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团勇助军约记》(清)管同
同尝序许君叔翘文,述其助平宿州[2],及擒滑县逸贼杨七郎事[3],令观此卷,乃益得其详。
叔翘今年六十有八,意气谈论未衰,然穷甚,岁谋衣食不给[4]。嗟夫!天下有事,则勇略奇士垂手而成封侯之业[5],顾安所得穷[6]?奇士而至于穷者,宇内承平, 才无可见故也。然则今日于叔翘为穷,于天下事则为福,叔翘又何憾[7]?虽然,取其法与其人,以待不时之需[8],抑所谓有备无患者与[9]?
注释:
[1]团勇:团练的士卒,即乡兵。团练,正规军之外,就地选取丁壮,加以军事训练的地主武装。[2]宿州:州名,治所今安徽宿县。[3]滑县:河南县名。逸,逃跑。[4]给(jǐ):供给,足。[5]唾手:朝掌上吐唾沫,形容极容易办到。[6]顾:所以。安:如何。[7]憾:内心不满意。[8]不时:不定什么时候,随时。[9]抑:或者。与:同“欤”。
一个帮助官兵打仗有功的团勇,到头来自己却穷困难以生存,作者很为他鸣不平。文中由许君的《团勇助军约记》引发感慨,讽刺了封建统治的寡义少恩。短章之内,转折很多。
跋成恭恪临《庙堂碑》(清)冯煦
往与恭恪羁冶山[2],校雠之暇,每以学书自娱。而皆乡往虞秘监[3],以唐初诸家,唯秘监于山阴法乳所得为多也[4]。恭恪学《庙堂碑》,予学《破邪论》[5],予作辍不恒,于秘监无纤芥之得。而恭恪晨模瞑写,不懈益勤,临“庙堂”凡数十通,此册则其甲申冬十一月所临也[6]。静穆中和,几破秘监之扃而洞之[7],与世之以软媚为秘监者相万也[8]。
所居在冶山之巅,飞阁冠之。下荫丛竹数百竿,凉碧沁衬带间[9],风来琤㻜[10],韵于碎玉。穷阴沍塞[11],积雪在地,青镫荧然[12],万象凄寂。时有冻雀踢败叶而堕,疑为鬼物。恭恪枯坐泚翰[13],与秘监相酬对[14],不复知人间得丧荣郁喧寂事,其标寄萧淡[15],度越流辈,宜其书之深造自得也。
今距恭恪作书时,三越终星[16],所居已易为讲肆,群儿咿唔其中[17],牛医马磨[18],出没亡时[19]。求如昔日孤县物表[20],尘嚣不侵,与恭恪日手一编,啸傲羲皇以上[21],邈若旷世,宁可复得?恭恪宰树既拱[22],予累然一老[23],十指如椎[24],所书比之春蚓秋蛇[25],几几不可辨识,循省是册,忽不觉其百感之横集也。戊午七夕[26],金坛冯煦跋于白田寄庐,时年七十又六。
注释:
[1]成恭恪:顾肇麐,字潄泉,江苏宝应人,官直隶府灵寿知县,八国联军入侵京都时自杀,谥恭恪。临:临摹。《庙堂碑》:即《孔子庙堂碑》,唐代书法家虞世南的楷书碑刻作品。[2]冶山:在江苏六合县东北,因产铜、铁及磁石而名。[3]乡:通“向”。虞秘监: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字伯施,官至秘书监。继承王羲之父子的书法传统。笔致外柔内刚,圆融遒丽。[4]山阴法乳:指东晋书法大师王羲之的书法传统。王羲之,字逸少,山东临沂人,定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其书备精诸体,尤擅正楷和行书,为历代学书者崇尚。法乳,佛教指用佛法哺育弟子的法身。此比喻书法渊流、传统。[5]《破邪论》:也是虞世南的书法作品。[6]甲申:光绪十年(1884)。[7]扃:门窗。比喻艺术门户,洞:穿透。[8]相万:相差万倍。[9]衿:同“襟”。[10]琤㻜(cōng):玉相击声。[11]沍(hù):冻结。《左传昭公四年》:“深山穷谷,固阴沍寒。”[12]镫(dēng):古代照明的器具。有铜制,上有盘用来盛油,下有足,帝有柄可执,亦有其它精美的形状。[13]泚翰:濡笔,把笔沾湿。[14]酬对:酬答应对,犹朋友间的来往唱和。[15]标寄:风标所寄,即为人的风格所在。[16]终星:犹“十二年”。古人以木星(岁星)的运行来计年。木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回到起始的位置,称“终星”。十二年又称一纪。[17]咿唔:读书声。[18]牛医马磨:指低贱的人。牛医,给牛治病的人,东汉黄宪的父亲是牛医,人们称他牛医儿。马磨,马饲料。《三国志蜀志》载,许靖少时曾以马磨自给。[19]亡时:无时,不定时,随时。[20]县:同“悬”。[21]羲皇: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伏羲氏。古人想象伏羲时期的人无忧无虑,生活安逸。[22]宰树:坟旁的树。宰,坟。拱:两手合围粗细。《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尔墓之木拱矣。”谓人已死了很久。[23]累然:疲惫貌。[24]椎:木棒,铁棍。[25]春蚓秋蛇:喻字弯曲如蚯蚓和蛇,很难看。[26]戊午:民国七年(1918)。七夕:夏历七月初七夜晚。
冯煦(1843—1927),字梦华,号蒿庵,江苏金坛人。光绪某科探花,官至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作品多没落伤感情绪。以词著名,亦工诗文。有《蒿庵类稿》等。
此文为一幅书法作品而跋,在评价书法造诣的同时,说明书法有成,毅力固然不可缺少,而自甘寂寞,保持精神专一则更为重要。结尾悼念亡友,也流露了物是人非的遗老喟叹。
跋蒋湘帆《尺牍》(清)吴汝纶
余过长崎[2],知事荒川君一见如故交[3]。荒川有旧藏中同人蒋湘帆尺牍一册视余,属为题记。湘帆名衡,自署拙老人,在吾国未甚知名,加书甚工,竟流传海外,为识者所藏弆[5],似有天幸者。乡曲儒生,老死翰墨,名不出闾巷者,曷可胜道?其事至可悲,而为者不止,前后相望不绝也。一艺之成,彼皆有以自得,不能执市人而共喻之,传不传,岂足道哉?得其遗迹者,虽旷世殊域[6],皆流连慨慕不能已[7],亦气类之相感者然也。观西士之艺术,争新煊异[8],日襮之五都之市以论定良窳[9],又别一风教矣。
注释:
[1]蒋湘帆:名衡,江苏金坛人。恩贡生,乾隆初以手书十三经进呈,赐国子监学正。[2]长崎:日本城市名,是九州岛西岸大港。[3]知事:地方长官。[4]署:签名。[5]弆(jǔ):收藏。[6]旷世:远世,历时长久。[7]流连:留恋不舍。[8]煊:通“喧”,显示。[9]襮(bó):暴露,表露。五都之市:指繁华的城市。窳(yǔ):器物粗劣。
一个中国人的墨迹,在本国不为人知,在日本却有人珍藏,作者从此事中看到了两国文化风俗的不同和文化心理的差异,尤其对中国知识分子的保守思想很有感慨。一个民族的文化要全民都重视,要敢于争新煊异,才能普及和提高,今天也仍是如此。
跋明三原焦公家书(清)张裕钊
平江钟君以所藏明三原焦公家书视裕钊[2],裕钊受而观之,盖公分巡河东时所示其子兵事也[3]。公大节凛然,其书既可贵重;又所述战事,多本传所未及载,尤足以补史氏之遗,是重可宝也。始公以抗疏忤群小[4],媾祸几不测[5]。后以佥都御史巡抚大同[6],不见容,卒罢归。及公家居,抗贼不屈死,而明亦未几亡矣。明季流贼之陷京师,实自山西入。今观公是书,战绩炳著处,计画尤周尽。使终官山西,竟其用,明疆事或未遽至是亟也。媢嫉之病人国[7],伤哉!
余观自古忠臣拂士[8],后世得其遗文手泽[9],弆臧葆贵[10],虽一字若拱璧[11],爱之如不克见[12];而并时之人,乃至戕其身而不忌[13],排陷之不遗余力。当其世者,遇之而不见惜,后人惜之,而又莫能相遇,古与今相续,而胥若一也[14]。余莫之能知也,悲夫!
书凡十纸,其第二纸、第三纸皆有公名印记;第九纸书王家允为王家印,与史亦少异。同治七年夏闰月二十五日[15],武昌张裕钊敬跋。
注释:
[1]三原:县名,属陕西。焦公:焦源溥,字涵一,明末三原人。万历进士,任御史刚直敢言。崇祯时任大同巡抚,请求赈济百姓,增加军饷,与当事者不合而罢归。李自成攻陷陕西时,焦居家被俘,肢解而死。[2]平江:县名,属湖南。[3]河东:古地区名。泛指今山西省境,因在黄河以东而得名。[4]忤(wù):触犯,得罪。光宗时,焦源溥曾上疏劾内侍崔文昇进献丹药之事,遭崔文昇排斥。熹宗即位,为争议晚明三大案之一的“移宫案”,也曾上疏。[5]媾:通“遘”,造成,构成。不测:意外的灾祸。[6]佥都御史:官名。明代都察院设置左右佥都御史。大同:府名。又是军事重镇,明代“九边”之一。[7]媢(mào)嫉:妒忌。病:败坏。[8]拂(bì)士:辅佐的贤士。拂,通“弼”,辅佐。[9]手泽:原意为手汗所沾润,借指先人用过的某些遗物。《礼记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10]弆(jǔ):收藏。葆:通“宝”。[11]拱璧:须用两手人拱抱的大璧。后喻极珍贵之物。[12]见:同“现”。[13]戕(qiāng):杀害,残害。[14]胥(xū):皆,都。[15]同治七年:1868年。
张裕钊(1823—1894),字廉卿,一作濂卿 ,湖北武昌人。道光举人。官至内阁中书,历任江宁、湖北等地书院。曾师事曾国藩,与黎庶昌、吴汝纶、薛福成并称“曾门四弟子”,继承桐城文派的传统。他的散文长于议论、写景,内容多表达对正统皇权的愚忠以及对贫弱屈辱现状的忧虑痛心。有《濂亭文集》等。
焦源溥在明末历史上并不是起眼人物,作者如此推重他的几封家书,其实是惋惜其人,而惋惜其人又旨在抒发对忠臣弼士遭排陷的现状的痛慨。最后进一层推论,这种恶弊古今相续,惜之而不鉴之,实在是莫大的悲哀。文意环环相生,十分绵密。
跋五公尺牍(清)吴汝纶
胡君列五,久客官文恭公幕下[1],得诸公手书。自曾文正以下,曰胡文忠公[2],曰今相国合肥李公[3],曰左文襄公[4],曰彭刚直公[5],凡五人。联为大卷弆臧之[6]。间以示汝纶曰:“子为吾发其意。”
汝纶曰:功名之际,盖难言哉!方曾文正之败靖港[7],困南昌[8],死守祁门[9],岂知其后赞明中兴盛烈如此[10]?官文恭周旋曾、胡诸公间,当时见谓媪相[11],卒与胡公俱飨显名[12],血食至今不绝也[13]。湖南初开幕府[14],左文襄调兵算食,以诸葛君自待;而彭刚直徒步千里[15],出入贼中,以赴曾交正之急,皆烈士也。功有鸿杀[16],得非偶然者。二公之论外事,皆以持和议、购船炮为非。越南之役[17],皆领兵用旧法防海,未遇敌而兵罢,亦云幸矣。然世或多二公威望[18],谓能固圉走坚敌也[19]。
曾文正即既殂[20],今相国合肥李公,独膺艰巨[21],经营远略垂卅年[22],天下想闻其风采。及国兵挫于日本[23],中外归过焉。盛哀有时,岂人力也哉?权势既替,历聘方外[24],周游九万里,所之国君优礼过等,他国使臣望尘个及,皆曰此东方毕士麻克也[25]。毕士麻克者,德国名相也,西国人旧以李公妃之[26],东西并峙焉。国兵新挫,而宿满故在,其是非之不同如此。中国诗书之说[27],春秋功罪之律[28],殆非海外殊方所与闻知也已。
注释:
[1]官文恭:名官文,字秀峰,姓王佳氏,清内务府汉军旗人。曾任湖广总督,和胡林翼一起镇压太平军,后又镇压捻军。谥文恭。[2]胡文忠:胡林翼,字贶生,号润芝,湖南益阳人。任湖北巡抚,是镇压太平军的主要人物,与曾国藩并称“曾胡”,1861年太平军迫近武昌,惊忧呕血而死。[3]李公:李鸿章。[4]左文襄:左宗棠,字季高,湘阴人。举人出身。由曾国藩推荐成为湘军首领。1881年任军机大臣,中法战争时督办福建军务。是洋务派首要人物,谥文襄。[5]彭刚直:彭玉麟,字雪琴,湖南衡阳人。湘军将领,随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后官兵部尚书,赴广东办防务,谥刚直。[6]弆(jǔ)臧:收藏。臧,同“藏”。[7]靖港:洞庭湖港名,1854年曾国藩湘军出湖与太平军作战,水师遇大风损坏船只几十艘,后与陆师在靖港夹击太平军又遭惨改,曾投水自杀,被部下救起。[8]困南昌:1855年初,曾国藩湘军在江西湖口被太平军打败,困守南昌。[9]祈门:安徽省县名。湘军进入安徽境内,占领祈门,周围徽州、婺源、景德镇等地都被太平军攻陷,有人劝曾国藩退兵,曾巩固死守不退兵。[10]中兴:清朝经太平天国革命的摧击已日趋衰败,曾国藩镇压太平军有功,复兴了清朝,被誉为中兴功臣第一。[11]媪相:北宋末,蔡京为太师,宋徽宗赐给“公相之印”,蔡便自称公相。太监童贯后也官至太师,人因称为媪相。媪相即公相之副的意思,有戏谑之意。[12]飨:通“享”。[13]血食:受祭祀。因祭礼要杀牲牢,故称血食。[14]这句指左宗棠初入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府。[15]曾国藩困守南昌时,召彭玉麟增援。彭此时在湖南,江西道路被太平军所阻,彭改扮为商贾,穿草鞋步行七百余里达江西。[16]鸿:大。杀:削减,少。[17]越南之役:即1884年至1885年的中法战争的越南战役。主和派李鸿章力主妥协,先后签订屈辱的和约。[18]多:称赞,推重。[19]固圉(yǔ):巩固边疆。圉,边疆。[20]殂(cú):死亡。[21]膺:受,当。[22]垂:近。[23]这句指中日甲午战争。光绪甲午年(1894),日本突然对中国海陆军发动袭击,双方宣战后,清军爱国官兵曾英勇作战,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李鸿章与日本订立了《马关条约》。[24]方外:域外,国外。光绪二十二年(1896),李鸿章因贺俄皇加冕,游历德、比、法、英、美等国。[25]毕士麻克:即俾斯麦(1815—1898),德国宰相,他推行铁血政策,通过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对内镇压工人运动,对外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26]妃:通“配”。[27]诗书之说:此指儒家经典著作中的封建正统思想,如忠义、君臣、尊华攘夷等。[28]春秋功罪:《春秋》一书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旧有“春秋责备贤者”之说,谓《春秋》对贤者要求更为严格,不掩饰其过错。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后期主要作家之一。同治进士,长期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光绪二十四年(1898)京师大学堂创立,聘为总教习,未就任,即赴日本考察学制。归国后病死。散文长于议论,不以文采气势取胜,论及时政多注意“洋务运动”,主攻改良。有《桐城吴先生全书》。
所谓“五公”,都是当时声名显赫的大臣,这篇书信跋言对他们每个人都作了评赞。虽然多是颂扬之词,评论仍稍稍分出高下轩轾,尤其是李鸿章,褒贬全在有意无意之间,这大概出自作者一贯反对屈辱求和的立场,所以对李鸿章等人的卖国投降行为不得不有微词。
跋周印昆所藏左文襄书牍(清)梁启超
左文襄公书牍三册,皆公上其外姑周太君[2],及致其妻弟汝充、汝光两先生者也。公殁后三十余年,汝光先生之孙印昆,始搜缀装池之[3],自宝袭焉,且以遗子孙。
启超谨按[4]:公微时[5],馆甥于周者[6],且十岁。其间常计偕如京师[7],授学陶文毅家[8],抚其孤,理其产。后乃入骆文忠幕[9],渐预闻家国事。而筠心夫人犹依母而居[10],诸女公子亦育于外氏。故公与周氏昆弟分虽姻亚[11],而爱厚过于骨肉,其事周母若母也。此三册者,则当时十余年间所与往复也。其间以学术相砥砺,以功名相期许者,固往往概见,而其太半乃家人语,谋所以治生产作业,计农畜出入至纤悉。盖文襄自始贫无立锥地[12],其俨然成家室[13],无恤饥寒,自此时也。
昔刘玄德论人物[14],以谓求田问舍[15],为陈元龙所羞。而躬耕之孔明[16],则三顾之,抑何以称焉?吾又尝读曾文正家书,其训厉子弟以治生产作业,计农畜出入至纤悉,殆更甚于左公书,又何以称焉?盖恒产之义[17],岂惟民哉?士亦有然。士不至以家计撄虑[18],乃可以养廉,可以壹志。持太仓之米[19],以自赡畜者,其于进退之间,既鲜余裕矣。
印昆与启超同生乱世,不能为畸处岩穴之行[20],寒苦盗廪[21],而以任天下事解嘲[22],其视昔贤善保金玉者何如哉[23]!吾跋斯册而所感仅此,后之览者,亦可以知其世也。甲寅七月[24]。
注释:
[1]左文襄公:左宗棠。见《跋五公尺牍》注。[2]外姑:岳母。[3]装池:装潢,装裱。[4]按:按语。对原文的评论、说明或考证的话。[5]微时:微贱之时。[6]馆甥:馆,留宿,甥,指女婿。古称女婿为“馆甥”。语出《孟子万章下》。[7]计偕:本指应征召的人偕同送计簿的人上京师去,后指举人上京赴会试。计,帐簿。[8]陶文毅:陶澍,字子霖,湖南安化人。嘉庆进士,曾官至两江总督。对海运及水利有贡献。谥文毅。其时陶已去世,故下文说“抚其孤”。[9]骆文忠:骆秉章,道光进士,官湖南巡抚,镇压太平军颇卖力。谥文忠。左宗棠早年入其幕府。[10]筠心夫人:即左宗棠妻子,名筠心。[11]姻亚:泛指有婚姻关系的亲戚。[12]立锥之地:形容地方极小。《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13]俨然:整齐、完整貌。[14]刘玄德:三国时蜀主刘备,字玄德。[15]求田问舍:欲求田地房屋,为个人利益打算。刘备曾与许汜议论天下人物,许汜说:“陈登(元龙)这个人太傲,我去看他,他对我不理不睬的,自己睡大床,让我睡下床。”刘备说:“你是名士,陈元龙希望你忧国忘家,你却求田问舍,所以他鄙视你。要我说应该让你睡地上,何止上下床之间呢!”事见《三国志陈登传》。[16]孔明:即诸葛亮。初,诸葛亮隐居隆中,亲自在田中耕作。刘备三次到他的茅庐去拜访他,他才出山辅佐刘备。这里把许汜的求田问舍和孔明的亲自耕田相提并论,意思是说刘备分别对待二人,是因为二人的宗旨本不相同。[17]恒产:固定的财产。恒产论是孟子的经济思想,认为人有了恒产才会有恒心,恒心即常有的善心。见《孟子滕文公上》。[18]撄:扰乱,纠缠。[19]太仓之米:应为“太仓之稊米”。太仓,古代设在京师的大谷仓。稊(tí)米:一种形似稗的草,结实如小米。《庄子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20]畸(jī):奇异,不合世俗。这句指隐居。[21]盗廪:犹言“窃取俸禄”。廪,官府发给的粮米。[22]解嘲:自我解释以免人嘲笑。[23]金玉:此指优秀的品质和才华。金玉是形容质美。[24]甲寅:1914年。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举人出身。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维新变法运动。主编报纸丛书等,积极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先后办报宣扬君主立宪,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回国,曾参加袁世凯政府,后又反袁。晚年讲学清华大学,从事著作。曾倡导“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散文流利畅达,激情奔放,在当时有很大影响。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左宗棠的家书和曾国藩的家书在当时颇有影响,其中因为教诫子弟、营计家业、任恤师以亲朋的内容较多,被封建社会引为家训典范。作者的感想却在于: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没有家庭的后顾之忧,才能一心一意投入事业,对照自己所处的时世,不免慨叹,流露了他在辛亥革命后思想上的彷徨迷惘。
白雷登海口避暑记(清)薛福成
英伦四面环海[1],水气和而得中,无严寒亦无盛暑。然邦人士之贵富者,咸以避寒暑远徙,一岁中恒四三月。而避暑必在新凉之后,当夫秋高日晶,天宇澄旷,去邑适野,舍业以游,西人名之曰换气。盖都会之中,人民稠密,居之久,则气浊神昏而百病生。必易一地以节宣之[2],则气清体健而百病却。此于养生要求,研之颇精,意不专在避暑也。其避寒之用亦然。
癸巳七月之杪[3],余从西俗避暑白雷登海口。海口为巨绅豪商必至之地,以海气养人躯体,尤善于郊坰清气也[4]。雷登在西南三百余里,乘火轮车,约五斗米顷[5],即至。邦人士营此胜区,罔惜财力[6],岁异月新。有穹林以翳炎阳,有幽园以栽名花,有徒入海中之新旧二堤,以待游者涵濡海气[7]。岸高也,则有升车以省纡绕。波平也,则有小舟以恣荡漾。堤上中下三层俱罗花木,可步可坐可纳凉焉。
余初来此,神气洒然,如鸟脱樊笼而翔云霄之表。所居高楼,俯瞰海漘[8],夜卧人静,洪涛訇豗[9],震耳荡胸,涤我尘虑。少焉风止日出,波澜不惊。西望辽夐[10],想象亚墨利加大洲[11],如在云烟杳霭中,未尝不觉宇宙之奇宽也。于是携侣扶筇[12],任意所之。见有驶电气车者,夷然登之[13]。风驰云迈,一瞬千步。制造之巧,逾于火轮。数百年后,其将行之我中国乎?俄而下车,步往长堤,听西人奏乐,披襟以当海风[14]。或遥睇水澨[15],而羡鸥鸟之忘机;或旁盼钓徒,而怜众鱼之贪饵。于斯之际,蠲烦涤嚣[16],心旷神愉。窃意世间所谓神仙者之乐,不是过也。晷移意倦,浩歌以归。归而倚枕高卧,亦得佳趣。梦中如游䆳古之世[17]。既觉,偶睎窗外[18],海景奇丽,皓蠗万里,恍睹金碧世界。盖日将西匿,倒景入海也[19]。无何[20],暝色已至,秉烛朗诵杜子美诗十余首[21],以畅余气。如是者旬余始返。其诸所访名迹尚多,不尽记。
余自春初期满未归,羁怀侘傺[22],悄焉寡欢。今而知天与人以自得之趣,随地可以领会,初无遐迩之别也。夫诚默体古君子素位而行之旨[23],将焉往而不乐哉!光绪十九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释:
[1]英伦:英国。[2]节宣:调节、宣泄。[3]癸巳:即光绪十九年(1893)。杪:末尾。[4]郊坰(jiǒng):郊野。[5]约熟五斗米顷:大约煮熟五斗米的时间。[6]罔:不。[7]涵濡:滋润。[8]漘(chún):水边。[9]訇(hōng):大声。豗(huī):水相击声。[10]夐(xiòng):远。[11]亚墨利加大洲:美洲。[12]筇(qióng):竹杖。[13]夷然:愉快的样子。[14]当:承受。[15]睇(dì)斜视,流盼。水澨:水滨。[16]蠲(juān):清洁、除去。[17]䆳(suì)古:远古。[18]睎(xī):望。[19]景:“影”本字。[20]无何:不久。[21]杜子美:杜甫。[22]侘傺:失意而精神恍惚的样子。[23]诚:如果。默体:领会。素位而行:见《礼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宋朱熹注:“素,犹现在也。言君子但因现在所居之位,而为其所当为。”
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号庸庵,江苏无锡人。近代散文家、外交家。同治年间曾充曾国藩幕僚;光绪年间又为洋务派李鸿章幕僚,办理外交事务,1889年以左副都御史出使英、法、比、意四国,致力介绍西方科技政俗,主张变法维新。归国后升任右副都御史,不久病故。
他的文章仍有桐城派的余风,但不拘守桐城“义法”。其政论文多切中时弊,雄辩有力。又善于记叙,晚年所作《出使日记》记载在欧西的见闻,详实生动,在当时古文领域别开生面,今人读来,仍不乏清新之气。著作汇编为《庸庵全集》,其《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及续刻,近年又编入《走向世界丛书》,岳麓书社1985年出版。又有《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本文选自《庸庵海外文编》卷四。白雷登,今译布赖顿。在伦敦南一百六十四里,为英吉利海峡的海滨胜地。光绪十九年(1893)八月,作者出使英国,曾到白雷登海口避暑。这篇游记描写了英国伦敦人避寒暑的风俗,以及作者在白雷登海口的所见所感。异域海口的新奇风景,与中国士大夫特有的自得情趣,交织成文,令今人读来,仍饶有兴味。
白云先生传(清)方苞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征,上元人也[1]。父可大[2],明季总兵登莱[3],毛文龙将卒反[4],诱执巡抚孙元化[5],可大死之。事闻[6],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7]。甲申[8],流贼陷京师[9],遇贼将,不屈,械系将肆掠[10],其党或义而逸之[11]。久之,始归故里,其妻已前死,独身寄摄山憎舍[12],不入城市,乡人称白云先生。
当是时,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13],以文术相高[14]。惟吴中徐昭发[15]、宣城沈眉生躬耕穷乡[16],虽贤士大夫不得一见其面,然尚有楮墨流传人间[17]。先生则躬樵汲[18],口不言《诗》、《书》[19],学士词人无所求取,四方冠盖往来[20],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
先君子与余处士公佩[21],岁时间起居[22],入其室,架上书数十百卷,皆所著经说及论述史事。请贰之[23],弗许[24],曰:“吾以尽吾年耳[25],已市二瓮,下棺[26],则并藏焉[27]。”卒年八十有八。平生亲故,夙市良材为具棺椁[28]。疾将革[29],闻而泣曰:“昔先将军致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30],虽改葬,亲身之椑[31],弗能易也[32]。吾忍乎?”顾视从孙某[33],趣易棺、定附身衾衣[34],乃卒。时先君子适归皖桐[35],反,则已渴葬矣[36]。
或曰,书已入圹[37],或曰,经说有贰,尚存其家。乾隆三年,诏修三礼[38],求遗书,其从孙某以书诣郡,太守命学官集诸生缮写,久之未就。
先生之书,余心向之,而惧其无传也久矣,幸其家人自出之,而终不得一寓目焉。故并著于篇,俾乡之后进有所感发,守藏而传布之,毋使遂说没也。
注释:
[1]上元:县名,今江苏江宁县。[2]可大:张可大,字观甫。世袭南京羽林卫指挥,。总兵登莱,城陷,杀其妾后,自缢而死。[3]总兵登莱:在登莱作总兵。登莱,登州和莱州,均在今山东。总兵,官名。明代遣将出征,始立此官。后军事日繁。总兵遂统率军队镇守,便为一方重镇。[4]毛文龙:明仁和人,字镇南。累官总兵、左都督,挂将军印,赐尚方剑。他曾设兵镇皮岛。骄纵不受节度,为袁崇焕所杀。[5]巡抚:明清时的封疆大吏,是一省统管军民的最高长官。孙元化:明嘉定(今江苏嘉定县)人,字初阳,天启举人。历官兵部主事、兵部员外郎、郎中、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登州失陷,自刎未遂,被执纵还,诏逮弃市。[6]事闻:事情奏明皇帝。[7]诸生:县学生员。详见《南山集序》注。锦衣卫千户:锦衣卫,最初只掌握卤簿仪仗,统率校尉力士,被逐渐信任,浙至传宣谕旨,擅作威福,更作皇帝的耳目、爪牙。他们欺压善良,草菅人命,为明代的一大弊政。千户,在锦衣卫中掌兵千人的武官。[8]甲申:明崇祯十七年(1644)。[9]流贼:对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诬称。陷京师:攻下明朝的首都北京。[10]械系:用刑具捆缚起来。肆掠:任意用刑。[11]义而逸之:由于义气,放走了他。逸,释放。[12]摄山:山名。在江苏江宁县东北。僧舍:寺院。[13]三楚:战国时楚地,分东楚、西楚、南楚,故称三楚。此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带地方。吴越:春秋时吴国和越国之地。此泛指江苏、浙江一带地方。耆旧:年高德劭的老人。[14]文术:指写文章和学术著作。[15]吴中:今江苏吴县。徐昭发:名枋,号俟斋,自号秦馀山人。吴县人。明崇帧举人。工书画,痛父殉难,隐居灵岩山,闭户著书四十余年卒。[16]宣城:今安徽宣城市。沈眉生:名寿民,宣城人,明诸生,隐居讲学以终。躬耕:亲自种地为生。[17]禇墨:纸和墨。泛指有文字的东西。[18]躬樵汲:亲自打柴挑水。[19]《诗》、《书》:指儒家经典《诗经》和《书经》。[20]冠盖:冠,帽子;盖,车盖。泛指士大夫一类的人。[21]先君子:指已死的父亲。余处士公佩:余公佩。身世不详。处士,不求做官的读书人。[22]岁时:指过年时节。问起居:慰问生活情况。起,站立行走。居,坐卧。[23]贰之:重抄一木成为两份。[24]弗:不。[25]尽吾年:消磨自已的岁月。[26]下棺:指把棺放入土中。[27]并藏:一齐埋藏。[28]夙:平素。市:购买。材:木料。棺椁:古代棺材有内棺外棺几层。内棺叫棺,外棺称椁。这里泛指棺材。[29]革(jí):危急。通“亟”。姚鼐《古文辞类纂》作“亟”。[30]视含殓:指亲自看着把遗体放置棺中。含,古代贵族丧礼,人死后,把珠玉等物放在死者口中。叫含玉,省称含。《公羊传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注:“缘生以事死,不忍虚其口。天子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碧,士以贝,春秋之制也。”殓:给死者穿戴衣冠,放入棺中。[31]亲身之椑(bì):贴身之棺。古人的棺椁有的好几层。椑为最里层的棺。[32]易:交换。这里意指用钱去交换,有购买之意。[33]顾视:回头看。从(zòng)孙:侄孙。同一宗族次于至亲的叫从。[34]趣:催促。易:更换。定:指定。[35]皖桐:安徽桐城。[36]渴葬:古礼,葬期因死者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异。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大夫三月而葬,士逾月而葬。未到葬期提前埋葬叫渴葬。[37]圹(kuàng):墓穴。[38]三礼:指《周礼》、《仪礼》、《礼记》。
“传”多半记载一人一生中的重要事迹。我国古籍中传记这种文章十分丰富。
方苞的文章“义法”,对于传记之文的写作,要求非常严格。必须“识其体要”,“常事不书”(《书汉霍光传后》),“所载之事,必与其人之规模相称”(《与孙以宁书》),而事有可取,义有所当(参见《书五代史安重晦传后》)。本文对于白云先生的身世、经历及其遭遇,因不突出,故着墨不多,只选其“有可取”的两事书之,即先生隐居白云山,足不入城市,躬亲樵汲,口不言《诗》、《书》,以及先生著书数百卷,但不欲流传于世。所书之事虽然很少,可白云先生的性格特征却非常突出了。
本文写作年月不详。《方望溪先生年谱附录文目编年》,著录于年七十一至八十二岁之间。
宝山记游(清)管同
宝山县城临大海[1],潮汐万态[2],称为奇观。而予初至县时,顾未尝一出,独夜卧人静,风涛汹汹,直逼枕簟[3],鱼龙舞啸,其声形时入梦寐间,意洒然快也[4]。
夏四月,荆溪周保绪自吴中来[5]。保绪故好奇,与予善。是月既望[6],遂相携观月于海塘[7]。海涛山崩,月影银碎,寥阔清寒,相对疑非人世镜,予大乐之。不数日,又相携观日出。至则昏暗,咫尺不辨,第闻涛声若风雷之骤至[8]。须臾天明,日乃出,然不遽出也[9]。一线之光,低昂隐见[10],久之而后升。《楚词》曰:“长太息兮将上”[11]。不至此,乌知其体物之工哉[12]?及其大上,则斑驳激射[13],大低与月同。而其光侵眸[14],可略观而不可注视焉。
后月五日,保绪复邀子置酒吴淞台上。午晴风休,远波若镜。南望大洋,若有落叶十数浮泛波间者,不食顷[15],已皆抵台下,视之皆莫大舟也。苏子瞻记登州之境[16],今乃信之。于是保绪为予言京都及海内事,相对慷慨悲歌,至日暮乃反。
宝山者,嘉定分县[17],其对岸县曰祟明[18],水之出乎两县间者,实大海之支流,而非即大海也。然对岸东西八十里,其所见已极为奇观。由是而迤南[19],乡所见落叶浮泛处,乃为大海。而海与天连,不可复辨矣。
注释:
[1]宝山:县名,在长江口南岸,现属上海市。[2]潮汐:由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所引起的水位周期性涨落现象。早为潮,晚为汐。[3]簟(diàn店):竹席。[4]洒然:洒脱自得的样子。[5]荆溪:县名,在江苏省南部,1912年并入宜兴县。吴中:苏州的别称。[6]望:阴历每月十五日称“望日”。[7]海塘:为阻挡海潮而修筑的堤岸。[8]第:但,只。[9]不遽出:不骤然引起。[10]低昂:起伏,升降。[11]“长太息”句:《楚辞九歇东君》:“长大息兮将上,心低徊今顾怀。”王逸注“言日将去扶桑,上而升天,则徘徊太息,顾念其居也。”古人认为太阳在扶桑升起,屈原用太阳长叹徘徊不忍骤然离开扶桑来形容日出的景象,写得情景交融,形象逼真。[12]乌知:怎知。体物之工:表现事物的工巧,精确。[13]激射:强光四射。[14]侵眸:刺眼。[15]不食顷:不到一顿饭的时间。[16]苏子瞻记登州之境:见苏轼《北海十二石记》。[17]嘉定分县:嘉定分出的县。宝山原为嘉定县地,清代分出为宝山县。[18]崇明:县名,即长江口祟明岛,现属上海市。[19]迤南:往南。迤:延伸,往。
此文写月光下的海涛,写海上的日出,写风平浪静时的大海,都能抓住各自的特点,给以逼真的描绘。由此可见作者写景状物的工力之深。
抱膝轩记(清)管同
自明祖都江宁[1],而杨吴城濠围于城内,其水流日就狭。及其东至竹桥,有水穴城来会。古所谓青溪一曲者也。折而南流,至柏川桥,再会钟山之水[2]。又稍南,过大中桥,则淮水入东关,与相灌注,杨吴城濠虽就狭,而会是三水,半里之间,势犹浩瀚。又其地北见鸡笼[3],东北见钟山。而东岸率果园菜囿,杂植桃杏韭菘之属[4]。山林映带,舟楫往来。虽居城中,殆无异于郊外。
予自归江宁,家凡六徙[5]。近乃僦宅居是水之西[6]。老屋百年,尘埃渗漏。每暑日激射,阴雨连绵,蒸炕沾淋,顾视无可逃避。予居之未尝不适也。独其屋仅四间,自奉母处妻孥置厨爨外[7],了无燕息之所[8],意尚阙然。嘉庆十五年归自山东[9],始即第二室屏后一楹地[10],葺为小轩,颜曰“抱膝”。借书满架,置榻一张,偃仰啸歌,即获其所。然其为地,前近市廛[11],后连闺闼[12],而左则直接邻家;不壁而板[13],凡夫行旅之歌唱,妇孺之謼嗁[14],鸡犬之鸣吠,嘈杂喧阗[15],殆无时不至。而当予神会志得,抗声高诵,家人每笑谓其音聒人[16]。三者之声,盖往往为所掩也。昔诸葛武侯隐处隆中,抱膝而吟《梁甫》[17]。时人问其志,但笑而不言。予之名轩,岂敢以武侯自命,盖亦陶公所云容膝易安之意而已[18]。然予既厌薄文辞,又不汲汲然志在科举[19],斗室一间,讽书不辍。有相问者,予将何以答之耶?轩既葺,居者一年。明年,予为人所招,不恒在家[20]。而其室遂废。然一时之兴,有不能忘,故追而记之。
柏川桥者,与予所居后户对。其前户所临街,称名多异。或曰:其地古属绵乡,名曰绵乡营。或曰:柏川桥北百余步外,其地为明之东厂;至今犹名曰东厂;而此地则明之饷营也[21]。是二说者,今皆不可考云。
注释:
[1]明祖: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建都江宁。江宁:今南京。[2]钟山: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外紫金山。[3]鸡笼:鸡笼山。今江苏南京市城区北隅鸡山。[4]菘:蔬菜名,有青菜、白菜之分。[5]徙:迁,移。[6]僦(jiù)宅:租宅。[7]厨爨(cuàn):厨房。[8]燕息:闲居、休息。[9]嘉庆十五年:1810年。[10]楹:量词,一间屋为一楹。[11]市廛:商店集中的处所。[12]闺闼:内室。[13]不壁而板:没有隔墙。[14]謼:同“呼”。嗁:“啼”本字。[15]喧阗:哄闹声。[16]聒(guō)人:声大吵人。[17]“诸葛武侯”句:《三国志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梁甫吟》,也名《梁父吟》,乐府曲名。又《诸葛亮传》注引《魏略》:亮“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18]陶公所云: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19]汲汲然:急切的样子。[20]恒:经常。[21]饷营:军营。
管同(1780—1831),字异之,江宁上元(今南京市)人。道光五年(1825)中举,入安徽巡抚邓廷桢幕。他与梅曾亮同乡,同为桐城派姚鼐的弟子。但他为文“师姚先生之文而不袭其派”,独具特色。他的政论文关注时事,颇有见识,传诵一时。杂记文则淡而有味,不乏佳作。著作有《因寄轩文集》。
本文选自《因寄轩文集》卷七。这是一篇书斋记,详细叙述了抱膝轩的地理环境和命名由来。作者既仰慕居隆中的诸葛亮,更愿效仿“结庐在人境”,能“心远地自偏”的陶渊明,在容膝小室之中、在四面喧闹的环境中,“抗声高诵”,读书自娱。全文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不慕功名的生活志趣。读者也可借此文窥知陶渊明式的生活情趣对文人的深远影响。
北山独游记(清)张裕钊
余读书马迹乡之山寺[1],望其北,一峰崒然高[2],尝心欲至焉,无与偕[3],弗果[4]。遂一日奋然独往,攀藤葛而上,意锐甚[5];及山之半,足力倦止。复进,益上,则涧水纵横草间,微径如烟缕,诘屈交错出[6],惑不可辨识。又益前,闻虚响振动,顾视来者无一人,益荒凉怪慄,余心动,欲止者屡矣。然终不释,鼓勇益前[7],遂陟其巅[8]。至则空旷寥廓[9],目穷无际,自近及远,洼者隆者,布者抟者[10],迤者峙者[11],环者倚者,怪者妍者,去相背者[12],来相御者[13],吾身之所未历,左右望而万有皆贡其状[14],毕效于吾前[15]。
吾于是慨乎其有念也。天下辽远殊绝之境,非先蔽志而独决于一往[16],不以倦而惑、且惧而止者,有能诣其极者乎[17]!是游也,余既得其意而快然以自愉,于是叹余向之倦而惑且惧者之几失之,而幸余之不以是而止也,乃泚笔而记之[18]。
注释:
[1]马迹乡:在江苏太湖之马迹山。[2]崒(zú足):险峻。[3]无与偕:无人同往。[4]弗果:没有能成行。[5]锐:凌厉,旺盛。[6]诘(jié结)屈:曲折。[7]鼓:振作。[8]陟(zhí志):上登。[9]寥廓:空旷开阔。[10]布:散布。抟(tuán团):聚集。[11]迤(yǐ义):斜立。峙:直立。[12]背:离去。[13]御:迎。[14]贡:献。[15]效:献。[16]蔽志:定志。蔽:断,定。《尚书大禹谟》:“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注:“言志定然后卜。”[17]诣:到达。[18]泚(cǐ):以笔蘸墨。
张裕钊关于描写抒情,颇能得桐城派前辈用简练的语言叙事写景状物的要领。本文以游踪为线索记风景,写出了境界的变化,很能引人入胜。文末由登览而发议论,说明世间殊绝之境,只有不畏险阻,“独决于一往”,才能达到顶峰,对人们治学治事都有启发。
婢音哀辞(清)方苞
婢音[1],仆王兴所生也。
九岁入侍吾母,洒扫浣濯如成人。稍长,于女事无不能[2]。奉事八年,未尝以微失致呵诘。其群居,未尝笑嘻、妄出一语。余蒙难,家人御吾母北上[3]。音随吾妹日夕相扶持。或以事暂离,吾母辄问:“音儿安在?”吾母卧疾逾年,危笃且两月[4],亲者不敢去左右[5];为糜粥、供水浆、治药物,皆音任之[6],不失晷刻[7]。
余家贫,冬无炭薪[8],音独身居西偏空室中,夜四鼓卧[9],鸡鸣而起[10],率以为常。性刚明,容止严恪[11],虽故家女子中寡有,余每心诧焉。乃竟以厉疾夭,年十有七。
数日,音晨入,短衣不蔽骭[12]。为市布以更之,未及试而没。举室恻伤,人如有所失焉。乃为文以哀之,其辞曰:
惟茅苇之漫漫兮[13],芝孤生而易残兮。石矿坚以磊磊兮[14],玉精融而多毁兮。非造物之无章兮[15],乃汝性之不祥兮。
注释:
[1]婢音:名叫音的丫头。即方家仆人王兴的女儿,叫王音。[2]女事:女人所做的事情,指针线活儿。[3]御:迎接。北上:方苞出狱后,全家及近亲数十人被编入旗籍,故其母由桐城去京师。“北上”指此。因我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南方到北方,故云北上。[4]危笃:病势沉重到危险的程度。[5]去:离开。[6]任:担任。[7]晷刻:时刻。这里泛指时间。[8]炭新:泛指冬日取暖之物。[9]四鼓:古时把一夜分为五更,每个更次约两小时,报更敲鼓。四鼓即四更,约当凌晨三四点钟。[10]鸡鸣:公鸡啼鸣。古时曾把天快亮公鸡啼鸣的时间定名‘鸡鸣”,约指凌晨五六点钟。[11]容止:容颜举止。严恪:严肃、端庄。[12]短衣不蔽骭(gān):宁戚《饭牛歌》:“生不逢尧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骭,指膝以下、胫以上部分,即小腿。[13]漫漫:遍面的样子。[14]石矿:泛指石头。磊磊:石众多的样子。[15]造物:谓造物者,指创造万物的主宰。无章:没有规则,没有条理。
本文写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文章以三数百字的简短篇幅,叙述了童女王音九岁开始作母亲的婢女,一切家务劳动无所不为,然而却冬不得暖,衣不蔽体,终于辛劳致疾而死的事实,表现了王音朴实、谨慎、能干、勤劳,不失劳动人民的本色。作者在哀辞中把她的死比做芝玉的被摧残,这是作者的良心发现,读者也因此而不觉心酸。
辟韩(节选)(清)严复
往者吾读韩子《原道》之篇,未尝不恨其于道于治浅矣。其言曰:“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士[1]。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2],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3],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4],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5]。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6];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如古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7],无爪牙以争食也。”如韩子之言,则彼圣人者,其身与其先祖父,必皆非人焉而后可,必皆有羽毛、鳞介而后可,必皆有爪牙而后可。使圣人与其先祖父而皆人也,则未及其生,未及其长,其被虫蛇、禽兽、寒饥、木土之害而夭死者固已久矣,又乌能为之礼乐刑政以为他人防备患害也哉?老子道其胜孔子与否[8],抑无所异焉,吾不足以定之。至其自然,则虽孔子无以易[9]。韩子一概辞而辟之,则不思之过耳。而韩子又曰:“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嗟乎!君民相资之事,固如是焉已哉[10]?无苟如是而已,则桀、纣、秦政之治,初何以异于尧舜三王?且使民与禽兽杂居,寒至而不知衣,饥至而不知食,凡所谓宫室、器用、医药、葬埋之事,举皆待教而后知为之,则人之类其灭久矣。彼圣人者,又乌得此民者出令而君之?
而韩子胡不云: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相为养者也,其有相欺相夺而不能自治也,故出什一之赋而置之君[11]。使之作为刑政、甲兵,以锄其强梗,备其患害。然而君不能独治也,于是为之臣,使之行其令,事其事。是故民不出什一之赋则莫能为之君;君不能为民锄其强梗、防其患害则废;臣不能行其锄强梗、防患害之令则诛乎?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2]。”此古今之通义也。而韩子不尔云者,知有一人,而不知有亿兆也[13]。老之言曰:“窃钩者诛,窃国者侯[14]。”夫自秦以来,为中国之君者,皆其尤强梗者也,最能欺夺者也,窃尝闻道之大原出于天矣[15]。今韩子务尊其尤强梗、最能欺夺之一人,使安坐而出其唯所欲为之令。而使天下之民各出其苦筋力、劳神虑者以供其欲,少不如是焉则诛。天之意固如是乎?道之原又如是乎?“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16]。”
且韩子亦知君臣之伦之出于不得已乎?有其相欺,有其相夺,有其强梗,有其患害,而民既为是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与凡相生相养之事矣,今又使之操其刑焉以锄,主其斗斛、权衡焉以信,造为城郭甲兵焉以守,则其势不能。于是通功易事[17],择其公且贤者立而为之君。其意固曰:吾耕矣织矣,工矣贾矣,又使吾自卫其性命财产焉,则废吾事;何若使子专力于所以为卫者,而吾分其所得于耕织工贾者,以食子、给子之为利广而事易治乎?此天下立君之本旨也。是故君也臣也刑也兵也,皆缘卫民之事而后有也。而民之所以有待于卫者,以其有强梗、欺夺、患害也。有其强梗、欺夺、患害也者,化未进而民未尽善也[18]。是故君也者,与天下之不善而同存,不与天下之善而对待也。今使用仁义道德之说,而天下如韩子所谓“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夫如是之民,则莫不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矣。尚何有于强梗欺夺?尚何有于相为患害?又安用此高高在上者朘我以生[19],出令令我,责所出而诛我[20],时而抚我为后,时而虐我为仇也哉[21]?故曰:君臣之伦,盖出于不得已也。唯其不得已,故不足以为道之原。彼佛之弃君臣是也,其所以弃君臣非也。而韩子将以谓是固与天壤相弊也者[22],又乌足以为知道者乎?
然则及今而弃吾君臣可乎?曰:是大不可。何则?其时未至,其俗未成,其民不足以自治也。彼西洋之善国且不能[23],而况中国乎?今夫西洋者,一国之大公事,民之相与自为者居其七,由朝廷而为之者居其三。而其中之荦荦尤大者[24],则明刑治兵两大事而已。何则?是二者,民之所以仰于其国之最急者也。昔汉高入关,约法三章耳,而秦民大服[25]。知民所求于上者,保其性命财产,不过如是而已。更鹜其余,所谓代大匠斫,未有不伤其指者也[26]。
是故使今日而中国有圣人兴,彼将曰:吾之以藐藐之身托于亿兆人之上者,不得已也,民弗能自治故也。民之弗能自治者,才未逮、力未长、德未和也。乃今将早夜以孳孳求所以进吾民之才德力者[27],去其所以困吾民之才德力者,使其无相欺相夺相患害也。吾将悉听其自由。民之自由,天之所畀也[28],吾又乌得而靳之[29]?如是,幸而民至于能自治也,吾将悉复而与之矣。非唯一国之日进富强,余一人与吾子孙尚亦有利焉,吾曷贵私天下哉[30]?诚如是,三十年而民不大和,治不大进。六十年而中国有不克与欧洲各国方富而比强者,正吾莠言乱政之罪可也[31]。彼英、法、德、美诸邦之进于今治者,要不外数百年数十年间耳。况夫彼为其难,吾为其易也。
嗟乎!有此无不有之国,无不能之民,用庸人之论,忌讳虚憍[32],至于贫且弱焉,以亡天下,恨事孰过此者!是故考西洋各国,当知富强之甚难也,我何可以苟安?考西洋各国,又当知富强之易易也,我不可以自馁。道在去其害富、害强,而日求其能与民共治而已。语有之曰:“曲士不可与语道者,束于教也[33]。”苟求自强,则古人之书且有不可泥者[34],况夫秦以来之法制!如彼韩子,徒见秦以来之君。秦以来之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既已窃之矣,又惴惴然恐其主之或觉而复之也。于是其法与令猥毛而起[35]。质而论之,其什八九皆所以坏民之才,散民之力,漓民之德者也[36]。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必弱而愚之,使其常不觉,常不足以有为,而后吾可以长保所窃而永世。嗟乎!夫谁知患常出于所虑之外也哉?此庄周所以有胠箧之说也[37]。是故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而中国之尊王者曰:“天子富有四海,臣妾亿兆[38]。”臣妾者,其文之故训犹奴虏也[39]。夫如是,则西洋之民,其尊且贵也,过于王侯将相;而我中国之民,其卑且贱,皆奴产子也。设有战斗之事,彼其民为公产公利自为斗也,而中国则奴为其主斗耳。夫驱奴虏以斗贵人,固何所往而不败?
注释:
[1]处之中土:使他们在中原土地上安居。[2]木处而颠:住在树木上要跌下来。土处:住在洞穴中。[3]赡(shàn):供给。[4]湮(yīn)郁:情绪郁闷不畅。[5]锄其强梗:铲除强暴凶顽的人。[6]权衡:秤锤和秤杆。[7]鳞介:鱼类的鳞和虫类的甲壳。[8]老之道:老子的“道”。[9]自然:老子“道法自然”说。易:改变。[10]相资:相互凭借、依靠。[11]什一之赋:用十分之一做赋税。置:设立。[12]“民之贵”三句:语出《孟子尽心下》。[13]亿兆:千万百姓。[14]“窃钩者”二句:语出《老子胠箧》。[15]“道之大原”句:语见《汉书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16]“呜呼”以下数句:引自韩愈批判佛、道的话,借以讽刺韩愈的谬论。[17]通功易事:人各有事,互通有无。语出《孟子滕文公下》。[18]化:教化。[19]朘(juān):即朘刻,搜括、克扣的意思。[20]责:索取。[21]抚我为后,虐我为仇:语出《尚书泰誓下》。后:帝王。[22]天壤相弊:语出《战国策》。天壤:比喻事物的经久不朽。弊:败坏。意思是与天地共始终。[23]善国:进步发达的国家。[24]荦荦(luò):明显。[25]约法三章:事见《史记高祖本纪》。[26]代大匠斫(zhuó):语见《老子》:“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手者矣。”斫:砍。[27]孳孳:即孜孜,勤勉不倦。[28]畀(bì):给予。[29]靳(jìn):吝惜。[30]曷:何。贵:崇尚。[31]方富:比富。正:正法、治罪。莠言:坏话,错话。[32]虚憍:空虚骄傲。[33]“曲士”句:语出《庄子秋水》。曲士:乡曲之士。束于教:被他们所受的教育所束缚。[34]泥:拘泥。[35]猥毛而起:像刺猬毛齐竖一样纷繁出现。[36]漓:薄。[37]胠箧:《庄子胠箧》篇。[38]臣妾亿兆:把百姓当作奴隶。[39]故训:最初的解释。
严复(1853—1921),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十四岁考取沈葆桢创办的福州船厂附设船政学堂。光绪三年(1877)被派往英国留学,除完成学业外,致力于研究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阅读英法资产阶级学者的著作。光绪五年(1879)归国,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次年调至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任总教习等。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中日战争后,严复在天津《直报》上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辟韩》等文章,宣传变法图强,震动一时。光绪二十三年(1897),与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和《国闻汇编》,以“通中外之情”。自光绪二十五年(1899)起,翻译西方资产阶级学术著作《天演论》、《原富》、《社会通诠》、《名学》、《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等。民国初,曾任京师大学堂校长等职。著作有《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严几道诗文钞》,国华书局1922年版。《严译名著丛刊》八种,商务印书馆1981年新版。
本文选自《严复集》,作于1895年,发表于天津《直报》,此文针对韩愈《原道》一文而作。韩愈在《原道》中从级建立封建等级制度、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角度,论述了君统治民的合法性。严复则严厉批驳了韩愈的观点,猛烈抨击自秦以来的封建君主专制的制度,指出“秦以来之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封建君主的愚民政策正是造成国家贫弱局面、无力抵御外敌的原因。严复还提出学习西方富强的经验、建立君主立宪国家的维新主张。尽管严复的政治观点带有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局限性,但他以被视为孔孟以后道统继承人的韩愈的文章作为批判对象,这本身就是对封建道统的大胆挑战,在当时具有批判现实的进步意义,也因此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变法(清)薛福成
窃尝以谓自生民之初以迄于今[1],大都不过万年而已。何以明之?以世变之亟明也[2]。天道数百年小变,数千年大变。上古狉榛之世[3],人与万物无异耳。自燧人氏、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黄帝氏相继御世[4],教之火化,教之宫室,教之网罟耒耨[5],教之舟楫、弧矢、衣裳、书契[6],积群圣人之以经营,以启唐、虞[7],无虑数千年。于是鸿荒天下,一变为文明之天下。自唐、虞讫夏、商、周、最称治平。洎乎秦始皇帝,吞灭六国,废诸侯,坏井田,大泯先王之法[8],其去尧舜也,盖二千年。于是封建之天下[9],一变为郡县之天下[10]。
嬴秦以降,虽盛衰分合不常,然汉、唐、宋、明之外患,不过曰匈奴,曰突厥、曰回讫、叶番、曰契丹、蒙古,总之不离西北塞外诸部而已,降及今日,泰西诸国以器数之学[11],勃兴海外,履垓埏若户庭[12],御风霆如指臂[13],环大地九万里,罔不通使互市。虽以尧舜当之,终不能闭关独治。而今之去秦汉也,亦二千年。于是华夷隔绝之天下,一变为中外联属之天下[14]。夫自群圣人经营数千年以至唐虞,自唐虞积二千年以至秦始皇,自始皇积二千年以至于今,故曰不过万年也,而世变已若是矣。
世变小,则治世法因之小变;世变大,则治世法因之大变。夏之尚忠始于禹,殷之尚质始于汤,周之尚文始于文、武、周公[15]。阅数百则弊极而变,或近至百数十年间,治法不能无异同。故有以圣人继圣人,而形迹不能不变者[16];有以一圣人临天下,而先后不能不变者。是故惟圣人能法圣人,亦惟圣人能变圣人之法。彼其所以变者,非好变也,时势为之也。
今天下之变亟矣。窃谓不变之疲乏,宜变今以复古;迭变之法,宜变古以就今。乌乎!不审于古今之势,斟酌之宜,何以救其敝?且我国家集百王之成法[17],其行之而无敝者,虽万世不变可也。至如官俸之俭也[18],部例之繁也,绿营之窳也[19],取士之未尽得实学也,此皆积数百年末流之敝,而久失立法之初意,稍变败弊去而法存,不变弊存而法亡。是数者,虽无敌国之环伺,犹宜汲汲焉早为之所[20]。苟不不知变,则粉饰多而实政少,拘挛甚而百务弛矣[21]。
若夫西洋诸国,恃智力以相竞,我中国与之并峙,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22],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轮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迟;约章之利病、使才之优绌、兵制阵法之变化宜讲也,不变则彼协而我孤[23],彼坚而我脆。昔者蚩尤造兵器[24],侵暴诸侯,黄帝始作弓矢及指南车以胜之。太公封齐[25],劝其女红,极其巧,通鱼盐,海岱之间[26],敛袂往朝[27],夫黄帝、太公、皆圣人也,其治天下国家,岂仅事富强者?而既厕于邻敌之间[28],则富强之术有所不能废。
或曰:以堂堂中国,而效法西人,不且用夷变夏乎[29]?是不然。夫衣冠语言风俗,中外所异也;假造化之灵[30],利生民之用,中外所同也。彼西人偶得风气之先耳,安得以天地将泄之秘,而谓西人独擅之乎?又安知数十年后,中国不更驾其上乎?至若赵武灵王之习骑射[31],汉武帝之习楼船[32],唐太宗驾御蕃将与内臣一体[33],皆有微旨存乎其间[34]。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使西人不敢蔑视中华,吾知尧舜汤文武周孔复生,未始不有事乎此,而其道亦必渐乎八荒[35],是乃所谓用夏变夷者也。
或又曰:变法务其相胜,不务其相追,今西法胜,而吾学之,敝敝焉以随人后[36],如制胜无术何?是又不然。夫欲胜人,必尽知其法而后能变,变而后能胜,非兀然端坐而可以胜人者也[37]。今见他人之我先,猥曰不屑随人后[38],将跬步不能移矣。且彼萃数百万人之才力[39],掷数千万亿之金钱,穷年累世而后得之,今我欲一朝而胜之,能乎?不能乎?夫江河始于滥觞[40],穹山基于覆篑[41]。佛法来自天竺,而盛于东方;算学肇自中华,而精于西土。以中国人之才智视西人,安在其不可以相胜也?在操其鼓舞之具耳。
噫!世变无穷,则圣人御变之道亦与之无穷。生今之世,泥古之法[42],是犹居神农氏之世而茹毛饮血[43],居黄帝之世,御蚩尤之暴而徒手搏之。辄曰:我守上古圣人法也。其不惫且蹶者几何也[44]?且今日所宜变通之法,何尝不参古圣人之法之精意也?
注释:
[1]生民:人,人类。[2]亟:急剧。[3]狉(pí)榛:草木丛杂,野兽群游的原始景象。[4]燧人氏、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俱为传说中远古时代半人半神的“圣王”。相传燧人氏钻木取火,教民熟食;有巢氏构木为巢,教民巢居;包羲氏(即伏羲氏)教民渔猎畜牧;神农氏教民耕种。[5]罟(gǔ):网的总称。“网罟”即鱼网,相传为伏羲氏发明。耒(lěi):古代翻土工具耜的柄。耨:小手锄。“耒耨”泛指农具。[6]弧矢:弓箭。书契:指文字,契,即刻,因古代文字多用刀刻在竹、木、甲骨上,故称“契”。[7]唐、虞:指尧、舜。[8]泯:泯灭,除尽。[9]封建:指秦朝以前天子分封王侯的制度。[10]郡县:指秦朝以后设郡县由中央任免长官的制度。[11]泰西:极西,指欧美西方各国。器数:器具技术,泛指科技。[12]垓埏(gái yǎn):指极其广大的地面。垓:兼括八极九州之地。埏:边远之处。[13]御风霆:指驾御自然。[14]联属:互相连接。属:相连。[15]“夏之尚忠”三句:古人认为夏朝崇尚忠诚,商朝崇尚质朴,周朝崇尚礼乐文采。[16]形迹:行为举动的表现。[17]百王:指历代帝王。[18]官俸之俭:官员俸禄少。清代官俸不很丰厚,清廷曾认为这是官吏不能廉洁的原因,故常在官俸之外按等级给以补贴,称之为“养廉银”,认为有了这种补贴,官吏就可以保持廉洁。作者大约也认为官俸太少是官吏腐败的原因,故以“官俸之俭”是当时流敝。[19]窳(yǔ):腐败涣散。[20]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早为之所:早作处置。[21]拘挛(luán):肌肉收缩,手足不能伸曲自如的一处病态。此处形容诸事处置失宜。[22]考工:对种种技术工艺的研究。[23]协:协力,团结。[24]蚩(chī)尤:上古传说中的东方九黎族首领,相传他创造了兵器与黄帝作占。[25]太公封齐:周武王灭商,姜太公被封于齐,他是齐国的祖先。[26]岱:泰山。[27]敛袂(mèi):整理衣服,准备朝拜。[28]厕:厕身,置身。[29]且:将,用夷变夏:《孟子滕文公上》说:“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此处用此意。“夏”指中国,“夷”指外族。[30]造化之灵:大自然的神功妙用。他曾进行军事改革,废止宽袍大服,改用西北游牧民族服饰,学骑射,用骑兵取代战车。[31]楼船:有楼的大战船。汉武帝为演习水战,下令大修昆明池,治十余丈高楼船。[32]蕃将:出身西北少数民族的将领。唐太宗为了巩固对西北地区的控制以减少内乱,曾任用过一些起少数民族将领。[33]微旨:深刻的道理。微:幽深。[34]被:及,加。八荒:八方极远之地,此处指世界。[35]敝敝:疲劳困乏。[36]兀然端坐:高高在上地下襟危坐。兀然:高耸特出的样子。[37]猥(wěi):苟且。[38]跬(kuǐ)步:半步。[39]萃:会萃,集中。[40]滥觞:江河发源处之小水流。[41]穹山:高耸入云的大山。覆篑:倒一筐土。[42]天竺:古印度别称。[43]泥古:拘泥古代成规。[44]茹毛饮血:指上古用火之前生食的情况。茹:吃。[45]蹶(jué):跌倒。
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号庸庵,江苏无锡人。曾充任曾国藩幕僚,为出使英、法、比、意四国大臣,归国后升为左副都御史。薛氏的基本思想是变法图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倡富国强兵。但他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是为了“卫吾尧舜汤文武周孔之道”,与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他的见识较广,文章雄于议论,重视经世致用,行文能洋洋洒洒,能尽情发挥,著有《庸庵全集》。
本文是作者阐发其变法图强的代表作。作者认为,时代变了,治世之法也应相应改变。在列强争相宰割中国的情况下,不变法则不能“厕于邻敌之间”。可见作者提倡变法的思想基础,是反帝爱国的思想。变法就要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文化,而向西方学习,最终还是要胜过西方。“以中国人之才智视西人,安在其不可相胜也!”这种堂堂之论,表现了作者的民族自信心。自然,由于作者的地位和历史的局限,作者对封建的政治制度,不但不敢触及,反而认为那是应该“万世不变的”,这又反映了作者保守的一面。本文是作者《筹洋刍议》十四篇中的一篇。
表微(清)彭绍升
沈忠伯馆于上津桥程氏[1],司出纳无苟[2],与人交,诺必诚,行不蹈非礼。予友汪大绅,亦授徒程氏[3],见而异之,曰:“子性耶[4]?亦习而安之耶?”
曰:“吾尝闻教于黄先生若木矣[5]。始吾贫且困。皇皇然如有失也[6];汲汲然常有求也[7]。噫[8],殆矣[9]。黄先生进而教之曰:‘子毋然,吾语子。吾昔常苦贫,一日粮不继,将出门干人[10]。步于庭,日方午,顾影忽自咤曰[11]:“咄[12]!七尺男子,负圆履方[13],不自重,乃从人道一乞字耶?且我命固当死,出门将安之?”遂闭门兀坐者三日[14]。病且僵,忽闻叩门声,强起,徐行启门,则故人者引一力[15],担粟两斛[16],钱两贯[17],入门而吁曰:“吾过矣!吾过矣!吾固虞子之不以困告也[18],吾不意子之困至于斯也!”扶予坐,呼力买薪煮汤与粥,盥而食之而后去。嗣是予常常闭门[19],然粮尽辄继,亦不知何以致之也。子其勉之[20]!’吾闻先生言,知命之不可为也,求者徒自苦也,而志定,至于今守之。”
又言,先生为人坦白,善诱人[21]。习青乌家言[22],为人度地,辄曰佳,欲其子之速葬也,审向背[23],谨趋避而已,馈以金,不启封,投之瓮中。子昏[24],方与人弈[25],门无贺者,忠伯肃衣冠[26],上堂欲致礼,先生不顾。已而谓早:“忠伯,尔亦如许俗耶?”忠伯谢不敢。
或又言,先生家于木渎时[27],冒雨入城,辄著木屐[28],往还六十里。或曰:“泥滑且颠。”先生曰:“吾脚头有眼。”性喜茶,贮雨水数十瓮,客至,拾松子烹而饮之。晨起东向坐,吸日华以为常[29],既老,神明不衰[30]。卒年八十余。
注释:
[1]馆:寓居。旧时给人做幕友、塾师、食客都可称“馆”。[2]司出纳:管帐。苟:苟且,草率。[3]汪大绅:汪缙,字大绅,号爱庐,江苏吴县人。[4]性:天生的本性。[5]闻教:闻听教诲,即当学生。[6]皇皇然:心不安貌。皇皇,同“惶惶”。[7]汲汲然:心情急切的样子。[8]噫(yī):感叹声,犹“唉”。[9]殆:危险。[10]干(gān):求。[11]咤:怒声。[12]咄(duō):呵叱声。[13]圆:此指天。方:此指地。古人认为天圆地方。[14]兀(wù)坐:呆坐。兀,浑然无知貌。[15]力:力夫,役夫。[16]斛(hú):容量单位。五斗为一斛。[17]贯:钱串,每一千文为一贯。[18]虞:担心,忧。[19]嗣是:从此。[20]其:表祈使。[21]诱:诱导,教导。[22]青乌家:即风水先生。相传汉代有青乌子,人称青乌公,精通相地术,即为人选择住宅、墓地的迷信方法。[23]向背:正反,趋向和违避。指相地时根据山川形势的优劣,选取有利的地形,避开不利的地形。下文“趋避”意思相同。[24]昏:同“婚”。[25]弈:下棋。[26]肃:整齐,端正。作动词。[27]木渎:旧镇名,在吴县西南三十里。近太湖口。[28]木屐(jì):木底鞋,可以踏泥途。[29]日华:太阳的精华。道家养身之法有每天早晨面向太阳呼吸,称吸日华。[30]神明:指人的精神。
彭绍升(1740—1896),字允初,号尺木,又号知归子,江苏长州(今苏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早年有功名之心,中年起热衷佛学,居深山习静,素食持戒四十年。工古文,有《二林居集》。
表微,意思是表明微细的、隐而不现的人或事,从这篇文章看,也就是表彰具有教育意义而日益衰微的处世之道。文章借旁人之口记叙黄若木先生的为人,宣扬淡泊无求,随遇而安的人生哲学,笔墨不多,却勾勒生动。
别弟文(清)施补华
光绪八年十月[1],施子之弟自喀什噶尔还湖州[2],施子饮之以酒,告之曰:
吾家故寒敝也,今之所有已为异数矣[3]。夫巨富中落,而余千金之产,湫然不可为生[4];贫人得十金以为资本,则左宜右有[5],所处之势异,所操之术殊也。此行归资之外,赢数百金,岂非贫人之雄乎?以此坐市上权量百货[6],贱入贵出,逐什一之利[7],终岁之所获,足以赡妻子。营心与力,非所耻也,贤于为官者夺民以肥己。
吾忆道光二十又九年[8],吾父弃养[9],吾年十五岁,尔年九岁。家无一笥衣、一贯泉[10],租屋而居,月偿其值[11]。岁又大凶[12],米价十倍。吾母晨起坐络丝[13],率至夜半,得泉一百,籴米作粥[14],杂以菜根豆屑,母子乃得半饱。一日不络丝,即忍饥清坐,人有问之,则曰:“已食毕矣。”吾痛母氏之勤,涕泣自奋,读书不熟,至啮其指,血斑斑洒书本。尔亦拾薪担水,任炊爨[15],暇坐母侧,亦学络丝。姻连族䣊[16],恐其开口假贷,不敢至吾门,母氏亦戒勿往来,虑为所厌。甚者议先大夫好施与,勿为子孙计,至有今日。尤笑吾读书,谓渠谋食不暇,尚想作秀才,取饿之道也。当是时,视邻里之有父而温饱者,如天上人,尔年虽小,不应忘之。
其后门户稍立[17],咸丰十年,寇乱又作。吾随赵忠节公守城[18],之同治元年,城中粮尽,全家啖马肉,并煮牛羊之革左之[19]。五月城破,吾负母而逃,圣野菜充饥[20],母子十月身亡寸棉。尔为贼掠几死,脱去至家,形色非人,疾病疮痏[21],相替而作。其饥寒视道光之末[22],而颇危忧困过之。管仲告齐桓公曰[23]:“愿君勿忘在莒[24],臣亦念堂阜之囚[25]。”故而与他人校[26],则诚不足;以一身先后自校,尔亦苦尽之甘,否极之泰矣[27]。
老氏有言:“知足不辱。”以今日为过望则乐,犹有奢望,则辱在其后。吾在军中,不无多费,然每对盛馔,念先人未及食也;每御华服[28],念先人未及衣也。甘在口,适在体,而痛在心。禄养既不逮[29],得立功名天壤间,使姓氏不朽,先人而有知[30],含笑地下矣。蹉跎中岁[31],此志不衰。至于富贵之乐,不能享,亦不忍享也。
人须自量其力,吾才识学问,实过于尔,欲有所成就为先人光;尔则自安愚分,积铢累寸[32],以足衣食,持门户,保子孙,抑其次也。彦治长矣[33],持此篇归,使读其词而识其意,莒与堂阜,居之终身可也,告之后嗣可也。
注释:
[1]光绪八年:1882年。[2]喀什噶尔:地名。清代属疏勒府,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3]异味数:特别,有差别。[4]湫(qiū)然:忧愁悲伤貌。[5]左宜右有:干什么都得心应手,顺利,犹言“左右逢源”。语出《诗经小雅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6]权量:衡量,选择。[7]什一:十分之一。《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8]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9]弃养:父母去世的婉称。父母去世则不得儿女的奉养,故称弃养。[10]泉:钱。[11]直:通“值”,价钱。[12]凶:谷物不收,年成坏。[13]络丝:把丝线缠绕在络子上。络子是缠线的器具。[14]籴(dí):买粮食。[15]爨(cuán):烧火做饭。[16]䣊:同“党”。[17]门户:家,此指家业。[18]赵忠节:见《潘锦芳传》注。[19]左:同“佐”,助。[20]圣(kū):古代方言字,掘土的意思。[21]疮瘠(wěi) :伤痕,疤瘢。[22]视:比照,相同。[23]管仲:春秋时第一霸主。[24]莒(jǔ):西周时诸侯国之一,其地在今山东莒县。齐桓公取得政权前,曾奔忙于莒。[25]堂阜:齐国地名,其地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北。管仲曾在堂阜脱去囚犯的缚绳,后成为齐卿。事见《左传庄公九年》。[26]校(jiào):比较。[27]否(pǐ):穷,不通。[28]御:用,此指穿。[29]禄养:用出仕的俸禄赡养父母。[30]而:如果。[31]蹉跎:光阴虚度。亦指失意。[32]铢(zhū):古代重量单位,轻于钱。喻极轻微。[33]彦治:作者弟弟的儿子。
这是一送别手足的文章,也是一篇家训。通体以“知足不辱”为中心意思,诫告其弟不忘昔日艰难贫苦,珍惜今日家境稍好的来之不易。语言朴实而有真情。
病梅馆记(清)龚自珍
江宁之龙蟠(1),苏州之邓尉(2),杭州之西溪(3),皆产梅。或曰(4):“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5);以欹(6)为美,正则无景(7);以疏为美,密则无态(8)。”固也(9)。此(10)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11),以绳(12)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13)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14)。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15)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16)。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17),明告鬻(18)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19),删其密,夭其稚枝(20),锄其直,遏其生气(21),以求重价,而江、浙(22)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23)哉!
予(24)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25)之三日,乃誓(26)疗之:纵之,顺之(27),毁其盆,悉(28)埋于地,解其棕缚(29);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30)。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31),辟病梅之馆以贮(32)之。 呜呼!安得(33)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34)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注释:
(1) 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龙蟠(盘pán)——指钟山,即紫金山,在今南京中山门外。三国时,诸葛高说钟山形势如“龙蟠”(像一条龙盘旋的样子),故称。(2) 邓尉——山名,在今苏州西南。(3) 西溪——地名,在今杭州灵隐寺山西北。(4) 或曰——有人说。(5) 姿——线条,姿致。(6) 敧(妻qī)——倾斜。(7) 景——风韵。(8) 态——神态。(9) 固也——是啊(答语之词。从证据上暗示下面将要提出不同的意见,但本身并无实际意义)。(10) 此——这个,指上面所说梅以曲、敧、疏为美的论调。(11) 明诏(照zhào)大号——明白地宣布,大声地号召。(12) 绳——衡量,束缚。(13) 斫(酌zhuó)——砍。(14) 夭(腰yāo)梅——使梅花早死。夭,短折,早死。这句的意思说:这些论调都是来自文人画士,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真正用意,但却不便公开号召,根据他们的要求来衡量天下的梅花;又无法使天下的老百姓为了赚钱,就按照他们的希望支“夭梅”的“病梅”(所以只好以宣扬病态美为幌子,来达到他们的目的)。这是隐喻统治者为了箝制人民的思想、摧残人才,故意制造某种谬论。(15) 蠢蠢——愚笨的样子。(16) 这句说:要把梅培植得姿态倾斜、枝条稀疏、树身盘曲,又不是那些想赚钱的愚民们的聪明才智能够想得出、办得到的。(17) 孤僻之隐——个人内心的奇特嗜好。癖,对事物偏爱的一种习惯。隐,内心深处。(18) 鬻(育yù)——卖。(19) 旁条——指偏枝斜条。(20) 夭其稚枝——折掉它的嫩枝。(21) 遏(厄è)其生气——阻抑它的生机。遏,阻止。(22) 而——于是。江、浙——江苏、浙江。(23) 烈——大,厉害。至此——达到这种程度。(24) 予——我。(25) 泣(气qì)——哭。(26) 誓——下决心。(27) 纵之,顺之——解散了它,让它顺着自己的本性生长。(28) 悉——全之全之——一定要恢复它的本来形态,促使它的天然生机。(29) 甘受诟(够gòu)厉——情愿受到辱骂。甘,甘心。诟,辱骂。(30) 辟——开辟。貯(注zhù)——收藏。这里指安置。(31) 安得——如何能够。(32) 穷——尽。
病说(清)龙启瑞
客有患郁湮之疾者[1],龙子过而问焉,见其兀然而坐[2],偃然而息[3],日饭三鬴[4],食之尽器。龙子曰:“子病乎?”曰:“病矣。”“然则子何病?”曰:“吾苦腹疾而事圊焉[5],医者治之,三月而不效,吾忧之不知所出,辍吾业以治之,则疾益以剧。”
龙子喟然叹曰:“吁!吾乃今知子之诚病也。夫子之所谓腹疾者,是特饮食寒热之为患也[6]。而丰而食焉[7],而华而色焉[8],乃其根柢固,莫之能蠹也[9],俟之而已;而遂废而事,而日稿而形[10]。荧而心[11],终日慱慱[12],若大难之将至者,是子之神先敝也。疾何与焉?夫万物生于神,养于神,故神聚则强,神王则昌[13],神衰则病,神散则亡。是以啜糟之夫[14],卧之颠崖之侧而不堕者,其神全也;嫛婗之子[15],遇猛虎则折三尺之莛以殴之[16],虎犹不害。何则?心忘乎物,则物莫之能贼也。今子未甚病也,而日以病为忧。夫忧者,实病之所从集也。子盍朝作而于于[17],夜瞑而蘧蘧[18],无怀无惟[19],以宁子居,疾其庶有瘳乎[20]!“
客曰:善!将从子之言。”三日试之,其病良已。
注释:
[1]郁湮:即郁病,因心气郁结引起的病愈。[2]兀然:昏沉的样子。[3]偃然:仰卧的样子。[4]鬴(fú):同釜,古代的一种锅。一说鬴是量器,一说鬴是六斗四升。此处言其食欲旺盛。[5]事圊(qīng):爱上厕所。圊,厕所。[6]特:仅,只。[7]而:通“尔”,你。[8]色:气色。[9]蠹(dū):损坏,侵蚀。[10]稿:通“槁”,枯槁。[11]荧:眩惑。[12]慱慱(táun):忧苦不安。[13]王:通“旺”。[14]啜糟:以糟糠为食。[15]嫛婗:(yǐn lí):婴儿,此处指小孩子。[16]莛(líng):草茎。[17]于于:行动缓慢自得的样子。[18]蘧蘧(qú):自得的样子。[19]惟:思。[20]瘳(chōu):病愈。
龙启瑞(1814—1858),字辑五,号翰臣,广西临桂人,道光二十一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因在广西镇压太平天国“有功”,升侍读学士,累官至江西布政使。善诗文,通音韵。常与广西桐城派作家吕璜、朱琦、王拯等一起切磋古文,并师事梅曾亮。著有《经德堂诗文集》等。
本文强调精神心理因素对于治病养生的作用。有一点小病就整天忧心忡忡,萎靡不振,小病也会变成大病。如能“无怀无惟”,不以病为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反而有助于把病治好。该文说的是养病,在生活工作中,怎样对待困难,怎样面对人生,文中所讲道理都有借鉴意义。
钵山馀霞阁记(清)梅曾亮
江宁[1]城,山得其半,便于人而适于野者,惟西城钵山,吾友陶子静偕群弟读书所也。因山之高下为屋,而阁于其岭,曰“馀霞”,因所见而名之也。
俯视,花木皆环拱升降;草径曲折可念;行人若飞鸟度柯叶上。西面城,淮水萦之。江自西而东,青黄分明,界画天地。又若大圆镜,平置林表,莫愁湖也。其东南万屋沉沉,炊烟如人立,各有所企。微风绕之,左引右挹,绵绵缗缗[2],上浮市声,近寂而远闻。
甲戌[3]春,子静觞同人于其上,众景毕见,高言愈张。子静曰:“文章之事,如山出云,江河之下水,非凿石而引之,决版而导之者也。故善为文者有所待”。曾亮曰:“文在天地,如云物烟景焉;一俯仰之间而遁乎万里之外。故善为文者,无失其机”。管君异之曰:“陶子之论高矣。后说者,如斯阁亦有当焉。”遂书为之记。
注释:[1]江宁:今江苏南京。[2]绵绵缗(mín民)缗:连绵不断的样子。[3]甲戌:清嘉庆十九年(1814)。
博山知县武君墓表(清)姚鼐
乾隆五十七年[2],当和珅秉政[3],兼步军统领[4],遣提督番役至山东[5],有所诇察[6]。其役携徒众,持兵刃,于民间陵虐为暴。历数县,莫敢何问[7]。至青州博山县,方饮博恣肆[8],知县武君,闻即捕之。至庭不跪,以牌示知县曰[9]:“吾提督差也。”君洁曰:“牌令妆合地方官捕盗,汝来三日,何不见吾?且牌止差二人,而率多徒何也?”即擒而杖之。民皆为快,而大吏大骇[10],即以杖提督差役参奏[11],副奏投和珅[12]。而番役例不得出京师,和珅还其奏,使易,于是以妄杖平民,劾革武君职。博山民老弱,谒大府留君者千数[13],卒不获。然和珅遂亦不使番役再出。当时苟无武君阻之,其役再历数府县,为害未知所极也。武君虽一令,而功固及天下矣。
君讳亿,字虚谷,偃师人[14]。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其任博山县,及去官,才七月,而多善政,民以其去流涕。君自是居贫,常于他县主书院。读经史,考证金石文[15], 多精论明义,著书数百卷。今皇帝在藩邸[16],闻君名,及亲政[17],召君将用之,而君先卒矣。
君卒以嘉庆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年五十五。余与君未及识,第闻其行事,读所著述。今遇君子穆淳于江宁[18],为文使归揭诸墓上[19]。君行足称者犹多,而非关天下利害,兹不著[20]。嘉庆十八年二月[21],桐城姚鼐表。
注释:
[1]傅山:县名,清代属山东青州府,今并入山东淄博市。[2]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3]和朝上:见《南园诗序》注。[4]步军统领:官名。统率八旗步军两翼五营 ,掌管京师正阳、崇文等九门内外守卫巡警,通称“九门提督”,以亲信的满族大臣兼任。[5]番役:管辑捕和差役。清代步军统领衙门设番役。[6]诇(xiòng):侦察,刺探。[7]何问:即“问何”,问为什么。[8]恣肆:放肆,指胡作非为。[9]牌:即腰牌,用作凭证的小木片或金属片,犹如身份证。[10]大吏:省级长官,此指山东巡抚。[11]参奏:此指上疏弹劾武君。[12]副奏:奏疏的副本。[13]大府:高级官府,指总督、巡抚、藩司等衙门。[14]偃师:县名。属河南省。[15]金石文:古代铜器和石刻上的文字。[16]藩邸:诸侯王的符第。此指清朝仁宗做皇子时的府第。[17]亲政:亲自主政。清仁宗初登皇位时,政事仍由太上皇(高宗)决定。嘉庆四年(1799)高宗死,仁宗亲政,立即诛杀和珅。[18]江宁:县、府名。今南京市。[19]揭:标记,表。[20]兹:此。[21]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
武亿虽然是个“芝麻官”,却敢于冒犯权势,严明执法,打击了和珅爪牙的嚣张气焰。作者为武君作墓表,略去生平不述,只取有关“天下利害”的这件事迹突出刻画,收到了管中窥豹、以少见多的艺术效果。
博物苑美人石记(清)张謇
石故有名,明顾大司马珠媚园物[1],园再易主,至王氏,复落[2]。光绪癸巳[3],总兵朱鸿章取送常熟相国[4],不受,委福山江干[5]。大小凡六百七十枚,尘沙雾雨之所沦湮[6],舟子樵僮之所侵侮,污垢缺裂,且旦且莫[7],兹石其尤可怜矣。
己亥春[8],起居相国于虞山白鸽峰[9],归舟见之,恻然若有无穷之感[10]。阅七年丙午,营博物苑于师范学校之河西,以语今总兵李祥椿[11],归我所往,度置苑内,群石之幸存者只皆媵焉[12]。俪以华产异卉珍花[13],与众守之,数百年后,或者稍异于一姓之物之变迁乎?
朱之旧部,请记朱名。即不请,亦应记以征实。
注释:
[1]顾大司马:顾养谦,通州(今江苏南通)人。明嘉靖进士,曾任兵部侍郎。俗称兵部尚书为大司马。兵部侍郎为少司马。[2]王氏:王景献,南通人,曾任广州太守。落:破落。[3]癸巳:光绪十九年(1893)。[4]总兵:高级武官,受提督节制,掌管本镇军务。常熟相国:翁同和,字叔平,江苏常熟人。清末维新派。光绪皇帝的师傅。官至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大学士俗称相国。[5]福山:在江苏常熟县西北四十里长江南岸,与南通市狼山隔江相对,清代置总兵于此。[6]沦湮(yān):沉沦,埋没。[7]莫:同“暮”。[8]乙亥:光绪二十五年(1899)。[9]起居:请安,问好。虞山:一称乌目山,在常熟县西北,相传西周虞仲葬此,故名。为游览胜地。[10]恻然:凄怆,伤痛貌。[11]语(yù):告诉。[12]媵(yìng):原意是随嫁。这里指随同,跟随。[13]俪:并,偕,华产:中华所产。
文物珍宝私人占有,往往埋没散失,归于国家则能保存完好,便更多的人欣赏。翁相国拒绝美人石是明智的,而朱总兵俨然以石的主人自居,又多么卑鄙可笑。文章述事平实,客观而冷隽。
卜来敦记(清)黎庶昌
卜来敦者,英国之海滨,欧洲胜境也。距伦敦南一百六十余里,轮车可两点钟而至[2],为国人游息之所。后带冈岭,前则石岸斩然[3]。好事者凿岸为巨厦,养鱼其间,注以原泉[4],涵以颇黎[5],四洲之物[6],奇奇怪怪,无不毕致。又架木为长桥,斗入海中数百丈[7],使游者得以扳援凭眺[8]。桥尽处有作乐亭。余则浅草平沙,绿窗华屋,与水光揜映[9],迤逦一碧而已[10]。人民十万,栉比而居[11],衢市从衡[12],日辟益广。其地固无波涛汹涌之观、估客帆樯之集[13],无机匠厂师之兴作、杂然而尘鄙也[14],盖独以静洁胜。
每岁会堂散后[15],游人率休憩于此。方其风日晴和,天水相际,邦人士女,联袂娭游[16],衣裙䌖袭[17],都丽如云[18]。时或一二小艇,棹漾于空碧之中。而豪华世家,则又鲜车怒马[19],并辔争驰,以相遨放[20]。迨夫暮色苍然[21],灯火粲列,音乐作于水上,与风潮相吞吐,夷犹要眇[22],飘飘乎有遗世之意矣。予至伦敦之次月,富细阿什伯里道往游焉[23],即叹为绝特殊胜[24],自是屡游不厌。再逾年而之他邦,多涉名迹,而卜来敦未尝一日去诸怀,其移人若此[25]。英之为国,号为强盛杰大,议者徒知其船坚炮巨,逐利若驰[26],故尝得志海内;而不知其国中之忧游暇豫[27],乃有如是之一境也。昔荀卿氏论立国惟坚凝之难[28],而晋栾鍼之对楚子重则曰[29]:“好以众整。”又曰:“好以暇。”夫唯坚凝。斯能整暇,若卜来敦者,可以觇人国已[30]。
大清前驻英参赞黎庶昌记。光绪六年七月。
注释:
[1]卜来敦,现在一般译作布赖顿(Brighton),是英国滨海的城市,宁静秀美。光绪三年(1877),即黎庶昌出任驻英参赞的次年,他游览了这个地方。卜来敦幽静奇丽的自然风光,和这里的人们优游宁静的生活,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光绪六年(1880)七月,作者写了这篇游记,向人们介绍了“船坚炮巨,逐利若驰”的英国人生活“优游暇豫”的一面。文章清新晓畅,描摹生动,又富于哲理性。[2]两点钟:两个小时。[3]斩然:截然,陡峭。[4]原:即“源”。[5]涵:包容,包括。颇黎:即“玻璃”。[6]四洲:欧、亚、非、美四大洲。[7]斗:同“陡”,陡然,突兀。[8]冯:凭借,依靠。 [9]揜(yǎn)映:同“掩映”,交相辉映,遮掩衬托。[10]迤逦(yǐ lǐ):曲折而连绵不断。[11]栉(zhì)比:像梳齿一样密密地排列着。栉,梳篦的总称。[12]衢:大路。从衢:同“纵横”。[13]估客:贩货的行商。帆樯:代指船只。樯,桅杆。[14]尘鄙:污染肮脏,鄙陋。[15]会堂:指英国议院的每年一次的议会。散会于六月底。[16]联袂:衣袖连接,喻携手。袂,衣袖。娭:同“嬉”,游玩。[17]䌖(jié)袭:聚合,重叠,杂错。[18]都丽:美盛,漂亮。都,优美的样子。《诗经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洵美且都。”[19]怒:强盛。鲜车怒马:言车辆鲜丽,辕马壮健。《后汉书第五伦传》:“蜀地肥饶,人吏富实,掾史家资多至千万,皆鲜车怒马,以财货自达。”李贤注:“怒马,谓马之肥壮,其气愤怒也。” [20]遨放:遨游、放任。韩愈《许国公神道碑铭》:“华靡遨放”。[21]迨(dài):等到。[22]夷犹要眇:飘逸优美。夷犹,也作“夷由”,原指迟疑不前,这里引申为从容萦绕。要(yāo)眇,也作“要妙”,美好的样子。《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脩。”王逸注:“要眇,好貌。”[23]道:通“导”,带领,引导。[24]绝特:极为出众。特,卓越,出众。殊胜:特异,绝好。[25]移人:感化人。移,变易,这里引申为感染,指使人羡慕向往。[26]逐利若驰:拼命追求私利。指英人善经商。[27]优游:悠闲自得。暇豫:闲暇安乐。[28]荀卿:即荀况,战国时思想家。著有《荀子》。坚凝:坚实牢固。《荀子议兵篇》:“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此为精诚团结意。[29]栾鍼:春秋时晋国大夫。子重:春秋时楚国司马。《左传成公十六年》载,晋大夫栾鍼出使楚国,楚令尹子重问栾鍼晋国为什么英勇,回答说:“好以众整。”子重问还有什么,栾鍼又回答说:“好以暇。” 好(hào),喜爱。整,严整。暇,从容不迫,悠然。[30]觇(chān):观察,窥视。
作者曾于光绪二年(1876)出任驻英参赞,优美的海淀城市卜来敦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篇游记不仅以如诗如画的语言描绘了卜来敦的静洁环境,更主要的是强调了民众的优游生活是国家强大的标志,而国家强大必然使民众享有较高的物质文化生活。这多少反映了清末向西方学习,力图国家富强的历史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