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生平简介和作品评论

不讲道理的两个人-比较王小波与王朔

  作者:一笑

  其实这两个人是不配放到一起比较的。如果小波还能活到现在,以他现在的名声,也许又会招来痞子的一顿辱骂。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痞子的口气。“王小波,听说过,不少哥们向我推荐过他。我找了一个七卷本的《青铜时代》,捂着鼻子看了几章。”“也就那样,一个王二,到处乱窜,不清醒的时候干坏事,清醒的时候就想法子把自己折腾地不清醒。”“比较没有教育意义,大伙都说高手在文坛外,我就没看到他高到哪里去。”

  痞子永远有痞子的逻辑,按照痞子的逻辑同痞子辩论,如果你失败了,那你就还不如痞子,如果是胜利了,也只不过说明你已经变成痞子而已。金庸面对王朔的狗熊拳,就采用了避而不战的策略。摸摸王朔的头,夸了两句,立刻就显得王朔不过是一个没奶喝就喊的小屁孩罢了。

  王朔唯一能和小波类比的恐怕只有幽默感一途而已,但两个人的幽默感却决不在一个层次上。信手拈来一句小波式的幽默,“我笑了一笑,于是我就挨了一顿打。因此我得出一个结论,某些时候是不该笑的。但这个结论是错的,因为哭丧着脸也要挨打,所以正确的结论应该是到了我该挨打的时候就挨打”这句话的幽默之处肯定在于最后的结论,非常小波式的黑色幽默,对生活的一种嘲弄的总结。如果我们已经注定要遭受苦难,那就应该尽力从苦难中找寻乐趣。这种幽默是作者坎坷的生活阅历和异常敏锐的思考所迸发出来的产物,只要是认真看的读者,都会有会心而苦涩的微笑。

  而王朔的幽默档次显然就等而下之。他不过把文革的言语套用在当前的生活中,再加上一些北京人的碎嘴而已。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反复领略了这种文革遗风,直到厌烦为止。

  很显然,文革时代是一个扭曲的时代,扭曲的时代产生了扭曲变形的语言,这种扭曲的语言用在当今,自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反差,逗人发笑也不奇怪。显而易见,这种幽默感是偷懒偷出来的,当其他作家在诉说文革的苦难的时候,王朔却拣起了文革的垃圾,大肆卖弄,以骗取稿费。同样地,读者很快就会适应,直到厌烦这种卖弄,厌烦了王朔的文革垃圾。王朔感叹自己写坏了笔,其实实情并不是如此。

  他可以拿出来卖的文革垃圾其实就这么多,一旦卖完了,就用无所适从的感觉。我们可以看看他新的尝试,那部费了姥姥劲的《看上去很X》,就会发现没有文革名词卖弄的王朔是如此的贫乏。这本书的水平不比某些明星的传记更高,但我们看明星的传记最少能获得一些谈资,但阅读王朔的开裆裤生涯只能闻到阵阵臭味。

  自嘲是幽默的最高境界,小波显然深喑这一点。所以,我们在他的书中经常看到这种第一人称的幽默。而王朔式的幽默,大多是出于两个人物类似攻击的调侃中。在学识方面,小波高出王朔的档次就不止是一筹两筹而已。下过乡,留过洋,挖过资本主义的墙角,也有为人师表的辉煌。按照所谓大师的定义,小波的经历已经够得上是大师的水平。我们以前产生过以胡适为首一堆大师们,也不过就是挟洋以自重,大不了再加上白话文精通而已,熬过几十年不死,就成了大师。小波比他们更可贵的是,他有这种经历,也有这种学识,但是他决不会故意卖弄这些。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他以上的经历,小波大多是在小说用某种调侃的语调讲给读者听。在他的杂文里,到了必须引经据典的地方,小波总是停顿停顿,然后象拎一只兔子似的将典故扔了出来,而且还不忘提着兔子耳朵晃几晃,让兔子感到一丝惊慌。小波是在告诉我们,典故是必须的,但对典故的调戏更加是必须的。

  至于痞子王,显然除了毛泽东语录之外无典可列。痞子王自己也说过自己不过是一个码字工,一个对自己的职业都不尊重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对自己的作品负责。不过,他想负责恐怕也无此水平。学识的缺乏显然上痞子王的苦恼,于是在他的作品里,充满了学问的诅咒。

  在北京胡同里土生土长的王朔,在写作的过程中显然有一种阅历的贫乏。我们在他的作品中反复看到类似的情节,因为胡同串子总是对胡同串子有特别的偏爱,特别的拿手,只有写到这种地方,他才有如鱼得水的快感。如果仅仅阅历不够,还可以用想象力弥补。但更加糟而糕之的问题出现了,痞子王竟然也没啥想象力。在王某人的作品里,我们见到最遥远的想象不过是义和团的遗老遗少现身,然后把揍洋人的地点挪到了国外。即使这种义和团的想象,也还是洗不去某种土腥味。对于王朔,我想已经可以下结论了,他不是江郎才尽,王某人从头到尾都没有什么才,在他把唾沫星子飞溅完之后,只有挑出自己的开裆裤展览了。

  幽默,博学,只不过是小波作为文学巨人的两个侧面。小波最令人敬佩的是他无尽的想象力。《青铜时代》的洋洋大观,把现实与过去同冶一炉的浩瀚想象力,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小波的想象是以博学为基础的。小波显然知道李卫公的真实历史,但他偏偏给李靖戴上数学家的衔头,一个费马大定理连接起来了唐朝的李靖和现代的王二,而且都是如此的妙趣横生。这是学识与想象力完美结合的一个例证。以至于整个青铜时代的构成,我们都可以发现它的骨架是唐人传奇,而所有的肌肉都是小波用想象力赋予的,小波用自己的想象创造了一个年代。

  两个北京人除了户籍之外,只有一点是相同的。在他们的作品里都见不到大道理,王朔知道自己根本不配讲道理,而小波则是不屑于讲道理。  

□ 作者: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