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经世文编卷四
学术四广论
善化贺长龄耦庚辑
思过图序
邵大业
易有之。君子以迁善改过。春秋之义大改过。盖自徇齐敦敏而外。古昔圣贤。未有不以改过造道者。抑闻之记曰。退思补过。夫唯思之。乃得见而改之也。思之义大矣哉。分水柯澹斋。旧绘小像。而颜之曰思过。手执玦。玦者决也。风雷之象也。座设环。环者还也。从善如流之义也。思深哉。余因之有感矣。夫人苟非甚不肖。未有明知其为过而躬蹈之者也。当其矢心植行。恪然以绳墨自守。惴惴焉恐入于非道。而誉者辄至。其初誉之。未尝不自疑。既而取以自证。乃窃然喜。渐则誉者益多。闻者益恬。久而自信其有誉于人也。遂并信其寔有善于己。于是闻誉若素。闻毁则怫然不任受。而毁者之言。遂不至于耳。乃至疚累日积。誉者日益坚。而陷溺既深。遂至有明知其为过而躬陷之者。噫嘻。诤友面折。不可求而得矣。其浸淫沦失以至于斯极者。岂非不思之过哉。余昧道懵学。往往获誉于族党。而世故结轖。末由发其深省。尝用滋惧。今1兹图。则邃然深念矣。夫由秾华而进于淡泊。一变也。由淡泊而进于恐惧。又一变也。充此心以至于耄耋。其所造曷可量。而其竞兢亦宁有穷乎。
学说
白允谦
方鸿问学。曰子何学之问。学不同乎。曰不同。上焉者得学之乐而为之。其次审学之益而不敢怠。世俗求仕之学。又其末也。昔人有言。学问不可以小成。公卿不可以苟处。仲尼不听子羔为宰。子产不使尹何为邑。皆不欲轻仕而薄学也。是故贫贱之人而与贵富者较。分常远焉。贵富之人而与学者较。则亦远焉。术谊之正也。是故莫贵于知道而轩冕为微。莫富于博闻而金玉为啬。贫贱而不忘学。斯可以揆学之益也。老死而不忘学。斯可以悟学之乐也。天之有时。以兴百物。人之有命。以建万事。非学则废时而逆命。宇宙之罪人也。是故有徇声之学。成名而止矣。有求仕之学。安禄爵而止矣。有才猷之学。治效邦邑而止矣。有致盛之学。为人主大臣功加于时而止矣。有道躬之学。奉之为言行出入而不可失也。有纯化之学。任之为死生旦暮而不可离也。日月行于上而弗知。万变当于前而弗动。居非此无以为畜。行非此无以为力。耄老非此无以自全。身非此无其身。心非此无其心也。然后乃知学之乐。孰因人以为事。
茂才
张望
天以降才。山川以钟才。学以养才。或才而圣。或才而贤。才而日茂者上也。才而止者次也。才而萎者下也。夫才而萎。书契以来有之矣。今将铸说以锢之。人肖天地。其生也造形嘘气]。天也山川也学也。有所归也。韪哉犹有于其父母。始生肾。肾有两。左水法天之一。右火法地之二。天地人无水火。不能成乎三才。肾以水为体。以火为用。其藏精与志。其主骨。精者肾之真气也。易曰精气为物。言氤氲化生也。水之流行。无远弗至。志之象也。骨者水之凝也。是故饥之不枵。渴之不竭。寒之。雾之不迷。风之不挠。茧之不。血之不辛。绝高不颠。险若}不栗。暑之不烦。霜之不坦夷。其内大充。其应无穷。若是者孰为之。精为之矣。是故其位置也自高。其待己也甚厚。其望世也实深。以悲乎天命。以闵乎人穷。毋苟饱。毋营居。家必孝。国必忠。如射者之中的。不中弗已。如御者之致远。不致弗歇。若是者孰为之。志为之矣。是故担君父之重。当四海之变。定倾侧之危。冒嫌疑之际。持镇静之操。朝廷着其节。天下服其勇。若是者孰为之。骨为之矣。夫天地之水火在人身。用之经数十年。而饮食焉。男女焉六淫焉。七情焉。曲礼曰三十壮。四十强。五十艾。六十耆。七十老。八十九十耄。素问曰四十而衰。衰者肾之衰也。水衰则滥。火衰则焚。其正委权。其邪当事。于是精衰则狂惑而喜忘矣。志衰则忨岁以愒日矣。骨衰则骫骳无坚直矣。人身也者。自无而之有也。三月而孩。不能精也。不能志也。不能骨也。始乎肾者卒乎肾。此亦消气归根。自有而无之验也。天之所降山川之所钟。及其衰也。天与山川不能扶。世之论才者。原始要终。虽或憾其不茂而至于萎。方自返其父母之天。而冥芒莫之省也。夫惟圣人者学以养之。圣人之才。与年加茂。圣人不能离乎。饮食男女。六淫七情。学焉而节之。润之乎诗书之膏。游之乎仁义之府。以葆其精。以磨其志。以申其骨。以扶其衰。有所不足。不敢不勉终其身焉而已矣。故其事业功德。老而焕然愈彰甚矣。夫学者变化之神能也。
澹泊明志论
徐旭旦
人之所以能伸于万物之上者。志也。人之所以克遂其志者。不为外物诱也。心一也。而夺之者百。辨之弗严。而守之弗定。鲜不为其所动矣。惟知我之得于天者。本无不足。而穷达之数。一任其自至。而无所加损焉。则是我尊而物卑。我大而物小。极生平之所建立。无不可于隐居日信之。昔武侯训子曰。澹泊明志。请申其旨。夫人自成童而入大学。必弃幼志以顺成德。是人之有志。岂不于离经时早辨之哉。第志有未明。目极刍豢。耳穷郑卫。目悦膏泽。而心矜势能之荣。外有所增内必有所损。外有所取内必有所弃。试思志为谁之志。而竟令纷华靡丽移也。凡以不能淡志故至此。古之人志有未得。渭可钓也。莘可耕也。版筑之劳不辞也。疏水箪瓢之贫不厌也。夫岂以淡泊鸣高哉。诚以不历尽天下之穷。不足以明吾志之贞。不阅尽天下之困。不足以明吾志之异。辨之也严。故其守之也定。守之也定。故其历久暂皆有以自信而不疑。时而薖轴此志也。时而庙廊亦此志。时而裋褐此志也。时而华衮亦此志。时而藜藿此志也。时而鼎烹亦此志也。人悦声色。志定而声色不足悦。人好货利。志洁而货利不足好。人矜权势。志高而权势不足矜。人慕功名。志大而功名不足慕。夫岂恶此而逃之。我之所得于天者。本无不足。惟澹泊以明吾素足矣。而岂以区区外物撄吾志哉。后之君子。亦尝有志于是矣。然不明于所性之存。而养之未裕。得失乱于中。利害迫于外。不胜迁徙诱慕而志以隳。为天下窃笑。吾是以于武侯澹泊明志之训。三复不置云。
变化气质论示弟
赵青藜
士不学。不足为士。学不变化气质。不足为学。张子曰。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周子通书。于气质分刚柔。更于刚柔中分善恶。凡属气质。即宜变化。而吾谓变化之在阳刚者为尤急。何则。一事也。为天理所不容。为人情所未有。从旁观者。莫不愤然攘臂思争。而其焰方张。卒莫敢撄。阴柔者有退议于私已耳。而阳刚者必起而大声疾呼。庭辱之以为快。且激于靡靡者之退议于私也。愈必大声疾呼。庭辱之以为快。苟不有以变化之。势将为狂为颠为使酒骂坐为游侠。亦卒以是致杀身之祸。设以圣人处此。必不若是。然而当日快之。笔之于书。今日快之。诵之于口。苟非圣人之道。其孰从而折之。使之屈首抑志。以肆力于变化哉。圣人之道。莫若使之自见其心。诚于激而有发后。清夜自思。得见其所谓已甚者而变化之。得见其所谓小不忍者而变化之。见所谓小不忍而并得见其变化之尚非所安以求其安。而安者得而心之本体乃见。其不思不见者。平日认气为心而习弗察也。其一思必见者。蔽止在气。未汨于世。故而心自灵也。由是周旋乎礼乐之文。含咀乎诗书之味。从容于朋友相观之善。优游于仁义中正之域。以涵养其心。时时见所谓未安者。而庶几其可无大过也。嗟乎。以今日之气习风尚。安得有阳刚暴耳戾耳忿争焉耳。甚者饰为矫然之节。以阴行其容悦。以欺人自欺。直阳刚之贼耳。变化焉而客气退。正气伸。自不患其举之不能胜。而于以配道义。塞天地。嗟乎。士必有一变至道之基。而后有百折不回之气。微斯人吾谁与。语此。
答张一衡书
魏礼
天下去朴久矣。朴者人之本。万物之根。世道治乱之源也。夫惟朴去至于尽。而小人盗贼弒逆烝报杀戮之祸害相寻矣。故世之治也必先反朴。而其乱必先之以浮靡巧诈言行乖戾。以醢酿杀机。天地莫可如何。遂听人之所为。日月星辰易其度。山崩川竭震坼贸乱之变。成兵戈疾疫水旱之灾。其势有所不得已。不如是则不足以芟除廓清其气运。使天下之人困虑无聊。巧诈莫能发。财竭力尽。浮靡无由作。于是噩噩浑浑。太古复出。犹秋冬凋杀。木叶尽脱。元气悉反于根荄。而春始萌矣。而君子之修身亦然。善用其智巧者亦然。智巧而不本于朴。则终必颠踬覆溺而智巧穷。夫土石至朴也。峻宇雕墙。黄金白玉之珰。资傅丽焉。草本之根至朴也。华实资生焉。故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愚者。大智之基也。拙者。大巧之基也。仆窃观足下书指。何其朴也。人莫不自侈其家世。而足下朴言之。夙游处于公卿大人。而朴未尝漓。其谓仆语亦甚朴。无溢辞。因思古来当去朴之时。必有二三君子其樸以還天地。使丝续于后。故一代有一代之盘古。中古叔季。叔季复为盘古。理固然也。足下守朴君子。仆甚恨觌面失之也。方笋舆各熟视举手时。见足下无浇漓之气。心窃异之。友人见足下者。谓足下太朴。不宜任有司。其殆见足下之朴。而未见足下以朴为基之用者耶。仆因感足下朴而究言之。
乐俭堂记
朱彝尊
太原刘炳。请名其所居之堂。予名之曰乐俭。而为文记之曰。俭之为德。匪直以撙节日用饮食而已。君子将收其放心。必自此始。夫象犀琛贝绡纨锦绮台池仆御之盛。人咸慕而趋焉。及危机既触。纷华尽去。悔尤随之。往往退而丧其所处。未有百年不易者。然后知俭之能久。惟其可久而乐存焉。我既闲其侈心。天下无不足之境。食之核而充然。置之膏脂而不润。宜其无戚戚之容。而乐于中者。有不能自已者已。太原。唐叔之遗墟也。俭。唐风也。请为子歌唐。蟋蟀之诗曰。蟋蟀在堂。岁聿云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忧时之易去。思行乐之方也。既而曰无已太康。又曰好乐无荒。因为乐之一言。申诫至再。则诚未尝乐矣。其二章曰。职思其外。其思可谓深矣。犹未免蹶蹶也。其三章曰。职思其忧。夫至于思其忧。则其可忧者已去。而祇见其可乐焉。夫然后曰良士休休焉。此乐俭之说也。今太原之俗。所不足者。非俭也。俭而能乐者鲜矣。知其乐者。子试以予言告之。
示程在仁
汪缙
程生在仁。由海虞来苏。适予有来安之役。遂从予游焉。予念生少失恃。无兄弟。离其家尊。从予远游也。又念生有意于文学。欲被服于此也。予之期望乎生者甚至。其忧生也甚切。念欲告生。必也终身可诵者乎。予今以阅历自得之言告生曰。被服文学。必与年俱进。吾无容骤以尽告生也。至若人之所以成人。其流品之高下。数言可决者。在见己之过。见人之过。夸己之善。服人之善而已。但见己之过。不见世人之过。但服人之善。不知己有一毫之善者。此上流也。见己之过。亦见世人之过。知己之善。亦知人之善。因之取长去短。人我互相为用者。其次焉者也。见己之过。亦见世人之过。知己之善。亦知人之善。因之以长角短。人我分疆者。又其次焉者也。世人但见人之过。不见己之过。但夸己之善。不服人之善者。此下流也。终身流品之高下。其定于此。吾尝验之于身。验之于人。百不失一。生其终身诵之。以副予望。勿加予忧。
原人上
方苞
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董子曰。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生。非于圣人贤人征之。于涂之人征之也。非于涂之人征之。于至愚极恶之人征之也。何以谓圣人贤人。为人子而能尽其道于亲也。为人臣而能尽其道于君也。而比俗之人。徇妻子则能竭其力。纵嗜欲则能致其身。此涂之人能为尧舜之验也。妇人之淫。男子之市。窃非失其本心者。莫肯为也。而有或讦之。则怍于色。怒于言。故禽兽之一其性。有人所不及者矣。而偏且塞者不移也。人之失其性。有禽兽之不若者矣。而正且通者具在也。宋元凶劭之诛也。谓臧质曰。覆载所不容。丈人何为见哭。唐柳灿临刑自詈曰。负国贼死其宜矣。由是观之。劭之为子。灿之为臣。未尝不明于父子君臣之道也。惟知之而动于恶。故人之罪视禽兽为有加。惟动于恶而犹知之。故人之性视禽兽为可反。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痛哉言乎。非明于天性。岂能自反于人道哉。
原人下
方苞
自黄帝尧舜至周之中叶。仅二千年。其民繁祉老寿。恒数百年不见兵革。虽更姓易代。而祸不延于民。降及春秋。脊脊大乱。尚赖先王之道泽。以相维持。会盟讨伐征辞执礼。且其时战必以车。而长兵不过弓矢。所谓败绩。师徒奔溃而已。其俘获至千百人。则传必特书。以为大酷焉。自战国至元明。亦二千年。无数十年而无小变。百年二百年而不驯至于大乱者。兵祸之连。动数十百年。杀人之多。每数十百万。历稽前史所载民数。或十而遗其四三焉。或十而遗其一二焉。何天之甚爱前古之民。而大不念后世之民也。传曰人之于天也。以道受命。不若于道者。天绝之也。三代以前。教化行而民生厚。舍刑戮放流之民。皆不远于人道者也。是天地之心之所寄。五行之秀之所钟。而可多杀哉。人道之失。自战国始。当其时篡杀之人。列为侯王。暴诈之徒。比肩将相。而民之耳目心志移焉。所尚者机变。所急者嗜欲。薄人纪。悖理义。安之若固然。人之道既无以自别于禽兽。而为天所绝。故不复以人道待之。草薙禽狝。而莫之悯痛也。秦汉以还。中更衰乱。或有数十百年之安。则其时政事必少修明焉。人风必少实焉。而大乱之兴。必在政法与礼俗尽失之后。人之道几无以自立。非芟夷荡涤不可以更新。至于祸乱之成。则无罪而死者亦不知其几矣。然其间得自脱于疮痍之余。剥尽而复生者。必于人道未尽失者也。呜呼。古之人日夜劳来其民。大惧其失所受于天耳。失所受而不自知。任其失而不为之所。其积也遂足以干天祸。而几尽其类。此三王之德。所以侔于天地也与。
天人篇
张铪
天之所以成形者。气为之也。人之所以成质者。亦气为之也。人既有是气。必有主宰乎是气者。则心为之也。心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正目而不见其形。倾耳而不闻其声。而实流行于四肢百骸而不可遗也。夫以人而视天。气之至微者也。以至微之气。而犹有主宰者存。岂大虚之广远。大化之幽深。而谓无物焉以主宰之。无是理也。程子曰。以其主宰而言谓之帝。固非路远言妖。如泰西之所述。然阴阳纯会之处。造化微妙之所。无臭无声。必有元精焉以为之主宰。不可诬也。或曰然则天人感应之故。皆是主宰者有以察之。故或则培之。而或则覆之也。曰无庸也。天人一体者也。何以明其然也。三才万物。统体一太极也。形而上者。一理之充周。形而下者。则一气之融结也。天之所以成形者。是气也。人之所以成质者。亦是气也。气犹水也。鱼之游于江海也。嘘吸而吞吐。鱼腹之水。即江海之水也。离之而无可离。画之而无可画也。其感应之不爽也。理有以相通。即气有可以相触也。如心之于四肢百骸也。一发之痛心必觉之。一肢之痒心必知之。降祥降殃。是以捷如影响也。诗曰。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及之云者言乎其体之一本也。而人之自绝于天者。见为己之身也。不知其为天之身也。纵嗜欲。蔑礼义。丧志伐性。所以病乎。天之身者无所不至。在天方悄然以悲。恻然以痛。而彼昏不知。且谓天道梦梦。于我何有也。不亦大可哀耶。呜呼。古圣人于天人之际三致意焉。欲人知其体之本一耳。不悟其体之为一。而幽独之中可以惟我所为。其甚者遂至为天所绝。而忍降之割。如毒疽溃痈。虽一身之物。亦有时决而去之不复惜。可不惧哉。
书天人篇后
陆耀
天人一气。呼吸感通。修吉悖凶。惟人自取。今人行一善事。即期福报。久之寂然。谓天果梦梦。不以厝意也。然见作恶之人。曾不旋踵。显受殃祸。又谓天之报施。似急于瘅恶。而缓于彰善者。不知人有望报之一念。即日降之福。而常见其不足。犹人血肉荣卫。日受滋养。而初不知感。及内有脏腑之忧。外有疮疡之疾。药饵针砭。攻救并施。如所谓毒疽溃痈。决而去之不惜者。然后知向者之饮食起居晏然无事。皆所以报其无病之躯。天之降福于人犹是矣。岂曰缓于彰善哉。且善亦有辨。苟非读书穷理。将日从事于不善以为善。为之愈力。不善之及人愈远。天之欲而去之。当不啻其毒疽而溃痈也。如教子弟之徒以词章功利。待朋友之徒以声气党援。事上官之徒以逢迎馈问。治百姓之徒以宽纵因循。凡人之所谓为善。皆天之所谓不善。以是而责报于天。安有不爽焉者。然则人宜朝夕自省曰。吾之所为。其毋乃为疽为痈。为天所欲决而去者乎。而奈何饮食起居犹得晏然无事乎。如是则不善之途塞。望报之念消。天人感应之理真见。如心之主宰乎四肢百骸而不可遗矣。
天道论上
张尔歧
吾乡邢先生。作天道难知论。以纾其怨。予读而伤之。释曰。天道之难知也。求天道者之自为不可知也。其视天若有国之君然。日悬尝罚。以待功罪。铢铢而衡之。毋怪其愈推而愈不应也。推而不应。因以衰君子之心。而作小人之气。吾惧其说之长也。夫天与人之相及也。以其气而已。寄其气于人而质立。质立而事起。事起而势成。而天之气因之任之。若水之行于山崖谷莽旷之墟。为奔为跳为涸洑为人立为安流。亦不自知其至也。圣人逆观其势。而知其衰兴。决之数百年之前。应在数百年之后。若有鬼神。人以为圣人之于天道。如是其着明也。而垂之训者。不过曰惠迪吉。从逆凶。福善祸淫。积善余庆。积不善余殃而已矣。其曲折必至之势。不能为人言也。而人执此一言。以衡古今祸福之数。见其不应。以为无天道。甚矣其固也。古今称善不善之最著者。无如周秦。人以周八百秦二世为天道。又即以周八百而灭于秦。秦祖孙继恶。而卒灭周。为无天道。不知周之八百。周之善气足以及之也。亦文武周公能积其善以势而被之八百也。其亡也则势尽而善与俱尽。无是势。无是善。则亡焉宜尔。秦之以恶灭周也。秦用其恶以乘人之衰。无文武周公之善久势以抑制之。故胜也。二世而恶之势极。恶之气亦极。极则尽。则人之怨怒之势以极而全也。而世之人快指之曰天道。曰天道者。犹之曰自然而已矣。势之所必至。气之所必至。安得不曰天道也。国之兴替则。然年命之永促。子孙之单繁隆降。以至卒然之祸。无妄之福。或以类至。或以不类至。此其势安出欤。曰天之生是人也。犹父母之生子也。气至则生矣。而人之得之也则曰命。其得失也。若器受物。狭则受少。宏则受多而已矣。其命是也。若以物与人。适多则与多。适少则与少而已矣。其善而短也。清纯之气适短也。其恶而长也。则浊乱之气适长也。永促定于其生之初。迨期而尽。天亦不可如何也。至于子孙。则天之气与其父母之气。相为多少也。父母而贤而气适少。天不能以多与也。父母而不贤而气适多。则子孙或得厚焉。或得多焉。适值其清。或得贤焉。血脉性情。起居伦类。皆气所乘之势也。贤者之为善人见之。气之多寡人则不见。执所见以疑所不见。则过矣。然则恶人之子孙。逢吉者百年不得一人焉。其非天有以抑制之然欤。曰不善人之不足以召善也。犹浊律之不能为清声也。其用天之气。则如烈火之化物。费者实甚。子孙逢吉。安可以数数见也。至衰季之际则不然。天之气背旦而向暮。若汲之井。清者不给。其时之君若臣。又日以其昏戾淫僻之治。参和挠逆。结为客气。天亦若诎其常然之性。以听所为。凡为孛为彗为震为霾为水为旱为疾疫为蝗螟。杀人害物者。皆恶人之所沃灌滋益酌而自蕃者也。世所为禁奸防民之具。又适足以制善人贤人。君子率求自善而止。不知取圣人之经法。以破阴邪之势。富厚荣利。子孙蕃庑。不彼之归而孰归哉。要之势极则尽耳。尽则天之常然者于是复伸。势之所至。善恶从而消息焉。不止国家之大也。祸与福之适然者何也。曰是亦不可归之适然也。其致此者甚渐。人不知以为适然耳。善者之适祸。必有召其适祸者也。不然则周身者疏也。周身疏不以善免。如袒者之当白刃也。若恶者之适免也。必有宜免者也。不然则欺人而适售也。欺人而人不知。恶草之得蔽。芝蕙且不及矣。曰善恶之气之行以势如是。恶者其知所恃乎。曰否否。善恶之事。不自一身止也。是且被之人。亦不自一人止也。是且被之人人。被以善而不喜。被以恶而不怒。岂情乎。势也者。积人人之喜怒而成之者也。善恶之势成。人喜人怒之势亦成。势成而恶者自防之势皆怒者可藉之势也。其不以此事应。而以他事应。不以此时应。而以他时应。需其成耳。故善之势失。可以制于恶。恶之势成。且终制于善。善可使极。恶不可使极。易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则势既成之故也。奈之何可不一于善也。故古之为善人者。严思虑讫嗜欲以杜费。考得失慎言动以利用。亲君子附众人以增烈。正基绪教子孙以永世。动而得吉。人以为天之报善人者厚也。亦知善人之积以自全者如此哉。人之求天道者。则积不至其分。而责所应。应已至其分。而犹责所应。是朝种而夕然炊。陨霜而求嘉禾也。不可得矣。然则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子曰。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此数说者。非天之衡人者至欤。曰非也。人之不可绝于天也。犹草木之不可绝于地也。根荄不属非地。故夺之而自不生人之受是气也。其末在人。其本在天。持其末以动其本。为善为恶必有相及者矣。相及而逆其常然之性。则自为竭绝之道也。夫子所云动天。所云获罪。言人与天之以气相属也。故善恶之自喻者。吾达乎天之实也。人与人同系于天。善恶之被人者。亦其相连而达天之实也。至于善恶既形。积而成势。势之既成。祸福归之。昼所云惟德是辅。言其势之既成。天与而人归也。其绝之也。非天之故绝之。其辅之也。非天之故辅之。积于善恶者之所自致耳。方其积之未至。亦必有其受损受益者矣。小益而人不及见。小损而人亦不及见。而积而至大者。世不恒有。人所以终疑天道尔。曰。伯夷比干。积不至乎。曰伯夷之贤。贤以饿。比干之仁。仁以死。惜伯夷比干而以饿与死疑天道。是惜其贤与仁也。伯夷而千钟。比干而苟存。则何以惜之。因势以成。吾志亦曰天道而已矣。则甚矣疑天道者之与于恶也。于善恶之数。未识其所归。祸福之应。不详其所起。徒欲铢铢而求之。天道岂若是劳乎。吾故曰天之于人也。不能相御以心。而相及以气。则天道亏盈而益谦之说也。又曰因势所至。而归之自然。则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二者皆天之说也。
天道论下
张尔岐
曰。以天道为必不可知者非也。不可知。是天不足恃也。以为必可知者亦非也。必可知。是天可以意也。不足恃。是为不量天。可以意。是为不量己。不量天。则视天过疏。长中庸之怠。而夺小人之忌。不量己。则信己过是。忘修悖之虑。而责阴阳之失。二者诬天均也。其以为不可知者。又未有不始于妄意可知者也。以为可知而责之。责之不得。以为不可知而委之。责慈于父。必无孝子。责礼于君。必无忠臣。责福应于天道。必无良士。责天之过笃者。责己之过薄者也。其心曰我之所为。已是矣。无非矣。天之列我何等也。艳人之得之曰。彼何长于我而得之。我何不遽得也。于人之失曰。是于法宜失。及身处忧患。又讶其何以并及也。有一得。则曰天道。有一失。则曰无天道。百年之内。不能有得而无失。故疑为有。疑为无。反复而不能自决也。天不以物之恶杀而废秋冬。不以人之恶险而废山海。不以人之恶祸而废消息也明矣。奈何初责之以可知。而遽委之不可知也。消息之所之。天不知其何以至也。人于其中得盛衰焉。人秉天之气而然耶。天之自着其气于人耶。固不能为愚者息机。亦不能为智者易轨。而君子之所为福。小人必不能得。小人之所为福。君子必不肯受。是盛之气一也。取盛者异其质。君子有时得祸。必不同于小人。小人免祸者多。方有时甚于君子。是衰之气一也。履衰者异其事。以为可知耶。是欲天异己于众人之例也。君子固有其祸。小人固有其福。天已不异君子矣。以为可知。是不量己之过也。以为不可知耶。君子小人。固已不同量矣。此修悖之最可据。而予夺之不可诬者也。以为不可知。是不量天之过也。易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之不可如何。不能为君子异者如是也。又曰易者使倾。危者使平。天之有以予君子者然也。天道终古予君子。而世人终古疑天道。则何也。以故分不可得而明也。人君予人而人知之。人知其故分之多寡也。虽有上智。必不能知天所予之故分矣。后之予之不得而知也。夺之不得而知也。而或予或夺。必有不如其故分者。可以意而决也。吾验之养生而知其然。人之死生。必有其期矣。然精明强固每得之淡嗜欲平心气之时。知生之可引以长也。昏惑疾病每得之恣欢娱极思虑之时。知生之可迫以短也。有时养者未必长。而不养者未必短。其及是适止也。安知不养之不先是止也。其能及是乃止也。安知善养之不更进于是也。人之命不可前期。谁能指所余之分。为天所予之分乎。富贵福泽。亦是类而已矣。人不知君子之分。莫见天之予君子。人不知小人之分。莫见天之夺小人。世又鲜自疑其非君子。而惊所获之已优者。故疑其可知不可知无已时也。乃君子之奉天也。湔涤积累。唯日不足。于欲易给而不求。于害轻受而不慑。富贵则大吾业。贫贱则精吾事。默听天之所为。而尽吾力之所可至。循于自然之野以休焉。其于可知也。曰可知者如是。聊以自慰也。其于不可知也。曰不可知如是。吾以自威也。可知不可知交信其必有而已。不然。执睫间而疑幽窈。抱侈志而责逾量。舍日用饮食而眩瞀于祸福征应之间。亦惑矣。
原命
张望
古之原命者。合天与人。先理而后气。今之言命者。离人于天。任气而遗理。呜呼。何其言之悖而不可训也。夫人事有顺逆。天命有治乱。理与气不同立。治与乱故异命。自生民。来几千万岁矣。蔚之为事功。显之为德行。古今益以日远。天地久而长存者。天命常始。人事常因。人事常主。天命常辅。然而命不可以一日不治。则理不可以一日或屈。气不可以一日使伸。何以明其然也。夫理犹君也。气犹臣也。君有圣庸。臣有忠横。理得其衡。则气效顺。气效顺则气辅其理而天命治理。失其衡则气侵权。气侵权则理役于气而天命乱。是故有治命。有乱命。有命将乱而复治者。有命将乱而人治之者。有命乱而人治之者。有命乱而不可复治者。治命者何。尧舜汤武之惠迪吉。桀纣幽厉之从逆凶是也。乱命者何。羿得以篡夏。秦得以代周。咸阳之士无孑遗。长平之尸数十万是也。命将乱而复治者何。孔子畏于匡。围于陈蔡是也。命将乱而人治之者何。焚廪可以下。谟可以出。微服可以远是也。命乱而人治之者何。少康之复夏。光武之兴汉是也。命乱而不可复治者何。跖修而回夭。牛疾而鲤亡。孔穷于鲁。孟老于邹是也。夫前古天人之际。如此其大较也。故曰人事有顺逆。天命有治乱。理与气不同立。治与乱故异命。吾以是叹圣人之立身也。圣人之事天也。奉天之治。违天之乱。不奉天之乱。违天之治。奉天之治而得福为恒。违天之乱而得福亦为恒。而有时皆爽焉。圣人不惧。奉天之乱而得祸为恒。违天之治而得祸亦为恒。而有时皆爽焉。圣人不为。故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子思子曰。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孟子曰。妖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又曰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又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然则自内者尽人以符于天。自外者进天而退乎人。夫乃真知天命矣。今也不然。庸庸以自好。沓沓以为事。愚者昏弱而不进。黠者贪污以自贼。虽辟其愚。惩其黠。不惮告之以人理。彼且曰有命焉。有命焉。则离人于天者矣。任气而遗理者矣。离人于天。曾有事乎哉。任气而遗理。不谓之乱命。可乎哉。惟昔圣人知生死之故也审。然莫知生之时。莫知死之日。及乎事已至而效。故违然后归之于天而已。不与非徒释众疑。以坚为善而已。抑诚气之加乎其理者。无可如何耳。未有忽其事而任其命者也。有人于此。苟焉怠其事而弃其生。不能衣食。而冻饿且死。岂命乎。如曰命也。前乎死者将责其惰与。抑逆料其死而姑不责与。设早自奋。以有衣食。而不冻且饿。将悯其勤与。抑逆料其不死而不用吾悯与。于多行不义以取辜。改而免者何以异是。呜呼。其可谓不思也已。其亦异于圣人也已。其真不知命也已。
书立命说辩后
罗有高
明中叶有袁子者。作立命说。其说曰。人为善则美报随之。有一善必有一报。善之大小。立之格。日籍之。计日课数告天。天将絜其多宾长短轻重以。适其等。不差爽厥分。济阳张子。闻而非之曰。是异端曲说也。是衒小惠微勤。与天地鬼神市者也。为人臣而矜功伐。邀宠利。不可谓忠。为人子而显勤劳。邀厚分。不可谓孝。藉小惠微勤。邀福报于天。不可谓善人。不可谓畏天人。舍六经语孟所教之公善诚善。而学伪善以自私。虽曰吾以济物也。私伪之心。积以望报。报不至将疑。报既至将怠。其济于物几何矣。罗有高曰。张子之陈谊高矣。虽然。吾惧杜塞中下为善之路也。记曰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是故上焉者之于善也成。肤革毛髓。悉善气之充。中焉者灼知善之益。若水行之资舟壶也。其见不善也。浼之若涂。中下者之于善不善也。如景然。如梦然。不必辨也。显之严王法而勉也。幽之严鬼神而勉焉。或名誉之动而勉焉。或章服之监而勉焉。依朋类因习而上下焉。下焉者之于恶也成。其为欲也。邪僻而悍。干冒王法。欺诬鬼神。以径遂其欲者也。其为恶也。名誉崇之不为变。讥毁集之不为变。公为之不甚畏人知。诚为之必不屑以伪善参之也。故曰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畏罪者强仁。下愚不移。是故上焉者天地清纯之气之萃而闲有者也。下焉者天地浊驳之气之萃而闲有者也。常有者中人尔。而中人者有欲畏。先王知夫中人者之欲畏之大可因也。是故树之皇极以正其观。之彝伦以理其统。之礼仪以定其位。文之颂辞以驯其野。饰之筐篚燕好以联其情。虑有闇而不明也。于是通之师友讲说以极其奥。虑有强而不逊也。于是鬯之音乐鼓舞以感其天。繇焉而才美出于其伦。于是乎荣之爵赏以旌之。教周备而恬不率。放敖侜张。于是乎施之刑挞以威之。移郊遂画井疆以媿艾之。刑赏昭而欲畏壹。欲畏壹而王道亢。若是其迂且难也。当其时无欲无畏。中道若性者。固宜有之矣。而缘欲畏而服教适善者。不其众矣乎。慕风声。象魏。然后明好恶之乡。定欲畏之分。以畏为堤。以欲为表。勉而趋事者。不逾众矣乎。是皆不能离乎私且伪者也。先王不忍殊异之。容保无疆。总而教之。博之艺术以怡翫之。宽之岁月以坚树之。及其成也。和顺浃。诚信通。欲恶泯。天则着。德产精微之致。人人晓为固有。曲杀经等繁委之数贯习。说乐而调。敦比而不厌。而王道四达矣。上焉者无欲畏而功。无所事吾教。下焉者邪僻无所畏。吾之教施之而穷。唯诛殛窜流之待耳。中焉者之好仁恶不仁也。诚不诚杂。而其于欲畏也无不诚。其于欲畏也诚。斯其良知能之见端。可牖驭而充之者也。故曰圣人之制行也。不制以已。故曰议道自已而制法以民。张子之说。得无所谓不以鸟养养鸟。以己养养鸟者。吾见爰居之骇笙镛而窜匿也。且其于天人之际也似察。而茀离未邃之游。意而为之辞者也。曰大禹孔子之言天。以理势之自然者为天。非谓纪功录过。丝丝而较者为天也。言天之可畏。非谓天之可邀也。是则然矣。夫张子之所谓自然者。犹曰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致云尔。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致。其非覭髳阔略偶会其适之谓至神至精。肖类应辨。若刻符契。眇不睹其朕。故曰各正性命。物与无妄也夫。然则天之纪功录过。丝丝而较。视人自疏簿书尤密核矣。权衡不言而人取平焉。度不言而人取幅焉。概斛不言而人取量焉。绳墨不言而人取曲直焉。规矩不言而人取方圆焉。此其程品井辨。极于锱铢厘忽累黍。而人不谓苛。数者之陈于前。即大奸猾。无所施其谬巧而诡遯。人人之准威福于天地鬼神如斯矣。故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也。故夫先王之严天地鬼神则白矣。本太一。专阴阳。柄四时。记日星。殽地则曰降之社。仁义则曰降之祖庙。兴作则曰降之山川。制度则曰降之五祀。郊之日皮弁听祭。报丧者不哭不敢凶服。泛埽反道。乡为田烛。帝牛必在涤三月。蚩蚩黎。无不被以奉天之实者。为社事。单出里。为社田。国人竭作。邱乘。供齐盛。蚩蚩黎。无不被以奉地之实者。发爵赐服。于禘。出田邑。发秋政。于尝。大政大礼大兵大刑大役无不临之以天祖。纲之以百神。神明之惠。下畀韗庖翟阍之贱。报飨之礼。达于猫虎。中天下而立。而不敢擅一事。专利万物。而示上有所承。精厘祀典。不杂以淫祀。而不遗小鬼神之劳。非以为文也。诚彻知夫神明之德。幽明之故。诸生之原其情深其礼恪其事忠。其服之以躬也详。其敷之于治也察。故其时黎民雝熙。鬼神怀。胎卵遂育。繇斯道也。去圣远。失义而陈数。主者怠嫚。勉强踵故而行。与工祝同昧。秦汉之际。器数坏散。饰淫巧。杂采陋儒愚巫之法。施之太常。后儒鉴其诬黩不经。矫枉而枉一切虚冒之曰理。佥谓无物。视前圣礼制。几若优伶之为。张子祖其意。不复寻揣本末。从而辞之。是欲人之诚于善。而杜诚之原。欲人之畏天。而以阔略覭髳为教也。张子曰。吾病夫志为善而不本于六经语孟也。夫六经语孟之与袁氏之说相悬也。顾待辩说哉。虽然吾且通之。贾无良金。所夹之金不中程。一倍之。再倍之。程与良金埒。则主物者与物矣。其与夹恶金而强贾者殊矣。其与造伪金充良金者又殊矣。其与徒手而志窃者又殊矣。其与操刃而夺者又殊矣。使有告者曰。畜良金。金不费而货好。彼其不信乎。又有告者曰。勉畜良金。无以货为也。将有谒而请之者。彼其不信乎。故吾以为奉袁氏之说。而诚劝循行而不怠。是将可与语六经语孟矣。吾窃惧夫奉袁氏而若存若亡也。则其善芽已焦也。吾又惧夫精造伪金。与良金乱也。篡六经语孟。翼虓虎而拚飞也。等而下焉。不犹曰金不中程。吾耻之。造伪金。吾犹有所费。不若徒手而窃。徒手而窃。不若操刃而夺邪。张子曰。当其为恶。不参一善。及其为善。不参一恶。是恶齐桓晋文而取高洋朱温邪。取其为恶不参一善。以其强资为可用之于善邪。是谓操刃而夺者。为可风以纯用良金不欺邪。其不可得已。张子曰。人胃有积虫。于是乎不嗜五谷。嗜泥炭。积虫夺其饮食之正矣。知其为病。急舍所嗜。用药杀虫。渐进五谷。则元气可复。不然。是且不得为完人。吾亦曰。胃有积虫。未可骤进五谷也。进五谷将牾而哕。无裨其胃而反伤焉。必先用药杀虫矣。袁氏之说。即未必其按古汤液。亦杀虫从治之剂也。何也。世之誖天地鬼神也久矣。明之中叶。纪纲紊。政刑忒。国法不足为威劝。而有人焉。取威劝于天。取威劝于鬼神。其有省身涤恶之意矣。张子曰。人之胃中积虫何物哉。躁进幸得之念是也。吾则曰。诚躁进与。幸得与。黠桀者将鹜走权宠之门。求遂焉。券而索之矣。而信奉袁氏之徒。固犹移其近权宠之心。以上邀苍苍之天。与不见不闻之鬼神。不敢空邀。而必自课其小善微勤以求鉴。循是而不休。将有觉其躁进幸得之念之非。反于公善诚善。而不难虫杀而五谷进。将有味之而甘。厌饫而不舍者矣。易曰纳约自牖。孟子曰教亦多术矣。夫天地鬼神之德之盛也。其甚哀矜斯人也。与人之恕也。与善之博也。其必不专一道也。可推而明也。张子之意。曰天也者。积理之精博者云尔。鬼神者。气之能。理之用云尔。故曰理势之自然。而不知其堕于覭髳阔略也。欲致其尊畏。而不知其敝之流于空荡而嫚也。论语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释之曰民义者鬼神之奥。务民义者敬鬼神之实也。远之者犹曰天难谌也。皇天无亲也。一念善。鬼神好之。不以往恶介。一念恶。鬼神恶之。不以往善赎。好恶无常。唯善恶之鉴。非若骨肉之属伦类之与之相缠绵也。以斯之谓远之也。故曰父尊而不亲。天尊而不亲。鬼尊而不亲。命尊而不亲。火尊而不亲。火也者。日用于人也。失厝则燔无所择。不以久用。于人有爱也。以斯之谓远之也。易大传曰。是故知鬼神之情状。状也者。体质之颂也。情也者。好恶也。其容微。故曰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好恶充盈。周流乎六虚。故曰体物而不可遗也。允矣哉。
功行录序
陆陇其
圣贤之书。劝善戒恶而已。或以义正。或以福诱。而劝同。或以义禁。或以祸怵。而戒同。夫祸福之于善恶。犹影之于形也。君子衡理不衡数。而其教人未有不兼言祸福也者。理足以尊天下之君子。而言福然后足以引天下之中人。言祸然后足以惧天下之不肖。其见于经传者。固已深切而着明矣。君子虽不以欲福而为善。不以畏祸而不为恶。而夫子犹曰君子怀刑。是以圣贤自勉。而恒以不肖自防也。于乎。此其所以为君子与。周礼司徒掌邦教以扰安邦国。保息六以养之。本俗六以安之。三物以兴之。八刑以纠之。月吉而始和。岁终而受会。乡州党族闾比之中。莫不以时而读法。故其为教也。有本有根。博而贯。简而详。荡荡焉。平平焉。无细碎蔓衍之说。而其时之人。亦但以为道而不以为利。知畏法而不知畏天。吉凶休咎之说。仅见于圣君贤相之诰诫。而非所以为教民之具。明明棐常。绝地天通。此其所以为盛也。圣贤不作。教化不明。法足以禁显恶。而不足以禁隐慝。惟天之报施。终古不易。以济人之所不及。而又不能无盈缩迟疾之异。错综参互之变。原始要终。不失累黍。而当时鲜不以为香渺而不可知。祸福之自人者直而彰。自天者微而变。直而彰者既有所不及。而微而变者又不能以天下信。则中人以下将无所畏。而备着其所由。W而靡所不为。仁人君子能无忧乎。不得已而博考古今。述其福善祸淫之以明天道之必。然家悬一律令于屋漏之中。户置一斧钺于+席之上。使览者惕然于心。以去其所疑而坚其所畏。虽其深索隐。略显恶而严隐慝。其察物也无遁形。可不谓慎独之助与`言若屑屑焉。而离类析归。。宋之季也而感应篇出焉。明之季也而功过格出焉。是皆仁人君子居下位。不得已而救世之作也。故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王道不明于上。而夫子作春秋。今虽万不敢比是。而意则庶几焉。此固非盛世之所宜有也。虽然。既已有作。则虽盛世有所不废。又岂独不废而已。必将为之敷畅其说。扩其所未备。阐其所未至。以丁宁天下之耳目。而惟恐其不信以从。是亦仁人君子之所用心也。邑李子荪奇。所辑功行录广义。余甚敬其用心之厚。用力之勤也。呜呼。士君子得志于时。身任民物之责。举先王之教而明之。大纲举。万目张。无取乎细碎蔓衍之说。而所以劝戒人者。亦不俟乎天降之威福。则是书可以不作。今李子既不得志于时。蕴其意而无所发。蒿目而不能已于言。而又不欲其言之大且深以无当于流俗也。乃取夫世所易信之书。广为衍说。平易朴茂。不饰不文。而勤恳曲至。应规入矩。期无失于圣贤之意而后已。昔贤有云。不为良相。则愿为良医。李子之书。其亦世之药石与。假令李子得有为之柄。以行其所欲。而不徒见诸空言。其所就果当何如也。
州泉积善录序
姜宸英
客曰。古人谓阴德如耳鸣。己可得知。人不可得而闻。今积善录之刻何居。曰。此其故人八十岁翁朱纮氏之所为也。非吴子之意也。且吾征之孔氏矣。昔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矣。鲁国之法。鲁人有赎臣妾于诸侯者。取金于府。子贡赎人于诸侯。而遗其金。孔子曰。君子之举诸身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者。非独适其身之行也。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赎而受金则不廉。不受则后无复赎。自今以后。鲁人不复赎矣。夫受牛贪也。不受金至廉也。孔子之于二子。其所与如此。而所见非如彼。甚矣。圣人之乐善无已也。苟其可以诱人于善也。利且不避。而况于名乎。昔宋富郑公于青州。赵清献公于越州。赈荒之法。一时名儒。皆为文纪之。而元之何长者。至微末也。胡汲仲亦为文具述其事。此录所载赈荒施药救灾助丧施槥诸事。皆有良法可守。后人仿而行之。为利无穷。君子之与人为善也。不独从而称道之。又以其法之不可没也。复乐书其事以贻之后焉。苟曰是嫌于名与利而避之。见之者亦曰是近于为名。近于为利。吾无述焉。是私也。非公也。宜为圣人之所不取矣。吴子名之振。字孟。浙之石门人。博学。善文辞。方需次京职。有重名于时云。
感应汇传序
彭定求
窃惟天地间万有不齐。一感应之道尽之矣。感应者理与气合而参焉者也。溯夫穆清之始。一理浑全。所谓粹然至善也。一阳一阴。错综往来。莫之终穷。人生而清浊以殊。刚柔以判。于是有善不能无恶。而祸福乘之。运之者气也。宰之者理也。此感应之必然。莫之致而致者也。今者学士大夫之论有二。一則欲感應而諱之。一則欲感應而略之。其讳之者。富贵利达之习重。机械变诈之术深。辄援天道远人道迩之说以自便其私。谓夫太上云尔者。探之茫茫。索之冥冥。以儒者而袭道藏之绪言。非愚则诞。故有强辨饰非。纵至历报彰明之后。而不肯前车是鉴。是诚无忌惮之流也。其略之者。玩心高明之域。游心旷远之途。遂無善無惡之說而誤任之。谓为善去恶。即涉于计功谋利之门。初非君子之所以立教。将人人尽托于上智。而防检日。补救日尟。则亦偏执之过也。循是二说。纠纷煽惑。如痼疾之中于膏肓而不可解。所以善不敌恶。祸不抵福。宜夏子之惄然深忧而汇成是传矣。吾谓是传之善也有三。一曰翼圣经。一曰赞王化。一曰顺天心。福善祸淫之大旨。具见于五经四书。而篇中因纲列目。使人返身而按。据事而稽。所以为家喻户晓之书。有是传以为之条晰。为之贯通。无非慎独工夫之条目。故曰翼圣经也。士行浮靡。民俗偷薄。劝之以章服。齐之以刑罚。而冒滥既多。幸免尤众。则所以格其非僻者。断非刑驱势禁之所及。有是传而天地鬼神。如临如质。庶几恫心耸目。可以潜移默夺。故曰赞王化也。上天之仁爱斯人至矣。风雨露雷。无非至教。昊天曰明。昊天曰旦。岂涉于矫诬之谓哉。神道炳灵。格于穹壤。有是传而义警于遒人之铎。兆显于卜史之繇。故曰顺天心也。吾愿亟登梨枣。为持异论者示之针砭云。
与翁止园书
方苞
仆晚交得吾子。心目间未尝敢以今人相视。及遘祸。所以悯其颠危。开以理义者。皆不背于所期。是吾子所以交仆之道已至也。有疑焉而不以问。则于吾子之交为不称。故敢暴其愚心。近闻吾子与亲戚以锥刀生隙。啧有烦言。布流朋齿。虽告者同辞。仆坚然信其无有。然苏子有言。人必贪财也。而后人疑其盗。必好色也。而后人疑其淫。毋吾子之夙昔。尚有不能大信于彼人者乎。仆往在京师。见时辈有公为媟渎者。青阳徐诒孙曰。若无害。彼不知其不善而为之也。吾侪有此。则天厌之矣。昔叔孙豹以庚宗之宿致馁死。叔向娶于巫臣氏而灭其宗。修饬之君子不独人责之。天亦责之。诒孙之言。可谓究知天人之故者也。仆自遘祸。永思前愆。其恶之形于声动于事者无几也。而遂至此极者。既将以士君子为祈向。而幽独中时不能自洒濯。故为鬼神所不宥。吾子高行清德。岂惟信于朋友。虽乡里间愚无知者犹叹羡焉。然则子之行身其慎矣哉。仆又闻古人之有朋友。其患难而相急。通显而相致。皆末务也。察其本义。以劝善规过为先。仆自与人交。虽素相亲信者。苟一行此。必造怒而逢尤。仆每以自伤。然未敢以忖吾子。于前所闻。既信吾子之必不然。于后所陈。又信吾子必心知其然。是以敢悉布之。
答门人问学
李中孚
承谓静坐中反觉思虑纷拏。此亦初入手之常。惟有随思随觉。随觉随敛而已。然绪出多端。皆因中无所主。倘以始焉未能遽免。不妨涵泳圣贤格言。使义理津津悦心。天机自尔流畅。以此寄心。胜于空持强制。久则内外澄彻。自成一片矣。所存于己者得力。则及于人者自宏。在在处处可以转移人心。纵居恒所应之事所接之人有限。而中心生生之机原自无穷。此立人达人邦家无怨之本也。欲知孔颜之乐。须知世俗之忧。无世俗之所以忧。便是孔颜之所以乐。乐则富贵贫贱患难流离。无入而不自得。即不幸至于饥饿而死。俯仰无怍。莫非乐也。轮回之说。吾儒未尝道。君子唯尽其在己者。三涂八苦。四生六道。有与无任之而[己](已)。若因是而动心。则平日之砥修乃是有所为而为。即此便是贪心利心。又岂能出有超无。不堕轮回中耶。积善有余庆。积恶有余殃。报应之说。原真非幻。即中间善或未必蒙福。恶或未必罹祸。安知己之所谓善。非天之所谓恶。人固有励操于昭昭。而败检于冥冥。居恒貌似谨愿。无非无刺。而反之一念之隐。有不堪自问者。况即表里如一粹乎无瑕。而艰难成德。殷忧启圣。烈火猛焰。莫非炼之藉。身虽坎壈。心自亨泰。至于恶或未即罹祸。然亦曷尝终不罹祸。明有人非。幽有鬼责。不显遭王章。便阴被天谴。甚或家有丑风。子孙倾覆。念及于此。真可骨栗。以形骸言之。固颜夭而跖寿。若论其实。颜未尝夭。而跖亦曷尝寿也。噫。尽道而夭。虽夭犹寿。况又有不与亡俱亡者乎。昧道而寿。虽寿犹夭。况又有不与存俱存者乎。诗称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在帝左右。原非诳语。而孟氏所谓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然则生前之享年虽永。识者所羞齿。夫亦何可并衡也。理本至明。何不可解之有。总之学贵知要。而晰疑须是循序。方谈静功。而辄泛及于位育参赞等说。未免驰骛。恐非切问近思之初意也。
答范彪西书
王复初
承赐经训。极为敬服。蒙虚怀下询。弟就其所见者言之。今夫人性本善。圣贤体用。人人俱足。止为气物欲。沈迷颠倒。以致天渊悬隔。蚩蚩之众。日用不知者勿论矣。乃有学富才雄。师心自用。以致机械变诈。罟擭陷阱。流为小人而无忌惮。何也。古人幽独之中。俨若上市临汝。神明降鉴。故妄念不生。天理来复。此戒慎恐惧之正脉。乃迩来谈道之士。以为谈理而不必言应。夫无所畏而不为恶。是生知安行也。君子怀刑。知者利仁。生安者几人乎。生安者不可得。而扫除感应。不几开人之纵肆乎。羿奡禹稷。南宫之问。夫子不答。正是深契于心。彼之问明明折贬三家。推尊孔子。若一答之。未免有碍。而极称其君子。再赞其尚德。则夫子之嘉与可知。而善恶之报断然不爽可知也。又谓地震阴雨之棼棼。是偶然耳。不与人事。夫天之垂象。所以警人。人之作德。所以挽天。故成汤自责而致甘霖。宋景一言而挽星变。日变修德。月变修刑。诸如此类。史不胜载。圣天子尚多修省而敢云不关人事乎。又谓人死无知。夫死而无知。则无鬼神也。无报应也。他不具论。独以易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又曰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夫鬼神不惟有其理。且有其情。不惟有其情。且有其状。人世有赏罚。亦有报应。事神事鬼。知生知死。一以贯之。此孔圣之训。而非后人之臆说也。又有谓圣人殁后。其气亦散。然则郊社禘尝。在帝左右。俱属空言。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俱诞妄不经矣。然则报应森严之理。非徒劝愚流。亦以警贤知也。愚流犹知信。而贤知不信。其酿害更深矣。先生谭理。必取其精当。而一以劝善警恶为指归。弟之佩服。出于中心之诚然耳。偶因辱问。敢布素心。
持盈论
刘开
盛则必衰。满则必亏。天下莫不同之。即君子之道亦不免也。名节盛而党锢之祸兴。道学盛而伪学之禁起。物忌太盛。非徒世运之咎也。积财踰万而盗窥焉。积书踰万而火败焉。天非不知积书之愈于聚财也。而灾即随之者数不可盈也。夫天之恶盈也。甚于其恶不善也。人之恶满也。甚于其恶不义也。齐桓公以义会葵邱。而畔者九国。以其矜也。王莽之包藏祸心。而始皆悦之者。以其下人也。夫天道之于人情。亦不甚相远矣。高者抑之。卑者扬之。一定而不可易。善则福。恶则祸。理之宜然者也。善有时而祸。恶有时而福。数之适然者也。虚则无不福。满则无不祸。理数之皆然者也。理不可过。数不可极。无论善恶。自损者益。伊古迄今。百不失一。有盛即有衰。有喜即有戚。君子小人。迭为祸福。圣贤知其如此。故应天不以乐而以惧。接人不徒爱而加以敬。柔能克刚。弱能胜强。是以积微而彰。持盈戒满。为道纪纲。非惟圣贤为然也。虽天地亦不敢自处于盈焉。非天地之力有不敢也。道固如此。天地不能违也。是故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日中必昃。月盈必亏。春夏生长。秋冬敛藏。四时且有退位也。飘风不终日。急雨不终朝。风雨且不敢过常也。夫天地日月四时风雨所不能者。而人敢居之乎。夫舜之五臣。子孙皆有天下。以其功德之及于民者巨也。天之笃生孔子。其前世之德。必远倍夫诸圣人之积累矣。而孟僖子所称者。不过曰恭。夫恭者道之所与。天之所佑。神之所福也。而从事君子之学者。可以察盛衰盈亏之故。而不必徒以善恶论天道矣。
贵齿论
刘开
古之时。天下无生而即贵者也。故虽天子之元子。亦比于士。当其入学。必与众齿焉。所以明有尊也。天下无生而终贱者也。故虽在庶人。年踰八十以上。天子必加礼焉。所以明有敬也。尊齿敬老之义。始于朝廷。及乎天下。罔不同之。自三代以来。未之有易也。今世情之贱老而贵少者何也。新进之人多。速成之念重。学不以序。而名可幸得也。此所以鄙老而无用。而轻视齿也。班固有言。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用力少而蓄德多。三十而五经立。使之优游其心志。以渐通夫修己治人之道也。故当其未出之时。而所以开济民物之理。[己](已)讲之熟矣。及至四十。道明而德立。乃可以仕。至于五十。更事既多。乃可以服官政。夫仕不必尽待四十。服政不必尽待五十。然而以是为断者。岂非养恬静之风。杜浮竞之习哉。且古人三十而通五经。学既成矣。必迟之十年而始责以仕。欲以渐摩夫学问。谙练夫时事也。且欲以涵养其性情。增益其智识也。是以出而图君。措之裕如。泽加于生民。功垂于方策。后世学务早达。束发成童。即期以富贵。所尚者非通经也。應之文也。所求者非致用也。干禄之术也。终身出处之事。而旦夕图之。贤者不能宽以岁月。以深其稽古之功。愚者无所劳其心思。而皆有骤获之意。一旦得志。授之以政。无怪其不知所措矣。学之出于卤莽。治之所以败坏。岂不由此。是以世紛擾。浇薄成习。士竞急于利禄。年甫踰三十而不登第者。则咸有不遇之感。迟暮之悲。嗟乎。亦知古人是时。尚未敢言仕耶。夫昔之以衰老为惧者。恐其德不加修而行不能力也。后人以衰老为惧者。其未达则叹进取之无望。其既达则恐豪华之难久也。故世有宿儒耆彦。学行重于一时。而后生初学。辄轻侮之而不为加敬。而其人亦自伤朽钝。无复毅然之气。此何故也。古之人以其身为仁义道德之身。年弥高则识弥进。而令闻日隆。故天下皆以齿为贵。后之人以其身为声色货利之身。年愈衰则力愈耗。而不能有为。故天下遂以齿为贱也。夫齿者。先王所以尊之敬之而不敢忽者也。国家优老之典。未尝不隆也。而世情以早达为重。驯致其习。以至厌弃老成。三代如彼而贵。后世如此而贱。可以观人心之变矣。
是亦楼记
全祖望
袁正献公世居城南。其讲堂即所称城南书院者也。讲堂之旁有小楼。名以是亦。正献游息登眺之所也。深宁居士述正献之言曰。斯区区者。直不高大耳。是亦楼也。不特斯楼。推之山石花木衣服饮食货财隶役。莫不皆然。即更推之我生通籍以来之宦情。皆作斯楼观。曰直不高显耳。是亦仕也。凡身外之物。皆可以寡求而易足。惟此身与天地并其广大。并其高明。我固有之。朝夕摩厉。不容少怠。若自安于流俗。而曰是亦人耳。则吾所不敢也。正献命名之意如此。予尝谓圣贤之学。总不容苟且之说。故不特不可以苟生。亦不可以苟死。不特不可以茍取。亦不可以茍与。苟生苟取。斯其人本庸下之材。虽欲为之起懦而不能。斯流俗之所为也。苟死苟与。则固有求异于流俗之心。而不知此急功近名之见。君子耻之。乃独有不妨于苟者。则惟居处日用之间。孔子所以称卫荆之善居室也。从来文章家所次。园榭之胜。不过流连光景。张皇其位置之工。未有以儒林之法言入之者。故予于正献之楼。特详其语。以见斯楼之存。即先哲之学统所寄也。正献之殁。五百有余年矣。予重求遗址而出之。俾承学之过此者返而省心。如闻瞿瞿灌灌之在耳焉。于以去其求安求饱之念。而不求至于圣人不止。是则正献之所望也。
与友人书十首
顾炎武
大难初平。宜反[己](已)自治。以为善后之计。昔傅说之告高宗曰。惟干戈省厥躬。而夫子之系易也。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已)。左传载夫子之言曰。臧武仲之智而不容于鲁。有由也。作不顺而施不恕也。苟能省察此心。使克伐怨欲之情不萌于中。而顺事恕施。以至于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则可以入圣人之道矣。以向者横逆之来。为他山之石。是张子所谓玉女于成者也。至于臧否人物之论。甚足以招尤而损德。自顾其人。能如许子将。方可操汝南之月旦。然犹一郡而[己](已)。未敢及乎天下也。不务反[己](已)而好评人。此今之君子所以终身不可与适道。不为吾友愿之也。
每接高谈。无非方人之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执事之意。其在于斯乎。然而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是则圣门之所孳孳以求者。不徒在于知人也。论语二十篇。惟公冶长一篇。多论古今人物。而终之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又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某者焉。不如某之好学也。是则论人物者。所以为内自讼之地。而非好学之深。则不能见[己](已)之过。虽欲改不善以迁于善。而其道无从也。记此二章于末。其用意当亦有在。愿与执事详之。
古之疑众者行伪而坚。今之疑众者行伪而脆。其于利害得失之际。且不能自持其是。而何以致人之信乎。故今好名之人皆不足患。直以凡人视之可尔。
宋史言刘忠肃每戒子弟曰。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命为文人。无足观矣。仆自一读此言。便绝应酬文字。所以养其器识。而不堕于文人也。悬牌在室。以拒来请。人所共见。足下尚不知耶。抑将谓随俗为之。而无伤于器识耶。中孚为其先妣求传再三。终已辞之。止为一人一家之事。而无关于经术政理之大。则不作也。韩文公文起八代之衰。若但作原道原毁争臣论平淮西碑张中丞传后序诸篇。而一切铭状为谢绝。则诚近代之泰山北斗矣。今犹未敢许也。此非仆之言。当日刘乂已讥之。
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吾见近日之为文人为讲师者。其意皆欲以文名以讲名者也。子不云乎。是闻也。非达也。默而识之。愚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某自十五以后。笃志经史。其于音学。深有所得。今为五书以续三百篇以来欠绝之传。而别着日知录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共三十余卷。有王者起。将以见诸行事。以跻斯世于治古之隆。而未敢为今人道也。向时所传刻本。乃其绪余耳。
孔子之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于水火之心。而今之注虫鱼命草木者。皆不足以语此也。故曰载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夫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而既以明道救人。则于当今之所通患。而未尝专指其人者。亦遂不敢以辟也。夜梦作一书与执事曰。过蒲而称子路。之平陆而责距心。嗟乎。梦中之心。觉时之心也。匹夫之心。天下之心也。今将暂别贵地。民生利病。望悉以见教。人虽微。言虽轻。或藉之而重。
引古筹今。亦吾儒经世之用。然此等故事。不欲令在位之人知之。今日之事。兴一利便是添一害。如欲行沁水之转般。则河南必扰。开胶莱之运道。则山东必乱矣。
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阙矣。百年成之不足。一日败之有余。
君子将立言以垂于后。则其与平时之接物者不同。孔子之于阳货。以大夫之礼待之。而其作春秋则书曰盗。又尝过楚见昭王。当其问答。自必称之为王。而作春秋则书楚子轸卒。黜其王。削其葬。其从众而称之也不以为阿。其特书而黜之也不以为亢。此孔子所以为圣之时也。孟子曰。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今子欲以一日之周旋。而施之久远之文字。无乃不知春秋之义乎。
接读来诗。弥增愧侧。名言在兹。不啻口出。古人有之。然使足下蒙朋党之讥。而老夫受虚名之祸。未必不由于此也。韩伯休不欲女子知名。足下乃欲播吾名于士大夫。其去昔贤之见。何其远乎。人相忘于道术。鱼相忘于江湖。若每作一诗。辄相推重。是昔人标榜之习。而大雅君子所弗为也。愿老弟自今以往。不复挃朽人于笔舌之间。则所以全之者大矣。
羇旅之人。疾病颠连。而托迹于所知。虽主人相爱。时有蔬菜之供。而饔一切自给。在我无怍。于彼为厚。此人事之常也。若欲往三四十里之外。而赴张兄之请。则事体迥然不同。必如执事所云。有实心向学之机。多则数人。少则三四人。立为课程。两日三日一会。质疑问难。冀得造就成材。以续斯文之统。即不能尽依白鹿之规。而其遗意须存一二。恐其未必办。此则徒餔啜也。岂君子之所为哉。一身去就。系四方观瞻。不可不慎。广文孙君。与弟有旧。同张兄来此。剧论半日。当亦知弟为硁硁踽蝺之人也。
皇朝经世文编卷五
学术五文学
善化贺长龄耦庚辑
钞书自序
顾炎武
炎武之先。家海上。世为儒。自先高祖为给事中。当正德之末。其时天下惟王府官司及建宁书坊乃有刻板。其流布于人间者。不过四书五经通鉴性理之书。他书即有刻者。非好古之家不蓄。而寒家已有书六七千卷。嘉靖间。家道中落。而其书尚无恙。先曾祖继起为行人。使岭表。而倭阑入江东。郡邑所藏之书。与其室庐。俱焚无孑遗焉。洎万历初。而先曾祖历官至兵部侍郎。中间方镇三四。清介之操。虽一钱不以取诸官。而性独嗜书。往往出俸购之。及晚年而所得之书过于其旧。然绝无国初以前之板。而先曾祖每言。余所蓄书。求有其字而已。牙签锦轴之工。非所好也。其书后析而为四。炎武嗣祖太学公。为侍郎公仲子。又益好读书。增而多之。以至炎武。复有五六千卷。自罹变故。转徙无常。而散亡者什之六七。其失多出于意外。二十年来。赢担囊以游四方。又多别有所得。合诸先世所传。尚不下二三千卷。其书以选择之善。较之旧日。虽少其半。犹为过之。而汉唐碑亦得八九十通。又钞写之本。别贮二簏。称为多且博矣。自少为帖括之学者二十年。已而学为诗古文。以其间纂记故事。年至四十。斐然欲有所作。又十余年。读书日以益多。而后悔其向者立言之非也。自炎武之先人。皆通经学古。亦往往为诗文。本生祖赞善公。文集至数百篇。而未有著书以传于世者。昔时尝以问诸先祖。先祖曰。著书不如钞书。凡今人之学。必不及古人也。今人所见之书之博。必不及古人也。小子勉之。惟读书而已。先祖书法。逼唐人。性豪迈不。然自言少时日课钞古书数纸。今散亡之余。犹数十帙也。学士家所未有也。自炎武十一岁。即授之以温公资治通鉴。曰。世人多习纲目。余所不取。凡作书者。莫病乎其以前人之书。改窜而为自作也。班孟坚之改史记。必不如史记也。宋景文之改旧唐书。必不如旧唐书也。朱子之改通鉴。必不如通鉴也。至于今代。而著书之人。几满天下。则有盗前人之书而为自作者矣。故得明人书百卷。不若得宋人书一卷也。炎武之游四方。十有八年。未尝干人。有賢主人以書相示者則。或手钞。或募人钞之。子不云乎。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今年至都下。从孙思仁先生。得春秋纂例。春秋权衡。汉上易传等书。清苑陈祺公。资以薪米纸笔。写之以归。愚尝有所议于左氏。及读权衡。则已先言之矣。念先祖之见背。已二十有七年。而言犹在耳。乃泫然书之。以贻之同学李天生。天生今通经之士。其学盖自为人而进乎为己者也。
经部总四库全书提要
经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无所容其赞述。所论次者。诂经之说而已。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其初专门授受。递师承。非惟诂训相传。莫敢同异。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闻。其学笃实谨严。及其弊也拘。王弼王肃。稍持异议。流风所扇。或信或疑。越孔贾啖赵以及北宋孙复刘敞等。各自论说。不相统摄。及其弊也杂。洛闽继起。道学大昌。摆落汉唐。独研义理。凡经师旧说。俱排斥以为不足信。其学务别是非。及其弊也悍。学脉旁分。攀缘日众。驱除异己。务定一尊。自宋末以逮明初。其学见异不迁。及其弊也党。主持太过。势有所偏。材辨聪明。激而横。自明正德嘉靖以后。其学各抒心得。及其弊也肆。空谈臆断。考证必。于是博雅之儒。引古义以抵其隙。 国初诸家。其学征实不诬。及其弊也琐。如一字音训动辨数百言之类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夫汉学俱有根柢。讲学者以浅陋轻之。不足服汉儒也。宋学俱有精微。读书者以空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消融门户之见。而各取所长。则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经义明矣。盖经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今参稽众说。务取持平。各明去取之故。分为十类。曰易。曰书。曰诗。曰礼。曰春秋。曰孝经。曰五经总义。曰四书。曰乐。曰小学。
易类总四库全书提要
圣人觉世牖民。大扺因事以寓教。诗寓于风谣。礼寓于节文。尚书春秋寓于史。而易则寓于卜筮。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禨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夫六十四卦大象。皆有君子以字其爻象。则多戒占者。圣人之情见乎词矣。其余皆易之一端。非其本也。今参校诸家。以因象立教者为宗。而其它易外别传者。亦兼收以尽其变。各为条论。具列于左。
子部总四库全书提要
自六经以外。立说者皆子书也。其初亦相淆。自七略区而列之。名品乃定。其初亦相轧。自董仲舒别而白之。醇驳乃分。其中或佚不传。或传而后莫为继。或古无其目而今增。古各为类而今合。大都篇帙繁富。可以自为部分者。儒家之外。有兵家。有法家。有农家。有医家。有天文算法。有术数。有艺术。有谱录。有杂家。有类书。有小说家。其别教。则有释家。有道家。而次之。凡十四类。儒家尚矣。有文事者有武备。故次以兵家。兵刑类也。唐虞无陶。则寇贼奸宄无所禁。必不能风动时雍。故次以法家。民。国之本也。谷。民之天也。故次以农家。本草经方。技术之事也。而生死系焉。神农黄帝。以圣人为天子。尚亲治之。故次以医家。重民事者先授时。授时本测候。测候本积数。故次以天文算法。以上六家皆治世者所有事也。百家方技。或有益。或无益。而其说久行。理难竟废。故次以术数。游艺亦学问之余事。一技入神。器或寓道。故次以艺术。以上二家皆小道之可观者也。诗取多识。易称制器。博闻有取。利用攸资。故次以谱录。言岐出。不名一类。总为荟萃。皆可采摭菁英。故次以杂家。隶事分类。亦杂言也。旧附于子部。今从其例。故次以类书。稗官所述。其事末矣。用广见闻。愈于博奕。故次以小说家。以上四家皆旁资参考者也。二氏外学也。故次以释家道家终焉。夫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余皆杂学也。然儒家本六艺之支流。虽其间依草附木。不能免门户之私。而数大儒明道立言。炳然具在。要可与经史旁参。其余虽真伪相杂。醇疵互见。然凡能自名一家者。必有一节之足以自立。即其不合于圣人者。存之亦可为鉴戒。虽有丝麻。无弃菅蒯。狂夫之言。圣人择焉。在博收而慎取之尔。
论泥古之弊十七史商榷
王鸣盛
昔顾宁人宿傅青主家。晨未起。青主呼曰。汀芒矣。宁人怪而问之。青主笑曰。子平日好谈古音。今何忽自昧之乎。宁人亦不觉失笑。古音。天呼若汀。明呼若芒。故青主以此戏之。然则古可好不可泥也。声音固尔。文字亦然。声音文字随时而变。此势所必至。圣人亦不能背时而复古。文字虽易变。说文不亡。则字学常存。此书殆将与天地无终极。字不虞其变也。声音虽易变。皆变在未有韵书之前。李登吕静沈约诸人。过小功大。既有韵书。音亦不虞其变也。苍颉古文。史大篆。李斯小篆。不可不知也。如用之。则吾从隶书。吾从众也。惟是隶书中。去其舛谬太甚者。使不违古篆之意。且于唐宋史鉴所无。徐铉新附所无之字。屏而不用亦足矣。古音不可不知也。如用之。则吾从唐宋。亦吾从众也。要惟读周汉以前书。用古音。读晋唐以后书。用今音。斯可矣。大约学问之道。当观其会通。知今不知古。俗儒之陋也。知古不知今。迂儒之癖也。心存稽古。用乃随时。并行而不相悖。是谓通儒。声音文字。学之门也。得其门者或寡矣。虽然。苟得其门。无复他求。终身以之。惟是为务。其它概谢曰我弗知。此高门中一司阍耳。门户之事熟谙虽极。行立坐卧不离乎门。其所造诣。铃下而止。不敢擅自升阶。敢窥房奥乎。予于此等姑舍是。因读新旧唐志附论之。
与从子掌丝书
卢文弨
所疏不知出处及疑义若干条。具答在别纸。此士安所谓遭人而问。少有宁日者也。掌丝之虚怀而勤力也至矣。虽然。吾窃以为更有进焉者。人之为言。皆曰学问。将学焉而继之以问邪。抑问焉而即以是为学也。夫寡闻寡见之蕲至于多闻多见也。有道焉。得其道则耳目不可不劳。思虑不至厖杂。而其为功也易。近世类书颇多。又诸文集亦多有注释笺解。然则读书之易。宜莫如今日。然吾以为殚见洽闻之助。不在是也。已经翦截割裂。于事之始末。语之原委。必有不能通贯哓析者矣。今以掌丝之资性日力计之。吾不必诛以高远难行之事。六经之外。如尔雅说文史记汉书。皆所当读也。然后博览书。其不解者鲜矣。此言初听若迂。然吾为掌丝细审之。事无有捷于此者。且不必遽为程限。但日日读之。一卷毕。则此一卷之事与言见于他书者。自一览而得也。推而数卷至数十卷莫不然。初可以省问之一二。继可以省问之五六。又继可以省问之八九矣。苟若是。则其用安有穷哉。然此犹为记诵言之也。若夫以之明理。以之处事。则所得者益不可以数计。此事逸而功倍之道也。不然。则掌丝数月以来。所不知者。岂尽于此乎。吾所缕析以答者。能一一记之。后不复问乎。同一事也。而出于人之所援引者又各不同。其能明乎此而即无惑于彼乎。吾是以深嘉掌丝之好问。而尤愿掌丝之好学也。掌丝果从事于吾言。则其于问也。亦必有更进于此者矣。
姜宸英与子侄论读书曰。读书不须务多。但严立课程。勿使作辍。则日累月积。所蓄自富。且可不致遗忘。欧阳公言。孝经论语孟子易尚书诗礼周礼春秋左传。准以中人之资。日读三百字。不过四年半可毕。稍钝者。减中人之半。亦九年可毕。今计九年可毕。则日读百五十字。东方朔上书。自称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陈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此时朔年正二十二。自十六学诗书。至十八而毕。又自十九学兵法。至二十一而毕。皆作三年课程。三年诵二十二万言。每年正得七万三千三百余言。以一年三百六十日成数算之。则一日所诵。纔得二百零三言耳。盖中人稍下之课也。夏侯氏东方先生像赞。经目而诵于口。过耳而谙于心。其敏给如此。今其所自夸大。不过中人稍下之课。可见古人读书不苟。非独恐其务多易忘。大抵古人读一书。必思得此一书之用。至于终身守之不失。如此虽欲多不得也。
与友人论易书
顾炎武
承示图书象数卜筮卦变四考。为之叹服。仆尝读刘歆移太常博士书。所谓辅弱扶微。兼包大小之义。而讥时人之保残守缺。雷同相从。以为师说。未尝不三复于其言也。昔者汉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邱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毛。礼大小戴。春秋严颜。不专于一家之学。晋宋已下。乃有博达贾公彦为之正义。即今所云疏者是也。排{学之士。会粹贯通。至唐时立九经于学官。孔斥众说。以申一家之论。而通经之路狭矣。及有明洪武三年十七年之科举条格。易主程朱传义。书主蔡氏传。诗主朱子集传。俱兼用古注疏。春秋主左氏公羊谷梁胡氏张洽传。礼记主古注疏。犹不限于一家。至永乐中纂辑大全。并本义于程传。去春秋之张传。及四经之古注疏。前人小注之文。稍异于大注者不录。欲道术之归于一。使博士弟子。无不以大全为业。而通经之路愈狭矣。注疏刻于万历中年。但颁行天下。藏之学官。未尝立法以劝人之诵习也。试问百年以来。其能通十三经注疏者几人哉。以一家之学。有限之书。人间之所共有者。而犹苦其难读也。进而求之儒者之林。书之府乎。然圣人之道。不以是而中绝也。故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昔之说易者无虑数十家。如仆之孤陋。而所见及写录唐宋人之书。亦有十数家。有明之人之书不与焉。然未见有过于程传者。且夫易之为书。广大悉备。一爻之中。具有天下古今之大。而注解之文。岂能该尽。若大着所谓此爻为天子。此爻为诸侯。此爻为相。此爻谓师。盖本之崔憬解系辞。二与四。三与五。同功异位之说。然此特识其大者而已。其实人人可用。故曰。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故夫子之传易也。于见龙在田。而本之以学问宽仁之功。于鸣鹤在阴。而拟之以言行枢机之发。此爻辞之所未及。而夫子言之。然天下之理。实未有外于此者。素以为绚。礼后之意也。高山景行。好仁之情也。诸姑伯姊。尊亲之序也。夫子之说诗。犹夫子之传易也。后人之说易也。必以一人一事当之。此自传注之例宜然。學者一隅而以三隅反可爾。且以九四或跃之爻论之。舜禹之登庸。伊尹之五就。周公之居摄。孔子之历聘。皆可以当之。而汤武特其一义。又不可连此四五之爻。为一时之事。而谓有飞龙在天之君。必无汤武革命之臣也。将欲广之。适以狭之。此業以來之通弊也。是故尽天下之书皆可以注易。而尽天下注易之书不能以尽易。此圣人所以立象以尽意。而夫子作大象。多于卦爻之辞之外。别起一义。以示学者。使之触类而通。此即隅之說也。天下之变无穷。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者亦无穷。若但解其文义而已。韦编何待于三绝哉。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诗书执礼之文。无。有一不该W一而非易也。下而至于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行事。秦汉以下史书。百代存亡之于易者乎。故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愚尝劝人以学易之方。必先之以诗书执礼。而易之为用。存乎其中。然后观其象而玩其辞。则道不虚行。而圣人之意可识矣。不审高明以为然否。
与程秀才书
钱大昕
承以所著易源待正相示。仆于经义。素非专门。图书术数之指。尤所不解。今读足下书。所谓钦其宝莫能名其器者也。窃尝思之。宣尼学易。但云可以无大过。其赞颜氏子曰。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圣贤学易。不过欲保此身。使无大过而已。小过虽圣人未敢自信为必无也。故曰震无咎者存乎悔。又曰无咎者善补过也。圣人唯自觉其有过而悔之。即己不觉而人告之。亦怵然为戒。即悔即改。此不远复无祇悔之所以元吉也。若夫亢而有悔。迷而终凶。虽圣人亦末如之何也矣。古之圣贤求易于人事。故多忧患戒惧之词。后之儒者求易于空虚。故多高深窈妙之论。圣人观易。不过辞变象占四者。今舍象占而求卦画。又舍卦画而求画前之易。欲以轶出文王孔子之外。自谓得千圣不传之秘。由是自处至高。自信至深。谓己之必无过。且患人之言其过。辩论滋多。义理益昧。岂易之教固若是乎。此仆之所以不敢言易也。
唐初三礼汉书之学
赵翼
六朝人最重三礼之学。唐初犹然。张士衡从刘轨思授毛诗周礼。又从熊安生刘焯授礼记。皆精究大义。当时受其业者。推贾公彦。士衡传公彦撰周礼义疏五十卷。仪礼义疏四十卷。公彦子大隐亦传其业。又有李元植。从公彦授礼学。撰三礼音义行于世。公彦传王恭精三礼。别为义证。甚精博。文懿文达。皆当世大儒。每讲必举先儒义而畅恭所说。孔颖达传王元感尝撰礼记绳愆。徐坚刘知几等深叹赏之。元感传王方庆尤精三礼。学者有所咨质。必究其微。门人次为杂礼答问。方庆传他如褚元量韦逌高仲舒唐休璟苏安恒皆精三礼。见各本传。今诸儒论著。见于新旧书者。如王方庆张齐贤论每月皆告朔之说。旧方庆传新齐贤传王元感三年之丧以二十七月。张柬之以二十五月。一本郑康成说。一本王肃说也。旧柬之传新元感传史元灿议禘祫三年五年之别。韦绦传朱子奢议七庙九庙之制。子奢传韦万石沈伯仪元万顷卢履冰等议郊丘明堂之配。沈伯仪传皆各有据依。不同剿说。其据以论列时政者。如卢履冰元行冲论父在为母三年服之非。彭景直论陵庙日祭之非。康子元驳许敬宗先燔柴而后祭之非。黎干驳归崇敬请以景皇帝配天地之非。唐绍蒋钦绪褚元量驳祝钦明皇后助祭郊天之非。陈贞符论隐章怀懿德节愍四太子庙。四时祭享之非。皆见各本传。李风辨太微之神。不可为天。见萧德言传。韦述议堂姨舅不宜服。见韦绦传。无不援引该博。证辨确切。可为千百世之准。其后元行冲。奉诏用魏征类礼列于经。与诸儒作疏。成五十篇。将立之学官。为张说所阻。行冲又着论辨之。大历中。尚有仲子陵袁彝韦彤韦以礼名其家学。此可见唐人之究心三礼。考古义以断时政。务为有用之学。而非徒以炫博也。次则汉书之学亦唐初人所竞尚。自隋时萧该精汉书。尝撰汉书音义。为当时所贵。该传包恺亦精汉书。世之为汉书学者。以萧包二家为宗。恺传刘臻精于两汉书。人称为汉圣。臻传又有张冲。撰汉书音义十二卷。于仲文撰汉书刊繁三十卷。是汉书之学。隋人已究心。及唐而益以考究为业。颜师古为太子承干注汉书。解释详明。承干表上之。太宗命编之秘阁。时人谓杜征南颜秘书。为左邱明班孟坚忠臣。其叔游秦先撰汉书疑。师古多取其义。此颜注汉书。至今奉为准的者也。师古传房元龄以其文繁难省。又令敬播撮其要。成四十卷。当时汉书之学大行。又有刘伯庄撰汉书音义二十卷。秦景通与弟暐皆精汉书。号大秦君。小秦君。当时治汉书者。非其指授。以为无法。又有刘纳言。亦以汉书名家。敬播传姚思廉少受汉书学于其父察。思廉传思廉之孙班。以察所撰汉书训纂。多为后之注汉书者。隐其姓氏。攘为己说。班乃撰汉书绍训四十卷。以发明其家学。姚传又顾允撰汉书古今集二十卷。允传李善撰汉书辨惑三十卷。善传王方庆尝就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官。方庆仍随之卒业。方庆传他如郝处俊好读汉书。能暗诵。处俊传裴炎亦好左氏传汉书。炎传此又唐人之究心汉书。各承旧说。不敢以意为穿凿者也。至梁昭明太子文选之学。亦自萧该撰音义始。入唐。则曹宪撰文选音义。最为世所重。江淮间为选学者悉本之。又有许淹李善公孙罗相继以文选教授。由是其学大行。淹罗各撰文选音义行世。善撰文选批注六十卷。表上之。赐绢一百二十匹。至今言文选者。以善本为定。杜甫诗。亦有熟精文选理之句。此则仅词章之祖而未可与经史根柢之学并论者矣。
曾子章句序
魏源
夫子殁。斯文未坠于地。则惟曾氏以至诚绍其宗。授子思孟子为万世极。汉艺文志。曾子十八篇。隋唐志及北宋御览咸有之。汔南宋而亡。今惟存大戴礼者十篇。各冠以曾子。与小戴曾子问皆夫子语者固殊。洙泗大义微言。武城毕生践履。于是在。凡孟子彼富我仁彼爵我义之文。董仲舒尊闻行知高明光大之义。皆见其中。而小戴祭义。则全取大孝篇文。事父母篇。坐尸立斋之云。则小戴删取大戴明证也。子思乐正子门人述之。齐鲁秦汉儒者。罔不诵法称道之。挈小学大学枢要。宜旦夕奉师保临父母者也。奈何小戴去取不偷。而郑康成氏。又不注大戴礼。既以此不列于经。又不获与大学中庸同表章后世。徒相沿纬书行在孝经语。以为真夫子授曾氏书。曾氏书顾若明若灭断简中。千载莫过问焉。曾子得圣道宗。孝尽性。诚立孝。敬存诚。万伦万理。一反躬自省出之初罔一言内乎深微外乎闳侈。惟为[己](已)为人进退义利际。谆谆提撕而辟咡之。百世下如见其心焉。暨天圆篇。原圣人制礼作乐之由。以明人性之最贵。日用则神化也。庸德则大经也。不越户庭。明天察地。体用费隐。贯于一。不遗不御也。少习孤经。懿好攸在。茫茫绝绪。问而互诸。塞而榛诸。微言未窥。大义谁揭。不揣狂简。纲之纪之。=津不闻。仰钻既竭。告语如闻。而其轶时时见他说者。亦网罗而部汇之。为五篇于其后。呜呼。曾氏之以书传。非曾氏意也。曾子固以身教而不以言教者也。其志盖将以夏道之忠。捄周文之敝也。姬公制作之精意。漻然以清沕然以肫者。唯曾氏为得之。儒行缺。世教漓。视人生之初。几若茹毛饮血之不可复见于世。尝试与之陈尼峄之遗文。稽龟麟之旧册。则亦历历然若蒙诵之熟诸口也。皋比之习于耳也。忽忽乎若来若去之无戚于怀也。逃空谷者闻足音而起。厌稻粱者易以黍稷而或乐。则兹编之晚显于世也。其亦将天之有意于世乎。其亦末学之有幸于迷途乎。智小任重。言僭行窳。是以战战兢兢。若履薄冰云尔。
左传济变录自序
谢文洊
处国家之事。惟变为难。得失成败。恒在几微呼吸之间。使闇者当之。惘惘然莫得其方。神乱气沮。一再踌躇。而大事已去。智不足也。智于天而未尝不得之于学。恃天者每有奇中之能。然事遂功成。往往以不善居而败。知于始而闇于终。有足悲者。惟得之于学。以勇则沉。以养则邃。遇事不震不徐。而适投其机。功成之后。又恬然若未尝有事者。雖有猜主相而不假以隙。此之谓大智。夫学明理于经。而习事于史。史于学居十之六。而阅历炼又居其四。事变无穷。莫可究诘。然能举古人之成案。精思而力辨之。置身当日。如亲受其任。而激挠冲突于其间。如是者久之则阅历炼已兼具于读史之中。矧身世所遭得之于动忍增益。其力又有大焉者乎。以此知得于学者全。而得于天者半。身任天下者。乌可无智。欲智者又乌可无学也。洊生也闇。幸而天下事未尝及身。年已望六。可免覆餗之耻。贱贫多暇。授徒左传。见其时名卿大夫。济君国之险艰。识深力坚。诚有不可及者。因每国取数事评注。得二十八篇。又[余](畲)友魏裕斋有杜预癖。深谋至计。一一摘抉出之。发从来读左者所未发。辑左传经世一书。予多取之。夫以余之闇。又老且贱。安。神而明之。以补天所不足。虽不征之实事。W能与一时英少。抵掌谈天下事。惟是取古人陈庶几心目开朗。俾不至于闇终。则厚幸矣。乃若明体识用之学。非全力不足以几。自共学以至于立。立而至于权。不容凌节而施。亦不容画地而限。夫学至于立。则穷不失己。达不离道。似亦可以自毕。然使时势安常。则以立者居之有余。一有变故。非权曷济。故学不至于能权。则才不足以御变。天下事既以身入其中。能保其有常而无变耶。至于立之未臻。而急于用权。则将以义为利。诡御思获。此又岂识圣人之所谓权者耶。春秋时诸名卿大夫之权。未必一一不谬于圣人。惟是学之有道。则变化在我。虽以小人之智毒如乌菫。亦未尝不可泡而制之。以神吾生人之权。得是意而推之。将博观全史。以尽古今之变。区区守一左氏。犹恐不足以济吾闇也。
万充宗墓志
黄宗羲
五经之学。以余之固陋。所见传注诗书春秋皆数十家。三礼颇少。仪礼周礼十余家。礼记自卫湜以外。亦十余家。周易百余家。可谓多矣。其闻而未见者。尚千家有余。如是。则后儒于经学可无容复议矣。然诗之小序。书之古今文。三传之义例。至今尚无定说。易以象数谶纬晦之于后汉。至王弼而稍霁。又以老氏之浮诞魏伯阳陈搏之卦气晦之。至伊川而始明。又复以康节之图书先后天晦之。礼经之大者。为郊社禘祫丧服宗法官制。言人人殊。莫知适从。士生千载之下。不能会众以合一。由谷而之川。川以达于海。犹可谓之穷经乎。自科举之学兴。以一先生之言为标准。毫秒摘抉。于其所不必疑者而疑之。而大经大法。反置之而不道。童习自守。等于面墙。圣经兴废。上关天运。然由今之道。不可不谓之废也。此吾于万充宗之死。能不恸乎。充宗讳斯大。吾友履安先生之第六子也。其家世详余先生志中。充宗生逢丧乱。不為科之學。湛思诸经。以为非通诸经不能通一经。非悟传注之失则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亦无由悟传注之失。何谓通诸经以通一经。经文错互。有此略而彼详者。有此同而彼异者。因详以求其略。因异以求其同。学者所当致思者也。何谓悟传注之失。学者入传注之重围。其于经也无庸致思。经既不思。则传注无失矣。若之何而悟之。何谓以经解经。世之信传注者。过于信经。试拈二节为例。八卦之方位载于经矣。以康节离南坎北之臆说。反有致疑于经者。平王之孙。齐侯之子。证诸春秋。一在鲁庄公元年。一在十一年。皆书王姬归于齐。周庄王为平王之孙。则王姬当是其姊妹。非襄公则威公也。毛公以为武王女。文王孙。所谓平王为平正之王。齐侯为齐一之侯。非附会乎。如此者层见迭出。充宗会通各经。证坠缉缺。聚讼之议。涣然冰泮。奉正朔以批闰位。百法遂无坚城。而老生犹欲以一卷之见。申其后息之难。宜乎如腐朽之受利刃也。所为书。曰。学礼质疑二卷。周官辨非二卷。仪礼商二卷。礼记偶笺三卷。初辑春秋二百四十卷。烬于大火。复辑。绝笔于昭公。丁灾甲阳草各一卷。其间说经者居多。万氏家谱十卷。噫。多矣哉。学不患不博。患不能精。充宗之经学。由博以致精。信矣其可传也。然每观古人著书。必有大儒为之流别。而后传远。如蔡元定诸书。朱子言造化微妙。唯深于理者能识之。吾与季通言而不厌也。故元定之书。人皆敬信。陈澔之礼记集说。陈栎之礼记解。吴草庐曰。二陈君之说礼。无可疵矣。故后皆列之学宫。自蕺山先师梦奠之后。大儒不作。世莫之宗。墙屋放言。小智大黠。相煽以自高。俱有讲章而无经术。充宗之学。谁为流别。余虽叹赏。而人亦莫之信也。充宗为人刚毅。见有不可者。义形于色。其嗜义若饥渴。张苍水死国难。弃骨荒郊。充宗葬之南屏。使余志之。春秋野祭。不异西台之哭焉。父友陆文虎。甬中所称陆万是也。文虎无后。两世之丧。皆在浅土。充宗葬其六棺。凡所为皆类此。不以力绌只轮而自阻也。崇祯癸酉六月六日。其生也。康熙癸亥七月二十六日。其卒也。娶陆氏。子一人。经。诸生。能世其学。
与陈扶雅书
汪家禧
扶雅孝廉阁下。近世雅重汉学。妄论真汉学亦不尽传。孟氏之学。当时已有微论。况历久至虞氏。其中条例。断不能无增设。而必谓商瞿之传即此。阁下试思易经四圣人手定。道冠诸经。必如虞氏云云。则按例推文。直如科曹检牍。比拟定详。恐经旨不如此破碎也。郑荀同学费易。何以立说又不同。郑从马学。何以与马又不同。焦京同原。而卦林灾异何又不同。道无二致。一是必有一非。出奴入主。究何定论。尚书力辟古文。妄谓今时伏郑本文。久已放失。近世复古者。所本仍用伪孔。不过一二补缀。如交广人嵌螺钿盒。其本质仍漆也。即郑注无有者。仍不得不用孔义以通之。用其说而辟其书。何足令人心服。诗四家同本荀卿。何以诗旨殊。作诗之人殊。篇章次第又殊。阁下试思一堂受业。纵有异同。又何至大相楚越。恐今世所传。未必尽经师本旨。而或出陋儒附益也。必欲一一信之。真所谓陈已弃之刍狗矣。妄谓汉儒经学。以适用为贵。董子明阴阳五行。究天人之原。贾生明体达用。尽通变之术。刘更生敷陈七略。辨官礼之条分。通立言之本旨。许叔重诂字义。而六书之用彰。郑司农究典章。而三礼之要。諸大儒之書。皆当各存其宗旨。而不必割裂以附遗经。又不必曲说以添胶结。至于唐宋以来。名儒接踵。各有精微。亦当一一参稽。断不可概为抹杀。如必限代读书。则太仓历下用其说于诗文者。今复用之于经学。恐千秋定论。断不能废程朱而但遵伏贾也。高明试思狂言。亦可择否。且今时最宜亟讲者。经济掌故之学。经济有补实用。掌故有资文献。无经济之才。则书尽空言。无掌故之才。则后将何述。高冠-衣。临阵诵经。操术则是。而致用则非也。班史无韦贤。邺都无王粲。精专则是。而闳览则非也。矢臆狂谈。幸勿以荒唐罪我。
文解
张望
文者何。匪文其文而已。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也。昔者圣人尝为文矣。如日月之照耀。烂然天地而不渝。然天之予德。不惟圣人。而天下之人从乎同。天下之人从乎同。有不为文。为则必同其能。人之生也浑然耳。已而孩。未几而能言矣。未几而能讴矣。由是授之以古之经。自兹以往。卒然有遇于家国天下之故。万事万物之纷纭而不能抑。遂能取之心而注之手以为文。然则自孩言讴以至于能为文也。天下之人无弗同。喜愠忧乐同其情。抑扬抗坠同其节。疾徐趋舍同其容。一唱三叹同其音。触而发之。不知孰为予。凝而永之。不知孰為。优优乎德之固有而不外而求。故曰有不为。为则必同其能。是故敷荣畅遂其言蔼如者。有仁之意焉。优游不迫动中规矩者。有礼之容焉。明重大。举纪纲。钩元达奥。无之不入者。有知之用焉。发潜德之幽光。诛奸佞于既死。字若狭秋霜。辞足贯金石者。则非信与义而孰与之存焉。是故可以格豚鱼。可以感鬼神。可以慑奸邪。可以动仇怨。布之遐方。传之异代也。好古之士。讽于口而悠于神。平者使澹泊。深者使杳冥。高者使激昂。沉者使幽抑。哀者使涕洟。乐者使舞蹈。有不知其然者矣。然而卒有能有不能何也。则于德有消长。于为有勤暇。盛衰之数。存乎其间者。非一世矣。人之至于圣。务修德而事学。修德事学以至圣。于为文何如也。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而文乎。
非文
唐甄
古有文。典礼威仪辞命皆是也。不专以名笔之所书。笔之所书谓之言。若书传之言谓之文者。数之曰文成几何。指六书而言。六书有义。故谓之文。非缘饰其辞。而谓之文也。说如其事。辞如其说。善说者有伦有。博征曲喻。听盈耳焉。善辞者有伦有。博征曲喻。书之于策。五采绚焉。是言也。不谓之文也。古之善言者。根于心。矢于口。征于事。博于典。书于策简。釆色焜耀。以此言道。道在襟带。以此述功。功在耳目。故可尚也。汉乃谓之文。失之半焉。唐以下尽失之。迨乎近世之言文者。妄谓有体。妄谓有法。妄谓有绳墨规矩。二十三代之编籍。阏塞其心。序论传志之空金`言。矫诬其理。是以秦以上之言如脔肉。唐以下之文如菜羹。秦以上之言。虽少也重于。唐以下之文。虽多也轻于车羽。是何也。务炫于文。朿于俗格。而不遂其言也。文必有质。今世求文之弊。尽失其质矣。技巧而非真。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久远也。物有象。象有滋。取则为书。有蝌蚪篆籀之文。迨于末世。变为俗书。媚容佻姿。尽亡其制矣。图画者。铸于钟鼎以垂法。绘于衣裳以明尊。施于屏壁以示戒。迨于末世。为川岩。为草木。为羽毛。为士女。以取悦于人。尽失其意矣。古之言变为今之文。亦犹是也。彼二者。虽失也无与于治乱。若夫文流为曲。工流为末技。以取悦谐俗。使人心轻气佻。窃誉失真。道丧于此。其亦百十之十一也。
论文日知录
顾炎武
诗云。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而孔子亦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又曰。巧言乱德。夫巧言。不但言语。凡今人所作诗赋碑状。足以悦人之文。皆巧言之类也。不能。不足以为通人。夫惟能之而不为。乃天下之大勇也。故夫子以刚毅本讷为近仁。学者所用力之途。在此不在彼矣。
文以少而盛。以多而衰。以二汉言之。东都之文。多于西京。而文衰矣。以三代言之。春秋以降之文。多于六经。而文衰矣。如惠施五车其书竟无一篇传者记曰。天下无道。则言有枝叶。
二汉文人所著绝少。史于其传末。每云所著凡若干篇。惟董仲舒至百三十篇。而其余不过五六十篇。或十数篇。或三四篇。史之录其数。称之。非少之也。乃今人著作。则以多为富。夫多则必不能工。即工亦必不皆有用。于世其不传宜矣。
李因笃语予。通鉴不载文人。如屈原之为人。太史公赞之。谓与日月争光。而不得书于通鉴。杜子美若非出师未捷一诗。为王叔文所吟。则姓名亦不登于简牍矣。予答之曰。此书本以资治。何暇录及文人。昔唐丁居晦为翰林学士。文宗于麟德殿召对。因面授御史中丞。翼日制下。帝谓宰臣曰。居晦作得此官。朕曾以时谚。谓杜甫李白辈为四绝。问居晦。居晦曰。此非君上要知之事。尝以此记得居晦。今所以擢为中丞。册府元龟如君之言。其识见殆出文宗下矣。
唐宋以下。何文人之多也。固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而自命为文人者矣。宋史言。欧阳永叔与学者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黄鲁直言。数十年来。先生君子。但用文章提奖后生。故华而不实。明朝嘉靖以来。亦有此风。而陆文裕所记刘文靖告吉士之言。空同大以为不平矣。
舜曰。诗言志。此诗之本也。王制。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此诗之用也。荀子论小雅曰。疾今之政以思往者。其言有文焉。其声有哀焉。也。唐白居易与元微之书曰。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W此诗之情也。故诗者王者之。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又自其诗。关于美刺者。谓之讽谕诗。自比于梁鸿五噫之作。而谓好其诗者。邓鲂唐衢俱死。吾与足下又困踬。岂六义四始之风。天将破坏不可支持邪。又不知天意不欲使下人病苦闻于上邪。嗟乎。可谓知立言之旨者矣。
孔稚珪北山移文。明斥周容。刘孝标广绝交论。阴讥到溉。袁楚客规魏元忠有十失之书。韩退之讽阳城作争臣之论。此皆古人风俗之厚也。晋葛洪抱朴子曰。古诗刺过失。故有益而贵。今诗纯虚誉。故有损而贱。
子书自孟荀之外。如老庄管商申韩。皆自成一家言。至吕氏春秋淮南子。则不能自成。故取诸子之言。汇而为书。此子书之一变也。今人书集。一一尽出其手。必不能多。大抵如吕览淮南之类耳。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庶乎其传也与。
宋人书。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马贵与文献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而其中小有舛漏。尚亦不免。若后人之书。愈多而愈舛漏。愈速而愈不传。所以然者。其视成书太易。而急于求名故也。伊川先生。晚年作易传成。门人请授。先生曰。更俟学有所进。子不云乎。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俛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言公
章学诚
古人之言所以为公也。未尝矜于文辞而私据为己有也。志期于道。言以明志。文以足言。其道果明于天下。而所志无不申。不必其言之果为我有也。虞书曰。敷奏以言。明试以功。此以言语观人之始也。要在试功而庸以车服。则所贵不在言辞也。誓诰之体。言之成文者也。苟足立政而敷治。君臣未尝分居立言之功也。周公曰。王若曰。多方诰四国之文也。盖圣臣为贤主立言。是谓贤能任圣。是即贤主之言也。曾氏巩曰。典谟之文。岂止载尧舜之功绩。并其精微之意而亦载之。是岂寻常所及哉。当时史臣载笔。亦皆圣人之徒也。由是观之。贤臣为圣主述事。是谓贤能知圣。是亦圣人之言也。文与道为一贯。言与事为同条。犹八音相须而乐和。不可分属一器之良也。五味相调而鼎和。不可标识一物之甘也。故曰。古人之言所以为公也。未尝矜于文辞而私据为己有也。
夫子曰述而不作。六艺皆周公之旧典。夫子无所事作也。易有大传。夫子之言也。然用古人成说。而未尝有所识别焉。元善之训。先诵于穆姜是也。诵易之言而不标为易。恒三之辞。证义于巫医是也。不忮不求之美季路。诚不以富之叹夷齐。未尝言出于诗也。允执厥中之述尧言。元牡昭告之述汤誓。未尝言出于书也。论语记夫子之微言。而诗书初无识别。亦述作无殊之旨也。夫子之言。见于诸家之称述。而论语未尝兼收。亦详略互托之旨也。夫六艺为文字之权舆。论语为圣言之荟萃。创新述故。未尝有所庸心。取足以明道而立教。而圣作明述未尝分居立言之功也。故曰。古人之言所以为公也。未尝矜其文辞而私据为己有也。
周衰文敝。诸子争鸣。在夫子既没。微言绝而大义之已乖也。然而诸子思以其学易天下。固将以其所谓道者。争天下所莫可加。而语言文字。未尝私其所出也。先民旧章。存录而不为识别者。管氏弟子之职。孔丛子尔雅之篇是也。记其言行。而非其身所论述者。管氏之述其身死后事。韩非子载其李斯驳议是也。吕氏春秋。先儒与淮南鸿烈之解同称。谓集众客而为之。不能自命专家。然吕氏淮南。未尝以集众为讳。如后人之掩人之长以为己有也。诸子之奋起。由于道术既裂。而各以聪明才智之所偏。每有得于大道之一端。而遂欲以之易天下。其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者。固将推衍其学术。而传之其徒焉。苟足显其术而立其宗。而援述于前与附衍于后者。未尝分居立言之功也。故曰。古人之言所以为公也。未尝矜其文辞而私据为[己](已)有也。
夫子因鲁史而作春秋。孟子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自谓窃取其义焉耳。载笔之士。有志春秋之业。固将惟义之求。其事与文。所以借为存义之资也。世之讥史迁者。责其载尚书左氏国语国策之文。以为割裂而无当。世之讥班固者。责其孝武以前。全袭迁书。以为盗袭而无耻。此则全不通乎史学之论也。迁史断始五帝。沿及三代周秦。使舍尚书左国。岂将为凭虚亡是之作乎。必谓左国而下。为迁所自撰。则陆贾之楚汉春秋。高祖孝文之传。皆迁之所采摭。其书后世不传。而徒以所见之尚书左国怪其割裂焉。可谓知一十而不知二五者矣。固书断自西京一代。使孝武以前。不用迁史。岂将为经生之决科。同题而异文乎。必谓孝武以后。为固之自撰。则冯商杨雄之纪。刘歆贾护之书。皆固之所原本。其书后人不见。而徒以所见之迁史。怪其盗袭焉。可谓知白出而不知黑入者矣。屈贾孟荀老庄申韩之标目。同姓侯王。异姓侯王之分表。初无发明。而仅存题目。褒贬之意。默寓其中。乃立言之大者也。作史贵知其意。非同于掌故。仅求事文之末也。夫子曰。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着明也。此则史氏之宗旨也。苟足取其义而明其志。而事次文篇。未尝分居立言之功也。故曰。古人之言所以为公也。未尝矜其文辞而私据为己有也。
汉初经师。抱残守缺。以其毕生之精力。发明前圣之绪言。师授渊源。等于宗支谱系。观弟子之术业。而师承之传授。不啻凫鹄黑白之不相混焉。学者不可不尽其心也。公谷之于春秋。后人以为假设问答。以阐其旨尔。不知古人先有口耳之授。而后着之竹帛。非如后人作经义。苟欲名家。必以著述为功也。商瞿受易于夫子。其后五传而至田何。施孟梁邱。皆田何之弟子也。然自田何而上。未尝有书。则三家之易。着于艺文。皆悉本于田何以上口耳之学也。是知古人不著书。其言未尝不传也。治韩诗者不杂齐鲁。传伏书者不知孔学。诸家章句训诂有专书矣。门人弟子。援引称述。杂见传记章表者。不尽出于所传之书也。而宗旨卒亦不背乎师说。则诸儒著述成书之外。别有微言绪论。口授其徒。而学者神明其意。推衍变化。着于文辞。不复辨为师之所诏。与夫徒之所衍也。而人之观之者。亦以其人而定为其家之学。不复辨其孰为师说孰为徒说也。取足以通其经而传其学。而口耳竹帛未尝分居立言之功也。故曰。古人之言所以为公也。未尝矜其文辞而私据为己有也。
呜呼。世教之衰也。道不足而争于文。则言可得而私矣。实不充而争于名。则文可得而矜矣。言可得而私。文可得而矜。则争心起而道术裂矣。古人之言。欲以喻世。而后人之言。欲以欺世。非心安于欺世也。有所私而矜焉。不得不如是也。古人之言。欲以淑人。后人之言。欲以炫[己](已)。非古人不欲炫。而后人偏欲炫焉。有所不足与不充焉。不得不如是也。故操术不可不慎也。古人立言处其易。后人立言处其难。何以明之哉。古人所欲通者道也。不得已而有言。譬如喜于中而不得不笑。疾被体而不能不呻。岂有计于工拙敏钝。而勉强为之效法哉。若夫道之所在。学以趋之。学之所在。类以聚之。古人有言。先得我心之同然者。即我之言也。何也。其道同也。传之其人。能得我说而变通者。即我之言也。何也。其道同也。穷毕生之学问思辨于一定之道。而上通千古同道之人以为之藉。下俟千古同道之人以为之辅。其立言也不易然哉。惟夫不师之智。务为无实之文。则不喜而强为笑貌。无病而故为呻吟。已不胜其劳困矣。夫外饰之言与中出之言。其难易之数可知也。不欲争名之言与必欲争名之言。其难易之数又可知也。通古今前后而相与公之之言。与私据独得必欲己出之言。其难易之数又可知也。立言之士。将有志于道而从其公而易者欤。抑徒竞于文而从其私而难者欤。公私难易之间。必有辨矣。安得知言之士。而与之日进于道哉。
言公于世。则书有时而亡。其学不至遽绝也。学成其家。而流衍者长。观者考求而能识别也。费直之易虽亡。而郑王之学出费氏。今王易具存。而费氏之易未亡也。孔氏古文虽亡。而史迁问故于安国。今迁书具存。而孔氏之书未亡也。韩氏之诗虽亡。而许慎治诗出韩氏。今说文具存。而韩婴之诗未亡也。刘向洪范五行传。与七略别录虽亡。而班固史学出刘歆。歆之汉记汉书所本今五行艺文二志具存。而刘氏之学未亡也。亦有后学托之前修者。褚少孙之藉灵于马迁。裴松之之依光于陈寿。非缘附骥。其力不足自存也。又有道存术近。其书不幸亡逸。藉人之书以存者。列子残阙。半述于庄生。杨朱书亡。多存于韩子。庄列同出于道家。而杨朱为我。其术自近名法也。又有才智自骋。未足名家。有道获亲。幸存斧琢之质者。告子柳湍水之辨。藉孟子而获传。惠施白马三足之谈。因庄生而遂显。虽为射者之鹄。亦见不羁之才。非同泯泯也。又有琐细之言。初无高论。而入于有心之听。遂与经训同垂。孺子濯足之歌。时俗苗硕之谚。其喻理者即浅可深。而获存者无俗非雅也。凡若此者。非必古人易而后人难也。古人巧而后人拙也。古人勤而后人惰也。名实之势殊。公私之情异。而有意于言。与无意于言者。不可同日语也。故曰。无意于文而文存。有意于文而文亡。
圣人之言。贤人述之。而或失其指。贤人之言。常人述之。而或失其指。人心不同如其面也。而曰言托于公。不必尽出于己者。何也。谓道同而德合。其究终不至于背驰也。且赋诗断章。不必若自其口出。而本指有所不拘也。引言互辨。与其言意或相反。而古人并存不废也。前人有言。后人援以取重焉。是同古人于己也。前人有言。后人从而扩充焉。是以己附古人也。仁者见仁。知者见知。言之从同而异。从异而同者。殆如秋禽之毛。不可举也。是以后人述前人。而不废前人之旧也。以为并存于天壤。而是非得失。自听知者之别择。乃其所以为公也。君子恶夫盗人之言而遽铲去其。以遂掩着之私也。若夫前人已失其传。不得已而取裁后人之论述。若迁史之于古文尚书W。说文之于韩婴诗传。则其无可如何。而赖有是之仅存耳。然迁史未尝不参以今文。而说文未尝不参齐鲁之说焉。是又在乎专门绝学。辨析微茫。心领神会。所以贵乎知言之士也。
说文一首赠立夫
茅星来
诗与文之日就衰且薄也。自有专攻为诗与文者始矣。古之时无有以诗文为教与学者也。汉时如下帷讲诵。设绛帐为诸生说经。要不过读书是务。读书之功既至。则随其材质之高下浅深。而皆必有所独得。得之于心。斯应之于手。于是乎信口吟而自然合节焉。率臆抒写而自然成章焉。其有不能。不强使为。苟其闻见广博。学问渊深。虽无著述。要不害其为通儒也。自幼以诗文为教与学者未尝有也。此在魏晋后学者犹然。故其时凡所著述。傳至今者。犹往往以质实胜。而非后世所可及也。自唐以来。国家以诗文取士。而学者始专务记览。为词章。以售有司。父兄以是为教。子弟以是为学。凡其所以口不绝吟。手不停披。而矻矻以穷年者。无非欲以供吾赋诗作文之用而已。然则苟有可以不必读书而工为诗与文者焉。则彼且诩诩然自以为得计。而争趋之恐不及矣异。应口成文。识者犹以为非远大之器。乎持不逮之资。而强{。夫以王勃李贺辈之天才迫力取。侥幸一第以为荣。此宋人闵其苗之不长而助之之术也。不待其子之趋视。而已知其无不槁矣。然而天下但见其长之速也。而于是乎竞相慕效。不务实学。惟猎浮华。以苟简为便利之门。以揣摩为必得之道。白帖徐记。纷纷交作。后之人踵而甚焉。不可纪极。所以痼蔽学者之心。涂塞斯人之耳目。所为教与学者如是。故讲求所以为诗与文之法者。至唐而加详。而要之诗与文之日就衰且薄也。亦实自唐而积渐使然也。善乎胡宏氏之言曰。学欲博。不欲杂。守欲约。不欲陋。噫。为欲供赋诗作文之用而著书。其书未有不杂且陋者也。为欲供赋诗作文之用而读书。其读未有不杂且陋者也。天理人欲之辨。辨之于此。此岂独关读书与夫赋诗作文之得失而已。然则世之有志于学者。亦惟去其有所为之意。而后可与语于古。
论文
魏禧
门人问曰。古人言文章与世运递降。果然乎。曰。古今文章。代有不同。而其大变有二。自唐虞至于两汉。此与世运递降者也。自魏晋以迄于今。此不与世运递降者也。三代之文。不如唐虞。秦汉之文。不如三代。此易见也。上古纯庞之气。因时递开。其自简而之繁。质而之文。正而之变者。至两汉而极。故当其气运有所必开。虽三代圣人。不能上同于唐虞。而变之初极。虽降于两汉。犹为近古。故曰。与世运递降也。魏晋以来。其文靡弱。至隋唐而极。而韩愈李诸人。崛起八代之后。有以振之。天下翕然敦古。梁唐以来。无文章矣。而欧苏诸人。崛起六代之后。古学于是复振。若以世代论。则李忠定之奏议。卓然高出于陆宣公。王文成之文章。又岂许衡虞集诸人所可望。下天之运必有所变。而天下之变必有所止。使变而不止。则日降而无升。自魏晋靡弱。更千数百年以至于今。天下尚有文章乎。故曰。不与世运递降者也。曰。古之文章。足以观人。今之文章。不足以观人者。何也。曰。古人文章无一定格例。各就其造诣所至。意所欲言者。发抒而出。故其文纯杂瑕瑜犁然并见。至于后世。则古人能事已备。有格可肖。有法可学。忠孝仁义有其文。智能勇功有其文。孰者雄古。孰者卑弱。父兄所教。师友所传。莫不取其尤工而最笃者。日夕揣摩。以取名于时。是以大奸能为大忠之文。至拙能袭至巧之论。呜呼。虽有孟子之知言。亦孰从而辨之哉。
文章不可苟作
侯七乘
柳子厚复杜温夫书。讥其见柳州一刺史。即周孔之。至潮之二邦。当得二周孔。若至京师。则不胜周孔。噫。何周孔之多也。斯言也。艾东乡尝举以为大士戒。谓大士许人一文。当如许人一女。不可草草。予于是叹东乡之识。高于世人远甚。非弇州南溟辈所得而及也。唐世文宗时。长安文士。为贵人作碑志。若市贾然。天官卒。其门如市。甚至諠竞争致。不由丧家。此辈卑卑。固无足道。朱晦庵尝言陆放翁太近。恐为有力者牵去。不得全其晚节。及后放翁再出。果为韩胄作南园阅古W能太高。泉记。见讥清议。元史姚燧。尝以所作就正许衡。衡赏其辞而戒之曰。文章先有能一世之名。何以应人之见役。非其人而与之。与非其人而拒之。皆罪也。由此观之。语言文字。人品攸关。斯言之玷。驷马难追。如陶谷悔作禅诏。孔文仲悔作伊川弹文。朱文公悔作紫岩墓碑。姚雪坡悔作秋壑记。李西涯悔作伭明宫记。与其悔之于后。何若慎之于先。韩柳作志传。皆不轻与人。欧阳永叔撰尹师鲁墓志铭。但辨所以作墓志之意。凿凿不少假借。子瞻生平。未尝为人铭墓。所铭五人。皆盛德。若富郑公。司马温公。赵清献公。范蜀公。张文定公也。此外赵康靖公。滕元发二铭。亦代文定所为者。在翰林诏撰赵瞻神道碑。亦辞不作。又前辈诸大家。从未有为宦官属文者。韩退之送俱文珍序。编在外集。非李汉所录。盖公所弃之篇也。赵松雪为罗司徒致钞百锭于胡汲仲。请作乃父墓铭。汲仲怒曰。我岂为宦官作墓铭者。是日汲仲正绝粮。其子以情白。坐客咸劝之。郄愈坚。如此风节。岂在韦贯之杨万里之下哉。李治曰。文章有不当为者五。苟作一也。徇物二也。欺心三也。蛊俗四也。不可示子孙五也。噫。是道也。自汉伯喈以来。已不免惭德矣。信州郑文恪一书。离奇瑰异。予所心醉。然其病亦在德政序神道碑布满集中。不择人而文之。遂不择人而周孔之。作者人品。以此减价。甚为可惜。吾于是叹东乡之识。高于世人远甚也。
国朝二十四家文钞序
曾镛
近世文。有时文。有古文。时文代圣贤立言。义至深而情实泛。古文即儒者立言。旨即浅而裁自心。故欲穷古今之变。考政教之迁。观学士大夫之所得。求之于古文较近。窃谓作者难。取而集之者抑不易。何以言之。文章者。天地之精华也。散而泄诸古今才智人之口。若二气五行之分布于百草木。其盛其衰。随乎时会。而其为用于人也。其阴阳水火之性。即其华实本末之际。而用不同。故取材必慎。而后得其精华之所注。自六经四子诸书外。一代之作。一家之言。有纯有驳。有离有合。举汉唐宋以来。寥寥数大家。均不能免也。服饵杂人身之病也。论著杂人心之病也。于此而欲采辑言。网罗一世。出时贤之甘苦。为后学之砭针。又岂易事乎哉。是故文取载道。吾以为必先有见道之实。渊然寂然。以日以年。人世功名富貴成敗得失一不入于其中。而后可与论天下之文。嘉禾丁君子复。携其里敬斋先生所辑国朝二十四家文钞以示予。先生于近代文均有选。而本朝尤加意焉。盖以其近已而俗变相类。亦当世得失之林也。尝自言其去取之意。大率取其有益于人。有用于世。有补于修齐治平。而其文复工绝。可令人往复不厌者。空谈心性与夫胪陈故实者皆不与焉。一切庸俗诪张之辞尽行铲除。呜呼。持是以论天下文尽之矣。每叹古今文章之病。立一说。每不顾吾说有益之与无益。有用之与无用。且詹詹然蕲以文胜。其实则中无所见。究竟文亦何由胜。谈心性病虚妄矣。胪故实病支离矣。其庸俗诪张之病。或且至于蔽陷离穷而不可究极。此无他。所以游之乎诗书之源者无其学。所以行之乎仁义之途者无其养。心未能怡然涣然于天地民物变化云为之故。而欲怡然涣然于口手之间。必不能也。观先生斯钞。其亦可以见其概矣。诸家文体之奇正醇肆。钞中论之特详。丁君复属序于予。又何如即先生之所自言。以弁先生之所手辑。使夫人伏而诵之。尤得其要领也耶。
赠屠生倬序
陈斌
吾见若屠生者。安可得邪。生嗜读书。通旁艺。尝与游括苍之间。所谓珞珞如玉者也。吾自十八九来于杭。仰屋独坐。三年未识一侪辈。今更阅十八九年矣。稍稍知数。人其数人者则皆屠生之知其为人者也。吾是以又知屠生。而喜生之从吾游焉。告之曰。生知人之取于世者乎。士取于不足。农取于有余。夸取其名。烈取其气。畸人取其意。或与之浮湛。则浮湛而取之。或与之攫搏。至不顾尽其力。则亦攫搏以取之。其取于道者寡焉。夫道不可取养而自至。有义理之味而几矣。吾故曰。惊世之人不在多技。已疾之方不在多药。生且省之。将与为取乎。将遂为养乎。将汲汲于世。必至于病而后息乎。闻古之谓才贤者。隆然而雷。耀然而日。蜺吐冰茹。耐岁而贯时。及其归。泊然而有所止。吾之于是知晚矣。屠生甫二十未晚也。豁达以取积成致厚以为养。蕲至于其未至。则吾言然乎不然乎。吾惟怵屠生之先我。更以其爱吾言也。故有以赠屠生。
与友人书
李容
著述一事。大扺古圣贤不得[己](已)而后有作。非以立名也。故一言而炳若日星。万世而下。饮食之不尽。其次虽有编纂。亦不必当时夸诩于人。或祇以自怡。或藏之名山。至其德成之后。或既死之日。举世思其余风。想其为人。或访诸其子孙。或求诸其门人。思欲得其生平之一言。以为法训。斯时也。是惟无出。一出而纸贵洛阳。千门传诵矣。此正如华陀之青囊一付丙丁。至今为恨。惟恐其不传也。所以然者。以华陀当年行之而有验也。今有庸医。方患羸疾。偶有奇方。不能自服以疗其身。忽见世之同疾者。遂以此方授之。且曰。此神方也。传自异人。君宜敬修合而服之。毋轻忽也。而彼患者。方且哑然而哂。茫然不敢信。何者。彼方見我羸日甚。我虽剖心相示。彼又安肯信我此方之真可以已疾哉。比见足下以其所著诸书。辄出以示人。人之服者我固多。而议我者亦复不少。其服我者。不过服我之闻见精博。能汇集而成书也。其议我者。直谓我躬行未懋。舍本趋末。欲速立名。适滋多事也。凡诸议足下之言。仆所得闻者。想犹其一二。然已觉切中足下之病。若夫所不得闻者。不知又当几许耶。仆虽不肖。既蒙足下左爱。则不啻骨肉若矣。人之议足下是议我也。足下之不能韬光铲彩。是仆寐所未恬也。是乌容以无言耶。言之虽过切直。想在所不罪也。
消积说赠友人
李容
曩昔与薄城惺庵王翁过从夜话。一友患食积。翁教以服消积保中丸。余因言痰积食积。丸散易消。惟骨董积难消。非药石所及。翁询其故。余曰。诗文世。无关身心。声闻远播。甚妨静坐。二者之累。廓清未尽。此便是积。广见闻。博记诵。淹贯古今。物而不化。即此是积。推之即功业道德之见。中一毫消融未尽。亦即是积。其浅深虽不同。其为心害则一也。向足下刻意为[己](已)之学。言及诗文。若将浼焉。惟服膺先儒之书。窃以为志趣如此。将来所就必卓。离索日久。传闻近日惟声律是哦。词翰是攻。仆疑未之信。而来札忽至。求评所纂昭明文选。前后不类。令人难解。是书连篇累牍。莫非雕虫。有何可取。而嗜之若饴耶。魏庄渠先生遗王纯甫书云。传闻对客谈及诗文。骎骎有好意。竊恐不知不覺下種子。他日终会发也。昔过太平门。见有老父与一童子并走争先。因叹吾人既有志于道。而与诗人文人争长。亦何异此老父哉。由斯以观。夫亦可以废然思返矣。学道须钝须拙。须闇淡。乃与真合。今方日日售聪明。钓声誉。其去道也。不亦远乎。
与友人论文书
钱大昕
前晤我兄。极称近日古文家。以桐城方氏为最。予常日课诵经史。于近时作者之文。无暇涉猎。因吾兄言。取方氏文读之。其波澜意度。颇有韩欧阳王之规抚。视世俗冗蔓獶杂之作。固不可同日语。惜乎其未喻乎古文之义法尔。夫古文之体。奇正浓淡。详略本无定法。要其为文之旨有四。曰明道。曰经世。曰阐幽。曰正俗。有是四者。而后以法律约之。夫然后可以羽翼经史。而传之天下后世。至于亲戚故旧原无足传。W。聚散存没之感。一时有所寄托而宣之于文。使其姓名附见集中者。此其人事故一切阙而不载。非本有可纪而略之。以为文之义法如此也。方氏以世人诵欧公王恭武杜祁公诸志。不若黄梦升张子野诸志之熟。遂谓功德之崇。不若情辞之动人心目。然则使方氏援笔而为王杜之志。亦将舍其勋业之大者。而徒以应酬之空言予之乎。六经三史之文。世人不能尽好。闲有读之者。仅以供场屋饾饤之用。求通其大义者罕矣。至于传奇之演绎。优伶之宾自。情词动人心目。虽里巷小夫妇人。无不为之歌泣者。所谓曲弥高则和弥寡。读者之熟与不熟。非文之有优劣也。文有繁有简。繁者不可减之使少。犹之简者不可增之使多。左氏之繁。胜于公谷之简。史记汉书。互有繁简。谓文未有繁而能工者。亦非通论也。
复鲁絜非书
彭绍升
来书谓文章天地之元气。其文之至者。耗泄天地之元气。故自古文人子孙。鲜克自振起。此甚非也。天地之大德曰生。其流行于物者为元气。是气也。根极于一。淆于万。其来无方。其应无迹。得之者与天地合其德。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生生不穷。而利赖及于万世。是惟文王周公孔子之文。始足以当之。自兹以降。思孟之深醇。董韩之闳达。程朱之精详。陆王之易简。类能契天地之心。故其文与天地之元气相输贯。相望于数千载之中。继圣人而命世。其它二千年间。百家诸子。以文自名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分畛域。不能相通。然使其言。诚有济于时。适于用。当于人心。足以止恶而进善。则君子取之。取之者何也。谓其文足以效能于天地也。夫上自圣人。下至诸子百家。其言果有裨于当世。天地之心实寄之。奈何恨其耗泄不于其身。又阴夺其子孙。如足下言天之不仁也甚矣。至谓名者。造物所忌。名浮于实。不有人祸。必有天刑。夫造物亦何忌人之有。名者。风力所鼓。生谢无常。与其人了不相涉。彼且无所挟以为有。造物者又安从而忌之。且夫忌之情。生于妒。而成于争。彼造物者于人。吾知其不为妒与争也决矣不虚生。业由自作。人祸之以其见恶S。足下毋为此戚戚也。然则何为而有人祸天刑也。曰于人也。天刑之以其见绝于天也。是必有阴慝与熟恶者主之。而非名之所得为也。是其身之祸与刑且无与乎其名。况其为子孙者哉。以一念为感。即以一念为应。一念者通人[己](已)幽明而一贯者也。于己取之。非人所得而与也。故名非君子所务也。实固不可以不急也。惧名之浮。当孳孳焉惟实之求。实之既至。俯仰浩然。视外境之相值。无一毫足动于中。又何有子孙之干其虑哉。星命之术。君子所不道。即亿而屡中。亦复何补于人世。如以星命可凭。则善者不必福。而恶者未必祸矣。仆于文素不专力。自遇台山。知此道之不可苟。习之久。颇识其利病。常欲网罗放失。成一家言。故于当代遗文佚事。搜括颇详。幸赖前人之余荫。沐 圣朝之教泽。早窃科名。观光 阙下。遂得以闲居岁月。歌颂太平。激扬忠孝。原本康衢击壤之意。而益畅其末流。是其为言。宜若无乖于世。夙昔撰述。麤有就绪。从今当铭足下之言。日凛惜阴之戒。简弃文字。益趋闇然。以副明诲。惟望垂察不宣。
四书文源流考
梁杰
天下之事。惟无所为而为者。乃可以不朽。宋王介甫作新法。当时之人。岌岌不可以终日。而为四书文开其先。乃更数世。历六七百年而不废。其所撰诸经新义。列之学官。用之取士。天下靡然皆王氏之学。其力亦巨矣。南渡禁革。遂罕有过而问者。而四书之文。缘之而起。学者舍此。几似无书可读。创之者非耶。因之者是耶。习之积者不移。利所在者偏重。其初本论体之小变。特专以四书语命题。其源出于唐之帖经墨义。北宋以前。大学中庸。尚在礼记。唐试经义。未立孟子。而以礼记为大经。治诸经者。皆兼孝经论语。亦有以论语为论题者。如颜子不贰过论。皆其滥觞也。至代言口气八股对仗。虽备于前明。其实南宋杨诚斋汪六安诸人已为之椎轮。至文文山则居然具体。而文山之文存于世者。或疑作。不可得而辨也。有明一代用之科目。天下之士。竭才尽气。毕力以从事于此。自汉唐千有余年以来。鼓箧读书之规模气象。至是一变。而时文之法。日以密。体亦屡迁。景泰天顺以前。浑朴未开。隆庆万历以后。风气渐降。其间巨手。未可指屈。约而综之。王守溪造其极。归震川振其绪。金正希持其终。他若于廷益之忠节。陈白沙之理学。薛方山之史才。唐荆川茅鹿门之经济。杨升庵季彭山之媕雅。出其余技。皆胜专门。自古天之生才。惟在极盛之朝。与兴亡之际。孝宗在位。君明臣良。故昌明博大之制兴。神庙怠荒。国事日坏。熹怀相继。遂以沦胥。故志微杀之音作。虽应制干禄之言。非尽由衷。而心声所应。皆潜与运会转移于不觉。正希佥事。文节并峻。其时又若黄陶庵陈卧子者。皆秋霜皎日。其文直颉颃于西江之四隽五家。遂以结明代时文之局。而刘念台黄石斋诸公。又不以此论也。西江之派既盛。精裁鉴者。推艾千子。时与钱吉士称选家之最。时文之道。与他著述异。鲁壁之经。汲冢之策。丹枕之鸿烈。胡卢之汉书。古则愈贵。时文云者。既以逢时。时过则菁华既竭。褰裳去之。而新科墨刻。且汗牛充栋而来。与之代兴矣。诗赋盛于唐试之作。诸家集虽间存一二。而艺文志集部寍载俳谐传奇笑林杂说。惟试律之诗。官韵之赋。绝无专书著录。则史体宜尔。时文设科。与彼何异。而尊之者。以为代圣贤立言。朱子曰。诗赋郄无害理。经义大不便。分明是侮圣人之言。宋时经义。即已如彼。使闻者不知语出朱子。鲜不以为怪妄。康熙初 圣祖仁皇帝谕内三院九卿。废时文。用策论。不数年而廷臣奏复。善夫苏子瞻之议贡举文字。谓虽知其无用。而祖宗以来。莫之废者。以为设法取士。不过如此也。明代作家。有抡元之诀。有决科之式。有坐关三年者。有闱五易者。有七作平常。粘四壁者。有首艺甫成。呕血满地者。诸君皆君子也。其心果止为代圣贤立言乎。况其下者乎。然知其不过如此。而竟莫之能废者。何也。众楚人咻之。则求其齐语不可得。置之庄岳数年。则求其楚语又不可得。习之说也。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墓。上以廉取人。则敝车羸马。恶衣非食。利之说也。如此则不收于艺文志也宜。故曰。天下之事。惟无所为而为者。乃可以不朽。
时艺类编序
周永年
或问于余曰。今海内鸿骏君子。皆厌薄时文。以为不足。学子乃复从事于斯何也。余曰。同年邵二云。世所推鸿骏君子之一也。其厌薄时文也尤甚。以孟子孙氏疏率略。思更为之。余尝谓之曰。孟子班爵禄章。所言封国之制。与诸经皆不合。先儒多以为疑。偶读鲁启人不能五十里附于诸侯曰附庸题文。则孟子与诸经约略可通。子疏孟子。将毋亦有取于是。二云笑应曰。然。然则时文固笺传之苗裔。而未可以流俗之没溺于腐烂本头而废之也。或又曰。选粹律髓。诗赋分类。至今学者犹病之。子选时文。而以类区之。毋乃更为大方所笑乎。余曰。前辈读书之法。其不传于世也久矣。吕氏童蒙训曰。安定先生主湖州学使。学者各治一事。如水利农田之类。其后从学者多有实效。苏子瞻曰。书富如入海。人不能兼收尽取。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则学成可以八面受敌。朱子尝取以教学者。类分则讨论易记忆便。四子之书乃诸经之总汇。求之亦可以得诸经之门户矣。且今之人材力自忖。视子瞻东莱何如。而乃以分类为陋乎。故選是編以當隅。其它文则学者自取而分之可也。且果由是以稽经诹史。取古人之书。区分类聚。提要钩元。观其会通。得其典礼。安定湖学之法。朱子读书工程。程畏斋之所辑。宋潜溪之所述。其端绪具于是编矣。世有异敏之士。得吾说而潜心焉。异日海内所号为鸿骏君子者。安知不即以是编为千里之跬步。而又何必厌薄时文也哉。
谢周南制艺序
朱仕琇
孔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扬子云曰。言。心声也。心之蕴于人难知也。而据声以知之。声之发各于其党。若子贡问师乙以歌。師乙類而使之自擇是也。其心之不正者。发为奸声。若子夏讥四国之失志是也。文辞之于声于言。其精者。据以察其人之枉直厚薄。无不可知之。汉时郑朋张博倾危。故其文夸诞。公孙宏匡衡邪谄。故其文庸懦。虽饰以诗礼之泽。周召之正。而奸慝发于辞气之余。不可掩也。国风之好色。骚人之怨慕。司马迁之愤激。相如之浮靡。裁以圣人之道。皆不得性情之正。要因言以考其人。固倜傥非常之士也。人心正则气直。气直则言随其情之所触而不自讳。¾故发为文章。其迈往。洁劲直。深远缠。而能自得者。必君子也。卷曲依附。轻回护。浮诞刻戾。软妥圆滑。而无可非刺者。必小人也。昔宋苏轼议徐积独行。而文章之怪。如卢仝以为多反。尝读积文横肆恣睢。浩然直胸臆。此至性人之所为耳。岂有反哉。前明制义。若项煜之儇利。周钟之袭取。真小人也。不待其失节而后知之。至黄道周金声之文。崛强自遂。其忠义之性。可以想见。然则知言知人。诸数千载而不爽者也。武平谢君周南尝出其制义若干。余读之。奔发雄放。绝去寻常嵬琐之习。予笑曰。是向者子瞻之所疑于节孝者也。今益有以信君之为人矣。君方有志为古文。以求圣贤之旨。窃谓孟荀以来。诸君子之言具在。其为人皆可知也。君以吾言察之。而古文之道。益可知已。
文言说[揅]()经室集
阮元
古人无笔砚纸墨之便。往往铸金刻石。始传久远。其着之简策者。亦有漆书刀削之劳。非如今人下笔千言。言事甚易也。许氏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左传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此何也。古人以简策传事者少。以口舌传事者多。以目治事者少。以口耳治事者多。故同为一言。转相告语。必有愆误。是必寡其词。协其音。以文其言。易于记诵。无能增改。且无方言俗语杂于其间。始能达意。始能行远。此孔子于易。所以着文言之篇也。古人歌诗箴铭谚语。凡有韵之文。皆此道也。尔雅释训。主于训蒙。子子孙孙以下。用韵者三十二条。亦此道也。孔子于乾坤之言。自名曰文。此千古文章之祖也。为文章者。不务协音以成韵。修词以达远。使人易诵易记。而惟以单行之语纵横恣肆。动辄千言万字。不知此乃古人所谓直言之言。论难之语。非言之有文者也。非孔子之所谓文也。文言数百字。几于句句用韵。孔子于此。发明乾坤之蕴。诠释四德之名。几费修词之意。冀达意外之言。说文曰词意内言外也词亦言也非文也文言曰修辞立其诚说文曰修饰也词之饰者乃得为文不得以词即文也要使远近易诵。古今易传。公卿学士皆能记诵。以通天地万物。以警国家身心。不但多用韵。抑且多用偶。即如乐行忧违偶也。长人合礼偶也。和义干事偶也。庸言庸行偶也。闲邪善世偶也。进德修业偶也。知至知终偶也。上位下位偶也。同声同气偶也。水湿火燥偶也。云龙风虎偶也。本天本地偶也。无位无民偶也。勿用在田偶也。潜藏文明偶也。道革位德偶也。偕极天则偶也。隐见行成偶也。学聚问辨偶也。宽居仁行偶也。合德合明合序合吉凶偶也。先天后天偶也。存亡得丧偶也。余庆余殃偶也。直内方外偶也。通理居体偶也。凡偶皆文也。于物两色相偶而交错之。乃得名曰文。文即象其形也。考工记曰青与白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说文曰文错画也象交文然则千古之文。莫大于孔子之言易。孔子以用韵比偶之法错综其言而自名曰文。何后人之必欲反孔子之道而自命曰文。且尊之曰古也。
此篇虽专论文体。然原本古训。以正后世策论时文之支派。而自命古文者。亦不为无益。故附存之。
子思子章句序
魏源
中庸之为子思子。尚己。而坊表缁衣与焉。有征乎。曰有。隋书音乐志载沈约之言曰。礼记月令取吕氏春秋。缁衣中庸坊记表记取子思子。乐记取公孙尼子。一也。御览引子思子曰。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言有枝叶。今见表记。二也。文选注引子思子曰。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国家以寍。都邑以成。今见缁衣。三也。且坊表言必称子。而引论语之文。间一。又数引春秋。间二。且独称子云。子言之。与他书记圣言体例不伦。间三。三征既明。三间俱释。于是曰。圣人忧患天下来世其至矣。删诗书。正礼乐。皆述而不作。有大义。无微言。岂预知有论语。为后世入道门哉。假年绝韦来。天人性命之理。进修聚辨之方。无咎寡过之要。胥于易乎在。子思本祖训发挥之。故中庸一易道也。表记言正而合道。见称伊川程氏。则论语辅也。易之诚。论语之仁。皆古圣未发而夫子发之。不读中庸。不知诚为尽性之要。不读表记。不知敬为求仁之方。而望易论语精微犹入室不由户也。坊缁之文。其闳深诚与庸表有间。然礼坊德。刑坊淫。命坊欲。纲万事于三端。圣人既以彝伦。建皇极。而缁衣敷理化得失。为百世君民臣主师。尼门五尺所言。要非霸世所得闻者。易论语明成德归。诗书礼春秋备经世法。故坊记以春秋律礼。缁衣以诗书明治。体用显微。同源共贯。于道之大而能博者。其亦具体而微矣。世人惟知史记子思作中庸。故蓍蔡之。而此三篇之为弟子述所闻者。则自唐后二十篇书原不存。亦遂如渎迷济海沦碣矣。予悼斯道之湮微。乃别而出之。各为紬绎。而中庸则专以易道发之。用补苴先哲。其轶言时时见他说者。亦辑成篇。而后祖孔师曾。迪孟之学。大略明且备。刚矣诚矣。高矣明矣。宋汪编子思子。妄孔鮒書。而顾昧四篇之正经。弃天球。宝康瓠。傎莫甚焉。今遂摈勿道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引坊记君子不尽利以遗民一章称为孔子之言子思垂训本多祖述如道德齐礼与夫南人有恒之言皆错见于诸篇不害其全篇之为子思也礼记郑目录于坊表缁衣三篇不言出子思子者犹三年问篇全出荀子而郑目录亦不言及也刘献称缁衣公孙尼子作者案汉志公孙尼子七十子之弟子或其尝受业子思故撰述师说以成斯篇欤然则坊缁之文未能闳深亦记不一手故也有以此三事献疑者因各为条之如此
皇朝经世文编卷六
学术六师友
善化贺长龄耦庚辑
师说
夏之蓉
古之师也以道。今之师也以艺。古之为师者。得之于心。征之于事。本于礼乐诗书。达之家国天下。大用之大效。小用之小效。故曰道也。今之为师者。本之于心。征之于言。始之占毕训诂。终之以文词。而其实归于无用。则艺焉而已。夫人才者所以用天下者也。人才之盛衰。由师道之得失。天下日竞于无用之艺。而欲以求古者明体达用之材。其不可得也审矣。然则如之何而可。曰。天下之艺。衷乎道者也。國家以制業取天下士。非以困天下之才。使之相率而出于无用也。万物之理。莫备于六经。约六经之旨。而明白简易。上下精麤本末无不该悉者。莫备于四子书。国家以是取士。欲其明天下之理。见之行事也。其不为论说。而体制异于古者。何也。曰。以意为断者。其说易于纵恣。而无以得其归。以古人之言为言者。则譬如水焉。受之以器。方员曲折。必肖之而不能踰。故制業者。所以研天下之心。而求古人之意。道也。非以为艺也。今之为师吾惑已。六经子史之书。其理与四子书相发明者。概束之高阁。而日取坊闲雕刻流传。平庸熟烂之文。转相授受。窥其意不过以此散漫无町畦。易于雷同剿袭而已。夫道降而艺。识者以为人才忧。况取夫艺之下而又下者与。且其立心如是。则不独学殖之荒落。而于人世羞耻之事尚能知之者。亦鲜矣。夫天下不患无才智聪明足以有为之士。而当其童之年。已沈没于庸师之手。迨稍稍知自振拔。而时过后学。悔已无及。其有少年科第。脱颖以去者。又不知其所学之误。直以制举业为无当于用也。而因薄夫艺而益以轻夫师。则道终不明。而天下之人才将益以衰。若夫为子弟择师。不复审其授受之故。而惟取其人之易与。而受直也廉。彼之用心。吾又恶足以知之。
取友论
韩菼
孔子言损友益友。以取友不可不慎也。玉以攻而良。兰以湛为美。友固学者之所取资。然损者多而益者少。往往然也。而取友之道。在韦布之士犹易。何也。彼之愿友而来者。第恐或不如己者耳。不如己者。在我固失。而彼未始不得也。我之取友。曷尝不取其不如彼者哉。如其非不如己也。则必其合志者也。必其愿共风雨晦明者也。必其可与同患难者也。彼便辟善柔便佞三者之徒。亦何求于我而至哉。夫此三者之奔趋而至者。大概为膏粱子弟耳。彼亦何慕而至。不过以损者之三乐进焉。而子弟败矣。夫膏粱且然。而况公卿大夫乎。六月之诗。美吉甫之功。而终之曰。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善哉乎。诗人之辞约而义当也。有一孝友之张仲。而吉甫之受祉诚多矣。大将军有一长揖之汲黯。顾不重耶。且夫便辟善柔便佞。亦多非庸人。其始进也。每夤缘文字以自见。萧望之之门。乃近一郑朋。朋之奏记。笔亦可观。然迹其反复便辟善柔便佞。无一不极。足以死望之而有余矣。马融班固。千秋之作者也。自融在梁氏。而李固诛矣。固在窦氏。称功颂德。祇取殒身焉。二君子者。非辟耶柔耶佞耶。而又何责于朋哉。至于大臣。当畏罪引嫌之时。尤宜阖门谢客。深自咎谴。田蚡言天下幸而安乐无事。蚡得为肺腑。所好音乐狗马田宅。所爱倡优巧匠之属。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议论。不仰视天而俯画地。臣乃不如魏其等所为。呜呼。蚡言可谓巧中矣。而魏其亦不善自防。此亦轻通宾客者之炯戒也。
问说
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宏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己)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非谓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而好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惟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不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后之君子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而后世且行之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广师
顾炎武
苕文汪子刻集。有与人论师道书。谓当世未尝无可师之人。其经学修明者。吾得二人焉。曰。顾子宁人。李子天生。其内行备者。吾得二人焉。曰。魏子环极。梁子曰缉。炎武自揣鄙劣。不足以当过情之誉。而同学之士。有苕文所未知者。不可以遗也。辄就所见评之。夫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坚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中孚。险阻备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博闻强记。书之府。吾不如吴任臣。文章尔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锡鬯。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山史。精心六书。信而好古。吾不如张力臣。至于达而在位。其可称述者亦多有之。然非布衣之所得议也。
士相见义
胡天游
天下始易合者。常若可悦。而不知其不可久。始难合者。常若烦曲。而持之可至于终身。君子于世。必无孑然不与人接之理也。与人接矣。断断然守其廉隅。谨其文与辞。若甚重而不可轻。而不以为固者。易曰。物不可以苟合。苟而后易生焉。未有不败者也。若是者。其何以久。吾于士相见之礼。知圣人之意之深。将进天下于君子。使相与于义。而相从于道也。今夫诸侯之见天子。卿大夫之见诸侯。两国之君。朝聘相见。摈而请焉。挚币而交焉。为其礼之不可已也。至于士。则朋友之职耳。非其庠序素习之人。即其等夷同伍之属。然且非介不通。非挚不接。辞让揖拜。至于再三。非其为伪度以为迂阔无当者之所为。圣人顾严为之制。必不使去者。何也。天下衰薄苟且之端。皆起于人之相狎而情之相渎。狎与渎其初非不甚亲。渐而忽。渐而离。渐而愈离焉。今夫闾巷之徒。市井之鄙细。名姓未相习。猝然成交。往来相逐。未几则疾如寇仇。为同类笑。合不以道而无义以固其中也。圣人知狎与渎之不可。故明之以礼。使谨其文与辞。则不敢苟矣。守其廉隅。则难亲而有所自持矣。有所持而不苟。士与士之交。久必相敬矣。士与士其交敬且久。必以德义相砥切。便佞匪僻者。无由而至矣。且夫圣人之意。固非独如此而已也。圣人以为。今日之士。即他日之公卿大夫也。惟以礼养之深而守使固。使知夫素习之人。等夷之伍。苟非礼犹不可接。况不以礼而轻见诸侯。奔走卿大夫之家者乎。士相见之礼。日行之于身。而非其甚重者也。苟或失之。然且不可。况违冒妄进。以徼幸功名之间乎。是以古之君子。从其教。服其度。其于交未尝妄且多。其始之难也。终合而愈固。而朋友之节不衰。于仕也必由其道。退易而进难。其立乎朝廷也。亦无改乎而不党之美。及乎后世。士相见之礼。既废不行。战国游说之徒。上书侯王。盗取富贵。至汉东都末。争以浮誉相尚。声类相附应。徒步千里而会者。或数万人。而党锢之祸起焉。呜呼。道衰而礼失。礼失而弊彰。弊彰而害起。然后知圣人之制。不独进天下于君子。且逆知其事有所必至。而以防害也。害不可极。即何不以礼而禁而止也。
答尹元孚书
方苞
太夫人葬祭之礼。酌今古而取其中。甚惬予心。惟虞后更有卒哭之祭。尚仍旧说。又于谢宾引四礼。疑仪礼节略语。显与经背。不知新吾高安。何忽至此。宜究切而辨正之。令嗣始相见。即告以英华果锐。有用之日力。不宜虚费于时文。今居大母之丧。自达其情。而应乎礼经。乃闻见中所寡有。又欲置科之學而學禮。伟哉。能如此设心。即圣人之徒也。北方之学者。近有孙汤。远则张程。不过终其身不违于礼而已。孔子之告颜渊。惟以非礼自克。盖一事或违于礼。一时之心或不在于礼。则吾性之信智义仁皆亏。而无以自别于禽兽。长君信能设诚而致行之。天下后世。将推原于贤父之倡正学。大母之集天休。于世俗所谓功名。洵可以视之如敝屣矣。而贤欲使从学于某。则不敢自匿其情。戴记七教。分朋友而为三。朋友之长者即师也。其幼者即弟子也。师之道。周官复分而为二。以贤得民之师。乃大司乐职。所谓有德者也。以道得民之儒。即大司乐职。所谓有道者也。曩者贤通书于某。辞意类孔石二公之于孙明复。固辞至再三。而意益诚。语益切。遂不敢终辞。以师儒之义。不明于天下久矣。使时人得闻孔石二公之义。实有关于世道人心。而孙氏之说春秋。某自忖省。亦可以无愧焉。今长君欲学孔颜之学。非兼道德而有之如程朱者。不可以为师。某章句陋儒。虽麤知礼经之训诂。于外行疏节。亦似无瑕疵。而清夜自思。父母兄弟。无一不负疚于心。所谓薄于德。于礼虚者也。何足以为长君师。而贤又拟之西山父子之于考亭。则于贤亦为过言矣。管子曰。任之重者莫如身。涂之畏者莫如口。期而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涂。至远期。惟君子乃能矣。古之以礼成其身者类如此。而世尤近。事尤详。莫如朱子。长君果有志焉。一以朱子为师足矣。必欲受业于愚。则讲其节文而导之先路。窃比于胡李二刘而已耳。所以自成。必于管子所云。日自循省焉。望更以此申告之。
与何商隐论教弟子书
张履祥
凡人气傲而心浮。象之不仁。朱之不肖。只坐一傲而已。人不忠信。则事皆无实。为恶则易。为善则难。傲则为戾为狠。浮则必薄必轻。论其质固中人以下者也。傲则不肯屈下。浮则义理不能入。不肯屈下。则自以为是。顺之必喜。拂之必怒。所喜必邪佞。所怒必正直。义理不能入。则中无定主。习之即流。诱之即趋。有流必就下。有趋必从邪。此见病之势有然者也。药石之施。在起其敬畏。以抑其傲。进之诚实。以去其浮。庄以之。正容以悟之。庶其有敬。轻言轻动。最所当忌。说而后入之。至诚以感之。尚其有信疾之已甚。持之过急。亦所宜戒。法语之言。能无从乎。从而不改。此由于傲。巽与之言。能无说乎。说而不绎。此由于浮。虽则不从。不以不从废法语。傲有时不得行。虽则不绎。不以不绎废巽言。浮或者去太甚。此正术也。始固未尝无所敬。无所畏。非众议。加于所尊所亲。怨恶积而狠戾日长。初亦岂遂无所说。无所信。显诱隐导。出于为残为忍。智诈萌而轻薄有加。既已积为怨恶。久与相持。终徒劳罔功。既已用其轻薄。强为摩切。将求理弥乱。譬诸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譬则瞽蒙。颠踬已及。则掖而后先之。莫若授之以甚说。而易之以所服。服则敬心生。说则语易入。虽未必尽受。十犹有一二。较之每必相反。其益[已](己)多。虽不必尽善。犹未至溃决。较之事后追咎。所全尤大。迂愚无术。食息以筹之。中夜以复之。不越此也。猱固有升木之性。驯服之。禁制之。犹顾忌未敢。导之使升。即跳跃四出。莫之收矣。薪蒸匪为栋宇之材。修剔之。封植之。厥成有可俟。伤其根本。将枝叶零败。弗堪滋已。
取善
唐甄
孔孟之教人也严。其与人也宽。唯圣人乃能无阙。若与之不宽。则天下无人。无可与之共学。无可与之居位矣。其人而廉者与。吾取其廉而略其才。其人而达者与。吾取其达而略其节。其人而博者与。吾取其可问而略其自用。夫如是。则天下之人。可为吾之师友者多矣。若必求备焉。冉有之贤也。而为季氏聚敛。季路之贤也。而死不合义。子贡之贤也。而好货。子夏之贤也。而哭子成瞽。曾子传仲尼之道者也。乃其初不察于夫子之言。几误丧死之大故。此五贤者。孔门之隽也。亲承圣人之教。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亦甚勤矣。然学之未至。自得之未深。犹多阙焉若是。况其下焉者乎。若必求备焉。以其短而弃其长。则五贤皆所不取。彼廉达博问之士。更若哙等之不可为伍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谓三人行者。乃偶遇而与之偕行。非素共学之人也。所谓善不善者。乃偶见之行事。非可与论学之人也。而夫子教人之取益也。则若是矣。其在于今。道丧学废。德孤无邻。不得大贤以为我师。不得小贤以为我友。虽刍荛之属。贾贩之流。皆可以三人有师之法求之也。若其中有志于学者。悦仲尼之道。以求淑其身心。虽为人多疵。其在于今。为不易觏。吾不与之而孰与哉。子夏曰。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此言与人之道也。非自处之道也。君子之自处。当如书之所云矣。书云。与人不求备。检身如不及。与人当宽。自处当严也。夫玉。天下之宝也。古人得美玉。使良工琢之。必去玷以成器。若玷不去。终非宝器。人不以为重矣。修身之道。亦必去玷。玷非履邪违道之谓也。凡一动一趋之不合于度。即为玷矣。圣人制礼。朝聘丧祭。燕飨饮食。以时以节。无敢违失。登降有数。揖让有数。酬酢有数。岂故为是繁曲以劳人之四体哉。于外者懈于内。略于文者亡其实。是修身之要道。制心之切务也。是故孔子教人。罕言心性。谨之以言行。约之以笃实。而心性之功。在其中矣。其在于今。亦有学道之人。志移于风。性成于习。好名而求闻。好动而恶静。闲居无日。皆出门嬉游之时也。居笑语。竟夕忘反。博奕饮酒。而务悦于人。误以为朋友之交当然也。而实同于市人之行矣。世虽昏浊。人心自明。真伪自见。贤不肖自别。其出于众人之口者。不可罔也。是以君子为学。不敢自罔。而即不敢罔人。兢兢焉。一言一行。时自谨省。恐人之议其后也。非有吊贺之事也。而数见于乡闾之会。则人议其流。非问学请益也。而数见于朋友之家。则人议其渎。名不登于仕籍也。而数造于贵人之庭。则人议其谄。非有干旌之贤大夫也。而时称大官之相知。则人议其污。是故君子之论。不敢违也。乡人之刺。亦可畏也。古人有言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于人言。谓夫谗慝之口。非谓众论之同也。且果礼义之不愆乎。是故庶人之谤。乡校之议。皆所以考德也。武王圣人也。受一獒之贡。而召公则戒之曰。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士志于学。而乃役役焉往来于名利之中。德尽丧矣。岂一獒之累乎哉。道尽崩矣。岂一篑之亏乎哉。
善施
唐甄
记曰。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此受交之道。非致交之道。君子于人。欢必不尽。忠必不竭。骄吝者富贵之恒疾。下人于揖坐。近人以辞气。不可以免其骄也。馈金于人。视其人之有闻而厚之。不可以免其吝也。直能与善。忠能致谋。博能益寡。须济以财则反之。临财可以辨贤。吴人有姊之丧。有乡先生来吊。蚤未盥。揽衣而出。先生责之。人皆称直焉。他日举殡。众助之。而谢弗与也。吴人有族大夫。富。居教之居。仕教之仕。乡人称爱焉。他日罢县。乞其负而归之半也。施学而居财。世多其人矣。学必非学。诗云。不僭不贼。鲜不为则。取友之道也。诗云。心之忧矣。之子无服。交友之道也。大信必谨于小。急难相要。苟非忍者。不失其言也。是不足以为信。必釜鬵之约。三年不忘。不易其日。不易其物。有贾于交广者。或语之以欲得椰实。比及三年而反。其人已死矣。乃陈椰实于位。而告以复之。唐子闻之曰。推斯义也。可以寄社稷矣。乱国之人心散。非信不能结也。贫士之言轻。非信不重于人也。其不然者。不由于中。其外若喻。积之不渐。其行不洽。唐子之妻。问于唐子曰。子行忠信。而人多不悦。其故何也。曰。稻麦。谷之美者也。炊之不熟。人将弃而不食。岂可以咎人哉。吾反而求之釜甑中矣。唐子曰。善佞者必以信行佞。善诈者必以信行诈。世多悦之。不悦非君子所病也。君子之处贫士。惠非难。不慢为难。慢者。非礼文之疏。饮食之薄也。共揖不失。其1若无。问答不失。其语若忘。是慢也。礼有仪有实。见尊于[己](已)者而下之。见己敌者而衡之。见卑于[己](已)者而上之。礼之仪也。接贱士如见公卿。临匹夫如对上帝。礼之实也。仪有尊卑。实无厚薄也。扬人之善。德之大者也。能扬一乡之善者。必使闻于一乡。能扬一方之善者。必使闻于一方。能扬天下之善者。必使闻于天下。知善不扬。是蔽其善。蔽善之人。天命不佑。扬人之善。不啻显其善也。善既广闻。与之者众。必有周其穷乏。救其急难者。唐子之母弟之子隍。来自番禺数千里。求葬不获。问于唐子。曰。子何以得葬吾姑。唐子曰。吾友魏叔子葬之也。曰。吾闻叔子之死。先姑之葬。四年前资之乎。曰。非也。吾著书而人不知。叔子乐称之。人多知之者。以是得助。是葬吾父母者叔子也。用财之道必先冻饿。葬次之。婚次之。今年不葬。可待来年。今年不婚。可待来年。不惜重施之为其足称于人也。朝不食。不能待夕。夕不食。不能待朝。缀絮无温。蜎体不直。一日寒侵。强者病。弱者死。忽其急而缓是谋。昧于施矣。惠人之道。必先鲁弱。强有力者次之。敏多谋者次之。忠献之后次之。天薄其生。人憎其貌。吾不恤之。是助天人为虐也。自致有半。所藉有半。助之易矣。从而壹之。则不得其平。况反之乎。听讼之道必先负担巨室。多财次之。夺之十束薪。立绝其食。负千金于万金之家。曾不少损其启处。有司常置小而论大。是重余财之得失。而轻夫妇之生死也。为政之道必先田市。死刑次之。盗贼次之。杀人之罪。一县之中。岁或一二人。多盗之方。一府之中。岁不数见。其为害也恒少。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无残而民多死亡。无盗而室多空虚。农安于田。贾安于市。财用足。礼义兴。不轻犯法。是去残去盗之本也。千金之产。其生百五。十分而三之。一以为食。一以待不虞。一以周饥寒。倍之则凶岁可备焉。千金之富可惠戚友。五倍之富可惠邻里。十倍之富可惠乡党。百倍之富可惠国邑。天子之富可惠天下。
与友人论师书
钱大昕
日者。足下枉过仆。仆以事他出。未得见。顷遇某舍人云。足下欲以仆为师。仆弗敢闻也。师道之废久矣。古之所谓师者。曰经师。曰人师。今之所谓师者。曰童子之师。曰乡会试之师。曰投拜之师。人生五六岁。始能识字。稍長則習業之文。父兄皆延师教之。父兄曰。汝师之。吾从而师之。非必道德之可师也。巫医百工之人皆有师。童子之师。犹巫医百工之师。称之曰师可也。乡会试主司同考之于士子。朝廷未尝许其为师。而相沿师之者。三百余年。然令甲又有外官官小者回避之例。则固明予以师之称矣。漢人於主有為之制服者。而门生之名。唐宋以来有之。语其辈行。则先达也。语其交谊。则知己也。因其一日之知。而奉之以先生长者之号。称之曰师。亦可也。今之最无谓者。其投拜之师乎。外雅而内俗。名公而实私。师之所求于弟子者利也。传道解惑无有也。束修之问。朝至而夕忘之矣。弟子之所藉于师者势也。质疑问难无有也。今日得志。而明日背其师矣。是故一命以上。皆可抗颜而为师。而横目二足贩脂卖浆之子。皆引而为弟子。士习由此而偷。官方由此而隳。师道由此而坏。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古之好为师也以名。今之好为师也以利。好名之心。仆少时不免。迄今方以为戒。而惟利是视。则仆弗敢出也。足下于仆。非有一日之好。而遽欲师之。仆自量文章道德。不足以为足下师。而势力又不足以引拔足下。若欲藉仆以纳交一二巨公。俾少为援手。则仆之硁硁自守。不干人以私。友朋所共知。仆固不欲自误。而亦何忍以误足下乎。如以仆麤通经史。可备刍荛之询。他日以平交往还足矣。直谅多闻。谓之三益。不识仆之戆直。得附足下益友之一否。惟足下裁察。
游说
张海珊
古之时所谓游之说者。二焉。有孔孟之游。有战国之士之游。孔之周游。孟之游齐梁诸国。曰。以行道也。以救民也。然则如孔孟之人。则有孔孟之游。苟非孔孟之人。将不得为孔孟之游乎。则又不然。孔子虽生知之圣。然必如周观礼。自卫反鲁。然后乐正。孟子七篇。亦大都成于游齐梁之时。其论士曰。有一乡之士。有一国之士。有天下之士。是故苟自命士矣。则天下之理皆我所当知。天下之事皆我所当为。生民之故。郡国之利病。虽尝得之于简册。而苟非目稽口询。确然有得于其中。则他日或当其任将。遂有嗛然不足之患。此其道固非游不可。虽然。今世之所谓游。则战国之士之游而已矣。自天下兼并。民无常产。百姓交驰横骛。若鸟兽散。上之人不得问焉。而其尤不肖者。则莫甚于士。学校之员既增。一县之数。无虑数百。国家之科目。既无以容。又其人大都游手空食。更不能自为生计。则皆从事于游。昌黎所谓奔走形势之途。伺候公卿之门。趄。口将言而嗫嚅者。其视战国之士。抵掌捭阖。且以为豪杰之士。不可多得。H足将进而游之途日广。而游之事愈下。于是好修之士。每讳言游。珊少有志四方。既长。谓古人之书。虽尝博览考。时患抑郁无以发。每念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为之戄然以惧。思遂决然舍去。以从己之所至。虽然以前之说。则有不得不游之道。于后之说。则又恐涉于今世之士之迹。于是将以商之同人。作游说。
顾亭林与人书曰。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以济于天下矣。
南游记节录
孙嘉淦
游亦多术矣。昔禹乘四载。刊山通道以治水。孔子孟子。周流列国以行其道。太史公览四海名山大川以奇其文。他如好大之君。东封西狩以荡心。山人羽客。穷幽极远以行怪。士人京宦之贪而无事者。投剌四方以射财。此游之大较也。余皆无当焉。余之少也。淡于名利。而中无所得。不能自适。每寄情于山水。既登第。授馆职。匏系部门。非所好也。[己](已)亥之夏。以母病告假归省。其秋遂丁内艰。罔极未报。风木余悲。加以荆妻溘逝。子夭残。不能鼓缶。几致丧明。学不贞遇。为境所困。欲复寄山水之间。聊以不永怀而不永伤焉。诗云驾言出游。以写我忧。此之谓也。东出故门。道井陉。过真定。历清苑。观脊水于获鹿。食麦饭于滹沱。望恒岳于曲阳。访金台于易水。仰伊祁于庆都。思轩辕于涿郡。已而北走军都。临居庸。登天寿。东浴汤泉。遂至渔阳。上崆峒。下玉田。涉卢龙。怀孤竹。浮沈其中者又累月。家世塞北。今到辽西。三过风景。约略相同。时值冬暮。层冰。飞雪千里。丛林如朿。阴风怒号。不自知其悲从中来也。因而决计南行。返都中治装。适吾友李子景莲。不得志于礼闱。遂与之偕。辛丑二月二十四日出都。此则吾南游之始也。都中攘攘。缁尘如雾。出春明门。觉日白而天青。过卢沟桥。至琉璃河。卢沟者。桑干也。琉璃河者。圣水也。南至白沟。昔宋辽分界之处。南至雄县。有湖一望水弥漫。河北巨观也。过任邱。有颛顼氏之故城。南至于河闲。九河故道。漫灭不辨。滹沱易清衡漳潞卫高交淇濡。皆经其境。以入海南。出阜城。至景州。东至德州。入山东境。州城临运河。船桅如麻。东南至齐河。自涿州。背西山而南。七日走九百里。极目平畴。至齐河。始见山。途中矫首欲望东岳。然余从泰山之北来。午前见背。午后见臂。至泰安州始当其面。次早欲上。土人云。不可。山顶有娘娘庙。领官票而后得入。票银人二钱。曰香税。夫东岳自有神。所谓娘娘者始于何代。功德何等。愚民引夫妇奔走求福。为民上者。既不能禁。又因以为利。不得已亦领票。二更起。贫民男女数千。宿止道旁。燃炬以丐钱。教养失而民鲜耻。可慨已。四更至回马岭。阶级愈峻。如行壁上。鸡鸣至玉皇庙。谓至顶矣。导者笑曰。甫半耳。既至其上。纡回攀跻。见所谓娘娘庙者。在秦观峰下。堂上有三铜碑。明末大珰所铸。余无可观。东庑檐下。石柱中断。俯视有字。拂拭辨之。则李斯篆也。登秦观峰。乃泰山之巅。頭天外。俯视寰中。登泰山而小天下。果不诬也。巅有殿。庭中石崛起。意古者金泥玉检之文。皆封于此。日观在东。月观在西。高皆与秦观等。古迹名胜。不可1。薄暮遂下。至松山而少憩。回思三观如在天上。次早。由泰安趋曲阜。曩在山上视泰安城如掌大。汶水一线。环于城外。徂徕若堵。蹲于汶上。出泰安城。不见水与山也。行五十里。见大河广阔。乃汶水也。又五十里。见崇山巍。乃徂徕也。相去百里。而俛视不过数武。其高可想矣。徂徕之西曰梁父。对峙若门。从门南出。平畴沃衍。泗水西流。孔林在泗水南。洙水在孔林南。曲阜在洙水南。沂水在曲阜南。孔林方十余里。其树蔽天。其草蔽地。至圣墓有红墙。墓产蓍草。西偏曰子贡庐墓处。墙东南有枯木。石栏护之。子贡手植楷也。门外有洙水桥。距曲阜城可二里。入曲阜之北门。折而西。则孔庙之东华门也。庙制如内廷宫殿。而柱以石为之。蛟龙盘旋。乃内廷所无。至圣与诸贤皆塑像。石刻至圣像有三。车服礼器。藏于衍圣公家。圣公入觐。不可得观。殿南有亭。颜曰杏坛。坛南有先师手植桧。高三丈余而无枝。文皆左纽。子贡之楷虽不腐而色枯。此则生气勃发焉。吾于是奋然兴也。夫孔子者天所笃生以教后世者也。考其生平。三岁丧父。七岁丧母。中年出妻。晚年丧子。夫哀死而伤离。宁独异于人哉。今观志学一章。七十年内日进月益。不以遇之穷而少辍其功。其自待厚而所见有大焉者矣。余乃戚戚欲以身殉。何其陋也。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曲阜东南为邹县。县南有孟庙。滕县在邹南。地平旷。可以行井田。滕南有峄山。始皇刻石其上。峄东有陶河。过陶河。至邳州。邳南有落马湖。黄河所溢也。湖南曰宿迁。又南曰桃源。黄河之北岸也。南至清江浦。黄河南曲。运河北曲。两河之闲不能一里。而运低于黄数十丈。河性冲突。设有不虞。淮扬其为鱼矣。淮安南曰宝应。宝应南曰高邮。地多湖。四望皆水。高邮以南。始见田畴。江北暮春。似河北之盛夏。草长麦秀。花红树绿。风景固殊焉。南至于扬州。扬州自古繁华地。当南北水陆之冲。舟车辐辏。士女游冶。兼以盐商聚处。僭拟无度。流俗相效。竞以奢靡。此其弊也。南至于瓜州。遂渡江。扬子江阔而清。含虚混碧。上下澄鲜。金焦在中。如踞镜面。过江由小河入山。至镇江府。镇江古京口。四面阻山。形格势禁。以临天堑。实南北必争之地也。百余里。至无锡曰九龙山。其南曰惠µ南至于丹阳。闻有练湖而未见。自丹阳西。见山绵山。惠山之东曰锡山。惠山之南曰夫椒。夫差败越之所也。夫椒之南曰阳山。越败夫差之地也。阳山以南。列峙。巍然而郁者。灵岩穹隆。支硎元墓上方诸山也。虞邱南六七里。苏州城也。姑苏控三江跨五湖而通海。阊门内外。居货山积。行人水流。语其繁华。都门不逮。然俗浮靡。人夸诈。百工士庶。殚智竭力以为奇技淫巧。所谓作无益以害有益者与。登虎邱而四望。竹树拥村。浓阴沈绿。然赋税重。民不堪命焉。南出吴江。由蓝溪至浙东。嘉杭之间。其俗善蚕。地皆种桑。家有塘以养鱼。村有港以通舟。麦禾蔚然茂于桑下。静女提蓝。儿童晒网。与三吴之繁华又别矣。南至武林门。棹舟竟入城中。出候潮门至江口。一望浩渺。大不减扬子而色与黄河同。则钱塘江也。钱塘西湖之胜。自幼耳熟。既见江。急欲至湖上。居人曰。游西湖者陆轿而水船。余曰不然。江山之观。一入轿船。则不能见其大。且异境多在人迹罕至之处。轿与船不能到也。因步行至苏堤。堤西有园亭。潭北有亭。翼然水面者湖心亭也。亭北突起而韶秀者孤山也。山上紫垣缭绕者 行宫也。其东直抵杭城者。白堤也。苏堤纵而白堤横。孤山介两堤之间焉。其西有岳武穆庙。庙外铁铸秦桧夫妇。而其首为人击碎。尝读史。至国家兴亡之际。不能无疑于天也。当武穆提兵北伐。山东河朔。豪杰响应。韩常内附。乌珠外奔。使其予秦桧以暴疾。假武穆以遐年。复神州而返二圣。至易易耳。而顾不然。待其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易代而后。乃复祀武穆而击桧。岂天心悔过而假手于人耶。抑天终不悔而人奋其力与天争耶。人之言曰。善恶之报。不于其身。必于其子孙。今闻秦氏盛而岳氏式微。此又何说焉。使天不好善而恶恶。人之好恶之心何由而生也。天之好恶既与人同。胡为误于其子孙。而终不悔耶。呜呼。此其故圣人知之矣。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君子长而小人消曰泰。小人长而君子消曰否。运之有否泰。数也。天之所不能违也。非小人得志而害君子则运不成。故万世之人心。好君子而恶小人者。天之理之常。一时之气运。福小人而祸君子者。天之数之变。万物之于天。犹子之于父。臣之于君也。龙逢比干其君不以为忠。申生伯奇其父不以为孝。孝子不敢非其亲。忠臣不敢怼其君。而于天何怨焉。由岳坟而西。道出北高下。路旁皆山。苍松翠柏。蔽岫连云。沿溪深入。有坊。题曰飞来。过坊有西。有寺。扁曰云林。时值四月八日。寺于此日斋僧。远近僧来者甚众。本寺住持。披法衣。上堂讲经。其大和尚曰禘晖。年可九十余矣。巍然据高座。首坐二人。侍者八人。其下行列而拜跪者。可三百众。比邱与比邱尼咸在。其威仪俯仰皆娴谨。独惜所讲无所发明。即成书而诵之。其下不必尽闻。闻者不必尽解。徒听侍者拜云则拜。起云则起而已。呜呼。佛法入中国千余年矣。愚民绝其父子之天性。饮食男女之大欲而为僧。自宜求成佛。而佛又必不可成。不成佛而徒自苦。奚取于为僧。且此堂上堂下。说法听法诸众。非不自知照本讽诵。随入跪起之不可以成佛。然而必为此者。有所不得已也。贫无所养。不能力作。因削发而为僧。而天下之愚夫愚妇。非为殿宇庄严戒律威仪以耸动之。不能发其信心而得其布施。故此济济而楚楚者。名为学佛。实为救饥计也。井田久废。学校不兴。彼既无田可耕。又不闻圣人之道以为依归。穷而无所复入。无足怪也。出天竺而南。至于忠肃公之坟。于坟之南。南高也。此中名山古剎甚多。屈指不能数其名。累月不能穷其境。吾始知吾之足力。不能至也而遂还。數日。遂渡江而东。惜时非八月。不能观大潮。渡江至萧山。萧山有湘湖。产蒪丝嘉鱼。旱则引湖水以溉田。潦泄于海。风景似西湖而有用过之。萧山东则山阴道上矣。千岩万壑。山下皆水。大溪小港。泛舟入山阴城。出城至于鉴湖。由鉴湖游吼山。返棹乃谒禹陵。禹陵之山。高圆若冢。众环拱。有如侍卫。庙旁有窆石亭。相传葬禹时所用。石高五六尺。圆如柱。端有圆孔。似孔庙之汉碑。记曰。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窆石似楹。葬碑也。由禹陵至南镇。南镇者会稽山也。其下有庙。为历代祭告之所。回舟。夜泊山阴城外。月几望矣。天水相涵。空明一片。人在舟中。身心朗彻。恍然若有所悟。予棹舟在山阴道上。三日夜。有山皆秀。无水不清。回环往复。不辨西东。绍兴之西南皆山。而东北近海。吼山在东。兰亭在西。禹陵南镇在其南北也。由绍兴复返杭州。自杭州溯浙江至于富阳。富阳以南。川势渐窄。则桐庐也。转而西。则富春也。南北皆山。其中皆水。不余寸土。两钓台在北山下。石直起。旁有子陵祠。高山流水之观止矣。西至于严州。高山四塞。大水环周。可称天险。南入横溪。至于兰溪。自杭州至兰溪。四百余里冈峦。雄于富阳。清于桐庐。奇于富春。秀于兰溪。人在舟中。两岸之山。次第从船中过µ绵。如画图徐展。舟行之乐。无踰于此。兰溪南曰金华。川势大开。西至于衢州。西至玉山。复登舟至于广信。为江西界。西北至贵溪。闻贵溪有象山。陆子静读书其上。尝曰云山泉石之奇。目所未睹。问之人而不知。知有龙虎山张真人而已。西至安仁。地平旷。南至瑞洪。遂入鄱阳。自安仁以西。四望不见山。至瑞洪以南。四望并不见树。湖水甚浊。波涛皆红。出湖入章江。至南昌。登滕王阁。南昌阻风。泊舟于生米渡。次蚤渡江。几至不测。余自维扬登舟。过扬子。泛吴淞。涉钱塘。溯桐溪。经鄱阳。在舟数月。侥幸无恙。习而安焉。设非遭此。遂安其危而忘垂堂之戒也。岂可哉。南至于丰城西。入清江。至临江府。西过新喻。山尤多。分宜之山清而秀。袁州之山奇而雄。至芦溪乃陆走。过萍乡。复登舟。径醴陵。出渌口。至湘江。入湖南境。右江风俗胜于三吴两浙。男事耕耘。兼以商贾。女皆纺织。所出麻枲棉葛松杉鱼虾米麦。不为奇技淫巧。其勤俭习事。有唐魏之风。独好诈而健讼。则楚俗也。湘江之水清而文。南至衡州。谒南岳。凡岳镇非独形伟。其气盛也。向登泰山。郁郁葱葱。灵光焕发。渡江以来。名山无数。神采少减焉。兹见南岳。乃复如睹泰山。连争出。高不可止。复岭互藏。厚不可穷。予九面望而卒未尝见其顶。始叹衡山之云之难开也。西至永州。自右江至衡阳。数千里间。土石多赤。一望红原绿草。碧树丹崖。烂若绘绚。至零陵。山黑而石白。天地之气一变。城下潇江。北合于湘。西入湘口。水愈清。西至于全州。为粤西形势之地。南至于兴安。有海阳山。半山有分水岭。山脊流水。可以泛舟。至岭而分。其北流者为湘江。南流者为漓江。一水而相离。故曰湘漓也。予自长沙溯湘江至永全。挽舟直上。如登峻。山腰回舟。转入漓江。下桂林。如建瓴。源泉混混。咫尺分流。而北入北海。南入南海。其岭之高可知矣。南过灵川。至于桂林。过夏。时时跨马出游郊垧。负郭山水之胜皆见之。兹行也。在桂林之日为久。猺苗土獞。蚺蛇山羊。锦鸡孔雀。黑白之猿。荔枝佛手之树。黄皮白蜡之林。芭蕉之心。长大如椽。天雨之花。其红射日。可谓见所未见。独其俗凶悍褊小。嗜利好杀。天地之灵。钟于物而不钟于人。何哉。七月暑退。登舟返棹。北至于长沙。西有岳麓山。其巅有道乡台。昔邹志完谪长沙。守臣温益逐之。雨夜渡江宿于此。后张敬夫为之筑台。朱子题曰。道乡。道乡者志完之别号也。
凡地之美恶。视乎其人。不择地而安之。皆可安也。予过五岭。泛三江。望九嶷。历百越。皆古迁客骚人。痛哭流涕之所。入而游焉。花鸟水石。皆有会心。比及长沙。山林雅旷。水土平良。已如更始余民。复睹司隶雍容。贾太傅乃不自克。而抑郁以死。语云。少不更事。太傅有焉。北过橘州。昔范质夫南谪。夫人每骂章惇。过橘州舟覆。公自负夫人以出。徐曰。此亦章惇为之耶。予性褊。服膺范公以自广。今过其地。想见其为人。过黄陵。入洞庭。浩浩荡荡。四无涯涘。吾游行天下。山吾皆以为卑。水吾皆以为狭。非果卑与狭也。目能穷其所至。则小之矣。物何大何小。因其所大而大之。则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莫不小。苏子瞻曰。覆杯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其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闲。有方轨八达之路乎。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闲也。犹杯水也。舟犹芥也。人犹蚁也。吾乌知蚁之附芥。不以为是乘槎浮海。及其水涸而去。不以为是海变桑田耶。四海虽广。应亦有涯。目力不至。则望洋而叹。因所大而大之耳。今在洞庭。吾目力穷焉。即以洞庭为吾之海可也。北出泾河口。入岷江。西北一望。荆襄汉沔。沃野千里。似燕赵两河之间。洋洋乎大国之风也。江南岸为临湘嘉鱼蒲圻之境。连延皆山。赤壁在嘉鱼。雄峙江浒。北至荆口。两山对峙。北曰沔口。沔口之北。西曰汉口。汉阳府也。东曰夏口。武昌府也。墉山为城。堑江为池。武昌城内包三山。汉阳城内有两湖。汉阳城外有大别山。予尝登大别之巅以望三楚。荆衡连镇。江汉朝宗。水陆之冲。舟车辐辏。百货所聚。商贾云屯。其山川之雄壮。民物之繁华。南北两京而外。无过于此。然江漂湖汇。民多水患。盗贼乘之。楚俗悍轻。鲜思积聚。山薮水洳。流民鸠处。其人率窳庞杂而难治。亦可虑也。北入孝感。北出武胜关。右列方城。左排穆陵。所谓冥阨之塞。北至于信阳。信阳古申国。东邻息申。息者楚之北门也。又东邻蔡。昔桓公侵蔡。蔡溃。遂伐楚。非上策也。由蔡至郢。崇山大小。不可胜计。所谓方城为城。汉水为池。无所用众。能伐楚者。莫如秦出武关。下汉川。则撤荆襄之藩篱。出三峡。下夷陵。则扼鄂岳之要害。故秦并六国。亦地势然也。北至于叶县。为沈诸梁之封邑。北渡汝水至襄城。西至禹州。大禹之封邑。北至告城。古阳城地也。临颍水。面箕山。负嵩岳。左城皋。右伊阙。祟山四塞。清流潆洄。其高平处。有周公测影台。巨石屹立。高可七尺。下方五尺。上方三尺。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影以求地中。日南影短。日北影长。日至之影。尺有五寸。即此也。北至登封。介嵩山太少二室之间。太室之巅。栉比若城垣。少室之。直起若台观。虽无岱宗衡华之高奇。而气象雍容。神彩秀朗。有如王者。宅中居正。端冕垂绅。以朝万国。不大声色而德意自远。中岳庙在太室之南。少林寺在少室之北。尽山岳之奇丽。非笔舌所能传也。出嵩山渡洛水。至偃师道中。北有缑山。北上北邙。望见洛阳。由孟津渡河至孟县。孟县者。河阳也。北渡沁水。上太行。太行之上。首起河内。尾抵苏辽。碣石恒山析城王屋。皆太行也。实天下之至险。登太行而四望。九州岛之区。可以历指。所谓天下之中。地之腹也。过太行而北。则吾山西境矣。总而计之。天下大势。水归二漕。山分三干。河出昆仑。江源岷蜀。始于西极。入于东溟。大河以北。水皆南流。大江以南。水皆北注。汉南入江。淮北入河。虽名四渎。犹之二也。太行九边。西接玉门。东抵朝鲜。是为北干。五岭衡巫。西接嵋。东抵会稽。是为南干。岷嶓华嵩。是为中干。岱宗特起。不与嵩连。亦中干也。北方水位。故燕秦三晋之山色黑而陂陀若波。东方木也。故齐鲁吴越之山色青而森秀若林。楚南闽粤。尖而土赤。粤西黔蜀。石白而形方。天有五行。五方应之。江性宽缓。河流湍急。焦白鄱红。洞庭澄清。其大较也。斯行也。
四海滨其三。九州岛历其七。五岳睹其四。四渎见其全。帝王之所都。圣贤之所处。通都大邑。民物之所聚。山川险塞。英雄之所争。古迹名胜。文人学士之所歌咏。多见之焉。独所谓魁奇磊落。潜修独行之士。或伏处山巅水湄。混迹渔樵负贩之中。而予概未之见。岂造物者未之生耶。抑吾未之遇耶。抑虽遇之而不识耶。吾憾焉。然苟吾心之善取。则于山见仁者之静。于水见智者之动。其突兀汹涌。如睹勇士之叱。其沦涟娟秀。如睹淑人君子之温文也。然则谓吾日遇其人焉可也。抑又思之。天地之化阴阳而已。独阴不生。独阳不成。故大漠之北不毛。而交广以南多水。文明发生。独此震旦之区而已。北走胡而南走越。三月而可至。昆仑至东海。半年之程耳。由此言之。大块亦甚小也。吾以二月出都。河北之地。草芽未生。至吴而花开。至越而花落。入楚而栽秧。至粤而食稻。粤西返棹。秋老天高。至河南而木叶尽脱。归山右而雨雪载途。转盼之闲。四序环周。由此言之。古今亦甚暂也。心不自得而求适于外。故风景胜而生乐。性不自定而寄生于形。故时物过而生悲乐。宁有几而悲无穷期焉。吾疑吾之自立于天地者无具也。宋景濂曰。古之人如曾参原宪。终身陋室。蓬蒿没户。而志竟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何也。毋亦有得于山水之外者乎。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老子曰。不出户。知天下。非虚言也。为地所囿。斯山川有畛域。为形所拘。斯见闻有阻抑。果其心与物化而性与天通。然则自兹以往。吾可以不游矣。而吾乃无时不游也已。
此篇之所以入选之旨。具见前篇张氏游说中矣。古者男子生而有四方之志。惟二十以前。博学不教。内而不出。及三十而后。则友天下之士。出门交有功。固断不可少者矣。太史公自所学。而以浮江淮。登会稽为言。邴原游学四方。乃成名儒。明儒胡敬斋。晚年自以足迹不出乡里。无以广其见闻。发其志意。乃游吴越楚粤而后返。以此为游。夫岂犹夫世俗之守瓮牖与夸结驷者乎。故以二篇附于师友之后云。
皇朝经世文编卷七
治体一原治上
善化贺长龄耦庚辑
王霸辨
俞长城
王霸之辨何辨乎。辨之于心也。汉宣帝曰。汉家之法。以王霸杂之。夫纯则王。杂则霸。安有王杂乎霸者。明太祖论汉曰。高帝创业。未遑礼乐。孝文当复三代之旧。乃逡巡不为。故治不古若。夫道德仁义体也。礼乐刑政用也。无体有用。徒文具耳。乌得王。然则二君之言。非特不能致于王。并不知王霸之道者也。心有诚伪则治有纯杂。王道之行。如黄河发源于昆仑。历积石。下龙门。达乎九州岛而放乎四海。分为川渎。决为浸泽。盈为沟浍。聚为井泉。其出无穷。而其流不息。有本故也。七八月之雨集。来易盈而去易竭。无本故也。王之与霸亦然。治显者自微始。治外者自内始。治疏者自亲始。治远者自近始。明此而王道之本末可知矣。夫使舍其本而徒务其末。则养民莫若井田。教民莫若学校。固宗藩莫若封建。辅元良莫若豫教。求人才莫若乡举里选。阜财用莫若重农抑商。厚风俗莫若先礼后刑。来远人莫若修文偃武。凡此数者。三代以后。皆能仿其意而行之。而终不能致于王。何也。如徒以末而已。则禁内侍干政而珰祸息。戒母后临朝而戚属衰。收兵权而藩镇弱。重台谏而专擅杜。严边备而不庭服。宽赋役而盗贼止。凡此数者。三代以后优为之。而终不能进于王。何也。今夫周官者。古今治法之全也。然周公制之以治周则王。管仲变之以治齐则霸。商鞅废之以治秦则强。王安石复之以治宋则乱。岂其法之有异哉。心之有不同也。喜怒哀惧爱恶欲。王道之源。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王道之纲。源深则流远。纲举则目张。故为人君者。必正其心于平居无事之时。而尽其诚于人伦日用之大。然后推之天下。礼乐刑政。莫不毕举。而王道四达。霸者本之不图。而规规于法制之末。饰于昭明而偷于闇昧。勤于变乱而怠于治安。慎于重大而失于几微。成于少壮而败于老耄。其善者不过偏陂驳杂之治。而下之或不免于乱亡。揆之王道。相去远矣。予尝谓三代以前无霸。三代以后无王。桓文霸也。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亦霸也。等而上之。周宣王亦霸也。秦穆作书悔过。近于古人。而三置晋君以为德。其伪亦甚也。故尚书录秦穆。志秦兴宣王。志周衰也。周宣秦穆。其王霸升降之会乎。夫人主之患。莫不始于有为。Y也。国语而终于不继。当其始也。如日之方升。如月之方生。如木之方长。如水之方达。如火之方然。志盈气溢。不难侈言道德。而粉饰仁义。迨乎功已成。年已老。岁月有限。而嗜好可娱。则向之所谓道德仁义者。一旦而弃之矣。若此者。由其以血气为主。而无义理以养之。故血气盛则盛。血气衰则衰。此其弊不在于怠荒之日。而在乎奋励之初。故人言汉高不事诗书而霸。然光武投戈讲艺而亦霸。唐太宗闺门不肃而霸。然明太祖修女诫严宫政而亦霸。宋太祖。W乘势窃位而霸。然昭烈仗义讨贼而亦霸。所谓王与霸。特在于心辨之。而区区事为之固不足以定之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以至治国平天下。此自然之理。而必至之势也。今而曰。物不必格也。知不必致也。意不必诚。心不必正。而身不必修也。我治天下而已耳。是犹不踰跬步。而欲至千里。吾见其不能及也。是犹不阶尺寸。而欲登万仞。吾见其不能上也。高宗肜日。定祀典耳。祖已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以为王不格则祀典不得而定也。旅獒郄贡献耳。召公曰。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以为不衷于道。则贡献不得而却也。周公告成王曰。厥或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不啻不敢含怒。以为怒苟含。则始虽或忍之。而终必发也。古之王者于敬小慎微之中。皆有正本清源之学。故过日去而善日臻。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董子曰。正君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君心正则虽节目疏阔。不害其为王。君心不正。则虽治具毕张。不免于为霸。故三代以前无霸。而三代以后无王也。汲黯谓武帝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嗟乎。人主之患莫大于多欲。夫所谓欲者。岂必声色货利之悦人也哉。苟安欲也。欲速欲也。好名亦欲也。麤既入于声色货利。而精犹蹈于苟安欲速好名。则善自外入。不自中生。故势不可久也。今自中主以上。莫不有为善之心。而不能致于王者。惟其无以充之也。唐肃宗外能克复两京。而内无以安上皇。宋太宗生能身致太平。而死无以见杜后。汉武之才过文景。而卒不得免戾太子之死。唐开元之治比贞观。而终不能庇杨贵妃之诛。则能推不能推之效也。唐太宗始用魏征。既死而仆其碑。明神宗师事张居正。旋籍灭其产。岂始明而终暗哉。亦以心本不正。特勉强以从之耳。善为主。恶为客。则恶不能攻。恶为主。善为客。则善不能固。故霸足以致治。亦足以致乱。治乱之机。一反手间耳。譬之患痈。毒在腹心。而治之乃在皮毛。遏之愈久。其毒愈深。一发而溃则死矣。然则所谓正心者。何如也。曰。治之纯杂在诚伪。心之存亡在敬肆。敬则未有不诚者也。肆则未有不伪者也。曰。正心而不求治法。无乃入于黄老之学乎。曰。黄老之学。荡佚其心而不存者也。王者之治。检持其心而不失者也。且夫正也者。岂徒正之也哉。正身则心在身。正家则心在家。以之正国正天下。则心在国与天下。心贯万事而无有不谨无有不实。则王也。故曰王霸之辨。辨之于心也。
去争论
钱维城
天下之患。皆起于争。而争起于不平。吾不能去天下之争。平其不平者而已矣。在易坤上艮下为谦。其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损山之高。以益地之卑。而地无不平。故必裒[己](已)之多。以益人之寡。乃可以称物而平施。夫地上有山。此地之不平也。然而不争者。谓非取彼之所有以附此也。山高于地。而地大于山。大与高相称。其象曰。厚下安宅。下厚而宅乃安矣。然犹必损山益地而始为谦。可知剥下以奉上者之必争而不安也。吾观世之所谓谦者。坐次行立。节之小者也。伛偻鞠躬。再拜揖让。语剌剌不休。及事有小利益。辄争先焉。虽亲戚有不顾。是谓有谦之名。无谦之实。愈谦且愈争耳。好利者人之情也。好名者亦人之情也。饰谦之名。以攘利之实。是争固争。谦亦争也。且谦亦安得有其实哉。千金在前。郄而不顾。是让也。非谦也。让者有所不受。而谦者在于能施。不受不过无损于人。能施则且有损于[己](已)。夫不取人之有以自殖。千百中无一二人。而况能损己以益人耶。圣人以为人之不能谦。犹山之不能平。故曰地中有山。谦。惟谦者人情之所不能。故天下多不平。多不平。故多争。多争。故多乱。圣人虑乱之不可弭。而人情之不可不平也。故归其责于君子。而推其应于天地鬼神。天地鬼神。果何爱乎谦哉。人情之所好恶。则天地鬼神。亦好恶之而已耳。故君子之于治也。小则损其财。大则损其心。吾损吾财。乃可以平天下之财。吾损吾心。乃可以平天下之心。大学曰。絜矩而天下平。平者。平其不平者也。
持满论
钱维城
天下之事。百变不能言也。言其已然者而已。天下之患。百变不能知也。知其必然者而已。春霪雨秋晴。暑极则风。郁热乃雨。气寒则冰。天地之气且然。况人事乎。人生四十。所见者三世。六十以上。行业已着。善恶已分。吾以知其子孙。十六以下。学业未成。血气未定。吾以信其祖父。人好内则以瘵死。好酒则以死。暴疾死。此不独智者知之也。然而有不尽然者。此不可知也。夫不可疸死。好强则以知而不知。必可知而后知。则无为贵智矣。今夫天人相应之数。不必其适相值也。要在适相当耳。贾人挟赀以求利。百物惟所置。酌其盈虚。权其轻重。锱铢无爽。若是者谓之相值。及其售也。物急则速。物缓则滞。本大者利厚。本小者利微。若是者谓之相当。人不能以相值者。责报于天。天自以其相当者。阴赋于人。惟其相当。故不必其相值也。事变之来。每在所备之外。非必智虑有所不及也。事未至而虑及之。则天且奔命于人而无权。故天之乘人也。每于意之所疏而事之所反。忧在内者患在外。忧在外者患在内。以严著者以宽败。以缓称者以暴亡。往往然矣。圣人不务为弭患之术。而惟求无致患之隙。务使天与吾相安而不相乘。所谓无致患之隙者。何也。弊也起于所偏而萌于极盛。日中则昃。月盈则蚀。满招损。谦受益。天之道也。处盛而矜。则患必中之。圣人持之以危。故曰。危者安其位者也。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注水满杯而复斟之。则未知其流之于此乎。于彼乎。而溢则必矣。夫盛满之为患。而骄矜之取败。夫人而知之。而贤智不免者。暇豫则智计不生。而危苦之言不能入也。故言其已然。则言可尽也。知其必然。则知不必尽也。
权实
唐甄
天下奚治。令行则治。天下奚不治。令不行则不治。令不行者。文牍榜谕。充塞衢宇。民若罔闻。吏委如遗。民吏相匿。交免以文。格而不达。举而易废。始非不厉实也。既则怠。久则忘。本政之地。亦且自废而自掩之。是以百职不修。庶事不举。奸敝日盛。禁例日繁。细事纠纷。要政委弃。譬之树木。傍丛樛。而枝干枯朽矣。当是之时。皆谓在位无贤也。行政不善也。良策无出也。是犹牵车者。但求厚载而不顾毂之利转也。若如今之致行者。虽官皆圣哲。政皆尽善。使闳夭散宜生之属。议为宪令。周公裁之。召奭贰之。史佚文之。布于天下。亦不能少有补救也。会稽之东。有石氏者。其季女病痞。迎良医治之。久而不除。谢医使去。其父思之。以为是良医也。奈何疗之而病不除。他日窃窥之。见其举药不饮。而覆于下也。乃复迎医。进以前药。三饮之而疾已。夫国有善政。而德泽不加于民者。政虽善。未尝入民也。犹石季之饮药也。十口之家。主人虽贤。然令不行于子。则博奕败趋。令不行于仆。则析汲不勤。令不行于妾。则壶餐不治。令不行于童子。则庭粪不除。以此为家。其家必索。况天下之大乎。骏马病躄。不如驽马之疾驰。勇士折肱。不如女子之力举。是以圣人贵能行也。昔者唐子之治长子也。其民贫。终岁而赋不尽入。璩里之民。五月毕纳。利蚕也。乃询于众曰。吾欲使民皆桑可乎。皆曰。他方之士。不宜桑。若宜之。民皆树桑。毋俟今日矣。遂已。他日游于北境。见桑焉。乃使民皆树桑。众又曰。昔者阿巡抚令树榆于道。鞭笞而不成。今必不能。不听。违众行之。吏请条法。示于四境。唐子笑曰。文示之不信于民也久矣。乃择老者八人。告于民。五日而遍。身往告于民。二旬而遍。再出。遇妇人于道。使人问之曰。汝知知县之出也。奚为乎。曰。以树桑。问于老者。老者知之。问于少者。少者知之。问于孺子。孺子知之。三百五十聚之男女。无不知之者。三出入其庐。慰其妇。抚其儿。语以璩里之富于桑不可失也。一室言之。百室闻之。三百五十聚之男女无不欲之者。唐子曰。可矣。乃使璩民为诸乡师。而往分种焉。日省于乡。察其勤怠。督赋听讼因之。不行一檄。不挞一人。治虽未竟也。乃三旬而得树桑八十万。长子小县也。树植易事也。必去文而致其情。身劳而信于众。乃能有成。夫多文藏奸。拂情易犯。不亲难喻。无信莫从。所从来久矣。是以治道贵致其实也。臣奏入。下于有司。公卿集议。复奏行之。其所行者。着为故事。因时增易。百职准以决事。自汉以来皆然。舍是无以为政。然有治不治者。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若徒以文也。譬之优偶之戏。衣冠言貌。陈事办理。无不合度。而岂其实哉。以娱人之观听也。
君有诏旨。臣有陈奏。官有文书。市有牓谕。此文也。此藉以通言语。备遗忘耳。奚足恃乎。君臣相亲。朝夕无间。饮食作坐同之。如匠之于器。日夜操作。则手与器相习。而无不如意。主臣一心。夜思蚤谋。无谋不行。无行不达。三月必达。终岁必效。三年必成。五年必治。十年必富。此实也。苟无其实。则谨守成法者。败治之公卿也。明习律令者。败治之有司也。工于文词。娴于言貌者。败治之侍臣也。三者非不美也。而专尚焉。则表暴日厚。忠信日薄。察于内外。称职常多。核其行事。无过可举。问其治功。则无一事之善成。无一民之得所。上下相蒙。以成苟免之风。虽有志之士。亦将靡然而不得自尽其情。此治化之所以不行也。虽然。行难矣。近与远异风。少与众异势。门庭之内。常不尽见。伯仲之间。亦有异心。况天下之大乎。海内之地。为府百六十二。为州二百二十。为县千一百六十。必官其地治其事者。皆如长子之树桑。而后天下乃治。是不亦难乎。权者圣人之所藉以妙其用者也。今夫与一人期。至者十八。与三人期。毕至者十五。与九人十八期。毕至者十一。何则。权不在也。大将居中。提兵十万。副参游守都总以及队百什伍之长。转相贯属。如驱羊。赍生赴死。不敢先后。何则。权在也。乘权之利。如轴转轮。乘权之捷。如响应声。乘权而不能行。耻莫甚焉。官有万职。君惟一身。贤君之用官。如大将之御众。以一用十。以十用百。以百用千。以千用万。是则君之用者有万。而凭之者惟十。约而易操。近而能烛。夫尊卑次属。职之恒也。而奚有异。不善用之。则万职之利。转而奉之于十。善用之则十职之修。转而布之于万。十职能修。泽及海内。其功大。功大者赏厚。十职不正。毒及海内。其罪大。罪大者刑重。此舜所以诛四凶也。人有甚爱其子者。使妾母之。而妾不恤。教之不从。则骂之。骂之不从。则挞之。挞之不从。则去之。改而后已。夫人情之爱莫甚于妾。人生之重莫过于母。次于妻者又莫贵于妾。而轻于去之者。何也。不去则爱不及于子也。此言虽小。可以喻大。夫人臣之爱。未必昵于妾也。人臣之重。未必过于子之母也。人臣之贵。未必等于妾也。乃爱之而不忍伤之。重之而不敢拂之。贵之而不能抑之。斯人也。未尝操刃。而百千万亿之刃。肆行杀伤。有不期然而然者。当是之时。虽上有贤君。惠泽日施。宽恤日行。考绩日严。流杀日具。而民常苦生而甘死。夫雨露至渥也。不能入陶穴而滋生。泉流至泽也。不能越堤防而灌溉。何则。有隔之者也。是故善为政者。刑先于贵后于贱。重于贵轻于贱。密于贵疏于贱。决于贵假于贱。则刑约而能威。反是则贵必市贱。贱必附贵。是刑者交相为利之物也。法安得行。民安得被其泽乎。恩义之大。莫如君臣。亲臣为腹心。政臣为股肱。疆臣为拇指。庶臣为毛发。戎臣为衣履。是以人君之待其臣。安富同乐。疾病同戚。厚之至也。声色不和。贫劳不恤。犹为亢而少恩。况加之以刑罚乎。此以待良臣也。若夫专利蔽主。阿私党邪。是民之雠。国之贼也。若之何不刑。爱德为祥。爱杀人之人。斯为爱乎。忍德为凶。忍于杀人之人。斯为忍乎。刑不可为治也。而亦有时乎为之者。以刑狐鼠之官。以刑豺狼之官。而重以刑匿狐鼠养豺狼之官。国有常刑。有变刑。常刑者。律刑也。有司议之。人主不敢私。变刑者。雷霆之威也。英主神之。臣不得与。常刑以齐小民。变刑以治元恶。元恶之臣。多援要誉。其罪难见。察之而不得其罪。质之而不得其罪。速之狱而不得其罪。非雷霆之用。何以治之。德外无治。不言德而言刑者。犹医之治寒疾也。不郄谷而饮药。其人必危。疾愈。郄药而反谷也。不远矣。
富民
唐甄
财者国之宝也。民之命也。宝不可窃。命不可攘。圣人以百姓为子孙。以四海为府库。无有窃其宝而攘其命者。是以家室皆盈。妇子皆宁。反其道者。输于幸臣之家。藏于巨室之窟。蠹多则树。痈肥则体敝。此穷富之源。治乱之分也。虐取者取之一金。丧其百金。取之一室。丧其百室。兖东门之外。有鬻羊餐者。业之二世矣。其妻子佣走之属。食之者十余人。或诬其盗羊。罚之三石粟。上猎其一。下攘其十。盡鬻其釜甑之而未足也。遂失业而乞于道。此取之一金。丧其百金者也。潞之西山之中。有苗氏者。富于铁冶。业之数世矣。多致四方之贾。椎凿鼓泻担挽所藉而食之者。常百余人。或诬其主盗。上猎其一。下攘其十。其冶遂废。向之藉而食之者。无所得食。皆流亡于河漳之上。此取之一室。丧其百室者也。虐取如是。不取反是。陇右牧羊。河北育豕。淮南饲鹜。湖滨缫丝。吴乡之民编蓑织席。皆至微之业也。然而日息岁转。不可胜算。此皆操一金之资。可致百金之利者也。里有千金之家。嫁女娶妇。死丧生庆。疾病医祷。燕饮赍馈。鱼肉果蔬椒桂之物。与之为市者众矣。缗钱锱银。市贩贷之。石麦斛米。佃农贷之。匹布尺帛。邻里党戚贷之。所赖之者众矣。此藉一室之富。可为百室养者也。海内之财。无土不产。无人不生。岁月不计而自足。贫富不谋而相资。是故圣人无生财之术。因其自然之利而无以扰之。而财不可胜用矣。今夫柳。天下易生之物也。折尺寸之枝而树之。不过三年而成树。岁翦其枝以为筐筥之器。以为防河之埽。不可胜用也。其无穷之用。皆自尺寸之枝生之也。若其始植之时。有童子者拔而弃之。安望岁翦其枝以利用哉。其无穷之用皆自尺寸之枝绝之也。不扰民者。植枝者也。生不已也。虐取于民者。拔枝者也。绝其生也。虐取者谁乎。天下之大害莫如贪。盖十百于重赋焉。穴墙而入者。不能发人之密藏。刃而进者。不能夺人之田宅。御旅于涂者。不能破人之家室。寇至诛焚者。不能穷山谷而四海。彼为吏者。星列于天下。日夜猎人之财。所获既多。则有陵已者。负箧而去。既亡其上。复取于下。转亡转取。如填壑谷。不可满也。夫盗不尽人。寇不尽世。而民之毒于贪吏者。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以数十年以来。富室空虚。中产沦亡。穷民无所为赖。妻去其夫。子离其父。常叹其生之不犬马若也。今之为吏者。一袭之裘。值二三百金。其它锦绣视此矣。优人之饰。必数千金。其它玩物视此矣。金琖银罂。珠玉珊瑚。奇巧之器。不可胜计。若是者为之能吏。巿人慕之。乡党尊之。教子弟者劝之。有为吏而廉者。出无舆。食无肉。衣无裘。谓之无能。巿人贱之。乡党笑之。教子弟者戒之。贪之锢人心也甚矣。治布帛者。漂则白。缁则黑。由今之俗欲变今之贪。是求白于缁也。治贪之道。赏之不劝。杀之不畏。必渐之以风。礼曰。知风之自。昔者明太祖衷襦之衣。皆以梭布。夫衣可布。何必锦绣。器可瓦。何必金玉。粱肉可饱。何必熊之蹯。玉田之禾。吾闻明之兴也。吴之民。不食粱肉。闾阎无文采。女至笄而不饰。巿不居异货。宴宾者不兼味。室无高垣。茅舍邻比。吴俗尚奢。何朴若是。布衣之风也。人君能俭。则百官化之。庶民化之。于是官不扰民。民不伤财。人君能俭。则因生以制取。因取以制用。生十取一。取三余一。于是民不知取。国不知用。可使菽粟如水火。金钱如土壤。而天下大治。为君之乐。孰大于是哉。
尚朴
唐甄
孙子问于唐子曰。圣人之于天下。何由而治乎。唐子曰。毋立教名。毋设率形。使民日由善而不知。孙子曰。请闻其要。唐子曰。其尚朴乎。朴者天地之始气。在物为萌。在时为春。在人为婴孩。在国为将兴之候。奢者天地之中气。在物为茂。在时为秋。在人为老多欲。在国为将亡之候。圣人执风之机以化天下。其道在去奢而守朴。家无涂饰之具。民鲜焜耀之望。尚素弃文。反薄归厚。不令而行。不赏而劝。不刑而革矣。孙子曰。民既苦于礼义。不可强而从。则民之趋于奢也。亦如水之下壑也。何以能逆而反之乎。曰。请征诸故迹。昔者秦奢而汉朴。及其治也。世多长者之行。隋奢而唐朴。及其治也。锦绣无所用之。夫二代之君。未闻尧舜之道也。与其将相起于微贱。鉴亡国之弊。以田舍处天下。人之化之则若此。岂惟君天下者哉。卿大夫亦有之。荆人炫服。有为太仆者。好墨布。乡人皆效之。帛不入境。染工远徙。荆之尚墨布也。则太仆为之也。岂惟卿大夫哉。匹夫亦有之。陈友谅之父好衣褐。破蕲。不杀衣褐者。有洛之贾在蕲。以褐得免。归而终身衣褐。乡人皆效之。帛不入境。染工远徙。洛之尚褐也。则贾为之也。縠帛衣之贵者也。布褐衣之贱者也。贵贵贱贱人之情也。有望人焉。反之能使一乡之人贵其所贱。而贱其所贵。风之移人若斯之神也。洛贾且然。况太仆哉。太仆且然。况万乘之君哉。孙子曰。敢问行之之方。曰。先贵人去败类可以行矣。先贵人若何。曰。捐珠玉。焚貂锦。寡嫔御。远优佞。卑宫室。废苑囿。损羞品。郄异献。君既能俭矣。次及帝后之族。次及大臣。次及百职。莫敢不率。贵人者。万民之望也。贵之所尚。贱之所慕也。贵尚而贱不慕。世未有也。去败类若何。曰。吾尝牧羊于沃州之山。羊多病死。有教之曰。一羊病则羊皆败。子必谨视之。择其病者而去之。不然。且将尽子之。从其言而羊乃日蕃。治天下亦然。好名者。无才而人称其才。无德而人称其德。使人巧言令色。便媚取合。而失其忠信之情。是败类之人也。多言者。以议论害治。以文辞掩道。以婞直乱正。使人尚浮夸而丧其实。是败类之人也。此二者。表伪之旗也。雕朴之刃也。诗曰大风有隧。贪人败类。是故善为政者。务先去之也。孙子曰。始吾以为天下之难治也。今而后知天下之不难治也。苟达其情。无不可为也。唐子曰。天地虽大。其道惟人。生人虽多。其本惟心。人心虽异。其用惟情。虽有顺逆刚柔之不同。其为情则一也。是故君子观于妻子而得治天下之道。观于仆妾而得治天下之道。观于身之骄约家之视效而得治天下之道。先人有言曰。语道莫若浅。语治道莫若近。请举其要。古之贤君虽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存心若赤子。处身如农夫。殿陛如田舍。衣食如贫士。海内如室家。微言妙道不外此也。
六善
唐甄
句汇问为政之道。唐子曰。六善备。可以为政矣。何为六善。曰。违己。从人。慎始。循中。期成。明辨。是为六善。尧舜圣人之隽也。者乎。书曰W犹不敢自用。而况圣不及尧舜者乎。况贤远于尧舜者乎。况不贤不见尧舜之履。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之非道。逆己非逆。逊己非逊。勿己之是。惟道之归。是谓违己。天下有天下之智。一州有一州之智。一郡一邑。有一郡一邑之智。所言皆可用也。我有好不即人之所好。我有恶不即人之所恶。众欲不可拂也。以天下之言谋事。何事不宜。以天下之欲行事。何事不达。诗曰。先民有言。询于刍荛。人无贤愚。皆我师也。是谓从人。凡事见以为可。而其中有不可者焉。见以为不可。而其中有可者焉。惟一再思之。更覆思之。不必上智。其端必见。其识必及。若不思而遂行之。其为悔也后矣。不思而遂不行。其为惜也多矣。发政如发矢。矢发不可复反。政发不可复收。书曰。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鹄之度在目中。不省则不见也。是谓慎始。始非不慎也。迨其后有欲速而不达者。有厌倦而若忘者。遂有中道而废者矣。中道而废则民多玩。后虽有作。不可为矣。诗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又曰。不震不动。不戁不竦。言不欲速也。毋厌倦也。如农夫之耕耘。四时不失序焉。日月见其长焉。是谓循中。始既已慎矣。中既已循矣。而有不保其终者。小器易盈。志满则骄也。宣王中兴之君也。及其德衰。而小雅之刺者三章。桓公五霸之盛也。及其气矜。而葵邱之叛者九国。不啻此也。书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武王圣人也。召公犹虑其服九彝八蛮。或启侈心。而进一篑之戒。而况德本中人。智一官者乎。是故政必期于有成也。无枢易拔。无轴易脱。不可谓违己。左言则左。右言则右。不可谓从人。卿士盈廷。发难不已。不可谓慎始。牓牒申命。日遵岁结。不可谓循中。考绩多良。治功不见。不可谓有成。若是者辨之不明故也。集人成己。始终一贯。物不能蔽。人不能欺。功之成不于成成。立志发令。已立其成。明辨于此。而后六善备焉。六善备。可以为政矣。
大命
唐甄
岁饥。唐子之妻曰。食无粟矣。如之何。唐子曰以粞。他日不能具粞。曰。三糠而七粞。他日犹不能具。其妻曰。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曰。然则七糠而三粞。邻有见之者。蹙额而吊之曰。子非仕者与。何其贫若此也。意者其无资身之能乎。唐子曰。不然。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其在涸泽之中。则不得其所为生。以江河之水广。涸泽之水浅也。今吾与子在涸泽之中。故无所资以为生也。子曷以吊我者吊天下乎。唐子行于野。见妇人祭于墓而哭者。比其反也犹哭。问何哭之哀也。曰。是吾夫之墓也。昔也吾舅织席。终身有余帛。今也吾夫织帛。终身无完席。业过其父。命则不如。是以哭之哀也。唐子慨然而叹曰。是天下之大命也。夫昔之时。人无寝敝席者也。今之时。人鲜衣新帛者也。唐子曰。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及其不平也。此厚则彼薄。此乐则彼忧。为高台者。必有洿池。为安乘者。必有茧足。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之获。犹食之而不甘。吴西之民。非凶岁为麦粥。杂以荍秆之灰。无食者见之。以为是天下之美味也。人之生也。无不同也。今若此不平甚矣。提衡者权重于物则坠。负担者前重于后则倾。不平故也。是以舜禹之有天下也。恶衣非食不敢自恣。岂所嗜之异于人哉。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
平均篇
龚自珍
龚子曰。有天下者。莫高于平均之尚也。其邃初乎。降是安天下而已。又降是与天下安而已。又降是食天下而已。最上之世。君民聚醵。然三代之极其犹水。君取盂焉。臣取勺焉。民取焉。降是则勺者下侵矣。者上侵矣。又降则君取一石。民亦欲得一石。故或涸而踣。石而浮。则不平。甚涸而踣。则又不平甚。有天下者曰。吾欲为邃初。则取其浮者而挹之乎。不足者而注之乎。则然喙之矣。大略计之。浮不足之数。相去愈远。则亡愈速。去稍近。治亦稍速。千万载治乱兴亡之数。直以是券矣。人心者。世俗之本也。世俗者。王运之本也。人心亡则世俗坏。世俗坏则王运中易。王者欲自为计。盍为人心世俗计矣。有如贫相轧。富相耀。贫者阽。富者安。贫者日愈倾。富者日愈壅。或以羡慕。或以愤怨。或以骄汰。或以啬吝。浇漓诡异之俗。百出不可止。至极不祥之气。郁于天地之间。郁之久。乃必发为兵燹。为疫疠。生民类。靡有孑遗。人畜悲痛。鬼神思变置。其始不过贫富不相齐之为之尔。小不相齐渐至大不相齐。大不相齐即至丧天下。呜呼。此贵乎操其本原。与随其时而剂调之。上有五气。下有五行。民有五丑。物有五才。消焉息焉。渟焉决焉。王心而已矣。是故古者天子之礼。岁终。大师执律而告声。月终。太史候望而告气。东无陼水。西无陼财。南无陼粟。北无陼土。南无陼民。北无陼风。王心则平。听平乐。百僚受福。其诗有之曰。秉心塞渊。騋牝三千。王心诚深平。畜产且腾跃众多。而况于人乎。又有之曰。皇之池。其马歕沙。皇人威仪。其次章曰。皇之泽。其马歕玉。皇人受谷。言物产蕃庶。故人得肄威仪茹内众善有善名也。太史告曰。东有陼水。西有陼财。南有陼粟。北有陼土。南有陼民。北有陼风。王心则不平。听倾乐。乘欹车。握偏衡。百僚受戒。相天下之积重轻者而变易之。其诗有之曰。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又曰。度其夕阳。言营度也。故积财粟之气滞。滞多雾。民声苦。苦伤惠。积民之气淫。淫多雨。民声嚣。嚣伤礼义。积土之气耗。耗多日。民声浊。浊伤智。积水积风。皆以其国瘥昏。官所掌也。且夫继丧亡者福禄之主。继福禄者危迫之主。语百姓日。尔惧兵燹乎。则将起其高曾于九京而问之。惧荒饥乎。则有农夫在。上之继福禄之盛者难矣哉。龚子曰。可以虑矣。可以虑。可以更。不可以骤。且夫唐虞之君。分一官。事一事。如是其谆也。民固未知贸迁。未能相有无。然君已惧矣。曰。后世有道吾民于富者。道吾民于贫者。莫如我自富贫之。犹可以收也。其诗曰。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夫尧固甚虑民之识知以违吾则也。水土平矣。男女生矣三千年以还何底之有。彼富贵至不急之物。贱贫者犹且筋力以成之。岁月以靡之。舍必有贾。三十家之城必有商。若服妖[是则贱贫且无所托命。然而五家之堡必有肆。十家之之肆。若食妖之肆。若翫好妖之肆。若男子咿唔求爵禄之肆。若盗圣贤巿仁谊之肆。若女子鬻容之肆。肆有魁。贾有枭。商有贤桀。其心皆欲并十家五家之财而有之。其智力虽不逮。其号既然矣。然而有天下者更之。则非号令也。有五挹五注。挹之天。挹之地。注之民。挹之民。注之天。注之地。挹之天。注之地。挹之地。注之天。其诗曰。挹彼注兹。可以饎。岂弟君子。民之父母有三畏。畏旬。畏月。畏岁。有四不畏。大言不畏。细言不畏。浮言不畏。挟言不畏。而乃试之以至顺之法。齐之以至一之令。统之以至澹之心。龚子曰。有天下者。不十年几于平矣。
释左传
魏禧
礼者人之情。天理之节。天子逮匹夫。弗能渝焉。故弃礼必败。谦受益。知忧知惧免于难。故骄且肆必败。敏则有功。勤则不匮。故惰必败。决者事之断也。故需必败。君子不以呴呴为仁。不以仡仡为勇。故植妇人之仁衡匹夫之勇必败。重则慎。轻则脱。慎固脱离。故轻必败。人之有信。车之有轮辐也。故食其言必败。民困则畔。故亟作土。止戈为武。故好战必败。弛武备者张戎心。故忘战必败。兽困则木急苛役必败。厚味腊毒。多藏厚亡。故掊敛黩货必败。治国如治病然。而用小人。是饮酖酒以攻疾也。故退贤进不肖必败。人有谏臣拂士。犹瞽者有相。故愎谏怙过必败。万物本天。人本祖。故蔑祖慢神必败。人神之主也。有德则祥降之。无德则妖兴。故弃人道贤鬼者必败。刚不可恶。柔不可弱也。是谓一张一弛。故过刚必败过柔必败。民者邦本。天地之心。故虐用其民必败。传曰。女德无极。妇怨无终。故谋及妇人以男事女者必败。立国家必正纪纲。纲纪不立。则其败也。匉匉如崩土而不可维。故妻妾嫡庶长幼无纪必败。始进善。善缘善。始进不善。不善缘不善。故不豫教必败。四时之序。成功者退。故悀而不止必败。虿有毒。诗曰。民之失德。干糇以愆。故不勤小物惕近事必败。厝足之地不出。扶集于独梁则颠矣。故不谋远必败。书曰。惟事事乃其有备。故有恃而无备必败。机事不密则害成。故疏必败。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故翳贤德蔑强大必败。一人欲争则起。让则伏。是以相让则有余。争则不足。故争必败。君子瘠[己](已)以腴人。故削人自封殖者必败。亲亲天之合。披其枝者伤其心。故疏外骨肉夷同姓必败。天道福善祸淫。淫则乱。乱则祸生。故奸必败。语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自盘古以下无独君。故自用不用人必败。鱼不脱于渊。利器不可授人。故委柄不治者必败。松柏之生。薄云霓。立霜雪。震风凌雨不仆。茑萝施其末。则秋风下之。故因人成事不自立者必败。出赤心入人腹。则人乐死。故多疑必败。人心之不同如面焉。立如剧骖。●。而识其面。不亦难哉。故轻W其过续之信人必败。凡此之败。未有能一易此者。是故反其道则必兴。
书货殖传后
姚鼐
世言司马子长。因已被罪于汉。不能自赎。发愤而传货殖。余谓不然。子长见其时天子不能以宁静淡薄先海内。无校于物之盈绌。而以制度防礼俗之末流。乃令其民仿效淫侈。去廉耻而逐利赀。贤士困于穷约。素封僭于君长。又念里巷之徒。逐取十一。行至猥贱。而盐铁酒酤均输。以帝王之富。亲细民之役。为足羞也。故其言曰。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又次教诲之。整齐之。夫以无欲为心。以礼教为术。人胡弗宁。国奚不富。若乃怀贪欲以竞黔首。恨恨焉思所胜之。用刻剥聚敛。无益习俗之靡。使人徒自患其财。怀促促不终日之虑。户亡积贮。物力凋敝。大乱之故。由此始也。故讥其贱以绳其贵。察其贱以见其政。观其靡以知其敝。此子长之志也。且夫人主之求利者固曷极哉。方秦始皇统一区夏。鞭棰夷蛮。雄略震乎当世。及其伺睨牧长寡妇之赀。奉匹夫匹妇而如恐失其意。促訾啜汁之行。士且羞之。矧天子之贵乎。呜呼。蔽于物者。必逆于行。其可矣夫。
请译进大学衍义疏
顺治 年内翰林秘书院检讨徐必远
为请翻译有用儒书。恭呈备圣览以助 君德事。臣惟自古哲后。未有不留心圣学。而能兴起太平。永延历数者。况我 皇上首开姬箓。式启尧图。数月以来。 躬亲万几。仁育义正。史不胜书。诚尧舜之君。再见于今日。凡为人臣者。安敢不以尧舜其君之道进。臣自八月初六日入署后。见所翻通鉴。渐次就绪。勤敏从事。告完有日。顾通鉴一书。载前代得失兴废。以备观省。凡一代之始。大约由于亲君子。远小人。躬勤俭。爱民力。及其衰替日也。莫不由于亲小人。远君子。习奢靡。重赋敛。犹就一代言之也。至一主之身。其初与贤士正人。合心图治。则天心豫顺。民物丰亨。及治效少成。四方无虞。或耽于逸乐。渐失法度。或憸邪崇用。善政中止。或移情异学。或侈志武功。或经制烦匮。而言利之臣进。或民赋过重。而灾变之害兴。虽曰人心之易放实由学问之不恒。。载于通鉴。而圣学渊源。如所为W通鉴悉详记之。洵万世帝王以人为鉴之资也。然治乱之Y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不能探源端本。而一一言之者。纪事之书。不遑理之全也。惟宋臣真德秀所辑大学衍义。得内圣外王之正道。备六经列史之精华。举身心家国天命人情。无不撮其要领。上而主德修进。涵养熏陶。下至抚御机宜。罔不该贯。诚 宸座之良规。九重之宝鉴也。伏乞 天语涣发。命翻鉴之余。便将此书用心译进。俾 皇上万几之暇。时时 赐览。间召臣。相为质证。辨析其义。庶调养性情。宰御事物。用人行政之间。退处服习之际。必有日进日新。潜滋 睿德于不觉者。古训有曰。慎终于始。又曰。德惟一动罔不吉。臣谓 皇上圣心纯一。从容中道。天授之资。非人力所及。独圣学精微。愿加留意。 皇上一人之心法。将来 圣子神孙之心法也。 皇上今日之治统。将来万世千秋之治统也。关系匪小。借资必广。格心之益成。斯有本之化达矣。
殿试对策皇清文颖
马世俊
臣对。臣闻治天下者。当全盛之时。而为善建不拔之计。非破庸俗之论。以鼓豪杰之心。则其道无由。昔唐太宗与房魏论创业守成之难易。而曰。与我取天下者。知创业之难。与我安天下者。知守成之难。周书曰。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今天下正所谓兼创垂之盛。而持危乱之防者也。人才不可谓不盛。而未尽所以取才之方。吏治不可谓不肃。而未尽所以驭吏之道。惩贪不可谓不严。而未尽所以止贪之术。俗尚亦数变矣。而未尽所以靖俗之谋。兵制亦甚精矣。而未尽所以弭兵之要。故有谓今天下为已安已治。遂可晏然无事者。皆庸俗人之论也。臣窃尝见夫古来全盛之时。不可以数遇。而往往弊之所伏。即伏于其盛。而又窃尝慕夫贾谊之议。苏轼之对。皆能举一代之治。而断其何以治。何以乱。何以治而不乱。何以乱而复治。有一代之治。必有一代之才以应之。臣有志焉而欲陈久矣。今当拜献之始。岂可自诬其所学乎。天下文武之臣。莫不愿毕志竭忠以待用。人才亦已辐辏矣。而独谓未尽所以取才之方者何也。古者人才既用。而尝有未用者存于既用之外。故尚书曰有三宅有三俊。而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今天下岩野川泽之中。其隐然备公辅之器者谁耶。泛然而取之。泛然而应之。又泛然而任之。取之者不知其何以取。应之者不知其何以应。任之者不知其何以任。欲兵则兵。欲刑则刑。欲钱谷则钱谷。古之圣人。一人止任一事者。今则以一庸人兼之而有余。古之圣人。终身不易其官者。今则一旦应之而亦无不足。是亦理之所难信也。今即不必用九品四科之制。而州郡之荐举。将帅之征辟。似亦不可少也。若乃掣签而使。按资而升。贤愚同科。茫然无据。彼论而后官。量而后入。独不可稍存其万一乎。程才莫先于计吏。而臣谓未尽所以驭吏之道者何也。古亲民之官。莫重于二千石。有以公卿而为之者。唐宰相出为剌史。李泌常衮皆然。若夫守令。尤为亲民。不可不择。今之郡县官。大扺如传舍。与民情漠不相接。监临使者。顾盼威动。所荐未必贤。所纠未必不肖。其趋谒勤者即为才。其应对捷者即为敏。则何若专重郡县之责。外听责成于督抚。内听考核于铨部。而用唐虞三载之法以黜陟之。彼监临之所荐所纠。不亦可以已乎。且今天下可汰之吏亦甚多矣。势有不能尽汰者。虑庸人之无所容耳。夫不虑庸人之无所见。而反虑庸人之无所容。此从来之积弊也。即以今日之计吏言之。亦莫亟于惩贪矣。而臣谓未尽所以止贪之术者。又何也。凡人之溺于赇赂而不能脱者。大扺有田园妻子之见。以惑其中也。故有昔居环堵。而今则拥田宅。昔泣牛衣。而今则列姬姜。昔无半顷。而今则连阡陌。诘其所从来。不贪何以有是耶。诚能稍限其田宅媵妾之数。而为之禁。其有敢于踰禁者。即坐以僭肆不敬之罪。彼有私金于筐箧。而受贪墨无耻之名。虽愚者亦必自笑其所为矣。臣尝见败坏风俗之事。必自卿大夫开之。而后愚民从而效之。此臣所谓靖俗之谋。犹有未尽者。巫风淫风。有一于身。家必丧。今之卿大夫。多为淫靡无益之事。煽惑愚民。而后侲儿舞女之装。宝马画船之饰。探丸跳剑之侠。刺猴刻楮之巧。靡所不甚。且富者必有术以求其富。而圣人驭富驭贵之权。皆何所施乎。今富者之必贵。既有严谴以禁之。而贵者之必富。独相习而以为固然。如是而欲风俗朴厚。教化兴起。不可得也。且夫天下驯服于教化而不能变者。无事则赖文。有事则赖武。今日师武臣之力。亦可谓肤功毕奏矣。而臣独谓用兵虽精。未尽所以弭兵之要。此又非无说也。处今日而欲如古者遂人治野之法。酇长旗鼓之节。藏兵于民。则诚迂。然必使兵与民习。民与兵习。一旦有事。毋论兵勇于。而民亦各有护其田畴卢井之心。此不战而自胜者也。今则兵之所轻者民。而民之所畏者兵。一旦有事。则民自为民。兵自为兵。天下未有民自为民兵自为兵。而能久安长治者也。宋藝祖意賞罰。平蜀之役。赏曹彬而罚全斌。夫亦赏其与民相安。罚其与民相扰者而已矣。行闲之功罪即以此定之可也。凡此者皆臣所谓当已安已治。而亟亟焉为善建不拔之计者也。
虽然。治天下有本有末。得其本而治之。则无不治矣。所谓本者何。即 制策所云纪纲法度是也。纪纲法度治。则吏治以肃。民俗以。文德于焉诞敷。武功于焉赫。濯创之有其基。而守之亦有其渐者也。纪纲法度乱。则吏治以乖。民俗以坏。文德伤于优游。武功失于争竞。创不可以宪后。而守亦不可以承前者也。故曰纪纲法度者。不可得而损益者也。我 国家之典章。至简便而至精详。至严明而至仁厚。似无以加矣。而臣尤有进者。唐贞观时。天子问山东关中之同异。而其大臣曰。王者以天下为家。不宜示同异于天下。裴度既平蔡。即用蔡人为牙兵。而曰蔡人即吾人。今天下遐迩倾心。。莫不精白W车书同轨。而犹分满人汉人之名。恐亦非全盛之世所宜也。诚能尽捐满汉之形一心以成至治。则赞赞者皆皋益之选也。桓桓者皆方召之俦也。将见江南静横海之戈。而冀北息桃林之乘。即以跻于唐虞三代之盛。亦何难乎。臣草茅新进。罔识忌讳。干冒 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臣谨对。
殿试对策皇清文颖
缪彤
臣对。臣闻帝王之统御天下。而绵历服于无疆也。必有其为治之本焉。必有其致治之要焉。夫用人不可以不慎。吏治不可以不清。赋税不可以不均。此三者。固治天下之大端也。而犹非其本也。抑犹非其要也。所谓本者何也。人主之一心是也。所谓要者何也。人主之以一心行仁者是也。故仁以举贤。而爱惜人才。则收用人之效矣。仁以择吏。而澄清吏治。则成廉洁之风矣。仁以理财。而抚循百姓。则致丰亨之象。而臻乐利之休矣。唐虞三代之盛。所以庶政毕修。民生克遂。而登上理者。此道得也。故善治天下者。不恃有驭天下之术。而恃有治吾心之道。不徒有爱百姓之名。而贵有爱百姓之实。以是内之百僚有师济之盛。外之吏有廉法之操。上之府库有充盈之积。下之闾阎有康阜之风。是尧舜三代之丰功茂烈。不难再见于今日者也。臣尝缅怀上理。追念先猷。而知古帝王为治之本。无过内治之心。而治心之要。无过吾心之仁。何也。有纯王之心。斯有纯王之政。言政之必本乎心也。有关睢麟趾之风。斯可以行周官之法。言心之可以立法也。故欲求国用之足。未有不由民生之遂而可得也。欲求民生之遂。未有不由吏治之贤而可得也。欲求吏治之贤。未有不由用人之慎而可得也。欲求用人之慎。未有不由 皇上之仁以立心而可得也。伏读 制策有曰。国家简任贤良。以共襄治化。必如何用当其才。人称其职。此我 皇上辟门吁俊之盛心也。朝廷选用人才。非苟慕其才而富贵其身也。殆将用其能以理不能。用其明以理不明者耳。其在诗曰。菁菁者莪。在彼中阿。言所以长育人才之道也故方其未用也。尝患其多。及其既用也。恒患其少。与其用不足而后取。何如多取以待用。凡有人而不用。与用之而不当。皆可惜也。故贤能不可不惜也。以内而言之。台省之内升。本以贤能而升者。反逸之山林之内。升而候缺。不如遇缺候升。久置之拾遗补过之列。非无益也。外而言之。监司郡县之转迁。亦以贤能而升者。又以未竟之案。有功而升者。仍以有過而。苛求于钱谷刑名之间。亦已甚也。总之知人则哲。惟帝其难。必得知人之佐。而行以保任之法。然后真才辈出矣。臣每见今之在位者。见一贤焉。若亲与迩。不敢举也。见一不善焉。若疏与远。不敢去也。问其故。曰避嫌也。避嫌之念生。而积行之君子。壅于上闻矣。臣故曰。仁以举贤。则爱惜人才而可以收用人之效者此也。伏读 制策有曰。贪风未息。诛求下吏以奉上官。遂至不肖有司。私派横征。民生益困。何法而可革其夙弊。兴言及此。真百姓之福也。夫今日之百姓诚苦矣。苦于有司之剥削也。今之下吏亦苦矣。苦于大吏之诛求也。大吏之取于小吏。必饰其名曰公费。不知藏之私之中者。为公乎。为私乎。有司之取于百姓者。饰其名曰乐输。不知得之敲扑之下者。为乐乎。为怨乎。臣恐虽文致其辞。而终无以掩人之耳目也。于是一田之入。而有两田之出。使吾民曾不得卖丝而粜谷焉。一定之税。而有无定之征。使吾民曾不得聚庐而托处焉。耒耜方思东作。而输将不待西成。使吾民曾不得水耕而火耨焉。贪吏之弊。一至于此。民生安得不日困乎。以臣计之。惩贪之法不可不严也。惩其吏之小者。不若惩其吏之大者。夫大吏之贪。不止赋敛无度已也。其位愈尊。其害愈大。其害愈大。而人愈不敢言。即有不畏强御之臣出。力而排之。不过举其大。而不能悉其实也。莫如访其贪之最者。而惩之彼贪冒无耻止为室家妻子计耳。以今日居官之所得。为后日平居之所乐。何惮而不为之。惟行汉世惩贪之法。宋人禁锢贪吏之制。彼又何利而为此耶。此非过于刻核也。除吏之蠹也。去民之害也。杀一二人而天下皆生也。是天下之至仁也。臣故曰。仁以择吏。则澄清吏治而可以致庆洁之风者此也。
伏读 制策有曰。国用浩繁。繄惟正之供是赖。乃催科之不善者。每昧于抚字。兹欲使草野免追呼之苦。而度支恒足。此以见爱民裕国之宏模也。今之赋。犹古之赋也。今之民。犹古之民也。何以古则上有余而下无不足。今则上未尝有余而民又患不足。岂非抚字催科之道。得则俱得。失则俱失者乎。故善催科者。必为民治农桑焉。必为民广畜牧焉。必为民缓刑罚焉。必为民通有无焉。如是而民力裕。而上之所求无不应矣。不善催科者。惟日夜取民之财。穷民之力。日削月朘。寝以大穷。将元元安所归命哉。臣尝观小民之家。其初牛羊果蔬。熙熙然若为子孙百年之计也者。一往过焉。则。或曰逃亡也。或曰赋重而不能守也。是非催j为墟矣。再过三过焉。则又为墟矣。问之其科之所迫而然耶。故抚字之道不可不讲也。惟 皇上宏岂弟之恩。立慈惠之师。使天下之为吏者。寓催科于抚字之中。则上有仓盈庾亿之庆。兼抚字于催科之内。则下有家给人足之风。臣故曰。仁以理财。则抚循百姓而可以致丰亨之象臻乐利之休者此也。然臣反复思之。欲为 皇上更进一筹。而终无易于仁以存心之为要也。书曰。皇天无亲。惟仁实亲。又曰。民罔常怀。怀于有仁。此之谓也。臣草茅新进。罔识忌讳。干冒 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臣谨对。
殿试策
储方庆
臣对。臣闻帝王致治也在求言。忠臣事君也在直谏。二者虽有各尽之道。然未有上之求言不切。而下克自尽其愚者也。何则。人君之尊犹天也。其威则雷霆也。临之以天之尊。震之以雷霆之威。天下莫不惴惴焉。惟恐一言之不当。以自即于罪戾。况敢肆胸臆。触忌讳。干君上之怒乎。故夫天下之事。不能言者常少。不敢言者常多。不敢言之言。其言类皆切于国家之利害。而每不便于当事之臣。往往阻抑之。使不得进于人主之前。幸而进于人主之前矣。而不敢言之言。又多忌讳。少顺适。易至逆人主之耳。然其言利于人主耳。利于人主之国家耳。利于人主之子孙百姓耳。非有利于言者也。夫以人主之尊。抚有天下国家之盛。非不尊且贵矣。而汲汲于求贤而录用之者。正惟人材之得失。国计之盈虚。恐其未协于至当。而欲闻夫切直不讳之言耳。而为人臣者。顾皆有所畏而不敢言。则亦何藉于若人而用之乎。钦惟 皇帝陛下践祚以来。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郡县亲民之官。皆已澄清。司农计一岁之出入。皆已充足。四海之穷民。复其业者。皆已休息于无事。天休至。 祖业光。 陛下恭默无言。治已臻于上理矣。夫岂有一事之未当。一物之未安。为足 宸虑而资延访者。虽然。天下之患。每伏于晏然无事之日。方今天下席强大之威。守不拔之业。东西南朔。车书所及。罔不率服。臣百姓。相与生息休养。坐享夫太平美大之盛。近古所未有。非有可忧之形。与未萌之患也。然而比年以来。公私凋弊。民力困极。上怀爱民之心而下不知。下负迫蹙之情而上不觉。天下至治而若乱。四方无事而益贫。推厥所由。莫知其故。此其端必隐于宫府之中。故其毒流于薄海之内。然臣于此犹有不敢尽言者。圣人不为未信之谏。今臣。草野之臣也。冒昧而出之。即刑罚不随。而以不足轻重之言。视若罔闻而置之。其何益之有。然臣区区之心。岂以是遂已哉。其远且大者。臣不敢尽言也。敢因 明问所已及者言之。以求无负于 陛下而已。伏读 制策有曰。国家简任贤良。以共襄治化。必如何而后用当其才。人称其职欤。臣以为方今用人。无所谓才也。地而已矣。无所谓人也。资序而已矣。地之贵者。不问其才不才而辄予之官。资序之深者。不问其何如人而辄任之责。 朝廷之于人才。亦既忽视之矣。有忽视人才之心。而一旦责之曰。用当才。人称职。天下其谁与我。 陛下诚有意于得天下之真才。则当论天下之才。不当论满汉之地。满人才不必参之以汉人也。汉人才不必临之以满人也。今自三公九卿。为 陛下之疑丞辅弼者。莫不并列满汉之名。督抚大臣。则多寄于满人。而汉人十无二三焉。其意不过谓 国家受命之地。其人皆与国休戚。非若汉人强附以取功名者。故信满人之心。常胜于信汉人。不知帝王初兴。皆有丰沛。一时从龙诸臣。相与戮力以承天命。故其贵显为侯王者。亦非异地所能比。至于数传之后。天下已定。人主择人而任之。特视其才能何如耳。固不必限于开创数州之地也。 陛下既为天下主。即当收天下才。供天下用。一有偏重于其间。臣恐汉人有所顾忌。而不敢尽忠于 朝廷。满人又有所凭借。而无以取信于天下矣。今何不略去满汉之名。惟择其才之优者以为用。则下之人不敢有所挟以觊人主之爵禄。而激厉臣之术。未必不由乎此也。至于满汉之外。复有汉军一途。其仕之尊显者。亦列于公孤之选。然位虽尊于天家。而名仍隶于私室。方其得位之时。非不赫然贵矣。一遇其主。则俛首帖耳。执役之不暇。举人世可卑可贱之事。恒视为固然。而不敢少有所抵牾。夫以公孤之尊。天子且改容礼之。然犹不免于为人役。则所以养其廉耻者何在。为人臣而廉耻之不恤。则立功立名之念。皆不足入其中。惟有贪位固宠。希合上旨。取旦夕荣耀而已。安望其为国任事。卓然不苟耶。 陛下何不斥去此弊。以养臣子之节。其有关国体。非浅鲜也。若夫黜陟之法。固人主所操以进贤退不肖者也。岂徒曰积日累劳已哉。
今自六官之长。以至郡县吏。苟有迁转。必按其受职之先后。以为次第。前之人未去。而后之人复来。陈陈相因。莫有振起之日。士之出身加民者。自其授职之初。而已知其终身之所至。如是安得有奋发之心。勉强于为善者。且夫六卿为百僚之长。其位至崇。故礼乐兵刑。虞帝各因其才命之。至老而不迁。今九卿六部。亦有等级。递进而屡迁之。往往以一人兼六曹之用。必今之尚书。其才加十倍于禹稷而后可。万一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移彼之才以应之此。莫保其无蹉跌焉。纵使禹稷诸圣人起而事 陛下。莫有能以功名终者矣。如曰居其名。不必责其实。其于用当才而人称职之谓何。臣以资序之说。断不可施之六卿。而郡县吏。亦当有不次之擢。以破拘挛之见。则鼓舞人材之术在是矣。然臣于此犹有所未尽者。以今天下不患无才。而患求才之太急。不患无人。而患用人之太广。求人太急。用人太广。则入仕之门必多。入仕之门多。则怀侥幸之心。乘间伺隙。思以攘功名取富贵者。扰扰而不知止。 陛下既厌之而狭其途矣。然士之待命于铨衡者。何其多也。臣以为止狭其数耳。未狭其途也。何谓数。三年试于礼部者几何人。三年试于行省者几何人。岁贡于乡者几何人。国家有大庆赏。大臣之子孙应得官者几何人。以赀仕者几何人。投诚者几何人。吏胥无过者几何人。此所谓数也。何谓途。科目一途也。贡监一途也。任子一途也。投诚一途也。赀郎一途也。吏胥一途也。八旗世职一途也。此所谓途也。今者病选人之多。不务狭其途而止狭其数。如三年试礼部者。向以三百人。而今止一百五十人。试行省者一百五十人。而今或不及百人。且或止以半焉。 陛下以为狭其数矣。可以疏壅滞之弊矣。然自科目而外。如任子。如投诚。如吏胥入赀者。非若科目之有定额也。则既开其途。又不限其数。数多而积之于铨衡以定其年限。是 陛下不过狭科目一途之数。而欲以救十数途之壅滞。无惑乎愈疏而愈壅也。 陛下求疏而不得疏。铨曹患滞而日益滞。在下者虑得官之难。而奔竞之心愈切。在上者挟名器之重。而啬吝之意愈形。退让者目为迂诞。廉介者比于无能。其弊起于进仕之多端。其流极于人心之丧失。 陛下思救其弊。莫若狭其途。狭其途而宽其数。可以塞天下之幸心。可以疏人材之久滞。可以养高蹈之节。可以破世禄之私。一举而四善备焉。夫何惮而不出此。至于用人之途。孰得孰失。此在 陛下择耳。以臣私计论之。莫如吏胥与科目。何则。吏胥明习吏事。科目学于圣贤。二者合于政治得失之本。故汉收用吏之效。而自唐以来。一出于科目。今纵不专任科目。但当参之以吏胥。至于任子用则天下有世官。投诚用则天下多盗贼。赀郎用则天下少廉士。在 陛下毅然去之而已矣。伏读 制策有曰。迩来贪风未息。诛求下吏以奉上官。遂致不肖有司。私派横征。民生益困。何法而可革其夙弊欤。臣以为 陛下之言及此。是天下之福也。何也。今日之百姓。其有不忍言者矣。然其望救之心。犹未至于尽绝者。特曰 陛下未知耳。诚知之。则必赫然震怒。天下貪吏。尽寘之法。以安百姓。今而曰民生益困。是 陛下知民困矣。又曰不肖有司。是 陛下知有司不肖矣。又曰诛求下吏以奉上官。是 陛下并知上官诛求矣。知而不为之所。 陛下之民终于无所救。有司终于剥民以奉上。大吏愈敢恣睢自肆。而不复有所顾忌矣。虽然。 陛下不惟言之。且思所以救之。则转祸为福之机。于是乎在。顾救之之法。必举法之已行而不效者。一切屏去不用。更设法以驭臣。百姓之困。庶几可以少苏。何则。方今除贪之法。不过督抚举劾已耳。
陛下即位以来。纠贪之章日告。惩贪之令日行。宜乎天下之有司。有所畏而不为矣。乃其贪日益甚者何哉。臣以为止贪之法。不可专责之下吏。井不可专责之上官。下吏之贪。或由于上官。而上官之诛求。亦非无因而致。 陛下思革其弊。则当究其源。源清则流自洁。表直则影自正。今夫郡县有一不肖吏。则郡县之民。无宁居者矣。督抚有一黩货之人。则所属之郡县。无一休息者矣。部院诸大臣。不能奉公守法。则天下之督抚。无一廉者矣。势有相因。而弊有必至。 陛下何不以待有司之法。施之于大臣乎。大臣之受罪者。不过一人。而天下可以知警。今舍一人之罪。而求之千万人。千万人之心虽以贪获罪。而其心犹有所不服。故侥幸于法所不及者。复肆其贪而不知止。臣闻法行自近令出。惟行法不加于贵显。而足以禁奸除暴。未之有也。抑臣更有进者。 陛下以法绳臣之贪。不若使臣皆不犯法。夫驭臣而至于用法以相御。已非情之所堪言者矣。臣以为与其严之于事后。不若慎之于事先。 朝廷命一督。遣一抚。不当如郡县吏。委之铨衡已也。地势有艰易。民有顽良。因地以择人。因人以置长。此在 陛下断之于中耳。彼其受任之初。未尝有所因缘。则可以独行己志。而不忍欺君之念。亦激发于特达之知。又安有督责下吏。以困斯民者乎。如是而犹有不肖之人。贪于货财。虐侮其民。然後而寘之于法。以戮辱其身家。则可以服臣下之心。而惩贪之典。庶乎其不谬。 陛下举此措之。易易也。且今督抚之官。率皆久任。下吏习熟于左右。可以测其好恶。豫为之将顺。间者有巡方以破其局。而今又见撤矣。臣以为重权不可假人。假之以权。而使久于其任。又无以制之。此甚不可者也。权重则易恣。久任则易狎。无以制之。则奸不得上闻。三者为患不可胜穷。故前朝以一岁一易之巡。方破其久任之弊。使下吏不知其所备得以豫谋。而又皆新进寒贱之人。平时与仕宦少结纳者。以至轻驭至重。为术至微也。今何不复设此官。少佐人主耳目所不及乎。伏读 制策有曰。国用浩繁。伊惟正之供是赖。乃催科不善者。每昧于抚字。兹欲草野免追呼之苦。而度支恒足。其道安在。臣以为天之生财。止有此数。不在君则在民。今欲民有余而国无不足。两利俱全者。势必至两害俱发。以今之大势计之。追呼苦而度支足者。其幸也。追呼苦而度支仍不足者。其常也。追呼不苦而度支常足者。必无之事也。然臣独有一久安长治之策。天下皆笑以为迂阔。而臣以为可万全必效者。曰。愿 陛下绝口不言财利。夫不言财利。其于恤民诚然矣。至于足国之法。则将若何。臣敢以是进者。非故为是诞谩不稽之说。以欺 陛下也。以天下之田赋。至于不可复加。鱼盐鼓铸之利。不可复益。关巿方物之贡。不可复增。考核不可复严。奏销侵欺之案。不可复见。凡言財言利之人。所以效忠于前者。其言已行。而其效可1矣。其言已行。其效可1。而其法必不可加。则莫若反其术而用之。夫生财之道。圣贤不废。孔子之论治国。曰节用而爱人。曾子之释平天下。曰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而朱子释之曰。量入为出。由此一圣二贤之说思之。则节俭之外别无生财之法。况自秦汉以后。天下之利。皆归于上。虽管商复出。无由效其奇策。惟有裁省费用。痛抑奢淫。可以上佐司农。下全民命。昔者汉文得此意以致治。躬务俭啬为天下先。至其末年。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耻辱焉。今 陛下筹国用。计民生。责正供。念追呼。当以德为本。以财为末。先之以淡泊。参之以节俭。专之以务农重粟。一意休养元气。爱惜百姓。积之数年之后。百姓家给人足。则国赋可裕。民力可纾。天下可治。 陛下为天下主。何求而不得哉。臣不揣疏贱。不察事几。徒以束发读书二十余载。平居所学。志在忠直。今幸邀 陛下策问。若不悉心陈说。后日何以事君。故臣不避斧钺之诛。祈所言有补于万一。臣草茅新进。罔知忌讳。干冒 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臣谨对。
拟言风俗书异之文集
管同
臣闻之。天下之风俗。代有所敝。夏人尚忠。其敝为野。殷人尚敬。其敝为鬼。周人尚文。其敝也文胜而人逐末。三代已然。况后世乎。虽然。承其敝而善矫之。此三代两汉。俗之所以日美也。承其敝而不善矫之。此秦人魏晋梁陈。俗之所以日颓也。而俗美则世治且安。俗颓则世危且乱。以古言之。有历历不爽者。我 清之兴。承明之后。明之时大臣专权。今则阁部督抚。率不过奉行 诏命。明之时言官争竞。今则给事御史。皆不得大有论列。明之时士多讲学。今则聚徒结社者。渺焉无闻。明之时士持清议。今則一使事科。而场屋策士之文。及时政者皆不录。大扺明之为俗。官横而士骄。 国家知其敝而一切矫之。是以百数十年。天下纷纷亦多事矣。顾其难皆起于田野之奸。闾巷之侠。而朝宁学校之间。安且静也。然臣以为明俗敝矣。其初意则主于养士气。蓄人材。今夫鉴前代者。鉴其末流。而要必观其初意。是故三代圣王相继。其于前世皆有革有因。不力而盡變之也。力举而尽变之。则于理不得其平。而更起他祸。何者。患常出于所防。而敝每生于所矫。臣观 朝廷近年。大臣无权。而率以畏。台谏不争。而习为缄默。门户之祸。不作于时。而天下遂不言学问。清议之持。无闻于下。而务科第。营货财。节义经纶之事。漠然无与于其身。自秦人魏晋梁陈诸君。皆坐不知矫前敝。 国家之于明。则鉴其末流。而矫之者至矣。是以成为今之风俗也。上之所行。下所效也。时之所尚。众所趋也。今民间父子兄弟。有不相顾者矣。合时牟利者。是为能耳。他皆不论也。士大夫且然。彼小民其无足怪。嗟夫。风俗之所以关乎治乱者。其故何哉。臣民之于君。非骨肉也。其为情本易涣也。风俗正然后伦理明。伦理明然后忠义作。平居则皆知亲其上而不相欺负。临难则皆能死其长而无敢逃避。相系相维。是以久而益固。今自公卿至庶民。所怀如是。幸而承平。亦既骫法营私。无所顾恋矣。一旦有事。其为祸安可复言。滑县之寇。鼠窃狗盗。何足以云哉。揭竿一呼。从者数万。入京邑。战宫庭。而内臣至于从贼。非狂寇之智。足以大致吾人也。吾之人。漠然不知有伦理。稍诱胁之。遂相从而唯恐在后焉耳。臣闻之。天下之安危。系乎风俗。而正风俗者必兴教化。居今日而言兴教化。则人以为迂矣。彼以为教化之兴。岂旦暮可致者耶。而臣谓不然。教化之事有实有文。用其文则迂而甚难。用其实则不迂而易。昔者汉承秦敝。其为俗也。贪利而冒耻。贾谊所云孳孳嗜利。同于禽兽者也。自高帝孝文。困辱贾人。重禁赃吏。遂不久而西汉之治成。其后中更莽祸。其为俗也。又重死而轻节。光武乃重敬大臣。礼貌高士。以万乘而亲为布衣屈。亦遂不久而成为东汉之治。由是言之。移风易俗。所行不过一二端。而其势遂可以化天下。不为难也。今之风俗。其敝不可枚举。而蔽以一言则曰。好谀而嗜利。惟嗜利。故自公卿至庶民。惟利之趋。无所不至。唯好谀。故下之于上。阶级一分。则奔走趋承。有谄媚而无忠爱。教者。以身训人之谓也。化者。以身率人之谓也。欲人之不嗜利。则莫若闭言利之门。欲人之不好谀。则莫若开谏争之路。今天下有河工灾务。国用不足。故竞言生财。夫生财不外乎节用。若其它非害政之端。即無益之耳。近者 皇上忧念庶务。菲食恶衣。以俭闻天下。然臣意以古较今。则犹多可省。汉贡禹有言。今宫室已定。无可奈何矣。其余尽可减损。宜讲而行之。而杜口不言利事。有言利者。显罪一二人示海内。夫如是则天下皆知上之不好利。往者 皇上新即大位。尝命臣民率得上书矣。既而言无可采。遂一切罢去。夫言无可采。其故有二。
一曰。爵之太轻。故奇伟非常之士不至。一曰。禁忌未皆除。故言者多瞻顾依违不敢尽其说。今日者。宜损益前令。令言官上书。士人对策。及官僚之议乎政令者。上自 君身。下及国制。皆直论而无所忌讳。愈戆愈直者。愈加之荣。而阿附逢迎者。必加显戮。夫如是则天下皆知上之不好谀。夫上不好谀。则劲直敢为之气作。上不嗜利。则洁清自重之风起。 天子者。公卿之表率也。公卿者。士民之标式也。以 天子而下化公卿。以公卿而下化士庶。有志之士。固奋激而必兴。无志之徒。亦随时而易于为善。不出数年。而天下之风俗不变者。未之有也。天下之士。嚣嚣然争言改法度。夫风俗不变。则人才不出。虽有法度。谁与行也。风俗者。上之所为也。有其美而不能自持。故自古无不衰之国。周汉是也。有其敝而力能自变。则国虽倾覆。而可以中兴。东汉是也。今者继世相承。则举而变之。事易而功倍矣。此当今之首务也。
皇朝經世文編卷四
學術四廣論
善化賀長齡耦庚輯
思過圖序
邵大業
易有之。君子以遷善改過。春秋之義大改過。蓋自徇齊敦敏而外。古昔聖賢。未有不以改過造道者。抑聞之記曰。退思補過。夫唯思之。乃得見而改之也。思之義大矣哉。分水柯澹齋。舊繪小像。而顏之曰思過。手執玦。玦者決也。風雷之象也。座設環。環者還也。從善如流之義也。思深哉。余因之有感矣。夫人苟非甚不肖。未有明知其為過而躬蹈之者也。當其矢心植行。恪然以繩墨自守。惴惴焉恐入於非道。而譽者輒至。其初譽之。未嘗不自疑。既而取以自証。乃竊然喜。漸則譽者益多。聞者益恬。久而自信其有譽於人也。遂并信其寔有善於己。於是聞譽若素。聞毀則怫然不任受。而毀者之言。遂不至於耳。乃至疚累日積。譽者日益堅。而陷溺既深。遂至有明知其為過而躬陷之者。噫嘻。諍友面折。不可求而得矣。其浸淫淪失以至於斯極者。豈非不思之過哉。余昧道懵學。往往獲譽於族黨。而世故結轖。末由發其深省。嘗用滋懼。今1茲圖。則邃然深念矣。夫由穠華而進於淡泊。一變也。由淡泊而進於恐懼。又一變也。充此心以至於耄耋。其所造曷可量。而其競兢亦甯有窮乎。
學說
白允謙
方鴻問學。曰子何學之問。學不同乎。曰不同。上焉者得學之樂而為之。其次審學之益而不敢怠。世俗求仕之學。又其末也。昔人有言。學問不可以小成。公卿不可以苟處。仲尼不聽子羔為宰。子產不使尹何為邑。皆不欲輕仕而薄學也。是故貧賤之人而與貴富者較。分常遠焉。貴富之人而與學者較。則亦遠焉。術誼之正也。是故莫貴于知道而軒冕為微。莫富于博聞而金玉為嗇。貧賤而不忘學。斯可以揆學之益也。老死而不忘學。斯可以悟學之樂也。天之有時。以興百物。人之有命。以建萬事。非學則廢時而逆命。宇宙之罪人也。是故有徇聲之學。成名而止矣。有求仕之學。安祿爵而止矣。有才猷之學。治效邦邑而止矣。有致盛之學。為人主大臣功加于時而止矣。有道躬之學。奉之為言行出入而不可失也。有純化之學。任之為死生旦暮而不可離也。日月行于上而弗知。萬變當於前而弗動。居非此無以為畜。行非此無以為力。耄老非此無以自全。身非此無其身。心非此無其心也。然後乃知學之樂。孰因人以為事。
茂才
張望
天以降才。山川以鍾才。學以養才。或才而聖。或才而賢。才而日茂者上也。才而止者次也。才而萎者下也。夫才而萎。書契以來有之矣。今將鑄說以錮之。人肖天地。其生也造形噓氣]。天也山川也學也。有所歸也。韙哉猶有於其父母。始生腎。腎有兩。左水法天之一。右火法地之二。天地人無水火。不能成乎三才。腎以水為體。以火為用。其藏精與志。其主骨。精者腎之真氣也。易曰精氣為物。言氤氳化生也。水之流行。無遠弗至。志之象也。骨者水之凝也。是故饑之不枵。渴之不竭。寒之。霧之不迷。風之不撓。繭之不。血之不辛。絕高不顛。險若}不栗。暑之不煩。霜之不坦夷。其內大充。其應無窮。若是者孰為之。精為之矣。是故其位置也自高。其待己也甚厚。其望世也實深。以悲乎天命。以閔乎人窮。毋苟飽。毋營居。家必孝。國必忠。如射者之中的。不中弗已。如御者之致遠。不致弗歇。若是者孰為之。志為之矣。是故擔君父之重。當四海之變。定傾側之危。冒嫌疑之際。持鎮靜之操。朝廷著其節。天下服其勇。若是者孰為之。骨為之矣。夫天地之水火在人身。用之經數十年。而飲食焉。男女焉六淫焉。七情焉。曲禮曰三十壯。四十強。五十艾。六十耆。七十老。八十九十耄。素問曰四十而衰。衰者腎之衰也。水衰則濫。火衰則焚。其正委權。其邪當事。於是精衰則狂惑而喜忘矣。志衰則忨歲以愒日矣。骨衰則骫骳無堅直矣。人身也者。自無而之有也。三月而孩。不能精也。不能志也。不能骨也。始乎腎者卒乎腎。此亦消氣歸根。自有而無之驗也。天之所降山川之所鍾。及其衰也。天與山川不能扶。世之論才者。原始要終。雖或憾其不茂而至於萎。方自返其父母之天。而冥芒莫之省也。夫惟聖人者學以養之。聖人之才。與年加茂。聖人不能離乎。飲食男女。六淫七情。學焉而節之。潤之乎詩書之膏。游之乎仁義之府。以葆其精。以磨其志。以申其骨。以扶其衰。有所不足。不敢不勉終其身焉而已矣。故其事業功德。老而煥然愈彰甚矣。夫學者變化之神能也。
澹泊明志論
徐旭旦
人之所以能伸于萬物之上者。志也。人之所以克遂其志者。不為外物誘也。心一也。而奪之者百。辨之弗嚴。而守之弗定。鮮不為其所動矣。惟知我之得于天者。本無不足。而窮達之數。一任其自至。而無所加損焉。則是我尊而物卑。我大而物小。極生平之所建立。無不可于隱居日信之。昔武侯訓子曰。澹泊明志。請申其旨。夫人自成童而入大學。必棄幼志以順成德。是人之有志。豈不于離經時早辨之哉。第志有未明。目極芻豢。耳窮鄭衛。目悅膏澤。而心矜勢能之榮。外有所增內必有所損。外有所取內必有所棄。試思志為誰之志。而竟令紛華靡麗移也。凡以不能淡志故至此。古之人志有未得。渭可釣也。莘可耕也。版築之勞不辭也。疏水簞瓢之貧不厭也。夫豈以淡泊鳴高哉。誠以不歷盡天下之窮。不足以明吾志之貞。不閱盡天下之困。不足以明吾志之異。辨之也嚴。故其守之也定。守之也定。故其歷久暫皆有以自信而不疑。時而薖軸此志也。時而廟廊亦此志。時而裋褐此志也。時而華袞亦此志。時而藜藿此志也。時而鼎烹亦此志也。人悅聲色。志定而聲色不足悅。人好貨利。志潔而貨利不足好。人矜權勢。志高而權勢不足矜。人慕功名。志大而功名不足慕。夫豈惡此而逃之。我之所得于天者。本無不足。惟澹泊以明吾素足矣。而豈以區區外物攖吾志哉。後之君子。亦嘗有志于是矣。然不明于所性之存。而養之未裕。得失亂于中。利害迫于外。不勝遷徙誘慕而志以隳。為天下竊笑。吾是以于武侯澹泊明志之訓。三復不置云。
變化氣質論示弟
趙青藜
士不學。不足為士。學不變化氣質。不足為學。張子曰。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周子通書。於氣質分剛柔。更於剛柔中分善惡。凡屬氣質。即宜變化。而吾謂變化之在陽剛者為尤急。何則。一事也。為天理所不容。為人情所未有。從旁觀者。莫不憤然攘臂思爭。而其燄方張。卒莫敢攖。陰柔者有退議於私已耳。而陽剛者必起而大聲疾呼。庭辱之以為快。且激於靡靡者之退議於私也。愈必大聲疾呼。庭辱之以為快。苟不有以變化之。勢將為狂為顛為使酒罵坐為游俠。亦卒以是致殺身之禍。設以聖人處此。必不若是。然而當日快之。筆之於書。今日快之。誦之於口。苟非聖人之道。其孰從而折之。使之屈首抑志。以肆力於變化哉。聖人之道。莫若使之自見其心。誠於激而有發後。清夜自思。得見其所謂已甚者而變化之。得見其所謂小不忍者而變化之。見所謂小不忍而并得見其變化之尚非所安以求其安。而安者得而心之本體乃見。其不思不見者。平日認氣為心而習弗察也。其一思必見者。蔽止在氣。未汨於世。故而心自靈也。由是周旋乎禮樂之文。含咀乎詩書之味。從容於朋友相觀之善。優游於仁義中正之域。以涵養其心。時時見所謂未安者。而庶幾其可無大過也。嗟乎。以今日之氣習風尚。安得有陽剛暴耳戾耳忿爭焉耳。甚者飾為矯然之節。以陰行其容悅。以欺人自欺。直陽剛之賊耳。變化焉而客氣退。正氣伸。自不患其舉之不能勝。而于以配道義。塞天地。嗟乎。士必有一變至道之基。而後有百折不回之氣。微斯人吾誰與。語此。
答張一衡書
魏禮
天下去樸久矣。樸者人之本。萬物之根。世道治亂之源也。夫惟樸去至于盡。而小人盜賊弒逆烝報殺戮之禍害相尋矣。故世之治也必先反樸。而其亂必先之以浮靡巧詐言行乖戾。以醢釀殺機。天地莫可如何。遂聽人之所為。日月星辰易其度。山崩川竭震坼貿亂之變。成兵戈疾疫水旱之災。其勢有所不得已。不如是則不足以芟除廓清其氣運。使天下之人困慮無聊。巧詐莫能發。財竭力盡。浮靡無由作。于是噩噩渾渾。太古復出。猶秋冬凋殺。木葉盡脫。元氣悉反于根荄。而春始萌矣。而君子之修身亦然。善用其智巧者亦然。智巧而不本于樸。則終必顛躓覆溺而智巧窮。夫土石至樸也。峻宇雕牆。黃金白玉之璫。資傅麗焉。草本之根至樸也。華實資生焉。故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愚者。大智之基也。拙者。大巧之基也。僕竊觀足下書指。何其樸也。人莫不自侈其家世。而足下樸言之。夙遊處于公卿大人。而樸未嘗漓。其謂僕語亦甚樸。無溢辭。因思古來當去樸之時。必有二三君子其樸以還天地。使絲續于後。故一代有一代之盤古。中古叔季。叔季復為盤古。理固然也。足下守樸君子。僕甚恨覿面失之也。方筍輿各熟視舉手時。見足下無澆漓之氣。心竊異之。友人見足下者。謂足下太樸。不宜任有司。其殆見足下之樸。而未見足下以樸為基之用者耶。僕因感足下樸而究言之。
樂儉堂記
朱彝尊
太原劉炳。請名其所居之堂。予名之曰樂儉。而為文記之曰。儉之為德。匪直以撙節日用飲食而已。君子將收其放心。必自此始。夫象犀琛貝綃紈錦綺臺池僕御之盛。人咸慕而趨焉。及危機既觸。紛華盡去。悔尤隨之。往往退而喪其所處。未有百年不易者。然後知儉之能久。惟其可久而樂存焉。我既閑其侈心。天下無不足之境。食之覈而充然。置之膏脂而不潤。宜其無戚戚之容。而樂於中者。有不能自已者已。太原。唐叔之遺墟也。儉。唐風也。請為子歌唐。蟋蟀之詩曰。蟋蟀在堂。歲聿云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憂時之易去。思行樂之方也。既而曰無已太康。又曰好樂無荒。因為樂之一言。申誡至再。則誠未嘗樂矣。其二章曰。職思其外。其思可謂深矣。猶未免蹶蹶也。其三章曰。職思其憂。夫至于思其憂。則其可憂者已去。而祇見其可樂焉。夫然後曰良士休休焉。此樂儉之說也。今太原之俗。所不足者。非儉也。儉而能樂者鮮矣。知其樂者。子試以予言告之。
示程在仁
汪縉
程生在仁。由海虞來蘇。適予有來安之役。遂從予遊焉。予念生少失恃。無兄弟。離其家尊。從予遠遊也。又念生有意於文學。欲被服於此也。予之期望乎生者甚至。其憂生也甚切。念欲告生。必也終身可誦者乎。予今以閱歷自得之言告生曰。被服文學。必與年俱進。吾無容驟以盡告生也。至若人之所以成人。其流品之高下。數言可決者。在見己之過。見人之過。誇己之善。服人之善而已。但見己之過。不見世人之過。但服人之善。不知己有一毫之善者。此上流也。見己之過。亦見世人之過。知己之善。亦知人之善。因之取長去短。人我互相為用者。其次焉者也。見己之過。亦見世人之過。知己之善。亦知人之善。因之以長角短。人我分疆者。又其次焉者也。世人但見人之過。不見己之過。但誇己之善。不服人之善者。此下流也。終身流品之高下。其定於此。吾嘗驗之於身。驗之於人。百不失一。生其終身誦之。以副予望。勿加予憂。
原人上
方苞
孔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董子曰。人受命於天。固超然異於生。非於聖人賢人徵之。於塗之人徵之也。非於塗之人徵之。於至愚極惡之人徵之也。何以謂聖人賢人。為人子而能盡其道於親也。為人臣而能盡其道於君也。而比俗之人。徇妻子則能竭其力。縱嗜欲則能致其身。此塗之人能為堯舜之驗也。婦人之淫。男子之市。竊非失其本心者。莫肯為也。而有或訐之。則怍於色。怒於言。故禽獸之一其性。有人所不及者矣。而偏且塞者不移也。人之失其性。有禽獸之不若者矣。而正且通者具在也。宋元凶劭之誅也。謂臧質曰。覆載所不容。丈人何為見哭。唐柳燦臨刑自詈曰。負國賊死其宜矣。由是觀之。劭之為子。燦之為臣。未嘗不明於父子君臣之道也。惟知之而動於惡。故人之罪視禽獸為有加。惟動於惡而猶知之。故人之性視禽獸為可反。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痛哉言乎。非明於天性。豈能自反於人道哉。
原人下
方苞
自黃帝堯舜至周之中葉。僅二千年。其民繁祉老壽。恒數百年不見兵革。雖更姓易代。而禍不延於民。降及春秋。脊脊大亂。尚賴先王之道澤。以相維持。會盟討伐徵辭執禮。且其時戰必以車。而長兵不過弓矢。所謂敗績。師徒奔潰而已。其俘獲至千百人。則傳必特書。以為大酷焉。自戰國至元明。亦二千年。無數十年而無小變。百年二百年而不馴至於大亂者。兵禍之連。動數十百年。殺人之多。每數十百萬。歷稽前史所載民數。或十而遺其四三焉。或十而遺其一二焉。何天之甚愛前古之民。而大不念後世之民也。傳曰人之於天也。以道受命。不若於道者。天絕之也。三代以前。教化行而民生厚。舍刑戮放流之民。皆不遠於人道者也。是天地之心之所寄。五行之秀之所鍾。而可多殺哉。人道之失。自戰國始。當其時篡殺之人。列為侯王。暴詐之徒。比肩將相。而民之耳目心志移焉。所尚者機變。所急者嗜欲。薄人紀。悖理義。安之若固然。人之道既無以自別於禽獸。而為天所絕。故不復以人道待之。草薙禽獮。而莫之憫痛也。秦漢以還。中更衰亂。或有數十百年之安。則其時政事必少修明焉。人風必少實焉。而大亂之興。必在政法與禮俗盡失之後。人之道幾無以自立。非芟夷蕩滌不可以更新。至於禍亂之成。則無罪而死者亦不知其幾矣。然其間得自脫於瘡痍之餘。剝盡而復生者。必於人道未盡失者也。嗚呼。古之人日夜勞來其民。大懼其失所受於天耳。失所受而不自知。任其失而不為之所。其積也遂足以干天禍。而幾盡其類。此三王之德。所以侔於天地也與。
天人篇
張鉿
天之所以成形者。氣為之也。人之所以成質者。亦氣為之也。人既有是氣。必有主宰乎是氣者。則心為之也。心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正目而不見其形。傾耳而不聞其聲。而實流行于四肢百骸而不可遺也。夫以人而視天。氣之至微者也。以至微之氣。而猶有主宰者存。豈大虛之廣遠。大化之幽深。而謂無物焉以主宰之。無是理也。程子曰。以其主宰而言謂之帝。固非路遠言妖。如泰西之所述。然陰陽純會之處。造化微妙之所。無臭無聲。必有元精焉以為之主宰。不可誣也。或曰然則天人感應之故。皆是主宰者有以察之。故或則培之。而或則覆之也。曰無庸也。天人一體者也。何以明其然也。三才萬物。統體一太極也。形而上者。一理之充周。形而下者。則一氣之融結也。天之所以成形者。是氣也。人之所以成質者。亦是氣也。氣猶水也。魚之遊於江海也。噓吸而吞吐。魚腹之水。即江海之水也。離之而無可離。畫之而無可畫也。其感應之不爽也。理有以相通。即氣有可以相觸也。如心之於四肢百骸也。一髮之痛心必覺之。一肢之癢心必知之。降祥降殃。是以捷如影響也。詩曰。昊天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旦。及爾游衍。及之云者言乎其體之一本也。而人之自絕於天者。見為己之身也。不知其為天之身也。縱嗜欲。蔑禮義。喪志伐性。所以病乎。天之身者無所不至。在天方悄然以悲。惻然以痛。而彼昏不知。且謂天道夢夢。於我何有也。不亦大可哀耶。嗚呼。古聖人於天人之際三致意焉。欲人知其體之本一耳。不悟其體之為一。而幽獨之中可以惟我所為。其甚者遂至為天所絕。而忍降之割。如毒疽潰癰。雖一身之物。亦有時決而去之不復惜。可不懼哉。
書天人篇後
陸燿
天人一氣。呼吸感通。修吉悖凶。惟人自取。今人行一善事。即期福報。久之寂然。謂天果夢夢。不以厝意也。然見作惡之人。曾不旋踵。顯受殃禍。又謂天之報施。似急於癉惡。而緩於彰善者。不知人有望報之一念。即日降之福。而常見其不足。猶人血肉榮衛。日受滋養。而初不知感。及內有臟腑之憂。外有瘡瘍之疾。藥餌鍼砭。攻救並施。如所謂毒疽潰癰。決而去之不惜者。然後知向者之飲食起居晏然無事。皆所以報其無病之軀。天之降福於人猶是矣。豈曰緩於彰善哉。且善亦有辨。苟非讀書窮理。將日從事於不善以為善。為之愈力。不善之及人愈遠。天之欲而去之。當不啻其毒疽而潰癰也。如教子弟之徒以詞章功利。待朋友之徒以聲氣黨援。事上官之徒以逢迎餽問。治百姓之徒以寬縱因循。凡人之所謂為善。皆天之所謂不善。以是而責報于天。安有不爽焉者。然則人宜朝夕自省曰。吾之所為。其毋乃為疽為癰。為天所欲決而去者乎。而奈何飲食起居猶得晏然無事乎。如是則不善之途塞。望報之念消。天人感應之理真見。如心之主宰乎四肢百骸而不可遺矣。
天道論上
張爾歧
吾鄉邢先生。作天道難知論。以紓其怨。予讀而傷之。釋曰。天道之難知也。求天道者之自為不可知也。其視天若有國之君然。日懸嘗罰。以待功罪。銖銖而衡之。毋怪其愈推而愈不應也。推而不應。因以衰君子之心。而作小人之氣。吾懼其說之長也。夫天與人之相及也。以其氣而已。寄其氣於人而質立。質立而事起。事起而勢成。而天之氣因之任之。若水之行於山崖谷莽曠之墟。為奔為跳為涸洑為人立為安流。亦不自知其至也。聖人逆觀其勢。而知其衰興。決之數百年之前。應在數百年之後。若有鬼神。人以為聖人之於天道。如是其著明也。而垂之訓者。不過曰惠迪吉。從逆凶。福善禍淫。積善餘慶。積不善餘殃而已矣。其曲折必至之勢。不能為人言也。而人執此一言。以衡古今禍福之數。見其不應。以為無天道。甚矣其固也。古今稱善不善之最著者。無如周秦。人以周八百秦二世為天道。又即以周八百而滅於秦。秦祖孫繼惡。而卒滅周。為無天道。不知周之八百。周之善氣足以及之也。亦文武周公能積其善以勢而被之八百也。其亡也則勢盡而善與俱盡。無是勢。無是善。則亡焉宜爾。秦之以惡滅周也。秦用其惡以乘人之衰。無文武周公之善久勢以抑制之。故勝也。二世而惡之勢極。惡之氣亦極。極則盡。則人之怨怒之勢以極而全也。而世之人快指之曰天道。曰天道者。猶之曰自然而已矣。勢之所必至。氣之所必至。安得不曰天道也。國之興替則。然年命之永促。子孫之單繁隆降。以至卒然之禍。無妄之福。或以類至。或以不類至。此其勢安出歟。曰天之生是人也。猶父母之生子也。氣至則生矣。而人之得之也則曰命。其得失也。若器受物。狹則受少。宏則受多而已矣。其命是也。若以物與人。適多則與多。適少則與少而已矣。其善而短也。清純之氣適短也。其惡而長也。則濁亂之氣適長也。永促定於其生之初。迨期而盡。天亦不可如何也。至於子孫。則天之氣與其父母之氣。相為多少也。父母而賢而氣適少。天不能以多與也。父母而不賢而氣適多。則子孫或得厚焉。或得多焉。適值其清。或得賢焉。血脈性情。起居倫類。皆氣所乘之勢也。賢者之為善人見之。氣之多寡人則不見。執所見以疑所不見。則過矣。然則惡人之子孫。逢吉者百年不得一人焉。其非天有以抑制之然歟。曰不善人之不足以召善也。猶濁律之不能為清聲也。其用天之氣。則如烈火之化物。費者實甚。子孫逢吉。安可以數數見也。至衰季之際則不然。天之氣背旦而向暮。若汲之井。清者不給。其時之君若臣。又日以其昏戾淫僻之治。參和撓逆。結為客氣。天亦若詘其常然之性。以聽所為。凡為孛為彗為震為霾為水為旱為疾疫為蝗螟。殺人害物者。皆惡人之所沃灌滋益酌而自蕃者也。世所為禁奸防民之具。又適足以制善人賢人。君子率求自善而止。不知取聖人之經法。以破陰邪之勢。富厚榮利。子孫蕃廡。不彼之歸而孰歸哉。要之勢極則盡耳。盡則天之常然者於是復伸。勢之所至。善惡從而消息焉。不止國家之大也。禍與福之適然者何也。曰是亦不可歸之適然也。其致此者甚漸。人不知以為適然耳。善者之適禍。必有召其適禍者也。不然則周身者疏也。周身疏不以善免。如袒者之當白刃也。若惡者之適免也。必有宜免者也。不然則欺人而適售也。欺人而人不知。惡草之得蔽。芝蕙且不及矣。曰善惡之氣之行以勢如是。惡者其知所恃乎。曰否否。善惡之事。不自一身止也。是且被之人。亦不自一人止也。是且被之人人。被以善而不喜。被以惡而不怒。豈情乎。勢也者。積人人之喜怒而成之者也。善惡之勢成。人喜人怒之勢亦成。勢成而惡者自防之勢皆怒者可藉之勢也。其不以此事應。而以他事應。不以此時應。而以他時應。需其成耳。故善之勢失。可以制於惡。惡之勢成。且終制於善。善可使極。惡不可使極。易曰。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則勢既成之故也。奈之何可不一於善也。故古之為善人者。嚴思慮訖嗜慾以杜費。考得失慎言動以利用。親君子附眾人以增烈。正基緒教子孫以永世。動而得吉。人以為天之報善人者厚也。亦知善人之積以自全者如此哉。人之求天道者。則積不至其分。而責所應。應已至其分。而猶責所應。是朝種而夕然炊。隕霜而求嘉禾也。不可得矣。然則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子曰。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獲罪於天。無所禱也。此數說者。非天之衡人者至歟。曰非也。人之不可絕於天也。猶草木之不可絕於地也。根荄不屬非地。故奪之而自不生人之受是氣也。其末在人。其本在天。持其末以動其本。為善為惡必有相及者矣。相及而逆其常然之性。則自為竭絕之道也。夫子所云動天。所云獲罪。言人與天之以氣相屬也。故善惡之自喻者。吾達乎天之實也。人與人同繫於天。善惡之被人者。亦其相連而達天之實也。至於善惡既形。積而成勢。勢之既成。禍福歸之。晝所云惟德是輔。言其勢之既成。天與而人歸也。其絕之也。非天之故絕之。其輔之也。非天之故輔之。積於善惡者之所自致耳。方其積之未至。亦必有其受損受益者矣。小益而人不及見。小損而人亦不及見。而積而至大者。世不恒有。人所以終疑天道爾。曰。伯夷比干。積不至乎。曰伯夷之賢。賢以餓。比干之仁。仁以死。惜伯夷比干而以餓與死疑天道。是惜其賢與仁也。伯夷而千鍾。比干而苟存。則何以惜之。因勢以成。吾志亦曰天道而已矣。則甚矣疑天道者之與於惡也。於善惡之數。未識其所歸。禍福之應。不詳其所起。徒欲銖銖而求之。天道豈若是勞乎。吾故曰天之於人也。不能相御以心。而相及以氣。則天道虧盈而益謙之說也。又曰因勢所至。而歸之自然。則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天下無道。小役大。弱役強。二者皆天之說也。
天道論下
張爾岐
曰。以天道為必不可知者非也。不可知。是天不足恃也。以為必可知者亦非也。必可知。是天可以意也。不足恃。是為不量天。可以意。是為不量己。不量天。則視天過疏。長中庸之怠。而奪小人之忌。不量己。則信己過是。忘修悖之慮。而責陰陽之失。二者誣天均也。其以為不可知者。又未有不始於妄意可知者也。以為可知而責之。責之不得。以為不可知而委之。責慈於父。必無孝子。責禮於君。必無忠臣。責福應於天道。必無良士。責天之過篤者。責己之過薄者也。其心曰我之所為。已是矣。無非矣。天之列我何等也。艷人之得之曰。彼何長於我而得之。我何不遽得也。於人之失曰。是於法宜失。及身處憂患。又訝其何以並及也。有一得。則曰天道。有一失。則曰無天道。百年之內。不能有得而無失。故疑為有。疑為無。反覆而不能自決也。天不以物之惡殺而廢秋冬。不以人之惡險而廢山海。不以人之惡禍而廢消息也明矣。奈何初責之以可知。而遽委之不可知也。消息之所之。天不知其何以至也。人於其中得盛衰焉。人秉天之氣而然耶。天之自著其氣於人耶。固不能為愚者息機。亦不能為智者易軌。而君子之所為福。小人必不能得。小人之所為福。君子必不肯受。是盛之氣一也。取盛者異其質。君子有時得禍。必不同於小人。小人免禍者多。方有時甚於君子。是衰之氣一也。履衰者異其事。以為可知耶。是欲天異己於眾人之例也。君子固有其禍。小人固有其福。天已不異君子矣。以為可知。是不量己之過也。以為不可知耶。君子小人。固已不同量矣。此修悖之最可據。而予奪之不可誣者也。以為不可知。是不量天之過也。易曰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之不可如何。不能為君子異者如是也。又曰易者使傾。危者使平。天之有以予君子者然也。天道終古予君子。而世人終古疑天道。則何也。以故分不可得而明也。人君予人而人知之。人知其故分之多寡也。雖有上智。必不能知天所予之故分矣。後之予之不得而知也。奪之不得而知也。而或予或奪。必有不如其故分者。可以意而決也。吾驗之養生而知其然。人之死生。必有其期矣。然精明強固每得之淡嗜慾平心氣之時。知生之可引以長也。昏惑疾病每得之恣歡娛極思慮之時。知生之可迫以短也。有時養者未必長。而不養者未必短。其及是適止也。安知不養之不先是止也。其能及是乃止也。安知善養之不更進於是也。人之命不可前期。誰能指所餘之分。為天所予之分乎。富貴福澤。亦是類而已矣。人不知君子之分。莫見天之予君子。人不知小人之分。莫見天之奪小人。世又鮮自疑其非君子。而驚所獲之已優者。故疑其可知不可知無已時也。乃君子之奉天也。湔滌積累。唯日不足。於欲易給而不求。於害輕受而不懾。富貴則大吾業。貧賤則精吾事。默聽天之所為。而盡吾力之所可至。循於自然之野以休焉。其於可知也。曰可知者如是。聊以自慰也。其於不可知也。曰不可知如是。吾以自威也。可知不可知交信其必有而已。不然。執睫間而疑幽窈。抱侈志而責逾量。舍日用飲食而眩瞀於禍福徵應之間。亦惑矣。
原命
張望
古之原命者。合天與人。先理而後氣。今之言命者。離人於天。任氣而遺理。嗚呼。何其言之悖而不可訓也。夫人事有順逆。天命有治亂。理與氣不同立。治與亂故異命。自生民。來幾千萬歲矣。蔚之為事功。顯之為德行。古今益以日遠。天地久而長存者。天命常始。人事常因。人事常主。天命常輔。然而命不可以一日不治。則理不可以一日或屈。氣不可以一日使伸。何以明其然也。夫理猶君也。氣猶臣也。君有聖庸。臣有忠橫。理得其衡。則氣效順。氣效順則氣輔其理而天命治理。失其衡則氣侵權。氣侵權則理役於氣而天命亂。是故有治命。有亂命。有命將亂而復治者。有命將亂而人治之者。有命亂而人治之者。有命亂而不可復治者。治命者何。堯舜湯武之惠迪吉。桀紂幽厲之從逆凶是也。亂命者何。羿得以篡夏。秦得以代周。咸陽之士無孑遺。長平之屍數十萬是也。命將亂而復治者何。孔子畏於匡。圍於陳蔡是也。命將亂而人治之者何。焚廩可以下。謨可以出。微服可以遠是也。命亂而人治之者何。少康之復夏。光武之興漢是也。命亂而不可復治者何。跖修而回夭。牛疾而鯉亡。孔窮於魯。孟老於鄒是也。夫前古天人之際。如此其大較也。故曰人事有順逆。天命有治亂。理與氣不同立。治與亂故異命。吾以是嘆聖人之立身也。聖人之事天也。奉天之治。違天之亂。不奉天之亂。違天之治。奉天之治而得福為恒。違天之亂而得福亦為恒。而有時皆爽焉。聖人不懼。奉天之亂而得禍為恒。違天之治而得禍亦為恒。而有時皆爽焉。聖人不為。故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子思子曰。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孟子曰。妖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又曰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又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智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然則自內者盡人以符於天。自外者進天而退乎人。夫乃真知天命矣。今也不然。庸庸以自好。沓沓以為事。愚者昏弱而不進。黠者貪汙以自賊。雖闢其愚。懲其黠。不憚告之以人理。彼且曰有命焉。有命焉。則離人於天者矣。任氣而遺理者矣。離人於天。曾有事乎哉。任氣而遺理。不謂之亂命。可乎哉。惟昔聖人知生死之故也審。然莫知生之時。莫知死之日。及乎事已至而效。故違然後歸之於天而已。不與非徒釋眾疑。以堅為善而已。抑誠氣之加乎其理者。無可如何耳。未有忽其事而任其命者也。有人於此。苟焉怠其事而棄其生。不能衣食。而凍餓且死。豈命乎。如曰命也。前乎死者將責其惰與。抑逆料其死而姑不責與。設早自奮。以有衣食。而不凍且餓。將憫其勤與。抑逆料其不死而不用吾憫與。於多行不義以取辜。改而免者何以異是。嗚呼。其可謂不思也已。其亦異於聖人也已。其真不知命也已。
書立命說辯後
羅有高
明中葉有袁子者。作立命說。其說曰。人為善則美報隨之。有一善必有一報。善之大小。立之格。日籍之。計日課數告天。天將絜其多賓長短輕重以。適其等。不差爽厥分。濟陽張子。聞而非之曰。是異端曲說也。是衒小惠微勤。與天地鬼神市者也。為人臣而矜功伐。邀寵利。不可謂忠。為人子而顯勤勞。邀厚分。不可謂孝。藉小惠微勤。邀福報于天。不可謂善人。不可謂畏天人。捨六經語孟所教之公善誠善。而學偽善以自私。雖曰吾以濟物也。私偽之心。積以望報。報不至將疑。報既至將怠。其濟於物幾何矣。羅有高曰。張子之陳誼高矣。雖然。吾懼杜塞中下為善之路也。記曰無欲而好仁者。無畏而惡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是故上焉者之于善也成。膚革毛髓。悉善氣之充。中焉者灼知善之益。若水行之資舟壺也。其見不善也。浼之若涂。中下者之于善不善也。如景然。如夢然。不必辨也。顯之嚴王法而勉也。幽之嚴鬼神而勉焉。或名譽之動而勉焉。或章服之監而勉焉。依朋類因習而上下焉。下焉者之于惡也成。其為欲也。邪僻而悍。干冒王法。欺誣鬼神。以徑遂其欲者也。其為惡也。名譽崇之不為變。譏毀集之不為變。公為之不甚畏人知。誠為之必不屑以偽善參之也。故曰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畏罪者強仁。下愚不移。是故上焉者天地清純之氣之萃而閒有者也。下焉者天地濁駮之氣之萃而閒有者也。常有者中人爾。而中人者有欲畏。先王知夫中人者之欲畏之大可因也。是故樹之皇極以正其觀。之彝倫以理其統。之禮儀以定其位。文之頌辭以馴其野。飾之筐篚燕好以聯其情。慮有闇而不明也。於是通之師友講說以極其奧。慮有強而不遜也。于是鬯之音樂鼓舞以感其天。繇焉而才美出于其倫。于是乎榮之爵賞以旌之。教周備而恬不率。放敖侜張。于是乎施之刑撻以威之。移郊遂畫井疆以媿艾之。刑賞昭而欲畏壹。欲畏壹而王道亢。若是其迂且難也。當其時無欲無畏。中道若性者。固宜有之矣。而緣欲畏而服教適善者。不其眾矣乎。慕風聲。象魏。然後明好惡之鄉。定欲畏之分。以畏為隄。以欲為表。勉而趨事者。不逾眾矣乎。是皆不能離乎私且偽者也。先王不忍殊異之。容保無疆。總而教之。博之藝術以怡翫之。寬之歲月以堅樹之。及其成也。和順浹。誠信通。欲惡泯。天則著。德產精微之致。人人曉為固有。曲殺經等繁委之數貫習。說樂而調。敦比而不厭。而王道四達矣。上焉者無欲畏而功。無所事吾教。下焉者邪僻無所畏。吾之教施之而窮。唯誅殛竄流之待耳。中焉者之好仁惡不仁也。誠不誠雜。而其于欲畏也無不誠。其于欲畏也誠。斯其良知能之見端。可牖馭而充之者也。故曰聖人之制行也。不制以已。故曰議道自已而制法以民。張子之說。得無所謂不以鳥養養鳥。以己養養鳥者。吾見爰居之駭笙鏞而竄匿也。且其于天人之際也似察。而茀離未邃之游。意而為之辭者也。曰大禹孔子之言天。以理勢之自然者為天。非謂紀功錄過。絲絲而較者為天也。言天之可畏。非謂天之可邀也。是則然矣。夫張子之所謂自然者。猶曰莫之為而為。莫之致而致云爾。莫之為而為。莫之致而致。其非覭髳闊略偶會其適之謂至神至精。肖類應辨。若刻符契。眇不睹其朕。故曰各正性命。物與無妄也夫。然則天之紀功錄過。絲絲而較。視人自疏簿書尤密覈矣。權衡不言而人取平焉。度不言而人取幅焉。概斛不言而人取量焉。繩墨不言而人取曲直焉。規矩不言而人取方圓焉。此其程品井辨。極于錙銖釐忽累黍。而人不謂苛。數者之陳于前。即大姦猾。無所施其謬巧而詭遯。人人之準威福于天地鬼神如斯矣。故曰易簡而天下之理得。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也。故夫先王之嚴天地鬼神則白矣。本太一。專陰陽。柄四時。記日星。殽地則曰降之社。仁義則曰降之祖廟。興作則曰降之山川。制度則曰降之五祀。郊之日皮弁聽祭。報喪者不哭不敢凶服。氾埽反道。鄉為田燭。帝牛必在滌三月。蚩蚩黎。無不被以奉天之實者。為社事。單出里。為社田。國人竭作。邱乘。供齊盛。蚩蚩黎。無不被以奉地之實者。發爵賜服。于禘。出田邑。發秋政。于嘗。大政大禮大兵大刑大役無不臨之以天祖。綱之以百神。神明之惠。下畀韗庖翟閽之賤。報饗之禮。達于貓虎。中天下而立。而不敢擅一事。專利萬物。而示上有所承。精釐祀典。不雜以淫祀。而不遺小鬼神之勞。非以為文也。誠徹知夫神明之德。幽明之故。諸生之原其情深其禮恪其事忠。其服之以躬也詳。其敷之于治也察。故其時黎民雝熙。鬼神懷。胎卵遂育。繇斯道也。去聖遠。失義而陳數。主者怠嫚。勉強踵故而行。與工祝同昧。秦漢之際。器數壞散。飾淫巧。雜采陋儒愚巫之法。施之太常。後儒鑒其誣黷不經。矯枉而枉一切虛冒之曰理。僉謂無物。視前聖禮制。幾若優伶之為。張子祖其意。不復尋揣本末。從而辭之。是欲人之誠于善。而杜誠之原。欲人之畏天。而以闊略覭髳為教也。張子曰。吾病夫志為善而不本于六經語孟也。夫六經語孟之與袁氏之說相懸也。顧待辯說哉。雖然吾且通之。賈無良金。所夾之金不中程。一倍之。再倍之。程與良金埒。則主物者與物矣。其與夾惡金而彊賈者殊矣。其與造偽金充良金者又殊矣。其與徒手而志竊者又殊矣。其與操刃而奪者又殊矣。使有告者曰。畜良金。金不費而貨好。彼其不信乎。又有告者曰。勉畜良金。無以貨為也。將有謁而請之者。彼其不信乎。故吾以為奉袁氏之說。而誠勸循行而不怠。是將可與語六經語孟矣。吾竊懼夫奉袁氏而若存若亡也。則其善芽已焦也。吾又懼夫精造偽金。與良金亂也。篡六經語孟。翼虓虎而拚飛也。等而下焉。不猶曰金不中程。吾恥之。造偽金。吾猶有所費。不若徒手而竊。徒手而竊。不若操刃而奪邪。張子曰。當其為惡。不參一善。及其為善。不參一惡。是惡齊桓晉文而取高洋朱溫邪。取其為惡不參一善。以其彊資為可用之于善邪。是謂操刃而奪者。為可風以純用良金不欺邪。其不可得已。張子曰。人胃有積蟲。于是乎不嗜五穀。嗜泥炭。積蟲奪其飲食之正矣。知其為病。急捨所嗜。用藥殺蟲。漸進五穀。則元氣可復。不然。是且不得為完人。吾亦曰。胃有積蟲。未可驟進五穀也。進五穀將牾而噦。無裨其胃而反傷焉。必先用藥殺蟲矣。袁氏之說。即未必其按古湯液。亦殺蟲從治之劑也。何也。世之誖天地鬼神也久矣。明之中葉。紀綱紊。政刑忒。國法不足為威勸。而有人焉。取威勸于天。取威勸于鬼神。其有省身滌惡之意矣。張子曰。人之胃中積蟲何物哉。躁進幸得之念是也。吾則曰。誠躁進與。幸得與。黠桀者將鶩走權寵之門。求遂焉。券而索之矣。而信奉袁氏之徒。固猶移其近權寵之心。以上邀蒼蒼之天。與不見不聞之鬼神。不敢空邀。而必自課其小善微勤以求鑑。循是而不休。將有覺其躁進幸得之念之非。反于公善誠善。而不難蟲殺而五穀進。將有味之而甘。厭飫而不捨者矣。易曰納約自牖。孟子曰教亦多術矣。夫天地鬼神之德之盛也。其甚哀矜斯人也。與人之恕也。與善之博也。其必不專一道也。可推而明也。張子之意。曰天也者。積理之精博者云爾。鬼神者。氣之能。理之用云爾。故曰理勢之自然。而不知其墮于覭髳闊略也。欲致其尊畏。而不知其敝之流于空蕩而嫚也。論語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釋之曰民義者鬼神之奧。務民義者敬鬼神之實也。遠之者猶曰天難諶也。皇天無親也。一念善。鬼神好之。不以往惡介。一念惡。鬼神惡之。不以往善贖。好惡無常。唯善惡之鑑。非若骨肉之屬倫類之與之相纏綿也。以斯之謂遠之也。故曰父尊而不親。天尊而不親。鬼尊而不親。命尊而不親。火尊而不親。火也者。日用于人也。失厝則燔無所擇。不以久用。于人有愛也。以斯之謂遠之也。易大傳曰。是故知鬼神之情狀。狀也者。體質之頌也。情也者。好惡也。其容微。故曰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好惡充盈。周流乎六虛。故曰體物而不可遺也。允矣哉。
功行錄序
陸隴其
聖賢之書。勸善戒惡而已。或以義正。或以福誘。而勸同。或以義禁。或以禍怵。而戒同。夫禍福之於善惡。猶影之於形也。君子衡理不衡數。而其教人未有不兼言禍福也者。理足以尊天下之君子。而言福然後足以引天下之中人。言禍然後足以懼天下之不肖。其見于經傳者。固已深切而著明矣。君子雖不以欲福而為善。不以畏禍而不為惡。而夫子猶曰君子懷刑。是以聖賢自勉。而恒以不肖自防也。於乎。此其所以為君子與。周禮司徒掌邦教以擾安邦國。保息六以養之。本俗六以安之。三物以興之。八刑以糾之。月吉而始和。歲終而受會。鄉州黨族閭比之中。莫不以時而讀法。故其為教也。有本有根。博而貫。簡而詳。蕩蕩焉。平平焉。無細碎蔓衍之說。而其時之人。亦但以為道而不以為利。知畏法而不知畏天。吉凶休咎之說。僅見於聖君賢相之誥誡。而非所以為教民之具。明明棐常。絕地天通。此其所以為盛也。聖賢不作。教化不明。法足以禁顯惡。而不足以禁隱慝。惟天之報施。終古不易。以濟人之所不及。而又不能無盈縮遲疾之異。錯綜參互之變。原始要終。不失累黍。而當時鮮不以為香渺而不可知。禍福之自人者直而彰。自天者微而變。直而彰者既有所不及。而微而變者又不能以天下信。則中人以下將無所畏。而備著其所由。W而靡所不為。仁人君子能無憂乎。不得已而博考古今。述其福善禍淫之以明天道之必。然家懸一律令於屋漏之中。戶置一斧鉞於+席之上。使覽者惕然於心。以去其所疑而堅其所畏。雖其深索隱。略顯惡而嚴隱慝。其察物也無遁形。可不謂慎獨之助與`言若屑屑焉。而離類析歸。。宋之季也而感應篇出焉。明之季也而功過格出焉。是皆仁人君子居下位。不得已而救世之作也。故曰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王道不明於上。而夫子作春秋。今雖萬不敢比是。而意則庶幾焉。此固非盛世之所宜有也。雖然。既已有作。則雖盛世有所不廢。又豈獨不廢而已。必將為之敷暢其說。擴其所未備。闡其所未至。以丁甯天下之耳目。而惟恐其不信以從。是亦仁人君子之所用心也。邑李子蓀奇。所輯功行錄廣義。余甚敬其用心之厚。用力之勤也。嗚呼。士君子得志於時。身任民物之責。舉先王之教而明之。大綱舉。萬目張。無取乎細碎蔓衍之說。而所以勸戒人者。亦不俟乎天降之威福。則是書可以不作。今李子既不得志於時。蘊其意而無所發。蒿目而不能已於言。而又不欲其言之大且深以無當於流俗也。乃取夫世所易信之書。廣為衍說。平易樸茂。不飾不文。而勤懇曲至。應規入矩。期無失於聖賢之意而後已。昔賢有云。不為良相。則願為良醫。李子之書。其亦世之藥石與。假令李子得有為之柄。以行其所欲。而不徒見諸空言。其所就果當何如也。
州泉積善錄序
姜宸英
客曰。古人謂陰德如耳鳴。己可得知。人不可得而聞。今積善錄之刻何居。曰。此其故人八十歲翁朱紘氏之所為也。非吳子之意也。且吾徵之孔氏矣。昔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矣。魯國之法。魯人有贖臣妾於諸侯者。取金於府。子貢贖人於諸侯。而遺其金。孔子曰。君子之舉諸身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施於百姓者。非獨適其身之行也。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贖而受金則不廉。不受則後無復贖。自今以後。魯人不復贖矣。夫受牛貪也。不受金至廉也。孔子之於二子。其所與如此。而所見非如彼。甚矣。聖人之樂善無已也。苟其可以誘人於善也。利且不避。而況於名乎。昔宋富鄭公於青州。趙清獻公於越州。賑荒之法。一時名儒。皆為文紀之。而元之何長者。至微末也。胡汲仲亦為文具述其事。此錄所載賑荒施藥救災助喪施槥諸事。皆有良法可守。後人倣而行之。為利無窮。君子之與人為善也。不獨從而稱道之。又以其法之不可沒也。復樂書其事以貽之後焉。苟曰是嫌於名與利而避之。見之者亦曰是近於為名。近於為利。吾無述焉。是私也。非公也。宜為聖人之所不取矣。吳子名之振。字孟。浙之石門人。博學。善文辭。方需次京職。有重名於時云。
感應彙傳序
彭定求
竊惟天地間萬有不齊。一感應之道盡之矣。感應者理與氣合而參焉者也。溯夫穆清之始。一理渾全。所謂粹然至善也。一陽一陰。錯綜往來。莫之終窮。人生而清濁以殊。剛柔以判。於是有善不能無惡。而禍福乘之。運之者氣也。宰之者理也。此感應之必然。莫之致而致者也。今者學士大夫之論有二。一則欲感應而諱之。一則欲感應而略之。其諱之者。富貴利達之習重。機械變詐之術深。輒援天道遠人道邇之說以自便其私。謂夫太上云爾者。探之茫茫。索之冥冥。以儒者而襲道藏之緒言。非愚則誕。故有強辨飾非。縱至歷報彰明之後。而不肯前車是鑒。是誠無忌憚之流也。其略之者。玩心高明之域。遊心曠遠之途。遂無善無惡之說而誤任之。謂為善去惡。即涉於計功謀利之門。初非君子之所以立教。將人人盡託於上智。而防檢日。補救日尟。則亦偏執之過也。循是二說。糾紛煽惑。如痼疾之中於膏肓而不可解。所以善不敵惡。禍不抵福。宜夏子之惄然深憂而彙成是傳矣。吾謂是傳之善也有三。一曰翼聖經。一曰贊王化。一曰順天心。福善禍淫之大旨。具見於五經四書。而篇中因綱列目。使人返身而按。據事而稽。所以為家喻戶曉之書。有是傳以為之條晰。為之貫通。無非慎獨工夫之條目。故曰翼聖經也。士行浮靡。民俗偷薄。勸之以章服。齊之以刑罰。而冒濫既多。倖免尤眾。則所以格其非僻者。斷非刑驅勢禁之所及。有是傳而天地鬼神。如臨如質。庶幾恫心聳目。可以潛移默奪。故曰贊王化也。上天之仁愛斯人至矣。風雨露雷。無非至教。昊天曰明。昊天曰旦。豈涉於矯誣之謂哉。神道炳靈。格於穹壤。有是傳而義警於遒人之鐸。兆顯於卜史之繇。故曰順天心也。吾願亟登梨棗。為持異論者示之鍼砭云。
與翁止園書
方苞
僕晚交得吾子。心目間未嘗敢以今人相視。及遘禍。所以憫其顛危。開以理義者。皆不背於所期。是吾子所以交僕之道已至也。有疑焉而不以問。則於吾子之交為不稱。故敢暴其愚心。近聞吾子與親戚以錐刀生隙。嘖有煩言。布流朋齒。雖告者同辭。僕堅然信其無有。然蘇子有言。人必貪財也。而後人疑其盜。必好色也。而後人疑其淫。毋吾子之夙昔。尚有不能大信於彼人者乎。僕往在京師。見時輩有公為媟瀆者。青陽徐詒孫曰。若無害。彼不知其不善而為之也。吾儕有此。則天厭之矣。昔叔孫豹以庚宗之宿致餒死。叔向娶於巫臣氏而滅其宗。修飭之君子不獨人責之。天亦責之。詒孫之言。可謂究知天人之故者也。僕自遘禍。永思前愆。其惡之形於聲動於事者無幾也。而遂至此極者。既將以士君子為祈嚮。而幽獨中時不能自灑濯。故為鬼神所不宥。吾子高行清德。豈惟信於朋友。雖鄉里間愚無知者猶歎羨焉。然則子之行身其慎矣哉。僕又聞古人之有朋友。其患難而相急。通顯而相致。皆末務也。察其本義。以勸善規過為先。僕自與人交。雖素相親信者。苟一行此。必造怒而逢尤。僕每以自傷。然未敢以忖吾子。於前所聞。既信吾子之必不然。於後所陳。又信吾子必心知其然。是以敢悉布之。
答門人問學
李中孚
承謂靜坐中反覺思慮紛拏。此亦初入手之常。惟有隨思隨覺。隨覺隨斂而已。然緒出多端。皆因中無所主。倘以始焉未能遽免。不妨涵泳聖賢格言。使義理津津悅心。天機自爾流暢。以此寄心。勝於空持強制。久則內外澄徹。自成一片矣。所存於己者得力。則及於人者自宏。在在處處可以轉移人心。縱居恒所應之事所接之人有限。而中心生生之機原自無窮。此立人達人邦家無怨之本也。欲知孔顏之樂。須知世俗之憂。無世俗之所以憂。便是孔顏之所以樂。樂則富貴貧賤患難流離。無入而不自得。即不幸至於饑餓而死。俯仰無怍。莫非樂也。輪迴之說。吾儒未嘗道。君子唯盡其在己者。三塗八苦。四生六道。有與無任之而[己](已)。若因是而動心。則平日之砥修乃是有所為而為。即此便是貪心利心。又豈能出有超無。不墮輪迴中耶。積善有餘慶。積惡有餘殃。報應之說。原真非幻。即中間善或未必蒙福。惡或未必罹禍。安知己之所謂善。非天之所謂惡。人固有勵操於昭昭。而敗檢於冥冥。居恒貌似謹愿。無非無刺。而反之一念之隱。有不堪自問者。況即表裏如一粹乎無瑕。而艱難成德。殷憂啟聖。烈火猛燄。莫非煉之藉。身雖坎壈。心自亨泰。至於惡或未即罹禍。然亦曷嘗終不罹禍。明有人非。幽有鬼責。不顯遭王章。便陰被天譴。甚或家有醜風。子孫傾覆。念及於此。真可骨慄。以形骸言之。固顏夭而蹠壽。若論其實。顏未嘗夭。而蹠亦曷嘗壽也。噫。盡道而夭。雖夭猶壽。況又有不與亡俱亡者乎。昧道而壽。雖壽猶夭。況又有不與存俱存者乎。詩稱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在帝左右。原非誑語。而孟氏所謂名之曰幽厲。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然則生前之享年雖永。識者所羞齒。夫亦何可并衡也。理本至明。何不可解之有。總之學貴知要。而晰疑須是循序。方談靜功。而輒泛及於位育參贊等說。未免馳騖。恐非切問近思之初意也。
答范彪西書
王復初
承賜經訓。極為敬服。蒙虛懷下詢。弟就其所見者言之。今夫人性本善。聖賢體用。人人俱足。止為氣物欲。沈迷顛倒。以致天淵懸隔。蚩蚩之眾。日用不知者勿論矣。乃有學富才雄。師心自用。以致機械變詐。罟擭陷阱。流為小人而無忌憚。何也。古人幽獨之中。儼若上市臨汝。神明降鑒。故妄念不生。天理來復。此戒慎恐懼之正脈。乃邇來談道之士。以為談理而不必言應。夫無所畏而不為惡。是生知安行也。君子懷刑。知者利仁。生安者幾人乎。生安者不可得。而掃除感應。不幾開人之縱肆乎。羿奡禹稷。南宮之問。夫子不答。正是深契于心。彼之問明明折貶三家。推尊孔子。若一答之。未免有礙。而極稱其君子。再讚其尚德。則夫子之嘉與可知。而善惡之報斷然不爽可知也。又謂地震陰雨之棼棼。是偶然耳。不與人事。夫天之垂象。所以警人。人之作德。所以挽天。故成湯自責而致甘霖。宋景一言而挽星變。日變修德。月變修刑。諸如此類。史不勝載。聖天子尚多脩省而敢云不關人事乎。又謂人死無知。夫死而無知。則無鬼神也。無報應也。他不具論。獨以易稱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又曰原始反終。故知生死之說。夫鬼神不惟有其理。且有其情。不惟有其情。且有其狀。人世有賞罰。亦有報應。事神事鬼。知生知死。一以貫之。此孔聖之訓。而非後人之臆說也。又有謂聖人歿後。其氣亦散。然則郊社禘嘗。在帝左右。俱屬空言。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俱誕妄不經矣。然則報應森嚴之理。非徒勸愚流。亦以警賢知也。愚流猶知信。而賢知不信。其釀害更深矣。先生譚理。必取其精當。而一以勸善警惡為指歸。弟之佩服。出於中心之誠然耳。偶因辱問。敢布素心。
持盈論
劉開
盛則必衰。滿則必虧。天下莫不同之。即君子之道亦不免也。名節盛而黨錮之禍興。道學盛而偽學之禁起。物忌太盛。非徒世運之咎也。積財踰萬而盜窺焉。積書踰萬而火敗焉。天非不知積書之愈於聚財也。而災即隨之者數不可盈也。夫天之惡盈也。甚於其惡不善也。人之惡滿也。甚於其惡不義也。齊桓公以義會葵邱。而畔者九國。以其矜也。王莽之包藏禍心。而始皆悅之者。以其下人也。夫天道之於人情。亦不甚相遠矣。高者抑之。卑者揚之。一定而不可易。善則福。惡則禍。理之宜然者也。善有時而禍。惡有時而福。數之適然者也。虛則無不福。滿則無不禍。理數之皆然者也。理不可過。數不可極。無論善惡。自損者益。伊古迄今。百不失一。有盛即有衰。有喜即有戚。君子小人。迭為禍福。聖賢知其如此。故應天不以樂而以懼。接人不徒愛而加以敬。柔能克剛。弱能勝強。是以積微而彰。持盈戒滿。為道紀綱。非惟聖賢為然也。雖天地亦不敢自處於盈焉。非天地之力有不敢也。道固如此。天地不能違也。是故天不滿西北。地不滿東南。日中必昃。月盈必虧。春夏生長。秋冬歛藏。四時且有退位也。飄風不終日。急雨不終朝。風雨且不敢過常也。夫天地日月四時風雨所不能者。而人敢居之乎。夫舜之五臣。子孫皆有天下。以其功德之及於民者鉅也。天之篤生孔子。其前世之德。必遠倍夫諸聖人之積累矣。而孟僖子所稱者。不過曰恭。夫恭者道之所與。天之所佑。神之所福也。而從事君子之學者。可以察盛衰盈虧之故。而不必徒以善惡論天道矣。
貴齒論
劉開
古之時。天下無生而即貴者也。故雖天子之元子。亦比於士。當其入學。必與眾齒焉。所以明有尊也。天下無生而終賤者也。故雖在庶人。年踰八十以上。天子必加禮焉。所以明有敬也。尊齒敬老之義。始于朝廷。及乎天下。罔不同之。自三代以來。未之有易也。今世情之賤老而貴少者何也。新進之人多。速成之念重。學不以序。而名可倖得也。此所以鄙老而無用。而輕視齒也。班固有言。古之學者耕且養。三年而通一藝。用力少而蓄德多。三十而五經立。使之優游其心志。以漸通夫修己治人之道也。故當其未出之時。而所以開濟民物之理。[己](已)講之熟矣。及至四十。道明而德立。乃可以仕。至於五十。更事既多。乃可以服官政。夫仕不必盡待四十。服政不必盡待五十。然而以是為斷者。豈非養恬靜之風。杜浮競之習哉。且古人三十而通五經。學既成矣。必遲之十年而始責以仕。欲以漸摩夫學問。諳練夫時事也。且欲以涵養其性情。增益其智識也。是以出而圖君。措之裕如。澤加于生民。功垂于方策。後世學務早達。束髮成童。即期以富貴。所尚者非通經也。應之文也。所求者非致用也。干祿之術也。終身出處之事。而旦夕圖之。賢者不能寬以歲月。以深其稽古之功。愚者無所勞其心思。而皆有驟獲之意。一旦得志。授之以政。無怪其不知所措矣。學之出於鹵莽。治之所以敗壞。豈不由此。是以世紛擾。澆薄成習。士競急於利祿。年甫踰三十而不登第者。則咸有不遇之感。遲暮之悲。嗟乎。亦知古人是時。尚未敢言仕耶。夫昔之以衰老為懼者。恐其德不加修而行不能力也。後人以衰老為懼者。其未達則歎進取之無望。其既達則恐豪華之難久也。故世有宿儒耆彥。學行重於一時。而後生初學。輒輕侮之而不為加敬。而其人亦自傷朽鈍。無復毅然之氣。此何故也。古之人以其身為仁義道德之身。年彌高則識彌進。而令聞日隆。故天下皆以齒為貴。後之人以其身為聲色貨利之身。年愈衰則力愈耗。而不能有為。故天下遂以齒為賤也。夫齒者。先王所以尊之敬之而不敢忽者也。國家優老之典。未嘗不隆也。而世情以早達為重。馴致其習。以至厭棄老成。三代如彼而貴。後世如此而賤。可以觀人心之變矣。
是亦樓記
全祖望
袁正獻公世居城南。其講堂即所稱城南書院者也。講堂之旁有小樓。名以是亦。正獻游息登眺之所也。深甯居士述正獻之言曰。斯區區者。直不高大耳。是亦樓也。不特斯樓。推之山石花木衣服飲食貨財隸役。莫不皆然。即更推之我生通籍以來之宦情。皆作斯樓觀。曰直不高顯耳。是亦仕也。凡身外之物。皆可以寡求而易足。惟此身與天地並其廣大。並其高明。我固有之。朝夕摩厲。不容少怠。若自安於流俗。而曰是亦人耳。則吾所不敢也。正獻命名之意如此。予嘗謂聖賢之學。總不容苟且之說。故不特不可以苟生。亦不可以苟死。不特不可以茍取。亦不可以茍與。苟生苟取。斯其人本庸下之材。雖欲為之起懦而不能。斯流俗之所為也。苟死苟與。則固有求異於流俗之心。而不知此急功近名之見。君子恥之。乃獨有不妨於苟者。則惟居處日用之間。孔子所以稱衛荊之善居室也。從來文章家所次。園榭之勝。不過流連光景。張皇其位置之工。未有以儒林之法言入之者。故予於正獻之樓。特詳其語。以見斯樓之存。即先哲之學統所寄也。正獻之歿。五百有餘年矣。予重求遺址而出之。俾承學之過此者返而省心。如聞瞿瞿灌灌之在耳焉。於以去其求安求飽之念。而不求至於聖人不止。是則正獻之所望也。
與友人書十首
顧炎武
大難初平。宜反[己](已)自治。以為善後之計。昔傅說之告高宗曰。惟干戈省厥躬。而夫子之繫易也。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已)。左傳載夫子之言曰。臧武仲之智而不容於魯。有由也。作不順而施不恕也。苟能省察此心。使克伐怨欲之情不萌於中。而順事恕施。以至於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則可以入聖人之道矣。以向者橫逆之來。為他山之石。是張子所謂玉女於成者也。至於臧否人物之論。甚足以招尤而損德。自顧其人。能如許子將。方可操汝南之月旦。然猶一郡而[己](已)。未敢及乎天下也。不務反[己](已)而好評人。此今之君子所以終身不可與適道。不為吾友願之也。
每接高談。無非方人之論。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執事之意。其在于斯乎。然而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是則聖門之所孳孳以求者。不徒在于知人也。論語二十篇。惟公冶長一篇。多論古今人物。而終之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又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某者焉。不如某之好學也。是則論人物者。所以為內自訟之地。而非好學之深。則不能見[己](已)之過。雖欲改不善以遷于善。而其道無從也。記此二章于末。其用意當亦有在。願與執事詳之。
古之疑眾者行偽而堅。今之疑眾者行偽而脆。其于利害得失之際。且不能自持其是。而何以致人之信乎。故今好名之人皆不足患。直以凡人視之可爾。
宋史言劉忠肅每戒子弟曰。士當以器識為先。一命為文人。無足觀矣。僕自一讀此言。便絕應酬文字。所以養其器識。而不墮于文人也。懸牌在室。以拒來請。人所共見。足下尚不知耶。抑將謂隨俗為之。而無傷于器識耶。中孚為其先妣求傳再三。終已辭之。止為一人一家之事。而無關于經術政理之大。則不作也。韓文公文起八代之衰。若但作原道原毀爭臣論平淮西碑張中丞傳後序諸篇。而一切銘狀為謝絕。則誠近代之泰山北斗矣。今猶未敢許也。此非僕之言。當日劉乂已譏之。
能文不為文人。能講不為講師。吾見近日之為文人為講師者。其意皆欲以文名以講名者也。子不云乎。是聞也。非達也。默而識之。愚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某自十五以後。篤志經史。其于音學。深有所得。今為五書以續三百篇以來欠絕之傳。而別著日知錄上篇經術中篇治道下篇博聞共三十餘卷。有王者起。將以見諸行事。以躋斯世于治古之隆。而未敢為今人道也。向時所傳刻本。乃其緒餘耳。
孔子之刪述六經。即伊尹太公救民于水火之心。而今之注蟲魚命草木者。皆不足以語此也。故曰載之空言。不如見之行事。夫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謂之行事者。天下後世用以治人之書。將欲謂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見于此。故凡文之不關于六經之指當世之務者。一切不為。而既以明道救人。則于當今之所通患。而未嘗專指其人者。亦遂不敢以辟也。夜夢作一書與執事曰。過蒲而稱子路。之平陸而責距心。嗟乎。夢中之心。覺時之心也。匹夫之心。天下之心也。今將暫別貴地。民生利病。望悉以見教。人雖微。言雖輕。或藉之而重。
引古籌今。亦吾儒經世之用。然此等故事。不欲令在位之人知之。今日之事。興一利便是添一害。如欲行沁水之轉般。則河南必擾。開膠萊之運道。則山東必亂矣。
目擊世趨。方知治亂之關。必在人心風俗。而所以轉移人心風俗。則教化紀綱為不可闕矣。百年成之不足。一日敗之有餘。
君子將立言以垂于後。則其與平時之接物者不同。孔子之于陽貨。以大夫之禮待之。而其作春秋則書曰盜。又嘗過楚見昭王。當其問答。自必稱之為王。而作春秋則書楚子軫卒。黜其王。削其葬。其從眾而稱之也不以為阿。其特書而黜之也不以為亢。此孔子所以為聖之時也。孟子曰。庸敬在兄。斯須之敬在鄉人。今子欲以一日之周旋。而施之久遠之文字。無乃不知春秋之義乎。
接讀來詩。彌增愧側。名言在茲。不啻口出。古人有之。然使足下蒙朋黨之譏。而老夫受虛名之禍。未必不由於此也。韓伯休不欲女子知名。足下乃欲播吾名於士大夫。其去昔賢之見。何其遠乎。人相忘於道術。魚相忘於江湖。若每作一詩。輒相推重。是昔人標榜之習。而大雅君子所弗為也。願老弟自今以往。不復挃朽人於筆舌之間。則所以全之者大矣。
羇旅之人。疾病顛連。而託跡于所知。雖主人相愛。時有蔬菜之供。而饔一切自給。在我無怍。于彼為厚。此人事之常也。若欲往三四十里之外。而赴張兄之請。則事體迥然不同。必如執事所云。有實心向學之機。多則數人。少則三四人。立為課程。兩日三日一會。質疑問難。冀得造就成材。以續斯文之統。即不能盡依白鹿之規。而其遺意須存一二。恐其未必辦。此則徒餔啜也。豈君子之所為哉。一身去就。係四方觀瞻。不可不慎。廣文孫君。與弟有舊。同張兄來此。劇論半日。當亦知弟為硜硜踽蝺之人也。
皇朝經世文編卷五
學術五文學
善化賀長齡耦庚輯
鈔書自序
顧炎武
炎武之先。家海上。世為儒。自先高祖為給事中。當正德之末。其時天下惟王府官司及建甯書坊乃有刻板。其流布於人間者。不過四書五經通鑑性理之書。他書即有刻者。非好古之家不蓄。而寒家已有書六七千卷。嘉靖間。家道中落。而其書尚無恙。先曾祖繼起為行人。使嶺表。而倭闌入江東。郡邑所藏之書。與其室廬。俱焚無孑遺焉。洎萬歷初。而先曾祖歷官至兵部侍郎。中間方鎮三四。清介之操。雖一錢不以取諸官。而性獨嗜書。往往出俸購之。及晚年而所得之書過於其舊。然絕無國初以前之板。而先曾祖每言。余所蓄書。求有其字而已。牙籤錦軸之工。非所好也。其書後析而為四。炎武嗣祖太學公。為侍郎公仲子。又益好讀書。增而多之。以至炎武。復有五六千卷。自罹變故。轉徙無常。而散亡者什之六七。其失多出於意外。二十年來。贏擔囊以遊四方。又多別有所得。合諸先世所傳。尚不下二三千卷。其書以選擇之善。較之舊日。雖少其半。猶為過之。而漢唐碑亦得八九十通。又鈔寫之本。別貯二簏。稱為多且博矣。自少為帖括之學者二十年。已而學為詩古文。以其間纂記故事。年至四十。斐然欲有所作。又十餘年。讀書日以益多。而後悔其嚮者立言之非也。自炎武之先人。皆通經學古。亦往往為詩文。本生祖贊善公。文集至數百篇。而未有著書以傳於世者。昔時嘗以問諸先祖。先祖曰。著書不如鈔書。凡今人之學。必不及古人也。今人所見之書之博。必不及古人也。小子勉之。惟讀書而已。先祖書法。逼唐人。性豪邁不。然自言少時日課鈔古書數紙。今散亡之餘。猶數十帙也。學士家所未有也。自炎武十一歲。即授之以溫公資治通鑑。曰。世人多習綱目。余所不取。凡作書者。莫病乎其以前人之書。改竄而為自作也。班孟堅之改史記。必不如史記也。宋景文之改舊唐書。必不如舊唐書也。朱子之改通鑑。必不如通鑑也。至於今代。而著書之人。幾滿天下。則有盜前人之書而為自作者矣。故得明人書百卷。不若得宋人書一卷也。炎武之遊四方。十有八年。未嘗干人。有賢主人以書相示者則。或手鈔。或募人鈔之。子不云乎。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今年至都下。從孫思仁先生。得春秋纂例。春秋權衡。漢上易傳等書。清苑陳祺公。資以薪米紙筆。寫之以歸。愚嘗有所議於左氏。及讀權衡。則已先言之矣。念先祖之見背。已二十有七年。而言猶在耳。乃泫然書之。以貽之同學李天生。天生今通經之士。其學蓋自為人而進乎為己者也。
經部總四庫全書提要
經聖裁。垂型萬世。刪定之旨。如日中天。無所容其贊述。所論次者。詁經之說而已。自漢京以後。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學凡六變。其初專門授受。遞師承。非惟詁訓相傳。莫敢同異。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聞。其學篤實謹嚴。及其弊也拘。王弼王肅。稍持異議。流風所扇。或信或疑。越孔賈啖趙以及北宋孫復劉敞等。各自論說。不相統攝。及其弊也雜。洛閩繼起。道學大昌。擺落漢唐。獨研義理。凡經師舊說。俱排斥以為不足信。其學務別是非。及其弊也悍。學脈旁分。攀緣日眾。驅除異己。務定一尊。自宋末以逮明初。其學見異不遷。及其弊也黨。主持太過。勢有所偏。材辨聰明。激而橫。自明正德嘉靖以後。其學各抒心得。及其弊也肆。空談臆斷。考證必。於是博雅之儒。引古義以抵其隙。 國初諸家。其學徵實不誣。及其弊也瑣。如一字音訓動辨數百言之類要其歸宿。則不過漢學宋學兩家。互為勝負。夫漢學俱有根柢。講學者以淺陋輕之。不足服漢儒也。宋學俱有精微。讀書者以空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消融門戶之見。而各取所長。則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經義明矣。蓋經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今參稽眾說。務取持平。各明去取之故。分為十類。曰易。曰書。曰詩。曰禮。曰春秋。曰孝經。曰五經總義。曰四書。曰樂。曰小學。
易類總四庫全書提要
聖人覺世牖民。大扺因事以寓教。詩寓於風謠。禮寓於節文。尚書春秋寓於史。而易則寓於卜筮。故易之為書。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傳所記諸占。蓋猶太卜之遺法。漢儒言象數。去古未遠也。一變而為京焦。入於禨祥。再變而為陳邵。務窮造化。易遂不切於民用。王弼盡黜象數。說以老莊。一變而胡瑗程子。始闡明儒理。再變而李光楊萬里。又參證史事。易遂日啟其論端。此兩派六宗。已互相攻駁。又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而好異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說愈繁。夫六十四卦大象。皆有君子以字其爻象。則多戒占者。聖人之情見乎詞矣。其餘皆易之一端。非其本也。今參校諸家。以因象立教者為宗。而其他易外別傳者。亦兼收以盡其變。各為條論。具列於左。
子部總四庫全書提要
自六經以外。立說者皆子書也。其初亦相淆。自七略區而列之。名品乃定。其初亦相軋。自董仲舒別而白之。醇駁乃分。其中或佚不傳。或傳而後莫為繼。或古無其目而今增。古各為類而今合。大都篇帙繁富。可以自為部分者。儒家之外。有兵家。有法家。有農家。有醫家。有天文算法。有術數。有藝術。有譜錄。有雜家。有類書。有小說家。其別教。則有釋家。有道家。而次之。凡十四類。儒家尚矣。有文事者有武備。故次以兵家。兵刑類也。唐虞無陶。則寇賊姦宄無所禁。必不能風動時雍。故次以法家。民。國之本也。穀。民之天也。故次以農家。本草經方。技術之事也。而生死繫焉。神農黃帝。以聖人為天子。尚親治之。故次以醫家。重民事者先授時。授時本測候。測候本積數。故次以天文算法。以上六家皆治世者所有事也。百家方技。或有益。或無益。而其說久行。理難竟廢。故次以術數。游藝亦學問之餘事。一技入神。器或寓道。故次以藝術。以上二家皆小道之可觀者也。詩取多識。易稱制器。博聞有取。利用攸資。故次以譜錄。言岐出。不名一類。總為薈萃。皆可採摭菁英。故次以雜家。隸事分類。亦雜言也。舊附於子部。今從其例。故次以類書。稗官所述。其事末矣。用廣見聞。愈於博奕。故次以小說家。以上四家皆旁資參考者也。二氏外學也。故次以釋家道家終焉。夫學者研理於經。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徵事於史。可以明古今之成敗。餘皆雜學也。然儒家本六藝之支流。雖其間依草附木。不能免門戶之私。而數大儒明道立言。炳然具在。要可與經史旁參。其餘雖真偽相雜。醇疵互見。然凡能自名一家者。必有一節之足以自立。即其不合於聖人者。存之亦可為鑒戒。雖有絲麻。無棄菅蒯。狂夫之言。聖人擇焉。在博收而慎取之爾。
論泥古之弊十七史商榷
王鳴盛
昔顧甯人宿傅青主家。晨未起。青主呼曰。汀芒矣。甯人怪而問之。青主笑曰。子平日好談古音。今何忽自昧之乎。甯人亦不覺失笑。古音。天呼若汀。明呼若芒。故青主以此戲之。然則古可好不可泥也。聲音固爾。文字亦然。聲音文字隨時而變。此勢所必至。聖人亦不能背時而復古。文字雖易變。說文不亡。則字學常存。此書殆將與天地無終極。字不虞其變也。聲音雖易變。皆變在未有韻書之前。李登呂靜沈約諸人。過小功大。既有韻書。音亦不虞其變也。蒼頡古文。史大篆。李斯小篆。不可不知也。如用之。則吾從隸書。吾從眾也。惟是隸書中。去其舛謬太甚者。使不違古篆之意。且於唐宋史鑑所無。徐鉉新附所無之字。屏而不用亦足矣。古音不可不知也。如用之。則吾從唐宋。亦吾從眾也。要惟讀周漢以前書。用古音。讀晉唐以後書。用今音。斯可矣。大約學問之道。當觀其會通。知今不知古。俗儒之陋也。知古不知今。迂儒之癖也。心存稽古。用乃隨時。並行而不相悖。是謂通儒。聲音文字。學之門也。得其門者或寡矣。雖然。苟得其門。無復他求。終身以之。惟是為務。其他概謝曰我弗知。此高門中一司閽耳。門戶之事熟諳雖極。行立坐臥不離乎門。其所造詣。鈴下而止。不敢擅自升階。敢窺房奧乎。予於此等姑舍是。因讀新舊唐志附論之。
與從子掌絲書
盧文弨
所疏不知出處及疑義若干條。具答在別紙。此士安所謂遭人而問。少有甯日者也。掌絲之虛懷而勤力也至矣。雖然。吾竊以為更有進焉者。人之為言。皆曰學問。將學焉而繼之以問邪。抑問焉而即以是為學也。夫寡聞寡見之蘄至於多聞多見也。有道焉。得其道則耳目不可不勞。思慮不至厖雜。而其為功也易。近世類書頗多。又諸文集亦多有注釋箋解。然則讀書之易。宜莫如今日。然吾以為殫見洽聞之助。不在是也。已經翦截割裂。於事之始末。語之原委。必有不能通貫嘵析者矣。今以掌絲之資性日力計之。吾不必誅以高遠難行之事。六經之外。如爾雅說文史記漢書。皆所當讀也。然後博覽書。其不解者鮮矣。此言初聽若迂。然吾為掌絲細審之。事無有捷於此者。且不必遽為程限。但日日讀之。一卷畢。則此一卷之事與言見於他書者。自一覽而得也。推而數卷至數十卷莫不然。初可以省問之一二。繼可以省問之五六。又繼可以省問之八九矣。苟若是。則其用安有窮哉。然此猶為記誦言之也。若夫以之明理。以之處事。則所得者益不可以數計。此事逸而功倍之道也。不然。則掌絲數月以來。所不知者。豈盡於此乎。吾所縷析以答者。能一一記之。後不復問乎。同一事也。而出於人之所援引者又各不同。其能明乎此而即無惑於彼乎。吾是以深嘉掌絲之好問。而尤願掌絲之好學也。掌絲果從事於吾言。則其於問也。亦必有更進於此者矣。
姜宸英與子姪論讀書曰。讀書不須務多。但嚴立課程。勿使作輟。則日累月積。所蓄自富。且可不致遺忘。歐陽公言。孝經論語孟子易尚書詩禮周禮春秋左傳。準以中人之資。日讀三百字。不過四年半可畢。稍鈍者。減中人之半。亦九年可畢。今計九年可畢。則日讀百五十字。東方朔上書。自稱年十二學書。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學擊劍。十六學詩書。誦二十二萬言。十九學孫吳兵法。戰陳之具。鉦鼓之教。亦誦二十二萬言。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此時朔年正二十二。自十六學詩書。至十八而畢。又自十九學兵法。至二十一而畢。皆作三年課程。三年誦二十二萬言。每年正得七萬三千三百餘言。以一年三百六十日成數算之。則一日所誦。纔得二百零三言耳。蓋中人稍下之課也。夏侯氏東方先生像讚。經目而誦於口。過耳而諳於心。其敏給如此。今其所自誇大。不過中人稍下之課。可見古人讀書不苟。非獨恐其務多易忘。大抵古人讀一書。必思得此一書之用。至於終身守之不失。如此雖欲多不得也。
與友人論易書
顧炎武
承示圖書象數卜筮卦變四考。為之歎服。僕嘗讀劉歆移太常博士書。所謂輔弱扶微。兼包大小之義。而譏時人之保殘守缺。雷同相從。以為師說。未嘗不三復於其言也。昔者漢之五經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邱京氏。尚書歐陽大小夏侯。詩齊魯韓毛。禮大小戴。春秋嚴顏。不專於一家之學。晉宋已下。乃有博達賈公彥為之正義。即今所云疏者是也。排{學之士。會粹貫通。至唐時立九經於學官。孔斥眾說。以申一家之論。而通經之路狹矣。及有明洪武三年十七年之科舉條格。易主程朱傳義。書主蔡氏傳。詩主朱子集傳。俱兼用古注疏。春秋主左氏公羊穀梁胡氏張洽傳。禮記主古注疏。猶不限於一家。至永樂中纂輯大全。并本義於程傳。去春秋之張傳。及四經之古注疏。前人小注之文。稍異於大注者不錄。欲道術之歸於一。使博士弟子。無不以大全為業。而通經之路愈狹矣。注疏刻於萬歷中年。但頒行天下。藏之學官。未嘗立法以勸人之誦習也。試問百年以來。其能通十三經注疏者幾人哉。以一家之學。有限之書。人間之所共有者。而猶苦其難讀也。進而求之儒者之林。書之府乎。然聖人之道。不以是而中絕也。故曰。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昔之說易者無慮數十家。如僕之孤陋。而所見及寫錄唐宋人之書。亦有十數家。有明之人之書不與焉。然未見有過於程傳者。且夫易之為書。廣大悉備。一爻之中。具有天下古今之大。而注解之文。豈能該盡。若大著所謂此爻為天子。此爻為諸侯。此爻為相。此爻謂師。蓋本之崔憬解繫辭。二與四。三與五。同功異位之說。然此特識其大者而已。其實人人可用。故曰。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故夫子之傳易也。於見龍在田。而本之以學問寬仁之功。於鳴鶴在陰。而擬之以言行樞機之發。此爻辭之所未及。而夫子言之。然天下之理。實未有外於此者。素以為絢。禮後之意也。高山景行。好仁之情也。諸姑伯姊。尊親之序也。夫子之說詩。猶夫子之傳易也。後人之說易也。必以一人一事當之。此自傳注之例宜然。學者一隅而以三隅反可爾。且以九四或躍之爻論之。舜禹之登庸。伊尹之五就。周公之居攝。孔子之歷聘。皆可以當之。而湯武特其一義。又不可連此四五之爻。為一時之事。而謂有飛龍在天之君。必無湯武革命之臣也。將欲廣之。適以狹之。此業以來之通弊也。是故盡天下之書皆可以注易。而盡天下注易之書不能以盡易。此聖人所以立象以盡意。而夫子作大象。多於卦爻之辭之外。別起一義。以示學者。使之觸類而通。此即隅之說也。天下之變無窮。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者亦無窮。若但解其文義而已。韋編何待於三絕哉。子所雅言。詩書執禮。詩書執禮之文。無。有一不該W一而非易也。下而至於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行事。秦漢以下史書。百代存亡之於易者乎。故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愚嘗勸人以學易之方。必先之以詩書執禮。而易之為用。存乎其中。然後觀其象而玩其辭。則道不虛行。而聖人之意可識矣。不審高明以為然否。
與程秀才書
錢大昕
承以所著易源待正相示。僕於經義。素非專門。圖書術數之指。尤所不解。今讀足下書。所謂欽其寶莫能名其器者也。竊嘗思之。宣尼學易。但云可以無大過。其贊顏氏子曰。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聖賢學易。不過欲保此身。使無大過而已。小過雖聖人未敢自信為必無也。故曰震無咎者存乎悔。又曰無咎者善補過也。聖人唯自覺其有過而悔之。即己不覺而人告之。亦怵然為戒。即悔即改。此不遠復無祇悔之所以元吉也。若夫亢而有悔。迷而終凶。雖聖人亦末如之何也矣。古之聖賢求易于人事。故多憂患戒懼之詞。後之儒者求易于空虛。故多高深窈妙之論。聖人觀易。不過辭變象占四者。今舍象占而求卦畫。又舍卦畫而求畫前之易。欲以軼出文王孔子之外。自謂得千聖不傳之秘。由是自處至高。自信至深。謂己之必無過。且患人之言其過。辯論滋多。義理益昧。豈易之教固若是乎。此僕之所以不敢言易也。
唐初三禮漢書之學
趙翼
六朝人最重三禮之學。唐初猶然。張士衡從劉軌思授毛詩周禮。又從熊安生劉焯授禮記。皆精究大義。當時受其業者。推賈公彥。士衡傳公彥撰周禮義疏五十卷。儀禮義疏四十卷。公彥子大隱亦傳其業。又有李元植。從公彥授禮學。撰三禮音義行於世。公彥傳王恭精三禮。別為義證。甚精博。文懿文達。皆當世大儒。每講必舉先儒義而暢恭所說。孔穎達傳王元感嘗撰禮記繩愆。徐堅劉知幾等深嘆賞之。元感傳王方慶尤精三禮。學者有所咨質。必究其微。門人次為雜禮答問。方慶傳他如褚元量韋逌高仲舒唐休璟蘇安恒皆精三禮。見各本傳。今諸儒論著。見於新舊書者。如王方慶張齊賢論每月皆告朔之說。舊方慶傳新齊賢傳王元感三年之喪以二十七月。張柬之以二十五月。一本鄭康成說。一本王肅說也。舊柬之傳新元感傳史元燦議禘祫三年五年之別。韋縚傳朱子奢議七廟九廟之制。子奢傳韋萬石沈伯儀元萬頃盧履冰等議郊丘明堂之配。沈伯儀傳皆各有据依。不同勦說。其據以論列時政者。如盧履冰元行沖論父在為母三年服之非。彭景直論陵廟日祭之非。康子元駁許敬宗先燔柴而後祭之非。黎幹駁歸崇敬請以景皇帝配天地之非。唐紹蔣欽緒褚元量駁祝欽明皇后助祭郊天之非。陳貞符論隱章懷懿德節愍四太子廟。四時祭享之非。皆見各本傳。李風辨太微之神。不可為天。見蕭德言傳。韋述議堂姨舅不宜服。見韋縚傳。無不援引該博。證辨確切。可為千百世之準。其後元行沖。奉詔用魏徵類禮列於經。與諸儒作疏。成五十篇。將立之學官。為張說所阻。行沖又著論辨之。大歷中。尚有仲子陵袁彝韋彤韋以禮名其家學。此可見唐人之究心三禮。考古義以斷時政。務為有用之學。而非徒以炫博也。次則漢書之學亦唐初人所競尚。自隋時蕭該精漢書。嘗撰漢書音義。為當時所貴。該傳包愷亦精漢書。世之為漢書學者。以蕭包二家為宗。愷傳劉臻精於兩漢書。人稱為漢聖。臻傳又有張沖。撰漢書音義十二卷。于仲文撰漢書刊繁三十卷。是漢書之學。隋人已究心。及唐而益以考究為業。顏師古為太子承乾注漢書。解釋詳明。承乾表上之。太宗命編之秘閣。時人謂杜征南顏秘書。為左邱明班孟堅忠臣。其叔游秦先撰漢書疑。師古多取其義。此顏注漢書。至今奉為準的者也。師古傳房元齡以其文繁難省。又令敬播撮其要。成四十卷。當時漢書之學大行。又有劉伯莊撰漢書音義二十卷。秦景通與弟暐皆精漢書。號大秦君。小秦君。當時治漢書者。非其指授。以為無法。又有劉納言。亦以漢書名家。敬播傳姚思廉少受漢書學於其父察。思廉傳思廉之孫班。以察所撰漢書訓纂。多為後之注漢書者。隱其姓氏。攘為己說。班乃撰漢書紹訓四十卷。以發明其家學。姚傳又顧允撰漢書古今集二十卷。允傳李善撰漢書辨惑三十卷。善傳王方慶嘗就任希古受史記漢書。希古遷官。方慶仍隨之卒業。方慶傳他如郝處俊好讀漢書。能暗誦。處俊傳裴炎亦好左氏傳漢書。炎傳此又唐人之究心漢書。各承舊說。不敢以意為穿鑿者也。至梁昭明太子文選之學。亦自蕭該撰音義始。入唐。則曹憲撰文選音義。最為世所重。江淮間為選學者悉本之。又有許淹李善公孫羅相繼以文選教授。由是其學大行。淹羅各撰文選音義行世。善撰文選註解六十卷。表上之。賜絹一百二十匹。至今言文選者。以善本為定。杜甫詩。亦有熟精文選理之句。此則僅詞章之祖而未可與經史根柢之學並論者矣。
曾子章句序
魏源
夫子歿。斯文未墜于地。則惟曾氏以至誠紹其宗。授子思孟子為萬世極。漢藝文志。曾子十八篇。隋唐志及北宋御覽咸有之。汔南宋而亡。今惟存大戴禮者十篇。各冠以曾子。與小戴曾子問皆夫子語者固殊。洙泗大義微言。武城畢生踐履。於是在。凡孟子彼富我仁彼爵我義之文。董仲舒尊聞行知高明光大之義。皆見其中。而小戴祭義。則全取大孝篇文。事父母篇。坐尸立齋之云。則小戴刪取大戴明證也。子思樂正子門人述之。齊魯秦漢儒者。罔不誦法稱道之。挈小學大學樞要。宜旦夕奉師保臨父母者也。奈何小戴去取不偷。而鄭康成氏。又不注大戴禮。既以此不列于經。又不獲與大學中庸同表章後世。徒相沿緯書行在孝經語。以為真夫子授曾氏書。曾氏書顧若明若滅斷簡中。千載莫過問焉。曾子得聖道宗。孝盡性。誠立孝。敬存誠。萬倫萬理。一反躬自省出之初罔一言內乎深微外乎閎侈。惟為[己](已)為人進退義利際。諄諄提撕而辟咡之。百世下如見其心焉。暨天圓篇。原聖人制禮作樂之由。以明人性之最貴。日用則神化也。庸德則大經也。不越戶庭。明天察地。體用費隱。貫於一。不遺不禦也。少習孤經。懿好攸在。茫茫絕緒。問而互諸。塞而榛諸。微言未窺。大義誰揭。不揣狂簡。綱之紀之。=津不聞。仰鑽既竭。告語如聞。而其軼時時見他說者。亦網羅而部彙之。為五篇於其後。嗚呼。曾氏之以書傳。非曾氏意也。曾子固以身教而不以言教者也。其志蓋將以夏道之忠。捄周文之敝也。姬公制作之精意。漻然以清沕然以肫者。唯曾氏為得之。儒行缺。世教漓。視人生之初。幾若茹毛飲血之不可復見于世。嘗試與之陳尼嶧之遺文。稽龜麟之舊冊。則亦歷歷然若矇誦之熟諸口也。皋比之習于耳也。忽忽乎若來若去之無戚于懷也。逃空谷者聞足音而起。厭稻粱者易以黍稷而或樂。則茲編之晚顯于世也。其亦將天之有意于世乎。其亦末學之有幸於迷途乎。智小任重。言僭行窳。是以戰戰兢兢。若履薄冰云爾。
左傳濟變錄自序
謝文洊
處國家之事。惟變為難。得失成敗。恒在幾微呼吸之間。使闇者當之。惘惘然莫得其方。神亂氣沮。一再躊躇。而大事已去。智不足也。智於天而未嘗不得之於學。恃天者每有奇中之能。然事遂功成。往往以不善居而敗。知於始而闇於終。有足悲者。惟得之於學。以勇則沉。以養則邃。遇事不震不徐。而適投其機。功成之後。又恬然若未嘗有事者。雖有猜主相而不假以隙。此之謂大智。夫學明理於經。而習事於史。史於學居十之六。而閱歷煉又居其四。事變無窮。莫可究詰。然能舉古人之成案。精思而力辨之。置身當日。如親受其任。而激撓衝突於其間。如是者久之則閱歷煉已兼具於讀史之中。矧身世所遭得之於動忍增益。其力又有大焉者乎。以此知得於學者全。而得於天者半。身任天下者。烏可無智。欲智者又烏可無學也。洊生也闇。幸而天下事未嘗及身。年已望六。可免覆餗之恥。賤貧多暇。授徒左傳。見其時名卿大夫。濟君國之險艱。識深力堅。誠有不可及者。因每國取數事評註。得二十八篇。又[余](佘)友魏裕齋有杜預癖。深謀至計。一一摘抉出之。發從來讀左者所未發。輯左傳經世一書。予多取之。夫以余之闇。又老且賤。安。神而明之。以補天所不足。雖不徵之實事。W能與一時英少。抵掌談天下事。惟是取古人陳庶幾心目開朗。俾不至於闇終。則厚幸矣。乃若明體識用之學。非全力不足以幾。自共學以至於立。立而至於權。不容凌節而施。亦不容畫地而限。夫學至於立。則窮不失己。達不離道。似亦可以自畢。然使時勢安常。則以立者居之有餘。一有變故。非權曷濟。故學不至於能權。則才不足以御變。天下事既以身入其中。能保其有常而無變耶。至於立之未臻。而急於用權。則將以義為利。詭御思獲。此又豈識聖人之所謂權者耶。春秋時諸名卿大夫之權。未必一一不謬於聖人。惟是學之有道。則變化在我。雖以小人之智毒如烏菫。亦未嘗不可泡而製之。以神吾生人之權。得是意而推之。將博觀全史。以盡古今之變。區區守一左氏。猶恐不足以濟吾闇也。
萬充宗墓誌
黃宗羲
五經之學。以余之固陋。所見傳註詩書春秋皆數十家。三禮頗少。儀禮周禮十餘家。禮記自衛湜以外。亦十餘家。周易百餘家。可謂多矣。其聞而未見者。尚千家有餘。如是。則後儒於經學可無容復議矣。然詩之小序。書之古今文。三傳之義例。至今尚無定說。易以象數讖緯晦之於後漢。至王弼而稍霽。又以老氏之浮誕魏伯陽陳搏之卦氣晦之。至伊川而始明。又復以康節之圖書先後天晦之。禮經之大者。為郊社禘祫喪服宗法官制。言人人殊。莫知適從。士生千載之下。不能會眾以合一。由谷而之川。川以達於海。猶可謂之窮經乎。自科舉之學興。以一先生之言為標準。毫秒摘抉。於其所不必疑者而疑之。而大經大法。反置之而不道。童習自守。等於面牆。聖經興廢。上關天運。然由今之道。不可不謂之廢也。此吾於萬充宗之死。能不慟乎。充宗諱斯大。吾友履安先生之第六子也。其家世詳余先生誌中。充宗生逢喪亂。不為科之學。湛思諸經。以為非通諸經不能通一經。非悟傳註之失則不能通經。非以經釋經則亦無由悟傳註之失。何謂通諸經以通一經。經文錯互。有此略而彼詳者。有此同而彼異者。因詳以求其略。因異以求其同。學者所當致思者也。何謂悟傳註之失。學者入傳註之重圍。其於經也無庸致思。經既不思。則傳註無失矣。若之何而悟之。何謂以經解經。世之信傳註者。過於信經。試拈二節為例。八卦之方位載於經矣。以康節離南坎北之臆說。反有致疑於經者。平王之孫。齊侯之子。證諸春秋。一在魯莊公元年。一在十一年。皆書王姬歸於齊。周莊王為平王之孫。則王姬當是其姊妹。非襄公則威公也。毛公以為武王女。文王孫。所謂平王為平正之王。齊侯為齊一之侯。非附會乎。如此者層見疊出。充宗會通各經。證墜緝缺。聚訟之議。渙然冰泮。奉正朔以批閏位。百法遂無堅城。而老生猶欲以一卷之見。申其後息之難。宜乎如腐朽之受利刃也。所為書。曰。學禮質疑二卷。周官辨非二卷。儀禮商二卷。禮記偶箋三卷。初輯春秋二百四十卷。燼於大火。復輯。絕筆於昭公。丁災甲陽草各一卷。其間說經者居多。萬氏家譜十卷。噫。多矣哉。學不患不博。患不能精。充宗之經學。由博以致精。信矣其可傳也。然每觀古人著書。必有大儒為之流別。而後傳遠。如蔡元定諸書。朱子言造化微妙。唯深於理者能識之。吾與季通言而不厭也。故元定之書。人皆敬信。陳澔之禮記集說。陳櫟之禮記解。吳草廬曰。二陳君之說禮。無可疵矣。故後皆列之學宮。自蕺山先師夢奠之後。大儒不作。世莫之宗。牆屋放言。小智大黠。相煽以自高。俱有講章而無經術。充宗之學。誰為流別。余雖嘆賞。而人亦莫之信也。充宗為人剛毅。見有不可者。義形於色。其嗜義若饑渴。張蒼水死國難。棄骨荒郊。充宗葬之南屏。使余誌之。春秋野祭。不異西臺之哭焉。父友陸文虎。甬中所稱陸萬是也。文虎無後。兩世之喪。皆在淺土。充宗葬其六棺。凡所為皆類此。不以力絀隻輪而自阻也。崇禎癸酉六月六日。其生也。康熙癸亥七月二十六日。其卒也。娶陸氏。子一人。經。諸生。能世其學。
與陳扶雅書
汪家禧
扶雅孝廉閣下。近世雅重漢學。妄論真漢學亦不盡傳。孟氏之學。當時已有微論。況歷久至虞氏。其中條例。斷不能無增設。而必謂商瞿之傳即此。閣下試思易經四聖人手定。道冠諸經。必如虞氏云云。則按例推文。直如科曹檢牘。比擬定詳。恐經旨不如此破碎也。鄭荀同學費易。何以立說又不同。鄭從馬學。何以與馬又不同。焦京同原。而卦林災異何又不同。道無二致。一是必有一非。出奴入主。究何定論。尚書力闢古文。妄謂今時伏鄭本文。久已放失。近世復古者。所本仍用偽孔。不過一二補綴。如交廣人嵌螺鈿盒。其本質仍漆也。即鄭注無有者。仍不得不用孔義以通之。用其說而闢其書。何足令人心服。詩四家同本荀卿。何以詩旨殊。作詩之人殊。篇章次第又殊。閣下試思一堂受業。縱有異同。又何至大相楚越。恐今世所傳。未必盡經師本旨。而或出陋儒附益也。必欲一一信之。真所謂陳已棄之芻狗矣。妄謂漢儒經學。以適用為貴。董子明陰陽五行。究天人之原。賈生明體達用。盡通變之術。劉更生敷陳七略。辨官禮之條分。通立言之本旨。許叔重詁字義。而六書之用彰。鄭司農究典章。而三禮之要。諸大儒之書。皆當各存其宗旨。而不必割裂以附遺經。又不必曲說以添膠結。至於唐宋以來。名儒接踵。各有精微。亦當一一參稽。斷不可概為抹殺。如必限代讀書。則太倉歷下用其說於詩文者。今復用之於經學。恐千秋定論。斷不能廢程朱而但遵伏賈也。高明試思狂言。亦可擇否。且今時最宜亟講者。經濟掌故之學。經濟有補實用。掌故有資文獻。無經濟之才。則書盡空言。無掌故之才。則後將何述。高冠-衣。臨陣誦經。操術則是。而致用則非也。班史無韋賢。鄴都無王粲。精專則是。而閎覽則非也。矢臆狂談。幸勿以荒唐罪我。
文解
張望
文者何。匪文其文而已。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也。昔者聖人嘗為文矣。如日月之照耀。爛然天地而不渝。然天之予德。不惟聖人。而天下之人從乎同。天下之人從乎同。有不為文。為則必同其能。人之生也渾然耳。已而孩。未幾而能言矣。未幾而能謳矣。由是授之以古之經。自茲以往。卒然有遇於家國天下之故。萬事萬物之紛紜而不能抑。遂能取之心而注之手以為文。然則自孩言謳以至於能為文也。天下之人無弗同。喜慍憂樂同其情。抑揚抗墜同其節。疾徐趨舍同其容。一唱三歎同其音。觸而發之。不知孰為予。凝而永之。不知孰為。優優乎德之固有而不外而求。故曰有不為。為則必同其能。是故敷榮暢遂其言藹如者。有仁之意焉。優游不迫動中規矩者。有禮之容焉。明重大。舉紀綱。鉤元達奧。無之不入者。有知之用焉。發潛德之幽光。誅姦佞於既死。字若狹秋霜。辭足貫金石者。則非信與義而孰與之存焉。是故可以格豚魚。可以感鬼神。可以懾姦邪。可以動仇怨。布之遐方。傳之異代也。好古之士。諷于口而悠于神。平者使澹泊。深者使杳冥。高者使激昂。沉者使幽抑。哀者使涕洟。樂者使舞蹈。有不知其然者矣。然而卒有能有不能何也。則于德有消長。於為有勤暇。盛衰之數。存乎其間者。非一世矣。人之至於聖。務修德而事學。修德事學以至聖。於為文何如也。孟子曰。人皆可以為堯舜。而文乎。
非文
唐甄
古有文。典禮威儀辭命皆是也。不專以名筆之所書。筆之所書謂之言。若書傳之言謂之文者。數之曰文成幾何。指六書而言。六書有義。故謂之文。非緣飾其辭。而謂之文也。說如其事。辭如其說。善說者有倫有。博徵曲喻。聽盈耳焉。善辭者有倫有。博徵曲喻。書之於策。五采絢焉。是言也。不謂之文也。古之善言者。根於心。矢於口。徵於事。博於典。書於策簡。釆色焜燿。以此言道。道在襟帶。以此述功。功在耳目。故可尚也。漢乃謂之文。失之半焉。唐以下盡失之。迨乎近世之言文者。妄謂有體。妄謂有法。妄謂有繩墨規矩。二十三代之編籍。閼塞其心。序論傳志之空金`言。矯誣其理。是以秦以上之言如臠肉。唐以下之文如菜羹。秦以上之言。雖少也重於。唐以下之文。雖多也輕於車羽。是何也。務炫於文。朿於俗格。而不遂其言也。文必有質。今世求文之弊。盡失其質矣。技巧而非真。心勞而無用。可以娛目前。而不可以傳久遠也。物有象。象有滋。取則為書。有蝌蚪篆籀之文。迨于末世。變為俗書。媚容佻姿。盡亡其制矣。圖畫者。鑄于鐘鼎以垂法。繪于衣裳以明尊。施於屏壁以示戒。迨于末世。為川巖。為草木。為羽毛。為士女。以取悅于人。盡失其意矣。古之言變為今之文。亦猶是也。彼二者。雖失也無與于治亂。若夫文流為曲。工流為末技。以取悅諧俗。使人心輕氣佻。竊譽失真。道喪于此。其亦百十之十一也。
論文日知錄
顧炎武
詩云。巧言如簧。顏之厚矣。而孔子亦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又曰。巧言亂德。夫巧言。不但言語。凡今人所作詩賦碑狀。足以悅人之文。皆巧言之類也。不能。不足以為通人。夫惟能之而不為。乃天下之大勇也。故夫子以剛毅本訥為近仁。學者所用力之途。在此不在彼矣。
文以少而盛。以多而衰。以二漢言之。東都之文。多于西京。而文衰矣。以三代言之。春秋以降之文。多于六經。而文衰矣。如惠施五車其書竟無一篇傳者記曰。天下無道。則言有枝葉。
二漢文人所著絕少。史於其傳末。每云所著凡若干篇。惟董仲舒至百三十篇。而其餘不過五六十篇。或十數篇。或三四篇。史之錄其數。稱之。非少之也。乃今人著作。則以多為富。夫多則必不能工。即工亦必不皆有用。於世其不傳宜矣。
李因篤語予。通鑑不載文人。如屈原之為人。太史公贊之。謂與日月爭光。而不得書於通鑑。杜子美若非出師未捷一詩。為王叔文所吟。則姓名亦不登於簡牘矣。予答之曰。此書本以資治。何暇錄及文人。昔唐丁居晦為翰林學士。文宗於麟德殿召對。因面授御史中丞。翼日制下。帝謂宰臣曰。居晦作得此官。朕曾以時諺。謂杜甫李白輩為四絕。問居晦。居晦曰。此非君上要知之事。嘗以此記得居晦。今所以擢為中丞。冊府元龜如君之言。其識見殆出文宗下矣。
唐宋以下。何文人之多也。固有不識經術不通古今。而自命為文人者矣。宋史言。歐陽永叔與學者言。未嘗及文章。惟談吏事。謂文章止於潤身。政事可以及物。黃魯直言。數十年來。先生君子。但用文章提獎後生。故華而不實。明朝嘉靖以來。亦有此風。而陸文裕所記劉文靖告吉士之言。空同大以為不平矣。
舜曰。詩言志。此詩之本也。王制。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此詩之用也。荀子論小雅曰。疾今之政以思往者。其言有文焉。其聲有哀焉。也。唐白居易與元微之書曰。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W此詩之情也。故詩者王者之。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又自其詩。關於美刺者。謂之諷諭詩。自比於梁鴻五噫之作。而謂好其詩者。鄧魴唐衢俱死。吾與足下又困躓。豈六義四始之風。天將破壞不可支持邪。又不知天意不欲使下人病苦聞於上邪。嗟乎。可謂知立言之旨者矣。
孔稚珪北山移文。明斥周容。劉孝標廣絕交論。陰譏到溉。袁楚客規魏元忠有十失之書。韓退之諷陽城作爭臣之論。此皆古人風俗之厚也。晉葛洪抱樸子曰。古詩刺過失。故有益而貴。今詩純虛譽。故有損而賤。
子書自孟荀之外。如老莊管商申韓。皆自成一家言。至呂氏春秋淮南子。則不能自成。故取諸子之言。彙而為書。此子書之一變也。今人書集。一一盡出其手。必不能多。大抵如呂覽淮南之類耳。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後世之所不可無而後為之。庶乎其傳也與。
宋人書。如司馬溫公資治通鑑。馬貴與文獻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為後世不可無之書。而其中小有舛漏。尚亦不免。若後人之書。愈多而愈舛漏。愈速而愈不傳。所以然者。其視成書太易。而急於求名故也。伊川先生。晚年作易傳成。門人請授。先生曰。更俟學有所進。子不云乎。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俛焉日有孳孳。斃而後已。
言公
章學誠
古人之言所以為公也。未嘗矜於文辭而私據為己有也。志期于道。言以明志。文以足言。其道果明於天下。而所志無不申。不必其言之果為我有也。虞書曰。敷奏以言。明試以功。此以言語觀人之始也。要在試功而庸以車服。則所貴不在言辭也。誓誥之體。言之成文者也。苟足立政而敷治。君臣未嘗分居立言之功也。周公曰。王若曰。多方誥四國之文也。蓋聖臣為賢主立言。是謂賢能任聖。是即賢主之言也。曾氏鞏曰。典謨之文。豈止載堯舜之功績。併其精微之意而亦載之。是豈尋常所及哉。當時史臣載筆。亦皆聖人之徒也。由是觀之。賢臣為聖主述事。是謂賢能知聖。是亦聖人之言也。文與道為一貫。言與事為同條。猶八音相須而樂和。不可分屬一器之良也。五味相調而鼎和。不可標識一物之甘也。故曰。古人之言所以為公也。未嘗矜于文辭而私據為己有也。
夫子曰述而不作。六藝皆周公之舊典。夫子無所事作也。易有大傳。夫子之言也。然用古人成說。而未嘗有所識別焉。元善之訓。先誦於穆姜是也。誦易之言而不標為易。恒三之辭。証義於巫醫是也。不忮不求之美季路。誠不以富之歎夷齊。未嘗言出於詩也。允執厥中之述堯言。元牡昭告之述湯誓。未嘗言出於書也。論語記夫子之微言。而詩書初無識別。亦述作無殊之旨也。夫子之言。見於諸家之稱述。而論語未嘗兼收。亦詳略互託之旨也。夫六藝為文字之權輿。論語為聖言之薈萃。創新述故。未嘗有所庸心。取足以明道而立教。而聖作明述未嘗分居立言之功也。故曰。古人之言所以為公也。未嘗矜其文辭而私據為己有也。
周衰文敝。諸子爭鳴。在夫子既沒。微言絕而大義之已乖也。然而諸子思以其學易天下。固將以其所謂道者。爭天下所莫可加。而語言文字。未嘗私其所出也。先民舊章。存錄而不為識別者。管氏弟子之職。孔叢子爾雅之篇是也。記其言行。而非其身所論述者。管氏之述其身死後事。韓非子載其李斯駁議是也。呂氏春秋。先儒與淮南鴻烈之解同稱。謂集眾客而為之。不能自命專家。然呂氏淮南。未嘗以集眾為諱。如後人之掩人之長以為己有也。諸子之奮起。由於道術既裂。而各以聰明才智之所偏。每有得于大道之一端。而遂欲以之易天下。其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者。固將推衍其學術。而傳之其徒焉。苟足顯其術而立其宗。而援述於前與附衍於後者。未嘗分居立言之功也。故曰。古人之言所以為公也。未嘗矜其文辭而私據為[己](已)有也。
夫子因魯史而作春秋。孟子曰。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孔子自謂竊取其義焉耳。載筆之士。有志春秋之業。固將惟義之求。其事與文。所以借為存義之資也。世之譏史遷者。責其載尚書左氏國語國策之文。以為割裂而無當。世之譏班固者。責其孝武以前。全襲遷書。以為盜襲而無恥。此則全不通乎史學之論也。遷史斷始五帝。沿及三代周秦。使舍尚書左國。豈將為憑虛亡是之作乎。必謂左國而下。為遷所自撰。則陸賈之楚漢春秋。高祖孝文之傳。皆遷之所採摭。其書後世不傳。而徒以所見之尚書左國怪其割裂焉。可謂知一十而不知二五者矣。固書斷自西京一代。使孝武以前。不用遷史。豈將為經生之決科。同題而異文乎。必謂孝武以後。為固之自撰。則馮商楊雄之紀。劉歆賈護之書。皆固之所原本。其書後人不見。而徒以所見之遷史。怪其盜襲焉。可謂知白出而不知黑入者矣。屈賈孟荀老莊申韓之標目。同姓侯王。異姓侯王之分表。初無發明。而僅存題目。褒貶之意。默寓其中。乃立言之大者也。作史貴知其意。非同於掌故。僅求事文之末也。夫子曰。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見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此則史氏之宗旨也。苟足取其義而明其志。而事次文篇。未嘗分居立言之功也。故曰。古人之言所以為公也。未嘗矜其文辭而私據為己有也。
漢初經師。抱殘守缺。以其畢生之精力。發明前聖之緒言。師授淵源。等於宗支譜系。觀弟子之術業。而師承之傳授。不啻鳧鵠黑白之不相混焉。學者不可不盡其心也。公穀之於春秋。後人以為假設問答。以闡其旨爾。不知古人先有口耳之授。而後著之竹帛。非如後人作經義。苟欲名家。必以著述為功也。商瞿受易於夫子。其後五傳而至田何。施孟梁邱。皆田何之弟子也。然自田何而上。未嘗有書。則三家之易。著于藝文。皆悉本于田何以上口耳之學也。是知古人不著書。其言未嘗不傳也。治韓詩者不雜齊魯。傳伏書者不知孔學。諸家章句訓詁有專書矣。門人弟子。援引稱述。雜見傳記章表者。不盡出於所傳之書也。而宗旨卒亦不背乎師說。則諸儒著述成書之外。別有微言緒論。口授其徒。而學者神明其意。推衍變化。著於文辭。不復辨為師之所詔。與夫徒之所衍也。而人之觀之者。亦以其人而定為其家之學。不復辨其孰為師說孰為徒說也。取足以通其經而傳其學。而口耳竹帛未嘗分居立言之功也。故曰。古人之言所以為公也。未嘗矜其文辭而私據為己有也。
嗚呼。世教之衰也。道不足而爭於文。則言可得而私矣。實不充而爭於名。則文可得而矜矣。言可得而私。文可得而矜。則爭心起而道術裂矣。古人之言。欲以喻世。而後人之言。欲以欺世。非心安於欺世也。有所私而矜焉。不得不如是也。古人之言。欲以淑人。後人之言。欲以炫[己](已)。非古人不欲炫。而後人偏欲炫焉。有所不足與不充焉。不得不如是也。故操術不可不慎也。古人立言處其易。後人立言處其難。何以明之哉。古人所欲通者道也。不得已而有言。譬如喜于中而不得不笑。疾被體而不能不呻。豈有計於工拙敏鈍。而勉強為之效法哉。若夫道之所在。學以趨之。學之所在。類以聚之。古人有言。先得我心之同然者。即我之言也。何也。其道同也。傳之其人。能得我說而變通者。即我之言也。何也。其道同也。窮畢生之學問思辨於一定之道。而上通千古同道之人以為之藉。下俟千古同道之人以為之輔。其立言也不易然哉。惟夫不師之智。務為無實之文。則不喜而強為笑貌。無病而故為呻吟。已不勝其勞困矣。夫外飾之言與中出之言。其難易之數可知也。不欲爭名之言與必欲爭名之言。其難易之數又可知也。通古今前後而相與公之之言。與私據獨得必欲己出之言。其難易之數又可知也。立言之士。將有志于道而從其公而易者歟。抑徒競於文而從其私而難者歟。公私難易之間。必有辨矣。安得知言之士。而與之日進於道哉。
言公于世。則書有時而亡。其學不至遽絕也。學成其家。而流衍者長。觀者考求而能識別也。費直之易雖亡。而鄭王之學出費氏。今王易具存。而費氏之易未亡也。孔氏古文雖亡。而史遷問故於安國。今遷書具存。而孔氏之書未亡也。韓氏之詩雖亡。而許慎治詩出韓氏。今說文具存。而韓嬰之詩未亡也。劉向洪範五行傳。與七略別錄雖亡。而班固史學出劉歆。歆之漢記漢書所本今五行藝文二志具存。而劉氏之學未亡也。亦有後學託之前修者。褚少孫之藉靈于馬遷。裴松之之依光於陳壽。非緣附驥。其力不足自存也。又有道存術近。其書不幸亡逸。藉人之書以存者。列子殘闕。半述于莊生。楊朱書亡。多存于韓子。莊列同出於道家。而楊朱為我。其術自近名法也。又有才智自騁。未足名家。有道獲親。幸存斧琢之質者。告子柳湍水之辨。藉孟子而獲傳。惠施白馬三足之談。因莊生而遂顯。雖為射者之鵠。亦見不羈之才。非同泯泯也。又有瑣細之言。初無高論。而入於有心之聽。遂與經訓同垂。孺子濯足之歌。時俗苗碩之諺。其喻理者即淺可深。而獲存者無俗非雅也。凡若此者。非必古人易而後人難也。古人巧而後人拙也。古人勤而後人惰也。名實之勢殊。公私之情異。而有意于言。與無意于言者。不可同日語也。故曰。無意于文而文存。有意于文而文亡。
聖人之言。賢人述之。而或失其指。賢人之言。常人述之。而或失其指。人心不同如其面也。而曰言託於公。不必盡出於己者。何也。謂道同而德合。其究終不至於背馳也。且賦詩斷章。不必若自其口出。而本指有所不拘也。引言互辨。與其言意或相反。而古人並存不廢也。前人有言。後人援以取重焉。是同古人于己也。前人有言。後人從而擴充焉。是以己附古人也。仁者見仁。知者見知。言之從同而異。從異而同者。殆如秋禽之毛。不可舉也。是以後人述前人。而不廢前人之舊也。以為並存於天壤。而是非得失。自聽知者之別擇。乃其所以為公也。君子惡夫盜人之言而遽鏟去其。以遂掩著之私也。若夫前人已失其傳。不得已而取裁後人之論述。若遷史之于古文尚書W。說文之于韓嬰詩傳。則其無可如何。而賴有是之僅存耳。然遷史未嘗不參以今文。而說文未嘗不參齊魯之說焉。是又在乎專門絕學。辨析微茫。心領神會。所以貴乎知言之士也。
說文一首贈立夫
茅星來
詩與文之日就衰且薄也。自有專攻為詩與文者始矣。古之時無有以詩文為教與學者也。漢時如下帷講誦。設絳帳為諸生說經。要不過讀書是務。讀書之功既至。則隨其材質之高下淺深。而皆必有所獨得。得之於心。斯應之於手。于是乎信口吟而自然合節焉。率臆抒寫而自然成章焉。其有不能。不強使為。苟其聞見廣博。學問淵深。雖無著述。要不害其為通儒也。自幼以詩文為教與學者未嘗有也。此在魏晉後學者猶然。故其時凡所著述。傳至今者。猶往往以質實勝。而非後世所可及也。自唐以來。國家以詩文取士。而學者始專務記覽。為詞章。以售有司。父兄以是為教。子弟以是為學。凡其所以口不絕吟。手不停披。而矻矻以窮年者。無非欲以供吾賦詩作文之用而已。然則苟有可以不必讀書而工為詩與文者焉。則彼且詡詡然自以為得計。而爭趨之恐不及矣異。應口成文。識者猶以為非遠大之器。乎持不逮之資。而強{。夫以王勃李賀輩之天才迫力取。僥倖一第以為榮。此宋人閔其苗之不長而助之之術也。不待其子之趨視。而已知其無不槁矣。然而天下但見其長之速也。而于是乎競相慕效。不務實學。惟獵浮華。以苟簡為便利之門。以揣摩為必得之道。白帖徐記。紛紛交作。後之人踵而甚焉。不可紀極。所以痼蔽學者之心。塗塞斯人之耳目。所為教與學者如是。故講求所以為詩與文之法者。至唐而加詳。而要之詩與文之日就衰且薄也。亦實自唐而積漸使然也。善乎胡宏氏之言曰。學欲博。不欲雜。守欲約。不欲陋。噫。為欲供賦詩作文之用而著書。其書未有不雜且陋者也。為欲供賦詩作文之用而讀書。其讀未有不雜且陋者也。天理人欲之辨。辨之于此。此豈獨關讀書與夫賦詩作文之得失而已。然則世之有志于學者。亦惟去其有所為之意。而後可與語于古。
論文
魏禧
門人問曰。古人言文章與世運遞降。果然乎。曰。古今文章。代有不同。而其大變有二。自唐虞至於兩漢。此與世運遞降者也。自魏晉以迄於今。此不與世運遞降者也。三代之文。不如唐虞。秦漢之文。不如三代。此易見也。上古純龐之氣。因時遞開。其自簡而之繁。質而之文。正而之變者。至兩漢而極。故當其氣運有所必開。雖三代聖人。不能上同於唐虞。而變之初極。雖降于兩漢。猶為近古。故曰。與世運遞降也。魏晉以來。其文靡弱。至隋唐而極。而韓愈李諸人。崛起八代之後。有以振之。天下翕然敦古。梁唐以來。無文章矣。而歐蘇諸人。崛起六代之後。古學於是復振。若以世代論。則李忠定之奏議。卓然高出於陸宣公。王文成之文章。又豈許衡虞集諸人所可望。下天之運必有所變。而天下之變必有所止。使變而不止。則日降而無升。自魏晉靡弱。更千數百年以至於今。天下尚有文章乎。故曰。不與世運遞降者也。曰。古之文章。足以觀人。今之文章。不足以觀人者。何也。曰。古人文章無一定格例。各就其造詣所至。意所欲言者。發抒而出。故其文純雜瑕瑜犁然並見。至於後世。則古人能事已備。有格可肖。有法可學。忠孝仁義有其文。智能勇功有其文。孰者雄古。孰者卑弱。父兄所教。師友所傳。莫不取其尤工而最篤者。日夕揣摩。以取名於時。是以大姦能為大忠之文。至拙能襲至巧之論。嗚呼。雖有孟子之知言。亦孰從而辨之哉。
文章不可苟作
侯七乘
柳子厚復杜溫夫書。譏其見柳州一刺史。即周孔之。至潮之二邦。當得二周孔。若至京師。則不勝周孔。噫。何周孔之多也。斯言也。艾東鄉嘗舉以為大士戒。謂大士許人一文。當如許人一女。不可草草。予於是嘆東鄉之識。高於世人遠甚。非弇州南溟輩所得而及也。唐世文宗時。長安文士。為貴人作碑誌。若市賈然。天官卒。其門如市。甚至諠競爭致。不由喪家。此輩卑卑。固無足道。朱晦菴嘗言陸放翁太近。恐為有力者牽去。不得全其晚節。及後放翁再出。果為韓胄作南園閱古W能太高。泉記。見譏清議。元史姚燧。嘗以所作就正許衡。衡賞其辭而戒之曰。文章先有能一世之名。何以應人之見役。非其人而與之。與非其人而拒之。皆罪也。由此觀之。語言文字。人品攸關。斯言之玷。駟馬難追。如陶穀悔作禪詔。孔文仲悔作伊川彈文。朱文公悔作紫岩墓碑。姚雪坡悔作秋壑記。李西涯悔作伭明宮記。與其悔之於後。何若慎之於先。韓柳作誌傳。皆不輕與人。歐陽永叔撰尹師魯墓誌銘。但辨所以作墓誌之意。鑿鑿不少假借。子瞻生平。未嘗為人銘墓。所銘五人。皆盛德。若富鄭公。司馬溫公。趙清獻公。范蜀公。張文定公也。此外趙康靖公。滕元發二銘。亦代文定所為者。在翰林詔撰趙瞻神道碑。亦辭不作。又前輩諸大家。從未有為宦官屬文者。韓退之送俱文珍序。編在外集。非李漢所錄。蓋公所棄之篇也。趙松雪為羅司徒致鈔百錠于胡汲仲。請作乃父墓銘。汲仲怒曰。我豈為宦官作墓銘者。是日汲仲正絕糧。其子以情白。坐客咸勸之。郤愈堅。如此風節。豈在韋貫之楊萬里之下哉。李治曰。文章有不當為者五。苟作一也。徇物二也。欺心三也。蠱俗四也。不可示子孫五也。噫。是道也。自漢伯喈以來。已不免慚德矣。信州鄭文恪一書。離奇瑰異。予所心醉。然其病亦在德政序神道碑布滿集中。不擇人而文之。遂不擇人而周孔之。作者人品。以此減價。甚為可惜。吾於是嘆東鄉之識。高於世人遠甚也。
國朝二十四家文鈔序
曾鏞
近世文。有時文。有古文。時文代聖賢立言。義至深而情實泛。古文即儒者立言。旨即淺而裁自心。故欲窮古今之變。考政教之遷。觀學士大夫之所得。求之于古文較近。竊謂作者難。取而集之者抑不易。何以言之。文章者。天地之精華也。散而洩諸古今才智人之口。若二氣五行之分布于百草木。其盛其衰。隨乎時會。而其為用于人也。其陰陽水火之性。即其華實本末之際。而用不同。故取材必慎。而後得其精華之所注。自六經四子諸書外。一代之作。一家之言。有純有駁。有離有合。舉漢唐宋以來。寥寥數大家。均不能免也。服餌雜人身之病也。論著雜人心之病也。于此而欲採輯言。網羅一世。出時賢之甘苦。為後學之砭針。又豈易事乎哉。是故文取載道。吾以為必先有見道之實。淵然寂然。以日以年。人世功名富貴成敗得失一不入于其中。而後可與論天下之文。嘉禾丁君子復。攜其里敬齋先生所輯國朝二十四家文鈔以示予。先生于近代文均有選。而本朝尤加意焉。蓋以其近已而俗變相類。亦當世得失之林也。嘗自言其去取之意。大率取其有益于人。有用于世。有補于修齊治平。而其文復工絕。可令人往復不厭者。空談心性與夫臚陳故實者皆不與焉。一切庸俗譸張之辭盡行剷除。嗚呼。持是以論天下文盡之矣。每嘆古今文章之病。立一說。每不顧吾說有益之與無益。有用之與無用。且詹詹然蘄以文勝。其實則中無所見。究竟文亦何由勝。談心性病虛妄矣。臚故實病支離矣。其庸俗譸張之病。或且至于蔽陷離窮而不可究極。此無他。所以游之乎詩書之源者無其學。所以行之乎仁義之途者無其養。心未能怡然渙然于天地民物變化云為之故。而欲怡然渙然于口手之間。必不能也。觀先生斯鈔。其亦可以見其概矣。諸家文體之奇正醇肆。鈔中論之特詳。丁君復屬序于予。又何如即先生之所自言。以弁先生之所手輯。使夫人伏而誦之。尤得其要領也耶。
贈屠生倬序
陳斌
吾見若屠生者。安可得邪。生嗜讀書。通旁藝。嘗與遊括蒼之間。所謂珞珞如玉者也。吾自十八九來於杭。仰屋獨坐。三年未識一儕輩。今更閱十八九年矣。稍稍知數。人其數人者則皆屠生之知其為人者也。吾是以又知屠生。而喜生之從吾遊焉。告之曰。生知人之取於世者乎。士取於不足。農取於有餘。夸取其名。烈取其氣。畸人取其意。或與之浮湛。則浮湛而取之。或與之攫搏。至不顧盡其力。則亦攫搏以取之。其取於道者寡焉。夫道不可取養而自至。有義理之味而幾矣。吾故曰。驚世之人不在多技。已疾之方不在多藥。生且省之。將與為取乎。將遂為養乎。將汲汲於世。必至於病而後息乎。聞古之謂才賢者。隆然而雷。燿然而日。蜺吐冰茹。耐歲而貫時。及其歸。泊然而有所止。吾之於是知晚矣。屠生甫二十未晚也。豁達以取積成致厚以為養。蘄至於其未至。則吾言然乎不然乎。吾惟怵屠生之先我。更以其愛吾言也。故有以贈屠生。
與友人書
李容
著述一事。大扺古聖賢不得[己](已)而後有作。非以立名也。故一言而炳若日星。萬世而下。飲食之不盡。其次雖有編纂。亦不必當時誇詡于人。或祇以自怡。或藏之名山。至其德成之後。或既死之日。舉世思其餘風。想其為人。或訪諸其子孫。或求諸其門人。思欲得其生平之一言。以為法訓。斯時也。是惟無出。一出而紙貴洛陽。千門傳誦矣。此正如華陀之青囊一付丙丁。至今為恨。惟恐其不傳也。所以然者。以華陀當年行之而有驗也。今有庸醫。方患羸疾。偶有奇方。不能自服以療其身。忽見世之同疾者。遂以此方授之。且曰。此神方也。傳自異人。君宜敬修合而服之。毋輕忽也。而彼患者。方且啞然而哂。茫然不敢信。何者。彼方見我羸日甚。我雖剖心相示。彼又安肯信我此方之真可以已疾哉。比見足下以其所著諸書。輒出以示人。人之服者我固多。而議我者亦復不少。其服我者。不過服我之聞見精博。能彙集而成書也。其議我者。直謂我躬行未懋。舍本趨末。欲速立名。適滋多事也。凡諸議足下之言。僕所得聞者。想猶其一二。然已覺切中足下之病。若夫所不得聞者。不知又當幾許耶。僕雖不肖。既蒙足下左愛。則不啻骨肉若矣。人之議足下是議我也。足下之不能韜光剷彩。是僕寐所未恬也。是烏容以無言耶。言之雖過切直。想在所不罪也。
消積說贈友人
李容
曩昔與薄城惺庵王翁過從夜話。一友患食積。翁教以服消積保中丸。余因言痰積食積。丸散易消。惟骨董積難消。非藥石所及。翁詢其故。余曰。詩文世。無關身心。聲聞遠播。甚妨靜坐。二者之累。廓清未盡。此便是積。廣見聞。博記誦。淹貫古今。物而不化。即此是積。推之即功業道德之見。中一毫消融未盡。亦即是積。其淺深雖不同。其為心害則一也。曏足下刻意為[己](已)之學。言及詩文。若將浼焉。惟服膺先儒之書。竊以為志趣如此。將來所就必卓。離索日久。傳聞近日惟聲律是哦。詞翰是攻。僕疑未之信。而來札忽至。求評所纂昭明文選。前後不類。令人難解。是書連篇累牘。莫非雕蟲。有何可取。而嗜之若飴耶。魏莊渠先生遺王純甫書云。傳聞對客談及詩文。駸駸有好意。竊恐不知不覺下種子。他日終會發也。昔過太平門。見有老父與一童子並走爭先。因嘆吾人既有志于道。而與詩人文人爭長。亦何異此老父哉。由斯以觀。夫亦可以廢然思返矣。學道須鈍須拙。須闇淡。乃與真合。今方日日售聰明。釣聲譽。其去道也。不亦遠乎。
與友人論文書
錢大昕
前晤我兄。極稱近日古文家。以桐城方氏為最。予常日課誦經史。於近時作者之文。無暇涉獵。因吾兄言。取方氏文讀之。其波瀾意度。頗有韓歐陽王之規撫。視世俗冗蔓獶雜之作。固不可同日語。惜乎其未喻乎古文之義法爾。夫古文之體。奇正濃淡。詳略本無定法。要其為文之旨有四。曰明道。曰經世。曰闡幽。曰正俗。有是四者。而後以法律約之。夫然後可以羽翼經史。而傳之天下後世。至于親戚故舊原無足傳。W。聚散存沒之感。一時有所寄託而宣之於文。使其姓名附見集中者。此其人事故一切闕而不載。非本有可紀而略之。以為文之義法如此也。方氏以世人誦歐公王恭武杜祁公諸誌。不若黃夢升張子野諸誌之熟。遂謂功德之崇。不若情辭之動人心目。然則使方氏援筆而為王杜之誌。亦將舍其勳業之大者。而徒以應酬之空言予之乎。六經三史之文。世人不能盡好。閒有讀之者。僅以供場屋餖飣之用。求通其大義者罕矣。至于傳奇之演繹。優伶之賓自。情詞動人心目。雖里巷小夫婦人。無不為之歌泣者。所謂曲彌高則和彌寡。讀者之熟與不熟。非文之有優劣也。文有繁有簡。繁者不可減之使少。猶之簡者不可增之使多。左氏之繁。勝于公穀之簡。史記漢書。互有繁簡。謂文未有繁而能工者。亦非通論也。
復魯絜非書
彭紹升
來書謂文章天地之元氣。其文之至者。耗洩天地之元氣。故自古文人子孫。鮮克自振起。此甚非也。天地之大德曰生。其流行于物者為元氣。是氣也。根極于一。淆于萬。其來無方。其應無跡。得之者與天地合其德。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生生不窮。而利賴及于萬世。是惟文王周公孔子之文。始足以當之。自茲以降。思孟之深醇。董韓之閎達。程朱之精詳。陸王之易簡。類能契天地之心。故其文與天地之元氣相輸貫。相望于數千載之中。繼聖人而命世。其他二千年間。百家諸子。以文自名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分畛域。不能相通。然使其言。誠有濟于時。適于用。當于人心。足以止惡而進善。則君子取之。取之者何也。謂其文足以效能于天地也。夫上自聖人。下至諸子百家。其言果有裨于當世。天地之心實寄之。奈何恨其耗洩不于其身。又陰奪其子孫。如足下言天之不仁也甚矣。至謂名者。造物所忌。名浮于實。不有人禍。必有天刑。夫造物亦何忌人之有。名者。風力所鼓。生謝無常。與其人了不相涉。彼且無所挾以為有。造物者又安從而忌之。且夫忌之情。生于妒。而成于爭。彼造物者于人。吾知其不為妒與爭也決矣不虛生。業由自作。人禍之以其見惡S。足下毋為此戚戚也。然則何為而有人禍天刑也。曰于人也。天刑之以其見絕于天也。是必有陰慝與熟惡者主之。而非名之所得為也。是其身之禍與刑且無與乎其名。況其為子孫者哉。以一念為感。即以一念為應。一念者通人[己](已)幽明而一貫者也。於己取之。非人所得而與也。故名非君子所務也。實固不可以不急也。懼名之浮。當孳孳焉惟實之求。實之既至。俯仰浩然。視外境之相值。無一毫足動于中。又何有子孫之干其慮哉。星命之術。君子所不道。即億而屢中。亦復何補於人世。如以星命可憑。則善者不必福。而惡者未必禍矣。僕於文素不專力。自遇臺山。知此道之不可苟。習之久。頗識其利病。常欲網羅放失。成一家言。故於當代遺文佚事。搜括頗詳。幸賴前人之餘蔭。沐 聖朝之教澤。早竊科名。觀光 闕下。遂得以閒居歲月。歌頌太平。激揚忠孝。原本康衢擊壤之意。而益暢其末流。是其為言。宜若無乖於世。夙昔撰述。麤有就緒。從今當銘足下之言。日凜惜陰之戒。簡棄文字。益趨闇然。以副明誨。惟望垂察不宣。
四書文源流考
梁傑
天下之事。惟無所為而為者。乃可以不朽。宋王介甫作新法。當時之人。岌岌不可以終日。而為四書文開其先。乃更數世。歷六七百年而不廢。其所撰諸經新義。列之學官。用之取士。天下靡然皆王氏之學。其力亦鉅矣。南渡禁革。遂罕有過而問者。而四書之文。緣之而起。學者舍此。幾似無書可讀。創之者非耶。因之者是耶。習之積者不移。利所在者偏重。其初本論體之小變。特專以四書語命題。其源出於唐之帖經墨義。北宋以前。大學中庸。尚在禮記。唐試經義。未立孟子。而以禮記為大經。治諸經者。皆兼孝經論語。亦有以論語為論題者。如顏子不貳過論。皆其濫觴也。至代言口氣八股對仗。雖備於前明。其實南宋楊誠齋汪六安諸人已為之椎輪。至文文山則居然具體。而文山之文存于世者。或疑作。不可得而辨也。有明一代用之科目。天下之士。竭才盡氣。畢力以從事於此。自漢唐千有餘年以來。鼓篋讀書之規模氣象。至是一變。而時文之法。日以密。體亦屢遷。景泰天順以前。渾樸未開。隆慶萬歷以後。風氣漸降。其間巨手。未可指屈。約而綜之。王守溪造其極。歸震川振其緒。金正希持其終。他若于廷益之忠節。陳白沙之理學。薛方山之史才。唐荊川茅鹿門之經濟。楊升庵季彭山之媕雅。出其餘技。皆勝專門。自古天之生才。惟在極盛之朝。與興亡之際。孝宗在位。君明臣良。故昌明博大之製興。神廟怠荒。國事日壞。熹懷相繼。遂以淪胥。故志微殺之音作。雖應制干祿之言。非盡由衷。而心聲所應。皆潛與運會轉移于不覺。正希僉事。文節並峻。其時又若黃陶庵陳臥子者。皆秋霜皎日。其文直頡頏於西江之四雋五家。遂以結明代時文之局。而劉念臺黃石齋諸公。又不以此論也。西江之派既盛。精裁鑒者。推艾千子。時與錢吉士稱選家之最。時文之道。與他著述異。魯壁之經。汲冢之策。丹枕之鴻烈。胡盧之漢書。古則愈貴。時文云者。既以逢時。時過則菁華既竭。褰裳去之。而新科墨刻。且汗牛充棟而來。與之代興矣。詩賦盛于唐試之作。諸家集雖間存一二。而藝文志集部寍載俳諧傳奇笑林雜說。惟試律之詩。官韻之賦。絕無專書著錄。則史體宜爾。時文設科。與彼何異。而尊之者。以為代聖賢立言。朱子曰。詩賦郤無害理。經義大不便。分明是侮聖人之言。宋時經義。即已如彼。使聞者不知語出朱子。鮮不以為怪妄。康熙初 聖祖仁皇帝諭內三院九卿。廢時文。用策論。不數年而廷臣奏復。善夫蘇子瞻之議貢舉文字。謂雖知其無用。而祖宗以來。莫之廢者。以為設法取士。不過如此也。明代作家。有掄元之訣。有決科之式。有坐關三年者。有闈五易者。有七作平常。粘四壁者。有首藝甫成。嘔血滿地者。諸君皆君子也。其心果止為代聖賢立言乎。況其下者乎。然知其不過如此。而竟莫之能廢者。何也。眾楚人咻之。則求其齊語不可得。置之莊嶽數年。則求其楚語又不可得。習之說也。上以孝取人。則勇者割股。怯者廬墓。上以廉取人。則敝車羸馬。惡衣非食。利之說也。如此則不收於藝文志也宜。故曰。天下之事。惟無所為而為者。乃可以不朽。
時藝類編序
周永年
或問于余曰。今海內鴻駿君子。皆厭薄時文。以為不足。學子乃復從事于斯何也。余曰。同年邵二雲。世所推鴻駿君子之一也。其厭薄時文也尤甚。以孟子孫氏疏率略。思更為之。余嘗謂之曰。孟子班爵祿章。所言封國之制。與諸經皆不合。先儒多以為疑。偶讀魯啟人不能五十里附于諸侯曰附庸題文。則孟子與諸經約略可通。子疏孟子。將毋亦有取于是。二雲笑應曰。然。然則時文固箋傳之苗裔。而未可以流俗之沒溺于腐爛本頭而廢之也。或又曰。選粹律髓。詩賦分類。至今學者猶病之。子選時文。而以類區之。毋乃更為大方所笑乎。余曰。前輩讀書之法。其不傳于世也久矣。呂氏童蒙訓曰。安定先生主湖州學使。學者各治一事。如水利農田之類。其後從學者多有實效。蘇子瞻曰。書富如入海。人不能兼收盡取。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則學成可以八面受敵。朱子嘗取以教學者。類分則討論易記憶便。四子之書乃諸經之總匯。求之亦可以得諸經之門戶矣。且今之人材力自忖。視子瞻東萊何如。而乃以分類為陋乎。故選是編以當隅。其他文則學者自取而分之可也。且果由是以稽經諏史。取古人之書。區分類聚。提要鉤元。觀其會通。得其典禮。安定湖學之法。朱子讀書工程。程畏齋之所輯。宋潛溪之所述。其端緒具于是編矣。世有異敏之士。得吾說而潛心焉。異日海內所號為鴻駿君子者。安知不即以是編為千里之跬步。而又何必厭薄時文也哉。
謝周南制藝序
朱仕琇
孔子曰。不知言。無以知人。揚子雲曰。言。心聲也。心之蘊於人難知也。而據聲以知之。聲之發各於其黨。若子貢問師乙以歌。師乙類而使之自擇是也。其心之不正者。發為姦聲。若子夏譏四國之失志是也。文辭之於聲於言。其精者。據以察其人之枉直厚薄。無不可知之。漢時鄭朋張博傾危。故其文夸誕。公孫宏匡衡邪諂。故其文庸懦。雖飾以詩禮之澤。周召之正。而姦慝發於辭氣之餘。不可掩也。國風之好色。騷人之怨慕。司馬遷之憤激。相如之浮靡。裁以聖人之道。皆不得性情之正。要因言以考其人。固倜儻非常之士也。人心正則氣直。氣直則言隨其情之所觸而不自諱。¾故發為文章。其邁往。潔勁直。深遠纏。而能自得者。必君子也。卷曲依附。輕回護。浮誕刻戾。軟妥圓滑。而無可非刺者。必小人也。昔宋蘇軾議徐積獨行。而文章之怪。如盧仝以為多反。嘗讀積文橫肆恣睢。浩然直胸臆。此至性人之所為耳。豈有反哉。前明制義。若項煜之儇利。周鍾之襲取。真小人也。不待其失節而後知之。至黃道周金聲之文。崛強自遂。其忠義之性。可以想見。然則知言知人。諸數千載而不爽者也。武平謝君周南嘗出其制義若干。余讀之。奔發雄放。絕去尋常嵬瑣之習。予笑曰。是向者子瞻之所疑於節孝者也。今益有以信君之為人矣。君方有志為古文。以求聖賢之旨。竊謂孟荀以來。諸君子之言具在。其為人皆可知也。君以吾言察之。而古文之道。益可知已。
文言說[揅]()經室集
阮元
古人無筆硯紙墨之便。往往鑄金刻石。始傳久遠。其著之簡策者。亦有漆書刀削之勞。非如今人下筆千言。言事甚易也。許氏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左傳曰。言之無文。行之不遠。此何也。古人以簡策傳事者少。以口舌傳事者多。以目治事者少。以口耳治事者多。故同為一言。轉相告語。必有愆誤。是必寡其詞。協其音。以文其言。易於記誦。無能增改。且無方言俗語雜於其間。始能達意。始能行遠。此孔子於易。所以著文言之篇也。古人歌詩箴銘諺語。凡有韻之文。皆此道也。爾雅釋訓。主於訓蒙。子子孫孫以下。用韻者三十二條。亦此道也。孔子於乾坤之言。自名曰文。此千古文章之祖也。為文章者。不務協音以成韻。修詞以達遠。使人易誦易記。而惟以單行之語縱橫恣肆。動輒千言萬字。不知此乃古人所謂直言之言。論難之語。非言之有文者也。非孔子之所謂文也。文言數百字。幾於句句用韻。孔子於此。發明乾坤之蘊。詮釋四德之名。幾費修詞之意。冀達意外之言。說文曰詞意內言外也詞亦言也非文也文言曰修辭立其誠說文曰修飾也詞之飾者乃得為文不得以詞即文也要使遠近易誦。古今易傳。公卿學士皆能記誦。以通天地萬物。以警國家身心。不但多用韻。抑且多用偶。即如樂行憂違偶也。長人合禮偶也。和義幹事偶也。庸言庸行偶也。閑邪善世偶也。進德修業偶也。知至知終偶也。上位下位偶也。同聲同氣偶也。水溼火燥偶也。雲龍風虎偶也。本天本地偶也。無位無民偶也。勿用在田偶也。潛藏文明偶也。道革位德偶也。偕極天則偶也。隱見行成偶也。學聚問辨偶也。寬居仁行偶也。合德合明合序合吉凶偶也。先天後天偶也。存亡得喪偶也。餘慶餘殃偶也。直內方外偶也。通理居體偶也。凡偶皆文也。於物兩色相偶而交錯之。乃得名曰文。文即象其形也。考工記曰青與白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說文曰文錯畫也象交文然則千古之文。莫大於孔子之言易。孔子以用韻比偶之法錯綜其言而自名曰文。何後人之必欲反孔子之道而自命曰文。且尊之曰古也。
此篇雖專論文體。然原本古訓。以正後世策論時文之支派。而自命古文者。亦不為無益。故附存之。
子思子章句序
魏源
中庸之為子思子。尚己。而坊表緇衣與焉。有徵乎。曰有。隋書音樂志載沈約之言曰。禮記月令取呂氏春秋。緇衣中庸坊記表記取子思子。樂記取公孫尼子。一也。御覽引子思子曰。天下有道。則行有枝葉。天下無道。則言有枝葉。今見表記。二也。文選注引子思子曰。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國家以寍。都邑以成。今見緇衣。三也。且坊表言必稱子。而引論語之文。間一。又數引春秋。間二。且獨稱子云。子言之。與他書記聖言體例不倫。間三。三徵既明。三間俱釋。於是曰。聖人憂患天下來世其至矣。刪詩書。正禮樂。皆述而不作。有大義。無微言。豈預知有論語。為後世入道門哉。假年絕韋來。天人性命之理。進修聚辨之方。無咎寡過之要。胥於易乎在。子思本祖訓發揮之。故中庸一易道也。表記言正而合道。見稱伊川程氏。則論語輔也。易之誠。論語之仁。皆古聖未發而夫子發之。不讀中庸。不知誠為盡性之要。不讀表記。不知敬為求仁之方。而望易論語精微猶入室不由戶也。坊緇之文。其閎深誠與庸表有間。然禮坊德。刑坊淫。命坊欲。綱萬事於三端。聖人既以彝倫。建皇極。而緇衣敷理化得失。為百世君民臣主師。尼門五尺所言。要非霸世所得聞者。易論語明成德歸。詩書禮春秋備經世法。故坊記以春秋律禮。緇衣以詩書明治。體用顯微。同源共貫。于道之大而能博者。其亦具體而微矣。世人惟知史記子思作中庸。故蓍蔡之。而此三篇之為弟子述所聞者。則自唐後二十篇書原不存。亦遂如瀆迷濟海淪碣矣。予悼斯道之湮微。乃別而出之。各為紬繹。而中庸則專以易道發之。用補苴先哲。其軼言時時見他說者。亦輯成篇。而後祖孔師曾。迪孟之學。大略明且備。剛矣誠矣。高矣明矣。宋汪編子思子。妄孔鮒書。而顧昧四篇之正經。棄天球。寶康瓠。傎莫甚焉。今遂擯勿道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引坊記君子不盡利以遺民一章稱為孔子之言子思垂訓本多祖述如道德齊禮與夫南人有恒之言皆錯見于諸篇不害其全篇之為子思也禮記鄭目錄于坊表緇衣三篇不言出子思子者猶三年問篇全出荀子而鄭目錄亦不言及也劉獻稱緇衣公孫尼子作者案漢志公孫尼子七十子之弟子或其嘗受業子思故撰述師說以成斯篇歟然則坊緇之文未能閎深亦記不一手故也有以此三事獻疑者因各為條之如此
皇朝經世文編卷六
學術六師友
善化賀長齡耦庚輯
師說
夏之蓉
古之師也以道。今之師也以藝。古之為師者。得之於心。徵之於事。本於禮樂詩書。達之家國天下。大用之大效。小用之小效。故曰道也。今之為師者。本之於心。徵之於言。始之佔畢訓詁。終之以文詞。而其實歸於無用。則藝焉而已。夫人才者所以用天下者也。人才之盛衰。由師道之得失。天下日競於無用之藝。而欲以求古者明體達用之材。其不可得也審矣。然則如之何而可。曰。天下之藝。衷乎道者也。國家以制業取天下士。非以困天下之才。使之相率而出於無用也。萬物之理。莫備於六經。約六經之旨。而明白簡易。上下精麤本末無不該悉者。莫備於四子書。國家以是取士。欲其明天下之理。見之行事也。其不為論說。而體製異於古者。何也。曰。以意為斷者。其說易於縱恣。而無以得其歸。以古人之言為言者。則譬如水焉。受之以器。方員曲折。必肖之而不能踰。故制業者。所以研天下之心。而求古人之意。道也。非以為藝也。今之為師吾惑已。六經子史之書。其理與四子書相發明者。概束之高閣。而日取坊閒雕刻流傳。平庸熟爛之文。轉相授受。窺其意不過以此散漫無町畦。易於雷同勦襲而已。夫道降而藝。識者以為人才憂。況取夫藝之下而又下者與。且其立心如是。則不獨學殖之荒落。而於人世羞恥之事尚能知之者。亦鮮矣。夫天下不患無才智聰明足以有為之士。而當其童之年。已沈沒於庸師之手。迨稍稍知自振拔。而時過後學。悔已無及。其有少年科第。脫穎以去者。又不知其所學之誤。直以制舉業為無當於用也。而因薄夫藝而益以輕夫師。則道終不明。而天下之人才將益以衰。若夫為子弟擇師。不復審其授受之故。而惟取其人之易與。而受直也廉。彼之用心。吾又惡足以知之。
取友論
韓菼
孔子言損友益友。以取友不可不慎也。玉以攻而良。蘭以湛為美。友固學者之所取資。然損者多而益者少。往往然也。而取友之道。在韋布之士猶易。何也。彼之願友而來者。第恐或不如己者耳。不如己者。在我固失。而彼未始不得也。我之取友。曷嘗不取其不如彼者哉。如其非不如己也。則必其合志者也。必其願共風雨晦明者也。必其可與同患難者也。彼便辟善柔便佞三者之徒。亦何求於我而至哉。夫此三者之奔趨而至者。大概為膏粱子弟耳。彼亦何慕而至。不過以損者之三樂進焉。而子弟敗矣。夫膏粱且然。而況公卿大夫乎。六月之詩。美吉甫之功。而終之曰。侯誰在矣。張仲孝友。善哉乎。詩人之辭約而義當也。有一孝友之張仲。而吉甫之受祉誠多矣。大將軍有一長揖之汲黯。顧不重耶。且夫便辟善柔便佞。亦多非庸人。其始進也。每夤緣文字以自見。蕭望之之門。乃近一鄭朋。朋之奏記。筆亦可觀。然跡其反復便辟善柔便佞。無一不極。足以死望之而有餘矣。馬融班固。千秋之作者也。自融在梁氏。而李固誅矣。固在竇氏。稱功頌德。祇取殞身焉。二君子者。非辟耶柔耶佞耶。而又何責於朋哉。至於大臣。當畏罪引嫌之時。尤宜闔門謝客。深自咎譴。田蚡言天下幸而安樂無事。蚡得為肺腑。所好音樂狗馬田宅。所愛倡優巧匠之屬。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傑壯士。與議論。不仰視天而俯畫地。臣乃不如魏其等所為。嗚呼。蚡言可謂巧中矣。而魏其亦不善自防。此亦輕通賓客者之炯戒也。
問說
劉開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於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賢於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也。等於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審問而明辨之也。書不云乎。好問則裕。孟子論求放心。而并稱曰學問之道。學即繼以問也。子思言尊德性。而歸於道問學。問且先於學也。古之人虛中樂善。不擇事而問焉。不擇人而問焉。取其有益於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聖人擇之。芻蕘之微。先民詢之。舜以天子而詢於匹夫。以大知而察及邇言。非苟為謙。誠取善之宏也。三代而下。有學而無問。朋友之交。至於勸善規過足矣。其以義理相咨訪。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況流俗乎。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賢於己者。忌而不願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於己者。狎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人不足服矣。事無可疑矣。此唯師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謹護其失。甯使學終不進。不欲虛以下人。此為害於心術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不然。則所問非所學焉。詢天下之異文鄙事以快言論。甚且心之所[已](己)明者問之人以試其能。事之至難解者問之人以窮其短。而非是者。雖有切於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學之所以不能幾於古者。非此之由乎。且夫不好問者。由心不能虛。心之不虛。由好學之不誠也。非謂不潛心專力之故。其學非古人之學。而好非古人之好也。不能問。宜也。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聖人所不知。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聖人之所不能也。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周禮外朝以詢萬民。國之政事。尚問及庶人。是故貴可以問賤。賢可以問不肖。而老可以問幼。惟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恥不問。夫子賢之。古人以問為美德。後之君子以問為恥。然則古人所深恥。而後世且行之不以為恥者多矣。悲夫。
廣師
顧炎武
苕文汪子刻集。有與人論師道書。謂當世未嘗無可師之人。其經學修明者。吾得二人焉。曰。顧子寧人。李子天生。其內行備者。吾得二人焉。曰。魏子環極。梁子曰緝。炎武自揣鄙劣。不足以當過情之譽。而同學之士。有苕文所未知者。不可以遺也。輒就所見評之。夫學究天人。確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讀書為己。探賾洞微。吾不如楊雪臣。獨精三禮。卓然經師。吾不如張稷若。蕭然物外。自得天機。吾不如傅青主。堅苦力學。無師而成。吾不如李中孚。險阻備嘗。與時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博聞強記。書之府。吾不如吳任臣。文章爾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錫鬯。好學不倦。篤于朋友。吾不如王山史。精心六書。信而好古。吾不如張力臣。至于達而在位。其可稱述者亦多有之。然非布衣之所得議也。
士相見義
胡天游
天下始易合者。常若可悅。而不知其不可久。始難合者。常若煩曲。而持之可至于終身。君子于世。必無孑然不與人接之理也。與人接矣。斷斷然守其廉隅。謹其文與辭。若甚重而不可輕。而不以為固者。易曰。物不可以苟合。苟而後易生焉。未有不敗者也。若是者。其何以久。吾於士相見之禮。知聖人之意之深。將進天下于君子。使相與於義。而相從於道也。今夫諸侯之見天子。卿大夫之見諸侯。兩國之君。朝聘相見。擯而請焉。摯幣而交焉。為其禮之不可已也。至于士。則朋友之職耳。非其庠序素習之人。即其等夷同伍之屬。然且非介不通。非摯不接。辭讓揖拜。至于再三。非其為偽度以為迂闊無當者之所為。聖人顧嚴為之制。必不使去者。何也。天下衰薄苟且之端。皆起于人之相狎而情之相瀆。狎與瀆其初非不甚親。漸而忽。漸而離。漸而愈離焉。今夫閭巷之徒。市井之鄙細。名姓未相習。猝然成交。往來相逐。未幾則疾如寇仇。為同類笑。合不以道而無義以固其中也。聖人知狎與瀆之不可。故明之以禮。使謹其文與辭。則不敢苟矣。守其廉隅。則難親而有所自持矣。有所持而不苟。士與士之交。久必相敬矣。士與士其交敬且久。必以德義相砥切。便佞匪僻者。無由而至矣。且夫聖人之意。固非獨如此而已也。聖人以為。今日之士。即他日之公卿大夫也。惟以禮養之深而守使固。使知夫素習之人。等夷之伍。苟非禮猶不可接。況不以禮而輕見諸侯。奔走卿大夫之家者乎。士相見之禮。日行之于身。而非其甚重者也。苟或失之。然且不可。況違冒妄進。以徼倖功名之間乎。是以古之君子。從其教。服其度。其于交未嘗妄且多。其始之難也。終合而愈固。而朋友之節不衰。于仕也必由其道。退易而進難。其立乎朝廷也。亦無改乎而不黨之美。及乎後世。士相見之禮。既廢不行。戰國游說之徒。上書侯王。盜取富貴。至漢東都末。爭以浮譽相尚。聲類相附應。徒步千里而會者。或數萬人。而黨錮之禍起焉。嗚呼。道衰而禮失。禮失而弊彰。弊彰而害起。然後知聖人之制。不獨進天下于君子。且逆知其事有所必至。而以防害也。害不可極。即何不以禮而禁而止也。
答尹元孚書
方苞
太夫人葬祭之禮。酌今古而取其中。甚愜予心。惟虞後更有卒哭之祭。尚仍舊說。又於謝賓引四禮。疑儀禮節略語。顯與經背。不知新吾高安。何忽至此。宜究切而辨正之。令嗣始相見。即告以英華果銳。有用之日力。不宜虛費於時文。今居大母之喪。自達其情。而應乎禮經。乃聞見中所寡有。又欲置科之學而學禮。偉哉。能如此設心。即聖人之徒也。北方之學者。近有孫湯。遠則張程。不過終其身不違於禮而已。孔子之告顏淵。惟以非禮自克。蓋一事或違於禮。一時之心或不在於禮。則吾性之信智義仁皆虧。而無以自別於禽獸。長君信能設誠而致行之。天下後世。將推原於賢父之倡正學。大母之集天休。於世俗所謂功名。洵可以視之如敝屣矣。而賢欲使從學於某。則不敢自匿其情。戴記七教。分朋友而為三。朋友之長者即師也。其幼者即弟子也。師之道。周官復分而為二。以賢得民之師。乃大司樂職。所謂有德者也。以道得民之儒。即大司樂職。所謂有道者也。曩者賢通書于某。辭意類孔石二公之於孫明復。固辭至再三。而意益誠。語益切。遂不敢終辭。以師儒之義。不明於天下久矣。使時人得聞孔石二公之義。實有關於世道人心。而孫氏之說春秋。某自忖省。亦可以無愧焉。今長君欲學孔顏之學。非兼道德而有之如程朱者。不可以為師。某章句陋儒。雖麤知禮經之訓詁。於外行疏節。亦似無瑕疵。而清夜自思。父母兄弟。無一不負疚於心。所謂薄於德。於禮虛者也。何足以為長君師。而賢又擬之西山父子之於考亭。則於賢亦為過言矣。管子曰。任之重者莫如身。塗之畏者莫如口。期而遠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塗。至遠期。惟君子乃能矣。古之以禮成其身者類如此。而世尤近。事尤詳。莫如朱子。長君果有志焉。一以朱子為師足矣。必欲受業於愚。則講其節文而導之先路。竊比于胡李二劉而已耳。所以自成。必於管子所云。日自循省焉。望更以此申告之。
與何商隱論教弟子書
張履祥
凡人氣傲而心浮。象之不仁。朱之不肖。只坐一傲而已。人不忠信。則事皆無實。為惡則易。為善則難。傲則為戾為狠。浮則必薄必輕。論其質固中人以下者也。傲則不肯屈下。浮則義理不能入。不肯屈下。則自以為是。順之必喜。拂之必怒。所喜必邪佞。所怒必正直。義理不能入。則中無定主。習之即流。誘之即趨。有流必就下。有趨必從邪。此見病之勢有然者也。藥石之施。在起其敬畏。以抑其傲。進之誠實。以去其浮。莊以之。正容以悟之。庶其有敬。輕言輕動。最所當忌。說而後入之。至誠以感之。尚其有信疾之已甚。持之過急。亦所宜戒。法語之言。能無從乎。從而不改。此由于傲。巽與之言。能無說乎。說而不繹。此由于浮。雖則不從。不以不從廢法語。傲有時不得行。雖則不繹。不以不繹廢巽言。浮或者去太甚。此正術也。始固未嘗無所敬。無所畏。非眾議。加于所尊所親。怨惡積而狠戾日長。初亦豈遂無所說。無所信。顯誘隱導。出于為殘為忍。智詐萌而輕薄有加。既已積為怨惡。久與相持。終徒勞罔功。既已用其輕薄。強為摩切。將求理彌亂。譬諸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譬則瞽矇。顛躓已及。則掖而後先之。莫若授之以甚說。而易之以所服。服則敬心生。說則語易入。雖未必盡受。十猶有一二。較之每必相反。其益[已](己)多。雖不必盡善。猶未至潰決。較之事後追咎。所全尤大。迂愚無術。食息以籌之。中夜以復之。不越此也。猱固有升木之性。馴服之。禁制之。猶顧忌未敢。導之使升。即跳躍四出。莫之收矣。薪蒸匪為棟宇之材。修剔之。封植之。厥成有可俟。傷其根本。將枝葉零敗。弗堪滋已。
取善
唐甄
孔孟之教人也嚴。其與人也寬。唯聖人乃能無闕。若與之不寬。則天下無人。無可與之共學。無可與之居位矣。其人而廉者與。吾取其廉而略其才。其人而達者與。吾取其達而略其節。其人而博者與。吾取其可問而略其自用。夫如是。則天下之人。可為吾之師友者多矣。若必求備焉。冉有之賢也。而為季氏聚斂。季路之賢也。而死不合義。子貢之賢也。而好貨。子夏之賢也。而哭子成瞽。曾子傳仲尼之道者也。乃其初不察于夫子之言。幾誤喪死之大故。此五賢者。孔門之雋也。親承聖人之教。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亦甚勤矣。然學之未至。自得之未深。猶多闕焉若是。況其下焉者乎。若必求備焉。以其短而棄其長。則五賢皆所不取。彼廉達博問之士。更若噲等之不可為伍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謂三人行者。乃偶遇而與之偕行。非素共學之人也。所謂善不善者。乃偶見之行事。非可與論學之人也。而夫子教人之取益也。則若是矣。其在于今。道喪學廢。德孤無鄰。不得大賢以為我師。不得小賢以為我友。雖芻蕘之屬。賈販之流。皆可以三人有師之法求之也。若其中有志于學者。悅仲尼之道。以求淑其身心。雖為人多疵。其在于今。為不易覯。吾不與之而孰與哉。子夏曰。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此言與人之道也。非自處之道也。君子之自處。當如書之所云矣。書云。與人不求備。檢身如不及。與人當寬。自處當嚴也。夫玉。天下之寶也。古人得美玉。使良工琢之。必去玷以成器。若玷不去。終非寶器。人不以為重矣。修身之道。亦必去玷。玷非履邪違道之謂也。凡一動一趨之不合於度。即為玷矣。聖人制禮。朝聘喪祭。燕饗飲食。以時以節。無敢違失。登降有數。揖讓有數。酬酢有數。豈故為是繁曲以勞人之四體哉。於外者懈於內。略於文者亡其實。是修身之要道。制心之切務也。是故孔子教人。罕言心性。謹之以言行。約之以篤實。而心性之功。在其中矣。其在於今。亦有學道之人。志移於風。性成於習。好名而求聞。好動而惡靜。閒居無日。皆出門嬉遊之時也。居笑語。竟夕忘反。博奕飲酒。而務悅於人。誤以為朋友之交當然也。而實同於市人之行矣。世雖昏濁。人心自明。真偽自見。賢不肖自別。其出於眾人之口者。不可罔也。是以君子為學。不敢自罔。而即不敢罔人。兢兢焉。一言一行。時自謹省。恐人之議其後也。非有弔賀之事也。而數見於鄉閭之會。則人議其流。非問學請益也。而數見於朋友之家。則人議其瀆。名不登於仕籍也。而數造於貴人之庭。則人議其諂。非有干旌之賢大夫也。而時稱大官之相知。則人議其汙。是故君子之論。不敢違也。鄉人之刺。亦可畏也。古人有言曰。禮義之不愆。何恤於人言。謂夫讒慝之口。非謂眾論之同也。且果禮義之不愆乎。是故庶人之謗。鄉校之議。皆所以考德也。武王聖人也。受一獒之貢。而召公則戒之曰。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士志於學。而乃役役焉往來於名利之中。德盡喪矣。豈一獒之累乎哉。道盡崩矣。豈一簣之虧乎哉。
善施
唐甄
記曰。君子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此受交之道。非致交之道。君子于人。歡必不盡。忠必不竭。驕吝者富貴之恒疾。下人于揖坐。近人以辭氣。不可以免其驕也。饋金于人。視其人之有聞而厚之。不可以免其吝也。直能與善。忠能致謀。博能益寡。須濟以財則反之。臨財可以辨賢。吳人有姊之喪。有鄉先生來弔。蚤未盥。攬衣而出。先生責之。人皆稱直焉。他日舉殯。眾助之。而謝弗與也。吳人有族大夫。富。居教之居。仕教之仕。鄉人稱愛焉。他日罷縣。乞其負而歸之半也。施學而居財。世多其人矣。學必非學。詩云。不僭不賊。鮮不為則。取友之道也。詩云。心之憂矣。之子無服。交友之道也。大信必謹于小。急難相要。苟非忍者。不失其言也。是不足以為信。必釜鬵之約。三年不忘。不易其日。不易其物。有賈于交廣者。或語之以欲得椰實。比及三年而反。其人已死矣。乃陳椰實于位。而告以復之。唐子聞之曰。推斯義也。可以寄社稷矣。亂國之人心散。非信不能結也。貧士之言輕。非信不重于人也。其不然者。不由于中。其外若喻。積之不漸。其行不洽。唐子之妻。問于唐子曰。子行忠信。而人多不悅。其故何也。曰。稻麥。穀之美者也。炊之不熟。人將棄而不食。豈可以咎人哉。吾反而求之釜甑中矣。唐子曰。善佞者必以信行佞。善詐者必以信行詐。世多悅之。不悅非君子所病也。君子之處貧士。惠非難。不慢為難。慢者。非禮文之疏。飲食之薄也。共揖不失。其1若無。問答不失。其語若忘。是慢也。禮有儀有實。見尊于[己](已)者而下之。見己敵者而衡之。見卑于[己](已)者而上之。禮之儀也。接賤士如見公卿。臨匹夫如對上帝。禮之實也。儀有尊卑。實無厚薄也。揚人之善。德之大者也。能揚一鄉之善者。必使聞于一鄉。能揚一方之善者。必使聞于一方。能揚天下之善者。必使聞于天下。知善不揚。是蔽其善。蔽善之人。天命不祐。揚人之善。不啻顯其善也。善既廣聞。與之者眾。必有周其窮乏。救其急難者。唐子之母弟之子隍。來自番禺數千里。求葬不獲。問于唐子。曰。子何以得葬吾姑。唐子曰。吾友魏叔子葬之也。曰。吾聞叔子之死。先姑之葬。四年前資之乎。曰。非也。吾著書而人不知。叔子樂稱之。人多知之者。以是得助。是葬吾父母者叔子也。用財之道必先凍餓。葬次之。婚次之。今年不葬。可待來年。今年不婚。可待來年。不惜重施之為其足稱于人也。朝不食。不能待夕。夕不食。不能待朝。綴絮無溫。蜎體不直。一日寒侵。強者病。弱者死。忽其急而緩是謀。昧于施矣。惠人之道。必先魯弱。強有力者次之。敏多謀者次之。忠獻之後次之。天薄其生。人憎其貌。吾不恤之。是助天人為虐也。自致有半。所藉有半。助之易矣。從而壹之。則不得其平。況反之乎。聽訟之道必先負擔巨室。多財次之。奪之十束薪。立絕其食。負千金于萬金之家。曾不少損其啟處。有司常置小而論大。是重餘財之得失。而輕夫婦之生死也。為政之道必先田市。死刑次之。盜賊次之。殺人之罪。一縣之中。歲或一二人。多盜之方。一府之中。歲不數見。其為害也恒少。農不安田。賈不安市。其國必貧。無殘而民多死亡。無盜而室多空虛。農安于田。賈安于市。財用足。禮義興。不輕犯法。是去殘去盜之本也。千金之產。其生百五。十分而三之。一以為食。一以待不虞。一以周飢寒。倍之則凶歲可備焉。千金之富可惠戚友。五倍之富可惠鄰里。十倍之富可惠鄉黨。百倍之富可惠國邑。天子之富可惠天下。
與友人論師書
錢大昕
日者。足下枉過僕。僕以事他出。未得見。頃遇某舍人云。足下欲以僕為師。僕弗敢聞也。師道之廢久矣。古之所謂師者。曰經師。曰人師。今之所謂師者。曰童子之師。曰鄉會試之師。曰投拜之師。人生五六歲。始能識字。稍長則習業之文。父兄皆延師教之。父兄曰。汝師之。吾從而師之。非必道德之可師也。巫醫百工之人皆有師。童子之師。猶巫醫百工之師。稱之曰師可也。鄉會試主司同考之于士子。朝廷未嘗許其為師。而相沿師之者。三百餘年。然令甲又有外官官小者迴避之例。則固明予以師之稱矣。漢人於主有為之制服者。而門生之名。唐宋以來有之。語其輩行。則先達也。語其交誼。則知己也。因其一日之知。而奉之以先生長者之號。稱之曰師。亦可也。今之最無謂者。其投拜之師乎。外雅而內俗。名公而實私。師之所求于弟子者利也。傳道解惑無有也。束修之問。朝至而夕忘之矣。弟子之所藉于師者勢也。質疑問難無有也。今日得志。而明日背其師矣。是故一命以上。皆可抗顏而為師。而橫目二足販脂賣漿之子。皆引而為弟子。士習由此而媮。官方由此而隳。師道由此而壞。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古之好為師也以名。今之好為師也以利。好名之心。僕少時不免。迄今方以為戒。而惟利是視。則僕弗敢出也。足下於僕。非有一日之好。而遽欲師之。僕自量文章道德。不足以為足下師。而勢力又不足以引拔足下。若欲藉僕以納交一二鉅公。俾少為援手。則僕之硜硜自守。不干人以私。友朋所共知。僕固不欲自誤。而亦何忍以誤足下乎。如以僕麤通經史。可備芻蕘之詢。他日以平交往還足矣。直諒多聞。謂之三益。不識僕之戇直。得附足下益友之一否。惟足下裁察。
遊說
張海珊
古之時所謂遊之說者。二焉。有孔孟之遊。有戰國之士之遊。孔之周遊。孟之遊齊梁諸國。曰。以行道也。以救民也。然則如孔孟之人。則有孔孟之遊。苟非孔孟之人。將不得為孔孟之遊乎。則又不然。孔子雖生知之聖。然必如周觀禮。自衛反魯。然後樂正。孟子七篇。亦大都成於遊齊梁之時。其論士曰。有一鄉之士。有一國之士。有天下之士。是故苟自命士矣。則天下之理皆我所當知。天下之事皆我所當為。生民之故。郡國之利病。雖嘗得之于簡冊。而苟非目稽口詢。確然有得于其中。則他日或當其任將。遂有嗛然不足之患。此其道固非遊不可。雖然。今世之所謂遊。則戰國之士之遊而已矣。自天下兼并。民無常產。百姓交馳橫騖。若鳥獸散。上之人不得問焉。而其尤不肖者。則莫甚于士。學校之員既增。一縣之數。無慮數百。國家之科目。既無以容。又其人大都遊手空食。更不能自為生計。則皆從事于遊。昌黎所謂奔走形勢之途。伺候公卿之門。趄。口將言而囁嚅者。其視戰國之士。抵掌捭闔。且以為豪傑之士。不可多得。H足將進而遊之途日廣。而遊之事愈下。于是好修之士。每諱言遊。珊少有志四方。既長。謂古人之書。雖嘗博覽攷。時患抑鬱無以發。每念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為之戄然以懼。思遂決然舍去。以從己之所至。雖然以前之說。則有不得不遊之道。於後之說。則又恐涉於今世之士之跡。於是將以商之同人。作遊說。
顧亭林與人書曰。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覺。不幸而在窮僻之域。無車馬之資。猶當博學審問。古人與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幾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牆之士。雖子羔原憲之賢。終無以濟於天下矣。
南遊記節錄
孫嘉淦
遊亦多術矣。昔禹乘四載。刊山通道以治水。孔子孟子。周流列國以行其道。太史公覽四海名山大川以奇其文。他如好大之君。東封西狩以蕩心。山人羽客。窮幽極遠以行怪。士人京宦之貪而無事者。投剌四方以射財。此遊之大較也。余皆無當焉。余之少也。淡於名利。而中無所得。不能自適。每寄情於山水。既登第。授館職。匏繫部門。非所好也。[己](已)亥之夏。以母病告假歸省。其秋遂丁內艱。罔極未報。風木餘悲。加以荊妻溘逝。子夭殘。不能鼓缶。幾致喪明。學不貞遇。為境所困。欲復寄山水之間。聊以不永懷而不永傷焉。詩云駕言出遊。以寫我憂。此之謂也。東出故門。道井陘。過真定。歷清苑。觀脊水於獲鹿。食麥飯於滹沱。望恒岳於曲陽。訪金臺於易水。仰伊祁於慶都。思軒轅於涿郡。已而北走軍都。臨居庸。登天壽。東浴湯泉。遂至漁陽。上崆峒。下玉田。涉盧龍。懷孤竹。浮沈其中者又累月。家世塞北。今到遼西。三過風景。約略相同。時值冬暮。層冰。飛雪千里。叢林如朿。陰風怒號。不自知其悲從中來也。因而決計南行。返都中治裝。適吾友李子景蓮。不得志於禮闈。遂與之偕。辛丑二月二十四日出都。此則吾南遊之始也。都中攘攘。緇塵如霧。出春明門。覺日白而天青。過盧溝橋。至琉璃河。盧溝者。桑乾也。琉璃河者。聖水也。南至白溝。昔宋遼分界之處。南至雄縣。有湖一望水瀰漫。河北巨觀也。過任邱。有顓頊氏之故城。南至於河閒。九河故道。漫滅不辨。滹沱易清衡漳潞衛高交淇濡。皆經其境。以入海南。出阜城。至景州。東至德州。入山東境。州城臨運河。船桅如麻。東南至齊河。自涿州。背西山而南。七日走九百里。極目平疇。至齊河。始見山。途中矯首欲望東嶽。然余從泰山之北來。午前見背。午後見臂。至泰安州始當其面。次早欲上。土人云。不可。山頂有娘娘廟。領官票而後得入。票銀人二錢。曰香稅。夫東嶽自有神。所謂娘娘者始於何代。功德何等。愚民引夫婦奔走求福。為民上者。既不能禁。又因以為利。不得已亦領票。二更起。貧民男女數千。宿止道旁。燃炬以丐錢。教養失而民鮮恥。可慨已。四更至迴馬嶺。階級愈峻。如行壁上。雞鳴至玉皇廟。謂至頂矣。導者笑曰。甫半耳。既至其上。紆迴攀躋。見所謂娘娘廟者。在秦觀峰下。堂上有三銅碑。明末大璫所鑄。餘無可觀。東廡簷下。石柱中斷。俯視有字。拂拭辨之。則李斯篆也。登秦觀峰。乃泰山之巔。頭天外。俯視寰中。登泰山而小天下。果不誣也。巔有殿。庭中石崛起。意古者金泥玉檢之文。皆封於此。日觀在東。月觀在西。高皆與秦觀等。古蹟名勝。不可1。薄暮遂下。至松山而少憩。回思三觀如在天上。次早。由泰安趨曲阜。曩在山上視泰安城如掌大。汶水一線。環於城外。徂徠若堵。蹲於汶上。出泰安城。不見水與山也。行五十里。見大河廣闊。乃汶水也。又五十里。見崇山巍。乃徂徠也。相去百里。而俛視不過數武。其高可想矣。徂徠之西曰梁父。對峙若門。從門南出。平疇沃衍。泗水西流。孔林在泗水南。洙水在孔林南。曲阜在洙水南。沂水在曲阜南。孔林方十餘里。其樹蔽天。其草蔽地。至聖墓有紅牆。墓產蓍草。西偏曰子貢廬墓處。牆東南有枯木。石欄護之。子貢手植楷也。門外有洙水橋。距曲阜城可二里。入曲阜之北門。折而西。則孔廟之東華門也。廟制如內廷宮殿。而柱以石為之。蛟龍盤旋。乃內廷所無。至聖與諸賢皆塑像。石刻至聖像有三。車服禮器。藏於衍聖公家。聖公入覲。不可得觀。殿南有亭。顏曰杏壇。壇南有先師手植檜。高三丈餘而無枝。文皆左紐。子貢之楷雖不腐而色枯。此則生氣勃發焉。吾於是奮然興也。夫孔子者天所篤生以教後世者也。攷其生平。三歲喪父。七歲喪母。中年出妻。晚年喪子。夫哀死而傷離。甯獨異於人哉。今觀志學一章。七十年內日進月益。不以遇之窮而少輟其功。其自待厚而所見有大焉者矣。余乃戚戚欲以身殉。何其陋也。詩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曲阜東南為鄒縣。縣南有孟廟。滕縣在鄒南。地平曠。可以行井田。滕南有嶧山。始皇刻石其上。嶧東有陶河。過陶河。至邳州。邳南有落馬湖。黃河所溢也。湖南曰宿遷。又南曰桃源。黃河之北岸也。南至清江浦。黃河南曲。運河北曲。兩河之閒不能一里。而運低於黃數十丈。河性衝突。設有不虞。淮揚其為魚矣。淮安南曰寶應。寶應南曰高郵。地多湖。四望皆水。高郵以南。始見田疇。江北暮春。似河北之盛夏。草長麥秀。花紅樹綠。風景固殊焉。南至於揚州。揚州自古繁華地。當南北水陸之衝。舟車輻輳。士女遊冶。兼以鹽商聚處。僭擬無度。流俗相效。競以奢靡。此其弊也。南至於瓜州。遂渡江。揚子江闊而清。含虛混碧。上下澄鮮。金焦在中。如踞鏡面。過江由小河入山。至鎮江府。鎮江古京口。四面阻山。形格勢禁。以臨天塹。實南北必爭之地也。百餘里。至無錫曰九龍山。其南曰惠µ南至於丹陽。聞有練湖而未見。自丹陽西。見山綿山。惠山之東曰錫山。惠山之南曰夫椒。夫差敗越之所也。夫椒之南曰陽山。越敗夫差之地也。陽山以南。列峙。巍然而鬱者。靈巖穹隆。支硎元墓上方諸山也。虞邱南六七里。蘇州城也。姑蘇控三江跨五湖而通海。閶門內外。居貨山積。行人水流。語其繁華。都門不逮。然俗浮靡。人誇詐。百工士庶。殫智竭力以為奇技淫巧。所謂作無益以害有益者與。登虎邱而四望。竹樹擁村。濃陰沈綠。然賦稅重。民不堪命焉。南出吳江。由藍溪至浙東。嘉杭之間。其俗善蠶。地皆種桑。家有塘以養魚。村有港以通舟。麥禾蔚然茂於桑下。靜女提藍。兒童曬網。與三吳之繁華又別矣。南至武林門。棹舟竟入城中。出候潮門至江口。一望浩渺。大不減揚子而色與黃河同。則錢塘江也。錢塘西湖之勝。自幼耳熟。既見江。急欲至湖上。居人曰。遊西湖者陸轎而水船。余曰不然。江山之觀。一入轎船。則不能見其大。且異境多在人跡罕至之處。轎與船不能到也。因步行至蘇堤。堤西有園亭。潭北有亭。翼然水面者湖心亭也。亭北突起而韶秀者孤山也。山上紫垣繚繞者 行宮也。其東直抵杭城者。白堤也。蘇堤縱而白堤橫。孤山介兩堤之間焉。其西有岳武穆廟。廟外鐵鑄秦檜夫婦。而其首為人擊碎。嘗讀史。至國家興亡之際。不能無疑於天也。當武穆提兵北伐。山東河朔。豪傑響應。韓常內附。烏珠外奔。使其予秦檜以暴疾。假武穆以遐年。復神州而返二聖。至易易耳。而顧不然。待其人之云亡。邦國殄瘁。易代而後。乃復祀武穆而擊檜。豈天心悔過而假手於人耶。抑天終不悔而人奮其力與天爭耶。人之言曰。善惡之報。不於其身。必於其子孫。今聞秦氏盛而岳氏式微。此又何說焉。使天不好善而惡惡。人之好惡之心何由而生也。天之好惡既與人同。胡為誤於其子孫。而終不悔耶。嗚呼。此其故聖人知之矣。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君子長而小人消曰泰。小人長而君子消曰否。運之有否泰。數也。天之所不能違也。非小人得志而害君子則運不成。故萬世之人心。好君子而惡小人者。天之理之常。一時之氣運。福小人而禍君子者。天之數之變。萬物之於天。猶子之於父。臣之於君也。龍逢比干其君不以為忠。申生伯奇其父不以為孝。孝子不敢非其親。忠臣不敢懟其君。而於天何怨焉。由岳墳而西。道出北高下。路旁皆山。蒼松翠柏。蔽岫連雲。沿溪深入。有坊。題曰飛來。過坊有西。有寺。扁曰雲林。時值四月八日。寺於此日齋僧。遠近僧來者甚眾。本寺住持。披法衣。上堂講經。其大和尚曰禘暉。年可九十餘矣。巍然據高座。首坐二人。侍者八人。其下行列而拜跪者。可三百眾。比邱與比邱尼咸在。其威儀俯仰皆嫻謹。獨惜所講無所發明。即成書而誦之。其下不必盡聞。聞者不必盡解。徒聽侍者拜云則拜。起云則起而已。嗚呼。佛法入中國千餘年矣。愚民絕其父子之天性。飲食男女之大欲而為僧。自宜求成佛。而佛又必不可成。不成佛而徒自苦。奚取於為僧。且此堂上堂下。說法聽法諸眾。非不自知照本諷誦。隨入跪起之不可以成佛。然而必為此者。有所不得已也。貧無所養。不能力作。因削髮而為僧。而天下之愚夫愚婦。非為殿宇莊嚴戒律威儀以聳動之。不能發其信心而得其布施。故此濟濟而楚楚者。名為學佛。實為救飢計也。井田久廢。學校不興。彼既無田可耕。又不聞聖人之道以為依歸。窮而無所復入。無足怪也。出天竺而南。至于忠肅公之墳。于墳之南。南高也。此中名山古剎甚多。屈指不能數其名。累月不能窮其境。吾始知吾之足力。不能至也而遂還。數日。遂渡江而東。惜時非八月。不能觀大潮。渡江至蕭山。蕭山有湘湖。產蒪絲嘉魚。旱則引湖水以溉田。潦洩於海。風景似西湖而有用過之。蕭山東則山陰道上矣。千巖萬壑。山下皆水。大溪小港。泛舟入山陰城。出城至於鑑湖。由鑑湖遊吼山。返棹乃謁禹陵。禹陵之山。高圓若冢。眾環拱。有如侍衛。廟旁有窆石亭。相傳葬禹時所用。石高五六尺。圓如柱。端有圓孔。似孔廟之漢碑。記曰。公室視豐碑。三家視桓楹。窆石似楹。葬碑也。由禹陵至南鎮。南鎮者會稽山也。其下有廟。為歷代祭告之所。迴舟。夜泊山陰城外。月幾望矣。天水相涵。空明一片。人在舟中。身心朗徹。恍然若有所悟。予棹舟在山陰道上。三日夜。有山皆秀。無水不清。迴環往復。不辨西東。紹興之西南皆山。而東北近海。吼山在東。蘭亭在西。禹陵南鎮在其南北也。由紹興復返杭州。自杭州溯浙江至於富陽。富陽以南。川勢漸窄。則桐廬也。轉而西。則富春也。南北皆山。其中皆水。不餘寸土。兩釣臺在北山下。石直起。旁有子陵祠。高山流水之觀止矣。西至於嚴州。高山四塞。大水環周。可稱天險。南入橫溪。至於蘭溪。自杭州至蘭谿。四百餘里岡巒。雄於富陽。清於桐廬。奇於富春。秀於蘭谿。人在舟中。兩岸之山。次第從船中過µ綿。如畫圖徐展。舟行之樂。無踰於此。蘭谿南曰金華。川勢大開。西至於衢州。西至玉山。復登舟至於廣信。為江西界。西北至貴溪。聞貴溪有象山。陸子靜讀書其上。嘗曰雲山泉石之奇。目所未睹。問之人而不知。知有龍虎山張真人而已。西至安仁。地平曠。南至瑞洪。遂入鄱陽。自安仁以西。四望不見山。至瑞洪以南。四望并不見樹。湖水甚濁。波濤皆紅。出湖入章江。至南昌。登滕王閣。南昌阻風。泊舟於生米渡。次蚤渡江。幾至不測。余自維揚登舟。過揚子。泛吳淞。涉錢塘。溯桐溪。經鄱陽。在舟數月。僥倖無恙。習而安焉。設非遭此。遂安其危而忘垂堂之戒也。豈可哉。南至於豐城西。入清江。至臨江府。西過新喻。山尤多。分宜之山清而秀。袁州之山奇而雄。至蘆溪乃陸走。過萍鄉。復登舟。徑醴陵。出淥口。至湘江。入湖南境。右江風俗勝於三吳兩浙。男事耕耘。兼以商賈。女皆紡織。所出麻枲棉葛松杉魚蝦米麥。不為奇技淫巧。其勤儉習事。有唐魏之風。獨好詐而健訟。則楚俗也。湘江之水清而文。南至衡州。謁南嶽。凡嶽鎮非獨形偉。其氣盛也。向登泰山。鬱鬱蔥蔥。靈光煥發。渡江以來。名山無數。神采少減焉。茲見南嶽。乃復如睹泰山。連爭出。高不可止。複嶺互藏。厚不可窮。予九面望而卒未嘗見其頂。始歎衡山之雲之難開也。西至永州。自右江至衡陽。數千里間。土石多赤。一望紅原綠草。碧樹丹崖。爛若繪絢。至零陵。山黑而石白。天地之氣一變。城下瀟江。北合於湘。西入湘口。水愈清。西至於全州。為粵西形勢之地。南至於興安。有海陽山。半山有分水嶺。山脊流水。可以泛舟。至嶺而分。其北流者為湘江。南流者為灕江。一水而相離。故曰湘灕也。予自長沙溯湘江至永全。挽舟直上。如登峻。山腰迴舟。轉入灕江。下桂林。如建瓴。源泉混混。咫尺分流。而北入北海。南入南海。其嶺之高可知矣。南過靈川。至於桂林。過夏。時時跨馬出遊郊坰。負郭山水之勝皆見之。茲行也。在桂林之日為久。猺苗土獞。蚺蛇山羊。錦雞孔雀。黑白之猿。荔枝佛手之樹。黃皮白蠟之林。芭蕉之心。長大如椽。天雨之花。其紅射日。可謂見所未見。獨其俗凶悍褊小。嗜利好殺。天地之靈。鍾於物而不鍾於人。何哉。七月暑退。登舟返棹。北至於長沙。西有嶽麓山。其巔有道鄉臺。昔鄒志完謫長沙。守臣溫益逐之。雨夜渡江宿於此。後張敬夫為之築臺。朱子題曰。道鄉。道鄉者志完之別號也。
凡地之美惡。視乎其人。不擇地而安之。皆可安也。予過五嶺。泛三江。望九嶷。歷百越。皆古遷客騷人。痛哭流涕之所。入而遊焉。花鳥水石。皆有會心。比及長沙。山林雅曠。水土平良。已如更始餘民。復睹司隸雍容。賈太傅乃不自克。而抑鬱以死。語云。少不更事。太傅有焉。北過橘州。昔范質夫南謫。夫人每罵章惇。過橘州舟覆。公自負夫人以出。徐曰。此亦章惇為之耶。予性褊。服膺范公以自廣。今過其地。想見其為人。過黃陵。入洞庭。浩浩蕩蕩。四無涯涘。吾遊行天下。山吾皆以為卑。水吾皆以為狹。非果卑與狹也。目能窮其所至。則小之矣。物何大何小。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莫不小。蘇子瞻曰。覆杯水於地。芥浮於水。蟻附於芥。茫然不知其所濟。少焉水涸。蟻即徑去。見其類出涕曰。幾不復與子相見。豈知俯仰之閒。有方軌八達之路乎。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閒也。猶杯水也。舟猶芥也。人猶蟻也。吾烏知蟻之附芥。不以為是乘槎浮海。及其水涸而去。不以為是海變桑田耶。四海雖廣。應亦有涯。目力不至。則望洋而歎。因所大而大之耳。今在洞庭。吾目力窮焉。即以洞庭為吾之海可也。北出涇河口。入岷江。西北一望。荊襄漢沔。沃野千里。似燕趙兩河之間。洋洋乎大國之風也。江南岸為臨湘嘉魚蒲圻之境。連延皆山。赤壁在嘉魚。雄峙江滸。北至荊口。兩山對峙。北曰沔口。沔口之北。西曰漢口。漢陽府也。東曰夏口。武昌府也。墉山為城。塹江為池。武昌城內包三山。漢陽城內有兩湖。漢陽城外有大別山。予嘗登大別之巔以望三楚。荊衡連鎮。江漢朝宗。水陸之衝。舟車輻輳。百貨所聚。商賈雲屯。其山川之雄壯。民物之繁華。南北兩京而外。無過於此。然江漂湖匯。民多水患。盜賊乘之。楚俗悍輕。鮮思積聚。山藪水洳。流民鳩處。其人率窳龐雜而難治。亦可慮也。北入孝感。北出武勝關。右列方城。左排穆陵。所謂冥阨之塞。北至於信陽。信陽古申國。東鄰息申。息者楚之北門也。又東鄰蔡。昔桓公侵蔡。蔡潰。遂伐楚。非上策也。由蔡至郢。崇山大小。不可勝計。所謂方城為城。漢水為池。無所用眾。能伐楚者。莫如秦出武關。下漢川。則撤荊襄之藩籬。出三峽。下夷陵。則扼鄂岳之要害。故秦并六國。亦地勢然也。北至於葉縣。為沈諸梁之封邑。北渡汝水至襄城。西至禹州。大禹之封邑。北至告城。古陽城地也。臨潁水。面箕山。負嵩嶽。左城皋。右伊闕。祟山四塞。清流瀠洄。其高平處。有周公測影臺。巨石屹立。高可七尺。下方五尺。上方三尺。周禮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影以求地中。日南影短。日北影長。日至之影。尺有五寸。即此也。北至登封。介嵩山太少二室之間。太室之巔。櫛比若城垣。少室之。直起若臺觀。雖無岱宗衡華之高奇。而氣象雍容。神彩秀朗。有如王者。宅中居正。端冕垂紳。以朝萬國。不大聲色而德意自遠。中嶽廟在太室之南。少林寺在少室之北。盡山岳之奇麗。非筆舌所能傳也。出嵩山渡洛水。至偃師道中。北有緱山。北上北邙。望見洛陽。由孟津渡河至孟縣。孟縣者。河陽也。北渡沁水。上太行。太行之上。首起河內。尾抵蘇遼。碣石恒山析城王屋。皆太行也。實天下之至險。登太行而四望。九州之區。可以歷指。所謂天下之中。地之腹也。過太行而北。則吾山西境矣。總而計之。天下大勢。水歸二漕。山分三幹。河出崑崙。江源岷蜀。始於西極。入於東溟。大河以北。水皆南流。大江以南。水皆北注。漢南入江。淮北入河。雖名四瀆。猶之二也。太行九邊。西接玉門。東抵朝鮮。是為北幹。五嶺衡巫。西接嵋。東抵會稽。是為南幹。岷嶓華嵩。是為中幹。岱宗特起。不與嵩連。亦中幹也。北方水位。故燕秦三晉之山色黑而陂陀若波。東方木也。故齊魯吳越之山色青而森秀若林。楚南閩粵。尖而土赤。粵西黔蜀。石白而形方。天有五行。五方應之。江性寬緩。河流湍急。焦白鄱紅。洞庭澄清。其大較也。斯行也。
四海濱其三。九州歷其七。五嶽睹其四。四瀆見其全。帝王之所都。聖賢之所處。通都大邑。民物之所聚。山川險塞。英雄之所爭。古蹟名勝。文人學士之所歌詠。多見之焉。獨所謂魁奇磊落。潛修獨行之士。或伏處山巔水湄。混跡漁樵負販之中。而予概未之見。豈造物者未之生耶。抑吾未之遇耶。抑雖遇之而不識耶。吾憾焉。然苟吾心之善取。則於山見仁者之靜。於水見智者之動。其突兀洶湧。如睹勇士之叱。其淪漣娟秀。如睹淑人君子之溫文也。然則謂吾日遇其人焉可也。抑又思之。天地之化陰陽而已。獨陰不生。獨陽不成。故大漠之北不毛。而交廣以南多水。文明發生。獨此震旦之區而已。北走胡而南走越。三月而可至。崑崙至東海。半年之程耳。由此言之。大塊亦甚小也。吾以二月出都。河北之地。草芽未生。至吳而花開。至越而花落。入楚而栽秧。至粵而食稻。粵西返棹。秋老天高。至河南而木葉盡脫。歸山右而雨雪載途。轉盼之閒。四序環周。由此言之。古今亦甚暫也。心不自得而求適於外。故風景勝而生樂。性不自定而寄生於形。故時物過而生悲樂。甯有幾而悲無窮期焉。吾疑吾之自立於天地者無具也。宋景濂曰。古之人如曾參原憲。終身陋室。蓬蒿沒戶。而志竟充然有若囊括於天地者何也。毋亦有得於山水之外者乎。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老子曰。不出戶。知天下。非虛言也。為地所囿。斯山川有畛域。為形所拘。斯見聞有阻抑。果其心與物化而性與天通。然則自茲以往。吾可以不遊矣。而吾乃無時不遊也已。
此篇之所以入選之旨。具見前篇張氏游說中矣。古者男子生而有四方之志。惟二十以前。博學不教。內而不出。及三十而後。則友天下之士。出門交有功。固斷不可少者矣。太史公自所學。而以浮江淮。登會稽為言。邴原游學四方。乃成名儒。明儒胡敬齋。晚年自以足跡不出鄉里。無以廣其見聞。發其志意。乃遊吳越楚粵而後返。以此為游。夫豈猶夫世俗之守甕牖與夸結駟者乎。故以二篇附于師友之後云。
皇朝經世文編卷七
治體一原治上
善化賀長齡耦庚輯
王霸辨
俞長城
王霸之辨何辨乎。辨之于心也。漢宣帝曰。漢家之法。以王霸雜之。夫純則王。雜則霸。安有王雜乎霸者。明太祖論漢曰。高帝創業。未遑禮樂。孝文當復三代之舊。乃逡巡不為。故治不古若。夫道德仁義體也。禮樂刑政用也。無體有用。徒文具耳。烏得王。然則二君之言。非特不能致于王。并不知王霸之道者也。心有誠偽則治有純雜。王道之行。如黃河發源于崑崙。歷積石。下龍門。達乎九州而放乎四海。分為川瀆。決為浸澤。盈為溝澮。聚為井泉。其出無窮。而其流不息。有本故也。七八月之雨集。來易盈而去易竭。無本故也。王之與霸亦然。治顯者自微始。治外者自內始。治疏者自親始。治遠者自近始。明此而王道之本末可知矣。夫使舍其本而徒務其末。則養民莫若井田。教民莫若學校。固宗藩莫若封建。輔元良莫若豫教。求人才莫若鄉舉里選。阜財用莫若重農抑商。厚風俗莫若先禮後刑。來遠人莫若修文偃武。凡此數者。三代以後。皆能倣其意而行之。而終不能致于王。何也。如徒以末而已。則禁內侍干政而璫禍息。戒母后臨朝而戚屬衰。收兵權而藩鎮弱。重臺諫而專擅杜。嚴邊備而不庭服。寬賦役而盜賊止。凡此數者。三代以後優為之。而終不能進於王。何也。今夫周官者。古今治法之全也。然周公制之以治周則王。管仲變之以治齊則霸。商鞅廢之以治秦則強。王安石復之以治宋則亂。豈其法之有異哉。心之有不同也。喜怒哀懼愛惡欲。王道之源。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王道之綱。源深則流遠。綱舉則目張。故為人君者。必正其心于平居無事之時。而盡其誠于人倫日用之大。然後推之天下。禮樂刑政。莫不畢舉。而王道四達。霸者本之不圖。而規規於法制之末。飾于昭明而偷于闇昧。勤于變亂而怠於治安。慎于重大而失于幾微。成于少壯而敗于老耄。其善者不過偏陂駁雜之治。而下之或不免于亂亡。揆之王道。相去遠矣。予嘗謂三代以前無霸。三代以後無王。桓文霸也。漢高祖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亦霸也。等而上之。周宣王亦霸也。秦穆作書悔過。近于古人。而三置晉君以為德。其偽亦甚也。故尚書錄秦穆。誌秦興宣王。誌周衰也。周宣秦穆。其王霸升降之會乎。夫人主之患。莫不始于有為。Y也。國語而終于不繼。當其始也。如日之方升。如月之方生。如木之方長。如水之方達。如火之方然。志盈氣溢。不難侈言道德。而粉飾仁義。迨乎功已成。年已老。歲月有限。而嗜好可娛。則向之所謂道德仁義者。一旦而棄之矣。若此者。由其以血氣為主。而無義理以養之。故血氣盛則盛。血氣衰則衰。此其弊不在于怠荒之日。而在乎奮勵之初。故人言漢高不事詩書而霸。然光武投戈講藝而亦霸。唐太宗閨門不肅而霸。然明太祖修女誡嚴宮政而亦霸。宋太祖。W乘勢竊位而霸。然昭烈仗義討賊而亦霸。所謂王與霸。特在于心辨之。而區區事為之固不足以定之也。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以至治國平天下。此自然之理。而必至之勢也。今而曰。物不必格也。知不必致也。意不必誠。心不必正。而身不必修也。我治天下而已耳。是猶不踰跬步。而欲至千里。吾見其不能及也。是猶不階尺寸。而欲登萬仞。吾見其不能上也。高宗肜日。定祀典耳。祖已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以為王不格則祀典不得而定也。旅獒郤貢獻耳。召公曰。志以道甯。言以道接。以為不衷于道。則貢獻不得而卻也。周公告成王曰。厥或怨汝詈汝。則皇自敬德。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時。不啻不敢含怒。以為怒苟含。則始雖或忍之。而終必發也。古之王者于敬小慎微之中。皆有正本清源之學。故過日去而善日臻。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董子曰。正君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正萬民以正四方。君心正則雖節目疏闊。不害其為王。君心不正。則雖治具畢張。不免于為霸。故三代以前無霸。而三代以後無王也。汲黯謂武帝曰。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嗟乎。人主之患莫大于多欲。夫所謂欲者。豈必聲色貨利之悅人也哉。苟安欲也。欲速欲也。好名亦欲也。麤既入于聲色貨利。而精猶蹈于苟安欲速好名。則善自外入。不自中生。故勢不可久也。今自中主以上。莫不有為善之心。而不能致于王者。惟其無以充之也。唐肅宗外能克復兩京。而內無以安上皇。宋太宗生能身致太平。而死無以見杜后。漢武之才過文景。而卒不得免戾太子之死。唐開元之治比貞觀。而終不能庇楊貴妃之誅。則能推不能推之效也。唐太宗始用魏徵。既死而仆其碑。明神宗師事張居正。旋籍滅其產。豈始明而終暗哉。亦以心本不正。特勉強以從之耳。善為主。惡為客。則惡不能攻。惡為主。善為客。則善不能固。故霸足以致治。亦足以致亂。治亂之機。一反手間耳。譬之患癰。毒在腹心。而治之乃在皮毛。遏之愈久。其毒愈深。一發而潰則死矣。然則所謂正心者。何如也。曰。治之純雜在誠偽。心之存亡在敬肆。敬則未有不誠者也。肆則未有不偽者也。曰。正心而不求治法。無乃入于黃老之學乎。曰。黃老之學。蕩佚其心而不存者也。王者之治。檢持其心而不失者也。且夫正也者。豈徒正之也哉。正身則心在身。正家則心在家。以之正國正天下。則心在國與天下。心貫萬事而無有不謹無有不實。則王也。故曰王霸之辨。辨之于心也。
去爭論
錢維城
天下之患。皆起於爭。而爭起於不平。吾不能去天下之爭。平其不平者而已矣。在易坤上艮下為謙。其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損山之高。以益地之卑。而地無不平。故必裒[己](已)之多。以益人之寡。乃可以稱物而平施。夫地上有山。此地之不平也。然而不爭者。謂非取彼之所有以附此也。山高於地。而地大於山。大與高相稱。其象曰。厚下安宅。下厚而宅乃安矣。然猶必損山益地而始為謙。可知剝下以奉上者之必爭而不安也。吾觀世之所謂謙者。坐次行立。節之小者也。傴僂鞠躬。再拜揖讓。語剌剌不休。及事有小利益。輒爭先焉。雖親戚有不顧。是謂有謙之名。無謙之實。愈謙且愈爭耳。好利者人之情也。好名者亦人之情也。飾謙之名。以攘利之實。是爭固爭。謙亦爭也。且謙亦安得有其實哉。千金在前。郤而不顧。是讓也。非謙也。讓者有所不受。而謙者在於能施。不受不過無損於人。能施則且有損於[己](已)。夫不取人之有以自殖。千百中無一二人。而況能損己以益人耶。聖人以為人之不能謙。猶山之不能平。故曰地中有山。謙。惟謙者人情之所不能。故天下多不平。多不平。故多爭。多爭。故多亂。聖人慮亂之不可弭。而人情之不可不平也。故歸其責於君子。而推其應於天地鬼神。天地鬼神。果何愛乎謙哉。人情之所好惡。則天地鬼神。亦好惡之而已耳。故君子之於治也。小則損其財。大則損其心。吾損吾財。乃可以平天下之財。吾損吾心。乃可以平天下之心。大學曰。絜矩而天下平。平者。平其不平者也。
持滿論
錢維城
天下之事。百變不能言也。言其已然者而已。天下之患。百變不能知也。知其必然者而已。春霪雨秋晴。暑極則風。鬱熱乃雨。氣寒則冰。天地之氣且然。況人事乎。人生四十。所見者三世。六十以上。行業已著。善惡已分。吾以知其子孫。十六以下。學業未成。血氣未定。吾以信其祖父。人好內則以瘵死。好酒則以死。暴疾死。此不獨智者知之也。然而有不盡然者。此不可知也。夫不可疸死。好強則以知而不知。必可知而後知。則無為貴智矣。今夫天人相應之數。不必其適相值也。要在適相當耳。賈人挾貲以求利。百物惟所置。酌其盈虛。權其輕重。錙銖無爽。若是者謂之相值。及其售也。物急則速。物緩則滯。本大者利厚。本小者利微。若是者謂之相當。人不能以相值者。責報於天。天自以其相當者。陰賦於人。惟其相當。故不必其相值也。事變之來。每在所備之外。非必智慮有所不及也。事未至而慮及之。則天且奔命於人而無權。故天之乘人也。每於意之所疏而事之所反。憂在內者患在外。憂在外者患在內。以嚴著者以寬敗。以緩稱者以暴亡。往往然矣。聖人不務為弭患之術。而惟求無致患之隙。務使天與吾相安而不相乘。所謂無致患之隙者。何也。弊也起於所偏而萌於極盛。日中則昃。月盈則蝕。滿招損。謙受益。天之道也。處盛而矜。則患必中之。聖人持之以危。故曰。危者安其位者也。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注水滿杯而復斟之。則未知其流之於此乎。於彼乎。而溢則必矣。夫盛滿之為患。而驕矜之取敗。夫人而知之。而賢智不免者。暇豫則智計不生。而危苦之言不能入也。故言其已然。則言可盡也。知其必然。則知不必盡也。
權實
唐甄
天下奚治。令行則治。天下奚不治。令不行則不治。令不行者。文牘榜諭。充塞衢宇。民若罔聞。吏委如遺。民吏相匿。交免以文。格而不達。舉而易廢。始非不厲實也。既則怠。久則忘。本政之地。亦且自廢而自掩之。是以百職不修。庶事不舉。奸敝日盛。禁例日繁。細事糾紛。要政委棄。譬之樹木。傍叢樛。而枝幹枯朽矣。當是之時。皆謂在位無賢也。行政不善也。良策無出也。是猶牽車者。但求厚載而不顧轂之利轉也。若如今之致行者。雖官皆聖哲。政皆盡善。使閎夭散宜生之屬。議為憲令。周公裁之。召奭貳之。史佚文之。布于天下。亦不能少有補救也。會稽之東。有石氏者。其季女病痞。迎良醫治之。久而不除。謝醫使去。其父思之。以為是良醫也。奈何療之而病不除。他日竊窺之。見其舉藥不飲。而覆於下也。乃復迎醫。進以前藥。三飲之而疾已。夫國有善政。而德澤不加於民者。政雖善。未嘗入民也。猶石季之飲藥也。十口之家。主人雖賢。然令不行于子。則博奕敗趨。令不行於僕。則析汲不勤。令不行於妾。則壺餐不治。令不行于童子。則庭糞不除。以此為家。其家必索。況天下之大乎。駿馬病躄。不如駑馬之疾馳。勇士折肱。不如女子之力舉。是以聖人貴能行也。昔者唐子之治長子也。其民貧。終歲而賦不盡入。璩里之民。五月畢納。利蠶也。乃詢于眾曰。吾欲使民皆桑可乎。皆曰。他方之士。不宜桑。若宜之。民皆樹桑。毋俟今日矣。遂已。他日遊于北境。見桑焉。乃使民皆樹桑。眾又曰。昔者阿巡撫令樹榆於道。鞭笞而不成。今必不能。不聽。違眾行之。吏請條法。示於四境。唐子笑曰。文示之不信於民也久矣。乃擇老者八人。告於民。五日而遍。身往告於民。二旬而遍。再出。遇婦人於道。使人問之曰。汝知知縣之出也。奚為乎。曰。以樹桑。問于老者。老者知之。問于少者。少者知之。問于孺子。孺子知之。三百五十聚之男女。無不知之者。三出入其廬。慰其婦。撫其兒。語以璩里之富于桑不可失也。一室言之。百室聞之。三百五十聚之男女無不欲之者。唐子曰。可矣。乃使璩民為諸鄉師。而往分種焉。日省于鄉。察其勤怠。督賦聽訟因之。不行一檄。不撻一人。治雖未竟也。乃三旬而得樹桑八十萬。長子小縣也。樹植易事也。必去文而致其情。身勞而信於眾。乃能有成。夫多文藏奸。拂情易犯。不親難喻。無信莫從。所從來久矣。是以治道貴致其實也。臣奏入。下于有司。公卿集議。復奏行之。其所行者。著為故事。因時增易。百職準以決事。自漢以來皆然。舍是無以為政。然有治不治者。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若徒以文也。譬之優偶之戲。衣冠言貌。陳事辦理。無不合度。而豈其實哉。以娛人之觀聽也。
君有詔旨。臣有陳奏。官有文書。市有牓諭。此文也。此藉以通言語。備遺忘耳。奚足恃乎。君臣相親。朝夕無間。飲食作坐同之。如匠之於器。日夜操作。則手與器相習。而無不如意。主臣一心。夜思蚤謀。無謀不行。無行不達。三月必達。終歲必效。三年必成。五年必治。十年必富。此實也。苟無其實。則謹守成法者。敗治之公卿也。明習律令者。敗治之有司也。工於文詞。嫺于言貌者。敗治之侍臣也。三者非不美也。而專尚焉。則表暴日厚。忠信日薄。察于內外。稱職常多。核其行事。無過可舉。問其治功。則無一事之善成。無一民之得所。上下相蒙。以成苟免之風。雖有志之士。亦將靡然而不得自盡其情。此治化之所以不行也。雖然。行難矣。近與遠異風。少與眾異勢。門庭之內。常不盡見。伯仲之間。亦有異心。況天下之大乎。海內之地。為府百六十二。為州二百二十。為縣千一百六十。必官其地治其事者。皆如長子之樹桑。而後天下乃治。是不亦難乎。權者聖人之所藉以妙其用者也。今夫與一人期。至者十八。與三人期。畢至者十五。與九人十八期。畢至者十一。何則。權不在也。大將居中。提兵十萬。副參遊守都總以及隊百什伍之長。轉相貫屬。如驅羊。齎生赴死。不敢先後。何則。權在也。乘權之利。如軸轉輪。乘權之捷。如響應聲。乘權而不能行。恥莫甚焉。官有萬職。君惟一身。賢君之用官。如大將之御眾。以一用十。以十用百。以百用千。以千用萬。是則君之用者有萬。而憑之者惟十。約而易操。近而能燭。夫尊卑次屬。職之恒也。而奚有異。不善用之。則萬職之利。轉而奉之於十。善用之則十職之修。轉而布之於萬。十職能修。澤及海內。其功大。功大者賞厚。十職不正。毒及海內。其罪大。罪大者刑重。此舜所以誅四凶也。人有甚愛其子者。使妾母之。而妾不恤。教之不從。則罵之。罵之不從。則撻之。撻之不從。則去之。改而後已。夫人情之愛莫甚於妾。人生之重莫過于母。次于妻者又莫貴於妾。而輕于去之者。何也。不去則愛不及于子也。此言雖小。可以喻大。夫人臣之愛。未必暱于妾也。人臣之重。未必過於子之母也。人臣之貴。未必等于妾也。乃愛之而不忍傷之。重之而不敢拂之。貴之而不能抑之。斯人也。未嘗操刃。而百千萬億之刃。肆行殺傷。有不期然而然者。當是之時。雖上有賢君。惠澤日施。寬恤日行。考績日嚴。流殺日具。而民常苦生而甘死。夫雨露至渥也。不能入陶穴而滋生。泉流至澤也。不能越隄防而灌溉。何則。有隔之者也。是故善為政者。刑先于貴後於賤。重於貴輕於賤。密於貴疏于賤。決于貴假于賤。則刑約而能威。反是則貴必市賤。賤必附貴。是刑者交相為利之物也。法安得行。民安得被其澤乎。恩義之大。莫如君臣。親臣為腹心。政臣為股肱。疆臣為拇指。庶臣為毛髮。戎臣為衣履。是以人君之待其臣。安富同樂。疾病同戚。厚之至也。聲色不和。貧勞不恤。猶為亢而少恩。況加之以刑罰乎。此以待良臣也。若夫專利蔽主。阿私黨邪。是民之讎。國之賊也。若之何不刑。愛德為祥。愛殺人之人。斯為愛乎。忍德為凶。忍于殺人之人。斯為忍乎。刑不可為治也。而亦有時乎為之者。以刑狐鼠之官。以刑豺狼之官。而重以刑匿狐鼠養豺狼之官。國有常刑。有變刑。常刑者。律刑也。有司議之。人主不敢私。變刑者。雷霆之威也。英主神之。臣不得與。常刑以齊小民。變刑以治元惡。元惡之臣。多援要譽。其罪難見。察之而不得其罪。質之而不得其罪。速之獄而不得其罪。非雷霆之用。何以治之。德外無治。不言德而言刑者。猶醫之治寒疾也。不郤穀而飲藥。其人必危。疾愈。郤藥而反穀也。不遠矣。
富民
唐甄
財者國之寶也。民之命也。寶不可竊。命不可攘。聖人以百姓為子孫。以四海為府庫。無有竊其寶而攘其命者。是以家室皆盈。婦子皆甯。反其道者。輸於倖臣之家。藏於巨室之窟。蠹多則樹。癰肥則體敝。此窮富之源。治亂之分也。虐取者取之一金。喪其百金。取之一室。喪其百室。兗東門之外。有鬻羊餐者。業之二世矣。其妻子傭走之屬。食之者十餘人。或誣其盜羊。罰之三石粟。上獵其一。下攘其十。盡鬻其釜甑之而未足也。遂失業而乞于道。此取之一金。喪其百金者也。潞之西山之中。有苗氏者。富於鐵冶。業之數世矣。多致四方之賈。椎鑿鼓瀉擔輓所藉而食之者。常百餘人。或誣其主盜。上獵其一。下攘其十。其冶遂廢。向之藉而食之者。無所得食。皆流亡于河漳之上。此取之一室。喪其百室者也。虐取如是。不取反是。隴右牧羊。河北育豕。淮南飼鶩。湖濱繅絲。吳鄉之民編蓑織席。皆至微之業也。然而日息歲轉。不可勝算。此皆操一金之資。可致百金之利者也。里有千金之家。嫁女娶婦。死喪生慶。疾病醫禱。燕飲齎餽。魚肉果蔬椒桂之物。與之為市者眾矣。緡錢錙銀。市販貸之。石麥斛米。佃農貸之。匹布尺帛。鄰里黨戚貸之。所賴之者眾矣。此藉一室之富。可為百室養者也。海內之財。無土不產。無人不生。歲月不計而自足。貧富不謀而相資。是故聖人無生財之術。因其自然之利而無以擾之。而財不可勝用矣。今夫柳。天下易生之物也。折尺寸之枝而樹之。不過三年而成樹。歲翦其枝以為筐筥之器。以為防河之埽。不可勝用也。其無窮之用。皆自尺寸之枝生之也。若其始植之時。有童子者拔而棄之。安望歲翦其枝以利用哉。其無窮之用皆自尺寸之枝絕之也。不擾民者。植枝者也。生不已也。虐取于民者。拔枝者也。絕其生也。虐取者誰乎。天下之大害莫如貪。蓋十百于重賦焉。穴牆而入者。不能發人之密藏。刃而進者。不能奪人之田宅。禦旅于塗者。不能破人之家室。寇至誅焚者。不能窮山谷而四海。彼為吏者。星列于天下。日夜獵人之財。所獲既多。則有陵已者。負篋而去。既亡其上。復取于下。轉亡轉取。如填壑谷。不可滿也。夫盜不盡人。寇不盡世。而民之毒于貪吏者。無所逃于天地之間。是以數十年以來。富室空虛。中產淪亡。窮民無所為賴。妻去其夫。子離其父。常歎其生之不犬馬若也。今之為吏者。一襲之裘。值二三百金。其他錦繡視此矣。優人之飾。必數千金。其他玩物視此矣。金琖銀罌。珠玉珊瑚。奇巧之器。不可勝計。若是者為之能吏。巿人慕之。鄉黨尊之。教子弟者勸之。有為吏而廉者。出無輿。食無肉。衣無裘。謂之無能。巿人賤之。鄉黨笑之。教子弟者戒之。貪之錮人心也甚矣。治布帛者。漂則白。緇則黑。由今之俗欲變今之貪。是求白于緇也。治貪之道。賞之不勸。殺之不畏。必漸之以風。禮曰。知風之自。昔者明太祖衷襦之衣。皆以梭布。夫衣可布。何必錦繡。器可瓦。何必金玉。粱肉可飽。何必熊之蹯。玉田之禾。吾聞明之興也。吳之民。不食粱肉。閭閻無文采。女至笄而不飾。巿不居異貨。宴賓者不兼味。室無高垣。茅舍鄰比。吳俗尚奢。何樸若是。布衣之風也。人君能儉。則百官化之。庶民化之。于是官不擾民。民不傷財。人君能儉。則因生以制取。因取以制用。生十取一。取三餘一。于是民不知取。國不知用。可使菽粟如水火。金錢如土壤。而天下大治。為君之樂。孰大于是哉。
尚樸
唐甄
孫子問于唐子曰。聖人之於天下。何由而治乎。唐子曰。毋立教名。毋設率形。使民日由善而不知。孫子曰。請聞其要。唐子曰。其尚樸乎。樸者天地之始氣。在物為萌。在時為春。在人為嬰孩。在國為將興之候。奢者天地之中氣。在物為茂。在時為秋。在人為老多慾。在國為將亡之候。聖人執風之機以化天下。其道在去奢而守樸。家無塗飾之具。民鮮焜燿之望。尚素棄文。反薄歸厚。不令而行。不賞而勸。不刑而革矣。孫子曰。民既苦于禮義。不可強而從。則民之趨于奢也。亦如水之下壑也。何以能逆而反之乎。曰。請徵諸故跡。昔者秦奢而漢樸。及其治也。世多長者之行。隋奢而唐樸。及其治也。錦繡無所用之。夫二代之君。未聞堯舜之道也。與其將相起於微賤。鑒亡國之弊。以田舍處天下。人之化之則若此。豈惟君天下者哉。卿大夫亦有之。荊人炫服。有為太僕者。好墨布。鄉人皆效之。帛不入境。染工遠徙。荊之尚墨布也。則太僕為之也。豈惟卿大夫哉。匹夫亦有之。陳友諒之父好衣褐。破蘄。不殺衣褐者。有洛之賈在蘄。以褐得免。歸而終身衣褐。鄉人皆效之。帛不入境。染工遠徙。洛之尚褐也。則賈為之也。縠帛衣之貴者也。布褐衣之賤者也。貴貴賤賤人之情也。有望人焉。反之能使一鄉之人貴其所賤。而賤其所貴。風之移人若斯之神也。洛賈且然。況太僕哉。太僕且然。況萬乘之君哉。孫子曰。敢問行之之方。曰。先貴人去敗類可以行矣。先貴人若何。曰。捐珠玉。焚貂錦。寡嬪御。遠優佞。卑宮室。廢苑囿。損羞品。郤異獻。君既能儉矣。次及帝后之族。次及大臣。次及百職。莫敢不率。貴人者。萬民之望也。貴之所尚。賤之所慕也。貴尚而賤不慕。世未有也。去敗類若何。曰。吾嘗牧羊於沃州之山。羊多病死。有教之曰。一羊病則羊皆敗。子必謹視之。擇其病者而去之。不然。且將盡子之。從其言而羊乃日蕃。治天下亦然。好名者。無才而人稱其才。無德而人稱其德。使人巧言令色。便媚取合。而失其忠信之情。是敗類之人也。多言者。以議論害治。以文辭掩道。以婞直亂正。使人尚浮夸而喪其實。是敗類之人也。此二者。表偽之旗也。雕樸之刃也。詩曰大風有隧。貪人敗類。是故善為政者。務先去之也。孫子曰。始吾以為天下之難治也。今而後知天下之不難治也。苟達其情。無不可為也。唐子曰。天地雖大。其道惟人。生人雖多。其本惟心。人心雖異。其用惟情。雖有順逆剛柔之不同。其為情則一也。是故君子觀於妻子而得治天下之道。觀于僕妾而得治天下之道。觀於身之驕約家之視效而得治天下之道。先人有言曰。語道莫若淺。語治道莫若近。請舉其要。古之賢君雖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存心若赤子。處身如農夫。殿陛如田舍。衣食如貧士。海內如室家。微言妙道不外此也。
六善
唐甄
句匯問為政之道。唐子曰。六善備。可以為政矣。何為六善。曰。違己。從人。慎始。循中。期成。明辨。是為六善。堯舜聖人之雋也。者乎。書曰W猶不敢自用。而況聖不及堯舜者乎。況賢遠於堯舜者乎。況不賢不見堯舜之履。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諸道。有言遜于汝志。必求之非道。逆己非逆。遜己非遜。勿己之是。惟道之歸。是謂違己。天下有天下之智。一州有一州之智。一郡一邑。有一郡一邑之智。所言皆可用也。我有好不即人之所好。我有惡不即人之所惡。眾欲不可拂也。以天下之言謀事。何事不宜。以天下之欲行事。何事不達。詩曰。先民有言。詢于芻蕘。人無賢愚。皆我師也。是謂從人。凡事見以為可。而其中有不可者焉。見以為不可。而其中有可者焉。惟一再思之。更覆思之。不必上智。其端必見。其識必及。若不思而遂行之。其為悔也後矣。不思而遂不行。其為惜也多矣。發政如發矢。矢發不可復反。政發不可復收。書曰。若虞機張。往省括于度則釋。鵠之度在目中。不省則不見也。是謂慎始。始非不慎也。迨其後有欲速而不達者。有厭倦而若忘者。遂有中道而廢者矣。中道而廢則民多玩。後雖有作。不可為矣。詩曰。不競不絿。不剛不柔。敷政優優。又曰。不震不動。不戁不竦。言不欲速也。毋厭倦也。如農夫之耕耘。四時不失序焉。日月見其長焉。是謂循中。始既已慎矣。中既已循矣。而有不保其終者。小器易盈。志滿則驕也。宣王中興之君也。及其德衰。而小雅之刺者三章。桓公五霸之盛也。及其氣矜。而葵邱之叛者九國。不啻此也。書曰。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武王聖人也。召公猶慮其服九彝八蠻。或啟侈心。而進一簣之戒。而況德本中人。智一官者乎。是故政必期于有成也。無樞易拔。無軸易脫。不可謂違己。左言則左。右言則右。不可謂從人。卿士盈廷。發難不已。不可謂慎始。牓牒申命。日遵歲結。不可謂循中。考績多良。治功不見。不可謂有成。若是者辨之不明故也。集人成己。始終一貫。物不能蔽。人不能欺。功之成不于成成。立志發令。已立其成。明辨于此。而後六善備焉。六善備。可以為政矣。
大命
唐甄
歲饑。唐子之妻曰。食無粟矣。如之何。唐子曰以粞。他日不能具粞。曰。三糠而七粞。他日猶不能具。其妻曰。三糠七粞而猶不足。子則奚以為生也。曰。然則七糠而三粞。鄰有見之者。蹙額而弔之曰。子非仕者與。何其貧若此也。意者其無資身之能乎。唐子曰。不然。魚在江河。則忘其所為生。其在涸澤之中。則不得其所為生。以江河之水廣。涸澤之水淺也。今吾與子在涸澤之中。故無所資以為生也。子曷以弔我者弔天下乎。唐子行于野。見婦人祭于墓而哭者。比其反也猶哭。問何哭之哀也。曰。是吾夫之墓也。昔也吾舅織席。終身有餘帛。今也吾夫織帛。終身無完席。業過其父。命則不如。是以哭之哀也。唐子慨然而歎曰。是天下之大命也。夫昔之時。人無寢敝席者也。今之時。人鮮衣新帛者也。唐子曰。天地之道故平。平則萬物各得其所。及其不平也。此厚則彼薄。此樂則彼憂。為高臺者。必有洿池。為安乘者。必有繭足。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費上農一歲之穫。猶食之而不甘。吳西之民。非凶歲為麥粥。雜以荍稈之灰。無食者見之。以為是天下之美味也。人之生也。無不同也。今若此不平甚矣。提衡者權重于物則墜。負擔者前重于後則傾。不平故也。是以舜禹之有天下也。惡衣非食不敢自恣。豈所嗜之異于人哉。懼其不平以傾天下也。
平均篇
龔自珍
龔子曰。有天下者。莫高於平均之尚也。其邃初乎。降是安天下而已。又降是與天下安而已。又降是食天下而已。最上之世。君民聚醵。然三代之極其猶水。君取盂焉。臣取勺焉。民取焉。降是則勺者下侵矣。者上侵矣。又降則君取一石。民亦欲得一石。故或涸而踣。石而浮。則不平。甚涸而踣。則又不平甚。有天下者曰。吾欲為邃初。則取其浮者而挹之乎。不足者而注之乎。則然喙之矣。大略計之。浮不足之數。相去瘉遠。則亡瘉速。去稍近。治亦稍速。千萬載治亂興亡之數。直以是券矣。人心者。世俗之本也。世俗者。王運之本也。人心亡則世俗壞。世俗壞則王運中易。王者欲自為計。盍為人心世俗計矣。有如貧相軋。富相燿。貧者阽。富者安。貧者日瘉傾。富者日瘉壅。或以羡慕。或以憤怨。或以驕汰。或以嗇吝。澆漓詭異之俗。百出不可止。至極不祥之氣。鬱於天地之間。鬱之久。乃必發為兵燹。為疫癘。生民類。靡有孑遺。人畜悲痛。鬼神思變置。其始不過貧富不相齊之為之爾。小不相齊漸至大不相齊。大不相齊即至喪天下。嗚呼。此貴乎操其本原。與隨其時而劑調之。上有五氣。下有五行。民有五醜。物有五才。消焉息焉。渟焉決焉。王心而已矣。是故古者天子之禮。歲終。大師執律而告聲。月終。太史候望而告氣。東無陼水。西無陼財。南無陼粟。北無陼土。南無陼民。北無陼風。王心則平。聽平樂。百僚受福。其詩有之曰。秉心塞淵。騋牝三千。王心誠深平。畜產且騰躍眾多。而況於人乎。又有之曰。皇之池。其馬歕沙。皇人威儀。其次章曰。皇之澤。其馬歕玉。皇人受穀。言物產蕃庶。故人得肄威儀茹內眾善有善名也。太史告曰。東有陼水。西有陼財。南有陼粟。北有陼土。南有陼民。北有陼風。王心則不平。聽傾樂。乘欹車。握偏衡。百僚受戒。相天下之積重輕者而變易之。其詩有之曰。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又曰。度其夕陽。言營度也。故積財粟之氣滯。滯多霧。民聲苦。苦傷惠。積民之氣淫。淫多雨。民聲囂。囂傷禮義。積土之氣耗。耗多日。民聲濁。濁傷智。積水積風。皆以其國瘥昏。官所掌也。且夫繼喪亡者福祿之主。繼福祿者危迫之主。語百姓日。爾懼兵燹乎。則將起其高曾於九京而問之。懼荒饑乎。則有農夫在。上之繼福祿之盛者難矣哉。龔子曰。可以慮矣。可以慮。可以更。不可以驟。且夫唐虞之君。分一官。事一事。如是其諄也。民固未知貿遷。未能相有無。然君已懼矣。曰。後世有道吾民於富者。道吾民於貧者。莫如我自富貧之。猶可以收也。其詩曰。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夫堯固甚慮民之識知以違吾則也。水土平矣。男女生矣三千年以還何底之有。彼富貴至不急之物。賤貧者猶且筋力以成之。歲月以靡之。舍必有賈。三十家之城必有商。若服妖[是則賤貧且無所託命。然而五家之堡必有肆。十家之之肆。若食妖之肆。若翫好妖之肆。若男子咿唔求爵祿之肆。若盜聖賢巿仁誼之肆。若女子鬻容之肆。肆有魁。賈有梟。商有賢桀。其心皆欲併十家五家之財而有之。其智力雖不逮。其號既然矣。然而有天下者更之。則非號令也。有五挹五注。挹之天。挹之地。注之民。挹之民。注之天。注之地。挹之天。注之地。挹之地。注之天。其詩曰。挹彼注茲。可以饎。豈弟君子。民之父母有三畏。畏旬。畏月。畏歲。有四不畏。大言不畏。細言不畏。浮言不畏。挾言不畏。而乃試之以至順之法。齊之以至一之令。統之以至澹之心。龔子曰。有天下者。不十年幾於平矣。
釋左傳
魏禧
禮者人之情。天理之節。天子逮匹夫。弗能渝焉。故棄禮必敗。謙受益。知憂知懼免於難。故驕且肆必敗。敏則有功。勤則不匱。故惰必敗。決者事之斷也。故需必敗。君子不以呴呴為仁。不以仡仡為勇。故植婦人之仁衡匹夫之勇必敗。重則慎。輕則脫。慎固脫離。故輕必敗。人之有信。車之有輪輻也。故食其言必敗。民困則畔。故亟作土。止戈為武。故好戰必敗。弛武備者張戎心。故忘戰必敗。獸困則木急苛役必敗。厚味腊毒。多藏厚亡。故掊歛黷貨必敗。治國如治病然。而用小人。是飲酖酒以攻疾也。故退賢進不肖必敗。人有諫臣拂士。猶瞽者有相。故愎諫怙過必敗。萬物本天。人本祖。故蔑祖慢神必敗。人神之主也。有德則祥降之。無德則妖興。故棄人道賢鬼者必敗。剛不可惡。柔不可弱也。是謂一張一弛。故過剛必敗過柔必敗。民者邦本。天地之心。故虐用其民必敗。傳曰。女德無極。婦怨無終。故謀及婦人以男事女者必敗。立國家必正紀綱。綱紀不立。則其敗也。匉匉如崩土而不可維。故妻妾嫡庶長幼無紀必敗。始進善。善緣善。始進不善。不善緣不善。故不豫教必敗。四時之序。成功者退。故悀而不止必敗。蠆有毒。詩曰。民之失德。乾餱以愆。故不勤小物惕近事必敗。厝足之地不出。扶集於獨梁則顛矣。故不謀遠必敗。書曰。惟事事乃其有備。故有恃而無備必敗。機事不密則害成。故疏必敗。順天者存。逆天者亡。故翳賢德蔑強大必敗。一人欲爭則起。讓則伏。是以相讓則有餘。爭則不足。故爭必敗。君子瘠[己](已)以腴人。故削人自封殖者必敗。親親天之合。披其枝者傷其心。故疏外骨肉夷同姓必敗。天道福善禍淫。淫則亂。亂則禍生。故姦必敗。語曰。一手獨拍。雖疾無聲。自盤古以下無獨君。故自用不用人必敗。魚不脫於淵。利器不可授人。故委柄不治者必敗。松柏之生。薄雲霓。立霜雪。震風淩雨不仆。蔦蘿施其末。則秋風下之。故因人成事不自立者必敗。出赤心入人腹。則人樂死。故多疑必敗。人心之不同如面焉。立如劇驂。●。而識其面。不亦難哉。故輕W其過續之信人必敗。凡此之敗。未有能一易此者。是故反其道則必興。
書貨殖傳後
姚鼐
世言司馬子長。因已被罪於漢。不能自贖。發憤而傳貨殖。余謂不然。子長見其時天子不能以寧靜淡薄先海內。無校於物之盈絀。而以制度防禮俗之末流。乃令其民仿效淫侈。去廉恥而逐利貲。賢士困於窮約。素封僭於君長。又念里巷之徒。逐取十一。行至猥賤。而鹽鐵酒酤均輸。以帝王之富。親細民之役。為足羞也。故其言曰。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又次教誨之。整齊之。夫以無欲為心。以禮教為術。人胡弗甯。國奚不富。若乃懷貪欲以競黔首。恨恨焉思所勝之。用刻剝聚斂。無益習俗之靡。使人徒自患其財。懷促促不終日之慮。戶亡積貯。物力凋敝。大亂之故。由此始也。故譏其賤以繩其貴。察其賤以見其政。觀其靡以知其敝。此子長之志也。且夫人主之求利者固曷極哉。方秦始皇統一區夏。鞭箠夷蠻。雄略震乎當世。及其伺睨牧長寡婦之貲。奉匹夫匹婦而如恐失其意。促訾啜汁之行。士且羞之。矧天子之貴乎。嗚呼。蔽於物者。必逆於行。其可矣夫。
請譯進大學衍義疏
順治 年內翰林秘書院檢討徐必遠
為請翻譯有用儒書。恭呈備聖覽以助 君德事。臣惟自古哲后。未有不留心聖學。而能興起太平。永延歷數者。況我 皇上首開姬籙。式啟堯圖。數月以來。 躬親萬幾。仁育義正。史不勝書。誠堯舜之君。再見於今日。凡為人臣者。安敢不以堯舜其君之道進。臣自八月初六日入署後。見所翻通鑑。漸次就緒。勤敏從事。告完有日。顧通鑑一書。載前代得失興廢。以備觀省。凡一代之始。大約由于親君子。遠小人。躬勤儉。愛民力。及其衰替日也。莫不由于親小人。遠君子。習奢靡。重賦歛。猶就一代言之也。至一主之身。其初與賢士正人。合心圖治。則天心豫順。民物豐亨。及治效少成。四方無虞。或耽於逸樂。漸失法度。或憸邪崇用。善政中止。或移情異學。或侈志武功。或經制煩匱。而言利之臣進。或民賦過重。而災變之害興。雖曰人心之易放實由學問之不恒。。載于通鑑。而聖學淵源。如所為W通鑑悉詳記之。洵萬世帝王以人為鑑之資也。然治亂之Y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不能探源端本。而一一言之者。紀事之書。不遑理之全也。惟宋臣真德秀所輯大學衍義。得內聖外王之正道。備六經列史之精華。舉身心家國天命人情。無不撮其要領。上而主德修進。涵養薰陶。下至撫御機宜。罔不該貫。誠 宸座之良規。九重之寶鑑也。伏乞 天語渙發。命翻鑑之餘。便將此書用心譯進。俾 皇上萬幾之暇。時時 賜覽。間召臣。相為質證。辨析其義。庶調養性情。宰御事物。用人行政之間。退處服習之際。必有日進日新。潛滋 睿德於不覺者。古訓有曰。慎終於始。又曰。德惟一動罔不吉。臣謂 皇上聖心純一。從容中道。天授之資。非人力所及。獨聖學精微。願加留意。 皇上一人之心法。將來 聖子神孫之心法也。 皇上今日之治統。將來萬世千秋之治統也。關係匪小。借資必廣。格心之益成。斯有本之化達矣。
殿試對策皇清文穎
馬世俊
臣對。臣聞治天下者。當全盛之時。而為善建不拔之計。非破庸俗之論。以鼓豪傑之心。則其道無由。昔唐太宗與房魏論創業守成之難易。而曰。與我取天下者。知創業之難。與我安天下者。知守成之難。周書曰。若昔大猷。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今天下正所謂兼創垂之盛。而持危亂之防者也。人才不可謂不盛。而未盡所以取才之方。吏治不可謂不肅。而未盡所以馭吏之道。懲貪不可謂不嚴。而未盡所以止貪之術。俗尚亦數變矣。而未盡所以靖俗之謀。兵制亦甚精矣。而未盡所以弭兵之要。故有謂今天下為已安已治。遂可晏然無事者。皆庸俗人之論也。臣竊嘗見夫古來全盛之時。不可以數遇。而往往弊之所伏。即伏於其盛。而又竊嘗慕夫賈誼之議。蘇軾之對。皆能舉一代之治。而斷其何以治。何以亂。何以治而不亂。何以亂而復治。有一代之治。必有一代之才以應之。臣有志焉而欲陳久矣。今當拜獻之始。豈可自誣其所學乎。天下文武之臣。莫不願畢志竭忠以待用。人才亦已輻輳矣。而獨謂未盡所以取才之方者何也。古者人才既用。而嘗有未用者存於既用之外。故尚書曰有三宅有三俊。而詩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今天下巖野川澤之中。其隱然備公輔之器者誰耶。泛然而取之。泛然而應之。又泛然而任之。取之者不知其何以取。應之者不知其何以應。任之者不知其何以任。欲兵則兵。欲刑則刑。欲錢穀則錢穀。古之聖人。一人止任一事者。今則以一庸人兼之而有餘。古之聖人。終身不易其官者。今則一旦應之而亦無不足。是亦理之所難信也。今即不必用九品四科之制。而州郡之薦舉。將帥之徵辟。似亦不可少也。若乃掣籤而使。按資而陞。賢愚同科。茫然無據。彼論而後官。量而後入。獨不可稍存其萬一乎。程才莫先於計吏。而臣謂未盡所以馭吏之道者何也。古親民之官。莫重於二千石。有以公卿而為之者。唐宰相出為剌史。李泌常袞皆然。若夫守令。尤為親民。不可不擇。今之郡縣官。大扺如傳舍。與民情漠不相接。監臨使者。顧盼威動。所薦未必賢。所糾未必不肖。其趨謁勤者即為才。其應對捷者即為敏。則何若專重郡縣之責。外聽責成於督撫。內聽考核於銓部。而用唐虞三載之法以黜陟之。彼監臨之所薦所糾。不亦可以已乎。且今天下可汰之吏亦甚多矣。勢有不能盡汰者。慮庸人之無所容耳。夫不慮庸人之無所見。而反慮庸人之無所容。此從來之積弊也。即以今日之計吏言之。亦莫亟於懲貪矣。而臣謂未盡所以止貪之術者。又何也。凡人之溺於賕賂而不能脫者。大扺有田園妻子之見。以惑其中也。故有昔居環堵。而今則擁田宅。昔泣牛衣。而今則列姬姜。昔無半頃。而今則連阡陌。詰其所從來。不貪何以有是耶。誠能稍限其田宅媵妾之數。而為之禁。其有敢於踰禁者。即坐以僭肆不敬之罪。彼有私金於筐篋。而受貪墨無恥之名。雖愚者亦必自笑其所為矣。臣嘗見敗壞風俗之事。必自卿大夫開之。而後愚民從而效之。此臣所謂靖俗之謀。猶有未盡者。巫風淫風。有一於身。家必喪。今之卿大夫。多為淫靡無益之事。煽惑愚民。而後侲兒舞女之裝。寶馬畫船之飾。探丸跳劍之俠。刺猴刻楮之巧。靡所不甚。且富者必有術以求其富。而聖人馭富馭貴之權。皆何所施乎。今富者之必貴。既有嚴譴以禁之。而貴者之必富。獨相習而以為固然。如是而欲風俗樸厚。教化興起。不可得也。且夫天下馴服於教化而不能變者。無事則賴文。有事則賴武。今日師武臣之力。亦可謂膚功畢奏矣。而臣獨謂用兵雖精。未盡所以弭兵之要。此又非無說也。處今日而欲如古者遂人治野之法。酇長旗鼓之節。藏兵於民。則誠迂。然必使兵與民習。民與兵習。一旦有事。毋論兵勇於。而民亦各有護其田疇盧井之心。此不戰而自勝者也。今則兵之所輕者民。而民之所畏者兵。一旦有事。則民自為民。兵自為兵。天下未有民自為民兵自為兵。而能久安長治者也。宋藝祖意賞罰。平蜀之役。賞曹彬而罰全斌。夫亦賞其與民相安。罰其與民相擾者而已矣。行閒之功罪即以此定之可也。凡此者皆臣所謂當已安已治。而亟亟焉為善建不拔之計者也。
雖然。治天下有本有末。得其本而治之。則無不治矣。所謂本者何。即 制策所云紀綱法度是也。紀綱法度治。則吏治以肅。民俗以。文德於焉誕敷。武功於焉赫。濯創之有其基。而守之亦有其漸者也。紀綱法度亂。則吏治以乖。民俗以壞。文德傷於優游。武功失於爭競。創不可以憲後。而守亦不可以承前者也。故曰紀綱法度者。不可得而損益者也。我 國家之典章。至簡便而至精詳。至嚴明而至仁厚。似無以加矣。而臣尤有進者。唐貞觀時。天子問山東關中之同異。而其大臣曰。王者以天下為家。不宜示同異於天下。裴度既平蔡。即用蔡人為牙兵。而曰蔡人即吾人。今天下遐邇傾心。。莫不精白W車書同軌。而猶分滿人漢人之名。恐亦非全盛之世所宜也。誠能盡捐滿漢之形一心以成至治。則贊贊者皆皋益之選也。桓桓者皆方召之儔也。將見江南靜橫海之戈。而冀北息桃林之乘。即以躋於唐虞三代之盛。亦何難乎。臣草茅新進。罔識忌諱。干冒 宸嚴。不勝戰慄隕越之至。臣謹對。
殿試對策皇清文穎
繆彤
臣對。臣聞帝王之統御天下。而綿歷服於無疆也。必有其為治之本焉。必有其致治之要焉。夫用人不可以不慎。吏治不可以不清。賦稅不可以不均。此三者。固治天下之大端也。而猶非其本也。抑猶非其要也。所謂本者何也。人主之一心是也。所謂要者何也。人主之以一心行仁者是也。故仁以舉賢。而愛惜人才。則收用人之效矣。仁以擇吏。而澄清吏治。則成廉潔之風矣。仁以理財。而撫循百姓。則致豐亨之象。而臻樂利之休矣。唐虞三代之盛。所以庶政畢修。民生克遂。而登上理者。此道得也。故善治天下者。不恃有馭天下之術。而恃有治吾心之道。不徒有愛百姓之名。而貴有愛百姓之實。以是內之百僚有師濟之盛。外之吏有廉法之操。上之府庫有充盈之積。下之閭閻有康阜之風。是堯舜三代之豐功茂烈。不難再見於今日者也。臣嘗緬懷上理。追念先猷。而知古帝王為治之本。無過內治之心。而治心之要。無過吾心之仁。何也。有純王之心。斯有純王之政。言政之必本乎心也。有關睢麟趾之風。斯可以行周官之法。言心之可以立法也。故欲求國用之足。未有不由民生之遂而可得也。欲求民生之遂。未有不由吏治之賢而可得也。欲求吏治之賢。未有不由用人之慎而可得也。欲求用人之慎。未有不由 皇上之仁以立心而可得也。伏讀 制策有曰。國家簡任賢良。以共襄治化。必如何用當其才。人稱其職。此我 皇上闢門籲俊之盛心也。朝廷選用人才。非苟慕其才而富貴其身也。殆將用其能以理不能。用其明以理不明者耳。其在詩曰。菁菁者莪。在彼中阿。言所以長育人才之道也故方其未用也。嘗患其多。及其既用也。恒患其少。與其用不足而後取。何如多取以待用。凡有人而不用。與用之而不當。皆可惜也。故賢能不可不惜也。以內而言之。臺省之內升。本以賢能而升者。反逸之山林之內。升而候缺。不如遇缺候升。久置之拾遺補過之列。非無益也。外而言之。監司郡縣之轉遷。亦以賢能而升者。又以未竟之案。有功而升者。仍以有過而。苛求於錢穀刑名之間。亦已甚也。總之知人則哲。惟帝其難。必得知人之佐。而行以保任之法。然後真才輩出矣。臣每見今之在位者。見一賢焉。若親與邇。不敢舉也。見一不善焉。若疏與遠。不敢去也。問其故。曰避嫌也。避嫌之念生。而積行之君子。壅於上聞矣。臣故曰。仁以舉賢。則愛惜人才而可以收用人之效者此也。伏讀 制策有曰。貪風未息。誅求下吏以奉上官。遂至不肖有司。私派橫徵。民生益困。何法而可革其夙弊。興言及此。真百姓之福也。夫今日之百姓誠苦矣。苦於有司之剝削也。今之下吏亦苦矣。苦於大吏之誅求也。大吏之取於小吏。必飾其名曰公費。不知藏之私之中者。為公乎。為私乎。有司之取於百姓者。飾其名曰樂輸。不知得之敲撲之下者。為樂乎。為怨乎。臣恐雖文致其辭。而終無以掩人之耳目也。於是一田之入。而有兩田之出。使吾民曾不得賣絲而糶穀焉。一定之稅。而有無定之徵。使吾民曾不得聚廬而託處焉。耒耜方思東作。而輸將不待西成。使吾民曾不得水耕而火耨焉。貪吏之弊。一至於此。民生安得不日困乎。以臣計之。懲貪之法不可不嚴也。懲其吏之小者。不若懲其吏之大者。夫大吏之貪。不止賦斂無度已也。其位愈尊。其害愈大。其害愈大。而人愈不敢言。即有不畏強禦之臣出。力而排之。不過舉其大。而不能悉其實也。莫如訪其貪之最者。而懲之彼貪冒無恥止為室家妻子計耳。以今日居官之所得。為後日平居之所樂。何憚而不為之。惟行漢世懲貪之法。宋人禁錮貪吏之制。彼又何利而為此耶。此非過於刻覈也。除吏之蠹也。去民之害也。殺一二人而天下皆生也。是天下之至仁也。臣故曰。仁以擇吏。則澄清吏治而可以致慶潔之風者此也。
伏讀 制策有曰。國用浩繁。繄惟正之供是賴。乃催科之不善者。每昧於撫字。茲欲使草野免追呼之苦。而度支恒足。此以見愛民裕國之宏模也。今之賦。猶古之賦也。今之民。猶古之民也。何以古則上有餘而下無不足。今則上未嘗有餘而民又患不足。豈非撫字催科之道。得則俱得。失則俱失者乎。故善催科者。必為民治農桑焉。必為民廣畜牧焉。必為民緩刑罰焉。必為民通有無焉。如是而民力裕。而上之所求無不應矣。不善催科者。惟日夜取民之財。窮民之力。日削月朘。寢以大窮。將元元安所歸命哉。臣嘗觀小民之家。其初牛羊果蔬。熙熙然若為子孫百年之計也者。一往過焉。則。或曰逃亡也。或曰賦重而不能守也。是非催j為墟矣。再過三過焉。則又為墟矣。問之其科之所迫而然耶。故撫字之道不可不講也。惟 皇上宏豈弟之恩。立慈惠之師。使天下之為吏者。寓催科於撫字之中。則上有倉盈庾億之慶。兼撫字於催科之內。則下有家給人足之風。臣故曰。仁以理財。則撫循百姓而可以致豐亨之象臻樂利之休者此也。然臣反覆思之。欲為 皇上更進一籌。而終無易於仁以存心之為要也。書曰。皇天無親。惟仁實親。又曰。民罔常懷。懷于有仁。此之謂也。臣草茅新進。罔識忌諱。干冒 宸嚴。不勝戰慄隕越之至。臣謹對。
殿試策
儲方慶
臣對。臣聞帝王致治也在求言。忠臣事君也在直諫。二者雖有各盡之道。然未有上之求言不切。而下克自盡其愚者也。何則。人君之尊猶天也。其威則雷霆也。臨之以天之尊。震之以雷霆之威。天下莫不惴惴焉。惟恐一言之不當。以自即于罪戾。況敢肆胸臆。觸忌諱。干君上之怒乎。故夫天下之事。不能言者常少。不敢言者常多。不敢言之言。其言類皆切于國家之利害。而每不便于當事之臣。往往阻抑之。使不得進于人主之前。幸而進于人主之前矣。而不敢言之言。又多忌諱。少順適。易至逆人主之耳。然其言利于人主耳。利于人主之國家耳。利于人主之子孫百姓耳。非有利于言者也。夫以人主之尊。撫有天下國家之盛。非不尊且貴矣。而汲汲于求賢而錄用之者。正惟人材之得失。國計之盈虛。恐其未協于至當。而欲聞夫切直不諱之言耳。而為人臣者。顧皆有所畏而不敢言。則亦何藉于若人而用之乎。欽惟 皇帝陛下踐祚以來。天下之賢才。皆已舉用。郡縣親民之官。皆已澄清。司農計一歲之出入。皆已充足。四海之窮民。復其業者。皆已休息于無事。天休至。 祖業光。 陛下恭默無言。治已臻于上理矣。夫豈有一事之未當。一物之未安。為足 宸慮而資延訪者。雖然。天下之患。每伏于晏然無事之日。方今天下席強大之威。守不拔之業。東西南朔。車書所及。罔不率服。臣百姓。相與生息休養。坐享夫太平美大之盛。近古所未有。非有可憂之形。與未萌之患也。然而比年以來。公私凋弊。民力困極。上懷愛民之心而下不知。下負迫蹙之情而上不覺。天下至治而若亂。四方無事而益貧。推厥所由。莫知其故。此其端必隱于宮府之中。故其毒流于薄海之內。然臣于此猶有不敢盡言者。聖人不為未信之諫。今臣。草野之臣也。冒昧而出之。即刑罰不隨。而以不足輕重之言。視若罔聞而置之。其何益之有。然臣區區之心。豈以是遂已哉。其遠且大者。臣不敢盡言也。敢因 明問所已及者言之。以求無負于 陛下而已。伏讀 制策有曰。國家簡任賢良。以共襄治化。必如何而後用當其才。人稱其職歟。臣以為方今用人。無所謂才也。地而已矣。無所謂人也。資序而已矣。地之貴者。不問其才不才而輒予之官。資序之深者。不問其何如人而輒任之責。 朝廷之于人才。亦既忽視之矣。有忽視人才之心。而一旦責之曰。用當才。人稱職。天下其誰與我。 陛下誠有意于得天下之真才。則當論天下之才。不當論滿漢之地。滿人才不必參之以漢人也。漢人才不必臨之以滿人也。今自三公九卿。為 陛下之疑丞輔弼者。莫不並列滿漢之名。督撫大臣。則多寄於滿人。而漢人十無二三焉。其意不過謂 國家受命之地。其人皆與國休戚。非若漢人強附以取功名者。故信滿人之心。常勝于信漢人。不知帝王初興。皆有豐沛。一時從龍諸臣。相與戮力以承天命。故其貴顯為侯王者。亦非異地所能比。至于數傳之後。天下已定。人主擇人而任之。特視其才能何如耳。固不必限于開創數州之地也。 陛下既為天下主。即當收天下才。供天下用。一有偏重于其間。臣恐漢人有所顧忌。而不敢盡忠于 朝廷。滿人又有所憑藉。而無以取信于天下矣。今何不略去滿漢之名。惟擇其才之優者以為用。則下之人不敢有所挾以覬人主之爵祿。而激厲臣之術。未必不由乎此也。至于滿漢之外。復有漢軍一途。其仕之尊顯者。亦列于公孤之選。然位雖尊于天家。而名仍隸于私室。方其得位之時。非不赫然貴矣。一遇其主。則俛首帖耳。執役之不暇。舉人世可卑可賤之事。恒視為固然。而不敢少有所牴牾。夫以公孤之尊。天子且改容禮之。然猶不免于為人役。則所以養其廉恥者何在。為人臣而廉恥之不恤。則立功立名之念。皆不足入其中。惟有貪位固寵。希合上旨。取旦夕榮耀而已。安望其為國任事。卓然不苟耶。 陛下何不斥去此弊。以養臣子之節。其有關國體。非淺鮮也。若夫黜陟之法。固人主所操以進賢退不肖者也。豈徒曰積日累勞已哉。
今自六官之長。以至郡縣吏。苟有遷轉。必按其受職之先後。以為次第。前之人未去。而後之人復來。陳陳相因。莫有振起之日。士之出身加民者。自其授職之初。而已知其終身之所至。如是安得有奮發之心。勉強于為善者。且夫六卿為百僚之長。其位至崇。故禮樂兵刑。虞帝各因其才命之。至老而不遷。今九卿六部。亦有等級。遞進而屢遷之。往往以一人兼六曹之用。必今之尚書。其才加十倍于禹稷而後可。萬一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移彼之才以應之此。莫保其無蹉跌焉。縱使禹稷諸聖人起而事 陛下。莫有能以功名終者矣。如曰居其名。不必責其實。其于用當才而人稱職之謂何。臣以資序之說。斷不可施之六卿。而郡縣吏。亦當有不次之擢。以破拘攣之見。則鼓舞人材之術在是矣。然臣于此猶有所未盡者。以今天下不患無才。而患求才之太急。不患無人。而患用人之太廣。求人太急。用人太廣。則入仕之門必多。入仕之門多。則懷僥倖之心。乘間伺隙。思以攘功名取富貴者。擾擾而不知止。 陛下既厭之而狹其途矣。然士之待命于銓衡者。何其多也。臣以為止狹其數耳。未狹其途也。何謂數。三年試于禮部者幾何人。三年試于行省者幾何人。歲貢于鄉者幾何人。國家有大慶賞。大臣之子孫應得官者幾何人。以貲仕者幾何人。投誠者幾何人。吏胥無過者幾何人。此所謂數也。何謂途。科目一途也。貢監一途也。任子一途也。投誠一途也。貲郎一途也。吏胥一途也。八旗世職一途也。此所謂途也。今者病選人之多。不務狹其途而止狹其數。如三年試禮部者。向以三百人。而今止一百五十人。試行省者一百五十人。而今或不及百人。且或止以半焉。 陛下以為狹其數矣。可以疏壅滯之弊矣。然自科目而外。如任子。如投誠。如吏胥入貲者。非若科目之有定額也。則既開其途。又不限其數。數多而積之于銓衡以定其年限。是 陛下不過狹科目一途之數。而欲以救十數途之壅滯。無惑乎愈疏而愈壅也。 陛下求疏而不得疏。銓曹患滯而日益滯。在下者慮得官之難。而奔競之心愈切。在上者挾名器之重。而嗇吝之意愈形。退讓者目為迂誕。廉介者比于無能。其弊起于進仕之多端。其流極于人心之喪失。 陛下思救其弊。莫若狹其途。狹其途而寬其數。可以塞天下之倖心。可以疏人材之久滯。可以養高蹈之節。可以破世祿之私。一舉而四善備焉。夫何憚而不出此。至于用人之途。孰得孰失。此在 陛下擇耳。以臣私計論之。莫如吏胥與科目。何則。吏胥明習吏事。科目學于聖賢。二者合于政治得失之本。故漢收用吏之效。而自唐以來。一出于科目。今縱不專任科目。但當參之以吏胥。至于任子用則天下有世官。投誠用則天下多盜賊。貲郎用則天下少廉士。在 陛下毅然去之而已矣。伏讀 制策有曰。邇來貪風未息。誅求下吏以奉上官。遂致不肖有司。私派橫征。民生益困。何法而可革其夙弊歟。臣以為 陛下之言及此。是天下之福也。何也。今日之百姓。其有不忍言者矣。然其望救之心。猶未至于盡絕者。特曰 陛下未知耳。誠知之。則必赫然震怒。天下貪吏。盡寘之法。以安百姓。今而曰民生益困。是 陛下知民困矣。又曰不肖有司。是 陛下知有司不肖矣。又曰誅求下吏以奉上官。是 陛下并知上官誅求矣。知而不為之所。 陛下之民終于無所救。有司終于剝民以奉上。大吏愈敢恣睢自肆。而不復有所顧忌矣。雖然。 陛下不惟言之。且思所以救之。則轉禍為福之機。于是乎在。顧救之之法。必舉法之已行而不效者。一切屏去不用。更設法以馭臣。百姓之困。庶幾可以少蘇。何則。方今除貪之法。不過督撫舉劾已耳。
陛下即位以來。糾貪之章日告。懲貪之令日行。宜乎天下之有司。有所畏而不為矣。乃其貪日益甚者何哉。臣以為止貪之法。不可專責之下吏。井不可專責之上官。下吏之貪。或由于上官。而上官之誅求。亦非無因而致。 陛下思革其弊。則當究其源。源清則流自潔。表直則影自正。今夫郡縣有一不肖吏。則郡縣之民。無甯居者矣。督撫有一黷貨之人。則所屬之郡縣。無一休息者矣。部院諸大臣。不能奉公守法。則天下之督撫。無一廉者矣。勢有相因。而弊有必至。 陛下何不以待有司之法。施之于大臣乎。大臣之受罪者。不過一人。而天下可以知警。今舍一人之罪。而求之千萬人。千萬人之心雖以貪獲罪。而其心猶有所不服。故僥倖于法所不及者。復肆其貪而不知止。臣聞法行自近令出。惟行法不加于貴顯。而足以禁奸除暴。未之有也。抑臣更有進者。 陛下以法繩臣之貪。不若使臣皆不犯法。夫馭臣而至于用法以相御。已非情之所堪言者矣。臣以為與其嚴之于事後。不若慎之于事先。 朝廷命一督。遣一撫。不當如郡縣吏。委之銓衡已也。地勢有艱易。民有頑良。因地以擇人。因人以置長。此在 陛下斷之于中耳。彼其受任之初。未嘗有所因緣。則可以獨行己志。而不忍欺君之念。亦激發于特達之知。又安有督責下吏。以困斯民者乎。如是而猶有不肖之人。貪于貨財。虐侮其民。然後而寘之于法。以戮辱其身家。則可以服臣下之心。而懲貪之典。庶乎其不謬。 陛下舉此措之。易易也。且今督撫之官。率皆久任。下吏習熟于左右。可以測其好惡。豫為之將順。間者有巡方以破其局。而今又見撤矣。臣以為重權不可假人。假之以權。而使久于其任。又無以制之。此甚不可者也。權重則易恣。久任則易狎。無以制之。則奸不得上聞。三者為患不可勝窮。故前朝以一歲一易之巡。方破其久任之弊。使下吏不知其所備得以豫謀。而又皆新進寒賤之人。平時與仕宦少結納者。以至輕馭至重。為術至微也。今何不復設此官。少佐人主耳目所不及乎。伏讀 制策有曰。國用浩繁。伊惟正之供是賴。乃催科不善者。每昧于撫字。茲欲草野免追呼之苦。而度支恒足。其道安在。臣以為天之生財。止有此數。不在君則在民。今欲民有餘而國無不足。兩利俱全者。勢必至兩害俱發。以今之大勢計之。追呼苦而度支足者。其幸也。追呼苦而度支仍不足者。其常也。追呼不苦而度支常足者。必無之事也。然臣獨有一久安長治之策。天下皆笑以為迂闊。而臣以為可萬全必效者。曰。願 陛下絕口不言財利。夫不言財利。其于恤民誠然矣。至于足國之法。則將若何。臣敢以是進者。非故為是誕謾不稽之說。以欺 陛下也。以天下之田賦。至于不可復加。魚鹽鼓鑄之利。不可復益。關巿方物之貢。不可復增。考核不可復嚴。奏銷侵欺之案。不可復見。凡言財言利之人。所以效忠于前者。其言已行。而其效可1矣。其言已行。其效可1。而其法必不可加。則莫若反其術而用之。夫生財之道。聖賢不廢。孔子之論治國。曰節用而愛人。曾子之釋平天下。曰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而朱子釋之曰。量入為出。由此一聖二賢之說思之。則節儉之外別無生財之法。況自秦漢以後。天下之利。皆歸于上。雖管商復出。無由效其奇策。惟有裁省費用。痛抑奢淫。可以上佐司農。下全民命。昔者漢文得此意以致治。躬務儉嗇為天下先。至其末年。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守閭閻者食粱肉。為吏者長子孫。居官者以為姓號。故人人自愛而重犯法。先行義而後絀恥辱焉。今 陛下籌國用。計民生。責正供。念追呼。當以德為本。以財為末。先之以淡泊。參之以節儉。專之以務農重粟。一意休養元氣。愛惜百姓。積之數年之後。百姓家給人足。則國賦可裕。民力可紓。天下可治。 陛下為天下主。何求而不得哉。臣不揣疏賤。不察事幾。徒以束髮讀書二十餘載。平居所學。志在忠直。今幸邀 陛下策問。若不悉心陳說。後日何以事君。故臣不避斧鉞之誅。祈所言有補于萬一。臣草茅新進。罔知忌諱。干冒 宸嚴。不勝戰慄隕越之至。臣謹對。
擬言風俗書異之文集
管同
臣聞之。天下之風俗。代有所敝。夏人尚忠。其敝為野。殷人尚敬。其敝為鬼。周人尚文。其敝也文勝而人逐末。三代已然。況後世乎。雖然。承其敝而善矯之。此三代兩漢。俗之所以日美也。承其敝而不善矯之。此秦人魏晉梁陳。俗之所以日頹也。而俗美則世治且安。俗頹則世危且亂。以古言之。有歷歷不爽者。我 清之興。承明之後。明之時大臣專權。今則閣部督撫。率不過奉行 詔命。明之時言官爭競。今則給事御史。皆不得大有論列。明之時士多講學。今則聚徒結社者。渺焉無聞。明之時士持清議。今則一使事科。而場屋策士之文。及時政者皆不錄。大扺明之為俗。官橫而士驕。 國家知其敝而一切矯之。是以百數十年。天下紛紛亦多事矣。顧其難皆起於田野之奸。閭巷之俠。而朝宁學校之間。安且靜也。然臣以為明俗敝矣。其初意則主於養士氣。蓄人材。今夫鑒前代者。鑒其末流。而要必觀其初意。是故三代聖王相繼。其於前世皆有革有因。不力而盡變之也。力舉而盡變之。則於理不得其平。而更起他禍。何者。患常出於所防。而敝每生於所矯。臣觀 朝廷近年。大臣無權。而率以畏。臺諫不爭。而習為緘默。門戶之禍。不作於時。而天下遂不言學問。清議之持。無聞於下。而務科第。營貨財。節義經綸之事。漠然無與於其身。自秦人魏晉梁陳諸君。皆坐不知矯前敝。 國家之於明。則鑒其末流。而矯之者至矣。是以成為今之風俗也。上之所行。下所效也。時之所尚。眾所趨也。今民間父子兄弟。有不相顧者矣。合時牟利者。是為能耳。他皆不論也。士大夫且然。彼小民其無足怪。嗟夫。風俗之所以關乎治亂者。其故何哉。臣民之於君。非骨肉也。其為情本易渙也。風俗正然後倫理明。倫理明然後忠義作。平居則皆知親其上而不相欺負。臨難則皆能死其長而無敢逃避。相繫相維。是以久而益固。今自公卿至庶民。所懷如是。幸而承平。亦既骫法營私。無所顧戀矣。一旦有事。其為禍安可復言。滑縣之寇。鼠竊狗盜。何足以云哉。揭竿一呼。從者數萬。入京邑。戰宮庭。而內臣至於從賊。非狂寇之智。足以大致吾人也。吾之人。漠然不知有倫理。稍誘脅之。遂相從而唯恐在後焉耳。臣聞之。天下之安危。繫乎風俗。而正風俗者必興教化。居今日而言興教化。則人以為迂矣。彼以為教化之興。豈旦暮可致者耶。而臣謂不然。教化之事有實有文。用其文則迂而甚難。用其實則不迂而易。昔者漢承秦敝。其為俗也。貪利而冒恥。賈誼所云孳孳嗜利。同於禽獸者也。自高帝孝文。困辱賈人。重禁贓吏。遂不久而西漢之治成。其後中更莽禍。其為俗也。又重死而輕節。光武乃重敬大臣。禮貌高士。以萬乘而親為布衣屈。亦遂不久而成為東漢之治。由是言之。移風易俗。所行不過一二端。而其勢遂可以化天下。不為難也。今之風俗。其敝不可枚舉。而蔽以一言則曰。好諛而嗜利。惟嗜利。故自公卿至庶民。惟利之趨。無所不至。唯好諛。故下之於上。階級一分。則奔走趨承。有諂媚而無忠愛。教者。以身訓人之謂也。化者。以身率人之謂也。欲人之不嗜利。則莫若閉言利之門。欲人之不好諛。則莫若開諫爭之路。今天下有河工災務。國用不足。故競言生財。夫生財不外乎節用。若其他非害政之端。即無益之耳。近者 皇上憂念庶務。菲食惡衣。以儉聞天下。然臣意以古較今。則猶多可省。漢貢禹有言。今宮室已定。無可奈何矣。其餘盡可減損。宜講而行之。而杜口不言利事。有言利者。顯罪一二人示海內。夫如是則天下皆知上之不好利。往者 皇上新即大位。嘗命臣民率得上書矣。既而言無可采。遂一切罷去。夫言無可采。其故有二。
一曰。爵之太輕。故奇偉非常之士不至。一曰。禁忌未皆除。故言者多瞻顧依違不敢盡其說。今日者。宜損益前令。令言官上書。士人對策。及官僚之議乎政令者。上自 君身。下及國制。皆直論而無所忌諱。愈戇愈直者。愈加之榮。而阿附逢迎者。必加顯戮。夫如是則天下皆知上之不好諛。夫上不好諛。則勁直敢為之氣作。上不嗜利。則潔清自重之風起。 天子者。公卿之表率也。公卿者。士民之標式也。以 天子而下化公卿。以公卿而下化士庶。有志之士。固奮激而必興。無志之徒。亦隨時而易於為善。不出數年。而天下之風俗不變者。未之有也。天下之士。囂囂然爭言改法度。夫風俗不變。則人才不出。雖有法度。誰與行也。風俗者。上之所為也。有其美而不能自持。故自古無不衰之國。周漢是也。有其敝而力能自變。則國雖傾覆。而可以中興。東漢是也。今者繼世相承。則舉而變之。事易而功倍矣。此當今之首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