更代。更代必以期。期之內皆不耕者也。主芻茭之峙有人。主糧糗之供有人。主兵甲之用有人。主壁壘之防有人。與養兵何異乎。此兵之守者也。周公東征。至三年之久。穆王西征。至萬里之遠。皆驅之戰者也。與養兵何異乎。夫司右虎賁氏。周之官也。則夏殷不能無勇爵不能無環衛之士可知也。采薇出車杕杜。周之詩也。則夏殷不能無屯守之卒可知也。殷餘之難。荒服之勤。周之所由盛衰也。則夏殷不能無觀扈之討鬼方之伐可知也。是故民兵既同。養兵不得不同。蓋古者大國不過數百里。小國不過數十里。疆事之爭多。而越國之寇少。耕耘之氓可以戰守。是故以民兵守其常。以養兵待其變。至春秋而有踰山海之征。連諸侯之役。戰國之世。抑又甚焉。秦漢以降。萬里一家。一起事或連數十郡。一調兵或行數千里。是故以養兵持其常。以民兵輔其變。二者交用。各得其宜。不可偏廢也。且人之受于天也。古厚而今薄。教于人也。古密而今。故古者士可以為農。農可以為兵。後世驅士于農則士壞。驅農于兵則農壞。泛令之則詭入詭出于二役而無用。嚴束之則積怨畜怒于一役而不安。是亦治天下者所宜深計也。夫世之儒者。以漢之南北軍為是。而八校為非。唐之府兵為是。而騎為非。夫南北軍府兵。已非三代之制矣。何必此之為是。而彼之為非耶。況乎郡兵之法未改。則八校無害于南北軍。屯田之制能行。則騎無害于府兵。宋之保毅義勇。明之箭手礦夫。則養兵且借助于民兵矣。是在養兵者善其制耳。不然取後世之民而日以荷戈責之。幾何不速其畔也哉。
三代因革論三
惲敬
周官小司徒會萬民之卒伍而用之。以起軍旅。以作田役。以比追胥。以令貢賦。貢賦之外皆役事也。起軍旅。兵役也。田。田役也。役。力役也。追胥。守望之役也。後世兵出召募而兵役廢。兵役廢而田役亦廢。守望之役亦廢。所不廢者。力役而已。至并租庸調為兩稅。而力役之征亦廢。古之役事。無有存焉。周官鄉大夫之屬。比長閭胥旅師黨正。鄉官也。遂大夫之屬。鄰長里長酇長鄙師。遂官也。漢曰三老。曰嗇夫。曰游徼。皆賜爵同于鄉遂之官。唐曰里正。曰坊正。則役之矣。宋曰衙前。督官物。曰耆長。曰壯丁。捕盜賊。曰散從。曰承符。曰弓手。任驅使。則役之而且虐用之矣。周官宰夫八職。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書以贊治。七曰胥。掌官序以治序。八曰徒。掌官令以徵令。其制歷代皆行之。夫軍旅田役追胥之役。民役也。府史胥徒之役。官役也。自民役廢。而鄉遂之官。等而降之以役焉。至宋而衙前之役。如官役之府史。耆長壯丁散從承符弓手之役。如官役之胥徒。其官中之府史胥徒自若也。蓋唐自中葉以來。天下擾攘。官役不足以周乎其事。遂取之于民以助之。助之既久。則各有職司。職司既定。則各有功過。其始以民役代官役之事。而視為固然。其繼以民役供官役之令。而亦視為固然。其後以民役任官役之過。而亦視為固然。至熙寍之時。而民役不可為生矣。是故鄉遂之末流變為差役。差役之末流變為顧役。差役則民勞而財日匱。顧役則民逸而業可常。天下無無弊之制。無不擾民之事。當擇其合時勢而害輕者行之。後之儒者。以熙寍之法而妄意詆誹。非知治體者也。且以後世官役之害民。為熙寍顧役之弊。則尤不可。何也。熙寍所顧之役。民役也。後世之官役。自周之府史胥徒而已然。三代聖人。賦之以祿以安其身。寬之以時以習其事。教之以道以正其向。威之以刑以去其私。如是而用之。豈有虎冠鷹擊蠆螫域射之事哉。是故知官役之可顧而官府修。知民役之可顧而閭里寍。知官役之可減而苛擾之事除。知民役之可盡罷而海內皆樂業矣。
三代因革論四
惲敬
由是觀之。聖人所以治天下之道。蓋可知矣。利不十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此經常之說也。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此便私挾妄之說也。雖然有中道焉。先王之道。因時適變。為法不同。而考之無疵。用之無弊。此權衡於前二說。而知其重輕俯仰者也。夫莫大于封域之制。莫要于人民之業。莫急于軍國之務。而聖人一以寬大行之。況乎節目之細。尋常之用哉。夫人之養生也。日取其豐。人之趨事也。日得其巧。聖人節其過甚而已。如宮室之度。求其辨上下可也。夏之世室。殷之重屋。周之明堂。其不同者也。而民之蔭室何必同。如冠服之度。求其行禮樂可也。夏之母追。殷之章甫。周之委貌。其不同者也。而民之短褐何必同。俎豆之華疏。不同于廟。干戈之琱塗。不同於師。車旂之完敝。不同于朝。粟帛之純量。不同于市。蓋聖人之治天下有二。倫物之紀。名實之效。等威之辨。授之以一成之式。齊之以一定之法。天子親率諸侯大夫士以放之于民者。必使如絲之在繅。陶之在甄。無毫黍之溢減。而天下之心定焉。若其質文之尚。奢約之數。或以時變。或以地更。故養生不至于拂戾。趨事不至于迂回。于是首出而天下歸之。三代聖人。蓋未之能易也。彼諸儒博士者。過于尊聖賢而于察凡庶。敢于從古昔而怯于赴時勢。篤于信專門而薄于考通方。豈足以知聖人之大哉。是故其為說也。推之一家而通。推之眾家而不必通。推之一經而通。推之眾經而不必通。且以一家一經。亦有不必通者。至不必通而附會穿鑿以求其通。則天下之亂言也矣。
封建論綠野齋文集
劉鴻翱
自秦廢封建。柳子厚以為封建非聖人意。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蘇子瞻子由並主其說。劉子曰。子厚之論封建是也。其言周秦之公私則非也。封建之廢存。非人之所能為也。天也。上有修德之天子。封建治。郡縣亦治。然封建必德大乃治。郡縣德稍次亦治。其理易明也。上無修德之天子。封建亂。郡縣亦亂。然郡縣必大不德乃亂。封建德稍衰即亂。其理易明也。故封建之天下。非堯舜禹湯文武之聖。不足以懷服。郡縣之天下。漢唐宋元明之英君懿辟。一人獨運於上。公卿大夫士承流於下。民未嘗不獲安。天為是雖不生堯舜禹湯文武。而天下已治矣。三代後天不能常生堯舜禹湯文武。則不能不廢封建。或曰中原之地。不郡縣不足以尊天子。邊陲之地。不封建不足以控四夷。余則曰天之廢封建。無中外異也。以天下之大。命將出師。反不如一隅之諸侯乎。是自割其土地也。是倒授兵柄於人也。是防邊外之寇。而樹邊內之敵國也。國家威德鼎盛。彼或捍禦外侮。以邀天子之寵命。一旦凌夷。即帝制自為矣。且漢唐皆威服萬里。窮髮之邦。無不梯山航海而來。邊陲不封建。未見四夷之必能陵中國也。或曰異姓可不封建。同姓無土地甲兵。欲望其扶危定傾於喪亂之日。雖少康不能中興。是又不知社稷之安危。國祚之短長。在王者之祈天永命。不在懿親之私土子民。天苟未厭漢。光武崛起田間。克復舊物。何嘗有一成一旅哉。天苟既厭其德。則我周之東遷。晉鄭是依。當秦滅周時。晉鄭之亡已久矣。將焉依乎。且漢有七國之變。晉有八王之亂。明有燕甯之禍。尤同姓封國之殷鑒也。說者又謂。吾所謂封建。有封建之利。無封建之害也。如唐顏師古之策。勿令過大。間以州縣。雜居而治。可萬世無虞。嗟乎。太宗未行師古之策。故說者云然。太宗行師古之策而受其害。則說者不復云矣。夫國雖百里。其主得操賞罰生殺之大柄。則與天子同也。今匹夫匹婦之含冤。朝告於天子而夕罪其吏矣。如師古之策。即云不足以長亂。國小。則值王室之變。藩衛天子而不足。而主不賢。禍及民生而有餘。以一眚之故。天子遽廢其君。絕其世。非所以議功議親也。以議功議親之故。而使匹夫匹婦之冤不得伸。豈王者不使一夫失所之義乎。然則封建之不可復無大小一而已矣。吾故曰唐虞三代之封建。天也。秦之廢封建。亦天也。漢唐宋元之末。海內分裂。雄割據。皆自相攻殺。合於一而後已。天不生堯舜禹湯文武之君。不當堯舜禹湯文武之時而議封建。是欲使天下之民無孑遺也。豈天道哉。
井田論綠野齋文集
劉鴻翱
三代封建井田之制。後世談治法者皆惜其廢。然自秦歷漢唐宋元明。非無英君懿辟。有志復古之主。而卒不能復。夫封建之廢。人主有太阿獨運之便。柳宗元曰。私其一[己](已)之威也。私其盡臣畜於我也。井田下有利益於民。上無害於君。而亦不能復。蓋其勢有不行者矣。論者曰。復井田必奪富民之田以與貧民。富民不服必生亂。蘇眉山曰。使富民皆奉其田歸公。計為川為澮為洫為溝為遂之繁多。必塞溪墼。平澗谷。夷邱陵。破墳墓。壞廬舍。徙城郭。易疆隴。窮天下之力。耑力於此。不治他事而後可成。井田成。民之死骨已朽矣。余謂民即不勞不死。其勢亦斷不可行。何也。古者王畿方千里。公卿大夫元士采邑畢在其中。公侯伯子男附庸皆方百里七十里五十里不能五十里不等。有卿有大夫有上士中士下士。其所食之田。不過如今之村堡。民之力穡以奉其上。略如今富民之佃。而又大半世祿。高曾祖父。與民相依為命。地狹則措理易周。情親則甘苦不忍以自私。又擇民之耆德。為比長閭師里宰黨正。歲時簡稼器趨耕耨。無異父兄之督率子弟。故上以誠愛下。噫嘻之詩曰。駿發爾私。終三十里。下以誠戴上。大田之詩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下樂而頌聲作。故可行也。自秦併天下。罷侯王。置郡守。州縣之大者。兼古方伯連帥之封。小者亦在五等之列。令之不常如傳舍。吏胥士人恥為。民之狡滑嗜利者應役。是時而行井田。地既遼闊難周。令與民情又而不親。約一縣之眾不下數十萬戶。民之二十受田六十還田者日可數百人。令之精神不足以給。必假手於吏胥。財多者得肥饒。財少者得磽薄。舞文弄法。訟獄繁興。從殷之助。則防民之自私其力。從周之徹。則遺秉穗皆干罪戾矣。豈不殆哉。且夫蚩蚩之氓。日盡力乎南畝。一聞官府之命。則駭汗不知所為者。此後世之民情也。悍吏之催科。囂奔逐。而民猶有恃者。國家一定之賦。縱浮收倍取。民猶得食其所入之餘也。若井田行。則民之有田無田。皆懸諸令與胥吏之手。民不得而自主之矣。如何其可行也。張子欲買一方之田。畫為數井。上不失公家之賦役。退以其私正經界分宅里。重本抑末。以示可行。夫張子井一方之田則可。如合通邑大都之田而井之。欲保弊之不叢生。雖張子不能。何者。井田第可施於私土子民之世。封建廢而井田斷不能復矣。如曰復封建以復井田。而國家之治亂。又不在乎此。故君子勿取於泥古也。
限田論漢史億
孫廷銓
哀帝初行限田之制。王侯已下至庶人。占田不得過三十頃。過科者沒入縣官。此其議本於董仲舒。欲以抑豪強。塞兼并。少近古井田之意。為論甚美。而卒難施行者。以遠於人情也。蓋上世樸未散。萬法相維。故其君可以眾建而不爭。其民可以耦耕而不亂。至周衰霸起。而古法已盡廢矣。況又數百年。欲則古昔而為治。固未有萬法俱廢而一法獨立者也。且如天壤之間。山高澤深。二氣之能。寒火熱。一人之身。股長指短。萬象之表。鵠白烏黔。極其不齊之數。至於倍蓗無算。固孟子所謂物情者也。今夫生民之有豪強貧弱。亦如是焉矣。天地得其理。則紛紜萬感而胥育。王者平其政。則參差品而皆安。故夏殷之末造。井田無改。而桀紂之民貧。漢之初興。阡陌亦無改。而文景之民富。在所以撫馭之者而已。固不必其齊同也。況當軍旅災祲之餘。民有非業之作。野有不耕之田。欲驅天下而歸農。苟有辟草萊以贍國賦者。惟恨其少。及其易世。各有分土。蒙業而安。遂欲裁多就寡。摧強為弱。為此紛紛者。貧者固懷非望。富者亦有何辜。非王政之平也。夫人情驟見傾奪。必不甘棄其所有。此不肯瓜分移寄。徒應空名。則必有攘奪矯虔。適資暴吏。而民始膠膠然亂於下矣。夫為治不本人情而好為高論。動以法古為名。甚則為王莽。不甚則王安石。祇以厲民而已。曷足尚哉。
偶記
陳鵬年
秦之暴不在長城。隋之惡不在敖倉。元之亂不在治河。安石之虐不在八股。惟其人既得罪萬世。則雖有功於天下者。世亦且罪之。故為治當正其本而務其大。
識遠則量大。雖至可震衒之事。視若尋常。其實原亦尋常也。武侯以王佐才。受顧命之重。但云先帝知臣謹慎。曹彬下江南。凱還時。但云至江南勾當公事回。昔人有德政。致猛虎渡河之異。對君問。但云偶然耳。今人夢得一錢。至旦還笑。擲骰遇采。逾日未忘。視此當何如哉。
渦河在淮之南。商船自淮入渦。至河南祥符縣銅瓦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以達陽武。陽武去衛河只六十里。此元人陸運之故道也。倘漕運中梗。河道未能遽復。而又不經黃河之險。此亦備急之一策也。
昔人推水學者。曰郟亶。曰單鍔。郟亶詳于治田。單鍔詳于治水。兼而用之。水利舉矣。然行之大是不易。昔周夏二公。治水吳中。民初不便。詢諸父老。父老對曰。相公開河功多怨多。千載之後功在怨磨。二公斷而行之。功施到今。
書崔寔政論後
袁枚
崔寔政論曰。嚴之則治。寬之則亂。孝宣之治。優於孝文。仲長統曰。人君宜書此一通。置之坐側。是二人者。教後世之君。日以殺人為事者也。夫政者正也。當其可則政矣。古之聖人與其殺不辜。寍失不經。議貴議親。非寬也。刑人於市。與眾棄之。丕蔽要囚。非嚴也。亦曰當而已。當則無所不治。不當則無所不亂。安見嚴者皆治。而寬者皆亂也。或曰寔之為此言者。目擊元成之衰。孝宣之中興故耳。是大不然。夫元成之衰。是昏也。非寬也。果其寬則蕭傅不殺。堪猛不誅。王章不死矣。孝宣之中興。是明也。非嚴也。若果嚴則不弛酒食之禁。不除子匿父之條。不縱張敞之亡命矣。或曰寔此言。為桓靈之柔懦言之。是尤不然。善射者有志於殺人。其所殺者其仇也。不善射者有志於殺人。則旁穿斜出。必殺數十人而仇猶未死也。教英主以嚴猶可。教庸主以嚴尤不可。當桓靈之昏。黨錮牢獄。毒流海內。李雲寇榮張鈞劉陶之死。寔猶以為未足乎。然則子產火烈之說非歟。曰。火明象也。明其法使不犯而已。不以焦爛為功也。古之人知英主不世出。昏主亦不世出。故為中人說法。曰御眾以寬。曰寬則得眾。曰寬而有制。未聞以嚴教者。以宣帝之明。而有意於嚴。故趙蓋韓楊之死。猶不厭眾心。況桓靈乎。吳劉廙作先刑後禮論。陸遜非之是矣。
名實論
張士元
天下之事。有本非格令之所限。而蹈常習故。若限於格令而不可稍變者。按其名則是。究其實則非也。試言其大略。一曰循例。一曰避嫌。古無所謂例。斷之以義而已矣。無所謂嫌。出之以公而已矣。世道既衰。上不能無疑於下。下亦不能無疑於上。於是事之有例者。非例不敢為也。其無例者。以他事之例例之。亦非例不敢為也。令所當避嫌者。固不敢不避矣。即非令之所當避者。亦一切避之。何則。天下明毅之人少。而庸懦之人多。二事不利於明毅之人。而最利於庸懦之人。夫不循例不避嫌。而遇事奮發。有補于國家者。未必加賞。而循例避嫌者。雖逡巡畏縮。亦不加罰。則人臣何為而不循不避哉。此弊仍而不革。則舉天下大臣小臣內臣外臣。皆奉格令以從事。而無由考其賢不賢才不才矣。故曰。不利於明毅之人。而最利於庸懦之人也。漢汲黯為謁者。上使往河內。視火災。還報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燒。不足憂也。臣過河南。貧人傷水旱萬餘家。或父子相食。臣謹以便宜持節發倉粟。以賑貧民。請歸節伏矯制之罪。上賢而釋之。丙吉治巫蠱郡邸獄時。宣帝以皇曾孫坐事繫。其後上有望氣者言使盡殺詔獄繫者。吉閉門拒之曰。他人亡辜死者猶不可。況親曾孫乎。使者還以聞。武帝亦悟。因赦天下。夫黯與吉之所全者大矣。使兢兢守常事之例。豈能成功乎。晉祁奚辭於軍尉。悼公問孰可。奚曰。臣之子午可。公使午為軍尉。軍無秕政。唐太宗任魏徵。或告徵私其親戚。帝使御史大夫溫彥博按之。。則國之興喪未可知W無狀。猶以其不避嫌疑讓之。徵曰。君臣同心。是謂一體。若俱存形也。帝瞿然悔之。夫奚與徵之不避嫌。豈可謂私乎。又如趙充國備羌。詔書屢促其出師。力持留兵屯田之議。護軍等爭之。充國曰。諸君但欲便於自營。非為公家忠計也。其上奏曰奉詔出塞。引軍遠擊。雖亡尺寸之功。媮得避嫌之便。而亡後咎餘責。此人臣不忠之利。非社稷之福也。卒從其言。羌人降服。然則循例避嫌者。得非內有所不足歟。惟事關君臣之分。禮涉顯微之際。則君子必循所當循。避所當避。不肯冒不韙之名。然此乃人臣一時之遇。而非謂可概施之常事也。且君之於臣。固當推心置腹。委任責成。而為臣者受國家之任。膺重大之責。亦宜慷慨赴義。有以自效。豈得苟且從事。而情同局外哉。臺省之臣。以宣布詔諭為職。封疆之臣。以承奉文移為職。漫不省得失可否。自謂潔[己](已)奉公。脫然無累。則天下之事。果誰任之耶。漢世遇天時水旱。日星變蝕。川溢山頹。則三公引咎請退。若不可對人者。而郡縣被災害什四以上。則太守亦坐免。後世此道不行。雖國家有大災異。天子下罪[己](已)之詔而大臣恬然不知懼。以為我事事取中旨。未嘗竊絲毫之權。則國之治否民之安危。固不任功過也。然至國家有大喜慶之時。則隆恩殊典。錫予稠疊。亦未見有固辭不受者。是但享其安樂。而不共其憂患也。豈知巽恧巧避亦有時不能逃其譴責耶。是故用人之道。在核其名實而已。名實既核。則忠佞與優劣俱見川。治行甚高。及兩人為相。{。而朝廷可以收人才之實效矣。石慶相齊。齊國大化。黃霸守皆不能稱職。宋王珪居翰林。歐陽公以真學士稱之。至于進位平章。乃有三旨相公之目。假令石慶黃霸終於郡國。王珪常為學士。則亦天下之名臣也。誠何取乎台鼎之位。以暴其所短哉。
法制日知錄
顧炎武
法制禁令。王者之所不廢。而非所以為治也。其本在正人心厚風俗而已。故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周公作立政之書曰。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獄庶慎。又曰庶獄庶慎。文王罔敢知于茲。其丁甯後人之意。可謂至矣。秦始皇之治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上至於衡石量書。日夜有程。不中程。不得休息。而秦遂以亡。太史公曰。昔天下之網常密矣。然奸偽萌起。其極也。上下相遁。至於不振。然則法禁之多。乃所以為趣亡之具。而愚闇之君。猶以為未至也。杜子美詩曰。舜舉十六相。身尊道何高。秦時任商鞅。法令如牛毛。又曰。君看燈燭張。轉使飛蛾密。其切中近朝之事乎。漢文帝詔置三老孝弟力田常員。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夫三老之卑而使之得率其意。此文景之治所以至於移風易俗。黎民醇厚而上擬於成康之盛也。諸葛孔明開誠心。布公道。而上下之交。人無間言。以蕞爾之蜀。猶得小康。魏操吳權。任法術以御其臣。而亂奪相仍。略無甯歲。豈非天下之事固非法之所能防乎。
前人立法之初。不能詳究事勢。豫為變通之地。後人承其已弊。拘於舊章。不能更革。而復立一法以救之。於是法愈繁而弊愈多。天下之事。日至於叢脞。其究也。眊而不行。上下相蒙。以為無失祖制而已。此莫甚於有明之世。如勾軍行鈔二事。立法以救法。而終不善者也。
論治四則
魏禧
考覈人才。繩以六曹之職。如學兵者。考其韜。學刑者。考其律例。最為切實不浮。然天下之才。有未必能專精一曹。而獨能明於國家興除之大故強弱之大勢。斷非常之事。定卒然之變。其精強於六曹者。至此或束手而無措。若必以專才繩之。則此等人皆遺棄矣。故循名責實之術。反有時而失人。司用人之柄者。不可不知也。余制科策。分六曹策士。而有通論國勢治體之題。意蓋以此。
古今之弊政有十反。重墾令而田益荒。行保甲而盜益橫。講鄉約而不孝不弟益多。舉俊秀而子弟益棄詩書。行鄉飲酒禮。而父老益卑賤顛連失所。蠲災荒之租而下益費。精庠序之選而士益偽。黜公府舊役。使良家子代之以除其害而民益困。糾墨吏而官益貪。懲蠹胥而吏益毒。門人問曰。可得聞乎。曰一言以蔽之。上下交征利而已矣。佃民田者費一。佃官田者費三。令下而不應。則以法勒其鄰農。而近官之民田。不敢耕矣。是謂重墾令而田益荒。一家失盜。十家並坐。株連囚繫。敲扑取貨。故不聞官。則一家之害。止於被盜。聞官則十家之害。甚於被盜矣。於是見盜而不敢指。盜亦自知為官吏之資也。公行而無忌。是謂行保甲而盜益橫。以為不孝不弟也。罪其子弟矣。又罪其父兄之失教。非行貨不得釋也。家有逆子。而父不敢聞於人。子未懲而父先得禍。則姑聽而任之。是謂講鄉約而不孝不弟益多。詔舉俊秀。則下產以上能識字者被蠶食。於是易業工商。竄為胥徒。是謂舉俊秀而子弟益棄詩書。登賓席者破產百金。一時師生幸為肥身報怨之具。於是溫飽市人年近五十者。聞將舉盛典。則挈家逃匿於遠僻。日用亡聊。愁苦生疾。有司或拘囚鞭扑。誣以隱慝。至有禮請甫臨。而縣梁仰藥以求死者。是謂行鄉飲酒禮。而父老益卑賤顛連失所。議上災傷計畝科費。急於正供。幸而賜免。追徵[已](己)盡。是謂蠲租而下益費。減弟子員額。以求真才也。則高值而多鬻。是謂精庠序之選而士益偽。良家子畏近官府。破家求免。免甲則簽乙。乙以下遞免。而老吏積胥。居然用事。故代役之令一下。則姦胥愈飽。良民愈貧。是謂除害而民益困。墨吏有糾。蠹胥有懲。則莫不責貨而開釋獎勸之。於是官胥之富者貧矣。貧復求富。則思以一月之得。償其一歲之失。若飢者之望飽。而食於民必甚。是謂糾墨吏而官益貪。懲姦胥而吏益毒。語云興一利不若除一害。君子不幸而居末世。雖有善政。吾不忍聞也。
治事人最要有。方處置得宜。然有大略有遠略有雄。目前緊要著數。得一二可當千百者曰大略。事機出耳目之表。利害在數十百年之後曰遠略。出奇履險。為人所不敢為。不斤斤於成敗利鈍之算。而目無全牛。氣足吞敵。曰雄略。識不遠者。不能見大略。器不大者。不能知遠略。識遠器大。而無雄才壯氣者。不能具雄略。雄略天授。不可學而至。故人當以拓充器識為先也。井田既不可行。均田亦不易行。惟限田不失古意而可行。然前人皆以法繩之。亦于人情不順。惟蘇洵田制近之。又未有畫一之法。予覃思五年。作限田三篇。其法一夫百石止出十一正賦。過百石者。等而上之。加以雜差。若田多者。賣與無田之人。或分授子孫不過百石。則仍止出正賦。是同此田也。貧者得之則賦輕。富者得之則賦重。所以驅富民賤賣。而田不必均而可均矣。私謂三代以後。最為善法。質諸君子亦皆歎服。獨家伯子以為不可。謂苟行此法。天下必自此多事。且後世天下之亂。止在官府縉紳貪殘。民不聊生。不係富人田多貧民無田。茍刑政得理。民自樂業。何必紛紛為此也。浙江秀水曹侍郎名溶號秋岳則謂此法。議之南方猶可。若北方貧民傭田者。皆仰給牛種衣食于多田之富戶。今即每夫分以百畝。耕作所須。色色亡有。田漸荒而賦不可減。數年之後。唯有逃亡。況望其以賤價買諸富民乎。陝西涇陽楊蘭佩。名敏芳則謂田賦輕重。朝無成法。官無定規。吏因作姦。民多告訐。非天下縣官人人賢能。則擾亂方始矣。予以三君言反覆思索。凡數夜不寐。乃焚其。因筆記于此。以見改法之難為。獨見之難任。人當國事。切不可輕試紛更也。
國家所以明禮義超越前代者。四書五經制科之得。而非八股之得。所以無經術遠遜前代者。八股制科之失。而非四書五經之失也。以八股可觀德。則姦偽輩出。以八股可徵才。則迂陋已甚。以八股可明理。則聖學實昌明於宋儒。未嘗有八股也。故為經濟題。能如漢人制策。理學題。能如性理中之成文可誦者可矣。予于乙酉間作制科策。欲以四書五經命題。而以論策制體云。
論治
陸世儀
周禮是治國之書。蓋古人封建。王者所治止於王畿以內。故書中所詳。止於一國之事。使諸侯各如是以治其國。則天下皆治矣。後世治郡縣之天下則不然。緊要在擇守令。明黜陟。若守令得人。則青苗保甲之法。皆可徐舉而無弊。王荊公不識此意。初執政柄。即立制置三司條例司。司不問守令若何。概以青苗保甲之事強諸天下。
是以治國之道治天下也。所以不終朝而壞。試觀荊公治臨川時。青苗保甲。原自有成績。則知治國之道貴密。治天下之道貴也。古今異宜。為治者不可不審。
天下利而已矣。善言利者。使天下皆利其利。故己亦得利其利。不善言利者。欲一己獨利其利。故天下亦各利其利。
古之天下禮樂盡之。今之天下賦役盡之。能平賦役。治天下為得半矣。
欲兵之精不如省兵而增糧。欲官之兼不如省官而增俸。
書王荊公文集後
袁枚
荊公上仁宗書。通識治體。幾乎王佐之才。何以新法一行。天下大病。讀其度支廳壁記。而後歎其心術之謬也。夫財者。先王以之養人聚人。而非以之制人也。今其言曰。苟不理財。則閭巷之賤人。皆可以擅取與之利。以與人主爭黔首。而放其無窮之欲。然則荊公之所以理財者。其意不過奪賤人取與之權。與之爭黔首。而非為養人聚人計也。是乃商賈角富之見。心術先乖。其作用安得不悖。三代聖人無理財之官。但求足民。不求足國。其時黔首熙熙。一心歸附。譬之臧獲婢妾。仰食于家主。然所以畜之者。恃有恩意德教維繫其間。不徒恃財以相制也。後世秦隋兩朝。專求足國。不求足民。卒之與爭黔首者。陳涉竇建德之流。貧民乎。富民乎。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民之有貧富。猶壽之有長短。造物亦無如何。先王因物付物。使之強不凌弱。眾不暴寡而已。春秋時阡陌未開。豪強未并。孔門弟子業已富者自富。貧者自貧。而聖人身為之師。亦不聞裒多益寡。損子貢以助顏淵。勸子華使養原憲者何也。宋室之貧。在納幣郊費冗員諸病。荊公不揣其本。弊弊然以賒貸取贏。考其所獲。不逮桑孔。而民怨則過之。以利為利。不以義為利。爭黔首反失黔首矣。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