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留守部汇考

  周

武王十一年命周平公治东都

按竹书纪年武王十一年王命周平公治东都

沈约按周平公即周公之子伯禽之弟

成王七年命周公留后治洛

按书经洛诰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

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

见士于周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周公拜手稽首曰

朕复子明辟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引保大

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

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

水东亦惟洛食伻来以图及献卜王拜手稽首曰公

不敢不敬天之休来相宅其作周匹休公既定宅伻

来来视予卜休恒吉我二人共贞公其以予万亿年

敬天之休拜手稽首诲言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

新邑咸秩无文予齐百工伻从王于周予惟曰庶有

事今王即命曰记功宗以功作元祀惟命曰汝受命

笃□丕视功载乃汝其悉自教工孺子其朋孺子其

朋其往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厥若彝及

抚事如予惟以在周工往新邑伻向即有僚明作有

功惇大成裕汝永有辞公曰已汝惟冲子惟终汝其

敬识百辟享亦识其有不享享多仪仪不及物惟曰

不享惟不役志于享凡民惟曰不享惟事其爽侮乃

惟孺子颁朕不暇听朕教汝于棐民彝汝乃是不蘉

乃时惟不永哉笃叙乃正父罔不若予不敢废乃命

汝往敬哉兹予其明农哉彼裕我民无远用戾王若

曰公明保予冲子公称丕显德以予小子扬文武烈

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居师惇宗将礼称秩元祀咸

秩无文惟公德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

迓衡不迷文武勤教予冲子夙夜毖祀王曰公功棐

迪笃罔不若时王曰公予小子其退即辟于周命公

后四方迪乱未定于宗礼亦未克敉公功迪将其后

监我士师工诞保文武受民乱为四辅王曰公定予

往已公功肃将祗欢公无困哉我惟无斁其康事公

勿替刑四方其世享周公拜手稽首曰王命予来承

保乃文祖受命民越乃光烈考武王弘朕恭孺子来

相宅其大惇典殷献民乱为四方新辟作周恭先曰

其自时中乂万邦咸休惟王有成绩予旦以多子越

御事笃前人成烈答其师作周孚先考朕昭子刑乃

单文祖德伻来毖殷乃命宁予以秬鬯二卣曰明禋

拜手稽首休享予不敢宿则禋于文王武王惠笃叙

无有遘自疾万年厌于乃德殷乃引考王伻殷乃承

叙万年其永观朕子怀德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文

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王命作册逸祝册惟告周公

其后王宾杀禋咸格王入太室祼王命周公后作册

逸诰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

洛邑既定周公遣使告卜史氏录之以为洛诰

 又并记其君臣答问及成王命周公留治洛之事

 按周公拜手稽首以下周公授使者告卜之辞也

 王拜手稽首以下成王授使者复公之辞也王肇

 称殷礼以下周公教成王宅洛之事也公明保予

 冲子以下成王命公留后治洛之事也王命予来

 以下周公许成王留洛君臣各尽其责难之辞也

 伻来以下成王锡命毖殷命宁之事也戊辰以下

 史又记其祭祀册诰等事及周公居洛岁月久近

 以附之以见周公作洛之始终而成王举祀发政

 之后即归于周而未尝都洛也三月周公摄政七

 年之三月也

按多士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王若

曰尔殷遗多士弗吊旻天大降丧于殷我有周佑命

将天明威致王罚敕殷命终于帝肆尔多士非我小

国敢弋殷命惟天不畀允罔固乱□我我其敢求位

惟帝不畀惟我下民秉为惟天明畏我闻曰上帝引

逸有夏不适逸则惟帝降格飨于时夏弗克庸帝大

淫泆有辞惟时天罔念闻厥惟废元命降致罚乃命

尔先祖成汤革夏俊民甸四方自成汤至于帝乙罔

不明德恤祀亦惟天丕建保乂有殷殷王亦罔敢失

帝罔不配天其泽在今后嗣王诞罔显于天矧曰其

有听念于先王勤家诞淫厥泆罔顾于天显民祇惟

时上帝不保降若兹大丧惟天不畀不明厥德凡四

方小大邦丧罔非有辞于罚王若曰尔殷多士今惟

我周王丕灵承帝事有命曰割殷告□于帝惟我事

不贰适惟尔王家我适予其曰惟尔洪无度我不尔

动自乃邑予亦念天即于殷大戾肆不正王曰猷告

尔多士予惟时其迁居西尔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宁

时惟天命无违朕不敢有后无我怨惟尔知惟殷先

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今尔又曰夏迪在王庭有

服在百僚予一人惟听用德肆予敢求尔于天邑商

予惟率肆矜尔非予罪时惟天命王曰多七昔朕来

自奄予大降尔四国民命我乃明致天罚移尔遐逖

比事臣我宗多逊王曰告尔殷多士今予惟不尔杀

予惟时命有申今朕作大邑于兹洛予惟四方罔攸

宾亦惟尔多士攸服奔走臣我多逊尔乃尚有尔土

尔乃尚宁干止尔克敬天惟畀矜尔尔不克敬尔不

啻不有尔土予亦致天之罚于尔躬今尔惟时宅尔

邑继尔居尔厥有干有年于兹洛尔小子乃兴从尔

迁王曰又曰时予乃或言尔攸居

商民迁洛者亦有有位之士故周公洛邑初政

 以王命总呼多士而告之编书者因以名篇亦诰

 体也今文古文皆有吴氏曰方迁商民于洛之时

 成周未作其后王与周公患四方之远鉴三监之

 叛于是始作洛邑欲徙周而居之其曰昔朕来自

 奄大降尔四国民命我乃明致天罚移尔遐逖比

 事臣我宗多逊者述迁民之初也曰今朕作大邑

 于兹洛予惟四方罔攸宾亦惟尔多士攸服奔走

 臣我多逊者言迁民而后作洛也故洛诰一篇始

 终皆无欲迁商民之意惟周公既诰成王留治于

 洛之后乃曰伻来毖殷又曰王伻殷乃承叙当时

 商民已迁于洛故其言如此愚谓武王已有都洛

 之志故周公黜殷之后以殷民反复难制即迁于

 洛至是建成周造庐舍定疆场乃诰命与之更始

 焉尔此多士之所以作也由是而推则召诰攻位

 之庶殷其已迁洛之民欤不然则受都今卫州也

 洛邑今西京也相去四百余里召公安得舍近之

 友民而役远之雠民哉书序以为成周既成迁殷

 顽民者谬矣吾固以为非孔子所作也三月成王

 祀洛次年之三月也周公至洛久矣此言初者成

 王既不果迁留公治洛至是公始行治洛之事故

 谓之初也

成王  年命君陈继尹东郊

按书经君陈王若曰君陈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

兄弟克施有政命汝尹兹东郊敬哉昔周公师保万

民民怀其德往慎乃司兹率厥常懋昭周公之训惟

民其乂我闻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

惟馨尔尚式时周公之猷训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凡

人未见圣若不克见既见圣亦不克由圣尔其戒哉

尔惟风下民惟草图厥政莫或不艰有废有兴出入

自尔师虞庶言同则绎尔有嘉谋嘉猷则入告尔后

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谋斯猷惟我后之德呜呼

臣人咸若时惟良显哉王曰君陈尔惟弘周公丕训

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宽而有制从容以和殷民

在辟予曰辟尔惟勿辟予曰宥尔惟勿宥惟厥中有

弗若于汝政弗化于汝训辟以止辟乃辟狃于奸宄

败常乱俗三细不宥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简厥修亦简其或不

修进厥良以率其或不良惟民生厚因物有迁违上

所命从厥攸好尔克敬典在德时乃罔不变允升于

大猷惟予一人膺受多福其尔之休终有辞于永世

君陈臣名

郑氏曰君陈周公子葵初王氏曰

 观篇中尔尚式时周公之猷训与毕命今予祗命

 公以周公之事语意略同不见君陈为周公之子

 使是其子则当如微子之命云殷王元子乃祖成

 汤康诰云朕其弟酒诰云乃穆考文王蔡仲之命

 云率乃祖文王之彝训无若尔考之违王命此书

 中命体大抵然也今不曰尔考周公而但与毕命

 同称周公若言他人耳周公以王叔父有大勋劳

 于天下安有命其子以继父职独无一语及父子

 相继以宠之乎吕氏曰此篇戒敕之词与毕命轻

 重不类见君陈盖新进者也

康王十二年六月壬申命毕公保厘东郊

按书经毕命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越三日壬申

王朝步自宗周至于丰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厘东

郊王若曰呜呼父师惟文王武王敷大德于天下用

克受殷命惟周公左右先王绥定厥家毖殷顽民迁

于洛邑密迩王室式化厥训既历三纪世变风移四

方无虞予一人以宁道有升降政由俗革不臧厥臧

民罔攸劝惟公懋德克勤小物□亮四世正色率下

罔不祗师言嘉绩多于先王予小子垂拱仰成王曰

呜呼父师今予祗命公以周公之事往哉旌别淑慝

表厥宅里彰善瘅恶树之风声弗率训典殊厥并疆

俾克畏慕申画郊圻慎固封守以康四海政贵有恒

辞尚体要不惟好异商俗靡靡利口惟贤余风未殄

公其念哉我闻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以荡陵德实

悖天道敝化奢丽万世同流兹殷庶士席宠惟旧怙

侈灭义服美于人骄淫矜侉将由恶终虽收放心闲

之惟艰资富能训惟以永年惟德惟义时乃大训不

由古训于何其训王曰呜呼父师邦之安危惟兹殷

士不刚不柔厥德允修惟周公克慎厥始惟君陈克

和厥中惟公克成厥终三后协心同底于道道洽政

治泽润生民四夷左□罔不咸赖予小子永膺多福

公其惟时成周建无穷之基亦有无穷之闻子孙训

其成式惟又呜呼罔曰弗克惟既厥心罔曰民寡惟

慎厥事钦若先王成烈以休于前政

按书序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命为册书以命毕公分别民之居里异其善恶

 成定东周郊境使有保护

毕公尝相文王故康王就丰文王庙命之成周

 下都也保安厘理也保厘即下文旌别淑慝之谓

 盖一代之治体一篇之宗要也毕公代周公为太

 师也

  后汉

后汉以长安为旧都仍设官如三辅故事

按后汉书百官志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人汉初

都长安皆秩中二千石谓之三辅中兴都雒阳更以

河南郡为尹以三辅陵庙所在不改其号但减其秩

武帝置三辅都尉各一人讥出入中兴建武六年省

古今注曰六年八月省都尉官应劭曰每有剧

 贼郡临时置都尉事讫罢之

安帝以羌犯法三辅有陵园之守乃复置右扶风都

尉京兆虎牙都尉皆置诸曹掾史

应劭汉官曰盖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谁能去兵兵之设尚矣易称弦木为弧剡木为矢

 弧矢之利以威天下春秋三时务农一时讲武诗

 美公刘匪居匪康人耕出战乃裹糇粮干戈载扬

 四方莫当自郡国罢材官骑士之后官无警备实

 启寇心一方有难三面救之发兴雷震烟蒸电激

 一切取办黔首嚣然不及讲其射御用其戒誓一

 旦驱之以即强敌犹鸠鹊捕鹰鹯豚羊弋豺虎是

 以每战常负王旅不振张角怀挟妖伪遐迩摇荡

 八州并发烟炎绛天牧守枭裂流血成川尔乃远

 征三边殊俗之兵非我族类忿鸷纵横多僵良善

 以为己功财货粪土哀夫民氓迁流之咎见出在

 兹不教而战是谓弃之迹其祸败岂虚也哉春秋

 家不藏甲所以一国威抑私力也今虽四海残坏

 王命未洽可折冲压难若指于掌故置右扶风新

 论曰王莽时置西海郡令其吏皆百石亲事一曰

 为四百石二岁而迁补

本注曰诸曹略如公府曹无东西曹

蔡质汉仪曰河南尹掾出考案与从事同

有功曹史主选署功劳有五官掾署功曹及诸曹事

其监属县有五部督邮曹掾一人正门有亭长一人

主记室史主录记书催期会无令史合下及诸曹各

有书佐干主文书

汉官曰河南尹员吏九百二十七人十二人百

 石诸县有秩三十五人官属掾史五人四部督邮

 史部掾二十六人案狱仁恕三人监津渠漕水掾

 二十五人百石卒吏二百五十人文学守助掾六

 十人书佐五十人循行二百三十人干小史二百

 三十一人

按前汉书百官公卿表注师古曰三辅黄图云京兆

在尚冠前街东入故中尉府冯翊在太上皇庙西入

右扶风在夕阴街北入故主爵府长安以东为京兆

长陵以北为左冯翊渭城以西为右扶风

  晋

怀帝永嘉六年春二月大司马王浚承制奉荀藩为

晋台太尉

按晋书怀帝本纪永嘉五年夏六月丁酉刘曜王弥

入京师帝开华林园门出河阴藕池欲幸长安为曜

等所追及帝蒙尘于平阳刘聪以帝为会稽公荀藩

移檄州镇以琅琊王为盟主秋七月大司马王浚承

制假立太子置百官署征镇六年春正月帝在平阳

二月癸丑镇东大将军琅琊王睿上尚书檄四方以

讨石勒大司马王浚移檄天下称被中诏承制以荀

藩为太尉 按荀勖传勖子藩以从驾讨齐王冏勋

封西华县公累迁尚书令永嘉末转司空未拜而洛

阳陷没藩出奔密王浚承制奉藩为留台太尉

愍帝建兴元年诏太尉荀藩行留台事

按晋书愍帝本纪不载 按荀勖传勖子藩愍帝为

太子委藩督摄远近 又勖子组永嘉末复为侍中

领太子太保未拜会刘曜王弥逼洛阳组与兄藩俱

出奔怀帝蒙尘司空王浚以组为司隶校尉组与藩

移檄天下以琅琊王为盟主愍帝称皇太子组即皇

太子之舅及领司隶校尉行豫州刺史事与藩并保

荥阳之开封建兴初诏藩行留台事

建兴二年以荀组为司空行留台事

按晋书愍帝本纪建兴元年秋九月司空荀藩薨二

年春二月壬寅以卫将军荀组为司空 按荀勖传

勖子藩组建兴初诏藩行留台事俄而藩薨帝更以

组为司空领尚书左仆射又兼司隶复行留台事州

征郡守皆承制行焉进封临颍县公加太夫人世子

印绶

  北魏

孝文帝太和 年诏议官制定代尹以下官品(

按高

 祖迁河南代其旧都也故入留守)

按魏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官氏志自太祖至高祖

初其内外百官屡有减置或事出当时不为常目旧

令亡失无所依据太和中高祖诏群僚议定百官着

于令代尹第三品上代尹丞从第五品中代郡功曹

主簿第六品上代郡通事第七品上

  北齐

后齐尚书省置殿中尚书统四曹

按隋书百官志后齐尚书省置殿中尚书统殿中仪

曹三公驾部四曹

殿中曹掌驾行百官留守名帐宫殿禁卫供御

 衣仓等事

  隋

炀帝大业三年以迁都豫州置河南郡置尹

按隋书炀帝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炀帝即位多所

改革三年定令京兆河南俱为尹并正三品罢长史

司马置赞务一人以贰之次置东西曹掾从五品其

后诸郡各加置通守一人位次太守京兆河南则谓

之内史改郡赞务为丞位在通守下 按地理志京

兆郡开皇三年置雍州大业三年改州为郡故名焉

置尹河南郡旧置洛州大业元年移都改曰豫州三

年改为郡置尹

按河南府志炀帝建东都以为巡游之所其都仍在

长安而官制则同京兆

  唐

唐制西都东都北都各置尹及少尹如京兆之制

按唐书百官志西都东都北都牧各一人从二品西

都东都北都凤翔成都河中江陵兴元兴德府尹各

一人从三品掌宣德化岁巡属县观风俗录囚恤鳏

寡亲王典州则岁以上佐巡县

武德元年雍州置牧一人以亲王为之然常以

 别驾领州事永徽中改尹曰长史初太宗伐高丽

 置京城留守其后车驾不在京都则置留守以右

 金吾大将军为副留守开元元年改京兆河南府

 长史复为尹通判府务牧缺则行其事十一年太

 原府亦置尹及少尹以尹为留守少尹为副留守

 谓之三都留守三都大都督府有典狱十八人问

 事十二人白直一十四人典狱以防守囚系问事

 以行罚中府上州典狱十四人问事八人白直二

 十人下府中州典狱十二人问事六人白直十六

 人下州典狱八人问事四人白直十六人自三都

 以下皆有执刀十五人

少尹二人从四品下掌贰府州事岁终则更次入计

司录参军事二人正七品上录事四人从九品上功

曹仓曹户曹田曹兵曹法曹士曹参军事各二人皆

正七品下参军事六人正八品下六府录事参军事

以下减一人录事参军事掌正违失莅符印

武德初改州主簿曰录事参军事开元元年改

 曰司录有史十人大都督府有史四人中府有史

 三人下府都护府上州中州下州有史二人

功曹司功参军事掌考课假使祭祀礼乐学校表疏

书启禄食祥异医药卜筮陈设丧葬

武德初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书佐皆

 为司功等参军事有府四人史十人大都督有府

 三人史六人中府有府二人史三人下府有府一

 人史三人大都护府有府一人史二人上府有府

 史各二人上州有佐二人史五人中州减史二人

仓曹司仓参军事掌租调公廨庖厨仓库市肆

有府五人史十三人大都督府有府四人史六

 人中府下府各有府三人史五人都护府有府史

 各二人上州有佐二人史五人中州下州减史二

 人

户曹司户参军事掌户籍计帐道路过所蠲符杂傜

逋负良贱刍□逆旅婚姻田讼旌别孝弟

有府八人史十六人帐史二人知籍按帐目捉

 钱大都督府有府四人史七人帐史二人中府有

 府三人史五人帐史一人下府有府二人史五人

 帐史一人上州有佐四人史六人帐史一人中州

 有佐三人史五人帐史一人下州有佐一人史四

 人帐史一人都护府有府史各二人帐史一人

田曹司田参军事掌园宅口分永业及荫田

景龙三年初置司田参军事唐隆九年省上元

 二年复置有府四人史十人大都督府有府二人

 史六人中府有府史各二人下府有府一人史二

 人上州有佐二人史五人中州下州减史二人

兵曹司兵参军事掌武官选兵甲器仗门禁管钥军

防烽候传驿畋猎

有府六人史十四人大都督有府四人史八人

 中府有府三人史六人下府有府二人史五人都

 护府有府三人史四人上州有佐二人史五人中

 州减史二人

法曹司法参军事掌鞫狱丽法督盗贼知赃贿没入

有府六人史十四人大都督有府三人史八人

 中府有府三人史六人下府有府二人史五人上

 州有佐四人史七人中州有佐一人史四人下州

 有佐一人史三人

士曹司士参军事掌津梁舟车舍宅工艺

有府五人史十一人大都督府有府四人史八

 人中府下府有府三人史六人上州有佐二人史

 五人中州有佐一人史四人

参军事掌出使赞导

武德初改行书佐曰行参军寻又改曰参军事

 初有亟使十五人后省

文学一人从八品上掌以五经授诸生县则州补州

则授于吏部然无职事衣冠耻之

武德初置经学博士助教学生德宗即位改博

 士曰文学元和六年废中州下州文学京兆等三

 府助教二人学生八十人大都督府上州各助教

 一人中都督府学生五十人下府下州各四十人

医学博士一人从九品上掌疗民疾

贞观三年置医学有医药博士及学生开元元

 年改医药博士为医学博士诸州置助教写本草

 百一集验方藏之未几医学博士学生皆省僻州

 少医药者如故二十七年复置医学生掌州境巡

 疗永泰元年复置医学博士三都都督府上州中

 州各有助教一人三都学生二十人都督府上州

 二十人中州下州十人

  后梁

梁以洛阳为西都置河南尹

按五代史梁太祖本纪开平元年夏四月甲子皇帝

即位戊辰改元国号梁升汴州为开封府建为东都

以唐东都为西都四年秋八月丙寅如陜州河南尹

张宗奭留守西都

  辽

辽四京各置留守司行府尹事如上京有尹少尹等

按辽史百官志五京留守司兼府尹职名总目

某京留守行府尹事圣宗绍和元年见上京留守行

临潢府尹事吴王稍

某京副留守天祚天庆六年见东京副留守高清臣

知某京留守事萧惠开泰二年知东京留守事

某府少尹圣宗太平四年见临潢少尹郑弘节

同知某京留守事太平八年见中京同知耶律野

同签某京留守事萧滴洌太平六年同签南京留守

某京留守判官室昉天禄中为南京留守判官

某京留守推官开泰元年见中京留守推官李可举

上京留守司

东京留守司

中京留守司太宗大同元年命赵延寿为中京留守

治镇州圣宗统和十二年命室昉为中京留守治大

定府

南京留守司太宗天显三年升东平郡为南京治辽

阳十三年以幽州为南京治析津圣宗开泰元年改

幽都府为析津府

西京留守司

  宋

宋南京置应天府尹及知府事等官西京北京俱置

留守司有留守副留守诸员及高宗都临安复置留

守司于建康

按宋史职官志留守副留守旧制天子巡守亲征则

命亲王或大臣总留守事建隆元年亲征泽潞以枢

密使吴廷祚为东京留守其西南北京留守各一人

以知府兼之留司管掌宫钥及京城守卫修葺弹压

之事畿内钱谷兵民之政皆属焉政和三年资政殿

大学士邓洵武言河南应天大名府号陪京乞依开

封制正尹少之名从之宣和三年诏河南大名少尹

依熙宁旧制分左右厅治事应天少尹一员及三京

司录通管府事南渡初其东京北京并置留守以开

封大名知府兼又以掌兵官为副留守其后河南复

南京西京置留守绍兴四年帝将亲征以参知政事

孟庾为行宫留守奏差主管书写机宜文字官一员

干办官二员准备差遣差使各三员使臣五十员又

置留司台官一员五年罢局其后秦桧为行宫留守

援例置官

西京河南南京应天北京大名

河南应天府牧尹少尹司录户曹法曹士曹尹以下

掌同开封府尹阙则置知府事一人

以郎中以上充二品以上曰判府次府及节度

 州准此

通判一人

以朝官充

判官推官各一人

或以京朝官签书

使院牙职左右军巡悉同开封而主典以下差减其

数户曹通掌府院户籍考课税赋法曹专掌谳议士

曹或荫叙起家不常置

诸州府同至道初罢司理院州置司士取官吏

 强慢者为给簿尉奉

助教有特恩而受者不厘务

  金

金制诸京设留守副留守判官推官佐之

按金史百官志诸京留守司留守一员正三品带本

府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同知留守事一员正四品

带同知本府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副留守一员从

四品带本府少尹兼本路兵马副都总管留守判官

一员从五品都总管判官一员从五品掌纪纲总府

众务分判兵案之事推官一员从六品掌同府判分

判刑案之事上京兼管林木事司狱一员正八品

司吏女直司吏上京二十人北京十三人东京

 十人南京西京各五人汉人司吏三十万户以上

 六十人二十五万户五十五人十万户以上四十

 人七万户以上三十五人五万户以上三十人三

 万户以上二十四人不及万户十人译人上京北

 京各三人东京西京南京各二人通事二人

知法女直汉人各一员南京汉人二员

抄事一人掌抄录事目书写法状公事百人

  元

元置留守司于上都兼本路都总管府有留守同知

副留守诸员其大都留守司掌宫府守卫供亿不理

京兆府事

按元史百官志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府品秩

职掌如大都留守司而兼治民事车驾还大都则领

上都诸仓库之事留守六员正二品同知二员正三

品副留守二员正四品判官二员正五品经历二员

都事四员照磨兼管勾一员令史四十四人译史六

人回回令史三人通事知印各二人宣使一十二人

国初置开平府中统四年改上都路总管府至元三

年又给留守司印十九年并为上都留守司兼本路

都总管府其属附见

修内司秩从五品掌营修内府之事大史一员从五

品副使三员正七品直长三员正八品至元八年置

祗应司秩从五品掌銮油染表褙之事大使一员

从五品副使二员正七品直长三员正八品

器物局秩从五品掌造铁器内府营造钉线之事大

使一员副使一员直长二员

仪鸾局秩正五品大使二员副使三员直长二员至

大四年罢典设署改置为局

兵马司秩正四品指挥使三员副指挥使二员知事

一员提控案牍一员司吏八人至元二十九年置

警巡院秩正六品达鲁花赤一员警巡使一员副使

二员判官二员司吏八人

平盈库大使一员副使一员至元三十年置

万盈库达鲁花赤监支纳大使副使各一员中统初

广积仓达鲁花赤监支纳大使副使各一员中统初

置永盈仓大德间改为广积仓

万亿库秩正五品达鲁花赤一员提举一员同提举

副提举各一员提控案牍一员司吏六人译史一人

至元二十三年置

行用库提点一员大使一员副使一员

税课提举司秩正五品提举二员同提举副提举提

控案牍各一员元贞元年置

八作司品秩职掌悉与大都左右八作司同达鲁花

赤一员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至元十七年置

饩廪司掌诸王驸马使客饮食大使一员副使一员

至元二年置上都应办所延佑五年改为饩廪司

大都留守司秩正二品掌守卫宫阙都城调度本路

供亿诸务兼理营缮内府诸邸都宫原庙尚方车服

殿庑供帐内苑花木及行幸汤沐宴游之所门禁关

钥启闭之事留守五员正二品同知二员正三品副

留守二员正四品判官二员正五品经历一员从六

品都事二员从七品管勾承发架阁库一员正八品

照磨兼覆料官一员部役官兼壕寨一员令使十八

人宣使十七人典吏五人知印二人蒙古必阇赤三

人回回令史一人通事一人至元十九年罢宫殿府

行工部置大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知少府监事

二十一年别置大都路都总管府治民事并少府监

归留守司皇庆元年别置少府监延佑七年罢少府

监复以留守兼监事其属附见

修内司秩从五品领十四局人匠四百五十户掌修

建宫殿及大都造作等事提点一员大使一员副使

一员直长一员吏目一员照磨一员部役七员司吏

六人中统二年置至元中增工匠一千二百七十有

二户其属附见

大木局提领七员管勾三员掌殿阁营缮之事中统

二年置

小木局提领二员同提领一员副提领三员管勾二

员提控四员中统四年置

泥厦局提领八员管勾二员中统四年置

车局提领二员管勾一员中统五年置

钉局提领二员同提领二员中统四年置

铜局提领一员同提领一员管勾一员中统四年置

以上六局秩从八品

竹作局提领二员提控一员中统四年置

绳局提领二员中统五年始置

祗应司秩从五品掌内府诸王邸第异巧工作修禳

应办寺观营缮领工匠七百户大使一员从五品副

使一员正七品直长三员正八品吏目一员司吏二

人国初建西京殿宇始置司以备工役其属附见

油漆局提领五员同提领副提领各一员掌两都宫

殿髹漆之工中统元年置

画局提领五员管勾一员掌诸殿宇藻绘之工中统

元年置

销金局提领一员管勾二员掌诸殿宇装鋈之工中

统四年置

裱褙局提领一员掌诸殿宇装潢之工中统二年置

烧红局提领二员掌诸宫殿所用心红颜料至元元

年置

器物局秩从五品掌内府宫殿京城门户寺观公廨

营缮及御用各位下鞍辔忽哥轿子帐房车辆金宝

器物凡精巧之艺杂作匠户无不隶焉大使一员从

五品副使一员正七品直长二员正八品吏目一员

司吏二人中统四年始立御用器物局受省札至元

七年改为器物局秩如上其属附见

铁局提领三员管勾三员提控一人掌诸殿宇轻细

铁工中统四年置

减铁局管勾一员提控二人掌造御用及诸宫邸系

腰中统四年置

盒钵局提领二员掌制御用系腰中统四年置

成鞍局提领三员掌造御用鞍辔象轿中统四年置

羊山鞍局提领一员提控一员掌造常课鞍辔诸物

至元十八年置

网局提领二员管勾一员掌成造宫殿网扇之工中

统四年置

刀子局提控二员掌造御用及诸宫邸宝员佩刀之

工中统四年置

旋局提领二员掌造御用异样木植器物之工中统

四年置

银提领一员掌造御用金银器盒系腰诸物中统

四年置

轿子局提领一员掌造御用异样木植鞍子诸物中

统四年置

采石局秩从七品大使副使各一员掌夫匠营造内

府殿宇寺观桥石材之役至元四年置

石局总管十一年拨采石之夫二千余户常任工役

置大都等处采石提举司二十六年罢立采石局山

场提领一员管勾五员至元四年置

大都城门尉秩正六品尉二员副尉一员掌门禁启

闭管钥之事至元二十年置以四怯薛八剌哈赤为

之二十四年复以六卫亲军参掌凡十有一门曰丽

正曰文明曰顺承曰平则曰和义曰肃清曰安贞曰

健德曰光熙曰崇仁曰齐化每门设官如上

犀象牙局秩从六品大使副使直长各一员司吏一

人掌两都宫殿营缮犀象龙□桌器系腰等事中统

四年置设官一员至元五年增副使管匠户一百有

五十其属附见

雕木局提领一员掌宫殿香阁营缮之事至元十一

年置

牙局提领一员管勾一员掌宫殿象牙龙□之工至

元十一年置

大都四□场秩从六品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领匠

夫三百余户营造素白琉璃砖瓦隶少府监至元十

三年置其属三

南□场大使副使各一员中统四年置

西□场大使副使各一员至元四年置

琉璃局大使副使各一员中统四年置

凡山采木提举司秩从五品掌采伐车辆等杂作木

植及造只孙系腰刀把诸物达鲁花赤提举各一员

并从五品同提举一员正七品副提举一员正八品

吏目一员司吏六人至元十四年置

上都采山提领所秩从八品提领副提领提控各一

员至元九年以采伐材木炼石为灰征发夫匠一百

六十三户遂置官以统之

凡山宛平等处管夫匠所提领二员同提领二员管

领催车材户提领一员至元十五年置

器备库秩从五品提点一员从五品大使一员从六

品副使二员正七品直长四员正八品掌殿阁金银

宝器二千余事至元二十七年置

甸皮局秩正七品大使一员管匠三十余户至元七

年置十四年始定品秩二十一年改隶留守司岁办

熟造红甸羊皮二千有奇

上林署秩从七品署令署丞各一员直长一员掌宫

苑栽植花卉供进蔬□种苜蓿以饲□马备煤炭以

给营缮至元二十四年置

养种园提领二员掌西山淘煤羊山烧造黑白木炭

以供修建之用中统三年置

花园管勾二员掌花卉□木至元二十四年置

苜蓿园提领三员掌种苜蓿以饲马□膳羊

仪鸾局秩正五品掌殿庭灯烛张设之事及殿阁浴

室门户锁钥苑中龙舟圈槛珍异禽兽给用内府诸

宫太庙等处祭祀庭燎缝制帘帷洒扫掖庭领烛刺

赤水手乐人禁蛇人等二百三十余户轮直怯薛大

使四员正五品副使二员从六品直长二员正八品

都目一员书吏二人库子一人至元十一年置局秩

正七品二十三年升正五品至大四年仁宗御西宫

又别立仪鸾局设置亦同延佑七年增大使二员以

宧者为之领四提领所

烛剌赤提领八员提控四员

水手提领二员

针工提领一员

蜡烛局提领一员

木场提领一员大使一员副使一员掌受给营造宫

殿材木至元四年置南东二木场十七年并为一场

大都路管领诸色人匠提举司秩从五品掌大都诸

色匠户理断昏田词讼等事提举一员从五品同提

举一员正七品副提举一员正八品吏目一人司吏

二人中统四年置人匠奥鲁总管府秩从四品至元

十二年改提举司十五年兼管采石人户秩如旧

真定路东平路管匠官秩从七品每路大使一员副

使一员中统四年置

保定路宣德府管匠官秩从七品保定大使一员副

使一员管匠官一员宣德二员中统四年置

大名路管匠官秩从七品大使一员管匠官三员中

统四年置

晋宁冀宁大同河间四路管匠官秩从七品每路大

使副使各一员中统四年置

收支库秩正九品掌受给营缮提点一员大使一员

副使二员直长二员库子二人至元四年置

诸色库秩从八品掌修内材木及江南征索异样木

植并应办官寺斋事大使一员副使一员司库二人

至大四年置

太庙收支诸物库秩从八品大使副使各一员司库

四人至治二年以营治太庙始置

南寺北寺收支诸物二库秩从七品提领大使各一

员副使二员司库之属凡十人至治元年以建寿安

山寺始置

广谊司秩正三品司令二员正三品同知二员正四

品副使二员正五品判官二员正六品经历知事各

二员照磨一员总和顾和买营缮织造工役供亿物

色之务至元十四年改覆实司辩验官兼提举市令

司大德五年又分大都路总管府官属置供需府至

顺二年罢之立广谊司

世祖至元三年秋七月壬寅诏上都路总管府遇车

驾巡幸行留守司事车驾还即复旧

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至元十七年夏六月丁丑罢上都奥鲁官以留守司

兼管奥鲁事

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至元十八年春二月乙亥立上都留守司

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至元十九年夏四月戊戌敕以大都巡军隶留守司

壬寅以留守司兼行工部

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至元二十一年夏四月乙酉立大都留守司兼少府

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至元二十三年中书具两都留守司存减员数

按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三年冬十月己酉中书

省具宣徽大司农大都上都留守司存减员数以闻

帝曰在禁近者朕自沙汰余从卿等议之

至元二十七年冬十月己卯增上都留守司副留守

判官各一员

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明

太祖洪武三年置中都留守司

按明会典洪武初置中都留守司正留守秩正二品

副留守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 旧例中都留守

司正副留守于皇亲勋旧及在京武臣内推举今不

按明一统志中都古涂山氏之国太祖皇帝龙兴之

地洪武三年建为中都遂设留守司于此

成祖永乐十八年以应天府为南京其府尹府丞等

官如旧制又置留守五卫千户所

按明大政记十八年十二月诏改京师为南京

按明会典应天府国初改集庆路为应天府设知府

同知通判及经历知事照磨等官后添设治中推官

洪武三年升正三品衙门赐银印改知府为府尹同

知为府丞二十七年添设检校本府官职专亲民之

事惟以京府事重故品秩体貌视在外诸府特异云

凡本府每岁祭历代忠臣府尹不具祭服用便服行

凡本府乡试永乐以后不进题

凡本府行迎春行礼毕其春牛春花等物永乐后俱

进太庙内官收送至京

凡南京外罗城旧例俱南京工部修理景泰六年奏

准行本府属县暂拨人夫相兼应用成化九年奏准

自驯象门起八门属本府修理沧波门起八门属工

部修理又令镇江宁国二府及广德州每年各出银

六十两送本府收贮以备修理之用

凡太仆寺官岁终比较马匹成化十四年奏准府尹

府丞许纳米赎罪

凡南京户兵工三部官银俱寄收本府永丰库成化

十八年设大使一员佥拨库子十名

国初置都镇抚司总领禁卫后又以亲军诸卫分番

守卫而改都镇抚司为留守五卫每卫设指挥五员

关领内府铜符日轮二员点闸守卫官军夜亦如之

南京留守左卫通济门千户所

旧有吏目一员嘉靖三十七年革并入聚宝门

 千户所兼管

留守左卫聚宝门千户所

旧有吏目一员万历九年革

留守右卫石城户千所

旧有吏目一员万历九年革

留守中卫金川门千户所

旧有吏目一员万历九年革

留守前卫上方高桥门千户所

旧有吏目一员万历九年革

留守后卫观音佛宁门千户所

旧有吏目一员万历九年革

世宗嘉靖十八年置兴都留守司

按明会典嘉靖十八年增置兴都留守司正留守正

二品副留守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

按明一统志兴都旧安陆州世宗肃皇帝龙飞于此

嘉靖十八年升承天府建为兴都设留守司如凤阳

中都故事

皇清

大清会典奉天府俱汉缺

  正官

  府尹一员 府丞一员 治中一员 通判一

  员 旧有推官一员康熙六年裁

  首领官

  经历一员

  所属衙门

  承德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其余县分

  在外者见户部州县项下

  儒学 教授一员 训导一员

  医学 正科一员

 国初建置

 盛京设辽阳府顺治十四年改为奉天府设府尹

  康熙三年增设府丞治中通判等官品秩与顺

  天府同

  凡每年恭遇

皇上万寿

太皇太后圣诞

皇太后圣诞

中宫千秋

 皇太子千秋及元旦冬至令节本府官朝服齐集

  笃恭殿行礼恭进庆贺表笺

  凡每月逢五日期本府官朝服赴

 笃恭殿前齐集

  凡

陵寝四季大祭本府官朝服随班行礼

  凡每月朔朢

陵寝供献府尹朝服赴

陵前排班

  凡每年二八月上丁日致祭

 文庙府尹率各官照例行礼

  凡每年立春先一日府尹率各官迎春于东郊

  凡遇乡试府丞造应试生员名册移咨顺天府

  考试

  凡奉锦二府属文武生童俱由府丞考取

 留守部名臣列传

  晋

  荀藩

按晋书荀勖传勖子藩字大坚元康中为黄门侍郎

受诏成父所治钟磬以从驾讨齐王冏勋封西华县

公累迁尚书令永嘉末转司空未拜而洛阳陷没藩

出奔密王浚承制奉藩为留台太尉及愍帝为太子

委藩督摄远近建兴元年薨于开封年六十九因葬

亡所谥曰成追赠太保藩二子邃闿

  北魏

  于烈

按魏书于栗磾传栗磾子洛拔洛拔长子烈善射少

言有不可犯之色少拜羽林中郎迁羽林中郎将延

兴初敕领宁光宫宿卫事迁屯田给纳太和初秦州

刺史尉洛侯雍州刺史宜都王目辰长安镇将陈提

等贪残不法烈受诏案验咸获赃罪洛侯目辰等皆

致大辟提坐徙边仍以本官行秦雍二州事迁司卫

监总督禁旅从幸中山车驾还次肆州司空苟颓表

沙门法秀□惑百姓潜谋不轨诏烈与吏部尚书

丞祖驰驿讨之会秀已平转左卫将军赐爵昌国子

迁殿中尚书赐帛三千匹于时高祖幼冲文明太后

称制烈与元丕陆睿李冲等各赐金策许以有罪不

死加散骑常侍迁前将军进爵洛阳侯寻转卫尉卿

从驾南征加镇南将军及迁洛阳人情恋本多有异

议高祖问烈曰卿意云何烈曰陛下圣略渊远非愚

管所测若隐心而言乐迁之与恋旧唯中半耳高祖

曰卿既不唱异即是同深感不言之益宜且还旧都

以镇代邑敕留台庶政一相参委车驾幸代执烈手

曰宗庙至重翼卫不轻卿当祗奉灵驾时迁洛邑朕

以此事相托顾非不重也烈与高阳王雍奉迁神主

于洛阳高祖嘉其勋诚迁光禄卿十九年大选百僚

烈子登引例求进烈表曰臣上或近臣下不决引一

而恩出分外冀荷荣禄当今圣明之朝理应谦

让而臣子登引人求进是臣素无教训请乞黜落高

祖曰此乃有识之言不谓烈能辨此乃引见登诏曰

朕今创礼新邑明扬天下卿父乃行谦让之表而有

直士之风故进卿为太子翊军校尉又加烈散骑常

侍封聊城县开国子食邑二百户及穆泰陆睿谋反

旧京高祖幸代泰等伏法赐烈及李冲玺书述金策

之意语在陆睿传是逆也代乡旧族同恶者多唯烈

一宗无所染预高祖嘉其忠操益重器之叹曰元俨

决断威恩深自不恶然而为臣尽忠猛决不如烈也

尔日烈在代都必即斩其五三元首耳烈之节概不

谢金日磾也诏除领军将军以本官从征荆沔加鼓

吹一部高祖谓彭城王勰曰烈先朝旧德智勇兼有

军之大计宜共参决宛邓既平车驾还洛论功加散

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二十三年萧宝卷遣其太尉

陈显达入寇马圈高祖舆疾赴之执烈手曰都邑空

虚维捍宜重可镇卫二宫以辑远近之望显达破走

高祖崩于行宫彭城王勰总一六军秘讳而返称诏

召世宗会驾鲁阳以烈留守之重密报凶问烈处分

行留神色无变世宗即位宠任如前咸阳王禧为宰

辅权重当时曾遣家僮传言于烈曰须旧羽林虎贲

执仗出入领军可为差遣烈曰天子谅暗事归宰辅

领军但知典掌宿卫有诏不敢违理无私给奴惘然

而返传烈言报禧禧复遣谓烈曰我是天子儿天子

叔元辅之命与诏何异烈厉色而答曰向者亦不道

王非是天子儿叔若是诏应遣官人所由遣私奴索

官家羽林烈头可得羽林不可得禧恶烈刚直遂议

出之乃授使持节散骑常侍征北将军恒州刺史烈

不愿藩授频表乞停辄优答弗许烈乃谓彭城王勰

曰殿下忘先帝南阳之诏乎而逼老夫乃至于此遂

以疾固辞世宗以禧等专擅潜谋废之会二年正月

初祭三公并致斋于庙世宗夜召烈子忠谓曰卿父

忠允贞固社稷之臣明可早入当有处分忠奉诏而

出质明烈至世宗诏曰诸父慢怠渐不可任今欲使

卿以兵召之卿其行乎烈对曰老臣历奉累朝颇以

干勇赐识今日之事所不敢辞乃将直阁已下六十

余人宣旨召咸阳王禧彭城王勰北海王详卫送至

于帝前诸公各稽首归政以烈为散骑常侍车骑大

将军领军进爵为侯增邑三百户并前五百户自是

长直禁中机密大事皆所参焉太尉咸阳王禧谋反

也武兴王杨集始驰于北邙以告时世宗从禽于野

左右分散直卫无几仓卒之际莫知计之所出乃敕

烈子忠驰觇虚实烈时留守已处分有备因忠奏曰

臣虽朽迈心力犹可此等猖狂不足为虑愿缓跸徐

还以安物望世宗闻之甚以慰悦及驾还宫禧已遁

逃诏烈遣直阁叔孙侯将虎贲三百人追执之顺后

既立以世父之重弥见优礼八月暴疾卒时年六十

五世宗举哀于朝堂给东园第一秘器朝服一具衣

一袭赐钱二百万布五百匹赠使持节侍中大将军

太尉公雍州刺史追封巨鹿郡开国公增邑五百户

并前千户

  辽

  耶律制心

按辽史耶律隆运传隆运侄制心小字可汗奴父德

崇善医视人形色辄决其病累官至武定军节度使

制心善训鹰隼统和中为归化州刺史开泰中拜上

京留守进汉人行宫都部署封漆水郡王以皇后外

弟恩遇日隆枢密副使萧合卓用事制心奏合卓寡

识度无行检上默然每内宴欢洽辄避之皇后不悦

曰汝不乐耶制心对曰宠贵鲜能长保以是为忧耳

太平中历中京留守惕隐南京留守徙王燕迁南院

大王或劝制心奉佛对曰吾不知佛法惟心无私则

近之矣一日沐浴更衣而卧家人闻丝竹之声怪而

入视则已逝矣年五十三赠政事令追封陈王守上

京时酒禁方严有捕获私酝者一饮而尽笑而不诘

卒之日部民若哀父母

  耶律玦

按辽史本传玦字吾展遥辇鲜质可汗之后重熙初

召修国史补符宝郎累迁知北院副部署事入见太

后后顾左右曰先皇谓玦必为伟人果然除枢密副

使出为西南面招讨都监历同签南京留守事南面

林牙皇弟秦国王为辽兴军节度使以玦同知使事

多所匡正十年复为枢密副使咸雍初兼北院副部

署及秦国王为西京留守请玦为佐从之岁中狱空

者三召为孟父房敞隐玦不喜货殖帝知其贫赐宫

户十尝谓宰相曰契丹忠正无如玦者汉人则刘伸

而已然熟察之玦优于伸先是西北诸部久不能平

上遣玦问状执弛慢者痛绳之以酒疾卒

  宋

  宗泽

按宋史本传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母刘梦天大雷

电光烛其身翌日而泽生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

佑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置末甲调

大名馆陶尉吕惠卿帅鄜延檄泽与邑令视河埽檄

至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惠卿闻之曰可谓国尔忘

家者适朝廷大开御河时方隆冬役夫僵仆于道中

使督之急泽曰浚河细事乃上书其帅曰时方凝寒

徒苦民而功未易集少需之至初春可不扰而办卒

用其言上闻从之惠卿辟为属辞调衢州龙游令民

未知学泽为建庠序设师儒讲论经术风俗一变自

此擢科者相继调晋州赵城令下车请升县为军书

闻不尽如所请泽曰承平时固无虑它日有警当知

吾言矣知莱州掖县部使者得旨市牛黄泽报曰方

时疫疠牛饮其毒则结为黄今和气横流牛安得黄

使者怒欲劾邑官泽曰此泽意也独衔以闻通判登

州境内官田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输万余缗率横

取于民泽奏免之朝廷遣使由登州结女真盟海上

谋夹攻契丹泽语所亲曰天下自是多事矣退居东

阳结庐山谷间靖康元年中丞陈过庭等列荐假宗

正少卿充和议使泽曰是行不生还矣或问之泽曰

敌能悔过退师固善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

乎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上不遣命知磁州

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

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磁经敌骑

蹂□之余人民逃徙帑廪枵然泽至缮城壁浚隍池

治器械募义勇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言邢洺磁赵

相五州各蓄精兵二万人敌攻一郡则四郡皆应是

一郡之兵常有十万人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

金人破真定引兵南取庆源自李固渡渡河恐泽兵

蹑其后遣数千骑直扣磁州城泽擐甲登城令壮士

以神臂弓射走之开门纵击斩首数百级所获羊马

金帛悉以赏军士康王再使金行至磁泽迎谒曰肃

王一去不反今敌又诡辞以致大王愿勿行王遂回

相州有诏以泽为副元帅从王起兵入援泽言宜急

会兵李固渡断敌归路众不从乃自将兵趋渡道遇

北兵遣秦光□张德夹攻大破之金人既败乃留兵

分屯泽遣壮士夜捣其军破三十余寨时康王开大

元帅府檄兵会大名泽履冰渡河见王谓京城受围

日久入援不可缓会签书枢密院事曹辅赍蜡封钦

宗手诏至自京师言和议可成泽曰金人狡谲是欲

款我师尔君父之望入援何啻饥渴宜急引军直趋

澶渊次第进垒以解京城之围万一敌有异谋则吾

兵已在城下汪伯彦等难之劝王遣泽先行自是泽

不得预府中谋议矣二年正月泽至开德十三战皆

捷以书劝王檄诸道兵会京城又移书北道总管赵

野河东北路宣抚范讷知兴仁府曾楙合兵入援三

人皆以泽为狂不答泽以孤军进都统陈淬言敌方

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淬使得效死泽

命淬进兵遇金人败之金人攻开德泽遣孔彦威与

战又败之泽度金人必犯濮先遣三千骑往援金人

果至败之金人复向开德权邦彦孔彦威合兵夹击

又大败之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

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

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

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

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计敌众十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

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

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泽出其不意遣兵过

大河袭击败之王承制以泽为徽猷阁待制时金人

逼二帝北行泽闻即提军趋滑走黎阳至大名欲径

渡河据金人归路邀还二帝而勤王之兵卒无一至

者又闻张邦昌僭位欲先行诛讨会得大元帅府书

约移师近都按甲观变泽复书于王曰人臣岂有服

赭袍张红盖御正殿者乎自古奸臣皆外为恭顺而

中藏祸心未有窃据宝位改元肆赦恶状昭著若邦

昌者今二圣诸王悉渡河而北惟大王在济天意可

知宜亟行天讨兴复社稷且言邦昌伪赦或启奸雄

之意望遣使分谕诸路以定民心又上书言今天下

所属望者在于大王大王行之得其道则有以慰天

下之心所谓道者近刚正而远柔邪纳谏诤而拒谀

佞尚恭俭而抑骄侈体忧勤而忘逸乐进公实而退

私伪因累表劝进王即帝位于南京泽入见涕泗交

颐陈兴复大计时与李纲同入对相见论国事慷慨

流涕纲奇之上欲留泽潜善等沮之除龙图阁学士

知襄阳府时金人有割地之议泽上疏曰天下者太

祖太宗之天下陛下当兢兢业业思传之万世奈何

遽议割河之东西又议割陕之蒲解乎自金人再至

朝廷未尝命一将出一师但闻奸邪之臣朝进一言

以告和暮入一说以乞盟终致二圣北迁宗社蒙耻

臣意陛下赫然震怒大明黜陟以再造王室今即位

四十日矣未闻有大号令但见刑部指挥云不得誊

播赦文于河之东西陕之蒲解者是褫天下忠义之

气而自绝其民也臣虽驽怯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

得捐躯报国恩足矣上览其言壮之改知青州时泽

年己六十九矣开封尹阙李纲言绥复旧邦非泽不

可寻徙知开封府时敌骑留屯河上金鼓之声日夕

相闻而京城楼橹尽废兵民杂居盗贼纵横人情恟

恟泽威望素着既至首捕诛舍贼者数人下令曰为

盗者赃无轻重并从军法由是盗贼屏息民赖以安

王善者河东巨寇也拥众七十万车万乘欲据京城

泽单骑驰至善营泣谓之曰朝廷当危难之时使有

如公一二辈岂复有敌患乎今日乃汝立功之秋不

可失也善感泣曰敢不效力遂解甲降时杨进号没

角牛兵三十万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各拥众数万

往来京西淮南河南北侵掠为患泽遣人谕以祸福

悉招降之上疏请上还京俄有诏荆襄江淮悉备巡

幸泽上疏言开封物价市肆渐同平时将士农民商

旅士大夫之怀忠义者莫不愿陛下亟归京师以慰

人心其唱为异议者非为陛下忠谋不过如张邦昌

辈阴与金人为地尔除延康殿学士京城留守兼开

封尹时金遣人以使伪楚为名至开封府泽曰此名

为使而实觇我也拘其人乞斩之有诏所拘金使延

置别馆泽曰国家承平二百年不识兵革以敌国诞

谩为可凭信恬不置疑不惟不严攻讨之计其有实

欲贾勇思敌所忾之人士大夫不以为狂则以为妄

致有前日之祸张邦昌耿南仲辈所为陛下所亲见

也今金人假使伪楚来觇虚实臣愚乞斩之以破其

奸而陛下惑于人言令迁置别馆优加待遇臣愚不

敢奉诏以彰国弱上乃亲札谕泽竟纵遣之言者附

潜善意皆以泽拘留金使为非尚书左丞许景衡抗

疏力辨且谓泽之为尹威名政绩卓然过人今之缙

绅未见其比乞厚加任使以成御敌治民之功真定

怀卫间敌兵甚盛方密修战具为入攻之计而将相

恬不为虑不修武备泽以为忧乃渡河约诸将共议

事宜以图收复而于京城四壁各置使以领招集之

兵又据形势立坚壁二十四所于城外沿河鳞次为

连珠寨连结河东河北山水寨忠义民兵于是陕西

京东西诸路人马咸愿听泽节制有诏如淮甸泽上

表谏不报秉义郎岳飞犯法将刑泽一见奇之曰此

将材也会金人攻汜水泽以五百骑授飞使立功赎

罪飞大败金人而还遂升飞为统制飞由是知名泽

视师河北还上疏言陛下尚留南都道路籍籍咸以

为陛下舍宗庙朝廷使社稷无依生灵失所仰戴陛

下宜亟回汴京以慰元元之心不报复抗疏言国家

结好金人欲以息民卒之劫掠侵欺靡所不至是守

和议果不足以息民也当时固有阿意顺旨以叨富

贵者亦有不相诡随以获罪戾者陛下观之叨富贵

者为是乎获罪戾者为是乎今之言迁幸者犹前之

言和议为可行者也今之言不可迁者犹前日之言

和议不可行者也惟陛下熟思而审用之且京师二

百年积累之基业陛下奈何轻弃以遗敌国乎诏遣

官迎奉六宫往金陵泽上疏曰京师天下腹心也两

河虽未敉宁特一手臂之不信尔今遽欲去之非惟

一臂之弗瘳且并与腹心而弃之矣昔景德间契丹

寇澶渊王钦若江南人即劝幸金陵陈尧叟蜀人即

劝幸成都惟寇准毅然请亲征卒用成功臣何敢望

寇准然不敢不以章圣望陛下又条上五事其一言

黄潜善汪伯彦赞南幸之非泽前后建议经从三省

枢密院辄为潜善等所抑每见泽奏疏皆笑以为狂

金将兀朮渡河谋攻汴京诸将请先断河梁严兵自

固泽笑曰去冬金骑直来正坐断河梁耳乃命部将

刘衍趋滑刘达趋郑以分敌势戒诸将极力保护河

梁以俟大兵之集金人闻之夜断河梁遁去二年金

人自郑抵白沙去汴京密迩都人震恐僚属入问计

泽方对客围棋笑曰何事张皇刘衍等在外必能御

敌乃选精锐数千使绕出敌后伏其归路金人方与

衍战伏兵起前后夹击之金人果败金将粘罕据西

京与泽相持泽遣部将李景良阎中立郭俊民领兵

趋郑遇敌大战中立死之俊民降景良遁去泽捕得

景良谓曰不胜罪可恕私自逃是无主将也斩其首

以徇既而俊民与金将史姓者及燕人何仲祖等持

书来招泽泽数俊民曰汝失利死尚为忠义鬼今反

为金人持书相诱何面目见我乎斩之谓史曰我受

此土有死而己汝为人将不能以死敌我乃欲以儿

女子语诱我乎亦斩之谓仲祖胁从贷之刘衍还金

人复入滑部将张撝请往救泽选兵五千付之戒毋

轻战以需援撝至滑迎战敌骑十倍诸将请少避其

锋撝曰避而偷生何面目见宗公力战死之泽闻撝

急遣王宣领骑五千救之撝死二日宣始至与金人

大战破走之泽迎撝丧归恤其家以宣权知滑州金

人自是不复犯东京山东盗起执政谓其多以义师

为名请下令止勤王泽疏曰自敌围京城忠义之士

愤懑争奋广之东西湖之南北福建江淮越数千里

争先勤王当时大臣无远识大略不能抚而用之使

之饥饿困穷弱者填沟壑强者为盗贼此非勤王者

之罪乃一时措置乖谬所致耳今河东西不从敌国

而保山寨者不知其几诸处节义之夫自黥其面而

争先救驾者复不知其几此诏一出臣恐草泽之士

一旦解体仓卒有急谁复有愿忠效义之心哉王策

者本辽酋为金将往来河上泽擒之解其缚坐堂上

为言契丹本宋兄弟之国今女真辱吾主又灭而国

义当协谋雪耻策感泣愿效死泽因问敌国虚实尽

得其详遂决大举之计召诸将谓曰汝等有忠义心

当协谋剿敌期还二圣以立大功言讫泣下诸将皆

泣听命金人战不利悉引兵去泽疏谏南幸言臣为

陛下保护京城自去年秋冬至于今春又三月矣陛

下不早回京城则天下之民何所依戴除资政殿学

士又遣子颖诣行阙上疏曰天下之事见几而为待

时而动则事无不成今收复伊洛而金人渡河捍蔽

滑台而敌国屡败河东河北山寨义民引领举踵日

望官兵之至以几以时而言之中兴之兆可见而金

人灭亡之期可必在陛下见几乘时而已又言昔楚

人城郢史氏鄙之今闻有旨于仪真教习水战是规

规为偏霸之谋非可鄙之甚者乎传闻四方必谓中

原不守遂为江宁控扼之计耳先是泽去磁以州事

付兵马钤辖李侃统制赵世隆杀之至是世隆及弟

世兴以兵二万来归众惧其变泽曰世隆本吾一校

尔何能为世隆至责之曰河北陷没吾宋法令与上

下之分亦陷没耶命斩之时世兴佩刀侍侧众兵露

刃庭下泽徐谓世兴曰汝兄诛汝能奋志立功足以

雪耻世兴感泣金人攻滑州泽遣世兴往救世兴至

掩其不备败之泽威声日着北方闻其名常尊惮之

对南人言必曰宗爷爷泽疏言丁进数十万众愿守

护京城李成愿扈从还阙即渡河剿敌杨进等兵百

万亦愿渡河同致死力臣闻多助之至天下顺之陛

下及此时还京则众心翕然何敌国之足忧乎又奏

言圣人爱其亲以及人之亲所以教人孝敬其兄以

及人之兄所以教人弟陛下当与忠臣义士合谋肆

讨迎复二圣今上皇所御龙德宫俨然如旧惟渊圣

皇帝未有宫室望改修宝箓宫以为迎奉之所使天

下知孝于父弟于兄是以身教也上乃降诏择日还

京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

愤成疾疽发于背诸将入问疾泽矍然曰吾以二帝

蒙尘积愤至此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众皆流涕

曰敢不尽力诸将出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

英雄泪满襟翼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

呼过河者三而薨都人号恸遗表犹赞上还京赠观

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忠泽质直好义亲故贫者

多依以为活而自奉甚薄常曰君父侧身尝胆臣子

乃安居美食耶始泽招集群盗聚兵储粮结诸路义

兵连燕赵豪杰自谓渡河□复可指日冀有志弗就

识者恨之子□居戎幕素得士心泽薨数日将士去

者十五都人请以□继父任会朝廷已命杜充留守

乃以□为判官充反泽所为颇失人心□屡争之不

从乃请持服归自是豪杰不为用群聚城下者复去

为盗而中原不守矣□官终兵部郎中

  元

  贺仁杰

按元史本传仁杰字宽甫其先河东隰州人祖种德

徙关中遂为京兆鄠人父贲有材略善攻战数从军

有功关中兵后积尸满野贲买地金天门外为大冢

收瘗之远近闻者争辇尸来葬复以私钱劳之尝治

室于毁垣中得白金七千五百两谓其妻郑曰语云

匹夫无故获千金必有非常之祸时世祖以皇太弟

受诏征云南驻六盘山乃持五千两往献之世祖曰

天以赐汝焉用献对曰殿下新封秦金出秦地此天

以授殿下臣不敢私愿以助军且言其子仁杰可用

状即召入宿卫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已而专献金下

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世祖

即位赐贲金符总管京兆诸军奥鲁卒赠输忠立义

功臣银青荣禄大夫大司徒追封雍国公谥贞宪仁

杰从世祖南征云南北征乃颜皆着劳绩后与董文

忠居中事上同志协力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多所裨

益而言不外泄帝深爱重之至元十三年宋平惟川

蜀久不下四川制置使张珏守重庆合州安抚使王

立守钓鱼山相距二十余里诏建东西行枢密院督

兵进伐合丹阔里吉思领东院攻钓鱼山不花李德

辉领西院攻重庆德辉分守成都获王立钞卒张合

纵之使谕立降立复遣张合等奉蜡书告德辉能自

来即降德辉遂从五百骑至钓鱼山与东院同受立

降东院复奏诛立并言德辉越境邀功下立长安狱

西院从事吕至都以兵事告许衡许衡告仁杰仁

杰为言于帝帝召枢密臣责之曰汝等以人命为戏

耶今召王立立生则已死则汝等亦从之立至赐金

虎符仍以为合州安抚使帝一日召仁杰至榻前出

白金谓之曰此汝父六盘所献者闻汝母来可持以

归养辞不许乃归白母尽散之宗族帝欲选民间童

女充后宫及有司买物多非其土产山后盐禁久为

民害皆奏罢之民为之立祠十七年上都留守阙宰

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无以易卿者

特授正议大夫上都留守兼本路总管开平府尹明

年赐三珠虎符进资德大夫兼虎贲亲军都指挥使

寻加荣禄大夫中书右丞留守如故尚书省立桑哥

用事奏上都留守司钱榖多失实召留守剌忽耳及

仁杰廷辨仁杰曰臣汉人不能禁吏戢奸致钱谷耗

伤臣之罪剌忽耳曰臣为长印在臣手事未有不关

白而能行者臣之罪帝曰以爵让人者有之未有争

引咎归己者置勿问仁杰在官五十余年为留守者

居半车驾春秋行幸出入供亿未尝致上怒其妻刘

没帝欲为娶贵族固辞乃取民间女已而丧明夫妻

相敬如初未尝置媵妾大德九年年七十二请老拜

光禄大夫平章政事商议陕西行中书省事赐白金

楮币锦袍玉带归第以子胜袭上都留守虎贲指挥

使后成宗崩仁宗入清内难念世祖旧臣欲有所谘

访召赴阙行至樊桥而卒赠恭勤竭力功臣仪同三

司太保上柱国追封雍国公谥忠贞延佑六年加赠

推诚宣力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

封奉元王子胜自有传

  王伯胜

按元史本传伯胜霸州文安人兄伯顺给事内廷为

世祖所亲幸因以伯胜入见命使宿卫时伯胜年十

一广颡巨鼻状貌屹然帝顾谓伯顺曰此儿当胜卿

可名伯胜帝尝沃盥水温冷甚称旨问进水为谁内

侍李邦宁曰伯胜帝曰此儿他日必知为政达人情

矣至元二十五年从征乃颜以功授朝列大夫拱卫

直都指挥使元贞元年赐金虎符进阶嘉议大夫成

宗即位复进通议大夫初拱卫直隶教坊卫卒多市

井无赖窜名宿卫及伯胜为指挥使乃尽募良家子

易之五年扈从上都天久雨夜闻城西北有声如战

鼙然伯胜率卫卒百人出视之乃大水暴至立具畚

锸集土石毡罽以塞门分决壕隍以泄其势至旦始

定而民弗知丞相完泽以闻帝嘉之九年以侍成宗

疾忤安西王出为大宁路总管伯顺亦出为梁王傅

武宗即位召拜通奉大夫也可札鲁花赤刑部尚书

至大二年加右丞明年进银青荣禄大夫大都留守

兼少府监初大都土城岁必衣苇以御雨日久土益

坚劳费益甚伯胜奏罢之仁宗立正百官品秩降授

资德大夫寻复升荣禄大夫拜辽阳等处行中书省

平章政事辽阳省治懿州州弊陋民不知学伯胜始

至为增郡学弟子员择贤师以教之使客至无所舍

皆馆于民民苦之伯胜乃择隙地为馆厩度闲田百

顷募民耕种以廪饩之岁大旱伯胜斋戒以祷祷毕

即雨人谓之平章雨延佑二年召为大都留守辽阳

民状其行事言于中书乞留伯胜不报民涕泣而去

三年特授银青荣禄大夫至治二年赐金虎符授武

卫亲军都指挥使兼大都屯田事仍大都留守奉诏

监修文武楼刱咸宁殿建太庙泰定三年冬以疾卒

赐翊忠宣力保惠功臣太保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

追封蓟国公谥忠敏

  达礼麻识理

按元史本传达礼麻识理字遵道怯烈台氏其先北

方大族六世祖始居开平父曰阿剌不花江西行省

参知政事追封赵国公谥襄惠达礼麻识理少□敏

从师授经史过目辄领解至正五年经筵选充译史

益自砥砺于学搢绅先生皆以远大期之转补御史

台译史遂除御史台照磨十五年拜监察御史出佥

山北道肃政廉访司事未行留为詹事院长史俄迁

工部员外郎复留为长史明年除中议寻升参议詹

事院事十七年为太子家令十八年历秘书太监吏

部侍郎御史台经历中书右司郎中十九年除刑部

尚书提调南北兵马司巡绰事盗逼畿甸人心大恐

达礼麻识理能镇之以静民恃以为安二十一年由

中书参议升中书参知政事同知经筵事二十三年

冬迁上都留守兼开平府尹加荣禄大夫分司土岭

东镇三州以督转输二十四年朝廷以前中书令平

章政事塔世帖木儿来为留守时孛罗帖木儿拥兵

京师而皇太子出居于外达礼麻识理与塔世帖木

儿皆以忠义许国相与结人心以观时变未几改授

塔世帖木儿为大司农塔世帖木儿谓达礼麻识理

曰我至京师则制于强臣未易图也因留不行适脱

吉儿以孛罗帖木儿命屯兵盖里泊托腹心于宗王

也速也不坚授以金印俾驻上都之东郊而以留守

善安集兵于瓦吉剌部落达礼麻识理遇之有礼善

安辞去孛罗帖木儿复调帖木儿托忽速哥至上都

以守御为名事益矛盾达礼麻识理与之周旋略无

几微见于外而密遣前宗正扎鲁忽赤月鲁帖木儿

潜通音问于罕哈哈剌海行枢密知院益老荅儿请

急调兵南行又遣留守司照磨陈恭取兵兴州访求

在闲官吏之有才者约束东西手八剌哈赤虎贲司

□集丁壮苗军火铳什伍相联一旦布列铁旛竿山

下扬言四方勤王之师皆至帖木儿等大骇一夕东

走其所将兵尽溃由是达礼麻识理增修武备城守

益严二十五年皇太子在冀宁命立上都分省达世

帖木儿为平章政事达礼麻识理为右丞便宜行事

以固护根本七月秃坚帖木儿用孛罗帖木儿命以

兵犯上都先遣利用少监帖里哥赤至上都令广备

粮饩远迓大军达礼麻识理开陈大义戮之于市民

情乃定已而委坚帖木儿帅铁甲马步军蔽野而至

呼声动天达礼麻识理饬军士城守申明逆顺之理

以安人心巡视城壁昼夜不少息夜遣死士缒城而

下焚其攻具而调副留守秃鲁迷失海牙引兵由小

东门出与之大战卧龙冈败之未几孛罗帖木儿伏

诛秃坚帖木儿皆奔溃而上都以安拜中书右丞兼

上都留守提调虎贲司加光禄大夫赐黄金系腰仍

命提调东西手八剌哈赤既而上都分省罢遥授中

书平章政事上都留守位居第一力辞不允明年召

为太宗正府也可扎鲁忽赤又明年拜太子詹事奉

诏至军中宣明大义藩将感悦迁翰林学士承旨秋

除知枢密院事大抚军院事初大抚军院之立皇太

子用完者帖木儿荅尔麻帖林沙伯颜帖木儿李国

凤等计专以备御扩廓帖木儿既而政权不一事务

益乖各复引去而达礼麻识理之至事且无可为者

达礼麻识理之卒也先一夕怯薛官哈剌章者阿儿

剌屯阿鲁图孙也夜梦太祖召见语之曰我以勤劳

取天下以传于妥欢帖睦尔而爱猷识理达腊不克

肖似废坏我家法苟不即改图天命不可保矣尔吾

功臣之后且诚实故召汝语汝明旦亟以吾言告而

主及爱猷识礼达腊汝不以告吾即殛汝告而不改

则吾它有处之达礼麻识理其人庶几识事宜者然

知而不言将焉用之吾其先殛之矣明旦哈剌章入

见帝具以梦告帝令以告皇太子比出则达礼麻识

理已无疾而卒矣

 留守部艺文一

  南京留守谢上表     宋欧阳修

守宫钥之谨严敢忘夙夜布政条之纤悉上副忧勤

寄任非堪兢营并集伏念臣赋才庸薄禀数奇屯毁

誉交兴两尝过实宠荣逾分动辄招尤念报效之未

伸敢不竭忠而尽瘁困风波之可畏则思远去以深

藏迨此六年外更三守学偷安而杜口负素志以愧

心朽质易衰己雕零于齿发良时难得尚希慕于功

名岂谓皇慈未捐旧物擢从支郡委以名都惟此别

京旧当孔道簿领少勤于职事厨传取悦于路人苟

循俗吏之所为虽能免过非有古人之大节未足报

  乞委任宗泽札子      许景衡

臣窃闻议者多指开封尹宗泽过失事未知是否如

何泽之为人及其为政固不能上逃圣第未知果

指何事而言也若只缘拘留金国使人此诚泽之失

然原其本心只缘忠义所激出于轻发未尽识国家

事体耳又未知别有何等罪犯也臣自浙渡淮以至

行在得之来自京师者皆言泽之为尹威名政术卓

然过人诛锄强梗抚循善良都城帖然莫敢犯者又

方修守御之备历历可观臣虽不识其人窃用叹慕

以为去冬京城之内不能固守良由大臣无谋尹正

非才之故使当时有如泽等数辈赤心许国相与维

持则其祸变亦未至如此其酷也今只较其末度小

疵便以为罪不顾其尽忠报国之大节臣虽至愚窃

以为过矣况泽昔在河朔遭遇陛下遮留拱卫继参

幕府宣力为多今尹天府其绩效又章章如此则其

所为终始亦可考矣而议者独不能少优容之其亦

不恕矣乎且开封宗庙社稷之所在择人居守尤非

他州别路之比今若罢逐泽则当慎选留守不识今

之缙绅其威名政绩亦有加于泽者乎即有其人则

除授交割尚费日月兵民亦未信服防秋及时计将

奈何如有其人则泽未宜遽然更易也伏望圣慈上

为宗庙社稷下为京师亿万生灵特赐主张厚加委

任使成御敌治民功天下幸甚

 留守部纪事

晋书宣帝本纪黄初六年天子复大兴舟师征吴复

命帝居守内镇百姓外供军资临行诏曰吾深以后

事为念故以委卿曹参虽有战功而萧何为重使吾

无西顾之忧不亦可乎天子自广陵还洛阳诏帝曰

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于是帝留

镇许昌

魏书元丕传丕以例降王爵封平阳郡公求致仕诏

不许及车驾南伐丕与广陵王羽留守京师并加使

持节诏丕羽曰留守非贤莫可太尉年尊德重位总

阿衡羽朕之懿弟温柔明断故使二人留守京邑授

以二节赏罚在手其祇允成宪以称朕心丕对曰谨

以死奉诏羽对曰太尉宜专节度臣但可副贰而已

高祖曰老者之智少者之决何得辞也

唐书苏世长传世长子良嗣留守西京赏遇尤渥尚

方监裴匪躬案诸苑建言鬻果蔬储利佐公上良嗣

曰公仪休一诸侯相拔葵去织未闻天子卖果蔬与

人争利遂止

吕元膺传元膺拜东都留守故事留守赐旗甲至元

膺不给或上言用兵讨淮西东都近贼损其仪沮威

望请比华汝寿三州帝不听并三州罢之留守不赐

旗甲自此始都有李师道留邸邸兵与山棚谋窃发

事觉元膺禽破之始盗发都人震恐守兵弱不足恃

元膺坐城门指纵部分意气闲舒人赖以安东畿西

南通邓虢川谷旷深多糜鹿人业射猎而不事农迁

徙无常皆趫悍善斗号曰山棚权德舆居守将羁縻

之未克至是元膺募为山河子弟使卫宫城诏可改

河中节度史

五代史晋出帝本纪出帝父敬儒高祖兄也为唐庄

宗骑将早卒高祖以其子重贵为子高祖六子五皆

早死而重睿幼故重贵得立高祖为契丹所立谋以

一子留守太原契丹使尽出诸子自择之指重贵曰

此眼大者可也遂拜金紫光禄大夫行太原尹北京

留守知河东节度事天福三年冬为开封尹封郑王

加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六年高祖幸邺留守东

辽史天祚帝本纪天庆六年春正月丙寅朔东京夜

有恶少年十余人乘酒执刃逾垣入留守府问留守

萧保先所在今军变请为备萧保先出刺杀之户部

使大公鼎闻乱即摄留守事与副留守高清明集奚

汉兵千人尽捕其众斩之抚定其民东京故渤海地

太祖力战二十余年乃得之而萧保先严酷北海苦

之故有是变

东轩笔录钱文僖公惟演生贵家而文雅乐善出天

性晚年以使相留守西京时通判谢绛掌书记尹洙

留府推官欧阳修皆一时文士游宴吟咏未尝不同

洛下多水竹奇花凡园囿之胜无不到者有郭延卿

者居水南少与张文定公吕文穆公游累举不第以

文行称于乡闾张吕相继作相更荐之得职官然延

卿亦未尝出仕葺幽亭艺花足迹不及城市至是年

八十余矣一日文僖率僚属往游去其居一里外即

屏骑从腰舆张盖而访之不告以名氏洛下士族多

过客众延卿未始出盖莫知其何人也但欣然相接

道服对谈而已数公疏爽闿朗天下之选延卿笑曰

陋居罕有过从而平日所接之人亦无若数君者老

夫甚惬愿少留对花小酌也于是以陶□果蔌而进

文僖爱其野逸为引满不辞既而吏报申牌府史牙

兵列庭中延卿徐曰公等何官而从吏之多也尹洙

指而告曰留守相公也延卿笑曰不图相国肯顾野

人遂相与大笑又曰尚能饮否文僖欣然从之又数

杯延客之礼数杯盘无少加于前而谈笑自若日入

辞去延卿送之门顾曰老病不能造谢希勿讶也文

僖登车茫然自失翌日语僚属曰此真隐者也彼视

富贵为何等物耶叹息累日不止

闻见近录张文定留守南京高丽使者至例当留守

迎送文定曰我前执政也可与陪臣抗礼乎遂不出

而遣少尹寻以其事闻神宗以为得体仍令中书降

旨扬州令陈升之如张某所请

元史荅里麻传荅里麻除大都路留守帝宴大臣于

延春阁特赐荅里麻白鹰以表其贞廉帝尝命荅里

麻修七星堂先是修缮必用赤绿金银装饰荅里麻

独务朴素令画工图山林景物左右年少皆不然是

岁秋车驾自上京还入观之乃大喜以手抚壁叹曰

有心哉留守也赐白金五十两锦衣一袭

辍□录刘复新为上都留守时有令史亢子春者值

公退食偶与同列据案判事以戏遂为仇家发之公

大怒责问罪状枷项示众及归怒容未霁其夫人田

氏问公何故不乐公语其故夫人曰此小节耳何足

怒也即令人呼亢至请公为脱其枷且劳以酒云此

一杯与汝压惊此一杯与汝庆喜男子大丈夫何所

不至留守之位何患不到亢感谢而退不数年公卒

而无子止一女适田直长直长遄卒女病双瞽后亢

宫湖广参政迎夫人母子归没齿敬养不怠公乃廉

访使刘廷干之从祖父也

 留守部杂录

却扫编唐东都有尚书省留守兼判其余百司略如

京师居其官者谓之分司大抵皆闲秩故当时有诗

云犹被妻孥教渐退莫求致仕且分司是也

老学庵笔记建炎初大驾驻跸南京扬州而东京置

留守司则百司庶府为二其一曰在京某司其一曰

行在某司其后大驾幸建康会稽而六宫往江西则

亦分为二曰行在某司行宫某司已而大驾幸建康

六宫留临安则建康为行在临安为行宫今东京阻

隔而临安官司犹曰行在某司示不忘恢复也

齐东野语高宗视师金陵张魏公为守杨和王领殿

前司有卒夜出与兵马都监喧竞卒诉之公判云都

监夜巡职也禁兵酉点后不许出营法也牒宿卫司

照条行杨不得已斩之又尝诣学士子有投牒者视

之则争博进也即判云士子争财于学校教化不明

太守罪也当职先罚俸半月牒学照规行教官大窘

引去

见闻录休宁程公信为南司马南京守臣或欲预钱

谷词讼公曰守备机务所以谨非常若此乃有司之

事也断不可预论者以为得体征川贵时诏以便宜

之权付公公自发兵至凯旋不爵一人不杀一人同

事者以为言公曰刑赏人主之大柄惧阃外事不集

而假之人臣幸而事集又窃弄之岂人臣之道也论

者比古名臣之心名臣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