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太仆寺部汇考

  周

周制夏官以太仆太驭掌王之仆驭而校人则率其

属以掌王马之政令

按周礼夏官司马政官之属大仆下大夫二人小臣

上士四人祭仆中士六人御仆下士十有二人府二

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大仆掌正王之服位出

入王之大命

服王举动所当衣也位立处也出大命王之教

 也入大命群臣所奏行

掌诸侯之复逆

郑司农云复谓奏事也逆谓受下奏

王□朝则前正位而退入亦如之

前正位而退道王王既立退居路门左待朝毕

建路鼓于大寝之门外而掌其政

大寝路寝也其门外则内朝之中如今宫殿端

 门下矣政鼓节与早晏

以待达穷者与遽令闻鼓声则速逆御仆与御庶子

郑司农云穷谓穷冤失职则来击此鼓以达于

 王若今时上变事击鼓矣遽传也若今时驿马军

 书当急闻者亦击此鼓令闻此鼓声则速逆御仆

 与御庶子也太仆主令此二官使速逆穷遽者元

 谓达穷者谓司寇之属朝士掌以肺石达穷民听

 其辞以告于王遽令邮驿上下程品御仆御庶子

 直事鼓所者太仆闻鼓声则速逆此二官当受其

 事以闻

祭祀宾客丧纪正王之服位诏仪赞王牲事

诏告也牲事杀割匕载之属

王出入则自左驭而前驱

前驱如今道引也道而居左自驭不骖乘辟王

 也亦有车右焉

凡军旅田役赞王鼓

王通鼓佐击其余面

救日月亦如之

日月食时

  又

掌三公孤卿之吊劳

王使往

王燕饮则相其

相左右

王射则赞弓矢

赞谓授之受之

王□燕朝则正位掌摈相

燕朝朝于路寝之庭王图宗人之嘉事则燕朝

王不□朝则辞于三公及孤卿

辞谓以王不视朝之意告之春秋传曰公有疾

 不视朔

小臣掌王之小命诏相王之小仪

小命时事所敕问也小仪趋行拱揖之容

掌三公及孤卿之复逆正王之燕服位

谓燕居时也玉藻曰王卒食元端而居

王之燕出入则前驱

燕出入若今游于诸观苑

大祭祀朝觐沃王盥小祭祀宾客飨食宾射掌事如

太仆之

宾射与诸侯来朝者射

掌士大夫之吊劳凡大事佐太仆

祭仆掌受命于王以□祭祀而警戒祭祀有司纠百

官之戒具

谓王有故不亲祭也祭祀有司有事于祭祀者

 纠谓校录所当共之牲物

既祭帅群有司而反命以王命劳之诛其不敬者

  又

凡祭祀王之所不与则赐之禽都家亦如之

郑司农云王之所不与谓非郊庙尊祭祀则王

 不与也则赐之禽公卿自祭其先祖则赐之禽也

 郑元谓王所不与同姓有先王之庙

凡祭祀致福者展而受之

臣有祭事必致祭肉于君所谓归胙也展谓录

 视其牲体数体数者太牢则以牛左肩臂臑折九

 少牢则以羊左肩七特牲则以豕左肩五

御仆掌群吏之逆及庶民之复与其吊劳

群吏府史以下

大祭祀相盥而登

相盥者谓奉盘授与登谓为王登牲体于俎

 特牲馈食礼主人降盥出举入乃七载

  又

掌王之燕令

燕居时之令

以序守路鼓

序更

隶仆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隶

仆掌五寝之埽除粪洒之事

五寝五庙之寝也周天子七庙惟祧无寝诗云

 寝庙绎绎相连貌也前曰庙后曰寝泛埽曰埽埽

 席前曰洒洒也

祭祀修寝

于庙祭寝或有事焉月令凡新物先荐寝庙

王行洗乘石

郑司农云乘石王所登上车之石也

掌跸宫中之事

宫中有事则跸郑司农云跸谓止行者清道

大驭中大夫二人大驭掌驭玉路以祀及犯軷王自

左驭驭下祀登受辔犯軷遂驱之

行山曰軷犯之者封土为山象以菩刍棘柏为

 神主既祭之以车轹之而去喻无险难也王由左

 驭禁制马使不行也軷谓祖道轹軷磔犬也

及祭酌仆仆左执辔右祭两轵祭轨乃饮

故书轵为轨为范杜子春云文当如此左不

 当重重非是书亦或如子春言又云斩当作轵轵

 谓两也其或言軷亦非是又云轨当为谓

 车前轼也或读轨为簪笄之笄

凡驭路行以肆夏趋以采荠

凡驭路谓五路也行谓大寝至路门趋谓路门

 至应门

凡驭路仪以鸾和为节

舒疾之法也鸾在衡和在轼皆以金为铃

戎仆中大夫二人戎仆掌驭戎车

戎车革路也师出王乘以自将

掌王倅车之政正其服

倅副也服谓众乘戎车者之衣服

犯軷如玉路之仆凡巡守及兵车之会亦如之

如在军

掌凡戎车之仪

凡戎车众之兵车也书序曰武王戎车三百两

齐仆下大夫二人齐仆掌驭金路以宾

以待宾客

朝觐宗遇飨食皆乘金路其仪各以其等为车送

逆之节

节谓王乘车迎宾客及送相去远近之数上公

 九十步侯伯七十步子男五十步司仪职曰车逆

 拜辱又曰及出车送

道仆上士十有二人道仆掌驭象路以朝夕燕出入

其仪如齐车

朝夕朝朝莫夕

掌贰车之政令

贰亦副

田仆上士十有二人田仆掌驭田路以田以鄙

田路木路也田田猎也鄙循行县鄙

掌佐车之政

佐亦副

设驱逆之车

驱驱禽使前趋获逆衙还之使不出围衙本又

 作御同五嫁反

令获者植旌

以告获也植树也

及献比禽

田弊获者各献其禽比种物相从次数之

凡田王提马而走诸侯晋大夫驰

提犹举也晋犹抑也使人扣而举之抑之皆止

 奔也驰放不扣

驭夫中士二十人下士四十人驭夫掌驭贰车从车

使车

贰车象路之副也从车戎路田路之副也使车

 驱逆之车

分公马而驾治之

乘调六种之马

挍人中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

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挍人掌王马之政

政谓差择养乘之数也月令曰班马政

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

物田马一物驽马一物

种谓上善似母者以次差之玉路驾种马戎路

 驾戎马金路驾齐马象路驾道马田路驾田马驽

 马给宫中之役

凡颁良马而养乘之乘马一师四圉三乘为皂皂一

趣马三皂为系系一驭夫六系为厩厩一仆夫六厩

成挍挍有左右驽马三良马之数丽马一圉八丽一

师八师一趣马八趣马一驭夫

良善也善马五路之马郑司农云四匹为乘养

 马为圉故春秋传曰马有圉牛有牧郑元谓二耦

 为乘师趣马驭夫仆夫师之名也趣马下士驭夫

 中士则仆夫上士也自乘至厩其数三百一十六

 匹易干为马此应干之策也至挍变言为成者明

 六马为一厩而王马小备也挍有左右则良马一

 种者四百三十二匹五种合二千一百六十匹驽

 马三之则为千二百九十六匹五良一驽凡三千

 四百五十六匹然后王马大备诗云騋牝三千此

 谓王马之大数与丽耦也驽马自圉至驭夫凡马

 千二十四匹与三良马之数不相应八皆宜为六

 字之误也师十二匹趣马七十二匹则驭夫四百

 三十二匹矣然后而三之既三之无仆夫者不驾

 于五路卑之也

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家四闲马

二种

降杀之差每厩为一闲诸侯有齐马道马田马

 大夫有田马各一闲其驽马则皆分为三焉

凡马特居四之一

欲其乘之性相似也物同气则心一郑司农云

 四之一者三牝一牡

春祭马祖执驹

马祖天驷也孝经说曰房为龙马郑司农云执

 驹无令近母犹攻驹也

夏祭先牧颁马攻特

先牧始养马者攻其特为其蹄啮不可乘用郑

 司农云攻特谓騬之騬音绳

秋祭马社臧仆

马社始乘马者世本作相作乘马郑司农云臧

 仆谓简练驭者令皆善也郑元谓仆驭五路之仆

冬祭马步献马讲驭夫

马步神为灾害马者献马献成马于王也驭夫

 驭贰车从车使车者讲犹简习从才用反

凡大祭祀朝觐会同毛马而颁之

毛马齐其色也颁授当乘之

饰币马执扑而从之

郑司农云挍人主饰之也币马以马遗人当币

 处者也聘礼曰马则北面奠币于其前士丧礼下

 篇曰荐马缨三就入门北面交辔圉人夹牵之驭

 者执策立于马后

凡宾客受其币马

宾客之币马来朝聘而享王者

田猎则帅驱逆之车

帅犹将也

凡将事于四海山川则饰黄驹

四海犹四方也王巡守过大山川则有杀驹以

 祈沈礼与玉人职有宗祝以黄金勺前马之礼

凡国之使者共其币马

使者所用私觌

凡军事物马而颁之

物马齐其力

等驭夫之禄

驭夫于趣马仆夫为中举中见上下

宫中之稍食

师圉府史以下也郑司农云稍食曰廪

趣马下士皂一人徒四人趣马掌赞正良马而齐其

饮食简其六节

赞佐也佐正者谓挍人臧仆讲驭夫之时简差

 也节犹量也差择王马以为六等

掌驾说之颁

用马之第次说始锐反

辨四时之居治以听驭夫

居谓牧庌所处治为执驹攻特之属庌音雅

巫马下士二人医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贾二人徒二

十人巫马掌养疾马而乘治之相医而药攻马疾受

财于挍人

乘谓驱步以发其疾知所疾处乃治之相助也

马死则使其贾粥之入其布于挍人

布泉也郑司农云贾谓其属官小吏贾二人粥

 卖也

牧师下士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牧师掌牧地皆有

厉禁而颁之

颁马授圉者所牧处

孟春焚牧

焚牧地以除陈生新草也

中春通淫

中春阴阳交万物生之时可以合马之牝牡也

 月令季春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秦时书也秦

 地寒凉万物后动

掌其政令凡田事赞焚莱

焚莱者山泽之虞

廋人下士闲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廋人掌十有二

闲之政教以阜马佚特教駣攻驹及祭马祖祭闲之

先牧及执驹散马耳圉马

九者皆有政教焉阜盛壮也诗云四牡孔阜杜

 子春云佚当为逸郑司农云马三岁曰駣二岁曰

 驹散读为中散大夫之散谓聒马耳毋令善惊也

 郑元谓逸者用之不使甚劳安其血气也散駣始

 乘习之也攻驹制其蹄啮者闲之先牧先牧制闲

 者散马耳以竹括押其耳头动摇则括中物后遂

 串习不复惊

正挍人员选

挍人谓师圉也正员选者选择可备员者平之

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

大小异名尔雅曰騋牡骊牝元驹袅骖郑司农

 云以月令曰驾苍龙

圉师乘一人徒二人圉师掌教圉人养马春除蓐衅

厩始牧夏庌马冬献马射则充椹质茨墙则剪阖

蓐马兹也马既出而除之新衅焉神之也春秋

 传曰凡马日中而出日中而入故字庌为讶郑司

 农云当为庌郑元谓庌庑也庑所以庇马凉也充

 犹居也茨盖也阖苫也椹质剪阖圉人所习也杜

 子春读椹为齐人言铁椹之椹椹质所射者习射

 处

圉人良马匹一人驽马丽一人圉人掌养马刍牧之

事以役圉师

役者圉师使令焉

凡宾客丧纪牵马而入陈

宾客之马王所以赐之者诗云虽无予之路车

 乘马丧纪之马启后所荐马

廞马亦如之

廞马遣车之马人捧之亦牵而入陈

  汉

汉承秦制置太仆诸厩府监牧令丞皆统之又为皇

太后置中太仆

按汉书百官公卿表太仆秦官掌舆马有两丞属官

有大厩未央家马三令各五丞一尉又车府路軨骑

马骏马四令丞又龙马闲驹橐泉騊駼承华五监长

丞又边郡六牧师菀令各三丞又牧橐昆令丞皆

属焉

应劭曰周穆王所置也盖大御众仆之长中大

 夫也师古曰家马者主供天子私用非大祀戎事

 军国所须故谓之家马也伏俨曰主乘舆路车又

 主凡小车軨今之小马车曲舆也师古曰軨音零

 如淳曰橐泉厩在橐泉宫下师古曰闲阑养马之

 所也故曰闲驹騊駼出北海中其状如马师古曰

 汉官仪云牧师诸菀三十六所分置北边西边分

 养马三十万头如淳曰尔雅曰昆研善升甗者

 也因以为厩名师古曰牧橐言牧养橐□也昆兽

 名也研者谓其下平也善升甗者谓山形如

 甑而能升之也

中太仆掌皇太后舆马不常置也武帝太初元年更

名家马为挏马初置路軨

应劭曰主乳马取其汁挏治之味酢可饮因以

 名官也如淳曰主乳马以韦革为夹兜受数斗盛

 马乳挏取其上肥因名曰挏马礼乐志丞相孔光

 奏省乐官七十二人给大官挏马酒今梁州亦名

 马酪为马酒师古曰挏音徒孔反

  后汉

后汉设太仆卿掌天子车马统考工车府未央诸厩

按后汉书百官志太仆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

车马天子每出奏驾上卤簿用大驾则执驭丞一人

比千石

汉官曰员吏七十人其七人四科一人二百石

 文学八人百石六人斗食七人佐六人骑吏三人

 假佐三十一人学事一人官医

考工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作兵器弓弩刀铠之

属成则传执金吾入武库及主织绶诸杂工左右丞

各一人

汉官曰员吏百九人

车府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乘舆诸车丞一人

汉官曰员吏二十四人

未央厩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乘舆及厩中诸马

汉官曰员吏七十人卒驺三十人

长乐厩丞一人

汉官曰员吏十五人卒驺二十人苜蓿苑官田

 所一人守之

右属太仆本注曰旧有六厩皆六百石令中兴省约

但置一厩后置左骏令厩别主乘舆御马后或并省

又有牧师苑皆令官主养马分在河西六郡界中中

兴皆省唯汉阳有流马苑但以羽林郎监领

前书曰有大厩未央家马三令各五丞一尉又

 车府路軨骑马骏马四令丞晋灼曰六厩名也主

 马万匹古今注曰汉安元年七月置承华厩令秩

 六百石

  晋

晋设太仆以统典农典虞典牧诸都尉及乘黄诸厩

按晋书职官志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

宗正大司农少府将作大匠太后三卿大长秋皆为

列卿各置丞功曹主簿五官等员太仆统典农典虞

都尉典虞丞左右中典牧都尉车府典牧乘黄厩骅

骝厩龙马厩等令典牧又别置羊牧丞太仆自元帝

渡江之后或省或置太仆省故骅骝为门下之职

  宋

宋郊祀则置太仆事毕则省而以乘黄令属太常骅

骝厩丞属侍中

按宋书百官志太仆掌舆马周穆王所置秦因之周

官则挍人掌马巾车尚车及置太仆兼其任也晋江

左或置或省宋以来不置郊祀则权置太仆执辔事

毕即省

乘黄令一人掌乘舆车及安车诸马魏世置属太常

车府令一人丞一人秦官也二汉魏晋并隶太仆太

仆既省隶尚书驾部

骅骝厩丞一人汉西京为龙马长汉东京为未央厩

令魏为骅骝令隶侍中

  南齐

南齐郊礼则置太仆车驾设乘黄令司之而骅骝厩

丞属起部领军

按南齐书百官志太仆掌郊礼有事权置兼官毕乃

乘黄令一人掌五辂安车大行凶器辒辌车

内外骅骝厩丞各一人属起部亦属领军

  梁

梁置太仆卿为夏卿又有弘训太仆各置属员

按隋书百官志梁太仆卿位视黄门侍郎统南马牧

左右牧龙厩内外厩丞又有弘训太仆亦置属官

梁初犹依宋齐皆无卿名天监七年加置太府卿以

少府为少府卿加置太仆卿三卿是为夏卿皆置丞

及功曹主簿

  陈

陈承梁置太仆卿丞

按隋书百官志陈承梁制置太后太仆卿太仆卿秩

中二千石品第三太仆丞六百石品第八

  北魏

孝文帝太和十五年太仆寺置少卿官

按魏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官氏志太和十五年十

二月置少卿官

按杜佑通典后魏置太仆寺少卿

太武帝平统万赫连昌定陇右秃发沮渠等河

 西水草善乃以为牧地六畜滋息马三百余万匹

 馲驼将半之牛则无数孝文帝迁洛阳之后复以

 河阳为牧场恒置戎马四万匹以拟京师军警之

 备每岁自河西徙牧于并州渐南欲其习水土而

 无死伤也而河西之牧滋盛

太和  年诏议官制定太仆卿以下阶品

按魏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官氏志自太祖至高祖

初其内外百官屡有减置或事出当时不为常目旧

令亡失无所依据太和中高祖诏群寮议定百官着

于令六卿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从第

二品上少卿第三品上典牧都尉太仆丞从第五品

太和二十三年复次太仆卿以下职令

按魏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官氏志太和二十三年

高祖复次职令及帝崩世宗初颁行之以为永制六

卿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太府第三品少卿

第四品太仆丞第七品

  北齐

北齐始置太仆寺掌车马统骅骝等诸令丞局丞

按隋书百官志后齐太仆寺置卿少卿丞各一人有

功曹五官主簿录事等员掌诸车辇马牛畜产之属

统骅骝左右龙左右牝驼牛司羊乘黄车府等署令

丞骅骝署又有奉承直长二人左龙署有左龙局右

龙署有右龙局左牝署有左牝局右牝署有右牝局

驼牛署有典驼特牛牸牛三局司羊署有特羊牸羊

局诸局并有都尉寺又领司讼典腊出入等三局丞

骅骝署掌御马及诸鞍乘左右龙左右牝署掌驼马

驼牛署掌饲驼骡驴牛司羊署掌诸羊乘黄署掌诸

辇辂车府署掌诸杂车

  北周

北周置司辂及太仆挍人诸职典制一如周官

按隋书礼仪志周设六官置司辂之职以掌公车之

政辨其名品与其物色

按杜佑通典周官有太仆下大夫掌正王之服位出

入王之大命后周如古周之制 又周官有挍人圉

师趣马掌十二闲之马后周有左右厩各上士一人

典牝典牡上士中士又有典驼典羊典牛中士

  隋

隋设太仆寺统骅骝乘黄诸厩令

按隋书百官志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

多依前代之法置太仆寺太仆寺置卿少卿各一人

丞三人主簿录事二人又有兽医博士员一百二十

人统骅骝乘黄龙厩车府典牧牛羊等署各置令二

人乘黄车府则各减二人丞二人乘黄则一人典牧

牛羊则各三人等员 太仆卿为正三品太仆少卿

为正四品太仆寺丞为正七品骅骝署令为正八品

乘黄龙厩牛羊典牧署令车府署令为从八品骅骝

署丞为正九品乘黄龙厩牛羊典牧署丞车府署丞

为从九品

炀帝大业三年太仆寺置二少卿更定卿以下官品

而诸厩署各有增减废置

按隋书炀帝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炀帝即位多所

改革三年定令光禄以下八寺卿皆降为从三品少

卿各加置二人为从四品诸寺上署令并增为正六

品中署令为从六品下署令为正七品始开皇中署

司唯典掌受纳至是署令为判首取二卿判丞唯知

勾检令阙丞判 太仆减骅骝署入殿内尚乘局改

龙厩曰典厩署有左右驳皂二厩加置主乘司库司

廪官罢牛羊署

  唐

唐置太仆寺卿少卿丞佐之统乘黄典厩典牧车府

四署及诸监牧

按唐书百官志太仆寺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

四品上丞四人从六品上主簿二人从七品上录事

二人从九品上卿掌厩牧辇舆之政总乘黄典厩典

牧车府四署及诸监牧行幸供五路属车凡监牧籍

帐岁受而会之上驾部以议考课

永徽中太仆寺曰司驭寺龙朔二年改卿曰正

 卿少卿曰大夫武后光宅元年改曰司仆寺有府

 十七人史三十四人兽医六百人兽医博士四人

 学生百人亭长四人掌固六人

乘黄署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一人从八品下掌供车

路及驯驭之法凡有事前期四十日率驾士调习尚

乘随路色供马前期二十日调习于内侍省

有府一人史二人驾士一百四十人羊车小史

 十四人掌固六人

典厩署令二人从七品下丞四人从八品下掌饲马

牛给养杂畜良马一丁中马二丁驽马三丁乳驹乳

犊十给一丁

有府四人史八人主乘六人典事八人执驭百

 人驾士八百人掌固六人

典牧署令三人正八品上丞六人从九品上掌诸牧

杂畜给纳及酥酪脯腊之事群牧所送羊犊以供廪

牺尚食监事八人正九品上

有府四人史八人典事十六人主酪七十四人

 驾士百六十人掌固四人

车府署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下掌王公

以下车路及驯驭之法从官三品以上昏葬给驾士

凡路车之马牛率驭士调习

有府一人史二人典书四人驭士百七十五人

 掌固六人

诸牧监上牧监监各一人从五品下副监各二人正

六品下丞各二人正八品上主簿各一人正九品下

中牧监监正六品下副监从六品下丞从八品上主

簿从九品上下牧监监从六品下副监正七品下丞

正九品上主簿从九品下中牧监副监丞减上牧监

一员南使西使丞各三人从七品下录事各一人从

九品下北使盐州使丞各二人从七品下掌群牧孳

课凡马五千为上监三千为中监不及为下监马牛

之群有牧长有尉马之驽良皆着籍良马称左驽马

称右每岁孟秋群牧使以诸监之籍合为一以仲秋

上于寺送细马则有牵夫识马小儿兽医等凡马游

牝以三月驹犊在牧者三岁别群孳生过分有赏死

耗亦以率除之岁终监牧使巡按以功过相除为考

上牧监有录事各一人府各三人史各六人典

 事各八人掌固各四人中牧监减府一人史典事

 各减二人下牧监典事掌固减三人南使西使录

 事史各一人府各五人史各九人北使盐州使录

 事以下员数及品如南使麟德中置八使分总监

 坊秦兰原渭四州及河曲之地凡监四十有八南

 使有监十五西使有监十六北使有监七盐州使

 有监八岚州使有监二自京师西属陇右有七马

 坊置陇右三使领之又有沙苑楼烦天马监沙苑

 监掌畜陇右诸牧牛羊给宴祭及尚食所用每岁

 与典牧署供焉自监以下品数如下牧监至开元

 二十三年废监

东宫九牧监丞二人正八品上录事一人从九品下

掌牧养马牛以供皇太子之用

有录事史各一人府三人史六人初监有监副

 监丞主簿录事各一人府二人史四人典事四人

 掌固二人自监以下品同下牧监又有马牧使有

 丞以下官

  辽

辽初设牧厩诸职后循唐制设太仆寺有卿少卿丞

主簿等员

按辽史百官志太祖神册六年诏正班爵至于太宗

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北面牧厩官群

牧职名总目

某路群牧使司 某群太保 某群侍中 某群敞

总典群牧使司 总典群牧部籍使 群牧都林牙

某群牧司 群牧使 群牧副使

西路群牧使司

倒塌岭西路群牧使司

浑河北马群司

漠南马群司

漠北滑水马群司

牛群司

已上群牧官

尚厩 尚厩使 尚厩副使

飞龙苑 飞龙使 飞龙副使

总领内外厩马司 总领内外厩马

以上诸厩官

南面朝官 辽有北面朝官矣既得燕代十有六州

乃用唐制复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

之官

太仆寺职名总目

少卿

主簿

太仆寺有乘黄署

  宋

宋太仆寺设卿少卿丞掌车辂厩牧之政群牧司鞍

辔库皆统之

按宋史职官志太仆寺卿少卿丞主簿各一人掌车

辂厩牧之令少卿为之贰丞参领之国有大礼供其

辇辂属车前期戒有司教阅象马凡仪仗既陈则巡

视其行列后妃亲王公主执政官应给车乘者视品

秩而颁之总国之马政籍京都坊监畿甸牧地畜马

之数谨其饲养察其治疗考蕃息损耗之实而定其

赏罚焉死则敛其鬃尾筋革入于官府凡阅马差次

其高下应给赐则如格岁终钩覆帐籍以上驾部若

有事于南北郊侍中请降舆升辂则卿授绥旧置判

寺事一人以朝官以上充凡邦国厩牧车舆之政令

分隶群牧司骐骥院诸坊监本寺但掌天子五辂属

车后妃王公车辂给大中小祀羊元丰官制行始归

本寺分案五置吏十有八总局十有二元佑二年诏

外监事令本寺依群牧司旧法施行应内外马军专

隶太仆直达枢密院更不经尚书省及驾部三年诏

省主簿一员崇宁二年诏太仆寺依旧制不治外事

归尚书驾部应马事上枢密院所隶官司

车辂院掌乘舆法物凡大驾法驾小驾供辇辂及奉

引属车辨其名数与陈列先后之序

左右骐骥院左右天驷监掌国马别其驽良以待军

国之用

鞍辔库应奉御马鞍勒及以鞯辔给赐臣下

养象所掌调御驯象

□坊 车营 致远务掌分养杂畜以供负载般运

牧养上下监掌治疗病马及申驹数有耗失则送皮

剥所元丰末废畿内牧马监元佑初置左右天厩坊

听民间承佃牧地绍圣元年依元丰法置孳生监中

兴后废太仆寺并入兵部

群牧司制置使一人景德四年置以枢密使副为之

至道三年罢而复置使一人咸平三年置以两省以

上官充副使一人以合门以上及内侍都知充都监

二人以诸司使以上充判官二人以京朝官充掌内

外厩牧之事周知国马之政而察其登耗焉凡受宣

诏文牒则以时下于院监大事则制置使同签署小

事则专遣其副使都监多不备置判官都监每岁更

出诸州巡坊监点印国马之蕃息者又有左右厢提

点隶本司都勾押官一人勾押官一人押司官一人

鞍辔库使副使监官二人以诸司副使及三班使臣

内侍充掌御马金玉鞍勒及给赐王公群臣外国使

并国信鞯辔之名物勾管一人典五人掌库十四人

元丰并入太仆寺

  金

金不设太仆寺惟殿前司置尚厩尚辇二局各率其

属以掌承奉舆马之事

按金史百官志殿前都点检司掌诸局署尚厩局提

点正五品使从五品副使从六品掌御马调习牧养

以奉其事

大定二十九年添副使一员管小马群

直长一员司马牛群掌厩都辖正九品

不限员

副辖从九品

不限员数资考

尚辇局使从五品副使从六品掌承奉舆辇等事直

长正八品

不限资考大定十九年除年六十以下人充

典舆都辖从九品

不限资考

收支局监正九品大定二十年设掌给受之事同监

泰和四年设

大定二年省

本把四人

  元

元制设太仆寺以掌马匹又设尚乘寺司御鞍辔之

按元史百官志太仆寺秩从二品掌阿塔思马匹受

给造作鞍辔之事中统四年设群牧所至元十六年

改尚牧监十九年又改太仆院二十年改卫尉院二

十四年罢院立太仆寺又别置尚乘寺以管鞍辔而

本寺只管阿塔思马匹二十五年隶中书置提调官

二员大德十一年复改太仆院至大四年仍为寺卿

二员从二品少卿二员从四品丞二员从五品经历

知事照磨管勾各一员令史七人译史知印通事各

二人奏差四人回回令史一人典吏二人

尚乘寺秩从三品掌上御鞍辔舆辇阿塔思群牧骟

马驴骡及领随路局院鞍辔等造作收支行省岁造

鞍辔理四怯薛阿塔赤词讼起取南北远方马匹等

事卿四员正三品少卿二员从四品丞二员从五品

经历知事照磨管勾各一员令史六人译史二人知

印二人通事二人奏差五人典吏二人至元二十四

年罢卫尉院始设尚乘寺领资乘库大德十一年升

为院秩从二品至大四年复为寺延佑七年降从三

资乘库秩从五品提点四员从五品大使三员正六

品副使四员正七品库子四人掌收支鞍辔等物至

元十三年置二十年隶卫尉三十四年隶尚乘寺

  明

明太仆寺设卿少卿寺丞统诸牧监

按明会典正官卿一员少卿三员

旧二员正德十一年添设一员万历九年革一

 员十一年复设

寺丞三员

旧四员后增至十二员又裁革止存三员万历

 九年革一员十一年复设

首领官主簿一员常盈库大使一员

所属衙门各牧监

后革旧有监正监副录事各一员俱革

各群

后革旧有群长各一员俱革

南京太仆寺卿一员少卿一员

旧二员隆庆二年革一员

寺丞一员

旧二员隆庆四年革一员

主簿一员

太祖洪武六年始设太仆寺于滁州

按明会典国初设群牧所牧养马匹洪武六年始置

太仆寺从三品衙门在滁州设卿少卿寺丞典簿等

职专马政

洪武七年南京太仆寺设群牧监隶本寺

按明会典云云

洪武二十三年南京太仆寺定为十四牧监九十八

按明会典云云

洪武二十八年裁革牧监诸群

按明会典二十八年南京太仆寺裁十四牧监九十

八群以其马属有司提调孳牧今所领府卫州县总

六十七处在京应天府八县全属在外江南直隶镇

江府三县全属宁国府南陵一县属太平府三县全

属广德州一县属江北直隶凤阳府四县属淮安府

二州九县全属扬州府惟海门一县不属余二州六

县属庐州府惟英山一县不属余二州五县属滁州

二县全属和州一县属徐州四县全属滁州卫以上

各属专委管马官员及本寺出巡交代等项俱与太

仆寺同

洪武三十年置北平及辽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处行

太仆寺

按明会典云云

成祖永乐元年改北平行太仆寺为北京行太仆寺

按明会典云云

永乐四年设北京苑马寺领清河金台等六监常春

顺义等二十四苑

按明会典云云

永乐十六年裁苑马寺属北京行太仆寺

按明会典永乐十六年裁革苑马寺以其马属北京

行太仆寺牧于民间其原额草场今议征银两备草

料支用凡所属地方在京顺天府五州二十二县全

属金吾左卫金吾右卫富峪卫济阳卫大宁前卫大

宁中卫武城中卫龙骧卫神武左卫义勇右卫义勇

前卫义勇后卫燕山左卫燕山右卫燕山前卫忠义

右卫忠义前卫忠义后卫大兴左卫羽林前卫宽河

卫会州卫蔚州左卫在外直隶保定府三州十七县

全属顺德府九县全属真定府惟阜平一县不属余

五州二十六县属广平府九县全属永平府一州五

县全属河间府二州十六县全属大名府一州十县

全属河间卫德州卫德州左卫大同中屯卫沈阳中

屯卫真定卫定州卫永平卫抚宁卫卢龙卫东胜左

卫东胜右卫山海卫开平中屯卫兴州左屯卫兴州

右屯卫兴州前屯卫兴州后屯卫兴州中屯卫涿鹿

卫涿鹿左卫涿鹿中卫定边卫武清卫忠义中卫镇

朔卫蓟州卫通州左卫通州右卫神武中卫遵化卫

沧州千户所武定千户所沂州卫大宁都司保定左

卫保定右卫保定中卫保定前卫保定后卫营州左

屯卫营州右屯卫营州中屯卫营州前屯卫营州后

屯卫宽河千户所山东布政司济南府惟历城一县

不属余四州二十五县属兖州府惟曲阜泗水二县

不属余四州二十一县属东昌府三州十五县全属

河南布政司开封府陈州项城阳武封丘沈丘兰阳

仪封七州县属彰德府磁州安阳汤阴临漳一州三

县属卫辉府六县全属归德府考城一县属以上各

属俱有专管马政官各府通判一员各州判官一员

各县县丞或主簿一员各卫指挥一员各所千户或

百户一员弘治十三年各卫止委指挥一员十八年

令各州县马不及五百匹者革去管马官以掌印官

带管

凡分管少卿旧设二员一员巡视京营及各边骑操

马匹一员提督顺天河间保定三府所属寄牧马匹

俱领敕一年更替

凡分管寺丞旧设十二员以九员分管顺天保定真

定河间永平大名济南兖州东昌九府一员管顺德

广平二府一员管开封卫辉彰德三府各马匹一员

管京卫孳牧骑操马匹

英宗正统六年北京行太仆寺定名太仆寺以原置

在滁州者为南京太仆寺

按明会典云云

孝宗弘治十八年裁革太仆寺丞四员

按明会典云云

武宗正德七年添设分管少卿员

按明会典正德七年添设一员收兑马匹及会同科

道官兵部委官秤收马价子粒各营桩棚银两

正德九年太仆寺添设分管寺丞一员专管寄养马

按明会典云云

世宗嘉靖八年裁革太仆寺分管寺丞三员以寄养

马匹令该管地方官带管

按明会典嘉靖八年裁革分管寺丞三员以寄养马

匹令该管地方官带管其六员一员分管顺天顺德

广平三府并京卫孳牧骑操马匹一员分管真定保

定二府一员分管大名永平二府一员分管河间及

济南府一员分管兖州东昌二府一员分管开封卫

辉彰德三府俱三年更代每岁二八月出巡照依兵

部马政事例逐一兴举岁终比较遇更代之年具所

行事迹造册缴部查照其山东等都司所属卫所各

从本司委官提督遇有解到孳生马匹照例发属寄

穆宗隆庆三年题定太仆寺少卿寺丞员数职掌

按明会典隆庆三年题准太仆寺少卿一员仍提督

京边马政二员分管东西二路各兼寄牧孳牧验烙

巡养之事俱领敕不更替寺丞定为三员以一员提

督库藏兼协理京边二员协理东西二路

神宗万历九年裁革太仆寺少卿寺丞各一员

按明会典万历九年裁革太仆寺少卿一员裁革寺

丞一员寻复旧少卿敕内兼载寺丞职名遇少卿缺

则寺丞暂摄行事

万历十一年太仆寺少卿复旧置三员

按明会典云云

皇清

大清会典太仆寺

  正官

  满汉卿各一员

  满汉少卿三员内满少卿二员汉少卿初设三

  员后裁二员

  旧有满汉寺丞各一员顺治十五年裁十六年

  复设康熙二年裁

  旧有首领官汉主簿一员康熙二年裁

  属官

  满员外郎八员

  满笔帖式十一员内满文十员满汉文一员汉

  军笔帖式二员

  旧有常盈库汉大使一员顺治十八年裁

世祖章皇帝顺治元年

大清会典顺治元年置太仆寺设满汉卿各一员满

  汉少卿各二员满汉寺丞各一员汉主簿一员

  笔帖式六员

 国初马政止设大库口外骒骟二群孳牧调习兵

  部掌之顺治元年除外省马匹折色外又预备

钦赏行幸马匹骆驼太仆寺与兵部分司焉

  凡直省马价钱粮顺治元年题准直隶江南河

  南山东四省州县马匹每匹折银三十两岁征

  银六十余万两俱解送太仆寺收贮库内考核

  完欠年终奏销

  凡皮张口外马群内如有倒毙马匹将皮张令

  沿途地方官员按跕解送太仆寺查明数目咨

  送工部选留充用余交太仆寺变价咨送户部

  顺治七年

大清会典顺治二年令马价钱粮改归户部七年仍

  归太仆寺管理

  顺治十年

大清会典凡武清县额设放青场地顺治十年丈量

  定界北自董家庄前起至运粮河王家庄止南

  自后桃花口前离庙柱三十五度起至小河岸

  边止以备太仆寺马匹骆驼夏秋放青(

旧有顺义县场

  地康熙二十二年交还户部)

  顺治十三年

大清会典凡孳生调习马匹

 国初定大库骒马群每三年整顿时比原额孳生

  多者阿敦大阿敦人议赏或孳生少并缺额者

  阿敦大阿敦人议责大库骟马群每三年整顿

  时倒毙少者议赏倒毙多者议责其调习马驹

  如得良马送进

御厩大马以备赏给余马以备出差如赏给马匹不

  足移咨户部购买顺治十三年题准种马场三

  年整顿一次察验孳生多寡分为五等一等者

  员外郎各赏貉皮一件六匹阿敦大各赏

  貉皮一件油青布十匹阿敦人各赏油青布

  十匹二等者员外郎各赏貉皮一件四匹

  阿敦大各赏貉皮一件油青布八匹阿敦人

  各赏油青布八匹三等者免议四五等者该管

  员外郎交该部议处阿敦大阿敦人分别鞭责

  顺治十五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五年裁汉卿一员满汉少卿各一

  员汉寺丞一员

  康熙二年

大清会典康熙二年裁满寺丞一员汉主簿一员笔

  帖式三员

  是年太仆寺马价钱粮复令户部编入条银

  康熙三年

大清会典康熙三年题准种马场孳生二百匹以下

  者为头等孳生六七十匹者为二等比照原额

  无孳生亦无缺额者为三等比照原额缺四十

  匹有余者为四等缺七八十匹者为五等

  凡赏给马匹旧例额设马六十匹以备

钦赏四季俱在厂内喂养每匹日支料豆六仓升七

  斤重谷草二束又运草料牛三只每只日支料

  豆四仓升七斤重谷草二束如赏给缺额在通

  州喂养马匹内取补于八旗内取马法四名同

  太仆寺人役看喂康熙三年题准购买预备马

  二千匹交阿敦大等喂养如遇绿旗兵丁马缺

  或给发他处在此数内取给如预备马缺仍咨

  户部买补足额

  康熙六年

大清会典康熙六年题准种马场孳生三百五十匹

  以上者为头等三百二十匹者为二等二百七

  十匹者为三等一百五十匹以上者为四等比

  原额有缺者为五等

  康熙十二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二年题准大库种马二场名色改

  为太仆寺马场若有缺少通融补足停令户部

  购买

  康熙十三年

大清会典凡预备马匹旧例额设马三百匹以备

圣驾行幸其马匹三月放青五月进厂喂养康熙十

  三年题准裁去二百匹其一百匹在通州二厂

  分喂三月放青五月进厂如马缺额于口外骟

  马群内取补每匹日支料豆六仓升七斤重谷

  草二束每厂设阿敦大一名阿敦副一名阿敦

  人十名如有缺额在八旗各府佐领下取补其

  应给阿敦大等银米亦在各旗佐领下支放应

  用草料槽刀家伙等物俱于该部咨取

  康熙十五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五年赏给马匹裁去马法止用太

  仆寺人役一十一名看喂每名月给银一两米

  二斛在户部咨取其应用草料槽刀家伙等物

  俱于该部咨取

  凡牧养骆驼人役旧例于八旗内取马法二名

  同太仆寺人看喂二厂骆驼康熙十五年裁去

  马法止用太仆寺管骆驼头一名骆驼人十七

  名骆驼头每月给银三两一年给米四十四斛

  骆驼人每月给银一两米一斛俱于户部咨取

  至厂内应用草料刀家伙等物俱于该部咨

  取

  凡喂养骆驼马匹壮丁额设六十六名每名给

  地三十五亩

  康熙十七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七年题准太仆寺官员不许骑群

  内马匹

  又议定口外骟马群内驯练不熟不堪骑用一

  分以上者该管员外郎罚俸三个月二分以上

  者罚俸六个月三分以上者罚俸九个月四分

  以上者罚俸一年五分以上者降一级留任六

  分以上者降二级留任七分以上者降三级调

  用其原整顿时分给马匹内驯练不熟不堪骑

  用五匹以上至二十匹者阿敦大鞭一百阿敦

  人鞭八十二十匹以上者阿敦大鞭一百革去

  阿敦大降为阿敦人其阿敦人亦鞭一百若驯

  练纯熟皆堪骑用者阿敦大各赏貉皮一件

  油青布十匹阿敦人各赏油青布十匹其骒马

  群内照原整顿时缺额一分以上者该管员外

  郎罚俸一年二分以上者降一级留任三分以

  上者降二级留任四分以上者降三级调用五

  分以上者降四级调用阿敦大阿敦人亦分为

  五等一等者阿敦大各赏貉皮一件油青布

  十匹阿敦人各赏油青布十匹二等者阿敦大

  各赏貉皮一件油青布八匹阿敦人各赏油

  青布八匹三等者免议四等者阿敦大鞭七十

  阿敦人鞭五十五等者阿敦大鞭一百阿敦人

  鞭八十凡牧养马匹人役定例骒马每旗五群

  共四十群每群设阿敦大一名阿敦副一名阿

  敦人十名骟马每旗一群共八群每群设阿敦

  大一名阿敦副一名阿敦人十二名俱于口外

  八旗蒙古内移取牧养如有缺额仍按各该旗

  取补至阿敦大所骑鞍辔马群所用马槽铁器

  等物俱于该部咨取

  凡预备骆驼旧例额设骆驼三百一十只内二

  百只预备

圣驾行幸十只供应理藩院出差骆驼人所骑马一

  十八匹俱在京厂张家湾厂分喂每骆驼一只

  马一匹各日支料豆六仓升七斤重谷草二束

  其余骆驼一百只在口外牧放如二厂骆驼缺

  额于口外骆驼内取补口外骆驼缺额太仆寺

  请

旨咨行户部购买补足其喂养骆驼夏秋牧放春冬

  进厂康熙十七年题准口外原设有骆驼场二

  马群六今改骆驼场为马群均为八旗八群

  康熙二十一年

大清会典康熙二十一年定骆驼俱在京厂张家湾

  厂二处分喂

 太仆寺部总论

贾谊新书

  等齐

天子卫御号为大仆银印秩二千石诸侯之御号曰

大仆银印秩二千石则御已齐矣御既已齐则车饰

具恶得不齐

  辅佐

下执事职道行典知变化以为规是非明利害掌仆

及舆马之度羽旄旌旗之制步骤徐疾之节春夏秋

冬马之伦色居车之容登降之礼见规宜谕见过则

调故职不率义则道行之任也

 太仆寺部名臣列传

  周

  伯冏

按书经穆王命伯冏为周太仆正作冏命王若曰伯

冏惟予弗克于德嗣先人宅丕后怵惕惟厉中夜以

兴思免厥愆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

良其侍御仆从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

居罔有不钦发号施令罔有不臧下民祗若万邦咸

休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

及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今予命汝作大

正正于群仆侍御之臣懋乃后德交修不逮慎简乃

僚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仆臣正厥后

克正仆臣谀厥后自圣后德惟臣不德惟臣尔无昵

于憸人充耳目之官迪上以非先王之典非人其吉

惟货其吉若时瘝厥官惟尔大弗克祗厥辟惟予汝

辜王曰呜呼钦哉永弼乃后于彝宪

  汉

  夏侯婴

按汉书本传婴沛人也为沛厩司御每送使客还过

泗上亭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也高祖之初与徒属

欲攻沛也婴时以县令史为高祖使上降沛一日高

祖为沛公赐爵七大夫以婴为太仆常奉车破李由

军雍丘以兵车趣攻战疾破之赐爵执帛从击章邯

军东阿濮阳下以兵车趣攻战疾破之赐爵执圭又

击秦军雒阳东以兵车趣攻战疾赐爵封转为滕令

因奉车沛公为汉王赐婴爵列侯号昭平侯复为太

仆从入蜀汉还定三秦从击项籍至彭城项羽大破

汉军汉王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罢

虏在后常蹳两儿弃之婴常收载行面雍树驰汉王

怒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汉王

即帝位食汝阴剖符世世勿绝从击韩信军至平城

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高帝使使厚遗阏氏冒顿乃

开其围一角高帝出欲驰婴固徐行弩皆持满外乡

卒以得脱婴自上初起沛常为太仆从竟高祖崩以

太仆事惠帝惠帝及高后德婴之脱孝惠鲁元于下

邑间也乃赐婴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异之惠帝崩

以太仆事高后高后崩代王之来婴以太仆与东牟

侯入清宫废少帝以天子法驾迎代王代邸与大臣

共立文帝复为太仆八岁薨谥文侯

  后汉

  来历

按后汉书来歙传歙曾孙历字伯珍少袭爵征羌侯

以公主子永元中为侍中监羽林右骑永初三年迁

射声校尉永宁元年代冯石为执金吾延光元年尊

历母为长公主二年迁历太仆明年中常侍樊丰与

大将军耿宝侍中周广谢恽等共谗陷太尉杨震震

遂自杀历谓侍御史虞诩曰耿宝托元舅之亲荣宠

过厚不念报国恩而倾侧奸臣诬奏杨公伤害忠良

其天祸亦将至矣遂绝周广谢恽不与交通时皇太

子惊病不安避幸安帝乳母野王君王圣舍太子乳

母王男厨监邴吉等以为圣舍新缮修犯土禁不可

久御圣及其女永与大长秋江京及中常侍樊丰王

男邴吉等互相是非圣永遂诬谮男吉皆幽囚死家

属徙比景太子思男等数为叹息京丰惧有后害妄

造虚无构谗太子及东宫官属帝怒召公卿以下会

议废立耿宝等承旨皆以为太子当废历与太常桓

焉廷尉张皓议曰经说年未满十五过恶不在其身

且男吉之谋皇太子容有不知宜选忠良保傅辅以

礼义废置事重此诚圣恩所宜宿留帝不从是日遂

废太子为济阴王时监太子家小黄门籍建中傅高

梵等皆以无罪徙朔方历乃要结光禄勋讽宗正

刘玮将作大匠薛皓侍中闾丘弘陈光赵代施延大

中大夫朱伥第五颉中散大夫曹成谏议大夫李尤

符节令张敬持书侍御史龚调羽林右监孔显城门

司马徐崇卫尉守丞乐闱长乐未央厩令郑安世等

十余人俱诣鸿都门证太子无过龚调据法律明之

以为男吉犯罪皇太子不当坐帝与左右患之乃使

中常侍奉诏胁群臣曰父子一体天性自然以义割

恩为天下也历讽等不识大典而与群小共为欢哗

外见忠直而内希后福饰邪违义岂事君之礼朝廷

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若怀迷不反当显明

刑书谏者莫不失色薛皓先顿首曰固宜如明诏历

怫然廷诘皓曰属通谏何言而今复背之大臣乘朝

车处国事固复辗转若此乎乃各稍自引起历独守

阙连日不肯去帝大怒乃免历兄弟官削国租黜公

主不得会见历遂杜门不与亲戚通时人为之震栗

及帝崩阎太后起历为将作大匠顺帝即位朝廷咸

称社稷臣于是迁为卫尉讽刘玮闾丘弘等先卒

皆拜其子为郎朱伥施延陈光赵代等并为公卿任

职征王男邴吉家属还京师厚加赏赐籍建高梵等

悉蒙显擢永建元年拜历车骑将军弟祉为步兵校

尉超为黄门侍郎三年母长公主薨历称病归第服

阕复为大鸿胪阳嘉二年卒官子定嗣

  宋

  司马池

按宋史本传池字和中夏县人举进士枢密使曹利

用奏为群牧判官辞不就朝廷固授之利用尝委括

大臣所负进马价池曰令之不行由上犯之公所负

尚多不先输何以趣他人利用惊曰吏绐我已输矣

亟命送官数日而诸负者皆入利用贬其党畏罪从

而毁短者甚众池独扬言于朝称利用枉朝廷卒不

问会诏百官转对池言唐制门下省诏书之出有不

便者得以封还今门下虽有封驳之名而诏书一切

自中书以下非所以防过举也内侍皇甫继明给事

章献太后合兼领估马司自言估马有羡利乞迁官

事下群牧司阅无羡利继明方用事自制置使以下

皆欲附会为奏池独不可除开封府推官敕至合门

为继明党所沮罢知耀州

  明

  杨砥

按明外史本传砥字大用泽州人洪武末由进士授

行人司右司副上疏言扬雄为莽大夫着剧秦美新

论贻讥万世董仲舒天人三策及正谊明道之言足

以扶翼世教今孔子庙有雄而无仲舒臣以为宜进

仲舒而退雄太祖从之历官湖广布政司参议建文

中言帝尧之德始于亲九族今宜惇睦诸藩无自剪

枝叶尽而根本拨矣为齐黄辈所恶罢斥之父丧庐

墓侧成祖即位起为鸿胪寺卿疏乞终制服阕擢礼

部左侍郎坐巡视河渠失职降工部主事改礼部历

北京行太仆寺卿兼苑马寺时吴桥至天津等卫大

水决堤伤稼砥请开德州东南黄河故道及土河以

杀水势帝命工部侍郎蔺芳经理之定牧马法请令

民五丁养种马一匹每十匹立群头一人五十马立

群长一人养马之家岁蠲租银之半而蓟州以东至

山海诸卫土地宽广水草丰美其屯种军士亦宜人

养种马一匹岁子粒亦免其半帝命军租尽蠲之余

悉从其议于是马大蕃息砥刚介有守尤笃孝行母

丧哀毁未至家卒

 太仆寺部艺文一

  太仆箴          汉扬雄

肃肃太仆车马是供锵锵和鸾驾彼时龙昔在上帝

巡狩四宅王用三驱前禽是射纣作不令武王征殷

檀车孔夏四騵孔昕仆夫执鞗载骍载骃我舆云安

我马惟闲虽驰虽驱匪逸匪愆昔有淫羿驰骋忘归

景公千驷而淫于齐诗好牡马牧于垧野辇车就牧

而诗人兴鲁厩焚问人仲尼厚丑孟子盖恶夫厩多

肥马而野有饿殕仆臣司驾敢告执皂

  陇右监牧颂德碑      唐张说

周礼校人掌王马之政天子十二闲马六种闲为一

厩马二百一十六应干之策也六厩成校五良一驽

是之谓小备校有左右闲成十二合月之道也驽马

三良马之数凡三千四百五十六是之谓大备秦并

一海内六万骑之国马尽归之帝家则周制陋矣汉

孝武富文景俭局之积雄卫霍张皇之势勒兵塞上

厩马有四十万匹东汉魏晋国马陵夷不可复逮武

帝时矣后魏胡马入洛蹴□千里军阵之容虽壮和

鸾之仪亦阙大唐接周隋乱离之后承天下征战之

弊鸠括残烬得牝牡三千从赤岸泽徙之陇右始命

太仆张万岁葺其政焉而奕世载德纂修其绪肇自

贞观成于麟德四十年间马至七十万六千匹置八

使以董之设四十八监以掌之跨陇西金城平凉天

水四郡之地辐员千里犹为隘狭更拆八监布于河

曲丰旷之野乃能容之于斯之时天下以一缣易一

马秦汉之盛未始闻也张氏中废马官乱职或戎狄

外攻或师圉内寇垂拱之后二十余年潜耗太半所

存盖寡开元神武皇帝登大宝受灵符水瑞感而河

龙出星精应而天驷下二年春帝乃简心腑善畜之

将卜福佑宜生之长俾领内外闲厩使焉即开府霍

公其人也公名毛仲姓王氏开元佐命之元勋东国

亡王之后裔四伯辅禹与理水之谟四七兴汉在经

星之列清明虚受察含冰鉴筹谋先觉虑出蓍龟竭

无私之忠而善归天造输不懈之力而元同日用故

得腾跃风云攀附日月策功第一承恩莫二庭罗魏

绛之钟鼓第赏堂邑之山林文马蕃锡于晋侯御衣

亟分于韩信庶姜如玉则降荣彤管众子垂髫则抱

拜朱茀圣人之见之也必犹尔为之四顾而满志圣

人之不见之也乃恤然若无与乐其天下仲尼所谓

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夫其处身则立无跂正也

视无还端也听无耸诚也言无远慎也国有忧未尝

不戚国有庆未尝不怡其御下则明利害之乡阜财

求之务使之趋善而避害怀德而畏威身不离于阙

庭令远行于垧牧亦有不学而暗合于古未更而悬

辩其事然其从政必问于遗训而咨于故实者也若

夫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敬其本

也日中而出日中而入焚原燎牧除蓐衅厩时其事

也洁泉美荐庌凉栈湿翘足而陆交颈相靡宣其性

也攻驹教駣讲驭臧仆刻之剔之羁之策之就其才

也不反其性故亲人乐艺节乐如舞之心自生不穷

其才故闉扼鸷曼窃辔诡衔之态不作尔乃举其神

异则望騊駼騕袅乘黄兹白来仪外厩呈技内枥朝

刷阆风夕洗天泉圣皇一驭长寿万年别其种类则

有研蹄繁鬣小颔远志曰龙曰騋曰戎曰骥差其毛

物则有苍龙白骊黄骍紫驈皇骓駓驒骆骃騢雒

驳驓駩騧骐騽騝豪骭馵足狼尾鱼目宗庙齐豪

戎事齐力田猎齐足罔不毕有元年牧马二十四万

匹十三年乃四十三万匹初有牛三万五千头是年

亦五万头初有羊一十一万二千口是年乃亦二十

八万六千口皇帝东巡狩封岱岳辇辂既陈羽卫咸

备大驾百里烟尘一色其外又有闲人万夫散马千

队骨必殊貌毛不错群行如动地止若屯云百蛮震

耸四方抃跃威怀纷纭壮观挥霍回衡饮至朝廷宴

乐上顾谓太仆少卿兼秦州都督监牧都副使张景

顺曰吾马几何其蕃育卿之力也对曰帝之福也仲

之令也臣何力之有因具上其状帝用嘉焉霍光口

无伐辞貌无德色朝髦庠齿歆以多之于是明威将

军行左卫郎将南使梁守忠忠武将军行左羽林中

郎将西使冯嘉秦右千牛长史北使张知古左骁卫

中郎将兼盐州刺史盐州监牧使张景遵陇州别驾

修武县男东宫监牧使韦衡都使判官果毅齐琛

监韦绩及五使长户三万一千人佥曰自开府庇我

十三年矣畜有娩息人无乏匮克厌帝心莫非嘉绩

且如停西南两使六顿人夫□谷计八十万工围石

以息人约费其政一也纳长户隐田税二万五千石

以俭私肥公其政二也减太仆长支乳骆马钱九千

三百贯以窒隙止散其政三也供军筋胶十万七千

斤以收绢缮工其政四也莳茼麦苜蓿一千九百顷

以茭蓄御冬其政五也使监官料旧给库物新奏置

本牧分其利不丧正钱二万五千贯以实府宜官其

政六也贾死畜贮绢八万匹往严道市僰僮千口以

出滞足人其政七也五侯长户数盈三万垦田给食

粮不外资以勤农却挽其政八也敢问群牧之事孰

能加于此乎然则称伐计功前典所贵上以美圣主

择才之得人下以赞忠臣受任之尽节末以道官属

承风之成事竟以示后代昭前之令闻是四烈者不

可废也既而大君有命旧史书功吟□奇篆刻金

石秦汧眇眇尚想非子之风鲁野区区犹传史克之

颂诚从此而观彼夫何足以言哉颂曰皇天考牧兮

圣之君四十三万兮马为群堑汧渭兮垣陇阪飞黄

皂兮昆蹄苑山崆峒兮水呜咽泉喷玉兮草汗血聚

如花兮散如雪性既驯兮才亦绝维国家之大事驾

时龙兮祭天地和鸾发兮文物备维皇帝之七德

戎马兮威万国彩髦翻兮金介直有霍公之掌政择

张氏之旧令天王大驾兮仗黄麾太仆骖乘兮展辂

仪舞月驷兮蹀云螭神倜傥兮态权奇骐骥溢野兮

牛羊日多子孙荣位兮恩宠如何颂皇灵兮篆石鼓

万斯年兮群玉府

  太仆寺箴         明宣宗

军国所用马为之最军国之政马政亦大肆予慎之

有駜如云既充内闲亦涣其群畴厥庶民析之畜牧

司其政令命汝太仆政令攸宜阅省以时不愆不忘

乃蕃乃滋之甿国家之本甿既阜丰马息斯奋

尔笃于民毋侵毋□尔勤于职必敬乃德鲁僖无邪

卫文塞渊尔师古人厥功懋焉

  赠何君迁太仆少卿序    李东阳

何君以河南左参政而迁太仆寺少卿人曰高其地

厥阶缩重入乎或曰脱繁哉予曰拔才也以尝历试

然亦渐耳既入必重庸君往予计天官公会公自西

来谓予曰顷观子元清理西北马有巨才云夫子元

才识巨使握大藩柄敷化而弘载民汔康乎夫马之

政一焉耳拘而简以君迁不优马后民哉斯非谙夫

马者也马之登耗国之舒戚系之矣是故丘甸岁取

围事严矣数马以对屡富占矣騋牝强卫斯臧兴鲁

阡陌成群汉以张矣是以兵戎之事颙硕佶闲咏者

侈焉比足同色圉者弗之捐也然古之人思寓马必

民也至有复其三卒免二丁者备矣而犹责之官何

也政非人不行也故有张万岁为太仆而后天下以

一缣易一马今监苑无陈尧叟勒石之功茶马非李

杞蜀市之严而编户马有文彦博难耕靡息之忧卒

有急则太仆每发帑金市之民非今之民非尝复而

免者也遇市则昂其直直昂州县官必区画付之矣

付之而有不朘民者乎于是马一而民亦大扰故谓

马之政一拘而简谓君之优迁马而后民者非谙马

者也辩者曰何君前清理西北马尝纠势官私田湖

益马岁入约数千金行期年矣然卒弗行也于时君

子有马政之章略曰私茶不绝势盐不革马卒不登

亦未闻措之行今即迁兹官能使马遽足而民靡扰

乎夫道以志行官以诚守时非逆度知之而弗白非

仁当行而畏缩非勇相几审力智斯立矣以君才诚

重庸君夫奚往不可矣而但马政哉君寮方岳诸公

以君行也思有赠于君而属予为之言予非度时诚

守行志者也而从之言以鲍子知我也

 太仆寺部艺文二

  太仆座上诗        晋孙楚

朝钦厥庸出尹京畿回授太仆四牡騑騑绿耳盈箱

翠华葳蕤勋齐庭实增国之辉

 太仆寺部纪事

汉书公孙贺传贺字子叔少为骑士从军数有功武

帝即位为太仆后八岁代石庆为丞相子敬声代为

太仆父子并居公卿位

外戚传上官桀迁未央厩令上体不安及愈见马瘦

上大怒曰令以我不复见马耶桀曰圣体不安日夜

忧惧意诚不在马泣数行下上以为忠

后汉书祭遵传遵从弟彤拜辽东太守塞外震詟永

平十二年征为太仆彤在辽东几三十年衣无兼副

显宗既嘉其功又美彤清约拜日赐钱百万马三匹

衣被刀剑下至居室什物大小无不悉备帝每见彤

常叹息以为可属以重任后从东巡狩过鲁坐孔子

讲堂顾指子路室谓左右曰此太仆之室太仆吾之

御侮也

旧唐书张暐传暐为殿中监太仆卿天宝初暐还乡

里拜墓特赐锦袍施缯彩赐御书以宠异之乘传来

往敕郡县供拟暐鬓发华皓在舆中子弟车马连接

数里

刘昌传昌为四镇北庭行营兼泾原节度使子士泾

迁少卿家积财内结权近善胡琴故得幸于贵人后

迁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等封还制书以士泾交通

近幸不当居九卿宪宗曰昌有功于边士泾又尚主

官少卿已十余年制书宜下弘景等乃奉诏

宋史王存传存复徙兵部尚书太仆寺请内外马事

得专达毋隶驾部存言如此官制坏矣先帝正省台

寺监之职使相临制不可徇有司自便而隳已成之

吕公弼传英宗罢三司使蔡襄召公弼代之初公弼

为群牧时英宗居藩得赐马颇劣欲易不可至是帝

谓曰卿曩岁不与朕马是时固已知卿矣

却扫编太仆寺总诸马监斥卖粪土岁入缗钱甚多

常别籍之以待朝廷不时之需绍圣间宗室令铄为

太仆卿性勤吏事检核出纳未尝少怠吏不能欺居

数年积钱倍于常时至数十万缗一日与其贰以职

事同对哲宗问闻马监积钱甚多其数几何令铄唯

唯再问则对曰容契勘别具奏闻既退其贰怪之问

曰公平时钩挍簿书如此其勤今日上问奈何不以

实对令铄叹曰天子方富于春秋以区区马监而闻

积钱如此其多谓天下之富称是吾故不对惧启上

之侈心也贰谢非所及此事先公言之

献征录洪武二十三年监牧日蕃太祖留心马政以

朱守仁旧臣练达拜太仆寺卿首奏都督府衙门各

立草场俱于江北龙泉滁州等处牧放马匹所辖十

四监九十八郡克举职孳息日盛屡荷赏赉诏省天

下寺观惟龙泉寺以守仁奏留二僧看守马神庙遵

守至今

金弼为太仆少卿慨然以马政修举为己任屡奉命

督理亏耗者自卫使郡守而下悉听决无不畏法有

顺圣川者水草甘肥永乐中尝牧马蕃息天顺初命

弼躬视定筑二城用养天闲之马增二驿于中道以

便往来诏嘉纳之

正德朝孙绪为太仆卿时大司马王德华交结钱宁

势颇张移文太仆语涉不逊绪以书数之王引咎先

是淮安凤阳诸郡饥馑马俱小弱绪察其故咸与交

兑省费至于万缗民赖之不破产者千余家

南太仆寺在滁阳地僻事简嘉靖间胡铎以顺天府

尹改官南太仆优游职业闭门著述

嘉靖朝田濡为南太仆寺马政之弊也南畿苦赋北

畿苦养濡请以额马赋十之三其七以金代而输之

北寺即有军兴以便宜召买使两畿民力有所苏息

上嘉其议行之后二十余年山东河南相踵以请数

省民不困而冏寺有余藏常输以给边其议盖自濡

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