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子
明君治國,三寸之篋運而天下定,方寸之基正而天下治。
妒妻不難破家,亂臣不難破國。一妻擅夫,眾妻皆亂;一臣專君,眾臣皆蔽。
智均不相使,力均不相勝。
鼓不預五音而為五音主。
百世有聖人,猶隨踵而生;千里有賢者,是比肩而立。
韓昭侯謂申子曰:「法度甚不易行也。」申子曰:「法者,見功而與貴,因能而受官。今君設法度而聽左右之請,此所以難行也。」昭侯曰:「吾自今以來知行法矣。」
申子曰:「上明,見人備之;其不明,見人惑之。其知,見人飾之;其不知,見人匿之。其無欲,見人伺之;其有欲,見人餌之。故曰:吾無從知之,惟無為可以規之。」
慎而言也,人且知女;慎而行也,人且隨女。而有知見也,人且匿女;而無知見也,人且意女。女有知也,人且臧女;女無知也,人且行女。故曰:惟無為可以規之。
獨視者謂明,獨聽者謂聰。能獨斷者,故可以為天下主。
失之數而求之信,則疑矣。
治不踰官,雖知不言。
韓昭釐侯視所以祠廟之牲,其豕小,昭釐侯令官更之。官以是豕來也。昭釐侯曰:「是非嚮者之豕邪?」官無以對。命吏罪之。從者曰:「君王何以知之?」君曰:「吾以其耳也。」申不害聞之,曰:「何以知其聾?以其耳之聽也。何以知其盲?以其目之明也。何以知其狂?以其言之當也。故曰:去聽無以聞則聰,去視無以見則明,去智無以知則公。去三者不任則治,三者任則亂。」以此言耳目心智之不足恃也。耳目心智,其所以知識甚闕,其所以聞見甚淺。以淺闕博居天下、安殊俗、治萬民,其說固不行。十里之間而耳不能聽,帷牆之外而目不能見,三畝之宮而心不能知。其以東至開梧,南撫多,西服壽靡,北懷儋耳,若之何哉?故君人者,不可不察此。〔至〕仁忘仁,至德不德。無言無思,靜以待時。時至而應,心暇者勝。凡應之理,清淨公素,而正始卒;焉此治紀,無唱有和,無先有隨。古之王者,其所為少,其所因多。因者,君術也;為者,臣道也。為則擾矣,因則靜矣。因冬為寒,因夏為暑,君奚事哉?故曰:君道無知無為,而賢於有知有為,則得之矣。
明君治國而晦,晦而行,行而止。止,故一言正而天下治,一言倚而天下靡。
君之所以尊者令。令之不行,是無君也。故明君慎之。
天道無私,是謂恆正。天道恆正,是以清明。
地道不作,是以常靜。帝以是正方。舉事為之,乃有恆常之道。
君必明法正義,若懸權衡以稱輕重,所以一群臣也。
堯之治也,善明法察令而已。聖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數而不任說。黃帝之治天下,置法而不變,使民安樂其法也。
昔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號令不同,然而俱王天下,何也?必當國富而粟多也。
豈不知鏡設精無為而美惡自備矣。
疑言無成。
四海之內,六合之間,曰奚貴?曰貴土。土,食之本也。
子曰:丘少好學,晚而聞道,此以博矣。
子張見魯哀公,七日不見禮,托僕夫而去,曰:「臣聞君好〔士〕,(日)〔百〕舍重趼來見。七日而不禮。君之好士也,有似葉公子高之好龍也。葉公子高好龍,居室雕文以象龍,天龍聞而下之,窺頸于牖,拖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而)還走,失其魂魄。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今臣聞君好士,不遠千里而見君。七日不禮,君非好士也。」子張以告夫子,子曰:「彼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
申子
明君治国,三寸之箧运而天下定,方寸之基正而天下治。
妒妻不难破家,乱臣不难破国。一妻擅夫,众妻皆乱;一臣专君,众臣皆蔽。
智均不相使,力均不相胜。
鼓不预五音而为五音主。
百世有圣人,犹随踵而生;千里有贤者,是比肩而立。
韩昭侯谓申子曰:「法度甚不易行也。」申子曰:「法者,见功而与贵,因能而受官。今君设法度而听左右之请,此所以难行也。」昭侯曰:「吾自今以来知行法矣。」
申子曰:「上明,见人备之;其不明,见人惑之。其知,见人饰之;其不知,见人匿之。其无欲,见人伺之;其有欲,见人饵之。故曰:吾无从知之,惟无为可以规之。」
慎而言也,人且知女;慎而行也,人且随女。而有知见也,人且匿女;而无知见也,人且意女。女有知也,人且臧女;女无知也,人且行女。故曰:惟无为可以规之。
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
失之数而求之信,则疑矣。
治不踰官,虽知不言。
韩昭厘侯视所以祠庙之牲,其豕小,昭厘侯令官更之。官以是豕来也。昭厘侯曰:「是非向者之豕邪?」官无以对。命吏罪之。从者曰:「君王何以知之?」君曰:「吾以其耳也。」申不害闻之,曰:「何以知其聋?以其耳之听也。何以知其盲?以其目之明也。何以知其狂?以其言之当也。故曰:去听无以闻则聪,去视无以见则明,去智无以知则公。去三者不任则治,三者任则乱。」以此言耳目心智之不足恃也。耳目心智,其所以知识甚阙,其所以闻见甚浅。以浅阙博居天下、安殊俗、治万民,其说固不行。十里之间而耳不能听,帷墙之外而目不能见,三亩之宫而心不能知。其以东至开梧,南抚多,西服寿靡,北怀儋耳,若之何哉?故君人者,不可不察此。〔至〕仁忘仁,至德不德。无言无思,静以待时。时至而应,心暇者胜。凡应之理,清净公素,而正始卒;焉此治纪,无唱有和,无先有随。古之王者,其所为少,其所因多。因者,君术也;为者,臣道也。为则扰矣,因则静矣。因冬为寒,因夏为暑,君奚事哉?故曰:君道无知无为,而贤于有知有为,则得之矣。
明君治国而晦,晦而行,行而止。止,故一言正而天下治,一言倚而天下靡。
君之所以尊者令。令之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之。
天道无私,是谓恒正。天道恒正,是以清明。
地道不作,是以常静。帝以是正方。举事为之,乃有恒常之道。
君必明法正义,若悬权衡以称轻重,所以一群臣也。
尧之治也,善明法察令而已。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黄帝之治天下,置法而不变,使民安乐其法也。
昔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而俱王天下,何也?必当国富而粟多也。
岂不知镜设精无为而美恶自备矣。
疑言无成。
四海之内,六合之间,曰奚贵?曰贵土。土,食之本也。
子曰:丘少好学,晚而闻道,此以博矣。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不见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日)〔百〕舍重趼来见。七日而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居室雕文以象龙,天龙闻而下之,窥颈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而)还走,失其魂魄。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不远千里而见君。七日不礼,君非好士也。」子张以告夫子,子曰:「彼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