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生平简介和作品评论

断裂之上

  一如王小波所指出的那个重要而简单的事实:当代中国作家是被十八、十九世纪欧美文化与文学、准确地说是其中文译作所“喂养”而成的;它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极为重要、然而始终隐形的文化资源,而且它事实上构造了出生于五十年代前后的当代作家的知识谱系与写作规范。因此,整个八十年代文化与文学,始终萦回在不断告别、又无法告别的“十九世纪”的话语结构之中,而九十年代,在“后现代”的声浪中,尽管它突然被时尚中人弃若敝履,却依然是横亘在写作者与“现实”间的巨大的文化“幽灵”。王小波以“我的师承”点明了自己的这一精神脉络(《万寿寺》序《我的师承》,《青铜时代》,第3~6页);但另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王小波超然于同代人之外,不仅在于他不曾选取十九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巴尔扎克、雨果、狄更斯、托尔斯泰、或曰 sentimental(感伤、多情或译煽情),而选择了被飞扬的想象与“佛头着粪”式的幽默所充满的作家、作品(参见《思维的乐趣》,《我的精神家园》,第109页,及艾晓明访谈《成长岁月--与宋华女士、王小平先生谈王小波》,《浪漫骑士》,第75~105页);而且在于他对自己写作所确认的参照与范本、或曰挑战;是二十世纪欧洲文学的一翼:卡尔维诺、玛格丽特·杜拉、奥威尔、尤瑟娜尔、君特·格拉斯、莫迪阿诺(参见《我对小说的看法》、《小说的艺术》,《我的精神家园》,第147~151页);那是些王小波称作“完美”的作家和作品,在王小波的叙述中,最重要的甚或不是他们书写的内容,而是他们对文学媒介--语言的高度敏感与小说的叙事技法的炉火纯青。这间或来自于留学、客居美国的日子及英语阅读,给予他一个别样的、真切的二十世纪的文化视野;间或来自于透过这一视野与大洋间隔,对“中国的岁月”与汉语的洞悉与思考。尽管构成王小波渴望加入的文学谱系的,大部分是二十世纪欧洲的作家和作品,但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仍可以清晰分辨出十九世纪欧洲文学及道地的美国文学、诸如马克·吐温的印痕。

  一个必须关注的事实是,当王小波与王小波之死成了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界的一个颇为重要事件,那么,它便不仅关系着文学(这是一个“文学”彻底丧失了“轰动效应”的时代),而且关系着某些或许更为重要而敏感的命题:诸如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角色。王小波本人曾明确地表示:“假如说,知识分子的责任就是批判现实的话,小说家憎恶现实的生活的某一方面就不成立为罪名。不幸的是,大家总不把小说家看成知识分子”(《未来世界》自序,《浪漫骑士》,第53页),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王小波的魅力之一,来自于他断然拒绝了二十世纪的知识分子无可逃脱的“宿命”:他拒绝成为某类“专家”、学院知识分子,他并未选择在美国获取一个博士学位、或在中国保有相当“自由”的大学教职;他同时拒绝、甚或蔑视一个中国旧式文人那种“立德、立言、立功”式的完人楷模;或许可以说,他对“人文精神沉沦”中“正方”的反诘,正在于他厌恶其中的道德自恋(参见《我的精神家园·文化篇》)。在旧式中国文人(“一为文人便不足观”)与当代学院知识分子之间,他的选择似乎更接近于一个经典的人文知识分子:一个自由人、一个通才、一个自由的写作者、思想者与创造者,离群索居,特立独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本世纪以来,中国精英知识分子所渴望的选择与梦想。然而,这并非事实的全部。如果说王小波选择的是一个经典人文知识分子的角色;那么,一个不可忽略的现象,是他无疑从这一角色中剔除了真理的持有者、护卫者与阐释者的内容,剔除了关于绝对正义的判断权;如果说他事实上保有了一个人文知识分子所必需的怀疑精神,那么他同时明确地示意退出了压迫/反抗的权力游戏格局。他所不断强调的,是智慧、创造、思维的乐趣,是游戏与公正的游戏规则,是文本自身的欣悦与颠覆,是严肃文学所必须的专业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却正是二十世纪、尤其是六十年代欧洲革命退潮之后的文化精神的精髓。如果说,在欧洲知识分子那里,类似文化精神得自一份不断被继承、又不断遭背叛的人文主义文化遗嘱;那么,退入书斋,同时意味着接受放逐,意味着放弃作为“有机知识分子”的可能,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地获得一方净土。恰如本雅明所言,“流浪的波希米亚人”漫游在街市,他超然的观望姿态,亦在寻找“买主”(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第51页,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3月)。如果自由指称着逃离经典权力之轭,那么自由人的唯一的选择,便是步入市场--尽管一个成熟的市场,并非一式一色的恶俗。

  一个有趣的症候点,也是人们谈论得最多的部分,是王小波作品跳出了其同代人的文化怪圈,似乎他一劳永逸地挣脱了同代人的文化、革命与精英“情结”,从而赢得了绝大而纯正的精神自由。然而,笔者所关注的,却不仅是王小波与其时代间及其同代人复杂的联系,其中最为有趣的便是他所坦言的、与六十年代全球性的理想主义思潮间的精神血缘与悖反(参见《在美国左派家作客》,《我的精神家园》,第273~274页);而且是王小波超过其同代人对自己成长的年代与“中国的岁月”着魔般的凝视;如果说他留给了我们一个拒绝的身影,那么他正是在拒绝遗忘的同时,拒绝简单的清算与宣判。他凝视着那段岁月,同时试图穿透岁月与历史的雾障。他尝试以富于试验性的文学形态给出的不是答案,而是寻求答案之路:关于中国、关于历史、关于权力与人。

  然而,这处纵横交错的网之结,与其说形成了王小波作品中的诸多裂隙,不如说,它刚好构成了其作品丰厚而繁复的肌理。它标识着当代、乃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一个奇异的空间,一个充满挑战的读解空间。在一个戏谑的笑容背后,在一份令人会心而战栗的幽默之后,他留下了一处智性的迷宫。  

□ 作者: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