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寒堂詩話 [宋]張戒
《歲寒堂詩話》,宋張戒著。以《論語》「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意為題,今傳本為二卷。大抵上卷論詩法、詩人、詩作;下卷專論杜甫。郭紹虞《宋詩話考》云:「張氏論詩重要之點,乃在南宋蘇黃詩學未替之時,已有不滿之論,而其所啟發,似又足為滄浪之先聲也。」初著錄於《文淵閣書目》,其後《述古堂書目》、《也是園書目》、《讀書敏求記》等迭見著錄,然皆為一卷,已佚。清修《四庫全書》,乃自《永樂大典》中輯出,又補益以《學海類編》,釐為上下二卷。通行有《武英殿聚珍版書》、《四庫全書》、《歷代詩話續編》諸本。
張戒,字定夫(一作定復),絳州絳郡正平縣(今山西新絳)人,生卒年不詳。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登第後,曾作縣令。高宗紹興五年(1135),以趙鼎薦入朝,得召對,拯國子監丞。其後請補外,除福建提舉官,旋召回,授以尚書兵部員外郎。紹興八年,遷守監察御史;同年因上書反對朝廷 接受金使議和,觸怒主和之宋高宗及權相秦檜,旋坐疏留趙鼎,改外任;後附岳飛于江夏。紹興十二年,戒受劾黨于趙鼎、岳飛以沮和議,特勒停。紹興二十七年,始以左宣教郎主管台州祟道觀至終。所著《歲寒堂詩話》,據考當作於被勒停之後。(以上按《中國文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及陳應鸞《歲寒堂詩話校箋》前言)
是次錄文,據陳應鸞編校之《歲寒堂詩話校箋》一書(巴蜀書社,2000年)。該書是以《武英殿聚珍版書》為底本,並以《說郛》(宛委山堂本)、《說郛》(涵芬樓藏板據明鈔本)、《學海類編》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歷代詩話續編》本為主要參校。為省篇幅,網絡版暫不出校記,但保留底本案語。
2004年5月26日 ver.1.0
卷上
1.
建安、陶、阮以前,詩專以言志;潘、陸以後,詩專以詠物;兼而有之者,李、杜也。言志乃詩人之本意,詠物特詩人之餘事。古詩、蘇、李、曹、劉、陶、阮,本不期于詠物,而詠物之工,卓然天成,不可復及。其情真,其味長,其氣勝,視《三百篇》幾于無愧,凡以得詩人之本意也。潘、陸以後,專意詠物,雕鑴刻鏤之工日以增,而詩人之本旨掃地盡矣。謝康樂「池塘生春草」,顏延之「明月照積雪」案:「明月照積雪」乃謝靈運詩,此誤。謝玄暉「澄江靜如練」,江文通「日暮碧雲合」,王籍「鳥鳴山更幽」,謝貞「風定花猶落」,柳惲「亭皋木葉下」,何遜「夜雨滴空堦」,就其一篇之中,稍免雕鑴,麤足意味,便稱佳句,然比之陶、阮以前蘇、李、古詩、曹、劉之作,九牛一毛也。大抵句中若無意味,譬之山無烟雲,春無草樹,豈復可觀?阮嗣宗詩,專以意勝;陶淵明詩,專以味勝;曹子建詩,專以韻勝;杜子美詩,專以氣勝。然意可學也,味亦可學也,若夫韻有高下,氣有強弱,則不可強矣。此韓退之之文,曹子建、杜子美之詩,後世所以莫能及也。世徒見子美詩多麤俗,不知麤俗語在詩句中最難,非麤俗,乃高古之極也。自曹、劉死至今一千年,惟子美一人能之。中間鮑照雖有此作,然僅稱俊快,未至高古。元、白、張籍、王建樂府,專以道得人心中事為工,然其詞淺近,其氣卑弱。至于盧仝,遂有「不唧溜鈍漢」、「七椀喫不得」之句,乃信口亂道,不足言詩也。近世蘇、黃亦喜用俗語,然時用之亦頗安排勉強,不能如子美胸襟流出也。子美之詩,顏魯公之書,雄姿傑出,千古獨步,可仰而不可及耳。
2.
國朝諸人詩為一等,唐人詩為一等,六朝詩為一等,陶、阮、建安七子、兩漢為一等,《風》、《騷》為一等,學者須以次參究,盈科而後進,可也。黃魯直自言學杜子美,子瞻自言學陶淵明,二人好惡,已自不同。魯直學子美,但得其格律耳。子瞻則又專稱淵明,且曰:「曹、劉、鮑、謝、李、杜諸子皆不及也」。夫鮑、謝不及則有之,若子建、李、杜之詩,亦何愧于淵明?即淵明之詩,妙在有味耳,而子建詩,微婉之情、洒落之韻、抑揚頓挫之氣,固不可以優劣論也。古今詩人推陳王及古詩第一,此乃不易之論。至于李、杜,尤不可輕議。歐陽公喜太白詩,乃稱其「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之句。案:李白詩刊本「明月」或作「朗月」。此等句雖奇逸,然在太白詩中,特其淺淺者。魯直云:「太白詩與漢、魏樂府爭衡」,此語乃真知太白者。王介甫云:「白詩多說婦人,識見污下。」介甫之論過矣。孔子刪詩,《三百五篇》說婦人者過半,豈可亦謂之識見污下耶?元微之嘗謂「自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而復以太白為不及,故退之云:「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退之于李、杜,但極口推尊,而未嘗優劣,此乃公論也。子美詩奄有古今,學者能識《國風》、《騷》人之旨,然後知子美用意處;識漢、魏詩,然後知子美遣詞處。至于「掩顏、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在子美不足道耳。歐陽公詩學退之,又學李太白。王介甫詩,山谷以為學三謝。蘇子瞻學劉夢得,學白樂天、太白,晚而學淵明。魯直自言學子美。人才高下,固有分限,然亦在所習,不可不謹。其始也學之,其終也豈能過之;屋下架屋,愈見其小。後有作者出,必欲與李、杜爭衡,當復從漢、魏詩中出爾。
3.
詩以用事為博,始于顏光祿,而極于杜子美;以押韻為工,始于韓退之,而極于蘇、黃。然「詩者,志之所之也」,「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豈專意于詠物哉?子建「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本以言婦人清夜獨居愁思之切,非以詠月也;而後人詠月之句,雖極其工巧,終莫能及。淵明「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本以言郊居閒適之趣,非以詠田園;而後人詠田園之句,雖極其工巧,終莫能及。故曰:「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詠嘆之;詠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後人所謂「含不盡之意」者,此也。用事押韻,何足道哉!蘇、黃用事押韻之工,至矣盡矣,然究其實,乃詩人中一害,使後生只知用事押韻之為詩,而不知詠物之為工,言志之為本也。風雅自此掃地矣!
4.
韻有不可及者,曹子建是也;味有不可及者,淵明是也;才力有不可及者,李太白、韓退之是也;意氣有不可及者,杜子美是也。文章古今迥然不同,鍾嶸《詩品》以古詩第一,子建次之,此論誠然。觀子建「明月照高樓」、「高臺多悲風」、「南國有佳人」、「驚風飄白日」、「謁帝承明廬」等篇,鏗鏘音節,抑揚態度,溫潤清和,金聲而玉振之,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與《三百篇》異世同律,此所謂韻不可及也。淵明「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景物雖在目前,而非至閒至靜之中則不能到,此味不可及也。杜子美、李太白、韓退之三人,才力俱不可及,而就其中退之喜崛奇之態,太白多天仙之詞,退之猶可學,太白不可及也。至于杜子美則又不然,「氣吞曹、劉」,固無與為敵。如放歸鄜州,而云:「維時遭艱虞,朝野少暇日,顧慙恩私被,詔許歸蓬蓽」;新婚戍邊,而云:「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羅褥不復施,對君洗紅糚」;《壯游》云:「兩宮各警蹕,萬里遙相望」;《洗兵馬》云:「鶴駕通宵鳳輦備,雞鳴問寢龍樓曉」,凡此皆微而婉,正而有禮,孔子所謂「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者。如「刺規多諫諍,端拱自光輝,儉約前王體,風流後代希」,「公若登台輔,臨危莫愛身」,乃聖賢法言,非特詩人而已。
5.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以「蕭蕭」、「悠悠」字,而出師整暇之情狀,宛在目前。此語非惟創始之為難,乃中的之為工也。荊軻云:「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自常人觀之,語既不多,又無新巧。然而此二語,遂能寫出天地愁慘之狀,極壯士赴死如歸之情,此亦所謂中的也。《古詩》:「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蕭蕭」兩字,處處可用,然惟墳墓之間,白楊悲風,尤為至切,所以為奇。樂天云:「說喜不得言喜,說怨不得言怨。」樂天特得其麤爾。此句用「悲」、「愁」字,乃愈見其親切處,何可少耶?詩人之工,特在一時情味,固不可預設法式也。
6.
《國風》云:「愛而不見,搔首踟躕」,「瞻望弗及,佇立以泣」。其詞婉,其意微,不迫不露,此其所以可貴也。《古詩》云:「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李太白云:「皓齒終不發,芳心空自持。」皆無愧于《國風》矣。杜牧之云:「多情却是總無情,惟覺尊前笑不成。」意非不佳,然而詞意淺露,略無餘蘊。元、白、張籍,其病正在此,只知道得人心中事,而不知道盡則又淺露也。後來詩人能道得人心中事者少爾,尚何無餘蘊之責哉?
7.
陶淵明云:「世間有喬松,于今定何聞。」此則初出于無意。曹子建云:「虛無求列仙,松子久吾欺。」此語雖甚工,而意乃怨怒。《古詩》云:「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可謂詞不迫切而意已獨至也。
8.
東坡評文勛篆云:「世人篆字,隸體不除,如浙人語,終老帶吳音。安國用筆,意在隸前,汲冢魯壁,周鼓泰山。」東坡此語,不特篆字法,亦古詩法也。世人作篆字不除隸體,作古詩不免律句。要須意在律前,乃可名古詩耳。
9.
人才各有分限,尺寸不可強。同一物也,而詠物之工有遠近;皆此意也,而用意之工有淺深。章八元《題雁塔》云:「十層突兀在虛空,四十門開面面風。卻訝鳥飛平地上,忽驚人語半天中。迴梯倒踏如穿洞,絕頂初攀似出籠。」案:此詩刊本「忽驚」作「自驚」,「倒踏」作「暗踏」。此乞兒口中語也。梅聖俞云:「復想下時險,喘汗頭目旋。不如且安坐,休用窺雲烟。」何其語之凡也。東坡《真興寺閣》云:「山林與城郭,漠漠同一形。市人與鴉鵲,浩浩同一聲……側身送落日,引手攀飛星……登者尚呀咻,作者何以勝。」案:此詩刊本「山林」作「山川」,「呀咻」作「呀喘」。《登靈隱寺塔》云:「相勸小舉足,前路高且長……漸聞鐘磬音,飛鳥皆下翔。入門亦何有,雲海浩茫茫。」案:此詩刊本「亦何有」作「空有無」。意雖有佳處,而語不甚工,蓋失之易也。劉長卿《登西靈寺塔》云:「化塔凌虛空,雄規壓川澤。亭亭楚雲外,千里看不隔……盤梯接元氣,半壁栖夜魄。」王介甫《登景德寺塔》云:「放身千仞高,北望太行山。邑屋如螘冢,蔽虧塵霧間。」此二詩語雖稍工,而不為難到。杜子美則不然,《登慈恩寺塔》首云:「高標跨蒼天,烈風無時休。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案:此詩刊本「蒼天」或作「蒼穹」,「曠士」或作「壯士」。不待云「千里」、「千仞」、「小舉足」、「頭目旋」而窮高極遠之狀,可喜可愕之趣,超軼絕塵而不可及也。「七星在北戶,河漢聲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視東坡「側身」、「引手」之句陋矣。「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豈特「邑屋如螘冢,蔽虧塵霧間」,山林城郭漠漠一形、市人鴉鵲浩浩一聲而已哉?人才有分限,不可強乃如此。
10.
《國風》、《離騷》固不論,自漢、魏以來,詩妙于子建,成于李、杜,而壞于蘇、黃。余之此論,固未易為俗人言也。子瞻以議論作詩,魯直又專以補綴奇字,學者未得其所長,而先得其所短,詩人之意掃地矣。段師教康崑崙琵琶,且遣不近樂器十餘年,忘其故態;學詩亦然。蘇、黃習氣淨盡,始可以論唐人詩;唐人聲律習氣淨盡,始可以論六朝詩;鑴刻之習氣淨盡,始可以論曹、劉、李、杜詩。《詩序》云:「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子建、李、杜,皆情意有餘,洶湧而後發者也。劉勰云:因情造文,不為文造情。若他人之詩,皆為文造情耳。沈約云:「相如工為形似之言,二班長于情理之說。」劉勰云:「情在詞外曰隱,狀溢目前曰秀。」梅聖俞云:「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三人之論,其實一也。
11.
杜子美云:「續兒誦《文選》」,又云:「熟精《文選》理」,然則子美教子以《文選》歟?近時士大夫以蘇子瞻譏《文選》去取之謬,遂不復留意。殊不知《文選》雖昭明所集,非昭明所作,秦、漢、魏、晉奇麗之文盡在,所失雖多,所得不少,作詩、賦、四六,此其大法,安可以昭明去取一失而忽之?子瞻文章從《戰國策》、《陸宣公奏議》中來,長于議論而欠宏麗,故雖揚雄亦薄之,云:「好為艱深之詞,以文淺易之說。」雄之說淺易則有矣,其文詞安可以為艱深而非之也?韓退之文章豈減子瞻,而獨推揚雄云:「雄死後作者不復生。」雄文章豈可非哉?《文選》中求議論則無,求奇麗之文則多矣。子美不獨教子,其作詩乃自《文選》中來,大抵宏麗語也。
12.
杜子美《登慈恩寺塔》云:「回首叫虞舜,蒼梧雲正愁。惜哉瑤池飲,日晏崑崙丘。」此但言其窮高極遠之趣爾,南及蒼梧,西及崑崙,然而叫虞舜,惜瑤池,不為無意也。《白帝城最高樓》云:「扶桑西枝對斷石,弱水東影隨長流。」案:此詩刊本「對斷石」或作「封斷石」。使後來作者如何措手?東坡《登常山絕頂廣麗亭》云:「西望穆陵關,東望琅邪臺。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飛埃。相將叫虞舜,遂欲歸蓬萊。」襲子美已陳之跡,而不逮遠甚。山谷《登快閣》詩云:「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此但以「遠大」、「分明」之語為新奇,而究其實,乃小兒語也。山谷晚作《大雅堂記》,謂子美死四百年,後來名世之士,不無其人,然而未有能升子美之堂者;此論不為過。
13.
楊太真事,唐人吟詠至多,然類皆無禮。太真配至尊,豈可以兒女語黷之耶?惟杜子美則不然,《哀江頭》云:「昭陽殿裏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不待云「嬌侍夜」、「醉和春」,而太真之專寵可知;不待云「玉容」、「梨花」,而太真之絕色可想也。至于言一時行樂事,不斥言太真,而但言「輦前才人」,此意尤不可及。如云:「翻身向天仰射雲,一笑正墜雙飛翼」案:此詩刊本「向天」或作「向空」,「一笑」或作「一箭」。不待云「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而一時行樂可喜事,筆端畫出,宛在目前。「江水江花豈終極」,案:此詩刊本「江水」或作「江草」。不待云「比翼鳥」、「連理枝」、「此恨綿綿無盡期」,而無窮之恨,黍離、麥秀之悲,寄于言外。題云《哀江頭》,乃子美在賊中時,潛行曲江,覩江水江花,哀思而作。其詞婉而雅,其意微而有禮,真可謂得詩人之旨者。《長恨歌》在樂天詩中為最下,《連昌宮詞》在元微之詩中乃最得意者。二詩工拙雖殊,皆不若子美詩微而婉也。元、白數十百言,竭力摹寫,不若子美一句,人才高下乃如此。
14.
梅聖俞云:「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元微之云:「道得人心中事」,此固白樂天長處。然情意失于太詳,景物失于太露,遂成淺近,略無餘蘊,此其所短處。如《長恨歌》雖播于樂府,人人稱誦,然其實乃樂天少作,雖欲悔而不可追者也。其叙楊妃進見、專寵、行樂事,皆穢褻之語。首云:「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後云:「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又云:「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案:白居易詩刊本「回看」或作「回首」。此固無禮之甚。「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此下云云,殆可掩耳也。「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此等語,乃樂天自以為得意處,然而亦淺陋甚。「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此尤可笑;南內雖淒涼,何至挑孤燈耶?惟叙上皇還京云:「天旋日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叙太真見方士云:「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一篇之中,惟此數語稍佳爾。《長恨歌》,元和元年尉盩厔時作。是時年三十五。謫江州,十一年作《琵琶行》。二詩工拙,遠不侔矣。如《琵琶行》,雖未免于煩悉,然其語意甚當,後來作者,未易超越也。
15.
韓退之詩,愛憎相半。愛者以為雖杜子美亦不及,不愛者以為退之于詩本無所得,自陳無己輩皆有此論;然二家之論俱過矣。以為子美亦不及者固非,以為退之于詩本無所得者,談何容易耶?退之詩,大抵才氣有餘,故能擒能縱,顛倒崛奇,無施不可;放之則如長江大河,瀾翻洶湧,滚滚不窮;收之則藏形匿影,乍出乍沒,姿態橫生,變怪百出,可喜可愕,可畏可服也。蘇、黃門子由有云:「唐人詩當推韓、杜,韓詩豪,杜詩雄,然杜之雄猶可以兼韓之豪也。」此論得之。詩文字畫,大抵從胸臆中出。子美篤于忠義,深于經術,故其詩雄而正;李太白喜任俠,喜神仙,故其詩豪而逸;退之文章侍從,故其詩文有廊廟氣。退之詩正可與太白為敵,然二豪不並立,當屈退之第三。
16.
柳柳州詩,字字如珠玉,精則精矣,然不若退之之變態百出也。使退之收斂而為子厚則易,使子厚開拓而為退之則難。意味可學,而才氣則不可強也。
17.
韋蘇州詩,韻高而氣清。王右丞詩,格老而味長。雖皆五言之宗匠,然互有得失,不無優劣。以標韻觀之,右丞遠不逮蘇州。至于詞不迫切,而味甚長,雖蘇州亦所不及也。
18.
世言白少傅詩格卑,雖誠有之,然亦不可不察也。元、白、張籍詩,皆自陶、阮中出,專以道得人心中事為工,本不應格卑,但其詞傷于太煩,其意傷于太盡,遂成冗長卑陋爾。比之吳融、韓偓俳優之詞,號為格卑,則有間矣。若收斂其詞,而少加含蓄,其意味豈復可及也。蘇端明子瞻喜之,良有由然。皮日休曰:「天下皆汲汲,樂天獨恬然;天下皆悶悶,樂天獨舍旃……仕若不得志,可為龜鑑焉。」此語得之。
19.
退之于籍、湜輩,皆兒子畜之,獨于東野極口推重,雖退之謙抑,亦不徒然。世以配賈島而鄙其寒苦,蓋未之察也。郊之詩,寒苦則信矣,然其格致高古,詞意精確,其才亦豈可易得。
20.
論詩文當以文體為先,警策為後。若但取其警策而已,則「楓落吳江冷」,豈足以定優劣?孟浩然「微雲淡河漢,疎雨滴梧桐」之句,東野集中未必有也。然使浩然當退之大敵,如《城南聯句》,亦必困矣。子瞻云:「浩然詩如內庫法酒,卻是上尊之規模,但欠酒才爾。」此論盡之。
21.
韋蘇州律詩似古,劉隨州古詩似律,大抵下李、杜、韓退之一等,便不能兼。隨州詩,韻度不能如韋蘇州之高簡,意味不能如王摩詰、孟浩然之勝絕,然其筆力豪贍,氣格老成,則皆過之。與杜子美並時,其得意處,子美之匹亞也。「長城」之目,蓋不徒然。
22.
世以王摩詰律詩配子美,古詩配太白,蓋摩詰古詩能道人心中事而不露筋骨,律詩至佳麗而老成。如《隴西行》、《息夫人》、《西施篇》、《羽林閨人》、《別弟妹》等篇,信不減太白;如「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案:王維詩刊本「啼鳥換」或作「啼鳥緩」。「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蹏輕」等句,信不減子美。雖才氣不若李、杜之雄傑,而意味工夫,是其匹亞也。摩詰性澹泊,本學佛而善畫,出則陪岐、薛諸王及貴主遊,歸則饜飫輞川山水,故其詩于富貴、山林,兩得其趣。如「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之句,雖不誇服食器用,而真是富貴人口中語,非僅「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之比也。
23.
張司業詩與元、白一律,專以道得人心中事為工,但白才多而意切,張思深而語精,元體輕而詞躁爾。籍律詩雖有味而少文,遠不逮李義山、劉夢得、杜牧之,然籍之樂府,諸人未必能也。
24.
李義山、劉夢得、杜牧之三人,筆力不能相上下,大抵工律詩而不工古詩,七言尤工,五言微弱,雖有佳句,然不能如韋、柳、王、孟之高致也。義山多奇趣,夢得有高韻,牧之專事華藻,此其優劣耳。
25.
「地險悠悠天險長,金陵王氣應瑤光。休誇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糚。」李義山此詩,非誇徐妃,乃譏湘中也。義山詩佳處,大抵類此。詠物似瑣屑,用事似僻,而意則甚遠。世但見其詩喜說婦人,而不知為世鑒戒。「玉桃偷得憐方朔,金屋妝成貯阿嬌。誰料蘇卿老歸國,茂陵松柏雨蕭蕭。」案:李商隱詩刊本「妝成」或作「修成」。此詩非誇王母玉桃,阿嬌金屋,乃譏漢武也。「景陽宮井剩堪悲,不盡龍鸞誓死期。腸斷吳王宮外水,濁泥猶得葬西施。」此詩非痛恨張麗華,乃譏陳後主也。其為世鑒戒,豈不至深至切?「內殿張絃管,中原絕鼓鼙。舞成青海馬,鬭殺汝南雞。不覩華胥夢,空聞下蔡迷。宸襟他日淚,薄暮望賢西。」夫雞至于鬭殺,馬至于舞成,其窮歡極樂不待言而可知也;「不覩華胥夢,空聞下蔡迷」,志欲神仙而反為所惑亂也。其言近而旨遠,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杜牧之《華清宮三十韻》,鏗鏘飛動,極叙事之工,然意則不及此也。「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壚從古擅風流。浣花牋紙桃花色,好好題詩詠玉鉤。」此詩送入蜀人,雖似誇文君酒壚,而其意乃是譏蜀人多麤鄙少賢才爾。義山詩句,其精妙處大抵類此。
26.
往年過華清宮,見杜牧之、溫庭筠二詩,俱刻石于浴殿之側,必欲較其優劣而不能。近偶讀庭筠詩,乃知牧之之工,庭筠小子,無禮甚矣。劉夢得《扶風歌》、白樂天《長恨歌》及庭筠此詩,皆無禮于其君者。庭筠語皆新巧,初似可喜,而其意無禮,其格至卑,其筋骨淺露,與牧之詩不可同年而語也。其首敍開元勝遊,固已無稽,其末乃云:「豔笑雙飛斷,香魂一哭休」,此語豈可以瀆至尊耶?人才氣格,自有高下,雖欲強學不能,如庭筠豈識《風》、《雅》之旨也?牧之才豪華,此詩初敍事甚可喜,而其中乃云:「泉暖涵窻鏡,雲嬌惹粉囊。嫩嵐滋翠葆,清渭照紅糚。」是亦庭筠語耳。
27.
王介甫云:「遠引江山來控帶,平看鷹隼去飛翔。」疑非介甫語。又云:「留歡薄日晚,起視飛鳥背。」又云:「灑筆飛鳥上,為王賦雌雄。」語雖稍工,而不為難到。東坡云:「飛鳥皆下翔」,失之易也。李太白《登西靈寺塔》云:「鳥拂瓊簷度,霞連練栱張。」亦疑非太白語。《廬山謠》云:「翠景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此乃真太白詩矣。如介甫、東坡,皆一代宗匠,然其詞氣視太白一何遠也。陶淵明云:「迢迢百尺樓,分明望四荒。暮則歸雲宅,朝為飛鳥堂。」此語初若小兒戲弄不經意者,然殊有意味可愛。
28.
杜牧之序李賀詩云:「《騷》人之苖裔」,又云:「少加以理,奴僕命《騷》可也。」牧之論太過。賀詩乃李白樂府中出,瑰奇譎怪則似之,秀逸天拔則不及也。賀有太白之語,而無太白之韻。元、白、張籍以意為主,而失于少文;賀以詞為主,而失于少理;各得其一偏。故曰:「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29.
元微之戲贈韓舍人云:「玉磬聲聲徹,金鈴箇箇圓。高疎明月下,細膩早春前。」此律詩法也。五言律詩,若無甚難者,然國朝以來,惟東坡最工,山谷晚年乃工。山谷嘗云:「要須唐律中作活計,乃可言詩。」雖山谷集中,亦不過《白雲亭宴集》十韻耳。
30.
韓退之之文,得歐公而後發明。陸宣公之議論,陶淵明、柳子厚之詩,得東坡而後發明。子美之詩,得山谷而後發明。後世復有揚子雲,必愛之矣,誠然誠然。往在桐廬見呂舍人居仁,余問:「魯直得子美之髓乎?」居仁曰:「然。」「其佳處焉在?」居仁曰:「禪家所謂死蛇弄得活。」余曰:「活則活矣,如子美『不見旻公三十年,封書寄與淚潺湲。舊來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詩誰與傳?』此等句,魯直少日能之。『方丈涉海費時節,玄圃尋河知有無……桃源人家易制度,橘州田土仍膏腴。』此等句,魯直晚年能之。至于子美『客從南溟來』、『朝行青泥上』、《壯遊》、《北征》,魯直能之乎?如『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卻見骨,天地終無情。』此等句,魯直能到乎?」居仁沉吟久之,曰:「子美詩有可學者,有不可學者。」余曰:「然則未可謂之得髓矣。」
31.
往在柏臺,鄭亨仲、方公美誦張文潛《中興碑》詩,戒曰:「此弄影戲語耳。」二公駭笑,問其故,戒曰:「『郭公凛凛英雄才,金戈鐵馬從西來。舉旗為風偃為雨,灑掃九廟無塵埃。』豈非弄影戲乎?『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師筆下蛟龍字』,亦小兒語耳。如魯直詩,始可言詩也。」二公以為然。
32.
作麤俗語倣杜子美,作破律句倣黃魯直,皆初機爾。必欲入室升堂,非得其意則不可。張文潛與魯直同作《中興碑》詩,然其工拙不可同年而語。魯直自以為入子美之室,若《中興碑》詩,則真可謂入子美之室矣。首云:「春風吹船著浯溪」,末云:「涷雨為洗前朝悲」,鋪敍云云,人能道之,不足為奇。
33.
乙卯冬,陳去非初見余詩,曰:「奇語甚多,只欠建安、六朝詩耳。」余以為然。及後見去非詩全集,求似六朝者尚不可得,況建安乎?詞不逮意,後世所患。鄒員外德久嘗與余閱石刻,余問:「唐人書雖極工,終不及六朝之韻,何也?」德久曰:「一代不如一代,天地、風氣、生物,只如此耳。」言亦有理。
34.
「獨坐燒香靜室中,雨聲初罷鳥聲空。瓦溝柏子時時落,知有寒天木杪風。」此絕句非余得意者,而陳去非獨稱誦不已。張巨山出去非詩卷,戒獨愛其《征牟書事》一首云「神仙非異人,由來本英雄……蒼山雨中高,綠草溪上豐」者,而去非亦不自以為奇也。王雱云:「作文字易,識文字難。刪《詩》定《書》,須仲尼乃可。」蕭統《文選》之有不當,又何怪也?
35.
王介甫只知巧語之為詩,而不知拙語亦詩也。山谷只知奇語之為詩,而不知常語亦詩也。歐陽公詩專以快意為主,蘇端明詩專以刻意為工,李義山詩只知有金玉龍鳳,杜牧之詩只知有綺羅脂粉,李長吉詩只知有花草蜂蝶,而不知世間一切皆詩也。惟杜子美則不然,在山林則山林,在廊廟則廊廟,遇巧則巧,遇拙則拙,遇奇則奇,遇俗則俗,或放或收,或新或舊,案:《說郛》刊本作「或刻或奮」。一切物,一切事,一切意,無非詩者。故曰:「吟多意有餘」,又曰:「詩盡人間興」,誠哉是言。案:此條及下條原本未載,今鴃A肅然生敬,《詩序》所謂「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者也,豈可與魯直詩同年而語耶?
卷下
1.
《巳上人茅齋》○余嘗聞劉右司棐以子美「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遲」最得避暑之佳趣,余不以為然。鄭武子曰:「此句非不佳,但多『僻』與『遲』兩字。若云『枕簟入林,茶瓜留客』,豈不快哉?」
2.
《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以神武定天下,高祖、太宗之功也。何必以家世不若商、周為愧,而妄認老子為祖?必不足以為榮,而適足以貽世笑。子美云「世家遺舊史」,謂老子為唐之祖,其家世不見于舊史也。「守祧嚴具禮」,謂以宗廟事之也。「五聖」、「千官」等句,雖若狀吳生畫手之工,而其實謂無故而畫五聖千官于此也。凡此事既明白,但直叙其事,是非自見,六義所謂賦也。身退知周室之卑,漢文、景尚黃、老,垂拱無為而天下治,老子之道如此。故子美云「谷神如不死,養拙更何鄉」也。
3.
《戲為六絕句》○此詩非為庾信、王、楊、盧、駱而作,乃子美自謂也。方子美在時,雖名滿天下,人猶有議論其詩者,故有「嗤點」、「哂未休」之句。夫子美詩超今冠古,一人而巳,然而其生也,人猶笑之,歿而後人敬之,況其下者乎?子美忿之,故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龍文虎脊皆君馭,歷塊過都見爾曹」也。然子美豈其忿者,戲之而已。其云:「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若子美真所謂掣鯨魚碧海中者也,而嫌于自許,故皆題為戲句。
4.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少陵在布衣中,慨然有致君堯、舜之志,而世無知者,雖同學翁亦頗笑之,故「浩歌彌激烈」,「沈飲聊自遣」也。案:此詩刊本「自遣」或作「自適」。此與諸葛孔明抱膝長嘯無異,讀其詩,可以想其胸臆矣。嗟夫,子美豈詩人而已哉!其云:「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聖人筐篚恩,實欲邦國活。臣如忽至理,君豈棄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戰慄。」案:此詩刊本「鞭撻」或作「鞭箠」,「實欲」或作「實願」。又云:「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方幼子餓死之時,尚以常免租稅、不隸征伐為幸,而思失業徒,念遠戍卒,至于「憂端齊終南」,此豈嘲風詠月者哉?蓋深于經術者也,與王吉貢禹之流等矣。
5.
《哀王孫》○觀子美此詩,可謂心存社稷矣。烏朝飛而夜宿,今「夜飛延秋門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者,長安城中兵亂也。鞭至于斷折,馬至于九死,「骨肉不待同馳驅」,案:此詩刊本「又向」或作「又來」,「不待」或作「不得」。則達官走避胡之急也。以龍種與常人殊,又囑王孫使善保千金軀,則愛惜宗室子孫也。雖以在賊中之故,「不敢長語臨交衢」,然「且為王孫立斯須」者,哀之不忍去也。朔方健兒非不好身手,而「昔何勇銳今何愚」,不能抗賊,使宗室子孫狼狽至此極也。「竊聞太子已傳位」,必云太子者,以言神器所歸,吾君之子也。言「聖德北服南單于」,又言花門助順,所以慰王孫也。其哀王孫如此,心存社稷而已。而王深父序反以為譏刺明皇,失子美詩意矣。
6.
《行次昭陵》○自「文物多師古」以下四句,不惟美太宗之治,亦歎今之不然也。《書》云:「上帝降災于下方。」太宗即位之初,兵戈猶未已,然太宗指揮而安率土,遂盪滌汙俗而致太平,其易如此。「玉衣晨自舉,鐵馬汗常趨」,蓋歎其威靈如在。「寂寥開國日,流恨滿山隅」,歎後世子孫寂寥,無復太宗開國時遺風,是以「流恨滿山隅」也。
7.
《洗兵馬》○山谷云:「詩句不鑿空強作,對景而生便自佳。」山谷之言誠是也。然此乃眾人所同耳,惟杜子美則不然。對景亦可,不對景亦可,喜怒哀樂,不擇所遇,一發于詩,蓋出口成詩,非作詩也。觀此詩聞捷書之作,其喜氣乃可掬,真所謂「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其曰「東走無復憶鱸魚,南飛覺有安巢鳥」,案:此詩刊本「安巢」或作「安枝」。言人思安居,不復避亂也。曰「寸地尺天」,曰「奇祥異瑞」,曰「皆入貢」,曰「爭來送」,曰「不知何國」,曰「復道諸山」,皆喜躍之詞也。「隱士休歌《紫芝曲》」,言時平當出也。「詞人解撰《河清頌》」案:此詩刊本「解撰」或作「角撰」,「河清」或作「清河」。言當作頌聲也。「田家望望惜雨乾,布榖處處催春種」,言人思歸農也。「淇上健兒歸莫懶,城南思婦愁多夢」,言戍卒之歸休,室家之思憶,叙其喜躍,不嫌于褻,故云「歸莫懶」、「愁多夢」也。至于「鶴駕通宵鳳輦備,雞鳴問寢龍樓曉」,雖但叙一時喜慶事,而意乃諷肅宗,所謂主文而譎諫也。「攀龍附鳳勢莫當,天下盡化為侯王。汝等豈知蒙帝力,時來不得誇身強。」雖似憎惡武夫,而熟味其言,乃有深意。《易·師》之上六曰:「開國承家,小人勿用。」《三略》亦曰:「還師罷軍,存亡之階。」子美于克捷之初,而訓勅將士,俾知帝力,不得誇身彊,其憂國不亦至乎?子美吐詞措意每如此,古今詩人所不及也。山谷晚作《大雅堂記》,謂子美詩好處,正在「無意而意已至」,若此詩是已。
8.
《秦州雜詩》○「長江風送客,孤館雨留人」,此晚唐佳句也。然子美「塞門風落木,客舍雨連山」,則留人送客不待言矣。第十八首:「塞雲多斷續,邊日少光輝」,此兩句畫出邊塞風景也。「山雪河冰野蕭索,青是烽烟白人骨」,亦同。
9.
《苦竹》○觀此詩前四句,則苦竹叢在目前矣。
10.
《乾元中寓居同谷七歌》○杜子美、李太白,才氣雖不相上下,而子美獨得聖人刪詩之本旨,與《三百五篇》無異,此則太白所無也。元微之論李、杜,以為太白「壯浪縱恣,擺去拘束,摹寫物象……誠亦差肩于子美。至若鋪陳終始,排比聲韻……李尚未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鄙哉,微之之論也!鋪陳排比,曷足以為李、杜之優劣。子曰:「不學《詩》,無以言。」又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序》曰:「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又曰:「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子美詩是已。若《乾元中寓居同谷七歌》,真所謂主文而譎諫,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者也。「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牆」,誠哉是言!「乾元元年春,萬姓始安宅」,故子美有「長安卿相多少年」之羨,且曰:「我生胡為在窮谷,中夜起坐萬感集」,蓋自傷也。讀者遺其言而求其所以言,三復玩味,則子美之情見矣。
11.
《劍門》○「一夫怒臨關,百萬未可傍」,余嘗聞之王大卿俣曰:「一夫怒乃可,若不怒,雖臨關何益也。」《昭陵》、《泥功山》、《岳麓寺》、《鹿頭山》、《七歌》、《遭田父泥飲》、《又上後園山腳》、《收京》、《北征》、《壯遊》,子美詩設詞措意,與他人不可同年而語。如狀昭陵之威靈,乃云:「玉衣晨自舉,鐵馬汗常趨」;案:此詩刊本「鐵馬」或作「石馬」。狀泥功山之險,乃云:「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白馬為鐵驪,小兒成老翁」;狀岳麓寺之佳,乃云:「塔劫宮牆壯麗敵,香厨松道清涼俱」。案:此詩刊本「塔劫」或作「塔級」,「宮牆」或作「宮壇」,「香厨」或作「石厨」,「清涼」或作「清崇」。此其用意處,皆他人所不到也。《鹿頭山》云:「遊子出京華,劍門不可越」,案:此詩刊本「京華」或作「咸京」。《七歌》云:「山中儒生舊相識,但話宿昔傷懷抱」,《遭田父泥飲》云:「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鄰叟」,《又上後園山腳》云:「到今事反覆,故老淚萬行,龜蒙不可見,況乃懷故鄉」,案:此詩刊本「不可」或作「不復」,「懷故」或作「復舊」。皆人心中事而口不能言者,而子美能言之,然詞高雅,不若元、白之淺近也。《收京》云:「賞應歌《杕杜》,歸及薦櫻桃」,有旨哉!與陸宣公諫德宗尋訪內人疏何異?子美顛沛造次于兵戈之中,而每以宗廟為言,如《北征》往往是也,此其意尤不可及。《壯遊》云:「河朔風塵起,岷山行幸長。兩宮各警蹕,萬里遙相望。」不待褒貶而是非自見矣。
12.
《江頭五詠》○物類雖同,格韻不等。同是花也,而梅花與桃李異觀;同是鳥也,而鷹隼與燕雀殊科。詠物者,要當高得其格致韻味,下得其形似,各相稱耳。杜子美多大言,然詠丁香、麗春、栀子、鸂鶒、花鴨,字字實錄而已,蓋此意也。
13.
《屏迹二首》○「用拙存吾道」,若用巧,則吾道不存矣。心跡雙清,從白首而不厭也。子美用意如此,豈特詩人而已哉?「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此子美觀物之句也。若非幽居,豈能近此物情乎?妙哉,造化春工,盡于此矣!
14.
《奉酬嚴公寄題野亭之作》○嚴云:「莫倚善題《鸚鵡賦》」,杜云:「阮籍焉知禮法疎」。二人贈答,不可謂無意也。
15.
《陳拾遺故宅》○此宅蓋拾遺與趙彥昭、郭元振輩嘗題字于壁間,云公後登宰輔,少陵詩紀此而已。
16.
《謁文公上方》○此僧不下堦除十年餘,雖長者佈金,而禪龕只晏如。子美以為「大珠脫玷翳,白月當空虛」,必高僧也。「庭前猛虎卧」,或實有之,子美不徒用事爾。汲引吹噓,皆傳法之意。
17.
《舍弟占歸草堂檢校聊示此詩》○此非詩也,家書也。弟歸檢校草堂,乃令數鵝鴨,閉柴荊,趁臘月栽竹,可謂隱居之趣矣。
18.
《江陵望幸》○此非詩,乃望幸表也。「通蜀」、「照秦」、「含越」、「控吳」,則指陳江陵建都大略也。「甲兵分聖旨,居守付宗臣」,則祈請語也。氣象廓然,可與《兩都》、《三京》齊驅并駕矣。
19.
《山寺》○章留後遊山寺,以僧告訴,「遂為顧兵徒,咄嗟檀施開」子美諷之曰:「以茲撫士卒,孰曰非周才?」又曰:「窮子失淨處,高人憂禍胎。」何哉?夫窮子以淨處為安,高人隱士以避世為福,以近人為禍,今山寺以使君之威,「咄嗟檀施開」,雖棟宇興修,而煩擾之禍必自此始矣。子美之詩,有味其言也。
20.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子美自云:「道術曾留意,先生早擊蒙」,又乞哀于山人云:「相哀骨可換,亦遣馭清風」,然則子美亦嘗于仙術留意耶?子美于仙佛皆嘗留意,但不知其果有得否爾?云:「有時騎猛虎,虛室使仙童」,恐未必實錄也。
21.
《嚴鄭公宅同詠竹》○《堦下新松》○竹欲令「無翦伐」,松欲高「一百丈」,雖云美意,亦有譏也。
22.
《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寒天留遠客,碧海挂新圖」,此兩句不待他求,而得高人之趣。「匡牀竹火爐」,無長物也,可謂簡易矣。
23.
《莫相疑行》○以子美之才,而至于頭白齒落無所成,真可惜也。故嘗有「中宵秖自惜,晚起索誰親」之句。案:此詩刊本「中宵」作「宵中」,或作「消中」。穀梁子曰:「名譽既聞,而有司不舉,有司之罪也;有司舉之,而王者不用,有國者之罪也。」子美之自惜,蓋歎時之不用,人之不知耳。悲夫!「往時文彩動人主」,今不幸流落,至于「飢寒趨路傍」,「晚將末契託少年」,豈其得已?「當面輸心背面笑」,案:此詩刊本「契託」或作「節契」,「輸心」或作「論心」。乃俗子常態,古今一也。夫子美名垂萬年,豈與世上兒爭好惡者哉!而或者疑之,故有「寄謝」之句,且題曰《莫相疑行》。
24.
《赤霄行》○子美自以為孔雀,而以不知己者為牛。自當時觀之,雖曰薄德可也;自後世觀之,與子美同時而不知者,庸非牛乎?子美不能堪,故曰:「老翁慎莫怪少年,葛亮《貴和》書有篇。丈夫垂名動萬年,記憶細故非高賢。」蓋自遣也。淵明之窮過于子美,抵觸者固自不乏,然而未嘗有孔雀逢牛之詩。「忘懷得失,以此自終」,此淵明所以不可及也歟!
25.
《杜鵑》○山谷云:「臣甫杜鵑再拜詩」,為明皇遷南內時作也。
26.
《武侯廟》○孔明卧于南陽之時,豈期為人用耶?及玄德三顧,意氣相感,遂許以驅馳。更幼主之託,抗表以辭,仗義北伐,卒死于軍,義風凛然,竦動千載。故子美于空山之中覩其遺廟,而曰「猶聞辭後主,不復卧南陽」者,追想而歎慕之也。此詩若草草不甚留意,而讀之使人凛然,想見孔明風采,比夫李義山「魚鳥猶疑畏簡書,風雲長為護儲胥」之句,又加一等矣。
27.
《鬭雞》○「簾下宮人出,樓前御柳長。」此名《鬭雞》,乃看棚詩爾。
28.
《偶題》○此少陵論文章也。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烏可以輕議哉?
29.
《秋野》○「易識浮生理,難教一物違。水深魚極樂,林茂鳥知歸。」夫生理有何難識,觀魚鳥則可知矣。魚不厭深,鳥不厭高,人豈厭山林乎?故云:「吾老甘貧病,榮華有是非。秋風吹几杖,不厭北山薇。」案:此詩刊本「吾老」或作「衰老」,「北山」或作「此山」。此子美悟理之句也。杜子美作詩悟理,韓退之學文知道,精于此故爾。
30.
《晴》○「啼鴉爭引子,鳴鶴不歸林。下食遭泥去,高飛恨久陰。」案:此詩刊本「啼鴉」或作「啼烏」。子美之志可見矣。「下食遭泥去」,則固窮之節;「高飛恨久陰」,則避亂之急也。子美之志,其素所蓄積如此,而目前之景,適與意會,偶然發于詩聲,六義中所謂興也。興則觸景而得,此乃取物。
31.
《舟中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審》○少陵遭右武之朝,老不見用,又處處無所遇,故有「百年同棄物,萬國盡窮途」之句,余三復而悲之。
32.
《送盧十四弟侍御護韋尚書靈櫬歸上都》○觀歷代史冊,人主之美,莫先于納諫。陸宣公云:「以太宗有經緯天地之文,有底定禍亂之武,有躬行仁義之德,有理致太平之功,其為休烈耿光,可謂盛極矣。然而人到于今稱詠,以為道冠前古,澤被無窮者,則從諫改過為其首焉。是知諫而能從,過而能改,帝王之美莫大于斯。」子美「刺規多諫諍,端拱自光輝」之句,即此意也。
33.
《可歎》○觀子美此篇,古今詩人,焉得不伏下風乎?忠義之氣,愛君憂國之心,「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言之不足,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其詞氣能如此。恨世無孔子,不列于《國風》、《雅》、《頌》爾。「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案:此詩刊本「如白」或作「似白」。此其懷抱;抑揚頓挫,固已傑出古今矣。河東女兒,不知以何事而抉眼去其夫,豈秋胡婦不忍視其夫之不義而死者乎?「丈夫正色動引經」,偉哉王季友之為人也!「群書萬卷常暗誦」,而《孝經》一通,獨把翫在手,非深于經術者,焉知此味乎?季友知之,子美亦知之,故能道此句,古今詩人豈知此也。「貧窮老瘦家賣履」,案:此詩刊本「履」一作「屩」,或作「屐」。而高帝之孫,二千石之貴,乃引為賓客,雖三年之久而未曾語,「小心恐懼閉其口」。賓主之間如此,與夫勢利之交,朝暮變炎涼者,異矣!故曰:「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覆看亦醜。」案:此詩刊本「亦醜」或作「已醜」。陳蕃設榻于徐孺,北海徙履于康成,顏回陋巷不改其樂,澹臺滅明非公事未嘗至于偃之室,于王季友復見之,子美以為可以佐王也。故曰:「用為羲和天為成,用平水土地為厚……死為星辰終不滅,致君堯舜焉肯朽。」夫佐王治邦國者,非斯人而誰可乎?
岁寒堂诗话 [宋]张戒
《岁寒堂诗话》,宋张戒着。以《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意为题,今传本为二卷。大抵上卷论诗法、诗人、诗作;下卷专论杜甫。郭绍虞《宋诗话考》云:「张氏论诗重要之点,乃在南宋苏黄诗学未替之时,已有不满之论,而其所启发,似又足为沧浪之先声也。」初着录于《文渊阁书目》,其后《述古堂书目》、《也是园书目》、《读书敏求记》等迭见着录,然皆为一卷,已佚。清修《四库全书》,乃自《永乐大典》中辑出,又补益以《学海类编》,厘为上下二卷。通行有《武英殿聚珍版书》、《四库全书》、《历代诗话续编》诸本。
张戒,字定夫(一作定复),绛州绛郡正平县(今山西新绛)人,生卒年不详。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登第后,曾作县令。高宗绍兴五年(1135),以赵鼎荐入朝,得召对,拯国子监丞。其后请补外,除福建提举官,旋召回,授以尚书兵部员外郎。绍兴八年,迁守监察御史;同年因上书反对朝廷 接受金使议和,触怒主和之宋高宗及权相秦桧,旋坐疏留赵鼎,改外任;后附岳飞于江夏。绍兴十二年,戒受劾党于赵鼎、岳飞以沮和议,特勒停。绍兴二十七年,始以左宣教郎主管台州祟道观至终。所着《岁寒堂诗话》,据考当作于被勒停之后。(以上按《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及陈应鸾《岁寒堂诗话校笺》前言)
是次录文,据陈应鸾编校之《岁寒堂诗话校笺》一书(巴蜀书社,2000年)。该书是以《武英殿聚珍版书》为底本,并以《说郛》(宛委山堂本)、《说郛》(涵芬楼藏板据明钞本)、《学海类编》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历代诗话续编》本为主要参校。为省篇幅,网络版暂不出校记,但保留底本案语。
2004年5月26日 ver.1.0
卷上
2.
建安、陶、阮以前,诗专以言志;潘、陆以后,诗专以咏物;兼而有之者,李、杜也。言志乃诗人之本意,咏物特诗人之余事。古诗、苏、李、曹、刘、陶、阮,本不期于咏物,而咏物之工,卓然天成,不可复及。其情真,其味长,其气胜,视《三百篇》几于无愧,凡以得诗人之本意也。潘、陆以后,专意咏物,雕鑴刻镂之工日以增,而诗人之本旨扫地尽矣。谢康乐「池塘生春草」,颜延之「明月照积雪」案:「明月照积雪」乃谢灵运诗,此误。谢玄晖「澄江静如练」,江文通「日暮碧云合」,王籍「鸟鸣山更幽」,谢贞「风定花犹落」,柳恽「亭皋木叶下」,何逊「夜雨滴空阶」,就其一篇之中,稍免雕鑴,麤足意味,便称佳句,然比之陶、阮以前苏、李、古诗、曹、刘之作,九牛一毛也。大抵句中若无意味,譬之山无烟云,春无草树,岂复可观?阮嗣宗诗,专以意胜;陶渊明诗,专以味胜;曹子建诗,专以韵胜;杜子美诗,专以气胜。然意可学也,味亦可学也,若夫韵有高下,气有强弱,则不可强矣。此韩退之之文,曹子建、杜子美之诗,后世所以莫能及也。世徒见子美诗多麤俗,不知麤俗语在诗句中最难,非麤俗,乃高古之极也。自曹、刘死至今一千年,惟子美一人能之。中间鲍照虽有此作,然仅称俊快,未至高古。元、白、张籍、王建乐府,专以道得人心中事为工,然其词浅近,其气卑弱。至于卢仝,遂有「不唧溜钝汉」、「七椀吃不得」之句,乃信口乱道,不足言诗也。近世苏、黄亦喜用俗语,然时用之亦颇安排勉强,不能如子美胸襟流出也。子美之诗,颜鲁公之书,雄姿杰出,千古独步,可仰而不可及耳。
3.
国朝诸人诗为一等,唐人诗为一等,六朝诗为一等,陶、阮、建安七子、两汉为一等,《风》、《骚》为一等,学者须以次参究,盈科而后进,可也。黄鲁直自言学杜子美,子瞻自言学陶渊明,二人好恶,已自不同。鲁直学子美,但得其格律耳。子瞻则又专称渊明,且曰:「曹、刘、鲍、谢、李、杜诸子皆不及也」。夫鲍、谢不及则有之,若子建、李、杜之诗,亦何愧于渊明?即渊明之诗,妙在有味耳,而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古今诗人推陈王及古诗第一,此乃不易之论。至于李、杜,尤不可轻议。欧阳公喜太白诗,乃称其「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之句。案:李白诗刊本「明月」或作「朗月」。此等句虽奇逸,然在太白诗中,特其浅浅者。鲁直云:「太白诗与汉、魏乐府争衡」,此语乃真知太白者。王介甫云:「白诗多说妇人,识见污下。」介甫之论过矣。孔子删诗,《三百五篇》说妇人者过半,岂可亦谓之识见污下耶?元微之尝谓「自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而复以太白为不及,故退之云:「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退之于李、杜,但极口推尊,而未尝优劣,此乃公论也。子美诗奄有古今,学者能识《国风》、《骚》人之旨,然后知子美用意处;识汉、魏诗,然后知子美遣词处。至于「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在子美不足道耳。欧阳公诗学退之,又学李太白。王介甫诗,山谷以为学三谢。苏子瞻学刘梦得,学白乐天、太白,晚而学渊明。鲁直自言学子美。人才高下,固有分限,然亦在所习,不可不谨。其始也学之,其终也岂能过之;屋下架屋,愈见其小。后有作者出,必欲与李、杜争衡,当复从汉、魏诗中出尔。
4.
诗以用事为博,始于颜光禄,而极于杜子美;以押韵为工,始于韩退之,而极于苏、黄。然「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岂专意于咏物哉?子建「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本以言妇人清夜独居愁思之切,非以咏月也;而后人咏月之句,虽极其工巧,终莫能及。渊明「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本以言郊居闲适之趣,非以咏田园;而后人咏田园之句,虽极其工巧,终莫能及。故曰:「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咏叹之;咏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后人所谓「含不尽之意」者,此也。用事押韵,何足道哉!苏、黄用事押韵之工,至矣尽矣,然究其实,乃诗人中一害,使后生只知用事押韵之为诗,而不知咏物之为工,言志之为本也。风雅自此扫地矣!
5.
韵有不可及者,曹子建是也;味有不可及者,渊明是也;才力有不可及者,李太白、韩退之是也;意气有不可及者,杜子美是也。文章古今迥然不同,钟嵘《诗品》以古诗第一,子建次之,此论诚然。观子建「明月照高楼」、「高台多悲风」、「南国有佳人」、「惊风飘白日」、「谒帝承明庐」等篇,铿锵音节,抑扬态度,温润清和,金声而玉振之,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与《三百篇》异世同律,此所谓韵不可及也。渊明「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景物虽在目前,而非至闲至静之中则不能到,此味不可及也。杜子美、李太白、韩退之三人,才力俱不可及,而就其中退之喜崛奇之态,太白多天仙之词,退之犹可学,太白不可及也。至于杜子美则又不然,「气吞曹、刘」,固无与为敌。如放归鄜州,而云:「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新婚戍边,而云:「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罗褥不复施,对君洗红糚」;《壮游》云:「两宫各警跸,万里遥相望」;《洗兵马》云:「鹤驾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凡此皆微而婉,正而有礼,孔子所谓「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者。如「刺规多谏诤,端拱自光辉,俭约前王体,风流后代希」,「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乃圣贤法言,非特诗人而已。
6.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以「萧萧」、「悠悠」字,而出师整暇之情状,宛在目前。此语非惟创始之为难,乃中的之为工也。荆轲云:「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自常人观之,语既不多,又无新巧。然而此二语,遂能写出天地愁惨之状,极壮士赴死如归之情,此亦所谓中的也。《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萧萧」两字,处处可用,然惟坟墓之间,白杨悲风,尤为至切,所以为奇。乐天云:「说喜不得言喜,说怨不得言怨。」乐天特得其麤尔。此句用「悲」、「愁」字,乃愈见其亲切处,何可少耶?诗人之工,特在一时情味,固不可预设法式也。
7.
《国风》云:「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瞻望弗及,伫立以泣」。其词婉,其意微,不迫不露,此其所以可贵也。《古诗》云:「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李太白云:「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皆无愧于《国风》矣。杜牧之云:「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尊前笑不成。」意非不佳,然而词意浅露,略无余蕴。元、白、张籍,其病正在此,只知道得人心中事,而不知道尽则又浅露也。后来诗人能道得人心中事者少尔,尚何无余蕴之责哉?
8.
陶渊明云:「世间有乔松,于今定何闻。」此则初出于无意。曹子建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此语虽甚工,而意乃怨怒。《古诗》云:「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可谓词不迫切而意已独至也。
9.
东坡评文勋篆云:「世人篆字,隶体不除,如浙人语,终老带吴音。安国用笔,意在隶前,汲冢鲁壁,周鼓泰山。」东坡此语,不特篆字法,亦古诗法也。世人作篆字不除隶体,作古诗不免律句。要须意在律前,乃可名古诗耳。
10.
人才各有分限,尺寸不可强。同一物也,而咏物之工有远近;皆此意也,而用意之工有浅深。章八元《题雁塔》云:「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却讶鸟飞平地上,忽惊人语半天中。回梯倒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笼。」案:此诗刊本「忽惊」作「自惊」,「倒踏」作「暗踏」。此乞儿口中语也。梅圣俞云:「复想下时险,喘汗头目旋。不如且安坐,休用窥云烟。」何其语之凡也。东坡《真兴寺阁》云:「山林与城郭,漠漠同一形。市人与鸦鹊,浩浩同一声……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登者尚呀咻,作者何以胜。」案:此诗刊本「山林」作「山川」,「呀咻」作「呀喘」。《登灵隐寺塔》云:「相劝小举足,前路高且长……渐闻钟磬音,飞鸟皆下翔。入门亦何有,云海浩茫茫。」案:此诗刊本「亦何有」作「空有无」。意虽有佳处,而语不甚工,盖失之易也。刘长卿《登西灵寺塔》云:「化塔凌虚空,雄规压川泽。亭亭楚云外,千里看不隔……盘梯接元气,半壁栖夜魄。」王介甫《登景德寺塔》云:「放身千仞高,北望太行山。邑屋如蚁冢,蔽亏尘雾间。」此二诗语虽稍工,而不为难到。杜子美则不然,《登慈恩寺塔》首云:「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案:此诗刊本「苍天」或作「苍穹」,「旷士」或作「壮士」。不待云「千里」、「千仞」、「小举足」、「头目旋」而穷高极远之状,可喜可愕之趣,超轶绝尘而不可及也。「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视东坡「侧身」、「引手」之句陋矣。「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岂特「邑屋如蚁冢,蔽亏尘雾间」,山林城郭漠漠一形、市人鸦鹊浩浩一声而已哉?人才有分限,不可强乃如此。
11.
《国风》、《离骚》固不论,自汉、魏以来,诗妙于子建,成于李、杜,而坏于苏、黄。余之此论,固未易为俗人言也。子瞻以议论作诗,鲁直又专以补缀奇字,学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诗人之意扫地矣。段师教康昆仑琵琶,且遣不近乐器十余年,忘其故态;学诗亦然。苏、黄习气净尽,始可以论唐人诗;唐人声律习气净尽,始可以论六朝诗;鑴刻之习气净尽,始可以论曹、刘、李、杜诗。《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子建、李、杜,皆情意有余,汹涌而后发者也。刘勰云:因情造文,不为文造情。若他人之诗,皆为文造情耳。沉约云:「相如工为形似之言,二班长于情理之说。」刘勰云:「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梅圣俞云:「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三人之论,其实一也。
12.
杜子美云:「续儿诵《文选》」,又云:「熟精《文选》理」,然则子美教子以《文选》欤?近时士大夫以苏子瞻讥《文选》去取之谬,遂不复留意。殊不知《文选》虽昭明所集,非昭明所作,秦、汉、魏、晋奇丽之文尽在,所失虽多,所得不少,作诗、赋、四六,此其大法,安可以昭明去取一失而忽之?子瞻文章从《战国策》、《陆宣公奏议》中来,长于议论而欠宏丽,故虽扬雄亦薄之,云:「好为艰深之词,以文浅易之说。」雄之说浅易则有矣,其文词安可以为艰深而非之也?韩退之文章岂减子瞻,而独推扬雄云:「雄死后作者不复生。」雄文章岂可非哉?《文选》中求议论则无,求奇丽之文则多矣。子美不独教子,其作诗乃自《文选》中来,大抵宏丽语也。
13.
杜子美《登慈恩寺塔》云:「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此但言其穷高极远之趣尔,南及苍梧,西及昆仑,然而叫虞舜,惜瑶池,不为无意也。《白帝城最高楼》云:「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案:此诗刊本「对断石」或作「封断石」。使后来作者如何措手?东坡《登常山绝顶广丽亭》云:「西望穆陵关,东望琅邪台。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飞埃。相将叫虞舜,遂欲归蓬莱。」袭子美已陈之迹,而不逮远甚。山谷《登快阁》诗云:「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此但以「远大」、「分明」之语为新奇,而究其实,乃小儿语也。山谷晚作《大雅堂记》,谓子美死四百年,后来名世之士,不无其人,然而未有能升子美之堂者;此论不为过。
14.
杨太真事,唐人吟咏至多,然类皆无礼。太真配至尊,岂可以儿女语黩之耶?惟杜子美则不然,《哀江头》云:「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不待云「娇侍夜」、「醉和春」,而太真之专宠可知;不待云「玉容」、「梨花」,而太真之绝色可想也。至于言一时行乐事,不斥言太真,而但言「辇前才人」,此意尤不可及。如云:「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案:此诗刊本「向天」或作「向空」,「一笑」或作「一箭」。不待云「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而一时行乐可喜事,笔端画出,宛在目前。「江水江花岂终极」,案:此诗刊本「江水」或作「江草」。不待云「比翼鸟」、「连理枝」、「此恨绵绵无尽期」,而无穷之恨,黍离、麦秀之悲,寄于言外。题云《哀江头》,乃子美在贼中时,潜行曲江,覩江水江花,哀思而作。其词婉而雅,其意微而有礼,真可谓得诗人之旨者。《长恨歌》在乐天诗中为最下,《连昌宫词》在元微之诗中乃最得意者。二诗工拙虽殊,皆不若子美诗微而婉也。元、白数十百言,竭力摹写,不若子美一句,人才高下乃如此。
15.
梅圣俞云:「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元微之云:「道得人心中事」,此固白乐天长处。然情意失于太详,景物失于太露,遂成浅近,略无余蕴,此其所短处。如《长恨歌》虽播于乐府,人人称诵,然其实乃乐天少作,虽欲悔而不可追者也。其叙杨妃进见、专宠、行乐事,皆秽亵之语。首云:「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后云:「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又云:「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案:白居易诗刊本「回看」或作「回首」。此固无礼之甚。「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此下云云,殆可掩耳也。「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此等语,乃乐天自以为得意处,然而亦浅陋甚。「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此尤可笑;南内虽凄凉,何至挑孤灯耶?惟叙上皇还京云:「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叙太真见方士云:「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一篇之中,惟此数语稍佳尔。《长恨歌》,元和元年尉盩厔时作。是时年三十五。谪江州,十一年作《琵琶行》。二诗工拙,远不侔矣。如《琵琶行》,虽未免于烦悉,然其语意甚当,后来作者,未易超越也。
16.
韩退之诗,爱憎相半。爱者以为虽杜子美亦不及,不爱者以为退之于诗本无所得,自陈无己辈皆有此论;然二家之论俱过矣。以为子美亦不及者固非,以为退之于诗本无所得者,谈何容易耶?退之诗,大抵才气有余,故能擒能纵,颠倒崛奇,无施不可;放之则如长江大河,澜翻汹涌,滚滚不穷;收之则藏形匿影,乍出乍没,姿态横生,变怪百出,可喜可愕,可畏可服也。苏、黄门子由有云:「唐人诗当推韩、杜,韩诗豪,杜诗雄,然杜之雄犹可以兼韩之豪也。」此论得之。诗文字画,大抵从胸臆中出。子美笃于忠义,深于经术,故其诗雄而正;李太白喜任侠,喜神仙,故其诗豪而逸;退之文章侍从,故其诗文有廊庙气。退之诗正可与太白为敌,然二豪不并立,当屈退之第三。
17.
柳柳州诗,字字如珠玉,精则精矣,然不若退之之变态百出也。使退之收敛而为子厚则易,使子厚开拓而为退之则难。意味可学,而才气则不可强也。
18.
韦苏州诗,韵高而气清。王右丞诗,格老而味长。虽皆五言之宗匠,然互有得失,不无优劣。以标韵观之,右丞远不逮苏州。至于词不迫切,而味甚长,虽苏州亦所不及也。
19.
世言白少傅诗格卑,虽诚有之,然亦不可不察也。元、白、张籍诗,皆自陶、阮中出,专以道得人心中事为工,本不应格卑,但其词伤于太烦,其意伤于太尽,遂成冗长卑陋尔。比之吴融、韩偓俳优之词,号为格卑,则有间矣。若收敛其词,而少加含蓄,其意味岂复可及也。苏端明子瞻喜之,良有由然。皮日休曰:「天下皆汲汲,乐天独恬然;天下皆闷闷,乐天独舍旃……仕若不得志,可为龟鉴焉。」此语得之。
20.
退之于籍、湜辈,皆儿子畜之,独于东野极口推重,虽退之谦抑,亦不徒然。世以配贾岛而鄙其寒苦,盖未之察也。郊之诗,寒苦则信矣,然其格致高古,词意精确,其才亦岂可易得。
21.
论诗文当以文体为先,警策为后。若但取其警策而已,则「枫落吴江冷」,岂足以定优劣?孟浩然「微云淡河汉,疎雨滴梧桐」之句,东野集中未必有也。然使浩然当退之大敌,如《城南联句》,亦必困矣。子瞻云:「浩然诗如内库法酒,却是上尊之规模,但欠酒才尔。」此论尽之。
22.
韦苏州律诗似古,刘随州古诗似律,大抵下李、杜、韩退之一等,便不能兼。随州诗,韵度不能如韦苏州之高简,意味不能如王摩诘、孟浩然之胜绝,然其笔力豪赡,气格老成,则皆过之。与杜子美并时,其得意处,子美之匹亚也。「长城」之目,盖不徒然。
23.
世以王摩诘律诗配子美,古诗配太白,盖摩诘古诗能道人心中事而不露筋骨,律诗至佳丽而老成。如《陇西行》、《息夫人》、《西施篇》、《羽林闺人》、《别弟妹》等篇,信不减太白;如「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案:王维诗刊本「啼鸟换」或作「啼鸟缓」。「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蹏轻」等句,信不减子美。虽才气不若李、杜之雄杰,而意味工夫,是其匹亚也。摩诘性澹泊,本学佛而善画,出则陪岐、薛诸王及贵主游,归则餍饫辋川山水,故其诗于富贵、山林,两得其趣。如「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之句,虽不夸服食器用,而真是富贵人口中语,非仅「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之比也。
24.
张司业诗与元、白一律,专以道得人心中事为工,但白才多而意切,张思深而语精,元体轻而词躁尔。籍律诗虽有味而少文,远不逮李义山、刘梦得、杜牧之,然籍之乐府,诸人未必能也。
25.
李义山、刘梦得、杜牧之三人,笔力不能相上下,大抵工律诗而不工古诗,七言尤工,五言微弱,虽有佳句,然不能如韦、柳、王、孟之高致也。义山多奇趣,梦得有高韵,牧之专事华藻,此其优劣耳。
26.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糚。」李义山此诗,非夸徐妃,乃讥湘中也。义山诗佳处,大抵类此。咏物似琐屑,用事似僻,而意则甚远。世但见其诗喜说妇人,而不知为世鉴戒。「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妆成贮阿娇。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案:李商隐诗刊本「妆成」或作「修成」。此诗非夸王母玉桃,阿娇金屋,乃讥汉武也。「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此诗非痛恨张丽华,乃讥陈后主也。其为世鉴戒,岂不至深至切?「内殿张弦管,中原绝鼓鼙。舞成青海马,斗杀汝南鸡。不覩华胥梦,空闻下蔡迷。宸襟他日泪,薄暮望贤西。」夫鸡至于斗杀,马至于舞成,其穷欢极乐不待言而可知也;「不覩华胥梦,空闻下蔡迷」,志欲神仙而反为所惑乱也。其言近而旨远,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杜牧之《华清宫三十韵》,铿锵飞动,极叙事之工,然意则不及此也。「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此诗送入蜀人,虽似夸文君酒垆,而其意乃是讥蜀人多麤鄙少贤才尔。义山诗句,其精妙处大抵类此。
27.
往年过华清宫,见杜牧之、温庭筠二诗,俱刻石于浴殿之侧,必欲较其优劣而不能。近偶读庭筠诗,乃知牧之之工,庭筠小子,无礼甚矣。刘梦得《扶风歌》、白乐天《长恨歌》及庭筠此诗,皆无礼于其君者。庭筠语皆新巧,初似可喜,而其意无礼,其格至卑,其筋骨浅露,与牧之诗不可同年而语也。其首叙开元胜游,固已无稽,其末乃云:「艳笑双飞断,香魂一哭休」,此语岂可以渎至尊耶?人才气格,自有高下,虽欲强学不能,如庭筠岂识《风》、《雅》之旨也?牧之才豪华,此诗初叙事甚可喜,而其中乃云:「泉暖涵窻镜,云娇惹粉囊。嫩岚滋翠葆,清渭照红糚。」是亦庭筠语耳。
28.
王介甫云:「远引江山来控带,平看鹰隼去飞翔。」疑非介甫语。又云:「留欢薄日晚,起视飞鸟背。」又云:「洒笔飞鸟上,为王赋雌雄。」语虽稍工,而不为难到。东坡云:「飞鸟皆下翔」,失之易也。李太白《登西灵寺塔》云:「鸟拂琼檐度,霞连练栱张。」亦疑非太白语。《庐山谣》云:「翠景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此乃真太白诗矣。如介甫、东坡,皆一代宗匠,然其词气视太白一何远也。陶渊明云:「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暮则归云宅,朝为飞鸟堂。」此语初若小儿戏弄不经意者,然殊有意味可爱。
29.
杜牧之序李贺诗云:「《骚》人之苖裔」,又云:「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牧之论太过。贺诗乃李白乐府中出,瑰奇谲怪则似之,秀逸天拔则不及也。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韵。元、白、张籍以意为主,而失于少文;贺以词为主,而失于少理;各得其一偏。故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
元微之戏赠韩舍人云:「玉磬声声彻,金铃个个圆。高疎明月下,细腻早春前。」此律诗法也。五言律诗,若无甚难者,然国朝以来,惟东坡最工,山谷晚年乃工。山谷尝云:「要须唐律中作活计,乃可言诗。」虽山谷集中,亦不过《白云亭宴集》十韵耳。
31.
韩退之之文,得欧公而后发明。陆宣公之议论,陶渊明、柳子厚之诗,得东坡而后发明。子美之诗,得山谷而后发明。后世复有扬子云,必爱之矣,诚然诚然。往在桐庐见吕舍人居仁,余问:「鲁直得子美之髓乎?」居仁曰:「然。」「其佳处焉在?」居仁曰:「禅家所谓死蛇弄得活。」余曰:「活则活矣,如子美『不见旻公三十年,封书寄与泪潺湲。旧来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诗谁与传?』此等句,鲁直少日能之。『方丈涉海费时节,玄圃寻河知有无……桃源人家易制度,橘州田土仍膏腴。』此等句,鲁直晚年能之。至于子美『客从南溟来』、『朝行青泥上』、《壮游》、《北征》,鲁直能之乎?如『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却见骨,天地终无情。』此等句,鲁直能到乎?」居仁沉吟久之,曰:「子美诗有可学者,有不可学者。」余曰:「然则未可谓之得髓矣。」
32.
往在柏台,郑亨仲、方公美诵张文潜《中兴碑》诗,戒曰:「此弄影戏语耳。」二公骇笑,问其故,戒曰:「『郭公凛凛英雄才,金戈铁马从西来。举旗为风偃为雨,洒扫九庙无尘埃。』岂非弄影戏乎?『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师笔下蛟龙字』,亦小儿语耳。如鲁直诗,始可言诗也。」二公以为然。
33.
作麤俗语仿杜子美,作破律句仿黄鲁直,皆初机尔。必欲入室升堂,非得其意则不可。张文潜与鲁直同作《中兴碑》诗,然其工拙不可同年而语。鲁直自以为入子美之室,若《中兴碑》诗,则真可谓入子美之室矣。首云:「春风吹船着浯溪」,末云:「涷雨为洗前朝悲」,铺叙云云,人能道之,不足为奇。
34.
乙卯冬,陈去非初见余诗,曰:「奇语甚多,只欠建安、六朝诗耳。」余以为然。及后见去非诗全集,求似六朝者尚不可得,况建安乎?词不逮意,后世所患。邹员外德久尝与余阅石刻,余问:「唐人书虽极工,终不及六朝之韵,何也?」德久曰:「一代不如一代,天地、风气、生物,只如此耳。」言亦有理。
35.
「独坐烧香静室中,雨声初罢鸟声空。瓦沟柏子时时落,知有寒天木杪风。」此绝句非余得意者,而陈去非独称诵不已。张巨山出去非诗卷,戒独爱其《征牟书事》一首云「神仙非异人,由来本英雄……苍山雨中高,绿草溪上丰」者,而去非亦不自以为奇也。王雱云:「作文字易,识文字难。删《诗》定《书》,须仲尼乃可。」萧统《文选》之有不当,又何怪也?
36.
王介甫只知巧语之为诗,而不知拙语亦诗也。山谷只知奇语之为诗,而不知常语亦诗也。欧阳公诗专以快意为主,苏端明诗专以刻意为工,李义山诗只知有金玉龙凤,杜牧之诗只知有绮罗脂粉,李长吉诗只知有花草蜂蝶,而不知世间一切皆诗也。惟杜子美则不然,在山林则山林,在廊庙则廊庙,遇巧则巧,遇拙则拙,遇奇则奇,遇俗则俗,或放或收,或新或旧,案:《说郛》刊本作「或刻或奋」。一切物,一切事,一切意,无非诗者。故曰:「吟多意有余」,又曰:「诗尽人间兴」,诚哉是言。案:此条及下条原本未载,今鴃A肃然生敬,《诗序》所谓「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者也,岂可与鲁直诗同年而语耶?
卷下
2.
《巳上人茅斋》○余尝闻刘右司棐以子美「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最得避暑之佳趣,余不以为然。郑武子曰:「此句非不佳,但多『僻』与『迟』两字。若云『枕簟入林,茶瓜留客』,岂不快哉?」
3.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以神武定天下,高祖、太宗之功也。何必以家世不若商、周为愧,而妄认老子为祖?必不足以为荣,而适足以贻世笑。子美云「世家遗旧史」,谓老子为唐之祖,其家世不见于旧史也。「守祧严具礼」,谓以宗庙事之也。「五圣」、「千官」等句,虽若状吴生画手之工,而其实谓无故而画五圣千官于此也。凡此事既明白,但直叙其事,是非自见,六义所谓赋也。身退知周室之卑,汉文、景尚黄、老,垂拱无为而天下治,老子之道如此。故子美云「谷神如不死,养拙更何乡」也。
4.
《戏为六绝句》○此诗非为庾信、王、杨、卢、骆而作,乃子美自谓也。方子美在时,虽名满天下,人犹有议论其诗者,故有「嗤点」、「哂未休」之句。夫子美诗超今冠古,一人而巳,然而其生也,人犹笑之,殁而后人敬之,况其下者乎?子美忿之,故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也。然子美岂其忿者,戏之而已。其云:「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若子美真所谓掣鲸鱼碧海中者也,而嫌于自许,故皆题为戏句。
5.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少陵在布衣中,慨然有致君尧、舜之志,而世无知者,虽同学翁亦颇笑之,故「浩歌弥激烈」,「沉饮聊自遣」也。案:此诗刊本「自遣」或作「自适」。此与诸葛孔明抱膝长啸无异,读其诗,可以想其胸臆矣。嗟夫,子美岂诗人而已哉!其云:「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案:此诗刊本「鞭挞」或作「鞭棰」,「实欲」或作「实愿」。又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方幼子饿死之时,尚以常免租税、不隶征伐为幸,而思失业徒,念远戍卒,至于「忧端齐终南」,此岂嘲风咏月者哉?盖深于经术者也,与王吉贡禹之流等矣。
6.
《哀王孙》○观子美此诗,可谓心存社稷矣。乌朝飞而夜宿,今「夜飞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者,长安城中兵乱也。鞭至于断折,马至于九死,「骨肉不待同驰驱」,案:此诗刊本「又向」或作「又来」,「不待」或作「不得」。则达官走避胡之急也。以龙种与常人殊,又嘱王孙使善保千金躯,则爱惜宗室子孙也。虽以在贼中之故,「不敢长语临交衢」,然「且为王孙立斯须」者,哀之不忍去也。朔方健儿非不好身手,而「昔何勇锐今何愚」,不能抗贼,使宗室子孙狼狈至此极也。「窃闻太子已传位」,必云太子者,以言神器所归,吾君之子也。言「圣德北服南单于」,又言花门助顺,所以慰王孙也。其哀王孙如此,心存社稷而已。而王深父序反以为讥刺明皇,失子美诗意矣。
7.
《行次昭陵》○自「文物多师古」以下四句,不惟美太宗之治,亦叹今之不然也。《书》云:「上帝降灾于下方。」太宗即位之初,兵戈犹未已,然太宗指挥而安率土,遂荡涤污俗而致太平,其易如此。「玉衣晨自举,铁马汗常趋」,盖叹其威灵如在。「寂寥开国日,流恨满山隅」,叹后世子孙寂寥,无复太宗开国时遗风,是以「流恨满山隅」也。
8.
《洗兵马》○山谷云:「诗句不凿空强作,对景而生便自佳。」山谷之言诚是也。然此乃众人所同耳,惟杜子美则不然。对景亦可,不对景亦可,喜怒哀乐,不择所遇,一发于诗,盖出口成诗,非作诗也。观此诗闻捷书之作,其喜气乃可掬,真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其曰「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案:此诗刊本「安巢」或作「安枝」。言人思安居,不复避乱也。曰「寸地尺天」,曰「奇祥异瑞」,曰「皆入贡」,曰「争来送」,曰「不知何国」,曰「复道诸山」,皆喜跃之词也。「隐士休歌《紫芝曲》」,言时平当出也。「词人解撰《河清颂》」案:此诗刊本「解撰」或作「角撰」,「河清」或作「清河」。言当作颂声也。「田家望望惜雨干,布榖处处催春种」,言人思归农也。「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言戍卒之归休,室家之思忆,叙其喜跃,不嫌于亵,故云「归莫懒」、「愁多梦」也。至于「鹤驾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虽但叙一时喜庆事,而意乃讽肃宗,所谓主文而谲谏也。「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虽似憎恶武夫,而熟味其言,乃有深意。《易·师》之上六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三略》亦曰:「还师罢军,存亡之阶。」子美于克捷之初,而训勅将士,俾知帝力,不得夸身强,其忧国不亦至乎?子美吐词措意每如此,古今诗人所不及也。山谷晚作《大雅堂记》,谓子美诗好处,正在「无意而意已至」,若此诗是已。
9.
《秦州杂诗》○「长江风送客,孤馆雨留人」,此晚唐佳句也。然子美「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则留人送客不待言矣。第十八首:「塞云多断续,边日少光辉」,此两句画出边塞风景也。「山雪河冰野萧索,青是烽烟白人骨」,亦同。
10.
《苦竹》○观此诗前四句,则苦竹丛在目前矣。
11.
《干元中寓居同谷七歌》○杜子美、李太白,才气虽不相上下,而子美独得圣人删诗之本旨,与《三百五篇》无异,此则太白所无也。元微之论李、杜,以为太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摹写物象……诚亦差肩于子美。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李尚未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鄙哉,微之之论也!铺陈排比,曷足以为李、杜之优劣。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又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序》曰:「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又曰:「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子美诗是已。若《干元中寓居同谷七歌》,真所谓主文而谲谏,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者也。「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诚哉是言!「干元元年春,万姓始安宅」,故子美有「长安卿相多少年」之羡,且曰:「我生胡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盖自伤也。读者遗其言而求其所以言,三复玩味,则子美之情见矣。
12.
《剑门》○「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余尝闻之王大卿俣曰:「一夫怒乃可,若不怒,虽临关何益也。」《昭陵》、《泥功山》、《岳麓寺》、《鹿头山》、《七歌》、《遭田父泥饮》、《又上后园山脚》、《收京》、《北征》、《壮游》,子美诗设词措意,与他人不可同年而语。如状昭陵之威灵,乃云:「玉衣晨自举,铁马汗常趋」;案:此诗刊本「铁马」或作「石马」。状泥功山之险,乃云:「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白马为铁骊,小儿成老翁」;状岳麓寺之佳,乃云:「塔劫宫墙壮丽敌,香厨松道清凉俱」。案:此诗刊本「塔劫」或作「塔级」,「宫墙」或作「宫坛」,「香厨」或作「石厨」,「清凉」或作「清崇」。此其用意处,皆他人所不到也。《鹿头山》云:「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案:此诗刊本「京华」或作「咸京」。《七歌》云:「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遭田父泥饮》云:「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又上后园山脚》云:「到今事反复,故老泪万行,龟蒙不可见,况乃怀故乡」,案:此诗刊本「不可」或作「不复」,「怀故」或作「复旧」。皆人心中事而口不能言者,而子美能言之,然词高雅,不若元、白之浅近也。《收京》云:「赏应歌《杕杜》,归及荐樱桃」,有旨哉!与陆宣公谏德宗寻访内人疏何异?子美颠沛造次于兵戈之中,而每以宗庙为言,如《北征》往往是也,此其意尤不可及。《壮游》云:「河朔风尘起,岷山行幸长。两宫各警跸,万里遥相望。」不待褒贬而是非自见矣。
13.
《江头五咏》○物类虽同,格韵不等。同是花也,而梅花与桃李异观;同是鸟也,而鹰隼与燕雀殊科。咏物者,要当高得其格致韵味,下得其形似,各相称耳。杜子美多大言,然咏丁香、丽春、栀子、鸂鶒、花鸭,字字实录而已,盖此意也。
14.
《屏迹二首》○「用拙存吾道」,若用巧,则吾道不存矣。心迹双清,从白首而不厌也。子美用意如此,岂特诗人而已哉?「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此子美观物之句也。若非幽居,岂能近此物情乎?妙哉,造化春工,尽于此矣!
15.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严云:「莫倚善题《鹦鹉赋》」,杜云:「阮籍焉知礼法疎」。二人赠答,不可谓无意也。
16.
《陈拾遗故宅》○此宅盖拾遗与赵彦昭、郭元振辈尝题字于壁间,云公后登宰辅,少陵诗纪此而已。
17.
《谒文公上方》○此僧不下阶除十年余,虽长者布金,而禅龛只晏如。子美以为「大珠脱玷翳,白月当空虚」,必高僧也。「庭前猛虎卧」,或实有之,子美不徒用事尔。汲引吹嘘,皆传法之意。
18.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此非诗也,家书也。弟归检校草堂,乃令数鹅鸭,闭柴荆,趁腊月栽竹,可谓隐居之趣矣。
19.
《江陵望幸》○此非诗,乃望幸表也。「通蜀」、「照秦」、「含越」、「控吴」,则指陈江陵建都大略也。「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则祈请语也。气象廓然,可与《两都》、《三京》齐驱并驾矣。
20.
《山寺》○章留后游山寺,以僧告诉,「遂为顾兵徒,咄嗟檀施开」子美讽之曰:「以兹抚士卒,孰曰非周才?」又曰:「穷子失净处,高人忧祸胎。」何哉?夫穷子以净处为安,高人隐士以避世为福,以近人为祸,今山寺以使君之威,「咄嗟檀施开」,虽栋宇兴修,而烦扰之祸必自此始矣。子美之诗,有味其言也。
21.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子美自云:「道术曾留意,先生早击蒙」,又乞哀于山人云:「相哀骨可换,亦遣驭清风」,然则子美亦尝于仙术留意耶?子美于仙佛皆尝留意,但不知其果有得否尔?云:「有时骑猛虎,虚室使仙童」,恐未必实录也。
22.
《严郑公宅同咏竹》○《阶下新松》○竹欲令「无翦伐」,松欲高「一百丈」,虽云美意,亦有讥也。
23.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寒天留远客,碧海挂新图」,此两句不待他求,而得高人之趣。「匡床竹火炉」,无长物也,可谓简易矣。
24.
《莫相疑行》○以子美之才,而至于头白齿落无所成,真可惜也。故尝有「中宵秖自惜,晚起索谁亲」之句。案:此诗刊本「中宵」作「宵中」,或作「消中」。谷梁子曰:「名誉既闻,而有司不举,有司之罪也;有司举之,而王者不用,有国者之罪也。」子美之自惜,盖叹时之不用,人之不知耳。悲夫!「往时文彩动人主」,今不幸流落,至于「饥寒趋路傍」,「晚将末契托少年」,岂其得已?「当面输心背面笑」,案:此诗刊本「契托」或作「节契」,「输心」或作「论心」。乃俗子常态,古今一也。夫子美名垂万年,岂与世上儿争好恶者哉!而或者疑之,故有「寄谢」之句,且题曰《莫相疑行》。
25.
《赤霄行》○子美自以为孔雀,而以不知己者为牛。自当时观之,虽曰薄德可也;自后世观之,与子美同时而不知者,庸非牛乎?子美不能堪,故曰:「老翁慎莫怪少年,葛亮《贵和》书有篇。丈夫垂名动万年,记忆细故非高贤。」盖自遣也。渊明之穷过于子美,抵触者固自不乏,然而未尝有孔雀逢牛之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此渊明所以不可及也欤!
26.
《杜鹃》○山谷云:「臣甫杜鹃再拜诗」,为明皇迁南内时作也。
27.
《武侯庙》○孔明卧于南阳之时,岂期为人用耶?及玄德三顾,意气相感,遂许以驱驰。更幼主之托,抗表以辞,仗义北伐,卒死于军,义风凛然,竦动千载。故子美于空山之中覩其遗庙,而曰「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者,追想而叹慕之也。此诗若草草不甚留意,而读之使人凛然,想见孔明风采,比夫李义山「鱼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之句,又加一等矣。
28.
《斗鸡》○「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柳长。」此名《斗鸡》,乃看棚诗尔。
29.
《偶题》○此少陵论文章也。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乌可以轻议哉?
30.
《秋野》○「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夫生理有何难识,观鱼鸟则可知矣。鱼不厌深,鸟不厌高,人岂厌山林乎?故云:「吾老甘贫病,荣华有是非。秋风吹几杖,不厌北山薇。」案:此诗刊本「吾老」或作「衰老」,「北山」或作「此山」。此子美悟理之句也。杜子美作诗悟理,韩退之学文知道,精于此故尔。
31.
《晴》○「啼鸦争引子,鸣鹤不归林。下食遭泥去,高飞恨久阴。」案:此诗刊本「啼鸦」或作「啼乌」。子美之志可见矣。「下食遭泥去」,则固穷之节;「高飞恨久阴」,则避乱之急也。子美之志,其素所蓄积如此,而目前之景,适与意会,偶然发于诗声,六义中所谓兴也。兴则触景而得,此乃取物。
32.
《舟中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少陵遭右武之朝,老不见用,又处处无所遇,故有「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之句,余三复而悲之。
33.
《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观历代史册,人主之美,莫先于纳谏。陆宣公云:「以太宗有经纬天地之文,有底定祸乱之武,有躬行仁义之德,有理致太平之功,其为休烈耿光,可谓盛极矣。然而人到于今称咏,以为道冠前古,泽被无穷者,则从谏改过为其首焉。是知谏而能从,过而能改,帝王之美莫大于斯。」子美「刺规多谏诤,端拱自光辉」之句,即此意也。
34.
《可叹》○观子美此篇,古今诗人,焉得不伏下风乎?忠义之气,爱君忧国之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言之不足,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其词气能如此。恨世无孔子,不列于《国风》、《雅》、《颂》尔。「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案:此诗刊本「如白」或作「似白」。此其怀抱;抑扬顿挫,固已杰出古今矣。河东女儿,不知以何事而抉眼去其夫,岂秋胡妇不忍视其夫之不义而死者乎?「丈夫正色动引经」,伟哉王季友之为人也!「群书万卷常暗诵」,而《孝经》一通,独把翫在手,非深于经术者,焉知此味乎?季友知之,子美亦知之,故能道此句,古今诗人岂知此也。「贫穷老瘦家卖履」,案:此诗刊本「履」一作「屩」,或作「屐」。而高帝之孙,二千石之贵,乃引为宾客,虽三年之久而未曾语,「小心恐惧闭其口」。宾主之间如此,与夫势利之交,朝暮变炎凉者,异矣!故曰:「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复看亦丑。」案:此诗刊本「亦丑」或作「已丑」。陈蕃设榻于徐孺,北海徙履于康成,颜回陋巷不改其乐,澹台灭明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于王季友复见之,子美以为可以佐王也。故曰:「用为羲和天为成,用平水土地为厚……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夫佐王治邦国者,非斯人而谁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