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经世文编卷四十
户政十一仓储下
善化贺长龄耦庚辑
常平仓谷章程疏嘉庆七年
御史杨昭谨
窃惟常平仓谷。直省额贮。多者数百万石。少亦八九十万石。州县额贮数万千石。少亦数千百石。以备平粜。以支出借。以供兵粮。以裕灾赈。所关甚巨。然必实贮在仓。有盈无绌。方于民生国计。均有裨益。臣谨悉心酌议。分款胪列。恭呈 圣鉴。
一仓谷平粜有亏。宜缓平粜也。查常平仓。如常年出粜定例。概以存七粜三为率。其地方燥湿不同。则有存六粜四。存半粜半。存三粜七。及不限额数。随时出粜。原为额贮充盈。恐米谷岁久朽蠹。所以国因酌量。出陈易新。且使市价平减。商贩不得居奇多索。惟是平粜已有亏缺。尚未买补如额。又将存仓谷石。接续再粜。不但亏缺繁多。一时难于买补。且恐挪新掩旧。私将粜价侵用。久之仓庾尽空。升斗不存。无论常年无可平粜。即水旱偏灾。亦无谷石以供动用。臣请于平粜有亏之仓。必勒限一二年内买补足额。勿得于未足之先率请平粜。
一仓谷出借有亏。宜缓出借也。查常平仓谷定例。许农民领借。作为口粮籽粮。按耕种迟早。定期供给。先麦后谷。先陈后新。原因额贮充盈。每岁青黄不接之时。借给农民。使耕种有资。无虑拮据。惟是出借已有亏缺。尚未催收全完。又将存贮谷石。接续再借。不但陈欠积压。前后难于并征。且恐旧欠作为新借。日久无从催迫。势必仓庾皆虚。升斗不存。无论常年无可出借。即水旱偏灾。必应借给。亦无谷石可支散放。臣请于出借有亏之仓。必勒限一二年内催征足额。勿得于未足之先率请出借。
一仓谷平粜。宜酌定年限也。查常平仓谷。常年出粜。丰岁每石照市价减银五分。歉岁减银一钱。是不论丰歉。皆准平粜。定例原为平减市价。而米谷亦藉以出陈易新。然使年年出粜。则必年年采买。吏胥侵渔。既可习为利薮。闾阎科派。实亦难免追呼。臣请嗣后除因灾以时平粜不拘例限外。其常年平粜。为因地方燥湿不同。酌定出粜例限。或三四年一次。或五六年一次。以省滋扰。再查则例内。载常平仓谷折耗。奉天省米逾五年。谷逾十年。陕西省粮过五年。准开报气头廒底。直隶江西等省。三年以后。准开报气头廒底。江苏安徽等省。三年以内。准开报气头廒底。三年之后。不准再开。是平粜年限。宽为酌定。自于存仓米谷。无有妨碍。
一仓谷出借。宜酌定章程也。查常平仓谷。每岁青黄不接之时。酌量出借。又或夏秋水旱成灾。酌量出借。定例查明借户。果系力田之家。取具的保。平斛面给。惟是吏胥里长。互相勾串。往往从中蔽混。捏名冒借。一时人数繁多。稽查难周。只凭保甲按名借给。迨岁底据册征收。半多有名无人。末由催纳还仓。于是将无谷石。谓无业穷民力不能完。甚或捏称逃亡物故。人无可追。详请豁免。及督抚援例题豁。准其动项买补。又或因岁歉价昂。不即买补全完。积弊靡有底止。臣请嗣后出借之时。将具呈借户。俱按照征粮红册。查系有粮农民。方准酌量借给。不但实惠在民。一颗一粒。吏胥里长。无从中饱。且凡出借谷石。尽归有。一升一合。俱可照依例限。催完还仓。永无亏缺。
一仓谷赈济。宜酌定章程也。查常平仓谷。如遇地方水旱偏灾。将存仓谷石开放赈济。俾被灾小民。一夫不失其所。惟是极贫次贫。户口屯远近各殊。往往吏胥里长。从中蔽混。不但瞻徇颠倒。且恐巧计[多寡无定。百里十里。侵渔。虚开丁口。冒支钱米。散放既时不容缓。体察亦势有难周。请嗣后办理常平赈务。凡系灾黎。俱按每年报部户口底册逐一稽察。再将粮册核对。俱系无业无粮穷民与零星小户。方行认真散给。吏胥里长。无所施其伎俩。而常平之米谷。均可实惠编民。
一仓谷采买。宜酌定章程也。查常平仓谷。或因平粜缺额。急需买补。或因灾赈缺额。急需买补。或因供支兵米缺额。急需买补。定例俱系支领应动银。按照时价采买。事本因公。民情莫不乐输。惟是吏胥里长。从中舞弊。任意开报。殷实谷多之家。或蔽混隐漏。谷少之家。或抑勒科派。甚或私行倍折谷价。代为浮收充数。臣请嗣后采买之时。查照征粮红册。一切粮少之家及零星小户悉予开除。惟按照粮多户口。将应买谷数分别均摊面给价值。地方官稽察较易。吏胥里长。无能肆其奸贪。所有采买谷石。自然依限全完。无有亏缺。至有本境产谷无多。例赴邻封采买。亦先予详报督抚。行知赴买地方之时。即一并关会邻封。查照该处粮册。开明户口。以便给价买运。
以上六款。俱照定例。悉心酌议。务使仓庾足额。有益民生。再查直省常平仓外。安徽省之凤阳颍州二府属。建设裕备仓。贮粮二十万石。备凤阳泗州二属赈粜。四川省之附近水次各州县。备贮谷三十万石。接济邻封。贵州省之威宁州。备储谷一万石。备该处缓急。均请照此办理。又广西省之社仓。本该省浔州庆远镇安思恩等四府社仓。向例均照常平仓谷。令桂平宜山天保武缘等四县。经管出纳。亦请照此办理。是否有当。伏乞皇上睿鉴训示。
仓谷平粜疏雍正四年
浙闽总督高其倬
窃臣细看福建情形。福泉漳汀四府。产米不敷民食。泉漳更甚。每年至二月三月。平粜不能不行。米谷一节。最为福省第一紧要之事。而历年以来平粜之中。积有二大病。以致官廪日虚。刁风日炽。此一病不除。难言充实仓储。接济民食。其一则从前各官交盘之弊不清。其所授受。皆有价无谷。而所作之价。又系不敷买补之价。虽有不肯收受之员。加以上司之抑捺。众口之调停。即不得不收。是以日见空虚。竟无弥补。臣见在彻底清盘。务必惩革此弊。容臣查清。另行具奏。其一则年年平粜之价太贱。即举福州一府而言。历年即极丰之岁。最贱之价。米未有买至一两一石者。向时督抚。但讨目前百姓之称扬。不顾将来买补之无法。平粜之米。每石价减至一两。且有不及一两。止卖九钱者。此虽米石极贱之时。所不能有之价。下属奉批收存。此价欲买之本处。则本处无一两及九钱一石之米可买。欲买之外省。外省虽有一两及九钱一石之米可买。其各项运。从何而出。是以属官之中。亦有尚欲筹补者。缘价短难买。惟付之束手无策。听其空虚。待受参处耳。而中间因粜价太贱。更生一大弊端。奸民豪棍。乘此谋利。得米到手。辗转即有倍赢。虽设法愈密。而其术愈巧。竟视平粜为奇货。往往借米价贵。即鼓煽穷民。恐吓官府。压之以官应爱民之说。迫之以人情汹汹之势。相沿既久。其意竟欲平粜之期。一岁早似一岁。平粜之价。一年贱似一年。所以从前有粜价太贱。且在年内即行平粜者。不知此不过米价稍贵。非饥荒可比。米价稍贵。乃遂如此。若实遇荒年。将何以处。若不极力挽回。则福省之仓储。惟日空虚。民食终不能接济。臣之愚见。如福州府来年平粜。视米之程分高下。每石定以一两二钱。或一两三钱。谷亦视其程分高下。每石定以六钱五分或六钱。其各仓之谷。亦有在仓年久。及当日收仓之时。程分即低者。再随宜酌定。至于各外府州县。亦随其地平时米之贵贱定价。总之必计算本地秋成后既平之价为准。务使既粜之后。仍可于本处或外省买运还仓。乃可源源接济。不至一发不继。但愚民止顾目前。不计久远。止知目前得贱价之米之好。不知将来无接济之米之苦。必以为臣不如从前督抚之爱民。加以闽俗浮薄。刁棍复多。而绅紟之多事者。又从而和之。恐有扞格腾谤之事。但臣为地方长久之计。初行若少畏难。流弊何所底止。然臣亦不敢孟浪从事。已详细熟计。豫期多方晓谕。使各绅士军民。皆知臣之此意。是为百姓计虑久远。即使价稍有余。总仍添买谷米。以济闽民。并无一毫自为之私。而以坚定持之。自然信从可行。再闽省情势。仓储丰歉。民间纤悉皆知。米谷多余。则人情安定。办理晓谕。一切易行。所有江南之谷。久蒙 圣恩谕运。但早则更为有益。伏乞 圣恩。再令江南早趁北风多时发运。不必拘定二十万石。随得随发。则趁风速到。若少迟。南风一多。恐难行走。不能刻期至闽。臣谨一并奏恳 圣恩。仰祈 睿鉴。
请复仓谷借粜疏河南通志
田文镜
伏查仓贮关系重大。自当悉心研求。从长计议。未可硁执一见。以为可以剔弊除奸。永远遵行者也。积贮原为备赈。而典守贵于权衡。臣愚以为仓谷之设。偶因水溢旱干。则当开仓赈济。此按其口之大小以授食。而不令民还仓者也。若夫收成稍歉。民食尚不致艰难。或至次年春麦未登之际。青黄不接之时。则当照例出借。至秋收后。每石加息二分半还仓。以接济民食者也。至于岁当大有。户庆盈宁。可以无藉于仓谷矣。但至旧谷将没。新谷未升之时。谷价不无少昂。贫民难于买食。此又当减价出粜。以平市价者也。如此转移。不但米谷流通。小民不致乏食。而 朝廷仓粮。亦得藉此出陈易新。免于红腐。此诚一举而两得矣。臣五年于兹。无时无刻。不以仓贮民食为念。常将各属所有积谷。或当委官盘查。或乘新旧交代。俱令其分别积谷年分久暂。每样各取一石。碾验米粒成色。则新入仓者每谷一石得米六斗五六升。其次则六斗有零矣。再其次则五斗有零矣。谷愈陈则米粒愈细。往往止存半粒者。且陈米炊饭不能涨发。一升止得半升之饭。又食之易至饥饿。一人常兼二人之食。此臣得之亲试而无讹。访诸老农而不爽者也。由此观之。则仓谷之不宜久贮明矣。今以地方官奉行之不善。而欲停粜借之例。使之常存于仓。即数十年而谷仍自在者。诚不经之论也。地方官不能无贤愚劝惰之分。胥役人等不能免中饱侵渔之弊。贤而勤者。自能剔厘而除去之。愚而惰者。则当纠劾而更易之。至于胥役舞奸。又当峻法以惩治之。此督抚之责。司道府州之事也。今不责各上司严其查察。而惟守此数十年不易之陈谷。以绝其弊端。是犹行舟者恶风涛之险而收帆。驾车者恐覆辙之虞而投辖。有是理乎。臣查豫省仓粮。俱经易谷存贮。惟雍正三年。常平仓奏册内尚存米豆三千余石。自应一并易谷。以免蒸霉。而春借秋还。存七粜三。仍请照旧例遵行。
粜价不宜拨饷疏乾隆十年
御史万年茂
窃查各省常平谷石。自顺治年间。即经建立仓储。百年之内。 列圣讲求。经理备至。我 皇上御极以来。宵衣旰食。无日不以此事上 宸衷。惟恐仓储有名无实。节年 谕旨。多方筹划。各省仓庾。渐次充盈。此诚建万世之长策。跻斯民于仁寿也。臣伏各直省出产谷石。一省之数。岁至十数千万余石。而常平积贮。天下合计。纔共二千八百余万石。是常平额贮。数目不可谓多。又经百年之久。我 皇上十载忧勤。日积月累。始臻此数。其求之不为不难。臣近见户部行文各省。内称平粜米谷。系秋来买补还仓。但各省因价值低昂不一。是以有全行买补贮仓者。亦有买补不足。咨请展限者。今捐监已归本省收捐本色。弥补仓储。渐次充裕。即有缓急。谅足敷用。则各省存贮平粜价银。即可停止采买。将未买实存银两数目。务于今岁造报冬拨之前报部。以备酌筹办理等语。臣再四细绎。虽未深晓部臣之意。但据称停其采买。寔存银数于冬拨之前报部。臣愚鳃鳃过虑。窃恐即以此项银两为拨充兵饷之用。将来仓廪空虚。所关非小。查常平额设。大县三万石。中县二万石。各省定数。尚多不足。然现在实贮州县。每年平粜。利益甚大。加以借给籽种。给养孤贫。一切实政。取给其中。需用亦广。语云。有备无患。倘遇地方一时乏食。他处之米。接济不及。乡民嗷嗷。万千成。入城呼吁。地方官或赈或粜。小民各得升斗。实时立散。俟他处接济米来。人心易安。使贫民有恃不恐。境内富民。亦以余谷照常售卖。设无仓储一项。富民不免居奇。彼见贫民汹汹蚁聚。惧生事端。不敢显然出粜。故仓谷一裕。民谷自可流通。亦相因之势也。今若停其买补。则粜三存七之数。一年之内。已去三分之一。明年复去其二。至三年而存七之数已尽。是无谷也。假如臣所言。将此项拨为兵饷之用。是并无银也。夫有银尚可于丰登之岁买补还仓。无银则谷将何出。无谷则地方缓急无所取办。且即现今江南山东甘肃等省。常平谷额。亏缺甚多。半属存银。合计直省现存银数。不止三分。现存谷数。实未有七分。又以州县不乐积贮。希图省事。部文一到。即实行贮仓者。亦必尽数粜卖。以备拨给之用。臣恐常平之废。又不待于三年也。至称各省监例。收捐本色。即可弥补仓储。夫收捐本色所以补仓储之缺数。非可借以补仓储之现数也。查向来户部捐银。至多之年。不过一百四五十万。今外省捐谷之数。无论不如部捐数目之多。即如部捐数目。每谷二石。折银一两。必须十余年。方可补足常平原额。况各省价值不一。兼以州县推诿。现今报捐。惟福建一省为多。余省虽多寡不齐。然皆不能足额。即如广西常平旧额。一百四十余万石。酌减捐额七十余万石。开捐以来。共收谷三万余石。捐谷之难以弥补。其明效可1矣。臣观十数年来。米谷价值。日增于前。谷价愈贵。民食愈寡。赈粜之需。惟恃常平。方虑存贮无多。偶遇歉收。截漕拨赈。 恩纶岁下。若将现存之数。一旦全无。将来仰赖 圣虑。不知又如何也。伏乞 皇上敕下原议之大臣。果有拨给事宜。只当别求款项。以资筹酌。至常平原额。仍行买补还仓。无令丝毫轻筹。以备直省缓急之用。以仰副 圣天子爱养黎庶之心。天下幸甚。
请减粜价借籽种疏乾隆八年
钱陈
伏查常平之制。因谷有甚贵甚贱之时。贵则病民。故减价以粜。使民不病。贱则伤农。故增价以籴。使农不伤。价增则耗国帑。价减则耗仓谷。二者皆损上益下之事。然行之久而四民受益。国亦无贫寡之患者。以米价无甚贵甚贱。虽有灾祲。民情相安。苟非偏灾大歉。发粟赈济之举。亦可勿事。此常平之设。所以上下攸赖者也。今 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米价无甚贱之时。自可无议增价以籴矣。为今日计。惟当详求减价而粜。以平米价。使无甚贵。诚急务也。乾隆七年 上谕。若遇荒歉之岁。谷价高昂。务将实在情形。必须减价若干之处。确切奏闻请旨。钦此。此诚酌古准今。达权通变。久远无弊之良规也。今自两月以来。御史赵青藜奏请于米贵之年。多减价值。尚书张照奏请顾名思义。以本价为权衡。少詹事李清植奏请修复本法。立论虽不一。而为歉岁计便民。使米不腾贵。其意则同。臣愚以为酌减于歉岁米贵之时。所以济民食之艰者。固属紧要。酌减于寻常出陈易新之日。所以从小民之便者。亦宜详求。则张渠请成熟年分。每米一石。酌减五分之奏。虽现在议覆准行。实多未便之处。不得不再为陈请酌改者也。盖通天下年岁计之。顺成者多。寻常出陈易新之际。米价尚平。原可无须大减。陳穀所碾成色。自不及市中行铺所售之米。而交官之银成色及平。又非市中交易之银可比。又经胥吏之手。稍为高下。又米局离乡窵远。小民往返需时。守候需时。如米每石市价一两。官价九钱五分。以官价所得之米。即入市转售。原价必亏。民亦何所利而买之乎。粜仓米本以便民。张渠之见。防囤户则有余。便小民则不足也。地方有司。每当出陈易新之时。开设米局。买者寥寥。于是绅士便家。仰承意旨。分领谷石。照数交价者有之。行户抑勒分买者有之。蠹胥黠吏。因缘借领者有之。其畏葸牧令。明知民不愿买。谨守筦钥。坐视红腐者亦有之。是岂设立常平便民之遗意哉。请于成熟之年。每米一石酌减一钱二分。使小民核算。比市价稍贱。仍不拘城市开设米局。使小民得沾实惠。而米价自无腾贵之虑矣。如蒙 俞允。则比从前加减七分之数。即于官碾一米二谷。稍有赢余项内抵补。抑臣更有请者。食为民天。小民终岁所仰。全在及时播种。每见岁功方兴。穷黎因籽粒无措。纵有田可耕。坐失东作者。所在多有。查种谷一石。可收新谷一二十石不等。是以民间借种籽粒。往往加倍偿还。借者帖服。今若于粜三数内。令州县酌量借给粒种。不收利息。春借秋还。每借一石。还仓时仍收一石。每交一石。酌收谷四五升。以为鼠雀出入诸耗之费。则农本既培。民力普赖。较减价以粜。更为有益。现在被灾州县。及边徼苗疆新垦之地。有行之者。然未着为令典。有司恐干参处。不敢擅便。臣读月令。季春之月。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疏云。长无谓之贫穷。暂无谓之乏绝。及春阙种。始为暂无。既而荒弃。即为乏绝。量借籽粒。一转移间。农有余粟。及秋还本。仓仍充裕。于出陈易新之义。似更详备矣。
请官开米局疏雍正十一年
广东总督鄂弥达
窃查米价腾贵。皆由囤户居奇。往往捏作谣言。增长米价。或云风为旱兆。或云雨为水征。一日之间。频增价值。一店长价。诸店皆然。名曰齐行。莫敢异议。富民家有蓄积。乐其高。于己无损。惟手艺贫民。终日拮据。不供口食。即遇官府有平粜仓谷。不过一升半升。日籴日食而已。无力多买。又不能户户有碾米之具。且以终日鹿鹿。并无余暇。故宁贵价向米铺籴米。非不知官卖谷价贱。不得已也。若欲惠此贫民。无如官开米局。臣生长京师。目击八旗自 皇上降旨设立米局以来。历年米价皆未昂贵。总由米局价平。故囤户不能射利。法良意美。实可通行。伏念粤东省会之区。贫民待哺尤众。奸民乘机射利。往往高价病民。臣拟于粤东省城。设立米局三处。南门设一米局。动广州府仓谷。以该府仓大使管理。东门设一米局。动番禺县仓谷。以该县典史管理。西门设一米局。动南海县仓谷。以该移驻之县丞管理。各局将日逐粜卖数目。每日折报各管府县稽查。该府县十日一报司道存案。仍令粮驿道不时稽查。察其米价。则额定仓斗一两一石。永成定例。无减无增。倘市价减至一两以内。仍听民向各店买食。市价稍昂。即照定价一两粜卖。其赴局零买者。用银用钱。听随民便。仍不许买至一斗以外。致启贩卖之端。卖出价银。则令随便赴谷贱地方采买。源源转运。夫价有定额。则胥吏无所容私。局既常开。则囤户无能专利。一切肩挑负贩佣工觅食之人。三五零钱。取携皆便矣。至各府郡城。即将府仓谷石。碾米开局。比照省局之例。仍责令该管道员稽查。似可以一体通行。
清京仓积弊疏
田六善
臣前见京仓开报缺少米石一疏。其既经勘明者。 皇上已有 旨处分。其见在支放者。 皇上已有 旨申谕。臣无容置喙于其间矣。臣思京通二仓之弊头绪纷纭。牢不可破。及至败露。近者已历数载。远者已历十数载。其中经管各官。贤愚不同。经承各役。存亡不一。虽有明断之才。亦鲜搜求之术。今当彻底清查之际。宜立明白易晓之规。臣闻各仓廒座官役。任意开放。及至水落石出。牵溷难明。则一廒宜清一廒米数也。如放天字一廒。必使颗粒尽完。查照原收石数。有无短少。报部存案。方许再开别廒。但各廒米色不一。如领米官丁拣择美恶。则仓役乐于借端。法不立则事不行。请发 特旨严禁。令立碑左右两翼。如领米人不待此廒放完。逼令再开别廒者。及管仓官役通同附和者。分别治罪。则牵溷之弊可清矣。臣闻善算者。积米一堆。步其周围若干。高下若干。便知米数。况仓廒四角方停。高下直立。岂难估计。则一廒宜定一廒贮数也。如天字一廒。四方几丈。上下几丈。应贮米若干石。再以今年新收米之。自无不准。他廒亦仿此例。经管衙门。各行刊印一册为照。新官接管之时。查照廒内虚盈。米数自见。即有放过半廒者。量其底去几尺。细行除算。亦易清楚。则交代之官有据矣。臣闻旗甲所欠米石。发坐粮厅追比。及至追完。有欠左翼之米。行文归右翼者。有欠右翼之米。行文归左翼者。有无不便关会。则追完之米。宜令仍归本翼也。夫盗米于夹带者有限。盗米于空文者无穷。若令各归本翼。则上下吏书。何至隐射为奸。臣闻旗甲运至米石。仓廒派发。即行注定廒分。若系空廒。自应收受。若尚有米。最易溷淆。前后如何清算。则运至之米。不必预定廒分也。夫旧米短少。正在败露之际。新米一入。便为遮之端。若令止入空廒。则收放员役。何处支吾自饰。如果臣言不谬。伏祈 皇上敕部议覆施行。
禁囤无益米价疏
陈兆仑
臣闻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积贮而兼禁囤。亦立政之大经也。然自禁囤以来。苏杭之间。米价腾踊。日以益甚。岁非灾伤。而物力告诎者何也。臣窃见富商大贾。权子母之息。厘毫必争。有如米船所指。必在一方之都会。朝至而夕空。则得息易。而又无寄仓久客之累以耗其财。此所以乐其便而踵相继也。若但与贫民市升斗龠合之戋戋者。则何所利焉。夫民中之富人自有田者。既无须客米。而中人之家。计口而食。亦计日而籴。殆罕有立时具数十石之直与为市者。卖米之商坐困于货滞而烦费杂出。迨得尽售以归。而日用之费视息数倍。而欲价之不腾庸可得乎。价之腾。由于客之少。则岂容虚拥此于无人之境。以待其红朽而甘心乎。是即必有漏泄之所。漏泄之所。将在外洋。例禁虽严。恐不能防奸人百出之计。贪贾之趋利也。譬如蛾投夜烛。不灰灭不止。大奸不避重诛。正谓此也。禁囤之令既不能效。则宜变法矣。而又不可。何也。为政之体未有正。告之以弛禁而使为囤者。犹之北地烧锅。断不能绝。然未有正告之以开烧之理也。是在我 皇上密谕大吏。相时势之缓急。为禁令之宽严。毋执成见。毋务虚名。总期有救时实效而已。
筹办积贮情形疏乾隆十年
陜西巡抚陈宏谋
窃惟积贮之法。不外常平社仓二者。常平贮之城中。其出入也官主之。社仓散贮于乡。其出入也社正副主之。总在散敛及时。经理如法。然后可以源源借还。民获接济之益。官无霉变之虞。未可图官司省事。不顾百姓之便益与否似慎W也。陕西省常平仓谷。每年存七出三。需借者多。需粜者少。向来办理。未免拘泥。重。实多掣肘。如州县于二三月间。始行详借。由府而司而院。及至批行到县。已在暮春初夏。民间不能缓待。早经贷于富室。出借之粮渐少。存仓之粟渐多。年复一年。红朽堪虞。且州县既已奉文。势必令民借领。其中或按里发谷。有不愿借而强借者矣。漫无区别。有不应借而借者矣。借既不能无弊。征则难以全完。以致历年多有积欠。州县因旧久未清。不敢轻议再借。而不知清混借之弊。以收速还之效。故欠者日多。借者日少。陈陈相因。仓储民生。两无利益。此常平之谷所宜亟为经理者也。陕省社仓。社本无多。自雍正七年。前督臣岳钟琪陈奏。蒙 世宗宪皇帝隆恩。将应减之五分耗羡。暂收两年。代民买谷。以作社本。继因地方官一概诿于社正副。全不稽查。致有侵亏。前抚臣张楷乃奏请定州县官处分。将社仓入于交代。自是以后。州县官因有责成。则又视同官物。不但社正副不能自由。即州县亦不能自主。凡遇出借。递层具详。虽属青黄不接。百姓急需借领。而上司批行未到。社正副不敢擅借。兼有以不须出借为词者。及有霉变。则又惟社正副是问。故各视为畏途。殷实之人。坚不肯充。社仓之良法渐坏。而民间之积欠亦多。此社仓之谷。所为亟宜经理者也。臣等伏思陕省。现在常平仓谷。通共三百三十余万石。社仓本息谷七十余万石。臣等先会檄行司道。就通省情形妥议。详加斟酌。常平之谷。存七出三。社仓之谷。出半存半。州县于每年封印后。酌定借期。一面通详。一面出借。其出借之期。则按耕种迟早。以定先后。总在小民须借之时。不可延至麦收将届之后。并令先期出示。依次而放。随到随给。不许守候。平斛响挡。亦不许入多出少。其出借则先麦后谷。先陈后新。所借之户。均须力田之家。兼有的保。如游手无益。及无的保者。皆不准借。倘民间无须多借。亦即留仓备贮。不必拘定出三出半。设遇粮价昂贵。即行详粜。以平市价。所借之粮。有麦者夏还麦。有谷者秋还谷。其社仓。则仍责成社正副经理。官给印簿。令将借户保人姓名粮数。以及完欠。逐一登记送查。一切出纳。虽责成社正副。而稽查仍在于官。自无营私舞弊之患。并令慎选社正副。务择殷实公正之人。优以礼貌。如能经理得法。遵照定例。分别奖赏请。其村庄离社仓遥远。借还未便者。许其分社便民。至历年旧欠。先经委员确查。并分别还欠。以示劝惩。现在俱已查清。还者颇多。虽有未还。皆系实在有着。倘得夏麦有收。亦可渐次清完。历年之旧欠。既无弊窦。后此之新借。更为实在。目下青黄不接。小民争先赴借。得以及时接济。似觉有益。
青苗社仓议
李绂
朱子社仓之法。与青苗同。相沿至今。近六百年。后人以为朱子之所为也。辄欲仿而行之。然往往暂行而辄废。未见其利而先受其弊者。徒知法为朱子之法。不自量其人非朱子之人。则亦青苗之法而已。奉行其法。非一手足之为烈。有监官。有乡官。有社首。有保正保副。有队长保头。有人吏斗子。朱子之始行于崇安也。任事之人。皆其门生故旧。学道君子也。今首事者之公正。即无媿于朱子。而分任其事者。非朱子门生故旧之比。则其法亦不可得而行也。且不独后人之效之者。未尝量度其人。即朱子之疏请下其法于路。亦未尝量度天下任事之人。不能尽如己。而分任其事者。不能尽如己之门生故旧也。则无怪乎其不能行。有治人无治法者。古今之通病。社仓初行息取十二。夏放而冬收。与荆公青苗之法无异。荆公治鄞。尝自行青苗之法矣。鄞之人至今尸祝之。荆公以其为身所尝试者。他日执政。遂欲施诸天下。亦犹朱子请行社仓于诸路。而不知奉行者之不能尽如荆公也。是故奉行而得其人。则青苗亦社仓矣。奉行而非其人。则社仓即青苗矣。且青苗之法。后人畏其名而不敢行。社仓之法。后人慕其名而亦不能行。非独利之所在。任事者难其人。即民亦不能尽如吾意也。苏子由论青苗之弊。谓钱入民手。虽贫民不免妄用。及其收也。虽富民不免后期。如是而敲扑之事烦矣。今社仓开报支米。漏落增添。必送县断罪。其收米也。如有走失。必保人均赔。是亦不能已于敲扑。其与青苗有以异乎。朱子为金华社仓记曰。世俗所以病乎此者。不过以王氏青苗为说耳。以余观于前贤之论。而以今日之事验之。则青苗者。其立法之本意。固未为不善也。但其给之也以金而不以谷。其处之也以县而不以乡。其职之也以官吏而不以乡人士君子。其行之也以聚敛疾亟之意。而不以惨怛忠厚之心。是以王氏能以行于一邑。而不能以行于天下云云。斯言也。以余平心观之。则亦未见其为必然也。凡事欲其有举而无废。非主之以官不可。凡官民相出纳。则金易而谷难。惟给之以金。故可以于县而不必于乡。惟不在于乡。故止可给金而不能以谷。至于社仓之法。漏落增添。必送县断罪。其有走失。必保人均赔。则亦不能终用乡人士君子。而必归之官吏。其送官必断罪。走失必追赔也。则虽能全用惨怛忠厚之心。而究亦归于亟疾。推求利害始终之故。未见为此得而彼失也。虽然。金可以济民用。而不可以救民饥。则必以积谷为主。以积谷为主。则必兼用常平之法。余[已](己)丑礼闱试策尝备言之。又尝为家居二仓条约。颇可施行。然非得任事之人。亦不能如志。要归于有治人无治法之二言而已矣。
临川侍郎集中。多袒荆公。此文亦然。前言金易而谷难。后又言必以积谷为主。则已不能自持其说矣。且社仓始借官谷六百石。故暂取二分之息。及尽还仓谷之后。则永不取息。止收耗米二升。乌得与青苗并论乎。至于无治法之中。而必求可久之法。则莫如黄东发之常平田矣。金不如谷之便。谷不如田之可久。但创始益难。惟难兴故亦难废耳。如第以易言。则谷且不如金矣。
社仓约记
毕振姬
康熙十一年。曲沃卫公条复社仓数事。寻颁其议于天下。吾晋大吏檄府州县行之。府州县捧檄难之。吾邑白侯。劝课富室。自占其有。以家量当社薄输之仓。以备赈恤。各出粟积贮有差。邑北乡民极穷。振姬犹及见吾乡人社仓矣。昔运使父子在乡。长平一仓。义庄一仓。在邑为仓上毕氏。毕氏仓不可问。市井斗级开口民穷。卒莫之訾省。见其害不见其利久矣。今卫公之经国。昔毕氏之安乡。一也。礼家施不及国。振姬设仓于伯方。输粟百石。设仓于得义。输粟五十石。为振姬乡人家人耳。社仓利在乡。不利在邑。在乡便也。在邑不便也。民以为便则安乡。安乡则重家。指谓仓粟在乡。去此乎。民以为不便则危乡。危乡则轻家。指谓社仓在邑。留此乎。邑有仓而无仓。法敝也盗。抑或视其乡人之殍。不肯发。岁以扃钥封识。至红腐不可食。无以赈恤水旱蝗F。有仓螟饥疫之灾。岂法哉。故法不可不便也。初元常平利民。耿寿昌请官钱平籴。钱不出于库。今其法穷。开皇义仓利民。长孙平请百姓里人。计户出粟。粟不出于里。今其法穷。庆历广惠利民。韩魏公请诸没官之田。承佃输租备赈。租不出于官田。今其法又穷。即不穷而官贮之官发之官敛之。其害止于不便。民贮之官敛之官又费之。其害近于不仁。民与吏胥争利不胜也。即有水旱蝗螟饥疫之灾。何以待之。朱子干道四年。请府藉常平米六百石。夏受粟于仓。冬收加息。凡十有四年。中间息米还仓。藉米还府。见储米三千一百余石。岁给乡四十五里。石止收耗三升。不复加息。陆象山知制诰。编入熙赈恤。真西山帅长沙。仿为嘉定积贮。彷佛周公遗意。助王以养其民者也。安可以利害废法哉。害尝伏于利之中。安石暗于防害。故以周公之法筹国息利。尝倚于害之内。朱子勇于兴利。故以周公之法制国用。比闾任。不走远县。县仓为军需矣。菽粟乃活。不利金生。金为熙宁俵本矣。吏来急于火也。衣冠授受。士人无催牌。斗级老小多于雀也。升龠家量。三老无斛面。白沙诏捐费。诏乏绝也。出谷主户家一石。客户家五斗。游食不占。青苗书宽剩。书缓敛也。收息旧谷石一斗。新谷石二斗。因陈无息。小饥息其半。中饥蠲其息。大饥蠲本以待丰年。建阳五夫。本活法也。富民有取而无与。贫民有取必有与。奸民自取为盗。八字救荒策也。僦直一石。敛散在庙也。更十年当造仓。雇役一石。收受须人也。至三百当加廪举放阻于宿恶。蚼蠋坐食矣。未以官长理偿。冒支出于里门。禽鸟飞食矣。元以保人代纳。社仓约如此。林駉有言。民不必甚利。无害而已矣。昔运使安乡。乡五其六数三十。谷六其五亦三十。三十年一变。此周公之通也。何为逡巡利害。难此社仓之法矣乎。父母先而绅衿富室不敢后。官与豪右争。民无不胜也。自此见其利不见其害。虽有水旱蝗螟饥疫之灾。亦有以待之矣。乡之人皆曰便。
议社仓与古异同疏乾隆五年
江西巡抚岳浚
窃思社仓之设。原以积谷救荒。与常平相为表里。宋儒朱子所议事目。法良意美。固可循照而行。而因地随时。犹宜斟酌尽善。我 皇上恫瘝在抱。念切民依。因御史朱续有举行社仓之奏。钦奉 谕旨。着各省督抚。悉心详议具奏。钦此。臣将朱子社仓事宜。逐条细绎。并将江省现在办理情事。确核细筹。觉与朱子从前举行之法。有相似而不必尽同者。有已行而毋庸再议者。有宜于古未便于今。而不妨稍为参酌者。敢敬陈之。
一朱子所议。逐年将旧保簿重行编排。细算户口。监官依状支散一条。臣查编排保簿。各属城乡市镇。皆系保甲专司。江省七十八州县。奉行保甲已久。每年于冬季时。饬令各保正编排一次。造具各户清册。毋许遗漏增添。该地方照册给发门牌。各户悬挂门首。倘遇有赈借散给之事。核算人口米数。查对门牌牌。便可一目了然。至于经管社仓。已选有殷实老成之人。充为社正社副。董理收放。似毋庸更设队长乡官名目。而保簿既有保正甲长编排。亦毋庸更令正副社长编次。其支散之法。应请仍照雍正二年九卿条议。每年社仓临放时。有愿借谷者。先期报明社长。总报州县。计日给发。殊为允协可行。
一朱子所议。逐年新陈未接。差清强官吏斗子。与乡官支贷一条。臣查江省出借社谷。每年于青黄不接之时。正副社长。禀明州县。一面通报。一面即行借放。似于四月上旬申府给贷之法相仿。但并无差官同贷之事。查雍正二年。九卿条议。社仓谷石。任从民便。州县官止许稽查。毋许干预出纳。定例甚属周详。若又选差官吏斗子。公同支贷。诚恐转滋烦扰迟滞。似不若仍照定例。责令社长专任其事之为便也。
一朱子所议。出榜分都具状给保请贷一条。臣查江省请借社谷。州县详报之后。即出示晓谕。除衿监军役。及不务农业。游手好闲之人。不必借给外。凡系力田农民。情愿借贷者。取具领状。同保借给状赴仓。着令正副社长认识明确。即行照领借给。该社长仍将借状同保状。呈送州县官查核备案。历年循行称便。今若改照每十名为一保。内有逃亡等情。即令同保均赔。如取保不足十名之数者。不准支给。此固可以杜冒滥之弊。然取保必需十人。万一乡僻穷民。数不满十。因无同保之人。遂不得一例支贷。殊为未便。似不若仍着社正社副。在仓认识借给。倘有冒滥。惟社长是问。是队长大保名色。均可毋庸设立。
一朱子所议。支放米用官斗。斗子依公平量一条。臣查江省收放社谷。雍正二年。已准九卿条议。出入务照部颁斗斛。公平较量。现在各属。每仓设有官斗。照收漕粮之例。纳户自行平量。立法已为允协。应请照旧办理。
一朱子所议。丰年请贷。開二一。若值饥歉。则开第三仓一条。臣查江省社谷。每年出借。议定存六借四。是即存一开二之遗意也。设遇歉年。或尽数借贷。或尽行散赈。自应饬令有司酌量轻重。随时办理。毋庸再议。
一朱子所议。人户所借常仓官米。至冬完纳收耗一条。臣查社仓谷石。例当听民自便。其常平仓谷。则掌之于官。未便轻借。在当年。或因社谷不敷。不得不将官谷支放。亦一时权宜之计。今江省现贮社谷一十五万余石。若复动官米而入民仓。待息米既多。始将原米完官还项。万一奉行不善。适以滋扰。且官借取息。亦于体制不宜。似不若饬令正副社长。止将社谷出借。于秋收后。照数收纳还仓。至所收息谷。江省业已详议咨明。每借社谷一石。取息谷一斗。设遇歉收。免其加息。倘本年不能还偿。即缓至次年。免息交仓。民间称便。今应请仍照此例遵行。
一朱子所议。出榜定都交纳一色干米一条。臣查江省每年秋收后。社正社副。催各借户纳谷还仓。俱系验明谷色。随到随收。毋许阻抑多取。若必示定日期。辗转告报。勒令一色干米。及同保共为一状。倘有未足。即不得交纳。未免易滋刁掯之弊。似不若不论何都。听民随到随收。更为妥便。而出纳既总归社长经管。亦毋庸更差官役同收。致滋扰累。
一朱子所议。收支米事毕具总散申府县照会一条。臣查江省各属捐贮社谷。现在每年岁底。取具动存各数清册。管收除在。四柱总册。送部查核。是事毕具总照会之意。业经奉行。毋庸另议。
一朱子所议。排保式。开明大小目住址。逐户开列一条。臣查江省。现行保甲。所造户门牌。俱将男妇大小名目。作何生理。有无产业。逐一注明。是与排保逐户开列之式。已属相符。毋庸再议。
一朱子所议。队长缺。社首依公差补。社首缺。即申尉司定差一条。臣查江省各属社正社副缺出。即令地方乡约。公择殷实老成之人。报明有司充补。现今奉行已久。是即尉长尉司差补之意。虽名目不同。而法无互异。毋庸更设。以免纷更。
一朱子所议。簿书钥。乡官公共分管一条。臣查江省社仓事宜。俱系正副社长。轮流收管。其社簿设立二本。一本社长收执。一本缴县存查。至于钥。即交正副社长公同分管。以便查看。不时启闭。现在奉行。毋庸另议。
以上十一条。仿之于古。既于朱子社仓事目。不甚相悬。而参之于今。复与九卿条奏章程。更无所背。至于各属士民。捐输社谷。原以本地之有余。备本地之不足。应如御史所奏。钦遵 圣祖仁皇帝谕旨。免其拨协外郡。庶同里之人。共相踊跃。藏得以有备无患。至其如何奉行。可使广为储蓄之处。惟在严饬地方官。善于劝导。仍照九卿原议劝谕之法。每乡设立印簿。听愿捐各户。自登姓名。捐至十石以上者。给以花红。三十石以上者。奖以匾额。五十石以上者。申报上司。递加奖励。果有好善不倦。捐数甚多者。奏请给以顶带。以示鼓励。再正副社长。果能出纳有法。乡里推服。一年无过者。赏赐花红。三年无过者。奖以扁额。十年无过者。申报上司奖励。如有徇纵侵蚀等情。即行惩革。按律治罪。均照定例遵行。庶于 国计民生。均有裨益矣。
酌定社长章程疏乾隆三十五年
江苏巡抚李湖
臣于察核各属社仓亏短情形。深悉社仓之裨益固多。而办理社仓之流弊。正复不少。因为之推求其故。自前抚臣二十四年奏定成规后。奉行之初。原属无弊。无如江苏民情巧伪。事熟弊生。而地方有司。又视社仓为无关考成。漠不经意。行之日久。胥役乡保。与社正副联为一气。就除弊之科条转而为滋弊之涂境。即如点充社长。原定成规。以十年更换。嗣经条奏。改为三年一换。前抚臣陈宏谋。因社长不无赔累。请改为一年一次轮当。其意原为社长久充。致成亏欠之弊。讵近日社长。视同传舍。寅接卯替。彼此巧为规避。互相蒙蔽。遂至春借秋还。皆成虚套。且一社之中。公正堪充社长者。不可多得。一年一换。需人过多。惟凭乡保举报。按户轮当。遂多任非其人。弊难枚举。更查原定规条。端责社长收掌出纳。不令地方官司其出入。恐官吏经手。易启挪掩之弊。且一经官管。便与常平仓无异。即失社仓本意。但春借秋还。地方官竟不稽查比追。社长徇情滥借。与土棍强借不偿之弊。势所必至。就前抚臣陈宏谋原奏定五条内。与现在江苏省社仓。实在情形。悉心体察。现在行之无弊。应仍其旧者三条。应酌改者二条。应增添者一条。谨就现在社仓情形。斟酌调剂。恭陈 圣鉴。
一社长年限宜酌更也。社长一年一换。岁岁需人。不得不责之乡保开报。恐其所举。非尽端谨诚实之人。滥借侵渔。既不能免。即有一二小心谨饬者。又或慎守管钥。颗粒不放。冀迨一年期满。交卸脱累。亦属无裨农民。应请嗣后选充社长。永不许着落乡保举报。务令该州县在本社各村庄内。照例于不应试之殷实监生。遴访举充司事。三年出纳公平。社谷无弊。详报道府。给匾奖励。再令接管三年。如能始终如一。据实通详。将该社长举充乡饮。以示优眷。六年期满。另选充补。设或办理不善。即行随时更换。不必定以三年。倘本社各村。实无不应试之监生。即举诚实乡民充当。亦不必拘泥成例。
一州县稽查之法。宜更重其责成也。社仓定例。社长端司出纳。官役不得掣肘。但春借之期。官不为之稽查核实。则柔懦社长。土棍乡保胥役。皆得强借重借。秋敛之期。官不为之查比。欠户皆得拖延。应请凡遇春借之期。社长将应在本社借谷之户。取具押领。同正副簿票。送州县核准。示期开仓出借。该州县接到禀报。按照村庄门牌。核明应借之户。填入正副簿内。其不应借者。不准入簿借给。即于次日定期出示赴领。至期分委佐杂。或教职一员。亲赴看散。散毕封仓。如开仓出借时。有强梗之刁民。该委员即带交印官究处。至秋成后。应行还谷时。社长禀明州县。示期开仓收纳。若按期交纳全完。州县或亲赴验明封仓。或委佐杂教职赴验封仓。倘十月内不能全完。社长将簿内欠户标明。禀送州县。差传欠户比追。是收掌出纳。仍责之社长也。地方官严其查核。则强借拖欠之弊可除。其州县交代验报。及岁底奏报。一切事宜。仍照原定规条办理。
一苦累社长事。宜严行禁革也。近日江苏各属。凡系乡曲谨愿之人。无不畏避社长一役。缘经管出纳。不惟虑招乡里尤怨。与顽户之抗欠。而其最为苦累者。则交代盘查。按月按季册报折报等事。地方官以社谷掌于社长。每遇造册结报事。总惟社长是问。奔走城乡。致多浮费。加以胥役之驳诘。差使之传催。一充社长。便无休息。此等弊累。亟应严行禁革。查每社俱定有正副簿籍。出借时。按户登明。有无存谷数目。一目了然。及至秋还。亦复登簿。一存州县。一存社长。一社之数目。灿然可稽。即通县之数目。较若列眉。不但州县造报月折季册。可按籍而稽。即遇交代盘查册结。亦无难按簿查办。嗣后社长除春借秋还。赴官禀报。及遇盘查。到仓开验外。如仍有以造册出结等事。苦累社长者。或经告发。或被访出。官则严参。胥役立拏重处。则社长之重累尽除。而责任亦专矣。
创建南乡太平堡社仓记粤东文海
杨仲兴
统一邑计之。地无别产。禾稼外。茶竹木而已。山高土瘠。非五风十雨。则旱见告。人鲜经纪。乏惟称贷。必产为质。不是即坐困。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是以贫民十之七八。常平备储社仓者。济民而通出纳也。宜在乡。兴邑则在县而官掌焉。顾遐迩不一其地。丁口不一其数。贫寡不一其状。非周知民隐。深入其怀而曲体之。何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耶。余自乾隆八年莅兴以来。即力行保甲。官有籍。门有牌。所以清盗源也。调剂民食。即在乎此。遇青黄不接之际。开仓出借。核册稽人。审时计日。持门牌来者。如取如携。各足其分而去。里胥不得昌焉。准此而粜亦维均。行之一年而知其形。又一年而知其情。又一年悉其道里曲折之数。邑属最远者。猺獞有永丰社仓矣。次远者。西乡发贮万寿仓矣。南乡又次焉者也。路崎岖。自四十里至八九十里不等。老幼妇女艰于跋涉。不获均沾。此非长吏者责欤。为亲履其间。见太平堡适中区。地高户密。旧有武庙。栋朽将废。询于佥谋。倡捐劝助。辟基拆竖。左右各建社仓二座。即以太平名之。立社长以司出纳。延法僧以为住持。分居民以警昏夜。众议公举。各任其责。乾隆十三年。即移贮县仓社谷一千三百八十九石六斗。又清理庙田二十一亩零。岁共租谷二十五石。铺房一十五间。租银一两六钱有奇。给庙僧耕管。以奉香灯。并葺两仓者。另铺基八间。六里分造。年收租息。为五月神会需。像宇重新。积贮有备。敬神便民。庶两得之。落成详请立案。今春授代。会首唐生等曰。是役也。惠泽周矣。章程所立。当勒石以垂厥后。余曰。邑令者。一邑之父母也。顾名思义。深愧不称。但疾痛痒。知其故而不为之所。益重予咎。惟尽吾力之所得为。行吾心之所可安。六载民社。利物济人。日计月计。以次举者。待一邑皆然。非独今日私南乡之人也。至庙田缘起。襄事题名。此间绅士志之。不赘。
请分常平为社仓疏乾隆元年
晏斯盛
周礼遗人之职。委积以恤阨。积储之所系綦重。是故治平之世。无不加意仓储。而仓储之善。莫如社仓。以本里之蓄。济本里之饥。权丰岁之赢。救歉秋之乏。缓急相通。不出同井。子母相生。总利吾侪。三代而下。井田既不可复。而井有余积。里有同仁。惟社仓为独得之。然行之今而不效。或私议其难。而终以虚文答 诏旨者。何也。谓其经官则为官累。不经官则私侵不免也。夫官不为理。而听人自为积。此必无之事。至官理之。而以常平之法行之。使专积于官。则失实之甚。何也。常平务积而已。不善为散。所积者在官而已。无及于民。夫无及于民。非仅丰年之蓄也。即岁歉赈给。亦无及于民。何也。城郭之中。贮米千万。领给者多半囤贩。而嗷嗷待哺者。实在四乡。匍匐数十百里。不得沾颗粒者。往往有之。借曰粜贱买贵。如平粜法。而民之贫无所得银者。亦终不可得米。此常平之积于城郭而粜籴之。不若社仓之贮于当社而贷易之之为有济也。借曰贷易。则洒派那移之弊滋。然积贮大政。立法过密。则累深而益浅。为程稍宽。虽有弊而亦利。诚使官经其社。社经其乡。出纳之际。十甲之长。轮流交代。不使豪强者得专之。则贫弱之民。新黄不接之际。亦未必无小补。况其行之久而不无大效哉。且夫常平平粜。与社仓固相为用者也。汉耿寿昌所谓谷贱增价而籴。谷贵减价而粜者。常平之本于平粜也。朱子之借常平米。夏贷冬还。而归本得息。凶年不饥者。社仓之分息于常平也。今查安徽所属。如太湖宿松休宁婺源祁门宣城南陵东流无为舒城凤阳临淮凤台亳州六安霍山泗州等州县。并无仓储。如太平当涂芜湖霍邱等县。各存谷仅三五十石。殊违功令。臣请将各属常平积米至万石者。存三千外。各于近城四乡。按社保设立社仓。将常平米七分均贮各乡。以为社本。其常平所积甚少。不满三千者。即于江宁省仓常积之米。均发该州县。以为社本。严谕州县。总其大成。各社保长。按甲轮管。以时出纳。照现在加一出息。行之有效。而后推之远乡。其中或有出纳一均者。官晓谕之。不率。仍追断如法。渐次行之。久必有效。井地以后。惟社仓为长久规模。非近功速效可比。使得贤有司共矢实心。继承经理。不侵不扰。行之既效。将丰歉有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保甲亦因以联。而教且并行乎其间矣。
推广社仓之意疏乾隆八年
湖北巡抚晏斯盛
窃惟三代以下。井田不可复矣。然而犹可存井田之遗意者。莫如社仓。社仓之法。自隋开皇时。长孙平请立义仓始。其时建仓当社。谷本皆出于民。虽称诸州储偫委积。而关史之旱。至就食洛阳。未见实效。宋熙八年。浙东提举朱熹。言干道四年间。建民艰食。熹请于府。得常平米六百石。请本乡朝奉郎刘如愚。共任赈贷。夏受粟于仓。冬则加二计息以偿。逐年敛散。少歉则蠲其息之半。大饥则尽蠲之。凡十有四年。得息米造成仓廒。及以原数六百石还府。得见管米三千一百石。存仓不复收息。只收耗米三升。以故一乡四五十里间。虽遇凶年。人不阙食。请以是行于司仓。其后凶年饥岁。人多赖之。是其米借自常平。本出于官。而收息于民。贵贷贱偿。故举之较易。然亦未尝广有所推行也。伏惟周末秦汉以下。富者连阡陌。而贫者无立锥。势之所趋。极重而不可返。是以管子因谷之贵贱。而缓急其令。以制其重轻。所谓民有余则轻之。故敛之以轻。不足则重之。故散之以重者。即汉耿寿昌所言常平之法。谷贱时增价而籴。谷贵时减价而粜者也。彼以富国。此以利民。事实相仿。行至于今。积贮之常经矣。然后汉刘般。又言常平外有利民之名。内实侵刻百姓。豪右因缘为奸。小民不得其平。是在东汉之时。常平之弊既已如此。前世之弊。大约相等。数年以来。于谷贵时俱增价而籴。谷遂因之愈贵。谷愈贵。至于无可籴。将无所恃以为粜。此常平又有难行之势也。且使常平行之不弊。其如深山穷谷远乡。亦无所利何也。常平之敛也。谷贱而籴。市人藉以增价。贫民既苦涌贵。其散也。谷贵而粜。市人因而囤积。贫民又苦交持。且其粜也。城市而已。远乡之民。寡妻弱子。不能沾颗粒者。往往有之。即使移粟四乡。费已耗。而无钱之民。究无所得米。此又常平之法所不能周者也。至于义仓之设。建在当社。于民甚便。然隋仓之积。征本于民。是正供之外。又复征赋。其本已失。朱熹崇安之积。借本于官。其因本得息。夏冬价值相较。贫民实食其利。然其时虽下令司仓。而州县之行之者。不过间有一二。后之行之者。尤以为甚难。且行之滋弊。何也。其仓多设城郭。于社仓之义。既已大悖。而积谷之法。专主捐输。则仍隋仓之旧。又非朱熹借本于官之遗。且任赈贷者。不得其人。上下视为无足重轻。或且惧其积之多。其累将与常平等。惮其敛散之艰。虚存数目。至以空文副功令者。又往往而有。相沿日久。亦不自知其然也。要皆未探其本。不竟其用。更推广而通变之也。今夫生齿日繁。利不博。不能济也。生人之计。道不大。不可久也。臣尝窃筹之。州县形势。广狭不一。约分四乡。小州县一乡约五千户。四乡约三万户。中州县一乡约一万户。四乡计四万户。大州县一乡约三万户。四乡计十二万户。大小相衡。通约一乡二万。总四乡计八万。其间奉行社仓者。除虚报数目及全未有仓外。或于四乡各设一仓。每仓积谷数百石或千石。至三四千而止。各仓多寡相衡。仓约二千五百石。总四乡约一万石。以一乡二万户之人。食二千五百石之积。每户计得谷一斗二升五合。户约四口。大小口相衡。约为三口。口日食谷一升。户计三升。二万户日食谷六百石。则二千五百石之积。不五日而已罄。所谓生齿之繁利。不博不能济者此也。今天下赋税有经。额征银米而外。丝毫无所取。至奉行社仓各省。乃误以隋义仓之积为社仓法。数数焉惟劝民捐输之为事。而其间最不善者。仰承上司风指。邀集豪富绅监。肆筵设席。册名乐输。其实勉强。又其甚者。按粮科配。于额征之外。勒输若干。及其久也。以册为仓。并无实在。前官一易。按册而稽之。则吏执册而对曰。此欠在民。遂不得不行追捕。追捕不完。则拘比之。于是签票交加。示曰锁拏乐输。而户民之见示者。曰既乐输矣。又曰锁拏。是不可解。官吏亦无辞以对。所谓生人之计。道不大不可久者此也。
然则柰何。曰推广社仓之法。用宋朱熹之意。而变通行之可也。请于十家一牌。十牌一甲。十甲一堡之中。建立一仓。仓积谷三千石。一家大小口相衡。约为三口。口谷一升。家计三升。一堡千家之人。日食谷三十石。堡仓三千石之积。足支百日。再倍积之。分别极又次贫三等。足支一年。虽遇奇荒。人不为动。或曰小州县可二十堡。大州县将百二十堡。大小相衡。将八十堡。堡谷三千石。得谷二十四万石。不捐输。将柰何。曰宋太祖干德元年。诏诸州于所属县。各置义仓。自官所收税二石。别税一斗。贮之以备凶歉。夫别税一斗。仍隋取民之例。不可为法。惟因朱熹社仓借本于官之意。而于额征银十分中。以一二分输谷。则御史陈其凝前奏民赋。照时价输谷之请。非创说也。请自今民赋。各银一两内。以一钱五分。照地方时价。入谷于本里堡仓。价贱之处可五斗。价昂之处可三斗。或四斗不等。本堡本仓。无胥役之勒索。无水陆之价。无斗斛大小低昂之欺愚。银谷无需转易。计八十堡。约地丁银五万。内另存银九千两。得谷三万石。八年得本谷二十四万。加一息谷二万四千石。年丰日见其增。小歉用之不竭。或曰州县八十堡。为仓甚多。费将安出。曰积三四年。费将一万二千。初积之一二年。堡谷无多。分贮于本里本甲公所。俟三四年。本息充盈。以其息分造仓廒。渐而广之。费自裕也。或曰仓谷积多。谷不流通。柰何。曰有粮之户。石斗之余。太仓一粟。存于家者。官不籴。商必通也。通流之中。留其什一。不使尽泄也。或曰积之堡与积之官无异。柰何。曰一堡之地。十甲之地。一甲之地。十牌之地也。一牌之地。十家之地也。以本地之谷。存本地之仓。年收年贷。家给而人可得。非若远谷之不能致。敛不遽散也。或曰户口奇零。不足一甲。甲分奇零。不足一堡。柰何。曰户附近甲。甲附近堡。不限于十。或曰一户而粮多者。分在别堡。堡异而地错者。孤居一甲。柰何。曰正其版图。联以顺庄。地从其便。粮从其便可也。或曰无粮之户。少谷之堡。柰何。曰分常平之谷以为之本。积之又久。息多于本。本还于官。即以息为本。如社仓本法可也。或曰谷至三千石。经理难得刘如愚其人。柰何。曰一堡之地。一里之地也。十甲千家之人。按甲轮管。年清年。上下交代。随地丁里甲而转。行之既久。人有所恃。安土重迁。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堡甲联比。相为表里。夜不藏奸。地不留匪。至于岁庆屡丰。户登康阜。积贮日富。以其余息。因仓之近地。立之社学。膏火可资。息又有余。则堡中之鳏寡孤独。婚丧无资者。皆可因而给之也。岂非上治哉。朱熹金华社仓记曰。世俗之所病乎此者。不过以王氏青苗为说耳。以予观前贤之论。而以今日之事验之。则青苗者。其立法之意。未尝不善也。但其给之也。以金布而不以谷。以县而不以乡。以官吏而不以乡人士君子。其行之也。以聚敛亟疾之意。而不以惨怛忠厚之心。是以王氏能行之一邑。而不能行于天下。程子尝极论之。而不免悔其已甚而有激也。夫青苗社仓。同一收息于民也。然利害悬殊。则朱子所谓以金不以谷之言最刺其病。何也。金无转移之端。春散夏敛。秋散冬敛。三分之息。实增于本数之外。下户穷民。无异剥肤。至谷则有早晚之价。四月贷。十月还。二分之息。常在本数之中。歉岁荒月。足以周急。寔不可同年而语。惟是加二之息。积之既久。息多于本。则仓之所存者。皆穷民之余。 世宗宪皇帝尤不可忍焉。雍正五年。特定息为加一。则借贷者之沾溉。已与年俱深。今更由社仓之旧以厚其本而大其规模。使与保甲相为经纬。则常平之积可不必增。采买之停可不复虑。虽博施济众可也。何尧水汤旱之足云。臣自维此意。似为迂。然一隅所得。宜献 圣明。以俟采择。
社仓保甲相经纬疏乾隆九年
湖北巡抚晏斯盛
窃惟周礼族师。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宋熙宁保甲之法。原出于此。然稽其实。则井田盖为之经。非区区比联保受。牵制而束缚之也。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匠人九夫为井。井十为通。孟子之八家同井。以井田横排之。一通之地。亦无不五家相比。十家相联者。则同里同井。即相比相联。而相保相受。实相经纬于其间矣。就相生相养之地。而行政教法令于其中。是以习其事而不觉久于其道而不变也。周之衰也。管子因之作轨里连乡。虽稍稍废。未见乐易而可久。秦汉隋唐以下。当其盛也。其民庞O小治一时。而未睹大效。亦一举杂而无所纪。及其衰也。则鸟兽散耳。宋熙宁中有鉴于此。而编闾里之户。以为保甲。事本近古。故行久不废。然亦第相保相受。而未得其中相生相养之经也。臣前奏推广社仓之法。请按堡设仓。使人有所恃。安土重迁。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保甲联比。相为经纬。用几古治。非苟而已。顾欲各堡一仓。仓积谷三千。一时既有所难行。而其入谷之数。则变通于额赋之中。另分本折。稍觉纷更。诚如部议。虽然。臣窃筹之。天下之民必有相生相养之实以为之经。而后可行以相保相受之法而为之纬。社仓保甲原有相通之理。亦有兼及之势。彼此之间。一经一纬。大概规模。似有可观。一时求备则甚难。简约试之则似易。且夫时难得而易失也。时之可乘亦未有盛于此时者也。我 皇上如天好生。偏隅之灾无不。一夫之饥无不拯。加意仓储。州县交相采备。又虑贵粜之妨民。急停止采买。停止之余。又虑积贮之无资。而详加酌剂。且特停户部捐银之例。令各省捐监生俊。俱于本地交纳本色。以本地之谷。实本地之仓。以本地之仓。备本地之用。不采买而仓储自充。诚两益兼济之道也。然要其归。总以为民耳。查常平之积便于城。未甚便于乡。城积多则责之也专。而无能之吏或以为累。乡积多则守之者众。而当社之民可以分劳。且社仓未有实际者。仓费无所出也。名有社仓。而仓不在社。社仓徒名。而社实无仓。往往然矣。今生俊之谷。多在于乡。而捐谷之例。又俱议有仓费。如将此捐移入社仓。捐多则仓亦多。取乡保谷数而约举之。大州县约八十堡。四堡约一仓。总二十仓。仓约一千二百五十石。总二万五千石。中州县约四十八堡。四堡一仓。总十二仓。仓约一千二百石。总一万四千四百石。小州县约三十六堡。四堡一仓。总九仓。仓约一千二百石。总一万八百石。方今之时。治平日久。虽不必比户之家可封。然实则三代之直犹在。一甲之民。常多良善。众推甲长。在在有之。四堡之仓轮甲递管。共相稽查。年清年。视社长为尤易。而累弊亦可尽除。由此官考其成。隐然有上下相维之势。亦千古一时矣。正不必人人刘如愚。而效可1者也。楚北计大州县三十一。应得谷七十七万五千。中州县十四。应谷二十万一千六百。小州县二十三。应谷二十四万八千四百。总一百二十二万五千石。除查现存。有社谷四十八万八千七百七石零外。应捐谷七十三万六千二百九十三石。如果可行。即请将现在题明应捐补常平之七十三万五千九百四十九石零。移入社仓。再加捐三百四十四石。已足其数。其现存社谷。无仓之处。请将各州县数年之息。酌量分建。则社仓之名实俱备。至各州县因地制宜。截长补短之处。另行具奏。其各属常平。均有现贮之项。足资近城粜济。以备急需。其应补之数。在乡便于在城。似乎毋庸歧视。如城内常平。尚有应行增补之处。俟捐足社仓之后。再另行题奏。
请设商社疏乾隆十年
晏斯盛
窃民间社仓。久经奉 旨通行。闾阎僻壤。于青黄不接之际。升斗之需。不无小补。惟是大市大镇。商旅辏集。行业专家。祖孙聚处。大者千计。小者百什数。贸易而兴盛者有之。消乏者亦有之。其间负贩帮杂。而流落无归者亦有之。兴盛之家。衣食足而礼义生。恒产裕而恒心不失。至于消乏之家。下及帮杂负贩流落无归之徒。窘迫颠连者出其中。好勇疾贫者亦出其中。若遇荒歉之年。生意泠淡。市米顿希。常社之粮。莫分余粒。未能安堵而高卧也。如楚北汉口一镇。尤通省市价之所视为消长。而人心之所因为动静者也。户口二十余万。五方杂处。百艺俱全。人类不一。日消米谷。不下数千。所幸地当孔道。云贵川陕粤西湖南。处处相通。本省湖河帆樯相属。粮食之行。不舍昼夜。是以朝籴夕炊。无致坐困。然而乾隆七年。水泛大歉。积雪连朝。遂亦甚惫。其时有好义乐善者。通商买米。而汉阳县知县。为之激劝鼓舞。遂得接济。第补救于一日。不能存积于平时。且平时有积。则补救又较易也。查该镇盐当米木花布药材六行最大。各省会馆亦多。商有商总。客有客长。皆能经理各行各省之事。请令盐当米木花布药材六行。及各省会馆。随力之大小。各建义仓。积谷米数万石。存贮汉镇。听其情愿捐输。不得官为勒派。一遇米贵。即行平粜。其平粜价银。一遇川南米船积滞。价贱之时。即行买补。所有盈余。亦即归仓。并在仓公用。一切出纳。择客商之久住。乐善而谨厚者为义长。听其经理。仍报明地方官查考。地方官亦留心照管。不使折本侵渔。如社仓法。行之有效。即推广于各市镇。一例通行。似亦保聚一方之一端也。夫农民力穑而积于其社。商贾牟利而积于其次。事亦相等也。是否可行。伏乞 敕议施行。
乞里人共建义仓引
刘大櫆
古者帝王在上。而薄海无冻馁之民。非必分上之所有。以与民也。使民之自有余而已。故曰三年耕。有一年之蓄。九年耕。有三年之蓄。不至三十年。而民有九年之蓄。则虽唐水殷旱。不能为之灾。若夫周官荒政十二。其所谓多昏蕃乐索鬼神。皆迂远不切于事情。惟散财薄征。为君上之所宜行。而无补于小民之穷饿。故其科条虽具。要不若积贮之为善也。夫下之人家无盖藏之备。而一切仰望于上。设使水旱虫蝗。连州数郡。朝廷遽下蠲租之诏。虚郡邑仓廥以赈之。然上之所费不赀。而下之所得无几。嗷嗷焉日待升斗。以延旦夕。上之仓廪府库已空。而民之死者过半矣。故曰藏之于官。不若藏之于民也。今天下田畴不加多。税敛不加少。而天下之风俗。又皆日趋于文。欲使乡曲之农。人人皆食之以时。而用之以礼。其势固有所不能。虽使其食时用礼。然以一人而有五子。五子而有二十五孙。嫁子娶妻之费。养生送死之具。疾病医药之资。祭祀宾客之用。以富者当之。十九而贫。其以贫者当之。岂能复富乎。虽然。尝见编户之家。授田百亩。则饮食衣服。既无不足。及其蓄积丰饶。或相倍蓰什伯。犹未见其有余。何者。彼其所入者多。则其所出者亦众。淫侈于酒食。频烦其燕会。故虽粟米狼籍。而终岁之用。犹苦其不给。一旦天灾流行。固不能以自支矣。此其为习。非可喻之以节俭而遂改也。惟及其有余之时。预为不足之备。不藏之于官而藏之于民。不分藏于家室之私而合藏于里社之公。其在今日所减省者。一酒食燕会之需而已。其在他日积之遂至于无尽。其为利甚博。而其为术约而易操也。去年凶灾。民皆饥乏。草根木皮。掘剥几尽。釜甑器皿。卖买无存。甚则抛割妻孥。与人为仆妾。犹不足以自赡。而父子兄弟羸老孤幼。继踵而死。僵尸草泽。骸骨相枕藉。见之者怵目。闻之者凄心。古者邻里有相周之义。而乡田同井。则守望相助。疾病相扶。若使朝夕共处之人。亲见其饥饿。至辗转沟壑而死。而莫之拯救。而吾独安得宴然而已乎。夫一人向隅而泣。则举坐为之不乐。同里共井。其视同坐也亲矣。辗转沟壑而死。其视向隅而泣者迫矣。此固仁人君子所宜动心者也。昔汉耿寿昌作常平之仓。增价而籴。减价而粜。法非不善。然以饥岁之民。使其价籴。其力或有所不能。而以官司主之。其出入又有所不便。自是以来。长孙平之义仓。劝令百姓军人出粟及麦。然岁岁募收。疑其数渎。朱子之社仓。随时敛财。然请假于府。那移为难。今合两法而用之。于义仓则取其当社自输不待请府。于社仓则取其计米收息不必再捐。今值大有年之秋。与人佣者。每佃田一石。出谷三升。自耕其田者。出谷八升。有余之家。不为限量。随其力所能为。以为补助。至于当社立仓。一甲之中。推一人为首。执策简较。稽其出入。古之人有成法矣。惟诸君子仿而行之。诚如是也。虽有水旱之灾。吾里之人。其庶几免乎。传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又曰。人人亲其亲。然后不独亲其亲。推之他里。前后左右。莫不皆然。然则德施之及人者广矣。
进呈义仓图说疏乾隆十八年
直隶总督方观承
窃照积贮为本计所关。而推行惟义仓尤便。盖乡村分贮。则敛散可以随时。典守在民。则吏胥无由滋弊。历稽前代。良法具存。自周礼遗人之掌。门关乡闾。各有委积。以待艰阨。隋臣长孙平因之为义仓之制。令诸州百姓。当社立仓。随所收获。劝课出输。领之社司。以时赈发。唐宋递相遵仿。至朱子而规画备详。仓虽以社为名。事实与义同例。一切输受之法。条目兼该。而其要尤在地近其人。人习其事。良以官之为民计。不若民之自为计。故守以民而不守以官。城之专为备。不若乡之多所备。故贮于乡而不贮于城。其输之也不劳。其散之也易。其操之也不迫。其察之也易周。是以积久而蠹不生。施博而泽可继。虽有水旱不齐之岁。而无仓皇四出之民。制莫有善于此者也。乾隆十一年。特降 谕旨。命地方大吏。乘时劝导。臣先于直隶布政使任内。与督臣那苏图酌议条规。以有谷而不筹其地。则浥变可虞。有地而不察其形。则经界莫定。故劝捐必先建仓。建仓必先绘图。当经指示属员。通行循照。及擢任畿辅。因复申明前令。次第经理。就其幅之广狭。度其道里之均齐。于四乡酌设仓座。自三四区以至十八区。其地必择人稠密。形势高阜之处。使四面村庄。相为附丽。近在十五里内者。三十三县。在二十里内者。七十三州县。在二十里及二十余里者。三十三州县。在三十里内者。三州县。在四十里内者。二县。期于往返各便。赒捄易通。比年以来。仰赖 圣主福庇。年谷丰登。人民和乐。臣与诸有司随宜劝导。俾各出其有余。而不限以数。粟黍悉从其便。务在乐输。无稍勉强。如一州邑中。丰歉不齐。歉处即停其报捐。选择仓正。专司簿钥。不许吏胥干预。现据报捐新旧义谷。共二十八万五千三百余石。而图与仓先后告成。州县卫各具一图。大小村庄。并各村到仓里数。悉载。统计为图一百四十有四。合一百四十四州县卫。共村庄三万五千二百一十。为仓一千有五。臣详加订正。镂板刷印。一贮布政司库。一贮本州岛县卫。按图以稽仓。而知各村之孰远孰近。按仓以稽谷。而知四境之或绌或盈。由是储蓄递年有增。规画因时渐扩。而有司凡于境内赈粜惠民之举。辨方隅。计道里。披图了然。亦足以资措理。臣谨参合新旧事宜。酌筹规条。另折 奏请 圣训。久远遵循。以仰副我 皇上惠保无疆之至意。兹将义仓全图。按府州所属。缮写十四册。敬列凡例。恭陈 御览。又所刻各州县卫仓图。谨汇次装成六轴。一并恭进。
义仓图说序
德保
社仓。即古之义仓也。而捐输出纳之法。悉主于官。则非复义仓之初制也。桐城方敏恪公。总制畿辅。仿朱子之意行义仓。筹划分晰。立制周详。计地之远近。量建仓座。直隶凡村集三万九千六百八十有七。为仓凡一千有五。择户稠密形势高阜之处。俾各乡道里相均。捐输既便。而周赈易通。每仓选乡耆之诚谨殷实者一人。为仓正。谷多处所。添设仓副以助之。其劝捐之法。每年秋成后。州县设立印簿。令绅衿耆老数人。转相劝谕。听捐户自登姓名谷数。无抑勒。无假手。出借时。量乡之宽狭。与谷之多寡。以按户支给。一听仓正副主之。州县官惟核实转报而已。至取息计年之上下。大约岁收八分以上。加一息米。六七分以下免息。五分以下。缓至次年分别加免。或遇祲岁。则即于仓所设粥厂。极贫民赈粥。次贫民赈粟。一乡之贮。足以救一乡之饥。使民知虽在官而犹积于家。既无胥役之侵扰。亦无往来道路之苦。诚美制也。至其乐于输纳者。奖励有差。而顽户抗逋者。倍罚。正副捏销侵蚀者。倍罚。诸所经理。井井有方。绘图精晰。勒成义仓图说一书。俾按册而稽。了如指掌。行之才十数年。积谷已及四十万石。庶几事归实济。一复古义仓之旧矣。
劝民间质谷谕嘉庆九年
江西巡抚秦承恩
查各省穷民。可以藉通有无。而资日食者。惟典铺是赖。但典铺只有银钱两项。而于粮价贵贱无所损益。江西有谷之家。间有于东作方兴之时。将所余谷石。任听农民以物质押。资其工作。秋后加利清还。较之典铺尤为利便。但欲有益穷民。必先保全富户。盖质押谷石与典当银钱不同。典商多在城市人凑集之区。以银钱为当本。一席之地。即可深藏。富户于乡村僻壤。积谷必建仓廒。方能收贮。又须雇人看守。此不同者一也。典商当本。动逾数万。又系随时取赎。子母相权。利复生利。源源接济。转运不匮。富户以谷为当本。少则百余石。至数百石。最多亦不过数千石。春借秋还。每年止能出借一次。此不同者二也。典当银钱。价贱固赎。价贵亦赎。当本可以不竭。质押谷石。价贱则赎。价贵则止。甲年不赎。乙年无本。此不同者三也。典当银钱。以票为凭。不论其人是否认识。钱自数百文。银至数百两。皆听质押。人数逾多。收利逾厚。质押谷石。并不设票。类皆附近农民。肩挑步运。以资日食。只可数石至十余石为止。当户若多。当本易竭。此不同者四也。典当银钱。本多利大。既不择人。又不定数。甲年未赎。乙年仍准再当。质押谷石。谷本无多。当户有定。不能减去常年当谷之赵一。转给常年并未当谷之钱二。故甲年还谷之家。即系乙年当谷之户。且甲年曾当五石。乙年不能加至六石。亦不能少四石。如赵一还谷之后。乙年不愿再当。应听富户另给钱二质押。又或甲年借谷五石。连利应还谷六石五斗。乃赵一秋后仅止还谷四石。不特并未加利。而且短少原本。是伊既[已](己)失信于人。所有已还之谷。乙年亦应听富户另给别人。不许赵一藉词再行挟当。此不同者五也。典当银钱。定例值十当五。限满不赎。准将原物变价。归还当本。不甚悬殊。质押谷石。多系麤布方服。变价之时。不能敷本。然穷民所以亦必取赎者。甲年所还之谷。乙年仍可押食。不误春耕。此不同者六也。典当银钱。并无折耗。又系循环出纳。利可生利。故扣月日久蹔加三取利。质押谷石。一出一进。既有搬量折耗之虞。又有气面廒底。鼠耗霉变之患。其名加三。其实所得无几。况每年只能出借一次。如甲年正月初一日押谷一石。十二月三十日取赎。只许加利三斗。即五月初一日押谷一石。六月初一日取赎。亦应加利三斗。其故何也。押谷系在青黄不接。其价甚贵。取赎必俟秋熟以后。其价[已](己)贱。故有押谷之时。价值二两以外。还谷之时。其价不及一两。即使照例加三。穷民已经暗亏富户之本。若再扣算月日。不使截长补短。富户岂肯乐从。且恐启射利之徒。押谷贩卖之渐。此不同者七也。典当银钱。认票不认人。亲族乡邻。均可代当。惟押谷即至亲密友。亦不可代。如赵一甲年还谷五石。乙年仍须赵一亲身质押。否则伯叔兄弟。冒名代当。及至赵一亲来。谷已无存。最易争执。此不同者八也。典商请帖完税。每年不过数金。刁民无所借口。押谷之家。谷本无多。受当借谷。出息甚微。刁民因其并未请帖。往往指为私开典当。抢簿挟制。甚至串同书役讹诈。以致富户畏惧。粜而不借。此不同者九也。典当银钱。不分地界。不拘远近。人人可当。惟质押谷石。刁徒往往把持。不许远村之人搬运。其不同者十也。
以上各条。丰年尚可相安。一遇歉收。最易滋事。必须寻常无事之时。先期明白训导。家喻户晓。临期自知安分。自古救荒无善策。总须备之于丰年。而常平仓谷。因公动用。类多缺额。且通县之众。一年之久。仰给于官。势难遍及。昔人所谓民得升斗。官费邱山。实与杯水车薪无异。如能鼓励富户。收买谷石。不必领帖。听其营运。或数十石。或数百石。或数千石。均可由少至多。逐渐滋长。此家如是。彼家亦如是。此村如是。彼村亦如是。行之日久。通县无不如是。通省亦复如是。不出数年。民谷较之官谷。可多百倍。间遇荒歉。以民间之谷。借民间之食。即本耕三余一。耕九余三遗意。夫欲保全富户。必使穷民明白其中利害。方可加以惩劝。盖富乃贫之母。为 国家元气。富户凋敝。不仅贫民失依。元气亦伤。嘉庆七年。天旱歉收。粮价日久不减。本部院昼夜焦思。诚恐存谷之家。待价而沽。曾经出示劝谕。不过暂调民食。一时权宜。以杜刁民藉端扰累。本年雨旸时若。早稻收获登场。粮价已经大减。仰即会同藩司各道。通饬各属。遵照指示条目。剀切晓谕。务使穷乡僻壤。贫富周知。俾各安分守法。不得仍蹈前辙。总之贫与富交。强者必忮。弱者必求。今富户以济贫民之急。贫民应感富户之情。居常既缓急相周。有事宜守望相助。忮求之念两忘。亲睦之心自笃。是在贤有司留心训迪。俾风俗日归朴。本部院有厚望焉。如各州县民情土俗。或与所指小有异同。访查确实。总以便民为主。听其酌改。并令仿照当铺款式。亦立当票。于还谷之时。发给当户收执。以为来年当谷之据。亦可杜绝争端。
劝设义仓章程疏道光三年
安徽巡抚陶澍
伏惟民以食为本。事须豫则立。前年皖江被水。哀鸿野。仰蒙 恩旨。赈抚兼施。并经臣劝谕有力之家。捐输助赈。流离数十万。获就安全。事后犹深悯恻。因思博施济众。自古綦难。彻土绸缪。宜先阴雨。常平之制善矣。然待惠者无穷。至社仓春借秋还。初意未始不美。而历久弊生。官民俱累。变而通之。惟有于州县中。每乡每村。各设一仓。秋收后。听民间量力捐输。积存仓内。遇岁歉。则以本境所积之谷。即散给本境之人。一切出纳。听民间自择殷实老成管理。不经官吏之手。以冀图匮于丰。积少成多。众擎易举。所以图便民也。各保各境。人心易齐。耳目亦周。所以免牵掣也。择人经管。立册交代。所以防侵蚀也。绅民自理。不经官员吏役之手。所以杜骚扰也。不减粜。不出易。不借代。专意存贮。以备歉时。所以断纠轕而弭争端也。凶年不妨尽用。乐岁仍可捐输。以一乡济一乡之众。故不患其不均。以数岁救一岁之荒。故不虞其不给。可小可大。无穷匮也。取锱铢于狼戾之时。求水火于至足之地。捐谷者不以为难。司事者不以为累。行所无事。不求其利而弊自除。预防其弊而利乃久。臣为此章程筹思经岁。简易直截。似可为备荒之一助。如果各州县能实心实力。劝导有成。是亦不费之惠。惟所议章程。与社仓之法有异。本以丰岁之有余。备荒年之不足。可否即以丰备二字。仰恳 天恩。赐为仓名。俾垂永久。谨将所议章程十二条。敬为我 皇上陈之。
一乡村无论百余家。十数家。总以里居联络者。公设一仓。每年秋收后。各量力之盈绌。捐谷存仓。出者毋吝。劝者毋勒。或数十石。或十数石。多则一二百石。少即数石数斗数升。均无不可。收谷时。公同立簿登记。择一老成殷实人总管。再择一二人。逐年递管。仍设立四柱交册。分别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明晰登载。互相稽查。连年丰稔。日积日多。则谷不可胜食矣。
一乡村零户。有难于连络者。或每族各为一仓。或一族中每房各为一仓。或以散户归入附近邻保。共为一仓。均听民便。总在随地制宜。多多益善。果能一处行之有效。久而他处自仿照行之矣。
一设仓宜择善地。不宜近水。不宜近市。以防不虞。建议之初。仓廒未立。或神庙。或公祠。或老成殷实之家。仓屋有余者。均可借储。但须本人情愿。不得强借。一俟谷石稍充。即可另自置仓。
一仓谷由于乐捐。间或有湿有。不能拘泥画一。应于收仓时。先为晒干车净。公同登记。耗蚀若干。或收贮年久。又须公同出晒一次。覆量上仓。再逐一登记实数。以便查考。
一设仓本系义举。司事之人。不容稍有侵蚀。亦不许藉端开销。惟所雇守仓之人。不能不给予工食。责令巡查。遇有风摧雨漏。仓板损破之处。立即告知经管之人。及时修理。其锁钥等项。不得交守人佩带。
一捐谷既有成数。即赴地方官呈明立案。以免匪徒阻挠。扰乱章程。以后捐多捐少。收放出入。官吏概不与闻。即里长甲长。亦无许越。倘有吏役托名稽查。藉端需索。查出照诈赃例。从重惩治。
一积谷既饶。止须添建仓廒。不必推陈出新以求滋长。亦不必春借秋还以权利息。戢争杜纷。此为最要。惟余谷置田收租。尚可并行不悖。然必积谷实在充裕有余。以少半置田乃可。否则不必。盖此谷原为备荒而设。至捷至便。推陈出入。易滋朦混。借出难偿。渐归乌有。置买产业。虽属经久之计。然不能救济目前。亦非急务也。
一每遇灾荒。总管分管外。添择公正司事。计谷之多寡。先尽本村中鳏寡孤独无告之人。次及极贫。又次及中贫。或五日一散。或十日一散。事竣凭众确算。至家计稍可支持者。不必分给。即小歉之年亦不必动用。以归实济。
一捐谷之家。此谷既捐。即系公物。遇有灾歉。不得以从前甲多乙少。致启争端。或先在此村捐谷之家。其后移居他处。遇此村散放。不得以曾经捐谷。回向转索。新来之户。从前虽未捐谷。遇有散放。亦应酌给。不得独任向隅。盖各保各境以乡村为断。虽救无分彼此。而谷少人多。亦不得不稍为限制。其各族各房积谷者。则不必以乡村为断。
一年丰和时。劝捐较易。果能积有三年五年之蓄。又不妨为变通。邀同衿。划分若干。于乡间添设嫠育婴等会。或于冬间就村庄中鳏寡孤独。与外来无告穷民。量为赈济。亦所以广任也。
一乡村绅士。克知大义者多。自必首捐为倡。如有能捐谷千石者。或捐银千两以上。买谷归仓者。或捐置基产仓廒。及斗斛诸器物。用银千两以上者。均当照例请 旌。以资鼓励。倘虑书吏索费。即径赴院司衙门。呈明捐数。以便行查确实。立予请 旌。断不令善举稍有阻格。
一劝捐之外。尚有因事乐施一节。如民间演戏酬神。及嫁娶喜期。庆祝生日。尽可将糜费折谷捐入义仓。扩而充之。不特安贫。即以保富。将型仁讲让之风。亦由此而兴起矣。
皇朝经世文编卷四十一
户政十六荒政一
善化贺长龄耦庚辑
荒政纲目荒政辑要卷首
荒政者仁政也。自古及今。极为详备。有预备于未荒之前者。有急救于猝荒之际者。有广救于大荒之时者。有力行于偏荒之地者。有补救于已荒之后者。全在大小官吏。酌时势。权缓急。次第举行。迅速筹办。庶有裨于灾黎耳。然非提纲挈领。则胸无成竹。非误即淆。非遗即滥。欲己之善其事。而民之被其泽也难矣。故特提荒政之纲目。列于卷首。
周礼大司徒。以荒政十二聚万民。一曰散财。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七曰眚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婚。十一曰索鬼神。十二曰除盗贼。
宋董煟救荒全法。人主当行六条。一曰恐惧修省。二曰减膳撤乐。三曰降诏求贤。四曰遣使发廪。五曰省奏章而从诤谏。六曰散积藏以厚黎元。 宰执当行八条。一曰以调为己责。二曰以饥溺为己任。三曰启人主敬畏之心。四曰虑社稷颠危之渐。五曰进宽征固本之言。六曰建散财发粟之策。七曰择监司以察守令。八曰开言路以通下情。 监司当行十条。一曰察邻路丰熟上下。以为告籴之备。二曰视部内灾伤大小。而行赈救之策。三曰通融有无。四曰纠察官吏。五曰宽州县之财赋。六曰发常平之滞积。七曰毋祟遏籴。八曰毋启抑价。九曰毋厌奏请。十曰毋拘文法。 太守当行十六条。一曰稽察常平以赈粜。二曰准备义仓以赈济。三曰视州县三等之饥而为之计。四曰视邻郡三等之熟而为之备。五曰申明遏籴之禁。六曰宽弛抑籴之令。七曰计州用之盈虚。八曰察县吏之能否。九曰委诸县各条赈济之方。十曰因民情各施赈济之术。十一曰差官祷祈。十二曰存恤流民。十三曰早检放以安人情。十四曰预措备以宽州用。十五曰因所利以济民饥。十六曰散药饵以救民疾。 牧令当行二十条。一曰方旱则诚心祈祷。二曰已旱则一面申州。三曰告县不可邀阻。四曰检旱不可后时。五曰申上司乞常平以赈粜。六曰申上司发义仓以赈济。七曰劝富室之发廪。八曰诱富民之兴贩。九曰防渗漏之奸。十曰戢虚文之弊。十一曰听客人之粜籴。十二曰任米价之低昂。十三曰请提督。十四曰择监视。十五曰参考是非。十六曰激劝功劳。十七曰旌赏孝弟以励俗。十八曰散施药饵以救民。十九曰宽征催。二十曰除盗贼。
宋元佑初河东京东淮南灾伤。监察御史上官均言赈恤有五术。一曰施与得实。二曰移粟就民。三曰随厚薄施散。四曰择用官吏。五曰告谕免纳夏秋二税。
明嘉靖八年。山西大饥。参政王尚絅上救荒八议。一曰愍饥馑。乞遣使行部。问民疾苦。二曰恤暴露。乞有司祭瘗。消释厉气。三曰救贫民。乞支散庾积。秋成补还。四曰停征敛。乞截留住征以俟丰年。五曰信告令。乞劝分菽粟。六曰推籴买。乞令无闭遏。七曰谨预备。乞申旧例。措处积贮。勿使廪庾空虚。八曰恤流亡。乞所过州县加意存恤。勿使聚思乱。
明佥事林希元疏云。救荒有二难。曰得人难。审户难。有三便。曰极贫民便赈米。次贫民便赈钱。稍贫民便赈贷。有六急。曰垂死贫民急饘粥。疾病贫民急医药。病起贫民急汤米。既死贫民急募瘗。遗弃小儿急收养。轻重系囚急宽恤。有三权。曰借官钱以粜籴。兴工作以助赈。贷牛种以通变。有六禁。曰禁侵渔。禁攘盗。禁遏籴。禁抑价。禁宰牛。禁度僧。有三戒。曰戒迟缓。戒拘文。戒遣使。
明周文襄忱救荒。有六先。曰先示谕。先请蠲。先处费。先择人。先编保甲。先查贫户。有八宜。曰次贫之民宜赈粜。极贫之民宜赈济。远地之民宜赈银。垂死之民宜赈粥。疾病之人宜救药。罪系之人宜哀矜。既死之人宜埋瘗。务农之人宜贷种。有四权。曰奖尚义之人。绥四境之内。兴聚众之工。除入粟之罪。有五禁。曰禁侵欺。禁寇盗。禁抑价。禁溺女。禁宰牛。有三戒。曰戒后时。戒拘文。戒忘备。其纲有五。其目二十有六。
颜茂猷曰。正策有五。一曰开仓赈贷。二曰截留上供米以赈贷。三曰自出米。及劝籴富民赈贷。四曰借库银循环粜籴赈贷。五曰兴修水利补辑桥道赈贷。令饥民佣工得食。而官府富民得集事也。
备荒管见
鲁仕骥
备荒莫先于重农事。重农事之目。一曰爱农民。春耕夏耘秋获冬敛。农民终岁勤动。无一日之暇也。功令农忙停讼。固所以恤农矣。然富室呈禀佃户。每在农忙之时。国课攸关。岂能不一为之清理。但速以结之。俾其不至旷废时日。至于他时农家涉讼。并速为完结。亦庶几寓我爱农之心焉耳。一曰筹水利。两山之间。必有水焉。大者为溪。小者为。旱则可资以灌溉。而潦足为田害。畜之泄之。陂塘沟甽。其不可忽者也。凡行部所至。问民疾苦。必详询其地方山溪若何。有无陂塘沟甽。已坏者修之。废者复之。如或地势低洼。常虞泛溢为患。则筑堤捍御。当与地方有识者。谘诹而慎行之。一曰培山林。山多田少之地。其田多硗。夫山无林木。濯濯成童山。则山中之泉脉不旺。而雨潦时降。泥沙石块。与之俱下。则田益硗矣。必也使民樵采以时。而广畜巨木。郁为茂林。则上承雨露。下滋泉脉。雨潦时降。甘泉奔注。而田以肥美矣。一曰养地力。人皆知尽地力。而不知养地力。夫斯民智虑日出。今之地力。无有不尽者矣。地力益尽。而五谷益少。其结实者鲜也。古者有不易之地。一易之地。再易之地。不易之地岁可种谷。最上者也。其次则休一岁乃种。谓之一易。其次休二岁乃种。谓之再易。汉赵过作代田法。犹祖此意。总欲使地力宽然有余耳。今纵不能如古之更易代种。然朱虚侯所谓深根溉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亦所以稍养其地力也。立苗疏。则地力厚。而一种入土。结实百倍。且精气充足。其为谷尤养人也。至办具粪种。亦有剂量。凡畏旱之田。粪宜淡宜少。而多畜水以济之。则虫不为灾。畏潦之田。粪宜燥宜厚。而深浚沟甽以泄之。则水不能淹。总之宜以地气为主。地气七分。粪三分。调剂以生谷。则其谷结实大而多矣。一曰多谷种。古者谷种入土。必杂五种。以备灾害。今闽中多种地瓜。过于五谷。几若食味之正。然此外如粟麦黍稷。南方不恒种者。山薮水涯。稍有隙土。即教民求其种而种之。虽地气不齐。未必广有收获。然多为之备。亦或薄有所得也。若草废田荒谷。所当厉为之禁。一曰禁私宰。农人以牛为产业。私宰盛。则不独盗牛者多。而牛疫滋起。尤必厉禁之。凡此皆所以重农事也。其次则当安富。富民者。贫民之母也。平日有事相见。宜接待以礼。而恳恳恻恻。劝其崇节俭。广蓄积。省浮华侈靡之费。敦睦姻任恤之行。不独所以周贫。正所以安其富也。至如广作室庐。斩木不时。伐石过度。皆足以丧地气。败坏田畴。使五谷不实。亦宜劝之朴素是尚。安静是守。毋擅兴土木。又次即当安顿游民。游民者。民之蠹也。平日既无恒产。惟酗酒赌博为事。趋而日下。遂至流为盗贼。为乞丐。三五成。百十为党。虽在丰年。此辈大为地方之害。不幸而遇饥馑。抢夺掠。将无所不至矣。是宜设法以安顿之。或有山薮水涯弃地。募之使耕。或劝富室多设闲役。如夜巡之类。藉以养之。俾之散其党与。渐归于正。其中鳏寡孤独废疾之人。又多方以廪给之。此皆备荒之要务也。其尤要者。必先清心寡欲。时以畏天恤民为心。敦教化。清讼狱。慎刑罚。深念一民或冤。一物不得其所。皆足上干天和。而致水旱之灾。兢竞业业。夙兴夜寐。靡敢或懈。如此。则备荒之政举矣。
荒政
惠士奇
荒政之弊有四。一曰劝分。二曰抑价。三曰遏籴。四曰行粥。古者千室之邑藏千钟。万室之邑藏万钟。是以劝富分贫。而食自给。且贮米于囷。一岁而陈。藏谷于廥。十年不败。吴民争旦夕之利。惟恐不及。而莫有为十年之计者。故江南无藏谷之家。有田数十顷。米数十囷。仅数万家之一。分一家无以给数万家。而一家先受其弊。富民。贫之母也。病其母而不能活其子。亦何利之有焉。此荒政之弊一也。凡物多则轻。少则重。是以古之为国者。多则敛之使重。少则散之使轻。未闻有抑价者。良以价不可抑而平也。江南既无藏谷。数十州之众。咸仰食于商。则米商实为民之司命。彼价重则坌集。价轻则转而之他。视利用趋。四方无择也。抑价之令下。则米商以折阅而不至。吾恐米益乏。价益腾跃。将使菽粟如珠玉。其谁能抑之。且抑之是教民争也。桀黠之徒。必有挟持宪令。起而强籴者。奸宄亦将啸聚饥民。乘时攘夺。则盗贼四出而不可御。此荒政之弊二也。菽粟之流于天下。犹血脉之流于一身。流则通。遏则壅。其理易晓。况一郡之储有限。而天下之积无穷。不能通无穷之积。而徒遏有限之储。其罄也可立而待。或曰遏籴所以防海也。防海之法。常闻之矣。今不思所以防之之法。而遏籴是闻。吾恐海人之籴者自如。而徒使平民摇手触禁也。此荒政之弊三也。先王行糜粥以顺时令。而非以救荒。东汉尝行之。而民多饿死。良以胥吏干没。赈恤多虚。撩以石灰。揉以糠核。名为活人。其实杀之。又壮者得歠而不能及于细弱羸老之民。近者得餔。而不能于深谷穷岩之域。活者二三。而死者十七八矣。且率数千人而行粥于市。则气之所蒸。将成疠疫。众之所聚。必有奸偷。其患不细。惟闾里长厚者可施之一乡。而非有司之所宜行也。此荒政之弊四也。畲以为劝分不若开渠。抑价不若通商。遏籴不若广籴。行粥不若厘户。宋汪纲知兰溪县。会岁旱。躬劝富民浚堰筑塘。大兴水利。饥者得食其力。全活甚众。此开渠之法也。浙东饥。宰相王淮荐朱熹为提举常平事以振之。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辏。民用不饥。此通商之法也。江石饥。辛弃疾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召官吏儒生商贾。各举有干实者。贷以官钱。蠲其息。俾出籴他郡。期终月至城下发粜。由是连樯而至。米价自平。此广籴之法也。江东旱。提刑使弥巩以为赈荒在得人。俾厘户为五等。甲赈乙粜。丙为自给。丁籴而戊济。此厘户之法也。顾在于今则犹有难行者。常平废而广籴无本钱。关税重而通商无厚利。厘户则胥吏上下其手而贫富不均。开渠则富民靳固其财而怨咨或作。惟损益古人之法而裁取其中。商榷今日之宜而务先其急。则四者皆可行也。江南素称泽国。环三江。跨五湖。横为塘。纵为浦。支为泾为荡为泺。所以引灌溉也。堰以潴之。堤以束之。以时而启闭之。所以节水旱也。今堰不修。而支渠浅淀。水至无以泄横流之溃。水退无以溉高仰之田。故雨则溢而旱则涸。当劝富民计亩出钱。以给下户。俾废者修。浅者浚而益深焉。则贫富两以为便。救一时之患。而成数百年莫大之功。则开渠之法可行也。今山东丰而荆湖熟。江南赤地千里。贵者金。贱者土。则灌输之利。权在米商。或不能蠲其征。当半减以招之。则楚帆湘柁。衔尾而来。大艑高樯。泊于水市者相望也。物聚价轻。又焉用抑。则通商之法可行也。广籴之法。当聚耆老及乡先生。举富商之谨愿者。假官钱为本。而使出籴荆湖。籴十而粜二则有二分息。粜三则有三分息。以本还官。剖其息而中分之。半赈饥。半予商。而稍优其直。其余则略仿真德秀之治潭。而立惠民仓。辛弃疾之治福。而置备安库。以为水旱盗贼之防。此广籴法可行也。厘户之法。当仿韩琦河北救灾政。而择甲户之以赀为官者。宪司礼请之。属以计口均户。而分三等。每县若干都。每都五人。视民居稀稠。而增减其数。复授之粟而属以亲至某乡。聚民均给。人日一升。幼小半之。十日一周。终而复始。至麦熟止。仍分粜粟之所。给粟之所。俾均主之。而有司总其成。如此则以户均户。以民振民。既不侵牟。亦无掣顿。且人情各爱其乡。而又恐负宪司之意。必相与怂恿从事。而惟恐不均。则厘户之法可行也。荒政大略如此。若夫以实心行实政。则存乎其人。
救荒策
魏禧
天灾莫过于荒。天灾之可以人事救之。亦莫过于荒。古之行荒政言荒策者不一。有永利者。有利用一时不可再用者。有可行者。有言之足听行之不必效者。要或散见诸记籍中。未有统要。余摭所见闻。择其可常行无弊者条之。救荒之策先事为上。当事次之。事后为下。先事者。米价未贵。百姓未饥。吾有策以经之。四境安饱。而吾无救荒之名。所谓美利不言是也。当事者。米贵而未尽。民饥而未死。有策以济。而民无所重困。所谓急则治标是也。事后者。米已乏竭。民多殍死。迁就支吾。少有所全活。所谓择害莫若轻是也。凡先事之策八。当事之策二十有八。事后之策三。
先事之策
一曰重农。农者粟之本。或兴屯田。或修水利。或赈贷牛种。或亲行田野劝相。或分督里役地方。谪举游惰。或开垦荒之法。而首在不以工役妨农时。不以讼狱扰农家。如此则农事举矣。
一曰立义仓。贫民富民。多不相得。富者欺贫。贫者忌富。一迫饥馑。初犹抢米。再之富。再之公然啸聚为贼。富民目前受贫民之害。贫民日后受官府之刑。真贫富两不得益也。所以朱子修举社仓。不特救一时饿殍。实所以保富全贫。护人身家。养人廉耻。为法至善。今师其意而少损益之。凡每坊设立义仓。不必分派若干家。若干人。随其相附近处。择便为之。听民自议自行。先集父老士民。恳切开谕以义仓之利。身先捐俸。以劝富室。然后出示远近。令十日内报命。凡报命者。合坊具连名呈一纸。举值事者一正二副。某人。造册二本。一丁册。一义谷出入册。凡丁册。不论男妇贫富贵贱皆载之。官皆用印。旋给本坊收掌。其官所助谷若干。照各坊丁数多少。派贮仓内。其富豪悭吝不肯助义者。许本坊呈官。视所应出者加罚三等。所举值事之人。有不法不公者。本坊呈官重罚。公举他人代之。其呈仍用印付还。或坊中事繁。三人不能理。许值事人随签几人佐之。本坊俱要酌处公费。以酬其劳。至义谷出入之数。官府不预。只于当发粜时。先期出示。令各坊清核丁数。定于某日粜米。官府时行巡访。于当收籴之时。先期出示。以某日起籴谷至某日报完。踰期不完者。以欠谷多少议罚。凡坊内与籴者。设签写户首姓名。下注几口。籴米时。左设一人散签。右设二三人量米。来籴者。先将名下应籴米钱若干。来左人领签。即将签投右人。照签领米。散米已完。右人缴签。交左人收明。日如之。富室及僮婢皆许与籴。凡粜米。如原价每升一分。今价三分。则取分六厘。二分则取分四厘。分半则取分二厘。分二厘则取一分。升一分则不出陈矣。酌取余息。以供耗折。及修仓杂用诸费也。凡石斛升斗之类。皆一听官造。日久弃坏。许如法私造。仍送官验押。以赏罚之权归于官。则人知所畏。以出入之数归于民。则官无可私。所谓官民相制。其法无弊者也。○造仓之法。如系五间。只以四间贮谷。空闲一间以便搬移仓谷。防整仓及新谷发热等事。法详治谱。可按而行之。
汤念平先生劝积义谷序曰。民穷日甚。借贷无门。一有灾荒。坐而待毙。昔朱文公社仓一法。最为尽善。然时诎举赢。实为难事。宜师其意而力行之。为积义谷法。每坊造一木柜。置本坊神庙。每月朔望。谒庙者各持义谷少许。或一角。或半升。或一升。至小斗而止。勿得过多。不愿助者听。随其意而因其力。不相强也。数少而不欲多者。相形则意沮。力轻则可久也。共推一端谨者司登记。虽一角半升。必纪其名。以彰好义。推一稍有恒产而素行忠信者司出入。每朔望迄晚。即将贮柜者登仓。次年春夏。推陈出新。因子多寡。贷与农人。息取加二。小荒则以贷诸贫人。而减其息。必公议而酌行之。若大荒则尽捐以赈困穷。必计众而均分之。先其老弱之无告。及孝子节妇之贫者。是举也。专以备荒而利农。他虽公事急需。不得轻移。以致耗散。有恃强而索者。众共持之。不听则控诸官。庶几可久行而不废。夫为数甚少。则人皆乐助。日月积之。岁岁行之。斯可无大饥之患矣。噫。省目前宴饮之费。即可苏异日数人之命。减一月鸡鹅之粟。即可救他年同类之生。独何惮而不为哉。○又募义谷疏云。里中亲友寿诞称觞。当共计其费出义谷。欲为人称觞者。亦计其费出之。或宴会有不可已者。则薄其费而以义谷补之。夫省酒食之浮费。以利济饥贫。此祝寿之上术也。又有疾病及一切祈求。亦于神庙发愿出义谷若干。夫省斋醮之虚文。以利济饥贫。此祈神之上术也。天地鬼神。原以爱人为心。能爱人者。则彼亦爱之。以此祝寿寿必永。以此祈福病必愈。以此祈名利子息。名利子息必得矣。○按二条法最简妙。能济义仓之穷。故备记之。
一曰设砦堡。义仓之法。仍当劝谕乡落行之。或一乡自建一所。或数乡共建一所。其事听之乡人。而官府第颁式劝成而已。但乡落中无城郭足恃。或有兵寇骚扰。则义谷荡耗。断难复聚。当令各乡于附近之山。有险足恃者。因以为砦。无砦者为堡。而置义仓其中。有急则并妇女牲畜衣服器用。徒居之。砦堡之设可以固生聚。可以保义仓。可以行清野之法以困敌。所谓一举而三善备者也。
一曰酌远粜之禁。本地产谷。有足支数年者。以远方籴运过多。遂致产谷之地。顿成饿殍。然禁远粜。则一方粟死。一方金死。交困之道也。当于收成时。出示谕民。凡收谷者。自计两年口食以外。每谷十石。粜五石支用。存五石备荒。又为酌视时价贵贱。以为启闭。如仅满地方常价。听其搬粜。过常价三分之一外。则不得粜远。违者籍谷入官。分给义仓。至新谷收成已完。则旧谷任粜矣。
一曰严游民之禁。百姓不谋生业者。宜置常罚里。时简举之。游手好闲之人。如米中蠹虫。饥馑之时。死亡尤甚。多至为盗j。令乡耆贼者。若督令务生。则自可生财。有养身之具矣。然欲耆里简举而不实心行乡约保甲之法未易办也。
一曰制谷赎罪。凡有罪犯情理可原者。一照买谷备赈银数输谷。不令输银。其谷分寄各坊义仓。值事者具领状交官。俟赈粜时。如数取出。以施最穷苦无告之人。或米或粥。视米多少可也。义仓虽以周贫。然须有籴米本钱。则鳏寡孤独。一文不办者。尽饿死矣。但施米仍当责成各坊值事。每早粜米。饭后施米。仍效义仓领签例。令各来报名。每人写一票给之为据。但不须交钱耳。事归一人。则坊人姓名已熟。虚实尽知。自不至于混领。若以事归官府。另签胥吏行之。为弊不可胜言。
一曰豫籴。凡地方遇有水旱。便当实稽境内人丁。核境内谷粟。扣筭缺少若干。则多方筹划。遗富商豫往谷多处买之。有水旱。则必有饥荒。若临饥方议他籴。便难措手。且米价亦必踊贵也。
一曰教别种。地方遇有水旱。种植必不得时。即须先察地利。如水多害禾。则急以不忌水者种之。旱久害禾。则急以不畏旱者种之。失彼得此。尚可支持其半。大抵以先时急备为胜着也。
当事之策
一曰留请上供之米。地方大饥。或有本地应解粮米。及他处经过米船。不妨权留赈济。然后申报。秋熟即行籴偿。在朝廷不过缓数月之粮。在百姓即活数十万人之命。虽以专制贾罪。又何伤哉。
一曰借库银转籴。地方大饥。欲他买又苦无银。 不妨那借库中钱粮籴赈。从容设处以偿。择诚实能干百姓任其事。或仍劝富民自贩。开以薄利。使之乐趋。
一曰权折纳之宜。时当凶灾。择荒熟相应处。以荒处折纳之价。于熟处和籴。则荒处不至太贵。熟处不至太贱。两利之道也。○凡为守令权不自主者。则申请上司行之。他准此。
一曰捐俸劝赈。地方大饥。有司当以至诚开谕。劝富民赈济。或减价出粜。或竟行施予。然本官须先捐俸倡义。庶几不令而行。
一曰重赈谷之劝。饥馑时。有能大出粟以赈者。或闻于朝廷。加以官号。或请于上司。给以冠带扁额。以示酬劝。
一曰兴作利民之务。地方大饥。穷民多无生业。此时或修桥路。或浚水利。种种必不得已之务。当为修理。穷民借力作以资生。而我又因以兴利。一举两得之道也。
一曰劝富室兴士木举庶礼。地方大饥。宜劝富室营造土木。及一切当行之礼。使贫民得以资生。损富而富实未损。益贫而贫不虚益。劝谕时。当以三利歆动之。一则成吾欲为之事。一则借此赈贫。有大阴德。一则贫民乐业。不至为盗。富室所益更多矣。
一曰均籴。米价既贵。富者得以多籴。则贫者益少。每日市籴。当依每家之丁口为准。人口少者。不得多籴。则米谷均矣。
一曰严闭籴之法。富民拥有多粟。除本家口食外。余至百石以上。闭籴专利者。许人告发。官府尽籍谷赈贫。告虚者反坐。其闭籴者鲜矣。○温伯芳曰。吾邑荒少。而谷常踊贵。弊不在富户。而在铺户。铺户闭粜而后价忽高。铺户得高价。富户之价愈高。总之宁民家无杵臼。皆籴于市。铺户遂操其重。昔叶令公名向荣金华人处之极善。每早巡行各街。米户不出粜者。杖数十。于是铺户欲高其价不得。而富户知市价如常。各竞出粜矣。公稔知此时非有水旱兵凶之灾。客岁之入如常。何以来岁之供不足。不过雨旸偶愆。何至旧谷顿尽。至于闭市乎。○按此须实知境内谷多乃可行。不可执为定法。
一曰重强籴之刑。时方大饥。民易生乱。若纵其强籴。则有谷者愈不肯粜。四方客粟。闻风不来。立饿死矣。且强籴不禁。势必抢夺。抢夺势必掳杀。当着为令曰。有不依时价强籴一升者。即行枭首。其强籴者鲜矣。○或谓闭籴自百石以上。强籴自一升以上。闭籴者止于籍谷。而强籴者遂至杀身。轻重不太悬乎。曰闭籴之人虽不仁。犹不过专自有之利。强籴则是妄取他人。罪自不同。闭籴者少。强籴者多乎。○彭躬庵曰。此法须不动声色。使百姓晓然知杀一人乃可以生众人。始不激变。
一曰不降米谷之价。米方大贵。有司乐于市恩降减米价。以博小民一时欢心。不知米价减。则富户不乐粜。而四方客米亦不来矣。O。动惟当听民间自消自长。粟贵金贱。人争趋金。米价不降自减也。○增米价而米贱者。其法可行乎。曰此非一定可行之法也。万一我增O或谓古人有遇饥米价。而客米一时不来。彼贫民能当许久重价乎。大抵地方富饶。所欠止在于食。则不妨增价以招客粟。若地多贫民。此法恐不可行。止一不降米价。尚为稳着。
一曰核户口。时当饥荒。须先详核户口若干。扣筭赈粜之谷若干。赈济之谷若干。每丁应得若干。先有定局。则无不均之患。而设处之方可早谋矣。
一曰无失期。不论赈粜赈施。俱当先期四处张示。的于某时起行。不可迟失期。有辜人心。且虚劳小民奔走。一曰定乡城分给之法。凡赈粜赈施。每日一给则太烦。而小民易荒生业。至乡落尤难行矣。当先定为令曰。凡城市每给五日。乡落三十里内者。每给十日。三十里外者。每给半月。或谓乡落路远。当每给两月。曰每给两月。为数太多。小民不知远计。多谷在手。便不撙节。甚至以易酒肉者有之。到瓮尽杯干时。不束手待毙。又邪思生乱矣。○或谓贫民无赀。必待每曰生理。方可得籴。此条只可行于赈施。不可行于赈粜。当酌其无弊可也。
一曰多置给米之地。给米须多设处所。泒定某关某处给。某关某处给。则不至捱挤失序。
一曰编户丁牌。领米最易争挤。多至混数。若仿义仓领签。又人多难行。当照户编牌。如考试例。循次领给。则诸弊俱无矣。其牌每户止写丁首一人。
一曰慎择给米之人。主管给米。最要得人。须平日实访其人公平廉能者。方可属事。每处择一善耆主之。又听其各择一二人为副。必不可令衙役与事也。
一曰不时巡访。任纵得人。未必一一皆当。有司于给米时。当不时出访。或东或西。或详或。或随手取米以验美恶。或随唤领米人验减与否。至于出访。或轻车。或缓步。不可盛列驺从。使人得为备
一曰别赏罚。不时巡访。则任事者之贤否见。而赏罚可行矣。有公平廉能者。则重赏之。或优以冠带。或旌以财帛。随其功之大小可也。有奸贪私者则重罚之。或加刑。或罚谷。随其罪之轻重可也。至于无他罪犯。止是才力不济。不能处分条理者。则无赏无罚。下次不复签用而已。
一曰暂省衙门役期。时方大饥。衙役工食。多不足赡。此时当减其半役。使之营生。如旧例一月供役十日。今止取五日。
一曰清狱。饥馑时。平民已难治生。狱囚死者八九矣。清狱宜分三等。轻者竟释之。次者限亲邻保结。俟谷熟时再拘。大罪重犯。囚而少赈之。
一曰禁讼。大荒之时。治生不暇。况治讼乎。凡除人命贼情抢掳外。一切财产婚姻等讼。不准告。已告者。停不行。
一曰弛税禁。山泽市货等利。法有禁者。此时宜暂弛税弛禁。广其营生之路。至谷熟时复旧。
一曰修街道。街道污秽。易生疾病。荒疫相因。尤不可不慎。故当修洁街道。以防其渐。
一曰收弃子。饥民有弃置子女道路者。许人收养。凡收养者。具呈至官。云某年某月某曰于某处收得子女几人。归家抚养。官为用印给之。太平长大。一听收主照管。本生父母不得争执。其收主愿赎者听。或能收养自几人以上者。官府为立赏格劝之。
一曰赎重罪。重罪无赎之理。然能多出谷救荒。则虽枉法以生一人。而实救数千百人之死。亦权道也。○重罪如泛常人命事。则许赎。若杀真贼。及人伦大变之犯。则不可赎。更旧冬以前人命可赎。本年所犯。则不可赎。恐富人乘机报复故也。
一曰收买民间草薪衣服器用。饥荒之时。贫民多卖衣服器用以给食。而富民乘人之急。甚至损价十之九者。此时官府。宜那移钱粮。设人收买。使贫民不至大亏。则谋生之路宽矣。秋冬间仍行发卖。便可补码。至于草薪之类。亦当于此时收买。俟寒雨卖之。仍可得利。此古人已行之效。
一曰多置空所以处流民而严其法。大荒之时。有他郡流民走徙就食者。若处之不得其道。则流民立死。且或生乱。有司当择寺观公廨。一切空所。分别安插。每处设一人管其事。立法以绳之。诸如卧所有定。出入有时。领米有。若乱法者。初犯三日不给粮。再犯逐出境外。其有休养壮健者。则令执工役之事。或雇募民间。便不许坐食矣。
事后之策
一曰施粥。饥荒已极。不能赈米。当设法施粥。施粥须因里设厂。若劳其远行。恐半途仆毙。又须立人监理。令饥民至者。随其先后。来一人则坐一人。后至者坐先至之下。已坐者不许再起。一行坐尽。又坐一行。以面相对。以背相倚。空其中路。可令担粥人行走。坐至正午。击梆一通。高唱给第一次食。令人次序轮散。有快餐先毕者。不得混与。一次散讫。然后击梆二通。高唱给第二次食。如前法。共三次即止。久饥之人。肠骨枯细。骤饱即死。惟饥民中称有父母妻子卧病在家者。量行给与携归。处分已讫。方令散去。散去之法。令后至坐外者先行。挨次出厂。庶不拥挤践踏。又多人聚。易于秽染生病。须多置苍朮醋碗。熏烧以逐瘟气。又不时察验。严禁管粥者米。将生水搀稀。食者暴死。其碗箸各令饥民自备。○按米多亦不得施饭。久饥食饭。有立死者
一曰施药。赈粥或不能多。服药亦可免死。当多合救饥丸。以周给之。亦不得已之极思也。诸经验奇方另载。
一曰葬殍。饿殍载涂。秽戾之气。易生疾病。当随时收葬。或为大坑丛埋。亦补救之一端也。
禧按古称救荒无奇策。要凡天下之策未有奇者。因时制事。世人不能行。而独行之。则谓之奇耳。是编多辑古人成法。间以意损益之。然一人耳目有尽。心思有所不及。又或自拟良法行之不能无弊者。增美去恶。以成万世万民之利。是在后之君子矣。
救荒事宜十条
张伯行
赈济
极贫赈济。或散米。或粥。无容赘矣。然赈法须公。今查饥民。止委乡保地方。此辈多奸猾作弊之人。或借名造册。或敛钱始得入册。而真饥者反不得入。此查饥之弊。不可不知也。宜令乡地既报之后。于绅衿中择其品望公正者。加以隆礼。使之查核。必令得实。然后有济。然饥民又不可一概定也。或有此月饥。而下月可以存活者。则去之。或有此月犹可存活。而下月饥馁。则增之。务使人人得生。不至饥死而后已。现今养济之令。自今年十月养至明年七月。共十个月为止。此十个月之中。若限定数目。分定月分。所养之人反少。若不限定数目。惟以每月之饥不饥为凭。则十二月正月不妨多养。至五六七月可以少养。则所活者实多。林希元荒政丛言。陈三难二便。而终之以戒拘文者。此也。
赈粜
次贫赈粜。即今之各州县。减价平粜者是也。然其中亦有当审慎者。须是查明真系次贫之民。方许籴减价之米。若无论贫富。人人得籴。富者或得贱买而贵卖。而贫人之受惠者少矣。宜照赈济之法。每家若干口。每月需米若干斗。每月止许籴减价之米若干。富民不许概籴。而次贫之民亦不许多籴。如是则沾惠得均。庶免诈冒假托之弊矣。
赈贷
稍贫之民宜赈贷。即今各州县之借用仓谷是也。而亦有当酌者。每见绅衿大户。及豪强有力之徒。平日结交官吏。官吏等或喜其附[己](已)。或力不能制。一遇借谷之时。巧为夤缘。有借三五石者。有借至三五十石者。且有借至三五百石者。展转粜卖。止图一己之利。罔恤百姓之苦。多一继富之谷。即少一周急之谷。此稍贫之民。不可不力为查核也。宜令计口受谷。每户若干口。每曰需谷若干斗。每月亦止许照数领借。不许多支。亦给印票。执票赴领。仍劝谕蓄积之家。许行出利借贷与人。候丰熟之日。令其偿还。如有奸猾之人。不肯偿还者。州县官为理索追比。不令逋欠。则人之借贷者多穷乏之。活者必众矣。
担粥法
极贫之人宜赈粥。然赈粥惟官长行之。而绅衿富户。鲜有行之者。非尽无恻隐之心也。有所畏而势不能为耳。施粥之名一出。人来必众。此人得食。而彼人不得。则彼人怨。今日得食。而明日不得。则明日怨。本月得食。而下月不得。则下月怨。恩未结而怨已随之。所以虽有其心。而不敢见之施行也。然则随力赈粥。使人感恩而不怨者。岂无道乎。今设为担粥之法。富家有力愿施粥者。每遇风雪寒冷难以求食之日。粥一担。令人肩挑粥担。随处给食。食毕则已。明日再。陆续挑给。担粥者众。则全活者多。且无敛怨争挤之患矣。又风雪之日。饥民不能出门户。每人量给粥一顿。俟天气和暖。方能出门营求。此在富者所费有限。而贫者续命已多。若给食至于数十户者。地方官亦即申报。酌行奖励。
劝捐
一立奖励之法。地方虽有富户。未必人人好义乐施。必得上人奖励劝勉。则有所慕而为善益力。宜谕富户。各量力捐施。有捐之极多者。为一等尚义之民。抚台给匾旌奖。有司宜加隆重。次者为二等尚义之民。知府给匾旌奖。再次为三等尚义之民。州务给匾旌奖。若有破格多捐。为人所不能为者。则申详抚院。具题旌奖。
安流民一流民当互相养济也。每十人为一排。或多一二人。或少一二人。亦可立一排头。来者即令着落排头。如来者多。再分排头。令聚一处。昼则各出分路求食。夜仍聚会一处。或庵观寺院。令排头代为料理。而以僧人董之事故。有此着落。如佃户之依里主。行旅之依店主。恐流来人多。或有死亡拐带盗窃争。自帖然得安。至于男女。尤当分别。寺院有男僧者。令其收养流来之男人无妻女者。庵观之有女尼者。令其收养流来之女人无男夫者。如一家有男女数口者。不得分别拆离。或于寺观。或于各乡村处所。查设空闲房屋以处之。以耆老乡约主其事。然流民又宜各州县均为安插也。使此处安插。彼处或不安插。则此处之聚积必多。必有不能周全之虞。惟各处均为安插。则养济自易。而人亦无拥挤之患矣。
稽察
人之饥饿而死者。必数日不得食而后死。断无一二日不得食。即饿死之理。宜令流民头。或僧人稽察。有一二日不得食者。即为禀官。给粥一顿。使能行走。再令出门求食。若居民。则令耆老公正者。会同乡地。不时稽察一二日不得食者。即令报所在官长。令给粥一顿。至风雪之日。寒冷不能出门求食者。尤宜稽察。报明官长。或量给米升合。或量给钱数十文。或用担粥法。以食之。但要每日留心。如有冻饿而死者。即报明官长。捐棺木以埋之。如先不禀明几日不得食。而即禀报饿死者。严加治罪。如地方官冻饿死人不行申报者。以匿灾论。如有隆冬真正无衣者。令耆老会同乡地查明。报所在空长。捐给棉衣。流民亦如之。或耆老确查明白。禀所在官长。设法捐给。或劝谕绅衿富户。酌量多少捐给。如此则所费者少。而所活者多矣。
收养
一鬻卖子女者。原非得已。举家饥饿。束手就毙。不如割爱以苏旦夕之命也。且买者必有粮之家。卖者必得食矣。今凡卖子女者。责今地方官捐俸。代为回赎。此虽轸念贫民。曲为完聚之法。但富室有力之家。不肯再买。而灾黎穷困之极。必有遗弃道路。而冻饿以死者。今宜令如有穷苦零丁。不能自存者。许令亲戚里养之。或所至之处有愿收留者。任其收留。役使与雇卖人同。而人j收养。如无亲戚者。多不肯收养者。诚恐岁歉代为收养。至年丰伊又将竟回本家。不为使令。故不肯收养耳。今宜官给之券。听其自定限期。以若干为满。其有遗弃孤儿。人家收养长大者。即拜所养为父母。丰年不得归还本家。着为定例。父母生之而不能养。此能养之。即亦父母矣。则人之收养者自多。而孤儿庶免冻饿而死。此两全之道也。
掩埋
一骸骨不可不急为掩埋也。昔文王泽及枯骨。况现经饥饿而死者乎。每见有抛弃骸骨。日色暴露。甚为可惨。宜严饬城关各乡约地人等。凡街市道路田间。有抛弃骸骨。俱令掩埋。以顺生气。灾祲之后。每多疫疾。皆因饥死人多。疠气熏蒸所致也。一经掩埋。不惟死者得安。而生者亦免灾沴之祲矣。
禁戏
周礼以十二荒政聚万民。九曰蕃乐。注曰。闭止乐奏也。饥馑洊臻之时。流离满道。何必乐此乎。是以严加禁止。人方愁苦衣食之不暇。我乃演戏以取乐。无论向隅者所不愿闻。恐天地神明。亦必不佑矣。何如省其费以济民之为得乎。自禁之后。如有搭台及燕宾仍前演戏者。每日罚谷十石。计日增加。立比入仓。赈济饥民。既可化无用为有用。亦可变游惰为劝慎矣。
赈纪十五条
方观承
核户之法。始于宋苏次参。家各书其大小口数应请米若干于门。而余童则第上中下为三等。李珏为四等。林希元为六等。法犹未尽也。今窃谓民当六七月。灾象已形。宜及早以安之。于是颁规条。格式分员履勘。概限八月初旬等差厘举。急请普赈。夫既众着于得食之有期。而加赈又相继也。斯有所系恋而无去志。其法圭撮必谨。主于无滥。不夺饥者之食。以实不饥之腹。自无所遗。故义以裁制之。而仁术不虚耳。是年有刁民屡赴都院告赈。勾验红册。悉注去留增减之故咨覆。民卒无言。惟其立于可信之地。以有此依据也。虽然。力行保甲。尤为先务。阳明先生之抚豫也。下令家置小牌。丁若干口。习某技业。有无残疾及田粮等项。编排的实。为牧令者。于一州一县中。如指诸掌。一遇灾赈。按籍处分。百不失一。朱子分都支给之法。胥由是也。然则临期核户。又其后焉者矣。
右核户
查赈先在勘准地亩。灾分轻重。轻重一错。后来核办户口。剧难调剂。然九十分重灾易勘。而七八分与六分递轻之等。所辨已微。至六分与五分。赈否攸关。尤当审慎。大旨与其畸轻毋宁畸重。重则可于核户时伸缩之。轻则无挽补法矣。今岁成灾州县。九十分者居多。所报六七分灾者。似亦拘于成例。若报灾不可少二层焉者。其实收成。未必果有三分四分也。幸蒙 天恩优厚。凡六七八分灾村。比较常年九十分灾民。得食还多。否则其时六分之极贫。七八分之次贫。止食一赈。民其不支矣。此事责成。全在地方官。其勘报轻重之间。不惟核赈以此为根据。即钱粮之蠲缓分数亦因之。诚为办赈第一要义也。至于委员不过临时一过。取其白地而十分九分之。视其苗之长短密。而七八分之。五六分之。岂知十日半月之后之一槁而同归于尽也。反是者。则前无雨而后忽有雨。此有雨而彼仍无雨。局已大变。而泥于委员报文之已上。不为更正。则错到底矣。故及灾册未经达部以前。地方官不妨具结申请。即使驳查覆勘。而其言果验。自当俯从。慎勿护前反贻后咎也。
右勘灾
诫委员。必曰无滥无遗。然才说无滥。弊已在遗。才说无遗。弊又在滥。故不得已而曰宁滥无遗。至于本处胥役。惟委员随一二名以供缮写使令。不许干预核户之事。如此则户口无从弊混。民沾实惠。而官亦鲜后患矣。再此时即应飞檄各州县。督令该管乡地。先按村按户按口。开造草册。无许遗漏。届期移送委员。察其应赈者。填入格册。其不应赈与外出之户。俱就草册内注明。以草册为赈册之根。又以本有之门牌为草册之根。
右造册
田禾灾而赈行。赈所以救农也。农民终岁劝苦。力出于己。赋效于公。凡夫国家府库仓廪之积。皆农力之所入也。出其所入于丰年者而以赈其凶灾。 德意无穷而恩施有自。有不同于幸邀者矣。司赈者先视田亩被灾轻重。复审其居处器用牛具之有无存弃。以别极贫次贫。其不因灾而贫者则非农也。佣工之农。耰锄辍而饥饿随之。极贫者为多。此与佣食于主家者有别也。孟子曰。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农民之待赈为切。而急赈加赈之泽为甚厚也。不因灾而贫者亦赈。误以赈为博施之举也。不必皆贫而衰老者亦赈。误以赈为养老之典也。乞丐得饱于凶年。将无启其乐祸之心乎。佣人安坐而得食。将无堕其四体之劝乎。夫农饥则四民皆饥。谷贵则百物皆贵。推广 恩泽而及之耳。非赈政之本意也。观于给贫生。则用存公余。给旗庄。则用井田官谷。知灾赈之大发正帑。首重救农。其余乏食之民。不过为区别斯可矣。未可与农民并论也。
右农
水旱间作。而饥口待食于官。尝至数十百万之众。孰应给。孰应减。按例依期。汤年一溉。为枯渴之所必争。恶其争不以道。而法随之。亦不得巳之为也。盖当此之际。亲履穷檐。悲闵衔恤。父母之心也。镇以高严。惩其顽抗。师帅之职也。外肃中慈。所向皆办。傥惟煦煦姑息。堕威启玩。其争转多。是陷之罪矣。又尝见急民之灾。虽有多官而民所壹意谨奉者惟牧令也。救其死亡。全其室家。当扼之施。主恩为大。次则牧令宜有其美。让之不可夺之。使百姓知感。而疾痛相依。有言共信。则争无由起。并受其福矣。此又为大吏者所宜知也。
右严法
村民当领赈时。急于得饱。非立法大为之防。则诸患生焉。道里不均。有往返之劳。场宇不宽。有拥挤之虑。时曰不定。有守候之苦。称较有低昂。桶概有盈缩。荐少而米虞蒸湿。校贯差而钱或短少。外出户口之遗漏重冒者。保邻亲属之扶同捏饰者。皆为患所宜防。议行条规十则。期于弊除而利可溥。惟当局者先期筹划。身之所不至而心至之。心之所不至而法已至之。庶几弊无萌生。泽可下究耳。
右防弊
加赈之月。丁口有病故者。例应按数裁减。所以稽实也。然念死者敛埋需费。况在凶年。虽积一口累月之粮。犹不足以偿。奈何减之。亦有隐匿不报者。乡地从而挤分之。是徒夺其半口之食而于公无益也。用是明着为令。凡赈户死口。不核减。悉依户口原数报销可也。
右死
散赈定例。州县本城设厂。四乡各于适中处所设厂。俾一日可以往返。倘一乡一厂。相距仍远。天寒日短。领赈男妇。栖托无地。地方官宜勿拘成例。勿惜小费。更多设一二厂以便贫民。如景州设有七厂。乃为因地制宜之道。今核各属所报赈厂。有已筹度得宜者。有地面不皆适中者。并有祇设一二厂者。冬月大赈在迩。亟饬办。未足数者。速即补设。已分设者。再加详度。村庄有远在三十里外者。即添设一。露宿单行。不但累民。复恐滋事。监赈官K二处。务使妇女老弱。辰出晚归。毋致寒天竭务须前夕就厂住宿。及早开放。不得任情自便。致累守候。仍将设厂处所。各距村庄远近里数。列册报道查核。
右增厂
八月普赈之后。按成灾分数。以定加赈月分。次贫视极贫递减。常例也。即不拘常例。亦无分极次。一再加赈而止。今岁以九十两月。茕独老疾之不自存也。按日以给。是名续赈。更有急不能待者。则立给钱米以救之。是名摘赈。其不成灾之区。有蠲无赈。以其毗连灾村。亦波及之。是名抽赈。城关亦然。又念次贫者。更数月后即无异极贫。概从优厚。赈已告竣。逆虑其去麦秋尚远。取二三四五月。有加无已。统名之曰展赈。自古及今。得未尝有。故灾地袤延。曾无一人转沟壑者。今续赈已成例案。告灾之地。皆仿而行之。茕独老疾之养。尤加意于荒年。此圣人之政。虽百世不易可也。
右展赈
案乾隆元年。例载流民一口。日给银六分。五年改定制钱二十文。小口半之。是年八月。准台臣奏。仍照元年例行。夫国家施布恩泽。以恤民瘼。更在明立限制。以定民志。若流移所至。较本籍所得。食赢数倍。于是不成灾之地。亦皆伪为携负。相率而路。风声所树。何异悬赏格以为招哉。嗣于十月停止是令。转徒顿息。今奉 旨令督抚随宜安插。不必拘定资送。遏其冀幸之路。是即所以还定安集之也。宋元佑中。监司搜长安。得二人。曰流民毕伸游阅。实皆逐利者。明周祭酒洪谟。着流民说。听近附籍。编甲里。安生理。民便之。然则推广 圣人德意。惟奉行者。与时咸宜焉斯可耳。
右止流民
昨京师两次人来。皆云途中并未见有北去流民。又云京中流民。却不为少。竟未知由何路潜往。细思此事。与其沿途禁制难周。不若本地稽查易办。州县官总以丰年亦有外出之说。存据胸中。未一经心。即以为必难查禁。今惟立法责成。断然行之。以定民志。庶为约而可守。拟于各州县每一村庄。选乡地可用者一二人。明示赏罚。责令宣布条约。稽查劝谕。其村庄内。如果冬春无全户外出之人。加以奖赏。倘有游手无赖之徒。诱惑乡愚成出走。势难阻止者。即访明去路报官。查明为首号召之人。重处枷示。扶同不报。一例究治。或其人实因漏赈而出。禀明地方官。立即补给。毋许回护。致有向隅。即以冬春有无外出之户口。定各牧令考成之优劣。再于此次查赈熟谙之佐贰教职内。选其老成才干者数员。分定州县指授明悉。派令前往。同地方官商酌。携带查户原册。历村庄。环察看。既以劝谕安业。又以体验民情。领赈之后。有无妄出。回籍之民。有无漏赈。凡村庄道路各情形。俱令随时禀报。有关外出户口事宜者。即会同地方官禀闻办理。余无干预。但使十月以内。人情安帖。则向后严寒。虽至愚顽。谅不别生希冀。冒昧远走矣。
右劝安业
因灾出粜。仍限以粜三成例者。为留米备赈也。其时米少价昂。不得不借此少平市价。以系民心。究之能籴者。尚非极贫。极贫者无钱可籴。故亦不须多粜也。其轻灾僻邑。及歉后米少价昂。行之为有实益。然祇在城设厂。村民既难往返于数十里之外。而老弱妇女。常有持钱终日。空守至暮者。故必四乡分厂择适中之地。使四面相距十余里。村庄环而相赴。又分村分日。先期出示。明白传谕。庶可及而无余弊。
右粜米
此时督劝乡农。广种宿麦。其有关于来春生计者不小。因灾贷种。上 宸衷。屡烦宪檄。州县办此。必须稽查详密。使所借确皆种有麦地亦据以转请。殊不知直隶O。则民沾实惠。而官亦免贻后累。乃愚民贪借。几无剩亩。州县地土。非尽宜麦。民间亦不常餐。非豫东两省可比。即豫东田亩。种麦者。亦不过十居六七。直隶尚不及半。是以行令查明有地百亩者。许借种三十亩。以为限制。过此即知为冒借非实也。讵州县又执定三十亩之说。凡借者。皆按地给以十分之三。又属错误。前本道示内。有查明地亩是否宜麦。或数亩或数十亩之语。之析甚明。初非不问宜麦与否。概照十之三出借也。如无宜麦之地。则一亩亦不应借。如数十亩实皆宜麦。即不妨按亩全借。惟至百亩以上。则以十之三为之限制耳。倘不核实办理。先即拘定成数。转恐虚冒不少。再民间有留麦地。麦后不种秋禾。大概皆力能办种之人。其于秋禾旱后。趁种荞麦小豆。希冀薄收者。目今尚未登场。此与留麦地相较。其为无力可知。是力能早种者。无藉于借。晚种者。未必皆蓄有种。并应借助。此又州县当加体察。随宜酌办者也。又若避出借之繁难。虑将来之赔累。惟从己便。罔恤民艰。计较多而实心少。则隐微之间。更有愧于父母斯民之责矣。此番核造户口。委员专办。正为州县借种等事。有关本计。俾得亲历村庄。专心察勘。若仍潦草塞责。应借者不借。有误贫民种植。而冒借者无麦。宁不转滋日后追呼。至于胥役串合冒领之弊。尤当立法察禁。以劝课之劝惰。定居官之优劣。已奉督宪再三申谕矣。
右借种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人未有饥而不寒者也。百谷聿既不登。则来年麰麦。急有厚望。然无牛何以。无草何以牧。无柴薪何以爨。无屋何以栖止。厥惟富有力者噢咻之。赈所不继者。兴工以代之。刁民之强项者。从而禁制之。古人言救荒无奇策。果能周知利病。参用刚柔。折中于道。人视之平平无奇。斯奇之至矣。
右推广惠政
是岁被灾州县。三十有七。皆在畿南。既各按其灾之轻重。就地赈恤之矣。复恐轻去其乡者之转而流亡。且窜入都市也。更于近京州县。多为邀食之所。西自良乡。而固安。而永清。而武清转安。东至于通州。其中若霸州若文安。又在固永迤南。皆流民北来必经之路。所在设厂赈。俾安食以度三冬。无有越志。到次年二月。畿南普雨。归及春耕。依然庆乐土焉。夫办员固视其才之何若。又当察其性情之宽严而器使之。使宽厚者当重灾。则虽滥而不至伤惠。刻核者当轻灾。则虽遗而不至屯膏。反是则交失之矣。
右用人
荒政辑要附论六条
汪志伊
按周礼荒政十二。其中如散财。薄征。缓刑。弛力。实为备荒诸政之祖。自两汉而降。言荒政者。史不绝书矣。然古今异宜。南北殊尚。有如汲长孺之发粟。施之后世则为擅。而谒者之令。有所不行。范希文之增价。行之薄俗则为舛。而求粜之民。必且生谤。他如伐蛟之说。于宣歙之地为宜。与河朔之民言之。弗信也。捕蝗诸具。为兖豫梁宋之地所必备。执闽广吴越之民谋之。必笑且走矣。然则执一者不化。而泥古者鲜通。岂惟荒政然哉。观朱子社仓诸记。及各规约法。可谓备矣。然变通亦在其人。随其时地之宜而用之。未可执一也。按黄震通判广德军时。社仓大弊。众以始自文公。不敢他议。震曰。法出于圣人。犹有通变。安有先儒为法。遂不得救其弊哉。即别买田六百贷。贷不取息。此可谓善于法朱子者矣。O亩。以其租代社仓息。非凶年不得
宋范文正公仲淹知杭州。二浙阻饥。谷价方踊。每斗一百二十文。公增至一百八十文。众不知所为。仍多出榜文。具述杭饥。及米价所增之数。于是商贾争先。惟恐其后。米既辐辏。价亦随减。按范公仁智兼全。行之固极其善。后世法令。不可造次。须要揆时度势。假如杭州米贵。增价之榜文。必须预先差人于产米地方张挂。约其已到之后。我处方增其价。不然彼处米商未知。而我先增其价。贫民何堪久食贵米。但增价告示。切不可令一人知之。恐俱待增价而后卖。则民愈苦矣。
宋范忠宣公纯仁。在襄城时。久旱不雨。公度来岁必阙食。遂尽籍境内客舟。召其主而谕之曰。民将无食。尔等商贩。唯以五谷贮于佛寺中。候缺食时。吾为汝主粜。众贾从命。运贩不停。以至春首。所蓄无虑十数万。诸县饥。独境内之民不知也。又宋绍兴五年。行至斗米千钱。时留守参政孟庾。户部尚书章谊。不抑价。惟大出陈廪。每升止粜二十五文。仅得时价四之一耳。民赖以济。二事相类。皆可行之。米价太贵。民虽卖妻鬻女。总救不得数旬之苦。何也。米贵则人贱。所得无几耳。二公大出陈廪。减价救民。秋成仍可贱籴。非仁智两全之道欤。故虑米贵者出天庾而贱粜。一也。借国帑以兴贩。二也。王侯贵戚大小臣工军民人等。有米照时价出粜。视其多寡。递加恩奖。三也。责重有司。广贷牛种。课民春耕。因其劝惰。定以黜陟。四也。朝廷重农抑末。优恤穷甿。五也。
乾隆丁未夏。山西大同郡旱饥。郡中多关中直隶陕西来就工作之民。粮腾踊。工不通。民往无食。归无资。辄百十辈之富家横索。至攫饮食财物。而土著之隐民。无所取食者随之。屯蚁聚。城乡被扰。号禀者日数十。总镇沐公派弁兵巡卫。太守文公议逐之。时予知霍州。奉委赴大同谳案。行至雁门关。得悉其状。念大同客民半非土著。大同虽歉。本籍固丰。官为资送。民自乐从。因由急递禀抚军。飞饬地方官招集流民。查明籍贯。分别四路造册。每名站给钱百文。拨役护送。凡过州县亦如之。客民既散。而后专赈本籍。郡遂以宁。此亦因地制宜之一法也。
林希元荒政。首言得人难。审户难。谓审户不清。各弊端从兹而起。故为荒政中最难事。然未有不得人而能清理者也。在院司当牧令是求。在州县宜衿耆是选。务在得人。方能济事。而得人审户之方。吾谓当行保甲之法。何也。保甲不立。烟户不清。则衿耆之贤否无别。何能得人以分任其劳。闾阎之贫富不分。安得审户而悉除其弊。况保甲之法。平日为弭盗而行。则官畏烦难。而民亦嫌其扰累。此时为蠲赈而行。则官甚便宜。而民亦乐于从事。而盗贼奸宄无所容。更不待言矣。是一举而无善不备焉。若逢灾象已成。诚于此卷成规。不畏其难。斟酌而力行之。则其余皆易为力矣。
或曰务安辑。赎鬻子。信赏罚。三事洵善后之政也。而水利农桑仓储节俭风俗数大端。当先事而预为有备之计者。今反置为后图。何也。不知此数大端者。我 国家已讲之素而谋之精矣。特因地方官日久懈生。丁宁于无事之曰。辄视为老生常谈。申明于既荒之后。创巨痛深。言易入而行必果也。虽然亦有说。夫燃眉则急。痛定则忘。人情大抵皆然。而办灾为尤甚。或请蠲缓以纾民力。或加赈以救民穷。地方官辄以为尽力尽心。事堪告竣矣。而不知饥馑余生。疮痍未起。试为之四顾闾阎。居有定所乎。人皆完聚乎。食能果腹乎。田不荒芜乎。业不怠惰乎。一有不然。民情即为之不安。为民父母者。独能晏然不为甫能一饱之民。画长久之计乎。故必虑终如始。一劳永逸。而后荒政全也。更有一法。可乘此而行者。预令饥民能书字者皆得进见。人具一纸。勿书姓名。各将所当兴当革者。及官吏豪猾横行侵刻者。一一开列。散布于地。择其众论佥同者而察之。如果得实。立即施行。尤遇灾求言以通下情之要策也。
勘灾筹济编
杨景仁
谷梁传。一谷不升谓之嗛。二谷不升谓之饥。三谷不升谓之馑。四谷不升谓之荒。五谷不升谓之大祲。古者以五谷不登之多寡。别灾伤之名目。后世灾伤之等。则履亩各有轻重。周官不着省灾之文。然乡师司救巡国。及野司稼巡野。遂师巡稼穑。无不周知其数。是以均人。有丰年中年无年凶札之别。当必几经审察。而后行司徒之荒政也。夫夏灾秋灾。轻重不齐。非亲至田亩。无由定其分数。其勘报轻重之闲。不惟核赈以此为根据。即钱粮蠲缓之等差所由判焉。患辨之不早辨也。康熙三十三年。河南灾。阁臣议遣官往勘。内阁学士汤文正公斌曰。无益也。使者所至。苛扰实甚。州县一闻遣使。辄辍耕以待勘。是再荒也。不如令有司自勘良便。即使者不苛扰。亦多增一供亿之烦。是以 盛世偶一行之。原为慎重灾伤起见。而不可着为例也。大抵勘灾之弊。半由于书吏需索牵混。往往以熟作荒。以荒作熟。以轻为重。以重为轻。預徵納條漕。办理蠲缓舞币图利之地。富者出钱买荒。冀免输纳。贫者无钱注荒。转受比追。而江苏所属州县。办粮有不归版图而名顺庄者。田在甲图。粮在乙图。每遇灾荒。被灾之图。与办粮之图。纷纭轇轕。检核为难。滋弊尤甚。此又在清其源以去其弊者也。夫灾有所隐。害在民生。灾有所饰。亏在国计。司牧者可不躬亲履勘。杜绝弊端。以尽康济之实也哉。
报灾筹济编
杨景仁
地方遇灾不报。则民隐不上闻。膏泽无由下究。以致道殣相望。盗贼伺目。往往酿成事端。而。朝近不知。迨知之而百方绥辑。已无及矣。是讳灾者。 国家之大患也。即经奏报。而稍涉迁延。嗷嗷者待命须臾。辗转间已足残害生灵。亏损元气。此迟延之与讳饰。其害虽有重轻。皆足以殃民而蠹国也。顺治十七年。覆准直省灾伤。先以情形入奏。夏灾限六月终旬。秋灾限七月终旬。仍扣去程途日期。如详报到省在限外。而计算应扣之程途。亦已逾限者。参处。州县官迟报逾限一月以内者。罚俸六月。一月以外者。降一级调用。二月以外者。降二级调用。三月以外革职。抚司道府等官。以州县报到之日起算。逾限一例处分。迨后定例。夏灾仍以六月为限。秋限以九月终旬。诚以报灾逾限。缓不及事。而秋收则恐临时或有变更。故稍宽其期也。十八年覆准州县官不将民生苦情。详报上司。使民无处可诉。革职永不用。若州县官详报。上司不接准题达者。将上司亦革职。康熙七年。题准各旗灾地。远近不一。准宽至八月初十日。逾期不准。十五年议准被灾地方。迟报逾限半月以内者。罚俸六月。一月以内。罚俸一年。一月以外。仍照前例议处。雍正六年议准。一月内造报被灾分数。为时太迫。嗣后勘灾。宽以十日。察覆上司。宽以五日。总以四十五日为限。七年议准。甘省地处极边。河西一带。山高气冷。收成更晚。受灾之田。兼有冰雹风沙虫蚀雪霜之患。于定例外稍加变通。河东巩昌兰州二府。河西宁夏西宁甘州凉州直隶肃州。并口外安西靖逆二属。倘夏秋二禾。于六九两月被灾。仍照定限申报。其有六九月田禾本属青葱。此后忽被灾伤者。准各展限半月。夏灾不出七月中。秋灾不出十月中。即为勘明申报。仍将被灾日期。于题疏内详悉声明。以便察核。十二年议准。州县勘报续被灾伤分数。其续报被霜被风被水之灾较重。距原报情形之日。未过十五日。不准展限。统于正限内查勘请题。十五日以外者。准于正限外展限二十日。如已过正限。均准另起限期勘报。历来报灾之例至后而益加详密如此。恭查乾隆六年 土谕。向来各省报灾。原有定期。若先期题报。便不合例。朕思按期题报者。乃指其本而言。至于水旱情形。为督抚者察其端倪。早为区画。随时密奏。则朕可倍加修省。而人事得以有备。若过拘成例。则未免后时矣。至于督抚报灾。有故为掩饰。不肯奏出实情者。亦有好行其德。希冀取悦地方者。惟公正之大臣。既不肯匿灾以病民。亦不肯违道以干誉。外此不能无过不及之失。朕恫瘝在抱。再四思惟。匿灾者使百姓受流离之苦。其害甚大。违道干誉。虽非正理。以二者较之。究竟此善于彼。宁使国家多费帑金。断不可令闾阎一夫失所。钦此。大哉 皇言。于臣工之过不及。权衡至当。宽干誉之过。正以甚匿灾之罪也。守土者可勿凛诸。稽古荩臣秉钧常以灾祲上陈。奉使辄以饥荒入告。所以动人主。勤天戒。畏民碞之心者。虑至深远。不以非[己](已)专责惧上厌闻而安于简默也。况守土之吏亲民之官乎。
煮赈筹济编
杨景仁
吕东莱论救荒以设糜粥为下。惠仲孺亦谓荒政之弊四。而行粥居第一。良以行粥之举。壮者得歠。而不能及幼孤老病之人。近者获餔。而不能周僻壤深山之境。且萃数千饥馁疲民于一厂中。气蒸而疫疠易染。众聚而奸盗易萌。强者数次重餐。弱者后时空返。即其得食者。仰给一盂。奔驰数里。晨往夕还。冲风冒雪。得毋惫甚。况重以吏胥侵蚀。撩以石灰。杂以糠。嗟尔嗷鸿。活者二三。而死者十六七矣。然此法之弊也。究非法之弊也。乃行法者之弊也。夫苟行之而不善。虽良法皆成弊薮。苟行之而善。虽常法可绝弊端。窃以为灾黎未赈之先待哺不迫。既赈之后续命犹难。惟施粥以调剂其间。则费易办而事易集。又如外之流民。户口难稽。人数无定。非粥曷济乎。此不独富厚耆硕宜行之乡里。即有司亦当行之郡邑。而不可废也。前代糜粥之设。历有良规。国朝偶逢歉岁。轸恤多方。而赈之典。未尝偏废。爰采辑良法。着其利弊。贤司牧及乡里耆硕有志振穷者。知其弊而杜之。散其利而普之。虽谓赈为尽善之仁术可也。
通商筹济编
杨景仁
夺兴。贤Ô谨按歉岁民无籴所。则无所得食而司牧料其必然而危之。及其未然而弭之。则通商以裕食。洵赈济之余事。而平粜之先声也。大抵商之不通也有故。遏籴者。藉口本境之糧。不知米侩益昂其价。而兴贩莫来。抑价者。命意惠艰食之众。不知囤户暗售他方。而贸迁莫至。毋遏籴而籴广。不抑价而价平。而复无暴关以因之。商民有不奔走偕来者乎。查雍正三年。直隶天津等处被水。米价甚昂。行文将军府尹等。将盛京粮米十万石。由海运至天津新仓。有 旨令商民自海运米者。不必禁止。听其运至天津贸易。四年。以山东登青莱连年丰稔。 谕抚臣动帑采买。分贮济南等属米少之州县。再劝谕各商贩运。八年议准。行令盛京将军奉天府尹。转饬守口官弁。如有商民贩运米谷者。听其出口。该管州县。给与商民船票。十年奏准。凡有商贾贩运米谷。至山东直隶粜卖者。米船一到。即便放行。其临清淮扬等关。将梁头米税。自五月至七月。暂行宽免。秋收之后。再行征收。乾隆元年议准。行令督抚。转饬管理关务各官。凡有米船过关。询明各商如果前往被灾各邑粜卖者。免税。给与印票。责令到境之日。呈送该地方官钤印信。以便回空核销。如有免税米船。偷运到省。并未到被灾地方先行粜卖者。将宽免之税。加倍追出。仍照违禁例治罪。十三年 谕以地方偶有偏灾。即将该处关口应征米豆税。加恩宽免。则估舶闻风云集。市直自平。驵侩不得居奇。穷黎均沾实惠。转得权操自上等因。自后每遇灾年。米商应征关税。非免则减。几为常例。湛恩汪濊如此。甚至各关米税之免。将届停止。复行展期。所以鼓舞招徕之者甚至。二十五年。畿辅左近。谷价未能大减。 派侍郎给事中。会同直隶总督。至德州沿河一带察看。务令舟车无阻。恐临河州县因粮艘需备驳运。或藉名多封船车。以致商人輓運滯。
睿虑精详。无微不烛焉。而且 恩施逾格。既屡宽关市之征。复暂弛海运之禁。乾隆元年。 谕近年以来。直隶收成歉薄。民食艰难。从前议开海运。以资接济。续经盛京将军奏称锦州等处。米价加贵。请永禁海运。朕谕以今岁直隶收获平常。俟明岁再加将军等所请行。朕闻秋冬收获之后。各商民携带资本。前赴海城平等处采买杂粮。止因时届隆冬。海风劲烈。舟楫难行。已将所买米粮收贮各店。春融装运。该商民惟恐地方有司。遵照明年停运之议。閉遏難。甚为惶惧。朕思商民此粮购买在先。暂行存贮各店。不应在明年禁止之内。且奉天素称产米之乡。虽因贩运过多。价值视昔加贵。然较之直隶歉收之地。待粟而炊。其情形缓急。实相径庭。着俟明年内地麦熟之后。再将海运禁止。四年。因京师雨泽未降。上年海运弛禁之期已满。奉 旨复宽一年之禁。嗣迭奉 恩纶。凡灾年海禁之弛。行之直隶山东者非一次。为民谋口食者綦详矣。乃外省以及外国产米之区。间亦有权宜海运者。乾隆十二年奏准。福建台湾。虽隔重洋。与漳泉二府同隶一省。商船往来如织。原不在禁例。即如江南崇明县。向有给照赴内地买米载回之例。嗣后如遇台郡稔年。应听漳泉二府商贾。及在台二府民人。自十月至次年二月。于地方官处请照买运。又议准暹罗国产米甚多。如商民愿往买米。造船运回者。给牌以便验放无阻。仍严饬兵役。无得需索扰累。若商民无粮米载回。只载货归者。倍罚船税。以示惩儆。此虽一时权宜之事。而念民食艰难。多方筹划。使商贩往来接济。不惜破格之施。诚非苟而已也。有子民之责者。知歉岁以通商为要图。航海尚弛其禁。而内地之过分畛域者可愧矣。关津并免其征。而城市之借端勒索者可诛矣。无使贾利者转而贾害。庶几利商者即以利民乎。
辑流移筹济篇
杨景仁
谨按流民者饥民也。与其辑之于既流之后。不如抚之于未流之先。然饥馑荐臻。本乡无可觅食。有不得不转徒他方者。琐尾流离。困踣狼狈。不早为之所。弱者阽于危亡。强者转为盗贼。可虑也。前代如汉如隋如唐。移民就食。是民之迁流。转出自在上之意。战国梁惠王曾行之。虽沿周官大司徒移民通财。廪人移民就谷之制。祗一时权宜之计耳。其余因时补救。具有良规。国朝尤为详尽。而資送養之法。或行或不行。则变通而与时宜之。期于实惠及民而已。查康熙三十一年。陕西流民。在襄阳等处地方。得 旨有情愿运送潼关米石者。即给价令其运送。此令流民就佣以济转输。顺便俾之回籍者。四十三年。山东流民流入京城。 命大臣官员设饭厂数十处。分行赈。嗣直隶河间等府百姓。来赴赈厂者甚众。有 旨将东省直隶流民。遣官领送回籍。仍捐给籽粒。俾得耕田亩。雍正元年。 谕直隶山东河南流民。有就食京师者。着五城御史察询口数。量给盘费。送回本籍等因。钦此。遵 旨议定每口每程给银六分。老病不能行走者。加给三分。为脚力费。委官护送。地方官逐程出具收结。转送至原籍。中途患病者。令地方官養醫治。病痊日。再行转送。此资送流民路费之始。九年议准。直隶山东河南穷民。渡河而南。以图就食。令沿河州县。于各渡口详察。有力不能自达者。量给路费。如有依亲佣工易食者听。其乞食者。用载漕米粮照例计口赈给。其欲回本籍者。资给遣回。不愿即归者。于来春耕种之候。仍皆给以资粮。令其回籍。凡资给之费。動用存公項。造册送部。八年。凡外出穷民。有應冬月養者。 谕令动用常平仓谷。大口日给一小升。小口五合。按日动支。乾隆初。议准嗣后送流民路费。每大口日给制钱二十文。小口减半。老病者照例给脚力三分。水程。照大小口应给之数。减半给与船价。奉 旨依议速行。与前此定为每口每程给银六分之例殊。前例以程计。一程约计百里。流民徒步。一日岂能走及一程。若以所过州县为程。相去或六七十里。四五十里。流民过一州县。即给银六分。又不分大口小口。一日所得。不特倍逾于赈给之数。且较民间营趁为生者更裕。愚顽将转以流移为利。不思复业。是故改以日计并分别大小口较为尽善也。七年。 谕各省督抚严饬有司。凡遇江南灾民所到之地。即隨地安頓養。或借寺庙。或棚厂。使有栖止之所。动用该处常平仓谷。计口授粮。据实报销。并训谕约束。不得藉端滋事。至于灾民聚集众多之处。更委道府大员。专行督察。及冬月水消。春初耕种之时。有愿归本乡者。即资送回籍。给以麦种。其不愿回籍者。亦不必强等因。 圣主为流民通盘筹划者。如是之无微不至也。顾资送之例不皆有益。而间或滋弊。无业愚民惰游幸泽。挈家结队。仰给在官。或甫送归籍。仍复重来。未副 朝近安辑之德意。转滋闾阎贪诈之浇风。政体所关。防维宜亟。是以八年 谕河间天津等处。来京就食之民。日益众多。因愚民无知。见京师既设饭厂。又有资送盘费。是以本地虽有赈济。伊等仍轻去其乡而不顾。且有已去而复来者。不但抛荒本业。即京师饭厂。聚人太多。春暖恐染时气。亦属未便。着高斌设法安插。妥协办理。钦此。旋经大学士等。议于通州良乡二处添设饭厂席棚。以赡续至之流民。又经直隶总督饬属固安永清东安武清霸州文安。设粥赈。俾北来流民。随在就食。愿回籍者。资给路费。仍令本籍查明补赈。自此流民不致复聚京师矣。自时厥后。则斟酌出之。而不拘成例。
十三年。 谕向来外省有资送流民之例。用意良厚。然至饥馑洊臻。本处米粮乏绝。而邻封尚可觅食。若必驱还故乡。岂能坐以待毙。势又将转而之他。南北东西。辗转资送。在邻省既不胜其烦劳。而于灾民转益流离失所。朕思灾轻之地。不可令其抛弃失业。自当照例资送回籍。倘遇积歉之年。本处无以餬口。转徒他乡。或倚托亲旧。以济其乏。或佣工种佃。以食其力。且其中有极无倚赖者。國家復有養之例。地方官悯其流离。无分畛域。随宜安插。俟灾氛平复。本地可耕。然后使回故里。亦未始非权宜之道。惟在权其轻重。相其缓急。斟酌办理。不可执一而论。应令地方有司。酌量妥办。不必拘定成例等因。十八年 谕御史奏请敕谕江南邻省督抚。照舊例養流民。春融资送回籍等语。養流民之法。前曾行之。有名无实。转滋多事。且于灾民实无裨益。导之使轻去其乡耳。近日巡抚已经具奏。故未准行。與其養于異方。何如厚加赈恤。使不流移转徒之为愈。今年淮徐等处被水。朕迭次筹济。不惜数百万帑金。以養資送之費計之。何啻百分之一二。岂有爱焉。若以養資送所需。增为本地赈济。岂不更沾实惠乎。夫以灾地专委多员。挨户察赈。尚恐不能一无遗漏。邻省州县。各有应办事务。又何从辨其灾黎。徒滋奸民在本地则乘机溷冒。及资送则聚众强抢。去而复返。日不暇给。而实在被灾流民。或依傍亲属。或佣工餬口。又必逐一稽安插。于伊等生理。益致拘碍。故停止此例等因。二十八年。 谕御史奏资送贫民回籍议覆一折。以此例一开。恐致无业之徒。混冒虚糜。于灾黎无益。是仅推其流弊。而未深究夫有名无实之本原。无识者。将未免仍疑为节省帑项起见。朕因直属两年秋霖过多。加恩蠲赈。不啻再三。即费正供巨万。无所靳惜。又何有于区区资送一节。然已洞悉其一无实济。而犹曲徇陈言。矫情示惠。必不出此也。且流民故乡既无生计。四出佣趁。即揆之古人无常职转移执事之条。未始不可俾之并生育。又何至束缚驰骤。强以势所不能。朕以为与其资送无实济。不如加赈济之期。俾民获实惠为愈也。救荒无奇策。惟以体恤民隐为要。设令被灾至重。甚至有田之户。亦概远徒。则所以筹抚绥。必更有大设施者。又岂恃此资送虚文。所能济其万一哉。将此通谕中外。使明知朕意。钦此。歷觀停止資送養之 諭。可谓深切着明。大抵法积久而生弊。道与时为变通。是以 圣谕一则曰增为本地赈济。再则曰不如加赈济之期。良以辑之于既流之后。不如抚之于未流之先。帑不患其多糜。惠必施于实获。又云设令被灾至重。必更有大设施者。想见神明化裁。包括无数经纶。而不沾沾于一时一事也。至于流民之归。既无庸资送。亦无庸差送焉。嘉庆七年。 谕万凝等。以现在清苑等县。有差人领回本处贫民。辄欲令各州县仿照办理。势不能不佥派差役。纷纷押送。竟与递解人犯无异。是驱之转于沟壑矣。且各州县所差人役。岂能于本处饥民。概行指识。彼此认领。徒滋纷扰。此事断不可行。钦此。此外出趁食之民。当听其自归。不必官差认领也。职司民牧。偶逢灾祲。预料民或流移。先期出示各乡村。谕以即有赈恤。令其静候。毋得远离。一面设粥平粜。以定民志。其有迫不及待。挈家四出者。查户时即为登记。以待闻赈归来。补行赈济。归来贷与牛种。以资生理。其流民所至之境。不分此疆尔界。加意拊循。善为措置。则民虽撄荡析离居之苦。而得劳来还定之方矣。
备杂粮筹济编
杨景仁
王制民无菜色。注谓无食菜之饥色。诚以耕九余三。虽逢水旱。而饔常继。斯菜色不形。然菜不熟曰馑。次于谷不熟曰饥。是其资乎民食。裨益非浅。其在丰年。犹藉以辅谷。况值大祲。或荐饥。粒米如珠。嗷嗷待命。既难谋乎麤粝。复告匮于糟糠。纵在上者赈恤百方。而恩不及周。力难为继。当一饱之无时。愿少缓须臾毋死。非有杂粮。曷充枵腹。而杂粮非可取办于临时也。有备无患。济荒者筹之熟矣。恭读雍正二年 上谕。舍旁田畔。及荒山不可耕耘之处。度量土宜。种植树木。桑柘可以饲蚕。枣栗可以佐食。柏桐可以资用。即榛楛杂木。亦足以供炊爨。其令有司课种植。乾隆七年。 上谕如果园圃虞衡薮牧之藏。以次修举。于民生日用。不无裨益。我国家生齿日繁。凡资生养赡之源。不可不为急讲。钦此。仰见 睿虑周详。虽民间琐务。靡不殚心。课农之余。并及果木。为闾阎佐食用。即以备饥荒。计至深远也。古来循吏究图民事。固期米谷充盈。然亦未尝不加意于菜果之植焉。夫人情一日不食则饥。当此急勿能择。乞命于草根树皮。温凉莫辨其性。蒸莫识其方。得一物而皇然下咽。冀以实饥肠。延残喘。讵知不谙物性。訾昌阳而进豨苓。以虺而代蘼芜。欲丐余生。而或转促其生者多矣。然则上古食草木之实。近世效之。亦足疗饥。特须办其可食者而食之。且须知其可食而早植之。而豫蓄之。明永乐时。周宪王作救荒本草。有图以肖其形。有说以着其用。首言产生之壤。同异之名。次言寒热之性。甘苦之味。淘浸烹煮。蒸洒调和之法。共草木米谷果菜。凡四百十四种。其可食者。为叶为花为实为根为为皮为茎。各有几种。一种而或叶与实皆可食。或根与叶皆可食。或花叶与实皆可食。条分缕晰。汇次成书。嘉靖四年。巡抚毕蒙斋以为有裨荒政。下令重刊。正德间。王西楼盘作野菜谱。因江淮饥民。采摘野菜充食。恐其误食伤生。历览详询。得六十余种。每种图其象而系以诗。采风者诵之。怦然感民生之艰苦焉。此二书皆精于格致。而切于恫瘝者也。惟是救荒本草中。如黄耆桔梗之类。半系药物。则于旧本草。其新增者。如竹节菜出新郑。紫云菜生密县。因周王备藩河南。当时植于圃者。多系中州产。他处未必作饼蒸食者¥尽有之。至如百合石榴柿梨梅杏等物。乃寻常果品。人尽知食之。今择其可磨。登载较详。至野菜谱。如丝屩屩板荞荞之属。世不尽识。今检其村野所恒有。而便于采捋者。载之。以补救荒本草所未备。近世吴氏仪洛辑本草从新。所收救荒之品。较易取求。而前明徐宗伯光启农政全书。所载食草木叶法。与辟谷等方。亦附录焉。屠隆荒政考云。灾伤之处。杂置豆粟薷麦荞蕨粉之类。皆足充饥。今据诸书所志。酌录而汇存之。世有心民瘼。知其可食而早植之而豫蓄之。俾得补五榖之缺。而无伤生之嗟。岂非救荒之一助哉。噫嘻。观于此者。小民艰食之情可以恻然而悲矣。仁人君子所由访沟洫之遗模。讲积贮之成法。竞竞焉防于未荒之前。稽平粜之旧制。循散赈之良规。肫肫焉援于既荒之后。思其艰以图其易。惟兹杂粮藉以辅谷。而不恃为延命之资。固有备无患者之上愿也。
兴工筹济编
杨景仁
荒岁役民。出于不得已。而未始非良法也。浚河筑堤诸务。受其直。救目前之饥荒。藉其劳。救将来之水旱。他如修城垣。葺学校。皆工程之大者。即缮完寺观。似非急务。而用财者无虚糜之费。就佣者无素食之。劳民而便民。非良法乎。查康熙五十二年覆准。令陕西各州县修城。俾穷民得佣工度日。雍正四年。 谕朕轸念东省被水穷民。粒食惟艰。特允山东巡抚之请。于大清河兴疏浚之工。令乏食小民。得力役之资。为餬口之计。今天气和暖。土松润。正当畚锸之时。去秋该抚奏请设厂赈济。今赴工者众。粥厂可以停止。但念此就食小民。其中岂无老弱残疾。不能赴工者。赈既停。麦秋之期尚远。此辈穷无所归之人。或仍致失所。朕心深为悯焉。着山东巡抚。将不能赴工之穷民。察明若干。每口仍给与升合之资。候至秋收后停止。所用银均作正项开销。该抚严饬各州县官。务实心奉行。以副朕养育百姓之至意。钦此。 圣主怜悯饥民。使壮丁就役。而又念及不能赴工之老弱残疾。予以口食。德至渥矣。而工程之修举。在先事豫筹。别其缓急轻重。则遇灾欲办工赈。无难次第举行。乾隆二年 谕。今年春夏之交。直隶山东两省。雨泽愆期。二麦歉收。朕已多方筹划。接济民食。且令直隶总督。有应兴工作。以次举行。俾小民得藉营缮。以餬其口。今思山东百姓。多仗二麦度日。今岁麦收既薄。虽屡降谕旨。蠲赈平粜。仍恐闾阎尚有艰食之虞。着该抚悉心计议。如开渠筑堤修葺城垣等事。酌量举行。使贫民佣工就食。兼赡家口。庶可免于流离失所也。再年岁丰歉。难以悬定。而工程之应修理者。必先有成局。然后可以随时兴举。一省之中。工程之大者。莫如城郭。而地方何处为最要。要地又以何处为最先。应令各省督抚一一确查。分别缓急。豫为估计。造册报部。将来如水旱不齐之时。欲以工代赈。即可按籍而稽。速为办理。不致迟滞。于民生殊有裨益。钦此仰见 圣主子惠困穷。精神贯彻乎事前事后。思患而防。事豫则立也。乾隆八年奏准。直隶河津两郡旱灾。将沧州改筑土城。景州土城。亦于开春修筑残缺。灾民俱得佣自给。十三年。山东修沂河两岸堤工。部议照以工代赈之例。土方工价。准给一半。 上念东省被灾甚重。民情艰窘。非他处可比。将土方工价。按数全给。此又破例之 殊恩也。二十五年。直属有应修河道沟渠等工。將上年截北倉漕米。所存十万石。作为修浚河渠以工代赈之用。二十七年。 敕令步军统领。派员修治德胜门外。至清沙一带石道。其余各门有未平坦处。并令查勘酌辨。奉有多兴土功。亦所以养穷民之 谕。四十七年。豫省青龙冈堵筑漫口。下游居民。经黄水淹浸。民食维艰。另筹开挑引河。改建堤岸。俾江南山东两省附近灾黎。赴工授食。五十七年。直隶被旱。 敕令保定天津河间。以及顺广大等府城垣。乘此兴修。并查明各该州县城工。如有应行急修之处。赶紧勘估。奏明办理。此乾隆年间工赈之大略也。嘉庆元年。 谕本年湖北各属。因汉江涨发。猝被水淹。荆门灾形较重。该处堤工。原系百姓自卫田庐。例应官督民修。第念楚省教匪滋事之处。既被扰累。其未经被贼地方。又复猝遇水灾。殊为可悯。着加恩将此次堤工。官为修理。又 谕救荒之策。莫善于以工代赈。因思附近城河等处。久未挑浚。多有淤滞。以致骤雨不能消涸。着通行查勘。将应行疏浚之处。雇集附近穷民。兴工挑挖。于工赈两有裨益。钦此。 圣恩高厚。以民修之项作官修。体恤百姓者既至。而以工赈为救荒之善策。洵万世不刊之训也。六年。京师右安永定各门被水。将永定河东西两岸决口堵筑。有 旨令官给佣资。俾被水难民。赴工帮同力作。以充口食。十三年。以上年直隶通州等处被淹。凡坐落永定河西岸。并切近大道之宛平良乡等十余州县。有应疏浚牧牛河淤浅。及挑挖大路两旁沟渠等工。动用赈余银两。以工代赈。十五年。甘肃被旱。 俞督臣之请。于来春开冻后。即赶修皋兰固原等处城工。俾贫民得资餬口。此嘉庆以来工赈之大略也。司牧者善为经理。工鸠而民庶有鸠。力食。而农堪代食。沐膏泽而勤苦。不亦康乎。
安富以救贫说筹济编
杨景仁
按保息六条。终于安富。注平其繇役。不专取。则安富固有道焉。昔周武王之民。有粟至百鼓。而戍避重泉。齐桓公之民。成囷者二家。而聘隆式璧。此人主藏富于民之至计。即重农积谷之微权也。顾三代以上。画井授田。富之之权操于上。其时无甚贫之民。亦无甚富之民。井田既废。民间生计。一听民之自为谋。而其所谓富者。半由货殖。不尽出于农田。史记所以有本富末富之辨也。近世生齿日繁。惰游日众。裒多益寡。则本富固可恃。而末富亦可资。乃官吏日从而侵侮之。日削月脧。不久而富者亦贫矣。富者不安。而日流于凋敝。设令饥馑荐臻。库帑不散擅动。常平社仓米谷之发。又复不敷。将何所取资。以活环而待哺之穷黎耶。惟培养富户于平时。而后临事得藉其力。平时轻徭薄赋。加意护持。临时如平粜施粥助赈贷种诸务。皆取给焉。而未可抑勒也。诱掖有方。奖励有法。足谷翁虽甚俭啬。见守土者从容开导。加以优礼。咸以为荣。而踊跃听命矣。雍正二年。 谕社仓之设。原以备荒歉不时之需。朕以为劝谕百姓。听民便自为之。而不当以官法绳之等因。钦此。夫社仓米谷。小民不过斗斛之益。而 圣心体恤如此。深虑有司行之不善。致滋烦扰也。而凡劝分之资乎富民者。安可以官法相绳。涉于派累哉。即令急公爱民。而理谕势禁。强以必从。或不孚以情。而操之太蹙。或不量其力。而索之太奢。窃恐志在救贫。而弊先扰富也。夫周贫者之急。不可以扰富。富者之餘。斯可以救贫。司牧者绎周官保息安富之义。为我 国家培养元气。俾缓急可恃。贫富相维。则几矣。
皇朝经世文编卷四十二
户政十七荒政二
善化贺长龄耦庚辑
救荒贵得人疏康熙十八年
蒋伊
臣惟救荒之法一在奖良吏。吏之于民。休戚利病。刻刻相关者。莫如守令。如其不廉不能。坐视其民之死而不救。一旦盗贼起。民亦疾视其长上而莫肯效命。如其果贤且能。民信之既深。有所劝谕。必能乐助。有所委任。必能尽力。其于民之顽良。必能洞悉。民之肥瘠。必能周知。其于给散之际。必能核出纳之奸。必能杜侵渔之弊。转徙者可望其招徕。抛荒者可望其开垦。故天下无救荒之奇策。而有救荒之良吏。然择良吏必不可拘成格。盖不专其职。则吏无以行其志。不厚其赏。则吏未必尽其心。臣愚以为被灾地方。全恃守令。平日果能清廉洁[己](已)。守绝一尘。赈济之时。又能清查口数。按人给发。实惠均沾。不致克减。恤灾捍患。多方措画。使数十万户口。室虽悬磬。而人庆更生。许该督抚题请。廷臣公同核实。不拘钱粮盗案。 特准即升。则廉吏益知所勉矣。夫天下之最可怜者。莫如饥民。而天下之最可虑者。亦莫如饥民。盖济饥民。正所以弭盗贼也。如实能全活数万人之命。而地土不致荒芜。户口不致耗散。真可谓循吏矣。而犹复以考成之法限之。其何以劝天下哉。一在专责成。赈济固赖守令。然守令之廉能者不多觏。而贪残者比比皆是。捐瘠满沟。啼呼满路。守令不问也。上有赈贷之恩膏。欲知饥民实数。而守令素不知究也。委之胥吏。则所赈者又非真实无告也。欲 特遣使臣察勘灾伤。则徒滋骚扰之弊。且民情不相通。而侵渔如故也。然则所谓赈济者。不过公文行下。造册报上。曰赈过若干而已。其生与死。固不得而知也。臣请 敕下该督抚。于监司府厅中荐举二三廉干官员。总理荒政。分地任事。如虚报宜禁。扣克宜禁。闭籴宜禁。攘夺宜禁。宰牛宜禁。皆其职也。令各州县确勘饥民实数。一面赈济。不得迟缓。一面报明册籍。总理官据册按数。不时亲行察访。如至某里某村。而无其人。是混开也。有其人。而给散不以时。不以实。是冒侵也。即行揭参。以为不能抚字者之戒。如总理官不能承上恤下。反掣良吏之肘。该督抚即行指参。务俾地方各官实心任事。朝夕经营。视为万命生死所关。凡束手待毙者。皆令全活而后已。庶可仰纾皇上宵旰之怀矣。
敬陈分赈之法疏康熙十八年
蒋伊
迩因江南旱荒。 特允督臣赈济之请。从此各直省被灾地方。咸可推广。将见饥者得饱。流者得归。数千万将填沟壑者。复登+席矣。但救荒实政。贵得其人得其法。则民沾实惠。倘奉行不善。与不赈等耳。从来赈济之法。莫善于分。莫不善于聚。一聚则饥民云集。不免有攘夺之患。且给散之时。人多而厂少。强者争先求食。其势不能无拥挤。而老弱之颠仆者。已十一二矣。聚数十万人于一处。挨名按册。非半月一月。不能给发。饥民待餔经旬。不得一食。因而死者又十五六矣。聚露居。疫疠随作。病不得生于医药。死不得葬于不毛者。又十七八矣。臣刍荛之见。务令县各为赈。而不可聚之于一郡。乡各为赈。而不可聚之于一城。人各为赈。而不可委之于一吏。所谓县各为赈者。盖不欲使民轻去其乡也。民当凶荒之岁。流亡载道。或携老幼。举族共行。或弃妻孥。孤独逝。此散而之四方者。能保其不为盗乎。惟谕以本处赈济。麦熟之前。稍缓催科。则流亡日归。使民有故居可恋。亲属可依。一便也。捐输事例。即以本地之米。赈本地之人。该州县据实数径申藩司。藩司径行达部。米则贮之于仓。银则交之于库。无往来之劳。无车船之费。人必乐于从事。二便也。饥民闻赈济之令。每多离乡越井。扶携就食。若驱逐出境。使之啼饥道旁。号寒旷野。是不仁也。如一概容。万一逃人混入其内。事发之日。是官与民皆以赈荒而蹈法网也。惟州县各自为赈。则有保伍里长。人皆鸣识认。无逃人之害。三便也。所谓乡各为赈者。盖乡之去城也。远者百里。近者数里。而起。枵腹入城。所仰给者。止一餐之粥。半升之粟。而生业俱废。八口嗷嗷。不胜病矣。应令州县官督同绅士耆里。分历穷乡。逐户清查。真正饥民。计其一家男妇几口。册上填明某里某村。姓名年貌。每口给一小票。掌上另用一印记。以防其冒往别村。凡城市郊野。多设公所。届期至厂。验明小票印记。每名给一红签。谕以次日不必齐赴。如一人缴十人之签。即可领十人之食。近者给以粥。远者散以粟。年不满十岁者半之。给散之时。换给一绿签。每日红绿二签。循环缴给。是一家数口。止须一人奔走城市。而九人者皆得安坐于乡。别寻生理。不至失所。行之既久。使男女异日。而一人受两日之食。则不致男女混杂。此法之可行者也。所谓人各为赈者。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况通都大县。岂无乐善之绅士。好义之里耆。肯实心任事者乎。若一经吏胥之手。则报名有费。而所报者未必皆实户。廪给有扣。而所廪者未必皆穷民。其侵渔者多矣。臣在康熙十年。曾赈荒于乡。分设三厂。全活饥民之数多而费省。其城中官设二厂。全活饥民之数少而费广。此冒侵与不冒侵之别也。应令各州县里耆公。举绅士之贤者。分任其事。且辗转劝助。亦可佐 天庾之所不逮。已上赈荒诸法。若地方官实实举行。或有补于荒政之万一。
赈济议河南通志
陈芳生
古来赈济之道有三。曰赈济也。赈贷也。赈粜也。赈济者有散而无敛。此惟大荒行之。赈贷之法。行于中荒之年。大约春散秋敛。出入皆以米谷者也。赈粜之法。出仓谷。随时价粜卖。贮其钱。俟秋成平籴。此出陈易新之道。无问小饥大饥未饥。皆可通行。故以三者较之。莫善于粜。莫不善于贷。何也。贷之者。将来必欲还之者也。输纳之际。虽良民不无后期。考绩之日。虽循吏未免追呼。此时虽似为德。将来不免为怨。而况民间贫富异其家。顽异其性。欲借贷者。每系无业之人。势不得不责之以互保。互保之后。势必诿卸其任于富者者。未免有偏累之虑。至其侵蚀之难察。影射之难辨。则又势所必有。且秋成之丰歉未定。则还仓之盈绌无凭。故借贷之举。行之而善。未必能如朱紫阳之社仓。行之而不善。竟等于王安石之青苗矣。所谓莫不善于贷者此也。若夫赈粜则不然。谷出钱入。既无事于追呼。随多寡为交易。亦无偏乎贫富。量时值为低昂。无抑勒之弊。乡僻皆可搬运。无不之惠。市中日日有谷。时价自不腾踊。官粜不止。民间之谷恐后。自不安于闭籴。钱谷相衡。多寡之数易核。既无中饱之患。而又随其现在之价值。即可转收外运之米。商贾利于速售。则远贩日来。况当贵而粜。当秋成价钱而籴。则斛斗必有盈余。虽无取息之名。而有取息之实。益可佐将来之预备。古来经济名臣。莫不以此为富国足民之道。而宋儒苏轼赈杭州。亦曰某于浙中救荒无他法。惟日粜常平仓米而已。故谓赈粜之法为甚善者此也。至于赈粥之举。则惟大荒之年为极贫之户不能举火者行之。枵腹而来。果腹而往。其中透冒之弊似少。然而设厂之处少。穷民奔走以就食。必有荒于耕作。前后失据之患。其弊一。远近闻风。来者日多。恐不可以为继。其弊二。妇女老幼疾病之人。不能匍匐以奔命。其弊三。人多必有暴露疾疫之虞。其弊四。故其为道能暂而不能久。可散而不可聚。试就祥符一县之方广计之。南北百里。其中为方十里者八十。使以十里而设一厂。当为八十厂矣。每厂日米一石。当去米八十石矣。自二月赈。至麦熟止为期。约有百日。当去米八千石矣。此岂易给之数乎。况设厂或未能多。道里或未能均。赈期或未可限。则又岂易举之事哉。故就今日而言。赈法则借谷粥皆未确见其可行。求其全利无后虑者。莫如出粜仓谷之为便。
救荒议
鲁之裕
古云救荒无长策。夫岂果无长策哉。难于得其人焉耳。得其人则未荒而弭之早矣。甫荒而备之周矣。即审荒而赈之也。亦无不沾其实惠者矣。然尝见今之当局者。必现在之官。与在官之属始任之。任之而辄不予以礼貌。抑又无所劝惩也。则人将何所畏爱。而府库之财不窃。日出其精神才力。以于劳怨交丛之地哉。故予窃谓随时随地。皆有待用之人。固不待于借才异时异地也。惟是为督抚监司者。能精择乎府州县官之有真才实心者。俾之主赈事。则其人必亦能精择乎分赈之人。无拘拘乎佐贰之员也。虽学职可也。即举贡监生生员可也。齐民而行谊素昭者亦可也。如既得其人矣。于是乎勉以大义焉。待以殊礼焉。俾其人鼓舞驰驱而不倦。而监司复从而监察之。臧有彰。否有瘅。如是而分厂以任其事。于救荒也何难。虽然。未荒之弭也弗早。甫荒之备也弗周。迨不幸而迫于荒。而后有以赈之。则审荒之术不可不亟讲也。凡有司之赈荒者。大都以报名之事。责诸里胥。夫里胥之婪者。惟其亲知。贿赂之是求。无论已。即有一二畏法之人。亦决不能按乡而悉其荒口之数。何也。审荒之令一布。则告者纷纷载途。其真伪何从而辨。欲沿门讯之。而千万饥民。是岂计日而可毕籍者。议者曰。以赈粥为稽查。一术也。夫岁惟无大饥也。岁而大饥。则岂特穷民就食哉。即豪家僮仆。往往报名而关支。远乡富民。亦且分丁以走领。如是而食者不皆饥。饥者或反无食矣。赈粥固非术之善者也。议者又曰。以印票书民口数。与按口应给之粮。实贴诸兆民之户。而委员以核其伪者罪之。一术也。是亦暇则可行。而荒迫无济之术也。然则荒卒不可审乎哉。曰何不可审也。是有分民之法在。从来民富者有三。曰上曰中曰始。贫者亦有三。曰薄曰常曰赤。始富者。劝分不行于其家。薄贫者。赈济不施于其宅。惟至于上富。则使自择其乡之薄贫者而贷之银。中富则使自择其乡之常贫者而贷之种。此非徒欲贷之银种而已也。即于此寓审荒之道焉。何也。彼上富者以银贷薄贫。必逆计其能偿者贷。而上富之所不贷。其为常贫可知矣。中富者以种贷常贫。亦必计其能偿者贷。而中富之所不贷。其为赤贫可知矣。是不必劳吾耳目。而民举为吾耳目。亦不必费苦心思。而民心先为吾尽矣。夫然后委分事者。履乡按户。而等其差以行吾赈也。则赈者实。而固无有旷时冒给之弊矣。议者曰。等贫民为三。善已。流民将何居。曰民而至于流也。必其生之无他计者也。是则与穷而无告者何异。有赈以济之而已矣。尚何待于审之而后有以济之耶。等诸赤贫焉可也。
灾赈议
汪家禧
朝廷命官。大小异职。而同有临民之任。今兹灾荒。合七十五州县之民。以待赈于大吏。守令曾不豫为图。旱有区田。水有柜田。良法具在。未雨绸缪。何至灾不可挽。而守令平时以狱讼征收为[己](已)责。未尝一行其原野也。未尝一省其桑麻也。未尝一问其疾苦也。官民情隔。何由亲昵。一旦荒灾。奸民则激怒于守令。守令则卸怨于大吏。而操一省之权者。遂任一省之怨。为今日计。则莫如使州县各任其赈。而奸民无所置喙矣。夫一县中岂无殷户乎。岂无绅宦乎。斟酌劝施。在良有司之调剂耳。编保甲。靖流民。此弭盗良法。而用之救荒尤合。为各县计。莫如实勘被灾户口总数。以治所为中央。余分为东西南北。每方以一保二保三保等为号。每保统十甲。每甲统十户。注为册。每册。或日人粥米四合。甲日散东。人给五日之食。乙则西。丙则南。丁则北。戊则中央。其散则顺各保次第。各保又顺各甲次第如法。其田亩可播种。尚有秋成者。收后止赈。流民散处。近则遣归其乡。远则另编保籍。不许擅便往来。每散赈日。令必亲自验看。亦不许吏胥上下其手。其殷户。令必持简往。劝以桑梓补助之谊。不得遣役强派。绅宦则品行素端。乡里尊仰者。请其助令检察。且明谕乡民。毋许滋事。如米不足。或减四合之一。各府各调剂属县之赈。巡道又调剂属府之赈。其愿捐廉俸者。听其力所能给。其果能自筹善策者。许其便宜行事。优则予上考。劣则参罚。如此则事有分任。而大吏不至以一身支绌其间矣。令亲勘则惰民无可滥支。编保甲则流民无能滋扰。临以绅宦。则风土周知。耳目难蔽。如或有地形夷旷。人情强犷者。卫以防兵。有不率教者。刑以示畏。此恩威兼济之道也。又赈莫善于积日。莫不善于逐日。雨旸无定。饥民杂糅。熏蒸之气。易兴疾疫。不善一也。挨次给众人。或稽时刻。而穷甿枵腹往。立待踰时。拥挤使不得舒臂肘一日。则次日乏矣。是民又以赈而困。不善二也。人米四合。不能饱终日。日日领赈。黎明往。过午归。急炊以食。何暇他为。在野者纵田尚可耕。已无余力治。而负担贩鬻者。反以赈而绝其谋利之途。不善三也。夫兴工役助赈古法也。积五日散之则余四日暇。守令或酌地方兴造浚凿。可支公项者。详请举行。而民亦得以佣钱调济。此彼此互补之法也。至于赈分老少。于省会或可。于村落断不可。省会之人。多半坐食。一闻赈济。藉以餬口。而此辈不务生业。又易滋事。禁之或便。村落之人。田为恒业。一遇歉岁。手足无措。而耒耜之外。胥无能为。虽壮丁。其求食与老弱妇女无殊也。一概谢之。不适授以口实乎。总之立法以颁守令。而守法不如法者劾。大吏职也。实心以行。不得苟且塞责。推诿宕延。守令职也。且今之所患。匪仅饥也。人心叵测。变诈风行。不豫思善后之方。恐猝来意外之患。省会官众令严。尚多不遵禁约。矧地旷民顽。迫以饥寒。杂以煽惑。欲其帖然安分。恐能保其身。不能保其心也。而揆其要在饥民各聚其乡。守令各治其境始。局外刍谈。罔识忌讳。然有不能已于言者。谨议。
禁籴说
唐梦赉
事有似为仁人君子之事。而究其实。乃毫无益而大有害者。则禁籴之令是也。为禁籴之说者。曰本处丰收。四方来籴。则本处之粮大贵。或且籴者多而粮必尽。贫民必至于饿死。则是禁籴者。体上天好生之仁。一方无告之众。岂非善政哉。而不知其非也。夫籴者。非强人而籴之也。有粜者而后有籴者。其粜粮何为也哉。曰。以封粮也。以纳米也。以买布也。以买絮也。以办人事往来也。今禁之遂不粜乎。曰。不能。今如欠粮银一两矣。不能因禁籴之故。封银五钱而即完。其粜如故也。欠米一石矣。不能因禁籴之故。纳米五斗而算完。其粜如故也。以买布絮办人事者。不能因禁籴之故。遂不买不办。其粜如故也。然既已禁籴矣。则此粜者。粜之何人。曰。粜之本处人向外贩者。粜之外来贩买人有倚靠者。粜之本处大家有钱能收囤者。但一经禁籴。则粮价顿贱。向之粜一石者。今且粜一石几斗而后足。粜之日又迟。在官粮不完。则敲扑之日既多。在民衣不办。而饥寒之日又多。相对号呼。无可如何。此禁籴之令一下。而收成之方。仰屋而叹。荒俭之处。顿足而呼。如有人于此。使之五官百骸十二经络。节节不得流通。而告于人曰。我歧黄。我扁鹊。我神医救世者也。无人不困矣。且夫粜粮者非有钱之家也。有钱者则籴而不粜矣。无论贵贱贫富。无不办税之家。即贫而为人佣工。为人佃地。租地所得有数之租粮。无不以粟易布者。向来可以少粜而有余者。今反使之多粜而不足。其所利于贫人者何如也。假使官不禁籴。得无恐有粮之家。乘兴多粜。而粮遂尽乎。夫数年以来。非水则旱。民间万不得已而后粜。八口之家。算而又算。尚恐朝夕之不继。宁待官为之禁。而后念及其家口耶。夫不禁而未必多粜。且因粮价贵可以少粜。禁之而势必速粜。且因粮价减而反多粜。则 朝廷之赋税不能办。上下之考成不能免。穷民借贩粮为生者。裹足而不敢动。而独使衙蠹地棍。白昼公然抢夺。车骡则弃之于荒野而不敢归。粮石则付之于何人而不敢问。白夺平吞。甚于强贼。此载在律中何条。奉在 诏旨者何日。而仁人君子之为政。一至此耶。此无他。为县荒俭计。而在抚司。则均其属也。一j衙蠹地棍邪说所中。而未尝深穷也。夫一县则不为府则不暇为他府荒俭计。而在抚司。则均其属也。况 朝廷以四海为一家。直省告饥。方且蠲之赈之。南方之丝帛。北方之貂参。西方之绒羊。东方之鱼茧。皆未尝禁其贩卖。今荒俭之处。日望籴粮者至。苟延旦夕之命。而贩粮之罪。又律中所不载之条乎。且自丁巳戊午以来。曾经年丰粮贱。无人搬贩之时矣。每斗粟曾价至钱二十余文。是斛斗二斗五升也。处处无人籴买。农家积粮满囷。鸡犬门闼。依然无恙。以不能办税。全家而逃者有之。当其时官不能救之于下。天不能救之于上。今一方少收。四方有来籴者。是天欲少苏此一方民命之苦。且大救四方民命之苦。而官必设法以困之。使粜者不得粜。籴者不得归。彼此远近俱困。是诚何心哉。或有为之说者。曰。民间原有一种无寸宅尺土。游手好闲之人。专以籴升斗为生者。独不为若辈贫民计乎。曰。若辈亦乐以搬贩升合为生者也。一禁籴。则若辈亦苦矣。良民之为商贾者。无罪而罹于法。衙役之承风旨者。横飞而食人肉。此一举也。惟有衙役等人乐耳。有心世道者。尚深思而得之哉。
论平粜荒政辑要
陆曾禹
唐开元十二年八月。诏蒲同等州。夏旱。恐来岁少粮。先付每州米十五万石减粜。案籴莫贵于早。粜莫贵于时。以八月而计来年。计之得矣。且以十五万石赈粜于一州。每升减价十文。非美政乎。但唐时出粜之际。其法之传。使不知张公咏守蜀平粜之法。恐其利必尽归富户。其害实在穷民。深可叹耳。何也。穷民待哺之日时虽多。所籴之米粟有限。一则官不许其多籴。二则彼亦无钱多籴。奸人窥破其微。贿嘱官吏。串通斛手。在水次日买数十石而去。不踰月而官米已异矣。奈此地米价稍减之名。忽又遍传商贩。商贩闻之。惧亏本而不来。官长察之。叹仓空而无继。米有不骤贵之理乎。奸人于是卖其所籴之米。不数旬而获利无算。宁勿令人切齿。是穷民之食贱米。不过数旬。穷人之食贵米。必需几月。食贱米者。十不过二三。食贵米者。十必八九。惠之者。非即所以害之耶。故赈粜当兼行张公保甲之法。此法一行。既无冒滥。亦不失恩。宋之去唐不远。乌如张公所行之法。非即蒲同等州所行之法哉。至于仓縠不足。则劝捐之道。固不可少。然握其要。则民输恐后。失其方。虽官索不输。古人之法多矣。但又有一种分劝之法。不可不知。预查通县共有几社。每社先访才干出众者。能事能言者数人。许其旌奖。每一人令其劝输几户。多者为能。倘有富足而不听劝输者。有司始自劝焉。不激不挠。循循善诱。务在必得。如是则社社无不输之上户。村村无不救之穷民矣。
赈粥得宜法
徐文弼
赈粥以救饥者。所以悯其死而致之生也。无法以行之。反多戕其生而致之死。或乡城不能并举。使四乡残弱。奔走而就食于城。致多死于道路者矣。及扶挈而至赈所。或因拥挤力不能胜而死者矣。或因守候迫不及待而死者矣。或因聚处既久。日曝雨侵。蒸为疫厉而死者矣。嗟乎。民饥而死。犹可谓之厄数。我招集而速致其死。咎将谁归。今有最简易不壅滞之良法。循而行之。诸虑皆免。备详其法。并图于后。法亦无他谬巧。只是免拥挤。免喧争。免错乱。免迟滞及领给不均而已耳。所以厂内分东西南北四处者。使一百人分于四处。每处二十五人。虽百人之众不见多。斯拥挤之虑免矣。所以厂之四处。用栅栏四扇。每扇二十五行者。又将四处之人。分作二十五处。虽百人之众。各限以排立之位。斯争喧之虑免矣。所以厂之四处。用四色之旗。又用四色小筹者。使之照筹认旗。各投其所。虽百人之众。自知各归各处。斯错乱之虑免矣。所以就栅栏用长桌。令各置领粥之器于其上者。使给粥速而得粥匀。斯迟滞及领给不均之虑免矣。至所以用大筹分双单字者。本日给筹。次日领粥。如本日系单日。给以双字筹。领明日双日之粥。是本日乃单日不能重领。则冒滥之弊并免矣。斯其所以善也。
施粥不如散米说
黄懋
赈饥之法莫善于散米。莫不善于施粥。莫善于各图散米。莫不善于笼统城市散米。或问各里图中。粥之善如何。曰施粥止可及十里之人。十里之外多不能及。即十里以内之人。其脏腑筋骨。已为饥馁所败。欲晨赴夕归。力不能堪。况日止一餐。而逐日奔驰往返。兼之风雨霰雪。道路泥泞。即使施粥不缺。亦必转填沟壑。至于疲癃残疾。极老太弱之人。而不能出而吃粥者。又不必言矣。若各里散米。则皆安居而受赈。其善一。 粥必多人料理。此曹或私其亲友。宽假其僮仆。有滥冒偷窃。或缩米添水。或宿馊。种种诸病。又有柴薪器具之费。计米一石。饥民所食。不过六七斗耳。散米则一人之费尽可供二人。其善二。 城市得乡图苦索之捐。富户吐余膏之橐。城市游闲无赖。皆得谋筹积饱。乡愚远窵濒死之民。安能与争。强者则重连次。弱者或后时空返。不公不熟识。谁不愿利惠一方。若本图散j均。无从查考。若本图捐米。捐者乐从无憾。举目皆亲米。则按籍分给。既无重之弊。亦无往返空嗟。其善三。 一家几口。吃粥必须齐出。以少年妇女。出头露面。有志者羞愧饮泣。愚痴者习成无耻。甚至厂役之夫。丧心评泊。亡命之徒。调戏挨挤。事变丛生。言之足令发竖。散米则男人持票赴厂受给。妇女得全廉耻。其善四。 然此犹小者。受粥虽佳。只救目前之性命。至于救将来之性命。则在其农桑。若日日待餐于城市。早出暮还。荒耕废织。或废农桑。散米则五日一给。领在本图。仅费一时之工夫。仍不旷逐日之程。农安于畎亩。妇任于纺织。野无旷土。市乏游民。生计既裕。赈益省力。其善五。 况饥民宜散不宜聚。宜静不宜动。日喧闹于市井。秽污之气最易蒸为疫疠。何如帖然受赈于本图村落之家。其善六。 城市散米。似可省舟车之费。然乡民走领数升之米。往还过午。饥肠难支。必不能全归炊。不免于城市换饼饵粥聊以充饥。而家中仍嗷嗷无食。若各里散米则无其患。其善七。 笼统散米。人户难稽。应领不能领。弊多丛生。惟各里造册。委任于大姓自赈。则邻里熟悉。非亲即佃。根柢易知。真伪难欺。可少不公不均之弊。其善八。 城市施赈。每日给领。此则五日一给。日日给之则太烦。若总给之则饥民有不撙节者。不可不限也。其善九。 或疑但救此土。而不救流亡。而不知流亡中有刁猾强悍者。小则为夺。往往为害地方。况被灾之处。财力维艰。饱一流亡。必馁本土Ó为鼠窃狗偷。大则为之一民矣。但使各邑各图。效行此法。各任其土著。即有流亡。故乡受赈。谁乐为他乡人乎。不救流亡正救流亡。其善十。 此法既行。人不出行。又可行地方利益事。巨室之家。或疏浚河塘。或筑塘堤岸。高乡或滨河滨。低乡或筑圩岸。有产之家。稍出升合。既以活人又可兴无穷之利。其善十一。
劝施米汤约
陆世仪
易死。其死也。非尽由不得食O凡饥民至饥岁也。不得食而死者。十之六七。其由食而死者。十之三四。盖饥民饥渴久。肠胃日细。骤得食。则迸急不能容受。往往肠断而死。故久饥之人。不可食饭。即糜粥亦不可多食。救荒书言久饥之人。不可骤与粥。宜倾向桌上。令饥民就吮之。恐伤其肠胃也。饥民易死如此。又荒岁米谷贵。民多食豆粞饼麸糠草根诸杂物。涩滞塞肠。久饥者每每致死。此景象。心切痛之。然岁荒粟少。公私交迫。即素封之家。亦自救不暇。终无活之之法。尝考方书。惟谷性最养人。人但得縠气。即累日可以不死。里中父老言。北方无稻米。每患病。辄索大米汤饮之。饮则辄愈。大米者。稻米也。因思今素封家。虽无余力可以活人。然朝饔夕。犹自不废。今愿与同志者约。凡朝夕炊粥饭时。幸少增勺米。汤沸必挹取数盏。盛大瓮中。多多益善。明晨以汤再炊。量入麦粉少许。使成稀粥。更以水姜三四块。捣碎调和。各就门首施之。或一次或早晚二次。汤尽为度。用以少润饥民肠胃。是有八善。不费一善也。可久二善也。不另起锅作。无冒破之费。无董率之劳。三善也。米汤之中。少投以麦。仅堪免死。不堪饱餐。则无耻之徒。苟能自活者。不思侵夺。四善也。无肠塞之害。五善也。腑脏常润。不至干枯细小。则虽食豆粞糠诸杂物。亦无害。六善也。饥民畏寒。寒气入心。无不立毙。有姜汁则辟寒气。通肠胃。七善也。兼去秽恶。令人不生疾疫。无转相缠染之患。八善也。有八善而其法又浅而行甚易。凡有活人之心。宜无不以为然者。幸勿视为膜外也。
硖川赈图后揅经室集
阮元
救荒无善策。惟因时地制宜而已。余抚浙无德。屡致灾。嘉庆九年夏。浙西大水。已行平粜。赈济。借种。诸政矣。十年春。蚕麦又失收。民益困。乃遵 钦定工赈纪事粥赈之法。奏设粥厂于十五州县。凡三十四厂。大率相距二三十里。即分设一厂焉。始也议者纷起。以为粥必有石灰。非救民乃害民。又以为妇孺必相践而死。又以为人多必致疫。又以为司事者必侵蚀。民无实惠。余曰此数弊皆所素有。但在人为之耳。于是每厂皆延诚实绅士。委以钱谷赈之事。官吏不涉手。惟钩算弹压而已。硖石惠力寺厂。其一也。海宁马君钰以部郎居乡。平日好行其德。委以厂务。力任不疑。余又荐原任临海县令尹。无锡华君瑞潢。助之。其散筹。分男女两厂。佛寺火芦篷。无雨淋日炙之苦。贫民荡舟而来。道路出入次第。皆以木栅梆。为号令纪律。日赈数万人。无拥塞之虞。有疾者。给以药。老病废疾者。别有厂。妇女有篷。终数十日。无一人死于厂者。粥浓厚皆遵予令。以立箸不倒。裹巾不渗为度。马君及分司者与饥民同食之。无一盎饐餲者。除领官银之外。凡可以格外便民者。马君皆力为之。以故硖石之赈尤尽善。夫水旱之事。不能必无。 国家休养之恩。百数十年矣。昔之八口食十亩者。今数十口食之矣。今之六分灾。敌昔之十分灾也。倘不以此次粥为谬。数十年后。若有荒歉。或可仿而行之。或曰分厂赈粥。不如分乡散米。余曰分乡散米固善。但一二县之地。良有司善绅士为之乃可。若数十州县。必有流弊。且赈粥专为下下贫民供朝夕也。若钱与米则中中中下人皆走索之。反使下下之民短其赈期矣。总之赈灾无善策。惟相时也之宜。实惠及民而已。马君绘此图。属华君示予。并请题后。是仁者之用心也。曷再以原奏及粥散筹各章程附录于后。俾后之人益有所考焉。
图赈法
金匮知县齐彦槐
嘉庆十有九年。江南大旱。金匮分无锡地。地势视无锡为高。被灾尤剧。八九月间。某尝以事赴乡。窃见赤地数十里。民间炊无米。爨无薪。汲无水。恻然忧之。夫官发常平仓谷平粜。于民便矣。然远在数十里之外者。不能为升斗之米来也。故官平粜但能惠近民。不能惠远民。殷富之家。以其余米平粜于其乡。远近咸便矣。然无升斗之资者。不能籴也。故民平粜但能惠次贫。不能惠极贫。 天恩浩荡。极次贫户。悉与之赈。而靡不德矣。然赈者赈灾也。于例但及有业之贫民。而不及无业之贫民。故欲推广 皇仁。不使一物不获其所。惟邑之殷富。捐资接济。乃救荒之大者。夫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殷富之家。幸足于衣食。目击邻里乡党之人饥寒以死。孰不欲解衣衣之。推食食之者。顾上劝捐。而下或不应。何也。则经理不得其道。不能使人无所疑惑。无所瞻顾也。且人情之所甚不忍而急欲救之者。亦第于其亲者近者耳。其目所不及见。耳所不及闻者。固非情之所甚迫者也。向之捐者。大抵设立公局。令一邑之钱。悉入局中。彼殷富者。以为吾既捐矣。不知是钱也。官将发之于何人之乡。董事者将散之于谁氏之里。而我乡我里之贫乏无赖者。犹不免于我乎扰也。而吝不捐者。遂妄生议论曰。是特以饱官之囊。供董事者之侵渔而已。以故愿捐者少。而不愿捐者多。今也定为图赈之法。以各图所捐之钱。各赈本图。图有贫富。以富图之有余。协济贫图之不足。令图自举一人焉。以经理之。其钱即存于捐者之家。而不必入于公局。官于公局之董事者。第纪其数。为之调拨而已。某图饥口若干。捐银若干数。协济若干数。各书一榜于其图内。使贫富见之。晓然明白。施者知其财之所由往。食者知其食之所自来。则捐者无所迟疑。不捐者无所借口。且以富稽贫。其户口必清。以贫核富。其捐数必实。于恤贫之中寓保富之意。则事易集而官不劳矣。是说也。某尝谋之乡先生。言之上游。皆以为可。自十月初旬捐廉以倡。至今岁三月。计捐钱十有二万四千余缗矣。而殷富之家。好行其德。复于其间为粥以赈。城乡设厂十余处。计所捐又不下万数千缗。饥民赖以全活者无算。呜呼。孰谓人心之。风俗之厚。今不若古哉。赈既毕。尚有余钱六千余缗。而无锡之赈。亦有余钱。于是复谋之乡先生。言之上游。以所余钱。留为修建南北二桥之费。亦以工代赈也。邑之人乐其事之集。刊为成书。用垂永久。某既不能善政及民。使岁不饥。又不能使民俭且勤。皆有藏。虽饥而不至于困。其起死人而肉白骨者。乡先生之谋。邑人殷富之力也。某则何功。虽然。人各有乐善好施之心。而能不阻之使其无所疑惑。无所瞻顾。则图赈之法良矣。用是书之。以告后之官斯土者。
陈办灾各弊疏道光五年
江苏巡抚陶澍
窃照地方偶被偏灾。 恩施抚赈。全在印委各官。严绝弊窦。俾 帑不虚糜。人皆得济。本年淮扬徐海等府州。被灾较广。仰蒙 恩旨。分别给赈。目下正值分查户口。领银散放之时。尤须力除积弊。就臣意计所及。采访所知。大抵办赈之弊。凡有十端。委员下乡。不知道路。或不谙土语。多藉随行书役。而书役每多与乡保勾结。互滋朦混。其弊一也。委员夫轿。及随行书役。所得饭食不敷。或责之乡保。乡保承应难支。或更雇人帮办。则又添食用。不免暗地取赀。其弊二也。各处村庄。人稠势众。委员一到。往往增口数。或纵令妇女喧晓要挟。甚至拦舟围轿。故作搅混。责惩难加。理谕莫遣。其弊三也。或空屋无人。村邻代称外出。或挈妇子。自称远道归来。纷纷求票。即恐系别保之人搀入。难以猝辨。其弊四也。查赈之期。不过半月兼旬。其间有村庄辽隔。或雨雪阻滞。乡保知其不能久稽。故意引向远处难处。以促其期。疲其力。迨时日迫促。则未到之处。仍袛凭乡保所开给票。其弊五也。乡保户口偶错。地方刁棍。因挟其短而讹索。稍不遂意。纠党连控。承办者畏其拖累。遂预留地步。以浮冒为弥缝之具。其弊六也。乡保固多狡猾。亦有愚民不谙例应赈否。概求赈票。乡保驳斥。辄被殴辱。致有乡保不敢跟查。转听本境土棍开报者。其弊七也。或灾本轻微。乡保土棍。敛钱雇催穷老劣衿。连名求赈。不准则奔控求勘。印委各官。惧以讳灾取戾。或蹈办理不善之咎。随亦不能坚执。其弊八也。放赈时。不于酌中之地。设厂散给。以致道途辽远。老病妇女不能赴领。或赴领而口数较少。仅敷往返食用。或不能赴领。而托人兼领。被其侵扣。其弊九也。地方为富不仁之家。乘灾民窘迫。先给贱值。买其赈票。一俟放赈。即持赈票雇人包领。是暗削脂膏。而灾民不能言。委员不及知。其弊十也。有此十弊。是以办赈甚难。然所以除弊之法有四。其一查赈之限宜宽。宽则挨查之力舒。而不致草率。放赈之日宜分。分则领赈之人少。而不至拥挤。其委员又宜假之以权。一有阻挠滋扰。解赴印官。即行惩处。俾知严惮。自不敢藐玩以滋事。其一委员带书役。及跟查之乡保。必须宽给工食。使之有力当差。如查竣一庄。毫无弊混。并应量加犒赏。稍有弊窦。立即重惩斥换。俾赏罚分明。自不致有勾结欺罔之事。其一委员户必亲到。口必亲点。点验既确。然后入册给票。每查竣一庄。即将一庄内所有极次贫花名户口。及应领银数。开写榜示。粘贴庄前。如有诡户及舛错之处。许于数日内首告更正。则共见其闻。自无所施其冒之技。其一多设赈厂。各就四乡灾民之便。老弱不难赴领。雨雪不虞阻止。自不致为代领者侵扣。亦不甘以贱值而卖其赈票。有是四端。可除十弊。然总以得人为第一要义。印委各员得人。虽诸弊丛积。不难扫除。否则或先存染指。或畏葸无能。本员已不可信。遑论其它。前经臣与督臣率同藩臬道府。及州厅以上各员捐廉。共凑银三万余两。分拨灾区。作为办赈委员及吏役人等食用不敷之费。俾得安心查办。以清浮冒克扣之源。复将应需赈银。预解淮扬府库。俾各州县于详定数目时。即就近领银。毋庸远赴司库。以归简捷。并迭札通饬各属。激发天良。屏除积习。拯救灾黎。现在体察情形。尚知奋勉。将来各员如果经理得宜。自当遵 旨加以鼓励。倘或办理玩忽。仍即随时参办。地方刁。臣仍将应办章程。分行各属。务W劣。希冀冒者。现亦访获数人。惩办之后。均知敛期 实惠均沾。无滥无遗。
兴国张公救荒记
魏世效
张公以庶常出宰兴国。在甲申三月。先年大旱。秋无所获。公履任三旬。民情皇皇求籴。而常平仓存七粜三之定例未下。同官者咸谓宜守成宪。四月既望。谷踊贵。公喟然曰。矫诏发廪。古有其人。遂通晓乡城。分七日次第按户发粜。依额粜三千六百石。稍浮以供部费。藩檄下复严饬存七之例。后三日求谷者益众。有道殣者。公集众询之。乃曰前得谷之人。犹能输价。今之啼饥者不能名一钱。虽减价无从得食。公曰。然则贷诸。遂按册得户一万二千有奇。户贷三斗。丁口多寡。则或赢缩之。凡五日所贷。如所粜之数。数日公复遣人觇视。还报曰。贷谷者或任耕。或有名于册者。今之死于道路者。不耕而失业。佣于人而人以无食驱之。邻邑闻兴有称贷之之政。襁负而来。或转徙流离。无从得食。公遂建施粥之议。或难之。公曰。常平谷万二千石。交代所受止八千有几。倘守存七之例。则粜者贷者何所自出。今仅存千有余石。则坚守不与。能免谴咎乎。乃集绅士议之。皆称善。且出资助赈。遂设局治平观。自五月十一日至六月十日。执事者五更煮粥。粥具扣钟。东庑入而西庑出。妇妪给于别殿。日一周。人率米五合。食毕亦扣钟。起于辰而毕于午。三四日后自七八石十二三石至二十石。起于辰而毕于申。乃道死者频告。公即亲验耆民某某设槥殓之。衣锦司率贫民入有谷之家。按户分赡。公曰。若辈不持钱而索谷。挟饥馁为市。不逞之徒也。拘挞枷示。遂帖然。邻邑以强取谷。杀不休。讦讼于上官。连年不得耕作。发仓谷者高其值。民汹汹。甚或殴辱官长。夺平民。而兴则安堵如故。宁都魏世效闻而叹曰。公不己之功名。而一身任艰巨。焦劳十旬。法不为挠。卒以全活数十万人。视汲长孺得君赈廪者。其难易为何如耶。殣方苏。淫雨百日。山溪涨溢。水声若雷霆。城几崩陷。公洒泪刑牲以祷之。危而复安。嗟夫。公以名进士历清华之选。一旦出为县令。非公意。所谓盘根错节。利器乃彰耶。予独悲夫崇祯甲申之变。李闯之徒。乘饥民以肆其凶毒。使天下之人肝脑涂地。烈皇帝身殉社稷。当时臣工无或有讲救荒之术者。是以至于此极也。公之政轻重缓急先后有序。将使志生民者推而行之。公讳尚瑗。字损持。苏州吴江人。
皇朝经世文编卷四十三
户政十八荒政三
善化贺长龄耦庚辑
与曹射侯
张履祥
往者夏秋不雨。崇德之东境。桐乡之南境。以至海四境之地。苗则尽槁。民卒流亡。桑柘伐矣。室庐毁矣。父子夫妇离矣。逃赋役者莫敢归。丐于途者靡所适。桑梓景色若此。当必仁人君子所为恻然流涕。辗转念救不能自已者也。弟于旱虐之日。从嘉禾至皂林。见运河之水。逆流而西。势若奔马。支流若长水陡门永新秀溪白马诸港。急流雨下。其势亦然。农人车救。罔间昼夜。是以运河之右。力虽劳而收获尚有可望。至水所不及之处。则弥望皆枯矣。因思自运河之左。以达海滨。岂有千百里之遥。岂有山冈之阻。量其地势高下。亦岂有几千寻丈之殊。而水之通竭。縠之有无。遂已至此。特缘农政废弛。水利不讲。浚治失时。侵占阻塞。以致浅涸故尔。古人开渠灌田。动称数百里。尚有凿山陂阜以兴民利者。尚有役众起徒。或数年或数十年而得成功者。尚有糜金数百千万。而绩用克奏者。权其利害之重轻。劳逸之久暂。将犹毅然为之。他即无论。即如海盐之地。古以斥卤。薉而不治。其后筑堰蓄水。农功渐起。如唐长庆中。令李谔者。开泾三百一所。至今号称沃壤。千载于兹。人病不为耳。地方岂有常哉。况乎崇桐海之间。火相接。河港具存。又皆平壤。高卑之势。不大相去。实非他州之比。其自长安而上。必仰济于西湖而外。余所病特浅耳。浚治之功。令长能办之矣。不必多费金钱。无俟需之年岁。耕者各浚其田之际。其不耕者。田主稍给其食。佃户稍出其力。惟闲旷之所。乃用众力。在经浚经。在支浚支。有司者鼓舞而劝诱之。警其顽惰自私。及梗令异议者。分界刻期以鸠作。不及一两月。在处深通矣。此功既成。涝则速泻。无患暴涨。干则震泽之水来奔不竭。一举之劳。百年之利也。夫水之与旱。天运常然。但疏数异耳。古者耕三余一。所以恃其有备。不能为灾而已。今日财匮民穷。赋役重苦。兼以风俗薄嚣。盗贼不息。民间欲望有余。因不可得。但能修利沟渠。开通障塞。使一岁之中。稻米之登给其半。菽麦蚕桑之入给其半。苟免死亡。斯亦可矣。为长上者。与其攒眉焦虑于征赋之无从。惨惨畏罪黜之将及。何如集父老而谋之于预。为豪家巨室者。与其晨夕咨嗟于租课弗登。寇盗愈炽。震震虞室家之不保。何如消鄙吝而图其长策。为小民者。与其涤场无望呼贷无门。去者流离转徙。居不免囹圄。骨肉难全。沟壑是迫。何如悉筋力于畚挶。忍疲劳于井里乎。即若仁厚长者。与其凶灾涓K之后。流亡在目。隐痛在心。议施议赈。皇皇于捐输劝助。而卒不过致叹巧妇之炊。竭滴之润。何如及未灾之时戮力而营本计乎。此水利之宜讲求。照然可者也。
弟又窃度施功先后之序。宜以崇桐为始。而海继之。盖崇桐者海之水之户牖也。崇桐涸则海虽欲措手而无从。崇桐见绩而海乐乎趋事矣。嘉兴海盐。虽各有接邻高阜之地。然为里不多。为功亦约。不难次第及也。其间经纬脉络。土人率能详之。究竟水道浅深广狭。相间以行。实有不必尽浚者。或疑所起之土。无地可以安放。浙西之利茧丝为大。近河之田。积土可以成地。不三四年而条桑可食矣。桑之未成。菽麦之利未尝无也。举一圩之田。所损者少。所益者多。计亩取偿。亦无不可。特虑小民难以虑始。占田者多不为远虑。反乃从而挠败之。则任事无其人耳。诚得负乡邦之望者。平日不爱详言曲譬。与艰食之人讲明此义。使人人意中。先有尽力沟洫。以为久利之见。向后不幸。复有如壬辰之三夏。及去年夏秋之间。水涸人愁。吁天无术。泣泪徒枯。有贤乡先生以情闻之当道。专委治水之使。临督其役。诸邑令长。各率其父兄子弟而开浚之。引崇邑以西之水而注之东。导桐邑以北之流而放之南。则濒海方六七十里之区。咸收灌溉之利。又安至仰云汉其如焚。祷山川而待泽。终将不免饿莩转徙之悲哉。夫此濒海几十里之地。在扬州之域。诚若不及千百之一二。然土沃人稠。约其生齿。已不下数十万。度其生谷。亦不下一二百万。虽古盛诸侯之锡履。约称是。未尝不可为殷阜之计。坐使荒莱日至。流移转多。实用恻心。语云。失之于前。犹将善之于后。计自庚辰至此。二十余年。水旱屡作。昔之日既不及为之所。今兹民生之困。倍于前时。年岁之祲。复乃数见。谁堪冥然终不寘念耶。
请安流民兴水利疏
任启运
伏见江南淮徐凤颍地方。水患异常。 皇上忧劳特甚。其赈也。既动用常平仓。又动用封贮备公银百数十万。又將癸亥運京漕糧酌。又借浙江永济二仓。又將山東漕撥濟。又 谕河南山东江西湖广。饥民入境。隨地安插養。动用该处常平仓。计口均给。体恤之忱。无所不至。而二月 上谕陂塘沟洫之类。宜加意讲求。俾除其害而收其益。已先事豫见。及七月 上谕两江历被水灾。皆不善宣泄容纳所致。务救目前之灾荒。永除将来之水患。神明洞烛。诚尧舜忧民之盛心也。 皇上中和在躬。参赞位育。何以有是水灾。臣反复思之。知天所大启必与之以大忧。尧舜非有洚水。无以彰千古之大圣。禹稷不假成平。无以显千古之大功。盖愚民可与乐成。难与虑始。昵目前之安而与计后日之久。未有能从者也。故天欲为一朝开至治。必震动其民而后可。因民之所甚苦。因民之所甚顺而为之。古语曰圣人不能为时而能乘时。岂非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固有特于 大圣人哉。臣江南人也。常历淮徐。涉黄河以至京。又由直隶之真定保安。抵山西之太原大同。见沿黄河之地多苦水。而自直隶北境及山西。大抵土广而人稀。江南二百四十步为亩。山西千步为亩。而田之岁入。不及江南之什一。窃尝怪之。谓江浙为禹贡扬州之域。所称厥田下下者也。而今苏杭饶沃甲天下。真定保安太原大同。皆禹贡冀州之域。所称厥赋上上者也。而今尽成硗确。则以江浙之沟洫修。而民之耕耘亦尽其法。北土之沟洫不修。而号为农者。亦卤莽灭裂而不尽其道也。孔子称禹之功曰。尽力乎沟洫。禹自序其绩曰。浚畎浍距川。决川距海。畎者。田闲水道。深广盈尺耳。沟倍之。洫又倍之。浍则巨矣。川则多藉溪谷大水为之。或高阜尽用人力开辟者。史所称郑渠白渠亦是也。五縠之性无不藉水以滋。不特秫稻为然。即麻黍菽麦宜燥。亦未有久早而不槁者也。故一区之中。亦必有亩有畎。亩以植谷。畎以利水。雨则由畎而沟而浍以达之川。旱则由川戽之而浍而沟而升畎以滋其亩。故川者。宣泄容纳之大区也。今北土数千百里。无一沟洫。即所树艺。亦无畎亩之分。当其旱。则立而槁。或数日雨。又浸而萎矣。此其害在田畴。而自雍冀以逮淮徐。数千里之水。悉注于一黄河。而河与漕亦受其病。河吏值水之盛。恐河之决。不得不稍有所泄。以杀甚怒。而滨河之地。亦因浸而屡告荒。然后知禹之两言。千古治田之要。亦千古治河之要也。议者或谓迁南民以开北土。庶南无人稠田少之忧。北无土广人稀之患。但安土重迁。人之常情。孰肯舍乡墓之安。而就硗确之地。即有愿者。而道路之费。牛种之给。于何资焉。而今适有凤颍徐淮之水。其民四散迁流。河南山东湖广江西既可安插。直隶山西何不可安插。且湖广江西亦苦人多田少。何如直隶山西田多人少之可安插乎。此正因天因地之大时也。今被灾州县。极重自十月开赈。次重十一月。次十二月开赈。或六月至一月为差。钦差及两江督抚大臣。皆日夜焦劳。以称 明旨。但流民未尽归。灾民未可艺。臣愚以为可因此时谕民。愿以其家迁者。具明家口男女之数报官。给引使迁。所过地方如 旨所谕。动用该处常平仓。计口日给。自真定以北凡可之地。有卑下者。即使开浚。如江南开土方法。计工给食。以成大渠。大邑可安插千口。小邑半之。官从优。凡地之无粮者。听民自占。于公项给牛种之资。至三年外。酌纳租粮。使为永业。
流民既定。徐募苏杭常镇民之精于农者。如古力田之科。使为田师。教民畎亩种植之详。大抵一亩之渠。可济十亩之旱潦。而五谷之入必丰。丰则民艳之。而愿为沟洫者必日众。此转瘠土为沃壤之大机也。其民欲复业而不肯远迁者。则因今尚无可艺之地。先使大臣相古黄河入海。及今海口为黄河所宜宣泄之处。集民广为开浚。计工日给其直。优毋刻。寓役于赈。饥民不可使之集而无所为。聚则郁蒸之气生。无所聊赖则言不及义而行险徼幸之计作。此又为民防患于未然。而即为黄河他日之容纳宣泄计者也。在易上经十二卦为否。下经十二卦为益。先儒谓泰否初变为损益。损以持泰。益以救否。故益之四自坤而上。曰利用为依迁国。言迁乃为民之依。初自干而下。曰利用为大作。言可因是时立大功也。彖曰。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则因今之时为赈荒计。并为沟洫河渠计。不亦可乎。夫为流民计安全。一时之便计也。为北土计灌溉。为黄河计蓄泄。亦百年之长计也。我 皇上为尧舜之君。如神之志气。有开必先。自督抚卿贰以下。大小臣工。必有能实心任事者。伏惟 皇上用干之断。体天之行。兼集策力而善行之。幸甚。
甲子救荒私议
张海珊
古云救荒无奇策。愚以为不在奇策也。在上之人。身体斯民之疾苦。用实心行实事而已。一良法也。而有通有塞。其地。法可通矣。而有利有弊。其人。得其人。因其地。而又或行或不行。其时。譬伤于寒者。一日之间。而见症屡变。唯良工乃能审证。因合色脉经络藏府之传变。摄心专气求之。而不拘拘于古人之成方。乃能百治而百不失。然则谓救荒无奇策者非也。今苏松土狭人稠。一夫耕不能十亩。又大抵分佃豪户之田。一家八口。除纳豪户租。仅得半。他无所资焉。而于是下户困。困则不能不抗租。而豪户下以佃户抗租无米之田。上供国家之赋。而于是上户亦困。而诸无田不耕之人。又无虑十人而六七。荒形甫见。则徒手待哺之民遍郊野。是故苏松之荒。较甚他郡县。而救之亦较艰。我故曰必视其地也。今之议救者。首曰平价。我谓不然。夫执米价低昂之权者。商与牙也。彼其人大都市井狙狯。乘时规利。一闻平价之令。则闭而不出。客米一绝。而居民之征贵贱为积著者。亦将深居观变。为官府者固不能击其管钥而攘之也。无实惠以予民。而徒播虚声以拒商。价愈平而愈昂。犹之病势且亟。而且复塞其咽。揕其胸。立见其气绝矣。且是令行。将吏胥尽得行祸福于商牙。而商牙之尤猾者。又得关通吏胥。而任胸臆为贵贱。而于是抢夺之事起。我故曰必视其人也。今之议救者。又曰请赈。我亦谓不然。夫请赈必待得 旨。又必待踏勘。计自请赈至得 旨。需月余。自踏勘以至放赈。又无虑月余。及米至而苏松之民骨朽久矣。或又曰。劝捐如何。曰法无不可行也。然我窃虑米有尽。而田不可保。计目下及来年麦稔。时甚遥。而待赈之人。愈集愈多。即得米万石且立尽。既尽之后。而此数万之人。心志既骄。手足又懒。复不能自为生计。而日眈视大户之旁。噪逐官府之侧。则患且不测。且此时集人力固圩岸。晓夜车戽。晚稻犹及种。抑或广莳豆芋瓜菔之属。与一切旦夕苟且营生事皆可为。而俾之弃绝百事。日待此升合之粟于上。曾南丰所谓以饿莩之养。养之而已。岂所以为斯民长久计哉。我故曰必其时也。然则救之将奈何。曰是诚无出于议者数端。特所以行之不同耳。请赈劝捐。患在事或格。事苟不格。患难继。尤患救荒民不能兼顾荒田。今有一法焉。亦古人之所行。而因乎时与地所宜。而兼以得人之用。则兴工代赈也。吴松之塞久矣。水之而不速去者。未必不因是。今莫若大浚吴松江。而以请赈劝捐所得按给工食。刻日集事。凡各图各圩地。即其地之耆绅士大夫。视圩岸孰宜修。港渠孰宜浚。亦即劝募银米。纠人修治。公私兼举。而第令事集之后。以其簿上之官。州县勿与闻。至于向来常平义社所存贮。则官自置场。平价出粜。而更以所入银。加拨公帑。出纳客米。增价以来商。而平价以惠民。以银米递消息。至银尽而止。凡书籍会计。延邑之耆绅为众钦服者为之。凡胥吏罢勿役。以浚吴松任郊邑之民。以修圩浚渠任各乡民。而以置平糶協濟其後。此法行。不大伤公帑。利一。救田于万一。利二。置以出納客米。则米易消。而后者将益至。利三。若此者。合时与地与人而兼筹之如此。而其尤要者。则在郡县大夫至诚恻怛。致爱致敬以谋之。使吾之意交孚于上下。庶得其人以用之。而后法与人得交相济。或者曰。子之言则善矣。如无银米何。劝捐所得将不足。若请赈。非郡县大夫之所得为也。曰。无虑也。今 皇上爱民如子。事必法 祖。 世宗宪皇帝 高宗纯皇帝每闻荒政。立行开仓发帑。史不绝书。其尤巨者。乾隆壬戌曾截漕糟八十萬石。与江苏等处赈济。然是时不过偏灾。非如今岁之水患独大也。请赈之例。查乾隆三年 上谕水旱之灾。同宜赈救。但旱灾之成以渐。水则有骤至陡发之时。尤当速为赈救。现在成例。分别极贫次贫。其应即行办赈者。原系不待部覆。以后地方官遇有骤被之灾。一面办理。一面奏闻。草莽下士。不谙 国家事例。妄谓即当据此条奉行。然后入奏。所谓救荒奇策。无踰于此。谅当事君子。必有能行之者矣。
饬兴水利牒
李光地
照得直隶九府。荷 圣恩优渥。感召天和。比年收稔。民有起色。然旱潦灾祲。天行常数。虽太平屡丰之世。不可以无备豫之道。近代讲备荒者。止于仓贮蓄积而已。岂知千有余里。有数十州县之寥阔。以百余万米谷。散在民间。大祲之年济一郡尚不足。况又有赴县城领给之烦。吏胥乡长侵蚀之弊。将来又有追比还仓之扰。是仓米在今日殊不足赖也。本部院思北土地宜。大约病潦十之二。而苦旱者十之八。然北方苦旱。遂至于不可支。不能如南人补救者。非独惰农自安。盖根在于水利不修。束手无措故也。今岁本部院。因春夏微旱。屡行通饬。凡州县各因其山川高下之宜。如近山者导泉通沟。近河者引流酾渠。若无山无河平衍之处。则劝民凿井。亦可稍资灌溉。若一县开一万井。则可溉十万亩。约计亩获米一石。十县之入。已当通直全属之仓储矣。一沟之水又可当百井。一渠之水又可当十沟。以此推之。水利之兴。其与积谷备荒。其利不止于倍蓗而什伯也。用地利以济天时之穷。用人力以补天地之缺。自古为政。莫不以此为先。只因近来守令。但恤身谋。无能以民事为家事者。故视此等议论。邈若河汉。今直隶经 皇上浚河筑堤。蠲灾释逋之后。孚诚下洽。吏习民安。有所兴利。莫便此时。仰该司道府厅。乘兹农隙。令各州县亲履境内。按视山川形势。何处可通沟渠。何处应修堤障。水之源委。何去何从。地之高下。何蓄何泄。何处平壤。宜劝穿井。何处水乡。应疏河道。一一绘图具说。务须简洁详明。以俟檄发。画一遵行。至于此事。原为百姓筹谋。非如钦工上差诸务。期会征发。随以督责也。该府州县。履历民间。务要减省徒从。只马单车。劳问父老。询以农事。不得骚动闾阎。费民一草。胥役有藉此作一名色。惊扰编氓者。立毙杖下。到彼时兴修。有应用官民之力处。另行详请。限冬至前。各府报齐。如迟慢不到者。该道府等详揭。
水利备旱疏
晏斯盛
窃上年秋旱。荷蒙 皇上蠲赈兼施。多方拯救。百万生灵。得度荒岁。今年麦收之后。指望西成。乃零星微雨终不沾足。秋禾又恐失收。夫为日甚长。必当思补救之策。而谋生有道。岂均为坐食之人。现在通行晓谕。飞饬各属。于紧要水陆冲衢运贩之所。严禁出境粜卖。至烧锅。销耗粮食者。尤干禁例。更行严查。执法重究。¦其存积之家。有需必粜易者。地方官即动平粜米价买存。并探听东豫江广二麦丰收之处。更广为采买。以资接济。此目前最要之务也。再本月中旬。雨不沾足。早稻固难获收。然下旬沾足。尚有晚稻可种。倘五月不能沾足。则六七月内。一经微雨。即可尽种杂粮。杂粮之中。秫种小米菉豆荞麦。尤为易植。而荞麦一件。八九月内。尚可布种。秋霜稍迟。俱可丰收。无如南方熟于水田。忽视杂粮。不知一有歉象必须改种。若能随地遍播。毋令空土。虽所收稍薄。亦大足接济。现在通行劝谕改种。并请动银前往江广。购买菉豆荞麦。回南借粜。以资种籽之不足。此亦目前最要之务也。再江北各州县。地方硗瘠。风俗不醇。每多游手游食之人。乐岁贪于广种薄收。凶年则空穴而走。百十成。易于习非滋事。计惟大兴工作。俾朝夕所入厚于赈粮。人必争趋。显以开数十百年之利益。默以收数十百万之丁壮。尤要务也。查上年臣有开筑陂塘坝堰之请。择其轻而易举者。略已兴举。如滁州之黄庆圩。全椒之张邑等圩。寿州之蔡城塘。凤阳县之山河。临淮县之鹿塘。定远县之水坝等处。先后竣工。颇见裨益。然皆偏隅小补。尚未能广有沾溉也。考 圣祖皇帝时。河臣靳辅有请开凤阳沟田一疏。甚有条理。急切可行。其略曰。致治之道。首在足民。足民有道。不在请赈蠲租。而在因民之力。且凤阳广袤。过于苏松。苏松地方三百里。财赋甲天下。凤阳地方五百里。而贡税不及苏州什一。虽地力有肥硗。讵应悬绝如此。苏松擅水利。小港支河。所在而是。旱既有资。涝复有泄。虽雨旸稍愆。率不为患。大江以北。尽失沟洫之旧。稍遇水旱。即同石田。今欲田无旷土。岁无凶年。莫如力行沟田之法。沟田者古井田遗意也。然井田自亩至浍。浅深广狭。法制繁重。沟田但凿一沟。修浚甚易。其法以十亩为一。二十为一沟。以地三亩有奇。为二十中之经界。二十之外。围以深沟。沟道广一丈八尺。沟广一丈二尺。深七尺五寸。开沟之土。即累沟道之上。使沟道高于田五尺。沟低于田七尺五寸。视沟道深一丈二尺五寸。涝则以田内之水车放沟中。旱则以沟中之水车灌田内。其利甚溥。疏方下部举行。而有事闽滇。其议遂寝。今按疏内所言。虽专及凤阳一郡。而已全举江北大势。凤颖二府。有淮水为之经。而汝颍濡睢涡汴诸水。络绎其间。庐州一府。以巢湖为之委。而大江山河通其流。至若合肥一县。地多高阜。亦可凿池。以广潴蓄。以备旱干。皆大可为之区也。是以寿州有孙叔敖之迹。舒城存颉羹侯之遗。则知水利之修诚非创举。此外六安一州。本系山城。而东西南北四乡。多有塘堰旧迹。久经湮废。至若泗州所属。居淮下流。滁州所属。亦多溪壑。并可一例修治。但徒事小修。不见大效。若得如淮扬水利。大发帑金。委令谙熟水利之员。董集民力。大加凿治。贫民既有所资藉。而利济亦可久远。此又将来最要之务也。
与苏抚宋公书
赵士麟
窃江浙之区。莫急于水利。旱与涝皆荒。而尤莫急于旱。涝则江浙虽饥。而全楚之粟。顺流千里。不二旬达吴越。旱则数十里之内。皆资担负。所及者几何。故莫急于旱也。仆往者承乏江浙。远考史籍。近访舆言。每惟河道之通塞。即系生民之休戚。在浙则石门一带。在江南则京口丹阳一带。年年苦涸。漕运病之。至京口丹阳数十里间。外藉江湖。消长居半。内资长荡湖开家湖练湖诸泄。而闸坝久废。余流涓滴。源源带水。浃月不雨。即民舟常苦艰塞。每岁隆冬。辄兴役开浚。以通漕艘。击水挑工。昏晓不息。堕指溃踵。恒有僵仆而死者。不一劳者不永逸。屡欲具题大为开浚。而相时待力。顾此失彼。耿耿至今。天畀仁人覆临兹土。彼苍冥冥。實以有待矣。顷凡自吴越来者。极言江浙亢旱之状。已踰三月。即杭嘉苏湖。几不通舟楫。甚至有传洞庭山以南。亦可徒步者。不胜骇异。情关旧治。中夜转展。唯有一策可以少济此五六郡望救之饥民。想足下亦必有同心也。念旱既太甚。则米必涌贵。米既涌贵。而外江之米不至则愈贵。今即移咨各省。招来米商。而京口舟阳。河道已成陆地。米艘何自而入。愚以为今插秧已失时。农民十室九流。餬口四方。惟有趁此时将京口舟阳一带数十里河路大兴工役。开浚深广。其利有四。一开河路以来米商也。一通民船以便贸迁也。一兴大工以救饥民也。一免冬役以恤祁寒也。计此一带河道。约长三十余里。开深一丈二三尺。合苏松常镇四郡之搢绅巨室富商大贾。委曲劝谕措资。或亦不难。遥念足下仁心妙画。其已见之施行者。亦既载之口碑。播之国门。此救荒之泽。当更必有出于寻常意见之外者。不揣鄙陋。远献其刍。庶几备高明之一采也。
下属县试行水车檄
乔光烈
夫农田之功。全资水利。古人设立桔水排。所以补天地之穷。为因时补救之计也。同州地处高原。土厚泉深。雨泽偶愆。即征旱象。渭洛黄流。萦环十邑。一切滨河地土。大概坐视暵干。揆厥所由。皆以岸高。不知设法收灌溉之功耳。东南各省。火耕水耨。滨河之地。虽县岸数十丈。制车盘戽。由近及远。无不田畴润渥。同此地土河流。岂有南北异宜之理。近闻郿县生员淡明远。能造水车。已延致其人。损制戽水轮车一部。试行之于县之城南村河岸。高二丈有余。一人运动。水缘而上。直达田畴。其车环列二十八桶。每桶可容水三升。一车所费不过六七金。而一日之功可灌田一十五亩。若河流湍急之处。水触其枢。自能运动。更可不烦人力。虽通邑之田。未能概沾水利。于此滨河地土用之。可补农功。今饬属县官吏。即将所捐制轮车。畀城南乡保收领。听滨河有地小民。由近及远。以次周流戽水灌地。其有乐于从事。愿照造施用者听。至于广为劝导。使民知用力少而见功多。岸高之处。或递置水车。层转接运。俾益究其利。又在贤有司之善于倡率也。
与布抚台论救荒书
李中孚
一请设督农掌水之官以大兴农田水利。方今西终南以为终始。山之所在。河泉多有µ安之所以大饥者。天旱而田不足于水故也。夫关中横。故西安近山一带。恒绕河泉。渭北虽复高仰。而泾洛漆沮清河石川诸水。亦所在而是。故总西安而论。其不可引渠灌溉者。固十七八。而可开渠引水者。亦不下十二三。兼以井泉亦不下十三四矣。夫水利三四倍于旱田。以十分有三四之水田。勤力而专精其间。虽复天雨不时。亦足补旱田之阙。而偿其获。即不足补。而此一半享水利之民。亦足以自保。而再不至流离失所矣。但凡民愚而不知兴。即有兴之者。而力微不足以兴。而为有司者。又不留心于兴。是以上下交困而无可如何也。夫天道不可知。今秋未必再旱。然亦不可不为旱虑。况水利成。固关中数世之利乎。是宜乘今秋谷布种之候。于本省司道中。择精敏仁惠者。加以总管农田水利之权。各州县官于丞簿或绅衿中。择公正好义。为众所素信服者。大县四五人。小县三四人。加以掌管之权。使之相视督责。其一切兴利除害辟举任使。皆委以便宜。不从上制。凡近河者虽一二十里内。但可引水。皆须筑堤开渠。以资灌溉。无河泉者。皆须堀井而灌。按万历间吕新吾公巡抚山西。惓惓劝谕农民。各于田内穿井。有云一时之费虽多。百年之利永赖。檄各州县正印官加意督催。公又不时躬亲单骑查验。勤于鼓舞。所在勃兴。薄田他为沃壤。至今民享其利。其或牛种资粮不给。官为措置。大抵人情易于乐成。而难于图始。下吏寡于奉法。而多怀欺诞。此法之行。州县必多有以难上欺者。即不然。亦或苟且塞责。欺诞而苟且。则此事之设。亦徒劳攘而烦费而已矣。是宜申明赏罚条格。预颁州县。但是法立。一半月之间。各须据数申报。每册须三本。一留县令。由州县申总理官。总理官仍留一。而以一申院。以便他日按行赏罚。除专官相视外。明公亦宜广询博访。何处可开河渠。何处宜于井灌。皆著录置左右。以便对照虚实。省察勤惰。以为赏罚张本又除专官巡督外。明公不时差的当忠诚人。各处巡视。随即亲临稍远一二州县。以按行赏罚。称职则不特掌管者有重赏。即州牧县令亦宜厚褒。否则不惟职掌其事者有重罚。即州牧县令亦难辞其愆。如此则虽不必躬亲临。而各属固将畏法而恐后矣。大抵此番水利之兴否。关西安遗民之休戚存亡。亦即关明公之德业功名。非留心注措不可也。且不独此也。西北七府三边。岁虽稍登。然其俗素奢侈。不知积聚。兼以协济西安。及西安转贩。流民聚食。今已虚耗。天道自东而西。万一夏秋之间。或雨泽愆期。或蝗蝻为害。且可奈何。是宜与西安通兴水利。以防未然。
一急变转运西米之法以苏民困。救民之饥。如救水火。先从其甚急者而先救之。窃闻各属轮车夫搬运西米一役。当事者虑兵粮之不足。不征之西安。而议协于西府。西府送到者。运载不责之民力。而皆有脚价。然众议皆以为其意固善。而其法则未尽善也。夫议协济于西府者。非以为西安奇荒。人民流离。米无从出耶。再给脚价者。非以为食用艰贵。不忍空劳吾民。令其重费饥困耶。夫不以米征西安民。而今者竟至使民劳费几与出米等。以为食用艰贵。议出脚价。而至使转运六七石之价。不足供运一石之费。故此一役。民困而饥死病死展转委顿而死者无数。折轴没轮。坠坑落堑。不能终事。而使民重出厚累者无数。安坐而谈。若无大害。身亲而履。真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也。所以然者。粟匮财竭之时。在家犹父子夫妻相聚。而披剔草根木皮以延残喘。今一日驱之三四百里之外。不特无可赍之钱粟。并其草根木皮亦不能得矣。又瘟后牛寡。久旱草枯。兼之天雨不时。愁气上结。疫疠大作。人病牛疫。且内悬室家。奄奄待毙而莫之恤。家人相望。嗷嗷望救而无如何。故传者皆谓邠长转运之处。鬼哭神号。耗费不赀。论者未达情实。或以为皆有脚价。原未苦民。殊不念当此食贵如金之时。展转留难于时月之间。所廪于官者。六七石尚不足给一石之费。其余之费。究何从出耶。且夫米既无从出。牛又食卖殆尽。将安从出乎。借曰牛尚可寻往返四五百里之内。迁延八九十日之间。草薪亦将何出乎。自昔运粮之法。皆所经由州县自相递送。以故无聚众虚耗之费。逃亡死伤之患。而议者不察。猥以均劳借口。以为单责运递所过州县。远者可恤。近者何辜。此又未尽达于调度区画之说也。夫令各属输运。不惟民苦资粮。亦且有废耕伤病折牛陨车之害。本县转运。不惟无前数害。而且中含大利。何者。今兹弥望奇荒。斯民正苦营生无所。离家无资。居家计穷。今使籍名运夫。除官价外。再令各属外帮运价。则寄生有所。食用足给矣。丁男负运。老弱妇女。披剔草根木皮。以给馈饷。百里之内。可以朝发夕至。又米到即刻可转。未至亦不复坐耗盘费。又无死丧疾病之患。折牛陨车之弊。离家废农之忧。逃亡重赔之累。真所谓一举而公私兼便者也。明公尚急留意。少缓以待日。则民重困矣。抑非独此也。凡有招买。实照市公平发价。而印官责之总催。总催摊派花户。转相侵削。花户得价无几。补赔不啻倍蓗。当斯民穷财尽之时。救死不暇。何堪重以此累耶。宜痛惩而力禁之是望。此外毒至#而害最甚者。民甲中奸猾十排。军屯中无赖旗甲。钱粮已赦矣。而借口杂差。米豆已蠲矣。而声言使费。致今下里愚民。鬻妻卖子之膏血。含恨抱冤。而干没之勒索之下。将 朝廷赈济饥民之银米。假端呼吓。夺诸良弱之口。以饱其无厌之腹。此又州邑中未死之魃鬼。无翼之飞蝗。所宜一体切戒者也。
一赒士类以培植人才。绅衿者。 国家人才之所从出。故凡治国家者。莫不以作养士类为要务。今兹奇荒。而有司拘执文法。以为诏书无赈士之条。致令章缝衣冠之士。多委填沟壑。夫荒旱千里。岂民皆饥而士不饥。 皇恩溥及草木。及岂独于士而遂恝然。特诏书未分明言之耳。今明公为 国家培植人才。宜申饬州县。今自后凡有赈济。纵不能分外加厚。亦宜与齐民一体进行。
一禁止乐户贩卖良人子女。今兹关中。荒饥异常。百姓计穷路绝。多以子女卖入乐户。以苟易升斗。偷活旦夕。夫倡优败风伤化。王政之所大禁。仁人君子之所恻心也。明公为 国家振励风化。宜留心频饬州县。今乐户不得再买良人子女。其已买者。令州县官设法赎回。不得隐匿。犯者。乐户及本地甲总地方。一体定罪。此万世功能也。明公尤宜惓惓。
皇朝經世文編卷四十
戶政十一倉儲下
善化賀長齡耦庚輯
常平倉穀章程疏嘉慶七年
御史楊昭謹
竊惟常平倉穀。直省額貯。多者數百萬石。少亦八九十萬石。州縣額貯數萬千石。少亦數千百石。以備平糶。以支出借。以供兵糧。以裕災賑。所關甚鉅。然必實貯在倉。有盈無絀。方於民生國計。均有裨益。臣謹悉心酌議。分款臚列。恭呈 聖鑒。
一倉穀平糶有虧。宜緩平糶也。查常平倉。如常年出糶定例。概以存七糶三為率。其地方燥濕不同。則有存六糶四。存半糶半。存三糶七。及不限額數。隨時出糶。原為額貯充盈。恐米穀歲久朽蠹。所以國因酌量。出陳易新。且使市價平減。商販不得居奇多索。惟是平糶已有虧缺。尚未買補如額。又將存倉穀石。接續再糶。不但虧缺繁多。一時難於買補。且恐挪新掩舊。私將糶價侵用。久之倉庾盡空。升斗不存。無論常年無可平糶。即水旱偏災。亦無穀石以供動用。臣請於平糶有虧之倉。必勒限一二年內買補足額。勿得於未足之先率請平糶。
一倉穀出借有虧。宜緩出借也。查常平倉穀定例。許農民領借。作為口糧籽糧。按耕種遲早。定期供給。先麥後穀。先陳後新。原因額貯充盈。每歲青黃不接之時。借給農民。使耕種有資。無慮拮据。惟是出借已有虧缺。尚未催收全完。又將存貯穀石。接續再借。不但陳欠積壓。前後難於並徵。且恐舊欠作為新借。日久無從催迫。勢必倉庾皆虛。升斗不存。無論常年無可出借。即水旱偏災。必應借給。亦無穀石可支散放。臣請於出借有虧之倉。必勒限一二年內催徵足額。勿得於未足之先率請出借。
一倉穀平糶。宜酌定年限也。查常平倉穀。常年出糶。豐歲每石照市價減銀五分。歉歲減銀一錢。是不論豐歉。皆准平糶。定例原為平減市價。而米穀亦藉以出陳易新。然使年年出糶。則必年年採買。吏胥侵漁。既可習為利藪。閭閻科派。實亦難免追呼。臣請嗣後除因災以時平糶不拘例限外。其常年平糶。為因地方燥濕不同。酌定出糶例限。或三四年一次。或五六年一次。以省滋擾。再查則例內。載常平倉穀折耗。奉天省米逾五年。穀逾十年。陝西省糧過五年。准開報氣頭廒底。直隸江西等省。三年以後。准開報氣頭廒底。江蘇安徽等省。三年以內。准開報氣頭廒底。三年之後。不准再開。是平糶年限。寬為酌定。自於存倉米穀。無有妨礙。
一倉穀出借。宜酌定章程也。查常平倉穀。每歲青黃不接之時。酌量出借。又或夏秋水旱成災。酌量出借。定例查明借戶。果係力田之家。取具的保。平斛面給。惟是吏胥里長。互相勾串。往往從中蔽混。捏名冒借。一時人數繁多。稽查難周。只憑保甲按名借給。迨歲底據冊徵收。半多有名無人。末由催納還倉。於是將無穀石。謂無業窮民力不能完。甚或捏稱逃亡物故。人無可追。詳請豁免。及督撫援例題豁。准其動項買補。又或因歲歉價昂。不即買補全完。積弊靡有底止。臣請嗣後出借之時。將具呈借戶。俱按照徵糧紅冊。查係有糧農民。方准酌量借給。不但實惠在民。一顆一粒。吏胥里長。無從中飽。且凡出借穀石。盡歸有。一升一合。俱可照依例限。催完還倉。永無虧缺。
一倉穀賑濟。宜酌定章程也。查常平倉穀。如遇地方水旱偏災。將存倉穀石開放賑濟。俾被災小民。一夫不失其所。惟是極貧次貧。戶口屯遠近各殊。往往吏胥里長。從中蔽混。不但瞻徇顛倒。且恐巧計[多寡無定。百里十里。侵漁。虛開丁口。冒支錢米。散放既時不容緩。體察亦勢有難周。請嗣後辦理常平賑務。凡係災黎。俱按每年報部戶口底冊逐一稽察。再將糧冊核對。俱係無業無糧窮民與零星小戶。方行認真散給。吏胥里長。無所施其伎倆。而常平之米穀。均可實惠編民。
一倉穀採買。宜酌定章程也。查常平倉穀。或因平糶缺額。急需買補。或因災賑缺額。急需買補。或因供支兵米缺額。急需買補。定例俱係支領應動銀。按照時價採買。事本因公。民情莫不樂輸。惟是吏胥里長。從中舞弊。任意開報。殷實穀多之家。或蔽混隱漏。穀少之家。或抑勒科派。甚或私行倍折穀價。代為浮收充數。臣請嗣後採買之時。查照徵糧紅冊。一切糧少之家及零星小戶悉予開除。惟按照糧多戶口。將應買穀數分別均攤面給價值。地方官稽察較易。吏胥里長。無能肆其奸貪。所有採買穀石。自然依限全完。無有虧缺。至有本境產穀無多。例赴鄰封採買。亦先予詳報督撫。行知赴買地方之時。即一併關會鄰封。查照該處糧冊。開明戶口。以便給價買運。
以上六款。俱照定例。悉心酌議。務使倉庾足額。有益民生。再查直省常平倉外。安徽省之鳳陽潁州二府屬。建設裕備倉。貯糧二十萬石。備鳳陽泗州二屬賑糶。四川省之附近水次各州縣。備貯穀三十萬石。接濟鄰封。貴州省之威甯州。備儲穀一萬石。備該處緩急。均請照此辦理。又廣西省之社倉。本該省潯州慶遠鎮安思恩等四府社倉。向例均照常平倉穀。令桂平宜山天保武緣等四縣。經管出納。亦請照此辦理。是否有當。伏乞皇上睿鑒訓示。
倉穀平糶疏雍正四年
浙閩總督高其倬
竊臣細看福建情形。福泉漳汀四府。產米不敷民食。泉漳更甚。每年至二月三月。平糶不能不行。米穀一節。最為福省第一緊要之事。而歷年以來平糶之中。積有二大病。以致官廩日虛。刁風日熾。此一病不除。難言充實倉儲。接濟民食。其一則從前各官交盤之弊不清。其所授受。皆有價無穀。而所作之價。又係不敷買補之價。雖有不肯收受之員。加以上司之抑捺。眾口之調停。即不得不收。是以日見空虛。竟無彌補。臣見在徹底清盤。務必懲革此弊。容臣查清。另行具奏。其一則年年平糶之價太賤。即舉福州一府而言。歷年即極豐之歲。最賤之價。米未有買至一兩一石者。向時督撫。但討目前百姓之稱揚。不顧將來買補之無法。平糶之米。每石價減至一兩。且有不及一兩。止賣九錢者。此雖米石極賤之時。所不能有之價。下屬奉批收存。此價欲買之本處。則本處無一兩及九錢一石之米可買。欲買之外省。外省雖有一兩及九錢一石之米可買。其各項運。從何而出。是以屬官之中。亦有尚欲籌補者。緣價短難買。惟付之束手無策。聽其空虛。待受參處耳。而中間因糶價太賤。更生一大弊端。姦民豪棍。乘此謀利。得米到手。輾轉即有倍贏。雖設法愈密。而其術愈巧。竟視平糶為奇貨。往往借米價貴。即鼓煽窮民。恐嚇官府。壓之以官應愛民之說。迫之以人情洶洶之勢。相沿既久。其意竟欲平糶之期。一歲早似一歲。平糶之價。一年賤似一年。所以從前有糶價太賤。且在年內即行平糶者。不知此不過米價稍貴。非飢荒可比。米價稍貴。乃遂如此。若實遇荒年。將何以處。若不極力挽回。則福省之倉儲。惟日空虛。民食終不能接濟。臣之愚見。如福州府來年平糶。視米之程分高下。每石定以一兩二錢。或一兩三錢。穀亦視其程分高下。每石定以六錢五分或六錢。其各倉之穀。亦有在倉年久。及當日收倉之時。程分即低者。再隨宜酌定。至於各外府州縣。亦隨其地平時米之貴賤定價。總之必計算本地秋成後既平之價為準。務使既糶之後。仍可於本處或外省買運還倉。乃可源源接濟。不至一發不繼。但愚民止顧目前。不計久遠。止知目前得賤價之米之好。不知將來無接濟之米之苦。必以為臣不如從前督撫之愛民。加以閩俗浮薄。刁棍復多。而紳紟之多事者。又從而和之。恐有扞格騰謗之事。但臣為地方長久之計。初行若少畏難。流弊何所底止。然臣亦不敢孟浪從事。已詳細熟計。豫期多方曉諭。使各紳士軍民。皆知臣之此意。是為百姓計慮久遠。即使價稍有餘。總仍添買穀米。以濟閩民。並無一毫自為之私。而以堅定持之。自然信從可行。再閩省情勢。倉儲豐歉。民間纖悉皆知。米穀多餘。則人情安定。辦理曉諭。一切易行。所有江南之穀。久蒙 聖恩諭運。但早則更為有益。伏乞 聖恩。再令江南早趁北風多時發運。不必拘定二十萬石。隨得隨發。則趁風速到。若少遲。南風一多。恐難行走。不能刻期至閩。臣謹一併奏懇 聖恩。仰祈 睿鑒。
請復倉穀借糶疏河南通志
田文鏡
伏查倉貯關係重大。自當悉心研求。從長計議。未可硜執一見。以為可以剔弊除奸。永遠遵行者也。積貯原為備賑。而典守貴於權衡。臣愚以為倉穀之設。偶因水溢旱乾。則當開倉賑濟。此按其口之大小以授食。而不令民還倉者也。若夫收成稍歉。民食尚不致艱難。或至次年春麥未登之際。青黃不接之時。則當照例出借。至秋收後。每石加息二分半還倉。以接濟民食者也。至於歲當大有。戶慶盈甯。可以無藉於倉穀矣。但至舊穀將沒。新穀未升之時。穀價不無少昂。貧民難於買食。此又當減價出糶。以平市價者也。如此轉移。不但米穀流通。小民不致乏食。而 朝廷倉糧。亦得藉此出陳易新。免於紅腐。此誠一舉而兩得矣。臣五年於茲。無時無刻。不以倉貯民食為念。常將各屬所有積穀。或當委官盤查。或乘新舊交代。俱令其分別積穀年分久暫。每樣各取一石。碾驗米粒成色。則新入倉者每穀一石得米六斗五六升。其次則六斗有零矣。再其次則五斗有零矣。穀愈陳則米粒愈細。往往止存半粒者。且陳米炊飯不能漲發。一升止得半升之飯。又食之易至飢餓。一人常兼二人之食。此臣得之親試而無訛。訪諸老農而不爽者也。由此觀之。則倉穀之不宜久貯明矣。今以地方官奉行之不善。而欲停糶借之例。使之常存於倉。即數十年而穀仍自在者。誠不經之論也。地方官不能無賢愚勸惰之分。胥役人等不能免中飽侵漁之弊。賢而勤者。自能剔釐而除去之。愚而惰者。則當糾劾而更易之。至於胥役舞奸。又當峻法以懲治之。此督撫之責。司道府州之事也。今不責各上司嚴其查察。而惟守此數十年不易之陳穀。以絕其弊端。是猶行舟者惡風濤之險而收帆。駕車者恐覆轍之虞而投轄。有是理乎。臣查豫省倉糧。俱經易穀存貯。惟雍正三年。常平倉奏冊內尚存米豆三千餘石。自應一并易穀。以免蒸霉。而春借秋還。存七糶三。仍請照舊例遵行。
糶價不宜撥餉疏乾隆十年
御史萬年茂
竊查各省常平穀石。自順治年間。即經建立倉儲。百年之內。 列聖講求。經理備至。我 皇上御極以來。宵衣旰食。無日不以此事上 宸衷。惟恐倉儲有名無實。節年 諭旨。多方籌畫。各省倉庾。漸次充盈。此誠建萬世之長策。躋斯民於仁壽也。臣伏各直省出產穀石。一省之數。歲至十數千萬餘石。而常平積貯。天下合計。纔共二千八百餘萬石。是常平額貯。數目不可謂多。又經百年之久。我 皇上十載憂勤。日積月累。始臻此數。其求之不為不難。臣近見戶部行文各省。內稱平糶米穀。係秋來買補還倉。但各省因價值低昂不一。是以有全行買補貯倉者。亦有買補不足。咨請展限者。今捐監已歸本省收捐本色。彌補倉儲。漸次充裕。即有緩急。諒足敷用。則各省存貯平糶價銀。即可停止採買。將未買實存銀兩數目。務於今歲造報冬撥之前報部。以備酌籌辦理等語。臣再四細繹。雖未深曉部臣之意。但據稱停其採買。寔存銀數於冬撥之前報部。臣愚鰓鰓過慮。竊恐即以此項銀兩為撥充兵餉之用。將來倉廩空虛。所關非小。查常平額設。大縣三萬石。中縣二萬石。各省定數。尚多不足。然現在實貯州縣。每年平糶。利益甚大。加以借給籽種。給養孤貧。一切實政。取給其中。需用亦廣。語云。有備無患。倘遇地方一時乏食。他處之米。接濟不及。鄉民嗷嗷。萬千成。入城呼籲。地方官或賑或糶。小民各得升斗。即時立散。俟他處接濟米來。人心易安。使貧民有恃不恐。境內富民。亦以餘穀照常售賣。設無倉儲一項。富民不免居奇。彼見貧民洶洶蟻聚。懼生事端。不敢顯然出糶。故倉穀一裕。民穀自可流通。亦相因之勢也。今若停其買補。則糶三存七之數。一年之內。已去三分之一。明年復去其二。至三年而存七之數已盡。是無穀也。假如臣所言。將此項撥為兵餉之用。是並無銀也。夫有銀尚可於豐登之歲買補還倉。無銀則穀將何出。無穀則地方緩急無所取辦。且即現今江南山東甘肅等省。常平穀額。虧缺甚多。半屬存銀。合計直省現存銀數。不止三分。現存穀數。實未有七分。又以州縣不樂積貯。希圖省事。部文一到。即實行貯倉者。亦必盡數糶賣。以備撥給之用。臣恐常平之廢。又不待於三年也。至稱各省監例。收捐本色。即可彌補倉儲。夫收捐本色所以補倉儲之缺數。非可借以補倉儲之現數也。查向來戶部捐銀。至多之年。不過一百四五十萬。今外省捐穀之數。無論不如部捐數目之多。即如部捐數目。每穀二石。折銀一兩。必須十餘年。方可補足常平原額。況各省價值不一。兼以州縣推諉。現今報捐。惟福建一省為多。餘省雖多寡不齊。然皆不能足額。即如廣西常平舊額。一百四十餘萬石。酌減捐額七十餘萬石。開捐以來。共收穀三萬餘石。捐穀之難以彌補。其明效可1矣。臣觀十數年來。米穀價值。日增於前。穀價愈貴。民食愈寡。賑糶之需。惟恃常平。方慮存貯無多。偶遇歉收。截漕撥賑。 恩綸歲下。若將現存之數。一旦全無。將來仰賴 聖慮。不知又如何也。伏乞 皇上敕下原議之大臣。果有撥給事宜。衹當別求款項。以資籌酌。至常平原額。仍行買補還倉。無令絲毫輕籌。以備直省緩急之用。以仰副 聖天子愛養黎庶之心。天下幸甚。
請減糶價借籽種疏乾隆八年
錢陳
伏查常平之制。因穀有甚貴甚賤之時。貴則病民。故減價以糶。使民不病。賤則傷農。故增價以糴。使農不傷。價增則耗國帑。價減則耗倉穀。二者皆損上益下之事。然行之久而四民受益。國亦無貧寡之患者。以米價無甚貴甚賤。雖有災祲。民情相安。苟非偏災大歉。發粟賑濟之舉。亦可勿事。此常平之設。所以上下攸賴者也。今 國家承平日久。生齒日繁。米價無甚賤之時。自可無議增價以糴矣。為今日計。惟當詳求減價而糶。以平米價。使無甚貴。誠急務也。乾隆七年 上諭。若遇荒歉之歲。穀價高昂。務將實在情形。必須減價若干之處。確切奏聞請旨。欽此。此誠酌古準今。達權通變。久遠無弊之良規也。今自兩月以來。御史趙青藜奏請於米貴之年。多減價值。尚書張照奏請顧名思義。以本價為權衡。少詹事李清植奏請脩復本法。立論雖不一。而為歉歲計便民。使米不騰貴。其意則同。臣愚以為酌減於歉歲米貴之時。所以濟民食之艱者。固屬緊要。酌減於尋常出陳易新之日。所以從小民之便者。亦宜詳求。則張渠請成熟年分。每米一石。酌減五分之奏。雖現在議覆准行。實多未便之處。不得不再為陳請酌改者也。蓋通天下年歲計之。順成者多。尋常出陳易新之際。米價尚平。原可無須大減。陳穀所碾成色。自不及市中行鋪所售之米。而交官之銀成色及平。又非市中交易之銀可比。又經胥吏之手。稍為高下。又米局離鄉窵遠。小民往返需時。守候需時。如米每石市價一兩。官價九錢五分。以官價所得之米。即入市轉售。原價必虧。民亦何所利而買之乎。糶倉米本以便民。張渠之見。防囤戶則有餘。便小民則不足也。地方有司。每當出陳易新之時。開設米局。買者寥寥。於是紳士便家。仰承意旨。分領穀石。照數交價者有之。行戶抑勒分買者有之。蠹胥黠吏。因緣借領者有之。其畏葸牧令。明知民不願買。謹守筦鑰。坐視紅腐者亦有之。是豈設立常平便民之遺意哉。請於成熟之年。每米一石酌減一錢二分。使小民核算。比市價稍賤。仍不拘城市開設米局。使小民得沾實惠。而米價自無騰貴之慮矣。如蒙 俞允。則比從前加減七分之數。即於官碾一米二穀。稍有贏餘項內抵補。抑臣更有請者。食為民天。小民終歲所仰。全在及時播種。每見歲功方興。窮黎因籽粒無措。縱有田可耕。坐失東作者。所在多有。查種穀一石。可收新穀一二十石不等。是以民間借種籽粒。往往加倍償還。借者帖服。今若於糶三數內。令州縣酌量借給粒種。不收利息。春借秋還。每借一石。還倉時仍收一石。每交一石。酌收穀四五升。以為鼠雀出入諸耗之費。則農本既培。民力普賴。較減價以糶。更為有益。現在被災州縣。及邊徼苗疆新墾之地。有行之者。然未著為令典。有司恐干參處。不敢擅便。臣讀月令。季春之月。命有司發倉廩。賜貧窮。振乏絕。疏云。長無謂之貧窮。暫無謂之乏絕。及春闕種。始為暫無。既而荒棄。即為乏絕。量借籽粒。一轉移間。農有餘粟。及秋還本。倉仍充裕。於出陳易新之義。似更詳備矣。
請官開米局疏雍正十一年
廣東總督鄂彌達
竊查米價騰貴。皆由囤戶居奇。往往捏作謠言。增長米價。或云風為旱兆。或云雨為水徵。一日之間。頻增價值。一店長價。諸店皆然。名曰齊行。莫敢異議。富民家有蓄積。樂其高。於己無損。惟手藝貧民。終日拮据。不供口食。即遇官府有平糶倉穀。不過一升半升。日糴日食而已。無力多買。又不能戶戶有碾米之具。且以終日鹿鹿。並無餘暇。故甯貴價向米鋪糴米。非不知官賣穀價賤。不得已也。若欲惠此貧民。無如官開米局。臣生長京師。目擊八旗自 皇上降旨設立米局以來。歷年米價皆未昂貴。總由米局價平。故囤戶不能射利。法良意美。實可通行。伏念粵東省會之區。貧民待哺尤眾。姦民乘機射利。往往高價病民。臣擬于粵東省城。設立米局三處。南門設一米局。動廣州府倉穀。以該府倉大使管理。東門設一米局。動番禺縣倉穀。以該縣典史管理。西門設一米局。動南海縣倉穀。以該移駐之縣丞管理。各局將日逐糶賣數目。每日摺報各管府縣稽查。該府縣十日一報司道存案。仍令糧驛道不時稽查。察其米價。則額定倉斗一兩一石。永成定例。無減無增。倘市價減至一兩以內。仍聽民向各店買食。市價稍昂。即照定價一兩糶賣。其赴局零買者。用銀用錢。聽隨民便。仍不許買至一斗以外。致啟販賣之端。賣出價銀。則令隨便赴穀賤地方採買。源源轉運。夫價有定額。則胥吏無所容私。局既常開。則囤戶無能專利。一切肩挑負販傭工覓食之人。三五零錢。取攜皆便矣。至各府郡城。即將府倉穀石。碾米開局。比照省局之例。仍責令該管道員稽查。似可以一體通行。
清京倉積弊疏
田六善
臣前見京倉開報缺少米石一疏。其既經勘明者。 皇上已有 旨處分。其見在支放者。 皇上已有 旨申諭。臣無容置喙于其間矣。臣思京通二倉之弊頭緒紛紜。牢不可破。及至敗露。近者已歷數載。遠者已歷十數載。其中經管各官。賢愚不同。經承各役。存亡不一。雖有明斷之才。亦鮮搜求之術。今當徹底清查之際。宜立明白易曉之規。臣聞各倉廒座官役。任意開放。及至水落石出。牽溷難明。則一廒宜清一廒米數也。如放天字一廒。必使顆粒盡完。查照原收石數。有無短少。報部存案。方許再開別廒。但各廒米色不一。如領米官丁揀擇美惡。則倉役樂於借端。法不立則事不行。請發 特旨嚴禁。令立碑左右兩翼。如領米人不待此廒放完。逼令再開別廒者。及管倉官役通同附和者。分別治罪。則牽溷之弊可清矣。臣聞善算者。積米一堆。步其周圍若干。高下若干。便知米數。況倉廒四角方停。高下直立。豈難估計。則一廒宜定一廒貯數也。如天字一廒。四方幾丈。上下幾丈。應貯米若干石。再以今年新收米之。自無不准。他廒亦倣此例。經管衙門。各行刊印一冊為照。新官接管之時。查照廒內虛盈。米數自見。即有放過半廒者。量其底去幾尺。細行除算。亦易清楚。則交代之官有據矣。臣聞旗甲所欠米石。發坐糧廳追比。及至追完。有欠左翼之米。行文歸右翼者。有欠右翼之米。行文歸左翼者。有無不便關會。則追完之米。宜令仍歸本翼也。夫盜米於夾帶者有限。盜米於空文者無窮。若令各歸本翼。則上下吏書。何至隱射為奸。臣聞旗甲運至米石。倉廒派發。即行註定廒分。若係空廒。自應收受。若尚有米。最易溷淆。前後如何清算。則運至之米。不必預定廒分也。夫舊米短少。正在敗露之際。新米一入。便為遮之端。若令止入空廒。則收放員役。何處支吾自飾。如果臣言不謬。伏祈 皇上敕部議覆施行。
禁囤無益米價疏
陳兆崙
臣聞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積貯而兼禁囤。亦立政之大經也。然自禁囤以來。蘇杭之間。米價騰踊。日以益甚。歲非災傷。而物力告詘者何也。臣竊見富商大賈。權子母之息。釐毫必爭。有如米船所指。必在一方之都會。朝至而夕空。則得息易。而又無寄倉久客之累以耗其財。此所以樂其便而踵相繼也。若但與貧民市升斗龠合之戔戔者。則何所利焉。夫民中之富人自有田者。既無須客米。而中人之家。計口而食。亦計日而糴。殆罕有立時具數十石之直與為市者。賣米之商坐困于貨滯而煩費雜出。迨得盡售以歸。而日用之費視息數倍。而欲價之不騰庸可得乎。價之騰。由于客之少。則豈容虛擁此於無人之境。以待其紅朽而甘心乎。是即必有漏洩之所。漏洩之所。將在外洋。例禁雖嚴。恐不能防奸人百出之計。貪賈之趨利也。譬如蛾投夜燭。不灰滅不止。大奸不避重誅。正謂此也。禁囤之令既不能效。則宜變法矣。而又不可。何也。為政之體未有正。告之以弛禁而使為囤者。猶之北地燒鍋。斷不能絕。然未有正告之以開燒之理也。是在我 皇上密諭大吏。相時勢之緩急。為禁令之寬嚴。毋執成見。毋務虛名。總期有救時實效而已。
籌辦積貯情形疏乾隆十年
陜西巡撫陳宏謀
竊惟積貯之法。不外常平社倉二者。常平貯之城中。其出入也官主之。社倉散貯於鄉。其出入也社正副主之。總在散斂及時。經理如法。然後可以源源借還。民獲接濟之益。官無霉變之虞。未可圖官司省事。不顧百姓之便益與否似慎W也。陝西省常平倉穀。每年存七出三。需借者多。需糶者少。向來辦理。未免拘泥。重。實多掣肘。如州縣於二三月間。始行詳借。由府而司而院。及至批行到縣。已在暮春初夏。民間不能緩待。早經貸於富室。出借之糧漸少。存倉之粟漸多。年復一年。紅朽堪虞。且州縣既已奉文。勢必令民借領。其中或按里發穀。有不願借而強借者矣。漫無區別。有不應借而借者矣。借既不能無弊。征則難以全完。以致歷年多有積欠。州縣因舊久未清。不敢輕議再借。而不知清混借之弊。以收速還之效。故欠者日多。借者日少。陳陳相因。倉儲民生。兩無利益。此常平之穀所宜亟為經理者也。陝省社倉。社本無多。自雍正七年。前督臣岳鍾琪陳奏。蒙 世宗憲皇帝隆恩。將應減之五分耗羡。暫收兩年。代民買穀。以作社本。繼因地方官一概諉於社正副。全不稽查。致有侵虧。前撫臣張楷乃奏請定州縣官處分。將社倉入於交代。自是以後。州縣官因有責成。則又視同官物。不但社正副不能自由。即州縣亦不能自主。凡遇出借。遞層具詳。雖屬青黃不接。百姓急需借領。而上司批行未到。社正副不敢擅借。兼有以不須出借為詞者。及有霉變。則又惟社正副是問。故各視為畏途。殷實之人。堅不肯充。社倉之良法漸壞。而民間之積欠亦多。此社倉之穀。所為亟宜經理者也。臣等伏思陝省。現在常平倉穀。通共三百三十餘萬石。社倉本息穀七十餘萬石。臣等先會檄行司道。就通省情形妥議。詳加斟酌。常平之穀。存七出三。社倉之穀。出半存半。州縣於每年封印後。酌定借期。一面通詳。一面出借。其出借之期。則按耕種遲早。以定先後。總在小民須借之時。不可延至麥收將屆之後。并令先期出示。依次而放。隨到隨給。不許守候。平斛響攩。亦不許入多出少。其出借則先麥後穀。先陳後新。所借之戶。均須力田之家。兼有的保。如遊手無益。及無的保者。皆不准借。倘民間無須多借。亦即留倉備貯。不必拘定出三出半。設遇糧價昂貴。即行詳糶。以平市價。所借之糧。有麥者夏還麥。有穀者秋還穀。其社倉。則仍責成社正副經理。官給印簿。令將借戶保人姓名糧數。以及完欠。逐一登記送查。一切出納。雖責成社正副。而稽查仍在於官。自無營私舞弊之患。并令慎選社正副。務擇殷實公正之人。優以禮貌。如能經理得法。遵照定例。分別獎賞請。其村莊離社倉遙遠。借還未便者。許其分社便民。至歷年舊欠。先經委員確查。并分別還欠。以示勸懲。現在俱已查清。還者頗多。雖有未還。皆係實在有著。倘得夏麥有收。亦可漸次清完。歷年之舊欠。既無弊竇。後此之新借。更為實在。目下青黃不接。小民爭先赴借。得以及時接濟。似覺有益。
青苗社倉議
李紱
朱子社倉之法。與青苗同。相沿至今。近六百年。後人以為朱子之所為也。輒欲仿而行之。然往往暫行而輒廢。未見其利而先受其弊者。徒知法為朱子之法。不自量其人非朱子之人。則亦青苗之法而已。奉行其法。非一手足之為烈。有監官。有鄉官。有社首。有保正保副。有隊長保頭。有人吏斗子。朱子之始行於崇安也。任事之人。皆其門生故舊。學道君子也。今首事者之公正。即無媿於朱子。而分任其事者。非朱子門生故舊之比。則其法亦不可得而行也。且不獨後人之效之者。未嘗量度其人。即朱子之疏請下其法於路。亦未嘗量度天下任事之人。不能盡如己。而分任其事者。不能盡如己之門生故舊也。則無怪乎其不能行。有治人無治法者。古今之通病。社倉初行息取十二。夏放而冬收。與荊公青苗之法無異。荊公治鄞。嘗自行青苗之法矣。鄞之人至今尸祝之。荊公以其為身所嘗試者。他日執政。遂欲施諸天下。亦猶朱子請行社倉於諸路。而不知奉行者之不能盡如荊公也。是故奉行而得其人。則青苗亦社倉矣。奉行而非其人。則社倉即青苗矣。且青苗之法。後人畏其名而不敢行。社倉之法。後人慕其名而亦不能行。非獨利之所在。任事者難其人。即民亦不能盡如吾意也。蘇子由論青苗之弊。謂錢入民手。雖貧民不免妄用。及其收也。雖富民不免後期。如是而敲撲之事煩矣。今社倉開報支米。漏落增添。必送縣斷罪。其收米也。如有走失。必保人均賠。是亦不能已於敲撲。其與青苗有以異乎。朱子為金華社倉記曰。世俗所以病乎此者。不過以王氏青苗為說耳。以余觀於前賢之論。而以今日之事驗之。則青苗者。其立法之本意。固未為不善也。但其給之也以金而不以穀。其處之也以縣而不以鄉。其職之也以官吏而不以鄉人士君子。其行之也以聚歛疾亟之意。而不以慘怛忠厚之心。是以王氏能以行於一邑。而不能以行於天下云云。斯言也。以余平心觀之。則亦未見其為必然也。凡事欲其有舉而無廢。非主之以官不可。凡官民相出納。則金易而穀難。惟給之以金。故可以於縣而不必於鄉。惟不在於鄉。故止可給金而不能以穀。至於社倉之法。漏落增添。必送縣斷罪。其有走失。必保人均賠。則亦不能終用鄉人士君子。而必歸之官吏。其送官必斷罪。走失必追賠也。則雖能全用慘怛忠厚之心。而究亦歸於亟疾。推求利害始終之故。未見為此得而彼失也。雖然。金可以濟民用。而不可以救民饑。則必以積穀為主。以積穀為主。則必兼用常平之法。余[已](己)丑禮闈試策嘗備言之。又嘗為家居二倉條約。頗可施行。然非得任事之人。亦不能如志。要歸於有治人無治法之二言而已矣。
臨川侍郎集中。多袒荊公。此文亦然。前言金易而穀難。後又言必以積穀為主。則已不能自持其說矣。且社倉始借官穀六百石。故暫取二分之息。及盡還倉穀之後。則永不取息。止收耗米二升。烏得與青苗並論乎。至于無治法之中。而必求可久之法。則莫如黃東發之常平田矣。金不如穀之便。穀不如田之可久。但創始益難。惟難興故亦難廢耳。如第以易言。則穀且不如金矣。
社倉約記
畢振姬
康熙十一年。曲沃衛公條復社倉數事。尋頒其議於天下。吾晉大吏檄府州縣行之。府州縣捧檄難之。吾邑白侯。勸課富室。自占其有。以家量當社薄輸之倉。以備賑恤。各出粟積貯有差。邑北鄉民極窮。振姬猶及見吾鄉人社倉矣。昔運使父子在鄉。長平一倉。義莊一倉。在邑為倉上畢氏。畢氏倉不可問。市井斗級開口民窮。卒莫之訾省。見其害不見其利久矣。今衛公之經國。昔畢氏之安鄉。一也。禮家施不及國。振姬設倉於伯方。輸粟百石。設倉於得義。輸粟五十石。為振姬鄉人家人耳。社倉利在鄉。不利在邑。在鄉便也。在邑不便也。民以為便則安鄉。安鄉則重家。指謂倉粟在鄉。去此乎。民以為不便則危鄉。危鄉則輕家。指謂社倉在邑。留此乎。邑有倉而無倉。法敝也盜。抑或視其鄉人之殍。不肯發。歲以扃鑰封識。至紅腐不可食。無以賑恤水旱蝗F。有倉螟饑疫之災。豈法哉。故法不可不便也。初元常平利民。耿壽昌請官錢平糴。錢不出於庫。今其法窮。開皇義倉利民。長孫平請百姓里人。計戶出粟。粟不出於里。今其法窮。慶歷廣惠利民。韓魏公請諸沒官之田。承佃輸租備賑。租不出於官田。今其法又窮。即不窮而官貯之官發之官斂之。其害止於不便。民貯之官斂之官又費之。其害近於不仁。民與吏胥爭利不勝也。即有水旱蝗螟饑疫之災。何以待之。朱子乾道四年。請府藉常平米六百石。夏受粟於倉。冬收加息。凡十有四年。中間息米還倉。藉米還府。見儲米三千一百餘石。歲給鄉四十五里。石止收耗三升。不復加息。陸象山知制誥。編入熙賑恤。真西山帥長沙。仿為嘉定積貯。彷彿周公遺意。助王以養其民者也。安可以利害廢法哉。害嘗伏於利之中。安石暗於防害。故以周公之法籌國息利。嘗倚於害之內。朱子勇於興利。故以周公之法制國用。比閭任。不走遠縣。縣倉為軍需矣。菽粟乃活。不利金生。金為熙甯俵本矣。吏來急於火也。衣冠授受。士人無催牌。斗級老小多於雀也。升龠家量。三老無斛面。白沙詔捐費。詔乏絕也。出穀主戶家一石。客戶家五斗。游食不占。青苗書寬剩。書緩歛也。收息舊穀石一斗。新穀石二斗。因陳無息。小饑息其半。中饑蠲其息。大饑蠲本以待豐年。建陽五夫。本活法也。富民有取而無與。貧民有取必有與。奸民自取為盜。八字救荒策也。僦直一石。斂散在廟也。更十年當造倉。僱役一石。收受須人也。至三百當加廩舉放阻於宿惡。蚼蠋坐食矣。未以官長理償。冒支出於里門。禽鳥飛食矣。元以保人代納。社倉約如此。林駉有言。民不必甚利。無害而已矣。昔運使安鄉。鄉五其六數三十。穀六其五亦三十。三十年一變。此周公之通也。何為逡巡利害。難此社倉之法矣乎。父母先而紳衿富室不敢後。官與豪右爭。民無不勝也。自此見其利不見其害。雖有水旱蝗螟饑疫之災。亦有以待之矣。鄉之人皆曰便。
議社倉與古異同疏乾隆五年
江西巡撫岳濬
竊思社倉之設。原以積穀救荒。與常平相為表裏。宋儒朱子所議事目。法良意美。固可循照而行。而因地隨時。猶宜斟酌盡善。我 皇上恫瘝在抱。念切民依。因御史朱續有舉行社倉之奏。欽奉 諭旨。著各省督撫。悉心詳議具奏。欽此。臣將朱子社倉事宜。逐條細繹。並將江省現在辦理情事。確核細籌。覺與朱子從前舉行之法。有相似而不必盡同者。有已行而毋庸再議者。有宜於古未便於今。而不妨稍為參酌者。敢敬陳之。
一朱子所議。逐年將舊保簿重行編排。細算戶口。監官依狀支散一條。臣查編排保簿。各屬城鄉市鎮。皆係保甲專司。江省七十八州縣。奉行保甲已久。每年於冬季時。飭令各保正編排一次。造具各戶清冊。毋許遺漏增添。該地方照冊給發門牌。各戶懸掛門首。倘遇有賑借散給之事。核算人口米數。查對門牌牌。便可一目瞭然。至於經管社倉。已選有殷實老成之人。充為社正社副。董理收放。似毋庸更設隊長鄉官名目。而保簿既有保正甲長編排。亦毋庸更令正副社長編次。其支散之法。應請仍照雍正二年九卿條議。每年社倉臨放時。有願借穀者。先期報明社長。總報州縣。計日給發。殊為允協可行。
一朱子所議。逐年新陳未接。差清強官吏斗子。與鄉官支貸一條。臣查江省出借社穀。每年於青黃不接之時。正副社長。稟明州縣。一面通報。一面即行借放。似於四月上旬申府給貸之法相倣。但并無差官同貸之事。查雍正二年。九卿條議。社倉穀石。任從民便。州縣官止許稽查。毋許干預出納。定例甚屬周詳。若又選差官吏斗子。公同支貸。誠恐轉滋煩擾遲滯。似不若仍照定例。責令社長專任其事之為便也。
一朱子所議。出榜分都具狀給保請貸一條。臣查江省請借社穀。州縣詳報之後。即出示曉諭。除衿監軍役。及不務農業。游手好閒之人。不必借給外。凡係力田農民。情願借貸者。取具領狀。同保借給狀赴倉。著令正副社長認識明確。即行照領借給。該社長仍將借狀同保狀。呈送州縣官查核備案。歷年循行稱便。今若改照每十名為一保。內有逃亡等情。即令同保均賠。如取保不足十名之數者。不准支給。此固可以杜冒濫之弊。然取保必需十人。萬一鄉僻窮民。數不滿十。因無同保之人。遂不得一例支貸。殊為未便。似不若仍著社正社副。在倉認識借給。倘有冒濫。惟社長是問。是隊長大保名色。均可毋庸設立。
一朱子所議。支放米用官斗。斗子依公平量一條。臣查江省收放社穀。雍正二年。已准九卿條議。出入務照部頒斗斛。公平較量。現在各屬。每倉設有官斗。照收漕糧之例。納戶自行平量。立法已為允協。應請照舊辦理。
一朱子所議。豐年請貸。開二一。若值饑歉。則開第三倉一條。臣查江省社穀。每年出借。議定存六借四。是即存一開二之遺意也。設遇歉年。或盡數借貸。或盡行散賑。自應飭令有司酌量輕重。隨時辦理。毋庸再議。
一朱子所議。人戶所借常倉官米。至冬完納收耗一條。臣查社倉穀石。例當聽民自便。其常平倉穀。則掌之於官。未便輕借。在當年。或因社穀不敷。不得不將官穀支放。亦一時權宜之計。今江省現貯社穀一十五萬餘石。若復動官米而入民倉。待息米既多。始將原米完官還項。萬一奉行不善。適以滋擾。且官借取息。亦於體制不宜。似不若飭令正副社長。止將社穀出借。於秋收後。照數收納還倉。至所收息穀。江省業已詳議咨明。每借社穀一石。取息穀一斗。設遇歉收。免其加息。倘本年不能還償。即緩至次年。免息交倉。民間稱便。今應請仍照此例遵行。
一朱子所議。出榜定都交納一色乾米一條。臣查江省每年秋收後。社正社副。催各借戶納穀還倉。俱係驗明穀色。隨到隨收。毋許阻抑多取。若必示定日期。輾轉告報。勒令一色乾米。及同保共為一狀。倘有未足。即不得交納。未免易滋刁掯之弊。似不若不論何都。聽民隨到隨收。更為妥便。而出納既總歸社長經管。亦毋庸更差官役同收。致滋擾累。
一朱子所議。收支米事畢具總散申府縣照會一條。臣查江省各屬捐貯社穀。現在每年歲底。取具動存各數清冊。管收除在。四柱總冊。送部查核。是事畢具總照會之意。業經奉行。毋庸另議。
一朱子所議。排保式。開明大小目住址。逐戶開列一條。臣查江省。現行保甲。所造戶門牌。俱將男婦大小名目。作何生理。有無產業。逐一註明。是與排保逐戶開列之式。已屬相符。毋庸再議。
一朱子所議。隊長缺。社首依公差補。社首缺。即申尉司定差一條。臣查江省各屬社正社副缺出。即令地方鄉約。公擇殷實老成之人。報明有司充補。現今奉行已久。是即尉長尉司差補之意。雖名目不同。而法無互異。毋庸更設。以免紛更。
一朱子所議。簿書鑰。鄉官公共分管一條。臣查江省社倉事宜。俱係正副社長。輪流收管。其社簿設立二本。一本社長收執。一本繳縣存查。至於鑰。即交正副社長公同分管。以便查看。不時啟閉。現在奉行。毋庸另議。
以上十一條。倣之於古。既於朱子社倉事目。不甚相懸。而參之於今。復與九卿條奏章程。更無所背。至於各屬士民。捐輸社穀。原以本地之有餘。備本地之不足。應如御史所奏。欽遵 聖祖仁皇帝諭旨。免其撥協外郡。庶同里之人。共相踴躍。藏得以有備無患。至其如何奉行。可使廣為儲蓄之處。惟在嚴飭地方官。善於勸導。仍照九卿原議勸諭之法。每鄉設立印簿。聽願捐各戶。自登姓名。捐至十石以上者。給以花紅。三十石以上者。獎以匾額。五十石以上者。申報上司。遞加獎勵。果有好善不倦。捐數甚多者。奏請給以頂帶。以示鼓勵。再正副社長。果能出納有法。鄉里推服。一年無過者。賞賜花紅。三年無過者。獎以扁額。十年無過者。申報上司獎勵。如有徇縱侵蝕等情。即行懲革。按律治罪。均照定例遵行。庶於 國計民生。均有裨益矣。
酌定社長章程疏乾隆三十五年
江蘇巡撫李湖
臣于察核各屬社倉虧短情形。深悉社倉之裨益固多。而辦理社倉之流弊。正復不少。因為之推求其故。自前撫臣二十四年奏定成規後。奉行之初。原屬無弊。無如江蘇民情巧偽。事熟弊生。而地方有司。又視社倉為無關考成。漠不經意。行之日久。胥役鄉保。與社正副聯為一氣。就除弊之科條轉而為滋弊之塗境。即如點充社長。原定成規。以十年更換。嗣經條奏。改為三年一換。前撫臣陳宏謀。因社長不無賠累。請改為一年一次輪當。其意原為社長久充。致成虧欠之弊。詎近日社長。視同傳舍。寅接卯替。彼此巧為規避。互相蒙蔽。遂至春借秋還。皆成虛套。且一社之中。公正堪充社長者。不可多得。一年一換。需人過多。惟憑鄉保舉報。按戶輪當。遂多任非其人。弊難枚舉。更查原定規條。耑責社長收掌出納。不令地方官司其出入。恐官吏經手。易啟挪掩之弊。且一經官管。便與常平倉無異。即失社倉本意。但春借秋還。地方官竟不稽查比追。社長徇情濫借。與土棍強借不償之弊。勢所必至。就前撫臣陳宏謀原奏定五條內。與現在江蘇省社倉。實在情形。悉心體察。現在行之無弊。應仍其舊者三條。應酌改者二條。應增添者一條。謹就現在社倉情形。斟酌調劑。恭陳 聖鑒。
一社長年限宜酌更也。社長一年一換。歲歲需人。不得不責之鄉保開報。恐其所舉。非盡端謹誠實之人。濫借侵漁。既不能免。即有一二小心謹飭者。又或慎守管鑰。顆粒不放。冀迨一年期滿。交卸脫累。亦屬無裨農民。應請嗣後選充社長。永不許著落鄉保舉報。務令該州縣在本社各村莊內。照例於不應試之殷實監生。遴訪舉充司事。三年出納公平。社穀無弊。詳報道府。給匾獎勵。再令接管三年。如能始終如一。據實通詳。將該社長舉充鄉飲。以示優眷。六年期滿。另選充補。設或辦理不善。即行隨時更換。不必定以三年。倘本社各村。實無不應試之監生。即舉誠實鄉民充當。亦不必拘泥成例。
一州縣稽查之法。宜更重其責成也。社倉定例。社長耑司出納。官役不得掣肘。但春借之期。官不為之稽查核實。則柔懦社長。土棍鄉保胥役。皆得強借重借。秋歛之期。官不為之查比。欠戶皆得拖延。應請凡遇春借之期。社長將應在本社借穀之戶。取具押領。同正副簿票。送州縣核准。示期開倉出借。該州縣接到稟報。按照村莊門牌。核明應借之戶。填入正副簿內。其不應借者。不准入簿借給。即於次日定期出示赴領。至期分委佐雜。或教職一員。親赴看散。散畢封倉。如開倉出借時。有強梗之刁民。該委員即帶交印官究處。至秋成後。應行還穀時。社長稟明州縣。示期開倉收納。若按期交納全完。州縣或親赴驗明封倉。或委佐雜教職赴驗封倉。倘十月內不能全完。社長將簿內欠戶標明。稟送州縣。差傳欠戶比追。是收掌出納。仍責之社長也。地方官嚴其查核。則強借拖欠之弊可除。其州縣交代驗報。及歲底奏報。一切事宜。仍照原定規條辦理。
一苦累社長事。宜嚴行禁革也。近日江蘇各屬。凡係鄉曲謹愿之人。無不畏避社長一役。緣經管出納。不惟慮招鄉里尤怨。與頑戶之抗欠。而其最為苦累者。則交代盤查。按月按季冊報摺報等事。地方官以社穀掌於社長。每遇造冊結報事。總惟社長是問。奔走城鄉。致多浮費。加以胥役之駁詰。差使之傳催。一充社長。便無休息。此等弊累。亟應嚴行禁革。查每社俱定有正副簿籍。出借時。按戶登明。有無存穀數目。一目了然。及至秋還。亦復登簿。一存州縣。一存社長。一社之數目。燦然可稽。即通縣之數目。較若列眉。不但州縣造報月摺季冊。可按籍而稽。即遇交代盤查冊結。亦無難按簿查辦。嗣後社長除春借秋還。赴官稟報。及遇盤查。到倉開驗外。如仍有以造冊出結等事。苦累社長者。或經告發。或被訪出。官則嚴參。胥役立拏重處。則社長之重累盡除。而責任亦專矣。
創建南鄉太平堡社倉記粵東文海
楊仲興
統一邑計之。地無別產。禾稼外。茶竹木而已。山高土瘠。非五風十雨。則旱見告。人鮮經紀。乏惟稱貸。必產為質。不是即坐困。生之者寡。食之者眾。是以貧民十之七八。常平備儲社倉者。濟民而通出納也。宜在鄉。興邑則在縣而官掌焉。顧遐邇不一其地。丁口不一其數。貧寡不一其狀。非周知民隱。深入其懷而曲體之。何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耶。余自乾隆八年蒞興以來。即力行保甲。官有籍。門有牌。所以清盜源也。調劑民食。即在乎此。遇青黃不接之際。開倉出借。核冊稽人。審時計日。持門牌來者。如取如攜。各足其分而去。里胥不得昌焉。準此而糶亦維均。行之一年而知其形。又一年而知其情。又一年悉其道里曲折之數。邑屬最遠者。猺獞有永豐社倉矣。次遠者。西鄉發貯萬壽倉矣。南鄉又次焉者也。路崎嶇。自四十里至八九十里不等。老幼婦女艱於跋涉。不獲均沾。此非長吏者責歟。為親履其間。見太平堡適中區。地高戶密。舊有武廟。棟朽將廢。詢於僉謀。倡捐勸助。闢基拆豎。左右各建社倉二座。即以太平名之。立社長以司出納。延法僧以為住持。分居民以警昏夜。眾議公舉。各任其責。乾隆十三年。即移貯縣倉社穀一千三百八十九石六斗。又清理廟田二十一畝零。歲共租穀二十五石。鋪房一十五間。租銀一兩六錢有奇。給廟僧耕管。以奉香燈。并葺兩倉者。另鋪基八間。六里分造。年收租息。為五月神會需。像宇重新。積貯有備。敬神便民。庶兩得之。落成詳請立案。今春授代。會首唐生等曰。是役也。惠澤周矣。章程所立。當勒石以垂厥後。余曰。邑令者。一邑之父母也。顧名思義。深愧不稱。但疾痛癢。知其故而不為之所。益重予咎。惟盡吾力之所得為。行吾心之所可安。六載民社。利物濟人。日計月計。以次舉者。待一邑皆然。非獨今日私南鄉之人也。至廟田緣起。襄事題名。此間紳士志之。不贅。
請分常平為社倉疏乾隆元年
晏斯盛
周禮遺人之職。委積以恤阨。積儲之所係綦重。是故治平之世。無不加意倉儲。而倉儲之善。莫如社倉。以本里之蓄。濟本里之饑。權豐歲之贏。救歉秋之乏。緩急相通。不出同井。子母相生。總利吾儕。三代而下。井田既不可復。而井有餘積。里有同仁。惟社倉為獨得之。然行之今而不效。或私議其難。而終以虛文答 詔旨者。何也。謂其經官則為官累。不經官則私侵不免也。夫官不為理。而聽人自為積。此必無之事。至官理之。而以常平之法行之。使專積於官。則失實之甚。何也。常平務積而已。不善為散。所積者在官而已。無及於民。夫無及於民。非僅豐年之蓄也。即歲歉賑給。亦無及於民。何也。城郭之中。貯米千萬。領給者多半囤販。而嗷嗷待哺者。實在四鄉。匍匐數十百里。不得沾顆粒者。往往有之。借曰糶賤買貴。如平糶法。而民之貧無所得銀者。亦終不可得米。此常平之積於城郭而糶糴之。不若社倉之貯於當社而貸易之之為有濟也。借曰貸易。則灑派那移之弊滋。然積貯大政。立法過密。則累深而益淺。為程稍寬。雖有弊而亦利。誠使官經其社。社經其鄉。出納之際。十甲之長。輪流交代。不使豪強者得專之。則貧弱之民。新黃不接之際。亦未必無小補。況其行之久而不無大效哉。且夫常平平糶。與社倉固相為用者也。漢耿壽昌所謂穀賤增價而糴。穀貴減價而糶者。常平之本於平糶也。朱子之借常平米。夏貸冬還。而歸本得息。凶年不饑者。社倉之分息於常平也。今查安徽所屬。如太湖宿松休甯婺源祁門宣城南陵東流無為舒城鳳陽臨淮鳳臺亳州六安霍山泗州等州縣。並無倉儲。如太平當塗蕪湖霍邱等縣。各存穀僅三五十石。殊違功令。臣請將各屬常平積米至萬石者。存三千外。各於近城四鄉。按社保設立社倉。將常平米七分均貯各鄉。以為社本。其常平所積甚少。不滿三千者。即於江甯省倉常積之米。均發該州縣。以為社本。嚴諭州縣。總其大成。各社保長。按甲輪管。以時出納。照現在加一出息。行之有效。而後推之遠鄉。其中或有出納一均者。官曉諭之。不率。仍追斷如法。漸次行之。久必有效。井地以後。惟社倉為長久規模。非近功速效可比。使得賢有司共矢實心。繼承經理。不侵不擾。行之既效。將豐歉有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保甲亦因以聯。而教且并行乎其間矣。
推廣社倉之意疏乾隆八年
湖北巡撫晏斯盛
竊惟三代以下。井田不可復矣。然而猶可存井田之遺意者。莫如社倉。社倉之法。自隋開皇時。長孫平請立義倉始。其時建倉當社。穀本皆出於民。雖稱諸州儲偫委積。而關史之旱。至就食洛陽。未見實效。宋熙八年。浙東提舉朱熹。言乾道四年間。建民艱食。熹請於府。得常平米六百石。請本鄉朝奉郎劉如愚。共任賑貸。夏受粟於倉。冬則加二計息以償。逐年斂散。少歉則蠲其息之半。大饑則盡蠲之。凡十有四年。得息米造成倉廒。及以原數六百石還府。得見管米三千一百石。存倉不復收息。只收耗米三升。以故一鄉四五十里間。雖遇凶年。人不闕食。請以是行於司倉。其後凶年饑歲。人多賴之。是其米借自常平。本出於官。而收息於民。貴貸賤償。故舉之較易。然亦未嘗廣有所推行也。伏惟周末秦漢以下。富者連阡陌。而貧者無立錐。勢之所趨。極重而不可返。是以管子因穀之貴賤。而緩急其令。以制其重輕。所謂民有餘則輕之。故斂之以輕。不足則重之。故散之以重者。即漢耿壽昌所言常平之法。穀賤時增價而糴。穀貴時減價而糶者也。彼以富國。此以利民。事實相仿。行至於今。積貯之常經矣。然後漢劉般。又言常平外有利民之名。內實侵刻百姓。豪右因緣為姦。小民不得其平。是在東漢之時。常平之弊既已如此。前世之弊。大約相等。數年以來。於穀貴時俱增價而糴。穀遂因之愈貴。穀愈貴。至於無可糴。將無所恃以為糶。此常平又有難行之勢也。且使常平行之不弊。其如深山窮谷遠鄉。亦無所利何也。常平之斂也。穀賤而糴。市人藉以增價。貧民既苦湧貴。其散也。穀貴而糶。市人因而囤積。貧民又苦交持。且其糶也。城市而已。遠鄉之民。寡妻弱子。不能沾顆粒者。往往有之。即使移粟四鄉。費已耗。而無錢之民。究無所得米。此又常平之法所不能周者也。至於義倉之設。建在當社。於民甚便。然隋倉之積。徵本於民。是正供之外。又復徵賦。其本已失。朱熹崇安之積。借本於官。其因本得息。夏冬價值相較。貧民實食其利。然其時雖下令司倉。而州縣之行之者。不過間有一二。後之行之者。尤以為甚難。且行之滋弊。何也。其倉多設城郭。於社倉之義。既已大悖。而積穀之法。專主捐輸。則仍隋倉之舊。又非朱熹借本于官之遺。且任賑貸者。不得其人。上下視為無足重輕。或且懼其積之多。其累將與常平等。憚其斂散之艱。虛存數目。至以空文副功令者。又往往而有。相沿日久。亦不自知其然也。要皆未探其本。不竟其用。更推廣而通變之也。今夫生齒日繁。利不博。不能濟也。生人之計。道不大。不可久也。臣嘗竊籌之。州縣形勢。廣狹不一。約分四鄉。小州縣一鄉約五千戶。四鄉約三萬戶。中州縣一鄉約一萬戶。四鄉計四萬戶。大州縣一鄉約三萬戶。四鄉計十二萬戶。大小相衡。通約一鄉二萬。總四鄉計八萬。其間奉行社倉者。除虛報數目及全未有倉外。或於四鄉各設一倉。每倉積穀數百石或千石。至三四千而止。各倉多寡相衡。倉約二千五百石。總四鄉約一萬石。以一鄉二萬戶之人。食二千五百石之積。每戶計得穀一斗二升五合。戶約四口。大小口相衡。約為三口。口日食穀一升。戶計三升。二萬戶日食穀六百石。則二千五百石之積。不五日而已罄。所謂生齒之繁利。不博不能濟者此也。今天下賦稅有經。額徵銀米而外。絲毫無所取。至奉行社倉各省。乃誤以隋義倉之積為社倉法。數數焉惟勸民捐輸之為事。而其間最不善者。仰承上司風指。邀集豪富紳監。肆筵設席。冊名樂輸。其實勉強。又其甚者。按糧科配。於額徵之外。勒輸若干。及其久也。以冊為倉。並無實在。前官一易。按冊而稽之。則吏執冊而對曰。此欠在民。遂不得不行追捕。追捕不完。則拘比之。於是簽票交加。示曰鎖拏樂輸。而戶民之見示者。曰既樂輸矣。又曰鎖拏。是不可解。官吏亦無辭以對。所謂生人之計。道不大不可久者此也。
然則柰何。曰推廣社倉之法。用宋朱熹之意。而變通行之可也。請於十家一牌。十牌一甲。十甲一堡之中。建立一倉。倉積穀三千石。一家大小口相衡。約為三口。口穀一升。家計三升。一堡千家之人。日食穀三十石。堡倉三千石之積。足支百日。再倍積之。分別極又次貧三等。足支一年。雖遇奇荒。人不為動。或曰小州縣可二十堡。大州縣將百二十堡。大小相衡。將八十堡。堡穀三千石。得穀二十四萬石。不捐輸。將柰何。曰宋太祖乾德元年。詔諸州於所屬縣。各置義倉。自官所收稅二石。別稅一斗。貯之以備凶歉。夫別稅一斗。仍隋取民之例。不可為法。惟因朱熹社倉借本於官之意。而於額徵銀十分中。以一二分輸穀。則御史陳其凝前奏民賦。照時價輸穀之請。非創說也。請自今民賦。各銀一兩內。以一錢五分。照地方時價。入穀於本里堡倉。價賤之處可五斗。價昂之處可三斗。或四斗不等。本堡本倉。無胥役之勒索。無水陸之價。無斗斛大小低昂之欺愚。銀穀無需轉易。計八十堡。約地丁銀五萬。內另存銀九千兩。得穀三萬石。八年得本穀二十四萬。加一息穀二萬四千石。年豐日見其增。小歉用之不竭。或曰州縣八十堡。為倉甚多。費將安出。曰積三四年。費將一萬二千。初積之一二年。堡穀無多。分貯於本里本甲公所。俟三四年。本息充盈。以其息分造倉廒。漸而廣之。費自裕也。或曰倉穀積多。穀不流通。柰何。曰有糧之戶。石斗之餘。太倉一粟。存于家者。官不糴。商必通也。通流之中。留其什一。不使盡洩也。或曰積之堡與積之官無異。柰何。曰一堡之地。十甲之地。一甲之地。十牌之地也。一牌之地。十家之地也。以本地之穀。存本地之倉。年收年貸。家給而人可得。非若遠穀之不能致。斂不遽散也。或曰戶口奇零。不足一甲。甲分奇零。不足一堡。柰何。曰戶附近甲。甲附近堡。不限於十。或曰一戶而糧多者。分在別堡。堡異而地錯者。孤居一甲。柰何。曰正其版圖。聯以順莊。地從其便。糧從其便可也。或曰無糧之戶。少穀之堡。柰何。曰分常平之穀以為之本。積之又久。息多於本。本還於官。即以息為本。如社倉本法可也。或曰穀至三千石。經理難得劉如愚其人。柰何。曰一堡之地。一里之地也。十甲千家之人。按甲輪管。年清年。上下交代。隨地丁里甲而轉。行之既久。人有所恃。安土重遷。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堡甲聯比。相為表裏。夜不藏奸。地不留匪。至於歲慶屢豐。戶登康阜。積貯日富。以其餘息。因倉之近地。立之社學。膏火可資。息又有餘。則堡中之鰥寡孤獨。婚喪無資者。皆可因而給之也。豈非上治哉。朱熹金華社倉記曰。世俗之所病乎此者。不過以王氏青苗為說耳。以予觀前賢之論。而以今日之事驗之。則青苗者。其立法之意。未嘗不善也。但其給之也。以金布而不以穀。以縣而不以鄉。以官吏而不以鄉人士君子。其行之也。以聚歛亟疾之意。而不以慘怛忠厚之心。是以王氏能行之一邑。而不能行於天下。程子嘗極論之。而不免悔其已甚而有激也。夫青苗社倉。同一收息於民也。然利害懸殊。則朱子所謂以金不以穀之言最刺其病。何也。金無轉移之端。春散夏斂。秋散冬斂。三分之息。實增於本數之外。下戶窮民。無異剝膚。至穀則有早晚之價。四月貸。十月還。二分之息。常在本數之中。歉歲荒月。足以周急。寔不可同年而語。惟是加二之息。積之既久。息多於本。則倉之所存者。皆窮民之餘。 世宗憲皇帝尤不可忍焉。雍正五年。特定息為加一。則借貸者之沾溉。已與年俱深。今更由社倉之舊以厚其本而大其規模。使與保甲相為經緯。則常平之積可不必增。採買之停可不復慮。雖博施濟眾可也。何堯水湯旱之足云。臣自維此意。似為迂。然一隅所得。宜獻 聖明。以俟採擇。
社倉保甲相經緯疏乾隆九年
湖北巡撫晏斯盛
竊惟周禮族師。五家為比。十家為聯。使之相保相受。刑罰慶賞。相及相共。以受邦職。宋熙甯保甲之法。原出於此。然稽其實。則井田蓋為之經。非區區比聯保受。牽制而束縛之也。遂人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匠人九夫為井。井十為通。孟子之八家同井。以井田橫排之。一通之地。亦無不五家相比。十家相聯者。則同里同井。即相比相聯。而相保相受。實相經緯於其間矣。就相生相養之地。而行政教法令於其中。是以習其事而不覺久於其道而不變也。周之衰也。管子因之作軌里連鄉。雖稍稍廢。未見樂易而可久。秦漢隋唐以下。當其盛也。其民龐O小治一時。而未睹大效。亦一舉雜而無所紀。及其衰也。則鳥獸散耳。宋熙甯中有鑒於此。而編閭里之戶。以為保甲。事本近古。故行久不廢。然亦第相保相受。而未得其中相生相養之經也。臣前奏推廣社倉之法。請按堡設倉。使人有所恃。安土重遷。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保甲聯比。相為經緯。用幾古治。非苟而已。顧欲各堡一倉。倉積穀三千。一時既有所難行。而其入穀之數。則變通於額賦之中。另分本折。稍覺紛更。誠如部議。雖然。臣竊籌之。天下之民必有相生相養之實以為之經。而後可行以相保相受之法而為之緯。社倉保甲原有相通之理。亦有兼及之勢。彼此之間。一經一緯。大概規模。似有可觀。一時求備則甚難。簡約試之則似易。且夫時難得而易失也。時之可乘亦未有盛於此時者也。我 皇上如天好生。偏隅之災無不。一夫之飢無不拯。加意倉儲。州縣交相採備。又慮貴糶之妨民。急停止採買。停止之餘。又慮積貯之無資。而詳加酌劑。且特停戶部捐銀之例。令各省捐監生俊。俱於本地交納本色。以本地之穀。實本地之倉。以本地之倉。備本地之用。不採買而倉儲自充。誠兩益兼濟之道也。然要其歸。總以為民耳。查常平之積便於城。未甚便於鄉。城積多則責之也專。而無能之吏或以為累。鄉積多則守之者眾。而當社之民可以分勞。且社倉未有實際者。倉費無所出也。名有社倉。而倉不在社。社倉徒名。而社實無倉。往往然矣。今生俊之穀。多在於鄉。而捐穀之例。又俱議有倉費。如將此捐移入社倉。捐多則倉亦多。取鄉保穀數而約舉之。大州縣約八十堡。四堡約一倉。總二十倉。倉約一千二百五十石。總二萬五千石。中州縣約四十八堡。四堡一倉。總十二倉。倉約一千二百石。總一萬四千四百石。小州縣約三十六堡。四堡一倉。總九倉。倉約一千二百石。總一萬八百石。方今之時。治平日久。雖不必比戶之家可封。然實則三代之直猶在。一甲之民。常多良善。眾推甲長。在在有之。四堡之倉輪甲遞管。共相稽查。年清年。視社長為尤易。而累弊亦可盡除。由此官考其成。隱然有上下相維之勢。亦千古一時矣。正不必人人劉如愚。而效可1者也。楚北計大州縣三十一。應得穀七十七萬五千。中州縣十四。應穀二十萬一千六百。小州縣二十三。應穀二十四萬八千四百。總一百二十二萬五千石。除查現存。有社穀四十八萬八千七百七石零外。應捐穀七十三萬六千二百九十三石。如果可行。即請將現在題明應捐補常平之七十三萬五千九百四十九石零。移入社倉。再加捐三百四十四石。已足其數。其現存社穀。無倉之處。請將各州縣數年之息。酌量分建。則社倉之名實俱備。至各州縣因地制宜。截長補短之處。另行具奏。其各屬常平。均有現貯之項。足資近城糶濟。以備急需。其應補之數。在鄉便於在城。似乎毋庸歧視。如城內常平。尚有應行增補之處。俟捐足社倉之後。再另行題奏。
請設商社疏乾隆十年
晏斯盛
竊民間社倉。久經奉 旨通行。閭閻僻壤。於青黃不接之際。升斗之需。不無小補。惟是大市大鎮。商旅輳集。行業專家。祖孫聚處。大者千計。小者百什數。貿易而興盛者有之。消乏者亦有之。其間負販幫雜。而流落無歸者亦有之。興盛之家。衣食足而禮義生。恒產裕而恒心不失。至於消乏之家。下及幫雜負販流落無歸之徒。窘迫顛連者出其中。好勇疾貧者亦出其中。若遇荒歉之年。生意泠淡。市米頓希。常社之糧。莫分餘粒。未能安堵而高臥也。如楚北漢口一鎮。尤通省市價之所視為消長。而人心之所因為動靜者也。戶口二十餘萬。五方雜處。百藝俱全。人類不一。日消米穀。不下數千。所幸地當孔道。雲貴川陝粵西湖南。處處相通。本省湖河帆檣相屬。糧食之行。不舍晝夜。是以朝糴夕炊。無致坐困。然而乾隆七年。水泛大歉。積雪連朝。遂亦甚憊。其時有好義樂善者。通商買米。而漢陽縣知縣。為之激勸鼓舞。遂得接濟。第補救於一日。不能存積於平時。且平時有積。則補救又較易也。查該鎮鹽當米木花布藥材六行最大。各省會館亦多。商有商總。客有客長。皆能經理各行各省之事。請令鹽當米木花布藥材六行。及各省會館。隨力之大小。各建義倉。積穀米數萬石。存貯漢鎮。聽其情願捐輸。不得官為勒派。一遇米貴。即行平糶。其平糶價銀。一遇川南米船積滯。價賤之時。即行買補。所有盈餘。亦即歸倉。并在倉公用。一切出納。擇客商之久住。樂善而謹厚者為義長。聽其經理。仍報明地方官查考。地方官亦留心照管。不使折本侵漁。如社倉法。行之有效。即推廣於各市鎮。一例通行。似亦保聚一方之一端也。夫農民力穡而積於其社。商賈牟利而積於其次。事亦相等也。是否可行。伏乞 敕議施行。
乞里人共建義倉引
劉大櫆
古者帝王在上。而薄海無凍餒之民。非必分上之所有。以與民也。使民之自有餘而已。故曰三年耕。有一年之蓄。九年耕。有三年之蓄。不至三十年。而民有九年之蓄。則雖唐水殷旱。不能為之災。若夫周官荒政十二。其所謂多昏蕃樂索鬼神。皆迂遠不切於事情。惟散財薄征。為君上之所宜行。而無補於小民之窮餓。故其科條雖具。要不若積貯之為善也。夫下之人家無蓋藏之備。而一切仰望於上。設使水旱蟲蝗。連州數郡。朝廷遽下蠲租之詔。虛郡邑倉廥以賑之。然上之所費不貲。而下之所得無幾。嗷嗷焉日待升斗。以延旦夕。上之倉廩府庫已空。而民之死者過半矣。故曰藏之於官。不若藏之於民也。今天下田疇不加多。稅歛不加少。而天下之風俗。又皆日趨於文。欲使鄉曲之農。人人皆食之以時。而用之以禮。其勢固有所不能。雖使其食時用禮。然以一人而有五子。五子而有二十五孫。嫁子娶妻之費。養生送死之具。疾病醫藥之資。祭祀賓客之用。以富者當之。十九而貧。其以貧者當之。豈能復富乎。雖然。嘗見編戶之家。授田百畝。則飲食衣服。既無不足。及其蓄積豐饒。或相倍蓰什伯。猶未見其有餘。何者。彼其所入者多。則其所出者亦眾。淫侈於酒食。頻煩其燕會。故雖粟米狼籍。而終歲之用。猶苦其不給。一旦天災流行。固不能以自支矣。此其為習。非可喻之以節儉而遂改也。惟及其有餘之時。預為不足之備。不藏之於官而藏之於民。不分藏於家室之私而合藏於里社之公。其在今日所減省者。一酒食燕會之需而已。其在他日積之遂至於無盡。其為利甚博。而其為術約而易操也。去年凶災。民皆飢乏。草根木皮。掘剝幾盡。釜甑器皿。賣買無存。甚則拋割妻孥。與人為僕妾。猶不足以自贍。而父子兄弟羸老孤幼。繼踵而死。僵尸草澤。骸骨相枕藉。見之者怵目。聞之者悽心。古者鄰里有相周之義。而鄉田同井。則守望相助。疾病相扶。若使朝夕共處之人。親見其飢餓。至輾轉溝壑而死。而莫之拯救。而吾獨安得宴然而已乎。夫一人向隅而泣。則舉坐為之不樂。同里共井。其視同坐也親矣。輾轉溝壑而死。其視向隅而泣者迫矣。此固仁人君子所宜動心者也。昔漢耿壽昌作常平之倉。增價而糴。減價而糶。法非不善。然以饑歲之民。使其價糴。其力或有所不能。而以官司主之。其出入又有所不便。自是以來。長孫平之義倉。勸令百姓軍人出粟及麥。然歲歲募收。疑其數瀆。朱子之社倉。隨時歛財。然請假於府。那移為難。今合兩法而用之。於義倉則取其當社自輸不待請府。於社倉則取其計米收息不必再捐。今值大有年之秋。與人傭者。每佃田一石。出穀三升。自耕其田者。出穀八升。有餘之家。不為限量。隨其力所能為。以為補助。至於當社立倉。一甲之中。推一人為首。執策簡較。稽其出入。古之人有成法矣。惟諸君子倣而行之。誠如是也。雖有水旱之災。吾里之人。其庶幾免乎。傳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又曰。人人親其親。然後不獨親其親。推之他里。前後左右。莫不皆然。然則德施之及人者廣矣。
進呈義倉圖說疏乾隆十八年
直隸總督方觀承
竊照積貯為本計所關。而推行惟義倉尤便。蓋鄉村分貯。則歛散可以隨時。典守在民。則吏胥無由滋弊。歷稽前代。良法具存。自周禮遺人之掌。門關鄉閭。各有委積。以待艱阨。隋臣長孫平因之為義倉之制。令諸州百姓。當社立倉。隨所收穫。勸課出輸。領之社司。以時賑發。唐宋遞相遵仿。至朱子而規畫備詳。倉雖以社為名。事實與義同例。一切輸受之法。條目兼該。而其要尤在地近其人。人習其事。良以官之為民計。不若民之自為計。故守以民而不守以官。城之專為備。不若鄉之多所備。故貯於鄉而不貯於城。其輸之也不勞。其散之也易。其操之也不迫。其察之也易周。是以積久而蠹不生。施博而澤可繼。雖有水旱不齊之歲。而無倉皇四出之民。制莫有善於此者也。乾隆十一年。特降 諭旨。命地方大吏。乘時勸導。臣先於直隸布政使任內。與督臣那蘇圖酌議條規。以有穀而不籌其地。則浥變可虞。有地而不察其形。則經界莫定。故勸捐必先建倉。建倉必先繪圖。當經指示屬員。通行循照。及擢任畿輔。因復申明前令。次第經理。就其幅之廣狹。度其道里之均齊。於四鄉酌設倉座。自三四區以至十八區。其地必擇人稠密。形勢高阜之處。使四面村莊。相為附麗。近在十五里內者。三十三縣。在二十里內者。七十三州縣。在二十里及二十餘里者。三十三州縣。在三十里內者。三州縣。在四十里內者。二縣。期於往返各便。賙捄易通。比年以來。仰賴 聖主福庇。年穀豐登。人民和樂。臣與諸有司隨宜勸導。俾各出其有餘。而不限以數。粟黍悉從其便。務在樂輸。無稍勉強。如一州邑中。豐歉不齊。歉處即停其報捐。選擇倉正。專司簿鑰。不許吏胥干預。現據報捐新舊義穀。共二十八萬五千三百餘石。而圖與倉先後告成。州縣衛各具一圖。大小村莊。並各村到倉里數。悉載。統計為圖一百四十有四。合一百四十四州縣衛。共村莊三萬五千二百一十。為倉一千有五。臣詳加訂正。鏤板刷印。一貯布政司庫。一貯本州縣衛。按圖以稽倉。而知各村之孰遠孰近。按倉以稽穀。而知四境之或絀或盈。由是儲蓄遞年有增。規畫因時漸擴。而有司凡於境內賑糶惠民之舉。辨方隅。計道里。披圖瞭然。亦足以資措理。臣謹參合新舊事宜。酌籌規條。另摺 奏請 聖訓。久遠遵循。以仰副我 皇上惠保無疆之至意。茲將義倉全圖。按府州所屬。繕寫十四冊。敬列凡例。恭陳 御覽。又所刻各州縣衛倉圖。謹彙次裝成六軸。一併恭進。
義倉圖說序
德保
社倉。即古之義倉也。而捐輸出納之法。悉主於官。則非復義倉之初制也。桐城方敏恪公。總制畿輔。倣朱子之意行義倉。籌畫分晰。立制周詳。計地之遠近。量建倉座。直隸凡村集三萬九千六百八十有七。為倉凡一千有五。擇戶稠密形勢高阜之處。俾各鄉道里相均。捐輸既便。而周賑易通。每倉選鄉耆之誠謹殷實者一人。為倉正。穀多處所。添設倉副以助之。其勸捐之法。每年秋成後。州縣設立印簿。令紳衿耆老數人。轉相勸諭。聽捐戶自登姓名穀數。無抑勒。無假手。出借時。量鄉之寬狹。與穀之多寡。以按戶支給。一聽倉正副主之。州縣官惟核實轉報而已。至取息計年之上下。大約歲收八分以上。加一息米。六七分以下免息。五分以下。緩至次年分別加免。或遇祲歲。則即於倉所設粥廠。極貧民賑粥。次貧民賑粟。一鄉之貯。足以救一鄉之飢。使民知雖在官而猶積於家。既無胥役之侵擾。亦無往來道路之苦。誠美制也。至其樂於輸納者。獎勵有差。而頑戶抗逋者。倍罰。正副捏銷侵蝕者。倍罰。諸所經理。井井有方。繪圖精晰。勒成義倉圖說一書。俾按冊而稽。瞭如指掌。行之才十數年。積穀已及四十萬石。庶幾事歸實濟。一復古義倉之舊矣。
勸民間質穀諭嘉慶九年
江西巡撫秦承恩
查各省窮民。可以藉通有無。而資日食者。惟典鋪是賴。但典鋪只有銀錢兩項。而於糧價貴賤無所損益。江西有穀之家。間有於東作方興之時。將所餘穀石。任聽農民以物質押。資其工作。秋後加利清還。較之典鋪尤為利便。但欲有益窮民。必先保全富戶。蓋質押穀石與典當銀錢不同。典商多在城市人湊集之區。以銀錢為當本。一席之地。即可深藏。富戶於鄉村僻壤。積穀必建倉廒。方能收貯。又須雇人看守。此不同者一也。典商當本。動逾數萬。又係隨時取贖。子母相權。利復生利。源源接濟。轉運不匱。富戶以穀為當本。少則百餘石。至數百石。最多亦不過數千石。春借秋還。每年止能出借一次。此不同者二也。典當銀錢。價賤固贖。價貴亦贖。當本可以不竭。質押穀石。價賤則贖。價貴則止。甲年不贖。乙年無本。此不同者三也。典當銀錢。以票為憑。不論其人是否認識。錢自數百文。銀至數百兩。皆聽質押。人數逾多。收利逾厚。質押穀石。並不設票。類皆附近農民。肩挑步運。以資日食。只可數石至十餘石為止。當戶若多。當本易竭。此不同者四也。典當銀錢。本多利大。既不擇人。又不定數。甲年未贖。乙年仍准再當。質押穀石。穀本無多。當戶有定。不能減去常年當穀之趙一。轉給常年並未當穀之錢二。故甲年還穀之家。即係乙年當穀之戶。且甲年曾當五石。乙年不能加至六石。亦不能少四石。如趙一還穀之後。乙年不願再當。應聽富戶另給錢二質押。又或甲年借穀五石。連利應還穀六石五斗。乃趙一秋後僅止還穀四石。不特並未加利。而且短少原本。是伊既[已](己)失信於人。所有已還之穀。乙年亦應聽富戶另給別人。不許趙一藉詞再行挾當。此不同者五也。典當銀錢。定例值十當五。限滿不贖。准將原物變價。歸還當本。不甚懸殊。質押穀石。多係麤布方服。變價之時。不能敷本。然窮民所以亦必取贖者。甲年所還之穀。乙年仍可押食。不誤春耕。此不同者六也。典當銀錢。並無折耗。又係循環出納。利可生利。故扣月日久蹔加三取利。質押穀石。一出一進。既有搬量折耗之虞。又有氣面廒底。鼠耗霉變之患。其名加三。其實所得無幾。況每年只能出借一次。如甲年正月初一日押穀一石。十二月三十日取贖。只許加利三斗。即五月初一日押穀一石。六月初一日取贖。亦應加利三斗。其故何也。押穀係在青黃不接。其價甚貴。取贖必俟秋熟以後。其價[已](己)賤。故有押穀之時。價值二兩以外。還穀之時。其價不及一兩。即使照例加三。窮民已經暗虧富戶之本。若再扣算月日。不使截長補短。富戶豈肯樂從。且恐啟射利之徒。押穀販賣之漸。此不同者七也。典當銀錢。認票不認人。親族鄉鄰。均可代當。惟押穀即至親密友。亦不可代。如趙一甲年還穀五石。乙年仍須趙一親身質押。否則伯叔兄弟。冒名代當。及至趙一親來。穀已無存。最易爭執。此不同者八也。典商請帖完稅。每年不過數金。刁民無所藉口。押穀之家。穀本無多。受當借穀。出息甚微。刁民因其並未請帖。往往指為私開典當。搶簿挾制。甚至串同書役訛詐。以致富戶畏懼。糶而不借。此不同者九也。典當銀錢。不分地界。不拘遠近。人人可當。惟質押穀石。刁徒往往把持。不許遠村之人搬運。其不同者十也。
以上各條。豐年尚可相安。一遇歉收。最易滋事。必須尋常無事之時。先期明白訓導。家喻戶曉。臨期自知安分。自古救荒無善策。總須備之於豐年。而常平倉穀。因公動用。類多缺額。且通縣之眾。一年之久。仰給於官。勢難遍及。昔人所謂民得升斗。官費邱山。實與杯水車薪無異。如能鼓勵富戶。收買穀石。不必領帖。聽其營運。或數十石。或數百石。或數千石。均可由少至多。逐漸滋長。此家如是。彼家亦如是。此村如是。彼村亦如是。行之日久。通縣無不如是。通省亦復如是。不出數年。民穀較之官穀。可多百倍。間遇荒歉。以民間之穀。借民間之食。即本耕三餘一。耕九餘三遺意。夫欲保全富戶。必使窮民明白其中利害。方可加以懲勸。蓋富乃貧之母。為 國家元氣。富戶凋敝。不僅貧民失依。元氣亦傷。嘉慶七年。天旱歉收。糧價日久不減。本部院晝夜焦思。誠恐存穀之家。待價而沽。曾經出示勸諭。不過暫調民食。一時權宜。以杜刁民藉端擾累。本年雨暘時若。早稻收穫登場。糧價已經大減。仰即會同藩司各道。通飭各屬。遵照指示條目。剴切曉諭。務使窮鄉僻壤。貧富周知。俾各安分守法。不得仍蹈前轍。總之貧與富交。強者必忮。弱者必求。今富戶以濟貧民之急。貧民應感富戶之情。居常既緩急相周。有事宜守望相助。忮求之念兩忘。親睦之心自篤。是在賢有司留心訓迪。俾風俗日歸樸。本部院有厚望焉。如各州縣民情土俗。或與所指小有異同。訪查確實。總以便民為主。聽其酌改。並令倣照當鋪款式。亦立當票。於還穀之時。發給當戶收執。以為來年當穀之據。亦可杜絕爭端。
勸設義倉章程疏道光三年
安徽巡撫陶澍
伏惟民以食為本。事須豫則立。前年皖江被水。哀鴻野。仰蒙 恩旨。賑撫兼施。並經臣勸諭有力之家。捐輸助賑。流離數十萬。獲就安全。事後猶深憫惻。因思博施濟眾。自古綦難。徹土綢繆。宜先陰雨。常平之制善矣。然待惠者無窮。至社倉春借秋還。初意未始不美。而歷久弊生。官民俱累。變而通之。惟有於州縣中。每鄉每村。各設一倉。秋收後。聽民間量力捐輸。積存倉內。遇歲歉。則以本境所積之穀。即散給本境之人。一切出納。聽民間自擇殷實老成管理。不經官吏之手。以冀圖匱於豐。積少成多。眾擎易舉。所以圖便民也。各保各境。人心易齊。耳目亦周。所以免牽掣也。擇人經管。立冊交代。所以防侵蝕也。紳民自理。不經官員吏役之手。所以杜騷擾也。不減糶。不出易。不借代。專意存貯。以備歉時。所以斷糾轕而弭爭端也。凶年不妨盡用。樂歲仍可捐輸。以一鄉濟一鄉之眾。故不患其不均。以數歲救一歲之荒。故不虞其不給。可小可大。無窮匱也。取錙銖於狼戾之時。求水火於至足之地。捐穀者不以為難。司事者不以為累。行所無事。不求其利而弊自除。預防其弊而利乃久。臣為此章程籌思經歲。簡易直截。似可為備荒之一助。如果各州縣能實心實力。勸導有成。是亦不費之惠。惟所議章程。與社倉之法有異。本以豐歲之有餘。備荒年之不足。可否即以豐備二字。仰懇 天恩。賜為倉名。俾垂永久。謹將所議章程十二條。敬為我 皇上陳之。
一鄉村無論百餘家。十數家。總以里居聯絡者。公設一倉。每年秋收後。各量力之盈絀。捐穀存倉。出者毋吝。勸者毋勒。或數十石。或十數石。多則一二百石。少即數石數斗數升。均無不可。收穀時。公同立簿登記。擇一老成殷實人總管。再擇一二人。逐年遞管。仍設立四柱交冊。分別舊管新收開除實在。明晰登載。互相稽查。連年豐稔。日積日多。則穀不可勝食矣。
一鄉村零戶。有難於連絡者。或每族各為一倉。或一族中每房各為一倉。或以散戶歸入附近鄰保。共為一倉。均聽民便。總在隨地制宜。多多益善。果能一處行之有效。久而他處自仿照行之矣。
一設倉宜擇善地。不宜近水。不宜近市。以防不虞。建議之初。倉廒未立。或神廟。或公祠。或老成殷實之家。倉屋有餘者。均可借儲。但須本人情願。不得強借。一俟穀石稍充。即可另自置倉。
一倉穀由於樂捐。間或有濕有。不能拘泥畫一。應於收倉時。先為晒乾車淨。公同登記。耗蝕若干。或收貯年久。又須公同出晒一次。覆量上倉。再逐一登記實數。以便查考。
一設倉本係義舉。司事之人。不容稍有侵蝕。亦不許藉端開銷。惟所雇守倉之人。不能不給予工食。責令巡查。遇有風摧雨漏。倉板損破之處。立即告知經管之人。及時修理。其鎖鑰等項。不得交守人佩帶。
一捐穀既有成數。即赴地方官呈明立案。以免匪徒阻撓。擾亂章程。以後捐多捐少。收放出入。官吏概不與聞。即里長甲長。亦無許越。倘有吏役託名稽查。藉端需索。查出照詐贓例。從重懲治。
一積穀既饒。止須添建倉廒。不必推陳出新以求滋長。亦不必春借秋還以權利息。戢爭杜紛。此為最要。惟餘穀置田收租。尚可並行不悖。然必積穀實在充裕有餘。以少半置田乃可。否則不必。蓋此穀原為備荒而設。至捷至便。推陳出入。易滋朦混。借出難償。漸歸烏有。置買產業。雖屬經久之計。然不能救濟目前。亦非急務也。
一每遇災荒。總管分管外。添擇公正司事。計穀之多寡。先儘本村中鰥寡孤獨無告之人。次及極貧。又次及中貧。或五日一散。或十日一散。事竣憑眾確算。至家計稍可支持者。不必分給。即小歉之年亦不必動用。以歸實濟。
一捐穀之家。此穀既捐。即係公物。遇有災歉。不得以從前甲多乙少。致啟爭端。或先在此村捐穀之家。其後移居他處。遇此村散放。不得以曾經捐穀。回向轉索。新來之戶。從前雖未捐穀。遇有散放。亦應酌給。不得獨任向隅。蓋各保各境以鄉村為斷。雖救無分彼此。而穀少人多。亦不得不稍為限制。其各族各房積穀者。則不必以鄉村為斷。
一年豐和時。勸捐較易。果能積有三年五年之蓄。又不妨為變通。邀同衿。劃分若干。於鄉間添設嫠育嬰等會。或於冬間就村莊中鰥寡孤獨。與外來無告窮民。量為賑濟。亦所以廣任也。
一鄉村紳士。克知大義者多。自必首捐為倡。如有能捐穀千石者。或捐銀千兩以上。買穀歸倉者。或捐置基產倉廒。及斗斛諸器物。用銀千兩以上者。均當照例請 旌。以資鼓勵。倘慮書吏索費。即逕赴院司衙門。呈明捐數。以便行查確實。立予請 旌。斷不令善舉稍有阻格。
一勸捐之外。尚有因事樂施一節。如民間演戲酬神。及嫁娶喜期。慶祝生日。儘可將糜費折穀捐入義倉。擴而充之。不特安貧。即以保富。將型仁講讓之風。亦由此而興起矣。
皇朝經世文編卷四十一
戶政十六荒政一
善化賀長齡耦庚輯
荒政綱目荒政輯要卷首
荒政者仁政也。自古及今。極為詳備。有預備於未荒之前者。有急救於猝荒之際者。有廣救於大荒之時者。有力行於偏荒之地者。有補救於已荒之後者。全在大小官吏。酌時勢。權緩急。次第舉行。迅速籌辦。庶有裨於災黎耳。然非提綱挈領。則胸無成竹。非誤即淆。非遺即濫。欲己之善其事。而民之被其澤也難矣。故特提荒政之綱目。列於卷首。
周禮大司徒。以荒政十二聚萬民。一曰散財。二曰薄徵。三曰緩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幾。七曰眚禮。八曰殺哀。九曰蕃樂。十曰多婚。十一曰索鬼神。十二曰除盜賊。
宋董煟救荒全法。人主當行六條。一曰恐懼修省。二曰減膳撤樂。三曰降詔求賢。四曰遣使發廩。五曰省奏章而從諍諫。六曰散積藏以厚黎元。 宰執當行八條。一曰以調為己責。二曰以饑溺為己任。三曰啟人主敬畏之心。四曰慮社稷顛危之漸。五曰進寬征固本之言。六曰建散財發粟之策。七曰擇監司以察守令。八曰開言路以通下情。 監司當行十條。一曰察鄰路豐熟上下。以為告糴之備。二曰視部內災傷大小。而行賑救之策。三曰通融有無。四曰糾察官吏。五曰寬州縣之財賦。六曰發常平之滯積。七曰毋祟遏糴。八曰毋啟抑價。九曰毋厭奏請。十曰毋拘文法。 太守當行十六條。一曰稽察常平以賑糶。二曰准備義倉以賑濟。三曰視州縣三等之飢而為之計。四曰視鄰郡三等之熟而為之備。五曰申明遏糴之禁。六曰寬弛抑糴之令。七曰計州用之盈虛。八曰察縣吏之能否。九曰委諸縣各條賑濟之方。十曰因民情各施賑濟之術。十一曰差官禱祈。十二曰存恤流民。十三曰早檢放以安人情。十四曰預措備以寬州用。十五曰因所利以濟民飢。十六曰散藥餌以救民疾。 牧令當行二十條。一曰方旱則誠心祈禱。二曰已旱則一面申州。三曰告縣不可邀阻。四曰檢旱不可後時。五曰申上司乞常平以賑糶。六曰申上司發義倉以賑濟。七曰勸富室之發廩。八曰誘富民之興販。九曰防滲漏之奸。十曰戢虛文之弊。十一曰聽客人之糶糴。十二曰任米價之低昂。十三曰請提督。十四曰擇監視。十五曰參攷是非。十六曰激勸功勞。十七曰旌賞孝弟以勵俗。十八曰散施藥餌以救民。十九曰寬征催。二十曰除盜賊。
宋元祐初河東京東淮南災傷。監察御史上官均言賑恤有五術。一曰施與得實。二曰移粟就民。三曰隨厚薄施散。四曰擇用官吏。五曰告諭免納夏秋二稅。
明嘉靖八年。山西大饑。參政王尚絅上救荒八議。一曰愍飢饉。乞遣使行部。問民疾苦。二曰恤暴露。乞有司祭瘞。消釋厲氣。三曰救貧民。乞支散庾積。秋成補還。四曰停徵歛。乞截留住徵以俟豐年。五曰信告令。乞勸分菽粟。六曰推糴買。乞令無閉遏。七曰謹預備。乞申舊例。措處積貯。勿使廩庾空虛。八曰恤流亡。乞所過州縣加意存恤。勿使聚思亂。
明僉事林希元疏云。救荒有二難。曰得人難。審戶難。有三便。曰極貧民便賑米。次貧民便賑錢。稍貧民便賑貸。有六急。曰垂死貧民急饘粥。疾病貧民急醫藥。病起貧民急湯米。既死貧民急募瘞。遺棄小兒急收養。輕重繫囚急寬恤。有三權。曰借官錢以糶糴。興工作以助賑。貸牛種以通變。有六禁。曰禁侵漁。禁攘盜。禁遏糴。禁抑價。禁宰牛。禁度僧。有三戒。曰戒遲緩。戒拘文。戒遣使。
明周文襄忱救荒。有六先。曰先示諭。先請蠲。先處費。先擇人。先編保甲。先查貧戶。有八宜。曰次貧之民宜賑糶。極貧之民宜賑濟。遠地之民宜賑銀。垂死之民宜賑粥。疾病之人宜救藥。罪繫之人宜哀矜。既死之人宜埋瘞。務農之人宜貸種。有四權。曰獎尚義之人。綏四境之內。興聚眾之工。除入粟之罪。有五禁。曰禁侵欺。禁寇盜。禁抑價。禁溺女。禁宰牛。有三戒。曰戒後時。戒拘文。戒忘備。其綱有五。其目二十有六。
顏茂猷曰。正策有五。一曰開倉賑貸。二曰截留上供米以賑貸。三曰自出米。及勸糴富民賑貸。四曰借庫銀循環糶糴賑貸。五曰興修水利補輯橋道賑貸。令飢民傭工得食。而官府富民得集事也。
備荒管見
魯仕驥
備荒莫先於重農事。重農事之目。一曰愛農民。春耕夏耘秋穫冬歛。農民終歲勤動。無一日之暇也。功令農忙停訟。固所以恤農矣。然富室呈稟佃戶。每在農忙之時。國課攸關。豈能不一為之清理。但速以結之。俾其不至曠廢時日。至於他時農家涉訟。並速為完結。亦庶幾寓我愛農之心焉耳。一曰籌水利。兩山之間。必有水焉。大者為溪。小者為。旱則可資以灌溉。而潦足為田害。畜之洩之。陂塘溝甽。其不可忽者也。凡行部所至。問民疾苦。必詳詢其地方山溪若何。有無陂塘溝甽。已壞者修之。廢者復之。如或地勢低窪。常虞泛溢為患。則築堤捍禦。當與地方有識者。諮諏而慎行之。一曰培山林。山多田少之地。其田多磽。夫山無林木。濯濯成童山。則山中之泉脈不旺。而雨潦時降。泥沙石塊。與之俱下。則田益磽矣。必也使民樵採以時。而廣畜巨木。鬱為茂林。則上承雨露。下滋泉脈。雨潦時降。甘泉奔注。而田以肥美矣。一曰養地力。人皆知盡地力。而不知養地力。夫斯民智慮日出。今之地力。無有不盡者矣。地力益盡。而五穀益少。其結實者鮮也。古者有不易之地。一易之地。再易之地。不易之地歲可種穀。最上者也。其次則休一歲乃種。謂之一易。其次休二歲乃種。謂之再易。漢趙過作代田法。猶祖此意。總欲使地力寬然有餘耳。今縱不能如古之更易代種。然朱虛侯所謂深根溉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鋤而去之。亦所以稍養其地力也。立苗疏。則地力厚。而一種入土。結實百倍。且精氣充足。其為穀尤養人也。至辦具糞種。亦有劑量。凡畏旱之田。糞宜淡宜少。而多畜水以濟之。則蟲不為災。畏潦之田。糞宜燥宜厚。而深濬溝甽以洩之。則水不能淹。總之宜以地氣為主。地氣七分。糞三分。調劑以生穀。則其穀結實大而多矣。一曰多穀種。古者穀種入土。必雜五種。以備災害。今閩中多種地瓜。過於五穀。幾若食味之正。然此外如粟麥黍稷。南方不恒種者。山藪水涯。稍有隙土。即教民求其種而種之。雖地氣不齊。未必廣有收穫。然多為之備。亦或薄有所得也。若草廢田荒穀。所當厲為之禁。一曰禁私宰。農人以牛為產業。私宰盛。則不獨盜牛者多。而牛疫滋起。尤必厲禁之。凡此皆所以重農事也。其次則當安富。富民者。貧民之母也。平日有事相見。宜接待以禮。而懇懇惻惻。勸其崇節儉。廣蓄積。省浮華侈靡之費。敦睦姻任恤之行。不獨所以周貧。正所以安其富也。至如廣作室廬。斬木不時。伐石過度。皆足以喪地氣。敗壞田疇。使五穀不實。亦宜勸之樸素是尚。安靜是守。毋擅興土木。又次即當安頓遊民。遊民者。民之蠹也。平日既無恒產。惟酗酒賭博為事。趨而日下。遂至流為盜賊。為乞丐。三五成。百十為黨。雖在豐年。此輩大為地方之害。不幸而遇饑饉。搶奪掠。將無所不至矣。是宜設法以安頓之。或有山藪水涯棄地。募之使耕。或勸富室多設閑役。如夜巡之類。藉以養之。俾之散其黨與。漸歸於正。其中鰥寡孤獨廢疾之人。又多方以廩給之。此皆備荒之要務也。其尤要者。必先清心寡欲。時以畏天恤民為心。敦教化。清訟獄。慎刑罰。深念一民或冤。一物不得其所。皆足上干天和。而致水旱之災。兢競業業。夙興夜寐。靡敢或懈。如此。則備荒之政舉矣。
荒政
惠士奇
荒政之弊有四。一曰勸分。二曰抑價。三曰遏糴。四曰行粥。古者千室之邑藏千鍾。萬室之邑藏萬鍾。是以勸富分貧。而食自給。且貯米於囷。一歲而陳。藏穀於廥。十年不敗。吳民爭旦夕之利。惟恐不及。而莫有為十年之計者。故江南無藏穀之家。有田數十頃。米數十囷。僅數萬家之一。分一家無以給數萬家。而一家先受其弊。富民。貧之母也。病其母而不能活其子。亦何利之有焉。此荒政之弊一也。凡物多則輕。少則重。是以古之為國者。多則歛之使重。少則散之使輕。未聞有抑價者。良以價不可抑而平也。江南既無藏穀。數十州之眾。咸仰食於商。則米商實為民之司命。彼價重則坌集。價輕則轉而之他。視利用趨。四方無擇也。抑價之令下。則米商以折閱而不至。吾恐米益乏。價益騰躍。將使菽粟如珠玉。其誰能抑之。且抑之是教民爭也。桀黠之徒。必有挾持憲令。起而強糴者。姦宄亦將嘯聚飢民。乘時攘奪。則盜賊四出而不可禦。此荒政之弊二也。菽粟之流於天下。猶血脈之流於一身。流則通。遏則壅。其理易曉。況一郡之儲有限。而天下之積無窮。不能通無窮之積。而徒遏有限之儲。其罄也可立而待。或曰遏糴所以防海也。防海之法。常聞之矣。今不思所以防之之法。而遏糴是聞。吾恐海人之糴者自如。而徒使平民搖手觸禁也。此荒政之弊三也。先王行糜粥以順時令。而非以救荒。東漢嘗行之。而民多餓死。良以胥吏乾沒。賑恤多虛。撩以石灰。揉以糠覈。名為活人。其實殺之。又壯者得歠而不能及於細弱羸老之民。近者得餔。而不能於深谷窮巖之域。活者二三。而死者十七八矣。且率數千人而行粥於市。則氣之所蒸。將成癘疫。眾之所聚。必有姦偷。其患不細。惟閭里長厚者可施之一鄉。而非有司之所宜行也。此荒政之弊四也。佘以為勸分不若開渠。抑價不若通商。遏糴不若廣糴。行粥不若釐戶。宋汪綱知蘭溪縣。會歲旱。躬勸富民浚堰築塘。大興水利。飢者得食其力。全活甚眾。此開渠之法也。浙東饑。宰相王淮薦朱熹為提舉常平事以振之。始拜命。即移書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則客舟之米已輻輳。民用不飢。此通商之法也。江石饑。辛棄疾榜通衢曰。閉糴者配。強糴者斬。召官吏儒生商賈。各舉有幹實者。貸以官錢。蠲其息。俾出糴他郡。期終月至城下發糶。由是連檣而至。米價自平。此廣糴之法也。江東旱。提刑使彌鞏以為賑荒在得人。俾釐戶為五等。甲賑乙糶。丙為自給。丁糴而戊濟。此釐戶之法也。顧在於今則猶有難行者。常平廢而廣糴無本錢。關稅重而通商無厚利。釐戶則胥吏上下其手而貧富不均。開渠則富民靳固其財而怨咨或作。惟損益古人之法而裁取其中。商榷今日之宜而務先其急。則四者皆可行也。江南素稱澤國。環三江。跨五湖。橫為塘。縱為浦。支為涇為蕩為濼。所以引灌溉也。堰以瀦之。堤以束之。以時而啟閉之。所以節水旱也。今堰不修。而支渠淺澱。水至無以泄橫流之潰。水退無以溉高仰之田。故雨則溢而旱則涸。當勸富民計畝出錢。以給下戶。俾廢者修。淺者濬而益深焉。則貧富兩以為便。救一時之患。而成數百年莫大之功。則開渠之法可行也。今山東豐而荊湖熟。江南赤地千里。貴者金。賤者土。則灌輸之利。權在米商。或不能蠲其征。當半減以招之。則楚帆湘柁。啣尾而來。大艑高檣。泊於水市者相望也。物聚價輕。又焉用抑。則通商之法可行也。廣糴之法。當聚耆老及鄉先生。舉富商之謹愿者。假官錢為本。而使出糴荊湖。糴十而糶二則有二分息。糶三則有三分息。以本還官。剖其息而中分之。半賑飢。半予商。而稍優其直。其餘則略倣真德秀之治潭。而立惠民倉。辛棄疾之治福。而置備安庫。以為水旱盜賊之防。此廣糴法可行也。釐戶之法。當倣韓琦河北救災政。而擇甲戶之以貲為官者。憲司禮請之。屬以計口均戶。而分三等。每縣若干都。每都五人。視民居稀稠。而增減其數。復授之粟而屬以親至某鄉。聚民均給。人日一升。幼小半之。十日一周。終而復始。至麥熟止。仍分糶粟之所。給粟之所。俾均主之。而有司總其成。如此則以戶均戶。以民振民。既不侵牟。亦無掣頓。且人情各愛其鄉。而又恐負憲司之意。必相與慫恿從事。而惟恐不均。則釐戶之法可行也。荒政大略如此。若夫以實心行實政。則存乎其人。
救荒策
魏禧
天災莫過於荒。天災之可以人事救之。亦莫過於荒。古之行荒政言荒策者不一。有永利者。有利用一時不可再用者。有可行者。有言之足聽行之不必效者。要或散見諸記籍中。未有統要。余摭所見聞。擇其可常行無弊者條之。救荒之策先事為上。當事次之。事後為下。先事者。米價未貴。百姓未飢。吾有策以經之。四境安飽。而吾無救荒之名。所謂美利不言是也。當事者。米貴而未盡。民饑而未死。有策以濟。而民無所重困。所謂急則治標是也。事後者。米已乏竭。民多殍死。遷就支吾。少有所全活。所謂擇害莫若輕是也。凡先事之策八。當事之策二十有八。事後之策三。
先事之策
一曰重農。農者粟之本。或興屯田。或修水利。或賑貸牛種。或親行田野勸相。或分督里役地方。謫舉游惰。或開墾荒之法。而首在不以工役妨農時。不以訟獄擾農家。如此則農事舉矣。
一曰立義倉。貧民富民。多不相得。富者欺貧。貧者忌富。一迫饑饉。初猶搶米。再之富。再之公然嘯聚為賊。富民目前受貧民之害。貧民日後受官府之刑。真貧富兩不得益也。所以朱子修舉社倉。不特救一時餓殍。實所以保富全貧。護人身家。養人廉恥。為法至善。今師其意而少損益之。凡每坊設立義倉。不必分派若干家。若干人。隨其相附近處。擇便為之。聽民自議自行。先集父老士民。懇切開諭以義倉之利。身先捐俸。以勸富室。然後出示遠近。令十日內報命。凡報命者。合坊具連名呈一紙。舉值事者一正二副。某人。造冊二本。一丁冊。一義穀出入冊。凡丁冊。不論男婦貧富貴賤皆載之。官皆用印。旋給本坊收掌。其官所助穀若干。照各坊丁數多少。派貯倉內。其富豪慳吝不肯助義者。許本坊呈官。視所應出者加罰三等。所舉值事之人。有不法不公者。本坊呈官重罰。公舉他人代之。其呈仍用印付還。或坊中事繁。三人不能理。許值事人隨簽幾人佐之。本坊俱要酌處公費。以酬其勞。至義穀出入之數。官府不預。只於當發糶時。先期出示。令各坊清覈丁數。定於某日糶米。官府時行巡訪。於當收糴之時。先期出示。以某日起糴穀至某日報完。踰期不完者。以欠穀多少議罰。凡坊內與糴者。設簽寫戶首姓名。下注幾口。糴米時。左設一人散簽。右設二三人量米。來糴者。先將名下應糴米錢若干。來左人領簽。即將簽投右人。照簽領米。散米已完。右人繳簽。交左人收明。日如之。富室及僮婢皆許與糴。凡糶米。如原價每升一分。今價三分。則取分六釐。二分則取分四釐。分半則取分二釐。分二釐則取一分。升一分則不出陳矣。酌取餘息。以供耗折。及修倉雜用諸費也。凡石斛升斗之類。皆一聽官造。日久棄壞。許如法私造。仍送官驗押。以賞罰之權歸於官。則人知所畏。以出入之數歸於民。則官無可私。所謂官民相制。其法無弊者也。○造倉之法。如係五間。只以四間貯穀。空閒一間以便搬移倉穀。防整倉及新穀發熱等事。法詳治譜。可按而行之。
湯念平先生勸積義穀序曰。民窮日甚。借貸無門。一有災荒。坐而待斃。昔朱文公社倉一法。最為盡善。然時詘舉贏。實為難事。宜師其意而力行之。為積義穀法。每坊造一木櫃。置本坊神廟。每月朔望。謁廟者各持義穀少許。或一角。或半升。或一升。至小斗而止。勿得過多。不願助者聽。隨其意而因其力。不相強也。數少而不欲多者。相形則意沮。力輕則可久也。共推一端謹者司登記。雖一角半升。必紀其名。以彰好義。推一稍有恒產而素行忠信者司出入。每朔望迄晚。即將貯櫃者登倉。次年春夏。推陳出新。因數多寡。貸與農人。息取加二。小荒則以貸諸貧人。而減其息。必公議而酌行之。若大荒則盡捐以賑困窮。必計眾而均分之。先其老弱之無告。及孝子節婦之貧者。是舉也。專以備荒而利農。他雖公事急需。不得輕移。以致耗散。有恃強而索者。眾共持之。不聽則控諸官。庶幾可久行而不廢。夫為數甚少。則人皆樂助。日月積之。歲歲行之。斯可無大饑之患矣。噫。省目前宴飲之費。即可甦異日數人之命。減一月雞鵝之粟。即可救他年同類之生。獨何憚而不為哉。○又募義穀疏云。里中親友壽誕稱觴。當共計其費出義穀。欲為人稱觴者。亦計其費出之。或宴會有不可已者。則薄其費而以義穀補之。夫省酒食之浮費。以利濟饑貧。此祝壽之上術也。又有疾病及一切祈求。亦於神廟發願出義穀若干。夫省齋醮之虛文。以利濟饑貧。此祈神之上術也。天地鬼神。原以愛人為心。能愛人者。則彼亦愛之。以此祝壽壽必永。以此祈福病必愈。以此祈名利子息。名利子息必得矣。○按二條法最簡妙。能濟義倉之窮。故備記之。
一曰設砦堡。義倉之法。仍當勸諭鄉落行之。或一鄉自建一所。或數鄉共建一所。其事聽之鄉人。而官府第頒式勸成而已。但鄉落中無城郭足恃。或有兵寇騷擾。則義穀蕩耗。斷難復聚。當令各鄉於附近之山。有險足恃者。因以為砦。無砦者為堡。而置義倉其中。有急則并婦女牲畜衣服器用。徒居之。砦堡之設可以固生聚。可以保義倉。可以行清野之法以困敵。所謂一舉而三善備者也。
一曰酌遠糶之禁。本地產穀。有足支數年者。以遠方糴運過多。遂致產穀之地。頓成餓殍。然禁遠糶。則一方粟死。一方金死。交困之道也。當於收成時。出示諭民。凡收穀者。自計兩年口食以外。每穀十石。糶五石支用。存五石備荒。又為酌視時價貴賤。以為啟閉。如僅滿地方常價。聽其搬糶。過常價三分之一外。則不得糶遠。違者籍穀入官。分給義倉。至新穀收成已完。則舊穀任糶矣。
一曰嚴游民之禁。百姓不謀生業者。宜置常罰里。時簡舉之。游手好閒之人。如米中蠹蟲。饑饉之時。死亡尤甚。多至為盜j。令鄉耆賊者。若督令務生。則自可生財。有養身之具矣。然欲耆里簡舉而不實心行鄉約保甲之法未易辦也。
一曰制穀贖罪。凡有罪犯情理可原者。一照買穀備賑銀數輸穀。不令輸銀。其穀分寄各坊義倉。值事者具領狀交官。俟賑糶時。如數取出。以施最窮苦無告之人。或米或粥。視米多少可也。義倉雖以周貧。然須有糴米本錢。則鰥寡孤獨。一文不辦者。盡餓死矣。但施米仍當責成各坊值事。每早糶米。飯後施米。仍效義倉領簽例。令各來報名。每人寫一票給之為據。但不須交錢耳。事歸一人。則坊人姓名已熟。虛實盡知。自不至於混領。若以事歸官府。另簽胥吏行之。為弊不可勝言。
一曰豫糴。凡地方遇有水旱。便當實稽境內人丁。核境內穀粟。扣筭缺少若干。則多方籌畫。遺富商豫往穀多處買之。有水旱。則必有饑荒。若臨饑方議他糴。便難措手。且米價亦必踊貴也。
一曰教別種。地方遇有水旱。種植必不得時。即須先察地利。如水多害禾。則急以不忌水者種之。旱久害禾。則急以不畏旱者種之。失彼得此。尚可支持其半。大抵以先時急備為勝著也。
當事之策
一曰留請上供之米。地方大饑。或有本地應解糧米。及他處經過米船。不妨權留賑濟。然後申報。秋熟即行糴償。在朝廷不過緩數月之糧。在百姓即活數十萬人之命。雖以專制賈罪。又何傷哉。
一曰借庫銀轉糴。地方大饑。欲他買又苦無銀。 不妨那借庫中錢糧糴賑。從容設處以償。擇誠實能幹百姓任其事。或仍勸富民自販。開以薄利。使之樂趨。
一曰權折納之宜。時當凶災。擇荒熟相應處。以荒處折納之價。於熟處和糴。則荒處不至太貴。熟處不至太賤。兩利之道也。○凡為守令權不自主者。則申請上司行之。他准此。
一曰捐俸勸賑。地方大饑。有司當以至誠開諭。勸富民賑濟。或減價出糶。或竟行施予。然本官須先捐俸倡義。庶幾不令而行。
一曰重賑穀之勸。饑饉時。有能大出粟以賑者。或聞於朝廷。加以官號。或請於上司。給以冠帶扁額。以示酬勸。
一曰興作利民之務。地方大饑。窮民多無生業。此時或修橋路。或濬水利。種種必不得已之務。當為修理。窮民借力作以資生。而我又因以興利。一舉兩得之道也。
一曰勸富室興士木舉庶禮。地方大饑。宜勸富室營造土木。及一切當行之禮。使貧民得以資生。損富而富實未損。益貧而貧不虛益。勸諭時。當以三利歆動之。一則成吾欲為之事。一則借此賑貧。有大陰德。一則貧民樂業。不至為盜。富室所益更多矣。
一曰均糴。米價既貴。富者得以多糴。則貧者益少。每日市糴。當依每家之丁口為準。人口少者。不得多糴。則米穀均矣。
一曰嚴閉糴之法。富民擁有多粟。除本家口食外。餘至百石以上。閉糴專利者。許人告發。官府盡籍穀賑貧。告虛者反坐。其閉糴者鮮矣。○溫伯芳曰。吾邑荒少。而穀常踊貴。弊不在富戶。而在舖戶。舖戶閉糶而後價忽高。舖戶得高價。富戶之價愈高。總之甯民家無杵臼。皆糴於市。舖戶遂操其重。昔葉令公名向榮金華人處之極善。每早巡行各街。米戶不出糶者。杖數十。於是舖戶欲高其價不得。而富戶知市價如常。各競出糶矣。公稔知此時非有水旱兵凶之災。客歲之入如常。何以來歲之供不足。不過雨暘偶愆。何至舊穀頓盡。至於閉市乎。○按此須實知境內穀多乃可行。不可執為定法。
一曰重強糴之刑。時方大饑。民易生亂。若縱其強糴。則有穀者愈不肯糶。四方客粟。聞風不來。立餓死矣。且強糴不禁。勢必搶奪。搶奪勢必擄殺。當著為令曰。有不依時價強糴一升者。即行梟首。其強糴者鮮矣。○或謂閉糴自百石以上。強糴自一升以上。閉糴者止於籍穀。而強糴者遂至殺身。輕重不太懸乎。曰閉糴之人雖不仁。猶不過專自有之利。強糴則是妄取他人。罪自不同。閉糴者少。強糴者多乎。○彭躬庵曰。此法須不動聲色。使百姓曉然知殺一人乃可以生眾人。始不激變。
一曰不降米穀之價。米方大貴。有司樂於市恩降減米價。以博小民一時歡心。不知米價減。則富戶不樂糶。而四方客米亦不來矣。O。動惟當聽民間自消自長。粟貴金賤。人爭趨金。米價不降自減也。○增米價而米賤者。其法可行乎。曰此非一定可行之法也。萬一我增O或謂古人有遇饑米價。而客米一時不來。彼貧民能當許久重價乎。大抵地方富饒。所欠止在於食。則不妨增價以招客粟。若地多貧民。此法恐不可行。止一不降米價。尚為穩著。
一曰覈戶口。時當饑荒。須先詳覈戶口若干。扣筭賑糶之穀若干。賑濟之穀若干。每丁應得若干。先有定局。則無不均之患。而設處之方可早謀矣。
一曰無失期。不論賑糶賑施。俱當先期四處張示。的于某時起行。不可遲失期。有辜人心。且虛勞小民奔走。一曰定鄉城分給之法。凡賑糶賑施。每日一給則太煩。而小民易荒生業。至鄉落尤難行矣。當先定為令曰。凡城市每給五日。鄉落三十里內者。每給十日。三十里外者。每給半月。或謂鄉落路遠。當每給兩月。曰每給兩月。為數太多。小民不知遠計。多穀在手。便不撙節。甚至以易酒肉者有之。到甕盡杯乾時。不束手待斃。又邪思生亂矣。○或謂貧民無貲。必待每曰生理。方可得糴。此條只可行於賑施。不可行於賑糶。當酌其無弊可也。
一曰多置給米之地。給米須多設處所。泒定某關某處給。某關某處給。則不至捱擠失序。
一曰編戶丁牌。領米最易爭擠。多至混數。若倣義倉領簽。又人多難行。當照戶編牌。如考試例。循次領給。則諸弊俱無矣。其牌每戶止寫丁首一人。
一曰慎擇給米之人。主管給米。最要得人。須平日實訪其人公平廉能者。方可屬事。每處擇一善耆主之。又聽其各擇一二人為副。必不可令衙役與事也。
一曰不時巡訪。任縱得人。未必一一皆當。有司於給米時。當不時出訪。或東或西。或詳或。或隨手取米以驗美惡。或隨喚領米人驗減與否。至於出訪。或輕車。或緩步。不可盛列騶從。使人得為備
一曰別賞罰。不時巡訪。則任事者之賢否見。而賞罰可行矣。有公平廉能者。則重賞之。或優以冠帶。或旌以財帛。隨其功之大小可也。有奸貪私者則重罰之。或加刑。或罰穀。隨其罪之輕重可也。至於無他罪犯。止是才力不濟。不能處分條理者。則無賞無罰。下次不復簽用而已。
一曰暫省衙門役期。時方大饑。衙役工食。多不足贍。此時當減其半役。使之營生。如舊例一月供役十日。今止取五日。
一曰清獄。饑饉時。平民已難治生。獄囚死者八九矣。清獄宜分三等。輕者竟釋之。次者限親鄰保結。俟穀熟時再拘。大罪重犯。囚而少賑之。
一曰禁訟。大荒之時。治生不暇。況治訟乎。凡除人命賊情搶擄外。一切財產婚姻等訟。不準告。已告者。停不行。
一曰弛稅禁。山澤市貨等利。法有禁者。此時宜暫弛稅弛禁。廣其營生之路。至穀熟時復舊。
一曰修街道。街道污穢。易生疾病。荒疫相因。尤不可不慎。故當修潔街道。以防其漸。
一曰收棄子。饑民有棄置子女道路者。許人收養。凡收養者。具呈至官。云某年某月某曰於某處收得子女幾人。歸家撫養。官為用印給之。太平長大。一聽收主照管。本生父母不得爭執。其收主願贖者聽。或能收養自幾人以上者。官府為立賞格勸之。
一曰贖重罪。重罪無贖之理。然能多出穀救荒。則雖枉法以生一人。而實救數千百人之死。亦權道也。○重罪如泛常人命事。則許贖。若殺真賊。及人倫大變之犯。則不可贖。更舊冬以前人命可贖。本年所犯。則不可贖。恐富人乘機報復故也。
一曰收買民間草薪衣服器用。饑荒之時。貧民多賣衣服器用以給食。而富民乘人之急。甚至損價十之九者。此時官府。宜那移錢糧。設人收買。使貧民不至大虧。則謀生之路寬矣。秋冬間仍行發賣。便可補數。至於草薪之類。亦當於此時收買。俟寒雨賣之。仍可得利。此古人已行之效。
一曰多置空所以處流民而嚴其法。大荒之時。有他郡流民走徙就食者。若處之不得其道。則流民立死。且或生亂。有司當擇寺觀公廨。一切空所。分別安插。每處設一人管其事。立法以繩之。諸如臥所有定。出入有時。領米有。若亂法者。初犯三日不給糧。再犯逐出境外。其有休養壯健者。則令執工役之事。或僱募民間。便不許坐食矣。
事後之策
一曰施粥。饑荒已極。不能賑米。當設法施粥。施粥須因里設廠。若勞其遠行。恐半途仆斃。又須立人監理。令饑民至者。隨其先後。來一人則坐一人。後至者坐先至之下。已坐者不許再起。一行坐盡。又坐一行。以面相對。以背相倚。空其中路。可令擔粥人行走。坐至正午。擊梆一通。高唱給第一次食。令人次序輪散。有速食先畢者。不得混與。一次散訖。然後擊梆二通。高唱給第二次食。如前法。共三次即止。久饑之人。腸骨枯細。驟飽即死。惟饑民中稱有父母妻子臥病在家者。量行給與攜歸。處分已訖。方令散去。散去之法。令後至坐外者先行。挨次出廠。庶不擁擠踐踏。又多人聚。易於穢染生病。須多置蒼朮醋碗。薰燒以逐瘟氣。又不時察驗。嚴禁管粥者米。將生水攙稀。食者暴死。其碗箸各令饑民自備。○按米多亦不得施飯。久饑食飯。有立死者
一曰施藥。賑粥或不能多。服藥亦可免死。當多合救饑丸。以周給之。亦不得已之極思也。諸經驗奇方另載。
一曰葬殍。餓殍載塗。穢戾之氣。易生疾病。當隨時收葬。或為大坑叢埋。亦補救之一端也。
禧按古稱救荒無奇策。要凡天下之策未有奇者。因時制事。世人不能行。而獨行之。則謂之奇耳。是編多輯古人成法。間以意損益之。然一人耳目有盡。心思有所不及。又或自擬良法行之不能無弊者。增美去惡。以成萬世萬民之利。是在後之君子矣。
救荒事宜十條
張伯行
賑濟
極貧賑濟。或散米。或粥。無容贅矣。然賑法須公。今查饑民。止委鄉保地方。此輩多奸猾作弊之人。或借名造冊。或歛錢始得入冊。而真飢者反不得入。此查飢之弊。不可不知也。宜令鄉地既報之後。於紳衿中擇其品望公正者。加以隆禮。使之查核。必令得實。然後有濟。然飢民又不可一概定也。或有此月飢。而下月可以存活者。則去之。或有此月猶可存活。而下月飢餒。則增之。務使人人得生。不至飢死而後已。現今養濟之令。自今年十月養至明年七月。共十箇月為止。此十箇月之中。若限定數目。分定月分。所養之人反少。若不限定數目。惟以每月之飢不飢為憑。則十二月正月不妨多養。至五六七月可以少養。則所活者實多。林希元荒政叢言。陳三難二便。而終之以戒拘文者。此也。
賑糶
次貧賑糶。即今之各州縣。減價平糶者是也。然其中亦有當審慎者。須是查明真係次貧之民。方許糴減價之米。若無論貧富。人人得糴。富者或得賤買而貴賣。而貧人之受惠者少矣。宜照賑濟之法。每家若干口。每月需米若干斗。每月止許糴減價之米若干。富民不許概糴。而次貧之民亦不許多糴。如是則沾惠得均。庶免詐冒假託之弊矣。
賑貸
稍貧之民宜賑貸。即今各州縣之借用倉穀是也。而亦有當酌者。每見紳衿大戶。及豪強有力之徒。平日結交官吏。官吏等或喜其附[己](已)。或力不能制。一遇借穀之時。巧為夤緣。有借三五石者。有借至三五十石者。且有借至三五百石者。展轉糶賣。止圖一己之利。罔恤百姓之苦。多一繼富之穀。即少一周急之穀。此稍貧之民。不可不力為查核也。宜令計口受穀。每戶若干口。每曰需穀若干斗。每月亦止許照數領借。不許多支。亦給印票。執票赴領。仍勸諭蓄積之家。許行出利借貸與人。候豐熟之日。令其償還。如有奸猾之人。不肯償還者。州縣官為理索追比。不令逋欠。則人之借貸者多窮乏之。活者必眾矣。
擔粥法
極貧之人宜賑粥。然賑粥惟官長行之。而紳衿富戶。鮮有行之者。非盡無惻隱之心也。有所畏而勢不能為耳。施粥之名一出。人來必眾。此人得食。而彼人不得。則彼人怨。今日得食。而明日不得。則明日怨。本月得食。而下月不得。則下月怨。恩未結而怨已隨之。所以雖有其心。而不敢見之施行也。然則隨力賑粥。使人感恩而不怨者。豈無道乎。今設為擔粥之法。富家有力願施粥者。每遇風雪寒冷難以求食之日。粥一擔。令人肩挑粥擔。隨處給食。食畢則已。明日再。陸續挑給。擔粥者眾。則全活者多。且無歛怨爭擠之患矣。又風雪之日。饑民不能出門戶。每人量給粥一頓。俟天氣和暖。方能出門營求。此在富者所費有限。而貧者續命已多。若給食至於數十戶者。地方官亦即申報。酌行獎勵。
勸捐
一立獎勵之法。地方雖有富戶。未必人人好義樂施。必得上人獎勵勸勉。則有所慕而為善益力。宜諭富戶。各量力捐施。有捐之極多者。為一等尚義之民。撫臺給匾旌獎。有司宜加隆重。次者為二等尚義之民。知府給匾旌獎。再次為三等尚義之民。州務給匾旌獎。若有破格多捐。為人所不能為者。則申詳撫院。具題旌獎。
安流民一流民當互相養濟也。每十人為一排。或多一二人。或少一二人。亦可立一排頭。來者即令著落排頭。如來者多。再分排頭。令聚一處。晝則各出分路求食。夜仍聚會一處。或庵觀寺院。令排頭代為料理。而以僧人董之事故。有此著落。如佃戶之依里主。行旅之依店主。恐流來人多。或有死亡拐帶盜竊爭。自帖然得安。至於男女。尤當分別。寺院有男僧者。令其收養流來之男人無妻女者。庵觀之有女尼者。令其收養流來之女人無男夫者。如一家有男女數口者。不得分別拆離。或於寺觀。或於各鄉村處所。查設空閒房屋以處之。以耆老鄉約主其事。然流民又宜各州縣均為安插也。使此處安插。彼處或不安插。則此處之聚積必多。必有不能周全之虞。惟各處均為安插。則養濟自易。而人亦無擁擠之患矣。
稽察
人之飢餓而死者。必數日不得食而後死。斷無一二日不得食。即餓死之理。宜令流民頭。或僧人稽察。有一二日不得食者。即為稟官。給粥一頓。使能行走。再令出門求食。若居民。則令耆老公正者。會同鄉地。不時稽察一二日不得食者。即令報所在官長。令給粥一頓。至風雪之日。寒冷不能出門求食者。尤宜稽察。報明官長。或量給米升合。或量給錢數十文。或用擔粥法。以食之。但要每日留心。如有凍餓而死者。即報明官長。捐棺木以埋之。如先不稟明幾日不得食。而即稟報餓死者。嚴加治罪。如地方官凍餓死人不行申報者。以匿災論。如有隆冬真正無衣者。令耆老會同鄉地查明。報所在空長。捐給棉衣。流民亦如之。或耆老確查明白。稟所在官長。設法捐給。或勸諭紳衿富戶。酌量多少捐給。如此則所費者少。而所活者多矣。
收養
一鬻賣子女者。原非得已。舉家飢餓。束手就斃。不如割愛以甦旦夕之命也。且買者必有糧之家。賣者必得食矣。今凡賣子女者。責今地方官捐俸。代為回贖。此雖軫念貧民。曲為完聚之法。但富室有力之家。不肯再買。而災黎窮困之極。必有遺棄道路。而凍餓以死者。今宜令如有窮苦零丁。不能自存者。許令親戚里養之。或所至之處有願收留者。任其收留。役使與僱賣人同。而人j收養。如無親戚者。多不肯收養者。誠恐歲歉代為收養。至年豐伊又將竟回本家。不為使令。故不肯收養耳。今宜官給之券。聽其自定限期。以若干為滿。其有遺棄孤兒。人家收養長大者。即拜所養為父母。豐年不得歸還本家。著為定例。父母生之而不能養。此能養之。即亦父母矣。則人之收養者自多。而孤兒庶免凍餓而死。此兩全之道也。
掩埋
一骸骨不可不急為掩埋也。昔文王澤及枯骨。況現經飢餓而死者乎。每見有拋棄骸骨。日色暴露。甚為可慘。宜嚴飭城關各鄉約地人等。凡街市道路田間。有拋棄骸骨。俱令掩埋。以順生氣。災祲之後。每多疫疾。皆因饑死人多。癘氣薰蒸所致也。一經掩埋。不惟死者得安。而生者亦免災沴之祲矣。
禁戲
周禮以十二荒政聚萬民。九曰蕃樂。註曰。閉止樂奏也。饑饉洊臻之時。流離滿道。何必樂此乎。是以嚴加禁止。人方愁苦衣食之不暇。我乃演戲以取樂。無論向隅者所不願聞。恐天地神明。亦必不祐矣。何如省其費以濟民之為得乎。自禁之後。如有搭臺及燕賓仍前演戲者。每日罰穀十石。計日增加。立比入倉。賑濟飢民。既可化無用為有用。亦可變游惰為勸慎矣。
賑紀十五條
方觀承
覈戶之法。始於宋蘇次參。家各書其大小口數應請米若干於門。而余童則第上中下為三等。李玨為四等。林希元為六等。法猶未盡也。今竊謂民當六七月。災象已形。宜及早以安之。於是頒規條。格式分員履勘。概限八月初旬等差釐舉。急請普賑。夫既眾著於得食之有期。而加賑又相繼也。斯有所係戀而無去志。其法圭撮必謹。主於無濫。不奪飢者之食。以實不飢之腹。自無所遺。故義以裁制之。而仁術不虛耳。是年有刁民屢赴都院告賑。勾驗紅冊。悉注去留增減之故咨覆。民卒無言。惟其立於可信之地。以有此依據也。雖然。力行保甲。尤為先務。陽明先生之撫豫也。下令家置小牌。丁若干口。習某技業。有無殘疾及田糧等項。編排的實。為牧令者。於一州一縣中。如指諸掌。一遇災賑。按籍處分。百不失一。朱子分都支給之法。胥由是也。然則臨期覈戶。又其後焉者矣。
右覈戶
查賑先在勘準地畝。災分輕重。輕重一錯。後來覈辦戶口。劇難調劑。然九十分重災易勘。而七八分與六分遞輕之等。所辨已微。至六分與五分。賑否攸關。尤當審慎。大旨與其畸輕毋甯畸重。重則可於覈戶時伸縮之。輕則無挽補法矣。今歲成災州縣。九十分者居多。所報六七分災者。似亦拘於成例。若報災不可少二層焉者。其實收成。未必果有三分四分也。幸蒙 天恩優厚。凡六七八分災村。比較常年九十分災民。得食還多。否則其時六分之極貧。七八分之次貧。止食一賑。民其不支矣。此事責成。全在地方官。其勘報輕重之間。不惟覈賑以此為根據。即錢糧之蠲緩分數亦因之。誠為辦賑第一要義也。至於委員不過臨時一過。取其白地而十分九分之。視其苗之長短密。而七八分之。五六分之。豈知十日半月之後之一槁而同歸於盡也。反是者。則前無雨而後忽有雨。此有雨而彼仍無雨。局已大變。而泥於委員報文之已上。不為更正。則錯到底矣。故及災冊未經達部以前。地方官不妨具結申請。即使駁查覆勘。而其言果驗。自當俯從。慎勿護前反貽後咎也。
右勘災
誡委員。必曰無濫無遺。然才說無濫。弊已在遺。才說無遺。弊又在濫。故不得已而曰甯濫無遺。至於本處胥役。惟委員隨一二名以供繕寫使令。不許干預覈戶之事。如此則戶口無從弊混。民沾實惠。而官亦鮮後患矣。再此時即應飛檄各州縣。督令該管鄉地。先按村按戶按口。開造草冊。無許遺漏。屆期移送委員。察其應賑者。填入格冊。其不應賑與外出之戶。俱就草冊內註明。以草冊為賑冊之根。又以本有之門牌為草冊之根。
右造冊
田禾災而賑行。賑所以救農也。農民終歲勸苦。力出於己。賦效於公。凡夫國家府庫倉廩之積。皆農力之所入也。出其所入於豐年者而以賑其凶災。 德意無窮而恩施有自。有不同於倖邀者矣。司賑者先視田畝被災輕重。復審其居處器用牛具之有無存棄。以別極貧次貧。其不因災而貧者則非農也。傭工之農。耰鋤輟而飢餓隨之。極貧者為多。此與傭食於主家者有別也。孟子曰。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農民之待賑為切。而急賑加賑之澤為甚厚也。不因災而貧者亦賑。誤以賑為博施之舉也。不必皆貧而衰老者亦賑。誤以賑為養老之典也。乞丐得飽於凶年。將無啟其樂禍之心乎。傭人安坐而得食。將無墮其四體之勸乎。夫農飢則四民皆飢。穀貴則百物皆貴。推廣 恩澤而及之耳。非賑政之本意也。觀於給貧生。則用存公餘。給旗莊。則用井田官穀。知災賑之大發正帑。首重救農。其餘乏食之民。不過為區別斯可矣。未可與農民並論也。
右農
水旱間作。而飢口待食於官。嘗至數十百萬之眾。孰應給。孰應減。按例依期。湯年一溉。為枯渴之所必爭。惡其爭不以道。而法隨之。亦不得巳之為也。蓋當此之際。親履窮檐。悲閔銜恤。父母之心也。鎮以高嚴。懲其頑抗。師帥之職也。外肅中慈。所嚮皆辦。儻惟煦煦姑息。墮威啟玩。其爭轉多。是陷之罪矣。又嘗見急民之災。雖有多官而民所壹意謹奉者惟牧令也。救其死亡。全其室家。當扼之施。主恩為大。次則牧令宜有其美。讓之不可奪之。使百姓知感。而疾痛相依。有言共信。則爭無由起。並受其福矣。此又為大吏者所宜知也。
右嚴法
村民當領賑時。急於得飽。非立法大為之防。則諸患生焉。道里不均。有往返之勞。場宇不寬。有擁擠之慮。時曰不定。有守候之苦。稱較有低昂。桶概有盈縮。薦少而米虞蒸濕。校貫差而錢或短少。外出戶口之遺漏重冒者。保鄰親屬之扶同捏飾者。皆為患所宜防。議行條規十則。期於弊除而利可溥。惟當局者先期籌畫。身之所不至而心至之。心之所不至而法已至之。庶幾弊無萌生。澤可下究耳。
右防弊
加賑之月。丁口有病故者。例應按數裁減。所以稽實也。然念死者歛埋需費。況在凶年。雖積一口累月之糧。猶不足以償。奈何減之。亦有隱匿不報者。鄉地從而擠分之。是徒奪其半口之食而於公無益也。用是明著為令。凡賑戶死口。不核減。悉依戶口原數報銷可也。
右死
散賑定例。州縣本城設廠。四鄉各於適中處所設廠。俾一日可以往返。倘一鄉一廠。相距仍遠。天寒日短。領賑男婦。棲託無地。地方官宜勿拘成例。勿惜小費。更多設一二廠以便貧民。如景州設有七廠。乃為因地制宜之道。今核各屬所報賑廠。有已籌度得宜者。有地面不皆適中者。並有祇設一二廠者。冬月大賑在邇。亟飭辦。未足數者。速即補設。已分設者。再加詳度。村莊有遠在三十里外者。即添設一。露宿單行。不但累民。復恐滋事。監賑官K二處。務使婦女老弱。辰出晚歸。毋致寒天竭務須前夕就廠住宿。及早開放。不得任情自便。致累守候。仍將設廠處所。各距村庄遠近里數。列冊報道查核。
右增廠
八月普賑之後。按成災分數。以定加賑月分。次貧視極貧遞減。常例也。即不拘常例。亦無分極次。一再加賑而止。今歲以九十兩月。煢獨老疾之不自存也。按日以給。是名續賑。更有急不能待者。則立給錢米以救之。是名摘賑。其不成災之區。有蠲無賑。以其毗連災村。亦波及之。是名抽賑。城關亦然。又念次貧者。更數月後即無異極貧。概從優厚。賑已告竣。逆慮其去麥秋尚遠。取二三四五月。有加無已。統名之曰展賑。自古及今。得未嘗有。故災地袤延。曾無一人轉溝壑者。今續賑已成例案。告災之地。皆倣而行之。煢獨老疾之養。尤加意於荒年。此聖人之政。雖百世不易可也。
右展賑
案乾隆元年。例載流民一口。日給銀六分。五年改定制錢二十文。小口半之。是年八月。準臺臣奏。仍照元年例行。夫國家施布恩澤。以恤民瘼。更在明立限制。以定民志。若流移所至。較本籍所得。食贏數倍。於是不成災之地。亦皆偽為攜負。相率而路。風聲所樹。何異懸賞格以為招哉。嗣於十月停止是令。轉徒頓息。今奉 旨令督撫隨宜安插。不必拘定資送。遏其冀倖之路。是即所以還定安集之也。宋元祐中。監司搜長安。得二人。曰流民畢伸游閱。實皆逐利者。明周祭酒洪謨。著流民說。聽近附籍。編甲里。安生理。民便之。然則推廣 聖人德意。惟奉行者。與時咸宜焉斯可耳。
右止流民
昨京師兩次人來。皆云途中並未見有北去流民。又云京中流民。卻不為少。竟未知由何路潛往。細思此事。與其沿途禁制難周。不若本地稽查易辦。州縣官總以豐年亦有外出之說。存据胸中。未一經心。即以為必難查禁。今惟立法責成。斷然行之。以定民志。庶為約而可守。擬於各州縣每一村莊。選鄉地可用者一二人。明示賞罰。責令宣布條約。稽查勸諭。其村莊內。如果冬春無全戶外出之人。加以獎賞。倘有游手無賴之徒。誘惑鄉愚成出走。勢難阻止者。即訪明去路報官。查明為首號召之人。重處枷示。扶同不報。一例究治。或其人實因漏賑而出。稟明地方官。立即補給。毋許回護。致有向隅。即以冬春有無外出之戶口。定各牧令考成之優劣。再於此次查賑熟諳之佐貳教職內。選其老成才幹者數員。分定州縣指授明悉。派令前往。同地方官商酌。攜帶查戶原冊。歷村莊。環察看。既以勸諭安業。又以體驗民情。領賑之後。有無妄出。回籍之民。有無漏賑。凡村莊道路各情形。俱令隨時稟報。有關外出戶口事宜者。即會同地方官稟聞辦理。餘無干預。但使十月以內。人情安帖。則向後嚴寒。雖至愚頑。諒不別生希冀。冒昧遠走矣。
右勸安業
因災出糶。仍限以糶三成例者。為留米備賑也。其時米少價昂。不得不借此少平市價。以繫民心。究之能糴者。尚非極貧。極貧者無錢可糴。故亦不須多糶也。其輕災僻邑。及歉後米少價昂。行之為有實益。然祇在城設廠。村民既難往返於數十里之外。而老弱婦女。常有持錢終日。空守至暮者。故必四鄉分廠擇適中之地。使四面相距十餘里。村莊環而相赴。又分村分日。先期出示。明白傳諭。庶可及而無餘弊。
右糶米
此時督勸鄉農。廣種宿麥。其有關於來春生計者不小。因災貸種。上 宸衷。屢煩憲檄。州縣辦此。必須稽查詳密。使所借確皆種有麥地亦據以轉請。殊不知直隸O。則民沾實惠。而官亦免貽後累。乃愚民貪借。幾無剩畝。州縣地土。非盡宜麥。民間亦不常餐。非豫東兩省可比。即豫東田畝。種麥者。亦不過十居六七。直隸尚不及半。是以行令查明有地百畝者。許借種三十畝。以為限制。過此即知為冒借非實也。詎州縣又執定三十畝之說。凡借者。皆按地給以十分之三。又屬錯誤。前本道示內。有查明地畝是否宜麥。或數畝或數十畝之語。之析甚明。初非不問宜麥與否。概照十之三出借也。如無宜麥之地。則一畝亦不應借。如數十畝實皆宜麥。即不妨按畝全借。惟至百畝以上。則以十之三為之限制耳。倘不核實辦理。先即拘定成數。轉恐虛冒不少。再民間有留麥地。麥後不種秋禾。大概皆力能辦種之人。其於秋禾旱後。趁種蕎麥小豆。希冀薄收者。目今尚未登場。此與留麥地相較。其為無力可知。是力能早種者。無藉於借。晚種者。未必皆蓄有種。並應借助。此又州縣當加體察。隨宜酌辦者也。又若避出借之繁難。慮將來之賠累。惟從己便。罔恤民艱。計較多而實心少。則隱微之間。更有愧於父母斯民之責矣。此番覈造戶口。委員專辦。正為州縣借種等事。有關本計。俾得親歷村莊。專心察勘。若仍潦草塞責。應借者不借。有誤貧民種植。而冒借者無麥。甯不轉滋日後追呼。至於胥役串合冒領之弊。尤當立法察禁。以勸課之勸惰。定居官之優劣。已奉督憲再三申諭矣。
右借種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人未有飢而不寒者也。百穀聿既不登。則來年麰麥。急有厚望。然無牛何以。無草何以牧。無柴薪何以爨。無屋何以棲止。厥惟富有力者噢咻之。賑所不繼者。興工以代之。刁民之強項者。從而禁制之。古人言救荒無奇策。果能周知利病。參用剛柔。折中於道。人視之平平無奇。斯奇之至矣。
右推廣惠政
是歲被災州縣。三十有七。皆在畿南。既各按其災之輕重。就地賑恤之矣。復恐輕去其鄉者之轉而流亡。且竄入都市也。更於近京州縣。多為邀食之所。西自良鄉。而固安。而永清。而武清轉安。東至於通州。其中若霸州若文安。又在固永迤南。皆流民北來必經之路。所在設廠賑。俾安食以度三冬。無有越志。到次年二月。畿南普雨。歸及春耕。依然慶樂土焉。夫辦員固視其才之何若。又當察其性情之寬嚴而器使之。使寬厚者當重災。則雖濫而不至傷惠。刻覈者當輕災。則雖遺而不至屯膏。反是則交失之矣。
右用人
荒政輯要附論六條
汪志伊
按周禮荒政十二。其中如散財。薄徵。緩刑。弛力。實為備荒諸政之祖。自兩漢而降。言荒政者。史不絕書矣。然古今異宜。南北殊尚。有如汲長孺之發粟。施之後世則為擅。而謁者之令。有所不行。范希文之增價。行之薄俗則為舛。而求糶之民。必且生謗。他如伐蛟之說。於宣歙之地為宜。與河朔之民言之。弗信也。捕蝗諸具。為兗豫梁宋之地所必備。執閩廣吳越之民謀之。必笑且走矣。然則執一者不化。而泥古者鮮通。豈惟荒政然哉。觀朱子社倉諸記。及各規約法。可謂備矣。然變通亦在其人。隨其時地之宜而用之。未可執一也。按黃震通判廣德軍時。社倉大弊。眾以始自文公。不敢他議。震曰。法出於聖人。猶有通變。安有先儒為法。遂不得救其弊哉。即別買田六百貸。貸不取息。此可謂善於法朱子者矣。O畝。以其租代社倉息。非凶年不得
宋范文正公仲淹知杭州。二浙阻飢。穀價方踴。每斗一百二十文。公增至一百八十文。眾不知所為。仍多出榜文。具述杭饑。及米價所增之數。於是商賈爭先。惟恐其後。米既輻輳。價亦隨減。按范公仁智兼全。行之固極其善。後世法令。不可造次。須要揆時度勢。假如杭州米貴。增價之榜文。必須預先差人於產米地方張掛。約其已到之後。我處方增其價。不然彼處米商未知。而我先增其價。貧民何堪久食貴米。但增價告示。切不可令一人知之。恐俱待增價而後賣。則民愈苦矣。
宋范忠宣公純仁。在襄城時。久旱不雨。公度來歲必闕食。遂盡籍境內客舟。召其主而諭之曰。民將無食。爾等商販。唯以五穀貯於佛寺中。候缺食時。吾為汝主糶。眾賈從命。運販不停。以至春首。所蓄無慮十數萬。諸縣饑。獨境內之民不知也。又宋紹興五年。行至斗米千錢。時留守參政孟庾。戶部尚書章誼。不抑價。惟大出陳廩。每升止糶二十五文。僅得時價四之一耳。民賴以濟。二事相類。皆可行之。米價太貴。民雖賣妻鬻女。總救不得數旬之苦。何也。米貴則人賤。所得無幾耳。二公大出陳廩。減價救民。秋成仍可賤糴。非仁智兩全之道歟。故慮米貴者出天庾而賤糶。一也。借國帑以興販。二也。王侯貴戚大小臣工軍民人等。有米照時價出糶。視其多寡。遞加恩獎。三也。責重有司。廣貸牛種。課民春耕。因其勸惰。定以黜陟。四也。朝廷重農抑末。優恤窮甿。五也。
乾隆丁未夏。山西大同郡旱饑。郡中多關中直隸陝西來就工作之民。糧騰踊。工不通。民往無食。歸無資。輒百十輩之富家橫索。至攫飲食財物。而土著之隱民。無所取食者隨之。屯蟻聚。城鄉被擾。號稟者日數十。總鎮沐公派弁兵巡衛。太守文公議逐之。時予知霍州。奉委赴大同讞案。行至雁門關。得悉其狀。念大同客民半非土著。大同雖歉。本籍固豐。官為資送。民自樂從。因由急遞稟撫軍。飛飭地方官招集流民。查明籍貫。分別四路造冊。每名站給錢百文。撥役護送。凡過州縣亦如之。客民既散。而後專賑本籍。郡遂以甯。此亦因地制宜之一法也。
林希元荒政。首言得人難。審戶難。謂審戶不清。各弊端從茲而起。故為荒政中最難事。然未有不得人而能清理者也。在院司當牧令是求。在州縣宜衿耆是選。務在得人。方能濟事。而得人審戶之方。吾謂當行保甲之法。何也。保甲不立。煙戶不清。則衿耆之賢否無別。何能得人以分任其勞。閭閻之貧富不分。安得審戶而悉除其弊。況保甲之法。平日為弭盜而行。則官畏煩難。而民亦嫌其擾累。此時為蠲賑而行。則官甚便宜。而民亦樂於從事。而盜賊奸宄無所容。更不待言矣。是一舉而無善不備焉。若逢災象已成。誠於此卷成規。不畏其難。斟酌而力行之。則其餘皆易為力矣。
或曰務安輯。贖鬻子。信賞罰。三事洵善後之政也。而水利農桑倉儲節儉風俗數大端。當先事而預為有備之計者。今反置為後圖。何也。不知此數大端者。我 國家已講之素而謀之精矣。特因地方官日久懈生。丁甯於無事之曰。輒視為老生常談。申明於既荒之後。創鉅痛深。言易入而行必果也。雖然亦有說。夫燃眉則急。痛定則忘。人情大抵皆然。而辦災為尤甚。或請蠲緩以紓民力。或加賑以救民窮。地方官輒以為盡力盡心。事堪告竣矣。而不知饑饉餘生。瘡痍未起。試為之四顧閭閻。居有定所乎。人皆完聚乎。食能果腹乎。田不荒蕪乎。業不怠惰乎。一有不然。民情即為之不安。為民父母者。獨能晏然不為甫能一飽之民。畫長久之計乎。故必慮終如始。一勞永逸。而後荒政全也。更有一法。可乘此而行者。預令飢民能書字者皆得進見。人具一紙。勿書姓名。各將所當興當革者。及官吏豪猾橫行侵刻者。一一開列。散布於地。擇其眾論僉同者而察之。如果得實。立即施行。尤遇災求言以通下情之要策也。
勘災籌濟編
楊景仁
穀梁傳。一穀不升謂之嗛。二穀不升謂之饑。三穀不升謂之饉。四穀不升謂之荒。五穀不升謂之大祲。古者以五穀不登之多寡。別災傷之名目。後世災傷之等。則履畝各有輕重。周官不著省災之文。然鄉師司救巡國。及野司稼巡野。遂師巡稼穡。無不周知其數。是以均人。有豐年中年無年凶札之別。當必幾經審察。而後行司徒之荒政也。夫夏災秋災。輕重不齊。非親至田畝。無由定其分數。其勘報輕重之閒。不惟核賑以此為根據。即錢糧蠲緩之等差所由判焉。患辨之不早辨也。康熙三十三年。河南災。閣臣議遣官往勘。內閣學士湯文正公斌曰。無益也。使者所至。苛擾實甚。州縣一聞遣使。輒輟耕以待勘。是再荒也。不如令有司自勘良便。即使者不苛擾。亦多增一供億之煩。是以 盛世偶一行之。原為慎重災傷起見。而不可著為例也。大抵勘災之弊。半由于書吏需索牽混。往往以熟作荒。以荒作熟。以輕為重。以重為輕。預徵納條漕。辦理蠲緩舞幣圖利之地。富者出錢買荒。冀免輸納。貧者無錢註荒。轉受比追。而江蘇所屬州縣。辦糧有不歸版圖而名順莊者。田在甲圖。糧在乙圖。每遇災荒。被災之圖。與辦糧之圖。紛紜轇轕。檢核為難。滋弊尤甚。此又在清其源以去其弊者也。夫災有所隱。害在民生。災有所飾。虧在國計。司牧者可不躬親履勘。杜絕弊端。以盡康濟之實也哉。
報災籌濟編
楊景仁
地方遇災不報。則民隱不上聞。膏澤無由下究。以致道殣相望。盜賊伺目。往往釀成事端。而。朝近不知。迨知之而百方綏輯。已無及矣。是諱災者。 國家之大患也。即經奏報。而稍涉遷延。嗷嗷者待命須臾。輾轉間已足殘害生靈。虧損元氣。此遲延之與諱飾。其害雖有重輕。皆足以殃民而蠹國也。順治十七年。覆準直省災傷。先以情形入奏。夏災限六月終旬。秋災限七月終旬。仍扣去程途日期。如詳報到省在限外。而計算應扣之程途。亦已逾限者。參處。州縣官遲報逾限一月以內者。罰俸六月。一月以外者。降一級調用。二月以外者。降二級調用。三月以外革職。撫司道府等官。以州縣報到之日起算。逾限一例處分。迨後定例。夏災仍以六月為限。秋限以九月終旬。誠以報災逾限。緩不及事。而秋收則恐臨時或有變更。故稍寬其期也。十八年覆準州縣官不將民生苦情。詳報上司。使民無處可訴。革職永不用。若州縣官詳報。上司不接準題達者。將上司亦革職。康熙七年。題準各旗災地。遠近不一。準寬至八月初十日。逾期不準。十五年議準被災地方。遲報逾限半月以內者。罰俸六月。一月以內。罰俸一年。一月以外。仍照前例議處。雍正六年議準。一月內造報被災分數。為時太迫。嗣後勘災。寬以十日。察覆上司。寬以五日。總以四十五日為限。七年議準。甘省地處極邊。河西一帶。山高氣冷。收成更晚。受災之田。兼有冰雹風沙蟲蝕雪霜之患。于定例外稍加變通。河東鞏昌蘭州二府。河西甯夏西甯甘州涼州直隸肅州。並口外安西靖逆二屬。倘夏秋二禾。于六九兩月被災。仍照定限申報。其有六九月田禾本屬青蔥。此後忽被災傷者。準各展限半月。夏災不出七月中。秋災不出十月中。即為勘明申報。仍將被災日期。于題疏內詳悉聲明。以便察核。十二年議準。州縣勘報續被災傷分數。其續報被霜被風被水之災較重。距原報情形之日。未過十五日。不準展限。統于正限內查勘請題。十五日以外者。準于正限外展限二十日。如已過正限。均準另起限期勘報。歷來報災之例至後而益加詳密如此。恭查乾隆六年 土諭。向來各省報災。原有定期。若先期題報。便不合例。朕思按期題報者。乃指其本而言。至于水旱情形。為督撫者察其端倪。早為區畫。隨時密奏。則朕可倍加修省。而人事得以有備。若過拘成例。則未免後時矣。至于督撫報災。有故為掩飾。不肯奏出實情者。亦有好行其德。希冀取悅地方者。惟公正之大臣。既不肯匿災以病民。亦不肯違道以干譽。外此不能無過不及之失。朕恫瘝在抱。再四思惟。匿災者使百姓受流離之苦。其害甚大。違道干譽。雖非正理。以二者較之。究竟此善于彼。甯使國家多費帑金。斷不可令閭閻一夫失所。欽此。大哉 皇言。於臣工之過不及。權衡至當。寬干譽之過。正以甚匿災之罪也。守土者可勿凜諸。稽古藎臣秉鈞常以災祲上陳。奉使輒以饑荒入告。所以動人主。勤天戒。畏民碞之心者。慮至深遠。不以非[己](已)專責懼上厭聞而安於簡默也。況守土之吏親民之官乎。
煮賑籌濟編
楊景仁
呂東萊論救荒以設糜粥為下。惠仲孺亦謂荒政之弊四。而行粥居第一。良以行粥之舉。壯者得歠。而不能及幼孤老病之人。近者獲餔。而不能周僻壤深山之境。且萃數千饑餒疲民於一廠中。氣蒸而疫癘易染。眾聚而奸盜易萌。強者數次重餐。弱者後時空返。即其得食者。仰給一盂。奔馳數里。晨往夕還。衝風冒雪。得毋憊甚。況重以吏胥侵蝕。撩以石灰。雜以糠。嗟爾嗷鴻。活者二三。而死者十六七矣。然此法之弊也。究非法之弊也。乃行法者之弊也。夫苟行之而不善。雖良法皆成弊藪。苟行之而善。雖常法可絕弊端。竊以為災黎未賑之先待哺不迫。既賑之後續命猶難。惟施粥以調劑其間。則費易辦而事易集。又如外之流民。戶口難稽。人數無定。非粥曷濟乎。此不獨富厚耆碩宜行之鄉里。即有司亦當行之郡邑。而不可廢也。前代糜粥之設。歷有良規。國朝偶逢歉歲。軫恤多方。而賑之典。未嘗偏廢。爰采輯良法。著其利弊。賢司牧及鄉里耆碩有志振窮者。知其弊而杜之。散其利而普之。雖謂賑為盡善之仁術可也。
通商籌濟編
楊景仁
奪興。賢Ô謹按歉歲民無糴所。則無所得食而司牧料其必然而危之。及其未然而弭之。則通商以裕食。洵賑濟之餘事。而平糶之先聲也。大抵商之不通也有故。遏糴者。藉口本境之糧。不知米儈益昂其價。而興販莫來。抑價者。命意惠艱食之眾。不知囤戶暗售他方。而貿遷莫至。毋遏糴而糴廣。不抑價而價平。而復無暴關以因之。商民有不奔走偕來者乎。查雍正三年。直隸天津等處被水。米價甚昂。行文將軍府尹等。將盛京糧米十萬石。由海運至天津新倉。有 旨令商民自海運米者。不必禁止。聽其運至天津貿易。四年。以山東登青萊連年豐稔。 諭撫臣動帑採買。分貯濟南等屬米少之州縣。再勸諭各商販運。八年議準。行令盛京將軍奉天府尹。轉飭守口官弁。如有商民販運米穀者。聽其出口。該管州縣。給與商民船票。十年奏準。凡有商賈販運米穀。至山東直隸糶賣者。米船一到。即便放行。其臨清淮揚等關。將梁頭米稅。自五月至七月。暫行寬免。秋收之後。再行徵收。乾隆元年議準。行令督撫。轉飭管理關務各官。凡有米船過關。詢明各商如果前往被災各邑糶賣者。免稅。給與印票。責令到境之日。呈送該地方官鈐印信。以便回空核銷。如有免稅米船。偷運到省。並未到被災地方先行糶賣者。將寬免之稅。加倍追出。仍照違禁例治罪。十三年 諭以地方偶有偏災。即將該處關口應征米豆稅。加恩寬免。則估舶聞風雲集。市直自平。駔儈不得居奇。窮黎均沾實惠。轉得權操自上等因。自後每遇災年。米商應徵關稅。非免則減。幾為常例。湛恩汪濊如此。甚至各關米稅之免。將屆停止。復行展期。所以鼓舞招徠之者甚至。二十五年。畿輔左近。穀價未能大減。 派侍郎給事中。會同直隸總督。至德州沿河一帶察看。務令舟車無阻。恐臨河州縣因糧艘需備駮運。或藉名多封船車。以致商人輓運滯。
睿慮精詳。無微不燭焉。而且 恩施逾格。既屢寬關市之征。復暫弛海運之禁。乾隆元年。 諭近年以來。直隸收成歉薄。民食艱難。從前議開海運。以資接濟。續經盛京將軍奏稱錦州等處。米價加貴。請永禁海運。朕諭以今歲直隸收穫平常。俟明歲再加將軍等所請行。朕聞秋冬收穫之後。各商民攜帶資本。前赴海城平等處採買雜糧。止因時屆隆冬。海風勁烈。舟楫難行。已將所買米糧收貯各店。春融裝運。該商民惟恐地方有司。遵照明年停運之議。閉遏難。甚為惶懼。朕思商民此糧購買在先。暫行存貯各店。不應在明年禁止之內。且奉天素稱產米之鄉。雖因販運過多。價值視昔加貴。然較之直隸歉收之地。待粟而炊。其情形緩急。實相逕庭。著俟明年內地麥熟之後。再將海運禁止。四年。因京師雨澤未降。上年海運弛禁之期已滿。奉 旨復寬一年之禁。嗣疊奉 恩綸。凡災年海禁之弛。行之直隸山東者非一次。為民謀口食者綦詳矣。乃外省以及外國產米之區。間亦有權宜海運者。乾隆十二年奏準。福建臺灣。雖隔重洋。與漳泉二府同隸一省。商船往來如織。原不在禁例。即如江南崇明縣。向有給照赴內地買米載回之例。嗣後如遇臺郡稔年。應聽漳泉二府商賈。及在臺二府民人。自十月至次年二月。於地方官處請照買運。又議準暹羅國產米甚多。如商民願往買米。造船運回者。給牌以便驗放無阻。仍嚴飭兵役。無得需索擾累。若商民無糧米載回。只載貨歸者。倍罰船稅。以示懲儆。此雖一時權宜之事。而念民食艱難。多方籌畫。使商販往來接濟。不惜破格之施。誠非苟而已也。有子民之責者。知歉歲以通商為要圖。航海尚弛其禁。而內地之過分畛域者可愧矣。關津並免其徵。而城市之借端勒索者可誅矣。無使賈利者轉而賈害。庶幾利商者即以利民乎。
輯流移籌濟篇
楊景仁
謹按流民者饑民也。與其輯之于既流之後。不如撫之於未流之先。然饑饉薦臻。本鄉無可覓食。有不得不轉徒他方者。瑣尾流離。困踣狼狽。不早為之所。弱者阽於危亡。強者轉為盜賊。可慮也。前代如漢如隋如唐。移民就食。是民之遷流。轉出自在上之意。戰國梁惠王曾行之。雖沿周官大司徒移民通財。廩人移民就穀之制。祗一時權宜之計耳。其餘因時補救。具有良規。國朝尤為詳盡。而資送養之法。或行或不行。則變通而與時宜之。期于實惠及民而已。查康熙三十一年。陝西流民。在襄陽等處地方。得 旨有情願運送潼關米石者。即給價令其運送。此令流民就傭以濟轉輸。順便俾之回籍者。四十三年。山東流民流入京城。 命大臣官員設飯廠數十處。分行賑。嗣直隸河間等府百姓。來赴賑廠者甚眾。有 旨將東省直隸流民。遣官領送回籍。仍捐給籽粒。俾得耕田畝。雍正元年。 諭直隸山東河南流民。有就食京師者。著五城御史察詢口數。量給盤費。送回本籍等因。欽此。遵 旨議定每口每程給銀六分。老病不能行走者。加給三分。為腳力費。委官護送。地方官逐程出具收結。轉送至原籍。中途患病者。令地方官養醫治。病痊日。再行轉送。此資送流民路費之始。九年議準。直隸山東河南窮民。渡河而南。以圖就食。令沿河州縣。于各渡口詳察。有力不能自達者。量給路費。如有依親傭工易食者聽。其乞食者。用載漕米糧照例計口賑給。其欲回本籍者。資給遣回。不願即歸者。于來春耕種之候。仍皆給以資糧。令其回籍。凡資給之費。動用存公項。造冊送部。八年。凡外出窮民。有應冬月養者。 諭令動用常平倉穀。大口日給一小升。小口五合。按日動支。乾隆初。議準嗣後送流民路費。每大口日給制錢二十文。小口減半。老病者照例給腳力三分。水程。照大小口應給之數。減半給與船價。奉 旨依議速行。與前此定為每口每程給銀六分之例殊。前例以程計。一程約計百里。流民徒步。一日豈能走及一程。若以所過州縣為程。相去或六七十里。四五十里。流民過一州縣。即給銀六分。又不分大口小口。一日所得。不特倍逾於賑給之數。且較民間營趁為生者更裕。愚頑將轉以流移為利。不思復業。是故改以日計並分別大小口較為盡善也。七年。 諭各省督撫嚴飭有司。凡遇江南災民所到之地。即隨地安頓養。或借寺廟。或棚廠。使有棲止之所。動用該處常平倉穀。計口授糧。據實報銷。並訓諭約束。不得藉端滋事。至于災民聚集眾多之處。更委道府大員。專行督察。及冬月水消。春初耕種之時。有願歸本鄉者。即資送回籍。給以麥種。其不願回籍者。亦不必強等因。 聖主為流民通盤籌畫者。如是之無微不至也。顧資送之例不皆有益。而間或滋弊。無業愚民惰游倖澤。挈家結隊。仰給在官。或甫送歸籍。仍復重來。未副 朝近安輯之德意。轉滋閭閻貪詐之澆風。政體所關。防維宜亟。是以八年 諭河間天津等處。來京就食之民。日益眾多。因愚民無知。見京師既設飯廠。又有資送盤費。是以本地雖有賑濟。伊等仍輕去其鄉而不顧。且有已去而復來者。不但拋荒本業。即京師飯廠。聚人太多。春暖恐染時氣。亦屬未便。著高斌設法安插。妥協辦理。欽此。旋經大學士等。議于通州良鄉二處添設飯廠蓆棚。以贍續至之流民。又經直隸總督飭屬固安永清東安武清霸州文安。設粥賑。俾北來流民。隨在就食。願回籍者。資給路費。仍令本籍查明補賑。自此流民不致復聚京師矣。自時厥後。則斟酌出之。而不拘成例。
十三年。 諭向來外省有資送流民之例。用意良厚。然至饑饉洊臻。本處米糧乏絕。而鄰封尚可覓食。若必驅還故鄉。豈能坐以待斃。勢又將轉而之他。南北東西。輾轉資送。在鄰省既不勝其煩勞。而於災民轉益流離失所。朕思災輕之地。不可令其拋棄失業。自當照例資送回籍。倘遇積歉之年。本處無以餬口。轉徒他鄉。或倚託親舊。以濟其乏。或傭工種佃。以食其力。且其中有極無倚賴者。國家復有養之例。地方官憫其流離。無分畛域。隨宜安插。俟災氛平復。本地可耕。然後使回故里。亦未始非權宜之道。惟在權其輕重。相其緩急。斟酌辦理。不可執一而論。應令地方有司。酌量妥辦。不必拘定成例等因。十八年 諭御史奏請敕諭江南鄰省督撫。照舊例養流民。春融資送回籍等語。養流民之法。前曾行之。有名無實。轉滋多事。且於災民實無裨益。導之使輕去其鄉耳。近日巡撫已經具奏。故未準行。與其養于異方。何如厚加賑恤。使不流移轉徒之為愈。今年淮徐等處被水。朕疊次籌濟。不惜數百萬帑金。以養資送之費計之。何啻百分之一二。豈有愛焉。若以養資送所需。增為本地賑濟。豈不更霑實惠乎。夫以災地專委多員。挨戶察賑。尚恐不能一無遺漏。鄰省州縣。各有應辦事務。又何從辨其災黎。徒滋姦民在本地則乘機溷冒。及資送則聚眾強搶。去而復返。日不暇給。而實在被災流民。或依傍親屬。或傭工餬口。又必逐一稽安插。于伊等生理。益致拘礙。故停止此例等因。二十八年。 諭御史奏資送貧民回籍議覆一摺。以此例一開。恐致無業之徒。混冒虛糜。于災黎無益。是僅推其流弊。而未深究夫有名無實之本原。無識者。將未免仍疑為節省帑項起見。朕因直屬兩年秋霖過多。加恩蠲賑。不啻再三。即費正供鉅萬。無所靳惜。又何有於區區資送一節。然已洞悉其一無實濟。而猶曲徇陳言。矯情示惠。必不出此也。且流民故鄉既無生計。四出傭趁。即揆之古人無常職轉移執事之條。未始不可俾之並生育。又何至束縛馳驟。強以勢所不能。朕以為與其資送無實濟。不如加賑濟之期。俾民獲實惠為愈也。救荒無奇策。惟以體恤民隱為要。設令被災至重。甚至有田之戶。亦概遠徒。則所以籌撫綏。必更有大設施者。又豈恃此資送虛文。所能濟其萬一哉。將此通諭中外。使明知朕意。欽此。歷觀停止資送養之 諭。可謂深切著明。大抵法積久而生弊。道與時為變通。是以 聖諭一則曰增為本地賑濟。再則曰不如加賑濟之期。良以輯之於既流之後。不如撫之於未流之先。帑不患其多糜。惠必施於實獲。又云設令被災至重。必更有大設施者。想見神明化裁。包括無數經綸。而不沾沾於一時一事也。至於流民之歸。既無庸資送。亦無庸差送焉。嘉慶七年。 諭萬凝等。以現在清苑等縣。有差人領回本處貧民。輒欲令各州縣倣照辦理。勢不能不僉派差役。紛紛押送。竟與遞解人犯無異。是驅之轉於溝壑矣。且各州縣所差人役。豈能於本處饑民。概行指識。彼此認領。徒滋紛擾。此事斷不可行。欽此。此外出趁食之民。當聽其自歸。不必官差認領也。職司民牧。偶逢災祲。預料民或流移。先期出示各鄉村。諭以即有賑恤。令其靜候。毋得遠離。一面設粥平糶。以定民志。其有迫不及待。挈家四出者。查戶時即為登記。以待聞賑歸來。補行賑濟。歸來貸與牛種。以資生理。其流民所至之境。不分此疆爾界。加意拊循。善為措置。則民雖攖蕩析離居之苦。而得勞來還定之方矣。
備雜糧籌濟編
楊景仁
王制民無菜色。註謂無食菜之饑色。誠以耕九餘三。雖逢水旱。而饔常繼。斯菜色不形。然菜不熟曰饉。次於穀不熟曰饑。是其資乎民食。裨益非淺。其在豐年。猶藉以輔穀。況值大祲。或薦饑。粒米如珠。嗷嗷待命。既難謀乎麤糲。復告匱於糟糠。縱在上者賑恤百方。而恩不及周。力難為繼。當一飽之無時。願少緩須臾毋死。非有雜糧。曷充枵腹。而雜糧非可取辦於臨時也。有備無患。濟荒者籌之熟矣。恭讀雍正二年 上諭。舍旁田畔。及荒山不可耕耘之處。度量土宜。種植樹木。桑柘可以飼蠶。棗栗可以佐食。柏桐可以資用。即榛楛雜木。亦足以供炊爨。其令有司課種植。乾隆七年。 上諭如果園圃虞衡藪牧之藏。以次修舉。於民生日用。不無裨益。我國家生齒日繁。凡資生養贍之源。不可不為急講。欽此。仰見 睿慮周詳。雖民間瑣務。靡不殫心。課農之餘。並及果木。為閭閻佐食用。即以備饑荒。計至深遠也。古來循吏究圖民事。固期米穀充盈。然亦未嘗不加意於菜果之植焉。夫人情一日不食則饑。當此急勿能擇。乞命於草根樹皮。溫涼莫辨其性。蒸莫識其方。得一物而皇然下咽。冀以實饑腸。延殘喘。詎知不諳物性。訾昌陽而進豨苓。以虺而代蘼蕪。欲丐餘生。而或轉促其生者多矣。然則上古食草木之實。近世效之。亦足療饑。特須辦其可食者而食之。且須知其可食而早植之。而豫蓄之。明永樂時。周憲王作救荒本草。有圖以肖其形。有說以著其用。首言產生之壤。同異之名。次言寒熱之性。甘苦之味。淘浸烹煮。蒸洒調和之法。共草木米穀果菜。凡四百十四種。其可食者。為葉為花為實為根為為皮為莖。各有幾種。一種而或葉與實皆可食。或根與葉皆可食。或花葉與實皆可食。條分縷晰。彙次成書。嘉靖四年。巡撫畢蒙齋以為有裨荒政。下令重刊。正德間。王西樓磐作野菜譜。因江淮饑民。採摘野菜充食。恐其誤食傷生。歷覽詳詢。得六十餘種。每種圖其象而繫以詩。採風者誦之。怦然感民生之艱苦焉。此二書皆精於格致。而切於恫瘝者也。惟是救荒本草中。如黃耆桔梗之類。半係藥物。則於舊本草。其新增者。如竹節菜出新鄭。紫雲菜生密縣。因周王備藩河南。當時植於圃者。多係中州產。他處未必作餅蒸食者¥盡有之。至如百合石榴柿梨梅杏等物。乃尋常果品。人盡知食之。今擇其可磨。登載較詳。至野菜譜。如絲屩屩板蕎蕎之屬。世不盡識。今檢其村野所恒有。而便於採捋者。載之。以補救荒本草所未備。近世吳氏儀洛輯本草從新。所收救荒之品。較易取求。而前明徐宗伯光啟農政全書。所載食草木葉法。與辟穀等方。亦附錄焉。屠隆荒政考云。災傷之處。雜置豆粟薷麥蕎蕨粉之類。皆足充饑。今據諸書所誌。酌錄而彙存之。世有心民瘼。知其可食而早植之而豫蓄之。俾得補五榖之缺。而無傷生之嗟。豈非救荒之一助哉。噫嘻。觀於此者。小民艱食之情可以惻然而悲矣。仁人君子所由訪溝洫之遺模。講積貯之成法。競競焉防於未荒之前。稽平糶之舊制。循散賑之良規。肫肫焉援於既荒之後。思其艱以圖其易。惟茲雜糧藉以輔穀。而不恃為延命之資。固有備無患者之上願也。
興工籌濟編
楊景仁
荒歲役民。出于不得已。而未始非良法也。濬河築堤諸務。受其直。救目前之饑荒。藉其勞。救將來之水旱。他如修城垣。葺學校。皆工程之大者。即繕完寺觀。似非急務。而用財者無虛糜之費。就傭者無素食之。勞民而便民。非良法乎。查康熙五十二年覆準。令陝西各州縣修城。俾窮民得傭工度日。雍正四年。 諭朕軫念東省被水窮民。粒食惟艱。特允山東巡撫之請。于大清河興疏濬之工。令乏食小民。得力役之資。為餬口之計。今天氣和暖。土鬆潤。正當畚鍤之時。去秋該撫奏請設廠賑濟。今赴工者眾。粥廠可以停止。但念此就食小民。其中豈無老弱殘疾。不能赴工者。賑既停。麥秋之期尚遠。此輩窮無所歸之人。或仍致失所。朕心深為憫焉。著山東巡撫。將不能赴工之窮民。察明若干。每口仍給與升合之資。候至秋收後停止。所用銀均作正項開銷。該撫嚴飭各州縣官。務實心奉行。以副朕養育百姓之至意。欽此。 聖主憐憫饑民。使壯丁就役。而又念及不能赴工之老弱殘疾。予以口食。德至渥矣。而工程之修舉。在先事豫籌。別其緩急輕重。則遇災欲辦工賑。無難次第舉行。乾隆二年 諭。今年春夏之交。直隸山東兩省。雨澤愆期。二麥歉收。朕已多方籌畫。接濟民食。且令直隸總督。有應興工作。以次舉行。俾小民得藉營繕。以餬其口。今思山東百姓。多仗二麥度日。今歲麥收既薄。雖屢降諭旨。蠲賑平糶。仍恐閭閻尚有艱食之虞。著該撫悉心計議。如開渠築堤修葺城垣等事。酌量舉行。使貧民傭工就食。兼贍家口。庶可免于流離失所也。再年歲豐歉。難以懸定。而工程之應修理者。必先有成局。然後可以隨時興舉。一省之中。工程之大者。莫如城郭。而地方何處為最要。要地又以何處為最先。應令各省督撫一一確查。分別緩急。豫為估計。造冊報部。將來如水旱不齊之時。欲以工代賑。即可按籍而稽。速為辦理。不致遲滯。於民生殊有裨益。欽此仰見 聖主子惠困窮。精神貫徹乎事前事後。思患而防。事豫則立也。乾隆八年奏準。直隸河津兩郡旱災。將滄州改築土城。景州土城。亦于開春修築殘缺。災民俱得傭自給。十三年。山東修沂河兩岸堤工。部議照以工代賑之例。土方工價。準給一半。 上念東省被災甚重。民情艱窘。非他處可比。將土方工價。按數全給。此又破例之 殊恩也。二十五年。直屬有應修河道溝渠等工。將上年截北倉漕米。所存十萬石。作為修濬河渠以工代賑之用。二十七年。 敕令步軍統領。派員修治德勝門外。至清沙一帶石道。其餘各門有未平坦處。並令查勘酌辨。奉有多興土功。亦所以養窮民之 諭。四十七年。豫省青龍岡堵築漫口。下游居民。經黃水淹浸。民食維艱。另籌開挑引河。改建堤岸。俾江南山東兩省附近災黎。赴工授食。五十七年。直隸被旱。 敕令保定天津河間。以及順廣大等府城垣。乘此興修。並查明各該州縣城工。如有應行急修之處。趕緊勘估。奏明辦理。此乾隆年間工賑之大略也。嘉慶元年。 諭本年湖北各屬。因漢江漲發。猝被水淹。荊門災形較重。該處隄工。原係百姓自衛田廬。例應官督民修。第念楚省教匪滋事之處。既被擾累。其未經被賊地方。又復猝遇水災。殊為可憫。著加恩將此次隄工。官為修理。又 諭救荒之策。莫善於以工代賑。因思附近城河等處。久未挑濬。多有淤滯。以致驟雨不能消涸。著通行查勘。將應行疏濬之處。雇集附近窮民。興工挑挖。於工賑兩有裨益。欽此。 聖恩高厚。以民修之項作官修。體恤百姓者既至。而以工賑為救荒之善策。洵萬世不刊之訓也。六年。京師右安永定各門被水。將永定河東西兩岸決口堵築。有 旨令官給傭資。俾被水難民。赴工幫同力作。以充口食。十三年。以上年直隸通州等處被淹。凡坐落永定河西岸。并切近大道之宛平良鄉等十餘州縣。有應疏濬牧牛河淤淺。及挑挖大路兩旁溝渠等工。動用賑餘銀兩。以工代賑。十五年。甘肅被旱。 俞督臣之請。于來春開凍後。即趕修皋蘭固原等處城工。俾貧民得資餬口。此嘉慶以來工賑之大略也。司牧者善為經理。工鳩而民庶有鳩。力食。而農堪代食。沐膏澤而勤苦。不亦康乎。
安富以救貧說籌濟編
楊景仁
按保息六條。終於安富。註平其繇役。不專取。則安富固有道焉。昔周武王之民。有粟至百鼓。而戍避重泉。齊桓公之民。成囷者二家。而聘隆式璧。此人主藏富於民之至計。即重農積穀之微權也。顧三代以上。畫井授田。富之之權操于上。其時無甚貧之民。亦無甚富之民。井田既廢。民間生計。一聽民之自為謀。而其所謂富者。半由貨殖。不盡出于農田。史記所以有本富末富之辨也。近世生齒日繁。惰游日眾。裒多益寡。則本富固可恃。而末富亦可資。乃官吏日從而侵侮之。日削月脧。不久而富者亦貧矣。富者不安。而日流于凋敝。設令饑饉薦臻。庫帑不散擅動。常平社倉米穀之發。又復不敷。將何所取資。以活環而待哺之窮黎耶。惟培養富戶于平時。而後臨事得藉其力。平時輕徭薄賦。加意護持。臨時如平糶施粥助賑貸種諸務。皆取給焉。而未可抑勒也。誘掖有方。獎勵有法。足穀翁雖甚儉嗇。見守土者從容開導。加以優禮。咸以為榮。而踴躍聽命矣。雍正二年。 諭社倉之設。原以備荒歉不時之需。朕以為勸諭百姓。聽民便自為之。而不當以官法繩之等因。欽此。夫社倉米穀。小民不過斗斛之益。而 聖心體恤如此。深慮有司行之不善。致滋煩擾也。而凡勸分之資乎富民者。安可以官法相繩。涉於派累哉。即令急公愛民。而理諭勢禁。強以必從。或不孚以情。而操之太蹙。或不量其力。而索之太奢。竊恐志在救貧。而弊先擾富也。夫周貧者之急。不可以擾富。富者之餘。斯可以救貧。司牧者繹周官保息安富之義。為我 國家培養元氣。俾緩急可恃。貧富相維。則幾矣。
皇朝經世文編卷四十二
戶政十七荒政二
善化賀長齡耦庚輯
救荒貴得人疏康熙十八年
蔣伊
臣惟救荒之法一在獎良吏。吏之於民。休戚利病。刻刻相關者。莫如守令。如其不廉不能。坐視其民之死而不救。一旦盜賊起。民亦疾視其長上而莫肯效命。如其果賢且能。民信之既深。有所勸諭。必能樂助。有所委任。必能盡力。其於民之頑良。必能洞悉。民之肥瘠。必能周知。其於給散之際。必能覈出納之奸。必能杜侵漁之弊。轉徙者可望其招徠。拋荒者可望其開墾。故天下無救荒之奇策。而有救荒之良吏。然擇良吏必不可拘成格。蓋不專其職。則吏無以行其志。不厚其賞。則吏未必盡其心。臣愚以為被災地方。全恃守令。平日果能清廉潔[己](已)。守絕一塵。賑濟之時。又能清查口數。按人給發。實惠均沾。不致剋減。恤災捍患。多方措畫。使數十萬戶口。室雖懸磬。而人慶更生。許該督撫題請。廷臣公同覈實。不拘錢糧盜案。 特準即升。則廉吏益知所勉矣。夫天下之最可憐者。莫如饑民。而天下之最可慮者。亦莫如饑民。蓋濟饑民。正所以弭盜賊也。如實能全活數萬人之命。而地土不致荒蕪。戶口不致耗散。真可謂循吏矣。而猶復以考成之法限之。其何以勸天下哉。一在專責成。賑濟固賴守令。然守令之廉能者不多覯。而貪殘者比比皆是。捐瘠滿溝。啼呼滿路。守令不問也。上有賑貸之恩膏。欲知饑民實數。而守令素不知究也。委之胥吏。則所賑者又非真實無告也。欲 特遣使臣察勘災傷。則徒滋騷擾之弊。且民情不相通。而侵漁如故也。然則所謂賑濟者。不過公文行下。造冊報上。曰賑過若干而已。其生與死。固不得而知也。臣請 敕下該督撫。於監司府廳中薦舉二三廉幹官員。總理荒政。分地任事。如虛報宜禁。扣剋宜禁。閉糴宜禁。攘奪宜禁。宰牛宜禁。皆其職也。令各州縣確勘饑民實數。一面賑濟。不得遲緩。一面報明冊籍。總理官據冊按數。不時親行察訪。如至某里某村。而無其人。是混開也。有其人。而給散不以時。不以實。是冒侵也。即行揭參。以為不能撫字者之戒。如總理官不能承上恤下。反掣良吏之肘。該督撫即行指參。務俾地方各官實心任事。朝夕經營。視為萬命生死所關。凡束手待斃者。皆令全活而後已。庶可仰紓皇上宵旰之懷矣。
敬陳分賑之法疏康熙十八年
蔣伊
邇因江南旱荒。 特允督臣賑濟之請。從此各直省被災地方。咸可推廣。將見饑者得飽。流者得歸。數千萬將填溝壑者。復登+席矣。但救荒實政。貴得其人得其法。則民沾實惠。倘奉行不善。與不賑等耳。從來賑濟之法。莫善於分。莫不善於聚。一聚則饑民雲集。不免有攘奪之患。且給散之時。人多而廠少。強者爭先求食。其勢不能無擁擠。而老弱之顛仆者。已十一二矣。聚數十萬人於一處。挨名按冊。非半月一月。不能給發。饑民待餔經旬。不得一食。因而死者又十五六矣。聚露居。疫癘隨作。病不得生於醫藥。死不得葬於不毛者。又十七八矣。臣芻蕘之見。務令縣各為賑。而不可聚之於一郡。鄉各為賑。而不可聚之於一城。人各為賑。而不可委之於一吏。所謂縣各為賑者。蓋不欲使民輕去其鄉也。民當凶荒之歲。流亡載道。或攜老幼。舉族共行。或棄妻孥。孤獨逝。此散而之四方者。能保其不為盜乎。惟諭以本處賑濟。麥熟之前。稍緩催科。則流亡日歸。使民有故居可戀。親屬可依。一便也。捐輸事例。即以本地之米。賑本地之人。該州縣據實數逕申藩司。藩司逕行達部。米則貯之於倉。銀則交之於庫。無往來之勞。無車船之費。人必樂於從事。二便也。饑民聞賑濟之令。每多離鄉越井。扶攜就食。若驅逐出境。使之啼饑道旁。號寒曠野。是不仁也。如一概容。萬一逃人混入其內。事發之日。是官與民皆以賑荒而蹈法網也。惟州縣各自為賑。則有保伍里長。人皆鳴識認。無逃人之害。三便也。所謂鄉各為賑者。蓋鄉之去城也。遠者百里。近者數里。而起。枵腹入城。所仰給者。止一餐之粥。半升之粟。而生業俱廢。八口嗷嗷。不勝病矣。應令州縣官督同紳士耆里。分歷窮鄉。逐戶清查。真正饑民。計其一家男婦幾口。冊上填明某里某村。姓名年貌。每口給一小票。掌上另用一印記。以防其冒往別村。凡城市郊野。多設公所。屆期至廠。驗明小票印記。每名給一紅籤。諭以次日不必齊赴。如一人繳十人之籤。即可領十人之食。近者給以粥。遠者散以粟。年不滿十歲者半之。給散之時。換給一綠籤。每日紅綠二籤。循環繳給。是一家數口。止須一人奔走城市。而九人者皆得安坐於鄉。別尋生理。不至失所。行之既久。使男女異日。而一人受兩日之食。則不致男女混雜。此法之可行者也。所謂人各為賑者。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況通都大縣。豈無樂善之紳士。好義之里耆。肯實心任事者乎。若一經吏胥之手。則報名有費。而所報者未必皆實戶。廩給有扣。而所廩者未必皆窮民。其侵漁者多矣。臣在康熙十年。曾賑荒於鄉。分設三廠。全活饑民之數多而費省。其城中官設二廠。全活饑民之數少而費廣。此冒侵與不冒侵之別也。應令各州縣里耆公。舉紳士之賢者。分任其事。且輾轉勸助。亦可佐 天庾之所不逮。已上賑荒諸法。若地方官實實舉行。或有補於荒政之萬一。
賑濟議河南通志
陳芳生
古來賑濟之道有三。曰賑濟也。賑貸也。賑糶也。賑濟者有散而無歛。此惟大荒行之。賑貸之法。行於中荒之年。大約春散秋斂。出入皆以米穀者也。賑糶之法。出倉穀。隨時價糶賣。貯其錢。俟秋成平糴。此出陳易新之道。無問小饑大饑未饑。皆可通行。故以三者較之。莫善於糶。莫不善於貸。何也。貸之者。將來必欲還之者也。輸納之際。雖良民不無後期。考績之日。雖循吏未免追呼。此時雖似為德。將來不免為怨。而況民間貧富異其家。頑異其性。欲借貸者。每係無業之人。勢不得不責之以互保。互保之後。勢必諉卸其任於富者者。未免有偏累之慮。至其侵蝕之難察。影射之難辨。則又勢所必有。且秋成之豐歉未定。則還倉之盈絀無憑。故借貸之舉。行之而善。未必能如朱紫陽之社倉。行之而不善。竟等於王安石之青苗矣。所謂莫不善於貸者此也。若夫賑糶則不然。穀出錢入。既無事於追呼。隨多寡為交易。亦無偏乎貧富。量時值為低昂。無抑勒之弊。鄉僻皆可搬運。無不之惠。市中日日有穀。時價自不騰踴。官糶不止。民間之穀恐後。自不安於閉糴。錢穀相衡。多寡之數易核。既無中飽之患。而又隨其現在之價值。即可轉收外運之米。商賈利於速售。則遠販日來。況當貴而糶。當秋成價錢而糴。則斛斗必有盈餘。雖無取息之名。而有取息之實。益可佐將來之預備。古來經濟名臣。莫不以此為富國足民之道。而宋儒蘇軾賑杭州。亦曰某於浙中救荒無他法。惟日糶常平倉米而已。故謂賑糶之法為甚善者此也。至於賑粥之舉。則惟大荒之年為極貧之戶不能舉火者行之。枵腹而來。果腹而往。其中透冒之弊似少。然而設廠之處少。窮民奔走以就食。必有荒於耕作。前後失據之患。其弊一。遠近聞風。來者日多。恐不可以為繼。其弊二。婦女老幼疾病之人。不能匍匐以奔命。其弊三。人多必有暴露疾疫之虞。其弊四。故其為道能暫而不能久。可散而不可聚。試就祥符一縣之方廣計之。南北百里。其中為方十里者八十。使以十里而設一廠。當為八十廠矣。每廠日米一石。當去米八十石矣。自二月賑。至麥熟止為期。約有百日。當去米八千石矣。此豈易給之數乎。況設廠或未能多。道里或未能均。賑期或未可限。則又豈易舉之事哉。故就今日而言。賑法則借穀粥皆未確見其可行。求其全利無後慮者。莫如出糶倉穀之為便。
救荒議
魯之裕
古云救荒無長策。夫豈果無長策哉。難於得其人焉耳。得其人則未荒而弭之早矣。甫荒而備之周矣。即審荒而賑之也。亦無不沾其實惠者矣。然嘗見今之當局者。必現在之官。與在官之屬始任之。任之而輒不予以禮貌。抑又無所勸懲也。則人將何所畏愛。而府庫之財不竊。日出其精神才力。以於勞怨交叢之地哉。故予竊謂隨時隨地。皆有待用之人。固不待於借才異時異地也。惟是為督撫監司者。能精擇乎府州縣官之有真才實心者。俾之主賑事。則其人必亦能精擇乎分賑之人。無拘拘乎佐貳之員也。雖學職可也。即舉貢監生生員可也。齊民而行誼素昭者亦可也。如既得其人矣。於是乎勉以大義焉。待以殊禮焉。俾其人鼓舞馳驅而不倦。而監司復從而監察之。臧有彰。否有癉。如是而分廠以任其事。於救荒也何難。雖然。未荒之弭也弗早。甫荒之備也弗周。迨不幸而迫於荒。而后有以賑之。則審荒之術不可不亟講也。凡有司之賑荒者。大都以報名之事。責諸里胥。夫里胥之婪者。惟其親知。賄賂之是求。無論已。即有一二畏法之人。亦決不能按鄉而悉其荒口之數。何也。審荒之令一布。則告者紛紛載途。其真偽何從而辨。欲沿門訊之。而千萬飢民。是豈計日而可畢籍者。議者曰。以賑粥為稽查。一術也。夫歲惟無大饑也。歲而大饑。則豈特窮民就食哉。即豪家僮僕。往往報名而關支。遠鄉富民。亦且分丁以走領。如是而食者不皆饑。饑者或反無食矣。賑粥固非術之善者也。議者又曰。以印票書民口數。與按口應給之糧。實貼諸兆民之戶。而委員以核其偽者罪之。一術也。是亦暇則可行。而荒迫無濟之術也。然則荒卒不可審乎哉。曰何不可審也。是有分民之法在。從來民富者有三。曰上曰中曰始。貧者亦有三。曰薄曰常曰赤。始富者。勸分不行於其家。薄貧者。賑濟不施於其宅。惟至於上富。則使自擇其鄉之薄貧者而貸之銀。中富則使自擇其鄉之常貧者而貸之種。此非徒欲貸之銀種而已也。即於此寓審荒之道焉。何也。彼上富者以銀貸薄貧。必逆計其能償者貸。而上富之所不貸。其為常貧可知矣。中富者以種貸常貧。亦必計其能償者貸。而中富之所不貸。其為赤貧可知矣。是不必勞吾耳目。而民舉為吾耳目。亦不必費苦心思。而民心先為吾盡矣。夫然後委分事者。履鄉按戶。而等其差以行吾賑也。則賑者實。而固無有曠時冒給之弊矣。議者曰。等貧民為三。善已。流民將何居。曰民而至於流也。必其生之無他計者也。是則與窮而無告者何異。有賑以濟之而已矣。尚何待於審之而後有以濟之耶。等諸赤貧焉可也。
災賑議
汪家禧
朝廷命官。大小異職。而同有臨民之任。今茲災荒。合七十五州縣之民。以待賑於大吏。守令曾不豫為圖。旱有區田。水有櫃田。良法具在。未雨綢繆。何至災不可挽。而守令平時以獄訟徵收為[己](已)責。未嘗一行其原野也。未嘗一省其桑麻也。未嘗一問其疾苦也。官民情隔。何由親昵。一旦荒災。姦民則激怒於守令。守令則卸怨於大吏。而操一省之權者。遂任一省之怨。為今日計。則莫如使州縣各任其賑。而姦民無所置喙矣。夫一縣中豈無殷戶乎。豈無紳宦乎。斟酌勸施。在良有司之調劑耳。編保甲。靖流民。此弭盜良法。而用之救荒尤合。為各縣計。莫如實勘被災戶口總數。以治所為中央。餘分為東西南北。每方以一保二保三保等為號。每保統十甲。每甲統十戶。注為冊。每冊。或日人粥米四合。甲日散東。人給五日之食。乙則西。丙則南。丁則北。戊則中央。其散則順各保次第。各保又順各甲次第如法。其田畝可播種。尚有秋成者。收後止賑。流民散處。近則遣歸其鄉。遠則另編保籍。不許擅便往來。每散賑日。令必親自驗看。亦不許吏胥上下其手。其殷戶。令必持簡往。勸以桑梓補助之誼。不得遣役強派。紳宦則品行素端。鄉里尊仰者。請其助令檢察。且明諭鄉民。毋許滋事。如米不足。或減四合之一。各府各調劑屬縣之賑。巡道又調劑屬府之賑。其願捐廉俸者。聽其力所能給。其果能自籌善策者。許其便宜行事。優則予上考。劣則參罰。如此則事有分任。而大吏不至以一身支絀其間矣。令親勘則惰民無可濫支。編保甲則流民無能滋擾。臨以紳宦。則風土周知。耳目難蔽。如或有地形夷曠。人情強獷者。衛以防兵。有不率教者。刑以示畏。此恩威兼濟之道也。又賑莫善於積日。莫不善於逐日。雨暘無定。饑民雜糅。薰蒸之氣。易興疾疫。不善一也。挨次給眾人。或稽時刻。而窮甿枵腹往。立待踰時。擁擠使不得舒臂肘一日。則次日乏矣。是民又以賑而困。不善二也。人米四合。不能飽終日。日日領賑。黎明往。過午歸。急炊以食。何暇他為。在野者縱田尚可耕。已無餘力治。而負擔販鬻者。反以賑而絕其謀利之途。不善三也。夫興工役助賑古法也。積五日散之則餘四日暇。守令或酌地方興造浚鑿。可支公項者。詳請舉行。而民亦得以傭錢調濟。此彼此互補之法也。至于賑分老少。於省會或可。於村落斷不可。省會之人。多半坐食。一聞賑濟。藉以餬口。而此輩不務生業。又易滋事。禁之或便。村落之人。田為恒業。一遇歉歲。手足無措。而耒耜之外。胥無能為。雖壯丁。其求食與老弱婦女無殊也。一概謝之。不適授以口實乎。總之立法以頒守令。而守法不如法者劾。大吏職也。實心以行。不得苟且塞責。推諉宕延。守令職也。且今之所患。匪僅饑也。人心叵測。變詐風行。不豫思善後之方。恐猝來意外之患。省會官眾令嚴。尚多不遵禁約。矧地曠民頑。迫以饑寒。雜以煽惑。欲其帖然安分。恐能保其身。不能保其心也。而揆其要在饑民各聚其鄉。守令各治其境始。局外芻談。罔識忌諱。然有不能已於言者。謹議。
禁糴說
唐夢賚
事有似為仁人君子之事。而究其實。乃毫無益而大有害者。則禁糴之令是也。為禁糴之說者。曰本處豐收。四方來糴。則本處之糧大貴。或且糴者多而糧必盡。貧民必至於餓死。則是禁糴者。體上天好生之仁。一方無告之眾。豈非善政哉。而不知其非也。夫糴者。非強人而糴之也。有糶者而後有糴者。其糶糧何為也哉。曰。以封糧也。以納米也。以買布也。以買絮也。以辦人事往來也。今禁之遂不糶乎。曰。不能。今如欠糧銀一兩矣。不能因禁糴之故。封銀五錢而即完。其糶如故也。欠米一石矣。不能因禁糴之故。納米五斗而算完。其糶如故也。以買布絮辦人事者。不能因禁糴之故。遂不買不辦。其糶如故也。然既已禁糴矣。則此糶者。糶之何人。曰。糶之本處人向外販者。糶之外來販買人有倚靠者。糶之本處大家有錢能收囤者。但一經禁糴。則糧價頓賤。向之糶一石者。今且糶一石幾斗而後足。糶之日又遲。在官糧不完。則敲扑之日既多。在民衣不辦。而飢寒之日又多。相對號呼。無可如何。此禁糴之令一下。而收成之方。仰屋而歎。荒儉之處。頓足而呼。如有人於此。使之五官百骸十二經絡。節節不得流通。而告於人曰。我歧黃。我扁鵲。我神醫救世者也。無人不困矣。且夫糶糧者非有錢之家也。有錢者則糴而不糶矣。無論貴賤貧富。無不辦稅之家。即貧而為人傭工。為人佃地。租地所得有數之租糧。無不以粟易布者。向來可以少糶而有餘者。今反使之多糶而不足。其所利於貧人者何如也。假使官不禁糴。得無恐有糧之家。乘興多糶。而糧遂盡乎。夫數年以來。非水則旱。民間萬不得已而後糶。八口之家。算而又算。尚恐朝夕之不繼。甯待官為之禁。而後念及其家口耶。夫不禁而未必多糶。且因糧價貴可以少糶。禁之而勢必速糶。且因糧價減而反多糶。則 朝廷之賦稅不能辦。上下之考成不能免。窮民借販糧為生者。裹足而不敢動。而獨使衙蠹地棍。白晝公然搶奪。車騾則棄之於荒野而不敢歸。糧石則付之於何人而不敢問。白奪平吞。甚於強賊。此載在律中何條。奉在 詔旨者何日。而仁人君子之為政。一至此耶。此無他。為縣荒儉計。而在撫司。則均其屬也。一j衙蠹地棍邪說所中。而未嘗深窮也。夫一縣則不為府則不暇為他府荒儉計。而在撫司。則均其屬也。況 朝廷以四海為一家。直省告飢。方且蠲之賑之。南方之絲帛。北方之貂參。西方之羢羊。東方之魚繭。皆未嘗禁其販賣。今荒儉之處。日望糴糧者至。苟延旦夕之命。而販糧之罪。又律中所不載之條乎。且自丁巳戊午以來。曾經年豐糧賤。無人搬販之時矣。每斗粟曾價至錢二十餘文。是斛斗二斗五升也。處處無人糴買。農家積糧滿囷。雞犬門闥。依然無恙。以不能辦稅。全家而逃者有之。當其時官不能救之於下。天不能救之於上。今一方少收。四方有來糴者。是天欲少蘇此一方民命之苦。且大救四方民命之苦。而官必設法以困之。使糶者不得糶。糴者不得歸。彼此遠近俱困。是誠何心哉。或有為之說者。曰。民間原有一種無寸宅尺土。游手好閒之人。專以糴升斗為生者。獨不為若輩貧民計乎。曰。若輩亦樂以搬販升合為生者也。一禁糴。則若輩亦苦矣。良民之為商賈者。無罪而罹於法。衙役之承風旨者。橫飛而食人肉。此一舉也。惟有衙役等人樂耳。有心世道者。尚深思而得之哉。
論平糶荒政輯要
陸曾禹
唐開元十二年八月。詔蒲同等州。夏旱。恐來歲少糧。先付每州米十五萬石減糶。案糴莫貴於早。糶莫貴於時。以八月而計來年。計之得矣。且以十五萬石賑糶於一州。每升減價十文。非美政乎。但唐時出糶之際。其法之傳。使不知張公詠守蜀平糶之法。恐其利必盡歸富戶。其害實在窮民。深可歎耳。何也。窮民待哺之日時雖多。所糴之米粟有限。一則官不許其多糴。二則彼亦無錢多糴。奸人窺破其微。賄囑官吏。串通斛手。在水次日買數十石而去。不踰月而官米已異矣。奈此地米價稍減之名。忽又遍傳商販。商販聞之。懼虧本而不來。官長察之。歎倉空而無繼。米有不驟貴之理乎。奸人於是賣其所糴之米。不數旬而獲利無算。甯勿令人切齒。是窮民之食賤米。不過數旬。窮人之食貴米。必需幾月。食賤米者。十不過二三。食貴米者。十必八九。惠之者。非即所以害之耶。故賑糶當兼行張公保甲之法。此法一行。既無冒濫。亦不失恩。宋之去唐不遠。烏如張公所行之法。非即蒲同等州所行之法哉。至於倉縠不足。則勸捐之道。固不可少。然握其要。則民輸恐後。失其方。雖官索不輸。古人之法多矣。但又有一種分勸之法。不可不知。預查通縣共有幾社。每社先訪才幹出眾者。能事能言者數人。許其旌獎。每一人令其勸輸幾戶。多者為能。倘有富足而不聽勸輸者。有司始自勸焉。不激不撓。循循善誘。務在必得。如是則社社無不輸之上戶。村村無不救之窮民矣。
賑粥得宜法
徐文弼
賑粥以救饑者。所以憫其死而致之生也。無法以行之。反多戕其生而致之死。或鄉城不能並舉。使四鄉殘弱。奔走而就食于城。致多死于道路者矣。及扶挈而至賑所。或因擁擠力不能勝而死者矣。或因守候迫不及待而死者矣。或因聚處既久。日曝雨侵。蒸為疫厲而死者矣。嗟乎。民饑而死。猶可謂之厄數。我招集而速致其死。咎將誰歸。今有最簡易不壅滯之良法。循而行之。諸慮皆免。備詳其法。併圖于後。法亦無他謬巧。衹是免擁擠。免喧爭。免錯亂。免遲滯及領給不均而已耳。所以廠內分東西南北四處者。使一百人分於四處。每處二十五人。雖百人之眾不見多。斯擁擠之慮免矣。所以廠之四處。用柵欄四扇。每扇二十五行者。又將四處之人。分作二十五處。雖百人之眾。各限以排立之位。斯爭喧之慮免矣。所以廠之四處。用四色之旗。又用四色小籌者。使之照籌認旗。各投其所。雖百人之眾。自知各歸各處。斯錯亂之慮免矣。所以就柵欄用長桌。令各置領粥之器於其上者。使給粥速而得粥勻。斯遲滯及領給不均之慮免矣。至所以用大籌分雙單字者。本日給籌。次日領粥。如本日係單日。給以雙字籌。領明日雙日之粥。是本日乃單日不能重領。則冒濫之弊並免矣。斯其所以善也。
施粥不如散米說
黃懋
賑饑之法莫善於散米。莫不善於施粥。莫善於各圖散米。莫不善於籠統城市散米。或問各里圖中。粥之善如何。曰施粥止可及十里之人。十里之外多不能及。即十里以內之人。其臟腑筋骨。已為飢餒所敗。欲晨赴夕歸。力不能堪。況日止一餐。而逐日奔馳往返。兼之風雨霰雪。道路泥濘。即使施粥不缺。亦必轉填溝壑。至於疲癃殘疾。極老太弱之人。而不能出而吃粥者。又不必言矣。若各里散米。則皆安居而受賑。其善一。 粥必多人料理。此曹或私其親友。寬假其僮僕。有濫冒偷竊。或縮米添水。或宿餿。種種諸病。又有柴薪器具之費。計米一石。飢民所食。不過六七斗耳。散米則一人之費儘可供二人。其善二。 城市得鄉圖苦索之捐。富戶吐餘膏之橐。城市遊閒無賴。皆得謀籌積飽。鄉愚遠窵瀕死之民。安能與爭。強者則重連次。弱者或後時空返。不公不熟識。誰不願利惠一方。若本圖散j均。無從查考。若本圖捐米。捐者樂從無憾。舉目皆親米。則按籍分給。既無重之弊。亦無往返空嗟。其善三。 一家幾口。吃粥必須齊出。以少年婦女。出頭露面。有志者羞愧飲泣。愚痴者習成無恥。甚至廠役之夫。喪心評泊。亡命之徒。調戲挨擠。事變叢生。言之足令髮豎。散米則男人持票赴廠受給。婦女得全廉恥。其善四。 然此猶小者。受粥雖佳。只救目前之性命。至於救將來之性命。則在其農桑。若日日待餐於城市。早出暮還。荒耕廢織。或廢農桑。散米則五日一給。領在本圖。僅費一時之工夫。仍不曠逐日之程。農安於畎畝。婦任於紡織。野無曠土。市乏遊民。生計既裕。賑益省力。其善五。 況飢民宜散不宜聚。宜靜不宜動。日喧鬧於市井。穢污之氣最易蒸為疫癘。何如帖然受賑於本圖村落之家。其善六。 城市散米。似可省舟車之費。然鄉民走領數升之米。往還過午。飢腸難支。必不能全歸炊。不免於城市換餅餌粥聊以充飢。而家中仍嗷嗷無食。若各里散米則無其患。其善七。 籠統散米。人戶難稽。應領不能領。弊多叢生。惟各里造冊。委任於大姓自賑。則鄰里熟悉。非親即佃。根柢易知。真偽難欺。可少不公不均之弊。其善八。 城市施賑。每日給領。此則五日一給。日日給之則太煩。若總給之則飢民有不撙節者。不可不限也。其善九。 或疑但救此土。而不救流亡。而不知流亡中有刁猾強悍者。小則為奪。往往為害地方。況被災之處。財力維艱。飽一流亡。必餒本土Ó為鼠竊狗偷。大則為之一民矣。但使各邑各圖。效行此法。各任其土著。即有流亡。故鄉受賑。誰樂為他鄉人乎。不救流亡正救流亡。其善十。 此法既行。人不出行。又可行地方利益事。巨室之家。或疏浚河塘。或築塘堤岸。高鄉或濱河濱。低鄉或築圩岸。有產之家。稍出升合。既以活人又可興無窮之利。其善十一。
勸施米湯約
陸世儀
易死。其死也。非盡由不得食O凡飢民至饑歲也。不得食而死者。十之六七。其由食而死者。十之三四。蓋飢民飢渴久。腸胃日細。驟得食。則迸急不能容受。往往腸斷而死。故久飢之人。不可食飯。即糜粥亦不可多食。救荒書言久飢之人。不可驟與粥。宜傾向桌上。令飢民就吮之。恐傷其腸胃也。飢民易死如此。又荒歲米穀貴。民多食豆粞餅麩糠草根諸雜物。澀滯塞腸。久飢者每每致死。此景象。心切痛之。然歲荒粟少。公私交迫。即素封之家。亦自救不暇。終無活之之法。嘗考方書。惟穀性最養人。人但得縠氣。即累日可以不死。里中父老言。北方無稻米。每患病。輒索大米湯飲之。飲則輒愈。大米者。稻米也。因思今素封家。雖無餘力可以活人。然朝饔夕。猶自不廢。今願與同志者約。凡朝夕炊粥飯時。幸少增勺米。湯沸必挹取數盞。盛大甕中。多多益善。明晨以湯再炊。量入麥粉少許。使成稀粥。更以水薑三四塊。擣碎調和。各就門首施之。或一次或早晚二次。湯盡為度。用以少潤飢民腸胃。是有八善。不費一善也。可久二善也。不另起鍋作。無冒破之費。無董率之勞。三善也。米湯之中。少投以麥。僅堪免死。不堪飽餐。則無恥之徒。苟能自活者。不思侵奪。四善也。無腸塞之害。五善也。腑臟常潤。不至乾枯細小。則雖食豆粞糠諸雜物。亦無害。六善也。飢民畏寒。寒氣入心。無不立斃。有薑汁則辟寒氣。通腸胃。七善也。兼去穢惡。令人不生疾疫。無轉相纏染之患。八善也。有八善而其法又淺而行甚易。凡有活人之心。宜無不以為然者。幸勿視為膜外也。
硤川賑圖後揅經室集
阮元
救荒無善策。惟因時地制宜而已。余撫浙無德。屢致災。嘉慶九年夏。浙西大水。已行平糶。賑濟。借種。諸政矣。十年春。蠶麥又失收。民益困。乃遵 欽定工賑紀事粥賑之法。奏設粥廠於十五州縣。凡三十四廠。大率相距二三十里。即分設一廠焉。始也議者紛起。以為粥必有石灰。非救民乃害民。又以為婦孺必相踐而死。又以為人多必致疫。又以為司事者必侵蝕。民無實惠。余曰此數弊皆所素有。但在人為之耳。於是每廠皆延誠實紳士。委以錢穀賑之事。官吏不涉手。惟鉤算彈壓而已。硤石惠力寺廠。其一也。海甯馬君鈺以部郎居鄉。平日好行其德。委以廠務。力任不疑。余又薦原任臨海縣令尹。無錫華君瑞潢。助之。其散籌。分男女兩廠。佛寺火蘆篷。無雨淋日炙之苦。貧民盪舟而來。道路出入次第。皆以木柵梆。為號令紀律。日賑數萬人。無擁塞之虞。有疾者。給以藥。老病廢疾者。別有廠。婦女有篷。終數十日。無一人死於廠者。粥濃厚皆遵予令。以立箸不倒。裹巾不滲為度。馬君及分司者與飢民同食之。無一盎饐餲者。除領官銀之外。凡可以格外便民者。馬君皆力為之。以故硤石之賑尤盡善。夫水旱之事。不能必無。 國家休養之恩。百數十年矣。昔之八口食十畝者。今數十口食之矣。今之六分災。敵昔之十分災也。倘不以此次粥為謬。數十年後。若有荒歉。或可倣而行之。或曰分廠賑粥。不如分鄉散米。余曰分鄉散米固善。但一二縣之地。良有司善紳士為之乃可。若數十州縣。必有流弊。且賑粥專為下下貧民供朝夕也。若錢與米則中中中下人皆走索之。反使下下之民短其賑期矣。總之賑災無善策。惟相時也之宜。實惠及民而已。馬君繪此圖。屬華君示予。并請題後。是仁者之用心也。曷再以原奏及粥散籌各章程附錄於後。俾後之人益有所考焉。
圖賑法
金匱知縣齊彥槐
嘉慶十有九年。江南大旱。金匱分無錫地。地勢視無錫為高。被災尤劇。八九月間。某嘗以事赴鄉。竊見赤地數十里。民間炊無米。爨無薪。汲無水。惻然憂之。夫官發常平倉穀平糶。於民便矣。然遠在數十里之外者。不能為升斗之米來也。故官平糶但能惠近民。不能惠遠民。殷富之家。以其餘米平糶於其鄉。遠近咸便矣。然無升斗之資者。不能糴也。故民平糶但能惠次貧。不能惠極貧。 天恩浩蕩。極次貧戶。悉與之賑。而靡不德矣。然賑者賑災也。於例但及有業之貧民。而不及無業之貧民。故欲推廣 皇仁。不使一物不獲其所。惟邑之殷富。捐資接濟。乃救荒之大者。夫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殷富之家。幸足於衣食。目擊鄰里鄉黨之人飢寒以死。孰不欲解衣衣之。推食食之者。顧上勸捐。而下或不應。何也。則經理不得其道。不能使人無所疑惑。無所瞻顧也。且人情之所甚不忍而急欲救之者。亦第於其親者近者耳。其目所不及見。耳所不及聞者。固非情之所甚迫者也。向之捐者。大抵設立公局。令一邑之錢。悉入局中。彼殷富者。以為吾既捐矣。不知是錢也。官將發之於何人之鄉。董事者將散之於誰氏之里。而我鄉我里之貧乏無賴者。猶不免於我乎擾也。而吝不捐者。遂妄生議論曰。是特以飽官之囊。供董事者之侵漁而已。以故願捐者少。而不願捐者多。今也定為圖賑之法。以各圖所捐之錢。各賑本圖。圖有貧富。以富圖之有餘。協濟貧圖之不足。令圖自舉一人焉。以經理之。其錢即存於捐者之家。而不必入於公局。官於公局之董事者。第紀其數。為之調撥而已。某圖飢口若干。捐銀若干數。協濟若干數。各書一榜於其圖內。使貧富見之。曉然明白。施者知其財之所由往。食者知其食之所自來。則捐者無所遲疑。不捐者無所藉口。且以富稽貧。其戶口必清。以貧核富。其捐數必實。於恤貧之中寓保富之意。則事易集而官不勞矣。是說也。某嘗謀之鄉先生。言之上游。皆以為可。自十月初旬捐廉以倡。至今歲三月。計捐錢十有二萬四千餘緡矣。而殷富之家。好行其德。復於其間為粥以賑。城鄉設廠十餘處。計所捐又不下萬數千緡。飢民賴以全活者無算。嗚呼。孰謂人心之。風俗之厚。今不若古哉。賑既畢。尚有餘錢六千餘緡。而無錫之賑。亦有餘錢。於是復謀之鄉先生。言之上游。以所餘錢。留為修建南北二橋之費。亦以工代賑也。邑之人樂其事之集。刊為成書。用垂永久。某既不能善政及民。使歲不飢。又不能使民儉且勤。皆有藏。雖飢而不至於困。其起死人而肉白骨者。鄉先生之謀。邑人殷富之力也。某則何功。雖然。人各有樂善好施之心。而能不阻之使其無所疑惑。無所瞻顧。則圖賑之法良矣。用是書之。以告後之官斯土者。
陳辦災各弊疏道光五年
江蘇巡撫陶澍
竊照地方偶被偏災。 恩施撫賑。全在印委各官。嚴絕弊竇。俾 帑不虛糜。人皆得濟。本年淮揚徐海等府州。被災較廣。仰蒙 恩旨。分別給賑。目下正值分查戶口。領銀散放之時。尤須力除積弊。就臣意計所及。採訪所知。大抵辦賑之弊。凡有十端。委員下鄉。不知道路。或不諳土語。多藉隨行書役。而書役每多與鄉保勾結。互滋朦混。其弊一也。委員夫轎。及隨行書役。所得飯食不敷。或責之鄉保。鄉保承應難支。或更雇人幫辦。則又添食用。不免暗地取貲。其弊二也。各處村莊。人稠勢眾。委員一到。往往增口數。或縱令婦女喧曉要挾。甚至攔舟圍轎。故作攪混。責懲難加。理諭莫遣。其弊三也。或空屋無人。村鄰代稱外出。或挈婦子。自稱遠道歸來。紛紛求票。即恐係別保之人攙入。難以猝辨。其弊四也。查賑之期。不過半月兼旬。其間有村莊遼隔。或雨雪阻滯。鄉保知其不能久稽。故意引向遠處難處。以促其期。疲其力。迨時日迫促。則未到之處。仍袛憑鄉保所開給票。其弊五也。鄉保戶口偶錯。地方刁棍。因挾其短而訛索。稍不遂意。糾黨連控。承辦者畏其拖累。遂預留地步。以浮冒為彌縫之具。其弊六也。鄉保固多狡猾。亦有愚民不諳例應賑否。概求賑票。鄉保駁斥。輒被毆辱。致有鄉保不敢跟查。轉聽本境土棍開報者。其弊七也。或災本輕微。鄉保土棍。歛錢雇催窮老劣衿。連名求賑。不准則奔控求勘。印委各官。懼以諱災取戾。或蹈辦理不善之咎。隨亦不能堅執。其弊八也。放賑時。不於酌中之地。設廠散給。以致道途遼遠。老病婦女不能赴領。或赴領而口數較少。僅敷往返食用。或不能赴領。而託人兼領。被其侵扣。其弊九也。地方為富不仁之家。乘災民窘迫。先給賤值。買其賑票。一俟放賑。即持賑票雇人包領。是暗削脂膏。而災民不能言。委員不及知。其弊十也。有此十弊。是以辦賑甚難。然所以除弊之法有四。其一查賑之限宜寬。寬則挨查之力舒。而不致草率。放賑之日宜分。分則領賑之人少。而不至擁擠。其委員又宜假之以權。一有阻撓滋擾。解赴印官。即行懲處。俾知嚴憚。自不敢藐玩以滋事。其一委員帶書役。及跟查之鄉保。必須寬給工食。使之有力當差。如查竣一莊。毫無弊混。並應量加犒賞。稍有弊竇。立即重懲斥換。俾賞罰分明。自不致有勾結欺罔之事。其一委員戶必親到。口必親點。點驗既確。然後入冊給票。每查竣一莊。即將一莊內所有極次貧花名戶口。及應領銀數。開寫榜示。粘貼莊前。如有詭戶及舛錯之處。許於數日內首告更正。則共見其聞。自無所施其冒之技。其一多設賑廠。各就四鄉災民之便。老弱不難赴領。雨雪不虞阻止。自不致為代領者侵扣。亦不甘以賤值而賣其賑票。有是四端。可除十弊。然總以得人為第一要義。印委各員得人。雖諸弊叢積。不難掃除。否則或先存染指。或畏葸無能。本員已不可信。遑論其他。前經臣與督臣率同藩臬道府。及州廳以上各員捐廉。共湊銀三萬餘兩。分撥災區。作為辦賑委員及吏役人等食用不敷之費。俾得安心查辦。以清浮冒剋扣之源。復將應需賑銀。預解淮揚府庫。俾各州縣於詳定數目時。即就近領銀。毋庸遠赴司庫。以歸簡捷。並迭札通飭各屬。激發天良。屏除積習。拯救災黎。現在體察情形。尚知奮勉。將來各員如果經理得宜。自當遵 旨加以鼓勵。倘或辦理玩忽。仍即隨時參辦。地方刁。臣仍將應辦章程。分行各屬。務W劣。希冀冒者。現亦訪獲數人。懲辦之後。均知歛期 實惠均沾。無濫無遺。
興國張公救荒記
魏世傚
張公以庶常出宰興國。在甲申三月。先年大旱。秋無所穫。公履任三旬。民情皇皇求糴。而常平倉存七糶三之定例未下。同官者咸謂宜守成憲。四月既望。穀踴貴。公喟然曰。矯詔發廩。古有其人。遂通曉鄉城。分七日次第按戶發糶。依額糶三千六百石。稍浮以供部費。藩檄下復嚴飭存七之例。後三日求穀者益眾。有道殣者。公集眾詢之。乃曰前得穀之人。猶能輸價。今之啼飢者不能名一錢。雖減價無從得食。公曰。然則貸諸。遂按冊得戶一萬二千有奇。戶貸三斗。丁口多寡。則或贏縮之。凡五日所貸。如所糶之數。數日公復遣人覘視。還報曰。貸穀者或任耕。或有名於冊者。今之死於道路者。不耕而失業。傭於人而人以無食驅之。鄰邑聞興有稱貸之之政。襁負而來。或轉徙流離。無從得食。公遂建施粥之議。或難之。公曰。常平穀萬二千石。交代所受止八千有幾。倘守存七之例。則糶者貸者何所自出。今僅存千有餘石。則堅守不與。能免譴咎乎。乃集紳士議之。皆稱善。且出資助賑。遂設局治平觀。自五月十一日至六月十日。執事者五更煮粥。粥具扣鐘。東廡入而西廡出。婦嫗給於別殿。日一週。人率米五合。食畢亦扣鐘。起於辰而畢於午。三四日後自七八石十二三石至二十石。起於辰而畢於申。乃道死者頻告。公即親驗耆民某某設槥殮之。衣錦司率貧民入有穀之家。按戶分贍。公曰。若輩不持錢而索穀。挾飢餒為市。不逞之徒也。拘撻枷示。遂帖然。鄰邑以強取穀。殺不休。訐訟於上官。連年不得耕作。發倉穀者高其值。民洶洶。甚或毆辱官長。奪平民。而興則安堵如故。寧都魏世傚聞而嘆曰。公不己之功名。而一身任艱鉅。焦勞十旬。法不為撓。卒以全活數十萬人。視汲長孺得君賑廩者。其難易為何如耶。殣方蘇。淫雨百日。山溪漲溢。水聲若雷霆。城幾崩陷。公灑淚刑牲以禱之。危而復安。嗟夫。公以名進士歷清華之選。一旦出為縣令。非公意。所謂盤根錯節。利器乃彰耶。予獨悲夫崇禎甲申之變。李闖之徒。乘飢民以肆其凶毒。使天下之人肝腦塗地。烈皇帝身殉社稷。當時臣工無或有講救荒之術者。是以至於此極也。公之政輕重緩急先後有序。將使志生民者推而行之。公諱尚瑗。字損持。蘇州吳江人。
皇朝經世文編卷四十三
戶政十八荒政三
善化賀長齡耦庚輯
與曹射侯
張履祥
往者夏秋不雨。崇德之東境。桐鄉之南境。以至海四境之地。苗則盡槁。民卒流亡。桑柘伐矣。室廬毀矣。父子夫婦離矣。逃賦役者莫敢歸。丐於途者靡所適。桑梓景色若此。當必仁人君子所為惻然流涕。輾轉念救不能自已者也。弟於旱虐之日。從嘉禾至皂林。見運河之水。逆流而西。勢若奔馬。支流若長水陡門永新秀溪白馬諸港。急流雨下。其勢亦然。農人車救。罔間晝夜。是以運河之右。力雖勞而收穫尚有可望。至水所不及之處。則彌望皆枯矣。因思自運河之左。以達海濱。豈有千百里之遙。豈有山岡之阻。量其地勢高下。亦豈有幾千尋丈之殊。而水之通竭。縠之有無。遂已至此。特緣農政廢弛。水利不講。濬治失時。侵佔阻塞。以致淺涸故爾。古人開渠灌田。動稱數百里。尚有鑿山陂阜以興民利者。尚有役眾起徒。或數年或數十年而得成功者。尚有糜金數百千萬。而績用克奏者。權其利害之重輕。勞逸之久暫。將猶毅然為之。他即無論。即如海鹽之地。古以斥鹵。薉而不治。其後築堰蓄水。農功漸起。如唐長慶中。令李諤者。開涇三百一所。至今號稱沃壤。千載於茲。人病不為耳。地方豈有常哉。況乎崇桐海之間。火相接。河港具存。又皆平壤。高卑之勢。不大相去。實非他州之比。其自長安而上。必仰濟於西湖而外。餘所病特淺耳。濬治之功。令長能辦之矣。不必多費金錢。無俟需之年歲。耕者各濬其田之際。其不耕者。田主稍給其食。佃戶稍出其力。惟閒曠之所。乃用眾力。在經濬經。在支濬支。有司者鼓舞而勸誘之。警其頑惰自私。及梗令異議者。分界刻期以鳩作。不及一兩月。在處深通矣。此功既成。澇則速瀉。無患暴漲。乾則震澤之水來奔不竭。一舉之勞。百年之利也。夫水之與旱。天運常然。但疏數異耳。古者耕三餘一。所以恃其有備。不能為災而已。今日財匱民窮。賦役重苦。兼以風俗薄囂。盜賊不息。民間欲望有餘。因不可得。但能修利溝渠。開通障塞。使一歲之中。稻米之登給其半。菽麥蠶桑之入給其半。苟免死亡。斯亦可矣。為長上者。與其攢眉焦慮於征賦之無從。慘慘畏罪黜之將及。何如集父老而謀之於預。為豪家巨室者。與其晨夕咨嗟於租課弗登。寇盜愈熾。震震虞室家之不保。何如消鄙吝而圖其長策。為小民者。與其滌場無望呼貸無門。去者流離轉徙。居不免囹圄。骨肉難全。溝壑是迫。何如悉筋力於畚挶。忍疲勞於井里乎。即若仁厚長者。與其凶災涓K之後。流亡在目。隱痛在心。議施議賑。皇皇於捐輸勸助。而卒不過致嘆巧婦之炊。竭滴之潤。何如及未災之時戮力而營本計乎。此水利之宜講求。照然可者也。
弟又竊度施功先後之序。宜以崇桐為始。而海繼之。蓋崇桐者海之水之戶牖也。崇桐涸則海雖欲措手而無從。崇桐見績而海樂乎趨事矣。嘉興海鹽。雖各有接鄰高阜之地。然為里不多。為功亦約。不難次第及也。其間經緯脈絡。土人率能詳之。究竟水道淺深廣狹。相間以行。實有不必盡濬者。或疑所起之土。無地可以安放。浙西之利繭絲為大。近河之田。積土可以成地。不三四年而條桑可食矣。桑之未成。菽麥之利未嘗無也。舉一圩之田。所損者少。所益者多。計畝取償。亦無不可。特慮小民難以慮始。占田者多不為遠慮。反乃從而撓敗之。則任事無其人耳。誠得負鄉邦之望者。平日不愛詳言曲譬。與艱食之人講明此義。使人人意中。先有盡力溝洫。以為久利之見。向後不幸。復有如壬辰之三夏。及去年夏秋之間。水涸人愁。籲天無術。泣淚徒枯。有賢鄉先生以情聞之當道。專委治水之使。臨督其役。諸邑令長。各率其父兄子弟而開濬之。引崇邑以西之水而注之東。導桐邑以北之流而放之南。則瀕海方六七十里之區。咸收灌溉之利。又安至仰雲漢其如焚。禱山川而待澤。終將不免餓莩轉徙之悲哉。夫此瀕海幾十里之地。在揚州之域。誠若不及千百之一二。然土沃人稠。約其生齒。已不下數十萬。度其生穀。亦不下一二百萬。雖古盛諸侯之錫履。約稱是。未嘗不可為殷阜之計。坐使荒萊日至。流移轉多。實用惻心。語云。失之於前。猶將善之於後。計自庚辰至此。二十餘年。水旱屢作。昔之日既不及為之所。今茲民生之困。倍於前時。年歲之祲。復乃數見。誰堪冥然終不寘念耶。
請安流民興水利疏
任啟運
伏見江南淮徐鳳潁地方。水患異常。 皇上憂勞特甚。其賑也。既動用常平倉。又動用封貯備公銀百數十萬。又將癸亥運京漕糧酌。又借浙江永濟二倉。又將山東漕撥濟。又 諭河南山東江西湖廣。飢民入境。隨地安插養。動用該處常平倉。計口均給。體恤之忱。無所不至。而二月 上諭陂塘溝洫之類。宜加意講求。俾除其害而收其益。已先事豫見。及七月 上諭兩江歷被水災。皆不善宣洩容納所致。務救目前之災荒。永除將來之水患。神明洞燭。誠堯舜憂民之盛心也。 皇上中和在躬。參贊位育。何以有是水災。臣反覆思之。知天所大啟必與之以大憂。堯舜非有洚水。無以彰千古之大聖。禹稷不假成平。無以顯千古之大功。蓋愚民可與樂成。難與慮始。暱目前之安而與計後日之久。未有能從者也。故天欲為一朝開至治。必震動其民而後可。因民之所甚苦。因民之所甚順而為之。古語曰聖人不能為時而能乘時。豈非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固有特於 大聖人哉。臣江南人也。常歷淮徐。涉黃河以至京。又由直隸之真定保安。抵山西之太原大同。見沿黃河之地多苦水。而自直隸北境及山西。大抵土廣而人稀。江南二百四十步為畝。山西千步為畝。而田之歲入。不及江南之什一。竊嘗怪之。謂江浙為禹貢揚州之域。所稱厥田下下者也。而今蘇杭饒沃甲天下。真定保安太原大同。皆禹貢冀州之域。所稱厥賦上上者也。而今盡成磽确。則以江浙之溝洫修。而民之耕耘亦盡其法。北土之溝洫不修。而號為農者。亦鹵莽滅裂而不盡其道也。孔子稱禹之功曰。盡力乎溝洫。禹自序其績曰。濬畎澮距川。決川距海。畎者。田閒水道。深廣盈尺耳。溝倍之。洫又倍之。澮則巨矣。川則多藉谿谷大水為之。或高阜盡用人力開闢者。史所稱鄭渠白渠亦是也。五縠之性無不藉水以滋。不特秫稻為然。即麻黍菽麥宜燥。亦未有久早而不槁者也。故一區之中。亦必有畝有畎。畝以植穀。畎以利水。雨則由畎而溝而澮以達之川。旱則由川戽之而澮而溝而升畎以滋其畝。故川者。宣洩容納之大區也。今北土數千百里。無一溝洫。即所樹藝。亦無畎畝之分。當其旱。則立而槁。或數日雨。又浸而萎矣。此其害在田疇。而自雍冀以逮淮徐。數千里之水。悉注於一黃河。而河與漕亦受其病。河吏值水之盛。恐河之決。不得不稍有所洩。以殺甚怒。而濱河之地。亦因浸而屢告荒。然後知禹之兩言。千古治田之要。亦千古治河之要也。議者或謂遷南民以開北土。庶南無人稠田少之憂。北無土廣人稀之患。但安土重遷。人之常情。孰肯舍鄉墓之安。而就磽确之地。即有願者。而道路之費。牛種之給。於何資焉。而今適有鳳潁徐淮之水。其民四散遷流。河南山東湖廣江西既可安插。直隸山西何不可安插。且湖廣江西亦苦人多田少。何如直隸山西田多人少之可安插乎。此正因天因地之大時也。今被災州縣。極重自十月開賑。次重十一月。次十二月開賑。或六月至一月為差。欽差及兩江督撫大臣。皆日夜焦勞。以稱 明旨。但流民未盡歸。災民未可藝。臣愚以為可因此時諭民。願以其家遷者。具明家口男女之數報官。給引使遷。所過地方如 旨所諭。動用該處常平倉。計口日給。自真定以北凡可之地。有卑下者。即使開濬。如江南開土方法。計工給食。以成大渠。大邑可安插千口。小邑半之。官從優。凡地之無糧者。聽民自占。於公項給牛種之資。至三年外。酌納租糧。使為永業。
流民既定。徐募蘇杭常鎮民之精於農者。如古力田之科。使為田師。教民畎畝種植之詳。大抵一畝之渠。可濟十畝之旱潦。而五穀之入必豐。豐則民豔之。而願為溝洫者必日眾。此轉瘠土為沃壤之大機也。其民欲復業而不肯遠遷者。則因今尚無可藝之地。先使大臣相古黃河入海。及今海口為黃河所宜宣洩之處。集民廣為開濬。計工日給其直。優毋刻。寓役於賑。飢民不可使之集而無所為。聚則鬱蒸之氣生。無所聊賴則言不及義而行險徼幸之計作。此又為民防患於未然。而即為黃河他日之容納宣洩計者也。在易上經十二卦為否。下經十二卦為益。先儒謂泰否初變為損益。損以持泰。益以救否。故益之四自坤而上。曰利用為依遷國。言遷乃為民之依。初自乾而下。曰利用為大作。言可因是時立大功也。彖曰。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則因今之時為賑荒計。并為溝洫河渠計。不亦可乎。夫為流民計安全。一時之便計也。為北土計灌溉。為黃河計蓄洩。亦百年之長計也。我 皇上為堯舜之君。如神之志氣。有開必先。自督撫卿貳以下。大小臣工。必有能實心任事者。伏惟 皇上用乾之斷。體天之行。兼集策力而善行之。幸甚。
甲子救荒私議
張海珊
古云救荒無奇策。愚以為不在奇策也。在上之人。身體斯民之疾苦。用實心行實事而已。一良法也。而有通有塞。其地。法可通矣。而有利有弊。其人。得其人。因其地。而又或行或不行。其時。譬傷於寒者。一日之間。而見症屢變。唯良工乃能審證。因合色脈經絡藏府之傳變。攝心專氣求之。而不拘拘於古人之成方。乃能百治而百不失。然則謂救荒無奇策者非也。今蘇松土狹人稠。一夫耕不能十畝。又大抵分佃豪戶之田。一家八口。除納豪戶租。僅得半。他無所資焉。而於是下戶困。困則不能不抗租。而豪戶下以佃戶抗租無米之田。上供國家之賦。而於是上戶亦困。而諸無田不耕之人。又無慮十人而六七。荒形甫見。則徒手待哺之民遍郊野。是故蘇松之荒。較甚他郡縣。而救之亦較艱。我故曰必視其地也。今之議救者。首曰平價。我謂不然。夫執米價低昂之權者。商與牙也。彼其人大都市井狙獪。乘時規利。一聞平價之令。則閉而不出。客米一絕。而居民之徵貴賤為積著者。亦將深居觀變。為官府者固不能擊其管鑰而攘之也。無實惠以予民。而徒播虛聲以拒商。價愈平而愈昂。猶之病勢且亟。而且復塞其咽。揕其胸。立見其氣絕矣。且是令行。將吏胥盡得行禍福於商牙。而商牙之尤猾者。又得關通吏胥。而任胸臆為貴賤。而於是搶奪之事起。我故曰必視其人也。今之議救者。又曰請賑。我亦謂不然。夫請賑必待得 旨。又必待踏勘。計自請賑至得 旨。需月餘。自踏勘以至放賑。又無慮月餘。及米至而蘇松之民骨朽久矣。或又曰。勸捐如何。曰法無不可行也。然我竊慮米有盡。而田不可保。計目下及來年麥稔。時甚遙。而待賑之人。愈集愈多。即得米萬石且立盡。既盡之後。而此數萬之人。心志既驕。手足又嬾。復不能自為生計。而日眈視大戶之旁。噪逐官府之側。則患且不測。且此時集人力固圩岸。曉夜車戽。晚稻猶及種。抑或廣蒔豆芋瓜菔之屬。與一切旦夕苟且營生事皆可為。而俾之棄絕百事。日待此升合之粟於上。曾南豐所謂以餓莩之養。養之而已。豈所以為斯民長久計哉。我故曰必其時也。然則救之將奈何。曰是誠無出於議者數端。特所以行之不同耳。請賑勸捐。患在事或格。事苟不格。患難繼。尤患救荒民不能兼顧荒田。今有一法焉。亦古人之所行。而因乎時與地所宜。而兼以得人之用。則興工代賑也。吳松之塞久矣。水之而不速去者。未必不因是。今莫若大浚吳松江。而以請賑勸捐所得按給工食。刻日集事。凡各圖各圩地。即其地之耆紳士大夫。視圩岸孰宜修。港渠孰宜浚。亦即勸募銀米。糾人修治。公私兼舉。而第令事集之後。以其簿上之官。州縣勿與聞。至於向來常平義社所存貯。則官自置場。平價出糶。而更以所入銀。加撥公帑。出納客米。增價以來商。而平價以惠民。以銀米遞消息。至銀盡而止。凡書籍會計。延邑之耆紳為眾欽服者為之。凡胥吏罷勿役。以浚吳松任郊邑之民。以修圩浚渠任各鄉民。而以置平糶協濟其後。此法行。不大傷公帑。利一。救田於萬一。利二。置以出納客米。則米易消。而後者將益至。利三。若此者。合時與地與人而兼籌之如此。而其尤要者。則在郡縣大夫至誠惻怛。致愛致敬以謀之。使吾之意交孚於上下。庶得其人以用之。而後法與人得交相濟。或者曰。子之言則善矣。如無銀米何。勸捐所得將不足。若請賑。非郡縣大夫之所得為也。曰。無慮也。今 皇上愛民如子。事必法 祖。 世宗憲皇帝 高宗純皇帝每聞荒政。立行開倉發帑。史不絕書。其尤鉅者。乾隆壬戌曾截漕糟八十萬石。與江蘇等處賑濟。然是時不過偏災。非如今歲之水患獨大也。請賑之例。查乾隆三年 上諭水旱之災。同宜賑救。但旱災之成以漸。水則有驟至陡發之時。尤當速為賑救。現在成例。分別極貧次貧。其應即行辦賑者。原係不待部覆。以後地方官遇有驟被之災。一面辦理。一面奏聞。草莽下士。不諳 國家事例。妄謂即當据此條奉行。然後入奏。所謂救荒奇策。無踰於此。諒當事君子。必有能行之者矣。
飭興水利牒
李光地
照得直隸九府。荷 聖恩優渥。感召天和。比年收稔。民有起色。然旱潦災祲。天行常數。雖太平屢豐之世。不可以無備豫之道。近代講備荒者。止於倉貯蓄積而已。豈知千有餘里。有數十州縣之寥闊。以百餘萬米穀。散在民間。大祲之年濟一郡尚不足。況又有赴縣城領給之煩。吏胥鄉長侵蝕之弊。將來又有追比還倉之擾。是倉米在今日殊不足賴也。本部院思北土地宜。大約病潦十之二。而苦旱者十之八。然北方苦旱。遂至於不可支。不能如南人補救者。非獨惰農自安。蓋根在於水利不修。束手無措故也。今歲本部院。因春夏微旱。屢行通飭。凡州縣各因其山川高下之宜。如近山者導泉通溝。近河者引流釃渠。若無山無河平衍之處。則勸民鑿井。亦可稍資灌溉。若一縣開一萬井。則可溉十萬畝。約計畝穫米一石。十縣之入。已當通直全屬之倉儲矣。一溝之水又可當百井。一渠之水又可當十溝。以此推之。水利之興。其與積穀備荒。其利不止於倍蓗而什伯也。用地利以濟天時之窮。用人力以補天地之缺。自古為政。莫不以此為先。只因近來守令。但恤身謀。無能以民事為家事者。故視此等議論。邈若河漢。今直隸經 皇上濬河築堤。蠲災釋逋之後。孚誠下洽。吏習民安。有所興利。莫便此時。仰該司道府廳。乘茲農隙。令各州縣親履境內。按視山川形勢。何處可通溝渠。何處應修隄障。水之源委。何去何從。地之高下。何蓄何洩。何處平壤。宜勸穿井。何處水鄉。應疏河道。一一繪圖具說。務須簡潔詳明。以俟檄發。畫一遵行。至於此事。原為百姓籌謀。非如欽工上差諸務。期會徵發。隨以督責也。該府州縣。履歷民間。務要減省徒從。隻馬單車。勞問父老。詢以農事。不得騷動閭閻。費民一草。胥役有藉此作一名色。驚擾編氓者。立斃杖下。到彼時興修。有應用官民之力處。另行詳請。限冬至前。各府報齊。如遲慢不到者。該道府等詳揭。
水利備旱疏
晏斯盛
竊上年秋旱。荷蒙 皇上蠲賑兼施。多方拯救。百萬生靈。得度荒歲。今年麥收之後。指望西成。乃零星微雨終不霑足。秋禾又恐失收。夫為日甚長。必當思補救之策。而謀生有道。豈均為坐食之人。現在通行曉諭。飛飭各屬。於緊要水陸衝衢運販之所。嚴禁出境糶賣。至燒鍋。銷耗糧食者。尤干禁例。更行嚴查。執法重究。¦其存積之家。有需必糶易者。地方官即動平糶米價買存。併探聽東豫江廣二麥豐收之處。更廣為採買。以資接濟。此目前最要之務也。再本月中旬。雨不霑足。早稻固難穫收。然下旬霑足。尚有晚稻可種。倘五月不能霑足。則六七月內。一經微雨。即可盡種雜糧。雜糧之中。秫种小米菉豆蕎麥。尤為易植。而蕎麥一件。八九月內。尚可佈種。秋霜稍遲。俱可豐收。無如南方熟於水田。忽視雜糧。不知一有歉象必須改種。若能隨地遍播。毋令空土。雖所收稍薄。亦大足接濟。現在通行勸諭改種。并請動銀前往江廣。購買菉豆蕎麥。回南借糶。以資種籽之不足。此亦目前最要之務也。再江北各州縣。地方磽瘠。風俗不醇。每多游手游食之人。樂歲貪於廣種薄收。凶年則空穴而走。百十成。易於習非滋事。計惟大興工作。俾朝夕所入厚於賑糧。人必爭趨。顯以開數十百年之利益。默以收數十百萬之丁壯。尤要務也。查上年臣有開築陂塘壩堰之請。擇其輕而易舉者。略已興舉。如滁州之黃慶圩。全椒之張邑等圩。壽州之蔡城塘。鳳陽縣之山河。臨淮縣之鹿塘。定遠縣之水壩等處。先後竣工。頗見裨益。然皆偏隅小補。尚未能廣有沾溉也。攷 聖祖皇帝時。河臣靳輔有請開鳳陽溝田一疏。甚有條理。急切可行。其略曰。致治之道。首在足民。足民有道。不在請賑蠲租。而在因民之力。且鳳陽廣袤。過於蘇松。蘇松地方三百里。財賦甲天下。鳳陽地方五百里。而貢稅不及蘇州什一。雖地力有肥磽。詎應懸絕如此。蘇松擅水利。小港支河。所在而是。旱既有資。澇復有洩。雖雨暘稍愆。率不為患。大江以北。盡失溝洫之舊。稍遇水旱。即同石田。今欲田無曠土。歲無凶年。莫如力行溝田之法。溝田者古井田遺意也。然井田自畝至澮。淺深廣狹。法制繁重。溝田但鑿一溝。修浚甚易。其法以十畝為一。二十為一溝。以地三畝有奇。為二十中之經界。二十之外。圍以深溝。溝道廣一丈八尺。溝廣一丈二尺。深七尺五寸。開溝之土。即累溝道之上。使溝道高於田五尺。溝低於田七尺五寸。視溝道深一丈二尺五寸。澇則以田內之水車放溝中。旱則以溝中之水車灌田內。其利甚溥。疏方下部舉行。而有事閩滇。其議遂寢。今按疏內所言。雖專及鳳陽一郡。而已全舉江北大勢。鳳穎二府。有淮水為之經。而汝潁濡睢渦汴諸水。絡繹其間。廬州一府。以巢湖為之委。而大江山河通其流。至若合肥一縣。地多高阜。亦可鑿池。以廣瀦蓄。以備旱乾。皆大可為之區也。是以壽州有孫叔敖之蹟。舒城存頡羹侯之遺。則知水利之修誠非創舉。此外六安一州。本係山城。而東西南北四鄉。多有塘堰舊跡。久經湮廢。至若泗州所屬。居淮下流。滁州所屬。亦多溪壑。并可一例修治。但徒事小修。不見大效。若得如淮揚水利。大發帑金。委令諳熟水利之員。董集民力。大加鑿治。貧民既有所資藉。而利濟亦可久遠。此又將來最要之務也。
與蘇撫宋公書
趙士麟
竊江浙之區。莫急於水利。旱與澇皆荒。而尤莫急於旱。澇則江浙雖饑。而全楚之粟。順流千里。不二旬達吳越。旱則數十里之內。皆資擔負。所及者幾何。故莫急於旱也。僕往者承乏江浙。遠考史籍。近訪輿言。每惟河道之通塞。即係生民之休戚。在浙則石門一帶。在江南則京口丹陽一帶。年年苦涸。漕運病之。至京口丹陽數十里間。外藉江湖。消長居半。內資長蕩湖開家湖練湖諸洩。而閘壩久廢。餘流涓滴。源源帶水。浹月不雨。即民舟常苦艱塞。每歲隆冬。輒興役開濬。以通漕艘。擊水挑工。昏曉不息。墮指潰踵。恒有僵仆而死者。不一勞者不永逸。屢欲具題大為開浚。而相時待力。顧此失彼。耿耿至今。天畀仁人覆臨茲土。彼蒼冥冥。實以有待矣。頃凡自吳越來者。極言江浙亢旱之狀。已踰三月。即杭嘉蘇湖。幾不通舟楫。甚至有傳洞庭山以南。亦可徒步者。不勝駭異。情關舊治。中夜轉展。唯有一策可以少濟此五六郡望救之饑民。想足下亦必有同心也。念旱既太甚。則米必湧貴。米既湧貴。而外江之米不至則愈貴。今即移咨各省。招來米商。而京口舟陽。河道已成陸地。米艘何自而入。愚以為今插秧已失時。農民十室九流。餬口四方。惟有趁此時將京口舟陽一帶數十里河路大興工役。開浚深廣。其利有四。一開河路以來米商也。一通民船以便貿遷也。一興大工以救饑民也。一免冬役以恤祁寒也。計此一帶河道。約長三十餘里。開深一丈二三尺。合蘇松常鎮四郡之搢紳巨室富商大賈。委曲勸諭措資。或亦不難。遙念足下仁心妙畫。其已見之施行者。亦既載之口碑。播之國門。此救荒之澤。當更必有出於尋常意見之外者。不揣鄙陋。遠獻其芻。庶幾備高明之一採也。
下屬縣試行水車檄
喬光烈
夫農田之功。全資水利。古人設立桔水排。所以補天地之窮。為因時補救之計也。同州地處高原。土厚泉深。雨澤偶愆。即徵旱象。渭洛黃流。縈環十邑。一切濱河地土。大概坐視暵乾。揆厥所由。皆以岸高。不知設法收灌溉之功耳。東南各省。火耕水耨。濱河之地。雖縣岸數十丈。製車盤戽。由近及遠。無不田疇潤渥。同此地土河流。豈有南北異宜之理。近聞郿縣生員淡明遠。能造水車。已延致其人。損製戽水輪車一部。試行之於縣之城南村河岸。高二丈有餘。一人運動。水緣而上。直達田疇。其車環列二十八桶。每桶可容水三升。一車所費不過六七金。而一日之功可灌田一十五畝。若河流湍急之處。水觸其樞。自能運動。更可不煩人力。雖通邑之田。未能概沾水利。於此濱河地土用之。可補農功。今飭屬縣官吏。即將所捐製輪車。畀城南鄉保收領。聽濱河有地小民。由近及遠。以次周流戽水灌地。其有樂於從事。願照造施用者聽。至於廣為勸導。使民知用力少而見功多。岸高之處。或遞置水車。層轉接運。俾益究其利。又在賢有司之善於倡率也。
與布撫臺論救荒書
李中孚
一請設督農掌水之官以大興農田水利。方今西終南以為終始。山之所在。河泉多有µ安之所以大饑者。天旱而田不足於水故也。夫關中橫。故西安近山一帶。恒繞河泉。渭北雖復高仰。而涇洛漆沮清河石川諸水。亦所在而是。故總西安而論。其不可引渠灌溉者。固十七八。而可開渠引水者。亦不下十二三。兼以井泉亦不下十三四矣。夫水利三四倍於旱田。以十分有三四之水田。勤力而專精其間。雖復天雨不時。亦足補旱田之闕。而償其獲。即不足補。而此一半享水利之民。亦足以自保。而再不至流離失所矣。但凡民愚而不知興。即有興之者。而力微不足以興。而為有司者。又不留心於興。是以上下交困而無可如何也。夫天道不可知。今秋未必再旱。然亦不可不為旱慮。況水利成。固關中數世之利乎。是宜乘今秋穀布種之候。於本省司道中。擇精敏仁惠者。加以總管農田水利之權。各州縣官於丞簿或紳衿中。擇公正好義。為眾所素信服者。大縣四五人。小縣三四人。加以掌管之權。使之相視督責。其一切興利除害辟舉任使。皆委以便宜。不從上制。凡近河者雖一二十里內。但可引水。皆須築堤開渠。以資灌溉。無河泉者。皆須堀井而灌。按萬歷間呂新吾公巡撫山西。惓惓勸諭農民。各於田內穿井。有云一時之費雖多。百年之利永賴。檄各州縣正印官加意督催。公又不時躬親單騎查驗。勤於鼓舞。所在勃興。薄田他為沃壤。至今民享其利。其或牛種資糧不給。官為措置。大抵人情易於樂成。而難於圖始。下吏寡於奉法。而多懷欺誕。此法之行。州縣必多有以難上欺者。即不然。亦或苟且塞責。欺誕而苟且。則此事之設。亦徒勞攘而煩費而已矣。是宜申明賞罰條格。預頒州縣。但是法立。一半月之間。各須據數申報。每冊須三本。一留縣令。由州縣申總理官。總理官仍留一。而以一申院。以便他日按行賞罰。除專官相視外。明公亦宜廣詢博訪。何處可開河渠。何處宜於井灌。皆著錄置左右。以便對照虛實。省察勤惰。以為賞罰張本又除專官巡督外。明公不時差的當忠誠人。各處巡視。隨即親臨稍遠一二州縣。以按行賞罰。稱職則不特掌管者有重賞。即州牧縣令亦宜厚褒。否則不惟職掌其事者有重罰。即州牧縣令亦難辭其愆。如此則雖不必躬親臨。而各屬固將畏法而恐後矣。大抵此番水利之興否。關西安遺民之休戚存亡。亦即關明公之德業功名。非留心注措不可也。且不獨此也。西北七府三邊。歲雖稍登。然其俗素奢侈。不知積聚。兼以協濟西安。及西安轉販。流民聚食。今已虛耗。天道自東而西。萬一夏秋之間。或雨澤愆期。或蝗蝻為害。且可奈何。是宜與西安通興水利。以防未然。
一急變轉運西米之法以蘇民困。救民之飢。如救水火。先從其甚急者而先救之。竊聞各屬輪車夫搬運西米一役。當事者慮兵糧之不足。不征之西安。而議協於西府。西府送到者。運載不責之民力。而皆有腳價。然眾議皆以為其意固善。而其法則未盡善也。夫議協濟於西府者。非以為西安奇荒。人民流離。米無從出耶。再給腳價者。非以為食用艱貴。不忍空勞吾民。令其重費飢困耶。夫不以米征西安民。而今者竟至使民勞費幾與出米等。以為食用艱貴。議出腳價。而至使轉運六七石之價。不足供運一石之費。故此一役。民困而飢死病死展轉委頓而死者無數。折軸沒輪。墜坑落塹。不能終事。而使民重出厚累者無數。安坐而談。若無大害。身親而履。真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也。所以然者。粟匱財竭之時。在家猶父子夫妻相聚。而披剔草根木皮以延殘喘。今一日驅之三四百里之外。不特無可齎之錢粟。并其草根木皮亦不能得矣。又瘟後牛寡。久旱草枯。兼之天雨不時。愁氣上結。疫癘大作。人病牛疫。且內懸室家。奄奄待斃而莫之恤。家人相望。嗷嗷望救而無如何。故傳者皆謂邠長轉運之處。鬼哭神號。耗費不貲。論者未達情實。或以為皆有腳價。原未苦民。殊不念當此食貴如金之時。展轉留難於時月之間。所廩於官者。六七石尚不足給一石之費。其餘之費。究何從出耶。且夫米既無從出。牛又食賣殆盡。將安從出乎。借曰牛尚可尋往返四五百里之內。遷延八九十日之間。草薪亦將何出乎。自昔運糧之法。皆所經由州縣自相遞送。以故無聚眾虛耗之費。逃亡死傷之患。而議者不察。猥以均勞借口。以為單責運遞所過州縣。遠者可恤。近者何辜。此又未盡達於調度區畫之說也。夫令各屬輸運。不惟民苦資糧。亦且有廢耕傷病折牛隕車之害。本縣轉運。不惟無前數害。而且中含大利。何者。今茲彌望奇荒。斯民正苦營生無所。離家無資。居家計窮。今使籍名運夫。除官價外。再令各屬外幫運價。則寄生有所。食用足給矣。丁男負運。老弱婦女。披剔草根木皮。以給饋餉。百里之內。可以朝發夕至。又米到即刻可轉。未至亦不復坐耗盤費。又無死喪疾病之患。折牛隕車之弊。離家廢農之憂。逃亡重賠之累。真所謂一舉而公私兼便者也。明公尚急留意。少緩以待日。則民重困矣。抑非獨此也。凡有招買。實照市公平發價。而印官責之總催。總催攤派花戶。轉相侵削。花戶得價無幾。補賠不啻倍蓗。當斯民窮財盡之時。救死不暇。何堪重以此累耶。宜痛懲而力禁之是望。此外毒至#而害最甚者。民甲中奸猾十排。軍屯中無賴旗甲。錢糧已赦矣。而借口雜差。米豆已蠲矣。而聲言使費。致今下里愚民。鬻妻賣子之膏血。含恨抱冤。而乾沒之勒索之下。將 朝廷賑濟飢民之銀米。假端呼嚇。奪諸良弱之口。以飽其無厭之腹。此又州邑中未死之魃鬼。無翼之飛蝗。所宜一體切戒者也。
一賙士類以培植人才。紳衿者。 國家人才之所從出。故凡治國家者。莫不以作養士類為要務。今茲奇荒。而有司拘執文法。以為詔書無賑士之條。致令章縫衣冠之士。多委填溝壑。夫荒旱千里。豈民皆飢而士不飢。 皇恩溥及草木。及豈獨於士而遂恝然。特詔書未分明言之耳。今明公為 國家培植人才。宜申飭州縣。今自後凡有賑濟。縱不能分外加厚。亦宜與齊民一體進行。
一禁止樂戶販賣良人子女。今茲關中。荒饑異常。百姓計窮路絕。多以子女賣入樂戶。以苟易升斗。偷活旦夕。夫倡優敗風傷化。王政之所大禁。仁人君子之所惻心也。明公為 國家振勵風化。宜留心頻飭州縣。今樂戶不得再買良人子女。其已買者。令州縣官設法贖回。不得隱匿。犯者。樂戶及本地甲總地方。一體定罪。此萬世功能也。明公尤宜惓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