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生平简介和作品评论

四年以后的怀念

  作者:姚勇

  7年前的一天,我坐在王小波的电脑旁,等他为我演示拨号上网。那之前我已经进大学一年多了,可还没有见过MODEM。我俩谁也没有预料到在3年后,网络的发展已经可以让人们很容易制作电子图书并在网络上发布。这是舅舅去世前一年里,一直热衷并且在不懈编程努力实现的目标。一次我问:“为什么要做电子版?”他回答:“扩大影响,好出呗!”

  后来,那家出版王小波作品的出版商,在他追悼会前赶制出了第一套《时代三部曲》。特殊制作的硕大图书封面盖在那天追悼会王小波的遗体上。

  今天,随便在哪个搜索网站敲入“王小波”的字样,都会有很多相关的网站连接。这其中大多是爱好者因为热爱而自己制作的网页。每当我看到网页上各种精彩的多媒体插件内容时,时常会想起他来———一个把我领入网络时代的长辈、一位一直梦想通过电脑发布自己作品的作家。如果他能多停留在这个世界上几年,只需短短几年,他就可以看到互联网惊人的发展:网页和网络多媒体制作软件的普及,主页中有了动画、声音、视频甚至3D游戏,个人也可以拥有几十兆到几百兆的网络空间,足够储存一个作家一生的心血……这一切令人眼花缭乱,让人鼓舞,几年前的梦想如今都已经可以轻易转为现实。作家上网也成了稀松平常的事情,只不过还没有其他作家能够用C++写自己的中文输入系统、中文编辑器和多媒体系统。在看到这一切之前,他就走了。

  我不清楚当初我为王小波做的那个网站是否还存在。1997年的网络环境,还不允许拥有免费的大容量个人主页空间。所以我把主页放置在国外亲属的一个付费主页空间。

  在他去世后的秋天,我用他给我的那台电脑开始学习制作网页———为了所有爱他的亲人和朋友们,也为了那些因为他的小说而爱上他的人们。王小波默默无闻了太久,而刚有机会为社会大众接受,却先行一步离开了所有人。我如何能够让人们更了解他,更了解我所知道的那个高大艺术家、技术高超的程序员和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辈?

  那时候主页制作软件不像今天这样普及,网络的速度也非常慢。由于一个小手术使我有机会在家中专心为王小波制作主页。我只希望能有个空间,为喜爱他的人们提供一个了解他和怀念他的机会,这是一个不用滥情的言辞而尽可以表达对他怀念和喜爱的方式。我还希望那些热爱他的读者们能有机会了解王小波未曾发表过的作品。

  在制作主页时,我挑选了几篇当时未发表的杂文、未完成的《黑铁时代》节选以及小说《黄金时代》放到了网上。另外,在杂文《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页面,连接了我为怀念王小波而做的MIDI音乐,这是首器乐曲,和文章中说的砸碎铁锅的声音不尽相同。

  网页做好以后,我只是把地址给了亲人和自己的好友。大概网页做好后,我便视它为记录自己怀念心路历程的一块私人空间了,所以并没有往YAHOO等搜索引擎上连接。当时书一出版便引起各界好评,舅舅他终于实现了从20岁就开始的理想———写出伟大的作品。他的作品为广大读者所喜爱,而网站就可以不用作为扩大影响这种略带世俗之气的功用,而留起来做一块不被炒作的净土。我想那应该是网络上第一个王小波网站吧。

  每个喜爱王小波的人,各自有自己不同的理由。虽然同为喜爱,作为他的亲属,只字夸赞之词就很容易有滥情之嫌,而王小波生前是比较讨厌滥情的。尽管我仍不能免俗,但对我这个工科学生来讲,王小波于我更多是个可以热烈讨论技术的和蔼长辈和科技触角灵敏的舅舅,是他领我进入了网络时代。

  一个朋友给过我一个多媒体小说网站的地址,并且跟我说,王小波的理想可以这么实现。我访问了网站,看到了精美的底图,淡入淡出的文字、动画和语音。我知道是那样的,虽然王小波没有活着看到那些,但是我知道那是他想实现的。多少不眠之夜的辛劳写作,多少艰苦编程的凌晨,如今他走了,再不会与我笑着聊天同时手边敲击键盘。他走过的身后,我看到网络上遍布着爱好者为他做的网站,他作品的影响遍及了整个知识界。

  我只是怀念你。四年前我做了网站供亲友怀念;四年后你忌日的前几天,我写下这篇文章来怀念你,我的舅舅。

  摘自《南方周末》  

□ 作者: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