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續藏經 八識規矩論義

 清 性起論釋 善漳等錄

八識論義序

  原夫聖人體用之旨者。有性相二義之門也。夫性相二門者。是真如性中。有生滅門。有不生滅門也。今生滅者。是相宗心意識也。不生滅者。是性宗空體之旨也。然則性外無相。相外無性。是故真如門中。生滅與不生滅。實無異相之法體也。既無異體。所以觸境明如。若無性相。故曰。唯心無境。若無境者。自心誰生。故心境泯泯廓然無聖。彰大象而不見其形。渾太虗而不見其相。是故在上不皦。其下不昧。大包天地。細入微塵。非色非空。非智非識。以五目不能覩其形。即四辯莫能談其狀。故繩繩不可名。寂寂不可見。迎之不見首。隨之不見後。鑽之彌堅。探之無影。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希夷絕朕。究不可知。(噫)只可冥之于心。契之于神。為三藏之祖。作十地之宗。迷之者。化智性而成識色。悟之者。轉識色而成智性。成色識者。六道齊彰。成智性者。即幻有俱寂。又齊彰者。成黎耶之心王。俱寂者。捐萬象之形質。又心王起。則憎愛心所之紛紛。藏識空。破無明轉識之息息(噫)。若能通唯識之真宗。達實相之無境者。則不愧於學法之人矣。然(余)自慚無識。未入升堂。謁究玄宗。竭思不已。實祈聖之冥加。誠叩于歷祖。聊為論識以示將來。

  

  唐玄奘法師八識規矩母頌

    清金陵西天禪寺元峯法師 性起 論釋

    嗣法門人 善漳等錄

  歸敬請加

  稽首慈氏佛  如尊在目前  如來已涅槃  今日無請益  故祈冥加力  命筆成此論  搜盡八識旨  言言投祖意  普利諸異生  同證唯識性  以斯淨妙善  回向於淨土  速見阿彌陀  頓捨異熟盡

  △今云八識者。以一本。散為萬殊。故云。唯識者。萬殊為一本。今云唯識者。即黎耶識也。以心外而無法也。又唯者。非他人之所成也。唯我黎耶藏識之所生耳。又唯者。成也。即根塵器界及轉識。并心所法者。總在藏識。獨自成耳。故問。何以自成。非他力也。答。如人墮餓鬼道。見水成膿血。或變成火。故目連救母送飯。變成火炭。天人見水是琉璃。魚成窟宅。又善財。參大光明王。眾生在城中。或見此城。似琉璃。或見此城中。俱七寶成。或見此城中。是沙土木屋。豈非是唯心業力。各人之所現也。是故自心業力強故。者見種種各異。非心外有色可見。隨自心故。何則。以各人自心業力種強。如餓鬼。共一處住。彼此不見。似同一室。成各夢故。即為心也。此通凡情唯心。若佛果中。成大光明藏。是白淨識名曰。毗盧遮那佛也。

  所云。八識者。俱在心數。非心所故。云八識者。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黎耶識。今識本無異名。因用處各別。故識帶數量。謂帶數釋名。今云五識者。依根得名。依眼得名。故云眼識。乃至依身得名。故云身識。名隣近釋也。又眼不是耳。乃至耳不是身識。即相違釋也。又名依士。釋以根劣仗識方見。故名依士釋也。如父仗子名力故。又名依主釋。識為能依。根為所依。故名依主釋。又名持業。有財。六七八識中。釋耳。因玄祖始出八識母頌共四十八句。分為四科解釋。

  ○第一科五識轉成所作智頌十二句  ○第二科六識轉妙觀察智頌十二句  ○第三科七識轉平等性智頌十二句  ○第四科八識轉大圓鏡智頌十二句

  四科中先論五識章十二句云。

  第一五識頌中又分為二

  (前八句凡情章。後四句聖果章)。

  初頌凡情

  性境現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徧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瞋癡  五識同依淨色根  九緣七八好相隣  合三離二觀塵世  愚者難分識與根

  今論八句中初句云。

  性境現量通三性

  論曰云何性境現量而通三性耶。答。所云性境者。不改易。為之性。所對五塵。為之境。此之以性為境者。謂地水火風。以四大而為之性也。境也。問。云何不改易性耶。答。地以堅固為性。水以濕為性。火以熱為性。風以動為性。以四大。各云性者。如火欲凉。決不可得故。風欲靜者。不可得故。下二義可知。故云性不可易也。又四大各徧。無欠無餘。故名四大。又能生。聲香味觸為之四微。即能所八法。共名為色聲香味觸由對四大。故名四微。色言色。與四微。即為之五塵性境。收盡內之根身。外之器界。以至明暗顯色等。方圓形色等。行住坐臥有表色等。總為第八識親疎相分。是果報識性持也。總以五識所緣性境而成現量境故。是見相二分種子之所生也。若未破無明迷性。是徧計性所收。若破迷性。即依他起性。相似雖有。性是無也。似依他性即圓成故。現量者。現謂顯現。非過未故。又如鏡光故。量謂度量。是率爾心如鏡照像。不留情故。現如影像。量如鏡光耳。又見相二分。各有自種。在八識種內。一齊生者。無前後際故。

  云通三性者。一善性。二惡性。三無記性。所云性者。種也。以藏識中。無始已來。所熏善性種子。惡性種子。及無記性種子。各性種子。決不能改。似若栴檀香與臭蒜。決是各性。是故觸境中。或如惡人打鳥。率爾心起即成現量。一剎那際。落意識中即成比量。引善性種子。即生慈念。成善現行。惡性種子。觸五塵性境。成現量。落比量意識中。生惡現行。起隨喜善念惡念亦復然。也故云性境。以成現量。而又成比量。通善性惡性無記性。各種生現行者。乃至性境中觸十善境。通現比二量。或十惡境。通現比二量。若本無善惡種子。故觸善境不生善。惡境不生惡。既無善惡現行種子。名無記種也。今七識中。善惡現行。熏在藏識內。即成八識中引業種。遷至當來。必成善惡苦果樂果也。是為當來異熱果耳。故云通三性因果。決無差也。

  眼耳身三二地居

  論曰。云何眼耳身三識。只通初禪及二禪天耶。即不通上界三禪四禪天耶。答。下欲界。五趣雜居地中。八識全俱。初禪二禪天。無欲界。鼻舌二識。捨段食故。無香味塵。今二地者。只六識。一眼識。二耳識。三身識。四意識。五末那識。六即黎耶識。又初禪具六識者。由捨離欲界生得初禪喜。又得淨妙樂故。況有覺觀二心。以常出定。說法利益諸梵天眾。二禪光音天眾。雖無覺觀。亦有喜心。名定生喜樂地以得深定。喜樂心故。雖不常出定。以光中示說法音。故諸梵眾。亦有眼耳身三識之境。故云眼耳身三二地居者。信矣。又問。初禪二禪。可有尋伺二心所耶。答。初禪未入定前。有尋有伺。已入定後。有伺無尋。二禪唯伺無尋。以有喜樂心。豈無伺矣。又問三禪可有眼耳身三識耶。答。唯在定中。得受靜妙之樂。故無三識。伺心雖有。細不現故。四禪捨樂。無想念。滅意識。全無伺所心故。唯七識緣第八識成有覆無記性。有真帶境。以心緣心故。以見分成影作境故。若四空天。以滅七識見分無真帶質故。以無內外境故。名四空天耳。唯留第八藏識。及五心所故。若至非非天。即無五心所。以定入者。止息心故。只有計存我種。未破無覆無明識性。是故報盡還入輪迴。若能斷我種。即捨生死。成阿羅漢者。此矣。

  徧行別境善十一

  論曰徧行。以八個識中。與何識相應。又別境。云何不與徧行。五心所同耶。又善十一心所。亦與何識相應耶。答云。五心所云徧行者。以周徧行履。一切地。一切性。一切心。一切時。循環來往無休息故。又如微波。亦如瀑流性。名現識等流性故。即觸作意受想思等。五心所也。以內外皆應酬故。乃至四空天處尚相應故。常無斷也。故名徧行。即有四義。為之徧行。所云四義者。一徧一切地。乃至四空天處。常相應故。名徧一切地。下界則可知耳。二徧一切性種。以善惡種子觸境時。即作意觸受想思五心所等。常相應故。無記性等。即可知耳。是故善惡無記三性。盡皆應故。名徧一切性。三徧一切心。即八個諸識心王。內外應故。如前作意觸境等。生諸善惡無記心故。名徧一切心耳。四徧一切時。即如水瀑流。應時無休息故。名徧一切時耳。由此四義。故名徧行也。今云五心所者。謂心王為能使。心所為所使。如父使子不相違故。故名心所。更有餘四十六個心所。亦此義耳。問。五心所義。即今知也。但五心所各性。各業作用。其義云何。答夫性者。其各體種性。不可改也。其業用力。各有能也。其餘心所。亦準例義均知。今一一分開。略為論釋。

  △問。云何名觸心所耶。

  答。所云觸者。謂有根塵識和合。不帶名言。得法自相。故名曰觸。又觸者。以令心。心所觸境為自性故。受想思等。為觸自業故。名曰觸。如眼識等觸。即耳鼻舌身識觸等。亦復然也。成五觸耳。

  問。云何名作意心所耶。

  答。所云作意者。謂能警諸心所。如受想思等。為自性故。引起諸心所等。為自業故。名作意心。如共一室。以一人先惺。驚惺眾心故。所以作意最比餘力心所強故。

  云何名受。

  答。所云受者。謂領觸等。作意心起。故領納違順等境。順者是樂境。違者逆也。是苦境也。以領納。違順等境。為自性故。起憎愛等心。為自業故。又不順不違等境。即不苦不樂受為自性故。不起憎愛等心。為自業故。名為受耳。

  云何名想。

  答云想者。由前領受心所之境。故于領受境上。取像專繫為自性故。復於所受境上。施設名言。為是有耶無耶。善耶。惡耶。苦耶。樂耶。種種名。種種言句。為自業故。即名為想。即尋心為體耳。

  云何名思。

  答。所云思者。謂想心所希于境上。由未定故。故于想境上。重又細察故名思耳。以令餘心所緣境。成善成惡等心所故。故以伺心所為體耳。以上想思尋伺。是散位獨頭在後文中辨也。若在八正道中。即正見。正思惟了明第一義。故通聖心。又如來三七思惟如是事。恐先說最上乘。眾生不信。反招墮落也。故名思耳。以上釋五徧行心所。各性各業力竟。

  △次釋五別境。即欲勝解三摩地念慧等。是五別境。

  △問。云何各別境耶。

  答。與前五徧行心所性業不同。如前五心所等。由觸等。故有作意受想思境起。是故能徧一切諸善惡無記心故。今此別境者。以各別境起。不通餘境緣故。故為之別境耳。

  問。云何是五別境。各有性耶。業耶。

  答。一一示之。

  云何名欲。

  答。欲者。謂於所緣善等境。希望為自性故。惡境亦同心勤依善惡等境。不改為業。有欲者。由愛即受。不欲者。即捨故非徧行。是別境攝耳。

  云何名勝解耶。

  答。勝解者。於決定境上。印持無謬故不改者。為自性故。或文義境中印持毫不錯謬。他人不能惑亂為自性故。以不可引轉。轉于他境為自業故。若猶豫者。不成勝解別境。若不猶豫。故名別境。非徧行者。隨諸心故。

  是別境攝云何得名念耶。

  答。所云念者。於先所習之境。令心明記。不忘失故為自性耳。定依所習之境不捨為自業故。若受餘境。即不成念。故非徧行。是別境攝。

  云何名慧。

  答。所云觀境上。以簡擇決斷分明。為自性故。以斷疑決信解。為自業故。或外道邪解。雖不錯境。著五蘊等。斷常二見者是邪慧攝故。非正見也。既慧決擇不謬。不轉餘法。故非徧行。是別境攝。

  問。在何識所收。

  答。雖在五識頌論。此別境者。通意識中收者。亦非分外。何則欲境可通五識。是六識中成勝解。雖或一見明了。或五識。亦六識中成。何則。非有決定思者。何能印定者乎。念若無意識持。云何得成定。若無意識云何專法一境。慧若無意。思量決擇。故慧論不成。亦通七識。成邪慧故。斯之不敢自專。請高哲者究之。無拘一定耳。

  次論十一個善心所也。

  △問。佛有無量大善。豈可十一個心所而能成就者乎。

  答。在後文中辨。夫善者美也。故老子云。尊言可以市。加行可以人。若不計其功者。則為出世之善。合此善云。通漏無漏者。淨妙果故。

  問。善十一法中。云何通五識耶。又云何各有自性。各有業用者耶。

  答。十一善者。一信。二慚。三愧。四無貪念。五無嗔。六無痴。

  問。六善心所。通五識耶。

  答。往昔中熏過善種。故眼見耳聞觸生信。八三寶故。故知前所造過非見諸聖德。即生慚愧。不教而自懺故。由向昔無貪無嗔無痴。是故眼見耳聞觸境。而無貪也。嗔也。痴也。若有貪等種。故無解脫性耳。又五善心所者。決定亦同五識相應。亦通意識耳。何則。若勤精進。有二一。身不疾懈。故屬身識。二心不疲懈。即兼意識。若身心俱不疲懈。故名精進。不放逸者。亦二。一身不放逸。如戒身口。屬身識故。二意不放逸者。屬意識故。十行捨者。向日行捨。觸境自捨。不教自成。故亦屬眼。耳。見聞行捨。亦兼屬意。十一不害。向日由慈心益物習成。故觸境生慈即不害也。以上十一善心所。古云。屬五識論從多分中說。以余論之。亦兼意識。無定準也。

  問。云各自性。各自業當何義耶。

  答。一一示之。

  問。何謂為信。

  答。夫信者。於實德深忍樂欲心淨。為自己性。對治不信。斷疑為業。故不信者。是障聖道之根本。信者。謂八聖道之源由。又生疑者。有三。一。人天外道仙等。執著我人等四相之蘊。若聞深法。即生疑謗。故佛云。破法不信故。墮于三惡道也。以不信力。而障于道也。二。小乘聲聞。及二乘獨覺。不信大乘。不得入佛智海力故。三菩薩不信。非不信也。有疑網也。如見道分。不得入修道分疑網。又修道分菩薩。不得入證道分疑網。又十地。不見如來勝妙境者。即為疑網。以要重加精進力故。始斷疑網得八法界。故云。信為道源功德母。又云。信能必到如來地者。信矣。

  問。諸善中。云何以信為首耶。

  答。前不云乎。信為道源功德母。由信力故。而發起菩提之心。故善財。至參彌勒大士。尚以信力。菩提心為主。始入普賢道場。故信者。如息塵珠而能息盡諸塵。不障道法故。如如意珠以隨心所求。無不得故。如利刀。一切煩惱盡穿通故。故十一善中。以信而為首也。

  二慚。云何為慚耶。

  答。云慚者恥也。以自向前。有諸過非皆是無知而作。今已知故。即生慚也。恥也。故初地菩薩。以慚愧二心。乃為莊嚴。故慚字。是領善之首。始生善法。論云。依自法力。崇重賢聖。為自性故。止息惡行。為自業故。如一無垢比丘。而犯婬戒。凡見一切持戒諸沙彌等盡皆禮拜。云我犯淫戒。必墮地獄。求諸眾僧。與我懺罪。慚也。止息惡行也。

  三愧。云何為愧耶。

  答。夫言愧者。凡自己有過。見一切聖賢父母師長。俱成有愧。如人飲酒大醉。墮于瀑臭泥中。若惺之後。一切眷屬。悉不能見。凡見外人者。均皆有愧。甚是羞也。故名為愧。故論云。愧者依世間善力境中。以輕拒諸惡為自性故。如輕他惡即自己過。故生愧也。又對無愧。止息惡行。為自業故。故人有慚愧者。可以斷惡。可以修善。可以成聖至頓超十地。斷障證真者。皆由慚愧。而得成也。故曰。人無慚愧。眾惡皆成。罪之首也。況人有過。而不懺乎。是故未得見道者。即見有道之人。而生慚也。愧也。已見道者。若見修道有德之人。更生慚愧。又修道之人。若見證道之人。更加生慚。生愧。方乃證耳。十地果中若見如來果地。不得證之。痛生慚愧。故慚愧至通聖位。況我輩在三界內。而不生慚愧者。實可痛哉。

  四無貪。云何名無貪耶。

  答。云無貪者。一外財。二內財。三眷屬。四名。五利。六睡眠。七淫欲。八飲食。九衣服。十各塵美境。十一心意識。已上俱屬凡情。十二聖見。皆屬無貪中收。但有一種不捨。即不成大聖。又前十種捨外色法。後一種捨于心法。又前十種。捨于外境。後二種。捨于內境。若不捨者。即我愛煩惱。及俱生我法種子之所收也。若捨者。名無貪也。問。既云無貪。即是捨義。何必後立行捨。答。無貪屬心。行捨屬境。由內心不貪。方能行捨。若內有貪。何能行捨者耶。論云以無貪者。於有。有具無著。為自性故。以對治貪著作善。欲成三界有漏果故。故云無貪。此具前義耳。

  五無嗔。云何為無嗔耶。

  答無嗔者。謂順我心必貪。逆我心者必嗔。如我愛財愛妻愛子眷等。若奪之者。必生于嗔。若不貪者。奪去必不生。嗔故無嗔耳。如象婦被獵害。不生報念。故無嗔。逢最苦具。四緣不足忍住。是無嗔也。故論云無嗔者。於苦苦具無恚為自性故。對治嗔恚不生。反修善念精進為自業故。或遇惡人。奪我衣鉢。不生恚念。反起慈心是無嗔耳。

  六無痴。云何無痴耶。

  答。云無痴者。觸境事中。決定不迷。知是虗幻之境。本來空故。以至二六時中。決不迷也。故無痴耳。論云於事理明解為自性故。對治執取迷境。反作善事。為自業事。明解者。即俗諦境。決不謬故。理明事解。於真諦理亦不錯也。故立無痴名耳。

  七勤精進。云何名勤云何名精耶進耶。

  答。云勤者。晝之夜之而不息也。論云。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自性故。對治懈怠滿善為自業故。解曰。善可修。惡可斷也。勇悍者。不憚勞苦也。即是四正勤法中所收。謂已斷者。令永不生起。未斷惡者。加功令斷。又已修善者。保而不失。未修善者。決定要修。是故無勇悍心者。決不能進。能斷故名為勤。為精進耳八輕安。云何名輕安耶。由前無貪嗔痴等障。加于修道。勤而精進。故得輕而安之。所云輕者。捨粗重故。所云安者。得息心達本源故。論云。以遠離粗。重調暢身心堪任為自性故。對治惛沉。轉依清淨自在為自業故。輕安者。是初步工夫。若進後步者。即行捨脫體成工。為輕安果耳。

  九不放逸。云何名不放逸耶。

  答。古德云。守口如鉼。守意如城。云開口動舌。無利益於人莫開。舉足動步。無益於人莫舉。舉心動念。無益於人莫動。故五地云。名為堅固者。不捨戒行故。即名為不放逸。論云。以前精進無貪無嗔無痴等三根。所修所斷。念念防護為自性故。欲成滿一切世。出世間善事。為自業故。亦精進之別名。故名不放逸。若細推之。即斷我愛之種。以至八九十地。及如來果地。乃精進力。可不信乎。

  十行捨。云何名行捨耶。

  答。於內外財等。悉捨不悋乃至眷等。亦即捨之。又則於冤於親。悉皆度脫。不計舊過。即名曰行捨。論云捨者。以精進三根。令心平等。永不生起。正直無功用行為自性故。對治掉舉。令心寂靜住為自業故。然捨者有三。一捨凡情。即貪嗔痴等。一切煩惱種故。二捨聖見。如二乘執著涅槃。及七地用加行無相觀智。不能脫故。今若捨之。即捨聖見種故。三捨智相故佛證道分中。以智相永息。故云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即名曰捨。以捨最後迷性種子。脫最後隨眠種子等故。是故捨之一字。通佛地故。

  十一不害。云何為不害耶。

  答不害者。如歌利王。節節支解。尚不生嗔。永起慈念為主。又如獵師傷象。以見染色依人總不生嗔。而傷害之。故論云。於諸有情。不為損惱。以無嗔心為自性故。能對治害心。反以悲念有情為自業故。以如來三七日中思惟不敢說大乘者。恐傷眾生善根。故云不害。譬如蚊蟲可人有慈種者。即手護命。指去之故云不害。

  以上十一種善法。可有次第否耶。答。有次第故。一由深信力故。以前所造之惡決生愧。由慚愧心起。故凡見五塵物境。自然不貪。已知貪愛財色名利等故。而造諸罪。故捨而不貪。由不貪物境。故有人損我劫。奪我物亦不嗔也。由不嗔者。何也。以悟了前境。虗幻境空故不痴也。由無貪嗔痴故。即唯求出世之道。勤加精進。由精進力故。而得身心輕安。獲法妙利。由得妙利力故。恐失聖財。身口意三業。即念念不放逸耳由不放逸故。即念念見三界內。無可愛之。故時刻行捨。以行捨。故。如歌利王。割截身體。不生嗔念。反起慈救之心。故不害也。即慈心耳。又前十心。通三乘修。後不害一心。轉成大悲。通大乘。及最上乘。如來地耳。

  然小乘中。由信力故。而生慚愧。永不起貪。乃至捨心。方脫生死。大乘中。先信力故。而頓破無明痴境。了境本空。故不起貪起嗔。乃至行捨。永不傷害。以見眾生受苦。反生慈念。而拔濟之。小乘唯自利。大乘二利全具。成十一心也。又無貪。即行捨具布施。以布施而度貪故。慚愧及不放逸者。具戒。以持戒力。而度放逸。念念生慚愧心故。無嗔及不害者具忍。以忍辱力。而度嗔心。及不害眾生心故。勤力即具精進。度放逸心故。輕安具禪度故。以無痴者即般若度。以般若妙慧而度痴故。

  又不嗔故。而反行慈念。不害故起悲也。又不嗔生喜行捨。即冤親平等。故名曰捨。是以十一個善心所法。廣通三乘四果。及諸度萬行等法也。乃至三十七品助道之法。亦皆通也。即思之可知耳。

  中二大八貪嗔痴

  論云。此一句。不依文順而解。依義順而釋。方可次第故○一根本煩惱有六○二隨煩惱有二十。分三○一大隨有八○二中隨。有二。三小隨有十。共成二十。加上六根本。為之二十六個煩惱。是凡情心所。非聖法也。八初地菩薩位。即斷此心所也今六根本煩惱。在五識文中。只云。三根本。即貪嗔痴三煩惱也。又三根本即我慢。疑。惡見。三種煩惱。在七識章辯。

  三根本者。一貪。二嗔。三痴。所云貪者。將他人之物。率之于已。以五塵境。及財色名食[簐-欠+垂]等。俱生貪也。故論云。於有有具。皆生染著。以為自性。能障無貪行捨。生苦。以為業也。如佛往昔為王。由貪財色傷國。墮三惡道。後作野干。如幸智慧力。而生兜率院中近聖。故貪之一字。眾苦之根本也。戒之慎之二嗔者。若逆之于我。即生恚怒。於己財物妻妾等眷。名利之益。被他奪去謀去。即生恚怒。為之嗔也。論云。於最苦具增恚。為自性也。能障無嗔令心不安為自業也。華嚴云。一念嗔心起八萬障門開。閻羅大王。為毗沙門天王。兵力不如。動一嗔心。後世為地獄主。治汝等人。以至每日。自招三時銅鑊灌口皆。嗔心念也。痛哉。苦哉。切切誡之。

  三痴。云何痴耶。於諸前境迷于幻境。由事理不明。以錯謬解之。故於諸境中。起執取心。故為痴也。論云。於諸理事迷悶為自性也。能障無痴淨慧為自業也。如提婆達多害佛。世王害父。作新王新佛。豈可得乎。故為痴也。

  以上三種煩惱。在五根中相應。何則。由五識緣五塵境。順我即貪。不順我即嗔。事理不明為痴。於五識觸五塵境時。即引貪嗔種。預先成也。若落意識比量。更添造業。今在五識。緣現量性境。即與貪等相應。如未滿週歲童子。雖則無知。見錢則愛。奪去即嗔。則可知。與五識相應。亦與八識。我愛種子等。四惑相應。何則。內有賊種。外有愛境。始相應耳。是故雖在五識論之。亦係八識種等引之。則自然理也。以七識情生。方托六識成善惡云耳。各煩惱種子。亦同此例。問。云何為根本耶。答。由下小隨中隨大隨三種煩惱。皆依此六個根本而起。故為根本煩惱如小隨中。有忿恨等。及謟誑等。以忿心所及恨等依嗔根本。謟誑等依貪根本。無慚無愧及八大隨等。依痴等根本。餘心所。例此可知。故曰根本。又此貪嗔痴等種子。徧法界性。盡未來際。害法身命。故為三毒根耳。隨煩惱。有二十個心所者。總依根本煩惱而得生起。名曰隨。以隨根本故。又分三科。一大隨。二中隨。三小隨。云何大隨耶。答云。大隨者。具三義。故名大。依痴疑為根本。故名曰隨。次云何三義。一者自類起。如一不信心所起。則懈怠放逸等類漸引起故耳。二具徧染性。即是不善性及無記性故。三徧染心。即通內外識染故具此三種即名曰大隨。

  二中隨。只有自類起一義。云何為自類一義。即無慚心起。即自然無愧心同類起故。故名為中。以隨痴根本故。即名為中隨。三小隨。由無三種義故。俱名為小。以忿等隨嗔本故。慳等依貪本故。故名為小隨耳。又小隨。只與第六識。及不善性相應。不與餘識相應。故名曰小。以依貪嗔痴三根本。故名曰隨。

  中隨二者。理應在大隨後。因 玄祖頌文先論之云。一無慚。云何名無慚者。謂自有過非。反以為是。而又反輕諸有德人。以為他非。故名無慚。如人逆長。反以為能。故無慚也。論云。不顧恥自法為非。反以輕拒賢善。為他自性故。又以龍障聖道慚心。增長惡行為自業故。名為無慚也。

  二無愧。云何名無愧耶。答。以作惡為非反以己才為勝訴于他人。以為其能。故名無愧。論云。不顧世間有德者。崇重暴惡。以勝最強。為自性也又以能障聖道愧心。增長惡行為自業故。名為無愧。問。無慚與無愧二心。云何分耶。答。無慚。不懼人。指背論非。無愧。反露於人。不怖面責。是慚與愧。則粗細不同。故分二也。

  三大隨中有八。一掉舉及散亂二法者。其相同(今掉舉者。業性各別)如鳥鵲心。常好世境為樂。總不懇求寂靜。故障聖位。於在一切三摩地中總無交涉。故稱掉舉。論云。令心於境不寂靜為性。能障行捨。奢摩他止為業。摩他者。此方云止。故名行捨。捨一切見故。二惛沉者。由上掉舉好動。不求寂靜。神則疲困。故或聞法。或坐禪者。則惛沉心起。故論云。令心聖法境上無堪任性。故能障輕安。毗鉢舍那觀為業。毗鉢者。此方云觀故。名樓觀。又云前障止。今障觀。有此二心所故。即障止觀二門。永不入道矣。實可痛哉悲乎。

  三不信者。由前二心所。故不得入道。如云羅候羅。初出家為沙彌好動。聞法不解。故不信。欲還俗也。後佛方便引信。故得果耳論云。於實德處。不能忍可樂欲。心濁為性。又能障淨信。以依怠情為業然不信者。障道之首。謗法之因。墮三惡道。由此而成也。

  四懈怠者。以聖法上心不繫念。于三寶中。不懇修敬。于善知識處。有法不聽。設聽亦不勤修。故為懈怠。論云。於善惡品修斷事。懶惰為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於修斷中。在善可修不修也。於惡可斷不斷也。是故精進之念。永不入也。即貪嗔痴染心。自然增長。故名懈怠。

  五放逸者。如馬無繩。如鳥無籠。故放而逸之。放者不收心也。逸者野也。以任性而為之也。故放逸。是破戒之根。造業之首領。故放逸者。障精進之善也。論云。於染淨品中。不能防修。縱逸為性。障不放逸善。增惡損善為業。不能防修者。謂不能防護身口意三業過非。故不能修身口意三業持戒行。故名放逸。

  六失念者。由前懈怠放逸故。所以失于正念。而不能入與出世法遠之遠矣。論云。於所緣境。不能明記為性。能障正念入道。散亂所依為業。由不能明記聖道。故心散亂矣。是名失念。

  七散亂。問掉舉與散亂二心何別。答。掉舉是外境奔馳。散亂者。內心不寂靜。或一時為善念。或一時為惡念。或信或不信。或解或不解。或修此不成。又別另再修。如童子性。心無定準。故是障道之本耳。論云於諸所緣。令心流蕩為性。能障正定依惡慧為業。如人走內道。又入外道。攪雜邪正之念。故名散亂耳。

  八不正知。云不正知者。如外道等。隨于斷常二見。或參禪人。得少為足。隨無相見。撥無因果。如觀教人。落于語言文字。而成誑慧或落種種己見。執取不捨。故名惡見。論云。於所觀謬解為性。能障正知悔犯為業。正知者。即八正道中之語。謂正見故。得正思惟。由正思惟故。得發語正耳。是入大道之源也。若不正見者。墮三惡道之相也。

  五識同依淨色根

  論云。淨色根者。簡非浮塵。即五根塵。又言依根。即淨色根。簡非依境。即五塵境。何則。以前五塵境上。無發識故。如勝義根壞時。即如眼光失等。設若有境。識亦不起。故唯淨色根。有光能發識故。又非內五根浮塵。亦非外之五塵中境。而生識故。故淨色者。是勝義根。最微細故。最淨妙故。如月之光。如華之映。印諸像故。是以光映之微。唯天人見之。非浮塵根。乃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成。淨色是細色故。難可見也。問。既五根俱有淨色之光。為是同時發識。為是遇境緣而生。答。遇境緣而生識也。非同時也。何則。以單根不發。獨境不生。以和合故。而生識也。如人在屋內睡著。忽聞雷聲。即惺者何也。由耳之淨色根中之光應之。若非淨色光應。何能聞聽聲耶。若無聲塵之境。即耳識亦不生也。由遇聲境緣故。方得生識者此矣。故眼識九緣生。耳識唯從八者。在後文中論也。問。淨色根中生滅。即見相二分。為是淨色根中。同生。為識自生耶。答。是第八識內見分種生。相分是第八識四大種所成。淨色根光印。而生相分。若不遇境緣時識等亦不生也。即相分。亦不現也。問。是前後起。則同時耶。答。是同時起。如牛二角。如鏡現像。光影同時。無前後際故成現量。故現即屬相分。量即屬見分。又問。見相二分與種又何差別。答。種屬藏識若不遇境緣。即無種子功能。由遇緣。三和合故。始成見相二分彰露。即顯種子功能。此二種子者。內八識中。引業種子性力。故外現見相二分。是內種子果也。又問既相分是淨色根生。而淨色根。又是四大種成。豈非是外生。亦非藏識生也。答。淨色根及四大相分。俱屬第八內識中相分。況此相分。亦是第八識內中引業種生。故四大種成淨色根相分。如鏡即四大種。與鏡光即淨色根不相離故。無二體也。豈非內乎。故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故界者。因也。以無始時來。一類見相二分種子。相續不斷。一切法等依者。即生五識現量。一切見相二分。六識現行等法。故見種相種是內分中八識生滅引種。之所生也。故引業種如線。見相二分。現量現行等如幻。若心若色內外等法。俱是種子性力。之所串也。信矣。又問。如人中五淨色根。亦有全具。亦有不全。若全可知。若不全者。如矇人亦有向求無眼光。亦有半路而失。耳鼻舌等。亦復然也。是缺不缺者。即云阿耶。答。非無眼也。以浮塵四大肉眼根在。唯是失淨色根也。亦在往昔中過非。今生招異熟果。眼根中。欠一淨色根也。故不能發眼識只緣黑境境。如善住隨惡道中。來生人間。在母胎中。即無眼也。以宿生中罵僧無眼。故招此報也。餘者例知。

  九緣七八好相隣

  論云。眼以九緣生。耳識唯從八。鼻舌身三七。後三。五三四。言九緣生者。一境二空。三淨色根。四明。五六識。六七識。七根本識。八作意。九種子。而生眼識一境是觀所緣緣所緣是境。能緣是心。二增上緣。謂空明根識作意等。是增上緣。三種子即因緣變。四無間緣。是九緣中。具四緣也。而生眼識。耳識唯從八種緣者。唯除明者。即日月燈明也。故只八緣。而生耳識。鼻舌身三識。又除空也。只七緣耳故眼耳二識。離中知。鼻等三識合中知。後三者。即意識。七識。八識。三個識今意識。有五緣。方生識故。一五塵境。二根即淨色根。三根本識。四作意。五見分種子。除明空等。五作意者。即心所法。有警察之義。第六識。是比量境。乃以帶質。方可為境以七識。始可以為根也。今就古說。乃所云耳。故依前是七識。是三緣生。一根本識。二作意。三見分種子。故斯三緣而生七識。八識即藏識。即四緣生。一根即淨色根二境即親疎二相分境。三分別四命根種子。張名引業種子。而生藏識緣。好相隣者。眼耳鼻舌身等識。有似隣域。即相近釋也。餘識不相隣耳。以六識唯審又間斷故。七識不間斷。有審恒故。八識無審有恒故。不相隣。是相違釋也。亦有隣者。只少分也。

  合三離二觀塵世

  論云合三者。鼻舌身三識。合中方知。如鼻識離中。亦可知也。今合者。從多分中說。離二者。即眼耳二識。決定。以離中方知。若合者。眼決不見色。亦不生識。成現量境。耳識雖不要明。以暗中知者。亦要離中乃方知耳。塵者。即色聲香味觸等五塵也。世者即剎那中。具三世際也。今文順。義不順。以順義解之。

  愚者難分識與根

  論云愚者。即愚法聲聞教中。云小乘。以第六識為根。為所熏。以貪嗔痴等。為能熏力大乘。以第八藏識。為所熏。前七轉識。為能熏。以小乘中。不知大乘八識中。通如來藏故。雖然八識。內見分。即五識見分。是第八識見分種子所生。又不知前五識所緣。性境相分。亦是第八識中淨相分種生。雖前五識緣性境。成現量見相二分。純是第八識中。見相二分種子之所生也。非餘種之所生也。又淨色根光照前。五塵性境者。是內外無有分別境也。又五八二識見分。緣性境時。最初作意心起。成現量時。亦無分別。問。既有一念。云何是無分別耶。答。如鏡照物不留情故。即本來智光。迷之成無明識。悟之即無分別智故。六祖云。成所作智同圓鏡。成所作智者。即五識之所轉也。而小乘中色與五識。俱無分別。難以知也。問。淨色根對境時。既無分別。是無知耶。答。既無知者。非屬現量。亦無分別。識化成智。即色自空成性。決可知耳。智性不二。成如如性也。是無分別現量。以無境為境故。以上凡情章已竟。

  次頌聖果

  變相觀空唯後得  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  三類分身息苦輪

  今論四句中初句云。

  變相觀空唯後得  果中猶自不全真

  論云。文順。義不順。論云。觀空始變相耳。今云。變相在前。觀空在後。義不順也。云所變何相耶。答。由觀空故。而成空相之境耳。問。為根本智觀耶。為是後得智觀耶。答。若大乘中。先悟根本智。頓破無明。即得二空真如。雖得二空真如。通達實相。亦不住實相見。以得無住妙見心故。雖見實相。而微細修證斷惑之旨。故重發最上大乘勇猛之念。而究竟重重路境。細而察之。由此得見道分清。修道分清。以至證道分清。是為後智也。若後得智圓。即名究竟成一切種。一切智智耳。若不觀空究竟。若體若用若空。若假。若中。一切妙觀。而何能成一切智智者哉。問。云何在五識中用。答。若頓悟根本智者。全在五識明悟本來。何以知之。如靈源。觸見桃華悟道。香巖。擊竹聞聲。而省之者。或拈杖痛打。頓省三關。東坡聽鼠。則聲色全消。豈非以五識中。而悟之也故變相觀空。在五識中論。所云變相者。未省之前。俱是聲色之境。已省之後。盡大地無非淨法界性。實無寸絲可掛者也。若云。溪聲本是出廣長舌。山色無非淨法身者。尚是門外漢耳。直至心境杳無亡言息慮。脫體忘懷。應諸萬徹。方是全體之大用耳。即為根本智也。今欲斷惑證真者。必要後得之智。誠謂觀空知有。知有觀空。所云觀空者。窮法性體決定以無性為性。無體為體故。問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云何無取無見而為性乎。答。以性空者。即是本來佛也。斯乃觀真如體中。實無纖塵之可立耳。所以知有者。以雖空而不斷。若以不思議戒定慧等無漏種熏。即必成一切種智。故云觀空。知有德耳。觀有知空者。大經云。了達法性者。無佛無世界。又云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者。是觀有知空也。又觀空知有。由根本智中。化出真諦智而照之。于空性體中。必有妙用。故成一切智之者也。又觀有知空者。以尋常日用之中。念念修。而實無可修。以智體不增故。念念斷惑。而實無惑可斷者。以煩惱自性。本自空故。念念證。而實無可證者。以知十地妙行是真如行。決無可證也。故云如來大仙道。微妙難可知。非念離諸念。求見不可得者。豈有證哉。如鳥跡履空。三際俱無。但有其名。無足跡也。故無證之證者。信矣。設若空有不立。二諦不計。似若空畫。智無所寄。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即撒手懸岩者。即無可變相。亦無觀空見耳。是知在凡位。先悟根本智。後得智。始能觀空知有。觀有知空而變成自性體也。以至圓滿菩提。皆是後得智力耳。問。果中云何而不能全真者。何也。答。所云不全者。由如來果中尚用五識。即圓成所作之智。還用生滅門中。以度生也。故智相。猶不能全真者也。何則。以應身妙用智相隨機應化。是從體起用。即修證權智中應。若在如來自分中。即無權智生滅分身之用。故云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以平等法界。無佛無眾生耳。今云。不全真者是如來權智妙用之云耳。又根本智。即實智。後得智。是權智。何則即根本智者。無可照也觀也。若權智者。有可觀也照也。雖觀雖照。即不住于見耳。又實智無照者。直指一心。故權智有照者。成方便故雖用方便。即不住也。故權即是實。何外于權乎。乃體用全具耳。問。實智。何以無照。答。無照者。即無智也。又問。既若無智。是誰知法體本耳。答。以智即無智。故智體本自空也。智體本空。則實際亦無所得也。無所得者。是如來淨法身耳。故應照是權。無照是實。非以權外。而有實智。非實智外。而有權智之可用也。信矣。

  圓明初發成無漏  三類分身息苦輪

  論云。問。五識尚未語完。八識全然未解。云何而言圓明無漏之果耶。答。雖在五識論之。乃通八識無漏之果。故在五根識中。見色聞聲。豁然頓悟果中之旨。若能轉五識成智者。即是果地之言。今以次第分義。亦云果中圓明妙智之德耳。梵語涅槃。此云圓明。圓者無欠無餘。是不增不減之性也。所云明者。即權實二智。圓滿無二智也。即後得而成實智。以應機即權。不應即實。然則在權非權。在實非實。故權實不二自在者二乘莫測。豈可思議乎。云初發無漏。正是無明種子永別。故成無漏。是以應化三乘五乘。乃至無量諸乘化身。非凡情及二乘小果之所測也。故云。以息無量眾生之苦輪耳。此識。即根本無明之惑也。謂本覺心源初無動相續通括五識現量見分不生。即八識見分決不生也。何則以八識內見分種者。由托五識見分種。各緣五塵性境生。似現量始起。是故外緣境不生。即八識內見分。決不生也。況五識見分種。即八識見分種。無二種者也。問。然者。只有五識見分種。決無八識見分種。答。八識見分種者。以八識種性內本來具足。五識見分種自性。若不遇五塵來會。故五識見分種性。決不生耳。似如金鐘本有聲性之德。因遇外緣手擊。始顯聲性之音耳。若不遇緣手繫。聲性決不顯也。信矣。是故八識性中。本具五識見分種亦爾。由遇五塵性境來迎。即八識種性。應生五識見分種性也。故八識見分種性。即五識見分種性。決無異也。是一見分種無二性也。問。又何名五識見分。是八識見分種生耶。答。前不云乎。見分生者。是種子果也。由果故顯因耳。云何又名種耶。答。由八識見分種性。能分五識見分。各緣各境。如眼識。雖見色是九緣生者。只緣色塵。不緣聲塵餘境。又如耳識八緣所生者。只緣聲塵。不緣餘色塵境。鼻舌身等。所緣各境。亦復然也。以各別所緣塵境。不同之性。故。喻種也。如秈糯稻種。其性各別。緣五塵見各性似如種耳。又五塵不會。因種決不生也。若緣一會。即五八二識見分種果相。頓即顯也。故又名因緣變。因種而變聲色等境。即因種見分成現量也。又問云何五識見分各種。是八識見分一種生耶。又八識種。從何種生耶。答。由引業種而結成。今生現在八識五識種也果也。問。引業種子。又依何生。答。從自空性中生。亦從空性中變。譬如幻師。以呪力故。而呪成種種六根六塵六識八識種相果也。此亦如是。以引業力故。引生異熟果也。故云無心化出有心形。業性原從空性分。此是黎耶識性。悟之者。即真如性也。迷之者輪轉生死。可不信乎。問業性種子。因何而在空中生耶。又若無因。云何能生業性果耶。答。由無始以來以無明迷性種子。熏在空性中。故觸境迷于聲色幻境。起憎起愛。即內取諸心。外取塵境。托於第六意識。造于有漏善惡二業。以七識中念念收藏在第八識中。而作當來引業種果。成黎耶識也。是為不思識熏。成黎耶果識者。為之不思變也。是故于空中化出種種業性果報輪迴。如水成波之幻泡者。即斯義也。是故智者。了生滅門果報。即本來空性。是不生滅門也信矣。以上論五識轉智文竟。

  △問。五識已知。未知六識之相。是云何耶。

  答。六識者名事識。以分別前五塵影子。落于意識思量分別見中。變成五塵境影。名分別變。以六識見分。變而成境。非真有境。是法塵者。以半分屬見分心。以半分屬外塵境。雖是外塵。是六識見分之所生也。故六識為事識。以分別五塵事故。又名意識者。以思量為意又意即識也是持業釋耳。在頌中前八句後四句。即成妙觀察智。普見三乘五性之機。而說法故。

  問。佛果位中。而云妙觀察者。豈非還同識性無二者耶。

  答。雖云妙觀察者。如鏡鑑機。不留情故亦即成所作智中流出之義。以眾生分中。似有妙觀察者。如來分中。實無此智云耳。亦同成所作智。俱屬權智耳。若權智之應。即實智用也。成大圓智故。

  因玄祖次頌六識章十二句云。

  第二六識頌中又分為二

  (前八句凡情章。後四句無漏章)。

  初頌凡情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三恒轉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力牽

  今論八句中初句云。

  三性三量通三境

  論曰。云何名三性而又通三境耶。答。三境者。初性境。是實五塵性體為境。是第八識親疎相分故○二似帶質境。以心心所法。即第六識見分。為自體。即五塵影。以為境故也。三真帶質境。以第七識見分。執第八識內見分為體。即七八二識見分合生成影。以為境。相分不起。名言無籌度心。初名性境云何名似帶質境。答。所云似帶質境。由五識及同時意識。緣前性境。成現量時。一剎那落於比量意識中。如鏡照像。成影為境。名似帶質境。雖然似帶質境。又有二義。一有質境。二無質境。云有質境者。如前所云之義。云無質者。如緣空華水月及過去未來之境。并龜毛兔角非量等。名無質境。又真帶質者。亦名無質境。以無外塵影境故。三真帶質境亦有二義。一者。若自心緣善等。十一心。或惡等。二十六心。又或五徧行。五別境。及四不定心者。名真帶質境。或緣他人善惡等心。即名似帶質境也。非真帶質耳。二者。若七識在定中。緣第八識內見分者。名真帶質境。所云境者。以七八二識見分。合生成境耳。故云。以心緣色。似帶質。中問相分一頭生。又云。以心緣心。真帶質。中間相分兩頭生。即可知之耳。以斯真似二質。總名為獨影境。何則。以前五識不用事故。唯第六第七用事。若六識用事。無五識亦無七八二識伴侶故名獨影境也。又七識見分。唯緣第八識內見分時。無六識伴故。亦為獨影境耳。問。既有八識相伴云何名獨影。答。以是第八內見分。而轉出七識見分。即七八二識見分。是一種所生。總一見分成影。故名獨影境也。又問。若七識。緣八識在何分所收。答。是四禪定境所收攝也。今論有質。無質。名獨頭意者。何也。有四義故。一散位。二夢中。三亂意。四定中。俱名獨頭者。亦無餘識故。均在六識七識。若在業力種。現在八識中收。後文中辯。問。云何名散位獨頭者。以吾人。心似猿猴在室內。緣五方窗眼。即東馳要奔。無暫停歇。故名散位。問。三量中通何量耶。答。三量俱通。何則。由五識。緣五塵性境成現量。剎那流八意地。方成比量。若錯緣塵境。如鐘聲。甚作鼓聲境者。是非量也。以凡夫。遇善成善。遇惡成惡等。故名散位耳。問。以何為體。答。以心。心所為體。云夢中獨頭者。由數常日用中所緣善惡無記等境。自熏成種。在夢迷性中。唯第八識見分種生。是虗妄迷性。非現比二量五塵境生。純非量境。是假名見分體也。是八識中。熏習力強生也。莊子云。昔日莊周夢為蝴蝶。直至惺來為是莊周。為是蝴蝶。云此之為物化。憨山老人云。此老。未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不知吾人有熏習種。而成夢境。若日中未見蝴蝶。如何夢中而見。故佛說一切法。從因緣種生。非自然生也。然夢中等境。是虗因虗果。故種子及夢境果。俱非實也。故夢造善造惡。非異熟報攝也。復次夢中境者。或過去力強而現。夢境或夢善境助生善。或夢惡境助生惡。現在持誦此大乘經典。因深信力。精進力。于夢中必成大善等境。如法華中。夢成佛道等。非三量中收。惡夢等境。亦復然也。然更有亡人討濟。如郗氏等類。此乃自他因緣。業感之所成也。亦非三量中收。現量比量之言數皆不相違。定可信受耳。云何名亂意獨頭。答。亂意獨頭。又二義。一真亂意二是非亂意。真亂意者。因瘋狂及患。以青作黃。故五識不能緣塵。唯第六意識力強無主宰故。如寺中主人迷亂。混責眾人。故名亂意獨頭耳。二非亂意。有似亂意如現在將死未死。以善業力強。即見天宮樓閣。或遊西方聖境。非亂意也。若是現在人未死。偶見役卒摳杖。或見閻王。拷而罰之。如藥師及地藏經示。是業力也。前亂意者。非量所收。後是異熟識善惡種力。非三量收也。又問。如人參禪中見佛及西方聖境可是善境否。答云。非也。是魔境亂意故。或過勇力眼中火出。神色不定。口內作偈似正不正。俱屬魔境。皆為亂意。問。云何見佛聖境名為亂意耶。答。夫參禪者。以一切凡情聖見俱要掃盡。不立纖塵。誡謂實際理中。纖塵不立。佛魔並遣見法實際尚要吃棒。況存聖境。是亂意非量中收。若是持誦法華華嚴等經。現在中見多佛。或見彌陀及觀音勢至。或光華祥瑞等相。由念佛力故。俱與西方果熟有分。非亂意也。是現比。二量聖境所收。無非量者耳。何則。前參禪者。是修無生因。故要頓空目前之境。內外寸絲不掛。方是無生。或念佛誦經禮懺。修萬行因。是熏習種。故見聖境。是熏習果。非魔境耳。若是執著我見名利。及愛種不斷者。決是魔也。外道法者。即是此耳。

  問。云何名定中獨頭耶。答云。定中不繫外境。唯七八二識為主。名定中獨頭者。斯有二義。一者邪見。二者正見。邪見又二。一也空外道修無想定滅却心意識處。以至悲想四如天等。若我見種不亡者。即名邪定。何故。夫一切聖人。皆證無我。方成佛道。故凡有絲毫我者。即是凡夫。頓斷我見種絕。即是聖。人況有愛乎。二者如是人為生死故。或為最上大乘心故。或參禪者。古人以方便故。教人看一念未生前句等。用心懇切。以至山窮水盡。忽然頓省初關。未得二關三關者。以為自足。即將古人言句。串集成篇語句。盡是比量心意識邊事。久久言句。盡成非量見耳。羅漢得初關者。如云無少法得者。是羅漢偏真見果。先已斷盡我見愛種。始證羅漢位也。今之人者。我愛名利。俱未去盡一毫。云何而得超佛越祖果耳。錯之大矣。久久我慢心起。是是非非慊謗正法。為魔伴侶。及于習教持律我愛不斷者。非正定也。是故參禪習教持律者。總要頓斷我見愛種者。方入聖道之果也。切不可得少為足誡之誡之。問。云何得入正見耶。答。悟後專念。習唯心旨。達色本自空寂。心境杳無。無少法見。非但超越外道。亦得頓超羅漢偏真果見。何故。以了一切法者。決定無一切法也。內外杳無。永斷疑惑。凡見一切法者。即是見心也。心尚不立。況有境乎。故經云。無智亦無得者。始見如來淨法身也。以得離垢眼故。可不信哉。

  又云正定。又二一者如前心修四禪四空定等。依佛破我愛見。入九次第定。先入四禪定中通比量見。是定中獨頭。又九次第定。滅盡心意識處。忽然頓悟偏真。無少法得而不斷滅者。即小乘中定。是生空也。

  二者。如前云。心境杳無。得唯心旨。無少法得者。即悟色本自空。離相即佛。肇法師云。真空無名。真色無形。方是大乘。二空真如也。乃至如來果地。亦復然也。何則。前是七地。入八地修道分圓果耳。今如來者。證道分中之果。亦無少法可得。何則八華藏界。離諸見故。八三際海無剎那故。問。以何為體。答。以無分別現量為體。華嚴出現品云。如來境者。以無境為境故。是如來境也。信矣。又問。前修道未圓。通比量觀。寄名定中獨頭。見實相故。次修道分圓。智境杳無。頓證無生。人忘牛寂。觸境圓成。沒大千者。是寄名現量境也。答。如來果地。入三際境無剎那者。是真現量也。至矣。以上四種獨頭論釋也問云。三性三量通三境耶。答。三境三量前已論過。今云通者。如人隔墻打鳥。偶聽鎗聲。即率爾心起。成善成惡等境。由初聽聲。即性境成現量。落於意地。即似帶質境。是比量。錯聽境者。是非量。然真帶質境不通現量。通比量非量故。如人向日有善惡種者。即觸境現量比量等三境。俱成善性境。若向日好殺生者。聞鎗聲性境現量比量等。即成惡性境也。以上初句已竟。

  三界輪時易可知

  論曰。云欲界色界無色界由善惡種子。成引業滿業之因。故成輪迴六道苦樂之果也。故頌云。易可知也。

  相應心所五十一

  論曰。於善惡等。共有五十一心所法者。於八個識中。各與何識相應耶。答。如五徧行心所。應八個識故云徧一切心。又五別境心所。亦在六識。若慧心所。依外道見。通七識故。若八大隨。通七識相應。中隨及貪嗔痴等。與五識相應。見疑慢惡見。三心所。與七識相應。通外道天故。又忿等十心及四不定心。俱六識相應共成五十一心所法也。即除去三十七心所。還有十四個心所。在六識中收者。即今一一論之。今初先論十心所。有五個隨貪根本。有五個隨嗔根本耳。論曰。五個小隨屬貪痴者。一謟。二誑。三覆。四驕。五慳。云何名謟。謂外實內虗。假莊聲勢。令人可敬。扇誘眾心。令人供奉。引利獲已。故名為謟。論云。為罔他故。施設異儀以曲為性。障正直心為業。屬貪分中收。

  云何名誑。謂外現有德習修聖位。有似出言誠實引人信伏。種種供養。故名為誑。論云。為求利譽。現有己德欺詐為性。障誠實正念為業。屬貪分中收。云何名覆。謂以自有過。恐他人知。失於利名。故藏己失。屢不懺悔。故名為覆。論云。於自作罪。不令人知恐失名利。故隱藏己非為性。能障不覆懺過為業屬貪分。兼于痴。

  云何名憍。謂以自縱心。各事順我為樂。倘有不順我意。動口罵詈。淫殺盜妄。由此而增。故名為憍。論云。於自盛事。深生樂著。醉傲順己為性。增長一切雜染等為業。屬貪分中收。兼與痴。共。

  云何名慳。謂於己財。如割身肉。乃至父母師長眷等。尚不能捨。況外求耶。故名為慳。論云。耽著己財不能惠施為性。障止行捨為業。屬貪分中收。

  云何名忿。內有財勢。或自力強欺壓可損。小不順意。即刻面叱。如火爆流。故名為忿。論云。依對現境。不順己事憤發為性。障慈恩不報為業。屬嗔分中收。

  云何名恨。謂他有勢。及有財力。竟不能報。或孤寡貧賤等苦。受人欺壓懷惱已久。故名曰恨。論云。因他忿欺。受冤難解為性。障不惱捨念為業。屬嗔分中收。

  云何名惱。謂以諸所求不遂。所借債率之不還。或父子兄眷等冤會不離。故名為惱。論云。觸境不饒益事。暴戾為性。障止能忍。息諍為業。屬嗔分中收。云何名害謂以無慈念心。顧己為事。由為他奪利奪名。故暗損他。傷他父子及于眷等。破他家產。或用官勢。因事損他。故名曰害。論曰。於諸有情無悲愍心。損他為性。障止不害為業。屬嗔分中收。

  云何名嫉謂以見他獲利名譽過勝。不來敬奉于我。故名曰嫉。論云。見彼有勝。失我名利生惱為性。障止不惱不妒為業。屬嗔分中収。亦兼屬貪分中耳。

  以上十心。俱屬貪嗔。亦兼痴分中收。此之三根本。及十心所者。名不善性。在六識中業最為強也。三界內。惡道因果。皆此力成。可不痛哉。

  次論四不定心所者。一尋。二伺。三睡。四悔。由或成善。或變成惡。故名不定心也。

  云何名尋。云尋者。或觸五塵境中。落于意識中。尋善尋惡等未定。以想心未準。故名不定。

  云何名伺。云伺者。由前尋想之境未定。復又推之。故用思力或成善。成惡不成思心。故名不定。故書云。再思可矣。始為定也。

  云何名睡。謂以欲善。誦經坐禪等事。倘遇神疲。故先養息。方可為善。或遇善境懈怠。不隨眾善。即名為惡。由善惡二境不定故名不定心耳。

  云何名悔。於先作善事。或遇惡友謗善成悔。或先造惡。遇善友訶責成悔。故名不定心耳。

  然尋伺二心所通六識。亦兼通五識及七識。不通第八識故言。以上十四個心所。屬意識收者。論釋已竟。

  善惡臨時別配之

  問。善及惡心所。云何臨時而配。答。所云配者。由無始所熏善種惡種。以七識收藏在黎耶識中。故今生觸善境。而生善現行。觸惡境而生惡現行。若生前未熏善惡種者。即今生遇善不生善。遇惡不生惡。名無記性也。故云善惡臨境時以各別而配之也。信矣。又復次熏者。有二義。一者舊熏種。即前論。義。二者新熏種。又二義。一是新熏。增長種現。二是以作當來種現。云新熏。增長種現者。如人未飲酒味。而不願多飲。故種子力。而未深也。以至彼人。勸之多飲。故熏習力大。每日不離飲酒心念現行。斯為種子力大。而熏增長飲酒現行。非別種也。而飲酒現行。復熏種子。故令種子增長。永世難斷。如飲酒熏習。增長種子。及現行者。而一切煩惱。愛財愛色等現行種子。累世增長不斷。誠可痛哉也。悲夫。若非如來大慈悲力。說此二十六個煩惱。現行種子。種種輪迴痛苦。豈能知其過患也哉。如是故諸修道行人。必須要念念修戒定慧及三十七品助道法等。及諸六波羅蜜等。始能脫苦者也(噫)。若不尋常熏習戒定慧等行。成種力強。至臨命終時。將何抵哉。所以云生死關前。半字難相救耳。總有孝順子孫。亦不能替得者。

  性界受三恒轉易

  論曰。性是善惡無記三性。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故。受是苦受樂受。及不苦不樂受。又初來領受。去捨受。或云三受。或云五受耳。恒轉易者。以善種引之。而往人天善道。以惡種引之。而墮三塗。故云恒轉易也。

  根隨信等總相連

  論曰。即根本煩惱。隨即隨煩惱。共二十六個煩惱心所。及十一個善心所。以至五徧行五別境四不定等內外總相連也。前五十一個心所。各配八個識相應論者。俱從多分中說。其各心所者。兼與內外連應。

  動身發語獨為最

  論曰。問。云三業動者。云何以思業而為最耶。答。動身。以心思故。而能動也。發語。以心思故。而始發也。故今云。最強者。非身口強也。是思業意識。獨為強也。最也。然思有二義。一審應思。心未定也。二決定思心決定也。無改易故也。是故造善造惡乃至出世修道證果。皆以思業而成之也。是故第六意識最為強者。則可知矣。

  引滿能招業力牽

  論曰。前所造身業口業意業之善。未知成何果耶。答。招引業果。又招滿業果。問。云何名招引業果耶。答。由宿生所造善惡二業現行。以七識。收藏第八識中。成引業種。而引至現在招苦樂二報之果。若無善惡即無果耳。故引業者。因通善惡果。唯無記。善惡之先發華。無記者。是異熟華。以異熟果。不會造業故。又云滿業果。或生前好殺生。雖在人道。招引業異熟果。而短命。及多病報。不順六識願。若生前好放生。修慈念者。在人道中。而得長命及不病。招身強力報。以順滿第六識願也。故為之滿業果耳。故乃餘善餘惡等。可知世間之力大者。莫過于引業種子。以牽之于天道人道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或牽至往四禪四空處天。若四禪四空天報盡而引業又牽至于人道。倘造惡業成引。而引種又引至三惡道中報。故八識。如罪人。引業如差役。六道如各縣處。是故引業差役。最為強也。何則。八識依引業種差役。而各處成就報也。是故引業。最為力勇耳。又如人修戒定慧等。或兼修無生忍因。或念佛求生淨土。斯為淨業力強。而七識收藏在八識中。成就不思議淨業力。頓空五蘊之相。又能速至西方淨土。得證無生忍果者。亦斯引業種力也。非世間引業種。是出世。修擇滅無為力也。亦名引種耳。一章已竟。

  次頌無漏

  發起初心歡喜地  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今論四句中初句云。

  發起初心歡喜地  俱生猶自現纏眠

  論曰。既在凡情位中。云何而八聖位耶。答。以宿生中。遇最上大乘知識。而熏成最上圓頓之旨。力強成種今又重熏。圓頓之教。誠謂一悟。即一切悟也。是故我見分別種子。一斷即一切斷也。可不信乎。是故八初地時。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耳。亦但現行煩惱可斷。即微細俱生種子。最難斷也。故云八果聖地。猶是有現纏眠耳。是故初地至六地中。方斷盡潤生煩惱現行。及于凡情種子。以七地入八地中方斷。聖見種子下(偈)文。可知耳。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論曰。遠行者遠離三界。近法王寶所地也。是故前七地中。寄三乘行位。法華經中。三乘人。同出火宅。遊過三百由旬。至八地九地十地。乃至佛寶所城也。乘大白牛車耳。故成無漏者成證道。分中。無。漏果也。是故能觀察圓明照大千法界云耳。所觀察之智。如鏡照物。不留情故。同圓鏡智性。則可知也。前已釋耳。此以上釋無漏四句一章止。結上前凡情及無漏。合一大章。論釋已竟。

  問。六識已明。今七識妙義。是何作用耶。

  答。七識作用者。以緣第八藏識。為自分作用。又與八大隨。及徧行。別境中慧。并我痴。我慢。我見。我愛。四惑相應者。下文中辯論。

  問。以何名末那。

  答。此方云染污。又名染淨識。又名分別識。染污者。念念與八識四惑相應。故名染污識。又六識。念念成有漏染。即七識。念念成有漏染。六識。念念成無漏淨。七識。念念成無漏淨。故名為染淨識。又念念分別有為是幻。無為是空。二見不脫者。即名分別識。若二見脫者。即平等性智。成大圓智故。又名傳送識。如人自力不足。內外打雜[(邱-丘+(看-目))/手]忙。故名傳送識。

  因玄祖在七識中亦頌十二句因。

  第三七識頌中又分為二

  (前八句凡情章。後四句聖果章)。

  初頌凡情

  帶質有覆通情本  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徧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恒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淨依

  今論八句中初句云。

  帶質有覆通情本

  論曰。帶質者。以七識見分。而緣八識內見分。故帶起內外見。合生成影。為境。是假名質也。純是七八見分。共種所生。非外五塵性境所生。故名帶質境。以見分心。心所。為體故。云有覆者有二。一有覆性二無覆性。以二覆。俱名無記性者。七識執第八識為我。名有覆無記。以七識。不執第八識為我。名無覆無記。前在第四禪天。及空無邊處天。乃名有覆。若在四空頂天。名無覆無記。以滅七識種。故無帶質境也。問。既滅七識。不計我。云何非聖位耶。答。由無明熏習我種。雖不現者。以定力故。我種不現也。非破無明迷性。若破迷性。定與不定。一切幻境。皆自空也。故永不計我。始成淨妙智耳。八無生也。故此無記無明殼也。又問。有覆。云何不成善惡性耶。答。以七識不馳外緣故。不能成善成惡種。故名無記通情本者。以七識念念攀緣。第八見分。有情為境。故名通八識情本也。非八識有情。而攀七識為情也。

  隨緣執我量為非

  論曰。云何七識執第八見分。而成非量耶。答。李長者云。情生智隔。即七識情。迷本性智成無明殼也。相變體殊。即五識見分。原是八識見分。本不留情。由七識中。即剎那生情。六識分別。成似帶質相變故。成非量境耳。何則。由目前相者。本來自空。無寸絲可得。今云有相。即成非量境也。問。前云現比二量不錯。即無非量境也。今依現比二量不謬之境。云何成非量耶。答。緣前境錯是非量中。又成非量。今依實際本性。云前有相。是無明迷性非量也。又問。若七識。執八識見分。為非量者。而外觸境生迷。亦為之非量。豈非內外俱成非量者乎。答。論云。一圓成實性。二依他起性。三徧計性。圓成性。是真空義。依他起性。是不空義。徧計性。是虗妄義。又真空者。是不生滅門也。不空義者。是生滅門。由迷生滅與不生滅義。故成徧計虗妄性也。在轉識成阿黎耶。見相二分。又八識見分。即五識見分。緣五塵性境相分。觸境生迷。妄計根塵器界。以為實有者。故徧計性。即非量也。是因 玄祖頌中云。執之一字。即統內外八識之計。成非量境也。故吾人要知尋常日用之事。盡成非量者也。如若夢幻耳。

  八大徧行別境慧

  論曰。云何八大隨煩惱。與七識相應。又與五徧行及慧相應耶。答。由七識。託六識外馳。故成掉舉。由六識迷悶間斷。七識不斷。緣內。故有昏沉相應。由七識無堪任性。故有不信。懈怠。放逸。散亂。失念不正知耳。是故大八隨者。共與七識相應。故凡夫外道小乘。均有此耳。故法華中迦葉等。云我時在座。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不信大乘。有佛可成。即近八大隨數。非煩惱也。又徧行相應者。由七識託六識外境。即徧行與五識相應。亦與七識八識念念相應。若六識不緣外境。今七識無處計託。總緣八識之境。即五徧心所。念念與七識相應。問。既與八識相應。云何與七識相應耶。答。七識見分。即八識見分是同種生。故八識五徧行。即七識五心所共也。又別境慧相應者。由外道遊無想定。以至四空天處。即七識緣八識時。乃與邪慧相應耳。若破無明我見。即與正慧相應也。

  貪痴我見慢相隨

  論曰。此七識四惑。云何是八識四惑。同種生耶。答。第八識中。有我痴我慢我見我愛四惑相應者。由七識執故。方成四惑。何則。由徧計性。執內外境實有。故名我痴。痴者迷也。由迷性種子。藏于八識中。以令七識執我成慢。由我慢故成見。由成見故。觸境生愛。由愛故造諸各業。是故總以我見痴迷自性。而以七識執八識見分。與四惑。念念相應者耳。今頌文中云。貪字者。即愛字也。由平仄韻不合。故用貪字耳。此即頌七識四惑。相隨八識云耳。

  恒審思量我相隨

  論曰。恒審者。有四科簡。一者。恒而非審。如第八識無審察故。二者。審而非恒。如第六識。雖有審察非恒常。遇無心位。有簡斷故。三非審非恒。如前五識緣現量境。即無分別。故云非審。剎那流于意地中。故云非恒。四者。今七識中。亦審亦恒。以內外俱有審察。念念恒而不斷。故云亦審亦恒。今頌云。恒審思量我相隨。以執八識為我。故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論曰。即色無色天等有情。以日夜中念念昏迷自性。而執于我。以至如來。金剛道後。方脫此苦果耳。

  四惑八大相應起

  論曰。今云迷四種者。前頌中。分開四惑。今合云四惑者。由內有惑種生迷。外即觸境生迷。成見成愛。乃至八大內外相應而起。故不單指七識。與大八相應云耳。設若迷性種一脫。則內外頓空幻相。見法身耳。

  六轉呼為染淨依

  論曰。云何以六識。作七識為染為淨者耶。答。由六識上記前五塵性境。起好惡憎愛等心。或見愛善境修善。見不善性憎惡念念要捨。以六識。成淨斷惑。帶令第七識。亦成淨斷惑。而熏在八識中收而藏之。以成引業種子必至當來。成無漏出世果耳。設若好惡性等境者。即不善心也。念念要造。以六識成染。增現行業。帶令第七識。亦成染性熏習八識中。收而藏之。亦成引業種。引至當來受諸苦果耳。問。七識依六識成染淨者。何也。答。以七識。無力所造。故總要依六識力。而造成也。如母無力。要依子力。而成之也。即以上論凡情八句頌已竟。

  次頌聖果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恒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今論四句中初句云。

  極喜初心平等性

  論曰。前五識六識章中。總依初心。為歡喜地。今又依初心歡喜地者何也。答 玄祖之意。先各識八句。頌凡情章。窮盡生滅門意。始可頓露。三界唯心而成。夫唯心者。即真如門也。故前生滅門者。以知萬法。唯識見也。後唯心者。無少法得也。若直示一心當下了然者。即入初地位也。以至七地。入八地。乃用八種無生妙見。直入如來妙果地耳。

  無功用行我恒摧

  論曰。無功用者。是何地得耶。云何而不云摧法。而言我恒摧耶。答。夫無功用者。在七地中。念念無相。觀智未亡。今至八地中。頓脫無相觀智。永不生起。但智相雖脫。即無生法忍。見未捨故。雖我種脫盡。法執猶存少許。若頓捨無生。入法界海。普印分身。自在無礙。即我法二執。盡皆脫矣。始得法恒摧也。故此文中。只云我恒摧也。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論曰。云何如來現起他受用。而不云自受用。耶。答。如來本有自受用樂。由為十地菩薩機故。而現起他受用身也。又問。為是現丈六金身為他受用。乃至為現微塵相海之身為受用耶。答。如來非以相為體。但是無相寂滅。法身相威儀具足。世間隨樂皆得見。是故或現大滿虗空中。或復現小百億化身。或微塵相海。或現無盡身雲。此他受用者。豈可思議者。乎。若自受用身者。唯一真淨法界耳。此以上釋無漏果章。以結上凡情及無漏果。一大章已竟。

  △問。七識已明。未知八識幽微。即云何知之耶。

  答。梵語阿黎耶。此方云含藏識也。以能含藏諸法及種子故。諸法者。即根塵器界。又能含藏善惡無記現行及種子故。是有財釋耳。又名無沒識。以六道輪迴中。不能沒故。

  因 玄祖在八識中又頌十二句云。

  第四八識頌中又分為二

  (前八句凡情章。後四句聖果章)。

  初頌凡情

  性唯無覆五徧行  界地隨他業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諍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作主公

  今論八句中初句云。

  性唯無覆五徧行

  論曰。性即三性中。無記性。以不與前七識中煩惱俱故。又平等中無違拒故。以因通善惡果唯無記故。又八識內見分無分別故。故內識見分。即五識外見分故。所以五識緣性境時。成現量無分別境者。此也。

  又第八識。只能含藏。不能執藏。故前七識。念念熏為能熏。八識。念念受熏為所熏。故七識。善惡無記三性種。而能收藏八識中。作引業種子也。有無覆性者。前已論過。云五徧行者。總與念念八識相應。以至四空天處。尚與五心所相應或現或不現。如云。非想非非想也。此矣。

  界地隨他業力生

  論曰。界即三界。地即九地。因八識中引業種子力。而引至于欲界中。五趣雜居地。又引至四禪四空天處。故第八識被善惡引業種子。引至于三界九地。各處生者。總是種子力也。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諍

  論曰。云何二乘不了。有第八識生迷執耶。答。由聲聞等人。只知有六識。為染淨根本依。以染者。有貪嗔痴故。以淨者。有戒定慧故。三界為苦諦之境。以貪嗔痴等。為之集諦。以戒定慧等。為之道諦。以出世涅槃無為性。為之滅諦。以推求苦果因。是何處來。由貪嗔痴等集諦。而成苦果。以涅槃樂果。又從何而來。因修戒定慧等。道諦之因。方成涅槃。出世之果耳。雖然此成染。總依六識。而為根本。故今大乘中。云第八識通如來藏者。則不信也。故云由此小乘見淺。共與大乘諍論者也。

  浩浩三藏不可窮

  論曰。浩浩者深義也。三藏者。謂能藏。所藏。執藏也。初能藏者。以能持義邊論。以能持藏一切諸法現行所熏諸種子故。二所藏者。以受熏義邊。名所藏。以受前六識所造善惡現行等種。以七識。收藏八識中。成引業種。以受前七轉識熏故。三執藏者。以執持義邊。即七識。執第八識內。見分為我。故成我痴。乃至我愛等四惑具相應耳。故又現行如母。而生種子。故為能熏。八識為所熏耳。若種子生現行者。即種子為現行母故。而現行。又為子也。互相熏習。念念增長不斷。故大經云。無邊引起相。故種子者。為之隨眠無明也。以隨順真如性中。眠伏藏識。又為之不思議熏。成當來引果種子果者。即為之不思議變也。復次隨眠無明者。有三。一潤生無明。即我愛種。在八識中收。是初地至六地。及二乘在六地中斷盡。永不生也矣。二法執無明。即六地。進七地。入八地中。及二乘。同捨我法二執之障。同捨無生法障之見。入法界海。如月印萬川。分身無量度眾生故耳。三最後無明。以八地九地十地之所斷也。即業轉現也。業為種子。轉為見分。現為相分。不在分段異熟果中斷也。何故。以七地八地。即世間有漏異熟分段生死果。久已斷也。今所斷者。云八地斷現相。則永捨相分。九地斷轉相。即永捨見分。十地斷業相。即永捨無明種子。更有最後微細種子。在佛地中斷。是捨出世無漏智果相。即是出世變易生死果也。亦名異熟果。故云金剛道後即異熟果空。乃是捨二死果也。又問。如來果中。為是有黎耶識性異熟果耶。為是無異熟果耶。答云無異熟果。問。云何諸大乘經云。如來往昔修無量難行苦行。今得如來十力四無畏等之果。豈非受異熟果也。答。豈不見經云。吾今此身。即常住法身耳。又云。我性未曾有。我所亦空寂。云何諸如來。而得有其身。實無異熟果。唯法身性耳。又云。圓滿菩提歸無所得者。此矣。

  淵深七浪境為風

  論曰。八識淵深者。以八識。任持諸心及各境。而無息也。所以為之淵深。似如大海湛湛常靜。由被無明五塵境風。激起七識之波。成六識之浪。念念不斷善惡現行。及于種子。故輪迴三界。永不絕也。實可痛哉。是故經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出生。又云。譬如巨海浪。無有若干相。諸識心如是。異一不可得。云前偈。是被無明五塵境風而轉。故有六七二識浪起。後偈。頓破無明境風。及于現行種子之相。故云。無有若干相。異一不可得。唯如來淨法身耳。

  受熏持種根身器

  論曰。受熏持種者。由宿生受前七識善惡現行種子。而成八識引業種子。引至現在未來而成根身。即八識中親相分。器界。即八識中疎相分。以內外親疎相分。總被第八黎耶藏識種之所持也。種者即宿生引業種也。亦是吾人現在命根種子。持令不散。或遇境緣。悶絕氣息。若引業命根種子不絕。持三日或五日。以至七日等。即四大身皆不散也。故引業種。有如許之力者。信矣。

  去後來先作主翁

  論曰。八識先來。云何相耶。後去又云何相耶。答。先來者。由宿生引業種子。引黎耶識種來。以吸父精母血及己靈引種三和合相。而成胞胎。以七七四十九日後。成六根之體。又胞胎內。心肝脾肺胆。乃至毛髮爪齒等。及心意識者。無不件件分清。以至老死之相。若苦若樂之果。毫不漏也。是為來相耳。云何為去相。以八個識。先去眼耳鼻舌身及六七二識。黎耶識體。將似木石之相。周身俱冷。唯引業種子。以至生六道各處地界。即必知也。云何知耶。論曰。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傍生膝蓋離。地獄足板出。是去之相也。頂聖者。周身俱冷。唯頂上最煖。或生天者以周身俱冷。唯面門眼煖也。乃至地獄足板出者。即引業。引至地獄道去也。周身俱冷。唯足板煖耳。問。若黎耶識異熟報身要捨者。宛同心外有法耶。非唯心耳。答。起信論云。有四種空鏡。與虗空等。一者空鏡。二者不空鏡。三者熏習鏡。四者法出離鏡耳。云何名空鏡。一切生滅染法不相應故。云何名不空鏡。一切法等在空鏡中。不出不入。常住一性故。云何名熏習鏡。以修一切戒定慧等。無量善法而熏習成一切種智。一切智智故。云何名法出離鏡。以一切煩惱障及所知障俱斷盡故。乃至隨眠種子。俱脫盡故。故今凡情中。在八識中。亦具四義鏡故。一空鏡。一切先來後去異熟果影。與空性鏡中。不相應故。何故以一切異熟果相。是虗幻影。似如空鏡影。與空鏡性體。不相應故。二是雖有異熟相影。在不空鏡性中。不出不入故。是故來也無增。去也無減。如空鏡影。無來去故。三熏習鏡。以後無漏章中。若非熏習無漏不思議淨業成種。焉成如來淨妙果故。四法出離鏡者。如八句凡情有漏章中。若不窮盡萬法唯識生滅門者。而唯心之旨。亦不露也。故云法出離性鏡。是故四鏡圓成。性相雙融。唯心妙義。故心外。決無一切法也。凡見一切法者。即見心耳。豈有異熟去來之相者乎。故云作主翁者。即善惡引種力。而為主翁者也。若有漏引果盡者。即三界無可繫縛耳。以上論八句有漏章已竟。

  次頌聖中聖果章

  不動地前纔捨藏  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剎中

  今論四句中初句云。

  不動地前纔捨藏  金剛道後異熟空

  論曰。云何不動中纔捨藏。以金剛道後。始得異熟果空耶。答。論曰。從有漏因。至無漏果者。略有三位。一我愛執藏位。即屬潤生煩惱也。二善惡業果位。即引業以成發業種。是俱生五蘊遷變分段生死也。三相續執持位。即引業種果也。又論云。若斷潤生我愛煩惱始超四地。至入六地方圓。脫盡八識中潤生愛種。及四惑種。一齊斷也。又破和合七轉識性。得三解脫門。二善惡業果位者。斷分段生死果。如初地中。先斷異生障。永不受四惡趣異生果也。二地已去。至入八地中。頓脫三界分段生死業果。捨三界內最後身業果。如云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者。此矣。三相續執持位。斷引業種者。如前斷分段生死也。柰出世。即淨業智力。受變易身。亦不斷也。雖通法身還受智身。有似生滅智相猶未盡也。故名受變易身。是不思議淨業之所感也。非是欲界色界善業果也。今若至如來果地。即變易身智始脫盡耳。金剛道圓之後。無少法得。決斷變易。異熟果空也。非三界內異熟果空耳。故云二死永亡。置三德岸者此矣。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剎中

  論曰。大圓者。即圓成實性也。以呼之即應。即名智也。是故此智。窮三世而無剎那之際。徧十方之華藏。竟無寸絲可立。以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是圓成實性中本智也。永捨生滅相故。如鏡照影。不留情故。若應于外。即名成所作智。妙觀察智。是權智也。或應或不應。永無增減。名平等性智。周徧法界盡未來際。本同空性毫無智相。名大圓智。由照用自在。故喻鏡智。非實有智相可得也。故云無智亦無得者。得離垢眼。普鑑十方塵塵剎剎之中。以無盡身雲。如月印萬川者。盡未來際故。故云同時發也。非去來故。最寂靜故。若阿◇字種非名言故。非智見故。非內外故。非大小故。非一多故。故在用。即為智身。在體性即為法身。又智本是法。法本是智。非一非二。非異非同。但有言說。俱成戲論。故普賢菩薩讚佛偈云。如來清淨妙法身。一切三界無倫匹。以出世間言語道。其性非有非無故。是故剎塵心念數者。皆不能度也。方是如來淨法界身耳。

  唐玄奘始祖八識規矩母頌論釋文(終)

八識總論破迷成智性後跋

  吾聞之曰。夫幻身者。即法身也。今云幻身者。即黎耶識中。所持親相分也。所問曰。因何而成之也。答曰。由宿生中。引業種子力故。而牽引宿生善惡種。以至今生。乃成四大異熟果之幻身也。原夫幻身者。有似幻師。以呪力故。而呪成六根六塵六識之幻身也。若宿生引業呪息。則幻身業相。脫然息矣。然則幻身雖滅者。唯性智不滅也。何則。以本來智性中。一切幻相。去來不相應故。雖今現有其相。而幻相業體本自空也。何必要除其幻相。而顯法身空性之體也哉。涅槃經云。吾今此身。即常住法身。故來如水月。去如幻息。來亦不增。去亦不減。同真際等法性。內外無寸絲者。豈有幻軀之相之可得者哉。或問之曰。若眾生自性本自常住。云何而又迷之者乎。答曰。大哉問乎。子所問者。眾生智性。云何而迷之者耶。豈不聞聖人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唯心者。即真如心也。故馬鳴起信論云。凡所見一切法者。即是見心也。是故心外即無一切法也。以唯心故。以一切法界本來常住。無遷變故。又因何而有一切法耶。答。唯識心之所見也。是故當知。由本性智迷成識。由識迷于性。由性成色。由色生于染。由染成于妄。由妄成于取。又妄為能取。色。為所取。如醉夫之迷心。以無法中。而成一切法也。以無心中。而成一切心也。以無法者。本性也。以無心者。本智也。又本智者。寂照也。是吾人本性不動智也。則是故眾生於現在中。不迷智性者。即識成智。即色成性。以色身者。即法身也。是故觸境明如。無聲色故。凡見一切法者。即唯心故。以真如心之所現故。雖見而非見故。是故五識者。法身性中智也。既自法身性中智光。如鏡之照。即應而不應也。如不應。即成圓性中智。若應之無心。即五識成作智也。又寂智者。實智也。成所作智者。即權智也。故權智應于外。實智冥于性。又權智者。即暫時而應。故名權也。實智者。應與不應。唯是一智無變易故。名實性智也以性智不迷者。即真如心也。從本已來。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也。法華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也。昔日有學人問南嶽云。如鏡鑄像。像成後如何。師曰不鑑照。即迷權實智也。又云雖然不鑑照。一點也謾他不得。即本來智也。六祖云。七六不生。五八寂滅。故法華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是以擊竹聞聲。黃鶯啼柳。皆非心外有法。唯一性智。是故不用轉黎耶識名。而成圓性之智。可不信哉。余以少得宗門頭關之旨。盡以向外馳求。未歸心地。豈能破他人之五蘊。斷迷性之忘懷。今知性相之雙融。智性窮源之不二。是則痛懺前非。洗除咎過。是故勸諸來學。倘遇明師。視如古佛。一言得法。受用不盡。頓超曠劫。直至菩提。若得心地了明。必要看教觀心。于自分中。乃有交涉。若見道而不修者。如人有美田。而不耕者。豈不自惜也。夫痛為囑。

  我以年朽勇猛力  疾危纏身論義釋  用斯勝善利當來  速見彌陀極樂佛

  記室漢川敬錄

  元峯老人增頌五言八識意旨六十四句。分為四科。

  △初分五識意旨中又二

  (初頌十二句凡情章次頌四句聖果章)。

  初頌凡情

  五識通八識  內外同見分  見色聞聲處  現量緣性境  徧行五心所  同時內外應  八識四惑種  觸境生情識  是故貪嗔痴  五識共相應  乃至四空天  我種難脫盡

  次頌聖果

  擊竹聞聲處  頓顯唯識性  速轉五識見  作智同圓境

  △二分六識意旨中又二

  (初頌十二句凡情章次頌四句聖果章)。

  初頌凡情

  現量通比量  比量成帶質  帶質有無境  轉名獨影境  我愛三毒種  使動三業行  七識三性種  熏入八識性  均成引滿業  異熟果不盡  痛哉大丈夫  輪迴苦不盡

  次頌聖果

  頓破無明種  通達唯識性  妙觀察智中  鑑機終不盡

  △三分七識意旨中又二

  (初頌十二句凡情章次頌四句聖果章)。

  初頌凡情

  七識執八識  有覆無記性  帶質通情本  執我量為境  情識通內外  鈎串六塵影  乃至四空天  我見種不盡  由斯定力故  纏眠種不應  是故天報盡  還八輪迴井

  次頌聖果

  頓破迷性種  淨慧離生性  平等淨法界  無佛無生性

  △四分八識意旨中又二

  (初頌十二句凡情章次頌四句聖果章)。

  初頌凡情

  第八黎耶識  四惑種相應  阿羅漢位中  四惑始脫盡  是故經中說  三性三無性  虗妄遍計無  依他是圓成  圓成解脫義  虗空六無為  顯揚諸法相  皆是不動力

  次頌無漏

  大圓鏡智中  隨眠種脫盡  名為無垢識  光照大千影

  △總頌八識名數

  六欲具八識  初二禪六識  三禪具三識  四禪只七八  四空有黎耶  諸識將盡滅  欲界具尋伺  二禪伺未息  三禪伺將斷  四禪全無伺

  欲界具三欲  飲食睡淫欲  色界俱脫盡  唯以禪為欲

  四禪有徧行  作意受想思  七識執八識  有覆無記性  四空天無覆  只有藏識性  徧行五心所  九次定已滅  阿羅漢位中  頓破和合識  唯留大圓智  普照塵剎攝

  △總頌八識轉智意旨

  八識能分五識見  心所圓成現量顯  剎那流入意地中  比量境中獨影現  似真二帶總分清  有覆無覆黎耶識  若能頓破無明種  自性智光常在面

  八識總頌文(終)

  玄祖八識頌。在相宗百法明門論內。只頌七十種色。及心法。若百法論頌云。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個心所法。二十四個不相應。六個無為成百法。因玄奘始祖只頌。前百法中兩句。後兩句文未頌。在此總頌後補兩句。論釋三十法。合成前七十法。共計一百法也。又前二十四個不相應。合前七十法。共成九十四法。是世間法也。後一句頌六無為成百法者。是出世法。非世間法也。今先論釋不相應法。頌云。

  文句同根名異住  得無生滅老無常  流不定相時勢速  次第數和不合方

  論中云。前七十種色及心法者。與實體境上均有本質色故。心故。今此二十四個俱名不相應者。總與色心體上決不相應 聖教序中云。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等句。如前松風等四字有實體境故。以立四字而成四名。又云未足等六字者。即無實體境也。是虗詞文義。而美 玄祖淨妙之德。故云未足等句。即與松風水月四境色體上不相應耳。是故二十四個法者。在五蘊中。是屬行蘊耳。在三性三無性中。屬徧計性中所收也。如云根本自性非見聞覺知所到。故與自性文字不相應者。此矣。

  △次釋六無為法者

  一虗空無為  二非擇滅無為  三滅盡定無為  四擇滅無為  五真如無為  六不動滅無為

  今初虗空無為者。是三十二色法之首領。何則三十二法者。是有為法也。有生滅去來故。唯虗空體者。無生滅去來故。故屬無為法也。以無作無為名無為也。然此虗空無為。還屬第六識中。似帶質境。若在四禪天處。捨念清淨地中。即已滅也。是故還成事無為也。屬徧計性所收耳。非屬本性體。成凡夫法也。

  二非擇滅無為者。以生滅去來善惡等法。及前虗空境者。不相應故。何則。非心意識之所見故。乃凡夫三乘四果。以至如來地中。根本自性。而為體也。故云。非擇滅無為法也。即三性中。圓成實性。是聖體法也。又前即是虗妄義。次是真實性義。

  三滅盡定無為者。是小乘九次第定。滅却心意識故。故屬無為法也。三乘遊三摩地。亦可借路修。非最上乘法也。

  四擇滅無為者。即戒定慧等。無量出世妙行等法也。問。既有戒定慧等修者。非用生滅心不可。云何屬無為法也。答。由用戒定慧等擇滅法故。故能擇去我見愛種。滅盡一切煩惱及于隨眠種子。始見真如無為妙果也。所以云擇滅者。屬無為法也。問。三性中。是何性所收。答。是依他起性即圓成故。

  五真如無為者。收前虗空及九次第定。兼擇滅無為生滅門。又收前非擇滅無為屬不生滅門。以此二門不相捨離。名真如門。真如門者。以世出世間等法。總唯一心者也。是故起信論云。凡見一切法者。即唯心耳。問。三性中是何性中收。答。是三性三無性均收者也。

  六不動無為者。亦即五無為總義也。今云不動義也。是即如來果地。金剛性也。故云不動義也。

  夫無為法者。只一性耳。云何要立六無為法也。答。分體用故。恐混外道見故。直示一心。故又示真如體用全具。常不動故。由此立六無為法也。

  又問。云何要立虗空無為耶。

  答。以擇出虗空性。非本性故。虗空者。是吾人心意識之所見也。本性者。非心意識之所見也。本性雖則空。而不斷故。即非頑空耳。

  問。云何要立非擇滅無為耶

  答。由顯凡聖。皆依根本自性。與一切染法。不相應故。故單屬凡聖體也。

  問。云何要立滅盡定無為耶

  答。前不云乎。一切三乘借路修行。亦能斷諸我愛種故。

  問。云何要立擇滅無為耶

  答。由擇滅無為妙用之力。即能轉凡情。而成聖位故。若無此擇滅者。一切聖果德位。不能成故。

  問。云何要立真如無為者

  答。以攝前四種無為體用。同一如故。直示一心無二法故。

  問。云何要立不動無為耶

  答。以攝前五種無為法者。性如金剛。心無動故。常住法界。無變易故。故立不動名耳。然此六無為法者。以一無為者。即六無為也。又虗空及滅盡無為者。即事無礙法界也。非擇滅無為者是理無礙法界也。真如無為者。即事理無礙法界也。不動無為者。即含事事無礙法界也。

  又云無為者。由唯識故。而能知也。何則。曾聞聖典云。有六無為道者。以往昔中熏習成種。今日聞六無為道者。以脫然而之有也。然則無為道不可以知知。況可以識識。故云。道可云道。非有常道之名耳。無非暫時云道也。今以唯識。以識于無為道者。是吾人所緣境也。然此境者。以無境為境。始為實際境也。故斯境者。非大非小。非內非外。非比量境。非現量得。故聖人云。觸境忘懷者。始可以會道矣。

  冥合百法論義文(終)

刻八識論義迴向意願(附)

  (源漳)最初參學自性魔毒幾喪慧命苦不可言也到此南方幸遇 先師元峯老和尚垂甘露味絕後再甦遂發大願願我盡未來世如眾生數普現色身具諸妙辨廣讚一乘令諸眾生不入邪見爾來聞法喜法樂法解法不見世間有少急務但願宏法普利羣生時適此論 六根清淨一性圓明了無生智慧燄重重仰唯 護法其首願令 佛法久住世間與諸眾生作大饒益字字句句乃至一塵一墨皆如理而遍盡沙界徹未來一切眾生之中字字句句皆如理而攝一切眾生皆入其中願諸眾生皆悟自性法門法爾交涉無礙此論證也願諸捨財助一力隨喜讚歎者生生世世不落三塗常會人天聽聞正法得大總持開化一切普令眾生同圓種智遍攝為眾生者慈願故正而度故三無差別故耳。