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和作品评论
也看王小波
作者:迟音
提起王小波,不敢轻言喜欢与否,恐人误以为是《东宫西宫》里的那种错爱。然而他的作品自有其过人之处,令人难忘。
据说小时候我和王小波家住前后楼。时隔三十年端详着那满脸玩世不恭的照片,左右忆不起这位是谁。倒是他的弟弟,小我一岁的王晨光,稍一回想就活生生地跑了出来。也许当年我们院儿里生就这副尊容者不乏其人,所以我虽一通翻箱倒柜,却仍在记忆中苦无觅处。
前年忽然听说国内出了个了不得的王小波,初时以为北宋农民运动首领又要古为今用。不意被人责以孤陋寡闻,何以不识著有黄金、白银和青铜时代三部曲(另有一部未竟之作《黑铁时代》)两获联合文学奖的风云人物。当时新闻媒体正忙着把这位英年早逝的王二扔进海中陪他们戏水,居然还鼓动得高潮迭起,最后更被某些人誉为中国现代小说第一人。如此炒做,有人欢喜有人烦,我则生出点儿兴趣欲窥王二先生端的何许人也。
逢到有机会回国一行,就沉甸甸地扛回了铿锵作响的金属时代三部曲。及至开卷一读,心下却不免有些失望,真想贴个问号到天才作家的标签上去。说句实在话,读他的三部曲总象是在翻阅尚未竣工的手稿,各部分似还有待在总体框架上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以吾之管见,这三部曲又一部逊似一部。渐渐地名人病的热度就开始降了温。
三部曲虽然从总体上读得有些失望,但套句宣传用语,却发现其中尚有不少闪光的地方。而这些光芒又是几分狡黠的闪烁,颇能一新耳目。基于这一感受,我在心底残存了一点对王二先生的热情,留意起有关王小波的其他书籍。
《浪漫骑士》是一本以评论文章和亲友回忆为主的集子,从中可以简略拼贴出王小波的背景与经历。在众多亲友的笔触下王二先生开始渐渐鲜活起来,而且举手投足间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就象他的一位大学同学所忆,王小波这个人初见之下简直就是北京那种“口里口外,刀子板儿带”到城根、河沿约架的爷们儿。然而假以时日,与人印象深刻的却是他的饱学与机敏。书中收有王小波与李银河的书信选及几篇杂文。读后觉着他的文笔率直而诙谐,挺神的。
后来我又找到一本王小波的小说剧本集《地久天长》,这一回比起读金属时代三部曲感觉好多了。特别是他那些改编自《太平广记》的唐人故事,把古今人物、社会形态、风土人情和市井语言穿插融合运用,领着读者一起奔波往返于千年之间。情节虽跳跃跌宕,人物、语言和环境却磨合般彼此嵌接组合,使读者浑然忘却此时身之所在。无论《红线盗盒》中的红线与薛嵩,《红拂夜奔》中的李靖与红拂,《夜行记》中的意气书生与诈扮和尚的路贼,一个个都活龙活现,呼之欲出。至于让现代观念和语言出自古人之口则更见王小波的机智。我常常读着读着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与《地久天长》同名的一篇知青文学以及收于《黑铁时代》的《绿毛水怪》等几篇小说,虽属作者早期作品,但依旧值得一读。不过对于曾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的《东宫西宫》,我就不敢妄加议论了。作品或许有相当的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学上的价值,但读起来总有些让人想服用点儿胃舒平。由此可以推断作者的肠胃功能必是比我健全得多。
至此,被媒体渲染得遍体斑斓的王小波渐渐有了清晰的眉目,显现出他独特的性格和气质。
“葛”这个词,正经辞书里无解,北京人一听却心领神会。王小波这人在实际生活中葛不葛,不得而知。反正他的文章可是真够葛的,而且葛得出奇。不知是否葛的人大多比较聪明,至少王小波是够绝的。读过《地久天长》之后,我隐隐感觉到王小波的机智,似乎并非仅限于伶牙俐齿随机应变的小聪明,于是开始进一步搜索朋友所极力推荐的王小波的杂文随笔。
《我的精神家园》与《沉默的大多数》是目前最为人称道的两本杂文集。前者以其取精用弘制胜,后者的卖点则在于一网打尽。我手头有本《沉默的大多数》,每次拿起来都是信手一翻,找到一篇没看过的就读下去。不知是否巧合,凡是我读过的随笔大多有趣;不仅有趣,其中更有深入浅出启人心智的议论。我虽不敢说因为读过王小波的书就值得他人刮目相看,但道理经他一论,思路与视野似乎就有些不同往日。
在许多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中,传统的迷雾常使人们对其中道理视而不见。王小波举手轻轻一拨,就点破了人们思考惯性所导致的荒谬结论。比如他在《生命科学与骗术》中关于如何看待科学的议论,在《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中关于知识与道德的议论均是掷地有声。其他如《跳出手掌心》,《花刺子模信使问题》,《知识分子的不幸》,《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等等亦是言之有物发人深省。
读过《我的师承》与《用一生来学习艺术》,才发现我的普希金诗集中竟无查良铮先生所译《青铜骑士》,也因此动心要买一本王道乾先生译的《情人》来做教科书。虽然我尚未把握到底什么才是纯正完美的中国现代文学语言,但至少有一点粗浅的认识,好的文字应当是有一定的韵律和递变的节奏作为其生命的表现形式的。
阅读实为无声的朗诵。每一个文字在人们阅读时,首先得到的是它在内心唤出的发音。所以凡有意无意遵循了平仄递变规律,注意了语句段落间节奏变化的文字,便在阅读中显得富有生气。好诗人著文章,笔下自然而然就在节奏与韵律上占了先机,当初读余光中散文时感慨的就是这一点。今日,点滴浅见竟有幸与名人暗合,岂不令人沾沾自喜。
尽管王小波言必称先哲罗素与《情人》杜拉斯颇有点累人,但回望本文之始,我还真有点儿喜欢这个貌似“口里口外,刀子板儿带”的王二先生了。喜欢他幽默机智的笔墨,欣赏他独辟蹊径的思路,钦佩他率直不吝的精神。有位剧作家兼散文家曾主张,为文者难能可贵是持有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而从容中若带一点俏皮则更佳。这与王小波力主文章要写得有趣应是异曲同工之议。
王小波的文章,有时简直就象个北京大男孩在侃大山。然而他侃得不但不贫,且十分有趣。王小波的不俗之处在于,有趣的形式背后,自有其思想深度作为支撑。35万字的杂文随笔,或许尚不足以使王小波被称为智者,但他至少是个见地独到的思想者。较之罗丹所塑造的屈身支颐冥思苦想的那一位,在王小波身上体现的思维则是个充满乐趣的过程。
□ 作者: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