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答叶溥求论古文书(清)方东树

  东树白,叶君足下:辱书言文章旨要[1],并示所为记、序、杂文,意甚勤,辞甚挚。然窃怪足下相知未素[2],不罕其蔽且固,勇信而过施之[3],为失所问耳。仆本无所知,往在江南,一二同学业为古文,以仆喜议论,妄以此事见推。要之,仆所为望其途辙而未能由之者。昔曹子建讥刘季绪[4],才不逮作者,而好掎摭利病,而子建乃独喜人定正其文,足下以子建自处,而命仆为季绪,此仆所以发书立功气而愧汗交下也。夫足下所有如是,而进不自足,谦谦下问,虽仆庸虚,其敢复顾时人讥笑,畏忌衔忍[5],不一叶吐所怀,以答高义塞厚望耶?请诵其所闻,惟足下详择其衷焉可也。

  仆闻人之为学,每视乎一时之所趋,风气波荡,群然相和,为之既众,往往工者亦出。独至古文,恒由贤智命世之英[6],为之于举世不为之日,蒙谤讪,甘寂寞,负遗俗之累,与世龃龌不顾,然后乃以雄岐立于千载之表,故其业独尊,而遇之甚稀。自唐宋逮明,若韩、柳,若欧、曾、苏、王,若归熙甫,其人类数百年始一登箓[7],呜呼!盖其难矣。

  抑又尝论,欲为文而第于文求之[8],则其文必不能卓然独绝,足以取贵于后世。周秦及汉,名贤辈出,平日立身,各有经济德业[9],未尝专学为文,而其文无不工者,本领盛而辞自充也。故文之所以不朽天壤万世者,非言之难,而有本之难。若夫所以为之之方,可一朝讲而毕也。然而群喙鸣动[10],蓄心各异,是其所非,非其所是,颠倒妒惑,昧没不返,后学之士欲求闻古人之真,举一世空无人焉。夫古之人,以其本而发之为文,轨迹不侔[11],家自为则。其人已亡,不能复起自言其心,俗士浅学各蔽其愚,人各云云,吾亦云云,则乌知吾言之独是耶?人之言且非耶?就令吾言是矣,而古人已死,其孰从而定之?且人之言曰:为文宜何若,何去何取,人亦弗过而问焉。退之有言[12]:“究不知直似古人,又何得今人?”而要有不易之论,不可已之情者,吾取不诡古人[13],不迷来学,自足吾心而已。故凡吾所论文,每与时人相反,以为文章之道,必师古人而不可袭乎古人,必识古人之所难,然后可以成吾之是。善因善创,知正知奇[14],博学之以别其异,研说之以会其同。方其专思壹虑也,崇之无与为对,信之无与为惑,务之无与为先[15];扫群议,遗毁誉,强植不可回也。贪欲不可已也。及乎议论既工,比兴既得,格律音响即肖,而犹若文未足追配古作者而无愧也。于是委蛇放舍[16],绵绵不勤[17],舒迟黯会,时忽冥遇,久之乃益得乎人之精神,而有以周知其变态。是故文章之得,非得之难,为之实难。

  道德以为体,圣贤以为宗,经史以为质,兵刑政理为以用,人事之阴阳、善恶、穷通、常变、悲愉、歌泣,凌杂深赜,以为之施;天地之风云、日星、河岳、草木、禽兽、虫鱼、花石之高旷、夷险、清明、黪露[18]、奇丽、诡谲,一切可喜可骇之状,以为之情。及其营之于口,而书之于纸也,创意造言,导气扶理[19],雄深骏远,瑰奇宏杰,蟠空直达,无一字不自己出,而后吾心胸而目、声音笑貌,若与古人偕,出没隐见于前。而又惧其似也,而力避之;恶其露也,而力覆之;嫌其费也,而力损之。质而不俚,疏而不放,密而不僿[20]阴阳蔽亏[21],天机阖开[22],端倪万变,不可方物[23],盖自孟、韩、左、马、庄、骚、贾谊、扬雄、韩、欧以来,别有能事,而非艰深险怪、秃削浅俗,与夫饾剿袭[24],所可袭而取之者也。

  夫文亦第期各适一世之而已,而必刿心刳肺[25],龂龂焉以师乎古人若此者何也?以为不如是则不足以为文也。此固二道也。尝观于江河之水矣,谓今之水非昔之水耶?则今日之水所以异于昔才安在?谓今之水犹昔之水耶?则昔之水已前逝,今之水方续流也。古之人不探饮乎今之水,今之人不扳酌乎古之水,古水今水是二非一,人皆知之,古水今水是一非二,则慧者难辨矣,蚩蚩者日饮乎今之水[26],有人曰:“吾必饮乎古之水,而不饮今之水”,则人必笑之矣。蚩蚩者饮乎今之水,有人曰:“若所饮今之水,实乃即古之水“,则人猝然未有不罔于心而中夫惑疾者也[27]。夫有孟、韩、庄、骚,而复有迁、固、向、雄,有迁、固、向、雄,而复有韩、柳,有韩、柳,而复有欧、苏、曾、王,此古今之水相续流者也,顺而同之也。而由欧、苏、曾、王,逆推之以至孟、韩,道术不同,出处不同,论议本末不同,所记职官、名物、时事情状不同,乃至取用辞字、句格、文质不同,而卒其所以为文之方,无弗同焉者,此今水仍古水之说也,逆而同之也。古今之水不同,同者湿性;古今之文不同,同者气脉也。虽然,使为文者,古人已云云矣,吾今复取古人所云而云之,则古人为一文已足万世之用,而复何待于吾言乎!夫文犹己也,生民以来,四海之众而中有己,立己于此,将使天下确然信知有是人也,则必不俟假他人之衣冠笑貌以为之亦明矣。奈何世之为文者,徒剽窃乎陈言,渔猎乎他人而以为之己也。征是以核之[28],将见子不复识其父,弟不可辨其兄,群相怪惑,无能求审此人面目之真,而己安在哉?是故为文之难,而离之实难[29]。

  虽然,合可言也,离不可言也。故凡论文者,苟可以言其致力之处,惟在先求其合;苟真知所以为合,则以语于离不难知矣。若于古人艰难怪变之境,不知其难至,而以为与己不甚相远也,则其人又不足以语于合之说者也。真力不至,则精识不生。蛟龙之攫閷[30],虎狼蝮虺之毒螫[31],迩之可以杀人,而慢易与之;家鸡野鹜之畜,无足爱贵,而威凤宝之[32]。史言大秦国有骇鸡犀[33],置犀于地,鸡见之却走,而人之过之者,蹴踏践履,童孺丈夫千百,而无稍异也。岂人之智不若鸡与?彼其性不相习,则其天弗能通也[34]。世之俗士,名为读书,彼其于古作者之制,实未尝相习,故其天弗能通,亦若是也已。粤无雪,土人见微霜,目之为雪,此固不可以口舌喻也。是故文章之难,非真信之难,真知之实难。

  大荒之东有山焉,名曰“大言”,谓之“大人之堂”[34]。其去中国,不知其几万里也。欲造之者,必道君子之国[35],然而或行数十里焉,或行数千里焉,行数百里者视数里者为近之,数千者里则弥近之矣,而要其未得至也则相若。昔程子以说相轮之喻斥介甫[36],吾谓今之谈学问者,皆介甫之说相轮也。百工技艺之人同治一事,其知之精者往往独胜,又况以未知为知也耶?虽然,文章之道固贵于知矣。而知又视其智之浅深、大小、偏全之量,同闻异受,天地悬隔。孔门弟子,日侍乎圣人,而游、夏之不知不同冉、闵之知不同颜、曾[37]。譬如水焉,瓮、盎、盘、盂,以及湟、潦、沟、浍、河、淮、江、海[38],同为受水之器,广狭不可同日而语,要各满其量者,亦各随其器也。庄子曰:“世有真人,而后有真知。”[39]夫真知又有所待而定耶。往者姚姬传先生纂辑古文辞,八家后,于明录归熙甫,于国朝录望溪、海峰,以为古文传统在是也。而外人谤议不许,以为党同乡[40]。先生晚年嫌起争端,悔欲去之。树进曰:此只当论其统之真不真,不当问其党不党也。使二先生所传非真耶,虽党焉不能信后世。如真也,今虽不党,后人其能祧诸[41]。要之,后有韩退之、欧阳永叔者出[42],则必能辨其是非矣。此编之纂,将以存斯文于不绝,绍先哲之坠绪[43],以待后之学者,何可不自今定之也,而疑之乎?孟子论道统,舍伯夷、伊尹而愿学孔子、管、晏[44],岂足顾哉?古之善言文者,必之江海[45];善观江海者,必观共澜。熙甫、望溪、海峰三先生之得,与于江海者,其澜同也,学者亦必涉其澜而可哉。

  缘足下意笃词恳,聊相与略陈其概,其以此膺时人之诟骂,所不敢辞。不宣。

  注释:

  [1]辱:谦词,犹言“承蒙”。[2]相知未素:了解未深。素:纯正,引伸为深厚。[3]勇信:坚信。勇:《韩非子解老》说:“不疑之谓勇”。[4]“昔曹子建”四句:曹子建即曹植,曹操之子,三国时著名作家。他在《与杨德祖书》中说:“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才能与言论文章不一致),而好诋诃文章,掎摭(指责挑剔)毛病。”又说:“仆曾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应时改定。”刘季绪:东汉末年刘表之子。[5]衔忍:抑制自己,不把话说出来。[6]命世:犹“名世”,闻名于世。[7]类:大致;箓(lù):簿、册,此处指史书。[8]第:但,只。[9]经济:经世济时(治理国家、人民)的简称。[10]群喙(huì):众人之口。喙;嘴。[11]不侔:不合,不同。[12]退之:唐朝著名作家韩愈,字退之。[13]不诡(guǐ):不欺骗。[14]知正知奇:知道奇正变化。[15]崇:推崇。信:笃信,相信。务:动手写作。[16]委蛇(wēi yí)放舍:曲折进退,形容苦心斟酌。[17]绵绵不勤:安静不疲,形容专思静虑。[18]黪(cǎn)露:昏暗不清。[19]导气扶理:疏导文气,突出义理。[20] 僿(sài):琐碎。[21]阴阳蔽亏:阳阳互掩,指文章或偏于阳刚,或偏于阴柔,但二者要互济互用,不要让阳刚或阴柔走上极端。[22]阖开:指文章的开合技巧。“阖”同“合”。[23]不可方物:不能形容。方物:指状,形容。[24]饾饤(dòu dīng):罗列堆砌。[25]刿(guì)心刳(kū)肺:挖空心思。[26]蚩蚩(chī):敦厚老实的样子。[27]罔:通“惘”,迷惑。惑疾:迷惑病。[28]征是以核之:用此来验证剽窃这种现象。征:引,取。核:核对验证。[29]离:指不蹈袭前人,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30]攫閷(shā):攫取到则杀害之。此处指蛟龙对虽种生物的凶残。[31]蝮虺(huī):毒蛇。螫(shì):峰、蝎等以尾部毒刺刺人。[32]因凤有威仪,故称“威凤”。此处指把鸡鹜看成像凤凰那样宝贵。[33]大秦国:我国古籍称罗马帝国为大秦国。骇鸡屏:即通开犀。据《抱朴子登涉》说,通天犀用角盛米,鸡俗食米,相近即被骇退,故名。[34]天:天性。[35]“大荒”三句:《山海经大荒东经》说:“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36]道:经过。[37]“昔程子”句:《二程全书遗书第一》说:“先生堂语王介甫(王安石)曰:‘公之谈道,正如说十三级塔上相轮,对望而谈曰:相轮者如此如此,极是分明。如某则戆直不能如此,直入塔中,上寻相轮……至相轮中坐时,依旧见公对塔谈说如此如此。’”程子:程颢,北宋理学家,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主伙王安石变法不合实际,故有此喻。相轮:佛塔上的盘盖。[38]游、夏冉、闵、颜、曾:皆为孔子弟子,其中颜渊、曾参被认为学得最好。[39]湟潦、沟、浍:均为低洼积水之处。[40]引语见《庄子大师宗》,“世”原文作“且”。[41]党同乡:偏私同乡。姚鼐(字姬传)编《古文辞类纂》,选录了同乡方苞、刘大櫆的文章,曾遭人指责。[42]祧(tiāo):承继。[43]欧阳永叔:欧阳修,字永叔。[44]绍:继承。[45]管、晏:管仲、晏婴,皆春秋时政治家。[46]之:至,到。

  方东树(1772—1851),字植之,安徽桐城人,姚鼐著名弟子之一,文学家兼学者。著有《仪卫轩文集》及诗集,学术著作有《昭昧詹言》等多种。

  

  答张伍两生书(清)戴名世

  人来承示近日所为文数首[1],并以为文之道殷殷下问[2]。余学殖荒落[3],安有以发足下者耶[4]?顾其平日颇有志,不肯为世间言语,既辱二生之问[5],其曷敢以匿[6]?

  盖余苦尝读道家之书矣[7]。凡养生之徒,从事神仙之术[8],灭虑绝欲,吐纳以为生[9],咀嚼以为养[10],盖其说有三:曰精,曰气,曰神。此三者,炼之凝之而浑于一,于是外形骸[11],凌云气,入水不濡[12],入火不热,飘飘乎御风而行,遗世而远举[13]。其言云尔。余尝欲学其术而不知所从,乃窃以其术而用之—于文章。呜呼!其无以加于此也[14]。

  古之作者,未有不得是术者也。太史公纂《五帝本纪》[15],择其言尤雅音[16],此精之说也。蔡邕曰[17]:“炼余心兮浸太清。”夫惟雅且清则精。精则糟粕煨烬尘垢渣滓与凡邪伪剽贼[18],皆刊削而靡存[19];夫如是之为精也死[20]。而有物焉[21],阴驱而潜率之[22],出入于浩渺之区,跌宕杳霭之际[23],动如风雨,静如山岳,无穷如天地,不竭如山河。是物也[24]。杰然有以充塞乎两间盖昌乎万有[25]。呜呼!此为气之大过人者[26],岂非然哉!今夫言语文字,文也,而非所以文也[27],行墨蹊径[28],文也,而非所以文也。文之为文,必有出乎言识文字之外,而居平行墨蹊径之先。盖昔有千里马,牝而黄[29],伯乐使九方皋视之[30]。九方皋曰:“牡而骊[31]。”伯乐曰:“此真知马者矣!”[32]夫非有声色臭味足以娱悦人之耳目口鼻,而其致悠然以深,油然以感[33],寻之无端,而出之无迹者,吾不得而言之也。夫惟不可得而言,此其所以为神也[34]。

  今夫神仙之事,荒忽诞漫不可情,得其术而以用之于文章,亦足以脱尘埃而游乎物外矣。二生好学甚笃[35],其所为文章,意思肃然[36],既闲且远[37],盖有得于吾之云云者[38],而世俗之人不识也,吾故书以告焉。吾闻为神仙遗形骸解销化[39],其术秘不传;即传其术,不能通。呜呼!遇之而传,传之而通者,非二生,吾谁望之?

  注释:

  [1]承示:承蒙给我看。首:篇。古代诗文均可用“首”表篇数。[2]殷段:殷勤、诚恳。[3]学殖:学业的增长进步。《左传昭公十八年》:“夫学,殖也;不殖将落。”殖:增加,增长。[4]发:启发,诱导。[5]辱:谦词。[6]曷:何。匿:世藏。[7]道家:这里指道教,不是指古代的道家思想学派。[8]神仙之术:即道教所宣扬得道成仙的法术。[9]吐纳:道教修练养生之一术。即把肺中浊气尽量呼出,再由鼻孔缓慢吸人新鲜空气,古人又称“吐故纳新”。[10]咀嚼以为养:传说仙人不食人间烟火,以玉英(道教传说玉石可以开花)之类充饥,“咀嚼”即食玉英之类。[11]外形骸:外离躯体。意为修练之后,精神可以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12]濡(rú如):沾湿。[13]举:飞举,飞升。[14]“其无以”句:意为为文之道,也莫过于精、气、神的凝结浑一。[15]《五帝本纪》:司马迁(太史公)所著《史记》十二本纪之一,内容是记轩辕、颛顼、喾(kù酷)、尧、舜五帝之事。[16]“择其言”句: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赞》认为黄帝之事,先秦百家所传,“其文不雅训”,往往流于芜杂鄙俗,故其所探《五帝本纪》,虽于百家之书有所采用,但仅是“择其言尤雅者”而用之。[17]蔡邕(yōng拥):字伯喈,东汉末文学家,有《蔡中郎集》。传世。引语见《释诲》:“炼余心兮浸太清,涤秽浊兮存正灵。”浸:溶入。[18]煨烬(wěi jìn威尽):灰烬.剽贼:剽窃。[19]靡:无,不。[20]精:综观上文,戴名世论文之所谓精,包括思想的纯正和语言的雅洁两个方面,即以雅而不鄙,洁而不芜的语言,表达纯正的思想。戴名世之所谓雅,并不强调深奥高古,对于散文的语言,他更强调自然质朴。因此,在他来说,雅就是出之自然,不事雕琢,却又经过锤炼而不芜杂鄙俗。[21]物:指“气”。[22]驱:策马前进,率:遵循。“驱”、“牢”在这里都有运行的意思。[23]跌宕(dàng荡):放任自由,无拘无束。杳霭:远处的云雾之气。[24]是:此。[25]杰然:绝特,超乎一切地。两间:天地之间。盖冒:包笼。[26]“此为气”句:戴名世论文之所通气,比较玄虚。中国古代文论谈气者甚多,其含意并不统一,有的指作者的气质,有的指作者的精神修养,有的指文章的气势。戴名世论气,比较接近孟轲。《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里的“气”主要是指由学习修养而得来的一种精神力量。[27]非所以文:不是为文的根本。[28]行墨蹊径:指文章的层次结构。[29]牝(pin骋):雌。黄:毛色为黄。[30]伯乐:一名孙阳,相传为春秋时人,善相马。九方皋:伯乐之友,亦善相马。[31]牡;雄。骊(lí离):毛色纯黑的马。[32]关于伯乐使九方皋相马的故事,见《列子说符》:秦穆公问伯乐谁可使相马,伯乐推荐九方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返,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悦,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谓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志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意为善于认识事物的人,其所在意的不是外在的形色,而是其内在的精神,这就是所谓“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戴名世引用这个故事,意在说明为文之道,首先不在外在的语言文字和行墨蹊径,而在于文章的内在精神.[33]油然:自然而然。[34]“此其”句:戴名世论文之所谓“神”,主要是指文章的内在精神,即组合于文章之中的作者的品格、心胸气质等。戴氏认为为文不应只在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上追求,而应首先着意于精神品质的修养和这种精神品质的允分表达。他引述过方百川(方舟,戴氏同时人,方苞之兄)的话:“文之为道,须有魂焉以乎其中;文而无魂焉,不可作也。”他进而发挥此“文章生此之几,在行魂无魂之间。”(《程偕柳稿序》)这里的所谓魂,也就是“神”。[35]笃(dǔ堵)织:专心致志。[36]萧然:潇洒,从容自然,无所拘束。[37]闲:安详自如。远:深长。[38]吾之云云:我所说的关于精、气、神的道理。[39]销化:即尸解,神魂离弃身体而独立自在。

  

  答周生书(清)林纾

  惠书奖借过力[1],至引王君薇庵、林君述庵事,推仆为古之义士。传闻失实,此则仆所惭悚不敢遽受,必宜辨白者也。

  窃谓五伦中忽有朋友之一伦[2],戚非兄弟,分则路人[3],而古人于忧危丧亡之交,冒死捍卫,颇以为过。及仆身被家难,学业不立,朝夜震局[4],莫省为计,则存问诱掖[5],摩励磋切[6],均吾友之力,方悟古人置朋友于五论中,今果大享其利也。

  薇庵王先生,天性孝友,仆与游处二十余年。其夫人躬被兄嫂摧残,先生处之夷然[7],视兄嫂加竺[8]。仆窥察其意,咸出至诚,团愈加推重。先生亦畜我如季弟[9],学问一事,匡奖尤力[10]。先生既死,遗其子女二人,仆私誓,将独任其婚嫁。侥幸不负死友之诺。其子元龙,依仆十孔,已入邑庠,颇以诗笔惊其长老。距薇庵死之数岁,林述庵亦被疫死于乌麓道院,仆奔哭吊之,举族咸以幼子阿状为托,仆亦如昔之所以处元龙者处之,亦将十年。阿状入庠,与元龙同。其诗笔雄警,不如元龙之逋峭[11]。仆时时告以诗不足为,当求有用之学,造儒者之道。

  仆之所以为此者,尔时实未计其力之能至与否,即彼二君,审仆贫薄,亦未料仆之为能教养其子也。仆之为教为养,并为元龙娶归,殆天幸使然,亦二子志趣不忍忘其死父,始至于此。究皆五论中之常事,仆习知其故 不敢自奇,而足下为仆奇之,何也?且仆尤有惧者:设彼二子骄荒败德,与仆为难,则仆亦不过太息流涕,委诸气数而已[12],此外尚有何术?推之中兴勋臣[13],力造区夏[14],苟无天人合德,亦未必遽成绝大勋业。故君子任事,能归功于天,不唯无祸,亦以养德,矧仆纤芥之善[15],尤何足云!足下重我爱我,遂有逾量之誉,故不敢不辨。

  暑盛,伏惟珍卫[16]。不备。

  注释:

  [1]奖借:犹言奖挹,推奖。[2]五伦:也称“五常”,五种人际关系和道德准则,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3]分(fèn):名分。[4]震局:戒备恐惧的样子。局,拘促不安。亦作“跼”。[5]存问:慰问。存,省视。诱掖:引导扶持。[6]摩励:互相学习,勉励。《礼记学记》:“相观而善之谓摩。”磋切: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7]夷然:平静,坦然。 [8]竺:通“笃”,厚。[9]畜(xù):养。这里犹言对待。[10]匡:帮助。奖:劝勉。[11]逋(bū)峭:本为山岩屋势倾斜曲折貌。借以形容人物或文笔有风致。[12]气数:命运。[13]中兴:复兴。此指清朝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后表面的承平气象。[14]区夏:诸夏之地,指中国。区,区域。夏,华夏。[15]矧(shěn):况。纤介:细微。[16]珍卫:珍惜,爱护。书信中的套语,意谓保重。

作者先后抚养了两位亡友的儿女,这件事被人称为义举。信的目的在于辩白,这是交友处世应当有的品行,不足为奇。行文处处强调朋友对自己的帮助以及两个后生的自身才华,关于抚孤的事却一笔带过,体现了诚实谦逊的内心。

  答张翰风书[1](清)包世臣

  翰风足下:白门邂逅[2],欢若平生,班荆倾盖[3],诚有以相知也。报罢[4]后,返枻鸠江[5],复有小滞[6],方觅良信相闻[7],忽奉手教[8],展缄三复[9],涕洟横集[10]。足下才高绝学,少所许可,顾遒盛加称引[11],不惜骇听。足下年未强壮仕[12],世臣尚在弱寇[13],要以有所成就,与天下共见[14],非可以口舌争也。至古之具备身以事天者,极于殀寿不贰,况区区[15]苦乐升沉之间乎? 虽辱相爱之厚,顾母以此为臣臣戚戚[16]也。筹贼一议,区明了[17],如有用我,可翘足以待蒇事[18]。但此事理有共明,不必谓为推演鄙说[19]耳。追惟矮屋一夕之谈[20],等于笙馨[21];而临歧握手[22],唯以苦吟为戒[23]。仁者之赠,心佩不忘。更今三月,意断韵语。而箧中旧草,未忍焚弃,篇什颇充[24],不能庄写[25],附缄去书,敬以相属。 宋氏[26]以来,言诗必曰唐,近人乃盛言宋,而世臣独尚六朝[27]。尚六朝者,皆以排比靡丽为工,而世臣独求顿挫悠扬,以鬯[28]“目送手挥”之[29]旨。是以游历数州,未遇可言,何意足下远隔千,里乃为同术[30]。然足下专推阮陶[31],世臣则兼崇陆核算[32]。尝谓诗本合于陈思[33],而别于阮陆,至李杜[34]而复合。既合而其末遂分而不可止,此则同之微异者也。 盖格莫峻于步兵[35],体莫宏于平原[36],步兵之激扬易见,平原之鼓荡难知,天挺两宗[37],无独有偶,太冲追步公干[38],安仁接武仲宣[39],虽云犹丽,无足与参[40]。彭泽沉郁绝伦[41],惟以率语[42]为累,然上攀阮而下鲍[43],孟韦非其嗣局也[44]。康乐清脆夷犹[45],以行沉郁,如夏云秋涛[46],乘虚变灭,故论陶诗独至,时出谢石[47],以言竟体[48]芳馨,去之抑远。宣城[49]得其清脆,而沉郁无闻;参军[50]有其沉郁,而犹夷不显;醴陵、开府[51],庶几具体[52];而江则格致较轻,微伤边幅[53];庾则铅华已重,反累清扬[54]。是故善学者必别其流,善鉴者必辨其源。景阳、景纯[55],祖述[56]步兵,而变为沈响;彦升、法曹[57],宪章[58],康乐,而发以弦[59]。子坚神骨俊逸,倡太白之前声[60];处道气体高妙,飞子美之嚆矢[61]。是必心契单微,未易与吠声逐迹[62]者说也。三唐[63]杰士,劂有七贤:郑公首赋“凭轼[64]”,少保续咏“临河[65]”,高唱复古,珍比素丝,伯玉之骀宕[66],子寿之精能[67],次山之柔厚[68],并具垆冶[69],无偭高曾[70],搞坠安详[71],极于李杜[72],所谓一字一句,若奋若搏,彼建安词人[73],不得居其右[74]乾矣。事斯以来[75],历年三五[76],师心[77]所向,宗尚如斯,徒以见闻狭隘,材力层薄,躬之不逮,良用为耻耳。窃谓先王治世之大经,群子淑身之大法,必以礼乐。而礼乐崩,来自近古,端绪仅存,唯藉《诗》教。夫言《诗》教于今日难矣!然而纪述必得其序,指斥必依其伦,礼也;危苦者等其曲折,哀思者怀其旧俗,乐也。凡怕以化,下风目,言无罪而闻足戒者,今之诗不犹不古乎? 世臣生长孤露[78],早涉忧患,而能筋其领缘,勿迩奇衮[79],颇谓以诗自泽。言为心声[80],可意逆而得也。足下幸赐观览,汰其疵纇[81],使得遵录定本,留存异日,庶几自讼[82]有方,时资省察。达则不昧初心,穷则力贞素志,丽泽之益[83],斯为不负。此闻已无可留,半月后便作归计,敝居去歙[84],近在三程[85],或能襥被过访[86],面承指受。天寒殊重,不具欲言。 嘉庆五年十月十八日,世臣顿首。

  注释:

  [1]张翰风:张琦(1764—1833),字翰风,别号宛邻,张惠言之弟,阳湖(今江苏省武进)人。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官至山东省馆陶县知县。少喜诗词,与兄齐名,后乃钻研地理学与医学,著有《战国策释地》、《素问释义》及《宛邻文》等传世。 [2]白门邂逅:在南京偶然相遇。白门,南京的别称。六朝时,都城建唐(今江苏省南京市)的下南门宣阳门,世称白门,故名。邂逅,偶然相遇。《诗·郑风·野有蔓草》:“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3]班荆倾盖:朋友途中相遇,样切交谈。这里用了“班荆道故”和“倾盖而语”两个典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铺荆坐地)相与食,而言复故。”《家语》:“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并车对语,两盖微倾)、终日,甚相亲。” [4]报罢:科举时代乡试或会试落第,均称“报罢”。此指乡试落第。这年包世臣孝举人,未中。 [5]返枻鸠江。枻(yì 曳),船桨,一说船柁。此指船。 [6]复有小滞:又作短期停留。 [7]方觅良信相闻:正找可靠的信使相告。良信,很可靠的人。 [8]忽奉手教:忽然接到你的来信。 [9]三复:反覆看了几遍。 [10]涕洟(yì 夷)横集:眼泪和鼻涕交流。 [11]顾遒盛加称引:但对我大加赞扬。顾,但。遒同“乃”。称引,授引古人或名人相比。 [12]年未强壮:年龄尚未四十。《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孔颖达疏:“强有二义:一则四十不惑,是智虑强;二则气力强也。”后世乃称四十岁为“强壮”或“强仕之年。”按:这时张琦年三十七岁。 [13]弱寇(guàn 贯):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寇,年少。旧时男子二十岁行寇礼。故后世用”弱寇“二字代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龄。这时包世臣二十六岁。 [14]与天下共见:让天下的人都看到。 [15]区区:小小的。《左传·襄公十七年》:“宋国区区。” [16]戚步:忧伤貌。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7]区处明了:分别处置,井井有条。 [18]蒇(chǎn产)事:事情已办完毕。《左传·文公十七年》:“寡君又朝,以蒇陈事。” [19]鄙说:我的说法。自谦之辞。 [20]矮屋一夕之谈:包世臣《自编小倦游阁文集三十卷总目序》:“嘉庆庚申(1800)秋试,识阳湖张君翰风于号舍,翰风锐精舆地,而服权家言,知余来自川楚,询军中事实,予既告以所亲历,复为言贼不难治状,翰风叹绝。旁及诗古文词,遂絮语达旦。”矮屋,指号舍,每人一间,考试期间生活其中,因屋矮小,伸手可及屋柄,俗称矮屋。 [21]等于笙馨:比喻畅谈甚欢,如吹笙击磬相和。 [22]临歧握手:相送到歧道,握手而别。岑参《送杨子》诗:“惜别添壶酒,临歧赠马鞭。” [23]似以苦吟为戒:劝其不要呕心沥肝,拚命作诗。《自编小倦游阁文集三十卷总目序》:“既辍试,再三过从,翰风执手曰:‘吾子济世才也。然好为诗,是耗神甚。今当别,幸为生民自爱。’予辍韵语自比始。” [24]篇什颇充:当时包世臣已有诗稿近二千首,后经张翰风删去四分之三,尚存四五百首。 [25]庄写:恭恭敬敬抄写。 [26]宋氏:指赵宋王朝。 [27]六朝:泛指南北六朝。 [28]鬯:同“畅”。 [29]目送手挥:嵇康《赠秀才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30]同术:在学术上有共同观点。 [31]阮陶:阮籍(210—263),三国魏文学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人,其《咏怀》诗八十余首为世所称誉,有《阮步兵集》。陶渊明(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其诗仆素而绮丽,平淡而又丰满,自然而又精炼,在六朝诗中,具有独特风格。有《陶渊明集》。 [32]陆谢:陆机(261—303),西晋文学家。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诗重藻绘排偶,且多拟古之作。有辑本《陆士衡集》。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唐县)人。其诗长于刻画山水,开山水诗派。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33]陈思:曹植(192—232),三国魏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国县(今安徽省毫县)人。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简简陈思。 [34]李杜:即李白、杜甫。 [35]步兵:阮籍:曾为上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36]平原:陆机,曾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 [37]天挺两宗:天生二杰。 [38]太冲追步公干:左思追随刘桢。左思(我250—约305),西晋文学家。字太冲,齐国临淄(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人。其诗语言醇朴,以《咏史》诗著称,后人辑有《左太冲集》。刘桢(?—217),汉末文学家。字公干,宁阳(今山东省宁阳县)人。其王方诗城当时有名,明要辑有《刘公干集》。 [39]安仁接武仲宣:潘岳继承王粲。潘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荣阳中牟(今河南省中牟县)人,文辞华丽,多伤春悲秋之作,《悼亡诗》较有名,明人辑有(潘黄门集)。王粲(177—217),汉末文学家。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少邹县)人。其诗哀婉慷慨。《七哀诗》、《登楼赋》最有名。明人辑有《王侍中集》。接武:继承。 [40]无足与参:左思或潘岳,都没有资料与阮籍,陆机鼎足而三。参,同“叁”。 [41]彭泽沉郁绝伦:陶渊明的诗深沉蕴藉,无与伦比。陶渊明曾为彭泽令,世称陶彭泽。 [42]率语:草率的诗句。按:陶渊明实无率语,有些诗句看似平淡实丰满,看似随但实精练。 [43]上攀阮而下启饮:上接阮籍的传统,下开鲍照的诗风。鲍照(约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人。其诗风格俊逸,是南朝诗人一杰。有《鲍参军集》。 [44]孟韦非其嗣也:孟浩然与韦应物不是他的继承人。孟浩然(689—740),唐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韦应物(737—?),唐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其诗言语简淡,以田园风物诗著名。有《韦苏州集》。 [45]康乐清脆夷犹:谢灵运的诗情脆而又从容。谢灵运在晋时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氏。夷犹,从容的样子。 [46]夏云秋涛:如夏云多奇峰,似秋涛多壮观。 [47]“论陶诗独至”二句:陶诗独到之处,常常超越谢诗。 [48]竟体:通体;全身。 [49]宣城:谢眺(464—499),南朝齐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曾任宣城太守,世称谢宣城。其诗骨格清俊,描写自然风光,时有警句。有《谢宣城集》。 [50]参军:鲍照,曾任南朝宋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后人称鲍参军。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51]醴陵、开府:江淹(444—500),南朝梁文学家。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财省兰考县)人。诗文新丽顿挫,直写胸臆,乃一时之杰,封醴陵侯,有《江醴陵集》。庾信(513—581),北周文学家,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官到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早年诗风绮艳累靡,暮年变为萧瑟苍凉,有《庾开府集》。 [52]庶几具体:江淹、庚信的诗,大体近似阮籍和陆机,只是格局党庑小些。《孟子·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53]“江则格致较轻”二句:江淹的诗,格局较轻,稍稍感到他修饰推搞的工夫不够。 [54]“庾则铅华已重”二句:庾信的诗,过于雕琢和用典太多,反使清新俊逸的风格受了损害。铅华、清扬,此处均用比喻意。铅华,原指搽脸的粉。《文选·曹植确良<洛神赋>:“芳泽不加,铅华不御。”甭扬,原指眉目清秀。《诗·鄘风·君子偕老》:“子之清扬”。 [55]景阳、景纯:张协(?—307),西晋文学家,字景阳,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其诗善状物抒情,明人辑有《张景阳集》。郭璞(276—324),字景纯,河乐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晋文学家,其《江赋》较有名,明人辑有《郭弘农集》。 [56]祖述:效法。《墨子·尚贤上》:“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 [57]彦升、法曹:[左日右方](460—508),南朝梁文学家。闻颜升,东安博昌(今山东省寿光县)人。以散文著名,时人有“任笔沈诗”之称,诗非所长,明人辑有《任彦升集》、《文章缘起》一书,旧亦题[左日右方]作。谢惠连(397—433),南朝宋文学家。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曾为彭城王刘义康法曹参军。存诗不多,亦不甚好,而以《雪赋》著名。明人辑有《谢法曹集》。 [58]献章:效法。钟嵘《诗品·中》:“晋宏农太守郭璞(诗),宪章潘岳,文体相辉,彪炳可玩。” [59]幺(yāo 妖)弦:小弦。陆机(文赋):“犹弦幺而徽刀,故虽和而不悲。” [60]“子坚”二句:阴铿的诗,神骨俊逸,开李白诗歌的先声。阴铿,生卒不详,南朝陈文学家。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县)人。其诗多咏物登临之作,以描写山水见称。李白的诗歌,曾经受过阴铿的影响,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61]“处道”二句:杨素的诗,气体高妙,是杜甫诗歌的先导。杨素(?—606),字处道,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官至太尉,封越国公,谥景武。工五言诗,尝赠薛道衡五言诗七百字,史称其“词气宏拔,风韵秀上”。著有《杨素集》十卷。嚆(hōo 蒿)矢,一种响箭,发射时声音先箭而到,犹言“先河”、“先声”。 [62]吠声逐迹:比喻随声附各,随波逐流。《潜夫论·贤难》:“谚云:‘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63]三唐:对唐诗的分期。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二》以初唐、盛唐、晚唐为三唐。元代杨士宏《唐章》以盛唐、中唐、晚唐为三唐。 [64]郑公首赋“凭轼”:魏徵(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今河北省巨鹿县附近)人。唐大臣,封郑国公。《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著名诗有《述怀》(一作《出关》)一首,中有“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之句。 [65]少保续咏“临河”:薛稷(649—713),字嗣能,蒲州汾阳(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之宝鼎人)。举进士,官到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封晋国公。工书善画,画学阎立本,书学褚遂良,又工诗,杜尝称之:“少保有古风,得之陕郊篇。”(见《薛稷少保书画壁》)薛稷《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一诗,有“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之句。 [66]伯玉之骀宕:陈子昂诗歌博大纵横,生报勃勃。陈子昂(661—702),唐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官左拾遗。其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所作《感遇》等诗,指斥时弊,风格高峻,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陈伯玉集》。骀(dài 怠)宕,同“骀荡”。意气纵横貌。 [67]子寿之精能:张九龄诗歌精湛深厚,才华横溢。张九龄(678—740),唐宰相,诗人。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曲江县)人。其《感遇》诗十二首,抒怀感事,以格调刚健著称,有《曲江集》。 [68]次山之柔厚:元结诗歌的古朴深厚。元结(719—772),唐文学家。字次山,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其诗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所作《春陵行》、《贼退示官吏》、曾受杜甫推崇。明人辑有《元次山文集》行世。 [69]并具垆冶:都具有锻炼工夫。垆(lú 卢):小吕罂。 [70]无[左亻右面]高曾:不违背《诗经》、《楚辞》和汉魏的传统。[左亻右面](miǎn免),违背。 [71]抗坠安详:高亢低回,从容自如。《礼主·乐记》:“歌者上如抗,下如坠。” [72]极于李杜:诗到李杜,已达高峰。 [73]建安词人:建安时代的诗人。建安是汉献帝年号。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则指建安(196—219)至魏初一段时间。这个时期的文学,以诗歌成就最为显著,其诗一般能反映社会现实,人民疾苦,要求国家的统一,情调慷慨激昂,语言清新刚健,代表作家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孔融、阮[左王右禹]、应、陈琳、刘桢、徐干、王粲)。 [74]居其右:地位在他们之上。古代尚右(楚国除外),位尊者排右,依次向左排,最卑者最左。《史记·廉颇蔺相发列传》:“位在廉颇之右。”依次向左排,最卑者最左。《史记者证廉颇蔺相如列传》:“位在廉颇之右。” [75]事斯以来:指包世臣自己从事诗歌写作以来。 [76]历年三五:经历了十五年。三五,指十五。 [77]师心:独立思考,不拘泥于成法。《关尹子·五鉴》:“善弓者,师弓不师羿;善舟者,师舟不师;善主者,师心不师圣。” [78]孤露: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而无人庇护。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光加孤露,母兄见娇,不涉经学。” [79]筋其领缘,勿迩奇衮:整其衣寇,不近奇邪。比喻勉作君了,不近小人。《周礼》:“去其淫怠与其奇衮之民。”衮,通“邪”。 [80]言为心声:语言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声音。扬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了小人见矣。” [81]汰其疵纇:去其毛病。疵,瑕疵,玉病。纇(Lèi类),丝节,丝绸毛病。 [82]自讼:自责。《论语·公冶长篇》:“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83]丽泽之益:朋友与相切磋的好处。《周易·兑》:“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意思是:丽是两个,泽是沼泽,竞是喜悦。两泽相连,其水交流,滋润万物,是可喜悦的事。比喻朋友互相切磋,交流知识,大有好处。 [84]歙(shè 涉):歙县(今安徽省歙省)。 [85]三程:三站,即三天的路程。旧时徒步旅行,一般以六十华里为一日的行程。泾县距歙县约二百华里,故言三程。 [86]或能被过访:也许能够整理行装,前来拜访。被,用包袱包扎衣被。《晋书·魏舒传》:“被而出。”襥(fú 包袱)。作动词用,包扎的意思。

包世臣(1775—1855),清书法家。字慎伯,号倦翁,泾县(今安徽省泾县)人。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曾任江西省新喻县知县,被劾去官;随明亮征川楚,献奇谋不见用,遂归,卜居南京,自署白门倦游外史,著书以终。世臣博学能文,关心时局,自包经世之才,主张积极杭英,对农政、漕运、盐政、货币、兵法、鸦片等问题,都有论述。善书法,肆力北魏,兼习二王,行草隶书,皆炬所珍贵。集其平生所为文,分为四类;论水利漕盐者,编为《中衢一勺》;论文章书法者,编为《艺舟双楫》;诗词歌赋,编为《管情三义》;论农礼刑兵者,编为《齐民四术》;总名《吴安国》,凡三十六卷。 包世臣在这封信中,对六朝、三唐的著名诗人,从渊源到风格,都作了精当的评论。称瑜指瑕,别流辨源,往往切中肯綮。特别是以阮籍、陆机为六朝的“两杰”、魏征、薛稷、陈子昂、张九龄、元结、李白、杜甫为三唐的“七贤”,虽存偏爱,亦具只眼。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部断代的文学批评史来看。

  大冈埠团练公局记(清)龙启瑞

  尝考周礼,州长、党正有属民读法之典[2],皆以岁时行之于学,而田猎讲武及守望相助之法[3],民自得以其意行之于乡。秦汉以降,井田废而乡学不立[4],至不幸用,则乡民聚而为社。如宋时定州有弓箭社[5],近日广东御夷[6],名乡亦分立为社。至广西盗贼蜂起,各府州县官吏、荐绅先生,率其乡之所属,日从事于团练。而各村镇关市,始有公局之设。睦姻任恤之风[7],一变而为功利战斗,古所谓观于乡者,其若是耶?

  虽然,时之所至,虽圣贤不能执古道以绳民[8],惟豪杰有为之士,能因时之所宜,以求合乎古。夫以广西之盗,蔓延数十州县,蘖芽乎十年之前[9],一发而不可治。今天子悯吾民疾苦,征兵数千里外,转饷数百万。顾其力能及于盗之所至,而盗之所不至而将动者,与其既去将复来者,则必恃民之自为捍御,而团练之事急焉。独吾邑地当省会,盗警缓于他邑,可以措理裕如[10],顾其事之实与不实,用之必有效或无效者,则以董事之人为断[11]。故团练分局之设,遍乎一县,惟大冈埠之在邑南者,以唐丈尧心先生得名。方事之初起,先生于其乡设公所,聚众期会[12],行之期年[13]。什伍有法[14],少长有序,人知师律[15],无哗于乡,大吏激赏为诸团最[16]。先生益奋志督劝,亲执枹鼓[17],家之子弟,咸编入伍。人用是和,盗贼益稀,盖必如先生之为团练 ,然后缓急乃为有用[18];必尽如先生之团练,然后各乡之公局乃不虚设。会先生之嗣吾友仲实,来乞为文,因书此贻之。

  吾尝与仲实言今之团练,名为寓兵于农,而多失古意,异日风俗之害,将不可究[19]。如先生为之,又何其善也!此即因而复讲让修睦之风[20],而进以读法、讲武,乡田同井之治[21],其又何难焉?书之以覆于先生,其亦不能无蜡宾之感也[22]。咸丰元年岁次辛亥仲冬月[23],同邑龙启瑞记。

注释:

  [1]公局:犹言“公所”,指团练的办事机构。[2]州长:周代掌管一州政教禁令的长官。五党为一州,一州计二千五百家。党正:位次州长的行政官。五百家为一党。读法:宣读一年的政令教法。《周礼地官州长》:“正月之吉,各属其州之民而读法。”属(zhǔ):集合。[3]守望:防守与伺望,指防备盗贼或水火之灾。《孟子滕文公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4]井田:商、周时代的一种土地制度,因土地划为“井”字形而得名。八家耕九百亩(一井),其中九分之一上缴国家。[5]定州:治所今河北定县。弓箭社:北宋时河北地区的民间自卫组织。起初为防御契丹的掠夺,头目多为地主,户出一人,轮番巡逻。[6]夷:此指英、法侵略者。[7]睦姻任恤:《周礼》所载“六行”中的四种行为标准。睦:亲于九族。姻:亲于外族。任:信任朋友。恤:赈抚贫者。[8]绳:衡量。[9]蘖(niè)芽:树木嫩芽。喻萌发,产生。[10]裕如:宽缓,从容。[11]董事:主管事务。董,督察。[12]期会:按期集合。[13]期(jī)年:一整年。[14]什伍:古代军队的编制,五人为伍,二伍为什,此指队伍。[15]师律:军队的纪律。[16]激赏:极其赞赏。[17]枹(fú):“桴”,鼓槌。[18]缓急:困厄,情势急迫。[19]究:穷尽。[20]讲让:讲求礼让。修睦:修习和睦之道。《礼记礼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1]乡田同井:同乡同里,乡井。[22]蜡宾:蜡祭的宾客。蜡,通“䄍(zhà)”蜡祭是年终合祭百神的仪式。《礼记礼运》载孔子为蜡宾,喟然而叹。[23]咸丰元年:1851年。

  大界墓表(清)曾国藩

  王考府君[1],以道光二十九年十月四日弃养[2],倏历二十三年。当初葬时,吾父以书抵京师,命国藩为文,纪述先德,揭诸墓道[3]。国藩窃观王考府君威仪言论,实有雄传非常之概,而终老山林,曾无奇遇重事一发其意、。其型于家、式于乡邑者[4],又率依乎中道,无峻绝可惊之行。独其生平雅言[5],有足垂训来叶者[6],敢敬述一二以示后昆[7]。

  府君之言曰:吾少耽游惰,往还湘潭市肆,与裘马少年相逐[8],或日高酣寝。长老有讥以浮薄,将覆其家者,余闻而立起自责,货马徒行[9],自是终身未明而起。余年三十五,始讲求农事。居枕高嵋山下,城峻如梯[10],田小如瓦。吾凿石决壤,开十数畛而通为一[11],然后耕夫易于从事。吾昕宵行水[12],听虫鸟鸣声以知节候,观露上禾颠以为乐。种蔬半畦,晨而耘,吾任之;夕而粪,庸保任之。入而饲豕,出而养鱼,彼此杂职之。凡菜茹手植手撷者[13],其味弥甘,凡物亲历艰苦而得者,食之弥安也。

  吾宗自元、明居衡阳之庙山,久无祠宇,吾谋之宗族诸老,建立祠堂,岁以十月致祭。自国初迁居湘乡,至吾曾祖元吉公,基业始宏,吾又谍之宗族,别立祀典,岁以三月致祭。世入礼神徼福[14],求诸幽遐,吾以为神之险降[15],莫亲于祖考,故独隆于生我一本之祀[16],而他祀姑阙焉。后世虽贫,礼不可堕;子孙虽愚,家祭不可简也。

  吾早岁失学,壮而引为深耻,既令子孙出就名师。又好宾接文士,候望音尘[17]。常愿通材宿儒接迹吾门[18],此心乃快;其次老成端士[19],敬礼不怠;其下泛应群伦[20]。至于巫医、僧徒、堪舆[21]、星命之流[22],吾屏斥之惟恐不远,旧姻穷乏,遇之惟恐不隆。识者观一门宾客之雅正疏数而卜家之兴败[23],理无爽者[24]。

  乡党戚好,吉则贺,丧则吊,有疾则问,人道之常也,吾必践焉,必躬焉 ,财不足以及物,吾以力助焉。邻里讼争,吾尝居间以解两家之纷。其尤无状者[25],厉辞诘责,势苦霆摧而理如的破[26],悍夫往往神沮。或具尊酒通殷勤,一笑散去。君子居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嚣[27],其道一耳。津梁道涂废坏不治者,孤婺衰疾无告者,量否力之所能,随时图之,不无小补。若必待富而后谋,则天下终无可成之事。盖府君平昔听恒言者如此,国藩既稔闻之[28],吾父暨叔父又传述而告诫数数矣[29]。

  府君讯玉屏,号星冈。声如洪钟,见者惮慑,而温良博爱,物无不尽之情。其卒也,远近咸唏,或涕泣不能自休。配我祖妣王太夫人,孝恭雍穆[30],娣姒钦其所为[31]。 自酒浆缝纫,以至礼宾承祭,经纪百端,曲有仪法。虔事夫子[32],卑诎己甚[33]。时逢温怒,则竦息减食[34],甘受折辱,以回眷睐。年逾七十,犹检校内政[35],丝粟不遗.其于子妇、孙曾[36]、群从、外姻、童幼、仆妪,皆思有惠逮之,权量多寡,物薄而意长,阅时而再施。太夫人道光二十六年九月十八日卒,春秋八十,葬于木兜冲。其后三年,而府君卒,春秋七十有六,葬于八斗冲,迁太夫人之柩袝焉[37]。其后十年,为咸丰九年己未十二月,均改葬于大界。

  府君之先,六世祖曰孟学,初迁湘乡者也;曾祖曰元吉,别立祀典者也;祖曰辅臣;考曰竟希。曾祖妣氏曰刘;祖妣氏曰蒋、曰刘;妣氏曰彭。以国藩忝窃禄位,府君初貤封中宪大夫[38],后累赠为光禄大夫、大学士、两江总督。祖妣初封恭人,后累赠为一品夫人。圣朝推恩,追而上之,竟希公累赠光禄丈夫,妣彭氏亦赠一品夫人。

  府君生吾父兄弟三人,仲父上台早卒,季父骥云无子,以吾弟国华为嗣[39]。孙五人,军兴以来,惟国潢治团练于乡[40],四人者,皆托身兵间。国华、贞幹殁于军[41], 国藩与国荃遂以微功[42],列封疆而膺高爵[43]。而高年及见吾祖者,咸谓吾兄弟威重智略,不逮府君远甚也,其风采亦可想已。曾孙七人,玄孙七人。

  凡兹安居足食,列于显荣者,繄维祖德是赖[44],于是叙其大致,表于斯阡。令后嗣无忘彝训[45],亦使过者考求事实,知有众征,无虚美云。

  注释:

  [1]王考:对去世祖父的敬称。府君:子孙对其先世的敬称。[2]弃养(yàng):家中长辈去世的婉称。[3]揭:标立。[4]型:楷模。式:榜样。[5]雅言:高尚、正确的言论。[6]叶:世。[7]后昆:后嗣,子孙。[8]裘马:轻裘肥马,形容生活的豪华。语出《论语雍也》。裘,皮衣。[9]货:卖出。[10]垅:高地。[11]畛(zhěn):田间小路。[12]昕(xīn):日将出时。行水:管理田水。[13]茹:蔬菜的总称。撷(xié):采摘。[14]徼:通“邀”,求取。[15]陟(zhì)降:升降,上下。古称上天及祖宗的默佑为陟降,意谓往来于天人之间。[16]隆:盛,重视。[17]音尘:本谓声音和尘埃,借指信息。[18]通材: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宿儒:素有声望的学者。[19]端士:品行端正的人。[20]泛应:一般地应付、对待。[21]堪舆:即“风水”,如相宅、相墓之法。堪,高处。舆,下处。[22]星命:根据星宿之相测吉凶,算命运。[23]疏数:犹言少与多,亲近与疏远。[24]爽:失,差。[25]无状:没有礼貌,不讲理。[26]的:箭靶的中心。[27]嚣:喧哗。此指纷乱不安定。[28]稔(rěn):熟悉。[29]数数(shuò):屡次,常常。[30]雍穆:和睦。[31]娣姒(sì):妯娌。兄妻为姒,弟妻为娣。[32]虔:诚敬。夫子:妻子对丈夫的称呼。[33]诎(qū):委屈。[34]竦息:同“悚息”。惶恐不安貌。[35]内政:家中事务。[36]孙曾:子孙的统称。[37]袝(fù):合葬。[38]貤(yí)封:清制,职官以自己应得的封诰,呈请改授远祖及伯叔、外祖父母等,称貤封。貤,转移。[39]国华:字温甫,作者弟弟。[40]国潢:字澄侯,作者弟弟。[41]贞幹:初名国葆,字季洪,后改名贞幹。[42]国荃:字沅甫,作者弟弟。因镇压太平军有功,封一等威毅伯,官至两江总督。[43]封疆:统治一方的将帅,明清时各省长官如总督、巡抚等称“封疆”。膺:受。[44]翳:主助词,无义。[45]彝训:尊长对后辈的日常训诲的话。

这是曾国藩为其祖父写的墓表,内容不外乎显亲耀祖、宏扬家声,但写得较有特色。通体记叙亡者往昔的言谈,表现亡者的生平及品行,叙事布局周详不琐乱。

  大铁椎传(清)魏禧

  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1)归,与陈子灿(2)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3),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4)青华镇人,工技击(5),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6)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7),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8)。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9),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10)。”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11)数声。顷之,贼二十馀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12)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13),大铁椎其人与(14)?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15),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与?抑用之自有时与?子灿遇大铁椎为壬寅岁,视其貌当年三十,然则大铁椎今四十耳。

  子灿又尝见其写市物贴子,甚工楷书也。

注释:

  (1)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2)陈子灿:事迹不详。(3)左氏兵谋兵法:指《左传》。《左传》中有很多论及军事谋略和战争的文字。(4)怀庆:怀庆府,治所在今河南沁阳县。(5)技击:原指战国时经过技巧训练的步兵,后泛指搏击对打的武艺。(6)与过:一同拜访。(7)寝:丑陋。(8)楚声:湖北、湖南一带地区的口音。(9)响马贼:旧时对群聚劫掠者的称呼。(10)不快吾意:意为不能随我心意地打击对方。(11)觱篥(bì lì必栗):即笳管,一种号角类乐器。出自龟兹,后传入内地。(12)股栗:两腿抖颤。(13)“子房”二句:张良字子房,汉初政治家。先世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他设法谋害秦王。后得力士,以铁椎狙击秦始皇于博浪沙(今河南阳武东南)。见《汉书˙张良传》。(14)与:通“欤”,表疑问的语气词。(15)陈同甫:陈亮,字同甫,南宋爱国词人,有《龙川集》、《中兴遗传》等。其《中兴遗传序》提出要为南宋初年以来的抗金志士立传,“将旁求广集,以备史氏之缺遗”。书凡二十卷,分大臣、大将、死节、死事、能臣、能将、直士、侠士、辩士、义勇、群盗、贼臣二十门。

魏禧(1624--1681),清初散文家。字叔子,一字冰叔,号裕斋、勺庭。江西宁 都人。明末诸生。明亡后绝意仕进,隐居翠微峰。长于散文,有《魏叔子集》。 

  代曾侯相《忠孝录》序(清)薛福成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此贤者不得已之举也。当咸丰四五年间,粤寇横于荆扬之境[1]。无锡王君恩绶,以知县发湖北,将谒行省大吏[2]。而武昌被围,巡抚陶文节公婴城固守[3],埶且岌岌[4]。城中官吏,争请大府符檄,出外请援兵,稍稍引去。君至则城闭不得入。益阳胡文忠公时以布政使统兵城外[5],固留君,君不可,缒城入[6]。明日,城陷。遂与陶公同殉,君之子燮亦从死焉。

  议者曰:“子之侍父,无适不从[7]。方王君慷慨以陷危难,燮固无不从之理。独王君于湖北,未有官守[8],而又初至,宜若可以不死[9]。设令因胡公留城外而相随杀贼,未尝不可奋有树立也。即不然,而稍迟回以入,其谁议之?”予谓不然。往者粤寇初发难,值海内承平久,所之望风而靡[10]。其或职在战守而能以死殉职者,固不乏人;至其分可以无死则甘蹈死而不粟者[11],鲜矣。人习于苟偷非一日,往往临危之际,巧伺形便以为趋避[12],至于相帅成风[13],莫与御寇,而其身之败辱亦随之,此时事所由不振也。夫圣人之道之在天下也,天下之人皆跂而不及[14],则更矫以稍亢而不为过[15]。以王君力扶颓俗,而不恤以身先之[16],毋亦有苦心存焉?抑非得已而不得已也。

  方武昌之克而复陷,予适引孤军,与贼相持江浒[17],屡奋屡踬[18],饱尝艰危。当此之时,所仗以鼓人心者,只此舍生取谊之说,与二二同志申明而倡率之,卑人人奋于杀贼,而不以利害为计。闻王君之事,益令人敬慕不能置云。

  今朝廷褒忠之典,有加无已,而君父子忠孝之大节,既炳于天下。岁辛未[19],君之次子庭桢,以所辑《忠孝录》征言于予。予观君之挚性穆行[20],具载录中,独其所以必死之故,有未详者,故予复推君之志以序之。

  注释:

  [1]荆扬:荆,指湖南、湖北的古荆州地区。扬,江南的统称。粤寇:指广西太平军。作者为曾国藩幕僚,代曾作此序,故以太平军为寇。[2]行省:即省,地方最高行政区划。[3]陶文节:陶思培,谥文节,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婴城:环城自守。婴,绕。[4]埶:同“势”。岌岌:很危险的样子。[5]胡文忠:胡林翼。见《跋五公尺牍》注。[6]缒(zhuì):系在绳子上放下去。[7]适:往。[8]官守(shòu):官吏的具体职责。[9]宜若:大概,似乎。宜,殆,大概。若,语助词。[10]之:往,到。[11]栗:因恐惧而发抖。同“慄”。[12]形便:形势便利。[13]帅:同“率”。[14]跂:通“企”,踮起脚尖。[15]矫:匡正,纠正。亢:过甚,极度。[16]恤:顾恤。[17]江浒:指长江边。这段代曾国藩叙事。[18]踬(zhì):䘣绊倒,引申为不利,失败。[19]辛末:同治十年(1871)。[20]穆:美好。

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号庸庵,江苏无锡人。清末外交官,改良主义政论家。先充曾国藩幕僚,后随李鸿章办外交。曾任出使英、法、比、意四国大臣,归国后升为右副都御史。其基本思想是变法图强,提倡以工商富国。散文长于议论,雄辩挥洒,黎庶昌称其“不规规于桐城论文”。有《庸庵全集》。

  

  戴文进传(清)毛先舒

  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进,字文进,钱唐[1]人也。

  宣宗[2]喜绘事,御制天纵。一时待诏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3],皆有名。进入京,众工妒之。一日,在仁智殿呈画,进进《秋江独钓图》,画人红袍垂钓水次。画惟红不易著,进独得古法之妙。宣宗阅之。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著此钓鱼!”宣宗颔之,遂麾去徐幅不视。故进往京师,颇穷乏。

  先是,进,锻工也,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倍常工。进亦自得,以为人且宝贵传之。一日,于市见熔金者,观之,即进所造,怃然自失。归语人曰:“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糈?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今人烁吾所造,亡所爱,此技不足为也。将安托吾指而后可?”人曰:“子巧托诸金,金饰能为俗习玩爱及儿、妇人御耳。彼惟煌煌是耽,安知工苦?能徙智于缣素,斯必传矣。”进喜,遂学画,名高一时。

  然进数奇,虽得待诏,变轗轲,亡大遇。其画疏而能密,著笔淡远。其画人尤佳,其真亦罕遇云。予钦进,锻工耳,而命意不朽,卒成其名。

注释:

  [1]钱唐:今浙江杭州。[2]宣宗: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1426—1435年在位。[3]待诏:为皇帝草拟文字及从事医、卜、画等技术人员之称。谢廷循:浙江永嘉人。倪端:字仲正。石锐:字以明。李在:字以政。

  道学外传[1](清)严复

  吾闻欧人之谈中学者曰[2]:古之史学[3],徒记大事,如欲求一代之风俗、以观历来转变之脉络者,则不可得详[4],是国史等于王家之谱录矣[5]。今之史学则异是[6],必致谨于癌阎日用之细、起居笑貌之琐[7],不厌其烦,不嫌其鄙,如鼎象物,如犀照渊[8],而后使读史者不啻生乎其代[9],亲见其人,而恍然于人心世道所以为盛衰升降之原也[10]。若是,则论世者慎毋遗其细矣[11]。今与诸君论其细者,可乎? 夫学术之归[12],视乎科举[13];科举之制,董以八股[14];八股之义,出于《集注》[15];《集注》之作,实惟宋儒[16];宋儒之名,美以道学。村学究者,其史家《道学列传》之果耶[17]! 自明以八股文取士,而义必限以朱注,迄于今日,六百余年。遂至无论何乡,试游其地,必有面带大圆眼镜,手持长杆烟筒,头蓄半寸之发,颈积不沐之泥[18],徐行偻背[19],阔颔扁鼻[20],欲言不言,时复冷笑,而号为先生长者其人者。观其人,年五、六十矣;问其业,以读书对矣[21];问其读书始于何年,则又自劝始矣。夫人自六、七岁入塾[22];至五、六十岁,中间又未尝隶军、服贾[23];即偶入仁,亦未尝膺烦剧[24]。则度其四、五十年间[25],日日均可读书。质虽驽下[26],无创得之智,无远略之怀[27],但能循途守辙[28],日诵数十行;时日即多,意者亦必有可观者焉[29]。试入其室,笔砚之外,有《四书味根录》、《诗韵合壁》、《四书曲林》[30],无他等书[31]。其尤博雅者[32],乃有《五经汇解》之经学[33],《纲鉴易知录》之史学[34],《古文观止》之古文[35],《时务大成》之西学[36]。 微问之曰[37]:“先生何为乐此?”答曰:“国家之功令在是也[38]。”问曰:“功令脱攻[39],先生奈何?”答曰:“功令曷为而改哉[40]!天下之文,未有时文若者[41]。惟时文之义理格律乃能入细[42],凡文之不从时文出者,尽卤莽灭裂耳[43]。且功令若改,则国家将亡矣。汝毋为此亡国之言。”问曰:“然则先生于时文观其深乎?”答曰:“然。余之文崇理法[44]。”问曰:“不识时文之理法,上帝所令乎?教主所制乎[45]?国宪所颁乎[46]?且时文之义理,即圣门之义理乎[47]?”则色然而不应[48]。 知其怒,哀其既老,思有以慰之,曰:“先生之齿长矣[49],岁所入似若为丰矣[50],盍谋所以娱此暮年者[51]!”答曰:“予不也稍纵也,将以遗之子孙[52]。”问曰:“度先生之力,即极约[53],量不能致千万金[54]。子孙而贤[55],何以此为[56]?子孙而赖此[57],则又非先生之所望矣!”则又色然而不应。 知其不可告,思以他辞乱之[58],曰:“先生亦阅报乎?”答曰:“亦偶阅之。然今日之报,即今日天下之乱民也[59]。西人之来[60],谋利而已,本无大志,且穷奢极欲,衰将及之。而各报乃日日以瓜分为言,是不啻导西人之至,而胁中国以必从。愚用自用,贱而自专,灾必及之矣[61]。况民主者,部落简陋之习也[62],各报艳称之[63]。不知支那即改民主[64],汝未必即伯里玺天德[65];支那即开议院[66],汝未必即议员[67];若支那真瓜分,吾辈衣食自若也[68]。汝胡以此晓晓为[69]?甚矣!各报之为今日天下之乱民也!”于是问者亦遂不敢复请。 夫支那积二千年之政教风俗,以陶铸此辈人材[70],为木密矣[71],为时久矣,若辈之多,自然之理。以钱财为上帝,以子孙为灵魂,生为能语之马牛,死作兵之僵石[72],悯侧不暇,安用讥评[73]!独恨此辈既充塞国中,岂无上膺执政之权、下拥名山之席者[74]?而今乃奉五百兆黄胄,二千年圣神之教,以所若辈之位置,返之仁人志士之用心,当咸以为不可也[75]!是以不惮酷讥[76],轻薄之责[77],形容一二[78],以例其余[79]。 读此文者,当思人之为恶,虽千转万变,而一由于心地之不明[80]。若辈既心地不明,则若当时虽无为恶之心,而将来必有致祸之实。支那与日本种相同,而教亦相若[81],乃以十倍之地而不及日本者,非视此辈之多寡,为国势之盛衰耶?故愿有事权者遇此人[82],毋使事权落此人之手;有子弟者遇此人,毋使子弟听此人之言。

  注释:

  [1]道学:宋儒的哲学思想,以继承孔孟“道统”,宣扬“性命义理”之学为主。外传:传记文的一种。凡人物为正史所不载,或正史已有记载而别为作传、记其遗闻逸事,叫外传。 [2]欧人:欧洲人。 [3]古之史学:指封建地主阶级的史学。 [4]不可得详:不能得到详细的情况。 [5]王家之谱录:帝王的家谱。 [6]今之史学:指资产阶级的史学。异是:跟这咱情况不同。 [7]“必致谨”句:意谓必须留神记述民间日常生活中人事方面的细节。闾阎,古代平民住宅区,指民间。起居,日常生活。 [8]“如鼎象物”二句:比喻史学要把社会的具体情况清楚地反映出来。如鼎象物,出自《左传》宣公三年:“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杜预注:“象所图物,著之于鼎。”即把许多怪物的形象铸在鼎上。如犀照渊,出自《晋书·温峤传》:“峤旋武昌,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其夜梦人谓已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后来便以犀照比喻明晰事理。 [9]不啻:不异于。 [10]“而后”句:意谓然后能够使人清楚地了解到人心世道是国家兴盛衰微的原因。世道,社会风气。原,原由。 [11]毋遗其细:不要遗漏小事。 [12]归:归宿。 [13]科举:从唐代开始,以科目取士,叫做科举。 [14]董以八股:以八股文为标准。八股,明清科举制度规定的一种考试文体,段落有严格的规定,其中的四段各有两股两相排比的文字,共为八股。董,正,标准。 [15]《集注》:指南宋理学家朱熹所编的《四书集注》。 [16]儒:学者。 [17]“村学究:二句:意谓乡村里的道学先生的出现,是史学家宣扬宋儒道学的结果。学究,唐代取士,明经一科有“学究一经”的科目;宋代简称学究,为礼部贡举十科之一。本来学究是指读书人,后用怪专指迂腐浅陋的读书人,常称村学究。《道学列传》,无代脱脱等所编的《宋史》中,专门设有《道学列传》,以颂扬宋儒程颢、程頣和朱熹等人。 [18]沐:沐浴。 [19]徐行:慢走。偻(lǚ 吕)背:驼背。 [20]阔颔(hàn 汉):宽下巴。 [21]对:回答。 [22]塾:私塾,旧时教学的地方。 [23]隶军:从军。服贾:经商。 [24]“即偶入仕”二句:即使偶尔做官,也未曾承办过繁重复杂的事情,入仕,做官。膺 ,受,承受。剧,繁难,繁重。《后汉书·曹世叔妻传》:“不辞剧易。” [25]度:估量,估计。 [26]质虽驽下:才能虽然低劣。驽下,指才能低下的如驽马。 [27]“无创得“二句:没有独创的智慧,没有远谋的胸襟。 [28]但:只。循途守辙:因循守旧的意思,即所谓走老路。 [29]意者:料想。 [30]《四书味根录》:清代金澂所著,是一部用宋儒观点解释《四书》的书。《诗韵合壁》:清代汤文璐编的一部做诗用的韵书。当时科举考试除了要做八股文之外,还要做一首律诗,所以村学究也得备有此书。《四书曲林》:清代江永著,是一部将《四书》中的典故和词句分类编成的工具书。 [31]他等书:别的种类的书。 [32]尤:特别。博雅:渊博文雅。这里是讽刺语。 [33]《五经汇解》:《五经》注解的汇编。 [34]《纲鉴易知录》:清代吴乘权编,是一部用儒家观点编成的编年体的简要史书。 [35]《古文观止》:清代吴楚材等选编。 [36]《时务大成》:清代末年,洋务派提倡“通达时务”,为了迎合他们的需要,曾有大量所谓讲“时务”的书出现,《时务大成》就是其中的一种。西学:清末称欧美资产阶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为西学。 [37]微问:细问。 [38]功令:古时国家对学者考核和录用的法令程规。 [39]脱:倘若,或许。《后汉书·李通传》:“事既未然,脱可免祸。” [40]曷为:何为,为什么。 [41]未有时文若者:即“未有若时文者”的倒文,指八股文。 [42]“惟时文”句:意谓只有八股文的内容和形式才能细致入微。义理,旧时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这里是指八股文的内容而言。格律,韵文的体制和格式。这里是指八股文的形式而言。 [43]卤(lǔ 虏)莽灭裂:出自《庄子·则阳》:“长梧封人问子牢曰:‘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这里是粗率破碎的意思。 [44]崇理法:注重义理格律。 [45]教主:某一宗教的创始人,这里指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46]国宪:国法。 [47]圣门:圣人。 [48]色然:面色改变,不高兴的样子。 [49]齿:指年龄。 [50]岁所入:一年的收入。 [51]“盍谋”句:为什么不想办法使晚年过得愉快一点呢? [52]“予不敢”二句:我不敢稍微多用一分钱,准备将来把自己的积蓄都留给子孙后代。纵,放纵,指多花钱。 [53]极约:极端节约。 [54]量:料。 [55]而:假设连词,如果。 [56]何以此为:靠这个干什么? [57]赖:靠。 [58]他辞:别的话。乱:打乱,岔开。 [59]乱民:犯上作乱的人,这里是指扰乱民心。 [60]西人:西洋人,外国人。 [61]“愚而自用”三句:出自《中庸》:“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也。’”意谓愚蠢而自作主张,下贱而自以为是,象这样的人,灾难一定会降临到他的身上哩。 [62]部落:一种比较原始的社会组织单位由血缘相近的氏族结合而成。 [63]艳称之:用艳丽的文辞去称赞它。 [64]支那:外国人称中国为支那。旧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声教远被,外国于是叫我国为秦。支那即是秦音之转。 [65]伯里玺天德:英文“总统“一词的音译。 [66]议院:议会。 [67]议员:在议会中有正式代表资格,亨有表决权的成员。 [68]自若:照常。 [69]“汝胡”句:你为什么因恐惧而大叫大嚷呢? [70]陶铸:烧制瓦器和镕铸金属,比喻造就、培育。《庄子·逍遥游》:“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 [71]术:手段。密:精密周到。 [72]僵石:顽石。 [73]“悯恻”二句:意谓怜悯他们都来不及,何和去讥讽评论他们呢!悯恻,怜恤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 。 [74]“独恨”二顺:只恨这种村学究既然充塞全国,难道里面没有人在上头掌握政权、在下头主持教育事业的吗?名山之席,清代称书院负责人为山长,名山之席就是指出长。 [75]“而今”五句:意谓如今竟敢南献五亿炎帝和黄帝的后代,两千年神圣的政教,去听凭他们的摆布,仁人志士如果想一下这件事,应当都会认为不行的啊!兆,百万。炎黄,传说中的我国上古帝王炎帝和黄帝。旧是中国人常自称为炎黄子孙。胄(zhòu 昼),后代。位置,安排,布置。文天祥《赠莆阳卓大著顺宁精舍》:“斯丘亦乐哉,未老先位置。”咸,都。 [76]不惮:不怕。刻酷:刻薄严酷。 [77]轻薄:轻佻浮薄。 [78]形容:描摹,描写。 [79]例:比照,比似。 [80]一:全,都。 [81]相若:相似。 [82]事权:作事的职权。《说苑》:“逐鱼者趋,逐兽者趋,非乐之也,事之权也。”

严复(1853—1921),字又陵,号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州市郊区)人。曾留英学习海军,历任清代北洋水师学堂总办、学部名词馆总纂等职。辛亥革命后,任京师大学堂校长。他前斯主张君主立宪和变法,影响很大;晚年思想日趋反动,拥护袁世恺称帝。著有《瘉壄堂诗集》等。 这是1898年6月5日严复发表在天津《国闻报》上的一篇杂文。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和签订,使多灾多难的旧中国再一次蒙受了外国侵略者的奇耻大辱。当时,举国激愤,群情鼎沸。而在这种强烈的爱国气氛之中,一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家,便效法于西欧,乘机发动了一场改良主义的变法维新运动。他们大声疾呼:“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而要变法,就必须大力提倡新学,铲除盘踞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内达两千年之义的旧学。至于当务之急,便是废止八股,扫荡陈腐的宋、明理学。本文正是在变法与反变法、新学与旧学的尖锐斗争中,应运而生的。 在这篇杂文里,作者以绘画式的笔触,生动细致地刻划了一个死守经义、空疏浅薄、昏庸腐朽、利禄熏心的材学究的形象。这一形象意义,不仅在于对封建社会一般道学先生的典型概括和批判,而且也是对当时叫嚷“圣人之道,百世不殆”的顽固派的辛辣嘲讽。

  得一斋记(清)吴嘉宾

  啬者与博者衡[1],谁赢乎?博者赢乎哉。市者与居者竞[2],谁赢乎?居者赢乎哉。与市而博?抑居而啬诸[3]?

  今夫五都之肆[4],百货壑焉[5]。宝有犀珠蠵贝子珍[6],用有粟葛丹漆之饶,产莫能物也[7],种莫能区也。吾一从而居其土宜[8],别其苦良,不亦矜乎?故吾嚣然自为得也。然而列廛者方专其去留高下在心[9],莫可取求,然后知吾之未始得也。彼固嚣然自为得也。然而有力者过焉,倾囊而准其估,辇而逝耳[10],然后知彼之仍未始得,夫有力者得之矣。

  然而瞽得章绣[11],聋得钧球[12],秃得簪笄[13],兀得靴履[14],涉海得策衔[15],适燕得帆楫,虽奇巧丽饰值以千亿,曾不如工之有缺斤[16],农之有曲耒也[17]。然后知其得而未始得也。故知之莫如据之,据之莫如藏之,藏之莫如利用之。利用之,斯得之矣。

  吾宗继之,以颜氏子“得一”之义[18],名其斋居。夫颜氏之所谓“一”,未易言得也。继之之意,特以戒夫市而博者,故余为达其志如此。

  注释:

  [1]啬者:财物少的人。博者:财物多的人。[2]市者:做买卖的人。居者:在家安居的人。[3]“与市”二句::是称赞做买卖而财物丰富的人呢,还是称赞安居但财物不多的人呢?与:赞许。诸:语助词,相当“之乎”。[4]五都:泛指大城市。[5]壑:深谷,此处形容东西多。[6]蠵(xī):一种海龟,其甲即玳瑁。[7]物:察看,引伸为分辨。[8]土宜:适宜。[9]列廛者:在市场上的人。廛:集市。[10]辇而逝:车载而去。辇:车。[11]章绣:彩色的刺绣。章:文彩,彩色。[12]钧球:美好的乐器。钧:均钟,古代乐器,球:玉磬。[13]簪笄(jǐ):簪子,旧时发饰。[14]兀:断足,此处指断足的人。[15]策衔:马鞭和马衔。[16]缺斤:有缺口的斧子。[17]曲耒:弯曲的耒耜。指破旧的农具。[18]颜氏子“得一”之义:《礼记中庸》:“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意为:孔子弟子颜渊(名回)用中庸的态度做人,得到一点好的认识。就老实去按着做。

  吴嘉宾(1803—1854)。字子序,江西南丰人。道光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内阁中书。有爱国思想,曾向朝廷上条陈,建议加强海防、疆防。后在家乡抵御太平军,战败被杀。学术思想倾向陆九渊、王阳明,不赞成把程朱理学与陆王学说对立起来。文章私淑姚鼐,推重管同等桐城派作家,是桐城派在江西的重要代表之一。著有《求自得之室文钞》等。

  

  登扫叶楼记(清)管同

  自予归江宁[2],爱其山川奇胜,间尝与客登石头[3],历钟阜[4],泛舟于后湖[5],南极芙蓉、天阙诸峰,而北攀燕子矶[6],以俯观江流之猛壮。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或有邀予登览者,辄厌倦,思舍是而他游。

  而四望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辛酉秋[7],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8],语及,因相携以往。是楼起于岑山之巅[9],土石秀洁,而旁多大树,山风西来,落木齐下[10],堆黄叠青,艳若绮绣。及其上登,则近接城市,远挹江岛[11],烟村云舍,沙鸟风帆,幽旷瑰奇,毕呈于几席。虽乡之所谓奇胜[12],何以加此?

  凡人之情,鹜远而遗近。盖远则其至必难,视之先重,虽无得而不暇知矣[13];近则其至必易,视之先轻,虽有得而亦不暇知矣。予之见,每自谓差远流俗[14],顾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15],至厌倦思欲远游,则其生平行事之类乎是者,可胜计哉!虽然,得王君而予不终误矣,此古人之所以贵益友与。

  注释:

  [1]扫叶楼:在今南京市清凉山,清初,明朝遗老龚贤自号扫叶僧居此,因得名,后曾改为僧院,现为清凉山名胜之一。[2]江宁,即今南京市。[3]石头,即石头山。清凉山一名石头山。[4]钟阜:即钟山,又名紫金山,在南京城东。[5]后湖:南京玄武湖一名湖,在南京城东北玄武门外。[6]燕子矶:在南京东北郊长江边,矶头屹立江岸,三面悬绝,宛如飞燕。登矶俯视,势及险峻。[7]辛酉:嘉庆六年(1801)。[8]金坛:县名,在江苏省西南部。[9]岑山:小山。[10]落木:落叶。[11]挹(yì邑):牵孔,引伸为接连。[12]乡:向,先前。[13]不暇知:顾不得去了解,即不在意。[14]差远流俗:尚能远商流俗。差:尚。[15]顾:却,反而。

  

  登泰山记(清)姚鼐

  泰山之阳[1],汶水西流[2];其阴[3],济水东流[4]。阳谷皆入汶[5],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6]。最高日观峰[7],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8],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9],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10],至于泰安。是月丁未[11],与知府朱孝纯子颍[12],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13]。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14],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15]。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16],而半山居雾若带然[17]。

  戊申晦五鼓[18],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19]。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20],山也。极天[21],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22],下有红光动摇承之[23]。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24],而皆若偻[25]。亭西有岱祠[26],又有碧霞元君祠[27]。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28]。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29],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30],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桐城姚鼐记。

  注释:

  [1]泰山:在山东泰安北,又称东岳,为五岳之首,著名登览胜地。阳:山的南面为阳。[2]汶水:即大汶河。源于山东莱芜县东北之原山,流经泰安。[3]阴:山的北面为阴。[4]济水:又称沇水。源于河南济源附近之王屋山,流经山东,现在故道的一部分已为黄河所占。[5]阳谷:指南面山谷之水。[6]古长城:战国时期齐国修筑,在肥城县西北。[7]日观峰:泰山顶峰,此处可观日出。[8]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姚鼐时年四十三岁。[9]齐河、长清:均为山东县名,在济南西。[10]限:阻隔。[11]丁未:二十八日。[12]朱孝纯:见前姚鼐《宋双忠祠碑文并序》注。[13]“郦道元”句:北魏人郦道元在《水经注汶水》中说:“北合环水,水出泰山南溪。”[14]崖限:山崖如同门限。[15]烛:照。[16]徂徕(cú lái):山名,在泰安城东南。[17]居:停留。[18]戊申:该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晦:每月最后一天。五鼓:五更天。[19]云漫:云雾弥漫。[20]樗蒲(shú pú书菩):古代一种类似骰子的赌具。[21]极天:天边。[22]正赤如丹:纯红如朱砂。[23]承:接。[24]绛皜(hào浩)驳色:红白相杂的颜色。绛:红色;皜:白色;驳:掺杂。[25]偻(lóu偻):俯身曲背。[26]岱祠:祭祀泰山之神东岳大帝的庙宇。岱:泰山一名岱宗。[27]碧霞元君:传说为东岳大帝之女,宋真宗命建祠,并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28]皇帝行宫:清乾隆帝曾到泰山“封神”,住于此。行宫:皇帝外出时的住所。[29]显庆:唐高宗李治的年号(656—661)。[30]石罅(xiá下):石缝。

  

  这篇游记是乾隆三十九年末姚鼐辞官归里,路过泰安时写的。刘大櫆说:“姬传以壮年自刑部告归田里,道过泰安,与子颖同上泰山,登日观,慨然想见隐君子之高风,其幽怀远韵,与子颖略相近云。”(《朱子颖诗集序》)这段话有助于了解姚鼐当时的思想状况。

  姚氏于散文创作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统一,此文记泰山地理形势,登山路径,均确有实据,可见作者写作此文,确实下了一番考证的工夫。写日暮登山所见以及日出的景观,真实生动,色彩鲜明,极富特征性,足见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描摹。姚氏的写景文虽以描摹的生动和色彩的鲜明见长,但较少心胸的寄托和现实人生的感慨,在这一点上,与戴、方、刘的写景文均有所不同。

  

  登铁塔(清)康有为

  天下之大观伟制,莫若巴黎之铁塔矣!当首登之,以望巴黎焉。

  吾游观,必先择高处以四望,可揽胜概。吾少从先祖述之公登五层楼,于连州登画不如楼[1]。昔游江南登雨花台,游扬州吾登琼花楼、蕃厘观,游西湖先登吴山,游武昌吾登望江门巡城而至黄鹤楼,游桂林吾登独秀山,所至各国皆是。以吾所登之塔,若粤梁时之花塔、镇江金山之雷峰塔,北京则西苑内之白塔、城外之天宁寺塔、西山之碧云寺后魏氏白塔,而手扪西湖之净慈塔,多数千百年古物。而上海若龙华寺塔,则不足数。若游日本江户,登其浅草之凌云塔;至缅甸登其王宫之木塔;游锡兰登其古寺之千年旧塔;游印度所登塔尤多,而舍卫城中鹫岭顶之塔,及佛衹树给孤独园前七百年前之回王所筑塔,而加拉吉打公园中之英人纪功塔尤高峻矣。欧美高塔尤伙。其在德则设计院前之纪功塔,若瑞典之思间慎公园顶塔,英水晶宫之塔,若美则华盛顿之方塔,波士顿之纪功塔,若是者皆宏工巨构,四十余层,高数百尺,并有名于宇内。若印度之阿育大王筑八万四千塔,吾手扪其数塔焉。而宏观大起,杰构千尺,未有若巴黎铁塔之博大恢奇者。盖有意作奇,冠绝宇内,真可谓观止而蔑以加者也。

  铁塔筑于光绪十五年,当西一千八百八十九年。盖见败于德后,民力甫复,因赛会作此塔[2],以著民物之丰亨光复也。全塔体方。此铁枝凡分三层构成。其下层四脚斜撑于地,而嵌空玲珑,高三百尺。四脚相距亦数百尺,每脚奇大,立于四隅。每隅以四柱上矗,成四大室,方广十余丈,内有机房、办事房及上下机亭,成一座落。由其塔之四脚下插地处望塔之最下层,已如云表,巍峨无际,盖已在三百尺之上。中国楼塔已无有其高度者,即大地各塔,至高者亦不过尔尔。然置于此塔,乃在其至下耳。

  四隅皆有上下机亭,可引机而渐升。每至一层而歇,又待人而上下焉。每一小时上下一次,自七时开机亭,至夕十一时止,夕七时后,上中层皆不复升矣。此下层每面柱二十,圆拱八,每柱距丈余。下层中楼分上下二层,皆有回廊,低数尺。此层中戏院、酒楼、茶馆、球房、乐室无数,女子占地卖物者甚多,游人如蚁。其戏院在餐馆正中,凭栏把酒,可望远。其酒楼五层,置其中尚渺然卑小。则但其一层之内容与其繁闹,已如一闹市。自远望之,如天际云中,玲珑档阁,几疑蜃楼海市焉。其得未曾有之瑰制巨工矣!周步回廊,俯瞰巴黎。全城三百万人家,楼塔宫殿,高高数层者,皆在脚底。车驰马骤,皆如寸许。杯论公园池岛丘垤[3],若指于掌。其俯视城郭人民,已觉渺然,盖已高如天上矣。

  自下层至中层,亦复四隅,各有四柱,共十六柱,斜插而上,又二百尺。至中层,四面周以回廓,皆赁于妇女,陈设售物。中有酒楼,广十余丈。四方四大柱,余柱各距丈余,中有十字交柱。此层去地五百尺,俯视城郭人民,如垤如蚁矣[4]。汉时神明台、井幹楼高五十丈,正与相比。而井幹之制,亦与此塔制相类也。

  自此层以上,柱皆直上。四周用四(三?)大柱,合凡十二柱。其中皆有十字铁板,斜交贯之。每十字斜架约二丈,直上二十一架,凡为四十余丈。将至上层,塔渐狭,改作六柱为六角,以至于颠。塔中央有一大柱,置上下机于柱中。有小层置机器,有房,但不设酒楼杂肆矣。大柱外夹以两小柱。又一柱作旋梯,人可步行至顶——此中央柱,自二层起也。乃登塔上层,高九百尽,广百尺,八角式,回廊四望。顶作平台,有一八角亭。再上一大柱,上有宝相[5],高二、三十尺,以验风。此层俯视云气,凭虚御风,鲁河萦带,远山堆垤,杯论园青绿如掌,巴黎全城如缩型之泥木室矣。

  计大地古今之塔,皆狭仅盈丈。安有三十丈之上作闹市,九十丈之上陈杂肆卖酒者乎?杜工部登慈恩塔[6],至诩为“高标跨苍穹”、“七星在北户”,若登此塔,不知更能以何语形容之。天下事往往所见不逮所闻。昔早闻此塔,而见拓影,绝未惊奇。今亲登之,乃惊其奇伟冠大地,觉所闻远不逮所见也,惟此塔而已。近夕辄登,凡登塔前后三次。

  《登铁塔顶,与罗文昌、周国贤饮酒于下层酒楼高三百尺处,凭阑四顾巴黎放歌》:

  浩浩凌天风,高标卓碧落[7]。邈邈虚空中,华严现楼阁[8]。神仙蕊珠殿[9],人间误贬托。高高跨苍穹,仍扞尘中脚[10]。霓裳羽衣舞[11],夜夜月里乐。玉女紫霞杯[12],一饮成大药[13]。回头凭紫阑,忽尔生玄觉。俯视下界人,城市何莫莫[14]。河水萦若带,远山绿一角。闾阎何扑地[15],殿塔数历落[16]。冈陵抗园馆,有若蚁垤作。问此何都市,巴黎称霸国。千年大都会,繁华此窟宅。人户三百万,烟树交迷错。时有英雄人,扬旗震天幕。下指纪功坊,石马欲腾跃。却怜八十年,革命频血薄。去去上青霄,更登上层阁。寰瀛我踏遍,名塔登之数。只许绕膝下,阿育见应怍[17]。摩天九百尺,云构巍岳岳。呼吸通帝座,碧霞仰斑驳。深碧地中海,渴揽同一勺。汤汤太平洋,横海谁拏攫[18]?我手携地球,问天天惊愕。

  铁塔前,度桥,有圆殿。万户圆周,上下左右,耸二小塔,乃故赛会地正堂,今为博物院。据冈营构,前斜坡皆植花木,庄严伟丽甚矣。下为学堂,上置古物。皆各国殿塔柱础残石或整室,自印度、埃及、波斯、突厥、希腊、罗马古物莫不备,皆数千年之珍物,雕刻奇诡,宏巨嵯峨。全屋移来,费力无数,盖非拿破仑不能得此。欧土各博物院皆有,而莫此院之多矣。有巴西人尸,以手抱足而绳缠之,其画极朴拙。有掘地马拉刻石。马达加斯加物甚多。摩洛哥物亦多,其王衣白衣。墨西哥文及像尤多,盖法曾得墨,故移来也。

  过一石像,圆崇屹屹,上立女像天神,手持花枝。下坐三神,盖自由、平等、同胞三神也,以示教焉,此则法之特色也。法人今操进躐等[19],而召乱祸,他日大同世必行之。

  注释:

  [1]连州:今广东连县。[2]赛会:巴黎世界博览会。[3]垤(dié):小土堆。[4]垤:此处指蚁冢。[5]宝相:佛的庄严形象。[6]“杜工部”句: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7]碧落:道教语。天空、青天。[8]华严:佛教华严宗所说的大乘世界。[9]蕊珠殿:即蕊珠宫,道教经典中所说的仙宫。[10]扞:遮蔽。[11]霓裳羽衣舞:唐代舞名。舞曲为《霓裳羽衣曲》。[12]玉女:仙女。[13]大药:道家的金丹。[14]莫莫:隐蔽的样子。[15]闾阎:泛指民间。[16]历落:参差、疏落。[17]阿育:参见前面“印度之阿育大王筑八万四千塔”句。[18]拏攫:搏斗。[19]躐(liè)等:不按次序,越级而进。

本文选自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中的《法兰西游记》。作者在1905年由德国赴法国,此文为游览巴黎铁塔(又称艾菲尔铁塔)后所作。文章开宗明义,引人注意:“天下之大观伟制,莫若巴黎之铁塔矣!”然后历数作者所游览过的中外二十多处楼台高塔,以强调其“宏观大起,杰构千尺,未有若巴黎铁塔之博大恢奇者”。继而以大量笔墨,详细描述了巴黎铁塔每一层的宏伟建筑构造和奇特设施(“三十丈之上作闹市,九十丈之上陈杂肆卖酒”),以及登高所见的巴黎景象,令人如临其境。此文表现了作者对法国物质文明的极力赞许。

  登燕子矶记(清)王士禛

  金陵古都会[1],名山大川在封内者以数十,而燕子矶以拳石得名[2]。

  矶在观音门东北,三面临江,削壁巉岩,石笋林立。观音山蜿蜒数十里,东与长山相属,至此忽突起一峰,单椒秀泽[3],旁无附丽[4],傲睨诸山,偃蹇不相下[5]。大江从西来,吴头楚尾[6],波涛浩渺中砥柱怒流[7]。西则大孤、小孤[8],东则润州之金、焦[9],而矶踞金陵上游,故得名尤著。

  矶上有祠,祀汉寿亭侯[10]。迤西有亭[11],壁上石刻“天空海阔”四大字,奇矫怪伟,为前大司马元明湛公书[12]。按公曾为南国子监祭酒,又历官南吏、礼、兵三部尚书。公崛起岭南,从白沙闻学觉之宗[13],与阳明上下其说[14],天下称甘泉先生。祠南,亭三楹,壁间题字丛杂不可读。独椒山先生四绝句与文寿承书《关祠颂》同镌一石[15]。其一云:“皪皪清光上下通[16],风雷只在半天中。太虚云外依然静,谁道阴晴便不同。”读此,知先生定力匪朝夕矣。

  折而东,拾级登绝顶,一亭翼然,旷览千里,江山、云物、楼堞、烟火、风帆、沙鸟,历历献奇,争媚于眉睫之前。西北烟雾迷离中,一塔挺出俯临江浒者,浦口之晋王山也[17],山以惰炀得名。东眺京江[18],西溯建业[19],自吴大帝以迄梁、陈[20],凭吊兴亡,不能一瞬。咏刘梦得“潮打空城”之语[21],惘然久之。

  时落日横江,乌桕十余株,丹横相错,北风飒然,万叶交坠,与晚潮相响答,凄栗惨骨,殆不可留。题两诗亭上而归。时康熙二年十月二十一日也。

  注释:

  [1]金陵:今南京市。[2]拳石:意谓燕子矶和大山比,仅是拳石一块。[3]椒:山顶。[4]附丽:依附。[5]偃蹇:高耸。[6]吴头楚尾:黄庭坚《谒金门》:“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今江西省北部,春秋时为吴、楚两国接界之地,因称“吴头楚尾”。这里借指金陵。[7]砥柱:山名,原在河南三门峡市东北黄河中。这里喻燕子矶挺立在激流中。[8]大孤:大孤山,在江西鄱阳湖中。小孤:小孤山,在江西彭泽县北大江中。[9]润州:今江苏镇江。[10]汉寿亭侯:指关羽,因其封号为汉寿亭侯。[11]迤西:地势斜延而西。[12]元明湛公:指明代的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人。增城今属广东,故下面说他“崛起岭南”。弘治进士。嘉靖年间,历官南京国子监祭酒及南京吏、礼、兵部尚书。兵部尚书职掌相当于古代的大司马,故文中称其为“大司马”。[13]白沙:指陈献章,明代理学家。居广东新会白沙里,人称“白沙先生”。学觉之宗:白沙的学说。[14]阳明:指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明代理学家。因曾在阳明洞讲学,学者称为阳明先生。[15]椒山先生:指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明容城人。嘉靖进士。因劾严嵩十大罪状,下狱死。文寿承:即文彭,字寿承,明长州人,文征明子。工书法、绘画。[16]皪皪(lì):鲜明的样子。[17]浦口:在江苏浦江县东,与南京市隔江相望。晋王山:一名桃叶山。隋代晋王广曾屯兵于此,故名。晋王广即隋炀帝杨广。[18]京口:古城名,在今镇江市。[19]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吴及南朝所都。[20]吴大帝:即三国时吴孙权,死后追尊为大帝。[21]刘梦得:即唐代诗人刘禹锡,字梦得。“潮打空城”:见其《石头城》诗,这一联是:“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本文选自《渔洋文略》卷四。燕子矶在今南京市东北,矶头屹立长江边,三面悬绝,形势险峻。因它状似飞燕,故名。据篇末所记,本文作于康熙二年(1663)。它以简洁明快的笔墨,再现了燕子矶的形胜。且把景物拟人化,赋予了人的性格,如“傲睨诸山”、“献奇”、“争媚”等等,更显得亲切有味。同时,写景与吊古相结合,更使文章有了历史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